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教育知识与能力小学教案模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9 00:09:31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一、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以及小学阶段课程的特点:

全民性、义务性、全面性;课程特点是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一)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加强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二)教育目的的主要内容及精神实质

主要内容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精神实质: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强调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及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

1、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

2、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

3、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加强课程与社会联系、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结合、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高中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等。

三、简述小学德育的途径

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3、劳动

4、少先队活动

5、班主任工作

四、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方法

1、行政方法

2、法律方法

3、教育方法

4、经济方法

5、学术方法

五、小学班级管理的方法

1、制度管理法

2、民主管理法

3、学生自主管理法

4、情感沟通法

5、目标管理法

六、小学班级管理的原则

1、民主性

2、整体性

3、高效性

七、怎样设计教育研究方案?

1、确定研究类型和方法。

2、选择研究对象

3、分析研究变量。

4、形成研究方案。

八、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环节

1、研究的构思与设计

2、研究的组织与实施

3、成果的分析与总结

九、教育研究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4、教育性原则

十、小学生的卫生保健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1)保持正确姿势,组织适当的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 (2)保护牙齿,培养儿童良好的用餐习惯。 (3)眼和耳的卫生保健。 (4)保持合理的营养和良好的生活习惯。(5)注意用脑卫生。

十一、常用的小学教学方法有哪些?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演示法

十二、沟通在学校的管理作用 传递信息、控制、激励、情感交流 十

三、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 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心理辅导.

十四、布鲁巴奇的反思方法

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

十五、教学原则定义及有哪几个原则?注意事项

答: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 原则:

1、直观性原则 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知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教具可分为两类:一是实物直观;二是模象直观。 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用语言作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能够给学生以感性的知识。

2、启发性原则 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孔子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教学要求,这是“启发”一词的来源。《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要求,阐明了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激励、启发。苏格拉底在教学中重视启发,他善于用启发式来激励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正确答案,即著名的“产婆术”,教师在引导学生探求知识过程中起着助产的作用。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是启发的首要问题,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激发学生主动性、欲望和兴趣,汇集和发展为推动学习的持久动力。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3、巩固性原则 是指教学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的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要求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4、循序渐进原则 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记》强调“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否则“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循序渐进的“序”,包括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学生生理节律的发展之序,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和认识活动本身之序,是四种顺序的有机结合。

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②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5、因材施教原则 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最早见于朱熹的概括“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教师应当了解每个学生德智体发展的特点,各学科学习的情况与成绩,有何兴趣、爱好与擅长以及不足之处,然后有目的的因材施教。②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十六、教学方法

答:教学方法是为完成 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 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等。

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述的能力。 谈话法可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

一、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第二,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 第三,要善于启发诱导。 第四,要做好归纳、小结。

二、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 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方法。

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

2、讲授要注意启发;

3、讲究语言艺术。

1 三.运用演示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做好演示前的准备;(2)用以演示的对象要有典型性; (3)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 (4)通过演示,使所有学生都能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

四、运用练习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

2、精选练习材料,适当分配分量、次数和时间;

3、严格要求。

五、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2)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 (3)要做好讨论小结。 十

七、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答: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 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历史上还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和道尔顿制等。

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点:

(1)有利于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系统的传授知识。 (4)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的质量

班级授课制的缺点:

(1)主要表现在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而且学生主要接受现成的知识成果,其探索性、创造性不易发挥。 (2)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3)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一定的限制,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决定。学生的动手机会少,实践性不强,缺乏独立性。 (4)教学内容、时问和进程的程序化,难以容纳更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难以创新。 (5)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将某些完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人为地分割,以适应“课”的要求,使教学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

十八、课堂教学总结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答:归纳总结式结束、比较异同式结束、练习检测式结束、悬念式结束、活动式结束、拓展延伸式结束、表扬激励式结束。

十九、小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是什么? 答:主体参与策略、合作探究策略、知情融合策略、个性发展策略

十、简述课堂教学的常用方法。

(1)讲授式的教学方法。 (2)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 (3)训练与实践式教学方法。 (4)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

一、小学班主任的作用? 答:第

一、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第二,班主任是校长、教导主任的有力助手。 第三,班主任是各任课教师的协调者。 第四,班主任是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者。

二、小学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

1)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2)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3)指导学生课外、校外生活和活动。 4)管理班集体,指导少先队工作。 5)协调各任课教师的工作。

三、小学班主任的常规工作包括哪些方面?

答:(一)了解学生 (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三) 建立学生档案 (四)个别教育 (五)班会活动 (六)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七)操行评定 (八)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四、班级活动的特点。答:自愿性、自主性、差异性、广泛性、灵活性

五、简述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2)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六、组织班级活动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

2、针对性原则

3、易操作原则

4、整体性原则

5、创新性原则

6、多样性原则

七、班级活动的形式。

1、论理式班队活动

2、交流式班队活动

3、文艺式班队活动 4竞赛式班队活动

5、纪念式班队活动

6、实践式班队活动

八、小学教育研究的内涵,方法,特征,类型。

内涵:教育科学研究是研究者借助教育理念,以有价值的教育现象或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应的科研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教育规律的创造性认识活动。

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历史法、比较法、个案法

特征:继承性、创新性、系统性、控制性

类型:按研究目的分(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综合性研究) ;按研究的功能分(发展性研究、评价性研究、预测性研究) ;按研究的对象分(定性研究、定量研究); 按使用的方法(历史研究、描述研究、比较研究、实验研究、理论研究)

九、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1、终身学习

2、行动研究

3、教学反思

4、同伴互助

5、专业引领

6、课题研究

7、网络远程研修

8、教师成长记录袋

9、开展微格教学

十、常用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的方法。

1、有效的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

4、价值辨析

5、给于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一、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素养。

职业道德:

1、爱国守法

2、爱岗敬业

3、教书育人

4、关爱学生

5、为人师表

6、终身学习。

教育素养:

1、教育理论知识

2、教育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实践能力、教育和组织管理能力、心育能力和课程能力)

3、教育机智

4、教育科研能力

三十

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型

3、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4、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

三、加涅的8层次5分类

加涅把学习分成八类: ①信号学习。②刺激一反应学习。③连锁学习。 ④言语联结学习。⑤辨别学习。⑥概念学习。⑦规则或原理学习。⑧解决问题学习。

前三类是人和动物共有,后五类是人类所特有。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加涅后来进一步提出了五种学习结果,把它们看做是五种学习类型。

分别是: ①智慧技能。主要用来解决“怎么做”。②认知策略。学会学习的核心部分。③言语信息。④动作技能。⑤态度。 三

四、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答:1.前习俗水平(惩罚服从取向阶段和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大约出现在幼儿园及小学低中年级。

2.习俗水平(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和遵守法规取向阶段)这是在小学中年级以上出现的,直到青年、成年。第三阶段:“好孩子”取向。 第四阶段: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 柯尔伯格认为大多数青年和成人的道德推理就属于这级水平。

3.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和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五、学习策略。

(一)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复述策略(1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2多种感官参与

3、复习形式多样化

4、画线、5排除互相干扰 6整体识记与分段识记)

精细加工策略:

1、记忆术(位置记忆法、缩减和编歌法诀、谐音联想法、视觉联想、语义联想)

2、做笔记

3、提问

4、生成性学习

5、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组织策略:

1、列提纲

2、利用图形(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式或模型图、网络关系图)

3、利用表格(一览表、双向表)

(二)元认知策略(调节策 略、监视策略、计划策略)

(三)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策略、学习环境策略、努力管理 策略、社会资源利用策略)

2 三

六、课外活动的内容、形式。

内容:

1、科技活动

2、学科活动

3、文学艺术活动

4、体育活动

5、社会活动

6、传统的节日活动 形式:

(一)群众性活动

(二)小组活动10-20人

(三)个人活动

七、教学设计原则、步骤、要求、内容、依据

原则:系统性原则、程序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反馈性原则 步骤:

1、教学目标的阐述

2、教学重难点分析

3、教学准备

4、教学课时计划

5、教学设计过程

6、板书设计

7、教学反思

八、简述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四

九、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

1、遗传素质:遗传素质是个体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生理基础;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影响作用,但其作用不能夸大。

2、环境: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具有其独特的功能,例如加速个体要求:

1、导入环节

2、问 题设计

3、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

4、练习设计

5、教学后记

内容:

1、教学目标的设计

2、教学内容的设计

3、教学措施的设计

4、教学评价的设计

依据:

1、学科性能

2、教学任务和要求

3、教学内容的特点

4、教学原则的要求

5、教师本人的教学特点和风格

6、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

教案的基本内容 1.课题 2.教学目标 3.课型、课时 4.教学内容 5.教学重点和难点

6.教学方法 7.教具 8.教学过程 9.作业布置 10.板书设计

八、选择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3、学生特点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5、教师业务水平实践经验及个性特点

九、新课程改革下的有效情境创设应注意几点?

1、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让情境生成学习材料问题

2、巧妙设计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

3、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寻找知识经验的联系,创设情境。

4、教师本身就是一种好的教学情境

十、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具体应用

1、借助实物图像创设教学情境

2、借助动作(活动)创设教学情境(操作、表演、演示、活动)

3、借助语言创设教学情境(朗读、描述、比喻)

4、借助新旧知识观念的关系和矛盾创设教学情境

5、借助背景创设教学情境

6、利用儿歌谜语创设教学情境

7、借助问题创设教学情境 8运用想像创设教学情境

四一.简述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一般方法。 (1)必须从小抓起,从儿童抓起。因此,家长应注重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 (2)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3)要建立三结合教育网。学生除受学校教育影响外,还受家庭、社会的影响,因此,应建立三种教育力量结合点,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创造有利条件。 (4)要有科学的管理与评价。

二、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1)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2)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3)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4)教师人格修养的发展

三、小学生美育的基本方法和策略有哪些? (1)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文化艺术活动进行美育。 (2)通过大自.然进行美育。 (3)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美育。

四、简述激发小学生动机的基本方法。(1)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恰当进行奖惩: (2)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和维持学习兴趣: (3)指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增强对成功的期望: (4)培养自我效能感,增强学生成功的自信心: (5)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学习动机的激发者; (6)注意个别差异。

五、简述操作技能不同于心智技能的特点 (1)就动作的对象而言,操作技能的活动的对象是物质性客体或肌肉,具有客观性; (2)就动作的进行而言,操作技 能的执行是通过外部显现的肌肉运动实现的,具有外显性; (3)就动作的结构而言,操作活动的每个动作必须切实执行,不能合并、省略,在结构上具有展开性。 四

六、教师职业角色

①引导者促进角色;②参与者角色; ③开发利用者角色;④评价者角色和研究者角色。

七、简述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发展、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等得功能。

4、个体主观能动性: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十、简述教育调查报告的一般结构 (1)引言在引言部分 应简要讲明本次调查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方法与步骤(3)材料分析,材料包括用来对比或说明现象结构的背景材料、其他调查材料、典型调查材料 以及文献资料。(4)总结。总结包括结论、预测、建议和对调查的估价。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简述你对这三种学习方式的理解 (1)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 (2)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3)探究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简述最近发展区概念及意义 苏联的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水平,还应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

三、教学反思的内容和类型 教学前反思: 教学中反思 教学后反思:

类型:纵向反思、横向反思、个人反思和集体反思。

四、课堂气氛的类型 积极的课堂气氛、消极的课堂气氛和对抗的课堂气氛

五、福勒和布朗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

六、简述如何有效地组织复习

1、复习要及时

2、复习要合理

3、复习活动即要避免 无限过度,又要坚持适当超额,超额 学习程度达到150%效果最佳。

七、简述小学教师反思的基本内容

1、对教学目标进行反思

2、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

3、对教学特色进行反思

4、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

5、对教学有点反思

八、简述奥苏泊尔的有意义学习条件

1.新的学习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意义。2.学习者认知结构种具有同化新材料的适当知识基础(固定点),便于与新知识进行联系,也就是具有必要的起点。 3.学习者还必须具有进行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积极地将新旧知识关联起来的倾向。 4.学习者必学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识结构中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3 五

九、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2、小学教育的基础性(1)小学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2)小学教育是个体发展的基础(3)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具有基础性3.小学教育的义务性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十、小学教师的劳动特点

1、复杂性。首先,教育目的的全面性。其次,教育任务的多样性。最后,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2、创造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体现在因材施教、教学上的不断更新和教师的“教育机智”三个方面。

3、示范性。指教师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都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4、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

5、长期性。长期性是指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教育影响具有滞后性。

6、系统性。教师劳动的系统性是由教育的系统性和人的身心发展的连续性决定的。 六十

一、教育的起源

1、生物起源说

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有19世纪法国的利托尔诺,美国的桑代克,英国的沛西•能。生物起源说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认为动物界就有教育活动。其基本错误是混淆了动物的本能活动与人类社会教育活动的界限。

2、心理起源说

美国心理学家孟禄是心理起源论的代表人物,著有《教育史教科书》一书。孟禄从心理学观点出发,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没有教材的原始史实,判定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3、劳动起源说

劳动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前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等教育史学家和教育学家。劳动起源论者在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运用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阐述人和人类社会起源的观点,从恩格斯的“劳动在一定意义上创造了人类本身”这一基本命题出发,推断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六十

二、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六十

三、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3)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六十

四、教育目的的作用

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的总的要求和规定,是一个国家为教育确定的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和标准。作用有:1.导向作用 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制度的确立、教育内容的取舍、教育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教育效果的评价,都是以教育目的为依据和前提的。教育目的无论对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有目标导向作用。 2.激励作用 目的是一种结果指向。人类的活动既是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的,那么也就应该有着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教育活动因为有可以达成的最终目标,最终目标就可反过来成为一种激励的力量。 3.评价作用 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检查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工作效果,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发展程度,都必须以教育目的为根本标准和依据。

六十

五、教育目的的影响因素

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根据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也是确立教育目的的重要根据

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六十

六、课程标准的概念及作用

1.课程标准的概念

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学科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

2课程标准的作用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对教师工作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是评价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标准和依据。

3.教材的编排方式

直线式教科书结构,就是指把一门学科的课程内容或其中一个课题的内容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来展开呈现在教科书中,使各种知识在内容上均不重复的编排形式。

螺旋式教科书结构,就是把同一课题内容按深度、广度的不同层次安排在教科书的不同阶段重复出现,使得每一次重复都将原有的知识、方法、经验进一步加深拓广,逐级深化。 六十

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六十

八、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范围 (2)注意的稳定性

(3)注意的转移

(4)注意的分配 六十

九、遗忘的规律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以无意义音节为材料,依据保持效果,绘制了著名的“遗忘曲线”。这条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的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遗忘了。由此看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七

十、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七十

一、如何组织复习防止知识遗忘。

第一,及时复习,在学习的当天进行复习。

第二,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在识记后不久,复习的次数要多一些,时间间隔要短一些。

第三,做到分散与集中相结合。集中复习就是把材料集中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复习,分散复习就是把材料分配到几段相隔的时间内进行复习。复习难度小的材料可适当集中,复习难度大的材料可以采取分散复习的方式。

第四,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这种方法能使学习者及时了解到识记的成绩,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另外,这种方法还可以及时检查记忆效果,有利于提高复习的针对性。第五,复习方法要多样化。

第六,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在复习时应尽量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要眼看、耳听、口读、手写相结合。 七十

二、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A.流畅性:流畅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该特征代表心智灵活,思路通达。对同一问题所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即表示他的流畅性越高。

B.变通性: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所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

C.独创性: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心,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前辈的意见,具有新奇性。对同一问题所提意见愈新奇独特者,其独创性越高。

4 七十

三、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推动能力的发展;能力制约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影响知识、技能的学习进度。

知识是认知经验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括;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七十

四、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主要表现

①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③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④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七十

五、小学生注意力的发展的特点

(1)有意注意逐渐发展,无意注意仍起作用

(2)注意的范围依然有限

(3)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较差

小学生的注意稳定性较差,表现在集中于某一事物或活动上的时间较短。一般说来,7~10岁儿童可连续集中注意力约20分钟;10~12岁儿童约25分钟;12岁以上约30分钟。

(4)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较弱 小学生不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在听课时,眼、耳、手、脑的配合往往不够,表现为注意分配能力不强,听讲和记笔记不能同时进行。 七十

六、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1.建立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

2.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5.依据学习结果的反馈,激发学生进一步学好的愿望 七十

七、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1.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课堂中正确引导

3.注重激励与表扬,对学生进行正强化教育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发挥家长的作用,形成家庭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合力

6.分层渐进,注重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7.建立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评价体系

七十

八、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1.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

2.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

(二)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变化的过程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现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其实质是社会矛盾在德育过程中的反映。

(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七十

九、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的含义和要求

1.基本含义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2.贯彻要求

(1)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2)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 (3)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地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

十、小学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途径: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各科教学 2.课外、校外活动

3.劳动

4.少先队活动

5.班会、校会、周会、晨会 6.班主任工作

方法:1.说服教育法

2.榜样示范法 3.陶冶教育法 4.指导实践法 5.品德评价法6.品德修养指导法 八十

一、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1.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组成的共同活动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条件。2.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

3.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健全的规章制度

4.健康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5.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八十

二、班主任工作的内容

1.了解学生 2.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3、建立学生档案 4.班会活动 5.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6.操行评定 7.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八十

三、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八十

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内容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小学阶段自三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 八十

五、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一)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双基教学)

(二)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四)培养小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八十

六、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教学规律,指教学现象中客观存在的,具有必然性、稳定性、普遍性的联系,对教学活动具有制约、指导作用。

(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1.含义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反映的是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认识的关系。 2.二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 (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1.含义 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能力的发展,并将二者辩证统一于教学活动之中

2.二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 (1)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 (2)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3)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三)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1.含义 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注重教师的教,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的积极性,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二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四)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1.含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并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等方面获得发展与进步。

2.二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

(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2)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

(3)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

八十

七、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一)激发学习动机

(二)领会知识 这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三)巩固知识

(四)运用知识 (五)检查知识

八十

八、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1.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结构合理。5.语言艺术。6.气氛热烈。7.板书有序。8.态度从容。 八十

九、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培养:1.学习动机的培养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2.设置具体目标及到达目标的方法 3.设置榜样

4.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5.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6.注意学生的归因倾向

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十、教学反思的意义

(一)教学反思有利于教案的改进

(二)教学反思为撰写教学研究、论文提供丰富的素材

(三)教学反思有助于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推荐第2篇:教育知识与能力

(一)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熟背):

战国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孔子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启发式教学的人。 苏格拉底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产婆术”。

柏拉图重视早期教育,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亚里士多德在历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裴斯泰洛齐是西方教育史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和“绅士教育”。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提出“以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达到最理想的发展水平”。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二)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教育的词源:“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影响)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说(桑代克)、心理起源说(孟禄)、劳动起源说(凯洛夫)

(三)教育的功能:

教育与人口:

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结构和质量,维持一定数量有利于教育发展 ,教育可有效调控人口增长;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社会结构、就业结构、地域结构。

教育对人口再生产的作用:教育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的重要手段 ;教育改变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

社会生产力与教育: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发展水平;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

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发展: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领导权;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权;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教育可以促进民主;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教育与社会文化:

文化对教育的制约:文化影响教育的价值取向;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教育对文化的促进: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传递和交流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四)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

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内发论:孟子、高尔顿、霍尔 外铄论:荀子、洛克、华生

多因素论(辐合论):施太伦

中学生的生理特征:

外形剧烈变化;身体机能巨变;大脑显著增长;性的发育与成熟。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遗传、环境、个体主观能动性、学校教育(主导)。

(五)教育制度:

欧美现代学制的类型:

双轨制:英国、法国 单轨制:美国 分支制:前苏联

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

旧中国的学制

1902年,颁布未执行“壬寅学制”。

1903年,第一个正式实施的现代学制是“癸卯学制”;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建立新式学校;

1912年,中华民国颁布“壬子奎丑”,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1922年国民政府颁布“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

新中国的学制改革与发展

1951年,新中国颁布《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 1958年,颁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2010年6月21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020年)》,21世纪第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

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义务教育的特点:

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

(六)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宗教本位论: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 社会本位论: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巴格莱个人本位论:卢梭、罗杰斯

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包含: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我国教育的基本精神:

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中学课程

(一)课程类型:

按课程组织方式: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按学生的学习要求角度划分: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按课程管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按课程呈现方式: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二)课程理论流派:

学科中心课程论:斯宾塞、赫尔巴特、布鲁纳 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杜威、奈勒 社会中心课程论:布拉梅尔德

(三)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主要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三维课程目标:认知与技能、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中学教学(超级重要)

(一)教学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的基本任务: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特殊性表现在:认识对象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和实践性; 认识的教育性与发展性;

有领导的认识;认识方式的简捷性。

(三)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四)教学过程的五个阶段

激发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五)教学原则:

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量力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参观教学法; 探究活动法;情感陶冶法

(七)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目标);

上课(明确教学目的、正确的教学内容、恰当的教学方法、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和整洁的板书、组织严密的教学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课外作业的布置、指导和批改; 课外辅导;

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观察法、测验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

(八)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道尔顿制、设计教学法、分组教学、特朗普制

中学生学习心理

(一)感觉

感觉的特性:感觉适应、感觉后像、感觉对比、感觉的相互补偿、联觉

(二)知觉

知觉的特性:理解性、选择性、整体性、恒常性

(三)注意

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注意的品质包: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转移、注意的分配

(四)记忆

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遗忘的规律:先快后慢(艾宾浩斯曲线)

遗忘的理论:衰退说、干扰说、压抑说、同化说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 材料的意义、性质和数量;

学习程度、材料序列对遗忘的影响

知识的保持:

深度加工记忆材料;进行组块化编码; 有效运用记忆术;合理进行复习

(五)思维

思维的种类和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

按照思维凭借物来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按照思维的指向性来分: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 根据思维的创造性程度来分:常规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 :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主要是感觉的动作的分化 前运算阶段:2-7岁; 自我中心,单向思维,思维不可逆。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主要特征:守恒概念的出现。另一特征:去自我为中心主义

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特征:认识命题之间的关系;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具有抽象逻辑思维;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六)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理论:

成就动机理论:麦克里兰、阿特金森 成败归因理论:韦纳 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

学习动机的激发:

创设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学习动机的培养:

学习动机的培养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设置榜样;设置具体目标及到达目标的方法; 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主要学生的归因倾向。

(七)学习迁移

迁移的分类:

按迁移的结果:正迁移和负迁移 按迁移的方向: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按迁移的内容: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按迁移的抽象和概括水平: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学习迁移的理论

形式训练说:沃尔夫

相同要素说:桑代克、伍德沃斯 概括化理论:贾德 关系转换论:苛勒

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

精选教材;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

(八)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的分类

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策略、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资源利用策略)。

(九)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联结-试误说;学习规律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获得与消退;泛化与分化华生的行为主义观点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强化:正强化和负强化;消退;惩罚。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学习过程;强化

认知学习理论

苛勒的“完形—顿悟”说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马斯洛、罗杰斯(学习观、教育观、以人为本的基本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皮亚杰(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

推荐第3篇: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

一、考核的主要范围和基本要求

(一)主要范围:中学段的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要考查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中学课程、中学教学、中学德育、中学班级管理、中学生发展心理、中学生学习心理、中学生心理辅导与教师心理等方面的内容。

(二)基本要求:重点考查应试人员对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对中学教育教学的了解情况,突出考核内容对应试者的实践性、灵活性和适应性要求,以促进陕西省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统一公开招聘新任教师中学段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

二、考核的基本内容

(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考核知识点

教育学;教育的本质、目的、功能;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教师专业化发展。

2.考核要求 (1)识记与理解

教育学概念;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学校教育学;教育的概念;教育的特点;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的本质;学校的产生;古代学校;近代学校教育;现代学校教育;学制;教育制度。 教育目的含义;当代我国的教育目的;我国教育方针。

学校教育功能的含义;学校教育的文化功能、经济功能、现代化功能、政治功能、个体发展功能。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教师职业;教师角色;教师素养;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段。

反思与教师反思;教学日志;教育案例;教育叙事;教育研究;实验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校本教研。

(2)分析与应用

现代学校教育的功能;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定位;中学教师的知识结构;

“保教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

一、考核的主要范围和基本要求

(一)主要范围:幼儿教育段的保教知识与能力主要考查学前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学前儿童身心发展与教育、幼儿园一日常规活动、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园游戏活动与指导、幼儿园课程、幼儿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等方面的内容。

(二)基本要求:重点考查应试人员对学前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对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了解情况,突出考核内容对应试者的实践性、灵活性和适应性要求,以促进陕西省幼儿教师队伍专业素养的提升和专业化发展。

二、考核的基本内容

(一)学前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考核知识点

学前教育基本概念:广义的学前教育,狭义的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的基本要素:学前儿童,教师,教育内容,教育环境; 学前教育的特点:非义务性,启蒙性,直接经验性,保教结合; 学前教育的任务:0-3岁早教机构的任务,幼儿园的保教任务; 学前教育的原则:学前教育的一般原则与学前教育的特殊原则; 我国学前教育的有关法规和条例:教育法体系中的基本法规,《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国务院关于改革和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与方法: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学习学前教育学 的方法。 2.考核要求 (1)识记与理解

广义的和狭义的学前教育基本概念;学前教育的基本要素(学前儿童、教

师、教育内容、教育环境);学前教育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学前教育的特点(非义务性、启蒙性、直接经验性和保教结合)及其含义;幼儿园的保教任务(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为幼儿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打好基础);《幼儿园管理条例》的宗旨,并了解该条例的主要内容;《幼儿园工作规程》的含义,并了解该规程的主要内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知识观和儿童观,了解该纲要的主要结构与主要内容;学前教育的一般原则与特殊原则;《国务院关于改革和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基本精神。

(2)分析与应用

能够结合幼儿园的教育实践说明学前教育的一般原则与特殊原则在学前教育过程中的应用;能够举例说明我国有关学前教育的法规条例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应用;能够结合幼儿园的教育实践说明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

(二)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 1.考核知识点

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价值与意义;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方法及应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有关基本概念;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稳定性与可变性;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及其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应用;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其在教育活动中的应用;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其在教育活动中的应用;学前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其在教育活动中的应用;各年龄段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与教育;学前儿童身体发育、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及其在教育活动中的应用;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或障碍及其矫正。

2.考核要求 (1)识记与理解

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价值与意义;观察法、谈话法、作品分析法、实验法、测验法的基本概念与特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有关基本概念;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稳定性与可变性;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主要特点;各年龄段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学前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特点;各年龄段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与教育;学前儿童身体发育、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2)分析与应用

初步掌握观察法、谈话法、作品分析法、实验法、测验法在儿童教育实践中的应用;能够运用儿童心理发展主要流派的理论解释儿童教育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能够依据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进行教育教学;依据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矫正不良情绪、培养积极情感;初步掌握对各年龄段学前儿童进行教育的有效策略;初步掌握对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矫正的方法。

(三)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与环境创设 1.考核知识点

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与环境创设的基本概念与特点,意义与功能,种类与内容;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设计与指导。

2.考核要求

(1)识记与理解

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与环境创设的基本概念(日常生活活动,外出活动,亲子活动,幼儿园环境);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与环境创设的内含与特点(幼儿日常生活活动,幼儿自由活动,幼儿园环境);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与环境创设的意义与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自由活动节日活动,外出活动,亲子活动,幼儿园环境);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与环境创设的分类、种类和内容构成(一日生活常规的内容,节日活动的分类,外出活动的种类,亲子活动的种类,幼儿园环境的构成);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与环境创设的组织与指导(一日常规活动,日常生活活动,自由活动,节日活动,春秋游活动,外出参观与实践活动,亲子活动);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目标导向原则,发展适宜性原则,幼儿参与原则,经济性原则。

(2)分析与应用

结合实际分析评价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了解组织幼儿自由活动的步骤和方法;能够设计、组织与指导幼儿园节日庆祝活动,并撰写活动方案;能够策划、组织与指导幼儿园各种外出活动,并撰写活动方案;能够策划、组织与指导幼儿园亲子活动,并撰写活动方案;结合实际创设并评价幼儿园室内外环境。

(四)幼儿园游戏活动与指导 1.考核知识点

学前儿童游戏的概念和特征;学前儿童游戏的分类;学前儿童游戏的功能;学前儿童游戏的条件;学前儿童各类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2.考核要求 (1)识记与理解

学前儿童游戏的基本含义和特征;不同学者关于学前儿童游戏分类的观点;学前儿童游戏的功能和条件。

(2)应用与分析

能够分析创设儿童游戏需要的条件,包括游戏的时间、游戏的环境与材料、儿童的自主参与等;设计与组织各类游戏活动,包括儿童游戏的水平的分析与预设,儿童游戏的观察,儿童游戏的指导等。

(五)幼儿园课程与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 1.考核知识点 学前教育课程的内涵、结构形态和价值取向;学前教育课程目标、内容与组织;学前教育课程的实施与评价;典型的学前教育课程方案;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特点、功能与方法;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实施。

2.考核要求 (1)识记与理解

学前教育课程的内涵、结构形态和价值取向;学前教育课程目标的制定;学前教育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学前教育课程编制的原理;学前教育课程的组织;学前教育课程的实施与评价;典型的学前教育课程方案;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内涵、特点、功能与方法;幼儿园的领域活动的含义、特点及其功能,领域活动设计与指导的理论知识(包括领域活动大纲的编制与内容的把握,领域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要领等);幼儿园的主题活动的含义、特点及其功能;主题活动设计与指导的理论知识(包括主题的选择与开发,主题活动的设计,主题活动环境的创设,主题活动的展开与指导,主题活动的观察反思与调整,开展单元主题活动的注意事项等);幼儿园的区域活动的含义、特点及其功能,区域活动设计与指导的理论知识(包括活动区设置的基本要求,活动区的种类及其设置,活动区材料的投放,区域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要领,区域活动观察与指导的注意事项等),区域活动与游戏、集中教育活动、主题教育的关系。

(2)分析与应用

能够根据需要制定幼儿园课程的学年计划、学期计划、月(周)计划、一日活动计划;能够制定各年龄班的各类具体教学活动计划(包括领域教学活动方案、主题教学活动方案、区域活动方案等);分析、判断与评价幼儿园教学活动实际案例。

三、推荐学习的教材

郑健成主编《学前教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七次印刷。 陈帼眉主编《学前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综合知识考试大纲

一、考核的主要范围和基本要求

(一)主要范围:主要考核哲学与政治理论常识、教师道德与教育法、文史基本常识与写作、自然科技常识与环境保护、事业单位概况和陕西省省情等方面的内容。

(二)基本要求:重点考查应试人员对哲学与政治理论常识、教师道德与教育法、文史基本常识与写作的理解和掌握,对自然科技常识与环境保护、事业单位概况和陕西省省情的了解情况,突出考核内容对应试者综合理解能力的要求,以促进陕西省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二、考核的基本内容

第一编 哲学与政治理论常识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1.考核知识点 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历史观 2.考核要求(识记部分)

(1)哲学的概念(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3)可知论和不可知论(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5)物质的概念(6)运动的概念(7)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8)静止的概念(9)规律的概念和属性(10)联系及其属性(11)发展的概念(12)新事物和旧事物(13)质和量(14)矛盾的概念及其属性(15)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16)范畴的概念(17)现象和本质(18)内容和形式(19)原因和结果(20)必然性和偶然性(21)可能性和现实性(22)实践及其特点(23)实践的基本形式(2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25)真理和谬误(26)历史观的概念(27)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28)生产方式的概念(29)生产力和生产关系(30)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31)阶级、国家、革命的概念(32)人民群众的概念(33)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概念

理解部分(1)哲学的基本问题(2)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本质和作用(4)物质和运动的关系(5)运动和静止的关系(6)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7)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8)物质和意识的关系(9)质量互变规律(10)否定之否定规律(11)对立统一规律(12)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1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4)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15)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16)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17)认识的发展过程(18)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19)真理和谬误的关系(20)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2)社会意识的构成(2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24)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2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6)杰出人物的作用(27)人的本质(28)人生价值 (29)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

第二章 毛泽东思想概论

1.考核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哲学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改造 2.考核要求(识记部分)(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不同历史阶段形成的理论成果(2)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3)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5)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6)新民主主义总路线的核心(7)人民民主专政的含义(8)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理解部分)(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3)实事求是的含义(4)群众路线的含义(5)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6)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7)《实践论》和《矛盾论》的意义(8)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和动力(10)近代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1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1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发展道路 (14)新民主主义时期土地改革工作的总路线和总政策(15)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历史意义(16)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17)民主与专政的关系(18)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19)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20)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21)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方式(22)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非对抗性质 (23)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矛盾(24)毛泽东提出的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原则和方法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考核知识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2.考核要求(识记部分)(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4)四项基本原则(5)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6)我国的分配制度(7)“三步走”的发展战略(8)可持续发展的含义(9)“三个有利于”标准(10)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11)市场经济的含义(1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13)现阶段的共同理想(1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点(15)我国的教育方针 (16)我国外交的基本立场(1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8)“一国两制”的特定含义(1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20)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2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2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2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2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理解部分(1)“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关系(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意义(3)坚持改革开放的意义(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5)“三步走”战略第三个阶段的划分(6)科教兴国战略(7)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8)区域经济协调发展(9)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10)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11)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的论断的意义(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1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1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的关系(1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16)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17)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18)坚持改革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19)“一国两制”构想的意义(2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21)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22)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2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4)经济建设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关系(25)又好又快发展(26)坚持以人为本的要求和意义(27)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28)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的内涵(29)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关系(30)统筹兼顾的科学思想方法

