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计划

生物必修一教学计划(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2-14 08:33:46 来源:教学计划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高一生物必修一教学计划

2012-2013年度上学期高一生物教学计划

高一生物备课组黄若梅

为了提高本学期高一生物课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成绩,特制定本计划。

一、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关于细胞、生物的新陈代谢、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和变异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这些知识在农业、医药、工业、国防上的应用。

2.通过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以及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3.要求学生了解高倍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及能掌握使用高倍显微镜,做简单的生物实验等的基本技能。

4.培养学生自学生物学。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自学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掌握知识的能力,观察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殖发育的能力,分析和解释一些生物现象的初步能力,并且能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生物现象。

二、教学策略:

生物科学的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农业科学、医学科学、环境科学及其他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它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要注重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随时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本校学生在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上都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不足,因此在课堂讲解速度、深度、广度上的把握必须适度而到位,并且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恒心。

三、具体的实施要求:

1、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情况,备好每一堂课,并及时写好教案

2、认真、有效地上好每一堂课

3、及时布置学生的作业,并且及时收取、批改、发放作业

4、按时下班进行辅导

5、命好每次课前小测的题目,及时进行课前小测,并进行批改

6、若安排月考或期中、期末考时,认真命好测试题

7、每节课后需要认真反思,吸取经验教训

尽管我在历年教学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在教学方面仍会存在不少的不足之处,因次需要不断地向其他老师请教、学习。备课时要清楚每节课的重难点以及基本的考点, 1

要多听课,并及时吸收。上课后要及时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

四、总结:

面对新的学生,在新学期里要努力做到的要求总结为以下4点:

1.低起点,缓坡度,逐步提高学生的成绩。

2.从现实生活出发,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加强教师同步教学,步调一致,团结合作,充分发挥集体智慧。

4.加强教研活动,使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取长补短,以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2012年9月5日2

推荐第2篇:生物必修三教学计划

生物必修三教学计划

为构建有效(高效)生物教学课堂,更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学习兴趣和生物科学素养、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在有限的课时内更快更好落实教学进度,完成教学任务,以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特制定此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为准则,践行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基本理念。全面贯彻落实知识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目标三个维度课程目标。认真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思路,把握好重点难点,了解本校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兴趣愿望和发展需求,结合本地课程资源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创造性的开展教学,并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效益。

二、教学任务

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是完成必修三模块《稳态与环境》的内容,具体内容为: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章植物激素的调节、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本模块是高考重点考查内容,知识点多,概念抽象,应用性强,是生物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上通过详讲、精炼来完成本模块的学习。

三、具体措施

1、设计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资源,将传统教学模式和现代教学模式进行有机的结合,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地位,积极实践“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模式,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

2、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认真组织课堂教学,精心上好每节课。课堂教学采取灵活生动的教学方式,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做到精讲多练;突出难点,突破重点,澄清疑点;结合教学内容,做好反馈练习,使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学扎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要使学生懂得如何才能学好生物,要引导学生掌握生命科学的本质规律,促使学生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习惯。生物教师要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和开展生物学实验课,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生物课堂教学充满激情和活力。

3、重视学生能力培养

重视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是新一轮改革的一个特点。对生物科学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对生物科学基本知识的应用能力。构建知识网络,弄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重视知识迁移,培养学科能力,是学科能力向综合能力转化的知识基础。要求学生能够解释和说明所学生物科学基本知识的含义,并能用适当的形式(如文字、图或表)进行表达。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知识仅仅停留在理解上是不够的,还要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应用这些知识去指导生物科学的研究、社会的生产和人类的生活,必须懂得生物科学知识的实用性和社会价值。 4.加强对《新课程标准》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分析研究

要结合教材对《新课程标准》作深入细致的探讨,深刻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和教材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及早制定出措施具体、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学业水平考试命题是依照《新课程标准》中的内容和要求;认真分析掌握学业水平考试试题体现着的要求和动向,要从长远着手,及早加强对学业水平试题的分析研究,从中找出会考命题的方向和规律 。

四、具体的教学进度

章节 课题 课时数 周数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总计5课时 第1—2周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2课时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课时 单元训练与测试 2课时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总计12课时 第3—7 周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2课时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2课时 第3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1课时 第4节 免疫调节 2课时 单元训练与测试 2课时

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总计8课时 第8—10周 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2课时 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课时 第3节 其他植物激素 1课时 单元训练与测试 2课时

期中复习考试 3课时 第11周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总计12课时 第12—15周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2课时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2课时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1课时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1课时 单元训练与测试 2课时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总计12课时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1课时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2课时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课时 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1课时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课时 单元训练与测试 2课时

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 总计6课时 第1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课时 第2节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1课时 单元训练与测试 2课时期终复习考试 5课时 第22--23周

第16—19周 第20—21周

推荐第3篇:生物必修2教学计划

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 高一生物文科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材内容分析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高一年级下学期生物学科学习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2,包括遗传因子的发现、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本质、基因的表达、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从杂交育种道基因工程、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等七部分。针对历年来会考考点和出题的规律性,以遗传因子的发现、基因的本质、基因突变及其变异为主要学习重点。

二、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顺利通过生物实验会考做好必要的准备。

1、知识目标

(1)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了解生物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3)积极参与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播,促进生物科学知识进入个人和社会生活。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3)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能准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生物科学知识解释简单的生物现象。

3、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

学的实验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顺利通过本学期实验会考。

三、教学对策

生物科学的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文科的非高考学科,针对本学期生物实验会考和为下学期顺利通过学业会考做好准备。因此,要注重实验教学和重点章节的掌握。

1、首先,深入学习新课标的有关理论,领会新课标的精髓实质,明确新课标的目的要求,把握新课标的教学方向,针对会考,有的放矢,做到事半功倍。

2、做到充分备课,认真上课,精心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耐心辅导,研究高一学生的心理状况,只有全方位地把握学生的情况,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取得教学上真正的主动。

3、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做好课题教学管理秩序管理工作。变学生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多用研究性学习、探讨性学习的方法,同时也要使教学更富有人文色彩。

4、加强直观教学法的应用,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5、在教学上,注意向老教师取经学习,多听课,细心领悟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2013年2月19日

推荐第4篇:生物必修三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

上梅中学

侯彬

新的学期开始了,我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端正的教学态度,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有限的课时内更快更好落实教学进度,以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具体措施如下:

一、设计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的原则:大课堂、大容量、低难度、主动参与、落实三讲三不讲

课堂教学的模式:预习检测——情景引入——目标展示——学案导读——自主学习——思考体验——合作探究——迁移应用

二、强 化 基 础 知 识 教 学 。

高考主要测试考生在中学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基础 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要使学生做到深入理解所学知识 ,清晰地熟悉某个知识与其他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知道使用这些知识的条件和 步骤,引导学生学会组织相关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三. 加强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

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要使学生 懂得如何才能学好生物,要引导学生掌握生命科学的本质规律,促使学生形成适合 自身发展的学习习惯。生物教师要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结合生 产、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和开展各项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让生物课堂教学充满激情和活力 。

四.加强对《新 课 程 标 准》和高考试题分析研究 。

1 要结合教材对 《新 课 程 标 准》作深入细致的探讨,深刻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和教材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及早制定出措施具体、切实可行的教 学计划,高考命题是依照《新 课 程 标 准》中的内容和要求 ;因此我们一定要杜 绝轻视《 新 课 程 标 准》,或仅仅了解其中的知识要求,其他要求一概不看的错 误 做法。高考试题体现着高考的要求和动向 ,从长远着手,及早加强对高考试题的分析研究,从中找出高考命题的方向和规律 。

