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伟大的历史转折优质课教案

发布时间:2022-03-22 12:23:44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导语】人人范文网的会员“mchen”为你精心整理了“伟大的历史转折优质课教案”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

伟大的历史转折优质课教案1

一、教材分析:

地位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是20世纪中国人民经历的又一次历史性巨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转折点,本课是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第三学习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一课,在本主题中是学习的重点,同时在知识的关联中上承第二学习主题《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与曲折发展》,下启本主题的学习内容:《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内容,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子目关系:《伟大的历史转折》共安排了三个子目的学习内容。“人民再次选择了邓小平”、“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三个子目间的关系是:“人民再次选择了邓小平”、“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分别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与组织基础。也是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背景的介绍。

重点难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的会召开及伟大的历史意义是本课的重点,中共十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的历史背景和意义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的需要和历史新课标的要求,本课的三维目标分别是:知识与能力方面,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时间、主要内容,了解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邓小平的再次复出对党和国家产生的深远影响,懂得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对图片、影像、歌曲等资源的收集、

整理,培养学生提炼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讨论、辩论、列表归纳等探究合作形式,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解问题以及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确立求真、务实、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崇高的品格、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努力学习。

二、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通过一年多的历史学习,已初步了解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运用唯物主义史观分析历史事件。在兴趣上对历史与社会普遍感兴趣,好奇心强、求知欲望高。在思维方面,逐渐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自我探究意识强烈,并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在记忆方面,对刺激手段多的知识记忆深刻。

三、教法与学法选择:

根据新课程的理念,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历史新课标中对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追求,历史教学应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史论结合的原则,力求科学性、思想性、生动性的统一。在转变学习方式为核心的思想指导下,教法主要采用以“情景教学法”为主,辅与“阅读法”、“讲授法”、“列表法”和现代教学技术的充分利用。学法主要以“探究合作”为主,通过自学辩论、会场模拟等方式,充分调动学

生的主动性。

四、教学设计:

新课引入——时政导入法(2分钟):

师:同学们,你们参加过“唱读讲传”活动吗?

生:参加过。

师:会唱红歌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唱首红歌,考考大家,好吗?

生:好!

师:选唱《走进新时代》片段。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歌词中唱到的“继往开来的领路人”是谁吗?是谁“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改革开放”这一伟大抉择又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学习内容——《伟大的历史转折》。

设计目的:紧扣时政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兴趣。间接告诉同学今天的政治就是明天的历史,并懂得从歌曲、图片等资源中捕捉历史信息。

新课教学:

(一)阅读感知——构建网络(3分钟)

设计目的:学生自己阅读教材,整体感知本课知识要点。在初步落实本课的知识目标的同时,构建本课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二)图说历史——“人民再次选择了邓小平”(7分钟)

用投影仪打出邓小平的头像和相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邓小平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复出的?

邓小平的复出对党和国家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

(三)小试牛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7分钟)

形式:辩论赛

正方:“两个凡是”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反方: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结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设计目的:通过辩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学会查阅资料、收集历史信息的能力,并将信息用在自己的辩论中,懂得举证。在明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前提下,懂得这场讨论打破了“两个凡是”的精神枷锁,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为重新确立党的实事就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基础。

(四)情景再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0分钟)

形式:模拟会场

设计目的:创设会场情景,将“死”的历史“活”起来,一是将“十一届三中全会

的内容”用会议报告的形式呈现,二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借会后的讨论形式加以分析和理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热情、主动的情绪。进而达到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的有机统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五)拓展延伸——列表对比为什么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遵义会议都是中国共产党历的伟大转折点。(3分钟)

结束新课:信息反馈——学生谈谈本课的收获,教师给予及时的评价。(3分钟)

五、板书设计:采用要点式板书(略)

伟大的历史转折优质课教案2

一、说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本节课是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开篇课,本课的内容是“伟大的历史转折”,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阐述:“_”结束后,思想理论届展开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内容及意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对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作用。因此本课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_“,下启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所以具有深刻的转折性意义,同时这也是整册教材的一个重点内容。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通过学习去感知教材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依据课标、教材、教参确定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的知识有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其历史意义;了解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在全国的展开,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过程与方法: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联系_的基本史实

和二十多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深刻的理解这次伟大的历史转折。通过阅读、自学、讨论、列表归纳等探究合作形式,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党的根本思想路线,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培养不迷信、求真务实的理性精神和健康情感;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崇高的品格、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努力学习。

