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罗斯福新政教案(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4-29 21:06:04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罗斯福新政教案.

人民版高一年级《罗斯福新政》内容的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1、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原则,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罗斯福这一伟人的学习,突出对人物精神的解读,引导学生感受和学习改革家直面困难、坚忍机智、奋斗不息的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3、新政的学习使学生树立与时俱进的改革观念,感悟到改革是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方式。

[教材分析]

1、本节课是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第二节内容,它在本专题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又是本单元的核心部分,也是《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的重要内容。同时,新政的措施也有现实意义,对于现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借鉴作用。

2、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历史上也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教材设计了三个子目,分别介绍了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新政的内容为新政的作用作了必要的知识储备,而分析论证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影响是基于基础知识之上的意义建构。两者体现了“史论结合,史从证出”的历史思维方式和历史学习方略。

[学情分析]

1、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社会观察、分析能力,他们思维活跃、自学能力较强,归纳、演绎、思辨、交流、表达能力有很大进步,又敢于表现,乐于展示,这些都是有利于本课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2、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对有限,原有的历史基础相对薄弱,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并不深刻,为此高一教学过程中,首要任务是注重历史学习的主动性,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力争在能力上有所突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查阅并整理资料;通过角色扮演设置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培养学生辩证的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济危机中的美国需要改革;钦佩罗斯福不怕困难,推行改革的勇气;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发展和以后资本主义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作用 教学难点:对新政的评价 [课前准备] 收集好相关资料,完成媒体课件;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做好预习工作(请同学在自学课文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网络或相关书籍了解罗斯福,并整理图片和文字材料,写出对罗斯福的简要说明文字) [设计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多媒体显示)在大家心目中美国是什么样的? 生:强大的,发达的

师:在美国历史上有一段特殊时期,产生了一段特殊的文化,请大家看图片,(展示胡佛屋、胡佛车)为什么会以总统的名字命名呢?

生3:胡佛反危机失败

师:同学说得都很好。民众面对这场危机希望有一个强有力政府出现,民众的期望能否实现,新的政府面对这场危机会采取什么措施,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来学习这节新课。

(二)讲授新课

展示罗斯福生平,重现竞选时的精彩片段。

问:罗斯福临危受命,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改革具体有哪些方面。

问:请同学们看材料一回答,新政首先是从哪个领域开始的,取得了什么作用? 过渡:金融业是首选,那么多工业的改革就是这次改革的核心,请同学们阅读材料 问:材料中的措施与之前的经济措施有什么不同,取得了什么作用。

过渡:在这场危机中受损最严重的就是农业,在农业方面具体采取了什么措施,请大家看材料 〔问题探究〕:有人对罗斯福的农业政策提出质疑,认为非常不合理,同学们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前后桌讨论2分钟。

过渡:在工业,农业上的改革使经济得到迅速的恢复,但仍有3000万失业人员,面对这个问题如何解决,请大家看材料。

〔问题探究〕:有人认为直接救济比兴办公共工程更直接,更省钱,如果你是罗斯福的智囊团,你如何劝说罗斯福采取你的措施。

过渡:通过罗斯福的调整,美国基本上结束了无政府的状态,但有人提出的质疑认为罗斯福是像马克思主义学习,走的是社会主义路线,我们来看看罗斯福自己怎么说,反映出其新政的实质是什么?

在维护资本主义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

过渡:新政对美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什么影响,通过视屏一起来了解一下。 〔问题探究〕:图片中的老人分别挽救了什么制度,采取的是什么方式。 课堂小结:

背景1929年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项目金融方面主要措施整顿财政金融体系,克服金融危机加强工业计划指导,防止盲目竞争调整农业政策,稳定农产品价格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 保护劳工权利罗斯福新政内容工业方面农业方面社会福利方面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对美国度过经济危机起到很大作用影响缓解了美国社会矛盾,遏止了法西斯势力.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资本主义国家产生深远影响

板书设计:

罗 斯 福

新 政 背景: 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导致经济危机加深

整顿银行与金融业 内容:

调整农业政策 复兴工业

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

实质: 在维护资本主义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 作用、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 意义:

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影响深远

推荐第2篇:罗斯福新政教案

篇1:人民版《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篇2:罗斯福新政教案 罗斯福新政

院系:文理历史100班 主讲人:曹扶阳 联系方式:618816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内容、效果以及影响。

2、增强学生了解历史的兴趣,提高掌握、理解、分析、反思历史的能力。

3、提高从历史中探求未来发展航程的能力。“以史为镜”。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简单的对话,导入罗斯福新政的经济背景和社会背景,从而切入主题———罗斯福新政。

2、通过提问,逐步讲解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3、通过讨论的方式,谈谈罗斯福新政的效果和影响。

4、简单的回顾总结,回答课前思考题,留下课后讨论题,完成教学目标。

三、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罗斯福新政,让我们了解国家干预经济建设并不是社会主义所特有,也让我们明白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没有社会性质的区别,只是经济建设的手段,并且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经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教学内容】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内容、以及效果和影响 【教学重难点】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以及影响 【教学方法】

1、通过简单的对话,导入讲课主题,并留下思考题。

2、通过板书演练。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提问、设疑等互动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勤于思考的习惯。

4、回答课前思考题,结束教学,并留下课后作业。【教案布局】 首先:指出本节课的课题;

其次:列出提纲,并标明重难点; 再次:分别予以讲解; 最后:总结 【教学媒体与工具】 “人教版”高二上册教材 【课时安排】 20分钟

篇3: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人民版 专题六第二节 罗斯福新政 教学设计 吴桥中学 祁秋莲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第二节内容,不仅是本专题的重点,可以说是本册书的重点,不管从考试或从其在历史上的影响来看,这一课都至关重要,它在本专题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的恢复起到重大作用,也解释了为什么美国没有在二战中走上法西斯侵略的道路,为美国在二战中所发挥的历史作用做了铺垫。同时新政的措施也有现实意义,对于现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借鉴作用。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历史上也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教材设计了三个子目,分别介绍了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新政的内容为新政的作用作了必要的知识储备,而分析论证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影响是基于基础知识之上的意义建构。两者体现了“史论结合,史从证出”的历史思维方式和历史学习方略。 【学情分析】

通过半个多学期的学习,高一学生已经基本上适应了高中历史学习的习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但对于文科生来说基础较差,基础的知识可以通过预习,结合学案提纲解决,;而对于重点和难点的分析,教师通过多媒体补充材料,让学生感受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作用。 高一的学生思维方式正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已经初步具有了用抽象符号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但历史教学不能过度强调逻辑分析,还要注重历史学习的生动性,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学思路】

本节第一目内容讲述实干家罗斯福,教材内容比较散,通过此目学习把握住新政的含义,并学习罗斯福身上可贵的品质;第二目是新政的内容和作用,让学生明确罗斯福通过调节生产与消费的矛盾,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使美国摆脱危机,通过材料的运用让学生感受到新政是如何起作用的,要充分的利用教材图片与材料,并适当精选一部分课外材料。对于新政的影响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参与性,前面已经详细的分析了新政内容,作为总结,学生可以得出部分结论,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第三目是新政的结果,学生要分清三个阶段,通过图示加深理解。一定要利用好学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课标要求 】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罗斯福当选总统的背景,培养学生“时势造英雄”的唯物史观。通过通过学生分析“新政”革命的措施对促进社会生产力恢复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辨证关系的唯物史观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对“实干家罗斯福”的学习以及对“新政”革命措施、效果的分析,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教师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及时而中肯的评价。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使用辅助教学工具或采用多媒体教学,尽可能地与学生一道在课堂上重现这一阶段的历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罗斯福这一历史伟人的进一步学习,培养学生直面人生、直面社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使学生从身残志坚的罗斯福总统对美国发展做出伟大贡献的经历中吸取精神力量,培养学生力争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人;培养学生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和永不放弃的优秀品质。

【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作用 【难点】对新政的评价 1【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屏幕上展示罗斯福总统的图片] 他是一位杰出的美国总统, 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1933-1945) 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美国总统;

他是继林肯后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他被人们喻为”狮子”和”狐狸” 他就是罗斯福,带领美国人民克服危机,渡过难关。

(二)讲授新课

一、提出问题:联系第一节知识,说一说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给美国造成的危害 (2)胡佛政府反危机政策的失败 (3)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 (4)罗斯福上台————实干家罗斯福(“狮子”和“狐狸”) 结合教材和材料认识罗斯福为什么能够当选,并如何让他的国家和人民摆脱危机?116页材料使学生加深理解, 作出如下总结:恢复信心,战胜恐惧;大胆实验,坚持不懈;重用人才,确保正确。(通过对这一部分学习,让学生学习罗斯福直面人生、直面社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投影问题:“试验”指什么?从而引出罗斯福新政的含义。

二、实施“新政”

带领学生回忆第一节经济危机的表现:金融领域崩溃,工农业生产下降,失业率激增,贫富悬殊严重等等,进而说明罗斯福新政就是从这些方面入手解决问题的。

1、内容

1金融领域: ○

多媒体显示材料:据统计,到1933年初,美国银行倒闭事件已经上升到五千五百家,有九百万储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1933年3月3日,在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前一天,全国已有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闭,整个金融系统瘫痪,信用已经崩溃。人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现。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先从金融领域开始?

1933年3月5日,罗斯福就职后的第二天就下令全国银行一律休假四天,随后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授权总统对银行进行审理,凡有偿付能力的银行才允许开业,同时,由国家拨款30亿美元贷款给大银行,支持其开业,并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存款实行政府保险。问题:政府如何做的?想达到什么目的?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 ;恢复银行信用 2农业: ○

多媒体显示材料一: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 材料二:1933年《农业调整法》:减少耕地,缩小现有的耕地面积,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来补贴农民的经济损失。

让学生理解大危机期间,农民面临农产品生产过剩,价格低的问题,罗斯福运用行政手段调节,减少生产过剩现象。可向学生渗透罗斯福致力于解决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3工业:学生阅读教材○117页第二段思考:政府采取什么措施调整工业?调整了谁与谁之间的矛盾?要达到什

117业第三段,知识链接二和民间资源保护队的工作队伍图片,思考:政府么目的?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劳资矛盾,企业之间的矛盾,达到减少盲目生产和缓和阶级矛盾的目的。 4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阅读教材○

为解决失业采取的相关措施以及目的。在解决失业问题、扩大内需、拉动生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帮助学生认识新政在当时发挥的作用。 5保护劳工权利:根据教材○ 经济发展。

6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

多媒体显示材料:1935的《社会保险法》: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 2 117页第四段的内容,学生能比较直观的感受到这有利于缓和劳资矛盾,进而促进者提供救济。法律规定,凡年满65岁退休的工资劳动者,根据不同的工资水平,每月可得10至85美元的养老金。

提问:材料反映的新政内容是什么?目的何在? 稳定社会,早日摆脱危机 【问题探究】:盲目扩大生产而导致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新政是如何缓解这一矛盾的?这样让学生能够认真分析新政内容,从而巩固对新政的理解。 (从生产与消费两方面思考) a 从减少生产看,减少农产品产量,限制工业生产规模。

b从扩大消费(市场)看,规定最低工资可以保持一定的消费能力,规定最高工时可以增加就业机会;给农民提供补贴,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推行“以工代赈”,可以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

2、特点:

从内容可以看出运用立法、建立相应的行政机构手段应对危机,从而得出国家干预经济的特点,可让学生分组讨论,得出新政“新”在: ① 新的政策:新的理论和政策

② 新的模式: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

③ 新的起点:成为资本主义继续向前发展的新起点

3、实质:多媒体显示材料: 罗斯福是在“向富人敲竹杠”,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部分美国资本家 新政“一视同仁地既为资本家造福也为产业工人造福”。——美共负责人白老德 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新政是资产阶级为应付危机作出的政策调整,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本质,即在维护资本主义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通过此部分的学习,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再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什么是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品分配。联系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学会对比类似事件。

4、评价 争鸣:对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罗斯福新政,史学界的观点却是截然不同:有的完全肯定;有的完全否定;有的认为既不能过分赞誉,也不能过分贬低。 你赞同其中哪一种观点?请按照自己的理解阐述你的理由。

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围绕上述问题进行讨论,教师给予具体引导和帮助。各小组选取一名代表发表本组的讨论意见,最后教师对各组讨论意见进行综合归纳。 多媒体显示积极影响:

a缓和社会矛盾,避免走上法西斯的道路

b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特别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初步建立

c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学生结合教材118页资料卡片和119页阅读与思考的材料,认识到罗斯福新政有一个致命的弱点,这也是罗斯福新政的消极影响,即无法从根本上削除经济危机。

(三)、渡过难关

多媒体显示生产恢复柱图和失业率下降图。 提问:“1933年至1940年美国的生产和失业率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新政的影响在教材中已有非常明确的表述,但是无法让学生感受到新政的影响,图表和图片则让学生从中很直观的感受到新政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又能不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问题探究:新政为什么成功?学生分组讨论 3 新政是“墨索里尼的劳资协会式的国家在美国的翻版” ,“具有很大的法西斯性质”。 -----胡佛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发展客观上要求改变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2)经济基础: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与雄厚的经济实力,使政府有能力干预国家经济。 3)政治传统: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其成功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4)他国经验:借鉴了当时社会主义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 5)理论基础:国家干预经济理论特别是凯恩斯主义 6)群众态度:美国人民的信任与支持 7)个人素质:罗斯福总统个人的因素 【课堂小结】

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罗斯福总统实施新政,使美国经济危机得以缓和并由此开创了一条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先练习基础题,再做提高题。 【教学反思】

此部分内容初中已经接触过,但绝大多数同学对初中阶段通史内容几乎没什么印象,而且高中知识量大,这是记忆的一个难点。教师应根据重点内容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入材料,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多维度,多层面的考虑问题,以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逐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新一轮课程改革决不仅仅是换一套教科书,而是一场教学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是一场涉及到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日常学校管理等全方位的变革。为此本课教学设计从改变传统的“教教材”为“用教材”入手,运用自己的实践知识、根据实际情况,以学生为主体对学习的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力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变成师生交往、学生发展、智慧展现的场所。

【视野拓展】罗斯福的生平:

罗斯福全名: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franklin d.roosevelt )(1882—1945)18岁时考入哈佛大学,攻读政治,历史和新闻专业,又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法律。后来从政,先后任过纽约州参议员和州长。中年时,他因患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polio),双腿瘫痪,只能以轮椅代步。他任美国总统期间,实行新政,维护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领导美国参加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并取得胜利。

投影:我向你们保证,也向我自己保证,美国人民今后一定可以有一种新政„„这并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宣传,这是一种进军的命令。 ----罗斯福竞选演说 【视野拓展】 蓝 鹰 运 动(117页知识链接)

nra代指national recovery administration(国家复兴管理局)we do our part译为:我们都尽我们的一份力量和责任。标志的中间部分是印第安人崇拜的神鸟蓝鹰,其中蓝鹰的右爪抓着齿轮,左爪踩着闪电。“齿轮”象征工业,表明工业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而“闪电”则喻指蓝鹰雷厉风行的作风和无往不胜的威力,同时也暗示了当时“雷电交加”的社会环境,蓝鹰的左翅下的是u.s代指美国,中间部分可以理解为:在蓝鹰的保护下,美国定能重振工业,摆脱危机。正是有了蓝鹰这面旗帜的号召,点燃了美国人民的信心,为美国走出经济危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灾难,眼泪、躲避和转嫁危机都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只有大家团结一致、满怀信心,才能共渡难关。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 4

推荐第3篇:《罗斯福新政》教案

《罗斯福新政》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柯立芝繁荣”、冲击资本主义的大危机、意义深远的新政。

学习本课的目的主要在于使学生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以及罗斯福新政有比较全面而清晰的认识。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不仅仅是资本主义世界在经济上的一次重大危机,也是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场危机,对世界各国,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以及国际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推动了世界整体性发展进程。而罗斯福新政则避免了美国经济的彻底崩溃,不仅保存巩固了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而且开创了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树立了典范。所以本课在世界现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学生对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等世界史内容接触较少,需借助更多的史料帮助学生理解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针对本课中难度较大的问题,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多种形式的历

史资料,帮助学生认识历史现象,客观地去评价历史事件。

学习方法:自主研习、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归纳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特点和影响。

归纳罗斯福新政措施、效果,探究“新政”特点和影响、充分理解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对西方发展的影响。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课内外多种史料获取历史信息、认识历史现象、

分析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罗斯福身残志坚、自强不息和勇于面对危机克服困难的精神。

认识到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重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影响。

罗斯福新政措施和影响

难点:全面客观地认识罗斯福新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播放ccTV公益广告《读书-主持人篇》视频,

【教师活动】阅读可以提升我们的品味和文化素养。同样阅读丰富的史料也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历史现象,解决历史问题。今天我们大家一起以阅读课的方式来学习一下《罗斯福新政》。

大家跟老师一起迅速浏览课本,看一下共包括哪三个子目:

【师生共读】1.“柯立芝繁荣”;2.冲击资本主义的大危机3.意义深远的新政。

【投影展示】学习目标和重难点(略)

二.【新课探究】

(一)自主研习

.自读课本33页小字回答:柯立芝繁荣的背后隐藏着什么矛盾?

2.自读课本33--34页内容归纳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

3.自读课本35--36页内容归纳罗斯福新政涉及的领域、措施、影响。

(二)自学检测、合作探究、教师点拨强调

【教师引导】一战后,国际环境相对稳定,资本主义经济也出现了一度繁荣,历史上称为“柯立芝繁荣”,那么繁荣的背后隐藏着什么矛盾呢?

【投影展示】自学检测一:柯立芝繁荣的背后隐藏着什么矛盾?

【学生回答】略

【教师引导】生产的相对过剩,造成产品大量积压,最终引发了股票狂跌,企业倒闭、一些大股东瞬间变得一无所有【投影展示】资料和漫画

【教师引导】这样1929.10.24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就在美国爆发了,那么这场危机具有哪些特点呢?

【投影展示】自学检测二:归纳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

【学生回答】学生根据材料分析说明

【教师引导】这场爆发于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全球,对世界各国,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下面大家阅读以下史料探究”经济危机的影响”

【投影展示】反映经济危机影响的历史资料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材料从经济、政治、国际关系角度说明“经济危机的影响”

【教师引导】这次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乃至国际关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次经济危机中受害最大的是美国,灾难中的美国此时迎来了第32届总统大选。胡佛和罗斯福成为美国总统的候选人,下面大家共同读他们的竞选主题,

【投影展示】胡佛和罗斯福竞选画面和竞选主题

【学生活动】学生读竞选主题

【教师引导】假如你是美国的民众,你将把宝贵的一票投给谁呢?

【学生活动】投票

【教师引导】下面我们就加一个小插曲,【投影展示罗斯福的生平】据此阐述一下罗斯福最让你敬佩的地方在哪?

【学生自由发言】(略)

【教师引导】下面我们通过材料来了解一下罗斯福执政时遇到了那些棘手的问题?

罗斯福总统又是怎么解决的呢?

【投影展示】危机中美国面临的种种问题和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教师引导】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共同归纳一下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

【教师强调】新政的特点就在”在它抛弃了美国信奉的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通过立法手段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最后使美国成功渡过了危机。

【教师引导】下面我们通过材料来共同了解一下新政后的美国,归纳一下“新政的影响”

【投影展示】新政后美国社会发展的资料

【学生活动】合作探究根据材料从经济、政治、资本主义发展角度归纳新政效果。

【教师引导】新政的效果大家有目共睹,新政不仅挽救了美国,而且使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得以保存,更重要他开创的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在二战后被资本主义国家广泛推广,迎来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时期。就此能否新政“完美无缺”呢?我们又应该如何全面客观地认识‘罗斯福新政’呢?

(三)师生交流园、拓展延伸

【投影展示】

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制度面临到毁灭边缘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

——罗斯福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教师引导】问题1.新政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

如何理解“新政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2.新政能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3.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什么?

【投影展示】全面客观评价罗斯福新政资料

【教师引导】目前我国改革不断深化发展,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从成功的改革案例中用应该吸取哪些经验呢?

三.以史为鉴:改革路上的探索

【投影展示】列宁新经济策:——借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罗斯福新政:——借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教师点拨】启示:开拓国际视野,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不断发展进步,走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教师引导】本节课我们利用大量的可内外资料探究了“罗斯福新政”的重点知识,下面大家根据老师提供的知识结构梳理一下本课内容,以便帮助我们构建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

四.知识梳理、课堂小结

【投影展示】学生根据板书自行梳理知识结构

推荐第4篇:罗斯福新政教案

第二,三张◆◆◆◆◆◆◆◆◆◆◆◆◆◆◆◆◆◆◆◆◆◆◆◆◆◆◆◆◆◆◆◆

同学们,在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同学们对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应该还有一定印象。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美国是受经济危机最严重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 。

师: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 生:三个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大。

那么同学们知道现在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是哪个国家吗?没错,是美国。那么,如果美国经济一直处于危机之中,会有今天的超级大国吗?没错,美国能够成为超级大国,说明它当时一定解决了那次经济危机,那么,美国究竟采取什么政策解决了危机,又是谁领导美国走出危机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罗斯福新政。

第四张◆◆◆◆◆◆◆◆◆◆◆◆◆◆◆◆◆◆◆◆◆◆◆◆◆◆◆◆◆◆◆◆◆◆◆◆ 下面我们学习第一个子目------临危受命。

第五张◆◆◆◆◆◆◆◆◆◆◆◆◆◆◆◆◆◆◆◆◆◆◆◆◆◆◆◆◆◆◆◆◆◆◆◆ 在学习罗斯福新政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罗斯福的生平。 罗斯福是唯一一位担任过四届的美国总统。

██提问:同学们知道美国宪法规定每位总统的任期不能超过几届吗?

