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过秦论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3-19 08:32:55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过秦论》教学设计

高中课程标准·语文必修三

《过秦论》教案

一、教学内容及分析

《过秦论》是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的自读篇目,作者通过对秦王朝兴起、强盛、衰亡过程的叙述,议论了秦王朝成败的因由。通过本文的学习在于让学生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掌握基础的文言语法知识,学习如何清晰有力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学习时,要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的分析,在朗读和背诵过程中,注意掌握有关的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二、教学目标及分析 知识与能力

归纳掌握文中的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理解文章结构层次,探究文中“叙”与“论”的关系,议论时使用对比论证的写作特点,学习事实论证、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过程与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掌握本文的相关文言知识,学习事实论证、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学习作者把对历史的研究与对现实的思考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

2、分析

高一阶段,学生文言知识体系尚待完善。因此,教学中要进一步增加文言知识积累,并通过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结合课文词句的特点,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学习事实论证、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四、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文言知识点的讲解要追本溯源。也就是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而要讲清楚为什么的问题。

讲解文言文,每课的重点知识都要涉及词类活用,但是学生掌握效果不如人意。根本还在于学生不能从根本上把握活用是怎么来的,所以高一文言文的讲解不能仅解决是什么的问题,更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

五、教学过程

(一)、前置作业检查

1、作者简介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也是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贾谊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仍心系朝事,后为梁王太傅。正如毛泽东诗中所讲,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2岁。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天空。

贾谊的文章议论风发,挥洒自如,气势磅礴,雄辩有力,感染力极强。对当时和后世都很有影响。 代表作品: 辞赋以《吊屈原赋》、《鹏鸟赋》为最。 所著政论文有:

《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

2、自读课文,为下列句子划分停顿并尝试翻译。①会盟而谋弱秦

会盟:聚在一起订立盟约.“盟”,动词,订立盟约.弱:使动用法,使„„弱。 译文:(他们便)聚在一起订立盟约来谋划削弱秦国(的势力).②追亡逐北

亡:逃亡的败兵.北:败逃,这里指溃败的军队。这句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追”和“逐”为互文,“亡”和“北”为互文.译文:追逐逃亡的败兵.③锄耰棘矜,非銛于钩戟长铩也

于:介词,在形容词之后引出比较对象,相当于“比”.译文:锄头 枪把并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呀! ④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信臣:可靠的大臣.陈:陈列,布置.利兵:锐利的兵器.⑤译文:用忠臣的臣子,带领精锐的士兵,陈列着锐利的武器,缉查盘问往来的人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为:当作.云:作“集”的状语,应译为“像云一样”。景:像影子一样.译文:(他们)砍伐树木作为武器,举起竹竿作为旗帜,天下人像浮云一样聚集起来响应(他们的号召),(大家)担着粮食像影子随形那样跟着(他们起来造反).

3、朗读课文,疏理文中字词 (1)、解释下列划横线的词

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因河为池)

古:黄河 今:泛指河流 ②赢粮而景从

古:担负 今:输赢的“赢” ③山东豪俊并起

古:崤山以东 今:指山东省 ④流血漂橹

古:盾牌 今:划船的工具

⑤ 九国之师

古:军队 今:军队的一个编制单位 (2)、词类活用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分析句子成分,找出句中活用的词并分析判定方法。 第一组:① 会盟而谋弱秦 盟,结盟

② 将数百之众 将,带领

③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牖,当作窗户;枢,当作门轴

规律总结:此为名词活用为动词

1、助动词是能用在一般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意愿和可能、必要等的动词,如“能、会、应、肯、要、愿、须”等。助动词后不带名词,如果带了,这个名词就活用作动词。

2、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

3、如果两个名词连用,二者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成了动词

第二组:①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席,像席子那样;包,像包裹那样;囊,像口袋那样

②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瓮,用破瓮;绳,用绳子

③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南,向南;西,向西;东,向东;北,向北 规律总结:此为名词活用作状语

1、示比喻意。这是指拿用作状语的那个名词的动态来描绘它所修饰的那个动词所表示的状态,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像„„一样,像„„似的。

2、就一般情况说,凡动词前面的名词在意思上不能认为是用作主语的,就应该认为是用作状语。

3、在古代汉语中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为状语。

第三组:①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弱,使„„弱,削弱

②吞二周而亡诸侯 亡,使„„亡,灭亡 规律总结:①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②为动词的使动用法

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指,形容词活用作了有使令意义的动词,表示使宾语具有了某种性质或状态。

2、动词的使动用法,表示动词使宾语产生某种动作、行为。

(4)、翻译全文,填写相关名句

《过秦论》中揭示秦王朝灭亡原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贾谊在《过秦论》中用排比句描写秦始皇武力统治天下的语句是:,,,。 贾谊用“,,,。”短短的四个句子就写出了陈涉举义旗并得到天下热烈响应的情况。 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到秦始皇为了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所采取的措施是:,,,。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二)、解题

