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计划

历史学科教学计划(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8-18 08:35:47 来源:教学计划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高一历史学科教学计划

高一历史学科教学计划

学生情况:

两周的教学以来,觉得这一届的高一学生从整体上还是基础知识较差。我教过这一届高一学生中部分35中毕业的学生,这些学生当初在班里是比较靠后的位置,学习也是缺乏主动性。经过两周的教学,讲了三课内容,默写三次,合格率1班50%,2班80%,作业完成率评价80%,个别学生始终都是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例如常浩、郑曦阳等。我觉得还是习惯不好。初中的历史课考核是开卷,基本也不要求学生有背或者默,所以现在背历史知识对他们来说很“费力”,懒得背,不会背。

教学设想:

首先,按照学考范围对教材进行有选择的删减和侧重进行讲授,对于学考不涉及的部分,简单概括。

其次,课后立即进行落实,一是默写,每次2-3题,反复进行,培养习惯。二是小测验(随堂练习),闭卷,强化对知识的落实能力。这样,每个知识点基本都能多次练到。

第三,锻炼课代表的管理能力。跨头教学,两天会在双建院,那么这两天的默写和检查作业的任务必须由课代表来完成,以免学生会有所放松。

推荐第2篇:历史学科教学计划(高一下)

历史组个人学科教学计划 (2013.02~2013.07)

一、教材分析

高一下学期学习历史必修2“经济史”,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政治、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相互作用。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经济活动、重大历史事件及重要人物,了解经济活动的发展历程,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

二、学生现状简析

今年任教高一的历史教学工作。通过初步接触和了解发现学生历史学科基础相当薄弱,缺乏学习兴趣,基本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都没有养成,而且对历史学科一惯当作“副科”,所以教学将在基础环节中展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经济制度和经济活动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状况。

2.过程与方法: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经济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经济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经济活动的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四、工作措施

1.强化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水平

2.加强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针对前面分析的学生在知识迁移能力、提取有效信息能力、思维能力、审题能力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要采取得力措施。

3.加强学生行文答卷的规范性

初步设想通过老师明确要求和样卷展览、个别指导、限期做到等四个环节来落实加强学生行文答卷的规范性的训练。

2013年02月18 日

推荐第3篇:高一历史学科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高一年级共有25个班级,五个强化班,20个普通班,其中,本学期开设历史课的有15个班组,四位历史老师任教,本学期学习的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

(一),按课标要求,须36个学时,2学分。

高一年级首次进入新课改,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理念上有待进一步更新,在教与学的方法上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在改革面前吸取上届经验,探索过程中少走弯路,这是摆在我们高一师生面前的重要问题。

二、本学科教学要求:

历史必修

(一)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它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相互作用。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人物,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等是该模块学习的基本内容,其中包含九个专题,即: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

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通过学习,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三、具体措施:

1、从开学初起,加紧新课程理念培训,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更新思想改进方法,以全新的教育教学思想投入新学期教学。学期初根据教研组计划安排,在第三周请参加省级新课程培训的张军老师对全备课组成员做一次讲座,以提高认识,借鉴外部经验和做法。此后不间断学习新课标,并逐一落实到教学之中。

2、继续严格执行集体备课制度。由于新教材的使用,大多数老师对教材内容和教法不太清楚,所以我们除按照学校的要求,每星期三晚办公时集中,由一位老师主讲,大家集体讨论,形成一致意见外,每周再增加一次集体讨论的机会,力争每一节课都形成统一学案和教案。同时积极提倡二次备课,老教师可以在教学案上直接备课,新青教师必须再二次备课新教案。争取统一进度,统一作业,把准教学基点,发挥个体特长,运用集体智慧,达到最佳效果。

3、坚持采用学案制度,要求每一份学案均能包含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延伸学习的基本内容,既要考虑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能反映能力的提高,既要有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引导,又能体现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每份学案均围绕下列几部分组成编写,不求全但求精:课标要求、资料卡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知识整合、学习延伸、同步检测、相关链接等,每一部分内容都要做到详实、有可操作性。

4、要坚持教学的“五认真”,扣紧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做好辅导工作。

5、作业安排是每一小节一份同步检测,一个专题一次课堂作业,请主讲老师编写。同步检测当堂反馈,课堂作业认真批改,认真讲评。

6、要科学地利用教具和自制教具,如地图、图片等,加强学生对课本内容理解的直观性。我们准备组织学生观看有关抗日战争的部分影片,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7、虚心学习,取长补短。积极开展相互听课活动,同组人坚持每周每人互听不少于一节,第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推荐第4篇:高一历史学科教学计划

文 章来源w.5 Y k J.COm

一、基本情况:高一年级共有25个班级,五个强化班,20个普通班,其中,本学期开设历史课的有15个班组,四位历史老师任教,本学期学习的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

(一),按课标要求,须36个学时,2学分,高一历史学科教学计划。本‵文内容摘自www.eduZHAI.neT中‰国教育文↘摘[ 高一年级首次进入新课改,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理念上有待进一步更新,在教与学的方法上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在改革面前吸取上届经验,探索过程中少走弯路,这是摆在我们高一师生面前的重要问题。·················

二、本学科教学要求: 历史必修

(一)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它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相互作用。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人物,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等是该模块学习的基本内容,其中包含九个专题,即: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

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通过学习,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教学工作计划《高一历史学科教学计划》。 ···········································

三、具体措施:

1、从开学初起,加紧新课程理念培训,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更新思想改进方法,以全新的教育教学思想投入新学期教学。学期初根据教研组计划安排,在第三周请参加省级新课程培训的张军老师对全备课组成员做一次讲座,以提高认识,借鉴外部经验和做法。此后不间断学习新课标,并逐一落实到教学之中。

2、继续严格执行集体备课制度。由于新教材的使用,大多数老师对教材内容和教法不太清楚,所以我们除按照学校的要求,每星期三晚办公时集中,由一位老师主讲,大家集体讨论,形成一致意见外,每周再增加一次集体讨论的机会,力争每一节课都形成统一学案和教案。同时积极提倡二次备课,老教师可以在教学案上直接备课,新青教师必须再二次备课新教案。争取统一进度,统一作业,把准教学基点,发挥个体特长,运用集体智慧,达到最佳效果。

3、坚持采用学案制度,要求每一份学案均能包含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延伸学习的基本内容,既要考虑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能反映能力的提高,既要有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引导,又能体现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每份学案均围绕下列几部分组成编写,不求全但求精:课标要求、资料卡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知识整合、学习延伸、同步检测、相关链接等,每一部分内容都要做到详实、有可操作性。

4、要坚持教学的“五认真”,扣紧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做好辅导工作。

5、作业安排是每一小节一份同步检测,一个专题一次课堂作业,请主讲老师编写。同步检测当堂反馈,课堂作业认真批改,认真讲评。

6、要科学地利用教具和自制教具,如地图、图片等,加强学生对课本内容理解的直观性。我们准备组织学生观看有关抗日战争的部分影片,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7、虚心学习,取长补短。积极开展相互听课活动,同组人坚持每周每人互听不少于一节,第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文 章来源w.5 Y k J.COm

推荐第5篇:高一历史学科教学计划

高一年级首次进入新课改,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理念上有待进一步更新,在教与学的方法上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在改革面前吸取上届经验,探索过程中少走弯路,这是摆在我们高一师生面前的重要问题。

二、本学科教学要求:历史必修

(一)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它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相互作用。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人物,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等是该模块学习的基本内容,其中包含九个专题,即: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

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通过学习,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三、具体措施:

