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社会发展规律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1-12 08:38:00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社会发展规律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学习目标】

1、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2、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活动过程】

活动一:阅读课本P86-88的四段正文,探讨下列问题,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1、有人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以后,才有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你认为这一观点正确吗?说说理由。

2、“自然神不是别的,就是自然本身;人身不是别的,就是人本身。”“并非神按照他的形象创造了人,而是人按照他的形象创造了神。”从唯物史观角度谈谈对此的理解。

3、中国人一般都相信“仓禀实而知礼节”,但从历史的角度看,也许是相反,不是经济发达了人才编号,而是先有一帮守规矩、讲诚信的人,然后才有发达的经济,即“知礼节而仓廪实”。

请简要评析上述观点。

4、2011年的高考期间,不少家长带着子女的准考证到寺庙“开光”,祈愿高考创佳绩,鲤鱼跳龙门。有同学感觉不可思议,为什么社会主义社会还会有这些唯心主义的东西呢?

你能解释一下吗?

活动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第二课题内容,认真思考材料后提出的问题。

1、拿破仑是法国历史上第一帝国的皇帝。他凭借出色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频频取得辉煌的战绩,成为西方文人墨客津津乐道的英雄。黑格尔称颂他“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鲁迅却说:“有一回拿破仑过Alps山,说‘我比Alps山还要高!‘这何等英伟,然而不要忘记他后面跟着很多兵。“

(1)没有深厚的众多士兵和民众,拿破仑能够成就举世瞩目的业绩吗? (2)究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2、最近,美国《时代周刊》评论称,中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保持最快的发展速度,并带领世界走向经济复苏,这些功劳离不开中国政府的领导,但首先还要归功于中国千千万万勤劳坚韧的普通劳动者。

这给你什么哲学启示?

3、屈原的《离骚》、《九歌》直接取材于远古时代人民群众创造的神话和传说。《水浒》、《三国演义》、《西厢记》、《浮士德》等世界名著,都是在民间口头文学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修琢提炼而成。

从唯物史观角度考虑,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4、材料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都是伟大的人民战争,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就没有三大战役的胜利。--------毛泽东

材料二: 在所有资产阶级大起义中,如果没有自耕农和城市平民,单靠资产阶级决不会把斗争进行到底。------恩格斯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5、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连续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地震发生后党中央迅速做出反应,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立即亲临一线指导并亲自参与救灾工作,要求不惜一切代价抢救受灾人员。

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做法体现了唯物史观的什么道理?

活动三:巩固提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的, 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

A、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 B、实践 生产活动 C、社会存在 生产活动 D、意识 社会存在

2、十七大报告中出现了“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票决制”、“文化软实力”等一系列新名词,彰显了执政党的活力和生命力,这些新名词的出现说明了(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D、物质和意识是互相依赖的

3、“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躬耕织,也傍桑荫学种瓜。”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 )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无关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人的意识与自然环境无关 D.自然环境决定人的意识

4、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是因为( )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B.精神能够主宰人们的活动

C.正确的思想意识才能反作用于事物 D.错误的思想意识没有事实的根据

5、读表回答问题。

问候语的变迁:

┏━━━━┳━━━━━┳━━━━━┳━━━━━┳━━━━━━┓ ┃20世纪 ┃20世纪 ┃20世纪 ┃ ┃ ┃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21世纪初 ┃ 2009年 ┃ ┣━━━━╋━━━━━╋━━━━━╋━━━━━╋━━━━━━┫ ┃吃了吗? ┃下海了吗? ┃跳槽了吗? ┃去哪玩了? ┃买啥股票了? ┃ ┗━━━━┻━━━━━┻━━━━━┻━━━━━┻━━━━━━┛

“问候语的变迁”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B.运动就是时时有发展

C.社会意识是变化发展的D.实践总要上升为理性认识

6、“人民是土壤,它含有一切事物发展必须的生命汁液,而个人则是这土壤的花朵与果实。”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B.个人成果都包含着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劳动

C.人民群众创造了社会财富,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D.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7、鲁迅说:“田园诗人陶渊明如果没有劳动人民供他吃穿住用,那他就不但没有酒喝,而且没有饭吃,只能饿死在东篱下,哪里还会吟出什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呢。”可见(

A.社会的发展进步可以离开脑力劳动者,但不能离开体力劳动者 B.体力劳动者比脑力劳动者对社会的贡献更大

C.人民群众创造了物质财富,为精神财富提供了物质前提 D.一切精神财富都是人民群众直接创造的

8、我国古代的《齐民要术》和《农政全书》等农业科技著作,都是总结劳动群众的农业生产经验编写而成的。这说明(

A.劳动群众直接创造了物质财富 B.知识分子都是劳动群众 C.人民群众的实践是科学文化发展的唯一源泉 D.劳动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是科学工作的基础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有三个伟大创造:一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三是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农村自治。这“三个伟大创造”说明(

A.劳动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为精神财富提供了物质前提

C.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 D.农民是中国改革的主体

10、2011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在参加政协分组讨论会时,进一步强调了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的哲学理论依据是(

A.只要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B.人民群众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只有进行理论创新,才能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影片《公仆》真实地反映了“认认真真访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的县委书记谷文昌的感人事迹,展现了当代共产党员的崇高精神境界。据此,回答11~12题。

11、“认认真真访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反映了谷文昌(

A. 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

B. 坚定地走群众路线 C. 尊重客观规律,利用客观条件 D.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2、下列行为表现出 “走群众路线”的是(

①某市公安局倡导警民联防以搞好社会治安 ②国家就春节铁路提价问题举行听证会 ③全国人大广泛征询人们对修订《婚姻法》的建议 ④奥组委向全国征集奥运歌曲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胡锦涛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下列不属于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歧的是(

A.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是否承认人民群众对社会历史发展起决定作用 C.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是否承认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4、上题材料表明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

A.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B.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二、判断题:

1、人民群众指的就是普通老百姓。( )

2、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不断向前发展。( )

3、社会生活本质上是物质的。( )

4、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

5、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

6、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

7、人民群众直接创造丰富的精神财富。( )

8、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 )

三、简答题:

1、近日,国家信息部,教育部,公安部等部委联合发出通知,要采取措施治理黄色网站,打击网上色情活动,净化网络环境,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各省市纷纷采取得力措施,进行严打斗争。

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说明国家为什么要整治黄色网站,净化网络环境。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试说明其哲学依据。

(2)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说明,怎样才能做到“以人为本”?

推荐第2篇:社会发展规律的特点

社会发展规律的特点

社会规律同自然规律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它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恩格斯说:“社会发展史却有一点是和自然发展史根本不相同的。在自然界中(如果我们把人对自然界的反作用撇开不谈)全是没有意识的、盲目的动力,这些动力彼此发生作用,而一般规律就表现在这些动力的相互作用中。在所发生的任何事情中,无论在外表上看得出的无数表面的偶然性中,或者在可以证实这些偶然性内部的规律性的最终结果中,都没有任何事情是作为预期的自觉的目的发生的。相反,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但是,不管这个差别对历史研究,尤其是对各个时代和各个事变的历史研究如何重要,它丝毫不能改变这样一个事实: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24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这就是说,社会的发展不仅是一个客观的辩证发展过程,而且是人的能动的创造过程,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是决定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总之,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人的自觉活动相统一的过程。这一过程,鲜明地体现了社会发展规律的特点。第一,社会发展规律总是与人的活动紧密相联系的。人类社会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人类活动的历史。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实际上就是人类活动的规律。人们的具体活动千差万别,但并非是纯粹个别和偶然的,而是在偶然

之中隐藏着必然,在个别之中包含着一般,在表面不重复的现象背后,有着一定的规律在重复地起作用。在现代西方,有些思想家极力否定社会发展的规律,其理由就是,在他们看来,只有反复出现的东西才能形成规律性,在自然界中,相同的事件反复出现,因而存在着规律性;在人类社会中,一切都是“一次性”的东西,作为人类活动的历史事件都是个别的、不重复的,因而不存在规律性。例如,波普尔就认为,每一个历史事件都“不能在精确相似的条件下重复”,社会运动不存在与“原型相同的重复”,所以“社会历史没有规律”。这种点,实际上是用历史事件的不可重复性来否定社会发展的规律性。的确,具体的历史事件是不会重复的。社会发展规律的重复性并不等于历史事件的重复性。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产生都是必然性和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正是其中的偶然性使历史事件各具特色,不可重复。规律重复的只是同类历史事件中的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不是也不可能重复其中的偶然因素。波普尔看到了历史事件与自然事件的差别,是有意义的。但是,他又夸大了这个差别,以至于否定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则是错误的。这说明,他并不理解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不理解社会规律与丰富多彩的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二,社会发展规律又是和人的意识的作用密切相联系的。社会发展规律的这一特点是和前一个特点融合在一起的。因为人的活动总是受一定的意识支配的,人的活动又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但是,问题在于,同一社会的人们的意图、目的和动机,并不是一样的,而

是多种多样的,常常又是彼此冲突、相互矛盾的;人们的各种不同的意图、目的和动机,有的是能够实现的,有的是根本实现不了的,或者是缺乏实现的手段的,有的似乎实现了,但实际的结果却又和预期的不同。这些情况表明,人们的意图、目的和动机,并不能决定社会历史的发展,背后还有支配的力量,这就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恩格斯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做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愿望都会受到任何另一个人的妨碍,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所以到目前为止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69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所以,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要想使自己的意图获得实效,就必须正确反映社会发展规律,按照规律办事。在这个问题上,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片面强调或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定或抹煞社会发展规律的盲目蛮干和唯意志论;二是只强调社会规律的作用,根本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宿命论和机械论。在对待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和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上,必须坚持二者的辩证统一。第三,社会发展规律归根到底与人们的利益密切联系。利益是从人的生存发展需要与客观世界的联系中产生的,它是人们满足自己各种需要的保

障条件。在各种利益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是物质利益,物质利益是决定其他利益的基础。“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20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在社会活动中,“各个人的意志——其中的每一个都希望得到他的体质和外部的、归根到底是经济的情况(或是他个人的,或是一般社会性的)使他向往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69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所以,利益在本质上是一个以经济关系为核心的社会关系范畴,体现一定社会关系的社会发展规律总是要涉及和体现人们的利益,在阶级社会中总要涉及和体现阶级的利益。社会发展规律的作用,在客观上有利于先进的革命的阶级,而不利于落后的反动的阶级。在社会发展规律发生作用的整个过程中,必然要引起人们之间、阶级之间利益上的矛盾。例如,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的作用,在资本主义国家里,必然导致资产阶级灭亡,无产阶级解放,因而不利于资产阶级而有利于无产阶级,这就必然引起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斗争。因此,社会发展规律不是任何人、任何阶级都能如实地反映和在实践中加以运用的,只有自身利益与社会发展规律要求一致的人们和阶级,才能做到这一点。无产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最无私的革命阶级,按其根本利益而言,是与社会发展规律完全一致的。一切追求社会真理的人们,要真正认识和掌握社会发展规律,就必须自觉地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而不能站在别的立场上。第四,社会发展规律具有明显的历史性。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由各具特点又相互联系的不同历史阶段构成的,其中每

个社会形态都是具体的历史的,因此贯串于它们之中的社会发展规律也就具有具体性和历史性。有些规律虽然是一切社会形态的普遍规律,或者是某几个社会形态的共同规律,但它们总是具体地依存于特定历史阶段的经济关系和客观条件,因而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具有不同的特点,具有特定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还有不少规律只是在特定的社会形态和历史时期中发生作用,随着它们赖以存在的社会形态和历史条件的变化,它们就让位于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新的规律。因此,我们在研究社会历史时,就要注意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的关系,不仅需要研究和把握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应该研究和把握它在不同的过程或阶段上的具体历史特点,研究和把握各个过程或阶段的特殊规律。历史唯物主义是以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作为研究对象的,它所揭示的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历史唯物主义既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又是分析和研究社会历史的科学的方法论。各门社会科学的研究,应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进行。因此,我们一方面不能把历史唯物主义的普遍原则,误解为可以脱离具体历史过程的抽象公式乃至先验原则,不顾具体情况,到处生搬硬套;另一方面也不能片面强调具体的社会历史过程的特殊性,而否认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作用。离开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都是错误的。

推荐第3篇:理论顺应时代,修宪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理论顺应时代,修宪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党长期执政能力,必须更加注重发挥宪法的重要作用。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全面纳入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轨道,把实施宪法提高到新的水平。(人民日报 2018年02月26日)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拥有最高法律地位、最高法律权威和最高法律效力。依法治国的就是依宪治国。我国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进行过四次修宪。据新华社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2018年我国将进行第五次修改宪法。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中,“法”也应该随之变化。理论顺应时代,符合发展规律。

通过宪法修改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以及党十九大以来确定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加入其中,是时代选择的道路、也是广大人民群众选择的道路。

纵观人类历史,伟大的执政团体及执政者,成功的重要经验就是以制定良法为前提。宪法依赖于现实基础,因而宪法对于现实社会来说不可避免存在的滞后性。因此,适时的完善宪法,是其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也是宪法注入生机、活力的重要手段。

中国有着独特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日新月异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践中党的重要思想与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在现行的宪法中一些规定与新变化、新使命、新机构不相适应,进行适当的修改有非常的必要性,必然性,也存在紧迫。

宪法的完善修改,是依法治国的坚实基础,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制度保障。党中央形成共识后,在程序上也不是一件难事。

而后,下一步宪法的有力实施更为重要。让法治深入人心,让全社会学法、守法、遵法的法治氛围,铸就崇高的法治权威,使人民积极拥护和真诚信仰,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创造人类文明史当之无愧的壮举。

作 者:刘一 联系电话:13658116000 通讯地址:四川省三台县琴泉路

推荐第4篇: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原则。为此,我们要了解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

几乎每一个儿童在刚跨进小学校门时都对教师充满了崇拜和敬畏,教师的要求甚至比家长的话更有权威。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的话是无可置疑的,这种绝对服从心理有助于他们很快学习、掌握学校生活的基本要求。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小学生的独立性和评价能力也随之增长起来。从三年级开始,小学生的道德判断进入可逆阶段,学生不再五条件地服从、信任教师了。他们对教师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开始对教师作出评价,对不同的教师表现出不同的喜好。心理学研究发现,小学生最喜欢的教师往往是讲课有趣、喜欢体育运动、严格、耐心、公正、知识丰富、能为同学着想的教师。小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还影响着小学生对教师的反应,他们对自己喜欢的教师往往报以积极的反应,而对自己不喜欢的教师往往报以消极的反应。例如,同样是批评,如果来自于小学生所喜欢的教师,他们就会感到内疚、羞愧;如果来自于小学生所不喜欢的教师,他们就会反感和不满。因此,教师努力保持与学生的良好关系有助于其教育思想的有效实施。

小学生已进入正规的学习生活,学校对儿童来说是一个复杂的新环境,入学是儿童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们从以游戏为主导活动的幼儿变成以学习为主导活动的学生,主导活动的变化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整个小学阶段,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在正规的教育、教学条件下,儿童心理有了显著的发展。教师如能依据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同水平,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和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据布鲁纳的理论,儿童的认知发展由三个阶段组成,即:行为把握、图像把握和符号把握。小学生的认识发展处于以图像把握为主并逐渐向以符号把握为主过渡的时期。 据皮亚杰的理论,儿童心理发展分为四大阶段,即感知一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

6、7岁)、具体运算阶段(

6、7岁—

11、12岁)、形式运算阶段(

11、12岁—

14、15岁)。小学时期相当于具体运算阶段,此时,“表象性智慧首先开始于儿童有组织地把自己的动作为中心,同时把与这动作有关的现实中所知觉到的形象为中心。此后,进入以动作的一般协调为基础的脱离中心化,从而形成交换、常数或守恒的各种运算系统,使现实的表象从它易于被人迷惑的形象外貌中解放出来。”这里的“脱离中心作用”(即脱离自我中心作用)将成为下一阶段(形式运算阶段)的一个决定性特征。

埃里克森对其所分的人生八个阶段中相当于小学时期的第四阶段“勤奋对自卑”的描述有:“儿童必须忘掉过去的希望和愿望,而他丰富的想象得到了控制并被利用到非个人的事物——甚至‘读、写、算’之类的规则上。„„于是变得对致力于既定的技能和任务有所准备。这些技能和任务,远远超过了仅仅玩弄他自己的器官或对他的四肢活动感到快乐。他产生了一种勤奋感——即调节自己以适应这工具世界(the tool world)的人为规则。”。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思维由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渐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其实质是在协调自己与外界事物以“脱离自我中心”的过程中,逐步增强其形象思维的逻辑性并最终过渡到铀象逻辑思维为主的阶段。其中,形象思维的逻辑性的增强与抽象思维的逐渐增多是同一进程事的两个方面:也可以说在对信息进行接受和反应时图像编码能力的逻辑性增强和符号编码能力的逐步发展。这一过程的核心是儿童思维过程中的逻辑性的逐步增强,也可以说是逻辑思维的逐步发展。

在此有必要就几个问题作点说明:

1.抽象思维并不等同于逻辑思维。如:好的形象思维“也要符合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形象思维也是一种逻辑思维。然而却不是抽象思维”。故而,我们认为逻辑思维的外延应包括符合逻辑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2.抽象思维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我们切不可因此而将形象思维简单地推到抽象思维的对立面,以为形象思维就不重要了。“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是结合为用的,扬长避短,各显其能,共同探究事物的奥秘。”“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有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问题,因此不能说哪一种思维是低级的,哪一种思维是高级的。”现代认知心理学中的表象双重编码理论认为,表象既可以是图像编码,也可以是语言(符号)编码;前者属形象思维,后者属抽象思维;两种编码是可以互译的,即图像可以通过编码而以语言的形式加以表达或储存,而语言又可以通过编码而恢复为图像。这说明两种思维方法是紧密相关联的。

而小学生在“脱离自我中心”过程中形象思维逻辑性的增强与抽象思维的逐渐增加,必然也带来相伴随的两个结果:

1.通过实践与学习,将丰富多彩但主次不够明确的动作、表象予以重新组织,从而更高效地理解各种概念的真正含义,认识各种事物。理解各种观点。总之,于“雾里看花”中给人“一双慧眼”,从而尽可能地把这纷繁多变的世界看得清楚明白。 2.在了解客体(自然客体、社会客体、观念客体)的基础上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现状、了解自己的需要和目标并于各种实现目标的方式中作出更合适的选择,甚至“在反映基础上对客体的信息加工制作,重新分解或组合这些材料,形成新的理论观点、行为模式”,即进行创造。

推荐第5篇:企业的发展规律

今天有幸与我司高级咨询师进行企业管理方面的交流,对于企业的发展规律进行了剖析,听到对方颇有深度的见解,感触良多,与大家共享之。他通过近十年的咨询工作,阅企无数的经验,总结了企业的发展规律,其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个人化阶段。个人化阶段是指公司处于初创期,人员较少,由公司的大头行使管理和指挥权,其他员工都是执行层。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老板会为了公司的发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各种事情大包大揽,集权十分明显,在管理人员培养上极为欠缺。即便如此,大头可能也制定了许多的制度,但是执行起来会因为大头的多变而泡汤。

(2)分片化阶段。如果企业挺过个人化阶段,那么企业在规模、产品上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此时,老板会把公司分成几片(不同的车间),委托最亲近的人去管理,极大地放权使大头拜托了零碎事情的烦恼,抽身出来处理例外事情、重要的事情。这时,工作的重任都落在了各片的管理者,其相当于个人化阶段的老板角色,每个人领导一个事业部,大事小事都得管。这种局面最后会产生互相的竞争,比个三六九等,他们之间的关系会逐渐变得不好起来。

(3)职能化阶段。分片化导致片区管理者的权利过分膨胀,又由于他们的能力差异明显,最终表现为各个经营单位效益不同,或者同类产品在不同片的质量、效率等存在明显区别。内部管理、标准也不统一,对整个企业文化的形成也是十分不利的。当老板看到这个问题时,必然会想到建立部门,权利上提,统一标准,加强部门管理,弱化片区领导的管理权利,也有利条线专业化发展。此时的矛盾就在于如何收权,如何放权,如何理顺流程,这些是大头比较头疼的问题,如果能够妥善解决,则必然会加强管理的规范化,企业就会形成正规军,也便于扩张和壮大。当然,管理是需要成本的,这个成本是以牺牲效率为前提的,以前,人少,大头可以直接管到片区,但是现在人多了,增加了职能部室,就必然增加了沟通环节,降低了效率。如果再回到以效率为先的作坊模式进行经营,那么企业就不会做大;要做大,就必然会出现职能部室的专业化发展。

(4)管控化阶段。职能部室的权利逐步上提,企业的整体效率越来越低,大头在加强管理力度和提高企业效率的这一对矛盾中徘徊,犹豫不决。并且,片区的亲信会过来和大头要权,部室与片区的争权,该给谁什么权利,事情该怎么合理的去按照标准去做,大头有些茫然了。这时,由于企业的规模比较大了,就必须做管控。也就是进行权利的切割和划分,权限的红线要明确,不要互相干涉太深。当然,现在比较流行的管控模式是战略管控、财务管控和运营管控,管理强度依次增强。当然也可以根据片区相对于整体的重要性进行划分,比如核心片区、一般片区、挂靠片区,在企业管控的力度上是有差异的。

推荐第6篇:浅谈民族发展规律

了解民族发展规律之意义

民族不是自有人类以来就有的,而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才形成的,而民族发展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土家族的形成也是经历了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而形成的,在其形成的过程中,满足了民族形成的基本条件,而后在此基础上,遵循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得到发展。每个民族都不例外,各个民族之间的平等和团结,各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的极大提高,造就了民族融合,使各民族一起充分繁荣发展。

世界上的各民族千姿百态,各民族的发展也是千差万别、各有特点。但是,各民族的发展内、要求是基本相同的,民族发展的基本条件和环境要求也是大体相同的。因此,各民族的多种多样的发展过程,可以归纳为几种基本的发展模式,民族的常态发展、异态发展和跳跃式发展。各个民族发展都无一例外的遵循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而进行。

