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计划

六年级品社教学计划(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7-31 08:01:22 来源:教学计划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六年级品社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度六年级上册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干树沟小学

马宇

一、本学期指导思

1、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思想及具体目标,全面完整地体现《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课程目标。

2、教材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有机融合各相关学科领域的内容,积极探索综合课教材编写的体系、途径和方法。教材内容的选材和呈现方式有助于启发教师的思维,引导教师学会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进而帮助教师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3、教材编写的内容和形式力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多种学习活动、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策略。此外,教材编写还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城乡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教育资源,体现出范例式教材的特点。

二、教材的基本特色

1、教材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

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学习兴趣、实际接受能力以及所处的地域特点,从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入手,以他们的实际生活为基础整合学习内容,力求使学生感到亲切、真实。

2、教材体现了较强的综合性

依据逻辑关系,经过有机的整合,丰富和扩大了教学内容,突出了综合学习的特点。此外,教材还特别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将目前社会上发生的重要事件以及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作为课程内容,加强了与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以及学习活动的联系。

3、围绕一个中心主题构建学习单元

主题设计贯彻面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的原则,尽量选择富有生活性、趣味性的现实题材,从学生熟悉的文化生活和社会实际中选取为学生所关注的问题。

4、新颖独特的呈现方式 本套教材的编排方式新颖,通过大量富有真实感的照片和精美的插图,在潜移默化间对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避免了枯燥、空洞的说教,有助于儿童亲近和理解社会,发展和完善自我。采用此种呈现方式,既能够满足教师自主开发教材的需要,又能够满足学生实现多样化学习的需要。

三、具体措施

由于品德与社会课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课程对学生的教育是要回归生活,重视生活的价值。整个课程的时间坐标应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课程的空间坐标应该是整个社会存在。

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空间就不应该只局限在课堂上,要从多方面加强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要尽可能地创设条件,让学生以各种恰当的方式,与社会生活广泛地接触。社会课必须是开放的,教学上不能满足于照本宣科,要帮助学生将他们的视野投射到社会生活的广阔范围,将他们思维的领域伸展到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为此应该积极地开发和利用本地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各种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以期使学习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学中,可以注重与学校、少先队组织的活动结合,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安排结合,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结合起来进行。

四、课时安排

一、我们健康成长

1、品格的试金石 2课时

2、不可丢掉的传家宝 3课时

3、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 3课时

二、为了建设新中国

1、站起来的中国人民 2课时

2、劳动者的来源 2课时

三、腾飞的中国

1、春天的故事 3课时

2、国家的主人 2课时

3、在世界舞台上 3课时

推荐第2篇:六年级下册品社教学计划

2011-2012年

待科学技术,初步了解联合国的性质和宗旨以及重要作用等。

5.使学生能够逐步学会确定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目标,并据此独立安排自己的生活,发展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直面并审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学会确定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目 标,学会独立。

2.以现实生活中的经验话题,逐步向学生打开成人生活的大门,在参与和 探索中成长。

3.从各个不同方面和角度展示社会的多样性,把儿童培养为优秀文化的一代新人。

4.向学生展示新的自然观,使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地球。

四、提高质量措施:

1.教法与时俱进,适应学生的实际,以及新课改的需要。 2.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使课内与课外有机的结合起来。 3.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4.经常开展与课堂有关的活动。

5.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全册教学进度安排表:

推荐第3篇:六年级下册品社教学计划

六年级下册品社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宗旨在于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扎实的基础。

本册教学内容主要突出了视野的全球化。 共分三个单元:放眼看世界、珍爱和平生活、只有一个地球。每个单元下设3个学习主题。

(一)放眼看世界。

1、世界有多大;

2、多彩的世界;

3、与世界同行。

(二)珍爱和平生活。

1、战争的记忆;

2、和平卫士;

3、放飞和平鸽。

(三)只有一个地球。

1、地球哺育了我们;

2、地球的伤心事;

3、为了地球的明天。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六年级大多数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这一学科很感兴趣,学生对社会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对社会常识和社会生活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体验”、“尝试”、“调查”、“讨论”等方面,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促进良好的品德形成和社会良好发展,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世界政区.世界的大洲大洋.世界上的国家的多少.引导学生对世界的探讨和学习。

2.使学生了解战争的炮火给人们带来的死亡和流血,带给被侵略民族的耻辱,带给人的心灵的创伤,了解友爱.和平和幸福是世界人民共同的梦想,应该让和平鸽永远飞翔在世界上空。

3.让学生知道地球是人类唯一适合生存的家园,保护地球拯救人类共同的家园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教学重.难点

1.学会在世界政区地理位置分布大小等特点。

2.在世界地图上正确地了解世界的大洋和大洲以及他们的相关资料,了解一些世界地理和世界之最。

3.放眼世界了解灿烂的古代文明,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

4.了解中国正在迈开大步,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全面走向世界,与世界同步,了解中国对外交流的窗口和一些相关的世界组织。

五、方法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

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4、充实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六、教学进度安排: (见下页)

推荐第4篇:六年级上册品社教学计划

六年级上册品社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学生40人,男23,女17人。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贯穿整个小学阶段,六年级的学生对社会、对生活已有了较多的认识,经过学习,学生进行探究的方法,学习社会的情感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喜爱社会学习、学会合作探究。 根据学生已有的基础,结合本学期教材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二、教材分析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与五年级的教材相比,难度增大,更具有深度,涉及的领域更广;探究方式更趋于理性化,更注重与历史、与现实、与社会相结合。

本册教材共分为三个单元,把个框题,包括屈辱与抗争、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建设民主富强的国家。

第一单元屈辱与抗争

包括3课,主要从血泪国耻、悲壮的抗争、探求救国之路等历史事件上感受中国近代所受的屈辱、所作的抗争。 第二单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包括3课,主要从来到嘉兴南湖、追寻鲜卑族际、开国大典等让学生感受新中国成立之艰难,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第三单元建设民主富强的国家

包括2课,主要从人民当家作主人,祖国走向富强两个方面感受祖国的发展与进步,培养民族自豪感。本册教学的重点是第二单元。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教材,指导他们从各个事件中体会新中国成立的艰难,体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深层含义,学习革命前辈不怕困难敢于牺牲的精神。 重点及难点

本册教学的难点是第一单元,对于这一单元,学生对历史的了解相对较少,对中国人民的抗争接触不多,因此,这一单元的内容学生了解起来较难。在给学生讲解的过程中穿插一些实例,结合图片资料,加深理解,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观看电影《林则徐》《鸦片战争》《甲午海战》等这些电影,通过战争场面,从多方面刺激学生感官,加深理解。

对于重、难点,结合教学内容,采用指导学生观察、阅读、讨论、搜集资料等形式,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的起因,鸦片的危害,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2.通过讲解让学生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火烧圆明园事件,《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的内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3.使学生了解邓世昌以及北洋海军广大官兵的英勇事迹,了解黄海大战,甲午战争的后果及影响,《马关条约》的内容。

4.了解康有为等人倡导的戊戌变法,知道孙中山毕生致力于振兴中华的壮举和辛亥革命的成果及其伟大意义。

5.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过程及其伟大意义,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6.使学生了解人民军队的创立过程,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事迹以及解放战争的胜利。 7.让学生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真正含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各有什么含义,把《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的原因。