第二编 教师道德与教育法

第一章 职业道德 1.考核知识点

道德的内涵、功能 职业道德内涵、特点、体现方面、意义与作用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内涵、基本特征、核心、基本原则 教师职业道德内涵、特点、基本原则、基本规范 2.考核要求

识记部分(1)职业的含义(2)道德的内涵(3)职业道德的内涵(4)教师职业的含义(5)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 理解部分(1)职业道德的特点(2)职业道德的体现方面(3)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4)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5)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6)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第二章 教育法

1.考核知识点 (教育法的原则 依法治校 教育法律责任 教育权与受教育权 政府的教育职权 义务教育及义务教育阶段的政府教育权 教师 学生

2.考核要求

识记部分(1)教育法的概念和原则(2)公民受教育权利平等保障的含义(3)依法治校的含义(4)教育权的含义、构成(5)受教育权的含义、内容(6)义务教育的含义、特征(7)义务教育阶段政府教育职权的主要内容(8)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聘任制度的概念

理解部分(1)教育法律责任的特点;行政、民事、刑事三种法律责任的主体和主要内容(2)国家教育权、社会教育权、家庭教育权各自内容及其关系(3)受教育权的性质及其主要内容(4不同级别的政府教育部门职权的主要内容(5)教师的权利与义务的主要内容(6)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职务制度和教师聘任制度的主要内容(7)学生的权利与义务的主要内容

第三编 文史基本常识与写作 第一章 中国文学基本常识

1.考核知识点(中国文学基本概念 中国古代著名文学家及其代表作品 中国现当代文学家及其代表作)

2.考核要求

识记部分(1)《诗经》的来源、名称演变及“诗六艺”(2)“楚辞”的名称源流及屈原的代表作品(3)古体诗和近体诗的概念(4)词的名称、分类、特点及流派(5)元曲的基本知识(6)散文的分类、基本特征(7)小说的三要素及小说发展的两大阶段(8)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家及代表作品(9)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家及代表作品(10)话本小说的概念(11)章回小说的概念(12)新闻的概念(13)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14)《论语》的作者、文学特点(15)老子及《老子》概况(16)庄子及《庄子》概况(17)《史记》的作者、编籑体例(18)《汉书》的作者、体例(19)建安文学的时间断限(20)“三曹”诗歌与“建安风骨”慷慨悲凉的美学风格(21)“初唐四杰”(2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中的名句(23)“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24)王维《山居秋暝》的名句(25)中国诗史上的“双子星座” 李白、杜甫(26)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27)白居易新乐府运动的理论主张(28)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29)李商隐无题诗的作意及风格特点(30)苏轼的生平与创作(31)“易安体”的风格特点(32)辛弃疾及其爱国词(33)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34)“唐宋八大家” 及其代表作品(35)“元曲四大家”(36)元杂剧的奠基人关汉卿及其代表作品(37)“曲状元”马致远及其代表作品(38)明代“四大奇书”(39)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金瓶梅》(40)《红楼梦》的作者、书名、版本情况(41)《儒林外史》的作者、思想内容(42)鲁迅生平与创作概况(43)茅盾的《蚀》三部曲;《农村三部曲》(44)茅盾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品《子夜》,塑造了民族资本家吴荪甫的形象(45)巴金的《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46)冰心的代表作品及其作品“爱的哲学”、“母爱”、“童真”的主旋律(47)中国现代最早的童话作家叶圣陶,有童话集《稻草人》(48)朱自清的代表作品《背影》、《荷塘月色》(49)郭沫若的诗集《女神》的内容与文学史意义(50)创造社的主要成员(51)新月派的代表诗人(52)文学研究会与人生派文学(53)梁实秋散文代表作品《雅舍小品》(54)林语堂“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55)田汉话剧的代表作品(56)老舍的创作简况及其主要作品(57)曹禺的戏剧代表作品(58)夏衍的戏剧代表作《上海屋檐下》及报告文学《包身工》(59)张天翼小说的代表作品《华威先生》(60)张恨水通俗小说的代表作品(61)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暴风骤雨》反映“土地改革”的小说(62)鸳鸯蝴蝶派的游戏、消遣的文学思潮及主要代表作家(63)赵树理与山药蛋派(64)孙犁与荷花淀派(65)贺敬之与新歌剧《白毛女》(66)艾青诗歌“土地”与“太阳”主题意象(67)梁斌《红旗谱》、柳青《创业史》、杨沫《青春之歌》的主要人物形象(68)姚雪垠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69)“伤痕小说”及其代表作家与作品(70)“改革小说”及其代表作家与作品(71)“反思小说”及其代表作家与作品(72)“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家与作品

理解部分(1)《诗经》风、雅、颂的分类依据及其各自的含义(2)《诗经》的艺术特征(3)“楚辞”的文体特点(4)唐诗的题材、创作方法、基本形式(5)现代散文的表现形式(6)小说的文体重心、小说的本质特点(7)网络小说的概念及特点8)言情小说的概念及特点(9)消息、通讯、特写、评论的文体特点(10)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及体制演变(11)《韩非子》说理文的特点(12)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的含义(13)《史记》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14)《汉书》简况(15)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及风格特点(16)“初唐四杰”对唐诗的形成与发展的贡献(17)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的特点(18)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19)杜甫诗歌的时代特征及“诗史”性质(20)“元白体“的语言特点(21)李贺诗歌的代表作品与“冷艳怪丽”的风格特色(22)刘禹锡的咏史怀古诗(23)杜牧的咏史诗的特点(24)苏轼词在宋词发展变革中的地位和贡献(25)《红楼梦》在中国古典小说中的地位(26)《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27)《呐喊》、《彷徨》在中国现代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28)茅盾代表作《子夜》的社会剖析小说的特点(29)茅盾抗战时期的散文名篇《风景谈》、《白杨礼赞》(30)巴金《随想录》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文体意义(31)巴金的现实主义的创作特色(32)冰心、朱自清散文的创作特色(33)徐志摩诗歌创作概况及新月诗派的理论与创作(34)林语堂、梁实秋与三四十年代的闲适小品文创作(35)老舍小说的京味文学特色(36)《雷雨》在中国话剧史上的意义(37)《雷雨》和《日出》中的主要人物形象(38)张天翼讽刺小说艺术特色(39)张恨水通俗小说的创作特点(40)贺敬之诗歌中的“时代精神”(41)艾青的重要诗集以及对中国新诗发展的重要贡献(42)“山药蛋派”的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43)赵树理的“农民作家”的称号及大众化的风格特色(44)“战士诗人”郭小川及其代表作品(45)《红旗谱》的民族风格(46)陈忠实《白鹿原》的史诗风格(47)贾平凹的“商州”系列小说(48)王安忆创作简况及其代表作品(49)张贤亮的哲理反思小说及其代表作品(50)王蒙的“意识流”小说及其代表作品

第二章 外国文学基本常识

1.考核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学 早期基督教文学 阿拉伯文学 中世纪文学 古典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 诺贝尔文学奖)

2.考核要求

识记部分(1)古希腊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主要成就(2)荷马史诗 (3)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4)亚里斯多德的《诗学》(5)古希腊“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6)中世纪文学的时间界限、基本类型(7)但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8)但丁与《神曲》(9)古典主义文学的时间界限(10)莫里哀及其代表作品(11)意大利人文主义作家薄伽丘及其代表作品(12)法国人文主义作家拉伯雷和他的《巨人传》(13)英国人文主义作家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及著名喜剧(14)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塞万提斯与其名作《堂吉诃德》(15)法国启蒙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16)歌德、席勒及其代表作品(17)雨果、缪塞、大仲马、小仲马等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18)俄国浪漫主义作家普希金及其代表作品(19)匈牙利浪漫主义作家裴多菲的主要作品(20)“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出自裴多菲的《自由与爱情》(21)现实主义文学形成时间及主要艺术特征(22)果戈理的主要代表作品(23)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品《罪与罚》(24)列夫·托尔斯泰的主要代表作品(25)契诃夫的主要代表作品(26)福楼拜的主要作品(27)《红与黑》中于连形象(28)《人间喜剧》的作品分类和基本内容(29)狄更斯小说的主要代表作品(30)勃朗特三姊妹及其代表作品(31)马克·吐温的主要作品(32)欧·亨利的主要作品(33)杰克·伦敦的主要作品(34)欧仁·鲍狄埃与《国际歌》(35)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36)肖洛霍夫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静静的顿河》(37)罗曼·罗兰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约翰·克利斯朵夫》(38)海明威及其代表作品

理解部分(1)希腊神话的内容特点(2)基督教文学的经典之作《新约》(3)阿拉伯文学的代表作品《一千零一夜》(4)中世纪文学的文化历史背景与基本特点(5)《神曲》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6)古典主义文学的特点(7)《伪君子》与古典主义戏剧(8)莎士比亚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9)《十日谈》的思想内容及对封建教会的批判(10)《堂·吉诃德》的艺术特点及在欧洲文学史上的意义(11)哈姆雷特形象的典型意义(12)《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吝啬鬼形象(13)卢梭文学创作的代表作《新爱洛伊丝》(14)卢梭讨论教育的哲理小说《爱弥尔》(15)卢梭《忏悔录》对自我的大胆袒露(16)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17)《浮士德》的情节、结构与题材特点(18)浮士德形象及其思想内涵(19)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20)雪莱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抒情诗《西风颂》(21)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浪漫主义小说的典型特征(22)雨果60年代的四部小说:《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23)缪塞的《世纪儿的忏悔》中“世纪病”患者“阿克达夫”的形象(24)普希金笔下的“多余人”、“小人物”形象(25)果戈理短篇小说“小人物”的主题(26)果戈理《死魂灵》的思想意义(27)果戈理喜剧《钦差大臣》对沙俄官僚制度的揭露(28)《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的形象(29)列夫·托尔斯泰的史诗体小说《战争与和平》(30)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中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的形象(31)《红与黑》在心理描写上的成就(32)司汤达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33)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及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34)狄更斯创作的基本主题和思想内容(35)萨克雷的代表作品《名利场》(36)简·爱形象和罗切斯特形象及其意义(37)高尔基的长篇小说《母亲》(38)阿·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苦难的历程》(39)法捷耶夫的代表作品《青年近卫军》(40)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代表作品(41)斯蒂芬·茨威格的代表作品(42)西奥多·德莱赛的代表作品(43)海明威的写作风格

第三章 中国历史基本常识

1.考核知识点(中国原始社会与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社会 中国现当代社会 2.考核要求

识记部分(1)母系氏族公社(2)半坡遗址(3)河姆渡遗址(4)父系氏族公社(5)龙山文化(6)大汶口文化(7)禅让制(8)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9)夏历(10)夏朝灭亡(11)商朝建立(12)青铜器(13)甲骨文(14)牧野之战(15)商朝灭亡(16)西周建立(17)礼乐制度(18)宗法制度(19)周平王东迁(20)春秋五霸(21)战国七雄(22)秦的统一(23)大泽乡起义(24)秦朝灭亡(25)楚汉战争(26)刘邦建立汉朝(27)文景之治(28)张骞出使西域(29)丝绸之路(30)东汉建立(31)光武中兴(32)黄巾大起义(33)《周髀算经》(34)《九章算术》(35)《神农本草经》(36)《黄帝内经》(37)造纸术38)蔡候纸(39)秦始皇兵马俑(40)官渡之战(41)赤壁之战(42)司马炎建立西晋(43)司马睿建立东晋(44)五胡十六国(45)淝水之战(46)南朝(47)北朝(48)北魏孝文帝改革(49)圆周率(50)大明历(51)《齐民要术》(52)《水经注》(53)莫高窟(54)云岗石窟(55)龙门石窟(56)曹不兴(57)王羲之(58)魏碑(59)杨坚建立隋朝(60)隋炀帝(61)唐太宗(62)“贞观之治”(63)武则天(64)唐玄宗(65)“开元盛世”(66)“安史之乱”(67)黄巢起义(68)朱温废唐(69)赵州桥(70)南禅寺(71)佛光寺(72)《诸病源侯论》(73)“药王”孙思邈(74)《唐新本草》(75)“昭陵六骏”(76)颜真卿(77)柳公权(78)张旭(79)怀素(80)五代十国(81)耶律阿保机(82)陈桥兵变(83)元昊84)女真族(85)北宋灭亡(86)南宋建立(87)“绍兴和议”(88)成吉思汗(89)忽必烈(90)行省制度(91)活字印刷术(92)《梦溪笔谈》(93)水运仪像台(94)《授时历》(95)明朝的建立(96)明成祖(97)努尔哈赤(98)大清建立(99)李自成农民起义(100)清军入关(101)《本草纲目》(102)《农政全书》(103)《天工开物》(104)《徐霞客游记》(105)故宫(106)林则徐(107)虎门销烟(108)鸦片战争(109)《中英南京条约》(110)洪秀全(111)金田起义(121)《天朝田亩制度》(122)曾国藩(123)左宗棠(124)李鸿章(125)张之洞(126)洋务运动的口号(127)邓世昌(128)丁汝昌(129)威海卫战役(130)《马关条约》内容(131)维新运动(132)康有为(133)梁启超(134)谭嗣同(135)“公车上书”(136)“戊戌六君子”(137)义和团(138)朱红灯(139)平原大捷(140)八国联军(141)《辛丑条约》(142)同盟会(143)孙中山(144)三民主义(145)辛亥革命(146)中华民国(147)清朝灭亡(148)袁世凯(149)二次革命(150)宋教仁(151)黄兴(152)袁世凯复辟帝制(153)护国运动(154)直系(155)皖系(156)奉系(157)新文化运动(158)《青年杂志》(159)新文化运动的口号(160)五四运动(161)共产主义小组(16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63)陈独秀(164)中共三大(165)国民党“一大”(166)新三民主义(167)北伐战争(168)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69)汪精卫“七一五”反共政变(170)南昌起义(171)八七会议(172)秋收起义(173)井冈山根据地(174)苏维埃共和国(175)长征(176)“九·一八”事变(177)“伪满洲国”(178)西安事变(179)“七七事变”(180)八路军(181)新四军(182)叶挺、皖南事变(183)平型关大捷184)南京大屠杀(185)重庆谈判;《双十协定》(186)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187)国民党统治覆灭(18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8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0)抗美援朝战争(191)镇压反革命(19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3)三大改造(194)“一五”计划(195)中共八大(196)《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197)《五一六通知》(198)“九一三”事件(199)尼克松访华(200)《中美联合公报》(201)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202)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理论(203)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04)唐山大地震(205)“**事件”(206)粉碎“四人邦”(207)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208)中共十二大(209)香港回归祖国;澳门回归祖国(210)汶川大地震(211)第二十九届奥运会(212)两岸“三通”

理解部分(1)西周礼乐制度和宗法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2)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休养生息政策(3)造纸术对人类文明的影响(4)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5)“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6)元朝行省制度对后世的影响(7)明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加强(8)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9)太平天国和历代农民起义的异同(10)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11)《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12)维新时代的思想文化对后世的影响(13)《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14)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15)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地位(16)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7)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及意义(18)南昌起义的影响(19)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2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21)社会主义社会建立初期国内主要矛盾(22)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邓小平“一国两治”

第四章 世界历史基本常识

1.考核知识点(世界古代史 世界近代史 世界现当代史) 2.考核要求

识记部分(1)世界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埃及(2)四大文明古国(3)古巴比伦王国(4)居鲁士、大流士、雅利安人、阿育王(5)印度“种姓”制度、阿拉伯数字、迈锡尼文明(6)《伊利亚特》、《奥德赛》(7)议事会、人民大会(8)斯巴达国家、雅典国家、亚历山大帝国(9)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毕达哥拉斯、阿那克萨哥拉、阿基米德、阿里斯托库、厄拉托斯提尼、屋大维(10)斯巴达克起义(11)基督教(12)西罗马帝国灭亡、罗马法(13)阿庇亚大道(14)克洛维、查理曼、“神圣罗马帝国”、英吉利王国(15)日本统

一、“大化革新”(16)穆罕默德、伊斯兰教、《古兰经》(17)拉齐斯、《医典》、穆罕默德·伊本·穆萨、奥斯曼(18)十字军东征(19)文艺复兴(20)圈地运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导火线、克伦威尔独裁统治、光荣革命、《权力法案》、君主立宪制(21)英国工业革命前提条件、瓦特、富尔敦、史蒂芬孙(22)美国独立战争原因、来克星顿枪声、乔治·华盛顿、《独立宣言》、美利坚合众国独立、美国内战、林肯、《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23)法国三个等级、三级会议、《人权宣言》、雾月政变、七月革命(24)莫斯科公国、伊凡四世扩张、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沙皇俄国扩张(25)共产主义者同盟、《共产党宣言》、第一国际、巴黎公社(26)明治维新的内容、明治维新的影响(27)俾斯麦、威廉一世统

一、加富尔、加里波第(28)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彼得格勒起义(29)十月革命(30)《凡尔赛和约》(31)共产国际(32)第一次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33)新经济政策、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34)第二次世界大战、《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斯大林格勒战役、太平洋战争、世界反法西斯联盟(35)开罗会议、《开罗宣言》、德黑兰会议、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波斯坦会议、《波斯坦公告》、德国投降、日本投降(36)联合国(37)《北大西洋公约》、《华沙条约》、美苏争霸(38)东欧剧变、苏联解体(39)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40)亚洲金融风暴(41)美国“9·11”事件(42)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

理解部分(1)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影响(2)伊斯兰教的影响(3)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5)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6)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7)法国革命的意义(8)《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9)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10)海湾战争的影响;美国“9·11”事件的影响

第五章 写作

1.考核知识点2.考核要求

识记部分(1)通知的概念(2)通知的特点(3)通知的文体结构(4)通报的概念(5)通报的特点(6)通报的文体结构(7)决定的概念(8)决定的特点(9)决定的文体结构(10)批复的概念(11)批复的特点(12)批复的文体结构(13)请示的概念(14)请示的特点(15)请示的文体结构(16)报告的概念(17)报告的特点(18)报告的文体结构(19)函的概念(20)函的特点(21)函的文体结构(22)会议纪要的概念(23)会议纪要的特点(24)会议纪要的文体结构(25)学术论文的涵义(26)学术论文的特点(27)学术论文的基本格式(28)学术论文的结构(29)教案的涵义(30)教案的作用(31)教案的编写原则(32)教案的编写内容

理解部分(1)通知与通报特点异同(2)通知与通报文体结构异同(3)决定与批复的文体结构区别(4)批复的撰写要求(5)比较请示与报告文体结构区别(6)报告的种类:工作报告、总结报告、调查报告(7)比较函与会议纪要的文体结构异同(8)学术论文的特点:学术性、科学性、理论性、独创性、规范性、易读性(9)学术论文的分类标准:按研究的学科、按研究的内容、按写作目的(10)论文前置部分内容:题目、署名、摘要、关键词(11)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正文、结论、引文、注释、参考文献(12)论文的逻辑结构:开头、中间、结尾(13)论文的基本逻辑形式:序论、本论、结论(14)论文开头可出现的四种不同侧重点(15)论文结尾的可出现的四种不听侧重点(16)论文段落要求(17)论文层次强化的方法(18)教案与教学活动的关系(19)教案编写应遵循的原则:科学性、创新性、差异性、艺术性、操作性、变化性(20)教案编写的步骤

第四编 自然科技常识与环境保护 第一章 自然与高科技常识

1.考核知识点(天文地理 生物化学 数学物理 计算机与智能技术 信息与通信技术 生命科学与能源科学技术 新材料科学与先进制造技术 现代交通与航空航天技术 科技丰碑人物

2.考核要求

识记部分(1)热带气旋的概念(2)沙尘暴的概念(3)寒潮的含义(4)大气压的含义(5)泥石流的概念(6)洪水的概念(7)火山的含义(8)地震的含义、地震的类型及划分标准(9)海啸的含义(10)能源的概念(11)太阳能的含义(12)微生物、细菌的概念(13)新陈代谢、同化作用、异化作用的含义(14)食物链的含义(15)化学变化的定义(16)化合物的定义、分类(17)有机化合物的定义(18)无机化合物的定义(19)糖类的定义(20)糖类主要代表物质: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21)蛋白质的定义、蛋白质的变性反应(22)石油的基本组成(23)酸的定义(24)碱的定义(25)盐的定义(26)电解质的定义(27)盐类的水解(28)溶解度的定义(29)勾股定理的内容(30)平均数的含义(31)算术的含义(32)最优化问题(33)物理学:物理学研究对象;物理变化;能量守恒定律;国际单位制(34)力学:力学的研究对象;力的概念及力的作用效果(35)电学: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电流;电压;电阻;生活用电(36)电磁学: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电磁感应现象(37)光学:紫外线;红外线(38)软件、程序、文档概念(39)计算机病毒定义、分类(40)防火墙定义(41)局域网的定义、功能及组成(42)因特网定义及特点(43)万维网(WWW)概念(44)互联网概念(45)电子商务的定义、特征(46)电子货币的定义、特点(47)电子政务的定义(48)智能机器人的定义及作用(49)智慧家居的定义(50)智慧大厦的定义、组成(51)数字水印的定义、特点(52)数字指纹的定义、作用(53)蓝牙技术的定义、特点(54)IP电话的定义、特点(55)全球定位系统的作用、主要组成部分(56)基因和基因组的概念(57)染色体的含义(58)转基因食品、干细胞的概念(59)基因工程、试管婴儿、生物克隆技术的含义及其研究进展(60)生物科学的进展,如生物的遗传基因规律、DNA的双螺旋结构、克隆羊等(61)能源的概念(62)太阳能的含义(63)材料:材料分类;新材料及其特点(64)纳米:纳米及纳米技术;纳米材料(65)激光加工及特点;激光存储技术及特点(66)高速公路的定义、分级(67)高速铁路的定义(68)高速列车的定义(69)动车组的定义、组成(70)通用飞机的定义、用途(71)大飞机的的定义(72)人造地球卫星的定义、可进行人造地球卫星发射的国家(73)宇宙飞船的定义 (74)毕升的主要发明75)蔡伦的主要发明76)李时珍的主要著作77)华罗庚的主要研究领域(78)李四光创立的地质力学的重要意义(79)祖冲之在数学上的主要贡献(80)爱迪生的主要发明(81)伏特的主要发明(82)法拉第的主要发现(83)欧几里得的主要著作(84)阿基米德的主要著作(85)哥白尼的科学贡献86)伽利略科学实验的意义

理解部分(1)龙卷风的特点(2)龙卷风与热带气旋的区别3)寒潮的形成4)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区别5)季风气候与大陆性气候的区别6)地球的形成,地球大气的组成,地球的运动方式及其地理意义7)泥石流的特征,我国泥石流的分布(8)洪水对人类的影响9)火山喷发的影响,地球上的两个最大的火山活动带10)海啸的危害(11)生物与细菌的基本特性,生物界组成,微生物的存在,细菌的应用 (12)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区别(13)食物链的组成(14)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主要以糖类、淀粉、蛋白质为主)及其功能(15)化学变化的判断(16)淀粉的产生、主要功能及其在常见主要粮食作物中的含量(17)蛋白质的存在、生命作用;(18)石油性状(物理、化学性质),石油的形成(19)酸的基本性质;碱的基本性质20)理解酸、碱、盐三者的相互联系(21)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食盐的组成(22)影响溶解度的主要因素;(23)气体溶解度与固体溶解度的区别(24)糖类物质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25)蛋白质变性反应的应用(高温灭菌,牛奶解重金属离子中毒等)(26)理解作为战略资源,石油的在化工、能源、医药等方面的重要用途(27)溶液pH值---氢离子浓度的表示方法及其简单计算28)电离方程式(29)强酸、弱酸及强碱、弱碱的判断30)中和反应的含义及其实质31)离子反应方程式(32)可溶性盐溶液的导电性原理(33)溶质、溶剂、溶液、悬浊液、胶体、饱和溶液的含义(34)有关溶解度的基本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35)从海水中提纯食盐的基本原理(36)代数与算术的区别(37)平面几何以及平面几何的基本公理(38)立体几何以及立体几何的基本公理(39)解析几何以及创立解析几何的意义(40)力学:物体的平衡;物体运动与所受力的关系;万有引力定律(41)电学:电路及其连接;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42)光学: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43)软件的作用(44)文档的作用(45)计算机病毒传播方式、危害性(46)防火墙的作用、对信息安全监视和防卫所用的基本方法(47)互联网、因特网、万维网三者的关系(48)电子商务的分类(49)电子政务的作用(50)智能机器人的三大要素(51)数字水印的作用(52)IP电话的简单工作原理(53)DNA的结构与功能(54)基因和染色体的组成特点及区别(55)人类染色体的组型及人类基因组的组成(56)DNA重组技术及克隆技术的应用(57)干细胞的类型及其区别(58)能源的分类(59)太阳能的直接利用方式及基本原理,太阳能的间接利用方式及基本原理,我国风力发电的开发利用条件(60)地热能的特点、形成、分布,我国地热资源的特点(61)氢能(62)高速铁路的时速要求 (63)高速列车的发展64)中国动车的发展(65)中国通用飞机的发展(66)大飞机的发展(67)应用卫星的作用68)宇宙飞船的构型(69)钱学森对我国航天事业的主要贡献(70)袁隆平主要从事的工作及他的工作意义(71)王选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及其意义 (72)牛顿对科学的主要贡献以及他的著作对物理学的重大意义(73)爱因斯坦及建立相对论的意义(74)富兰克林的主要发现和主要发明

第二章 环境保护 1.考核知识点(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保护) 2.考核要求

识记部分(1)环境的概念、环境的分类(2)生态系统的概念(3)生态系统平衡的含义(4)生物圈的含义5)生物多样性的含义6)濒危物种的含义7)草原的含义 (8)臭氧与臭氧层的含义及其变化(9)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电磁辐射污染、光污染等的含义及成因10)水土流失的含义及成因(11)温室效应的含义及成因(12)地球变暖的原因(13)酸雨的含义及成因(14)土地荒漠化的含义及成因(15)绿色消费的含义和特征(16)绿色食品的含义及标识(17)清洁生产的定义(18)世界环境日

理解部分(1)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区别(2)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分类,生态系统的功能3)生态系统平衡的特点,影响生态系统平衡的因素(4)森林,森林生物群落的特点、作用,地球森林植被发展状况(5)生物圈的组成、特点,生物圈存在的基本条件,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6)生态系统多样性及其保护意义(7)濒危物种的保护意义及保护途径(8)世界草原的分布及利用状况(9)草原与草甸的区别(10)土地荒漠化的危害(11)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四种负效应及其原因(12)人与生物圈计划的含义及实施(13)生物圈保护区的概念及特点(14)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主要内容15)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及相关文件

第五编 事业单位概况和陕西省省情 第一章 事业单位概况

1.考核知识点(事业单位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我国事业单位改革概况 事业单位改革的意义与目的以及改革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事业单位聘用制度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制度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制度) 2.考核要求

识记部分(1)事业单位的概念;事业单位的功能特征和活动特征(2)我国事业单位改革概况(尤其注意教育事业单位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原则

3)事业单位聘用制度的概念;解聘辞聘制度的概念;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的概念;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原则和类别;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的内容、考核等次和考核标准

理解部分(1)事业单位的作用: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力量,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保障(2)事业单位改革的意义和目的;衡量事业单位改革成败的标准(3)事业单位改革的主要内容: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事业单位社会保障体系(4)事业单位全面推行聘用制度的意义;解聘与辞聘的区别;事业单位建立选人用人实行公开招聘和考试制度的意义(5)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的基本程序;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目的、方法、程序和考核结果的使用

第二章 陕西省省情

1.考核知识点(陕西省自然概况 陕西省工业和农业、交通、人口与民族 陕西历史文化的发展 陕西行政区划的历史演变 当前陕西省行政区划 陕西现代文学艺术 陕西省十市一区的自然概况、历史发展与经济状况 陕西省十市一区的自然资源与旅游资源 陕西省十市一区的行政区划与人口、交通 陕西省中小学学校的概况 陕西省“两基”攻坚任务完成情况 陕西省中小学学校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百县行活动 陕西开展“教育强县(市、区)”活动 陕西实施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 陕西省“两基”攻坚任务完成情况

2.考核要求

识记部分(1)陕西省地理位置;陕西省地形地貌;陕西省主要山脉与河流 (2)陕西省气候特征;陕西省环境状况;陕西省自然资源与旅游资源3)陕西省的工业与农业;陕西省的交通、人口与民族4)陕、秦、三秦称谓的由来;陕西历史文化的发展线索;陕西行政区划的历史演变;当前陕西省行政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所在地(5)陕西省中小学学校的概况;陕西省“两基”攻坚任务完成情况

理解部分(1)陕西是中华文明发祥地;陕西自古帝王都;陕西是天然历史博物馆;陕西是革命的圣地;陕西文化积淀深厚;陕西的特色鲜明民俗文化;陕西民间艺术的内容与特点2)陕西省十市一区的自然概况、历史发展与经济概况;十市一区的自然资源与旅游资源;陕西省十市一区的行政区划与人口、交通(3)陕西省中小学学校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百县行活动;陕西开展“教育强县(市、区)”活动;陕西实施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

三、推荐学习的教材

陕西省公开招聘教师专用教材编写组《陕西省公开招聘教师基础知识专用教材—综合知识(2012版)》西北大学出版社,2012年。

关于考核内容与命题考试的说明

一、关于考核要求和内容的说明

为了使考试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求标准化,本大纲在列出考试内容的基础上,规定了考试的主要范围及其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目的是为了使应试人员能够把握考试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更加有目的地系统学习有关教材;同时,也使考试命题的范围更加明确,以便更准确的设计试题的知识能力和难易度。

本大纲在三个学段考核的基本内容中,按识记与理解、分析与应用两个层次规定了应试人员应达到的能力发展要求。两个能力层次是递进的等级关系,其涵义是:

识记与理解:要求熟知各部分内容中的有关名词、概念、原理和知识的涵义,并能正确认知和表述。识记是初级层次的要求。要求考生在识记的基础上,能较全面地领会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内涵,把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理解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分析与应用: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与解决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运用,可分为简单运用和综合运用两级具体要求。简单运用,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所学过的一两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简单的问题;综合运用,要求在简单运用的基础上,运用所学过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应用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关于命题考试的说明

(一)本次基础知识笔试分为“专业科目”和“综合知识”两个科目,每个科目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其中,“专业科目”考试按中学教师(含职业高中学段)、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三个学段组织命题,考核要求分为识记与理解、分析与应用;“综合知识”考试不分学段组织命题,考核要求只分为识记与理解。

(二)各学段的基础知识与能力的命题考试,将根据本学段大纲所规定的考核范围、考核要求和考核内容进行,试题覆盖到各范围的内容,并适当突出主要内容,以体现本学科内容的重点。

(二)“专业科目”试题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一般为识记与理解占50%,分析与应用占50%,在内容上侧重对学科实践能力的测试。“综合知识”试题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一般为识记占50%,理解占50%,在内容上侧重对综合知识理解能力的测试。

(三)本考试试卷采用的题型一般有单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教学设计题等。

推荐第4篇: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育知识能力: 1.苏格拉底

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这种问答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自知其无知”。第二步称为定义,在问答中经过反复诘难和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第三步称为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 2.柏拉图代表作《理想国》

柏拉图认为人类要想从“现实世界”走向“理念世界”.重要的就是通过教育获得真知.以“洞察”理想的世界。柏拉图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3.亚里士多德著作《政治学》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教育事业应该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每一个公民”不包括奴隶。亚里士多德在历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成为后来全面发展教育的思想源泉。

4.昆体良。西方最早的教育理论是古罗马的《雄辩术原理》又名《论演说家的教育》,提出“模仿、理论、练习”三个循序递进的学习过程。

5.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史上的哥自尼”,提倡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1632年夸美纽斯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学科的标志。

一、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二.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第三,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提出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艺术,为此,他编写了很多教材,比如《世界图解》。

6.卢梭法国,代表作是《爱弥儿》,倡导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卢梭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但被现存的环境和教育破坏了。让儿童在自然中顺其自然发展才是好的教育.甚至越是远离社会影响的教育才越是好的教育。

7.康德,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使人人都成自身,成为本来的自我,都得到自我完善。

8.裴斯泰洛齐,瑞士教育家他根据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和要素教育理论,研究了小学各科教学法。奠定了小学各科教学法的基础,由此被称为“教育史上小学各科教学法奠基人”。 9.洛克,在他的《教育漫话》中,一方面,他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主张取消封建等级教育,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另一方面,他主张绅士教育。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他轻视国民教育,认为普通的学校里集中了“教养不良、品行恶劣、成分复杂”的儿童,有害于绅士的培养,主张绅士教育应在家庭实施。

