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过秦论教案(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6-08 06:00:27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过秦论教案

考试指南报——课堂网(www.daodoc.com)

么要写这些?

提示: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等方面写其以暴政来作为“守”的措施。写这些是为突出中心论点眼务的。 布置作业:

1.背诵第3自然段。

2.书面翻译课文的最后两段。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

1.研习第

4、5自然段,了解作者对秦亡原因的见解,评说其进步性及局限性。2.学习本文从对比中引出结论的论证方法,进一步加强对文言词句的理解和翻译练习。 教学内容和步骤 复习检查:

1.背诵第3自然段。

2.检查第

4、5自然段的译文,着重检查容易误译的典型句子的翻泽。[附]误译举例

(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译文:然而陈涉不过是一个用破瓮遮住窗户,用绳子系住户枢(这样贫穷人家)的子弟,是甿、隶一类的(耕田)人,而且是被迁谪戍边的征夫。 (2)才能不及中人。

泽文:才能不如中等人才。

(3)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译文:(他)又是脚踏在戍卒行军的途中,又是在阡陌纵横的行途中举事。 (4)天下云集响应。

译文:天下人如同阴云一样集聚起来,如同回声那样应和他。 (5)崤函之固,自若也。

译文:崤山与函谷关的险固,自然与以前相同。 (6)非及向时之士也。 译文:(又)不及九国的士人。 (7)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译文:一个匹夫发难而天子的七庙被毁坏。 说明:以上译句均引自人教社《教参》,其中各有微瑕,试指正如下:(1)“瓮牖”解释如课本注释,不当“用破瓮遮住窗户”讲。“甿”即耕田人,课本已有注解,译文中括号内字多余。(2)“中人”,课本注“平常的人”,能够讲通,译文不必标新立异,应尽量与注释吻合。(3)“蹑足”应取引申义,“行伍”译为“戍卒行军途中”不妥,整个译文不符合现代汉语习惯,不达不雅。(4)“云”译为“阴云”与原句所表达情感不一致。(5)“自若”的“自”不是“自然”的意思,辞书注“自若”为“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见《古汉语常用字字典》)(6)“向时”应译出,可译为“不能赶上先前九国的土人”。(7)“夫”即“人”,“匹”,“一个”的意思,用“一个”限制“匹夫”,没有必要。“七庙”属借代,应在译时直接用本体事物名词“国家”。

检查方法:可采用上面办法或让学生解释有关文言词,可以让学生读某句自己的译文。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订正或老师讲评。 继续研习新课:

1.第4自然段导读:如课本“预习提示”所言,“写陈涉起义,天下响应,迅速灭秦”。这(430000)武汉市前三眼桥85号

电话:027-85787779 027-85788887 027-85789992

考试指南报——课堂网(www.daodoc.com)

和“过秦”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评写陈涉出身之低下、起义的仓淬、士卒的弱少、兵器的钝劣以及“天下云集响应”的形势?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阅读时必须联系上下文,通过比较来探求,而不要孤立地就本段苦思冥想。为了帮助同学们学会这种比较,我们先来做如下练习:

(1)读本段和上段有关内容,填写下表:

地位 陈涉 出身

军队数量

军队素质

武器状况

地理条件

秦始皇

(2)我们之所以将陈涉与始皇作比较,是因为陈涉起义时虽然“始皇既没”,但“

”,说明秦当时国势未衰。从比较中可以看到,秦灭亡的原因不是因为陈涉

,也不是因为秦国的

不强大和

条件发生了变化。

(3)从本段的“非有仲尼、墨翟之贤”可以看出陈涉起义的原因,不是上段中的秦“

”;从本段对陈涉的地位、出身等叙述看,陈涉反秦的原因也不是上段所说的因为秦“

”和“

”,而是因为秦“

”。 (4)从第2自然段中,知山东诸侯“会盟而谋弱秦”时,招致人才的办法是“

”;从本段“天下云集响应,赢穆而景从”来看,“山东豪俊并起而亡秦族”的原因,并非是陈涉有“

”之贤、“

”之富,其原因是三段中的“

”“

”“

”等,总之一句话,如下段所说的,是因为秦“

”。 2第5自然段导读:

课文“顶习提示”指出:“第五段转入议论,分析秦灭亡的原因,得出结论。”作者是如何议论的?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议论如“提示”所言,“用了对比手法”。作者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用来对比的材料分别见于上文哪一段?作者的结论是什么?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该如何评价这一结论?这些都是我们阅读时要加以注意的。下面我们仍通过练习来解决这些问题。 练习:

(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这是作者进行比较的前提,也是排除秦亡是由于国家变小变弱的原因。这句话是对前文叙述事实的高度概括和所作的判断。这些事实通过文中这些语句可看出来:第1段的“

”及“

”;第2段的:“

”、“

”及“

”;第3段的:“

”及“

”;第4段的“

”。

(2)陈涉与“九国”的比较,实质上仍是以秦之今与秦之昔的比较。从第2段中我们知道,昔日作为一国诸侯的秦,与拥有“

”的九国较量的结果是

而不是败;而今与陈涉这位不能与九国“

”的甿隶之人较量,竟然失败!这就告诉人们:一个国家疆域广大,实力雄厚,未必就是战胜对手的永远的和最起作用的因素。什么是决定的因素呢?读者在对比之后,不能不深思而发出“

”的问话。 (3)如何评价作者关于秦灭亡的结论?

提示:①从科学性看这一结论是否严密,有无局限性?战国四君(孟尝君、平原君等)“宽厚而爱人”,但结果如何?②从“仁政”的阶级内容看有无局限性?③从作者主张的客观效果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看其是否有进步性。 [附]练习答案 1.(1)(板书)

地位 出身 军队数量 军队素质 武器状况 地理条件 陈涉 “瓮牖枢之子人,迁徙之徒” “行伍之间” “数百” “疲弊之卒” “斩木为兵” “阡陌之中”

(430000)武汉市前三眼桥85号

电话:027-85787779 027-85788887 027-85789992

考试指南报——课堂网(www.daodoc.com)

秦始皇 “至尊” 王侯之家 万乘 “良将”“信臣精卒” “劲弩”“利兵”“据亿万丈之城”“全千里”

(2)余威震于殊俗;力量强大;力量;地理。(3)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振长策而御宇内;隳名城,杀豪杰;执敲扑而鞭笞天下。(4)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土;仲尼、墨翟;陶朱、猗顿;振长策而御宇内;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隳名城、杀豪杰;仁义不施。 2.(1)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南取„„要害之郡;争割地而路秦;宰割天下,分裂„„入朝;吞二周„„而报怨;践华为城„„谁何;余威震于殊俗。 (2)十倍之地,百万之师;胜;同年而语;何也。 (3)(略)

布置作业(作业指导和补充练习):

1.完成“思考和练习”题。关于“思考和练习”第一题;这是关于如何正确理解本文中心论点的思考。我们可从这几方面确定正确选项:(1)从选项的陈述主体和文章论述主体的一致性来判断,因为文章的中心论点就是作者对评述主体的看法或主张,二者应一致。(2)文章的材料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中心论点必须统帅材料,所以应从中心论点与材料是否统一来判断。从本篇来说,就要看秦在攻取天下时是否施了“仁义”。据此,教参所供答案似欠妥。

2.补充作业:

(1)对练习第三题作如下补充:

(2)翻译下面句子: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②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3)以练习第三题加点字为重点,自制文言字词卡片,积累知识。

(430000)武汉市前三眼桥85号

电话:027-85787779 027-85788887 027-85789992

推荐第2篇:《过秦论》教案

一、开场白:

各位老师,下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过秦论》。

二、说教材

《过秦论》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节选自贾谊的《新书》,原著分为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作者通过对秦王朝兴起、强盛、衰亡过程的叙述,议论了秦王朝成败的因由。

通过单元提示,我们知道,《史记》和《汉书》等纪传体史书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历史散文取得了空前伟大的成就。要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进一步引导学生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其中《过秦论》是本单元的重点课文,学习时,要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着重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的分析,在朗读和背诵过程中,注意掌握有关的文言文词语和文言句式。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根据课文特点,结合大纲要求,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归纳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2、理解文章结构层次,探究文中“叙”与“论”的关系,体会本课叙事时极力铺张渲染,议论时使用对比论证的写作特点,学习事实论证、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3、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多重排比、夸张、对偶、对比、同义叠句的运用,使文章显得气势非凡,而又深刻。

4、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借古讽今、实施 仁政的意义。

四、重点、难点

高一阶段,学生文言知识体系尚待完善,对魏晋历史散文接触不多。因此,教学中要进一步增加文言知识积累,并通过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欣赏魏晋历史散文的能力,养成思辨的习惯。据此,本课的教学重点为:

1.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积累文言词句知识。

2、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本课的教学难点为:

注意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心论点的正确理解。

五、教学程序:

《过秦论》篇幅较长,文言知识较丰富,文章内涵丰厚,因此我设计用三课时教学本文。

第一课时的要点是:了解作家作品,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积累文言词句知识,精读课文,要求读透,讨论绘制结构图示。

第二课时的要点是:详细深入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

第三课时的要点是: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概听说过“弱肉强食”这一成语吧,在自然界这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会被打破。在两千多年前,秦朝国力还是那样的不可一世,一场农民战争就打破了开国者千秋万代的梦想,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进行讨论)

同学们刚才都分析的很有道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为我们阐述了他的看法,一起来学习这篇《过秦论》。“过秦”就是“指出秦的过错”,那秦之过是什么呢?

二、作者介绍,时代背景简介(为理解文章作铺垫)

1. 关于作者: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多岁时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死时仅33岁。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2.时代背景:

春秋以来,战乱频仍,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

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当然,贾谊所说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不可能包括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压迫等内容,这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

三、文章的疏通:

大家知道,在学习文言文时都会有拦路虎——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由于它们和我们今天的语言习惯不一样,阻碍了我们对课文的理解。下面我将和大家共同来解决这一问题。

教法:通过逐字逐句的串讲翻译课文,结合启发性提问,互相讨论(让同学们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的教学方法来学习文言词句知识。

四、熟读课文,讨论绘制结构图示,为下一课时埋下伏笔。

五、作业布置

1、教材练习第三题

2、附加练习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①合从( )缔交 赢粮而景( )从( ) 因利乘( )便 万乘( )之势

②宁( )越 王侯将相宁( )有种乎 宁( )静 乐( )毅 安乐( )

③翟( )景 墨翟( ) 召( )滑 累召( )不应 蒙恬( ) ?( )

④逡( )巡 鉏耰棘矜( ) 矜( )持 度( )长絮( )大 度( )德量力 内立法度( )

(2)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或查字典(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给课本上没有注释的下列加点字词作解释:

①务耕织( ) 守战之具( )

②会盟( ) 重宝( )

③明智忠信( ) 尊贤而重土( )

④兼韩、魏……之众( ) 杜赫之属( )

⑤于是六国之士( ) 于是从散约败( )

⑥开关延敌( ) 天下诸侯已困矣( )

⑦因利乘便( ) 延及孝文王( )

⑧享国之日浅( ) 陈利兵而谁何( )

⑨铸以为金人十二( ) 自以为关中之固( )

⑩斩木为兵( ) 同年而语

天下非小弱也( ) 为天下笑者( )

(3)说明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②外连衡而斗诸侯

③然陈涉瓮瞩绳枢之子

④序八州而朝同列

(4)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各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

②秦无亡矢遗链之费( )

③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

④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

⑤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

(5)在横线上填空:

①“内立法度,务耕织”句省略了主语 。

②“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句中“以”后省略了宾语 。

③“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句,“一夫作难”指 ;“身死”后面省略了 词 ;“为天下笑者,何也?”是 修辞句。

(6)选出对“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句中加点词的运用解释正确的一种:

A.句中加点词的意义都不一样,体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B.加点词的意义都不一样,体现了作者语汇丰富。

C.加点词的意义都一样,体现了作者用词富于变化,避免雷同,读来无呆板之感。

D.加点词的意义都一样,体现了作者语汇丰富。

3、熟读课文。

六、板书(由于内容过多,我将以课件的形式来展示)

朗读课文,注意文中一些字的读音。

【生字】

腴(yú) 轸(zhěn) 镞(zú) 笞(chī) 恬(tián)

藩(fān) 瓮(wèng) 牖(yǒu)

【多音字(判断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孝公既没(m) 召滑(shào) 俯首系(xì)颈 践华为城(huà)

劲弩(jìng) 不及中人(zhōng) 墨翟(dí) 蹑足行伍(háng)

将数百之众(jiàng)度长絜大(duó) 比权量力(liàng) 万乘之势(shèng)

朝同列(cháo) 一夫作难(nàn)

学生依据注释理解文意,并归纳文言知识。

1、通假字

约从离衡(通“横”) 合从缔交(通“纵”)

制其弊(通“敝”) 百有余年(通“又”)

陈利兵而谁何(通“呵”) 倔起阡陌之中(通“崛”)

赢粮而景从(通“影”)

2、古今异义

例 句 古义 今 义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黄河 水道的通称

赢粮而景从 担负 胜或获得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崤山以东 山东省份

流血漂橹

2010/3/28 13:15:12盾牌 使船前进的工具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吝惜 爱惜、爱护、喜欢

宽厚而爱人 爱惜人民 丈夫或妻子;恋爱中的男女一方

分裂山河 划分 整体事物的分开或使整体的事物分开

3、词类活用现象

A、名词的活用

例 句 活 用 类 型 释 义

席卷、包举、囊括 名词作状语 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

天下云集响应 名词作状语 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

赢粮而景从 名词作状语 像影子一样

内立法度,南取汉中 名词作状语 在国内、向南

序八州而朝同列 名词动用 招致

履至尊而制**** 名词动用 登上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名词动用 用破瓮作 用草绳系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名词作状语,名词放在动词前,1、2、3句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和状态,第4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方位。

名词活用作动词,第5句和第7句,两个名词连用,表示事物的动作意义;第6句,名词和动词用“而”连接,这个名词常用如动词。

B、动词的活用

例 句 活 用 类 型 释 义

追亡逐北 动词作名词 逃走的人

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动用法 使……退却

约从离衡 使动用法 使……离散

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动用法 使……朝拜

外连横而斗诸侯 使动用法 使……争斗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使动用法 使……灭亡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动词用作名词,动词在句中充当宾语,如例1、动词的使动用法,例2、3、6句,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4、5句,动作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这说明这些动词都产生了使动用法。

C、形容词活用

例 句 活 用 类 型 释 义

会盟而谋弱秦 形容词使动 使……弱

以弱天下之民 形容词使动 使……弱,削弱

以愚黔首 形容词使动 使……愚蠢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形容词动用 变小,变弱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形容词后带有宾语,且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说明形容词用作动词,表示使动的意义,如例1、2、3。

4、一词多义(课后练习题),力求在动态的语境中辨析词义。

①制(例句 出处 释义)

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齐桓晋文之事》 制作、缝制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 《后汉书·张衡传》 制造、制作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 压制、控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过秦论》 制服

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过秦论》 统率、指挥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母 《齐桓晋文之事》 规定、制定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 规模

②亡(例句 出处 释义)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逃跑、逃脱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过秦论》 丢失、失去

燕虽小国而后亡 《六国论》 灭亡、消亡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赤壁之战》 死亡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过秦论》 逃兵、逃亡的人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通“无”,没有

吞二周而亡诸侯 《过秦论》 使动用法,使……灭亡

③固(例句 出处 释义)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过秦论》 牢固、坚固(的地势)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孟子》 巩固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廉颇蔺相如列传》 坚持、坚决

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 《王忠肃公翱事》 一定、必

吾固知公子之还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本来、原来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 既、已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阿房宫赋》 固执、顽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报任安书》 固然、诚然

④利(例句 出处 释义)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 锐利、锋利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劝学》 快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有利、条件好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 有利的形势

有蒋士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 利益、好处

商人重利轻别离 《琵琶行》 利润

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孙子·谋攻》 胜利

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 《冯婉贞》 有利于

⑤遗(例句 出处 释义)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 《过秦论》 丢失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封神演义》 丢失的东西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师说》2010/3/28 13:15:12遗漏、忽略

此三者,吾遗恨也 《伶官传序》 死去的人遗留下来的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 给予

⑥度(例句 出处 释义)

宁信度,无自信也 《韩非子》 尺码、尺度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 《论积贮疏》 程度、限度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过秦论》 规章、制度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荆轲刺秦王》 风度、常态

一年一度秋风劲 《采桑子·重阳》 次、回、量词

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扬州慢》 谱写、创制

生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指南录)后序》 考虑、思虑

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过秦论》 量、计算

理有未安,妄以臆度 《问说》 推测、猜测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通“渡”,过

5、请分别说明下列各句的特征。

①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③陈利兵而谁何。

④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明确:①判断句。②被动句。③宾语前置句。④介词结构后置。

6、成语

同年而语 度长絜大

推荐第3篇:《过秦论》教案

《过秦论》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用事实作根据论证中心论点的写法。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了解贾谊的政治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2、归纳掌握归纳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3、理解课文中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教学重点】

1、加强诵读、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

2、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3、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词采华丽、千变万化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识辨积累。

【课时安排】

三课时(

1、读课文并落实字词;

2、指导翻译;

3、背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请同学们欣赏两首诗

生(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学生默读,理解。教师提示:

汉文帝渴求贤臣,坐在宣室里征求贾谊的意见,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可惜文帝空自夜半前席,不向贾谊征求社稷大计却问及鬼魅神仙。此诗选取宣室召见、夜半前席两个细节,揭示出贾谊似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

谊(毛泽东)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需哀伤付一生。

学生默读,理解。教师提示:

贾谊怀才不遇,空有抱负,曾深情吟咏出《吊屈原赋》。梁王落马而死本是寻常之事,贾谊又何必为此自悲自责呢,抑郁而终呢?

那么,贾谊“才调”到底如何呢?让我们从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的《过秦论》中寻找答案吧。

二、作者简介

选一生读注解①。教师稍作补充: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著名的文学家。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仍心系朝事,后为梁王太傅。正如毛泽东诗中所讲,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天空。所著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为有名。

三、背景简介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兼并了六国。

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16年)的王朝很快结束了。

西汉初年,经历春秋战国楚汉战争500多年的战争,社会经济受到极大的破坏。贾谊的《过秦论》正是针对这种社会现实而主张实行“仁政”的,给百姓以休养的机会,以求经济大发展,社会的稳定。

“过秦”即言秦之过,是指责秦的过失的一篇政论文。

四、朗读课文,注意文中一些字的读音。

【生字】

腴(yú)

轸(zhěn)

镞(zú)

笞(chī)

恬(tián)

藩(fān)

瓮(wâng)

牖(yǒu)

【多音字(判断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孝公既没(mî)

召滑(shào)

俯首系(xì)颈

践华为城(huà)

劲弩(jìng)

不及中人(zhōng) 墨翟(dí)

蹑足行伍(háng)

将数百之众(jiàng)度长絜大(duï)

比权量力(liàng) 万乘之势(shâng)

朝同列(cháo)

一夫作难(nàn)

五、学生自读课文。

六、学生依据注释理解文意,并归纳文言知识。

1、通假字

约从离衡(通“横”)

合从缔交(通“纵”)

制其弊(通“敝”)

百有余年(通“又”)

陈利兵而谁何(通“呵”)

倔起阡陌之中(通“崛”)

赢粮而景从(通“影”)

2、古今异义

句 古 义 今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黄河 水道的通称

赢粮而景从 担负 胜或获得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崤山以东 山东省份

流血漂橹 盾牌 使船前进的工具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吝惜 爱惜、爱护、喜欢

宽厚而爱人 爱惜人民 丈夫或妻子;恋爱中的男女一方

分裂山河 划分 整体事物的分开或使整体的事物分开

3、词类活用现象

A、名词的活用

句 活 用 类 型 释

席卷、包举、囊括 名词作状语 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

天下云集响应 名词作状语 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

赢粮而景从 名词作状语 像影子一样

内立法度,南取汉中 名词作状语 在国内、向南

序八州而朝同列 名词动用 招致

履至尊而制六合 名词动用 登上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名词动用 用破瓮作

用草绳系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名词作状语,名词放在动词前,

1、

2、3句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和状态,第4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方位。

名词活用作动词,第5句和第7句,两个名词连用,表示事物的动作意义;第6句,名词和动词用“而”连接,这个名词常用如动词。

B、动词的活用

句 活 用 类 型 释

追亡逐北 动词作名词 逃走的人

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动用法 使„„退却

约从离衡 使动用法 使„„离散

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动用法 使„„朝拜

外连横而斗诸侯 使动用法 使„„争斗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使动用法 使„„灭亡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动词用作名词,动词在句中充当宾语,如例

1、动词的使动用法,例

2、

3、6句,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

4、5句,动作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这说明这些动词都产生了使动用法。

C、形容词活用

句 活 用 类 型 释

会盟而谋弱秦 形容词使动 使„„弱

以弱天下之民 形容词使动 使„„弱,削弱

以愚黔首 形容词使动 使„„愚蠢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形容词动用 变小,变弱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形容词后带有宾语,且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说明形容词用作动词,表示使动的意义,如例

1、

2、3。

4、一词多义(课后练习题),力求在动态的语境中辨析词义。

①制(例句

出处

释义)

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齐桓晋文之事》 制作、缝制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 《后汉书·张衡传》 制造、制作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 压制、控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过秦论》 制服

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过秦论》 统率、指挥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母 《齐桓晋文之事》 规定、制定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 规模

②亡(例句 出处

释义)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逃跑、逃脱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过秦论》 丢失、失去

燕虽小国而后亡 《六国论》 灭亡、消亡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赤壁之战》 死亡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过秦论》 逃兵、逃亡的人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通“(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daodoc.com,请保留此标记。)无”,没有

吞二周而亡诸侯 《过秦论》 使动用法,使„„灭亡

③固(例句 出处 释义)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过秦论》 牢固、坚固(的地势)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孟子》 巩固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廉颇蔺相如列传》 坚持、坚决

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 《王忠肃公翱事》 一定、必

吾固知公子之还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本来、原来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 既、已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阿房宫赋》 固执、顽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报任安书》 固然、诚然

④利(例句

出处

释义)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 锐利、锋利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劝学》 快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有利、条件好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 有利的形势

有蒋士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 利益、好处

商人重利轻别离 《琵琶行》 利润

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孙子·谋攻》 胜利

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 《冯婉贞》 有利于

⑤遗(例句

出处

释义)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 《过秦论》 丢失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封神演义》 丢失的东西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师说》 遗漏、忽略

此三者,吾遗恨也 《伶官传序》 死去的人遗留下来的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 给予

⑥度(例句

出处

释义)

宁信度,无自信也 《韩非子》 尺码、尺度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 《论积贮疏》 程度、限度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过秦论》 规章、制度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荆轲刺秦王》 风度、常态

一年一度秋风劲 《采桑子·重阳》 次、回、量词

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扬州慢》 谱写、创制

生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指南录)后序》 考虑、思虑

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过秦论》 量、计算

理有未安,妄以臆度 《问说》 推测、猜测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通“渡”,过

5、请分别说明下列各句的特征。

①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③陈利兵而谁何。

④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明确:①判断句。②被动句。③宾语前置句。④介词结构后置。

6、成语

同年而语

度长絜大

七、布置作业

1、掌握本课的生字、多音字、通假字。

2、反复诵读全文,熟悉文意。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检查朗读情况,采用个别朗读与集体朗读的形式。

2、抽查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二、读全文后回答,这一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是对秦王朝所犯过失的总结,秦王朝“仁义不施”结果导致亡国。

提问:从全文看,“攻守之势异也”,“攻”“守”的不同形势在课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攻之势”体现在第一段到第三段,崛起——强大——鼎盛。“守之势”体现在第三段、第四段,由统一天下到覆灭。

三、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朗读,注意语势,体现秦王朝势力的崛起,突出秦国地利(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人和(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政通(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等的优势。同时让学生体会句中的逻辑停顿。

本段的动词“据”“拥”“有”之后要有停顿;“内”“外”之后还应有停顿。

2、参看注释,想想“有席卷„„之心,„„之意”作何翻译,说说你从这句翻译中受到什么启发。

重点讲评文言翻译中一些修辞方式的处理。突出强调两点:其一,同义叠用的“凝缩”原则;其二,夸张修辞格的处理,即意译或添加语词而保留,如“拱手而取„„”可译成“毫不费力地夺取了„„”或“拱手之间就夺取了„„”

3、从注释中我们知道,“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那么,我们把课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换成“有吞并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但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呢?

明确:意在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对诸侯各国虎视耽耽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同时也为后文写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张本,为后文写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作了铺垫。总之,根据表达的需要,这里的繁笔增加了气势;同义短语的叠用,又使叙述生动形象。

4、集体朗读第一段。

四、研习课文第

2、3自然段。

1、下面是第2自然段第一句的译文,其中有些地方译得不正确,请指出来,并说说理由。

译文:秦孝公死后,他的儿子惠文王,孙子秦武王和昭襄王承接了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政策,在南边夺取了汉中,在西边攻取了巴、蜀,在东边割占了肥沃的土地,在北边收复了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非常重要的城邑。

明确:好的译文标准是“信”“达”“雅”,即准确、通畅、优美生动。上面译文在这三方面都有欠缺。其一,个别语词不准确:“蒙故业”的“故”,译为“原有(的)”为好;“因遗策”的“策”,指的是策略;“南”“西”“东”“北”译成“在南边”之类不能准确表现秦的扩张行径,译成“向南”“向西”等为好;“收”不是“收复”,和“取”同义。其二,不“达”、不“雅”:对于专名,直接“搬”过即可,不必把注释当译文抄在译文中。译文对“惠文、武、昭襄”及“要害之郡”的处理就有这方面的不足,结果使句子疙疙瘩瘩,甚至造成歧义。

2、指名让学生口译第2段,其他学生(或教师)订正。

3、下列句子是从第三自然段中挑出的,试说说译文的正误,并说明理由。

(1)振长策而御宇内。

A、举起长鞭来驱赶天下诸侯。B、举起长鞭来奴役天下百姓。

明确:A、B均有误。A中“御”译为“奴役”为好;B中“宇内”理解有误,联系下面(2)句可知。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A、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B、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

明确:A为意译,正确;B有误,“敲扑”是借代用法,代指刑具,引申为刑罚,修辞问题未处理好。

(3)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A、于是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并且守卫边防。B、于是派蒙恬去筑守像篱笆一样重要的长城。

明确:A句正确;B有误,藩篱比喻边境、边防,今人无“像篱笆一样重要”的比喻说法。

(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A、收集天下的军队。把他们集中到咸阳,让他们销毁兵刃和箭头,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B、收集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阳,(然后)销毁这些兵器,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明确:A有误,“兵”不指“军队”而指兵器,“之”亦应代指兵器,“锋镝”是借代,代指兵器;B正确。

(5)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A、(秦始皇)踏着华山作为城墙,凭借黄河作为护城河,占据亿丈高的城堡,下临不可测度的深渊,自以为十分坚固。

B、(秦始皇)凭借华山和黄河,把他们看成城墙和护城河,占据着这亿丈高的华山城堡,其下又紧靠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自以为就十分牢固。

明确:A有误,原文“践”不是课文注中的“践,踏。”(课文注释有误),而应是《康熙字典》引《释文》的“践,借也”当凭借讲;“城”作城墙、城堡为好,“固”的理解亦不妥。B正确。

4、第3自然段在写秦由“攻”转为“守”时,从哪些方面写了其“守”的措施,为什么要写这些?