8.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代表的权利、怎样做好个小公民。

9.了解祖国取得的辉煌成就。

四、采取的措施

1.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增强学习兴趣。

2.多采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让社会教学充满生活趣味,逐步实现社会教学生活化。 3.多采用现代化手段,尽量采用直观教学,使学生从感官上感受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4.在课堂上,把教育思想贯穿始终,多为社会造就合格的人才。

五、教具准备

1、有关资料

2、多媒体课件

3、中国地图

4、挂图图片

六、周次及课时安排

类别

周次

课时数 新授周次 19 38 复习周次 2 4 机动周次 1 2 合计 22

44

七、教学进度表

第一学期

品德与社会教学进度表

周次 内容 第一周 血泪国耻 血泪国耻 2 第二周 血泪国耻 血泪国耻 2 第三周 血泪国耻 悲壮的抗争 2 第四周 悲壮的抗争 悲壮的抗争 2 第五周 悲壮的抗争 悲壮的抗争 2 第六周 探求救国之路 探求救国之路 2 第七周 探求救国之路 探求救国之路 2 第八周 探求救国之路 来到嘉兴南湖 2

课时

第九周 来到嘉兴南湖 来到嘉兴南湖 2 第十周 来到嘉重油煤焦油泵兴南湖来到嘉兴南湖 2 第十一周 追寻先辈足迹 追寻先辈足迹 2 第十二周 追寻先辈足迹 追寻先辈足迹 2 第十三周 追寻先辈足迹 开国大典 2 第十四周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2 第十五周 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当家作主 2 第十六周 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当家作主 2 第十七周 人民当家作主 祖国走向富强 2 第十八周 祖国走向富强 祖国走向富强 2 第十九周 祖国走向富强 祖国走向富强 2 第二十周 期末复习2 第二一周 期末复习2 第二二周 期末考试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

上 册 教 学 计 划

陈发启

20

14、8

推荐第5篇:六年级下学期品社教学计划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六年级品社教学计划

韩德英

大尚庄小学 2017.2

一、本册教学内容共分三个单元,放眼看世界、珍爱和平生活、只有一个地球。每个单元下设3个学习主题。本册教学内容主要突出了视野的全球化,主要涉及到我的家乡、我是中国人、走进世界等三个方面的课程内容。

(一)放眼看世界。

1、世界有多大;

2、多彩的世界;

3、与世界同行。

(二)珍爱和平生活。

1、战争的记忆;

2、和平卫士;

3、放飞和平鸽。

(三)只有一个地球。

1、地球哺育了我们;

2、地球的伤心事;

3、为了地球的明天。

二、教材的设计思路及特点

1、教学内容视角的全球性

本册教学内容将看似距离学生遥远、实际上已与学生的生活不可分割的当今世界,通过地理环境、文化遗产、节日风俗、民族习惯、科学技术、战争与和平等不同侧面,展示在学生面前。启发并引导学生走进世界、关心并初步了解世界,将自己的生活、家乡、文化、思考与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增进对世界的亲近感,愿意成为一个自立于世界的中国人。本册教学内容主要是拓展学生的视野,为进入中学的学习奠定基础。

2、以认识世界为主线,促使学生了解世界的地理、世界的发展史,把握人类社会进步的步伐。

3、注重把握世界发展的热点问题,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

本册教学内容的设计将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起来,在分析审视历史的同时,关注世界(人类)热点问题的分析,使学生能纵向看待分析人类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形成科学合理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

4、以探究性学习为主,体现主题学习的综合性,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本册教科书注重学生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发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而自己分析、探究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如:二三单元教学内容的设置,使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思考问题,从而把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同时,同时主题学习的学习方式综合化,融合了体验学习、问题解决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使各种学习方式有机融合,促进学生发展。

5、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基础,让学生在亲历中感悟和提高

本册教学内容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在亲历亲为中经历了学习的过程,学生走进了历史、走进了事件,亲历了情感的波动,使学习内容与情感互动、与道德教育互动,情感的提升的效果真实有效,

6、注重从学生的认知和感悟中寻找品德教育的触发点

本册教学内容的设计展现了人类社会在发展历程中的波折和问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纵向研究、对比反思,不断产生问题,触发疑惑,这种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历程有利于学生自己对事件进行反思和思考,从而能够自主引发对教学内容中蕴含的品德教育主题的思考,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认知和感悟中寻找品德教育的触发点,使品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三、课时安排

每单元12课时左右。

四、学情分析

担任六年级三个班品社教学,这批学生是实施课程实验的第一批。通过几年的学习,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 ,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但和前三年的学习相比,本学期历史社会知识增多,要求学生有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新教材中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和学生以前所学相比,难度较大。

五、教学目标

(一)、学会合作

1、知道社会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只有合作才能做好。

2、懂得战胜困难、获得荣誉等都需要合作,明白合作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3、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放眼看世界

1、初步知道世界的海陆分布及主要的地形等基本常识。

2、了解一些人类的文明遗产

3、知道一些国家的生活习俗、传统节日、服饰、建筑、饮食等状况。

4、知道我国已加入的一些国际组织,了解这些国际组织的作用。

(三)、放飞和平鸽

1、和平,我们共同的愿望

⑴知道世界各地的人们表达向往和平的方式,懂得和平的含义。

⑵了解为和平服务的组织,掌握为和平事业做出贡献的人物事迹。

⑶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思想情感。

2、战争,人类的灾难

⑴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不幸与灾难,进一步体会和平的美好。

⑵使学生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环境,居安思危,增强优患意识。

(四)、只有一个地球

1、地球,生命的摇篮

⑴认识到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⑵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地球妈妈深深的爱。

2、大自然的诉说

⑴了解由于地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温室效应、沙尘暴、珍惜物种濒临灭绝等问题挑战着人类,使学生感

受到保护环境已刻不容缓。

⑵让学生了解当前环境状况,并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地球累了

⑴知道人中问题是当今世界的重要问题之一,了解人口膨胀给人类生活造成的影响。

⑵让学生了解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无节制地开采,必将导致资源枯竭的恶果。引导学生爱护资源。

4、守望碧水蓝天

⑴使学生明白保护环境已刻不容缓。

⑵教育每个学生应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用各种方式为保护环境出力。

推荐第6篇:六年级下册品社教学计划

六年级下册品社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高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六年级学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六年级的儿童在心理和生理方面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少年期。这个期间人的发展是极其复杂、充满矛盾的。在个性方面出现的最主要特点就是“成人感”的发展,表现在:期望自己能和成人一样独立地支配和安排自己的生活;期望了解和参与成人的生活世界;对于成年人的刻意模仿。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在全球化的时代,世界对于他们来说不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经验,尽管对于他的理解还是很不够的,但少年儿童们却是渴望去了解它,去感受“外面世界的精彩”,甚至从那里找到自己的朋友。

为了使我们的新一代能够以科学的理性的态度去看待他们周围的世界,爱他们所居住的地球,爱周围的一草一木,在教学中努力引导儿童探索和关怀生存的家园,使少年儿童成长为地球上的新一代文明居民。

