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故都秋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20:35:35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郁达夫及其作品。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3)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初步的散文鉴赏能力。

(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体味诗意秋景图。

3、情感目标:

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品味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

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三、教学难点:

从语言文字中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眷恋与热爱,准确把握作者强烈的主观色彩。

四、教学方法:

朗读法、提问法、讨论法,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探究。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抓住课题的秋字,比较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品味五幅画面,体会故都的秋的特点。 第二课时主要从欣赏的角度,体会文中流露出的悲凉、感伤的由来,把握本文特质性的写作技巧。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特点进行分析,通过五幅画面,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描写秋的名篇佳句。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杜牧《山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李清照《一剪梅》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

秋是多姿多彩的。不同的人,他们眼里的秋景不同,因为心里的情感有别。这是文人对秋的感受。今天,我们携手步入郁达夫先生的散文——《故都的秋》,来品味他笔下那独有的“故都秋味”。

二、解题:

讨论:从课文的标题我们可以获得什么信息? 【探究】,文章题目中的“故都”指的就是当时的北平,为什么不直接以“北平的秋”为题?分析:“故都”之“故”字有落寞沧桑之意,“故都”更带有一种文化厚重感和历史沧桑感。

课文题解:“故”字,饱含着热爱故都之情。“秋”字确定了描写的角度。全题点出地点和时令。

【合作学习探究】 (学习第一部分)

1 【合作探究】

学生齐读

1、2自然段,思考:用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的特点?这段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来写故都的秋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①南国之秋的特点:慢、润、淡。北国之秋的特点:清、静、悲凉。 ②运用对比的手法。

③表达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喜爱和眷恋之情。 (学习第二部分)

研习描绘故都的秋的五幅图画,体会作者的感情和情景交融的特点。信息筛选: 提问:

作者描绘了故都的秋的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

(这一部分写了故都之秋的哪些景象?请同学们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最好每幅图的标题都用“秋”字开头。)

出示投影:

明确:秋晨庭院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鸣图,秋雨闲话图和秋日胜果图 【合作探究】 ①秋晨庭院图 (重点研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思考:这幅画面是怎样体现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预设问题: ①问:郁达夫曾经告诉我们,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作者为什么不去这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地方去赏秋而只选择租一椽破屋来赏秋呢?

A其一“破屋”就是一种萧条衰败的景象,这个景象体现了悲凉。

B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很高很高”给人一种空间畅阔之感,碧绿的 ,从色调上看,给人一种明净高旷,天无纤尘之感,体现了“清”。

C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②问:为什么能听见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 借驯鸽的飞声来体现秋晨之静。

D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明确:“细数”“一丝一丝”透出作者是清闲、悠然,也写出了作者内心之静。 E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 预设问题:

“疏疏落落尖细且长的秋草”给你一种什么感觉? 明确:稀疏零落,感觉到生命的衰竭与凄凉。能够更加突出北国秋天的特有的绘景基调了。 投影显示:破屋(悲凉);碧绿的天色(清);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静对着牵牛花的蓝朵和疏疏落落的秋草(悲凉)。

(2)学生讨论其余四幅图的景物,如何体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 ②秋槐落蕊图 预设问题: ①这幅秋景图侧重于体现“秋”中的哪个特点?(静)能找出具体的语句读一读吗? 声音也没有(很静),气味也没有(更静),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感觉。(非常静)。

②设想一下如果你就是作者,你漫步于落蕊满地的街道,你有怎样的感觉? 明确:清静、闲适

③作者为什么从扫帚的丝纹中有细腻、清闲和落寞之感? 细腻—“一条一条”的丝纹细密,作者看得认真,细心。

清闲—行人少,扫帚留下的纹丝真真切切,慢慢地走,细细的看。

落寞—落蕊被一扫而空而想到时间的流逝,生命的短暂,亦有人生之秋之感。这样的景像

2 使悲凉气就不知不觉从心底冒了出来。

投影显示:

满地落蕊,一点点极细极柔软的触觉(静);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细腻,清闲,落寞(静,悲凉)。

③秋蝉残鸣图

“微弱的残声”本来就是一种凄凉,“蝉”夏生秋死,生命短暂,夏天生命力旺盛,人们称叫声为“蝉噪”(静),而这里作者写蝉的叫声用了“嘶”,这也是对蝉即将逝去的生命的一种叹惋。听着这样的叫声,不由心生悲凉。

投影显示:处处蝉声(静);衰弱的残声(悲凉)。

④秋雨闲话图

预设问题:关注秋声,雨声,人声 ①在“秋雨图”中,作者特意加上了“都市闲人”的对话,其用意何在?

在一层秋雨过后,两个都市闲人就从故都的秋景中走出来了,从那简短的对话中,便开始了感情和心绪的交流。

②写秋雨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侧重突出哪个特点?

“系列索罗”突出静。 “雨“这一意象,在古典诗歌中,本来就是愁苦的象征,如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所以体现了落寞、悲凉。

“一层秋雨一层凉”突出悲凉。

投影显示:放晴的天空、雨后的斜桥影(清);息列索落的雨声( 静);凉风、雨后话秋凉的“都是闲人”(悲凉)。

⑤秋日胜果图 预设问题: ①前四幅秋景图体现了“清”、“静”、“悲凉”的特点容易理解,而“秋日胜果”代表着丰收,代表着喜悦,这与清、静、悲凉的意境是否违背了呢?

明确: “淡绿微黄”、“红完”——既有成熟的丰收喜悦,又有晚秋的悲凉。 从色调上看“淡绿微黄”属冷色调,体现秋味之“清”。

枣子七八分时熟是作者最喜欢的,熟透了,意味着生命的终结。 “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体现悲凉。

投影显示:淡绿微黄、叶落、西北风、清秋(清、悲凉) (3)为了突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 的特点,作者主要从哪些角度展开对景物的描写?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明确:作者主要从秋色、秋声和秋味三方面(角度)来细致入微地展开来描写的。 秋色:碧空、蓝朵、黄中带白、青布、淡绿微黄----冷色调(清)。用青蓝色、暗灰色、灰白色调描绘出一幅冷色的画面。

秋声:高天的驯鸽声、扫帚声、衰弱的蝉声、风雨声、人声(静)处处透着寂静与落寞。 秋味:破屋、疏疏落落、落寞、衰弱、冷风、微叹、清秋(悲凉)处处流露出悲凉、忧伤。 色声味的角度能很好地表现出故都的秋的特色,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入其境。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郁达夫赏到了北国的秋,体味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也可以说我们通过北国的秋赏到了郁达夫,他是那样的落寞、忧郁。希望同学们以后能阅读更多的郁达夫作品。

以徐志摩的《私语》这首诗结束本节课,私语三秋的情思情事情语情节,临了轻轻将他拂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晕里,一涡半转,跟着秋流去。

六、作业:

1、请同学们选取文中的景象展开联想仿写句子,赏意境。要求传达到你对这篇文章的感情或感受。

A给上句,写下句(投影)日影月影柳影冷清,叶底花间冷冷秋色;

风声雨声蝉声幽静,墙头屋角寂寂秋声。

推荐第2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通过对北平秋景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秋的自然景色,风物人情,抒发了对北平秋的向往、眷恋之情,并流露出一种忧郁、孤独的心绪,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教学目标:

1、学会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2、抓住“清、静、悲凉”这个特点,理解情景关系。

3、读懂悲凉的内涵,理解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丰富自己的审美体验

教学重难点:

掌握文章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体会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理解作者独特的审美感受。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法 讨论法 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春天有其蓬勃,夏天有其妖娆,冬天有其庄重,秋天却有其独有的深沉。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为秋挥毫泼墨,为秋放纵笔端,酝酿吟秋之佳句,流淌诵秋之美文。

从“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凄苦悲愤到“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无可奈何,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萧瑟凄凉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绚丽斑斓,从“晓来谁染霜林醉”的哀怨缠绵到“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辽阔壮美,文人雅士歌秋,赞秋,悲秋,怨秋,秋在他们的笔下变得摇曳多情,姿态万千:

那么现代作家郁达夫笔下的秋天该是什么样一种情调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郁达夫,走进他的《古都的秋》,去欣赏北国秋的姿态,去品味古都秋的秋味。

请大家看着课本.昨天你们预习过了,郁达夫是一个怎样的人? 2.作者作品简介:

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三岁丧父,17岁随着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抑郁伤感内敛,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都或多或少的伤感,甚至带有颓废色彩这种伤感除了有个人情感特点之外,更多的是时代在作者心灵打下了烙印。 代表作品:《沉沦》(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本小说集)《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 那么这篇文章写于什么时候? 背景简介:此文写作1934年,那时由于日军侵占东北,虎视中原,并迫于威胁,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的愁苦好哀痛。即使在杭州,青岛依然忘不了故乡的秋,于是再次回到北平,感悟这故乡的秋,因此作者写下了这篇文章。(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这种感受在当时其他人的作品中都有痕迹。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不也有哀愁吗?)

二、赏秋味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句话是说写景寄予了感情,那么郁达夫的秋表达什么杨的情感呢?好,我们先把画面找出来。

1.文中描写了几幅图。用简短的一句话。小组相互讨论一下。

我想这个问题应该比较简单,一共几幅图,给我们展示了怎样的画面

秋院感秋(3)

秋槐坠秋(4) 秋蝉啼秋(5) 秋雨叹秋(6) 秋果盛秋(11)

评价:你的概括能力超乎我的想象,非常好。

2.这五幅图里或者说这篇文章里作者笔下的秋有什么样的特点, (1)在文中能找出一个词或一句话来概括它吗?

明确: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你们同不同意这句话?同意,好,一起读一下,那么这句话里重点词有哪些?清、静、悲凉、(非常好)这同时也是秋的特点,可以说这句话是本文的文眼,

也可以说是主旨句。那么文眼出来了,那么现在来分析一下这些特点。 (2)分小组讨论,作者如何在具体的景物中,是怎样体现故都的“清、静、悲凉”之秋味的?请同学们从课文3—11自然段中,去看一看故都秋天的颜色、听一听秋天的声音、品一品秋天的味道。

写秋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

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 “一椽破屋”、“破壁腰”“几根疏疏落落的秋草”(境的悲凉)“蓝色或白色、紫黑色、淡红色”(用冷色调传达出一种心情的低落和凉意)

秋槐—— “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句话能感受到一种安静和一丝寂寞、失落

秋蝉——“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中的声音感受着北国秋天的寂静,那种“衰弱”和“破”又暗示着凄凉和凄清

秋雨——“灰沉沉的天底下”、“一阵凉风”、“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这些语句能看出作者那种清闲的感觉,也感受到一种清冷的氛围。(悲凉) 秋果——“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这种作者眼中北国盛秋的颜色也在传达着一种悲凉。

小结:通过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的描写,我们能感受到一种“清、静、悲凉”,这就是作者北国秋的味道,这就是作者辗转千里饱尝的故都的秋味。

三、品秋味

1、不管是听秋声、看秋色、还是品秋味,作者在写的时候都积极调动了哪些感官系统呢,(视觉、听觉、触觉、嗅觉)这几种感官调动起来,暗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他把秋写得这么细腻,肯定是因为他对秋非常的喜爱和怀念、眷恋。

2、那么现在我们去看看这些美句,进一步的去感受作者如何调动这些感官系统,去表现对秋的情感。

请看课后习题,先来读一下(男),找一位男同学来赏析一下这段话。

一般赏析师的话就说意象、表现手法等、调动了哪些感官系统,写出了什么样的氛围,体现了什么感情、

(1)写出了景的凄凉,作者把秋写得这么清晰,足以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秋的喜爱 ,不是因为喜爱,就不会把秋写得这么真切,

通过这些意象,作者调动了听觉、视觉这样的感官系统,让我们感觉到了萧瑟、寂静、冷清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对故都秋的喜爱

(2)女同学来读一下第二句,谁来分析这一段,看看这段调动了哪些感官系统?

视觉、听觉、嗅觉、触觉

感受到了一种寂静、落寞、凄凉,还是作者对秋的热爱、眷恋。 (3)接下来,我们看看 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把秋写如此的的清静悲凉。故都的秋天可谓是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要选择秋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果等景物进行描写?

明确:文章开篇就点出了自己对故都秋的感受,即“清、静、悲凉”也正是因为作者对此心神驰往,才特意从南国赶往故都去饱尝这秋味。同时这些景物暗含了作者的心境。于是成为作者心中独有的景象,情是作者内心独特世界,以情驭景。通过这些景物来倾诉内心的忧思和孤寂。

两位同学分析都是从主观原因,那么客观呢,其实呢北平的秋本来就有这样的特点。因此分析的时候要一分为二来看,分析的才全面

作者把故都的秋写的如此“清静悲凉”,像不像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不管是艾青还是郁达夫,都把自己深沉的情感融于作者的情感之中,这是怎样的修辞手法,融情于景,以情驭景。驾驭的驭,这种写法是不是可以融入我们平时的作文之中。

三、深入探究

1.再来看看,作者为什么在文章中多次提到南国之秋呢?(第3段、13段)

明确:形成对比,以南国之秋的淡来衬托北国之秋的浓,以这秋的味道在南方“看不饱、尝不透”来同“非要在北方感受来得彻底”作对比,从而突出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感人至深。对秋的赞美和喜爱、向往、眷恋

2.文章中写了“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和“缓慢悠闲”的人声,同样能给人幽静的感觉,这是什么原因?

明确:这是作者用了以动衬静的写法,这些细微的声音都能勾听到,就能给人幽静的感觉,说明了这个地方的清静冷寂。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作者郁达夫以他独特的人文视角选取生活中的极普通的景物,让我们感受到了秋的气息,领略了秋的风味,体会了秋的深沉与含蓄。我希望你们把这么多的细腻笔触,写作手法,也融入你们自己的作文之中,把你们的作文写的如郁达夫的秋一般细腻和真诚。

板书设计:

情 景 交 融

秋 院 清

秋 槐

秋 味 秋 蝉 静

秋 雨

秋 果 悲 凉

推荐第3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 《故都的秋》 所属教材目录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2课

这篇文章感情浓厚,文辞优美。作者郁达夫通过对故都秋天的景物描写,教材表达了自己对故都秋的深深眷恋之情。文中的秋景融入了作家深厚的情分析 感,对故都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本文可以说是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高一阶段的学生虽然已经学过了一些散文名篇,如《紫藤罗瀑布》《济南的冬天》《山中访友》等,但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而较少主动分析和鉴学情赏。因此,我把本文的主要教学目标定位在根据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分析

特征,理清其“形”,并领悟蕴涵于“形”中的“神”,进一步体会散文“形”“神”的辨证关系,逐步形成鉴赏散文的能力。

了解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学会知识与能力目标

鉴赏散文。

教学了解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学会过程与方法目标

目标 鉴赏散文。

体会“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融合。

根据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理清其“形”,并领悟蕴涵于“形”中的

重点 “神”,进一步体会散文“形”“神”教学

的辨证关系,逐步形成鉴赏散文的能重难

力。 点

知人论世,准确把握作者对故都的秋的

难点

感情。

本文主要采用教师导学法、问题讨论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教学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地主角。 策略与设1.通过情境创设调动学生的已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计说2.美文美读,,引导学生主动去探寻文中的美景。 明 3.合作探究,深入理解文中客观景与主观情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节预设的时间)

通过回顾秋天的情境导入: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

诗歌,调动学生的导入

的阅读兴趣。

同学们,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已知,引导学生进3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首先我们一入课文情境。 钟 起来回顾一下初中学过的关于秋天的诗句。如马致远的《秋思》(教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回顾)

(师生齐背: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展示诗歌题目《秋词》(刘禹锡)。 (师生齐背: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还有一首我们高一阶段刚刚学习的《沁园春•长沙》。

(师生齐背: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 我们刚才回顾了一些描写秋天的诗文,那么我们说他们这些作品有的描写了秋天的肃杀凄凉,表现了作者浓浓的悲秋之情;有的则描写了秋天的绚烂多彩,表达了作者对秋的深深地赞颂之情。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郁达夫先生的一篇散文《故都的秋》,看一看这篇作品中的秋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请大家打开书,《故都的秋》。(教师板书题目、作者)

同学们这是一篇文辞优美、感情浓厚的抒情散文,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一、美读课文,请大家从第一段中找

1.学生美读课文,美文出几个关键词来概括作者对故都秋

品读秋景的特点,美读

的感受。(教师板书清、静、悲凉)

小组合作,感知文让学生在美读、思圈点考、讨论中感知课章的主要内容。

二、学生默读课文的3—11自然段,勾画 文,从而探究景物中并思考:本文围绕故都的“秋”描写

2.根据自己对课蕴含的作者情感。

了那些关于秋的景物,请用简要的语15分文的理解,带感情言来概括。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钟 地朗读课文。

而神不散”,作者必然要通过跟秋有关的景物来表达他的情感。 1.学生活动:默读课文,勾画关键词。学生默读并回答:第四自然段写了北国的槐树,第五自然段描写了秋蝉,衰弱的蝉声更是北国的特产,第六自然段写了秋雨。第十自然段写北方的果树到了秋天也是一种奇景。第三自然段还写了秋天院落。(教师板书:秋槐、秋蝉、秋雨、秋院) 2.作者围绕故都的秋描写了这些秋天的景物,这些景物给我们组成了一幅幅的图画。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探寻一下这一幅幅图画美在哪里? 同学们在探究画面的美在哪里的时候,请大家注意赏析要求:(1)请你找出这幅画面景物的主要特征;(2)请思考这幅画面是如何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当然,选你最喜欢的一幅就可以了。(小组合作讨论,教师巡视点拨) 3.学生展示探讨成果。师:哪一组愿意把你们探讨的结果和大家分享一下。学生谈谈喜欢的理由。

4.学生美文美读,请大家推荐你们班朗读最好的同学,让他读给我们听。让我们一起闭上眼晴,用心去感受作者描写的画面 。 同学们,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作者通过故都秋天的景物想表达怎样的情感。 文本

1.深入思考作者研读 1.对于景物的感受,通过读、通过自对故都的秋的情通过颂秋与悲秋的己品味,我们发现秋天的院落、秋天感。 讨论,探究秋景背后探究的槐树、秋天的蝉、秋天的雨还有秋的情感,知人论世,情感

天的果,都展现了一种清、静、悲凉2.体会散文缘情准确感知作者的情

写景,以景显情的感。 的景物特点。那么,作者通过这些清、15分静、悲凉的秋景,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特点。 钟

的情感?