1、从开学初起,加紧新课程理念培训,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更新思想改进方法,以全新的教育教学思想投入新学期教学。学期初根据教研组计划安排,在第三周请参加省级新课程培训的张军老师对全备课组成员做一次讲座,以提高认识,借鉴外部经验和做法。此后不间断学习新课标,并逐一落实到教学之中。

2、继续严格执行集体备课制度。由于新教材的使用,大多数老师对教材内容和教法不太清楚,所以我们除按照学校的要求,每星期三晚办公时集中,由一位老师主讲,大家集体讨论,形成一致意见外,每周再增加一次集体讨论的机会,力争每一节课都形成统一学案和教案。同时积极提倡二次备课,老教师可以在教学案上直接备课,新青教师必须再二次备课新教案。争取统一进度,统一作业,把准教学基点,发挥个体特长,运用集体智慧,达到最佳效果。

3、坚持采用学案制度,要求每一份学案均能包含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延伸学习的基本内容,既要考虑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能反映能力的提高,既要有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引导,又能体现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每份学案均围绕下列几部分组成编写,不求全但求精:课标要求、资料卡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知识整合、学习延伸、同步检测、相关链接等,每一部分内容都要做到详实、有可操作性。

4、要坚持教学的“五认真”,扣紧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做好辅导工作。

5、作业安排是每一小节一份同步检测,一个专题一次课堂作业,请主讲老师编写。同步检测当堂反馈,课堂作业认真批改,认真讲评。

6、要科学地利用教具和自制教具,如地图、图片等,加强学生对课本内容理解的直观性。我们准备组织学生观看有关抗日战争的部分影片,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7、虚心学习,取长补短。积极开展相互听课活动,同组人坚持每周每人互听不少于一节,第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推荐第6篇:高一新课程历史学科教学计划

一、新课标理解:

1、新课标打破了传统的知识体系,教学内容不是按照学科知识体系编排的,而是采用模块的方式,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必修课和六个选修课。每个模块下又分为若干专题。从形式上看,模块和专题是各自独立的。设计这种体例的初衷是避免高中教学成为初中教学的再一次重复,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深入。但是,在现实中,政治、经济、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对于很多问题,只有历史的、多角度地观察,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教学过程的试题不可能局限于模块和专题来命制。而且,当前绝大多数省份高考采用的是文科综合的试卷,要求学科内和跨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因此,从教学过程的实际出发,需要对新课标的模块和专题加以整合,构建学科体系。

2、新课标中教学内容的表述比较简略,和以前的教学大纲相比,文字量偏少,而且只有学习要点,没有内容概述。一些专题的表述高度概括,使得其涵盖的基本知识点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新课标下,基本知识点的确定比较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对此加以缓解,并且这些方法也符合注重能力考察的要求。

3、新课标提出了一些新的课程目标,需要纳入教学过程目标。解读新课标就可以发现,与教学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相比,新课标提出的课程目标中,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其中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目标,并把它提高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并列。以前的教学过程主要是从学科本身的知识和能力考查出发来命题的,有时也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教学过程目标之一。显然,在新课标下,以往的教学过程目标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在确定教学过程目标时,应该把新课标提出的这些新的教学目标考虑进去:这些教学目标能不能转化为教学过程目标,如果能够转化,又应该如何转化。

二、新课程教材分析:

1、文明史的学科体系与传统的通史体系有相当大的区别。一是主线不同,文明史考察的是文明的演进,把人类文明的发展演变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以文明作为研究单位,从不同文明类型把握人类文明的多样化,并且把中国历史纳入到世界文明史之中。二是角度不同,重视至今仍然有重大影响的文明,从现实追溯历史,从历史联系现实。三是知识范围不同,把思想文化、社会生活有机地融入文明的演变之中。显然,解决新课标下学科知识体系问题,首先需要史学观念的更新。在这个基础上,用文明史的观点整合新课标的模块和专题,构建学科体系。教学过程应该依据这一体系来把握主干知识,确定命题的基本思路、立意和认识的提升。

2、目前中学历史教材实行一纲多本,已经有四家出版社出版了教材。这些教材虽然都是按照新课标编写的,采用的基本知识点有相同之处,但也有不少地方大相径庭,基本知识点有相当大的差异。因此,不仅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不再是唯一的范本,而且其他出版社的教材也不可能起到这个作用。在进入试验区的省份,也是多种版本并存,同时使用几种教材。一纲多本、一省多本,使得教学过程不能依据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也不能依据本单位教学所用版本。因为如果平时的教学过程依然按照过去的方法从使用的教材,必然导致未来无法适应全国、全省甚至地区的统一考试。教学过程失去了以往所依赖的基本知识点出处。所有教材都是按照新课标编写的,因此教学过程中基本知识点的确定应该遵循新课标,而不是具体教材。新课标中教学内容的表述比较简略,和以前的教学大纲相比,文字量偏少,而且只有学习要点,没有内容概述。一些专题的表述高度概括,使得其涵盖的基本知识点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三、学情与师资状况:

1、学生经历了初中新课程改革的教学,都对通史的情况有所了解。

2、高一历史备课组共4人,都有比较丰富的高中教学经验,备课组对通史教学都相对熟悉。个人业务素质相对较强,重点是做好教学理念的更新及新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的宏观指导。

四、教学教研计划措施及进度:

本学期我组将以学校及教务处计划为依据,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多进行备课组备课活动,加强新教材的研究和钻研,多交流,多学习,以期达到共同提高,促进同组教师专业养成,课堂注意讲究方法,以期望活跃学生的思维,提取学生读书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也在这样的研讨中不断地改变教学观念,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最大限度地发挥备课组的战斗力以促进全体学生历史水平再上新台阶。主要计划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必须以初中基本知识为背景对高中历史模块进行新的整合,达到教学的优化设计,这就要求对初中历史进行必要的回顾,在这一基础上,构建合理的学科体系。

2、必须加大对材料题的全面考查,特别是加大对材料处理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阅读理解历史材料,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联系所学知识等内容,能够培养学生掌握从第一手资料出发、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研究历史的方法。

3、组织讨论会,辩论赛,让学生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进行具体的分析,提高辨证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

4、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热情,又能够让学生深入对现实社会的了解。

5、每次考试必需设计自选题,调整命题的思路,使纸笔测试这种传统的评价方式也能更好地反映课课程的理念,使更多的学生在传统的纸笔测试中也能体验到成功。

6、必修模块学分认定,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

推荐第7篇:高一新课程历史学科教学计划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文摘 www.daodoc.com xiexiebang.com

一、新课标理解:

1、新课标打破了传统的知识体系,教学内容不是按照学科知识体系编排的,而是采用模块的方式,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必修课和六个选修课,高一新课程历史学科教学计划。每个模块下又分为若干专题。从形式上看,模块和专题是各自独立的。设计这种体例的初衷是避免高中教学成为初中教学的再一次重复,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深入。但是,在现实中,政治、经济、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对于很多问题,只有历史的、多角度地观察,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教学过程的试题不可能局限于模块和专题来命制。而且,当前绝大多数省份高考采用的是文科综合的试卷,要求学科内和跨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因此,从教学过程的实际出发,需要对新课标的模块和专题加以整合,构建学科体系。

2、新课标中教学内容的表述比较简略,和以前的教学大纲相比,文字量偏少,而且只有学习要点,没有内容概述。一些专题的表述高度概括,使得其涵盖的基本知识点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新课标下,基本知识点的确定比较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对此加以缓解,并且这些方法也符合注重能力考察的要求。