一、土家族的发展历程

土家族是聚居在湘鄂川(今渝)黔边区的民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它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民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土家族的先民——古代巴人的一支就在湘鄂川黔一带开拓疆域,形成部落,繁衍生息。居住在清江、酉水流域的鄂西地区土家族是整个土家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在湖北恩施自治州的来凤、鹤峰、宣恩、咸丰、利川、恩施、建始、巴东八县市和宜昌市的长阳、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近三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鄂西地区的土家族人口200多万

人,占所在地域人口总数的45%以上,占整个土家族人口的近三分之一。鄂西地区的土家族主要源于巴人,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融合了居住在这块土地上的其他民族,大抵在宋代逐渐形成了自身的民族共同体,史称“土民”、“土蛮”,自称“毕兹卡”。“土家”本意是原著名,是汉族进入土家族地区后逐步形成的与“客家”相对应的称谓。从唐代开始,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以前,鄂西土家族地区同整个土家族地区一样,先后经过了郡县制度、羁縻制度、土司制度几个重要历史阶段。尤其是土司制度建立和完备之后,由土司实行军政合一的世袭统治,用今天的话来说,实际上是中央王朝对这个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它客观上促进了鄂西土家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相对稳定和发展。鄂西土家族由于居住内地、临近中原和相对集中的特殊生存环境,又成为一个具有相对开放思想传统的少数民族,其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成与发展尤其得益于此。如在唐宋时期羁縻制度和元明清土司制度下,鄂西土家族向朝廷朝贡和朝廷回赐就成为一种文化交流形式,使中原地区先进的物质文化开始传入鄂西山区。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两次大量山外移民进山,更是充当了先进物质文化的传播使者。但改土归流前的文化交流特征,表现为豪酋土民能够和善于吸收发达地区民族的先进文化(尤其是农耕文化),为我所用,以发展和改造自身的文化,同时又以自己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法制度和道德观念影响外来的移民,使外来移民在难以与外界频繁沟通的情况下,风俗习惯、宗法制度和道德观念呈现土家化的倾向。长期的土酋豪强的家族统治,形成自身相对独立的宗法制度、道德观念和文化特征。直

到清雍正年间,鄂西土家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废除了土司制度,宣告了土司时期“蛮不出境,汉不入峒”政策的终结,开始全面推行清廷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大批汉族官员由中央王朝委派进山,大量汉族商贾、农民、军士迁入鄂西土家族地区,带来了大量的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技术,加速了土家与汉族文化的交流,促使鄂西土家族地区宗法制度的瓦解和封建领主经济的解体,封建地主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改土归流之后,随着土司制度被废除,汉族官吏一到鄂西土家族地区,就发布诸如《文告》、《条约》、《禁乘丧讹诈》、《禁轻生》、《禁肃外》、《禁端公邪术》、《告城隍文》等政令文告,利用政权对土家族宗教、婚俗、男女交往及其他生活习俗、文化礼仪实行强制性干预与革除。一方面,表现为汉族封建文化开始支配和改造土家族文化,客观上促进了土家族文化与其他民族主要是汉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使这个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得以改造和革新;另一方面,又表现为汉族封建统治者对土家族在文化上的歧视,使鄂西土家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受到制约和影响。正是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和歧视政策,土家族的民族成分长期不能得到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党的民族政策和广大土家族人民的愿望要求,进行多次调查识别,认为土家族历史悠久,有自己独立的语言和浓厚的民族特点,国务院于1957年初正式确认和批准土家族为我国单一民族。1957年9月,在湖南成立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在湖北,1983年成立了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后改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84年建立五峰、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四川和贵州也先后成立了一

些土家族自治州县。广大土家族人民才充分享有了当家做主的平等权利。所以说,土家族的主体实际上是各民族的精华部份,融合而来。

二、由土家族的发展历程看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

1、民族形成的前提

民族不是自人类以来就有的,而是自社会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才形成的。在民族形成以前,人们的共同体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当社会生产力得到一定的发展之后,人员之间相互流动,交错居住,联系加强,亲属性质的联系愈来愈让位于地域性质的联系,血缘关系不可避免地向地缘关系过渡。而后,随着氏族、部落的共同耕作制度的消失,个体家庭开始成为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家庭公社的血缘亲属制度不断受地受到冲击,渐渐的,旧的血缘亲属团体日益疏远,新的人们共同体——民族应运而生。

2、民族形成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由土家族的历史不难看出,民族的形成其实是需要极长的时间和极为复杂的过程的,我们可以知道,在长时间的发展中,形成了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生产方式、共同的语言和文化、共同心理素质等特征而形成的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复杂体,即——民族。

3、民族形成及发展的基本规律

显而易见,从部落发展成民族,是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正如土家族最开始部落的语言一样,因方言而有差异的共同语言是将来发展成民族的共同语言的基础,而后发展成为了拥有自身独特性质的民族。从部落发展成民族和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和人们共同体发展到

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和普遍形式,当然,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由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可以看出,民族的发展,是在民族的自身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民族的内部结构、整体素质、外在特征以及民族之间关系的不断调整更新、协调适应的过程。所以,其间民族的发展就有产生、发展、消亡的自身规律。毫无疑问,其他的民族也和土家族一样,都是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的,都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最后归于大同。

三、民族融合的重要性

民族融合是指民族特征和民族差别逐步消失,形成为一个没有民族界限的人类整体。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也是体现民族与民族问题产生、发展和消亡规律必然趋势的自然过程。从土家族的历史可知,鄂西地区的土家族主要源于巴人,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融合了居住在这块土地上的其他民族,大抵在宋代逐渐形成了自身的民族共同体,史称“土民”、“土蛮”,自称“毕兹卡”。民族的自然融合对民族的发展是具有及其深远意义的,它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有利于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长远来看也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四、结论

我想,民族之间的融合对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共同繁荣发展是极为重要的,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共同繁荣发展会是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使命和光荣职责。然而,这并不是短期能够完成的,弄清了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我们才可以更好地、更快地去实现各

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如此一来,就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使得民族团结友爱,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

推荐第7篇:遵循学生发展规律 完成教学目标

遵循学生发展规律 完成教学目标

——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回顾这个学期所从事的美术教学工作,基本上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任务。作为一名教师,我在工作中享受到了收获的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今在此作一番总结,以便择优汰劣,取长补短以待来年教学水平更上层楼。又一学期结束了。半年来,教导处的正确领导、在美术教师的大力协作下,顺利完成了学期初的预定目标,取得了较为令人满意的成绩。为使今后的工作更上一层楼,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基本情况概述:

开学初,遵照教导处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尽可能地按计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日益高涨。

一、备课上课方面:

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美术课学校安排的课时比较多(一周每班两节)。所以上好每节课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很关键的。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我还要查阅各种资料,上网寻找好的教学材料,教学课件,把它们和我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为我所用。根据学校的工作要求,利用学科特点和自身条件,我开展了各个年级的儿童画拓展课程,鼓励学生参加。不少学生绘画功底大大提高。每月在教导处的严格要求下,教师针对错误及时整改,使美术教学落到实处。 根据学期初的安排及政教处的临时安排,定时或不定时地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调动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美术教学效果。

二、学科教学与教研

认真学习美术课程标准,掌握教材特点,用好教材。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美术教材中内容过于浅显和繁杂的内容(如范例画和步骤画),作了适当的补充和调整。在美术课教学中有的放矢,有重点有难点,注意美术课内容的调整。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内容的选择注意到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注意适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注意循序渐进和趣味性。教学中注意体现民族特点,充分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重视美术基本技能教学,加强课堂当场的示范指导,运用信息技术多媒体的演示,让学生逐步学会基本的美术表现方法。注重对学生课堂作业的过程指导,凡是学生在技能实践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加以具体指导;对优秀作业,独创性作业予以及时肯定。

美术教学,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初步的审美能力和良好的品德情操;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个人业务方面:

在教学之余,我也注重自身发展进步。积极参加校内听课,评课以及区教研活动,观看美术学科论坛,并写出心得体会。向老教师学习教学经验,同时课外看了很多教学理论方面的书籍。提高认识,加强自学。认识到:要搞好教学,首先自身要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因此,必须加强自学,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水平。

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1、按照教导处的要求,结合本学科特点,安排并组织教学活动。

2、认真备课,使美术教学能正常开展。

3、通过听评课和研讨,促进自己的经验增长。

4、充分利用美术室现有模具和自制教具进行教学,加强示范。

5、举办多种形式的美术活动,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兴趣。充分显示了学生美术水平的提高。

6、定期组织美术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特长。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

今后我将继续遵照教导处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通过规范的教学活动,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例如,课堂口头语,课堂语言平缓,语言不够生动等等。总之,本期工作顺利圆满完成,不足之处便是今后的努力方向,重要的是发扬优点,改正缺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下一学期的工作中戒骄戒躁,各项工作都能以更大的起色去博得家长的赞许,领导的认同。

循序渐进

同学生一起快乐学习

美术组 隋晓芳 2013.12

——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推荐第8篇:品德社会教学设计

地球在哭泣教学设计

铜川耀州锦阳公学—张勇

一、教材依据

陕西出版集团未来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只有一个地球》,中的第六课《地球在哭泣》。

二、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节约能源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组成部分,是实现低碳生活的前提,因此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过多,带来各种环境问题,懂得控制人口数量,保护环境的意义。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和关注环境问题。 知道世界人口基数大,增长过快的现状,以及由此产生的吃饭、住房、就业、资源短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知道简单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的知识和危害。环境问题有直接影响着人类的正常生活,让学生感受到保护环境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使学生从小懂得环保意识。并组织让学生亲自去看看我们周边的环境污染,让学生走出课堂感受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从而懂得保护环境的深远意义。

2、设计理念

品德与社会教学是实施小学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重要学科。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当今,作为教师也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更新设计理念,这种教学设计要注重方法和模式的更新,务必从沉闷的教学转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化高深为浅显,使自己的课堂接近社会生活,是学生的视野拓展到社会生活中,让学生的思想品德与社会实践不断提高。

3、教材分析

《地球在哭泣》这课共两大的主题,一个是人口太多给社会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和各种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课文通过各种数据图片让学生感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4、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很客观,感受不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也根本不知道怎样去保护环境。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懂得控制人口数量,保护环境的意义。 2.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和关注环境问题。

3.知道世界人口基数大,增长过快的现状,以及由此产生的吃

饭、住房、就业、资源短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4.知道简单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的知识和危害。

方法与途径

1、通过数据整理和对比了解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社会问题。

2、通过图片展示,感知严重的环境问题。

3、通过生活中的环境污染实实例,让学生体会环境问题的危害。情感价值观

1、通过了解环境问题,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2、了解我国人口众多,懂得如何节约各种资源与能源。教学手段

1、课件展示各种数据图片,让学生感知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

2、播放社会生活污染视频,让学生感知环境问题的危害。

四、教学重点:通过了解地球和人类的关系,懂得应该精心保护环境

五、教学难点:环境污染带来的坏处

六、教学准备

1、人口增长的最新数据图片、环境污染的有关课件。

2、反映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的图片及相关环境网站

七、教学过程

一、抛砖引玉:感受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 1.课件展示美丽蔚蓝色地球

2.了解地球:你都了解了地球妈妈的哪些呀? 3.感受美丽: (1)学生反馈

(2)看课件:美丽的地球、美丽的家园 (3)学生说感受 4.师小结

二、新课讲知:人口太多给地球带来的问题 1.课件展示衣衫褴褛的地球

2.是什么让地球成了这个样子呢? 3.学生讨论交流师指导

4、课件展示世界人口增长统计图,和最近人口统计数据。5.学生反馈

6、课件展示问题 A.根据联合国科学统计预测:2050年人口承载量为78亿-125亿,计算我们的年龄,预想那时我们的生活状况,和各种资源的使用情况?(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反馈)

7、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8、学生反馈

9、师小结:

人口太多,带来各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吃饭问题、住房拥挤问题、就业压力大、各种资源能源短缺、教育严峻、交通堵塞、卫生保健紧张。

三、新课讲知:不再美丽的地球

1、课件分别展示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的相关图片。师:(1)分别说说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的主要因素?我们生活中的这些污染有哪些? (2)学生反馈:学生A 学生B (3)师指导归纳讲解

师:大气污染因素:各种各样的工厂、汽车、火炉、排放的大量废气、这些废气污染物中含有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谈氧化合物及粉尘,在大气中相互作用形成的新的污染物、对大气造成的再度污染。

师:水污染的因素:某些有害的物质(如:农药、化肥使用;工业 水;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等)进入水体,超过其自净能力,引起天然水体的物理上、化学上的变化。

师:垃圾污染的因素:各种生活及工业用品,大量的堆积和填埋,对周边的环境、和经济发展和人们的健康造成极大的污染.

四、拓展延伸

1了解环境问题,资源衰竭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危害

(1)、师: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做了一回小调查员,用你自己的方式去发现由于破坏环境,浪费资源带来的种种危害,下面把你了解到的情况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好吗?好了同学们,咱们先交流到这儿,好吗?谁愿意先来汇报一下你的发现?(学生汇报自己的调查) (2)、教师着重引导学生明白资源的有限,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这些有限的资源。

(3)、小结:

2、设计节能宣传语 环保好办法

(1).主题:节约能源,低碳生活、保护环境 (2).设计宣传语。

六、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不紧促,和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显得不够紧密。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课件的展示顺序没有掌握好,造成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在教学过程中,对课堂的把握不够到位,需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不断改进提高,其次、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对课外知识拓展面不够宽阔,导致的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使整个课堂教学显得僵硬。在教学准备上显得对教材处理不够得当,把整个课程中加以磨练。 再次,没有调动学生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的兴趣、所以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不够自然,教师讲得多,学生的课堂学习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这是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加以克服和注意的地方。 再其次,课堂教学应做好学生的学情分析,准确定位学生的学习基础,结合课程实际来开展教学活动,这样才能找准切入点,把课堂工作搞好,把效率得到提升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上所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是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品更上一个新台基。

推荐第9篇:《服务社会》教学设计

《服务社会》名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促进全面发展;懂得服务社会需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需要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能力目标 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能够主动参与服务社会的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培养亲社会行为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服务社会的意义。 教学难点:践行服务和奉献社会。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问题:你参加过类似的活动吗?你认为参加这种活动能给人带来什么积极影响?

1 / 6

教师总结、过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应该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什么要服务社会、如何服务社会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内容。

板书课题:服务社会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服务社会 绚丽人生 (一)服务社会的意义 活动一:我的价值在这里

(学生阅读教材P80—81“探究与分享”) 1.曹师傅的行为为什么能影响周围的人? 2.他的事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教师讲述: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得到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无一例外地享用着社会所提供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人人都有责任回报社会,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公益活动的好处在于,帮助别人能够不断让自己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因为可以为别人、为社会有所贡献,就会感觉个人不再是渺小的、隐藏于芸芸众生中的微小部分,而是对别人有意义的,为外界所认可的。这不但可以让自己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而且也使自己成了改变社会和世界的一个积极的力量。大家都关注环保,才能有美好的环境,人人行动起来,才会真正享有美好的生活。所以说,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只有积极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目标导学二:服务社会 全面发展 活动二:服务社会 锻炼自己 (学生阅读教材P81“探究与分享”) 思考:教师讲述:通过参加义卖活动,小方与人交流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可见参加公益活动,不仅仅是帮助他人,也会使自身得到发展。

(展示下列材料) 很多事情你不去做的时候,你就不可能去理解它。以前上学的时候,总觉得当老师是件很容易的事,但事实并非如此。山里的孩子,他们的教育水平很低,所以他们对知识的认知必然很肤浅,刚开始由于自己准备不充分,对他们也不够

2 / 6

了解,在上课的时候,总有些学生不能耐心地听课,也就在这时,第一次发现自己付出的劳动不被人所珍惜是多么的不开心和难过。难过之余,它也教会了我作为一位老师是多么的辛苦,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学会尊重别人的努力。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通过和他们的交流,我逐渐改变了自己的教学方案,课堂也慢慢变得生动和活跃起来,达到我们“银鸽”此次支教的宗旨:给他们带去新东西,灌输新思想,激发新的兴趣。每个人都在努力着,加油着,几天下来大家都有些筋疲力尽,好多人生病,嗓子也沙哑了,但谁也没有放弃。8月16日一大早,好多小朋友送来了玉米、豆角还有橘子等食物,真的很开心,特别感谢他们和他们的家人。能得到他们的认可,我们兴致更加高涨,我们一定要坚持到底。

思考:从这位大学生写的参加下乡支教活动的体会中,你发现她得到了什么?

教师讲述:这位大学生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增长了才干。利用业余时间参与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和活动,既可以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更可亲身体验社会的人和事,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做事的自信心,学会与人相处等。所以说,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

目标导学三:热心公益 服务社会 (二)服务社会的具体行动 活动三:参加公益我能行 (展示下列图片)

3 / 6

1.思考:你参加过类似的活动吗?在参加类似的活动时,你遇到过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

2.除了这些活动,你还知道哪些服务社会的活动?

教师总结:服务和奉献社会的方式很多,比如参加公益活动。公益活动包含的内容是很广泛的,如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知识传播、公共福利、帮助他人、社会援助、社会治安、紧急援助、青年服务、慈善、社团活动、专业服务、文化艺术活动、国际合作等。对我们青少年来说,可以参加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我们可在社区、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纠正不文明行为,可以到科技馆、博物馆做志愿者。无论参加哪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我们都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际效果。

4 / 6

目标导学四:热爱劳动 爱岗敬业 活动四:传递正能量

(展示“2016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2016感动中国人物3支月英:芳兰振蕙叶

【人物事迹】1980年江西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19岁的南昌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只身到离家两百多公里、海拔近千米且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为一名深山女教师。36年,她从“支姐姐”到“支妈妈”,绚烂了大山里两代人的童年。

2016感动中国人物6李万君:器成天下走

【人物事迹】为了在外国对我国高铁技术封锁面前实现“技术突围”,李万君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钻劲儿、韧劲儿,一次又一次地试验,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核心试制数据,积极参与填补国内空白的几十种高速车、铁路客车、城铁车转向架焊接规范及操作方法,先后进行技术攻关100余项。

特别致敬 中国女排

【人物事迹】2016里约奥运赛场上,中国女排姑娘们团结一致,一路力克强敌,时隔12年重夺奥运冠军!女排精神,再次激励了亿万中国人!《感动中国》2016年度特别致敬,中国女排!

思考:这些都是服务和奉献社会的典范,他们的行为给了你什么启示? 教师总结: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我们要努力学习,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学会全力以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好准备。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奉献助我成长和奉献社会我践行,知道奉献社会体现人生价值,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懂得了奉献和服务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我们要努力学习,追求卓越,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好准备。

四、作业布置 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5 / 6

服务社会

奉献助我成长

服务社会 体现人生价值 服务社会 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

奉献社会 我践行 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教学反思

本节课围绕为什么热心公益和如何奉献、服务社会展开教学,通过列举身边的公益活动及参加公益活动的感受,提升学生的认识,激发学生关注社会、奉献社会的情感。为了达到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补充了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突出了本学科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立意的特点。不足之处: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方面仍需探讨。

6 / 6

推荐第10篇:幼儿园社会教学设计

篇1:幼儿园大班社会教学优秀教案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情感教育(社会领域)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鞭炮声)这是什么声音?有什么高兴事?小狐狸那开张了,“消气吧。

二、讨论主题 1.出示河马

①第一天开张小河马来了,它心里怎样,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2.出示小猪

①小猪怎么了?他的身材长的怎么样?它为什么气呼呼的? (小猪太胖穿衣服不好看) ②小狐狸会想什么办法帮小猪减肥? ③请小朋友实践蹦蹦床

三、归纳主题 1.大家都说:“消气吧”好,它好在哪? 2.你们平时遇到过生气的事吗?你用什么方法消气而变得快乐? 3.小结:生气并不是一件坏事,人人都有生气的时候,如果你有不高兴的事生气了,可以哭一哭、叫一叫、不再生气,也可以把生气的事告诉老师、小朋友、爸爸妈妈,他们会劝你安慰你,你的心里会好受些,你还可以吃点东西、玩玩玩具、看看电视。如果别人惹你生气,你就要想想别人对你好的时候,这样就会原谅别人,就会消气,变得快乐,身体也就会更健康了。

第二篇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美丽的家园

活动目标: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引出自行车与摩托车的比较。这里有两种交通工具,你喜欢那一种?请幼儿说出喜欢自行车或摩托车的理由。

2、介绍大气污染,并组织幼儿讨论,寻找解决办法。摩托车后面冒出的气体与汽车冒出的气体是一样的,叫尾气,是一种有毒气体。

(1) 演示课件《美丽的家园》 让幼儿说一说这是什么地方。

讨论:这些现象好不好?在你身边还发生过哪些污染环境的事,环境污染有什么危害?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不让环境受到污染?

(1)鼓励幼儿大胆绘画宣传画。教师巡回指导。 我们章丘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可大气污染、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也损坏了我们家园的形象。现在我们找到了很多解决的办法,应该用什么方法去告诉身边的人,与他们一起来保护我们的家园呢?用什么方法又快又好?(幼儿讨论运用绘画来进行宣传。

(2)展示作品并讲述。将幼儿作品用投影仪放映出来,供大家欣赏。并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作品。

5、活动延伸 把绘画作品张贴在走廊上,邀请其他班级的幼儿观看,进行环保宣传。 评析: 通过保护家园这一活动来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养成正确的环保行为,这使幼儿感到很新鲜,所以积极性很高。 篇2:幼儿园社会教案

“我的家乡民族多”教育活动计划

班级:大班 执教:陈大青

一、设计意图

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最多的省份,其中人口在5000以上的民族有26个,出汉族外有25个少数民族。每个少数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丰富多彩的艺术生活,歌舞、绘画、工艺等艺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我们文山州的孩子从小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生活,甚至自己就是少数民族,对于各种民族特别是苗族和壮族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社会领域的目标中指出:5——6岁的幼儿应知道自己的民族,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还能说出自己家所在的省、市县名称知道家乡的代表性特征。

二、活动名称与内容

社会——我的家乡民族多

三、活动目标

四、活动准备

五、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请幼儿观看图片,说说自己知道的民族有哪些?(师幼交流)

(二)基本部分

(2)请穿民族服装的幼儿表演服装秀。

(三)结束部分

六、活动延伸

篇3:幼儿园社会活动教案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在商店里

目标:

准备:

活动与指导:

1.观看情境表演:在商店里内容大意:甲售货员说话和气、办事主动。例如,当她看见老奶奶来了主动询问: “您买点什么呀?”“我要买牙膏”。“我们这儿的牌子很多,有小白兔、中华牙膏、蓝天六必治、还有高露洁,你要哪一种呀?”当顾客买完东西,她还会说: “您慢走!再见!欢迎下次再来!”而乙售货员则正相反,他态度不好,从不关注顾客的需要。见人来了也不问要什么,顾客所要的东西没有,他也不主动介绍商品,一直站在那里没事干。 2.讨论:

(1)你喜欢哪个售货员?为什么?