提示: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等方面写其以暴政来作为“守”的措施,写这些是为突出中心论点眼务的。

五、研习课文

4、5自然段。

1、朗读第

4、5自然段。

2、对照注释翻译

推荐第4篇:过秦论教案

过秦论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2.学习课文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理解课文中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

教学设想

1.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

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故事(如《东周列国志》,虽是小说,但基本事件多见诸其书)。

3.文言文翻译,是本单元主要知识点。在研习新课中要有意识设计必要的讨论题,引导学生用单元知识短文所讲的道理来解决疑难问题,获取新知识。

4.本文逻辑严密,文辞优美,可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的后三段。

教学时数 4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1.预习全文,疏通文句,了解大意。

2.学习课文第一段。

西汉贾谊就说过:“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的史论《过秦论》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写的,通过总结秦不施仁义二世而亡的教训,来讽谏汉朝统治者。

1.关于作者: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多岁时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死时仅33岁。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2.时代背景:

春秋以来,战乱频仍,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

3.自读课文及注释,结合课文前“预习提示”疏通课文,

明确:文章开始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对诸侯各国虎视耽耽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同时也为后文写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张本,为后文写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作了铺垫。总之,根据表达的需要,这里的繁笔增加了气势;同义短语的叠用,又使叙述生动形象。

4.文章从秦孝公写起,为什么不从孝公以前的一国君(如秦穆公)写起?从本段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点?

明确: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思考和练习”一已读到),而秦的攻夺天下正是从秦孝公开始的。关于这点,本段课文已经明白论述。首句“君臣固守而窥周室”告诉我们,孝公在摄政之初仍是“固守”秦地,对“周室”亦只是暗中“窥伺”。后来由于“商君佐之”,才开始有了“席卷天下”的行动,虽然在此之前,他已有了“地利”和“人和”(“君臣固守”)的条件。

5.秦孝公在“攻”天下时,是否施行了“仁义”?

明确:贾谊所谓“仁义”,仍然是孔孟所说的“先王之道”,而不是法家的“内立法度”及纵横家们的“斗诸侯”。对后者,贾谊在《过秦论》(中)中称为“酷刑法”“高诈力”,可见在贾谊看来,这并不是“仁义”。贾谊认为“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之术也。”这也告诉我们,孝公的“攻”,不是建立在贾谊的“仁义”的基础上。

布置作业 :

1.完成“思考和练习”

三、四两题。

2.熟读课文。

3.书面翻译第1段。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1.研习课文第

2、3自然段。

3.继续重点讲授文言文翻译方面的知识。

3.从分析段内层次入手,学习运用材料为中心服务的技巧。

检查讲评作业 :

重点讲评文言翻译中一些修辞方式的处理。本段突出强调两点:其一,如上节所讲,同义叠用的“凝缩”原则;其二,夸张修辞格的处理,即意译或添加语词而保留,如“拱手而取……”可译成“毫不费力地夺取了……”或“拱手之间就夺取了……”

研习新课1.下面是第2自然段第一句的译文,其中有些地方译得不正确,请指出来,并说说理由。

译文:秦孝公死后,他的儿子惠文王,孙子秦武王和昭襄王承接了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政策,在南边夺取了汉中,在西边攻取了巴、蜀,在东边割占了肥沃的土地,在北边收复了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非常重要的城邑。

明确:好的译文标准是“信”“达”“雅”,即准确、通畅、优美生动。上面译文在这三方面都有欠缺。其一,个别语词不准确:“蒙故业”的“故”,泽为“原有(的)”为好;“因遗策”的“策”,指的是策略;“南”“西”“东”“北”译成“在南边”之类不能准确表现秦的扩张行径,译成“向南”“向西”等为好;“收”不是“收复”,和“取”同义。其二,不“达”、不“雅”:对于专名,直接“搬”过即可,不必把注释当译文抄在译文中。译文对“惠文、武、昭襄”及“要害之郡”的处理就有这方面的不足,结果使句子疙疙瘩瘩,甚至造成歧义。

2.指名让学生口译第2段,其他学生(或教师)订正。

3.第2自然段的层次划分有下面几种意见,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1)分4层:“孝公既没……要害之郡”是第1层,“诸侯恐惧……已困矣”是第2层,“于是从散……弱国入朝”是第3层,其余是第4层。

(2)分2层:“孝公既没……弱国入朝”是第1层,其余是第2层。

(3)“弱国入朝”前是一段,可分三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3层的划分;“延及……国家无事”应单列一段。提示:把孝公之后五位国君放在同一段中是有道理的,这只要联系上下文就可明白:第1自然段写秦孝公,这是秦攻夺天下的开端。第2自然段中的五位国君有共同的特点——“蒙故业,因遗策”,继续执行孝公攻夺天下的既定国策,虽然孝文、庄襄因“享国之日浅”,无所建树,但不等于放弃攻天下的“遗策”。总的说来,五位国君是在发展吞并天下的业绩。第3自然段写秦始皇,是秦攻夺天下雄心的实现,即标志“攻”的阶段的结束,下面转入“守”天下的阶段。所以第三种意见似不可取。第二种意见基本合理。作者按时间先后和建树状况把五位国君分为两类来写:前者评写,后者略写,但不管评略,二者的关系是并列的。为了学习方便,我们可以对第一层再分3个小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3层的划分)。第一种分法实际上是把第一层的3个小层与第二大层并列,这在逻辑上是有毛病的。

(说明:若有学生问,作者为什么把前三位国君合写而不—一独段分写?亦可参看上面分析,从中找出答案。)

4 提问:在第2自然段第1大层中,3个小层是否都是写秦的?有人说,第1小层写秦攻各国,第2小层写各国攻秦,第3小层写双方战争结果。这种说法对不对?结合课文加以说明。

明确:还可以有一种理解,3个小层都是写秦的。第1小层,写秦对诸侯各个击破的“攻”。“南取”“西举”“东割”“北收”,既说明了这点,又说明这种进“攻”所向披靡,任何一个诸侯都难于单独与之抗衡,从而也说明了诸侯之所以“会盟而谋弱秦”的原因。第2小层,还是写秦攻诸侯,“攻”取合起来的九国诸侯。九国之师的“叩关攻秦”不过是以攻为守,其实质还是守。面对九国联军的“攻”,秦不再是孝公时的“君臣固守”,而是“开关延敌”,以“攻”对“攻”。第3小层写秦击溃九国之师后的影响,说明其席卷天下之势已完全形成。若非孝文、庄襄“享国之日浅”,那么一统天下的宏图就可能在始皇之前得以实现。

5.指名或集体诵读第3自然段(有条件的可跟随录音读几遍),然后从本段挑出典型的例句,附上或正或误的译文,让学生指出正误,说明理由(可用小黑板出示例句,口述所附译文)。 附例句并译文(例句下A、B为译文):

(1)振长策而御宇内。

A.举起长鞭来驱赶天下诸侯。

B.举起长鞭来奴役天下百姓。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A.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

B.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

(3)乃使蒙恬到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A.于是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并且守卫边防。

B.于是派蒙恬去筑守像篱笆一样重要的长城。

(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A.收集天下的军队。把他们集中到咸阳,让他们销毁兵刃和箭头,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B 收集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阳,(然后)销毁这些兵器,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5)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A (秦始皇)踏着华山作为城墙,凭借黄河作为护城河,占据亿丈高的城堡,下临不可测度的深渊,自以为十分坚固。

A.(秦始皇)凭借华山和黄河,把他们看成城墙和护城河,占据着这亿丈高的华山城堡,其下又紧靠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自以为就十分牢固。

提示:要做到译文的“信、达、雅”,起码要从以下几点检查:其一,文言文中的每个实词、虚词的意义是什么,译文中有没有译错的语词或遗漏的语词;其二,译文是否合乎情理,是否和上下文矛盾,人们是否能看明白,是否合乎今人的语法习惯;其三,是否保持了原文的基本风格,各种修辞格的处理是否得当。

[附」参考答案

(1)A、B均有误。A中“御”译为“奴役”为好;B中“宇内”理解有误,联系下面(2)句可知。(2)A为意译,正确;B有误,“敲扑”是借代用法,代指刑具,引申为刑罚,修辞问题未处理好。(3)A句正确;B有误,藩篱比喻边境、边防,今人无“像篱笆一样重要”的比喻说法。(4)A有误,“兵”不指“军队”而指兵器,“之”亦应代指兵器,“锋镐”是借代,代指兵器;B正确。

(5)A有误,原文“践”不是课文注中的“践履”(课文注释有误),而应是《康熙字典》引《释文》的“践,借也”当凭借讲;“城”作城墙、城堡为好,“固”的理解亦不妥。B正确。6.提问:第3自然段讲了秦始皇“攻”天下的业绩和“守”天下的措施。试指出文中哪些文字是写其“攻”的,哪些是写其“守”的。

明确:“士不敢弯弓以报怨”句之后为“守”,“报怨”句和其前为“攻”。“南取百越”北“却匈奴”仍属其“井吞八荒”之举。

7.提问:第3自然段在写秦由“攻”转为“守”时从哪些方面写了其“守”的措施,为什么要写这些?

提示: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等方面写其以暴政来作为“守”的措施。写这些是为突出中心论点眼务的。

布置作业 :

1.背诵第3自然段。

2.书面翻译课文的最后两段。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

1.研习第

4、5自然段,了解作者对秦亡原因的见解,评说其进步性及局限性。

2.学习本文从对比中引出结论的论证方法,进一步加强对文言词句的理解和翻译练习。

教学内容和步骤

复习检查:

1.背诵第3自然段。

2.检查第

4、5自然段的译文,着重检查容易误译的典型句子的翻泽。

[附]误译举例

(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译文:然而陈涉不过是一个用破瓮遮住窗户,用绳子系住户枢(这样贫穷人家)的子弟,是甿、隶一类的(耕田)人,而且是被迁谪戍边的征夫。

(2)才能不及中人。

译文:才能不如中等人才。

(3)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译文:(他)又是脚踏在戍卒行军的途中,又是在阡陌纵横的行途中举事。

(4)天下云集响应。

译文:天下人如同阴云一样集聚起来,如同回声那样应和他。

(5)?函之固,自若也。

译文:?山与函谷关的险固,自然与以前相同。

(6)非及向时之士也。

译文:(又)不及九国的士人。

(7)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译文:一个匹夫发难而天子的七庙被毁坏。

说明:以上译句均引自人教社《教参》,其中各有微瑕,试指正如下:(1)“瓮牖”解释如课本注释,不当“用破瓮遮住窗户”讲。“甿”即耕田人,课本已有注解,译文中括号内字多余。(2)“中人”,课本注“平常的人”,能够讲通,译文不必标新立异,应尽量与注释吻合。(3)“蹑足”应取引申义,“行伍”译为“戍卒行军途中”不妥,整个译文不符合现代汉语习惯,不达不雅。(4)“云”译为“阴云”与原句所表达情感不一致。(5)“自若”的“自”不是“自然”的意思,辞书注“自若”为“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见《古汉语常用字字典》)(6)“向时”应译出,可译为“不能赶上先前九国的土人”。(7)“夫”即“人”,“匹”,“一个”的意思,用“一个”限制“匹夫”,没有必要。“七庙”属借代,应在译时直接用本体事物名词“国家”。

检查方法:可采用上面办法或让学生解释有关文言词,可以让学生读某句自己的译文。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订正或老师讲评。

继续研习新课:

1.第4自然段导读:如课本“预习提示”所言,“写陈涉起义,天下响应,迅速灭秦”。这和“过秦”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评写陈涉出身之低下、起义的仓淬、士卒的弱少、兵器的钝劣以及“天下云集响应”的形势?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阅读时必须联系上下文,通过比较来探求,而不要孤立地就本段苦思冥想。为了帮助同学们学会这种比较,我们先来做如下练习:

(1)读本段和上段有关内容,填写下表:

地位

出身

军队数量

军队素质

武器状况

地理条件

陈涉

秦始皇

(2)我们之所以将陈涉与始皇作比较,是因为陈涉起义时虽然“始皇既没”,但“ ”,说明秦当时国势未衰。从比较中可以看到,秦灭亡的原因不是因为陈涉 ,也不是因为秦国的 不强大和 条件发生了变化。

(3)从本段的“非有仲尼、墨翟之贤”可以看出陈涉起义的原因,不是上段中的秦“ ”;从本段对陈涉的地位、出身等叙述看,陈涉反秦的原因也不是上段所说的因为秦“ ”和“ ”,而是因为秦“ ”。

(4)从第2自然段中,知山东诸侯“会盟而谋弱秦”时,招致人才的办法是“ ”;从本段“天下云集响应,赢穆而景从”来看,“山东豪俊并起而亡秦族”的原因,并非是陈涉有“ ”之贤、“ ”之富,其原因是三段中的“ ”“ ”“ ”等,总之一句话,如下段所说的,是因为秦“ ”。

2第5自然段导读:

课文“顶习提示”指出:“第五段转入议论,分析秦灭亡的原因,得出结论。”作者是如何议论的?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议论如“提示”所言,“用了对比手法”。作者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用来对比的材料分别见于上文哪一段?作者的结论是什么?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该如何评价这一结论?这些都是我们阅读时要加以注意的。下面我们仍通过练习来解决这些问题。

练习:

(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函之固,自若也。”这是作者进行比较的前提,也是排除秦亡是由于国家变小变弱的原因。这句话是对前文叙述事实的高度概括和所作的判断。这些事实通过文中这些语句可看出来:第1段的“ ”及“ ”;第2段的:“ ”、“ ”及“ ”;第3段的:“ ”及“ ”;第4段的“ ”。

(2)陈涉与“九国”的比较,实质上仍是以秦之今与秦之昔的比较。从第2段中我们知道,昔日作为一国诸侯的秦,与拥有“ , ”的九国较量的结果是 而不是败;而今与陈涉这位不能与九国“ ”的甿隶之人较量,竟然失败!这就告诉人们:一个国家疆域广大,实力雄厚,未必就是战胜对手的永远的和最起作用的因素。什么是决定的因素呢?读者在对比之后,不能不深思而发出“ ”的问话。

(3)如何评价作者关于秦灭亡的结论?

提示:①从科学性看这一结论是否严密,有无局限性?战国四君(孟尝君、平原君等)“宽厚而爱人”,但结果如何?②从“仁政”的阶级内容看有无局限性?③从作者主张的客观效果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看其是否有进步性。

[附]练习答案 陈涉

“瓮牖枢之子人,迁徙之徒”

“行伍之间”

“数百”

“疲弊之卒”

“斩木为兵”

“阡陌之中”

秦始皇

“至尊”

王侯之家

万乘

“良将”“信臣精卒”

“劲弩”“利兵”“据亿万丈之城”“全千里”

(2)余威震于殊俗;力量强大;力量;地理。(3)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振长策而御宇内;隳名城,杀豪杰;执敲扑而鞭笞天下。(4)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土;仲尼、墨翟;陶朱、猗顿;振长策而御宇内;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隳名城、杀豪杰;仁义不施。

2.(1)据?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南取……要害之郡;争割地而路秦;宰割天下,分裂……入朝;吞二周……而报怨;践华为城……谁何;余威震于殊俗。

(2)十倍之地,百万之师;胜;同年而语;何也。

布置作业 (作业 指导和补充练习):

1.完成“思考和练习”题。关于“思考和练习”第一题;这是关于如何正确理解本文中心论点的思考。我们可从这几方面确定正确选项:(1)从选项的陈述主体和文章论述主体的一致性来判断,因为文章的中心论点就是作者对评述主体的看法或主张,二者应一致。(2)文章的材料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中心论点必须统帅材料,所以应从中心论点与材料是否统一来判断。从本篇来说,就要看秦在攻取天下时是否施了“仁义”。据此,教参所供答案似欠妥。

第四教时

推荐第5篇:《过秦论》教案

《过秦论》教案

杜越秀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用事实作根据论证中心论点的写法。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了解贾谊的政治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2、归纳掌握归纳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3、理解课文中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教学重点】

1、加强诵读、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

2、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3、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词采华丽、千变万化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识辨积累。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

(一)、导入课文:

请同学们欣赏两首诗

贾 生(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学生默读,理解。教师提示:

汉文帝渴求贤臣,坐在宣室里征求贾谊的意见,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可惜文帝空自夜半前席,不向贾谊征求社稷大计却问及鬼魅神仙。此诗选取宣室召见、夜半前席两个细节,揭示出贾谊似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

贾 谊(毛泽东)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需哀伤付一生。

学生默读,理解。教师提示:

贾谊怀才不遇,空有抱负,曾深情吟咏出《吊屈原赋》。梁王落马而死本是寻常之事,贾谊又何必为此自悲自责呢,抑郁而终呢?

那么,贾谊“才调”到底如何呢?让我们从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的《过秦论》中寻找答案吧。

(二)、关于作者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者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多岁时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死时仅33岁。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三)、时代背景

春秋以来,战乱频繁,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能耕作;有些人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当然,贾谊所说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的,不可能包括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压迫等内容,这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

(四)、朗读课文,注意文中一些字的读音。【生字】

腴(yú) 轸(zhěn) 镞(zú) 笞(chī) 恬(tián) 藩(fān) 瓮(wâng) 牖(yǒu) 【多音字(判断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孝公既没(mî) 召滑(shào) 俯首系(xì)颈 践华为城(huà) 劲弩(jìng) 不及中人(zhōng) 墨翟(dí) 蹑足行伍(háng) 将数百之众(jiàng)度长絜大(duï) 比权量力(liàng) 万乘之势(shâng) 朝同列(cháo) 一夫作难(nàn)

(五)、文章主旨

《过秦论》分上、中、下三篇。这篇课文是上篇,着重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秦始皇的暴虐无道,最后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这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这个观战也贯穿在其余两篇之中。作者总结秦王朝覆灭的历史教训,意在借古讽今,即从反面说明“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而“安之”之策莫大于施行仁义,目的是劝汉文帝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把握住作者的这个意图,对本文的内容、结构和写法就可洞若观火。

(六)、文章结构

本文先叙史实后作分析,据此,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第4段),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全过程从秦孝公即位(前361年)算起至子婴降汉(前207年)止,长达154年,分为四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1、秦王朝势力的崛起(第1段)。这是秦孝公时的事。在战国初期,万乘之国共有七个,秦居其一,实力与其余六国相等,它的进一步强大自孝公开始。文章先叙秦的地理优势和孝公的政治雄心,次叙在商鞅辅佐下所制定的基本国策(立法度、耕战、连衡)和取得的成果。秦孝公在位24年(前361至前338年),其间商鞅专秦柄约为15年,可见这个时期不长。又,“连衡”一句为虚笔,“连衡”首倡者是张仪,而张仪相秦始于惠文王十年(前328年),是此后十年的事。

2、秦王朝势力的进一步扩展(第2段)。这个时期长达90年,包括秦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五位国君,即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后两位“享国之日浅”,一笔带过;主要说前三朝87年间事。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将本时期内纷纭复杂的斗争情况集中到两个方面:一是按四个方位分写秦领土日益扩大的情形,表现它的势力空前增长;二是写诸侯约从反秦以及斗争的失败,反衬秦人困诸侯之易,说明它是不可战胜的。这是为下段蓄势,表明由秦来统一全国已成定局。

3、秦王皇统一全国(第3段)。这个时期包括秦始皇在位的36年。秦始皇不仅消灭了各国诸侯,而且继续扩大版图,创建了史无前例的大帝国。这意味着秦从此转入守势,所以下文接着说它的守策,即愚民、弱民、防民,以“关中之固,金城千里”来确保“子孙帝王万世之业”。这段文字义正词严,充分揭露了秦始皇的暴虐无道,为本文结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张本。

4、陈涉起义和秦王朝的覆灭(第4段)。重点是写陈涉起义。用低衬写法:先说陈涉地位低,才智不足,意思是缺乏号召力和指挥作战能力,又说起义队伍人数不多、武器简陋,意思是不堪一击;然而结果出人意料,“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星星之火顷刻燃成燎原之势。这也是针对着“仁义不施”写的。仁义不施,民心丧尽,“其亡可立而待”,所以下面只用一句话写它的覆灭。

第二部分(第5段),阐述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可分两层。前一层分析各方面力量的对比。首先指出秦的优势仍然存在,而且比过去强大,因为它占有天下。接着从领袖的地位、指挥作战能力、军队的素质和装备四方面将九国之师和陈涉之众作对比,指出后者远不如前者。尽管如此,二者却“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这就包含着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的情况呢?留给下文解答。第二层照应全篇,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以下四句照应第

1、2段;然后“以六合为家”二句照应第3段;“一夫作难”三句照应第4段;最后照应上文“成败异变”二句。水到渠成地点出全文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结构思路板书:

(七)、论证方法

1、以史实为论据,用观点统率材料。

作者所谓“攻守之势异”,指的是秦要统一全国,自然要对山东(崤山以东)诸侯采取攻势,逐步消灭它们;而在统一全国之后要防止人民颠覆它的政权,这就转入守势了。处于攻势“尚诈力”,处于守势“贵顺权”。“顺权”,就是施行仁义以收拢民心。秦灭六国后依旧残酷地压迫人民,不施仁义,故而迅速灭亡。这是贾谊的基本观点。要讲清这一点,就必须以史实为据,说明秦的兴亡过程。

本文叙史的特点是:在观点统率下对史实作出高度概括。例如秦“取西河之外”,是商鞅计骗魏将公子卬而袭破其军的结果,文中以“拱手”二字作了概括。又如山东诸侯曾多次合纵抗秦,皆被张仪等人的连衡术所破,韩、魏、楚三国多次献地于秦,秦土日广,这是秦的“诈力”策略的胜利,作者把所有这些史实都集中到九国之师攻秦失败一事上来加以表现。说到秦统一全国后,则着重揭露秦始皇压迫人民的政策——这其实是“诈力”策略的继续。这个事实充分说明:秦在转入守势之后,“其道不易,其政不改”(《过秦论》中篇语),它的覆灭是不可避免的。

从上面的分析还可以看出,政论叙史所看重的是历史过程的本质,而不讲求细节的准确。

2、对比论述

本文的对比论述集中在第5段,上文已有说明。这里只作一点补充:必须把这种对比放到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来看。昔年,九国之师,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进攻仅有雍州一地的秦,却遭到惨败;而今天,陈涉以数百“疲弊之卒”发难,进攻占有天下的秦,反而取得成功,这就生动地说明了转入守势后的秦已经变得外强中干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呢?孟子说:“失民心者失天下。”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这正是仁义不施而失掉民心的结果。这样来论述,自然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八)、语言特色

贾谊是汉赋的早期作家,这篇文章不是赋,然而语言上却明显地带有赋的特色。它讲究铺排渲染,例如开头写秦孝公的雄心,连用“席卷天下”“包举宇内”等四语;中间写九国之师攻秦,四君、九国、谋臣、策士、武将,一一列名,显得很有声势;写秦始皇,则极力塑造出他那“威加海内”的形象。行文又多用骈偶,读起来铿锵有声。它的骈偶不同于后来的骈体文以“四六句”为基本形式,而是非常灵活,有时字数甚至不完全相等,如“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有些骈语是包含在散句之中,如“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如此变化多端,不显得单调。

二、依据注释理解文意,并归纳文言知识。

1、通假字

约从离衡(通“横”) 合从缔交(通“纵”) 制其弊(通“敝”) 百有余年(通“又”) 陈利兵而谁何(通“呵”) 倔起阡陌之中(通“崛”) 赢粮而景从(通“影”)

2、古今异义

例句 古义 今义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黄河 水道的通称 赢粮而景从 担负 胜或获得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崤山以东 山东省份 流血漂橹 盾牌 使船前进的工具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吝惜 爱惜、爱护、喜欢 宽厚而爱人 爱惜人民 丈夫或妻子;恋爱中的男女一方 分裂山河 划分 整体事物的分开或使整体的事物分开

3、词类活用现象

A、名词的活用

例句活用类型 释义

席卷、包举、囊括 名词作状语 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 天下云集响应 名词作状语 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 赢粮而景从 名词作状语 像影子一样 内立法度,南取汉中 名词作状语 在国内、向南 序八州而朝同列 名词动用 招致 履至尊而制六合 名词动用 登上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名词动用 用破瓮作 用草绳系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名词作状语,名词放在动词前,

1、

2、3句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和状态,第4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方位。

名词活用作动词,第5句和第7句,两个名词连用,表示事物的动作意义;第6句,名词和动词用“而”连接,这个名词常用如动词。 B、动词的活用

例 句 活 用 类 型 释 义

追亡逐北 动词作名词 逃走的人 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动用法 使„„退却 约从离衡 使动用法 使„„离散 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动用法 使„„朝拜 外连横而斗诸侯 使动用法 使„„争斗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使动用法 使„„灭亡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动词用作名词,动词在句中充当宾语,如例

1、动词的使动用法,例

2、

3、6句,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

4、5句,动作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这说明这些动词都产生了使动用法。C、形容词活用

例 句 活 用 类 型 释 义

会盟而谋弱秦 形容词使动 使„„弱

以弱天下之民 形容词使动 使„„弱,削弱 以愚黔首 形容词使动 使„„愚蠢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形容词动用 变小,变弱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形容词后带有宾语,且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说明形容词用作动词,表示使动的意义,如例

1、

2、3。

4、一词多义(课后练习题),力求在动态的语境中辨析词义。①制(例句 出处 释义)

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齐桓晋文之事》 制作、缝制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 《后汉书·张衡传》 制造、制作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 压制、控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过秦论》 制服

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过秦论》 统率、指挥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母 《齐桓晋文之事》 规定、制定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 规模 ②亡(例句 出处 释义)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逃跑、逃脱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过秦论》 丢失、失去 燕虽小国而后亡 《六国论》 灭亡、消亡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赤壁之战》 死亡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过秦论》 逃兵、逃亡的人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通“无”,没有

吞二周而亡诸侯 《过秦论》 使动用法,使„„灭亡

③固(例句 出处 释义)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过秦论》 牢固、坚固(的地势)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孟子》 巩固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廉颇蔺相如列传》 坚持、坚决 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 《王忠肃公翱事》 一定、必 吾固知公子之还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本来、原来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 既、已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阿房宫赋》 固执、顽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报任安书》 固然、诚然 ④利(例句 出处 释义)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 锐利、锋利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劝学》 快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有利、条件好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 有利的形势 有蒋士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 利益、好处 商人重利轻别离 《琵琶行》 利润

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孙子·谋攻》 胜利 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 《冯婉贞》 有利于

⑤遗(例句 出处 释义)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 《过秦论》 丢失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封神演义》 丢失的东西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师说》 遗漏、忽略

此三者,吾遗恨也 《伶官传序》 死去的人遗留下来的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 给予

⑥度(例句 出处 释义)

宁信度,无自信也 《韩非子》 尺码、尺度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 《论积贮疏》 程度、限度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过秦论》 规章、制度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荆轲刺秦王》 风度、常态 一年一度秋风劲 《采桑子·重阳》 次、回、量词

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扬州慢》 谱写、创制 生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指南录)后序》 考虑、思虑 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过秦论》 量、计算 理有未安,妄以臆度 《问说》 推测、猜测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通“渡”,过

5、请分别说明下列各句的特征。

①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③陈利兵而谁何。

④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明确:①判断句。②被动句。③宾语前置句。④介词结构后置。

6、成语

同年而语 度长絜大

推荐第6篇:《过秦论》教案

【知识目标】

一、体会秦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暴政导致了秦的灭亡。

二、掌握文言文中疑问句固定的结构及常用实词、虚词用法

【能力目标】

一、分析作者借历史事实谈论政事,借题发挥,巧用对比反衬为表现主题做铺垫。

二、品味本文借鉴赋的特色*,讲求铺排渲染,多用骈偶,骈散结合,铿锵有力,又富有变化的语言韵味。

【情感目标】

结合历史常识,体会本文劝谕统治者“以历史教训为诫,对百姓施行‘仁政’,以求得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现实意义。

【重点、难点】

一、体会秦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暴政导致了秦的灭亡。掌握文言文中疑问句固定的结构及常用实词、虚词用法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二、分析作者借题发挥,巧用对比反衬为表现主题做铺垫。品味借鉴赋的特色*,讲求铺排渲染,多用骈偶,骈散结合,铿锵有力,又富有变化的语言韵味是本文难点。

【教学方法】讨论法 点拨法 多媒体辅助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

一、背景材料导入〖展示课件〗

1、作者简介

贾谊(公元前200一公元前168),世称贾太傅、贾长沙,也称贾生。洛陽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汉赋作家。年少以文才超众著称。20多岁时汉文帝 召为博士,后提升为太中大夫。因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甚为失意,渡湘水时写《吊届原赋》,以屈原自比。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一宠一 子梁怀王太傅。后梁怀王坠马而死,贾生亦伤心而死,死时仅33岁。

贾谊的思想属于儒家思想,他要求统治者施行仁政。政论散文《过秦论》、《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其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 度。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一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司马迁很推崇他的为人,把他和屈原相提并论,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2、写作背景。

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此前历春秋战国,七雄争霸而秦统一天下,战乱频繁。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五百年的极大破坏。农民大 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新建立的西汉政权(高、惠、文、景、武),府库空 虚,财政困难。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以安民,“与民休息”。他多次上书,评论时 政。

二、检测预习要点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崤函yáo膏腴gāoyú召滑sh&agra一ve;o逡巡qūnxún鞭笞chī

镞zú氓隶méng度长絮大xié藩篱fān万乘sh&egra一ve;ng

2.填写下列通假字的本字

从——纵弊——敝衡——横景——影倔——崛

有——又没——殁

三、思考探究

1.文本是怎样围绕题目展开思路的?