10.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出版(1806年)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传统教育学的代表。赫尔巴特最著名的是其“四段教学法”,即教学可以按照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步进行。后来他的学生将其发展成“五段教学法”: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应用。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性教学”,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11.杜威,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区别于传统教育“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旧三中心论”,他提出了“儿童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的“新三中心论”。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教育无目的论;学校即社会,“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的目的。”“道德过程和教育过程是统一的。”胡适是杜威的弟子之一也是其实验主义哲学思想的忠实信徒,并于20世纪初将杜威的实验主义哲学和教育思想传入中国。

12.斯宾塞,英国实证主义者,反对思辨,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为完美生活做准备

1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派

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查》、马卡连柯的《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育诗》。

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特别是根据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论述了在前苏联实施综合技术教育的问题。

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则总结了前苏联社会主义教育的经验,构建了教育学的理论体系,论述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该书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我国教育家杨贤江以李浩吾的化名写的《新教育大纲》(1930年)则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13.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潮的典型代表。

他认为,要解救中国,就要“多在平民教育上下功夫”,

14.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

15.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教学与发展》。他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教育过程》提出了结构主义学说和发现法。 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创立了范例方式教学理论。 巴班斯基以总结教育教学理论最优化而著称

瑞士教育家皮亚杰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由两篇文章构成,论述了智力发展的阶段,强调活动的动作教学方法,认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其著作《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和《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阐述了他的和谐教育思想,对世界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 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学记》 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榜样示范法 2.儿童口头语言发展关键期:2岁

3.情绪对认知过程的影响取决于人们认知过程的心境状态

4.自我修养的最高境界:慎独;修养包括:立志、学习、反思、箴言(座右铭)、慎独

5.中国近代学制: 1902年)公布壬寅学制(第一个,但未实施);1904—1912年,清政府颁布“癸卯”学制(第一个实施的)。辛亥革命后,1912—1913年公布“壬子·癸丑学制。1922年施行“壬戌”学制,或称“六三三”学制、“新学制”,一直沿用到新中国。“*”到80年代中期,大部分地区在新的形势下恢复了“六三三”学制。

6.存储时间大概在0.5秒之内的记忆为瞬时记忆或感觉记忆

7.教会学生利用组块的方法可以扩大短时记忆容量,也叫操作记忆、工作记忆,1min之内 8.课堂内容组织方式: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9.奥尔波特将人格特质区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10.没考好归因考试太难,属于外部稳定归因 11.为出国而刻苦学习外语,属于外在近景动机

12.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为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心理学之父

13.老师授课时的板书字体颜色和语音语速是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抑扬顿挫、轻重有致则是吸引有意注意 14.班级授课制不利于因材施教

15.人在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动力特点是气质 16.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 (一)宗教本位论

宗教本位论主张使人在宗教的影响下,以皈依上帝为其生活理想.把人培养成虔诚的宗教人士。其代表人物有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等。 (二)社会本位论

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是:因为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受制于社会环境.所以要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意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教育是国家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的指标。其代表人物有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赫钦斯、巴格莱等。 (三)个人本位论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的观点是:要从个人本位本能的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进个人自我实现。其代表人物有卢梭、罗杰斯等。 (四)“教育无目的论”

“教育无目的论”是由杜威提出来的。它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明确指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杜威所否定的是教育的一般的、抽象的目的,强调的是教育过程内有的目的,即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具体目的,并非主张教育无目的。

二、我国的教育目的

基本内涵或基本精神:使受教育者在品德、智力、体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三、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4.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择业的常识,具有正确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17.18.19.20.中国最早采用班级组织形式的是京师同文馆 编写教材的直接依据是课程标准

当前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学制年限划分采用的是多种形式并存 体现马克思主义一分为二的辩证法认识学生的德育原则是发扬积极因素与客服消极因素相结合 21.22.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成为学校教育制度

强调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理论:实质教育论;形式教育论则中思维能力,而忽视知识传授 23.针对现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对学生品德要求有差异,应贯彻的德育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24.25.26.27.28.29.30.31.根据A>B,B>C能推算出A>C属于形式运算阶段

班级讨论网络谣言危害,形成拒绝网络谣言共识,属于群体约定 解决难题后的喜悦感属于理智感

任何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都离不开教育—教育的永恒性 中学的研究性学习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给数字赋予意义来记忆属于精细加工策略 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是理解教材

理性情绪疗法中的不合理信念: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一次考试没考好,就认为前途无望) 32.考试失败,觉得自己努力不够,决定继续努力,这种对待挫折的方式属于:行为补偿 33.罗森塔尔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期望或预言的重要性

34.教育目的的理论44: 社会本位论(孔德,涂尔干,赫尔巴特);个人本位论(卢梭,罗杰斯) 35.教育与社会发展20: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相互制约,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相互制约,教育与社会文化相互制约,,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36.教育与人的发展26: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阶段性-实际出发;不平衡性-在关键期施以相应教育,互补性-长善救失;差异性-因材施教

37.课程理论63:学科中心课程论(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活动中心课程论(杜威),社会中心课程论(布拉梅尔德,金蒂斯,布迪厄) 38.教学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检查与布置作业,课外辅导,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39.教学原则94: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循序渐进,巩固性,量力性,因材施教的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

40.教学过程基本规律84: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

41.学习动机理论128:强化理论,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成就动机理论(麦克里兰,阿特金森),目标理论,归因理论(韦纳),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 42.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132: 增加学习内容的吸引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满足学生内在需要(难度适当的作业-满足感与价值感),学习者信念(正确的归因-努力归因,提高自我效能感),教师的反馈(及时,具体,多种反馈形式),目标导向与创环境设(掌握目标,合作性的课堂机构) 43.迁移理论136: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桑代克,伍德沃斯),概括化理论(贾德),关系转换理论(苛勒),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奥苏贝尔) 44.学习策略144: 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寻求资源策略 45.学习理论148: 46.行为主义学习理论148: 47.人格系统的结构:知情意系统,心理状态系统,人格动力系统,心理特征系统,自我调控系统

48.人格的特征186: 整体性,独特性和共同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社会性和生物性 49.人格的影响因素187:遗传与心理,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家庭,自我因素

50.人格理论189: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自我本我超我,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埃里克森的人格理论: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自我统一性与角色混乱-青春期

51.中学生心理辅导212:个体辅导—行为改变技术:强化法,系统脱敏法;认知疗法—合理情绪行为疗法,认知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团体辅导-- 52.德育原则:244方向性原则,知行统一原则,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统一,一致性与连贯性相统一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的原则,疏导性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指导性原则

53.德育途径246: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活动与集会活动,班主任工作 54.德育方法247: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指导实践法,情感陶冶法,品德评价法,个人修养法/自我教育法

55.品德发展理论227: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他律,可逆性阶段/自律,公正阶段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三水平六阶段—前习俗道德水平: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习俗道德水平:寻求认可取向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后习俗道德水平:社会契约取向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56.1949年泰勒的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之作,课程编制的四个步骤为”目标模式”

57.罗森塔尔效应强调教师期望对学生的作用

58.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知识加工,教学设计,主题沟通,教学组织,评价反思

推荐第5篇:教育知识与能力

辨析题:教师问题1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包括:(1)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3)知行统一原则。(4)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遵循这些原则教学,并创造性地运用这些原则,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友好的良好关系才能有效地教学。首先,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尊敬家长,团结协作,其意义就在于化解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矛盾。其次,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情感品质,也是教师必须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2(1)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核心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2)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3)贯彻启发性原则还应注意:①建立教学相长的平等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②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过程中,教师要以自己的真挚情感、丰富的教学内容、生动有趣的形式去感染学生、吸引学生,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③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其自学和独立工作的能力。④从学生实际出发,注意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教师应如何上好一堂课。(1)明确教学目的。(2)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3)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5)组织好教学活动。6)布置好课外作业。3培养优良班集体的方法:①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②选择和培养班干部,形成班级骨干力量;③培养良好的班风,形成健康向上的集体舆论:④坚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教育活动。2)教育转化“在野学生领袖”的方法:①严格要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约之以规;②利用其特长为班集体做好事,争荣誉:③将“在野学生领袖”转化为“正式学生领袖”。4面对课堂吵闹现象应有的基本态度:要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容纳儿童的不同个性。允许学生比较自由地参与。动作和语言是儿童情绪、情感的伴随物,在激烈的讨论中儿童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愤怒、遗憾和沮丧。教师要与学生分享这种情感。不追求课堂的绝对安静,保持稍稍的喧闹。改变课堂的权威结构和主体定位,由教师作为权威的主体和偏向于教师的权威结构向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师生民主平等的权威结构转变。 5学生犯错后的表现1)学生犯了错误后,教师要心平气和地与学生一道找原因,启发勇于讲清事实,承认错误。当他们承认错误后,原谅并给与改正机会。(2)学生犯了错误,只要有一点点改正,即使改得不彻底,教师也应给予鼓励。(3)学生犯了错误,教师既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和批评也不能漠然视之。必须认真对待,把错误作为一个契机,当成进行教育的一次机会。6应怎样教育学生才能有良好的效果?第一教师只有严格要求自己,随时把自己置身于“榜样”和“镜子”的位置,事事从自我做起,才能顺利地“内化”为学生的需要。第二

是言教不服。“言教”必须以理服人,否则无教育可言。学生中出现问题,一味的“管、卡、压”,固然不行,只有言之以理,以理服人,才能达到教育效果,否则一切教育都是徒劳的。第三是心教不诚。教育不过是为了让学生弄清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错在什么地方,怎样去改正,而不应该把学生的错误化成给学生的理由。

7教师职业作为专门性的职业.不仅仅需要学科专业素养,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亦非常重要。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在管理上表现为“以教师为中心”的专制型师生关系,具有等级主义。必然导致学生的被动性和消极态度。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学生的人格得不到尊重自有意识与自主思想得不到重视。所以现代教师要深入学生的精神世界,真正做到理解学生,善待学生,懂得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素质和潜能的挖掘。德育问题1)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净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2)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积极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并表现出来,从而进一步接受其检验的。教育者应把组织学生进行社会活动和开展社会交往看成德育过程的基础。(3)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个思想内部的转化问题。教育者要注意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4)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教育者既要注意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变化,坚持长期抓;又要注意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反复性,注意反复抓。学习策略:1)复习策略:在遗忘尚未产生前,通过复习来避免遗忘。①复习的时间:应及和系统复习;②复习的方式:适度过度学习;③复习的方法:要注意选择有效的复习方法。复习策略的主要目的在于信息在头脑中牢固保持。2)组织策略: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地分类、整理和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3)运用摘录、画线、写标题、列提纲、做笔记等学习心理问题:影响人心理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环境、教育、社会实践。2)遗传提供了心理发展的可能性。(3)环境决定了心理发展的现实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是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简答题:试述备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备课即教师课前的准备,是教师对教学的策划工作,是教师教学活动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的内容: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制定教学进度计划,设计教法。德育目标,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有哪些?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有:(1)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2)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3)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4)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简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1)改变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三兰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知识技能。(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死记硬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解决问题和合作能力等。(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现状,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功能。(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意义(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布鲁纳为什么特别强调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1)理解了基本结构可以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2)理解了基本结构有助于学科知识的记忆。(3)从结构中获得的基本概念原理将有助于以后在类似的情境中广泛地迁移应用。(4)理解了基本结构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5)对学科基本原理的理解可以促进儿童智慧的发展。人本主义流派意义学习的概念以及促进意义学习的条件意义学习,是指一种涉及学习者成为完整的人,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是一种与学习者各种经验融合在一起的、使个体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的学习。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了促进意义学习的基本条件:(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2)让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自我的关系,一个AX会有意义地学习他认为与保持或增强“自我”有关的事情,而这种相关性将直接影响到学习的速度和效果。(3)让学生身处一个和谐、融洽、被人关爱和理解的氛围。(4)强调要注重在做中学。心理辅导中常用的行为改变方法。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消退法、处罚法、自我控制法等。(1)强化法。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2)代币奖励法。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3)行为塑造法。这是根据斯金纲的操作条件反射原理而设计的培育和养成新反应或行为的一项行为治疗技术。主要是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4)示范法。示范法是通过求诊者观察和模仿来矫正其不良行为与神经症反应的,由班杜拉等人于l967年建立。其基本原理是:人的各种行为,无论是适应性行为还是不良行为,都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因此,同样的方式也可以改变不良行为,或重新学习适应性行为。(5)处罚法。处罚的作用是消除不良行为。处罚有两种:一是在不良行为出现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否定评价、给予处分);二是在不良行为出现后,撤销一个愉快刺激。(6)自我控制法。自我控制是让当事人自己运用学习原理,进行自我分析、自我监督、自我强化、自我惩罚,以改善自身行为。教师专业化应该具备哪些条件根本在于教师的内在素质:(1)学科专业素养,指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包括: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2)教育专业素养,包括: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3)教师的人格特征,指教师的个

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教师的优良个性品质有:热情慷慨、乐于助人、公平客观等。为什么说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人才的规格和教育的结构?(1)人才规格是对人才素质结构的要求,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劳动力的规格,进而也决定着教育所培养人的规格,(2)教育结构通常指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教育的比例构成,简述《教师法》中规定的教师应承担的义务。(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态度与品德的关系(1)共同之处:①态度与品德的实质是相同的。品德也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而态度也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②态度与品德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等三个方面构成。(2)区别之处:①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态度涉及的范围较大。②二者价值内化的程度不同。只有价值观念经过组织且已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时的稳定态度才能被称为品德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程序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1)小的步子:教材上的知识项目应该是许多具有逻辑联系的小步子,下一步与上一步间的难度要方便学生顺利地学习。(2)积极反应:学生对每个知识项目的问题都要作出反应。(3)及时反馈:对学生的反应及时给出反馈信息,进行强化。(4)低错误率:将错误率降到最低限度,使学生有可能每次都作出正确反应。(5)自定步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学习的进度,而不必要求每个学生同对同步学习同一知识项目。中学教学有哪几项一般任务?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中学教学的一般任务有:(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关系是(1)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标准和总的规格要求,是各级各类学校工作遵循的总方针。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或专业的培养要求。(2)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它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能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或专业的培养要求;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教育的总要求,而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具体要求;二者的联系在于,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条件,生产力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人力与时间,生产力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财力与物力。(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3)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作用。(4)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

推荐第6篇: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育知识与能力

模块八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一、课外活动

(一)、课外活动的概念

课外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以外由学生自愿参加的多种教育活动的总称,可以分为广义的课外活动和狭义的课外活动。

广义的课外活动包括除学校教育中正式的课程以外的校内外各种教育活动。 狭义的课外活动就是指学校内的课外活动。

(二)、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

1、科技活动——学校课外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2、学科活动

3、文体活动

4、课外阅读活动——阅读是学生增长知识经验的一个重要途径。

5、社会活动

(三)、课外活动的特点

1、自愿参与

2、自主活动

3、形式多样

4、内容开放

(四)、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1、群众性活动——它是组织多数或全体学生参加的一种带有普及性质的活动。

2、小组活动——课外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

3、个人活动

(五)、课外活动组织管理的要求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2、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二、协调学生与家庭、社会的联系

(一)、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协调方式

1、互相访问

研究性家庭访问;常规性访问;家长访问学校;家长访问班主任。

2、通信联系

3、召开家长座谈会——学校与家长联系主要且高效的途径。家长座谈会包括全校性的、年级的和班级的三种类型,其中较多的是召开班级的家长座谈会。

4、建立家长委员会

5、开办家长学校

(二)、学校与社会教育的协调方式

1、学校的社会宣传、社会服务工作。

2、加强学校与社会宣传部门的联系,开展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

3、建立稳定的社会教育基地。

4、聘请校外辅导员。他们所在单位具有较高的声望、有专长、关心教育、热爱青少年学生,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教育能力。

三、教师心理

(一)、教师角色的构成

1、传道者角色

2、授业解惑者角色

3、管理者角色

4、示范者角色

5、父母与朋友角色

6、研究者角色

(二)、教师职业角色具有逻辑性和形成的主要条件

1、全面正确认识教师职业

2、树立学习榜样

3、积极参与教育实践

(三)、教师的心理特征

1、教师的认知特征

主要包括观察力特征、思维特征和注意力特征。 ①观察力特征。善于观察学生是教师教育能力结构的基本要素。教师的观察力具备客观性,敏锐性,精细性。

②思维特征。思维能力是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标志。教师思维能力具有逻辑性和创造性。 ③注意力特征。

2、教师的人格特征

教师人格特征主要包括情感品质,意志品质和领导方式。

①情感品质。教师的情感品质包括教师的爱和教师的期待。教师的期望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或皮革马利翁效应,即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送给学生,会使学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②意志品质。

③领导方式。教师的领导方式可以分为专断型,放任型和民主型。其中民主型的领导方式是比较理想的领导方式。

(四)、教师的成长心理

1、教师成长的三阶段理论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景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并不是每个教师的发展都会经历三个阶段。

2、教师发展的五阶段理论

①新手阶段

②熟练新手阶段 2-3年

③胜任阶段 这是教师发展的基本目标。3-4年

④业务精干阶段 ⑤专家阶段

3、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①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观摩的形式有组织化观摩和非组织化观摩两种。 ②开展微格教学。微格教学也成为微型教学,是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

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一般将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

③教学决策训练。

④反思教学经验。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即反思性实践,是一种思考教育问题的方式,要求教师具有做出理性选择并对这些选择承担责任的能力,建立在对教学的道德责任以及技术性教学的实际效果的分析基础上。

四、教师心理健康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我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余国良认为,教师心理健康应有以下标准:

1、认同教师角色,能积极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在教学工作中能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2、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3、正确的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

4、具有教育独创性。

5、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的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

(二)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

1、教师职业角色问题

2、抑郁

3、付出与获取的反差造成心理矛盾。

4、交际不适。

(三)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原因

1、传统文化观念的压力

2、激烈的角色冲突

3、学生的品行、学习情况

4、教师职业本身的特殊性及我国教育现状。

(四)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1、改变认知

①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经常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不合理认知有:对教师职业的错误看法,错误的学生观,错误的人才观。

②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

2、自我调适

①情绪控制。首先,客观分析造成不良情绪的原因,看自己的反应是否合理、适度。其次,要能变换角度看问题。再次,与人相处心理换位。

②合理宣泄 ③学会放松

五、班主任工作

(一)、班主任的概念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

(二)、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①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 ②班主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者。

③班主任是联系班级中各任课教师的纽带。 ④班主任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桥梁。

⑤班主任是学校领导实施教育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

(三)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1、了解和研究学生

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谈话法。

①观察法。观察法是班主任在自然环境下,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了解和研究的方法。观察法是班主任工作中一种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主要是了解学生的外部表现。

②谈话法。谈话法是班主任有目的、有准备地与学生通过问答方式直接交谈,从中了解学生情况的一种方法。谈话法则是通过学生的心理话,有意识、主动的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活动。此外,班主任还应注意利用非正式的谈话形式了解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ⅰ 确立目标。班集体的奋斗目标是指全班同学共同具有的期望和追求,是班级各项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的总概括。

ⅱ 建立班委会。建立班委会应遵循四个原则:民主性原则,用其所长原则,教育与锻炼相兼的原则,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ⅲ 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ⅳ 组织开展班级活动。班级活动范围广、形式多,其中最主要的、经常开展的班级活动有教学活动、主题性活动、少先队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等。

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①优秀生的教育工作。优秀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特别是中学生,可塑性大,不稳定性突出,在一定条件下变化的可能性大。需做到以下两点:加强理想教育;客观评价。

②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

后进生通常指那些智力发育正常,有品德不良行为或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按类型划分,后进生主要有四类:学习成绩差的后进生;纪律差的后进生;学习成绩和纪律都差的双差后进生;学习或纪律时好时差的准后进生。班主任做好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要注意三点:以爱动其心,以理服其人,以智导其行。

4、协调好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①、充分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 ②、协助和指导班级团队活动。

③、争取和运用家庭和社会教育力量。

5、操行评定。

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呢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结与评价。操作评定的一般步骤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议,班主任评价,信息反馈。

6、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制定和总结,是班级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是班主任工作达到预定目的的重要保证。班主任工作总结是班级工作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

六、课堂纪律

(一)课堂纪律的类型

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

1、教师促成的纪律。

2、集体促成的纪律。

3、任务促成的纪律。

4、自我促成的纪律

(二)课堂结构

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课堂结构,它包括课堂情境结构与课堂讲学结构。

1、课堂情境结构

班级规模的控制;课堂常规的建立;学生座位的分配。

2、课堂教学结构

A教学实践的合理利用。学生在课堂行为的活动可以分为学业活动、非学业活动和非教学活动三种类型。

B 课程表的编制 C 教学过程的规划

(三)课堂问题行为

1、课堂中学生的问题行为是指学生不能遵守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

根据学生行为表现的倾向将课堂问题行为划分为外向性问题行为和内向性问题行为两种。

外向性问题行为,即学生品行方面的问题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发生的容易被察觉、直接干扰课堂纪律、影响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行为,主要包括攻击性行为、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故意惹人主义的行为以及盲目反抗权威的行为。

内向性问题行为,即学生人格方面的问题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发生的不易被教师察觉的、不会对课堂秩序构成直接威胁的行为。主要包括为注意力涣散行为,对课堂活动的回避行为,对课业不负责任的行为以及抗拒课堂的行为。

2、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A 学校和教师方面的原因。具体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师的教学观与敬业精神。 B 学生的身心因素。具体包括学生的生理障碍与心理缺失、倾向性。

C 环境的因素。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大众媒体、课堂内部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3、处理和矫正课堂问题行为的方法

对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应以预防为主,引导和促进学生端正学生态度,帮助学生适应学习环境,逐渐减少问题行为的产生。但是当学生的问题行为已经发生时,应对行为主体进行行为矫正和心理辅导。因此,不管是对于个体的 行为还是对于团体的问题行为,教师都可以尝试用以下的方式对课堂问题行为进行管理。

a 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

b 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的认知结构 c 对于课业给予精确的指导 d 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 e 协调同伴间的人际关系 f 建立家校联系

g 行为矫正与心理辅导

七、课堂管理

(一)、课堂管理的原则

1、重视课堂管理本身的教育功能

2、突出学生的主体发展

3、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4、重视学习活动的过程管理

(二)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1、学校领导的管理方式

2、教师的领导风格

3、班级的状况。班级规模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重要因素。

4、学生对教师的定型期望。所谓定型期望,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职业和职务类型的人在行为表现、动机和意向方面存在某种固定的期望。对于教师来说,这种期望是教师长期交往方式和一般行为的结果。

(三)课堂气氛的类型

1、课堂气氛的类型

课堂气氛通过知觉水平、思维状态、情感状态、意志状态、定势状态、注意状态等指标反映出来。根据上述情况在课堂中的不同情况,可将课堂气氛分为积极性、消极性和对抗性(学生不认真听课故意捣乱)三种。

2、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

教师的领导方式(民主型领导方式的课堂气氛最好)、教师的威信、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以及教师的情绪状态是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

3、良好课堂气氛创设的条件

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①建立和谐的课堂人际关系,这是创设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 ②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③采用民主的领导方式。 ④给予学生合理的期望。

八、班集体

(一)、班集体的概念和特征

1、班集体的概念

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2、班集体的特征

① 共同的班级奋斗目标。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条件。

② 健全的组织系统。班集体中健全的组织系统构成班集体的核心,通过这个核心的 ③ 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 ④平等、民主的班级氛围。

(二)、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一般来说,班集体的形成主要包括班集体组建,班集体骨干力量的形成和班集体的发展

成熟三个基本阶段。

1、班集体组建阶段 在班集体的组建阶段,班主任是班集体建立的核心力量。班集体创建阶段的关键是要使学生形成对班级的认同感,形成良好的班风,为班集体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班集体骨干力量的形成阶段。

班集体内部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学生干部骨干力量的培养就是这个阶段的重要任务。

3、班集体的发展成熟阶段。全班同学都能团结在班委会的组织下,这是班级进入成熟阶段的标志。

(三)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首先,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其次,教师应把对积极分子的使用与培养结合起来。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设计并开展班级教育活动是教师的经常性工作之一。根据班级教育活动的时间分布,教育活动主要由日常性教育活动和阶段性教育活动两大部分组成。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班集体舆论是班集体成员意愿的反映。

6、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

模块七 中学德育

一、中学社会教育

(一)、生存教育

生存教育的基本途径如下所示:

1、建立生存教育的保障机制

建立生存教育的保障机制主要包括:重视生存教育;加强生存教育的师资培训;建立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网络。

2、改革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生存教育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和科学素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对学生进行生存教育的主阵地。

(二)、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的基本途径有:

1、充分挖掘地方教育资源

2、在各学科中渗透生活教育

3、让生活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三)、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的基本途径:

中小学生命教育要有机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各个环节、各个方面。

1、学科教育

2、专题教育

3、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学生体验生命成长的重要途径。

(四)安全教育

保障未成年人的安全是家庭和教育工作的首要职责,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安全教育的意义:

1、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

2、加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是向全社会普及安全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

3、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可以培养社会及专业的后备安全防范队伍。安全教育的基本途径:

1、切实提高对中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2、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3、突出重点、注意提高教育实效。

4、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

5、争取相关部门协作,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优化育人环境。

(五)、升学就业指导

升学就业指导的意义

1、改变学生盲目被动的升学选择

2、为学生提供职业选择 升学就业指导的基本途径:

1、升学指导

升学指导是就业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进行过程中须注意思想指导;复习指导;心理指导三个方面的工作。

2、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包括就业意识指导;就业准备指导和就业具体指导三个方面。

推荐第7篇:教育知识与能力

1.简述课程的作用

(1)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保证。(2)课程是教师教和学生

学的依据,是联系师生的纽带。(3)课程是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

确定、教学手段的应用的依据。(4)课程是国家对学校教学进行检查和监督的

依据。

2.影响课程开发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是儿童、社会、学科三大方面。(1)社会经济政治等对课程开发的影响,影响着学校课程的门类、广度深度、方向、内容。(2)文化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学科知识影响着课程开发。(3)学生的发展需求和身心特点,影响课程的编排方法。(4)课程理论对课程开发期理论指导的作用。

3.学科课程的特点有哪些?

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就是分别地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学科课程的主要特点有:第一,从不同的知识体系出发设计课程,是知识本位。第二,以知识的逻辑体系为中心编制课程。第三,重视学科的理论知识,强调吧各门科学中的基本概念、规律和事实教给学生。学科课程有优势也有不足,不足主要是考虑学生心理和兴趣不够。

4.活动课程的特点有哪些?

活动课程是指一系列的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儿童通过活动来学习,获得经验,解决问题,锻炼能力。活动课程的主要特点有:第一,从儿童的需要、兴趣和个性出发设计课程,是儿童本位、经验本位。第二,以儿童的心理发展顺序为中心编制课程。第三,主张儿童在活动中探索,尝试错误,学到方法。活动课程的主要优点是重视课程要适应学生的兴趣、需要,注意教材的心理组织,能够激发学生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对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很有效果。其缺点主要是学生获得的知识缺乏系统性、连贯性,不利于传递人类文化经验。

5.简述课程标准的含义和内容结构。

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课程的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教学、评估与考试命题的直接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对教师工作有直接的指导意义。课程标准的结构一般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前言,包括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包括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是具体的知识内容要点。第四部分,实施建议,包括教材编写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

6.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作了明确阐述:第一,改变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第二,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课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第三,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知识技能。第四,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信息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合作能力。第五,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功能。第六,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

7.简述中学生情绪发展的一般特点。

① 情绪的自主性。中学生的情绪自主表现为更强的自我依靠、主动性、对同伴压力的抗拒

力,对自己的决定和活动的责任感。②情绪活动的丰富性。逐渐形成了自尊、自信、自我自负等,以及由同班交往带来的多种情绪体验,情绪表达带上了文饰性、内隐性、及委婉的特点。③情绪体验的跌宕性。情绪起伏不定、动荡多变、来得急而强烈、去的快而迅速。④情绪变化的两极性。第一,复杂与简单共同。第二,强与弱共存。第三,波动和稳定共存。第四,微妙的隐蔽性。

8.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它们对人格的作用是什么?

影响人格的因素有遗传与生理因素、环境因素、个人因素。人格的形成是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这种交互作用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其一,遗传和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对人格的形成产生着影响;其二,社会环境、教育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相互联系对人格的形成产生着影响;其三,客观环境、人、行为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对人格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其四,各种对人格的形成产生着作用的因素,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并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

9.假如你是一名初三教师,发现班上有学生早恋了,你将如何处理?

向学生解释这种现象出现的合理性,并予以交往的知道,引导学生自然、适度交往。进行中学生青春期的性教育:(1)加强教育,理解性生理和心理的变化。(2)更新观念,认识异性交往的意义。(3)指导行为,让学生能够正确地处理性冲动、恰当地与异性交往。

10.请简要说明中学生的心理问题

① 抑郁症。一种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降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

性,自责自罪,饮食,睡眠差,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感到全身多处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或行为②恐惧症。一种神经症。患者对某些特定的对象产生强烈的和不必要的恐惧,伴有回避行为。恐惧的对象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多种的。患者明知其反应不合理,却难以控制而反复出现。③焦虑症。焦虑症是一种具有持久性焦虑、恐惧、紧张情绪和植物神经活动障碍的脑机能失调症状,常伴有运动性不安和躯体不适。中学生常见的障碍性心理问题是考试焦虑症。④强迫症。指病人在意识上反复出现不能控制的观念、思想、恐惧、冲动和疑虑。其特点为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两者冲突使患者感到焦虑和痛苦。⑤网络成瘾。对以网络为载体的内容及形式发生过度迷恋,进而影响到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功能以及正常的生活与学习的状态。

11.心理辅导的概念

心理辅导是指心理辅导者与受辅导者之间建立一种具有咨询功能的融洽关系,以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并克服成长中的障碍,改变自己的不良意识和倾向,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迈向自我实现的过程。

12.简要说明理性情绪疗法的基本概念。

该方法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体系,她认为人的非理性的生活态度导致心理失调。

这种疗法对于心理失调的原因和机制的解释集中表现在它的“ABC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当事人在遇到诱发事件后产生的信念,即对事件的评价和解释;C代表当事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理性疗法认为,当事人对诱发事件所持的信念B是情绪和行为C的直接原因,而诱发事件A只是情绪和行为的间接原因。艾利斯把信念区分为理性信念和非理性信念。引起情绪、行为失调的是非理性信念。

理性情绪疗法的关键是找出非理性信念。用积极、现实的合理信念替代绝对化的非理性信念是调节不良情绪和行为的关键。在理性情绪疗法中一般采用下列步骤来实施这一改变过程。

(1) 确认产生烦恼的事件

(2) 回顾事件发生时自己的每一个念头,看看它们是如何影响自己的,从中找出不合理

信念。

(3) 用积极、现实的陈述抵抗不合理、消极的信念。

13.请简述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是中学生平时比较常见的障碍性心理问题。考试焦虑是在应试情境的激发下,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于其他身心因素所制约的,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紧张不安的情绪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

考试焦虑一般有三种反应:

第一, 认知上以担忧不安为特征的、由消极的自我评价或他人评价所形成的意识体验。 第二, 生理上同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增强相联系的特定的情绪性反应,如心率加快、呼吸加

剧、胃肠不适、多汗、尿频、头痛、失眠等。

第三, 行为上通过防御或逃避所表现出来的一定的行为方式,如在考场上惶恐不安,多余

动作增加,或胡乱答完试卷,早早离开考场。

14.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建设班级体的基本策略包括:

一.班级目标建设。具体做到:第一,渐进,第二,有恒。第三,多样。

二.班级组织建设。主要包括以班委会、团支部和小组长为主的班级骨干的选任与培养。

三.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应做到,第一善于及时强化;第二,有目的、有意识地组织和吸

引学生参与集体活动,培养学生对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第三,充分利用舆论阵地;第四,树立榜样典型。

四.关注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首先,在思想上正确认识和评价非正式群体。其次,重视非

正式群体的领袖人物。

15.家校协调的常用方式有哪些?