2.关于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两种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本文是颂秋的,但也有人认为本文是悲秋的。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由。注意一定要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语句来支持你的观点。

(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是对比着来说的,可以看出作者是喜欢北国的秋天的。同学们要注意,你的观点一定要从文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具体的段落,或者是具体的描述性的词句,一定要依据文本。)关于“悲秋”和“颂秋”这个话题,并没有定论。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不同的观点,我们还可以在课下继续讨论。其实,要想准确地把握文中作者的情感,一定要知人论世,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文章的背景。

3.知人论世,背景介绍。(教师展示幻灯)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为了谋生,郁达夫不得不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的愁苦与哀痛。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不仅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人生的感受。所以,他所描述的景物应该是悲凉的。

1.抒情散文在选取景物的时候,必然和作者的主观的情感密切相关。我们说,要想表达主观情感,必须选取一定的景物,而这些景物又是作者表现情感的依托。正中刚刚过完百年校庆,就请你选取校园中一处富有特征牛刀的秋景加以描写,并表达出自己的情

积极练笔,通过特引导学生将课内学小试 感。

定的景物表达自习的方法及能力迁5分(学生活动)描写校园秋景。 己的情感。 移。 钟

2.小组朗读,比较一下你眼中的秋景与他人的秋景有什么不同。小组中选出最有特色的一篇与全班同学分享。

3.小组合作,生生互评。 同学们,今天通过我们对故都的秋景的学习,我们看到郁达夫写笔下的秋课堂用了细腻的手法,来表达他对秋的赞颂和喜爱之情。以景显情,以情寓景。通过刚才的练习,我们发现有的同学语言优美,有的善用修辞,但无论怎小结

样描写都表达了属于自己的秋天。有的同学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有的1分同学是“我言秋日胜春朝”。希望通过今天这节课,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钟 能够用心的观察我们正中的校园,用心的观察每一个季节,让我们的文章漂亮起来,让我们的生活真正的充实起来。 布置作业

搜集并赏析描写秋天的诗句,班内交流。 1分钟

板书设计

推荐第4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核心目标:

引导学生感悟写景抒情散文的抒情方式之一——“于寻常景物中寄托个性深情”。

(设计意图:学生在此前曾经学过《春》、《荷塘月色》等多篇写景散文,但这些散文往往景物经典、优美,历来备受文人关注,而《故都的秋》则有意回避北京的著名风景,而在看似琐屑、寻常的景物中寄托极具个性化的主观情感,这是本文最突出的特色,也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景、驭情的能力) 辅助目标:

(辅助目标是核心目标的分解,是落实核心目标的必要前提,核心目标通过辅助目标具体体现和落实)

1、指导学生掌握筛选“描写语段中渗透强烈主观情感的语句”的能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捕捉作者于客观景物中投射的主观情感的影子,这些影子是作者作者内心世界的反照,是独特的情感体验,是领悟情感的关键)

2、指导学生学会通过对关键字眼内涵意的揣摩领会作者情感的方法;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辨析、揣摩、品味文字的思维能力。文学语言的特点在于词义变化多端,因语境不同而异。阅读者不仅要了解词语的直指义,还要了解它的联想义,对联想义的理解越准确,对情感的体会越深刻)

3、指导学生体验联想、想象在揣摩情感时的作用;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联想、想象的思维能力。联想、想象是阅读中重要1 的思维方法,想的越丰富,越合理,就越接近作者想要传递的情感)

4、指导学生利用意象知识揣摩情感的方法。

(设计意图:训练意象分析法的思维方式。意象负载了大量自然属性以外的人文信息,是文学作品传情达意的重要媒介, 这些人文信息的参与有利于阅读者对文本情感的理解) 问题设计:

1、请根据本文描写景物的变化给全文划分层次;

(设计意图:理清文章结构,建构整体认知)

2、请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处景物,这一景物有什么特征?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寄托了怎样的情感,你是从哪些具体词句中看出的? (设计意图:找出显性情感语句,训练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如动静结合、色彩渲染等方法进行分析的能力)

3、课堂追问:①、作者为什么独钟牵牛的蓝朵,为什么认为紫黑次之,谈红最下?蓝色可以激发你怎样的联想,蓝色在绘画和音乐中有什么含义?

②、作者为什么认为扫帚扫过的细纹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中还觉得落寞呢?你在什么地方见过扫帚的细纹?车水马龙的闹市中会看到吗?看到扫帚的细纹,你会觉得落寞吗?

③、为什么在众多故都秋景中作者特别关注了秋蝉的残声?你留心过秋蝉的鸣叫吗?知道蝉的习性吗?这一声音有什么特点?你还在哪些文学作品中见过蝉的身影?请举例说明分别是怎样描写的?它通2 常寄托了怎样的情感?

④、作者是怎样描写秋雨的?“息列索落”下起来的秋雨是什么样的?具体带给你怎样的视觉、听觉、触觉感受?雨点大还是小、疏还是密、冷还是凉。。。意境上和滴滴答答的春雨有什么区别?和淅淅沥沥的江南雨有什么不同?

⑤、从那些拖着长腔闲聊着“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的北京人的腔调是悠闲的还是无奈的、是沧桑的还是乐观的,试着模仿一下。从他们的语气里你感受到一种怎样的情绪。能从他们的穿戴和动作上粗略推测一下他们的身世经历吗?

(设计意图:本环节五道题不必逐一涉及,针对学生的感悟能力有针对性的点拨即可,其他则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旨在以追问的方式落实辅助目标)

4、

5、本文所写景物有何特点?为何故都名胜反而略写? 这些景物乍看本互不相关,是什么把它们凝聚在一起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本文筛选景物的原则,进而发现本文的情线,落实核心目标) 拓展问题:

请从“雪”“钢笔”“台灯”中任选一项,用一句话进行描写,赋予其某种主观情感。

(设计意图:用写作去检验核心目标的落实情况,并通过写作使学生对核心目标的理解更为深入)

3 范例:完成了一天的学习任务,推开窗,雪天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顿觉神清气爽,雪花落在掌心,凉丝丝的;(心情舒畅)

电影实在太恐怖了,走出影院,还心有余悸,天空浓云密布,雪正下得紧,大片的雪花钻入衣领,冷冰冰的。(心情紧张害怕)

4

推荐第5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刘永年

教学目的:

1、了解本文的脉络结构

2、体会散文的“形”与“神”以及两者的辩证关系,学会运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方法;

3、体会作者通过对北平的秋色的描绘所流露出来的深远幽思和孤独感

4、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5、合作学习,了解、品味作者的语言魅力 教学方法:欣赏、朗读、讨论、讲评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由故都的秋联系到南国的秋的对比联想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通过对北平的秋色的描绘所流露出来的深远幽思和孤独感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步骤及内容: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骚人墨客。历代名家对秋都特别的钟爱,描写秋的佳作举不胜数,同学们能说一说吗?

生:略

师:这些佳作中既有颂秋又有悲秋,既有描写萧瑟凄凉,又有刻画絢丽多彩。由此可见,文学作品,常常是客观现实和作者的主观感受的统一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体会蕴涵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二、推进新课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郁达夫《故都的秋》。看看著名现代作家郁达夫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一种景象呢?

板书课题

师:从课文题目可以得到那些信息? 生:略

(在此过程中把握“故都”二字流露出来的抒情意味。引导学生学会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千万不能忽略题目的内涵。)

了解作者:可先由学生介绍,教师补充。注意时代背景。 郁达夫(1896-1945),名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现代著

1 名作家,诗人。本篇写于30年代。

三、整体感知

学生欣赏课文的朗读,在欣赏时思考:本文的“文眼”是哪句话?本文的写景部分集中在哪几段?

[播放课文录音,学生欣赏和思考。] 听完课文朗读后,学生交流讨论片刻。发言,回答问题,教师引导。

明确: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文章的写景部分集中在3到11段。

四、深入探究

[探究文章没有写景的几段文字的作用] (1)、师:先看

1、2段。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注意朗读的速度和语调。

思考:在课文的

1、2段,作者分别用了哪几个词语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以及感受?

[学生自由朗读、讨论回答]

师生明确:北国之秋—“清”“静”“悲凉”—“想饱尝一尝”

南国之秋—“慢”“润”“淡”—“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对比手法映衬出对故都的秋的依恋。 (2)、师:再来看文章

13、14段。请一位同学朗读。 思考: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师生明确:对比、比喻、前后照应 师:找出比喻的本体和喻体?

师生明确:本体:南国的秋

北国的秋

喻体:黄酒

白干

稀饭

馍馍

魲鱼

大蟹

黄犬

骆驼

师:为了突出北国之秋的可爱、可恋,作者可以说是不惜笔墨的。郁达夫深爱故都的秋,他愿意把生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来留住秋的身影,道出了郁达夫心中对秋的深爱。

(3)、师:请同学们齐读12段。

思考:写景抒情的文章为什么要加入议论?

师生明确:古今中外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突出,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还是为了突出北国的秋。

五、课堂小结:

我们分析了文章的感情和思路,还分析了文章没有写景的段落。其实,即便是这些段落,也透露出浓浓的秋意和对故都的秋的热爱、赞扬、眷恋之情。

下节课,我们重点分析文章中的写景的部分,再深入地体会作者的感情。

六、布置作业:

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分析你认为最好的写景的段落,并给其起一个恰当的标题。

七、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北国之秋

南国之秋

特征

“清”“静”“悲凉”

“慢”“润”“淡” 感受

“想饱尝一尝”

“看不饱”“尝不透”

“赏玩不到十足”。

推荐第6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思想感情,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3.品味文章简洁清丽的语言。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散文的能力。

2.通过诵读和讨论,理解景中蕴涵的感情,并进一步把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3.体会作者在故都秋景中寄托的眷念和落寞之情,正确理解作者的“悲凉”心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

忧思及落寞;以及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二、教学重点

(一)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二)通过诵读和讨论,理解景中蕴涵的感情,并进一步把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一)体会作者在故都秋景中寄托的眷念和落寞之情,正确理解作者的“悲凉”心态。

(二)引导学生推敲文中悲凉、伤感情调的由来,从深层次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四、教学方法

(一)诵读法:通过有感情的诵读,体会作者对故都秋的眷念和落寞之情。

(二)讨论法: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讨论,体会课文以情驭景、形散神聚的特点。

(三)讲授归纳法:教师对学生讨论进行归纳小结,形成对文章整体性理解。

五、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可曾听过这样一位文人?他三岁丧父,中年丧子,抗战前因第三者插足与爱妻离异;抗战中,母亲被日寇炸死,兄长也死于日伪的屠刀之下;抗战后,自己在苏门答腊身死敌手,成为异域之魂。他就是著名的现当代作家郁达夫。

(二)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郁达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诸多领域都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和热情坦荡的风格。郁达夫的散文,带有比小说更直接、更鲜明的自叙的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1933年4月以后,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避居杭州,写了大量的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散文。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三)解题

“故都”表面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意;“秋”确定描写的内容,明确而又深沉。作者在对北平秋的描绘中,寄寓了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情愫和对美的执着追求,流露出一种沉静、寡淡的心境。

(四)设疑讨论,品味鉴赏

1.将个体与集体朗读结合起来,有感情的诵读。本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诵读时宜慢不宜快,要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读完课文后,要讨论解决好两个问题——作者描绘了哪些景象?写出了故都秋怎样的特点?

明确:共描绘了五种景象——秋晨静观、落蕊清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写出了故都秋清、静、悲凉的特点。

3.赏析“秋晨静观”

(1)请同学朗读文章的第三自然段。

(2)根据文章内容,运用联想、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秋晨图”。

明确:碧绿辽阔的天空做了画面的背景;地面上,有五颜六色的牵牛花;天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驯鸽;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茶碗,抬头望碧空,俯身拾牵牛,耳边不时传来驯鸽的飞声。画面有静有动,绘声绘色,秋的美,秋的情趣完全融合在蓝天白云之中。

(3)学生思考:这幅画是怎样体现出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呢?

明确:“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给人一种明净高爽、了无点尘之感,写出了“清”;“静对着像喇叭似的(朝荣)的花朵”以及“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在写“静”;有着几分冷落和萧条的“破壁”,蓝、白等冷色调的“牵牛花”以及象征生命衰竭和凄凉的“秋草”体现了“悲凉”。

(4)意境仿句。要求学生选取课文里的意象,依照例句造句,每人至少一句,多者不限。

例句:故都的秋是清、静的,清、静在玉泉无声的冷月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西山的声声虫唱里。

故都的秋是清、静的,清、静在抬头便见的碧天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蓝朵栖身的破壁腰上。

故都的秋是清、静的,清、静在青天下驯鸽的飞声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无声的落蕊里。

故都的秋是清、静的,清、静在槐树叶下的丝丝日光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细草作衬的牵牛花上。

故都的秋是清、静的,清、静在早晨起来脚踏落蕊的感觉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扫帚在灰土上留下的丝纹里。

故都的秋是清、静的,清、静在寒蝉的衰弱的残声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秋蝉随处可闻的啼唱里。

故都的秋是清、静的,清、静在灰天下的凉风小雨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天可真凉了——”的微叹里。

(四)总结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我们已经把握了作者笔下的故都之秋的景象、北国之秋的特点,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认识存留于作者内心深处的这种深沉的“悲凉”呢?

郁达夫年幼丧父,家境贫穷,从小就经历过得人生悲苦养成了他忧郁敏感的气质。在他的自传中他甚至把自己的降生称为“悲剧的出生”,“觉得一切都是虚幻,真真实实的只有凄切的孤单”。他似乎天性易于感受落寞、悲凉的情调。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我们的国家内则兵连祸结,生灵涂炭,再加上反动统治的政治高压和白色恐怖;外则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寇步步紧逼,东北沦陷,华北危急,北平的沦陷不过是迟早的事。昔日强大的泱泱大国和辉煌一时的传统文化已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本文写于1934年8月,三年后北平失守。作者于不经意间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唱了一曲凄恻的挽歌。

“我的不远千里”赶到北平仿佛就是为了饱尝这种悲凉。秋风秋雨,落蕊寒蝉,不唯北国独占,江南也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在故都,寒蝉的残声处处可闻,槐树的落蕊满街都是,真有一种不胜浓郁的悲凉啊!作者不逢北国之秋,已近十余年了今朝相逢,该是一种怎样的欣喜啊。然而,故都与历史赋予它的文明似乎在时代风云和战争的硝烟中,朝不保夕。所以,留住过去的辉煌、过去的色彩、过去的北国的秋天,该是一种何等缠绵于既往的久久不能释怀的眷恋啊!

推荐第7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六盘山高级中学 撒春霞

一、教学目标:

(一)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感情,学习本文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二)品味语言,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三)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重点:

(一)学习本文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二)品味语言,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难点:

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1、高中第二册第一单元选的是中国现当代散文,三篇都是抒情散文。散文的魅力,来自作家的真见、真知、真性、真情,来自文字和谐的色彩、自然的节奏、冲淡而隽永的韵味,因而,本单元的学习必须反复阅读,用心品味,感悟所写之景,所言之情。此外,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还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

2、《故都的秋》是一篇典范的抒情散文,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它又是单元的第二篇散文,示范作用不可忽视,因此,要重视指导学生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

3、《故都的秋》是郁达夫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体现了他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追求,因此,教师应该以点带面,带领学生通过《故》来了解郁达夫以及他所生存的环境。

根据《故都的秋》的课型特点,我将教学目标和重点分别确定如下: 教学目标:

(1)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感情,学习本文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2)品味语言,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3)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重点:

(1)学习本文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2)品味语言,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难点:

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由于作者所处的年代已远,中学生在把握作者心境上有一定的难度,也难以领悟主观色彩笼罩之下的景物描写的妙处,因而难以在感情上产生共鸣。所以让学生了解作家的生平经历,写作背景显得非常重要,如此才能更好的理解"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特点,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二)学情分析

1、知识结构:高一学生经过初中散文文章的学习,又在第一课《荷塘月色》学习的基础上,具备了浅层次的散文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但是若想品味到一篇散文深层次的意蕴美与语言技法的美,写出较高层次的散文,还是存在着不少的困难,比如说有些学生对于散文这种文体的定位还模棱两可,写出来的散文真是名副其实的“散”文,形散神散。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使学生对散文有充分的认识,掌握一定的散文阅读的方法与写作的技巧,如抓住一些关键语句与知人论世的手法去品情感,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把景物写活,景与情要和谐统一,达到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境界。教学中要构建一个合理的认知平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能力,提高学生的对散文作品分析与品味的能力。

2、心理特征:高一学生已经初步具备阅读浅易散文的能力,但若想品透一篇散文的深层次的意蕴美与语言技法的美,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的思想认识深度,理解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学生的写作功底还较薄,鉴赏水平有限。本单元三篇美文,美景美情自然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真的能体会到美感并情不自禁地跟着你走到文境中来,感性品味的同时还应让学生理性地掌握一定的散文阅读方法与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

三、课型:新授型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

五、教学方法:美读、小组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

“当我漫步穿过收割后的田野/看不见庄稼,一片空旷/它宁静地躺着/象带露的茅屋/通向花园的路也已荒凉/当我沿着小径走进了花园/听见枯草断蓬丛间/传来一阵阵凄清的鸟鸣/比任何哀歌动人心弦/花园墙边有一棵光秃的树/弥留的孤叶早已枯黄/它准是被我的意念所惊扰,轻轻飘落发出摩擦的声响。(弗洛斯特《晚秋漫步》)秋野上、秋园里,弗洛斯特读到的是凄凉。

由此可见,文学作品,常常是客观现实和作者的主观感受的统一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体会蕴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神游故都,品味郁达夫笔下的秋景、秋味。

(二)进入文本,分以下三个步骤对文章进行学习。

读出作者对故都清秋的( )之情

品出文章( )的艺术特色

领悟作者认识人生的( )心境

1配乐诵读文章,读出作者对故都清秋的( )之情。 (1)学生自由诵读。

(2)教师指导学生诵读,把握感情基调:清、静、悲凉。 (3)请学生选择喜欢的段落进行配乐诵读。 2思考:

(1)读出作者对故都清秋的( )之情 明确:眷恋、热爱

(2)齐读文章的第一段,文章重点围绕故都秋的什么来写?突出故都秋的什么特点?明确:明确:味 特别的清、静、悲凉。

(3)作者围绕故都的秋味,选取故都的哪些景物来描写,将这些景物概括为故都的秋的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

明确: “破院秋色”、“落蕊秋意”、“秋蝉残唱”、“秋雨话凉”“秋果奇景”

(4)学生齐读文章第二段和倒数第二段,思考:这两段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来写故都的秋?请具体分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故都之秋——————江南之秋

清、静、悲凉 慢、润、淡

饱尝、十足 不饱、不透、不足、不浓、不永

白干 (味烈) 黄酒

馍馍 (味厚) 稀饭 大蟹 (味浓)

鲈鱼

骆驼 (味足)

黄犬

这两段运用对比的手法,写作者对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写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并用江南之秋的慢、湿、淡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5)讨论:读第12自然段,你认为本段的中心句应该是哪一句?作者为什么要写中外诗人甚至常人对秋都有深情呢?(四人小组讨论)

明确:中心句: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本段从对故都的秋的记叙深化到议论,这是散文特有的从“形”到“神”的深化过程。这段议论,是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从理喻的角度,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同时创造出一种文化氛围,于自然气息之外在增添了一重文化气息,与故都旨意暗合。

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反复诵读,读出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眷恋,热爱之情。作者还以南国的慢、润、淡烘托故都秋色的味浓厚。以南国秋的“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来烘托北国秋的色彩浓重。读来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篇散文,郁达夫以他鲜明的思想,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的北国之秋图。为中国现代散文艺术宝库增添了色彩。请同学们课外阅读郁达夫的《北平的四季》。

(三)作业:分析鉴赏故都秋景图,选取其中的一幅写一段鉴赏性文字。

板书:

秋果奇景秋雨话凉秋蝉残唱落蕊秋意破院秋色(特别清、静、悲凉味故都的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美读,读出了作者对故都清秋的眷恋、热爱之情,作者围绕故都的秋味,抓住其特别清,特别静、特别悲凉的特点,选取故都的寻常景物,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故都清秋的秋景图。今天,我们能不能以“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走近郁达夫” 为一个探究的话题,在故都清、静、悲凉的秋色中,通过语言的品味,看文字背后站立着一个怎样的郁达夫?