回答:非常好,二届。所以说,罗斯福实际担任了四届总统真的是非常特殊的例子。 这张罗斯福坐椅的照片,可能同学们以前也见过,因为罗斯福当选为总统的时候已经残疾了,所以罗斯福坐轮椅的照片更为世人所熟知。其实罗斯福并不是天生残疾,在1921年的时候,罗斯福参与扑灭了一场深林火灾后导致的残疾

██提问:同学们知道美国历史上最受美国人欢迎的三位总统是哪三位吗?

██提问:在前面的课程里我们已经学习过华盛顿和林肯,现在同学们回忆一下,华盛顿与罗斯福的主要历史功绩是什么呢?

师:同学们先说说华盛顿的历史功绩吧。

第六张◆◆◆◆◆◆◆◆◆◆◆◆◆◆◆◆◆◆◆◆◆◆◆◆◆◆◆◆◆◆◆◆◆◆◆◆ 胡佛政府反危机的失败

██师:你们回忆一下前面胡佛政府反危机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生:主要原因是胡佛总统仍然坚持“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等待经济形势的好转 师: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罗斯福总统以实行“新政”为竞选宣言,在1932年的大选中,赢得绝大多数选民的支持,击败胡佛,于1933年3月就任美国总统。

在总统大选中罗斯福获得了2280万张选票,比胡佛多705万张,选举人票为472张,比胡佛多413张。这里的选举人票有点类似于咱们的人大代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查一查美国的总统选举制度大家了解一下就行了。罗斯福所在的民主党同时也赢得了在参众两院的多数席位。可以说罗斯福是以绝对优势赢得总统宝座。投票结果既表示了人民对胡佛政府的抗议,又包含了人民对罗斯福的期望。

第七张◆◆◆◆◆◆◆◆◆◆◆◆◆◆◆◆◆◆◆◆◆◆◆◆◆◆◆◆◆◆◆◆◆◆◆◆ 随着罗斯福的当选,新政也开始在整个美国展开了。

第八张◆◆◆◆◆◆◆◆◆◆◆◆◆◆◆◆◆◆◆◆◆◆◆◆◆◆◆◆◆◆◆◆◆◆◆ ██提问:为什么“新政”从整顿银行业开始了?

罗斯福新政是从解决金融危机开始着手开始的,因为这次经济危机的导火线就是金融危机。 银行又是金融业的重中之重。

经济危机期间,美国银行大量倒闭。我们先来说一下银行倒闭的原因。1929年大危机爆发以后,民众就担心存在银行中的钱不能兑现,就纷纷去银行取款,结果接发生了老百挤兑的风潮,很多中小银行无法立即兑现出这么多现金,只能宣布倒闭。

██你们想一想银行一倒闭了以后,老百姓还能取到钱吗?不能。没错,所以老百姓就更加不信任银行,再没有存钱进去 ,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回答:对,银行大量倒闭的资本主义经济就如同一潭死水,资金无法正常流通。所以,罗斯福就职的第三天,也就是1933年3月6日,就马上宣布全国银行休假一天,开始对银行进行整顿。国会很快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授权总统对银行进行个别审理,让有偿付能力的银行尽快开业,对缺乏偿付能力的银行进行改组。这部法案的制定使银行有了充足的政府资金支持。1933年4月,银行的存款数超过了取款数。

██同学们想一想,存款数超过了取款数,是不是说明老百姓对银行,对政府的信心又回来了?

对,这说明金融危机暂时缓和,这给了美国民众很大的信心,同时,也给了罗斯福和美国政府很大的信心,他们得出结论,只要坚持政府干预经济的做法,就有可能缓和危机。 ██大家听说过金本位制吗?(没有)没关系,其实这种制度实际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就基本被废除了。我们来了解一下为什么美国要放弃金本位制。所谓金本位制是一种黄金直接与货币挂钩的金融制度,也就是说,在实行金本位制时的美国,美元可以随时兑换成黄金,但必须按照固定的比例。

██所谓金本位制是一种黄金直接与货币挂钩的金融制度,也就是说,在实行金本位制时的美国,美元可以随时兑换成黄金,但必须按照固定的比例。所以 ,在金本位制下,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一个国家有多少黄金,就发行多少货币。

那为什么美国要摆脱经济危机,就一定得放弃金本位制呢?

刚才已经讲了,之前美国银行倒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不能立即拿出巨额的美元兑现给取款的老百姓。而政府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银行倒闭,因为银行倒闭得越多,经济情况就越难以好转。这就要求政府就拿出大量现金借给银行,其实这里不止银行,需要政府帮助的还有很多大企业,这就要求政府大量印刷美元,刚才已经讲过,按照金本位制,美元的数量必须与黄金的数量保持平衡。所以美国政府要想大量印刷美元,就只能废除金本位制了。美元短时期大量印刷,就必然导致美元贬值,这又刺激了美国的出口。为什么美元贬值会刺激出口呢?同学们回忆一下,前不久咱们从新闻里是不是经常可以看到美国要求咱们的人民币升值?有人可能会说,人民币升值了不是好事吗?说明咱们手里的钱更值钱了。其实这里的升值只是在国际贸易中的升值,对我们平时的日常开销没有多大影响,但这对一个国家产品的出口影响就很大了。(板书讲解)

放弃金本位制----大量印刷美元----1.援助大银行,大企业 2.造成美元贬值,刺激了出口

提高了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也就是现在世界上鼎鼎大名的美联储,美联储也就是美国的中央银行,国会通过《1933年银行法》,主要内容就是给予美联储更大的权力,政府提高美联储的权力,实际意义就在于加强了国家的宏观调,就强化了罗斯福政府对金融市场的干预。

国会还通过《证券交易法》,使政府对证券发行和交易实行管理。这些都是国家稳定金融业的重要措施。

第九张

罗斯福新政的第二个主要方面是工业,政府加强了对工业的计划指导。1933年6月16日,罗斯福签署了《全国工业复兴法》。我们先读一下这部法律的主要内容。这部法律刚出台的时候,在美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很多资本家纷纷攻击这部法律,甚至有人说罗斯福在走共产主义的道路。(结合幻灯片)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部法律的内容。首先,这部法律规定了生产规模与价格水平。在之前的资本主义国家,包括实行自由放任政策的胡佛时代,资本家想生产多少产品就生产多少,价格也是由他们自己制定。

接着还规定了工资标准,工作日时数以及工作条件,这些规定实际上很大程度的提高了美国工人的待遇。也很好的缓和了阶级矛盾。同学们想一想,罗斯福真的是想走共产主义道路吗??当然不是。你们说这时美国的统治阶级仍然是哪个阶级?没错,仍然是资产阶级。美国的大部分的银行,工厂仍然为资本家所占有。所以说这些措施是为了挽救病入膏肓的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整,他并没有触动资本家的根本利益,而是变相维护资本家的利益,也没有改变工人阶级受剥削的命运,只是受剥削的程度较以往比较轻了。

。打一个比方,如果去年猪肉的价格很贵,那肯定有利可图,那所有人都去建养猪厂,那今年的猪肉肯定会多得吃都吃不完,也不会有人买。这部法律的主要作用就是防止类似这种情况的发生,也就是结束市场上企业盲目无序生产。

到了1935年初,里面囊括的关于“公平竞争”的法规多达750个。这些举措很好的缓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到1935年初,有200万失业者重新就业,也在很大程度上取消了童工和血汗工厂。

第十张◆◆◆◆◆◆◆◆◆◆◆◆◆◆◆◆◆◆◆◆◆◆◆◆◆◆◆◆◆◆◆◆◆◆◆ 罗斯福新政的第三个方面是农业。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颁布《农业调整法》并据此成立农业调整署。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了美国经济危机发生以后,农产品的价格迅速下跌,这里成立的农业调整署的主要功能就是克服生产相对过剩,提高农产品的价格。

而克服生产过多的最直接简单的办法在当时的罗斯福政府看来就是摧毁“多余”的农产品,上节课讲到过,很多资本家为了担心牛奶降价就把牛奶白白倒掉,这里大家觉得政府的行为与资本家的行为是不是很像。对,所以,我们可以看出,罗斯福政府并不打算触动资本主义私有制。正因为如此,它对美国经济复兴的作用是有限的。

第十一张◆◆◆◆◆◆◆◆◆◆◆◆◆◆◆◆◆◆◆◆◆◆◆◆◆◆◆◆◆◆◆◆◆◆◆ 罗斯福新政的第四个方面社会福利。

经济危机带来的大量失业人口必须得到安置与救济,所以新政中贯穿始终的措施之一是救济工作。在颁布《农业调整法》的同一天,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据此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联邦紧急救济署最初是直接向贫困的人们发放紧急救济金。

██提问:那么同学们想一想,这样单纯的发放救济金,是不是仍然没有解决青年人的就业问题?

回答:不错,所以从1934年开始,开始把单纯救济改为“以工代赈”。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让人们有了工作,又使全国的公共基础设施得到很大的

所谓以工代赈,就是政府雇佣18~25岁的失业青年,从事诸如造林、修路等工作。每月工资30美元。

到二战前夕,美国政府藉此修筑了近1000座飞机场、12000多个运动场、800多座校舍与医院,这是是迄今为止美国政府承担执行的最宏大、最成功的救济。

第十二张◆◆◆◆◆◆◆◆◆◆◆◆◆◆◆◆◆◆◆◆◆◆◆◆◆◆◆◆◆◆◆◆◆◆◆ 田纳西水利工程是以工代赈的成果之一。在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之前,田纳西地区农村家庭能够用上电的只有10%,工程修好以后,农村家庭能用上电的达到了90%。

第十三张◆◆◆◆◆◆◆◆◆◆◆◆◆◆◆◆◆◆◆◆◆◆◆◆◆◆◆◆◆◆◆◆◆◆◆ 这是罗斯福新政中政府所制定的部分法律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政府对金融,工业,农业,社会福利方面制定的法律,是不是代表了政府对于经济的干预————也就是国家干预经济。那胡佛政府对待经济危机的态度是什么?(自由放任)所以,我们现在可以归纳出罗斯福新政与胡佛政策最大的不同——一个是。。。一个是。。。

推荐第5篇:《罗斯福新政》教案

《罗斯福新政》教案

一、基本情况分析

㈠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分析

高一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总结、归纳能力,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之下,结合所讲史实,进行探究学习。

㈡对教材的分析

本节内容较抽象,理论性较强,学生不易理解。因此,课堂教学应尽量生动形象,展现故事性,使学生易于理解。

教学重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影响

教学难点:①分析罗斯福新政的“新”

②危机的影响和罗斯福新政的经验和教训

二、教学目标设计

㈠知识目标

⒈帮助学生了解罗斯福新政实行的背景、罗斯福面临的问题、新政的主要内容。

⒉使学生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和影响。

㈡能力目标

⒈学习罗斯福新政推行的背景,培养学生“时势造英雄”的唯物史观。 ⒉引导学生分析“新政”措施对促进生产力恢复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辩证关系的唯物史观分析历史的能力。

㈢过程与方法

依据体验式教学原理,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重新整合教材,创设情景,使学生经历罗斯福上台、困境、推行新政等的过程,直观学习罗斯福新政的各方面内容。

㈣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感受美国历史上唯一的残疾人总统罗斯福辉煌的人生及其开创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对社会所起的巨大作用,可以培养学生:

⒈乐观豁达、不畏困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⒉实事求是、敢于臵疑、勇于创新的良好习惯。

三、组织课堂教学

㈠导入

2008年底,从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开始,一场规模庞大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我们中国经济也深受影响。时至今日,这场危机仍未过去,一些国家仍在危机中挣扎。08年的这场危机与80年前的大萧条有着很多相似之处,那么今天的我们能从80年前那些应对危机的措施中得到哪些经验和启示呢?我们这节课就来看罗斯福新政。

㈡新课

【课件】第18课 罗斯福新政、图片

【过渡】这张图片比较直观地展示出这节课的主题。好,我们先来看一下美国在这场危机袭来时的情况。

【课件】大萧条胡佛自由放任政策失败危机加深

谁来拯救美国?

【过渡】就在危机引起美国矛盾丛生,社会动荡的情况下,时任纽约州州长的罗斯福出来竞选总统。

【课件】罗斯福与胡佛竞选总统情况

【过渡】当时胡佛打出的竞选口号是“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还是他一贯的“自由放任”主张。而罗斯福给选民的承诺则是“如果竞选成功,我保证将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他们哪个对选民更有吸引力呢?当然是罗斯福了。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早已在实践中失败了,美国人民改革的要求十分强烈。在这种情况下,美国选民从一开始就选择了罗斯福。

在全民投票中,支持罗斯福的选举人获得了2280万票,是胡佛的1.4倍。在之后的选举人投票环节,罗斯福更是获得了472票,是胡佛的8倍!这样,罗斯福最终于1932年11月8日,在美国人民的翘首期盼中以绝对优势当选为美国第32任总统,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

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出,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是:

【课件】一.背景

1.1929年空前经济危机爆发

2.胡佛反危机措施失败

3.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

4.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

【过渡】罗斯福虽然当选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的总统,但是我们知道,这个时候,美国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也面临着严重的问题。

【问】同学们想一下,此时的美国都有哪些问题呢?(提问)

【答】略

【课件】二.面临的问题

1.金融危机——股市崩溃,银行倒闭

2.工业危机——企业破产

3.农业危机——农产品价格猛跌

4.就业危机——失业人数激增

5.社会危机——社会动荡不安,法西斯分子趁机兴风作浪

【过渡】我们看到,危机从美国经济的中心,金融业开始,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渐波及到美国的各国角落,波及到全社会。面对这些十分严峻的问题,第一次当上总统的罗斯福先生还很缺乏经验,在这种情况下,他的那些前任能够给他些什么建议呢?我们来看一下

【课件】柯立芝总统和胡佛总统的建议。

【过渡】柯立芝总统说:“举目四望,看不到任何希望。”胡佛总统则说:“我们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我们无能为力了。”这两个总统没有任何办法。胡佛私底下一定会说:“我要是有办法我自己早就用了,哪还轮到你当总统啊!”

罗斯福没有从前任那里得到任何有用的建议,反而觉得经他们一说,形势更加困难了。但是他并没有灰心和放弃。我们看罗斯福他是怎么办的呢?

【课件】罗斯福的决心和办法。

【过渡】罗斯福说:“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他首先表现了自己的面对困难勇气。其实他当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他说“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他能做的就是在坚定的决心和无畏的勇气之下,不断去探索,找出应对危机的措施。

正是在这种勇气和决心的支撑之下,罗斯福分析了美国的实际情况,在不断的尝试中,终于找到了应对危机的办法。

【问】其实我们大家也可以试着站在罗斯福的位臵上想一下,面对这么多的问题,应该怎么办,怎么去解决?(提问)

【答】危机很严重,应对措施刻不容缓。应该有针对性、有的放矢地针对危机的各个方面采取措施,这样才能立竿见影。

【过渡】很好,其实罗斯福也正是这样做的。我们来看他的反危机措施,也就是罗斯福新政。

【课件】三.措施

1.金融危机整顿银行与金融业,恢复银行信用

【过渡】罗斯福就职后的第二天就下令全国银行一律休假四天,随后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同时,由国家拨款30亿美元贷款给大银行,支持其开业,并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存款实行政府保险。

【问】罗斯福应对经济危机为什么首先从整顿金融业开始呢?

【答】经济危机首先是从金融业开始的,银行业破产,资金链断裂,才会导致工、农业破产和失业。而金融业在国家经济中又是处于核心地位,整顿金融,保证储户存款,才能为工、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工、农业才会复兴、发展。

【过渡】不错,打蛇打七寸,可以说。罗斯福首先应对金融危机,正是抓主了反危机的关键。第一部棋就表现出与胡佛的不同。从这一个英明决策,我们其实就已经可以预测到罗斯福新政的的结果了。

【课件】2.工业危机加强工业计划和指导,防止盲目竞争

【过渡】1933年《国家工业复兴法》: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订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

通过将生产的各环节臵于国家监督之下,把工业生产无政府状态纳入到有控、有序的轨道上来,防止了盲目竞争,工业生产开始恢复。

【课件】3.农业危机调整农业,稳定农产品价格

【过渡】1933年《农业调整法》:减少耕地,缩小现有的耕地面积,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来补贴农民的经济损失。

通过这些措施,克服了农业生产过剩,提高了农产品价格,保证了农民利益,农业开始复苏。

【课件】4.就业危机社会救济,以工代赈,社会保障

【过渡】社会救济:是指直接通过发放粮食等方式救济穷困人民。

以工代赈:是指用国家的力量投入资金,进行公共建设。“以工代

赈”不仅增加了就业,部分地解决了失业问题,而且增加了社会购买力,刺激了企业的发展,同时也改善了美国的基础设施,起到了一箭三雕的作用。

社会保障:1935年通过《社会保险法》,规定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

业保险制度,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

通过这些措施,赢得了人们的支持,增加了就业缓,解了阶级矛盾。

【过渡】我们知道除了上面四个,美国当时还有一个危机,就是“社会危机——社会动荡不安,法西斯分子趁机兴风作浪。”这个危机罗斯福是怎么解决的呢?

这个危机其实已经解决了。它是由上面四个危机引起的,所以当上面四个危机解决之后,这个危机也就自然地消弭了。

【过渡】我们在这里把罗斯福新政说的很好,那现实中它的效果到底怎么样呢?有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呢?来看这两个统计。

【课件】四.结果

1.生产恢复柱状图

2.失业率下降柱状图

【过渡】通过上面的两幅图,我们可以说罗斯福新政的表现堪称完美,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使美国逐渐从危机的泥淖中走了出来。

以上我们已经学习了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和它们的效果,那么现在请大家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对比他与以前各种经济思想的不同,思考一下,罗斯福新政,它“新”在哪里?

【课件】探究一:考察一下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分析新政“新”在哪里?

【答】【课件】

1.理论新:新的理论和政策,放弃自由放任传统政策;

2.模式新: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实行了一些有利于平民的措施;

3.起点新:资本主义制度获得新生,继续发展新起点。

【过渡】很好。可以说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它不仅使美国逐渐摆脱了危机,而且同时也让资本主义获得了新生。这样的人、这样的政策在我们今天看来是理应获得高度赞赏的,那当时的人们又是怎么看的呢?

【课件】五.评价

材料1:部分资本家在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

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甚至有人建议美国联邦调查局调查一下罗斯福是不是美国共产党的秘密党员。

【过渡】那罗斯福真的是共产主义者,在美国悄悄地搞颜色革命吗?我们看来他自己是怎么说的。

【课件】材料2: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的制度面临到毁灭边缘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罗斯福

【过渡】第一段,罗斯福已经表露出了他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誉,那他的那些措施怎么解释呢?

【问】大家读一下第二段,看一下罗斯福所说的“严重缺点”、“彻底的革命”、“旧民主秩序”指的是什么呢?

【答】【课件】严重缺点:自由放任政策;

彻底的革命计划:废除资本主义制度;

旧民主秩序: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过渡】从罗斯福同志的自白中,我们其实已经看出了他的新政的实质:

【课件】1.实质:是在坚持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成功调整。

【问】那么罗斯福对资本主义的这种调整带来了那些影响呢?大家可以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当时和后来的国际形势,按照逐渐扩大范围的方式,从对美国-对资本主义-对世界的角度,分析其的影响。

【课件】2.影响

【答】【课件】

(1)对美国: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改善了美国人的生活,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

(2)对资本主义: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影响深远

(3)对世界:避免了美国动荡,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过渡】很好。到这里,罗斯福新政我们就讲完了。我们看到,罗斯福以其坚定的信念、勇猛的决心和英明的领导,带领美国摆脱了危机,开创了资本主义的新时代,同时也成就了他一生不朽的传奇。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个人的一生:

【课件】罗斯福从小到大的图片和解说。

【过渡】在这节课结束之前,我们留一道探究题让大家课下思考:

【课件】探究二:结合大萧条以来的史实,分析一下,我们能够从经济危机的影响和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中得到哪些经验和教训?

【结束】下课。

推荐第6篇:罗斯福新政(教案)

第18课罗斯福新政

东阿一中 郜周杰

一、教学目标

A、知识与能力:

1、识记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2、理解罗斯福新政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重要概念,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3、运用具体史实分析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B、过程与方法:过程讲述、图片直观、分组讨论、问题探究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悟资本自由发展弊病和国家有效参与的力量。

2、体验人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在“自由竞争”和公共权力引导关系上的教训与经验。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三、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法、启发法、讨论法、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复习提问】:经济危机有那些具体表现呢?

(1)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

(2)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

(3)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锐减,很多人濒临破产。

【导入新课】

他是一位身残志坚的美国总统;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1933-1945);他击败胡佛,实施新政,开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他被人们喻为“狮子”和“狐狸;他是继华盛顿、林肯后最受美国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

他是谁?