家校协调的方式主要包括:

(1) 家访。家访是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它能使双方感情融洽,

在对孩子的教育上达成共识,也有利于双方对学生有更全面、准确的了解,从而相互配合,携手对孩子进行切实有效的教育。

(2) 班级家长会。这是一种传统的家校合作方式,其主要目的是使家长与班主任及学科

教师直接面对面地集中沟通,交流意见或建议,增进相互理解与支持,共同为学生进一步发展协调配合。

(3) 家长学校。家长学校是组织学生家长学习进修的教育机构。

(4) 家长沙龙与家长委员会。是以家长为主体,以学生学习成长为中心,以教师及专家

学者为咨询指导,只爱提高家长教育素质、提升教育理念、转变教育观念,实现以家庭教育为突破口,最终形成教育合力的一种形式。

(5) 班级网络。建立班级网页,不仅为家校的充分、及时沟通,提供了便利与保证;而

且,也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

16.影响教师人际沟通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教师人际沟通的的因素有:

(1) 坦诚。包括自我了解,自我接纳,自我表露三层含义。

(2) 关怀。关怀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必须要有实际行动。

(3) 信赖。人与人之间应该彼此信任,不互相猜忌。

(4) 同理。符合以下三个要素:①设身处地的去了解,彼此能共鸣。②不失客观立场。

③能把了解传达给对方知道。

(5) 尊重。①处理问题时宜对事不对人。②应以商量、合作的方式与对方说话。

推荐第8篇:教育知识与能力

第一章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

2.生物起源说19世纪法国利托尔诺、美国桑代克、英国沛西·能 3.心理起源说美国孟禄

4.劳动起源说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

5.汉武帝采取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6.《学记》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萌芽阶段西方的教育思想 7.苏格拉底“产婆术” 8.柏拉图《理想国》“寓学习于游戏” 9.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教育遵循自然” 10.古罗马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论演说家的培养》)西方最早教育著作,“模仿-理论-练习”

创立阶段教育思想

11.英国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 12.捷克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大教学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泛智教育” 13.法国卢梭《爱弥儿》倡导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 14.德国康德 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教授 15.瑞士裴斯泰洛齐《林哈德和葛笃德》《葛笃德怎样教育他的子女》“教育史上小学各科教学法奠基人”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 16.英国洛克提出“白板说”绅士教育

17.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现代教育学之父”他将伦理学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强调教师权威;提出“四阶段教学”;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 18.美国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新三中心论:“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主张“在做中学”;学校即社会;提出五部教学法:创设疑难情景—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问题—验证这个假设

19.中国陶行知被毛泽东称为“人民教育家”师从杜威“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理论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

20.苏联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她是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 21.苏联凯洛夫《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22.苏联马卡连柯《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对流浪儿违法者改造有杰出贡献,核心是集体主义教育思想

23.中国 杨贤江以李浩吾化名编写《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

第 一 页

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24.苏联赞可夫《教育与发展》,理论核心是“以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达到最理想的发展水平”提出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育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25.美国布鲁纳《教学过程》提出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倡导发现学习法 26.德国瓦根舍因《范例教学原理》

27.瑞士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28.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教育,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

29.美国本杰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30.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

影响人发展因素理论 内发论(遗传) 31.孟子,性善论

32.弗洛伊德,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 33.威尔逊,“基因复制”

34.格赛尔“成熟势力说”双生子爬梯实验 35.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 36.高尔顿,“优生学”的代表人物 外铄论(环境) 37.荀子,性恶论 38.洛克,白板说

39.华生,给我一打婴儿 40.斯金纳,继承华生

教育目的

41.宗教本位论: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

42.社会本位论:柏拉图,涂尔干,凯尔斯泰纳,孔德,巴格莱 43.个人本位论:卢梭,罗斯福,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 44.教育无目的论:杜威文化本位论

45.生活本位论:教育准备生活说 斯宾塞(最早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教育适应生活说 杜威

第二章 中学课程 课程类型

46.杜威 活动课程的代表 《经验与教育》提出“连带学习” 47.克伯屈 “附属学习”

学科中心课程论

48.代表人物: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布鲁纳 代表理论:要素主义,结构主义 活动中心课程论

49.代表人物:杜威以及学生克伯屈

第 二 页 社会中心课程论

50.社会改造主义代表:布拉梅尔德 批判理论代表 金帝斯,布厄迪 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51.目标评价模式:“当代课程评价之父”美国泰勒 5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美国斯克里文 53.CIPP评价模式

课程开发的模式

54.目标模式:美国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四段论” 泰勒原理 55.过程模式:英国 斯腾豪斯《课程研究与开发导论》 56.情景模式:英国 劳顿 “文化分析”

第三章 中学教学

教学任务

57.形势教育:英国洛克 瑞士 裴斯泰洛齐 官能心理学为基础 58.实质教育:德国赫尔巴特 英国 斯宾塞 联想主义心理学为基础

教学方法

59.探究-研讨法 美国兰本达 60.纲要图示教学法:沙塔洛夫

61.暗示教学法:保加利亚 乔治·洛扎诺夫 也叫 格奥尔基·洛扎诺夫 62.非指导教学法:罗杰斯

63.美国布鲁纳 倡导 发现法又称探索法 研究法

教学组织形式

64.捷克 1632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班级授课制 我国最早1862 京师同文馆 65.美国 克伯屈 1918 设计教学法 66.美国 柏克赫斯 1920 道尔顿值

67.特朗普制 “灵活的课程表” 美国 伊德·特朗 20世纪50年代

第四章 中学生心理

学习动机

68.奥苏泊尔成就动机:认知内驱力(好奇) 自我提高内驱力(赢得地位奖励) 附属内驱力(家长老师赞赏)

69.耶克斯和多德森 倒U型曲线

70.行为主义强化理论 代表人物 巴甫洛夫和斯金纳 强化促进学习给奖励给惩罚 71.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 有需要有动机

72.成就动机理论 麦克里兰 阿特金森 趋向成功者倾向于选择成功概率在50%的任务 73.成败归因理论 维纳

第 三 页 学习迁移

74.形式训练说 沃尔夫

75.共同要素说 桑代克和伍德奥斯

76.概括化理论(经验类化说) 贾德 水下击靶 77.关系转换理论 苛勒 小鸡啄米实验 78.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奥苏伯尔

学习理论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79.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桑代克迷笼 学习的过程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 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渐减少错误-再尝试”形成的

80.巴罗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狗消化腺 获得与消退 刺激泛化和分化

81.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强化 惩罚 消退

82.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学习是指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从而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已有的行为反应得到修正的过程 (2)认知学习理论

83.苛勒的完形-顿悟学习理论 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84.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

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发现学习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85.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机械学习意义学习接受学习发现学习课堂教学原则 先行组织者策略

86.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学习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马斯洛 罗杰斯 87.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88.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4)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皮亚杰

第五章 中学生发展心理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

89.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认知发展是一个建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感知运动阶段 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前运算阶段 任务外界都是有生命的 所有人都有同样的感受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单性思维 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 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不可逆性;具体运算阶段 多向思维 思维可逆转 长度 体积 重量面积守恒概念 去自我中心主义;形式运算阶段 认识命题之间的关系 进行假设-演绎推理 具有抽象逻辑思维 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90.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与教育

强调人类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并借助语言实现的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心理发展观 内化学说 最近发展区(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的指导之下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

第 四 页 中学生的情绪发展

91.詹姆士-兰格理论 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产物 92.坎农-巴德学说 情绪产生中心在中枢神经的丘脑

93.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 情绪来源于大脑皮层对情境的评估

94.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

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 对生理状态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

95.拉扎勒的认知-评价理论 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96.伊扎德情绪动机-分化理论 以人格系统为基础

中学生的人格发展

97.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本我自我超我 口腔期 肛门期 性器期 潜伏期 生殖器 98.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 婴儿期 儿童早期 学前期 学龄期 青年期 成年早期 成年中期 成年晚期

99.奥尔波特的人格理论 共同特质 南北方人 个人特质

100.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个别特质 共同特质 表面特质 根源特质

第 五 页

推荐第9篇: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1.当代小学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义务教育得以全面实施

(三)教师队伍建设日趋完善与规范

(四)办学体制走向多样化

(五)课程改革不断深化

2.请简述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

①孔子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

——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的哲学命题,强调后天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 ②孔子关于教育对象的观点

——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观点。 ③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观点

——孔子致力于培养一批“士”和“君子”,以完善人格为教育的首要目的。 ④孔子关于教学内容的观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指六艺,其他指道德行为规范。

⑤孔子关于教学原则与方法的观点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朱熹提出)。

——启发诱导的原则。孔子在《论语·述而》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启发式教学的人。 ——学思结合的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谦虚笃实的方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请简述《学记》的主要教育思想。

①教育的作用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而“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揭示了教育的个体功能。 ②教学原则

——教学相长原则。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预时孙(xùn)摩原则——“禁于未发谓之预,当其可谓之时,不陵节而施谓之孙,相观而善谓之摩。此四者,教之所由也”。这包括四条原则:预防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集体教育原则。 ——长善救失原则。 ——启发诱导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 ——课内外结合的原则。“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4.简述赫尔巴特的教育贡献。

赫尔巴特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独立教育学的诞生。

(1)建立教育学理论的两大理论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 (2)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 (3)教育性教学原则。

(4)提出了四段教学法。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5)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形成了传统教育的三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

5.简述杜威的教育贡献。

杜威(1859—1952),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 (1)论教育的本质。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 (2)论教育目的

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不断地生长下去。教育的无目的论的代表人物。 (3)论课程与教学 活动课程

(4)提出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 (5)提出了儿童中心论

与传统教育相对应的新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6.简述素质教育的含义。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7.简述新时代教师的角色。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4.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8.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一)复杂性

(二)创造性

(三)长期性

(四)示范性

9.简述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1.尊师爱生 2.民主平等 3.教学相长 4.心理相容

10.简述构建现代师生关系的基本策略

(一)了解和研究学生

(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三)加强自身修养

(四)发扬教育民主

(五)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人际沟通艺术

11.简述教师应具有的专业素养。

教师需具有学科专业素养:

(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 (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 (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法和方法论。 教师需具有教育专业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12.简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基本方法。

(一)进行社区调查,了解社区资源情况

(二)充分利用校外资源

(三)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找资源

(四)了解最新科技成就,注意与现代科学发展的联系

(五)充分利用校内课程资源

13.简述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特征。

(1)基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2)立足于学校现有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 (3)开发主题是教师、学生和家长而非专家 (4)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补充

(5)课程开发追求一个共同的目标:学校教育哲学。

14.简述课程实施的结构

1.安排课程表 2.分析教学任务

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 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 6.组织教学活动

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15.简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一)育人为本的学生观

(二)开放的大课程观

(三)民主平等的师生观

(四)三维目标观

(五)自主学习观

(六)发展性评价观

16.简述新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7.简述新的教学观

(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重过程而非结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教学更关注人而非学科。

(5)关注体验式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18.简述新课程改革提倡的三种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质疑、创造等来实现学习目标。

合作学习: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探究学习: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和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探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19.简述小学教育研究的意义

最突出的成果是促进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有助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重塑角色形象

(二)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研究意识与能力

(三)有助于教师创新教学实践,摆脱教育困境

(四)有助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改善教学行为

(五)有助于增强教师职业乐趣和价值感,舒缓倦怠

20.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

(一)课题选择

(二)查找文献资料

(三)设计研究,撰写研究方案

(四)研究实施与资料收集

(五)资料的处理与分析

(六)研究报告的撰写

(七)课题结题

21.教育研究报告撰写的基本要求有

(1)在科学求实的基础上创新; (2)观点和材料一致;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鉴吸收;

(4)书写格式符合规范,文字精练、简洁,表达准确完整。

22.简述行动研究的步骤。

(1)发现问题 (2)分析问题

(3)设计研究方案

(4)研究实施与资料收集

(5)总结与反思,确定下一步研究问题 (6)整理和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23.简述叙事研究的一般程。

1.确定研究问题 2.选择研究对象 3.进入研究现场 4.进行观察访谈 5.整理分析资料 6.撰写研究报告

24.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有效控制注意?

1.要善于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 2.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

3.要善于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

25.简述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运用识记规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2.根据遗忘规律有效地组织复习3.提高学生的回忆效率 4.记忆的心理卫生

26.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27.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问题的特征

2.已有的知识经验 3.定势

4.功能固着

5.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 6.情绪与动机

7.个体的智力水平

28.简述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

(1)儿童初期对学习的过程、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以后逐渐对学习的内容,对需要独立思考的额学习作业更感兴趣。

(2)学习兴趣从不分化到逐渐产生对不同学科内容的初步分化;

(3)儿童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对有关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较有兴趣,对有关抽象因果的知识的兴趣有待发展。

(4)游戏因素在儿童学习兴趣中的作用逐渐降低。

(5)在阅读兴趣方面,一般从课内阅读发展到课外阅读,从童话故事发展到文艺作品和通俗科学读物;

(6)对社会生活的兴趣逐步扩大和加深

29.简述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的方法

1、建立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

2、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创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5、依据学习结果的反馈,激发学生进一步学好的愿望。

30.简述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的方法。

1、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课堂中正确引导;

3、注重激励和表扬,对学生进行正强化教育。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发挥家长的作用,形成家庭和学校共同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合力。

6、分层渐进,注重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7、建立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评价体系;

31.、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二)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与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32.简述德育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及使用过程中的基本要求。

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一)导向性原则(我国德育的根本原则)

(二)知行统一原则(也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三)正面诱导原则

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对小学生进行德育,要注重摆事实,讲道理,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启发他们自觉认识问题、自觉履行道德行为规范。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德育要善于把学生的积极性和志趣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批评和处分只能作为辅助方法。

(四)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五)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的原则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2、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确保德育切合小学生的实际以及连贯性和巩固性。

(六)集体教育的原则

贯彻集体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要引导学生关心、热爱集体,为建设良好的集体而努力。

2、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学生个人转变影响集体。

3、要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集体的教育力量结合起来。

(七)长善救失原则(发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贯彻长善救失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学生。

2、要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自觉开展内部矛盾斗争,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3、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八)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要组建教师集体,使校内教育影响一致。

2、要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教育影响相互配合。

3、要做好衔接工作,使对学生的教育前后连贯和一致

33.简要列举德育过程的基本方法

(一)说服教育法

说服教育法是借助语言和事实,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使其明辨是非,提高其思想认识的方法。这是社会主义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最基本方法。

说服法包括讲解、谈话、讨论、参观、报告。

(二)榜样示范法

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包括典型、示范、评优等

(三)实际锻炼法

实际锻炼法也称指导实践法,是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际活动,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炼和考验,以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方法。包括练习、制度、委托任务、组织活动等。

(四)情感陶冶法

情感陶冶法是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

(五)品德评价法

品德评价法也叫奖惩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

(六)品德修养指导法

品德修养指导法也称个人修养法或自我教育法,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品德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的德育方法。

“慎独”是自我修养的最高境界。

34.简述班主任的基本职责

(一)全面了解、深入分析、关心尊重每个学生

(二)认真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

(三)组织指导班级活动

(四)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五)经常与任课教师和其他教职工、家长、社区联系与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35.简述班主任的工作内容

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4.做好操行评定工作

5.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形成合力 6.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36.简述教学突发事件处理原则

1.积极主动,严肃认真 2.沉着冷静,善于控制 3.严宽适度,掌握分寸 4.满怀爱心,教书育人

37.简述教学突发事件处理方法及其优缺点

·热处理法 ·冷处理法 ·宽容法

·因势利导法 ·寓教于喻

·爆炸式教育法

38.简述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规律(理解)

(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教学的发展性规律)

(三)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

(四)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39.简述教学的基本任务(理解)

(一)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二)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发展学生体力,促进学生的健康

(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40.简述小学教学的基本原则及要求(理解) 1.直观性原则

(1)定义: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的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2)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2.启发性原则

(1)定义: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教师应讲的“少而精”,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②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③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会思考。 3.巩固性原则

(1)定义: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4.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

(1)定义: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2)观点: 《学记》:“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 5.因材施教原则

(1)定义: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定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7.量力性原则

(1)定义:量力性原则又称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观点:

墨子: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如从事焉。 8.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

(1)定义: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中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同时结合知识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 41.简述上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一堂好课的标准):

(1)目标明确(2)重点突出 (3)内容正确(4)方法得当 (5)表达清晰(6)组织严密 (7)气氛热烈

42.简述教学情景创设的基本要素。(了解)

第一,情境包含丰富的学科知识、能力因素和相关学科的因素。 第二,素材要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

第三,情境具有调动学生积极学习和成长的情感因素,具有学生参与的角色要素。 第四,教学情境中包含大量的课程资源,具有可供操作的硬件设施与时空要素。 第五,情境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探索问题的兴趣。

43.简述教学情景创设的一般程序(了解)

第一,明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的落实点 第二,了解学生的认知状况和经历,运用贴切的教学素材 第三,筛选丰富的课程资源。

第四,精心设计教学情景和教学方案。 第五,准备教学设备和试操作

第六,做好学生可能出现问题的预案,以便及时调整方案

44.简述教学情景创设的基本方法(理解运用)

第一,直观演示,创设形象情境 第二,生动讲述,创设想象情境 第三,设疑启智,创设探究情境

第四,营造氛围,创设合作交流情境。 第五,联系生活,创设实际教学情境。

45.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

1.高度强烈的学习动机和低强度的学习动机一样降低学习效率。

2.任务难度越高,最佳动机水平越低;反之任务难度低,动机水平要高。

3.动机最佳水平与学习课题的难易程度有关。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动机强度。 4.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呈“倒U型曲线”。

46.简述教学反思的基本特征

(一)课堂教学是教学反思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探索研究和解决问题方式是教学反思的着眼点

(三)追求教学环节的最优化是教学反思的不竭动力

(四)学会教学、学会学习是教学反思的最终目标 47.简述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

(一)内省反思

1、总结反思

2、档案袋反思

3、自我提问反思

(二)交流反思

1、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直接着眼于教学实践的改进。

2、诊断反思法

3、比较反思法

4、对话反思法

5、录像反思法

推荐第10篇:《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

2013年教师资格统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

(一)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道题,每题2分,共60分) 1.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 )。 A.教育现象 B.教育事实 C.教育问题 D.教育规律

【解析】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2.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在( )中借助“洞穴中的囚徒”阐释了教育的概念。 A.《美诺篇》 B.《金言》

C.《政治学》亚里士多德 D.《理想国》

3.现代学制首先产生于( )。 A.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解析】现代学制首先产生于欧洲,其发展是依照两条路线进行的:一条是自上而下的发展路线。以最早的中世纪大学及后来大学为顶端,向下延伸,产生了大学预科性质的中学,经过长期演变,逐步形成了现代教育的大学和中学系统;另一条是自下而上的发展路线,是由小学(及职业学校),而后中学(及职业学校),并上延至今天的高等职业学校。前者是学术性的现代学校系统,后者是普及性的现代学校系统。这一发展的结果导致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欧洲产生了所谓的双轨制。

4.为现代儿童发展观奠定心理学理论基础的是( )。 A.皮亚杰 B.维果斯基 C.布卢姆 D.施太伦

【解析】瑞士心理学家、哲学家皮亚杰清楚地阐述了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儿童活动三者的关系及其各自在儿童发展中的意义。他的研究成果,为现代儿童发展观奠定了心理学的理论基础。1896年生,瑞士人,是近代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5.主张以个人的本性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就形成了( )。 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B.教育无目的论

C.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D.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6.蔡元培倡导的“以美育代宗教说”实质上是美育的( )的代表。 A.直接功能(树立审美观,培养欣赏美、创造美的功能) B.间接功能(道德教育、促进智力、强身健体功能) C.附带功能 D.超越性功能

【解析】超越性功能,又叫“超美育”功能,超出了直接功能和间接功能,如人生意趣和思想境界的追求。

7.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被称为( )。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教材 D.教科书

【解析】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8.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教学 B.德育 C.管理 D.科研

【解析】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必须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学校一切工作的立足点都应该是教学质量的提高。

9.教学工作的基础是教学工作实施的( )环节。 A.上课

B.布置和批改作业 C.备课 D.课外辅导

【解析】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10.学生集体是否有健康的( )是集体成熟的重要标志。 A.活动 B.集体舆论 C.干部队伍 D.共同目标

【解析】集体舆论是指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它以议论、褒贬的形式来肯定或否定集体的动向和个人的言行,是影响个人和集体发展能一种巨大教育力量,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正确健康的舆论是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

11.以下咨询方法中,属于侧重训练行为的方法是( )。 A.深入共感 B.鼓励表达 C.改变认知 D.行为契约

【解析】A、B两项属于侧重情感的方法,C项侧重改变认知,D项侧重训练行为。

12.对于知识水平、情意状态、运动技能等的数量化测定,是指( )。 A.测量 B.测验 C.考试 D.评价

【解析】教学评价与测量、测验的关系。

教学评价不等同于测量和测验。测量主要是一种收集资料数据的过程,是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操作程序,将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结果确定为一种量值,以表示学生对所测问题了解的多少。而测验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程序,即通过观察少数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或现象来量化描述人的心理特征,为了减少误差,测验在编制、施测、评分以及解释等方面都必须遵循一套系统的程序。

测量和测验是对学习结果的客观描述,而教学评价则是对客观结果的主观判断与解释,但这种主观判断和解释必须以客观描述为基础,否则是主观臆想。测量与测验所得到的结果,只有通过教学评价,才能判断这种客观描述的实际意义,否则所得数据或结果毫无实际价值。

13.良好测验标准中显示测验能测到预先想测的知识和能力程度的指标是( )。 A.效度 B.难度 C.区分度 D.信度

14.在心理咨询和治疗过程中提出“当事人中心”观点的是( )。 A.罗杰斯 B.沃恩 C.布洛克尔 D.马斯洛

【解析】以人为中心疗法是罗杰斯创建的一种人本主义的心理治疗方法。

15.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 A.班主任工作的思想 B.班主任工作的目的 C.班主任工作的内容 D.班主任工作的方法

【解析】班主任将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班主任工作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班主任工作效果的表现。即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班主任工作的目的。

16.以下不属于范例教学基本特征的是( )。 A.基本性 B.基础性 C.有效性 D.范例性

【解析】原西德著名教学论专家瓦·根舍因首倡范例教学理论,其基本特征有三个: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

17.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合编在一个班级,采用直接教学和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的方式,在同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被称为( )。 A.班级授课制 B.分层教学 C.小班教学 D.复式教学

【解析】复式教学是指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成一班,由一位教师用不同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18.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是( )。 A.乌申斯基 B.皮亚杰 C.维果斯基 D.鲁利亚

【解析】维果斯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是指学生现有的水平与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即是最近发展区。

19.班杜拉认为反应结果的功能不包括( )。 A.信息功能 B.反馈功能 C.动机功能 D.强化功能

【解析】班杜拉认为,当反应发生时,它会导致某种结果,无论这种结果是积极、消极还是中性的,都会对一个人的行为产生某种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三重性的,即反应结果具有信息功能、动机功能和强化功能。

20.布鲁纳认为,学习知识的最佳方式是( )。 A.接受学习B.意义学习C.发现学习D.观察学习

【解析】布鲁纳认为,学习知识的最佳方式是发现学习。所谓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

21.元认知研究的代表人物是( )。 A.加涅 B.弗拉维尔 C.维果斯基 D.列昂捷夫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认为,元认知就是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我们把元认知理解为个体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认知,包括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22.1966年提出动作技能的七层次结构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安德森 B.韦特海默 C.乌申斯基 D.辛普森

【解析】辛普森于l966年提出动作技能的七层次结构理论,具体包括:知觉、定势、指导下的反应、机制、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作。

23.迁移的图式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里德 B.贾德 C.苛勒 D.罗斯

【解析】迁移的图式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里德,他认为,图式是知识表征的一种单元,可以用来表征某种特定的一般程序、物体、概念或社会情景。

24.斯腾伯格提出的智力理论是( )。 A.群因素论 B.多重智力论 C.三维结构理论 D.智力三元论

【解析】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斯腾伯格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提出了关于智力的三元理论,认为智力乃是个体对内外情景中的信息刺激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成分性智力,指个体对初级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2)经验性智力,指个体运用既有经验处理新问题时,综合不同观念而形成的顿悟或创造力。(3)情景性智力,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学得的知识经验处理其日常事务、适应环境的能力。

25.提出“离差智商”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 A.比奈 B.推孟 C.韦克斯勒 D.高尔顿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提出了离差智商的概念,把一个人与同年龄组正常人的智力平均数之比确定为智商:IQ一100+15(X一M)/s。式中,X为个人原始分数,M为同年龄团体平均分数,S为该年龄组分数的标准差。

26.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非指示性原则的心理学家是( )。 A.潘菽 B.维果斯基 C.罗杰斯 D.马斯洛

【解析】非指示性原则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所谓非指示性,意味着以非指示性的形式实现对受教育者的“指示”,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非指示性原则比早期的指示性辅导更具科学性。

27.提高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技术不包括( )。 A.自我反思技术 B.角色改变技术 C.教学反馈技术 D.现场指导技术

【解析】所谓教师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叻,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经研究发现,角色改变技术、教学反馈技术、现场指导技术三种技术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28.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 )。 A.陶行知 B.潘菽 C.房东岳 D.廖世承

【解析】廖世承教授,1924 年编撰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为中国这门学科最早的教科书。

29.从事新学习时,学习者身心的发展水平对学习的适合性,被称为( )。 A.关键期 B.学习准备 C.最近发展区 D.印刻现象

【解析】学习者身心发展水平对学习的适合性被称为学习准备。

30.下列哪项学习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 A.学生兴趣盎然地听科普讲座 B.学生谐音法记忆单词 C.科学家探索新材料 D.玩走迷宫游戏

【解析】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学习的内容和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关系来看,可以把人类学习分成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来看,可以把学生的学习分为接受性学习和发现性学习。在教学过中,学生通过“发现”学习所掌握的知识是十分有限的。“发现学习难以成为一种有效的、首要的手段。”绝大多数的知识仍然需要学生通过“接受式学习”来掌握。学生兴趣盎然地听科普讲座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二、辨析题(共10道题,每题2分,共20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当代教育的发展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正确。理由:现代社会随着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的转变,以获得文凭为受教育目的的程度逐渐降低,通过教育补充知识、丰富人生的目的越来越强,社会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2.少年期是多事之秋,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少年一定要严加看管。

错误。理由:十三四岁到十六七岁是个体发展的少年期。少年常常因为缺乏认识和准备,被突如其来的身心变化搞得惊惶失措。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对这一阶段的少年如果管教过严,会使他们出现逆反心理。要尊重、支持和引导少年独立的要求,丰富少年的内心世界,使其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理想。

3.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

正确。理由: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政治经济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4.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知识授受的关系。

错误。理由:在教育过程中,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5.课程目标的确定取决于知识或学科的内容。

错误。理由:确定课程目标,首先应该处理好课程与教育目标之间的关系,其次,要对学生的特点、社会需求、学科发展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确定行之有效盼课程目标。

6.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目的就是为取得教师资格证。

错误。理由: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在实际运用中,能够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教师资格证只是从事教学的资格证明,不能狭隘地把它作为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目的。

7.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出版了《教育心理学》。

错误。理由: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8.人的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特点。

正确。理由: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它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其一,连续性与阶段性;其二,定向性和顺序性;其三,不平衡性;其四,差异性。

9.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对社会、对自然的意识。

错误。理由: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10.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S—R之间建立直接联系的过程。

正确。理由: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犀,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强化在刺激一反应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刺激一反应联结之中,个体学到的是习惯,而习惯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习惯一旦形成,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

三、简答题(共6道题,每题5分,共30分) 1.简述如何有效地进行学生的操作技能培训。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2.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1)问题的特征。(2)已有的知识经验。(3)定势与功能固着。

3.简述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1)共同之处:①态度与品德的实质是相同的。品德也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而态度也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②态度与品德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等三个方面构成。

(2)区别之处:①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态度涉及的范围较大。②二者价值内化的程度不同。只有价值观念经过组织且已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时的稳定态度才能被称为品德。

4.何谓教学,中学教学有哪几项一般任务?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中学教学的一般任务有:(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5.何谓德育目标,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有:(1)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2)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3)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4)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6.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的方法和策略有哪些?

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指的是根据学生已有的道德发展水平,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和思考高于其一个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造成学生认知失衡,引导学生在不断探求新的认知平衡中,提高自己的道德判断水平。它最早是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的,而后由美国学者科尔伯格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深化。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的方法和策略包括:(1)了解学生当前的道德判断发展水平。(2)运用道德两难问题引起学生的意见分歧和认知失衡。(3)向学生揭示比他们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4)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自动接受比自己原有的道德推理方式更为合理的推理方式。(5)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道德判断付诸行动。

四、材料分析题(共2道题,每题20分,共40分)

1.小王是班上出了名的“调皮鬼”,上课不专心,课后追逐打闹,乱花钱,无节制,甚至连乘车回家的钱都向老师借。老师找他谈话后,他答应改正,但并无实际行动。

假如你是小王的老师,你将如何运用德育的有关知识来解决这一一现实问题。 (1)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净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所以,在解决小王品德问题的过程中既要提高小王的道德认识,又要重视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培养。

(2)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教师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来提升小王的思想品德修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积极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并表现出来,从而进一步接受其检验的。形成一定品德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和参与社会新生活的创造,因此教育者应把组织学生进行社会活动和开展社会交往看成德育过程的基础。 (3)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个思想内部的转化问题。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教育者既要给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外因,又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促使其积极接受外界的教育影响,有效地形成新的道德品质。德育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教育者要注意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

(4)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注意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变化,坚持长期抓;又要注意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反复性,注意反复抓。

2.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从三个班中将成绩排名后六位的学生抽出来,组成一个l8名学生的班级,心理学家对这18名学生进行了智力测验,发现每一名学生智商都在正常范围。于是要求这l8名学生的任课老师对他们做到以下几点:

一、分析他们在学业上失败的原因;

二、上课提问时,难度适当;

三、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同学给予鼓励,回答错误的同学给予肯定并耐心纠正错误;

四、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后来,这18名同学在半年以后学习大有进步,已经不再是差生了。 请结合以上材料试用动机理论对案例进行分析。

(1)正确指导结果归因;(2)充分利用反馈信息;(3)创设适合学生难度的问题情境; (4)运用正强化的方式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第11篇:教育知识与能力总结

教育知识与能力

一.琐碎知识点

1.夸美纽斯:泛智教育、班级授课制和百科全书式的教学。《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式成立。教育学之父

裴斯泰洛奇:教育心理学化的理论。

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原则和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传统三中心论。《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布鲁纳;《教育过程》,强调学科结构,提出结构主教学理论,倡导发现教学法,主张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科学兴趣和创造力。 巴班斯基:《论教育过程的最优化》 洛克;白板说和绅士教育

1.布鲁姆将学生学习结果划分为认知技能、情感技能和动作技能。

2.我国近代颁布的第一个学制是壬寅学制,没有实施。第一次正式实施的学制是癸卯学制。1912—1913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是我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

3.新课程改革中,我国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课程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为必修课程,小学阶段自三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节课。 4.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

5.柯尔伯格道德判断:前习俗水平(惩罚与服从取向,相对功利取向),习俗水平(寻求认可取向—好孩子阶段,遵守法规和秩序取向),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取向,原则或良心取向—普遍伦理)

6.建构主义:学习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

行为主义:学习是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

认知主义:学习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人本主义: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发挥。

7.算法式是指将所有可能的针对问题解决的方法都一一列举出来并进行尝试,直到最终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8.马勒斯职业倦怠;(1)情感枯竭:生理枯竭和心理枯竭(慢性疲劳,力不从心,丧失工作热情,情绪波动大)

(2)去人性化: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和忽视的态度。

(3)个人成就感低:消极的评价自己,贬低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二、背诵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2.教学过程的本质:

(1)教学过程首先是一种认识过程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1)认识的间接性 2)认识的交往性 3)认识的教育性

(3)教学过程也是一种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3.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3)贯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时应注意的问题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1)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

2)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4)贯彻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规律时应注意的问题 (3)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3)贯彻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时应注意的问题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2)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的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

3)贯彻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时应注意的问题 4.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结构合理、气氛热烈、语言艺术、板书有序、态度从容 5.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要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 ——直观教具的岩石要与语言讲解结合 ——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2)启发性原则

指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扬教学民主

(3)循序渐进原则

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按课程的系统性进行教学,按课程标准、教科书的体系进行教学 ——注意好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4)巩固性原则

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的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长久的保持在记忆中,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的呈现出来,以便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5)因材施教原则

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 ——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能力

——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7)发展性原则

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但又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便有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 (8)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学科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教育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要重视补充有价值的资料、示例或录像

6.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1)相似性: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的相似性,学习情境的相似性(2)原有认知结构(3)学习心向与定势(4)年龄特征(5)智力水平7.维纳成败归因论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

习得性无助感是一个人总是失败并把失败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即能力低)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 8.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1)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与任务(2)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3)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和技能

9.中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

(1)中学生的注意由无意注意逐渐向有意注意发展(2)注意的品质进一步发展 10.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及培养

(1)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发展(2)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的发展(3)形象识记和抽象识记的发展。

培养:(1)明确记忆目的,加强记忆自觉性(2)正确组织复习和练习(3)在理解基础上记忆(4)让多种感官参加记忆活动(5)对记忆结果进行自我检查 11.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以及如何培养

特点:(1)抽象逻辑思维占据优势地位(2)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 培养:(1)遵循思维规律,提高思维能力

(2)加强对思维品质的训练:–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抽象性 12.情绪情感的调节方法:

(1)转换认知角度(2)自我暗示(3)调节期望值(4)适当宣泄(5)转移注意力 (6)升华

13.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

(1)前习俗水平(10岁以下):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相对功利

(2)习俗水平(10—20岁):寻求认可阶段(好孩子定向),遵守法规和秩序阶段

(3)后习俗水平(20岁以上):社会契约定向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人类道义高于一切)

14.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

(1)前道德阶段(2)权威阶段(3)可逆阶段(4)公正阶段 15.道德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过程 (3)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16.德育原则及贯彻要求

(1)导向性原则。要求: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3)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2)疏导原则。要求: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要求:1)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2)教育者对学生提出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3)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要求:1)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2)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3)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的进行

(5)因材施教原则。要求:1)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2)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的进行教育

(6)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要求:1)一分为二的看待学生2)长善救失,通过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3)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修养。 17.德育的途径:

(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基本途径)(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3)劳动

(4)共青团活动(5)班主任工作 18.德育的方法:

(1)说服教育法(2)榜样示范法(3)实际锻炼法(4)情感陶冶法(5)品德评价法 (6)个人修养法

19.最近发展区的含义及意义:

含义: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的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叫做最近发展区。

意义: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现有的水平,还应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水平,并创造新的发展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20.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因素、个人主观因素 21.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22.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方式:

(1)互相访问(2)通讯联系(3)召开家长会(4)举办家长学校 23.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

(1)强化法:减弱或消除某些不适应行为(2)系统脱敏法:三个步骤,一是训练来访者松弛肌肉,二是建立焦虑层次,三是想象引起焦虑的情境(3)理性—情绪疗法:ABC理论,诱发性时间,信念,结果(4)认知疗法(5)来访者中心疗法

24.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 25.简述制约课程开发的因素:

(1)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水平对课程开发的影响

(3)学科特征影响课程的编制。 26.简述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1)操作定向

(2)操作模仿

(3)操作整合

(4)操作熟练

27.简述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方法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 28.教科书的作用:

(1)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

(2)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3)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

(4)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9.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的大面积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

(4)有利于学生多方面发展 30.如何建立教师的微信

(1)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2)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3)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

(4)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31.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2)充分利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3)善于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4)根据注意的规律和特点培养学生的注意 32.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1)问题的特征(2)迁移(3)思维定势(4)功能固着(5)原型启发(6)动机的强度

三.额外掌握

1.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养的教育,它的内容比艺术教育要宽泛的多。

2.普及教育是国家对学龄儿童和少年不分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性别和能力,普遍实施的一定基础教育。当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及教育的义务形式时,便称为义务教育。

3.垂直迁移是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是指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续学习内容是不同水平的学习活动之间产生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下而上的迁移,二是自上而下的迁移。水平迁移是指在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 4.德育的内容:道德教育(核心)、政治教育(方向)、思想教育(基础)、法制教育(保障)。 33.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34.学习动机的培养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35.意志的品质及培养:

品质:意志的自觉性、意志的果断性、意志的坚持性、意志的自制性 培养:1.培养学生行为的目的性,减少其行动的盲目性

2.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从生活入手培养意志品质 3.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

4.有意识的为学生创设困难情境,使学生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锻炼各种意志品质

第12篇:教育知识与能力第八章

教育知识与能力 第八章

第八章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本章复习重点:班集体的发展阶段、学校与家庭联系的内容与方式、教师心理健康。

第一节

班集体

一、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班集体:按照班级授课制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以 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班集体被视为班级发展的最高阶段。

班集体四个基本特征: 第一,明确的共同目标; 第二,一定的组织结构和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第三,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第四,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二、发展阶段

优秀班集体形成经过四个阶段: 组建阶段、形核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

(一)组建阶段。靠教师指挥,靠行政手段组织。

(二)形核阶段

班级组织机制基本稳定,积极分子协助班主任,未形成正确舆 论与良好班风尚,

(三)发展阶段

班集体已成为教育主体。形成强有力舆论与良好班风。

(四)成熟阶段

(四)成熟阶段

班集体趋向成熟时期,学生有了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己 解决集体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第二节课堂管理

一、课堂管理及其基本原则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外的各种人际关系而 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原因: 教师、学生和课堂情境等因素能否相互协调。

课堂管理具有如下基本原则: 第一,目标原则。清晰明确。 第二,激励原则。激发内在学习积极性。 第三,反馈原则。自觉的调节和修正。

1 教育知识与能力 第八章

二、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一) 教师的领导风格

直接影响。参与式领导和监督式领导对课堂管理影响不同

(二)班级规模

(二) 班级规模

影响的重要因素。情感联系强弱、个别差异大小,影响交往模 式、形成非正式小群体多少。

(三)班级的性质 班级本身是影响管理的情境因素。

(四)对教师的期望

班内的学生对教师的课堂行为同样会形成定型的期望。他们期 望教师以某种方式进行教学和课堂管理。当期望与现实发生冲 突时,这种定型期望会影响课堂管理。

三、课堂气氛

概念:指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和情感的综合状态。

(一) 课堂气氛的类型

课堂气氛分三种类型:积极、消极、对抗。

(二) 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

主要因素:教师的教学、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对学生的期望 以及教师的情绪状态便成为影响课堂气氛的。

1.教师的教学

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教学能力与教学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课 堂气氛的好坏。

2.教师的领导方式

勒温将教师领导方式分:集权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类型。 这三种不同的领导方式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行为反应,从而形 成不同的课堂气氛,其中,民主型的课堂气氛最佳。

3.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教师期望通过四种途径影响课堂气氛。 —接受、反馈、输入、输出。

4.教师的情绪状态

教师积极情绪状态会投射到学生身上。只有当教师焦虑适中时, 才会激起教师努力改变课堂现状。

(三)创设良好课堂气氛的条件

1.教师具备一定的课堂学习管理能力

(1)洞悉能力。康尼把洞悉描述为教师“脑后有眼”。

2 教育知识与能力 第八章

(2)兼顾能力。兼顾能力是注意或处理两个以上事件的能力。 (3)分段教学活动顺利过渡的能力。 (4)维持全班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能力。 (5)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的能力。

(6)避免产生微波效应。微波效应指的是教师责罚某一学生 后,对班级中其他学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2.教师的移情

移情又叫感情移入,感知对方情绪体验。移情可将教师和学 生的意图、观点和情感连结起来,创造良好课堂气氛。

.3.教师的期望

皮格马利翁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提出,亦称“罗森塔尔效应”或“期待效应”。该效应说明教师期望具有暗示性、层次性、情感性、激励性等特点。 4.教师的焦虑

有效地维持适度的焦虑水平,创造出和谐课堂气氛。

第三节 课堂纪律管理

一、课堂纪律

(一)课堂纪律的概念

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协调学生的行为,以求课堂目标 的最终实现,必然要求学生共同遵守课堂行为规范,从而形 成课堂纪律。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

(二)课堂纪律的类型

1.教师促成的纪律 2.集体促成的纪律

3.任务促成的纪律

学生执行任务的过程,就是接受纪律约束的过程。 3.自我促成的纪律

自我促成的纪律即在个体自觉努力下由外部纪律内化而成的 个体内部约束力。

自我促成的纪律是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的。

二、课堂结构

概念:以教室为活动场所,通过师生之间分工合作和职权、责任的制度化而有计划地协调师生活动,以达到教育目的的 一种组织系统。 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

3 教育知识与能力 第八章

这三大要素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课堂结构。

它包括课堂情境结构与课堂教学结构。

(一)课堂情境结构 1.班级规模的控制

班级规模越大,学生平均成绩越差,教师态度、学生态度和 课堂处理得分就越低。中学班级以25~40 人为宜。 2.课堂常规的建立

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日常课堂行为准则。 3.学生座位的分配

一方面有效控制课堂行为,预防纪律问题发生; 另方面形成和谐师生关系,有助于形成良好人格特征。

(二)课堂教学结构 1.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

课堂活动分为学业活动、非学业活动和非教学活动三种类型。 用于学业活动的时间越多,学业成绩越好。 2.课程表的编制

编制课程表原则: 核心课程在上午,非核心在下午; 学科交叉安排。 教学过程的合理规划也是课堂教学结构重要内容。

四、课堂问题行为

问题行为: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 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

这样的行为不仅影响学生学习,而且引起课堂纪律问题, 影响教学质量。

(一) 问题行为的性质

二者有区别: 差生、后进生:对学生总体评价,有较多问题行为。 问题行为:一个教育性概念,主要是针对学生某一种行为, 优秀学生有时也会发生问题行为。

(二) 问题行为的类型:两种不同角度 一种分:扰乱性的问题行为、心理问题行为。

另一种分:品行性问题行为、性格性问题行为和情绪上、社 会上的不成熟行为三种类型。

(三) 产生问题行为的原因

第一, 对教学产生厌烦情绪,寻求其他刺激。

4 教育知识与能力 第八章

第二, 因学习过于紧张、困难较多、害怕失败等原因而产 生挫折与焦虑情绪,为寻求发泄途径。

第三,成绩较差,希望老师与同学注意自己、获得地位。

(四)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

1.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

课堂行为有积极的、中性的和消极的三种。

对于积极的课堂行为: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对于中性的课堂行为:教师不宜在课堂里停止教学而公开指责, 以免干扰其他同学的注意。信号、邻近控制、向其发问、暗示制 止和课后谈话等措施

对于消极的课堂行为:适当惩罚。明确惩罚目的,惩罚的方式不 伤害学生自尊心,惩罚程度要适当,惩罚与说理结合。消极—中 性行为—积极行为。

3.课堂问题行为的矫正

在对待课堂问题行为的问题上,除采用说服教育、行为训练的 方法外,还可以采用一些课堂管理技巧,解决暂时性的课堂纪 律问题。

(1)使用信号制止。凝视、摇头、小声咳嗽等信号示意。 (2)邻近控制。 走近问题学生,站身旁,轻拍其背、轻敲桌面等。 (3)提高学习兴趣。 教师提问,让学生思考和回答,及时鼓励。

(4)使用幽默。使用幽默纠正不良行为。 (5)安排余暇。 (6)移除诱因。 (7)提出要求。必要时可公开提出要求来统一行动,但不 要训斥、谴责、讽刺及侮辱性的批评。 有一些课堂问题行为需要通过心理辅导来处理和矫正。

第四节

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概念: 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 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 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中极其重要的育人工作,既是 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一、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

2009 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工作职责: 第一, 做好中小学生教育引导工作。

5 教育知识与能力 第八章

第二, 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加强班级日常管理、班风管理、评价管理、安全管理、个别学生管理、文化管理。

第三, 组织好班集体活动。团队活动、实践活动、课外活动 第四, 关注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树立正确学生观,促进学生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第五,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任课老师;学校、家庭、社会 支持团队活动。

二、班集体的培养方法

班集体形成,经历组建、形成、发展过程,也是教育培养与类化过程。

(一) 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意义:目标是集体发展方向和动力。

条件:班级目标应符合教育目的、学校工作任务和班级学生实际 班集体发展目标分为:近期的、中期的、远期的三种。

要求:提出的目标由易到难、由近到远、逐步提高。

目标一经确立,就应该着重抓落实。

实施目标过程中,发挥班级成员积极性,使实现目标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

(二) 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建立核心队伍:积极分子。

首先,要求教师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在了解基础上发现 其次,把对积极分子使用与培养结合起来。

使用培养方法: 既要鼓励独立开展工作,又要耐心帮助提高工作能力; 既要维护威信,又要严格要求; 既要肯定工作成绩,又要指出工作中不足。

(三) 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 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

班集体正常秩序包括: 必要的规章制度、共同的生活准则、一定的活动节律。

建立正常秩序方法: 班集体组建开始建立; 依靠班干部的力量带动全班同学; 一旦初步形成班级秩序,不要轻易改变; 让学生体验到正常秩序的便利与成效 (学习和生活)。

(四) 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6 教育知识与能力 第八章

设计并开展班级教育活动是班主任的经常性工作之一。

班级教育活动组成:日常性教育活动、阶段性教育活动

班级教育活动内容:主题教育、文艺体育活动、社会公益 活动等。

班会特别是主题班会是集体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对集体和个 人的发展都有重大作用。

组织教育活动要求:

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明确活动的步骤和程序;

精心设计活动内容;注意形式的适龄化;

把活动开展过程变成教育学生过程。

(五) 培养正确的舆论和形成良好的班风

集体舆论:是指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 和意见,正确健康的舆论是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班集体舆 论是班集体生活与成员意愿的反映。

正确班集体舆论作用: 巨大的教育力量; 有约束、感染、同化、激励的作用; 是形成、巩固班集体和教育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 教师如何建立正确集体舆论:

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集体一些现象 与行为进行评议,把舆论中心引导至正确的方向。

班风:是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是班集体 大多数成员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与表现。

作用:无形地支配着集体成员行为,潜移默化教育力量。 如何引导就形成良好班风:

首先,树立学生正确是非观,通过讲清道理,提高认识, 培养学生的分析辨别能力, 其次,教育者随时注意班级舆论倾向和性质。

正确健康舆论:给予表扬肯定,发挥其长效性。

对不健康舆论:要及时制止、批评和纠正。

(六) 引导非正式群体成为班集体的积极力量

非正式群体:以个人感情为基础自发形成的小群体。 对于非正式群体,积极引导善于利用积极因素。

第五节 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一、课外活动的意义

概念: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 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

7 教育知识与能力 第八章

课外活动意义和作用:

丰富课余生活,培养优良思想道德品质。

全面发展与特长发展结合,培养、发现和选拔专门人才。

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

手脑并用,培养独立性、创造性。

发展艺术兴趣,陶冶高尚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二、课外活动的内容

中学生课外活动的内容,按性质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学科活动

(二)科技活动

(三)社会活动

(四)文学艺术活动

(五)文娱、体育活动

(六)劳动技术活动

三、课外活动的特点

(一)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

课外活动是学生自愿选择、自愿参加的活动。不具有强制性。

(二)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性

课外活动的内容不受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限制,不受班级教 学这种组织形式的限制。

(三) 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

课外活动是学生自己的活动,学生是课外活动的主体。

三、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按活动人数和规模分: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

(一) 群众性活动

群众性活动是由多数或全体学生参加的一种带有普及性质的活 动,是课外教育活动中较为普遍的一种形式。 优点:短时间内较多学生受教育

活动方式包括:报告和讲座、集会、比赛、参观、访问、调查、旅行、社会公 益活动等。

(二) 小组活动

是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外活动小组是在教师或辅 导员的指导下,以自愿结合原则为主,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 学校的具体条件而组成的小组,以某一课题为内容,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经常性活动。

小组活动主要特点:小型分散,灵活多样,满足学生不同的兴 趣、爱好,有利于因材施教。

8 教育知识与能力 第八章

小组活动开展状况已成为衡量学校课外活动的开展状况及其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活动方式:学科小组、技术小组、艺术小组、体育小组等。

(三) 个人活动

是学生在课外进行单独活动的形式。它与小组或群众性活动 相结合,由小组或班级分配任务,根据个人兴趣、才能,单 独地进行。

个人活动主要内容:

阅读,写作、某种观察或小实验,采集制作标本,唱歌,体 育锻炼,小发明、小制作、小改革活动等。

作用:

发挥每个人积极性和创造性;丰富个人生活;

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扩大和加深知识,养成读书的兴趣和习惯;

提高独立从事艺术创作和体育锻炼的习惯。

课外活动形式和方法的分类除了根据人数和规模划分以外,还可有其他多种分类法。

五、课外活动组织管理的要求

(一)活动应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让学生自主地组织、参加活动,使他们从中学会自治、自理,发展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教师应处在辅助的地位

(四) 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互相配合,互相促进

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都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

通过课堂教学: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技 能和思想理论,发展了智力和体力。

通过课外活动:加深课堂知识理解和运用,扩大视野,丰富知识,提高认识,提高实践能力。

(五) 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照顾学生兴趣和特长

在高年级和低年级的要求应有所不同。

中学低年级以学习和模仿为主;

高年级可以增加设计实验、比较复杂的技术操作、文学创 作等。

(六) 因地、因校制宜

因地制宜:发达地区和边远地区、城市和农村;

9 教育知识与能力 第八章

因校制宜:重点学校与一般学校;

在经济文化背景、学校物质条件和师资水平等方面相差很 大。因此,开展课外活动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

第六节 各教育因素的协调

本节知识点

一个人的成长、发育和发展过程是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和社会教育三方面构成的,教育成效是三方面合力结果

一、学校与家庭联系的基本内容和方式

(一) 互访:包括教师访问家长和家长访问教师。第一, 了解在学校、班级和家庭基本情况。

第二, 互相通报在学校、家庭近期发生的重要情况,主要活 动、表现和进步状况。

第三,共同协商教育步骤和方法,互相协调和配合,防止不 一致现象的发生。

(二) 书面联系

学校或班主任用书面形式与学生家长进行联系的常用方式。 书面联系有定期和不定期联系两种。

(三) 召开家长会

是学校领导、班主任及各科教师与家长沟通,对学生教育工 作的有效方式。

优点:短时间与家长取得联系 ; 联系面广; 效率高。

召开家长会是目前学校与家长保持联系的主要方式之一。

(四) 成立家长委员会

是近十年出现的社会、家庭和学校配合的重要形式。 是指学生家长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参与学校教育工作。

学校家长委员会、班级家长委员会两种形式。

(五) 举办家长学校

近十年来出现的社会家庭和学校配合的重要形式。 办好家长学校是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和搞好家庭教育的 形势而提出来的。

(六) 举办学校开放日

作用: 使家长对教师加深了解,消除家长和教师的隔阂,为和谐 交流打下基础,让家长对学校、教师充满信心。 家庭和学校在协作中进步,在调整中发展,产生较强的合 力,达成教育目标上的共识,使教育卓有成效。

10 教育知识与能力 第八章

三、学校与社会教育力量的合作

学校利用社会教育力量渠道:

第一, 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

践基地的作用;

第二, 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

第三, 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学校与社会教育力量应当“共同建设”、“共同享有”。

(一) 协调社会教育力量 协调的办法:

一是协助学校建立联系会议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二是及时通报教育信息,使各方面“知情明政”;

三是征求活动意见,争取各方全力支持;

四是针对教育问题,商讨应对策略;

五是消除误解,协调分歧,统一行动。

(二) 合理使用社会资源

教师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组织学生参观学习, 发挥这些资源的知识性、教育性。组织活动时,教师应明 确目的、精心策划、安全实施。

(三) 发挥社区人才优势

班主任要发掘人才,充分发挥社区人才优势,为班级建设服务。 请英雄人物、模范代表、教育科技专家进班级,或聘请为校外辅 导员,或为学生举办讲座,或承办各种兴趣班、辅导班。

(四) 服务文明社区活动

服务社区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区义务劳动。

(五) 排除社会不利影响

学校应力排不利影响,坚决捍卫学生利益,维护学生健康成长。

第七节

教师心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 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 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一、教师角色心理

11 教育知识与能力 第八章

教师角色是指由教师的社会地位决定,并为社会所期望的 行为模式。

二、现代社会对教师的角色要求

(一) 引导促进者角色 新课程理念:

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教师是引导者、促进者。

引导者:

引导学习: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感知、参与热情,启发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和探究,在实践中独立自主、主动学习

引导树立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导探究学习过程和方法、社会适应性等。

促进者:

教师是学生知识建构和个性发展的促进者。

关键: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思考,会学、乐学;

(二) 参与者角色

打破教师中心的传统,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文化环境, 创设融洽的、和谐的学习氛围。交流者和合作者。

(三) 开发利用者角色

教师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 资源,突破传统教科书、传统课堂的狭隘限制。

(四) 评价者角色

教师对学生评价原则:

发展性原则:要具有发展眼光,既要看到不足,也要看 到提升、发展空间。

多样化原则:使用弹性化评价尺度,模糊量化成绩,重 视学生发展的个性差异和基础差异。

情感性原则:多用鼓励性的话语,表达教师期待,鼓舞 激发探索求知的激情。

(五) 研究者角色

研究者: 一是教师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问题、困惑,采取行 动研究的方法,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二是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改进自己的教学行 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教师心理特征

优秀的教师具有以下心理特征:

12 教育知识与能力 第八章

第一, 热爱学生,期望学生健康成长; 第二, 意志坚定,善于支配感情;

第三, 学习兴趣浓厚,提高自己的愿望强烈; 第四, 思维灵活,注意客观分析;

第五,观察敏锐,善于了解学生。

三、教师成长心理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 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 段。

(一) 关注生存阶段

成长第一阶段。表现:非常需要领导和同事的关注和认可, 说明新教师的成就欲望很强。

(二) 关注情境阶段

成长第二阶段。表现: 关注焦点提高学生成绩。关注上好每 一堂课问题及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 传统教学评价也集中关注这一阶段。老教师比新教师更关注此 阶段。

(三) 关注学生阶段

关注个别差异,注意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段学生有不同的 社会性需要。

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教师是否成长、成熟重要标志之一。

五、教师心理健康

(一)教师心理健康概述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指教师的思维方式、处世态度要与社会的 要求相协调,为社会所容纳,并具有创造的思想,即教师必 须有广泛的生活兴趣、融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进取精神、稳定的工作热情。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对教师角色的认同;

具有健全的人格,具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能正确的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悦纳自我;

具有教育独创性;

在工作和生活中,能真实地感受、控制情绪。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工作量、升学压力、经济收入、领导的评价、职称等

13 教育知识与能力 第八章

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

第一,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发展的基础。

第二,教师的心理健康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生活质量。

(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方法

1.教师个人

(1)调整认知方式,增强耐压性。调整、修正模糊认识或 不切实际观念,变压力为动力,变逆境困境为机遇。

(2)掌握科学方法,提高自我调节情绪能力。如合理宣泄 法、理智法、转移法、适度让步法等。

(3)乐于交往,取得社会支持。

(4)采取合理有效的工作方式,学会休闲。

首先,积极乐观生活和工作态度,心理健康最基本、最重要条件。

其次,掌握时间管理技巧,避免陷入 “瞎忙”状态。

再次,注意适度用脑,避免持续疲劳,注意饮食营养,关心 脑健康。 此外,丰富业余生活,调解情绪,增进心理健康。 2.学校

(1)学校推行以人为本管理模式,创设良好学校人际环境, 减少教师的压力。

(2)学校树立教师心理教育观念,健全教师心理教育机制

首先,要建立教师心理状况定期检查和心理素质测查制度。

其次,采取听讲座、观看录像等形式,学会自我调适。

最后,应建立教师心理健康咨询、服务机构。 3.社会

(1)把心理健康作为教师任职资格的重要条件。

(2)切实提高教师的经济和社会地位。社会要全面正确地理 解教师,不能只强调奉献和责任,也要重视教师作为一个平凡 人的需要。

(3)健全评估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教师教育教学成 绩的评价体系。

(4)积极有效地推进教育改革。

14

第13篇: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试题二)

一、单选题:

1、强调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方法比较灵活的教育是()。

A 古代印度B 古代埃及C 斯巴达D 雅典

2、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奶期”是指()。

A 童年期B 少年期C 青年期D 成年期

3、品德是()。

A 自然现象B 生物现象C 个体现象D 社会现象

4、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

A 杜威B 卢梭C 夸美纽斯D 诺笃尔普

5、课程论研究的是()的问题。

A 为谁教B 怎样教C 教什么D 教给谁

6、苏格拉底“产婆术”的教学原则与下列()教学原则相一致。

A 学不躐等B 长善救失C 学而时习之D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7、在构成思想品德的四要素中,()是基础。

A 知B 情C 意D 行

8、班级授课制的首行时代是()。

A 15世纪末的欧洲B 16世纪的欧洲C 15世纪末的中国D 16世纪的中国

9、“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是()。

A 环境B 遗传C 教育D 主观努力

10、实行双轨制的国家以()为代表。

A 英国 B 美国C 苏联D 中国

11、学生在做问答题时的记忆活动主要是()。

A 识记B 保持C 再认D 回忆

12、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开走,这种行为是()。A 回避条件作用B 惩罚C 逃避条件作用D 消退

13、根据韦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

A 能力B 努力C 任务D 运气

14、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

A 积极作用B 消极作用 C 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D 没有作用

15、有人记忆马克思的生日“1818年5月5日”时,联想为“马克思—巴掌—巴掌打得资产阶级呜呜地哭”,这使用了()。A组织策略B 精细加工策略C 元认识策略D 复述策略

二、辨析题

1、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

2、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刻苦学习,“减负”就是不给或少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

3、所有的行为变化都是由于学习引起的。

4、认知策略有多种,每一种策略都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三、简答题

1、简述教学的主要作用。

2、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3、简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4、简述抑郁症的表现。

5、简述马斯洛的学习观。

四、材料分析题

1、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来自各方面的恩惠,国家有恩于我们,社会有恩于我们,大自然有恩于我们„„这诸多的恩惠中,让人感受最直接、最深切、最强烈的首推父母的养育之恩和师长的教诲之恩,对于父母、师长,无论如何回报,也难以答谢其深恩厚爱于万一。试分析当前我国社会中小学家庭教育的实然和应然。

2、《江苏省学前教育条例》经江苏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并于2012年3月1日正式生效。条例明确规定,“禁止以集中授课方式实施汉语拼音以及汉字读写训练、数字书写运算训练、外语认读拼写训练”等违背儿童成长规律的教育行为,对违背上述规定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依法予以处理。结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特点,试述该规定的合理性。

第14篇: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2018 版

第一章 教育基础 第一节

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

一、小学教育概述

(一)小学教育的概念 现代教育学定义“小学”为学龄儿童(6-12 岁)接受初等教育所设的学校,属于基础 教育的一部分,现分为初级小学、高级小学、完全小学、中心小学以及实验小学五种类型。

我国传统教育阶段的划分只有小学和大学两级,小学也称蒙学。蒙学以学习儒家经典为 主,着重儿童认知和行为处事的训练。

(二)小学教育的任务

根本任务:打好基础

二、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据记载,我国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

(一)古代的小学教育(先秦至鸦片战争) 特点:

1、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2、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

3、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的管制、灌输来进行,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

(二)近现代的小学教育(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 四个标志性事件

1、1878 年,张焕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

2、南洋公学外院是中国近代意义上最早正式成立的公立小学堂 (1897 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

3、1904 年清政府颁布了《癸卯学制》,该学制第一次系统构建了以小学堂、中学堂、大学堂为主干的学校教育体系。将小学正式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清政府 1904 年颁布了《奏 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设立了初等小学堂,学制五年,人学对象为 7 岁儿童,同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 教育,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实行义务教育的开始。)

3、到了 1912 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改小学堂为小学校。 四个学制

1、壬寅学制,中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2、癸卯学制,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近代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

3、壬子癸丑学制,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并改学堂为学校,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 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4、壬戌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的六三三学制。它是我国小学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 程碑,其影响一直持续到1949 年。

(三)当代的小学教育

1、198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志着我国的 义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1992 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小学开始了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改革

3、2001 年开始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三、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小学教育的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与人类文化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小学阶段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个性形成与发展的最佳阶段,更是儿童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一)小学教育的特殊特点

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1)小学生的身心发展

①童年期是生理发展相对稳定与平衡的时期。 ②刚入学的儿童感知觉都处于较低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教育教学中的不断强化训 练,逐步发展和提高。 有意注意不断发展,但无意注意仍起着一定的作用,低年级注意力容易分散 观察事物缺乏兴趣和系统性 记忆的主要方式是形象记忆,直观形象记忆发展较好,因此教学中要注意运用直观教学。 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度。 道德感较为模糊,常依靠教师的评价来衡量事务的好坏。 理智感大多和具体事物相联系。

(2)小学生的发展可能性 (3)小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 补充:小学生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

(1)小学生感、知觉的发展

小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注意新鲜、感兴趣的东西,要达到对事物清晰、精确、本 质的认识尚需一过程。

(2)小学生记忆和注意的发展 小学生记忆能力迅速发展,表现在:从机械记忆占主导地位逐渐向理解记忆占主导地位 发展;从无意识记为主向有意识记为主发展;从具体形象记忆向抽象记忆发展。

(3)小学生思维的发展

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低年级 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成分居多,高年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成分居多。两种思维形式的转折 大多发生在四年级前后。小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的自觉性、批判性、灵活性 等品质较差。

(4)小学生想象的发展

小学生想象的有意性逐渐增强。想象由模仿性、再现性向创造性过渡,中高年级学生想 象的创造性成分不断增加。想象由具有浪漫性向现实性过渡。

2、小学教育的基础性

(1)小学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①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

②小学教育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起着奠基作用 (2)小学教育是个体发展的基础

(3)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具有基础性

3、小学教育的义务性

补充:义务教育的显著特征: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

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补充: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普及性 (2)基础性 (3)强制性

(二)小学教师的特点

1、小学教师的劳动特点 复杂性

创造性:体现在因材施教、教学上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机智三个方面。 示范性: 杨雄《法言•学行》中言:“师者,人之模范。” 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 长期性 系统性

2、小学教师的素质

(1)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忠于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等 (2)教师的知识修养

(3)教师的综合能力素养 (4)教师的心理素养

四、我国现行的小学学制

六三制和五四制并存,其中六三制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学制和发展方向。

第15篇: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试题一)

一、单选题:

1、世界上最早系统地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是(

)。

A 中国古代的学记

B 古印度的吠陀

C 柏拉图的理想国

D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2、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 A 白板说

B 做中学

C 儿童中心主义

D 实质教育

3、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

A 生产力

B 科学技术

C 文化

D 政治经济制度

4、就儿童发展整体而言,生理的成熟先于心理的成熟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

)的特点。 A 顺序性

B 不平衡性

C 个别差异性

D 阶段性

5、教育的直接目的是(

)。

A 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B 培育“四有”新人

C 促进社会的发展

D 培养人的生存能力

6、(

)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最后归宿。 A 教育目的

B 教育媒介

C 教育理论

D 教书方法

7、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

A 内容改革

B 方法改革

C 课程改革

D 途径改革

8、“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

A 直观性原则

B 启发性原则

C 循序渐进原则

D 巩固性原则

9、教师把实物、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者向学生做示范性试验,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方法,叫做(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演示法

D 练习法

10、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 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C 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D 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1、“马是动物”、“椅子是家具”、“鸟有羽毛,有翅膀”这是说明儿童概括发展的水平处于(

)。 A 直观形象水平

B 形象—抽象水平

C 本质抽象水平

D 具体形象水平

12、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A 斯金纳

B 布鲁纳 C 奥苏泊尔

D 桑代克

13、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 A 自我期待感

B 自我归因感

C 自我预期感

D 自我效能感

14、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

)。 A 顺向正迁移

B 逆向正迁移

C 顺向负迁移

D 逆向负迁移

15、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有帮助的这种方法称为(

)。 A 语义联想

B 视觉想象

C 关键词法

D 谐音联想法

二、辨析题

1、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才能。

2、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智力发展水平就越高。

3、处罚法能消除不良行为,强化法能培养新的适应行为。因此,二者结合使用会更有效。

4、学习动机是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唯一条件。

三、简答题

1、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2、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基本规律)有哪些?

3、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4、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5、简述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

四、材料分析题

1、十六大报告在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明确指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的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试述终身教育的基本思想。

2、李华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学生,他的最大缺点就是贪玩,学习不用功。每次考试他都有侥幸心理,希望能够靠运气过关。这次期末考试他考得不理想,他认为这次是自己的运气太差了。请运用韦纳的归因理论来分析:

1、他的这种归因是否正确?这种归因对他以后的学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2、如不正确,正确的归因应是怎样的?

3、对教师来讲,正确掌握归因理论有何意义?

