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基本特征(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5-19 08:33:26 来源:教学计划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把治国理政的视野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的发展各个方面,并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政策和道德等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和谐既包含稳定、协调,又高于稳定、协调,它是稳定和协调的本质与核心;既包含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又包含社会发展的平衡机制,它是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的统一;既体现公平,又促进效率,它是公平和效率的统一;既是一种价值目标,又是一种不断推进的现实的社会历史过程,它是价值目标和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所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各尽其能、尊重诉求、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和共生共进的社会。它具有以下五个层面的特征:

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各尽其能并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人民提供了各尽其能的舞台,极大地激发着人们的创造活力。在这方面,我们党从制度和政策上采取了一系列方法和措施:一是尊重劳动,即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二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三是尊重创造,坚决破除各种障碍,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四是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即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尊重人民诉求的社会。在各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的同时,各个阶层和群体也必然表达他们的权利诉求、民主诉求、公正诉求以及政治诉求。对于这些利益诉求,我们党充分尊重,并积极整合他们的合理要求,努力凝聚他们当中的有效力量。这有利于形成一种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第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各得其所的社会。尊重人民诉求必须做好“整合和凝聚”工作。而整合和凝聚的目的是使人们能“各得其所”。其基本特征是,力求保持各种因素、力量以及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协调与平衡,使公平和正义的理念得到体现。各得其所,指每一个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的规范,能公正地得其所应得。公正是各得其所的本质,公正产生和谐,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根据有的同志的观点,各得其所主要包括一个社会能使社会成员各得其岗、各司其职、各守其则、各得其位和各享其成;各得其岗,就是人有其岗,而且使人的能力与岗位相匹配,得到合理配置;各司其职,就是社会成员要具有职业精神,能够认同并恰当地承担自己的职业角色和社会角色,在其职尽其责,做好本职工作;各守其则,就是每个社会成员要具有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自觉遵循社会规则、角色规范和规章制度,以及合法的公共秩序;各得其位,就是社会成员应根据能力和贡献来获得相应的职位和社会位置;各享其成,就是社会成员既能合理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使其付出能得到相应的尊重和回报,也能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第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和谐相处的社会。只有使社会成员各得其所,才有可能使社会成员做到和谐相处,各得其所是和谐相处的前提条件,和谐相处是各得其所的结果。“和谐相处”,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种必然要求。其基本特征是以各种关系的和谐来维持社会的稳定与秩序。从外延来讲,和谐相处主要包括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人和社会的和谐相处,人和人的和谐相处,人和组织的和谐相处,人自身内部各要素的和谐相处。而人和人的和谐相处,又主要包括党和人民的和谐相处、干部和群众的和谐相处、党员干部之间的和谐相处、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相处、个人和他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相处、民族之间的和谐相处、代际之间的和谐相处等。这里,干部和群众之间的和谐相处是根本,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相处是关键,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相处是基础。从内涵来讲,和谐相处是指人人平等、和而不同、互惠互利。人人平等,即人们之间在人格、权利、机会、规则和分配上的平等,而机会、规则和分配上的平等是核心。和而不同即尊重个人、包容个性差异,并通过协商共识,使多样性之间达到协调、合作、共赢。互惠互利,即社会各阶层、群体和成员之间能保持一种互惠互利关系。

第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共生共进的社会。从使社会成员各尽其能并使社会充满活力,到尊重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再到使社会成员各得其所与和谐相处,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使一切积极的社会力量共生共进,即形成一种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合力。因而,“共生共进”应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落脚点。其基本特征是形成合力,共促发展。我们的发展是追求和谐的发展。和谐,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对目前我们所面临的各种社会矛盾来讲,达到和谐是目的;对促进当代中国发展来讲,和谐又是手段。和谐社会,是一个把各种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凝聚起来、进而形成合力的社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我们的一切努力归根到底都是为了集中力量,形成合力,以共同促进发展:既是为了使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和人、人和组织、人自身内部的各要素达到共生共进,也是为了使党和人民之间、干群之间、党员干部之间、各社会阶层之间、家庭成员之间、各民族之间、代际之间,以及社会各要素之间达到共生共进,又是为了使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之间达到共生共进。

推荐第2篇:商务礼仪的基本特征

商务礼仪是根据礼仪适用对象而产生的一个礼仪分支,指的是商务活动中应当遵循的礼仪规则。礼仪不仅能体现出一个组织内在和外在的形象,也是一个优秀的商务人员业务能力的亮点,是个人素质的体现,更成为一个组织形象的延伸。

了解商务礼仪的重要性和在商务活动中的应用,使商务人员能够掌握商务礼仪的原则及基本技巧,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得体的个人形象和良好的职业风范。在各种商业活动中,商务礼仪具有以下基本特征:规定性、信用性、时机性和文化性等等。

1规定性

从礼仪的范围看,商务礼仪具有规定性。通过礼仪可以协调组织及人们之间的行为,因而它的适用范围是组织活动和人际交往的活动。商务礼仪不同于一般的人际交往礼仪。商务礼仪的适用范围,包括从事商品流通的各种商务活动,凡不参与商品流通的商务活动,都不适用商务礼仪。

2信用性

从礼仪的内涵看,商务礼仪具有信用性。商务活动具有双方利益上的需要,而不是单方面的利益需求,因此,在商务活动中,诚实、守信非常重要。所谓诚实,即诚心诚意参加商务活动,力求达成协议,而不是夸夸其谈,不着边际,毫无诚意。所谓守信,就是言必信,行必果。签约之后,一定履行。即使发生意外,不能如期履约,也应给对方一个满意的结果来弥补,而不应该言而无信,决而不行。

3时机性

从礼仪的行为看,商务礼仪具有时机性。商务活动的时机性很强,有时时过境迁,失去良机;有时在商务活动中,说话做事恰到好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有时商务从业人员固执不让步,对方也可能被拖垮,从而失去一次成功的机会。

4文化性

从礼仪的性质看,商务礼仪具有文化性。商务活动虽然是一种经济活动,但是商务礼仪却体现的是文化含量。企业展示自身形象,商务人员体现文明礼貌,谈吐优雅,举止大方的风貌,必须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及不断提高个人文化素质,树立文明的企业组织形象,在商务活动中表现出文明典雅、有礼有节的素养。

推荐第3篇:比较文学的基本特征

比较文学的基本特征

第一,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是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界限和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

包括三个不同的方面。1、是事实上存在于两个或多个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2、在两个或几个民族的文学中,有些文学现象,虽然不存在 “事实联系”,但是却存在着内在的价值联系。

3、是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包括它们之间互相影响、互相阐发等关系。这三个方面,就是三种不同的文学关系。(事实影响关系、美学价值关系、学科交叉关系)

第二,比较文学的性质是文学研究的一支,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不是单纯是一种研究方法。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 第三,开放性、宏观性。

开放性包含着下面三层意思。

其一,它不受时间、空间以及作家、作品本身地位高低、价值大小的限制 。在空间上,不受国家、民族的界限 ;在时间上,它比民族文学包含更大的时间跨度 ;在价值大小上,民族文学研究中较多注意文学大师和经典作品之间的比较,而比较文学则没有这样的限制。

其二,比较文学的开放性还在于:它比传统的文学研究具有更宽泛的内容。

传统的文学研究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作家和作品两极上,到19世纪,作家中心论;到20世纪,文本中心论。比较文学则通过影响和接受的研究引入读者大众(包括听众、演员、批评家等)以及客观世界这样的另外两极。

其三,在研究方法上,比较文学具有兼容并包的特点,即以比较分析法为主,兼及系统归纳、审美评论、历史考据等诸法。

除开放性之外,比较文学的另一个特征是它的宏观角度。传统的文学研究多集中在一个民族的范围内,而且多数研究一些细枝末节。比较文学则从国际的角度俯视各种文学现象,即便对微小的领域,也能给以宏观的比较剖析。 世界文学和民族文学

世界文学时代到来,并不是民族文学的消亡,恰恰相反,它是以民族文学的繁荣为基础的。(和而不同)

民族文学会走向世界文学,但从民族文学走向世界文学的道路却充满着矛盾,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探索过程。

伏尔泰(1694~1778) 是比较文学理论和实践的远祖之一。他在《论史诗》(1727)和其它著作中,首先提出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欧洲各民族史诗的意见。

比较文学作为一个学科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从地域上看,它的形成和进一步发展的中心在法国。对比较文学的早期和中期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是一批法国学者的理论,也就是比较文学史上所谓的“法国学派”的理论。

梵·第根把“精细和准确的考证”规定为比较文学研究方法。

梵·第根把各种文学之间的关系划作三类:希腊和拉丁文学之间的关系;中世纪文学和古代文学的关系;近代各国文学的关系。

梵·第根还对“总体文学”作了界定。 王国维评《红楼梦》

王国维评《红楼梦》:“彻头彻尾的悲剧”,放在与歌德的《浮士德》同等地位宋考察。他认为这两部作品都是描写人生苦痛及其解脱之道的悲剧,而二者不同却在于:浮土德的苦痛是天才的苦痛,贾宝玉的苦痛却是普通人的苦痛。

王国维还引证叔本华关于悲剧的理论:第一类是由邪恶的人和势力造成的悲剧;第二类是由命运造成的悲剧;第三类是一般人在日常环境中由于各种关系的牵制而形成的悲剧。按照叔本华的悲剧观,《红楼梦》属于 “悲剧中之悲剧”。 鲁迅的《摩罗诗力说》

鲁迅对欧洲的几十位作家,特别是对19世纪初期欧洲各国的浪漫主义作家,即所谓“摩罗派”诗人,进行下比较研究,赞扬这些“立意在反抗,指归在行动”的诗人。他之所以这样大声疾呼地歌颂“摩罗”诗派,目的就在于充分发挥文学的作用,呼唤反封建的“精神界之战士”的出现。

比较文学经历的三大挑战

第一股潮流是所谓理论大潮。

第二股潮流是东西比较文学的兴起。

第三股浪潮是所谓“文化研究”的热潮。 中国比较文学复兴显示着东方的崛起。平行研究的具体方法

不是历史的、实证的、考据的,而是哲学的、审美的、批评的。它包括比较、对照、解析、推论、评价、综合等一系列过程。

平行研究:安娜

娜拉

(表面幸福、衣食无忧、玩偶地位,起而反抗,经济不能独立,以失败收场)

宝、黛与罗蜜欧、朱丽叶爱情悲剧及其成因

追求真正爱情的叛逆意识和悲剧结局可以说是中西爱情文学的共同特性。青年男女爱情意识的觉醒面对强大的传统势力和根深蒂固的封建伦理道德 ,必然地走向悲剧。 爱情悲剧的共同特性

首先 , 作者真实地、完美地表现了圣洁美好的爱情本身和他们的“一见钟情”,正是这真情又使他们的性格很快成熟起来。

写黛玉眼中的宝玉 :“面若中秋之月 ,色如春晓之花 ,鬓若刀裁 ,眉若墨画 ,面如桃瓣 ,目若秋波 ,虽怒时而若笑 ,即嗔视而有情”,“黛玉一见便大吃一惊 ,心中想到 :„好生奇怪 ,倒像在哪里见过的 ,何等眼熟 ! ……‟”

宝玉眼中的黛玉更是与众不同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 ,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 ,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 ,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 ,行动如弱柳扶风。”“宝玉看罢 ,笑道 :„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恍若远别重逢的一般”。

罗蜜欧眼睛中的朱丽叶:“啊 ! 火炬远不及她的明亮 ;她皎然悬在暮天的颊上 ,像黑奴身边璀璨的珠环 ;她是天上的明珠降落人间 !”

朱丽叶眼睛中的罗蜜欧:“去问他叫什么字。———要是他已经结过婚 ,那么坟墓便是我的婚床”。

第二 ,主人公至洁至纯的爱情在封建伦理道德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具有强烈的叛逆性 ,这必然地决定了他们爱情的共同的悲剧性结局。

宝玉与黛玉的叛逆形象及其爱情悲剧 ,在《红楼梦》的悲剧意识、悲剧结构中都处于中心地位。

人生道路上的共同叛逆意识 ,是宝、黛爱情关系的基础。而悲剧 正是因为他们的爱情违反了封建的宗法思想和制度 ,并对贾府的家世利益造成损害。

罗蜜欧与朱丽叶的爱情不仅与两家的世仇产生了矛盾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人文主义思想与封建的思想意识观念和至高无上的封建家长制之间的矛盾冲突。

第三 , 宝、黛与罗蜜欧、朱丽叶为了追求纯洁的爱情在与封建传统势力的抗争之中 ,都带有明显的消极成分和悲伤的色彩。

宝玉一方面在追求个性自由、婚姻自主中与封建传统势力进行抗争;另一方面 ,在陷入困境时却又常到佛老门前去求解脱。

而黛玉在坚持与宝玉建立在叛逆思想基础上的爱情的同时 ,又把成婚的希望寄托在别人的促成上面。

罗蜜欧与朱丽叶为了爱情而与封建势力抗争的同时 ,又无不笼罩上了一层消极的成分和悲伤的色彩。 爱情悲剧的相异之处

宝、黛与罗蜜欧、朱丽叶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 ,所受的文化教育和熏陶不同 ,以及他们性格的不同 ,必然地造成了他们在爱情的表达方式上的不同 ,在叛逆程度上的不同 ,等等。

首先 , 表达和实现爱情的方式不同。

宝玉和黛玉虽然在内心里满怀着对对方炽烈的爱慕之情 ,但在表达上则总起来讲是比较含蓄的;而罗蜜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比较起来则要大胆、率真、炽烈。 第二 , 在叛逆程度上不同。

宝玉与黛玉虽然具有强烈反封建传统观念的思想意识 ,但他们并不敢在行动上与封建家长发生正面冲突 , 不敢公然越礼;而罗蜜欧与朱丽叶的爱情则要比宝、黛彻底得多 ,他们在反抗封建礼教的道路上比宝、黛走得更远。 悲剧成因之异

主人公爱情悲剧的相异之处是由他们所处的不同的社会环境和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决定的。

首先 ,从社会发展历史阶段来说 ,罗蜜欧、朱丽叶所生活的时期正是西方文艺复兴运动方兴未艾之时。而宝、黛所生活的中国 ,封建统治比较稳固 ,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自由的萌芽 ,但是还比较朦胧 ,力量也比较脆弱。

其次 ,从性格上来说 ,罗蜜欧与朱丽叶性格坚强、直爽 。而宝玉的性格两重性比较突出;黛玉的性格内向 ,又加上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环境 , 使她的性格变得脆弱和多愁善感 。 爱情悲剧的共同成因

首先 ,封建家长的包办是造成他们爱情悲剧的共同原因之一。

第二 ,封建门第观念和家世利益思想等封建思想意识是造成他们爱情悲剧的最重要的共同原因 。 “阐发研究”的弊端

首先,阐发研究决不是单向的,而应该是双向的,即相互的。

其次,阐发研究由于往往是在异质文化间进行的,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它们的巨大差异,在研究中必须对要采用的理论或模式,对要阐发的对象作具体分析,切实研究阐发的可行性。

颜元叔:《薛仁贵与薛丁山——一个中国的俄狄浦斯冲突》

《薛仁贵征东》

《汾河湾》

《薛丁山征西》

薛氏:

1、父子之间的冲突,

2、原始冲突文明化(乱伦禁忌);

共同点:

1、不相识的父子之冲突,

2、父子冲突起因于对同一个女性的性嫉妒,俄狄浦斯情结,杀父娶母(恋母情结),但表现不同;

相异:

1、薛氏冲突更激烈,

2、结局不同,薛氏故事更符合法则(弑父习俗) 从存在主义女权理论对安娜悲剧的再审视

从存在主义女权理论的视角,通过对安娜悲剧的再审视,在父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文化上对男性的依赖及由此而造成的女性他者的地位,是引发安娜悲剧的深层原因。安娜的死,作为对女性他者地位的反叛和改变,具有一定的崇高和悲壮的性质。

一、经济上对男性的依赖

二、文化上对男性的依附:他者的地位

1、安娜身份的界定:他者

2、他者观念的内化:自欺

3、他者地位的改变:反叛 《变形记》与《母猪女郎》 相同之处

《变形记》与《母猪女郎》的情节有相似之处,都涉及到人、物异形。

两部作品的叙述都指向了同一个主题:现代社会人的异化。

两个文本的某些母题有相类似之处,如现代社会中劳动对人的异化,两代人之间的冲突,背叛者或异类的孤独恐慌等。 相异之处

在《变形记》中,是工作这一外在于人的力量使人异化,而在这位女郎身上,揭示了人自身的丑恶欲望也吞噬了人的本质。

相异之处

在《变形记》中,是工作这一外在于人的力量使人异化,而在这位女郎身上,揭示了人自身的丑恶欲望也吞噬了人的本质。

在面对人类的困境时,卡夫卡表现出人类不可逃脱的孤独感、疏离感及不可改变的悲剧命运。格里高尔的死、家人对格里高里的变形的冷漠、麻木,体现出作家对社会的一种绝望态度。

《母猪女郎》中,作者采取了与卡夫卡完全相反的极端的方式来表达对现实的看法。在遭遇了种种丑陋的现实之后,母猪女郎平静而幸福地享用猪的生活、猪的快乐。作品蕴含着作家对现代理性的批判。而《变形记》中格里高尔却渴望回归人类。

在否定人来社会同时,一些本该属于人的本质却出现在这头猪的身上,她找到了真诚的爱情。通过这种反差,可以看出作品中隐藏着作家对现实的强烈愤怒与讽刺。 (与格里高尔相似)