3、新课标提出了一些新的课程目标,需要纳入教学过程目标。解读新课标就可以发现,与教学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相比,新课标提出的课程目标中,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其中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目标,并把它提高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并列。以前的教学过程主要是从学科本身的知识和能力考查出发来命题的,有时也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教学过程目标之一。显然,在新课标下,以往的教学过程目标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在确定教学过程目标时,应该把新课标提出的这些新的教学目标考虑进去:这些教学目标能不能转化为教学过程目标,如果能够转化,又应该如何转化。

二、新课程教材分析:

1、文明史的学科体系与传统的通史体系有相当大的区别。一是主线不同,文明史考察的是文明的演进,把人类文明的发展演变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以文明作为研究单位,从不同文明类型把握人类文明的多样化,并且把中国历史纳入到世界文明史之中。二是角度不同,重视至今仍然有重大影响的文明,从现实追溯历史,从历史联系现实。三是知识范围不同,把思想文化、社会生活有机地融入文明的演变之中。显然,解决新课标下学科知识体系问题,首先需要史学观念的更新。在这个基础上,用文明史的观点整合新课标的模块和专题,构建学科体系,教学工作计划《高一新课程历史学科教学计划》。 教学过程应该依据这一体系来把握主干知识,确定命题的基本思路、立意和认识的提升。

2、目前中学历史教材实行一纲多本,已经有四家出版社出版了教材。这些教材虽然都是按照新课标编写的,采用的基本知识点有相同之处,但也有不少地方大相径庭,基本知识点有相当大的差异。因此,不仅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不再是唯一的范本,而且其他出版社的教材也不可能起到这个作用。在进入试验区的省份,也是多种版本并存,同时使用几种教材。一纲多本、一省多本,使得教学过程不能依据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也不能依据本单位教学所用版本。因为如果平时的教学过程依然按照过去的方法从使用的教材,必然导致未来无法适应全国、全省甚至地区的统一考试。教学过程失去了以往所依赖的基本知识点出处。所有教材都是按照新课标编写的,因此教学过程中基本知识点的确定应该遵循新课标,而不是具体教材。新课标中教学内容的表述比较简略,和以前的教学大纲相比,文字量偏少,而且只有学习要点,没有内容概述。一些专题的表述高度概括,使得其涵盖的基本知识点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三、学情与师资状况:

1、学生经历了初中新课程改革的教学,都对通史的情况有所了解。

2、高一历史备课组共4人,都有比较丰富的高中教学经验,备课组对通史教学都相对熟悉。个人业务素质相对较强,重点是做好教学理念的更新及新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的宏观指导。

四、教学教研计划措施及进度: 本学期我组将以学校及教务处计划为依据,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多进行备课组备课活动,加强新教材的研究和钻研,多交流,多学习,以期达到共同提高,促进同组教师专业养成,课堂注意讲究方法,以期望活跃学生的思维,提取学生读书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也在这样的研讨中不断地改变教学观念,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最大限度地发挥备课组的战斗力以促进全体学生历史水平再上新台阶。主要计划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必须以初中基本知识为背景对高中历史模块进行新的整合,达到教学的优化设计,这就要求对初中历史进行必要的回顾,在这一基础上,构建合理的学科体系。

2、必须加大对材料题的全面考查,特别是加大对材料处理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阅读理解历史材料,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联系所学知识等内容,能够培养学生掌握从第一手资料出发、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研究历史的方法。

3、组织讨论会,辩论赛,让学生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进行具体的分析,提高辨证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

4、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热情,又能够让学生深入对现实社会的了解。

5、每次考试必需设计自选题,调整命题的思路,使纸笔测试这种传统的评价方式也能更好地反映课课程的理念,使更多的学生在传统的纸笔测试中也能体验到成功。

6、必修模块学分认定,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文摘 www.daodoc.com xiexiebang.com

推荐第8篇:初三历史学科会考教学计划

初三历史学科会考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依据学校对会考的方针及下达的目标,调整进度,加强全组协同作战、教学研究的能力,提高备战会考的能力,实施综合性学习,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进度:

1、2011年8月——12月中旬完成初三上册的教学任务,并完成该册书的复习。

2、2011年12月中旬——2012年4月中旬完成初三下册的教学。

3、2011年5月会考前,查漏补缺,综合练习。·

现正在组织编写复习提纲和综合练习,模拟试卷。

三、目前困难分析:

1、难度大、课时紧。初三将要完成世界历史上下两册教材的教学和三年来6本教材的复习,不仅难度大,内容多,体系繁杂,而且课时相对紧张,势必造成未来的复习时间急迫。

2、存在部分学生认为既然是开卷考试,可以不背不记,到时翻书就可以过关的侥幸和不重视的心理。

四、教学措施:

尽管面临的任务艰巨,挑战巨大,但相信有校领导和年级领导班主任们的全力支持,只要有充分的准备和坚定的信心一定能够圆满完成这届初三学生的历史学业考试工作。实现及格率100%,保证优秀率进一步提高。为完成目标特制订以下措施:

1、针对年级历史及格率徘徊于80%左右,自初中学习以来有一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差、无心向学、能力低,始终没及过格,而且分数极低,而且各科成绩都低的情况,通过个别谈心,加强前途教育,强化课堂常规管理,抓听讲,促落实,提高课堂吸收率,狠抓差生,提高及格率。在学校由教师检查督促落实情况,在家可让家长配合帮助背默一些基础题目。绝不能让他们掉队!

2、针对部分学生认为既然是开卷考试,可以不背不记,到时翻书就可以过关的侥幸和不重视的心理情况,加强教育提高学生对历史科目的重视程度,与家长,班主任一起进行督促提高。

3、教给学生开卷考试的方法:开卷考试闭卷答题,开卷检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1小时的时间答完题。

一些重要知识点必须识背记忆。在以后考试练习中,继续坚持选择题部分采取闭卷形式,主观题部分再采取开卷方式。以此加强难度,提高会考时的做题速度,减少翻书时间。

加大练习力度,拓展学生思路视野,学会必要的答题技巧,如材料分析题等。

4、破除60分万岁的观念,会考不以60划界,只有考过70才能保证合格等级。继续在以后考试中,给学生划定等级,让其明确自己成绩所处位

置,给其提升成绩的动力。

5、对取得AB优良等级没有太大问题的学生,要确保其成绩保持良好。教学和复习时,除了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训练外,要加大训练的难度。多练一些灵活的思辨题目,做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6、充分发挥教研功效。积极参加市区教研活动,保持与市区教研员的联系交流,向他们请教学习。加强备课组的备课活动,分析教材和有关练习题目,探索有关开卷考试有效的复习和答题方法。搜集有关省市中考题目,编成“校本复习资料”。

7、认真组织测试,强化综合训练,抓住薄弱环节,及时补救。

以上是我们历史备课组的应对措施。还望各位校领导和老师多提宝贵意见,共同圆满完成历史会考工作。

历史备课组

2011年10月

推荐第9篇:八年级上册历史学科教学计划

八年级上册历史学科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总目标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近代时期的历史发展,从外国殖民者的入侵到民族自救再到抗日战争爆发直至南京国民政府的垮台,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组织学生收集、整理历史知识,并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面对压迫勇于斗争、勇于探索的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发展而奋斗的历史使命感。

四、教学资源分析教材基本结构

这学期主要是进行的是中国近代史的教学,它概述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南京国民政府垮台的100多年的历史,主要包括两条线索,一是外国势力的入侵以及中国人民的反抗;二是近代化的过程。