1、品、悟(四人小组讨论)

要求: 品味语言要立足于文本,不做架空分析。

探究强调合作,前后桌组成小组,选取五幅画中的任一幅作为探究的对象,细细品味语言,看文字背后站立着一个怎样的郁达夫?

从点上细化,具化,不面面俱到。

(1)破院秋色图

明确:“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给人一种明净高爽、了无点尘之感,写出了“清”;“静对着像喇叭似的(朝荣)的花朵”以及“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在写“静”;有着几分冷落和萧条的“破壁”,蓝、白等冷色调的“牵牛花”以及象征生命衰竭和凄凉的“秋草”体现了“悲凉”。

郁达夫审美趋向:颜色,以淡雅为美;破院,破壁腰,以厚重感,沧桑感为美;秋天的写意画,以简单、质朴为美。

(2)“秋槐落蕊”图:“静”—“铺得满地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觉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感觉”;“清”—“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悲凉”—“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

补充: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纱

郁达夫:人生的秋天,人生短暂,坐看年华付流水,何等的清闲,正是这份清闲让作者感到落寞、凄凉、无奈。他敏感、纤细,抑郁善感。

(3)“秋蝉嘶鸣”图:静—处处蝉鸣声;悲凉—秋蝉衰弱的蝉声

同一年郁达夫写过一首诗,撷取其中两句“旧梦豪华已化烟,渐趋枯淡入中年”中年的郁达夫感到自己的创造枯淡了,婚姻、爱情也枯淡了,听着秋蝉帅弱的残唱,他想到了自己这种非常枯淡的中年生活,甚至想到了人生如此短暂。

(4)“闲话秋凉”图:清—放晴的天空、雨后的斜桥影;静—息列索落的雨声;悲凉—凉风、雨后话秋凉的“都市闲人”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 辛弃疾

郁达夫:历尽沧桑之后,调子是悲凉的,一切尽在不言中。

(5)“秋果胜景”图:清—果实成熟的八九月;悲凉—西北风、尘沙灰土的世界 。

小结:通过以上的鉴赏品析,故都秋的清、静、悲凉我们感受到了,文字背后的郁达夫先生是怎样的人我们也有点认识了,我们看到了他的审美情趣,我们也感受到了他的强烈的文人的生命意识,我们甚至感受了他那颗敏感纤细的心和他那对生活的独特的一种欣赏的口味。

思考:郁达夫钟情与故都秋的清、静、悲凉,在你十几年的人生经历中,你品味的秋是怎么样的?学生自由回答。

明确:经历不同,环境不同,心情不同,家庭不同等等,你品味的秋也会不同。所以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内心世界。

接下来我们再从作者的人生经历,作品的写作背景在对作家作品做更进一步的认识。

有关资料(作者、背景)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

1913年赴日本留学,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同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很大影响。1923年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1923~1926年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30年参与成立“左联”,1932年12月发表《迟桂花》,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白色恐怖的原因,他从上海移居杭州,移居杭州后写了不少山水游记和诗词,1935年发表《出奔》,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南洋,坚持抗战。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写作背景: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旧中国,战乱连年,民生凋敝,连读书人也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为了谋生,1934年郁达夫经青岛辗转千里,又回到了故都北平。多年来颠沛流离的生活,以及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使得郁达夫对眼前的“故都的秋”感受很特别。

1934年9.18事变后,北平也要遭受日寇的践踏,作者怀着要看最后一眼故都的秋的心情回到北平,就像一个人面对心爱之物,传家之宝被盗贼抢劫却无力抵御一样那份悲凉无奈在文中显现了出来。所以他钟爱的是轻、静、悲凉的秋,正是此使他觉得美,让他难以割舍,这就是故都情结,家国之思。也是他几十年的人生经历所体味出的人生之味,所以说他所说的秋味实质上生命之味。正是这样郁达夫才会在文章的最后神情倾诉(齐读文章最后一段)。

他用整个的身心去爱秋,用自己的灵魂去品尝秋,所以才品出了不为外人所道的秋味,才有了这篇至美至文《故都的秋》,这就是这篇文章。从写作上 来看,“故都”表达的是自己对故都的依恋,他把主观感情和秋(客观的自然景物)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这就是我们在写作上经常所说的“以情驭景、用景显情、情景交融”。

2、作业:

(1)仿写练习:选取《故都的秋》中的景物,仿照《天净沙.秋思》的格式,写一首词,表达自己的感情。

(2)以”我眼中的郁达夫“为题写一篇小作文,300字左右。 板书:

家国之思故都情结↓主观客观味故都的秋

以情驭景、用景显情、情景交融

四、本课的亮点与教师个人的教学专长

(一)教学亮点

1、多媒体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设了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

3、教给了学生一些鉴赏散文的方法,使学生学有所获。

4、作业设计比较合理,有针对性。

(二)个人的教学专长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围绕文本,结合课外知识,对文本进行深度挖掘。

推荐第8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在学习郁达夫的经典散文《故都的秋》之际,也正好是秋天,你们喜欢秋天吗? 对秋天有些什么特别的感受?如果你也写一篇秋天景物的文章,你会表达什么情感?

(学生的回答里有喜欢的,也有不喜欢的。对写文章很多同学说还没想好。) 师:同学们能简单说说理由吗?

生1:秋天不冷不热,我喜欢。我要表达欢快的情感。 生2:秋高气爽,天很蓝,我也喜欢。情感表达我还需要想想。 生3:草枯了,山的颜色黄了,我不太喜欢。不过太悲秋,我写不出来。 生4: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是金黄的季节,我喜欢。我就写丰收。 生5:古人常悲秋,我不太喜欢。

师:看来每个人对秋的感觉还真不一样。你们在回答老师的问题时,或多或少也把自己的感情说出来了。在我们学过的课文里,毛泽东眼中的秋是“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万类霜天竟自由”;马致远的《秋思》中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看来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个人经历、思想意识不同,笔下的秋也不一样,思想情感更不一样。

【说明:从学生的生活体验、感受切入文本,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接着教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后用白板展示作家、时代背景及文章结构图。】

师:其实古今中外不少作家们对秋天的写法是不一样的。欧阳修写秋声:“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而感叹人生的易老;现代作家峻青写秋色:万紫千红、绚丽灿烂,表现着秋的成熟、昌盛和繁荣,意味着愉快、欢乐和富强;而郁达夫是从哪个角度写秋的呢?

生:秋味。

师:对。他写的是秋味。(白板展示:他不远万里,从杭州赶到青岛,又从青岛赶到北平,目的仅仅是饱尝这故都的“秋味”。秋有何味?这故都的秋味又在何处?)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师:文章一开篇,作者就紧扣题目,紧紧地围绕着故都的秋这个着眼点来写。故都的秋味是怎样的? 请找出总体概括故都秋天的特点的词语。

生:清、静、悲凉。

师:找到很准确。那么他该怎样赏玩这故都的秋味呢?也就是说,他在文中是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品味这个秋味的呢?有没有具体的景物描写?

学生答:牵牛花、槐树、落蕊、秋雨、秋蝉、枣树。

师:说的好。同学们再思考,如果要写北国的秋,就只有这些景物可写吗?作者在文章里提到的还有哪些景物?

生5: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师:郁达夫“不远万里从青岛赶到了故都”,这些让他魂牵梦萦的景色,为什么不着力的写,而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反而大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呢?大家可以前后互相交流、讨论,各自说说自己的看法。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教师巡视,学生有问题及时作提示)

生1:我们认为他从秋味这个角度来写故都的秋,可能那个时候只有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等更能表现北方的秋味。

生2:作者想从平常事中写出不平凡的味道来。它们应该是北方秋天最有代表性的景物。 生3:这就是老师平时教我们作文时说的选择有典型性的事物写吧。

生4:作者从自己身边普通的事物来写对秋的感觉,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生5:从细小的东西入手,细小的就这么有秋味,大处就更不用的说了。

师:大家说的都很好。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这些景物的描写中,哪些地方突出了“清”、哪些地方突出了“静”、哪些地方突出了“悲凉”?

生1:槐蕊偏重于“静”。 生2:牵牛花偏重于“清”。 生3:秋雨偏重于“悲凉”。 师:秋蝉、秋枣呢?

生4:秋蝉、秋枣偏重于悲凉。 师:从哪儿看出了?

生5:从秋蝉的叫声中,秋枣的生存环境中可以看到。

师:大家注意到了景物的安排顺序是按照清、静、悲凉来排列的。牵牛花突出的是“清”,槐蕊突出的是“静”,秋雨、秋蝉、秋枣突出的是“悲凉”。(教师板书:清、静、悲凉)

师:我们大家自己来朗读一读对牵牛花的描写段落。思考作者重点描写了牵牛花的什么?

(学生朗读)

师:写了牵牛花的什么?

生:花色。认为“牵牛花以兰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师:对,郁达夫并没有写牵牛花摇曳参差的藤蔓,也没有写牵牛花扶疏映衬的花叶,而是写它的花色。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你觉得这样选择花色能表达作者的情感吗?

生1:能。因为白色和兰色属于冷色调,很符合文章“清、静、悲凉”的基调。

生2:紫黑色太浓了,与清、静、悲凉不和谐。

生3:紫黑色不是清淡的颜色,兰色和白色更能突出“清”。

师:回答的非常好!我们知道,兰色与高阔的蓝天形成了和谐的秋的基调,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疏朗的。在牵牛花出场前,郁达夫还特意营造了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凉氛围:破屋、浓茶、碧天、驯鸽、尖细且长的草,这个时候再加上牵牛花的蓝朵,真的让人感到了秋天特有的清气扑面而来。这极普通的紫色的牵牛花是秋天特有的清气,它要表现的是作者什么的心情?我们再来读一遍,体会“清”字后面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生齐读课文相关语段。) 师:同学们读出作者的什么心情了? 生:一种“落寞”的心情。 (教师白板展示:破屋

一丝 一丝日光 牵牛花的颜色

疏疏落落的秋草

碧绿的天色

驯鸽的飞声——落寞)

师:我们感受了故都的“清”之后,大家分组讨论作者是怎么写“静”的。我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注意看看哪些地方表现出“静”?

(一学生读,大家边听边思考) 师:同学们可以自由发言。

生1:作者通过写槐树的落蕊突出“静”的。“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没有声音,很静! 师:很直接的。其他同学呢?

生2:“满地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觉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声音没有,是静;气味也没有,更静;微细和柔软的触觉已经难以感觉了,而作者却能感触得到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份静已不仅仅是环境的寂静了,我觉得还有作者心境的宁静。

师:分析得精彩。

生3:“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铺得满地说明花落的多且时间长,但整整一夜,没有人发觉,早上起来才惊奇的看到,说明落花的寂静无声。也突出了一个“静”字。

生4: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说明没有人走过——环境静,能注意到这些丝纹,说明心静。

师:分析得真好。一般人不屑一顾的槐蕊,郁达夫的寥寥数笔,细腻传神地表现了秋的“静味”,与“鸟鸣山更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感觉到了作家心境的“宁静”。 (白板展示:槐树落蕊——细腻 清闲 “静” )

师:很多人写秋都写到蝉,“寒蝉凄切”,不得不让人顿生“悲凉”之感。郁达夫也不例外。我们一起再来体会作家对秋雨、秋蝉的描写,感受秋的“悲凉”味。

(学生自读。)

师:大家读过后,有没有注意到哪些句子表现出了“悲凉”?

生1: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了一阵凉风。

生2:淅沥雨声、穿着黑色皮袄的都市闲人。

生3: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生4:写秋蝉的“衰弱”、“残声”,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

师:是啊,秋蝉、秋雨最能触动了人们心头的悲伤和忧愁了。天气转凉,一年将尽,人到中年,那种沧桑,那种凄凉,那种无奈,都在天气转凉、一年将尽的氛围中。同学们再读读文中的几句对话,从声韵的角度感受文中的“悲凉”味。

(学生自读,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读出“悲凉味”了吗?文中的“秋雨图”是一幅生动形象的北国民俗图。都市闲人很厚的青布单衣和夹袄,缓慢悠闲的声调,“唉”的微叹神情,“了”字的长音,都向我们显示了秋雨能触发人们的苍凉无奈之感,也品味了郁达夫文中的“悲凉”之味。 白板显示:秋蝉“衰弱”、“残声”——悲凉

秋雨:“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境地宁静,情和境悲凉

师:我们感受了故都之秋的秋味,再思考作者文中为何还要写南国之秋?并用三个字来概括南国之秋的特点?

生1:全文既直接描写故都的秋,又通过写南国之秋来间接写故都之秋。故都秋“清、静、悲凉”,南国秋 “慢、润、淡”。

生2:这里用对比手法写出了作者爱秋的情结。文中这样写到:“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太感人了。

生3:这可以说“感天地,泣鬼神”了。

师:你们说的很好。郁达夫是一个真正懂秋、爱秋的人,也是一个懂得生活并热爱生活的人。我们在他的文章中也反复的品味了秋的味。这“秋味”实际是他几十年人生旅程中所感悟到的人生之味。

师: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文本解读,我们举一反三,能否理解为什么自古文人多悲秋的情怀了?大家能不能在学过的诗文中举例说说?

生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生2: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生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见长江滚滚来。 生4: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师:同学们学过的古诗文中悲秋的诗句还有很多,当然也有不少是颂秋的,大家下去后再慢慢整理。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一篇现代散文,和《故都的秋》作比较阅读,思考文章后的练习题。 附:

秋天是一支红唇膏

栗子珍

落叶是秋天纵情舞蹈的红裙子。秋天,是一支红唇膏。

从瑰丽的晚霞里吹来的风,把季节的火焰,吹进了山坡上的枫树林;把天上的酡红吹满了柿子的脸。 山里的姑娘来卖鸡爪果了。秋风把姑娘的皮肤吹成一种带白纹的红色,红殷殷的鸡爪果,摆满了街角和路边,摆在菜市青悠悠的莴苣与脆生生的白菜间。姑娘们作起喉咙,把一声声的叫卖,喊成一串串紫金铃。

疾风飒然,正是卖风车花的季节。那七彩锡箔纸做成的风车花,插在卖花高高的架子上,辘辘转动着,迎风招展成风情万种的红袖„„孩子们追逐着,一个个眼睛里伸出手来。

红枫习习烧红了江岸。挖沙的趸船,空空咚咚地将江湾闹成一支火红的曲子。

石砌的码头露出来了,一直伸进江心,提着红桶子的大嫂正在码头上洗衣裳;运沙的小划子划过那码头,年轻的艄工吹起《大红枣儿甜又香》的口哨。

摘柑子的人的笑语,从山坡上流下来,像桃花汛。 嘹呖的大雁飞过天空,洒下一串红色的乡思······

啊,秋天是一支红唇膏,把生活、把生命抹成一种红艳艳的、诱惑人的美丽。 思考题: 本文基本内容是什么?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

生1:这是一篇颂秋的文章,可以看出作者非常热爱秋天。 生2:对秋天热爱,就是对生活的热爱。 生3:文章处处朝气蓬勃,生机无限。 生4:这是“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教师小结:同学们说的好。通过上面的文章,我们可以感受到王国维的一句话“景语皆情语”了吧。回到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来,有人曾做过这样的概括:

白板展示:

故都的秋是一首诗,深沉而含蓄 故都的秋是一幅画,美丽而落寞 故都的秋是一支歌,忧伤而苍凉 故都的秋是一杯茶,苦涩而清醇

但产生《故都的秋》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即使在那样艰难的处境中,作者也并没有真正沉沦,在表达内心难言的孤独冷落之中,还不忘对国事的隐忧,他不写混混沌沌的江南之秋,正是他不甘沉沦的表现。1937年,抗战爆发,他毅然投入到战斗的洪流中,进行抗日宣传,1945年被日本宪兵杀害于苏门答腊。50年代,郁达夫被国家追认为革命烈士。

今天我们一起用慧心品读了郁达夫笔下的秋,我想同学们对秋一定有了自己的感觉,那就好好用心去体验秋天的美好吧!

【说明:教学过程通过朗读、讨论、对话、比较阅读等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解读,其中借助于白板展示相关的图片、诗句以唤醒学生自我情感体验,领悟作者独特的情感。】

推荐第9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指导学生通过欣赏性阅读,揣摩景物描写中所融入的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情趣,并理解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引导学生带着美好感情朗读,通过品味语言深入体会作家内心的美好情操,感受人文精神和故都情结。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欣赏性阅读,揣摩景物描写中所融入的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情趣,并理解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引导学生带着美好感情朗读,通过品味语言深入体会作家内心的美好情操,感受人文精神和故都情结。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的重点有二:一是指导学生通过品读,整体感知作者扣住文眼,从三个方面描写景物并赞美故都的秋,进一步揣摩景物描写中所融入的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情趣。二是引导学生带着美好感情朗读,深入体会作家内心的美好情操,感受人文精神。其中由体会作家内心的美好情操到感受人文精神是教学中应突破的难点。

[辅助手段]:

小黑板,作业本,课文配乐朗诵及《秋意》排箫演奏曲录音,秋天风光录像,PowerPoint课件,多媒体播放设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课时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指导学生通过欣赏性阅读,揣摩景物描写中所融入的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情趣,并理解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1 一.提问谈话

1.引导谈话:

现在已是秋天了,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中国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

中国历代诗文写“秋”,似乎总是“却道天凉好个秋”,或者“秋风秋雨愁煞人”,凄清悲愁是主流:如杜甫《月》的“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柳永《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马致远《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也有些欣喜欢快的调子:如刘禹锡《秋词一首》“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而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则把秋色写得生机勃勃:“万类霜天竞自由”。

而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天,又是怎样一番情致„„ 2.作者简介(PowerPoint幻灯片播放):

郁达夫(1896-1945),名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作家,诗人。他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据说他家藏书4万卷,郁达夫在少年时就全都翻阅过,打下了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基础。大学期间开始接触外国文学,又增加了丰富的外国文学与文化的素养。

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领域都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而坦荡热情的鲜明风格。他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掩饰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社会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二.引导学生初步欣赏,整体感受散文的情感基调和文化味

1.解题引入:

本篇写于30年代。题目明确而深沉:“故都”指北平。这“秋”是“故都”所特有的,因而笼罩了一种文化色彩,“故都的秋”也就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2.就题目提出问题,引入整体感受:

本篇写了故都的秋怎样的景致?有着怎样的人文色彩?又是怎样体现郁达夫散文艺术的特点的?