富兰克林•罗斯福

富兰克林·罗斯福,美国总统、民主党人、美国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反法西斯战争政治活动家。出生于纽约一个百万富翁的家庭。西奥多·罗斯福是其堂兄,其妻是西奥多·罗斯福的侄女。曾就读于哈佛大学,后又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参加律师考试合格后辍学任律师。1910年,当选纽约的参议员。1913年,任海军部助理部长,以卓越的行政管理者著称。战后,主张加入国际联盟。1921年8月,罗斯福全家在加拿大的一个小岛上度假时,发现另一个小岛森林失火,他率领全家上岸参加灭火,过度疲劳后,又跳入冰冷的水中游泳,第二天发现左腿麻痹,全身发烧,不能行动,得了小儿麻痹症。当时不少人认为这是不治之症,能保住性命就不错了,预言他的政治生涯就此结束。然而,罗斯福却没有在命运前屈服,他说:“我就不相信这种娃娃病能整倒一个堂堂男子汉,我要战胜它!”他用双手从一个房间爬到另一个房间,在地板上同两个儿子摔跤。正是凭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顽强不息的意志,他终于借着手杖站起来了,并坐着轮椅又走上了政治舞台。1928年,当选为纽约市市长并连任两届。在1932年4月的一次全国联播节目中,人们听到他热情、洪亮、充满信心的声音,他说:“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订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1932年,他在芝加哥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接受总统候选人提名的演说中保证“我为我们和我自己在这里表示决心,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这就是“新政”一词的由来。1933年3月4日,他发表“真正让我们恐惧的是„恐惧‟本身──那种无缘无故、毫无道理和毫无根据的恐慌”的就职演说。那时,他50岁,宽肩膀、大个子、两腿瘫痪,华发稀疏,嘴边拖着两条长长的皱纹,有着惊人的自信心和记忆力,热心改革,上任第二天,他组织“智囊团”,积极开始推行“新政”。

【讲述内容】

一、临危受命

(一)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引导学生回顾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及给美国造成的危害(1933年初,美国已有半数的银行倒闭,13万家以上的企业破产,完全失业的人数达到了1 300万,经济危机更加严重,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2、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的失败

经济危机来临时,胡佛政府虽也采取了一些反危机的措施,但这些措施并没有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美国经济状况持续恶化,社会危机不断加深。

【复习提问】1:胡佛政府反危机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主要原因是胡佛总统仍然坚持“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等待经济形势的好转。

美国经济状况的持续恶化,全国上下不满情绪和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采取有效的政策,迅速改善经济状况,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

3、美国民众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罗斯福总统以实行“新政”为竞选宣言,他誓言实行新政,并以渊博的学识、独到的政治见解、出众的口才和亲和力以及坚定的信心,赢得选民的信任。在1932年的大选中,赢得绝大多数选民的支持,击败胡佛,于1933年3月就任美国总统。

“胡佛悲观失望,罗斯福生气勃勃;胡佛认为萧条的根源在美国之外,而罗斯福则认为在美国内部;胡佛一味要求谨慎从事,罗斯福则热衷于进行改革实验。……美国人民在11月参加大选投票时,……以横扫一切之势把民主党推上了执政党的地位。”罗斯福获得的普选票超过了57%,并以选举人票472张∶59张的绝对优势而获胜。很明显,“这次投票是对胡佛政府的一次抗议,授予罗斯福一道进行变革的明确的命令。”

——《美国的历程》

【合作探究】1:罗斯福和胡佛的指导思想有何不同呢?

提示:国家干预经济思想(与凯恩斯不谋而合)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罗斯福临危受命

二、实施新政

探究:罗斯福上任后在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指导下,采取了哪些政策呢?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可以用“三R”来概括,即复兴(Recover)、救济(Relief)、改革(Reform)。救济是指救助急需帮助的大批失业者和贫民,复兴是指为失业者提供工作机会,使陷入萧条的经济恢复运转;改革是指采取长远措施改善全国经济状况。

针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具体表现为金融危机、工业危机、农业危机和就业危机,罗斯福上台伊始,便宣布实施“新政”,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挽救危机的几项措施,加强了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及财政等方面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看《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表(多媒体显示),将新政的措施具体分为五个方面加以列叙:

1、整顿银行与金融业

据统计,到1933年初,美国银行倒闭事件已经上升到五千五百家,有九百万储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1933年3月3日,就是新任总统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前一天,全国已有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闭,整个金融系统瘫痪,人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现。

指导学生阅读P85相关内容

(1)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

(2)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3)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

(4)管理证券业。

据统计,到1933年初,美国银行倒闭事件已经上升到五千五百家,有九百万储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1933年3月3日,就是新任总统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前一天,全国已有32个州的银行全

部关闭,整个金融系统瘫痪,人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现。

【合作探究】2:为解决此问题,罗斯福采取了什么措施? 主要目的何在?

提示:措施:休业整顿

目的:恢复银行信用

到1933年4月,存回银行的通货已达10亿美元,这说明罗斯福整顿银行与金融业的措施,很快起到了恢复银行信用的作用,促进了金融体系的正常运作,为工农业生产的恢复提供了前提保证。

2、复兴工业

【合作探究】3:1933年《国家工业复兴法》: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订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

此材料反映出,罗斯福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作用?

提示:措施:加强工业计划指导

作用:防止盲目竞争

指导学生阅读P85相关内容

(1)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

(2)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国家复兴工业的中心法令是国会通过的《全国工业复兴法》,国家工业复兴局发起“蓝鹰运动”(P87),试图把资本主义生产的无序状态纳入有控制的轨道,加强国家对工业的计划与指导。

3、调整农业政策

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

指导学生阅读P85相关内容

(1)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

(2)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3)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

指导学生阅读P85“历史纵横”。

【合作探究】4: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 1933年《农业调整法》:减少耕地,缩小现有的耕地面积,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来补贴农民的经济损失。 探究:根据材料指出,罗斯福采取什么措施?

产生怎样的作用?

提示:措施:调整农业结构

作用:稳定农产品价格,促进农业恢复

农民的现金收入从1932年的40亿美元增加到1935年的近70亿美元。

但到1935年仍有近1000万人失业,新政的根本出发点不打算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本前提,只是在这一阶段把重点放在消除生产相对过剩上,所以采取的多是应付危机的权宜之计,正因为如此,它对美国经济复兴的作用有限。怎么解决庞大的失业问题呢?

4、救济保障以工代赈

指导学生阅读P85相关内容

(1)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

(2)加强社会保障措施,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

(3)推行“以工代赈”,建立专门政府机构,兴办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

在颁布《农业调整法》的同一天,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据此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联邦紧急救济署最初是向老人、残疾人、儿童和失业者发放紧急救济金,到1935年紧急救济署

结束时,共发放了30亿美元的救济金。从1934年开始,开始把单纯救济改为“以工代赈”。它吸收18~25岁的失业青年,从事诸如造林、筑路等工作。每月工资30美元。1935年国会拨款45亿美元,加强诸如立体交叉公路、体育馆、美术馆、医院等公共工程的建设。到二战前夕,联邦政府支出的种种工程费用及数目较小的直接救济费用达180亿美元,美国政府藉此修筑了近1000座飞机场、12000多个运动场、800多座校舍与医院,不仅为工匠、非熟练工人和建筑业创造了就业机会,还给成千上万的失业艺术家提供了形形色色的工作,是迄今为止美国政府承担执行的最宏大、最成功的救济。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对田纳西河的开发,工程开始后,田纳西地区农村用电家庭由10%增加到90%。

【合作探究】5:左图(田纳西)反映了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哪一举措? 探究:产生什么作用? 提示:以工代赈

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缓和矛盾, 稳定社会

“以工代赈”的措施,一方面增加了就业,刺激了消费,另一方面减轻了政府因单纯的救济产生的财政压力。同时给失业者提供从事公共事业的机会,维护了失业者的自力更生精神和自尊心,受到人民的普遍欢迎。

5、进行社会立法

此外,联邦政府还进行了一系列社会立法。如签署《全国工业复兴法》、《全国劳工关系法》,《全国劳工关系法》使工人有权利组织自己的工会;成立了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

【合作探究】6:罗斯福新政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什么启示?

①要大胆吸收资本主义先进文明成果;

②要开拓进取,勇于创新;

③将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有机统一,防患于未然;

强化金融监管力度,实施正确的货币政策,防止金融风险。重视农业,强本固基。健全法律法规,保证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

④要关注弱势群体利益,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以工代赈,启动市场。注重保护和发展民族工业。

⑤注意化解社会矛盾,努力建设和谐社会。

充分利用人才资源,大力促进再就业工程。

过渡:尽管罗斯福新政没有也不可能改变美国的社会性质,但“新政”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三、摆脱危机困境——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罗斯福新政是为摆脱严重的经济危机所采取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政策的总称。它本是应对危机而急速作出的政策调整,初衷只是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内改革弊病,以迅速地摆脱严重的经济危机。但它的实施,却引起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不仅在美国历史上刻下了深刻的烙印,而且对后来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进步性

(1)、直接影响:新政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

新政虽未能完全消除危机,却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工商业和国民经济状况也有显著改善;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农民收入有所提高;对外贸易趋向活跃,失业人数减少,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恢复和改善。到1940年国民收入恢复到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前的水平(《失业率下降》柱状图《美国生产恢复》柱状图)。

从1939年开始,国际局势日益紧张,德意日法西斯势力的向外扩张与战争威胁,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罗斯福便集中全部精力应对战争和国际事务,新政渐告结束,但为二战的胜利准备了物质基础。

这样,在罗斯福总统的领导下,美国人民通过几年的努力,国民收入在1940年恢复到危机爆发前的水平,标志着美国渡过了经济大危机。这也实践了罗斯福在其总统就职演说中所说的 “美

国人民不是束手无策„他们选我出来实现他们的愿望‟ „我怀着崇高的信念接受人民的委托‟”这一诺言。

(2)、间接影响:新政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法西斯势力的发展

经济危机引发了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据记载:到胡佛上任的第四个年头,出现了失业工人示威、农民骚动、退伍军人要求发放补助金的游行。新政为美国广大的普通百姓提供了最低限度的经济安全保障,广大公众的生活处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受到了美国绝大多数人的赞许和欢迎,从而缓和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新政所采取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公众对美国民主制度的信心,由于经济逐渐复兴,人民生活好转,社会矛盾缓和,社会趋于稳定,美国国内一度出现的法西斯组织没有了市场,美国的自由民主制度不仅没有被破坏,且得到了巩固,所以新政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像德、日、意等国那样在危机的影响下走上法西斯道路。正因为如此,有人说“新政挽救了美国的自由民主制度”不是没有道理的。

(3)、深远影响: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罗斯福新政的结果是最终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虽然这与美国传统的“自由放任发展”的思想相违背,但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因为“自由放任发展”已不符合美国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了。经济大危机表明,美国经济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达到了这样一个程度,在生产资料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里而社会化大生产越来越发展的时候,国家需要从总体上对经济进行一定的计划、控制和调节,以保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尽可能避免严重的经济危机的爆发。这是时代的要求和历史的结论。像胡佛总统抱着“自由放任发展”的传统信条不放,显然违背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不能与时俱进,就不可能应对突发性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通过法律的形式,把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固定下来,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深刻的改造。

这种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使美国经济从此进入一种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定义

它是国家政权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它的表现形式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即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国家成为垄断资本家的代理人,是资本主义国家职能增强的反映。它的出现和发展是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

新政是美国经济制度的一次重大调整,对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从此,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2、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以立法的形式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干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节。

设问:新政是在一种什么样的前提下进行的呢?

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

有人说,新政处处体现了维护工人的权利,是要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实现社会主义。 对此,你如何看待新政的实质?说说你的理由。

特点与实质: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以立法的形式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干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节。

在罗斯福看来,资本主义制度不可动摇,而经济制度可以进行改造,改造的办法就是运用政权的力量加以干预。正如罗斯福自己所说的那样:“……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3、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故未能完全消除经济危机

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意味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经济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所以,新政并未能完全消除经济危机。

【合作探究】7: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

(1)新政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

(2)美国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经济,如给予农民大量补贴、兴建公共工程等;

(3)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4)20世纪30年代,国家干预经济和运用财政政策调整经济成为美国经济学界的强大思潮,从而为实行新政提供了理论依据;

(5)借鉴了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

(6)罗斯福的个人因素。

【合作探究】8:罗斯福新政到底“新”在什么地方?

(1)新的理论和政策——凯恩斯主义,罗斯福新政客观上是对凯恩斯主义进行的大规模实践。

(2)新的特点,即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3)新的起点。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迅速推向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正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具体体现。

【本课小结】

罗斯福 邓小平

学习延伸:解题关键:了解新政的内容及实质。

思路引领:建议教师在教学参考“资料注释”部分给学生补充更多的相关内容,引领学生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实质,进而分析其作用。

新政实际上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总的说来,新政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

这种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使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开创了一种新模式:美国开始进入一种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结合的体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实行广泛的干预和调节,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缓和不同阶层的矛盾,从而使社会保持稳定。

推荐第7篇:罗斯福新政教案

教学设计: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旧人教版高二(选修)

《世界近现代史》下册第二章第三节中的第一课时内容

【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理解掌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及其影响,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目的、作用、实质,局限,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教师利用历史图片生动再现当时情景, 探究原因,同时通过有关史料、统计数据的分析,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方式。

2、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教材知识,运用图表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方法研究有关历史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展开互动式讨论,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中肯的评价。

3、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角色扮演,体验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培养其合作探究能力,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辨证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通过对罗斯福应对危机的学习,培养学生以人为本,关注现实(如民生问题等),不怕困难,锐意改革,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4)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学习,对我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有现实意义。

【重难点突破】

重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成因、影响,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作用

难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成因、影响,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评价

【教学课时】1课时,40分钟

【教学工具】自制教学PPT,本节课在多媒体环境下完成

【课堂教学互动设计】

设计问题,导入新课:(设计意图:复习旧课的方法导入,不仅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而且为学生学习新内容作了铺垫。)

教师提问: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初期资本主义世界确立了怎样的国际新秩序?它在当时起了什么样的积极作用?

学生回答: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积极作用:暂时协调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为资本主义经济在20世纪20年代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奠定了基础。

教师提问:

2、一战后哪国掌握了世界的经济霸权?它的哪个城市取代伦敦成为了世界金融中心? 学生回答:美国,纽约

教师提问:

3、20世纪20年代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法、美、日、德)经济发展状况共同特征是什么?

学生回答:经济发展状况共同特征:相对稳定,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教师: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出现了一片 \"繁荣\"局面-人们过着幸福的日子(幻灯片展示图片)可这\"繁荣\"就像啤酒泡沫一样,1929年10月24日,突然美国人充满了痛苦,恐惧,绝望的情绪,并持续了4年之久,幸福的日子不见,美国爆发了到目前为止最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又叫\"大萧条\",它像瘟疫一样又传染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第三节《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

界的经济危机》。让我们穿越时空一起去看看1929~1933年的美国,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大危机?

幻灯片展示图片:

1929年10月24日,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暴跌,人们疯狂抛售股票,股市大崩溃,投资者的财产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一些银行因为炒股而倒闭,没倒闭的银行门前集满前来取款的人,因为大家担心自己存在银行的钱化为乌有,这样又进一步加剧一些银行的倒闭。当时美国有20个银行家自杀。纽约当时流行的儿歌\"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 (注:梅隆当时美国财政部长,胡佛1928~1932年的美国31任总统)据统计,到1933年初,美国银行倒闭事件已经上升到五千五百家,有九百万储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全国已有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闭,整个金融系统瘫痪,人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现。14万家企业倒闭,失业人口1700万人,失业人员因无钱再住分期付款房子里的人们只好流落街头住在自搭帐篷里,当时被称为\"胡佛棚\",失业的人们每天排长队领免费救济食品这叫\"胡佛线\",人们把胡佛叫做\"饥饿总统\",那些没有失业的工人工资也相当低,因为产品卖出去的很少,工人不断罢工要求提高工资和工作条件,而农产品因人们无钱购买,太多了,价格下跌,人们把牛奶倒入密西西比河;玉米,小麦,棉花当燃料,美国示威游行不断,法西斯组织十分活跃。 教师设疑:1929-1933年的大危机对美国造成什么严重危害?

学生,归纳出危机是全面的:金融、工业、农业、失业问题、社会矛盾等

(教师幻灯片展示)这场经济危机出现了恶循循环

师(提问):根据我们刚才看到,这场经济危机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学生答:1929年10月24日,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暴跌

师:这场爆发的原因是什么了?

学生: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直接原因---供给、需求之间的矛盾;

① 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超前消费(汽车,住房,家电,农具都贷款买),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资本家为利润盲目扩大生产,掩盖产品的过剩。② 贫富差距扩大,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 ③ 股票投机过度,全民炒股,甚至贷款炒股,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是这次大危机的导火线

接着德国、英国、日本、法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也出现同样的情况。(幻灯片图片)经济危机让1932年德国法西斯掌握政权,对内恐怖政策,对外扩张,日本为了解决经济危机1931年向中国发动\"九一八\"事变,变中国东北为它的殖民地。

师:根据图表说说这次经济危机的特点?

生:

1、范围特别广(美国--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殖民地、半殖民地、不发达国家)

2、时间特别长(4年)

3、破坏特别大

师:为什么美国经济危机会迅速地波及到其它资本主义国家?

生:原因:美国是世界头号经济大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 完全形成,世界联成一个整体,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大大加强

师: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生:(一) 激化社会危机,社会动荡不安

(1) 政坛丑闻迭出,政府信誉扫地;

(2)阶级矛盾空前尖锐 (人民要求改善生活,示威、游行和罢工不断)

(3)法西斯分子乘机兴风作浪。

(二) 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在国际市场上争夺, \"关税大战\"加深了经济危机和萧条,拖延了复苏, 使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导致德日法西斯主义上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崩溃,加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各国为尽快摆脱困境,加强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民族解放运动持续高涨,国际关系日趋紧张,世界局势危机四伏。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

师: 回忆上期学过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还有哪些?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它们产生的根本原因都是什么? 生:1825年,英国 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一次经济危机,激化了阶级矛盾,工人运动高涨,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从美国蔓延到欧洲,表明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推动了第一国际的建立。它们产生的根本原因都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师:当时美国的总统胡佛(1928~1932)这个曾经正在1928年总统大选中曾经许诺\"让美国人民每天吃一只鸡,让每个家庭都拥有汽车\"的总统,面对这场空前的经济危机,他采取了什么对策呢?

依靠市场自行调节和政府自由放任的政策加深了这场经济危机。

1932年美国总统大选。胡佛想再次连任,与一位患有\"腿部麻痹症\"靠拐仗和轮椅行走的罗斯福(当时纽约市长)进行PK ,胡佛在选举中仍坚持传统的经济政策,他说:\"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罗斯福\"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如果竞选成功,保证将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师: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公民,你会投谁的票?能说明一下你的理由吗?生:略

幻灯片: \"只有恐惧本身才是我们感到恐惧的东西\"----罗斯福的就职演说

\"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的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传,就像真正有敌人入侵时一样。\"

----罗斯福的就职演说

师:广泛的行政权的含义是什么? 生:加强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

探究活动:

师:

1、假如同学们是罗斯福的\"智囊团\"成员,请你们针对美国当时的病症为罗斯福总统出谋划策,开出新政药方。分组讨论,共同探究,并扮演金融会委员,工业发展会委员、农业发展会委员,社会福利会委员,举行群众听证会,回答银行家、企业家,工人,农民,失业人员提出的问题。从金融、工业、农业、失业人员四个方面说明你们提出这些方案的目的和原因。(学生分组自愿扮演)

2.学生讨论后, 教师课件展示表格,

社会症状 新政药方主要措施积极效果(目的)银行纷纷倒闭

整顿金融(开始)

银行休业整顿,加强国家对银行的管理和控制

美元贬值

(联系现实人民币升值,不利我国贸易出口)恢复银行信用

刺激出口工商企业破产

指导工业(核心)

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国家对生产各环节的监督。

保护工人权利,规定最低

工资和最高工时,禁用童工

防止盲目竞争

缓和阶级(劳资)矛盾

农产品价格下跌

调整农业

奖励农民压缩产量稳定产品价格 改善生产环境 失业人数激增

\"以工代赈\"

兴办公共工程,

减少失业人口,

刺激消费和生产, 稳定社会秩序教师用幻灯片展示材料:

材料一: 新政是\"墨索里尼的劳资协会式的国家在美国的翻版\",\"具有很大的法西斯性质\"。 --胡佛

材料二:罗斯福太迁就工人,新政加重了垄断资本的商税骂他们是敲竹杠,是烤百万富翁;《社会保障法》是从《共产党宣言》中抄来的。 --部分美国资本家

材料三:新政\"一视同仁地既为资本家造福也为产业工人造福\" --美共负责人白老德

材料四: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的纠正我们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 -罗斯福

师:你们如何看待罗斯福的新政?

生:根据提问答出:

(1)新政的目的:直接目的:缓和经济危机。根本目的:巩固垄断资产阶级统治

(2)核心思想:利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 ,调整供需矛盾。

(3)特点:在维护资本主义的前提下,运用政权的力量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4)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5)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师:新政的实施会产生什么积极影响(作用)?

生:根据书本知识和教师提供的材料,图片得出:

(1)经济:减轻经济的破坏,促进生产力恢复。兴建的工程与基础设施,为经济腾飞奠定基础;环境和资源的保护为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2)政治:缓和社会矛盾,遏制法西斯势力,挽救了美国资本主义,自由民主制度,巩固统治。

(3)生活: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特别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初步建立。

(4) 深远影响:开创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溶为一体的垄断资本主义)(第二工业革命后形成的私人垄断资本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二战后被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借鉴。

师(强调区别):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相结合是经济手段,看它为什么社会制度服务。邓小平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

课 堂 讨 论

一、罗斯福,一位出身高贵的总统,一位腿部残疾的总统,一位空前绝后的总统(迄今为止美国历

史上惟一连任4届的总统),一位最终成就了伟业的总统,他的成功得益于他的优秀品质。你觉得他的哪些优秀品质支撑起他的成功?或许这正是我们实现梦想所需要的。

生: 身残志坚 爱国为民 乐观自信 改革创新

二、谈谈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对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现实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有哪些重要借鉴和启示?