小学六年级是孩子发展中的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学生开始从相对的儿童心理品质特征向少年的品质特征转化,因吃对未来的成长影响很大,具有较大的可塑性,要积极引导学生个体的“自我意识”朝着客观、乐观、进去的方向发展,为顺利完成中小学衔接作好铺垫。

二、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科书由四个单元构成。第一单元 你我同行 第二单元 人类的家园 第三单元 同在一片蓝天下 第四单元 再见,我的小学生活

(二)、教材重点与难点:

主要通过真实的历史资料,让学生在认识战争和冲突带给人类苦难的基础上,感受全世界人民对和平的渴望、共创和平的心愿和所做出的努力,了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保卫祖国和维护和平的作为,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本册教材各单元目标 第一单元:

1.通过从太空中看地球,生活中感知地球,从而了解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大小、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状况,熟悉世界海陆分布以及主要地形等基本知识,初步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

2.了解中国的面积、行政区划,主要省级行政区,能熟练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3.引导学生了解全球化背景之下我国和世界的经济互动,为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而自豪,让学生知道我国在经济上互通有无的重要性,使学生感受和关心身边发生的经济活动,对外来产品持正确态度。

4.使学生认识到国际互联网是当代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在学会利用互联网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服务的同时,又必须保持高度警惕,防止其消极因素对自身赞成不良影响或侵害。

第二单元:

1.引导学生感受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认识人类活动对环境所的作用,使学生将身边节能、绿化等“小事”和保护地球环境联系在一起,在日常生活中能有意识地关心和爱护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

2.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自然灾害,知道保护环境可以减少和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理解在危难中社会互助的作用,学习一些在常见自然灾害中的自救知识。

3.使学生理解物种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特质基础,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保护物种就是保护人类自身赖以生存的环境,使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认识到保护野生动植物特别是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工作的紧迫性,培养学生以朋友们的爱心平等对待地球上其他动物,增强学生自觉主动保护物种的意识的情感。

4.初步了解外来有害物种入侵对新的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人类健康带来的巨大危害,知道有物种入侵的主要方式,明确对待外来物种的正确态度,理解生物之间、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

5.使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的存量有有限的,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节约和合理使用资源的良好习惯。

第三单元:

1.从战争给人类,特别是给儿童带来的巨大苦难的视角,使学生知道战争的残酷、战争的危害,从而懂得和平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同时,使学生知道全世界人民为了世界和平,制止战争,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2.科学技术的喜与忧

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生活,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了解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并以紫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在了解科学技术带给我们诸多好处的同时,也要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利用不当不仅不能造福人类,还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使学生能一分为二地看待科学技术的作用,正确对待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3.初步了解联合国的性质和宗旨及其一些重要的工作机构,理解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发展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知道联合国为解决世界儿童问题所做出的重要努力和产生的积极效果,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地球村公民的意识。

第四单元

1.使学生通过对6年小学生活的回顾,总结自己的成长过程,认识到自己在6年中所取得的成绩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老师、同学、家长的帮助获得的,为顺利跨入中学大门树立应有的信心,同时,引导学生在回顾过程中反思6年中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为日后的学习生活提供借鉴。

2.“百闻不如一见”,为了能让六年级的同学对中学有感性的具体的认识,设置了直接到中学参观的活动课程,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未来的中学生活的主要内容,思考自己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特别是做好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

3.生活是儿童受教育的基础,从六年级毕业学生即将面临的生活实际出发,唤起学生成长,成才的进取意识和对未来中学生活的渴望和准备,帮助他们在离开小学大门后能够坚实地迈好通向中学的第一步。

三、任务、目标:

本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那么对综合课这个性质老师已不再陌生。特别是到了

五、六年级地理、历史、科学等各科内容融入到品德教育中,使品德课不再是纯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而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将品德、行为规则、法则、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国情、历史与文化、地理环境等教育的有机融合,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基于以上的课程性质和总目标,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延续了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的设计思路,课程的设置围绕学生的社会生活展开,并注意到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及认知领域,将触角深到更加广阔而深远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六年级下学期又是整个小学阶段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这个学期的学生,大部分已经形成了与他们的年龄相适应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可以说他们的良好品德和社会性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比较高的状态。因此,从六年级下册的教材来看,更重视学生日益增强的道德素养与社会性的不断发展,较上册而言,在内容上更加向广度和深度推进。同时因为他们又将面临着升入初中,所以教材中又安排了一些迎接新生活的话题,引导学生直面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为学生向初中阶段顺利过渡做了必要的准备。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四、具体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积极地参与、体验。

3、根据本册教材安排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儿童把握好少年期的生活,和儿童一起走进多样化的世界,引领儿童探索和关怀生存的家园。

4、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尽量多地呈现直观性的材料。

5、将社会中的知识转化为生活问题。

6、大胆想象,解决生活问题。

推荐第7篇:六年级上册品社教学计划

六年级上册品社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宗旨在于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扎实的基础。

全册教材共有三个单元,分别是《屈辱与抗争》、《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建设民主富强国家》。《屈辱与抗争》这个单元包括三个小主题,分别是:《血泪国耻》、《悲壮的抗争》、《探求救国之路》。第二单元包括二个小主题,分别是:《来到嘉兴南湖》、《追求先辈足迹》、《开国大典》第三单元有三个小主题,分别是:《人民当家作主》、《祖国走向富强》。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六年级大多数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这一学科很感兴趣,学生对社会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对社会常识和社会生活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体验”、“尝试”、“调查”、“讨论”等方面,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促进良好的品德形成和社会良好发展,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

三、教务目标:

1.了解近代中国的屈辱与抗争,使学生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骄傲和责任。

2.体验民主的生活、学习氛围。懂得参与集体的民主生活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的义务。要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要有自己的信心。

3.了解社会生活中的民主,直面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解决生活中的困惑,探索做人的真谛。

4.学会独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5.感受祖国壮丽的山河,多彩的民族风情,古老的中华文明和今日的辉煌。

6.走向世界,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感受和探讨人类文化的异彩及共同面临的问题。

四、方法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4、充实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学习内容

课时 第1---2周

血泪国耻

4 第3---4周

悲壮的抗争

4 第5---6周

探求救国之路

4 第7---8周

来到嘉兴南湖

第9---10周

追求先辈足迹

4 第11---12周

开国大典

4 第13---14周

人民当家作主

4 第15---16周

祖国走向富强

4 第17---20周

第21周

第22周

复习

考试

放假

4 2 2

推荐第8篇:六年级上册品社教学计划

山东人民出版社 六年级上册品社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宗旨在于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扎实的基础。

全册教材共有三个单元,分别是《屈辱与抗争》、《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建设民主富强国家》。《屈辱与抗争》这个单元包括三个小主题,分别是:《血泪国耻》、《悲壮的抗争》、《探求救国之路》。第二单元包括二个小主题,分别是:《来到嘉兴南湖》、《追求先辈足迹》、《开国大典》第三单元有三个小主题,分别是:《人民当家作主》、《祖国走向富强》。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六年级大多数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这一学科很感兴趣,学生对社会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对社会常识和社会生活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体验”、“尝试”、“调查”、“讨论”等方面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促进良好的品德形成和社会良好发展,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