五、重点、难点分析

1.不同历史时期之间历史事件的联系。

2.分析重要历史人物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3.合理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六、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初一一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于历史问题的解答也比较熟练,语言恰当、准确,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但还是有些学生分析问题容易偏,成绩不是很理想,课堂上也不是很踊跃。因此,这学期将把教学重心放到这部分学生的身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基础,提高学生的成绩。

七、教学方法设计

1.采取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作用。

2.采取阶段测试形式,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八、教学评价方案

通过分析测试卷的重难点、题型变化、易错点等相关情况,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查缺补漏。注重提高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

九、提高教学质量主要措施(含对后1/3的帮扶措施)

1.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3.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和教学水平,多向那些优秀教师学习。

4.对于后1/3学生重点做以下几方面(1)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在做习题的过程中,要求他们用大部分的时间去做基础题。(2)在课堂上,这部分学生也是比较容易溜号,因此要多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听课情况,给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

(3)多关注他们身上小的闪光点,多去表扬他们,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十、教学进度与课时分配表 周次 日期 授 课 内 容 课时 备注 1 第一周 学生安全、常规教育 2 第二周1课鸦片战争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3 第三周 3太平天国运动

4、第四周4洋务运动

5甲午中日战争

5、第五周 第6课戊戌变法

7、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6 第六周8武昌起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9、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7、第七周10新文化运动的新起

11、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8、第八周12北伐战争

13、井冈山革命和道理的开辟 9 第九周

14、红军的长征

15、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10 第十周 复习

11 十一周

16、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17、正面战场的抗战

12、十二周

18、敌后战场的抗战

19、抗日战争的胜利

13、十三周 20、全面备战的爆发

21、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4、十四周

22、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15、十五周23近代教育大众传媒与文化

16、16-20周机动学习、复习

推荐第10篇:高一历史学科教学计划高一备课组

一、指导思想《以历史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以学生为主导,营造民主的、开放的学习环境,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二、学情分析

1、初中和高中的教材编排体例不同,初中教材是通史体例,高中教材是专题体例,贯古今,关联中外,跨度大。但对相关历史知识要素叙述不详。两种不同的编排方式,对学生是严重的挑战,要求学生高质量、高标准掌握初中知识。

2、本届学生的历史基础薄弱。这一届新生是开卷考试进入高中的。初中时认为开卷考试翻书就可找到答案。因而很大一部分同学平时学习不努力、不扎实,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很难适应高中教材的学习。

3、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教学中既要让基础理论好的“吃饱”,又要让基础稍弱的同学有所获。

4、通过半年的学习,部分学生学习习惯有所好转,对历史学习有了一定的兴趣。

三、教学对策

1、、树立团队意思,统一思想认识,统一进度,集体备课。共同确立重难点,探究解决的方法。

2、据课标,依托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

依据课标,制定科学、完善的课堂教学目标,这是高中历史新课程提高教学效率的核心环节

3、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历史教学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逐步推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与现代化。学生要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切实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对学生学习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不断激励学生的学习,及时获取反馈信息,更好地改进教学。

5、

教师对高中三年教学的全部历史课程模块提前作出整体规划安排。36个课时一个模块,不要随意打破,在教学时序的安排上,要打破过去一统的恒定模式,更加灵活的特点。

6、

教师要对即将实施教学的某个历史课程模块进行整体的教学设计。教师过去那种面面俱到的教学方式已无法继续,如何在有限的课时里完成一个模块的教学,怎样进行一个模块的设计、一个单元的设计、甚至一个课时的设计、教师与学生活动课时分布、学生的作业类型等等,都必须提前设计好。

第11篇:七年级历史下册学科教学计划

七年级历史学科教学计划

惠学佑

一、指导思想:

以县局下达的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完成七年级下册所学内容;

2、提高教学质量,期末测试综合评价力争进入全县乡镇中学上等行列。

三、教学资源分析

我们是一所农村中学学校,总体来说,教学资源比较贫乏。现前手头的教学资源只有教材一本,历史地图册一本,填充图册一本。学生只有一本教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有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克服困难来解决各种困境。

四、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四个班历史教学,在他们当中,有的同学学习历史的兴趣很浓,有的同学根本没什么兴趣。上学期历史的平均成绩在35分左右,整体成绩比较理想,这个学期要想办法使学生的成绩有较大的提高。多数学生对学习历史不感兴趣,没有课外阅读材料。我应该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上入手,来改善一向把历史视为副科,不好好学习、认真对待的学生心理,让他们 1

在不知不觉中把注意力集中在历史课的学习上,力争培养一批热爱历史学科的爱好者。

五、教学方法设计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常规管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对“学困生”既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的自觉性,更要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

2、强化理想前途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形势教育,学生学得好,以确保考试取得圆满成功。

3、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4、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复习阶段,要认真制定复习计划,精心组织复习,以书为本,讲清概念,提示规律,指点迷津,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能力及速度。

六、教学进度与课时分配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0课时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8课时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10课时 总复习附录6课时

以上教学计划,一定认真履行,争取在新的学期里教学教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七年级历史备课组

第12篇:七年级历史下册学科教学计划

七年级历史学科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完成七年级下册所学内容;

2、提高教学质量,期末测试综合评价力争进入全县乡镇中学上等行列。

三、教学资源分析

我们是一所农村中学学校,总体来说,教学资源比较贫乏。现前手头的教学资源只有教材一本,历史地图册一本,填充图册一本。学生只有一本教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有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克服困难来解决各种困境。

四、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2个班历史教学,在他们当中,有的同学学习历史的兴趣很浓,有的同学根本没什么兴趣。上学期历史的平均成绩在30分左右,整体成绩比较理想,这个学期要想办法使学生的成绩有较大的提高。多数学生对学习历史不感兴趣,没有课外阅读材料。我应该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上入手,来改善一向把历史视为副科,不好好学习、认真对待的学生心理,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把注意力集中在历史课的学习上,力争培养一批热爱历史学科的爱好者。

五、教学方法设计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常规管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对“学困生”既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的自觉性,更要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

2、强化理想前途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形势教育,学生学得好,以确保考试取得圆满成功。

3、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4、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复习阶段,要认真制定复习计划,精心组织复习,以书为本,讲清概念,提示规律,指点迷津,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能力及速度。

六、教学进度与课时分配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0课时

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8课时 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10课时 总复习附录 4课时

以上教学计划,一定认真履行,争取在新的学期里教学教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13篇:高一新课程历史学科教学计划

高一新课程历史学科教学计划

一、新课标理解:

、新课标打破了传统的知识体系,教学内容不是按照学科知识体系编排的,而是采用模块的方式,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必修课和六个选修课。每个模块下又分为若干专题。从形式上看,模块和专题是各自独立的。设计这种体例的初衷是避免高中教学成为初中教学的再一次重复,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深入。但是,在现实中,政治、经济、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对于很多问题,只有历史的、多角度地观察,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教学过程的试题不可能局限于模块和专题来命制。而且,当前绝大多数省份高考采用的是文科综合的试卷,要求学科内和跨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因此,从教学过程的实际出发,需要对新课标的模块和专题加以整合,构建学科体系。

2、新课标中教学内容的表述比较简略,和以前的教学大纲相比,文字量偏少,而且只有学习要点,没有内容概述。一些专题的表述高度概括,使得其涵盖的基本知识点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新课标下,基本知识点的确定比较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对此加以缓解,并且这些方法也符合注重能力考察的要求。