4.请五至六名幼儿扮演售货员,其他幼儿扮演顾客玩商店购物游戏,练习正确礼貌交往。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策划生日会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

一、播放ppt导入活动

1.教师指导语: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小嘉宾,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谁。 师:猜猜为什么他们是今天的小嘉宾?我们要做什么呢?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教师没有任何指向性的暗示。因此,幼儿的回答完全凭借个人的已有经验。

1.提问:什么是集体生日?集体生日可以怎么过? (这一问题对幼儿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为幼儿虽然经历过多次生日活动,但在班级中过集体生日也许是第一次。因此,在这里教师有必要让幼儿了解什么是集体生日。如何过“集体生日”,教师把活动的决定权交给幼儿,启发幼儿大胆设想与讲述。

(这一问题的抛出,是对幼儿既有思维的一种突破,也提出了幼儿园集体过生日与家庭单个过生日的不同,其目的在于唤起幼儿的主体意识。

三、策划“生日会”

2.提问:你们觉得商量的时候可以征求谁的意见?为什么? (这是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其目的在于初步引导幼儿学习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活动中当教师提出商量时要征求意见的时候,好多幼儿都提出要征求小寿星的意见,理由是小寿星过生日,要让他们开心,做他们喜欢的事情。

3.提出要求:每组推选一名组长,由组长把大家的想法记录下来;以音乐为信

5.集体交流:每组由一名幼儿介绍策划的方案,教师提醒介绍的幼儿声音要响亮,让大家都能听清楚。

(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它是对教师实践智慧的考量。因为,幼儿的讨论方案可谓五花八门,是教师不可预想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幼儿的介绍现场作出及时而适宜的判断与反应,既要尊重幼儿,又要给予积极而合理的引领,使幼儿的设想在以后的活动中得以实现,这样才能凸显此活动的价值与意义。

(这一环节设计非常巧妙,在强化小寿星主体地位的同时,更使幼儿懂得生日活动要顾及寿星的喜好与感受,这样小寿星才能体验集体生日活动的快乐。此外,让小寿星选择活动也较好地解决了活动方案太多而无法一一落实的现实。

四、确定活动时间 1.教师指导语:每个小寿星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活动,这样我们的集体生日会就策划好了,接下来我们就要为生日活动精心准备,你们觉得需要准备多长时间?为什么? (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孩子决定准备时间,这既是教师对幼儿的放手与尊重,也是教师有意识培养幼儿规划与安排的能力。

五、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幼儿园大班学习活动:我妈妈

设计思路:

生活中妈妈就在幼儿的身边,很多幼儿从未想过妈妈的辛苦,也从未称赞过自己的妈妈。

整个活动中教师一直微笑着倾听幼儿讲述妈妈的本领,并在小结部分多次重复“我妈妈真的很棒”这句话,而且一次比一次强烈。

活动中从肢体模仿到游戏互动,处处体现着一个“趣”字。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

一、看图片,谈妈妈 1.猜猜爱心代表什么? 提问:这是谁的爱心?爱心里藏了一样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它会是什么呢? 【设计意图:此问题主要引发幼儿的活动兴趣,能引导幼儿很快进入活动正题。

(1)你的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 (2)妈妈除了在工作上有许多本领之外,在家里还有哪些本领呢? (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并说出妈妈的工作和在家里的本领,关注幼儿对妈妈的了解程度。

小结:妈妈不但在工作中本领大,在家里也有很大的本领!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交流妈妈的“本领”,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妈妈在工作中、生活中的各种本领,并通过小结帮助

二、读图片,夸妈妈

提问:今天老师带来一本书《我妈妈》,书里有一位妈妈,仔细看看,书里这位妈妈的本领你妈妈有吗?

提问:妈妈买了什么?为谁买的?为什么东西这么重妈妈却这么开心?你妈妈有没有像图片里的妈妈一样呢? (教师引导幼儿从局部到整体进行观察,发现图片中妈妈拎着许多塑料袋,塑料袋里装着许多东西,让幼儿进行相关的联想。当幼儿说到这些东西是妈妈为全家人买的时候,教师继续引导幼儿关注妈妈脸部的细节:有汗珠和带着微笑。通过汗珠和微笑的对比,引导幼儿理解妈妈对全家人付出的爱。引导幼儿进行角色表演,鼓励幼儿用肢体动作和语言表达对妈妈的赞美,推动幼儿表达对妈妈的爱。

提问:妈妈为什么天天要把自己打扮得这么漂亮?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理解图片内容,帮助幼儿发现妈妈不但爱家人,也爱自己。通过模仿妈妈化妆,让幼儿发现妈妈很美丽。

小结:妈妈天天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让一家人的心情都很愉快,妈妈棒不棒?一起来夸夸妈妈吧——我妈妈真的很棒!

提问:妈妈是怎样照顾小花的?她最爱的那朵“爱心花”会是谁呢? (教师观察幼儿是否关注到画面中妈妈手捧的“爱心花”,引导幼儿思考这朵“爱心花”的寓意。逐步将妈妈爱的对象从全家、自己,聚焦到幼儿本人。

第11篇:中国寿险公司发展规律

中国寿险公司发展规律

合众人寿 王晴 2012年10月

中国寿险行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2011年底总资产已达5万亿,当年保费规模已达1.1万亿。寿险公司超过60家,其中总资产超过1000亿的前7大公司的保费占到全行业保费的84%。前7大寿险公司中有5家已经上市,人保寿险今年将通过集团上市,另外一家也在准备上市。从上市的股价来看,这些保险公司的原始股东都获得了丰厚的收益,但这些公司当年所处的低成本扩张、市场竞争不太激烈的环境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最近10年银代渠道的保费贡献,也为这些公司带来了公司资产规模的高速增长。对于上市公司来讲,只要他们能够维持目前的市场份额,固定成本平稳增长,那么公司的盈利能力会逐年上升,公司已进入良性循环。目前,中小保险公司的发展都遇到了瓶颈,可以说每家公司都没有完成当年制定的3年或5年规划,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这些中小公司以及未来开业的新公司的发展规律,寻找公司发展之所以遇到瓶颈的原因,并且试图提出公司发展策略和可行的解决办法。

一、2号准则下保险公司盈利模式以及对资本金需求

附件中关于保险公司盈利模式的PPT,主要目的是探讨在不同产品策略和发展速度下公司的盈利模式和对资本金的需求,PPT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两个典型个险产品的保单比较了2号准则下准备金和法定准备金的差异,以及在2号准则下不同精算假设带来的准备金差异,这些例子主要是为了给有精算背景的读者在自己建立和验证PPT模型中各种情景下的结果时提供帮助。第二部分通过一个典型公司的案例,比较在不同精算假设下(主要是首年获得成本的假设)的公司盈利周期。第三部分我们分析在7种不同情境下公司盈利周期、资本金需求、新业务价值和内涵价值。

第一种基本情境下的“典型公司”的发展规划很像一个全国性的内资公司,模型中我们假设公司基于总资产的投资收益率为4.5%,换算成可投资资产收益率需要达到4.8%左右,这和目前全行业固定收益投资的平均回报率相近,未来十年随着宏观经济逐步放缓,保险公司很难从股市中获得超额收益。在这样一个假设下,公司至少需要200亿的资本金。公司长期发展规划要考虑到股东的注资能力和注资意愿,对于一家新公司来说,如果有200亿以上的资本金(包括次级债等可以计入附属资本的所有资金),15年以后可以做成一家全国性的、总资产规模2500亿左右的公司,大约会占到2025年寿险行业总资产的1%。“典型公司”经过最初5年的高速发展后,之后每年固定成本的增长率是保费增长率的70%,只有一个经营非常成功的公司才能达到,这样的公司需要有充足的资本金,完善的治理结构,较高的管理能力,并且在个险渠道有其竞争优势。现有的中小公司中很少同时满足上述条件,但这些公司在做中长期规划时因为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通常所用的假设比“典型公司”更加乐观。

以下我们考虑在三种不同发展策略下,公司对资本金的需求。模型中相关参数的假设可以继续探讨,但不会改变这里归纳的定性结论。

策略1:个险和银代全面发展,业务增长超行业平均水平。根据个险产品和银代分红水平的不同又分为三个情景。

策略2:专注于个险业务,资本金需求大为降低。根据产品交费期限不同又分为两个情景。 策略3;公司5年以后的发展速度降为行业平均水平。根据是否发展银行渠道又分为两个情景。 通过模拟不同情景,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个险中万能险对资本金的消耗大于分红险,利润率也低于分红险。在情景1-B中,万能占个险的50%,公司最低资本金需求将增加到300亿。在情景1-C中,再将银代趸交的分红水平提高到2.8%(含分红的5年满期利益约为1230),最低资本金将上涨到400亿。

2、如果公司放弃银代渠道,假设个险保费和基本情景一致,固定成本下降20%,最低资本需求将降到70亿,如果只做5年交费的个险,资本金需求将降到35亿。相对于10年交和20年交的个险业务,5年交的业务对资本金要求较低,在模型中我们假设在相同的固定成本下,5年交的规模保费比10年交的保费多75%(折标后5年交的标保只有10年交的87.5%)。在此假设下,公司法定准则下的打平时间将会提前,但2号准则下的打平时间将会延后,当然延后时间和2号准则的假设有关。银保业务可为公司带来现金流和资产规模,但对资本金要求也很高,如果要给客户相当于银行存款的回报,对资本金的要求就更高,资本金不富裕的公司可以考虑专注个险渠道或者只做银保期交。

从1999年寿险公司进入银保渠道到2006年8月,银行的5年定存利率在2.8%至3.6%之间,可以说在2011年底之前到期的银保趸交产品客户的满期收益都高于同期的银行存款。从保险公司的投资来看,从2002年到2006年之间,银行61个月协议存款都比5年定存高出2%左右(年化同比会更高),扣除公司年化后1.5%左右的变动和固定成本,公司仍有一定的正收益。投入股市的资金通常也不会出现亏损,沪深300在2006年8月份之前低于1400点,2008年的最低点也在1600点以上,2011年的最低点在2260点以上,个别公司进行波段操作,也存在亏损的可能性。但到2012年,银保渠道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2007年底,银行5年定存提高到5.85%,对应于2012年底的满期利益为29.25%,现在所有保险公司5年趸交产品的满期利益均低于29%。而2007年以后的协议存款利息和5年定存相比,溢价在1%左右,不足以弥补公司的费用支出,而2007年进入股市的投资到目前肯定是亏损的。目前5年定存已降到4.75%,年化后为4.35%,加上营销成本,公司的整体“潜在成本”将达到5.7%-6%(大小公司费用占比不一样),在目前的宏观形势下,对公司的投资是很大挑战。根据目前寿险公司的投资组合,权益投资未来5年每年需要15%的回报。有些公司希望新的投资渠道带来更高的收益,但风险也相应增加。

3、如果公司采取业务增速较慢的发展模式,并且公司的固定成本的增速也能得到相应的控制。那么公司法定打平时间将会提前,并且对资本金的需求也会降低。当然公司成熟以后的规模也小于发展速度较快的公司。在情景3-A中,保费增速从基本情景中的20%降为10%,资本金需求降为100亿;如果再放弃银代,只需要50亿的资本金。

PPT中的模型对于任何水平的资本金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举例来说,如果一家寿险公司选择七种情形中的某一个作为自己的战略,但打算投入的资本金(含次级债和其他混合资本)只有模型中所需要的一半,那么可以想象模型中的金额单位是5000万元, 但因为规模效应的不同,固定成本可能需要做一定调整。当然任何公司都应该根据自己所选择的发展战略和竞争优势来制定自己的资本金规划。

二、中国个险市场规模和保费分布

根据同业交流数据,2010年个险新单保费为1233亿元,其中长险趸交保费约108亿,短险保费79亿,按照保监会折标标准(趸交折标系数为10%,短险保费按100%折标),行业标保为935亿,2011年个险新单期交比2010年增加了2.1%,考虑到有不少公司期交出现短期化倾向,2011年行业标保应该和2010年基本持平。因为寿险公司的机构布局是按照省、市、县逐级铺设的,一个非常自然的问题是这些保费以怎样的比例分布到省、市和县级行政区?并且有多少县个险月均标保在100万、200万或500万以上?这些问题对新公司开设机构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因为没有非常详细的行业数据,这里我们试图用数学模型给出一个答案。因为数学模型中要用到百强县GDP数据,而最新百强县的数据是基于2010年,因此这里我们分析均基于2010年保费和GDP。

2010年底中国有2003个县级行政区,364个地级市和省会级城市(下属853个区),虽然有些地级市所属的区在名义上已属于市区,但因为离主城区较远,从保险公司开设机构来看,仍然需要开设独立的营销服务部。这里我们做一个假设(绝大部分情况应该基本合理),2000年之前从郊县或县级市划为区的,在2010年应该和市区基本融为一体,可以假设不需要单独开设营服(这对已有众多机构的前5大保险公司不适用),而2000年之后划为区的仍然需要开设单独机构,最近10年约有200个郊县和县级市划归市区,按照2000年的口径应该有2200个县级行政区。2010年全国百强县有125个(因为发布时间是2011年,媒体上称为2011年百强县),排名第125的福建闽侯县2010年GDP为237亿。那么按照2000年2200个县的口径,闽侯县的排名应该在175名左右,原因如下:2000年的百强县(只有100个)中有46个已经不在2010年百强县名单中,其中40个已划入市区,其余6个因为经济发展较慢跌出百强县,可能还有10个2000年以后改为区的县,在2000年没有排进百强县,但在2010年GDP排在闽侯县之前。2010年全国GDP为39.8万亿,根据统计数据,县域GDP约占到全国的47%左右,如果再加上2000年以后改为区的约200个老县级行政区,上述2200个县域行政区GDP约占全国GDP的56%,总量大约为22.3万亿。

在经济领域中,很多分布都非常接近对数正态分布,这里我们不妨假设这2200个县的 GDP也满足对数正态分布(至于实际误差有多大,还需要统计局未公布的详细数据)。我们知道,平均每个县GDP为101亿,排名175的闽侯县GDP为237亿,这样我们就可以计算出这个对数正态分布取对数后的的均值和标准差。

从保险公司机构铺设先后顺序看,省会和地级市的保险公司数目和竞争程度都明显高于郊县,虽然市区的GDP 只占全国的44%,但个险新单保费应该占到全国的50%-55%,在模型中我们假设市区保费占52%,郊县保费占48%,年度标保为450亿。

当然,我们真正关心的是县级行政区的个险月均平台分布情况。从2011年保监会公布的各省的寿险行业标保来看,各省的人均GDP和保险深度几乎没有相关性,如果剔除北京上海,这两个变量的线性回归系数几乎为0,也就是保险深度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几乎没有关系,再进一步(可惜没有公开数据),个险新单占GDP的比例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几乎没有关系,如果我们将此结论推广到县级行政区,那么可以认为个险保费占县级行政区GDP的比例大致相同(这个假设很强,也不太现实,但弱化后也能得到相同的结论,只要假设排名175的县或者排名175附近的某个县个险新单占本县GDP比例与整体县级行政区的占比一样,并且个险新单保费也满足对数正态分布,但弱假设带来的保费排序和GDP排序不一样,但不影响保费的总体分布)。如果县级行政区的GDP满足对数正态分布,那么它们的个险新单保费也满足对数正态分布。在附件的保费分布模型中,我们分别计算了这个对数正态分布取对数后的均值和标准差,并根据这个分布计算出全国2200个县的月度个险标保分布,月均平台500万以上的县大约有105个,200万以上的大约有589个。当然,这个模型的实际误差目前还很难评估,目前,保险行业协会还不能提供全国范围内到县级机构的保费分布。但我估计对应月均平台在100万到500万的行政县的个数相对误差应该在20%之内。 中国大陆有31个直辖市和省级行政区,京沪个险保费占全国的9%左右,估计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不含郊县)个险保费占全国的25%,333个地级市(含地区和盟)的保费占全国的27%左右,合计标保约252亿,平均每个市(不含上述2200个县中的郊县)的月均标保平台为630万,当然,我们也可以用类似县级行政区的模型,假设保费分布也满足对数正态分布,网上要查找地级市的GDP排名有点费事。即使不建立模型,我们也可以根据一个简单的规律估算月均平台超过630万的地级市约占1/3,有110个左右,而月均平台超过1000万的地级市大约有六七十个。这些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发达地区,这些城市通常都有20家以上的寿险公司。

再补充一点,个险保费和当地零售总额的相关性应该好于和GDP的相关性。在以出口为导向的城市,零售额占当地GDP的比例明显会低于全国或全省平均水平,以苏州为例,个险标保占当地GDP的比例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70%左右,和许多人的预期正好相反。目前在网上要查找百强零售县的资料相当麻烦,如果以后有相应数据,可以用零售额数据代替GDP来模拟。

三、市场排名和市场份额

(A) 来自于产险行业的启示

三年前,为了制定公司个险5年发展规划,需要考虑中支和营销服务部的开设进度以及保费平台。当时我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在一个个险月均标保为500万(市区)的地级市开设中支,市场排名第10(假设当地总共有15家寿险公司)的公司月均平台大约多少?同样,在一个标保月平台为200万的县开设营服,假设公司能够在市场上排名第六,那么月均平台大概能达到多少?这个问题对公司整体投产比以及保费计划的合理性非常重要。可惜,目前中国县级单位没有保险行业协会,无法获得相关信息。地级市虽然有保险行业协会,但保费统计并未分到下属的每个区县,大公司可能在每个区县都有营服,而中小公司可能只在个别区县开设营服,所以无法细化到每个区县各公司的排名和市场份额。

当时,我正在看一本关于黎曼猜想的数学书,书中给出了一个最简单的黎曼级数的例子,当级数中的方幂等于3/2时,级数是收敛的。如果将级数除以2,并假设第一项为0.35,那么前40项级数之和正好为1.00。当时全国有近50家寿险公司,但最后几家几乎没有保费,我想这个级数是否可以用来模拟寿险公司的市场份额。但是寿险行业是一个竞争不充分的行业,当时全国排名第10位左右的寿险公司只有不到500个营销服务部,而产险行业的竞争相对充分的多,排名第10的产险公司已有上千家营服(这些区县对应的保费应该占全国保费的80%以上)。到2011年,排名第15位的产险公司已有近千家营服,而排名15位的寿险公司仍然不超过200家营服。我想试试用黎曼级数来模拟产险公司的全国市场份额。从保监会网站上,我们找到了最近4年全国各产险公司的保费,如果我们用黎曼级数(除以2)来模拟各公司的市场份额(第一名用实际市场份额),我们会看到令人惊奇的结果。前25家产险公司的实际份额和模拟份额的平均相对误差在2008年为18%,以后每年呈下降趋势,到2011年平均相对误差只有10%,其中12家公司相对误差低于5%,7家公司相对误差只有1%左右,令人不可思议。当然,最近四年的下降趋势可能是因为行业竞争变得更加充分了,但也可能只是一种巧合。也许未来几年平均相对误差会增加。而25名以后的产险公司多数是分支机构很少的外资公司或刚开业的中资公司,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竞争态势。

(B) 市场份额模型在寿险行业的应用

寿险在一个区县或者地级市的竞争应该是相对充分的,基于产险公司全国范围内市场份额的验证结果,我们认为可以把黎曼级数用来预测寿险公司在某个地级市和区县的市场份额。

EXCEL附件中市场份额模型给出了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可应用于有8家保险公司的区县,排名第6的市场份额只有4.2%,如果行业月平台为200万,那么公司平台只有8.4万。第二个例子可应用于有15家寿险公司的地级市,排名第8的市场份额为2.6%(假设第一名的市场份额为35%)。在不同的市场,排名第一的公司的市场份额差异也很大,这也影响了排在以后的公司的市场份额,所以在模型中我们可以根据市场情况改变排名第一的公司的市场份额。当然,排名第八的公司在不同市场的份额会有很大差异。如果我们把排名第8的市场份额看成一个随机变量,那么2.6%可以理解为这个随机变量的均值,那么(20%,80%)的置信区间可能在1.7%到3.9%之间,当然,这个置信区间的范围只是一个猜想,只有看到行业全部实际数据后才能得到准确结论,当然每年的置信区间也会有所变化。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一个市场中最后几家的市场份额和模型相比差距会非常大,往往远低于模型预测的份额。

根据几家中型寿险公司的经验数据,在已经开业的县区和地级市,公司的平均市场排名和平均市场份额也基本上符合数学模型给出的预测。举例来说,去年底生命有约740个营服(所在地总保费约占全国的70%),在当地市场平均市场排名为第七,根据市场份额模型,当地平均市场份额约为3.2%,乘以70%以后占全国个险的市场份额为2.24%,和当年实际新单期交市场份额非常接近。同样,阳光有570个营服(所在地总保费约占全国的60%),平均市场排名为第八,根据市场份额模型,当地平均市场份额约为2.6%,相乘以后占全国个险的市场份额为1.56%,也和实际非常接近。再看去年个险标保排名第三到第六的寿险公司,依次为太保、新华、泰康和太平。他们2011年实际市场份额大约为9%、7.5%、5%和3.5%(标保比期交保费更具有可比性,但同业交流只有期交保费,目前只能得到几家大公司个险标保较为精确的数值)。这四家公司除太平外,机构数都在2000个以上(太平有850个),可以认为是在全国范围内竞争的寿险公司,它们的市场份额和模型中预测的数字很接近。而排名之后的寿险公司因为机构较少,市场份额都明显低于模型所给出的数值。

