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中学语文优秀教案模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5-07 07:41:55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中学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优秀

很快就要进入开学季了,很多学校都会举办开学主题班会,那么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关于2019中学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优秀3篇,希望你喜欢。

中学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篇一

一、教学目的

1.加强师生互相解,增强合作意识,共同构建稳定、高效的语文学习系统。

2.明确语文学习的双重目标,掌握并运用具有高中语文学科特色的学习方法。

3.明确本学期的语文学习内容,按计划完成高一语文的学习任务。

二、教学设计

1.学情:学生由初中走向高中,经历了学习上的重大转折,但在语文学习上并没有质的提升。所以,开学初的语文课应该引导学生逐步适应高中的语文学习,实现由初中向高中语文学法上的转变,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2.教法:老师介绍,师生互动。

三、教学建议

1、本教案所用实例较多,教师视个人专业水平和学生情况酌情取舍;不论引用多少材料,教师要熟练掌握,出口成章,彰显教师的语言艺术和人格魅力。

2、有些材料用幻灯片播放,让学生听得清,看得见,有助于理解和掌握。

3、本教案内容较多,可筛选材料上1课时,也可上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千里有缘幸福相会

人们常用“同过窗(同学)、扛过(军人)、下过乡(知青)”等话语说明不同形式的缘分。“十年修得同船渡”,说明缘分的重要和来之不易。为国育栋梁的人民教师和立志成才的莘莘学子,为着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缘分。老师作为我们健康成长的引导者,受人尊敬由来已久。古代人们就把“师”的地位与天、地、君、亲并称,并写在同一排位上供众人朝拜。中国第一位教育家孔子被人们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成为几千年来人们最崇敬的人物之一。唐代大文豪韩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名言,对“师”作了最精辟、最完美的解释,一直被国人奉为经典世代流传。除此而外,人们用充满感情的多种美称表达对人民教师的敬仰和爱戴:称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这是最富有哲理的称谓;称教师是辛勤的园丁,这是最质朴无华的褒称;称教师是慈爱的母亲,这是最真挚感人的爱称;称教师是春蚕,这是最纯真质朴的称谓;称教师是蜡烛,这是最温馨动人的称谓;称教师是孺子牛,这是中国特色的喻称;称教师是春雨,这是最生动形象的默称;称教师是人梯,这是最光荣贴切的专称。凡此种种,集中说明了老师在教育教学、启迪智慧、引导成长中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同学们来到学校,要倍加珍惜这不可多得的师生缘和同窗情。要虚心向老师学习,学知识,学做人,“亲其师,信其道”,学好教师教的每一学科,绝不能干出“厌恶和尚,恨及袈裟”的傻事,白白的耽误自己某一科的学习。

我做大家的语文老师,有缘和大家朝夕相处深感幸运。我自幼爱好读书,“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有时候读一本好书,感觉就像是跟许多高尚的人在谈话。”尤其爱好探究性学习,有时为了弄懂、掌握一个语文知识点,都要比别人不知多花费多少时间。不管怎么说,我愿意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搞好语文教学,更愿意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帮助,和大家一起营造一种团结向上、努力奋进的语文学习氛围。

(二)学好语文大有作为

从传承中华民族文明的角度看,语文是汉民族语言和文字的总汇,积淀着汉民族最古老的精神力量和智慧成果。语文的蕴含犹如浩瀚无际的海洋,博大精深;语文的力量宛若连绵起伏的群峰,庄严崇高。语文的论辩比金钢石更坚硬,历千年而不朽腐;语文的描写比锦罗缎更柔软,呈异彩而不妖娆。议论时,语文像长江黄河一样奔流不息;抒情时,语文像清泉溪流一样潺潺流淌。从美学的角度看,语文是一轮喷薄而出的朝阳,霞光万道,辉煌绚丽;语文是一颗缀在草叶上的露珠,晶莹剔透,清澈灵动;语文是一抹黄昏天边如血的夕阳,映照旅人,染红山川;语文是一簇自由绽放的花朵,姹紫嫣红,清香馥郁。这些美好的事物,口头描述是‘语’,倾注笔端成‘文’,谱写出语文的华美乐章。从散文的角度看,语文是现实生活美好事物的升华。是东都洛阳城郊国色天香的牡丹,是清华园月夜下恬淡静谧的荷塘,逝道边长亭外悄然无声的冷月,是那一双看清世界寻找光明的黑色眼睛。从古诗词的角度看,语文呈现出充满意境的绚丽生活。是万里长空的一行白鹭,是沉舟侧畔的千点白帆,是伶仃洋九死一生的旅途中历经千难万险的硬汉子,是秦皇岛一望无垠的大海中冲破万倾波涛的打鱼船。从小说的角度看,语文能激发千万读者回肠荡气的情感。是当阳桥下黑脸张飞石破天惊的怒吼,是水浒好汉勇闯神州的风风火火的呐喊,是林黛玉泪珠下飞红万点愁如海的片片落花,逝轩亭口鉴湖女侠为国捐躯的侠肝义胆。诸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等表现了语文的阳刚之美;还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等体现了语文的阴柔之妙。总之,语文千变万化、千奇百怪、千姿百态,奇极、神极、妙极。

走进语文,我们就走进了一个最真实的情感世界。语文教会我们爱,爱一切美好的事物,也教会我们恨,恨一切丑恶的事物。古今中外的文学家凭借语文给我们留下了数以万计、亿计的宝贵的文学遗产,使我们了解世界文学画廊中的泼留西金、葛朗台、夏洛克、阿尔巴贡等四大吝啬鬼的丑恶灵魂,让我们感受到《窦娥冤》、《汉宫秋》、《梧桐雨》和《赵氏孤儿》四大爱情悲剧的丰富,体会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和《西游记》四大文学名著的无穷魅力,认识到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文学巨匠笔下让人们永世不忘的艺术形象。语文是各科的基础,只有学好语文,打好基础,才能轻松愉快地学好其它学科。否则,处理用语文表述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应用题恐怕都会被弄得一头雾水。即使学习英语,若没有学好语文中的语法知识,英语中的主、谓、宾格也会把你绕得团团转。

苏东坡诗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是说饱览诗书的人的气质自然与众不同,事实确是如此。一个小伙子,登上了北京八达岭长城,不觉感慨道:“啊,长城!”旁边的人以为他诗性大发了,都很兴致地洗耳恭听他的下文,谁知他却说:“咋就这么长!”这就告诉我们,语文知识的浅薄,词汇的贫乏,常常会影响思想情感的抒发。他不是不想抒发登临长城的感情,而是他毕竟没有最起码的知识积累。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跟着父母去旅行,当他们乘坐的汽车行驶在南京长江大桥上的时候,小姑娘趴在车窗玻璃上,看着茫茫的江水,奶声奶气地吟出了两句古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两句诗尽管用错了地方,但他毕竟还有些许古诗词的积累,比那游览长城的小伙子要高明多了。

如果学不好语文,不能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就无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若你的拼音没学好,对于混合不清的平舌音与翘舌音就不能很好的辨析,以致于“四”与“十”“今”与“京”和“似”的两个读音等都发不清楚。没有学好普通话,死抱着方言不放,也会闹出许多笑话。广东人在出售苹果时把“大苹果外销,小苹果自己吃”说成“大屁股外销,小屁股自己吃”;广西人在盛赞旅游地的美景时把“坐在船上看郊区,越看越美丽”说成“坐在床上看娇妻,越看越美丽”。这都是语文没有学好造成的后果。

归纳起来,语文有如下功效:

1.提高运用能力 增强合作交流

语文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和提高语言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其中包括话语过耳、旨意尽知的倾听能力,举止沉稳、出口成章的口头表达能力,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的阅读能力,下笔千言、倚马可待的写作能力。具备了这些能力,不论是做人做事,都会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如鱼得水,似鸟翔空。凭借这些能力表达自己的思想,取得与别人正常的合作、交往和沟通;任何科学的发明与创造,都必须借助于语言文字来描述、推广和应用。事实证明:好口才好文章都可以成就人生的辉煌。在关键时刻,一句话、一纸文都可能影响你事业的发展,改变你人生的命运。尽管事业成功的人不一定都具有好口才和一笔好文章,但拥有良好口才和会写文章的人取得成功的机率更大,因此,口语交际和文章沟通能力是人们立足社会,终生受用的一种语文能力。在这几个能力元素当中,语言理解与能力运用相当于火种,思想相当于燃料,思维近似于助燃的氧气,思想越丰富,思维越活跃,语言能力越强。

2.提升思想境界 净化人们灵魂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思想丰富,语言的就丰富;思想枯竭,语言自然就贫乏。从本质上讲,阅读理解能力实际上就是用自己的思想兼容文本的思想从中获取“养分”的能力;写作能力实际上就是作者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能力。一位刚刚考取的女大学生,坐着火车去大学报到。火车经过黄河铁路大桥,正是黄昏时分,她向车窗外看去,夕阳垂在远远的天边,将万道霞光投射在浩淼的水面上,水的这一侧是黛青色的邙山,那一侧是极力向远处绵延的高压线,这些景物共同构成了一副极为恢弘的场面,深深感动着这位女大学生。她在想,多么美妙啊,这是大自然专为我设计的吗?这是在预示着,我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也会充满梦幻般的色彩;我的前途,就像这云霞一般灿烂。这个例子说明,景物和心境常常是融为一体的。语言丰富,思想境界自然就高。

语文作为人们灵魂的净化剂,可以剔除人内心的私欲和杂念,使人变得纯洁而高尚,孔子出门见到一件“不注水时是斜的,注一半水则变正,注满了水就要翻倒”的“奇支器”。不禁感叹道:“哪有满而不翻的呢?”古人教育我们做人要谦虚,千万别自满,否则,非翻车不可。语文可以在人的心灵深处播下善良的种子,唤醒人的良知,使人富有同情心、宽容心和仁爱心;语文可以使人心胸宽广,志向远大。屈原的心忧祖国顾念黎民、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朱自清在贫病交加中拒领美国救济粮,这些都说明语文在人格塑造方面的巨大作用是其他任何一门课程都无法替代的。

3.强化创新能力 形成自主探究

人最关键的能力是创造创新能力,而创造力的核心是形象思维能力。汉字是象形文字,汉语言是极易唤起人的形象思维活动的语言,是一种词、句都富有形象暗示的语言;文学作品是形象思维的产物——文学作品的欣赏过程始终伴随着想象与联想,因为只有充分地展开想象和联想,作品所塑造的形象和所描绘的情境才能在读者的脑海中浮现出来,才能被读者感知和认识。因此,学习语文,可以大大丰富人的想象力,增强人的形象思维能力,改善人的思维品质,提升人的创造力。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课是一门创造潜能的开发课,是一门创新能力的培养课。

终身学习能力是每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再好的大学也不可能教给学生一生中要用到的全部知识,更不可能培养好学生一生所需要的所有能力。尤其是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新技术层出不穷,人们更需要具备终身学习能力。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发展委员会编著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学习能力的核心是语言的感受、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鉴于语文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工具,要逐步提高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连母语都掌握不好的人,很难在科学上取得大的成就。

4.培养生活情趣 提高人格魅力

语文可以丰富人的内心世界,提高人的文学素养,培养人的生活情趣。人的情绪、情感、意志、耐挫力等情商方面的品质,可以通过文学形象的感召、激励和熏陶来改善。语文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具有极大的精神感召力量,使人产生乐观向上的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人的意志力和抗挫力,形成“宠辱不惊”的博大胸怀。不仅如此,论理和述志的美文能激发人的斗志,催人奋发向上。从培养和提高情商的角度讲,语文是情绪的镇静剂,是情感的稳定剂,可以强化意志力,增强抗挫力。

学好语文对提升个人人格魅力具有不可比拟的作用。唐代荆洲长史韩朝宗才华横溢,名闻遐迩,李白非常钦佩:“生不羡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李白是名流,对韩荆州景仰之至,其人格魅力可见一斑。再来看冯延巳的《长命女》是如何描绘美好爱情的:“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长健,三愿如同粱上燕,岁岁长相见。”富有诗情画意的描述曾引起无数痴情男女对爱情的倾慕。春节时,很多门户上都贴“招财进宝“四个字,固然能反映个人的愿望,但很一般。但有的门就贴上了:“门对青山摇钱树,户迎绿水聚宝盆”。前后一比,语文水平的档次就出来了。

(三)学习语文妙趣横生。

1、音趣。汉语是世界主要语言之一,属汉藏语系,是象形文字语言。因汉语的同音字很多,因此出现了一些有趣的语言现象:

(1)有个姓乐的人喜欢音乐,为自己起了个名字叫“乐乐乐”,如何读他的名字?

(2)如今人们喜欢用数字谐音来表示一些含义,比如说“886”、“1314”等等。曾有一个酒鬼的外甥写给他的劝酒信:“99:8179,7954。76229,8406,9405。7918934。1。91817。”解读为:“舅舅:不要吃酒,吃酒误事。吃了二两酒,不是动怒,就是动武。吃酒要被酒杀死,一点酒也不要吃。”

(3)赵元任先生30年代所写的设限文章《施氏食狮史》,限制性地使用一组同一读音字形不同的汉字来行文,借以说明汉字以形表意的功能。

《施氏食狮史》:“石室诗士施氏,噬狮,誓食十狮。氏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食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失食。试释是事。”白话解释为:“住在石头做的屋子里的姓施的诗人,喜欢狮子,发誓要吃十头狮子。姓施的常常到市集里看狮子。十点钟,刚好十头狮子来到市集。这时,刚好姓施的(也)来到市集。姓(施)的看这十头狮子,仗着箭的力量,使这十头狮子死了。姓(施)的收拾这十头狮子,到石头做的屋子。石头做的屋子潮湿,姓(施)的命令侍者擦拭石头做的屋子。石头做的屋子擦(好了),姓(施)的开始尝试吃这十头狮子。吃的时候,才知道这十头狮子,实际上是十座石头做的狮子的尸体。试解释这件事。”

(4)今天上完第一节课,一个好朋友递给我一张纸,并诡异地说“读一读吧!我为你写的

诗,不看会后悔的。”我连忙接过纸,内容是:“暗湿竹,暗湿绿,暗湿透春竹,暗湿达春

绿。卧梅有闻花,卧枝伤痕低。”我先是莫名其妙,再认真地读一遍,总感觉很怪,当我读到“卧枝伤痕低”时,才恍然大悟,原来她在忽悠我。我又认真地琢磨了前面几段,原来她在利用谐音让我上当。整首诗翻译为:“俺是猪,俺是驴,俺是头蠢猪,俺是大蠢驴,我没有文化,我智商很低。”

(4)从前,有个卖豆芽的人,请村上的教书先生为他写春联。这个教书先生却给他写了幅古里古怪的同一字对联:长长长长长长长 长长长长长长长 横批:长长长长 。这幅对联一共用了十八个“长”字,它的正确读法应该是:

chang zhang chang zhang chang chang zhang ,

zhang chang zhang chang zhang zhang chang 。 chang zhang zhang chang.

这幅对联的意思是:主人家的豆芽都要常长常长,生长不止,越长越长,越来越长。

这幅对联把汉字的通假、异读等特点巧妙地结合起来,字面上显得十分别致,又表达了主人家的美好愿望。

2、字趣。语言文字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的细微变化都会幻化无穷的乐趣。

(1)北宋末年,有一位镇守北疆的将军,由于给养不足,兵力悬殊,在与辽*队多次对

阵中总打败仗。年终给皇帝上表述职及催讨给养武器时,总觉得信札上写上“屡战屡败”四字不妥,怕由此激起皇帝的震怒,引火烧身,苦思无计,只得求救中军师爷,那师爷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把“屡战屡败”改成“屡败屡战”。令将军拍案叫绝。这样仅把文字结构改动一下,点石成金,顿使一位无功而又畏罪的边将一跃而变为鞠躬尽瘁、精忠报国的英雄,致使龙颜大悦,赐以厚赏。

(2)汉语行文中,标点一变,意思全变,造成了歧义之趣。“叔叔亲了我,妈妈也亲了我。”

这是两叔叔和妈妈两个人都亲了我,完全合乎情理;如果改成“叔叔亲了我妈妈,也亲了我。”是说叔叔亲了妈妈和我两个人,这就不合情理了。

(3)过去的茶叶专卖店,往往同时备有做工精细的小茶壶,供顾客品茶用或选购,壶身周围还嵌着几个字:“可以清心也”。这无疑是告诉人们常喝茶可以有心清气爽的感受。十分有趣的是,这五个字你无论从哪个字读起,都是一句明白的话。你看,“可以清心也”,固然通顺;而“以清心也可”,也通顺;“清心也可以”,没问题;“心也可以清”,也没问题,至于“也可以清心”呢,人们同样可以读懂。

(4)下面是一篇最短且最曲折的获奖小说,请根据你得理解,在文中拼音后填上恰当的字,使故事既曲折又完整。“弟弟弗来特和伊莉莎娜的丈夫去打猎。不久,她在家里接到弟弟的电报:‘其猎狮身亡-弗来特。’” 伊莉莎娜悲不自胜,回电给弟弟:‘运其shi ( 尸) 回家。’三星期后,从非洲运来一个大包裹,里面是shi ( 狮 ) shi ( 尸)。她赶忙又发一份电报:‘shi ( 狮 )收到,弟误,请改寄其shi (尸 )。’很快又收到了非洲那边的回电:‘无误,在shi (狮 ) shi ( 尸) 腹内。’”

(5)清代文学家纪晓岚,才思敏捷,曾写过一首“一”字到底的诗:

一帆一桨一鱼舟, 一个鱼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顿笑, 一江明月一江秋。

作者为我们绘制了一幅老翁垂钓秋江图,老翁的形象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6)某书法家因不满路人随地小便,便写了张字条贴在路上:“不可随处小便”。一位仰慕他书法的人撕去了这张字条,准备贴在房中,但又觉得内容不雅。后来,他还是将字条贴到了书房中,而且非常精彩。原来,他是巧妙地将语序做了一下调整,成了“小处不可随便”。这成了书法家笔下的名言警句。

3、句趣。

(1)“三角几何,一元三角,三角三角,几何几何?”在正确标点的基础上解这道题。

(2)刘希夷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聊聊两句,不仅排沓回荡,音韵优美,更在于强调了时光流逝的无情事实和听天由命的无奈情绪。花卉盛衰有时而人生青春不再,道尽人世沧桑,颇含哲理,耐人寻味。

(3)“甲:小明的爸爸让我们学雷锋,可他看*的时候总要抢中间的位子。

乙:那是为了起核心作用。

甲:那他看戏的时候爱坐在最前面呢? 乙:那是为了起带头作用。

甲:可是他每次开会总爱坐最后边,这又是为什么呢?乙:这是为了起推动作用!”

这是一篇笑话,但仔细揣摩,你一定会发现甲同学找出了小明爸爸“宽以律己严以待人”的弱点,而乙同学明知道这是错的,但是他却“天衣无缝”地反驳了甲同学。凸显语文遣词造句和据理力争的功力。

(4)诸葛亮一生功勋卓著,后人用一副对联高度评价了他的功绩,对联巧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十”十个数字和“东西南北中”五方、“金木水火土”五行,其他学科无可比拟。

取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点四十九盏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平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变金木土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5)《还珠格格》中表达爱情的语言是“我好喜欢好喜欢你”。虽传递着爱情信息,但显得苍白无力。而汉乐府《上邪》则不然,简短的话语表现了爱情的忠贞。“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4、篇趣。脍炙人口的好文章如《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现代美文》等无不给人精神陶冶,美的享受,从而升华思想境界。

(1)苏东坡的《扬花词》,大家就可见精妙文章的妙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2)王勃的《滕王阁序》成篇故事。

“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从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去,专会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生常谈。’又报曰:‘蝎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沈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3)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

司马相如做官后,给妻子卓文君写了只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十百千万”十三个数字的信,卓文君觉得司马相如“无义”,想图新欢,遂回信如下:

“一别之后,两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望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风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啊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司马相如接此信后,深为卓文君的九曲回肠所感,为往昔的恩爱所动,遂与妻子和好如初。

(4)话说古代有一位号称赛神仙的算命先生,他所卜算的事情那真是灵验无比。一日,有同窗好友四人,要进京赶考,但是信心不大,于是相约来到这个算命先生这里来算一卦,只问一个问题:“四人中有几人考上”。赛神仙听完了四人的生辰八字,简单履历,慢悠悠伸出了一个手指。四人想要再问,赛神仙把伸出的那个手指摇了又摇,说“天机不可泄漏”。于是,四人满怀狐疑地走了。过了不久,只听到赛神仙的门前鞭炮齐鸣,原来,是四个人来感谢赛神仙了,又送给一个“神算子”的匾额。待四人走后,赛神仙的小徒弟悄悄地问:“你怎么算得那么准啊?”赛神仙笑道:“我怎么会错呢,要知道我是赛神仙啊!” 请问,赛神仙这一根指头是什么意思?四人中到底考上了几人?因为是“赛神仙”就不会错了吗?(其实一根指头的解释涵盖了所有的可能性,最多是“一起考上了”,其次是“一人没考上”,再其次是“一半考上了”,再其次是“一个没考上”。四人在事后,自然会往相对的意义上靠,所以赛神仙就不会错了。)

(5)再看台湾作家余光中《听听那冷雨》中的一节:“春雨。杏花。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地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民族的心灵,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 中文之美,不仅美在形体,更美在风骨,美在精髓,以至其任何一块肌肉的肥瘠,任何一块文脉的走势,任何一种表情的意蕴,任何一袭衣袂的摆动,都如巧夺了天工一般,增之则长,减之则短。

(四)学好语文方法多种

一个小孩看老人在河边钓鱼。老人技巧娴熟,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老人惊异。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并向你学习钓鱼的方法。”老人问:“这是为什么?”小孩说:“这篓鱼不多久就要吃完了,只要我有钓竿和钓技,就可以自己钓鱼,一辈子也吃不完。”这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不在于教给大家多少语文知识和技能,重在教给大家获取语文知识的方法,形成自己的的语文能力。

一、练好语文基本功优秀诗文勤记诵

一个人的语文修养的高低,取决于其语文基本功是否扎实。平时认真听中央电台的广播和看电视台的节目时,留心学习他人正确的发音及朗读的技巧,努力使自己学会说一口流利而较标准的普通话。早读时大声朗读课文,并不断纠正自己的错误发音。虽说电脑已日益进入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但要在别人已不太重视写字的时候,勤奋临习,努力使自己写一手端正而潇洒的方块字。我们常见的错别字也就那么100来个,一天纠正一个,不用一个学期,就可将常见的错别字消灭掉,免得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因出现错别字而招致的尴尬局面。

多读多记些优秀的诗词、文章,既能巩固自己以往所学,又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修养。同学们看到江在美国访问脱口而出引用唐诗宋词时,都不禁赞叹江深厚的语文功底源于他以前强化语文的修养。

早读时要努力做到大声读,动手写,用心记,勤引用,将背诵过的诗文,重新列入早读课朗读、熟记的内容;按学习要求熟读、背诵高中课本里优美的诗文,能够背诵、默写百首唐宋诗、百首唐宋词。当然,读、背的最终目的在于用,所以在平时作文或说话时,要尽量引用,努力提升自己语言和文字表达水平。在写“勤俭”为主题的作文时如果能引用李商隐的“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在写春天的散文时能引用刘长卿的“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在写青年人应树立远大理想的文章时能引用*的“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在写人际关系的文章时能引用陶铸的“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这些名诗名句,那么,阅卷的老师就会“眼前一亮,心头一喜”,心里不禁默念道:“亏他记得起来。”

二、看书买书细心读 报纸杂志常翻阅

看书买书做书虫,会使人情操高尚,眼界开阔,语文知识丰富。马克思、*等伟人的学识那么渊博,因为他们都是十足的“书虫”。*就曾经说过:“我的文学功底之所以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我对书的爱不释手。”法国哲学家伏尔泰说得好:“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找到了一位好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所以,多进阅览室,多去图书馆,你会学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近年来会考、高考都较侧重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和写作能力,喜欢看书、勤于思考的人,在这些方面的能力一定不会差的。

每天出版的报纸、杂志其中不乏语文方面的知识。我们甚至光欣赏一些文章标题,都能收益良多。《*》、《扬子晚报》、《都市晨报》、《语文报?高中版》、《作文点评报》和《读者》、《中学生》、《语文月刊》等报刊杂志要经常翻阅浏览,还要养成一个好习惯——看到好文章就剪下来,贴在自己的语文摘抄簿里。这样日积月累,你终有一天会为自己拥有丰富的精神食粮而骄傲。

三、语文笔俭坚持 课外练笔不放松

语文学科因为内容丰富、趣味性强,语文笔记自然有许多值得记的东西。语文知识点、诗词名句、对联、名人名言,佳作美文及写作技巧归纳,错别字、病句搜集,文学常识……这些都值得我们抄在自己的语文笔记簿上,没事随手翻翻,考前认真看看,对每次考试都会有很大帮助。

任何一个人的写作水平,都是在勤奋练笔中提高的。虽说每学期老师会安排10次左右的作文训练,但仅靠这几次作文训练就想把文章写好还远远不够。凡是高考作文得高分的,都是从小养成的每天坚持写日记的习惯,直到高考前亦从未间断过。写多了,思维也就敏捷了,只要提起笔便“思如泉涌”,洋洋洒洒,一挥而就。练笔的题材广泛得很,校园中,家庭里,社会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可以成为练笔内容;文体也可不限,记叙文、小说、散文、议论文、说明文、诗歌、剧本、对联……什么都可试试。作家刘绍棠在读小学时就喜欢把班上的同学写进自己的“文学作品”了,到了高中,他所读的语文课本里,竟然有他自己写的小说!基于此,我的要求每周练笔不少于1500字,内容不限,文体不限。也可以摘抄一些名言警句和美文片断,还可以自己默写一些诗词名句。

四、学问源自生活中 他山之石可攻玉

语文虽是一门每人都受用终生的基础学科,但其知识和能力并不只“存在”于语文课本,或只从课堂上学到。其实,我们的生活中,语文知识无处不在。校园里的墙报,街上的招牌,旅游景点里的楹联,报纸上的广告,庙宇里的碑文……都含有丰富的语文知识,只要我们留心,就会发现“生活处处皆学问”。比如报纸上的广告,其用语既要精练又要引人注目,甚至有时还要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地步。所以,广告策划者如果没有较好的语文功底,就难以收到“一语惊人” 而令人“过目难忘”的效果。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的语文学习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不要以为只能向以老师学习,孔子说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韩愈也说过:“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要想学到更多的知识,平时就应多向身边的人请教,虚怀若谷,不耻下问,从而取长补短。比如老师推荐的范文,应该反复品味,以学习他人的布局谋篇和遣词造句技巧;其他同学的笔记也应该经常借阅,一定有许多供你学习的地方。又比如有些同学的字写得很漂亮,你平时可多留意一下他怎样写字,甚至请他作示范,那么,你的书写水平也一定会有明显的提高。

五、课本学习贯始终、基础知识早复习

虽然课本的内容基本不考,但仍要认真学习课本。因为课本里的内容,多数是从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精选出来的名家名篇,本身就含有丰富的语文知识点,学习、理解课文的过程,其实就是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点的过程。同时,每册课本的每个单元里都还有相应的单元知识,这些单元知识都是要求我们必须掌握的。所以,不能因考试时直接考到的内容不多而不重视课文学习。

语文考试考什么?主要用课本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对课外内容的理解、分析和运用。因此我们要牢牢把握学过的语文知识点和据此形成的解决语文实际问题的能力。虽说同学们在初中时已学习了中学阶段应掌握的知识点中的大部分,但高中学习的内容比初中多得多,要求比初中高得多,所以,从高一起就自觉地学一点、记一点、用一点,做到周周清、月月清、年年清,不要堆到高三一块才复习,力争赢得主动。

有了科学的方法,还要有孜孜不倦以求之的精神。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提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主要是说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虽然环境不好,但应该登高远眺,树立大志,并且做学问成大事业不是轻而易举的,必须经过辛勤劳动的过程;“为依消得人憔悴”,就是说要像渴望恋人那样,废寝忘食,孜孜不倦,人瘦带宽也不后悔;做学问经过反复追寻、研究,终于取得了成功。

我的祝福:生命中有你们,感觉精彩!旅程中有你们,感觉浪漫!愿我们这一届同学的语文学习肯定会吃着甘蔗上楼梯——步步高节节

中学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篇二

目标:

1、了解——高中语文学习与初中语文学习的联系和区别

2、了解——学科的特点和高考的要求

3、了解——语文学习的习惯和 老师的学习要求

4、明确——语文学习的意义和应有的态度

讲授要点:

一、开场白和自我介绍

二、理解“语文”

1、语文——语言、文字

(1)听(会听课,听懂别人的话,别人说话自己能够专心听)

(2)说(大胆说话,大声说话,说得条理明白)

(3)读(表情朗读,理解阅读)

(4)写(会写各种文体的文章,达到表达的目的)

2、初中语文和高中语文的联系与区别

高中语文学习需要初中语文学习的基础;高中语文学习比初中语文学习要求更高:

(1)初中固定一块教材,高中不固定教材,高中教材分为固定部分叫“必修”,不固定部分叫“选修”,还有校本教材叫“自修”,共三块构成;

(2)初中学习只要阅读理解,会写600字作文,高中是“阅读赏析,表达与交流,会写不少于800字或1000字的文章”;

(3)初中学的文体不完全系统,高中完全系统——小说与戏剧,诗歌与散文,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

(4)高中实行学分式学习。

三、语文学科的特点

1、最难学好,因为主要靠自学,老师的作用小;

2、积累要求高,记忆的东西要求多,了解的东西要求多,要记性;

3、语言文字的领悟力难以形成,要悟性;

4、好作文难写,要灵性;

5、个人成绩会时高时低,进步缓慢,不能迅速达成;

6、高考三桩之一,成绩160——200分。

四、学好语文需要好的学习习惯

语文学习的习惯你养成了吗?