(三)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伟大意义。

教学难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

二、说教学方法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本节课采用出示学习目标、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和老师讲解答疑及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等方法。以探究性学习为主线,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小组、团队等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说学习方法

初二的学生已经能够形成分组探究、思考讨论的良好习惯,能够自行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但有些学生进入初二,不再像初一时有强烈的表现欲,逐渐把想法内敛起来,不愿在课堂上发言,教师要

制造一些机会调动这部分学生的思维。本节课将采用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老师补充、当堂训练等方法,使课堂生动有趣,学生的求知欲旺盛,知识掌握的牢固。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_”_的图片,组织学生复习上节课内容:“_”是怎样发动起来的?(毛泽东决定发动“_”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_”中出现过哪两个反革命集团?(_反革命集团和_反革命集团)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1971年_反革命集团被粉碎1976年,_反革命集团被粉碎,_结束,然而_历经十年(1966——1976),积弊严重,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混乱都非常严重。如何摆脱困境,打开中国的新局面?这是摆在全党面前的历史性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课题《伟大的历史转折》(板书)。

2、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1)理解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内容及历史意义;

(3)了解民主与法制建设加强的措施及影响。

3、自主学习,查找问题:

请同学们自己阅读课本P38---P40内容,然后组内讨论,查找以下问题的答案:(出示问题,用笔在书中划下相关内容)

(1)_结束后,“左”的错误马上得到了纠正吗?当时提出了一个什么方针?之后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有何作用?

(2)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内容及历史意义分别是什么?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平反的冤案是什么?民主和法制是怎么样加强的?有何影响?

4、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小组讨论第一个问题,思考“两个凡是”方针是否正确?派代表回答,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即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假如你是一名记者,去采访十一届三中全的经历者,让学生讲述会议的概况。(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召开时间,地点,内容,历史意义)

(3)第三个问题相对简单,容易理解,学生按照老师在大屏幕上展示知识提纲看书自学补充完成。

5、教师点拨,引导学习

(1)在解决第一个问题时就学生的讨论与回答,引导学生明白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展示和播放有关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图片和视频,学生观看学习后思考:为什么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的伟大转折?学生讨论探究后,最后老师归纳总结。

6、当堂训练:精选一些填空题和选择题,这些题是本节课重难点内容,通过学生课堂训练使学生应用刚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而达到把重难点巩固消化的目的。

7、课堂小结:学生谈谈本课的收获,教师给予及时的评价。

8、作业布置:假如你是生活在1978年的一名记者,请你写一篇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新闻报道。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不足之处欢迎各位评委,老师给与指

导,谢谢!

附:

板书设计: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纠正“_”错误“两个凡是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人心所向阻挡纠错解放思想奠定基础

2、召开的时间、地点

3、会议内容:

4、历史意义:

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1、为刘少奇平反

2、法制建设的加强

伟大的历史转折优质课教案3

一、教材分析:

地位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是20世纪中国人民经历的又一次历史性巨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转折点,上接《_》下启《改革开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子目关系:《伟大的历史转折》共安排了三个子目的学习内容。“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民主与法制建设”三个子目间的关系是:“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分别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与组织基础。也是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背景的介绍。

重点难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意义是本课的重点,中共十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的历史背景和意义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的需要和历史新课标的要求,本课的三维目标分别是:知识与能力方面,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时间、主要内容,了解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邓小平的再次复出对党和国家产生的深远影响,懂得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对图片、影像、歌曲等资源的收集、整理,培养学生提炼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讨论、

辩论、列表归纳等探究合作形式,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解问题以及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确立求真、务实、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崇高的品格、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努力学习。

二、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通过一年多的历史学习,已初步了解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运用唯物主义史观分析历史事件。在兴趣上对历史与社会普遍感兴趣,好奇心强、求知欲望高。在思维方面,逐渐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自我探究意识强烈,并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在记忆方面,对刺激手段多的知识记忆深刻。

三、教法与学法选择:

根据新课程的理念,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历史新课标中对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追求,历史教学应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史论结合的原则,力求科学性、思想性、生动性的统一。在转变学习方式为核心的思想指导下,教法主要采用以“情景教学法”为主,辅与“阅读法”、“讲授法”、“列

表法”和现代教学技术的充分利用。学法主要以“探究合作”为主,通过自学辩论、会场模拟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四、教学设计:

新课引入——时政导入法(2分钟):

师:同学们,你们参加过“唱读讲传”活动吗?