五.具体的教学进度

时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总计8课时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3课时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3课时

单元训练与测试

2课时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总计15课时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3课时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3课时

第3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2课时

第4节

免疫调节

3课时

单元训练与测试

3课时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总计7课时

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3课时

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课时

第3节

其他植物激素

2课时

期中考试

3-4课时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总计14课时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2课时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3课时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3课时

第4节

第5章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第4节

第5节

第6章

第1节

第2节

群落的演替

单元训练与测试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单元训练与测试

生态环境的保护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3课时

3课时

总计14课时

2课时

2课时

3课时

2课时

2课时

3课时

总计6课时

2课时

2课时

2014年8月31日

推荐第5篇:高二生物必修三教学计划

高一生物必修三教学计划

魏谋建

新的学期我们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端正的教学态度,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有限的课时内更快更好落实教学进度,以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具体措施如下:

一、设计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大课堂、大容量、低难度、主动参与、三讲三不讲(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学生会的不讲、“先学”已经掌握了的不讲、内容太偏或者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今后发展没有太大的作用不讲,给学生的支配的时间多了,就给了学生主动性。)、真正使生物课成为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的模式:五三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350、353二个班的生物教学任务。这两个直升班有部分学生对生物学科不是非常重视,所以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另外,学生间的差异较大,学习刻苦用功程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都存在明显差异,造成学习成绩相差较大。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小部分成绩不是很理想,甚至很差。这学期的教学工作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和考查,但对于直升班同学,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有一定程度上的延伸和扩展。因此必须依照生物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校,学生实际,为顺利完成学校下达目标。

三、教材分析

《稳态与环境》是高中生物课程的三个必修模块之一,它包括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的激素调节,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方面的内容。是生物科学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现代生物科学发展最迅速、成果应用

1 最广泛、与社会和个人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领域。

四、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教育方面

侧重于使学生在个体和群体水平认识生命系统内部的调节机制以及与环境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稳态、调节和环境等生物学核心概念,并围绕这些概念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

(二)能力培养方面

课程标准确定的能力目标包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三个方面,尤其重视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科学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方面

充分利用教材如“评述植物激素的应用价值”、“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等,使学生关注生物科学的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利用“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优越的意识”让学生形成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

五、主要措施和方法

1、教师深入钻研大纲,教材,认真备课,熟悉教材章节重点,难点及考点,化难为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必修学生作业在课堂上完成。选修学生作业留少量在课下完成。

2、广泛收集高考,小高考等复习资料,考试题,进行筛选,分析,总结。把握高考动向,把相关信息穿插于新课讲授及练习作业中。注重复习,特别是课前课后考试前的复习,小高考前的复习作出详细 2 的复习计划,认真落实。

3、利用电影,电视,课件,挂图,板图等多种形式和方法辅助教学;及时认真完成学生分组实验,耐心指导,积极应考,加强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4、教会学生学习高中生物课的方法。学习生物学知识重在理解,勤于思考;要重视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要重视观察和实验,勤动手,多提问。

5、成立生物兴趣小组,组织好生物奥赛的辅导教学。六.具体的教学进度

章节 课题 课时数 周数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总计5课时 第1—3周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2课时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课时

单元训练与测试 2课时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总计12课时 第3—7 周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3课时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2课时 第3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2课时 第4节 免疫调节 3课时

单元训练与测试 2课时

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总计8课时 第8—10周 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2课时 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课时 第3节 其他植物激素 1课时

单元训练与测试 2课时

期中复习考试 2课时 第11周

3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总计8课时 第12—15周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2课时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2课时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1课时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1课时

单元训练与测试 2课时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总计8课时 第16—19周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1课时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2课时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课时 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1课时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课时

单元训练与测试 2课时

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 总计4课时 第20—21周 第1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课时 第2节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1课时 单元训练与测试 2课时

期终复习考试 3课时 第22--23周

推荐第6篇:生物必修二实验教学计划

高一生物必修2实验教学计划

怀化市五中 石晶

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三个基本原则,即:客观性原则;严谨认真的原则;尊重学生,灵活引导的原则。这是提高学生学科素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协作精神,落实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因此,为了做好本学期实验教学工作,现将这学期的生物实验教学工作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组员的协作精神。让学生通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从而认识和揭示自然科学规律,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意识,切实让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二、教学实验要求

1、课前认真预习有关实验内容,写出预习报告,上课前由组长收齐并于上课时上交,没有预习报告的同学不准参加本次实验;

2、实验课过程中,注意用电安全,严格按规定程序操作设备,并填写实验记录表,记录所用设备的型号及运行状况。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跟老师联系,不能擅自处理;

3、实验结束,应先报告老师,检查实验结果无误后,清点整理设备完毕,方可离开;

4、课后,根据实验记录,认真书写实验报告。

三、教学要求

学生分组实验和探究实验,要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把学生实验全部开齐。对于学生实验,若能当堂看清实验结果的须在实验室里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监督学生对每个实验达到操作规范.熟练的程度;培养他们浓厚的生物学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本学期学生要掌握的实验

1.性状分离比的模拟

2.观察蝗虫精目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3.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探究实验 1.脱氧核甘酸序列与遗传信息的多样性

2.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

推荐第7篇:高一必修2生物教学计划

高一生物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学 校 :黑龙口中学

任课教师: 余 芬

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1、以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界定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规划课堂教学行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感悟、体验、发现中使学生主动掌握知识,发展实践、合作、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并且在学生自我表现和课堂交往互助经历的有效体验中,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人际交往能力、学习成就、平等意识都得到提升。

二、本学期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

高中生物必修2模块选取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DNA分子结构及其遗传基本功能、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等知识,主要是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阐述生命的延续性;选取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和物种形成等知识,主要是阐明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原因。学习本模块的内容,对于学生理解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认识生物界及生物多样性,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学生理解有关原理在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增进人类健康等方面的价值,也是十分重要的。

本模块的教学需要以《分子与细胞》模块为基础,同时又为三个选修模块——《生物技术实践》、《生物科学与社会》和《现代生物科

技专题》打基础。因此,在本模块的教学中,既要注意利用《分子与细胞》模块的基础,适时提示学生回忆,做到温故而知新,从已有知识提出新的问题,又要考虑学习选修模块的需要,在本模块教学中夯实基础。此外,还应注意“到位而不越位”,有些本应在选修模块中学习的内容,在本模块就不宜过多扩展。比如关于基因工程的内容,本模块和《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模块都设有专门章节或专题,在本模块讲清楚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举例说明其应用即可,不要过多涉及技术细节,对应用范围的介绍也不求全面。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必修模块1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细胞生物学的最基本的知识,学生在微观的层面上深入地理解了生命的本质。但是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较差。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学习高中生物的一般方法,部分学生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模块中的热点问题应该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四、教学方法及措施

通过布置查找相关主题资料的作业,使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尝试讨论、合作式教学;创设情境进行探究式教学;加强作业及学习方法指导。

五、对学生的日常学习提出的简单要求:

1、上课认真听课,勤做笔记;

2、多做练习,独立思考,不抄作业;

3、注意归纳,多提问题;

4、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六、教学进度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1》

3课时

第二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2》

3课时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二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第三节《伴性遗传》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二节《DNA分子的结构》