语文学科的特点是:知识信息量大,自修实践性强。这就告诉我们:第一学好它不容易,第二依赖于学习者自身努力。语文考试在五个层级上考学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运用,赏析评价。中考也好,高考也好,说到底,就是考学生的记性和悟性。而记性和悟性绝不能在短时间内速成,需要长时期的积累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怕记怕背,懒于动手,是学语文的大忌。要学、会学、坚持学,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语文教学的方向,更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学生这个主体的一个根本性的要求。“一切皆从习惯开始”没有良好的习惯,语文教学必无效率;没有良好的习惯,何谈记性、悟性的生成和发展?没有良好的习惯,哪来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形成?

那么,学好语文应该要有哪些良好的习惯呢?

(一)放声朗读的习惯。这个习惯现在小学生还做得比较好,中学生就差多了,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习惯越差。高二、高三的学生你就很少听到他们自觉地放声朗读了。有早读课的地方,早读听到的基本是外语的朗读,而语文的朗读只在一种情况下出现,那就是有老师当面督促或是有课文背诵将要检查时,这种朗读带有明显的应付性。探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以为考试不考有声朗读,不必费劲地发出声音。

其实朗读自有好处。古人说:“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这里说的是文言文的学习,那么现代文呢?现代美学 家朱光潜 先生认为朗读可以“从字句中抓住声音节奏,从声音节奏中抓住作者的情趣”,他还说即使是自己写的作文,也要拿出来读,“才见出声音是否响亮,节奏是否流畅”。这就是说现代文的学习仍离不开朗读。朗读与默看比,更容易让人身心俱入,专注集中。避开学习这个功利层面,朗读还能从美学的感受上产生心理的愉悦,体验出语文学习的乐趣。

(二)预习新课的习惯。老师教新课前,学生一定要先预习,做到:1、能流畅地读出课文;2、围绕课后练习,做出基本思考;3、找出难懂的地方,准备质疑;4、可以根据课文查阅有关参考资料。有了预习,才能提高听课效率,才能学得主动。

(三)记笔记的习惯。首先做好课堂笔记,老师讲的要点,一时还弄不懂的问题答案都要先记下,这将有助于自己课后复习理解和总结积累。其次做好读书的笔记,可以写在书上(自己的书),也可以写到笔记本上。可以是抄录的词语运用或美言警句,也可以是自己的赏析点评。俗话说得好“好头脑子,不如懒笔头子”,有时听过、看过,却不如“箭”。笔记可以长自己的记性。

(四)勤用工具书的习惯。《现代汉语辞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作为中学生这两本工具书应必备,条件好的还可以置办一些其他的工具书。遇到陌生的或模糊的字词,要勤查,不要想当然。例如高中语文课本《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中有一处:“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像龟甲,特称龟裂片。”这里“龟”是个易读字,“龟裂片”一词,结合实物,虽带模糊,好像也能懂。如果放过去,错读产生了!查一下工具书就知道,这里“龟”有两个读音,前读“guī”后读“jūn”,又认识了一个古地名“龟池”的读音。俗话说“平时学习懒一懒,考试分数减一减”,你容易错的,也是考试容易考的,为什么不勤用工具书呢?

(五)思考和说话的习惯。课堂上,有的同学懒于思考,怕回答问题,总是等老师最后“真情告白”。有的同学虽然对答案有所知,却怕当众说话。口语训练本身就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社会离不开交际,说话既可以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又可以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一个经常在公众场合说话的人,其口头表达能力一定优于那些公众场合说话少的人,这也是“用进废退”的道理。农村中学的学生多不爱讲话,有的即使说话声音也小,语文课常处于沉闷状态,这是一定要改变的。

(六)课外阅读的习惯。要学好语文,仅靠《语文》书远远不够。像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就规定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比如规定一个高中生三年的阅读总量不少于300万字,并开列了课外阅读的书目。高中语文教材还配备了《语文读本》给学生课外阅读。几年下来,我们发现不少学校、不少同学并未好好利用,基本上是处于放任式、束之高搁式。可以说,缺少课外阅读,很难形成语文的悟性。

(七)勤写勤练的习惯。多写,手不生疏;勤练,熟能生巧。完成课内作业后,适当做点课外练习,对于提高自己阅读和写作能力是大有补益的。

(八)整理积累的习惯。这是要求学生对自己学习的知识,或是课堂笔记,又或是做错的题进行整理,形成自己的知识库。比如,整理文言文“为”的读音:1、wéi①当动词用,②表被动,③句末语气词;2、wèi当介词,表示“为了”或“替”讲。经过总结整理,形成深刻的印象,形成知识和能力的积累。

(九)总结得失的习惯。一篇课文教学结束后,一个单元教学结束后,一个专项训练结束后,一次作文评讲后,一次考试后,都要总结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得失体会,这样可以巩固、强化自己已经学到的知识和能力,也可以借此来改正自己的错误,弥补其不足。

(十)书写清楚的习惯。凡是写给别人看的东西,都要养成书写清楚、文面整洁的习惯。让看的人一目了然,不能让人家难辨认,看得烦躁。中考阅卷、高考阅卷,书写马虎、文面不清的,都是吃亏的。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非目的,而是手段。这样做的指导思想是“自主学习”的意识,同学们在习惯养成中走向“要学、会学、坚持学”的路子,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最后达到“不教自会”的境界。

五、语文学习的境界

(1)要学——态度问题

(2)会学——方法问题

(3)能学——持衡问题

六、具体要求:

(1)工具书齐全(《现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不能少);

(2)早读天天读,一半时间不能少;

(3)课前先预习,不预习不听课;

(4)课上认真听,身心投入勤用脑;

(5)课堂记笔记,课后看笔记;

(6)作业天天做,不等老师布置自觉做;

(7)晚自修的语文课计划安排有效率;

(8)每周周记一小篇,每周大作一大篇;

(9)硬作业硬完成,软作业也要硬完成;

(10)给人看的东西书写要清楚。

七、总结

语文能力听说读写

语文三性记性悟性灵性

语文境界要学会学能学

语文学习习惯十个

中学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

1自我介绍,建立良好的师生初次见面印象

2 谈语文学习的作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 提学习语文的要求,规范学习行为

教学步骤 :

一、开场白(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板书名字)我的父母希望我成为优秀的人,今天我更希望我的学生各个都成为优秀的人。在这个温和的九月我们初次相识,在以后的一年时间里我们将朝夕相处,我希望和大家在语文学习的天地里快乐地耕耘收获,更希望和大家成为知心的朋友。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聊聊,让我走近你,也让你了解我。

二、语文学习的认识(读书的作用)

我们同学从幼儿园开始认字,到小学初中一直到高中,已经学了近十年的语文,那我想问问同学,学习语文有什么用?

会听说读写,是一切学习的基础。

如果,那我们只要学到小学的程度就可以了。为什么高中大学还要学呢?

巴金曾说过一句话:“人不是单靠吃米活着的”意思是说人除了物质需求外还要有精神需求。一个人只有精神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而学习语文,阅读书籍就是我们获取精神食粮的重要途径。一项最新的调查显示读书已经是现代人生存的需要。

阅读使人充实,笛卡儿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在温州这样一个非常物质的城市,人们浮躁功利,同学们平时也经常会遇到一些麻烦的不顺心的事情。如果在这个时候能静下心来读一篇好的文章,就像吃了一剂定心丸一样地舒畅。

举例子:一个学生很聪明,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即使趴着睡觉最后也能通过考试——当然成绩是不理想的。他喜欢理科,不学语文,觉得语文学习没用。性格偏激,行动鲁莽,和同学老师关系紧张,自己也很痛苦,如果他能多读一点书,陶冶性情,心态自然会平和许多。

古今中外有大智慧成大事业的人都是喜欢读书的。古代有个钱思公家里虽然非常富贵,但很少其他嗜好,曾跟朋友说:“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宋代的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说:“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这就是的“三上”的由来。可见古人阅读写作思考之勤。

三.学习读书三境界: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提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3)“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1)是说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虽然环境不好,但应该登高远眺,树立大志。如果立志考浙大,纵然考不上,温大也必唾手可得。

(2)是说做学问成大事业不是轻而易举的,必须经过辛勤劳动的过程,“为依消得人憔悴”,就是说要像渴望恋人那样,废寝忘食,孜孜不倦,人瘦带宽也不后悔。

态度决定结果。

情商重于智商。

保龄球规则:10+10+10+10+10+10+10+10+10+10=300

9+9+9+9+9+9+9+9+9+9=90

语文学习重在日积月累。别忽视自己平时比别人少学一点。平时小小的差距会使你莫名其妙地落后。要重视自己比别人多一份努力,相信量变一定会达到质变。

(3)是说经过反复追寻,研究,到底取得了成功。可见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殊明的。

四.语文学习的要求

三要求:一预习的要求——①标段落②抄写课文生字词(注解)

二上课的要求——①圈点勾画②写批注

三课后的要求——①作业 本②文海拾贝

准备三本本子:预习本(课代表1负责收发批改,每课一次)

练习本(课代表2负责收发,披阅,每课一次)

文海拾贝(教师批改讲析,每周一次)

我会给两位课代表各一张作业 登记表,每次作业 分五个等级登记。按一定比例记入学期结束的成绩单中,未即使上交的你要向我说明理由。

五.结束语

所谓“教学相长”,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什么疑问,意见,请向我提出来。你可以在课后跟我聊天,也可以在随笔里向我提出来,也可以在qq里讲。我希望成为你们的好老师,更希望成为你们的好朋友。

现在我需要两个非常负责认真又能干的课代表,如果有意向的同学课后可以跟我讲一下。

课代表一定要选很负责很听话的。有一个能力也很强的。可以向班主任咨询,也可以向学生了解。也可以让学生自我推荐。

推荐第2篇:中学语文教案

中学语文教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设计

卧龙区石桥镇第一初级中学

周子荣

2012年10月

推荐第3篇:中学语文教案

中学语文教案

引导语:课堂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教案,怎样设计一份中学语文教案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世说新语》之《期行》是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篇课文,主要写了陈元方和父亲友人的对话,面对父亲的友人的无信、无礼,元方则针锋相对,义正辞严地加以反驳的故事。既表现了他的聪敏,更写出了他懂得“诚信”乃立世之本的道理。说明了“信”与“礼”的重要性。这一则被编入书中“方正”一门。“方正”,即正直不阿,为人正派,是一种好的品格。

1、七年级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文言文,加上乡镇中学学生基础差,底子薄,缺乏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对文言文有一定的畏难情绪。这是学生接触的第二篇文言文,已经有了一点肤浅的文言知识,能初步读懂课文。理性分析能力弱,感性认识及模仿能力强。

2、这则短文所述故事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学生会表现得积极主动。对于本课的主题思想,学生可以较好地理解。教学中注意因材施教,由浅入深,以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用多媒体手段突破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3、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教学本文,应培养学生明礼诚信的优秀品质。

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培养语感,翻译难理解的句子,了解故事大意,分析人物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获取情感体验,认识到“诚信”是立世之本。学习古人懂礼知仪的优秀品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诵读课文,结合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蕴含的道理。

2、通过故事内容,推究文章内涵,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

1、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学中要积极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学生能够质疑的情境氛围,调动学生视、听等多种感官,通过探究讨论使学生在不断地解决问题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2、生成问题策略:“生成”是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教学指

导策略,设计教学过程时,给学生留出主动参与的时间与空间,根据答问讨论等学习活动情况,对学生思维行为作即时的疏导、点拨,有效的“生成问题”,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

1、教师准备:收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资料。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译读课文,把握内容

--悟读主旨,质疑探究--创读课文,指导人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展示: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世说新语》

阅读理解这个故事,由王戎的善于思考,聪慧机敏,引出《世说新语》中还有很多像王戎这样聪敏机智的儿童,导入新课《期行》。

2、简介《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古代笔记小说集。由南朝宋时期文学家刘义庆组织编写,原书八卷,分为德行、言语、方正等三十六类,主要记述东汉末年到晋代之间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期行》这一则被编入书中“方正”一类。“方正”,即正直不阿,为人正派,是一种好的品格。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听读课文:多媒体播放课文朗读音频资料,学生认真听读欣赏。

2、朗读课文:学生朗读,教师课件展示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

读准字音:如“尊君在不?”读fǒu,

读好节奏:把握停顿,准确断句。如“君/与家君/期日中。”

读出情味:由两位同学分角色进行表演,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

3、师生评价,共同纠正:要重点读出友人“礼--怒--惭”的语气和情感变化。要把元方维护父亲尊严,有理有据地驳斥友人“无信”“无礼”和入门不顾的小孩情态表现出来。

4、背诵课文。

三、译读课文,把握内容

1、教师提示,课件展示自译方法:

留:国名、人名、地名、年号等保留不译

例:陈太丘,元方。

补:将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例:去后乃至。

比:比较异同。

例:尊君:你父亲;

君:你、您;

家君:我父亲。

参:参考课文注释或工具书。

积:通过各种方式学习、积累文言词汇。

2、自读自译:学生对照注释,利用工具书,理解词句,疏通文意。

3、学生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讨论、解决词句方面疑难问题。

4、把握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交流后理出文章的两个层次,前半部分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后半部分通过元方和客人的对话阐明寓意。

四、悟读主旨,质疑探究

课件展示探究问题

1、友人为什么怒?

2、元方是从哪几个方面反驳的?

3、试对人物进行评价

4、你从这个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教师对学生的见解都要予以重视,因为很可能会出现一些我们无法预见或超出教学预设的教学情境,这时教师就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和魅力积极应对,不断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发展时空,搞好课堂上的动态生成。特别是评价人物时,要客观、公正、全面。

在经过师生相互的活动之后,达成共识:

1、因为陈太丘没有等他,认为陈太丘没有守信。

2、一是“无信”,二是“无礼”。

3、友人“无信”“无礼”,知错能改。元方聪敏机智、懂礼识义。

4、诚信是立世之本,我们要做一个明礼诚信的人。

五、创读课文,指导人生

课件展示“八荣八耻”内容,提出问题:

1、如果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你认为这则故事可以作为哪方面的教材?

“八荣八耻”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学生讨论后明确: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2、请选择一句或者写一句关于诚信的格言、警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言必信,行必果。

诚实是人生永远最美好的品格。

不信不立,不诚不行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创诚信校园,树诚信学风,做诚信学子。

诚信为本,学做真人。

诚信为荣,失信可耻。

我诚信,我美丽.

我诚信,我自豪!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诚信是一条流了五千年的河,涓涓不绝,流出了黄面孔,流出了黄土地,流出了华夏大地的芸芸众生;诚信是一支神奇的笔,龟背上长出了汉字,汉字上长出了华夏,一代代,一脉脉,吸天地之灵气,吮日月之精华。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牢固树立讲诚信的观念,努力践行:„„的庄严承诺。

七、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课文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下列各句中词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子妻之市之:往B、顾反,为女杀彘反:同“返”

C、妻适市反适:往D、特与婴儿戏耳特:特别

翻译“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读了本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1、加强了诵读,诵读的多样化有意识地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逐步积累、感悟,体会文章的内容及蕴涵的道理,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2、抓住教学预设之外的突发情境,巧妙地搞好了课堂动态生成,达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例如:按照教学预设,出示问题:“怎样评价元方这个孩子?”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聪敏机智、懂礼识义”,基本上大功告成。突然有学生提出: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并下车牵元方,元方仍然“入门不顾”,也是不懂礼貌。我马上组织讨论,学生发表了很多见解:只要求别人,不要求自己,确实不懂礼貌。因为友人无信无礼在先,元方这么做并不为过。元方只是一个七岁的小孩,“入门不顾”这只是一个小孩对别人骂自己父亲后的一种很自然的反应,不能用要求大人的标准去要求他。)然后我很自然的引导学生要学会客观、公正、全面的去评价一个人。

3、注重了对学生品德的培养。在教学设计中有意加重了对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佳境,从中领悟到如何做人。

4、环节设计过于全面,显得臃肿繁琐。过于看重教学的各个环节,各环节时间根本无法全部保证。一堂好课不必“滴水不漏”,应留有空间。没有空间,就没有遐想与深思;没有遐想与深思,也就少有个性与创新。有时留下空间,就是留下期待,留下余韵,留下创造!古人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应该注重方法与知识,能力并重。

推荐第4篇:中学语文教案

篇1:中学语文教案范例 1题目:《阿长与山海经》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认识阿长的品格风貌和作者对阿长的思想感情。 2.学习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和欲扬先抑的写法。 3.感悟“爱”这种博大的精神。

学习步骤:

一、自主预读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huāng( )急 ②粗拙( )③烦suǒ( )④惧惮( )

⑤震sǒng( ) ⑥诘( )问 ⑦jí( )贯 ⑧pī( ) 雳

2、为下列词语中加括号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1)莫(名)其妙 ( )

a 名字 b 说出 c 名誉 d 有名的 (2)(念)念不忘 ( )

a 惦记,常常地想 b 念头 c 读d “廿”的大写 (3)(疏)懒 ( )

a 分散 b 不亲密 c 粗心 d 不熟悉 (4) 烦琐之(至) ( )

a 极 b 以至 c 到d 至于 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煮饭老妈子从此就骇破了

胆,后来一提起,还是立刻面如土色。

面如土色: ②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震悚:

二、阅读全文,然后小组间竞赛,讲一个“阿长的故事”,要有(明确的题目) 三,认识阿长:用文中的话为阿长填写一份简历。

姓名: 性别 : 职业:

身形特征:年龄 : 爱好与特长:

四,走近阿长,走近鲁迅 :请同学们找出鲁迅对阿长情感态度变化的关键词?

五,理解阿长。

读全文,根据提示,试做下面练习

1、长妈妈(干什么?或怎么样?):

2、她的(特点):

3、让我讨厌,不耐烦(或者让我产生敬意)

六.讨论:从文中作者对阿长的描写,可以体会的出小鲁迅对她其实是非常尊重的,为什么前面却写到长妈妈很多不文雅的举止和不好的习惯?

七、重点研读课文19—29段,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部分,探究文章主旨。 1.复述买书的起因、经过、结果。

2、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3、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表现出怎样的心情?

4、“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为什么会产生“新的敬意”?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5、“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么说?

6、文中哪句话抒发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之情?

7、出描写阿长的句子,判断这些句子运用了哪几种描写方法?

8、分析“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一句有哪些精妙之处,写出了人物的哪些特点? 2题目:《三峡》

教学目标:

1.欣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 2.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仔细揣摩画龙点睛的词语,把握作品景物的特点。 3.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分析:

1.把握文章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简介;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情调;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文意;整体感知文意,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写景的脉络,选择关键词语,增设词语提纲,理清背诵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丽,有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装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我国北魏时期著名大地理学家郦道元为我们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让我们一起走进那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三峡画卷中去吧。

二、作者及作品简介

三、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音韵美

四、学生自己朗诵课文:理清文章的整体布局,把握写景重点以及景物特征。 1.明确:第一段重点写山,“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突出群山连绵的特点。“重岩叠嶂,隐天避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是说一层层的悬崖,一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说明江面狭窄,两岸雄峰相连,峭壁对峙,只看见一线天。突出峰峦重叠,雄峻险拔的山势。

2.二、

三、四段写水,描绘不同季节山峡的不同景象。

第二段写夏季三峡情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是说夏天水涨,江水淹了山陵,上行和下航的船只都被阻绝,不能通航,突出大水猛涨。“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此句是说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才会有航船,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

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以船行之快突出江流湍急的特点。(教师板书:夏季 夏水襄陵 乘奔御风 奔放美)

第三段:写三峡春冬之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是说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波光粼粼,景物重重,一派秀丽风光。“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是说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山静、飞泉、柏怪、水奇,构成一幅挺拔超脱的画面。“清荣峻貌,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用极为精练的四个字状写四种景物,总结全文。(教师板书:春冬 素湍绿潭悬泉瀑布 清荣峻茂 清幽美)??学生齐读第三段,想象三峡的秀美挺拔,感受其清幽美。

第四段:写三峡的秋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是说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充满凄清肃杀的气氛。“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是说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啼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写秋峡以代表性事物——猿来表现,山猿哀鸣,渲染了秋天的肃瑟气氛。(教师板书:秋 林寒涧肃 高猿长啸 凄婉美)

3.文章最后一句引用渔者歌,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明确:借渔者的感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用哀转久绝的猿声来侧面衬托三峡的凄凉与悲哀。

五、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三峡》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反复诵读,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涵咏品味文章的语言;拓展阅读,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培养学生进行比较阅读的能力。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检查翻译

二、根据课文内容,想象三峡的景色,并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2.本文对三峡的描写比较客观,作者的感情并没有直接表达出来,但是字里行间仍然可以体会到作者丰富的情感。请你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结合具体景物,说说隐含作者哪些情感?(明确:如写群山连绵、高耸入云,体现了作者欣赏赞叹的感情。他惊叹自然的神奇,盛赞三峡夏日之时的奔放美,春冬之时的清幽美,秋日之时的凄婉美。作者听到凄凉的猿啼,悲凉的渔歌,仿佛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三、品味作者独特的语言魅力(学生见资料)学生齐读这三个句子,感受其语言美的特质。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避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正面写山“连”的特点,,粗笔勾勒,轮廓分明。“隐天避日”,山隐于天空,遮住太阳,侧面烘托山“高”。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写出了山高岭

连特点。)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既有俯察近物,又有仰观远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属俯视江中所见,动静相杂,色彩各异,相映成趣。“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属仰观远景,以“绝”状山,以“怪”写柏,绘形写貌,形神兼备。“怪柏”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给山水之间注入一股生命的活力,使人顿觉生意盎然。

3.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山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以“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渲染猿鸣幽凄、山谷空旷,即从正面摩声,又从侧面引用,以渔歌的凄凉来写猿鸣,手法多变,摇曳多姿。)

四、拓展阅读:阅读李白的《朝发白帝城》一诗,请说出它和本文内容上的联系。(明确:诗和课文都描写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为游记散文。文章第二段与这首诗的

一、

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歌的第三句相对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啼;文章第一段则和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33题目:《生物入侵者 》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2、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 附 :板书设计

生物入侵者是什么

生物入侵者怎么样

怎么办

教学程序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解

1、教师讲述一则生物入侵的消息(也可用多媒体播放生物入侵的相关资料)。

2、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生物入侵者》,希望学习此文能促使我们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师板书课题)

3、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入侵”和“生物人侵者”的含义。

教师用多媒体(或幻灯)展示以下问题,学生阅读思考。

a.本文除了告诉我们什么叫生物入侵者,它还讲了哪些内容? b.你觉得学习本文应从哪些方面人手?试拟出本文的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

主要内容:本文还讲了生物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造成生物入侵增多的原因和途径、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以及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采取的相应措施。

编写提纲

1、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结构图示,要求学生在空缺处填上相关内容。

2、引出话题:介绍什么是生物入侵者(1段)

3、摆出现象:——(段)

4、《生物人侵者》探究原因:——( 段)

5、揭示态度:——(段)

6、采取措施:——(段) 写法探究

1、探究学习本文所采用的说明顺序

a.常见的说明顺序有哪些?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b.探究本文这样安排说明顺序的好处。

2、学生讨论后明确:运用逻辑顺序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且使文章结构严谨、

层次分明。

3、探究学习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a.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b.找出文中运用上述说明方法的相关语句。

c.说说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作用,并从文中各举一例加以

说明。

小结

1、要求学生从主要内容与写作方法两方面对全文作一个小结。

2、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全文。 明确:这是一篇关于生态问题的说明文。它向我们说明了什么是生物入侵以

及生物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促使我们对这一特殊的生态现象高度警觉。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获得一定的生态知识,还能培养我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这篇课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为

我们写作说明文提供了借鉴。

教师出示一只彩色粉笔,要求学生从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这三种说明方法中

至少选两种方法对其作简要说明。(每一小组推荐一个同学,看哪一组的同学说

得最好。) 自然界还有哪些生物入侵者?怎样才能有效扼制生物入侵的现象?现实生活中如

果发现生物入侵者我们该怎么做? 4题目:《望岳》

【学习目标】

1、围绕“望”,表现泰山的巍峨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

2、名句蕴含的人生哲理。

3、青年杜甫的豪情。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柳宗元带我们领略了小石潭的凄寒幽静,吴功正带我们欣赏了阿里山的静谧神奇,马信德带我们游览了威尼斯的瑰丽奇特。今天我们再请古代的一位诗人带我们去一个地方。板书:望岳 唐 杜甫

二、围绕“望”,理解泰山的巍峨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

1、去哪里呀?你从何得知?

补充资料:东岳、西岳、南岳、北岳、中岳

《望岳》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

2、泰山景色如何呢?我们一起透过杜甫的一个动作“望”来欣赏泰山的景色。请同学们先一起大声朗读诗歌,思考杜甫从第一句实际上一直望到哪里。

篇2:中学语文教案模板

课时: 主备人: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篇3:小学语文经典教案范例

篇4:中学语文教案范例

题目:《阿长与山海经》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认识阿长的品格风貌和作者对阿长的思想感情。 2.学习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和欲扬先抑的写法。 3.感悟“爱”这种博大的精神。

学习步骤:

一、自主预读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huāng( )急 ②粗拙( )③烦suǒ( )④惧惮( )

⑤震sǒng( ) ⑥诘( )问 ⑦jí( )贯 ⑧pī( ) 雳

2、为下列词语中加括号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1)莫(名)其妙 ( )

a 名字 b 说出 c 名誉 d 有名的 (2)(念)念不忘 ( ) a 惦记,常常地想 b 念头 c 读d “廿”的大写 (3)(疏)懒 ( )

a 分散 b 不亲密 c 粗心 d 不熟悉 (4) 烦琐之(至) ( )

a 极 b 以至 c 到d 至于 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煮饭老妈子从此就骇破了胆,后来一提起,还是立刻面如土色。

面如土色: ②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震悚:

二、阅读全文,然后小组间竞赛,讲一个“阿长的故事”,要有(明确的题目)

三,认识阿长:用文中的话为阿长填写一份简历。

姓名: 性别 : 职业:

身形特征:年龄 : 爱好与特长:

四,走近阿长,走近鲁迅 :请同学们找出鲁迅对阿长情感态度变化的关键词?