两部作品共同存在着两代人的冲突这一母题,在《变形记》描写了父与子之间紧张的冲突关系。父亲对变形之后的格里高尔的粗暴,使格里高尔成了一个紧缩到壳里的可怜的形象。

与《变形记》相比,《母猪女郎》完全在现实的层面上展开叙事,展示现实图景,表达对现实的不满,直接地指向主题。

《母猪女郎》中还出现了《变形记》中没有涉及到的爱情等问题。

两部作品明显地采用了衍生于流浪汉小说的传统叙事结构,以主人公的经历为线索,展现一种社会现实,表达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与愤恨。作品中充满了较强的现实批判意味。

推荐第4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说课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说课稿

今天说课的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本人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及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展开。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位置、编排意图及作用

本课时属高中《思想政治》第一册第二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全书的核心,与第一课共同构成全书的理论基础。本课的内容,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方面的具体体现。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这些内容地位十分重要,理论也比较丰富,教材着眼于一些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且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公有制的优越性,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思想感情,同时培养学生树立生产力的观点,全面发展的观点,培养学生从实际出发,和创新精神。 【明确目标、素质要求】

1、知识与技能:

识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理解:从所有制、分配方式和国家宏观调控三个方面来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运用:结合我国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说明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能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从而证实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原理或观点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坚定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的信念,更加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通过本课的学习,应当使学生树立起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特别是通过对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实现共同富裕,以及社会主义国家有能力对市场经济实行强有力宏观调控等必然性的分析,使学生从理论的高度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重、难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重点及解决办法】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的基本特征,可以更好地理解邓小平理论。因此,这个问题成为本课的重点。

教材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

⑴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应把握两点:

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在我国,市场经济的运行是同居于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结合在一起。

第二,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第一,共同富裕这个根本目标是由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

第二,要实现共同富裕在分配中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政策。

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有力的宏观调控。 【难点及解决办法】

1、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实行有力的宏观调控。

这个问题在理论上、实践上理解起来都有一定的难度。

在理论上,要引导学生认识以下三点原因:

第一,由公有制决定的各部门、各企业及劳动者利益上的一致性可以使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

第二,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控制和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 第三,党有能力统一全国人民的意志。

在实践上,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也经常出现不协调的现象,造成资源的浪费,某些情况可能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严重。但是在某些方面,我们又实实在在地比资本主义国家做得更好。这就要引导学生用全面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二、说教法及依据 1.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设疑、阅读、讨论、引导、事例说理法。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同时采取实例分析,图片分析 ,数据分析及指导点拨等多种教学方法来实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教会学生学习,教师做学生的引路人。

主要教法是:情境问题训练法、案例教学法。四字(读、讲、议、练)三段(学生阅读、师生讲议、小结反馈、巩固提高)教学法

依据:①设计教法要从学出发。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课内活动多,思维密度大。②是保证课堂教学目标实现的要求。

确实采用四字三段教学法能紧扣目标,以训练为主线,使主要知识点在学生头脑中三次成象。(读、讲议、小结)以思维为核心,培养学生思政思维能力,从而当堂完成基础知识教学,当堂进行思维能力训练,当堂实现德育的渗透,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此外,在教学手段上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直观性。

三、说学法及依据

采用由具体到抽象的分析方法,让学生通过事例分析理论,指导学生阅读,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依据:从教学目标三个方面的能力培养要求

学法:①阅读教材、材料--紧扣目标有针对性地阅读,并能根据教师 提出的问题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②口头回答--通过对讲议问题的思考与回答,培养表达能力。 ③讨论--培养分析能力。

其他,通过社会调查学生家人或亲戚中从事的社会经济活动,来 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说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

一、教学的布局结构: 1.新课导入:探究实践:

李颖家昨天晚上看电视短片《走向世界的东莞经济》时引发了一场争论:

奶奶叹息着说:唉,这社会变资本主义喽!爸爸说:您呀,尽不懂瞎说,这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可是两回事。奶奶却说:*时,就因为把自家的母鸡卖给了邻居,爷爷就被打成了走资派。现在是市场经济、又引进外资,这还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吗?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是名字罢了。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这样导入,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能加深学生对党的方针、政策的认识,也有助于他们养成关心家乡,关注社会发展问题的良好习惯。 2.新课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按着教材的逻辑顺序进行讲授。

(1)教师设疑,引导学生阅读,促使学生思考,然后教师作适当点拨和总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阅读能力。 (2)教师选择恰当的辅助资料。例如课件、图片、录像和数据等,对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加以分析说明,这样做能使比较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如对必由之路问题,向学生展示特区、深圳、*服装等画面。

(3)设置讨论题,有人说:*时,没有收入差距,才象社会主义。你认为呢?有人认为,只要市场经济必然两极分化,社会主义也不例外。你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能解决收入差距问题吗?如何解决收入差距问题?加强对重点、难点内容的深化理解。

(4)教师予以适当的点拨、归纳和强调,同时渗透德育功能。

以上教学也就是通过设疑――阅读――启发――归纳的方法教授所学内容。 3.归纳总结:

首先启动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由学生进行总结,然后教师用投影打出本节课内容的知识体系表。这样能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把握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4.反馈练习:

训练题要精心选取,力争体现教学重点和难点,考查学生对基本观点和原理的掌握情况,选择题主要巩固本节课的理论基础,检测学生的识记能力,简答题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利于突破重点和难点。

三、主要环节的启发、设问、引导、训练及学生自主活动过程的具体设计及设计意图: 本节课要体现现师生的双边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把构建学生学习主体为主要教学目标取向,自觉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安排较为充分的空间和时间。

具体设计如下:教师通过课件、图片、录像等材料,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接受知识创设新情景,并通过设疑、阅读、引导、归纳分析等 方法,促使学生积极参与,通过设置思考题,讨论题启动学生思维。

设计意图:这样做是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表达等能力。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的功能:力求清晰,结构清楚,使学生通过板书能总结并回忆起本节的教学内容,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工具。

3.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设计:利用多媒体显示录像、图片、课件,利用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具,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动学生的形象思维,使理性知识感性化,抽象知识具体化,从而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4.训练题的功能:

训练题以夯实基础为前提,以培养能力为核心,主要针对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推荐第5篇:生态旅游的基本特征

生态旅游的基本特征? (1) 生态旅游的目的地是一些保护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参与者能够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这种经历具有原始性、独特性的特点。

(2) 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规模的小型化,限定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这样有利于游人的观光质量,又不会对旅游造成大的破坏。

(3) 生态旅游可以让旅游者亲自参与其中,在实际体验中领会生态旅游的奥秘,从而更加热爱自然,这也有利于自然与文化资源的保护。

(4) 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这些责任包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责任,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责任等。由于生态旅游自身的这些特征能满足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的需要,从而使生态旅游兴起成为可能。

推荐第6篇:秘书工作的基本特征

秘书工作是辅助性的工作,然而又不是一般的辅助性的工作,因为辅助性的工作很多,秘书工作是综合性的辅助性的工作,秘书人员是领导眼、耳、手、足、口、脑等器官的延伸,秘书工作是领导工作的延伸。主要表现在:

(一)秘书工作贴近领导,同领导同步运转,同心运转。

(二)秘书必须站在领导者的角度和高度来思考和处理各种问题。

(三)秘书工作成果具有潜隐性,就是秘书的劳动成果不单独表现出来,而是包含在或是隐藏在领导的劳动成果之中。秘书工作具有幕后台下的性质。

推荐第7篇:秘书工作的基本特征

秘书工作的基本特征

秘书工作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秘书学 界很不一致。目前,比较流行和影响面较广的有如下几种观 点: 第一种是“四性”说。即认为秘书工作具有四种特性,但具

体表述时又各不相同:有的认为秘书工作具有政治性、从属性、事务性、被动性;有的则认为它具有机要性、辅助性、综合性和 服务性。

第二种是“五性”说。即认为秘书工作具有五个方面的特 性。“五性”论者表述也不尽相同:有的说是政策性、保密性、执 行性、全面性、辅助性;有的则说成从属性、政治性、事务性、被 动性、综合性。

第三种是“五组对立统一矛盾”说。论者认为秘书工作的 特征,就是被动性与主动性的对立统一,事务性与思想性的对 立统一,机要性与群众性的对立统一,突击性与经常性的对立 统一,综合性与专业性的对立统一。

至于什么是秘书工作的基本特征,论者们的认识自然也极 不一致。有的认为是它的从属性,有的认为是它的辅助性,还 有的认为是它的中介性,总之,这个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亟待有 所突破的问题。 二

上述众说纷绘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呢?一方面,说明

目前对秘书工作的研究,在学术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都 可以充分自由地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呈现百家争鸣的氛围。 另一方面,也说明作为新兴学科的秘书学,尚处在创造时期、幼 年阶段。迄今为止,对秘书工作的特征,尤其是它的基本特征 的研究,还停留在较浅的认识水平上,缺乏从更深层次上对其 特征尤其是基本特征给予理性的科学的抽象与概括。因此,论 者们或借他物之性为秘书工作立论;或凭借自己对秘书工作的 经验、感受,捕捉住秘书活动的现象,为之定性;或者过份强调 一面,而忽视其他方面,因而难免失之偏颇,难以形成令人信服 的结论。例如,不少论者认为,被动性是秘书工作的一种特性, 甚至“独有的特性”。其实,只要我们认真地深入探讨一番,就 不难发现“被动性”之说,是缺少科学依据的,更非秘书工作的 “独有特性”。众所周知,所谓特性、特征、特点,应是某一事物 区别于他事物的特别显眼的征象。

任何事物既具有本质属性的一面,又具有非本质属性的一 面。拿所谓被动性来说,它只是秘书工作人员同秘书工作之间 的一种可变的因人而异的关系属性,或者说,是秘书工作人员 对秘书工作适应性不强的一种感受上的表现。从实际情况看, 刚刚走上秘书工作岗位的人,可能对被动性感受多一些,逐步 胜任秘书工作以后,他们的感受就会少一些。当秘书工作人员 感受到被动性较多的时候,可以通过总结实践经验,参加专业 培训,主动向老同志虚心请教等多种途径逐步减少它。对一个 富有经验且善于学习,积极主动工作的秘书工作者来说,他对 秘书工作的规律己驾轻就熟,对上司个性特点、活动规律了如 指掌,他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也就会胜任自如,无所谓被动性 可言了。

秘书工作人员作为秘书工作的主体,顺应和接受它的客体

———秘书工作的过程,往往有两种情况:主动与被动。主动的 强弱,与主体对客体顺应、接受的程度,即适应性的强弱成正 比;被动的强弱,则与适应性的强弱成反比的。衡量主体对客 体是主动还是被动,主要是看主体对客体顺应、接受程度是强 还是弱。所以,作为学术研究,必须把秘书工作的本质属性问 题,同它的非本质性属性问题严格地区分开来。 三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正确认识秘书工作的特征,古今中 外对秘书工作的特征是如何认识的呢? 如前所说,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固有的属性与非固有的属

性,秘书工作当然不会例外。秘书工作的固有属性,就是它的 基本特征。比较分析古今中外秘书工作的基本活动,就能从中 发掘出它的基本特征来。

秘书工作起源于上古时代。传说中的汉文字创始人仓颉, 是黄帝的一名史官,他帮助黄帝记载国家大事;虞舜时代有一

名叫做“龙”的人,做“纳官”,替虞舜早晚发布命令,公正忠实地汇报下面的反馈情况。到了夏朝,随着阶级的出现,国家的产

生,朝廷设置了管理公务文书,即所谓“典志”的官员———太史 令。上起唐虞、下迄商周,史官、纳官、太史令,都是秘书官员。 他们为国君记录言行,起草、保管文件,管理典志;有的还帮助 国君了解民情,提出治国的建议、方案,协助制定政策、法令。 例如伟大的诗人屈原,就曾任楚国的“左徒”。司马迁的《史记》 说,屈原“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 侯。”他还为楚怀王起草法令,办理与齐国结盟的外交事务。可 见屈原实际上做着与现在国务院秘书长相似的工作。 到了秦王朝,随着中国封建君主专制集权国家的建立,开

始确立了从中央到地方(郡、县)的比较完整的秘书工作体制, 形成了一支庞大的多层次的秘书工作队伍。如中央最高统治 者身边,有“御史大夫”,为皇帝收发重要文件资料,对百官行使 督察职责;有“尚书”,主管朝廷文书的起草和传阅;有“博士”, 备供皇帝咨询,掌管皇室史书典籍;有“谒者令”,为皇帝引见百 官,传达命令;有“主玺令史”专管皇帝印章。汉代丞相和诸侯 王身边,有“长史”为之掌管全部秘书工作;地方长官如郡守、县 令,有“主簿”和“记室令史”之类秘书长式的官员,充当参谋、助 理。秦汉以后,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进程中,秘书机构 的设置和秘书官员的名称,尽管各个朝代不尽相同,但他们的 工作职责,其实都大同小异,有些还沿用至今。

综观我国秘书工作数千年来的发展演变史,我们可以发

现:中国古代社会的秘书工作,与现在社会秘书工作之间,存在 着许多共同点。第一,秘书工作的基本性质与活动方式,无论 哪个时代,总是大体相同的、一贯的、不变的。第二,古今秘书 部门都是设置于国家的政治权力的中枢,古今秘书官员都处于 中央和地方首脑、长官的身边,这种特定的地位决定了秘书工 作特有的工作内容和特殊的活动方式;第三,古今秘书官员的 使命和秘书部门的职责,都是直接辅助上司全面管理国家事 务,都必须竭尽全力地为直接上司进行多方面的综合服务;第 四,古今秘书官员的使命和秘书部门的职责,不但要管事,还得 要谋政。就是说,他们必须替上司竭忠尽智地想办法、出主意、当智囊,献良策,以全面实现上司的政治意图。

上述四个共同点,就是古今秘书工作的共性。从本质上

讲,在这个共性之中,包含着三个相互联系的古今不变的道理。 第一,秘书工作主体———秘书人员,要想得到直接上司的充分 信任,必须竭尽全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出色地做好各项秘 书工作。第二,秘书工作的全部内容,都来源于为之直接服务 的上司的主观意图与客体需要。第三,秘书人员只有辅助上司 的决策、尽职管理事务的义务,而没有也不可能享有对重大事 情的最终决定的权力,即使是最高级秘书官员,也只有参与议 政的权力,而没有最后拍板的权力。这三个基本道理,是贯穿 古今秘书工作,千古不变的道理,也就是秘书工作古往今来的 固有属性。如果我们用一个抽象的概念来科学地概括它的内 涵,就是秘书工作具有全能辅助决策与管理的特征,简而言之, 就是具有全能助理性。

中国秘书工作是这样,外国秘书工作也不例外。据马克思

的《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记述,北美易洛魁氏族部落联 盟的酋长,他有一位充当自己使者、执行自己指示、协助自己处 理各种事务的“助理酋长”。这样的人物,实际上就是当时北美 古代社会领袖人物身边的秘书或秘书长。他所做的全部事情, 当然可以看作是古代社会的秘书工作。中世纪的欧洲,各国君 主都有文职辅臣,英文叫做“Secretary”。奴隶主和封建贵族,都 雇有充当参谋角色的“幕僚”,负责拟制、管理文书档案与日常 事务的工作。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之后,秘书在工厂、企业中,成为全面辅助工矿主或董事长、厂长、经理们,管理行 政、人事,甚至财务的可信任的亲密助手和得力参谋。现代发 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秘书工作已经普遍化和社会化,不仅广 泛存在于政府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而且渗透到社会 的每个角落。

综观欧美秘书工作的发展史,我们同样发现,秘书工作具 有全能助理性的特征,以英国政府的文官系统的秘书工作为 例,根据职责不同,英国政府把文官秘书分为四级:最高级是行 政秘书,其工作职责是全能协助政府首脑和各部部长草拟政策 方案,协调沟通机关内务,组织掌管行政人员考核,相当于我国 中央政府的秘书科长或办公厅主任。其次,是执行级秘书,相 当于秘书长或办公室主任,全面协调管理较小范围的事务,全 面处理文书事务工作。三是文书,他们按照法规记录、撰写、制 定文件,统计资料,处理日常行政事务。最低一级是助理文书, 就是打字、速记、缮印、接待等秘书人员。这四级秘书,一级协 助一级,其职责都明显具有全能助理性。 四

以上是从历史角度进行了纵横比较分析。下面我们再从 管理科学的角度,深入一步探讨秘书工作,看它究竟是怎样在 领导行为中发挥作用的。这样我们将会更全面的认识秘书工 作的本质属性。

秘书部门是领导机关和机关主要负责人实施领导、进行管 理的“枢纽”和“调控中心”。领导与管理行为,是指在一定的体 制下的领导与管理者的活动。领导与管理行为的综合效应的

产生,必须包括四个环节:决策———执行———监督检查———信 息反馈。秘书部门主要是在这四个环节上充分发挥全能助理 作用。在领导决策前,秘书或秘书部门必须尽可能地搜集各种 信息,为领导提出多种可供选择的意见、方案;在领导决策中, 秘书要组织力量,积极大胆地参与论证,协助领导做出符合实 际的科学决策。在决策后的执行过程中,秘书要分两步进行全 能助理:首先,必须及时地把领导机关的决定、决议或机关首脑 的思想,进一步深化、细化、具体化,以便最后形成实施方案,以 便通过拟制文件、组织会议贯彻等手段,把领导的决策输送出 去,使决策得以实施。第二步,要对决策的实施进行全面的催 办查办。督查中,不仅要善于通观全面,随时掌握进程,针对薄 弱环节,打通阻塞关节,以协调各职能部门的行动步伐,而且要 善于跟踪信息反馈,以便于协调领导与管理者及时了解情况, 修正、调整、完善决策方案,直至这项决策顺利完成为止。在整 个决策程序中,秘书工作的职责,不仅要求为领导与管理者提 供准确、真实而有价值的信息,拿出使领导与管理者满意的意 见、方案,而且要全力以赴协助领导与管理者使决策付诸实施; 不仅要积极主动监督各职能部门“做没做”,而且要深入检查 “做得怎么样”,特别要高度敏感地竭力去捕捉住那些带苗头 性、倾向性的问题,从怎样正确执行领导决策的角度,提出纠正 偏差和失误的建议,及时会同有关部门磋商办理,涉及重大问 题,应如实报告机关主管领导。这一切自始至终贯穿着、体现 着秘书工作的全能助理性。