2 3.听赏配乐朗诵,用心体会,然后自由交流初步的整体感受。

注意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悲凉忧郁的情绪基调、浓郁隽永的文化意蕴以及景中含情的特点,尽情畅谈。

三.指导学生扣住文眼,整体感知景物特征

1.许多散文都有文眼,起着统摄全篇、画龙点睛的作用。本篇正是这样,请找出来。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自由品读,整体感知景物特征:

(1)作者是怎样表现“清”“静”“悲凉”的?选取哪些景物来描写故都的秋?

作者写故都之秋,却选取随处可见得平常景物:清晨秋意(秋晨民居小院所见的“碧绿的天色”、青天下的“驯鸽”、槐树底漏下来的“日光”、破壁腰中的“牵牛花”和“尖细且长的秋草”等),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结合板书)

(2)作家所描写的故都秋天的景物有些什么独特之处?想想为什么对这些很平常的景物情有独钟(存疑)。

作家不写故都的皇家宫殿和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的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景致虽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离老百姓的生活很遥远。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色、秋味、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引导学生带着美好感情朗读,通过品味语言深入体会作家内心的美好情操,感受人文精神和故都情结。

四.指导深入品读鉴赏,体会作家的主观感受和情趣

1.结合朗读,揣摩作家在景物描写中所融入的生活感受和情趣 (1)介绍写作背景

30年代的旧中国,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食无所安。为了谋生, 3 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因此,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自己的主观情绪。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同时也是那个时代动荡风云的投射,写出的是那个时代的感伤与悲凉。

“清”“静”是大多数作家能感受到的,也是写得出来的,未必见得奇妙,“悲凉”与秋之“清”“静”有联系而并无必然联系,这种“悲凉”,更多的是他的主观感受,恐怕也只有这样一个具有平民倾向而又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体验得到,才表现得如此细腻而深刻。(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理解和评说,不求答案的一致。)

(2)品读写景片段,感受情景交融的特点:

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就在故都得民宅内外、胡同两旁、槐树底下,就在天上、枝头、嘴边„„从这些存在于天空地面、千家万户的秋姿秋态秋声秋意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具有浓厚的北国特色的人情风物的热爱赞美,对故都之秋的神往、眷恋,可以看出作者借此流露的真切深沉的民族感情和追求淡薄、恬静、悠闲的生活情趣,也可以看出作者流露的深沉的忧思与落寞之情,那种忧郁个人遭际也由于时代风云带来的特有的“悲凉”笼罩全篇。

结合指导品读片段(结合练习四)

①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感到十分的秋意。

②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作者调动了听觉、视觉和触觉来感受故都的秋,使写景状物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并融入了深沉而细腻的感受和情思。这些写景写人的片段和语句,细腻精彩,有情味;而且往往是寥寥数语,信手写来,无意而工。

2.作家执著地钟爱并且赞美故都的秋,除了融情入景以外,还有一些情不自禁地直接抒写,找出来加以体会。

开头两段与结尾两段,用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对比,衬托出北国之秋味道之浓和深,表达不可遏止的强烈的向往和赞美之情。而且首尾照应,回环往复,写,带着美好感情配乐朗诵

先播放排箫演奏曲《秋梦》,并通过PowerPoint课件或录像伴放秋意画面,渲染悲凉气氛,诱导学生尽量贴近作者的心灵,与作者感情产生共鸣;朗读时要 4 求在伴放音乐的感染下,读得舒缓、深厚、沉静,声情并茂,尽可能把郁达夫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那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的落寞,渗透在故都秋色中的悲凉,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五.课堂总结,感受人文精神和中国的赏秋文化

作家所观照的故都的秋,是一些随处可见的平常景物,他为什么对这些很平常的景物情有独钟?(释疑) 1.审美眼光与平民意识

郁达夫从生活中体验到许多悲苦与忧愁,但是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好的一面;他不写北平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老百姓家园和普通街道上所见之景,写出了北平下层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的一个侧影,他的审美眼光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

秋雨过后,两个都市闲人穿这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从他们“咬着烟管”的举止,“缓慢悠闲”的声调,不难品出一个“闲”字;从彼此的叹答中,让我们感到他们已陶醉在彼此说话的腔调和韵味中,彼此在这种强调所唤起的有一定社会内容的落寞和感伤中。作者用这种京腔京调的平民人物来丰富自然风物,突出北国之秋的深味;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平民以及由此决定的独特的审美眼光。 2.文化气息与人文关怀

郁达夫深受中国文化的浸润,从赏景中体验和感悟到了文化气息,以热情洋溢的文字表达了对古今中外赏秋诗文、赏秋文化的珍爱。课文后半部分专用一段集中蕴蓄着这种文化气息和珍爱情感(结合朗读体会)。一篇写景散文连通历史人文——从故都的秋色里体味中国的历史人文与“秋”的深远关系,表现出作者的人文关怀,读来自然增添了许多“厚重感”。

推荐第10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案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妖娆,冬有冬的庄重,而秋,更是风情万种,千姿百态。从古到今,无数文人墨客用自己的笔、自己的心情去诠释心中的秋(复习有关秋景的古诗词)。今天,我们携手步入郁达夫先学生的散文——《故都的秋》,来品味他笔下那独有的“故都秋味”。(板书课题:故都的秋 郁达夫)

二、作家、作品简介(检查预习)

1、作者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写作背景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3、小结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不难看出作者感情的底蕴,特别是“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一句,明确指出了作者写这一篇文章的感情特点。了解了作者感情的特点,将有助于下面我们对本文景物特点的分析,从而能更好地把握情与景的关系。

三、捕捉信息,寻找文眼——“神”

1、过渡:文章的标题已指明了描写的地点“故都”和描写的内容“秋”,而在文章当中,作者是否只写了北国之秋?有什么作用?

明确:不是。作者除了写北国之秋,还写了南国之秋,这样就形成了对比,更突出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眷恋之情。

2、提问:那么,作者又是如何来描写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的呢?请同学们阅读文章的第

一、二自然段。哪一位同学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一下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的特点?

明确:北国之秋的特点是“清”“静”“悲凉”;南国之秋的特点是“慢”“润”“淡”。(板书:北国之秋:清、静、悲凉。南国之秋:慢、润、淡)

3、小结:概括得好。显然,在作者的心目中北国之秋要远胜南国之秋;北国之秋已成为作者的魂之所牵,梦之所萦,真是韵味无穷。(板书:味)

四、筛选语言,概括秋景——“形”

1、文中集中描写故都秋景这一特点的是在哪些段落?这些段落中写了哪些主要的景?( 学生阅读圈点 )

明确:从三到十一自然段。主要有芦花、柳影、虫唱、月夜、钟声;还有碧天、牵牛花、槐树、秋蝉、秋雨、秋果。具体是:第3段主写牵牛花,第4段主写槐树,第5段主写秋蝉,第6—10段主写秋雨,第11段主写果树。

2、提问:那么这些景物组成了几幅“秋景图”?(学生讨论、发言

明确:有秋花图、秋槐图、秋蝉图、秋雨图、秋果图。

3、提问:这五幅故都秋景图是分别从哪个角度来描写的?如写秋花,作者侧重写了牵牛花的哪个方面?

明确:写秋花侧重颜色这一角度,写秋槐侧重于落蕊的形状的角度,写秋蝉是侧重写声,写秋雨是侧重写其味,写秋果重点写它的果实。

4、作者在对这些景具体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故都秋“清、静、悲凉” 的特点的呢?下面先请两名同学来诵读课文3—11段落,其他同学要眼耳手脑并用,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圈出文中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二是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我们将从秋色和秋声两个角度来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先学生讨论,然后教师总结:

秋色:青天(蓝绿) 蓝朵(蓝色) 秋草(黄色)

落蕊(灰白) 树影(暗灰) 灰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 青布(蓝绿)

枣树(淡绿微黄)

5、那么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还是暖色?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冷色。感受:冷清。即课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

6、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这么多声响交杂在一起故都的秋是喧闹呢,还是宁静?

明确:有鸽声(飞声)、蝉声、雨声、人声。是宁静。连鸽子的飞声、蝉衰弱的叫声,这些细微的声音都听得到,这就反衬了故都的静,这也正体现了我们在《天山景物记》中学到的一句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是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举一个例子,比如钟,在白天,你根本听不到它的走动声,但在晚上,夜深人静时,你便能听到清楚的滴答声,因此,假如要你写夜的静,你便可以以钟的走动声清晰可辨来衬托夜的静,这也就是以动衬静。

7、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飘零者,身处在如此寂静的秋天里,心里会有什么感受?你心里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孤独、痛苦。悲凉。这便是故都的秋味。

8、故都的秋即使在作者那个时代,也有明艳之色,也有繁闹的景象,作者为何避而不写,而写秋天的“清、静、悲凉”?

明确:这与作者的心境有关,前面我们在学习本文的写作背景时,曾提到作者写作的心境,简单地说,作者心情不好,所以才写出如此之景。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情与景的密切关系。

五、总结:

本节课我们理清了文章思路,从散文的“形”和“神”两方面分析了文章整体内容,作者分别从色、形、声、味、实五个角度,为我们绘就了五幅“故都秋景图”,有声有色,有动有静。下节课我们再具体鉴赏文章是怎样将景与情有机融合在一起的。

第二课时

一、由朗读课文,体会优美语句导入。

二、继续赏析文章结构:

以上分析的是3—11自然段,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下面我们来看看其他段落写什么。

1、本文是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

2、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点来衬托故都的秋的?在结构安排上,为何要一前一后?

明确:分别抓住其“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前者在第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这样在结构上就形 成了前后呼应。

3、从这篇文章结构来看,2和13自然段相呼应,假如1、14自然段也相呼应,那这篇文章的结构就更加严谨了,试问这两段是否有呼应?

明确:第1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感受和向往,第14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之情,都是抒发情感,“向往”是在去故都之前,“眷恋”是在离开故都之时,其实质是一样的。所以1和14自然段也构成了呼应。

4、最后来看第12段,这一段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从全文来看,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这一段采用议论,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

三、形散神聚,景人合一 —— 鉴赏

1、提问:这五幅图画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呢?——时间顺序,还是空间顺序?(学生讨论、发言并具体谈意见。

提示:请同学们注意:学习语文,既要运用“求同思维”,也应学会“求异思维”。大家想想看,作者在写这几种景物时,为什么不考虑文章的先后顺序呢?

明确:这是一篇散文,“形散而神不散”。这五幅画面从表面上看是无序的,既不是时间、空间顺序,也不是逻辑顺序,这恰恰体现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

2、提问:那么,把这五幅画面连接起来的“神”又是什么呢?又是怎样体现出“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呢?(学生讨论、发言

明确:是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1)牵牛花本来是五颜六色的,而作者笔下的牵牛花却只有蓝色和白色。从美术的角度来说,这两种颜色属于冷色调,给人一种清、静、悲凉的感觉。

(2)作者写槐树,不是写它的高大挺拔,而是写秋槐的落蕊。看到这落蕊,怎能不叫人有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悲凉呢?

(3)秋雨和春雨、夏雨是不同的:春雨是濛濛的,富有诗情画意;夏雨是粗犷豪放的,还常常不期而至,给人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而秋雨,总让人感到一种寒意。

(4)秋果本来可以给人带来收获的喜悦,可作者笔下的秋果却并不是成熟的,还有些青涩,这也给人以悲凉之感。

3、小结:同学们的发言很精彩。运用联想,把文章中的景物和自己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表述形象、贴切,还运用了美学知识来品评。正如同学们所说,作者用“清、静、悲凉”的共同点把五幅画面连结起来,充分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板书:形散神聚)

4、过渡:故都的秋景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有红叶似火的香山,有游人如织的颐和园,有明澈如镜的昆明湖等等,作者为什么不选取这些色彩绚烂的景色,而只选取了表现“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呢?(联系时代背景及作家的特点,学生讨论、发言

明确:(1)作者处在一个黑暗的社会里,思想苦闷,逃避现实,因此,笔下的景物就自然是清、静、悲凉的了。(2)作者当时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字”,这样看来,作者选择“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也就不起怪了。(3)郁达夫个性忧郁善感,是个抑郁质的人。

5、刚才我们所讨论的,是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景物而不写别的景物,我们所取的角度是从作者的主观方面来考虑的;现在,我们换一个角度,从客观上讲,这些景物是不是真是的?

明确:这些景物不是主观臆造出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北平的秋天的自然景观。作者并没有因为自己的主观感情而将自然景物扭曲,失去它固有的特征,而是通过对这些自然景物逼真的描绘,流露出一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这就说明: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了作者选什么样的景抒什么样的情。

6、引导:大家知道,武林高手的最高境界是“剑人合一”,道家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那么散文家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

明确:自然景观和主观感情相结合,或者就称为“物我合一”。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文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景”与“人”合为一体,“物”与“我”完美交融。郁达夫先生就以其卓越的艺术才华创造了一种“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板书:景人合一)

四、由内到外,生发点染 —— 迁移

1、过渡:学习了课文,我们知道散文不仅要“形散神聚”,还应做到“景人合一”。下面我们来做一点阅读训练。读下面的文段,请你谈谈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文段(1)秋天像一把柔韧的梳子,梳理着静静的团泊洼;秋风如同发亮的汗珠,飘飘扬扬地在平滩上挥洒;秋天的团泊洼啊,好像在香甜的梦中睡傻;团泊洼的秋天啊,犹如少女般羞羞答答。

点拨:这是一个宁静、清新,让人倍感温馨的秋天,读着它,你仿佛进入了一个美丽的秋梦中。这里的秋天然人感觉朦胧羞涩,就像一棵含羞草。

文段(2)相思树的碎花,落满了一地;白了头的芦苇,在水池边摇曳。在群雁南归的时节,老农忙着在秋日下暴晒刚收割的谷粒,一张张淳朴的脸上,浮现着满足的笑容。

点拨:人们常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这就是个丰收的秋天,一切成熟了,人们收获着谷粒,也收获着喜悦。

文段(3)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酔?总是离人泪。

点拨:这是一个离别的场景,这里的秋让人悲伤、凄楚,是颗颗离人泪联缀而成的。伤感至极,“离人泪”变成了“霜染”的样子,这哪里是离人泪,简直是在流血。怎一个“染”字了得!

2、转接:同学们能以自己的心去体会文章的情,那么我们所学的《故都的秋》是赞秋呢,还是悲秋?(学生讨论、发言

明确:作者是在颂秋,但全文的基调的确有点悲凉。故都的秋像一首诗,深沉而含蓄;故都的秋像一幅幅画,美丽而又落寞;故都的秋像一首歌,忧伤而又苍凉。郁达夫先生是在用自己的心去品味故都的秋味,真是“一物一景总关情”。(板书:颂秋)

五、以读促写,以写促读 —— 升华

1、做法——当堂做。

一、二组同学写一篇借夏天的景抒发欢乐心情的短文,

三、四组同学写一篇借夏天的景抒发苦闷心情的短文。写好后,教师抽查并将写得较好的文章朗读,大家一起来分析和学习。

2、要求——不能直抒胸臆,要学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字数要在200—300字之间。

六、附(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颂歌) 郁达夫

北国之秋:清、净、悲凉

南国之秋:慢、润、淡

形散神聚

景人合一

第11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张晓霞

教学目标:

1。了解郁达夫及其创作风格。 2。体会故都秋清,静,悲凉的特点。 3。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主观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并借鉴文章“融情于景,驭景以情”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中又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 教学方法: 讨论,归纳 教学设想:

以“秋”为话题,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导入,既渲染一种气氛,又导出一种阅读诗文的方法。然后让学生通过分析文中描写景物的特点去把握其中寄寓作者的思想情感。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秋”“愁”(板书),心上有秋便是愁。关于“秋’历代文人墨客也有一种传统的认识:言秋必愁。有诗为证: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

最典型的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大家一起背:“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散曲中的秋是怎样的?(凋零,悲凉,凄楚。)诗人的情感是怎样的?(忧郁,悲怆。)你是怎样捕捉到诗人情感的?(通过诗歌中的景物描写。) “通过景物描写把握作者的情感”这是我们解读诗文的一把钥匙。

关于“秋”,郁达夫曾经说过:“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啊,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北国的秋为什么会让他发出如此感叹呢?我们今天来学习《故都的秋》(板书),去领略郁达夫笔下,心中的秋。 二.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名文,字达夫。浙江富阳县人。创造社的重要成员之一,现代著名作家,诗人。1896年,郁达夫诞生在富阳这个富春江畔的古老小城中。达夫三岁丧父,七岁入私塾启蒙,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据说他家藏四万卷书,郁达夫在少年时期就全部翻读过了,打下了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基础。

1911年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1912年夏考入之江大学预科,不及半载因参加**被校方开除。翌年进入杭州慧兰中学,因绝望于教会学校的奴化教育遂回家闭门苦读。

1913年9月随长兄都华赴日留学。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等人发起成立了创造社。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对当时文坛产生巨大影响。

1923年7月发表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表现工人形象的作品之一。

1938年12月携妻儿抵新加坡,主编《星州日报》等报刊副刊,发表大量战斗性很强的政论、短评和诗词声援抗日斗争。1942年5月由于日军进逼撤至苏门答腊的巴爷公务,化名赵廉。曾被日军强迫任翻译七八个月之久,在此期间暗中保护和营救不少印尼群众和华侨。1945年9月日本投降后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年50岁。

郁达夫的文学活动贯穿了从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的几个重要革命时期,从最初表现青年的苦闷开始,逐渐扩大到反映劳动人民的不幸,以至描写革命风暴的到来。他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也是一个跟随时代一道前进的作家。他的作品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部分精神面貌。在艺术上,则侧重于表现自我,带有较浓重的主观色彩,既有表现对旧社会的抗争与愤激的直抒胸臆,也有坦率的自我暴露、病态的心理描写、慢郁感伤的心灵倾诉,形成感情意味浓厚的浪漫主义倾向。

从1921年9月到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他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到杭州,1936年2月,离开杭州赴福州,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的游记散文。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本文。

三 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生自读课文,有感情的诵读课文。

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那么我们就从故都的秋景走入郁达夫的心灵世界。看作者通过故都景的描写,要抒发怎样的深情?