第16篇: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案内容与设计

正保远程教育(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 代码:DL)

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案内容与设计

(一)教案的基本内容

一般说来说,教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课题

课题即本课所授课的名称。

2.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在教案中要明确、具体、简练。一般要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三个方面。

3.课型、课时

课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而划分出来的教学的类型。在教案中常见的有讲授课、练习课、复习课、实验课、示范课、研讨课、汇报课、观摩课、录像课等等。

课时主要是指授课内容要在几个课时内完成。

4.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备课的其他环节都是为它服务的。

5.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整个教学的核心,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所在。重点突出,难点明确,有利于学生掌握教学总体思路,便于学生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6.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学艺术如何,很重要的是看其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巧妙得当。

7.教具

教具又称教具准备,是指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包括教师提供的和学生自备的。如多媒体、模型、标本、实物、音像等。

8.教学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职业培训教育网 010-82333888(24小时)

正保远程教育(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 代码:DL)

教学过程也称教学步骤或教学程序,即用于指导和规范教师课堂活动的步骤。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的核心和主体。只有安排好教学过程,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有条不紊地圆满地完成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要做到各个环节衔接,内容充实,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9.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包括布置书面作业、探究讨论式作业、情境表演式作业、阅读复习等。

10.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师要在黑板上配合教授,运用文字、图画和表格等视觉符号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

(二)教案设计的类型

根据教学的任务来分,课程可分为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课程的类型不同,其授课教案也不同。按课的类型可将教案分为:新授课教案、复习课教案、实验课教案、检查课教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职业培训教育网 010-82333888(24小时)

第17篇:小学知识与能力(笔试)

知识与能力(选择题)

各流派思想:

教育起源说:(口诀)

生物说:本能生利息(生:生物、能:沛西.能)

心理说:新房源美梦(新:心理、房:模仿、美梦:美国;孟禄) 劳动说:凯米爱劳动(凯:凯洛夫、米:米丁斯基) 教育学发展阶段理论:(口诀) 姆有掌握(姆:布鲁姆)

纳来结构(纳:布鲁纳)(学科中心课程论) 高度赞发展(赞:赞可夫) 瓦根讲范例(瓦根舍因) 全面和谐好斯基(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学的萌芽:

《学记》——世界上第一本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苏格拉底“产婆术”——“讽刺、定义、助产术”(步骤:先当头一棒,产生一个悬念,引导帮助他找到正确答案) 柏拉图《理想国》——“寓学习与游戏”

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自然学说)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和《演说家的教育》(主要内容是教学法,是西方第一本教育著作) 教育创立阶段的代表人物:

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大教学论》泛智教育(自然秩序的原理和感觉论出发)

赫尔巴特(科学教育学之父)——《普通教育学》(教育性教学原则,第一部具有科学形态的教育学著作;社会本位论代表)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从做中学,学生中心;教育的无目的论代表;活动中心课程论)

卢俊——《爱弥儿》(自然主义教育;个人本位论代表) 洛克——《教育漫话》(白板说和绅士教育) 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凯洛夫——《教育学》(是世界上第一本马克思主义著作) 杨贤江——《新教育大纲》(中国第一本) 学校教育制度:(口诀)

壬颁布,癸实行、长期戌美国(1922年颁布,又称“六三三”学制)

课程:

课程的内容:

课程计划——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教材

——教科书和讲义 课程开发模式:

目标开发和评价模式:泰勒提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 过程模式:斯坦豪斯

情景模式:劳顿;“文化分析”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感知运算阶段——感觉和动作 前运算阶段——自我中心、思想刻板 具体运算阶段——守恒性 形式运算阶段——逻辑推理

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

目的确立

内容的选择

教学方法的使用

简述小学教师撰写操行评语的注意事项:

1、操行评语要实事求是,抓住主要问题,有针对性,能反映学生思想品德的全面表现和发展趋向。(先是结论)

2、操行评语要充分肯定学生进步,适当指出他们的主要缺点,指明努力方向,不可罗列现象,主次不分。(然后指导)

3、操行评语的文字要简文、具体、贴切、使人一看就懂,能接受,切忌空洞,抽象,一体化,严防用词不当伤害到学生,造成家长误解。(最后注意事项)

依据遗忘规律如何合理组织学习:

1、及时复习,经常复习(复习)

2、合理分配时间(时间)

3、做到分散于集中复习相结合

4、反复阅读与视图回忆相结合(回忆)

5、复习方法要多样化(方法)

6、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7、掌握复习的量,坚持适度超额(量) 简述皮亚杰理论7-12岁的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征:

答题要点:先分析7-12岁的儿童具有什么样的思维特点(如7-12岁学生属于具体运算阶段,然后再分析具体运算阶段的特点)

1、思维中形成了守恒观念

2、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可以进行简单抽象思维

3、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只能刻板遵守规则,不敢改变

4、思维具有可逆性 简述家校联系的基本方式:

1、家访。由学校的教师和干部到学生家庭进行访问,一般是与家长沟通情况,交流感情,密切关系,商讨共同教育儿童、青少年的方式方法。

2、班级家长会。主要目的是使家长与班主任及学科教师直接面对面地集中沟通,交流意见或建议,增进互信理解与支持,共同为学生进一步发展协调配合。

3、家长学校。指家长在专业教师的引领指导下,学习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以及教育子女的方法。

4、家长沙龙,以家长为主体以学习成长为中心,以教师及专家学者为指导,旨在升高家长的教育素养,提升教育理念,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实现以家庭教育为突破口,最终形成教育合力的一种形式。

5、家长委员会。由关心学校、关心教育事业,具有教育子女经验的家长代表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参与学校和班级的教育与管理,协助做好学生教育工作。 简述教育研究中文献检索的基本要求:

1、全面性,放宽视野,检索内容客观全面。

2、准确性,检索过程要认真细致。

3、勤于积累,检索方法要多样化,建立个人资料库。

4、善于思考,用创造性思维综合分析文献内容。简述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简述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建立学生档案

4、开展班会活动

5、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6、对学生进行操行评定

7、撰写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简述我国教育的基本精神:

1、强调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接班人”。

2、要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3、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是实现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简述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

1、由直接兴趣向间接兴趣的转换。

2、兴趣广度扩大,但缺乏中心兴趣。

3、逐渐由不稳定向稳定发展。

简述形成良好班风的基本措施:(两展、两挥)

1、发展班主任的表率作用。

2、发展舆论阵地的宣传作用。

3、发挥身边榜样的作用。

4、发挥任课教师和家长的作用。

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四个:遗传、环境、学校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1、遗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包括基于、条件和对象等,是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为现实。

3、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句话经常会出现选择题)

4、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简述教育报告的一般结构:

(教育报告一般结构包括报告的题目、引言、正文、结论以及参考资料和附录。就跟论文差不多)

1、题目是指导报告的标题;

2、引言往往是简明扼要的说明目的、背景、价值、意义;

3、正文是报告的主体部分,一般要求客观、真实的对研究材料和数据进行分析;

4、结论就是对问题给出答案;

5、参考资料和附录是对报告中引用的资料注明出处源。

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简述对这三种学习方法的理解:

1、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的目标,即主动的自愿的学习,而不是被动或不情愿的学习。

2、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3、探究学习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法。

简述奥苏泊尔有意义学习条件:

1、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

2、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简述小学德育试试的主要途径:

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课外、校外活动;

3、劳动;

4、少先队活动;

5、班会、校会等;

6、班主任工作。

简述确立小学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

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观点。简述如何利用记忆规律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材料的意义,少用机械记忆。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深度理解。

4、运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材料。

5、运用多重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简述如何促进小学生良好学习的习惯:

1、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课堂中正确引导。

3、注重激励与表扬,对学生进行正强化教育。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发挥家长作用,形成家庭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合力。

6、分层渐进,注重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7、建立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评价体系。简述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 主要问题:

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解决方法:

1、以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为目的;

2、确立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简述杜威的教育观点:

1、新三中心论: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2、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

3、教育即生长

4、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进(这是杜威思想的核心)

5、学校即社会

6、五步教学法:创造疑难情景;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验证这个假设。 简述讲授法运用的基本要求: 讲授法是教师最常用的方法

1、教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既要突出重点、难点,又要系统、全面;既要使学生得到可靠知识,又要在思想上有提高。

2、注意启发。在教授中善于诘问并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使他们的知识活动积极开展,自觉地领悟知识。

3、讲究语言艺术。力图语言清晰、准确、简练、形象、条理清楚、通俗易懂,讲授的音量,速度要适度,语调应抑扬顿挫;以姿势助说话,提高语言感染力。

4、要组织学生听讲。

简述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

2、早期经验的影响

3、教育和实践活动的影响

4、个人勤奋的影响 简述小学德育方法:

1、说服教育法。说服教育法是通过语言和事实,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使其明辨是非,提高其思想认识的方法。

2、榜样示范法。榜样示范法是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仿行为、有意的成绩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

3、情感陶冶法。这是教育者自觉创造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感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

4、指导实践法。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练和考验,以培养其优良的思想品德方法。

5、品德评价法。品德评价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要求和标砖,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客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

6、品德修养指导发。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的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

简述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概念:

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成功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影响因素:

分为四种: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语言信息、情绪和生理状态。(其中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成败经验。) 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优点:

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的质量。

2、有利于大面积的培养人才。

3、有利于系统的传授知识。

4、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缺点:

1、强调系统书本知识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现象。

2、强调教学过程中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简述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的要求:

(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新机制是新课程下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体现)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学生的发展是班级管理的核心。

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学校管理的宗旨。

3、有目的的训练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的能力。简述教学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与教育性结合的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直观性原则;

4、巩固性原则;

5、循序渐进原则;

6、因材施教原则;

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8、量力性原则。

简述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1、操作定向:也称作操作的知识阶段,即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和程序的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要求。

2、操作模仿:学习者通过观察,实际再现特定的示范动作或行为模式。

3、操作整合:是把模仿阶段习的动作依据其内在联系联结起来,固定下来,并使个动作成分互相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4、操作熟练:是操作技能掌握的高级阶段,这个阶段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简述一堂好课的标准:

1、目的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语言艺术;

5、结构合理;

6、气氛热烈;

7、板书有序;

8、态度从容。

简述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1、小学生情绪感的丰富性不断扩展;

(与学习活动和学生生活相关的食物内容构成了小学生情绪的主要内容。此外,儿童在班集体的地位,以及与同伴、老师之间的关系,老师对学生的评价等,都会引起小学生的各种高级情感的不断发展也不断丰富着小学生的情感世界。)

2、情绪情感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随着儿童进入小学,在集体活动和集体学习生活的影响下,儿童控制情绪的能力逐渐提高。虽然不能与成人相比,小学生的情绪具有很大的冲动性,不善于掩饰、控制自己的情绪,但他们的情绪开始逐渐内化,小学生高年级已经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情绪表现以及随之可能产生的后果,情绪的稳定性和平衡性日益增强,冲动性和易变性逐渐消失。)

3情绪的深刻性不断增加

(小学生的情绪与学前儿童相比,不但在内容上丰富多彩了,而且其情绪体验也更加深刻,愤怒的情绪开始逐渐减少,并更加现实化。) 简述我国班级管理的主要模式:

1、常规管理:常规管理是通过制定和执行班级的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2、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间接的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管理间接影响集体。

3、民主管理: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正确决定和承担在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方法。

4、目标管理: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一次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简述循序渐进原则及其实施要求: 原则:

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实施要求:

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教学。

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简述遗传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因素提供了身心发展的可能性;

2、遗传因素的心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

3、遗传因素的差异性在构成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上具有一定的影响。简述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

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教育启示:

1、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要求在教育工作中循序渐进。

2、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要求在教育工作中要分阶段教学,不搞一刀切。

3、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要求在教育工作中抓住学生发展的关键期。

4、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要求在教育工作中扬长避短。

5、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要求在教育工作中要因材施教。 简述小学班主任的作用:

1、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2、班主任是校长、教导主任的得力助手。

3、班主任是其他任课老师的协调者。

4、班主任是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沟通者。简述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后进生工作:

1、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

后进生特别需要温暖和关爱,因为他们经常遇到同学的白眼,家长的嫌弃。人格上得不到尊重,就会与教师同学、家长处于对抗状态。教师只有爱他们才能转化他们。

2、培养和即发学习的动机

强化学习动机、启发自觉学习;利用原有学习动机的转移,产生学习的需要;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提高分辨是非能力形成正确的是非观。班主任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后进生,利用其优点作为推动他们前进的动力和转化良好的开端。

简述教学过程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

1、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的选择直观教具和教育手段。

2、直观手段的运用必须与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简述培养心智节能的几点措施

(由于心智技能是按一定的阶段逐步形成的,因此在培养方面必须分阶段进行,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效。为提高分阶段训练的成效,必须充分依据心智技能的形成规律,采取有效措施。)

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注意圆形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

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

4、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简述贯彻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

1、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2、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

3、教育者对学校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的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

简述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1、国家的教育目的。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教育人的总的要求,按规定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

3、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 简述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特点:

1、儿童最初对学习的过程、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以后逐渐对学习的内容、需要独立思考的学习作业更感兴趣。

2、儿童的学习兴趣从不分化到逐渐产生对不同学科的内容初步分化感兴趣。这种对学习兴趣的分化时间一般从三年级开始,基友客观的原因又有主观的原因。

3、在整个小学期间内,对有关具体事物和经验的知识较有兴趣,对有关抽象因果关系的兴趣在逐步发展着。

4、游戏因素在儿童学习兴趣上的作用逐渐降低。

5、在阅读兴趣方面,阴暗从课内阅读发展到课外阅读,从故事发展到文艺作品和通俗科学读物。

6、对社会生活的兴趣逐步扩大和加深。

简述如何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1、确立班级的奋斗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良好秩序。

3、组件得力的班集体核心。

4、培养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5、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简述激发学生动机的方法:

1、利用教学的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直接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2、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即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

5、合理设置课程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进学生继续努力。简述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设置综合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知识的整合,有利于课程的综合化,多样化。

2、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合作学习。强调小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突出学校学习与学生经验的联系,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3、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在严格执行国家计划的同事,给地方和学校一定的自由空间,依据本地区和本校实行情况决定本校课程方案。

简述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

1、教育科学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2、科学教育研究是神话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

3、教育科学研究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可靠保证。

4、教育科学研究是繁荣教育科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简述心理健康的意义:

1、无心理疾病。是心理健康最基本的条件,心理疾病包括各种心理及行为异常的情形。

2、具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则是从积极的预防的角度对人们提出的要求,目的是要保持和促进心理健康、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倾向,是心里处于最佳的发展状态。 简述沟通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1、信息传递。这是沟通的最直接目的,所有其他目的都是达到这一目的才得以实现的。沟通把信息载向学校的上下左右,使学校成为一个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权责明确,运行有序的系统。

2、控制。学校对其下属的机构以及全体师生实施统一的指挥和协调,离不开沟通渠道。学校的机构系统实际上就是正式的沟通渠道,上级之灵通过它层层下达,下级的情况通过它层层上报,学校通过这一机构系统可以达到有效控制。

3、激励。在学校中沟通是一种激励工具。及时地领导工作对工作绩效的评估进行肯定,奖励出色的行为,对下属提供培训深造的机会,这些沟通方式都是达到激励的目的。

4情感交流。沟通可以满足人们社会交往的需求。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沟通渠道,人满彼此之间交流感情,交换对学校内一系列问题的看法,有助于提高个人的参与感、满意感。 简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辅导。

简述教师学习小学心理学的有意:

1、有助于教师了解自己的工作对象,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2、有助于教师梳理正确的学生观,有意识的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3、有助于教师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

4、有助于教师科学的总结教育教学。简述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

1、思想品德教育管理。思想品德教育管理是加强和改善对品德教育工作的领导,组织和提高品德教育的师资队伍,强化规范品德教育工作,保证实现小学品德教育的目标。

2、教学工作管理。小学管理应严格执行教学长规、教学程序、教学环节和教学评价的管理。重视课外活动的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组织好课外活动。 重视教学评价,建立完善的包括评价模式、评价方法以及评价结果处理的教学管理体系。

3、教务行政管理。小学的教务行政包括招生、遍班、包到注册、填报有关报表、订制与执行各种规章制度、检查各部门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检车各科教学进度、组织其中和期末考试,统计师生出勤和参加各科活动情况,组织教学评价工作,组织教材的预定和发放、协助校长安排和落实教学任务、安排调课、代课、听课、检查学生课业负担、管理和充实教学仪器设备、办理学生转学、休学手续、整理和保管教学档案和学籍档案等。

4、总务工作管理。总务工作管理包括校产管理、财务管理、生活管理等方面。

简述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各自优势是什么:

(场依存的人,倾向于利用外在参照物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场独立的人,倾向于更多内在参照物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

1、从人格整体来说,场独立与场依存没有好与坏之分,他们各自在不同领域独领风骚。

2、场独立性的人在知识领域显示了优势,他们处理问题比较灵活,善于抽象思维,自学能力较强,对于自然科学更感兴趣。

3、场依存的人在人际社会领域中现实了优势,他们善于观察别人,与人相处亲切融合,他们更喜欢社会定向的学科与知识。 简述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方法:

1、行政方法。这是指依靠行政组织和领导者的权力,通过强制性的行政指令等手段对管理对象施加影响,按行政系统进行管理的方法。

2、法律方法。这是指运用法律这种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并受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来进行管理的的方法。

3、教育方法。这是指通过对正确精神观念宣传教育,从真理性方面启发人们的思想,使之成为人们行动个的动机,从而为实现学校目标而自觉努力的方法。

4、经济方法。即物质效益的方法,是指把物质作为激励动力,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经济手段来实施管理。

5、学术方法。这是对学校中教学研究等学术工作进行管理时运用的方法。对这类工作的管理不应使用简单的行政命令手段,而应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简述小学生的卫生保健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1、保持正确姿势,组织适当的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

2、保护牙齿,培养儿童和良好的用餐习惯。

3、眼和耳的卫生保健。

4、保持合理的营养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5、注意用脑卫生。

怎样设计研究方案:

1、确定研究类型和方法。研究者要根据研究目的和课题内容的性质,确定研究的类型,如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等。教育研究的具体方法也有很多,如历史法、调查法、比较法、实验法,研究者需要根据课题的类型确定采用哪一种或者哪些研究方法。

2、选择研究对象。为了揭示教育现象与课程的发展规律,选取的研究对象碧玺具有典型意义。再研究对象全体数量很大的情况下,必须通过科学的方法选取有代表性的研究样本。

3、分析研究变量。一个具体的研究课题,旺旺设计多个变量及其相互关系,即多因多果。因此再设计研究方案时,研究者必须依据研究目的,详细列出研究所涉及的所有变量,分析其中的关系状态,确定和选择研究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变量。

4、形成研究方案。要对研究的各项主要工作进行合理的安排。研究方案的形成,标志着研究方案设计基本结构。 简述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与特点:

1、整体性。世界具有整体性,文化作为世界的一部分也具有整体性,人的个性同样具有整体性。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钻则范围包括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对任何主题的探究都必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道德、艺术的内在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必须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发展。

2、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作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而在非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产生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印二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4、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特性是生成性,这意味着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非根据预定目标进行机械操作。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体不断形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这是综合活动生成性的集中表现。而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不是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生成性发挥的根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

5、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他们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老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老师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

简述智力的差别性:

1、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大致相等,女性智力分布比较均匀。男性智力的离散程度比较大。就是说很聪明的男性很笨的男性都比女性多,智力中等的女性多。

2、男女的智力结构存在差异,各自具有自己的优势领域。具体来说,男性片由于抽象逻辑,喜欢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学科。女性长于形象逻辑,喜欢语言、历史、人文等学科。

3、具体到各个年龄阶段,男女智力发展速度和水平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女性智力表现较早,男性智力表现较晚。简述课外活动的内容:

1、科技活动。科技活动内容很广泛,具体的活动内也包括制作科技小模型、采集样本、动物小观察、小饲养、植物小种植等,以及举办科技知识讲座和科学家故事会、科技表演竞赛等。

2、学科活动。活动的内容主要是各学科的知识性作业和对某一学科领域中的某些专题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与研究。

3、体育活动。小学体育课外活动主要有各种球类活动、长短跑、登山、划船、游泳、滑冰、滑雪、健美运动和各式各样的游戏活动等。

4、文学艺术活动。小学文艺活动主要有歌咏、乐器演奏与欣赏、舞蹈、观看影视剧等。

5、社会活动。小学社会活动包括社会调查、参观、考察、访问以及各种无偿的社会公益劳动。

6、传统的节假日活动。传统的节假日活动是对学校进行爱国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良好载体。

简述课堂教学总结的基本方法:(可用于教学设计)

1、归纳总结式结束。

2、比较异同式结束。

3、练习检测式结束。

4、活动式结束。

5、拓展延伸式结束。

6、悬念式结束。

7、表扬激励式结束。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改革教法,指导学法,激发兴趣。改革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2、渗透情意因素,帮助人人成功,激发兴趣。激发学生树立自信心和成功感,注重情感,即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夸美纽斯对教育学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1、构建了教育学的学科基本框架,确定了教育学的基本研究内容。

2、论证了普及义务教育的天然合理性。

3、从理论上论证了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

4、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并论证了一些列教学原则。

5、从理论上论证了“学年制”及“班级授课制”。

简述课外活动的特点:

1、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

2、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性。

3、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自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他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而且知识或意义也不是简单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的见构成的。其中,每个学习者都在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心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它同时包于新旧经验的冲突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 20世纪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简述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

1、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2、对已有教育理论的质疑;

3、对教育文献信息的分析;

4、教育科学研究规划。什么是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是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座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路上,课后再进行分析。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微格教学的效果在四个月后仍很明显。

教学设计

学科知识:

语文: 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夸张 排比、对偶、反问 设问、反复、衬托

语言表达: 准确鲜明、生动 简明、连贯、得体

写作特点:

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 语言特点:清心、朴素、幽默 结构特点:前后呼应、开门见山 表现手法:联想、象征、衬托

(答题要点:本文是一篇开门见山,语言清心朴素描述了山川秀丽写景的抒情文。)

教学目标的设计: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感情、态度、价值观

4、注意学段 课堂导入的方法: 实物教具演示法(直观) 实验引导法(直观) 视听导入法 故事事例导入法 游戏活动导入法 歌谣谜语导入法

课堂总结法: 系统归纳 比较异同 集中小结 领悟主题

板书的类型: 文字

图画

综合 语文教学目标模板: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认识(***生)字,学会写(****)字;能够用普通话流利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学习(阅读、分小组、讨论)方式,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观察、与人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是学生感受到(体会到)***之美,增强学生的****情感(意识)。

语文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导入

采用XX导入法,激趣导入。教师给学生XXX 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有助于下一步的学习。

第二环节 讲授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精读鉴赏

体验情感 再读总结

拓展延伸

第三环节 巩固 让学生以XXX词语造句

第四环节

作业

观察自己喜欢的事物,仿照课文写作方式写一篇观察日记,和同学分享为什么喜欢这件事物。

第18篇:山西教师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2014山西教师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山西教师资格考试资料”为您指明前进方向,且行且珍惜!小伙伴们,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哟,赶快行动起来啦!

第四节 班队活动

一、班队活动的含义

班队活动是指为实现教育目的,在教育者引导下,由班级学生或少先队成员共同参与,在学科教学以外时间组织开展的教育活动。

班队活动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方式,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良好个性的主要途径,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认识能力不可忽视的条件。

二、班队活动的原则 (一)教育性原则

班队活动的教育性原则就是要求在组织和开展班队活动时,要以对学生的教育与发展有积极影响和有力的促进为目的。这是班队活动的最基本原则。

(二)针对性原则

班队活动的针对性原则是指要针对班队组织与建设的实际需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学生所处的地域环境和条件对学生进行教育。

(三)自主性原则

班队活动的自主性原则就是指班队活动要充分调动和尊重学生在活动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多样性原则

班队活动的多样性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活动形式的多样化;二是活动内容的多样化。

(五)计划性原则

班队活动的计划性原则是指班队活动的指导者要对每个学年、每个学期的班队活动做通盘考虑和总体规划,精心设计每次活动,以保证活动效能的充分发挥。

(六)生活化原则

生活化原则是指班队活动要扎根生活、深入实际,使活动符合客观现实发展的真实状况,让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体味生活、感悟人生,以达到对学生的自然而然的教育。

三、班队活动的类型

(一)主题教育

主题教育主要形式有:主题班队会、主题报告会、主题座谈会和主题伦理性讲话。 (二)班队例会

班队例会的类型一般有:班务会或队务会、民主生活会、周会、晨会等。 (三)班队文艺活动

班队文艺活动最常用的是联欢会的组织。 (四)班队体育活动

班队体育活动是指在学校体育课以外开展的教育活动。 (五)班队科技活动

参观、科学兴趣小组和科学知识讲座是班队经常开展的科技活动。 (六)班队劳动

从形式上看,班队劳动主要有生产性劳动、社会公益性劳动、自我服务性劳动。适合于小学生的班队劳动主要有社会公益性劳动和自我服务性劳动。

(七)班队游戏活动

依据游戏的教育目的,可把游戏分为智力游戏和体育游戏。 (八)少先队活动

少先队活动作为少先队组织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工作及教育方式,就其表现形态和功能来说,它一般是指少先队组织根据组织目标及一定的社会需要和少年儿童特点所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实践,它是少先队组织领导的以队员为主体的群众性活动。

少先队活动的特点:

1.教育性;2.自主性;3.组织性:少先队教育的根本特性是队的组织教育;4.趣味性;5.实践性;6.创造性。

更多考试备考资料和最新公告进入中公山西教师考试网(http://sx.zgjsks.com/)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 山西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笔试辅导课程

中公山西教育网

第19篇: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归纳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2018版

第一章

教育基础

第一节

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

一、小学教育概述

(一)小学教育的概念

现代教育学定义“小学”为学龄儿童(6-12岁)接受初等教育所设的学校,属于基础教育的一部分,现分为初级小学、高级小学、完全小学、中心小学以及实验小学五种类型。

我国传统教育阶段的划分只有小学和大学两级,小学也称蒙学。蒙学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着重儿童认知和行为处事的训练。

(二)小学教育的任务 根本任务:打好基础

二、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据记载,我国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

(一)古代的小学教育(先秦至鸦片战争) 特点:

1、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2、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

3、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的管制、灌输来进行,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

(二)近现代的小学教育(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 四个标志性事件

1、1878年,张焕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

2、南洋公学外院是中国近代意义上最早正式成立的公立小学堂

(1897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

3、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癸卯学制》,该学制第一次系统构建了以小学堂、中学堂、大学堂为主干的学校教育体系。将小学正式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清政府1904年颁布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设立了初等小学堂,学制五年,人学对象为7岁儿童,同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实行义务教育的开始。)

4、到了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改小学堂为小学校。

四个学制

1、壬寅学制,中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2、癸卯学制,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近代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

3、壬子癸丑学制,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并改学堂为学校,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4、壬戌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的六三三学制。它是我国小学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其影响一直持续到1949年。

(三)当代的小学教育

1、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志着我国的义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1992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小学开始了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改革

3、2001年开始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三、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小学教育的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与人类文化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小学阶段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个性形成与发展的最佳阶段,更是儿童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一)小学教育的特殊特点

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1)小学生的身心发展

①童年期是生理发展相对稳定与平衡的时期。

②刚入学的儿童感知觉都处于较低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教育教学中的不断强化训练,逐步发展和提高。

有意注意不断发展,但无意注意仍起着一定的作用,低年级注意力容易分散 观察事物缺乏兴趣和系统性 记忆的主要方式是形象记忆,直观形象记忆发展较好,因此教学中要注意运用直观教学。 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度。 道德感较为模糊,常依靠教师的评价来衡量事务的好坏。 理智感大多和具体事物相联系。 (2)小学生的发展可能性 (3)小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 补充:小学生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 (1)小学生感、知觉的发展

小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注意新鲜、感兴趣的东西,要达到对事物清晰、精确、本质的认识尚需一过程。

(2)小学生记忆和注意的发展 小学生记忆能力迅速发展,表现在:从机械记忆占主导地位逐渐向理解记忆占主导地位发展;从无意识记为主向有意识记为主发展;从具体形象记忆向抽象记忆发展。

(3)小学生思维的发展

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低年级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成分居多,高年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成分居多。两种思维形式的转折大多发生在四年级前后。小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的自觉性、批判性、灵活性等品质较差。

(4)小学生想象的发展

小学生想象的有意性逐渐增强。想象由模仿性、再现性向创造性过渡,中高年级学生想象的创造性成分不断增加。想象由具有浪漫性向现实性过渡。

2、小学教育的基础性

(1)小学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①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

②小学教育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起着奠基作用 (2)小学教育是个体发展的基础 (3)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具有基础性

3、小学教育的义务性

补充:义务教育的显著特征: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

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2

补充: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普及性

(2)基础性

(3)强制性

(二)小学教师的特点

1、小学教师的劳动特点 复杂性

创造性:体现在因材施教、教学上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机智三个方面。 示范性:

杨雄《法言•学行》中言:“师者,人之模范。” 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 长期性 系统性

2、小学教师的素质

(1)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忠于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等 (2)教师的知识修养 (3)教师的综合能力素养 (4)教师的心理素养

四、我国现行的小学学制

六三制和五四制并存,其中六三制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学制和发展方向。

第二节

小学的组织与运行

一、学校管理概述

1、学校管理的基本要素:管理者、管理手段、管理对象

2、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

二、学校的运行机制

包括学校管理体制和学校规章制度,其中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领导和管理学校的根本制度,支配着学校的全部管理工作,是学校内部机制的核心和灵魂。

校长负责制成为我国现阶段中小学的管理体制。包括了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三个组成部分。

三、学校组织机构主要职能部门的功能 职能部门:

1、校办

2、教务处

3、政教处

4、总务处

基层教学实践机构

5、教研室

6、年级组

第三节

教育学基础知识

一、教育概述(重点)

(一)教育的概念

1、教育一词的由来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最早将教和育结合起来用的人是孟子-《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教育具有广义和侠义之分

(1)广义: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作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

(2)侠义:以直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二)教育要素

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教育影响

(三)教育的性质(重点)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它具有以下四方面特点:

(1)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2)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4)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这教育者、受教育和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具有永恒性: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2)教育具有历史性:不同历史阶段或社会形态,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都具有自己的特点。

(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a、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b、教育要受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c、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教育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这时教育对新的政治经济起着催生的作用。

(四)教育的功能

1、根据教育功能的作用: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2、根据教育作用的性质: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3、按教育功能呈现的形式: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二、教育的起源与发展(重点)

(一)起源

1、神话起源说: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创造的。

2、生物起源说: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认为动物界就有教育活动。代表人物:法国的利托尔诺、美国的桑代克、英国的沛西·能。

3、心理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孟禄

4、劳动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代表人物:前苏联的米丁斯基、凯洛夫

(二)发展

1、原始社会的教育

无阶级性、教育目的是为生产和社会生活服务; 教育内容以生活经验为主,内容贫乏; 教育手段主要是言传身教、口耳相传等;

教育权力平等,男女教育有别的根源在于分工;

教育水平低,没有专门的人员、机构场所以及组织形式; 教育与原始宗教仪式有着紧密联系。

2、古代社会的教育

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两个时期。 (1)奴隶社会教育

中国,专门的施教机构产生,如我国夏、商、西周“庠”“序”“校”

西方:古希腊:雅典(显著特点: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和斯巴达(显著特点:军事教育)

古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所罗门教和佛教手中,宗教教育盛行

古埃及:设置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2)封建社会的教育 中国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发展,百家争鸣,其中儒墨为显学 汉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文化教育政策和“察举制”的选士制度。 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教育上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氏族” 隋唐:科举

宋代: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四书五经被作为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明代:八股文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 1905年清政府废科举兴学堂 西方:教会学校和骑士学校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阶级性 道统性 专制性 刻板性

象征性:能够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标志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 宗教性

3、近现代教育

4、20世纪以后的教育 (1)新特点:

终生化:法国的保罗·朗格朗。.《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全民化: 民主化: 多元化: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补充: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教师素质的现代化。教育中的任何活动都要靠教师进行,教育目标的实现,实现效果如何都取决于教师。教师素质的现代化包括: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职业道德素质的现代化;能力素质的现代化。总之,教师素质的现代化是现代社会对现代人的总体要求在教师职业上的特殊反映。

(2)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二、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教育学的发展

1、萌芽阶段

(1)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中国: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的文献,相传作者为乐正克。对教育进行了系统阐述,阐发了教育的功能、教育制度、学校管理、教育目的、教育原则、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等,以对教育原则的总结最突出。

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 墨翟:兼爱、非攻,注重实用技术。 西方:

苏格拉底:教学方法:产婆术(包含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三歩)。

柏拉图:《理想国》,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出者。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代表作《政治学》。追求美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注意到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或翻译为《论演说家的教育》。将学习过程概括为:“模仿—理论---练习”三个阶段

(2)特点:

尚未从哲学、伦理学、政治学中划分出来,表现为零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点,缺乏理论上的思考和经验上总结。

6 以习俗的认识为主

以机械类比、比喻、寓言等思维方式为主; 有关教育的论述包含于哲学或道德论述之中。

2、创立阶段

(1)创立阶段的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被誉为“教育学之父”、“教育史上的哥白尼”;1632年发表了《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主要思想:

关于教学原则: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

关于教学制度: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 关于教学思想:提出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 关于教学内容: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

具体的教学原则: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原则

卢梭:

法国思想家,代表作《爱弥儿》,倡导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著名的一句话:“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

康德:1776年在德国柯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教育学,使教育学首次进入大学课堂。

裴斯泰诺齐:代表作《林哈德和葛笃德》《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的》。其根据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和要素教育理论,研究了小学各科教学法,被称为“教育史上小学各科教学法的奠基人”

主要观点:倡导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

提倡情感教育,爱的教育

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洛克:

提出白板说 主张绅士教育

赫尔巴特:科学教育学之父

1806年《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主要观点: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三中心论

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后其学生齐勒修改为“五段教学法”

提出了教育性教学原则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 杜威: 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新三中心论:学生、活动、经验

7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主张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学校即社会

提出五步教学法:

创设疑难情景;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验证这个假设。

陶行知:

被毛泽东称为“人民教育家”。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

3、发展阶段

(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 代表人物:

克鲁普斯卡娅: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

凯洛夫:总结前苏联20世纪20-30年代教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论述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有着广泛的影响。 马卡连柯:集体主义教育思想。 杨贤江:《新编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 我国学者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编写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2)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赞科夫:《教学与发展》,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使所有的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 布鲁纳:《教学过程》强调学科结构,提出了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倡导发现法 瓦·根舍因:《范例教学原理》 皮亚杰:论述了智力发展的阶段

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的教育思想,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 布罗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认知领域由低到高分为六个层次:知道、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三、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重点)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第一次工业革命: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 第二次工业革命:提出了普及初级中等教育的要求 第三次工业革命:普及高等中级教育的要求 信息革命:高等教育大众化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掌握一定的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即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二)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重点)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即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思想政治方向和为谁服务的问题,并非决定着教育的一切。

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决定着受教育权

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1)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可以促进民主

(3)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三)教育与精神文化的相互关系

1、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教育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

教育的文化功能: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功能

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2、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3、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

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或观念文化(校园文化的核心)和制度(规范)文化。

四、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概述

教育目的的含义: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他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如家长的期待等

狭义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在国家对受教育者培养的总的要求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上的具体要求。

(二)教育目的的作用 导向作用 激励作用

评价作用: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质量等的根本标准和依据。

(三)教育目的的理论

1、宗教本位论:把人培养成虔诚的宗教人士。代表人物:奥古斯汀、托马斯·阿奎那

2、社会本位论: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意教育的社会价值。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代表人物: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赫钦斯、巴格莱等。

3、个人本位论:从个人本位的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代表人物: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奇等

4、教育无目的论:杜威。教育的过程在他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身的目的。否定的是教育的一般的、抽象的目的,强调的是教育过程内有的目的,即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具体目的,并非主张教育无目的。

(四)教育目的的层次

1、国家的教育目的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3、教师的教学目标

(五)教育目的的影响因素

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主要依据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

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六)我国的教育目的

1、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3、我国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1)强调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2)要求使学生在德智体美扥方面全面发展 (3)实现的根本途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要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各个方面。

五、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概述

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相互衔接的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处于国民教育的核心和主体地位,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二)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1、前制度化的教育:始于人类早期的原始社会教育,是人类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为制度化的教育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发展基础。也是一种实体化的教育,教育实体的出现,意味着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属于形式化的教育形态,具有以下特点: 教育主体的确定 教育对象相对稳定

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 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

由以上因素结合而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2、制度化的教育: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 标志: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 制度化教育的特征:

①对入学资格有严格的要求; ②明确的修业年限:

11 ③规范的教学组织; ④整体一贯的课程设置; ⑤严格的管理制度: ⑥专业化的教育人员: ⑦具有固定的教学场所。

3、非制度化的教育

指出了制度化教育的弊端,但又不是对制度化教育的全盘否定。推崇“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库姆斯等人的非正规教育 伊里奇:非学校化观念

构建学习化社会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

(三)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四)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

1、我国当前的学制是由单轨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规定了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的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 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育人为本(根本要求) 改革创新(动力)

促进公平(基本教育政策) 提高质量(核心任务)

“两基本、一进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第四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课程的概念

“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广义的课程: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特指一门学科 我们所研究的课程是广义的课程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二、课程的类型

(一)从课程的组织方式来划分:分科课程、综合课程与活动课程

综合课程:是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

活动课程: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是为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二)从对学生的学习要求的角度来划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三)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来划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决策过程。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起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四)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如师生关系、校风、学风等。隐性课程是伴随着显性课程而生的,没有显性课程就没有隐性课程。计划性是区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主要标志。

三、课程理论流派

(一)学科中心课程论

是最早出现、影响最广的课程理论。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和布鲁纳等是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要素主义、结构主义是其代表理论。

(二)活动中心课程论 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

(三)社会中心课程论 代表人物:

社会改造主义:布拉梅尔德 批判理论:金蒂斯、布迪厄

四、课程内容(需重点把握)

(一)课程计划

1、概念:

课程计划,又称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是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学校安排整个课程检查、衡量学校工作和质量的基本依据。

2、课程计划的组成

主要包括课程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以及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课程设置是制定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

3、课程计划的作用

是指导和规定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

补充: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二)课程标准

1、课程标准的含义: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学科的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

2、课程标准的结构

第一部分是前言,包括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等。 第二部分是课程目标,这是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包括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第三部分是课程内容,是具体的知识内容要点。

第四部分是实施建议,包括教材编写的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

3、课程标准的作用: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对教师工作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三)教材

又称教科书,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教材的编排一般采用螺旋式上升和直线式编写两种基本形式。

教材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故人们常把教科书与讲义简称为教材。

13 教材的作用:

1、教材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同时,也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做作业。教材是进一步扩大知识领域的基础,所以要教会学生如何有效地使用教材,发挥教材的最大作用。

2、教材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熟练掌握教材内容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

四、课程开发

(一)课程开发的概念

是指通过社会和学习者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在根据这一目标选择某一个学科的教育内容和相关的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评价、修订,以最终达到课程目标的整个工作过程。

课程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要求,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也就是说,社会、知识、儿童是影响学校课程开发的三大因素。

(二)课程开发的模式

1、目标模式:泰勒

2、过程模式:斯腾豪斯

3、情境模式:劳顿的文化分析理论

五、课程评价

1、目标评价模式

首先由被称为“当代课程评价之父”的美国课程评价专家泰勒提出,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

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由美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斯克里文提出。他认为,评价者应该注意到的是课程计划的实际效应,而不是其预期的效应。

3、CIPP评价模式

是指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的缩写

4、CSE评价模式

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一)基本理念

1、三维目标观:即教学的目标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价值观三维目标

2、综合课程观:课程的设置更加综合,体现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培养学生综合的视角和综合的能力。

3、内容联系观: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已有的经验相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使学习更有意义。

4、学习方式观: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5、发展评价观: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通过评价促进学习的作用,而不是检查验收的作用。

6、校本发展观: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发校本课程,增强学生的选择性,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特色发展。

(二)核心理念

14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1、关注每一位学生

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用“心”施教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甑别和选拨的功能。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

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情况

(一)课程结构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二)课程内容

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体现出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教材管理由“国编制”转变“国审制”,教材呈现方式多样化

(三)课程实施

1、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2、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和探究

3、教师观方面: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4、教学行为方面: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在对待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四)课程管理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

(五)课程评价

在教师评价方面,打破唯“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打破关注教师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补充:我国小学课程设计的原则:

1、高度的科学性和高度的思想性相统一;

2、要以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为最终目的;

3、要适合小学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第五节

教师专业发展

补充: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除了我国宪法和法律所赋予公民的一般权利和义务,教师还具有其职业特有的权利和义务。

(一)教师享有的权利

教师的权利是指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教师享有的与其职务相关的权益。依据《教师法》的规定,我国教师享有以下权利:

1.教育教学权。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这是教师的最基本权利。

2.科学研究权。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管理学生权。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4.薪资休假权。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5.民主管理权。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进修培训权。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二)教师承担的义务

教师的义务是指法律规定的教师依法承担的与其职业职务相关联的责任。依据《教师法》的规定,我国教师承担以下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含义

教师由一名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发展过程。包括两方面: 一是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过程,教师通过自身反省和反思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态度上实现个人成长。

二是促使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即外力促使教师提升的过程。

答案二:所谓教师专业发展,是指一个人历经职前师资培育阶段,到在职教师阶段,直到离开教职为止,在整个教职生涯过程中,都必须持续学习与研究,不断地发展专业内涵,以逐渐迈向专业成熟的境界。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

1、漫长性

2、生长性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一)专业理念

包括:专业态度、教育理念、专业道德

(二)专业知识 包括:

本体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等。

条件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等。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灵活完成教学实践活动所具备的知识,如一般教学法知识。 文化知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知识。

(三)专业能力

1、教学设计能力

2、教学语言能力

3、教育教学交往能力

4、组织和调控课堂的能力

5、教育研究能力

“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提高即收获”是中小学教师最常用的研究模式。

6、创新能力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时:“学生是否喜欢”“同事如何看我”“领导觉得我干得咋样”等等

2、关注情境阶段

关注如何上好每一堂课的内容,关心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

3、关注学生阶段

考虑学生个别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

能否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路径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是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

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3、进行专门的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

波斯纳的教师成长公示:经验+反思=成长 科顿等人:教师反思框架

布鲁巴奇:四种反思的方法

(1)反思日记。在一天教学工作结束后,要求教师写下自己的经验,并以其指导教师共同分析。

(2)详细描述。教师相互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描述他们所看到的情景,教师们对此进

17 行讨论分析。

(3)交流讨论。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聚集在一起,首先提出课堂上发生的问题。然后共同讨论解决的方法,最后得到的方案为所有教师及合作学校所共享。

(4)行动研究。为弄明白课堂上遇到的问题的实质,探索用以改进教学的行动方案,教师以及研究者用以进行调查和实验研究,它不是研究者由外部进行的、旨在探索普遍法则的研究,而是直接着眼于教学实践的改进。

代表人物:库尔勒 ·勒温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策略 (1)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2)注重对教师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3)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

(4)鼓励教师身体力行,知行统一; (5)促进科研,发展教师的批判思维; (6)加强自我教育,形成反思意识。

第六节

教育科学研究

一、教育科学研究的分类

1、研究的功能可分为:发展性研究、评价性研究和预测性研究。

2、按研究的目的可分为: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

1、确定研究课题—教育科学研究的第一歩

2、查阅文献与阅读文献

3、提出研究假设

4、制定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方案

5、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

6、作出结论

7、撰写成文

三、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一)教育观察法

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做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使用广泛的基本的研究方法。

(二)教育调查法

是研究者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的研究方法。

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三)教育实验法

自然情境中的实验和实验室中的实验等

前实验:是指实验中缺乏清晰的假设,缺乏控制无关因子的措施,一般不设对照组,干扰因素较多,内外效度较差的实验。

准实验:是指在现成的教学班级内进行的假设,没有随机分派被试,不能完全控制误 18 差的来源,只能尽量减少误差的实验。

真实验:指随机分派被试,完全控制无关因子,内外效度都很高的实验。

(四)教育行动研究法

是指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自主进行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的研究方法,他强调研究与活动一体化,使教师从工作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

凯米斯提出教育行动研究由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四个基本步骤组成。

(五)教育叙事法

是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教师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

类型:教学叙事 生活叙事 自传叙事

(六)个案法

(七)历史法

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客观的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八)比较法

第二章

学生指导 第一节

心理学基础知识

1879年威廉·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成为全世界心理学学生的“圣地”,标志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学(英文名称Psychology)的正式定义是: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

19 桑代克:使教育心理学从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智商是智力年龄被生理年龄被生理年龄相除而得出的商数。智商的计算公式如下:IQ=MA÷C.A×100,智商表示人的聪明程度.智商越高,表示越聪明。 生理年龄指的是儿童出生后的实际年龄、智力年龄或心理年龄是根据智力测量测出的年龄。

通常人们对智力水平高低进行下列分类:智商140以上者称为天才,智商120-140为最优秀,100、

110、120为优秀,90-100为常才,80-90为次正常,70-80为临界正常,60-70为轻度智力落后,50-60为愚鲁,20-25为痴鲁,25以下为白痴。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结构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记忆

情感过程---情感、情绪

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价值观、世界观(小学生主要表现为理想、信念、价值观)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

二、认知过程

(一)感觉

1、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一种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知的起点,是一切知识和经验的基础,是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2、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感觉能力,也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通常,感受性是通过感觉阈限来测量,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感觉阈限越大,感受能力越差。

(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绝对感受性是指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2)差别感觉阈限与差别感受性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做差别感觉阈限,又称最小可觉差。 在感觉上,能察觉出两个同类别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的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3、感觉的特性

(1)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嗅觉:“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温度觉:手放在温水里,开始觉得热,慢慢就不觉得热了。

视觉: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现象。如从光照的室外走入电影院,或夜晚由明亮的室内走到室外等。

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现象。

(2)感觉对比

①同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同时对比。

马赫带现象:明暗相邻的边界上,看起来亮处更亮,暗处更暗。 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了。

20 ②继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继时对比。

如,吃完苦药后再吃糖觉得更甜

从冷水里出来后再到稍热一点的水里觉得热水更热了。 (3)感觉后象

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叫感觉后象,也叫感觉后效。 电灯灭了,你眼睛里还会看到亮着的灯泡的形状; 声音停止后,你耳朵里还有这个声音的余音在

感觉后象分为:正后象和负后象,正负后象可以相互转换,后象的持续时间与刺激的强度成正比。

(4)感觉的相互补偿

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缺失后可以通过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补偿。如盲人的听觉灵敏。

(5)联觉

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如红色看起来觉得温暖等。

(二)知觉

1、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是各种感觉器官协同活动的结果,并受人的知识经验和态度的制约。

2、知觉的种类 (1)空间知觉

(2)时间知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3)运动知觉

真动知觉:是指观察者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的实际运动连续刺激视网膜所产生的物体在运动的知觉。

似动知觉:是指实际不动的静止之物,很快地相继刺激视网膜所产生的物体在运动的知觉。

诱动知觉:是指实际不懂的静止之物因周围其他物体的运动而看上去在运动的知觉。 自主运动知觉:是指缺乏外在参照物的情况下,把静止的对象视为运动的一种幻觉。 (4)错觉和幻觉

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不正确的知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情况 幻觉是在没有外界刺激物的情况下出现的虚幻知觉。

3、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理解性 (2)知觉的选择性

是指人们根据当前的需要,对客观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 ①刺激物的绝对强度 ②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 ③对象的活动性

④刺激物的新颖性、奇特性 (3)知觉的整体性

21 是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一个整体的过程。

(4)知觉的恒常性

是指人的直觉映像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相对稳定特性的过程。

(三)注意

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征,也是人们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完成各种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的重要心理条件。

2、注意的分类 (1)无意注意

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无意注意无需意志努力,所以在工作、学习中可以减少脑力的消耗,避免身心过度疲劳。但这种注意是自发产生的,人们不可能通过它获得系统的知识和完成艰巨的任务。

(2)有意注意

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这种注意显示了人的心理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关系: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常常交替发生,一些简单的不重要的活动只需要无意注意,而对于复杂的重要的活动则必须要有意注意的参与。

(3)有意后注意

是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这种注意兼有两种注意的部分特点,是一种高级状态的注意,它是从事创造性劳动的必要条件。

3、注意的转移与分散

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注意的分散:分散则离开了当前的任务。

4、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的活动。 影响注意分配的因素:

①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至少有一种应是高度熟练的 ②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必须有内在联系

(四)记忆

1、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也可以说是人脑对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的过程。

2、记忆的分类

记忆按保持时间可分为:

(1)瞬时记忆:也叫感觉记忆,是极为短暂的记忆。 特点:时间极短,一般是0.25-1秒,最长不超过4-5秒。

容量较大:9-20个比特

形象鲜明

信息原始,记忆痕迹容易衰退

编码:主要依赖于信息的物理特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编码方式是图像和声像。 影响因素:模式识别;注意

22 (2)短时记忆:又叫工作记忆,贮存时间不超过1分钟 特点:时间很短:不会超过1分钟,一般是30秒左右

容量有限:一般7±2个组块

意识清晰

操作性强 易受干扰

编码: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

影响因素:觉醒状态;组块;加工深度 (3)长时记忆

又叫永久性记忆,信息在记忆中储存时间超过1分钟以上,直至几天、几周或数年,甚至终身不忘。

特点:容量无限;保存时间长久

编码:以意义编码为主,有两种方式,被称为信息的双重编码,即语义编码和表象编码。

影响因素:编码时的意识状态;加工深度 根据信息加工和存贮内容的不同: ①陈述性记忆 ②程序性记忆

3、记忆的过程

在记忆过程中,从记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1)识记

识记是记忆过程的开端,是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它具有选择性,即对信息的识记具有选择性。识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类:

①根据识记有无目的性,可以把它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依靠有意识记。

②根据识记的方法来分,可以分为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 (2)保持与遗忘 ①遗忘

遗忘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再认。 ②遗忘的曲线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以无意义音节为材料,绘制了著名的“遗忘曲线”

这条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开始之后立即开始,最初的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遗忘了。由此看出,遗忘的过程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③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④遗忘的原因

A:消退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退,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桑代克

B:干扰说: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它刺激的干扰所致。代表人物:詹金斯、达伦巴希

前摄抑制: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材料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材料对保持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C: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D:提取失败说:代表人物图尔文。

23

4、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第一,及时复习,在学习的当天进行复习第二,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第三,做到分散与集中相结合 第四,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第五,复习方法要多样化

第六,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五)言语 言语的种类:

1、对话言语—最基本的言语形式

2、独白言语

3、书面言语

4、内部言语

(六)思维

1、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况的反映。

2、思维的特征 间接性、概况性

3、思维的基本过程

包括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具体化与系统化等。 其中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也是思维的基本环节。

4、思维的基本形式

(1)概念—思维的最基本形式,是构成人类知识的最基本成分。 (2)判断 (3)推理 归纳推理 演绎推理

5、思维的种类

(1)根据发展水平不同划分 ①直观动作思维

是通过实际操作解决具体直观问题时的思维过程。离开了感知活动或动作,思维就不能进行。如儿童边数手指边算术,感知和动作中断,思维也就停止。

②具体形象思维

是人脑对表象进行的思维,具有形象性、整体性、可操作性 ③抽象逻辑思维

是用语言符号进行的思维

(2)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划分

①直觉思维: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答案做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

24 ②分析思维

(3)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划分

①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集中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或最好的答案的思维。

②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求各种答案的思维。如教学中的“一题多解”。 (4)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划分

①再造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用惯常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如用音标规律读单词等。 ②创造性思维

三特征: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5)根据思维过程的依据来划分 ①经验思维 ②理论思维

(七)观察

又叫“思维的知觉”

观察的品质:目的性、客观性、精细性、敏锐性

(八)想象的分类

1、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2、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3、幻想、理想和空想

三、情绪情感过程

(一)情绪分类

1、情绪的基本分类 (1)快乐 (2)愤怒 (3)恐惧 (4)悲哀

悲哀时带来的紧张的释放,会导致哭泣。当然,悲哀并不总是消极的,它有时能够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2、情绪状态分类(选择题) (1)心境

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散性和长期性。 (2)激情

是一种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激情具有爆发性和冲动性 (3)应激

是出乎意料的紧张和危机情况引起的情绪状态

(二)情感分类

1、道德感

2、理智感

3、美感

四、意志过程的基本阶段

1、采取决定阶段(准备阶段) (1)动机冲突

25 ①双趋冲突 ②双避冲突 ③趋避冲突 ④多重趋避冲突 (2)确定行动目的

(3)选择行动方法和制定行动计划

2、执行决定阶段

五、个性心理

(一)需要

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

(二)动机

需要---引起动机的内部条件 诱因---引起动机的外部条件

(三)兴趣 兴趣的品质

广度、中心、稳定性、效能

(四)能力

1、能力的概念

是指直接影响个体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推动能力的发展;能力制约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影响知识、技能的学习进度。

知识是认识经验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括;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必要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3、能力的分类 (1)按能力的构造 一般能力:是在不同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共同能力,是从事一切活动所必备的能力的综合,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抽象概括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等。其中抽象概括能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创造力是高级表现。

特殊能力:是指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所必备的能力的综合。 (2)根据从事的活动时创造性程度的高低 模范能力 创造能力

(3)根据能力在人一生中不同发展趋势

流体能力: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的能力。对关系的认识,类比、演绎推理能力,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等。

晶体能力:获得语言、数学等知识的能力,它决定于后天的学习和经验。

4、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1)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 (2)早期的经验

(3)教育和实践活动的影响 (4)个人勤奋的影响

(五)性格

26

1、性格的概念

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 2.、性格的结构特征 性格的态度特征 性格的意志特征 性格的情绪特征 性格的理智特征

(六)气质

1、概念: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它是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的表现。孩子刚出生时,最先表现出来的差异就是气质差异。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

2、气质类型 胆汁质 多血质 黏液质 抑郁质

(七)人格

1、人格的概念

人格是个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系统的独特的反应方式,主要是指人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

2、人格的特征 (1)独特性。“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 (2)稳定性

“江山易改,秉性难易”,这里的秉性就是人格的稳定性。 (3)整体性 (4)功能性

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当面对挫折与失败时,坚强者能发奋拼搏,懦弱者会一蹶不振,这就是人格功能的表现。

3、自我调控系统 (1)自我认知 (2)自我体验 (3)自我控制

4、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影响人格的发展方向及程度 (2)社会文化因素

决定了人格的共同性特征,它使同一社会的人在人格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3)家庭因素

①权威型:被动、依赖等 ②放纵型:任性、自私等

③民主型:活泼、自立、富于合作等

4、学校教育因素

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指导、定向的作用。

27

5、个人主观因素 社会上各种影响因素,道德要为个人接受和理解,才能转化为个体的需要、动机和兴趣,才能推动他去思考与行动。

第二节

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一般规律

一、儿童身心发展概述

(一)身心发展的概念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两大方面。

(二)影响人身心发展的理论

1、内发论

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来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决定的。

代表人物:

孟子:人之初性本善

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推动人发展的根本动因 威尔逊:强调基因复制

格赛尔:双生子爬梯实验及其成熟势力说

霍尔:遗传决定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高尔登:优生学的代表人

2、外铄论

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学校的教育等 代表人物: 荀子:性本恶 洛克:白板说 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

斯金纳:人的行为乃至人格都可以通过外在的强化或惩罚手段来加以塑造、改变、控制和矫正。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辩证唯物主义。

强调内外因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

人是能动的实践主体,没有个体的积极参与,个体的发展是不能实现的;在主客观条件大致相似的情况下,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对人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三)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环境

孟母三迁、墨子提出的“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作用:把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

3、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28 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深度和广度,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高低。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4、学校教育

(1)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原因如下:

第一,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第二,有经过专门训练的老师,相对而言效果要好;

第三,学校教育能有效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2)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对个体的发展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补充:(3)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必要条件:

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这种作用并不是自发、自然而然出现的,而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努力完成的。

1、教育目标的设计和教育活动的开展应与社会发展的方向一致;

2、学校教育活动必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能满足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3、学校教育应与家庭、社会环境等方面影响协调一致,共同开展对儿童的教育工作;

4、学校教育必须适应或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一)小学生身体发展的特点

1、骨骼

小学生的骨骼骨化尚未形成。因此,家长和教师要特别注意孩子坐、立、行、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的培养训练,养成良好的习惯,防止驼背。

2、肌肉

呈现“两早”特点:大肌肉群的发育早于小肌肉群、肌肉长度的增加早于肌肉横断面的增加。

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比较用力和动作幅度较大的动作应该避免,小肌肉运动的精确性不高。

3、神经系统

4、心脏和呼吸系统

注意不要让孩子开展过分剧烈的运动和繁重的体力劳动,以防损害心脏。

(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1、认知发展的特点 注意的发展特点:

(1)有意注意逐渐发展,无意注意仍起作用 (2)注意的范围依然有限

(3)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较差 (4)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较弱 记忆的发展特点:

(1)有意记忆逐渐增强 (2)意义记忆迅速发展 思维发展的特点:

(1)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29 小学

三、四年级是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质变时期。(2)思维的基本过程日趋完善

2、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情绪情感的丰富性、稳定性、深刻性不断增强

3、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1)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 自我意识发展的三个阶段: 生理自我:3岁左右基本成熟 社会自我:小学阶段

心理自我:是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 (2)社会性认知的发展

三、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及其教育启示。

表现:如身体的发展遵循着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从骨骼到肌肉的顺序发展。 心理的发展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由喜怒哀乐等一般情感到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复杂情感。

启示: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时,必须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级向高级的顺序,循序渐进,不能“揠苗助长”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以及教育实践中概况的“跳一跳,摘个桃”等都是个体发展顺序性的体现。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及其教育启示

教育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在教育要求上不能“一刀切”。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不平衡性:一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

二是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是不平衡的 教育启示:重视关键期和最佳期的教育

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关键期施加教育影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往往事倍功半。(奥地利著名生物学家昆拉多。洛伦兹首次提出)

新生儿与青春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两个高速发展期。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的补偿。 教育启示:教育要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注重发现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此外要培养学生自信和努力等品质。

5、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教育启示:在教育工作中发现研究个体间的差异特征,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

第三节

小学儿童的学习

一、小学生学习的特点与规律

(一)学习的概念

30 学习是个体在特别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能力或倾向上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及其过程。

变化;变化是相对持久的,这种变化是因经验的获得而产生的,学习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一种对环境的适应现象。

狭义的学习指的是学生的学习。 补充:学生学习的特殊性 (1)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

(3)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

二、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强化在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桑代克的经典实验-饿猫 桑代克迷笼 基本观点:

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再尝试”而形成的。因此,他的观点称为试误说。这是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

尝试-错误学习的规律: (1)准备律 (2)练习律

(3)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定律

2、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1)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

巴甫洛夫最早用精确的实验对条件反射做了研究。 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后天获得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先天遗传的本能

第一信号系统: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物理性的条件刺激叫做第一信号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以语言为中介的条件刺激叫做第二信号系统。 (2)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①获得与消退

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必须同时或近于同时呈现,间隔太久则难于建立联系;

条件刺激作为无条件刺激出现的信号,必须先于无条件刺激而呈现,否则也将难以建立联系。

②刺激泛化与分化

刺激的泛化: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

刺激的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泛化能使我们的学习从一种情境迁移到另一种情境,而分化则能使我们对不同的情境做出不同的恰当反应,从而避免盲目行动。

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31 基本观点

学习的实质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如果一个操作出现以后,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的概率就增加;已经通过条件作用强化了的操作,如果出现后不再有强化刺激物尾随,则该操作的概率就减弱,甚至消失。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 (1)强化

正强化(实施奖励) 负强化(撤销惩罚):逃避条件作用和回避条件作用 (2)惩罚

惩罚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3)消退

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刺激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

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基本观点

学习是指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从而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已有的行为反应得到修正的过程。他认为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

强化的三种形式:

(1)直接强化: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

(2)替代性强化: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所带来的奖励性后果而受到强化

(3)自我强化:人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强化或处罚自己。

(二)认知学习理论

认为有机体获得经验的过程,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联结,而是通过积极主动的内部信息加工活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1、苛勒的完形-顿悟学习理论(格式塔学习理论) 完形-顿悟说的基本内容

(1)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2)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蓝图)

2、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基本内容:

(1)学习是有目的的,是期望的获得

学习的目的性是人类学习区别于动物学习的主要标志。 (2)学习是对完形的认知,是形成认知地图的过程。

3、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论

布鲁纳是发现学习的创始者,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1)学习观

①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②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32 (2)教学观

①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②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A:动机原则:学生具有三种基本的内在动机—好奇内驱力、胜任内驱力、互惠内驱力 B:结构原则: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 C:程序原则 D:强化原则 ③提倡发现学习

发现学习就是让学生独立思考,提出假设,进行验证,自己发现要学习的概念、规则等知识。

4、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1)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

从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

机械学习:就是学习者并没有理解符号所代表的知识,只是依据字面上的联系,记住某些符号的词句或组合,死记硬背。

意义学习: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从学习进行的方式

接受学习:教师把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

发现学习:是指学习的内容不是以定论的形式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先从事某些心理活动,发现学习内容,然后再把这些内容与已有知识相联系。

不能错误地认为接受学习就必然是机械的,发现学习就是有意义的。无论是接受学习还是发现学习都有可能是机械的,也都有可能是有意义的,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将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已有知识进行了联系。

在学校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应以接受学习为主。 (2)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实质和条件

实质: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条件:①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

②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③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3)先行组织者策略 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起来。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思潮,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的潜能、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强调自我实现、自我选择和健康人格作为追求的目标。

1、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1)有意义学习包含四个要素:

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参与的过程,包括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 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学习中起主要作用; 学习是渗透的,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以及个人等发生变化; 学习的结果由学习者自我评价。

33 (2)主要特征 全神贯注 自动自发 全面发展 自我评估

2、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主张废除教师角色,代之以“学习的促进者:

促进学生学习关键不在教师,而是特定的心理气氛因素,促进学习的心理气氛因素有: (1)真实或真诚

(2)尊重、关注和接纳 (3)移情性理解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心理学被视为:“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创始人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后在维果斯基、奥苏伯尔、布鲁纳等的推动下进一步发展。

1、建构主义学习观 (1)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2)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3)学习的情境性

2、建构主义学生观

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3、建构主义知识观

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最终答案。

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我们并不是拿来便用,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对知识的理解只能由每个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1、探究学习

2、支架式教学

3、情境教学

4、合作学习

补充内容:教学实践中,组织合作学习的内容与契机: (1)在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2)在教学内容的易混淆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3)在思维的交锋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4)在思维的发散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5)在规律的探索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三、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

(一)能力差异 智力水平差异 智力类型差异

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智力的性别差异

(二)认知方式差异

1、认知方式的含义

34 是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认知方式。

2、认知方式的种类

(1)场独立型-场依存型

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提出场独立和场依存两个概念。

场独立型:依赖于内在标准或内在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

场依存型:依赖于外在标准或外在参照,易受周围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

(2)冲动型-反思型

冲动型: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反应非常快,但往往不够准确。学习成绩差 沉思型:有的学生虽然反应很慢,却很仔细、准确。学习成绩好 (3)辐合型-发散型

辐合型: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辐合思维的特征,表现为搜集和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最适当的唯一正确的解答。

发散型: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

(三)性格差异与教育 性格的分类:

根据个人心理活动倾向性:外倾型和内倾型 根据一个人独立或顺从的程度:独立型和顺从型

四、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

1、事物本身的特性

2、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

3、人们对事物产生的愉快情感体验

(二)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1、建立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

2、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创设问题情境

4、改进教学方法

5、依据学习结果的反馈,激发学生进一步学好的愿望

五、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学习习惯的特点

广泛性、实践性、阶段性、模仿性

(二)促进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1、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2、课堂中正确引导

3、注重激励和表扬,对学生进行正强化教育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

5、发挥家长的作用,形成家校合力

6、分层渐进,注重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7、建立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评价体系

第四节

小学德育

35

一、德育的涵义

广义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德育:学校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构成部分。

政治是方向 思想是基础 道德品质是核心 法制是保障

二、影响态度与品德发展的一般条件

(一)外部条件

1、家庭教养方式

2、社会风气

3、同伴群体

(二)内部条件

1、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2、态度定势

帮助学生形成对教师、对集体的积极的态度定势或心理准备是使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前提。

3、道德认识

三、道德发展的基本理论(重点)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

皮亚杰通过一些对偶故事的观察实验,揭示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进程,把儿童的道德分为他律道德和自律道德两种水平,把儿童的品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这时期儿童还不能把自己同外在环境区别开来,把外在环境看作是他自身的延伸。处于无律期,顾不得人我关系,而是以“自我中心”来考虑问题。

2、权威阶段(5-8岁) 也称作“他律期”。该时期的儿童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而且中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对错。有人称该时期为道德现实主义或他律的道德。

3、可逆性阶段(8-10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已不把准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作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同伴间可逆关系的出现,标志着品德由他律开始进入自律阶段。这一时期也称为自律期或自主期,道德发展到这一阶段,不再无条件地服从权威。有人称该时期为道德相对主义或合作的道德。

4、公正阶段(10-12岁)

公正观念出现,开始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

(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科尔伯格编制“道德两难故事”作为儿童道德判读的工具。 揭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前习俗水平

该水平儿童的道德观念的特点是纯外在的。他们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 36 物规定的行为准则。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 阶段1: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好是坏及严重程度,他们还没有真正的道德概念。 阶段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他们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

科尔伯格认为,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和许多犯罪的青少年在道德认识上都处于前习俗水平。

2、习俗水平

处于这一水平的儿童,能够着眼于社会的希望与要求,并以社会成员的角度思考道德问题,已经开始意识到个体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的准则,能够了解社会规范,并遵守和执行社会规范。规则已被内化,按规则行动被认为是正确的。

阶段3: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 处于该阶段的儿童,个体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他们认为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或被人赞赏的行为。 阶段4: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

处于该阶段的儿童其道德价值以服从权威为导向,他们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懂法。认为准则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因此,应当遵循权威和有关规范去行动。

科尔伯格认为大多数青少年和成人的道德认识处于习俗水平。

3、后习俗水平

这一道德水平的人,其道德判断已超出世俗的法律和权威的标准,有了更普遍的认识,想到的是人类的正义和个人的尊严,并已将此内化为自己内部的道德命令。 阶段5: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认为法律和规范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他们看中法律的效力,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维持公正,但同时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 ,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

阶段6: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

这是进行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表现为能以公正、平等、尊严这些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认为人类普遍的道义高于一切。

科尔伯格认为后习俗水平一般要到20岁以后才能出现,而且只有少数人能达到。

四、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重点)

(一)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1、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

道德认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包括道德知识和道德判断两个方面。 道德情感: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 道德意志:是调节道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

2、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

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德育具体实施过程,有具有多种开端,这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导之以行开始,或动之以情,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的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的 37 矛盾,其实质是社会矛盾在德育过程中反映。

1、学生思想品德的任何变化,都必须依赖学生个体的心理活动

2、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实质上是对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综合过程