如前所说,政治性、从属性、事务性等,都是秘书工作同党

政工作、领导工作和上下左右职能部门工作的关系属性。这些 关系属性,并非本质属性,因为它们不是秘书工作所独有的。 由此看来,只有全能助理性,才比较客观地全面准确地概括了 秘书工作的基本特征。 秘书职业技能的培养

秘书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以培养学生的 职业技能为本位虽然已是人们的共识;但是,由于在秘 书教育实践中对职业技能的培养一直未引起人们的足够 重视,以致高等甚至中等秘书职业教育都办成了中文或 文秘本科教育压缩型。所培养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社 会对各类技术型、应用型秘书人才的需求,目前,已成 为秘书职业教育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国 加入世贸组织后,涉外秘书成为秘书队伍中的一支重要 力量,给我们对秘书职业技能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秘书职业技能的构成

技能是指人们通过练习而形成的一定的动作方式、动作系统或智力活动方式。根据技能中“动作”的内外 之别,可以把技能分为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秘书职业 技能也同样包括这两部分。汽车驾驶、录音录像、摄影、办公设备维修、书写等属动作技能,主要借助骨骼、肌 肉和相应的神经过程来实现,我们把它叫做操作能力或 动手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办事能力、管理能力、应变能力、社交能力等属智力技能,主要由内部的心理 “动作”(心理活动)构成,是一种在头脑中进行的动作 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智力技能的形成和发展,内部语 言起着重要的作用。

综合起来,秘书职业教育应培养的秘书职业技能主 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普通技能(基础技能)

普通技能是从事秘书职业在内的各类现代社会职业 普遍需要掌握的基础性技能,包括运用本国语、外国语 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书写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 社会交往、社会适应及协作能力,自我提高及创新的能 力,组织管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

(二)专业技能

在秘书职业技能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专业技能, 主要包括:演讲、公文写作、办公室事务处理、档案管 理、会务安排、沟通协调、驾驭运用秘书的资源等技能。

(三)适应形式和技术发展需要的新兴技能 适应形式和技术发展需要的新兴技能包括录音录

像、摄影、驾驶、办公设备维修和保养等方面的技能。 三大类职业技能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勾勒出文 秘专业学生最佳的技能结构实现的目标。

二、秘书职业技能的培养

(一)调整培养目标是构建秘书职业技能框架的前提 有什么样的培养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专业技能结 构。笔者认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各行业人员素质 的要求不断增强,秘书职业的培养目标也在不断调整, 当前一段时间内秘书专业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与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 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在生产、服务、技术、管理一线 工作的文职人员。现代文秘人员是一个很大的群体,通 俗地说他们是工薪族中的“白领阶层”,可以胜任经理助 理、秘书、统计员、服务员、营业员、文书、资料员、档案员等职位的工作,即从事机关企业事业和私人单位 的文职工作,这些高素质的劳动者经过培训、锻炼可以 成为各行各业文职性质的技术人才或基层领导人。所以 说,把文秘专业的培养目标只定位在培养现代文秘上是 极为狭窄的,应把它调整为文职人员。这样调整,可以 使文秘专业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强大的生命力,也符合现 代社会发展之需求。培养目标定位的调整,要求对专业 建设做出相应的调整,即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强化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

(二)强化职业实践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过硬的秘 书实务能力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资企业、涉外部门对秘书 的职业技能要求更高,因此,秘书专业必须把实践技能 训练放在突出地位,以培养学生过硬的实务能力为主线,

以涉外职业岗位的需求为依据,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对实践教学做出科学的整体设计。

1、教学方法:突出“三个重点”

教学方法突出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和实验教学 法,将教、学、做有机结合起来,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 实践性。

案例教学法就是将部分真实的秘书实务引入课堂, 使学生在相对较短的一段时间内就身临其境般地经历一 系列秘书岗位的实际问题,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引导学 生进入角色,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模拟教学法就是让学生投入到活动中去,在活动中

思考和锻炼自己。比如在讲授涉外商贸文书、英文函电、涉外企业管理等课程时,都可以让学生模拟现场场景分 角色进行“表演”,掌握某些实务的规程和要求,学会机 智灵活的处理。

实验教学法就是充分利用各种实验室,针对性地开 展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活动。实验教学是理 论教学的必要延伸,是实习活动的必要补充。比如在讲 授会议学这门课程时,就可以放在实验室的会议室中进 行,训练学生根据会议规模安排会间服务,根据会议性 质布置会场,根据会议成本计算公式做出会议预算等, 提高学生从事秘书岗位工作的实践技能。

2、实验室建设:强化“两个综合” 实验室建设,对业务和技能两大模块进行综合,既 便于管理,又有利于综合训练。

秘书业务综合实验室主要包括秘书工作室、会议室、文书处理室、档案管理室、公关部室等。

秘书技能综合实验室主要包括字话过关测验室、办

公自动化操作室、新闻传播训练室、交通驾驶实训室等。

3、实习环节:抓好“四个阶段”

抓好实习环节的“四个阶段”可以充分借助社会上 可以利用的资源,促进实践教学的开展。

认识实习阶段,一般安排在第

一、二学期。结合新 生入学教育,组织学生到秘书岗位进行参观、访问、调 查,让学生了解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以及该岗位的工 作内容和对能力、素质的要求,以具体的感知和强烈的 感受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课程教学实习阶段,根据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 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学生到有关的 大中型企业、三资企业和涉外行业从事专项工作技能锻 炼。如遇到挂钩单位召开重大会议,就要结合课程教学 的有关章节,让学生在这些会议上承担一些公文或其它 应用文的起草工作,在实践中提高应用文的写作能力; 或为其担任礼仪、宣传、会务等服务工作,让学生积累 秘书工作经验。

社会实践锻炼阶段,增加或延长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为学生提供参与社会实践的空间。让学生利用寒 暑假或大礼拜参与社会活动。

毕业顶岗实习阶段,一般安排在毕业前,与撰写毕

业论文同步,大约 12 周时间,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 力全身心地投入到顶岗锻炼,用全视角去审视秘书工作 的方方面面,在总结、反思、探索中不断创新,提高实 践能力。

4、考试考查:注重“三种方式”

根据秘书职业教育的特点,特别是加入 WTO 后,涉 外秘书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在考核考查上应注 重以下三种方式。

双语口头回答式,重在考察学生从事文秘工作的

“说”功。口语表达能力是秘书基本素质的一种外在表 现形式,也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的有效途径。因此,必须重视秘书专业学生的中外文口 试,让学生快捷地传达信息,用双语表达意图,避免因 跨文化传播给交流带来的不便。

双语撰写论文式,秘书写作中的双语现象,将成为 入世后文字工作的一个标志性特点。因此,考试的方法 应多采用双语撰写小论文的形式,从而更加突出对学生 涉外写作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写小论文需要的是科 学批判的精神,是将已学知识加以深化和拓展,体现的 是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可以发挥个人特 长,从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

实践技能考核式,秘书业务和能力的实践与训练, 有很强的技术性、操作性和应用性。因此,考核也必须 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使考试走出理论考试的“桎梏”。

5、毕业论文:坚持“两个结合”

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和秘书岗位实际结合起来,毕 业论文的撰写应和毕业实习融合为一体。

毕业论文的选题,应让学生结合秘书的实际,在实习实训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理解选择熟悉的题目,避免 盲目性或纸上谈兵。

毕业论文的撰写,应与毕业实习同步进行。结合毕 业实习的情况对教学或实习的理性认识提出意见和看 法,特别是运用所学的秘书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克服 毕业论文的孤立、封闭、仓促、空洞等不足,真正促进 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突出“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设置,培养 学生扎实的综合素质

宽基础,应有一个基本的立足点,要以专带博,不 能搞成专业课都齐全的大杂烩。拓宽专业口径与加强专 业教育应当并行。所以,秘书专业在拓宽基础课的基础 上,应突出“四大模块”的课程设置。

1、职业心理教育摸块

根据秘书职业的特点,特别是女性比例增多的实际, 开设秘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 学、心理健康教育、秘书职业道德等课程,对提高秘书 人员的心理素质,加强人格培养有积极的作用。

2、秘书实务教育模块

主要针对秘书人员所从事的工作,加强学生的秘书 理论的学习和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开设秘书学、社交 礼仪、办公自动化、公共关系、企业管理、谈判技术、文书写作、秘书英语、英文函电等课程。学生通过学习, 可以获得丰厚的秘书实务知识和较强的职业岗位技能。

3、文化素质教育模块

较强的心理素质和过硬的专业知识,必须以扎实的 文化素质为基础。只有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和较高科学

文化素质的人员,才能为企业和涉外部门提供高质的综合服务。因此,就要全方位、多层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

让学生广泛涉猎各种科学知识。并可通过选修课的形式, 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4、法律道德素质教育模块

秘书人员多从事辅助性管理工作,接触的多是带有 决策性的文件或文字材料及主要会议记录,作为领导的 参谋助手必须有较强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较高的法律意 识。特别是入世后,世界多边贸易格局的形成,要求秘 书人员不仅要掌握本国的有关法律法规,还要了解其他 国家的法律规定及交际知识。不仅要在工作中保守机密, 讲求诚实,而且要在交往或其他活动中也要保守秘密, 讲求诚信。在处理日常事务或突发事件时,必须按有关 的法律法规办事,真正做到“人人平等”。

突出“四大模块”的课程设置,体现了既重视基础 理论知识的讲授,又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既重视专业 知识的学习,又注重知识面的拓展,既重视多种能力的 强化,又重视综合素质的提高,对培养新型的秘书人才, 必将起到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四)运用证书制度强化学生对技能的训练和培养 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特别是对技能的考核, 单靠学校组织的考试是不可能的,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 岗位也得不到认可。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国家 级考试,让学生获得相应的证书,通过国家的职业技能 鉴定。学生毕业除了取得相应的学分,得到毕业证外, 还要获得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证、全国公共外语等级二 级证或大学公共外语 B 级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全国职 业技能鉴定初、中级秘书资格证。通过以上技能证书的 考核,强化学生对专业技能的训练和培养,也为学生从 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新,武艳娟.文秘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尝试[J].辽宁高职,2001,(4).Profeional Skills Training of Secretaries LI Chao-yang (Panjin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Panjin 124010, China) Abstract: China’s entry WTO has a great impact on secretary career, an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secretary profeional skills are suggested.The comprehensivene of secretary profeional skill structure, the specialization of secretary training and the modularization of curriculums provide great spa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ecretary teaching theories and training of practical skills.Key words: profeional skills of secretaries; Training aim; Approach; Method (责任编辑,盘锦职院:李 娟) (上接 81 页)

翻译方面效果显著。同时,在运用这种教学手段也带来 了一些问题,在多媒体大教室里授课,教师的一部分精 力要用于各种设施的操作,因此,课堂纪律有时需要经 常维持。但,总的来讲,还是有助于教学的开展,符合 现代教学的要求。

四、多媒体应用时应遵循的原则

(一)强调针对性

在课堂中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为了完成一定的 教学目标而服务的。因此,我们不能不管教学目标需要 与否,不管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不能单纯为了使用媒 体而使用媒体,要有针对性地、适当地加以应用。

(二)注意适度性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 效果,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但在应用时要适度。既 要有变化,又不要太频繁,否则,不仅浪费了时间,又 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只看媒体而不注意授课内容了。 因此,在一堂课上,使用媒体最好不要超过

四、五件(次) 为好。

总之,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 够引起学生认知好奇心与兴趣、从而使其学习英语的兴 趣得到培养,语言知识面得到扩展,教学效果得到改善。 但实际应用中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以 使我们培养出更适合于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的高等职业 技术人才

影片时尚女魔头折射秘书生存法则

ECRETARY’S COMPANION

2009 年第 7 期

业素养要求相差甚远, 能让老板动心的就是她的 “聪明好学”, 这弥补了所有的缺憾。 而她的善于 “亡羊补牢”, 则与她出色的察言观色与灵活应变 能力密不可分

, 这正好证明了她具有胜任秘书工 作的潜在特质: 敏而好学!

法则二: 注重形象塑造, 从 “新人” 迅速成 长成 “老人”。

新人安德烈亚是凭借聪明的头脑, 暂时征服

米兰达, 加盟这个引领时尚潮流世界的。 初入职 场时她认为自己的工作与时尚的穿着没有关系, 穿着朴实古板的她就被嘲笑为 “穿着奶奶的裙 子”, 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 面对 《T 型台》 时装 总监纳秋的提醒, 她不以为然, 认为独善其身更 为重要。 直到老板疑惑不满的眼神频频掠过, 工 作备受打击后, 才想到要改变自己的形象。 得体 大方的职业装束让所有人对她刮目相看。 从那一 刻起, 她的成长迅速自然, 继而顺风顺水地融入 了工作环境。

香港女作家梁凤仪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 “ 一

个秘书的形象与教养可以代表上司的江湖地位和 分量 。” 秘书的形象蕴含丰富 , 毫无疑问是职业

规范的表率。 讲究着装礼仪, 巧妙搭配服饰, 让 你的形象美凸显你高雅的品位 , 更重要的是体现

一种维护企业商业形象的意识。 把追求卓越的自 我意识不断调整转移到塑造完美丰满的秘书形象 上来, 使你先入为主融入工作环境, 这是成长成 熟的标志

。 不少新人特别是 80 后 , 总以为穿着

打扮应以个性喜好、张扬自我为准则。 殊不知, 另类的你在职场中会遭人侧目 , 既而受排斥或疏

离, 不知不觉中你会成为孤家寡人。 初入职场, 若对工作中该穿什么衣服感到困惑, 那就用心观 察周围的同事

, 他们穿制服 , 你不能穿休闲装 ;

他们中规中距, 你不能哈韩哈日。 欲被同事接 受

, 就不要太过于个性。 记住: 你的形象价值百 万。 法则三

: 把琐碎的工作当成一种磨砺 , 提升 抗压力 。

安德烈亚虽说是一名新人, 但老板没有时间

等她长大。 从工作的第一天开始, 就要求她 “自 来熟” ,适应所有的工作。 影片以快速的切换让 我们看到她跑上跑下整理老板衣物, 冲咖啡、接 电话、联系客户, 甚至怀抱一大堆文件帮老板溜 狗„„除此之外, 还有其他员工的派遣, 该她干 的不该她干的, 一股脑儿向她倾泻过来, 让她应 接不暇。 当她做事效率不佳时, 还会遭到老板劈 头盖脸的一顿训斥, 她在办公室里泪流满面, 可 过往的同事只是漠然或同情地扫她一眼, 没有人 停下来拍拍她的肩膀安慰她„„这就是米兰达的 助理能干满一年的可能性不大的原因。 安德烈亚 则在不断的压力与考验中逐渐成长起来。 有人戏称, 秘书就是让上司 “秘密地舒服”。 作为上司的 “贴身人”, 你要秘密地让其 “舒 服”, 就要注重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 所谓细节, 就是琐碎的工作, 你要有有条不紊、化整为零的 应对能力。 职场节奏越来越快, 工作压力越来越 大 ,

新任秘书若遇上闲散仁慈的老板 ,

可能会觉

得非常惬意, 但慢慢地你的意志会被消蚀, 你会 变得懒散堕落 ,

一事无成 ,

像在凉水里慢慢被煮 熟的青蛙 ,

死到临头都不会跳一跳 。 反之 , 你的

第一份工作就充满了挑战 ,

你的老板极为挑剔冷

酷、傲慢严厉, 如同一个恶魔, 在老板身边的你 更是 “

近水楼台 ”,

苦不堪言 。 那么 ,

请别放弃 。

宝剑锋从磨砺出 ,

老板在变相地催你成长成熟 。

磨砺与考验是一名职场新人走向成熟的催化剂 。

正如影片中所说的 ,

只要干满一年米兰达的助 理 ,

以后再从事任何工作都难不倒你 ——— 还有比

米兰达这样的老板更会摧残人的吗 ? 另外 ,

作为上司的 “ 贴身人 ”,

你会给人很 大的想象空间

。 你受了委屈, 可以痛哭, 但不要

在工作场所流露个人情绪, 不要让个人情绪影响 你的工作

, 不要让所有人看到你的脆弱, 若是这

样你就违背了职场天条。 你可以到卫生间默默流 泪

, 抹抹眼泪回来, 努力把每一件事情做得圆满 漂亮, 总比你在大庭广众之下用眼泪昭示你的脆 弱

, 让大家忍不住怀疑你的职业素质和抗压能力 要好! 总而言之, 你要迅速成长起来, 否则就可 能面临被扫地出门的命运 ———外面有无数的大学

毕业生拿着一张写满优秀实习鉴定的简历在觊觎 你的岗位呢!