3、新课标提出了一些新的课程目标,需要纳入教学过程目标。解读新课标就可以发现,与教学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相比,新课标提出的课程目标中,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其中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目标,并把它提高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并列。以前的教学过程主要是从学科本身的知识和能力考查出发来命题的,有时也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教学过程目标之一。显然,在新课标下,以往的教学过程目标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在确定教学过程目标时,应该把新课标提出的这些新的教学目标考虑进去:这些教学目标能不能转化为教学过程目标,如果能够转化,又应该如何转化。

二、新课程教材分析:

、文明史的学科体系与传统的通史体系有相当大的区别。一是主线不同,文明史考察的是文明的演进,把人类文明的发展演变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以文明作为研究单位,从不同文明类型把握人类文明的多样化,并且把中国历史纳入到世界文明史之中。二是角度不同,重视至今仍然有重大影响的文明,从现实追溯历史,从历史联系现实。三是知识范围不同,把思想文化、社会生活有机地融入文明的演变之中。显然,解决新课标下学科知识体系问题,首先需要史学观念的更新。在这个基础上,用文明史的观点整合新课标的模块和专题,构建学科体系。教学过程应该依据这一体系来把握主干知识,确定命题的基本思路、立意和认识的提升。

2、目前中学历史教材实行一纲多本,已经有四家出版社出版了教材。这些教材虽然都是按照新课标编写的,采用的基本知识点有相同之处,但也有不少地方大相径庭,基本知识点有相当大的差异。因此,不仅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不再是唯一的范本,而且其他出版社的教材也不可能起到这个作用。在进入试验区的省份,也是多种版本并存,同时使用几种教材。一纲多本、一省多本,使得教学过程不能依据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也不能依据本单位教学所用版本。因为如果平时的教学过程依然按照过去的方法从使用的教材,必然导致未来无法适应全国、全省甚至地区的统一考试。教学过程失去了以往所依赖的基本知识点出处。所有教材都是按照新课标编写的,因此教学过程中基本知识点的确定应该遵循新课标,而不是具体教材。新课标中教学内容的表述比较简略,和以前的教学大纲相比,文字量偏少,而且只有学习要点,没有内容概述。一些专题的表述高度概括,使得其涵盖的基本知识点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三、学情与师资状况:

、学生经历了初中新课程改革的教学,都对通史的情况有所了解。

2、高一历史备课组共4人,都有比较丰富的高中教学经验,备课组对通史教学都相对熟悉。个人业务素质相对较强,重点是做好教学理念的更新及新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的宏观指导。

四、教学教研计划措施及进度:

本学期我组将以学校及教务处计划为依据,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多进行备课组备课活动,加强新教材的研究和钻研,多交流,多学习,以期达到共同提高,促进同组教师专业养成,课堂注意讲究方法,以期望活跃学生的思维,提取学生读书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也在这样的研讨中不断地改变教学观念,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最大限度地发挥备课组的战斗力以促进全体学生历史水平再上新台阶。主要计划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必须以初中基本知识为背景对高中历史模块进行新的整合,达到教学的优化设计,这就要求对初中历史进行必要的回顾,在这一基础上,构建合理的学科体系。

2、必须加大对材料题的全面考查,特别是加大对材料处理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阅读理解历史材料,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联系所学知识等内容,能够培养学生掌握从第一手资料出发、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研究历史的方法。

3、组织讨论会,辩论赛,让学生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进行具体的分析,提高辨证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

4、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热情,又能够让学生深入对现实社会的了解。

5、每次考试必需设计自选题,调整命题的思路,使纸笔测试这种传统的评价方式也能更好地反映课课程的理念,使更多的学生在传统的纸笔测试中也能体验到成功。

6、必修模块学分认定,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

第14篇:高一第二学期历史学科教学计划

高一第二学期历史学科教学计划

一、

本计划制定的依据

历史是阐述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并揭示其内在规律的科学。历史学科是高中学生必修的基础学科。历史教育对提高高中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高一第二学期的历史教材是在学生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学习历史的基础上,以叙述世界现代史为主,把有关的中国历史作为世界历史的一部分作重点介绍,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历史发展总的趋势,了解现代中国如何在世界大环境中发展,从而加深学生对现代中外历史和中国国情的认识,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历史学科在学生的心目中被列为副科,因而极不重视。尽管在初中对教材中的大部分知识已有接触,但我们的学生学习习惯都比较差,初中会考对毕业、升学无影响,再加上初中会考开卷考试,题型简单,所以学生缺乏对历史知识的分析、综合、运用能力,有的部分学生连基本的历史线索都搞不清。进入高一后对新的要求很难适应。

上学期期末区统测,成绩令人担忧,我们的平均成绩61.11,及格率59.02

%,优良率3.28

%,低分率2.73

%。区平均成绩66.08,及格率74.33

%,优良率

2.25%,低分率2.7

%。

差距是明显的,但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学生已逐渐开始适应高中的学习,对高中历史学习的要求、难度有了明确的认识,正努力改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相信他们在本学期的会考中都能顺利过关。

二、

本计划应达到目标和力争达到的目标

.

思想教育目标:

(1)

习现代中外历史知识,了解现代中外历史的基本线索;了解现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了解现代各历史阶段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活动;掌握有关的历史概念。

(2)

接受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教育以及道德情操教育,增强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类的和平进步事业而献身的历史感和责任感。

2、能力目标

(1)

能分析、概括历史事实,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并上升为历史发展规律性的认识。

(2)

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

3.分类目标

(1)

从19世纪中期起,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几代先进的中国人,千辛万苦地向西方找寻真理,都失败了。十月革命的炮声,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走上了胜利发展的道路。历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历史,包括中国解放以后的历史说明:社会发展既有曲折,又是不断进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尽管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要经历一个长久的过程,但这一制度已经初步地然而又是有力地显示出它的优越性,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这个时代的趋势。

(3)

中外优秀文化对推动社会进步,提高民族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特别要注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对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4)

中外各国历史的发展说明,只有安定的环境,才能发展生产,使国家富强。这是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具有普遍的意义。

4.教学质量目标:

会考合格率确保95%,力争100%。

三、

具体实施计划周次课时内容 层次 章节 知识内容 知道 理解 比较

第一周第一课时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苏维埃俄国的建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十月革命开创了历史新纪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和作用

第二课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前后的中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

第三课时\"五四\"运动√

第二周第一课时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第二课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国际关系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英法操纵的国际联盟;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五国海军协定》

巴黎和会的实质及其后果;华盛顿会议抑制日本独霸远东的作用

意大利法西斯上台√

第三课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革命运动与民族解放斗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国民革命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孙中山探索新的革命道路√

第三周第一课时国共合作,开创民族解放运动的新局面;国民革命运动的挫折√

第二课时(二十五)20至30年代的苏联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和作用

√√第三课时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美国罗斯福\"新政\"√

√第四周第一课时日本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和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德国希特勒上台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亚欧战争策源地形成的影响

第二课时(二十七)1927—1937年的中国中国共产党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和毛泽东关于红色政权的理论;四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红军长征√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由

第三课时中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的斗争:\"九·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伪\"满洲国\";东北人民的抗日战争;\"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第五周第一课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七·七\"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正面战场的抗战与敌后战场的开辟;《论持久战》的发表√

√《论持久战》对抗日战争全局的科学论述

第二课时英法绥靖政策和欧洲战争危机的加深:德国吞并奥地利;英法的绥靖政策和慕尼黑阴谋;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第三课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和非洲的开始:德国突然袭击波兰;法国的惨败;不列颠之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

√√第六周

第一课欧战爆发后的中国:日本在华组织伪政权;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制造国共摩擦;解放区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国际形势及其对中国抗战的影响