第三节《DNA的复制》

第四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期中复习与考试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第一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第二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第五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一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第二节《染色体变异》

第三节《人类遗传病》

4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2课时

1课时

1课时

2课时

1课时

1课时

2课时

2课时

第六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第一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1课时

第二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2课时

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一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1课时

第二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期末复习与考试

4课时

推荐第8篇:高一生物必修1教学计划

高一生物(必修1)

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材内容分析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高中生物必修部分包括三个模块,分别为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而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是以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构建知识体系,包括走近细胞;组成细胞的分子;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细胞的生命历程等部分。 具体内容分析如下:

1、走近细胞主要是让同学们知道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了解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了解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了解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2、组成细胞的分子,介绍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有机物的结构和功能,这些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在本部分内容中,糖类、蛋白质和核酸是重点内容,教学中要重点突出。由于学生缺乏有机化学的知识,这将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要重视实验教学,让学生学会规范化的实验操作。

3、细胞的基本结构要求学生掌握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教师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多媒体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4、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要求学生掌握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生物膜的结构,了解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5、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主要介绍降低化学反应的酶,酶的作用和本质,酶的特性;细胞的能量ATP;ATP的主要来源(ATP),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6、细胞的生命历程,主要介绍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分化,细胞的衰老和凋亡,细胞的癌变。细胞的增殖部分主要讲述细胞增殖的方式和过程。这部分内容可以使学生在了解细胞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结构功能之后,进一步认识细胞这一生命系统的产生、发展过程。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及特征是这部分内容的重点。因为本部分内容大都微观而抽象,教学设计应注重训练和学法指导。同时,要切实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部分。是生物个体发育重要的生理过程和生理现象。其中细胞分化,高度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全能性,细胞凋亡的含义,癌细胞的特征及细胞癌变的原因等内容是教学重点。教学中应加强学科内知识的联系。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既是前面所学细胞内容的延伸,也是理解生物体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的基础和前提。因此,要加强基本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具体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1)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2)了解生物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3)积极参与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播,促进生物科学知识进入个人和社会生活。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3)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能准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和观念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

3、能力目标 (1)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2)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课程具体目标中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三个维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学情分析、教学对策

刚从初中进入高中的高一学生,生物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非常差;与初中的生物教材相比较,高中生物教材的知识涉及更广泛,内容更丰富也更抽象,知识的层次更深,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对于学生的学习要求更高。造成学生感觉高一生物难学,老师感觉高一生物难教,针对以上具体问题,教学过程宜适当放慢教学进度,以便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初中所学知识与高中生物知识相关的内容,以便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计划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首先,深入学习课标的有关理论,领会课标的精髓实质,明确课标的目的要求,把握课标的教学方向,使得学科教学有的放矢,做到事半功倍。从宏观上把握生物教学内容,了解章节内容的地位,使自己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明了。从微观上细心揣摩章节内容。将章节内容放在整个教材体系的大背景下考虑,使教学内容具有全面性和完整性,也使章节内容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

2、严格执行“教学五认真”的要求,做到充分备课,认真上课,精心布置练习,耐心辅导。生物科学是非常人文的一门学科,自己要认真研究高一学生的心理状况,只有全方位地把握学生的情况,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取得教学上真正的主动。

3、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变学生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多用研究性学习、探讨性学习的方法,同时也要使教学更富有人文色彩。

4、加强直观教学法的应用,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在教学上,注意多取经学习,多听课,细心领悟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四、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章 走近细胞 (2课时)

第一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0.5课时)

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0.5课时)

单元复习(1课时)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6课时)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0.5课时)

第2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1.5课时)

第3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都——核酸(1.5课时)

第4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0.5课时)

第5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0.5课时)

单元复习(1.5课时)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共4课时)

第1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1课时)

第2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1课时)

第3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1课时)

单元复习(1课时)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共4课时)

第1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1.5课时)

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课时)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0.5课时)

单元复习(1课时)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7课时)

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1.5课时)

第2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1课时)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1.5课时)

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1.5课时)

单元复习(1.5课时)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4课时)

第1节 细胞的增殖(1.5课时)

第2节 细胞的分化(0.5课时)

第3节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0.5课时)

第4节 细胞的癌变(0.5课时)

单元复习(1课时)

期末总复习(2课时)

2018年9月

推荐第9篇:高一生物必修三教学计划

生物必修三教学计划

新的学期我们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端正的教学态度,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有限的课时内更快更好落实教学进度,以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具体措施如下:

一、设计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大课堂、大容量、低难度、主动参与、三讲三不讲(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学生会的不讲、“先学”已经掌握了的不讲、内容太偏或者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今后发展没有太大的作用不讲,给学生的支配的时间多了,就给了学生主动性。)、真正使生物课成为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的模式:预习检测——情景引入——目标展示——学案导读——自主学习——思考体验——合作探究——迁移应用及反馈;

二、强化基础知识教学

高一学生所学生物知识应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为教学目标,适当提高学生生物知识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要使学生做到深入理解所学知识 ,清晰地熟悉某个知识与其他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知道使用这些知识的条件和步骤,引导学生学会组织相关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三. 加强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要使学生懂得如何才能学好生物,要引导学生掌握生命科学的本质规律,促使学生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习惯。生物教师要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和开展各项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生物课堂教学充满激情和活力。 四.加强对《新课程标准》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分析研究

要结合教材对《新课程标准》作深入细致的探讨,深刻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和教材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及早制定出措施具体、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学业水平考试命题是依照《新课程标准》中的内容和要求;因此我们一定要杜绝轻视《新课程标准》,或仅仅了解其中的知识要求,及时分析掌握学业水平考试试题体现着的要求和动向,我们高一教师要从长远着手,及早加强对学业水平试题的分析研究,从中找出小高考命题的方向和规律 。 五.具体的教学进度

章节 课题 课时数 周数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总计6课时 第1—3周 第1节 细胞的增殖 3课时 第2节 细胞的分化 1课时 第3节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1课时 第4节 细胞的癌变 1课时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总计3课时 第4-5周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2课时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课时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总计7课时 第5—7 周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2课时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2课时 第3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1课时 第4节 免疫调节 2课时

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总计6课时 第8—10周 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2课时 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课时 第3节 其他植物激素 1课时

单元训练与测试 2课时

期中复习考试 2课时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总计8课时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2课时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2课时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1课时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1课时

单元训练与测试 2课时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总计8课时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1课时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2课时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课时 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1课时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课时

单元训练与测试 2课时

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 总计4课时 第11周 第12—15周 16—19周 第20—21周

第第1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课时 第2节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1课时 单元训练与测试 2课时

期终复习考试 2课时 第22周

推荐第10篇:高一生物必修2教学计划

高一生物必修2教学计划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1、以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界定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规划课堂教学行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感悟、体验、发现中使学生主动掌握知识,发展实践、合作、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并且在学生自我表现和课堂交往互助经历的有效体验中,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人际交往能力、学习成就、平等意识都得到提升。

二、本学期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

高中生物必修2模块选取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DNA分子结构及其遗传基本功能、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等知识,主要是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阐述生命的延续性;选取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和物种形成等知识,主要是阐明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原因。学习本模块的内容,对于学生理解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认识生物界及生物多样性,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学生理解有关原理在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增进人类健康等方面的价值,也是十分重要的。