法则四: 巧用心思, 与人为善, 善于积累人 脉。

安德烈亚谦和的气质让眼光刁钻的纳秋颇为

欣赏, 他发扬乐于助人的精神, 不仅敞开衣橱任 她挑选(《T 型台》 囤积着无数拍大片的时装), 还 调教她如何把时髦行头成套穿上身, 帮她改变了 自身的形象, 与工作环境融为一体。 在一次聚会 中, 她认识了业界的一位仰慕她的同仁。 她没有 一口回绝对方的好意, 留下了通讯方式。 果然, 没多久米兰达就让她找没有出版的 《哈里波特》 的手稿, 并放下狠话: 找不到就别回来了。 这可 是个难题, 手稿可能就连作者手里都没有。 安德 烈亚打遍了所有她所能打的电话, 都没有找到手 稿。 正当她陷入绝望之时, 是那位不起眼的同仁 帮她完成了这个几乎不可能的任务。 连老板都觉 得是她创造了奇迹! 从此对她的看法发生了颠覆 性的改观。 教育与培训 42秘书

、公关作为一种受人瞩目的职业, 因为

工作性质与年轻、貌美、活力挂钩, 大多数人将 其定位为 “青春饭” 或 “花瓶” 职业, 认为无非 是上传下达的简单轻松又体面风光的工作。 其 实, 每个行业都深不可测, 从业者要想在业内如 鱼得水, 除了做到秘书最基本的要求外, 还要掌 握一定的突破点即 “生存宝典 ”, 在岗位上不断

修炼, 从而将工作能力提升到一定高度, 将 “青 春饭

” 变成 “长春饭”。 影片 《穿普拉达的女王》 中女主角的蜕变

、秘书角色的出色演绎给了我们 全方位强烈的视觉与心灵冲击 , 也为受职业能力 困惑的学生指点了迷津 。

在影片中, 新人安德烈亚 (安·海瑟薇饰) 凭着西北大学的漂亮履历 、完美的口才、不屈不 挠的表现

, 得到了一份所有女孩梦寐以求的工 作

: 纽约时尚界圣经 ———知名时尚杂志 《Run- way》 (天桥) 总编辑米兰达·普莱斯利 (梅丽 尔

·斯特里普饰) 的私人助理 (秘书)。 助理的工 作是琐碎而痛苦的———她得时时刻刻忍受米兰达 阴晴不定的古怪脾气

, 不但要战战兢兢地面对分 内职责

, 还得在三更半夜接听米兰达一时兴起打 来的咆哮电话

。 但成为她的助理, 就可以像她一 样

, 免费品味时尚, 穿上最新潮流的服饰, 像孔 雀般高傲地笑纳一切羡慕甚至妒忌的目光 , 这是

所有对时尚有热情的纽约年轻女孩最大的梦想。 更重要的是, 有了这段魔鬼般的历炼, 就可以成 为到哪都备受欢迎的职业达人。 安德烈亚痛苦而 快乐地蜕变着 ,

她的蜕变足迹生动地演绎了职场 新人成长必备的精彩生存法则 : 法则一 :

成功面试 ,

善于察言观色 、灵活应

变的有效沟通是至上宝典。

安德烈亚的求职面试可谓一波三折, 首先是 在第一助理艾米莉约见她时, 因为安德烈亚浑身 上下没有一点时尚元素而被认为不是该职位最佳 人选, 差点被拒绝; 接着因老板米兰达不满艾米 莉先前挑人的眼光, 此次亲自面试, 安德烈亚得 以在心不在焉的老板面前叙说自己的辉煌史: 什 么在校获得新闻大赛奖, 想当新闻记者等等, 看 到老板反应冷淡, 安德烈亚在最后关头道出: “但是我很聪明好学 „„ ” 在老板似乎鄙夷的目 光中她沮丧地离开了; 出乎意料的是正要走出办 公室大厅的她被艾米莉不解地唤回去了, 她成功 了!

要谋求助理职位

, 有效沟通是第一要诀。 作 为求职新人

, 女主角的面试经历值得我们玩味 , 她绝地逢生的境遇出乎我们的意料 。 对她的失与 得可作如下分析

: 失的层面———准备没有针对

性。 首先从她的衣着来看, 以一身朴实的休闲装 出现在时尚达人面前

, 显得十分另类与滑稽。 无

言的服饰传递给对方的是极为丰富的信息 : 她并

不知道所谋求的时尚杂志主编助理职位的要求是 什么, 从而引起对方的不悦与讥讽; 再从她的言 谈来看

, 一开始的自我推介没有针对性, 只大谈

自己的辉煌史, 这些隔靴搔痒的内容都是老板不 感兴趣的

, 难怪对方心不在焉。 这是面试中有效 沟通技巧的缺失

, 也是面试的大忌。 而 “得” 则 是女主角几乎黯然转身时的急中生智 , “但我很 聪明好学

” 云云。 事实证明, 使她获得转机的正 是这句话

, 这击中了老板的要穴。 其实聪明的老

板看中的不是毕业生以前头上曾经有过多么绚丽 的光环, 而在于新人的发展特质: 善于学习的能 力。 新闻专业出身、成为记者与秘书, 二者的职 影片

《 穿普拉达的女王 》 所折射的秘书生存法则 □吴彩云 吴彩棉 教育与培训

41SECRETARY’S COMPANION 2009 年第 7 期

秘书工作的发展空间并不大, 但是这项工作 之中潜藏着一个优势

: 与人打交道的机会多 。 企

业中只有经理及以上人员才可以配备秘书, 与他 们工作或业务往来的人大多身居要职 。 所以 , 跟

随在上司身边, 秘书就拥有了和这些人员交流的 绝佳机会

。 留意这些人际资源, 就是把握了秘书

一职的优势资源, 他们或许就成为你明日的合作 伙伴 。

美国著名学者卡耐基说 : “

一个人的成

功, 有 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 85%则要靠人际 关系和他的为人处世能力 。” 另外 ,

新任秘书应该明白 ,

在竞争者林立的 职场中 ,

乐于手把手地教你学走路的 “ 唐僧 ” 越

来越少, 因而与人为善、广积人脉是职场新人的 必备工作 。

你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会用到别人 , 所

以学会分门别类贮存电话 ,

在适当的时候问候一 下对方 ,

让别人记住你 ,

说不定你会获得更多的

机会。 记住, 职场中没有用不到的人, 有心插柳 柳成荫 ,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走向成功的一大要 素 。 法则五 :

机会喜欢垂青有准备的人 。

因为第一助理艾米丽感冒了, 所以安德烈亚 被临时安排陪同米兰达参加时尚晚宴。 安德烈亚 的主要任务是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马上记熟几大 本来宾的身份手册, 在米兰达忘记对方的时候提 醒她, 让她看起来好像认识所有的人。 这是个棘 手的任务, 完全记下来可能性也不大。 第一助理 用了几周准备都没有做到这一点, 面对即将来到 面前的客人, 她张口结舌。 安德烈亚的机会来 了, 贴耳告诉米兰达对方的身份, 使得老板免于 尴尬。

交际艺术中招呼技巧的作用在职场意义重 大

。 每个人的名字在本人听来不亚于一支动听的 曲子, 且充满亲切与友善, 是交际场上的润滑 剂

, 精明的老板深谙此道 , 渴望运用起来游刃有 余。 职场新秘在关键时刻的表现是给老板排忧解 难

, 这让新人面临许多细节的考验 , 强学博记必 不可少

。 幸运喜欢垂青有准备的人 , 多用些心 , 在机会来临之时才能好好把握 。 但无论你多么风 光

, 别忘了风头是老板的 , 记得永远站在老板身 后

, 学会低调, 这会为你的表现加分。 法则六

: 坚持自我, 学会放弃。

安德烈亚因为繁忙而与众不同的工作离男友

越来越远, 最终分道扬镳。 在巴黎, 她目睹老板 为了利益宁可牺牲合作了 20 年的老伙伴, 家庭 大厦也岌岌可危, 内心极为不安, 这看似春光明 媚的微笑背后是不少人心酸的眼泪。 她明白, 再 走下去, 她会成为下一个米兰达, 甚而至于更加 变本加厉。 在影片结尾, 她开始忏悔: “我背叛 了我的家人、我的朋友, 还有我曾经相信的一 切, 到底是为了什么?” “为了鞋子、衬衫、外 套、腰带„„” 重新面试归来路过原公司大楼 时, 恰逢米兰达被前拥后挤极度风光, 她在与米 兰达意味深长对视而笑后优雅地转身离去。 这是影片的尾声, 安德烈亚幡然醒悟, 终于 明白了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

当你有能力去做

米兰达时, 你愿不愿意放弃你的做人原则? 时尚 界的纸醉金迷一向是极具诱惑力的 , 然而 , 名利

场中的浮华又让多少人丧失了自我 ?

所幸的是安

德烈亚还保持着一份清醒 ,

坚持自我 , 放弃了这

来之不易的 “荣耀”, 也回归了自我内心的安宁。 法则七 :

要另觅高枝 ,

选择优雅的转身 , 不

必莫名消失 。

安德烈亚在米兰达毫不知情的状况下扬长而 去, 并将米兰达的追寻来电手机扔入喷泉水池 中, 这个毅然决然的潇洒动作似乎更张扬了她的 个性, 也似乎充满了对魔头般上司报复的快感, 让人心潮起伏, 释然而笑。 而后安德烈亚在新一 轮求职面试中, 却得到前任老板米兰达的极力推 荐, 她幸运极了!

秘书在工作中会受到上司为人处事风格的潜

移默化的影响。 重要的是自己能够明辨是非, 学 会扬长避短

、取长补短 、提升能力 、积累经验 、

完善人格。 从影片中我们看到, 女主角要另觅高 枝

, 玩失踪的方式不算上策 , 倒折射出自己为人 处事的不厚道与缺乏涵养。 精明的上司之所以选 择你在他身边

, 可能非常赏识你 , 注重历练你 、

关怀你。 细想如果没有老板的严厉, 安德烈亚会 有后来灿若奇葩的惊艳吗? 所以别忘了感恩。 人 生足迹的链条是环环相扣的 , 无论哪一节松落

了, 都会影响你的前行。 女主角很幸运, 因为即 使她用极端的方式向老板说 “不 ”, 但老板还是

不计前嫌, 在她另一轮求职的关键时刻对她不吝 赞词

, 可见老板的风度与胸襟 。 所以 , 你要确定 你的老板是否属于米兰达型 , 否则别随意学安德 烈亚潇洒地扔手机

, 要在每件事上表现出良好的 处世之道与优雅的涵养 ! 后记: 通过影片与职场的亲密接触, 学生对 职业特质培养的困惑一扫而光, 深感职场新秘确 实不容易, 从为人处事的跌跌撞撞到举手投足的 游刃有余, 无不需要掌握办公室宝典, 牢记办公 室 “潜规则”, 靠自己的力量去创造光明的前景

推荐第8篇:中国文化基本特征之我见

中国文化基本特征之我见

1、传统文化的主体属农耕文化。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决定着什么样的意识形态。中国的传统经济特点是农耕经济,它的文化就必然是农耕文化。诗歌是中国文化最具代表意义的形式,但中国诗歌不同于外国的诗歌,它短小精致,表现的只是一种意境、一个情形、一种情绪。正如中国农民所经营碎小的土地、单一的农作物和精耕细作的耕作手段,是中国农村的自给自足封闭的小农经济在文化上的表达方式。用“诗是土地的心语”来概括中国文化的某一特征是恰如其分的。

游牧文化是农耕文化的有力的补充。传统认为,农耕文化高于游牧文化,从社会演进来看,农耕社会比游牧社会先进;但文化则不然,因为文化具有长期不变相对稳定的性质和继承性与遗传性的特点,农耕文化则保持着游牧文化的一些特质,而且是农耕文化的有力补充。比如游牧文化中的尚勇好斗、豪爽刚毅的秉性成为我国北方民族的重要特征,平衡了农耕文化中的某些弱点。草原文化、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共同组成中华文化。我们常说自己是“华人”,华人根源于陕西的华山周围居住的仰韶文化,因为先民根深蒂固的崇尚玫瑰花的传统,因此称为“华人”;中国人所以称为“龙的传人”根源于对龙凤的崇拜。而最早的中华龙凤图腾即出土于内蒙古东部的翁牛特旗。这也是中国特有的地理环境形成的,中国北方是广袤的草原,东边南边是大海,西南是号称世界屋脊的高山,地域相对广阔,有一定回旋余地,具备几种原生文明的形成以及它们之间的杂交、融合的优越条件,最终凝聚成“中华文化”的地理环境条件。

2、中国文化的正统意识非常浓厚。正统意识强调官方化、权威化、模式化。如《三国演义》就宣传刘氏权力集团是正统的,曹操与孙权集团则是非正统的,因为天下是姓刘的。然而中国文化的发展每每不是靠正统文化,而是靠非正统的民间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推动。如果秦王不听李斯的劝谏,不使用或驱逐外国人才,秦能统一天下将是个问号。唐朝诗歌之所以达到如此的高峰,也是外来文化的结果。李白就是明例。李白祖籍是是甘肃天水县,出生于碎叶城,后经四川,他受的是胡风夷俗的文化影响,佛教不是中国的正统文化,但它创造了足以称世的敦煌艺术。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强调官方化、权威化、模式化,中国传统文化排斥民主与科学。排斥民主就必然漠视个人意识的权利,人的权利,公民的权利,批评的权力和理性的权利。也必然反对科学。民主与科学是一对孪生兄弟,缺一不可。

3、中国传统文化排斥民主具有深层的历史原因。首先,中国文化是中原文化的发展,具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的定型是自有国家制度始,中国文化的政治意识十分浓厚,中国虽然是山陵丘地众多地方,但中原大地较为平坦,黄河流径此处,交通便利,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这里处在温带气候,易于作物生长,农耕文化开始在这里生根,发芽。河姆渡文化为其代表。后国家制度建立,特别是经过夏商周三朝,文化艺术逐步繁荣起来,经过文化的扩散与吸收,使文化在整个中原迅速发展。

中国是一个重视家庭的国家,而国家本身属于一个强势家庭。“家天下”不仅仅是国家体制的性质,而且是每个中国人的深层意识。在中国人的心里,没有社会,没有国,只有家。家就是天下,就是一切。中国古代战争的起源就是为了夺得家天下,一切民众的纷争也是为了一个家,至今民众的口头禅:“我吃了这么多的苦,不就是为了这个家”。宫廷斗争总是围绕着“继位”、“篡位”而展开。这种以家为本的价值观,是造成封建家长制、世袭制也是君主专制的根源。

国家制度建立,特别是土地制度的形成,奠定了中国农耕文化的基础。从土地分封制开始,中国农村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村落逐步形成。不像西方城邦制具有社会性、民主性的特质,自然村落的田园化,使得人趋于闲散,保守。也不具有城邦的扩张性。土地制度带来了一种移民,盘庚迁徙就是由游牧经济走上了农耕经济,而这种移民又不像西方移民向外扩张的内在需求。中国式的移民,却形成了一个个的村落,它以血缘家庭为单位,以家庭代替了社会。封建社会的“井田制”不是削弱而是加强了这样的社会的构成。

4、中国文化的守常性很重。中国是温带大陆型地理环境,农耕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就是守常,顺自然之道以行事。中国是农业性文化,不像西方是商业性文化。商业性文化具有竞争性,而农业性文化不需要竞争,最典型的是一句格言:“有饭大家吃”。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排斥竞争,《东方文化周刊》曾刊登过一篇文章,题目是《优先原则与美国精神》当中说:美国人追求民主是因为他们相信优先原则,把民主、平等的火炬普照众生,在17至19世纪的欧洲,缺乏信心和天才的人极少能成功,而在美国这片自由、广袤的土地上,人们尽可以放心大胆地闯,因为美国的这种“例外”这人们不断提供自由和土地,而优先原则作为美国移民社会环境下的“自由法则”则保障了“创业者”的利益。美国人乐观向上是因为优先原则的社会化使美国社会奉行“任何一个美国人都能成为总统”的社会法则,相信机会均等,信奉“命运不是机会,而是选择”。美国人开拓扩张是因为他们相信优先原则,只青睐那些具有竞争意识的强者。在美国人心目中,无论是以知识武装起来的学者们之间的学院式智力竞赛,还是地球上另一岸的艺术家和预言家的热烈争论都不如市场上的自由竞争更有价值,美国人的创新超前是因为优先原则激发了一种不断的竞争,而竞争的社会化更使美国民族竞争精神不断深化,美国社会崇尚“适者生存”,主张“优胜劣汰”,而优先原则的建立更坚定了这一信念,它促使美国人不断改进,不断创新,不断拓展。美国社会、文化、科技的历史发展与现状更证实了这样的事实:美国民族追求民主的精神奠定了美国走向法制化国家的基础,并提供了思想上的保障;美国民族“开拓精神”促使美国社会财富迅速积累,福利社会形成,阶级界限模糊,民主平等具体化,美国民族竞争精神开拓了美国社会、文化、科技等领域的超前发展模式,坚定了美国在国际社会竞争中的领先地位,美国民族“乐观实用”精神是美国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源泉,美国民族精神中的任何一个因素都是其余因素的必然的合乎逻辑的结果。而我们的传统文化就缺乏这样的竞争机制。

中国传统文化不但反对竞争,也反对市场机制。中国一直抑制商业的发展,重农轻商,排斥市场。主要有:一是不言利,“君子喻义,小人喻利”;不言利就失去了市场动力。二是轻商、抑商,使市场失去了主体。三是抑制城市发展,使市场缺乏基础。虽然孔子学说并不全盘否定利的作用,《论语》中曾说过,他反对的是不义之财,无道之利。但当义与利冲突时,他是主义的,他反对一味地讲利。然而中国农耕经济的自给自足性本能抑制逐利行为,而商业的本质(后成为资本主义的本质)就是逐利的。

守常性的文化都具有同化异质文化的能力。中国对外来文化只是同化它,并不吸收它。西方人有句格言:“假如你能从最坏的东西中学到最好的东西,那世界将更美好。”这种思想颇能反映西方人长期而普遍的一种文化心理。中国人抱残守缺,坐井观天,稍与自己的见解有所差异便一概拒之于千里之外的恶习,这是一种态度,另一种态度就是同化它,让其合乎自己的理念(改造佛教为禅宗,把佛理变成禅趣)。文化的传播与吸收是相辅相成的,文化具有交流的特质,光吸收是无法成功的,它必须互动,正如光学原理一样,我们看到一个物体,是物体在你眼中的成象。中国传统文化既不吸收人类文化成果又不重视自身文化的对外传播。