这个模型还可以解释为什么几乎所有中小寿险公司有这么多个月均平台很低的弱体营服。月均平台200万以上县竞争主体通常都在10家以上,如果一家公司在当地的市场份额排名第八名以后,那么月均平台通常低于10万。如果一个县月均平台只有100万,即使在当地市场排名第六,通常保费也会在5万以下。而地级市的竞争更为激烈,在一个月均平台500万(市区)的中等城市,通常竞争主体都在15到25家,有可能还有几家外资,如果当地市场排名12,模型预测市场份额在1.5%左右。月均平台也会低于10万。需要说明的是一个公司在当地的排名和开业时间没有必然联系,公司在当地的排名往往取决于公司的费用投入和管理团队。

附件中包含了2011年寿险公司各渠道的保费数据,寿险公司的保费结构比较复杂,可分析的指标比产险公司要多很多。寿险和产险最大的差异是寿险公司有续期保费,而续期保费规模取决于往年的市场份额。在附件中,我们对寿险公司的6个指标进行分析(公司总保费,个险总保费、个险新单期交、银代新单保费、银代新单期交、团险短险)。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这里是用了寿险公司同业交流数据,不含国寿存续和各养老公司,另外,非传统渠道的保费(低于总保费的3%)也不尽完整,但对整体结果影响很小。从结果可以看出,前5个指标的拟合程度都不算太好,其中个险保费的相对误差最大,这也是因为行业竞争不充分造成的。以个险期交保费排名第九的民生人寿为例,模型预测的市场份额为1.8%,而实际市场份额只有1.0%。在全国范围内,民生人寿只有约600家营服。而2011年产险公司排名第九的天安保险市场份额为1.6%,而全国却有1200家机构,远远多于民生人寿。团险短险因为中国人寿占比太大,占比达到47%。所以模拟的市场份额需要做同比例调整(其他5个指标中第一名的占比都在30%左右,几乎没有必要调整)。调整后团险短险前25家平均相对误差只有11%,接近2011年产险公司对应的指标。一方面这可能是一个巧合,另一方面也说明新公司进入团险市场的难度要低于进入个险市场。这里有必要说明的是,平安和太平已将大部分团险保费划给了其名下的养老公司。银保指标拟合程度不好的原因与个险正好相反。银保新单保费排名第三到第十七的公司的实际市场份额都普遍比模型所预测的高30%左右。举例来说,排名第九的太平人寿银保市场份额为2.70%,远高于模型所给出的1.85%。这说明银代渠道的进入门槛远远低于个险。

(C) 市场份额模型的适用条件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保险公司市场份额会遵循这样一个奇怪的模型,或者说什么样的行业也会遵守同样的规律。这里先给出几个行业需要满足的必要条件:

1、进入行业有一定的政策壁垒,比如需要相关政策审批。如零售业和餐饮业在每个地区都是自由竞争的,即使在美国最大的餐饮企业麦当劳,其市场份额也不超过3%,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公司万科的市场份额也不超过2%,肯定不满足此规律。

2、行业不会自然形成有一家或几家寡头垄断的局面,例如发达国家的汽车行业,以及多数国家的电信行业。满足此规律的行业通常至少应该有20个左右的竞争者。

3、行业中的公司需要在全国自下而上设置机构,机构至少需要覆盖到地市一级。例如中国的基金行业,通常只在一线城市设有分公司,最大的基金公司市场份额不超过10%,也不满足此规律。

4、行业中最大公司的市场份额必须超过20%,从许多方面来说,银行的机构铺设和竞争环境和保险最相似,但由于历史原因,四大行的总资产市场份额相差不大,其中最大的工行市场份额才12%,目前银行业不满足此规律。

目前在中国,除了保险业以外还很难找到同时能满足这四个条件的行业。

四、寿险公司营销服务部个险月均平台和弱体机构的分布

这里所说的营销服务部不但含四级区县的机构,也含所有省会和地级市的营销服务部,对于有多个营销服务部省会和地级市,按逐个统计。有些公司如平安和泰康在乡镇有五级机构,其保费也合并到所属区县的四级机构。国寿有一万多家五级机构,情况特殊,不在分析范围之内。

如果对比各寿险公司2011年营销服务部个险平均月均标保平台,各公司之间的差异非常之大,平安正好100万,新华在40万左右,而同期开业的泰康,月均平台只有20万左右,个险排名第6的太平人寿有33万,许多中小保险公司月均平台只有15万左右。有些机构数量较少的合资公司,通常只有在地级市有三级机构,并没有向下引申的四级机构,如中美联泰,平均每个机构的月均平台较高。无论公司的月均平台有多高,机构之间的发展肯定是不平衡的,弱体机构的出现不可避免,通过最近几年对行业的观察,发现弱体机构的分布满足一定的规律,对于行业内机构发展非常均衡的保险公司满足两个“三三定律”,一是保费最多的前1/3机构总保费占公司总保费的2/3, 二是月均平台大于公司平均月均平台的机构数占1/3,小于总体平均月均平台一半的也占1/3。寿险业务员的考核通常以一个季度为周期,以上规律按季度或年度保费来统计。通常这样的公司月均平台也比较高,在25万以上。机构间发展非常不平衡的保险公司通常满足 “三七定律”,即保费最多的前30%机构总保费占公司总保费的70%, 并且同时月均平台小于公司平均月均平台1/3的机构数占1/3。这样的公司通常月均平台低于15万,估计行业内绝大多数的保险公司都介于“三三定律”和“三七定律”之间,特别是机构数量在50个以上的寿险公司。个别机构数较少的合资公司,机构之间的差异可能比上述“三三定律”还要小,也就是说保费最多的前1/3机构总保费占公司总保费的比例低于2/3。非常巧合的是,EXCEL附件里各县保费分布模型中,县级行政区的保费分布正好满足两个“三三定律”,误差非常之小(不难验证)。目前应该还没有保险公司在个险渠道出现“二八现象”(即20%的机构做80%的保费)这样非常不平衡的情况,但在银保渠道已有个别公司出现“二八现象”(按中支口径计算)。和个险渠道完全不同的是,如果公司采取比较激进的产品和费用政策,保费将会出现跳跃式增长,很难有任何规律可循。有些银行系保险公司(如中邮人寿)依靠其股东背景,今年银保保费增长迅猛。

五、中国寿险公司和寿险产品现状 (A) 中国寿险公司现状

2011年7大寿险公司总保费占行业总体的84%,但个险新单保费占比达到89.9 %,明显超过银保渠道75%的份额。和2007年相比,个险行业新单保费增长了75%左右,7大寿险公司个险新单占比从88%上升到89.9%。最近四年,七大公司中,平安个险一支独秀,市场份额从20%增长到31%,新单保费已连续两年超过国寿,但今年2季度平安个险新单期交的37%的降幅令人惊讶。 而合资公司(含友邦)的市场份额从2007年的8.9%下降到2011年的3.6%,新单保费下降了30%,而中小中资公司的市场份额从3.1%上升到6.5%,主要原因是阳光和生命的合计市场份额从0.5%增长到3.4%,其他公司的市场份额从2.6%上升到3.1%(2008年的市场份额曾经达到4.0%),主要贡献来源于2006年以后开业的中小保险公司。华泰和光大永明资本结构的变更对上述数据影响不大。

中小保险公司最近几年的发展遇到了很大困难,特别是在个险渠道。从微观层面来看,很多公司新开营销服务部最初几个月的活动人力和月均平台往往是最高的,但三年后,活动人力通常会下降40%-50%,如果长险的件均每年能有增长,那么月均平台也会下降30%左右。主要原因是营服开业后通常不会有新的聘才方案,随着原聘才方案逐步到期,业务员脱落率大于增员率。中小公司在制定营服的发展规划时通常会把月均平台标准定在15万到25万之间,假使一家筹备很好的营销服务部,开业初期能有50万的月均平台,即使三年以后降到30万的平台,活动人力大约有四五十人,如果管理得当,这样的营服应该有一定的自我造血能力,即增员率大于或等于脱落率,如果三年后只有15万左右的平台,那么活动人力有可能继续下滑,但下降幅度应该低于前三年。如果一个营服的月均平台降到5万左右,通常活动人力只有七八个,这样的营服随时会彻底垮掉。如果一家公司的平均营服产能只有15万,通常月均平台低于5万的机构会占到1/4左右,当一家公司有这么多低于5万的弱体机构时,一般很难阻止现有机构活动人力下滑趋势,除非公司投入新的系统性的聘才方案,但这样做成本会大幅增加。一家寿险公司在个险渠道想达到一个稳定增长状态,机构的月均平台必须维持在20万以上,对应的活动人力在30人左右。对中小公司来说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怎样在当地才能够达到20万的月均平台?从以上对市场份额的分析来看,在月均保费平台在500万的县市,排名需要在六七名左右。在月均保费平台在1000万的县或地级市,排名需要在十名左右,并且在开业三年后维持这样的排名。这就需要通过资源投入和公司管理超越前期开业的保险公司,其难度可想而知。

最近两年,生命和阳光凭借超过100亿以上的资本实力,在个险渠道大幅投入,发展势头迅猛。生命从2009年的5.4亿的个险新单期交,增加到2011年的23.6亿,营服的月均期交保费在32万,标保为31万,生命个险的发展方式比较特殊,投入巨大,短期内效果非常明显。阳光从2009年的5.2亿的个险新单期交,增加到2011年的14.9亿,营服的平均月均期交保费在27万,标保为25万。但今年一季度以后,这两个公司的个险发展遇到了一定困难,根据同业交流数据,今年4到7月,这两家公司的个险标保只增加1%左右,但今年6月底生命的营服数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0%,而阳光增加了35%。由此推算,他们同期营服的月均平台都下滑了25%左右。预计生命今年全年的月均平台会降到23万左右,阳光会降到19万左右。寿险公司聘才期一般不超过两年,有不少保险公司的个险在经过两年的高速发展后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在今年全行业个险新单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生命和阳光的月均平台降幅尤其明显,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阻止月均平台继续下滑的趋势,月均平台需要维持在20万以上。

2011年个险新单保费排名10名以后的中小保险公司,中资背景的保险公司没有一家月平台能够达到20万。几乎所有的公司月均平台都在10万到16万之间。合资公司情况完全不一样,因为监管原因,机构开设速度缓慢,很多公司月均平台通常都比较高。以2011年个险新单期交保费排名前5位的合资公司为例,排名第一的友邦平均每个机构的月平台约为57万,排名第二的中宏约为54万,第四的信诚约为23万,第五的金盛约48万,只有排名第三的华泰比较特殊,2010年由中资变为合资,月平台只有14万。还有一个原因,除华泰外,这几家公司都是在2000年之前开业的(而中资公司只有5家是在2001年之前开业的),其中三家在合资公司中是最早开业的,并且上海的个险保费占比较高。这里用的是期交保费的口径,但合资公司产品的交费期限都比较长,和标保的差异不大。

随着新增业务员收入下降,增员变得越来越难,业务员的留存率是一个更大的问题,目前大部分寿险公司13月留存率在20%左右,37个月留存率只有5%左右(有少部分会转到同业其他公司),行业中最好的大型公司,37个月留存率也不超过10%(个别合资公司可能超过10%),很难想象其他任何一个行业有如此之低的留存率。随着行业的竞争,增员的成本越来越高。虽然中国有13亿人口,寿险深度只有2.3%,远低于发达国家,更低于和中国经济结构相仿东亚国家8%-10%的寿险深度。但目前个险的发展模式和成本结构很难使得现有60家公司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相比之下,美国有近2000家保险公司已生存了50年以上,因为历史的原因,90%以上的公司都是区域性的或者只在一个城市有业务。中国个险的出路到底在什么方向,这里给出几个初步的答案。

1、营销员体制改革。目前保监会希望在5年内将营销员转为员工制或者销售公司(准)员工,短期来看,将增加保险公司的成本,甚至留存率也会下降,但希望经过几年的适应期,营销员的留存率能够大幅提高,达到目前东亚国家的水平,从而降低公司成本。

2、改变目前机构设置方式和相应的监管政策。目前公司需要在每个县区设置单独的营服,营服的直接固定成本虽然不高,但随着管理幅度的增加,也会相应增加中支和分公司的成本,如果将公司整体固定成本除以营服个数,每个营服每年对应的成本基本在180万-300万之间。即使监管没有要求必须在每个县区设置营服,保险公司也必须在管理上有所创新,才有可能降低相应成本。但是在目前业务员管理和培训的模式下,还看不出任何有效的解决办法。

3、产品创新。在目前的宏观环境下,个险产品对客户的吸引力不足,随着核保水平的提高,保险产品的定价会降低,保障型产品会变得更有吸引力。未来宏观环境的改变(如税收优惠、客户对投资回报预期的降低)也可能使保险产品相对其他理财产品更具竞争力。当然这些改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网销。目前个别公司刚开始尝试网销,5年之内占比很难突破5%,但有些发达市场的网销占比已超过20%,长期来看发展潜力巨大。

电销。电销经过几年的发展,去年年化保费已有70亿左右,但最近一年电销市场遇到了各种困难,5年之内电销市场可能出现萎缩。

经代。今年几个主要经代公司业务已明显下滑,但在美国等发达市场经代渠道的占比已超过50%,经过几年调整,未来中国的发展前景应该比较乐观。

4、

5、

6、

(B) 中国保险产品现状

目前中国的保险产品以分红为主,占比在95%以上,个险渠道主要销售返还型年金两全险,定期寿和终身寿占比较低。从一个数据就可以看出,中国寿险产品的保障功能是很低的,估计2011年全行业死亡赔付(不含重疾和医疗)约为110亿,只占当年寿险总保费的1.0%。人均赔付估计为4万左右,大约只有30万人从寿险公司得到了赔付。2011年全国死亡人数为960万,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中国寿险业特别是保障性产品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目前中国纯保障的定期寿险的市场应该远低于1%,一方面是因为市场需求不够,但另一方面是因为定期寿产品价格远远高于国外同类产品,因为价格差异,有部分高净值人员会去香港购买高保额的定期寿产品。去年人保寿在网上推出优选的定期寿产品,其中最优选的保费只有标准体的60%,但比美国最优体的定期寿的费率仍然高出很多。2011年中国大陆的期望寿命为74岁,但根据新生命表计算的期望寿命为78.5岁,和美国人79岁的期望寿命非常接近。美国网上可以查到的最低定期寿的价格低的惊人,举例来说,33岁女性买100万保额的20年定期寿,交费期限相同,人保寿年交保费为1000元,而美国最低的保费为365元; 50岁男性买100万保额的20年定期寿,交费期限相同,人保寿年交保费为8300元,而美国最低的保费为1800元,相差4倍以上,美国定期寿由于定价太低,风险基本上都给了再保公司,也基本上没有死差益。中国目前的核保还很难杜绝逆选择和道德风险,如果未来中国能够通过核保等措施降低逆选择和道德风险,再考虑到未来死亡率每年2%左右的改善幅度,定期寿最优体的费率还有很大下降空间。如果寿险产品对客户变得更有吸引力,销售费用和和公司管理费用也会相应下降。

最后,以一句最俗套的话结束全文。中国寿险业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遗憾的是没有人知道这曲折的道路到底有多长。

第12篇: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第3章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本章主要阐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研究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问题。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懂得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以物质实践为基础的自然历史过程;了解社会内部基本的矛盾运动,全面把握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研究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它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观的具体表现。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过程,是指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它包括人们的社会心理和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教等观点。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中普遍的问题,对这问题的回答决定了哲学家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基本立场,基本路线和根本方向;该问题贯串于社会历史观的其它一切问题之中,解决这一问题是解决其他社会历史观问题的前提和基础;该问题是两种社会历史观斗争的焦点,也是人们在实践中的重大问题。

在社会历史观上,凡是坚持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反之则是历史唯心主义,但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历史观,总的来说是唯心主义的(如英雄史观)。

历史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历史唯心主义和客观历史唯心主义,尽管它们各自的表现形式不同,但在实质上是完全一致的,并且是相互补充的。唯心史观在社会历史理论中长期居于统治地位,有其深刻的认识根源、社会历史根源、阶级根源。

认识根源:社会历史不同于自然界,使人们有目的的、有意识的活动的结果,无不打伤人类意志、思想的烙印。社会历史现象与历史过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很容易是人们在考察社会历史是只看到人的意志、思想和动机,特别是活跃在历史舞台前面的杰出人物、领袖人物及其它个别重要任务的意志和动机,而忽视去探究这些意志、思想和动机背后更深层的原因。

社会历史根源:在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出现之前,各民族和国家的生产规模都比较狭小,各国各民族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经济、科技、政治和社会生活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第3章

等领域的进程比较缓慢,所有这些都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人们难以用“世界史”的眼光看待世界,即通过对各国民族历史的比较研究去发现人类社会历史的共同性、普遍性和规律性的东西。

阶级根源:在阶级社会中剥削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总是不愿面对历史发展的真相,作为统治阶级,在垄断了精神生产的主导权的前提下,势必夸大精神的作用和个别杰出人物的作用,贬低物质生产的意义和物质资料生产的地位,鄙视劳动群众的实践活动,进而否定社会历史客观规律性。

马克思、恩格斯所以能创立唯物史观,除了客观的历史条件外,还由于他们主观的努力。唯物史观能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而提供说明历史的科学方法,唯物史观的创立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它同以往的历史理论相比,更加显出其科学性。

以往的历史理论存在以下两个主要缺点,一是只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察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及社会的经济根源,没有解释社会现象背后的客观规律;二是至多是考察了杰出人物、领袖人物或其他个别重要任务在历史变迁中的作用,崇拜英雄豪杰而轻视人民群众,不去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

历史唯物主义考察社会历史的科学方法

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也是批判扬弃哲学史、思想是和经济学说是等优秀成果的过程。他从世界史的比较研究角度,通过对宗教、国家和法的批判,逐步深入到探讨社会历史的物质根源,最终发现了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决定性作用。依据唯物主义历史观,人们对社会历史的研究第一次变成科学。由此可以说,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使人们有关社会历史领域研究说获得的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认为人们的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应,他根源于现实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人们在从事和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人们的社会意识总是依赖和反映着人们的社会存在,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不同历史时代的思想、理论以及根据一定的社会思想所建立的政治与法律制度等,实际上都是由当时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这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其根据在于:

(1)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存在要以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等物质基础。人和社会赖以存在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的全部社会生活是以物质生活为基础的。离开了生产、没有物质生活资料,人就不能生存,更谈不上人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创造活动了。

(2)社会意识的内容归根到底来源于社会存在。一切社会意识都是对社会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第3章

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要素及其运动方式、相互联系是多种多样的,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也是多种多样的,如经济思想、政治思想、法律思想等等。

(3)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社会存在是具体地、历史地变化着的,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总是要与社会存在的新变化相适应,并且呈现出社会意识的变化和更替,呈现出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与发展。这就是说,没有永恒不变的社会意识。

当然,唯物史观在肯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前提下,也十分重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重视其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社会意识的本质和功能:

社会意识的本质就在于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人们的政治主张,道德观念、理想、信仰、愿望等等,无不是他们的社会存在,特别是他们所处的生产方式的反映,任何一种社会意识,都可以从社会存在找到它的根源正确的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真实反映,错误的社会意识则是社会存在的歪曲反映。

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社会意识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具有历史性。也决定了在阶级社会里大部分社会科学等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

社会意识的功能:反映功能;维护或批判现实的功能;调控社会和人的活动功能;创新功能。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既依赖于社会存在,又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表现: (1)二者的发展变化具有不完全的同步性。 (2)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指社会意识这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变成物质力量,从而作用于社会存在、影响社会的发展,其反作用:

一是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和加速社会的发展;二是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和延缓社会的发展,而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反作用,主要是由它赖以产生并为之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和以这种社会意识为精神武装的阶级,社会势力的历史作用决定的。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旧的能延缓旧制度的灭亡,先进的则相反。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最根本的矛盾。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其中,直接作用于自然界的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它处在经常不断地发展变革的过程中。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也经常发生变化,但同生 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第3章

产力比较起来,生产关系的系统则是相对稳定的。一种生产关系一经形成,就成为一定历史时期相对固定的形式。

(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1、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什么样的生产关系,最终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即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最终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不同历史阶段上的生产关系的区别,是由生产力发展的不同状况决定的。离开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任何新的生产关系都难以建立。 例如,对应的只能是原始公社的生产关系。青铜器对应的是奴隶制生产关系。铁器对应的是封建制的生产关系。大机器生产对应的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任何一种生产方式,都以一定的生产力为内容,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则是生产力赖以发展的社会形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必须适应于内容。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2、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人们常把生产力比作儿童身体,

把生产关系比作衣服。当衣服大小还足以保护身体发育时,身体就可以继续发育,当衣服窄小到束缚身体、影响发育时,就得换成大号的了。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中,生产力作为主要方面,既是决定的因素,又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总是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历史上不同生产关系的交替,都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马克思说:“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45页)。例如,在使用简陋的石器工具的情况下,个人无力单独同自然界相抗衡,只能共同劳动,产生集体的原始公社的生产关系。以金属工具为主的较为进步的生产力,导致了有限的剩余产品的出现,使剥削他人的劳动成为可能,决定了奴隶制生产关系的产生。由于金属工具的改进,特别是冶铁技术的进步,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就为封建制的生产关系所代替。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力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使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的农民比在棍棒监督下进行集体劳动的奴隶,能提供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从使用手工工具逐步过渡到机器生产,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标志。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变革的过程往往表现出某种阶段性和层次性。往往先是部分地改变生产关系,如在封建社会末期,出现了小规模的、个别行业的手工工场、商品交换、少量雇佣劳动等,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和成长,然后才是机器大生产的出现,要求整个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全面的根本变革,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以代替封建主义生产关系而确立起来。