五,理解阿长。

读全文,根据提示,试做下面练习

1、长妈妈(干什么?或怎么样?):

2、她的(特点):

3、让我讨厌,不耐烦(或者让我产生敬意)

六.讨论:从文中作者对阿长的描写,可以体会的出小鲁迅对她其实是非常尊重的,为什么前面却写到长妈妈很多不文雅的举止和不好的习惯?

七、重点研读课文19—29段,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部分,探究文章主旨。 1.复述买书的起因、经过、结果。

2、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3、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表现出怎样的心情?

4、“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为什么会产生“新的敬意”?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5、“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么说?

6、文中哪句话抒发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之情?

7、划出描写阿长的句子,判断这些句子运用了哪几种描写方法?

8、分析“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一句有哪些精妙之处,写出了人物的哪些特点?

题目:《三峡》

教学目标:

1.欣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 2.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仔细揣摩画龙点睛的词语,把握作品景物的特点。 3.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分析:

1.把握文章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简介;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情调;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文意;整体感知文意,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写景的脉络,选择关键词语,增设词语提纲,理清背诵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丽,有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装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我国北魏时期著名大地理学家郦道元为我们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让我们一起走进那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三峡画卷中去吧。

二、作者及作品简介

三、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音韵美

四、学生自己朗诵课文:理清文章的整体布局,把握写景重点以及景物特征。 1.明确:第一段重点写山,“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突出群山连绵的特点。“重岩叠嶂,隐天避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是说一层层的悬崖,一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说明江面狭窄,两岸雄峰相连,峭壁对峙,只看见一线天。突出峰峦重叠,雄峻险拔的山势。

2.二、

三、四段写水,描绘不同季节山峡的不同景象。

第二段写夏季三峡情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是说夏天水涨,江水淹了山陵,上行和下航的船只都被阻绝,不能通航,突出大水猛涨。“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此句是说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才会有航船,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以船行之快突出江流湍急的特点。(教师板书:夏季 夏水襄陵 乘奔御风 奔放美)

第三段:写三峡春冬之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是说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波光粼粼,景物重重,一派秀丽风光。“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是说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山静、飞泉、柏怪、水奇,构成一幅挺拔超脱的画面。“清荣峻貌,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用极为精练的四个字状写四种景物,总结全文。(教师板书:春冬 素湍绿潭悬泉瀑布 清荣峻茂 清幽美)??学生齐读

第三段,想象三峡的秀美挺拔,感受其清幽美。

第四段:写三峡的秋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是说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充满凄清肃杀的气氛。“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是说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啼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写秋峡以代表性事物——猿来表现,山猿哀鸣,渲染了秋天的肃瑟气氛。(教师板书:秋 林寒涧肃 高猿长啸 凄婉美)

3.文章最后一句引用渔者歌,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明确:借渔者的感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用哀转久绝的猿声来侧面衬托三峡的凄凉与悲哀。

五、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三峡》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反复诵读,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涵咏品味文章的语言;拓展阅读,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培养学生进行比较阅读的能力。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检查翻译

二、根据课文内容,想象三峡的景色,并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水、季节、景物特征,如: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啼、悲凉的渔歌等)

2.本文对三峡的描写比较客观,作者的感情并没有直接表达出来,但是字里行间仍然可以体会到作者丰富的情感。请你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结合具体景物,说说隐含作者哪些情感?(明确:如写群山连绵、高耸入云,体现了作者欣赏赞叹的感情。他惊叹自然的神奇,盛赞三峡夏日之时的奔放美,春冬之时的清幽美,秋日之时的凄婉美。作者听到凄凉的猿啼,悲凉的渔歌,仿佛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三、品味作者独特的语言魅力(学生见资料)学生齐读这三个句子,感受其语言美的特质。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避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正面写山“连”的特点,,粗笔勾勒,轮廓分明。“隐天避日”,山隐于天空,遮住太阳,侧面烘托山“高”。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写出了山高岭 连的特点。)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既有俯察近物,又有仰观远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属俯视江中所见,动静相杂,色彩各异,相映成趣。“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属仰观远景,以“绝”状山,以“怪”写柏,绘形写貌,形神兼备。“怪柏”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给山水之间注入一股生命的活力,使人顿觉生意盎然。

3.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山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以“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渲染猿鸣幽凄、山谷空旷,即从正面摩声,又从侧面引用,以渔歌的凄凉来写猿鸣,手法多变,摇曳多姿。)

四、拓展阅读:阅读李白的《朝发白帝城》一诗,请说出它和本文内容上的联系。(明确:诗和课文都描写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为游记散文。文章第二段与这首诗的

一、

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歌的第三句相对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啼;文章第一段则和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推荐第5篇:中学语文教案

1题目:《阿长与山海经》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认识阿长的品格风貌和作者对阿长的思想感情。

2.学习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和欲扬先抑的写法。

3.感悟“爱”这种博大的精神。

学习步骤:

一、自主预读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huāng(

)急 ②粗拙(

)

③烦suǒ(

)

④惧惮(

⑤震sǒng(

) ⑥诘(

)问 ⑦jí(

)贯 ⑧pī(

) 雳

2、为下列词语中加括号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1)莫(名)其妙 (

A

名字

B 说出

C 名誉

D 有名的

(2)(念)念不忘 (

A

惦记,常常地想

B 念头

C 读

D “廿”的大写

(3)(疏)懒

A

分散

B 不亲密

C 粗心

D 不熟悉

(4) 烦琐之(至) (

A

B 以至

C 到

D 至于

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煮饭老妈子从此就骇破了胆,后来一提起,还是立刻面如土色。

面如土色:

②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震悚:

二、阅读全文,然后小组间竞赛,讲一个“阿长的故事”,要有(明确的题目)

三,认识阿长:用文中的话为阿长填写一份简历。

姓名:

性别 :

职业:

身形特征:

年龄 :

爱好与特长:

四,走近阿长,走近鲁迅 :请同学们找出鲁迅对阿长情感态度变化的关键词?

五,理解阿长。

读全文,根据提示,试做下面练习

1、长妈妈(干什么?或怎么样?):

2、她的(特点):

3、让我讨厌,不耐烦(或者让我产生敬意)

六.讨论:从文中作者对阿长的描写,可以体会的出小鲁迅对她其实是非常尊重的,为什么前面却写到长妈妈很多不文雅的举止和不好的习惯?

七、重点研读课文19—29段,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部分,探究文章主旨。

1.复述买书的起因、经过、结果。

2、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3、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表现出怎样的心情?

4、“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为什么会产生“新的敬意”?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5、“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么说?

6、文中哪句话抒发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之情?

7、出描写阿长的句子,判断这些句子运用了哪几种描写方法?

8、分析“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一句有哪些精妙之处,写出了人物的哪些特点?

2题目:《三峡》

教学目标:

1.欣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 2.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仔细揣摩画龙点睛的词语,把握作品景物的特点。 3.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分析:

1.把握文章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简介;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情调;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文意;整体感知文意,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写景的脉络,选择关键词语,增设词语提纲,理清背诵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丽,有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装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我国北魏时期著名大地理学家郦道元为我们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让我们一起走进那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三峡画卷中去吧。

二、作者及作品简介

三、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音韵美

四、学生自己朗诵课文:理清文章的整体布局,把握写景重点以及景物特征。

1.明确:第一段重点写山,“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突出群山连绵的特点。“重岩叠嶂,隐天避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是说一层层的悬崖,一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说明江面狭窄,两岸雄峰相连,峭壁对峙,只看见一线天。突出峰峦重叠,雄峻险拔的山势。

2.二、

三、四段写水,描绘不同季节山峡的不同景象。

第二段写夏季三峡情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是说夏天水涨,江水淹了山陵,上行和下航的船只都被阻绝,不能通航,突出大水猛涨。“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此句是说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才会有航船,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以船行之快突出江流湍急的特点。(教师板书:夏季 夏水襄陵 乘奔御风 奔放美)

第三段:写三峡春冬之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是说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波光粼粼,景物重重,一派秀丽风光。“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是说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山静、飞泉、柏怪、水奇,构成一幅挺拔超脱的画面。“清荣峻貌,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用极为精练的四个字状写四种景物,总结全文。(教师板书:春冬 素湍绿潭 悬泉瀑布 清荣峻茂 清幽美)„„学生齐读第三段,想象三峡的秀美挺拔,感受其清幽美。

第四段:写三峡的秋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是说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充满凄清肃杀的气氛。“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是说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啼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写秋峡以代表性事物——猿来表现,山猿哀鸣,渲染了秋天的肃瑟气氛。(教师板书:秋 林寒涧肃 高猿长啸 凄婉美)

3.文章最后一句引用渔者歌,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明确:借渔者的感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用哀转久绝的猿声来侧面衬托三峡的凄凉与悲哀。

五、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三峡》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反复诵读,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涵咏品味文章的语言;拓展阅读,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培养学生进行比较阅读的能力。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检查翻译

二、根据课文内容,想象三峡的景色,并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1.选一个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三峡的奇景(教师提醒学生想象要扣紧山水、季节、景物特征,如: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啼、悲凉的渔歌等)

2.本文对三峡的描写比较客观,作者的感情并没有直接表达出来,但是字里行间仍然可以体会到作者丰富的情感。请你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结合具体景物,说说隐含作者哪些情感?(明确:如写群山连绵、高耸入云,体现了作者欣赏赞叹的感情。他惊叹自然的神奇,盛赞三峡夏日之时的奔放美,春冬之时的清幽美,秋日之时的凄婉美。作者听到凄凉的猿啼,悲凉的渔歌,仿佛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三、品味作者独特的语言魅力(学生见资料)学生齐读这三个句子,感受其语言美的特质。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避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正面写山“连”的特点,,粗笔勾勒,轮廓分明。“隐天避日”,山隐于天空,遮住太阳,侧面烘托山“高”。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写出了山高岭

连特点。)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既有俯察近物,又有仰观远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属俯视江中所见,动静相杂,色彩各异,相映成趣。“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属仰观远景,以“绝”状山,以“怪”写柏,绘形写貌,形神兼备。“怪柏”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给山水之间注入一股生命的活力,使人顿觉生意盎然。 3.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山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以“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渲染猿鸣幽凄、山谷空旷,即从正面摩声,又从侧面引用,以渔歌的凄凉来写猿鸣,手法多变,摇曳多姿。)

四、拓展阅读:阅读李白的《朝发白帝城》一诗,请说出它和本文内容上的联系。(明确:诗和课文都描写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为游记散文。文章第二段与这首诗的

一、

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歌的第三句相对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啼;文章第一段则和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33题目:《生物入侵者 》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2、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 附 :板书设计 生物入侵者是什么 生物入侵者怎么样

怎么办

教学程序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解

1、教师讲述一则生物入侵的消息(也可用多媒体播放生物入侵的相关资料)。

2、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生物入侵者》,希望学习此文能促使我们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师板书课题)

3、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入侵”和“生物人侵者”的含义。教师用多媒体(或幻灯)展示以下问题,学生阅读思考。

a.本文除了告诉我们什么叫生物入侵者,它还讲了哪些内容? b.你觉得学习本文应从哪些方面人手?试拟出本文的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

主要内容:本文还讲了生物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造成生物入侵增多的原因和途径、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以及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采取的相应措施。

编写提纲

1、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结构图示,要求学生在空缺处填上相关内容。

2、引出话题:介绍什么是生物入侵者(1段)

3、摆出现象:——(段)

4、《生物人侵者》探究原因:——( 段)

5、揭示态度:——(段)

6、采取措施:——(段)

写法探究

1、探究学习本文所采用的说明顺序

a.常见的说明顺序有哪些?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b.探究本文这样安排说明顺序的好处。

2、学生讨论后明确:运用逻辑顺序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且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3、探究学习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a.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b.找出文中运用上述说明方法的相关语句。

c.说说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作用,并从文中各举一例加以

说明。

小结

1、要求学生从主要内容与写作方法两方面对全文作一个小结。

2、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全文。

明确:这是一篇关于生态问题的说明文。它向我们说明了什么是生物入侵以

及生物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促使我们对这一特殊的生态现象高度警觉。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获得一定的生态知识,还能培养我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这篇课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为我们写作说明文提供了借鉴。

教师出示一只彩色粉笔,要求学生从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这三种说明方法中至少选两种方法对其作简要说明。(每一小组推荐一个同学,看哪一组的同学说得最好。) 自然界还有哪些生物入侵者?怎样才能有效扼制生物入侵的现象?现实生活中如果发现生物入侵者我们该怎么做? 4题目:《望岳》 【学习目标】

1、围绕“望”,表现泰山的巍峨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

2、名句蕴含的人生哲理。

3、青年杜甫的豪情。【教学过程】

一、导语

柳宗元带我们领略了小石潭的凄寒幽静,吴功正带我们欣赏了阿里山的静谧神奇,马信德带我们游览了威尼斯的瑰丽奇特。今天我们再请古代的一位诗人带我们去一个地方。

板书:望岳 唐 杜甫

二、围绕“望”,理解泰山的巍峨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

1、去哪里呀?你从何得知?

补充资料:东岳、西岳、南岳、北岳、中岳

《望岳》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

2、泰山景色如何呢?我们一起透过杜甫的一个动作“望”来欣赏泰山的景色。请同学们先一起大声朗读诗歌,思考杜甫从第一句实际上一直望到哪里。 (1)描绘泰山景色。 也即首联、颔联、颈联。

(2)想象登顶感受和望到的景象。

3、杜甫实际上望到了哪些景象?请同学们任选一联说一说。

(1)首联:望到了泰山绵延不绝、树木葱郁的景象。这是远望。 “青未了”

(2)望到了泰山既神奇秀丽又巍峨高大的景象。这是近望。

“钟”:聚集,宠爱、钟爱,既写出神奇秀丽,又写出诗人的喜爱赞叹之情。

“割”:阴暗对照之明显,阳光像一把刀一样有力地把阴暗隔开,突出泰山的巍峨高大。 (3)望到了云涌云翻的壮阔景象和鸟儿归巢的傍晚景象。这是细望。 “层云生而荡胸,鸟儿归而入眼”

三、名句赏析

1、泰山如此绵延不尽,如此神奇秀丽,如此巍峨高大,杜甫看了心潮澎湃,他情不自禁地产生了一个愿望。杜甫的愿望是什么?

2、请你想象登上最高峰“一览众山小”的景象和感受。

4、这句话中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启示?

四、了解青年杜甫

1、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望到一个什么样的杜甫?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杨雄敌,诗看子建亲。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青年的杜甫生活在唐代社会发展到最富庶的时期,他家境优越,诗才横溢,因此意气风发,信心满怀,渴望着建功立业。

3、过了二十年左右,47岁的杜甫在首都长安又看到了另一番景象。

4、我们望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中年杜甫?

板书

望岳

首联:绵延不绝、树木葱郁 远望 描绘泰山景色 颔联:神奇秀丽、巍峨高大近望

颈联:云涌云翻、鸟儿归巢 细望

想象登顶感受 尾联:一览众山小

5题目:《皇帝的新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童话故事用想象的手法和夸张性的情节反映社会生活的特点。

2、探究故事中离奇现象产生的诸种原因 ,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看图复述,加以想象,培养故事复述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2、通过续写,深入解读文本,培养文本再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诚实、正直、纯洁的人格和心灵。 【教学重点】

1、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运用。

2、分析故事中各个人物形象,揭露童话所反应的社会本质。

【教学难点】分析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关系,体会童话所揭示的深刻意义。 【教学方法】看图复述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说起童话,我们大家肯定会兴趣盎然,这是为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

二、整体感知

1、走近作者

安徒生——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他一生创作的优秀的童话作品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拇指姑娘》、《皇帝的新装》等。他的160余篇童话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

2、关于童话

文学体裁:儿童文学

常用手法:想象、幻想、夸张、拟人

语言特点:通俗、生动,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主题:以想象的手法和夸张性的情节反映社会生活。

3、正音正字

三、初读文本

1、看图复述故事

2、课文写了哪些人物?

3、课文情节是围绕哪一个字展开的?

4、文中各种人物是怎样围绕“骗”字进行活动的?

5、迅速浏览课文,将课文分为五大段,并且给每一段取一个小标题。生:引子(1) 爱新装 开端(2~4) 做新装 发展(5~22) 看新装 高潮(23~31)穿新装

结局(32~36)展新装

6、你觉得上当受骗的是哪些人?

四、合作探究

1、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的语句是哪一句?为什么骗术能步步行通? 生:“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骗子胡说那衣服具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特性”,不但抓住了皇帝的昏庸无能而又想辨别出官员是否称职、是聪明还是愚蠢的心理,而且抓住了大臣们只想保住官位而阿谀奉承的心理,因而骗术步步行通。

2、跳读课文,思考:文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皇帝的形象?从哪里得知?

3、大臣、骗子、百姓、小孩子分别是怎样的人,你能概括出来吗?

4、第1段中,写皇帝“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说明了什么?

5、第5段中,写皇帝“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皇帝为什么会感到不大自然?

6、当皇帝已经感觉到了老百姓受的话是真的,为什么反而“摆出一幅更骄傲的神气”,想“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7、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装”面前,从皇帝到老百姓,都不敢说自己根本看不见它,这是为什么?

8、整个过程中,只有一个小孩子敢说真话,这是为什么?

9、你觉得文中的哪一处人物描写最传神,说说好在哪里?

10、小结

一场闹剧, 围绕“新装”,通过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上当受骗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腐朽、自欺欺人的丑陋行径。

在现实生活中,如何保持纯真的童心,不虚伪,敢说真话,让我们的社会保持纯净,这就是对每个人的考验了。

五、拓展延伸

抓住人物特点,展开合理想象,续写课文。

2《羚羊木雕》案例探微

教材分析:

《羚羊木雕》所写的家庭故事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这一家庭纠纷矛盾重重,悬念跌宕,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课文中充满了是是非非的矛盾冲突,在这一点上,如果教师把更大的自由、发现的快乐给学生,让学生自由的讨论、辩论就可以充分地展示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而这正是课堂三维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容易被忽略或教学难度较大的地方,本案例主要想在这方面作一微探。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整体感悟课文。

2、明辨是非,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学会生存。

教学难点:

分清是非,能与他人共处。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课型:讨论课

课时: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

1、课前安排学生在假期里感受家庭的琐屑,和父母交换一下对家庭中发生的小事的看法。

2、课前预习课文,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能读、能写、能运用,并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3、要求学生熟悉课文中的人物,鼓励自我推荐,作好分角色朗读的准备。 教师:

1、对学生作好分角色朗读指导:

①对课文整体感知。

②把握好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

③处理好语速、语气、语调的轻重、缓急。

④角色分配:妈妈、爸爸、“我”、奶奶、万芳、万芳的妈妈、故事叙述者。

2、要求学生课前先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3、给学生讲述辨论的规则及方法。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课前2-3分钟演讲:让学生讲述假期里自己在家里针对家庭小事和父母进行思想交流的情况。找2-3名学生演讲。师生对演讲情况略作评议。

2、情景引入:

亲爱的同学们,当我们告别如梦如烟的童年,迎来花季雨季的少年,我们感觉到自己好像已经悄悄地长大了,在心灵深处或许己开始跃动起鲜活的思想,对生活有了自己的看法、认识。在家这个温馨的港湾中,己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叶方舟,驾着这叶方舟,让我们驶向《羚羊木雕》

板书课题及学习目标

二、讲授新课

在默读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课文,整体感受知课文内容

1、分角色朗读课文。

①教师选定了几个自我推荐的同学起来朗读课文,教师也参与了朗读,充当文中的“爸爸”,其他同学评价。

②在朗读过程中,教师针对朗读中出现的问题作出指导。

③师生共同对 这次作出评价。

小结:

朗读能够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语言,能够帮助学生深刻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从而打动学生的情感。还可以进行语言训练。作品读得越好,学生就越能理解文学形象并受到感染,在朗读中,我也参与读“爸爸”这个角色,这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大家纷纷要求朗读,在朗读过程中,“妈妈”因不严厉、家长作风不过硬而“被迫下岗”(该生因读得缺乏感情而被其他同学代替朗读),“我”因受委屈而得到大家深深的同情……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读使得大家都沉浸到了文学的魅力中。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①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它涉及到了哪些人物?

明确:这篇课文写了一件关于羚羊木雕的事,它涉及到父母、“我”、奶奶、万芳、万芳妈妈。

②在这场矛盾冲突中,谁是谁非?你是怎么认为的?

明确:在这场家庭冲突中,作者倾向于父母不对,但“我”也有不对的地方,这一点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③如果你遇到类似“我”那样的伤心事,会怎么处理?怎么才能避免这一类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明确:上述问题有较强的主观性,尽可能让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小结:

让学生结合朗读体验,分组合作、探究,讨论上述问题,并自由发表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如果学生对课文有自己的主观体验及独特的感受和认识,教师要随时加以鼓励和肯定。对于课文的感知学生会有不同的看法,因此鼓励学生各抒已见,畅所欲言,并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讨论表现出来,当我发现学生对课文己经有了自己的认识时,我便中止了这场讨论,为接下来的辨论作准备。

点评:

分角色朗读使学生开始进入对课文的感知和理解,这就为学生发表自己对课文看法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埋下伏笔;当学生获取对课文的整体感悟之后,又为下面将进行的课堂辨论开辟了方便之门,教学中的登堂入室之法应该是水到渠成的。

三、课堂辨论

作业:

1、想像“我”要回木雕到家后的情形,模仿课文续写。(训练目的:把辩论引向深入。)

2、假期回家与父母一起读这篇课文,并和父母交流,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学会生活。(训练目的: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5《沁园春&8226;雪》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这首词写于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之初。当时红军正处在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夹击的困难境地。全词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表达了当今革命英雄空前伟大抱负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读这首词,应着重体会作者的博大胸怀和深刻的思想。

教学设想:

1、《沁园春·雪》是一首词,学习课文前要对“诗词”的有关知识预习、了解。

2、朗读教学贯穿始终,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中蕴涵的思想感情,在领悟、品评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3、新教材语文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无不与以课文为载体的情感体验有关。设计好授课的导语、结语以及授课的过渡语,对于调动学生体验感受、引发学生共鸣,激发学生参与意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教学重点:诵读、领悟、品评、鉴赏 授课过程:

一、导入新课:

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说:“要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就能欣赏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同学们同意这种观点吗?(生答)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伟大诗人毛泽东的一首词《沁园春·雪》

教学设想:用名人名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引出课题。

二、简介写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抗日战争前夜。1936年2月,毛泽东率领抗日先锋队东渡黄河,开赴抗日的最前线。渡河前,恰逢大雪。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满怀战胜敌人的坚强信念,毛泽东豪情激荡的写下了这首以"“雪”为题的壮丽诗篇。请听课文录音。(放课文背景简介VCD、大屏幕)

三、明确学习目标:

这节课的学习重点是:诵读、领会、品评、鉴赏

四、课文内容学习:

(一)请欣赏课文朗诵(微机、大屏幕、课件)

(二)上阕:

1)课文前三句诗人用哪两个词点出了北国风光的特征?修饰限制“冰封、雪飘”的是哪两个词?这里“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应怎样理解?在古诗文中,文字上只交代一方,而意义彼此互现的写法叫什么?试举以前学过的课文中“互文”的例子?

2)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诗人能看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也是站在哪里往下看?文中表示看的词是哪个词?这个词一直控制到哪句?对,共七句,在古诗词中这叫一字领起,俗称“领字”,“望”就是一个领字。

3)哪位同学有感情的读一读这七句?他读得好在哪里?谁读得比他更好?谁听出她读时给哪些词加了重音?谁能说说这些字加重音的原因?“舞和驰”把山和原写活了,这是什么写法?举个以前学过的课文中的例子?

4)“望”是领字,读时应稍顿,后边几句应带有“喜悦、赞美”之情去读,“欲与天公试比高”应读得有豪情、有气魄,请齐读这七句。

5)诗人并没有满足于对眼前雪景的描写,而是进一步想象雪后天晴的景色,谁读一读? “晴日”一词有几层含义?说一说这三句的深刻含义?

6)词的上阕以写什么为主?俗语说“景即是情”,写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7)一场普通的雪,在诗人的笔下却成了一篇优美的文字,是诗人眼前的景格外美吗?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希望同学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和审美能力。

教学设想:

1、语文的学习贵在积累,在学新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强化旧的知识,努力让新旧知识浑然一体,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习惯。

2、加强朗读训练,在朗读中领悟诗的内容,在品评诗句中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三)下阕:

1)试分析“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在文中结构上的作用。

2)引出的下文中有一个表示感情的词是谁?“惜”一直控制到哪句?共七句,“惜”也是一个领字。读这七句应带有什么感情?生读。

3)“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是哪些人?谁能介绍一下?这些人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英雄大豪杰,所谓马上打天下的皇帝,为什么诗人用了一个“惜”字?用文中的话回答。“略输文采,稍逊风骚”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他们的武功尚可,文学才华就差些了,成吉思汗更是只识弯弓射大雕。在诗人心中,谁才是真正的英雄呢?齐读文章最后三句

4)句中的“风流人物”指谁?这三句话有什么什么含义?谁才是诗人心中真正的英雄? 5)下阕的表达方式主要以什么为主?通过议论赞美了谁? 6)齐读课文。 教学设想:

在上阕学习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下阕,通过质疑、讨论、反馈矫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提高欣赏诗歌的能力。

五、扩展积累

投影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诵读。并让学生课后搜集有关“雪”的文章或诗文,课后交流。

教学设想:培养学生在比较阅读中巩固知识和搜集信息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 让语文教学植根于生活沃土——《变色龙》教学案例 让语文教学植根于生活沃土

8《最后一片叶子 》 教学设计

课型:课内自读课 课时:一课时

⒊ 教学目标:

体会最后一片叶子在情节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了解小说情节结构的特点

弄清人物主线次线的关系,领会主线对描写人物、表达主题的作用

感悟小说的内涵——弘扬人性美

教学重点:情节线索的作用

教学难点:主要人物与主题的表达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不论哪个社会,哪个国家,英雄人物虽然不少,但更多的却是普普通通的小人物。他们的遭遇、思想感情和行为方式能更普遍、更真实地反映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今天我们就来解读美国杰出小说家欧?亨利在短篇小说《最后一片叶子》中塑造的小人物形象。

二、讨论课文,了解实物(叶子)作为情节线索的作用,借以把握情节发展

㈠ 课前已要求同学们认真阅读小说,并在每一自然段前标上序号,共有55段(检查是否落实)。

㈡ 请同学们说说,小说共写了哪些人物?

答:琼西、苏、贝尔门、医生

㈢ 小说名为《最后一片叶子》,这最后一片叶子和小说中哪些人物直接发生关系?

⒈ 最后一片叶子和琼西的关系

①最后一片叶子最先在文中何处出现?(请同学配乐分角色朗读)

②最后一片叶子和琼西有何关系?(学生讨论)

答:琼西眼里的最后一片叶子是生命的征兆,是死神的化身,苦难世界的终极。琼西把这最后一片叶子作为自己生命的征兆,作为最后一丝与世界的微弱牵连,作为放弃生命的理由。在寒秋风雨中,藤叶越掉越少,读者的心也越揪越紧,藤叶终将掉完,年轻、纯洁的琼西却不该过早逝去,矛盾到了高潮。

没想到最后一片叶子历经了一天一夜风雨仍傲然挂在墙上,琼西恢复了生的信念,又一天,琼西脱离了危险。

③为什么最后一片叶子奇迹般挽救了琼西的生命?(学生讨论)

注意前文医生话语中的伏笔(第

7、11段)

琼西从叶子得到了启示,有了活下去的信念,使药物治疗的效果成倍提高。

④经过一夜的风吹雨打,最后一片叶子居然能够抵挡“秋风扫落叶”的命运,这可能吗?为何琼西会相信最后一片叶子是真的?