第二课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与转折:苏德战争燥发;莫斯科战役;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开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中途岛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的背景和意义

第三课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英美盟军在北非与意大利的胜利;开罗宣言和德黑兰会议;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雅尔塔会议;德、意法西斯溃灭;波茨坦会议;日本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和影响

√√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第七周第一课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新中国的建立:重庆谈判和国民党发动内战;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对外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第二课时战后初期的国际政治:联合国的建立;美苏\"冷战\"的展开;两个德国的出现;朝鲜的分裂和朝鲜战争√

第三课时欧洲共同体和战后的日本: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日本经济起飞√

50年代中期以来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第八周第一课时第三世界的兴起和发展:亚非会议和不结盟会议√

第三世界的兴起和发展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第二课时50年代以来的中国: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最初探索;“√

第三课时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伟大成就;“一国两制”方针;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和国际威望的提高√

第九周第一课时80年代以来世界形势的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

第二课时

世界现代史复习

第三课时

中国现代史复习

第十周第一课时

中外现代史联系比较

第二课时

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第一课时

期中质量分析

第二课时

世界近代史复习

(一)

第三课时

世界近代史复习

(二)

第十二周

五一长假

第十三周第一课时

世界近代史综合练习

第二课时

世界现代史复习

第三课时

世界现代史练习

第十四周第一课时

中国明清部分复习(15世纪至中国鸦片战争前)

第二课时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复习

第三课时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复习

(一)

第十五周第一课时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复习

(二)

第二课时

中国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部分复习

第三课时

中国史综合练习

第十六周第一课时

中外史联系比较

(一)

第二课时

中外史联系比较

(二)

第三课时

中外史联系比较

(三)

第十七周第

一、二课时

会考模拟

(一)

第三课时

试卷分析

第十八周第

一、二课时

会考模拟

(二)

第三课时

试卷分析

第十九周第

一、二课时

会考模拟

(三)

第三课时

试卷分析

第二十周第一课时

答疑

第二课时

考前指导

第三课时

会考

四、

具体实施

.进一步钻研教材,精心备好每节课,再次精选习题。

2.提高课堂效率,确保课堂纪律的稳定,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启发诱导他们积极开动脑筋,重点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运用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3.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鼓信心,找原因。

4.请求班主任老师的支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5.必要时请求家长的帮助,做好家庭复习工作。

6.十七周以后,确定10%的学习困难生,进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一帮一”互助。

7.加强与教研员的联系,及时了解会考动向。加强与兄弟学校合作,做好模拟试题交流工作。

五、

保障措施与可行性

.本人从教高中多年,平时注重积累,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对待教学工作责任性强,善长学生的思想工作,历年任教年级的会考合格率均达100%,此次会考完全有信心、有能力达到100%合格率。

2.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兴趣及能力,为部分学生高三“三加一”做好准备。在复习阶段,少部分学习困难生课外需进行补习,临考前需要年级组、家长支持配合,做好全体学生复习的督促工作。

3.本人目前注重收集网络资料并进行有效筛选。选读各类历史书目及教参资料。与教研员、七宝、闵中、三中等同行的交流渠道畅通。

4.平时的教辅资料有:教材配套练习册、新华东师大版《一课一练》、《高中历史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与训练》、《高中会考模拟与精练》、《高中历史解析》等。这些资料本人已全部做过。目前学生平时作业以教材配套练习册为主,习题内容有选择性。复习阶段计划增订《高中会考模拟与精练》加强训练,先已得到教研组、教导处核准同意。

5.单元测验由本人自己根据会考考纲要求命题,并请求年级组安排在课余时间统一测试。

六、

总目标达成度与现阶段教学目标达成度的相关分析

目前本人的教学在校范围内处上游水平,在区范围内处中游水平。主观上强烈要求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在平时的教学过程正不断修改教案,更新教学手段。但苦于缺乏名师指点,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再上一个台阶。希望学校能提供这些方面的帮助。

课堂教学的总目标是提高高中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希望课堂教学能有助于学生正确思想观、价值观的形成,使学生终身受益。

对整个高中教学有较完整的思考。在高一阶段要面向全体学生,夯实每一位学生的基础,力争人人通过会考,同时为高三综合考试打下扎实的基础。从兴趣入手,以能力培养为重点,吸引更多的学生,让他们喜爱历史这门学科,学会主动学习,使学生到高三“三加一”时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对于一批已对历史产生浓厚兴趣的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这一课程,从高一开始就重点培养。高二时,尽管不开设历史课,但也设想通过研究性学习、选修课等形式对这批学生进行系统训练,重点培优。

七、

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整合

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提高只有完全依靠课堂40分钟,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是本人在教学中的研究课题,近年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已着手以信息技术为平台,以新基础教育理念为指导,“授之以渔”,在课堂上学会,课后设计研究性学习主题,培养更多的学生会学。不断加强义务钻研,提该业务水平,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第15篇:高一历史学科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结构系统、单元内容、重难点)

本学期主要涉及到经济史4个专题,文化史8个专题的授新课,教材内容多,学生学习相对来说比较紧张,每个必修教材都涉及到古今中外,但教材编排不够系统,学习上没有贯穿始终的一条主题线。所以教材需要自己整合与联系。

本学期最重要的是必修

1、

2、3的会考复习,无论是政治史、经济史还是文化史都比较重要,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综合联系。

二、学生分析(双基智能水平、学习态度、方法、纪律)

绝大多数学生目标明确,学习态度端正,但基础参差不齐,历史综合运用能力较为薄弱,学习方法也较为单一,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

三、教学目的要求

1、要求掌握历史新课程要求的各专题的重难点及基础知识。

2、复习掌握3本必修教材的会考内容

3、加强基础题训练,以适应会考的要求,力求在会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四、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通过集体备课,凝聚团队力量,提高课堂效率。

2.注重过程评价,进行历史必修

2、3的模块测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3.加强指导,优化学生的历史学习方法,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课后辅导。关注后进生的学习,发现问题及时辅导。

五、教学进度

周次

课、章、节

教 学 内 容

备 注

必修2专题5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必修2专题

6、7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必修2专题

7、8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当今世界的全球化趋势

必修3专题1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必修3专题

1、2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必修3专题

2、3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必修2模块考试(适当时间)

必修3专题4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必修3专题5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必修3专题6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期中复习、迎考

必修3专题7

试卷分析,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必修3专题8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会考复习

必修3复习

会考复习

必修3模块考试(适当时间)

会考复习

会考复习

会考复习

第16篇:高一历史学科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文摘 www.daodoc.com xiexiebang.com

一、教材分析(结构系统、单元内容、重难点) 本学期主要涉及到经济史4个专题,文化史8个专题的授新课,教材内容多,学生学习相对来说比较紧张,每个必修教材都涉及到古今中外,但教材编排不够系统,学习上没有贯穿始终的一条主题线,高一历史学科第二学期教学计划。所以教材需要自己整合与联系。 本学期最重要的是必修

1、

2、3的会考复习,无论是政治史、经济史还是文化史都比较重要,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综合联系。

二、学生分析(双基智能水平、学习态度、方法、纪律) 绝大多数学生目标明确,学习态度端正,但基础参差不齐,历史综合运用能力较为薄弱,学习方法也较为单一,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

三、教学目的要求本文摘※自教育文摘WwW.EduzhAi.NeT

1、要求掌握历史新课程要求的各专题的重难点及基础知识。

2、复习掌握3本必修教材的会考内容

3、加强基础题训练,以适应会考的要求,力求在会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教学工作计划《高一历史学科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四、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通过集体备课,凝聚团队力量,提高课堂效率。 2.注重过程评价,进行历史必修