新生产关系一经形成,就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表现为相对稳定的状态。当生产力由于其内在动力而向前发展到更高水平时,与相对稳定的原有生产关系的矛盾就会尖锐起来,这时,生产力便要求冲破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用一种适合新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新生产关系取而代之。这就是说,旧生产关系的灭亡和新生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第3章

关系的产生,都是由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所决定的。在阶级社会里,这种生产关系的变革,是通过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革命阶级所进行的革命斗争实现的。保守的或反动的势力即使在一定时期采取各种手段阻碍生产关系的变革,这种情况也只能是暂时的,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变革是必然的,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是观察社会历史的关键。这个原理深刻的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最终源泉,指出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也是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不是消极的、被动的。生产关系作为生产力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形式,它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具体表现为:

1、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作用的性质

首先,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因为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能提供一个使生产力诸要素较好地结合起来的社会形式,能把当时各种潜在的、可能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使劳动者的积极性、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的作用都得到较佳发挥,这无疑是对生产力的一次解放。在历史上,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往往都是在某种新的生产关系取代旧的生产关系之后取得的。

其次,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就会阻碍以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因为不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已不能把生产力诸要素较好地结合起来,这时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得不到合理利用,由此阻碍和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这时,人们虽然可通过对生产关系某些环节和方面的调节和改良而使矛盾有所缓和,甚至在某一阶段还可以使生产力仍取得较快发展速度,但却不能消除矛盾。只有当旧生产关系获得根本变革,适合生产力状况的新生产关系建立起来后,才能使矛盾解决。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反作用的复杂性

应该看到,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反作用的情况较为复杂。一种新的生产关系从总体上讲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但也并不排除因个别环节有缺陷而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使生产力的发展受到阻碍;一种旧的生产关系从总体上讲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但也并不排除由于对生产关系某些环节的调整而暂时地、局部地对生产力的发展有某些刺激作用;同时,不但落后于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生产关系会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而且当生产关系的变革超过了生产力的实际水平,也会阻碍和破坏生产力的发展。所以说,只有生产关系不但在性质上而且在形式上,不但在总体上而且在局部环节上都适合生产力的实际状况时,才能真正使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这种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第3章

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它能提高实际经济效益,创造出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生活水平,而这也就是衡量生产关系是否适合生产力的基本标志。

(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集中体现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但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一规律的客观要求是: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应当保持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甚至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必须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生产关系由基本适合生产力的状况,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适合的辩证否定运动,就是这一规律的生动表现。这一规律的内容和客观要求表明:一种生产关系该不该变革、何时变革、如何变革,以及变革的方向等,都不能由人们的主观愿望任意决定,归根结底要由生产力的状况来决定。所谓生产力的“状况”,包括生产力的性质、水平和发展的客观要求。不顾生产力的实际状况,人为地去维护过时的旧的生产关系,或者企图超越生产力的客观要求去建立“先进”的生产关系,都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最终必然要受到这一规律的惩罚。

掌握这一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规律是人们正确认识和揭示社会历史发展根源的一把钥匙;它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和各个历史时期都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战略、策略、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基础,是防“左”反右的思想武器,它对指导我们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社会的基本矛盾,除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之外,还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中,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

(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经济基础是根源,上层建筑是派生物。无论政治的或思想的上层建筑,它们都产生于或根源于经济基础。恩格斯说:“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由法律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点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是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66页)。也就是说,任何上层建筑现象最终都可以从经济基础中找到根源,得到说明。不过,上层建筑本身又有其相对独立性,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但上层建筑之中的一切成份,无论是被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第3章

抛弃的还是被保留的,归根到底都是曾经适应于或仍然适应于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的。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或迟或早就会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谁在生产关系领域居于统治地位,谁就必然要在政治和思想领域中居于统治地位。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形态发展起最终决定作用,但直接决定上层建筑性质的是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而不是生产力。当然,这里的“性质”,是就根本性质而言的。具体说,在不同的国家、民族、地区中,基本相同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会有所不同,并非只有一种模式,但无论怎样,上层建筑的根本性质,总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了变化,它的上层建筑也要随之发生改变。马克思指出:“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3页。)当一种旧的经济基础被新的经济基础取代之后,反映并依赖旧经济基础的旧上层建筑,也必然或迟或早地要为新的上层建筑所代替。即使在同一个社会形态中,当着经济基础发生某些局部的变化时,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也会相应改变。

当然,我们说上层建筑随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并不是说经济基础一旦发生变化,整个社会上层建筑就会立即发生变化。事实上,由于上层建筑的每个部分都具有相对独立性,都有自身形成和发展的特点,因而,它们的变化总是有快有慢,有早有迟。一般说来,上层建筑的根本变革,是以它的核心部分,即国家政权、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应的设施等的变革为标志的。而观念上层建筑即社会意识形态,则往往早在制度变革之前就开始变化,但其变化的完成却远远落后于制度变革,往往需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比如,在我国,封建主义的思想体系早在封建制度被推翻以前就已经趋于破产,但直到今天,诸如封建迷信、家长作风、特权思想、个人崇拜等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的影响仍然存在。但是,不管变化缓急或迟早,经济基础的根本变革,最终要引起上层建筑的相应改变,则是一条不可抗拒的规律。

(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经济基础之所以创立自己的上层建筑,就是要它为自己服务,促进自身的巩固和发展。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是通过为经济基础服务实现的。

1、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方向。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从方向上讲,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它积极地运用政治力量、法律手段和思想影响,帮助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它又采取一切办法对那些有害于自己的经济基础的社会势力和思想展开斗争,扫除旧上层建筑的残余,改造旧的经济基础,从而为自己的经济基础形成、巩固和发展开辟道路。这两个方面是相反相成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服务,就是在“保护自己” 和“排除异己”的对立统一中实现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第3章

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方式。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这种方式来实现的。政治上层建筑力图把人们的活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和秩序之内,观念上层建筑通过影响人们的思想去支配人们的行动。没有这种强制性和非强制性的控制,整个社会生活就会陷入混乱状态。上层建筑对社会生活的控制具有多种具体形式,如发挥国家机器的职能作用 ,运用法律武器打击异己力量,利用各种大众传播媒体、信息网络以至于教育、宗教等等。 通过这些具体的形式,调动各方面的力量,组织社会经济生活,对社会各群体进行必要的规范和监督,从而使整个社会生活能够正常有序地进行。

3、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效果。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从效果来看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促进作用,一种是阻碍作用。当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而经济基础又是同生产力相适应并能满足其发展的要求时,就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如果上层建筑不能满足新兴经济基础的要求,或者它所维护的经济基础本身已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它就会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三)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形态的矛盾运动。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在任何社会形态中,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始终存在的。在一种新的上层建筑刚刚产生后的一段时期内,总的说来它是基本适应经济基础要求的,是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它同自己的经济基础也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不适合。因为任何一种新的上层建筑都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都有某些不完善的地方,因而不可能绝对地适合经济基础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在生产力的推动下,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是不断变化的,而上层建筑则是相对稳定的,往往不能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就必然发生不相适应的情形。因此,两者之间就必然产生矛盾。不过,在社会形态发展的量变阶段,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适合是基本的,不适合是局部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也日益发展起来,而上层建筑却继续维护旧的经济基础。这时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变革要求之间的矛盾就会越来越激化。在这种情况下,要满足经济基础变革的要求, 解放生产力,就必须变革旧的上层建筑。于是,社会形态的质变阶段就到来了。新的上层建筑取代旧的上层建筑之后,便会以自身的力量促进新的经济基础取代旧的经济基础,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开辟新的道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揭示了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历史唯物主义把这种必然联系表述为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但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基础发展和变革的要求。这一规律的客观要求是: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本身又适合生产力状况时,要保持上层建筑的相对 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第3章

稳定性;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从而阻碍生产力发展时,要适时地变革上层建筑,以适合经济基础的变革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违背这一规律,人为地维护旧的上层建筑,或超越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企图“超前”变革上层建筑,同样要受到这一规律的惩罚。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关于这一规律的原理也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之一。它同样是无产阶级政党观察研究社会历史问题以及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历史经验表明,只有遵循这一规律的客观要求,才能正确认识和解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推动社会发展。在当代中国,自觉地掌握和运用这一规律,对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促进生产力的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发展,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一)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

1、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个自然历史过程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从生产的方式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决定性力量的科学思想出发,揭示了人类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自然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同自然界本质是一致的,是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这具体表现为:(1)人类社会发展是客观的;与自然界不同的是,人类社会又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人所组成的,人类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活动而已。但是人类社会这一特点并不排斥它同自然界一样具有的物质性、客观性特征。这由于人类对自然界有着高度的以来,人类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不能随意地选择客观的历史前提和生产方式。

(2)人类社会发展史一个动态的过程;同自然界一样,人类社会总是处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之中。社会发展的自然过程性,从根本上说还在于生产力的发展的客观性和连续性。作为一种客观物质力量的社会生产力,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和连续性。实践社会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更新发展的客观过程尽管是极其复杂的,但社会发展过程中自身的新陈代谢机制却无法改变的,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总趋势是无法改变的。

(3)人类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同自然界一样,人类社会发展也是一个合乎客观规律的辩证过程,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必然性。同自然界的明显的区别在于,人类社会的进程充满了各种不同的人及社会群体的思想、目的、意志和要求等等,而自然界运动则是完全无意识的自发性过程。

2、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社会规律的决定性与人的主体能动性的统一 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一科学论断,揭示了人类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表明了人类社会规律的决定性。从人类历史的长河来看,生产 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第3章

方式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客观进程,这是不以人的目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进程。

唯物主义历史观在揭示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决定性的同时,也充分重视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人在历史进程中的自觉能动性,认为社会历史规律的决定性与主体的能动性共同作用于历史进程,辩证统一与历史进程。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客观规律与主体自觉活动的统一过程。

这是由于社会历史规律存在于人的能动的实践活动之中,这一规律的实现也有赖于人的自觉活动。人们有目的、有意识的追求及其实践活动,使历史打上了鲜明的主体性特征。这种主体性特征就在于,人们不仅要适应现实的对象世界,使自己的活动符合客观对象的规律,同时也要改造和利用对象世界,使人的本质对象化,使自然日益人化,使社会不断进步,从而实现人类活动的创造性。由此社会历史既表现为主体性受动于、受制于客观规律的过程和结果,又表现为人的主体的本质和要素对象化的创造性的过程与结果。

其次,每一个人及单个的历史主体一方面总是在实现自己的微观的、有限的人生追求,一方面又总是将自己的这种追求活动汇合成一种合力及推动历史前进的客观性力量,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直接或间接地区创造历史。

再次,人类历史的变迁和社会发展蕴含着客观的规律并表现为一决定的过程,这一规律实现的具体形式、途径和方法则是可选择的,即人们社会实践的具体目标、内容、要求和结果等也是可选择的。社会历史进程也就是客观规律的决定性与主体性的辩证统一过程。规律的客观性和决定性体现了社会历史的统一性和趋势性,而主体的选择性则体现了社会历史的多样性和社会生活的丰富性。了解和把握历史进程中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我们科学地认识历史和当今社会都有着现实的意义。

3、社会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社会发展的前进性是指人类社会在生产方式内在矛盾作用下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全面的社会经部的必然趋势。发展的前进性是一种客观的历史必然性,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和改变的发展趋势。社会发展的曲折性,则表现在社会发展的前进过程不是直线上升的、一帆风顺的过程,这种发展总是伴随着暂时的停滞、迂回的路线,甚至是暂时的倒退。

(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特殊形式

纵观人类历史的长河,社会发展的普遍性规律总是通过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实际历史进程体现出来并始终制约着这个进程,显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性特征和发展的一般趋势,可以将普遍性规律、发展的共同性和一般趋势等概括为社会历史进程的统一性。但是,由于文化的历史的条件不同,不同国家与民族的具体的历史进程,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特殊性和丰富多样性。可以将这些发展中 1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第3章

的差异性、特殊性和丰富多样性统称为社会历史进程的多样性。

社会历史进程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这样四方面:

第一,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社会形态更替的非同步性。在同一个时代,有的可能已经较高级的社会发展阶段,有的则停留在较低级甚至低级的社会形态。

第二,社会制度的可跨越性。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总是不平衡的。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某些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可以跨越某一特定的发展阶段,直接县更高的阶段迈进。

第三,统一社会形态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由于宗教、文化、历史传统、外部环境等因素的不同,统一发展阶段的社会形态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那里,其具体形式也总是个不相同,各有特色的如同在封建主义发展阶段,古代中国的权力结构长期集中在公国手里。

第四,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发展道路的特殊性和多样性。例如同样搞社会主义,各个国家与民族在体制选择、时间选择、战略选择与战术选择等方面,一句话发展道路的选择均取决于其特定的国情及其他历史条件。

总之,社会发展规律及其现实的历史必然性,表现了发展进程的决定性和统一性,同时,这种必然性又总是通过发展进程中各种偶然性去实现的,表现为发展的多样性。发展的统一性寓于多样性之中,多样性表现和实现统一性,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就是统一性和多样性辩证统一的过程。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由于经济基础是由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的,两对基本矛盾实际上形成了 “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这样一个三层结构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生产关系是一身二任的,它既是生产力的社会形式,又是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基础;它作为中介环节,把生产力和上层建筑联结起来,形成一个双向回环运动。这一环扣一环的决定作用和反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的动力。两对基本矛盾之间不仅相互联系,而且相互制约。一方面,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所决定的,并受其制约,因而后者比前者更为根本;另一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最终解决,又依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因为上层建筑总是力图保护自己的经济基础,如果不解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就难以最终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就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在社会变革时期表现得更为明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第3章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以及这两对矛盾之间的交互作用,形成了社会基本矛盾的整体运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它们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因为:首先,这两对矛盾所涉及的三个方面——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具体展开,它们包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把握了社会基本矛盾,也就基本上把握了社会的全貌。其次,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同人类社会共存亡。最后,在两对矛盾的运动中,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即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就其一般进程而言,首先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开始的。人类为了改造自然以满足自己生活的需要,总是力图不断地提高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社会的各种基本要素中,生产力则是最活跃的因素,它始终处在变动状态。当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应付引起生产力和 生产关系的矛盾状态的变化,从而推动生产关系发生变革。而生产关系的变革,又会引起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状态的变化,从而推动上层建筑的变革。于是,人类社会也就进入 了高一级的形态。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全过程清楚地向我们表明,上层建筑的变革是由经济基础的变化引起的,而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的变化又是由生产力这个最活跃的因素决定和“ 操纵”的。追根溯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生产力是整个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发动机”,是社会的动力之源。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基本矛盾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而社会历史的发展则是通过社会变革展现的。革命和改革就是社会变革的两种基本的形式。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阶级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是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人民内部矛盾,解决矛盾的基本方式和途径则是社会主义改革 。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社会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因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中的必然现象。

有阶级存在,就一定会有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社会集团之间的斗争。争取和维护本阶级的经济利益是阶级斗争的实质内容。 在阶级社会中,剥削阶级为了使自身的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总是凭借他们占有的生产资料和掌握的国家权力,对被剥削阶级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使被剥削阶级处于贫困的境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富者田连阡陌,穷者无立 1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第3章

锥之地”,就是对阶级剥削的深刻揭露。即使在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但社会的 两极分化、阶级差距更为扩大,雇佣劳动者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哪里有剥削,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有斗争。人类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的历史,既是一部生产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阶级斗争史。

2、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它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阶级斗争推动了同一社会形态自身的发展。在社会发展的量变阶段,阶级斗争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当时的统治阶级,或者直接摧毁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某些最腐朽的部分,或者迫使统治者采取某些社会改良措施,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作局部调整,或多或少的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例如,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 从秦朝末年的陈胜、吴广起义到清代的太平天国革命,其间曾发生了大小数百次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这些斗争虽然没有彻底推翻封建制度,但每次斗争都在不同程度上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王朝,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而欧美无产阶级要求改善劳动条件、缩短工作日等等的经济斗 争,也迫使资本家的剥削方式由绝对剩余价值生产转向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推动了生产力的 巨大发展;其争取民主权利等等的政治斗争,更是推动资本主义社会民主发展的根本原因。

其次,阶级斗争的作用更突出地表现在阶级社会中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转变的质变过程中。虽然新的代替旧的是一个必然趋势,但是这种代替并不是自发地实现的。因为,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生产关系就会变成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变革旧生产关系就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然而要把这一要求变为现实,还必须通过人的努力和斗争。代表旧生产关系的反动统治阶级是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的,总是千方百计地利用手中的权力来维护已经腐朽的生产关系,以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和统治地位。这时,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进步阶级,只有通过激烈的阶级斗争,才能把反动统治阶级赶下历史舞台,使新的生产关系最终取代旧的生产关系,进而实现社会形态的更替,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最后,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最集中地表现在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中 。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看,阶级斗争不仅推动阶级社会本身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 发展,而且最终必然造成这种一个社会,在这个社会中,阶级矛盾发展到了顶点,并将通过阶级斗争最终消灭一切阶级,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说:“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 级专政”,“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马克 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32-333页。)这表明,阶级斗争不仅是阶级社会本身发展 的直接动力, 1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第3章

而且是从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过渡的直接动力。

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具有多种表现形式,而社会革命则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形态的新旧更替是通过社会革命实现的。社会革命不是指社会生活个别方面的变化,而是同整个社会根本制度的变革相联系的。它是革命阶级为改变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而进行的政治斗争,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形式。社会革命的实质是进步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落后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革命的首要标志是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中转到革命阶级手中

社会革命的作用:社会革命对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革命是历史前进的“火车头”,是阶级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环节和手段。进步的阶级只有通过政治斗争,采取社会革命的手段,才能摧毁反动阶级的政治统治,为消灭旧制度、建立新制度扫清道路,舍此不能完成社会发展的质的飞跃。也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才能从根本上冲破旧的生产关系,建立和巩固新的生产关系,使生产力获得解放和发展,从而推动社会历史前进。

社会革命的根源:社会革命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任何革命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有它内在的根源和深层动因。马克思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2-33 页。)这就是说,社会革命最深刻的根源,就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活跃易变的生产力则是它的终极动因。

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改革是一定社会形态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社会革命和改革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两个十分重要的概念,社会革命是社会根本制度的变革,是社会发展中质的飞跃。社会改革是在保持社会根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社会制度的实现形式或某些环节和方面进行的变革,是社会发展中的量变 或部分质变。社会改革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革命性的改革,即在坚持根本制度不变的前进下,对具体的社会体制进行全面、彻底的变革,这是社会发展中的部分质变;另一种是改良性的改革,也称社会改良,是对社会制度或体制的某些环节、方面进行局部调整,是一种量变。

社会改革的根源: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形式和途径,两者相互补充,共同推动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历史事实表明,人类社会就是在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这两种变革形式的相互交替中发展的。同社会革命一样,社会改革就其根源来讲,它也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是生产关 1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第3章

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客观要求。当社会处在量变阶段时,某些阶级或阶层为什么要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局部调整或改良?就是因为它与生产力的发展有不相适应的地方。如果不进行必要的改革,生产力的发展就会受到某种程度的制约或阻碍;当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大的社会动荡,使正常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受到破坏。当然,由于社会制度不同,有些改革是自觉推进的,有些改革是被迫进行的。但无论是自觉的还是被迫的改革,它都不是人们主观愿望的产物,而是由社会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 因此,生产力不仅是社会革命的深层动因,而且也是社会改革的深层动因。

改革是一场革命,是指改革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说的,而不是通常意义上说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我们的改革,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进行的一场革命,它不是要改变现行的社会制度,而是要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传统体制,使社会主义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以达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目的。

(二)科技进步推动社会变革发展

科学的基本内涵:科学是正确反映事物本质及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系统化、理论化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 维知识的总称,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科学的本质决定着它的基本任务是,以概念、原理、定律等知识形式,正确反映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各种现象和过程,揭示其本质和规律。 科学作为一种知识形式,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界、改造社会以及科学实验等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扩大,科学知识的积累不断增加,学科不断分化综合,当今学科总数已达到6000多门,这些不同的学科按照大的门类进行划分,可归结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科学”一词最早来源于拉丁文,其本义有“学问”、“知识”等意思。 19世纪,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提出: “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这一表述至今仍然有着广泛的影响。作为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科学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界、改造社会以及科学实验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随着实践领域的不断扩大与深化,科学也在不断的分化与综合。

科学是正确反映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技术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操作性手段、程序和方法。

18世纪中叶以来已经发生了三次世界科技革命,每次科技革命都使经济关系和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一,科技革命对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影响。第二,技术革命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第三,科技进步引起思维方式的变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第3章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是社会成员的大多数。人民群众的主体和稳定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和从事精神财富生产的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在阶级社会中包括所有促进社会发展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不同的国家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构成,但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始终是人民群众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原理的含义是,在参与历史活动的一切人中,人民群众对于历史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一)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1、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历史观

民本论: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也有一些政治家和思想家提出过贵民、重民的思想。中国先秦思想家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孟子·尽心下》)。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荀子·哀公》)。19世纪法国复辟时代的历史学家,也看到了人民群众在法国革命中的力量,认为历史并非从国王开始,而是从人民开始,历史著作首要任务是描写人民的命运,而不是描写个别显要人物。这些观点相对于以往把英雄豪杰奉为历史主宰的社会历史理论而言,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但在当时他们还不可能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他们的思想体系中,这些重民的思想也不占主导地位。同时,这些思想以承认剥削阶级的统治和服从这一统治为前提,目的是维护和改善剥削阶级的统治,因此,虽有合理性和积极意义,但终未超出历史唯心主义的范围。所以,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历史观基本上是唯心史观一统天下。历史唯心主义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贬低或抹杀劳动群众的作用,把英雄人物或绝对理念看成是历史的创造者。