三、教务目标:

1、了解近代中国的屈辱与抗争,使学生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骄傲和责任。

2、体验民主的生活、学习氛围。懂得参与集体的民主生活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的义务。要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要有自己的信心。

3、了解社会生活中的民主,直面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解决生活中的困惑,探索做人的真谛。

4、学会独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5、感受祖国壮丽的山河,多彩的民族风情,古老的中华文明和今日的辉煌。

6、走向世界,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感受和探讨人类文化的异彩及共同面临的问题。

四、方法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4、充实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

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1---2周 9.1-----9.12 血泪国耻 ()4 第3---4周 9.13---9.26 悲壮的抗争4 第5---6周 9.27---10.10 探求救国之路4 第7---8周 10.11---1024 来到嘉兴南湖4 第9---10周 10.25---11.7 追求先辈足迹4 第11---12周 11.8----11.21 开国大典4 第13---14周 11.22---12.5 人民当家作主4 第15---16周 2.6---12.19 祖国走向富强4 第17---20周 12.20---1.16 复习4 第21周 1.17----1.23 考试2 第22周 1.24----1.30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一、教材分析

该教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精神编写,教材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情感性等特点。增强了教科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形式活泼,富有童趣,使教材更具有亲和力。

本册教材共有五个单元,每个单元下设了2—5个主题,本教材以六年级儿

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为前提,以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目标,以体现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为理念,逐步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备的道德观,价值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分为五个单元:从小学创造、从田野到车间、走进信息时代、人类文明的足迹、我们去环球旅行。

3

“从小学创造”这个单元教育学生感受创造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益处,

初步认识创造对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性。理解什么是创造,明白生活中创造无处不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初步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动手的好习惯,在生活中不断提高创造力。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创造中可能遇到的失败,并尝试在失败中汲取教训通过创造活动,让学生体验创造带来的快乐。

“从田野到车间”这个单元教育学生了解工业、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

的关系,体验工人和农民的劳动与智慧;尊重工人和农民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认识日用农产品及生活用品,探究这些用品的生产过程,知道农业、工业与生活

的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业、农业,感受工农业给人们带来的便捷、快

乐、幸福。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明白科技创新、科学技术

服务工农业将更造福人类的道理。

“走进信息时代”这个单元教育学生感受现代通讯和现代传媒与现代生活的密切关系,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现代通讯知识、技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向往。了解通讯方式的变迁,感受现代通

的飞速发展,体验科学发展给人类带来的益处。了解并遵守网络使用道德规范,努力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学习利用传媒安全有效地获取信息,充分享受信息带来的方便和乐趣。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自我调控能力、节制能力。

“人类文明的足迹”这个单元教育学生

简要了解一些人类的文

明遗产。

知道一些著名的建筑、科技发明、文学艺术作品等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重要价值。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

“我们去环球旅行”这个单元教育学生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分布,

感受地球之大。了解千姿百态的地形地貌,感受地球之美。了解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对世界地理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探究等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满足学生求知的愿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全面提高。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4、充实教学内容,联系丰富生活。

5、拓展教学空间,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校本的各种课程资源。

5

五、教学进度:

推荐第9篇:六年级下册品社教学计划

六年级下册品社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1、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思想及具体目标,全面完整地体现《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课程目标。

2、教材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有机融合各相关学科领域的内容,积极探索综合课教材编写的体系、途径和方法。教材内容的选材和呈现方式有助于启发教师的思维,引导教师学会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进而帮助教师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3、教材编写的内容和形式力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多种学习活动、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策略。此外,教材编写还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城乡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教育资源,体现出范例式教材的特点。

二、教材的基本特色

1、教材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

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学习兴趣、实际接受能力以及所处的地域特点,从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入手,以他们的实际生活为基础整合学习内容,力求使学生感到亲切、真实。

2、教材体现了较强的综合性

依据逻辑关系,经过有机的整合,丰富和扩大了教学内容,突出了综合学习的特点。此外,教材还特别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将目前社会上发生的重要事件以及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作与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以及学习活动的联系。

3、围绕一个中心主题构建学习单元

主题设计贯彻面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的原则,尽量选择富有生活性、趣味性的现实题材,从学生熟悉的文化生活和社会实际中选取为学生所关注的问题。

4、新颖独特的呈现方式

本套教材的编排方式新颖,通过大量富有真实感的照片和精美的插图,在潜移默化间对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避免了枯燥、空洞的说教,有助于儿童亲近和理解社会,发展和完善自我。采用此种呈现方式,既能够满足教师自主开发教材的需要,又能够满足学生实现多样化学习的需要。

三、具体措施

由于品德与社会课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课程对学生的教育是要回归生活,重视生活的价值。整个课程的时间坐标应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课程的空间坐标应该是整个社会存在。 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空间就不应该只局限在课堂上,要从多方面加强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要尽可能地创设条件,让学生以各种恰当的方式,与社会生活广泛地接触。社会课必须是开放的,教学上不能满足于照本宣科,要帮助学生将他们的视野投射到社会生活的广阔范围,将他们思维的领域伸展到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为此应该积极地开发和利用本地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各种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以期使学习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学中,可以注重与学校、少先队组织的活动结合,与综合实践活动课 四

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学会合作

祖国我为你自豪

放飞和平鸽

只有一个地球

我的未来不是梦

6课时

12课时

9课时

12课时

9课时 合计;48课时

推荐第10篇:六年级上册品社教学计划

六年级上册品社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宗旨在于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扎实的基础。

全册教材共有三个单元,分别是《屈辱与抗争》、《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建设民主富强国家》。《屈辱与抗争》这个单元包括三个小主题,分别是:《血泪国耻》、《悲壮的抗争》、《探求救国之路》。第二单元包括二个小主题,分别是:《来到嘉兴南湖》、《追求先辈足迹》、《开国大典》第三单元有三个小主题,分别是:《人民当家作主》、《祖国走向富强》。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年级大多数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这一学科很感兴趣,学生对社会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对社会常识和社会生活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体验”、“尝试”、“调查”、“讨论”等方面,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促进良好的品德形成和社会良好发展,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近代中国的屈辱与抗争,使学生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骄傲和责任。

2、体验民主的生活、学习氛围。懂得参与集体的民主生活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的义务。要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要有自己的信心。

3、了解社会生活中的民主,直面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解决生活中的困惑,探索做人的真谛。

4、学会独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5、感受祖国壮丽的山河,多彩的民族风情,古老的中华文明和今日的辉煌。

6、走向世界,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感受和探讨人类文化的异彩及共同面临的问题。

四、方法措施

1、学习新课标,吃透教材,理解本册编排内容的重点及难点。

2、在课堂上,多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使学生能发表自己的意见,个性得以发展。

3、作业批改,注重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更新,个性张扬。

4、作业批改,注重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更新,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内容的兴趣。

基本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经过接触,发现这些班的学生大多思想纯洁,学习态度好,上进心很强,爱学习、爱劳动,虽然许多学生家庭条件比较优越,但家长对学生学习及品德养成非常重视。个别学生由于娇生惯养,本位思想比较重。通过与班主任的沟通,学生能基本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

