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地理优秀教案模板必修一(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1-21 08:32:57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1.1地理必修一教案

1.1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数量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理解二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

3、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特征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2、讲解人口增长模式含义,借助图表案例等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分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二、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通过世界60亿人口日和中国13亿人口日图片导入第一个标题——人口的自然增长。

板书: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教师展示材料一,让学生明确自然增长数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材料一:人口出生率=出生人口/总人口 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教师讲解:当人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人口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因此,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过渡:下面我们从时间角度分析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会这样呢? 板书:

1、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引导学生读课本图1.2和图1.3,让学生分析)

教师首先让学生说出阅读地理曲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然后总结归纳: 读图名。

读各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变量(两图横坐标均表示时间,纵坐标均为相应时期人口数)。 判读图形变化特征(两图中曲线曲率的变化反映对应时段内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 思考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两图均反映不同历史时期世界人口数量增长的不同特点)。 问: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什么?

(让学生结合课本P2读图思考题,分析回答同时让学生阅读课本图1.3,在图1.2中找出图1.3所在的时段,指导学生自学P3第一段,让学生分析近100年全球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最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填写下表。) 历史 时期

农业革命前

农业革命时期

工业革命时期

20世纪以来

人口数量情况

数量少

数量较多

持续增加

数量多

人口增长情况

增长缓慢

增长加速

明显加快

空前增长

人口变化原因

人们获取食物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害水平差,人口死亡率高

生产力水平提高,食物供应稳定可靠,死亡率下降 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人们获得充足的食物,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很低

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灾害和疾病防御能力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适应性不断增强

(引入P3活动题)让学生列式计算:200000×2%=4000(人) 200000×(1+2%)10=24.38万(人) 24.38万×1.7%=4144(人)

教师提问:从以上计算结果中,你得到什么信息和启发? 学生思考回答,师生总结: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由于人口基数增大,虽然自然增长率下降,但每年人口增长的数量不一定下降。

过渡:就整个世界而言,人口的自然增长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那么在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是否相同呢? 板书:

2、人口自然增长的空间变化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3图1.4)让学生读图,思考下列问题:

(1)2000年,各大洲按人口由多到少的排序是?(亚非欧拉北美大洋洲)

(2)2000年与1950比,人口增长数由多到少的排序?(亚非拉欧北美大洋洲) (3)计算50年来各大洲人口的年平均自然增长率。(非拉亚大洋洲北美欧) (4)由此可见,世界人口数量的增长主要来自哪些大洲?(亚非拉) (5)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它们属于哪一类国家?(发展中国家)

(6)欧、北美、大洋洲的发达国家目前人口数量的增长又表现出怎样的特点呢?(增长较缓慢)

展示《世界及各大洲的人口及其自然变化(2000年)》表。 世界及各大洲的人口及其自然变化(2000年) 地区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人口(亿)

非洲

3.8 1.4 2.4 7.84

拉丁美洲

2.4 0.6 1.8 5.19

亚洲

2.2 0.8 1.4

36.83

发展中国家

2.5 0.9 1.6

48.07

大洋洲

1.8 0.7 1.1 0.33

北美

1.4 0.9 0.5 3.10

欧洲

1.0 1.1 -0.1 7.29

发达国家

1.1 1.0 0.1

11.98

全世界

2.2 0.9 1.3 60.5

过渡:发达国家人口很少,增长缓慢,会存在人口问题吗?(会),是什么问题呢?(学生回答),那么这些国家采取什么样的人口政策呢?

(让学生阅读课本P4《日本政府在全国大力推广鼓励生育的政策》) 教师补充材料

二、三

材料二现金津贴意大利新措施鼓励生育

意大利的出生率连年下降,国内人口出现负增长,为了鼓励人民多生育,意大利政府用心良苦地宣布一项新措施,就是给予生育一胎以上的家庭经济津贴。从生育二胎开始可以一次性领取由政府支出的1000欧元的津贴。

材料三战后德国人口的增长主要是靠外来移民

德国人口出生率很低,战后德国人口的增长主要是靠外来移民。在德国每年有14.5万多名婴儿的父母是外籍人或父母的一方是外籍人,占全德婴儿出生率的20%。

提问:人口增长慢的国家采取的人口政策是什么?(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 提问:人多且增长快的国家又采取什么人口政策?(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自然增长水平

人口增长特点

原因

今后变化趋势

典型国家

人口政策

发达国家

保持较低水平

增长缓慢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

比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

俄罗斯、德国、日本

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

发展中国家

水平较高

增长很快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等

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

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

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让学生阅读课本P5阅读,明确人口大国人口的增长左右着当今以及未来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使世界“60亿人口日”到来推迟了4年。成绩巨大,但依然任重道远。) 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人口的自然增长”,知道了人口的自然增长受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世界人口的数量,在整个人类历史时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总趋势,但同一地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又有不同的特;面对不同的人口形势,各国各地区会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由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引入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板书: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教师指出: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依据不同历史阶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可以划分为原始型、传统型和现代型。

板书:

1、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特点

(学生阅读课本P6图1.6。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1)图中横、纵坐标分别代表什么?

(2)横坐标仅仅表示三种人口增长模式吗? (3)自然增长率如何读取呢?

让学生结合课本P7的表1.2,思考,填写下表。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原始型

传统型

现代型

提问:三种人口增长模式分别出现在人类社会的什么阶段? 板书:

2、人口增长模式时间上的变化 (师生共同讨论,完成下表。)

提问:原始型和现代型自然增长率低的原因一样吗?为什么?

教师讲解: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和转变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生产力发展水平)转变是从死亡率还是出生率先下降开始的?(死亡率) 设问:目前在世界不同的国家(地区)生产力水平是否相同?(不同) 板书:

3、人口增长模式地区分布

(让学生阅读课文P6有关段落,分析世界两类不同国家(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分别是哪一种?整个世界又是哪一种?完成下表。) 地区

代表地区

人口增长模式 备注

发达国家

欧洲和北美

现代型

20世纪50年代后,发达国家的人口出生率不断降低,到70年代中期,以欧洲和北美为代表的发达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不足1%,人口增长模式已经引入现代型

发展中国家

亚非拉

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阶段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死亡率已经降至与发达国家相当的水平,但人口的出生率仍较高

世界

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阶段

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绝大多数

提问: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是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阶段吗?为什么?(学生回答)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人口增长模式在时间上会变化的,在空间上也有差异的。 最后分析案例1“芬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知道了人口增长模式的构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原因。通过学习,懂得了人口增长模式在时间上有变化,空间上存在差异。

推荐第2篇:高中必修一地理教案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的圈层构造,初步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组成和划分依据(有关地震波的基本知识、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情况及两个主要的不连续面)。

2.掌握地壳、地核、地幔的基本特征(界线、厚度、物理性状和物质组成等)。3.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基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读地球内部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图,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2.运用比较法学习各内部和外部圈层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教学,培养学生“本质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而现象总是表现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教育。

●教学重点

1.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结构,并能概括出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利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初步掌握读图分析技能。

●教学难点

1.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与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关系。2.地球的内部圈层。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前边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谈天”是为了“说地”,整个地球不是一个均质体,而是一个由不同物质、不同状态组成的同心圈层结构,每个圈层的成分、密度、温度等各不相同。以地心为共同球心,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两大部分。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震波:

(1)纵波(P):速度快,可在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物质中传播 (2)横波(S):速度慢,只能在固态物质中传播 [习题]①比较S与P起始速度的大小?

②S与P的变化情况?

③S与P哪个先发生速度的变化?

④地球内部哪个圈层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 [读图思考]P21

1 2.不连续面:——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界限

(1)莫霍界面:地下33千米,纵波和横波的速度均明显增加 (2)古登堡界面:地下2900千米,纵波速度明显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3.圈层划分:

(1)地壳:莫霍界面以上,由岩石构成,厚薄不一,大陆部分的平均厚度为33 km,大洋地壳的平均厚度为5~8 km,整个地壳平均厚度为17 km。地壳最厚的地方在青藏高原。

①上地壳(硅铝层):密度较小,不连续分布(洋壳中缺失)

②下地壳(硅镁层):密度较大,连续分布 (2)地幔: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

①上地幔:地面下80~400千米处有一软流层,被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 ②下地幔:温度和密度均明显增加 (3)地核:古登堡界面以下

①外核:因横波不能通过外核,所以外核部分呈液态,主要成分是铁镍等重金属元素,而液态铁的运动形成一个巨大的磁场。

②内核:因地震波速度在内核处加快,随着深度增加,压力和密度都增大,其熔点升高得比温度升得快,所以内核呈固态。

4.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称为岩石圈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2.水圈: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3.生物圈: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其核心部分集中在地面以上100米到水面以下200米的范围内。

●课堂小结

本节课以宇宙环境为题导入,由天说到地,再提到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震波为线索,引出地球内部的各个圈层,从而讲到圈层划分,最后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外部圈层。

●作业布置

完成本课相对应的课后练习,预习下节课的知识。

2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我们生活的地球,掌握了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及运用圈层结构来分析地震的能力,从而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价值观。

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没能充分调动起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多加锻炼。

推荐第3篇:高一地理必修一教学计划

高一地理必修一教学计划

肖镇铭

新的学期,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地理教学任务,特对本学期的教学定如下计划:

一、教学基本情况

高一年级其中我执教4个班。本学期高一学习的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

(一)(人教版),按课标要求,学校每周安排2.5课时,内容多时间紧,高质高效完成任务成为一大难题。现在把高中地理教学工作实施计划和进度安排作如下设计:

二、学科教学具体措施

1、从开学初起,加紧新课程理念培训,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更新思想、改进方法,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投入新学期教学。学期初根据教研组计划安排,制定统一标准,落实三步六段教学法,每位任教者都必须认真学习新课标,并逐一落实到教学之中。

2、继续严格执行集体备课制度。本学期开学后,每星期集中全备课组成员,对学案初稿进行严格审定,由主备老师对教材和教案主讲,大家集体讨论,形成一致意见,每周再增加一次集体讨论的机会,保证每一节课都形成贴近课标、符合新理念的统一学案和教案。同时积极提倡二次备课,全组统一进度,统一作业,把准教学基点,发挥个体特长,运用集体智慧,达到最佳效果。

3、坚持采用学案制度,要求每一份学案均能包含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延伸学习的基本内容,既要考虑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能反映能力的提高,既要有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引导,又能体现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每份学案均围绕下列几部分编写:课标内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知识整合、互动探究、同步检测等,不求全但求精,凡编写的每一部分内容都要做到详实、有可操作性。一节课一份预习案一份导学案,分课时备课。

4、要坚持教学的“五认真”,扣紧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40分钟效率。做好辅导工作。

5、作业安排是每份学案中的巩固案,请主讲老师编写。同步检测当堂反馈,认真讲评。课外作业是完成预习案,及时复习上节所学内容,学习组长负责检查督促。

6、虚心学习,取长补短。积极开展相互听课活动,同组成员坚持每周每人互听不少于一节课,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三、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2 课时

第二节 地球自转的意义 3 课时

第三节 地球公转的意义 3 课时

单元活动 1 课时

第二单元 从地球全层看地球

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2 课时

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4 课时

第三节 水泉河水循环 3 课时

单元活动 1 课时

第三单元 从千层作用看地球内在规律

第一节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2 课时

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 课时

第三节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2 课时

单元活动 1 课时

第四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 1 课时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

——以洪灾为例 1 课时

第三节 全球气候变化机器对人类的影响 1 课时

单元活动 1 课时 以上就是本人本学期对高中地理必修一的教学计划,欢迎各位同仁提出宝贵意见,希望我能够按照计划实施。

推荐第4篇:高一地理必修一教学计划

高一地理必修一教学计划

新的学期,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地理教学任务,特对本学期的教学定如下计划:

一、教学基本情况

高一年级有8个班级,有两位老师任教,其中我执教2个班。本学期高一学习的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

(一),按课标要求,学校每周安排三课时,内容多时间紧,高质高效完成任务成为一大难题。现在把高中地理教学工作实施计划和进度安排作如下设计:

二、学科教学具体措施

1、从开学初起,加紧新课程理念培训,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更新思想、改进方法,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投入新学期教学。学期初根据教研组计划安排,制定统一标准,落实三步六段教学法,每位任教者都必须认真学习新课标,并逐一落实到教学之中。

2、继续严格执行集体备课制度。本学期开学后,每星期日晚集中全备课组成员,对学案初稿进行严格审定,由主备老师对教材和教案主讲,大家集体讨论,形成一致意见,每周再增加一次集体讨论的机会,保证每一节课都形成贴近课标、符合新理念的统一学案和教案。同时积极提倡二次备课,全组统一进度,统一作业,把准教学基点,发挥个体特长,运用集体智慧,达到最佳效果。

3、坚持采用学案制度,要求每一份学案均能包含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延伸学习的基本内容,既要考虑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能反映能力的提高,既要有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引导,又能体现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每份学案均围绕下列几部分编写:课标内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知识整合、互动探究、同步检测等,不求全但求精,凡编写的每一部分内容都要做到详实、有可操作性。一节课一份预习案一份导学案,分课时备课。

4、要坚持教学的“五认真”,扣紧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40分钟效率。做好辅导工作。

5、作业安排是每份学案中的巩固案,请主讲老师编写。同步检测当堂反馈,认真讲评。课外作业是完成预习案,及时复习上节所学内容,学习组长负责检查督促。

6、虚心学习,取长补短。积极开展相互听课活动,同组成员坚持每周每人互听不少于一节课,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高一地理必修一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地理必修一的教学工作计划安排,主要是针对自己所教的高一各个班级进行学情分析,以及对教材的分析,明确教学目的和目标。制定高一地理必修一教学工作计划,就是为了保证教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21世纪祖国建设的接班人。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课是高中学生必修和选修的课程。学习高中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观察和理解整个世界,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高一新生虽然在初中已经学过两年的地理知识,但由于地理科目不参加中考等原因,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普遍较差,而初中地理知识又是进一步学习高中地理知识的基础,因此,高一学生会感觉地理难学,高一地理教师也会感到地理难教。

三、高一地理必修一总体教学目的

1、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自然地理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能够独立和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四、本学期教学任务 完成高中地理必修1教学。

五、教材分析 本册共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运动,以及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让学生懂得宇宙作为人类生存的地球的环境,和人类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单元“大气”主要让学生了解大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变化特点。大气是天气现象发生的载体,大气的性质和气候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气候的形成变化依赖于大气的运动变化和地球在宇宙中的自身运动特点。让学生明白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主要让学生了解陆地环境和海洋环境的地理特点。使得学生明白陆地和海洋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保护陆地和海洋环境是迫在眉睫的环境问题。

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是本学期最后一个单元也是一个总结性的单元。这个单元让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活动认识到: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环境,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的资源。如气候资源,海洋资源,陆地资源等环境资源。然而自然环境也有破坏人类活动的时候。发生一些人类暂时无法抗拒的环境灾害。比如气象灾害:台风;地质灾害:地震。人类在地理环境中应该利用好各种环境资源,同时也要预防各种环境灾害。

第五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主要讲解地理环境的地域特征和各个地区的差异性。

六、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并写好教案。

2、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运用生产和生活中 “案例”,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插图、阅读材料、活动等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布置适当的课外作业,并及时批阅、讲解作业。

4、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去认识、分析、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5、适当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上课,并补充课外知识。

希望在老师的带领下,有这样的高一地理必修一教学工作计划坐镇,每一学生都能学会地理知识,同时也希望教师自身也有一个深刻的提升。

推荐第5篇:必修一地理教学反思

我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课中

——《山地的形成》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新时代教师,正值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新课改要求我们更新教育观念、探索新的教育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平日教学中,我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情,本着“起点低一点、讲解少一点、训练精一点、落实紧一点”的原则,设计了我的课堂。下面是《山地的形成》第一课时的教学反思,我总结为以下几方面:

一、精心导入、引人入胜。

本节课主要阐述常见山地的类型、成因、特点等,与实际联系密切,因此我精心挑选图片(如五岳独尊——泰山、世界第一高山——喜马拉雅山脉、窄峡夹青天的华山、风景秀丽的黄山、叹为观止的“猫咪山”等),并制作视频播放,寓教于情于景,既给予学生直观的美的享受又凸显课堂内容,可谓一举两得、美不胜收。

二、注重衔接、一脉相承。

山地的形成是第一节内容内力作用的代表,常见的褶皱山、断块山属于地壳运动的典型地貌,而火山的形成与岩浆活动密不可分。因此在系统讲授山地前,我首先让学生思考,小组完成表格(只填第一节相关内容),完成如下:

实践证明表格形式不仅较好较快的巩固了第一节内容,而且帮助学生建立起前后内容的联系,长远看有助于学生自觉建构知识体系,因此体现了地理学科内容的连贯性和整体性。

三、模具动画、任我所用。

如果说山地美在其雄伟、险峻的外观,那么山地的骨架(地质构造或岩层形态)则晦涩难见。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地质构造(背斜、向斜、断层等),我采用模具演示,用一本厚书(每一页代表岩层,页码越大,岩层形成的年代越老)分别演示背斜及向斜的形态、受力分析、地貌类型等,并让学生前后桌两人进行演示和提问,强化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对于难度大的地形倒置成因分析,我采用启发式讲解与动画演示相结合的方式,并当堂背诵记忆,较好的破解了本节的重难点。

四、课堂活动、兴味盎然。本节课不仅理论知识繁多,而且应用范围广泛。在学以致用、“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要求下,我由浅至深设计了3个课堂活动,分别是野外判断地貌和地质构造类型、石油天然气及地下水的勘探以及隧道、大坝的选址问题,特别是隧道、大坝的选址问题,尽可能的逼近工程论证场景,将全班同学分为A、B两大组,组内分为若干小组,两大组分别论证隧道、大坝的最佳选址,最后各大组派一名工程师代表上台陈述理由,经过激烈论证,最终确定隧道在背斜修建、而大坝在向斜修建的结论。

本节课采用的多种教学手法诚然有可鉴之处,但也存在维纳斯断臂般的遗憾,即讲解褶皱山浓墨重彩,而轻描淡写了断块山,有头重脚轻之嫌;一般地形与地形倒置的成因分析,未点拨前者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而后者以外力作用为主导成因。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在教学这片广袤的天地里,吾将上下而求索,体味探索赐予的智慧与惊喜。

推荐第6篇:必修一教案

第一节 《走进化学科学》教案

【课程安排】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让学生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4.使学生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探究课例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通过对案例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1.通过化学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通过化学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介绍,激发学生的科学审美感和对微观世界的联想,激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化学审美创造力。 3.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地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教学准备】

金属镁、氧化铜粉末、活性炭、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浓盐酸、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PH试纸、酒精灯、火柴、试管、胶头滴管、玻璃片、药匙、砂纸等 多媒体教学平台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 【教学过程】

[电脑展示] Chemistry ----- What? Where? How? [引言] 通过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化学知识,面对生机勃勃、变化无穷的大自然,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物质构成了如此丰富多彩的自然界?物质是怎样形成的?物质是如何变化的?怎样才能把普通的物质转化成更有价值的物质?或许你也在思考,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化学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情景一:溶洞景观图片(其它图片可以自己收集补充)

[问题和思考] 为什么溶洞的形态会发生变化?

[师生交流与讨论]

1、有人进入溶洞搞破坏?

2、溶洞里有鬼怪出没?

3、溶洞里有使溶洞变化的物质?„„ [实验探究] 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观察现象;在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观察现象。 学生实验记录: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结论

澄清石灰水中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

结论:澄清石灰水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时有碳酸钙沉淀生成;当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时,碳酸钙又溶解生成可溶的碳酸氢钙。溶洞形状的变化就是由于溶洞中含有浓度较高的二氧化碳气体的缘故。 情景二:探空气球和飞艇 [问题与思考] 气球为什么会飞起来?气球中装的是什么?

[师生交流与思考]

1、气球中装了气体,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2、节日的气球就是用氢气来充气的,飞得很高。

3、氢气从那里可以得到,工厂还是实验室?氢气还有其它用途吗?„„

[电脑展示] 实验室制取氢气并点燃氢气;工业电解水制取氢气;氢氧焰焊接金属;工业上利用氢气制取盐酸等。

情景三:

1、行走中的列车、轮船;

2、日常使用的铁锅、铁丁以及其它铁制用品;

3、桥梁和机械设备等。(其它图片可以自己收集补充)

[师生交流与思考]

1、它们都是什么物质做成的?这些物质有什么样的性质。

2、它们从那里来,如何得到它们?

[电脑展示] 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制取单质铁,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尾气点燃处理;钢铁厂炼铁的图片和动画模拟。

[结论] 通过化学手段可以制取一些重要物质,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了它,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精彩。

[思考] 在生活中,你还知道日常生活中哪些与化学化学有关的问题?(学生回答:

1、黏结剂可以让不同物体黏结在一起。

2、摩丝、发胶、啫哩水等是我们每天都要用到的。

3、修正液对人体有害。

4、房屋装修后产生有害气体。

5、汽车尾气产生空气污染等等。[交流与谈论] 通过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以及上面的介绍,你对化学科学有了哪些认识?你能否用简短的几句话或几个词语描述一下你心中的化学? 结论:化学科学就是研究各种各样的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她具有创造性和实用性,她对于我们认识和利用物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电脑展示] 丰收的粮食、石油化工产品,漂亮的衣服、各类化妆品、电脑光碟、手提电脑、飞机等等。 [阅读与讲述]课本第2-3页内容 [板书] 第一节 走进化学科学 —、化学是创造性的、实用的科学

情景四:远古的地球、先民们生火取食、古代炼金场面、我国出土的青铜器;化学史上有名的科学家:波义耳、拉瓦锡、道尔顿、门捷列夫。(其它图片可以自己收集补充) (门捷列夫)

[电脑提示] 化学的发展简史。见附录一《化学发展简史》。强调以下:

1661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1771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 1803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 [交流与谈论]

1、二十世纪诺贝尔化学奖获奖成果。

2、我国化学家在现代化学研究中的贡献。

[阅读与讲述] 课本第3—4页内容:化学的形成和发展。(附录二我国古代化学科学的成就) [板书]

二、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情景五:由硅原子排列的两个汉字----中国,由分子构成的分子齿轮和分子马达,神州五号返回舱。

[师生交流与思考] 现代化学研究是否已经到了极点了?现代化学的地位及化学研究有那些领域?通过对化学发展史的认识,你认为应如何比较恰当来定义化学科学的内涵。 [阅读与讲述] 课本第5—6页

[结论及板书]

三、化学科学的探究空间

化学科学就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

[思考]化学科学与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研究领域十分广泛。你对化学科学研究的哪些问题感兴趣? [电脑展示] 与化学紧密相关的的一些产品和职业,如:新型药物、导电塑料、新型建筑材料、药物研制人员、化学科研人员、化学教师、化工厂工人、质检人员、环境保护工作人员、医生等。

[师生交流与思考]由学生自由发挥,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让学生开展一分钟演讲)

情景六:高中校园图片,教室、实验室、高一化学有关内容图片、高二化学有关图片、高三化学有关图片

[师生交流与思考] 高中阶段,我们将学习哪些化学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呢?我们将走过怎样的化学学习历程呢? [电脑展示和讲述] 高中新教材体系架构。 《化学必修一》、《化学必修二》

《化学与生活》: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的性质,探讨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体会化学对提高生活质量和保护环境的积极作用,形成合理使用化学品的意识。

《化学与技术》:了解化学在资源利用、材料制造、工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在更加广阔的视野下,认识化学科学与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化学反应原理》:学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认识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了解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有机化学基础》:探讨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应用,学习有机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物质结构与性质》:了解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实验化学》: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和方法,提高化学实验能力。 [板书]高中化学必修及选修科目 必修模块: 化学一 化学二

选修模块:《化学与生活》 《化学与技术》 《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 《物质结构与性质》 《实验化学》

情景七:一位思考中的学生,怎样才能学好化学?在日常的化学学习中应当如何探究化学问题?

[分组实验探究] 在所给的下列试剂瓶中,盛有少量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溶液或固体物质,根据你现有的知识如何检验?请给鉴别出来的物质分别帖上标签。所提供的实验仪器和药品如下(均未标明):金属镁、氧化铜粉末、活性炭、氢氧化钠溶液、浓盐酸、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PH试纸、酒精灯、火柴、试管、胶头滴管、玻璃片、药匙、砂纸等。教师巡视指导,收集学生探究结果,以备评价。

[师生交流与讨论] 化学探究的基本模式是什么?如何观察、思考、假说、验证、推理、判断得出结论。怎样才能学好化学 [结论及板书]化学探究的基本模式是:

提出问题→观察思考→提出假说→收集证据、验证假说→表达交流→完善证据、得出结论。 学好化学要做到:

重视化学实验的作用;重视科学方法的训练;密切联系实际;多渠道获取知识。

[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深深地感到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今天,化学已发展成为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的重要基础,成为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并且在为解决人类面临的一系列危机,如能源危机、环境危机和粮食危机等做出积极的贡献。相信大家一定特别想学好化学,也一定能学好化学,实现你的心中的梦想,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化学在人类进步中的关键作用。 【板书设计】 第一节 走进化学科学

—、化学是创造性的、实用的科学

二、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三、化学科学的探究空间

化学科学就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 高中化学必修及选修科目

必修模块: 化学一 化学二 选修模块:《化学与生活》 《化学与技术》 《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 《物质结构与性质》 《实验化学》 化学探究的基本模式是:

提出问题→观察思考→提出假说→收集证据、验证假说→表达交流→完善证据、得出结论。 学好化学要做到:重视化学实验的作用;重视科学方法的训练;密切联系实际;多渠道获取知识。 附录一: 化 学 简 史 年代 大事纪要

约50万年前 “北京猿人”已会用火

公元前8~6千年 中国(新石器时代)开始制陶器

约公元前2千年 中国已会铸铜

公元前四世纪 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提出朴素的原子论;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提出“四元素”学说

公元前140~87年 中国发明了造纸术

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一世纪 中国《本草经》成书,书中记载动物、植物、矿物、药物达365种

十世纪 中国(宋代)把火药用于制造火药箭、火球等武器

1661年 英国的波义耳在《怀疑派化学家》一书中给元素下了科学的定义 1772年 舍勒制得了氢气 1773年 舍勒制得了氧气

1777年 法国的拉瓦锡发表《燃烧概论》推翻了燃素说 1803年 英国道尔顿提出原子论

1811年 意大利的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假说 1860年 分子学说得到世界公认

1869年 俄国的门捷列夫提出了他的第一个周期表 1911年 英国的卢瑟福提出原子核模型 1934年 法国的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人工放射性 1942年 中国的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

1965年 中国科学家合成出牛胰岛素,是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 1981年 我国科学家首次人工合成完整生物活性的核糖核酸 2000年 人类基因组破译 附录二:我国古代化学成就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化学发展史上有过极其辉煌的业绩。冶金、陶瓷、酿造、造纸、火药等都是在世界上发明和应用得比较早的国家。如商代的司母戊鼎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古青铜器。

1972年在河北出土的商代铁刃青铜钺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铁器。我国古代的一些书籍中很早就有关于化学的记载。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的巨著《本草纲目》(公元1596年)中,还记载了许多有关化学鉴定的试验方法。 第二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育才中学 余长北 【课程安排】 4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主要的化学性质(钠跟水、氯气的反应),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 (2)使学生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的化学性质(氯气跟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水的反应)。 (3)进一步熟练药品的取用,加热等基础实验操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让他们体会怎样科学、合理地运用观察方法。

(2) 通过对钠跟氧气的反应及氯气性质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并认识到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

(3) 在归纳金属钠的性质及预测氯气性质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分类、比较等研究方法在学习和研究物质性质过程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1) 通过对金属钠和氯气性质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他们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 (2) 利用阅读材料《含氯化合物的漂白与消毒作用》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知识上重点、难点:金属钠和氯气的化学性质

2.方法上重点、难点:使学生初步学会以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方法在研究物质性质中的运用,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一般程序。【教学准备】

1.课堂活动记录及报告(详见教学过程) (1)活动1.2.1.1 交流•研讨: (2)活动1.2.1.2 观察•思考: 观察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钠与水反应的现象 (3)活动1.2.1.3 活动•探究 金属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 (4)活动1.2.1.4交流•研讨 (5)活动1.2.2.1 研究氯气的性质 2.将学生为4-6人小组

3.试验试剂和仪器:见课堂活动记录及报告 【教学方法】

观察、实验探究、对比法 【教学过程】

〖发放课堂活动记录及报告〗 〖引言〗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化学科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一门自然科学。认识物质的性质是化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且只有深入地研究物质的性质,才能更好地利用物质为人类生产、生活服务。例如,通过对氢气的可燃性研究,可用作绿色能源和火箭的推进剂;通过对溴化银感光性的研究,制成了感光胶卷;通过对叠氮化钠(NaN3,在强烈撞击的情况下能快速分解并产生大量氮气)性质的研究,制成了汽车安全气囊„„由此可见,研究物质的性质是十分重要的。

那么,怎样才能更科学地认识物质的性质呢?这就是本节我们要探讨的主要内容。 〖板书〗 第二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投影〗布置学生思考并填写活动表 活动1.2.1.1 交流•研讨:

1.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你认识了哪些物质?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研究它们的性质的? 2.你认为研究一种物质的性质,应该按照什么程序来进行?你能通过实例说明吗 〖小组讨论〗

〖表达与交流〗(各小组代表发言交流) 〖评价与概括〗

1.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你认识了哪些物质?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研究它们的性质的? 〖媒体展示实例〗 物质 研究它们的性质的主要方法 氧气 观察和实验法

氢气 观察和实验法

锌和铁 观察和实验法 盐酸 观察和实验法 非金属的通性 分类、比较法 金属的通性 分类、比较法 酸的通性 分类、比较法

2.你认为研究一种物质的性质,应该按照什么程序来进行?你能通过实例说明吗?(可例举氧气、铁、盐酸或二氧化碳)

观察物理性质 预测化学性质 验证或探究预测的性质 分析现象并解释 分类、比较、归纳、概括同类物质的性质

〖过渡〗通过同学们思考与交流,我们知道,研究物质的性质就应该首先把握研究的方法和程序。我们先探讨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板书〗

一、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过渡〗通过同学们交流与探讨,研究物质的性质常常运用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 〖板书〗1.观察法

(1)含义: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 〖看书 (2)内容: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物质的颜色、状

并回答〗 态,用鼻子闻物质的气味,也可以借助一些仪器来进行观察,提高观察的灵敏度。人们既在观察过程中,不仅要用感官去搜集信息,还要积极地进行思考,及时储存和处理所搜集的信息。观察要有明确而具体的目的,要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综合。 (3)实例:。

〖投影〗布置学生阅读、观察、记录并填写活动表 活动1.2.1.2 观察•思考:

观察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钠与水反应的现象 【实验目的】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掌握观察的方法;

2、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揭示物质的性质;

3、通过实验观察,认识金属钠的状态、颜色、硬度和密度的相对大小、熔点的相对高低等物理性质。

4、通过观察金属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分析金属钠的化学性质;【试剂和仪器】略 【实验内容】

1.观察盛放在试剂瓶中的金属钠。镊子将金属钠从试剂瓶中取出,用滤纸将其表面的煤油吸干,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下一小块钠(黄豆粒大小),观察钠块的切面。用小刀或玻璃片挤压豆粒状的钠(注意:金属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千万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它。)

2.向培养皿中加适量水,滴入1~2滴酚酞溶液,将切好的钠投入到水中,观察现象 【实验记录】 金属钠的物理性质

状态 颜色 硬度和密度的相对大小 延展性强弱

金属钠与水的反应 现象 分析(或结论) (1) (2) (3) (4) (5) 【交流与讨论】

1.你是如何通过观察来认识金属钠的有关物理性质?在观察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2.通过观察金属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分析金属钠的性质; 【问题思考】

1、实验中,你注意到金属钠是怎样保存的?为什么?