本模块的教学需要以《分子与细胞》模块为基础,同时又为三个

选修模块——《生物技术实践》、《生物科学与社会》和《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打基础。因此,在本模块的教学中,既要注意利用《分子与细胞》模块的基础,适时提示学生回忆,做到温故而知新,从已有知识提出新的问题,又要考虑学习选修模块的需要,在本模块教学中夯实基础。此外,还应注意“到位而不越位”,有些本应在选修模块中学习的内容,在本模块就不宜过多扩展。比如关于基因工程的内容,本模块和《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模块都设有专门章节或专题,在本模块讲清楚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举例说明其应用即可,不要过多涉及技术细节,对应用范围的介绍也不求全面。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必修模块1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细胞生物学的最基本的知识,学生在微观的层面上深入地理解了生命的本质。但是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较差。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学习高中生物的一般方法,部分学生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模块中的热点问题应该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四、教学方法及措施

通过布置查找相关主题资料的作业,使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尝试讨论、合作式教学;创设情境进行探究式教学;加强作业及学习方法指导。

五、对学生的日常学习提出的简单要求:

1、上课认真听课,勤做笔记;

2、多做练习,独立思考,不抄作业;

3、注意归纳,多提问题;

4、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六、教学进度

第1周

3.2-3.8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1》

第2周

3.9-3.15 第3周

3.16-3.22 第4周

3.23-3.29 第5周

3.30-4.5 第6周

4.6-4.12 第7周

4.13-4.19 第8周

4.20-4.26 第9周

4.27-5.3

第10周 5.4-5.10 第11周 5.11-5.17

第二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2》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二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第三节《伴性遗传》

复习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二节《DNA分子的结构》

第三节《DNA的复制》

第四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

期中复习

第四章基因的表达

第一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段考

第一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第二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第12周 5.18-2.24 第二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复习

第13周 5.25-5.31 第五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一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第14周 6.1-6.7

第15周 6.8-6.14

第16周 6.15-6.21

第17周 6.22-6.28 第二节《染色体变异》

第三节《人类遗传病》

复习

第六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第一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第二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一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第二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期末复习与考试

第11篇:高一生物必修3教学计划

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高中生物新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共6大模块。应郑州市统一,高一下学期学习必修3:《稳态与环境》

《稳态与环境》是高中生物课程必修的第三个模块,以生物 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各个层次系统的稳态的维持为主线,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各组分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认识生命系统的整体性和稳态。它包括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的激素调节,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方面的内容。是生物科学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现代生物科学发展最迅速、成果应用最广泛、与社会和个人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领域。

二、学情分析

通过高一上学期对生物的学习,学生已经对生物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但是学生的基础非常薄弱,而且学生普遍偏向于文科,对生物的学习兴趣不大,所以这学期着重抓学生的基础,努力让课堂生动有趣,吸引学生。同时,这学期与初中生物联系紧密,而学生的初中生物普遍较差,这就给教学带来很大的压力,必要时候,需要对初中知识进行回顾、梳理。

三、教学目标

1、完成教学任务,授完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使学生从个体以及群体水平上了解动植物的调节机理。

2、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使学生从兴趣出发,主动参与课程,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归纳、总结、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教给学生了解生物学特点,并掌握学习生物学的特有方法。

4、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扎实的掌握学习生物学基础知识,为培养学生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5、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将探究式教学与讲授式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效率。

6、注重课堂练习,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与生活、生产实践联系,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四、完成教学目标措施

1、在教学处领导的指导下完成各项教学工作。

2、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深度,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挖掘教材中和学生生活相联系的地方,提高学生的兴趣。

3、组织集体备课,大家集体讨论研究,共同分析教材,研究教法,探讨疑难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完善训练内容及评价标准,对下一阶段教学做到有所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以及做好教学反思

4、加强优生弱科辅导,一对一,采取谈心、题目处理上多提高等方法。

5、完成作业批阅和评价工作以及教案,听课笔记的检查。

6、认真做好新的教师传帮带工作,要经常听老教师的,使自己迅速生长, 尽快达到学校标准和要求,以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

7、进一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切实提高现代教育的利用效率。积极制作课件,真正发挥现代化设备的作用。

8、严格要求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勤做笔记,多做连续,独立思考,不抄作业,注意归纳,多提出问题,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五、教学计划

本着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成绩的目的,要做到以下几点:

1、低起点,缓坡度,逐步提高学生的成绩,所教班级的层次不一样,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2、从生活实际出发,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避免纯理论的说教。

3、加强思想教育,对学生不良行为,配合班主任予以纠正,做到教书育人。

4、与其他生物教师同步教学,步调一致,团结合作。

5、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章节

课题

课时数

周数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总计4课时

第1—2周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2课时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课时

单元训练与测试

1课时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总计8课时

第3—6周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2课时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2课时

第3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1课时

第4节

免疫调节

2课时

单元训练与测试

1课时

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总计5课时

第7—9周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第四章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第4节 第五章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第4节 第5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2课时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课时

其他植物激素

1课时

单元训练与测试

1课时

期中复习考试

1课时

种群和群落

总计7课时

种群的特征

2课时

种群数量的变化

2课时

群落的结构

1课时

群落的演替

1课时

单元训练与测试

1课时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总计7课时

生态系统的结构

1课时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2课时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课时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1课时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课时

第9周

第10—13周第13—16周

单元训练与测试

1课时

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

总计3课时

第17—18周

第1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课时

第2节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1课时

单元训练与测试

1课时 期终复习考试

2课时

第18-19周

第12篇:化学必修一教学计划

高一化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提高教学工作质量为重点,切实加强教学研究和教改实验工作,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大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

二、基本情况

1、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任教高一年级七班,这个班的学生全部是学校录取进校的普高新生和部分扩招生,基础差、底子薄,想让他们对化学有兴趣并学好化学,以及明年选择理科,任务相当艰巨。因这个班为高一年级新生,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在增进了解的基础上逐渐培养学生学习对化学的兴趣。对教师的亲近,让他们亲其师,信其道。

2、教学情况分析

对于高一新班,任科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让他们明确知晓化学教师对他们的基本要求,知道他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如规定要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特别是没有预习时是不允许进实验室进行学生实验的,没有理由是不能不交作业的,上课有问题只要举手示意就可以提问的等。要求学生准备好听课笔记。

本学期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必修1内容,既有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内容,也有元素和化合物等知识,教学中既要重视知识的把握,更应重视科学方法的培养,科学态度的形成。

三、本期教学目标

1、思想教育目标

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审美情趣;通过化学绪言中化学史及第一章化学新能源的学习,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与创新意识及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针对高一新生求知欲望强烈的特点,要逐步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为祖国化学化工事业的发展作出新贡献。

2、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物质的量等量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辩证思维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通过碱金属、卤素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基本化学实验技能。

3、知识传授目标

本学期通过有关化学基本概念和元素基础知识的学习,首先让学生掌握物质的量这一基本概念并能灵活运用;其次,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知识的学习,要让学生牢固掌握化学用语的使用。要通过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碱金属和卤素性质的实验深化对有关元素化合物及化合物性质的理解。

四、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1)基本理论的重点是氧化还反应、离子反应及物质的量等基本概念(特别是物质的量),要注重化学用语的应用,化学计算技能的形成和提高。

(2)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点是钠、过氧化钠及氯气的相关性质,氯气的制备,关键是灵活运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验技能为一定量物质的量浓溶液的配制