“过”,名词(过失、过错)作动词(指出„过失、过错);“过秦”,即“言秦之过”,指出秦亡国的过失。

论,一种文体,古文中的所谓“论”,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等文字。 《过秦论》是史论,名为“过秦”,实是“戒汉”。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

(三)、自主思考与小组交流展示 理清文章结构,完成下面填空:

(1)、按表达方式可将全文分为两个部分:

①记叙部分( 1-4段 ):写

秦王朝的兴亡过程

第一层:( 1-3段 ):写 兴起的过程。

第二层:( 4段 ):写 灭亡的过程。 ②议论部分( 5段

):写 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2)、第一段写秦国处于阶段,在位的秦国国君是采取了政策,结果 明确: 崛起:秦孝公

政策: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结果: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3)、第二段秦国处于阶段,写在位的秦国国君是 ,采取了政策,结果

明确:发展: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 政策:蒙故业,因遗策

结果: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4)、第三段秦国处于阶段,写在位的秦国国君是采取了(前期)政策,(后期)政策,结果。 明确:鼎盛:秦始皇

政策:前期——振长策而御宇内,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后期——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愚民)

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以弱天下之民。(弱民)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防民)

结果: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却匈奴七百余里 (5)、第四段秦国处于阶段,写在位的秦国国君是。 明确:灭亡秦二世

(6)、第四段写了陈涉四方面的情况,结果。

(7)明确:社会地位,才能不足,兵员不多,武器简陋。 结果: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7)、第5自然段先将的秦国和的秦朝进行对比,然后将陈涉的起义与诸侯国合纵抗秦作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对比:“”,一比地位。“”,二比兵器。“”,三比士卒。“”,四比人才。一句话,陈涉与诸侯“”,强弱对比如此悬殊,它们同是秦的对手,曾先后与之抗衡,然而人多势众的六国,却一一为秦所灭,区区一个陈涉,竟然使秦“”,对比将前面形成的反差进一步深化、强化了。 明确:攻天下 守天下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鉏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二比兵器。“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不可同年而语 七庙隳

(8)、第五段讲了秦朝灭亡的原因是。

明确: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课堂小结

本文题为“过秦论”,是一篇,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但全文却用了十之七八的篇幅来叙事,文章由叙和两部分组成。是的依据,是的升华。作者通过叙述,概括秦朝百余年的由兴而亡的全过程,即从“攻”势转为“守势”两大阶段,为最后的议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作者的叙述中始终包蕴着文章的中心,这样由事见意,由史出论,以为论据的论证,虽然叙述较多,却处处为最后一段的议论蓄势,体现了事实胜于雄辩的特点,使文章的中心突出,论证更加有力,更能使人信服。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明确:议论文叙史议论叙史议论议论叙史 史实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五)、课堂检测

(1)、下列句中划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务:务必 B.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蒙:继承 C.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叩:攻打

D.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费:耗费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②天下云集响应。③外连衡而斗诸侯。

④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⑤赢粮而景从。

⑥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⑦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⑧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A.①②⑤⑧/③④/⑦/⑥

B.①②/⑤⑥/④⑦/③/⑧ C.①②⑤⑥/③④⑦/⑧

D.①②⑤⑥/④⑦/③⑧

选C。①②⑤⑥为名词作状语,③④⑦为使动用法,⑧为名词作动词。

(3)、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且夫”一句,写秦朝江山依旧,险关如故。照应课文第一段,说明秦非亡于地理形势的变化。

B.“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全文的中心,作者用以劝说当代及后世统治者施行仁义以安民。

C.本段是在前文铺叙基础上的集中议论,大量的史实使作者的论点水到渠成。 D.对比论证是本段的鲜明特色,将陈胜与山东六国进行对比,说明比陈胜强大的山东六国未能战胜秦国的原因,以及秦亡于陈胜首倡的起义,均在于他们不施行仁政。 B(作者写作该文是劝说汉文帝的,因此“后世”不妥。)

4、翻译下列句子。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①各国诸侯十分害怕,(于是)集合结盟,来图谋削弱秦国,不吝惜珍贵的器物、贵重的珠宝、肥沃富饶的土地,来招致天下的贤士,采用合从的策略缔结盟约,彼此结交成为一体。

②秦国没耗费一支箭,一个箭头,可是天下的诸侯已经困顿不堪了。 ③秦国有足够的力量控制他们并(乘着他们的)困顿来制服他们,追击逃兵败将。

(六)、课后作业 背诵课文

完成《优化设计》课时过关·即时巩固

推荐第2篇:《过秦论》教学设计.docx

教材分析:

《过秦论》分为上、中、下三篇,人 教版(必修三)从贾谊《新书》中节选上篇作为第三单元的教材内容,作者 通过对秦王朝兴起、强盛、衰亡过程 的叙述,指出了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 因是“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劝谏汉文帝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 该文篇幅较长,文言知识较中 丰富,文章内涵丰厚。 因此我设计用 学 三课时教学本文。 具体设计如下: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归纳并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2)学习本文用事实作根据论证中心论点的写法。