2、通过该实验,你对实验观察的认识有哪些提高(对比初中阶段)?形成了哪些观察的方法以及透过现象到本质的分析方法。【活动评价】

【拓展延伸】 〖课后作业〗 1.预测金属钠与盐酸的反应的现象。

2.做一做: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观察的现象并分析实验的结果。〖课件展示上述现象、分析和结论〗 略

〖概括〗通过上述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到:金属钠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熔点低、密度小、硬度小、展性好。查表或看书可知金属钠熔点为97.81。C,沸点为882.9。C;密度为0.97g•cm-3金属钠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板书〗 2Na +2H2O ====2NaOH + H2 〖过渡〗刚才我们从“观察法”的角度来认识物质的性质。在研究物质性质的过程中,往往还通过实验来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或探究物质未知的性质。 〖板书〗

2、实验法

(1)含义: 通过实验来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或探究物质未知的性质的方法。

(2)注意的问题: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压强、溶解的浓度等条件,这是因为同样的反应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会发生不同的反应。

(3)实验的步骤:在进行研究物质性质的实验前,要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实验用品和实验步骤等;实验中,要仔细研究实验现象,并做好实验记录;实验后,要写好实验报告,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4)实例

〖投影〗布置学生阅读、观察、记录并填写活动表 活动1.2.1.3 活动•探究 金属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 【实验目的】

1、学会通过实验来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或探究物质未知的性质的方法。

2、探究金属钠与氧气的反应。

3、认识条件控制在实验研究中的意义。【试剂和仪器】

金属钠,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铁圈。 【实验步骤】

1.将切好的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使其与氧气反应。2.将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使其与氧气反应。 实验记录: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结论 金属钠在空气中放置 在空气中加热金属钠

【交流与讨论】将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和将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有什么不同。 【问题思考】

1.这组实验对你有什么启示,理解实验法的意义。

2.在你做过的实验中,还有因条件改变而影响实验结果的情况吗? 【拓展延伸】 〖课后作业〗

预测:金属锂和金属钾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和产物。 【活动评价】

〖媒体展示或描述上述实验现象、分析和结论〗(略)

〖概述〗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会迅速被氧化而生成氧化钠,失去金属光泽(因此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煤油里);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

〖板书〗 4Na +O2 ==== 2Na2O 2Na +O2 ==== 2Na2O2 该实验验证了金属钠在不同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的性质。 〖板书〗

3、分类法:

在研究物质性质时,运用分类的方法,分门别类地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研究,可以总结出各类物质的通性和特性;反之,知道某物质的类别,我们就可推知该物质的一般性质。 〖板书〗

4、比较法:

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找出物质性质间的异同,认识物质性质间的内在联系,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归纳和概括。 〖投影〗布置学生阅读填写活动表 活动1.2.1.4交流•研讨

1.运用所学知识,比较金属钠与金属铁的性质。性质 相同点 不同点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2.根据所学的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预测金属可能具有哪些共同的性质? 1.在研究金属钠性质的过程中,你用到了哪些研究方法? 〖课件展示上述现象、分析和结论〗 略 〖小组讨论〗 〖表达与交流〗

〖课件展示上述现象、分析和结论〗 略 〖评价与概括〗(课件,略)

〖概述〗上面是研究物质的性质时常用的四种方法,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方法;在研究物质的某方面性质时,可能只用到一种或两种方法,但在研究物质的整体性质时却常常是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综合应用。

二、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过渡〗

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我们已经对科学探究的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其实,人们对物质性质的研究也是一种科学探究过程。研究物质性质的内容包括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质的通性和特性。那么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是怎样的呢? 〖板书〗1.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学生阅读教材、提问并归纳〗(媒体展示)

首先,要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包括物质的存在状态、颜色气味等); 第

二、要对物质的性质进行预测;

第三、设计并实施实验来验证所做的预测。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归纳出与预测相一致的性质,并对实验中所出现的特殊现象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第四、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物质的通性及特性。〖媒体展示图1-2-6,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过渡〗前面我们探讨了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和研究方法,现在我们利用其程序和方法来探究氯气的性质。 〖板书〗2。研究物质性质的案例——研究氯气的性质

〖引述〗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在工业上,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大量用于制造盐酸、有机溶剂和杀菌消毒剂等。氯气对人体有强烈的刺激性,吸入少量会刺激鼻腔和喉头黏膜并引起胸痛和咳嗽,吸入较多量时使人死亡;氯气也是大气污染物。所制取和使用氯气时要有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投影〗布置学生阅读、观察、记录并填写活动表 活动1.2.2.1 研究氯气的性质 【活动目的】

1、通过研究氯气的性质的探究活动,模拟和领会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基本程序;

2、认识氯气的物理性质

3、通过氯气与铁、铜、氢气的反应实验,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

4、培养学生实验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活动用品】

1.仪器:集气瓶 试管 水槽 坩埚钳 铁架台 胶头滴管 砂纸 2.试剂:氯气、铁丝 铜丝 氢气

【活动内容】

一、认识氯气的物理性质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取一只盛满氯气的集 气瓶,观察氯气的颜色:用手轻 轻地在瓶口煽动,使极少量的氯 气飘近鼻孔,闻氯气的气味。 〖实验2〗取一只盛满氯气的试 管,将其倒扣在水槽中,用手轻 轻摇动试管,观察现象。

【交流与讨论】

1.你知道通常从哪些方面认识物质的物理性质吗? 2.氯气的物理性质有哪些特点? 〖媒体展示上述现象、分析和结论〗 略

二、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

(一)预测氯气的性质

1、氯气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你认为它可能具有哪些化学性质?(与同类物质氧气的性质进行比较)

2、你将通过哪些实验验证你的推测? 〖媒体展示上述分析和结论〗 略

(二)实验验证过程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推断生成物 〖实验1〗用坩埚钳夹注一束铁丝,灼热后立刻放入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然后把少量的蒸馏水注入集气瓶里,用玻片盖住瓶口,振荡观察现象。

〖实验2〗在空气中点燃氢气,然后把导管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发生的现象。

〖选做实验3〗在通风柜中,用坩埚钳夹注一束铜丝,灼热后立刻放入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然后把少量的蒸馏水注入集气瓶里,用玻片盖住瓶口,振荡观察现象。 〖媒体展示上述现象、分析和结论〗 略

(三)分析、解释及结论 【交流与讨论】

1、从哪些事实证明氯气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2、根据实验现象和推断的生成物书写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课件展示上述现象、分析、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略

(四)比较、归纳 【问题思考】

1、您认为还可以选择哪些物质代替铁丝、氢气与氯气反应?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氧气、氢气等都是活泼非金属单质,它们可以和哪些类别的物质反应?

〖媒体展示上述分析和结论和化学方程式〗 (略)

三、探究氯气的特性——氯气能与水反应吗? 〖学生分小组自主活动〗 【活动目的】(学生自填)

1、

2、„„ 【活动用品】 所需仪器

(供参考:试管、胶头滴管、砂纸) 所需试剂

(供参考:氯水、镁条、石磊溶液、红纸条 硝酸银溶液) 【活动内容】 氯气能与水反应吗? 〖你的预测与假设〗:

〖你设计的实验方案〗(经老师认可后方可实施):

〖实验记录〗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结 论

〖实验验证〗氯水的漂白性:将干燥的氯气依次通过盛有干燥红纸条的集气瓶呵盛有湿润红纸条的集气瓶,观察现象。 【交流与讨论】

1、你的预测与假设、设计的实验方案以及探究的结果与预测和假设是否符合?

2、氯气可以使湿有色布条褪色,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这个事实说明了什麽?

3、氯水中有哪些物质?它具有哪些性质?在工农业生产中有何作用。

【问题思考】

1、在探究氯气性质的过程中应用了哪些研究方法?其研究的基本程序是怎样的?

2、描述氯气的物理性质,概述氯气的化学性质和特性。

〖媒体展示上述内容〗 (略) 【活动评价】 自 评 他 评 师 评

【拓展延伸】

〖提问〗根据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的事实,推论氯气是否能与碱溶液反应?若能反应,请表述其产物并书写氯气分别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媒体展示上述内容〗(略) 【知识应用——身边的化学】(学生看书第20页) 〖引述〗身边的化学 含氯化合物的漂白与消毒作用

次氯酸不仅能是有机色质退色,还能消灭细菌等。将氢气通入碱液(如NaOH溶液)可制得次氯酸盐(如次氯酸钠,NaClO)。次氯酸盐是一些漂白剂和消毒剂的有效成分,它与稀酸或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起到漂白和消毒作用。 以次氯酸盐为有效成分的漂白剂和消毒剂的有效期较短,放久了,会因分解而失去漂白与消毒功能。

二氧化氯也可用于漂白和消毒。实验证明,二氧化氯的消毒能力是等质量氢气的2.65倍。不过,由于二氧化氯价格高,目前还不能完全取代氢气用于漂白和消毒。

〖过渡〗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了物质的性质后,人们往往要探究产生相关性质的原因,这就是要涉及物质结构方面的问题,如:金属钠和氢气各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这些微粒各有什么特点?它们与金属钠或氯气的性质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仅通过一般实验是无法解决的,还需要利用模型、假说等方法进行有关研究。 〖板书〗3。化学探究过程中的模型与假说(引述)

(1)关于模型:

模型(model)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建立起来的,是对事物及其变化的简化模拟。模型一般可分为物体模型和思维模型两大类。例如,在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时经常用到的球棍模型就是一种物体模型,而在研究原子结构的过程中所建立起的各种模型则属于思维模型。

(2)关于假说:

假说(hypothesis)是以已有事实材料和科学理论为依据,面对未知事实或规律所提出的一种推测性说明。假说提出后需得到实践的证实,才能成为科学理论。道尔顿提出的原子学说起初就是一种假说,后来经过反复验证和修正,才发展成科学理论。 关于物质性质的研究知识化学研究的任务之一,除此之外,还需要通过化学研究为物质发生的各种变化寻求合理的理论解释,测定物质组成中各部分的含量,探究物质的内部结构,以及设计物质的合成方法,等等。现在,化学工作者不仅使用试管、烧杯等一般的化学仪器,而且使用许多先进的仪器来进行化学研究,使化学研究水平大为提高。 【知识拓展】 化学前沿 现代化学实验室

并非所有的化学实验都是在试管、烧杯等简单的化学仪器中完成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研究室中出现了各种先进的仪器,帮助人们完成研究任务。例如,利用色谱仪可以把某种物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而X射线仪、质谱仪、核磁共振仪等则可以帮助人们测定化学物质的结构。

计算机技术的起兴是为化学研究实验研究开辟了一个新领域——计算机化学。在这个领域里进行化学研究的人们用计算机做实验。利用速度快、储存两大的计算机和计算化学家们编制的新程序,可以计算出化学物质的结构,还可以预测未知化合物的性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计算机有着更高的期望:教会计算机按照优秀的化学家的思考方式去思考;让计算机去评估浩如烟海的反应,确定哪一个反应最适合得到某种预期的目标化合物;开发一种计算机——受控机器人系统,让它们在实验室里事实合成反应,等等。 【概括•整合】(略) 〖小结〗 略

〖作业〗 1.学完这一节内容,请你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两个维度谈谈你的收获。 2.传统的练习(略)

3.完成你的《课堂活动记录及报告》(便于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第三节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 育才中学 覃浩然 【课程安排】4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领会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基本含义。

(2)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各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会用物质的量来计量物质。

(3)掌握用物质的量浓度来表示溶液的组成,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4)学会用物质的量进行有关化学反应的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4) 通过引导学生对自己熟悉问题的分析,让他们学会怎样从中提炼总结出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5) 通过模拟科学家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感受科学家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如何分析、联想、类比、迁移、概括和总结,如何建立数学模型,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3) 通过模拟科学家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让他们享受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 (4) 通过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知识上重点、难点:物质的量的含义和应用。

2.方法上重点、难点:如何寻找、选择解决问题的途径,建立数学模型。【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探讨,完成下列表格:

假定我们有一篓面值一元的硬币,假定每一硬币的形状、体积、质量是相同的,我们通过哪些方法或途径可以知道这篓硬币的个数?

序 号 方 法 或 途 径 方法一 方法二 „„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交流、研讨]在开始今天的化学课之前,请同学们先回答我们布置的课前智力游戏:

假定我们有一篓面值一元的硬币,假定每一硬币的形状、体积、质量是相同的,我们通过哪些方法或途径可以知道这篓硬币的个数? (媒体显示)

序 号 方 法 或 途 径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方法四 方法五 方法六 方法七 方法八 „„ 直接数数

先称量出一个硬币的质量,再用硬币的总质量除以一个硬币的质量

先称量出100个硬币的质量,用硬币的总质量除以100个硬币的质量,再乘以100 先称量出一个硬币的体积,再用硬币的总体积除以一个硬币的体积

先称量出100个硬币的体积,用硬币的总体积除以100个硬币的体积,再乘以100 先测量出一个硬币的厚度,再将硬币垒起来,用硬币的总厚度除以一个硬币的厚度

先测量出100个硬币的厚度,再将硬币垒起来,用硬币的总厚度除以100个硬币的厚度,然后乘以100 用模具(比如一木板上刻有许多凹槽,每一凹槽中正好卡入10个硬币)计量(银行常用) „„

[建立模型] 我把上述方法总结为两种方法模型:直接计量和换算。前者直接获得硬币个数,后者通过引入中间物理量搭桥,换算出硬币个数。 [讲述、媒体显示]

模型一:直接计量 (方法一)

模型二:引入中间物理量换算 (方法二~方法八)

[引言] 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个化学上经常遇到的宏观物质的质量、体积与构成它的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第三节所讲述的内容。

[讲述、媒体显示]第三节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

一、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摩尔质量 [引言]首先我们来分析C + O2 == CO2 反应: [讲述、媒体显示]

C + O2 == CO2 宏观上: 12克 32克 44克 微观上: 1个C原子 一个O2分子 一个CO2分子

[联想质疑]实际生产或科学实验中,碳、氧气、二氧化碳是可称量的,固体反应原料是按照一定的质量比例、气体反应原料是按照一定的体积比例投入的,但化学反应是在碳原子与氧分子之间一个一个地进行的,碳原子、氧分子以及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分子都是难于称量的微观粒子,如何建立起宏观物质的质量、体积和其所含微观粒子数之间的联系呢?或者说已知宏观物质的质量或体积,如何求出它所含有的微粒个数?已知微粒个数,如何求出它的质量或体积? [媒体显示]

宏观物质质量、体积――――――――――――――微粒个数

[思考探究]结合前面解决一篓硬币有多少个的方法模型,请尽可能多地列举出知晓一定质量或体积的宏观物质中含有多少个微观粒子的方法或途径。(以碳粉、碳原子为例说明) (媒体显示)

序 号 方 法 或 途 径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方法四 方法五

......▼一个一个地数

▼先称量出1个微观粒子的质量,然后再用宏观物质的质量除以1个微观粒子的质量,计算出微观粒子个数。

▼先称量出由某一数目的微观粒子所组成的微粒集体的质量,然后再用宏观物质的质量除以微粒集体的质量,再乘以微粒集体所含有的微粒数,计算出碳原子个数。

▼先测量出1个微观粒子的体积,然后再用宏观物质的体积除以1个微观粒子的体积,计算出微观粒子个数。 ▼先数出1cm3宏观物质所含有的微观粒子个数,然后再根据宏观物质的总体积,计算出微观粒子个数。 ......[分析评价] 方法一可以看作是属于模型一的,直接计量;方法二~五可以看作是属于模型二的,引入中间物理量换算。微观粒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我们无法用肉眼直接看见或计数,因此,我们可以否定方法一。同样的理由,我们也可以排除方法

二、方法四。由于不同的微粒的体积不一定相同,我们没有1cm3的各种宏观物质中所含微粒的个数的现成的数据,方法五不具有普遍性,如果采用方法五求一定质量物质中所含微观粒子数,我们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但我们有现成的表示原子相对质量的相对原子量,只要我们适当确定方法三中构成微粒集体的微粒数目,使得这一微粒集体的质量是可以称量的,也许我们能够找到一条具有普遍意义的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建立模型] 根据方法三,我们把这一微观粒子集体所含微粒数目暂定为NA个,建立下列数学模型: [讲述、媒体显示] 物质所含微粒数= ×NA

[引导点拨] 如何确定这“一定数目NA”,这“一定数目NA”究竟为多少比较适宜呢?国际上规定:0.012kg12C所含碳原子数目即为NA。这样规定有什么好处?①NA个微观粒子所形成的微粒集体的质量在几克到几百克之间,质量大小适宜,便于换算,可以称量。②有利于借助原子量,确定不同种类粒子集体的质量。

[讲述、媒体显示]我们把0.012Kg12C中所含碳原子个数称作“阿伏伽德罗常数”即NA,大约为6.02×1023。 将通过方法三建立的数学模型中的NA用“阿伏伽德罗常数”代替,并作变形: [讲述、媒体显示] =

[讲述]我们把上述比值用一个特定的物理量――物质的量表示,并规定其单位为摩尔(mol),即: [讲述、媒体显示] 物质的量(mol)= =

[讲述]物质的量便是我们在建立物质的质量与其所含微粒数时所引入的新的物理量,通过它建立起了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之间的桥梁。

由上述关系式可以看出,当物质的量等于1mol时: 物质所含微粒数=阿伏伽德罗常数 物质的质量=阿伏伽德罗常数个微粒的质量 所以:1mol的物质中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个微粒; 阿伏伽德罗常数个微粒的质量即1mol物质的质量。

我们把1mol物质(即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因此: [讲述、媒体显示] 物质的量(mol)= = n =N/NA=m/M [提问总结、概括整合] (媒体显示) ▼在建立物质的质量和其所含微粒数的联系时,我们引入了什么新的物理量? ▼物质的量与物质质量、物质所含微粒数之间是如何换算的? ▼什么是阿伏伽德罗常数?

▼1mol物质的质量如何确定?什么是摩尔质量?它与1mol物质的质量是否为同一概念? ▼物质的量的含义什么?摩尔是什么?任何1mol物质中都含有多少个微粒? [迁移、应用] 常规训练(略) 拓展延伸:

▼请在互联网或有关图书上查询七个国际基本物理量及其单位,这些物理量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已知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是不变的。如果我们在确定原子量时,以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24作标准,则水分子的式量为多少?18克水中含有多少个水分子?

▼物质的量可以用来计量原子、分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各种微观粒子,也可计量这些微观粒子的特定组合。C2H4(乙烯)、HCHO(甲醛)、C2H4O2(乙酸)三种分子的组成可以分别用下图表示

从组成的角度看,可以把每个分子中的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合成一特定的整体,则上述三种物质可以表示为(CH2)

2、(CH2)O、(CH2)2O2,三种物质所形成的混合物可看作是这一整体和氧原子组成的。已知由这三种物质组成的某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该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第 二 课 时

[引言]引入了物质的量后,建立起了宏观物质与其所含微观粒子之间的桥梁。今天我们继续探讨1mol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有什么特点。 [媒体显示]

二、气体摩尔体积

[交流、研讨]阅读P21表1-3-1,相邻同学相互研讨。 [提问交流][媒体显示] 问 题 结 论

1mol物质的质量在数值上有什么特点? 数值上等于其式量,单位为克

相同的温度、压强下,1mol的不同物质的体积在数值上有什么特点? 固体、液体物质体积无明显规律,气体物质体积基本相同 [总结]从表1-3-1我们获得这样的结论: 1mol物质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其式量,单位为克。

相同的温度、压强下,1mol不同气体物质的质量不同,但体积基本相同。

[讲述、媒体显示]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Vm,单位L/mol)。 n=V/Vm [拓展延伸] 同温(T)、同压 (P) 下,相同体积(V)的气体所含有的气体物质的量(n)或分子数(N)是否相同? 同温(T)、同压 (P) 下,气体的体积(V)和气体的物质的量(n)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同温(T)、同体积(V)下,气体的压强(P)和气体的物质的量(n)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讲述、媒体显示]

标准状况(简写为STP,指0℃,1.01×105Pa)下,1mol任何气体都占有大约22.4升的体积,这个体积叫做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展示22.4L立方体,让学生感受其大小) [概括整合] (媒体显示) [迁移、应用] 常规训练(略) [拓展延伸]

▼查阅有关书籍,想一想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有哪些?不同条件、不同状态的物质,决定其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如何从理论上解释相同条件下,不同气体的摩尔体积为什么相同? ▼尽可能多地列举出求标况下1mol气体质量的方法。

▼自己动手用硬纸皮制作一个体积为22.4升的立方体,感受其大小。 第 三 课 时

[引言]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用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的组成。通过质量分数,我们可以求出一定质量的溶液中含有多少溶质。但是,在化学计算中,我们更多的应用到物质的量,因此,我们需要用物质的量表示溶液的组成――物质的量浓度――以单位体积溶液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讲述、媒体显示]

三、物质的量浓度

以单位体积溶液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CB) CB=n/V n ――― 溶质B的物质的量(mol) V ―――溶液的体积(L或m3等)

CB―――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mol/m3等) [迁移、应用]

将53gNa2CO3固体溶于水配成0.5升溶液,所得Na2CO3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1mol/L的H2SO4溶液中CH+、CSO42-分别是多少?将1molNaCl、1molCaCl2溶于水配成1升溶液,所得溶液中各离子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概括整合] (媒体显示)

[引言]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呢? [媒体显示]

请用NaCl固体配制250ml0.5mol/L的NaCl溶液。 [交流研讨] 你认为配制溶液的大致步骤有哪些?需要哪些仪器?如何提高溶液配制的精确度? [活动探究](两人一组,相互协作)

[拓展延伸]某同学在配制NaCl溶液的实验中出现了如下情形,试分析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 操 作 实 情 对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影响 称量前未调零点,天平指针偏向左边

要称取7.3gNaCl固体,将药品放在右边托盘上称量 容量瓶洗涤后未干燥 未洗涤溶解NaCl固体的烧杯

加水至容量瓶容积的2/3时,未轻轻振荡容量瓶 定容时眼睛处于仰视的位置

摇匀后发现凹液面的最低点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第 四 课 时

[引言]引入物质的量后,不仅解决了一定量的宏观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数的问题,而且也为根据化学反应计算带来极大的方便。

[讲述、媒体显示]

四、物质的量与化学反应 2H2 + O2 2H2O 从质量角度: 4g 32g 36g 从分子数角度: 2分子 1分子 2分子 从物质的量角度: 2mol 1mol 2mol 从标况下气体体积角度: 44.8L 22.4L 从任意相同条件气体体积角度: 2体积 1体积 [迁移应用]

▼分别从质量角度、微观粒子数角度、物质的量角度、从标况下气体体积角度、从任意相同条件气体体积角度分析化学反应2NO+O2===2NO2中各物质间的数量关系。 ▼P24交流研讨

▼在标准状况下。CH4气体0.224升,充分燃烧时消耗O2多少摩尔?生成水多少克?如果将生成的CO2气体用2mol/L的NaOH溶液吸收,需要多少毫升的NaOH溶液? [拓展延伸] ▼如何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ml的浓硫酸配制250ml 2mol/L的稀硫酸? ▼试探讨溶液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关系

第二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一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一.教材分析

(一)知识脉络

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经认识了几种具体物质的性质和单质、酸、碱、盐、氧化物的一般性质,但他们只是从单个物质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性质,尚未从一类物质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性质,更未建立起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因此,通过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的研究,引导学生以元素的观点认识物质;通过研究用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使学生建立分类的观点。在分类的基础上,研究纯净物——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已存在溶液、浊液等混合物的观点,进而引进一种新的混合物——胶体,建立分散系的概念,丰富学生对混合物的认识,并使学生了解胶体的一般性质,学会从粒度大小的角度对混合物进行分类。

(二)知识框架

(三)本节教材的主要特点

从单个物质向一类物质过渡,体现分类思想的应用,为形成元素族奠定基础,并以概念同化的方式引入新概念——胶体。 二.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接触各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知道元素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态在物质中存在,以及每一种物质都有自己的物质家族,建立起元素与物质家族的关系,了解110多种元素为什么能组成上千万种物质。

(二)从物质组成和性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为研究物质的通性建立认识框架,同时知道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系,掌握一类物质可能与哪些其它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体验了解研究一类物质与其它类物质之间反应的关系的过程方法。

(三)知道胶体是一种重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的丁达尔现象、电泳、聚沉等特性,能够列举生活中胶体的实例,了解胶体性质的简单应用。三.教学重点

(一)知识与技能:元素与物质的关系;胶体的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探讨各类物质的通性及其相互反应关系,学会如何以元素为核心认识物质,从多角度依据不同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并体验分类的重要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分类的重要意义,依据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让学生树立运用化学知识,使自己生活得更健康。 四.教学准备

(一)学生准备

要求学生复习初中化学中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关系,复习第一章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为学习本节教材做准备。

(二)教师准备

教学媒体及课件;概念图;实验探究的药品及仪器。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学习方法——合作学习法。 六.课时计划:3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板书】 第一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板书】一.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1.联想•质疑(提出本节教材的核心问题) (1)110多种元素是如何构成几千万种物质的?

(2)为了更好地研究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应怎样对物质进行分类?用什么样的标准分类? (3)各类物质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

2.交流•研讨(引发学生对于物质与元素之间的已有认识。通过对熟悉物质的组成元素的分析,逐渐建立起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问题1】(P30)找出组成元素;由已找出的元素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

合作学习的实施:针对课本P30的2个问题,以四人一个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活动,教师下发给学生交流讨论的记录表,按照元素的化合价规则(正价在前,负价在后)各自填写这些熟悉物质中的元素还能组成物质的化学式(书中已有的化学式不再重写):

(1)若只由一种元素组成,请写出其化学式。这一类物质属于单质还是属于化合物?

(2)若由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先在下面的两个表格中将能形成化合物的元素画上连线,并请写出其化学式(开展个人和小组比赛,看谁写得又多又准确)。这一类物质属于单质还是属于化合物? 正价元素 Na(+1) Mg(+2) Cu(+

1、+2) Ca(+2) C(+

2、+4) H(+1) S(+

4、+6) 负价元素 O(—2) Cl(—1) S(—2)

(3)若由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请写出其化学式。

【问题2】(P30)含碳物质的研究。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含碳物质中的组成元素,研究含有0、+

2、+4的碳元素的物质。

(注意:—4价含碳物质供学有余力的学生研究) 3.得出结论:

(1)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2)同一种元素可以自身组成纯净物——单质(元素以单质的形式存在的状态称为该元素的游离态)

(3)不同种元素相互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律可以组成纯净物——化合物(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状态称为该元素的化合态);相同的元素也可组成不同的化合物。

由于元素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律以不同的种类和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因而110多种元素能够构成庞大繁杂的物质世界(回答联想•质疑中的第一个问题)。 4.迁移•应用

(1)丰富已有的元素——纯净物图,展现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①省略号(一类物质)给学生留下了一个再创造的空间。如含铜物质、含钠物质(金属)、含氢物质、含碳物质、含硫物质(非金属)等均可依下图建立相应的图示(教师启发,学生演练)。

②化合物中的化学式也给学生留下了一个再创造的空间。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填写学生熟悉物质的化学式,使学生进行知识建网。

(2)迁移应用,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和建立元素及其化合物家族的概念。

知识点击:供学生阅读,使学生了解和建立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的关系,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课外作业:P37—

1、3题。第2课时 二.物质的分类 交流•研讨

学生列举熟悉的物质,写出化学式,根据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并绘制简图。 教师引例:

学生演练,教师要及时给出鼓励性、发展性评价,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1.物质分类标准的研究

(1)物质是否由同一种分子组成(学生回忆初中化学或科学的内容)——纯净物和混合物。 (2)要根据被分散物质颗粒的大小可将混合物分为溶液、浊液、胶体等。

(3)纯净物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相同元素构成单质(游离态);不同元素构成化合物(化合态)。 (4)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是否导电——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5)根据化合物的性质可将它们分为酸、碱、盐、氧化物。

(6)根据反应物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可将反应物分为氧化剂和还原剂。

2.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之间的关系 活动•探究 (1)探究示例: 反应物 实验现象 结论

锌溶解,有大量气泡冒出 酸能和活泼金属反应放出氢气。

碱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酸能和碱发生中和反应。

黑色的氧化铜溶解,溶液变蓝色。

酸能和碱性氧化物反应。

产生白色沉淀 酸能和某些盐反应。

(2)学生探究:将全班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分别探究以下四种代表物的性质,填写探究报告,然后全班汇报、交流探究结果(探究的目的是让学生尝试探究一类物质的通性,初步体验研究一类物质性质的过程和方法)。

①、金属铁(单质)的性质;②Ca(OH)2(碱)的性质;③CuSO4(盐)的性质;④氧化铜(碱性氧化物)的性质。

(3)在活动探究的基础上,建立单质、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关系图示(学生补充完成P33图2—1—4),并写出相应转化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点评】科学探究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而“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是“过程与方法”的重要体现。探究单质、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关系,正是使用了这一重要方法,其中学生主动参与其关系的探究过程,不仅完成了知识上的再发现任务,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探究过程中能获得一种体验,获得成功感,它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3.单质、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关系的用途

(1)研究一类物质的性质(完成从单个物质向一类物质的过渡)。当学生今后再探究陌生物质的性质时,可以先分析该物质的类别,然后预测它可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 (2)制备有关物质。 (3)鉴别物质。 (4)提纯物质。

课外作业:

1.按照课本P33图2—1—4的图示,在补充完成单质、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关系图示后,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求与课堂上的示例不重复)。

2.按照课本P33图2—1—4的图示,按下列要求各举一例,并写出化学方程式。(1)制备一种物质。 (2)鉴别两种物质。

(4)有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提纯一种物质。 第3课时 引入新课——

联想•质疑(提出问题)

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当你漫步在茂密的树林里,会看到缕缕霞光穿过林木枝叶铺洒在地面上,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在晚上,当你打开手电筒时,会看到一道“光柱”射向天空或射向远方,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这些现象与一种特殊的混合物有关。

1.分散质:被分散成微粒的物质叫分散质。如食盐溶液中的食盐。

2.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这种物质(另一种物质)叫分散剂。如食盐溶液中的水。 3.分散系:由分散质和分散剂构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如食盐溶液就是一种分散系。 教师要求学生列举几种分散系,并指出分散质和分散剂。 4.几种常见的分散系(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度大小进行分类)

(1)溶液:分散质是分子或离子,分散质的粒度<1nm(10-9m),具有透明、均匀、稳定的宏观特征。

(2)浊液:分散质是分子的集合体或离子的集合体,分散质的粒度>100nm(10—7m),具有浑浊、不稳定等宏观特征。 (3)胶体:分散质的粒度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叫胶体(也称为溶胶)。

【点评】数轴是初一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化学教学中应用数轴将同一类型的不同对象按数量的大小在数轴上进行有序排列,可以使学生建立有序思维。如物质的溶解性(难溶、微溶、易溶)、同种元素的变价化合物均可用数轴进行排列。 5.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现象: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明亮的光区,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现象或丁达尔效应。 丁达尔现象产生的原因: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波长为400~700nm)散射而形成的。 丁达尔现象的应用:区别溶液和胶体。

实验:先取一个具有双通性质的纸筒(事先在纸筒的下端钻一个小孔,以让光线通过),将纸筒套在盛在氢氧化铁胶体的烧杯上,再取一只40W的电灯泡,通电后放在纸筒的小孔处,人从纸筒的上端从上往下观察,即可观察到有一条“光亮的通路”的现象。

能同样的办法观察食盐溶液的现象。

(2)电泳:胶体中的分散质微粒在直流电的作用下产生定向移动的现象叫电泳。 电泳现象说明胶体中的分散质微粒带有电荷。 胶体粒子带电的经验规律——

带正电荷的胶体粒子:金属氢氧化物(如氢氧化铝、氢氧化铁胶体);金属氧化物胶体。 带负电荷的胶体粒子:非金属氧化物胶体;金属硫化物胶体;硅酸胶体;土壤胶体。

特殊胶体:AgI胶体粒子随AgNO3和KI 的相对量不同可带正电或负电。若KI过量,则AgI胶体粒子吸附I—而带负电荷;若AgNO3过量,则AgI胶体粒子吸附Ag+而带正电荷。

(3)聚沉:向胶体中加入盐时,其中的阳离子或阴离子能中和分散质微粒所带的电荷,从而使分散质聚集成较大的微粒,在重力作用下形成沉淀析出。这种胶体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称为胶体的聚沉(适用于液溶胶)。 实验:向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钠,可观察到氢氧化铁沉淀析出。 6.胶体的制备 凝聚法:

(1)向沸水中滴加几滴饱和的氯化铁溶液,适当加热即可形成氢氧化铁胶体(注意加热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形成氢氧化铁沉淀)。

FeCl3 +3H2O ====Fe(OH)3(胶体) +3HCl (2)在不断振荡的情况下,向稀KI溶液中加入稀AgNO3溶液,可制得浅黄色的确良AgI胶体。 7.胶体的用途: (1)盐卤点豆腐; (2)肥皂的制取和分离; (3)明矾净水;

(4)FeCl3溶液用于伤口止血。 (5)水泥硬化;

(6)冶金厂大量烟尘用高压电除去。

(7)土壤胶体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保肥作用。

知识点击:供学生阅读,并可让学生进行家庭小实验,研究胶体提纯的方法——渗析。

家庭小实验——用一个猪膀胱盛食盐溶液和淀粉溶胶,然后将猪膀胱浸泡在蒸馏水中,过一段时间后,用两个试管分别取烧杯中的蒸馏水少许,分别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碘水溶液,分别观察产生的现象,并思考产生这两种现象的原因。 8.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 <1nm 1nm100nm >100nm 外观 均

一、透明 较均

一、透明 不均

一、不透明

分散质微粒 分子、离子 分子集合体、高分子 大量的分子集合体 能否透过滤纸 能 能 不能 能否透过半透膜 能 不能 不能 稳定性 稳定 较稳定 不稳定

【点评】比较法是进行归纳总结的一种重要方法。它能帮助学生找出不同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抽象出不同事物的本质特征。学生自己建立表格进行比较则效果更好。 课外作业:

1.完成P36的知识结构示意图。2.P37第2题。

【点评】教师利用本节教材引导学生研究元素与物质的关系,探讨物质分类的方法,并以常见的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代表物,着重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够体现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在研究纯净物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又从粒度大小的角度对混合物进行分类,并以概念同化的方式引入“胶体”和分散系等概念,使学生明确分散系是上位概念,溶液、胶体、浊液是下位概念,它们之间存在大概念和小概念之间的包容关系。 (教学设计: 左香华;点评:吴运来) 第二节 电解质 一.教材分析

(一)知识框架

(二)新教材特点:新教材较旧教材相比,一其知识的衍变关系更具逻辑性,简洁明了;二是新引入了离子反应实质的实验探究分析过程,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三是在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教学过程安排上,较传统教学有新的、本质上的突破。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电离、电解质、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2、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并能准确书写常见的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及相互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了解常见离子Cl-、SO42-、CO32-的检验方法并能应用于常见物质的推断。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实质的探究和白色粉末的鉴定,使学生学会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研究方法。

2、在电解质知识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3、通过“质疑”、“猜测”、“归纳”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以“联想•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以“迁移•应用”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感、能通过“交流•研讨”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能借助“知识点击”让学习有余力的同学感受化学学习的无穷魅力。

2、通过对电解质知识框架中各知识点有序的衍变分析、推导,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中的逻辑美。

3、通过“身边的化学——电解质与细胞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其实离我们不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关注化学与生命活动的联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知识与技能的重、难点

电离及电解质概念、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离子反应、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及简单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二)过程与方法的重、难点

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选择解决问题的思维路径

四、教学准备

(一)学生准备

1、复习初中化学酸、碱、盐部分中酸、碱、盐概念及复分解反应反应完成的条件。

2、预习第2节 电解质。重点联系P 38的“联想•质疑”所提出的问题,有的放矢的进行阅读与思考。

(二) 教师准备

1、教学媒体、课件(或积件)、学生用的学案;

2、相关演示实验器材及药品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问题解决法

六、课时安排 3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复习引入】在物质的分类中,我们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及化合物,而化合物又可分为氧化物、酸、碱、盐等(边媒体演示边讲解):

而化合物还有另外一种分类方法,即根据在水溶液或熔融下能否导电,又可以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学习有关电解质的知识。

【板书】 第2节 电解质

一、电解质的电离

【实验演示】盐酸、NaOH溶液、NaCl溶液的导电性实验 【问题探究】为什么上述物质的溶液具有导电性?