生:

1、关注民生和社会保障,构建和谐社会。缩小贫富差距,逐步建立福利制度,实行社会救济,建立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如:救助战,城乡医保,低保等)

2、保障劳工的合法权利,以工代赈,扩大就业机会,扩大购买力

3、发挥金融部门的调节作用,引导人们合理投资

4、防止泡沫经济或虚假繁荣, 避免市场经济的盲目性的。充分发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推荐第8篇:罗斯福新政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1)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胡佛反危机的失败,直接为罗斯福上台执政,实行新政,创造了一个历史性的机遇。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罗斯福总统以反对自由放任,主张加强政府对经济干预的竞选宣言,在1932年的大选中,赢得绝大多数选民的支持,击败胡佛,于1933年3月就任美国总统。 (2)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罗斯福上台伊始,便宣布实施“新政”,教材指出:“罗斯福在提出‘新政’这个词的时候,并没有具体的政策计划。但为了复兴危机中的美国经济,他执政后推进了一系列大胆的改革,并根据形势变化和政策执行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加强了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及财政等方面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这样的表述比较实事求是,说明罗斯福开始实施“新政”时虽然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政策计划,但改革的决心已定,而改革又是全方位的,且在改革过程中不断调整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教材首先概括了三个方面,可以用“三R”来概括,即复兴(Recover)、救济(Relief)、改革(Reform)。救济──指救助急需帮助的大批失业者和贫民;复兴──是指为失业者提供工作机会,使陷入萧条的经济恢复运转;改革──是指采取长远措施改善全国总体经济状况。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把握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教材还设计了一张《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表,将新政的措施具体分为四个项目加以列叙:

整顿银行与金融业。主要措施有下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分业经营;建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中央银行)的权力;管制证券业。国家公布的法令有《紧急银行救济法》《联邦证券法》《银行存款保险法》和新的银行法等。罗斯福采取的这些非常措施,对收拾残局、稳定人心起了巨大的作用。公众舆论评价,这个行动犹如“黑沉沉的天空出现的一道闪电”。到1933年4月,存回银行的通货已达10亿美元,这说明罗斯福整顿银行与金融业的措施,很快起到了恢复银行信用的作用,促进了金融体系的正常运作,为工农业生产的恢复提供了前提保证。教学时建议让学生看教材《罗斯福》像和【历史纵横】关于“炉边谈话”的材料,让学生明白,由于大萧条是由疯狂投机活动引起的金融危机而触发的,当时国家整个银行信贷体系陷入瘫痪,罗斯福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必须尽快恢复公众对银行的信任,改革也首先从整顿银行与金融业开始,而罗斯福向公众发出这一重要信息则是通过与公众“拉家常”式的“炉边谈话”,成为后来他向公众阐述政府政策的一种有效的方式。这不能不说是罗斯福的一个创造,在很大程度上赢得了美国公众对新政的支持。

调整农业政策。主要措施有成立农业调查局;减耕;政府为农业提供补贴;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保护土壤。调整农业政策的目的是摆脱农业危机,缓和农民的斗争。国家调整农业生产的中心措施是公布《农业调整法》,通过政府的奖励和津贴,以缩减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从而提高农产品价格和农场主收入。

复兴工业。主要措施有制订了包括工资、工时、禁止童工及保障工会谈判集体合同权利条款的行业公平竞争法规,要求工业各行业遵守;管制公用事业控制股公司;加强对通讯和海、陆、空运输的管制。国家复兴工业的中心法令是1933年6月16日国会通过的《国家工业复兴法》,以蓝鹰为标志,其执行机构是新建的国家复兴署。接受这一法令的企业可以免除根据反托拉斯法而被起诉,其产品则贴上“蓝鹰”标志。公布此法令的目的就是试图依靠国家和垄断组织联合的力量,把资本主义生产的无序状态纳入有控制的轨道,加强国家对工业的计划与指导。教学中建议教师引导学生看教材《蓝鹰标志》图和【历史纵横】关于《国家工业复兴法》的材料。 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主要措施有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工程进展署、公共工程局等机构;发放紧急救济金;推行“以工代赈”;兴办筑路、市政、水利、军用设施及田纳西河流域改造等公共工程;为老年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看教材《国土资源保护队中的青年》图,并适当补充一两则材料加以说明。 (3)罗斯福新政的两个阶段

新政大体分为两个阶段:1933~1935年为第一阶段,此阶段着重调整与复兴经济,以历时一百天(1933年3月9日至6月16日)的美国第73届国会特别会议为其先导,这届国会通过了一系列“反危机”法令,其中包括新政的两大支柱──《国家工业复兴法》和《农业调整法》;1935~1939年为第二阶段,此阶段着重改革,1935~1936年,反对和支持新政的斗争激化,上述两个法令因被美国最高法院先后宣布为违反宪法而被废止,新政转入后期。罗斯福政府相应地通过了一些替代性的法令和其他新法令,继续推行新政,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争前夕,实施救济则贯穿新政的全过程。

从1939年开始,新政渐告结束,主要原因是德意日法西斯势力的向外扩张与战争威胁,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罗斯福便集中全部精力应对战争和国际事务。可以这样说,是战争终止了新政的继续实施。关于新政的两个阶段,建议教师按照教材讲述就可以了,不要补充其他材料。

第二目“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和意义”。罗斯福新政是为摆脱严重的经济危机所采取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政策的总称。它本是解决经济危机的“急就章”,也就是说它是应对危机而急速作出的政策调整,初衷只是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内改革弊病,以迅速地摆脱严重的经济危机。但它的实施,却引起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不仅对美国历史的发展打下了深刻的烙印,而且对后来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可能是罗斯福生前所没有预见到的。 教材对罗斯福新政的作用概括了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新政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新政初期以尽快复兴经济为首要目标,它虽然没有完全消除经济危机,未能实现经济的完全复兴和公众的充分就业,但却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最终减轻了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危害程度,加速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1933年夏和1934年春,美国经济开始小幅度回升,1936年和1937年出现明显的复兴迹象,国民经济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到1940年,美国国民收入已恢复到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前的水平,但失业问题仍然比较严重。这说明,实施多年的新政在恢复国家经济等方面收到了明显的成效,而新政并不能解决经济危机带来的所有问题,改革确实是极其艰难的。

第二,新政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经济危机引发了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据《美国史》记载:到胡佛上任的第四个年头,出现了失业工人示威、农民骚动、退伍军人要求发放补助金的游行。新政为美国广大的普通百姓提供了最低限度的经济安全保障,广大公众的生活处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受到了美国绝大多数人的赞许和欢迎,从而缓和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新政所采取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公众对美国民主制度的信心,由于经济逐渐复兴,人民生活好转,社会矛盾缓和,社会趋于稳定,美国国内一度出现的法西斯组织没有了市场,美国的自由民主制度不仅没有被破坏,且得到了巩固,所以新政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像德、日、意等国那样在危机的影响下走上法西斯道路。正因为如此,有人说“新政挽救了美国的自由民主制度”不是没有道理的。

第三,新政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首先是改变了美国人的政治生活。美国是一个三权分立的国家,三权分立制度实质上是统治阶级内部实行分权、互相监督、彼此牵制、调节内部矛盾的一种的有效的体制和手段,以从根本上维护美国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维护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新政实施期间,美国联邦政府的规模、职能和特别是总统的权力急剧扩大,联邦政府的影响以前所未有的程度渗透到美国的日常生活中。其次是改变了美国人的经济生活。在危机期间初步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使社会弱势群体相当数量的成员首次享有法定的经济保护。建议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中“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开创了美国历史上的许多‘第一次’”的材料,帮助学生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教材着重分析了罗斯福新政的一个更为重要的影响,那就是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这也是本课的一个难点问题。教师可根据教材引导学生从以下几点理解这一问题:

第一,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美国建国以来,一直提倡“自由放任发展”的传统思想,政府深信美国的经济制度是健全的,不主张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罗斯福新政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虽然与美国传统的“自由放任发展”的思想相违背,但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因为“自由放任发展”已不符合美国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了。经济大危机表明,美国经济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达到了这样一个程度,在生产资料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里而社会化大生产越来越发展的时候,国家需

要从总体上对经济进行一定的计划、控制和调节,以保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尽可能避免严重的经济危机的爆发。这是时代的要求和历史的结论。像胡佛总统抱着“自由放任发展”的传统信条不放,显然违背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不能与时俱进,就不可能应对突发性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的高明之处也正在这里。

第二,罗斯福新政的结果是最终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通过法律的形式,把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固定下来,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深刻的改造。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学思之窗】的材料,这段材料说明,罗斯福“拒绝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新政“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目的是“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换句话说,在罗斯福看来,资本主义制度不可动摇,而经济制度可以进行改造,改造的办法就是运用政权的力量加以干预。 事实上,这种干预使美国经济从此进入一种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美国经济制度上的这种变化,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建议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罗斯福新政对促进社会生产力恢复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辩证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国家面对危机,自我调整,干预经济的一个成功案例,这种对国家经济的全面干预,既是区别于以往资本主义统治政策的显著特征,又是罗斯福新政影响中最为深远的一项。教师在讲述或引导学生分析罗斯福新政影响的过程中,就注意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内部调整。同时,还要引导学生阅读【学史之窗】关于中国共产党对罗斯福高度评价的材料,正确认识罗斯福个人的作用,毕竟新政是与罗斯福个人的思想、价值观念、领导能力与人格力量是密不可分的。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罗斯福新政的实施一目的教学。历史发展总是有着内在联系的,没有联系,历史就变成了空穴来风。为了帮助学生学习本目内容,教师应当联系上一课的内容,和学生共同回顾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然后设问:在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下,各国都在寻找摆脱危机的出路,德国和日本通过对外扩张来刺激经济恢复,美国则通过罗斯福新政来恢复国民经济,罗斯福是怎样一个历史人物呢?罗斯福又是如何实施新政的呢?然后进入本目学习。 本目学习可采取问题谈话的方式,围绕以下问题展开教学过程:

(1)胡佛反危机为什么会失败?引导学生认识,胡佛没有找到危机的根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且他解决危机的指导思想也不对,失败是必然的。

(2)罗斯福为什么能够击败胡佛当选为美国总统?学生阅读教材,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简要的回答。

(3)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有哪三个方面?又实施了哪些具体的改革项目?为什么要实施这改革项目?收到了什么成效?教师要整合教材资源和课外资源组织教学。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对新政内容概括的三个方面,由于这三个方面内容很抽象,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和《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表,把三个方面的内容加以具体化,这还不够,教师仍需要指导学生看教材所配置的《罗斯福》《蓝鹰标志》《国土资源保护队的青年》三幅图。通过这样由抽象到具体再到形象的学习过程,将有助于学生把握和理解新政的内容。解决好以上问题,就为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评价罗斯福新政起到了奠定知识基础的作用。 (4)罗斯福新政大体上可以分为哪两个阶段?请学生阅读教材回答。

关于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和意义一目的教学。教师可采用问题讨论的方法组织教学。

首先,教师对本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一重要概念做出要事先做出简要的解释,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影响。之后给学生8~10分钟时间自主阅读教材。

其次,教师提出讨论的问题。讨论的问题可以这样设计:“如果罗斯福不实行新政,当时的美国将会出现什么情况?罗斯福实行新政又会起到什么作用呢?我们应当怎样评价罗斯福新政呢?”

再次,指导学生讨论分析问题的方法。要求学生把握三个基本点:──评价罗斯福新政,一个重要的标准是看它是否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否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美国社会当时面临的主要问题?──评价罗斯福新政,要注意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原理,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着上层建筑的变化,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起着一定的反作用。──评价罗斯福新政,要遵循“史论结合,以史证论”的基本原则,根据基本史实对罗斯福新政做出客观的评价。

第四,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围绕所设计的问题进行讨论。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倾听学生的意见,参与学生的讨论,给予具体的引导和帮助。

第五,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发表本组的讨论意见。

最后,教师对各小组学生讨论的意见,进行综合归纳,并根据教材的观点进行总结性的评价。这是教师引领学生客观评价罗斯福新政的重要一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的具体体现。 2.教学案例

案例二 在介绍罗斯福开始实施新政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幻灯介绍一幅罗斯福“炉边谈话”的图片。

罗斯福认识到让民众理解政府的困难,争取民众对新政支持的重要性。为此,他经常坐着轮椅外出巡视,走遍全国,调查研究,了解下情;他又在白宫经常举行记者招待会,开诚布公,谈笑风生;尤其是罗斯福利用广播,向全国发表著名的“炉边谈话”,用亲切的语言,像拉家常那样向人民介绍国家眼下的困难,解释政府的各项决定。以后凡有大事,罗斯福的声音就走进千家万户,在民众中产生了回荡。

案例三 在学完本课后,教学可作以下的小结:

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和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不可否认的。然而当初罗斯福推行“新政”并不顺利,有不少反对党人、垄断集团、大资本家大肆攻击他,谩骂他浅薄、无能、狡猾、又有独裁野心,甚至最高法院以《国家工业复兴法》和《农业调整法》违宪为由,宣布予以废除,使新政一度陷入困境。而今天谁又能否认他对推动美国整个面貌迅速而激烈的改变所做的贡献比任何人都要大?在美国历史上,他同华盛顿、林肯一样有名,他们是分别代表了三个不同时代的三位杰出的美国总统。古今中外历史上值得肯定的人物,应该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不断与时俱进对历史发展做出贡献,又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人,罗斯福正是这样的人。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请举例说明什么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解题关键:美国建国以来在传统自由放任的思想指导下所构建的经济制度受到了挑战。

思路引领: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内,实行国家干预和管制的新经济政策,对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 答案提示:如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分开经营;成立农业调查局;制订行业公平竞争法规;建立联邦救济署等。 【学思之窗】

当时的国际形势和中美关系如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会给罗斯福这样高的评价? 解题关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战争形势朝着有利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方面发展。 思路引领:对美国历史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产生的重大影响。

答案提示:第二次世界大战朝着有利于世界人民的方向发展,德、日法西斯国家灭亡已指日可待;中美两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加强团结合作共同御敌;罗斯福推行新政,引领美国逐步度过了美国有史以来最罕见的经济危机;罗斯福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领导作用和做出的重大贡献,赢得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高度评价。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1.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解题关键: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 思路引领:罗斯福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行全面的经济改革政策。

答案提示:主要内容包括救济、复兴和改革三个方面。具体项目有:整顿银行与金融业、调整农业政策、复兴工业、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等。

2.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解题关键:罗斯福寻找到克服严重经济危机的新出路。 思路引领:新政对美国历史的直接影响和长远影响。

答案提示:新政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这是最为重要和深远的。 2.课文注释 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是当代影响最大的西方经济学理论。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标志着凯恩斯主义的诞生。在书中,凯恩斯提出了一整套解释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和经济危机产生的理论,面对30年代初整个西方世界大萧条的局面,凯恩斯主张抛弃西方传统经济理论,改用货币调节的手段来维持经济稳定,同时用政府行政干预的方式来影响经济发展,解决失业问题。由于在凯恩斯主义出现之前,西方一直盛行以经济自由主义为特征的古典经济学,凯恩斯的行政干预理论对其无疑是一大冲击,而且由于其切实有效的解决了三十年代的经济难题,因此凯恩斯被称为经济领域里的哥白尼和达尔文、资本主义制度的拯救者和“战后繁荣之父”。

然而,任何一种理论在解决现实经济问题时都不是万能的,凯恩斯主义同样如此。由于凯恩斯主义认为导致失业和生产过剩危机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而有效需求不足则源于私人投资与消费不足,因此它提出的解决危机的钥匙之一就是利用各种方法拉动消费。凯恩斯主义信徒们提出的一个口号是:奢侈是美德,节俭是罪恶。他们认为个人节俭的美德会导致社会的灾难,储蓄和积累导致失业和萧条。凯恩斯正确地看到了资本主义经济生产中生产不断扩大和消费相对缩小这对矛盾,但他开出的治疗经济顽症的处方必然会导致经济危机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新症状,这就是六七十年代“滞胀”出现的根源。因此西方有学者曾玩笑的说,凯恩斯不仅是“战后繁荣之父”,他也是“战后滞胀病之母”。 罗斯福新政的一些长远影响

罗斯福“新政”不仅缓解了当时的危机,而且对美国社会甚至国际社会都产生了一系列深远影响:

首先,由于经济的恢复,美国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美国国家制度的信心,从而遏制了由经济危机造成的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了走上法西斯道路。

其次,作为应对危机的手段,罗斯福一改以往中央政府对经济发展“自由放任”的政策,开始实行国家干预,并且这种干预通过国会以新的立法形式诉诸于美国经济生活,这是前所未有的。罗斯福时期,总统权力达到顶峰,而联邦政府的权威也得到了加强。 再次,罗斯福解救国家经济危机的方法不仅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之经济制度的开端,而且对其他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由此延长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寿命,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最后,“新政”的一些附带措施产生了对今天意义深远的影响。如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的同时是美国连续几年空前严重的风灾、沙尘暴和干旱,在“新政”期间,国会通过了“土地保持和国内拨款法”,政府共派出250万青年参加“民间资源保护队”,还出资购买了大片森林和风景区建立国家公园、野生动物保护区等。再如“新政”促进美国思想活跃和学术文艺的繁荣。在整个“新政”期间,美国政府资助了大批艺术家、作家和戏剧家,使他们一方面能够摆脱经济困难,进行独立创作,另一方面又受政府委托将艺术带到了学校和民间。罗斯福内阁更是知识分子云集的地方,“新政”的方方面面都有他们的参与,“思想库”一词由此而来。

“新政”与凯恩斯主义的关系

史学界对凯恩斯主义与罗斯福新政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传统观点认为罗斯福“新政”是受了凯恩斯主义的启发而提出的,或者说凯恩斯主义是“新政”的理论根源。但八十年代后有学者认为,“新政”出台是在罗斯福上任的1933年,甚至在其担任州长的1930年左右就开始提出并实施了,而标志凯恩斯主义形成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1936年才出版的。虽然凯恩斯在1933年就曾出版《走向繁荣》一书,书中提到把政府的财政政策与解决失业投资效果联系起来考虑的想法,但其国家干预的经济思想在此书中并未成形,因此许多人不承认“新政”是受了凯恩斯主义的影响。无论如何,可以肯定的是,凯恩斯主义是3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的产物,《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就是为了找出危机的根源和应付危机的对策,从这个意义上讲,罗斯福的“新政”和凯恩斯的经济理论都是实事造就,有其产生的客观必然性。 蓝鹰标志

为了推进国家复兴局的工作,国家复兴局负责人约翰逊决定选用鲜明而独特的标志作为复兴局的象征。受那伐鹤印第安人用雷鸟作为部落图腾的启发,蓝鹰最终被选为国家复兴局的象征。任何一个签署了一揽子协议的企业都能获得一个意味着为国效力的蓝鹰标识。一时间,各种广告栏上、旗帜上、杂志封面上、卡通片上等,都印上了蓝鹰图案,国家复兴局的蓝鹰仿佛注定要成为那一时代的不朽象征了。一时间蓝鹰无处不在,全国都在为蓝鹰而游行,“做守法市民,为国效力,只到有蓝鹰标识的地方购物”。

推荐第9篇:罗斯福新政

必修二历史---第18课罗斯福新政

今天我要讲一个人,什么人呢?美国人,罗斯福。美国第32人总统,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残疾人总统,他打破了美国总统不能连任两届以上的惯例,总统任期长达12年。这是这样的一个总统小时候他的父母教育一直反对他从事政治活动,但是阴差阳错她娶了一个总统的侄女,而他的这个妻子就一直鼓励他从事政治活动,那么她就这样跟父母唱反调了,娶了媳妇忘了娘的典型例子,大学毕业后罗斯福考取了律师1910年他当选纽约的参议员,1913年他担任美国政府海军副部长,1921年8月发生了一件事情,使得他得了终生残疾,那天他本来是取去度假,没想到当地发生森林火灾,去参加扑灭森林大火后,回来很疲惫,然后他下水游泳,人在疲劳的时候抵抗力是很差的,回来之后发了高烧连续发高烧,就患上了脊椎灰质炎症,这样一直治了7年身体才好,但是身体好了以后,却落下了终身残疾,从1921年开始罗斯福就坐在轮椅上,但是他的妻子仍然积极鼓励他,1928年他身体好的当年,她成为纽约州州长,1933年那时候他已经50岁了,她贫着自己渊博的知识,独到的政治见解,卒中的口才,亲和的形象和克服危机的鉴定信心,赢得了广大选民的心,最终成为美国第32任总统。在他接下来的执政期间对于现代美国社会的出现可以说功不可没,那他到底做了什么可以有那么高的荣誉,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背景