(3)认识贾谊对秦代暴政的批判—“—— 仁义不施”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4)了解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2.过程与方法:诵读法、讨论法、合作分析法、学习对比论证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略秦一统天下的壮观气势,探究其迅速灭亡的教训; (2)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观。 [教学重点] l.识辨课文中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积累文言词句。

2.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教学难点]

对“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这个中心论点的理解。 学情分析:

高一阶段,学生文言知识体系尚待完善,学生对古代议论性散文接触不多。 因此,教学中要进一步增加文言知识积累,处理好言与文的关系,既要让学生读懂课文,又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欣赏古代散文的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我国第一个封建统一王朝是哪个? 生:秦朝。 (齐答) 师;秦朝为什么会走向灭亡呢? 生:因为暴政。

师:贾谊又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代表作之一《过秦论》。

(板书课题)

【解题】师:“过”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这个标题的?

生:“过”理解为“指出„„的过失,”,做动词用。标题的意思是指出秦国过失。

师:你对作者有哪些了解?同学们可以结合《优化探究》中的作者名片认识作者。

师:老师这里补充一下,贾谊的作品除了《过秦论》,还有《陈政事疏》《论积贮疏》也较为著名,同学们可以课外网上搜索看一看。现在我们来进行预习汇报。课文里面有很多生僻的字,大家一起找出来,

如:崤 (xiáo)函。

生:腴(yú) 轸(zhěn) 镞(cù) 笞(chī) 恬(tián) 藩(fān) 瓮(wâng) 牖(yǒu) 孝公既没(mî) 召(shào)滑 俯首颈系(xì) 践华(huà)为城 劲(jìng)弩 中(zhōng)人 墨翟(dí)行(háng)伍 将数百之众(jiàng) 度(duï) 长絜(xiã)大比权量(liàng)力 万乘(shâng)之势 同朝(cháo)列 一夫作难(nàn)。

师:同学们都做了预习,但是这几个生字的读法也应注意:

外连衡(hâng) 非铦(xiān)于钩戟(jǐ) 长铩(shā)也,同学们结合注释读准字音,看看哪一组读得声音最响亮,最整齐。

生:(分小组朗读段落内容,最后一段全班齐读。 ) 师:同学们的朗读技巧比以前有很大进步,看来大家都下了一番功夫,输赢未见分晓,我们看看同学们对文言知识点的寻找工作是否全面具体。先请第一小组的同学汇报情况。生:(寂静) 师:如果第一小组的同学不作答,我们把机会让给其他小组。 生 1:“固”一词多义,崤函之固(险固的地势,名词):

固守以窥周室(牢固);内立法度(在国内,名词作状语)外„连衡而斗诸侯(对外,名词作状语:使„„相斗,动词的使动用法。 ) 师:其他同学还有没有要补充的? 生 2:“席”:像席子一样;“包”:像包裹一样;“囊”:像口袋一样,都是名词作状语。

师:你能把这个句子翻译一下吗? 生 3:大致意思是秦孝公有一统天下的野心。 师:你说的是意译,能不能直译呢!

师:怀有像席子一样席卷天下,像包裹一样控制宇内,像口袋一样统一四海的意图,并且有吞并各国的野心。 句子翻译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大家要把握这个规律。

师: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内容?涉及哪个皇帝?其他组的同学不要忘了还有抢答的机会。

生:秦孝公实施一系列政策来巩固自己的政权。 师:对了没有? 师:(板书)固基业———秦孝公———兴,请其他小组的同学们按照相同的方法来学习课文。

师: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同学们都发挥了团队协作的精神,并开动脑筋思考问题。 大家看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在叙述史实的过程中,作者对内容是否进行了详尽的叙述? 生:没有。

师:其言语表达有什么特点? 生:简明扼要。

师: 议论文的记叙和记叙文中的记叙有很大区别,议论文的记叙只求把其中最能证明观点的部分写出来便可,要求简明扼要,而不是从头到尾的详细记录,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作文写作中注意掌握。

师:作者在叙述史实时,还运用了那些方法?请举例说明。 生 1:对比,比如说秦国本身由盛到衰的对比。 生 2:陈涉和秦国的势力对比。

师:看来第四组和第一组的表现不相上下,其他组的同学请不要气馁! 师:我们知道,论据是为论点服务的,作者引用大量事实论据的目的是为了证明论点, 文章的论点是什么? 我们一起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 1:非小弱也(变小、变弱,做动词用),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判断句) 师:这位同学说的都对吗? 生齐答:不对。 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介宾短语后置句) 师:不要看到“也”就是判断句了,还有吗? 生 2:介宾短语后置句还有:非铦于钩戟长铩也;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为天下笑者”是被动句。