在上一学期。通过考试,学生认知能力较强,但行为上,社会实践运用上稍有不足。不能完全按说的去做。今后应在实践上多下功夫。

我没有教过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经验缺乏,但是对学生了解比较透彻。在今后教学中,我将刻苦专研教材,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充分收集好相关资料,并享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参与社会,从而发展他们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能力。使自己有能力胜任该课程的教学。

小学六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 语文数学英语

教 学 目 标

1.知道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知道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救亡图存的抗争事例,爱戴革命先烈,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2.简要了解一些人类的文明遗产,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

3.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学习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形成相应的能力。

4.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科技要为人类造福。崇尚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5.知道邪教的危害,反对邪教。

四、重点难点

1.知道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2.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学习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

3.崇尚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反对邪教。

教学措施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 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4.充实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 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拓展教学空间: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教师应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1 1屈辱的历史

2 2 2不屈不挠的战争

2 3 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 4 4永久的缅怀 2 5 5人类文明的摇篮 2 6 6丰富的思想宝库 2 7 7永恒的文化遗产 2 8 8大自然的坏脾气 2 9 9与自然灾害的较量 2 10 10灾难无情人有情

11 11科学技术造福人类 2 12 12科学技术的另一面 2 13 13科学家的启示

14 14崇尚科学,破除迷信,反对邪教 2 15 单元测试一 2 16 单元测试二 2 17 单元测试三 2 18 复习2 19 复习2 20 复习

相关专题

第11篇:六年级品社上册教学计划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科任教师:

本教材以六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为前提,以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标的,以体现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为理念,引导学生通过以自己的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获得对现代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能力;在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须具备的道德观、价值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

本学期以此为教学设计的主体理念,在分析教材,学生的基础上制订学期计划。

一、教材体系分析

本教材编制了“走进地球村”、“世界大舞台” “只有一个地球” “放飞和平鸽“告别小学时代”五个单元,共12课教学内容。每课依内容和容量不同,安排的课时不等,总计36课时左右。

教材的主要特点有:

1、真实反映社会,注重德育实效性。

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注重反映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每一个学习主题,都尽可能选择既典型又真实的生活实例,并通过大量的真实照片和情景对话,还原学生的社会生活,让学生在现实或仿真的生活情境中,通过体验,辨析和感悟,对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道德行为进行自我判断、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和自我修正,从而促进他们良好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2、遵循综合构建原则,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教材不仅对学生成长的不同生活领域与社会环境中的多种因素进行了有机整合,而且还将多种课程资源、多种学科知识、多种智能参与、多种学习途径、多种策略与方法进行了有机整合,让学生通过各种学习途径,掌握方方面面的社会常识和技能,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采用第一人称的主体参与方式,辅以“大嘴青蛙”的伙伴形象,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在愉悦中学习成长。

二、学期教学目标

1、通过地理知识,人文遗产,标志性建筑,自然风光,社会习俗,民族节日等引导学生走进世界,了解世界,增进与世界的情感,并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初步了解在国际家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国际组织的名称、旗帜、徽记、总部所在地,组织机构及所发挥的作用;了解外国商品的名称、品牌及生产国家;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更好地认识世界、拓宽视野。

3、了解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了解地球面临的大气污染、水污染、荒漠化、温室效应资源缺乏等环境问题。明白保护地球是每个地球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保护环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4、知道人民解放军是捍卫和平的使者;了解战争有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之分,知道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感受和平生活的美好。学会独立搜集、整理图片和文字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5、学习写留言,设计纪念册,会用充满诗情画意的特殊方式表达真情,珍藏记忆。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六年级共有学生31名 ,女生14人。本班班风好,学风正。大部分学生热爱学习,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在上学期的期末检测中,合格率90%。但是,也有少数几个学生,组织纪律性不够强,表现在上课爱讲小话,作业拖拉。这个学期,将对他们进行自律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充分利用本册教材,使学生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四、教学进度安排表(附后)

五、教学内容的检测与评价

本学期要对学生的检测抓紧、把牢,在扎实双基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学生特点,对学生采用以下检测与评价方式:

1、平时与期中、期末相结合。平时考查包括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提问、作业练习、单元检测等情况的检测评定,将平时的考查与期末的考试按合理的比例,全面评价学生。

2、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既注重学生课堂内和课本上的学习成绩,也重视课外学习质量,(如课外资料的搜集、探究、调查、讨论、整理等成果汇报)并能积极参加学校所搞的综合知识竞赛等活动。

3、口测与笔测相结合。听、说、议采用口测方式,基础知识、课外探究采用笔测。(如:A、B、C、D)

4、认真搞好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并做好相应的等级评价。

六、综合实践活动

结合本册教材特点,本学期我将安排以下实践活动:

1、开展一次“保护地球,从我做起”的主题班会。

2、举办一个毕业大联欢。

七、教学方法及措施

1、整体把握教材的教学目标和相关单元之间的联系,注重教材具体内容的层次性。在备课过程中,要理清教材的思路,把握教材的教学主题。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提供的教育主题为基础,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探究,要运用好教材。

2、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学的过程选取、引用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的内容,引导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要让学生在讨论、活动中去理解、体验,以达到“品德与社会”的最终教育目标。

3、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活动为载体,坚持“教、学、生活”三合一,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使新教材变得对学生更有意义,让新教材成为学生喜爱的对话与生活文本。

4、加入一些引人入胜的材料,吸引学生的兴趣。新异奇特的东西,最能激起学生兴奋和愉悦。要把新异度定在学生的“似曾相识又陌生”的感觉尺度上。要用信息优化的观点对教育内容进行筛选,去掉学生厌烦的旧信息,留下学生感兴趣的新异信息,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5、要从每个学生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以评价促质量。

6、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不断反思,改进教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学业成绩。

7、在“有效”二字上下功夫,力争做到备课有效、上课有效、作业检测有效、辅导有效。

第12篇:六年级上册品社教学计划

六年级上册品社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宗旨在于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扎实的基础。

全册教材共有三个单元,分别是《屈辱与抗争》、《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建设民主富强国家》。《屈辱与抗争》这个单元包括三个小主题,分别是:《血泪国耻》、《悲壮的抗争》、《探求救国之路》。第二单元包括二个小主题,分别是:《来到嘉兴南湖》、《追求先辈足迹》、《开国大典》第三单元有三个小主题,分别是:《人民当家作主》、《祖国走向富强》。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年级大多数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这一学科很感兴趣,学生对社会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对社会常识和社会生活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体验”、“尝试”、“调查”、“讨论”等方面,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促进良好的品德形成和社会良好发展,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近代中国的屈辱与抗争,使学生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骄傲和责任。

2、体验民主的生活、学习氛围。懂得参与集体的民主生活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的义务。要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要有自己的信心。

3、了解社会生活中的民主,直面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解决生活中的困惑,探索做人的真谛。

4、学会独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5、感受祖国壮丽的山河,多彩的民族风情,古老的中华文明和今日的辉煌。

6、走向世界,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感受和探讨人类文化的异彩及共同面临的问题。

四、方法措施

1、学习新课标,吃透教材,理解本册编排内容的重点及难点。

2、在课堂上,多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使学生能发表自己的意见,个性得以发展。

3、作业批改,注重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更新,个性张扬。

4、作业批改,注重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更新,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内容的兴趣。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 次