答:躺在床上看得不真切;

那么单纯,根本没想过会是假的;

画得逼真;

尽管生活的苦难逐渐泯灭她生的欲念,但她那么年轻,对艺术的追求刚开始,潜意识里有着对生命的渴望。

⒉ 最后一片叶子与贝尔门的关系

①最后一片叶子是贝尔门画上去的,找出文中对贝尔门的描写(请同学读第30段)

答:怪异的模样、火气十足,瞧不起别人的温情、一个失败的画家,还爱说大话,喝酒无节制。一个生活、事业的失意者。

②最后一片叶子是贝尔门画的,前文可有伏笔?贝尔门是一个什 么样的人?(第

32、

35、36段)

答:在普通的外表下深藏着一颗美好的心灵,甚至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来帮助他人。富有同情心,富有爱心,富有自我牺牲精神。

③为什么说最后一片叶子“才是贝尔门的杰作”?(最后一段)

答:因为这片叶子不仅是贝尔门追求40年,等待25年的艺术结晶,还是贝尔门人性的象征,它融进了贝尔门的爱、善和宝贵生命,成为了真正的不朽杰作。

⒊ 小说情节的作用

“最后一片叶子”串联着琼西和贝尔门两个人物的活动,展开了所有的情节——琼西所受的人间苦难和贝尔门舍己救人的人性美。

幻灯片:在作品中起串联人物活动、展示故事情节发展作用的人物、实物、事件、语句等叫做情节线索。最后一片叶子是名物线索。

板书: 生命的征兆 最后的杰作

获生 名物线索 献身

琼西 贝尔门(主要人物)

(人间苦难) (人性之美)

幻灯片:要通过情节线索梳理去把握情节中的人物及矛盾冲突,并由此认识人物的性格特点,更好地领会作品主题。

三、进一步研读课文,弄清谁是主要人物或主线人物,为什么。

⒈谁是主要人物?

主要人物的确定不能片面地从作者描写的多少去衡量,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① 从他与各方的关系看

② 从小说主题的表现看

从①看,琼西病危,生命维系于“最后一片叶子”,是为了造成悬念,为贝尔最后杰作蓄势、铺垫。

从②看,作者要歌颂的是一种人性美,具体表现为贝尔门的善良、博爱、献身精神,贝尔门是作家寄托主题的主要人物。

如果把琼西看作主要人物,作品的主题便仅仅是揭露社会生活的不公和无理,抑或是表现人的精神、信念对生命的重要作

⒉ 作者在塑造琼西、贝尔 门这两个人物时所采用的手法是否相同?如不同,表现在哪里?

琼西:正面描写(对话、神态)

贝尔门:侧面描写(画叶子是苏的口说出的),先抑后扬 ⒊ 对贝尔门画杰作的场面未作正面描写,为什么?

描写上的“空白”给读者留下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表面情节虽淡化了,但通过读者的想象,可内化为读者心灵内部的情感,通过读者心理感情的合理发展,使小说情节更丰富、理想化。是一种类似“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更凝练、蕴蓄的写法。人物形象更鲜活、更难以忘怀

(打罗丹字幕)

罗丹名言:“要点是感动,是爱,是希望,战栗,生活。在做艺术家之前,先要作一个人。”

四、总结

小说《最后一片叶子》让我们从普通人身上看到了伟大的心灵,从人生的苦难中见到了人性的光辉,希望我们每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能努力弘扬人性美,使人间充满温情。

- -

推荐第6篇:中学语文优秀说课稿

小学语文优秀说课稿是教师进行小学语文说课的重要参考,小学语文优秀说课稿对于教师进行说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教师也能从中汲取一些经验和教训,写出属于自己的小学语文优秀说课稿。在写说课稿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交流资料,辅垫教学。新课标指出,小学语文优秀说课稿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上课前,我布置学生广泛搜集有关蜜蜂和列宁的资料,从而了解相磁的知识。一是为了更好的进入新课学习,让学生对课文相关的内容的理解能水到渠成;二是分享收获的喜悦,把别人不知道的自己的知识说给大家听,这是小学生最乐意做的事情,从而能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新课的学习;三是让学生从小学会搜集资料,拓宽学习渠道,提高学习效率。

2、质疑问难,激趣读文。课标指出,小学语文优秀说课稿在对学生进行思维培育时要注重质疑解疑能力的培养,留足时间,激励表扬,让学生由不敢问到大胆问再到善于问。上课伊始,我利用课题质疑,让学生的大脑迅速活动起来,思考下课题相关的问题,这也正是课文所要了解的相关内容,学生在读课文时也能更有目的去读。长此以往,学生由不敢问到大胆问再到善于问,他们的思维会随之活越,学习的兴趣也会高涨。

3、发展语言,提高思维。课标指出,小学语文优秀说课稿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加强思维训练是因为,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是提高人才素质的关键。思维又是语文能力的核心,是语言能力的基础。根据本课内容和学生特点,我在学习第二自段时设计了让学生运用“因为…可是…所以…”说说本段意思,让学生准确理解列宁为什么会亲自去找养蜂人,达到思维与语言的统一发展,从而积累语言,在学习第三段时,为了让学生准确理解列宁是怎样利用蜜蜂引路的,我让学生大胆猜测列宁当时是怎么一边想象,一边仔细观察,最后一步一步找到养蜂人,让语言与思维能力同时得到训练与提高。

4、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小学语文优秀说课稿必须根据学习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习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里有自由朗读后对课文内容的交流,也有句子中对词语理解的交流,在交流中达到一定的共识。

5、口语训练,延伸教学。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小学语文优秀说课稿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学完课文后,我利用向学生提建议的方法,设计了下次课续编故事的活动,想像养蜂人听了列宁的话,他会说些什么?会怎样邀请列宁进屋?怎样进行交谈?这样对课文的学习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学生自由组织语言,准备口语交际练习。这种教学的延伸,目的是想巩固课文内容,让学生广泛了解资料,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6、板书与贴画,总揽全文。如小学语文优秀说课稿中的《蜜蜂引路》是以“找”字为线索,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列宁怎样找到养蜂人。本板书按“找”的顺序贴出“花丛”、“园子”、“小房子”,既分清了列宁找养蜂人的三个步骤,又标明了列宁找养蜂人所走的路线,还直观地“再

现”了列宁住处和花丛、园子、小房子的方位。有助于学生弄清楚“找”的经过。“利用”一词,既概括了蜜蜂回蜂房和列宁找养蜂人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也体现了列宁善于观察、深入思考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难点。

总之,小学语文优秀说课稿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让他们在读中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培养阅读能力,在读中发展思维,在读中陶冶情操,小学语文优秀说课稿要为学生营造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

推荐第7篇:中学语文简短教案

中学语文简短教案

中学语文的教学应该要及时进行教案的设计,下面中学语文简短教案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1.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和借物抒情的手法

2.体会诗歌中联想的重要作用及对主题的表现作用

3.体会哀歌式的忧郁美和人与自然重构世界的瞬间之想象思维

1.正确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揣摩诗的意境。

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绪。

3.把握本诗的感情线索,理清结构层次。

4.品味形象生动的语言。

一、导入课文

我国是诗的国度,当我们徜徉在唐诗宋词优美的诗境中时,也不妨调转艺术的轻舟,扬起思维的双浆,驰向外国诗歌的殿堂,在那里你可以领略到另一番艺术的优美风光。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写的一首著名政治抒情诗--《致大海》。

二、作者简介

普希金(1799~1837),全名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9世纪俄罗斯民族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从小受文学熏陶,13岁开始写诗,15岁公开发表诗作。1817年在皇村学校毕业后进外交部任职,广泛结交优秀的贵族青年,写下一些歌颂自由、反对**暴政的充满激情的诗篇。1820年被沙皇政府流放到南方。1826年从流放地回到莫斯科在沙皇的监视下埋头写作。1837年在决斗中被杀害。

普希金的作品富有强烈的人民性,因而被称为“俄罗斯生活百科全书”。他一生写共写抒情800多首,如著名的《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致诗人》;叙事诗《茨冈》《青铜骑士》;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短篇小说集《别尔金小说集》和代表作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果戈理曾评价说:“一提到普希金的名字,就会立刻想到俄罗斯民族诗人。事实上,在我们的民族诗人中,没有一个及得上他,而且没有一个人能更适宜于被称为民族诗人……在他身上,俄罗斯的大自然,俄罗斯的精神,俄罗斯的语言,反映得这样的纯洁,这样的净美,有如突出的光学玻璃上面所反映出来的风景。”高尔基盛赞普希金是一位“伟大的俄国人民诗人”,他“无论在诗句的美或是在感情和思想的表现力上,从来没有人能够超过的一位诗人”,他是“伟大的俄国文学之始祖”。

他的诗具有明快的哀歌式的忧郁、旋律般的美、高度的思想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别林斯基赞誉他的诗:“所表现的音调的美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它像海波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明、洁净,像春天一样芬芳,像勇士击剑一样坚强有力。”高尔基说:“我开始读普希金的诗,如同走进了一片树林的草地,到处盛开着鲜花,到处充满着阳光。”

三、写作背景

1824年夏天,普希金与奥德萨总督发生冲突,被军警押送到父母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幽禁在那里达两年之久。诗人在奥德萨,长期与大海相依为伴,把奔腾的大海看作自由的象征。当他将要远离奥德萨而向大海告别的时候,万千思绪如潮奔涌,忧郁而又愤激的诗篇酝酿在胸。诗人在奥德萨开始写作,而在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最后完成这一篇诗作——《致大海》。

四、分析鉴赏

全诗十五个诗节,可以分作三个部分来读。开头两个诗节,诗人向大海告别;中间十一个诗节,写诗人由大海引起的回忆和联想;最后,诗人再一次向大海深情地告别,说明自己的整个心灵被大海的形象和音响所充斥,永不忘怀。

(一)第

1、2节:“再见吧……你召唤的喧响。

这两节写诗人向大海告别。诗人把大海人格化,直接同大海对话,向大海告别。

第1节:“自由奔放”、“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和闪耀着娇美的容光”

写出大海的特有的品格与美丽的形象;

第2节:“好像是朋友的忧郁的怨诉,/好像是他在临别时的呼唤,/我最后一次在倾听/你悲哀的喧响,你召唤的喧响。”

诗人将要被再次流放到另一个地方,即将与大海离别,诗人对大海至为留恋。诗人把大海视为知己,所以,“好像是朋友的忧郁的怒诉”向大海诉说自己的向往与悲苦,这里,大海这一意象无疑渗透了诗人强烈的主观情感。大海发出的悲哀的喧响、召唤的喧响,其实正是诗人忧郁之情的一种写照,同时也是诗人对于大海所召唤的自由之神的一种向往。

(二)第3节至第7节:“你是我心灵的愿望之所在呀……使我留在你的身旁……”

这五节写诗人向大海吐露自己要逃往海外,追求自由的隐秘的愿望,也表达了诗人对失去自由的懊丧,为逃往海外的夙愿难以实现而愁苦满怀。

第3节:“你是我心灵的愿望之所在呀”,诗人开始了回忆。

由于沙皇**制度的黑暗,诗人曾想从海上偷渡去国外一游,他也因为这个愿望得不到实现而苦恼,一个人茫然地徘徊在海边。

第4节:再次写大海的美好——“阴沉的声调”、“深渊的音响”、“沉寂”、“激情”。

第5节:写大海的双重性格。

第6节:这里“寂寞和静止不动的海岸”是指诗人将要离开的流放地南高加索。“我曾想永远地离开”是指诗人想秘密逃到海外,去寻求那自由的生活。进而诗人想象离开囚禁之地时的“狂欢之情”,并用“我的诗歌顺着你的波涛奔向远方”这一形象的诗句暗指自己在所向往的地方可以自由地创作,再也不必担心遭到监禁,但是诗人的美好愿望却未能“如愿以偿”,因而诗人在诗中反复强调自己的“苦恼心伤”!

第7节:因为“那个隐秘的愿望”“却未能如愿以偿”,为此诗人长久地“苦恼心伤”,面对浩瀚的大海,诗人悲愤地呼唤“你等待着,你召唤着……而我却被束缚住”。

(三)第8节至第13节:“有什么好吝惜呢……或许是暴虐的君王”

这六节写诗人对拿破仑和拜伦的追念,他们与作者精神相通,也与大海的精神相通,在这里,诗人深感前途渺茫,壮志难酬,哀叹了人们的不幸命运。

诗人由大海而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拿破仑和伟大诗人拜伦,这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极力赞颂英雄拿破仑和伟大诗人拜伦,一方面表明诗人对自由精神的不懈追求,如诗句:“正像你一样,他威严、深远而阴沉,/他像你一样,什么都不能使他屈服投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诗人对二人结局增添了前程渺茫,壮志难酬的悲哀,如诗句“世界空虚了”

(四)第

14、15节:“哦,再见吧……带到那静寂的荒漠之乡”

这两节写诗人绝不忘记大海的誓言,诗人决心将大海的精神作为激励自己的动力,为自由奋斗不息。

《致大海》写出了作者对大海的热爱、羡慕与依恋:

大海有广阔的襟怀,惊人的威力,壮丽的景色,所以,诗人热爱大海;大海的自由奔放,勾起了他失去自由的懊丧,在变相的流放中,他感到像“囚徒“一样,所以,诗人羡慕大海;是大海使他缅怀起举世震惊的英雄,诗人从拿破仑与拜伦两位革命者身上得到了精神力量,在最后告别大海时,他已消除了原先的“茫然”和“苦恼心伤”,这时“我整个心灵充满了你”,这里的“你”就是争取自由的崇高理想,并把这种理想带到“荒漠之乡”——第二次流放的地方。诗人的心灵由“大海”而得到彻底的净化,诗人感情也由此得到了新的升华。所以,诗人更依恋大海。这正是诗人把大海说成“悲哀的喧响”“召唤的喧响”,是他“心灵的愿望之所在”的原因。

五、总结主题:这首诗赞美了自由奔放的大海,抒发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苦闷,表现诗人在残酷**下的崇高的自由精神。

六、特点分析:

1、借大海的形象表达自由的精神

这首诗以大海作为自由精神的象征,表达了诗人与大海相通的自由精神。诗人借大海自由奔放的壮美形象,生发联想,尽情抒怀,表达了渴求自由的愿望。

2、强烈浓厚的抒情气氛

诗人对大海以“你”相称,是诗人对大海的倾诉,诗人在诗中以抒情主人公的身份出现,直接对大海表达自己的激情,并蕴含深沉的苦闷,使全诗具有哀歌式的忧郁美。

3、人与自然相逢、同一,并重构世界的瞬间

诗人与大海相遇,他胸中涌动着海一样的澎湃。诗人把岛、岩石想象成凝固的浪峰,已是诗人改变的自然,接着,诗人由观照海,到由海反观,最后与海同一了。这一瞬间,海是诗人向远方的延伸,是海向俄罗斯土地的延伸,这就是作者创作这首诗的思维流程。

推荐第8篇:中学语文教学法教案

《中学语文教学法》教案

教学目的: 了解《语文教学法》的研究内容、学科性质、特点和学习目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语文教学法》学科研究内容、学科性质、特点和学习目的要求、方法。 教学方法: 讲述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章 语文教师专业化

专业与职业有何区别?

1、从事专门职业要以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前提,按照科学的理论和技术行事;而从事普通职业无需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只需按例规行事。

2、专门职业的从业人员需接受长期的专门训练,而这种训练是在大学里进行的,是以是否接受过高等教育为标志的;而普通职业的从业人员无需接受长期的专业训练,主要通过个人体验和个人工作经历而积累工作经验。

3、专业与职业相比,更多地提供一种特有的、范围明确的、社会不可或缺的服务,在自主的范围内对于自己的专业行为与专业判断负有责任,以高质量的服务获得报酬,并把服务置于个人利益之上。

4、专门职业把研究和服务融为一体,即专业人员不仅要提供优质的专业服务,同时为了保证服务品种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还要在服务中不断进行研究,通过研究提供专业水平,并且对专业人员而言,这种是一种自觉行为;而普通职业仅提供一种服务,没有研究的意识。

5、在专业问题范围内,有明显的内行和外行的差异,非专业人员对专业内的事物的了解极为浅薄,所谓“隔行如隔山”;而普通职业无内行与外行之别。

6、专门职业的从业人员把工作看作是一种事业,是一种生活方式,不同专业的人员有不同的生活方式;而普通职业从业人员仅仅把工作当作是谋生手段。

7、专业人员一般具有较高的职业声望,在社会职业声望的排名中处于高层。

我国目前教师职业是“形成中的专业” 。

专业化的语文教师形象包括哪些方面?(14页) 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养?

(一)、专业知识素养

1、语文知识素养:(1)语言学 (2)文字学 (3)文章学

2、普通文化知识素养:(1)自然科学 (2)社会科学

3、教育学科知识素养:(1)教育学 (2)心理学

(二)、专业技能素养

1、教学技巧:(1)导入 (2)提问 (3)组织学生讨论 (4)教学媒体的运用

2、教学能力:(1)观察学生的能力(2)组织教学的能力

(3)分析教材的能力(4)语言表达的能力

第二章 语文课程百年沿革及其经验教训

一、语文教育的涵义

语文教育通常指的是关于祖国语言的教育活动,它包括社会语文教育、家庭语文教育、学校语文教育。我们所说语文教育,就是指中华民族通用语的学校汉语文教育。

二、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

(一)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

由于语言活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可以说,语文教育几乎是与人类的教育活动同时产生的。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没有独立设科,尤其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语文教育是和经学、史学、哲学、伦理学、社会学乃至自然科学等结合在一起的。 古代语文教育的经验

识字与写字教学:依据汉语汉字特点,符合儿童学习规律

1、认、讲、写、用分进合击,集中识字,为读写打基础

2、使用韵语和对偶,便于朗读、记诵

3、正确处理“文”与“道”的关系

4、联系日常生活

5、激发儿童的兴趣 阅读教学:“文”“道”兼顾 1.、熟读,精思,博览

2、评点法 作文教学: “词”(辞章)“意”(义理)并重

1、注重基本功训练

2、多读多写多改,强调学生自己改

3、从模仿入手 ,先“放”(放胆文)后“收”(小心文)

古代语文教育的四大特点:

1、语文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2、语文与选士制度密切相关

3、语文教学基本上与口头语言脱节

4、教学方法以讲学与个别传授为主

古代语文教育的三大经验:

1、识字教学“韵文化”

2、系统的文章之学

3、大量的读、写实践 古代语文教育的三大问题:

性质:科举考试的附庸 内容:识字加读古文加作古文 方法:记诵和摹仿

2 古代语文教育的四大弊端:脱离语言实际 ;脱离应用实际;忽视文学教育; 忽视知识教育 。

(二)、二十世纪语文教育的发展

光绪二十九年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产生了新的学制——“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现代教育的起点,也是语文这门学科独立的起点。《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初等小学堂设 “中国文字”科,高等小学堂、中学堂设“中国文学”科。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国民》,废止小学读经科,将各类学校的“中国文字”、“中国文学”课程更名为“国文”,促进了语文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语言共同化、文体口语化、文字简易化、注音字母化等语文现代化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更是大大地推进了语文教育的发展。

随着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的深入,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通令全国,将小学、初中的“国文”改为“国语”,废止旧的国文教科书,采用语体文教科书,自此,文言文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现代白话文取得了合法的地位,开始占领语文教科书的阵地。

1920年修正《国民学校令》,改“国文”为“国语”,宣告“国语科”诞生;

1923年9月,公布了包括小学、初中、高中的国语、国文课程纲要,从此,语文学科教育开始被置于一个要求比较明确而相对形成一个系统的基础之上。

1949年叶圣陶主持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工作,将新中国实施听说读写教育的学科正式定名为“语文”。这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而且标志着教育思想的转变。“语文”学科名称的提出,揭开了中国当代语文教育史新的一页。以“语文”取代以往“国语”、“国文”的学科名称,也开始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语文教学的新时代。

总之,以“语文”命名该学科,体现了听说读写综合训练与发展的语文教学思想,更能准确地体现这个学科的性质,也更有利于在教学实践中做到“言文一致”,是对传统语文教学重文轻语的纠正,也是对国语国文教学的完善与发展。

关于语文教学目的任务的讨论——“文”、“道”的关系——“文”指课文的语言形式,“道”指课文的思想内容。

“《红领巾》教学法”

背景:建国初期,我国面临帝国主义的包围,而且缺乏建设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经验。为了肃清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的影响,改革不合理 3 的教育制度,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教育事业,中共中央提出要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1953年以后,对中小学教育的整顿与改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借鉴苏联经验的结果。苏联教育经验的借鉴,使我国的中小学教育调整了教学内容,改进了教学方法,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但同时也出现了结合中国实际不够、生搬硬套的偏向。扭转了当时把语文课教成政治课或思想教育课的不正之风;而后发展成的“谈话法”又走向了极端。

中国当代语文教育的曲折探索时期——被“革命”的语文教育(1958——1976)

1958年开始,我国试图突破苏联教育经验的局限性,创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但在“左” 思潮的影响下,停止语文分科教学,开展了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中心的“教育大革命”,以生产劳动代替文化学习,发动群众办学,在学校工作中开展群众运动。语文教学改革受“教育大革命”的影响,教材质量和教学质量都有所下降,经过1961年和1962年的调整,才逐步走上正轨。1963年,颁布了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建国后第一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认识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生产了深远的影响。但随着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开始,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把语文当作阶级斗争的工具,我国的语文教学也逐步处于被“革命”的地步。大学招生进行文化考试被污蔑是“复辟”。有的地方甚至把语文课改为政文课。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语文水平能力的全面下降。

1973年6月30日,辽宁省兴城县白塔公社下乡知青、生产队长张铁生在参加高等学校入学文化考试时,交了‘白卷’。“四人帮”一伙把张铁生捧为“反潮流英雄”,在全国树立了一个交白卷的样板,刮起了否定文化学习的歪风。1973年11月,《北京日报》社先后收到一个小学生的两封来信。报社到学校了解情况,并收集整理了这个小学生的日记,以《一个小学生的来信和日记摘抄》为题,在报社内部刊物登了出来。这个小学生的信和日记,主要反映了她同班主任老师之间的一些矛盾和不同看法,纯属师生之间正常的思想认识上的分歧。“四人帮”声称“这是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斗争的大事”,责令《教育革命通讯》加“编者按”发表。《北京日报》、《人民日报》也先后加“编者按”发表了这个材料。顿时,在全国教育界掀起了一股反对所谓“师道尊严”的浪潮,一时无政府主义进—步泛滥,一些学生以不读书为荣,以为破坏纪律、反对老师就是反潮流,给教育战线特别是中小学教学造成了灾难性的破坏。学生流传的口头语是:“反正下乡种庄稼,何必刻苦学文化”;“学 4 会数理化,还得拿钉耙”;“日光大学地球系,读不读书没关系”;“城里都下来啦,还念书干啥”。在教学秩序混乱的氛围中,“有的教师实行无语教课法,上课不讲话,只在黑板上写,写完就走,因为太乱,没法讲课。”

1958年到1965年,我国的语文建设主要围绕着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三大任务的落实进行。其间,我国的语言文字工作者,不但做了大量的实际调查研究工作,而且在理论探讨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从而有效地促进了语文的进步。使语文教学尤其是汉语拼音和识字教学的研究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1966年到1976年,中国进入“文化大革命”十年*时期,全国的学术研究陷于瘫痪,语言文字的研究也随之全面停顿。)

(三)、面向21世纪的中国语文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2001~)

江泽民:强调创新教育与个性教育:借鉴国外教育理论,编写《语文课程标准》确定了教育的两种基本价值:内在价值、根本价值是促进人的发展,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谐发展、有特色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外在价值、工具价值是承担社会所赋予的人才选拔功能。这是教育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因为,培养什么样的人决定着我们用什么去培养和怎么去培养。我们要培养的人应该:有灵魂、有头脑、有专长、有胆、有识、有情、有义、有趣、珍爱生命、自然;崇尚智慧、真理;守护道义、良知;追求独特、卓越。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育:

1、必须使全体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2、淡化“ 语文知识”,反对机械训练,突出言语实践活动

3、关注传统,弘扬民族文化,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 4、面向未来,增强课程的现代意识,加强信息技术的运用

5、加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6.教学方式:由“讲授型”向“师生互动型”转变

7、课程评价: 促进学生发展

第三章 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

第一节 语文的含义

一、什么是语文?

语文作为学科名称该如何理解? 也就是说语文这门学科究竟教什么、学什么?请看教材上有哪些说法,归纳之。并说说你的看法。

1、对“语文”含义的不同理解

(1)王力 :语文—语言文字和语言文学

(2)吕淑湘:语文——语言文字

5 (3)《编辑大意》:语文——语言文章

(4)语文——语言文化

2、“语文”的原本含义

叶圣陶的语文观:一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二是语言文字本身(听说读写)。

语文”融合着科学意义上的“语言”与科学意义上的“言语”,融合着静态与动态的语言,指“语言及其运用”。

小结:语文:取材于社会生活、切近日常生活、选编于于语文课程中的“语文”,包括语言及其应用,包括语言以及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二、什么是课程?什么是语文课程?

课程是为了实现各级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

语文课程是为了实现语文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语文学科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狭义)。

语文课程就是以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为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祖国的语文,掌握语文学习方法、获取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培植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形成积极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广义)。——教材P103

三、如何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语文课程具有哪些性质?