(教师首先提供问题探究所必需的金属导电的知识背景: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较少,受原子核的引力作用较小,容易失去而成为自由移动的带负电的电子,当金属导线接上电源以后,在电场的作用下,金属内部中带负电的电子由自由移动改为定向移动,电流便形成了,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金属能够导电除了外加电场的外部因素外,其金属自身的内部因素是有带负电的自由移动的电子。而后进行问题的情景迁移:根据金属的导电原理,请分析盐酸、NaOH溶液、NaCl溶液在导电时除了外加电场的外部因素外,溶液自身内部还有哪些因素?)

【学生讨论后归纳】(在教师的引导下沿着以下路径分析归纳)金属能导电→金属内部有自由移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盐酸、NaOH溶液、NaCl溶液能导电→溶液中也有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推论: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分别带负电和正电的阴、阳离子。 【点评】从金属导电的“已知”完成对电解质导电“未知”的认识,其实就是学法的一种顺势迁移,学生通过这样迁移式的学习,其知识结论得到了活化。放手让学生“归纳”,这是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观的真实写照。

【质疑1】物质中有阴阳离子就能导电吗?(教师演示或模拟NaCl晶体、熔融NaCl的导电性实验,以澄清对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导电原理的模糊认识。)

【质疑2】为什么都含有Na+ 、Cl-的NaCl晶体和NaCl溶液一个导电,另一个不导电?(教师讲解并分析:NaCl晶体虽含Na+ 、Cl-,但不能自由移动而不能导电,若将NaCl晶体溶于水,形成NaCl溶液后,原来NaCl晶体中被束缚着的离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解离为可自由移动的离子,这个过程就叫做电离。结合NaCl晶体溶于水的电离过程的动画演示,强化说明NaCl晶体中有离子而不自由移动,而当其溶解于水中或受热熔化后,离解为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就叫做电离,并引出电离方程式的概念。) 【媒体显示】1.酸、碱、盐的电离

HCl=H++Cl- NaOH=Na++OH- NaCl=Na++Cl- 【学生练习】书写电离方程式:HNO

3、H2SO4;KOH、Ba(OH)2; Na2CO

3、CuSO

4、BaCl2(三学生上黑板)

【学生讨论并归纳】 从以上三组物质电离后的阴阳离子类型及共同特点入手,进行分析讨论,从而给酸、碱、盐下定义。 【讲解】1.强调酸、碱定义中“全部”二字的含义;2.酸、碱、盐的溶液因电离出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 【过渡】像酸、碱、盐这些化合物,因其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能导电,从化学的另一分类角度讲又叫做电解质 【媒体显示】2.酸、碱、盐是电解质

【学生归纳】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行得出电解质的概念,并借助对比方法,在电解质的概念的基础上得出非电解质概念。 【实验演示】酒精、酒精水溶液、蔗糖水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强化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概念)。 【实验演示】不同浓度的盐酸溶液的导电性实验(观察电流计指针的偏转) 【学生归纳】其他条件一定时,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中离子浓度成正比

【问题解决】电解质知识运用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在我们的人体和日常生活中都能发现它的踪迹。比如身体有汗的人为何接触使用着的电器容易发生触电事故?人体在大量流汗后为何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在海上遇险的人们,喝海水为何如同“饮鸠止渴”?请同学们用本节课所学的电解质知识加以解释。

【点评】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化学学习的潜在价值所在。 【学生阅读、讨论并回答】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电解质的知识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电解质的一些规律性的知识(教师边引导边媒体演示):

一、电解质的电离 1.酸、碱、盐的电离

※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 2.酸、碱、盐是电解质 【形成性检测】

1、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A.熔融的氯化钠 B.硝酸钾溶液C.硫酸铜晶体 D.无水乙醇

2、下列物质中,导电性能最差的是( ) A.熔融氢氧化钠B.石墨棒C.盐酸溶液 D.固态氯化钾

3、下列电离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A.Al2(SO4)3=2Al+3+3SO4-2 B.HF=H++F-C.HI=H++I- D.Na2CO3=Na++CO32- 【布置作业】

1、上网查阅“电解质与生命”等资料,写一个800字的小论文。

2、电解质的水溶液能够导电,说明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发生电离。那么,电解质溶于水后是否都能全部电离?这个问题留给同学们自己去解决,如果有兴趣,同学们可以参看P40“知识点击”部分,也可以通过Internet网在“百度搜索”上输入关键词“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进行自主学习

【点评】在网络时代的今天,不仅学习方式体现多样性,而且作业的形式和要求也应该有多样性和层次性。 第2课时

【引入】上节课,我们通过酸、碱、盐溶液或熔融物的导电性实验分析,对电解质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①电解质是具有特定性质的化合物(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②酸、碱、盐是电解质(其水溶液或熔融物能导电)③酸、碱、盐能发生电离(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④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自由离子浓度大小成正比。即电解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都与离子这种微粒密不可分。(展示试管中的NaOH和CuSO4溶液并混合)那么,像NaOH和CuSO4这些电解质溶液间的反应与离子有何关系?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本质是什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做出正确回答。 【板书】

二、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

【演示实验】先向稀硫酸中加入石蕊溶液,接着按P41图2-2-8所示装置连接,然后向稀硫酸中滴加Ba(OH)2溶液(指导学生边观察实验边做好下表实验记录)。

将Ba(OH)2溶液滴入含有石蕊的稀硫酸中 现象1 现象2 现象3 电流计指针读数由__到__ 溶液颜色由__变__ 有__________ 【点评】做好实验记录,有助于学生全面而准确地观察实验,为问题探究做好前提准备。

【问题探究】1.电流计指针读数由大到小说明了什么?2.溶液颜色为什么会由红变紫?3.猜测白色沉淀的成分及形成的由来。4.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的实质

(教师提供探究所必需的有关信息检索:硫酸与Ba(OH)2所属类别;从酸、碱、盐电离的角度分析,稀硫酸和Ba(OH)2的水溶液中的微粒种类;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自由离子浓度大小关系;石蕊在酸性、中性、碱性溶液中的一般颜色) 【点评】学生是问题探究的主体,教师作为立足于为学生服务的角色,为学生提供探究活动所必需的信息检索尤为必要。 【学生讨论并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沿着如下路径分析归纳)硫酸与Ba(OH)2分别属于酸、碱类电解质→从电离的角度分析,硫酸与Ba(OH)2溶液中的所含微粒分别是H+、SO42- 、Ba2+、OH-→电流计指针读数变小,溶液导电能力减弱,自由离子浓度减小,离子有消耗,参加了化学反应→溶液由红变紫,即溶液酸性减弱,证明H+和OH-结合生成了水→不难推断,白色难溶物是Ba2+与SO42-结合生成的BaSO4沉淀→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的实质是溶液中的H+、SO42- 、Ba2+、OH-相互结合生成了水(难电离物)和BaSO4沉淀(难溶物)→电解质溶液间的反应实质是离子间的反应。 【点评】其归纳过程本身就蕴涵了内在的逻辑演变关系,体现了一种逻辑美。

【问题迁移1】请说明下列反应的实质:NaOH溶液与CuSO4溶液的反应(教师演示实验)

【学生分析归纳】NaOH溶液与CuSO4溶液的反应实质是OH-与Cu2+结合生成Cu(OH)2沉淀;本质特点是溶液中离子间结合生成了难溶物。

【问题迁移2】请说明下列反应实质:NaOH溶液与盐酸的反应(教师演示实验:在滴有酚酞的碱溶液中加盐酸) 【学生分析归纳】NaOH溶液与盐酸的反应实质是H+与OH-结合生成难电离的水。 【问题迁移3】说明Na2CO3和盐酸溶液反应的实质(教师演示实验。)

【学生分析归纳】Na2CO3和盐酸溶液反应的实质是CO32-与 H+结合生成碳酸,碳酸分解为H2O和CO2气体 【点评】教与学的终极目的就是为 “为迁移而教”、“为迁移而学”。

【过渡】电解质溶液间的反应实质是离子间的反应,即反应有离子参加,在化学上我们把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就叫做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它有相应的化学书写方式,即离子方程式。 【板书】2.离子方程式

【讲解】电解质溶液间的反应实质是离子间的反应。顾名思义,离子方程式就是为真实地反映电解质溶液反应的实质,而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达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问题解决】如何利用酸、碱、盐的电离知识及酸、碱、盐之间发生反应的生成物条件书写离子方程式?(首先,教师提供问题解决所用实例——NaOH溶液与盐酸的反应、NaOH溶液与CuSO4溶液的反应、Na2CO3溶液和盐酸的反应;紧接着提供问题解决所需要的相关知识背景——酸、碱、盐之间离子反应发生的生成物条件是有难溶物生成或有水生成或有挥发性的气体生成;然后提供问题解决所需的方法策略——从酸、碱、盐电离的角度入手分析两溶液中所含的微粒类型,再对照酸、碱、盐之间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分析哪些离子的碰撞结合有效,后用发生有效碰撞的离子符号及有效碰撞结合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写出即为离子方程式。)

【学生讨论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沿着以下路径分析归纳)写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分析离子种类→分析哪些离子能发生有效碰撞而结合成水、沉淀、气体→将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写在左边,生成的水或沉淀或气体化学式写在右边。

简化处理:直接在酸、碱、盐物质下方将能完全电离的两部分用短线画出(并将实际能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下方用双线表示),然后写出相应离子方程式:

【点评】简化处理后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法既遵从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

【强调】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有许多相同的地方。①要符合反应事实,没参加反应的离子及不是难溶物、难电离物(水)、易挥发物(气体)不应当出现在离子方程式中②要符合质量守恒关系③要符合电荷守恒原则。刚开始学习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时候可先写电离方程式,后再写离子方程式或直接应用简化处理方法。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本节课所学知识(教师边引导边媒体显示):

二、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溶液中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其反应结果有难电离物(水)或难溶物或易挥发物生成——酸、碱、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达的化学反应方程式。NaOH(aq)+HCl(aq):H++OH-=H2O;

NaOH(aq)+CuSO4(aq):2OH-+Cu2+=Cu(OH)2↓ Na2CO3(aq)+HCl(aq):2H++CO32-= H2O +CO2↑

【形成性检测】写离子方程式:在滴有石蕊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有沉淀生成同时,溶液颜色由红变紫。 [布置作业]:P44.2 第3课时

【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酸、碱、盐在溶液中的反应的本质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即酸、碱、盐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是其电离出的离子之间的反应,若离子间能结合成水或难溶物或气体等,那么这个反应就能进行,否则反应便不能发生。为说明酸、碱、盐溶液间反应的实质是离子间的反应,我们引入了离子方程式,要求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该化学反应。但是在实际书写及运用离子方程式时,我们感觉到有几个问题需要澄清:一是如何有效地确认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真实性,即要快速判定哪些物质在离子方程式中可拆开为离子,哪些物质不能拆开为离子;二是在理解离子方程式表观含义的基础上看看离子方程式到底还有哪些深层含义,三是离子反应到底有何具体应用价值?所以本节课我们就围绕着这三个问题来展开讨论。 【点评】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了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问题1】酸、碱、盐在离子方程式中哪些该拆、哪些不该拆?(教师提供探究所用信息检索方法及必要知识:①化学物质能否拆开写成离子符号,由其在水溶液中主要存在形态所决定,即是以离子为主还是以分子或沉淀为主;②酸、碱、盐溶解性表中的常见酸、碱、盐分子式书写及分类知识;③表中四种常见酸的强弱分类及“强”、“弱”二字基本含义解释;④表中碱的强、弱及溶解性规律;⑤表中三种含氧酸盐及氯化物的溶解性规律及钠盐、钾盐、铵盐的溶解性规律。限于学生知识程度,单质及氧化物在离子方程式中的书写规定暂不涉及) 【学生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沿着以下路径分析归纳)按照水→盐酸、硫酸、硝酸、碳酸四种酸(暂不拓宽)→四种强碱:KOH、NaOH、Ba(OH)

2、Ca(OH)2 (只分析石灰水,不拓宽)及其他碱→硝酸盐→氯化物→硫酸盐(CaSO

4、Ag2SO4暂不涉及)→碳酸盐(不拓展)→铵盐→钠盐→钾盐的顺序进行归纳。

【点评】充分理解教材内容编排意图,不随意拔高或提前讲授教学内容,同时让学生学会有叙储存知识,这是实实在在地给学生“减负”。

【形成性练习】试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NaOH溶液与H2SO4溶液的反应②.KOH溶液与盐酸的反应③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的反应④Ba(NO3)2溶液与Na2SO4溶液的反应(说明:在运用已学过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法的同时,还可以尝试写、拆、删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法)

【问题2】离子方程式到底有何含义?(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结合BaCl2溶液、Ba(NO3)2溶液分别与Na2SO4溶液反应事实,从表观到本质层层递进,以澄清学生对方程式“Ba2++SO42-=BaSO4↓”含义的理解)

【学生讨论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沿着以下路径分析归纳)媒体演示:“BaCl2+Na2SO4=BaSO4↓+2NaCl 、Ba(NO3)2+Na2SO4=BaSO4↓+2NaNO3”→学生说方程式的含义(略)→媒体演示“Ba2++SO42-=BaSO4↓”→让学生尝试着说出该离子方程式的含义(学生可能说出的是最直接的含义:Ba2+和SO42-能结合成BaSO4沉淀或者类似于此类意思的各种说法)→诱导学生对离子符号Ba2+、SO42-的深层含义理解(“可溶性硫酸盐”或“可溶性钡盐”),修正该离子方程式含义的说法(“Ba2++SO42-=BaSO4↓”即为可溶性硫酸盐与可溶性钡盐反应只生成硫酸钡沉淀的反应)→再比较化学方程式含义与离子方程式含义的差别,归纳出离子方程式的含义:离子方程式所表示的不仅仅是一个化学反应,而是一类化学反应,其含义更广泛,更能说明反应的实质。

【点评】巧借离子符号含义的分析,以说明离子方程式本质含义,这是一个巧妙的构思。

【顺向迁移】说出下列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Ag++Cl-=AgCl↓”、“H++OH-=H2O”、“Cu2++2OH- =Cu(OH)2↓”、“CO32-+2H+=CO2↑+H2O”

【过渡】既然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一类反应,那么我们可以将同一“类”反应转化成不同的多“个”化学反应,即可将离子方程式改为符合反应事实的化学方程式。

【逆向思维】请将下列离子方程式“Ag++Cl-=AgCl↓”、“H++OH-=H2O”分别改写成不同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过渡】对于离子反应“Ag++Cl-=AgCl↓”而言,我们除了知道它表示的是一类反应以外,那么它在化学上还有没有其他的用途呢?

【媒体显示】离子反应的应用

【问题解决】 边实验边启发学生沿着以下路径分析:分别向两某未知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让学生根据溶解性表知识分析Ag+可能与哪些离子结合成沉淀物,猜测沉淀的可能成分→在猜测的基础上做实验验证:往两试管中的所得沉淀中再加稀硝酸,有一支试管中的白色沉淀不溶,另一支试管中的白色沉淀溶解且有气泡冒出→学生继续分析两试管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得出结论:有白色沉淀产生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其试管中的溶液有Cl-→由此说明离子反应的运用:检验离子是否存在→归纳Cl-的检验法:在待测液中加入AgNO3溶液后再滴加稀硝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即证明溶液中有Cl-→推广:利用BaSO

4、BaCO3难溶于水,而前者不溶于稀盐酸,后者能溶于稀盐酸的事实,说明SO42-与CO32-的检验法→实验演示SO42-与CO32-的检验。

【点评】由Cl-的检验方法很自然地推广到SO42-与CO32-的检验法,这是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挖掘的结果。 【形成性练习】P43迁移•应用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离子反应方程式快速准确的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含义及离子反应的具体应用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本节课所学知识(教师边引导边媒体显示):

3、离子方程式的含义:表示一“类”反应

4、离子反应的应用:检验离子的存在、判断离子是否共存 【形成性检测】

1、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Ba(NO3)2溶液中加稀H2SO4: ②铁屑加入CuSO4溶液中

2、将下列离子方程式改写成两个不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Cu2++2OH-=Cu(OH)2↓ ②CO32-+2H+=CO2↑+H2O ③CaCO3+2H+=Ca2++H2O+CO2↑

3、判断下列各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① Ca2+ Na+ CO32- NO3- ② Ca2+ Na+ SO42- NO3- ③ H+ K+ Cl- OH- ④ NH4+ K+ OH- SO42- ⑤ H+ K+ CO32- SO42- ⑥ Na+ K+ CO32- OH- [布置作业]:P44.1、

3、4 (深圳市新安中学 周小凡) 第3节 氧化剂和还原剂 (宝安中学 李跃)

一、教材分析

(一)知识脉络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从物质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的角度引出氧化剂和还原剂,以铁及其化合物为例,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研究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在第一部分内容中,教材从分析初中熟悉的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有无变化入手,引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通过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活动•探究”,使学生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对人类社会的利弊。

第二部分内容,教材从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的升高和降低,直接定义了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通过讨论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可推断该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并通过KMnO4与KI反应进行验证;最后介绍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第三部分内容通过“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实验探究活动,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分析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使学生掌握铁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进一步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

(二)知识框架

1、氧化还原反应对立统一关系的两条线:

反应物 反应物性质 实质 元素(判断依据) 反应过程 还原剂 → 还原性 → 失e- → 化合价升高 → 氧化反应 氧化剂 → 氧化性 → 得e- → 化合价降低 → 还原反应

2、铁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强氧化剂主要有:Cl

2、Br

2、浓硫酸、硝酸、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三)新教材的主要特点:

1、新教材注意以生动的语言、严密的逻辑推理、严格把握教学的深广度,注意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教材不要求补充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概念,不要求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不要求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2、重视化学实验的作用。教材收集一些典型有效的实验来描述氧化还原反应等化学概念和原理,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例如,采用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有力说明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3、重视加强化学与社会的联系。教材介绍了氧化还原反应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同时辨证地介绍了氧化还原反应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化学反应的分析,使学生能从化合价的变化,认识并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通过“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探究,初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2、通过对一些化学反应的“交流•研讨”活动,使学生能从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认识并建立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初步了解化合价与氧化剂、还原剂关系的一般规律。

3、掌握用化合价的变化或电子转移来判断反应类型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能用化合价的变化或电子转移来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推断物质的性质。

4、通过“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实验探究活动,使学生掌握铁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进一步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使学生学会怎样从特殊到一般规律,再从一般规律到特殊的认识问题的科学方法。

2、通过引导学生对氧化剂和还原剂这一矛盾体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能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

3、通过“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实验探究活动,使学生学会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预测和验证未知物性质的科学方法。

4、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1、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知识的兴趣,让他们享受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

2、通过“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3、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初步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对人类社会的利弊。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知识上重点、难点

1、认识并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2、认识并建立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能根据元素的化合价预测物质的性质。

3、使学生掌握铁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进一步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

(二)方法上重点、难点

“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预测和验证物质性质的科学方法。

四、教学准备

(一)学生准备

1、复习初中化学中常用的元素的化合价,回顾“氢气还原氧化铜”反应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定义。

2、预习51页“资料在线”,铁及其化合物的颜色,思考 “活动•探究”的实验方案。

(二)教师准备

3、教学媒体、课件;

4、拓展实验“氢氧化亚铁的形成与氧化”

五、教学方法

问题推进法、实验探究法

六、课时安排 3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

【媒体显示】 展示生活、生产中的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图片电池放电,铁锈等。

【引入】上述反应都是氧化,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金属的冶炼,有氧运动,还原反应,这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人类的生产、生活及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氧化还原反应。下面主要学习什么样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点评】利用课本中精美的插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门见山地说明此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板书】 第三节 氧化剂和还原剂 【媒体显示】写出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分析反应中各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情况。

1、铜与氧气反应

2、氧化铜与氢气反应

3、碳酸钙高温分解

4、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5、NaCl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

【提问】从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有无变化的角度,如何对上述反应分类? 【板书】

一、氧化还原反应

1、定义:在反应过程中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

【点评】通过学生复习初中学过的化学反应分析,师生的交流讨论,使学生了解到在有些化学反应中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的特点,从旧知识自然过渡到新课。

【设问】如何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师生的交流回答。

【练习1】在下列反应中,哪些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略)

【设问】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什么是氧化反应,什么是还原反应?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有何关系? 【指导阅读】P47页第三自然段。

【举例】以氧化铜与氢气反应为例进行分析。

【板书】(1)氧化反应是指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2)还原反应是指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质疑】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活动•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学生按课本P47页活动与探究进行

【设问、质疑】

1、写出Zn与Cu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判断它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2、讨论电流计的指针为什么会偏转?

3、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4、讨论化合价升降与电子转移有何关系?两者与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关系是什么? 学生实验,讨论,回答问题。

(1)Zn表面有红色物质产生,说明Zn将Cu置换出来。

(2)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说明有电流产生,说明反应过程中电子发生定向运动。 (3)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

(4)反应物失去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反应过程称为氧化反应。反应物得到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反应过程称为还原反应。

【板书】

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

【点评】学生做好图2-3-5锌与CuSO4溶液反应实验探究是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关键。

【练习2】在下列反应中,哪些反应是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反应?哪些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略 【设问】在初中化学,我们学习了根据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种数、类别对化学反应分类有:

基本类型: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有何关系? 学生做练习,思考,回答问题。

【板书】

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1)有单质参与的化合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2)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3)所有的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4)所有的复分解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提问】举出日常生活上应用氧化还原反应例子。 【小结】

实质 元素(判断依据) 反应过程 失e- → 化合价升高 → 氧化反应 得e- → 化合价降低 → 还原反应 【作业】P56页第2题 第2课时 氧化剂和还原剂 【媒体显示】

1.下列化学反应中,哪些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为什么? Cu + Cl2 == CuCl2 Zn + H2SO4 == ZnSO4 + H2↑ CaCO3+ 2HCl == CaCl2+H2O+CO2↑ Cl2 + H2O== HCl + HClO 2.在以上的氧化还原反应中,哪些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了?哪些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了?指出含有这些元素的具体物质。 【交流•研讨】师生交流,共同总结 【板书】

二、氧化剂和还原剂

1、氧化剂是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还原剂是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

【设问】在上述的反应中,哪些物质是氧化剂?哪些物质是还原剂?

【点评】学生复习旧知识,巩固了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自然过渡到氧化剂、还原剂概念

【设问】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物质得电子,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化合价降低,从电子转移的观点说明氧化剂、还原剂的实质是什么?

【追问】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角度讨论,氧化剂、还原剂与氧化还原反应有何关系? 【分析】以氢气还原氧化铜反应为例说明。

【归纳】氧化剂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还原反应。还原剂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板书】

2、氧化性是氧化剂具有性质,即具有使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的性质。还原性是还原剂具有性质,即具有使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的性质。 【点评】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对立统一关系。 【练习2】

下列化学反应中,哪些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哪些是氧化剂?哪些是还原剂? Fe+4HNO3 == Fe(NO3)3+2H2O+NO↑ BaCl2 + H2SO4 == BaSO4↓+ 2HCl 2H2O2 == 2H2O +O2↑ Fe2O3+3CO == 2Fe + 3CO2 【设问】分析练习2中元素的价态与氧化剂还原剂的关系。 【板书】

3、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关系

【概述】含有最高价态的元素的物质具有氧化性;含有最低价态的元素的物质具有还原性;含有中间价态的元素的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设问】以KMnO4和KI为例,讨论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有何关系? 【预测】从化合价可推断KMnO4具有氧化性和KI有还原性。 【实验验证】 验证KMnO4和KI的性质 【点评】通过KMnO4和KI的性质实验探究,理解元素的化合价与氧化剂、还原剂的一般规律,进一步巩固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方法。学会预测物质的性质,用实验进行验证的科学方法。

【迁移•应用】在一般情况下,下列物质反应中是氧化剂,还是还原剂? O

2、Cl

2、H

2、Na、Cu、SO

2、S2-、HNO

3、浓H2SO

4、Fe3+、HCl 【点评】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迁移能力。 【板书】

4、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指导阅读】51页第一自然段 【小结】

综合得出如下的氧化还原反应对立统一关系的两根推断线: 实质 元素(判断依据) 反应过程 反应物 反应物性质 失e- → 化合价升高 → 氧化反应 → 还原剂 → 还原性 得e- → 化合价降低 → 还原反应 → 氧化剂 → 氧化性 【作业】P54~55页

1、

2、

3、4 第3课时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引入】展示冶炼钢铁、铁的腐蚀、铁矿石、金属铁、氧化铁等图片,指出这些过程中铁元素发生了什么变化?

【提问】写出常见铁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标出铁的化合价。从元素化合价预测哪些物质具有氧化性?哪些物质具有还原性? 【新课】以金属铁、氯化亚铁、氯化铁为例进行探究。 【板书】

三、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点评】利用课本“氧化还原反应的广泛存在”中的图片,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理解,同时引出本节课的探究主题。 【实验前准备】

1、金属铁、氯化亚铁、氯化铁三种样品的颜色特征是什么?

2、FeCl3如何检验?FeCl2能否与KSCN溶液反应,有何现象?

3、如何证明物质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

【点评】教师可先展示FeCl

3、FeCl

2、KSCN溶液的颜色特征,然后做FeCl

3、FeCl2与KSCN溶液反应实验;时间允许可让学生自己做。 【活动•探究】

1、提出预测与假设(金属铁—还原性、氯化亚铁—氧化性和还原性、氯化铁—氧化性)

2、设计实验方案:可能的方案有 物质 金属铁 氯化亚铁 氯化铁

预测的性质 还原性 氧化性、还原性 氧化性

实验验证 铁+硫酸、铁+硝酸、铁+氯水 氯化亚铁+Zn、氯化亚铁+硝酸、氯化亚铁+氯水 氯化铁+Cu、氯化铁+Fe、氯化铁+KI 再加入KSCN溶液 再加入KSCN溶液

师生讨论实验方案,对不同的实验方案给予指导和评价

3、实验过程(要求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实验现象)

4、实验结论(交流、讨论)

5、归纳整理(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图示的方法,总结金属铁、氯化亚铁、氯化铁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点评】此实验探究活动是以铁及其化合物为例,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研究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探究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质疑】

1、铁有还原性,与硫酸、硝酸反应生成是Fe2+还是Fe3+?

2、Fe3+有氧化性,与Cu、Zn反应生成是Fe2+还是Fe?

【点评】通过上述问题的讨论,使学生理解反应物的用量不同、强弱不同,产物可能不同。

【拓展实验】 氢氧化亚铁的形成与氧化:取3mLFeCl2溶液于试管中,用长滴管吸取3mLNaOH溶液,将滴管尖嘴部分插入FeCl2溶液的底部后,快速挤出NaOH溶液,观察试管里的变化。然后将上述溶液倒入表面皿,与空气充分接触,观察现象。 【点评】通过对特殊物质氢氧化亚铁的制备方法的认识,巩固铁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小结】铁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铁三角”)

强氧化剂主要有:Cl

2、Br

2、浓硫酸、硝酸、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巩固练习】

1、为什么工业上利用氯化铁溶液腐蚀铜箔制印刷线路板?

2、为什么在FeSO4溶液中常常加入铁钉或铁粉? 【作业】P56页第4题 【点评】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建立,原理的理解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和难点。本节教案通过分析大量的化学反应,发现氧化还原反应的关键特征,设置问题,层层推进,引发学生已有认识,逐步建立和理解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通过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探究,有效突破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这一难点;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分析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掌握铁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进一步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

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能力培养,学生通过学习,初步认识从特殊到一般规律,再从一般规律到特殊的认识问题的科学方法。安排2个“交流•研讨”、2个“活动•探究”、2个“迁移•应用”等6个学生活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必备的方法和能力的教育新理念。

第一节 碳的多样性

一、教材分析

(一)知识脉络

碳及其化合物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存在以及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与碳的多样性紧密相关。本节教材在初中化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介绍、归纳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的物理性质和用途,体现碳单质的多样性;通过探究碳酸钠、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认识碳酸盐与碳酸氢盐这些含碳化合物的性质及转化关系,体现碳的化合物的多样性;通过介绍自然界和生产、生活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认识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之间的转化,体现碳元素转化的多样性。

(二)知识框架

(三)新教材的主要特点:

知识更具有时代性和实用性。通过活动探究的形式使学生获取知识,在关注获取知识结果的同时,也关注获取知识的过程。更容易实现三维目标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介绍各种碳单质,使学生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知道碳有三种同素异形体,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的差别,导致物理性质相异的主要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2、知道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种类繁多,一般分为含碳的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两大类,通过活动探究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初步体会它们性质的差异。

3、根据生产、生活中的碳元素转化的实例,了解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之间的转化,从而进一步了解它们的性质。使学生能够解释与含碳化合物有关的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如水垢的形成与消除、木炭燃烧的现象、工业上炼铁的原理等,体会化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进一步熟悉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培养学生利用实验科学探究的能力。

2、体会将自然界中的转化与实验室中的转化统一起来的科学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的兴趣,发扬合作学习的精神,养成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

2、了解人们经常利用科学知识实现碳元素的转化,为人们服务的案例,体会化学科学的伟大,增强求知的欲望。

3、通过介绍人类的活动破坏了自然界中碳转化的平衡所造成的后果,激发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维护生态平衡的热情和责任。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知识上重点、难点

重点:碳元素之间的转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难点:碳元素之间的转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二)方法上重点、难点

通过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进一步熟悉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培养学生利用实验科学探究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一)学生准备

1、预习第一节 碳的多样性

2、查阅资料,了解C60、碳纳米管的用途,大胆想像,对于C60 这种结构独特的物质,化学家们可能进行哪些研究工作?

3、设计活动探究方案

(二)教师准备

5、将学生每四人编为一组;

6、编制“活动•探究”活动报告及评价表;

7、针对学生设计的活动探究方案配合实验老师准备实验器材与药品。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自主归纳。

六、课时安排 二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在初中我们接触过碳,知道碳既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又是构成地壳中岩石和化石燃料的主要元素。碳以多种形态存在于自然界中。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碳的多样性。 【指导阅读】 阅读P60第一部分:多种多样的碳单质。 【展示模型】 展示C60、石墨、金刚石的球棍模型

【设问】 通过初中的学习和刚才的阅读,你已获得了有关碳单质的哪些内容?你还有哪些疑问?(该部分内容由学生归纳,老师点评)

已经了解的知识和可能提出的问题归纳如下:

1、三者的结构特点(简单介绍碳原子的排列情况);

2、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几种单质,叫做该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3、碳的各种单质的物理性质相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碳原子的排列不同,在这里可以采用比喻的方法,把碳原子比喻为建筑用的砖,把金刚石、石墨、C60比喻成用砖盖成的建筑物,用相同的砖但不同的方式盖成的建筑物,其外型不同,牢固程度可能会存在较大差异。

4、碳的各种单质化学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相同。因为由同种元素组成。)

5、如何证明石墨、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介绍史实:1797年英国化学家钱南为了测出金刚石的成分,做了一个非常昂贵的实验。他将金刚石放在密闭的、充满氧气的箱子里进行燃烧(箱子是纯金制的),结果却令人非常意外—箱子里的气体成分竟然是二氧化碳。)

:为了证明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钱南测出生成气体的成分是CO2后,还需测定其他数据吗?