生 3:“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判断句。 师:第五自然段的句子意思都懂了吗? 生:懂了。

师: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师:贾谊为什么写这篇文章?请同学们联系背景分析。

师生共同合作:西汉初期,经历了春秋战乱到楚汉战争,社会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土地荒芜,人民流亡,人口减少,经济凋敝。 贾谊的《过秦论》借古讽今,他希望汉统治者能施行“仁政”,防止重蹈秦始皇因实行暴政而迅速灭亡的覆辙。

师:本文我们就学到这里,希望同学们掌握学习这种古文方法,并学习贾谊的写作手法,把它运用到作文写作中去。 大家觉得哪个小组赢得了本次比赛? 生:第一组生:第四组

师:不管比赛结果如何,同学们的协作精神值得嘉奖。 (掌声)课后对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做一做《优化探究》中《过秦论》的中篇练习。

板书设计: 秦始皇)———盛

析原因

之异

守过秦论义军起(秦二世)———亡 仁义不施教学反思:

文言文的教学很枯燥, 课堂教学不容易出新出奇。老师备好知识点就开始满堂灌了, 为了让学生读懂文章,逐字逐句的翻译反倒让学生更容易厌倦。 怎样在保证夯实知识点的同时,又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呢?在教授《过秦论》时作了一些新的尝试,把课堂的主动权让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学会古文的学习方法。 《过秦论》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文章内容丰富,涵盖博大,较之一般的文言文,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再从议论文的角度进一步讨论一下作者的中心论点—“——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的优劣长短,自然又增加了教学的深度和难度。 《课标》指出:“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按组分配学生,让学生课前集体预习,堂上汇报,并且其他小组可以参与竞争的方式进行竞赛,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完成自己任务的同时可以继续参与其他小组的活动, 做到人人参与,活跃课堂气氛。 从课堂的反馈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都做得很好,在字、词、句方面,做到了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团队协作意识的增强,师生活动也增进情感交流。相对以前的古文教学,老师轻松了,学生动起来了。

从作文教学的角度来说,《过秦论》是一篇较好的议论性散文,引导学生学习其语言以及布局谋篇,为今后的写作提供借鉴。

推荐第3篇:过秦论的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过秦论》是一篇内容非常丰富, 语言极有特色的史论, 学习本文的主要目标, 是理解秦之过及借鉴意义, 明确对比论证方法和掌握重要文言词句。本设计突破传统的“读文章———讲字词———译文句”的教学程式,抓住中心,精选语段、词句,设计若干讨论题,激发兴趣,训练思维, 教学生学会自读文言文。

【设计提要】

本设计在学生对照注释预读课文的基础上分三步设疑讨论: 1.由标题引入第5 段, 讨论对比方法及结论的产生;2.从秦攻守之势的不同, 讨论秦兴亡史的演变, 理清文章思路;3.讨论“仁义不施”的表现及作者的写作旨意。在讨论中,强调教师点拨, 精简知识讲授; 强化诵读自学, 重视语言知识, 将理解文意与理解语言紧密结合, 突出教学重点,突出思维训练。

【设计实施】

1.层层对比揭秦过。

[设疑讨论]“过秦”,即言秦之过。作者以秦的兴亡史实为基本依据,采用对比方法,层层推进,水到渠成指出秦亡的过失, 这充分体现在第5 段议论中。朗读第5 段: (1)将段中涉及到的秦国、秦朝、九国(山东之国)、陈涉四种力量用数学符号“〈”连结排列起来; (2) 按例句“‘秦人开关延敌..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这是秦国的实力与九国之师相比”,从本段中找出包含(1)中其余三项对比的句子; (3) 说明作者是如何在对比分析中归纳出结论的。

[明确] (1) 四种力量的对比可以表示为: 陈涉〈九国〈秦国〈秦朝。(2) “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大..不可同年而语矣。”这是山东九国之师与陈涉相比; “秦以区区之地..而朝同列。”这是秦国与统一天下的秦朝相比; “然后以六合为家..何也?”这是最强大的秦与最弱小的陈涉相比。(3) 从对比中可以看到, 最弱小的陈涉起义时, 面对的是最强大的秦朝。一个“何也”, 水到渠成, 把焦点逼示出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点拨] 作者议论秦的过失, 首先肯定地理条件没有变, 接着采用多项对比的论证方法, 层层推进。最详细的是陈涉与九国的对比, 从各个角度对比, 极言陈涉弱小; 其次是秦国与统一天下的秦朝相比,强调秦朝的强大。九国与秦的对比包含在上面第二个对比中, 不够明显, 但例句从课文第2 段找来明显的句子, 已经明确。不能忘记陈涉与秦朝的对比。对比得出的结论是自然而然的, 既告诉我们秦亡的原因,也点明了课题“秦之过”。当然,“秦之过”主要是“仁义不施”而非“攻守之势异也”。充分利用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注意连用“也”字的语气及其强调作用。