1。提问:文章的哪些文字段是写秋景的?这些文字段描写了几幅故都秋景图,并作以概括。

(提示:抓住描写的主体对象。可有不同的概括) 明确:。3—11自然段 小院秋景, 秋槐落蕊, 秋蝉残叫, 闲话秋凉, 秋果奇景

2。学生读3—11自然段

提问:作者笔下的故都秋景有怎样的特点?

(提示:找中心句,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 明确:清,静,悲凉。 3.学生试列结构框架,然后师出示投影,师生对比评价。 总起(1-2)写感受,抒发向往之情。 分写(3-12)秋花

秋蕊

秋蝉 秋雨 秋果

总结(13-14)总结全文,抒发了眷恋之情。 四 小结

文章从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写起,突出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接着分述,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写故都之秋景,赞美北国之秋;最后总括全文,抒发了对故都之秋的眷恋之情。文章首尾照应,层次严谨,浑然一体。

作业

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并背诵有关“清晨静观”和“秋风秋雨”描写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不同的人,他们眼里的秋景不同,因为心里的情感有别,“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

二 细读细品

讨论题目:作者通过怎样的景物描写来突出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学生讨论。

学生可以一幅图画为例,抓住其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分析。) 明确: 写秋院—— “听得到青天驯鸽子的飞声”写出了环境的宁静。

“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 蓝朵”写出了心的静。 “一椽破屋”“破腰壁”写出了境的悲凉。 写秋槐——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柔软的触觉。”写出了环境的静,心的静。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还觉得有点落寞。”写出了环境的静,心的悲凉。 写秋蝉——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柳永有诗句“寒蝉凄切”这里用反衬的手法,以有声写无声,以动写静,写出了故都秋的静和悲凉的特点。写秋雨——

“那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写出了环境的静,悲凉。

写秋果——

“像鸽蛋似的着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颜色的时候......”“淡绿微黄”,视觉上给人一种清,静之感。

提问:分析了景物描写从中读到的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

明确:和故都的秋景一样也是“清,静,悲凉”的。在作者的笔下景中有情的悲凉,情中有景的落寞。的确是“一切景语皆情语”,达到了“物我为一”的境界,这也是这篇散文的魅力之所在。

提问:回头去看,郁达夫笔下的秋在哪里?(仿句练习) 秋,在小院中低矮的破屋内外, 在————————————, 在————————————, 在————————————, 在————————————.(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 在秋蝉的每一声残叫里, 在秋雨的每一个雨滴里, 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 的确,郁达夫故都的秋景都是皇城根下,寻常巷陌中的家常小景。所以,只要用心我们也可以从身边的平凡的景物中读出一种真实的生活感受。

三 课堂探讨论问题。 作者是在颂秋还是在悲秋? 学生讨论(抓住文中关键语句) 明确:“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是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啊,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从中可以看出他对故都秋的喜爱和向往。

再讨论:作者为什么不以明快的笔调来写故都的秋? 学生讨论

明确:这与作者的个人经历和当时的写作背景有关。

郁达夫,3岁丧父,17岁随兄长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耻辱的十年。这也影响了他的个性。在个人性格反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学方面,他喜欢“静”的文学,写的也是“如水的文学”。

另外,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生活的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心中的“悲凉”已不只是故都赏景时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

四 同类阅读

秋颂(罗兰)

秋天的美,美在一分明澈。

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韵像秋。

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并不仅在那经霜的素红,而更在那临风的飒爽。

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分不需任何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世俗繁华的孤傲。

最动人的是秋林映着落日。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侵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醉红所摄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曾有一位画家画过一幅霜染枫林的《秋院》。高高的枫树,静静掩住一园幽寂,树后重门深掩,看不尽的寂寥,好像我曾生活其中,品尝过秋的清寂。而我仍想悄悄步入画里,问讯那深掩的重门,看其中有多少灰尘,封存着多少生活的足迹。

最耐人寻味的是秋日天宇的闲云。那么澹澹然、悠悠然,悄悄远离尘间,对俗世悲欢扰攘,不再有动于衷。

秋天的风不带一点修饰,是最纯净的风。那么爽利地轻轻掠过园林,对萧萧落叶不必有所眷恋——季节就是季节,代谢就是代谢,生死就是生死,悲欢就是悲欢。无需参与,不必流连。

秋水和风一样的明澈。“点秋江,白鹭沙鸥”,就画出了这分明澈。没有什么可忧心、可紧张、可执着,“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秋就是如此的一尘不染。

“闲云野鹤”是秋的题目,只有秋日明净的天宇间,那一抹白云,当得起一个“闲”字。野鹤的美,淡如秋水,远如秋山,无法捉摸的那么一分潇洒,当得起一个“逸”字。“闲”与“逸”,正是秋的本色。

也有某些人,具有秋的美。也必须是这样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美。这样的美来自内在,他拥有一切,却并不想拥有任何。那是由极深的认知与感悟所形成的一种透彻与洒脱。

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也是淡泊的季节。它饱经了春的蓬勃与夏之繁盛,不再以受赞美、被宠爱为荣。它把一切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澹澹的秋光之外,而只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秋。

1.说说本文的结构方式。

2.最能 概括全文中心,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一个段落是第几自然段? 3.从整篇文章看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4.就语言方面,谈谈你读了此文的收获。

5.文章是具体抓住“秋”的哪几方面来进行描述的?

五 课堂小结:

上节课我们便说了“心上有秋便是愁。”那现在看来愁不是来自秋本身,而是来自人的心。刘禹锡就说过:“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其实,只要换一种心态,我们就会发现秋也有它美丽,成熟的一面。

六 课堂作业:以“秋”为题写一篇短文。 要求:1。借鉴课文的“融情于景,驭景以情”表现手法。

2。 600字以上。

第12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本课是高中一年级新课程教材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必修二第以单元的第二篇。从应用的角度来说,它其实是一篇散文文。单元教学要求本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都是抒情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领悟文中的哲理。引导学生能通过文章精巧、绵密的构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故都的秋》的教学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按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此类文章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鉴赏、审美与探究能力。让学生在美文中得到美的陶冶,接受美育。

二、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所处的单元是中国现当代散文单元。现代散文不仅由白话代替了文言,而且由“代圣人立言”变为“表现自己”,由“文章”上升为“文学”,极大地提升了散文的审美品位。本课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启、示范作用。通过学习本文,将使学生学会散文鉴赏的方法,培养人文意识,进而阅读名家名篇,从而步入散文鉴赏的规律之门。因此,以开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表现得最充分的典型之一。也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景抒情方法的典型。

三.学生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散文并不陌生,刚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

1 / 9 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是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体会散文形神的辩证关系,掌握阅读散文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强化诵读,由景入情,品味文章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作者热爱、眷恋故都的美好情感,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听读朗读,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六.教法 和学法

新课程理念很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教法

移情法----设置情境 引发兴趣 诵读法----诵读欣赏 整体把握 讨论法----分组探究 拓展延伸 赏析法----个性品读 鉴赏提高 归纳法----归纳概括 总结升华

2 / 9 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所以,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我主要采用了朗读法和设疑讨论法两种方法。

具体做法是:

1、课前组织要利用网络或参考书,了解作者、作品等相关知识和背景。

2、通过多媒体听读朗读,感受作品语言。

3、深入研读文本,适时讨论,探究其情景相融的艺术手法,感受人文精神。

4、拓展课堂,结合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七.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八.课型: 新授课

九、教学过程

1、课前布置预习题:

利用网络或参考书了解作者的思想和创作风格、作品的写作背景,寻找有关描写秋景的诗文。

2、导入新课:(5分钟)

3 / 9 (1)用多媒体播放钢琴曲《秋日私语》,同时展示京城秋景图片,以浓厚的秋意,渲染情感氛围,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提问: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呢?学生畅谈感受,回忆或朗诵收集到的描写秋天的诗文。

【名句参考】

落霞与孤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西厢记》)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

【名篇参考】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王维《山居秋暝》 欧阳修《秋声赋》

这些佳句名篇,有的描写秋天的肃杀和凄凉,抒发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鲜明的个性,选择了独特视角,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创作了一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领略故都的秋味。(屏幕显示课题和作者。)

4 / 9

3、利用多媒体,播放课文朗读及体现课文意境画面,让学生整体感知作品。(18分钟)

听完朗读之后,进行朗读指导。(本文是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感情真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由于本文的写作离今天已经久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情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结合作者思想和写作背景,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在领读、试读、自由读之后,可安排五幅秋景图重点读。

4、深入研读课文,整体把握,适时讨论,走近大师,走进作品。(4分钟) (1)提问:“秋味”是什么?“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词说明? 学生找出相应的词语后,屏幕显示“清、静、悲凉”,并进一步说明:这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屏幕显示:“客观实景、主观情感”。)

(2)提问:为了体现故都的秋味,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

让学生带着这一问题速读课文,读后,自由发言。最后,多媒体展示明确“五幅秋景图”:秋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日日胜果。

5、学生分组讨论。(15分钟)

(1)故都的秋景本应是多姿多彩的,而作者为什么不写红叶似火的香山、游人如织的颐和园、明澈如镜的昆明湖,而只选取了表现“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呢?

(2)作者对故都的秋,态度如何呢?结合具体语言,体察作者的内心世界。 (3)《故都的秋》美丽而不肤浅,那你是否也会因它爱不能寐,沉浸其中,也会“清、静、悲凉起来呢?为什么?

5 / 9 这一过程着重解读其人文内涵,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是教学难点。 分组讨论之后,由组长概括发言,而后我作简要点评。

(如: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情画意总关情。对于同一轮明月,高兴的人写她,她在笑;忧郁的人写她,她在愁;怒不可遏的人写她,她简直就是一张气得苍白的脸,青筋暴跳、立目横眉。是否合乎心境是选景的主要标准。正所谓以情驭景、以景显情。这故都的秋乃是作者心中之秋。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作者不写北平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百姓家院、普通街道所见之景,写下层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表明其审美眼光是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足见其平民意识。

郁达夫从生活中体会到许多悲苦和忧愁但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着一颗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态度和眼光观察故都的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美好的一面。明确其人文精神。

因为老沉浸在“清、静、悲凉之中,会非常的压抑,难受,甚至会“在沉默中灭亡”。 因为产生《故都的秋》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其实,即使在那样的艰难的处境中,作者也并非真正沉沦,在内心难言的孤独冷落之中,表达了对国事的隐忧,他不写混混沌沌的江南之秋,正是他不甘沉沦的表现。

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苦淡。但字里行间却流露着对生命的追问。1937年,抗战爆发,他毅然投入到战斗的洪流中,进行抗日宣传,1945年被日本宪兵杀害于苏门答腊。50年代,郁达夫被国家追认为革命烈士。

由此,我们联想到,即便硬骨头鲁迅先生,在医学救国的理想受挫、弃医从文又陷入低谷之时,也曾躲在北京的绍兴会馆抄写古碑,暂时用种种方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即使是有骨气,宁肯饿死也不食美国的救济粮的朱自清,也曾借素淡朦胧的荷塘月色来表现自己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苦闷与彷徨。但是,他们都不愧为新文化运动的精英,中华民族的脊梁,苦闷彷徨之后,他们依然昂起高

6 / 9 贵的头颅,血沃中华,不仅以优美的文笔为文学殿堂增添了绚烂的篇章,更以滚滚热血,为后人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生命之歌。

从这些真正文人的作品里,我们能汲取很多的做人与作文的营养。) 对于【点评】在这里我就不作一一解说。

师生通过讨论以后,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情感“思想苦闷 不甘沉沦”。

6、拓展训练,结合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3分钟) 这个环节也就是在课堂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研究范围,拓展课外研究性学习内容。

(1)《故都的秋》的诗化表现。 (2)文人眼中的秋。

(3)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命题或自己另外命题研究学习。

7、结束语。

同学们,今天在郁达夫先生展现的一个秋天的背景里,我们以朗读的方式,自主合作地去感悟,去揣摩,走进故都的秋,现在走出故都的秋,在网络环境中,老师希望大家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解读更多的名家名篇名作。

8、板书设计意图:

首先导入课文之后,打出题目,作者字幕。接着在整体感知之后,显示五幅图景的概括性文字和三种情感的字幕。进一步明确后,打出“客观实景”和“主观情感”字幕,分别放在五幅图景和三种情感的上面,形成概括性对比。在深入研读讨论作者人文精神之后,打出“思想苦闷,不甘沉沦”字幕,放置“郁达夫”字幕的下方,凸现人文精神,以强调作品的魅力。

附:板书设计

7 / 9 故都的秋 郁达夫

客观实景 主观情感 思想苦闷 不甘沉沦 秋晨院落 “清”——清闲 恬静 安谧 秋槐落蕊 “静”——细腻 幽远 幽静 深邃 秋蝉残声

秋雨话凉 “悲凉”—— 沉静、寡淡 9.布置作业

1、《故都的秋》的画面美和音乐美。

2、郁达夫人文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任选其一。

3、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不同兴趣,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力争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4、从课程论角度来看,学校教育既要重视显性课程,也不能忽略隐性课程,只有在有形和无形相结合的教育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才能使学生在\"潜移\"中受到教育,在\"默化\"中发展个性。开发和利用郁达夫人文资源,实际上是开设了一门隐性课程。

5、从当前教育发展需要的角度来看,爱国主义教育是学生确立人生观、世界观的精神核心,素质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郁达夫先生是革命烈士,杰出的爱国主义作家,尽管他生活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但在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爱国热情、勤俭品质、率真个性、文学特征等特征在当代依然有其生命力,正是我们在素质教育中应当继承和发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开发和利用郁

十.教学反思

8 / 9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反思教学流程中是否渗透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是否完成了新课程的教学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就是要老师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鉴赏散文的能力。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本人的最深体会是教师首先一定要更新观念,才能切实的引导学生运用全新的理念学习,一改传统学法,真正的提升能力。

9 / 9

第13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整体感知,分析写景状物散文的结构和主题,理清课文思路。 (2)学习写景状物散文的写作方法——情景交融。 (3)品味写景状物散文的语言美。

(4)读写结合,运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技法趁热打铁,动手写小散文。或者模仿课文优美隽永的句子进行仿写。

2、过程与方法

(1)分析文章结构,抓住关键词概括文章主题。

(2)用两个段落作为例子,引领学生欣赏写景状物散文的写作特点——情景交融。

(3)自主合作探究品位文章的语言美。

(4)课文引领,老师示范,读写结合,运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技法趁热打铁动手写小散文,或者模仿课文优美隽永的句子进行仿写。

3、情感目标: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学习写景状物散文的写作方法——情景交融。

2、品味写景状物散文的语言美。

三、教学难点:

1、读写结合,运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技法趁热打铁,动手写小散文。或者模仿课文优美隽永的句子进行仿写。

2、理解作者的悲凉。

四、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散文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形式上散文有四个特点:(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2)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3)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4)行文自由,结构灵活。阅读散文时,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要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今天我们学习郁达夫《故都的秋》。学习任务:(1)整体感知,

1 理清思路,分析写景状物散文的结构和主题。

(2)学习写景状物散文的写作方法——情景交融。 (3)品味写景状物散文的语言美。

(4)读写结合,运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技法趁热打铁,动手写小散文。或者模仿课文优美隽永的句子进行仿写。

二、第一个任务:(1)整体感知,理清思路,分析写景状物散文的结构和主题。

全文共14个段落。

1、请同学们阅读第1段至第2段,回答问题: (1)抓住关键词,请概括北国的秋的特点。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第1段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感情是什么? 想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故都的秋天的向往。

(3)作者为什么写江南的秋?

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把江南的秋和故都的秋对比,突出故都的秋的特点,表现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向往。这个段落运用了比喻,把秋比作名花和美酒,赞美故都的秋更值得领略品味。

2、阅读第3段到第11段,作者写了故都的秋哪些景物?分析景物有什么特点?

(1)秋天的小院(2)秋天的槐树(3)秋蝉(4)秋雨(5)秋天的果树。景物的特点是清、静、悲凉。

3、阅读

12、

13、14段。(1)请问,这个段落在表达方式上属于什么?请分析作者的观点。议论,抒情。作者的观点: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的到底。作者的感情:对北方的秋的赞美。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突出,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这就使整个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

(2)阅读13段,作者把南国之秋和北国的秋天进行对比,请问:比起北国的秋天来,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北国的秋。两者的比较点都是“秋味”,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由此可见,为了突出景物特色,鲜明的对比是有效方法。

(3)阅读14段,请问:这个段落直接抒情,点题,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作者对北国的秋天的眷恋。

总结:本文第

1、2段总领全文,点题,写了北国的秋的特点:清、静、悲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和姿态比南国的秋要饱满。第3段至第11段,选择描写5种典型的景物,表现北国的秋天的特点。第

2 12段至14段是结尾点题,通过议论抒情表现作者对北国的秋的赞美和眷恋。

三、第二个任务:学习写景状物散文的写作方法——情景交融。例1:请阅读下面一段话: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分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表现了故都的秋的清。“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表现的景物“静”的特点。“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表现了景物清、静特点。“一椽破屋”“破壁”这些都突出景物的清、静,它是从漫长的岁月中走过来的,有了一定的岁数与历史了,更能体现作者的悲凉情绪。作者对这些牵牛花的颜色的描写“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为什么淡红色最下?因为“红”的暖色调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境。“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试做陪衬。”体现了“悲凉”。这里看出作者此时所欣赏的是一种落寞,凄清的景,表现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悲凉。

例2: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辍。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分析:“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这个句子是作者是作者所见。“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作者写出了秋天的静、清。“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这组句子既表现了秋的清、静,更表现了作者的主观感受悲凉。

思考:郁达夫为什么选择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对明艳之色繁华景物作者为何避而不写?