过于守常就排斥创新。北京大学郭建宁在《关于文化选择的思考》中指出:“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深切的感受到,文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文化的作用越来越大,如何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生存与发展,核心是文化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种文化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譬如树木,非岁岁有新芽茁长,则其枯槁可立待;譬如井然,非时时有新泉喷涌,则其干枯有时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是对立统一,是事物的两个方面。如禹是滚的儿子,是滚的生命继承,禹治水改堵为疏,是创新。从这里可看出,继承是根本,创新是为了更好的继承。这是一种倒置的文化。这种倒置的文化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创新应当是一个组织的灵魂。是主体。治水有时用疏,有时也要堵,如不堵,即不建水坝,旱灾来怎么办?无水可用。用疏用堵,应视情况而定。

总之,守常性易于文化的继承;兼容性易于同化外来文化,多元一体;正统性、秩序性易于社会稳定。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正面作用;它的负面影响:守常性造成社会惰性;兼容性造成趋同,扼杀创新;正统性、秩序性造成人格的不平等。

5、中国文化重器轻道。不重视形而上学。中国不注重社会科学,一提到科学就认为是自然科学,而且与技术等同起来,“科学技术”,总认为社会领域内没有科学,所以在中国,人人都可以当官搞管理,干部“万金油”指派到哪里都行。更有甚者,一些人真的认为自己是万能的。殊不知,管理也是一门科学。是实实在在的科学。因此,这样的人这样的管理社会,还谈什么进步!在中国搞自然科学的人不大关心社会学,他们被一种错误的观点左右,即认为社会科学不是纯粹的科学,搞自然科学可以完全不理会社会学。这些人忘记了科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服务的,科学是用以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不知科学目的性的人是做不好科学工作的,甚至被邪恶所利用。真理既存在于自然科学之中,也存在于社会科学之中,为科学而奋斗实际上就是为真理而奋斗,而真理而奋斗的人,会摒弃另一领域中的真理吗?有史以来,大凡有成就的科学家都很关注人类社会进步事业的。如爱因斯坦、居里夫妇等。爱因斯坦在悼念玛丽、居里的发言是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的历史的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特别是在纪念哥白尼诞辰410周年大会上的发言,表达了他对人类真理至死不渝的追求。居里夫妇也是样,他们对自己发现镭的惊喜同时对它的担心,表现了一个科学家的救世情怀。我们说中国缺少世界大师级的科学家,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我们的科学家缺少一份社会责任感和深广的济世情怀。

推荐第9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特征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的经验总结,对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理论升华。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聚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和心血,,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前瞻性、民族性、实践性、系统性、稳定性、开放性等特点。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代性、前瞻性、民族性、实践性、系统性、稳定性、开放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强烈而深厚的人民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鲜明特征。准确把握这一特征,对于深入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时代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与时代分不开的,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我们党坚持以宽广的眼光观察世界、科学的思维审视时代,始终站在时代前列谋划发展、引领中国进步。中国是在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开始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内乱使我国经济建设处于崩溃边缘,与此同时,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内外大势呼唤我们党尽快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路,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意愿,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此发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严重挫折,国内发生严重政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面临严峻考验,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开辟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功推向21世纪。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站在新的起点上,国际国内面临良好发展机遇,同时,面临传统发展方式与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突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需要新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回答并解决新的时代课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发展观应运而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围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始终牢牢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审时度势,使党的理论和全部工作体现时代进步的要求、广大人民的意愿,符合实践发展的需要,带领人民大踏步赶上了时代潮流,稳定走上了奔向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蓬勃生机。

前瞻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为远大理想,着眼于长远发展,更加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重视人的素质的提高,重视经济发展与人口环境资源相协调,惠及子孙,保证一代又一代永续利用,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前瞻性地规划了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昭示着我国正确的发展道路,勾画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关系民族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表明了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朝什么样的发展目标前进的政治主张,成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的政治信仰,奠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思想基础,成为了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光辉旗帜。

民族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同于前苏联传统模式,更不同于西方民主社会主义模式,而是植根于东方大国、中国大地,立足于中国基本国情,汲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营养,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又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形成了中国风格、中国作风、中国气派。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老祖宗不能丢”。如按照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赋予了马克思主义鲜明的中国特色,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众多,各地发展不平衡,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例如,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批判地继承了我国古代“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有着中华民族的深厚根基,同时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构建和谐社会的和谐,既吸收了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

想,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

实践性。实践是理论形成发展永不枯竭的源泉。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沃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源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生动实践中形成并发展的,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和心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正如邓小平所说的,“马克思没讲过,前人没做过,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没干过”,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催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总结、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理论升华,并将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中国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的康庄大道,将越走越宽广。

系统性。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博大精深,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涵盖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广泛领域,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自然、军事、科技、外交等各个方面,贯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体现了我们党对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渐进过程,围绕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发展目的、发展动力、依靠力量、根本方法、组织保证等各方面加以阐发,思想内容有着内在的相互联系、形成了有机统一的整体,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严密的内在逻辑,构成了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

稳定性。胡锦涛同志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过30年来创造性实践的检验,无可置疑地证明了理论的正确性,理论体系已深入人心,具有广泛而深厚的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是我们党科学总结历史经验并深入研究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极其运动规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总结,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稳定性,必须长期遵循。要不断进行制度体制创新,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成果用制度巩固下来,坚持下去,构建长效机制。理论体系的稳定性要求我们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定不移地长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坚持不懈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日益完善,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断彰显。

开放性。胡锦涛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为我们继续进行理论创新打开了广阔空间。把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创造的成功经验上升为理论,体现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意愿,与时俱进,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生命力,让当代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推荐第10篇:信息及基本特征

信息及基本特征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对信息的概念有基本的认识,明确信息的一般性特征。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命题讨论,理解信息的含义和特征。

2.发现日常生活、学习中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并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信息特征的认识,知道信息交换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元素

行为与创新

加深对信息和信息技术的理解,关注与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的新发展,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其他学科的学习。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信息的概念;信息的特征。

难点:信息的特征。

三、教学背景分析

“任务驱动”是给学生下达一个具体任务,新知识隐含在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出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一所学知识的建构[1]。同时,整合多种知识和技能的任务是复杂的、非良构的,单靠学习者个别化学习方式是无法完成任务的,而协作学习方式就可以达到这种学习目标。因为协作学习是一种既适合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又适合于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发现的教学策略。协作学习被看作是为多个学习者提供对同一问题用多种不同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机会,这种机会将对问题的深化理解、知识的掌握运用和能力的训练提高大有裨益

[2]。基于任务驱动的协作学习将知识隐含于任务之中,通过任务的完成来达到学习目标,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运用[3]。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在信息技术课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目前,“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可以说,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和信息打交道,通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信息的定义及特征。

四、教学方法研究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学科,书中的知识点几乎都可以转化为计算机操作,但是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未必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际操作中,所以,采用“任务驱动”法能有效的给学生施加任务的“负担”,让学生能积极的投入,积极的思考和操作,直至完成任务。

五、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为教材的第一章第一节,内容相对其它章节有相对独立的地位。由于是第一节课,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间不熟悉,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及对本课程的学法也不了解,因此这一节课的教学方式与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对整本书的内容学习有开启含义,教学参考给出的参考课时1课时。与以往的信息技术课程相比,新课程更注重的是能力培养,注重团队合作,注重讨论学习,改变原有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要做到这些,我认为在这个开始时就要把方向摆正,让学生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课程就是要这样上课。因此这节课的主要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以讨论为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发挥学生的想象,自我构建信息的基本特征。

将本节分为两个相对单元,一是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和基本需求,二是信息的概念及特征,通过日常事例,让学生体会我们生活在充满信息的世界,每时每刻都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激发起学习的兴趣。以《10余名大学生结成人梯救落水少年3人溺亡》让学生知道语言、文字、符号、指令、代码等都可以表达和传递信息;从而引出信息的定义。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引出信息的特征,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进行归纳。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

六、教学过程

(一) 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新课引入

同学们,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这个新学校。以后我们一起来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相信通过同学们的努力,你们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师:今天我们上课的题目是信息及基本特征,在大自然中,我们可以得很多的信息,比如:清晨的霞光送来了黎明的信息;小草发芽隐含着春天的来临的信息;树叶变黄隐含着秋天来临的信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每天的天气预报可以得到天气的信息,红绿灯指示着交通的信息;打开电视,看新闻,我们可以了解全球的信息。

师:同学们,除了我刚才讲的例子外,你还能想到哪些属于信息的例子?请试着说一说。同学们可以分组讨论。

生:网络、报刊、电视、广播、书本上的内容……

师:由此可见,我们生活在充满信息的世界,每时每刻都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

师:一个人如果长时间得不到外界的信息会怎么样呢?请看材料一。

材料一:意大利洞穴学家毛里奇?蒙塔尔的洞穴生活

2003年7月29日,40岁的意大利洞穴专家毛里奇?蒙塔尔只身到意大利中部内洛山的一个地下溶洞里,开始长达1年的命名为“先锋地下实验室”的活动。

“先锋地下实验室”设在溶洞内的一个68平方米的帐篷内,里面除配备有科学试验用的仪器设备外,还设有起居室、卫生间、工作间和一个小小的植物园。在洞外山顶上的控制室里,研究人员通过闭路电视系统观察蒙塔尔一个人在长期孤独生活的情况下生理方面会产生哪些变化。

在2000多米深的溶洞里,周围死一般的寂静,刚开始20天左右,由于寂寞与孤独,蒙塔尔曾感到害怕,怀疑能否坚持到底,但是后来还是顶住了。他给果树和蔬菜浇水,看书、写作或看录像。一年中,他吸了380盒香烟,看了100部录像片。实验室内还备有一辆健身自行车,他共骑了1600多公里。

度过了1年多暗无天日的地下生活后,蒙塔尔于2004年8月1日重见天日。这时,他的体重下降了21公斤,脸色苍白而瘦削,人也显得憔悴,免疫系统功能降到最低点;如果两人同时向他提问,他的大脑就会乱;他变得情绪低落,不善与人交谈。虽然他渴望与人相处,希望热闹,但他的确已丧失了交际能力。

师:通过这个材料,你们有什么感想?

师:生活的美好在于与人相处。同学们只有友好的相处,相互之间获得更多的信息,才能有利于你们的成长和发展。由此可见:信息是人类生存在基本条件和基本需求。

设计意图:通过日常事例,让学生体会我们生活在充满信息的世界,每时每刻都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二) 共同讨论,学习新课

1.命题讨论,理解信息的含义

师:有些同学就问:老师,你今天讲的是第一章第一节,没有电脑操作的内容,为什么不在教室上?怎么还到微机房呢?老师在这里告诉你,通过电脑,我们可以更直接、更方便的获取信息。

师:同学们听说湖北荆州长江大学有三名大学生,为了救两名小学生而献出年轻生命的英雄事迹?你们是怎么知道的?(通过幻灯片展示三个大学生的照片)

生:听说过。

师:你们是怎么听说的?

生:电视、网络、听朋友、家里人说的等等。

师:请同学看一段文字,打开桌面文件夹——上课内容,打开材料:救落水少年经过师:再请同学看一段视频。通过视频和材料你们有什么感想?

材料二:大学生结成人梯救落水少年

2009年10月24日,为了抢救两名落水少年,长江大学十多名大学生手拉手结成人梯扑进江中营救,两名男孩获救,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名大学生不幸被江水吞没,英勇献身。

三位不幸被江水吞噬的大学生刚刚入学一个多月。10月24日,他们相约去集体野炊。下午2时左右,一些同学在长江边游玩时,突然发现两个小男孩在江中挣扎。同学们迅速冲了过去,徐彬成同学很快救起了一个男孩。同时,其他几个同学也跳下水去救另外一个男孩,但施救并不顺利。情急之下,站在沙滩上的十多名同学赶紧手拉手组成人梯下水帮忙,另一名少年也获救。但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由于水情复杂,加上学生们体力不支,最终搭起的人梯被冲垮了,很多学生落入江中。情况危急,岸边的同学们大声呼救。这时,正在附近的冬泳队队员闻声赶来,相继从水中救起6名大学生,而陈及时、何东旭、方招等3人却消失在湍急的江水中。

经过紧急搜救,三名同学的遗体先后被打捞上来。大学生、冬泳队员救人的英雄事迹很快传开,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生:(讨论)

师:你们说得都不错,老师在这里也想说几句:这几名90后的大学生,让我们看到90后很有责任心,敢担当,肯奉献。在座的同学都是90后,你们都是祖国的希望。在这里老师想说一句题外话:我们在感动之余,还应多做点的思考。假如我们能多学点考试以外的生存技能,救生技能,那么在紧要关头,我们既能挽救别人,又能保存自己。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文字、图像、声音、可以表达和传递信息。

师:我们在看战争的电影时,地下情报人员,通过发电报,把一些信息传给对方,有同学知道电报的内容是什么吗?

生:就是一些代码。

师:说明代码也可以表达和传递信息。

师:同学们知道SOS的符号是什么意思?

生:(学生回答)

师:由此可见,符号也可以传递信息。

师:我想请一位同学总结一下,哪些可以表达和传递信息?

生:文字、图像、声音、代码、符号。

师:表达和传递信息方式还有很多,比如指今等等,这将在以后的学习中慢慢体会。师:有一份报到:截至2009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3.38亿,较2008年底增长13.4%,半年增长了4000万,通过上面的几组数据,我可以知道目前我国互联网依然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数据也可以传递信息。

师:什么叫信息呢?其实信息没有固定的表达方式,小学课本里,信息就是对人们有用的消息。那初中课本是怎么定义的呢?请看课本第2页,信息通常就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思。

设计意图:对10余名大学生结成人梯救落水少年3人溺亡材料和视频分析,同时让学生知道语言、文字、符号、指令、代码等都可以表达和传递信息。这一环节以命题讨论为主导,师生共同分析,理解信息的含义。

2.信息的基本特征

(1) 信息的普遍性

信息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就是信息的普遍性。

(2) 信息的传递性

师:三名大学生英勇救人的信息从湖北荆州传到江苏滨海实验中学,说明信息具有什么特征

生:说明信息具有传递性

师:上面的信息我们同学是通电视、网络、朋友、家里人知道这则信息,说明信息在传递过程中需要——载体。

(3) 信息的可加工性

师:三名大学生英勇救人的信息的学习,我们很感动,同学们也学到了很多,经过我们的头脑加工,我们获得这么多的知识,说明信息具有可加工性。

(4) 信息性的可共享性

中央电视台每晚播放的新闻,全国可能有好几亿的人都在观看、共享着,而播报人员却不会因为播放这些信息而失去了它们。物质和能源一旦被人占有,其他人就得不到了,而信息则不然。

英国文学家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之后各自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换之后我们共有两个思想。”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信息具有共享性。

(5) 信息的可存储性

师:大家看过武侠小说吧?

众生:看过!

师:好,请听题:武侠小说里的经常在争一种神秘的书,里面记载着练功方法这样宝贵的信息。但是有个叫令狐冲学到的各派剑法却不在书上,谁知道在哪里记载着这些信息?生1:思过崖山洞的壁上。

师:不错!令狐冲发现时,这些信息在墙上已经存在了几十年,幸好没有火山喷发或是大地震,否则墙作为信息的载体碎了这些剑法信息也就没有了。

师:请听下一题,有的同学喜欢用座右铭来激励自己奋发学习,学有所成,你们的座右铭通常写在哪地方?

生2:写在日记本里!

生3:写在铅笔盒上!

生4:存在文曲星上,打开就看到!

生5:老师我有手机,我放在开机画面上!

生6:刻在课桌上!

师:刻在课桌上是不对的,要爱护公物!鲁迅当年刻在课桌上也是不对的,不过已经过去这么多年,我们就不追究他老人家了。但是现你如果随处乱写乱画,为你的座右铭这条信息的乱找载体,我们就追究你的责任的!

(6) 信息的价值

师:人们说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我们离不开信息,信息具有价值性。信息给我们提供的价值却与物质、能量有很大的不同,请问下面哪些不是说信息的价值:

A.读书以明理 B.知彼知已,百战百胜 C.春雨贵如油

生:C。

师:“读书以明理”,这是说信息可以让你有知识,能知道一些道理,所以是有价值的。“知彼知已,百战百胜”,是说战争中信息(情报)可以决定胜败,是信息的价值体现。 “春雨贵如油”,这说的是春雨的可贵,也不是指信息。

(7) 信息的时效性

师:有件高兴的事想向大家宣布一下,我看到一个报名通知,学校拟在2008年12月30日组织同学样去国家级森林公园考察植被资源,乐意去的班级与个人务必在通知下发当日去教务处报名。

生:耶!我去!我去!

生:是真的吧?不会骗人吧?

师:通知我带来了,有同学想报名参加吗?可是免费的哦。

生:呀!老师你看“学校拟在2008年12月30日组织……”,是几年前的事了,早没用了啊!

师:我看看――的确是过期了,这么让人振奋的信息已经成为一张废纸了。生:(失望~)唉!

师:所以,以后我们可是要注意信息的时效性(板书),时效性会影响对信息价值的认补充内容:

师:例1:当你坐车时,有人打开饮料,喊到,“中奖了”,他愿意以很便宜的价格卖出,旁边有人争着要买,看到这个中奖的消息,你应该怎么办?

例2:有一条短信,是恭喜你中了500万元大奖的信息,让你先汇500元手续费到……,你信吗?你汇500元吗?

(学生讨论)

师:从这二个事例中我们可看到:当你看到、听到信息时,不要轻易相信它,你应该考虑这个信息是真的,还是假的,因为信息本身存在真假之分。

师: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网上有些信息有时由于缺少督促力度,我们也不能轻易的相信它。

师:信息的有哪些特征呢?(请学生总结)

生:普遍性、加工性、可存储性、可传递性、可共享性,还具有价值性和时效性。引导学生看课本:P4

设计意图: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引出本节课所要讲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进行归纳。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采用这种形式,学生亲自参与教学过程,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结束语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信息,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从你们灿烂的笑容中,老师知

道你们已经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其实电脑就是一个奇妙的世界,它向我们打开了一扇门,只要你愿意走进去,你就可以了解世界,获得更多的知识。感谢各位领导专家莅临指导,感谢同学们的合作支持!