学习内 容

课 时 第1周

《血泪国耻》

2 第2周

第3周

第4周

第5周

第6周

第7周

第8周

第9周

第10周

第11周

第12周

第13周

第14周

第15周

第16周

第17周

第18周

《悲壮的抗争》

《探求救国之路》

《来到嘉兴南湖》

《追求先辈足迹》

《开国大典》

《人民当家作主》

《祖国走向富强》

复习

复习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第13篇:人教版六年级品社下册教学计划

2014-2015第二学期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高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六年级学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科书由四个单元构成。第一单元 你我同行 第二单元 人类的家园 第三单元 同在一片蓝天下 第四单元 再见,我的小学生活

(二)、教材重点与难点:

主要通过真实的历史资料,让学生在认识战争和冲突带给人类苦难的基础上,感受全世界人民对和平的渴望、共创和平的心愿和所做出的努力,了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保卫祖国和维护和平的作为,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

本册教材各单元目标 第一单元:

1.通过从太空中看地球,生活中感知地球,从而了解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大小、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状况,熟悉世界海陆分布以及主要地形等基本知识,初步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

2.了解中国的面积、行政区划,主要省级行政区,能熟练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3.引导学生了解全球化背景之下我国和世界的经济互动,为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而自豪,让学生知道我国在经济上互通有无的重要性,使学生感受和关心身边发生的经济活动,对外来产品持正确态度。

4.使学生认识到国际互联网是当代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在学会利用互联网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服务的同时,又必须保持高度警惕,防止其消极因素对自身赞成不良影响或侵害。

第二单元:

1.引导学生感受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认识人类活动对环境所的作用,使学生将身边节能、绿化等“小事”和保护地球环境联系在一起,在日常生活中能有意识地关心和爱护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

2.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自然灾害,知道保护环境可以减少和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理解在危难中社会互助的作用,学习一些在常见自然灾害中的自救知识。

3.使学生理解物种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特质基础,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保护物种就是保护人类自身赖以生存的环境,使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认识到保护野生动植物特别是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工作的紧迫性,培养学生以朋友们的爱心平等对待地球上其他动物,增强学生自觉主动保护物种的意识的情感。

4.初步了解外来有害物种入侵对新的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人类健康带来的巨大危害,知道有物种入侵的主要方式,明确对待外来物种的正确态度,理解生物之间、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

5.使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的存量有有限的,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节约和合理使用资源的良好习惯。

第三单元:

1.从战争给人类,特别是给儿童带来的巨大苦难的视角,使学生知道战争的残酷、战争的危害,从而懂得和平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同时,使学生知道全世界人民为了世界和平,制止战争,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2.科学技术的喜与忧

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生活,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了解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并以紫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在了解科学技术带给我们诸多好处的同时,也要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利用不当不仅不能造福人类,还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使学生能一分为二地看待

科学技术的作用,正确对待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3.初步了解联合国的性质和宗旨及其一些重要的工作机构,理解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发展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知道联合国为解决世界儿童问题所做出的重要努力和产生的积极效果,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地球村公民的意识。

第四单元

1.使学生通过对6年小学生活的回顾,总结自己的成长过程,认识到自己在6年中所取得的成绩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老师、同学、家长的帮助获得的,为顺利跨入中学大门树立应有的信心,同时,引导学生在回顾过程中反思6年中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为日后的学习生活提供借鉴。

2.“百闻不如一见”,为了能让六年级的同学对中学有感性的具体的认识,设置了直接到中学参观的活动课程,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未来的中学生活的主要内容,思考自己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特别是做好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

3.生活是儿童受教育的基础,从六年级毕业学生即将面临的生活实际出发,唤起学生成长,成才的进取意识和对未来中学生活的渴望和准备,帮助他们在离开小学大门后能够坚实地迈好通向中学的第一步。

三、任务、目标: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延续了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的设计思路,课程的设置围绕学生的社会生活展开,并注意到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及认知领域,将触角深到更加广阔而深远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六年级下学期又是整个小学阶段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这个学期的学生,大部分已经形成了与他们的年龄相适应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可以说他们的良好品德和社会性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比较高的状态。因此,从六年级下册的教材来看,更重视学生日益增强的道德素养与社会性的不断发展,较上册而言,在内容上更加向广度和深度推进。同时因为他们又将面临着升入初中,所以教材中又安排了一些迎接新生活的话题,引导学生直面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为学生向初中阶段顺利过渡做了必要的准备。

四、具体措施

1、根据本册教材安排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儿童把握好少年期的生活,和儿童一起走进多样化的世界,引领儿童探索和关怀生存的家园。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尽量多地呈现直观性的材料。

3、在本册教学中进行课题《品德与社会综合性的教学实践与研究》的落实。

4、将社会中的知识转化为生活问题。

5、强调以学生为主题,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14篇:六年级品社下册教学计划解读

六年级品社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1、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思想及具体目标,全 面完整地体现《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 》的要求,贯彻以学 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课程目标。

2、教材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有机融合各相关学科领域的内容, 积极探索综合课教材编写的体系、途径和方法。 教材内容的选材和呈 现方式有助于启发教师的思维, 引导教师学会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 源,进而帮助教师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3、教材编写的内容和形式力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采 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 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多种学习活动、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策略。此外,教材编写还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城乡学 生的生活环境和教育资源,体现出范例式教材的特点。

二、学期课程总目标。

1.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的作用及彼此 间的关系,体验合作的快乐。

2.让学生了解祖国新时代的新面貌,树立为祖国自豪、为祖国骄傲 的情感。 3.培养孩子们的和平意识,号召他们为世界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4.通过学习,了解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性,培养孩子们从小养成良 好的环保意识和环保习惯。

5.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并鼓励他们为此坚持不懈 地努力。

三.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两个班人数分别为 56人、55人,上学期成绩比较良好,位于 教委第

一、第二名,争取本学期取得更好的成绩。两个班的大部分学 生学习比较认真, 求知欲较强, 对世界充满好奇, 同学间能互相合作, 共同进步。 但也有个别同学由于种种原因有一些不良习惯, 影响他们 健康成长。

四.教学措施。 1.积极转变观念。

(1、要树立综合的、开放的课程观。

在教学中,我将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并及时 关注社会中新的信息、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以便及时地、合 理地调整教学目标,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

(2、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3、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观。

(4、结合教材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开展一些爱绿 护绿活动和环保小调查,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2.注意整体把握。

在实际教学中, 我将尽力挖掘活动空间, 从更多的角度对教材内容进 行补充、拓展, 尽可能地体现一种儿童文化,让教材真正成为学生喜 爱的朋友。

五.减负提质措施。

1.为了让孩子们轻松而又愉快的学到知识,增强能力,我在课堂中 尽量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尽可能地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来让学生自 己思考,互相讨论,合作交流,从而获取知识和技能。

2.不布置呆板的书面作业,而是让学生去读报、上网查资料、做社 会小调查等,来增长孩子们的见识,锻炼他们的能力。

七.培优补差措施。

1、本学期对潜能生注以更多的爱心和关心,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对 他们加强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的督促和指导, 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参与学习, 采用讨论、演讲、阅读、自学、练习等形式, 活跃课堂气氛,使以下学生成绩达到优秀水平。 培优生:李鹏、黑 海祥、张志龙、景玉研、马昌婷等。