2、3的模块测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3.加强指导,优化学生的历史学习方法,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课后辅导。关注后进生的学习,发现问题及时辅导。

五、教学进度 周次 课、章、节 教 学 内 容 备 注 1 必修2专题5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2 必修2专题

6、7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3 必修2专题

7、8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当今世界的全球化趋势 4 必修3专题1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5 必修3专题

1、2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6 必修3专题

2、3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必修2模块考试(适当时间) 7 必修3专题4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8 必修3专题5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9 必修3专题6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10 期中复习、迎考 11 必修3专题7 试卷分析,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12 必修3专题8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13 会考复习必修3复习14 会考复习必修3模块考试(适当时间) 15 会考复习16 会考复习17 会考复习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文摘 www.daodoc.com xiexiebang.com

第17篇:高一第二学期历史学科教学计划

文 章来w.5 Y k J.Co m

一、本计划制定的依据 历史是阐述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并揭示其内在规律的科学,高一第二学期历史学科教学计划。历史学科是高中学生必修的基础学科。历史教育对提高高中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高一第二学期的历史教材是在学生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学习历史的基础上,以叙述世界现代史为主,把有关的中国历史作为世界历史的一部分作重点介绍,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历史发展总的趋势,了解现代中国如何在世界大环境中发展,从而加深学生对现代中外历史和中国国情的认识,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社会主义方向。本文内容_摘自WWw.EDuZHAI.Net中国教育文摘 历史学科在学生的心目中被列为副科,因而极不重视。尽管在初中对教材中的大部分知识已有接触,但我们的学生学习习惯都比较差,初中会考对毕业、升学无影响,再加上初中会考开卷考试,题型简单,所以学生缺乏对历史知识的分析、综合、运用能力,有的部分学生连基本的历史线索都搞不清。进入高一后对新的要求很难适应。 上学期期末区统测,成绩令人担忧,我们的平均成绩61.11,及格率59.02%,优良率3.28%,低分率2.73%。区平均成绩66.08,及格率74.33%,优良率12.25%,低分率2.7%。 差距是明显的,但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学生已逐渐开始适应高中的学习,对高中历史学习的要求、难度有了明确的认识,正努力改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相信他们在本学期的会考中都能顺利过关。

二、本计划应达到目标和力争达到的目标 1.·思想教育目标: (1)··习现代中外历史知识,了解现代中外历史的基本线索;了解现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了解现代各历史阶段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活动;掌握有关的历史概念。 (2)·接受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教育以及道德情操教育,增强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类的和平进步事业而献身的历史感和责任感。

2、能力目标 ·(1)能分析、概括历史事实,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并上升为历史发展规律性的认识。 (2)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 3.分类目标 (1)··从19世纪中期起,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几代先进的中国人,千辛万苦地向西方找寻真理,都失败了。十月革命的炮声,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走上了胜利发展的道路。历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历史,包括中国解放以后的历史说明:社会发展既有曲折,又是不断进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尽管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要经历一个长久的过程,但这一制度已经初步地然而又是有力地显示出它的优越性,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这个时代的趋势。 (3)··中外优秀文化对推动社会进步,提高民族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特别要注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对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4)··中外各国历史的发展说明,只有安定的环境,才能发展生产,使国家富强。这是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具有普遍的意义。 4.教学质量目标: ·会考合格率确保95%,力争100%。

三、具体实施计划 周次 课时 内容 层次 章节 知识内容 知道 理解 比较 第一周 第一课时 (二十一)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2)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苏维埃俄国的建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3)十月革命开创了历史新纪元 √ (4)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和作用 √ 第二课时 (二十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前后的中国 (1)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 √ 第三课时 (2) 五四运动 √ 第二周 第一课时 (3)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4)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 第二课时 (二十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国际关系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1)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英法操纵的国际联盟;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五国海军协定》 √ (2)巴黎和会的实质及其后果;华盛顿会议抑制日本独霸远东的作用 √ (3)意大利法西斯上台 √ 第三课时 (二十四)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革命运动与民族解放斗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国民革命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孙中山探索新的革命道路 √ 第三周 第一课时 国共合作,开创民族解放运动的新局面;国民革命运动的挫折 √ 第二课时 (二十五)20至30年代的苏联 (1)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 √ (2)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和作用 √ √ 第三课时 (二十六)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1)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 (2)美国罗斯福新政 √ √ 第四周 第一课时 (3)日本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和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 √ (4)德国希特勒上台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 √ (5)亚欧战争策源地形成的影响 √ 第二课时 (二十七)1927—1937年的中国 (2)中国共产党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和毛泽东关于红色政权的理论;四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红军长征 √ (3)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由 √ 第三课时 (4)中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的斗争: 九·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伪满洲国;东北人民的抗日战争;一二·九,教学工作计划《高一第二学期历史学科教学计划》。 运动; 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 第五周 第一课时 (二十八)第二次世界大战 (1)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七·七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正面战场的抗战与敌后战场的开辟;《论持久战》的发表 √ √ (2)《论持久战》对抗日战争全局的科学论述 √ 第二课时 (3)英法绥靖政策和欧洲战争危机的加深:德国吞并奥地利;英法的绥靖政策和慕尼黑阴谋;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 第三课时 (4)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和非洲的开始:德国突然袭击波兰;法国的惨败; 不列颠之战 √ (5)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 √ √ 第六周 第一课 (6)欧战爆发后的中国:日本在华组织伪政权;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制造国共摩擦;解放区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 (二十八)第二次世界大战 (7)中国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国际形势及其对中国抗战的影响 √ 第二课时 (8)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与转折: 苏德战争燥发;莫斯科战役;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开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中途岛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 √ (9)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的背景和意义 √ 第三课时 (10)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英美盟军在北非与意大利的胜利;开罗宣言和德黑兰会议;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雅尔塔会议;德、意法西斯溃灭;波茨坦会议;日本投降 √ (1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和影响 √ √ (12)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 第七周 第一课时 (二十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1)新中国的建立:重庆谈判和国民党发动内战;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对外关系 √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 第二课时 (3)战后初期的国际政治:联合国的建立;美苏冷战的展开;两个德国的出现;朝鲜的分裂和朝鲜战争 √ 第三课时 (4)欧洲共同体和战后的日本: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日本经济起飞 √ (5)50年代中期以来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 第八周 第一课时 (6)第三世界的兴起和发展:亚非会议和不结盟会议 √ (7)第三世界的兴起和发展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 第二课时 (8)50年代以来的中国: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最初探索;“ √ 第三课时 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伟大成就;“一国两制”方针;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和国际威望的提高 √ 第九周 第一课时 (9)80年代以来世界形势的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 √ 第二课时 世界现代史复习第三课时 中国现代史复习第十周 第一课时 中外现代史联系比较 第二课时 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 第一课时 期中质量分析 第二课时 世界近代史复习

(一) 第三课时 世界近代史复习

(二) 第十二周 五一长假 第十三周 第一课时 世界近代史综合练习第二课时 世界现代史复习第三课时 世界现代史练习第十四周 第一课时 中国明清部分复习(15世纪至中国鸦片战争前) 第二课时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复习第三课时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复习

(一) 第十五周 第一课时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复习

(二) 第二课时 中国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部分复习第三课时 中国史综合练习第十六周 第一课时 中外史联系比较