3、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实际上也是他们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

(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过程,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1、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基础

2、学生在活动与交往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1、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德育过程中,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训练、积累才能实现。

2、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世界观尚未形成,思想很不稳定。学生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反复是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这种现象,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在反复中逐步前进。

3、德育过程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

长期、反复、渐进性特点要求教育者必须持之以恒、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思想行为的反复,善于反复抓,抓反复,引导学生在反复中不断前进。

五、小学道德原则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它反映德育过程的规律性,是对德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一)导向性原则

1、含义

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2、贯彻要求 基本要求: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二)疏导原则

1、基本含义

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2、贯彻要求

(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三)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1、基本含义

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2、贯彻要求

(1)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38 (2)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

(3)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地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

(四)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1、基本含义

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2、贯彻要求

(1)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2)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德育网络

(3)处理好衔接工作,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制度化、连续性、系统性

(五)因材施教原则

1、基本含义

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我国孔子“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了解学生的有效方法,并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育。

2、贯彻要求

(1)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2)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补充德育原则:

(六)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七)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六、小学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小学德育的途径

1、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2、课外、校外活动

3、劳动

4、少先队活动

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

6、班主任工作

班级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教育系统的主导力量。

班级是学校的基层单位,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其一项重要任务。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工作的教师,他的基本任务是教好学生,对学生进行教育是他的一项重要职责和任务。

(二)小学德育方法

1、说理教育法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包括语言说服和事实说服。

2、榜样示范法

这是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 39 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运用要求: 选好榜样

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

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3、陶冶教育法

又称情感陶冶法,它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 运用要求: 创设良好的情境 与启发说服相结合

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4、指导实践法

让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练和考验,以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方法。

5、品德修养指导法

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

6、品德评价法

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 评比要发扬民主。

此外,小学的德育方法还有角色扮演法、情境体验法、合作学习法、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等。

七、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特点

(1)对道德知识的理解,从比较肤浅、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准确的、本质的理解。但是整个小学阶段,这种理解的具体性强,概括性较差。如分不清“勇敢”和“冒险”、“谨慎”和“胆怯”等。

(2)在道德品质的判断方面,小学生从只是注意行为的效果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关系。

(3)在道德原则的掌握上,从简单依赖于社会的、他人的规则,逐步过渡到受内心的道德原则制约。

(4)从道德行为的发展来看,在小学阶段,儿童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言行基本上是协调一致的,但年龄越小,言行越一致;随着年龄的增长,言行脱节、能说不会做的现象便会出现。这种言行脱节的现象在小学生身上出现是正常的,是需要教育者理解和加强辅导的问题。一般认为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较复杂,主要有:模仿的倾向,出于无意,成人的要求不一致,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做事、控制自己的能力差。

我国学者研究认为,小学阶段道德品质发展的质变时期,即品质发展的“关键年龄”,大概出现在三年级下学期前后,这是加强辅导和促进发展的关键阶段。

第五节

美育

一、美育概述

1、概念: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 40 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美育的发展

最早提出系统的美育思想的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快乐教育”思想渊源:《诗艺》 孔子:最早提出“比德”思想

席勒:首先提出美育这一概念,建立了独立的研究理论 梁启超:首次提出“趣味教育”

王国维:第一个把美育概念引入中国并对美育的独特性质和独立地位作了进一步阐发的思想家。

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

二、美育的任务

1、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2、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3、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4、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

三、美育的内容

1、形式教育

2、理想教育

3、艺术教育

第六节

小学生安全与心理健康教育

一、小学儿童的安全防范常识

小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用电安全、消防安全、校园安全和交通安全。

(一)小学儿童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

1、小学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 (1)流行性感冒

加强锻炼,流行期避免去公共场所,教室要消毒、通风等。 (2)病毒性乙肝

管理传染源,发病后立即隔离 切断传染途径

预防接种和中药预防的方式保护易感人群 (3)细菌性痢疾 关键是切断传染源

患病后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勿食牛奶和油腻食物 (4)沙眼

重点是做好群防群治

2、小学儿童其他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 (1)缺铁性贫血 (2)龋齿 (3)腹泻 (4)近视 (5)肥胖症

(6)颈椎弯曲异常

(二)小学儿童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41

1、中暑

将病人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让病人躺下,但头部不要垫高。让后解开病人衣领,用浸湿毛巾敷在其头部,再服用一些仁丹或十滴水等药物。

较严重者:用冰块或冰棒敷其额头、腋下,用凉水反复擦身。 昏迷者要及时送医

2、溺水

清除口鼻内的淤泥、杂草等,以确保呼吸畅通;迅速倒水;使溺水者俯卧,腰部垫高,头部下垂,用手压其背部。倒背、人工呼吸

3、电击 切断电源

4、烫伤和烧伤

不要急于脱去贴身单薄的衣服,应立即用大量冷水冲淋烫烧伤部位,等冷却后再脱去衣物。

若伤势较轻,可用红花油或紫草油等涂抹,并保持干燥。

5、骨折

先止血在固定

6、中毒 先清除毒物

7、常见外伤(P130) (1)擦伤 (2)刺伤 (3)扭伤 (4)割伤

二、小学儿童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至少包括了两层含义: 一是无心理疾病

二是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力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二)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

1、多动症

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冲动行为

2、焦虑症

3、学习困难综合症

4、强迫症

5、厌学症

三、心理评估的方法

1、会谈法

2、观察法

(1)项目检核表 (2)评定量表

(3)轶事记录:是教师对学生观察后,及时对所观察到的重要事实,以叙述性文字所作的一种简明的记录。

42

3、自述法

4、调查法

5、心理测验

四、小学生心理辅导

(一)心理辅导概述

1、心理辅导的目标

(1)学会调适—基本目标 (2)寻求发展

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的实质,在于促进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关键在于形成。

2、心理辅导的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 (2)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的内容

(4)结合班级少先队活动开展心理辅导教育 (5)开展面向个别学生的心理辅导或咨询 (6)开展小组辅导

(7)进行对学生家庭的心理辅导教育 补充:

(三)小学生心理辅导的特点

1、小学生心理辅导以身心发育正常的小学生为对象,面向全体小学生,以全面提高其心理素质为目的和重点,而不在于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2、在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的过程中,也要向小学生适当地介绍和普及有关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但憋蕴点不在于学科理论的系统讲授,就是说,不能把小学生心理辅导作为一门学科理论的知识体系来讲授。

3、小学生心理辅导是一种新型的、平等的、建设性的合作关系。尽管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也要体现教育性的原则,但辅导者与辅导对象之间并非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也不同于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因而在小学生心理辅导过程中,一般不提批评意见,不搞泛泛地说教,不可以不负责任地出主意,更不能把自己的观点、看法和意见强加于人,而只能通过平等的、民主的、讨论的方式帮助、鼓励、启发和引导小学生面对现实,自己思考,自己去分析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任何包办代替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四)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基本内容

小学生心理辅导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化,其中心和主旨是面向全体小学生,旨在全面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包括良好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形成和发展,提高心理素质。因而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的内容是多方面、全方位的。

1.学校生活的心理适应辅导

2.学习心理辅导

3.智能辅导

4.情感和意志辅导

5.个性心理辅导

6.日常生活中的心理辅导

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心理辅导主要包括社会交往辅导、休闲辅导、消费辅导和常识性的生活技能辅导。

(二)常用的心理辅导方法 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1、强化法,即正激励

如学生上课不敢发言,一旦发言老师立即表扬和肯定

43

2、代币奖励法

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旗、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当学生做出教师所期待的良好行为后,教师发给数量相当的代币作为强化物。学生用代币可以兑换有实际价值的奖励物或活动。

3、行为塑造法

行为塑造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

4、示范法

观察、模仿教师呈示的范例,是学生社会行为学习的重要方式。

5、暂时隔离法

6、自我控制法

是让当事人自己运用学习原理进行自我分析、自我监督、自我强化、自我惩罚,以改善自身行为。

7、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指通过扮演与来访学生问题有关的特定人物,将其可能出现的行为表现出来,以启发来访学生对人际关系及自我情况有所觉知的方法。

8、厌恶疗法。厌恶疗法也叫惩罚消除法,指采用惩罚性的厌恶刺激来减少或消除一些不良的行为。

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

(1)全身松弛训练:雅各布森

(2)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其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的方法。

(3)肯定性训练

第三章

班级管理

第一节

班级与班级管理

一、班级的概念

班级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的直接环境,同时也是学生实现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场所。

最早使用“班级:一词: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班级对学生成长的作用:

(1)有利于促进学生相互学习与共同成长 (2)有利于学生社会化与个性化发展

(3)有利于学生提升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二、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

(一)班级与班集体的区别

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由具体明确的奋斗目标、坚强的领导核心及良好纪律和舆论的班级学生所组成的活动共同体。班集体是班级群体的高级形式。

(二)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1、初建期:松散群体阶段

2、形成期:合作群体阶段

44 班级凝聚力开始出现,大多数学生在班集体中获得了归属感。形成期是班主任培养班级骨干的重要时期。

3、成熟期:集体阶段

有明确的、共同认可的奋斗目标 形成了坚强的核心

学生已有了较强的自我教育能力,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民主团结的风气。

(三)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1、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组成的共同活动 (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

2、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

3、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健全的规章制度

4、健康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班风:是班级中多数成员所表现出的共同理想和行为倾向,包含情绪状态、言行习惯、道德面貌等,它是经过一定时间的相互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是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

5、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三、班级管理概述

班级管理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一)班级管理的功能

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让学生学会自治自理

(二)班级管理的内容

1、班级组织的建设

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有利于教育。

2、班级日常管理

纪律管理是班级常规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

3、班级活动的管理

4、班级教育力量的管理

四、班级管理的模式

(一)常规管理

班级常规管理是建立良好班集体的基本要素。

(二)平行管理 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三)民主管理

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法。实质是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力量,使每一名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事务。

(四)目标管理

最早提出目标管理的是德鲁克

五、班级管理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

2、全面管理的原则

45

3、自主参与原则

4、教管结合原则

5、全员激励原则

6、平行管理原则

六、班级管理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

2、目标管理法

3、情境感染法

4、规范制约法

5、舆论影响法

6、心理疏导法

7、行为训练法

行为训练法是指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劳动等实践活动中,班级教育管理者运用心理学的行为改变技术对学生的错误行为进行矫正,使知行统一,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方法。

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

(1)德育工作是班级管理的首要工作。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德育工作时要有耐心,结合具体事例,引导他们认识真、假、善、恶、美、丑,让他们从中感受到心灵美,从而立志做一个具有高尚品德的人。

(2)开展各种积极向上的班级活动,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在“玩”中学。 (3)制定班级的规章制度,规范小学生的言行,培养小学生的自控能力。

(4)抓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5)树立正确的班级舆论和良好的班风,以班集体带动学生个人的发展。 (6)建立班级核心力量,发挥班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7)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在对待学生方面,要做到公平公正,赏罚分明,对学生一视同仁,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

六、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

(一)处理的原则

1、教育性原则

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要让学生受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成长为目的。

2、客观性原则

3、有效性原则

4、可接受性原则

5、冷处理原则

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保持冷静、公平、宽容的心态,那么处理事件就会顺利得多。

(二)处理方法

1、沉着冷静面对

2、机智果断应对

3、公平民主处理

4、善于总结引导

七、课堂纪律的类型

46 (1)教师促成的纪律。刚入学的小学生往往需要教师给予较多的监督和指导,需要教师为他们的学习和工作设置一个有结构的情境,即组织一个良好的集体结构。这样的“结构”就是教师促成的纪律。

(2)集体促成的纪律。从入学开始,同辈人的集体在学生社会化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他们开始对同学察言观色,以便决定应该如何思考和如何行事。

(3)任务促成的纪律。每一次任务都有其特定的纪律,有时某一项任务会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而对其他诱人的活动置之不理。

(4)自我促成的纪律。当外部的纪律控制被个体内化之后成为个体自觉的行为准则时,自律便出现了。

八、处理班级违规事件时应遵循的原则

1、要有法可依

2、态度要正确

3、要有时效性

4、要加强沟通

5、要取得家长的支持

6、要形成群体氛围

第二节

班主任

一、班主任

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和学生团队组织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桥梁。

在中国,班主任产生于20世纪初期。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中规定,小学各学级设置本科正教员一人,“通教各科目”,“任教授学生之功课,且掌所属之职务”。

二、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骨干力量

(二)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

(三)是班级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协调者

三、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八大方面)

(一)小学班主任的常规管理

1、了解学生

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1)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个体; 班主任对学生个体的了解包括: 个体的思想品德 个体的学习个体的身体状况 个体的心理 个体的家庭

(2)了解和研究学生群体;

(3)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 方法:通过阅读学生的有关材料来了解学生;通过对学生本人或知情者的调查访问;

47 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

2、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确立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3、建立学生档案

4、班会活动

5、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6、操行评定

班主任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小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小学生一个学期内的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与评价。

7、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二)个别教育工作

1、先进生的教育

严格要求,防止自满

不断激励,弥补挫折

消除嫉妒,公平竞争

发挥优势,全班进步

2、后进生的教育(重点)

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 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提供范例,增强是非观念

根据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

第三节

班级活动

一、班级活动的特点

自愿性、差异性、广泛性、自主性、灵活性

二、班级活动的功能

1、满足交往功能

2、学习发展功能

3、个性发展功能

4、班集体建设功能

5、班主任专业提升功能

三、班级活动的类型

(一)日常性班级活动

1、班队会活动

2、班级晨会活动

晨会有校级和班级之分:

校级晨会:升旗仪式、专题讲话或少先队广播 班级晨会:晨间谈话或时事教育

3、执勤活动

48

4、班级自办报刊等舆论宣传活动

(二)阶段性班级活动

1、工作型活动

2、竞赛型活动

第四节

班队活动的类型与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1986年公布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初稿)》中,第一次把课外活动正式列入总计划。

一、班队活动的类型

1、主题教育

2、班队活动

3、班队文艺活动

4、班队体育活动

5、班队科技活动

6、班队劳动

7、班队游戏活动

8、少先队活动 (1)教育性 (2)自主性 (3)组织性 (4)趣味性 (5)实践性 (6)创造性

二、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1、个人活动

2、小组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3、群众性活动

三、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2、活动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四、小学课外活动的内容。

(1)思想教育活动

思想教育活动的具体内容包括时事政治教育、优良传统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文明礼貌和行为规范教育等。它一般是结合国家重大节日、纪念日和国内外大事件组织学生开展的各项活动,如英雄人物报告会、慰问革命前辈、祭扫烈士墓、瞻仰名人故居等。这些有意义的活动可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的认识水平,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2)科学技术活动

学校可以根据实际的办学条件和社会资源,举办各种科普知识讲座、参观科技展览、组织各种科技小组活动,组织“小发明”、“小制作”活动等。这些活动能够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开发小学生的智力,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才 49 能。

(3)文艺活动

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文艺爱好和兴趣,开展一些诸如文学写作、朗诵、戏剧、音乐、舞蹈、美术、书法、刺绣和创作表演等活动。这些活动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特长,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有一定特长的人才。

(4)体育活动

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学校可以适当组织一些诸如各种球类、田径、体操、武术、游泳、爬山、滑冰、棋类等方面的训练和竞赛活动。这样的活动既可以发展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增强学生体质,又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团结互助的品德,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发现和培养有体育特长的人才。

(5)社会公益活动

社会公益活动是学校组织的一种直接服务于社会公益事业的义务和志愿服务劳动,如拥军优属,慰问、照顾孤寡老人、残疾人,维护交通秩序,公共场所卫生清扫等。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关心集体和他人以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品德,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还可以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

五、小学课外活动的教育意义

(1)小学课外活动是提高小学生知识和技能,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2)课外活动有利于发展小学生的个性特长,为各类专门人才的成才打好基础

(3)课外活动可以丰富小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第四章

学科知识 第一节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1、语文课程的定位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3、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九年课外阅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4、识字与写字

1-2年级:识字1600-1800,其中800-1000会写,阅读不少于5万字 3-4年级:识字:2500,其中2000会写,阅读不少于40万字 5-6年级:识字3000,其中2500会写,阅读不少于100万字

第二节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1、定位:体现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2、总体目标: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

3、内容目标: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际与综合应用

4、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5、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做好预设,过程中及时把握、因势利导、适时调整预案。

第五章

教学设计

50

第20篇: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主观题汇总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简答题汇总

第一章 教育基础

第一节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

1.小学教育的特点

小学教育的特点包括:(1)教育对象具有特殊性;(2)小学教育的义务性;(3)小学教育的基础性;(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第三节教育学基础知识

2.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个要素。这三个基本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教育具有继承性。(2)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4.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表现为:(1)阶级性;(2)道统性;(3)专制性;(4)刻板性;(5)象征性;(6)宗教性。

5.简述学校产生的基本条件。【2015下】

(1)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能为社会提供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社会上有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和体力劳动专门从事教与学的活动。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有了明显的分工,出现了专门从事科学文化活动知识分子,使人类间接经验有了相当数量和程度的积累,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教学内容。

(3)文字的出现,有了记载和传递间接经验的工具,使教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6.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7.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者受教育权;(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可以促进民主;(3)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8.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2015上】 (1)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2)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3)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4)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9.教育对文化的促进作用。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10.教育对文化关系的特殊性。

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1)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2)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11.教育目的的作用

教育目的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评价作用。 12.教育目的的影响因素

(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13.简述我国教育的基本精神。【2014上】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4)教育目的实现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4.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6)素质教育要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各个方面。 15.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

我国当前教育事业改革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教育事业改革的战略目标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16.现代学制的类型

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分支型学制。 17.影响教育制度的因素(制定教育制度的依据)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第四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8.简述课程计划的含义和内容

含义: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内容: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号,学周安排等。 19.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20.新课程改革对课程类型的调整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2)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3)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21.简述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2013下】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22.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简述你对这三种学习方法的理解。【2013上】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和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即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或不情愿地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探究学习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分高,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23.新课程改革要求的老师角色有哪些

(1)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教师应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教师应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24.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教学行为有哪些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25.简述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评价理念。

(1)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2)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发展。(3)建立和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较适宜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第五节教师专业发展

26.教师劳动的特点

(1)复杂性;(2)创造性;(3)主体性和示范性;(4)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5)长期性和间接性;(6)系统性。 27.教师的专业理念包括哪些方面内容 教师的专业理念包括专业态度、教育理念和专业道德三个方面的内容。 28.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哪些方面内容

(1)本体性知识,指的是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2)条件性知识,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3)实践性知识,指教师灵活完成教学实践活动所具备的知识;(4)文化知识,指教师满足学生基本知识需求应有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知识。

29.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开展微格教学;(3)进行专门训练;(4)反思教学经验。

30.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注(试行)》所提出的基本理念。【2015下】

《小学教师专业标注(试行)》所提出的基本理念包括:(1)师德为先。(2)学生为本。(3)能力为重。(4)终身学习。。

31.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注(试行)》中“师德为先”。

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32.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注(试行)》中“学生为本”。【2016上】

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和健康快乐成长。 33.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注(试行)》中“能力为重”。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34.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注(试行)》中“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第六节教育科学研究

35.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1)确定研究课题;(2)查阅文献与阅读文献;(3)提出研究假设;(4)制定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方案;(5)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6)作出结论;(7)撰写成文。 36.简述教育研究中文献检索的基本要求。【2014下】

(1)全面性,放宽视野,检索内容客观全面。(2)准确性,检索过程要认真细致。(3)勤于积累,检索方法要多样化,建立个人资料库。(4)善于思考,用创造性思维综合分析文献内容。

37.简述教育报告的一般结构。【2013上】

教育报告的一般结构包括报告的题目、引言、正文、结论以及参考资料和附录。题目是指报告的标题或者课题名称;引言往往简明扼要地说明目的、背景、价值和意义;正文是报告的主体部分,一般要求客观、真实地对研究材料和数据进行分析;结论就是针对问题给出的相应答案;参考资料和附录是对报告中所引用的资料注明出处来源。

第二章 学生指导

第一节心理学基础知识

38.简述知觉的一般特性。【2015下】

知觉的一般特性包括:(1)选择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觉的选择性。其中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对象,未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背景。(2) 整体性。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的。人在知觉时,并是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感知为统一的整体。(3) 理解性。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知觉对象的特征。(4)恒常性。在不同的物理环境中,从不同的角度、距离知觉某一熟知的物体时,虽然该知觉对象的物理属性(大小、形状、明度、颜色等)受环境情况的影响而有所改变,但是对它的知觉却保持相对稳定性,知觉的这种特征即恒常性。 39.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1)学习教材的性质;(2)识记教材的数量和学习程度的大小;(3)记忆任务的长久性和重要性;(4)识记的方法;(5)时间因素;(6)识记者的态度。 40.如何提高记忆力?(记忆/遗忘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质量;(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41.依据遗忘规律如何合理组织复习?【2015上】

(1)及时复习,在学习的当天进行复习;(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3)做到分散与集中相结合;(4)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5)复习方法要多样化;(6)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7)掌握复习的量,坚持适度超额。

第二节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一般规律

42.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2013上】

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四个,分别是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其中,遗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等,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43.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4.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主导作用的主要表现。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回事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45.简述皮亚杰理论中 7~12 岁的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征。【2014下】

7~12 岁小学生属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的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的思维特点是:(1)思维中形成了守恒观念。(2)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可以进行简单抽象思维。(3)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只能刻板遵守规则,不敢改变。(4)思维具有可逆性。 46.简述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1)小学生情绪情感的丰富性不断扩展;(2)情绪情感的稳定性逐渐增强;(3)情绪的深刻性不断增加。

47.简述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4)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48.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规律与教育启示。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另一方面是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平衡。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告诉我们,人有其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 49.儿童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2016上】

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它不仅是自然性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

第三节小学儿童的学习

50.奥苏泊尔对学习的分类

根据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进行了分类。一个维度是学习进行的方式,可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另一个维度是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可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51.奥苏泊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实质

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

52.简述奥苏泊尔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1)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2)有意义学习的心向;(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53.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三方面 54.建构主义学生观 在学生观上,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55.建构主义知识观

在知识观上,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了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 ①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不是最终答案。②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我们并不是拿来便用,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③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较普遍的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因为这些理解只能由每个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 56.建构主义教学观

(1)了解学生,引导学生。(2)能使学生独立进行理解性的学习。 57.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启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分为:探究学习,支架式教学,情景教学和合作学习四种。(1)探究学习是通过有意义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不断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2)支架式教学是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外部支持,帮助他们完成自己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然后逐步撤去支架,让学生独立探索学习。(3)情景学习是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的基础上的教学,学生在真实任务情境中,尝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4)合作学习主要是以通过互动合作,以学习小组的基本形式,共同达成教学目标。 58.简述小学生学法指导的内容及方法。

小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主要从四方面进行:(1)学习计划的指导。要帮助学生设立目标,切合实际,留有余地,并结合实践,作出调整。(2)听课方法的指导。要引导学生注意:认真听,注意看,多动脑,主动练,做笔记和善归纳。(3)复习方法的指导。要引导学生注意回顾讲授的内容和重点,复习课本,整理笔记,通过查阅工具书或参考书,求助教师或同学以解决疑难。(4)写作业的方法指导。要引导学生注意:先复习后写作业,仔细审题,认真表述,细心检查。

59.简述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2014上】

(1)由直接兴趣逐渐向间接兴趣转化。(2)兴趣广度逐步扩大、,但缺乏中心兴趣。(3)逐渐由不稳定向稳定发展。 60.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1)建立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2)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4)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5)依据学习结果的反馈,激发学生进一步学好的愿望。 61.简述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特点。

学习习惯具有广泛性、实践性、阶段性和模仿性。 62.简述促进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1)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课堂中正确引导;(3)注重激励和表扬,对学生进行强化教育;(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5)发挥家长的作用,形成家庭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合力;(6)分层渐进,注重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7)建立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评价体系。

第四节小学道德

63.简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科尔伯格根据道德两难故事法,将道德判断发展成三种水平和六个阶段。(1)前习俗水平。前习俗水平是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是非好坏。阶段 1: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阶段 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2)习俗水平:能了解社会规范,并遵守和执行社会规范。阶段 3:寻求认可定向阶段。阶段 4: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3)后习俗水平:想到的是人类的正义和个人的尊严,并已将此内化为自己内部的道德命令。阶段 5:社会契约定向阶段。阶段 6: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 64.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2)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变化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65.简述小学德育的原则

小学德育的原则有:(1)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的原则;(6)知行统一原则;(7)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8)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66.简述如何贯彻因材施教原则

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2)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67.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2)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变化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68.简述小学德育实施的主要途径

(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2)课外、校外活动;(3)劳动;(4)少先队活动;(5)班会、校会、周会、晨会;(6)班主任工作。 69.小学德育的方法

(1)说服教育法;(2)榜样示范法;(3)陶冶教育法;(4)指导实践法;(5)品德评价法;(6)品德修养指导法。

70.榜样法的含义是什么?(材料分析题)

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方法。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榜样等。

71.在德育过程中,如何运用榜样法?(材料分析题)

在德育过程中,运用榜样法要注意: 第一,选好学习的榜样。选好榜样是学习榜样的前提。我们应根据时代需要和学生实际出发,指导他们选择好学习的榜样,获得明确前进的方向与巨大动力。

第二,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要使榜样能对学生产生力量,推动他们前进,就需要学生了解榜样。榜样人格具体、生动、形象,对学生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易于为学生所领会和模仿。

第三,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引导学生向榜样人物学习,决不能仅仅停留在故事情节的介绍上或学生一时情感的冲动上。要及时地把学生的情感、冲动引导到行动上来,把敬慕之情转化为道德行动和习惯,逐步巩固、加深这种情感。

第五节美育

第六节小学生安全与心理健康教育

72.简述小学生心理辅导常用的方法

(1)强化法;(2)代币奖励法;(3)行为塑造法;(4)示范法;(5)自我控制法;(6)惩罚法;(7)暂时隔离法。

第三章 班级管理

第一节班级与班级管理

73.简述班集体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班集体的形成一般经过一下过程:(1)组建阶段,该阶段由教师行政指挥;(2)形成阶段,该阶段涌现核心领导人物;(3)发展阶段,该阶段形成舆论班风;(4)成熟阶段,该阶段是班集体的成熟时期,体现集体特征与个性特长。 74.简述良好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一个成熟的班级体,一般具备以下特征:(1)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组成的共同活动;(2)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3)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健全的规章制度;(4)健康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5)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75.简述形成良好班风的基本措施。【2014上】

(1)发挥班主任的表率作用。(2)发挥舆论阵地的宣传作用。(3)发挥身边榜样的作用。(4)发挥任课教师和学生家长的作用。

76.简述班级突发事件处理的原则。(材料分析题)【2015上】

课堂中突发事件处理的原则:(1)教育性原则,指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要以让学生受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成长为目的;(2)客观性原则,指在处理问题时,要避免“定势思维”的影响,充分调查,了解事实的真相,公平公正地分析和处理问题,客观地对待每一个;(3)有效性原则,指处理突发事件要讲究效果;(4)可接受原则,指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要能使当事双方对处理意见或结果心悦诚服地接受,处理不能强加于人,不能流于形式;(5)冷处理原则,指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保持冷静、公平、宽容的心态,冷静地观察一段,待把问题的来龙去脉弄清楚再去处理。 77.简述班级突发事件处理的方法。【2015上】

(1)沉着冷静面对;(2)机智果断应对;(3)公平民主处理;(4)善于总结引导;(5)保证教学进度。

第二节班主任

78.简述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班主任的角色主要体现在:(1)班主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骨干力量;(2)班主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3)班主任是班级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协调者。 79.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简述小学班主任的基本素养。(材料分析题)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这种理念下要求小学班主任的基本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责任意识与移情能力;(2)学习意识与探究能力;(3)团队意识与领导能力。 80.简述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2013下】

(1)了解和研究学生。(2)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3)建立学生档案。(4)个别教育工作。(5)开展班会活动。(6)协调各种教育影响。(7)对学生进行操行评定。(8)撰写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81.简述家校联系的基本方式。【2014下】

(1)家访。由学校的教师和干部到学生家庭进行访问,一般是与家长沟通情况,交流感情,密切关系,商讨共同教育儿童、青少年的方式方法。(2)班级家长会。主要目的是是家长与班主任及学科教师直接面对面的集中沟通,交流意见或建议,增进互信理解与支持,共同为学生进一步发展协调配合。(3)家长学校。指家长在专业教师的引领指导下,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以及教育子女的方法。(4)家长沙龙。以家长为主体,以学生学习成长为中心,以教师及专家学者为咨询指导,旨在提高家长教育素养,提升教育理念,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实现以家庭教育为突破口,最终形成教育合力的一种形式。(5)家长委员会。由关心学校,关心教育事业,具有教育子女经验的家长代表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参与学校和班级的教育与管理,协调做好学生教育工作。 82.简述小学教师撰写操行评语的注意事项。【2015上】

(1)操行评语要实事求是,抓住主要问题,有针对性,能反映学生思想品德的全面表现和发展趋向。(2)操行评语要充分肯定学生进步,适当指出他们的主要缺点,指明努力方向,不可罗列现象,主次不分。(3)操行评语的文字要简眀、具体、贴切,使人一看就明白,能够接受,切忌空洞、抽象、一体化,严防用户不当,伤害学生感情,造成家长误解。 83.简述班主任的个别教育工作

班主任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就必须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根据学生的个别特点进行教育。

对先进生的教育要做到:(1)严格要求,防止自满;(2)不断激励,弥补挫折;(3)消除嫉妒,公平竞争;(4)发挥优势,全班进步。

对后进生的教育要做到:(1)关心和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2)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3)提供范例,增强是非观念;(4)根据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 对中等生的教育要做到:(1)重视对中等生的教育;(2)根据中等生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的进行个别教育;(3)给中等生创造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第三节班级活动 第四节班队活动

84.简述班队活动的基本原则

班队活动原则就是指为了保证班队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在设计、组织和开展活动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反映班队活动指导过程的客观规律。包括以下基本原则:(1)教育性原则;(2)针对性原则;(3)自主性原则;(4)多样性原则;(5)计划性原则;(6)生活化原则。

第四章 学科知识 第五章 教学设计

第三节教案设计与编写

85.小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方式有哪些?【2016上】

小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导入几种方式:(1)直接导入;(2)直观导入;(3)设疑导入;(4)趣味导入;(5)目标展示导入。

第五节小学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

86.简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1)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的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超越单一的教室空间,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培养社会服务意识,增强公民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3)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医学生活的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的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4)信息技术教育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学习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为主要特征的基本学习领域之一。

第六章 教学实施

第一节教学概述

87.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即双基教学;(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4)培养小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修改心理品质。

第二节教学过程

88.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即间接性规律;(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即发展性规律;(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即双边性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即教育性规律。

第三节教学原则与方法

89.简述我国小学教学原则。(材料分析题用到)

我国小学教学原则包括:(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2)直观性原则。(3)启发性原则。(4)巩固性原则。(5)循序渐进原则。(6)因材施教原则。(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8)量力性原则。 90.贯彻直观性原则的要求

(1)要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2)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结合;(3)要重视运用言语直观。 91.贯彻启发性原则的要求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是启发的首要问题;(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 92.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要求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93.简述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实施要求。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是启发的首要问题。(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 94.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材料分析题用到)

(1)讲授法;(2)谈话法;(3)讨论法;(4)读书指导法;(5)演示法;(6)参观法;(7)练习法;(8)实验法;(9)实习作业法;(10)实践活动法;(11)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12)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95.简述讲授法运用的基本要求。

讲授法是学校教育中教师最常采用的教学方法,运用的基本要求如下:(1)讲授既要重视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又要尽可能地与学生的认识基础发生关系。(2)讲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3)讲授应具有启发性。(4)讲授要讲究语言艺术。 96.谈话法的基本要求

(1)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2)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3)要善于启发诱导;(4)要做好归纳、小结。

第四节教学的组织形式与模式

97.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班级授课制的优点:(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学生的集体作用;(4)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班级授课制的缺点:(1)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做主,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2)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现成的知识,动手机会少,不利于培养探索精神、创造力和实践能力;(3)教学面向全班学生,强调的是统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4)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有限。

第五节课堂教学的实施

98.教学实施的环节

教学实施主要包括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以及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五个基本环节。 99.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1)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结构合理;(5)语言艺术;(6)气氛热烈;(7)板书有序;(8)态度从容。

第六节学习动机

100.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2016上】

马斯洛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由需要引起,需要系统由低级到高级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理解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共七个层次。其中,前四个层次属于匮乏性需要,后三个层次属于成长性需要。

一般情况下,当某种低层次的需要得到部分满足后,就会向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多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任何—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 101.学习动机的培养

(1)学习动机的培养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2)设置具体目标及达到的方法。(3)设置榜样。(4)培养对学习的兴趣。(5)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6)注意学生的归因倾向。 102.学习动机的激发

(1) 创设问题情镜,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教育知识与能力小学教案模板
《教育知识与能力小学教案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