6、了解C60、碳纳米管的相关知识。建议课前布置任务,课堂上让学生交流。老师做好表现性评价记录。

【过渡】 尽管碳元素有多种同素异形体,但它在自然界主要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例如:蛋白质、淀粉、天然气等有机化合物;CO

2、碳酸盐等无机化合物。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有着重要用途的两种含碳无机化合物——碳酸钠、碳酸氢钠。 【方法导引】 你已经知道了碳酸钙的化学性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否具有类似的化学性质呢?(引导学生通过对比类似物质性质的方法来预测和设计实验方案,避免实验的盲目性。) 【活动探究】 Na2CO3 和 NaHCO3 的化学性质。 :

1、分组(将学生每四人分为一组,建议提前完成分组)

2、提出假设

3、探讨实验方案

4、实验并做好记录

5、找两个小组汇报活动成果,教师做好表现性评价。

【归纳点评】根据汇报成果由学生归纳Na2CO3 和 NaHCO3的化学性质,教师点评并板书。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NaHCO3+NaOH=Na2CO3+H2O 2NaHCO3======Na2CO3+H2O+CO2↑ :写出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问题讨论】

(1) 如何鉴别一种固体物质是Na2CO3还是NaHCO3? (2) 碳酸盐和碳酸氢盐之间如何转化?

(3)Na2CO3 和 NaHCO3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活动探究建议】教师需要充分预计到探究活动中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及解决的方法,试剂、仪器的准备要为学生的探究提供完全开放的环境。例如:

1、实验药品应多提供几种常见的酸供学生选择,应提供一些盐(如氯化钡等)溶液。

2、提供的Na2CO3溶液、NaHCO3溶液、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应该有相同,有不同,供学生做对比实验时选择。(例如:学生可能会做实验对比生成气体的速率,进而讨论生成气体速率不同的原因。)

3、因为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的反应无明显现象,故应设计实验进行证明。

4、对上述各项有进行或进行得较好的小组或个人给予充分的肯定并记录在档案袋中。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 Na2CO3 和 NaHCO3的化学性质有哪些?

【引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碳及其化合物间可以相互转化。那么,在自然界和生产、生活中碳及其化合物间是怎样转化的呢?

【指导阅读】 阅读P64-66 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讨论交流】学生交流,教师点评并做好表现性评价。 (1)CO2是通过哪些途径进入大气中的? (2)海水中的含碳物质是从哪里来的?

(3)若大气中没有CO2会怎么样?CO2过量又会怎么样?

【过渡】 碳的化合物在自然界中的转化创造了许多奇迹,自然界中美妙的石笋、钟乳石和石柱的形成,都与这种转化密切相关(展示一些有关溶洞的图片)。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模拟溶洞的形成。

【活动探究】 通过阅读材料,讨论溶洞形成的原因,设计和实施简单的实验--模拟溶洞的形成。 :

1、指导阅读P65-模拟溶洞的形成。

2、讨论溶洞形成的原因

3、设计模拟实验的方案

4、实施模拟实验

5、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或离子方程式)

6、通过模拟实验进一步体会钟乳石、石柱的形成过程。

【指导阅读】 阅读P66-67 -生产和生活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交流研讨】 学生通过交流、研讨,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高炉炼铁过程中碳元素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用化学反应方程式描述下面转化过程,指出所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C CO CO2

3、水垢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如何除去水壶中的水垢?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在生产和生活中还有哪些碳及其化合物间转化的实例? 【概括整合】 学生自主完成P68的概括••整合。 【布置作业】P69

1、

2、

3、4。

【研究性学习课题】 查找氮循环的资料,小组合作画出氮循环图示,写出短文。重点说明氮循环中涉及到哪些含氮元素的物质,它们是如何转化的?

(深圳市深圳中学 罗吉祥 编写)

第二节 氮的循环

一、教材分析

(一)知识脉络

氮及其化合物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教材通过闪电这一自然现象,激发学生思考自然界中的含氮物质,通过自然界中的氮循环,引出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氮气、NO、NO

2、氨、铵盐、硝酸等,然后通过观察思考、实验探究认识这些重要物质的性质、用途。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

(二)知识框架

(三)新教材的主要特点:

从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知识和能力出发,重点介绍重要代表物的性质与用途,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自然界中的氮循环及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

2、通过了解生物固氮和人工固氮形式,认识N2 、NO 、NO2的性质;

3、通过观察思考活动,认识NH

3、铵盐的性质及铵态氮肥的使用问题;

4、通过观察思考活动,认识 HNO3的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分析物质性质的能力;

2、初步体会物质的浓度对化学反应产物的影响,进一步认识实验中变量控制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介绍合成氨发展的艰辛历程,体会从实验室研究到工业生产的过程,渗透化学与技术关系的教育;

2、通过介绍酸雨,光化学烟雾和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了解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知识上重点、难点

重点:氮气、氨、铵盐和硝酸的性质。 难点:硝酸的氧化性。

(二)方法上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分析物质性质的能力,并使学生初步体会物质的浓度对化学反应产物的影响,进一步认识实验中变量控制的重要性。

四、教学准备

(一)学生准备

1、预习第二节-氮的循环

2、查找氮循环的资料,小组合作画出氮循环图示,写出短文。重点说明氮循环中涉及到哪些含氮元素的物质,它们是如何转化的?

(二)教师准备

1、教学媒体、课件;

五、教学方法

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归纳。

六、课时安排 三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复习】

1、碳酸钠、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

2、C、CO、CO2;碳酸盐、碳酸氢盐的相互转化。

【提问】上次课后给大家布置了一项任务:查找氮循环的资料,小组合作画出氮循环图示,写出短文。重点说明氮循环中涉及到哪些含氮元素的物质,它们是如何转化的?下面,请各小组准备交流。

【小组交流】选取二个小组作为代表在课堂上交流,其他小组的成果课后以科技小报的形式展示或收录到成长档案袋中。 【点评评价】教师点评并做好表现性评价

【过渡】在氮循环中涉及到了较多重要的含氮元素的物质及其变化,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些物质的性质及转化。 【板书】

1、氮气与氮的固定。【讲述】 氮气是由氮原子构成的双原子分子,两个氮原子间共用三对电子,使每个原子都达到稳定结构。要破坏这种牢固的结合,需要很高的能量。故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与其它的物质发生反应。但在一定的条件下,氮气能与氧气、氢气等物质发生反应。

【演示实验】 在一个空矿泉水塑料瓶距瓶底10cm处,对称地钻两个小孔, 然后放在感应圈上,将感应圈的两根极针通过小孔插入瓶中,使 两根极针成一条直线,且针尖之间相距0.5cm(如图),接通电源, 观察实验现象。待矿泉水瓶中产生红棕色气体后,加入蒸馏水, 振荡,用蓝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溶液。

【结论】 在放电或高温的条件下,空气中的氮气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在空气中很不稳定,易被氧化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 【板书】

N2+O2 2NO (有毒、无色、难溶于水) 2NO+O2=2NO2 (有毒、红棕色、与水反应) 3NO2+H2O=2HNO3+NO

1、现给你一试管二氧化氮,其它药品和仪器自选,根据上述反应,请你设计实验,要求尽可能多的使二氧化氮被水吸收。

2、你的设计对工业上生产硝酸有什么启示?(从原料的充分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等方面考虑。

【过渡】植物只能利用化合态的氮,除了闪电等自然方法外,能否用人工的方法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含氮化合物呢?通过大量实验研究,科学家们发现在一定条件下,氮气和氢气可以直接化合生成氨。 【板书】 N2+3H2 2NH3 (可逆反应)

【讲述】像这样同时向正反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称为可逆反应。在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用“ ”代替“=”。 人们把像这样使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综上所述: 【板书】 氮的固定

【指导阅读】 阅读P74 -氨的合成。

【点评】目的让学生体会从实验室研究到工业生产的过程,感受化学与技术的关系。 【课堂小结】 学生自己概括•整合。 【课堂练习】

1、氮的固定有三种途径:生物固氮、自然固氮和工业固氮。指出下列固氮方式各属于哪种类型。 (1) 闪电时氮气转化为一氧化氮。

(2) 豆科作物根瘤菌将氮气转化为化合态氮。

(3) 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作用下,氮气和氢气反应合成氨。

2、雷鸣闪电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在闪电发生的过程中,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直接化合。假设某次雷电放出的能量为1.5 107KJ。已知1molO2与1molN2化合时要吸收181KJ的能量,闪电时有1/1000的能量用于这一反应。 (1)此次闪电所产生的一氧化氮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2)此次雷电的生成物相当于给土壤施加了多少千克的尿素[CO(NH2)2]化肥?

第2课时 【复习】高能固氮和工业固氮发生的主要反应有哪些?

【引入】氨是氮循环中的主要物质,它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氨和铵态氮肥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板书】

2、氨和铵态氮肥 【演示实验1】 氨的溶解性实验。 【演示实验2】 氨和氯化氢的反应。 【交流讨论】用多媒体投影所要讨论的问题: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下列表格 实 验 实验现象 结 论 实 验1 实 验2

2、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你获得了氨的哪些物理性质?是通过什么现象获得的?

3、氨的喷泉实验原理是什么?氨溶解于水仅是简单的溶解过程吗?由什么现象可以说明?

4、由[演示实验2]的现象,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5、氨除了能与盐酸反应外,还能与硫酸、硝酸反应吗?若能,请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演示实验2中若将浓盐酸用浓硝酸、浓硫酸代替,会观察到同样的现象吗?

6、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请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氨还可能具有什么性质?它可能与哪些物质反应?

7、氨水为何不大量用作化肥?

【归纳板书】 学生归纳,老师点评并板书。

一、氨的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极易溶于水(1:700)。

二、氨的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NH3+H2O NH3•H2O (可逆反应) NH3•H2O NH4++OH- (可逆过程)

2、与酸反应:NH3+HCl=NH4Cl NH3+HNO3=NH4NO3 2NH3+H2SO4=(NH4)2SO4

3、与氧气反应:4 NH3+5O2 4NO+6H2O 【讲解】 由于氨水易挥发,不易运输,因此氨水不大量用作化肥,而是常将氨制成各种固态的铵盐加以使用,如何科学的使用铵态氮肥呢?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了解铵态氮肥的主要成分——铵盐的主要性质。 【演示实验3】取少量氯化铵固体放在试管中加热。

【演示实验4】取少量碳酸氢铵固体放在试管中加热,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新制的石灰水中。

【演示实验5】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再滴加适量的10%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贴在玻璃棒上靠近试管口,观察现象。

【交流讨论】用多媒体投影所要讨论的问题: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下列表格:

实 验 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2、铵盐具有哪些物理、化学性质?

3、铵盐与碱溶液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4、怎样合理地储存和施用铵态氮肥? 【归纳板书】 学生归纳,老师点评并板书

三、铵盐的物理性质:白色,易溶于水的晶体。

四、铵盐的化学性质:

1、受热易分解:NH4Cl NH3 ↑+HCl↑

NH4HCO3 NH3 ↑ +CO2 ↑ +H2O

2、与碱溶液反应:NH4++OH- NH3 ↑+H2O NH4++OH-= NH3•H2O 保存方法:密封、阴凉通风处保存。

施用注意事项: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等混用;埋在土下以保持肥效。 【课堂小结】 学生整合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课堂练习】教材P80-81 1(3)(4)(5)、4(1) 【课外作业】教材P81

2、3

第3课时

【复习引入】 通过前面的学习,你知道通过哪些方法可以制得NH3?如果实验室要制得少量NH3,你会选择哪种方法?为什么?(由于氮气与氢气反应条件不易获得,加热铵盐制得的NH3又不纯,故实验室选择铵盐与碱反应来制得少量氨气。) 【板书】

3、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2NH4Cl+Ca(OH)2 2 NH3 ↑+CaCl2+2H2O (2)发生装置——固体+固体→型 (3)干燥剂——碱石灰或无水CaCl2 (4)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 (5)验满方法——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6)尾气处理——用水吸收

:用水吸收氨气时,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如何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

【讲述】 工业三酸之一的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它的性质。 【板书】

五、硝酸及其应用

【实验1】 取一瓶浓硝酸,打开瓶盖,小心的扇闻浓硝酸的气味。

【实验2】 在两支试管中各放入一小块铜片,分别加入少量4mol/L的稀硝酸和14mol/L的浓硝酸,立即用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棉花封住试管口,观察试管中发生的现象。

【实验3】 将[实验2]中的金属铜换成金属铁进行相同的实验,观察发生的现象。 【交流讨论】用多媒体投影所要讨论的问题: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下列表格: 实 验 实 验 现 象 结 论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2、通过实验探究,你对硝酸的氧化性有了哪些认识?

3、浓硝酸通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为什么?

4、归纳硝酸的物理、化学性质? 【归纳板书】 学生归纳,老师点评并板书

1、物理性质:纯硝酸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熔沸点低,密度比水大。

2、化学性质:

(1)不稳定性:4HNO3 2H2O+4NO2↑+O2↑

(2)强氧化性:(规律:浓硝酸一般被还原为NO2,稀硝酸一般被还原为NO,产物与硝酸的浓度有关。) ①与金属反应——除金、铂、钛外(常温下,浓硝酸可使铁、铝钝化)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②与某些非金属单质(如碳)反应 C+4HNO3(浓) CO2↑+4NO2↑+2H2O

①通常情况下,浓、稀硝酸作氧化剂时,还原产物有何规律?

②浓硝酸通常被还原为NO

2、稀硝酸通常被还原为NO,故相同条件下,稀硝酸的氧化性强于浓硝酸的氧化性,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请阐述你的理由。

【讲述】 掌握物质性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利用物质,二战期间,由于德军即将占领丹麦,丹麦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玻尔被迫要离开自己的祖国。他坚信以后一定能返回祖国,决心把心爱的诺贝尔奖章留下。为了不使奖章落入德军之手,他把奖章溶解在一种溶液中,并存放在瓶子里。丹麦被德军占领后,纳粹分子闯进玻耳家中,连奖章的影子也没发现。战后,玻耳从溶液中提取出金,又重新铸成了奖章。这种溶液就是王水(由浓盐酸与浓硝酸按体积比3:1混合而成)。又如食物中的硝酸盐是无毒的,但是在一些细菌的作用下,会被还原为有毒的亚硝酸盐导致食物中毒。生活中注意不要吃腐烂的食物,因为这种食物含较多的亚硝酸盐。

【指导阅读】阅读P78-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

由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氮循环的影响而导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

(酸雨、光化学烟雾、富营养化)

【课堂小结】 学生自主完成教材第81页的“概括•整合”。 【课堂练习】 教材P80 1(1)(2)

【布置研究性作业】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依据学生兴趣自主选取其中一个课题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将以小组为单位以板报的形式进行交流。

1、如何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界中氮循环的影响?

2、如何减少氮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

3、查阅资料,了解人工固氮的研究方向、成果及研究固氮的意义。(深圳市深圳中学 罗吉祥 编写)

第三节 硫的转化 一. 教材分析

(一)知识脉络

硫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之一在于氧化性和还原性。而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正好能够体现各种含硫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本节教材突出了“不同价态的硫元素”及“硫的转化”的观点,从硫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转化接触含硫元素的物质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存在,进而探讨硫的主要性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然后以探讨硫的主要性质的思路和方法为基础,借助方法导引,在实验室中实现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从中总结二氧化硫和浓硫酸的主要性质。最后通过介绍“硫酸的工业生产”和“酸雨及其防治”的有关知识,体现硫的转化在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二)知识框架

(三)新教材的主要特点:

1、实用性和教育性。教材从实验室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到了解生产、生活中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既体现了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又激发了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环境的热情。

2、注重三维目标的培养。教材通过活动探究的形式使学生获取知识,在关注获取知识结果的同时,也关注获取知识的过程。从而实现三维目标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硫单质,了解硫磺的主要性质;

2、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在实验室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从而了解不同价态硫元素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归纳二氧化硫和浓硫酸的主要性质。

3、通过硫元素在生产、生活中的转化实例,了解硫及其化合物在生产中的应用,体会在应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了解酸雨的危害,能够提出减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的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观察实验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归纳实验结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研究化学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了解硫及其化合物的“功”与“过”,知道“功”与“过”的关键取决于人类对化学知识所掌握的程度,进一步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知识上重点、难点

重点:硫、二氧化硫的主要性质。难点: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

(二) 方法上重点、难点

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选择解决问题的途径。

四、教学准备

(一)学生准备

1、预习第三节-硫的转化

2、先个人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形成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的实验方案。

3、查阅资料,了解酸雨的危害及防治。

(二)教师准备

1、将学生每五人编为一组

2、教师需要充分预计到探究活动中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及解决的方法,试剂、仪器的准备要为学生的探究提供完全开放的环境。

3、编制“活动•探究”活动报告及评价表;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

六、课时安排 3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播放录像】 火山喷发

【讲述】火山口黄色的物质即为硫单质。硫磺有广泛的用途,可用于制硫酸、火药、烟花爆竹等,还可以用来制硫磺软膏医治皮肤病。我们知道,物质的用途决定于物质的性质。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硫单质的性质。 【板书】

一、硫单质的性质

【提问】

1、物质的物理性质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认识?怎样认识硫单质的物理性质?

2、硫元素常见的化合价有哪些?从化合价的角度推测,硫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如何用实验来证明你的推测,请设计出你的实验方案。

【讨论评价】学生讨论,教师评价各实验方案并做好表现性评价记录。 【演示实验】学生设计的合理方案可能较多,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实验进行演示。

在三个培养皿中分别取少量硫粉,观察它的颜色、状态;然后向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水、酒精和二硫化碳,观察它们的溶解情况。

取少量硫粉放在试管中,在酒精灯上将其加热至熔化,观察发生的现象。 把研细的硫粉与铁粉按照一定的比例(铁粉稍过量)混合均匀,放在石棉网上堆成“S”状,用灼热的玻璃棒触及一端。当混合物呈红热状态时,移开玻璃棒,观察发生的现象。 【学生讨论】

1、通过实验,请归纳硫具有哪些物理、化学性质?

2、黑火药爆炸所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为:

S+2KNO3+3C======= K2S+3CO2↑+N2↑ 在此反应中硫体现出了什么性质?

3、硫与氯气相比,谁的氧化性强?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归纳板书】

1、物理性质:淡黄色或黄色固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熔沸点不高,存在同素异形体。

2、化学性质

(1) 氧化性(与变价金属反应,一般生成低价态金属硫化物) Fe+S======FeS (氧化性:S写出硫与铝、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还原性 S+O2======SO2 (3) S+2KNO3+3C=======K2S+3CO2↑+N2↑ (硫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小结过渡】硫元素的常见价态有-

2、0、+

4、+6;本节课我们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推测并寻找到合适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实现了单质硫向-2价硫和+4价硫的转化。下节课将由同学们自己来设计方案,探究不同价态(0,+4,+6)硫元素之间的转化。 【方法导引】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相互转化,实际上是探究含有不同价态硫元素的物质间的相互转化。

首先,要选择含有不同价态硫元素的物质,如硫磺、二氧化硫(或亚硫酸、亚硫酸钠等)和硫酸(或三氧化硫、硫酸盐等)。 其次,是获取这些物质。实验室里备有硫磺、亚硫酸钠和浓硫酸试剂,常用亚硫酸钠与较浓的硫酸反应制备少量二氧化硫。 第三,实现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相互转化,依据的主要是氧化还原反应规律,需要寻找合适的氧化剂或还原剂。

【知识支持】

1、常见的氧化剂有酸性KMnO4溶液,氯气,氯水,硝酸,浓硫酸,氧气等;常见还原剂有硫化氢(或氢硫酸),碘化钾,金属单质、氢气、一氧化碳等。

2、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可利用这一性质检验SO2。

【设计要求】

1、设计的方案尽量减少环境污染(SO2,H2S均有毒),认真对待尾气的处理。

2、实验方案要能判断是否实现了转化。

3、画出实验装置图。

【课前准备】教师需要充分预计到探究活动中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及解决的方法,试剂、仪器的准备要为学生的探究提供完全开放的环境。学生先个人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形成实验方案。 【小结】整合本课所学内容,明确下节课任务。

第2课时(实验课)

【实验内容】 探究不同价态(0,+4,+6)硫元素之间的转化。

【实验目的】 探究不同价态(0,+4,+6)硫元素之间的转化;归纳总结SO

2、浓硫酸的化学性质。

【实验用品】试管,试管夹,玻璃棒,胶头滴管,单孔橡皮塞,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药匙,烧杯,圆底烧瓶,止水夹,橡皮管,硫粉,亚硫酸钠,氢氧化钠稀溶液,品红溶液,酸性KMnO4溶液,氯水,浓硝酸,稀硝酸,碘化钾溶液,碘水,酚酞,氢硫酸,浓硫酸,BaCL2溶液,锌粒,铜片,火柴。 【实验步骤】

1、教师强调注意事项:

(1)试剂药品的取量 (2)操作正确 (3)安全问题

(4)注意有毒物质的吸收

2、学生检查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药品。

3、由学生依自己的设计方案动手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问题讨论】用幻灯片或多媒体投影所要讨论的问题或将问题印发给学生。

1、根据实验结果,用图示的方法,表示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能写出方程式的请完成化学反应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2、通过实验,总结二氧化硫,浓硫酸的化学性质并讨论作为氧化剂时浓硫酸与稀硫酸有什么不同?

3、在实验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4、你还能实现其它含有不同价态硫元素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吗?

5、黄铁矿(FeS2)是比较常见的含硫的矿石,是我国工业上用来制造硫酸的一种原材料,如何把FeS2转化为H2SO4?请你设计FeS2→H2SO4转化的可能的方法。

第3课时

【引入】上节课我们通过实验探究了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下面,我们一起来归纳上节课所讨论的问题。 【投影】用幻灯片或多媒体投影所要讨论的问题:

1、根据实验结果,用图示的方法,表示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能写出方程式的请完成化学反应方程式。

2、通过实验,总结二氧化硫、浓硫酸的化学性质并讨论作为氧化剂时浓硫酸与稀硫酸有什么不同?

3、在实验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4、你还能实现其它含有不同价态硫元素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呢?

5、黄铁矿(FeS2)是比较常见的含硫的矿石,是我国工业上用来制造硫酸的一种原材料,如何把FeS2转化为H2SO4?请你设计FeS2→H2SO4转化的可能的方法。

【归纳板书】学生归纳,老师点评并板书。

1、强氧化剂

0 +4 +6 S S S

2、二氧化硫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②与水反应 SO2+H2O H2SO3 ③氧化性 SO2+H2S===3S↓+2H2O ④还原性 2SO2+O2 2SO3 ⑤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该性质用来检验SO2)。 :不要求学生掌握所有转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浓硫酸的特性 (1)吸水性——干燥剂。 (2)脱水性;

(3)强氧化性 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讨论解惑】

解决问题3:针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答疑。

例如::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到碘化钾溶液中,预测有硫生成。为什么无现象?

:将二氧化硫通入到碘水中,碘水褪色,再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碘的氧化性强于二氧化硫。因而二氧化硫不能将碘离子氧化成碘。

解决问题4:含有不同价态硫元素的物质间的转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只要选择合适的 氧化剂和还原剂就可以实现。

解决问题5:先对学生提出的方案进行评价,然后指导阅读P87-硫酸的工业生产,简单介绍接触法制硫酸的流程: S(或FeS2) SO2 SO3 H2SO4 【讲述】由于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空气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现在不少地区雨水的PH小于5.6,当雨水的PH小于5.6时,我们就称它为酸雨。我国是世界上三大酸雨区之一,且酸雨的主要成分是硫酸,硫酸型酸雨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如何防止或减少酸雨的形成呢?

【指导阅读】阅读:

三、酸雨及其防治 【归纳小结】 酸雨的形成

2SO2+O2 2SO3 SO3+H2O==H2SO4 煤、石油等含硫元素 SO2 SO2+H2O H2SO3 2H2SO3+O2==2H2SO4 酸雨的防治:

1、控制酸性物质的排放;

2、改变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指导阅读】 阅读P88页-身边的化学。

【讲述】简单介绍石膏,硫酸钡两种主要的硫酸盐。 【概括整合】 学生整理本节所学知识。 【作业】 P90-91页

1、

2、

3、

4、5。【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分别完成其中的一个课题,在下次课上进行交流。

1、请查找资料,了解生产和生活中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的具体措施,并结合二氧化硫的性质进行分析。

2、根据所学知识,你知道采取什么办法能解决下列问题吗? (1)治理已酸化的湖泊和土壤。 (2)保护暴露在大气中的建筑。

(深圳市深圳中学 罗吉祥 编写)

第四节 海水中的化学元素

一、教材分析

(一)知识脉络

本节教材内容以海水中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为线索展开,简单介绍了海水中化学元素的种类和存在形式,重点介绍了金属镁的提取原理、重要的化学性质和主要用途;然后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溴和氯、碘的氧化性强弱关系,以此为启示,介绍溴单质的提取原理和主要用途。

(二)知识框架

(三)新教材的主要特点:

本节内容既承载了元素化合物知识,又使学生认识到开发利用海洋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既关注了知识的获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又关注了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的方向。体现了新课程的基础性和时代性。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研讨等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镁单质的还原性和重要用途。

2、通过实验探究、交流研讨等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和氧化性递变顺序及溴单质和溴的化合物的重要用途。

3、了解海水中微量元素的存在和应用及在工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的潜在价值,认识到综合开发利用海水化学资源的重要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和氧化性递变次序的活动探究,学会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设计实验,探究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相对强弱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海水中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性,学会关注和珍惜自然资源。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知识上重点、难点

重点:金属镁的还原性;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和氧化性递变次序。 难点: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和氧化性递变次序。

(二)方法上重点、难点

学会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设计实验,探究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相对强弱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一)学生准备

预习:第四节-海水中的化学元素。重点思考“交流•研讨”中所提出的问题。

(二)教师准备

编制“活动•探究”活动报告及评价表。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交流研讨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引入】尝过海水的人都知道,海水又苦又咸,不能直接饮用。看来,海水除了含有氢、氧元素外,一定还含有其它元素。那么,海水中还含有哪些元素呢?它们在海水中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它们在海水中的含量如何?人们是怎样提取利用食盐的? 【指导阅读】 阅读P92-P95第一部分:海水——化学元素宝库。

【学生阅读后回答】海水中共含有80多种元素,这些元素大部分以盐的形式存在,它们在海水中的含量差异很大。人类通过海水晒盐从海水中提取食盐,食盐不仅是常用的调味品,是人体必须的物质,更被誉为“化学工业之母”,在工业上,主要通过氯碱工业等进行综合利用。

【老师总结】 教师点评并简单介绍氯碱工业(不要求掌握这部分内容)。

【设问】 海水中镁的含量一般为1.28g/L,属常量元素。目前,世界上有60%的镁来自海水,人们是怎样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呢? 【指导阅读】 阅读P95-P96第二部分:镁和海水提镁 【交流讨论】用多媒体投影下列讨论题:

1、简述海水提镁的基本方法和工业流程。

2、海水提镁要用到海滩上的贝壳。那么,贝壳在生产流程中起什么作用?其主要成分发生了怎样的化学变化?

3、从海水中的镁离子到金属镁,经历了哪些化学变化?

4、在用上述方法提镁的过程中,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提高经济效益?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讨论作答】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1、海水提镁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往海水里加碱,得到氢氧化镁沉淀,将沉淀分离出来后再加入盐酸把它变成氯化镁;之后,经过滤、干燥、电解,就可得到氯化镁。

2、贝壳起到提供碱-消石灰的作用。主要成分发生的化学变化有:

CaCO3======CaO+CO2↑ CaO+H2O=Ca(OH)2

3、经历的化学变化有: Mg2++2OH-=Mg(OH)2↓ Mg(OH)2+2HCl=MgCl2+2 H2O MgCl2=====Mg+Cl2↑

4、(1)就地取材-利用海滩上的贝壳 (2)节约原料-循环利用氯元素

:一个真实的化学工业流程所考虑的问题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它不仅考虑化学反应,还要考虑经济效益、环境保护等问题。

【讲述】 海水提镁的原理较为简单,但在实际生产中,还有许多难题需要解决,主要是怎样除去杂质。英国、美国、日本在这方面走在前列。我国由于陆地天然菱镁矿资源丰富,目前主要是通过煅烧菱镁矿来制取镁,没有安排大量人力和物力开发海水提镁工作。只是根据需要,每年利用制盐卤水生产一些氯化镁。近年来,我国对海水提镁的开发,也进行了一些研究和试生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镁是一种轻金属,其合金的强度高、机械性能好。这些特性使金属镁成为制造汽车、飞机、火箭的重要材料,从而获得“国防金属”的美誉。在冶金工业上,金属镁常用作还原剂和脱氧剂。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进一步认识镁的化学性质。

【演示实验】取一段镁条,观察它的颜色。用砂纸把表面的氧化膜擦净,观察金属镁的颜色和光泽。用坩埚钳夹住镁条,点燃后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集气瓶底部要放一些细沙或少量水),观察发生的现象。并完成下表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镁跟氧气反应 镁跟二氧化碳反应

【归纳总结】学生归纳,教师点评并板书。 镁的主要化学性质-还原性

1、与酸反应置换氢气

2、与氧气反应

3、与二氧化碳反应:2Mg+CO2=======2MgO+C 由金属镁引起的火灾能否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课堂练习】P100

1、2 【概括整合】 归纳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第2课时

【复习】镁的主要化学性质有哪些?

【引入】溴是海水中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地球上99%的溴元素以溴离子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所以人们也把溴称为“海洋元素”。溴和氯、碘等元素在原子结构和性质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化学上常把它们放在一起研究。前面我们学习过氯气,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溴单质和碘单质的性质。 【演示实验】

:观察溴单质和碘单质的状态、颜色;取少量的溴单质和碘单质,分别观察它们在水、酒精和四氯化碳溶剂中的溶解情况和所形成溶液的颜色,把观察结果填入下表中: 物理性质 溴单质 碘单质 颜色 状态

溶解性和溶液颜色 水中

酒精中

四氯化碳中 :给碘锤加热,观察发生的现象。

【交流讨论】

1、在保存溴单质和碘单质时应分别注意哪些问题?

2、碘容易升华的性质有什么重要用途?

【过渡】 氯、溴和碘的单质除了具有以上物理性质之外,在化学性质方面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呢?

【活动探究】 我们已经认识了氯气的强氧化性,请用氯水、溴水、碘水、氯化钠溶液、溴化钠溶液、碘化钾溶液,设计实验探究氯、溴、碘三种单质的氧化性强弱。记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你的实验方案与实验记录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1、通过实验探究,你认为氯、溴、碘单质的化学性质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的氧化性强弱如何?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2、氯、溴和碘单质的氧化性强弱对于从溴化物中提取溴有何启示? 【指导阅读】 阅读P98-P99,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海水提溴的化学反应原理是什么?工业流程所经历的主要步骤有哪些?

2、溴及其化合物在工业、农业、医药等方面有哪些用途?

3、为了降低开发成本,海水化学资源的利用将走什么道路?我国科学家在此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 【概括整合】 根据P99的提示,概括整合本节内容。 【作业】 P100-101

3、4 【研究性学习课题】 P101

5、6 (深圳市深圳中学 罗吉祥 编写) 第四章 元素与材料世界

第一节 硅 无机非金属材料(2课时)

一、教材分析

(一)知识脉络

本节教材以无机非金属材料和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两条线索相互交叉而展开,介绍了硅、二氧化硅的性质,硅单质的制法,硅、二氧化硅在计算机及通信等高技术领域的应用,常见的硅酸盐材料玻璃、水泥、陶瓷和新型无机硅酸盐材料的主要成分和用途。与旧教材相比,本教材加大了各种材料在社会日常生活中应用介绍的力度。

(二)知识框架 1.半导体材料与单质硅 ①单质硅的物理性质:

②硅的化学性质:常温下不活泼,除氟气、氢氟酸和强碱外,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反应。加热条件下,可与氧气反应。 Si + O2 加热===== SiO2 Si + 2F2 === SiF4 Si + 4HF === SiF4 ↑+ 2H2↑ ③硅的工业制法:

工业上,用焦炭在电炉中还原SiO2得到含有少量杂质的粗硅后再提纯。 SiO2 + 2C 高温===== Si + 2CO↑

④硅的主要用途:作半导体材料;制造太阳能电池;制造硅合金等。 2.二氧化硅与光导纤维 ①物理性质 ②化学性质

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 SiO2 + CaO 高温===== CaSiO3 SiO2 + 4HF == SiF4↑ + 2H2O

③二氧化硅的用途:制造电子元器件、光学仪器、精密仪器轴承、光导纤维、石英钟、工艺品、玻璃等。 3.硅酸盐与无机非金属材料 ①玻璃、水泥 玻 璃 水 泥

原 料 纯碱(Na2CO3)石灰石(CaCO3)石英(SiO2) 主要原料 石灰石 粘土 辅助原料 适量的石膏等

原 理 高温下复杂物理化学变化 高温下复杂物理化学变化 化学方程式 Na2CO3+SiO2 Na2SiO3+CO2 CaCO3+SiO2 CaSiO3+CO2 主要成分及特性 普通玻璃 钠玻璃(Na2O•CaO•6SiO2)玻璃是非晶体,称为玻璃态物质无固定熔点,在某一温度范围内软化可加工成制品 3CaO•SiO2硅酸三钙、2CaO•SiO2硅酸二钙、3CaO•Al2O3铝酸三钙 ②无机非金属材料:

高温结构陶瓷、生物陶瓷、压电陶瓷等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目标

掌握硅、二氧化硅的物理化学性质,粗硅的制法。认识硅、二氧化硅作为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性及其用途,了解硅酸盐等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基本组成、性能、用途。 2. 方法与过程目标

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常见材料进行分类的方法,能根据同一类别不同物质的性质归纳出该类物质的通性,并能运用通性简单预测其他物质的性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作为计算机、光通信等高科技关键材料的硅、二氧化硅等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学习,利用学生对高科技的浓烈兴趣,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通过对我国从古到今,从烧制陶瓷到现代科技成就的介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重点、难点

(一) 知识上重点、难点

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硅的制法

(二) 方法上重点、难点

查阅收集相关资料的方法,多角度思维能力,归纳类比能力。

四、教学准备

1.查阅相关资料,常见半导体材料有哪些?硅有哪些主要用途?