1、交际性:交际性是语言的功能属性,也是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是“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进行交际”。任何课程都是通过交际来实现。例如:对话教学

2、基础性:语文课程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和工具。语文素养是学生学习和工作的基础

3、综合性:

4、实践性: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包括——听说读写 语文课程目标阐释 课程目标的概念

狭义的课程目标是指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学科内容的学习,完成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而达到的目标。

语文课程目标从语文课程的角度出发,规定的语文课程人才培养的个体规格和质量要求。是指人们在语文学科领域内展开的全部教学活动中预期要达到的具体要求。

语文课程目标可以进行层次划分,划分为:总目标、阶段目标、学年或学期目标等。

6 根据语文课程目标涉及的不同的具体范围,还可以对目标进行某个层次的水平划分。

设计语文教学目标要注意哪“三个维度”和“五个方面”?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语文课程里面蕴涵了许多情感和态度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是道德,二是审美。

2、过程与方法维度:过程是指学习过程,方法是指学习方法。这个维度体现了两种教育理念(1)突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性(2)突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实践性

3、知识与能力维度

语文课程目标要从这三个方面来设计。 五个方面(义务教育阶段):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义务教育阶段) 五个方面(普通高中):积累•整合; 感受•鉴赏;思考•领悟; 应用•拓展 ;发现•创新(高中阶段)

在设计语文教学时,还应考虑到这五个方面的教学内容。 例子:《桃花源记》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读准下列字音:豁然 俨然 衣着 阡陌 鬓 要 邑 诣 骥 语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特点。(1)通假字:具、要;(2)古今异义:交通、妻子、绝境、无论;(3)一词多义:舍、寻;(4)辨析同义词:悉、并、具、咸、皆;(5)句式:省略句。 3.了解文学家陶渊明。

(二)能力目标

1.借助《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查找有关词的意思。

2.培养朗读和背诵的能力,这样可以品味语言的神韵、气势和感情色彩,体会语言形式、修辞方法、写作手法的表现力,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内容。

(三)情感目标

1.理解作者这一理想的进步意义和消极意义。

2.理解作者追求平等、自由、幸福,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理想及对黑暗现实不满的精神。

第四章 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和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第一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自主学习的含义及其特征:

1、含义:是同“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相对而言的。

2、自主学习具有以下特征:

(1)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 7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3)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适。

二、合作学习的含义及其特征:

1、含义:是同“个体学习”相对而言的,是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2、合作学习具有以下特征:(1)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2)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3)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4)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三、探究学习的含义及其特征:

1、含义:所谓探究学习,就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主题,在教学中创设类似于学术(或学科)研究的情境。

2、探究学习具有以下特征:(1)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2)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发展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目标。

四、为什么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知识的传承、信息的获得和保存为中心,以间接知识为主,学生被动的学习

(一)

1、缺乏实践性作业

2、课堂教学忽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学生的学习偏重于机械级记忆

(二)

1、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学习过程不是对新信息的直接吸收和积累,而是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包括了主体对知识客体的选择、分析、批判和创造。

2、语文学习是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1)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2)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合作

3、语文学习的过程更应该是探究的过程:“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

五、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一)树立正确的观念

1、确立新的知识观

2、确立新的学生观,学生不应是被人塑造和控制,供人驱使和利用的工具,而是有其内在价值的独特存在,是一个完整性的存在。

3、确立新的教学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

(二)激发积极的语文学习动力

1、动机调动

2、兴趣调动

3、感情调动

4、意志调动

(三)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1、语文课程资源包括: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2、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重大事件和家庭生活等

3、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四)运用恰当的语文学习方法:

1、识字写字的学习方法

2、阅读学习的方法

3、写作学习方法

4、口语交际的方法

5、综合性学习方法

四、在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1、在自主学习中,要不要教师的指导

2、在合作学习中,怎样避免合作的无效性(1)合作应该是自主基础之上的合作(2)小组讨论是合作的重要形式(3)注意合作中的分工

3、在探究学习中,怎样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第五章 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的过程

一、研究教材

(一)基本要求

1、默读或朗读课文

2、研究句意、段意

3、提炼问题

4、把握文章的线索、中心论点、说明顺序

5、注意学习提示

6、正确处理好研究教材与教参的关系

(二)各类课文的钻研 (各类文体的课文有不同特点: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三)设计教学重点、难点

二、研究学生

所谓研究学生,是说教师在考虑如何“教”的时候,还要考虑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中会出现什么问题,思路的走向会是怎样的,如何“学”是最有效的。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1、了解学生的思维

2、尊重学生的智慧

3、倾听学生的声音

4、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设计教学

(一)选好教学的突破口:

1、从题目入手

2、从概括入手

3、从复述入手

(二)精心设计提问:

1、从课文标题设问

2、在关键语句处设问

3、在重点难点处设问

4、在矛盾点或对比处设问

5、在细节处设问

(三)细致考察教学如何推进、展开

1、讲解

2、变化

3、强化

4、演示

(四)设计好教学的收束:

1、总结归纳式(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2、启发激励式(深刻内涵、启发意义)

3、比较异同式(正反比较、同向比较)

4、创设悬念式(结合下一节课)

5、承前启后式

6、练习评估式

7、引用名言式

8、画龙点睛式(突出要点)

9、朗读回味式

10、拓展延伸式

(五)善于利用角色转换和想象

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含蓄或具有指代性的内容,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历、体会结合起来,再用他们的语言表述出来。

(六)设计好板书

1、教学板书,指教师在黑板或屏幕上书写或呈现文字、图表等以传达教学信息的操作行为。体现教学思路,揭示教学重点。

2、.板书设计的要求:(1)简洁扼要 ,目的明确(2)结构完整,重点突出(3)条理清楚,布局美观(4)字迹清楚,书写适时

3、板书的形式(1)提纲式 (2)线条变化式 (3)图画式

四、实施教学:第一,教师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第二,教材要为教学服务;第三,教法要为教学目的服务。

第六章 写作教学

叶圣陶说:“知识是教不尽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

常见的笔记方式:批注、摘抄、札记、做卡片。

课外写作活动指导:观察日记、课外练笔、编写刊物、写作竞赛。

写作教学的过程主要是针对一次具体的写作训练来说的,它可以分为指导、批改、评价三个相互联系的基本环节。

一、写作指导

写作指导指教师出题后,帮助学生明确写作目的,开拓思路,激发写作灵感,解决写作的材料和方法等问题,以便他们在下笔之前,弄清楚为什么写、写什么和怎么写。

10 比较分析 :“美国语文教材节选”所展示的作文指导与我国初中作文训练有何异同?

二、作文批改

1、批改的范围和内容

2、批改的方式方法

3、作文批改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原则)

4、作文批改的符号

三、作文评讲

1、作文讲评的方式

综合评讲、专题评讲、佳作评讲、对比评讲、经验交流,等。

2、作文评讲时应注意那几点?(作文评讲的原则)

第七章 口语交际——听说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一、朗读——听说教学的基础:

1、准确

2、停顿

3、吐字归音

4、营造交流气氛

二、口语交际——听说教学的主要方式

1、课文复述

2、课堂讨论、讨论

3、看图说话、口头作文

三、关心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口语交际的状况

四、教师的示范与指导

五、因材施教,区别对待,重视班级中学生见的互相影响 补充:

一、我国目前7—9年级和普通高中对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

(一)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训练总目标(新《课标》)

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二)7—9年级口语交际训练目标(新《课标》) 1.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2.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说话观点和意图。

3.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4.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5.在交流过程中,能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

6.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7.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

8.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三)普通高中口语交际训练目标

1、在口语交际中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自信,尊重他人,说

11 话文明,仪态大方。增强人际交往能力,适应现代社会交际的需要。

2、善于倾听,敏捷应对,恰当地进行表达。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语境和人际关系,借助语调、语气和表情、手势,提高口语交际的效果。

3、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而有个性,材料充分、生动,有风度,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在讨论或辩论中积极主动发言,直率而清晰地陈述个人的看法,敏捷而恰当地作出应对和辩驳。

4、朗诵文学作品,能准确把握作品内容,传达出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评述:

从两个新《课标》所规定的我国初高中的口语交际教学目标来看,突出变化是强调了“交际”因素。上列目标几乎每一条都强调了初高中的听说训练是一种“交际”中的行为,如7——9年级的目标:“注重场合、对象”,“耐心倾听”,“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讲述见闻”,“即席讲话、演讲”,“在讨论中积极发表看法,能听出讨论的焦点”等等。高中的目标:“在口语交际中树立自信,尊重他人,仪态大方”;“善于倾听,敏捷应对,借助语调、语气和表情、手势提高口语交际的效果”等。这和之前的《大纲》相比,是一个显著的变化。

二、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和形式

(一)训练内容

1、听话、说话的态度

听话的态度——耐心、专注。

说话的态度——首先,是诚实、有礼貌。其次,是说话的积极性、主动性与自信心。最后,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勇于改正自己口语交际中的毛病。

2、听话、说话的能力 语音辨识能力

记忆、整理对方话语,抓住关键的能力 听话中的语感

快速的言语编码能力

(二)训练形式

1、基础性训练(以静态为主的训练)

这种训练多与阅读教学结合,重在训练学生的语言编码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交际的成分不重。

(1)朗读 (2)复述、讲述、看图说话 (3)课堂谈话、讨论 (4)演讲

2、交际性训练(以动态为主的训练)

(1)采访(2)辩论(3)模拟面试(4)协商(5)问路、指路、打电话、接待客人、介绍等

三、口语交际的指导

1、使学生充分认识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参加口语交际活动的兴趣。

2、教师示范

教师课堂上的教学语言以及听话说话教学中的示范,对学生口语交际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学实践证明,教师语言生动,学生也追求生动;教师语言雄辩,学生也追求雄辩。教师讲话中的许多习惯,潜移默化之中,会被学生学去。所以,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水平。

3、进行具体的指导和评价 (1)说话时对声音的控制

要让全班同学都能听到;要清晰;快慢适当;重音停顿恰当; (2)语言的选择和组织

一是要求学生在交际中要专注、耐心地听别人说话,根据对方说的话,考虑自己说什么,怎么说,组织好内部语言,使之清楚、有条理,能够说得简练、通顺、流畅。二是指导学生根据交际对象和目的选择语词,比如,在交际中往往会涉及到的称呼、致意、开头语、结束语等;与交际内容有关的术语、知识等; (3)克服语病

如果学生出现语病,教师可先降低要求:发言可以短一点,说慢点,但要经常当众发言。多加鼓励,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帮他建立自信心。 (4)善于发现学生说话的个性,长善救失

有的学生可能说起来滔滔不绝,但会偏题或重复罗唆;有的不善或害怕说话,因此发言时会吞吞吐吐,说两句就没有了;有的可能比较幽默,但却有些失之油滑。教师都要恰当引导。 (5)注意训练听说的态度

主要是大方、自信、诚恳、有礼貌。教师要在班上树立良好的听说风气:尊重同学的发言,努力去理解别人的想法。

第八章 语文综合性学习——语文生活、语文活动

一、语文生活

(一)语文生活的内涵与特点

内涵:(1)、引导和培养学生“用语文来生活”的自觉意识;(2)、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特点:(1)、语文运用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形成语文生活的经常性和即时性;

(2)、构建语文生活,要靠自己的自觉意识;(3)、一个人的语文生活与他的个性、气质、思维特点、兴趣爱好、审美趣味有密切关系;(4)、良好语文生活的建构,是点滴积累,逐步发展的进程;(5)、重视文本 13 学习。

(二)在构建学生良好的语文生活中,教师该怎样做:

首先,努力树立教育教学新的理念;其次,教师要重视自身的语文修养;再次,合理运用方法。

二、语文活动

(一)语文活动的价值、意义:

1、语文活动是体验性课程,学生在活动中亲历、即时地在经验中习得,与文本课程的学习呼应联系,容易建构较为完整的知识。

2、语文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体活动,这就产生两方面的价值:一是学生的自主精神;二是在协同合作中学会与人共事。

(二) 语文活动的类型:

1、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语文因素:社会调查、采访记录、搜集资料

2、以语文为中心内容的活动:朗诵会、讨论会、辩论会„„

注意:

1、以学生的体验—表现为主

2、以学生的探索—研究为主。

二、语文学习活动若干问题探讨(了解一下):

1、活动题目如何产生:教学民主;

2、学生负责组织活动进程:分小组

3、重视展示、交流与评价;

4、正确理解和处理语文活动的综合性(外延的综合性听说读写、其他课程;内涵的综合性:学生的语文素养)

5、如何处理语文活动与文本学习的关系:灵活、自然、综合运用

6、如何处理“语文生活”和“语文活动”的关系:相互呼应、相互联系

7、语文综合性学习与语文课程评价两者相一致。

第九章 语文课程知识的更新与教学

一、广义的知识观念

1、建立广义的知识观念

知识是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的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知识是后天经验的产物;知识获得过程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知识的范围广泛

2、从知识反映的客观对象看,知识可分为自然知识、社会知识、人文知识 自然知识:自然事件和事件的规律(反映人们对自然世界的认识)

社会知识:社会事件、社会活动或组织、语言工具(反映人们对社 14 会世界的认识与态度)人文知识:对社会价值的反思和体验(反映人们在历史生活中信封的价值观、生活理念)

3、现代认知心理学,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

(1)陈述性知识(描述性知识):反映事物的状态、内容、性质、发展变化的原因,用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表征形式包括概念、命题和命题网络。2)程序性知识(操作性知识):反映活动的过程和步骤,用来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表征形式包括产生式、产生式系统。

(3)策略性知识:在学习情境中,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认识,对学习方法的调用和对学习过程的调控。

包括学习策略的方法论、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过程的调控(元认知)。

4、广义的知识观念还应当包括学习者个人的精神重构。包括个人的情感、态度、意志、个性、气质等。

二、课程知识的教学原则

1、从言语现象中激活言语规律

语文教师应该具有从言语现象中敏锐地发现语言或语言规律,并且能够引导学生从现象中归纳规律的能力,这就是从言语现象中激活言语规律。

2、语理静态描述与语用动态阐释相结合

在语文教学中,要把作为工具的语言规律和言语作品的思想情感的表达规律融为一体来处理,从生命表达的方式入手去追寻生命本身,这就使语理的静态描述与语用的动态阐释结合起来。

3、在言语实践中综合应用和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知识的指引;技能的训练;综合的形态;真是的情境性

4、分散累积与集中整合相结合

在教学中重视平时的积累;针对无序出现的语言材料进行有序的处理

第十章 复习考试 评价

一、复习的价值

二、考试的价值

三、考试的类型

四、试题的难度、区分度、信度、效度

五、教学评价的价值

推荐第9篇:中学语文作文课教案

作文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作文评改反思,提高记叙文写作技巧;

2、深入学习读后感、观后感的文体写作特点。

二、教学重点:

熟悉并掌握读后感、观后感这一文体的写作。

三、作文写法指导:

(一)记叙文:寒假记事

总体而言,“寒假记事”这篇作文大家都写得不错,大部分都能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叙事完整,思路清晰、卷面整洁漂亮,部分同学语言比较优美,立意新颖、深刻,亮点较多。 优秀作文:

2、缺点: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个别同学卷面质量差,错字病句较多(殴打、己/已/巳、自怨自艾/期期艾艾/方兴未艾、一发不可收拾/一发不可收),标点不清,叙事繁冗,详略不当,犹如流水账。

3、改进措施:

(1)平日加强书写练习,以严肃端正的态度对待每一次作文; (2)叙述中适当增加情感体验,学会抓典型事件。如XX同学朗读时哭了,可见所写事件蕴含了她丰富的感情,但是却未能成功的感染读者,可见这篇文章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提高场面和人物形象的再现能力,抓取最让自己感动的细节深入刻画描写,以情感人。 (3)另外,我们从《爸爸的花儿落了》中已经对“插叙”有了了解,那么在作文中就可以适当运用插叙、倒叙等手法来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4、总结记叙文写作要点: 1.构思新奇、合理。 2.叙事完备,6要素。 3.安排好写作顺序和结构。

4、详略得当、中心突出。

(1)事情的发生和结果略写,发展过程详写。发生:交代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结果:写出结局或点明中心。它们在整个事情、整篇文章中是枝节部分,要略写。发展过程,是整个事情、整篇文章中的主体部分,具体体现中心思想,要详写。

(2)点面结合,“面”略写“点”详写。 “面”上的内容往往是渲染气氛,交代背景,起烘托的作用。“点”上的内容往往是文章的重点。直接体现中心思想的,所以要详写。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要把握好度,详写并不是越详越好,只要重点内容充分地表现了中心思想,就达到了要求;略写也不是越少越好,要根据主旨简述次要内容,做到简洁概括,清楚明了,决不能一笔带过、草草了事。

5、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记叙为主,综合运用描写,抒情,议论)、表现手法(对比烘托法、欲扬先抑法、象征、借物喻人、情景交融)、修辞手法。

6、语言表达:在语意流畅的基础上追求文笔的优美、旁征博引。

7、选材精当,立意新颖、深刻:选取典型材料,翻出新意,以小见大。如写沈氏父子为梦想奋斗可以适当联系中国梦,深化主题。

8、错字病句、标点、卷面

5、质疑

(二)读后感、观后感

这篇作文大部分同学语言表达清晰流畅,叙事完备,能条理的叙述人物事迹,都有自己的感想;但是大部分同学的作文不符合观后感的文体格式,未能联系实际,部分同学错别字较多,价值观不正确,如认为我国普遍存在公私不分、私利至上风气,认为下基层是因为找不到工作等,写作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三观,弘扬真善美,如果文中出现了假恶丑,那么肯定是用来对比烘托真善美的。

4、优秀作文朗读、点评:

5、写法指导:

与一般议论文的“引——议——联——结”模式一脉相承,读后感和观后感也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1)引:捕捉感点、简要引述

通览作品,捕捉其中令你深有感触的“感点”并选定感点。读后感和观后感多分为正副标题,正标题一般以感点为题。一般来说,文章第一部分要围绕感点,有的放失的简述作品相关内容。目的是交代感想的来源,并为下文的议论做铺垫。

引述要简洁,不能大段大段的引用作品内容,比如这次600字的观后感,有的同学开篇就用500来字讲述人物的事迹,那么可想而知,对感点的论证会有多么的单薄。所以引述必须精简、准确、有针对性。

(2)议:剖析议论、亮明论点 针对引述的材料进行分析议论,可以只针对所引材料就事论事,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深入挖掘剖析,最后亮出自己的感点,也就是中心论点。 (3)联:联系实际、论证论点

这一部分是文章的主体,是对论点的阐释和论证,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或者是正面、反面论证证明论点的正确和合理。需注意的是所举例子和道理必须紧扣论点,不能离题。

“联”必须联系实际,深入论证。既可以联系生活中类似的现象,也可联系生活中相反的事例,还可以是个人的思想和经历等。这一点杨国辉同学做的就很好,他由此及彼,针对性地讲述了凛冽刺骨的寒风中老爷爷为他而下车的感人故事,紧扣感点,论证有力。 (4)结:总结感受、升华论点

既可以呼应前文,表示强调;也可发出呼吁、提出希望。但都必须与前文衔接紧密、过渡自然,从而起到收束全篇的作用。 常见错误:

读后抄:大段引用原文;

脱离材料:行文中注意引出论点后仍要紧扣原作品,最后也要回归原作品,照应开头。

不能联系实际,泛泛而谈,过于肤浅。观后感、读后感都重在“感”,必须要有感情和体悟。

6、自批自改,反思提高

7、质疑

推荐第10篇:中学语文研修总结(优秀)

中学语文研修总结

中学语文研修总结怎么写,以下是聘才网小编精心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泓平静的池水,那么教师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课堂提问就像投入池水中的一粒石子,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启迪学生的心扉,开拓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处于思维的最佳状态。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和要求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使其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高思维的积极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语文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教师满堂提问,学生要么不想答要么无话可答,甚至不予理睬、顾自遐想,教师只能自问自答。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提问能充分地唤起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良好教学手段。因此,教师怎样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把握教材的焦点来精心设问、发问,找出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点来问,使提问真正问到点子上。处理好在应用提问法时应注意的原则和策略,那么,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提问”这一课堂教学中古老而常青的方法,在语文素质教育中更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在提问应注意的以下几种情况:

(一)原则问题

课堂提问的设计产生必须以教学内容为依据,其次还应遵循几个原则。

1、概括性原则。提问是引语,不是讲授主体。因此语言不能繁琐冗长,要精练,概括,尽快进入新课轨道,是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不是画蛇添足。时间掌握上要恰如其分。

2、趣味性原则。提问要灵活多样,巧妙新奇,语言简洁精练,生动形象。要引起学生注意,就必须设计得巧妙有趣,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同时,要注意经常交换提问形式,不能堂堂一个样。

3、启发性原则。提问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可接受性。“针对性”是指根据教学目的,围绕重点,难点来设计;“启发性”要能引起学生的思索;“可接受性”是指问题的设计要难易适度,切勿高不可攀或不言自明。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况,知识,能力基础以及爱好兴趣的差异程度等来设计。

4,思想性原则。语文教学教书与育人紧密相关,为此,提问还应注意思想性,避免低级趣味。再者,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巧妙运用,不能为设计而设计。

(二)环节性问题

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提问环节是其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精心设计与巧妙运用提问,必须与课堂教学整体和谐,不能为了强调提问环节而忽略课堂教学整体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问时要精心联系教学实际来设计,力争用最少的话语,最短的时间,迅速而巧妙地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以及学生与教材的距离,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听课上来,为优化课堂教学,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服务。

(三)时机性问题

课堂提问要突出对学生思维敏锐性的培养,我们的课堂经常会出现:对不感兴趣的话题要么讲话,要么睡觉,要么呆头呆脑反应缓慢。这种学习状态反映出上课内容是枯燥乏味还是讲得过于平淡或是其他方面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调整方法及策略,否则这堂课就以失败告终。

提问法应用的教学策略: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提问是教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建构知识的方法。

由于课堂教学结构上有一定的编排,需要提问来串联相关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提问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此外,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师生在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知识信息和情感意向的交流,这种交流又是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下,合谐的教学气氛中进行的。实现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的方法很多,其中常用且有效的就是课堂提问。思维活动从问题开始,并在寻求问题的解答中深入和发展。在上课的起始阶段,提问能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其探索的欲望。在课堂教学中,提问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同时引发进一步探索的动机。或独立思考,或相互讨论,使课堂教学秩序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但都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驶进。

良好的教学提问既是一种镇静剂,又是一股凝聚力,它能够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展。以下介绍几种提问方法。

(一)“跟随式”提问法

每篇课文是一个独立的整体。可将其比喻为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课文分析是主杆,作者介绍,社会背景,题解等是枝叶,每每学一篇新课文,先将“枝叶”理顺然后再解决“主杆”问题。可在作者介绍中让学生跟随着边问边答。这种“跟随式”提问,一方面学生无任何心理压力;另一方面活跃了堂上学习气氛,对教学活动的知识和内容上的衔接有促进作用。

譬如在讲解《泌园春·长沙》这首词,介绍作者毛译东时。

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哪一年成立的?”

学生:(许多同学一起):“20XX年10月1日。”

教师:“你知道是谁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取得了革命胜利。”

学生:“毛泽东”(有的答毛主席)

教师:“你们有谁知道:毛泽东除了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革命家之外,还是什么家吗?”

学生:(调皮的回答):“老人家”;有的说“不知道”

教师:“他还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转入作者介绍)”

(二)设疑提问法

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心理学研究也表明,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只有当学生的思维出现强烈的问题意识,强烈的感到自己需要问“为什么”时,其思维品质才算真正达到较高程度的活跃性和深刻性,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好问,多问,善问,并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提高能力。

例如:在文言文学习中有一篇《劝学》课文。这是一篇议论文,它的中心论点是:学习是不应该停止的。而原文句子是“学不可以已”。这跟翻译出来的句子相差太远了,学生怎样来理解呢?运用设疑让学生猜字:

教师:“哪位同学知道”已“是什么意思?”

学生:“(大胆一点的说)表示过去,结束了的意思。”

教师:“按你这么说,你怎么理解;争论不已;这个;已;呢?”

学生:哦,原来是停止的意思啊。

教师:“对,这个;已;就是停止的意思,结合整句;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应该停止;”

(三)“开启式”问法

心智的开启,能使学生浮想联翩,思维畅通。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喜欢注意新奇事物的特点,以新鲜奇特的事例或趣闻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这种方法对营造愉悦的课堂气氛和激起饱满的学习热情有良好的效果。提问要慢慢诱导,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索;提问要从整体出发,系统设计;提问要探明学生的疑点难点,问到关键处;提问贵在启发。

(四)“设悬念”问法

悬念是一种关系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紧张的心理活动。实践证明,设悬念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它可以造成教学的最佳心理状态,不仅可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体会作者的巧妙安排,情节的曲折变化,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浅显中见深刻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而不是消极接受的读书习惯。

如在讲授《项链》一文时,将故事梗概绘声绘色地介绍一翻,当讲到女主人公和丈夫用了整整十年才还清买项链的债务,这之后的某个星期天,她到“极乐公园”散步,结果会发生什么事呢?

学生:(七嘴八舌)“拾到一笔钱财”,“找回那挂项链”,“在公园安息了……”。

教师:“她遇到了老同学佛来思节夫人。”

学生:“那又怎么样?”

教师:“得知自己和丈夫辛辛苦苦放弃了一切生活乐趣挣扎了十年才还清三万六千法郎的债务,竟然只是为了一串价值五百多法朗的假项链,她为了自己的虚荣,自己的醉心奢华付出了多么昂贵的代价!”

让人窒息的结尾使学生体会到深刻的讽刺意义。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五)设计情境提问法

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和思维的矛盾运动是参与学习的真正内动力。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它产生于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在学生学习新的课文时,应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这就需要创设一种“问题的情境”,设置一些问题的悬念。这些问题能唤起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主动参与学习。

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恰当地运用提问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我们有针对性地,交叉使用或者综合使用好各类提问方式,就能收事半功倍之效,使“提问”这一课堂教学中古老而常青的方法,在语文素质教育中更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总之,要想自然,合理地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离不开教学提问。从教师设计的问题能看出这节课的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看出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看出教师的教学理念。而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所以我们教师研究课堂提问大有文章可做,关键是要多留心,勤思考,一定就会成功的。

通过研修学习,我对教师的成长有了新的认识,与教师成长的策略产生了共鸣。一是大量阅读,仔细咀嚼;二是深入课堂,自我反思;三是及时总结,着力提升;四是团队合作,真诚交流。我们将这四种策略融合、交流、提升,学习过程中,与电脑相伴,大量阅读专家与同行的作品。每个阶段都有学习的任务,完成定量的作业。带着困惑和认识又投入到新的教学实践中,回到平台将新的感悟与大家分享。我们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把班级的简报办得精美,办出特色,让大家的思维碰撞,热情高涨。研修正是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学习的平台,展示的舞台。

研修让我快乐。从走进研修班的第一天开始,我就融入了这个崭新的集体,我的学习过程是快乐而充实的,我除了完成本身的学习任务外,还积极参与到点评互动中来,取长补短,认真吸取他人经验。指导教师刘淑爱评价我的作业:“方法多样,语言简练,值得借鉴”。指导教师崔玲玲评价我的作业:“见缝插针”是个不错的阅读“巧”法。还有好多的同学同事给了我很多精彩的点评。我在研修班浓浓的学习氛围中奋发向上,找到了学习的快乐。

研修让我成长。每个人都需要一个锻炼和展示的平台,只有锻炼、磨练、历炼,才有成长和蜕变。我在研修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在实践中成长。既然站在了研修的起跑线上,便只顾勇往直前,我在收获中成长。

研修让我思考。我喜欢这句话:带着思考的大脑,从事每天平凡的工作。只要努力追求这种境界,生活就会过得有意义,有价值。因此,我化压力为动力,化被动为主动,让自己主动融入班级,聆听专家的教诲,关注课程动态,点评学员文章……忙得不亦乐乎,学习的过程真正考验了我的耐心,磨练了我的意志。暑假研修期间,我走进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天地,面对新事物总有好奇心,总想探个究竟。走进这个世界,驻足停留,我才觉得课程的丰富多彩。我喜欢上这个对话的窗口,窗子打开些,温暖的阳光就照射进来,暖暖的。再也不是好奇心使然,而是心之所向。我觉得研修就是一个让我不断反思、实践的过程

研修,一路走来一路歌。蒋大光老师说:“研修有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我觉得研修,就是路。满怀信心与热情的人,正踏着矫健的步子,唱着欢快的歌儿,收获着美丽的风景!