【解题】学生议论后阅读课后相关链接小知识“金圣叹评点《过秦论》”

题意:论秦朝之过失

【思路】本文叙述分析了秦王朝兴亡的原因与迅速灭亡的原因。通过反复对比衬托突出中心论点。

秦势强盛——六国渐弱,始皇统一——百姓愚弱,国力鼎盛一陈涉揭竿,秦灭六国——一夫灭之,仁义不施——攻守势异。

【板书】

2.秦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请以课文内容为主概括阐述。

提示:秦统一天下之后,鞭笞天下,严刑苛法;横征暴敛,营造宫室;焚书坑儒,文化专制;收缴兵器,武力制一服;大动干戈,滥开杀伐;修筑城池,祸及百姓。秦的暴政给人民带来莫大灾难,人民无法生存,奋起反抗,以求生路,从而导致了秦的灭亡。

四、朗读课文

五、作业

1、理解下列词语在文中的一词多义

因遗策(沿袭,动词)

因因利乘便(趁着,介词)

因河为池(凭借,介词)

爱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动词)

宽厚而爱人(爱护,动词)

赵奢之伦制其兵(管理、统率,动词)

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利用……制一服)

履至尊而制六一合(统治,动词)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动词)

亡 追亡逐北(逃亡的军队,名词)

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动词)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兵器,名词)

兵 悉使赢兵负草填之(士兵,名词)

2、找出下列词语,并理解它们的古今异义

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处

古:黄河今:水道的通称

②赢粮而景从

古:担负今:输赢的“赢”

③山东豪俊

古:觳山以东,即东方今:指山东省

④流血漂橹

古:盾牌今:使船前进的工具

第二课时

一、朗读全文

二、探究拓展

(一)、请学生口头翻译最后两段。

(二)、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提示:《过秦论》总结了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指出秦王朝倾覆的根本原因是“仁义不施”而失去民心,借秦之过劝谕西汉统治者引秦亡为诫,施行“仁政”以“安民”,并实行政治改革,以求经济发展,社会安定。

(三)、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提示:这篇文章虽然不是赋,但语言上却明显地带有赋的特色*,它讲求铺排渲染,行文多用骈偶,骈散结合,读起来既铿锵有力,又富有变化,错落有韵味。

1、夸张手法、对比反衬

二段写秦由兴而盛的“攻势”,将攻和被攻的双方向两极强化,极言被攻对象的力量强大,极言进攻一方的势单力孤,结果却易攻轻取。夸张对比之,更显气魄,突出中心。

2、同义叠句,气势酣畅。

首段写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是天 下的意思。写陈涉,“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三句同写地位低微。以整齐句式叠写一义,一气呵成、气势酣畅。

3、多重排比,气氛热烈。

前三段写秦国攻势、写诸侯恐惧,排比句鳞次栉比,语势强烈,为下文议论作有力铺垫。

4、文句长短参差,骈散结合,铿锵有力,又富有变化的语言韵味。

(四)、熟悉古汉语中的疑问句

文言文中,疑问句里形成了一些固定的结构。如:

★“如何”(何如)、“奈何”。若何”(何若)。“如”“奈”“若”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它们组成固定形式,相当于汉语“怎么样”。为什么”什么样”等。例如:

①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樊哙问:“现在事情怎么样?”

②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为什么夺取这些东西时一分一厘都拿尽,而使用时却像对待泥沙那样一点不爱惜呢?

③此为何若人?(《公输》)——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如...何”“奈...何”“若...何”。这是上述句式的扩展,即将“如何”“奈何”“若何”中的二字各各拆开,插一入名词、代词或别的短语就成了“如…何”等句式。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对(把)……怎么样(怎么办)”。

④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⑤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治邺》)——巫婆、三老不回来,对这件事怎么办?

★“孰与”“孰若”。用在表示比较和选择的疑问句中。

“孰”常和“与”“若”连用,表示比较或选择。“孰”是疑问代词,可译作“谁”“什么”“哪”。它们放在名词或代词前,可译为“……与……相比,谁(哪一个)……”;放在动词前,可译为。怎如”“何如”“怎比得上”等。例如:

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我和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漂亮?

⑦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童区寄传》——与其杀了这个小奴,哪里比得上卖了他?

⑧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问姑娘想的是什么?问姑娘思念的是什么?“何所思”即“所思者何”,把谓语提前。“所思者”相当于名词短语,作主语。

★“谁...者”中,“谁”是疑问代词,作谓语;“.....者”是

“者”字结构,作主语。“谁……者”等于“……者谁。”例如:

⑨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替大王设下把守函谷关的汁策的是谁?此句等于“为大王为此计者谁。”“为……者”是主语,“谁”是谓语。

★用否定词表示疑问的有:“有(可、能、愿)……否”不……乎”等。

⑩秦王以十五城易寡人璧,可予不?(《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许诺拿十五城换我的璧,可不可以给他呢?

⑩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三、朗读背诵最后三段

四、作业

1、找出文中词类活用的词

名词活用

①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名作状)

②赢粮而景从(名作状)

③云集响应(名作状)

④内立法度(方位词作状语)

⑤外连衡(方位词作状语)

⑥南取百越之地(方位词作状语)

⑥瓮牖绳枢(瓮、绳:名作状牖、枢:名作动)

⑩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名作动)

动词活用

⑦斗诸侯(动词使动用法)

⑧序八州而朝同列(动词使动用法)

⑩迫亡逐北(动作名)

⑩却匈奴七百余里(动词使动用法)

形容词活用

⑨会盟而谋弱秦(形容词使动用法)

⑩以愚黔首(形容词使动用法)

⑩天下非小弱也(形作动)

2、找出文中的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

判断句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贮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被动句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省略句

①铸以(之)为金人十二。

②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孝公)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③委命(于)下吏。

④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

第三课时

一、检测背诵

二、交流知识梳理成果

三、迁移拓展

1、从秦国兴起与强盛的过程,我们可以有什么样的启发?

2、从秦国在盛极一时却快速灭亡的历史现象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3、作为国家未来的主人,我们现在可以做写什么?

【教学反思】

【参考材料】

后世对贾谊及其作品多有评价

1.苏轼认为:“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又说:“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用生,生不能用汉文也。”认为周勃,灌婴皆高帝旧将,与文帝不止父子骨肉手足之情,而“贾生,洛陽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

2。一毛一|泽|东曾为贾谊赋诗,七绝,七律各——首。七绝《贾谊>>:“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堕马寻常事.何须哀伤付一生。”

七律《咏贾谊》:“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干台。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竞受疑猜。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

3,对贾谊的政沦文历来评价甚高。鲁迅先生誉之为“西汉鸿文”,《新编中国文学史》称《过秦论》为“政论文楷模”。从《史记》、《汉书》、《昭明文选》至 明清直到当代的古文选本,几乎都录入和收选《过秦论》,特别是上篇。历代评论名家说它。雄骏宏肆”、“通第一气贯注,如一笔书,大开大阖”是古今第一篇气 “盛”文章。

推荐第7篇:《过秦论》教案

《过秦论》优秀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贾谊对秦王朝速亡原因的分析和他提倡的仁政思想。2、学习文言字词句,掌握通假字,归纳多义词,了解句式的特点。 3、背诵课文

3、

4、5段。过程与方法:

以朗读带动文意疏通,以背诵带动对作品的鉴赏,指导学生反复读,品评鉴赏本文广用排比、对偶,极力渲染夸张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2、学习作者把对历史的研究与对现实的思考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 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词句的特点,归纳文言词法、句法知识,逐步掌握文言字词句运用的规律。 【教学方法】诵读法、比较法、交流式

【教学用具】课件、mp

3【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贾谊及秦统一前后的历史背景。放录音范读,以求学生准确认读。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毛泽东的诗《贾谊》导入新课。 贾 谊

毛泽东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需哀伤付一生。

提示:贾谊怀才不遇,空有抱负,曾深情吟咏出《吊屈原赋》。梁王落马而死本是寻常之事,贾谊又何必为此自悲自责呢,抑郁而终呢?那么,贾谊“才调”到底如何呢?让我们从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的《过秦论》中寻找答案。

二、作者简介: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多岁时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死时仅33岁。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 十卷。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三、背景简介:

春秋以来,战乱频仍,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

四、放录音,使学生准确认读

单音:腴(yú) 轸(zhěn) 镞(cù) 笞(chī) 恬(tián) 藩(fān) 瓮(wâng)牖(yǒu)

多音字:(判断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孝公既没(mî) 召滑(shào) 俯首颈系(xì) 践华为城(huà)劲弩(jìng)

中人(zhōng)墨翟(dí)行伍(háng)将数百之众(jiàng) 度长絜大(duï)(xiã) 比权量力(liàng) 万乘之势(shâng) 朝同列(cháo) 一夫作难(nàn)

五、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及熟知的文言知识理解文意。

六、同桌之间对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交流看法,逐段翻译课文。

七、思考:《过秦论》全文内容结构是怎样的?请先画出全文五个自然段的最大结构层次,再概括每段段意。

学生交流、思考。教师总结。 《过秦论》内容结构

一、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1-4) 兴 崛起(1) 发展(2) 极盛(3) 亡 (4)

二、阐述秦王朝灭亡的原因。(5)

八、指导学生再读课文,注意文中广用排比、对偶,极力渲染夸张的特点。九:布臵作业

反复诵读课文,熟悉文意。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研习课文

1、

2、

3、4自然段。

指导学生总结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现象、重点文言句式。 【教学过程】

一、检查诵读课文的情况,抽查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二、分析理解课文。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一段。

2、解释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疏通课文: 固、席、包、囊、内、斗。 河 教师强调:

固:坚固的地势,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席:像席子一样地,名词作状语,包、囊:用法同上。

衡:通\"横\"(通假字)

提问,引导学生了解课文:

思考:作者在第一段“崛起”段是如何分层次论述的。 地理: 据„„固;拥„„地;君臣固守 崛起 雄心: 席卷;包举;囊括;并吞

政策: 内„„;外„„ 成功: 拱手而取

4、提问:

从注释中我们知道,“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那么,我们把课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换成“有吞并天下之心” 似乎也通,但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呢?

明确:意在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对诸侯各国虎视耽耽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同时也为后文写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张本,为后文写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作了铺垫。总之,根据表达的需要,这里的繁笔增加了气势;同义短语的叠用,又使叙述生动形象。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二段。

6、解释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疏通课文: 南、弱、从、亡、北、漂、橹、利

教师强调以下词句: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吝惜。

以致天下之士:致,招纳。

追亡逐北:亡,逃跑的军队;北,溃败的军队。

因遗策:因,沿袭。

因利乘便:因,趁着。

开关延敌:延,引。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延,延续。

提问,引导学生了解课文:

⑴九国诸侯的强大都是哪些地方表现出来的?这些内容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首先写出了诸侯们买通天下之士,采用了合纵策略缔结了盟约;其次写出文臣武将,人才济济,各有所长;最后写九国之师军队强大,而最后的结果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这样就反衬出秦国的强大。

⑵思考:作者在“发 展”段是如何分层次论述的,运用什么论证方法? 秦:南取、西举、东割、北收——、宰割、分裂 诸侯:才多、地广、师众、惨败—— 、请服,请朝

8、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三段。

9、解释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疏通课文: 履、亡、却、废、愚、弱、帝王 教师指出重点字词

奋六世之余烈:烈,功业。

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

以愚黔首:愚,使„„愚昧。

以弱天下之民:弱,使„„衰弱。

聚之咸阳:省略介词\"于\",应为\"聚之于咸阳\"。信臣精卒:信,诚信、可靠。

以为固:省略句,省略宾语应为\"以之为固\"。 句式:省略句、判断句、

10、提问,引导学生了解课文: 思考:

(1)作者先用哪些话揭露秦始皇政策的实质?

强调:\"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哪几句写他的对外政策?

强调:\"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和\"乃使蒙恬北筑长城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3)哪几句是写他的对内政策?

强调:\"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⑷思考:作者在“极盛”段是如何分三层论述的?

前期:奋余烈,履至尊,取百越,却匈奴 后期:焚百家,杀豪杰,弱人民,严控制 设想:据高城;临深渊;守要害;传万世

⑸提问:第3自然段讲了秦始皇“攻”天下的业绩和“守”天下的措施。试指出文中哪些文字是写其“攻”的,哪些是写其“守”的?

明确:“士不敢弯弓以报怨”句之后为“守”,“报怨”句和其前为“攻”。 “南取百越”北“却匈奴”仍属其“井吞八荒”之举。

⑹提问:第3自然段在写秦由“攻”转为“守”时从哪些方面写了其“守”的措施,为什么要写这些? 提示: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等方面写其以暴政来作为“守”的措施,写这些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

1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四段。

12、、解释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疏通课文: 瓮、绳、云、响、赢、景、亡 山东 教师指出重点字词

1.瓮牖绳枢:\"瓮\"、\"绳\",名词活用作动词,\"瓮\"用破瓮做„„,\"绳\"用绳子系„„。

蹑足行伍之间,倔起阡陌之中,„„两句中\"足\"和\"起\"后均省略介词\"于\",为省略句。

天下云集响应;\"云\"、\"响\"均为名词作状语,分别译为\"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句式:被动句、判断句、状语后臵

13、思考:

让我们比较探求

——我们看到陈涉起义时虽然“始皇既没”, 但“ ”,说明秦当时国势未衰。从比较中可以看到,秦灭亡的原因不是因为陈涉 ,也不是因为秦国的不强大。 答:余威震于殊俗,力量依然强大

_——从本段的“非有仲尼、墨翟之贤”可以看出陈涉起义的原因,不是上段中的秦“ ”;从本段对陈涉的地位、出身等叙述看,陈涉反秦的原因也不是上段所说的因为秦“ ”和“ ”, 而是因为秦“ ”。

答: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振长策而御宇内; 隳名城,杀豪杰;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从第2自然段中,知山东诸侯“会盟而谋弱秦”时,招致人才的办法是“ ”;从本段“天下云集响应,赢穆而景从”来看,“山东豪俊并起而亡秦族” 的原因,并非是陈涉有“ ”之贤、“ ”之富,其原因是三段中的“ ”“ ”“ ” 等,总之一句话,如下段所说的,是因为秦“ ”。 答: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土; 仲尼、墨翟;陶朱、猗顿; 振长策而御宇内;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隳名城、杀豪杰; 提问: (l)、陈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出身如何?才能如何?兵力如何?武器如何?

明确:

出身: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才能:不及中人;

兵力: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武器:斩木为兵

(2)、作者写陈涉起义突出了什么特点?

明确:

出身:缺乏号召力

才能:缺乏指挥作战的能力

兵力:弱少

武器:低劣 不堪一击

(3)、作者写陈涉,突出了陈涉的出身卑微、才能平庸,兵力弱少,武器低劣,如此之人,如此之众竟然一呼百应,仿佛不费吹灰之力就\"亡秦族矣\"目的是为了什么?

明确:

强大的九国之师联合攻秦,结果是一败涂地;弱小的陈涉之师却能\"亡秦族\"。作者通过这些内容.表现出了秦始皇由攻转守变化的关键;仁义不施。失去了仁义,使民心丧尽,失去仁义,就变得不堪一击,为“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提供了充足而又必要的准备。

⑷思考:作者在“灭亡”段是如何分三层论述的,其中运用什么论证方法?

始皇:余威震于殊俗

出身氓隶之人 陈涉:才能不及中人

兵力数百疲敝

武器斩木为兵 结果:天下响应,并起亡秦

提问:写陈涉起义,天下响应,迅速灭秦。这和“过秦”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评写陈涉出身之低下、起义的仓猝、士卒的弱少、兵器的钝劣以及“天下云集响应”的形势?

三、布臵作业

1、背诵课文

3、4段。

2、课后练习3.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 检查背诵。

对课文进一步分析,品评文章的独到之处,分类归纳文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集体背诵或滚动式背诵。

二、分析理解课文。

1、学生齐读第五段。教师指出重点字词

崤函之固: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固的地势。

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度\"\"絜\",对文,都是度量的 意思;

比\"\"量\"对文,都是比较的意思。两句话译为:度量一下长短大小,比较一下权势和力量。

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有序;\"朝\"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朝拜。

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致万乘之势:\"致\"达到。

2、提问:作者进行比较的前提是什么(哪句话)?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排除秦亡是由于国家变小变弱的原因,是对前文叙述事实的高度概括和所作的判断。 第1段中的事实语句:

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第2段中的事实语句: 南取„„要害之郡;争割地而赂秦;宰割天下,分裂„„入朝; 第3段中的事实语句: 吞二周„„而报怨;践华为城„„谁何; 第4段中的事实语句: 余威震于殊俗。

3、陈涉与“九国”的比较,实质上仍是以秦之今与秦之昔的比较,找找文中的对比,看作者怎样层层推进,水到渠成指出秦亡的过失。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

(1)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的对比; 1-3段与4段对比 (2)秦与六国的对比; 2段内比 (3)秦与陈涉的对比;

(4)陈涉与六国的对比。 5段内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话也显得更有分量了。 总结全文。

秦创业——雄心勃勃 秦日盛——所向披靡 秦统一——势如破竹 秦灭亡——一败涂地

(叙事) (议论)

三、贾谊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西汉初期,经历了春秋战乱到楚汉战争,社会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土地荒芜,人民流亡,人口减少,经济凋敝。贾谊的《过秦论》借古讽今,他希望汉统治者能施行“仁政”,防止重蹈秦始皇因实行暴政而迅速灭亡的覆辙。

四、学生诵读课文,感受并分析语言特色。1.本文结构特点采用逐层推进法。

前用四段叙述秦国由弱而盛,又由盛而亡的史实后,在篇末点明论点。论点的出现不仅水到渠成,势成必然,而且在以上史实的对比中更加清晰,突出。 2.用叙事来说理。

作者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概括地说明了秦之由盛而衰的全过程和主要现象,同时还贯穿了作者本人的观点来说明其所以兴衰的关键所在。

3.作者用全篇对比到底的手法写出了他的论点。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

(1)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的对比; 1-3段与4段对比 (2)秦与六国的对比; 2段内比 (3)秦与陈涉的对比;

(4)陈涉与六国的对比。 5段内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话也显得更有分量了。

4.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

通篇都采用铺张和夸大手法。比如第一段“有席卷天下”四句,“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既有排比又有对仗,所谓“铺张扬厉”,气势自然就充沛了,笔锋锐不可当,咄咄逼人,有说服力。

五、知识点总结。

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

六、布臵作业:

熟练背诵并默写

3、

4、5段 教学反思:

推荐第8篇:《过秦论》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用事实作根据论证中心论点的写法。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了解贾谊的政治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2、归纳掌握归纳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3、理解课文中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教学重点】

1、加强诵读、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

2、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3、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词采华丽、千变万化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识辨积累。 【课时安排】 三课时(

1、读课文并落实字词;

2、指导翻译;

3、背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请同学们欣赏两首诗 贾生(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学生默读,理解。教师提示: 汉文帝渴求贤臣,坐在宣室里征求贾谊的意见,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可惜文帝空自夜半前席,不向贾谊征求社稷大计却问及鬼魅神仙。此诗选取宣室召见、夜半前席两个细节,揭示出贾谊似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 贾谊(毛泽东)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需哀伤付一生。 学生默读,理解。教师提示: 贾谊怀才不遇,空有抱负,曾深情吟咏出《吊屈原赋》。梁王落马而死本是寻常之事,贾谊又何必为此自悲自责呢,抑郁而终呢? 那么,贾谊“才调”到底如何呢?让我们从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的《过秦论》中寻找答案吧。

二、作者简介 选一生读注解①。教师稍作补充: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著名的文学家。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仍心系朝事,后为梁王太傅。正如毛泽东诗中所讲,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天空。所著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为有名。

三、背景简介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兼并了六国。 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16年)的王朝很快结束了。 西汉初年,经历春秋战国楚汉战争500多年的战争,社会经济受到极大的破坏。贾谊的《过秦论》正是针对这种社会现实而主张实行“仁政”的,给百姓以休养的机会,以求经济大发展,社会的稳定。 “过秦”即言秦之过,是指责秦的过失的一篇政论文。

四、朗读课文,注意文中一些字的读音。【生字】 腴(yú)轸(zhěn)镞(zú)笞(chī)恬(tián) 藩(fān)瓮(wâng)牖(yǒu) 【多音字(判断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孝公既没(mî)召滑(shào)俯首系(xì)颈践华为城(huà) 劲弩(jìng)不及中人(zhōng)墨翟(dí)蹑足行伍(háng) 将数百之众(jiàng)度长絜大(duï)比权量力(liàng)万乘之势(shâng) 朝同列(cháo)一夫作难(nàn)

五、学生自读课文。

六、学生依据注释理解文意,并归纳文言知识。

1、通假字 约从离衡(通“横”)合从缔交(通“纵”) 制其弊(通“敝”)百有余年(通“又”) 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倔起阡陌之中(通“崛”) 赢粮而景从(通“影”)

2、古今异义 例句 古义 今义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黄河 水道的通称 赢粮而景从 担负 胜或获得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崤山以东 山东省份 流血漂橹 盾牌 使船前进的工具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吝惜 爱惜、爱护、喜欢 宽厚而爱人 爱惜人民 丈夫或妻子;恋爱中的男女一方 分裂山河 划分 整体事物的分开或使整体的事物分开

3、词类活用现象 A、名词的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席卷、包举、囊括 名词作状语 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 天下云集响应 名词作状语 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 赢粮而景从 名词作状语 像影子一样 内立法度,南取汉中 名词作状语 在国内、向南 序八州而朝同列 名词动用 招致 履至尊而制六合 名词动用 登上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名词动用 用破瓮作用草绳系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名词作状语,名词放在动词前,

1、

2、3句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和状态,第4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方位。名词活用作动词,第5句和第7句,两个名词连用,表示事物的动作意义;第6句,名词和动词用“而”连接,这个名词常用如动词。 B、动词的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追亡逐北 动词作名词 逃走的人 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动用法 使„„退却 约从离衡 使动用法 使„„离散 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动用法 使„„朝拜 外连横而斗诸侯 使动用法 使„„争斗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使动用法 使„„灭亡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动词用作名词,动词在句中充当宾语,如例

1、动词的使动用法,例

2、

3、6句,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

4、5句,动作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这说明这些动词都产生了使动用法。C、形容词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会盟而谋弱秦 形容词使动 使„„弱 以弱天下之民 形容词使动 使„„弱,削弱 以愚黔首 形容词使动 使„„愚蠢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形容词动用 变小,变弱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形容词后带有宾语,且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说明形容词用作动词,表示使动的意义,如例

1、

2、3。

4、一词多义(课后练习题),力求在动态的语境中辨析词义。①制(例句 出处 释义) 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齐桓晋文之事》 制作、缝制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 《后汉书·张衡传》 制造、制作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 压制、控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过秦论》 制服 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过秦论》 统率、指挥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母 《齐桓晋文之事》 规定、制定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 规模 ②亡(例句 出处释义)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逃跑、逃脱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过秦论》 丢失、失去 燕虽小国而后亡 《六国论》 灭亡、消亡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赤壁之战》 死亡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过秦论》 逃兵、逃亡的人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通“无”,没有 吞二周而亡诸侯 《过秦论》 使动用法,使„„灭亡 ③固(例句 出处 释义)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过秦论》 牢固、坚固(的地势)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孟子》 巩固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廉颇蔺相如列传》 坚持、坚决 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 《王忠肃公翱事》 一定、必 吾固知公子之还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本来、原来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 既、已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阿房宫赋》 固执、顽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报任安书》 固然、诚然 ④利(例句 出处 释义)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 锐利、锋利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劝学》 快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有利、条件好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 有利的形势 有蒋士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 利益、好处 商人重利轻别离 《琵琶行》 利润 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孙子·谋攻》 胜利 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 《冯婉贞》 有利于 ⑤遗(例句 出处 释义)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 《过秦论》 丢失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封神演义》 丢失的东西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师说》 遗漏、忽略 此三者,吾遗恨也 《伶官传序》 死去的人遗留下来的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 给予 ⑥度(例句 出处 释义) 宁信度,无自信也 《韩非子》 尺码、尺度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 《论积贮疏》 程度、限度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过秦论》 规章、制度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荆轲刺秦王》 风度、常态 一年一度秋风劲 《采桑子·重阳》 次、回、量词 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扬州慢》 谱写、创制 生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指南录)后序》 考虑、思虑 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过秦论》 量、计算 理有未安,妄以臆度 《问说》 推测、猜测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通“渡”,过

5、请分别说明下列各句的特征。①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③陈利兵而谁何。 ④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明确:①判断句。②被动句。③宾语前置句。④介词结构后置。

6、成语 同年而语度长絜大

七、布置作业

1、掌握本课的生字、多音字、通假字。

2、反复诵读全文,熟悉文意。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检查朗读情况,采用个别朗读与集体朗读的形式。

2、抽查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二、读全文后回答,这一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是对秦王朝所犯过失的总结,秦王朝“仁义不施”结果导致亡国。 提问:从全文看,“攻守之势异也”,“攻”“守”的不同形势在课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攻之势”体现在第一段到第三段,崛起——强大——鼎盛。“守之势”体现在第三段、第四段,由统一天下到覆灭。

三、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朗读,注意语势,体现秦王朝势力的崛起,突出秦国地利(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人和(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政通(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等的优势。同时让学生体会句中的逻辑停顿。 本段的动词“据”“拥”“有”之后要有停顿;“内”“外”之后还应有停顿。

2、参看注释,想想“有席卷„„之心,„„之意”作何翻译,说说你从这句翻译中受到什么启发。重点讲评文言翻译中一些修辞方式的处理。突出强调两点:其一,同义叠用的“凝缩”原则;其二,夸张修辞格的处理,即意译或添加语词而保留,如“拱手而取„„”可译成“毫不费力地夺取了„„”或“拱手之间就夺取了„„”