教学反思

由于信息、信息的概念比较抽象,也没有统一的定义,如何让学生对此有比较深刻的理解,这成为开学之初最关键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就意味着学生对这门课程有了良好的思想基础,避免单纯的计算机技术误识,在学习中自主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主动运用信息技术来为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服务。

为了让学生有充分的体验,开展师生一起讨论的方式来进行几个环节的讨论。每个环节都选取贴身的问题,讨论过后,及时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的课业,以巩固所学,从整体上对本节内容进行梳理,起到了较好的总结作用。

由于本节课并不想给学生非常科学的概念,所以采取的教学策略比较活泼、宽松,打破了以往呆板的知识传授方式,学习更加民主化,活动更加主动。对开拓学生的思维和深化概念的理解非常有益处。

参考文献

[1] 赵永锋 谈任务驱动教学法[N]甘肃人民日报,2008-5-08(6)

[2] 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 教学系统设计[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79

[3] 柳素霞,武法提 基于任务驱动的协作学习环境设计及实验研究[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06 (2):37-40

第11篇:网络广告的基本特征

尚杰网络工作室shjseo.com

网络广告的基本特征

电子网络广告是新生代的广告媒介,它是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而逐步兴起的,它有传统媒介广告的优点,又有传统媒介 所无可比拟的优势。电子网络广告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电子网络广告指企业在互联网上发布的一切信息,包括企业的互联网域名、网站、网页等;狭义 的电子网络广告一般指建立一个含广告内容的

WWW节点,目前多为标题广告,用户通过点击这一含超链接的标题,将被带至广告主的WWW节点。

网络广告与电视、报刊、广播三大传统媒体及各类户外媒体、杂志、直邮、黄页相比,网络媒体可以说是集以上各种媒体 之大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及完善,它日渐融入现代工作和生活,对于现代营销来说,网络媒体是重要的媒体战略组成部分。电子网络广告 主要有以下基本特征。

1.受众范围广

网络广告不受时空限制,传播范围极其广泛,通过国际互联网24小时不间断地把广告信息传播到世界各地。只要具备上网条件,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可以随时随意浏览广告信息。

2.交互性强

交互性是互联网络媒体的最大优势,它不同于其他媒体的信息单向传播,而是信息互动传播。在网络上,受众可以获取他们认为有用的信息,而厂商也可以随时得到宝贵的受众信息的反馈。

3.针对性明确

网络广告目标群确定,由于点阅信息者即为感兴趣者,所以可以直接命中目标受众,并可以为不同的受众推出不同的广告内容。

咸阳网站建设、网站制作、关键词排名

尚杰网络工作室shjseo.com 4.受众数量统计精确

利用传统媒体投放广告,很难精确地知道有多少人接收到广告信息,而在Internet上可通过权威、公正的访客流量统计系统,精确统计出每个广告的受众数,以及这些受众查阅的时间和地域分布。这样,借助分析工具,客户群体清晰易辨,广告行为收益也能准确计量,有助于客商正确评估广告效果,制定广告投放策略。

5.实时、灵活、成本低

在传统媒体上投放广告,发布后很难更改,即使可改动也往往要付出很大的经济代价。而在Internet上投放广告能按照需要及时变更广告内容,当然包括改正错误。这就使经营决策的变化可以及时地实施和推广。作为新兴的媒体,网络媒体的收费也远低于传统媒体,若能直接利用网络广告进行产品销售,则可节省更多销售成本。

6.感官性强

网络广告的载体基本上是多媒体、超文本格式文件,可以使消费者能亲身体验产品、服务与品牌。这种以图、文、声、像的形式,传送多感官的信息,能让顾客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商品或服务。

7.网络广告是多维广告

传统媒体是二维的,而网络广告则是多维的,它能将文字、图像和声音有机的组合在一起,传递多感官的信息,广告受众可以对其感兴趣的产品信息进行更详细的了解,大大增强网络广告的实效。

8.网络广告拥有最有活力的消费群体

互联网用户70.54%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地区,64%家庭人均月收人高于1000元,85.8%年龄在18岁到35岁之间,83%受过大学以上教育。因此,网络广告的目标群咸阳网站建设、网站制作、关键词排名

尚杰网络工作室shjseo.com 体是目前社会上层次最高、收人最高、消费能力最高的最具活力的消费群体。这一群体的消费总额往往大于其他消费层次总额之和。

9.网络广告制作成本低.速度快,更改灵活

网络广告制作周期短,即使在较短的周期进行投放,也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很快完成制作,而传统广告制作成本高,投放 周期固定。另外,在传统媒体上做广告发布后很难更改,即使可以改动往往也须付出很大的经济代价。而在互联网上做广告能够按照客户需要及时变更广告内容。这 样,经营决策的变化就能及时实施和推广。

10.网络广告具有交互性和纵深性

交互性强是互联网络媒体的最大优势,它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信息单向传播,而是信息互动传播。通过链接,用户只需简单 地点击鼠标,就可以从厂商的相关站点中得到更多、更详尽的信息。另外,用户可以通过广告位直接填写并提交在线表单信息,厂商可以随时得到宝贵的用户反馈信 息,进一步减少了用户和广告客户之间的距离。同时,网络广告还可以提供进一步的产品查询需求。

11.网络广告能进行完善的统计

“无法衡tt的东西就无法管理”,网络广告通过及时和精确的统计机制,使广告主能够直接对广告的发布进行在线监控。而传统的广告形式只能通过并不精确的收视率、发行量等来统计投放的受众数量。

12.网络广告可以跟踪和衡量广告的效果

广告主能通过互联网即时衡最广告的效果。通过监视广告的浏览量、点击率等指标,广告主可以统计出多少人看到了广 告,其中有多少人对广告感兴趣并且进一步了解了广告的详细信息。因此,相比较而言,网络广告使广告主能够更好地跟踪广告受众的反应,及时了解用户和潜在用 户的情况。

13.网络广告的投放更具有针对性

咸阳网站建设、网站制作、关键词排名

尚杰网络工作室shjseo.com 通过提供众多的免费服务,网站一般都能建立完整的用户数据库,包括用户的地域分布、年龄、性别、收人、职业、婚姻 状况、爱好等。这邱资料可帮助广告主分析市场与受众,根据广告目标受众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投放广告,并根据用户特点作定点投放和跟踪分析,对广告效果作出 客观准确的评价。

另外,网络广告还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内容环境。不同的网站或者是同一网站不同的频道所提供的服务是不同的,并且具有很大的区别,这就为密切迎合广告0标受众的兴趣提供了可能。

14.网络广告的受众关注度高

据资料a示,电视并不能集中人的注意力,电视观众屮40%的人同时在阅读,21%的人同时在做索务,13%的人在吃喝,12%的人在玩赏他物,10%在烹饪,9%在写作,8%在打电话。而网上用户55%在使用计算机时不做任何他事,只有6%同时在打电话,只有5%在吃喝,只有4%在写作。

15.网络广告缩短了媒体投放的进程

广告主在传统媒体上进行市场推广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市场开发期、市场巩固期和市场维持期。在这三个阶段中,厂商 要首先获取注意力,创立品牌知名度。在消费者获得品牌的初步信息后,推广更为详细的产品信息。然后是建立和消费者之间较为牢固的联系,以建立品牌忠诚。而 互联网将这三个阶段合并在一次广告投放中实现:消费者看到网络广告,点击后获得详细信息,并填写用户资料或直接参与广告主的咐场活动甚至直接在网上实施购 买行为。

16.网络广告传播范围广,不受时空限制

通过国际互联网,网络广告可以将广告信息

2

4小时不间断地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只要具备上网条件,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可以阅读。这是传统媒体无法达到的。

17.网络广告具有可重复性和可检索性

咸阳网站建设、网站制作、关键词排名

尚杰网络工作室shjseo.com 网络广告可以将文字、声音、画面完美地结合之后供用户主动检索、重复观看。而与之相比,电视广告却是让广告受众被动地接受广告内容。如果错过广告时间,就不能再得到广告信息。而检索平面广告的检索则更费时、费事。

18.网络广告具有价格优势

从价格方面考虑,与报纸杂志或电视广告相比,目前网络广告费用还是较为低廉的。为获得同等的广告效应,网络广告的有效千人成本远远低于传统广告媒体。一个广告主页一年的费用大致为几千元人民币,而且主页内容可以随企业经营决策的变更随时改变,这是传统广告媒体不能及的。

咸阳网站建设、网站制作、关键词排名

第12篇:申论基本特征论文

摘要:申论已于去年被纳入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正式科目,并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工作中首开申论考试的先例。申论考试虽然刚刚破土而出但是,由于它大多用于中、高层公务员即各级领导干部的录用工作在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体系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直接关系到领导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因而倍受世人关注一经产生就撞击出较大的社会反响。因此,对申论开展认真的研究就显得格外必要。又由于申论考试尚处于尝试阶段许多人对申论及其基本特征缺乏全面认识有的甚至有所误解导致本末倒置。有鉴于此,我结合组织申论考试的切身体会,想就申论的基本特征作一探析。

关键字:解决问题的能力 申论 主要问题 应试者 探析 基本特征 录用考试 综合素质

把握申论的基本特征,首先要从一个较大的视野来进行考量。现在,我们正处于世纪之交这是我国新老干部交替的又一个重要时期。为现代化建设遴选人才是新老干部合作交替的重要保证,作为选拔国家公务员主要途径的录用考试,不可能不反映这一现实要求。申论侧重于考察应试者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实际能力符合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需要符合当今

世界强化素质教育、能力教育的趋势。在发达国家,选拔较高层次的官员一般都采用类似申论的考核方式。申论被列为正式考试科目体现了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向国际标准靠拢的发展方向。以考核综合素质和务实能力为主的申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产物。从这样一个基本认识、基本定位出发并通过与同类事物的比较和鉴别,我认为申论主要有如下基本特征。

涵盖性——博采众长、包容互补的特性

申论,取申述、申辩、论述、论证之意。申就是说明论就是论述。“申而论之”即为申论。申论要求应试者在阅读理解背景资料并融会贯通的基础上.用简明、准确的文字概括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针对主要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对策;紧扣背景资料所提供的环境和条件及其主要问题论述对问题的基本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由此可以看出申论涵盖了作文和策论的功能但又有别于以往公务员考试中的作文有别于古代科举考试的策论。从广义上讲申论也是作文它保留了作文考试中考核分析解决问题和文字表达水平的功能。但是申论难度大于作文。应试者需要在阅读理解、分析归纳和把握给定资料的要点之后,才能自拟标题进行论述。如果说以往公务员考试的命题作文是一次性制成品那么申论则是二次、三次深度加工的产品。另外申论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所当然涵盖了策论的手法和功能。但是,申论较之策论增加了制定解决问题方案的考核环节,突出了对务实能力的考察。这主要表现为通过比较应试者所制定方案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创新性鉴别其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经验、实战能力、实际水平以及开拓创新意识等。这种考核常常使只有本本知识的人捉襟见肘。这是传统策论所难以比肩的。

综合性——全方位测查综合素质的特性

申论考试的综合性特征,从根本上说是由各级领导干部工作自身的综合性所决定的。反映在申论及其考试中主要表现为:

其一给定资料的综合性。申论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管理等社会生活的众多层面,内容丰富多采关系错综复杂大多属于现实生活中难点、热点问题的实际写照而不

是社会生活的简化版,更不是沙盘作业、纸上谈兵。相比之下虽然法学案例、管理案例、领导案例等也都提供案例资料但一般涉及面较为专一。

其二考核内容的综合性。应试者既要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敏锐、快捷地发现问题;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相应的方案,采取具体措施解决问题;还要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作出理论分析、理性思考即从矛盾的特殊性入手抓点带面借题发挥研究其普遍意义。申论考试能有效地测查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归纳概括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水平。相比之下一般考试中的案例分析,主要是要求考生按照试题所提示的几个问题写出对案例的判断和理由不要求进行系统的论述和论证。申论与之不同它既十分重视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又十分重视理性思考。申论把很强的实用性与很高的理论性珠联璧合结为一体。

关联性——环环相扣,内容连贯,有机统一的特性

关联性是申论有别于其它录用考试的一个鲜明个性。

其一背景资料紧密跟踪社会现实。申论给定的背景资料一般都源于社会生活的时事热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二r考试环节环环相扣。申论考试有三个环节。一是概括即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二是对策即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主要问题的方案。三是论述即依据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进行中心明确有深度、有内容、有说服力的论证。

申论的三个环节一脉相承、紧密相关、环环相扣。概括是后面提出对策和进行论述的基础。只有抓准了主要问题搞清了环境和条件,解决问题的方案才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只有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才能根据对策提出的思路有理有据地展开论述达到理论上明辨是非认识上得以升华。反之如果概括没有抓准问题对策必然隔靴搔痒,论述就会陷于言不及义。

真实性——客观度量基本水准,具有区别度较大,失真度较小的特性

真实测量考生的实际能力,客观反映考生的真正水准以达到甄别选才是任何录用考试形式所追求的共同目标。但事与愿违.高分低能的情况屡见不鲜。相比之下申论具有较强、较大的区别度和防伪打假的性能,能比较客观公正地度量出应试者的差异。

其一申论所给定的资料虽然涉及面广内容复杂但一般都是生活、工作中经常接触到的,或是发生在身边的现实问题:这些材料既不偏重于文科,也不偏重于理科没有学科、性别上的倾斜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应试者的公平竞争。

其二申论考试能客观真实反映出应试者在学习和工作中已经形成的现实的、稳定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水平反映应试者长期积累而形成的、长期学习和锻炼而达到的内在要素和基本水准。这种现实、稳定的基本水准绝不是靠背诵几条应答技巧或者搞几次考前模拟训练所能奏效的。如同水滴石穿如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样申论考试的成败功夫全靠平时的积累与磨练。如果平时关注社会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每逢见到相关事件的材料便有意识地加以分析概括久而久之,就能培训出从纷繁复杂的事件中理清脉络、抓住要点、组织语句、扼要表达的能力。再如要增强对策的针对性、可行性.关键在于平时经常总结工作经验总结处理解决各种现实问题成败得失的教训吃一堑,长一智,打一仗进一步,在总结中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平时要经常注意那些对热点问题、有争议事件的分析文章、评论文章。只要平素加强这些方面的学习与实践,蓄势待发考场上自然就能提出高质皿的对策方案来。反之平时不接触社会不深入实际,不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关在象牙塔内,即使满腹经纶也只能是一问以经济事茫然无所知。

总之申论由于具有特定的考试内容、考试手法、考试结构、考试功能,相对讲申论排斥那些套话、空话、闲话分析解决问题要求更加透彻、扎实、切合实际,泡沫成分较少干货实货较多.只要具有相当的功底考场上发挥失常的现象是很少的。可以说申论是真才实学者展示风采的舞台,而不是临阵磨枪者的竞技场.因此,应试者要把功夫下在平时努力中,而不要本末倒置平时不锻炼临时抱佛脚.找什么捷径,那是不会有多大收效的。

第13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各类不同的企业都进入市场,国有大中 型企业在市场运行中发挥主导作用。(2)在分配制度工,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缓解社会分配不公、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3)在宏观调控上,由于存在着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国家对市场的调控具有较雄厚的物质基础、牢固的政治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对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可以较资本主义国家强得多,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把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第14篇:广告的基本特征

广告的基本特征

一、广告的对象是公众。广告的信息不是传播给某一个人,而是传播给全体公众或某个特定的人群。。广告提供的所有信息,对公众来说应该是有价值的,即能起到传播信息、引导消费、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作用。

二、广告有特定的广告主。广告主是为了推销商品或者服务,自行或委托他人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任何一个广告都是由一定的人或组织为了达到某个特定的目的而制作的,特定的广告主一方面能使消费者放心地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并在受到广告欺诈等违法行为的侵害时有明确的索赔对象;另一方面特定的广告主有利于国家对广告的管理,当出现广告欺诈等违法行为时,也有利于追究广告主的法律责任。

三、广告者支付一定的广告费。广告费是指开展广告活动所需要的广告调研、设计、制作费,广告媒体费,广告机构办公费和人员工资等,广告费由广告主承担并转移到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上,有人便据此认为广告费用的增加会加大商品或服务的成本。而实际上,由于广告费具有不变费用的性质,即一次投入后,在一定时期内是不变的,并随着商品销售的增加和服务被广泛地接受而使单位成本下降,众多广告主选择广告这种促销手段都是从最有效、最经济的角度来考虑的。当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商品和服务的成本会有所增加,但是这不是由于广告费的增加而引起的,而是以买方为主导的经济的必然要求。据统计,全世界工商业在经济广告上的费用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美国每年花在广告方面的费用上千亿美元。

四、广告是一种沟通过程。沟通,就是信息发出者与接收者之间进行信息传递与思想交流,以求达到某种共识。因此,沟通是一种双向活动,而不仅仅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单向影响过程。广告是一种双向沟通,是因为广告主将广告信息通过大众媒体传递给目标消费者,以求说服、诱导消费者购买广告商品。只有当目标消费者接受了广告信息,即认为广告信息是真实和可信的,并同意广告所传递的观点时,广告信息才能发挥作用,从而实现广告沟通过程

五、广告信息要借助一定传播媒体。世界上最早的广告是通过声音进行的,叫口头广告或称为叫卖广告,现代广告信息传播主要是靠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书籍、邮寄、传单散发等媒体手段进行的。以下是各种媒体的特点。