第11篇:优秀中学语文教师事迹材料

优秀中学语文教师事迹材料

男,1965年 7月出生,2000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滨江区浦沿中学语文教师。从2005年开始一直被评为区教育系统骨干教师、区学科带头人,多次获区、校先进班主任荣誉称号、多次获区征文指导教师优秀奖。他撰写的论文《构建和谐班级 建设文明集体》在第十五届全国中小学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上获二等奖,其他论文还在杭州市、滨江区范围内获得各种不同奖项。

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二十七年的教学生涯中,有整整二十四年坚守在班主任工作岗位上,是该校现任班主任中班龄最长的教师,这在全区乃至全市也极为罕见,其中大部分时间带的是任务最重、责任最大的初三毕业班。带班有一套的他,采用民主管理、阶梯式目标教育的方法管理班级,曾带过的班级从未出现过一例重大违纪事件,几乎每个学期都被评为学校示范班级,三次被评为区先进班集体。所带初三班级曾连续三年,中考前三所上线人数均在十人以上。所带初

一、初二班级,长期以来优秀率、合格率、平均分均居区、校前茅。

二、源头活水,新叶催春。在教学中,他勤于钻研,善于学习,将语文美育于语文教学中,讲课幽默风趣,文本挖掘收放自如,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喜爱,都将他的课堂变成是一种享受。所任教班级的语文成绩历年来均居区、校前茅,是浦沿中学“轻负高质”的先进教师,也是滨江区语文教学界的中流砥柱。作为优秀典型代表,他多次在全区中小学教学衔接等会议上作观点报告。

三、暗香浮动,万紫千红。在教学团队管理中,身为浦沿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学科组长的他,无私分享自己的经验体会,带动全组教师刻苦钻研、迎接变化,帮助语文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健康成长,使他们迅速成长、脱颖而出,整个语文组形成了一种团结健康向上的风气。迎难而上、勇于在艰难险种任务中挺身而出是他一直保有的一个优秀品质,1996年,学校班级扩大,他毅然挑起了两个初

三、一个初二共三个班的跨年级语文教学重担;1998年,他又担起了三个初二班的语文教学兼一个班的班主任的重任,两项工作都出色完成。

第12篇: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优秀)

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试用修订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教学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目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阅读

1.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养成默读的习惯,并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500字左右)。初步掌握精读和略读的方法。

3.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

4.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5.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6.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7.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学会浏览、检索、摘录、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读书方法。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

8.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学会利用其他工具书和多种媒体。

(二)写作

9.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和一般应用文。

10.根据写作需要,确定表达的内容和中心,做到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言通顺,注意简洁得体。

11.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或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12.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格式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13.养成观察分析周围事物、收集积累语言材料、勤动笔多修改的习惯。

14.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字数不少于0.7万,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500字左右的习作。

(三)口语交际

15.口语交际要讲究文明和修养,态度自然,尊重对方,注意对象和场合。

16.耐心专注地倾听,了解对方的意思,领会意图,抓住中心和要点。

17.讲普通话,做到语音清晰,语句连贯,条理清楚,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心情,并努力使对方理解。

18.复述转述,力求完整准确;讨论发言,围绕话题,简洁明了;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

(四)语文常识

19.了解词的分类,短语的结构(并列、偏正、主谓、动宾、补充),单句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复句的主要类型(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限于二重)和常见关联词语的用法。

20.了解常见修辞格(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的一般用法。

21.了解课本涉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知识。

22.了解散文、诗歌、小说和戏剧文学的基本常识。

(五)课文

课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应该丰富多样,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要体现教学目的,适合教学,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文以我国现代作品为主,古代作品也有适当比例,同时兼顾外国作品。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一般各占50%。古代诗词和文言文占30%左右,每学年课文应不少于60篇。

(六)课外活动

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生动活泼地开展课外阅读、写作、参观访问、专题研究等活动。可以采用读书报告会、朗诵会、故事会、演讲会等形式,利用壁报、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还可以组织各种语文兴趣小组和文学社团。

三、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

(一)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二)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三)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五)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四、教学评估

教学评估要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遵循语文教学自身的规律。

对教师的评估要重视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不要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估依据。

对学生的评估要重视语文积累、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语文水平发展的评价,实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坚持态度情感与知识能力并重、过程与结果并重,有利于激励和引导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

语文考试要以主观性试题为主,鼓励学生有创见。不能用难题、怪题、偏题和繁琐机械的题目考学生。语法修辞和文体常识不列入考试范围。

要重视教学评估情况的分析和反馈,以利于改进教学。

五、教学设备

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初中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

学校要配备充足的工具书、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其他人文科学读物、科技读物等各类图书,配备必要的教学挂图和教学辅助资料,订有相当数量的报刊。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配备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等声像资料,配备一定数量的幻灯机、投影仪、电视机、收录机、录像机、计算机及其他辅助器材,有条件的学校应积极利用网络资源,还可装备视听教室、语音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

语文教师应努力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学校应加强对他们的指导和培训,鼓励支持他们开发、制作教学课件。

附录一:

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

文言文(20篇)

1.《论语》六则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4.鱼我所欲也

《孟子》

5.曹刿论战

《左传》

6.三峡

郦道元

7.与朱元思书

吴 均

8.出师表

诸葛亮

9.桃花源记

陶 潜

10.五柳先生传

陶 潜

11.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韩 愈

12.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13.陋室铭

刘禹锡

14.岳阳楼记

范仲淹

15.醉翁亭记

欧阳修

16.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17.上枢密韩太尉书

苏 辙

18.墨池记

曾 巩

19.爱莲说

周敦颐

20.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 濂

古诗词(50首)

1.关雎

《诗经》

2.蒹葭

《诗经》

3.君子于役

《诗经》

4.陌上桑

汉乐府

5.龟虽寿

曹 操

6.观沧海

曹 操

7.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

陶 潜

8.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 潜

9.木兰辞

北朝民歌

10.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1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12.使至塞上

王 维

1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1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15.渡荆门送别

李 白

16.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 白

17.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 白

18.次北固山下

王 湾

19.黄鹤楼

崔 颢

20.望岳

杜 甫

21.春望

杜 甫

2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 甫

23.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 建

24.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 愈

25.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寞)

刘禹锡

2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27.观刈麦

白居易

28.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29.雁门太守行

李 贺

30.赤壁

杜 牧

31.泊秦淮

杜 牧

32.夜雨寄北

李商隐

33.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34.忆江南(梳洗罢)

温庭筠

35.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 煜

36.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

37.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 殊

38.登飞来峰

王安石

39.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 轼

40.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 轼

41.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苏 轼

42.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

43.游山西村

陆 游

44.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45.过零丁洋

文天祥

46.别云间

夏完淳

47.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48.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49.论诗

赵 翼

50.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

说明:以上篇目推荐给学生背诵,教材不一定都选作课文。白话诗文背诵篇目由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推荐。 附录二:

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任课老师可补充推荐)

1.西游记

吴承恩

2.水浒

施耐庵

3.朝花夕拾

鲁 迅

4.骆驼祥子

老 舍

5.繁星·春水

冰 心

6.鲁滨孙漂流记

(英)笛 福

7.格列佛游记

(英)斯威夫特

8.名人传

(法)罗曼·罗兰

9.童年

(俄)高尔基

10.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俄)奥斯特洛夫斯基

第13篇:中学语文教研工作计划(优秀)

工作思路:

在新的学期里,我县中学语文教研工作将以课程改革为中心,加大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力度,努力创设良好的语文教学环境,进一步提高我县中学语文教学质量,为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条件。本年度工作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抓好校本教研工作,一是抓好课题研究工作,并且将二者与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它们在课堂教学中的引领作用。

一、树立较强的校本研究意识

在新的一年里,要把握好校本教研的特征:校本教研必须立足课堂;校本教研必须立足学生;校本教研必须珍视经验,注重反思。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去研究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所获得的发展广度和深度。总之,从学生出发,又回归到学生,这是校本教研的本质要求。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功能,提升教研组活动的质量,很好地利用教研组资源,发挥语文组集体的智慧,形成老、中、青全方位能量的互补,全面提高语文教师的素养和课堂教学水平,具体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解决,学校语文组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而定。本年度中学语文活动主要围绕两个方面的问题来开展:一是如何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问题,二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开展行之有效的写作指导的问题。为了减轻负担,可将“创新写作”和“综合性学习”的研究一并归入到“三维目标”的课题研究中来。

1.三月初各校教研组上报校本培训方案,执行计划和全年的学习内容安排,促进学校认真开展校本教研。

2.各校教研组要认真组织若干节研讨示范课,选好上课老师,针对教学实际确立研讨课的内容和目的,精心备课,保证公开课质量,抓好听课出勤率,加强评课活动并有详细记载,充分发挥公开课的研讨示范作用,各校教研组也应在校内各年级组织好同类研究课。

3.各校教研组要大力推进校本教研活动,充分开发校内教研资源,要及时发现先进典型,总结经验,加以推广。适当安排校际之间的观摩、考察、学习、交流活动,将校本教研活动推广到全县各学校。

二、围绕课题研究开展工作

我县有两所学校参与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的实验研究,有一所(自治区申报的教育部课题)《语文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的设置与实施》的实验基地学校,本年度围绕课题开展以下工作:

(一)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语文教师的思想和教学素养。

1.各校教研组要组织全体语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理论,进一步认识到加强双基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行为和习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到语文学科教学对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努力将这些正确的思想理念转化为积极可行的教学实践活动。

2.各校教研组要鼓励并组织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深入开展读书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和教育教学素养。各校教研组要进一步组织全体语文教师深入学习

一、两本教育教学论著,每位教师要认真通读

一、两种语文教学研究刊物,从而提高广大语文教师的理论素养。

(二)加强课改交流研讨活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1.继续组织全体语文教师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和新课标语文教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教师自主学习的能力。

2.继续组织骨干教师对语文课程标准和新课标实验教材进行专题性研讨,并引导学校教研组备课组围绕课改中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开展研讨,扎实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

3.进一步抓好以“教材教法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备课活动,开展积极有效的“教材教法”研究活动,全面推动语文学科教研氛围,确保资源共享。

4.继续做好课改系列调研工作,从内涵上切实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让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化为语文教师们的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适应课改形势的需要。

(三)加强课题研究,抓好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工作,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提高我县教师队伍的整体专业理论水平。

1.认真落实课题实施计划,各校教研组继续组织实验教师全面、深入地进行课题实验工作。

2.加强课题研究指导,各实验校课题组成员要经常交流、探讨,按照课题方案要求,开展实验与研究。认真做好搜集、积累和整理资料工作,及时做好成果汇总和研究备案工作,认真撰写课题实验阶段性总结。

3.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活动,活跃教研气氛,提高课题研究水平。开展优质课评选和交流活动,教学案例、论文评选活动,各教研组每周要安排一次教研活动,每学期至少要围绕课题组织一次大型的教研活动。

4.课题组要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加强集体备课,要通过“教学设计——课堂观察——行为跟进”环节的反复,来让更多的语文教师受益。收集教师在课题研究中的优秀论文和案例以及学生创新写作优秀作文。

5.“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的确立和融合”课题本年度要做好结题的准备工作。

学校自选某一方面进行研究,如学段中的五个板块,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可以取其一进行横向研究。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联系起来,结合学情,按年级进行纵向研究。

6.组织参加四月初州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研讨课活动。实验学校要有阶段计划和总结,要有作文方面的专题总结报告。“十一五”期间的实验学校将于2011年全部结题,要认真收集过程资料。

(四)抓好教学常规,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1.三月初学校将达标计划和活动安排上报教研室,开始校级达标活动,四月份必须在校级达标的基础上开始申报达县级标。达标计划要有步骤、有安排,分上半年和下半年两次,以年初申报为准。

2.组织全县中学语文教师参加县级创新写作研讨课选拔赛暨新教材课堂教学交流活动。

3.征集关于“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的确立和融合”的教学论文、教学案例和教学实录,截稿时间为3月20日,并将征稿中的优秀篇章编辑成册。

4.为及时掌握中考方面的信息,有效地抓好中考复习工作,参加四月份州中考研讨会。

5.四月份举办奇台县第四届“春蕾杯”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大赛活动。

6.继续实施优质课工程。

7.认真组织期末考试、抽测的评卷、教学质量分析工作。

8.组织好自治区第四届现场作文竞赛的组织工作。

9.各校编辑学生“创新写作优秀作文集”和教师“创新写作优秀论文集”。

10.参与县教研室《奇台教研》的编辑工作。

2011年奇台县中学语文教研活动安排表

时间

活动安排

一月份

1.期末考试及评卷、质量分析。

2.制定2011年度学科工作计划。

3.召开教研工作年终总结会。

二月份

1.参加“三维目标的确立和融合”的教学论文、教学案例、课堂教学实录征文及评选活动。

2.全面展开“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语文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的确立和融合”这两个课题的实验与研究工作。跟踪课题实验学校的研究情况。

3.教研组长工作例会。上报各中学语文教研组的教研计划、达标计划以及校本培训方案、执行计划和全年的学习内容安排。(截止3月14日)

三月份

1.初中课改经验交流,组织语文教师参加县级“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研讨课赛活动。

2.组织参加州“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初、高中研讨课赛活动及中考、高考研讨会。(下旬)

3.准备第四届“春蕾杯”竞赛。

4.参与《古城教研》第一期的编辑工作。

四月份

1.各校在校级达标的基础上开始申报县级达标。

2.第四届“春蕾杯”大赛。

3.参加学校“综合性学习中三维目标的确立和融合”课题研讨课活动。(二中、四中、天和、老奇台、西北湾、东湾)

五月份

1.各校教研组征集学生创新写作优秀作文、教师优秀论文。

2.准备期末考试。

3.参加学校校本教研活动。

4.教研组长工作例会。(督促检查课题开展情况)

5.视导评价。(学校待定)

六月份

1.征集教师优秀论文、教学案例、课堂实录。

2.认真组织期末考试、评卷、教学质量分析工作。

3.参与《奇台教研》第二期的编辑工作。

七、八月份

1.本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抽样分析。

2.对县级第三届“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进行考评。

九月份

1.教研组长工作例会。

2.各校在校级达标的基础上开始申报达县级标。

3.参加学校校本教研活动。

4.参与《奇台教研》第三期编辑工作。

十月份

第14篇: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教案

课题 : 广 告 零 距 离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收集、整理广告,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 2.通过广告学习语文,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习得语文学习的新方法,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学习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二、活动准备

1.学生准备:收集、整理广告信息。

2.教师准备:对学生收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给予方法的指导。

三、活动步骤

1.第一阶段:收集广告信息。(大约一个月时间)

2.第二阶段:整理广告信息,确定研究主题及成果展示方式。(大约一个星期时间)

3.第三阶段: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展示、汇报收集与研究的成果,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习得语文学习的新方法。

4.第四阶段:编辑成册,在学校“个性展示厅”展览,撰写活动小结。

四、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课间开始播放电视广告集锦,创设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2.导入:

在我们的生活中,广告几乎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广告”这个话题。 3.电脑课件出示课题: 广告零距离

(这个课题是学生想出来的,大概是套用了江苏卫视的知名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吧。)

(二) 汇报

1.从一个多月前我们确定了这节课的内容以来,大家就开始收集广告了。你能不能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你收集广告的情况呢?

(引导学生从收集的时间、途径、数量等方面来介绍收集广告的情况。) 2.小结:

这次广告收集活动历时近40天,据初步统计,全班48人共收集了1778条广告,其中110条,收集广告总数列全班第一。广告收集的途径主要有报纸、电视、互连网、户外广告牌、公共汽车车身、广告宣传单、广告袋、广告伞等。

3.下面我们进行一个小游戏,叫“广告语接龙”,按照座位的前后顺序每人说一句广告语,看看哪些同学记得的广告语多。在说广告语的时候,你还可以加上自己的表情或动作,说得越生动、越有趣越好。

(鼓励学生表演广告,能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更有利于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4.通过刚才的这个游戏,我发现大家收集的广告语还真不少。那么,对于收集到的这么多广告语,你是怎么给它们分类的呢?

5.小结:

对收集来的信息,我们按照一定的标准给它们分类,这样对我们进一步地处理、利用这些信息会带来很大的方便。

(三 ) 展示

1.除了收集广告语之外,还有不少同学收集了大量的广告图片、广告宣传单、广告实物等,下面大家可以把自己收集并整理的材料拿出来展示一下。

2.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自愿上讲台利用实物投影向全班展示。

(四) 赏析

1.在你收集的广告中,你最喜欢哪一则(类)广告呢?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2.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从广告词的特点、写法等方面来讨论。)

3.小结:

广告词一般都比较短小、精练,突出产品的特点或优点,在撰写广告词的时候可以引用成语、俗语、古诗或历史典故,可以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还可以运用压韵的方法使广告词易读、易记。

(五) 创作

1.通过这次活动,我相信大家对广告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你们想不想试着写一写广告呢?

2.讨论、构思,为某一事物创作一则广告。

(广告形式不限,可以说说广告的创意,不一定完整的表现出来。)

(六) 总结 .通过这次活动,你还有哪些收获呢?

(除了课堂交流之外,还可以写成活动小结,在班上与同学交流。)

2.总结:

通过今天的这节课,我们发现,平日里司空见惯的广告当中也有很多有趣的知识,值得我们去学习、研究。其实,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只要我们留心生活,我们就会把语文学得更好。

课后,希望同学们把刚才展示出来的材料进一步整理、加工,编辑成册,送到学校的“个性展示厅”去展览,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广告,了解这片语文学习的新天地。

〖教学随想〗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是本节课最想向学生传递的信息。看似平常的广告,细细研究起来,你会发现其中的乐趣多多、知识多多。其实,日常生活中,像“广告”这样的语文学习载体是丰富多彩、无穷无尽的。当语文学习和我们的日常生活“零距离”的时候,孩子们还会觉得语文枯燥、难学吗?不,我想,那应该是语文学习的春天真正到来的时候吧!

第15篇:中学语文教学论教案

中学语文教学论教案 第一次课 引论

教学重点:了解中学语文教学论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教学模式、考核方式、学习要求。

教学难点:充分认识学习中学语文教学论的重要性。

教学主要内容:

一、中学语文教学论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教学模式、考核方式、学习要求。

1.性质:中学语文教学论

(一)

(二)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它以培养师范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必备的学科理论、教学技能和教育实践等方面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目标,其理论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教学技能、教学实践的有效性,对培养师范生的中学语文教师素质产生直接影响。

2.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教学,旨在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熟练掌握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为从事中学语文的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奠定扎实的基础。

3.教学模式:本科程有集理论讲授与实际训练于一身的特点,因此采用理论讲授与实际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理论讲授主要包括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功能、理念与目标、测试与评价,现行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思想、编写体例、结构,语文教学原则、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师的使命和素养等。实际训练包括各种文体的教学策略、备课、说课、上课、评课、教师基本素质等。

本课程的理论讲授在普通教室进行,实际训练在微格教室进行。 4.考核方式:成绩采集以实际教学能力的测试为主。 中学语文教学论

(一)的考核由以下几方面内容构成: (1)各种单项训练的总成绩占期末考试成绩的60%。

单项训练包括:初登讲台、导语设计、板书设计、教材分析等。 (2)各种文体教案模拟撰写,占30%。 (3)平时出勤及课堂表现10%。

中学语文教学论

(二)的考核由以下几方面内容构成: (1)备课(写教案)占15%。 (2)说课占15%。 (3)讲课占40%。 (4)评课占10%。 (5)课件制作10%。

(6)平时出勤及课堂表现占10%。 5.学习要求:(1)每个学习小组凑齐一套现行初中语文教材(2)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进行各单项自我训练(3)认真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各类各项作业(4)课堂讨论发言踊跃,发言质量要高。

二、语文教学的特点及由此衍生的语文教师的责任

工具性与人文性密切联系,构成了语文课程的功能。体现在:知识传递功能、能力培养功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功能、文化教育功能以及启迪心智健全人格等功能。

语文课程的功能决定了语文教学区别于其他各科教学的独特性。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似的诗文与X+Y=Z 传递给学生的信息和从而引发的联想是截然不同的;任何一篇课文都会给学生以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启迪,这就是语文教学的特点。

由此决定了语文教师的教学活动较比其他学科更多更高的责任,显示更突出的教书育 1 人的特点。

实现目标: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教学和学习有明确认识。 作业:1.制订自己的自我训练计划

2.预习现行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结构,并按学习小组分别研究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学习等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特点,下次课进行课堂讨论。

第二次课 语文教材论

(一)

教学重点:认识辽宁省现行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体例及知识结构 教学难点:各单元之间的知识联系 教学主要内容:

一、现行中学语文教科书版本介绍: 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 江苏教育出版社(苏教版) 语文出版社(语文社版)

二、辽宁省现行中学语文教科书的体例:

全书四大板块,分别为: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汉语知识。外加一个附录。

各大版块之下设不同单元。

课堂讨论:各小组按照上次课布置的作业,先汇总个人意见,再派代表上台发言。 发言题目:1.你组所分担的那册教科书的各板块内容有哪些?(按板块梳理或按每册梳理)2.体会教科书内容所体现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特点,加深上次课对此问题认识的形象性。

实现目标:对中学语文教科书有初步了解。

作业:布置下次讨论内容——现行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结构特点(人教版)。 第三次课 语文教材论

(二) 教学重点:同前次课 教学难点:同前次课 教学主要内容:(接上次课讨论)

三、现行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结构

(一) 阅读内容结构 1.课文系统

关注多样文化,具有时代气息,体现人文关怀, 加强学法指导。 2.提示系统

编辑说明,单元提示,课文阅读提示,注释、题解、作者简介,参考资料。 3.作业系统

三大类:记忆性;理解性;应用性。

(二) 写作内容结构

以人教版为例,写作内容结构特点有三:第一,写作与学生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有话可说。如“这就是我”“我爱我家”“成长的烦恼”等。第二,写作与本单元的阅读相关联,体现读写结合的原则。如“让世界充满爱”就是结合以对普通人特别是对弱者的关爱为话题的单元教学内容而设置的。第三,写作与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共同的主题。如配合“走进小说天地”这一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总题目,设置“难忘的小说世界”“缤纷的人物画廊”“小说人物大家猜”等文题。

实现目标:对中学语文教材有进一步认识。

2 作业:1.梳理各本教科书“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内容,准备课堂发言提纲。 2.做好初登讲台考核的准备,向学生公布考核标准。 第四次课 语文教材论

(三) 教学重点:同前次课 教学难点:同前次课 教学主要内容:(接上次课讨论)

(三) 口语交际内容结构

这一内容,人教版的特点是与写作和综合性学习放在一起,而苏教版是设专题训练,突出时代特征。

(四) 综合性学习内容结构

人教版是与写作和口语交际放在一起,其他版安排专题实践活动。

(五) 名著导读

人教版在每册课本最后专门设置了“名著导读”栏目,每册课本集中介绍三部长篇名著。导读内容包括作者介绍、全书概要、阅读建议、精彩片段、点评、探究思考等。其他版都作为附录或插在单元后面。

(六) 古典诗词诵读

人教版每本书后面精选十首古诗词,有注释,但无练习题和相关学习指导。

教师对教材论学习要点加以总结,让学生深化理解,为教学论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实现目标:学生全面深刻了解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结构特点及相关内容。

课后思考题:1.你觉得语文学习的最大障碍是什么?2.记叙文的文体特点有哪些?3.抽签决定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各一篇的阅读教学准备。(课代表负责)

第五次课 语文教学论

(一)

教学重点:阅读教学的有关理念、模式 教学难点:问题意识与提问策略 教学主要内容:

一、阅读教学理念

阅读理念:注重读者的主体地位;允许文本解释的多元化。

阅读教学理念:开展对话互动;开展自主性学习;注重培养阅读能力。 问题意识:要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这就要求教师设置有价值的问题加以引导和进行提问。

二、阅读教学模式

(一)中国传统的教学模式:

1、三段六步教式(黎锦熙)

2、四步教段(朱自清)

3、三步教段(中华国语学会)

4、读、议、练、讲模式(上海育才中学)

5、读、划、批、写模式(北京三十一中学)

6、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模式

(二)外国教学模式

1、单元教学法(美国莫礼生)

2、四级阅读法(美国史密斯)

3、课堂五环节(苏联凯洛夫)

4、三阶段教式(苏联)

5、七段教式(日本芦田惠之助)

6、整体阅读法(日本垣内松三)

7、三读法(日本石山修平)

三、阅读教学模式的运用与创新

教无定法。每个教者一般经过三个过程,即机械模仿——灵活运用——自我创新。 讨论:请结合自己语文学习实际,大胆设想一下你将来想采用哪种阅读教学模式,并说明理由。

实现目标:树立良好的阅读教学理念,明白“教学有法而无定法”的道理。 作业:记叙文的文体特点是什么?

第六次课 语文教学论

(二) 教学重点:记叙文的阅读教学 教学难点:记叙文的教学策略

教学主要内容:

一、记叙文的文体特点 (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1.给记叙文下定义: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文体。

2.文体特点:1)以记人为主的记叙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有:外表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2)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突出体现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结果。3)以写景状物为主的记叙文一般通过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融情于景。

二、中学生学习记叙文的心理特点 1.兴趣特点:容易引发兴趣 2.态度特点:绝大多数态度积极

3.习惯特点:多数能够或已经养成观察事物、关注身边事情、积极思考的习惯,有的学生已经开始关注人生、社会、自然,有坚持写日记等好习惯。

三、记叙文的教学策略

记叙文的教学策略从三个大方面展开。

1.引领学生依据记叙文特点和规律进行学习。具体从三个角度入手:1)抓要素—弄清写了什么。

2)寻线索,明结构,理思路—掌握怎么写的。 3)找意图,拎中心—思索为什么这样写。

2.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情感教育。具体从三个角度入手:1)利用形象化手段,创设与作品相关的特定情境,激起情感体验,使学生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2)挖掘人物的情感因素,激起学生心灵的共鸣。3)品位关键词语,探明深层含义,触动学生的情感。

3.有效拓展阅读与思考空间,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阅读。实现目标:从理论上搞清记叙文的阅读教学策略。

作业:以你抽到的那篇记叙文为例,设计你的阅读教学策略。写出简单教案。下周交。 第七次课 语文教学论

(三) 教学重点:记叙文的阅读教学 教学难点:记叙文的教学策略 教学主要内容:案例教学

让两名学生分别陈述自己的记叙文教学策略,全班同学加以评价。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总结,并强调重点和关键问题。

实现目标:学生用所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深刻理解记叙文的阅读教学策略。 课后思考题;说明文的文体特点有哪些?