3、从注释中我们知道,“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那么,我们把课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换成“有吞并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但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呢? 明确:意在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对诸侯各国虎视耽耽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同时也为后文写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张本,为后文写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作了铺垫。总之,根据表达的需要,这里的繁笔增加了气势;同义短语的叠用,又使叙述生动形象。

4、集体朗读第一段。

四、研习课文第

2、3自然段。

1、下面是第2自然段第一句的译文,其中有些地方译得不正确,请指出来,并说说理由。译文:秦孝公死后,他的儿子惠文王,孙子秦武王和昭襄王承接了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政策,在南边夺取了汉中,在西边攻取了巴、蜀,在东边割占了肥沃的土地,在北边收复了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非常重要的城邑。 明确:好的译文标准是“信”“达”“雅”,即准确、通畅、优美生动。上面译文在这三方面都有欠缺。其一,个别语词不准确:“蒙故业”的“故”,译为“原有(的)”为好;“因遗策”的“策”,指的是策略;“南”“西”“东”“北”译成“在南边”之类不能准确表现秦的扩张行径,译成“向南”“向西”等为好;“收”不是“收复”,和“取”同义。其二,不“达”、不“雅”:对于专名,直接“搬”过即可,不必把注释当译文抄在译文中。译文对“惠文、武、昭襄”及“要害之郡”的处理就有这方面的不足,结果使句子疙疙瘩瘩,甚至造成歧义。

2、指名让学生口译第2段,其他学生(或教师)订正。

3、下列句子是从第三自然段中挑出的,试说说译文的正误,并说明理由。(1)振长策而御宇内。 A、举起长鞭来驱赶天下诸侯。B、举起长鞭来奴役天下百姓。 明确:A、B均有误。A中“御”译为“奴役”为好;B中“宇内”理解有误,联系下面(2)句可知。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A、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B、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 明确:A为意译,正确;B有误,“敲扑”是借代用法,代指刑具,引申为刑罚,修辞问题未处理好。 (3)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A、于是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并且守卫边防。B、于是派蒙恬去筑守像篱笆一样重要的长城。 明确:A句正确;B有误,藩篱比喻边境、边防,今人无“像篱笆一样重要”的比喻说法。 (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A、收集天下的军队。把他们集中到咸阳,让他们销毁兵刃和箭头,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B、收集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阳,(然后)销毁这些兵器,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明确:A有误,“兵”不指“军队”而指兵器,“之”亦应代指兵器,“锋镝”是借代,代指兵器;B正确。 (5)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A、(秦始皇)踏着华山作为城墙,凭借黄河作为护城河,占据亿丈高的城堡,下临不可测度的深渊,自以为十分坚固。 B、(秦始皇)凭借华山和黄河,把他们看成城墙和护城河,占据着这亿丈高的华山城堡,其下又紧靠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自以为就十分牢固。 明确:A有误,原文“践”不是课文注中的“践,踏。”(课文注释有误),而应是《康熙字典》引《释文》的“践,借也”当凭借讲;“城”作城墙、城堡为好,“固”的理解亦不妥。B正确。

4、第3自然段在写秦由“攻”转为“守”时,从哪些方面写了其“守”的措施,为什么要写这些? 提示: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等方面写其以暴政来作为“守”的措施,写这些是为突出中心论点眼务的。

五、研习课文

4、5自然段。

1、朗读第

4、5自然段。

2、对照注释翻译。误译举例 (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译文:然而陈涉不过是一个用破瓮遮住窗户,用绳子系住户枢(这样贫穷人家)的子弟,是氓、隶一类的(耕田)人,而且是被迁谪戍边的征夫。 指正如下:“瓮牖”解释如课本注释,不当“用破瓮遮住窗户”讲。“氓”即耕田人,课本已有注解,译文中括号内字多余。 (2)才能不及中人。译文:才能不如中等人才。 指正如下:“中人”,课本注“平常的人”,能够讲通,译文不必标新立异,应尽量与注释吻合。 (3)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译文:(他)又是脚踏在戍卒行军的途中,又是在阡陌纵横的行途中举事。 指正如下:“蹑足”应取引申义,“行伍”译为“戍卒行军途中”不妥,整个译文不符合现代汉语习惯,不达不雅。 (4)天下云集响应。译文:天下人如同阴云一样集聚起来,如同回声那样应和他。 指正如下:“云”译为“阴云”与原句所表达情感不一致。 (5)崤函之固,自若也。译文:崤山与函谷关的险固,自然与以前相同。 指正如下:“自若”的“自”不是“自然”的意思,辞书注“自若”为“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见《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6)非及向时之士也。译文:(又)不及九国的士人。 指正如下:“向时”应译出,可译为“不能赶上先前九国的士人”。 (7)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译文:一个匹夫发难而天子的七庙被毁坏。 指正如下:“夫”即“人”,“匹”,“一个”的意思,用“一个”限制“匹夫”,没有必要。“七庙”属借代,应在译时直接用本体事物名词“国家”。

3、讨论:第四段写了强秦的灭亡。“陈涉起义,天下响应”有哪几方面的铺叙呢?选文中语句回答。用意何在? 明确:五个方面。出身地位:“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个人素质:“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起义军成分:“疲弊之卒,数百之众”。武器:“斩木为兵,揭杆为旗”。起义的影响:“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起义结果:“山东豪俊遂并起而忘秦族矣”。 这五方面的铺叙为第五段内容作了铺垫。

4、讨论:既为史论,那么“论”自然体现在末段,作者的思路如何? 明确:先对比论述九国之师何陈涉之众的力量,重点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八字。然后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以下四句照应第一二段;“以六合为家”二句照应第三段;“一夫作难”三句照应第四段,水到渠成点出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5、集体诵读第五段。朗读指导:“且夫”推进一层领起议论的语气。以下连用六个“也”表示及其肯定的意思。四个排比句的重音是:“尊”“銛”“抗”“及”。特别应重读“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试使”换假设语气,读出惋惜之意。“然秦”以下句子语势由弱到强,逼出“何也”,结句显志,须用深责的语气读出,“仁义不施”是重点,宜一字一顿。

六、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三、

四、五段。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集体背诵

三、

四、五段。

二、写作特点: 本文是史论,叙多于议,形象议论法。

1、叙事铺陈对比 用叙事来说理,可以说是本篇最大的特点。课文前四段,按时间顺序,详略有致地概述了秦从攻到守,由兴而亡的全过程。

2、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

推荐第9篇:课文过秦论教案

目的要求

一、了解课文涉及的古代思想政治观点:贾谊的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观点,这种观点同西汉初期提倡与民休息政策的关系

二、学习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运用历史资料,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

三、重点理解文言文翻译的要领并培养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四、掌握本课的文言实词

五、体会本课叙事时极力铺张渲染,议论时使用对比论证的写作特点

要点难点

1.本文选自《新书》,个别字句从《史记》和萧统《文选》。《过秦论》是贾谊的议论文的代表作。原文共有上、中、下三篇,本文是上篇。过秦即言秦之过,指出秦亡国的过失。论,一种文体,古文中的所谓论,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等文字。

《过秦论》是史论,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文章气势磅礴,笔力雄浑。大量运用对比、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秦兴秦亡波澜起伏,那力透纸背的说理,那援引史实的分析,那酣畅淋漓的铺张渲染,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作者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少时即以博学能文称于郡中,二十余岁召为博士,曾做太中大夫。他主张政治改革,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重视农业生产,以巩固封建国家。他的改革主张遭到一些贵族和大臣的打击、诬陷,死时仅33岁。贾谊的文章气势雄伟,畅达,辞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为最。政论文以《过秦论》、《论积贮疏》等文章脍炙人口。后人编纂了他的政论文集《新书》十卷。

3.本文结构特点采用逐层推进法。在用占全文大半的四段篇幅叙述秦国由弱而盛,又由盛而亡的史实后,在篇末点明论点。论点的出现不仅水到渠成,势成必然,而且在以上史实的对比中更加清晰,突出。

4.本文基础知识点:①注意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心论点的正确理解。特别是第五自然段对比分析处应认真理解。其几项力康亩员仁牵撼率季殴?记毓?记爻?5?耙环蜃髂讯?呙磴摹保?壳赝鲇诔律妫?浣崧弁瞥鲋行穆鄣恪U庵炙忱沓烧拢??兴捣?Φ男捶ㄓψ邢柑彖怼谧⒁獾揭淮识嘁宕实恼?防斫狻L乇鹗牵和觥⒅啤⒈?⒉摺壅莆找韵麓世嗷钣玫拇剩合?⒛摇⑷醯取?nbsp;

写作背景

汉文帝时期,是封建时代的所谓盛世,即旧史家艳称的文景之治的前期。这时,由于秦末衰敝的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得到相对安定,社会呈现出繁荣的景象。但是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统治阶级中淫侈之俗,日日以长(贾谊《论积贮疏》),权贵豪门大量侵吞农民土地,逼使农民破产流亡,卖田宅,鬻子孙(晁错《论贵栗疏》),以至易子而咬其骨(贾谊《论积贮疏》)。同时,刑罚苛重,民不聊生。汉文帝外有轻刑之名,内实杀人(《资治通鉴》卷十五),表面上废除肉刑,实际上只是改换一些杀人的名目而己。苛重的压迫剥削和酷虐的刑罚,使阶级矛盾日渐激化。而汉文帝周围一些权贵却对此视而不见,麻木不仁,说什么国家已安已治。这使得怀有改革时政抱负的贾谊深为不安。为了向汉文帝说明政治形势的严重性,他从关乎汉王朝兴亡的角度,写了著名的《陈政事疏》,又名《治安策》,从正面论析时势,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同时还写了《过秦论》,通过论史讽喻,委婉地批评当时的政治,用秦王朝灭亡的教训,振聋发聩(kuì愧),以引起汉文帝及上层统治者的警觉。

作者简介

贾谊(前200前168)汉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河南郡洛阳人。十八岁便以饱读《诗》《书》、善写文章名扬郡中,为郡守吴公召于门下,后荐于汉文帝,任博士,年仅二十余。参与朝政议论,见识超群,一年间越级升为太中大夫。因建议改定制度法令及命列侯就国,遭到守旧派周勃,灌婴等人谗害,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抑郁悲愤,写出著名的《吊屈原赋》和《鹏鸟赋》。数年后召回长安,任梁怀王太傅。先后多次上疏,提出重农业、行仁政、削弱诸侯势力、制服匈奴侵扰等重要政见和具体措施。后梁怀王堕马死,谊忧伤哭泣年余,亦死,年仅三十三岁。

贾谊在政治上有远见卓识,能洞察隐微,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能抓住当前社会主要问题、预见未来隐患,作出精辟分析,提出有效对策。如《过秦论》《治安策》(又名《陈政事疏》)《论积贮疏》、等名文都显示出他卓越的政治见解和对国家大事极其关切的激情。故刘向把他比为古之伊尹、管仲。在思想上,以儒家思想为主,主张国家应以民为本,施行仁政,重视礼乐,严明等级;同时也杂有法家运用法术势,力主中央集权,削弱诸侯权势和道家的貌似旷达实为消极等思想。这些反映到他的政治主张上是积极进步,富有进取精神的,而在对待个人不幸遭遇方面则表现为悲观失望。贾谊散文开两汉政论风气之先,扣紧时代脉搏,篇篇针砭时弊,说理透辟晓畅,深刻犀利,言词激切,理足气盛,如《论积贮疏》《治安策》等是;而《过秦论》更以铺张扬厉,排比渲染、词采绚丽见长。影响所及,非但两汉,下及唐宋奏议,骈文莫不受其遗泽。故鲁迅评为:惟谊尤有文采,而沈实则稍逊,如其《治安策》《过秦论》皆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汉文学史纲要》)贾谊政论见《新书》,原五十八篇,今本五十六篇。清王耕心《贾子次诂》和《贾谊集》(上海人民出版社)搜集贾谊散文,赋作较完备。

段落大意

依课文分为五段:

第一段,交代秦的地理优势,政治雄心;概述商鞅变法与张仪连横的情况以反西河之战首告大捷的情况:总的是写秦孝公的功业,他为秦的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段,主要是写秦惠文王、秦武王与秦昭襄王的功业。

第三段,总写秦始皇帝的功业,即其统一天下的势如破竹和巩固天下的各种措施。

第四段,总写陈涉起义的情况及其亡秦的结果。

第五段,归纳作结: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主题思想

望汉王朝借鉴秦亡教训

贾谊在这篇文章里论述了秦朝兴衰的原因。他这样做,是希望汉文帝以秦朝为借鉴,施行仁义,以免蹈秦朝的复辙。这是贾谊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为他们谋画长治久安之道,事实上只能是一种幻想。但是这篇文章表现出贾谊对农民起义的力量和意义有所认识,写出了他反对统治者施暴政于人民。这些地方都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写作特点

叙事铺陈对比

用叙事来说理,可以说是本篇最大的特点。作者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概括地说明了秦之由盛而衰的全过程和主要现象,同时还贯穿了作者本人的观点来说明其所以兴衰的关键所在。这就帮助我们对这一段历史事实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因此我感到,要想写好说理文,必须在善于叙事的基础上来说理才行。所谓在说理文中的善于叙事,还同一般叙事文不一样,要善于概括事实,善于描写事物的大的、总的、突出的方面,善于勾勒整个历史发展的轮廊等等。只有这样,只有通过这种叙事的特定手法,以此为说理的基础,才可能有把握说服读者。我们说,写好说理文,主要是靠论和断。论不能是空论,必须要根据事实立论,即所谓摆事实,讲道理,道理是根据事实来讲清的。断也不能是武断,必须从大量事实中抽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来,才是精确的判断。《过秦论》就恰好有这个特点。他把大量事实摆出来,结果道理可以不讲而自明,或少讲而大明。

本篇所具有的另一特点:贾谊在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贾谊写这篇文章可以说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比如第一段有席卷天下四句,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基本上都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下面第

二、第

四、第五等段中,都有类似的句子;不胜枚举。所谓铺张扬厉,主要就是指的这一类句子。这样,气势自然就充沛了,自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当,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

这篇文章所具有的第三个特点,即作者用全篇对比到底的手法写出了他的论点。对比手法并没有什么希奇,而本篇精采处却在于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即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话也显得更有分量了。主客观形势的不同,强弱盛衰难易的不同,都从几方面的对比中显现出来。

作业练习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一、字词

1.下列加黑字注音不全对的一组是 ( )

A召滑(shào)鞭笞(chī)藩篱(fán)

B墨翟(dí)谪戍(zhé)契(xié)

C銡(xiān) 隳(huī) 逡巡 (quān)

D牖(yǒu)棘矜(qín)锋镝(dí)

2.书写全对的一组是 ( )

A度长契大 嬴粮景从 云集响应

B瓮牖绳枢 同年而语 价值连城

C鉏耰棘矜 摄足行伍 緼袍敝衣

D足肤皲裂 崛起阡阳 门廷若市

3.解释下列多义词

4.选出因字用法相同的两项 ( )

A蒙故业,因遗策

B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C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D廉颇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E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二、语言运用

1.对下列名词状语的分类、用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席卷天下 ②云集响应

③船载以入 ④西举巴蜀

⑤内立法度 ⑥斗折蛇行

⑦日积月累 ⑧吾得兄事之

⑨良庖岁更刀⑩相如廷叱之

A①②⑥⑧句表比喻,讲成像那样

B④⑤⑩句表处所,译为在

C⑦⑨是时间名词作状语,译为日日、月月、每年

D③?表工具,译为用,?也表工具,译为乘船

2.下列各句中加黑的词属于以下哪种词类活用:A名词用作动词B名词作状语C使动用法 D意动用法

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 )

②履至尊而制六合 ( )

③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 )

④赢粮而景从 ( )

⑤外连衡而斗诸侯 ( )

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

3.选出下面译文正确的项

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

A不吝惜珍奇的祭器、贵重的宝物以及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纳天下的士人。

B不爱惜珍贵的器具、贵重的财宝及肥饶的土地,用来招纳天下的士人

C不爱惜珍贵的祭器、贵重的宝物以及肥沃富饶的土地,因而招致了天下有才之士。

D不吝惜珍奇贵重的器物和宝物以及肥沃富绕的土地,因而招来了天下的士人。

②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契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

A试着让山东的国家与陈涉比比长短,较量一下权势和军力,简直不能同日而语。

B假使让肴山以东的国家与陈涉的军队比比长短,较量一下权势和军力,简直不能同日而语。

C假使让山东诸国与陈涉比比长度,较量权力的大小,就不可以同日而语了。

D尝试着让肴山以东的国家同陈涉的军队比比权势和军力的大小,简直不能相提并论。

4.找出不是判断句的一句( )

A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B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C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D刘备天下枭雄

三、文学、文化常识

1.下面是课文中出现的人物和作者的称谓,请回答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A司马谏议 杜工部 贾太傅 庖丁( )

B欧阳文忠 范文正 左忠毅 王忠肃( )

C王临川 韩昌黎 柳柳州 沛公( )

D苏子瞻 诸葛孔明 方望溪 李太白( )

2.下面的成语典故与哪一组人物有关

完璧归赵 脱颖而出 游刃有余 碧血丹心

A蔺相如平原君 伯乐 窦娥

B蔺相如 毛 遂 庖丁 关汉卿

C蔺相如 毛 遂 庖丁 邹衍

D蔺相如 毛 遂 庖丁 苌弘

3.对下列文章篇名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

①《过秦论》②《出师表》③《察今》

④《送东阳马生序》⑤《后序》

⑥《论积贮疏》⑦《答司马谏议书》

⑧《左忠毅公逸事》⑨《石钟山记》⑩《师说》

A除①③⑧外,篇名中均含文体名称,如表、序、疏等。

B ⑤中的序是书序,后序是附在《指南录》书后的一篇序文。④中的序则是赠序,相当于现代的临别赠言。

C表、疏是臣下写给皇帝的奏章。

D说是议论文;记则可记事、写景、抒情、议论;书,指书信体。

阅读思考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管仲夷吾者,颖上人也。少时尝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注:召忽曾与管仲一起事公子纠

(《史记管宴列传》)

1.给未加标点的句子加上标点

2.为下面句中加黑的词,选出正确的义项

①鲍叔遂进管仲( )

A进献 B进言 C靠近D举荐

②鲍叔不以我为不肖( )

A不像 B不才 C不孝敬 D不好

3.与句中加黑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①及小白立为桓公( )

A立土动及百尺

B今其智乃仅不能及

C及至始皇

D战、守、迁皆不及施

②天下人不多管仲之贤( )

A尝与鲍叔贾,分钱财多自与

B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

C多见其不知量也

D是以古之人易财,非仁也,财多也

③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A所识穷乏者德我欤

B而心目耳力俱穷

C固将愁苦而终穷

D穷凶极恶

4.与知我不羞小节中的羞字用法不相同的一句是( )

A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B吾从而师之

C鲍叔终善遇之

D孟尝君客我

5.与三仕三见逐于君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

A管仲囚焉

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冀君实或见恕也

D吾幽囚受辱

6.下列两句的译文正确的项是

①召忽死之( )

A召忽也死在这件事上

B召忽为公子纠而死

C召忽因公子纠失败而自杀

D召忽因公子纠失败而被杀身死

②以身下之

A把自己放在下边

B自己(鲍叔)甘居管仲之下

C(鲍叔)能亲身礼贤下士

D(鲍叔)就此退下,不再参政

7.文中说管仲贫困,常欺鲍叔在文中具体指哪件事

8.这段文字的中心是

答案:

过秦论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一、1.C(逡读qūn) 2.B

3.①统率、指挥;制服;控制,统治;规模②沟通;通达;普遍;通晓、理解;畅通、顺利;贯通③败逃的;在北面;溃败④剩余的;遗留的;多,整数后不确定的零数;我;其余的 4.B E

二、1.A2.①C②A③A④B⑤C⑥D3.①A②B4.A

三、1.A官职B谥号C籍贯D字 2.D 3.B

阅读思考

1.曰:时,贾,与,贪,也。困,愚,也。君,肖,也。走,怯,也。败,之,辱,耻,也。母,也。

2.①D②B3.①C②B③C4.C5.C6.①C②B

7.尝与鲍叔贾,分钱财多自与

8.赞扬鲍叔牙能知人

推荐第10篇:过秦论试讲教案

《过秦论》

一、导入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一语道出了封建社会的兴衰变革,而打破战国割据状态,首先一统天下的秦国却没能长治久安,到了秦二世就灭亡了。“弱肉强食”自然界这一法则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被打破了。在两千多年前,秦王朝国力还是那样的不可一世,一场农民战争就打破了开国者“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的梦想,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孰是孰非,历史上有不少人评论,其中著名的一篇就是西汉文学家贾谊的《过秦论》。

二、知识积累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洛阳人。少时即以博学能文闻于郡中。河南郡守吴公爱其才,招置门下,后吴为廷尉,荐之于汉文帝。年二十余,后为博士(学术顾问)。因得文帝赏识,一年之中即迁太中大夫。又建议文帝改革制度法令,文帝欲任之为公卿,因遭大臣谗毁,贬为长沙王太傅,甚为失意,渡湘水时写《吊屈原赋》,以屈原自比。在长沙三年,后召回长安拜为梁王太傅,多次上疏,批评时政。后梁王坠马而死,贾谊哭泣岁余,抑郁而终,时年三十三岁。

贾谊的思想基本上属于儒家思想,他要求统治者施行仁政的主张,在当时还是有进步意义的。他的作品有“赋”七篇(存五篇),《新书》五十八篇,明人辑于《贾长沙集》,《过秦论》是代表作。他的“赋”在形式上趋向散体化,句法整齐;他的政论文言辞激切,观察敏锐,分析透彻。

贾谊《过秦论》写在西汉初年,这个时期,因此前的五百年的战乱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为此,贾谊极力主张,施行“仁政”以安民来巩固汉朝的统治。他多次上疏,评论时政。《过秦论》总结了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指出秦王朝短时间倾覆的根本原因是“仁义不施”而失去民心,借秦之过劝谏汉文帝“安民”并以秦为鉴,实行改革。这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了解这一点对我们理解本文是有重要作用的。

三、信息筛选 1.解题

“过”,名词(过失、过错)作动词(指出„过失、过错);“过秦”,即“言秦之过”,指出秦亡国的过失。

论,一种文体,古文中的所谓“论”,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等文字。 《过秦论》是史论,名为“过秦”,实是“戒汉”。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过秦论》全文分为上、中、下三篇,课文是上篇,中篇和下篇分论秦二世、秦三世的过失。

四、整体感知 粗略分析全文布局。

1.先按表达方式将全文分为两部分。

(一)记叙部分:写秦王朝的兴亡过程(前四段)

(二)议论部分:指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最后一段) 2.再分析记叙部分的层次,可分两大层。

(1)兴起的过程(前三段)

(2)灭亡的过程(第四段)

五、文本解读

(一)让同学齐读本文后,讲读第1自然段。1.教师强调字词: 2.学生翻译:略

3.请学生概括本段意思,并作简要分析。

教师强调:这一段主要写秦的强大是从秦孝公开始的。文章先叙秦国的地理优势和秦孝公的野心,次叙商鞅辅佐下秦国取得的成果。

(二)讲析第2段。学生朗读后: 1.教师强调以下词句: 2.请学生简述本段大意。 3.教师提问:九国的强大是从哪些地方表现出来的?这些内容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首先写出了诸侯们买通天下之士,采用了合纵策略缔结了盟约;其次写出文臣武将,人才济济,各有所长;最后写九国之师军队强大,而最后的结果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这样就反衬出秦国的强大,同时也含蓄地指出了秦国之所以强大的原因是“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一种“仁政”,这种“仁政”得到秦国后代君王的继承,所以到了势力如此强大的地步,又间接地为中心论点的提出作了准备。

第11篇:过秦论下教案

《过秦论下》教案

贾谊

一.重点解说

秦并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②,缮津关,据险塞,修甲兵而守之③。然陈涉以戍卒④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櫌白梃,望屋而食,横行天下⑤。秦人阻险不守,关梁不阖⑥,长戟不刺,强弩不射。楚师深入,战于鸿门,曾无藩篱之艰⑦。于是山东大扰,诸侯并起,豪俊相立⑧。秦使章邯将而东征,章邯因以三军之众要市于外,以谋其上⑨。群臣之不信⑩,可见于此矣。子婴立,遂不寤。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材,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

〔秦并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原来六国的土地有三十多郡。山东,指崤山函谷关以东,意即原来六国的土地。

〔缮津关,据险塞,修甲兵而守之〕修整好各地的关隘,占据各地的险要,整备下精良的武器装备,以保守这些地方。津关,渡口和关隘,指水陆要道。据,凭依。修,整治。甲兵,铠甲武器。

〔戍卒〕防守边防的士兵。

〔不用弓戟之兵,櫌(yōu)白梃(tǐng),望屋而食,横行天下〕没有锋利的兵器,仅仅使用锄头、木棍等作武器,随所到之处就食,而天下无所阻挡。弓戟之兵,弓箭、戟矛一类武器。櫌白梃,指农具。此处借以形容武器之粗劣。,同“锄”。櫌,锄头的木柄。白梃,白木棒,即没有经过加工的棍棒。望屋而食,见有人家,就去吃饭,指没有军粮储备。

〔关梁不阖(hé)〕关口和桥梁来不及封闭。阖,关闭。

〔楚师深入,战于鸿门,曾无藩篱之艰〕楚军一直打到鸿门一带地方,连像篱笆那样的阻碍也没有遇到。楚师,指陈胜起义的部队。陈胜起义后号为张楚,因此称为楚师。鸿门,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今名项王营。陈胜起义的将军周章在秦二世二年

(公元前208年)的冬天曾率军到达这一带。

〔于是山东大扰,诸侯并起,豪俊相立〕在这种情况下,秦在原来六国的统治大乱,各地纷纷乘机起兵。扰,乱。豪俊,豪杰,有相当才能的人。

〔章邯因以三军之众要市于外,以谋其上〕章邯趁机凭借众多的军队,来图谋他的君主,求取自己的爵位。章邯,秦大将。陈胜起义之后,他曾向秦二世建议赦免骊山囚徒以抵抗起义军,后来,他带领这支军队以抵抗起义部队,与项羽作战失败投降。要市,指谋求自己的利益。要,同“徼”,求取。市,交易。章邯带领部队投降项羽时,曾相约攻秦,分占秦地。灭秦后,项羽封章邯为雍王。“要市于外”可能是指这件事。

〔不信〕不忠实。

〔子婴立,遂不寤〕子婴当了皇帝,到底也不能觉悟。遂,终,竟。寤,同“悟”。

〔中佐〕具有中等才能的辅佐人才。

〔宗庙之祀〕先祖的祭祀,这里代指国家的政权。

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为诸侯雄。岂世世贤哉?其势居然也。且天下尝同心并力而攻秦矣,当此之世,贤智并列,良将行其师,贤相通其谋,然困于阻险而不能进,秦乃延入战而为之开关,百万之徒逃北而遂坏。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势不便也。秦小邑并大城,守险塞而军,高垒毋战,闭关据厄,荷戟而守之。诸侯起于匹夫,以利合,非有素王之行也。其交未亲,其下未附,名为亡秦,其实利之也。彼见秦阻之难犯也,必退师。安土息民,以待其敝,收弱扶罢,以令大国之君,不患不得意于海内。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而身为禽者,其救败非也。

〔其势居然也〕是它的地理形势所在才这样的。即是说,由于所处地理形势好,才能称雄于诸侯。

〔且〕连词,况且。

〔当此之世„„百万之徒逃北而遂坏〕指六国良将贤相虽多,但由于秦地险阻,他们进攻秦国的行动终于失败。按《过秦论(上)》:“当是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朋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遁逃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正是描写了这种情况。逃北而遂坏,败退逃跑而终于崩溃。

〔秦小邑并大城,守险塞而军〕秦把小城的军队合并到大城之中,在险要关塞驻军据守。

〔高垒毋战〕构筑高高的营垒,不要作战。

〔闭关据厄〕关闭函谷关,把守住险要的关塞。

〔诸侯起于匹夫〕指山东各地的起义首领都是从平民中崛起的。匹夫,这里指普通老百姓。

〔素王之行〕素王的德行。素王,指没有王位而具有王者德行的人。

〔其交未亲〕他们的交情还不亲厚。 〔其下未附〕他们的下属还未亲附。

〔彼见秦阻之难犯也〕他们见到秦朝的防御是难以进犯的。

〔安土息民,以待其敝〕使境内平安,民众能休养生息,以等待他们的衰败。敝,败、坏。

〔收弱扶罢,以令大国之君,不患不得意于海内〕收养弱小,扶助疲敝,而使秦国的国君不怕不能在天下实现自己的意愿。

〔禽〕同“擒”,捉住。〔救败〕挽救败亡。

秦王足己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惑而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忠言未卒于口而身为戮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拑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忠臣不敢谏,智士不敢谋,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哀哉!