2.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光通信比普通电缆通信有哪些优点?光纤除用于通信外,还可用于哪些领域? 3.查阅有关资料,说明消防员穿的棉布衣服为什么比普通棉布衣服不易着火燃烧?

五、教学设计

[引言]材料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材料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史。没有感光材料,我们就无法留下青春的回忆;没有特殊的荧光材料,就没有彩色电视;没有高纯的单晶硅,就没有今天的奔腾电脑;没有特殊的新型材料,火箭就无法上天,卫星就无法工作。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往往受到材料的制约。一种新材料的发现可能会给社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新材料的不断涌现,旧材料功能的不断拓展,才使我们的世界日新月异,奔腾向前。

[交流研讨]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如各种日常生活用品,工农业设施,建筑,交通工具等等,你知道构成它们的材料有哪些?请你分别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它们进行分类。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构成它们的材料有:塑料、各种金属、木材、棉花、沙子、石头、水泥、玻璃、陶瓷、泥土等等„„ 从来源分:天然材料、人工合成材料

从导电性分:导电材料、半导体材料、绝缘体材料

从物质类别分:无机材料、有机材料;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 从物质性质分:„„ „„

[过渡]站在不同的角度,对材料有不同的分类。今天我们学习第四章元素与材料世界。 [板书]第四章 元素与材料世界

[联想质疑]你能在沙子与计算机之间、沙子与计算机光通信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吗?(提示:沙子的主要成分是SiO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沙子――硅――芯片――计算机

[过渡]高纯度的硅是常见的最重要的半导体材料,水泥、陶瓷、玻璃等是常见的重要的含硅无机非金属材料。 [板书]第一节 硅 无机非金属材料

一、半导体材料与单质硅

[交流研讨]你知道的半导体材料有哪些?非金属单质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除硅外,常见的半导体材料还有锗、铟等。大多数非金属单质一般可与金属、氧气、氢气、碱等物质反应。

[联想质疑]硅作为非金属,它具备这些性质吗? [阅读总结]1。单质硅的物理性质:

2.硅的化学性质:常温下不活泼,除氟气、氢氟酸和强碱外,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反应。加热条件下,可与氧气反应。 Si + O2 加热===== SiO2 Si + 2F2 === SiF4 Si + 4HF === SiF4 ↑+ 2H2↑ 3.硅的工业制法:

工业上,用焦炭在电炉中还原SiO2得到含有少量杂质的粗硅后再提纯。 SiO2 + 2C 高温===== Si + 2CO↑

[交流研讨]什么原因促使硅成为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硅除作为半导体材料外,还有哪些用途?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硅成为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的原因是:原料丰富易得,价格低,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硅除作为半导体材料用来制集成电路、晶体管、硅整流器外,还可制造太阳能电池,硅合金等。硅合金用于制造变压器、耐酸设备等。 [板书]4。硅的主要用途:作半导体材料;制造太阳能电池;制造硅合金等。 [板书]

二、二氧化硅与光导纤维

[交流研讨]阅读教材P105页第三段,说明在自然界哪些常见物质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从物质分类角度来看,二氧化硅属于哪类物质?可能具有那些性质?在实验室,为什么盛装碱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自然界常见的沙子、鹅卵石、石英、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纯净的二氧化硅为无色透明的晶体,不溶于水,熔点高、硬度大。它属于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可与碱性氧化物、碱反应,还可与氢氟酸反应。

[讲解、板书]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 SiO2 + CaO 高温===== CaSiO3 SiO2 + 4HF == SiF4↑ + 2H2O [交流研讨]

过去,人们曾应用CaF2粉末和浓H2SO4的混合物涂抹到玻璃上刻字作画,请说明原理。 [提问]1992年在美国曾提出一项关于通信方面的计划,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讲述]是“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而光纤、光缆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石。

光纤通信发展很快,全世界总量超过1亿公里。我国在这方面起步并不算晚,1995年一年铺设了130万公里,全国已形成八横八纵的干线网。拉萨和大多数县城已经铺设了光缆。中日、中美海底光缆已经开通。另外,光纤还用于医学等许多方面,如肠镜、胃镜。甚至可以利用内窥镜观察到心脏内部的情况。 [交流研讨]阅读教材,说明二氧化硅的用途。

[讲解、板书]3。二氧化硅的用途:制造电子元器件、光学仪器、精密仪器轴承、光导纤维、石英钟、工艺品、玻璃等。 [交流研讨]请尽可能多地列举出你见过的广泛使用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常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有:天然砂石泥土、水泥、玻璃、陶瓷、搪瓷等 [板书]

三、硅酸盐与无机非金属材料

推荐第7篇:必修一教案

必修一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本文为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中“梳理探究”模块第二课。近些年来,由于学生对“对联”这方面的知识比较陌生,又基本没进行专门训练,所以从全国范围看,学生答“高考对联题”并不理想,得零分者比比皆是。因此,我认为不能忽略本模块的教学任务。在本模块的教学设计中,我注重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语言的实际运用,力求把教学建立在学生可接受的层面上,边讲边练,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把读对联和写对联结合起来,坚持用学生的实践引领学生学习;力求把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和乐学的境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对联方面的主要知识,把握对联的灵魂,会做简单的属对练习。 2.过程与方法:通过例句有顺序地了解对联知识,运用学到的对联知识进行属对练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热爱传统文化,在语文实践中发展思维,提高文采。

二、教学重点

了解对联方面的主要知识。

三、教学难点

对联欣赏和属对练习。

四、教学关键

让学生掌握对联知识树,鼓励学生创作对联,激发学生学以致用的热情。

五、教学过程

(一)目标诊测

对句填空:座上珠玑昭日月,() 预设:堂前黼黻焕烟霞;(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

(二)实施目标

1.导入:补写对联,属于高考考点“语言文字运用”中的“仿用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部分。 2.基础知识学习。

(1)对仗是对联的基本要求。对仗:①字数相等②词性相对(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副词对副词,数词对数词等。)③平仄相对(音韵和谐)。对仗非常工整的,叫严对。 例1: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 例2:一尘(全)不染,甲子(任)翻腾。 例3:一畦(qí)(平)春韭绿(lǜ)(仄),十里(lǐ)(仄)稻花香(xiāng)(平)。

过渡:也有宽对,要求不太严的,因为形式毕竟是为内容服务的,人们看对联,主要还是看意思。

例4:人生贵在有追求,哪怕脚下路悠悠。(也叫流水对,又叫串对。) (2)对联的灵魂还是“意趣”。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文学样式。读对联,赏对联,给人们带来无穷乐趣。 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预设:化静为动,写出了傍晚洞庭湖上的壮丽景色,具有独特的美感,妙趣横生。 小结:从炼字角度看,对联又是浓缩的艺术。 过渡:可见,对联的灵魂还是“意趣”。意趣新奇了,形式上还可以适当放宽要求。 我最喜欢的一副对联出自古典名著《红楼梦》: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意趣:因为我是农村长大的,所以见到这种意境的对联,就爱不释手。 3.那么,从内容上看,上下联的关系一般有几种情况呢?

对仗就上下联(出句、对句或叫上比、下比)在意义上的联系一般可分为三种。

(1)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或相关。这是对联运用较多的一种形式,内容主要是构成并列关系,上下联各写一事,又和谐地统一在一个意境之中。如“月圆花好人长寿,物阜民康国富强”。上下联内容互相补充,统一在祖国大好形势这一意境里,表现了人寿年丰,国富民强的主题。 正对要避免“合掌”,如同人的左右手完全重合在一起。“合掌”是对联的大忌,它有两个标志:一是大量使用同义词;二是上下联内容完全相同。如“呕心”对“沥血”、“神州”对“华夏”、“普天”对“举国”、“树新人”对“育幼苗”等,在对仗中都是不允许的。

(2)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意思相互映衬,体现一个事物的正反两面性,把主题表现得更为深刻。如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上联表现对敌人的恨,下联表现对人民的爱,爱憎分明,表现了鲁迅的伟大人格。又如徐特立赠青年联“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上联勉励青年多读有益之书,下联告诫青年莫做有害之事,目的都是为了修身养性,献身社会。 (3)串对:又称“流水对”,像流水一样连贯自然,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如毛泽东“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有动作的连贯,也有事件的承联。又如格言联“少壮不经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上联讲原因,下联讲结果。虽然没有关联词,但因果关系显而易见。

用VCD和幻灯举例巩固知识点,丰富课堂内容,加深印象: ①意思相关:绿杨枝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

清水池塘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正对)

②意思相对: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驱驰时无忘赤帝

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正对)

③意思相反: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反对)

④意思相承: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串对)

还有几种,如联珠对等,因为奇特,不在这里介绍了。

4.横批,是对对联内容的提炼和概括,一般四个字。如果对联意思非常突出,不用横批也可以。

5.贴对联。上联贴哪面?(预设:按左上右下的顺序贴)对联有哪些名称?

预设:楹联,对子,春联,还叫“桃符”。

小结:对联除了讲究对仗外,还要注意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对比等。横批,是对对联内容的提炼和概括。可见,写对联也能发展思维,提高文采,所以古人经常进行属对练习。

(三)对联创作练习与重点知识检测

家兴旺,国兴旺,国家兴旺;(出句)

补写对句:()(对句)

参考答案:人安乐,民安乐,人民安乐。

天回春,地回春,天地回春。

妻平安,子平安,妻子平安。

家团圆,人团圆,家人团圆

高考参考答案:

人团结,民团结,人民团结。

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

(四)作业

做以下两道高考题。

六、高考链接

2004年高考全国卷对联题,所给均为上联,二选一:

其一:扫千年旧习,();祖国江山好,()

其二: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参考答案:1.树一代新风;大地气象新。

2.莺歌燕舞万里江山换新颜。

课堂小结:对子似易成,英才一挥而就;

佳句实难得,学子千虑以求。

《雨巷》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这首诗写得既实又虚,朦胧恍惚。当时代理《小说月报》编辑的叶圣陶一看到这首诗就非常喜欢,称它“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并送给作者“雨巷诗人”的称号。所以,通过朗读感受诗的意象和音乐美,是把握诗意的重点。其次通过问题探究,来理解和欣赏《雨巷》中的两个主要意象和主要表达技巧,再次强调字词的认识、书写和对全诗的书写,记忆,加强书面语言的学习积累,即完成了本诗的教学任务. 【教学重点】:朗读感受诗歌意象,进入诗歌创造的意境。 【教学难点】:分析意象特点,理解作者朦胧的心绪。 【教学关键】:理解和欣赏两个主要意象。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班级】:高一172班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由朗读5分钟,给生字注音,并读两遍记住。 2.全体齐读两遍,感受诗的音乐美。 3.问题探究:

⑴诗中的“我”有怎样的情绪?可联系时代背景作一定的解读。 ⑵怎样理解和欣赏《雨巷》中的两个主要意象?

⑶《雨巷》一诗中重叠和反复手法的运用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目标3. 【教学难点】:目标3中⑵。 【实施目标】:

1.自由朗读5分钟,给生字注音,并读两遍记住。 2.找两名同学朗读,检测对字词的认识情况。(5分钟左右) 3.全体齐读两遍,感受诗的音乐美。(5分钟左右) 4.问题探究:

⑴诗中的“我”有怎样的情绪?可联系时代背景作一定的解读。

预设:这首诗写的是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中的一个场景。“我”撑着油纸伞孤独地走着,“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果然,梦幻般的姑娘出现了。她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像“我”一样撑着油纸伞,“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中。走近时,“我”看到她是那样地哀怨、忧愁,投出的目光“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她并没有停下来,而是“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一般,飘过“我”的身旁。姑娘最终消失在雨巷尽头“颓圮的篱墙”边。雨巷里又只剩下“我”一个人,孤独地走着,继续渺茫地希望着、期待着„„细雨蒙蒙中,“我”怀着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和一丝微茫的希望,撑着油纸伞在悠长寂寞的小巷中踽踽独行。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约作于政治风云激荡、诗人内心苦闷彷徨的1927年夏天。这时诗作在艺术上保留着中国古典诗歌传统及欧洲浪漫主义诗歌的痕迹,并明显具有法国象征派诗人魏尔伦等的影响。《雨巷》为此时期的代表作,诗作在对江南雨中小巷的抒情中,反映出大革命失败后部分青年的压抑心情,受到人们注意。

⑵怎样理解和欣赏《雨巷》中的两个主要意象?

《雨巷》中有两个意象非常美。一是雨巷。梅雨季节,江南的小巷阴沉潮湿,两边是寂寞的人家,间或有人匆匆走过。这一形象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我们可以把它“虚化”为一条“追求之路”,怀着渺茫希望的“我”在雨巷里徘徊不前,让人不禁发问,“我”期待着什么?二是丁香。丁香是古典诗词里常见的意象。丁香花常见白色、紫色两种,外形单薄细弱,往往用来代表孤高、美丽和忧愁。诗人将这种美赋予姑娘,“丁香一样的姑娘”,姑娘即丁香,丁香即姑娘。丁香可以象征诗人心中的理想,这种理想是高洁、美丽的。但这种理想即如丁香或姑娘一样,稍纵即逝,不可把握,给人暂时的安慰,留下的却是永久的怀恋和无限的惆怅。

有人认为,诗中的“姑娘”是诗人心中朦胧的理想和追求的象征,代表了诗人陷入人生苦闷时,对未来渺茫的憧憬,和那个特定的年代有关。也有人认为诗中的“姑娘”是实指,是诗人心中期待已久的美丽、高洁而忧郁的姑娘,说本诗是一首单纯的爱情诗,即一位情窦初开的青年在江南雨巷邂逅一位姑娘后激起的感情涟漪。你认为呢?因为是朦胧诗,可以有多种解读。

⑶《雨巷》一诗中重叠和反复手法的运用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预设:《雨巷》这首诗音调和谐,节奏舒缓。全诗七节,每节六行,每行虽然长短不一,有的一句一行,有的一句排成几行,但诗句的停顿却很有规律。诗中多处运用重叠和反复的手法,如“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而首尾两节,除“逢着”换“飘过”外,其他语句完全相同。诗句的重叠反复,构成声音和感情的回环往复,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全诗每节第

3、6行押韵,一韵到底,保证了音韵的和谐一致,使诗从头至尾保持了一种鲜明的音乐效果。

【布置作业】:一/9页,从课文中选出一两节诗划分节奏,标出韵脚,反复朗读,体会其音乐性,并背诵这首诗。 【板书设计】: 《雨巷》

──戴望舒(1927年)

“我”有怎样的情绪:落寞、惆怅的情绪和一丝微茫的希望 时代背景:1927年,大革命失败。

《雨巷》中的两个主要意象:雨巷──追求之路

姑娘──1.美好的理想

2.高洁的姑娘

《雨巷》一诗中重叠和反复手法:例1:“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例2:“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

表达效果:构成声音和感情的回环往复,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

《小狗包弟》教学案例

课前准备:

一、印发巴金的《随想录·总序》

二、印发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总序》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感动中国”颁奖词

三、介绍背景

对经历过那个时期的人来说,*是一个永远无法忘记又不愿记起的梦魇。而因为一种有意无意的遮蔽,*对现代的中学生来说,是一个盲区。因此,在讲《小狗包弟》的时候,对背景的讲述就变得非常重要了,唯有注意到小故事背后的大背景,才能理解到:作者在对小狗包弟的深沉的思念和真诚的忏悔的背后,是对自己在那个时期背叛真诚的无情的解剖,是对自己无力保护自己的所爱甚至无和把握自己命运的痛苦,是对那个人性扭曲的时代的控诉,是大爱和大恨的交织,也是一个最无责任者对责任的痛苦拷问。总之,离开了背景的讲述,很容易将文章深刻的思想浓郁的情感肤浅化、单薄化。因此,在对背景的介绍中,采用故事讲述、画面展示以及文章朗诵几种方式,力求从感性和理性上加深学生的印象,让他们在短时间里走近那段荒诞的历史。

故事:

一个平民为了表示对新中国的热爱,为他的三个儿子起名为“爱国”“爱民”“爱党”,结果被附会成“爱国民党”,于是被以“现行反革命”的罪名逮捕入狱。

四、提要

作者通过写小狗包弟的故事,叙述了自己一段心路的历程。速读全文,概括作者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

喜欢—忧虑—轻松—沉重—自责—忏悔

五、思考

文章以“小狗包弟”为主人公,写出了“我”和小狗之间的相识、相爱与相离,藉此来反映*的现实,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作者在《随想录》的序里说:“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一百五十篇长短文章全是小人物的喜怒哀乐,自己说是“无力的叫喊”,其实大都是不曾愈合的伤口出来的脓血。我挤出它们不是为了消磨时间,我想减轻自己的痛苦。写第一篇“随想”,我拿着笔并不觉得沉重。我在写作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逐渐认识自己。为了认识自己才不得不解剖自己。”

文章虽然主要写的是小狗包弟的命运,但在小狗的故事背后我们却看到了更多的人的故事,人的悲剧,看到的是*那个时代对生命的摧残。小狗之所以不免于厄运,竟然只是因为它的日本血统,有个“我毫无所知的”“瑞典旧主人”,一个小小的动物也被打上了阶级论、血统论的烙印,这也只能那个是非颠倒的社会之中才能有的怪异现象。因此一只小狗的悲剧命运却折射出一个社会时期的社会现实,也可谓“以小见大”。

其次,如此可爱、忠诚的小狗最终却被自己的主人送上了解剖台,狗的忠诚与多情与人的背弃与无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人却也最终如小狗一样,在那阵“奇异的风”中无法把持自己的命运。这同样也反映出那个时代的人的悲剧命运。又比如文章里几次写到自己的妻子萧珊,“我的爱人萧珊也喜欢包弟。在三年困难时期,我们每次到文化俱乐部吃饭,她总要向服务员讨一点骨头回去喂包弟。1962年我们夫妇带着孩子在广州过了春节,回到上海,听妹妹们说,我们在广洲的时候,睡房门紧闭,包弟每天清晨守在房门口等候我们出来。它天天这样,从不厌倦。它看见我们回来,特别是看到萧珊,不住的摇头摆尾,那种高兴、亲热的样子,现在想起来我还很感动。”“我想念过去同我一起散步的人,在绿草如茵的季节,她常常弯着身子,或者坐在草地上拔除杂草,在午饭前后她有时逗着包弟玩„„”显然,包弟的故事背后还有着对亲人的无尽的思念。而作者真诚的忏悔、无情的解剖,是对自己无力保护自己的所爱甚至无和把握自己命运的痛苦,是对那个人性扭曲的时代的控诉,也是一个最无责任者对责任的痛苦拷问。另外,能用十五年漫长时光忏悔对一只小狗的背弃,也能看到巴金老人的赤子之心、悲悯情怀,他岂只是在怀念一只小狗,他是在悲悯一个在一个特殊的时代无法把持自己命运的弱小的生命,也是在感慨人在特殊时期的命运悲剧,这更能证明巴金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真正的有良知和责任感的知识分子。而从写作手法上来说,作者写小狗包弟也是为了表现自己的一段心灵历程,写心灵是主要的,写小狗包弟是次要的。写小狗是写实,写心灵是写虚。

六、讨论

举出*时期的一些舍生取义的例子,如老舍自投太平湖,张志新因为坚持真理而被残酷地杀害的故事,同巴金进行比较分析。

分析:批判巴金为了自保而抛弃了小狗包弟,认为巴金应该选择坚强地面对,而不应该如此地软弱。这种观点亦可,但是在*时期,多少人背信弃义、勾心斗角,失去了做人的尊严和良知,而巴金出于自保而被迫抛弃小狗之举,说到底是因为那个人人自危的社会所造成的,更何况,他已经用十五年的漫长时光来背负这个痛苦的十字架了。我们可以想到那次人类的大难过后,有多少人选择有意地逃避,更有甚者,选择遮盖和粉饰。而巴金始终带着一个坦诚的伤痕累累的心灵痛苦地前行、理性地反思,认为“这种煎熬不会终结”除非“给自己过去十年的生活作总结,还清心灵上的债”。巴金在当时的确未能选择反抗和斗争,但是他的自我剖析的精神也证明了他的伟大。

七、拓展延伸

文章后的有巴金的作品《日》,“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场谷”“寒冷、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表现出了追求理想的激情以及“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而在本课之中,作者面对忠诚可爱的小狗包弟只能忍辱负重,将之无情地抛弃以求得保全自身。二文表现出了一“刚”一“柔”的迥异气质。这种不和谐,是因为作品出现于不同时期所造成的,还是还有其它更为深刻的原因?

分析:事实上,巴金在创作著名的“激流三步曲”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充满着战斗热情的封建旧式家庭的叛逆者了。而这种战斗的、改造的、批判的热情一直贯穿了他整个的生命。我们在这里所看到的不是变化,而是统一;不是矛盾,更是和谐。正是因为巴金在现实中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他才痛苦地自责,这种痛苦是不能实现自我的痛苦,是自我人格割裂的痛苦。作者因思考而痛苦,因痛苦而深刻。

作者曾经谈到自己的《随想录》时说:我从来不是战士。而且就在《随想录》开始发表的时候,我还在另一本集子的序文中称“*”为“伟大的革命”。十多年中在全国报刊上,在人们的口头上,“伟大的”桂冠总是和“*”连在一起,我惶恐地高呼万岁也一直未停。但是在《爝火集》的序里我已经看出那顶纸糊的桂冠不过是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衣”。我的眼睛终于给我拨开了,即使是睡眼朦胧,我也看出那个“伟大的”骗局。于是我下了决心:不再说假话!然后又是:要多说真话!开始我还是在保护自已。为了净化心灵,不让内部留下肮脏的东西,我不得不挖掉心上的垃圾,不使它们污染空气。我没有想到就这样我的笔会变成了扫帚,会变成了弓箭,会变成了解剖刀。要消除垃圾,净化空气,单单对我个人要求严格是不够的,大家都有责任。我们必须弄明白毛病出在哪里,在我身上,也在别人身上......那么就挖吧!

我们从这番真诚的表白里也能感受到巴金老人血液里永远不会熄灭的热情之火,在理智的、清醒地反思背后时时奔涌着年轻人的热诚,总之,这是一个既有着日的热烈,又有着月的宁静的人;这是一个既有着年轻人燃烧的热情,又有着老年人深沉的理智的人。他如他敬仰的鲁迅先生,自己“肩扛了沉重的闸门,放他们到光明中去”。这也是巴金老人能成为“二十世纪的良心”,能够感动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掌握若、说、辞、鄙、微、之六个文言词的用法。

2.在理解字词句的基础上读懂课文,并体会其写作特点及烛之武说秦的语言艺术。 3.熟读并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课文第三段即说秦部分。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及特点。 教学课型:讲读课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和讲读第

一、二段。

教学步骤:

一、引入课题和释题(5分钟)

1.标题重点释“退”和“师”两个词,然后理解标题的含义。 2.简介《左传》。这可让学生自己完成,师只作扼要的补充。

二、展示并简释教学要求。(5分钟)

三、初读全文,处理生字读音,试析文章的结构和层次。(4分钟) 原则上计划由教师完成,也可视具体情况抽学生来完成。

四、讲读第一段(10分钟)

1.抽生朗读本段,注意生字词读音。 2.讲析本段

译释由学生完成,师只作扼要补纠和简要分析。分析内容包括伏笔手法和语句深意,全段作用。

3.让学生齐读全段。

4.处理练习一之中的第1小题,要求学生试译回答,然后指导学生背诵本段。

五、讲读第二段(15分钟)

1.抽生朗读本段,注意生字词读音。 2.讲析本段

①重点讲析三个文言词“若”、“之”、“辞”的用法和人物对话。

②字词句的理解仍然注意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他们完成为主,师纠补为辅。对要求掌握的三个文言词的用法要板书列于黑板上,对话部分要让学生试作语气练习。 ③小结的内容包括情节的曲折性、写法的详略和表达的特点。 3.生齐读本段,然后处理相关练习。 4.指导学生背诵本段。

六、指导并检查学生背诵这两段。(3分钟)

七、指导学生预习后面的两段。(3分钟) 方法是读熟和背诵(包括生字词读音的认定)

第二课时

讲读课文第

三、四段。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5分钟)

1.检查前两段的背诵情况及对内容的理解。2.检查三个文言词的用法。3.检查

三、四段的通读情况。

二、讲读第三段(25分钟) 1.讲读重点包括“说”、“鄙”、“之”三个文言词的用法和关键语句的语气及特点。难点是说辞的语言艺术性。

2.语句的疏通仍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重点部分的教学方法同前课时。说辞的艺术性借助于层次的划分去理解。讲析完毕注意让学生齐读全段。 3.处理课后相关练习,方法同前。 4.布置学生试背本段。

三、讲读第四段(10分钟) 1.抽生读文。 2.讲析方法

基本方法同前,注意强调“微”和“之”的用法。分析重在晋文公话语的结构特点。切莫忘末尾要齐读本段。 3.背诵本段。

4.处理课后练习一(4)

四、小结全文(5分钟) 1.写作特点

①结构线索:单线,时间为序。

②写法:详略分明,详写说辞,略写情节。 ③表达:语言(对话)描写为主。 2.文言文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①熟读成诵。②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第三课时

朗读、背诵训练和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步骤:

一、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10分钟)

1.朗读要求:对话的朗读要表现人物的情绪和思想、态度。叙述朗读要体现伏笔和照应这样的写作手法运用上的作用。

2.朗读要逐段进行,要结合课文的练习进行。

二、背诵指导(15分钟)

1.在朗读熟读的基础上进行,还要注意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注意背诵要讲究方法,长段要分层,特别是要注意容易混淆出错的地方的区别方法,训练要突出重点,力争在课内完成。

三、完成课后练习(15分钟)

1.审题、做题方法的指导。2.注意为答案找理由。

四、师生一起交流总结本课文学习的方法、心得。(5分钟) 师最后作归纳:1.知识要点的学习。2.学习方法的运用。

推荐第8篇:高一地理必修一《山地的形成》教案

【课标解读】

1.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2.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诗词赏析

此诗为写景名篇。诗人以大手笔描绘了庐山雄奇壮丽的风光,可谓描写庐山的千古绝唱。同时,此诗也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纵情遨游、狂放不羁的情怀,表达了诗人想在名山胜景中得到寄托,在神仙境界中逍遥的愿,流露了诗人因政治失意而避世求仙的愤世之情。诗思想内容比较复杂、感情豪迈开朗,磅礴一种震撼山岳的气概。第二段描写庐山风景,写长江壮景则又换山韵,音响慷慨高亢。随后,调子陡然降低,变为入月韵,表达归隐求仙的闲情逸致,声音柔弱急促,和前面的高昂调子恰好构成鲜明的对比,极富抑扬顿挫之妙。最后一段表现美丽的神仙世界,换清韵,音调又升高,悠长而舒畅,余音袅袅,令人神往。

自古山水是文人墨客寄托情怀的首选。山所拥有的雄伟往往成为大众远大志向和雄伟抱负的寄托,那么山的这种属性是如何形成的呢?

一、山的形成与分类

【导学与自主探究】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P73页内容,结合学案分析思考下列问题:

(一)山地与陆地的关系

山地是陆地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陆地的骨架。山的形成和发展与内力有关。

(二)山地的分类:褶皱山、断块山、火山等

二、褶皱的形成和基本形式

【互动讨论】

请观察褶皱形成中岩层形态发生了什么变化?有几种类型?

【总结分析】

(一)褶皱:

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

(二)褶皱的基本单位──褶曲

岩层向上拱起部分称为背斜;岩层向下弯曲部分称为向斜。

三、地球岩石圈板块构造学说

(一)地球岩石圈板块示意图

活动:(展示板块示意图)说出板块名称并填注在板块示意图中。

六大板块名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二)板块属性

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边缘地带。

(三)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模拟板块运动的游戏

游戏规则:

1.以课室的中线为界,左边的同学为第一组,右边的同学为第二组,请各组各派两位代表。

2.两组的代表抓住泡沫板的两端。

3.第一组的两位同学从泡沫的两侧使劲往外拉。

4.第二组的两位同学从泡沫板的两侧使劲往内挤。

讨论 :

1.将泡沫板从两侧向外拉会发生什么现象?这种现象与地壳板块水平运动有何联系?

2.将泡沫板从两侧向内挤会发生什么现象?这种现象与地壳板块水平运动有何联系?

(四)褶曲的判断方法

1.结合上图,你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判断背斜和向斜?

(1)从形态上看:岩层向上为背斜、向下为向斜。

(2)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看:背斜中老翼新、向斜中新翼老。

(3)从地貌景观上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2.探索·褶皱地形──“地形倒置”的原因是什么?

归纳展示:

一般:背斜成岭,向斜成谷;地形倒置: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较疏松,容易被外力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性较坚实,不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五)褶皱的实践意义

1.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利用背斜找油。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在向斜槽部打;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由于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中间为石油。

2.利用背斜、向斜确定钻矿的位置。如果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井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中的矿石很可能被蚀搬运掉了。

四、断块山

(一)断层的形成

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体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岩体发生破裂后,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

(二)断层的基本形式

上升岩块(地垒):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

下沉岩块(地堑):常形成谷地或低地。

(三)断层位移与地表形态

断层

地表形态

断层的位移

以水平方向为主

错断原有的地貌,或在断层附近派生出若干地貌

以垂直方向为主

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谷地或低地相对上升的岩体形成山岭或高地

断层构造带

常发育成沟谷、河流

(四)断层构造地貌

断层形态

上升岩块

下降岩块

断裂带

构造地貌

块状山地或高地

谷地或低地

裂谷或河流

实例

庐山、泰山、华山

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东非大裂谷

(1)汾河谷地

位于山西省中、南部。这里在地质史上为一东北—西南走向的断层地堑,南与渭河平原相接,北与滹沱河谷地相连,后经汾河等河流冲积形成为河谷平原。汾河谷地土壤肥沃,灌溉条件优越,是山西省重要的粮、棉产地。

(2)渭河平原

又称渭河盆地,系地堑式构造平原。位于陕西省中部,介于秦岭和渭北北山之间。西起宝鸡,东至潼关,海拔约325~800米,东西长约300公里,南北宽窄不一,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因在谷关和大散关之间古代称“关中”。春秋战国时为秦国故地,号称“八百里秦川” 。是陕西最富足的地方,也是中国最早被称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地方。

(五)断层的实践意义

1.利用断层找水。断层由于岩层破碎,往往是地下水外露的地方。

2.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向斜构造在地形上一般表现为盆地,修筑铁路、开凿隧道时应避开向斜部位,因为如果在向斜部位开凿,向斜是地下水汇集区,隧道可能变为水道。

3.断层能加大地震裂度。地震发生时,有断层处的地区裂度会变大。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两种山地──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地貌特征及其实践意义。在山地形成学习中了解了板块运动的基本特征。

推荐第9篇:高一地理必修一《2.4全球气候变化》教案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

1、了解气候变化的各种尺度及相互关系

2、了解全球及中国气候变化的趋势

3、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过程与方法

1、培养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的能力

2、培养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学生的环境、全球观念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 重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教学 难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教具、资料

投影仪、投影片、全球变暖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

1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阅读资料:①1982年冬,美国纽约出现22℃高温,创百年纪录;1987年夏,希腊雅典出现罕见持续46℃高温天气;1988年7月,中国武汉高温天气持续25天之久。2003年也出现了持续40多天的高温天气。

思考:上述现象反映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全球变暖。

教师引入:全球变暖已成为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它直接造成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基础的破坏。因此,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就是:全球气候变化。 板书: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P49—50《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部分》,思考

1、①什么是气候变化? 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是什么?

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几种类型? ④各种不同尺度气候变化的概念分别是什么? ⑤不同尺度的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

2、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什么?我国的情况如何?

3、区域性气候的变化与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关系?