2|、抓优扶差。鼓励优生积极灵活学习同时辅助差生。做好差生个别 思想工作,利用课余时间辅导,提高了差生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 使以下差生成绩有所提高。 补差生:黑启梁、张顺、孟学涛、景庆 英、吴发菊等。

3、双边活动,严抓课堂纪律。了解学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学好习。严格要求学生,一视同仁。

4、加强德育功能,开展课堂活动。在本学期中要立足本职,热心向 学生传授真理。言传身教,平等对待、爱护学生。工作要认真细致负 责,教育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努力让学生喜欢学习品社课。

第15篇:小学六年级品社下册教学计划

六年级品社下册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

本班学生思维活跃,集体观念强,活动积极性非常高,有爱心,敢于表现自我,个性好强,但不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不善于反省自己,爱模仿电视明星,常在不经意的情况下出现错误.

二,指导思想:

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思想及具体目标,全面完整地体现《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依据儿童特定发展阶段的认识方式及特征,采用与相适应的,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学生主动参与多种学习活动创设具体途径,使他们从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掌握学习策略.《品德与社会》教科书采用的是\"主题构建\"方式.采取的是讲故事的形式,通过讲故事完成《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内容要求.

三,教材的主要特征:

1.围绕儿童生活,符合儿童情趣.2.注重已有经验,贴近现实生活 .3.强调体验参与,引导学习活动 4.体现综合主题,规格合理适度.5.单元组织教材,突出学生主体

四,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世界上几个重要国家的自然概况及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状况,体会多种文化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持尊重和欣赏态度,培养学生对世界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知道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

问题,知道保护环境和资源的重要性;知道生活中会有许多烦恼、压力和挫折,要正确对待,直面挫折,勇于进取,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

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遇事三思后行,爱惜自己的名誉,逐步养成自我反省的习惯;懂得做人要宽容,养成宽以待人的好品质;回顾小学阶段的成长历程,以积极向上的态度迎接中学阶段的新生活。

五,教学措施:

必须注重与学生和社会的联系

1.教材的编写不可能是针对所有学校学生,以所有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的.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强调\"必须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强调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这就意味着教材的使用必须与学生和社会联系起来.所以教材仅仅是教学的\"范例\".

2.教材的呈现方式,也不像思想品德课本那样提供了教学的大致过程.《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社会性和地域性,要求《品德与社会》教材的必须开放.开放性的课本内容势必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补充,使教学加强与学生和社会的联系.

3.必须注重学生的实践

实践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德育,最重要的是研究人的德行的形成规律.人的德行必须在自然的活动中形成,这是德行形成的第一个规律.抽象的道德戒律光靠说教是不能深入人的心灵的,是不能为人所掌握

的.

六.教学活动安排:

第一单元:童眼看世界

5课

8~9课时

第二单元: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4课

8~10课时

第三单元:学会面对

4课

8~10课时

第四单元:毕业前夕

3课 8~10课时

第16篇:六年级下册册品社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第学二期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付 丽

一、学情分析:

两个班共有学生55人,学生均属农村孩子,来自附近几个自然村,在家大多为娇生惯养的孩子,思想状况有个别学生不稳定,学习状况两极分化严重,对于学习科目偏科情况较严重。

二、教材分析:

教材分为四个单元,16课。第一单元《童眼看世界》,第二单元《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第三单元《学会面对》,第四单元《毕业前夕》。

三、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2、了解学校的日常工作,知道学生是学校的一员,培养学生自主参与、自我管理等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老师、亲近老师、尊敬老师的情感。

4、使学生懂得我们国家的发展历史,初步了解一些国家的发展史。

5、引导学生了解烦恼和困惑,遇到挫折要认真面对,学会宽容。

6、引导学生认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要学习爱护我们的地球。

四、教学措施:

1、加强对教材的钻研,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2、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问、多说、多疑来发现生活的美,感受现代生活。

3、通过体验、观看、交流、查询、了解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情景教育。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五、教学注意的问题:

(一) 必须注重与学生和社会的联系

教材的编写不可能是针对所有学校学生,以所有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的。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强调“必须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强调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这就意味着教材的使用必须与学生和社会联系起来。所以教材仅仅是教学的“范例”。

(二) 必须注重学生的实践

实践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德育,最重要的是研究人的德行的形成规律。人的德行必须在自然的活动中形成,这是德行形成的第一个规律。抽象的道德戒律光靠说教是不能深入人的心灵的,是不能为人所掌握的。

(三)注重学生的自我反省,让导行落到实处。

六、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12课时 第二单元8课时 第三单元6课时 第四单元10课时 预计使用课时数:36课时

第17篇:六年级品社

一.1.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2.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整个沿海地区,并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3.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二.鸦片战争以后,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利益。也是为了销赃灭迹,掩盖罪行。 三.中国的主权遭到进一步破坏。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政治上独立自主的中国,战后由于领土主权遭到破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逐渐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四.1。战争指导无能,战略方针被动多变。

2。战术落后保守,无近代战争之经验。

3。军队腐朽,素质低下,缺乏实战经验和训练,各省军队不能互相配合。

第二次鸦片战争清军失败的原因和第一次相比差不多,但第二次比第一次败得更惨。英法联军不仅占领了中国的两个省城,还占领了中国的首都北京。第二次鸦片战争在警告中国人,对付近代化的外敌入侵是不能用中世纪的方式的,否则结果只有失败得更惨,它还告诉中国人,对付近现代化的外敌入侵,必须在掌握先进武器装备的基础上,发展自身的作战能力,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第18篇:六年级 品社

2013年下期宜潭乡中心小学六年级品社期中试卷

学校 姓名 时间 60分钟

一、填空题15’(1’×15)。

1.是创作的动力, 是向创造迈出的第一步。 2.世界上第一架电影放映机是 发明的。 3.创造书米老鼠的经典形象是 。 4.“人人是创造之人”这句话是 说的。

5.人类梦想飞翔从而发明了 ;人类从诸如“嫦娥奔月”之类的神话中获得灵感,从而登上了 ;人类从鱼潜水得到启发,发明了 。 6.农作物会遇到、、等自然灾害。

7.农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包括、、、。

二、选择题20’(2’×10)。

1.“母鸡是怎样孵出小鸡的?”是( )提出的。A冯特兄弟 B幕布里奇 C爱迪生 2.( )发明了显微镜。A罗伯特胡克 B迪斯尼 C玛丽安娜 3.( )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造纸术 B缝纫机 C轮船

4.“由俭入奢,由奢入俭难。”这句话是( )说的。A司马光 B诸葛亮 C朱用纯 5.做铅笔要用到的材料有( )。A铁和石墨 B木材和石墨 C木材和木炭 6.逐渐消失的行业有( )。A养殖业 B打铁 C制造业 7.下面的产品属于古代引进的是( )。A瓷器 B胡萝卜 C丝绸 8.制作陶瓷最关键的是( )。A制坯 B上釉 C烧窑