〔足己不问〕骄傲自满,不请教别人。

〔遂过而不变〕有过错因循而不能更改。

〔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秦二世承继了秦始皇的做法,因循而不加以改变,又加上残暴酷虐,因而加重了祸患。

〔三主惑而终身不悟〕指秦始皇、秦二世、子婴三代君主溺于错误而终身不悟。惑,困惑,迷乱。

〔深虑知化〕智虑深远,了解形势变化的道理。

〔拂过〕提出纠正错误的意见。拂,违反。

〔秦俗多忌讳之禁〕秦朝的风习是禁忌很多。俗,习俗,风气。

〔重足而立〕两脚紧靠着站着,形容恭敬的样子。

〔拑(qián)口而不言〕闭着嘴不说话。形容心怀恐惧而不敢说话的样子。

〔奸不上闻〕坏消息不让皇帝知道。

先王知雍蔽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振;及其衰也,百姓怨望而海内畔矣。故周五序得其道,而千余岁不绝,秦本末并失,故不长久。由此观之,安危之统相去远矣。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雍蔽〕阻塞,蒙蔽。指上下之间情况不通。

〔饰法设刑〕整饬法令,设立刑罚。饰,同“饬”,整顿。

〔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在它衰弱的时候,也能靠五伯的征伐而使诸侯服从。五伯,即春秋五霸。伯,同“霸”。

〔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它削弱的时候,也能内部加强守护,外部交好其他国家而使政权保存下来。守,保持。附,靠近。

〔繁法严刑而天下振〕法令繁复,刑罚严酷而使得天下震动不安。振,同“震”。

〔故周五序得其道,而千余岁不绝〕所以,周王朝设置五等爵位,符合治国的原则,因而延续了一千多年。五序,指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序,顺序。千余岁,周王朝的统治,西、东周合计共八百余年。这里说“千余岁”,是夸大的说法。

〔秦本末并失〕秦王朝在根本和次要的方面都不正确,所以统治不能长久。本末,这里指治理国家的根本方针和采取的方法、手段。

〔安危之统〕指使得国家安全或者危险的原理。统,统绪,纲纪。

〔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民谚说:“不忘记先前事情的经验教训,就是后来事情的借鉴。”师,师法,借鉴。

〔是以君子为国„„参以人事〕所以君子治理国家,应当看看上古时代的办法,用现在的情况去证实它,以人事去检验它。验,考验,证实。参,检验。

〔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明了盛衰的道理,明辨权位势力的适当运用。宜,适当,适宜。

〔去就有序〕取舍有一定的顺序。

《过秦论》主旨在于分析“秦之过”,旧分上中下三篇,其实本是一篇,最广为流传的《过秦论》是文章的前三分之一,它通过对秦国兴盛历史的回顾,指出秦国变法图强而得天下,“仁义不施”而不能守天下。而在中篇和下篇,作者则具体地论述了秦统一之后的种种过失。中篇指出秦统一天下,结束了多年的战乱,本来处在很好的形势中,但秦始皇并没有制定出正确的政策,反而焚书坑儒,以暴虐治天下;到了二世时,也不能改正原先的过失,终致国家倾覆。这里选的是《过秦论》的下篇后部分,作者承接前文,指出在“诸侯并起,豪俊相立”的时候,如果子婴能改变原来错误的政策,“闭关据厄”,“荷戟而守之”,是可以守住三秦之地的,以后“安土息民”,徐图发展,甚至也可以重新恢复国家的统一,但是遗憾的是,秦朝钳口闭言的一贯政策,导致上下“雍闭”,子婴孤立无亲,终于不免灭亡的命运。

二.译文 秦兼并了各个诸侯国,山东三十多郡,缮治津渡和关口,占据险隘和要塞,训练军队,加以防守。然而陈涉率领几百个散乱的戍卒,振臂大呼。不用弓乾一类的兵器,只用锄、櫌、木棍,(军无存粮,)走到哪里,吃到哪里,横行天下。秦人有险阻而不能固守,有关口桥梁而不能封锁,有长乾而不能刺杀,有强弩而不能发射。张楚的军队深入腹地,在鸿门作战,连越过篱笆一样的困难都没有。于是山东大乱,诸侯同时并起,豪杰俊士互相椎立为王。秦派章邯率军东征,章邯在外利用自己统率的军队相要挟,猎取私利,图谋他的君王。群臣不讲信用,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了。子婴立为王,最终也没有醒悟。如果子婴具有一般君主的能力,只要得到中等才能的辅佐大臣,山东虽然叛乱,秦国故地还是可以保全的,宗庙祭祀不会断绝。

秦地被山带河,地势险固,是四面都有屏障和要塞的国家。从缪公以来,至于秦王,有二十多个君主,常常称雄于诸侯。难道秦国世世代代都是贤明的君主吗?那是它的地理形势所造成的。而且天下曾经同心协力进攻秦国。在这个时候,贤人智者会集,优秀的将领统率指挥军队,贤明的宰相互相交流彼此的谋略,然而被险峻的地形所困阻,不能前进。秦就给他们敞开关门,引诱敌人深入,进行交战,于是六国百万之众败逃,土崩瓦解。这难道是武力和智慧不足吗?是地形不利,形势不便的缘故。秦国把小聚邑合并成大城市,在险阻要塞驻军防守,高筑营垒,不去交战,封锁关口,占据险隘,持戟把守这些地方。诸侯都是从平民百姓中起来的,以利相合,没有素王那样的德操。他们的交谊并不亲密,他们的下属还没有诚心归服,表面以灭秦为名,实际上图谋私利。他们看到秦国地势险阻,难以侵犯,必然撤军。秦使百姓休养生息,等待诸侯的衰败,收养贫弱,扶持疲困,来向大国诸侯发号施令,不怕不得意于天下。贵力天子,富有天下,而自己被抓去成为俘虏,是因为他挽救败亡的策略不正确。

秦王骄傲自满,不虚心下问,因循错误而不进行变革。二世继承下来,沿袭不改,残暴凶虐,加重了祸患。子婴势孤力单,没有亲近的人,地位危险脆弱,无人辅助。这三个君主一生迷惑不悟,国家灭亡,不是应该的吗?在这个时候,世上不是没有深谋远虑、知权达变之士,然而所以不敢尽忠直谏,纠正错误,是因为秦国习俗有很多禁忌,忠诚的话还没有说完,而自己已被杀害。所以天下之士,侧耳听命,叠足而立,闭口不言。这三个君主丧失了治国的原则,忠臣不敢直言规劝,智士不敢出谋划策,天下已经大乱,奸邪的事情没有人向君主报告,这难道不是太可悲了吗!先王知道上下壅塞蒙蔽会损害国家利益,所以设置公卿、大夫、士,以整饬法令,建立刑罚,而使天下太平。国势强盛时,能够禁止残暴,讨伐叛乱,天下归服。国势弱小时,有五霸代替天子征讨,诸侯顺从。国势衰削时,内有所守,外有所附,国家可以存而不亡。秦国强盛时,法令繁密,刑罚严酷,天下震恐。到了它衰落时,百姓怨恨,天下叛离。周朝天子依次得到了治国的规律,所以一千多年间,国运不绝。秦朝本末俱失,因此国柞短促。由此看来,国家安危的基础相差太远了。民间俗话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因此有道德修养的人治理国家。观察远古的得失,考察当代的所作所为,参酌人的因素,了解盛衰的道理,明悉权力威势的恰当运用,弃取有一定的次序,变革有适当的时间,所以历时久远,而国家安定。

第12篇:贾谊《过秦论》教案

贾谊《过秦论》教案

彬县新民中学

胡元平

《过秦论》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的自读篇目,该文论述了贾谊关于秦朝之所以灭亡的原因分析,指出其关键原因在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该单元所选课文都是古代的议论性散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在于让学生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掌握基础的文言语法知识,学习如何清晰有力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

教学目的:

1,通过诵读了解文章的脉络。

2,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排偶句的运用。

3,认识贾谊对秦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

教学重难点:

1,认识“仁义不施”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重要原因。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诵读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现在的电视连续剧中古装剧占了很大的成分。其中有不少是以秦汉时期的历史为背景。如香港拍摄的《寻秦记》、以及内地的电视剧《秦始皇》和电影《秦颂》、《英雄》。这些影视作品在塑造历史真实的同时也加入了导演和编剧们的艺术创造并不能算是真正的历史。今天我们要读的这篇《过秦论》却是离秦代最近的朝代汉朝的文人的作品,那么让我们穿越历史,在文字中了解秦亡的真实原因。

1

请同学介绍作者。(李商隐诗《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谊,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洛阳人。18岁时以能读诗书、善属文,为郡人所称誉,廷尉吴公荐于汉文帝,被任为博士。不久,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贬为长沙王太傅。后为梁怀王太傅。32岁时郁郁而死。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500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极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曾多次上疏,批评时政。《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是他的代表作品。

二,诵读预习:

这篇文章比较长,相信在课前认真预习过的同学并不多,那么老师在这里带着大家一起来完成这个预习的工作。老师先范读一遍,在老师读的时候,同学们做两件事。一是注意课文的断句,把难读字的字音注在字的旁边;二是运用学习过的文言知识找出本课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文言知识点。

(教师范读)让学生自由诵读。

三,梳理词句,明确中心:

(1)梳理词句。请同学分类指出本科中的文言知识点,并对教师提出的课文句子进行翻译。

1,活用:

形容词作名词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

名词作状语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内立法度,外连横而斗诸侯。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名词作动词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形容词作动词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使动用法: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吞二周而亡诸侯;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序八州而朝同列

2

2,特殊句式 :

(1)判断句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2)被动句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3)省略句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3,一词多义 : 制、亡、利、固、度

4,古今:橹、河、山东、于是、以为

5,通假:从、衡、景

6,译句 :

1、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2、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3、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4、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5、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3 (2)明确中心:

[提问]通过对字句的梳理,我们能更好地读懂课文,那么在贾谊眼中,秦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

明确: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四,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前三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分析讨论。

“过秦”,即言秦之过。作者以秦的兴亡史实为基本依据,采用对比方法,层层推进,水到渠成指出秦亡的过失, 这充分体现在第5 段议论中。朗读第5 段。

[提问] 将段中涉及到的秦国、秦朝、九国(山东之国)、陈涉四种力量用符号“〈”连结排列起来。

明确:陈涉〈九国〈秦国〈秦朝。

[提问] 按例句“„秦人开关延敌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这是秦国的实力与九国之师相比”,从本段中找出包含其余三项对比的句子。

明确:“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不可同年而语矣。”这是山东九国之师与陈涉相比; “秦以区区之地而朝同列。”这是秦国与统一天下的秦朝相比; “然后以六合为家何也?”这是最强大的秦与最弱小的陈涉相比。

作者议论秦的过失, 首先肯定地理条件没有变, 接着采用多项对比的论证方法, 层层推进。最详细的是陈涉与九国的对比, 从各个角度对比, 极言陈涉弱小; 其次是秦国与统一天下的秦朝相比,强调秦朝的强大。九国与秦的对比包含在上面第二个对比中, 不够明显, 但例句从课文第2 段找来明显的句子, 已经明确。不能忘记陈涉与秦朝的对比。对比得出的结论是自然而然的, 既告诉我们秦亡的原因,也点明了课题“秦之过”。

4

[提问]“攻守之势异也”,是对文章1~4 段秦兴亡史实的概括议论, 先从第5 段中分别找出一句话概括“攻”与“守”的史实;然后自读1~4 段, 说说哪些段写“攻势”,哪些段写“守势”,并从各段中找一句原句表明“兴”或“亡”的史实。

明确(1) “秦以区区之地而朝同列”议论的是“攻势”;“以六合为家, 肴殳函为宫”议论的是“守势”。(2) 第1~2 段及第3 段第一层“及至始皇威振四海”写“攻势”,第3 段第二层写“守势”。(3) 兴:“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强国请服, 弱国入朝; 鞭笞天下,威振四海。”亡:“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攻”是以雍州之地为本, 采取一系列措施;“守”是以整个天下为本, 采取了更为严密的措施: 秦从诸侯变成了天子, 守的力量比攻的力量更强大, 结果却走向反面, 更令人深思。

[提问] 秦的过失主要是“仁义不施”, 请从课文中挑出秦“仁义不施”的语句并加以解释, 说说秦的过失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明确:(1)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追亡逐北, 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2)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3) 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4)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5) 废先王之道, 焚百家之言, 以愚黔首; 隳名城,杀豪杰。(6)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秦在夺取天下的过程中,依靠武力,致使六国惨败,“伏尸百万, 流血漂橹”, 已经蕴藏着导致失败的尖锐矛盾。秦统一天下,攻守之势转化以后,不但不施仁义, 反而变本加厉, 用严酷的刑罚奴役百姓, 迅速导致大规模起义,致使帝王之业土崩瓦解。这一史实充分显示出民心向背对治国的重要性。贾谊采用铺张渲染的手法言秦之过, 是借秦作鉴, 猛敲警钟,劝谏西汉统治者施仁政。

五,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这篇文章除了要掌握基础的文言知识,我们更了解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帝国灭亡的原因。我们经常说一个成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为什么我国在处理国际问题上坚持“以和为贵”为什么党中央总是强调“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是实行仁义。今天在座的各位就是未来国家的建设者们。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也要这样去做。记住: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5

六,布置作业: 背诵最后一段。

6

第13篇:《过秦论》《六国论》教案

《过秦论》《六国论》

[创新设计] 

一、教学内容

通过指导性阅读,巩固掌握学过的文言知识,并通过对比的方式,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进行分析总结,从而在通解文言文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高古文阅读的鉴赏能力。 

二、教学安排

1.课时:两课时;

2.课型:宏观比较阅读方式。 

三、预习要求

①通读全文,注意关键字、词、句的文言特点;②自寻资料,了解贾谊与苏洵的有关背景资料,以及这两篇文章的创作目的;③初步概括两篇文章的异同点,从而对文言文的赏析有一定的粗略掌握。 

四、教学蓝图

全篇文章的教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重要的教学板块:①疏通文章的语言文字;②相同点的归纳分析;③相异点的区分理解。 

五、教学主要过程

教学板块之一:疏通文章的语言文字。(40分钟) 1.请学生分小组进行默读、正音。

2.请各小组挑选代表朗读,全班同学一起正音。 《过秦论》:淆(xiao)约从(zong)召(zhao)缓翟(zhai)景乐(yue)毅鞭笞(chi)藩篱(fanli)隳(hui)镝(di)墨翟(modi)猗(yi)行伍(hangwu)

景(ying)从谪(zhe)戍(shu) 《六国论》:暴(pu)霜露与(yu)嬴洎(ji)胜负之数(shu)咽(yan)削(xue)

3.请同学分别对照下列的归类,从课文中寻找到相应的字、词, (1)名词作状语

《过秦论》席、包、囊——像卷席子、提包裹、扎口袋一样 内、外——对内、对外东、西、南、北——向东、西、南、北 云、响、景——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像影子一样 《六国论》义不赂秦——坚持正义 (2)使动、意动用法

《过秦论》外连横而斗诸侯——使„„斗会盟而谋弱秦——使„„弱 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 (3)词性活用

《过秦论》固——险固的地方追亡逐北——逃亡的人

瓮牖绳枢——以破瓮作„„以草绳系„„过秦——指出„„的过失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变小变弱

《六国论》以事秦之心礼天下的奇才——礼貌地对待 (4)古今异义

《过秦论》山东——崤山以东

《六国论》其实——那实际数目祖父——祖辈和父辈 然则——虽然这样,那么 至于——发展到„„的结局

智力——智慧和力量故事——旧事,前例 (5)特殊句式

《过秦论》以致天下之士——省略“之” 以为桂林、象郡——省略“之” 以愚黔首——省略“之 聚之咸阳——省略“于” 为天下笑——被动句

《六国论》赵尝五战于秦——介词结构后置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被动句 苟以天下之大——定语后置

教学板块之二:相同点的归纳分析。(10分钟)

1.请学生就两篇文章的体裁、创作目的、写作方法三个方面来归纳分析相同点。 2.同学分组讨论,积极发言。 3.教师对同学发言的总结。

相同点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体裁:两篇文章作者虽然所处年代有先后的差别,但表达思想都采用了史论的方式。

(2)创作目的:两篇文章都强调借过去的史实来讽喻当今的最高统治者,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3)写作方法:两篇文章皆采用对比的方式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如:《过秦论》中有三个对比,分别是六国之师与陈涉的对比、六国与秦国的对比、陈涉与秦国的对比。

《六国论》中有将六国与秦的关系与宋王朝与契丹、西夏的关系作以对比,说明宋王朝如果因贿赂敌人而亡国,实在是最下策的做法了。 教学板块之三:相异点的区分理解。(30分钟) 1.再次分组朗读两篇课文,体会各自的特点。

2.请同学就主旨、结构、语言方面的相异点展开讨论。 3.同学代表发言,归纳讨论结果,相互争论补充。 4.教师小结: (1)主旨:《过秦论》所体现的意图是分析秦王朝灭亡的历史原因,从反面总结出中心思想,即“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它的现实针对性是指西汉初期的政策,是劝谏西汉统治者要施行仁政。

《六国论》主要是论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目的在于讽喻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不为辽和西夏的“积威之所劫”,一味纳币输绢以求苟安,要“封天下之谋臣”,“礼天下之奇才”,奋起抵御外侮以维护统治。 (2)结构:《过秦论》先叙述秦国由弱到强,一直到秦始皇灭掉六国统一天下的过程。首先是孝公重用商鞅变法,疆域东扩,连横策略不断战胜六国的“合从”,已形成了居高临下、高屋建瓴的架势。接着是始皇上台,吞并六国,一统天下。第二步是叙述秦王朝胜利后所实行的种种错误政策:一为“焚百家之言”;一为实行高压政策,武力防范。第三步是记述陈涉发难,天下云集响应,推翻了秦王朝。第四步是在前文叙述的基础上的议论,表明作者的政治见解。秦统一全国后,力量比过去更强了,而陈涉等人只是来自草野的“乌合之众”,当然也无法与过去东方六国的训练有素的军队相比,但是秦国竟吞并了六国,而最后却亡在陈涉的手里,其原因贾谊认为就在于秦始皇不施行“仁义”。 《六国论》是在文章的开篇即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接着转化为两个分论点进行论述:一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一为“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并总结历史教训,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讽谏宋王朝不要重蹈六国的覆辙。

(4)语言风格:《过秦论》的语言如辞赋一般,词采华丽,千变万化,多用对偶和排比句式,长句较多,用语雅而不俗;文章一气呵成,文脉如行云流水,汩汩而出,滔滔不绝,首尾气贯长虹,感情充沛。

《六国论》是语句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句式丰富多彩,交相辉映;论证语言隐、直,正、反相映成趣,行文干练老辣,有“战国纵横之学”。 [创意说明]这个教学设计在如下方面表现出创新:

第一,课型设计创新。这两节课的课型设计为“宏观比较阅读课”。所谓“宏观比较阅读”,就是着眼于文章的结构、语言特色、主题思想等整体阅读方面,让学生学会从整体和宏观的角度来高屋建瓴式地把握全局。这样的阅读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地了解文章的写作意图,从而更快、更准确地进入阅读学习的角色。最终达到快捷、精确、有效的学习目的。

第二,思路设计创新。这两节课着眼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学,安排了三个重要的教学板块:疏通文章的语言文字,相同点的归纳分析,相异点的区分理解。这其中有两个方面表现出教学设计的科学性。首先,是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认识、理解、鉴别、赏析文言的能力。因此,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并加以归纳整理、比较分析,是重要的也是惟一的阅读有效手段。其次,整体比较阅读文章,是了解课文精髓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智力,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重要途径

第14篇:过秦论

宁越战国时中牟人。相传他怕种田劳苦,发愤读书。别人休息他不休息,别人睡觉他不睡觉。学了十五年终于学成。见汉刘向《说苑·建本》。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幸容宁越之辜,深荷王公之德。”他家世代种田为生,但他感到种田太辛苦。便问朋友说:“怎样才能免除种田的辛苦?”他的朋友说:“如果你能立志求学,苦读30年,就不用再种田了。”他说:“别人休息的时候,我不休息,别人睡觉的时候,我不睡觉,我苦读15年,应当有所成就。”他刻苦读书15年,因为品学兼优,周成公就聘他为师。终于实现了他的志愿。相传晋时有人犯夜禁被捉到宫里。长官王安期问他为什么犯禁,他说因为在老师家学习,不知不觉夜深,所以犯禁。王听了说:“责罚象宁越那样勤学的人以树立自己的威望,是不合理的。”派人把这人送回家。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战国时齐人攻打廪丘,赵国派孔青率领死士前往救援,抵御齐人,结果大败齐军,俘获齐军战车两千辆,将三万具齐军的尸首葬成两座大坟。宁越对孔青说:“这些车辆、尸首若不加利用太可惜了。不如把齐兵的尸首还给齐人,在齐国境内再发动一次无形的战役,让战车能发挥另一种运输的功能,而齐国的府库就会因掩埋这些尸首而耗竭。”孔青说:“万一齐人拒绝收尸,那该怎么办?”宁越说:“率军出征作战,不能得胜,是罪一;只准百姓出征,不准百姓返国,这是罪二;不肯接纳战死沙场百姓的尸首,这是罪三。有这三罪,百姓就会怨恨君主,无心尽忠君主,君主无法驱使百姓效力,这就叫二次进攻。”宁越可算是个文武双全的人,用武能以力取胜,用文能以德取胜。徐尚战国时人,以苏秦为首的合纵连横谋士。苏秦苏秦,字季子,东周(公元前317年前)洛阳轩里人据(今洛阳东郊太平庄一带),是战国时期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可谓“一怒而天下惧,安居而天下熄”。他出身农家,素有大志,曾随鬼谷子学习纵横捭阖之术多年。被诸侯重用,相传最多时,曾身挂六国相印。与赵秦阳君共谋,发动韩、赵、燕、魏、齐诸国合纵,迫使秦国废帝退地,至乐毅破齐前夕,遭车裂而死。《汉书·艺文志》著录有《苏子》三十一篇,今使。帛书《战国策》残卷中,存有其游说辞及书信十六篇,与《史记》所载有出入。杜赫《战国策》中关于杜赫的文章有5篇。杜赫想让东周重用景翠,就对东周君说:“您的国家很小,倾尽您的珍宝侍奉显赫诸侯的笼络人心的方法,不是太适合,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比如张网捕鸟,把网设在没有鸟的地方,永远也不会捕到鸟;把网设在鸟多的地方,容易使鸟惊觉,又会把使鸟惊飞。只有把网设在有鸟而鸟不多的地方,才会捕到很多鸟。如今您把钱花在声名显赫的人身上,可这些人却瞧不起您;把钱花在普通人身上吧,您对这些人指望不了什么、无所企求,又浪费钱财。君王只有把钱花在暂时穷困潦倒,现在并不显赫,将来一定成大器的人身上,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周最周公子,侍奉秦昭王。其能力较强,但私欲也很重,时刻不忘为自己谋利,所以成不了大事。《战国策》中涉及的21篇。齐国派周最出使韩国,胁迫韩国任命韩扰为相国,罢免公叔。周最为此很苦恼,他说:“公叔和周君的关系很好,派我出使韩国,使韩国废掉公叔而立韩扰为相。俗话说:‘人在家里生气,一定会把怒容在大庭广众之下表露出来。\'如果公叔怨恨齐国,那是没有办法的事,可是他一定会和周君绝交从而痛恨于我呀。”史舍劝道:“您就去吧,我会让公叔尊重您的。”周最来到了韩国,公叔非常愤慨。史舍见公叔说:“周最本来不想出使韩国,是我私下里强迫他来的。周最不想来,是为了您好;我强迫他来,也是为了您好。”公叔说:“请您说说您的理由。”史舍回答道:“齐国一个大夫养了一条很凶猛的狗,不能呵斥,呵斥它就要咬人。有一位客人想试试,先小心地盯住它,轻轻地呵斥,狗没有动;又大声呵斥它,狗竟没有了咬人的意思。周最以前有幸能够侍奉您,这次不得已才出使韩国。他将按照礼节慢慢地陈述齐国的要求,韩王一定以为齐王并不急于这样做,一定不会答应这个要求。如果周最不来,别人一定也会来出使的。来的人和您没什么交情,又想要讨好韩扰,出使肯定会很快,说话的口气一定很急切,那么韩王一定会答应他。”公叔说:“好。”于是就很敬重周最。韩王果然没有让韩扰取代公叔为相。陈轸战国时纵横家。秦国在一次战