明确:主要的是与作者当时的心境有关。(让我们来看看郁达夫在

3 写作这篇散文的时候的什么样的一种精神状态,插入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作者在写景体现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这些景物也是作者情感的寄托。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写道:“昔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品味这话的含意,一是一切环境描写的文字都是作者表情寄意的载体,都必须为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服务,二是一切景物又必然引起作者情感波动,进而付诸文字,形成景语。景与情,情与景,二者相因相成,不可分离。

四、第三个任务:品味写景状物散文的语言美。

例1: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辍。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作者写景状物,从视觉、听觉、触觉三个方面表现秋天北国槐树的特点。在写景状物的过程中还加入想象,表现了作者的心理活动,抒发了作者落寞悲凉的感情。我们写景状物,应该调动我们的丰富感觉,从所见,所听,所触,所想等方面写作,学习运用审美的语言表现我们丰富的内心世界。

例2:刚出办公大楼,一股浓郁的桂花的香扑面而来。我看看周围,发现办公大楼东北角有一棵一米高的桂花树,绿油油的叶子里露出小小的白色的花,密密麻麻挤在一起,每朵花四个小小的花瓣,简单,单纯。我惊异于这么貌不惊人的花居然能散发这么浓郁的香味,蕴含巨大的能量。忽然就想起了柳永《望海潮》: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见到桂花,就能领悟诗词里的意境,桂花的媚,不在于容颜,而在于那份飘散在空气里的香。——齐若冰《秋天的花》

这个例子是我2014年秋天写的一段文字。先写的是花香,是嗅觉。然后写的是视觉“我看看周围,发现办公大楼东北角有一棵一米高的桂花树,绿油油的叶子里露出小小的白色的花,密密麻麻挤在一起,每朵花四个小小的花瓣,简单,单纯。”最后写的是所想,“我惊异于这么貌不惊人的花居然能散发这么浓郁的香味,蕴含巨大的能量。忽

4 然就想起了柳永《望海潮》: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见到桂花,就能领悟诗词里的意境,桂花的媚不在于容颜,而在于那份飘散在空气里的香。”

五、第四个任务:课文引领,老师示范,读写结合,运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技法趁热打铁动手写小散文,或者模仿课文优美隽永的句子进行仿写。

例1:秋天的花 齐若冰

春花秋月是美好的风景。其实,秋天的花自有一份独特的情趣。 九月,阴郁的雨缠绵不休,地面湿漉漉的。早晨上班,我打着一把蓝色的伞,雨水还是打湿裙子。街道边是古老的国槐,粗大的黑色的干流淌着亮晶晶的雨滴,浓密的深绿色的叶子上也是亮晶晶的,清新,冷清。脚底下落着米粒小黄色的花,纤细的不忍心踩上去。秋天的国槐,像一个冷清的女子,令人疼爱。姹紫嫣红固然是美好的,但是秋天的国槐自有一种淡然寂寞的气质。

刚出办公大楼,一股浓郁的桂花的香扑面而来。我看看周围,发现办公大楼东北角有一棵一米高的桂花树,绿油油的叶子里露出小小的白色的花,密密麻麻挤在一起,每朵花四个小小的花瓣,简单,单纯。我惊异于这么貌不惊人的花居然能散发这么浓郁的香味,蕴含巨大的能量。忽然就想起了柳永《望海潮》: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见到桂花,就能领悟诗词里的意境,桂花的媚,不在于容颜,而在于那份飘散在空气里的香。

秋天,在公园游玩,看见荷塘里的荷叶已经泛黄,曾经婷婷的干也变褐。想起夏天的时候我们是如何欣喜这片荷塘美丽的荷花,如何惊喜的拍着特写。面对这些,我能够想到这就是生命的衰老。在时光的流转中,原来的美好已了无痕迹,如同红颜、青春、爱情。李商隐说,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当清冷的雨滴敲响荷的心事,那里一定是洁净的花和短暂的夏季。盛开,凋谢,我看到生命的执着、孤寂。秋天的回忆里盛开着一朵美丽的花。

我遇见一个女人,那时我们的文章发在一本杂志,名字一前一后。我很自然的看了她的文字,自有一种冷清的气质。后来,在网上我们相遇,探讨文字。后来,我看见她的照片,眉眼间有着单纯与冷清。她同样喜欢我的样子,我们似乎看见相似的自己。三十多岁的女人,在生命的秋天里安静的读书,把每一段思绪用文字写出来,感动自己,感染别人。我把她比喻成秋天的花,有着饱满的内心和优雅的芳香。

中秋回家,红砖青瓦的老屋后院一串红开的红红火火,在清冷中显得吉祥如意。母亲说,这种花生命里很旺盛,原来只栽种了一株,居然繁殖了这么多,去年的种子自己落下来,春天发芽,秋天开花,也

5 不用浇灌,淋着雨就生机勃勃。母亲老了,在秋日的午后安静的坐在院子里看着这些花,时光静静的流过。感谢这些花,给母亲生活带来亮色。

秋天的花,自有一份独特的魅力。有一些沉静的心灵厌倦了喧嚣,洗尽铅华,会领悟其中的味道。

2、仿写,请同学们自己写一段秋天的景物,写出景物的特点,运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学生当堂完成,展示。

六、作业:你读过哪些描写秋天的诗文?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篇?就你最喜欢的诗文写一篇赏析。

第14篇:故都的秋 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

【教学目标】

1、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2、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教学重点】

通过细细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寄予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告诉我们,作者的情感会在他所描写的景物中得到体现。秋天,杜甫登高望远,看到“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感受到的是凄苦悲凉;马致远思秋,却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片孤独苍凉及漂泊之感;而毛泽东独立橘子洲头,眼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秋又何其澎湃壮丽、生机勃勃。在不同作者的笔下,由于各自情感的不同而把秋天写得如此多姿多彩。所以我们在学习文章时不但要品味文章语言,还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下面我们就来学习郁达夫先生的一篇优美散文《故都的秋》,体味郁达夫先生笔下的秋。

二、作者简介及课文背景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十年。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郁达夫因在南洋从事抗日活动,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居住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花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这篇优美的散文。当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满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这种感受在当时其它人的作品中也有痕迹。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不也有哀愁吗?

三、文本阅读与分析

1、听课文录音朗读,整体感受课文。

2、题目解析: “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是北平,当时中国的首都是南京,北平1945年后才改名北京。“故”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了文章描写的内容。

3、通过刚刚的阅读,请问故都的秋有什么样的特点?在那一段?

特点是“清、静、悲凉”。第一段中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句既是对故都秋特点的概述,也是文章的主线。(学生朗读这段)

4、第一段总领全文之后,作者接下来写的是江南的秋。江南秋有什么特点?文中还有哪里写到江南之秋?为什么这样安排呢? 江南之秋:慢、润、淡。(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倒数第二段也写到江南之秋。作者通过江南秋的描写突出北国秋味的浓及特点清、静、悲凉。也表现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深厚感情。这里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对比)

5、那么作者通过哪些景物的描写来体现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文中哪里到哪里?(同学看课文思考) 课文3-11段: 秋院 秋槐

清晨静观(第3段) 槐树落蕊(第4段) 秋蝉 秋雨 秋果

秋蝉残鸣(第5段) 闲话秋雨(第6-10段) 佳日胜果(第11段)

6、下面同学再认真阅读3-11段,找出文中你认为体现出秋“清、静、悲凉”特点的地方。

写秋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宁静)”;

“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

“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悲凉。)

写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心的悲凉。”)

写秋蝉----“衰弱”、“残声”。(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

写秋雨----“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这里有境地的宁静,也有情和境的悲凉)。

写秋果----“淡绿微黄”,即使是写“红”也是“红完”。(也是一种清、静的淡色。)

7、现在找出文中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有哪些?

芦花(白)

柳影(灰)

夜月(白)

碧空(碧)

牵牛花(蓝) 落蕊(白里透黄)

天底(灰沉)

青布(青)

秋果(淡绿微黄)

思考:第3段中,作者为什么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下?

(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情。)

文中描写秋天的色彩总的体现怎样的格调?

(冷色调,体现秋“清”的特点)

8、文中又是怎样体现秋“静”的特点的?

以动衬静:(有那些声音) 虫唱

钟声

鸽声

帚声 蝉声

雨声

人声

探究:雨后话秋“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这是为什么?

(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

9、作者在文章第三段就写到“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故都不乏绚丽灿烂秋色,为什么作者偏写这些“清、静、悲凉”的景色呢?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过“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由写作背景可知,白色恐怖使作者心境不好,产生冷落和孤独之感,所以喜好冷色,总想找宁静处,“躲进小楼成一统” ;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作者提倡的是“静的文学”,所以文章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由此可见,本文的写作特色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四、课后作业

1、挑选文中你喜欢的段落进行背诵。

2、以故乡的(春、夏、秋、冬)为主要内容,写一篇散文。

五、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以情驭景

借景抒情 清

景 秋院—清晨静观

秋槐—槐树落蕊

秋蝉—秋蝉残鸣 秋雨—闲话秋雨 秋果—佳日胜果

秋色: 冷色

秋声:以动衬静 静悲凉

第15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准确理解文章内容,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抒发的感情。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鉴赏评价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进行分析,掌握文中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方法

(1)诵读法(2)讨论法(3)赏析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播放杭天琪《前门情思大碗茶》。

一、情景导入(2分钟)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如果用我们这学期学过的一句诗来形容一下的话,哪句是最合适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从古至今,关于“秋”的名篇佳句不胜枚举。从毛泽东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中我们看到的是“秋之色”,从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我们听到的是“秋之声”,从范仲淹的“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中我们感到是“秋之形”,从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中我们悟到的是“秋之味”。那么,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笔下的“秋”会是怎样的景象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20世纪咏秋散文的精品之作——《故都的秋》。(2分钟)

二、知识积累(4分钟)

1、作家作品(2分钟)

①简要介绍郁达夫生平及主要作品。 ②个性及艺术风格。

◆郁达夫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 ◆在个人的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

◆在文艺观和审美追求上,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文学” ; ◆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2、写作背景(1分钟)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一九三三年四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居住近三年。在这段时间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一九三四年七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至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这篇优美的散文。

3、解题(1分钟)

提问:从标题看,文章的落脚点在哪里?写的是什么地方的秋天?

明确:写故都的秋天,表现了作者对故都秋天的眷念之情,这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

三、信息筛选(16分钟)

1、朗诵录音(10分钟)

播放视频朗诵,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把握基调(1分钟)

提问:文章开头部分讲作者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故都的秋味”可用哪几个词概括?

明确:“清”“静”“悲凉”,这也是全文的“文眼”。( “文眼” 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

3、整体感知(3分钟)

①围绕着“清”“静”“悲凉”,作者从三个部分展开了对故都之秋的描绘,请快速浏览全文,对照大屏幕上的提示,说一说每一部分所写的主要内容。

(1――2):总写对北国之秋、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3--11):分写部分,重点描绘了故都纷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 (12--13):总括全文,强调南国之秋不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眷恋。

②作者在分写部分用五幅画面来展现了故都秋天“清”“静”“悲凉”的特点,快速浏览3――10段,请大家尝试用五个字给每一幅画面取一个标题(把全班学生分成五个小组,每组提炼一个标题)。(2分钟)

明确:秋晨庭院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声图、秋雨话凉图、秋果奇景图。(依次展示五幅图片) 过渡:这五幅画面从宏观上给了我们故都秋天“清”“静”“悲凉”的感受,下面我们就从微观的角度以“秋晨庭院图”为例来探究作者是如何描绘故都秋天的“清”“静”“悲凉”的。

四、合作探究(14分钟)

1、齐读(2分钟)

由学生齐读第3段“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使作陪衬”,进一步加深对课本的印象,为细致探究作好准备。

2、展示探究的问题(1分钟)

方法指导:在这段文字中,作者调动了听觉、视觉来感受故都的秋,使写景状物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层

2 次分明,并融入了作者深沉而细腻的感受、情思。细细品味,做一些勾画圈点、评议赏析。

感受:(2分钟)

“碧绿的天色”“ 细数着日光一丝一丝地漏下来”突出了秋的“清”,“青天下驯鸽(飞声)”衬托出秋晨的“静”,“破壁”“破屋”“ 静对着牵牛花的蓝朵(特别强调了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疏疏落落的秋草”反映出内心之“悲凉”。

小结:作者通过眼前所见和耳中所闻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展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喜爱。

故都的秋色与作家的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情”与“景”达到完美的交融与统一,这种写作手法我们称之为“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这也是散文创作中最常用的手法。(1分钟)

过渡:王国维先生曾经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本文的另外四幅秋景图中,作者也用简约的“景语”展现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下面我们就从这四幅秋景图入手,来进一步探究作者是如何“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1分钟)

五、能力提升(3分钟)

1、快速读4――10段,选取文中其他四幅画里的最主要的景物,抓住其特征,按照下面句子的格式仿写。(按组次完成相关的空格)

故都的秋天在哪里啊,在哪里?(3分钟)

它在破陋的小院中,它在浓浓的香茶里;它在驯鸽的飞声中,它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里;它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中,它在晨扫的每一条丝纹里;它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中,更在秋雨后故都闲人的京腔京韵里。

六、拓展延伸(1分钟)

1、提问:作者为什么不写香山的红叶似火、颐和园的游人如织,也不写王府井的车水马龙,而偏偏写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呢?

请大家认真查阅相关资料,结合课本,形成自己的意见,下节上课时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七、课堂小结(1分钟)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带给我们的是对故都之秋的无限神往。景是自然的,情是自我的,景由情生,情由景出。就让我以一首由《故都的秋》改编的小令来 做为本堂课的结束语吧!

天静沙 故都之秋 破屋浓茶小院, 漏光鸽声碧天。 秋草蓝朵残垣, 槐蕊铺地,

3 落寞人在故都。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探究作者突出故都之秋 “清”“静”“悲凉”的原因;解决学生的其他疑难问题。 教学过程

一、合作探究

1、作者为什么不写香山的红叶似火、颐和园的游人如织,也不写王府井的车水马龙,而偏偏写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呢?

明确: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 “ 静” “悲凉 ”的特点,而香山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因此,作者围绕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取材。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

①从教材第12段可找到部分原因:“中国的文人学士„„颓废色彩。”

②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岐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③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

由此可见,散文的鉴赏,既要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又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对思想感情的体会,还要结合作者当时的生活经历以及个人的个性及创作风格等。

2、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 明确:

①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深情的眷恋,对故都的向往;

引导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我的不远千里„„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将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②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

引导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有些批评家说„„颓废色彩”、“足见有感觉的动物„„萧索的感触来的。”

小结:由上面这些语句结合前面我们学习的内容,可以说全文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

3、如何理解“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明确:这是四组比喻性的对比,目的是为了形象地说明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具体来说,“黄酒之与白干”比喻南国之秋秋味平淡,北国之秋秋味浓烈;“稀饭之与馍馍”比喻南国之秋秋味稀薄,

4 北国之秋秋味刚强;“鲈鱼之与大蟹”比喻南国之秋秋味柔软,北国之秋秋味刚强;“黄犬之与骆驼”

4、作者既是描写故都之秋,为何还要写南国之秋?这是否是多余的?

明确:不是;全文既直接描写故都的秋景,又通过南国之秋来间接写故都之秋,主要是通过二者的对比,反衬出故都秋景的特点。(见《同步辅导》)

二、能力提升

1、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与 “神”的结合点是什么?

明确: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就是五幅秋色图。“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三、课堂小结

文贵创新,要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个性。在不少人面对众多的咏秋佳作望而生畏时,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为咏秋佳作增添了新篇章。全文也正如郁达夫所说“要把情感渗入到景物描绘中去,使读者几乎不能辨出这美丽的自然是不是多情善感的主人公的身体的一部分”,达到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境界!

四、课后作业

完成《同步辅导》上相关的练习。

第16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郁达夫生平及散文特色。

2.通过品味作者在文中的审美特点把握其中国传统美学与日本物哀美学的影响。3.鉴赏文中景物描写的基本手法并运用于写作。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播放古筝曲《平湖秋月》,让学生总结听感特色:空灵、疏朗、清冷。 问:在曲中听出了哪个季节的感觉?

(生答秋,即总结秋的特点,进入文本;生答其他季节,即引入郁达夫之秋与学生心里的秋之不同,进入文本)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浙江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普通家庭。三岁丧父,家庭窘迫。七岁入私塾。九岁便能赋诗。(且其是写旧体诗起家的,在受教育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与美学的熏陶非常深)1908年就读于富阳县立高等小学堂。1910年考入杭州府中学堂(与徐志摩、厉麟似是同学),后又到嘉兴府中学堂和美国教会学堂等校学习。因参与**被校方开除,次年春改读蕙兰中学。

1913年,9月随长兄郁曼陀去日本留学。(文学创作受日本文学影响深)1914年7月考入日本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医科部。毕业后被分发至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三部。1921年6月,郁达夫和郭沫若、成仿吾等人组织成立创造社,担任《创造季刊》、《创造月刊》、《洪水》半月刊编辑,同年10月,出版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由此奠定了郁达夫在新文学运动中的重要地位。

其写在《创造》首刊的发刊词:(有助于了解郁达夫的文学观念) 天地若没有合拢来的时候,人生的缺陷,大约是永远地这样的持续过去的吧!

我们过去的努力,虽不值得识者的一笑,然而我们的一点真率之情,当为世人所共谅。再出月刊的原因,就是因为(一)人世太无聊,或者做一点无聊的工作,也可以慰藉人生于万一。(注重个人心理感受,空虚感,以文学为寄托)(二)我们的真情不死,或者将来也可以招聚许多和我们一样的真率的人。(主张文章写出个性与自由,率性流露,具有浓郁个人色彩)(三)在这一个弱者处处被摧残的社会里,我们若能坚持到底,保持我们弱者的人格,或者也可为天下的无能力者、被压迫者吐一口气。(抗争与压抑并存的矛盾情感) 从1921年9月到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他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到杭州,居住近三年,这段时间里,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的游记散文。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本文。

夏衍先生曾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郁达夫在文学创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并曾赴台儿庄劳军。1938年底,郁达夫应邀赴新加坡办报并从事宣传抗日救国,星洲沦陷后流亡至苏门答腊,因精通日语被迫做过日军翻译,其间利用职务之便暗暗救助、保护了大量文化界流亡难友、爱国侨领和当地居民。1945年8月29日,在苏门答腊失踪(后来默认45年为其卒年),终年四十九岁。

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于1957年6月颁发了烈士证。 1945年8月29日晚,他在南洋的一个小市镇失踪,9月17日遭日本宪兵杀害。

三、朗读课文

点评:结合具体情况具体点评。不足之处是因为对文中美感与作者心理不甚了解,下面通过细致解析文本进行提升。

四、文本解析

1.结构梳理:文章分为“总-分-总”三部分

1~2:总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

3~11:逐一描述故都之秋的自然风物。12:从理喻的角度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

13~14:与

1、2段呼应,再次强调南国之秋色味不及北国,抒发对故都之秋的眷恋。提问:从两个总写段可以提炼出哪些关键词概况故都之秋的特点?作者认为赏秋的最佳状态是什么样的?

(清、静、悲凉;饱、透、足、浓、永——极致化审美、消遣意味) 提问:这些特点是通过哪些景物的哪些特征体现的?