2、教学难点

(1)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2)物质的量概念的建立及计算。

3、相互联系

本学期是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的第一学期,学生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才能适应新的环境,教师要协助班主任逐渐让学生从过分关怀的初中阶段改变过来,以培养学生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要较快解决高中课时容量与难度比初中大,教师的教学节奏比初中会快,作业比初中多的现状,以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坚持听课,按教学计划授课,科学安排教学内容,不随意拓宽教学内容。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课堂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突出合作者、帮助者、引导者的角色,要尽量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究活动来寻求问题的解决。

2、认真分析学生学习状况,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运用基本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多与学生谈话,多了解学生对化学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3、加强实验研究,重视实验教学,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把实验作为探究知识、验证知识的重要手段,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建议学校开放实验室,作为科任教师可协助实验员开展对学生进行实验辅导。

4、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以延伸课堂教学空间。每周安排两次进教室答疑,以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5、加强平时的复习巩固,加强平时考查,通过随堂复习、单元复习和阶段复习及不同层次的练习等使学生所学知识得以及时巩固和逐步系统化,在能力上得到提高。不主张以多做练习的方式来提高解题技巧,而是要通过方法与技能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能力本位,要通过能力培养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进度

第13篇:高中生物必修一教学计划

南昌师范学院

艾超 9012108007 教学思想:高中生物课程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中的一个科目。高中生物课程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在这个方向上,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具体则为帮助学生较深入的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的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化和信息的传递;领悟观察实验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科学的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教学目标:第一:知识目标:

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了解生物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和技术方面的应用;积极参与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播,促进生物科学知识生活化;

第二;情感目标: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和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可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养成正确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第三:能力目标: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的操作和生物绘图等技能,且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内容分析:

第一章:走进细胞:主要是让学生知道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了解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了解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区别和联系,了解细胞学说的建立的过程。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介绍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水,无机盐,糖类,脂质i,蛋白质,核酸等有机物的结构和功能,这些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在本部分内容中,糖类和蛋白质和核酸是重点,教学中应该重点讲解。同时应该注意实验教学,让学生学会规范的实验操作。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要求学生掌握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细胞膜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充分利用教学媒体,提高直观性,更有利于教学。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要求学生掌握细胞膜是具有选择透过性膜,生物膜的结构和了解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主要介绍降低反应的酶,酶的作用和本质,与特性;细胞的能量ATP,来源,和光合作用的联系。

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主要介绍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分化,细胞的衰老和凋亡,细胞的癌变。细胞的增殖是重点,尤其是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由于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教学过程可以借教学媒体,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细胞的分裂分化等既是前面细胞知识的延伸,也是理解生物体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的基础,为必修二的学习做好了基础,需要加强基本知识的理解。 教学方式:本学期内容比较抽象,所以应该借用教学媒体,加大直观性,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章: 走进细胞(5课时): 科学家访谈:(1课时);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1课时);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2课时); 单元复习(1课时);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9课时):

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1课时);

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2课时); 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2课时); 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2课时); 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1课时); 单元复习(1课时);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8课时)

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2课时,1课时为实验课) 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分工合作(3课时,)课时为实验课)

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2课时,分组学习,让学生自己制作细胞核模型)

期中复习:(1课时)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5课时)

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2课时。1课时为实验课) 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课时)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课时) 单元复习(1课时)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10课时)

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4课时,2课时为实验课) 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1课时) 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2课时) 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2课时) 单元复习(1课时)

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6课时) 第1节细胞的增殖(3课时) 第2节细胞的分化(1课时)

第3节细胞的衰老和凋亡(1课时) 第4节细胞癌变(1课时) 期末复习(2课时)

教学评价:主要根据学生本学期的课时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测试时的情况进行评价;还可以通过与优秀课堂学习,进一步提高。

第14篇:高一化学(必修一)教学计划

高一化学(必修一)教学计划

一、教学方式方法

1、针对高一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了“低起点,低难度,注重基础”的教学方针,对学生的问题尽量作到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直到学生弄懂为止。

2、对学生的作业及时批改,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普遍问题集体评讲,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个别问题,单独找个别学生辅导,对学生中出现的不交作业现象和抄袭现象坚决制止,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屡教不改的给予适当的处罚。

3、课前反复研究教材,对教材中的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对学生忽略的问题加以强调,对考纲中的重点考点反复讲解,反复练习,让学生对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熟练。

4、对学生复习中的重点、难点反复练习,特别是实验题,学生尤其头疼,对实验原理、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实验的误差等不清楚,更谈不上将实验原理进行转换,进行实验的设计。针对这些问题,除了仔细给学生讲解实验的原理等,还让学生对实验的设计反复训练,反复体会,让学生逐步克服心理障碍,掌握实验题的基本解法。

5、针对当前高考的特点。在注重基础考查的同时,特别注重能力的考察。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特别注重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从繁重的作业中解脱出来。

二、教学方案

1.坚持精心设计和上好每一节课,研究仔细分析高一新教材的特点,狠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落实,加强学科内综合的意识。

2.认真分析学生学习状况,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运用基本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3.授课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授课应重视新知识的引入

(2)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授课应树立化学课堂教学是化学活动教学的观念。 (3)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授课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4)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授课应重视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的意识和能力。 (5)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授课应重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创造精神。 4.作业布置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作业是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各种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记录学生成长和评价反馈的重要手段,但是如果作业过多过难,则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疲于应付,严重地束缚和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身心健康。作业的布置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适量性。作业一定要适量,使适量的作业既可以达到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各种能力的目的,又能够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自学,总结,归纳和反思。

(2)层次性。首先,作业本身要有层次,应由易到难。其次,对不同基础,不同类型的学生,作业也要分出层次,使各种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完成。 (3)针对性。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设计或布置一些有针对性的,适合其个性发展的作业,培养和促进每位学生发展其特长。

(4)实践性.作业要尽可能结合社会,生产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必要时还可以自编一些题目,让学生动手,动脑,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操作能力。

(5)探索性。平时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每次作业都要尽可能设计一道难度适当的探索性题目,让学生通过做作业逐步培养分析,探索和创造的能力作业批改要坚持教师全批全改与学生订正相结合;对学困生的作业,还要在批改后及时具体指导,及时补差。 5.测验评价

必要的测验检查是检测教学效果,激励学生学习的一个有效方法。当然,我们也不能把考试和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大型考试应该适当减少,学生的成绩应该结合学生的平时成绩。

第15篇:高中政治必修一教学计划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经济生活教学计划

一、学期教材内容体系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为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包括四个单元的十一课、22框和4个探究。通过教学活动既丰富学生的经济学知识、提高学科素养,又提升学生用经济知识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探索实际问题出发积累提升专业知识,以专业知识为指导来正确看待社会实际。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1、由于初中时政治是属于社会中的一部分,并且采用开卷考查的形式,因此学生对于政治课的学习在思想上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不是很重视、也不是很熟悉,初中留下的学习经验和印象也不是很好,这些都为高一的教学开展带来很大的难度。

2、同一年级相比学生的层次参差不齐。这些为教学带来极大的难度。

3、高一新生在学习上对老师的依赖性比较大,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强,自主学习的习惯有待逐步培养。

三、学期教学任务目标

根据学校的精神,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研究新课程要求、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等,打造科

学自主高效政治课堂,提升学生知识储备和方法能力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提高学生用经济知识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探索实际问题出发积累提升专业知识,以专业知识为指导来正确看待社会实际。 难点: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设想