争中打败了韩国,于浊泽俘虏了韩国的两个将领。韩臣公仲向韩王献计,用韩国的一座名城和一些兵器为议和条件,让秦国向南出兵攻打楚国。楚国处在秦、韩军队联合进攻的情况下。楚国谋臣陈轸向楚王献缓兵之计,即告示全国,调兵遣将,扬言去救韩;并派遣使者,携带很重的礼品献给韩国,阻止秦、韩合兵。韩王果然中计,听信楚国救援韩国的假言,派人与秦国断交。秦、韩大战,楚国坐山观虎斗。韩国大败。陈轸的缓兵之计运用成功。召滑(shào huá)召滑是接替昭阳担任大司马的人物,也是楚国抗秦派的另一个代表,是一个精明的军事家和外交家。前317年,楚简记此年为“大司马昭滑救吕之岁”。楚之吕即河南南阳,昭滑救吕,大概是为了援助正在与秦兵苦战的韩魏两国。前314年,昭滑参与了存燕运动的外交活动。《赵策二》:齐破燕,赵欲存之。乐毅谓赵王曰:「今无约而攻齐,齐必雠赵。不如请以河东易燕地于齐。赵有河北,齐有河东,燕、赵必不争矣。是二国亲也。以河东之地犟齐,以燕以赵辅之,天下憎之,必皆事王以伐齐。是因天下以破齐也。」王曰:「善。」乃以河东易齐,楚、魏憎之,令昭滑、惠施之赵,请伐齐而存燕。前312年,楚两败于秦之后,丢失了鄢郢、汉中之地,张仪又企图再次对楚国发动外交攻势。《楚策一》:张仪相秦,谓昭雎曰:「楚无鄢郢、汉中,有所更得乎?」曰:「无有。」曰:「无召滑(原作昭过,形近而误)、陈轸,有所更得乎?」曰:「无所更得。」张仪曰:「为仪谓楚王逐召滑、陈轸,请复鄢、郢、汉中。」昭雎归报楚王,楚王说之。有人谓召滑曰:「甚矣,楚王不察于尊名者也。韩求相工陈籍而周不听;魏求相綦母恢而周不听,何以也?周曰是列县畜我也。今楚,万乘之犟国也;大王,天下之贤主也。今仪曰逐君与陈轸而王听之,是楚自行不如周,而仪重于韩、魏之王也。且仪之所行,有功名者秦也,所欲贵富者魏也。欲为攻于魏,必南伐楚。故攻有道,外绝其交,内逐其谋臣。陈轸,夏人也,习于三晋之事,故逐之,则楚无谋\\臣矣。今君能用楚之众,故亦逐之,则楚众不用矣。此所谓内攻之者也,而王知察。今君何不见臣于王,请为王使齐交不绝。齐交不绝,仪闻之,其效鄢郢、汉中必缓矣。是昭雎之言不信也,王必薄之。」可见,此时召滑已经是“能用楚之众”的抗秦派第一人物和张仪的眼中钉了。此策中的谓召滑者,是一个爱国心很强、联齐抗秦意志很坚决的外交人物,有可能就是屈原。召滑后来大概没有被放逐,而是采取了另一种方式离开了楚国。他被派往越国,开始从事一项大胆的征服计划。到了前306年,《楚策一》范环谓楚王:“且王尝用昭滑于越而纳句章,昧之难,越乱,故楚南塞濑胡而郡江东。计王之功,所以能如此者,越乱而楚治也。”昭滑在越5年(前311-前307年),其具体事迹已不得而知,但设郡江东、征服了越国的大部分地区,应该是无疑的。在前312年楚国遭秦国重创后,昭滑灭越对楚国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成就。现在就可以对怀王这么说了:“王虽东取地于越,不足以刷耻;必且取地于秦,而后足以刷耻于诸侯。”苏厉事迹不如两位兄长多,但是由于三苏(苏秦,苏代,苏厉)被后世称道,也同样闻名遐迩,也可能含有苏氏家族雄辩才能遗传因素的影响,主要为齐国服务。《战国策》中涉及的8篇。《史记 苏秦列传》中有对苏代,苏厉的详细介绍。乐毅生卒年不详,中山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人。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拜燕上将军,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报了强齐伐燕之仇。乐毅先祖乐羊为魏文侯(魏斯,魏国开国君主)手下的将领。曾率兵攻取中山(参见魏灭中山之战),因功被封在灵寿,乐羊死后,葬于灵寿,从此乐氏子孙便世代定居在这里。中山复国后,又被赵武灵王(?—前295年)所灭(参见赵攻中山之战),乐毅也就成了赵国人。吴起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理论家、军事改革家。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人。后世把他和孙子连称“孙吴”,著有《吴子》,《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带佗《易林·益之临》说:“带佗、儿良,明知权兵,将师合战,敌不能当,赵、魏以强”可知他们是赵,魏的将领倪良---战国时期军事家,率领六过军队 始祖——西汉御史大夫倪宽 (?~前103)西汉武帝时千乘郡(今东营市广饶县石村乡倪家村)人。幼年家境贫寒,

每下地劳动,总是把《五经》挂在锄钩上,有空即读,“带经而锄”的故事广为流传。王廖战国时人。名将兼兵法家。《吕氏春秋—不二篇》:“王廖贵先,倪良贵后”。贾谊《过秦论》:“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朋制其兵”。王廖可能即是秦昭王时将军戮。赵奢生卒年不详,号:马服君,汉族“马”姓起源。赵国人,与赵王室同宗,当届贵族。战国后期赵国名将。战国八将领之一,主要生活在赵武灵王(前324—前299年)到赵孝成王(前265—前245年)时期,享年约60余岁。赵奢的早期活动不详。据《战国策·赵策》载,他对赵胜说:“奢尝抵罪居燕,燕以奢为上谷(燕郡,治所在今河北怀来县,辖今张家门以东,吕平以北)守,燕之通谷要塞,奢习知之。”据此,他可能参与过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而在惠文王四年(前295年) “沙丘之乱”后,赵成、李兑专权,迫害武灵王近臣,正值燕阳王召贤,赵奢亡命入燕,得信任,被任命为那守。赵惠文王十二年(前287年)李兑失势,受其迫害者陆续回国,赵奢可能此时才回到赵国。田忌生卒年不详,田氏,名忌,字期,又曰期思,封于徐州(今山东省滕州市南),故又称徐州子期。战国初期齐国名将。田忌以田齐宗族的身份作齐将,他很赏识孙膑的军事韬略,向齐威王举荐孙膑,威王任孙膑为军师。田忌在孙膑的谋略和协助下指挥了两次著名的战役。一次是桂陵之战。齐威王四年(前353年),魏惠王围攻赵国的邯郸,赵求救于齐。齐威王认为魏在邯郸城下经过一年多的苦战,已筋疲力竭,出兵时机成熟,便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军八万救赵。田忌原拟直接进攻魏主力,后采纳孙膑“围魏救赵”、“批亢捣虚”的作战方针,趁魏国国内防务空虚,直捣魏国都城大梁,迫使攻赵的魏军“释赵而自救”,待魏军回兵时,中途予以截击。结果,在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大败魏军。廉颇由于列国史书都已经被秦始皇焚烧,以下是仅存的关于廉颇的史料。廉颇,生于公元前327年卒于公元前243年,死时已是84岁高龄.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将领。主要活动在赵惠文王(前298—前266)、赵孝成王(前266—前245)、赵悼襄王(前245—前236年)时期。赵惠文王初,东方六国以齐最为强盛,齐与秦各为东西方强国。秦围欲东出扩大势力,赵国当其冲要。为扫除障碍,秦王曾多次派兵进攻赵国。廉颇统领赵军屡败秦军,迫使秦改变策略,实行合纵,于惠文王五十四年(前285年)在中阳(今山西中阳县西)与赵相会讲和。以联合韩、燕、魏、赵五国之师共同讨伐齐国,大败齐军。其中,廉颇于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带赵军伐齐,长驱深入齐境,攻取阳晋(今山东郸城县西,本为卫国领地,后属齐),威旗诸侯,而赵国也随之越居六国之首。廉颇班师回朝,拜为上卿(上卿为当时最高级的文官,相当于后来的宰相),秦国虎视赵国而不放贸然进攻,正是慑于廉颇的威力。此后,廉颇率军征战,守必固,攻必取,几乎百战百胜,威震列国。

第15篇:过秦论

过秦论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中的文言实词“蒙”、“亡”、“爱”、“遗”、“弱”、“愚”、“制”、“固”、“致”。掌握本文中的文言虚词“以”、“因”。

2.理解贾谊在本文中提出的“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观点。

3.了解本文先叙后议的结构,铺张渲染的方法,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借古讽今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作者和背景。

1.贾谊,西汉人,是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十八岁能诵诗书,善作文,在郡中很有名。河南太守吴公爱其才,召置门下。后吴公做廷尉,向汉文帝推荐,贾谊二十多岁时做了博士,不久破格提升为太中大夫,后遭大臣周勃、灌婴等陷害,贬为长沙王太傅。后又做梁王太傅,梁王堕马而死,贾谊自认为是自己失职,最后抑郁而死。

2.贾谊生活的西汉初期,由于经过五百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贾谊认为推行“仁政”可以“安民”,他曾多次上疏,评论时政,《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过秦论》有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鲁迅曾称赞本义为“西汉鸿文”。

二、朗读课文,分析把握文章内容。

1.板书课题,解释“过”:指出……的过失,动词。解释“论”明确文体为议论文。

2.检查预习,请学生朗读课文。

正音:崤(yá) 逡(qūn) 镞(zú) 系(jì)颈 黔(qiáo) 膏腴(yún)首

牖(yǒu) 氓(méng)隶 隳(huī) 鞭笞(chī)

3.在此基础上教师范读。特别注意将文中的停顿、句中的停顿读清楚,把本文多处的骈偶句式的特点读出来。

三、让同学齐读本文后,讲读第1自然段。

1.教师强调:

固:坚固的地势,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席:像席子一样地,名词作状语,包、囊:用法同上。

是:这,指示代词。

衡:通“横”(通假字)

2.学生翻译:略

3.请学生概括本段意思,并做简要分析。

教师强调:这一段主要写秦的强大是从秦孝公开始的。文章先叙秦国的地理优势和秦孝公的野心,次叙商鞅辅佐下秦国取得的成果。

板书:

地理优势

政治雄心

4.请学生按板书思路背诵。并检查或抽查背诵情况。

四、讲析第2段。学生朗读后:

1.教师强调以下词句: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吝惜。

以致天下之士:致,招纳。

追亡逐北:亡,逃跑的军队;北,溃败的军队。

因遗策:因,沿袭。

因利乘便:因,趁着。

开关延敌:延,引。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延,延续。

2.请学生简述本段大意。

3.教师提问:

九国诸侯的强大都是哪些地方表现出来的?这些内容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强调:

首先写出了诸侯们买通天下之士,采用了合纵策略缔结了盟约;其次写出文臣武将,人才济济,各有所长;最后写九国之师军队强大,而最后的结果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这样就反衬出秦国的强大,同时也含蓄地指出了秦国之所以强大的原因是“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符合社会时代的发展,是一种“仁政”,这种“仁政”得到秦国后代君王的继承,所以到了势力如此强大的地步,又间接地为中心论点的提出做了准备。

4.学生朗读第2段。

5.作业。

(1)复习本课所学内容。

(2)完成书后练习第一题。

(3)预习第

3、

4、5段。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情况。

二、学生朗读第3段,教师强调。

1.奋六世之余烈:烈,功业。

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

以愚黔首:愚,使……愚昧。

以弱天下之民:弱,使……衰弱。

聚之咸阳:省略介词“于”,应为“聚之于咸阳”。信臣精卒:信,诚信、可靠。

以为固:省略句,省略宾语应为“以之为固”。

2.让学生简述本段大意,然后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明确本段写作的顺序,为背诵打基础。

教师提问:

(1)作者先用哪些话揭露秦始皇政策的实质?

强调:“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哪几句写他的对外政策?

强调:“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和“乃使蒙恬北筑长城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3)哪几句是写他的对内政策?

强调:“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让学生根据板书练习背诵。检查背诵。

三、学生朗读第3段,教师强调:

1.瓮牖绳枢:“瓮”、“绳”,名词活用作动词,“瓮”用破瓮做……,“绳”用绳子系……。

蹑足行伍之间,倔起阡陌之中,……两句中“足”和“起”后均省略介词“于”,为省略句。

天下云集响应;“云”、“响”均为名词作状语,分别译为“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2.指出本段中的通假字(见书下注释)。

3.教师提问,学生在本段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问(l)陈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出身如何?才能如何?兵力如何?武器如何?

学生回答:

出身: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才能:不及中人;

兵力: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武器:斩木为兵

问(2)作者写陈涉起义突出了什么特点?

板书:

出身:缺乏号召力

才能:缺乏指挥作战的能力

兵力:弱少

武器:低劣 不堪一击

问(3)作者写陈涉,突出了陈涉的出身卑微、才能平庸,兵力弱少,武器低劣,如此之人,如此之众竟然一呼百应,仿佛不费吹灰之力就“亡秦族矣”目的是为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强调:

强大的九国之师联合攻秦,结果是一败涂地;弱小的陈涉之师却能“亡秦族”。作者通过这些内容.表现出了秦始皇由攻转守变化的关键;仁义不施。失去了仁义,使民心丧尽,失去仁义,就变得不堪一击,由此可以明确看出了本段已经为文章最后提出的“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提供了充足而又必要的准备。

4.让学生熟读本段,根据以上板书的顺序,在课上背诵此段。然后集体背诵。

5.作业:

(1)巩固背诵第

3、4两段。

(2)预习第5段;找出本文对比的内容,体会本文论证的特点。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情况。找两位学生分别背诵第

2、3两段。

二、学习第5段。学生朗读。教师强调:

1.崤函之固: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固的地势。

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度”“洯”,对文,都是度量的意思;“比”“量”对文,都是比较的意思。两句话译为:度量一下长短大小,比较一下权势和力量。

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有序;“朝”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朝拜。

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致万乘之势:“致”达到。

2.让学生简述本段大意,分析本段层次。

3.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1)作者论述秦王朝的灭亡,原因有哪些?本段内容与全文有什么关系?

强调:“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灭亡的主要原因。作者在本段中从领袖的地位,指挥作战的能力,部队的素质和武器装备四方面同九国之师和陈涉对比,结果是后者远不如前者,却“功业相反”这就很自然地推出了本文的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从全文结构上看,本段的第二层照应了全篇,归纳出了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照应本文第

1、2段;“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照应本文第3段;“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照应本文第4段;最后照应上文“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水到渠成地点明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根据本段层次,背诵。

三、请学生朗读全文,然后讨论:本文是怎样使用对比的论证方法论证中心论点的?讨论后,学生发言。教师强调:

使用两方面的对比: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

纵向对比为秦国和秦朝的对比:秦国由弱到强,原因是“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这些政策符合社会发展,是“仁义之施”逐渐强大是必然结果。秦王朝由强到弱,原因是“废先王之道”不施行仁义,逐渐衰弱直至灭亡也是必然结果,这就强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

横向对比:首先拿秦国与六国进行对比,反衬出秦国的强大,含蓄地指出秦国历代君王“因遗策”施行仁政,势力才如此强大,为论点的提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其次拿秦朝与陈涉对比,突出了双方的尊卑、才能、军队、武器的悬殊,而弱小的陈涉竟能一呼百应,共起灭秦,原因正在于秦朝的“仁义不施”。最后拿陈涉与“六国之师”对比,前者势单力薄却起事之易,一举灭秦;后者势力雄厚却攻秦之难,自取灭亡,突出了陈涉的弱小以及败案的“轻松”,实际上还是为了证明中心论点。由此看来,几种对比,纵横交织,无疑增加了强大的论证力量,最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道理也就不言自明了。

四、教师带领同学总结本文的语言特色。

1.首先让同学找出本文的对偶句和排比句。

如(1)“席卷天下,包举守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2)“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

(3)“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教师简析。

以上第(1)句虽然“席卷”、“包举”、“囊括、“并吞”都有“并吞”之意;“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之意.但没有重复感,却突出地表现出了秦的虎狼之心。

以上第(3)句三句话均为一个意思,但句句有力,强调了秦始皇的暴虐之行。

以上句子从结构上起到了强化作用,显得语势强烈,铿锵有力。

另外还有些句子骈散结合,非常灵活,变化多端,句式丰富多彩。

五、朗读全文。

六、作业:

1.总结本文的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

2.完成书后练习三。

第16篇:过秦论

《过秦论》字词整理

一、古今异义

务耕织(从事)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两手相合)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 承受)

西举巴蜀(攻取)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

以致天下之士(来,召纳)

相与为一(援助)

皆明智而忠信(可靠)

铸以为金人十二(金属)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把;作为,认为)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把;作为,认为) 才能不及中人(一般人)

天下云集而响应(象回响一样应)

将数百之众(带领)

斩木为兵(兵器)

嬴粮而景从(担负,背)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肴山以东)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复仇)

二、词类活用

1、通假字

外连衡而斗诸侯(通“横”)

合从缔交(通“纵”)

孝公既没(通“殁”)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通“敝”困顿、失败)

甿隶之人(“氓”,耕田的人)

而倔起阡陌之中(通“崛”

嬴粮而景从(通“影”)

百有余年矣(通“又”)

陈利兵而谁何(通“呵”)

锄耰棘矜( 同“戟” )

2、名词做动词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称帝称王)

履至尊而制六合(登)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手拿强弓)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用破瓮做,用绳系)

3、名词做状语

有席(象卷席子)卷天下,包(像用包子)举宇内,囊(象用囊袋)括四海之意

内(对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对外)连衡而斗诸侯

南(向南)取汉中,西(向西)举巴蜀,东(向东)割膏腴之地,北(向北)收要害之郡

执敲扑而鞭(用鞭子)笞天下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方)

天下云集而响应(象云一样)

4、形容词作名词

秦孝公据肴函之固(险要形势)

尊贤重士(贤能的人)

5、形容词作动词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变小变弱)

尊贤重士(尊重)

会盟而谋而弱秦(使……弱、削弱)

以弱天下之民(使……弱、削弱)

6、动词作名词

追亡(逃亡的士兵)逐北(溃败的军队)

7、使动用法

外连衡而斗诸侯(使……相斗)

流血漂橹(使……漂浮)

却匈奴七百余里(使……退却、击退)

会盟而谋而弱秦(使……弱、削弱)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使……弯)

以愚黔首(使……愚昧、愚弄)

以弱天下之民(使……弱、削弱)

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聘)

三、句式

1、判断句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被动句

为(被)天下笑者

3、介词短语后置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銛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4、省略句

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

临不测之渊以(之)为固

铸以(之)为金人十二

委命(于)下吏

聚之(于)咸阳

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

身死(于)人手

威振(于)四海

5、定语后置 铸以为金人十二

6、宾语前置

肴函之固,自若也

仁义不施,而公守之势异也。

第17篇:过秦论

过秦论 教案

解题:

《过秦论》是贾谊的议论文的代表作。原文共有上、中、下三篇,本文是上篇。“过秦”即“言秦之过”,指出秦亡国的过失。论,一种文体,古文中的所谓“论”,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等文字。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全文通过反复的对比映衬,从中引出结论,逻辑缜密,说服力强,具有汹涌澎湃的气势,鲁迅先生曾给予“西汉鸿文”的美誉。

结构分析:

1.请阅读课文,划分课文的结构。 参考:按表达方式可将全文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记叙部分,写秦王朝的兴亡过程(前四段) 第二部分:议论部分,指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最后一段) 解析:课文共分为五个自然段:

第一段,交代秦的地理优势,政治雄心;概述商鞅变法与张仪连横的情况以及西河之战首告大捷的情况:总的是写秦孝公的功业,他为秦的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段,主要是写秦惠文王、秦武王与秦昭襄王的功业。

第三段,总写秦始皇帝的功业,即其统一天下的势如破竹和巩固天下的各种措施。 第四段,总写陈涉起义的情况及其亡秦的结果。 第五段,归纳作结: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第一部分:(1~4)写秦朝兴亡的过程。主要采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第二部分:(5)指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主要采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再分析记叙部分的层次,可分两大层。(1)兴起的过程(前三段)(2)灭亡的过程(第四段)

2.第2自然段作者是怎样叙述秦国五位国君的事迹的?

参考:作者记叙了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即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五位国君的历史事迹,其间长达90年,作者将这90年间的历史叙述得详略得当、顺序合理。

解析:将惠文、武、昭襄三朝87年间的事情集中到一点上来写:秦的领土日益扩大引起诸侯恐惧,以诸侯反衬秦国。孝文、庄襄二朝则一笔带过,详略得当。这是从总体上看。

写秦扩大领土,按南、西、东、北四个方位说,显出其军事力量无比强大;写诸侯,按“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从散约解”的顺序说,并极力渲染其声势,以反衬秦人困诸侯之易(“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顺序合理,条理井然。这是从局部来说的。

统观此段叙史,近乎艺术概括方式,本质是真实的,但客观的历史过程并非如此。 3.第3自然段在全文结构中有怎样的作用?

参考:本段承接上文秦的兴盛来写秦的统治措施,为中心论点服务。

解析:上文写秦日益强大,为统一奠定了基础,本段写统一后的措施说明秦已从攻势转为守势;正因为措施不当,才导致了它的迅速灭亡,所以下段接着写它的灭亡,作者“过秦”之意尽在其中。

重点理解: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参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解析:《过秦论》分上、中、下三篇。这篇课文是上篇,着重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秦始皇的暴虐无道,最后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这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这个观点也贯穿在其余两篇之中。作者总结秦王朝覆灭的历史教训,意在借古讽今,即从反面说明“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而“安之”之策莫大于施行仁义,目的是劝汉文帝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

2.作者是如何推出自己的结论的?

参考:是从秦孝公直至秦亡整个过程中秦王朝兴亡的历史事实推出结论的。

解析:本文在选材上以秦兴亡的历史事实为论据来论证秦王朝灭亡的原因。这样选材,可以通过概括的叙述和形象的描绘,水到渠成地提出中心论点,说服力强。具体分析:前四段是叙事笔法,以大量史实为论据,写秦由弱到强、由极盛到覆亡的过程。起势迅猛,灭亡迅速,大起大落。从富国强兵、攻城略地、建功立业中看出其威势;从焚书毁城、收缴兵器、肆行暴虐中埋下速亡的种子。作者步步紧逼,在列举大量史实的基础上,很自然地推导出结论(即全文的中心论点),叙和议紧密结合,叙是议论的根据和基础,议论则是记叙的思想内容和深化,使观点和材料、论点和论据的关系极为密切。

3.本文叙史的特点是什么?

参考:本文叙史的特点是:在观点统率下对史实进行高度概括。

解析:例如秦“取西河之外”,是商鞅计骗魏将公子卬而袭破其军的结果,文中以“拱手”二字作了概括。又如山东诸侯曾多次合从抗秦,皆被张仪等人的连横术所破,韩、魏、楚三国多次献地于秦,秦土日广,这是秦的“诈力”策略的胜利,作者把所有这些史实都集中到九国之师攻秦失败一事上来加以表现。说到秦统一全国后,则着重揭露秦始皇压迫人民的政策──这其实是“诈力”策略的继续。这个事实充分说明:秦在转入守势之后,“其道不易,其政不改”(《过秦论》中篇语),它的覆灭是不可避免的。

从上面的分析还可以看出,政论叙史所看重的是历史过程的本质,而不讲求细节的准确。

难点理解:

1.如何理解“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参考:作者所谓“攻守之势异”,指的是秦要统一全国,自然要对山东(崤山以东)诸侯采取攻势,逐步消灭它们;而在统一全国之后要防止人民颠覆它的政权,这就转入守势了。处于攻势“高诈力”,处于守势“贵顺权”。“顺权”,就是施行仁义以收拢民心。秦灭六国后依旧残酷地压迫人民,不施仁义,故而迅速灭亡。这是贾谊的基本观点。

解析:对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理解,一直有这样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因为秦始皇不施行仁义,所以才使攻守之势起了变化,(秦)由攻势转为守势。一种认为,在贾谊看来,始皇吞并六国时,处攻势,靠权术和暴力取得了成功;但在他夺取天下之后,形势不同了,就不该只用暴力手段对待百姓了,而应施行仁义,注重教化,才能维持住威势,避免灭亡。

第一种观点不能自圆其说。一是秦从孝公以来,从来没有对谁施行过仁义,却仍然一直能够取攻势;二是攻,应指夺取天下,吞并六国;守,应指保住秦王朝的帝位。陆贾曾对刘邦说过“逆攻而顺守”,应是指这个意思。这儿应是指秦始皇取得天下后,就从过去的攻势转为巩固政权的守势了。第二种观点基本意思对,但说得仍不够准确。根据文章的脉络看,这个论点的基本意思似乎是:秦的迅速灭亡,在于不施仁义。如果说在夺取天下的过程中,靠的是权谋武力,它可以凭此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并把这个胜利推向巅峰的话,那么这其中已蕴藏着导致失败的尖锐矛盾。一旦夺取了天下,过去的敌人一下子消失了,过去掩盖着的矛盾迅速激化,如果施行仁义,矛盾可以缓和、软化;可秦始皇在攻守形势转化情况下,不但不施仁义,反而变本加厉用过去攻取的办法对付百姓,致使迅速导致大规模起义,使帝王之业迅速土崩瓦解。这就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基本含义。(《高中语文导学大全(二年级)》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版)

2.怎样看待贾谊对陈涉的评价?