4 第八次课 语文教学论

(四) 教学重点:说明文的阅读教学 教学难点:说明文的教学策略

教学主要内容:

一、说明文的文体特点 (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3.给说明文下定义: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旨在介绍、说明事物或事理,给读者以相应知识的一种文体。

4.文体特点:1)说明性2)知识性3)客观性4)平易性。5.说明文的有关知识:1)说明对象2)说明顺序3)说明方法

二、中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心理特点

1.兴趣特点:有兴趣,但感到枯燥、乏味。2.态度特点:绝大多数态度比较冷漠。

3.习惯特点:多数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说明文习惯。

三、说明文的教学策略

说明文的教学策略从三个大方面展开。

1.依据说明文的文体特点进行教学。具体从三个角度入手:1)找说明对象2)理清说明顺序3)明了说明方法4)学习说明文的语言

2.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从三个方面入手:1)利用实物、模型、图片,增强形象化。2)通过实验、观察,激发好奇心和新鲜感。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

3.有效拓展阅读与思考空间,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阅读。实现目标:从理论上搞清说明文的阅读教学策略。

作业:以你抽到的那篇说明文为例,设计你的阅读教学策略。写出简单教案。下周交。 第九次课 语文教学论

(五) 教学重点:说明文的阅读教学 教学难点:说明文的教学策略 教学主要内容:案例教学

让两名学生分别陈述自己的说明文教学策略,全班同学加以评价。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总结,并强调重点和关键问题。

实现目标:学生用所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深刻理解说明文的阅读教学策略。 课后思考题;议论文的文体特点有哪些? 第十次课 语文教学论

(六) 教学重点:议论文的阅读教学 教学难点:议论文的教学策略

教学主要内容:

一、议论文的文体特点 (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1.给议论文下定义: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剖析实物、明晰事理、发表见解、提出主张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文体。

2.文体特点:1)内容的说理性2)观点的鲜明性3)论证的逻辑性4)语言的严密性、生动性。

3.说明文的有关知识:1)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2)论据类型3)论证方法

二、中学生学习议论文的心理特点

1.兴趣特点:有一定兴趣,但有阅读障碍。2.态度特点:绝大多数能认识到学习议论文的重要性,但对问题的思考带有自发性特点。

5 3.习惯特点:多数缺乏问题意识及观察、思考习惯。

三、议论文的教学策略

议论文的教学策略从三个大方面展开。

1.依据议论文的文体特点进行教学。具体从三个角度入手:1)找论点,明中心2)谈思路、明结构3)析论据,明类型4)抓论证,明逻辑5)品语言,明特点。

2.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3.立足议论文教学实际,拓展阅读和思考空间。 实现目标:从理论上搞清议论文的阅读教学策略。

作业:以你抽到的那篇议论文为例,设计你的阅读教学策略。写出简单教案,下周交。 第十一次课 语文教学论

(七) 教学重点:议论文的阅读教学 教学难点:议论文的教学策略 教学主要内容:案例教学

让两名学生分别陈述自己的议论文教学策略,全班同学加以评价。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总结,并强调重点和关键问题。

实现目标:学生用所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深刻理解议论文的阅读教学策略。 课后思考题; 选一首你喜欢的古诗词,背下来,并要讲清诗意。 第十二次课 语文教学论

(八) 教学重点:古诗文的阅读教学 教学难点:古诗文的教学策略

教学主要内容:

一、提问学生朗诵古诗词并解释(2-3个学生)

二、古诗文的阅读教学任务

1、语言层面的教学 1)认读文字

2)积累词汇(古今词义的变化、辨别词的本意和引申义、词类活用) 3)把握古汉语句法(语序的变化、句子成分的省略) 2.文化层面的教学

1)感悟并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2)认识和传承民族传统美德 3.审美层面的教学

1)引导学生发现景物之美 2)带领学生探寻生活之美

3)提示学生剖析形象之美(心灵之美) 4)指导学生品位语言表达之美

三、古诗文阅读教学方法

(一)养成自主学习意识

可以布置学生利用工具书解决简单的问题,以增强学生的自信。

(二)指导学生掌握古诗文学习方法 1.熟读背诵 2.翻译讲解 3.总体把握

(三)帮助学生养成阅读古诗文习惯 1.背诵、积累 2.写作中运用

6 实现目标:从理论上搞清古诗文的阅读教学策略。

作业:指定一篇古诗文,以小组为单位,设计阅读教学策略。 第十三次课 语文教学论

(九) 教学重点:古诗文的阅读教学 教学难点:古诗文的教学策略 教学主要内容:案例教学

让各小组派一名学生分别陈述自己的古诗文教学策略,全班同学加以评价。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总结,并强调重点和关键问题。

实现目标:学生用所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深刻理解古诗文的阅读教学策略。 课后思考题; 作文如何实现愉快教学? 第十四次课 语文教学论

(十) 教学重点: 作文教学理念

教学难点:把握中学生的作文兴趣和习惯 教学主要内容:

一、作文教学的理念 1.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我们不希望看到全班学生写雷同的文章,而要避免雷同,就必须让每个学生有自己的作文思路。作文思路从哪来呢?从思维中来,有了思维才可能产生思路,而要产生好的思路,就要有发散的思维,所以,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最重要。

初中生的年龄决定了其形象思维大于抽象思维的特点,发散思维的启发还相当有效,一定要大胆运用。

2.鼓励个性化的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构思

个性化表达指在写作中说真话,抒真情。这一点很重要。作文如做人,做人要真诚,不做作,不虚假,不哗众取宠,同样,作文也要说自己想说的话,表达自己真真切切的体验、感受。朱绍禹先生说:“写作是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在文章中不断审视自己,校正自己精神的航向,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健康发展”。不夸张地说,作文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是他们人生的历史记录。每个人的人生都会有自己的轨迹,因此,只要恰当指导,学生一定会在作文中有创意地表达。

二、中学生的作文兴趣与习惯

(一)兴趣

1.初一和初二上学期的学生,天真、热情、大胆,喜欢说真话。他们写作努力的着眼点往往在字数上,喜欢模仿和摘录。如果得到老师的一次表扬,兴趣会大增。

2.初二下学期和初三的学生,思想由活跃到封闭,自我感觉已经成熟,有摆脱束缚、独立生活的强烈愿望,他们努力的着眼点向内容的深刻性上转移。常常会从身边的小事中提炼出一些不太成熟的人生感悟。

3.高中生相对成熟了许多,作文时力图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对社会和人生的感悟和表达也相对初中生深刻和准确了许多。

(二)习惯

1.学习积极性较高的学生

热爱生活,心里阳光,在老师每次布置作文后,都能认真琢磨立意,想在作文中有创意地表达。

2.学习积极性较差的学生

不得不写,得过且过,自己对自己不抱希望,对身边的生活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三、培养中学生良好作文习惯的意义和方法

做生活的有心人,增强感悟力;养成思考的习惯,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深刻性;经常练 7 笔,具备写作天赋,为工作增添一份才能。

实现目标:学生了解目前中学的作文教学现状,养成责任意识。 课后思考题; 同上次。

课后作业:以小组为单位,整理出各册教科书中作文的类型和具体题目。 第十五次课 语文教学论

(十一) 教学重点: 认识中学作文教学内容 教学难点:话题作文

教学主要内容:梳理和归纳各册教科书的作文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讨论汇报,即兴作文。

一、各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分担的某册教科书上的作文教学内容。

二.随机(可根据当时的环境或天气特点)命题,让学生即兴写作百字文,限时10分钟左右。

实现目标:1.学生脑袋里装满中学作文教学内容 2.体验写下水文的感觉,增强课前指导意识。 第十六次课 语文教学论

(十二) 教学重点: 作文教学过程 教学难点:写作前的指导 教学主要内容:

一、一般过程

1.写前指导2.写中指导3.写后指导

二、各阶段指导的意义和具体内容

(一)写前指导

1.意义:决定本次写作质量的最有效指导。2.具体内容:1)为什么写2)写什么3)怎么写 这是作文指导中最麻烦最关键的一步。传统做法一般都是笼统地讲清题目写作范围,注意哪些问题,字数要求等。而要使写前指导真正有效,除了审题指导之外,更重要的是启发心智,拓宽思路,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

3.指导方式: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写作材料2)指导课上展示教师准备的精彩作文案例或写作故事,渲染情感氛围,激发兴趣3)帮助学生将准备的写作材料剪裁、提炼,找到与本次作文的连接点。

实现目标:让学生克服畏难思想,重视写前指导,打破传统做法,培养创新意识。 作业:用一周的时间,设计一次作文写前指导。 第十七次课 语文教学论

(十三) 教学重点: 作文教学过程 教学难点:写作前的指导 教学主要内容:

一、随机抽查学生的写前指导作业,并指定学生到台前陈述。师生评议。成绩记载。

二、教师总结作文写前指导容易出现的问题

三、让学生模拟中学生,按照同学的写前指导,完成作文写作提纲。

第十八次课 语文教学论

(十四) 教学重点: 作文教学过程 教学难点:写作中的指导

教学主要内容:

一、作文写作中的指导

1.意义:写作质量出现问题时的最有效矫正。

8 2.具体内容:包括题目、内容、写法方法、情感态度、文字、标点符号等所有写作内容。 3.做法:1)自读自改2)同学互改3)师生共改

二、写作后的指导

1.意义:总结本次写作质量,对下次写作产生影响,是连接两次作文之间的桥梁。2.具体内容:1)批改2)讲评 作文批改是最能沟通师生情感,提高教学质量的指导环节,要求教师认真阅读每篇文章,针对每个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情感表达,做个体批改和指导。这将对学生产生难以估量的作用。

作文讲评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讲评得好,可以起到鼓励先进,激励后继,带动中游的作用。但如果讲评得不好,就会适得其反。

讲评时要遵循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能行—写得好的感觉下次还要继续努力,中游的感觉与好的只差一步了,下次要赶上,写得不好的感觉自己也有长处,不断努力一定会写好。

3.做法:1)选出上等佳作,大张旗鼓地宣读,并加以评价2)选出中等文章,找出其中与上等文章的差距,并指出超越的可行性写法3)寻找差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大加赞扬。在以上做法前提下,再将严重的因不认真而导致的问题提出,加以批评。

实现目标:提高作文中、作文后指导认识,掌握指导原则,思考具体办法。 课后作业:预习导语设计知识。 第十九次课 语文教学论

(十五)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教学难点:口语交际策略

教学主要内容:

一、正确认识口语交际

1.无声语言也是口语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善于使用奥妙的人体语言。2.善于倾听。培养话语评判能力。 3.要自信、负责地表达。 4.要清晰地表达。

二、口语交际的教学

1.进行必要的交际礼仪讲授。现代交际礼仪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和掌握的常识,也是一个人是否具备文明素质的标志。中学生的思想还相对单纯,行为习惯受外界干扰较强,因此,及时向他们灌输现代交际礼仪是非常必要的,也只有懂得了交际礼仪,口语交际才有了依据。

2.创设情境训练。分组自设情境,模拟现实生活,扮演角色,在课堂上表演,互评。在评议过程中,及时补充交际礼仪常识,纠正平时不大注意的无礼或礼节错误,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掌握得体的交际策略。

实现目标:学生对口语交际教学有清楚的认识,并掌握一定的现代交际礼仪。

课后作业:准备导语设计考核(相同课文不能超过两篇,且必须有不同的导语设计)。 第二十次课 语文教学论(十六)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导语设计的能力 教学难点:导语设计与教学内容的关系 教学主要内容:

一、导语设计的作用

1.集中注意力2.激发学习兴趣3.引到正文4.渐入佳境

二、导语设计的原则

1.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原则 2.与教学重点紧密联系的原则 3.引发兴趣的原则

4.启迪智慧、引发思考原则

三、导语设计类型 导语类型多种多样,不胜枚举。常被采用的大致有:悬念式、由此及彼式、引入式等等。我们主要根据课文结构设计几种实用的导语。

1.从课文标题切入的导语

2.从课文中涉及人或事或景切入的导语 3.从课文写作特点切入的导语

备课时抓住课文结构中的某部分要点,进行探幽览胜,纵横捭阖,精心设计一个寓知识性、趣味性、启发性于一体的导语,将对教学产生积极的事半功倍的影响。

实现目标:学生了解和掌握导语设计的相关知识,特别要懂得导语和课文内容脱节的后果。

课后作业: 将自己设计的导语与本次可所讲内容加以对照审查并进行修改,下次课开始考核。

第二十一次课 语文教学论(十七)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导语设计的能力 教学难点:导语设计与教学内容的关系 教学主要内容:导语设计的考核

考核方式:1.每人限时3分钟以内,从走上讲台开始(复习了初登讲台),到把课文题目写到黑板上为止(引出板书设计)。2.教师按评价标准打分。

附:导语设计评分标准

第二十二次课 语文教学论(十八)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板书设计的能力 教学难点:板书设计与教学重点的联系 教学主要内容:

一、板书设计的作用 1.揭示课文要点 2.理清课文脉络

3.化繁为简,便于记忆和理解 4.示范审美

二、板书设计的原则 1.规范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条理性原则 4.目的性原则

三、板书设计技法

1.书写姿势:板书的书写姿势一般采用侧身书写的姿势。

2.字体的大小:板书字体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效果问题。字体太大,写不了几个字,影响板面的利用率;太小,学生看不清,失去板书的作用,一般认为,字体的大小,以后排学生能看清为标准。同时字体的使用要注意适应学生的特点,分别主要采取楷、行楷、行草等字。

3.教师板书的字迹要求正确、清晰、认真。4.板位安排 。板位安排应精心设计,严谨布局,决不可满板乱画,使板书杂乱无章。 板位安排的基本要求:1)充分利用 充分利用黑板的有效面积,主要应做到三点:一是四周空间适当;二是分片书写;三是字距适当。 2)合理布局,注意整体效果3)主次分明。

5.板书行列。板书的书写大都站立面壁而书,最常见的毛病是字行写不直,不是偏上,就是偏下,或者是曲曲弯弯,很不整齐,很不美观,既影响学生观察,也不便于板面的充分利用。因此,有必要对这个问题加以研究。

10 行列不直的原因大体上有三个方面:一是意识的错位,主要表现是意识范围狭窄和意识分散;二是习惯动作的偏差;三是视区的狭小。

如何才能使行列写直:一是让自主意识参与调节;二是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三是不断调整和正确使用最佳书写区。

需要说明的是,最佳书写区的宽度只能在视平线上最大,距视平线越远,其宽度愈窄,书写时,在视平线上每行最多只能写8个字,超过8个字就应当移动 脚步,移动时两脚距离仍然保持不变。在视平线之外两行,每写6个字就要换一次;以此类推,视平线之外三行,则每写4个字就要换步一次„..。有经验的教师 在板书时,很注意时时换步,使自己始终在最佳书写区内书写,动作准确合理,有条不紊,带明显的程式化的特点,这正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功。

四、板书设计类型

1.综合型板书。这种类型将教学意图诸多要点熔为一炉,它的优点是:精简扼要,一目了然。

2.专题型板书。这种类型是将所授课文的重点分门别类,系统地板书,让学生对重点知识有较完整的认识。

3.提纲式板书。这类板书是从内容结构的内在联系上来设计的。引导学生从逻辑联系上打开思路,深入课文内容。

4.应变型板书。这种板书是为临场解答学生质疑而设计的,它只需将黑板留一角当堂处理学生提出的字、词、句之类的小问题,但必须有规划,不能草率乱写。

实现目标:学生了解和掌握板书设计的相关知识,特别要懂得板书设计要有意图,要对课文学习起到积极作用。

课后作业:抽签决定一篇课文,进行板书设计。要求采用结构式设计方式,将课文主要讲授内容融入板书设计,达到提纲挈领、一目了然的效果。

第二十三次课 语文教学论(十九)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板书设计的能力 教学难点:板书设计与教学重点的联系 教学主要内容:板书设计考核

考核方式:1.每人限时5分钟以内,从把课文题目写到黑板上开始,到板书结束为止。2.教师按评价标准打分。

附:板书设计评分标准

实现目标:掌握板书设计技能。 第二十四次课 语文教学论(二十)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板书设计的能力 教学难点:板书设计与教学重点的联系 教学主要内容:继续板书设计考核 考核方式:同前次课

实现目标:掌握板书技能。 本学期小结:略

第二十五次课 语文教师论

(一) 教学重点:语文教师的使命与素养 教学难点:语文教师素养的提高

教学主要内容:

一、明确语文教师的神圣使命

随着21世纪教育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师的社会价值越来越显得非同寻常。教育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亦可成为隐形杀手。而语文教师由于语文 11 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使命更加神圣。

(一)语文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践者

(二)语文教师是教育改革的探索者

(三)语文教师是课程文化的建设者

(四)语文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

(五)语文教师是母语学习的促进者

二、语文教师的素养

(一)情意素养

1.专业理想。指教师对所从事的事业的向往和追求。2.专业情操。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带有理智型的价值评价的情感体验。它是构成教师价值观的基础。具有专业情操的语文教师工作投入真情,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专业道德。指教师在从教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4.专业人格。指教师成功从事教学工作所具有的人格特征。5.专业自我。指教师对自我从事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

(二)知识素养

1.本体性知识。指教师应具备的学科知识。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外文学史、文学理论、语言学概论、阅读学、写作学等方面的知识。要求本体性知识要深。2.条件性知识。即教育学、心理学知识。3.实践性知识。驾驭课堂的能力。要求实践性知识要活。4.背景性知识。指教学中涉及到的各种知识,如哲学、美学、传播学、管理学、生物学、物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要求背景性知识要宽。

(三)能力素养

1.专业表达能力2.教学实践能力3.教学研究能力4交往合作能力。

三、语文教师素养的提高

(一)亲近阅读

(二)专业对话

(三)教学反思

(四)校本培训

实现目标:从理性上充分认识教师职业的崇高。 作业:结合上学期的学习,进一步探究如何备课? 第二十六次课 语文教师论

(二)

教学重点: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之“备课” 教学难点:备课的方法

教学主要内容:

一、备课的内容

(一)备学生

朱绍禹先生指出,要把“假如我是学生”作为备课的座右铭。备学生包括哪些方面呢?第一,备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已知什么,想知什么,教师要心中有数,而且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认知情况都有了解,讲课要让每个学生都全班学生受益,不能只照顾一部分,而忽略了另一部分。第二,备学生的身心特点。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考虑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特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第三,备学生的兴趣爱好。找准学生的兴奋点,让语文教学更亲切地走近学生。

(二)备课标

课标是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和指导思想,备课时必须研究其内涵,把握其主旨,进行有效落实。

(三)备教材

教材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凭借。研究教材是备课的首要任务,语文教师拿到教材以后, 12 要通览全书,理清所有内容的内在结构,再对照课标,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使知识的发现过程问题化”(朱绍禹)也就是要设置具有启发性的恰当的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知识,增长能力。

同时,要学会驾驭教材,不要被教材所束缚,亦步亦趋,要学会取舍和调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二、备课的方法

(一)抓准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备课和上课要完成的任务,一堂课时间有限,要学的知识很多,目标不明确的话,就会导致讲课无目的性,很难实现教学效果。

那么,教学目标设几个合适呢?一般来说,教学目标不宜太多,太多等于没有,一篇课文2-3个教学目标就够了。

(二)创设教学情境

这是为教学营造一个氛围,目的是调动学生参与认识活动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设教学情境的途径很多,如生活展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表演体会情境、语言描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等。但创设情境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个班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学内容等。

(三)设计探究问题 1.设计问题的重要性

“没有问题的课堂教学是没有生命的课堂教学”。(朱绍禹)问题是打开思维的钥匙,是展开合作交流的导索,有问题才有创造、发现、体验。问题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切入点是多层次、多角度的。

2.设计问题的原则

1)价值性2)层次性3)情境性4)启发性 3.解决问题的原则

教师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尽量引导学生自己解决;学生提出的出乎意料的问题,师生都解决不了,可放在课后解决。

4.切忌

1)提出过于简单或过于难的问题(要掌握班级学生的认知水平)2)提完了问题教师自己回答3)遇到教师一时解答不了的意外问题,教师为了“面子”,就瞎编乱造。

实现目标:掌握备课内容有哪些。掌握备课方法的前三项抓准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设计探究问题。

作业:抽签决定每人一篇课文,设计出教学目标和探究的问题。 第二十七次课 语文教师论

(三)

教学重点: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之“备课” 教学难点:备课的方法

教学主要内容:教学目标的设置和探究问题的设计 教学方式:课堂讨论 具体实施:每小组派一名学生汇报上次课所留作业完成情况,教师选出有代表性的课文所设目标和探究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达成共识。

实现目标:学生真正掌握教学目标的设置原则,掌握探究问题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思考题:你认为你所准备的这篇课文,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为好? 第二十八次课 语文教师论

(四)

教学重点: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之“备课” 教学难点:备课的方法 教学主要内容:(接上次课)

(四)理清教学思路

课堂教学效果的好与不好关键在于教师的组织和引导,要想使课堂教学有序、有效,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理清教学思路。在理清教学思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树立现代教学理念,主张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学生的“自我尝试在先,教师引导在后”为原则。

2.遵循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这就跟备课时对教材和学生的了解有直接关系了,离开了这些依据,再清析的教学思路也是无的放矢。

总之,教学过程一定要考虑有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问题的生成,有利于学生的资助、合作、探究学习,有利于活动的展开,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五)选择教学方式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教学方式很多,到底选择哪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效果。以前是“教师将学生听”式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早已被否定,现在又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被绝大多数教师采用,但有时效果也未必好。那么到底如何选择教学方式呢?

我认为,教学方式的选择要遵循以下原则:1.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原则2.对学生负责,教师不偷懒的原则3.不固定的原则4.学生感兴趣的原则。

遵循了以上原则,教师在课前做周密安排,备课时对可能发生的情况有预案,教学目标就会得以实现。特别是让学生自主解决的问题,教师必须已经完全掌握,但抛给学生时却不露端倪,这样会让学生有解决问题的使命感和成就感。

(六)策划教学活动

教学通过师生互动达到效果。教学是多维的立体的对话。学习活动分为内含的和外显的。内含的包括思维想象、自我对话、师生的情态对话等,外显的包括独白式、谈话式、问答式、品读式、讨论式等。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恰当合理地设计教学活动。可以事先跟学生商量,征求他们的意见,让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学习方式。设计教学活动时就可以考虑拓展连接,实现课内和课外、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连接,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强进的生长性。

总之,要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备好课需要教师有深厚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技巧。语文教师要不断研究教学理念,研究学生,研究教材,掌握可行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成为优秀的语文教师。

实现目标:完整认识备课的有关方法。 作业:接着上次课的讨论内容,继续完成你那篇课文的备课任务。主要是理清教学思路,即安排教学过程,在将你所设计的探究问题融入过程之中。

第二十九次课 语文教师论

(五)

教学重点: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之“备课” 教学难点:备课的方法

教学主要内容:理清教学思路 教学方式:课堂讨论

具体实施:每小组派一名学生展示自己的教学思路,师生进行讨论,培养能力。 实现目标:学生基本掌握了备课的实际操作程序和方法,对自己将来的教学设计有信心。 作业:根据学过的理论和课堂讨论所得,精心准备一课书的教案。要求交电子版和纸质版各一份。(一周后交作业)

第三十次课 语文教师论

(六)

教学重点: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之“说课” 教学难点:说课的实施

14 教学主要内容:

一、说课的特点

说课指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依据教材、课标、教学理论和教学实际,运用口头语言的表述方式,面对领导、评委或同行述说授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及其理论依据的教学活动。说课的特点如下:

(一)说理性。备课和讲课展示给人的是“怎样教”的问题,而说课不仅要说出“怎样教”,而且要说出“为什么这样教”。这就要求教师能够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合理阐释教学活动,以理服人。

(二)科学性 与说理性相联系,科学性也是说课的一大特点。说课面对的都是内行,如果缺乏科学性,必然被听出破绽。

(三)预见性

说课的预见性指对课堂实际教学效果及学生的接受情况等做出较为准确的预计。这就要求教师:1.事先分析所教学生的知识水平、智力水平、学习态度、心理特点、非智力因素等。2.估计各层次学生对教师的教法会有何反应。3.学生对教师所设置的问题做怎样的回答,教师将如何引导。4.估计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偶发事件及解决办法。

二、说课的内容

(一)说教材—说“教什么”的问题

1.说本课题所在章节、单元结构的性质、与其他相关知识的纵横联系,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2.说课标对此课题的要求及如何体现课标要求。3.说教学目标。注意体现知识、能力、审美等方面的具体目标。4.说重点、难点的设立。

(二)说教法和学法—说“怎样教”“如何学”的问题

1.选择怎样的教法和学法。2.选择根据。3.运用此教法此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注意,教法和学法是密切相连的,可以放在一起说,亦可以分开说。

(三)说教学过程—如何实施“怎么教”“如何学”的问题

1.教学条件的准备和教学情境的设置,特别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措施和办法。2.温故知新,由此及彼的教学安排,可以包括导语设计。3.教学资源的利用。4.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安排。5.重难点的设置。6.板书的设计。7.作业的布置。

教学过程的陈述要体现明析的教学思路,要有严密的逻辑性。 实现目标:对说可有完整而明确的认识。

作业:准备说课稿,下次课随机抽查到台前说课,作为说课考核的预演。 第三十一次课 语文教师论

(七)

教学重点: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之“说课” 教学难点:说课的实施

教学主要内容:说课考核预演

教学方式:随机抽查两名学生到台前说课,师生评议、指点、明确考核要求。 实现目标:学生学会说课,并明确考核要求。

作业:用POWEROINT做说课的课件,下次课开始考核。考核完毕,交电子版课件。 第三十二——三十五次课 语文教师论(八——十一)

教学重点: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之“说课” 教学难点:说课的实施 教学主要内容:说课考核

考核方式:给每个学生10分钟说课时间,按要求说课。教师按评分标准评分。 实现目标:学生说课能力得到培养。

15 第三十六次课 语文教师论

(十二)

教学重点: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之“上课” 教学难点:上课的实施

教学主要内容:

一、上课的含义

上课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它是在教师充分备课、学生积极准备,有一定的教学条件保障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的。

二、好课的标准

1.要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也就是说,学生产生了求知欲望。2.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愉快紧张的学习气氛中学到知识,增长能力。3.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一个都不能少”应该使课堂教学所遵循的情感准则,有的课堂好像气氛挺活跃,但只是几个学生发言,有的学生几次举手都不能得到提问,严重打击了学习积极性。

三、好课的要求

1.尊重学生。2.讲练结合。3.自然本色。4.情趣盎然。

实现目标:在各单项训练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好课的要求。 作业:每人按要求准备一节课,下次课开始考核上课。 第三十七次课 语文教师论

(十三)

教学重点: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之“评课” 教学难点:如何评课

教学主要内容:

一、评课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要实事求是,公正评价。

(二)针对性原则

搞清所评价课的性质、层次等,避免“一刀切”。

(三)激励性原则

记住“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切忌“一棒子打死”,善于发现闪光点,注重交流、启发,以求共同进步。

二、评课内容

(一)评教学内容

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重点、难点的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思路等。

(二)评学生状况

1.注意状态2.参与状态3.交往状态4.思维状态5.情绪状态6.生成状态(学有所得并能生成新的学习动机)

(三)评教师素质

1.理念如何2.基础知识是否扎实3.教学语言是否准确、生动4.板书是否规范、美观5.教态如何6.现代媒体使用情况。

实现目标:学生从理论上了解和掌握评课的标准。

课后思考:在试讲考核中,教师会随机让学生参与评课,请用评课标准衡量自己和同学的上课。

第三十八—四十七次课

语文教师论(十四—二十三)

教学重点: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之“上课” 教学难点:上课的实施 教学主要内容:上课考核

考核方式:给每个学生20分钟上课时间,按要求上课。教师按评分标准评分。

16 附:试讲评分标准

实现目标:学生上课能力得到培养。 第四十八次课

教学内容:课程总结

教师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情况进行全方位总结,点出每个学生还需努力的方面,并将下学期的毕业实习作简要介绍(系里还要统一部署)。

征求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以求进步。

注:“语文教师的科研”、“语文综合学习指导”、“现代语文教学媒体”、“语文试卷的编制”

四部分内容自学,可以布置学生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初步体会。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实训 初登讲台训练

教学重点:组织教学、仪态仪表 教学难点:用眼睛与学生说话

教学主要内容:站姿、衣着、眼神、表情、组织教学

教学目标:站姿挺拔、衣着得体、表情生动、眼神自然,能驾御课堂。

教学方式与手段:录象回放,每人演练一次,教师指导与评价,学生互评。

教学预案:

1、有的学生会因为胆小而紧张,如眼睛不敢看学生,声音细小,说话结巴等,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应多鼓励,给他们提供比普通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以增强他们的自信;

2、很多学生会下意识的两手拄着讲台讲课,教师应及时加以纠正,要求学生身体与讲桌保持一拳的距离。

3、有的学生讲课时会有许多小动作,如摸鼻子、推眼镜、挠头、说话带口头禅等,教师应对这些细节提出严格要求,使学生从初登讲台始就养成良好习惯。

再登讲台训练: 教学重点:导语设计

教学难点:导语与课文的内在联系 教学主要内容:各种文体的导语设计 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导语设计的作用,使每篇课文的导语都能较好的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教学方式与手段:录象回放,每人演练一次,教师指导与评价,学生互评。

教学预案:

1、有些学生会设计出与课文内容相脱节的导语,而这些导语往往表面看上去似有文采或离奇风趣,但不能真正起到导语的作用。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全面把握课文内容的前提下巧妙设计导语,使之真正为课文教学服务。

2、有的学生导语设计的过长,九曲十八弯才绕道课文上,显得冗长拖沓,不仅不能起到引发学习兴趣的作用,反而画蛇添足,教师应指导学生提高语言能力。

3、有些学生好用古诗文设计导语,而所引诗文又为中学生所不熟悉,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引导学生全面掌握中学课文内容。

三登讲台训练: 教学重点:板书设计

教学难点:用板书设计带动全文讲解

教学主要内容:

1、为课文的主要内容设计一个板书。

2、为全篇课文设计板书

17 教学目标:板书思路清晰,概括性强,有逻辑性,字迹工整,设计美观 。 教学方式与手段:录象回放,每人演练一次,教师指导与评价,学生互评。

教学预案:

1、有的学生字写的太差,缺乏美感,教师必须提出严格要求限时检查。

2、有的学生板书设计不能概括课文内容,难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教师应引导学生熟悉课文,训练概括能力。