1、以高考改革趋向为指导,以提高教师素质,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加强备课,与其他教师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不断增强集体凝聚力。

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改变接受性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思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把握教改方向,优化课堂教学,重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质量。

授课教师;葛有成

2012年9月

第16篇:高中政治必修一教学计划

高一政治必修一教学计划

一、学期教材内容体系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为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包括四个单元的十一课、22框和4个探究。通过教学活动既丰富学生的经济学知识、提高学科素养,又提升学生用经济知识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探索实际问题出发积累提升专业知识,以专业知识为指导来正确看待社会实际。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1、由于初中时政治是属于社会中的一部分,并且采用开卷考查的形式,因此学生对于政治课的学习在思想上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不是很重视、也不是很熟悉,初中留下的学习经验和印象也不是很好,这些都为高一的教学开展带来很大的难度。

2、学生的基础层次参差不齐、这些为教学带来极大的难度。

3、高一新生在学习上对老师的依赖性比较大,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强,自主学习的习惯有待逐步培养。

三、学期教学任务目标

根据学校的精神,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研究新课程要求、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等,打造科学自主高效政治课堂,提升学生知识储备和方法能力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提高学生用经济知识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探索实际问题出发积累提升专业知识,

以专业知识为指导来正确看待社会实际。

难点: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设想

1、以高考改革趋向为指导,以提高教师素质,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加强备课,与其他教师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不断增强集体凝聚力。

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改变接受性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思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把握教改方向,优化课堂教学,重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质量。

六、具体进度安排(见附页)

2013-8-18

第17篇:高中生物必修一教学计划

2013年-2014年第一学期高一生物(必修一)教学计划

教师:李许可

一、指导思想

生物学与人类的生活,与工农业生产,与其他自然科学的发展,都有密切的关系,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要作用。生物课是高中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学习高中生物,使学生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全体高中学生打好生物学基础,加强能力培养,提高科学素质。,培养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能力,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要求

学生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具体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1)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2)了解生物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3)积极参与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播,促进生物科学知识进入个人和社会生活。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能准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和观念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

3、能力目标

(1)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2)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3)课程具体目标中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三个维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

1、从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和进入社会的需要出发,认真选取生物学基础知识:选取生物的结构和生理的知识。结构知识是理解生理知识的基础。生理知识是阐明生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的基础知识。因此,必须重视选取形态结构和生理的知识,并且处理好两者之间的侧重点。

2、选取生物学基础知识,必须做到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1)选取生物学基础知识,要密切联系工农业生产实际。生物学是农业、畜牧业和医学等方面实践的理论基础,通过学习生物学知识,要使学生知道生物与生产的关系十分密切,应该利用和改造有益的生物,防除有害的生物。

(2)要密切联系各地的自然实际。由于我国幅员广大,各地的生物种类有很大差别。因此,所选取的植物和动物,既要重视其典型性,又必须尽可能是各地比较常见的,以便学生可以直接观察到这些动植物和了解这些动植物的生活规律。

(3)注重学生的自主实验及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团结与互助的精神。

四、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章 生物科学与我们(共2课时)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问题之一:健康问题(1课时)

第二节 像科学家一样实验:科学实验(1课时)

第二章 细胞的化学组成(共12课时)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化合物(2课时)

第2节 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共10课时)

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1课时)

糖类的种类和功能(2课时)

脂类的种类和功能(1课时)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3课时)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2课时)

单元复习(1课时)

第三章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共11课时)

第1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1课时)

第2节 细胞的类型和结构(共6课时)

原核细胞核真核细胞(1课时)

细胞膜和细胞壁(1课时)

细胞质和细胞器(2课时)

细胞核(1课时)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1课时)

第3节 物质的跨膜运输 (2课时)

单元复习(2课时)

第四章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共15课时)

第1节 ATP和酶(3课时)

生命活动的能量通货——ATP (1课时)

酶和酶促反应(2课时)

第2节 光合作用(6课时)

光合色素与光能的捕获(2课时)光合作用的过程(2课时)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2课时)

第3节 呼吸作用(4课时)

细胞呼吸产生能量(1课时)

细胞呼吸的过程(2课时)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1课时)单元复习(2课时)

第五章 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11课时)

第1节 细胞增殖(3课时)

细胞大小与细胞生命活动(1课时)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1课时)无丝分裂(1课时)

第2节 细胞分化、衰老与凋亡(3课时)细胞分化(1课时)

细胞的全能型(1课时)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1课时)

第3节 关注癌症(3课时)

单元复习(3课时)

第18篇:新高一生物教学计划

高一生物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学期的内容主要包括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的结构,细胞的代谢,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五部分。

具体内容分析:

1、细胞的分子组成部分是从分子水平来讲生命系统,介绍组成细胞的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等有机物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水和无机盐的作用,这些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在本部分内容中,蛋白质和糖类是重点内容,教学中要重点突出。由于学生缺乏有机化学的知识,这将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要重视实验教学,让学生学会规范化的实验操作。

2、细胞的结构部分在整个生物知识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因此,本部分内容是以细胞为主线,其中细胞学说建立过程以及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是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多媒体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3、细胞的代谢部分主要介绍细胞的功能,是从细胞水平来体现生命系统的特点,说明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这部分内容中,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而ATP和酶、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原理都与化学知识相互渗透,学习时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光合作用时,指导学生分析光反应、暗反应两个阶段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进而探讨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在细胞呼吸教学时,让学生重点理解呼吸作用的本质,弄清呼吸作用的条件、场所、过程、产物,以及呼吸作用的两种类型的比较。结合生产实践,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教学时不要过深、过难。

4、细胞的增殖部分主要讲述细胞增殖的方式和过程。这部分内容可以使学生在了解细胞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结构功能之后,进一步认识细胞这一生命系统的产生、发展过程。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及特征是这部分内容的重点。因为本部分内容大都微观而抽象,教学设计应该注重训练和学法指导。同时,要切实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像有关无丝分裂的内容,通过与有丝分裂的比较,让学生简要了解其基本过程和周期性即可,不宜过多发挥。

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部分。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是一切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是生物个体发育重要的生理过程和生理现象。其中细胞分化,高度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全能性,细胞凋亡的含义,癌细胞的特征及细胞癌变的原因等内容是教学重点。教学中应加强学科内知识的联系。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既是前面所学细胞内容的延伸,也是理解生物体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的基础和前提。因此,要加强基本概念的理解。

三、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来自全县四面八方,根据本人的大致了解,学生基础较差外,其班中考成绩均不太理想,生物学科基础更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不可避免的要对与高中课程衔接紧密的初中知识作适当补充。不仅如此,现在的教材为了体现课程理念,要学生主动从教材外的资源中获取知识,如网络、教材光盘等,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条件所限,就不得不依靠老师从课堂中得到补充。

四、教学措施和方法

1.根据学情,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机动地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并且注重与生活实际、社会发展和生物科学新成果相联系。

2.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方法,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

3.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 4.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教研教改。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

5.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6.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

7.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8.重视探究性报告的撰写和交流。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2013—2014学年度高一生物教学计划

高一生物组:王先福

高一生物教学计划

本学期教材内容分析: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农业科学、医学科学、环境科学及其他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 高一年级生物学科学习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必修),包括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的新陈代谢;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这几部分。

具体内容分析:

一、生命的物质基础,介绍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有机物的结构和功能,这些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在本部分内容中,糖类、蛋白质和核酸是重点内容,教学中要重点突出。由于学生缺乏有机化学的知识,这将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要重视实验教学,让学生学会规范化的实验操作。

二、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部分在整个生物知识体系中占有在教学过程中将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首先,深入学习新课标的有关理论,领会新课标的精髓 实质,明确新课标的目的要求,把握新课标的教学方向,使得学科教学有的放矢,做到事半功倍。从宏观上把握生物教学内容,了解章节内容的地位,使自己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明了。从微观上细心揣摩章节内容。

将章节内容放在整个教材体系的大背景下考虑,使教学内容具有全面性和完整性,也使章节内容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

2、严格执行教学五认真的要求,做到充分备课,认真上课,精心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准确地考查评定。生物科学是非常人文的一门学科,自己要认真研究高一学生的心理状况,只有全方位地把握学生的情况,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取得教学上真正的主动。

3、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变 学生为学习的真正主人,用研究性学习、探讨性学习的方法,同 时也要使教学更富有人文色彩。

4、加强直观教学法的应用,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手段,提 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5、精心安排实验,想方设法开足开全教材中的实验,使学生学会生物学实验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6、在教学上,注意向同老教师取经学习,多听课,细心领悟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2013—2014学年度高一生物教学计划

高一生物组:单春华

高一生物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遵照高中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育人第一,升学第二。全面落实高中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2)面向全体学生(3)倡导探究性学习(4)注重与生活实践的联系。

二、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高一年级有17个班,我接上学期继续任教6(1—6班)个班的生物教学,相比之下(5)(6)班的学生对学习生物课的爱好偏高一点,生物基础好点,但还是不够理想。(1)—(4)班基础就比较差了。平时也不够勤奋努力,现安排每周只有2课时,要完成教学任务,顺利通过会考存在一定的困难。针对以上的种种情况,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重点

本学期的任务是授完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 》。我们的计划是在圆满完成任务的同时,还要实现一下目标:

1、首先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使学生从兴趣出发,主动参与课堂,自主学习。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好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前提,好的学习习惯决定学生的一生。要教给学生了解生物学特点,并掌握学习生物学的特有方法,“授之以渔”。

3、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使学生扎实地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为培养学生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4、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提倡探究性学习,将探究式教学与讲授式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努力开全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注重生物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迁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5、注重核心概念的教学。核心概念对学生概括和运用知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必须加强核心概念的教学。

四、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包括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生物与环境、人与生物圈的基础知识。教学重点是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生物和环境的关系以及人与生物圈的和谐发展。教学难点是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有关的实验和探究活动。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挖掘教材,认真分析学生情况,制定出切合教学实际的教学计划,做到心中有数。

2、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学生有一个健全的心理和一个稳定的思想状态,为搞好学习提供保障。

3、认真分析每个学生的详细情况,制定学生小档案,详细情况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与提高。

4、认真备课与制作课件,真正做到备好每一课,上好每一堂。

5、认真设置作业,及时批改与反馈。

6、认真研究考纲和考题,认真指导学生做好各种测试,及时做好反馈。

7、加强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要使学生懂得如何才能学好生物,要引导学生掌握生命科学的本质规律,促使学生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习惯。

高一生物上学期教学计划需要教师根据自己的学生学习情况以及自己学校规定的学周而制定出来的,所以上面的仅供参考,具体的教学计划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2013—2014学年度高一生物教学计划

高一生物组:景欣

一、高一学期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这些知识在生活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高一学期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必修),包括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的新陈代谢;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这几部分。学期的内容主要包括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的结构,细胞的代谢,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五部分。

具体内容分析:

1、本部分内容是以细胞为主线,其中细胞学说建立过程以及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是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关注。

2、组成细胞的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等有机物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水和无机盐的作用,这些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在本部分内容中,蛋白质和糖类是重点内容,教学中要重点突出。

3、在教学时,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而ATP和酶、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原理都与化学知识相互渗透,结合生产实践,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教学时不要过深、过难。

4、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及特征是这部分内容的重点。同时,要切实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三、高一学期教学重点与难点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既是前面所学细胞内容的延伸,也是理解生物体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的基础和前提。其中细胞分化,高度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全能性,细胞凋亡的含义,癌细胞的特征及细胞癌变的原因等内容是教学重点。包括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生物与环境、人与生物圈的基础知识。教学重点是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生物和环境的关系以及人与生物圈的和谐发展。

四、高一学生情况汇总

1.在教学过程中,就不可避免的要对与高中课程衔接紧密的初中知识作适当补充。2.现在的教材为了体现课程理念,要学生主动从教材外的资源中获取知识,如网络、教材光盘等,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条件所限,就不得不依靠老师从课堂中得到补充。切实关注学生的情况,及时做出策略。

五、高一学期教学措施

1.灵活机动地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并且注重与生活实际、社会发展和生物科学新成果相联系。

2.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变学生为学习的真正主人,用研究性学习、探讨性学习的方法,

3.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

4.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

5.积极参加教研教改。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

6.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从微观上细心揣摩章节内容。将章节内容放在整个教材体系的大背景下考虑,使教学内容具有全面性和完整性,也使章节内容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

7.重视探究性报告的撰写和交流。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使自己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明了。

2013—2014学年度高一生物教学计划

高一生物组:赵艺琳

第19篇:生物必修一教学心得体会

高一生物教学体会

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曹村高中

王海荣

摘 要

目前,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对于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由于各地教学条件和经济水平的差异,使的大部分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后,由于初中教学条件的限制,在生物学习中出现空挡,进而对于生物的学习总是力不从心,总觉很难理解和掌握。因此,使得的生物教学显得特别的被动。

关 键 词

生物 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体会

本学期我主要从事高一生物教学工作,使用的是苏教版的教材,由于教育条件的限制,绝大多数的学生在初中几乎就没有学过这一门课程,在教学中总有一种被动的感觉,使得教学经常陷入困境。

一. 初中与高中生物知识的衔接问题

1.1初中生物教学透视

初中生物知识并不深奥,往往有许多学生因为学习方法不当,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是入不了门。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物基础普遍较差:在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引领下,大部分地区依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淡化生物教学,只在初

一、初二阶段开设生物课,而初三不开设生物,这就直接导致学生在生物学习中出现“断层”现象。

(2)学习兴趣不够浓:生物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中考不是考试科目,因此,该学科也就被理所当然的认为是辅课,加之高考所占分值也不高,所以学生对其兴趣并不大,短时间内很难扭转这种不良的心态。 (3)错误的学习观点:初中生物绝大多数是通过理论和现象来阐述生命现象和本质的,这样,就使得绝大多数学生对于生物的学习完全寄希望于背诵,而缺乏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思考。当然,也就无法形成自己的观点。 1.2高中生物教学现状及分析

进入课程改革以来,教材中增加了若干实验,其中也保留了以前的一些经典实验,但同时也增加了一些要求较高的探究类实验,体现课程标准对于培养学生科学方法和探究能力的目标导向。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生物因初中不是中考科目,与高考形成了较大的反差,进而导致了一系列衔接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考试制度与教学条件的限制,绝大多数高一学生对生物缺乏最基本的认识,几乎没有一点基础知识。导致高中生物基本上是从零开始学习。