唯意志论认为,少数英雄人物的意志可以决定历史的进程,而人民群众不过是一群消极被动的、无所作为的“群氓”,只能听任他们的摆布。十八世纪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霍尔巴赫等人把历史归因于历史人物的自觉意图,历史发展的进程可以因某个统治者的脑子里有某个“原子”作怪,就完全变更其方向,而民众则是无知、轻信和惊慌失措。十九世纪英国历史学家托玛斯·卡莱尔宣称:世界史“实际上是一部在地球上建立功业的伟大人物的历史”。俄国民粹主义者米海洛夫斯基,把人民群众视为无数个“零”,认为只有在他们前头添上英雄人物“实数”的时候,才能变成有效的数字。德国哲学家尼采鼓吹“超人”哲学,称历史的意义就在于“超人”的诞生,“超人”具有“决定一切的力量”,“可以使千万年的历史生色”,而人民群众只不过“是一堆任人使用的无定形的材料,是一 1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第3章

块需要雕刻家加工的石头”。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梁启超,断言“大人物心里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提出什么“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等。

宿命论认为,决定社会发展进程的是某种神秘的力量。如“天意”、“上帝”、“绝对精神”等,而少数英雄人物则是这种神秘力量的代理人。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奴隶主贵族是“神”用“金子”做的,具有统治能力,农民和手工业者是“神”用“铜和铁”做的,只能被人统治。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宇宙精神”是历史必然性的基础,历史人物不过是“宇宙精神”的受托人。

唯心史观虽然有主观唯心主义的唯意志论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宿命论之分,但本质都只有一个,即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主张英雄或某种神秘的力量决定历史的命运。

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在人类历史上尽管长期居于统治地位,并且至今仍在顽强地表现自己,但是,它的片面性是很明显的。列宁认为,唯心史观有两个主要缺陷:一是局限于考察人们参加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揭示这些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没有摸到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二是忽视人民群众的作用。相反,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不仅避免了这两个主要缺陷,摸到了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肯定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而且把这两个极为重要、密切相关的问题联系起来,把承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看作是正确把握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一个关键。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要理解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是社会成员的大多数。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历史时期,它包含着不同的内容。但是,无论在什么历史条件下,从事物质财富生 产的体力劳动者和从事精神财富生产的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都始终是人民群众的主体。

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和社会历史过程都是由人类的实践活动创造的,没有社会实践活动 ,就没有社会的一切,因而也就没有社会的历史,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对此,(人民群众的作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必须首先解决衣食住行问题,就必然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现存的一切物质生活资料都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从原始的石器到现代的机器,从昔日的独轮车到今天的航天飞机,无一不是出自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之手。正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改进生产工具,积累生产经验, 1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第3章

提高生产力的水平,才创造出人类的物质文明,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类一切精神文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都在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在人类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和艺术家之所以能在精神生产领域做出自已的贡献,归根到底都是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集中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为基础的。古老的天文学、数学和力学,是在古代劳动人民的农牧、建筑、航海等生产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的许多文学经典名著也大都是在民间口头文学的基础上加以整理而成的。例如,我国著名的古典小说《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都是在民间口头文学的基础上创作的。离开了社会生活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精神财富的创造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另外,劳动人民还直接参与了精神财富的创造。从古至今,我国和世界上许多优秀的建筑、雕刻、绘画、音乐、舞蹈和文学作品以及许多重大的科技发明和创造,都直接凝结着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才智。比如我国明代著名的医学著作《本草纲目》记载药物一千八百余种,药方一万一千余个,药物形态图一千一百多幅,都是李时珍深入民间调查,向农民、樵夫、猎户、药家请教而写成的,可以说是群众医药实践的结果。

第三,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社会的发展变化,是由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引起的,是社会自身内在规律决定的,而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都是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实践实现的。人民群众是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者,在社会急剧变革时期,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创造者的身份,显然极为突出,劳动群众是社会革命和社会形态变革的主力军。列宁在谈到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的战争中必然取得胜利的原因时指出:“谁的后备多,谁的兵源多,谁的群众基础厚,谁更能持久,谁就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列宁全集》第二版第37卷,第231页)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不是凭空地创造,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要在一定的社会现实基础之上,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才能从事创造活动。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总是要受到经济条件、政治条件、精神文化条件的制约。

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一)杰出人物及其作用

马克思主义在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同时,又承认个人、特别是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任何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和历史的参与者,都对历史的形成发生着某种影响作用。当然, 有的是起促进作用,有的是起阻碍作用;有人作用大些,有人作用小些。

杰出人物,是指那些反映时代要求、推动历史进步、并在历史进程中留下深刻印记的“知名人士”。杰出人物既包括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也包括杰 1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第3章

出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

杰出人物作用: 杰出人物,特别是杰出的政治家,由于他们在知识、才能、品质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素质,往往比一般人站得高、看得远,能够比较深刻地认识社会的发展趋势,顺应时代潮流,集中群众智慧,提出新的理论,并组织和领导广大群众为实现特定的历史任务而斗争。因而对历史的发展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主要会起到思想先导作用和组织领导作用等。

时代造就英雄:历史人物是一定时代的产物。他们一旦出现于历史舞台,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影响当时事变的个别外貌,但又不能改变当时事变的一般趋势,他们自己是完全顺应着这种趋势出现的。社会历史条件最终决定着个人的活动范围,这是任何个人甚至最卓越的杰出人物都无法超越的。

杰出人物是在群众斗争的实践中产生的。任何杰出人物都是广大人民群众斗争实践的产物,是时代的产物,即“时势造英雄”。那么,社会历史发展的时势,是怎样创造出英雄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时势召唤英雄。一个时代,特别是世界历史或一个民族的历史转折时期,都会召唤自己的伟大人物出现。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当生产力条件或历史任务需要时,时势好象在张榜招贤,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成熟了的历史任务面前。例如,在中国历史上,适应封建社会结束长期分裂和混战的局面,实现统一的时代要求,产生了新兴的地主阶级政治家秦始皇。秦朝末年,中国社会矛盾激化,有一触即发之势,形势召唤着能够率领千百万农民投入斗争的人。当此之时,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在清朝末年,适应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需要,产生了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在世界历史上,适应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产生了著名的政治家克伦威尔;适应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产生了罗伯斯庇尔等著名的政治家;适应19世纪无产阶级革命的需要,产生了无产阶级领袖马克思和恩格斯„„每个时期的时势都发出这样的呼唤,呼唤英雄的出现。可见,任何卓越人物的产生都有其时代的必然性。中国有句古语,叫“应运而生”。抛开其神秘的色彩,给“运”以唯物主义的解释,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在今日的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它在各个方面、各条战线都需要一批批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的人物为之献身。这项前无古人的宏伟事业所造成的,正是一个群星灿烂、英雄辈出的时代。

时势锻炼英雄。时势又象是大学校或大熔炉,培养和锻炼了人们,千千万万的英雄人物就是在其中造就出来的。特定的历史条件形成的时势,提供了以往所没有的或罕见的机会,使在平时默默无闻的人被培养和锻炼成杰出的人物。历史人物既然是应一定的社会需要而出现的,那么,就有便于卓越人物发挥其才能的 1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第3章

社会条件,这也是必然的。普列汉诺夫说:如果法国封建制度再延续几十年,拿破仑也许终身不过是个不大著名的波拿巴上校,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绝不会使他成为世界历史性的人物。可见,特定的历史条件提供了以往所没有的机会,把在平时默默无闻的人推上了历史舞台,并把他们锻炼成强有力的个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任何真正的英雄都要经历艰苦的锻炼,而时势则提供了这种锻炼的条件。

时势筛选英雄。古语云:“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拔群者为雄。”英雄都是在比较和竞争中确认的。但具体的历史条件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因而时势也会把平庸的人暂时推上舞台,甚至造成枭雄以至奸雄,让他扮演一下英雄的角色。不过历史的大趋势终究如大浪淘沙,它根据能否满足时代要求以及满足的程度,把真正杰出的人物筛选出来,把相形见绌的人物置于次要地位,逐步淘汰那些落伍者、投机者、变质者等等。时势的筛选作用,对于保障站在历史潮流前面的人物的质量以及历史任务的完成,是必不可少的。

“时势造英雄”的历史规律告诉人们:历史人物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要受社会种种必然因素和偶然因素的制约。在阶级社会中,历史人物作为阶级的一员,隶属于一定的阶级,代表一定阶级的愿望和要求,体现本阶级的面貌和属性,其作用当然又要受阶级因素的制约。因此,我们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和阶级分析的方法。首先把历史人物放在他所处的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加以考察,从历史人物活动的时代背景来衡量其是非功过,不能按个人的好恶和政治上的需要去论定,既要反对离开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提出过于苛刻的要求,也要反对把历史人物任意拔高,甚至把古人理想化、现代化。列宁指出:“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列宁全集》第二版第2卷,第154页)同时,要将历史人物同他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分析他所代表的那个阶级的经济、政治地位和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分析当时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状况以及他在当时阶级斗争中所起的作用。科学的阶级分析必须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历史主义和阶级分析是一致的,它们都是我们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提出:每个历史阶段和历史事变中的主要人物,既是历史剧的“剧作者”,又是历史剧的“剧中人”。作为“剧作者”,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和能力去从事历史活动,影响历史发展进程;而作为“剧中人”,他又只能随着历史剧情的发展和安排去扮演某种特定的角色,直到这幕历史剧的结束为止 。可以说,“剧作者”与“剧中人”的比喻是对所有历史人物和政治领袖历史地位及作用的最生动的揭示。

(二)普通个人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第3章

对于普通人的历史作用,过去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和宣传中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其实,肯定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也是唯物史观的一条重要原理。恩格斯在《致约.布洛赫》的书信中曾说, “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又说“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抵697页)恩格斯的“合力论”阐述了这样一个思想,即:每一个追求自己目的的人创造着自己的历史,无数的人按不同的方向活动,这些活动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影响所产生的结果,就是社会历史。普通个人的大量的日常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活动构成整个社会活动的基本内容。社会是一个网络,普通个体在这种网络中扮演着各种角色,各自占有一个位置。

参与历史活动的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

一、普通个人也可以做出伟大的事情来。作为人民群众一员的普通个人,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辛勤地工作,如涓涓地细流倾注进历史发展地长河。在事关民族、国家、社会乃至人类命运地事情上,普通个人做出的正确选择和行动都包含着伟大的性质。普列汉诺夫说过:“„„不仅那些‘发起人’,不仅那些‘伟大’人物拥有大显身手的广大活动场所。凡是愿用眼睛来看,愿用耳朵来听,愿拿一颗诚挚的心来爱护亲近人的人,都拥有这种场所。‘伟大’一语是个相对的概念。在道义方面说,每一个如圣经上所说愿意‘舍己救人’的人都是伟大的”。(《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375页)伟大并非高不可攀,平凡之中可以见出伟大,普通个人也可以显示出自己的伟大来。正像毛泽东所说的:“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第二,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是有普通个人发展而来的。主要根据是:一方面,任何杰出人物首先都是作为普通个人而存在的,尔后才发展成为比普通个人更为特殊的起着关键作用的人物;另一方面,普通个人的活动场所是杰出人物的诞生地。杰出人物,如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人毕升、蒸汽机的发明人瓦特、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者法拉第等,正是在这种现实的生活环境中磨练意志、提升素质、施展才能的。

第三,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条件下,普通个人有可能对历史发展产生“超常性影响”。随着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的来临,普通个人的作用和地位在不断提升,在一个高度组织化、系统化的社会里,人人都有可能扮演主角,人人都可以扮演主角。如今,互联网的发展引出了“网络民主”、“网络无权威”的讨论,人的个性化发展、个性化发展的社会将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总之,承认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首先,这有 2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第3章

助于我们加深对唯物史观关于历史主体作用的理解。历史的主体要通过它的个体形态得到充实和发展,不研究个体形态的性质和功能,历史主体的活动就不可能体现出多样性的统一。忽视对普通个人历史作用的考察,对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理解必将陷入空洞的抽象,极易在实践中被任意歪曲。其次,只有承认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才会真正在实践中尊重普通个人的价值,确认普通个人的社会主体地位,进而激发出每个社会公民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主人翁感。

(三)杰出人物与人民群众作用的一致性

首先,杰出人物是在群众斗争的实践中产生的。任何杰出人物都是广大人民群众斗争实践的产物,是时代的产物,即“时势造英雄 ”。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实践所造成的“时势”,就象大浪淘沙一样,把那些能够代表群众利益、满足群众实践要求的杰出人物筛选出来,推到历史的前台,并在群众斗争的实践中陶冶和造就他们,使之成为群众的杰出代表。

其次,杰出人物历史作用的发挥离不开人民群众 。杰出人物只有依据人民群众的丰富实践,才能提出正确的理论和思想;杰出人物提出的纲领、路线和主张,只有反映广大群众的愿望、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并为群众所掌握,才能化 为改造社会的物质力量。杰出人物所以能够干成一番事业,都不过是顺应了当时的民心和民意,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依靠了人民群众的力量。任何个人,一旦脱离了人民群众,就会成为孤家寡人,一事无成,就象古希腊神话中的安泰脱离他的“大地母亲”一 样,招致惨痛的失败。总之,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无论如何巨大,归根结底都是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前提下发挥的,都包括和表现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总体过程中。

(四)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党的群众路线及其内容

群众路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自觉地把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力量”的根本观点,运用于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之中,并把历史观上的群众观点与认识论上的 实践观点统一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这是一条实现党的政治任务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理论贡献之一。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和历史观运用于实际斗争,使之中国化、实践化,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

“一切为了群众”,是无产阶级政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无产阶级政党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它是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和人民意志的执行者,除了人民的利益外,这个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把“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和根本出发点。想问题, 2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第3章

办事情,定路线,立标准,一切都要着眼于群众的根本利益。象邓小平那样,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赞成不赞成” 作为衡量我们的工作好坏,成效大小,以及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

“一切依靠群众”,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力量源泉。“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我党我军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取得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 ,其中极为重要的一条就是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保持了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因而得到广大群众真心实意的支持和拥护。几十年的实践反复证明,党只有相信群众,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量。

党的群众路线体现了党和群众的血肉关系,保证了党以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领导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因而它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作为党的根本路线,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政治路线上,党必须代表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并带领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斗争。二是在组织路线上,党的各级组织在一切工作中都必须走群众路线, 要依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研究问题,做出决议,选拔任用干部,领导并广泛发动群众去完成各项任务。三是在思想路线上,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从群众的实践和实际利益出发,深 入基层调查研究,虚心向群众学习,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也是无产阶级政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毛泽东指出“ 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 (《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900页。)从群众中来,就是通过调查研究,把群众中分散的意见、建议和经验收集起来,经过分析综合,加工制作,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 形成符合客观实际的方针、政策、计划和办法。到群众中去,就是把已经形成的方针、政策、计划和办法,再拿到群众中去,进行宣传、解释和贯彻,并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和群众观点在领导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它同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过程是完全吻合的,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是完全一致的。

群众路线也是我们军队工作的根本路线。我军的建军宗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三大民主等 ,都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在我们军队,士兵是基础,是战斗力的源泉。关心和爱护士兵,相信和依靠士兵,实行官兵一致,是我军的光荣传统,也是我军区别于一切剥削阶级 军队的一个根本标志。我们每个干部,都应当老老实实的为士兵、为基层服务。

2、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作为无产阶级政党,能否坚持群众路线,保持党同群众的密切联系,直接关 2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第3章

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党员经不起考验,在金钱、美色、权力面前打了败仗,出现了腐败作风 ,严重影响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引起了群众的强烈不满。鉴于这种情况,党中央把 加强党的建设、转变党风、改善党群关系问题郑重地提到了全党面前。党风问题的实质是党群关系问题,党风的好坏决定人心向背,而人心向背又决定党的命运。一句话,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不能变。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需要作多方面的努力:首先,必须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国家主人的观念。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干部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其次,必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民主集中制和改善国家机构,防止各级干部由人民公仆变为人民的主子。第三,必须坚持不懈地反对官僚主义。官僚主义是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在领导和群众关系上最实际、最明显、最敏感、最损害群众利益和压抑群众积极性的一种表现。因而必须加以破除。

近些年来,一些领导干部乐于以“父母官”自居,乐于拿“父母官”取代“公仆”,似乎“父母官”比“公仆”更时髦、更体面。这种现象任其膨胀,势必对干部和群众的思想造成不良的影响。原因有三:一是我国曾经历过两千多年漫长的封建社会,封建意识根深蒂固,影响深远;二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强调领导干部要“解放思想”,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改造思想”的教育;三是我国的民主建设还有待于深化,在选拔任用干部过程中群众参与的渠道还有待拓宽。只有进一步落实群众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权、评议权、选举权和罢免权,“父母官”意识才能从思想上逐步根除。才能使干部把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有机统一起来,统一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上来。

24

第13篇: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学生自律品质

鹤岗市二十一中 刘悦华(政教心理五班)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探索新形势下我校德育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根据市教师进修学院的有关要求,本着为了学生一生的幸福快乐与成功的办学理念,经研究决定我校将以陪养学生自律品质为基点,探索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自我管理之路,以发展学生健全人格,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

二、理论探索

自律就是以一定的标准和行为规范指导自己的言行,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能自主地选择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简单地说就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它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青少年应该具备的一项重要品质。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科学认为,管理是个体管理与群体管理的统一,个体管理是群体管理的基础,个体的管理状态直接影响到群体的管理功能。然而,不论是个体管理,还是群体管理,都要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体的内在潜能,我们知道,人具有独立意识,具有高灵敏度的思维和丰富的情感,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能动创造力,同时,人的生命和情感是有周期性的,认识过程也是有规律性的。如何依据这种运动周期和思维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控制,逐步达到自我完善。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外在的社会要求,只有通过学生的自觉接受、亲身体验、实际应用,并转化为内在的坚定信念,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精神财富。进入中学后,随着身体发育成熟,抽象思维日益发展,学生们的自我意识迅速增强。他们似乎突然发现了自己,对自己内部世界、内心品质发生兴趣,经常关心自己的相貌、身材、智力、品德、性格、人际关系、个人前途等。他们已能自觉地评价别人的和自己的个性品质,随年龄增长也能从政治、思想和人格上来分析自己,甚至能较为客观地认识到自己“不用功”、“管不住自己”、“长得太矮”、“胆子太小”等。他们希望具有一个独立的、不为成人所了解的内心世界。这种“成人感”使他们希望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要求成人理解、信任,而不是过多的“保护”和无微不至的“关怀”。随着自我意识水平的提高,他们理想中的自我形象逐渐确立,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能力逐步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愿望越益迫切。

三、实施过程

根据以上论述,我们得出每个人都有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渴望,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这种愿望将更加迫切,因此,怎样在学校教育的范围内通过自律活动最大程度的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律行为,将是我们研究的课题。

要把抽象的概念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口号”式的教育具有鲜活的生命力,那就要求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不同的角度来诠释自律的内涵,坚持面向全体,激励为主的原则,以班级为单位,从评比自律“星级班级、星级学生、星级家庭”入手,将活动脚踏实地、有声有色的开展起来。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的素质教育领导组。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团结一致、既分工又合作;教导处负责具体活动的总体安排,班主任负责具体工作的落实和创新,做到事事有人抓、项项有人管、件件抓落实。

(二)以自律“星级班级”的创建为目标,优化班级管理模式。

以往的班级管理,教师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学生是被管理者,这种管理模式的弊端在于,教师有千头万绪的工作无从下手,学生总是在被动的位置,得不到主动的发展,往往是“压下了葫芦又起瓢”,而自律“星级班级”的创建,正是给教师搭建了一个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有效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让他们在“我要做好、我能做好”的氛围中快乐、健康成长。

我们将从一下几个方面诠释自律在学校教育范围的内涵:

1、在理想追求上应自强。由班级组织班会、故事会等形式,通过名人的成长经历,使学生认识到理想是人生的航标,引导他们树立符合身心特点和实际情况的目标,目标既要有远大的理想,也要有切合实际的短期目标,明确努力的方向,并付诸于行动,切忌不切实际的空想。

2、在品德修养上应自控,在知识探索上应自主。

(1)、初一新生入校时,利用军训时间组织本班学生集体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二十一中学学生手册》,以便他们进一步了解一名初中生应该具备哪些素养和行为准则,在此基础上,组织全班同学通过民主交流等形式,制定符合班级实际的“班级公约”,争取得到全班同学的认可,只有这样,“公约”才可以起到制约每名学生的作用。

(2)、根据“班级公约”的内容,制定奖惩措施,建立监督机构,在这过程中应本着公开、民主、公正的原则。

(3)、由学校组织“我们的集体 我们的家”班徽和班级格言设计评比,旨在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评比将以班级为单位,采用多媒体展示的形式,学生将展示设计成果、设计意图及象征意义。

(4)、由学校组织“星级自习室”评比活动,此活动每学期进行一次,以学生肃静自习、自主学习为评比原则,评比过程主要由班级申报,学校根据评比原则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观察。

(5)、在学校的号召下,以班级为单位,每学期组织本班学生开展一次公益活动,内容要尽量选择可以全员参与的。

(6)、班级定期总结学生履行公约的情况,由监督机构总结与学生自省相结合。

3、在生活上应自理。任何教育如得不到家长的参与、理解和支持,教育效果将大打折扣,班主任应通过本班“星级家庭”的创建活动,让大部分的家长参与到学生的自律教育中来,引导学生与家长制定“星级家庭守则,”守则中可体现家庭成员之间应互相关心,互敬互爱,遇到问题应及时沟通,取得一致;不得采用过激方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务各有分工,不得懒惰;家长每月晚上外出应酬不得超过多少次,应给家庭成员间充分交流的时间;孩子应独立完成家庭作业,及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等等条款,请家长和学生共同遵守,班级每年度举办一次“星级家庭”成果展示,由做得比较好的家庭进行经验交流(在活动中的感受及收获),并通过民主选举产生“星级家庭。”

(三)、自律“星级班级”的创建过程,凸显集体的教育作用,促进学生自律品质的形成。集体的教育力量大于班主任“孤军奋战”,要使学生在创建过程中充分体会到“集体荣则我荣”,让自律成为深入人心、人人追求的可贵品质。自律教育的开展与实施由班主任具体负责,教导处采用“星级班级、星级学生”的创建对集体和个人进行评价,创建过程如下:

1、班级每名学生应建立自己的“星级少年成长手册,”以周记的形式记录自己在活动中的得失与感悟,也可将成长过程中的精彩照片、获奖证书、同学赠言等收进记录本,以作为学生在自律活动中的成长痕迹。

2、在班级范围内建立由3—8人的“自律星互助组,”形成小范围的监督机构,由组长具体负责本组内的一切事务,定期检查组内成员写周记的情况,把其中优秀的周记推荐到班级进行展示,并定期向班主任老师汇报组内成员的思想动态和活动情况,班主任教师也要以学期为单位评选出“优秀自律小组。

3、当班级的各项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一定成果后,可向学校申请评比“自律星级班级,”教导处将从三方面对班级进行评价:

(1)、学年班级积分前四名并已经申报成功“星级自习室”的班级方有资格参与“星级班级”的评选;

(2)、在班级范围内进行学生、家长、任课教师的调查问卷,满意率在80%以上者可参评。

(3)、以班级为单位,采用班会的形式,向学校评委团(领导、任课教师、各班学生代表)展示本班的班风班貌(学生在活动中的成长、变化、感悟等)

4、已当选“星级班级”的,可根据“班级公约”中的相关内容,继续评比“星级学生”,包括“自强星、自控星、自主星、自理星”各一名,报送教导处,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四)、自律“星级班级”的管理与升级,引导班级体健康、向上发展。

1、星级班级的评比与升级由教导处负责,每年可申报一次,当选的班级在开学典礼中将举行颁奖仪式。

2、对已经当选的班集体,每年审核一次,合格的班级可申请升级,授予“二星级自律班级、三星级自律班级”,根据星的多少增加“星级学生”的名额,不合格的取消称号,可重新申报。

3、学生在校三年中,班级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申报时间,但无论早晚必须要创建。

4、创建情况将作为校级、市级优秀班主任和骨干班主任评选的重要依据之一。

5、班主任应将班级创建过程完整的记录在“班主任德育工作室中”,学校将定期浏览,根据情况举行校级经验交流和第二协作组的经验交流。

6、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的荣誉称号及奖项将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四、活动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各班主任教师要认真方学习方案的具体内容,有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2、各班需制定“班级公约”、奖惩制度、“自律星互助组”评比制度、“星级学生”评比条件,建立“自律星互助组”,这些制度的建立要切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各种条款尽量的细化,避免笼统的要求,选一些可操作强,容易量化的内容,并且要注意制定的内容要以激励为主,奖罚适度。

3、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要与全班同学共同研究决定,可由班委会提案后全班进行分组讨论,最后形成制度。

4、学生的“星级少年成长手册”是反映本班级在活动中个体的转变与集体进步之间关系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成长足迹的见证,应予以高度的重视,定期检查与评选是必要的。

4、开展工作要脚踏实地,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信念,避免空架子、弄虚作假。

5、活动取得一定成果后,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发展,应知道学生的发展是不会停滞的,应通过修改各种制度引导他们向更高自律层次发展。

“星级班级”评比细则

为了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德育工作评价体系,促进学生自律意识更好更快的形成,树立优良的校风、学风,特制定“星级班级”评比细则,具体内容如下:

一、评比细则:

1、制定健全“班级公约、奖惩制度、自律星互助组评比细则、星级学生评比细则”,建立“星级少年成长手册、自律星互助组”,各项制度可操作性强,贴近学生实际生活(20分);

2、班级积分(30分),第一名30分、第

二、三名20分、第

四、五名10分、第

七、八名5分;

3、积极开展班级自律活动:(20分)

(1)、每年度,按照学生成长规律和心理特点召开以“理想”为主要内容的班会课;(4分)

(2)、参与我们的集体 我们的家”班徽、格言设计评比,获得奖项4分、参与的得1分;

(3)、参与“星级自习室”评比,凡申报成功的得4分; (4)、每年度举办班级“星级家庭”成果展示的得4分; (5)、每学期都能够组织本班学生进行一次公益活动的得4分。

4、每年度期末考试班级总评无低分率的得10分,不超过2%的得8分,2%——5%之间的得5分,5%以上不得分;

5、以班会形式向评委团展示班级在活动过程中取得的成果。(20分)

二、评比过程

1、班级根据本班活动开展情况,必须在初中阶段第三年之前申报“星级班级”;

2、根据评比细则,由评委团进行评比。

二十一中学

第14篇:论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论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摘要:人类社会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蕴藏着其许多发展规律。马克思基本原理从辩证的角度深刻揭示出一系列社会发展规律,为人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趋势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原则。

关键词: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社会形态

马克思基本原理在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方面主要论述了以下三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这些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有着重要意义。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其中,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制约着人类的全部社会生活,决定了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及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了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二者的辩证原理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是揭示社会发展规律面矛盾的重要依据。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作为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等其它社会关系都受到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有机结合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变革,生产力状况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客观前提和物质基础。同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

生产力也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其本质的内在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占支配地位的经济基础决定一个社会的性质。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经济

体制的选择对于基本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的自我完善和生产力的发展往往起着极为重大的作用。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并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同时,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在实际运行中极为复杂,其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在社会主义的条件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保护,根本上就是为了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所以要积极稳妥地推进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和发展,不断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新状况。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宜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社会形态的

更替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两者根源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社会形态的更替,还表现为历史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渐进性与跨越性的统一。

正确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这一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理解掌握人类社会发展的两条基本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以及充分了解社会形态的多重特性,对于我们坚持发展社会主义事业有着很帮助,对于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学习有着打牢根基的作用。

第15篇: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练习题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练习题

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它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

A.社会形态 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

D.生产方式

2.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A.吃喝穿住

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D.结成社会关系

3.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A.劳动者 B.劳动对象 C.科学技术 D.管理方式

4.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

A.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B.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C.社会意识各种形式各自具有其历史继承性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5.生产的社会条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 A.政治法律制度 B.生产关系 C.历史文化传统 D.伦理道德规范

6.2011年4月,耶鲁大学出版了《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书中列举了当前西方社会,10个典型的歪曲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其中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将世间万物都归结于经济因素,艺术、宗教、政治、法律、道德等都被简单地视为经济的反映,对人类历史错综复杂的本质视而不见,而试图建立一种非黑即白的单一历史观。上述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思想的严重歪曲,其表现为 A.把社会历史发展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歪曲为单一因素决定论 B.把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相互作用歪曲为机械的单向作用

C.把经济作为社会的“基础”所具有的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歪曲为唯一决定作用 D.把意识形态对社会历史始终具有的积极能动作用歪曲为消极被动作用 7.下述有关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中,属于唯物史观的有 A.人人创造历史

B.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C.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D.人们总是在既定的条件下创造历史

E.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是一致的

8.马克思指出:“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这表明

A.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B.社会发展过程与自然界演变过程一样都是自觉的 C.人的自觉选择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D.人类总体历史进程是不可超越的

9.从社会发展的主体选择性的角度看,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其原因在于

A.社会主义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 B.在历史进程中没有多种道路可供人们选择

C.中国人民在国际交往中受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启示 D.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必然性及国情的正确把握 E.人们可自由选择社会制度并决定社会发展方向

10.唯物史观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历史创造者的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

A.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B.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C.在任何历史时期都不包括剥削阶级

D.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11.卢梭认为:“在人类的一切知识中,最有用但也最不完善的知识就是关于人的知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破解了人是什么这一“司芬克斯之谜”。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A.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内在统一 B.所有人共同属性的概括 C.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D.自由理性的外化 12.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内涵有 A.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B.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 C.人的本质是自由

D.人的本质形成于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中 E.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

13.作家史铁生在《奶奶的星星》中讲道,奶奶告诉他的故事与通常的说法不同:一般人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熄灭了一颗星星;而奶奶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又多了一个星星,人死了就会升到天空,变成星星给走夜道的人照个亮了。于是他“慢慢相信,每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这对我们理解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的启示有

A.历史是无数个人相互作用的合力的结果

B.杰出个人决定历史发展的走向 C.人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

D.每个人对社会发展都有或大或小的作用

14.马克思主义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中理解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认为 A.杰出人物能够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 B.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C.杰出人物历史作用的形成和发挥与其服务人民群众的意愿,密不可分 D.杰出人物们因其智慧性格因素对社会进程发生影响

第16篇:贵州省情论文:贵州发展规律

通车里程才310公里,还有13个乡不通公路。以面积计算,每百平方公路才有公路1.4公里,大大低于全省(15.8公里/百平方公里)和全国(9.2公里/百平方公里)的水平。全县公路没有一条柏油路,坡陡弯急,路面狭窄,危险路面多,桥涵多,基本属于四级和等外级公路。晴通雨阻的路段常年有100公里左右,占通车里程的三分之一。总起来说,该县公路数量少,质量差,技术标准低,通过能力弱,且分布不均。公路运输在工农业生产中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许多地方几十年来运输全靠人挑马驮,效率很低,严重影响了生产的发展。

(五)生产力落后,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 少、边、穷地区多是一个封闭体,是一个未开化的地带,地上地下都有极丰富的自然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些地区确是“富饶的贫困”。若论册亨县有什么优势的话,那就是自然的资源优势占主要地位。到目前为此,已发现的地下资源有金、锑、硫磺、雄黄、珠砂、铅、火硝、大理石、冰川石、无烟煤、铜、铁、锡等宝贵的矿产资源,还可能蕴藏有石油资源。据地质部门测定,册亨金矿还是个富矿,很有开采价值。 若是各方面条件具备,可根据市场需要有计划地进行开采加工,单凭发展原料工业和初加工工业,就能使国民经济得到翻身。但因该县人力、财力、技术、经营管理水平等条件“先天”不足,在丰富的自然资源面前显得无能无力。 册亨县的地上资源主要是林木。林地面积有6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7%,高于全省(14.5%)和全国(12%)的水平;人均占有林地面积4亩多,也高出全省和全国的水平。据1985年清查森林的统计,全县成用木的活立木蓄积量高达519万立方米。由于多年来有关林木管理和开采的政策措施不得力,加之林区交通不便,多少年来一直是死采树,采死树、采树死。一没采伐计划,二无林产品加工业,三是交通不便,因此森林经常遭到乱砍滥伐,每年腐烂在深山沟里的有用木材不计其数。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大力发展林产品加工业和解决长途运输问题;可是要全面解决这两大难题却又是该县本身现有的人、财、物力所无法办工业上不去,我们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不但不能缩小,反而会越拉越大。我们要实现追赶跨越,要实现富民兴黔,不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一点希望也没有。我们要有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看到这个差距。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思路、找准抓手、增添措施,举全省之力,真抓实干,急起直追,揭开工业发展的新篇章,奋力推进贵州发展新跨越。

一、深刻认识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十一五”发展的关键时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省委、省政府作出强力推进工业强省的重大战略部署,主要是基于对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我省的发展阶段、特殊的省情以及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的认识和把握。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工业强省”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做好工业工作、加快工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自觉性。

首先,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的必然要求。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是顺势而为的必然选择,是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重大历史使命。

第二,工业是促进三次产业良性互动的核心枢纽,抓工业就抓住了“牛鼻子”。没有工业发展,产业“空心化”,城市建得再漂亮也是个“空壳”。因此,产业发展的“火车头”,城乡统筹的“发动机”,城镇化的“助推器”,吸纳就业的“强磁场”,应该也只能是工业。

第三,我省已进入工业化初期加速向中期推进的阶段,工业大跨越是实现经济社会大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明确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奋斗目标和工作重点

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本质上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推进贵州工业化进程。这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举旗帜、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思路,深入推进“三个转变”,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大中型企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为重点,以产业集聚发展为方向,以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为支撑,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优化工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快工业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工业综合竞争力和带动力,以工业的大发展推进全省经济的大跨越。

(一)做好资源转化这篇文章,在培育优势产业上实现大突破

贵州是资源大省。发展工业离开了资源,就丢掉了优势。

(二)着力培育大企业和产业集群,在打造工业发展龙头上实现大突破

工业是聚合度高、关联性强的产业,发展工业一定要有龙头带动。

一要着力抓大企业。

二要着力抓产业集群。

三要着力抓工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发展区。

四要着力抓知名品牌。

(三)加强自主创新与技术进步,在转变工业增长方式上实现大突破

要积极推进企业技术改造。

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在做强国有经济和发展民营经济上实现大突破

体制机制管根本、管长远。目前,体制不畅、机制不活仍然是制约工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必须继续在体制机制改革上攻坚破难。

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做强国有经济。

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壮大工业经济新的增长力量。

(五)加快对内对外开放,在工业招商引资上实现大突破

一是思想上要更解放、更开明。观念落后是最大的落后。

二是方式上要更灵活、更务实。没有好的机制,就不会有这样好的效果。

三是工作上要更有力、更有效。

三、切实加强对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领导

一是在领导力量上要加强。

二是在政策支持上要加强。

三是在企业家队伍建设上要加强。

四是在运行保障上要加强。要加强煤电油运气等的协调和调度,保障工业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五是在氛围营造上要加强。要广泛宣传,高度重视诚信体系建设。

推进工业强省,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历史使命。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置身这样一个大舞台,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满怀忧患重工业;进一步理清思路,满怀信心谋工业;进一步振奋精神,满怀激情抓工业;进一步增强合力,满怀执着兴工业。要有无功即过的责任意识,要有义无反顾的使命意识,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意识,开拓进取,奋力拼搏,朝着“工业强省”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让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凝聚全贵州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贵州发展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第17篇: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1.人类社会和自煞界对立统一的基础是(

)

A.地理环境

B.劳动

C.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

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2.区分各种经济时代的客观物质标志是(

)

A.科学技术的进步

B.社会财富的多寡

C.生产方式的性质

D.生产工具的进步

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突出地表现在(

)

A.社会意识可以超前于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C.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D.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

4.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本质上体现了( ) A.人与自然的关系 B.人与物的关系 C.人与人的关系 D.物与物的关系

5.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 ) A.是否符合经济基础的要求 B.是否符合统治阶级的愿望 C.是否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 D.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6.生产关系的本质是(

)

A.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B.人们的阶级关系 C.人们在土产中的分工协作关系

D.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

7.国家是代表(

)

A.统治阶级利益的

B.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 C.全体社会成员利益的

D.少数剥削阶级利益的

8.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是(

A.生产劳动的发展史

B.精神文明的发展史 C.阶级斗争的发展史

D.国家政权的更替史

9.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

)。

A.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是否承认社会发展具有规律性 D.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

10.“社会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指的是(

A.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自发的发展过程

B.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是没有区别的

C.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 D.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不受意识影响的过程

1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是说(

)。

A.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要在它的经济基础建立之后才能产生 B.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经济基础

C.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的变化,都同经济基础变化是同步的 D.社会中一切经济基础成分都决定该社会的上层建筑性质

12.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

A.是否有效地为经济基础服务 B.是否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 C.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 D.被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13.在社会革命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环节是(

)。

A.产业革命 B.思想革命 C.政治革命 D.经济革命

14.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把社会历史理解为(

)。

A.社会形态的演变史

B.生产劳动的发展史

C.国家政权的更替史

D.思想文化的交流史

15.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

)。

A.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

B.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滞后性 16.承认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

)。

A.必然排斥主体选择的作用 B.必然导致机械论和宿命论 C.必然导致旧唯物主义理论

D.与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并不矛盾

17.人类劳动不同于动物活动的根本标志是(

A.改造自然

B.适应自然 C.制造工具

D.控制自然

18.社会规律和自然界的规律的区别表现为(

) A.社会规律是主观的,自然界的规律是客观的

B.社会规律是有阶级性的,自然界的规律是没有阶级性的

C.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自然界的规律是盲目的、不自觉的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D.社会规律是不可捉摸的,自然界的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

19.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B.社会文明与社会进步的关系问题

C.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

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20.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 )

A.生产劳动的发展史 B.社会意识的发展史 C.生产关系的发展史 D.阶级斗争的发展史

21.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这说明(

)

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22.社会意识是( )

A.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B.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 C.人们改造自然的过程 D.人们改造社会的过程

23.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的根本区别在于 (

) A.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是事承认社会发展有规律性

D.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

24.使人与自然既区别开来又联系起来的基础是( ) A.地理环境 B.生产资料 C.生产劳动 D.社会意识

25.社会存在是( )

A.社会环境 B.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C.社会生活精神方面的总和 D.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26.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

A.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C.经济和政治的统一

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统一

27.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

A.人和人的关系

B.人与工具的关系 C.物和物的关系

D.人同自然界的关系

28.上层建筑结构中的核心是(

A.国家元首

B.意识形态 C.国家政权

D.政党

29.下列观点中,正确表达了人的本质的是(

A.人之初,性本善

B.人天生是政治动物

C.人是符号动物

D.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0.使人与自然既区别开来又联系起来的基础是(

) A.地理环境

B.生产资料 C.生产劳动

D.社会意识

31.上层建筑系统的两大组成部分是(

A.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B.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C.国体和政体

D.政治法律制度和政治法律思想

32.国家的起源在于它是(

A.阶级妥协的结果

B.人们订立契约的结果 C.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D.使用暴力的结果

33.生产关系的根本内容是(

) A.分配关系

B.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D.参加生产劳动与否

[参考答案: 1.B 2.C 3.B 4.C 5.D 6.D 7.A 8.A 9.A 10.C 11.B 12.D 13.C 14.B 15.C 16.D 17.C 18.C 19.A 20.A 21.D 22.A 23.A 24.C 25.B 26.B 27.D 28.C 29.D 30.C 31.A 32.C 33.B]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缺陷是(

)

A.没有研究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B.没有考察人们思想动机的物质根源 C.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D.忽视了历史人物的社会作用

2.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 ( )

A.—个自然的历史过程 B.人们能动创造的过程 C.社会主体自我认识的过程

D.社会发展过程不受人的主观意志决定 3.下列各项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有( )

A.政治学 B.文学 C.道德 D.修辞学

4.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包括( )

A.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B.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 C.社会革命和改革

D.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E.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

5.下列各项中属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有( )

A.一切按群众的意愿办事

B.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C.满足群众的一切眼前利益 D.一切工作都要搞群众运动 E.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6.杰出入物的历史作用表现在( )

A.能决定历史发展趋势 B.能改造历史发展规律 C.能反映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发展趋势 D.在斗争中起核心作用

E.对社会发展起某种促进和推动作用 7.下列各项体现人与社会关系的有( )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C.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D.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E.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劳动创造了人”的基本根据是( )

A.劳动使人们结成了社会关系

B.劳动创造了生产工具并使猿手变成了人手 C.劳动推动语言的产生和发展 D.劳动使人的意识得以形成

E.劳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

9.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范畴的有(

A.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B.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

C.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D.人们实践活动多创造的生产力 E.规范人们实践活动的法律制度

)10.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为(

A.社会意识发展的历史继承性

B.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不同步性

C.社会意识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E.社会意识是人天生就有的

11.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的区别在于 (

A.前者是阶级社会的历史现象,后者不是阶级社会的历史现象 B.前者是某一社会制度的根本质变,后是同一社会制度的部分质变 C.前者的发动者是被统治阶级,后者的发动者是统治阶级 D.前者一般都是暴力的形式,后者一般是非暴力的形式 E.前者是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后者是同一社会制度的自我调整

12.人的价值的两个方面是指(

A.人的自我价值

B.人的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 C.人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

D.人的社会价值 E.人的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

13.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的根本对立表现在(

A.唯心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唯心史观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唯物史观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C.唯心史观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

D.唯心史观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参考答案:1.BC 2.ABCD 3.A BC 4.ABCDE 5.BE 6.CDE 7.ACE 8.ABCDE 9.ABD 10.ABCD 11.BCDE 12.AD 13.ABCD]

三、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出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1.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2.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3.任何个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是起作用的。

4.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

5.社会有机体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因而决定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多元的。 6.社会规律发生作用离不开人们的自觉活动,所以社会规律不是客观的。 7.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的原理表明先有劳动,后有人和人类社会。 8.社会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

9.人既是社会的自然前提,也是社会生活的主体。 10.评价人的价值的标准是社会地位的高低。 11.社会规律是客观的,因而它独立于人的活动之外。

12.经济是社会的基础,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金钱关系。 [参考答案要点:]

1.答案要点:错误。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而且只有成为手段,才能达到目的。上述观点片面夸大了人的目的性,实际上把自己当成目的,而把他人和社会当成满足其目的的手段,是一种个人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

2.答案要点:错误。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即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即思想上层建筑)。在社会的上层建筑中,国家政权处于核心地位。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维护哪个阶级的利益,是区分不同上层建筑性质的根本标志。

3.答案要点:正确。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同时也承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参加了一定的历史活动,对历史的发展都有不同的影响,因为历史的发展是由具有不同思想、目的、动机的人的“合力”构成的。个人对历史发展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不同。但是,对历史起决定作用的是人民群众,而不是个人。

4.答案要点:错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准。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唯物史观。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是唯心史观。一些唯心史观也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5.答案要点:正确。人类社会是由多种要素和矛盾所构成的统一体。这些要素和矛盾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干的,而是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的,它们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具体说来,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科技革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人们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社会革命和改革也是推动社会发展重大力量。

6.答案要点:错误。社会规律同自然规律在本质上都具有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所不同的是,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起作用的,但是,不能因此否定社会规律具有客观性。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主观目的或愿望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意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及其符合的程度。人如果不顾社会规律任意而为,将会受到惩罚,在实践中遭到失败。片面夸大人的有意识的自觉活动,否认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将会走向历史唯心主义。

7.答案要点:错误。劳动不是在人和人类社会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而是与人的形成同步进行的。在由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同时伴随着由猿的本能活动向人类劳动的转化。人类在劳动的基础上脱离了动物界,形成了人和人类社会。

8.答案要点:正确。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同自然规律一样,不以人的主观认识和意志为转移。因为,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决定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社会发展有其确定的方向、秩序和趋势,社会发展是许多相互冲突的单个人的意志构成的“总的合力”作用的客观结果。