课件演示

教学要求:熟悉多媒体教学操作规程,熟练演示自己制作的课件。

试讲考核

教学要求:用普通教室上课,将前面的单项训练运用到讲课当中。

第16篇:中学语文国培心得体会(优秀)

中学语文国培心得体会

彭丽艳

今年有幸参加了学院承办的国培计划初中语文的培训,本次培训周期长,资源丰富,教授专家众多,内容切合实际,示范性强,简直是雪中送炭,促进了语文教学的新课程改革的步伐,让我深受感动,启发颇多,下面就我一月的培训心得加以总结。

一、领导高度重视本次国培计划

本次国培计划中学语文期间,国培办黄佑生主任给我们讲解了《守望道德的星空》,让我们明白了教师这个职业的产生、发展历程,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教师专业的发展问题和过程,教师职业的角色和形象等一系列长期困惑不得其解的难题,让我们摆正了教师的心态,改变了传统教法的老观念,为以后的培训和语文新课改打开了方便之门;湖南理工学院院长余三定教授给我们讲授了《教育公平与西部农村教育发展》,在课堂上,李教授给我们分析了农村教育现状,突现了农村教育的不公平,农村教师队伍现状,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列举了学生眼中的好老师的几条标准,让我们感到自我实现是教师的最高境界,只有不断实现理想,老师的地位才会不断升值、提高。

当然还有吴彦文博士的热情洋溢的讲述,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更为有幸的是杭州师大教授语文大师江平教授给我们讲述了《义务教育语文教学规律探索》,他给我们讲述了“规律”的概念,参与式培训采用了“头脑风暴”式的互动探索,让我们受益匪浅,还作了“语文”的功能,与文化的关系,与思维训练的关系,语文中的语感,这些都是我们所见未闻的,见所未见的鲜为人知的常识;还有谢文武教授、郭昭弟教授、王德军舰手偶、李聪亮教授、西北师大的靳健大师的讲解等,他们的讲解各具形态,令我目不暇接,心中为之大受感动,对我启发很大。

三、学员积极参与国培计划初中语文培训

在本次培训中,我们初中语文班共四十个学员,来自定西市陇西县和临洮县的四十个学员都积极参与了每一堂培训课的互动探索活动,在课堂上,大家分成六个小组,分组讨论,各抒己见,表现出热烈而活跃的热闹场面,令授课的老师专家感动不已,把我们这次的语文培训搞的扎实有力,严肃而不乏活泼;学员们互相认识,互相学习,热情洋溢,充满了美好的设想,深刻地表达了这次培训的重要意义,因此,在课堂上大家积极记录笔记,认真听取专家们的讲解重点,并利用课余休息时与专家讨论不懂的问题,下载专家们的讲义,课后及时地写下当天的学习笔记。

总而言之,本次培训虽然刚开始不久,但让我们不收获甚丰,感受颇多,启发很大。我相信,在以后的培训学习中,我们会更加有力、准确、全面地投入到培训研修中去的。

第17篇:中学语文教师年度工作总结优秀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同时也是最基本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能为一个刚开始学习的孩子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学语文教师年度工作总结优秀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中学语文教师年度工作总结优秀范文一

本学期,本人担任八年级(3)、(4)班语文课教学和八年级(3)班班主任工作。一学期来,本人以学校及各处组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师德水平为重点,以提高教育教学成绩为中心,以深化课改实验工作为动力,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工作目标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一方面,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政治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认真学习新课改理论,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参加自学考试,努力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通过学习,转变了以前的工作观、学生观,使我对新课改理念有了一个全面的、深入的理解,为本人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打好了基础。

二、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工作纪律

一方面,在工作中,本人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模范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会。另一方面,本人能够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心爱护学生,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学生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三、强化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学期,本人能够强化教学常规各环节:在课前深入钻研、细心挖掘教材,把握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教材结构、重点与难点;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力求在备课的过程中即备教材又备学生,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不放过每一个知识点,在此基础上,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备写每一篇教案;在课堂上,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课堂45分要质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后,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后进学生的思想工作及课后辅导工作;在自习课上,积极落实分层施教的原则,狠抓后进生的转化和优生的培养。

四、加强研讨,努力提高教研水平

深刻地认识到: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教育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和变革,自身所掌握的知识满足不了现代教育教学,所以我十分注重业务学习,不断充实知识,提高文化专业知识水平。平时利用空余的时间经常翻阅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杂志、书籍,从中了解最新的教育动态,教育改革的新动向,以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

在教学工作中,我刻苦钻研,大胆探索初中语文教育的新方法,将新信息、新观念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学以致用。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深入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适合学生今后发展的活动内容,始终以“学生为本”的发展教育理念来指导各个教学实践活动的组织,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在不同能力层次上都有所提高。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传授家庭教育方式,做到学校与家庭的同步教育。

五、工作实绩:

近几年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兢兢业业、踏踏实实,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一步一个脚印。通过不断努力,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双班语文的教学在年级名列一、二名。班级管理积分也在全校排名第一。

过去的工作成绩已成为历史,我要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争取为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学生。

中学语文教师年度工作总结优秀范文二

在本学期中,我不断研讨教学方式方法,并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尝试,有所收获,当然对于语文实践活动实施也有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现在将这一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教研,创新有为,提高业务素质

素质教育要求搞好教研教改。要求每一名教师都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为此,我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我积极向教师们学习,努力实施创新教学,积极发挥每一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真正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我努力鼓励学生敢说敢为,引导学生能说会做,不断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我认真备课、上课、辅导和批改作业。每一环节我都精心设计,力求做到学生愿学。在集体备课中,我认真记录,积极发言,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同时阐述自己的见解。

二、依托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提高学生的知识积累

本学期的努力方向是学生的古文诵读。在教学中,针对我的学生的实际,充分激发他们的古诗文诵读积极性,每天早上,我都坚持在黑板上抄写优美的古诗文和学生一起诵读。激发学生背诵古诗文的兴趣。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一直要求学生坚持写阅读笔记,并且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通过手抄报等形式进行展示。

三、抓科学研究,阅读教学的主旨性的研究有一定的认识

本学期,我的科研目标是对研究阅读教学目标的研究。我认为首先应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的形成以基础知识的全面掌握为前提。我们在四年级语文组将大力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育教学,进而不断巩固基本技能。

抓好探究性学习方法的研究,让探究性学习方法真正为教师们所掌握并灵活运用。注意发展学生的能力,强化好奇心,启发学生敢于想象,勇于质疑,鼓励学生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求同思维、求异思维,努力开发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的创新建立在此基础上。搞好创新,积极实施探究性学习方法的研究,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探究性教学的主体。

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培养兴趣,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认真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改革教法,注重学法。变满堂问式教学为学生自由发展式教学。教师加强学法指导,给学生学习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艰辛与喜悦。教师适时加以点拨,迸发学生好学的火花。

总之,经过一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我的教育理论水平有了进步,课堂教学能力也有了提高。但也存在不足,今后会立足实际,开拓进取,不断前进。

中学语文教师年度工作总结优秀范文三

紧张的一个学期的学习结束了。在我自己的教学和学习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并且发现了自己许多的不足。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我现在对自己一学期的工作作一个全面的总结,为下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对学生做好充分的引导,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代两个班的语文课。但是两个班的学习风气截然不同。一个班的学生特别活泼、有朝气,上课气氛也好,我和这个班的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形成很好的互动,每节课都是在快乐中结束,我和学生都特别轻松。但是另外有一个班的学生就特别沉闷,学生不爱回答问题,甚至连读课文都没人举手,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很生气,刚开始还积极鼓励他们,后来情况没有什么改变。我开始训斥他们,结果更没人说了。整节课死气沉沉,我和学生都特别累。最后造成一个结果,我只喜欢在前一个班上课,每次去另外一个班就发愁。

后来我想一直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最后只能造成两败俱伤。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远。我的教学工作也会越来越差。随后我挨个做了学生的思想工作。调查如下:有的学生害怕回答问题;有的学生怕出错;有的学生怕挨骂。其实仔细想想,还是自己对学生的引导不够。所以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积极对这个班的学生做好引导工作,调动们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勇气,在思想上和学习上双管齐下。结果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我从这件事中明白了一个问题,对于一些事情,不是做不好,那得看自己是否用心。

二、把每一个细节做得更专业

这句话是我的一个高中老师说的。当初似乎对它的理解不是很全面。现在参加工作,才发现,细节不仅仅是我们做题的时候要注意步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学生的一举一动。如今我们贯彻新课标的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的教学过程由讲课变成了操作。基本上每一堂课完成几个环节就结束了。可是我发现效果不是很显著。

后来一个老师听了我的课后说,尽管我把每个环节都进行了,但是细节做得不好,对学生完成每一步环节没有要求。不管哪个环节,都必须对学生作出相应的要求,这样学生才会有提高,另外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三、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要求具有新鲜活力的语文课堂不仅要有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思维的开启,更要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并获取叩开知识大门金钥匙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

应试教学课堂总是教师比比划划,总是在如何把知识线条明晰化上动心思,在学习中学生不能亲自体验到获得知识的过程与乐趣,其接受知识的过程间接而单一。新课程要求课堂要以更新教学手段为重点,借助各种媒体和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使得师生在探索中经验共享。信息时代多样的媒体和无所不在的网络正好为我们扩展课堂教学的领域,拓宽摄取知识的渠道,实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 提供了一个 的可操作的平台。

教学中,一改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结构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解放”出来,调动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扩展创造性思维。

四、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死教书、教死书不能适应社会对教育的需要,新课程改革正是对今天教师教学观念的挑战。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超越课堂的藩篱,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的本领。

我将在不断的学习和工作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中学语文教师年度工作总结优秀范文四

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同事的支持与帮助以及本人的努力下,无论在思想方面、工作方面、教学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回顾一学期的工作,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方面:

本人能积极参加思想政治学习,关心国家大事,拥护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劳动纪律,团结向志,热心帮助同志;教育目的明确,态度端正,钻研业务,勤奋刻苦;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具有奉献精神。严格要求自己,无论在校内校外或是在待人接物、言语行动等等方面,处处都以为人师表的形象要求自己。希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是一个无愧于社会、家长、学生的合格的人民教师。

二、工作方面:

工作上服从学校领导的安排,听从学校领导的指挥,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认真踏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教学工作,本学期本人担任初二年级语文科目教学。为了教好语文,本人系统地认真研究了初中的语文教材和相关的练习,并买来一些语文工具书籍。同时加强与其他语文老师的交流,认真研读他们的教案、教学心得。

经常抽空去听其他语文老师的课堂教学,并认真、详细地做好听课记录。对于学校的优秀语文教师,本人更是悉心向其请教,以尽快熟悉语文的教学。平时,本人还大量查阅有关语文教学方面的书籍、报刊、杂志,将一些优秀的与本地区情况相近的论文摘录下来做为教学备用资料。对于语文科组的各项活动,本人都认真积极地参与,并做好记录、整理。在上每节课之前,本人尽可能从网上、报纸、书籍上搜集相关的资料,结合本校学生情况,认真备好课,设计好教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常邀请一些语文教师来听课,课后虚心地接受他们的点评,同时也将这些意见记录下来,运用到今后的教学中。同时,针对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反应在课后写好教学反思,总结每节课的成功与不足之处,以方便今后的教学。总之,都是为了通过积累他人的经验和自己的教学体会,以提高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经过一系列的努力,本人很快熟悉了语文教学的方法和技巧,这为本人的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本学期的语文教学中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三、个人学习:

积极学习各种教育理论,以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努力学习英语,以适应当前教育

的形式,给自已充电,我还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电脑知识,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服务,上网查找资料等等。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

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泪水,然而我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充实,那沉甸甸的情感。我用我的心去教诲我的学生,我用我的情去培育我的学生,我无愧于我心,我无悔于我的事业。让我把一生矢志教育的心愿化为热爱学生的一团火,将自己最珍贵的爱奉献给孩子们,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花朵。

总之,本人时刻不忘自己是一个为人师表的老师。虽然经过努力取得一些进步,但由于参加工作的时间还短暂,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教学水平及经验上尚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仍须努力学习,从实际工作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工作能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

中学语文教师年度工作总结优秀范文五

本学期,本人担任初二7、8班语文课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本人以学校及各处组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师德水平为重点,以提高教育教学成绩为中心,以深化课改实验工作为动力,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工作目标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一方面,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政治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认真学习新课改理论,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参加自学考试,努力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通过学习,转变了以前的工作观、学生观,使我对新课改理念有了一个全面的、深入的理解,为本人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打好了基础。

二、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工作纪律

一方面,在工作中,本人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模范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会。另一方面,本人能够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心爱护学生,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学生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三、强化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加强研讨,努力提高教研水平

初中语文教师个人工作总结(三)

在本学期中,我不断研讨教学方式方法,并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尝试,有所收获,当然对于语文实践活动实施也有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现在将这一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教研,创新有为,提高业务素质

素质教育要求搞好教研教改。要求每一名教师都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为此,我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我积极向教师们学习,努力实施创新教学,积极发挥每一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真正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我努力鼓励学生敢说敢为,引导学生能说会做,不断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我认真备课、上课、辅导和批改作业。每一环节我都精心设计,力求做到学生愿学。在集体备课中,我认真记录,积极发言,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同时阐述自己的见解。

二、依托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提高学生的知识积累

本学期的努力方向是学生的古文诵读。在教学中,针对我的学生的实际,充分激发他们的古诗文诵读积极性,每天早上,我都坚持在黑板上抄写优美的古诗文和学生一起诵读,激发学生背诵古诗文的兴趣。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一直要求学生坚持写阅读笔记,并且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通过手抄报等形式进行展示。

三、抓科学研究,阅读教学的主旨性的研究有一定的认识

本学期,我的科研目标是对研究阅读教学目标的研究。我认为首先应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的形成以基础知识的全面掌握为前提。我们在四年级语文组将大力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育教学,进而不断巩固基本技能。

抓好探究性学习方法的研究,让探究性学习方法真正为教师们所掌握并灵活运用。注意发展学生的能力,强化好奇心,启发学生敢于想象,勇于质疑,鼓励学生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求同思维、求异思维,努力开发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的创新建立在此基础上。搞好创新,积极实施探究性学习方法的研究,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探究性教学的主体。

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培养兴趣,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认真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改革教法,注重学法。变满堂问式教学为学生自由发展式教学。教师加强学法指导,给学生学习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艰辛与喜悦。教师适时加以点拨,迸发学生好学的火花。

总之,经过一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我的教育理论水平有了进步,课堂教学能力也有了提高。但也存在不足,今后会立足实际,开拓进取,不断前进。

第18篇:东莞市中学语文优秀教学论文,教学

2008年东莞市中学语文优秀教学论文、教学

案例和课件评选活动的要求

一、内容和要求

参评的论文要突出专题实验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现本人的具体实践过程,并有实在效果。认真总结自己的教学成果,分析当前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具有学术性、针对性、可读性,可重点围绕教材教法、考试评价、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研究性学习、语文实践活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内容进行撰写,符合教学论文的基本要求,不要写成文学评论或知识短文,论题宜小不宜大,力戒假大空。

教学案例(或教学实录、录像课)要有创造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真实、客观地体现教学过程,可以课时为单位,也可以教学内容为单位。

课件或网络资源(网页)要附上使用说明,能够在光盘上直接运行,不能带有病毒。

各教研片也可直接推荐教研活动中的优秀成果,附上片负责人的推荐意见。 稿件要用A4格式(题目用小二号黑体,内文用小四号宋体),校名和作者姓名写在论文标题之下。论文格式要规范,要有内容提要、关键词及参考资料名称。凡引用材料必须注明出处,严禁抄袭或在网上下载,一经发现,取消参评资格,并在年会上通报。材料上交前,科组长要先进行审核,确保参评材料的真实性、原创性。

二、评选和奖励

对参评的论文、教学案例、课件(网络资源),将采用网上评选的方式,分别评选出市

一、

二、三等奖各若干名,在年会上表彰。

三、提交方式、要求及截止时间

今年全面实行网上评选,参评论文、案例统一使用WORD文本格式,以学校为单位,分别上传到语文风景线网站“教研会专栏”的子栏目“08年教研会论文展评区”、“08年教研会案例展评区”上。

上传方法:在“语文风景线”申请帐号(自设用户名、密码)——登陆网

站——点击“发表文章”——选定栏目、填写有关内容——点击“浏览”查找所要上传的文档——点击“上传”——点击“添加”。

课件、网络资源、录像课一份,以学校为单位,通过电子邮箱发送至dgzhhq@126.com。容量较大的可直接用光盘或U盘送交教研室朱河清老师或马新民老师,邮编:523000,联系电话:23126173。

截止时间:2007年5月30日。

第19篇:下半年云南教师资格证面试中学语文优秀教案 (12)

2017年下半年云南教师资格证面试

中学语文优秀教案 (12) 《世说新语》两则 教案教学设计

——【育萃教育祝您考试顺利】

中华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因为有了《论语》,我们方知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实精神;因为有了《三国志》,我们方能知道诸葛亮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神机妙算”;因为有了《离骚》,我们才悟出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赤诚„„走近古诗文,亲近古诗文,让我们跨越时空的界限,与古人交谈。 学习目标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3.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咏雪

一、新课导入

同 学们,下雪了,你们最爱做的是什么呢,堆雪人?打雪战?现在我们来看看古代文人的家庭在雪天都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吧?

二、自学指导

(一)--预习与交流 1.请给下面的生字注音。

骤(zhòu)

絮(xù)

奕(yì)

谢道韫(yùn) 2.积累下面文言字词。 儿女:指家中年轻一代人。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 欣然:高兴地。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未若:不如。 因:凭借。 3.文体知识

古代小说就是相对于非现代小说类而言的小说著作。它的特点:一是来自民间;二是内容庞杂,包罗万象;三是形式短小;四是雅俗共赏。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胡应麟的《少室山房笔丛》将古代小说分为六类:志怪、传奇、杂录、丛谈、辩订、箴规。 4.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444),南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Yǎn]州刺史。爱好文学,常招纳文士集于门下。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世说新语》:笔记小说。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主要记叙魏晋时期的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三、自学指导

(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将课文读通读;顺然后听录音朗读,注意朗读节奏。 【交流点拨】(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白雪/纷纷/何所似 (3)撒盐/空中/差可拟 (4)未若/柳絮/因风起

(5)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特殊句式

(1)宾语前置句:白雪纷纷何所似(疑问代词“何”作“似”的宾语,原顺序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

(2)状语后置句:撒盐空中差可拟(即“(于)空中撒盐差可拟”)

(二)深层探究

自由朗读课文,参照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思考下列问题。

1.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 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交流点拨】营造了和谐、温暖,其乐融融的家庭气氛。 2.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交流点拨】表示一种赞扬和敬佩,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3.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一 个更好?为什么?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

【交流点拨】(1)各有千秋。有人认为“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有人认为“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2)可以用“鹅毛”“蒲公英的孩子”等来比喻雪。

(三)背诵课文

四、板书设计 咏雪

交代背景: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点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等)

咏雪: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撒盐空中( 笑)

欣赏赞扬

(考题)

兄女:柳絮因风起(乐)

道蕴才气

补充

无弈之女

评价

身份之贵(侧面衬托) 凝之之妻

五、拓展延伸

请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交流】1.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2.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 4.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高群《对雪》 第二 课时

陈太丘与友期

一、新课导入

看到同学们一双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我就不由地想起了冰心的一首诗:“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有着无穷的机智”。是啊,我国古代文献中就记录有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

二、自学指导

(一)--预习与交流 1.读准下面这些字的音。 不(fǒu)

惭(cán) 2.请你解释下面这些文言字词。 ①期行:约定同行。

②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去,离开。

③乃:才。

④则:就,便,那么。

⑤顾:回头看。 ⑥君:对别人的尊称。 ⑦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⑧家君: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⑨尊君在不:“不”通“否”

三、自学指导

(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将课文读通读顺,然后听录音朗读,注意朗读节奏。2.补上句中省略的人物。

【交流点拨】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友)过中不至,太丘舍(友)去,(陈太丘)去后(友)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元方)答曰:“(家君)待君久不至,已去。”

(二)深层探究

自由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思考下列问题。

1.“日中”这个时间概念是否科学,古代没有精确的定时仪,怎么判断迟到? 【交流点拨】古代的定时仪器较为简陋,有木表、漏壶等,它不可能有精确的时段划分。这里的“日中”是当时约定俗成的时间概念 --中午。这个友人错过了双方约定的时限,所以迟到了。 2.友人到 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交流点拨】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结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不守信用;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表现得较为有礼;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严辞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勇改的精神。 3.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

【交流点拨】阅读元方对友人的批评话语,我们可以看出元 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表现了他懂礼识义的品质。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 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 4.有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 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 【交流点拨】 (1)不同意。元方当时才七岁,他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容不迫地反驳一个成年人,使对方明理,并赢得对方的叹服,维护了父亲的名誉,这已属不易。我们不能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求全责备。

(2)同意。父亲的友人已经表示了歉意,应该给人改正过错的机会。人没有一生都不犯错误的,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总是抓住人的“小辫子”不放。 【小结】文中友人无信无礼,七岁的元方却诚实有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继承发扬这一光荣传统,为人真诚守信。让我们以天地为心,真诚为骨,做一个高尚的人,真正的人。我们相信:诚信相伴,一生无悔!

(三)背诵课文

四、板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

开端

期 行--不至-- 舍去--乃至 发展

父友:问

元方:答

针锋相对 高潮

父友:怒--非人哉

据理驳斥 元方:曰--无信无礼

正直不阿 尾声

父友:下车引之

聪慧明理

元方:入门不顾

五、拓展延伸

积累有关诚信的名言。

【交流】1.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2.民无信不立。--孔子

3.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4.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 --莎士比亚 5.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第20篇:下半年云南教师资格证面试中学语文优秀教案 (18)

2017年下半年云南教师资格证面试

中学语文优秀教案 (18) 在沙漠中心 教案教学设计——【育萃教育祝您考试顺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作家作品,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品味重点语句的含义,了解作者的优秀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敢于面对挫折和失败的坚强意志与品质 教学重点 品味文章语言

学习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性格与形象 教学难点

品味重点语句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在多媒体上展示沙漠的图片

同学们,图片上这些地方是哪里啊?(生答:沙漠)

那大家对沙漠都有什么印象啊?(学生描述)

不错,同学们对沙漠都有自己的理解,沙漠是千姿百态的,这让老师想起一个沙漠的小故事:在1935年,法国一位非常优秀的飞行员圣埃克絮佩里,在飞往印度的途中,飞机不幸失事,坠毁在利比亚沙漠当中。在面对生与死的考验的时候,他会怎么样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这篇文章--《在沙漠中心》。 预习检测

学习课文之前,我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对课文的预习情况(指名学生读PPT上的生词生词),明确答案,再让全班齐读一遍。 乙醚mí

虫豸zhì

硌gè

犁铧lí huá 脐带qí

真谛dì

噎yē

筛糠shāi kāng 作家作品

好的,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本文的作者--圣埃克絮佩里,应该说啊,他是一位非常富有传奇色彩的人。大家看一下PPT,一起来读一下(生读:圣埃克絮佩里:法国作家,他是法国最早的一代飞行员之一,二战期间在一次执行任务时失踪。 其作品多描述飞行员生活,代表作有《夜航》《人类的大地》《空军飞行员》《小王子》等)。《人类的大地》是一本由八篇文章组成的散文集,本文就是节选自其中的一篇。 整体感知

下面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4分钟)

1、那同学们读完之后有什么感受呢?好好思考一下。

(感受到作者遇险后碰到一系列困难,很惊险;

感受到沙漠的可怕;

感受到遇险后,“我”展开了一系列自救活动;

感受到作者的内心有过一系列心理活动,并贯穿全文;

感受到“我”强烈的求生欲望,以及“我”对责任、事业、生命的思索。)

2、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生答,后明确:文章写“我”和战友在利比亚沙漠中的一场遇险。 探寻心路历程

既然是一场遇险,那么肯定遭遇到了很多痛苦。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并在文中找出“我”在沙漠中心遭遇到了哪些痛苦与煎熬?(自己完成后,四人小组讨论、完善)

因血液缺少水分而循环不畅,寒气逼人,干渴 感到呼吸困难

寒风越来越猛,吹得他团团转 找不到任何水源,连露水也没有 走了很远的路,却没有脱离困境 身体虚弱并产生幻觉

沙漠里白天炽热,夜晚寒风侵袭 面对这些痛苦与煎熬,“我”的心情是怎样的?请把反映作者心情的句子划出来。(可以结合课后练习一进行思考)(自己完成后,四人小组讨论、完善)

1、寒风就像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

(痛苦)

2、我跑不动了,我再也没有力气了

(绝望)

3、我感到,有一股图像的激流把我带到一个宁静的梦里:在大海深处,江河就平静了。

(平静)

4、我没有一点儿遗憾;我奋斗过;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

(乐观)

(六)课堂小结

通过以上的赏析,我们看到作者在痛苦和绝望中,却变得平静、乐观,重新充满生的渴望。于是,他在最后对同伴说什么呀?(生答:“上路吧,普雷沃!我们的喉咙还没有噎住: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

指名学生朗读这一句,然后简要评析。

对,这句话中“上路”和“继续”最能体现作者求生的渴望,所以朗读时要重重地读,读出作者的那份坚韧。大家自己读读看(生读)。好,我们一起来读一遍。(生齐声朗读)

(七)作业

1、继续朗读课文,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

2、完成作业本上相关的练习第二课时

(一)回顾“我”的心路历程

上节课我们在文中找出了主人公在沙漠中心遭遇到的困难和所经历的心理变化过程。有哪位同学可以复述一下?(生答)

(二)品味探究

1、那么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力量使他能由绝望转向平静与乐观呢?我们来分组朗读一下文章12~21段的内容,在文章中找找答案。(生分组朗读)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找到相关句子,然后进行分析。

重点语句:

①我需要生活。在城市里,已经没有人的生活了。

明确:作者所谓的生活,并非一般意义的衣食住行,而是有着与生命、事业、责任、勇气、信念等相关的丰富内涵。

②我一点儿也不喜欢斗牛士,我喜欢的不是危险,我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那就是生命。

明确:可联系课后练习中作者在《人类的大地》其他章节中的几段话解读。痴迷飞行,并不是喜欢冒险,而是因为热爱生活。无畏死亡,并不是看轻生命,而是因为热爱生命。

③通过飞机,人们可以离开城市和他们的会计师,可以重新找到农人的真谛。

我们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春天,我们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一片福地,我们在群星中寻找自己的真理 我在工作中是幸福的。我觉得自己是中途站的农人。

明确:作者把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与平凡的农人相提并论。飞机只是一个工具,它让作者从另一个视角审视自己和世界,无论是飞行员还是农人,他们的人生真谛是一样的,那就是默默耕耘,为人类的幸福、为人类能更快更高地飞行,而履行自己的职责。

小结:正因为这种责任感,使他在面对死神时,能显示出一种视死如归,能超然淡定地审视这一切,能把这当成生命的再次回归。

2、文中还有许多优美的语句,也用了很多修辞手法,请同学们找找文中有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大家四人小组交流一下。

①寒风就像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我只好团团转以躲避它的来犯。

提示: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沙漠中寒风刮得又猛又急,来势汹汹,令人无法躲避。“冲”写出了风来的气势之大、之狂。

②我听见自己说:“这里有一颗干枯的心„„一颗干枯的心„„一颗干枯得挤不出一滴眼泪的心„„”

提示:运用反复的手法,突出了“我”的极度干渴、缺水。

(三)延伸拓展

学了这篇文章,联系自己,你学到了什么?

(不怕困难,勇于克服困难;

冒险要有价值)

(四)小结

看来同学们从这篇文章中都学到了很多,我想对于本文的学习,重要的不是对文本的理解,而是应该通过文本获得一些感悟,来帮助自己成长。

(五)布置作业:完成《课时特训》的相关练习。

中学语文优秀教案模板
《中学语文优秀教案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