2.学习兴趣不够: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既是中考又是高考科目,学生对此很重视,而对生物学习兴趣不大,再加上师资的限制,大多数学校无法开足课时,实验教学无法实施。而这种现状在较短的时间内是很难改变。 3.学习习惯及方法欠佳:到了高中阶段,由于学习科目的增加,大部分学生无法做到课前预习,上课也没有做笔记的习惯,课堂练习不积极,课后也不能很好地复习,不懂又不善于问。学习中仍然沿用机械、死板的记忆方法,缺乏归纳总结的能力。

1.3.初高中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目标导向方面

初中与高中在目标导向上有所侧重。初中生物侧重于培养学生一些基本的生物观念:如“生物是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 。但对于具体的要求较低,对知识体系的了解相对薄弱 。主要针对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注重设疑能力的提高,提倡体验过程,而不强调结果,有的甚至没有具体的结果;而高中对知识体系的掌握要求较高,在达到一定的能力要求的同时还必须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面对高考选拔性的考试,老师要组织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梳理衔接,将各个重要知识点串成线,连成网。同时对知识的应用及做题也有相当的要求。

2.教学方法方面

教学方法的差异:(1)一部分高中教师没有教过初中,甚至没有听过初中课,对初中教学知之甚少。导致学生对教法的不适应,而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2)课改的实施过程使初高中在教育教学观念上形成的差异,影响着学生对高中知识的接受。(3)初中生物教材每课时安排内容较少,教学进度一般较慢;而高中生物每课时内容较多,进度快,学生对不懂的知识,不能及时与老师沟通交流,课堂上又没有太多的时间解释和反复强调,造成了学生对知识的一知半解。

二.生物必修一教学的一点体会

苏教版必修一生物教材,主要是围绕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展开的,看似简单,但贯穿于整个高中生物教学。学生对其理解程度将直接影响学生对后面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下面就自己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谈一点体会。

1.明明是一个很简单的概念,但考试一考就出错。比如能源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很多,有糖类,脂类,蛋白质等,但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主要储能物质是脂肪,直接能源物质是ATP,当然还有动植物体内各自特有的糖,这些都是我们在教学中必须给学生指出的。再比如酶的概念,明明讲的是有机物,可总有些同学认为是蛋白质,而忽略了RNA这种酶。

2.考试中但凡牵扯到化学方程式方面的计算,学生大都晕头转向。比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以及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中,由于学生不能完全理解整个过程,而对问题缺乏理解和分析能力,在答题中经常张冠李戴或者以空白作答。 3.面对数学曲线所表示的生物过程,学生都表示看不懂。其实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将各种曲线在处理习题的过程中都进行了讲解。比如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曲线,由于学生未能搞清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进而无法从曲线上看出两种生理过程的变化。

4.对于探究性实验题,相当的同学由于恐惧而多选择放弃。比如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问其呼吸过程和方程式都知道,说起实验原理和方法也能理解,可就是由于恐惧,而对于此类题缺乏了主动性。

5.忽略知识间的递进关系,缺乏创新和拓展,忽视对学生原有生物知识的纠偏、更新和整理,进而影响到教学效果。

总之,高一生物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新起点,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也要注重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必须让学生明白,能力不是空中楼阁,它必须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夯实基础是才是发展能力的重要保证。不论是谁都不可能一口吃个大胖子,只有循序渐进,在掌握基础的同时培养自己的能力,才能真正的学好这一门课程。

第20篇:高一生物必修一总结

1、蛋白质的基本单位_氨基酸, 其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

2、肽键:—NH—CO—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3、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_氨基酸数—肽链数

氨基酸形成肽链,要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

4、多肽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 x氨基酸数—x水分子数18

5、核酸种类DNA:和RNA;基本组成元素:C、H、O、N、P

6、DNA的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核糖核苷酸

7、核苷酸的组成包括:1分子磷酸、1分子五碳糖、1分子含氮碱基。

10、葡萄糖、果糖、核糖属于单糖;

蔗糖、麦芽糖、乳糖属于二糖;

淀粉、纤维素、糖原属于多糖。

植物:淀粉,纤维素,麦芽糖

动物:乳糖,糖原

11、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

13、水在细胞中存在形式:细胞中含有最多的化合物:水(自由水、结合水)

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自由水和结合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15、血红蛋白中的无机盐是:Fe2+,叶绿素中的无机盐是:Mg2+

16

17、细胞膜的成分:蛋白质、脂质和少量糖类。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18、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流动性;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19、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

有“动力车间”之称的细胞器是线粒体;

有“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之称的是叶绿体;

有“生产蛋白质的机器”之称的是核糖体;

有“消化车间”之称的是溶酶体;

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体内、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是中心体。

与植物细胞细胞壁形成有关、与动物细胞分泌蛋白质有关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20、细胞核的结构包括:核膜、染色质和核仁。

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2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2、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协助扩散;

需要载体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需要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23、酶的化学本质: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24、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

25、ATP的名称是三磷酸腺苷,结构式是:A—P~P~P。ATP是各项生命活动的直接 能源,被称为能量“通货”。

26、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反应式:ATP酶ADP+ Pi + 能量

27、动物细胞合成ATP,所需能量来自于作用呼吸;

植物细胞合成ATP,所需能量来自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28、叶片中的色素包括两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前者又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 ,后者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以上四种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29、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因此蓝紫光和红光的光合效率较高。

30、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光反应:

场所:线粒体的基粒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光能转化活跃的化学能

31、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气,其氧原子来自于水。

32、在绿叶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无水乙醇作用是溶解色素,二氧化硅作用是使研磨充分,碳酸钙作用是防止色素受到破坏。

33、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是为了防止滤液细线上的色素溶解到层析液中,导致实验失败。

34、色素分离后的滤纸条上,色素带从上到下的顺序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35、光合作用包括两个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前者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后者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36、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 H ]和ATP。场所:叶绿体

37、有氧呼吸反应式:

第一阶段:细胞溶胶

第二阶段:线粒体

第三阶段:线粒体

反应物:

生成物:

有氧呼吸中,葡萄糖是第一阶段参与反应的,水是第二阶段参与反应的,氧气是第三阶段参与反应的。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最多。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38、无氧呼吸:

人,动物:

水果,水稻根部,酵母菌:

有无氧呼吸的区别:

是否有氧气参与;释放能量多少(有氧呼吸放多。无氧呼吸放少)

39、有丝分裂的主要特征: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出现,然后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40、细胞分化的原因: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10.1g/ml的NaOH溶液和0.05g/ml的CuSO4溶液组成,与还原糖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使用时注意现配现用。

42、鉴定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和苏丹Ⅳ染液。前者将脂肪染成橘黄色,后者染成红色。

43、鉴定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使用时先加NaOH溶液,后加2~3滴CuSO

444、给染色体染色常用的染色剂是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溶液。

45、“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中,用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染色,DNA被染成绿色,RNA被染成红色。

46、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48、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过程中,有关的细胞器包括: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50、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的复原现象。

51、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功能特点)膜。

54、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就越低。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55、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

56、有丝分裂间期发生的主要变化是: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的合成。

有丝分裂分裂期各阶段特点:

前期的主要特点是:染色体、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

中期的主要特点是: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的主要特点是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

末期的主要特点是: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

57、酵母菌的异化作用类型是:兼性厌氧型

58、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可用澄清石灰水,也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CO2可使后者由蓝色变绿色再变黄色。

59、检测酒精的产生可用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该溶液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60、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62、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64、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叫细胞凋亡。

65、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本来就存在着与癌有关的基因: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

生物必修一教学计划
《生物必修一教学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