[ 说明] 这一段议论是全文的重点, 需要反复朗读与全面理解。抓住对比即抓住了重点纲目; 用数学公式来表示课文内容, 激起学习兴趣, 引起学生积极思考; 运用原句, 促使学生细读课文, 理解文句词语,抓住重要句子、重点词语。学生学习分析和理解文意、文句的过程, 也是自学文言文能力提高的过程。

[板书](略)

2.攻守势中看兴亡。

[设疑讨论]“攻守之势异也”,是对文章1~4 段秦兴亡史实的概括议论, 先从第5 段中分别找出一句话概括“攻”与“守”的史实;然后自读1~4 段, 说说哪些段写“攻势”,哪些段写“守势”,并从各段中找一句原句表明“兴”或“亡”的史实。

[ 明确] (1) “秦以区区之地..而朝同列”议论的是“攻势”;“以六合为家, 肴殳函为宫”议论的是“守势”。

(2) 第1~2 段及第3 段第一层“及至始皇..威振四海”写“攻势”,第3 段第二层写“守势”。

(3) 兴:“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强国请服, 弱国入朝; 鞭笞天下,威振四海。”亡:“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攻”是以雍州之地为本, 采取一系列措施;“守”是以整个天下为本, 采取了更为严密的措施: 秦从诸侯变成了天子, 守的力量比攻的力量更强大, 结果却走向反面, 更令人深思。

[点拨]“攻”指依靠权谋武力,扩张土地, 夺取天下, 吞并六国;“守”指采取种种措施巩固政权, 保住秦王朝的帝位。第3 段第一层的七字排偶句, 写的正是秦始皇攻取天下、统一六国的巅峰。“兴”指秦国强大起来, 不能用表达措施的句子来表明, 而要选择能够表现一个阶段强大的句子。

[ 说明] 该讨论题一方面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抓住中心句引发开去,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 阅读语段,筛选信息,学习归纳。另一方面由意而言,促使学生认真自读课文,正确理解文言词语和句子,掌握文言知识。

[板书](略)

3.秦过为鉴可治国。

[设疑讨论] 秦的过失主要是“仁义不施”, 请从课文中挑出秦“仁义不施”的语句并加以解释, 说说秦的过失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明确] (1)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追亡逐北, 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2)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3) 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4)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5) 废先王之道, 焚百家之言, 以愚黔首; 隳名城,杀豪杰。

(6)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秦在夺取天下的过程中,依靠武力,致使六国惨败,“伏尸百万, 流血漂橹”, 已经蕴藏着导致失败的尖锐矛盾。秦统一天下,攻守之势转化以后,不但不施仁义, 反而变本加厉, 用严酷的刑罚奴役百姓, 迅速导致大规模起义,致使帝王之业土崩瓦解。这一史实充分显示出民心向背对治国的重要性。贾谊采用铺张渲染的手法言秦之过, 是借秦作鉴, 猛敲警钟,劝谏西汉统治者施仁政。

[点拨]“仁义不施”,换种说法是“施行暴政”,这在秦攻取天下中也必然有所表现, 在固守天下中表现得尤为厉害。主要体现在治国措施中。

[说明] 将“仁义不施”这一抽象道理具体化, 训练了学生筛选信息、理解文意、理解文句等能力, 思维深刻性训练、鉴赏评价训练、语言训练都得到落实。

[板书](略)

[总评] 文言文教学要突出学生训练、提高教学效率, 首先要“减肥消肿”,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 积极思维,学会自读。本设计突破“字字落实,串讲课文”的传统教法,从标题入手,抓住全文中心句和重点语段,在论证方法、论据材料和写作主旨三方面设置讨论题,注意“意”“言”结合,创设启发思考、指导读书的情景, 让学生在读书和思考中理解文意, 掌握字词,培养自读能力,为本单元其他课文的讲读或自读提供了一个教学思路。

推荐第4篇:过秦论六国论教学设计

《过秦论》和《六国论》教案

课前导入:

高一时我们分别学习过《过秦论》和《六国论》这两篇文章,今天我们试着将这两篇文章进行比较学习。

教学板块之一:疏通文章的语言文字。 1.高

一、高二时我们学习文言文,有时是不求甚解,到了高三,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对各种文言词汇作些归纳、整理、积累,有计划地将学过的词、语、句经过整理分门别类地抄在笔记本上,如此才便于高三复习和翻检,最终成为自己语言仓库中的一部分,并终身受用。

2.文言词汇一般包括词性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文言句式几种。[板书:积累词语句:词性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文言句式] 3.归纳整理。 ① 词性活用 a .名词作状语 席卷天下(像卷席子一样)

包举宇内(像提包裹一样)

囊括四海之意(像扎口袋一...样)

内立法度(对内)

外连衡而斗诸侯(对外)

南取汉中(向南)

西举巴蜀(向....西)

东割膏腴之地(向东)