生:参加过。

师:会唱红歌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唱首红歌,考考大家,好吗?

生:好!

师:选唱《走进新时代》片段。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歌词中唱到的“继往开来的领路人”是谁吗?是谁“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改革开放”这一伟大抉择又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学习内容——《伟大的历史转折》。

设计目的:紧扣时政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兴趣。间接告诉同学今天的政治就是明天的历史,并懂得从歌曲、图片等资源中捕捉历史信息。

新课教学:

(一)阅读感知——构建网络(3分钟)

设计目的:学生自己阅读教材,整体感知本课知识要点。在初步落实本课的

知识目标的同时,构建本课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二)图说历史——“人民再次选择了邓小平”(7分钟)

用投影仪打出邓小平的头像和相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邓小平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复出的?

邓小平的复出对党和国家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

(三)小试牛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7分钟)

形式:辩论赛

正方:“两个凡是”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反方: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结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设计目的:通过辩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学会查阅资料、收集历史信息的能力,并将信息用在自己的辩论中,懂得举证。在明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前提下,懂得这场讨论打破了“两个凡是”的精神枷锁,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为重新确立党的实事就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基础。

(四)情景再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0分钟)

形式:模拟会场

设计目的:创设会场情景,将“死”的历史“活”起来,一是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用会议报告的形式呈现,二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借会后的讨论形式加以分析和理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热情、主动的情绪。进而达到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的有机统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五)拓展延伸——列表对比为什么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遵义会议都是中国共产党历的伟大转折点。(3分钟)

结束新课:信息反馈——学生谈谈本课的收获,教师给予及时的评价。(3分钟)

五、板书设计:采用要点式板书(略)

伟大的历史转折优质课教案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的知识有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其历史意义;了解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在全国的展开,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形成的能力是:语言表达能力,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归纳和概括的能力,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宏观的历史感悟能力。逐步形成历史的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采用“学习与展现历史、体会与体验历史、感悟与反思历史”的“三段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以语言叙述或讲故事、看视频材料等形式展现历史;以角色扮演、新闻报道和新闻述评等形式深入历史情境中去体验与体会历史,加深对历史的领悟和理解;以对历史的感悟和反思深化对历史的认识,增强对现实社会的理性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实事求是我党纠正错误、开拓创新的根本思想路线,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培养不迷信权威,“不因人取言,不因人废言”的理性态度和健康情感;

从“伟大的历史转折”中认识党的伟大,培养爱党情怀;通过正确评价毛泽东的是非功过和历史地位,培养冷静客观、一分为二地看到伟大历史人物的理性心态。

●教学重点

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及伟大历史意义。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去理解其决策,从决策中去体会和分析伟大的历史意义;把内容和意义结合起来,以新闻报道和新闻述评的形式加深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理解。从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增强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认识。

●教学难点

难点:关于真理标准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

两个“凡是”和真理的关系,真理和检验真理标准的关系,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学中,通过剖析两个“凡是”的错误,最后让学生认识到:真理是多种的,但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唯一的,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教学方法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感悟升华。

教学方式:“学习与展现历史、体会与体验历史、感悟与反思历史”的“三段式”教学模式。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课前导学

(1)查找“转折”和“拨乱反正”词语意思,扎实而准确地掌握知识。

(2)搜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出台背景和过程。

(3)准备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辩论。

(4)组成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思想、政治和组织方面的新闻报道和新闻述评小组。

●教学渗透点

(1)真理标准这讨论的重要意义在于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策是党和共和国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

(3)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党,敢于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开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4)伟人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所体现出来的领袖品质和风范。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教学资料

(1)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八年级下册)。

(2)书籍《中国古代史常识》(中国青年出版社)。

(3)从相关网站下载的与本课相关的音乐、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效果

教学引导

展现问题:请用简练的语言谈谈你对“转折”的理解是什么?