参考:贾谊是对陈涉做出高度评价的第一人,但也有阶级偏见。

解析:陈涉起义,天下云集响应,并起而亡秦。作者对陈涉起义的历史作用予以了很高的评价,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能对这一历史事件做出如此公正的评价是难能可贵的。但在课文中作者对陈涉出身、才能和贫富的评价却很低,暴露出作者的阶级偏见。 写法分析:

1.请谈谈本文的论据的类型。

参考:以史实为论据,叙事铺陈,用叙事来说理,可以说是本篇最大的特点。

解析:作者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概括地说明了秦之由盛而衰的全过程和主要现象,同时还贯穿了作者本人的观点来说明其所以兴衰的关键所在。这就帮助我们对这一段历史事实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把大量事实摆出来,结果道理可以不讲而自明,或少讲而大明。

2.这篇文章所具有的一个特点,即作者用全篇对比到底的手法写出了他的论点。请结合原文进行分析。

参考: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即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

解析:对比手法并没有什么稀奇,而本篇精彩处却在于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话也显得更有分量了。主客观形势的不同,强弱盛衰难易的不同,都从几方面的对比中显现出来。

3.本篇所具有的另一特点:贾谊在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贾谊写这篇文章可以说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

解析:比如第一段“有席卷天下”四句,“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基本上都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下面第

二、第

四、第五等段中,都有类似的句子,不胜枚举。所谓“铺张扬厉”,主要就是指的这一类句子。这样,气势自然就充沛了,自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当,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

4.谈谈本文的语言特色。

参考:大量运用排比和对偶句是本文的一大语言特点。

解析:排比一是用同义和近义词组成,二是用几个结构相似的短语或句子组成,气势磅礴,有强烈的论辩力量。如:先以“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四个相同的主谓结构的句式排比,显示“合从缔交”的广。接着以“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三个相同的联合结构的词组排比,显示上述四君子的谋略才干。再以“……中山之众”,“……杜赫之属为之谋”,“……乐毅之徒通其意”,“……赵奢之伦制其兵”四个基本相同的带有长串定语的主语以及相同谓语形式的句子,显示“天下之士”合从缔交,戮力攻秦的力量。最后更以“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伏,弱国入朝”八个结构异同交错的四言句,显示秦乘胜前进夺天下,摧枯拉朽攻诸侯的声势。排比句式使文章气势奔放,如果只是一式到底,那又机械呆板了,将多种句式的排比句组合起来,则整齐与参差结合,相为映照,文章便张弛有致、气韵流转了。

5.为了论证中心论点,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参考:本文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解析:全文作了以下几项对比:一是将秦国的实力与山东九国对比,实力远远大于九国;二是将秦国的实力与秦统一天下后的秦朝对比,秦国的实力大于原秦国十数倍;三是将陈涉的实力与九国对比,陈涉的实力则小到“不可同日而语的程度”。用数学符号可表示如下:陈涉

课文小结:

文章不仅总结了秦亡的教训,而且也肯定了秦亡之前的成就。贾谊认为,秦之过,在于“仁义不施”,不知“攻守之势异”。贾谊写作此文,目的在于为汉文帝提供政治上的鉴戒。这是贾谊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为他们谋划“长治久安”之道,事实上只能是一种幻想。但是这篇文章表现出贾谊对农民起义的力量和意义有所认识,写出了他反对统治者施暴政于人民。这些地方有一定意义。文章使用了前后对照的手法,铺陈排比,有一泻千里之势。在中国散文史上,《过秦论》首创了“史论”这一体裁,对汉以后的散文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作者偏于注重文章豪迈的气势,文中列举的论据与史实有出入的地方。

【板书】

词语积累: 1.音形辨析

没(mò通殁,不要读成mèi) 侯(hóu,诸侯,不要读成hòu) 召(shào,召滑,古人名,不要读成zhào) 笞(chī,鞭笞,不要读成tái) 系(xì,俯首系颈,不要读成jì) 藩(fān,藩篱,不要读成pān)

隳(huī,名城,不要读成zhuì) 瓮(wèng,瓮牖绳枢,不要读成wēng) 牖(yǒu,瓮牖绳枢,不要读成piàn) 枢(shū,瓮牖绳枢,不要读成qū) 徙(xǐ,迁徙,不要读成xǐ或dǒu) 徒(tú,师徒,不要读成dǒu或xǐ) 谪(zhé,谪戍之众,不要读成dí) 2.通假字

外连衡而斗诸侯。(衡通横) 孝公既没(没通殁)

合从缔交(从通纵)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 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 赢粮而景从(景通影) 甿隶之人(甿通氓) 锄耰棘矜(棘通戟) 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3.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①席卷……、包举……、囊括……(名词作状语,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布袋一样) ②天下云集响应(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 ③赢粮而景从(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

④内立法度,南取汉中(名词作状语,在国内、向南) ⑤序八州而朝同列(名词作动词,排序) ⑥履至尊而制六合(名词作动词,登上)

⑦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名词作动词,用破瓮作、用草绳系)

活用规律:名词作状语,名词放在动词前,①、②、③句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和状态,第④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方位。

名词活用作动词,第⑤句和第⑦句,两个名词连用,表示事物的动作意义;第⑥句,名词和动词用“而”连接,这个名词常用如动词。

(2)动词的活用 ①追亡逐北(动词作名词,逃走的人) ②却匈奴七百余里(使动用法,使……退却) ③约从离衡(使动用法,使……离散) ④序八州而朝同列(使动用法,使……朝拜) ⑤外连横而斗诸侯(使动用法,使……争斗)

⑥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使动用法,使……灭亡)

活用规律:动词用作名词,动词在句中充当宾语,如例①。动词的使动用法,例②③⑥句,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④⑤句,动作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这说明这些动词都产生了使动用法。

(3)形容词活用

①会盟而谋弱秦(形容词使动,使……弱) ②以弱天下之民(形容词使动,使……弱,削弱) ③以愚黔首(形容词使动,使……愚蠢)

④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形容词动用,变小,变弱)

活用规律:形容词后带有宾语,且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说明形容词用作动词,表示使动的意义,如例①②③。

4.一词多义 (1)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

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 (2)亡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丢失、失去)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逃兵、逃亡的人) 吞二周而亡诸侯(使动用法,使……灭亡) (3)固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牢固、坚固(的地势))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廉颇蔺相如列传》(坚持、坚决) (4)利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有利的形势)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锐利、锋利)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快)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有利、条件好) 有蒋士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利益、好处) 商人重利轻别离《琵琶行》(利润) (5)遗(yí)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丢失)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封神演义》(丢失的东西)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遗漏、忽略) 5.同形异义词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豪俊:今义才能出众的人。古义①有声望、地位的人;②英雄人物。山东:今义山东省。古义指殽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6.特殊句式

(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判断句) (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被动句) (3)为天下笑者。(被动句) (4)陈利兵而谁何。(宾语前置句)

(5)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介词结构后置) (6)临不测之渊,以为固。(省略句,省略介词宾语“之”)

相关阅读:

一、有关《过秦论》的评论摘录

清·林云铭:《过秦论》乃论秦之过。三篇中而此篇最为警健。秦之过,止在结语“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二句。通篇全不提破,千回万转之后,方徐徐说出便住。从来古文无此作法。万妙在论秦之强处,重重叠叠,说了无数才转入陈涉,又将陈涉之弱处,重重叠叠说了无数,再转入六国。然后以秦之能攻不能守处作一问难,迫出正意。段段看来,都是到山穷水尽之际得绝处逢生之妙。此等笔力,即求之西汉中,亦不易得也。

清·方苞曰:此篇论秦取天下之势,守天下之道。其取之也虽不以仁义,而势则可凭,且谋武实过于六国,此所以幸而得也。乃既得而因用此以守之,则断无可久之道矣。此所以失之易也。秦始终仁义不施,而成败异势者,以攻守之势异也。

金圣叹在《天下才子必读书》本篇题解说:《过秦论》者,论秦之过也;秦过只是末句„仁义不施‟一语便断尽。此通篇文字,只看得中间“然而”二字一转。未转以前,重叠只是论秦如此之强;既转以后,重叠只是论陈涉如此之微。通篇只得二句文字:一句只是以秦如此之强,一句只是以陈涉如此之微。至于前半有说六国时,此只是反衬秦;后半有说秦时,此只是反衬陈涉。最是疏奇之笔。

(转引自《素质教育新教案(语文高中第四册)》西苑出版社2001年版)

二、《过秦论》中的对比

为了使文章主旨鲜明显豁,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作者无论在叙述还是议论时,都采用了带有夸张意味的对比手法,使矛盾更为突出,观点更见鲜明。这里有三方面的对比:

一是六国与秦之对比。文章在叙述惠文、武、昭襄的业绩时,以诸侯国军队之众,谋士之多,土地之广等作对比,并不厌其详地列举国名、人名。与秦抗衡的六国,地广、人多、俊才支集,且“合纵缔交,相与为一”,似乎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结果却是“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从散约败”,“强国请服,弱国入朝”,这样夸张的对比,足以衬托出秦国实力之强。这第一层对比是极强者与较强者的对比,形成一 个反差。

二是陈涉与秦王朝的对比。文章叙述始皇统一中国的功业与陈涉以一介戍卒率众起义的情景,确是一个强烈的对比。虽然“始皇既没”,但陈涉面对的仍是“余威震于殊俗”的强大的秦王朝。而陈涉,作者极写其穷困平庸,出身卑贱,才能平平,没钱没势,士卒稀少而疲弊,更无装备可言,但一旦揭竿而起,“天下支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影响所及,“山东豪俊遂并起”,以致显赫一时的强秦亡于一朝。这第二层对比是极强者与极弱者对比形成的反差较前更为强烈。

三是陈涉与六国的对比。文章在末尾议论中,将陈涉的起义与诸侯国合纵抗秦作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对比。“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君也”,一比地位;“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二比兵器;“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三比士卒;“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四比人才。一句话,陈涉与诸侯“不可同年而语”,强弱对比如此悬殊,它们同是秦的对手,曾先后与之抗衡,然而人多势众的六国,却一一为秦所灭,区区一个陈涉,竟然使秦“七庙隳”,这第三层对比将前面形成的反差,进一步深化、强化了。

随着对比的层层深入,形成的反差亦步步强化,更留下串串悬念,人们亟待答案,作者一个“何也”,终于把焦点逼示出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就是秦朝灭亡的原因,全文结论之所在。这结论如金石掷地,铿然有声,又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更如磐石置地,不可移易。

(摘自《〈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精读课文讲析》)

三、《峻拔锋利,语警词工──谈贾谊的〈过秦论〉》(徐应佩、周溶泉、吴功正) 贾谊是西汉时期杰出的辞赋家和政论家。他的赋写得云蒸雨降、回肠荡气,以《鹏鸟赋》《吊屈原赋》最负盛名;他的政论写得峻拔锋利、语警词工,以《论积贮疏》《陈政事疏》为世所重。《过秦论》则兼及辞赋的文采辉耀、语势腾纵和政论的见解精辟、雄辩有力,以汪洋恣肆之文表拯世救民之意,成为别具一格的辞赋家的政论。《过秦论》如题目所示,旨在讲论秦王朝的过失,揭示秦至二世而亡的原因,作者充分发挥赋体“铺采离文”的特长,不径言秦之过而先以奔放之言历举秦之功,不直言秦之衰而先以豪迈之语详述秦之兴,不先写秦之亡而先以昂扬之笔书秦之盛,犹如长河入海直奔尾闾之窟。作者在纵笔泼墨绘足龙腾云卷之态后予以点睛:“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辞赋的艺术手段,使得文势充畅,波澜层迭,议论风发,题旨轩昂,使人不仅理性上可以得到启迪,感情上也能够得到震动。

《过秦论》由两大部分组成:一为叙史事,一为发议论。叙史是议论的依据,议论是叙事的升华。叙述史实,以时序为经,以事迹为纬。先叙秦孝公时的“兴”,继而写“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时和“延及孝文王、庄襄王”时的“强”,接着写“及至始皇”时的“盛”,最后写“始皇既没”,陈涉首难,使秦终至败亡。作者概括了秦“百有余年”由兴而亡的全过程,即从“攻”势转为“守”势两大阶段。议论时,以陈涉与强大的秦王朝比,与山东六国比,是非立分,结论自出。这样由事见意,由史出论,便于作者按辞赋的写作规律,施展才华,驰骋笔墨。

《汉书·艺文志》分赋为四大派,将贾谊归属“屈原派”,也就是说贾谊承续了《楚辞》的余绪,且有新的创造,所以杨雄说:“如孔氏之门用赋也,则贾谊升堂,相如入室矣。”因而贾谊以其辞赋手段写政论,即用其所长,弃其所短,确为刘勰所说的:“丽词雅义,符采相胜,如组织之品朱紫,画绘之著玄黄。文虽新而有质,色虽糅而有本,此立赋之大体也。”而没有堕入“繁华损枝,膏腴害骨”的泥淖。《过秦论》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使得文势滔滔,有一唱三叹之概。

极化对比,气魄恢宏。辞赋惯用夸张的手法叙事状物,《过秦论》写秦由兴而盛的“攻势”,将攻和被攻的双方向两极强化,极言被攻对象的力强势盛,极言进攻方面的力弱势孤,结果却易攻轻取,对比之下显得气魄很大,且更能说明问题。秦孝公时,“君臣固守以窥周室”,一个“窥”字,透出了秦伺机而动的野心,写出了他偏居一隅的地位,也暗示了周天子地广人众、位高权重的形势。双方力量悬殊,而“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西河之外大片土地,只是“拱手”便得,极言取之甚易,如反掌之劳,似吹灰之力。这反而突显了秦的兵力雄厚,惠文王、武王、昭襄王时,“九国之师”“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兵多将广,声威煊赫,攻势凌厉,结果“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秦不费一刀一箭,就叫山东六国“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始皇时,“却匈奴七百余里”,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所有这些,都是采取将双方“极化”的办法,反衬而说明问题。一般的夸张,通常是“言峻则嵩高极天,论狭则河不容船,说多则子孙千亿,称少则民靡孑遗,襄陵举滔天之目,倒戈立漂杵之论”,就事物的某一属性予以夸大,而贾谊写秦攻之易,却先将双方极化,再将攻取极化,则文词便壮采飞扬,足可披瞽骇聋。“壮词可得喻其真”,像“拱手而取”、“无亡矢遗镞之费”,“辞虽已甚,其义无害也”,反而有助于文义的鲜明显豁。

同义叠句,气势酣畅。《过秦论》中也袭用赋中同义叠句的句法,可是作者不是不看场合,不看对象,不加选择,不予节制地叠床架屋,使得文字臃肿累赘,而能以气势酣畅之文为表达主题服务。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并吞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是天下的意思。《古文观止》的编者评述说:“四句只一意,而必当叠写之者,盖极言秦先虎狼之心,非一辞而足也。”为了突出某种意思,不惜重复数句。作者写秦始皇时之强盛:“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以鞭笞天下。”四句也只一意,说始皇践帝位奴役天下之人,与秦相对比,写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三句同写其地位卑微,一般地说,作文时要惜墨如金,一词能达意则不用两词,一句可尽意则不赘两句,可是这里贾谊却一意连用多句,可谓泼墨如云。这是因为这些地方“非一辞而足”,一辞虽能达意,却不能“极言”,达不到强化、极化的目的。由于一意以多句写之,便把秦的虎狼之心披露得淋漓尽致,把秦的暴虐之行描述得无一可掩,也把陈涉的出身写得使人印象深刻。以整齐句式叠写一意,使得文字气足神完,一气呵成,读之犹如骏马走坂,流水下坡。

多重排比,气氛热烈。辞赋中往往铺锦列绣,排红叠翠,排比句如鳞次栉比。可是因为句式少变,致使文字板滞僵直。《过秦论》则变化其用,以多组排句复合,从而犹如繁弦急管般热烈,增强了艺术效果。写“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先以“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四个相同的主谓结构的句式排比,显示“合从缔交”的广。接着以“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三个相同的联合结构的词组排比,显示上述四君子的谋略才干。再以“……中山之众”,“……杜赫之属为之谋”,“……乐毅之徒通其意”,“……赵奢之伦制其兵”四个基本相同的带有长串定语的主语以及相同谓语形式的句子,显示“天下之士”合从缔交,戮力攻秦的力量。最后更以“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伏,弱国入朝”八个结构异同交错的四言句,显示秦乘胜前进夺天下,摧枯拉朽攻诸侯的声势。排比句式使文章气势奔放,如果只是一式到底,那又机械呆板了,将多种句式的排比句组合起来,则整齐与参差结合,相为映照,文章便张弛有致、气韵流转了。

作者为了集中排比,以“秦无亡矢遗镞之费”的对比条件,着力渲染,且有言过其实之弊。据《史记·六国表》载,周慎靓王三年(前318)有“五国共击秦,不胜而还”之事,并没有“九国之师”齐出动的情况。作者简单概括了战国时代所有的人才,且加以排比,突出了声势浩大的气氛,和秦日后的崩溃作了鲜明对比。《过秦论》中多用排比,而句式多变,组合有异,这也是本文格高调响的一个原因。

潜义伏理,气蕴于内。作者写秦气锐势盛,是为了说明这是施仁义的结果。可是贾谊只将施仁布义隐嵌于字里行间,反而铺张扬厉地大写追亡逐北、席卷天下的声势,待到文末点题后,回顾前文一审视细察,始觉作者原来处处设伏,密而不漏。作者于第1段就带出了秦能轻取易攻的原因:“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由于采取了商鞅的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对内、对外政策,司马迁也认为这属仁义之举。他说:“地形险阻,所以为固也;兵革刑法,所以为治也。犹未足恃也,夫先王以仁义为本,而以固塞文法为枝叶,岂不然哉!”作者叙秦的每一阶段,都紧扣住这点,本文题旨在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而于前文却明写、详写“攻守之势”,暗写、略写“仁义之施”,气蕴于内,象呈于外,使人首先从气势磅礴的文辞上得到感染,直到最后才将内蕴的含义加以挑明,读者拨除疑念,释除悬念,把握主旨,则顿觉原来的潜义伏理腾跃而出,熠然生辉,戛然作响。

反复比照,导出题旨。作者为了导出论述中心,反复比照,逐步深化。先是远比,以叙述设置比照条件,作者写陈涉的出身卑微,才能平庸,不成军旅,可是“斩木为兵,揭竿为旗”,随即得到天下人的响应、支援,“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写陈涉起事如此之易,和前文写诸侯攻秦如彼之难,遥为映照,对比鲜明,为下文议论作了必要的铺垫。再是近比,从比较中引出议论。陈涉之位和九国之君比,尊卑悬殊;陈涉武器和九国之械比,利钝大别;陈涉之众和几国之军比,众寡极异;陈涉之谋和九国之士比,智愚径庭,陈涉和山东之国相“度长絜大,比权量力”不可同时而语,可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这就激起读者急切追寻原因,为作者揭示答案蓄积了语势。最后是总比,总括前文两极对比,从而揭示题旨。总结全文时,总结了秦占地由小到大,广有天下,势力由弱到强,统治诸侯,统治由暂到久,长及百年。一夫毁七庙,宰割天下者反身死于人手,将秦与陈涉两方面都予以极化。这样,“何也?”的设问就更为强烈。在如此步步进逼的情势下,迸发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便如水到渠成般自然,雷霆震空般有力。

贾谊写作《过秦论》是为了巩固西汉王朝的统治,他说:“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他是借此来宣传他的所谓“治乱之道”的。

《过秦论》作为辞赋家的政论,在当时独标新帜,这种文风并沾溉后世,像唐代杜牧的名篇《阿房宫赋》,宋代范仲淹的代表作《岳阳楼记》等,都能明显地看到其影响。今天我们学习它,也能从它别具一格的散文艺术上,获得有益的启示。

(选自《高中语文课文分析集》第二册,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有删节)

四、对贾谊(史称贾生)的评价 (1)苏轼论贾谊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成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节自《贾谊论》有删节)

(2)毛泽东论贾谊

毛泽东七绝《贾谊》:“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堕马寻常事,何须哀伤付一生。”(贾谊怀才不遇,空有抱负,曾深情吟咏出《吊屈原赋》。梁王落马而死本是寻常之事,贾谊又何必为此自悲自责呢,抑郁而终呢?)

又写了七律《咏贾谊》:“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

(3)李商隐《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汉文帝渴求贤臣,坐在宣室里征求贾谊的意见,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可惜文帝空自夜半前席,不向贾谊征求社稷大计却问及鬼魅神仙。此诗选取宣室召见、夜半前席两个细节,揭示出贾谊似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

五、《太过执著的才子──贾谊》

贾谊是西汉前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少年得志,才华横溢。后遭猜忌排斥,抑郁而死。

(1)洛阳少年,才气横溢

贾谊从小精通诗书,18岁时就写得一手好文章,在洛阳一带很有名,被以爱才著称的河南郡守吴公赏识,招为弟子。后吴公上调,贾谊也被吴公推荐做了博士。在陈述秦灭亡的原因时,贾谊发表了著名的《过秦论》,指出秦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震动满朝文武。贾谊留给后世的名篇还有《吊屈原赋》《鹏鸟赋》《治安策》等,均是才气横溢很有见识的名篇。

(2)少年得志,锋芒毕露 贾谊21岁就当上了博士,深得汉文帝赏识,一年后又被提升为太中大夫,和许多悲剧性人物一样,锋芒毕露,难免引起某些人的嫉妒,埋下了隐患。

另外,贾谊虽才高,但不懂人情世故。不知权衡轻重,从统治者及权贵的利益出发。他迫不及待地提出许多改革措施,文帝不但没有采纳,反而觉得他书生气,华而不实。

后来贾谊建议为了强化皇上的权力,让列侯离开京城,回到他们的封地去,结果得罪了列侯,招致后祸。

(3)人缘不佳,遭人诽谤

前面说过,贾谊年纪轻轻就得皇帝赏识,招致小人的嫉妒,又大力提倡改革,得罪权贵,结果上下左右均在文帝面前诽谤他,久而久之,文帝也觉得他人缘不佳,就把他调出京。后虽重召回长安,但仍没有再重用。致使贾谊没能施展他的政治抱负。

(4)郁郁寡欢,英年早逝

贾谊被调离京后,深感委屈,慨叹人心险恶,哀伤自悼,一蹶不振。《吊屈原赋》、与《鹏鸟赋》传入京都后,文帝虽赞赏其文采,但又觉得贾谊气量小,言过其实,更觉得此人不堪重用。

后来贾谊作了梁怀王刘揖的太傅,梁怀王不慎坠马身亡。贾谊本无责任,但他害怕文帝追究,又追悔自己疏忽,没尽太傅的责任。从此更加郁郁寡欢,哭泣不已。一年后竟伤感过度而死,时年33岁。

历史教训:

贾谊同历史上许多不得志文人一样,不知世事险恶。汉文帝也算是一代明君了,贾谊尚不能为他所用,可见他太不通世故。具体表现为过分显露才华,招无德者嫉妒,得罪了权贵。另外,贾谊一旦失宠,只会哀伤自悼,一蹶不振,这就更令君王反感。没能及时调整自己去适应现实。

(选自中学语文网中网)

六、《六国论》(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弃。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草,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第18篇:过秦论

《过秦论》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时代背景。 2.朗读全文,读准字音,读准句读。 3.研读文章第一段,积累文言知识。 【学习重难点】1.朗读全文,读准字音,读准句读。 2.研读文章第一段,积累文言知识。 【教学课时】4

第一课时

解题“过秦”意思是 “指出秦的过失” ,“过”是动词。“论”是一种议论文体, “过秦论”意为“指责秦的(政治)过失的一篇政论”。

2、世称“贾生”,西汉洛阳人。《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一、介绍写作背景

1.作者介绍

贾谊,世称“贾生”,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仅活了33岁。 贾谊在政治上有远见卓识,能洞察隐微,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能抓住当前社会主要问题、预见未来隐患,作出精辟分析,提出有效对策。在思想上,以儒家思想为主,主张国家应以民为本,施行仁政,重视礼乐,严明等级;同时也杂有法家运用法术势,力主中央前20集权,削弱诸侯权势和道家的貌似旷达实为消极等思想。这些反映到他的政治主张上是积极进步,富有进取精神的。他的政论散文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贾谊生活的西汉初期,由于经过500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贾谊认为推行“仁政”可以“安民”,他曾多次上疏,评论时政,《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过秦论》有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鲁迅曾称赞本文为“西汉鸿文”。

2.后人对贾谊(史称贾生)的评价:

①苏轼论贾谊: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成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节自《贾谊论》有删节)②毛泽东论贾谊:毛泽东七绝《贾谊》:“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堕马寻常事,何须哀伤付一生。”又写了七律《咏贾谊》:“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汩罗步尘埃。”③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3.时代背景:春秋以来,战乱频繁,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当然,贾谊所说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不可能包括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压迫等内容,这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

二、阅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崤(xiáo) 膏腴(yú) 逡(qūn) 镞(zú)黔(qián)首 氓(méng)

隳(huī) 鞭笞(chī)轸(zhěn)恬(tián) 藩(fān) 瓮(wèng)牖(yǒu) 孝公既没(mò)召(shào)滑 系(xì)颈 践华(huà)为城

劲(jìng)弩 不及中(zhōng)人 墨翟(dí) 蹑足行(háng)伍 朝(cháo)同列

将(jiàng)数百之众 度(duó)长絜大 比权量(liàng)力 万乘(shèng)之势 一夫作难(nàn)

三、

朗读指导:指名让学生朗读,然后放录音或教师范读第一段,让学生体会句中的逻辑停

1 顿,从而明白较长的主语和谓语之间要有停顿,动词和较长的宾语之间要有停顿,较长的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较长的联合成分之间也要有停顿,这是一般的规律。本段的动词——“据”“拥”“有”之后要有停顿;“内”“外”之后还应有停顿。

四、齐读文章

五、整体感知,梳通文章大意

按表达方式可将全文分为两个部分:

(一)记叙部分( 1-4段 ):写

秦王朝的兴亡过程

第一层:( 1-3段 ):写 兴起的过程。

第二层:( 4段 ):写 灭亡的过程。

(二)议论部分( 5段

):写 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六、批注文章

1.把注释中重要字词意思誊写到课文中。

2.尽量多的批注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意、特殊句式 作业:解释词语,并翻译语段。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 为一。„„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赵奢之伦 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 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

重点讲解:“有席卷„„之心,„„之意” ,提示:有些特殊的句子,译时需要扩充。“(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这类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现代汉语中很难找到四种不同的说法来译“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四个短语,可凝缩为;“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明确:好的译文标准是“信”“达”“雅”,即准确、通畅、优美生动。语词要准确。“蒙故业”的“故”,译为“原有(的)”为好;“因遗策”的“策”,指的是策略;“南”“西”“东”“北”译成“在南边”之类不能准确表现秦的扩张行径,译成“向南”“向西”等为好;“收”不是“收复”,和“取”同义。其二,不“达”、不“雅”:对于专名,直接“搬”过即可,不必把注释当译文抄在译文中。

第二课时

一、借助作业,梳理一二段字词、翻译

二、完成第三段梳理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 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二、赏析文章

研读第一段:

1、如何理解“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明确:在贾谊看来,始皇吞并六国时,处攻势,靠权术和暴力取得了成功。但在他夺取天下之后,形势不同了,就不该只用暴力手段对待百“姓了,而应施行仁义,注重教化,才能维持住威势,避免灭亡。

2.我们知道,“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那么,我们把课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换成“有吞并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但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呢?

意在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对诸侯各国虎视眈眈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同时也为后文写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张本,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作了铺垫。总之,根据表达的需要,这里的繁笔增加了气势;同义短语的叠用,又使叙述生动形象。 3.第5自然段写了哪些对比?文中还有哪些对比?这些对比有何作用?

明确:第5自然段先将攻天下的秦国和守天下的秦朝进行对比,然后将陈涉的起义与诸侯国合纵抗秦作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对比。“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一比地位。鉏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二比兵器。“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三比士卒。“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四比人才。一句话,陈涉与诸侯“不可同年而语”,强弱对比如此悬殊,它们同是秦的对手,曾先后与之抗衡,然而人多势众的六国,却一一为秦所灭,区区一个陈涉,竟然使秦“七庙隳”,对比将前面形成的反差,进一步深化、强化了。

全文共有三大方面的对比:

一是六国与秦之对比。文章在叙述惠文、武、昭襄的业绩时,以诸侯国军队之众,谋士之多,土地之广等作对比,并不厌其烦地列举国名、人名。与秦抗衡的六国,地广、人多、俊才云集,且“合纵缔交、相与为一”,似乎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结果却是“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从散约败”、“强国请服,弱国入朝”,这样夸张的对比,足以衬托出秦国实力之强。这第一层对比是极强者与较强者的对比,形成一个反差。

二是陈涉与秦王朝的对比。文章叙述始皇统一中国的功业与陈涉以一介戍卒率众起义的情景,确是又一个强烈的对比。虽然“始皇既没”,但陈涉面对的仍是“余威震于殊俗”的强大秦王朝。而陈涉,作者极写其穷困平庸,出身卑贱,才能平平,没钱没势,士卒稀少而疲敝,更无装备可言,但一旦揭竿而起,“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影响所及,“山东豪俊遂并起”,以致显赫一时的强秦亡于一朝。这第二层对比是极强者与极弱者的对比,形成的反差较前更为强烈。

三是陈涉与六国的对比。(第5自然段)

3 作用:随着对比的层层深入,形成的反差亦步步强化,更留下串串悬念,人们急待答案,作者一个“何也”,终于把焦点逼示出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就是秦朝灭亡的原因,是全文结论之所在。这一结论如金石掷地,铿然有声,又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更如磐石置地,不可移易。

第四课时

师生共同完成本课知识点梳理并要求学生写在归纳本上

一、通假字

①外连衡而斗诸侯 / 约从离衡(衡,通“横” ) ..②孝公既没(没,通“殁”,死亡) .③合从缔交/约从离衡 / 于是从散约败(从,通“纵”,指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称为“合纵” ) ④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疲惫) .⑤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喝问) .⑥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崛起) .⑦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⑧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 .⑨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抗,通“亢”,高 ) .⑩威振四海(振,通“震”,震动) .

二、古今异义

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西河:黄河以西。) ...②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在这时) ..③山东豪俊遂并起(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指山东省。) ...