2.文本细读

文章写到了:

(1)秋院——天色碧绿、驯鸽飞声、丝丝日光、破壁腰、蓝白牵牛花、尖细且长的秋草(冷色调——清、静;事物形态上的“瘦”——清、悲凉;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心境之静)——不尚鲜妍,尚疏、瘦、老的病态美,但此病态非颓废。

——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枯槁之境”“老成之境”“疏淡之境”: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浓。发纤脓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不事雕琢,方显天然,不工于后天以求天全的大巧若拙的智慧。“中国许多艺术家都坚信,它具有“中膏”---丰富的内在含蕴。它的内在是丰满的、充实的、活泼的,甚至是葱郁的,亲切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它通过自身的衰朽,隐含着活力;通过自己的枯萎,隐含着一种生机;通过自己的丑陋,隐含着无边的美貌;通过荒怪,隐含着一种亲切。它唤起人们对生命活力的向往,它在生命的最低点,开始了一段新生命的里程。因为在中国哲学看来,稚拙才是巧妙,巧妙反成稚拙;平淡才是真实,繁华反而不可信任。生命是一顿生顿灭的过程,灭即是生,寂即是活。”(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

拓展例子:中国盆景、园林艺术:瘦、漏、透、皱——不落色相、不落甜腻,孤迥特立,独立高标。

以上三境,体现的是无争的境界、平和的美感,中国美学重视平淡天然的思想,在大巧若拙哲学中找到了思想根源。

(2)秋槐——落蕊铺地,无声无味,极微细极柔软

扫帚的细纹——细腻、清闲、落寞。

——日本文化中的物哀美学:日本平安时代的王朝文学上重要的文学审美理念之一。在文学上,主要是通过写一些景物,例如萧条的冬景、残破的一处小山丘等等,来表达和宣泄人物内心深处的哀伤和幽情、以及对人世无常的感慨。这个概念简单地说,是“真情流露”,人心接触外部世界时,触景生情,感物生情,心为之所动,有所感触,这时候自然涌出的情感,或喜悦,或愤怒,或恐惧,或悲伤,或低徊婉转,或思恋憧憬。有这样情感的人,便是懂得“物哀”的人。有点类似中国话里的“真性情”。懂得“物哀”的人,就类似中国话里的“性情中人”了。用现代的话说,「物,mono」就是认识感知的对象,「哀れ,aware」,是认识感知的主体,感情的主体。「物の哀れ,mononoaware」,就是二者互相吻合一致的时候产生的和谐的美感,优美、细腻、沉静、直观。换言之,物哀就是情感主观接触外界事物时,自然而然或情不自禁地产生的幽深玄静的情感,多用来指称和谐沉静的美感。日本美学可以用四个字概况:和、敬、清、寂。

例子:日本的戏剧歌舞伎在“表现悲哀场面时,与中国、欧洲的戏剧惯用悲痛欲绝的夸张动作来表现其悲哀之深沉与巨大迥然相异,多采用静寂地忍受着悲伤的动作,让观众从更深层面去感受这个场面所表现的悲哀的心绪”。

(3)秋蝉——衰弱、残声、嘶叫。

(4)秋雨——息列索落、云渐渐卷了去、闲人咬着烟管、熟人的缓慢悠闲的声调——慢的美感——静与悲。

(5)秋果——淡绿微黄、成熟到八九分——秋的全盛时期。

总结:不用浓墨重彩,而用细致的观察、悠缓的心态娓娓道来,写足了秋姿、秋色、秋声、秋味,从各种角度体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伤”。受中国传统美学与日本物哀美学影响,充满了一种淡远萧瑟的美感,这也是郁达夫散文的一大特色。作者在对北平秋的描绘中,寄寓了眷恋故都自然风物和对美的执著追求,流露出一种沉静、寡淡的心境。

第17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

2.理解本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3.理解文中所突显的人文精神。

4.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本文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进一步体会散文“形”“神”的辨证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情与景的自然融合,以及文中所突显的人文精神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秋天,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骚人墨客。从古到今,有关“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有的描写秋天的萧杀和凄凉,抒发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其个性鲜明的思想,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精品。究竟北京的秋天在郁达夫笔下是怎样一番情致呢?“秋”景如何?“秋”意又如何?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二、课文梳理

(一)首、二段总起

请同学们齐读第一段,思考郁达夫心中的秋有什么特点? 提示:清、静、悲凉

第一段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提示:饱尝。表达了作者迫不及待的心情,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向往、眷恋、热爱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第一段开门见山切合主题。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到青岛,再从青岛赶到北平就是为了一饱这故都的秋,其情之真、之深、之切溢于言表。作者为了表达对故都的秋深厚而真挚的情感,又写了哪个些内容呢?请一位同学读第二自然段。 这一段你认为写的最好的是哪一句?

提示:“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中,是并不合适的。” 欣赏名花,只有在含苞欲放时,其朦胧之美最使人沉醉;品味美酒,只有达到半醉微熏的状态,才会感到酒之香、酒之美。而秋则不然,那种“浑浑饨饨”地只感到一丝 1 清凉,是不能领略秋的魅力的,只有在飒爽的秋风中,在清凉的秋雨中,在残弱的秋声中,才会真正感到十分的秋意。

本来是写故都的秋,这里却写江南的秋,为什么? 提示:用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作对比,突出了北国之秋。

(二)末、二段呼应

作者还在哪一部分提到了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的对比? 提示:末二段

这一段中写的最好的是哪句话?为什么?

提示:“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前三个比喻从饮食文化入手,通过饮食之味让我们体味到秋之味,最后一个比喻从形象入手,让我们体会抽象的味,突出了北国之秋的味烈、味厚、味浓和味足,让我们感受到北国之秋浓浓的秋味。

开头作者说愿不远千里来到北平饱尝故都的秋味,在结尾又将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对比后,情犹未尽,进而将感情升华到了意想不到的顶峰,愿以生命做代价换得北国之秋的长存,可以看出作者对故都的秋是多么的痴爱。请同学们齐读末段,读出作者的情感。

读到这里那秋意扑面而来,足以让那些没有到过北国的人们不远千里来一睹这北国浓浓的秋味了。作者开头写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对比,结尾又写写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对比,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呢?

提示:首尾呼应,使文章的结构非常完整,而且有荡气回肠之感。

(三)第三至十一段

从开头和结尾我们看到作者对故都的秋如此眷恋热爱,下面我们跟随着作者阅读课文的第3-11自然段,神游故都,观秋色、闻秋声、品秋情。在读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思考几个问题:作者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北国之秋的什么特点?并划出体现作者心境的词语和句子。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聚”,本文围绕“秋”,描写了哪些关于秋的景物? 提示:秋花、秋槐、秋蝉、秋雨和秋果等

那么上述秋景的描绘,是以时间为序还是以空间为序呢?

提示:既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应该说是无序的,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作者所写的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读起来却觉得很自然,没什么不妥。这是因为这些景物都具有“清、静、悲凉”的共同点。

那么对这些秋景的描写,是怎样体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呢?请大家细读课文,找出体现“清、静、悲凉”的语句 提示:以色衬清:天色

蓝朵

青枣

以声衬静: 鸽

雨 无声无味:槐蕊

2 悲凉:声音是凄凉哀婉的,“西山的虫唱”,“秋蝉衰弱的残声”;颜色是青色的,蓝朵“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青枣“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还有秋树的落蕊,没声、没味,“会铺得满地”却“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更具“秋味”的是那“息列索落”的秋雨,一阵凉风,一层秋雨,人们“缓慢悠闲的声调”,平添了几许悲凉之味。

如果你置身于这样的颜色和环境中,内心自然会产生悲凉的情感,而悲凉正是故都浓浓的秋味所在。既然作者对故都的秋无限热爱,并愿以生命为代价换得北国之秋的长在,却对他笔下的北国之秋寄寓了悲凉的心境,这是为什么?(展示幻灯)

1.黑暗社会环境的折射。30年代的旧中国,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食无所安。“悲凉”心境是那个时代动荡风云的投射,写出的是那个时代的感伤与悲凉。

2.作者的生平经历所致。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因此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自己的主观情绪。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人生感受。

3.抑郁善感的个人气质所决定。郁达夫是一个悲剧色彩很浓,但又富于浪漫特质的人。内心极其纤细的他需要这样的景物来排遣内心的忧郁烦闷,把复杂微妙而又难言的情怀寄寓在自然景物之中,委婉的表达出来。

4.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的体现。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式的通世文学”。艺术上侧重表现自我真性情,带有较浓重的主观色彩。就这样作者以情选景、以静显情,浑然一体。

作者的悲凉心境是不自觉的流露于口头笔端的,我们把这种将自己的主观情感寄寓到景物之中的写法叫情境交融,情景交融是抒情散文通用的写作手法。

我们在鉴赏文学作品的时候,要想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情感,必须和作家生活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个人的气质,以及文艺观和审美追求联系起来。

三、课外拓展

作者写到这儿,已经把故都的秋描绘得淋漓尽致了,对故都秋的眷恋热爱之情也表达得尽善尽美了。秋天不止郁达夫一个人对它情有独钟,秋天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骚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诗篇。有哪位同学能就这些名篇和佳句略举几例?(展示幻灯)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杜牧读到的是喜爱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物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蝉是我国古代文学一个典型的意象,这个意象就是表达对秋的感伤,详见骆宾王《咏蝉》。 历代有关秋的思句,是悲秋的多还是赞秋的多?

3 提示:悲秋(展示幻灯)

秋日凄凄——《诗经》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秋歌》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为变衰。——宋玉《九辩》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燕歌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这些诗句都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 提示:悲凉

中国人对秋的感受早在《诗经》就有所展露,“秋日凄凄”道出了悲凉之意,而这种悲秋的情绪更是被我国文人渲染到极致,早在宋玉那里就已出炉端倪,到曹丕那里趋于成熟。后来历朝历代都有文人创作的悲秋诗,这反映了我国的一个文化传统——悲秋情结 提示:我国的一个文化传统——悲秋情结

幻灯片:文人耳听秋风萧瑟,目睹木叶飘零,总是难以自抑,或哀身世,或叹家国,一想到韶华逝去,往往念及个人生命在消逝,事业却难成,国家的前途渺茫,内心自然是一幅悲戚图景。这一种伤逝情怀,是人类永恒性的悲哀,中国文人由此习惯性地形成了一种悲秋情结。 郁达夫作为一个现代人,有没有传统的悲秋情结?课文中除了秋蝉外,还有哪些地方体现了文人传统的悲秋情结?

提示:“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和关系特别深了”

四、总结

作者紧紧围绕故都的秋,一唱三叹,或聚或散。通过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的对比展现了故都浓浓的秋味,自然地抒发了对北国之秋的热爱向往眷恋之情。作者虽然选取的只是几处点缀北国之秋的平凡的景物,却把故都的秋声、秋色描绘得逼真生动,自然而然地把读者带入了清净悲凉之境。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赏秋文化的热爱,突显了作者的人文精神,读起来增添了许多文化的厚重感。全文结构缜密,首尾呼应;以情驭景,情景交融,谱写了一曲对故都的秋的悲凉的颂歌。

第18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文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由于本文的写作离今天已经久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蕴和情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先作些作者情况和背景介绍,并提示学生诵读,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怀时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心意、情怀。作为教师,要注重通过语言描述来创设情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意境。

二、学情分析

在浮华的世界里,年轻的读者们恐怕是比较难静观秋色,细品情感的,尤其是对于淡淡流露着忧愁的《故都的秋》,要以景观情,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本课主要抓住几幅秋图,聚焦几处细景,旁征博引,详细分析,让学生在分析中体会情感。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概括文中的几幅秋景图

2、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通过诵读把握作品的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能感悟作者淡淡的哀愁

四、重点、难点

重点:概括文中的几幅秋景图

难点:把握作品的意境,感悟作者淡淡的哀愁

五、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

2、启发式教学

3、赏析探究

六、教学手段

黑板、PPT.七、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曾经读过这样一句话,\"春夏秋冬,走过四季都是诗;天地之间,人生百味皆成文。\"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曾经意味深长地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仁人智者寄情山水时,往往倾注了他们对社会、人生、历史的深切情怀,于是,春夏秋冬,山水自然,也因为他们的情怀与感悟而显得异常丰厚与博大。而在四季之中,留给中国文人最多情思和回味的当属秋天。在这个最具文化内涵的季节里,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万类霜天竞自由\",是一片壮丽和一腔的青春激情。有人登高,写下\"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出了盛世之后的衰弱和人生颠沛的悲凉。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是\"杨柳岸晓风残月\",是人生别离的伤痛和绵长相思的凄苦。每一个内心无比丰富的人都在用他们独特的人生体验来书写着他们心中的秋天。记得当代诗人梁小斌有一首诗歌,中间有这样两句:\"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唱歌,河流两岸荡漾着我优美的思想。\"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品品《故都的秋》,来看看这样一条同样深沉而又无比丰富的河流两岸荡漾着怎样优美的思想,来看看这样一个有着水一样的忧愁的郁达夫对秋天又有着怎样的人生况味。

(二)解题

首先我们来读读这个题目,故都的秋,故都的秋,同学们,故都是哪里,北京,那我们能不能把题目换成北京的秋,或者首都的秋呢?那么故都的秋又有一些什么样的意味呢?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一个故字,一种历史的厚重和岁月的沧桑扑面而来。故都的秋,这四个字本身就有了一种苍凉的味道。

(三)整体感知

1、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的浏览本文。然后告诉我,故都的秋在郁达夫的眼里有一些什么样的特点,如果用一个词来作为全文的文眼,来概括故都的秋的特点的话,大家会选择哪一个呢?

明确:毫无疑问,\"秋味\"是此文中的关键词。从开篇的第一段即提出\"故都的秋味\",在以后的各段里不断的重复\"秋的味\",\"秋雨下的有味\",文人写的\"有味\",\"秋的深味\"等等。一气贯到底,确实让人回味无穷。

2、作者对\"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月夜,潭柘寺的钟声\"这些我们游人去北京常常要去观赏的北京的标志性景点,却一笔带过,这是为什么呢?

明确:这是因为,这些旅游胜地仅是历史留下的外在印迹,只是时间赋予这座城市的象征,这些都是不了解故都的外来人最容易注目也最容易把握的,而渗透在骨髓里的传统神韵,却只存在于北京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在世俗的生活中寻求美,在日常生活中去享用美的人生,享用美的文化,是郁达夫一贯的追求,也是这样一位有着水一样多情和忧愁的郁达夫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生活态度。

(四)细致探究

1、晨院静观图

·请学生诵读

·意境赏析:郁达夫引导我们\"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里一坐\",来看看这庭院的秋景。 仅这\"破屋\"、\"清晨\"、\"浓茶\"、\"深院\",就足以把我们带入北京所特有的悠闲、自如,而

又有一点落寞的意境与氛围之中。然后,郁达夫慢慢的指点我们看\"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细数\"从槐树片\"一丝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破壁腰中\"\"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然后,再和我们一起絮絮地闲扯:牵牛花以哪种色彩最好,是蓝色,白色,紫黑,还是淡红;慢慢的指点,絮絮的闲扯,是北京人独特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

·思考问题:\"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为什么他会选择这样的疏落尖细的秋草做为陪衬呢?

·明确:当我们回到中国文化中去寻找,就不难找到答案。唐代诗人韦应物在一个秋夜想起他那漂泊异乡的弟弟,不禁忧从中来,写下\"秋草生庭白露时,故园诸弟益相思。尽日高斋无一事,芭蕉叶上独题诗。\"(《闲居寄诸弟》)那绵绵的思念就像他眼前的秋草一样不断地疯长,滋生。而在《红楼梦》中,那个有着最敏锐心灵的女子在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现实中,感到自己的命运就像那窗外风雨之中飘摇的秋草,于是心有戚然,写下\"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的诗句。那枯黄的秋草和惨淡凋零的秋花,那或明或暗摇曳的秋灯和窗外不尽的秋雨让这种凄凉之意冷彻心扉。我想,深受中国文化熏陶的郁达夫选择那疏落而又尖细的秋草,也是想要表达他在这样一个秋日里所感到的淡淡哀愁吧。

这该是怎样一番情景,又该是怎样一番诗情画意呢。我们可以闭上眼睛想象一下:那破旧的屋檐,衬着那碧绿的天色,在浓茶的氤氲中看着面前丝丝缕缕温暖的日光,那淡蓝的疏落的牵牛花,在那斑驳的墙腰轻轻开放。如此温润的心灵,如此精细的眼光,又是这般悠静闲适的生活姿态,还有自己那淡淡的哀愁。自然,生活,连同人自身,都充分地显示出一种诗意的美了。

2、落蕊清扫图

意境赏析:看完庭院秋景,郁达夫又带着我们来看一回秋槐落蕊。面对满地落蕊,\"像花而不是花\",眼睛似乎已经无无能为力,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耳朵和嗅觉也似乎无从把握,只能通过\"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来感受那其中的美,这种美让我们感到十分满足,又有些朦胧,说不清,似乎也道不明。有着极其敏锐的心灵郁达夫又指引我们注意那\"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那古老的北京,穿越千年历史的风云,那灰土上留下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就像那面容平静的老人额上的缕缕皱纹,带着岁月的沧桑和历史的气息。我们凝神默对,许久才恍然领悟到一种\"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的\"味儿\"。郁达夫这才告诉我们 \"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四季轮回,岁岁枯荣,一叶落而知天下秋。那些随着秋风慢慢飘落的秋花、落蕊和枯叶, 像一只只疲倦的蝴蝶,他们带来的是秋的讯号,也是生命暮年的消息。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元o徐再思《水仙子o夜雨》)而这深沉的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遥想,正是点睛之笔:所谓\"秋味\",所谓\"故都\"的\"秋味\",也许就是这样一种细腻、清闲、落寞与深沉。

3、秋蝉残鸣图

思考问题:接着,郁达夫又指引我们听\"秋蝉的衰弱的残声\"的\"啼唱\",听一回秋蝉残声。告诉我们\"秋蝉\"之\"在北平\",就和蟋蟀、耗子一样,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养\"字给你什么感觉呢?

明确:一个\"养\"字道尽了其中的闲适、亲切,而寒蝉凄切,那衰弱的残声却又隐隐有着说不出的凄寂。

4、雨后闲人图

·意境赏析:然后说起\"秋雨\",而且是\"北方的秋雨\",郁达夫又似乎别有感受,说它\"下得奇\",说它\'下得有味\",说它\"下得像样\",有派头,这雨下得就像北京人一样从容,洒脱。于是,在一阵\"秋雨\"过去,云散、大晴、太阳露脸之时,\"北京人\"终于款款而出。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在此之前,我们看到的只有\"秋景\",或者说\"人\"隐没、渗透于\"秋景\"之中,而现在\"人\"从\"景\"中走了出来,应该更会有一番光景。现在,我想请一个同学来朗读一下,且看郁达夫怎样描述、鉴赏\"故都\"的\"秋味\"的真正品尝者\"北京人\"。

·思考问题:在郁达夫眼中,这些北京人是怎样的呢?