胡夫反危机失败

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

罗斯福上台之前美国经济怎么样呢?已经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已经有半数银行倒闭,13万以上企业破产,1300万人数失业,当时美国总人口才1.2亿,就有1300万人口失业,而这些人成天围绕着饭店外的垃圾桶干么找食物,到了1933年100多万人无家可归,可以想象这些人没饭吃会怎么样,所以社会极度的动荡不安,而当时总统胡夫对此不管不问,依然采取自由放任政策,使得全国上下对此强烈不满,他们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来改变这一切。1932年罗斯福跟胡夫竞争总统,胡夫老百姓早就看不惯了,罗斯福最终以宣扬新政政策竞选成功。1933年就任美国总统。面对前所未有的重大危机和困境,罗斯福总统利用广播这种特殊的方式向美国人民倾诉美国面临的困难,以及政府将如何帮助人们。每到此时(尤其是周日晚上),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在家里,在炉火边,在收音机旁边,等待聆听总统那充满自信和激情的声音,人们习惯地将它称为“炉边谈话”。炉边谈话不能不说是罗斯福的一个创造,在很大程度上赢得了美国公众对新政的支持。得到人民的支持和信任,度过危机还须强有力的手段和行之有效的办法,罗斯福会以什么办法帮助美国人过上幸福的日子,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罗斯福新证。

二、内容

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方面:到1933年3月全国已有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闭,900多万人都失去了自己的存款,整个金融体系瘫痪,就在罗斯福就职后的第二天,就下令全国银行一律休假四天,政府进行评估,评估完了之后,7万多家银行,有8家被允许恢复营业,同时,国

家的联邦储备委员会,相当于美国的央行,给你拨款30亿美元贷款给这八家银行,支持其开业。恢复银行的信用,促进金融体系的正常运作,为工农业生产恢复提供了前提保证。 工业方面:通过了工业复兴法,要求工业各行行业制定很行业的公平经营章程,对顶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工资标准和工作时数,工作条件,将生产的各个环节至于国家监督之下。好了这样的一部法律要通过必须通过国会,国会议员一看急了,不行不能通过,这算什么事儿啊。这样一来罗斯福急了,以总统令的形式强行执行。我当总统,我要恢复经济你们不能这样不支持我呀,强行通过。

农业方面,当时农产品的价格跌到最低点了,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为了解决农业危机,提高农产品价格,罗斯福只得采取大规模毁灭农产品的办法,当时屠宰了二十多万头大猪,六百多万头小猪全部烧掉,不是卖掉是埋掉,几千万英亩的农田被推倒,一千万吨的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你那会儿要下去洗澡,皮肤准好。洗什么,牛奶浴啊,皮肤能不好吗?换我天天洗,皮肤嫩滑嫩滑的。这些毁掉政府来补贴农民的经济损失。这样减耕调整农产品结构对农民有什么好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农产品过剩,减少了农民闹事的几率。罗斯福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农产品价格回升,农业收入明显增加。

社会福利方面:那么怎么样解决那么多人不上班的问题,你总不能让这1300万人放出来玩吧,怎么办呢?首先政府先救济他们,政府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先把你的温饱问题解决。对老人残疾人儿童等等提供社会保障。然后给这些失业者一份工作,包分配工作,推行以工代振,比如国家要工程,如修公路了,修水库了,建政府大楼了,栽树等等这些活你们这些人去做,反正政府这些工程都要做的,国家发钱给你,你去上班不要在家闲着,也不要围绕垃圾箱了,几恶心啊,去上班,这样做国家也改善了基础设施,工人们也有工作了,工人有了工资就要消费买东西逛街,就刺激了工厂的生产,工厂要生产也就需要工人了,工人又可以上班了。真可谓是一件三雕。

新政期间政府还进行了一系列社会立法,罗斯福签署了《全国劳工关系法》允许工人组织工会与资本家进行谈判,缩短工人的劳动时间,在某种程度上增加工人工资等。因此资本家很不开心说她迁就工人,骂他是敲竹杠,烤百万富翁,他们认为,罗斯福新政是保护工人的,敲诈资本家,具有社会主义色彩。你们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新政是资产阶级为应付危机作出的政策调整,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本质,所以不具有社会主义色彩。

罗斯福搞的这些措施,虽然没有完全清除危机,却使得美国经济走出了低谷。1940年,美国国民收入回到了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假设罗斯福不实行新政,美国将会出现什么情况?

胡夫在位期间,出现了失业工人游行示威,农民骚动,退伍军人要求发放补助金游行,每天每天这样国家还不乱套了,当时美国还有法西斯分子:当时美国最大的法西斯组织叫“德国

人在美协会,那如果危机不解决,美国就是一个法西斯国家。那世界就完蛋了。还好,有了罗斯福新政,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公众对美国民主制度的信心。,人民生活好转,社会矛盾缓和,社会趋于稳定,法西斯在美国也没有了市场,大家生活好了谁会听你法西斯忽悠。说我会给你们幸福的,给你们工作的。那些都狗屁了,因为现在政府都已经给了。只有德国日本意大利经济危机没解决,所以听法西斯忽悠说会有幸福的,打开锅盖有鸡吃。所以在这样的影响下德日意走上了法西斯道路,而美国却避免走上法西斯主义道路。 三影响:

1直接影响: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

2间接影响: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还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在危机形势下走上法西斯道路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除了上述两点外,还有没有深远的影响?

3深远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因为,经济危机表明原来自由放任的政的经济政策已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飞速发展,迫切需要国家从总体上对经济进行一定的计划、控制和调节,以保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生产资料越来越集中少数人手中,出现了垄断组织。所以国家需要从经济上进行一定的计划控制和调节。保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罗斯福总统为了克服经济危机开了许多药方,与以前的胡夫自由放任政策政策相比,他的新到底新在哪里?其实质是什么

4特点和实质

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干预

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局部调整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极其深远,有些措施至今仍使美国经济受益无穷,但是,罗斯福新政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请问,你知道这一弱点是什么吗?

无法从根本上削除经济危机。这也是罗斯福新政的消极影响。如果要消除经济危机,唯有从根本上变革资本主义制度。

推荐第10篇:罗斯福新政

第18课罗斯福新政(人教版必修2)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第二节内容,它在本专题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自由放任”的美国》是《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它对战后的资本主义产生了重大影响。《罗斯福新政》也对美国经济的恢复起到了重大作用。同时新政的措施也有现实意义,对于现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借鉴作用。

【学情分析】

1.高中生有旺胜的求知欲,不再满足于老师的照本宣科的讲解。

2.通过半个多学期的学习,高一学生已经基本上适应了高中历史学习的习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一些基础的知识可以通过预习解决,突出重点和难点的分析。

3.从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特征来看,高一的学生思维方式正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已经初步具有了用抽象符号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但历史教学不能过度强调逻辑分析,还要注重历史学习的生动性,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设置历史的情景,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图片教学法、表格法、比较教学法等培养学生理解罗斯福新政的措施;通过对历史人物罗斯福的评价,培养学生辩证的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罗斯福这一历史伟人的进一步学习,培养学生直面人生、直面社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使学生从身残志坚的罗斯福总统对美国发展做出伟大贡献的经历中吸取精神力量,培养学生力争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人;培养学生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和永不放弃的优秀品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罗斯福的主要内容和作用、实干家罗斯福

教学难点: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设计理念】

1.开展学生活动,发挥主体作用

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课设计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原则,让学生充分“动”起来:设计案例和角色扮演创设情景、激烈讨论提出建议,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过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课堂充满活力。

2.实施情景教学,统合三维目标

本课设计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景,进行情景设问、情景讨论,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学生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迅速、正确地理解和接受知识,并培养其积极进取的精神,较好地落实了三维目标。而三

维目标是相辅相成的、相互渗透的,所以在情景教学过程中,知识的落实、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是交融在一起的,实现了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

3.转变学习方式,增强教学效果

新课程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本课设计通过自学课本、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空间,使学生体验了自主之乐,合作之趣,探究之悦,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建构与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情感体验和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增强了教学效果。

4.运用问题教学,启发学生思维

本课设计按照诱思探究理论要求,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品质。运用问题教学法,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不是教师直接提供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主动去发现、获得,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流程】

第11篇:精品教案——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精品教案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罗斯福新政出台的背景,准备,实施情况; (2)识记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理解其实质、特点;

(3)分析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和意义,认识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4)理解经济危机、国家垄断、以工代赈、财政紧缩等重要概念,运用具体史实分析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和相关史料,导出问题,并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

(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阅读、讨论等方法学习探究问题,认识事物发展趋势;

(3)在谈话、讨论、演示等过程中,进行师生互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思维品质、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习惯以及辨证思维和初步的唯物史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罗斯福这一历史人物的学习,培养学生直面人生、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使学生从罗斯福的经历吸取精神力量,争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人,培养学生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和永不放弃的优秀品质;

(2)认识改革对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辩证地看待历史事件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关心国家民族历史命运,关注社会发展,放眼世界,展望未来的历史情怀。

教学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教学难点:分析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的特点;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教师活动:展示罗斯福的图像和生平资料,引导学生分析,请大家说出自己所收集的关于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一些事迹 学生活动:他是一位杰出的美国总统;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美国总统;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他是继华盛顿和林肯之后最受美国和世界民众欢迎的总统;他领导美国渡过经济大危机;他领导美国和世界人民进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成功;他是二战中三大巨头之一等。

教师引导:罗斯福为什么回赢得美国和世界人民的尊重和认可,他究竟做了些什么,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这位身残志坚,勇于创新的伟大总统。

设计意图:扩展学生视野,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情绪,为下面的授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探索新知

1.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创设情境:教师展示材料,播放幻灯片:美国经济危机中的残破景象,饥饿的人群;危急中胡佛的应对措施及效果;美国的社会危机;罗斯福和胡佛竞选总统时的情景及结果。

学生活动:阅读理解材料,分析思考要点,总结归纳答案,踊跃回答。

设计意图:此内容比较简单,并与上节课内容密切相关,适合学生自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同时还可以补充资料,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从现实中洞察历史信息的能力,又可以对上节内容进行回忆复习。 2.罗斯福新政的准备:

学生活动:自学为主,阅读教材,分析归纳 教师活动:总结要点,点评答案,适当引申

效果检测:引入罗斯福演说和对罗斯福评价的材料,引导:是哪些优秀品质支撑罗斯福走向成功?而这些优秀品质也是我们每一个人走向成功,实现梦想所需要的必备品质。 (意志顽强,身残志坚,乐观进取,大胆创新,坦率果断,团结智慧)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历史课的德育功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鼓励创新思维;培养责任意识、忧患意识。 3.罗斯福新政的目的和实施:

学生阅读教材,得出结论,教师顺便指点如何区别直接目的、根本目的;实施的阶段体现了改革的艰巨性,循序渐进性,而不能急于求成。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4.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教师问题指令:展示关于经济危机的一些图片资料,引导学生回忆经济危机的有关现象和本质,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如果你是美国总统,你将用什么措施来解决经济危机。

学生活动:分析、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活动结果:归纳总结学生观点,积极肯定有道理的观点与看法,导出罗斯福新政相关内容,以表格的形式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分析每一项措施的核心内容和积极影响,并点播学生认识总结其中有哪些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因素和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阅读课本知识,指导学生填写表格,明确新政的内容,并揣摩和领悟可能产生的作用。真正理解其措施的到位和对美国经济可能产生的积极效果。培养学生分析理解和思考认识问题的能力。

师生互动:教师设疑:罗斯福新政在实施过程中是否会一帆风顺,困难会主要来自哪儿?

组织情景剧:选出四名学生,分别扮演罗斯福、垄断资本家、失业工人、共和党国会议员,各自站在自己的利益立场上就新政措施进行辩论,从而加深学生对此问题的理解认识,教师须积极引导,把握方向和节奏。

设计意图: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兴趣,发挥学生主动,培养学生创新,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参与意识,历史主体精神。 5.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引导学生根据内容表格分析得出,学生在对新政内容充分感知的前提下,很容易得出结论:①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②通过立法的形式保障实施。从而理解新政之所以叫“新”的理由。 6.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教师问题指令:有人说,新政处处体现了维护工人的权利,是要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实现社会主义。对此,你如何看待?说说你的理由。(幻灯打出相关材料,并指导阅读教材P118〈资料卡片〉-罗斯福的演讲)

学生活动:分析理解,得出结论

活动结果: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证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原始材料进行主动探究,自觉得出新政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是在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改革。避免了教师空洞的说教,又引用罗斯福的内心独白,较有说服力。

7.罗斯福新政的作用:

教师问题指令:新政的实施会产生什么影响?

师生互动:学生阅读教材“渡过难关”一目,教师展示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重点把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含义及其对美国及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和影响。

设计意图:此设问旨在引导学生充分地进行思维的扩散,并掌握一般的对象分析法,学会从美国和对世界的影响两方面去分析。从而把最后一目“渡过难关”作为它的作用来分析。 8.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

教师问题指令: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罗斯福新政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资本主义本质和局限的认识,分析出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弊端,提高学生对事物的理性理解能力。 9.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原因有哪些: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以开阔学生眼界,拓展其思维空间,形成纵观全局,把握方向,广泛联系的能力。、反思提升:

反思新知: (可取之处)

情景创设的生动性 问题设置的有效性

教学开展的互动性 预设生成的统一性 (疑惑之处)

如何处理传统的教师讲述与学生自主探究的关系? 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如何达到课堂效果的和谐统一? 如何处理教材内容简单但考试要求高的问题?

对于学习能力比较低的学生,如何贯彻实施新课标理念?

巩固新知

1、1933年,罗斯福总统在就职演说中说:“首先让我表明我的坚定信念,那就是我们应该恐惧的唯一东西,就是恐惧本身——这是一种难以名状的、没有理由的和不正当的恐惧,它使我们从退却转向进攻所需要的努力陷于瘫痪。”这表明罗斯福总统( ) A.具有锐意进取的奋斗精神 B.对美国前景没有充分把握 C.基本安于美国的社会现状 D.要对美国进行彻底的改造

解析:B项与材料中的“坚定信念”不符,C项与材料中的“进攻”不符,D项错在“彻底”上。 答案:A 2罗斯福担任总统之前,美国出版的一本书提议政府增加开支,甚至不惜造成财政赤字,以便舒缓经济衰退。罗斯福读后批注:“哪有此等好事——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这表明( ) A.罗斯福始终都是信奉新政理念的政治家 B.罗斯福上台之前美国尚未出现经济衰退 C.罗斯福新政的理念在罗斯福担任总统前已经萌生 D.罗斯福在美国率先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

解析:新政是罗斯福在美国遭受经济危机沉重打击的背景下,为摆脱危机而选择的道路。虽然罗斯福在就任总统前后主张实行新政,但题干材料表明他在任总统之前对国家干预经济不甚认同。由此可排除A、B两项。D项错在“率先”上,率先提出政府干预经济发展主张的是经济学家。 答案:C 3右图所示的曲线反映罗斯福新政前后的( ) A.农产品价格的波动 B.社会失业率的起伏 C.银行倒闭数量的变化 D.公共工程投资额的增减

解析: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农产品价格应该是持续下降,不应是逐步提高。罗斯福上台后,采取了以工代赈的措施,政府出资兴办大型工程,投资额应该是上升而不应是下降;公共工程的兴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失业压力,但在一年之内就迅速解决失业问题显然不符合实际(图中显示1934年数值已远远低于经济危机爆发时1929年的数值)。据此判断本题答案应为C项,罗斯福政府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从而逐步恢复了银行的信用,稳定了金融资本市场。 答案:C 4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鼓励的行为有( ) A.资本家改善工人待遇 B.外国人到美国就业 C.老百姓把钱存在家里 D.农场主扩大生产规模

解析:罗斯福政府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了最高工时、最低工资等保护工人权益、改善工人待遇的条款,故A项的说法正确。当时美国人大量失业,故B项的做法不可能。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社会消费不足,产品大量过剩,故C、D两项的做法也不可能。 答案:A 5罗斯福曾说:“它不仅有助于个人避免在今后被解雇时去依靠救济,而且通过维持购买力还将缓解一下经济困难的冲击。”罗斯福的这一解释主要针对的是( ) A.整顿银行金融体系 B.政府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 D.推行“以工代赈”

解析:由“避免在今后被解雇时去依靠救济”可排除政府救济方面的举措;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 答案:D

课堂小结: 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和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不可否认的。然而当初罗斯福却遇到了种种阻碍和困难,“新政”曾一度陷入困境。“新政”的成功是他锐意进取精神和坚强意志的结果。在美国历史上,他同华盛顿、林肯一样有名,他们是代表了三个不同时代的三位杰出的美国总统。古今中外历史上值得肯定的人物,应该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不断与时俱进对历史发展作出贡献又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人,罗斯福正是这样的人。学习了本课,我们要试图吸取新政的启示以及学习罗斯福身上一些优秀品质,不断完善自己,为我们的社会献出力量。

板书设计

一、临危受命

1933年,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

二、实施新政

1、整顿财政金融

2、调整农业生产

3、实行福利政策

4、调整工业生产

5、健全社会立法

三、摆脱危机困境

1、恢复经济

2、缓和矛盾

第12篇:《罗斯福新政》说课稿

《罗斯福新政》说课稿

三门峡市卢氏一高

宋瑞华

指导教师: 段小田

《罗斯福新政》说课稿

一、理论依据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针,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采用自主学习、问题探究的模式来设计本节教学活动。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和感悟,成为课堂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老师则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以有效促成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二、教材和教学目标分析:

1、教材的地位作用

本课是新课标教材人民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Ⅱ第六专题第2课的内容,主要阐述了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措施和影响。

从单元知识安排看,本课与第1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第3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共同诠释第六专题课题——《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说明了“资本主义经济理论和政策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而不断调整”的特点, 凸显了“市场调节”和“国家干预”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从知识体系看,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自由资本主义、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垄断资本主义之后出现的,既是对上述知识的巩固与综合运用,又为学生学习关于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的相关内容打下基础,是本专题的核心部分,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教材内容来看,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历史也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其创立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对后来资本主义及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所以在我们的历史课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本课教材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本课教材和初中教材相比,从内容上看,两者都包含了新政实施的背景、内容和影响,但初中教材的重点是新政内容,本课教材的重点是新政的影响。从教材的知识看,两者都涉及到一些重要的历史概念和结论,如经济危机、国家干预经济等。但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本课教材比初中教材明显加大了力度。就能力要求看,本课教材突出了评价能力,比初中教材的识记能力要求要高得多。

3、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罗斯福新政出台的背景,准备,实施情况; (2)识记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理解其实质、特点;

(3)分析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和意义,认识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4)理解经济危机、国家垄断、以工代赈、财政紧缩等重要概念,运用具体史实分析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 教师提供有关统计数据,利用影视作品或图片生动再现当时情景,同时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方式。

(2) 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展开互动式讨论,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中肯的评价。

(3) 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角色扮演,体验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培养其合作探究能力,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罗斯福这一历史人物的学习,培养学生直面人生、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使学生从罗斯福的经历吸取精神力量,争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人,培养学生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和永不放弃的优秀品质;

(2)认识改革对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辩证地看待历史事件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关心国家民族历史命运,关注社会发展,放眼世界,展望未来的历史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难点:分析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的特点;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4、对教材的处理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并非唯一的资源。作为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活化并充实教材。本课三个子目从逻辑上看是递进关系。我在处理这课教材时遵循三个指导思想,第一,注意线索清晰,使知识的呈现系统化;第二,结合次贷危机、金融海啸、社会福利等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热点知识讲解内容,便于学生认知和体会;第三,课堂中渗透高考的目标要求,适度深挖教材,分析理论,联系对比,以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

为了让学生整体把握,层层领悟,我将教材重新整合为5个内容,分别为: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特点、实质、影响和评价。

三、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具备一定的概括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且本课内容与07年以来美国的次贷危机和09年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经济危机等学生熟知的知识有关系,学生学起来应该兴趣盎然。

但由于高一还没有文理分科,大多数学生对历史课的重视程度不够,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也有限,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思维方式和辨析能力。因此,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储备,运用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让学生学会挖掘有价值的历史信息。

四、教学教法:

1、教法:体验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灵性等直观的感受、体味、领悟,让学生理解和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学法:

课前:课前学生通过收集材料阅读课文进行自主学习

课上:借助材料和问题情境创设、小组合作与讨论等活动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课后:结合现实问题进行追踪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五、教学环节设计及过程:

(一)导入新课(走进历史 认定目标):

教师活动:联系当前的经济危机,以漫画的方式导入新课:奥巴马总统如何借鉴罗斯福新政的成功经验?联系当前的经济危机,以漫画的方式导入新课同时展示、认定目标。

设计意图:学生对这部分内容不是很熟悉、有距离感,所以以漫画形式导入新课,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与此同时,明确教学目标且初步感受罗斯福新政对当今世界的影响,为后边的教学做出铺垫。

(二)新课内容(合作探究 走过历史): 1.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创设情境:教师展示材料,播放幻灯片:美国经济危机中的残破景象,饥饿的人群;危急中胡佛的应对措施及效果;美国的社会危机;罗斯福和胡佛竞选总统时的情景及结果。

学生活动:阅读理解材料,分析思考要点,总结归纳答案,踊跃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片,品演讲词,让学生进入 历史人物的内心,通过分析概括,了解罗斯福新政背景,感悟罗斯福敢于直面困难、迎接挑战的勇气。充分发挥历史课的德育功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鼓励创新思维;培养责任意识、忧患意识。 2.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师生互动:

教师设疑:面对危机,如果你是罗斯福的助手的话,你会给总统哪些建议? 组织情景剧:选出四名学生,分别扮演罗斯福智囊团中金融委员会成员、工业委员会成员、农业委员会成员、社会福利和就业委员会成员提出自己的建议、对策,从而加深学生对此问题的理解认识,教师须积极

引导,把握方向和节奏。

教师出示《罗斯福新政主要内容》表格,师生共同完成。

设计意图: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兴趣,发挥学生主动,培养学生创新,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参与意识,历史主体精神。 3.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学生在对新政内容充分感知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根据内容表格分析并结合多媒体展示的图片与文字材料分析得出结论:①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②通过立法的形式保障实施。从而理解新政之所以叫“新”的理由。

设计意图:本目知识相对枯燥且较为繁 杂,所以通过“角色扮演”和“列表格”的形式以达到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兴趣,发挥学生主动,培养学生创新,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参与意识,历史主体精神;同时培养学生分析理解和思考认识问题的能力。 4.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教师: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与文字资料,设疑:有人说,新政处处体现了维护工人的权利,是要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实现社会主义。对此,你如何看待?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活动:合作讨论,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原始材料进行主动探究,自觉得出新政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是在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改革。避免了教师空洞的说教,又引用罗斯福的内心独白,较有说服力。

5.罗斯福新政的作用:

教师设疑:新政的实施会产生什么影响?