三、一词多义

1.固

①据崤函之固(险固,坚固,特指地势险要,城郭坚固,形容词用作名词) 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牢固,顽强,形容词)

③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固守的据点,屏障,名词) 2.因

①因遗策(沿袭,动词) ②因利乘便(趁着,介词)

③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 3.亡

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损失,动词)

②追亡逐北(逃亡,动词;此用作名词,指逃亡的军队)

③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动词;这里是使动用法,使„„灭亡) 4.制

①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动词)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动词) ③履至尊而制六合(统治、控制,动词)

4 5.兵

①„„赵奢之伦制其兵 / 行军用兵之道(军队,名词)

②收天下之兵 / 信臣信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 斩木为兵(兵器,名词) 6.策

①蒙故业,因遗策(策略、计策,名词) ②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名词) 7.致

①以致天下之士(招引、招纳,动词) ②致万乘之势(达到、获得,动词) 8.之

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结构助词) ②„„赵奢之伦制其兵(这,指示代词) ③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词) ④聚之咸阳(代“天下之兵”,代词) 9.及

①非及向时之士(比得上,动词) ②及至秦始皇(到,等到,介词) 10.北

①乃使蒙恬非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方,方位名词作状语) ②追亡逐北(败北的军队,动词作名词) 11.度

①内立法度(制度,名词)

②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长短) 12.遗

①因遗策(遗留下来,动词)

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遗失,丢失,动词) 13.爱

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动词) ②宽厚而爱人(爱护,尊重,动词。)

四、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席,像席子一样;包,像布包一样;囊,像口袋一样) ②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内,在国内,对内;外,对外)

③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南,向南;西,向西;东,向东;北,向北)

④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用破瓮;绳,用绳子) ⑤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南,向南) ⑥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北,在北方)

⑦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像云一样;响,像回声一样;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⑧深谋远虑(远,从长远) 2.名词作动词

①履至尊而制六合(履,登上)

②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

③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牖,作窗户;枢,系户枢) ④执敲扑而鞭笞天下(鞭,用鞭子抽;笞,用竹杖打)

5 ⑤《过秦论》(过,指摘过失) 3.形容词作动词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小弱,变小变弱) 4.形容词作名词

①据崤函之固(固,险要的地势。) ②自以为关中之固(固,坚固的屏障。) ③尊贤而重士(贤,贤者,贤能的人。)

④因利趁便(利,便利的条件;便,便利的条件。) 5.动词作名词

①追亡逐北(亡,逃跑的人;北,溃败的军队) 6.使动用法

①外连衡而斗诸侯(斗,使„„争斗)

②会盟而谋弱秦 / 以弱天下之民(弱,使„„弱,削弱) ③约从离衡(离,使„„离散)

④伏尸百万,流血漂橹(漂,使„„漂浮)

⑤吞二周而亡诸侯 /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亡,使„„灭亡)⑥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 ⑦以愚黔首(愚,使„„愚蠢)

⑧序八州而朝同列(朝,使„„朝拜) 7.意动用法

①尊贤而重士(重,以„„为重,看重)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②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③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被动句

①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②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③谪戍之众

④天下诸侯已困矣 3.省略句

①尝以十倍(于秦)之地。

②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 ③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于)下吏。 ④聚之(于)咸阳。

⑤铸以(之)为金人十二。

⑥临不测之渊,以(之)为固。

⑦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 ⑧身死(于)人手。 4.宾语前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②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③崤函之固,自若也 5.定语后置

①伏尸百万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 ③金城千里

6.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①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②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③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六、名言名句

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七、成语

同年而语 度长絜大

八、文学文化常识

1.贾谊

西汉政论家、文学家。代表作有:政论文:《论积贮疏》、《过秦论》、《陈政事疏》; 辞赋:《吊屈原赋》、《鵩鸟赋》。 2.战国四公子

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四人均以“善养士”闻名,都是当时仅次于国君的当政者。又称“战国四君子”。 3.天下的别称

宇内、四海、八荒,都是“天下”的意思。 4.九州

古时天下分九州,关于九州的说法不一,一般认为包括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雍州、梁州。九州常用来代指“中国”。 5.山东、关中、河

山东:指崤山以东。

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

河:特指黄河。如“河南”指黄河以南,“河北”指黄河以北。 6.五岳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7.合纵、连横

合纵:是联合六国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亦作“合从”。

连横:是一种离间六国,使他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亦作“连衡”。

附:板书

过秦论

攻(百有余年)

守(十五年)

(一)秦孝公

始皇

(二)惠文武……庄襄王

天下诸侯……陈涉

二世、子婴

(三)始皇

结果:鞭笞天下

威振四海

一夫作难

攻守异势而仁义不施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教后记:

第19篇:过秦论

教学目标

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1.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作者借古讽今,件下的进步意义。2.归纳掌握“制、亡、利、固、遗、度”等词的一词多义、八个通假字、三种古汉语特殊句式。3.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词句的特点,归纳文言词法句法知识,逐步掌握文言字词句运用规律。 教具准备 录音机、教学磁带、投影仪、投影胶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放录音范读,以求学生准确认读。[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了解贾谊及秦统一前后的历史背景。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教学步骤]

一、导语

请同学们欣赏两首诗 投影

(一) 贾 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学生默读,理解。

教师提示:汉文帝渴求贤臣,坐在宣室里征求贾谊的意见,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可惜文帝空自夜半前席,不向贾谊征求社稷大计却问及鬼魅神仙。此诗选取宣室召见、夜半前席两个细节,揭示出贾谊似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 投影

(二) 贾 谊 毛泽东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需哀伤付一生。 学生默读,理解。

教师提示:贾谊怀才不遇,空有抱负,曾深情吟咏出《吊屈原赋》。梁王落马而死本是寻常之事,贾谊又何必为此自悲自责呢,抑郁而终呢? 那么,贾谊“才调”到底如何呢?让我们从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的《过秦论》中寻找答案吧。

二、作者简介

选一生读注解①。教师稍作补充:贾谊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仍心系朝事,后为梁王太傅。正如毛泽东诗中所讲,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天空。所著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为有名。

三、背景简介

目的是明确贾谊“过秦”的深刻含义。 投影

(三)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兼并了六国。

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16年)的王朝很快结束了。

四、放录音,使学生准确认读 学生听录音一遍。

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 投影

(四) 生字:

腴(yú)轸(zhěn)镞(cú)笞(chī)恬(tián)藩(fān)瓮(wèng)牖(yǒu) 多音字:(判断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孝公既没(mò)召滑(shào)俯首颈系(xì)践华为城(huà)劲弩(jìng) 不及中人(zhōng)墨翟(dí)蹑足行伍(háng)将数百之众(jiàng) 度长絜大(duó) 比权量力(liàng) 万乘之势(shèng) 朝同列(cháo) 一夫作难(nàn) 通假字:(读本字音)

约从离衡(通“横”) 合从缔交(通“纵”) 制其弊(通“敝”)

陈利兵而谁何(通“呵”) 倔起阡陌之中(通“崛”) 赢粮而景从(通“影”) 百有余年(通“又”)

五、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解及熟知的文言知识理解文意

六、布置作业

1.掌握本课的生字、多音字、通假字。 2.反复诵读全文,熟悉文意。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采用诵读教学法,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包括两部分内容:①对课文内容作简单的分析点拨,以期尽快形成背诵思路;②语气提示

[教学步骤]

一、检查朗读情况,采用个别朗读与集体朗读的形式,抽查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二、分析理解,指导诵读。

(一)课堂问答设计

提问:读全文后回答,这一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是对秦王朝所犯过失的总结,秦王朝“仁义不施”结果导致亡国。

提问:从全文看,“攻守之势异也”,“攻”“守”的不同形势在课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攻之势”体现在第一段到第三段,崛起——强大——鼎盛。“守之势”体现在第三段、第四段,由统一天下到覆灭。 选一学生朗读第一段。

朗读提示:注意语势,体现秦王朝势力的崛起,突出秦国地利(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人和(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政通(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等的优势。整段以中速读。

集体朗读第一段。

选学生读第二段。

朗读提示:应注意一下两方面:①秦国“从孝公既没……南……西……东……北收要害之都”语调上扬,应有秦扩张领土、势力空前增强的气势。②六国攻秦、赂秦、服秦三部曲:“诸侯恐惧……叩关而攻秦”众诸侯约从缔交,罗致人才,戮力攻秦,语势上扬,以诸侯之强反衬突出强秦之不可战胜;“秦人开关延敌……争割地而赂秦”,强秦轻而易举,获得大胜,六国却不堪一击,语势由强到弱;“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应由低缓的语气读出。最后一句轻描淡写一语带过即可。 学生齐读第二段,体味语意。 男生齐读第三段。

(二)理清背诵思路

提问:研读课文,作者总写秦始皇的功业,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防务五个方面来谈,请用选文中的语句回答各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学生速读后明确:统一天下前,政治上“吞二周而忘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军事上“南取百越之地……北筑长城而首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统一天下之后,采取了愚民、弱民、防民之策。文化上“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刑法上“隳名城,杀豪杰,销锋镝,以弱天下之民,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地理防务上“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朗读指导:统一天下前,应由较强的语势读出,充分渲染塑造一个“威加海内”的帝王形象。统一天下之后,秦王朝至此已达顶峰,这意味着从此转入守势。这段文字义正辞严,充分揭露了秦的暴虐无道,故诵读应有“声讨”之势。末句“天下已定”总承以上内容,其后应有长停顿,然后转入叙秦始皇的心态,用以反衬下文灭亡之速,读时须有嘲讽意,突出“自以为”“万世之业”等词语。 集体朗读第三段,背诵。 女生齐读第四段。

教师提问:第四段写了强秦的灭亡。“陈涉起义,天下响应”有哪几方面的铺叙呢?选文中语句回答。用意何在?

学生明确:五个方面。出身地位:“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个人素质:“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起义军成分:“疲弊之卒,数百之众”。武器:“斩木为兵,揭杆为旗”。起义的影响:“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起义结果:“山东豪俊遂并起而忘秦族矣”。

这五方面的铺叙为第五段内容作了铺垫。

朗读指导:①“始皇”二句,暗示民心不服,人人自危,宜用从容、沉着的语调读出。②“然”急转直下,稍作停顿,以下先抑(“陈涉”至“之富”)后扬(“蹑足”至段末)读出对比情调。③末句叙事结束全篇,要读得沉着、有力。 集体诵读一次。

教师提问:既为史论,那么“论”自然体现在末段,作者的思路如何? 学生默读思考。

明确:先对比论述九国之师何陈涉之众的力量,重点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八字。然后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以下四句照应第一二段;“以六合为家”二句照应第三段;“一夫作难”三句照应第四段,水到渠成点出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朗读指导:“且夫”推进一层领起议论的语气。以下连用六个“也”表示及其肯定的意思。四个排比句的重音是:“尊”“銛”“抗”“及”。特别应重读“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试使”换假设语气,读出惋惜之意。“然秦”以下句子语势由弱到强,逼出“何也”,结句显志,须用深责的语气读出,“仁义不施”是重点,宜一字一顿。 集体诵读第五段。

三、全体学生齐读课文两遍,尝试背诵课文三至五段

四、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三、

四、五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检查背诵。师生回顾交流西汉初的社会情形,明确作者写《过秦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总结字、词、句等文言知识,落到实处。 [教学步骤]

一、教师示范背诵,学生低和集体背诵

三、

四、五段

二、回顾汉初社会情形,明确作者写作意图

提问:作者借古讽今,强秦的速亡给后人的启示是什么?汉初的社会情形如何?贾谊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学生讨论明确:①“施仁政,行仁政”。②贾谊生活在汉文帝时代。其时,社会经济已渐渐恢复,人民生活也较安定,但是阶级矛盾却在不断地滋生暗长,统治阶级日益滋长“淫侈之俗”,并横征暴敛,加重人民负担,以至逼迫农民卖鬻子。贾谊担心“大命将泛,莫之振救”,于是借此文,要求汉文帝以秦亡为警示,施行仁政,免蹈秦亡之覆辙。③从前面对贾谊的介绍可以看出,贾谊是个对政治功名有强烈愿望的人,他想通过这篇文章引起皇帝的注意,实现其政治抱负。 教师总结引申:同学们的分析很有见地。在我国历史上有过不少像贾谊一样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如战国时代有为楚国前途大声呼喊“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的爱国诗人屈原;南宋有“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的忧患诗人陆游;有希望“试手补天裂”“西北洗胡沙”的爱国词人辛弃疾……这种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传统在正直而富有理想的知识分子身上是一脉相承的。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哪些句子体现了作者的忧思满怀、语重心长? 学生思考、吟诵。

三、小结 贾谊以其纵观天下,通览古今的博学与睿智,将炽热的爱国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间,确实才调无伦。

四、分类归纳文言知识

1.教师提问:请找出本文中所有的词类活用现象,并初步归纳其活用的规律。学生讨论明确。 教师总结: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A.名词的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席卷、包举、囊括 名词作状语 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 天下云集响应 同上 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 赢粮而景从 同上 像影子一样

内立法度,南取汉中 同上 在国内、向南 序八州而朝同列 名词动用 招致 履至尊而制六合 同上 登上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同上 用破瓮作 用草绳系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名词作状语,名词放在动词前,

1、

2、3句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和状态,第4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方位。

名词活用作动词,第5句和第7句,两个名词连用,表示事物的动作意义;第6句,名词和动词用“而”连接,这个名词常用如动词 B.动词的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追亡逐北 动词作名词 逃走的人 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动用法 使……退却 约从离衡 使动用法 使……离散 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动用法 使……朝拜 外连横而斗诸侯 使动用法 使……争斗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使动用法 使……灭亡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动词用作名词,动词在句中充当宾语,如例1。动词的使动用法,例

2、

3、6句,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

4、5句,动作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这说明这些动词都产生了使动用法。C.形容词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会盟而谋弱秦 形容词使动 使……弱 以弱天下之民 形容词使动 使……弱,削弱 以愚黔首 形容词使动 使……愚蠢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形容词动用 变小,变弱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形容词后带有宾语,且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说明形容词用作动词,表示使动的意义,如例

1、

2、3。

2.提问:课后思考练习第三题中有6个实词,归纳其一词多义,力求在动态的语境中辨析词义。

学生逐一明确。 教师归纳总结。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①制

例句 出处 释义

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齐桓晋文之事》 制作、缝制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 《后汉书•张衡传》 制造、制作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 压制、控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过秦论》 制服

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过秦论》 统率、指挥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母 《齐桓晋文之事》 规定、制定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 规模 ②亡

例句 出处 释义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逃跑、逃脱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过秦论》 丢失、失去 燕虽小国而后亡 《六国论》 灭亡、消亡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赤壁之战》 死亡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过秦论》 逃兵、逃亡的人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通“无”,没有 吞二周而亡诸侯 《过秦论》 使动用法,使……灭亡 ③固

例句 出处 释义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过秦论》 牢固、坚固(的地势)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孟子》 巩固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廉颇蔺相如列传》 坚持、坚决 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 《王忠肃公翱事》 一定、必 吾固知公子之还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本来、原来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 既、已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阿房宫赋》 固执、顽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报任安书》 固然、诚然 ④利

例 句 出 处 释 义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 锐利、锋利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劝学》 快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有利、条件好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 有利的形势 有蒋士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 利益、好处 商人重利轻别离 《琵琶行》 利润

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孙子•谋攻》 胜利 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 《冯婉贞》 有利于 ⑤遗

例 句 出 处 释 义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 《过秦论》 丢失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封神演义》 丢失的东西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师说》 遗漏、忽略 此三者,吾遗恨也 《伶官传序》 死去的人遗留下来的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 给予 ⑥度

例句 出处 释义

宁信度,无自信也 《韩非子》 尺码、尺度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 《论积贮疏》 程度、限度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过秦论》 规章、制度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荆轲刺秦王》 风度、常态 一年一度秋风劲 《采桑子•重阳》 次、回、量词 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扬州慢》 谱写、创制

生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指南录)后序》 考虑、思虑 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过秦论》 量、计算 理有未安,妄以臆度 《问说》 推测、猜测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通“渡”,过 3.提问:请分别说明下列各句的特征。

①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③陈利兵而谁何。

④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明确:①判断句。②被动句。③宾语前置句。④介词结构后置。

五、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六国论》,思考:为什么同是、秦破六国统一天下直至灭亡这段历史,西汉的贾谊选取“秦亡”这个角度,而北宋苏洵却选“六国破灭的原因”这个角度? [板书设计] (1) 兴 固基业

叙史实

(2) 强 充国库

(3) 盛 统天下

(4) 亡 义军起

析原因 (5)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延伸阅读]试结合历史学习,说说同是秦亡这段历史,晚唐杜牧《阿房宫赋》是如何借阿房宫的兴建和毁灭来揭露秦统治者的穷奢极欲的。 教师打印《阿房宫赋》,分发给学生。

相关推荐:

团购网站大全123 http://www.daodoc.com

今日团购 http://www.daodoc.com/

上海票务网 http://www.daodoc.com/

上海卡丁车 http://www.daodoc.com/

上海电玩城 http://www.daodoc.com/

上海动漫屋

http://www.daodoc.com/

上海密室逃脱 http://www.daodoc.com/

上海桌游

http://www.daodoc.com/

上海魔术教学 http://www.daodoc.com/

上海游泳馆 http://www.daodoc.com/

上海台球厅 http://www.daodoc.com/

上海溜冰场 http://www.daodoc.com/

上海篮球场 http://www.daodoc.com/

上海瑜伽馆 http://www.daodoc.com/

上海舞蹈培训 http://www.daodoc.com/

婚宴酒店 http://www.daodoc.com/

约会餐厅 http://www.daodoc.com/

商务宴请 http://www.daodoc.com/

上海外卖 http://www.daodoc.com/

西餐厅 http://www.daodoc.com/

上海火锅 http://www.daodoc.com/

上海茶馆 http://www.daodoc.com/

家常菜 http://www.daodoc.com/

汤的做法 http://www.daodoc.com/

粥的做法 http://www.daodoc.com/

糕点主食 http://www.daodoc.com/

孕妇食谱 http://www.daodoc.com/

鱼的做法 http://www.daodoc.com/

排骨的做法 http://www.daodoc.com/

牛肉的做法 http://www.daodoc.com/

茄子的做法 http://www.daodoc.com/

苦瓜的做法 http://www.daodoc.com/

豆腐的做法 http://www.daodoc.com/

鸡的做法 http://www.daodoc.com/

虾的做法 http://www.daodoc.com/

猪肉的做法 http://www.daodoc.com/

韭菜的做法 http://www.daodoc.com/

山药的做法 http://www.daodoc.com/

冬瓜的做法 http://www.daodoc.com/

西红柿的做法 http://www.daodoc.com/

黄瓜的做法 http://www.daodoc.com/

面条的做法 http://www.daodoc.com/

特色小吃 http://www.daodoc.com/

吉野家外卖 http://www.daodoc.com/

东方既白外卖 http://www.daodoc.com/

棒约翰宅急送 http://www.daodoc.com/

永和大王 http://www.daodoc.com/

真功夫外卖 http://www.daodoc.com/

上海美发店 http://www.daodoc.com/

鞋子 http://www.daodoc.com/

第20篇:过秦论

过秦论 教学目的:

1、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2、归纳掌握“制、亡、利、固、遗、度”等词的一词多义、八个通假字、三种古汉语特殊句式。

3、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教学难点:结合课文词句的特点,归纳文言词法句法知识,逐步掌握文言字词句运用规律。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了解贾谊及秦统一前后的历史背景。放录音范读,以求学生准确认读。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大概听说过“弱肉强食”这一成语吧,在自然界这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会被打破。在两千多年前,秦朝国力还是那样的不可一世,一场农民战争就打破了开国者千秋万代的梦想,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为我们阐述了他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过秦论》。“过秦”就是“指出秦的过错”,那秦之过是什么呢?

一、导语:

贾 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学生默读,理解。 教师提示:汉文帝渴求贤臣,坐在宣室里征求贾谊的意见,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可惜文帝空自夜半前席,不向贾谊征求社稷大计却问及鬼魅神仙。此诗选取宣室召见、夜半前席两个细节,揭示出贾谊似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

贾 谊 毛泽东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需哀伤付一生。

学生默读,理解。

教师提示:贾谊怀才不遇,空有抱负,曾深情吟咏出《吊屈原赋》。梁王落马而死本是寻常之事,贾谊又何必为此自悲自责呢,抑郁而终呢?

那么,贾谊“才调”到底如何呢?让我们从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的《过秦论》中寻找答案吧。 补:毛泽东《咏贾谊》: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胸罗文章兵万千,胆照华国树千台。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

二、作者简介

补充: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贾谊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刘恒的赏识,被召为博士,不久迁太中大夫,参与政事,深受倚重。因提议改革政治,遭权贵嫉妒、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仍心系朝事,后为梁王太傅。正如毛泽东诗中所讲,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天空。所著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为有名。

3、秦始皇兵马俑、秦长城等引出秦始皇的讨论,探讨秦朝灭亡的原因

4、《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二)解题

本文选自《新书》,个别字句从《史记》和萧统《文选》。《过秦论》是贾谊的议论文的代表作。原文共有上、中、下三篇,本文是上篇。“过秦”即“言秦之过”,指出秦亡国的过失。论,一种文体,古文中的所谓“论”,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兼并了六国。 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16年)的王朝很快结束了。

(三)作者介绍

西汉洛阳人,西汉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18岁时以文才显名,20岁被汉文帝刘恒召为博士,不久迁太中大夫,参与政事,颇受倚重。

因提议改革政治(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以巩固封建国家),遭权贵嫉妒、毁谤,贬为长沙王太傅。转任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他“自伤为傅无状”,一年后也忧郁而死,年仅33岁。世称贾生、贾太傅、贾长沙。 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并与屈原合称“屈贾”。

贾谊的文章议论风发,挥洒自如,气势磅礴,雄辩有力,感染力极强。对当时和后世都很有影响。

所著政论《陈政事疏》(又名《治安策》)以及《过秦论》都写得意气风发、雄辩有力,鲁迅称之为“西汉鸿文”,有赋七篇,以《吊屈原赋》最有名,政论集《新书》十卷,其中著名的政论文有:《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

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四)写作背景及意图

春秋以来,战乱频仍,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当然,贾谊所说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不可能包括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压迫等内容,这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 《过秦论》是史论,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的借鉴,希望汉统治者能吸取秦灭亡的教训,推行“仁政”以求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即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

三、背景简介

目的是明确贾谊“过秦”的深刻含义。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兼并了六国。

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16年)的王朝很快结束了。

四、放录音,使学生准确认读

学生听录音一遍。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

生字:腴(yú)轸(zhěn)镞(cú)笞(chī)恬(tián)藩(fān)瓮(wèng)牖(yǒu) 多音字:(判断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孝公既没(mò) 召滑(shào) 俯首颈系(xì) 践华为城(huà) 劲弩(jìng) 不及中人(zhōng)墨翟(dí) 蹑足行伍(háng) 将数百之众(jiàng) 度长絜大(duó) 比权量力(liàng) 万乘之势(shèng) 朝同列(cháo) 一夫作难(nàn) 通假字:(读本字音) 约从离衡(通“横”) 合从缔交(通“纵”) 制其弊(通“敝”)陈利兵而谁何(通“呵”) 倔起阡陌之中(通“崛”) 赢粮而景从(通“影”) 百有余年(通“又”)

五、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解及熟知的文言知识理解文意

六、布置作业:

1.掌握本课的生字、多音字、通假字。

2.反复诵读全文,熟悉文意。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采用诵读教学法,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包括两部分内容: ①对课文内容作简单的分析点拨,以期尽快形成背诵思路;②语气提示

教学步骤:

一、检查朗读情况,采用个别朗读与集体朗读的形式,抽查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二、理清思路,分析,指导诵读。

三、思路板书:

孝公:崛起(前361~前338)(1段)

惠文、武、昭襄、孝文、庄襄:发展(前337~前247)(2段)

始皇:统一全国(前246~前210)(3段) 兴亡过程

二世:灭亡(前209~前207)(4段)

分析原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5段)

(一)分析第一段

朗读提示:注意语势,体现秦王朝势力的崛起,突出秦国地利(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人和(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政通(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等的优势。整段以中速读。集体朗读第一段。 1.重点词句

席、包、囊:名词做状语 务:大力提倡

连衡:通“横” ,连横 斗:使……斗,使动用法 拱手:形容毫不费力 2.翻译第一段

3.概括本段内容:写秦孝公的功业。秦的地理优势——孝公的政治雄心——基本国策——取得的成果 板书:

地理 据……固,拥……地,君臣固守

雄心

席卷,包举,囊括,并吞 崛起

政策

内……,外……

成功

拱手而取

(二)分析第二段

朗读提示:应注意一下两方面:①秦国“从孝公既没……南……西……东……北收要害之都”语调上扬,应有秦扩张领土、势力空前增强的气势。②六国攻秦、赂秦、服秦三部曲:“诸侯恐惧……叩关而攻秦”众诸侯约从缔交,罗致人才,戮力攻秦,语势上扬,以诸侯之强反衬突出强秦之不可战胜;“秦人开关延敌……争割地而赂秦”,强秦轻而易举,获得大胜,六国却不堪一击,语势由强到弱;“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应由低缓的语气读出。最后一句轻描淡写一语带过即可。 学生齐读第二段,体味语意。 1.重点字词:

蒙、因:继承、沿用 弱:削弱 爱:吝惜 致:招揽

合从:合纵 亡、遗:丢失、损失 流血漂橹:盾牌 2.翻译第二段

3.概括本段内容:五位国君(主要是前三朝)87年间事,一是按四个方位分写秦领土日益扩大的情形,表现它的势力的空前增长,二是写诸侯约从反秦以及斗争的失败,反衬秦人困诸侯之易,说明它是不可战胜的。板书:

秦:南取、西举、东割、北收

宰割、分裂 发展

诸候:才多、地广、师众、惨败

请服、请朝

(三)分析第三段 朗读指导:统一天下前,应由较强的语势读出,充分渲染塑造一个“威加海内”的帝王形象。统一天下之后,秦王朝至此已达顶峰,这意味着从此转入守势。这段文字义正辞严,充分揭露了秦的暴虐无道,故诵读应有“声讨”之势。末句“天下已定”总承以上内容,其后应有长停顿,然后转入叙秦始皇的心态,用以反衬下文灭亡之速,读时须有嘲讽意,突出“自以为”“万世之业”等词语。 1.重点字词:

奋:发展 烈:功业 却:击退 隳:毁坏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凭着华山当作城, 就着黄河当作护城河 谁何:呵问他是谁,稽查盘问的意思。 2.翻译第三段

3.概括本段内容:秦始皇一统天下,国势强盛到了极点,也充分揭露了秦始皇的暴虐无道。为下文的“过秦”打下铺垫

板书:

前期:奋余烈,履至尊,取百越,却匈奴 统一全国

后期:焚百家,杀豪杰,弱人民,严控制

设想:据高城;临深渊;守要害;传万世

四、阅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文章,检查背诵。 教学步骤:

一、继续分析课文

(一)分析第四段

朗读指导:①“始皇”二句,暗示民心不服,人人自危,宜用从容、沉着的语调读出。②“然”急转直下,稍作停顿,以下先抑(“陈涉”至“之富”)后扬(“蹑足”至段末)读出对比情调。③末句叙事结束全篇,要读得沉着、有力。

1.重要字词:

殊俗:不同的风俗,指边远的地方 瓮、绳:用瓮做;用绳子系(名词做状语)

牖、枢:做窗户;系户枢。(名词做动词)

蹑足:用脚踏地“置身于”。

云集:像云彩那样聚集。云,名词做状语

响应:像回声那样回应。响,名词做状语

赢粮而景从:赢,担负。景,“影”,像影子那样,名词做状语

山东:崤山以东

2.翻译第四段

3.概括本段内容:写陈涉起义和秦王朝的覆灭

板书:

始皇:余威震于殊俗

出生氓隶之人 灭亡

才能不及中人

陈涉: 兵力数百疲敝

武器斩木为兵

结果:天下响应,并起亡秦

(二)分析第五段

朗读指导:“且夫”推进一层领起议论的语气。以下连用六个“也”表示及其肯定的意思。四个排比句的重音是:“尊”“銛”“抗”“及”。特别应重读“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试使”换假设语气,读出惋惜之意。“然秦”以下句子语势由弱到强,逼出“何也”,结句显志,须用深责的语气读出,“仁义不施”是重点,宜一字一顿。 1.重要字词:

自若:和过去一样 向时:先前

序八州而朝同列:招致八州来归,而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因为不施仁义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2.翻译第五段

3.概括本段内容:写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板书:

国力,天下非小弱

地利,崤函自若也

成败异变

地位非尊,武器非

陈涉

兵力非抗,战术非及

析因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致万乘势,百又余年

秦国

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功业相反

秦朝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过秦论教案
《过秦论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