北收要害之郡(向北)

天下云集响应(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赢粮而景从(像影子一样) .b .使动用法 外连衡而斗诸侯(使…相斗)

会盟而谋弱秦(使…削弱)

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拜)

以弱天下之民(使…削弱)

李牧连却之(使…败退) ..c .其他 过秦论(名作动,评论过错)

瓮牖绳枢(名作动,用破瓮作,用草绳系)

追亡逐北.....(动作名,逃亡的军队)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形作动,变小变弱)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作动,礼遇)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名作动,坚持到底) .② 古今异义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指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今:山东省)

以致天下之....士(古:招纳

今:致使造成某种后果)

奋六世之余烈(古:功业

今:猛烈)

思厥先.祖父(古:祖辈和父辈

今:父亲的父亲)

可谓智力孤危(古:智谋和力量

今:智商)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旧事、前例

今:一种文学体裁)

至于颠覆(古:以致于

今:连....词,表示另提起一件事)

③ 通假字 合从缔交(纵)

赢粮而景从(影)

甿隶之人(氓)

鉏耰棘矜(锄)

外连衡.....而斗诸侯(横)

俛首系颈(俯)

暴秦之欲无厌(餍)

当与秦相较(倘) ...④ 文言句式

判断句: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被动句:为天下笑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省略句:以(之)为桂林、象郡

·1· 倒装句: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中山之君也

赵尝五战于秦(状语后臵) 4.小结:

经过这么一归纳、一整理,我们对这两篇文章的文言词汇基本已经掌握,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阅读新的文言文,这也是我们高考试题中考察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果我们能够这么坚持下来,积累到一定程度,相信高考题中的文言文阅读题会迎刃而解。

教学板块之二:相同点的归纳分析。 1.这两篇文章不仅在文言词汇方面有许多相同的用法,而且在其他许多方面也有相同或相近的地方。比如文章的标题:过秦论、六国论,都是一个“论”字,表明它们都是议论文。

大家试着从各个角度去寻找这两篇文章的相同之处。 [板书:归纳相同点] 2.归纳: ① 体裁:两篇文章作者虽然所处年代有先后的差别,但表达思想都用了史论的方式。 ② 题材:两篇文章都是借战国时期秦与六国间的战争来议论的。 ③ 创作目的:两篇文章都强调借过去的史实来讽喻当今的最高统治者,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④ 写作手法:两篇文章都采用了对比的方式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板书:体裁、题材、创作目的、写作手法] 3.小结:

苏洵的作品当时很受欧阳修的赞赏,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由此可知苏洵和贾谊的作品确实有许多相同之处。

教学板块之三:相异点的区分理解。 1.虽然这两篇文章在很多角度都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但是毕竟一个是汉朝,一个是宋朝,相距一千余年,不可能处处都是一个样,它们必定有许多各自的特色。

下面大家就来找找这篇文章的相异点。 [板书:区分相异点] 2.归纳: ① 主旨:

《过秦论》所体现的意图是分析秦王朝灭亡的历史原因,从反面总结出中心思想,即“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它的现实针对性是指西汉初期的政策,是劝谏西汉统治者要施行仁政。

《六国论》主要是论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目的在于讽喻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不为辽和西夏的“积威之所劫”,一味纳币输绢以求苟安,要“封天下之谋臣”,“礼天下之奇才”,奋起抵御外侮以维护统治。

补充: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秦末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极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他曾向汉文帝反复宣讲仁义之道,认为“德莫高于博爱人,而政莫高于博利人”,“政莫大于信,治莫大于仁”。他认为按照礼的规定,“国有饥人,人主不飧;国有冻人,人主不裘”。他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认为民是国家、君主和官吏的根本,离开了民则国将不国,君将不君,官将不官,谁敢与民为仇,必将为民所埋葬。因此,他极力向汉文帝宣讲仁政的道理。

苏洵也是一个非常有政治抱负的人。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

② 结构:

·2· 《过秦论》的结构

第一步:秦孝公至庄襄王不断扩展疆域,已形成了居高临下、高屋建瓴的架势。秦始皇上台后吞并六国,一统天下。

第二步:叙述秦王朝胜利后所实行的种种错误政策:一为“焚百家之言”,一为实行高压政策,武力防范。

第三步:记述陈涉发难,天下云集响应,推翻了秦王朝。 第四步:在前文叙述的基础上议论,表明作者的政治见解。 《六国论》的结构

第一步: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第二步:将中心论点转化为两个分论点:一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一为“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第三步:总结历史教训,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四步:讽谏宋王朝不要重蹈六国的覆辙。

补充:这两篇文章的行文思路恰好是相反的,前者是先叙史,后作结;后者是先提出论点,后举例论证。

③ 语言风格

[板书:主旨、结构、语言] 思考: 一、《过秦论》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在文章前面的阅读提示里说得很清楚——“气势磅礴”。那么这篇文章为什么能够做到“气势磅礴”的呢?它的“气势”是怎样得来的?