大家对转折的认识基本是正确的,无论在个人经历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转折,今天就让我们把视角定格在“转折”上,共同去探究共和国发展历史上“伟大的历史转折”。

(出示本课标题)

示例:

1.承上启下

2.与以往相比差异很大

3.前后不同

4.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改变原来的方向或形势等。

展现问题:

从学生的畅所欲言开始,激活与引领思维。

(问题切入巧妙与恰当)

伟大的历史转折体现在哪里呢?历史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转折,前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一起领略其变化。

(1) 语言叙述“__”带来的危害;

(2) 歌曲赞颂万象更新。

“____”的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左”倾错误持续时间最长、危害最严重的十年,政治上党的组织和国家政权遭到极大削弱,大批干部惨遭迫害,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经济上国民经济损失近5000亿元。教育教学无法正常进行;历史文化遗产遭到巨大破坏;思想上极端个人主义、宗派主义等严重泛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遭严重毁弃。

播放mtv《春天的故事》

这样前后巨大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呢?转折之前是徘徊。

体会转折:

倾听与欣赏中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体会转折

以转折前后出现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史实增加感性认识。体会转折的具体内容。

以歌曲渲染转折后的巨大变化

探索新知

徘徊

粉碎“__”后,人们强烈要求对“____”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纠正“____”的错误。然而,当时的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却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看幻灯片“两个凡是”),实质上还是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使全国的工作出现了徘徊的局面,这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这实质上是“左”倾错误继续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如何给予有利的回击呢,可谓是“绝处逢生”,大家听这样一个故事。

这是一篇现实性和针对性极强的理论文章,实际上批评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这篇文章的发表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场讨论受到华国锋等的压制,但由于邓小平等多数中央领导人的积极领导和支持,讨论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展开。这场讨论,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思想的束缚,首先在思想上和理论上让人们“耳目一新”。

(1)讲述故事:1978年,有人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提出什么是真理?不是毛泽东的话都是真理,那要靠实践来检验。一切真理来源于实践。由于观点尖锐,不敢发表。但是因为良知和责任,他毅然把文章发到《光明日报》,编辑一看,非同小可,连夜把文稿送交中宣部部长胡乔木的手中,胡乔木看完后,把桌子一拍,说:“把这个作者叫到北京!我要亲自和他谈!”当作者来到北京,胡乔木握住他的手,好半天才说了这么一句:“我们这时候太需要这样一篇文章了!”然后商量组织一个编委会,一字字修改,最后以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头版头条发表,题目也改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从此开始了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

以讲故事的形式切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这一内容也非常重要,给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刻。

大家知道毛泽东是伟大的,他为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毛泽东思想是正确的,它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结晶。但是,毛泽东所做出的决策是否都正确呢?当时的人们是怎样认识的呢?请同学们看粉碎“__”后的一场大讨论。并请大家思考下列问题:

(1) 这场辩论的目的及性质是什么?带来了什么样的结果?其历史意义何在?

(2) 为什么说这场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3) 邓小平如何评价这场辩论?

这场讨论的目的是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性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我们来看为什么是思想解放运动,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是如何体现“举重若轻”的施政风格的。

这场讨论实际上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结果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彻底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思想辩论课本剧。

(人物:甲方 乙方 旁白 伟人)

甲方1:“两个凡是”是维护毛主席论断的权威性,维护毛泽东思想,有什么错处呢?纵然有错,也只是说得太绝对了些,过头了些,有必要从根本上全盘否定么?

乙方1:既然“两个凡是”打着维护毛泽东思想的旗号,就应该是“完整准确的毛泽东思想做指导”,这个“完整准确”是指用毛泽东思想的内在精神实质来统摄毛泽东思想的整个理论体系。而不是指毛主席的“每句话都对”,“绝对正确”,更不是说毛主席的每个具体论断或决策都是绝对不能动。“两个凡是”恰恰在这一点上背离了毛泽东思想的精神实质。

甲方2:毛泽东思想不是用毛泽东的话组成的吗?你们所说的毛泽东思想的精神实质是什么呢?

乙方2:毛泽东思想的内在精神实质是实事求是,是用实践检验真理。抓住了“实践”这个“最高权威”、“唯一标准”,就没有必要在当时人们的思想理论极其僵化的情况下,去逐一就“__”中毛主席的诸多论断或决策进行无休止的争辩,只需要用“实践”一把尺子来衡量。“两个凡是”错误的要害在于利用人们热爱领袖的淳朴感情,借毛泽东思想的权威性,来树立自己(指华国锋)作为毛主席“忠实可靠”接班人的“合法”地位,搞新的个人崇拜,并借此维持“____”后期的“既定方针”。

甲方3:开玩笑,你们所说的实践是什么?