师生互动:学生阅读教材“渡过难关”一目,教师展示相关几则史料(见课件)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重点把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含义及其对美国及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和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设置和史料研读引导学生充分地进行思维的扩散,并掌握一般的对象分析法,学会从美国和对世界的影响两方面去分析。加深学生对资本主义本质和局限的认识,分析出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弊端,提高学生对事物的理性理解能力。

6.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

教师设疑: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罗斯福新政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资本主义本质和局限的认识,分析出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弊端,提高学生对事物的理性理解能力。

(三) 感悟历史,拓展升华:

1、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原因有哪些: 设计意图:生生讨论结合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以达到开阔学生眼界,拓展其思维空间,形成纵观全局,把握方向,广泛联系的能力之目的。

2、联系2008世界经济危机,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理解,巩固已学知识,强化学生对现实社会问题现象的关注,加强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以达到拓展视野,开阔思路,生成新知识之目的。

①设问:你认为罗斯福新政对当今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有何启示?(可从寻求社会公正和效率权衡发展的角度分析。)

②设问:我国会不会爆发经济危机?会不会受经济危机的冲击和影响?面对这些问题,我国中央政府是如何来解决的?

不会,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会,因为:世界经济一体化;我国已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经济中存在着资本主义经济成分;

放宽信贷,鼓励创业,家电下乡,拓展市场,鼓舞信心,刺激消费,加强国际合作,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等等。

(四)教学效果检测:精选例题 反馈练习,掌握方法,查缺补漏(略)

(五)归纳总结,提炼所学:把本课内容浓缩,再现学习思路和重难点。

六、课后反思 ,评得论失(反思提升):

通过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课堂展示、学生讨论探究及教师总结讲解等形式,使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罗斯福新政实施的有效性。本课设计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选择一些比较生动形象的背景材料组织学生的讨论探究活动,并运用所学的知识来理性的认识,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情感体验,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开放意识。

但设计应进一步体现探究活动的多样性和互动性。

另外,设计的课堂容量较大,时间较为紧张。

第13篇:罗斯福新政试题

修二专题六:2罗斯福新政

一.选择题:

1.下图是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美国股市走势图。对此图理解不正确的是

A.1927—1928年,股市上涨过快加尉金融市场风险 B.1929年,纽约股市崩溃直接导致股市下跌

C.1930—1932年,股市持续下跌主要是因胡佛坚持自由放任政策 D .1932年,股市上涨主要是因罗斯福开始推行新政

2.美国《全国工业复兴法》第202节规定:“制定公用事业的全面计划,其中应包括下列内容:(a)全国公路和公园道路、公共建筑物以及任何公有工具和设备的兴建、维修和改建;„„(d)由政府管理或支配的低价住房及清除贫民窟工程的兴建、重建、改建或修缮;(e)如总统认为合乎需要时,„„建造海军舰只及其所需的航空器;建造飞机„„”制定上述内容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应对高居不下的失业率 C.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

B.改善公共交通的状况 D.适应扩军备战的需要

3.诚信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A.调节工业生产,避免盲目竞争 C.兴办公共工程,扩大经济需求

B.整顿银行,建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4.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为解决这一问题,“新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降低物价

C.以工代赈,规定最低工资标准

B.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 D.调节农业生产

5.罗斯福在实施“新政”时曾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据此理解正确的是

A.评价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穷人具有足够的生存资源 B.罗斯福认为富人更富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C.罗斯福认为富人更富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D.罗斯福认为民生问题是社会进步的重要问题 6.罗斯福在其就职演说中这样说道:“为了防止旧秩序的罪恶重演,我们需要双重的保障:要严格监督一切银行、信贷和投资,以便制止利用他人金钱进行投机的勾当;必须为充足而可靠的通货做好准备。”在之后的新政中罗斯福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成立复兴金融公司 C.建立联邦储备银行

B.实行通货紧缩 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7.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讲到“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的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传,就像真正有敌人人侵时一样。”罗斯福所说的“广泛的行政权”的含义是

A.罗斯福有很强的权力欲,要求国会授予他极大的权力 B.要求国会授予总统宣战的权力

C.纠正自由放任主义政策的弊端,加强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 D.美国国会制约着总统的权力

8.针对经济危机中出现的美国人民排队领救济的现象,罗斯福新政中采取了“社会救济”的内容,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下列选项中对这一政策的说法错误的是

A.促进消费和生产 C.目的在于消除阶级差距

B.减少社会矛盾

D.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

9.罗斯福在1934年6月8日的咨文中说:“根据我国宪法,联邦政府所以建立的目的之一是增进全民之福利,提供福利所依存的这种保障也就是我们的明确职责。”1935年美国“社会保障法”出台。该法的出台,本质上反映了

A.美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C.“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

B.社会救济问题的基本解决 D.国家干预经济的新特点

10.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在“新政”期间,罗斯福“炉边谈话”的内容最有可能的是

A.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 C.解读《全国劳工关系法》

B.阐释福利国家所带来的弊端 D.担忧国家开支大幅上升

11.史学家艾伯特•林德利指出:“罗斯福先生是正当美国旧制度一败涂地之时就任总统的。”这里的“旧制度”是指

A.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制

B.自由资本主义体制 D.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12.读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①胡佛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是导致1932年经济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 ②《社会保险法》的颁布是1933年美国经济回升的重要原因 ③1938年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是罗斯福政府实行财政紧缩政策 ④真正使美国彻底摆脱经济危机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针对20世纪30年代的某一重大事件,有学者作出评论:“无论”被看作者还是破坏者,它都必须被看作那个时代绝对的创新。”下列表述最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对资本主义制度作了全面修正 C.彻底放弃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

B.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D.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14.《全球通史》的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最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挽救了罗斯福和他的新政,„„从而结束了大萧条的噩梦。下列不能作为作者观点依据是

A.战争时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迅速发展 B.战争需求的刺激下,美国开设了大量工厂 C.政府从限制农业转向鼓励增产,农业产量增长 D.战争直接刺激了国民的消费水平

15.伯顿·小福尔索姆在其新作《罗斯福新政的谎言》中,批评罗斯福,“他采取了一系列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但他的大部分举措,对当时的美国甚至以后都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新政“灾难性的影响”不包括

A.增加政府财政负担

C.为后来的经济“滞胀”埋下了隐患

B.金融市场遭到破坏 D.日后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

16.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在国内刺激了物价上涨,对失业和半失业工人是个打击,对农产品价格的提高暂时有所收益,也加强了出口商品竞争力,但也使国际关系日趋紧张。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新政”措施是

A.调整农业结构 C.实行美元贬值

B.加强工业管制 D.实行社会救济

17.2010年美国历史学家伯顿·福尔索姆出版了《罗斯福新政的谎言》一书,从是否符合史实的角度看,最不可能成为支持作者观点的是:罗斯福新政

A.“对企业界精英充满仇恨” B.“对劳资关系置若罔闻” C.“浪费性支出严重”

D.“为获取政治利益而投机”

18.《农业调整法》规定:“对自愿减少耕地的农民给予补贴:对与政府合作的农业给予商品货款,而将其耕地面积减少30%的棉花种植者可用其收成作担保„„”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改革措施其直接目的是

①调整全国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②克服生产的相对过剩 ③提高农产品的价格 ④保障农民的最低生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1939年6月,美国一次盖洛普民意调查,请公众指出罗斯福新政以来的“最大成就”以及“最差表现”,28%的人认为新政的“最大成就”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23%的人认为新政的“最差表现”也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下列对新政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主要指实施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②新政在推行的过程中存在争议 ③争议源于不同阶层自身的利益和认知水平

④新政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使美国彻底摆脱了危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经济史学家罗斯托在其著作《世界经济:历史与展望》中统计:“1936~1938年,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资本主义工业国占76%,其中美国一国就占了32%;社会主义苏联占19%;而广大的亚非拉地区仅占5%.”对上述统计数据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殖民扩张和掠夺导致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 B.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显示出了积极效果 C.罗斯福新政的推行保障了美国的经济发展优势 D.德国的侵略扩张对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造成巨大破坏

21.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说:“你们的战备,远非一种牺牲,而是提高个人消费和生活水平的刺激,这种刺激既不是新政的胜利,也不是新政的失败。”凯恩斯的言论意在证明

A.罗斯福新政推行社会福利政策改善民众生活 B.美国在战争中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C.罗斯福建立军事经济体制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 D.罗斯福新政没有起到彻底缓解经济危机的作用

22.我国提出促进经济增长而采取的十项措施,其中有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罗斯福新政中也提出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的措施。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克服生产的盲目性 C.扩大内需

B.放弃市场机制,实行国家干预政策 D.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23.西汉宣帝五凤四年,“耿寿昌请于边郡皆筑仓,谷贱时增价而籴,贵时减价而籴,名曰 ‘常平仓’”。下列史实与“常平仓”思想一致的是

A.汉武帝的盐铁官营政策 C.苏联农业集体化

B.明清王朝的海禁政策

D.美国罗斯福新政中的《农业调整法》

24.1933年底,一位国会议员在纪念林肯诞辰l24周年的演说中说:“我已经看到一位独裁者正在成长,他已使希特勒、墨索里尼十分嫉妒,私营企业的独立已成为往事,个人自由不过是记忆而已。”这位议员实际上是

A.称赞林肯做出伟大贡献 B.批评罗斯福扩大了政府权力 C.批判希特勒、墨索里尼的独裁统治 D.肯定了罗斯福新政挽救美国经济

25.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来临时,美国一对母子有如下一段对话: “妈妈,为什么不生火?”“因为我们家没有煤了。”“为什么没有煤了呢?”“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钱买。”“爸爸为什么失业了呢?”“因为矿上出产的煤太多了。”为解决“没有煤”与“煤太多”的矛盾,罗斯福采取的针对性措施主要是

A.银行休业整顿 C.推行以工代赈

B.政府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26.罗斯福在1932年4月的一次全国广播讲话中说:“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订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A.放弃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制度 C.注重缓和社会矛盾

B.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形成 D.开始关注对困难民众的救助

27.“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罗斯福提名了5位自己信任的最高法院法官,并被批准。人们称新法院为‘罗斯福法院’。它在解释宪法时既深刻又迅速,它扫除一切关于新的社会与经济立法是否合乎宪法的怀疑。”这个“罗斯福法院”

A.是罗斯福总统违反宪法的产物 C.有利于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B.是罗斯福总统操纵司法权的结果 D.虽违宪,但有利于实施罗斯福新政

28.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签署《农业调整法》,该法出台后,有1000多万亩棉花田被耕掉,另外还屠宰了22万头母猪和600多万头小猪。实行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A.提高美国消费能力以促进市场恢复 B.增强美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C.保障美国农民的权益,以缓和阶级矛盾 D.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稳定农产品的价格

29.右图为1933年美国政府为遵守《全国工业复兴法》的企业或公司颁发的蓝鹰徽章。蓝鹰运动是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之一。对蓝鹰运动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确立了公平竞争的经济秩序 B.起到了扩大工业生产的作用 C.调节了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D.保障了劳工和消费者的权利

30.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结果是

A.国家开支显著上升 C.银行数量不断增多

B.农产品数量明显增加 D.美元逐渐升值

31.罗斯福上台后,颁布了《全国工业复兴法》,该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下列关于该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该法属于国家立法 C.该法有效缓和了社会矛盾

B.该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不涉及其他问题 D.该法建立了公平竞争等方面的规则

二.非选择题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的工业产量

图二苏联(俄)粮食收入走势指致 材料二:我的看法是——至少是美国——自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不管理论如何变化,经济政策从来没有放弃过国家手预;干预的方向虽然有所不同,干预的力量却难分伯仲;干预的方法有所不同。干预的结果却大同小异。

——林昙《美国财政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读后感 材料三:第五条物质愿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2.物质愿望推动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第十七条社会经济管理制度的实质。社会经济制度是一个国家组织民众实现物质愿望„„其挂心是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纲要(建议草案)》 材料四:“一·五”计划时期,经过土地改革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我国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直到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1)材料一中图一反映了什么现象?其与材料二是什么关系?(4分)

(2)在“物质愿望推动社会经济制度改革”方面,美、苏两国在应对图

一、图二面临的经济社会问题时采取的措施有什么差异?(6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中国在新时期为了满足人民的“物质愿望”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相继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中、美、苏三国在应对经济困局时满足民众“物质愿望”的经济举措最主要的相同点是什么? (5分)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2节(c)„„紧急状态业已结束时,本章即告失效,根据本章规定所有各机构亦即不再存在。

第4节(b)如总统发觉任何行业或产业或其分支实行有害的工资削减或价格削减或有其他违反本章政策的活动,„„不得参加„„交易。

第7节(a)(1)雇员应有组织起来和通过自行选出的代表进行集体谈判的权利(3)雇主应遵守总统批准或规定的最高工时、最低工资和其它雇佣条件。

第9节:任何受控股公司支配的管道公司如采取不公平办法或过多收取石油及石油产品的运费而趋向形成垄断时,总统受权制定程序使该管道公司与该控投公司脱离。在州际贸易和国外贸易中运输生产的或提存的石油及其产品而其数量超过任何州的法律„„所许可的生产或提存数量者,总统有权予以禁止。

——摘自美国《全国工业复兴法》(1933年6月16日) 材料二:第6条.土地及其蕴藏,水流,森林,工厂,矿井,矿山,铁路运输,水上及空中运输,银行,交通工具,国营大规模农村企业(国营农场、机器拖拉机站等等),城市与工业地点公用企业及主要住房,概为国家财产,即全民财产。 第11条 苏联之经济生活,受国家所定国民经济计划之决定及指导,以期增进社会财富,一贯提高劳动民众之物质及文化水准,巩固苏联之独立并加强其国防能力。 ——摘自《苏联宪法》 材料三:在现有条件下,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在这个意义上,国家的主动性就是而且应该是无可辩驳的。但是进而想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然毁灭一切人格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德]路德维希·艾哈德(1897-1977) ⑴根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新政时期为实现工业复兴采取的措施。并分析这些举措对美国工业恢复和发展的积极影响。(10分)

⑵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经济模式的内容,并指出这一模式是怎样形成的。(8分)

⑶关于政府在经济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这一问题上,路德维希·艾哈德持怎样的一种态度?联系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他持这种态度的原因。(8分)

34.经济体制只有不断进行调整、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1)材料一中列宁“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的政策是什么?(2分)与“用冲击的办法”相比,这一政策有什么特点?(3分)

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2)材料中 “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在新政中有何体现?(2分)是否如罗斯福所说的“永远的纠正”了“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为什么?(3分)

材料三: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 %,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9%。 (3)材料三反映出我国经济体制有何重大变化?(3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分)

第14篇:罗斯福新政练习题

《罗斯福新政》练习题

一 选择题

1.罗斯福在1933年就职演说中说:“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外敌入侵时一样,把那种大权授予我。”这主要说明(

) A.罗斯福推崇专制主义

B.美国面临着外敌的入侵

C.罗斯福要加强政府的经济职能

D.美国受危机打击特别严重

2.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措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颁布工业复兴法,鼓励自由发展工业 B.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恢复银行信用 C.调整农业政策,稳定农产品价格 D.推行“以工代赈”,稳定社会秩序 3.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 A.大力整顿银行 B.大力调整农业政策 C.推行多项社会保障 D.对工业的调整

4.在罗斯福新政中,既直接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是(

A.恢复银行信用 B.调整农业经济 C.规范企业行为 D.举办公共工程 5.罗斯福新政的下列措施中,具有建立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

A.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失业者的就业机会 B.整顿银行,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

C.奖励农民压缩产量,调整生产结构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6.罗斯福的《全国工业复兴法》被人称为法西斯行径,这番话主要针对哪一法令(

A.剥夺了美国公民的民主权利 B.规定了民主党是美国惟一的合法政党

C.采取政府干预手段,调整工业生产 D.和意大利一样对农业政策进行调整 7.在罗斯福推行的新政内容中,美元贬值成为摆脱经济危机的重要措施。这一措施(

A.稳定了世界经济形势

B.是美国摆脱经济危机的最核心措施

C.推动了美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D.直接提高了美国国内人民的消费能力 8.罗斯福新政中有利于长期性地解决失业造成的问题的主要措施是( ) A.举办公共工程 B.实行《全国工业复兴法》C.建立社会保障体系D.保护劳工权利 9.罗斯福说,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具有深远意义”的法规。实施该法的主要目的是( )

A.实现经济复兴 B.增加就业机会 C.国家干预经济 D.防止盲目竞争

10.美国国会于1933 年6月16日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1935 年5 月27日,最高法院在审理一起案件中宣布《全国工业复兴法》违宪。这一转变不能说明( )

A.美国政治生活中的分权制衡原则 B.最高法院信奉自由放任政策,敌视“新政”立法

C.美国国会有立法权,最高法院有解释宪法的权力

D.《全国工业复兴法 》不适应当时美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11.右图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开始兴建的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它

吸纳众多的失业人口就业。这一工程与罗斯福新政的哪项内容有关?

A.整顿银行与金融业 C.调整农业结构

D.兴办(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 12.对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革命,成千上万的人确认,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罗斯福新政直接有利于防止上述情景出现的有 ①整顿银行、统制货币、改革银行体系 ②保障工人的一些基本权利 ③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 ④实施《社会保障法》 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3.罗斯福新政的“新”主要体现在( )

①国家对经济全面加强干预 ②重视稳定社会秩序和缓和社会矛盾

③政府全力推行国有化政策 ④发端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政策

A.①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罗斯福说:“为了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表明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

A.用提高国家垄断的程度来消除经济危机 B.用发展经济的手段来缓和社会矛盾

C.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政策调整 D.对世界经济旧秩序的一次新改革

15.罗斯福说:“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制度面临到毁灭边缘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这话集中体现了( )

①罗斯福代表了资产阶级利益 ②新政是在维护自由企业制度前提下的改革

③新政使美国彻底摆脱了经济危机 ④新政的出发点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6.罗斯福新政与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计划经济的本质不同在于 ( )

A.国家干预经济的程度不同 B.对生产关系局部调整的力度不同 C.所有制D.对工人的措施不同

形式不同

17.大前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于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产生的。小前提:罗斯福新政将美国私人垄断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结论: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个三段式的推理属于( )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18.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评价,正确的是 ( )

A.罗斯福实行的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政策实质上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B.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矛盾 C.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就不可能减轻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破坏 D.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19.罗斯福推行新政所产生的影响有 ( )

①使美国摆脱了危机,恢复了社会生产力 ②使广大的中下层民众得到一定的好处

③改变了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 ④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二 材料题 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根据本章程批准、制定或颁布的一切公平竞争法规、协议和执照,均需包括以下条件:(1)雇员组织起来进行集体谈判或处于互助或互卫的目的而采取其他协同一致行动时,不应受到雇主及其代理人的干涉、约束和压迫。(2)不得以必须加入任何公司或禁止参加、组织或协助其自选的工人组织,作为雇佣任何雇员的条件。(3)雇主应遵守经总统批准或规定的最高工时、最低工资或其他 雇佣条件。 ——美国《工业复兴法》(1933年6月) 材料二:新政从一开始就受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他们嫌罗斯福太迁就工人。„„在国会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 一抄录的”

——内森•米勒《罗斯福传》

材料三: “每周增加几美元的工资,更好地分 配工作,工作日短一些,就会使我们数百万工资收入低的工人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工农业产品的实际买主。„„大量失业所造成的思想混乱才是我们最沉重的负担,它是对我们社会秩序的最严重的精神威胁。”

——《罗斯福选集》

材料四: 若是罗斯福没有这些纲领,工人们在这个时期一定会采取比当时远为进步的行动。„„差不多可以肯定,他们一定会击破两党制度而建立一个他们自己的政党。

——W•福斯特《美国共产党史》

(1)材料二反映了一部分资本家对待新政是什么态度?结合材料一分析他们采取这一态度的理由。

(2)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罗斯福“迁就工人”的出发点是什么?