9.下列东西的原料不是来自铁矿石的是( )。A菜刀 B收割机 C电线

10.下列蕴含着农民伯伯辛勤劳作的诗句是( )。A待到山花浪漫时,他在丛中笑 B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C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三、判断题20’(2’×10)。

1.多读书可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 ) 2.创造发明是科学家和发明家的专利。( )

3.我对隔壁邻居家的电脑很好奇,于是就趁别人不注意将电脑拆了。( ) 4.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农业。( ) 5.工业和农业没什么关系。( ) 6.废纸可以回收利用再造纸。( )

7.高粱经过人们勤劳灵巧的双手,可以变成酒。( ) 8.蔬菜大棚里一年四季都可以有黄瓜。( )

9.“打铁”这个行业正在消失,说明现在的人不再使用铁器了。( ) 10.我的布鞋凝聚了农民和纺织工人的辛苦劳动。( )

四、问答题30’(10’×3)。

1.为什么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2.你怎么理解“没有一千次的失败,就没有第一千零一次的成功”这句话? 3.请写几句珍惜粮食的名言警句。(至少写3句)

五、拓展长廊15’。

1960年罕见的天灾人祸,带来了严重的粮食饥荒,一个个蜡黄脸色的水肿病患者到了······袁隆平的5尺之躯也直接经历了饥饿的痛苦。

袁隆平目睹了严酷的现实,他辗转反侧不能安睡。他想起旧社会,人民受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受战争的痛苦,缺衣少食,流离失所。今天,人民当家做主,但仍未能摆脱饥饿对人民的威胁。他决心努力发挥自己的才能,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尽快培育出亩产过800斤、1000斤、2000斤的水稻新品种,让粮食大幅度增产,用农业科学知识战胜饥饿。

袁隆平赞成这样一个公式: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 读了袁隆平的事迹,你有什么感受?

第19篇:六年级品社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1----2单元

一、填空

1、两弹一星是指(

)、(

)和(

)。

2、中国导弹之父是(

)。两弹之父是(

)。

3、世界登月第一人是(

)。

4、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

5、一夜之城是(

)。

6、1982年(

)和撒切尔夫人在人民大会堂就解决香港问题举行会谈。

7、祖国的(

),是香港回归的强有力保证。 (

)年( )月(

)日香港回归祖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现任行政长官是(

)。

8、澳门位于广东省珠江口西岸,与(

)相距40海里,包括(

)、(

)、(

),总面积约24平方千米,(

)年(

)月(

)日回归祖国,现任行政长官是(

)。

9、奥林匹克运动起源于(

)。 第一届古代奥运会于(

)举行。

10、(

)年第一届现代国际奥运会在(

)举行。 (

)被称为现代奥运之父。

11、、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是(

)”主要宗旨是(

)。

12、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是在(

)年,当时东北大学学生(

)代表中国参加了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十届奥运会,未取得决赛权。

1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第一次参加的奥运会是(

)年在洛杉矶举行的第23届奥运会。本届的奥运会第一枚金牌 由中国射击选手 (

)获得,实现了我国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

14、1999年4月再次申办奥运会,提出了(

)这个响亮的申奥口号,以(

)为理念,经过不懈努力,终于获得了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的主办权。

15、泰姬陵是(

)的一位皇帝为自己的爱妃修建的陵墓,是伊斯兰建筑的明珠。

16、与人交流靠(

),传承文明靠(

)。

17、世界上大约有(

)种语言,使用人数超过100万人的语言有100种左右,使用人数超过500万人的有20种左右。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是(

),使用最广泛的是(

)。

18、目前,(

)是联合国的6种工作语言。

19、波兰医生(

)创造的世界语最理想、影响最大,成为联合国唯一确定是推广的国际语言。

20、山西恒山悬空寺始建于1400多年前,素以(

)闻名天下。

21、中国园林建筑主要包括(

)和(

)两大类。它们是以模仿(

)为主的风景园林。

22、(

)被称为水上城市。

23、中国古代建筑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

)、(

)、(

),在世界建筑史上独具魅力。

24、古代建筑是以(

)为主要建筑材料的,西方建筑是以(

)为主要材料的。

25、中国的食物有(

)和(

)之分。主食一般是指用(

)做成的食品。

26、中国盛行(

),西方一般盛行(

)。

27、中国第一个登上太空的人是(

)。

28、2008年

是(

)。

29、2008年奥运会的主会场设在(

),(

)(

)(

)(

)作为协办城市承担着足球比赛的任务,(

)比赛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举行,马术比赛会场设在(

)。

30、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以(

)为主,主要捕捉(

)等食物。

31、俄罗斯人喜欢吃(

)。

32、西餐的餐具主要有(

)。

33、(

)成了现代美国饮食的特征,(

)(

)(

)和(

)是最著名的快餐食品。

34、(

)是巴西的一种传统美食。

35、非洲人的传统美食是(

)。

36、根据中国饮食习惯有人将其形象地概括为(

),(

)。

37、中国人吃饭用的餐具中,最具特色的是(

)。

38、手抓饭是用米和羊肉、胡萝卜等拌在一起做成的,是(

)人最喜爱吃的主食。

39.(

)年(

)月(

)日我国自行生产出第一辆载重汽车,毛泽东主席命名为(

)。

40、(

)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又成功研制了(

)轿车。

41、1980年,国务院批准设立(

)(

)(

)(

)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又决定在(

)建省,并将之建成了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42、(

)年(

)月(

)日神五飞船发射成功。

43、汉语方言十分复杂,可用(

)来形容,它大体分为(

)七大类。

44、(

)是日本的传统服装,他是在中国唐代服装的基础上,经过很多年的演变形成的。

45、朝鲜族无论男女,都喜爱穿白色衣服,素有(

)之称。

46、2014年(

)月(

)日是国家设立的首个烈士纪念日。

47、2014年(

)是第17个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主题是:(

)。

48、2014年(

)月 (

)日是我国首个扶贫日。

第20篇:六年级品社

碛塄学校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六年级品社教学计划

韩小耀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我教的六年级个班的大部分学生学习比较认真,求知欲较强,对世界充满好奇,同学间能互相合作,共同进步。但也有个别同学由于种种原因有一些不良习惯,影响他们健康成长。

二、教材分析

(一)学期教学目标

1.强化德育的实效性,引导学生学会解决各种现实和生活问题,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二)学期教学重点、难点

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并鼓励他们为此坚持不懈地努力。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本册教材共设五个单元,每一个主题都不再是单一的学科知识内容,而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个个话题。通过这些话题,引导他们学会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 (1)、要树立综合的、开放的课程观。 ( 2)、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3)、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观。

(4)、结合教材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开展一些爱绿护绿活动和环保小调查,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四、根据教材内容所需的教具、实验器材以及电教媒体的运用

运用现代化的电教媒体,使多样化的信息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创设一个生动具体、新颖活泼的语言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有形可见,有话可说,从而发展和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学期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课题 第

一、

二、三周 第一单元 第四——八周 第二单元 第九——十一周 第三单元 第十二——十五周 第四单元 第十六——十八周 第五单元 第十九周 复习第二十周 考试

六年级品社教学计划
《六年级品社教学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