·明确:闲

他首先着力渲染一个\"闲\"字:身份的\"闲\",是十足的\"都市闲人\";\"穿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祆\",一副\"闲散\"的模样;\"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去一立\":姿态、神情,是这般闲适、潇洒。然后郁达夫又抓住北京人特有的\"说话的艺术\",强调北京人说话的\"声调\"缓慢悠闲,\"平平仄仄\"的音乐性,以及那\"念得很高,拖得很长\"的一声\"了\"字的\"韵味\",北京人闲散的味道扑面而来。

我们再来听听这句一层秋雨一层凉。我记得张爱玲在他的《秋雨》里有这样一句,我很喜欢,她说,\"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这个和郁达夫一样将生活艺术化、将艺术生活化的精致而又犀利的女子,从秋雨的淅沥中体味到了秋天全部忧伤的情调。而生命走到秋天,人生步入中年,经历了春的明媚的和夏的欢快,也应该过尽千帆,看尽凄凉。就像辛弃疾在他的词中言道的那样,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寒冷的秋意,深沉的悲凉。

5、小结

我总觉得文章写到这里,已经把故都的秋味写足,写够了。以后再写北京的果树,以至与世界文人笔下的秋的同与异,与南国之秋相比之下的特异等等,都只是秋的余味。那么我们回过头来看看郁达夫带着我们鉴赏的庭院秋景、秋槐落蕊、秋蝉残声以及雨后初霁,这故都的秋在他的世界里满是清静闲适和忧伤的味道。一如他在文章开头所提到的那样,这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而这,正是郁达夫带给我们的浓浓的秋味。

(五)总结

同学们,我们常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一片自然风景其实就是一个人的心灵世界。面对同一轮明月,高兴的人写它,它在笑,忧郁的人写他,他在愁。自然景象之于内心,往往带有了然的情感和心灵的色彩。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秋在离人的眼里,满眼凄厉的哀愁。而同样的,这故都的秋,也是作者心上的秋。 当我们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这故都的秋味时,我们不得不感叹于郁达夫纤细如发的敏锐和他细腻温软的笔触。那些在北京人身边都能看到、也能听到的如此琐碎,不起眼的事物却带有了独特的意蕴和味道。北京文化里那种闲散和淡淡的忧伤就这样在日常的生活中汩汩流淌,原来我们的世俗生活也可以如此的美妙动人。其实,生活中的我们,也同样每天的穿行在四季的轮回里,我们也看到随风滑落的花蕊,我们也听到窗外淅沥敲打着窗棂的细雨,我们的世俗生活里也应该有着同样的美妙和诗意。也许,这一切,只需要我们的心灵再多一点的温润,而生活,也会因此而更加鲜活和诗意。

八、板书设计

第19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原创: 李桂明 中原名师周枫琳名师工作室

【课文品读】

以情驭景 以景显情

《故都的秋》是一篇典范的抒情散文,感情浓厚,文辞优美,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借助对文本内容的详细研磨,品味五幅画面所表现的语言美、图画美、情感美,从中掌握散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我想充分利用教材的示范功能,引领学生逐句推敲课文的语言,使学生借助教材的细读而掌握了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相关方法。

例如:以情驭景,主要是选景。由于个人的不幸遭际、动荡的现实及腐败的当局使作者内心投下了忧郁和冷落的阴影,因此,他追求\"清\"\"静\",心头笼罩着淡淡的\"悲凉\",并把这种情融入到故都的秋姿、秋色、秋味、秋的意境中去了,文中的秋花、秋雨、秋光、秋声等景物的清闲、幽远、幽静、落寞、衰落、萧条,表面看似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上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所以作者所观察到的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他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他也不写。由于情的驱使,他选择了最能表现自己感受的载体:清晨院子所见景物;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风秋雨等等。感情与之融为一体。

以情显景,主要是绘景。我们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由情生。如第一幅画,院里的景象:有几分冷落和萧条的\"破壁\"以及象征生命的衰竭与凄凉的\"秋草\"体现了\"悲凉\";\"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写出了\"清\";\"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写\"静\".\"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作者笔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又是寂静的,更是美丽的,美好的事物在秋天里凋零,作者将自己对美好事物在秋天里的无情易逝的同情与悲哀深深的藏在这简单的文字中。\"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林黛玉在悲伤的泪眼中才会看到那纷飞的落蕊。通过反复诵读品味,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景,仿佛置身其间;学生在这饱含感情地诵读中,仔细认真地鉴赏品味着这些优美的文字时,已经唤醒了自身的审美体验,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语言实践能力。

揣摩\"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的修辞。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最大区别在于:味。而文中的这四个比喻形象地说明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又是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的\"味\"去领悟秋之\"味\",让人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用如此丰富生动的意象令人读后回味悠长,明了于胸。

【教学设计】

教学创意

《故都的秋》是一篇抒情散文。刘勰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学作品载负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双重情感交流。连年内战的中国,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留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遁世离群,浪迹山水的生活排遣不了他心中忧国忧民的苦闷,作者的主观感情与故都的秋景有机地融为一体,\"清、静、悲凉\"既是景物的特征又是作者当时心境的绝好写照。

因此,本设计的意图就在于,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故都的秋》激发学生探寻作者附着于景物之中的特殊情感体验,通过唤醒学生的生活感悟,去发现、领悟散文的魅力同时让学生掌握散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格境界。

教学目标

1.培养朗诵能力。

2.掌握散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3.品味语言、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朗诵课文,体会感情。

2.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朗诵课文,体会感情。

2.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思路

本设计主要采取导学自主课堂教学模式,由相关的三个环节组成:

1、披文入情,沿波讨源;

2、感同身受,渐入佳境;

3、纵观全局,探索主题;通过学生讨论、合作、争辩的形式完成教学任务。

预习要求

1.读标题,读课文,读注释。

2.朗读课文。

3.体会课文层次,体会课文大意,体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时间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

今天,我们就从《故都的秋》景走入郁达夫的心灵世界,看作者又通过写什么样的景物去抒发自己怎样的深情?(2分钟)

一、披文入情,沿波讨源(12分钟左右)

故都的秋。秋是文章景物的主要内容,北平故都,已是历史上繁华的过眼烟云。题目中就含有一种深深的\"眷恋\".初读完此篇课文,仿佛看到一个青布长衫的旅人,在凄风苦雨间彷徨叹息思索。一个旧都的秋景,为何会引起作者如此的眷恋?秋声秋色中蕴涵了什么样的深情?我们先来整体感知故都的秋景。请大家看课文,听老师对课文主体部分(3-11)的朗诵。一起神往故都,观其色,闻其声,品一品故都的秋味。 (播放配乐朗诵。)

问题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呢?找出文章的文眼。

明确: \"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的特点。这是课文的主线或文眼。对课文文眼或主线的把握有利于我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如:《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有点不宁静\" 《绿》中的\"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问题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

明确:描写了五幅画面:小院清晨 落蕊 秋蝉嘶叫 闲话秋凉 秋果奇景

清静悲凉不是空穴来风,它来自作者对故都秋景的客观感受上。作者是怎样细致入微的刻画描写这几幅秋景的呢?什么样的景物,会使我们读者感到这样的压抑,感到这样的凄清和孤独。

问题3.在五幅画面中,作者是从那些方面来写秋的?

明确:作者从秋声和秋色两方面(角度)来细致入微的展开描写。

问题4.为什么作者要从声色的角度来刻画秋景?

明确:声色的角度能很好的表现出故都的秋的特点。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入其境。

问题5.描写了那些秋声和秋色?特别注意那些间接描写的地方。

(学生分组讨论)

明确:色: 碧空 蓝朵 黄中带白 青布 淡绿微黄

提问:

A:秋色的特点是什么?(颜色的格调)

明确:冷色调。用青蓝色 ,暗灰色,灰白色调绘出一幅冷色的画面

B落槐为何也是秋色呢?

明确:它的花白里透黄,突出了秋天的特点,与文中描写的其他颜色格调一致。

C如果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目之所见都是这样的色彩与景物,你心里会产生怎样的感受?

明确:冷清。

凄清如许。观秋色,故都的秋色好冷清哟!透人肌骨。

明确:声:帚声 衰弱的蝉声 风雨声 人声

A如果说,秋色的描写是\"清\";那么,秋声呢?用一个字概括。

明确:静。处处透着寂静与落寞。

B写了秋声,为什么我们还说它静呢?

明确:反衬。在秋天的故都,在那无际的碧天下,连小虫 扫帚这样的细微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不正反衬出故都的寂静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艺术家们往往用这种以静衬动的艺术辨证法来取得更强的表达效果。我们在课文《荷塘月色》中已经接触过这种用法,用蛙鸣来衬托月下荷塘的幽静。

C举一个例来说一说:

如看到扫帚的丝纹,为何也让我们仿佛听到了那细微的声音?精细的丝纹,灰土上一条条的痕迹。我们仿佛看到了扫街的在树影下清闲的挥动着扫帚,听到了灰土与落叶发出的沙沙的轻微的声音。这不正折射出故都秋景的寂寞与衰败吗?

D在看到冷清的色彩后,又听到这微漠的声响,作者又会有怎样的感觉?

明确:更加孤独,凄冷。息列索落的秋风秋雨之日,伴着衰弱的蝉声的天籁,和着鸽哨的鸣叫,远处传来荒野的钟声,作者连细微的扫帚声也仿佛听得真真切切。\"这次第,怎一个‘静’字了得!\"

二、感同身受,渐入佳境(20分钟左右)

秋声寂寞,秋色冷清,作者在这样的清 静的秋声秋色里会品味到一种什么样的秋味呢?我们大家已经抓住秋景的特点对景物进行了分析,现在让我们大家一起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意境中去体味,去揣摩,去感悟!

意境是什么呢?意境是内在的情趣与外在景物的融合。包括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境,即眼前之景;二是意,即心中之情;情景相生。景物本来是没有感情的,作者带着某种特定的感情来看景物,那么景物就染上了作者的感情。感情的不同则对于同一景物的观感也不相同。这就是我们美学上常说的\"移情作用\".下面,我们就深入作品中的意境,观景而察情。

问题6.请全体同学听课文录音,大家在听的时候找一找,看客观的景(境)中的构成要素有那些?客观的景是什么样的呢?这是故都秋天的清晨,大家随着作者的声音到街道上遛一遛吧!(学生小组讨论)

明确:

《故都的秋》中的诸多意象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而是根据传达感情暗示思想的需要,按照某种向心力而相互呼应粘合形成的意象群体。解读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我们可以从以下四组意象构成的整体画面去赏析:

第一组意象——萦绕着皇家气息的故都的秋的意象。这之中突出的是\"故都\",凸显的是\"气息\".如果剔除特指的\"故都\",北方秋的意蕴、气息、味道还会是作者心中所思、所梦、所念的吗?虽然全篇没有着意进行酣畅淋漓、泼墨重彩的描绘,只是在不经意间有所流露,如\"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字里行间无不弥漫着、萦绕着、暗含着这股故都的气息、皇家的气息、文化的气息。

画面上的景——

一椽破屋

天色碧绿,驯鸽飞声 景物透着破败(扣故都)

(在)破壁腰中 景物显得落寞(扣秋)

牵牛化的蓝朵

疏疏落落的尖细

且长的秋草(荒草碧连天)

画面中的人——

早晨起来无事可做 日光能细数吗?(神态 动作) 清闲

静对着蓝朵干嘛?(神态) 寂寞

主观的情是——悲凉

以下作为参照:

第二组意象——南方人眼中的北方的秋的意象。这里面,作者是在拿南方的秋的纤细柔弱与北方的秋的雄迈豪放、悲壮苍凉作对比,凸现的是北方的秋的\"雄\"气、\"雄\"味、\"雄\"魂。\"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而江南的秋,\"草木凋的慢,空气来的润,天空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所以作者\"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第三组意象——秋声、秋色、秋味、秋姿、秋形,凸现的是\"秋味\".①号镜头——北国的秋槐。粗犷中见细腻,极尽其柔软的感觉。

②号镜头——秋蝉的残声。是否是秋的残缺的美呢?抑或是忍隐在\"秋日胜春朝\"当中的一丝哀怨呢?

③号镜头——秋雨。其实是南方人眼中的北方的秋雨,所以,\"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为北方的秋增添了一层平平仄仄的韵律……

④号镜头——北方的果树。使灰冷、肃杀、苍凉、清寂的北国之秋拥有了金黄色的、绝好的时日,也使故都的秋笼罩了一层皇家气派而更加显得浑厚、深沉、磅礴、生机无限……

第四组意象——以\"天\"作为大的背景。秋风秋雨,秋树秋花,秋情秋怨,秋姿秋色,秋声秋味可以尽情地在这个背景中描摹挥洒,也只有在这个背景中,才更能表现出故都的秋的意境和作者对故都的秋所特有的钟情、怀恋、寄寓。

第四种意象,作者是以\"秋味\"为魂,以皇都\"气韵\"为魄,以南北方秋色的对比为体,以\"天空\"为背景,勾勒、营造、组接成故都的秋的格调、秋的意蕴、秋的味道——深沉、幽远、严厉、萧索、深情。

小结: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作者笔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又是寂静的,更是美丽的,美好的事物在秋天里凋零,作者将自己对美好事物在秋天里的无情易逝的同情与悲哀深深的藏在这简淡的文字中。让我们从悲凉中读到了眼泪,从眼泪中又读到了美丽。体会到了一种刻骨铭心的悲凉。( 板书\"以景显情\" )

我们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由情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林黛玉在悲伤的泪眼中才会看到那纷飞的落蕊。

问题7.作者为什么会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 静 与悲凉\"?

明确:主观上,作者当时因白色恐怖而抑郁苦闷逃避现实。因而,作者用这种感情来看外界时,看到的就只能是冷清的秋色,听到的也只能是寂寞的秋声。那么,大家也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何不写香山的红叶,为何不写颐和园的游人如织。( 板书:\"以情驭景\" )

三、纵观全局,探索主题(6分钟左右)

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的互答声中。

问题8.作者既是描写故都之秋,为何还要写南国之秋?是否闲笔?

明确:全文既直接描写故都的秋景,又通过写南国之秋来间接写故都之秋。直接写从故都的秋景的声 色着手,抓住特点,突出了故都秋景的\"清 静 悲凉\",间 接写通过二者的对比,也反衬出故都秋景的特点。

问题9.用三个字来概括南国之秋的特点?

明确:\"慢\"\"润\"\"淡\"

问题10.作者的感觉是\"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为什么呢?

明确:秋景看不饱,秋味尝不透,秋意赏玩不到十足。在南方的秋景中作者难以沉醉其中,那湿润的空气,那熙攘的人群难以触发作者对秋的人生况味,只能使郁达夫更深深的思念北国之秋。

小结:

欣赏艺术,常常是通过眼前的有限的形象去捕捉和领会到某种更深远的东西,而获得美的享受。这种更深远的东西 ,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对于写景抒情散文来说,作家笔下绝没有单纯的风景,往往是情寄寓于景中, \"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阅读这类散文的时候,要从具体的形象入手,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握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在《故都的秋》一文中,作者将苦涩的\"品味\"与生动的景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神韵。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秋的姿态,都笼罩着一层浓厚的主观色彩。

第20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对故都北平秋景的细腻描摹中流露出内心的眷念和落寞之情的抒情散文,全文紧扣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描绘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闲话秋凉”“秋果胜景”等几幅画面,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将客观景物(故都的秋)与作家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落寞。

根据《故都的秋》的文章特点,教者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有感情的朗读和通过景物分析体会作者对故都的深深眷念和落寞之情上。教学的难点定位在对作者对故都秋的“悲凉”感受上。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散文阅读难度较大,对散文景中蕴涵的情难以把握。学生一般认为“清”、“静”的景物往往和“喜爱”等积极感情联系在一起,但由于学生对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身际遭遇感到陌生,因此对故都秋景中表现出的“悲凉”特点难以理解。

三、教学目标

1、

2、

3、了解本文的艺术特色,把握鉴赏散文的方法。

把握文章意蕴,分析并领会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风格。 体会作品的感情色彩,理解作者苦闷的心境。

分析文章中作者是如何描写意象来体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秋是多姿多彩的,“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读到的是秋日的壮丽;“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秋风的悲凉;“寒蝉凄切,对长亭往,骤雨初歇。”柳永读到的事秋雨的凄凉。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世界,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面对“故都的秋”,他读到的是怎样的秋呢?

(二)、题解

“故都“北平,即现在的北京,作者为什么不成“北平的秋”,而要叫“故都的秋”呢?

北平曾做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意在突出北平历史悠久。“故都”有一种文化的厚重感,历史的沧桑感。

四、教学重难点

(三)、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说一说故都的秋给你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 (主观情感角度、景物特点角度)

2、挑选你最喜欢的一段读一读。

(四)、鉴赏课文

1、故都的秋具体有什么特点?(用原文回答) 明确: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作者在那些自然段中具体描绘了故都秋的景象? 3——11段

3、探讨:3——11段用哪些意象来体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的?请简要赏析

(1)秋花:牵牛花——色(冷色调) (2)秋槐——形(落寞)

(3)秋蝉:“衰弱、残声、啼唱、嘶叫”——声 (4)秋雨——味,雨后秋凉 (5)秋果——实,淡绿微黄

4、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感情是怎样的?文章哪里最能体现? 明确:喜爱、热爱,最后一段

文学作品是作者个人情感的反映,郁达夫写秋的“清、静、悲凉”实则为自己内心的“清、静、悲凉”的反映。

5、故都的秋景可谓色彩丰富,作者为什么只赞美清、静、悲凉的故都之秋呢?(从客观与主观两方面加以分析) 明确:客观:秋天景物的自然色彩

主观:

(1)对社会环境的忧虑。

本文中,表看上他醉心于清、静、悲凉的秋,其实,他是为故都的沧桑和颓唐而忧伤。过运不济,山河破碎,辉煌一时的华夏文明以衰落;身世飘零,作为一个弱小的子民,只有无限的感伤,“九一八”事变后,日寇步步紧逼,此文作后三年,北平就沦陷了。敏感的作者,为一座历史名城唱了一曲哀伤的挽歌。 (2)个性气质的抑郁善感(传统文人的悲秋情怀)

从身世命运来看,郁达夫两岁丧父,家道衰落,后又经过两次失败的婚姻,两次丧子之痛,在日本十年的异地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他的身世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忧伤压抑的性格,从而影响着他的创作倾向。 (3)与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提倡静的文学,“静如止水的遁世文学”,避开世俗,避世隐居。 “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

“文学作品都是作者的自叙传”——郁达夫 “言为心声,文见其人”

(五)、拓展延伸

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此文中是颂秋呢,还是悲秋?

明确:颂秋。但是,由于受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活经历的影响,全文的基调却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六)、课堂小结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是说人的情感随外物的变化而变化,春景使人畅怀,暮景使人感伤。《故都的秋》中,郁达夫将故都的秋色和个人心中的悲凉巧妙融合,温婉地表达了对故都的深深眷念及落寞情怀。在选景时,作者以情驭景,情寓景中,做到客观色彩与主观色彩的完美融合,很好地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悲秋不等于悲叹,哀愁不等于沉沦,和前人一样,郁达夫在秋光中寄寓了深沉的感慨,同时暗示我们:只要人类还在,文化不死,伤春的泪就流不尽,悲秋的歌就唱不完!

六、布置作业

秋是美的: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衰草秋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橙黄橘绿,硕果飘香,秋有味。只要你有一颗锦心,一双慧眼,一支妙笔,你一定能描绘一幅折射你心灵之光的秋景图。请以“我眼中的秋”为话题写一篇随笔,相信你能做到缘情写景,景随情迁。

七、教学反思:

故都秋教学设计
《故都秋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