板书:

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学生回答:

1、①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

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或干湿变化。

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近代气候变化三种类型。

④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时间跨度最大,变化周期最长的气候变化,称为;距今1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称为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最近一二百年有气象观测记录时期的气候变化,叫做近代气候变化。

⑤大尺度的气候变化是小尺度气候变化的背景和分析依据,而小尺度气候变化则反映了大尺度气候变化中的细节。

2、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气温升高,1860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6℃。我国气候变化的趋势与全球气候变化的总趋势基本一致;近百年来,我国气温上升了0.4—0.5℃,略低于全球平均的0.6℃。

3、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区气温都在上升。例如,我国北方地区气温增高比较明显,而有些地区(如我国长江流域一带)气温上升并不明显,甚至下降。这说明区域性气候的变化要比全球性气候变化复杂得多。 板书:

1、概念、表现、分类

2、显著特点:气温升高

3、区域性气候的变化要比全球性气候变化复杂得多 讨论:

下图是近现代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中灰色线条代表的是仅考虑自然变化得到的模拟值,红色线条代表的是实际气温变化曲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单纯考虑自然因素得到的气温模拟结果,能否解释近50年来的气候变暖问题?为什么? (2)近现代气候变化主要受哪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近50年来的气候变暖,哪方面因素起主导作用?收集相关资料,说明该因素是通过什么方式促使气候变暖的?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

(1)单纯考虑自然因素得到的气温模拟结果,不能解释近50年来的气候变暖问题。二者的变化差别很大。

(2)近现代气候变化主要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对于近50年来的气候变暖,人为因素起主导作用。该因素是通过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和毁林等方式促使气候变暖的。

过渡: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大家公认的事实,那么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会产生哪些影响呢?请大家阅读结合教材P51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部分思考这一问题(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会产生哪些影响?)

板书: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对于有些地区来说,许多影响是负面的或不利的。 板书:

1、最明显的后果之一:海平面土升。

介绍:海平面上升是因冰川融化和海水热膨胀引起的海水上涨现象,它是长期缓慢进行的。许多科学家预测,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最高将会上涨88厘米。海平面的上升会改变海岸线,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影响,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将面临被淹没的危险。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将由此成为全球第一个因海平面上升而进行全民迁移的国家。 板书:

2、通过影响温度而影响气候和农作物,甚至会加重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

介绍:温度是农业生产重要的外部条件之一。全球气候变暖预示着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对提高作物产量无疑是有利的。但是,温度升高往往伴随着干旱的加重,造成供水不足,这又会使作物减产。科学家预测,就地区而言,位于低纬度的大部分国家,农作物的产量将减少;而位于高纬度的国家,农作物产量有可能增加。由于不少发展中国家位于低纬度地区,因此,气候变化的这种区域差异性,可能会使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更为严峻。

板书:3全球变暖将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

介绍:全球变暖会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可能使蒸发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导致洪涝、干旱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增加,以及地表径流发生变化。随着径流减少,蒸发增强,全球变暖将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

转折:既然全球变暖会引起很多不利影响,那么作为人类应如何面对这一挑战呢?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第三个问题。 板书:

三、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讨论:请大家阅读结合教材P53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部分讨论人类应如何面对全球变暖这一问题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

1、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如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量,世界很多国家一方面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效率,采用新能源)

2、增加温室气体吸收。(如植树造林和采用固碳技术)

3、适应气候变化(如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规划和建设防止海岸侵蚀的工程等)

4、政府可能采取的政策手段(如实行直接控制、应用经济手段、鼓励公众参与等措施)

5、努力加强国际合作

板书设计

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1、概念、表现、分类

2、显著特点:气温升高

3、区域性气候的变化要比全球性气候变化复杂得多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1、最明显的后果之一:海平面土升。

2、通过影响温度而影响气候和农作物,甚至会加重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3全球变暖将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

三、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活动与探究

作业

反思

推荐第10篇:高一必修一地理期中考试总结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绕转中心 太阳 地轴

方向 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

周期 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角速度平均1º/日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快 各地相等,每小时15º(两极除外)

线速度平均30千米/小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º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 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 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昼夜平分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 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

随纬度的变化 夏至日:由23º26’N向南北降低 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º26’S向南北降低

23º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 离直射点越近高度

随季节的变化 23º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 越大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

四: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º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

点为南纬23º26’

(3)确定地方时 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º,时间相差1小时,每1º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 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 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º-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

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七: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

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

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第二单元 大气

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

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大气的垂直分层(课本29页图2.1)

高度 温度 大气运动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层大气 2000-3000千米 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平流层 50-55千米 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平流运动 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

对流层 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对流运动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二:大气热力作用

(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

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二:大气的热力状况

大气的热力作用

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地面等压线向低压方向(向下)弯曲,高空等压线向高压方向(向上)凸起

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影响因素: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则风力越大(图2.10,2.11,2.12)

在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风向垂直等压线,指向低压

风向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在三个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

三: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1)三圈环流(课本37页图2.14)

①在地表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南北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夏季向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图2.15)②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3)季风环流(图2.18)

地区 东亚 南亚,东南亚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风向 冬季 西北风(亚洲大陆) 东北风(亚洲大陆)

夏季 东南风(太平洋) 西南风(印度洋)

四:常见的天气系统

1)锋面系统—冷锋和暖锋(图2.19,2.20)

冷锋 暖锋

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天气特征 过境前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单一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过境时 阴天、雨雪、刮风、降温 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 气压升高,气温下降,天气晴朗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好降水的分布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后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前

大气举例 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大风,寒潮,沙尘暴

2)低压、高压系统—气旋和反气旋(以北半球为例,图2.21)

气旋 反气旋

气压 低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运动 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 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

垂直运动 上升 下沉

天气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举例 台风 长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天气

五;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1)气候的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地面状况、大气环流、人类活动)

①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

l 气温的分布,一般是低纬温度高,高纬温度低;山上的气温比山下低;暖流经过地区的气温比寒流经过地区高

l 同一纬度地带内,由于下垫面不同,不同地点的气温状况不同,其中影响比较的大

是海洋和陆地

l 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比较(北半球)

气候类型 气温日较差 气温年较差 最高气温月 最低气温月

大陆性 大 大 7月 1月

海洋性 小 小 8月 2月

②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状况

l 赤道地区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全年雨量充沛

l 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º之间,在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控制下,常年干旱

l 大陆的西岸有两种情况,以亚欧为例,地中海地区(亚热带),夏季处于副热带高压中心的边缘,气流下沉,干燥少雨,冬季由于副热带高压向南移,此地受西风带的控制,多气旋活动,湿润多雨。欧洲地区(温带),终年盛行西风,各月降水量较多,而且比较均匀

l 大陆的东岸,以亚欧大陆为例,处于季风环流的控制下,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冷干气流的影响,降水不多,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较多

l 大陆的内部,以亚欧大陆为例,终年受大陆气团的控制,降水比较少

l 两极地区以辐合下沉气流为主,全年降水少

2)气候的类型(课本47页的图2.26)

3)主要10种气候类型的判断(课本48页图2.27)

步骤 依据 因素变化 结论

判断南北半球 最高(或最低)气温月份 6.7.8三个月气温最高 北半球

12.1.2三个月气温最高 南半球

判断所属温度带 最冷月均温 最冷月均温>15℃ 热带气候

最冷月气温在0℃~15℃ 亚热带气候或者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气温在-15℃~0℃ 温带气候

最热月5℃ 寒带气候

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 降水量的年内分配情况 年雨型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2000mm温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700~1000mm

夏雨型 热带 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热带季风气候1500~2000mm)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 温带大陆型气候

冬雨型 亚热带 地中海气候

少雨型 热带 热带沙漠气候

寒带 极地气候

六;大气环境保护

(1)全球变暖

原因:二氧化碳的增多而使气温升高

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②毁林

危害:①海平面上升,淹没陆地

②改变各地降水状况和干湿状况,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保护措施:①提高能源的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益,采用新能源

②努力加强国际合作

(2)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

原因:除了自然原因以外,主要是人类使用制冷设备排放的氟氯烃

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②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保护措施: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物质的排放,加强国际合作

(3)酸雨

概念:人们一般把PH值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

成因:燃烧矿物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

危害:河湖水酸化,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和文物古迹等防治措施:防治酸雨最根本的措施是减少人为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我国已经采取了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等措施来控制酸雨

第11篇:高一上学期(必修一)地理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必修一)地理教学计划

石建军

一、指导思想与教学目标

高一地理教学要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主要为自然地理知识,应从认识人类生存环境的角度出发组织教学,加强综合性,使地理性更加突出。要面向全体学生,从人类和环境的关系着眼,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相关的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能够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技能对人类和环境之间的问题做出独立的判断和适当的评价。学习高中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观察和理解与人类发展有关的地理环境的变化,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为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

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至第四单元。

三、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运动及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

第二单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主要了解地壳物质循环,地表形态的变化及原因,大气运动和水体运动(水循环和洋流)。了解这些物质运动对人类的影响。

第三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主要通过学习,认识到整体性要求我们在利用自然时应综合考虑,统筹兼顾,要顾全

大局,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而差异性则要求应地制宜,扬长避短。

第四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本章内容紧扣人地关系这一主线,突出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关系的主题,通过联系人类活动和生产活动,使学生树立合理利用、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及防御自然灾害的观点。

四、教学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关注教材中内容的变化和结构的调整,加快教学理念的转变。

2、在教学中要体现教育改革对当今教育教学的要求,即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要重视学生的观察、学习、调查及运用图表和数据进行分析等的基本方法和技能,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培养和训练良好的地理学习方法。

4、在教学中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写好教案;有的放矢,向课堂40分钟要效益,力争使学生学的轻松愉快。

5、布置适当的课外作业,并及时批阅、纠错,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定时进行过关检测。

6、正确处理好教材中正文与阅读部分及活动的关系,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材内容特点,组织安排教学。

7、认真分析学生的情况,本期本人所教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学校,因此存在着初中地理基础的差异,争取在一个月内摸清底子,想办法

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针对部分后进生及时予以帮助。

8、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搜集一些与生活有关的问题,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并结合国家的政策给当地政府、社会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9、适当用多媒体课件上课,补充与教材有关的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五、教学进度表(附表)

2017

年9月25日

第12篇:地理必修一期中考试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绕转中心 太阳 地轴

方向 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周期 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角速度平均1º/日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快 各地相等,每小时15º(两极除外)

线速度平均30千米/小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º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 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 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昼夜平分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 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

随纬度的变化 夏至日:由23º26’N向南北降低 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º26’S向南北降低

23º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 离直射点越近高度

随季节的变化 23º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 越大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

四: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º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º26’

(3)确定地方时 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º,时间相差1小时,每1º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 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 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º-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

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

七: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

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

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第13篇:高一地理必修一教学工作总结

2015—2016年度上学期高一地理工作总结

教师:xxx

时间很快,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所有工作也进入了最后阶段,回首这一学期,收获颇多,现将这学期的教学做个总结,既是对过去经验教训的整理,也是对未来的提醒。

本学期我担任了高一

3、4班的地理教学工作,并担任其他班主任和初中班级地理教学工作,任务不算太重也不轻松。由于本学期节多事多,课时不多,各班进度稍有不同,但最后总算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各项教学活动开展井井有条,复习工作顺利进行,不负学校期望。现将一学期的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认真参与教研活动与备课活动

每周一次的教研和备课活动,大家共同探讨教学策略,研究教学效果,反思学生情况,组织练习工作,交流各自的教学进度,安排下一阶段的教学任务。有目的,定时定量的活动让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得以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协调统一顺利地开展下去,同时也使我获益不少,每经一次活动就成长一次。

二、积极参加新教师培训

根据统一安排,我与其他学校的老师在泉州师院参加了为期一周的新教师培训,通过培训,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进行了解读;相关方面老师介绍了有关教师法律法规知识,如何追求有效的课堂,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等。科学的培训使我们对国家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理论、目标、策略、步骤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理论学习的加强是走进新课程的第一重要关口。

三、认真完成本职工作

备课认真,尽量发挥新人特色,做到敢想敢做,有新意。在教学中我较多的使用多媒体课件,在备课过程中,我积极寻找各种素材,力求做到形象生动,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结果反映不错,学生对地理的兴趣有很大的提高。除了教授课内的知识,还注意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在授课过程中,适时地插入相关课外知识,既联系了生活实际,又引发了学生地理探究的兴趣。一直认为学习是求知的过程,从本身的需求出发更容易让人接受,所以,在教学中注重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认真做好教学反思

作为新教师,对教学情况的掌握还不够熟悉,这就需要不断的做好教学反思。不仅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情况进行反思,还要积极深入学生群体,了解教学效果,接受学生反映情况,做得好的坚持,做不好的改进。教学是一种双向的过程,是双方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方做得好能促使另一方做好,从而使整个教学效果得到不断加强,反之,则不断减弱,最后可能导致学生对该学科失去信心,因此,教学反思必不可少。

总之,通过同事们的热情帮助和自己的努力,圆满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继续学习新课程,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力争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第14篇: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归纳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绕转中心 太阳 地轴

方向 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 周期 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角速度平均1º/日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快 各地相等,每小时15º(两极除外)

线速度平均30千米/小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º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 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 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昼夜平分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 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 随纬度的变化 夏至日:由23º26’N向南北降低 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º26’S向南北降低

23º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 离直射点越近高度 随季节的变化 23º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 越大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 四: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º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º26’ (3)确定地方时 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º,时间相差1小时,每1º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 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 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º-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

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 七: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第二单元 大气

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大气的垂直分层(课本29页图2.1) 高度 温度 大气运动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层大气 2000-3000千米 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平流层 50-55千米 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平流运动 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 对流层 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对流运动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二:大气热力作用

(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

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 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二:大气的热力状况 大气的热力作用

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地面等压线向低压方向(向下)弯曲,高空等压线向高压方向(向上)凸起

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影响因素: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则风力越大(图2.10,2.11,2.12) 在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风向垂直等压线,指向低压 风向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在三个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三: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1)三圈环流(课本37页图2.14)

①在地表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南北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夏季向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图2.15) ②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3)季风环流(图2.18) 地区 东亚 南亚,东南亚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风向 冬季 西北风(亚洲大陆) 东北风(亚洲大陆) 夏季 东南风(太平洋) 西南风(印度洋) 四:常见的天气系统

1)锋面系统—冷锋和暖锋(图2.19,2.20) 冷锋 暖锋

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天气特征 过境前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单一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过境时 阴天、雨雪、刮风、降温 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 气压升高,气温下降,天气晴朗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好 降水的分布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后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前 大气举例 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大风,寒潮,沙尘暴

2)低压、高压系统—气旋和反气旋(以北半球为例,图2.21)

气旋 反气旋

气压 低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运动 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 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 垂直运动 上升 下沉

天气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举例 台风 长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天气 五;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1)气候的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地面状况、大气环流、人类活动) ①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

l 气温的分布,一般是低纬温度高,高纬温度低;山上的气温比山下低;暖流经过地区的气温比寒流经过地区高

l 同一纬度地带内,由于下垫面不同,不同地点的气温状况不同,其中影响比较的大是海洋和陆地

l 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比较(北半球)

气候类型 气温日较差 气温年较差 最高气温月 最低气温月 大陆性 大 大 7月 1月 海洋性 小 小 8月 2月 ②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状况

l 赤道地区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全年雨量充沛

l 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º之间,在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控制下,常年干旱

l 大陆的西岸有两种情况,以亚欧为例,地中海地区(亚热带),夏季处于副热带高压中心的边缘,气流下沉,干燥少雨,冬季由于副热带高压向南移,此地受西风带的控制,多气旋活动,湿润多雨。欧洲地区(温带),终年盛行西风,各月降水量较多,而且比较均匀 l 大陆的东岸,以亚欧大陆为例,处于季风环流的控制下,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冷干气流的影响,降水不多,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较多 l 大陆的内部,以亚欧大陆为例,终年受大陆气团的控制,降水比较少 l 两极地区以辐合下沉气流为主,全年降水少 2)气候的类型(课本47页的图2.26)

3)主要10种气候类型的判断(课本48页图2.27)

步骤 依据 因素变化 结论

判断南北半球 最高(或最低)气温月份 6.7.8三个月气温最高 北半球 12.1.2三个月气温最高 南半球

判断所属温度带 最冷月均温 最冷月均温>15℃ 热带气候 最冷月气温在0℃~15℃ 亚热带气候或者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气温在-15℃~0℃ 温带气候 最热月5℃ 寒带气候

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 降水量的年内分配情况 年雨型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2000mm 温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700~1000mm 夏雨型 热带 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热带季风气候1500~2000mm)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 温带大陆型气候 冬雨型 亚热带 地中海气候 少雨型 热带 热带沙漠气候 寒带 极地气候 六;大气环境保护 (1)全球变暖

原因:二氧化碳的增多而使气温升高

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②毁林 危害:①海平面上升,淹没陆地

②改变各地降水状况和干湿状况,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保护措施:①提高能源的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益,采用新能源 ②努力加强国际合作 (2)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

原因:除了自然原因以外,主要是人类使用制冷设备排放的氟氯烃 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②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保护措施: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物质的排放,加强国际合作 (3)酸雨

概念:人们一般把PH值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

成因:燃烧矿物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

危害:河湖水酸化,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和文物古迹等 防治措施:防治酸雨最根本的措施是减少人为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我国已经采取了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等措施来控制酸雨

第三单元 陆地和海洋 一: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 (1)组成岩石的矿物

元素:由多到少是氧、硅、铝、铁 结合

矿物: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 积聚 岩浆岩(花岗岩,玄武岩)

岩石 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 变质岩:大理岩,板岩 (2)地壳物质的循环

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的岩浆的产生,这一过程就是地壳物质循环 二: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

1)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地震、火山爆发、地壳运动、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泥石流、滑坡、山崩 2)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其对地貌的影响 地壳运动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两者的关系

水平运动 形成褶皱山系,如裂谷和海洋,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的形成 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垂直运动 引起地表高低不平和海陆变迁 3)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论点

(1) 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课本63页图3.11)

(2) 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等 (3) 板块张裂地带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在板块相撞挤压地带,常形成山脉,当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当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 4)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1)地质构造的概念:由于地壳运动引起地壳变形变位 (2)常见的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

褶皱 岩层形态 未侵蚀的地表形态 侵蚀后的地表形态 与人类生产关系

背斜 一般是岩层向上拱起 成为山岭 不少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储油构造 向斜 一般是岩层向下弯曲 成为谷地 不少向斜受挤压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 储存地下水 断层 沿断裂面两侧岩块错位 东非大裂谷、华山北坡大断崖;上升岩块:华山、庐山、泰山,下降岩块:渭河平原、汾河谷地、鄱阳湖。 工程建设遇断层加固或避开 5)外力作用与地貌 侵蚀 搬运 堆积

流水作用 冲刷地表,如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流水使谷地加深加宽 搬运侵蚀后的产物,如流沙流速降低,泥沙逐渐沉积 流沙堆积形成山前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风力作用 风蚀沟谷、风蚀洼地 形成戈壁、荒漠 风沙堆积形成沙丘、沙垄、沙漠边缘黄土堆积,如黄土高原 三;海水的温度和盐度

(1)海水的温度

海水温度分布规律 水平方向 同一海区 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 不同纬度海区 纬度较低处水温较高,纬度较高处水温较低 纬度相当海区 暖流经过的海区水温较高,寒流经过海区水温较低 垂直分布 水温由表面向深层递减,在1000米以下垂直温差较小 (3)海水的盐度

①概念: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质量。世界大洋平均盐度为3.5% ②分布规律:从两个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和高纬海区递减。红海最高(4.1%),波罗的海最低(不超过1%) ③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影 响

降水量与蒸发量 降水量>蒸发量,盐度较低;降水量

洋流 同纬度海区,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低,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高 四;海水的运动

(1)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波浪(风浪、海啸);潮汐;洋流 (2)洋流的形成与分布(图3.31,3.32)

风海流:南北赤道暖流,西风漂流,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按照成因分 密度流:直布罗陀海峡两侧海水流动,红海与印度洋的曼德海峡 分布 补偿流:秘鲁寒流

寒流:从高纬流向低纬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低 暖流: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高 北半球:顺时针环流

分布规律 南半球:逆时针环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逆时针环流 北印度洋的洋流:夏季顺时针,冬季逆时针 (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暖流:增温增湿,如同一纬度地区,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和温度比较高,西欧地区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就直接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如果没有北大

气候 西洋暖流,英国和挪威的海港将有半年以上的冰封期,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海港终年不冻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

寒流:降温减湿,如同一纬度地区,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和温度比较低, 沿岸寒流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环境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寒暖流交汇处渔场的形成:日本的北海道渔场、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英 海洋生物 国的北海渔场

上升流的影响:秘鲁渔场的形成、东南大西洋渔场

海洋环境污染:加快净化的速度,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但是别的海域也可能受到污染,所以也扩大了污染的范围

航海事业:顺风顺流,例如,北半球的冬季,从波斯湾到红海的油轮经过阿拉伯海时是顺风顺流,从大西洋到地中海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时是顺风顺流 五:陆地水和水循环

(1)陆地水体类型:目前人类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地表水:江河水、湖泊水、冰川 地下水:潜水、承压水

静态水资源:冰川、内陆湖泊、深层地下水 动态水资源:地表水、浅层地下水

目前,冰川是地球上淡水主体,分布于两极与高山地区,直接利用少;地下水是淡水第二主体,但主要为深层地下水,开发难度较大;动态水是人们开发利用的重点,其中以河流水最为重要。

(2)陆地水的相互关系

水源补给类型 补给时间 补给特点 我国分布地区 雨水 夏秋季节 水量变化大 东部和南部

冰川融水 主要在夏季 补给有时间性,水量稳定 西北地区 湖泊水 全年 有调节性,水量稳定 东部 地下水 全年 水量稳定,与河流有互补关系 普遍 (3)水循环

能量来源:太阳能和重力能

类型:海陆间大循环(蒸发(包括植物的蒸腾),水汽输送,下渗,地表和地下径流四个环节,(图3.37),陆地循环,海洋循环 六:生物

(1) 生物的分布和环境 光照:喜光植物和喜阴植物 热量:从赤道向两极,热量减少 从山麓到山顶,热量减少

水分:从沿海到内陆,水分减少,形成了不同的植被带

(2)对环境的指示作用:骆驼刺表示干旱的沙漠地区,莲表示水湿环境,矮牵牛能够指示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污染 (3)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①光合作用(太阳能转换成生物能,无机物转换成有机物),②生物循环促使化学元素的迁移,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③改变原始大气的成分,④改变水的化学成分,⑤参与沉积岩的形成,加速岩石的风化,促使土壤的形成,⑥绿色植物的环境效益(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降低噪音,美化环境) 七:土壤

(1)土壤的概念: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2)土壤的本质属性: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

(3)土壤的组成:矿物质(土壤中矿物养分的来源),有机质(其含量的高低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水分和空气(彼此消长,影响热量) (4)土壤的形成

形成过程: 岩石风化过程 低等植物着生过程 高等植物着生过程 土壤

生物对母质的改造作用:有机质的积累过程和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所以生物在土壤的形成过程起着主导作用

八;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整体性(图3.53):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整体,例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由于距海远,海洋暖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了干旱的大陆性气候,由于气候干旱,降水

少,所以地表水少,多为内流河,由于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但风化作用强,形成了大片戈壁和沙漠,气候变化会导致植被稀少;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个要素发生变化会导致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例如,气候变暖,导致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最终会淹没城市河低地

(2)地域差异

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主要分布地区

从赤道向两极 热量 太阳辐射 沿纬线延伸,经度更替 低纬度地区和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 从沿海向内陆 水分 海陆分布 沿经度延伸,纬线更替 中纬度地区

山地的垂直分异 热量,水分 海拔高度 从山麓到山顶有规律的变化 海拔较高的山地 第四单元 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 一:气候资源的特点

(1)特点:普遍存在性,数值特征,变率大 (2)开发利用

气候资源与农业:一地的气候资源往往决定了该地的农业类型和种植制度 气候 日照与街道方位:街道与子午线成30~60度的夹角 开发 资源与 盛行一种主导风向:工业布局在下风向

利用 建筑 风向与 盛行季风区:工业布局在垂直于季风区风向的郊外 城市规划 已知最小风频:工业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气候资源与交通:公路和铁路的建设(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及其激发的泥石流、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机场的选址(宜选择低云、雾和暴雨出现频率较少、风速较小的地方,还应与城市保持较远的距离)。 二;海洋资源

(1)海洋渔业的形成和分布:

、在浅海大陆架海域,阳光集中,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 渔场的 来了丰富的营养物质

形成条件 在温带海域,季节变化显著,冬季底层海水和表层海水交换时,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盐类

在暖流和寒流的交汇处,饵料比较丰富 世界主 世界主要渔场:课本100图4.4 渔场的 世界四大渔场:纽芬兰,北海道,北海,秘鲁渔场 分布 我国和日本是世界海洋渔获量最多的国家

(2)海洋油气生产过程:资源勘探(利用地震波探测)、油气开采(海上钻井平台)、油气运输(管道运输,船舶运输) (3)海洋空间的利用(图4.9)

(4)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港口作用:海洋运输船舶停泊、中转、装卸货物得场所。 腹地:为港口提供服务的区域 (5)海洋环境的主要问题

海洋污染:绝大部分来源于陆地上的生产活动,工业生产的废 海洋环境 弃物是主要海洋污染物,集中在大型港口和工业城市附近

保护 海洋生态破坏:人类活动(海岸工程,围海造陆)以及自然条件的变化(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

主要来源:沿海工业生产和海运航线上的船舶

石油污染 石油污染 污染区域:集中在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线 及其防治 治理重点:石油泄漏

石油污染的防治:分散、沉降、吸收、围栏、放任、燃烧 三:陆地资源

(1)陆地资源的类型和特点: 类型:(表4.4)

特点:有限性;利用潜力的无限性;分布规律性;整体性。

(2)陆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陆地资源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对象;陆地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 四:气象灾害 (1)台风

形成: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海区,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主要灾害: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

主要影响地区:亚洲东部,亚洲南部,北美洲东海岸,其中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次数最多,强度最大的海区 发生季节:夏秋季节

监测和防御: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监测,到近海后,还可以用雷达监测 (2)暴雨洪涝

形成条件: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强烈的上升运动;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长 主要影响地区:亚洲最多

防御措施:利用气象卫星,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率;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和非工程措施防御(洪泛区的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实施防洪保险) (3)干旱 (4)寒潮

原因: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得大范围得剧烈降温,并伴随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尤以秋季和春季的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五:地质灾害 (1)地震

分布: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能量大小:用震级表示,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约增加30倍,3级以下为微震,5级以上为破坏性地震

要素:震中,震源,震中距,震级,烈度。 (2)火山喷发

火山构造:火山锥,火山口,火山通道 类型:死火山,活火山,休眠火山 (3)滑坡和泥石流 (4)地质灾害得关联性

①地质灾害在成因上得关联性:一个地域内得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他们在成因上关联的,例如,我国的川、滇、黔接壤地带,形成了地震、滑坡和泥石流为主的灾害

②由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其他灾害,例如地震可能诱发火灾、海啸、滑坡、泥石流、瘟疫蔓延等

③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能诱发地质灾害,例如,人为的破坏地表植被,造成了泥石流;人为大规模的工程活动,造成滑坡等灾害。

(4) 防御措施: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实施一些防御措施,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

第15篇:高一地理必修一重要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一重要知识点大全

高一地理是高中地理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一个人地理学得好坏与否的评价标准。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高一地理地理必修一重要知识点大全,希望对大家的地理学习有帮助。

1.天体:

概念: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

类型: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际物质

2.天体系统

概念:宇宙中的天体恒星、星云,形成天体系统

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宇宙

太阳:

1.太阳系中心天体:太阳质量占太阳系99.86%,在其吸引下其他天体绕太阳运动

2.太阳辐射:

对地球影响: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与变化,是人类活动和生产活动的能量源泉

3.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层结构:自内向外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太阳活动类型:①光球层: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

②色球层:耀斑

对地球影响:引起电离层扰动,使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影响气候

地球:

1.地球的普通性:

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

据结构特征可以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

2.地球的特殊性:有生命存在

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处于安全宇宙环境中,太阳光照稳定

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使地表有适宜的温度,使液态水能存在: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自转公转周期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幅度变化小,利于生物生长发育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绕转中心 太阳 地轴

方向 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

周期 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角速度平均1o/日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快 各地相等,每小时15o(两极除外)

线速度平均30千米/小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o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 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 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昼夜平分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 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

随纬度的变化 夏至日:由23o26’N向南北降低 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o26’S向南北降低

23o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 离直射点越近高度

随季节的变化 23o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 越大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

四: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o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o26’

(3)确定地方时 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o,时间相差1小时,每1o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 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 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o-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

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

七: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

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

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回答者: 122.15***8.* 2009-11-22 13:34

检举???

1.天体:

概念: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

类型: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际物质

2.天体系统

概念:宇宙中的天体恒星、星云,形成天体系统

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宇宙

太阳:

1.太阳系中心天体:太阳质量占太阳系99.86%,在其吸引下其他天体绕太阳运动

2.太阳辐射:

对地球影响: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与变化,是人类活动和生产活动的能量源泉

3.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层结构:自内向外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太阳活动类型:①光球层: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

②色球层:耀斑

对地球影响:引起电离层扰动,使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影响气候

地球:

1.地球的普通性:

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

据结构特征可以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

2.地球的特殊性:有生命存在

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处于安全宇宙环境中,太阳光照稳定

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使地表有适宜的温度,使液态水能存在: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自转公转周期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幅度变化小,利于生物生长发育

回答者: 我叫天使cc - 一级?? 2009-11-26 20:04

检举???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

第一单元 地图专题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①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

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

②五带的划分界线: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极点之间为寒带

③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夹角变小,热带和寒带变小,温带变大

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永远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消失。

21、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①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③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 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④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两次直射机会---两次最大值

⑤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楼房间距越大。

22、昼夜长短的时间分布:

①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的昼长夜短。

②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这个半球的昼就渐长,北半球6月22日昼最长,12月22日最短。

③南北回归线之间昼长最大值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不在同一天出现,如海口市。

23、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北京>上海>广州

北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海口>广州>上海,

24、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24小时—夜长

日出时间=12:00-昼长/2(或0: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出时间是6:00

日落时间=12:00+昼长/2(或24: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落时间是18:00

25、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球体—-昼夜现象出现

地球自转的球体—-昼夜更替(自转速度周期影响昼夜温差变化)

地球倾斜的公转的球体—-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五带

26、典型的季节现象

地理现象 时间季节

北半球夏半年 北半球冬半年

地球公转 七月初,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慢 一月初,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快

正午太阳高度 6月22日左右,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南半球达最小 12月22日左右,南回归线以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北半球达最小

昼夜长短 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 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

等温线 陆地等温线均向北凸出 陆地等温线均向南凸出,海洋相反

气压带、风带 随太阳直射点北移 随太阳直射点南移

雪线 雪线上升 雪线下降

北印度洋洋流 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我国的降水 夏李风影响,降水多 冬李风影响,降水少

我国的河流 内流河因高温导致冰雪融水多,外流河受夏季风影响,大部分河流进入汛期,东北地区分春汛、夏汛 大部分进入枯水期,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部分河流有断流现象

我国的季风 全国大部分地区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全国大部分地区受来自大陆的冬季风影响,寒冷少雨

我国的农业生产 全国普遍高温,农作物进入生长期,作物熟制自南向北由一年三熟逐渐过渡到两年三熟至一年一熟 北方大部分地区农作物处於越冬期,南方热带地区水热充足,可生产反季节蔬菜、瓜果

气象灾害 旱涝(华北春旱、长江伏旱)、暴雨、台风(表现:强风、暴雨、风暴潮) 寒潮、沙尘暴、乾旱、暴雪

地质灾害 滑坡、泥石流较多 较少

第三单元 大气专题

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运动(12km)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

2、平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②大气平稳,以水准运动为主,有利於高空飞行。

3、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

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5、太阳辐射(光照)与天气、地势关系:晴朗的天气、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越强;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6、大气的保温效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7、气温与天气: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

8、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9、气温的水准分布:①纬度分布: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我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海南岛

②海陆分布: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陆地;

③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10、气温年较差:①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地表植被水分状况;云雨多少。

②变化规律:内陆>沿海,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阴天。

11、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

(1)水准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

(2)水准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

(3)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

(4)来自低纬的气流——暖湿 (5)来自高纬的气流——冷干

(6)来自海洋的气流——湿 (7)来自大陆的气流(离陆风)——干

(8)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锋面——阴雨、风

12、水准方向气压与气温: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地面形成低压;反之,气温低,近地面的空气收缩下沉,地面形成高压。

13.风的形成:大气的水准运动叫风,水准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等压线愈密风速愈大。

4、风向:(1)风向-—风的来向;

(2)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确定风向:以右图为例画A点的风向及其受力

①确定水准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於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

②确定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③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15、高空大气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的风,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磨擦力的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16、锋面与天气(冷暖不同气团作水准运动并相遇)

①冷锋过境雨区在锋后,出现雨雪、降温天气。 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骤降,天气转晴;

②暖锋过境雨区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17、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锋面是冷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我国的寒潮、冬春季节出现的沙尘暴。

18、气压系统与天气(同一气团作垂直运动):

①气旋(低气压)垂直气流上升,天气阴雨。 ②反气旋(高气压)垂直气流下沉,天气晴朗;

19、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

①三圈环流(垂直分布)

画出右面三圈环流回圈图

②气压带、风带(水准分布)

画出右面气压带、风带分布图

(“北撇南捺”)

③长城考察站红旗向西北飘,视窗要避开东南方向;

黄河考察站红旗向西南飘,视窗要避开东北方向。

20、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21、季风环流:海陆热力差异使亚洲、太平洋中心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夏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

冬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

22、东亚、南亚季风环流:(如右图)

东亚: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

南亚:夏季西南风,冬季东北风,由风带和气压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共同作用形成。

23、我国的旱涝灾害、雨带的移动与副热带高压的强弱有密切关系。

①雨带的移动

春末(5月),雨带在华南(珠江流域)(华北春旱,东北春汛)

夏初(6---7月),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梅雨(准静止锋)

7--8月,雨带移到东北和华北,长江中下游 进入“伏旱”(反气旋)

9月,副高南退,北方雨季结束,南方进入第二个雨季。

②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③旱涝灾害 副高北移速度偏快(夏季风强),造成北涝南旱

副高北移速度偏慢(夏季风弱),造成北旱南涝.