第一个,最主要的,即这篇文章虽是说理文,其中却用了十之七八的篇幅来叙事。用叙事来说理,可以说是本篇最大的特点。作者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让读者感到短短一篇文章竟然包涵了这许多东西,自然觉得文章饱满充沛,气势磅礴。

第二个,作者在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贾谊写这篇文章可以说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比如第一段“有席卷天下”四句,“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基本上都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其他段也都有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朗读】第1段第1句。体会这种大气。

【朗读】点学生找文中的例子并大声朗读,要求读得有气势。(第

2、

3、5段)

这样。气势自然就充沛了,自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当,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这是由于作者本人原是一位辞赋作家的缘故。

第三个,即作者用全篇对比到底的手法写出了他的论点。对比手法并没有什么稀奇,而本篇精彩处却在于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即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话也显得更有分量了。主客观形势的不同,强弱盛衰难易的不同,都从几方面的对比中显现出来。而文章气势磅礴的道理,也就不难理解了。

【朗读】将文中运用对比的句子一齐读一遍:第5段中。 二、《六国论》这篇文章的语言与《过秦论》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其不同之处在哪里? 《过秦论》的语言如辞赋一般,词采华丽,千变万化,多用对偶和排比句式,长句较多,用语雅而不俗;文章一气呵成,文脉如行云流水,汩汩而出,滔滔不绝,首尾气贯长虹,感情充沛。

·3· 《六国论》是语句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句式丰富多彩,交相辉映;论证语言隐、直、正、反相映成趣,行文干练老辣,有“战国纵横之学”。

可以这么说,《过秦论》的语言主要着眼于作者自身的感受,而《六国论》的语言则着眼历史事件的现实意义。前者的感性色彩更浓厚,后者的理性思考更深刻。

【朗读】第2段:“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此言得之。”此句将暴秦的野心和六国的处境揭露得非常清楚,闪耀着理性的光芒。

【朗读】点学生再在文中找一些理性思考的句子并读一读。 小结:《过秦论》的语言气魄恢宏,酣畅热烈;《六国论》的语言深沉深刻,干练老辣。它们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过秦论》《六国论》两篇文章,我们在受到了美的熏陶的同时,也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启发。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多读一些这样的作品,提高我们的修养,丰富我们的头脑,成就我们的大业。

·4·

推荐第5篇:《过秦论》课时教学设计2

《过秦论》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2、学习课文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理解课文中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

教学设想:

1、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

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故事(如《东周列国志》,虽是小说,但基本事件多见诸其书)。

3.文言文翻译,是本单元主要知识点。在研习新课中要有意识设计必要的讨论题,引导学生用单元知识短文所讲的道理来解决疑难问题,获取新知识。

4.本文逻辑严密,文辞优美,可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的后三段。

教学时数:3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1.预习全文,疏通文句,了解大意。2.学习课文第一段。 导入新课

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毛泽东同志批评了那种“割断历史,只懂得希腊,不懂得中国,对于中国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团”的主观主义学风,教导我们要“认真地研究历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为什么要“认真地研究历史”?一句话,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古为今用。对于这个道理,古人很早就懂得。西汉贾谊就说过:“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的史论《过秦论》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写的,通过总结秦不施仁义二世而亡的教训,来讽谏汉朝统治者。虽然由于历史局限,作者不可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和找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但他针对当时现实而论史的精神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

预习指导

印发预习提纲,以学生自学为主。 1.关于作者: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多岁时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死时仅33岁。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2.时代背景:

春秋以来,战乱频仍,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当然,贾谊所说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不可能包括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压迫等内容,这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

3.自读课文及注释,结合课文前“预习提示”疏通课文,并完成下面练习: (1)给下面加黑字注音:

①合从( )缔交 赢粮而景( )从( ) 因利乘( )便 万乘( )之势 ②宁( )越 王侯将相宁( )有种乎 宁( )静 乐( )毅 安乐( ) ③翟( )景 墨翟( ) 召( )滑 累召( )不应 蒙恬( ) 銡( ) ④逡( )巡 鉏耰棘矜( )矜( )持

度( )长絜( )大 度( )德量力 内立法度( ) (2)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或查字典(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给课本上没有注释的下列加黑字词作解释:

①务耕织( ) 守战之具( ) ②会盟( ) 重宝( )

③明智忠信( ) 尊贤而重士( )

④兼韩、魏„„之众( ) 杜赫之属( ) ⑤于是六国之士( ) 于是从散约败( ) ⑥开关延敌( ) 天下诸侯已困矣( ) ⑦因利乘便( ) 延及孝文王( ) ⑧享国之日浅( ) 陈利兵而谁何( )

⑨铸以为金人十二( ) 自以为关中之固( ) ⑩斩木为兵( ) 同年而语

天下非小弱也( ) 为天下笑者( ) (3)说明下列加黑词的用法: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②外连衡而斗诸侯 ③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④序八州而朝同列