(3)结合材料四分析罗斯福“迁就工人”的做法对美国工人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

(4)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罗斯福新政同反对他的资本家之间是否存在根本的利害冲突?他们的分歧是什么?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材料二 1934年1月30日,美国国会通过《黄金储备法》,授权总统在美元原来价值的50%~60%之间的幅度上固定它与黄金的比价。法律通过后,罗斯福宣布美元贬值为原值的59.06%。美元的贬值,使债务人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而国库则由于保有黄金,在美元贬值中获利28亿美元。购买黄金和美元贬值使联邦政府逐步从私人大银行家手中夺得了对国家货币政策的主导权,为美国经济制度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材料三 罗斯福逝世时,中国共产党在《新华日报》上赞扬罗斯福使美国“渡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归纳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并说明其目的。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元贬值的影响。

(3)结合当时中美关系,分析材料三的观点。

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10 CADDB CCCAD 11——19 DDCCD CCDC 二 材料题 20:

(1)反对态度,他们认为政府在工会组织、工时工资标准、雇佣条件方面给了工人太多的权利。

(2)缓和阶级矛盾,扩大国内市场需求。 (3)工人运动受到挫折,没有冲破资产阶级两党制度。

(4)不存在根本厉害冲突,都是从维护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何长远利益出发。策略不同,反对派主张对工人实行公开的暴力压迫,而罗斯福主张采取“民主”的、让步的政策。 21.

(1)措施:强制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国家对农民损失给予补贴,用税收杠杆保证不超过国家规定的农产品生产定额。 目的: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从而缓解危机。

(2)刺激了出口,使美国逐渐摆脱经济危机;减轻了美国人民的债务负担,增加了国库收入;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3)罗斯福新政改善了美国人民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使美国暂时摆脱了经济危机。罗斯福去世时,中美正在合作抗日,两国具有共同的利益,所以中国共产党对罗斯福新政表示赞赏。

第15篇:6.罗斯福新政

6.人民版历史必修第二册专题六

二、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

一、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新政背景:临危受命

工业方面

农业方面

罗斯福新政

突出特点

摆脱危机困境,缓和社会矛盾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垄断新政影响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资本主义世界:迎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2.重点难点

重点: 新政的内容,新政的影响。

难点 :金本位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了解罗斯福上台的背景和原因,掌握新政的具体内容和主要特点,能够分析新政对美国历史和以后资本主义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还应正确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三、教学内容

在上一节内容,我们了解到,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及蔓延,说明“自由放任”政策已经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美国普通人民在危机的打击下,绝望情绪普遍存在。胡佛反危机措施失败,使危机继续蔓延,大多数的美国人期盼出现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直接干预经济,克服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迎来了1932年的总统大选。罗斯福在接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演说词中关键词提到了“新政”,而恰恰是这个“新”字打动了大多数的美国人,使得罗斯福在当年以绝对多数当选为新一任的美国总统。在1932年,罗斯福一共获得了2280万张选票,比胡佛多705万张,可以看出这中间的差距。

简单介绍罗斯福早年的经历:

罗斯福出生于纽约一个百万富翁的家庭,其堂兄西奥多·罗斯福是美国第26届总统。罗斯福在著名的格罗顿公学毕业后,就读于哈佛大学,四年后又转入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学历史、政治和法律,参加律师考试合格后辍学任律师。1910年,当选纽约的参议员。39岁时,在休假期间的一次游泳后,患脊髓灰白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他以惊人的毅力进行锻炼和温泉治疗,恢复走路能力,但终生借助拐杖。1928年,当选为纽约市市长并连任两届。1932年,他在芝加哥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接受总统候选人提名的演说中保证“我为我们和我自己在这里表示决心,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这就是“新政”一词的由来。1933年3月4日,他发表“真正让我们恐惧的是‘恐惧’本身──那种无缘无故、毫无道理和毫无根据的恐慌”的就职演说。那时,他50岁,宽肩膀、大个子、两腿瘫痪,头发稀疏,嘴边拖着两条长长的皱纹,有着惊人的自信心和记忆力,热心改革,上任第二天,他组织“智囊团”,积极开始推行“新政”。

这个意志力坚强的新总统真会带来新的应对措施么?这些应对措施与前任胡佛相比有何不同呢?下面我们进入第二部分。

这个部分大体上是总分结构,从各个方面介绍了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一开始课文就提到罗斯福新政涉及到的领域。罗斯福在提出“新政”时,心中并没有一幅清晰的蓝图。他只是认识到必须改变胡佛“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运用政府的力量对经济进行干预。至于干预的范围有多大、干预到什么程度,他并非成竹在胸,而是在实行中逐步摸索。接下来课文分述新政在四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新政是以整顿银行业开始的,因为危机是从金融危机开始的。罗斯福就职的第三天,宣布全国银行休假一天,休业整顿。3月9日,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授权总统对银行进行个别审理,让有偿付能力的银行尽快开业,对缺乏偿付能力的银行进行改组。从这一天开始到6月16日,国会应罗斯福的要求制订了一系列应急立法,其中十五个重要立法中,有关金融的法案就占1/3。在3月12日的星期天,罗斯福第一次发表炉边谈话,直接与美国人民沟通,罗斯福向国民保证把积蓄存进银行是安全的,这次谈话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谈话后第二天,12个设有联邦储备银行的城市里人们开始排起了长龙到银行存钱,4月,银行存款额超过了提取额,这表明金融危机暂时停止。

在工业方面,1933年6月16日,罗斯福签署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罗斯福称之为“美国国会制定的最重要、最具有深远意义的立法。”该法的宗旨是订立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部门的企业活动,在各贸易集团之间进行合作。为此,成立了“全国复兴署”,由它协调国家、企业主和劳工之间的相互关系,规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等方面的规章,此外,《全国工业复兴法》的第七条第一款规定由国家调节雇主与工人的关系,工人有权组织起来集体谈判雇佣合同,禁止以参加公司工会作为雇佣条件。这些举措无疑缓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到1935年初,有200万失业者重新就业,也在很大程度上取消了童工和血汗工厂。

农业方面,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颁布《农业调整法》并据此成立农业调整署。农业调整署的职责是调整全国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克服生产相对过剩,提高农产品的价格。教材历史纵横部分:为了解决农业危机,提高农产品价格,罗斯福政府只得采取大规模毁灭农产品的办法。1933年,在西部和西南部共毁掉1000万英亩的棉田,屠宰了二十多万头大猪和六百多万头小猪。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农产品的价格回升,农业收入明显增加,农民的破产情况得到遏制。通过农业方面的措施我们可以看出,新政的根本出发点不打算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本前提,只是在这一阶段把重点放在消除生产相对过剩上,所以采

2取的多是应付危机的权宜之计,正因为如此,它对美国经济复兴的作用有限。

新政中贯穿始终的措施之一是救济工作。在颁布《农业调整法》的同一天,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据此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联邦紧急救济署最初是向老人、残疾人、儿童和失业者发放紧急救济金,到1935年紧急救济署结束时,共发放了30亿美元的救济金。从1934年开始,开始把单纯救济改为“以工代赈”,由国会拨款,加强诸如立体交叉公路、体育馆、美术馆、医院等公共工程的建设。到二战前夕,联邦政府支出的种种工程费用及数目较小的直接救济费用达180亿美元,美国政府藉此修筑了近1000座飞机场、12000多个运动场、800多座校舍与医院,不仅为工匠、非熟练工人和建筑业创造了就业机会,还给成千上万的失业艺术家提供了形形色色的工作,是迄今为止美国政府承担执行的最宏大、最成功的救济。“以工代赈”的措施,给失业者提供从事公共事业的机会,维护了失业者的自力更生精神和自尊心,受到人民的普遍欢迎。

新政主要内容讲完,引出新政特点:罗斯福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应对经济危机,且其应对措施基本上以立法形式出现。这种由政府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与美国传统的“自由放任”思想背道而驰。

接下来,新政带来的深远影响——摆脱危机困境。这一部分层层递进,概述了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和影响。第一段主要从经济方面,第二段主要从政治方面,

第三段主要从制度方面概述了新政的作用和影响,最后一段概述新政对美国及后来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的影响。

罗斯福新政是为了应对经济危机而出台,其措施几乎涉及到美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它的直接作用是使美国避免了经济大崩溃,有助于美国走出危机。从1935年开始,美国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稳步回升,国民生产总值从1933年的742亿美元又增至1939年的2049亿美元,失业人数从1700万下降至800万。同时,新政的实施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社会分配不平衡的状况。新政既保证企业家的利益,也保证贫困失业者的最低生活水平,有利于危机时代的阶级矛盾,维护美国社会的稳定,恢复美国人民对国家制度的信心,有效遏制了法西斯主义对民主制度的威胁,使美国避免像德、日那样在危机的影响下走上法西斯道路。新政的一系列关于救济、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最低工资的立法,构成了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经过以后的历届政府的发展,成为今天美国的福利制度。从指导思想来看,新政改变了以往历届美国政府信奉的自由放任主义,开始大规模干预国家经济活动。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新政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总的说来,新政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

这种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实际上使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进入一种国家政权开始与垄断资本结合的体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不仅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制度的开端,而且对其它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它顺应了现代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现代化的新模式。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资产阶级国家以“总资本家”的身份直接参与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以其巨大的物质力量和权力,对社会经济生活实行广泛的干预和调节,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缓和不同阶层的矛盾,从而使社会保持稳定。

【学思之窗】

“这些立法对解决社会问题有什么积极作用?”

解题关键:了解经济危机时期美国出现的社会问题。

思路引领:从立法内容入手,分析立法作用。

答案提示:救济金和养老金的发放,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购买力。财产税法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和社会的稳定。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简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重要影响。

解题关键:了解新政的内容及新政的实质。

思路引领:从内容入手,结合内容分析影响。

答案提示:主要内容包括整顿财政金融体系、调整工业和农业,开始推行社会福利等。美国经济有所好转,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和了社会矛盾,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学习延伸: 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解题关键:了解新政的内容及实质。

思路引领:建议教师在教学参考“资料注释”部分给学生补充更多的相关内容,引领学生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实质,进而分析其作用。

本课结束!

第16篇:《罗斯福新政》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华夏明月当空。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Ⅱ第六单元第18课《罗斯福新政》,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过程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作用

本课是新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Ⅱ第六单元第18课的内容,阐述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影响。从单元知识安排看,本课与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共同诠释第六单元课题——《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策的调整》。说明了“资本主义经济理论和政策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而不断调整的特点”,凸显了“市场调节”和“国家干预”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从知识体系看,它是学生学习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自由资本主义、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垄断资本主义等之后出现的,既是对上述知识的巩固与综合运用,又为学生学习必修二的相关内容打下基础,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三个子目从逻辑上看又是递进关系。第一个子目“临危受命”承上启下,说明了罗斯福上台的历史背景具有临危受命的特点,第二个子目“实施新政”讲述了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第三个子目“摆托危机困境”主要讲述了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我在处理这课教材时将遵循两个指导思想,第一,注意线索清晰,使知识的呈现系统化:第二,结合次贷危机、金融海啸、社会福利等学生现实可以感知的内容,加强古今联系,便于认知和体会。

2、教学目标

本课课程目标为: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整机制形成中的作用。根据课程标准、本人对教材认知以及学生对此内容相对感兴趣的实际,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知道罗斯福在1933年就任美国第32任总统;知道新政从整顿银行金融业开始的原因;概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3R改革,救济 relief、复兴recovery、改革 reform);认识罗斯福新政的性质、特点;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初步评价罗斯福新政的得失;探讨罗斯福新政对各国经济建设的启示

②过程与方法

a、在谈话、讨论等探索的过程中,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b、通过比较、分析和评价,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和初步的唯物史观,初步学会评价历史事件或人物的一般标准。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

a、了解金融海啸下中国经济继续发展,感受社会主义祖国的优越性。

b、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学习,体会罗斯福不怕困难、改革创新、乐观豁达、身残志坚等优秀品质,达到以优秀历史人物鼓舞学生的目的。

3、教学重、难点

根据新课标和高一学生的感知水平确定本课的重难点如下:

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特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图表法来梳理知识结构,其特点主要由教师运用讲授法来归纳总结。

难点: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实质,此部分主要以材料分析法来解决。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较强,具备一定的概括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且本课内容与07年以来美国的次贷危机和09年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等现实内容联系密切,学生早有耳闻,因此学习兴趣可能较高。但是,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材,由于打破了原来的编年体的编排顺序,时间和空间有较大的跳跃性。且大多数学生对历史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初中历史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均有限。因此,教师备课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储备,预设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让学生学会挖掘本课中有价值的历史信息的方法。

三、教法分析:

第一子目内容比较容易,主要运用讲述法和问答法来展开。第二子目主要以图表法和讲解法为主,来突出知识脉络和分析作用。根据新课标要求,可知本节课的第三子目以新政的内容作为出发点来探究其特点、影响,特别突出体现学生认知水平的渐进性特点。新课标理念启发我们主动探究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并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因此,本节教学拟采用问题式教学法。通过设置疑问-探究疑问-解决疑问的思维方式来达到教学的预期目的。

第17篇:第九课 《罗斯福新政》教案2

第九课 《罗斯福新政》教案

一、教学目标设计

㈠知识与能力

⒈帮助学生了解罗斯福新政实行的背景、罗斯福面临的问题、新政的主要内容。 ⒉使学生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和影响。学习罗斯福新政推行的背景,培养学生“时势造英雄”的唯物史观。

3.引导学生分析“新政”措施对促进生产力恢复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辩证关系的唯物史观分析历史的能力。

㈡过程与方法

依据体验式教学原理,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重新整合教材,创设情景,使学生经历罗斯福上台、困境、推行新政等的过程,直观学习罗斯福新政的各方面内容。

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感受美国历史上唯一的残疾人总统罗斯福辉煌的人生及其开创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对社会所起的巨大作用,可以培养学生:乐观豁达、不畏困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实事求是、敢于置疑、勇于创新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影响 教学难点:①分析罗斯福新政的“新”

②危机的影响和罗斯福新政的经验和教训

三、教学过程及要点

㈠导入新课 2008年底,从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开始,一场规模庞大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我们中国经济也深受影响。时至今日,这场危机仍未过去,一些国家仍在危机中挣扎。08年的这场危机与80年前的大萧条有着很多相似之处,那么今天的我们能从80年前那些应对危机的措施中得到哪些经验和启示呢?我们这节课就来看罗斯福新政。

㈡讲述新课

一、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下,各国都在寻找摆脱危机的出路,德国和日本通过对外扩张来刺激经济恢复,美国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恢复国民经济的呢?

当经济危机来临时,胡佛政府虽也采取了一些反危机的措施,但这些措施并没有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到1933年初,美国已有半数的银行倒闭,13万家以上的企业破产,完全失业的人数达到了1 300万,经济危机更加严重,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全国上下不满情绪和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采取有效的政策,迅速改善经济状况,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罗斯福总统以实行“新政”为竞选宣言,在1932年

1

的大选中,赢得绝大多数选民的支持,击败胡佛,于1933年3月就任美国总统。 总结新政实施的背景(1)经济危机的打击(2)胡佛反危机失败;(3)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4)罗斯福就任总统

二、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1、经过

(1)第一阶段(1933~1935年),此阶段着重调整与复兴经济,这一时期通过了一系列“反危机”法令;

(2)第二阶段(1935~1939年),此阶段着重改革,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争前夕,而实施社会救济则贯穿新政的全过程。

师:为更好地理解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起来看“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表,将新政的措施具体分为四个项目加以列叙。

2.具体措施

(1)整顿银行与金融业

下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分业经营;建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中央银行)的权力;管制证券业。国家公布的法令有《紧急银行救济法》《联邦证券法》《银行存款保险法》和新的银行法等。

提问:罗斯福新政为什么首先从经融领域开始?他对银行和金融业采取的这些非常措施有何作用?

这些措施对稳定人心,恢复银行信用起了巨大的作用。到1933年4月,存回银行的通货已达10亿美元,这说明罗斯福整顿银行与金融业的措施,很快起到了恢复银行信用的作用,促进了金融体系的正常运作,为工农业生产的恢复提供了前提保证。让学生明白,由于大萧条是由疯狂投机活动引起的金融危机而触发的,当时国家整个银行信贷体系陷入瘫痪,罗斯福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必须尽快恢复公众对银行的信任,改革也首先从整顿银行与金融业开始,而罗斯福向公众发出这一重要信息则是通过与公众“拉家常”式的“炉边谈话”,成为后来他向公众阐述政府政策的一种有效的方式。这不能不说是罗斯福的一个创造,在很大程度上赢得了美国公众对新政的支持。

(2)调整农业

成立农业调查局;减耕;政府为农业提供补贴;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保护土壤。

提问:罗斯福新政中“减耕”、调整农产品结构对农民有何好处?

提高农产品价格和农场主收入。通过政府的奖励和津贴,以缩减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从而提高农产品价格和农场主收入,(运用经济学的知识商品供求状况与价格的关系解释此现象),这些有利于摆脱农业危机,缓和农民的斗争。 (3)复兴工业

制订了包括工资、工时、禁止童工及保障工会谈判集体合同权利条款的行业公平竞争法规,要求工业各行业遵守;管制公用事业控制股公司;加强对通讯和海、

2

陆、空运输的管制。

师:国家复兴工业的中心法令是国会通过的《国家工业复兴法》,国家工业复兴局发起“蓝鹰运动”,试图把资本主义生产的无序状态纳入有控制的轨道,加强国家对工业的计划与指导。

(4)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

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工程进展署、公共工程局等机构;发放紧急救济金;推行“以工代赈”;兴办筑路、市政、水利、军用设施及田纳西河流域改造等公共工程;为老年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引导学生看教材《兴办大型水利工程宣传画》,多媒体展示通过“以工代赈”兴建的大型工程的图片)

探究:在罗斯福的新政中,有一些政策是对工人有利的,例如允许工人组织工会与资本家进行谈判、缩短工人劳动时间、在某种程度上增加工人工资等。因此有人认为,罗斯福新政具有社会主义的色彩。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引出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三、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1、实质:是在坚持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管理,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成功调整

2、进步性:

⑴直接影响: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

⑵间接影响: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 改善了美国人的生活

⑶深远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局限性:未能完全消除经济危机

小结:罗斯福在经济危机的前提下当上了总统,他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称为罗斯福新政。从1933年到1939年他分两个阶段对财政金融、农业、工业和社会福利四个方面实施了新政,前面三个都与经济密切相关;当然应对经济危机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恢复经济;然后通过立法力图实行经济方面的改革;社会福利体现的是救济。所以我们可以用三个词来回顾新政的内容,那就是恢复、改革、救济。另外,对新政的评价我们要掌握它的实质、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思考: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 ? (l)新的理论和政策。自由主义到凯恩斯主义,罗斯福新政就是对凯恩斯主义进行的大规模实践。

(2)新的特点。尽量避免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阶级矛盾。

(3)新的起点。是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二战后这种模式被普遍采纳,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向前发展的新起点。

3

四 板书设计:

第九课 《罗斯福新政》

一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经济危机的打击

胡佛反危机政策的失败 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 罗斯福就任总统 二 新政的实施 经过

具体措施 三 对新政的评价 五 课后反思:

第18篇:高一历史罗斯福新政教案

历史罗斯福新政教案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列举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整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知识与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罗斯福当选总统的背景,培养学生“时势造英雄”的唯物史观。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新政”革命的措施对促进社会生产力恢复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辩证关系的唯物史观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对“实干家罗斯福”的学习以及对“新政”革命措施、效果的分析,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根据教材、教师提供的相关史料及自己已有的知识,找出问题,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进一步学会使用比较法(如胡佛与罗斯福,自由放任与新政等)、阅读法(教材、史料、图片等)、讨论法(你怎样评价罗斯福新政?)、想象法等方法学习探究有关问题。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以启发式教学为主,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及时而中肯的评价。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使用辅助教学工具或采用多媒体教学,尽可能地与学生一道在课堂上重现“‘新政’革命”这一阶段的历史。

作业:要求学生收集罗斯福及“‘新政’革命”的相关史料;对罗斯福及“‘新政’革命”进行评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罗斯福这一历史伟人的进一步学习,培养学生直面人生、直面社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使学生从身残志坚的罗斯福总统对美国发展做出伟大贡献的经历中吸取精神力量,培养学生力争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人;培养学生对远大理想的追求永不放弃的优秀品质。

通过对“‘新政’革命”的学习,明白它虽然是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前提的,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但“新政”革命对促进美国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发展、对稳定美国资本主义秩序、避免美国直接走上法西斯化道路以及后来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其他国家的推广和发展等诸多方面,对美国、对资本主义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辩证的看待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实干家罗斯福、“新政”革命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教学难点】对“新政”革命的评价。 教学过程: 导入:

大家知道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事情吗?(学生回答、补充) 新授:

(一)实干家罗斯福

富兰克林·罗斯福(1882-1945)出生于纽约一个叫海德公园的小镇上的一个百万富翁的家庭。西奥多·罗斯福是其堂兄,其妻是西奥多·罗斯福的侄女。在著名的格罗顿公学毕业后,就读于哈佛大学,四年后又转入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参加律师考试合格后辍学。1910年,当选纽约的参议员。1913年,任海军部助理部长,以卓越的行政管理者著称。战后,主张加人国际联盟。39岁时,患脊髓灰白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痊愈后,他拄着双拐继续参加政治活动。1928年,当选纽约州州长。当经济危机袭来时,身为纽约州州长的罗斯福在纽约州实行社会救济,并且采用政府举办公共工程的办法来增加就业,为人民创造就业机会,赢得人民的支持。在1932年4月的一次全国联播节目中,人们听到他热情、洪亮、充满信心的声音,他说:“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订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在接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时,他又说。“我为你们和我自己在这里表示决心,要为美国人民举办新政”。1933年3月4日,发表“只有恐惧本身才是我们感到恐惧的东西”的著名就职演说,就任美国第32届总统。那时,50岁的他,宽肩膀、大个子、两腿瘫痪,华发稀疏,嘴边拖着两条长长的皱纹,有着惊人的自信心和记忆力,热心改革。罗斯福上任第二天,就开始推行“新政”,果断放弃自由放任主义政策,启用“智囊团”和他一道探索并实行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的“新政”试验——即挽救资本主义制度的探索,在一百天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立法活动,同时利用著名的“炉边谈话”,每次都以“我的朋友们”开头,亲切、轻松、及时地把大政方针告诉人民,争取人民的支持。罗斯福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面对危机采取的一系列有力措施,在就任总统的第一年,就成为最受欢迎的总统;又因在新政中表现出善于审时度势,见机行事,既能迂回前进,又敢于大胆突破的作风,被誉为“狮子”和“狐狸”。

强调:1932年以“新政”为口号当选为美国第32届总统,1933年3月4日,发表“只有恐惧本身才是我们感到恐惧的东西”的著名就职演说,就任美国第32届总统。

【阅读与思考】:这段演说词展现了罗斯福总统怎样的人格风采?