我国水旱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的早晚。

24、气候形成因数: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

25、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 ①判断南北半球,②判断热量带,③判断雨型。

①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各月均温在15度以上,降水不同,气候类型差异较大

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压影响,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高或来自陆地的信风影响,终年高温少雨)

热带季风气候(南亚地区,冬季盛行东北风,为旱季,夏季刮西南季风,6--9月为雨季)

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压移来时,是湿季,信风移来时为旱季,农业活动在雨季播种,旱季收割)

②亚热带气候类型:冬季最冷月均温在0度以上,全球只有两种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除南极洲外,其他各洲都有分布,在南北纬30o——40o大陆的西岸,位置在西风带和副高之间,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乾燥

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偏北风--低温少雨,夏季--夏季风--高温多雨。

③温带气候类型:除海洋性气候外,冬季最冷月均温以0℃以下。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o--60o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高纬一侧),终年受西风控制,终年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35o--55o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的高纬一侧),受冬季风影响,寒冷乾燥,受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受大陆性气团控制,日较差大、年较差大,降水稀少,降水主要在夏季。

26、大陆性与海洋性气候的不同特点(以北半球为例分析):

大陆性气候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大,气温最高月在7月,最低气温在1月。年降水量少。

海洋性气候日较差、年较差小,最热月在8月、最冷月在2月,年降水量较多。

27、主要的气象灾害:是指因暴雨洪涝、乾旱、台风、寒潮、大风沙尘、大(浓)雾、高温低温等因素直接造成的灾害。

台风 旱涝灾害 寒潮

发生的时间 夏秋季节 春夏秋 秋末、冬季、初春

发源地 热带洋面或副热带洋面 蒙古、西伯利亚

影响地区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区外的全国范围 除青藏、云贵、海南外的广大地区

天气变化 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 暴雨、大暴雨或特大暴雨 大风、雨雪、冻雨

28、主要的大气环境问题:全球变暖(温室效应CO2)、臭氧层破坏(氟氯烃消耗O3)、酸雨(SO

2、NO2)

29、温室效应

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大气中CO2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②滥砍滥伐森林——光合作用减弱——CO2相对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

③大气逆辐射增强——温室效应——气温升高——全球热量带分布发生变化——经济结构发生调整(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纬受损,高纬受益,使适宜种植业生产地域缩小,粮食减产。)

④极地冰山融化,沿海地区海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地下水水质变坏。

30、绿化的环境效益:

①通过光合作用保持大气中O2和CO2的平衡,净化空气;

②绿化植物和防护林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③城市绿地的作用是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降低噪音、美化环境

第四单元 水环境

1、水回圈:①按其发生领域分为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回圈和海上内回圈。

②水回圈的主要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

③它的重要意义在於:使淡水资源不断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①以雨水补给为主的的河流其径流的变化与降雨量变化一致:a地中海气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冬季最大;b季风气候为主河流,流量夏季最大;c温带海洋性与热带雨林气候河流流量全年变化小;

②以冰雪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变化与气温关系密切: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夏季最大.

③河流水地下水之间可相互补给,湖泊对河流径流起调蓄作用。

3、我国河流补给的差别:①我国东部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东北春季有积雪融水)

②我国西北地方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冬季断流)

4、海水等温线的判读:①判断南北半球(越北越冷是北半球)

②洋流流向和海水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高温流向低温是暖流,反之是寒流。

5、影响海水温度因素——太阳辐射(收入)、蒸发(支出)、洋流

6.洋流的形成:定向风(地球上的风带)是形成洋流最基本的动力,风海流是最基本的洋流类型。

7.洋流的分布(画一画右面洋流分布模式图):

①中低纬度洋流圈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

②北半球中高纬逆时针方向洋流圈

③南半球40—60度海区形成西风漂流

④北印度洋形成季风洋流,冬季逆时针,夏季顺时针。

8.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

②影响海洋生物—-渔场 ③影响航海 ④影响海洋污染

9.世界主要渔场:北海道、北海、纽芬兰渔场---寒暖流交汇;秘鲁渔场――上升流

10.海洋渔业集中在大陆架的原因:①这裏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

②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饵丰富。

11.海洋灾害是指源于海洋的自然灾害: 海啸和风暴潮。

12.海洋环境问题指源於人类活动的海洋生态破坏:海洋污染、海平面上升、赤潮

4、风向:(1)风向-—风的来向;

(2)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确定风向:以右图为例画A点的风向及其受力

①确定水准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於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

②确定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③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15、高空大气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的风,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磨擦力的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16、锋面与天气(冷暖不同气团作水准运动并相遇)

①冷锋过境雨区在锋后,出现雨雪、降温天气。 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骤降,天气转晴;

②暖锋过境雨区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17、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锋面是冷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我国的寒潮、冬春季节出现的沙尘暴。

18、气压系统与天气(同一气团作垂直运动):

①气旋(低气压)垂直气流上升,天气阴雨。 ②反气旋(高气压)垂直气流下沉,天气晴朗;

19、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

①三圈环流(垂直分布)

画出右面三圈环流回圈图

②气压带、风带(水准分布)

画出右面气压带、风带分布图

(“北撇南捺”)

③长城考察站红旗向西北飘,视窗要避开东南方向;

黄河考察站红旗向西南飘,视窗要避开东北方向。

20、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21、季风环流:海陆热力差异使亚洲、太平洋中心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夏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

冬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

22、东亚、南亚季风环流:(如右图)

东亚: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

南亚:夏季西南风,冬季东北风,由风带和气压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共同作用形成。

23、我国的旱涝灾害、雨带的移动与副热带高压的强弱有密切关系。

①雨带的移动

春末(5月),雨带在华南(珠江流域)(华北春旱,东北春汛)

夏初(6---7月),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梅雨(准静止锋)

7--8月,雨带移到东北和华北,长江中下游 进入“伏旱”(反气旋)

9月,副高南退,北方雨季结束,南方进入第二个雨季。

②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③旱涝灾害 副高北移速度偏快(夏季风强),造成北涝南旱

副高北移速度偏慢(夏季风弱),造成北旱南涝.

我国水旱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的早晚。

24、气候形成因数: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

25、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 ①判断南北半球,②判断热量带,③判断雨型。

①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各月均温在15度以上,降水不同,气候类型差异较大

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压影响,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高或来自陆地的信风影响,终年高温少雨)

热带季风气候(南亚地区,冬季盛行东北风,为旱季,夏季刮西南季风,6--9月为雨季)

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压移来时,是湿季,信风移来时为旱季,农业活动在雨季播种,旱季收割)

②亚热带气候类型:冬季最冷月均温在0度以上,全球只有两种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除南极洲外,其他各洲都有分布,在南北纬30o——40o大陆的西岸,位置在西风带和副高之间,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乾燥

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偏北风--低温少雨,夏季--夏季风--高温多雨。

③温带气候类型:除海洋性气候外,冬季最冷月均温以0℃以下。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o--60o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高纬一侧),终年受西风控制,终年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35o--55o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的高纬一侧),受冬季风影响,寒冷乾燥,受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受大陆性气团控制,日较差大、年较差大,降水稀少,降水主要在夏季。

26、大陆性与海洋性气候的不同特点(以北半球为例分析):

大陆性气候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大,气温最高月在7月,最低气温在1月。年降水量少。

海洋性气候日较差、年较差小,最热月在8月、最冷月在2月,年降水量较多。

27、主要的气象灾害:是指因暴雨洪涝、乾旱、台风、寒潮、大风沙尘、大(浓)雾、高温低温等因素直接造成的灾害。

台风 旱涝灾害 寒潮

发生的时间 夏秋季节 春夏秋 秋末、冬季、初春

发源地 热带洋面或副热带洋面 蒙古、西伯利亚

影响地区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区外的全国范围 除青藏、云贵、海南外的广大地区

天气变化 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 暴雨、大暴雨或特大暴雨 大风、雨雪、冻雨

28、主要的大气环境问题:全球变暖(温室效应CO2)、臭氧层破坏(氟氯烃消耗O3)、酸雨(SO

2、NO2)

29、温室效应

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大气中CO2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②滥砍滥伐森林——光合作用减弱——CO2相对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

③大气逆辐射增强——温室效应——气温升高——全球热量带分布发生变化——经济结构发生调整(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纬受损,高纬受益,使适宜种植业生产地域缩小,粮食减产。)

④极地冰山融化,沿海地区海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地下水水质变坏。

30、绿化的环境效益:

①通过光合作用保持大气中O2和CO2的平衡,净化空气;

②绿化植物和防护林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③城市绿地的作用是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降低噪音、美化环境

第16篇: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大气

高一地理必修一重要知识点:《大气》

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大气的垂直分层(课本29页图2.1) 高度温度大气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层大气2000-3000千米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平流层50-55千米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平流运动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

对流层

(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二、大气热力作用

(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

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

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大气的热力作用

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地面等压线向低压方向(向下)弯曲,高空等压线向高压方向(向上)凸起。

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影响因素: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则风力越大(图2.10,2.11,2.12)。

在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风向垂直等压线,指向低压。 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在三个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

三、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1)三圈环流(课本37页图2.14)

①在地表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南北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夏季向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图2.15)

②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2)季风环流(图2.18)

地区东亚南亚,东南亚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风向冬季西北风(亚洲大陆)东北风(亚洲大陆)

夏季东南风(太平洋)西南风(印度洋)

四:常见的天气系统

1)锋面系统—冷锋和暖锋(图2.19,2.20)

冷锋暖锋

概念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天气特征过境前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单一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过境时阴天、雨雪、刮风、降温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下降,天气晴朗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好

降水的分布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后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前

大气举例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大风,寒潮,沙尘暴

2)低压、高压系统—气旋和反气旋(以北半球为例,图2.21)

气旋反气旋

气压低气压(中心低,四周高)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运动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

垂直运动上升下沉

天气多阴雨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

举例:台风长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天气

五;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1)气候的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地面状况、大气环流、人类活动)

①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

l气温的分布,一般是低纬温度高,高纬温度低;山上的气温比山下低;暖流经过地区的气温比寒流经过地区高

l同一纬度地带内,由于下垫面不同,不同地点的气温状况不同,其中影响比较的大是海洋和陆地

l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比较(北半球)

气候类型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最高气温月最低气温月

大陆性大大7月1月

海洋性小小8月2月

②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状况

l赤道地区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全年雨量充沛

l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o之间,在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控制下,常年干旱

l大陆的西岸有两种情况,以亚欧为例,地中海地区(*带),夏季处于副热带高压中心的边缘,气流下沉,干燥少雨,冬季由于副热带高压向南移,此地受西风带的控制,多气旋活动,湿润多雨。欧洲地区(温带),终年盛行西风,各月降水量较多,而且比较均匀

l大陆的东岸,以亚欧大陆为例,处于季风环流的控制下,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冷干气流的影响,降水不多,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较多

l大陆的内部,以亚欧大陆为例,终年受大陆气团的控制,降水比较少

l两极地区以辐合下沉气流为主,全年降水少

2)气候的类型(课本47页的图2.26)

3)主要10种气候类型的判断(课本48页图2.27)

步骤依据因素变化结论

判断南北半球最高(或最低)气温月份6.7.8三个月气温最高北半球

12.1.2三个月气温最高南半球

判断所属温度带最冷月均温最冷月均温>15℃热带气候

最冷月气温在0℃~15℃*带气候或者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气温在-15℃~0℃温带气候

最热月5℃寒带气候

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降水量的年内分配情况年雨型热带热带雨林气候>2000mm

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700~1000mm

夏雨型热带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热带季风气候1500~2000mm)

*带*带季风气候

温带温带大陆型气候

冬雨型*带地中海气候

少雨型热带热带沙漠气候

寒带极地气候

六;大气环境保护 (1)全球变暖

原因:二氧化碳的增多而使气温升高。 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 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 ②毁林。 危害:

①海平面上升,淹没陆地。

②改变各地降水状况和干湿状况,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保护措施:

①提高能源的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益,采用新能源。 ②努力加强国际合作。 (2)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

原因:除了自然原因以外,主要是人类使用制冷设备排放的氟氯烃。 危害:

①危害人体健康。

②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保护措施: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物质的排放,加强国际合作。

(3)酸雨

概念:人们一般把PH值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

成因:燃烧矿物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

危害:河湖水酸化,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和文物古迹等

防治措施:防治酸雨最根本的措施是减少人为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我国已经采取了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等措施来控制酸雨。

第17篇: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1、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

2、地球自转的速度角速度(每小时15°),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地球公转的轨道椭圆轨道。一月初(近日点),七月初(远日点)。

4、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5、地球公转的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日5小时48分46秒)

6、地球公转的速度在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较慢。

7、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

8、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

9、晨昏线的判断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

10、地方时的计算每往东1°,时刻增大4分钟。

11、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

12、区时的计算每往东1个时区,时刻增大1个小时。

13、北京时间以东八区(120°E地方时)为标准时间。

14、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时间为标准时。

15、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理论上),不通过陆地(实际)。

16、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不同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17、太阳直射点的判断与该点的切线方向垂直,地方时为12点。

18、春分日(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19、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20、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21、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22、夏半年的概念:3月21日至9月23日

23、冬半年的概念:9月23日至3月21日

24、地球侧视图的判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5、地球俯视图的判读逆时针自转,中心为北极;顺时针自转,中心为南极。

26、昼夜长短的计算:以昼弧长度为依据,每15度为1小时。

27、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根据昼长以标准日出(6时)和标准日落(18时)前后推算。

28、昼夜长短的判断:夏半年,越北白昼越长,冬半年,越南白昼越长。

29、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30、天文四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是夏季。

31、我国传统四季:以立春(2月4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来划分四季。

32、欧美传统四季: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季的起点。

33、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34、五带的名称和范围: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3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

.为什么黄赤交角变大,太阳直射范围变大? 黄赤交角的角度=太阳直射点最大的角度

目前黄赤交角的角度是23°26′,太阳直射点的最大角度也就是23°26(即南北纬′23°26′间);如果黄赤交角变成35°时,此时太阳直射点的最大角度也对应变成35°(即南北纬35°之间)---此时,直射范围自然也扩大了。 

2.黄赤交角变大变小会对地球有什么影响?为什么? 黄赤交角的角度=太阳直射点最大的角度=热带角度

此时与这个角度互余的角度就是寒带的角度--如黄赤交角为23°26′时,则0至23°26′间是热带,互余的66°34′至90°就是寒带,中间的23°26′到66°34′为温带。

 故:

黄赤交角变大时,热带、寒带范围变大,温带变小;

黄赤交角变小时,热带、寒带范围变小,温带变大;

、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太阳系九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冥。

、九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冥)。

、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

、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

、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地球的赤道周长4万千米

、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连接东西的线。每1个纬度为111.1千米;0-30、30-60、60-90。

、东西两半球的划分: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

、南北两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以北的为北半球,以南的为南半球。

、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23°26′和66°34′纬线

、本初子午线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

、地球自转的速度角速度(每小时15°),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地球公转的轨道椭圆轨道。一月初(近日点),七月初(远日点)。

、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地球公转的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日5小时48分46秒)

、地球公转的速度在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较慢。

、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

、晨昏线的判断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

、地方时的计算每往东1°,时刻增大4分钟。

、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

、北京时间以东八区(120°E地方时)为标准时间。

、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时间为标准时。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不同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春分日(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地球侧视图的判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地球俯视图的判读逆时针自转,中心为北极;顺时针自转,中心为南极。

、昼夜长短的计算:以昼弧长度为依据,每15度为1小时。

、昼夜长短的判断:夏半年,越北白昼越长,冬半年,越南白昼越长。

、天文四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是夏季。

、我国传统四季:以立春(2月4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来划分四季。

、欧美传统四季: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季的起点。

、五带的名称和范围: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

、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

、干洁空气的组成:氮和氧,二氧化碳和臭氧

、大气污染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氟氯烃破坏臭氧层

、大气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高层大气(电离层)

、对流层的主要特征:上冷下热,对流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平流层的主要特征:臭氧吸收紫外线。平流,对高空飞行有利,

、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太阳高度角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作用。

、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大气逆辐射夜间有云较温暖,夜间晴朗较寒冷。

、大气的保温效应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能力很强。

、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各纬度间的冷热不均。

、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向的步骤①高压垂直指向低压②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③画出合力

、小气候: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

、海平面等压线与风力大小低压中心,高压中心。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

、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东北信风、副高、中纬西风、副极地低压、极地东风、极地高压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位移大致来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冬季海陆上的主要气压中心:亚洲高压(大陆)、阿留申低压(太平洋)和冰岛低压(大西洋)

、夏季海陆上的主要气压中心:亚洲低压(大陆)夏威夷高压(太平洋)亚速尔高压(大西洋)

、季风的成因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季风的典型分布地区东亚季风(西北、东南风);南亚季风(东北、西南风)。

、锋面的分类与天气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气温、气压、天气。

、锋面对我国天气影响的实例北方夏季的暴雨(冷锋)、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冷锋)

、气旋的气压、气流状况、天气特征低气压;上升气流;阴雨。北半球水平气流为逆时针。

、反气旋的气压、气流状况、天气特征高气压;下沉气流;晴朗。北半球水平气流为顺时针。

、锋面气旋锋前锋后的天气情况。冷气团一侧阴雨。

、世界气候类型的名称热带(四种)、亚热带(两种)、温带(三种)、寒带(一种)

、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①判断南北半球,②判断热量带,③判断雨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受季风影响;大陆东岸20-35°

、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受副高和西风交替控制。30-40西岸

、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燥。季风。40-60°大陆东岸。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冬暖夏凉,降水均匀。终年盛行西风。40-60°大陆西岸。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全年少雨。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温带内陆

、寒潮的危害带来严寒、大风、霜冻。对春秋季的农作物危害最大。

、全球变暖趋势及其人为原因①燃烧矿物燃料②毁林

、全球变暖造成的后果①海平面上升②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

、大气臭氧层总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氟氯烃化合物消耗臭氧。

、大气臭氧层总量减少的危害①直接危害人体健康②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造成破坏。

、酸雨的成因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

、我国酸雨区的分布①四川盆地②珠江三角洲③长江三角洲

、酸雨的危害①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②土壤酸化③腐蚀建筑物④危及人体健康

、酸雨的防治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煤炭中的硫资源综合利用。

、大气环境保护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氟氯烃破坏臭氧层,酸雨。

、海洋是大气的主要热源和水源海洋水量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

、世界洋流模式(低、中纬)反气旋型。北半球为顺时针流动,南半球为反时针流动。

、世界洋流模式(中、高纬)北半球中高纬是气旋型大洋环流,呈反时针方向流动。

、北印度洋洋流的分布规律冬逆夏顺。冬季洋流向西流,夏季洋流向东流。

、北太平洋的洋流分布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

、南太平洋的洋流分布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秘鲁寒流。

、南印度洋的洋流分布南赤道暖流、厄加勒斯暖流、西风漂流、西澳大利亚寒流。

、北大西洋的洋流分布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北太西洋暖流、加那利寒流。

、南大西洋的流流分布南赤道暖流、巴西暖流、西风漂流、本哥拉寒流。

、地壳中主要化学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

、岩石成因分类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变质岩。

、地壳物质循环规律冷却凝固→岩浆岩-外力→沉积岩-变质→变质岩-熔化→岩浆

、地质作用的概念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

、地质作用的分类内力作用、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地壳运动的两种类型及其影响水平运动(褶皱山系、裂谷海洋)、升降运动(海陆变迁)。

、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板块交界地壳活动。板块运动形成地貌。

、六大板块的名称亚欧、非洲、美洲、太平洋、印度洋和南极洲板块。

、地质构造类型褶皱(背斜、向斜),断层(上升岩块、下沉岩块)

、背斜成谷和向斜成山的成因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接受沉积物,成为山岭。

、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水循环的意义①水量平衡②更新水资源③联系四大圈层④物质迁移⑤能量交换

、气候对生物分布的影响光(喜光植物、喜阴植物)、热、水(森林、草原、荒漠)

、能源资源的分类常规能源、新能源(太阳能、地热能、核能)

、火山的分类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9、气压带、风带移动及海陆分布对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影响(b)

第18篇:高中必修一地理教学反思

高中必修一地理教学反思

琼中中学 李孟吉

通过高中地理教学这段时间,对地理教学设计思路的反思如下: 在进行地理教学实践时,经常会发觉地理教学效果或目的与自己的预期设计有比较大的差异,课后分析,原因在于进行教学设计时过于理想化,因而也就难以使教学设计在实际应用时发挥出理想的效果。所以,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是否针对学生认识现状和接受能力以及当时的教学情景,及时看到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探求教学目的、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积极改进,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课堂效益。

比如在地球运动中,如何处理正午太阳高度角与影子的长度和方向时,我不可能把学生带到教室外教学,一是难以驾驭和控制,二是学生受干扰因素更多,更不利于我完成教学和学生对知识的准确把握和理解,我是这样设计的,让四个学生参加到我的设计材料中来,一个同学作北回归线,一位同学作南回归线,一个同学作移动的太阳,一个同学作地球上任一点的物体,让同学们一起观察以下几种情况:

1、当这个点在北回归线以北时,太阳在南北回归线移动时影子方向如何?比较在南北回归线时,何时影子更长?

2、当这个点在南回归线以南时,太阳在南北回归线移动时影子方向如何?比较在南北回归线时,何时影子更长?

3、这个点在北回归线到赤道之间时,太阳在南北回线移动时影子方向如何?比较在南北回归线时何时影子更长?

4、当这个点在南回归线到赤道之间时,太阳在南北回归线移动时影子方向如何?比较在南北回归线时何时影子更长?通过学生观察分析我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出正确结论,最后我请学生自己来归纳结论,这样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掌握得更好,并且能够很好应用。我认为在进行地理教学设计时,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1)解读教材、分析教材

在每周一上午备课组组织活动,根据课程标准解读教材、分析教材,确立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寻找和识别适合学生任知规律的教材因素,同时确立科学的教学方法,如:讲授、独立学习、小组讨论、同伴助教、探究、模仿等等。例如:在讲授《常见的天气系统》第二课时,确立的重点内容是气旋与反气旋,首先让学生独立学习、看书、填表,然后学生在学习中提出各种问题,再分组讨论,再由各组的代表提问并由其他的学生来解决,如果解决中有困难的,由老师来帮助解决,最后给学生材料让学生自己探究。 (2)了解学生、关注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是发展的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根据学生已有水平来设计教学。全面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以学生的特点为依据来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讲授《地球运动》第三课时,将课堂目标分为a、b、c三等,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各自的目标,并留有一定的空间给学生探究。

希望通着这次反思能提高我的教学设计能力,真正成为地理课堂的主人。

第19篇:级,必修一地理限时练

2016级宏志班地理限时练

一、选择题(共90分,每小题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2016年注定是个不平凡的航天年。北京时间9月15日22时04分,搭载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空二号”空间实验室的长征二号FT2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中心点火发射升空。同时,“神州十一号”在10月17日7时30分在酒泉发射,并于10月19日凌晨与“天空二号”成功交会对接。据此完成1-2题。 1.在纽约(西五区)的小明观看“天空二号”发射的现场直播的当地时间是 A.9月14日22时04分 B.9月14日9时04分 C.9月15日9时04分 D.9月16日11时04分 2.在“天空二号”成功发射,“神州十一号”与之成功交会对接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

A.先向南再向北 B.一直向南移动 C.一直向北移动 D.先向北再向南

3.我国疆域辽阔,横跨五个时区。为了使用方便,采用东8区区时作为统一时间,即北京 时间。某人出差到乌鲁木齐发现上午8时天刚放亮,其实当时该地(东6区)的区时为 A.5时 B.6时 C.9时 D.]0时

4.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对卫星发射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四个卫星发射基地中,线速度最大的 是

A.酒泉(约40ºN) B.太原(约38ºN) C.西昌(约28ºN) D.文昌(约19ºN) 5.冬至日,微信群中纷纷相传“太阳要回来了”。这句话的地理涵义是,从冬至日到夏至 日上海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是

A.由小变大 B.由大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6.地球上不同地方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其纬度位置密切相关。下列四个纬度中,一年内昼夜 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赤道 B.北回归线 C.31ºN D.北极圈 7.据观测,喜马拉雅山目前仍在以一定的速度抬升,其原因是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相互碰撞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碰撞 D.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相互碰撞

9.在火山口附近常可见到一种“浮石”,它布满气孔,分量很轻,能在水中浮起。由此可 以判断它是

A.岩浆岩 B.变质岩 C.沉积岩 D.沉积物

10.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区分布有世界著名的石林景观,它是石灰岩受到某种外力作用 形成的。这种外力作用主要是

A.流水堆积 B.流水溶蚀 C.流水下蚀 D.流水侧蚀 11.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塬、墚、峁地形广布。这种外力作用主要是

A.流水堆积 B.流水溶蚀 C.流水侵蚀 D.流水沉积

11.农村传统的防御霜冻的做法是傍晚闷烧秸秆放烟。这样做是因为烟尘可以与云雾一样 A.增强地面辐射 B.减弱地面辐射 C.增强大气逆辐射 D.减弱大气逆辐射 12.右图代表大气环流中的中纬环流,图中甲、乙位置的气压带分别为 A.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 B.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C.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 13.台风是一种强热带气旋。下图中,与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台风对应的天气系统是

14.右图所示的锋面过境上海后,上海的天气状况是 A.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B.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雨 C.气温下降,气压下降,天气转雨 D.气温上升,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15.“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其对应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 A.蒸发、地表径流 B.地表径流、水汽输送 C.蒸发、地下径流 D.水汽输送、地表径流

16.“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这表明长江源头河水主要补给形式是 A.大气降水 B.冰雪融水 C.地下水 D.湖泊水 17.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水资源量

A.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B.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C.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D.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 18.我国东部季风区水资源时间分配的特点是

A.春夏多,秋冬少 B.夏秋多,冬春少 C.季节变化小 D.年际变化小 图2为“某年4月5日8时世界海平面气压(hPa)分布图(局部)”,回答19~20题。

图2 19.此时,甲处的风向为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20.此时,乙处的天气为

A.阴雨 B.晴朗 C.炎热 D.暴雪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和建设,使古老的丝绸之路及周边地区焕发出勃勃生机。图3为“陆上丝绸之路示意图”,图4为“河南省多年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回答21~22题。

图3 图4 21.图3中“陆上丝绸之路” 沿线反映出陆地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 22.下列关于长垣县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B.终年温和湿润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终年高温多雨

23.图5为“华山地貌景观图”,图6为“地质构造示意图”。华山属于图6中①~④中的哪一种地质构造

图5 图6 A.①

B.②

C.③

D.④

24.图8为“太平洋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下列关于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图8 A.图中大洋环流位于北半球中低纬海区 B.甲洋流性质是暖流 C.乙洋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A渔场的形成与甲洋流无关

读太阳直射点运动示意图,回答25~26题。

25.从6月22日到9月23日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图上的 (

) A.a—b段移动

B.b—c段移动 C.c—d段移动

D.d—e段移动

26.太阳直射点从a—b—c—d—e需要的时间是 (

) A.1恒星年

B.1恒星日

C.1回归年

D.1太阳日

当地时间2015年4月22日,智利蒙特港卡尔布科火山在沉寂42年后突然喷发(图1),喷发当天很快形成高速20千米的火山灰柱。读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图2),完成27~28题。

27.从火山喷发出的岩浆来源于 (

) A.①层

B.②层

c.③层

D.④层

28.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层和②层顶部合称为岩石圈

B.③层和④层所受的压力比较小

C.②层和③层之间的交界面为莫霍面

D.②层为熔融状态,地震波不能通过

2017年1月3日6时,中央气象台将大雾预警提升至最高等级红色,这是我国今年首次启动大雾红色预警。同时继续发布霾橙色预警。回答29~30题。 29.右图为“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发生雾霾时,会使图中 (

)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增强 30.下列减少雾霾天气的可行措施是 (

①禁止使用煤炭,提高能源价格

②发展私人交通,减少道路拥堵 ③调整能源结构,推广清洁能源

④倡导低碳生活,增强减排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17年1月5日,正值“小寒”节气,长垣阴天有小到中雨,最高温度2℃,最低温度零下3℃。最高温度较前天下降6℃回答31 - 32题。 31.造成此次降雨与降温的天气系统是 (

32.阴雨过后,如果长垣天气逐渐放晴,气温迅速降低,人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寒意,原因是 (

A.气流水平辐合

B.受锋后暖气团控制 C.气流垂直上升

D.受锋后冷气团控制

读太平洋部分海区洋流分布图,回答33 --34题。

33.图中海域为世界著名渔场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34.图中由丙地流向丁地的洋流对沿岸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 A.增温增湿

B.增温减湿

C.降温减湿

D.降温增湿 读图回答35~36题。

35.图1中①、②、③三地区景观与甲、乙、丙图对应顺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甲、丙

D.丙、甲、乙 36.图中三地景观差异体现出地理环境的 (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整体性

二、综合分析题(共10分)

21.(10分)图11为“某地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1 (1)若图中循环表示海陆热力环流,则此时为

(填“白天”或“黑夜”);若图中循环表示水循环,则该水循环类型是

,④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

。 (6分)

(2)图中甲地河流地貌为

(填“冲积扇”或“三角洲”),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填“流水侵蚀”或“流水堆积”)。(4分)

第20篇:湘教版地理必修一专项练习题

必修一专项练习

一、太阳光照图

1.读太阳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EB为(选填“晨线”或“昏线”)。

(2)图示时刻,E点的地方时为;D点的地方时为。图中各点,与D点地方时相同的是 和 。

(3)如图所示,该日的节气是;日期是月日前后。 (4)图中A、D、F点,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关系排序。 (5)图中A、D、F点,自转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排序。

2.读下面日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9分)

(1)该图为北半球(节气)的太阳光照图。牡丹江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__。(2分)

(2)图中,A、B、C、D、E五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E点的夜长是小时。(2分)

(3)此日正午太阳高度到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白昼时间达一年中最长的范围是,该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向(方向)移动。(3分)

(4)该日,地球接近(近日/远日)点,地球的公转速度较(快、慢)。(2分)

3.读“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要的时间叫做一个____日,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是,除外,各地角速度均为。

(2)自转线速度由于不同而有差异: 最大,纬度越高,线速度越 。

(3)当A地时间为6点时,图中与A地地方时相同的点有______和______。F地时间为_______点,图中与F地地方时相同的点有_____和_____。可见相同地方时就相同。 (4)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赤道上某点相比,线速度卫星________地球;角速度卫星________地球。(填写“大于”、“小于”或“等于”) 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此图所示的日期是前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4分)

(2)图中A点的时刻为,D点的昼长为小时,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小时。(3分)

1

(3)图中A、B、C、D四点中,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2分) (4)图中A、B、C、D四点中,此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昼长最长的是。(2分) 5.(15分)图为太阳光照图,其阴影部分表示黑夜,C点位于昏线上。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3分) (2)这一天是南半球的(节气),判断的理由是,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3分) (3)A、B、C相比,自转线速度较小的是,三地正午太阳高度按从大到小的排序是,白昼时间最短的是。(3分) (4)此时,英国处于( )(2分) A.刚刚日落 B.接近中午

C.已经日出2小时以上 D.喝下午茶的时间

(5)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小值的地区范围是,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范围是。(2分) (6)这一天荆门(31°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2分)

二、地质构造

6.读图“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地,属于向斜的是 ,属于背斜的是。 (2)从地形上看C是 ,D是 ,D地形的形成原因是。 (3)图中与渭河谷地成因相同的地质构造是 (填字母),与华山成因相同的地质构造是 (填字母)。 (4)若该地区发现有丰富地下水,则在 (填字母)处能开采出;若有一工程隧道经过此地,应选址(填字母)处。

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_______地区,是由_______作用形成的。

(2)图中F为流动沙丘,则沙丘是由_______作用形成的。 (3)图中断层左侧地壳垂直运动的情况是_______。

(4)D岩石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可能形成_______地貌。 (5)按岩石的成因分,花岗岩属于三大类岩石中的_______岩。

三、地震波

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2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图

(1)在左图中填上地震波代号。P:纵波 S:横波。 (2)无论纵波还是横波在经过a界面时,速度都明显加快,a为________界面;横波经过 b界面时消失,纵波速度突然减缓,b为________界面。 (3)三个圈层名称:A是,B是,C是。

(4)可能是岩浆发源地的软流层在(填字母)层。 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对地球内部的研究主要是依靠。 (2)写出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界面;③曲线代表___________;④曲线代表___________。 (3)写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B;C。

(4)④曲线在距地表大约2900千米处消失说明外核是。 (5)岩石圈范围是指。

11.读以下材料和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示意图,回答问题。(每空1分,10分)

材料:2014年10月7日21时49分,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发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为5.0千米。

3

(1)地震波分纵波和横波,图中字母表示地震波横波曲线的是____,其传播特点是_________。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深度大约是________处。