(一)、报纸

1、传播速度较快,信息传递及时

2、信息量大,说明性强

3、易保存、可重复

4、阅读主动性

5、权威性

6、高认知卷入

7、注意度不高

8、印刷难以完美,表现形式单一

(二)、杂志

1、读者阶层和对象明确

2、杂志印刷精美,阅读率高,保存期长

3、杂志媒体版面安排灵活,颜色多样

4、读者针对性强

5、知识性

6、重复性

7、美感好,引人注目

8、时效性差

(三)、广播

1、传播方式的即时性

2、传播范围的广泛性

3、收听方式的随意性

4、受众层次的多样性

5、制作成本与播出费用的低廉性

6、播出的灵活

7、激发情感的煽动性

(四)、电视

1、直观性强

2、有较强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3、受收视环境的影响大,不易把握传播效果

4、瞬间传达,被动接受

5、费用昂贵

6、有较高的注意率

7、利于不断加深印象

8、利于激发情绪,增加购买信心和决心

9、不利于深入理解广告信息

10、容易产生抗拒情绪

(五)、网络

1、小众媒体

2、互动性

3、超大信息容量

4、付费性

5、吸引有意注意程度

6、引起兴趣,满足需要程度

7、易辨认,易识别程度

8、信息的针对性、亲和力

9、引起在线购买程度

六、广告传达一定信息。任何一个广告都是有目的地向公众介绍一定的信息,这是广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商品、劳务、观念的信息。商品信息包括商品的性能、质量、用途、购买时间和地点以及价格等有关信息。劳务信息包括文娱、旅游、饮食等服务性活动的信息。观念信息是指通过广告倡导某种意识,使消费者树立一种有利于广告主推销商品或劳务的消费观念。如旅游公司的广告,不是着重谈经营项目,而是介绍秀丽的山水风光、名胜古迹、风土人情,以激发人们旅游的欲望。广告必须与市场营销活动相结合,并以说服消费者购买所宣传的商品或享用所宣传的服务力最终目的。简而言之,广告是一种推销商品、获得盈利为最终目标的商业行为。如:1.Just do it.跟着感觉走。(耐克运动鞋)

2.Ask for more.渴望无限。(百事流行鞋) 3.Obey your thirst.服从你的渴望。(雪碧)

4.Feel the new space.感受新境界。(三星电子) 5.Focus on life.瞄准生活。(奥林巴斯相机)

6.Good to the last drop.滴滴香浓,意犹未尽。(麦氏咖啡) 7.A Kodak moment.就在柯达一刻。(柯达胶卷)/Share moments.Share life.(柯达胶卷)

8.Started Ahead.成功之路,从头开始。(飘柔洗发水) 9.Make yourself heard.理解就是沟通。(爱立信手机)

10.Intelligence everywhere.智慧演绎,无处不在。(摩托罗拉手机)

(七)、广告需要创意和策略广告的制作和宣传应该满足消费者需要,能唤起消费者注意,并调动兴趣, 激发欲望,从而实现消费行为。目前广告市场中,争取消费者注意力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消费者每天都要面对成百上千条广告的冲击。如果想要在众多商品品牌中为你所宣传的商品在消费者心目中争取一个位置,那么广告就要有创意。创意的本质就是使广告所包含的信息能得到更好传达,对诉求对象产生更大的影响作用。好的创意,必须在明确的信息策略指导下产生。没有任何策略指导的信息,即使表现得再独特,也很难成为好的创意。因此,在广告创意这个环节中,信息广告的诉求策略和表现策略应该得到足够重视。其中语言在此尤为重要。以下是广告语言的特点。 一、广告词法特点

(一) 选用简明易懂的常用词

广告用语须通俗易懂,使读者尽快得到信息。

(1) Lose ounces, save pounds.(失去几盎司,省下几英磅。) 上面是一则减肥食品的广告。pounds 一语双关,既可代表“英镑(”货币单位),又可代表“英磅”(重量单位),但在本广告中应指“英磅”,与其前的“盎司”相对比,妙趣横生。使读者不难理解,该食品价廉物美又不会使人发胖。

(二) 模拟新造词

新造词使语言变得生动活泼,引起读者的感知而达到促销的目的。

(1) Surefit Shoe Ltd.(舒飞鞋业有限公司)

Surefit这个生造词的使用,使人一下就想起Surely to fit your feet (一定合你的脚), 自然穿上它便可让你“舒舒服服地飞了”。

(三) 运用动感性动词

运用动感性动词是广告英语词法中的一个突出特点。

标题:We do a lot of things to computer systems 正文:.We package them.We store them.We deliver them.We protect them.We install them.We network them.We integrate them.We support them.We serve them.这则广告运用了大量的动词构成一幅服务动态图,吸引顾客购买。

(四) 运用复合词

复合词在广告英语中不仅应用广泛,而且其组词方法不受英语语法在词序排列上的限制,比较灵活,能充分体现广告创作的创新精神,使用起来更加轻松活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 The Self-Made woman. She’s living better all the time.

白手起家的女性,生活得更加美好。

二、广告的句法特点

(一) 多用单部句和简单句,少用复合句。

广告用语必须以最少的版面,最精炼的语言,传递出最多的信息,最有效地激发读者的购买欲望。如: (1) Going East.Staying Westin.(到东方,住Westin宾馆)这是一则设计得极为巧妙的宾馆广告,两个单部句,无主谓结构,选词对称,紧凑明快。Westin是宾馆名称,又使人联想到与East对应的West。

(二) 频繁使用疑问句

疑问句容易激起人们的反应,特别是广告标题或正文的开头使用疑问句,能激发读者的好奇心理,增加他们的阅读兴趣。抓住读者注意力的广告比比皆是。如:(1) Are you going grey too early? (你的乌发是否过早白了?)

(三) 巧用祈使句

祈使句本身含有请求、号召人们做某事的意思,能有效地迎合消费者心理,实现广告的目的,因此,祈使句在广告中被巧妙及时的大量采用。如: (1) Give your clients the full picture of Hong Kong.(恭请浏览香港全貌) 祈使句本身有请求之意,用在此处,妙笔生辉。

三、广告的修辞

广告英语的修辞是基于词、句功能上的一种表达技巧,修辞手段的使用往往决定着广告的创意与效果。广告英语的修辞特点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 比喻(figure of speech) 比喻能使广告语言生动形象,增强读者的形象思维。如: (1) The born leader.(天生的领导者)

此句暗示产品生来居领导地位,当然是优秀产品。

(二) 拟人(Personification)

把物写成人,使之有生命力、个性和情感。如: (1) Time will tell.(时间是会作证的。)

时间都会出来作证,说明该产品经久耐用,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三) 对偶(Antithesis)

把结构相同、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两组词语或句子并列使用称为对偶。使用对偶修辞法,能突出所强调的内容,增强语言气势和音韵的优美。如: (1) Once tasted, always loved.(一旦品尝,爱之终生。) 结构相同两组词形成鲜明的对比。

(四)排比(Parallelism)

把结构相同、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几个(有时是两个)词组或句子并列使用称为排比。排比句能层层递进,加强语势。如:

(1) Designed with a computer.Silenced by a laser.Built by a robot (电脑设计,激光消音,机器人制造。)

(五)押韵 (Rhyme) 韵律(metre)是由相同或类似的重读或非重读音节的韵脚(feet)组成,而节奏是按行末的重读元音来构成的。

(1) My goodne! My Guinne! Goodne与 Guinne首韵和尾韵均相同,读来容易上口,便于记忆和传播。

第15篇:先进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

先进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

企业文化建设是构建企业意识形态的系统工程,要有辩证的头脑和发展的眼光,严谨而务实的作风,系统而缜密的规划,过硬而可行的保证措施,逐层深入细化和渗透,要守望常道、力戒浮躁,注重基础、有序推进,依靠全体员工的智慧和行动,努力构建具有前瞻性、历史继承性、内驱力量强并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和秉持的先进企业文化。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先进企业文化的特征做一个初步的了解。

1、继承与创新是先进文化必备的品质。企业文化的继承与创新问题,历来是文化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众说纷纭的话题。有的强调继承,轻视创新;有的强调创新,轻视继承;有的则既强调继承,还要创新。中国铁建的企业文化就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文化,这是由我们企业历史和现状决定的,大致有四个方面的直接原因:一是由企业成长期和发展上升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条件决定的。我们的企业成长在计划经济时代,必然留下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各种思想、观念和意识,企业的发展上升期又处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之中,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中,有经验教训,也有收获和感悟。所以,要对企业所处的两个不同历史时期所形成的理念、制度、行为等文化进行批判的总结和扬弃,吸收精华,守望常道,剔除糟粕,才能创新文化。二是企业的主营业务和发展战略发生了变化。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以完成国家指令任务为目的,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使企业丢掉了很多禁忌,自主能力进一步增强,企业主营业务拓展、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经营结构的优化升级、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等,都需要先进的企业文化来支撑。三是企业的人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单一的以军人为班底的人才结构,正被历年分配来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所替代,形成了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和国际化的新特点,迫切需要企业的管理理念、行为和要求与之相适应,才能真正集全员的智慧和力量,共创“富工强企”大业。四是由文化的导向作用决定的。文化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更是吹响企业改革、创新和发展的战斗号角。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注重发挥文化的导向功能,才能更好地引导员工思想观念的转变,推动企业改革创新,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2、应变、效率和协调是先进文化建设的着眼点。企业文化建设应坚持“改革就是创新,创新必须改革”的理念,为先进企业文化建设把握方向,还要努力构建应变文化、效率文化和全面协调文化。所谓应变文化,就是要求企业具有全球眼光、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在竞争、开放、动态的环境下审视企业文化建设方向,坚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立足现实、放眼未来,使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使命和价值追求相一致。所谓效率文化,就是要求文化建设必须着眼于速度和效率,坚持用企业的快速反应,主动求变思维,缩短管理流程,加快人才价值的增值,缩短人才培养周期,跟踪世界前沿科技,在相同的时间里,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当今的日本,非常注重领先时间,注重育人,注重现场解决问题,这就是日本效率文化管理的精髓。所谓全面协调,就是要求企业文化建设要以企业核心价值观为灵魂,以企业战略和使命为行动指南,形成相互协调、相互依存、共同促进的文化支撑体系,使全体员工在执行企业管理制度和规范中形成统一的理念和行为习惯,保证企业使命、价值和责任的实现。

3、企业价值观建设是先进文化建设的根本。企业价值观是企业的灵魂和方向,它决定了企业培养什么人,依靠什么人,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战略目标和历史使命等核心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含混不清、把握不准,企业将寸步难行。就像一个人,一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了问题,这个人的行为方式和理想信念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对自己人生的把握和对社会的贡献也会截然不同。在我们国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秉持的价值观,企业价值观只有按照这个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才能对企业价值观作出清晰而明确的判断,才能引领企业在更加明晰战略目标旗帜下,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铁建所秉持的“诚信创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的价值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是指导企业向国际化大集团迈进的道德操守和指导思想,企业的各项工作都必须围绕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诚信经营、创新求变、从长计议、科学管理。所以,建设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是企业之树根深叶茂、硕果累累的基础和根本。

4、品牌形象建设是体现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企业文化要想落地生根有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企业全体员工认可和秉持;二是社会公众认可。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任何顾此失彼现象都将影响企业文化的社会影响力。企业品牌形象,既是企业表层文化或外在文化建设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企业内涵文化的直观反映,就像一个人的外表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这个人职业要求和基本素养一样,企业品牌形象和品牌文化是公众了解企业的一个直观窗口和形象展示,是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社会公众对接的交汇点。企业文化只有赢得公众认可和良好口碑,才能融入社会文化,获得生命营养和前进动力。

5、注重人力资源开发是先进文化建设必须把握的重点。发掘和培养人才是奠定企业兴旺的根基。要提升企业软实力,人是关键因素,一切离开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人的奋斗和人的传承,再美好的蓝图也只能是一张白纸。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发展全过程都要始终突出人的决定性作用,通过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规划,完善人才培养、选拔、使用和考核办法,建立起完善的工作运行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和奖罚激励机制,使一批批优秀人才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成为企业优秀文化的践行者、传播者和传承人,就必须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重点工作,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保证,形成企业健康发展的文化动力机制。否则,讲可持续发展就会成为一句漂亮的空话。

6、打造学习型组织是建设先进文化的保证。为什么要创建学习型组织?因为只有学习才能牢固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个人要有所作为,学习能力和行动能力是其必备素质。打造学习型组织,就是要让学习成为公司管理的常态,成为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无数成功企业向我们昭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就是学习能力。企业文化建设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和战略调整而不断变化的,是企业一个阶段或一个时期精神活动的总结和概括,是一个随着企业经营实践逐步拓展而不断丰富的一个过程,而不是一成不变的金科戒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与创新永远是企业文化保持先进性的内在基因。因为,先进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今天的先进并不代表明天的先进,而明天的先进,也不代表后天的先进,企业家不可沉湎于过去或现有的成功,必须不断地扬弃过去,超越自我,重新学习。

自从彼得·圣吉在其代表作《第五项修炼》中提出建立学习型组织理念以后,很多企业把学习新知识和应用新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使行动学习成为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比尔盖茨是个非常善于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人。他每个月都要用一个周的时间来思考企业的重大问题,简称“思考周”。主要任务是思考公司的重大问题,并阅读部门经理向他推荐的书刊及资料等,他有一本备忘录叫《微软的错误》,记录了日常发现的各种错误,并及时解决这些错误,提高了微软的纠错能力。他时时告诫公司员工:“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十八个月”,以此来激励员工的危机感。盖茨曾说:一流的企业家只管人,二流的企业家既管人又管事,三流的企业家只管事不管人。管人,管什么?主要是管人的理想、信念、追求、学习、行为和好的习惯的养成。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讲的就是要自我学习、自我修炼、自我锤炼和自我提高。

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渴望成功,而成功却受很多因素的制约,作为个人能把握的有两点:一是自信,二是学习。自信是力量的加油站,只有自信而不自满的人、自豪而不自大的人、自重而不自负的人、自尊而不自卑的人、自觉而不自由的人、自律而不自封的人、自省而不自流的人,才能真正建立自信的高地。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强调了学习的自主、自觉、自悟和自乐意识。学习是智慧的源头活水,要专心致志地学习,就必须清除思想上对学习的不正确认识,然后开展公开的、持续的、快乐而自由的学习。一个人只有真正认识到,学习就是改变,学习就是创新,学习就是信仰,学习就是境界,学习就是追求,学习就是工作,学习就是生活,学习就是聚财,学习就是成长,才能真正明白学习的快乐。改变就是行动和实践,是提升学习质量的关键因素。人之初性本善,一个人从呱呱落地,到长大成人,每一步都需要学习和改变。因此,你改变一种态度,收获一份心情;改变一种思维,收获一种智慧;改变一种观念,收获的则是整个未来。

自信、学习和改变是一个人提高综合素质的主要方面,也是一个企业提高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世界500强企业中,就有40%的企业,坚持以“学习型组织”为样本,对企业进行脱胎换骨地改造,以适应创新求变的发展形势的需要,他们的根本动因就是要全面提升企业的学习和行动能力,让学习能力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第16篇:优秀领导者的基本特征

优秀领导者的基本特征

Jamie Dimon

多年来,我撰文时,一直在强调企业领导力的重要性,以及领导者必备的基本素质。不论我们身处何种时代,这些素质都是领导者必须具备的,尤其是当经济形势艰难之时。优秀的领导者在面对挑战时,绝不会退缩,而是勇往直前。

优秀的企业应具备完善的制度和企业文化,以及优秀的领导者。要实现这个目标,企业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包括提供培训、留住优秀人才,创建学习型的氛围。企业领导者必须正直、诚实,他们尊重员工,构建开明的企业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每个人——不论是CEO,还是邮件室的普通职员,都能畅所欲言——这样,企业才能及时发现并纠正过失,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担任企业领导,这是一种荣誉,同时也意味着重大的责任。企业领导者一旦犯错,就将造成巨大损失。企业领导者需要深思熟虑,虚心聆听他人意见,同时,他们也应坦然面对自己,不自欺欺人。我认为,“情商”(EQ)对于领导者而言,非常重要。理解他人心声、思维清晰、富有同情心、坚忍不拔的个性,这些都是“情商”的一部分。

优秀的员工愿意跟随优秀的领导者。糟糕的领导者身边没有优秀人才,因为他们总是用刻薄的态度对待他人;糟糕的领导者往往独断专横、攻于心计,而要找出这样的领导者,并将他们从企业中清除,又不那么容易。

优秀的领导者造就优秀的企业,他们有能力领导企业,使其脱颖而出,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而军队中就有不少管理人才。我们喜欢雇佣退伍军人——多年来,我们已经雇佣了5000多名退伍军人,他们都是优秀的员工和团队领导者。

在下文中,我将列出几条优秀领导者的基本特征,在我与股东们的通信当中,我曾列举过这些特征。一个领导者要具备所有特征,这是不现实的——我本人也不例外——不过,要做一名成功的企业领导者,大多数特征都是必备的。

强调纪律性

定期对企业业务和员工进行检查,及时召开团队会议,不断改进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加强职业道德,列出具体的工作目标,并附诸实践。领导企业就像锻炼身体,只有持之以恒,才能看到切实效果。

坚忍不拔

许多领导者不具备这项素质:领导者应有坚定的决心和行动力,积极应对挑战,消除官僚作风,勇于承担责任。

设定高标准

亚伯拉罕·林肯说过:“原地等待的人也许会有所收获,但收获的都是那些努力的人剩下的东西。”领导者总是具有紧迫感,为企业设定最高的绩效指标,严于律己。企业规模越大,效率就越低下,这就要求领导者起到督促作用。优秀的领导者总是为企业设定最严的标准——这些标准不仅囊括在业务流程中,也是一种有意识的选择。我们对待客户和员工的态度应当是平等的,应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就像我们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

面对现实的能力 企业管理层在开会时,通常会强调管理中的负面因素,以及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当然,他们也会表彰管理的成功之处)。所有报告必须精确、实事求是,涵盖各个方面。

开明

信息共享非常重要。企业应当就事论事,研究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优秀的领导者都没有官僚作风,因为官僚作风会拖垮企业。如果员工宁可私下议论企业事务,而不愿在开会时说真话,这种现象值得领导者留意。

领导者应定期寻访,了解员工心声,鼓励员工在会议上畅所欲言,不要担心冒犯他人。曾有人告诉我说,“在开会时,至少要确保有一个人说真话。”如果情况真是如此,那么,企业可要遇到麻烦了——在开会时,应当每个人都说真话。

建立成功机制

高效的领导者懂得任人唯贤。法务、系统、运营、人力资源、财务、风险管理,不论是哪种职位,优秀领导者都会配置最合适的人选。同时,企业还须建立正确的结构,防止决策陷入官僚主义,这样只会导致失败,而不是成功。

提升士气的能力

优秀的企业领导者敢于直面问题,并以诚恳的态度解决问题,从而赢得员工的尊重。仅仅通过高薪和甜言蜜语,不仅无法提升员工的工作热情,反而会导致决策难、工作被动等问题。

忠诚、精英领导与团队合作

我坚信,“忠诚”对于企业非常重要,但“忠诚”这一词常常被人误用。“忠诚”意味着坚持原则,忠于制度,而不是忠于某个人。“忠于某人”是另一种形式的“任人唯亲”。领导者在严格要求员工的同时,也应对员工保持忠诚——但忠诚与尊重是互相的。对员工忠诚,并不表示管理者有义务为员工提供特定工作,而是应当营造一种健康、活跃的企业氛围,保持信息公开,为员工提供有意义的工作和培训机会,如果员工遇到困难,应给予他们帮助。“精英领导”与“团队合作”也同样重要,但这两个概念也常常被人误读。“精英领导”表示任人唯贤,给岗位派驻最合适的员工,提高企业内部的公平性,而不是任人唯亲,把自己的亲信派驻到某个岗位上去。最后一点,团队合作的确很重要,但人们常常以为,“团队合作”就意味着“如何与他人相处”,我想强调的是,个人能力同样重要,优秀的领导者应能独当一面,总是采取正确的行动。

平等待人

优秀的领导者尊重他人、平等待人,不论是普通职员,还是CEO,都一视同仁。在一家企业,每个人都需要互相帮助,因为大家的目标都是相同的:服务客户。有能力的领导者在提拔员工时,首先都会考虑一点:这个人是否受人尊重。同时,他们会问自己:“如果换做是我,我愿意在他手下工作吗?”“我会让我的子女向她汇报工作吗?”