9.答案要点:正确。人是社会的自然前提表明没有最低限度的人口,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的存在,没有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也谈不上社会的历史发展。 人又是社会生活的主体,因为社会历史从来不是脱离人的活动的无主体的过程。历史运动的前提是人的社会存在,历史变迁的动力源泉来自人的社会活动,历史进步表现为作为人的活动产物的一定社会关系的形成和改变,历史规律亦存在于人的能动的社会活动之中。

10.答案要点:错误。人的价值主要包括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其中社会价值处于主导的、中心的地位。而社会价值主要表现为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对他人所尽责任和义务的多少。

11.答案要点:错误。社会规律固然同自然规律一样,有其客观性。但社会规律有其自身的特点,即它总是同人的有意识的自觉活动密切相联,并建立在这些人的有意识的活动的基础之上,因而不能完全独立于人的活动之外。

12.答案要点:错误。我们说经济是社会的基础,并不意味着经济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全部,也不意味着人人们之间只有经济关系,更不意味着人与人的关系只能归结为金钱关系。金钱关系只是人与人关系中的经济关系的一个部分,除经济关系之外,社会关系还包括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其它关系。

四、论述题

1.论述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论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3.试用自然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原理,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环境问题。

4.试论述社会形态的辨证发展特点。

5.如何理解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6.试述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结合我国的实际说明掌握这一原理的现实意义。

7.根据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事实,说明坚持历史决定论和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的一致性。

8.运用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说明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参考答案要点:]

1.答案要点:(1)科学是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或事业。科学主要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技术通常是指生产技术,即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与手段。(2)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有力杠杆。表现在:它作为第一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强大力量;它是改造社会,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革命力量;它作为革命的精神力量,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和更新。(3)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它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准备了物质技术基础。(4)科学技术是“双刃剑”,既可以给人类社会带来幸福,也可以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关键在于掌握科学技术的人。在当代,“全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深刻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全球问题”的出现,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由于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自然而又失去控制所引发的。既要反对科技决定论,又要反对科技异化论。 2.答案要点:(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体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更的决定力量。(2)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群众观点就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是在群众观点的指导下形成的,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坚持群众路线,就是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在长时期艰苦的民主革命斗争中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之一。坚持群众路线,不仅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而且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搞好党的建设,成功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3)邓小平理论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进一步强调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邓小平同志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而为我们树立了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光辉典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主张以人为本,都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充分表达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牢固树立人民观,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摆在首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求,解群众之所忧。

3.答案要点:唯物史观认为,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自然环境提供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影响生产部门的布局、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其发展方向,通过对生产发展的影响,直接或间接影响社会发展,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的进程。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所谓环境问题,是指生产和科学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社会生活所造成的污染和对资源的滥用,使得自然的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不仅影响到社会的发展,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问题不仅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问题,而且是整个世界、整个人类的问题。只有一个地球,所有的人都是这同一个地球的居民,没有一个问题像环境问题这样真正地成为全世界、全人类的问题。人类必须坚持并切实执行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

4.答案要点:社会形态是指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在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综合作用特别是社会基本矛盾的推动下,社会形态的发展呈现出合乎规律的辨证发展特点,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任何具体的社会形态都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殊阶段。社会形态的发展既受普遍规律的制约,又受到特殊规律的制约,是统一性和多样性、历史决定性和主体选择性、前进性和曲折性、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

5.答案要点:(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2)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整个社会有机体的“骨骼”。(3)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结构。(4)生产方式的变革和发展,决定着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和社会形态的更替。(5)生产方式是联系人口因素和地理环境的纽带。 6.答案要点:(1)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必要前提。因为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在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上,人口的数量,密度和增长速度,对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加速和延缓的作用。(2)正确认识人口因素的社会作用,对于我国尤为重要。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还不高。要顺利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除坚定不移地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外,还必须重视人口因素,做到切实贯彻党的“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政策,有计划地调节和控制人口增长,努力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使人口的生产和人口的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任何忽视人口因素的社会作用的思想和观点都是不利于改革开放和四化建设的。

7.答案要点:(1)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充分说明了坚持历史决定论和承认主体选择的一致性。首先,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在旧中国,社会基本矛盾达到了极其尖锐的程度,生产关系严重地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严重地阻碍着经济基础的变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体现了历史决定论的作用。其次,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确选择的结果。在20世纪40年代末,在中国进行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前途和两种命运的大决战。以国民党反动派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妄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则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并且取得了胜利。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又体现了主体选择的作用。

(2)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决定论,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基础上的决定论。它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又反对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的观点。它是以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的能动决定论。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和揭示,正是为探寻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选择活动开辟广阔的天地,使人的主体能力得以更自由、更充分的发挥,从而得以日益符合客观规律的活动,更加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规律给人的活动所提供的并不是一种惟一的现实可能性,而往往是提供一个由多种现实可能性组成的可能空间。在这一可能空间中,何种可能性成为现实,决定于主体的选择。

8.答案要点:(1)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包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三项内容。根据这一规律,当上层建筑不适合基础的发展要求,不能很好地为经济基础服务时,就要对它进行改革。(2)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前,上层建筑(特别是政治体制)既有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一面,又有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不能很好地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一面。我国原有的政治体制存在的主要弊端是:第一,党政不分,既影响政府职能的发挥,又影响党对大政方针的领导和自身的建设;第二,机构臃肿,层次重叠,职责不清,办事效率低;第三,干部制度不健全,在干部的选拔、考核、任免、奖惩上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不能促使干部尽职尽责地为社会服务;第四,法制不完备,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严重存在;第五,权力过分集中,社会主义民主发扬不够充分,人民群众不能对政府各部门其成员进行有效监督,等等。(3)必须通过政治体制改革,革除这些弊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五、材料分析题

1.在社会历史发展问题上,不同思想家有不同理解。

材料1:不同气候的不同需要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种类的法律。 热带民族的怯懦常常使这些民族成为奴隶,而寒冷气候的民族的勇敢使他们能够维护自己的自由。这是自然的原因所产生的后果。居住在山地的人坚决主张要平民政治,平原上的人则要求由一些上层人物领导的政体,近海的人则希望一种由二者混合的政体。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2:马克思说,“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1页)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对材料1中的观点加以评析。 (2)对材料2中的观点加以评析。 [参考答案要点:]

(1)孟德斯鸠用地理位置和气候状况等物质因素去解释民族的差别和社会制度的差别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这种观点不是从社会内部而是从社会外部的自然条件去说明的,是非科学的地理环境决定论。

(2)马克思的这段话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社会存在觉得社会意识,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指出了唯心史观错误的根源在于从思想、理性而不是从物质生产出发寻找社会变革的动因。

2.下面是关于评价社会革命历史作用的一组材料。

材料1:近年来,有人打着“史学改革”或“学术讨论”的旗号,按照他们的逻辑在“回顾二十世纪”的。这些人比附当前对政治稳定的强调,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革命大加指责、肆意挞伐。在他们的眼里,近现代中国的革命争不过是“百年的疯狂和幼稚”;“革命只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革命‘破坏一切’”;如果不是“革命”,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不会如此缓慢。由此,他们咒骂“革命的残忍、黑暗、肮脏”,认为革命归结起来不过是一个“糟”字。他们在大骂“革命”的同时,大力鼓吹“改良”,认为革命是—种能量的消耗,改良是一种能量的积累”,并因此得出“改良可能成功,革命一定失败”,“革命不如改良”等等结论。“告别革命论”者宣布:“21世纪不能再革命了”。

材料2:马克思:“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33页。)

材料3:列宁:“革命是被压迫者和被剥削者的盛大节日。人民群众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像在革命时期这样以新社会制度的积极创造者的身分出现。在这样的时期,人民能够作出从市侩的渐进主义的狭小尺度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奇迹。”(《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6页。)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革命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告别革命”吗?

(2)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3)“告别革命论”的主要错误是什么?

[参考答案要点:]

(1)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阶级手里,是实现社会形态变革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社会革命的爆发必须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人们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告别革命”。

(2)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第一,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变更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第二,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社会革命还能够极大地教育和锻炼包括革命阶级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第三,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

(3)“告别革命论”它用非历史的非辩证的态度对待社会革命,是一种主观主义的史学观。

3.下面是一组关于人民群众的材料。

材料1: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上首次对群众观点进行了系统总结:第一,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观点。第二,就是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第三,就是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第四,就是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材料2:利益为最高标准。全党同志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根本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使各项决策和工作符合实际和群众要求。

材料3: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讨会上指出: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党80多年的一切奋斗,无论是战争年代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无论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还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材料

1、材料

2、材料3的共同点是什么?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分析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参考答案要点:]

(1)材料

1、材料

2、材料3都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关于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基本理论,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2)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4.下面是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孟德斯鸠的观点。

孟德斯鸠是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他认为, 地理环境对于一个民族的性格、风俗、道德和精神面貌及其法律性质和政治制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孟德斯鸠特别强调气候的影响作用。他认为,居住在寒带地区的北方人体格健壮魁伟,但不大活泼,较为迟笨, 对快乐的感受性很低; 居住在热带地区的南方人体格纤细脆弱,但对快乐的感受性较为敏感。北方人精力充沛,自信心强,象青年人一样勇敢,刻苦耐劳,热爱自由;而南方人则心神萎靡,缺乏自信心, 老头子一样懦弱,懒惰,不动脑筋,可以忍受奴役。“不同气候的不同需要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种类的法律。”土壤同居民的性格之间,尤其是同民族的政治制度之间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土地贫瘠 ,使人勤奋、俭朴、耐劳、勇敢和适宜于战争;„„土地膏腴使人因生活宽豁而柔弱、怠情、贪生怕死。”土地肥沃的国家常常是单人统治的政体, 而土地不太肥沃的国家则常常是数人统治的政体。同时 , 民族居住的地域大小也同国家的政治制度有关。小国宜于共和政体, 大小适中的国家宜于由君主治理,而大帝国则宜于由专制君主统治。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回答:

(1)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环境的理论是怎样的? (2)孟德斯鸠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有哪些错误? [参考答案要点:]

(1)自然环境是指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外部自然物质条件。它包括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

自然环境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物质生产和再生产, 影响着社会经济的状况,因而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加速和延缓的作用。但是 ,自然环境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孟德斯鸠从社会历史领域排除了神意的干扰,把人的自然本性看作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他试图从自然因素中寻找决定社会制度的因素。这在当时虽然有进步意义,但是这种理论毕竟是错误的。其理论缺陷在于: 其一,方法上的局限。地理环境作为外部条件, 虽然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生活不可缺少的和经常的条件,但是它既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也不能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 只有进入社会生产才能实际地发生影响,也就是说地理环境起作用需要社会生产方式的中介。其二,材料上的局限。由于选择了部分国家与地区,而没有也不可能看到更多无法用地理环境解释的社会面貌的差异。例如在德国合并之前的东西两德条件相当,但社会生产力大不相同。其三,不能辩证地看问题,把地理环境看成静态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没有看到环境也是人类实践的结果,尤其是当代人类人类对环境的影响逐步加深,科技进步帮助人超出原有地域的局限,环境的变迁越来越受到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的左右。

5.下面是一组关于人民群众历史作用问题的材料。

材料1: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材料2: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胡适说: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灭邦”。

材料3: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制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材料1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2)材料2和材料3的基本思想倾向

(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点

[参考答案要点:](1)材料1的合理性是看到了人民群众在历史的作用,强调一种民本主义。局限性是民本史观而不是唯物史观的群众史观,是从维护统治阶级的角度提出问题的。

(2)材料2和材料3的基本思想倾向是片面夸大杰出人物的历史功绩,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点是: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历史的发展;片面夸大杰出人物的历史功绩,认为英雄创造历史,而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

6.下面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关于人的本性问题的一组有关材料。

材料1: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之心。一个人如果没有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就不能说是个人。侧隐之心是仁的萌芽,羞恶之心是义的萌芽,辞让之心是礼的萌芽,是非之心是智的萌芽。有这四种萌芽,懂得并把它们扩充起来,便足以安定天下;假如不扩充,便连赡养父母都不行。

材料2:荀子认为,人的本性,生而好利,顺其发展,争夺生而辞让亡;生而憎恶,顺其发展,残贼生而忠信亡;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顺其发展,礼义、礼法亡。如果放纵人的本性,顺其人的情欲,就必然产生争夺、破坏礼义、天下大乱。因此,圣人就用法规礼义教化引导人的本性,这样,才会出现辞让、符合礼义的行为,使天下得以治理。

材料3: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比较材料

1、

2、3,分别指出其不同观点。

(2)材料

1、2的合理的积极的因素。

(3)材料

1、2的共同缺陷。

[参考答案要点:](1))材料1表明,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材料2表明,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材料3表明,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具体的、社会的、历史的。(2)材料1的合理因素是人的善本性,只是有善的开端和萌芽,需要加以扩充和发展,否则连孝敬父母都不行。材料2的合理因素是主张对人的恶本性不能顺其发展,必须加以教化引导,这关系社会到的乱与治。(3)材料

1、2的共同缺陷是脱离了人的社会性来认识人的本性,是一种抽象的超历史超阶级的人性论,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第18篇:《维护社会公平》教学设计

第二框 维护社会公平

贵阳三十七中

刘晓兰

一、对应课标内容:“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的“承担社会责任”。理解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对何谓公平、公平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感受,但是这种感受还是片面的,往往会认为不公平总是客观环境造成的,环境总是与自己过不去。而对公平的相对性、时代性、乃至于公平与个人的思维方式、判断能力的关系还是不清楚的。到底如何对待不公平,这是学生对公平进行感受之后会产生的一种普遍困惑,也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会经常遇到的问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识公平意识是道德的重要内容,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树立公平合作意识的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公平具有社会性和相对性特征的理解能力;进行公平互惠的社会合作的实践能力;关于公平问题的辨证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积极维护社会公平的责任意识,自觉树立公平互惠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在于关于公平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即:理智面对不公平现象;使学生理解公平合作对于社会共同生活的重要性;理解公平合作意味着同时分担利益和负担,最重要的是树立公平互惠的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 理解公平的相对性,自觉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五、教学方法:活动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学生的探究活动与老师的点拨指导相结合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收集的关于身边的不公平的事例

七、教学过程

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公平与不公平,我们知道了“平”是左右两点对称,意味着不偏不倚,合情合理,公平即不偏袒任何一人,不偏袒任何一方。

活动一:现在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大家来说不公平”(出示幻灯片) 讨论要点:

1、说说你经历的或是听到的、看到的不公平现象?

2、谈谈当时的真实感受。

3、小组成员交流自己的看法,遇到不公平情形,你当时是怎么做的? 学生讨论后发言

从同学们刚才的讨论中我们可以得出:社会中有不公平的现象的事存在,那我们现在来看这样几组图片(出示幻灯片) 图片一:(教室环境的简陋)

“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

这是黑板上所写的句子,请同学们仔细看这幅图片,你们会发现一个什么问题?(教师的第一排位置正好抵着教室的黑板) 图片二:(不同学生在不同环境下学习的对比)

各位同学,你现在的某些条件与大城市的同龄人相比,你感到公平吗?与某些贫困山区将要辍学的同龄人相比,你感到公平吗? 得出结论:公平总是受一定的社会条件的制约,任何社会都会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没有绝对的公平。

有史以来,人类都在不断要求社会更公平,如奴隶社会的努力希望自己不要如同物品一样被奴隶主自由买卖,封建社会的农民希望少交点地租,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们要求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工资待遇、、、、、这些不公平现象可以消除吗?

1、我们要知道社会中有不公平现象,公平总是受一定的社会条件的制约,任何社会都会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没有绝对的公平。公平是相对的。(出示幻灯片)

正是因为社会中有不公平存在,所以我们要去维护社会的公平,得到最大限度的公平。

2、那么我们在遭遇公平时,该怎么办呢?

案例分析1:(出示幻灯片)一位农民工在沙场工作,每个月能挣到3000多块钱。可是在沙场工作半年以后,因为沙场严重污染环境,在有关部门干预下,沙场停工,他应得的工资也没有得到及时的发放。 同学们,这位农民工工资被拖欠,他的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报酬,那他该怎么办呢?请大家为他出谋划策? 学生发言

那哪些方法是理智的呢?(预测学生会说:通过法律途径、找相关部门、忍气吞声、甚至有的就是采用极端的方法、、、、) 我们来看一看他是在怎么做的?

(出示幻灯片)这位农民工,因为工资被拖欠,他觉得社会太不公平,于是恨上了所有的有钱人。他产生了报复行为,制造了王府井血案,其伤害的人都是善良无辜的普通劳动者。

他遭遇了不公平对待时,不是积极的寻求解决的正当途径,而是残忍地伤害无辜者,这是我们所痛恨和唾弃的。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我们应该增强权利意识,善于寻找解决途径,用合法的手段去寻求帮助,解决问题,以寻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出示幻灯片)法宝一:增强权利意识,善于用合法的手段,求得问题的解决,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案例分析2:(出示幻灯片)

上数学课时,小明和其他同学小声讲话,被老师发现了,于是老师当众点名并批评了他,他很不服气。。。。

思考:他的想法有什么道理?是什么影响了他对社会对公平的判断? 学生发言

小明之所以感觉不公平,是因为他的思维方式和个人价值观念有偏差。事实上,老师是为什么批评他呢?老师也是出于对他的关爱而批评他的,我们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思考方式就能想通。 当我们遇到“不公平”的事情觉得委屈困惑时,当我们在矛盾冲突中感到左右为难、举棋不定时我们不妨让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发丝自己的价值观念,或许我们更加客观地对待社会中的不公平现象。

(出示幻灯片)法宝二: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保持平和心态。 情景分析:(出示幻灯片) 遇到以下情景,你会怎么做? (1)当同学遭遇不公平对待时„„ (2)当有人恃强凌弱时„„

(3)当有人排斥异己,处事不公时„„ 学生讨论后发言

其实,公平意识是道德的重要内容,见到不公平的现象,采取什么样 的态度和行为,反映出我们的精神境界,当然鲁莽冲动是不行的。 (出示幻灯片)法宝三:公平意识是道德的重要内容,崇尚公平,主持公道,要求我们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活动二:学以致用(反思)(出示幻灯片)

请同学们联系刚才大家讨论的不公平现象,你的处理方式可能有些地方不妥当,那现在你知道应该怎么去处理了吗?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再次讨论,用学过的方法来评判之前的做法有什么欠妥当的地方。) 学生发言

做得很好,有的同学很理智,他知道在遭遇不公平的时候不会用那些极端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而是选用了恰当的方法,其实我们可以把这些方法分类:

第一,用合法手段去解决问题,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法律方面) 第二,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

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心理方面)

第三,同破坏公平的行为做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道德方面)

这些积极的做法都将有利于推动社会更加公平合理的境界迈进,大家在以后的人生中也许会遇到不公平的事情,那要怎么处理呢?今天我们教了你几招。 送你们一句话: 生活中总有许多不平事, 请你不要太冲动, 理智一些比较好!

歌曲结尾:孙悦的《祝你平安》

第19篇:中古欧洲社会教学设计

《中古欧洲社会》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1、以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

2、通过讲述琅城起义的故事,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3、讲述君士坦丁堡陷落的故事,探讨拜占廷帝国衰落的原因。

【教材分析】

本课位于《世界历史》九年级上P28——33,涵盖了西欧的封建制度建立、教皇国、西欧城市重新兴起、拜占庭帝国灭亡四个问题。西欧封建制度是中古欧洲历史的一项核心内容,而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在整个中古时期,罗马天主教在经济上占据当时西欧土地的三分之一,政治上与世俗王权分庭抗礼,在思想文化方面形成一元垄断,可谓是处于一种万流归宗的地位。城市是文明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在许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根源因素有很多就是城市造成的。拜占廷帝国是一个曾经辉煌的古老文明,在如何面对新的环境挑战方面,拜占廷帝国的历史命运具有重大的典型意义和启示价值。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离学生生活很远,学生很难理解,教师应尽量指导学生读历史地图,使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识别历史地图的方法。鼓励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从中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强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阅读课文、观看图片、读资料、看录像等,使学生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基督教在西欧社会的影响,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拜占廷帝国的灭亡等史实。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西欧封建社会有什么特点?”和“拜占廷帝国曾以其繁荣的经济、辉煌的文化在当时世界上巍然屹立,但后来却衰亡了?”等问题,逐步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比西欧早约1 000年,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在当时都显示出先进性;拜占廷帝国的灭亡说明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弱。

【教学重点】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教学难点】

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的意义;拜占廷帝国衰弱的原因。 教学过程:

第20篇:21世纪社会集锦教学设计

教师思考:文章通过描绘专家们对未来社会想象,向人们展示21世纪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内容新奇,引人人胜。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抓住文章内容和结构上的特点阅读理解,同时应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认识专家推算的未来社会的现实可能性,激发学生积极进取,憧憬未来的信心。 1.通过学习了解未来社会生活的变化,激发学生憧憬未来、创造未来的信心。 2.选择学习内容,自主学读,交流共享。培养阅读能力、想象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教师可利用光盘或软盘存储内容与学生的书籍相比较,引导学生体会高科技的神奇。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自主阅读作铺垫。)

2.用过渡语言揭示学习内容。

二、引导自学,切块拼接。

1.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然后组织选择内容相同的同学在一起研究学习。 读书提示:这段内容使你知道了什么?关于未来社会生活你还知道什么?你还有什么不懂? (尊重自主地位,便于理解操作和共同促进。) 教师在学生结组学习过程中,深入学生中间,及时吸收反馈,给予点拨、指导和评价。

2.学懂后,回到原组,把自己读懂的内容讲给组内成员听、交流共享。

3.读书汇报,解答疑难。

三、激发想象,创造谈话。

教师结合书中的内容和学生知道的事例,启发学生想象,未来社会生活还会发生哪些变化?进行创造性的想象、谈话。 (培养创新思维、激发创造兴趣,锻炼口语表达。)

四、课堂练习。

选择喜欢的内容练习复述,课后讲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

2 21世纪社会集锦

图书馆无书籍

商店无顾客

惊人的变化

种田无土地

需要

工厂无工人

努力去创造 ……

社会发展规律教学设计
《社会发展规律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