(2)图中字母M、N线表示的是________,其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M、N之间的圈层叫做________。

(3)此次云南地震的震源位于右图中的________界面以上,所属的圈层是______,其主要由_____组成。

四、天气系统

12.读“常见的天气系统示意图”。回答问题。

(1)B天气系统过境后的天气特征是。 A天气系统的降水易发生在(锋前/锋后),过境时,天气特征一般为 。

(2)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填字母,下同)形成的锋面雨;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季常在控制下,秋高气爽;每年的

7、8月份,长江中下游地区受的影响,形成伏旱天气。

(3)D天气系统常常形成天气。该天气系统若发源于热带海面上,常常给我国东南沿海带来灾害性天气,这种灾害性天气的特征主要是 。 13.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

4

(2)图中①处就气压分布状况而言,称为 ;就气流运动形式而言,②称。 (3)图中A、B两处相比, 处风力较大。

(4)图中①②两处相比,气温日较差大的是,原因是。 14.下图为“某区域某季节季风环流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东部地区季风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该图反映了北半球 季节的季风环流。 (2)该季节甲处形成了 (高或低)气压中心,在其控制下多出现(晴朗、阴雨)天气。 (3)此季节,图中赤道低压带处于一年中偏(南或北)的位置,受该气压带影响,丁地气候特征为。 16.(10分)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图”,图中等值线为等压线,单位为hpa,读图回答(1)~(2)题。

(1)从气压分布状况看,甲地是____,乙地是_____;从气流运动状况看,甲地低空空气的流动方向为______,中心形成____气流;乙地低空空气的流动方向为______,中心形成____气流。(6分)

图中A、B两地,风速较大的是____,B处的风向为____;从锋的类型看, C为____,D为____。(4分)

17.读北半球某地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5

(1)图中A、B、C、D四个箭头中能正确表 示风向的是。(2分)

(2)图示时刻,A、B两处相比,处风力较大(1分) (3)M、N两处形成的锋面类型分别是:M 为______锋,N为______锋。(4分)

(4)①、②两处相比,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可能产生降水天气的是 。(4分)

18.读我国10月14日2:00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图A处为气压中心(写出具体名称),主要是(动力或热力)因素形成的。(2分) (2)若甲、乙为锋面系统,则可判断B为气压(填“高”或“低”);其中甲为锋(填“冷”或“暖”), 其中乙为锋(填“冷”或“暖”);甲、乙两地中,正是阴雨天气的是地,气温将会明显下降的是地。(5分)

(3)此时,杭州和北京两城市比较,风力较大的是,判断理由是;未来几天,北京可能出现灾害性天气,危害农作物。(3分) 19.利用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我国某地气象站某月18~21日气象观测部分记录

材料二 天气系统示意图

6

(1)材料一所统计的数据表明当地受到天气系统的影响,该天气系统的示意图对应材料二中四幅图中的(填字母)。该天气系统过境时,通常带来等天气现象,我国冬季的(气象灾害)就与此天气系统有关。(5分)

(2)材料二中,甲、乙两地都被(填冷或暖)气团控制,其中B 图的乙城市位于天气系统过境 (填“前”或“时”或“后”);长江流域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与材料二中的(填字母)天气系统有关。(3分) (3) 2014年7月18日至19日,超强台风“威马逊”先后在中国海南、广东、广西三省区三次登陆,多地遭受重创。最大风力达17级的“威马逊”是1973年以来登陆华南沿海最强的台风。造成该现象的天气系统示意图是材料二中四幅图中的(填字母)。“威尔逊”在近地面气流运动状况为下图中的(填数字)。(2分)

五、气候类型 15.(13分)下图为“非洲气候带分布图”,读图回答(1)~(4)题。

7

(1)图中C代表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影响C气候的气压带或风带是_____;A、B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类型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4分) (2)图中D气候的特征是夏季____,冬季____;其原因是夏季受_______带控制,冬季受______带影响。(4分)

(3)图中流经F、G海域的洋流,其性质分别为F_____,G______;流经E海域的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3分)

(4)图中①、②两处位于板块边界,其中位于生长边界的是______,消亡边界的是_________。(2分)

20.读四幅气温和降水量变化图,回答问题。(7分)

(1)四幅图中,全年降水稀少的是________地;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的是________地。 (2)图示的四地中,气温的年较差最大的是________地,最小的是________地。

8

(3)以上四种气候类型中,一年中有明显的旱、雨两季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地。 (4)四种气候类型中全部位于热带的是________、________两地。 21.读“三圈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每空1分,共13分) (1)图中各字母所在的气压带的名称: A;B。 C;D。

(2)B气压带和C气压带之间的风带叫做,常年受该风带控制的大陆西岸气候类型为,气候特征为;该风带与C气压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类型叫做,这种气候类型的特点是,分布规律是。C气压带和D气压带之间的风带叫做。

(3)常年在D气压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叫做,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22.读“某中低纬海域等温线图”,图中箭头表示流经该海域的洋流,读后回答:(10分)

(1)该海区属于_______半球,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性质,该洋流是_______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洋流位于大陆的_______岸,它对沿岸地区的气候影响表现在________;受其影响,沿岸地区形成_______环境。 (4)如该海区有世界四大渔场之一,该洋流的名称是__________,按成因属于_______流。其形成大渔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2分)

(1)若该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比较甲、乙、丙、丁四处的气压高低;甲的热力状况是(受热或冷却)。该环流形成的最根本原因是。(3分)

(2)若该图为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判断甲、乙哪一个是城市,并说明理由。(2分)

(3)若该图为北半球二分日中的中纬环流,请写出甲、乙的纬度:甲;乙。并说出②的近地面的风向为风。(3分)

(4)若该图为大西洋中低纬海区大洋环流,请判断该海域所处半球(南或北)。并写出图中数字代码所代表的洋流名称:①;③;④。(4分) 24.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9

(1)自然带①②③④的更替体现了分异规律,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2)根据图中北印度洋洋流的流向判断此时为北半球的季;①自然带的名称是。 (3)图中A半岛此时盛行风,该风向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4)洋流⑤对沿岸地区气候有作用;B海域处于板块交界。 25.(16分)读“太平洋洋流分布图”、“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各题。

(1)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动力。判断图中①~⑦处洋流在西风驱动下形成的有,在信风推动下形成的有(4分)

(2)洋流对海洋生物和渔场的分布有重大影响。图中渔场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⑥附近有渔场(4分)

10

(3)④洋流名称是,它对沿岸气候的有什么影响?(4分) (4)正常年份,(填数字)洋流经过的海域渔船云集,渔获量巨大。但也有些年份,因海面水温上升,海面常常漂浮着大量的死鱼,渔船稀少,可能发生了____________现象。(4分)

26.读世界部分区域气候分布、洋流图(图中大写字母代表气候,小写字母代表洋流),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6分)

(1)根据图中所示洋流判断北半球季节为,判断理由是。 (2)图中J洋流的名称是;从性质看属于(类型),i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3)图中A气候区对应的自然带是 ,B气候区对应的植被类型是,塑造C气候区地表景观的主要外力是。

27.图是“地理要素相互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5分)

(1)此图反映地理环境具有_________特征。

(2)图中各字母,表示形成长江三峡的地质作用是______,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着不同植物的是______,

11

表示植被对城市空气具有净化作用的是_______,表示人为原因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的是_________。

28.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是以为基础产生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这种自然带的分异规律叫。

(2)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近似于(选择填空)的变化(A:②→③→④,B:③→⑤→⑥),产生的原因是:不同的海拔高度 不同。

(3)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同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带,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 这种自然带的分异规律叫。

(4)自然带③分布于和气候区,该自然带的主要植被为。 29.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此时d地的盛行风向是,该地风向呈季节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2)①洋流按性质分属于,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作用。

②海域位于板块与板块的(消亡、生长)地带,宽度将不断(缩小、扩大)。

(4)图示时期,地球的公转速度较, 杭州市昼夜长短状况是。

(5)澳大利亚的植被从a→b→c为荒漠到草原到森林的变化,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这个分异规律产生的主导因素是。

12

参考答案 1.(1)昏线(2)18时;14时。C和F(4分)

(3) 夏至;6月;22日 (3分)(4)A<F<D (5)A=D=F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背对阳光一侧为夜半球;顺着自转方向,经过晨线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经过昏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

(2)图示时刻,E点位于昏线上,地方时为18时,C、D、F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

(3)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为北半球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太原市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 (4)自转线速度规律是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纬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小,即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5)除两极点外,自转角速度都相等,约每小时15度,南北两极点既无线速度,也无角速度。 考点: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2.(9分)

(1)夏至日 昼长夜短 (2分) (2)C、D, 20 (2分)

(3)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北半球 南 (3分) (4)远日, 慢 (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图示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2)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图示五点线速度最大的是赤道上的C、D两点;E点夜长昼短,图中经线间隔是30度,即相差2小时,图示E所在纬线昼长是4小时,夜长是20小时。

(3)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到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白昼时间达一年中最长的范围是北半球;该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4)近日点是1月初速度快,远日点是7月初速度慢;图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接近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

【考点定位】考查日照图及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3.(每空1分,共15分)

(1)恒星 15°/h 极点 相等(4分) (2)纬度 赤道 小(3分)

(3) B E 7:00 C D 经度 (6分) (4)大于 等于(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要的时间叫做一个恒星日,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是15°/h,除两极点外,各地角速度均相等。

(2)赤道是地球上最大的纬线圈,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点速度为0。

(3)同一经线地方时相同,与A地地方时相同的点有B、E;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F在A东侧比A早1小时,地方时是7:00,与F地方时相同的点是C、D。

(4)地球的同步卫星是在赤道上空运行,线速度比赤道大,角速度相等。 【考点定位】考查地球自转的规律及意义。 4.

(1)12月22日(1分) 南回归线 (1分) 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分) (2)12时 (1分) 12 (1分) 4 (1分) (3)D﹥A﹥C﹥B (1分) 相等 (1分)

(4)A (1分) B (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光照图中可知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为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任何一天,全球的正午太阳高度在太阳直射的纬线最大,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

(2)光照图中地方时的推测有两种方法:①昼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分别为12时和24时或0时; ②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分别为6时和18时。此时A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所以地方时为12时,因为D位于赤道上,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故D点昼长为12小时,C点此时位于晨线上,所以此时C的地方时即为其日出时刻即10:00日出,则昼长为(12-10)X2=4小时。

(3)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分布特点为赤道处最大,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D﹥A﹥C﹥B,角速度的分布特点是除南北两极点外全球各地点的角速度都相等。

(4)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所以南回归线上的点即A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昼最长的为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即B点。

考点:考查光照图的基本判读。 5.

(1)逆时针(3分)

(2)冬至(1分) 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1分) 23°26′N, 45°W(1分) (3)C(1分) A>B>C(1分) A(1分) (4)D(2分)

(5)赤道及其以南地区(1分) 整个北半球 (1分) (6)82.5°(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图中C为昏线,其东侧为夜半球,据此可知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

(2)从上题可知,该图为北半球俯视图,此时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表示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时南半球为冬至日。

(3)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升高而降低,图中三地中C地纬度最高,线速度最小;该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其余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因此三地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的排序是A>B>C;该日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长越长,三地中A地纬度最低,昼长最短。

(4)图中A点所在经线为昼半球中央经线,其地方时为12:00,0°经线位于该经线以东45°,其地方时为15:00,即英国的地方时接近15:00,D正确。

(5)北半球夏至日,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小值;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全年最大值。

(6)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90°-纬度差”可知,荆门(31°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82.5°。 考点:光照图综合判读 6.(1) C D

(2)山岭 谷地 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 (3)B A (4)C D 【解析】 试题分析:(1)图中C处岩层向下弯曲,地质构造是向斜;D处岩层向上拱起,地质构造是背斜。 (2)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容易形成山岭;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 (3)渭河谷地是岩层断裂岩块下降形成的,属于地堑构造;华山是岩层断裂岩块上升形成的,属于地垒构造。读图可知,B处是地堑,A处是地垒。

(4)地下水储存于向斜构造中,隧道应开在背斜构造中。

7.

(1)西北 风力侵蚀 (2)风力堆积 (3)上升

(4)喀斯特(岩溶) (5)岩浆 【解析】 试题分析:

(1)图中A地貌是风蚀蘑菇,主要分布于我国干旱的西北地区,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 (2)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一般分布在干旱地区。 (3)图中断层左侧高,右侧低,说明左侧上升右侧下降。

(4)D是石灰岩,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受流水溶蚀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 (5)按岩石成因,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 【考点定位】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地壳物质循环 8.

(1)横波S波为虚线 纵波P波为实线 (2)a莫霍界面 b古登堡界面 (3)地壳、地幔、地核 (4)B 【解析】 试题分析:

(1)横披的传播速度比纵波慢,且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故图中虚线为横波,实线为纵波。

(2)横波和纵波在经过莫霍界面时,突然增大,故图中a为莫霍界面;横波在经过b面的时候突然消失,说明b面以下为液态,故为古登堡界面。

(3)图中A位于莫霍界面以上,故为地壳;B位于古登堡界面和莫霍界面之间,故为地幔;C位于古登堡界面以下,故为地核。

(4)软流层位于上地幔顶部,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的结构。 9.(共10分,每空1分) (1)变质;d

(2)可见;⑤;②

(3)岩石圈;莫霍;加快 (4)向斜;抗侵蚀 【解析】 试题分析:

(1)该题为两个知识点混合的题,地表的为大气的受热过程知识,地表以下的为地质循环的知识。三类岩石中有岩浆直接形成的为岩浆岩,故a为侵入型岩浆岩b为喷出型岩浆岩,d有外界的沉积物经固结形成的岩石,所以为沉积岩,则c为变质岩,故甲箭头代表的为变质作用。

(2)大气的受热过程各箭头的含义为①太阳辐射②大气逆辐射③地面辐射④大气吸收作用⑤大气反射作用⑥射向宇宙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的电磁波主要分三个波段,紫外区、可见光区和红外区,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大量火山喷发物使大气中尘埃物质增多,会使大气的反射作用增强,同时也会增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

(3)岩浆来自于软流层,软流层之上为岩石圈,岩石圈的范围为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所以该圈层中含有地壳和地幔之间的界面即莫霍面,地震波经过该界面时无论横波还是纵波波速都突然增加。

(4)丙处的沉积岩层发生弯曲变形,为褶皱,并且岩层向下弯曲,所以为褶皱的向斜构造,向斜成山的原因是因为向斜的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石坚硬,抗侵蚀能力强,不易被侵蚀所以形成山岭。

考点:考查地质循环和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较为综合但基础性较强。 10.

(1)地震波

(2)莫霍 纵波 横波 (3)外核 地幔 地壳 (4)液态

(5)地壳加上地幔顶部(或软流层以上的部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人类探测地球内部主要利用地震波。

(2)地震波分纵波、横波。纵波可在固体、液体介质中传播,而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不能在液体中传播。纵波波速高于横波波速。图中界面1为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莫霍界面,曲线3为纵波,4为横波。

(3)ABC分别为地球内部圈层中的外核,地幔,地壳。

(4)因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不能在液体中传播,④曲线在距地表大约2900千米处消失说明外核是液态。

(5)地壳加上地幔顶部(或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合称为岩石圈。 考点: 地球内部圈层 11.(10分,每空1分)

(1)B 横波只能在固态物质中传播 2900千米 (2)不连续面古登堡界面 莫霍界面地幔 (3)N界面以上 地壳 岩石 【解析】 试题分析:

(1)地震波分纵波和横波,横波速度慢,只能在固态中传播,B曲线是横波。由图示可知:AB曲线增速最快的是地下400-2900km,到了2900km横波消失。

(2)MN线是地震波速变化较大的面,称不连续面;M是古登堡面,N是莫霍面;以MN界面把地球内部划分为三个圈层,N以上是地壳,MN之间是地幔,M以下是地核。

(3)陆地地壳的平均厚度是35km,云南地震,震源深度为5.0千米,发生在地壳层,在N界面以上;地壳层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

考点:主要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 12.

(1)气压升髙,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转好锋前 连续性降水 (2)B C C

(3)阴雨 狂风暴雨 【解析】 试题分析:

(1)图中A是暖锋、B是冷锋,冷锋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下降,天气转晴;暖锋降水在锋前,过境时,暖气团徐徐爬升,常形成连续性降水或雾。

(2)我国北方夏季暴雨多是冷锋B形成的锋面雨;秋季常在高压C控制下,形成秋高气爽的天气;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C的影响,形成伏旱天气。

(3)D天气系统是低压气旋,常形成阴雨天气;低压气系统若发源于热带海面上,常常给我国东南沿海带来灾害性天气,这种灾害是台风,天气的特征主要是狂风暴雨。 【考点定位】常见的天气系统

【名师点睛】在等压线分布图中,等压线闭合起来的地区,如果中心气压高于四周,就称为高气压;若中心气压低于四周,则称为低气压。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高压脊;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

域,叫低压槽;低压槽常形成锋面,低压中心左侧的锋面为冷锋,右侧的为暖锋。冷锋过镜时常会形成大风、降温、雨雪天气;暖锋过镜时常出现连续性降水或雾;高压控制下多晴天,低压控制下多阴雨天。 13. (1)C

(2)低压 反气旋 (3)A

(4)②;②处为高压中心(或反气旋),天气晴朗,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夜晚大气的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所以昼夜温差大 【解析】 试题分析:

(1)风向应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图中A处风向向左偏,B和D由低压指向高压,只有C是正确的。

(2)图中①处气压较四周低,为低压中心,称为低压;②处气压较四周高,为高压中心,就气流运动形式而言为反气旋。

(3)图中A处等压线较B密,单位距离内的气压差大于B,风力较B大。

(4)低压控制下多阴雨天,高压控制下多晴天,晴天气压差较阴雨天大;图中②处为高压中心,高压控制下天气晴朗,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所以昼夜温差大。 【考点定位】常见的天气系统

【名师点睛】在等压线分布图中,等压线闭合起来的地区,如果中心气压高于四周,就称为高气压;若中心气压低于四周,则称为低气压。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高压脊;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低压槽;低压槽常形成锋面,低压中心左侧的锋面为冷锋,右侧的为暖锋。冷锋过镜时常会形成大风、降温、雨雪天气;暖锋过镜时常出现连续性降水或雾;高压控制下多晴天,低压控制下多阴雨天。 14.

(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4分)。(2)高 晴朗(或干冷)(4分)。 (3)南 高温多雨(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我国位于世界最大大陆-亚欧大陆东部,世界最大大洋-太平洋西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冬季亚欧大陆降温快,气温低,形成高压,海洋降温慢,气温高,受低压控制,我国东部地区盛行西北季风。夏季海洋上升温慢,气温低,形成高压,陆地升温快,气温高,形成低压,我国东部盛行西南季风。图示季节我国东部地区盛行西北季风,故为冬季。

(2)读图可知,甲位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该地冬季气温低,形成高压中心。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

(3)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图示季节为北半球冬季,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地区,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纬度低,所以形成全年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

【考点定位】我国季风气候形成的原因及季节判断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名师点睛】气压带风带的移动。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点随季节的变化而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同时引起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春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两侧南北纬5°之间。从春分到夏至,太阳直射点自赤道逐渐北移至北回归线。夏至时,气压带和风带比春分时北移5°左右。这时的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至赤道与北纬10°之间;由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时间很短,低气压带来不及形成,所以赤道低气压带不可能移到北回归线附近。但这时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可以一直吹到赤道,甚至有一部分可越过赤道,吹送到北半球,并偏转成西南风。

从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又逐渐南移至赤道;从秋分到冬至、又南移到南回归线。这时地面上的气压带和风带,比秋分时一般南移5°左右,比夏至时南移10°左右。例如,赤道低气压带这时已南移至赤道与南纬10°之间,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可一直吹送到赤道,并有一部分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风。由于气压带和风带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所以在南北纬5°—15°、35°—45°、60°—70°之间的地带便成为风

带的过渡地带。 15.

(1)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低气压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每空1分) (2)高温少雨(炎热干燥) 温和多雨 副热带高气压 西风带(每空1分) (3)寒流 暖流 降温减湿(每空1分) (4)② ①(每空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气候类型分布规律,C处为热带雨林气候,A处为热带沙漠气候,B处为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是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气候对应热带草原带。

(2)D处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的控制,温和多雨。

(3)根据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E为加那利寒流,F为本格拉寒流,G为厄加勒斯暖流,寒流对沿岸气候起到了降温减湿的作用。

(4)①是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地带的地中海地区,属于消亡板块;②是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的红海地区,目前红海的面积在扩大,这里属于生长边界。

考点:这道题比较综合,考察了气候类型、洋流、板块构造、自然带。 点评:本题考点比较全面,难度中等。 16.

(1)高压 低压 顺时针 下沉 逆时针 上升(每空1分) (2)B 西北 暖锋 冷锋 (每空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图中气压值判断,甲处为高值中心,乙处为低值中心,所以从气压分布状况看,甲为高压,乙为低压;高压中心垂直方向下沉,北半球近地面水平方向顺时针辐散,低压中心垂直方向气流上升,北半球近地面水平方向逆时针辅合。

(2)B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大,风力较大。根据近地面风向的画法,画出B处的风向为西北风;根据图中锋的符号,判断C为暖锋,D为冷锋。

考点:考察北半球近地面等压线的分布,涉及到了高压中心、低压中心气压、气流状况;风力大小及风向的判断;根据符号判断冷锋、暖锋。

点评:本题考查的内容在这一部分属于比较基础的内容,难度较小。 17.

(1)C (2分) (2)A (1分)

(3)暖(2分) 冷(2分) (4)②(2分) ①(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题干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注意图中等压线的数值大小及变化方向,结合判断风向的一般方法:找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然后向右偏转30°--45°左右,即是该地的方向,;所以图中A、B、C三地地应该是东南风、D地应该是西北风,所以C地风向正确。

(2)图示时刻A、B两处相比,A处等压线密集,单位距离内气压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相对较大。(3)仔细读图,注意图中M、N两处的符号差异,根据常见天气系统的符号可知,M处符号是黑色三角形,锋面类型应该是暖锋;N处符号是黑色半圆,是锋面类型应该冷锋。

(4)根据①、②两处等压线的数值变化可知,②处自四周向中心气压越来越高,所以属于高压系统,垂

直方向上空气做下沉运动,不易形成降水,多晴朗天气,白天气温高,夜间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气温日较差较大。①处自四周向中心气压越来越低,所以属于低压系统,垂直方向上空气做上升运动,易形成降水。

考点:本题考查等压线图、常见天气系统。 18.

(1)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1分) 热力(1分)

(2)低 (1分) 冷 (1分) 暖 (1分) 乙 (1分) 甲 (1分)

(3)北京 (1分) 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1分) 寒潮 (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据图中的等压线数值的递变规律可得出A处为一高压中心,即亚欧大陆上的亚洲高压,又叫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此高压的形成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大陆相对于同纬度的海洋而言降温快,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形成高气压为受热多少形成故为热力因素。

(2)同一天气系统中出现两个锋面,即为锋面气旋系统,所以B为低气压中心,据图中甲处锋面的图例为冷锋,乙则为暖锋。冷锋锋后降水暖锋锋前降水,此时甲处于冷锋锋前,故无降水但即将受到冷锋影响,所以气温将会明显下降;乙位于暖锋锋前,所以多连续性降水。

(3)同一幅等压线图中判断风速大小,根据等压线的疏密程度来判断,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单位距离气压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就大风速就大,反之则相反。未来几天,北京即将受冷锋影响,据题中的月份,可推断即将受冷空气入侵即寒潮影响。

考点:考查大气活动中心及常见的天气系统。 19.

(1)冷锋(1分),A(1分)。大风、降温、雨雪(任答两点,2分), 寒潮、沙尘暴、霜冻、雪灾等(任答一点,1分)。 (2)冷(1分),前(1分);D(1分)。 (3)C (1分)。③(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图中显示该天气系统使该地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出现阴雨天气,说明该天气系统为冷锋;材料二中A、B为锋面系统,其中A冷气团一直向前而无转向,为冷锋;C、D中心气流分别呈上升和下降状态,分别表示气旋和反气旋。冷锋过境过程中会出现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变化,我国北方地区冬半年常见的气象灾害如寒潮、沙尘暴、霜冻、雪灾等均和冷锋过境有关。

(2)材料二中甲、乙两地均位于锋面下方,均受冷气团控制,根据锋面移动方向可知,B图中的乙城市位于锋面过境前。每年

7、8月份,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伏旱天气,从上面分析可知,材料二中表示高压系统(反气旋)的是D。

(3)台风是由热带、副热带大洋表层的气旋强烈发展而形成的,材料二中表示气旋(低压中心)的是C;台风中心气压低,气流向中心辐合,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转(北半球),形成逆时针的气流漩涡,对应③图。 考点:天气系统 20. (1)丁 甲 (2)乙 丙 (3)丙 (4)丙 丁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图示降水统计分析,丁地降水最少;图甲夏季6-8月份降水少,冬季12-2月份降水多。

(2)对比气温曲线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差可知,乙地年较差大;丙地最小。 (3)图示降水变化最大的是丙地,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4)图示最低月份气温在15°C以上为热带。 【考点定位】气候特征、气候类型的判别

【方法总结】气候类型判断方法:判断气候类型一般分二步走: (1)依据气温判断温度带:(月平均气温高于20℃,炎热;低于0℃,寒冷) 最冷月>15℃――终年高温,为热带的四种气候

最冷月>0℃―――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

(2)依据降水量及季节分配特点确定气候类型:(月降水量少于50mm,少雨;大于100mm,多雨) 全年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热带雨林气候(>2000mm)温带海洋性气候(700mm左右,冬雨稍多) 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热带季风气候(>1500mm);亚热带季风气候(>800mm),温带季风气候(>400mm)

夏季干燥、冬季多雨——地中海气候(300—1000mm)

全年降水稀少——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21.

(1)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 (不可用简称,如“副高”、“副低”等)

(2)西风带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温和湿润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纬度、海陆位置均须有) 东北信风带(“东北”二字不可省略,可以“北半球”替代) (3)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解析】 试题分析:

(1)A位于极地地区,盛行下沉气流,为极地高气压带;B地盛行上升气流,为副极地低气压带;C地盛行下沉气流,为副热带高气压带;D地盛行上升气流,为赤道低气压带。 (2)副热带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的风为西风带。

此纬度大陆西岸终年受从海洋吹来的西风影响,形成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气候。

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的地中海气候。

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之间为东北信风带。

(3)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的地区,终年高温多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考点:主要气候类型。 22.

(1)南 越往北水温越高

(2)寒 从水温低流向水温高 (3)西 降温减湿 沙漠

(4)秘鲁寒流 上升补偿流 上升补偿流将海底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成为鱼类的饵料 【解析】 试题分析:

(1)温度越高水温越低,从图中等温线数值变化可知,该地越往北水温越高,说明纬度越低,越接近赤道,说明该地位于南半球。

(2)该洋流从水温较低的海域流向水温较高的海域,为寒流。

(3)结合世界大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可知,南半球中低纬度自南向北流的寒流分布在大陆西岸,其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受其影响,沿岸地区形成沙漠环境。

(4)四大渔场中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的是秘鲁渔场,其形成和该地的上升补偿流有关。该地位于中低纬度大陆西部,东南信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离岸风,在其吹拂下,近岸地带表层海水远离海岸,底部海水上涌形成上升流,将底部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成为鱼类的饵料,因此易形成渔场。

考点:洋流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3.

(1)甲>乙>丙>丁 冷却 冷热不均(近地面的冷热不均)(3分) (2)乙 城市热岛效应(城市是热源)或盛行上升气流(2分) (3)30 ºN 60 ºN 西南 (3分)

(4)北 加那利寒流 墨西哥湾暖流 北大西洋暖流(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若该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在水平方向上,空气由高压区吹向低压区。在竖直方向上,海拔高,气压低。甲、乙、丙、丁四处的气压高低是甲>乙>丙>丁。甲处的气流是下沉,所以热力状况是冷却。该环流形成的最根本原因是冷热不均或近地面的冷热不均。

(2)若该图为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城市人口、工业密集,气温高,是上升气流。判断乙是城市。判断依据是城市热岛效应,城市是热源,盛行上升气流。 (3)若该图为北半球二分日中的中纬环流,甲处是下沉气流,应是副高控制区,所以甲的纬度是30 ºN 。处是上升气流,应是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区,纬度是 60 ºN 。②的近地面受向可的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为西南 风。

(4)若该图为大西洋中低纬海区大洋环流,根据环流呈顺时针方向,判断是北半球的环流。图中数字代码所代表的洋流名称①是加那利寒流,③ 墨西哥湾暖流,④是北大西洋暖流。 考点:热力环流、城郊环流、三圈环流的特征,洋流分布规律。 24.

(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 热量 (2)夏 热带雨林带

(3)西南季风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季风) (4)降温减湿 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图中看出自然带①③④南北更替,这种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体现了从赤道互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2)图中北印度洋洋流向东流,是受西南季风的影响,为北半球的夏季。①位于赤道地区的刚果盆地,对应自然带是热带雨林带。

(3)从图中看出洋流向东流,印度半岛盛行西南季风,西南季风的成因是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偏转成西面季风。

(4)洋流⑤是加那利寒流,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B是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拉张边界。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洋流的分布与影响。 25.

(1)③⑦(2分) ①⑤(2分)

(2)北海道渔场(2分) 秘鲁渔场(2分) (3)加利福利亚寒流(2分) 降温减湿(2分) (4)⑥(2分) 厄尔尼诺(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西风带主要影响中纬度地区(海区),其风向为偏西风,受其影响,中纬度海区大洋表层海水自西向东流,因此图中在西风驱动下形成的有③和⑦。信风带主要影响低纬度地区(海区),其风向为偏东风,受其影响,低纬度海区大洋表层海水自东向西流,因此图中在信风驱动下形成的有①和⑤。

(2)从图中可以看出,洋流②和③交汇,这两支洋流分别为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在起交汇处形成北海道渔场。⑥附近海区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在东南信风影响下,表层海水向西流,使得底部海水上涌,从而将底部冷海水上泛到表层,将底部沉积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浮游生物较多,鱼类饵料丰富,形成秘鲁渔场。

(3)从洋流位置可知,④洋流为加利福尼亚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4)正常年份,东南信风势力较强,洋流经过的海域渔船云集,渔获量巨大。但也有些年份,东南信风势力较弱,上述上升流不显著,使海面水温偏高,海面常常漂浮着大量的死鱼,渔船稀少,这种现象称为厄尔尼诺现象。 考点:洋流 26.

(1)冬季;北印度洋的洋流逆时针方向流动 (2)西风漂流; 寒流; 增温增湿 (3)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 风力 【解析】 试题分析:

(1)北印度洋洋流为季节性洋流。此时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此时北半球为冬季。 (2)洋流J位于南半球中纬海区,为西风漂流。

(3)A位于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为热带雨林带。B位于热带雨林气候两侧,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植被为热带草原。C地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风力为主要外力。 考点:洋流、自然带分布 27.(1)整体性 (2) C A B D 【解析】 试题分析:(1)图示反映了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故判断为整体性的特征。(2)长江三峡的形成是受流水侵蚀而形成的特殊地貌,故判断为水文对地貌的影响。不同温度带生长的植物不同反映了气候对植被的影响;植被对城市空气的净化作用反映了植被对气候的影响。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主要是人类破坏植被,而导致了水土流失,故属于植被对土壤条件的影响。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并能结合实例分析,注意各个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28.

(1)热量差异 各纬度获得的太阳辐射能不一样 纬度地带性(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2)A 水热组合

(3)水分差异 经度地带性(从沿海往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4)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 【解析】 试题分析:

(1)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南北更替,体现了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由于各纬度获得的太阳辐射能不一样,以热量差异为基础。

(2)山地垂直分异类似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与A相似;产生的原因是不同的海拔高度水热组合不同。

(3)③位于大陆东岸,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丰富,是温带落叶阔叶林,而⑥内居内陆,是温带大陆

性气候,降不少,形成荒漠,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水分不同。

(4)自然带③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分布于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对应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考点定位】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方法总结】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由赤道到两极作有规律的更替。分异基础是热量,低纬和高纬地区分布明显。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地表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产生有规律的地域分异。分异基础是水分,中纬度地区最典型。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原因是海拔的变化,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分异基础是水热状况。山麓与水平带一致,垂直带谱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上的水平地带带谱相似。 29.(20分)

(1) (4分)西(偏)北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 (4分)寒流 降温减湿 (3) (4分)生长 扩大 (4) (4分)较快 昼短夜长 (5) (4分)从沿海到内陆 水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图中南亚地区盛行东北风,可以判断图示季节是北半球冬季,d地是我国冬季盛行西(偏)北风,冬季风的成因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①洋流为西澳大利亚寒流,按性质分属于寒流,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②海域为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属于生长边界交界地带,宽度将不断扩大。

(4)根据图中南亚地区盛行东北风,可以判断图示季节是北半球冬季,地球的公转速度较快,杭州市位于北半球,昼短夜长。

(5)澳大利亚的植被从a→b→c为荒漠到草原到森林的变化,从西部荒漠到草原到东部的森林,属于自然地理环境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这个分异规律产生的主导因素是水分。

考点:本题考查气压带和风带、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理优秀教案模板必修一
《地理优秀教案模板必修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