(一) 第二课时 中外史联系比较

(二) 第三课时 中外史联系比较

(三) 第十七周

一、二课时 会考模拟

(一) 第三课时 试卷分析 第十八周 第

一、二课时 会考模拟

(二) 第三课时 试卷分析 第十九周 第

一、二课时 会考模拟

(三) 第三课时 试卷分析 第二十周 第一课时 答疑 第二课时 考前指导 第三课时 会考

四、具体实施 1.进一步钻研教材,精心备好每节课,再次精选习题。 2.提高课堂效率,确保课堂纪律的稳定,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启发诱导他们积极开动脑筋,重点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运用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3.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鼓信心,找原因。 4.请求班主任老师的支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5.必要时请求家长的帮助,做好家庭复习工作。 6.十七周以后,确定10%的学习困难生,进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一帮一”互助。 7.加强与教研员的联系,及时了解会考动向。加强与兄弟学校合作,做好模拟试题交流工作。

五、保障措施与可行性 1.本人从教高中多年,平时注重积累,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对待教学工作责任性强,善长学生的思想工作,历年任教年级的会考合格率均达100%,此次会考完全有信心、有能力达到100%合格率。 2.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兴趣及能力,为部分学生高三“三加一”做好准备。在复习阶段,少部分学习困难生课外需进行补习,临考前需要年级组、家长支持配合,做好全体学生复习的督促工作。 3.本人目前注重收集网络资料并进行有效筛选。选读各类历史书目及教参资料。与教研员、七宝、闵中、三中等同行的交流渠道畅通。 4.平时的教辅资料有:教材配套练习册、新华东师大版《一课一练》、《高中历史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与训练》、《高中会考模拟与精练》、《高中历史解析》等。这些资料本人已全部做过。目前学生平时作业以教材配套练习册为主,习题内容有选择性。复习阶段计划增订《高中会考模拟与精练》加强训练,先已得到教研组、教导处核准同意。 5.单元测验由本人自己根据会考考纲要求命题,并请求年级组安排在课余时间统一测试。

六、总目标达成度与现阶段教学目标达成度的相关分析 目前本人的教学在校范围内处上游水平,在区范围内处中游水平。主观上强烈要求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在平时的教学过程正不断修改教案,更新教学手段。但苦于缺乏名师指点,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再上一个台阶。希望学校能提供这些方面的帮助。 课堂教学的总目标是提高高中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希望课堂教学能有助于学生正确思想观、价值观的形成,使学生终身受益。 对整个高中教学有较完整的思考。在高一阶段要面向全体学生,夯实每一位学生的基础,力争人人通过会考,同时为高三综合考试打下扎实的基础。从兴趣入手,以能力培养为重点,吸引更多的学生,让他们喜爱历史这门学科,学会主动学习,使学生到高三“三加一”时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对于一批已对历史产生浓厚兴趣的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这一课程,从高一开始就重点培养。高二时,尽管不开设历史课,但也设想通过研究性学习、选修课等形式对这批学生进行系统训练,重点培优。

七、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整合 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提高只有完全依靠课堂40分钟,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是本人在教学中的研究课题,近年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已着手以信息技术为平台,以新基础教育理念为指导,“授之以渔”,在课堂上学会,课后设计研究性学习主题,培养更多的学生会学。不断加强义务钻研,提该业务水平,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源中国教育文摘 www.daodoc.com xiexiebang.com

第18篇:高二历史学科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文摘 www.daodoc.com xiexiebang.com

一、教材分析(结构系统、单元内容、重难点) 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着重介绍了20世纪以来的重大世界格局的变化及过程,高二历史学科第二学期教学计划。主要涉及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建立的雅尔塔体系、苏东巨变后的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本学期还要开始对必修一政治史的复习,在复习过程中注意综合联系。

二、学生分析(双基智能水平、学习态度、方法、纪律) 高二学生基础一般,历史综合运用能力较为薄弱,学习方法也较为单一,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

三、教学目的要求

1、要求掌握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各节内容的重难点及基础知识。

2、复习掌握必修1教材的内容。在高一会考基础上再深入理解,加强事件之间的联系。

3、加强基础题训练,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历史解题能力的指导。

四、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通过集体备课,凝聚团队力量,提高课堂效率。本“文内容{摘℉自wwW.edUZhAi.Net中国教…育文摘& 2.注重过程评价,进行历史选修3的模块测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加强指导,优化学生的历史学习方法,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课后辅导,教学工作计划《高二历史学科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4、关注后进生的学习,发现问题及时辅导。

五、教学进度 周次 课、章、节 教 学 内 容 备 注 1 选修3单元二 华盛顿会议 2 单元三第

1、

2、3节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走向世界大战 3 第

4、5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4 第

6、

7、8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 5 单元五第

1、3节 朝鲜战争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123单元测试 6 第

3、7节 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海湾战争 7 单元六 和平与发展 模块考试 8 复习9 期中考试 10 必修一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1 专题

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2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3 专题

四、五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4 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15 专题七近代西方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16 专题

八、九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测试 17 复习18 期末考试 19 20 21 22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文摘 www.daodoc.com xiexiebang.com

第19篇:高二历史学科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结构系统、单元内容、重难点)

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着重介绍了20世纪以来的重大世界格局的变化及过程。主要涉及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建立的雅尔塔体系、苏东巨变后的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本学期还要开始对必修一政治史的复习,在复习过程中注意综合联系。

二、学生分析(双基智能水平、学习态度、方法、纪律)

高二学生基础一般,历史综合运用能力较为薄弱,学习方法也较为单一,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

三、教学目的要求

1、要求掌握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各节内容的重难点及基础知识。

2、复习掌握必修1教材的内容。在高一会考基础上再深入理解,加强事件之间的联系。

3、加强基础题训练,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历史解题能力的指导。

四、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通过集体备课,凝聚团队力量,提高课堂效率。

2.注重过程评价,进行历史选修3的模块测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加强指导,优化学生的历史学习方法,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课后辅导。

4、关注后进生的学习,发现问题及时辅导。

五、教学进度

周次

课、章、节

教 学 内 容

备 注

1

选修3单元二

华盛顿会议

2

单元三第

1、

2、3节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

走向世界大战

3

第4、5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4

第6、

7、8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

5

单元五第

1、3节

朝鲜战争

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123单元测试

6

第3、7节

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

海湾战争

7

单元六

和平与发展

模块考试

8

复习

9

期中考试

10

必修一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1

专题

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2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3

专题

四、五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4

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15

专题七

近代西方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16

专题

八、九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测试

17

复习

18

期末考试

19

20

21

22

第20篇:第二学期高三历史学科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结构系统、单元内容、重难点)

本学期主要是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复习:

1、高三近现代史的章节基础和专题复习;

2、历史大专题复习及热点透析;

3、考前练习

二、学生分析(双基智能水平、学习态度、方法、纪律)

1、学生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学习态度、上课纪律方面做的比较好。

2、在材料分析、解题方面还有所欠缺。

3、在知识的整合上,普遍出现思维混乱局面。

三、教学目的要求

1、对世界史做一个比较透彻的分析和理解

2、对历史做一个比较恰当的整合,注重专题知识

3、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每星期的文综考试,使学生适应文综考试

2、不定期的进行抽测,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

3、进行针对性练习,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五、教学进度

周次

课、章、节

教 学 内 容

备 注

第一章

欧洲资本主义萌芽

第二章

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

第三章

蒸汽时代的世界

第四章

电气时代的世界

第五章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东西方世界

第六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同上

专题复习

资本主义经济史

专题复习

资本主义政治史、外交史

专题复习

社会主义发展史、民族运动解放史

巩固练习

专题练习

考前复习

练习及讲解

同上

同上

历史学科教学计划
《历史学科教学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