谦虚谨慎

企业领导者应当认可前人的付出,企业的成功不是一个人造就的,没有前人的努力,就没有企业今日的成功。一个人取得成功,多少都有一些“运气”的成分在内,所以,应当保持适当的谦虚。领导者的目标是将企业做大做强,为员工、客户和社区多做贡献。

领导力的灰色地带 企业管理是一项灵活的流程,人们可以给出多种诠释,而正是这个“灰色地带”,给领导者带来各种挑战,接下来,我想仔细谈谈这个问题。

成功的领导者并不多

有的人走上领导者岗位,完全出于偶然,事先一点儿准备都没有。但是后来,他们也成了出色的领导者——我想,哈里·杜鲁门总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不过,要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不能完全靠运气。历史已经告诉我们,糟糕的、无经验的领袖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或许,人的领导力(智力与精力)当中,有一部分是天生的,而另一部分与个人的价值观有关,比如,职业道德、正直的品格、知识水平、良好的判断力。有的领导者之所以成功,全凭个人努力,也有人取得成功,完全是出自意外,或是政治原因,但是,大多数人并不是这样取得成功的。不论是在体育界、政府,还是其他行业,一个人要成为优秀的领导者,必须具备出众的情绪自控能力、良好的品性、高深的知识水平,各项因素缺一不可。 成功的领导者都心怀远大志向

我所认识的大多数领导者都心怀远大志向,他们辛勤工作,并不是因为他们“必须”工作,而是因为他们“乐意”工作。他们为企业设定高标准,因为他们坚信,要么什么也不做,一旦做了,就必须做到最好。他们并不考虑一己之利,而是考虑到自己对团队,乃至企业负有重大责任。领导者要求他人忠诚,不是忠于他们本人,而是忠于他们所从事的事业。 薪酬也很重要 我们不能说,“金钱”是领导者的主要工作动力,但是,要说薪酬完全不重要,这也是不切实际的。人们都要对自己和家人负责,人们也都在追求“薪酬的公正性”。如果一个人的薪水低于自己的同事或行业水平,他肯定会感到焦虑不安。人才也有市场,就像产品要在市场上出售一样,企业要和他人竞争,就必须支付合理的价格购买人才。

大企业也需要企业家

人们总是认为,企业家只存在于小企业中,企业家精神是小公司的专利,因为小公司要追求幸福感和金钱,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大企业同样需要企业家精神的支撑。这一点,股东们应当铭记在心。如果大企业没有创新精神,无法快速应对市场变化,无法迎接挑战,那企业就将不复存在。企业要实现发展目标,就必须支付员工合理的报酬,就像企业刚创办时那样。

绩效判断并不容易

企业管理者进行绩效判断时,必须依据多项准则,例如:管理者的行为是否诚实、正直?是否雇佣合适的人才,并为他们提供培训?他们构建的制度和产品是否能增强公司(当前和将来)的实力?是否组建优秀的管理团队?简言之,他们是否为企业带来了可持续、长期的价值?进行绩效评估时,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出众的判断力。

我对我所在的企业深感自豪,因为我们拥有优秀的管理者。五年来,我们经历过无数波折,行业面临巨大的危机和压力。而在这段艰难时期,我们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正是这个事实,强调了优秀领导者对于企业的重要性。

第17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怎样理解胡锦涛总书记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六个方面,概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呢?笔者认为,其中,民主法治既是其他五个方面的前提,又是它们形成和确立的基本要素和基本保障。特别要强调的是,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民主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法治,而非有些人所力主的那样,是具有所谓普世价值的西方式的民主法治。当前我国民主法治建设面对着许多问题,任务繁重,但基本方向已经明确,基本途径已经确定,关键是把民主政治建设和依法治国方略逐步落到实处。在此前提下,笔者从公平、友爱、有序、活力四个方面,来谈谈自己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认识。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体现公平的社会 公平是人类构建理想社会的一个古老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在理念和制度上优越于资本主义的地方,主要就是体现公平。但由于我们经济文化的相对落后,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建立了以利益差别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在所有制和分配制度等方面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群体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利益变动加剧,形成了欠发达地区、“三农”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社会稳定,潜伏着很大的社会风险。因此,体现公平,从利益协调入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化解社会风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们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社会、行政等手段,抑制收入差距、贫富差距的扩大,重点解决好合理税负、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缩小城乡受益差距、增加就业等直接关系利益协调的各种问题。当然,公平是相对的,要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相适应,但体现不出公平,就没有正义,就绝对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彼此友爱的社会 和谐社会重在各种人际关系的和谐,友爱则是人际关系的一种理想状态,因而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是在人格、权利、机会等方面追求人与人平等的社会,它力图从政治、经济等制度上解决社会成员融洽相处的历史难题。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当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中,这些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人民群众有效参与政治和社会事务的途径还不通畅、不同社会群体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受益和表达意见的机会不等、社会互助机制尚未完善等等。其深层次原因,主要是民主法治建设在一些方面滞后,思想道德建设在社会转型期出现较明显的不适应,教育文化事业发展不够快等等。在当前,道德失范、交往失信的状况还比较普遍。解决这些问题,也要采用系统工程方法,从制度供给、道德规范、教育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组织培育等方面,引导和要求人们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当前重点要治理社会诚信问题。没有诚信,人际关系紧张,就不会有友爱;没有友爱,就不会有社会和谐;没有诚信友爱,就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运行有序的社会 和谐本身是一种有序状态,和谐社会必定是运行有序的社会。社会运行有序,就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出现偏差则社会纠偏机制能够及时发挥作用。 目前,由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领域等各种条件的约束,也因为我们努力不够,作为社会主义题中之义的平等、民主、自由等的实现程度总体上还不高,社会有序运行所需的法律、体制、机制、秩序、规范、组织、管理等还有不少问题,因而我们面对着大量严重的权利侵害现象、党群干群以及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关系紧张现象、刑事犯罪案件发生率上升现象等等。社会安定在当前成为人们普遍的渴望和需求。对此,我们必须通过加快民主法治建设、强化秩序规范、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必需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协调机制的发育、健全和完善社会管理体制等途径,来保证社会安定和运行有序。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是衡量是否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社会和谐必定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没有活力的和谐,是一种死寂的、毫无价值的美。社会活力来自社会成员、社会组织和社会机制的有效作用,表现为政治活力、经济活力、文化活力、人的发展的活力等等。在当前,制约我国社会活力的主要是体制不健全、机制不完善、社会流动性差、利益分配失当等因素。促进社会充满活力的办法,关键还在于改变那些影响和束缚活力的制度供给和政策设定。摆在第一位的是要大力营造有利于创业和创新的机制和环境,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去推动各个领域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创业、创新、创造,是社会活力的来源;社会活力是社会和谐的来源,和谐的达成本来就依靠活力。

第18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社会的和谐,既包含稳定、协调,又高于稳定、协调,它是社会稳定和协调的理想状态;既体现公平,又促进效率,它是公平和效率的统一;既包含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又包含社会发展的平衡机制,它是社会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的统一;既是一种价值目标,又是一种不断推进的现实的社会历史过程,它是价值目标和社会历史过

程的统一。这样来认识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把治国理政的视野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等各个方面,并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政策和道德等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确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了条件。我们所要建立的和谐社会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现代的、新型的和谐社会。构建这样的和谐社会必然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和促进人民共同富裕;使社会充满创造活力,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社会管理和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健全,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增强,社会稳定有序、安定祥和;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平等友爱、融洽和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丰富,可以多视角、多方面进行阐述。从认识论看,把握事物的特征是认识事物本质的基本途径。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全面论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下面,我就其中的活力、公正、有序、安定等四个问题,谈一些学习体会。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应当是充满发展活力的社会

社会活力是社会进步、协调、和谐的基础和条件。社会活力不断增强,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社会活力的构成大体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社会主体的活力,表现为人的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二是作为社会生产和生活直接构成要素和资源的活力,如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条件的控制和改善,新的知识、思想、文化的形成与创造等等。三是社会生产、生活运行方式和机制所具有的活力,能够实现社会系统的自我延续、自我调控、自我更新并发挥其功能。这三个层面不可分割、互为前提,统一构成社会得以生存和不断变化发展的现实力量和动力源泉。

社会主义社会的活力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和人本身等各个方面。首先在经济上要有发展活力,这是最主要的。这就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坚决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激发广大人民的创业愿望和动力,形成有利于创业的环境和保障,从而促进社会物质财富极大增加。在政治上要有活力,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引导和发展公民政治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在文化上要有活力,培育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充分发挥文化对人的引导、教育功能,营造健康、和谐、文明进步的社会氛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活力,集中表现在社会成员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和切实保证上。列宁说,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把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意义十分深远。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在全社会贯彻落实“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总之,从政策上支持、从制度上保证社会充满创造活力,使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为社会成员充分施展才能提供机会和舞台,就会造成一种积极的、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和谐。做到这一点,就能较好地协调和处理复杂的社会利益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有了牢固的基础。

还需要说明的是,社会活力既包括社会成员的个体活力,也包括全社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整合力。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又受后者的影响和制约。二者彼此包容,共同促进。增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活力,就要在使每个社会成员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和切实保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执政党整合社会的功能,营造和形成全社会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

邓小平同志关于“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思想,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然而,小平同志还有一个与此密切相关、相辅相成、极为重要的战略构想,就是从20世纪末开始要更多地关注社会公正、解决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他在1992年南方

谈话中指出:“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1993年,小平同志再一次提出:“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这个问题要解决。”“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我国的改革和发展进入到关键时期。在经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化,利益关系的多元化,社会公平问题日益凸显出来。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比较突出的社会公平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过大。200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3.24倍,达到了改革开放以来城乡收入差距的最高点。行业之间,最高收入行业与最低收入行业的工资比由1978年的1.38倍扩大到现在的4.6倍以上。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原因很复杂,但其中很多是不公平分配或其他原因造成的。二是一些农民、工人为改革发展所承担的代价与应得到的补偿不对等。从道理上讲,社会发展和改革代价应当由全社会来分担,但实际上这个问题非常复杂。一部分失地或无地农民和下岗的国企职工在相当程度上承担了这个代价。三是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错综复杂。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些从未遇到而又绕不开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不同利益群体、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社会成员的利益差别上。由此带来的利益矛盾在一定的条件下以激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在一些地方的群体性事件中,群众以非理性的方式来表达利益诉求。

对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公平问题要做全面的、科学的分析,解决问题要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坚持依法、及时、合理解决的原则,采用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对一些敏感问题,既要克服视而不见、无动于衷的官僚主义,又要防止进行人为炒作,影响社会稳定。

解决分配领域的公平问题,要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千百年来所追求的真正公平“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可能实现”;在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公平的实现程度是不一样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分配有以下特点:一是生产决定分配,分配的前提取决于社会可供分配的产品;二是分配以劳动为依据,实行按劳分配;三是社会给每个人提供的机会应当是公平的,只要有劳动能力的人,社会都应为他们发挥才干提供平等的条件,即“各尽所能”;四是社会成员分配之前必须作必要的扣除(马克思论述了要作六项扣除),扣除下来的劳动产品用于再分配;五是社会分配的结果往往是不公平的。在社会主义社会虽然分配的尺度相同,但由于每个人的能力和家庭状况等不尽相同,分配结果事实上很难做到公平。

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平,只能是相对的公平。适应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分配制度,只能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其贡献参与分配。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当前第1页/共2页]>

第19篇:政府审计的基本特征

1.政府审计的基本特征:政府审计具有审计监督的强制性、审计机构设置的系统性、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审计范围的广泛性等特点。

政府审计监督的强制性表现为执行审计任务的主体是专事国有财产监督的政府职能部门——审计机关,其监督客体是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经营。

审计机构设置的系统性体现在我国政府审计在国务院蛇审计署,对地方各级政府的审计机构实行双重领导体制,审计业务以上级审计机构领导为主;审计署还可以像国务院各部委派驻执行各部委审计职能的审计局,根据审计署和派驻部委的授权进行审计监督,同时还负责领导派驻部门的内部审计工作。

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体现在机构设置、经费使用、工作安排、处理与处罚方面都具有相当的独立性。

审计范围的广泛性表现为政府审计对象多、业务面宽。

2.启示:通过阅读这份材料,我得到了一下启示:

(1)审计工作需要政府审计的参与并且占领导地位,因为政府审计具有审计监督的强制性特点,有一些地方官员抱着“天高皇帝远”的侥幸心理,所以为所欲为,用着老百姓的钱却不为百姓做事,而是把钱揣进自己的腰包,而且一些官员利用自己的权力把国家拨给灾区的救济款用于其它不必要的地方。这个时候需要政府对其进行审计,对其犯下的罪行进行揭露,并且对其进行应有的惩罚。

(2)政府审计应当系统的进行,并且应当及时的传递到下面地方,使得地方与国家同步,地方官员及时的了解国家的政策以及措施。

(3)广大人民也应当起到监督的作用,及时的向上级及国家政府反映情况,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第20篇:生物的基本特征教案

课时课题: 生物的基本特征(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2012-9-4 星期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描述身边的生物,区别生物和非生物。

2、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重点、难点)

(二)能力目标

1、通过事物的对比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三)情感目标

关注生物,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

课前准备:一盆生长旺盛的绿色开花植物A和一盆塑料质的绿色开花植物B;一些有代表性的生物标本、图片;学生查找与生物的基本特征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多媒体屏幕呈现:绚丽多彩的大自然:空中有白云、飞机、太阳,还有蝴蝶、小鸟。远处有山林、草地,草地上有大大小小的蘑菇。近处有一只母鸡领着一群小鸡在觅食,小狗趴在旁边吐着舌头。还有一座小桥,水中有游鱼、水草。

从学生熟悉的画面引入,目的是使学生从学习一开始就感到亲切、有趣,并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一:我们身边的生物

画面中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为什么? 自主合作、探究交流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后回答:飞机、白云、太阳、山石、桥、水等是非生物,因为它们都没有生命;蝴蝶、小鸟、草、鸡、狗、鱼、蘑菇等是生物,因为它们都有生命。

1、为了加深学生对生物的理解,让学生列举自己熟悉的生物。

2、大屏幕展示一些有代表性的生物标本、图片。学生说出名称。

1 在学生视野充分拓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众多的生物简单分类,明确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

过渡句:现在已被人们认识的生物有200多万种。它们的形态、大小和生活习性各不相同,但在千差万别中却存在着共性:他们都是有生命的。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呢?

二:生物的生命现象

出示一盆生长旺盛的绿色开花植物A和一盆塑料质的绿色开花植物B,让学生判断哪一盆是生物,并列举它是生物的理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并进行评比,看哪一小组列举的理由多而合理。学习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解疑释惑、评价概括

在这个环节中,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总结出生物具有生长、呼吸、排出废物、摄取营养物质、繁殖、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等生命现象。生物的各种生命特征的总结,依托学生对生活常识的提取和运用,从中品尝到了主动获取知识的乐趣,营造了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空间和气氛,为以后的课堂中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当堂训练、巩固达标 助学第

2、3页 板书设计

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 一、我们身边的生物

二、生物的生命现象

1、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5、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6、生物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存在的问题:在小组讨论过程中,部分学生表现不积极,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自信心差,有待于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寻求解决方法。通过教学, 还使我认识到学生拥有知

2 识的量和创造想象力超过我原来的想象,我们教师应该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做新课程教学中的“有心人”和“多心人”。

教学计划基本特征
《教学计划基本特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