答案提示:展现了罗斯福总统敢于直面困难(大危机),坦率、果敢,信念坚定、无所畏惧,勇于战胜自我的优秀领导人的人格风采。

【思考题】:罗斯福的“试验”是指什么?

要点提示: 是指罗斯福总统为了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挽救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所进行的一系列探索活动、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二)施行新政

1、新政的阶段划分:

第一阶段:1933年3月到1935年初,主要是采取应急措施,直接目的是通过国家干预来结束经济混乱状态,稳定人心,摆脱危机,大量的立法出自“百日新政”期间;第二阶段:1935年到1939年,在取得初步效果后,逐步发展成为具有改革意义的一系列金融、工业、农业和劳工政策,主要是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就。

2、主要内容:

(1)整顿银行,克服金融危机。 措施: 作用: (2)恢复工农业生产:

农业:1933年5月国会通过《农业调整法》:A、内容:规定国家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鼓励农民压缩产量,限制农业生产。

B、作用: 工业:1933年6月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A、内容:该法建立了公平竞争和关于产量、价格、销售等规则,给工人集体谈判的权利,规定了最长工时和最低工资.B、目的、作用:该法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的监督之下,把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纳入到有控制的轨道,减少盲目生产,达到恢复工业生产的目的。并使国家干预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以避免盲目竞争,缓和阶级矛盾。1935年,工业复兴法被最高法院宣布违宪而取消。

(3)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解决失业问题(即以工代赈) 政府进行直接救济或以工代赈

授权总统雇用青年人从事造林、防洪和其他市政工程建设,例如: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

作用:对缓解失业起到重要作用,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战胜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典型。

(4)保护劳工权利 内容:

(5)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到1939年,全国性的失业保险、养老金和对妇女儿童、病残者的救济制度逐步形成。 作用:它有助于社会稳定,有助于美国早日摆脱危机。

3、特点

【思考题】:新政“新”在哪里?

要点提示: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为克服危机做出的政策调整,它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以使其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罗斯福新政与以前的资本主义统治政策相比,“新”在它抛弃了美国信奉的传统的经济政策——“自由放任”政策(即确信市场的自我调节,认为即使出现危机,“自由放任”政策也一定能使国家安然渡过。)而运用政权的力量全面对国家经济加强干预,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

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的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新的理论和政策――凯恩斯主义,罗斯福新政是对凯恩斯主义的大规模实践。

特点即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国家对金融、工业、农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及财政等方面进行干预,并通过法律形式,将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及援助贫困公民的责任固定下来。

4、作用和影响

【想一想】:新政对恢复经济的效果究竟有哪些? 要点提示如下:

罗斯福新政使经济危机得到缓和,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通过国家整顿,完善管理银行、信贷和货币的制度,限制了金融资本的某些极端行为,克服了金融危机;刺激了工农业的复兴;联邦政府举办救济事业和建立社会保险制度,有利于社会的安定,经济的发展;制定与实施联邦劳工立法,允许适当提高劳工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缓和了社会矛盾;国家组织科学研究,促进科学技术的变革,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有力的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实质:从实质上看,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推动了生产力的恢复,体现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但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

(2)直接影响:从现实影响上看,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间接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4)深远影响:从深远影响看,开创了美国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二战后的欧美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自我测评】

1.你认为罗斯福新政对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何影响? 答:要点提示如下:从实质上看,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推动了生产力的恢复,体现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但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从现实影响上看,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从深远影响看,开创了美国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二战后的欧美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通过罗斯福新政,美国的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地、大规模地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已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家了。

(三)度过难关

本目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新政”革命下,美国度过经济危机的难关,社会经济逐步恢复并最终进入繁荣发展阶段的大体情况:

1933至1936年间,美国经济开始恢复元气,社会生产力得到恢复;1935至1939年欧战爆发前,美国人均收入水平基本恢复到大危机爆发前的水平,社会经济在曲折中发展:1937~1938年的经济衰退,1939年美国经济重新回升;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彻底摆脱危机。到二战结束时,全世界大部分的生产能力和财富都集中到了美国,在这个基础上,美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繁荣发展阶段。

课堂作业: 【阅读与思考】

从这段演说辞中,你看到了什么? 答:此为开放性思考题,答案提示:

答:看到了:

一、美国社会当时存在的一系列社会问题:1.美国的社会矛盾再一次尖锐,民主政治再一次受到考验。2.数千万美国公民生活在困苦之中,家庭灾难笼罩着他们。3.数百万人得不到教育、娱乐、以及改善他们及其子女利益的机会。4.失业严重、购买力低下。5.广大人民营养不良等。

二、看到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优秀的政治品质:1.敏锐的观察力。2.高超的演讲艺术。3.敢于直面社会问题。4.主张实行社会救济等。

三、看到了“新政”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本目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新政”革命下,美国度过经济危机的难关,社会经济逐步恢复并最终进入繁荣发展阶段的大体情况:

1933至1936年间,美国经济开始恢复元气,社会生产力得到恢复;1935至1939年欧战爆发前,美国人均收入水平基本恢复到大危机爆发前的水平,社会经济在曲折中发展:1937~1938年的经济衰退,1939年美国经济重新回升;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彻底摆脱危机。到二战结束时,全世界大部分的生产能力和财富都集中到了美国,在这个基础上,美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繁荣发展阶段。

课后作业: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

A.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间的矛盾 B.高利润低消费的矛盾

C.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D.股价狂跌,股市崩溃

2.罗斯福新政的基本特点是

A.继续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B.通过扩张来缓和经济危机

C.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 D.收回输出资本,稳定国内经济秩序

思考题:大危机中美德走上不同道路的主要原因及罗斯福新政的重要影响。

第19篇:罗斯福新政教案已修改

罗斯福新政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必修二专题六《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的第二节内容,它在本专题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罗斯福新政》的背景,而《罗斯福新政》又是《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出现因素之一。《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的恢复起到了重大作用,同时新政的措施也有现实意义,对于现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借鉴作用。

【学情分析】1.高中生有旺胜的求知欲,不再满足于老师的照本宣科的讲解。

2.通过半个多学期的学习,高一学生已经基本上适应了高中历史学习的习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一些基础的知识可以通过预习解决,突出重点和难点的分析。

3.从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特征来看,高一的学生思维方式正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已经初步具有了用抽象符号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但历史教学不能过度强调逻辑分析,还要注重历史学习的生动性,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设计理念】

1.开展学生活动,发挥主体作用

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课设计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原则,让学生充分“动”起来:设计问题,创设情景,激烈讨论,提出建议,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过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课堂充满活力。

2.实施情景教学,统合三维目标

本课设计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景,进行情景设问、情景讨论,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学生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迅速、正确地理解和接受知识,并培养其积极进取的精神,较好地落实了三维目标。而三维目标是相辅相成的、相互渗透的,所以在情景教学过程中,知识的落实、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是交融在一起的,实现了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

3.转变学习方式,增强教学效果

新课程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本课设计通过自学课本、材料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空间,使学生体验了自主之乐,合作之趣,探究之悦,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建构与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情感体验和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增强了教学效果。

4.运用问题教学,启发学生思维

本课设计按照诱思探究理论要求,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品质。运用问题教学法,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不是教师直接提供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主动去发现、获得,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思路】

本课的教学抓住罗斯福新政这一核心知识点,在学生课前自学,从整体上把握和感知历史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了对罗斯福新政主要内容、特点和意义的探讨,并认识了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根据课标、教材及学生实际,对本课教材内容作了一些处理,如教材在列举新政主要内容时,要点过于繁琐且专业色彩强,对此我增加一些感性材料,便于学生理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教学法、材料分析法设置历史的情景,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图片教学法、表格法、比较教学法等培养学生理解罗斯福新政的措施;通过对历史人物罗斯福的评价,培养学生辩证的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罗斯福这一历史伟人的进一步学习,培养学生直面人生、直面社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使学生从身残志坚的罗斯福总统对美国发展做出伟大贡献的经历中吸取精神力量,培养学生力争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人;培养学生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和永不放弃的优秀品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罗斯福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教学难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教学方式】

1、学生课前自学,从整体上感知历史编写导学提纲,引导学生梳理和思考罗斯福新政历史背景、主要内容、特点、意义等基本内容。

2、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习兴趣通过播放历史视频、展示历史图片、体验历史角色等,激起学生情感共鸣,让学生主动地去体验、感悟历史。

3、引导学生研习历史资料,获取和处理历史信息通过导学材料的发放,课本现有资料的占有,期望学生通过研习历史资料,懂得历史资料是认识历史的媒介和桥梁,掌握处理各种历史资料的方法,提高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

4、开展小组讨论,在相互交流中学习

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相关问题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将学生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或合作讨论的成果转化成全班共有的认识成果,从而在相互交流中得到提升。

5、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扩大课堂容量,直观地展示历史材料。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片段(视频)

回顾知识,提问: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

学生回答:三个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大。(多媒体显示)

然后设问:最早开始经济危机的美国,在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下,是什么样的处境?

学生回答:a.股市崩溃,银行倒闭b.企业破产c.农产品价格猛跌d.失业人数激增(多媒体显现)

教师总结:这给美国带来了金融危机、工业危机、农业危机和就业危机,而这些经济危机又导致了美国政局动荡,出现了政治危机。(多媒体显现)

再次提问:各国都在寻找摆脱危机的出路,德国和日本通过对外扩张来刺激经济恢复,那当时美国的总统胡佛采取了什么方法呢?效果如何呢?(多媒体显示胡佛像)

学生回答:胡佛采取了“自由放任”的政策,反对政府直接干预经济。结果危机没有被克服,反而恶化了。

二、正课讲授

1932年美国新一轮大选,人民将更多的选票投给了胡佛的对手-罗斯福。罗斯福是怎样一个历史人物呢?(多媒体显示罗斯福像,打出罗斯福的生平介绍)总结出罗斯福上台的原因,不仅仅是他非凡的政治领导能力,他坚强不屈的意志品格,更是由于他提出了“新政”,受到了美国人民的欢迎。他临危受命,能否力挽狂澜呢?

(一)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结合刚才的素材,学生作出回答,教师概括、总结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板书)

(二)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和主要内容

(多媒体展示罗斯福的就职演说)

提问:他在总统就职演说中提到的“全部事实情形”指的是什么情形?此外,罗斯福究竟是如何在“宪法赋予我的权限内”采纳“必须的措施”,从而“不辜负众望”的?

带着问题引导学生看书,提醒学生从定义、内容、作用三个角度对罗斯福新政的概况作出说明。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罗斯福新政”的定义: 罗斯福在1933年上台以后,为挽救危机中的美国经济,在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及财政等领域进行的一些列调整与改革措施,称之为“罗斯福新政”

教师过渡性地引导学生回答罗斯福究竟是如何在“宪法赋予我的权限内”采纳“必须的措施”的,也就是罗斯福新政的各个领域的具体内容及其作用。

教师先从整体上概括出新政是为了解决危机,所以新政内容包括了四个方面:金融领域、工业领域、农业领域和社会福利方面。接下来一个方面一个方面的分析。

1、金融领域

提问:为什么“新政”从金融领域开始了?

引导学生了解学因为危机从金融领域开始,波及农业工业,所以从金融领域解决。

学生看材料,要求学生思考要解决金融危机,首先应该解决的是什么?

从而引出要解决金融危机,首先应该使银行恢复正常运营。

所以,罗斯福在他上台二天后,也就是1933年3月6号,就颁布了法令,命令银行停业整顿。接下来,在罗斯福的要求下, 3月9日 ,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决定对银行采取个别审查颁发许可证制度,对有偿付能力的银行 , 允许尽快复业。从

3 月 1 3日至15 日,已有 14771 家银行领到执照重新开业,与 1929 年危机爆发前的 25568 家相比,淘汰了10797 家。从这里,使学生大家可以明显感觉到罗斯福与胡佛政策的不一样:胡佛的政策是放任自由,罗斯福的政策是管理干预经济紧接着,一周后, 1933年3月10日 宣布停止黄金出口开始,一个月后, 4月19日

, 禁止黄金出口,放弃金本位; 七个月后,61934 年1月10日,宣布发行以国家有价证券为担保的 30 亿美元纸币 , 并使美元贬值 40.94% 。通过美元贬值,加强了美国商品对外的竞争能力。

与此同时,罗斯福还给国会施加压力,使国会于1933年授权给当时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给它更大的权力,由它管理那些重新开业的银行。1934年,又通过了《证券交易法》,对最容易产生风险的证券业进行管制。

这种总统、国会管理干预经济的做法很快取得了成效。1933年4月,银行的存款数超过了取款数,(当初银行破产很大原因之一就是挤兑),这样,金融危机暂时缓和,这给了美国民众很大的信心,同时,也给了罗斯福和美国政府很大的信心,他们得出结论,只要坚持政府干预经济的做法,就有可能缓和危机。

2、工业复兴

当时政府成立了工业复兴署,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了企业和企业之间、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比如:规定企业规模、价格水平,规定员工的最低工资、最高工作时、工作条件等。

要求学生思考,这些规定对谁有利?又为什么要实行这些政策呢?同时多媒体打出材料总结学生的回答,这些政策照顾了相对弱势的群体,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同时,提高工人工资,也就是提高了工人的购买力,有利于经济危机的解决。

到 1935年,已经有200万人重新就业,能够遵守法律的企业国家悬挂蓝鹰标志(多媒体显示图片)。

3、调整农业先看一段材料,了解一下当时美国的农业状况以及农民的生存状态。(多媒体显示材料)

针对当时的农业危机,政府成立了农业调整署,其目的就是找到一条既照顾农民利益,又增加收入的方法。

要求学生思考讨论一个最快最直接的办法。

从“物以稀为贵”得出办法是减少产量,提高价格。(看书上的“历史纵横”)但是,这不是所有农民都能够接受的,所以政府有对减耕农民给予补贴,并同时调整农产品结构,使之适应市场需求。

这些农业措施也颇见成效,农业收入很快由40亿美元增长到70亿美元,农业生产复苏。

4、社会福利

我们刚刚提到,工业复兴使得200万美国失业人员重新就业,但美国依然有1000多万的失业者,对于这些人,该如何呢?(思考解决办法)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直接救济,但再多的救济金也很快枯竭。另一个措施是给弱势群体(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儿童)提供社会保障,但这种保障是有限的,而且不可能年轻力壮的失业者长久的保障。最好的办法是扩大再就业,使失业者成为就业者,这样也可以提高他们的收入,提高购买力,解决经济危机。所以政府推行“以工代赈”,由政府雇佣工人,兴办大型公共工程。这样,政府就有了一个新的角色:雇主。这就标志着资本主义进入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重点讲解一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通过多媒体演示)

同时让学生回忆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由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而来,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而来。(多媒体展示)

以工代赈的办法很快也取得了成效,这项政策不仅仅解决了失业问题,而且修建了一大批的公共工程,这其中包括了1000座飞机场,12000多个运动场,800多座学校和医院,100多座大型水电站等等。期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书上图表显示的田纳西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修建,不但使得过去时常泛滥的田纳西河得到治理,还使得该地区得到发展,相关产业也被带动。

请学生总结“以工代赈”的好处,教师总结,多媒体反映当然,除了这些大的方面的政策,罗斯福新政还包括很多内容。希望大家可以通过更多的途径来了解。

现在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新政的具体内容,并考虑这些内容带来的影响。(多媒体显示内容)

(三)、罗斯福新政的影响(作用、意义)

看两张图表(多媒体显示)

从中总结出新政的第一个影响是: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1940年,美国国民收入基本恢复到大危机爆发前的水平。这是直接影响第二个影响是: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结合政策,指出像“规定最低工资、最高工时”、“为弱势群体提供社会保障”等措施,缓和了由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同时,措施也使美国没有像德国、日本那样,在法西斯道路上越走越远。这是间接影响。

第三个影响就是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新模式,放弃了长久以来备受资本主义青睐的“自由放任”政策。

第四个影响就是新政使得美国经济进入到一种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标志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以上影响是针对美国而言,而对于整个资本主义国家,新政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从此,资本主义迎来了以国家干预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三、问题探究

接下来大家一起来探究几个问题

探究问题一:罗斯福是不是共产主义者?

看材料以及书上的学思之窗,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考虑:罗斯福所说的“彻底的革命计划”指的是什么?(指改变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或者是法西斯分子建立极端独裁统治的要求)

罗斯福所说的“旧民主秩序”指的是什么?(资本主义的民主秩序)

罗斯福所说的“新应用”指的是什么?(国家干预经济)

“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敲富人竹杠′和 ‵天天吃烤百万富翁′”

结和学思之窗,说说罗斯福新政这样做目的是什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购买力,缩小贫富差距,稳定资本主义统治)。

罗斯福说“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新政可以做到吗?(不能,因为只要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罗斯福新政说到底只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调整。)

得出结论:罗斯福不是共产主义者

新政的实质是在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它不能根除经济危机。

探究问题二: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

学生回答,加以总结:

探究问题三:有人认为:“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彻底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思考:这两次改革有什么相似之处?给了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后多媒体显示。

四、课堂小结

在罗斯福总统的领导下,美国人民通过几年的努力,国民收入在1940年恢复到危机爆发前的水平,标志着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这也实践了罗斯福在其总统就职演说中所说的 “在‘宪法赋予我的权限内’ 采纳‘必须的措施’,‘决不辜负众望’”这一诺言。这不仅对美国影响深远,也使资本主义从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虽然新政不能完全消除危机,但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引起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一系列新的变化。下一节课我们将一起来探讨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五、作业

第20篇: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教案

第4课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教案)

徐屏中学

李英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罗斯福新政的基本内容等核心知识点。

⑵. 让学生阅读课本第18页内容,找出英、法、美三国与德、意、日三国摆脱经济危机的不同方法,通过比较分析两组国家采取不同途径摆脱危机的原因,以及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培养学生阅读、分析理解能力。

⑶. 结合罗斯福新政内容,初步客观判断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及世界局势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⑴. 通过ppt展示经济危机时期的图片,以及当时美国经济危机时关于经济危机的材料。观察分析经济危机的特点以及影响。

⑵. 罗斯福新政是中考考点,也是世界现代史的重点知识点,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新政内容正确评价其历史作用为:开启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发展,局部调整生产关系,挽救加强了美国民主制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 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以致经济危机无可避免的原理,树立起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 ⑵. 不同国情决定了不同的道路,美国有着深厚的经济基础和民主政治基础,所以通过罗斯福新政能够挽救民主制度;而德国因为保留着浓厚的封建残余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削弱,只有走上法西斯专政。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和罗斯福新政是中考的考点也是本课重点

教学难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意义理论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困难,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过程

1、教师多媒体展示表现经济危机的图片,提问学生看到的现象发生于何时何地,反映的历史现象是什么?然后引入新课,结合学生的回答,指出这是经济危机的表现。

2、再展示有关经济危机时期的材料,揭示经济危机的现象以及经济危机特点,结合课本让学生阅读找出经济危机的特点:即规模大、破坏性空前、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

3、再次观看开始播放的图片以及教材里的的相关图片内容,描述经济危机的的表现,学生讨论,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银行倒闭、货币贬值、物价飞涨、工厂开工不足,工人失业。

4、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18页内容,找出英法美与德意日两组国家渡过经济危机的不同途径;思考导致不同命运的历史背景,教师点拨;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制裁以及德国统一过程中保留的军国主义,美国不受战火波及,反而大发横财成为主要债权国。

5、多媒体展示罗斯福的照片,对其作出介绍,提出问题:“罗斯福为什么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先介绍罗斯福上台时美国面临的危机,然后介绍新政的内容,即:实行工业复兴法(核心措施)、以工代赈、调整农场品价格等措施。

6、阅读课本,让学生讨论: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学生发言,教师总结,教师讲解国家干预经济模式的含义,讲述资本主义世界危机爆发之前为自由资本主义,有市场调控经济。国家干预即用行政手段调控市场,避免盲目竞争生产过剩。

四、板书设计

1.世界经济危机:①.时间:1929-1933年

②.地点:由美国波及至世界

③.特点:规模大、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

④.摆脱经济危机的不同途径: 英法美:通过内部调整保留民主制度

德意日:通过建立法西斯专政对外战争转嫁危机

2.罗斯福新政:①内容:(核心措施)工业复兴法、以工代赈。

②历史意义: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使美国经济得以恢复,

缓和了阶级矛盾,遏制了法西斯势力,挽救了民主制度。

五、课后作业

完成优化设计课前预习及本课练习

罗斯福新政教案
《罗斯福新政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