乙方3:“实践”就是经过十年“____”已证明“左”的错误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即使毛泽东在特定情况下有关的论断或决策,只要被证明是错的,也应该纠正,这才符合“完整准确的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精神。

旁白:邓小平在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确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中起到决定的作用。他明确指出毛泽东思想内在的精神实质。

邓小平:毛泽东思想的内在精神实质是实事求是,是用实践检验真理,抓住了“实践”这个“最高权威”、“惟一标准”,就没有必要在当时人们的思想理论极其僵化的情况下,去就“__”中毛主席的诸多论断或决策去进行无休止的争辩,只需被实践证明是错的,就应该纠正,这才符合“完整准确的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精神。

看大屏幕:“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议,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

伟大的历史转折优质课教案5

教学设计思路

学生课前分组通过访问长辈们,收集农业合作化时期人民的生活方式及生活 水平;和改革开放以来长辈们对亲历生活转变的口述资料,整理口述资料,使学生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懂得珍惜。设置问题导入新课和本节课主要内容,引起学生注意,通过讲述故事和视频充实课堂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了解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内容,意义);培养学生收集 和整理口述史料的能力,分析史料的能力。培养学生识图、填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通过了解邓小平的事迹,总结学习他身上的优秀的品质;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

经济特区和经济开放区

教学难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地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方法

口述史料证明法

学生讨论分析方法

教学媒体

幻灯片

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的新闻报道使用频率最高的字眼之一,人们为什么要将十一届三中全会 称为伟大的历史转折呢?这次会议后,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哪些巨大的变化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5课内容。

第15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板书)

【讲授新课】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板书)

(一)邓小平(板书)

播放《春天的故事》歌曲,教师提问:这首歌是在歌颂谁呢?歌颂这位伟人的什么功绩呢?(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介绍邓小平“三起三落”的经历,请学生回答:我们应该怎样学习邓小平优秀的品质?

(二)十一届 三中全会的背景(板书)

播放视频《事实求是》,教师简略介绍“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出示____所带来的危害。

领域 危害性

政治 党的组织和国家政权遭到极大削弱,大批干部惨遭迫害,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

经济 国民经济损失近5000亿元。

教育 教学无法正常进行。

文化 历史文化遗产遭到巨大破坏。

思想 极端个人主义、宗派主义等严重泛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遭严重毁弃。

让学生形成以下认识:“____”结束后,全国人民要求“____”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____”的错误,但当时中央主要领导同志的“二个凡是”的方针的提出引起了全国人民 的不满,于是在思想理论界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板书)

指导学生阅读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回答说一说,教师进行补充。

(过渡)十一届三中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重新确立了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路线,平反了一批冤假错案,全党和全国人民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开始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这次会 议之后我们的国家发生来了哪些巨大变化呢?

二、农村的改革之路(板书)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板书)

播放视频《苏醒的大地》和《春天的故事》,指导学生阅读课本102页小字内容和“小资料”,学生讨论回答“说一说”,和以下几个问题:

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归谁所有,是国家还是农民?

2.农民是否能够自主决定如何使用土地?

3.农民的积极性是否得到提高?

各组派学生代表讲述整理好的口述资料,教师总结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的一步步变化,引导学生得出珍 惜现在幸福生活的结论。

(过渡)如果说对内改革是立国之本,那么对外开放就是强国之路,对外开放是时代的潮流,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外开放 也开始起步了。

三、对外开放(板书)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对外开放的决策后,人们开始解放思想,把眼光投向世界,创办经济特区为实行对外开放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显示地图,阅读 课本内容找 出:

(一)四个经济特区1980年(板书)

(二)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板书)

(三)经济开放区1985年(板书)

(四)上海浦东新区1990年(板书)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小资料”明确区分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经济开放区的概念,导出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板书回忆课堂所学内容,学生共同回答;或者如有时间学生做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光辉的标志,它表明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 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在伟大的中国共产 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一定会蒸蒸日上,日益繁荣昌盛。

板书设计

第15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邓小平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

二、农村的改革之路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三、对外开放

(一)四个经济特区1980年

(二)沿海开 放城市 1984年

(三)经济开放区1985年

(四)上海浦东新区1990年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

伟大的历史转折

伟大的历史转折

伟大的历史转折

伟大的历史转折

伟大的历史转折

伟大的历史转折

伟大的历史转折优质课教案
《伟大的历史转折优质课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