(4)下面句中加黑的词语各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 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 ③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

④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 ⑤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 (5)在横线上填空:

①“内立法度,务耕织”句省略了主语 。

②“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句中“以”后省略了宾语 。 ③“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句,“一夫作难”指 ;“身死”后面省略了 词 ;“为天下笑者,何也?”是 修辞句。

(6)选出对“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句中加黑词的运用解释正确的一种:

A.句中加黑词的意义都不一样,体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B.加黑词的意义都不一样,体现了作者语汇丰富。

C.加黑词的意义都一样,体现了作者用词富于变化,避免雷同,读来无呆板之感。

D.加黑词的意义都一样,体现了作者语汇丰富。

(说明:预习提纲部分最好印发给学生,特别是作者和时代背景部分,教师不必再赘述。课本“预习提示”部分对本文结构、中心及文采已有简要说明,要引导学生结合“提示”基本掌握课文的内容和主旨。)

〔附〕 练习答案

(1)①zîng yíng cïng chãng shâng ②Nìng nìng níng yuâ lâ

③Zhái dí shào zhào tián xiān ④qūn qín jīn duï duï dù

(2)①致力,从事;防御和进攻 ②诸侯间聚会而结盟;贵重 ③懂事理,有远见;尊重 ④同时并有;类 ⑤介宾短语,在那时;介宾短语,从此 ⑥迎接;因窘,困厄 ⑦凭借有利的形势;延续 ⑧享有;时间短暂;陈列;锋利;兵器 ⑨以,连词;为,做;认为 ⑩树木;兵器;论 国家;变小,缩小;削弱,变弱;介词,被;天下的人

(3)①名词作状语 ②使动用法 ③名词作状语 ④使动用法 (4)①夸张 ②夸张 ③夸张 ④比喻 ⑤借代 (5)①秦孝公 ②之 ③陈涉起义;介;于;设问 (6)C 研习新课 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朗读指导:指名让学生朗读,然后放录音或教师范读本段,让学生体会句中的逻辑停顿,从而明白较长的主语和谓语之间要有停顿,动词和较长的宾语之间要有停顿,较长的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较长的联合成分之间也要有停顿,这是一般的规律。本段的动词——“据”“拥”“有”之后要有停顿;“内”“外”之后还应有停顿。下面各段的朗读指导仍围绕逻辑停顿进行,教案不再赘述。 2.参看注释,想想“有席卷„„之心,„„之意”句如何翻译,说说你从这句翻译中受到什么启发。(让学生回答,教师提示:读单元知识短文第318页的最后一段。)

3.提问:从注释中我们知道,“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那么,我们把课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换成“有吞并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但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呢?

明确:意在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对诸侯各国虎视耽耽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同时也为后文写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张本,为后文写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作了铺垫。总之,根据表达的需要,这里的繁笔增加了气势;同义短语的叠用,又使叙述生动形象。

4.文章从秦孝公写起,为什么不从孝公以前的一国君(如秦穆公)写起?从本段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点?

明确: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思考和练习”一已读到),而秦的攻夺天下正是从秦孝公开始的。关于这点,本段课文已经明白论述。首句“君臣固守而窥周室”告诉我们,孝公在摄政之初仍是“固守”秦地,对“周室”亦只是暗中“窥伺”。后来由于“商君佐之”,才开始有了“席卷天下”的行动,虽然在此之前,他已有了“地利”和“人和”(“君臣固守”)的条件。

5.秦孝公在“攻”天下时,是否施行了“仁义”? 明确:贾谊所谓“仁义”,仍然是孔孟所说的“先王之道”,而不是法家的“内立法度”及纵横家们的“斗诸侯”。对后者,贾谊在《过秦论》(中)中称为“酷刑法”“高诈力”,可见在贾谊看来,这并不是“仁义”。贾谊认为“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之术也。”这也告诉我们,孝公的“攻”,不是建立在贾谊的“仁义”的基础上。

布置作业:

1.完成“思考和练习”

三、四两题。2.熟读课文。

3.书面翻译第1段。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1.研习课文第

2、3自然段。

2.继续重点讲授文言文翻译方面的知识。

3.从分析段内层次入手,学习运用材料为中心服务的技巧。检查讲评作业:

重点讲评文言翻译中一些修辞方式的处理。本段突出强调两点:其一,如上节所讲,同义叠用的“凝缩”原则;其二,夸张修辞格的处理,即意译或添加语词而保留,如“拱手而取„„”可译成“毫不费力地夺取了

„„”或“拱手之间就夺取了„„”。 研习新课

1.下面是第2自然段第一句的译文,其中有些地方译得不正确,请指出来,并说说理由。译文:秦孝公死后,他的儿子惠文王,孙子秦武王和昭襄王承接了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政策,在南边夺取了汉中,在西边攻取了巴、蜀,在东边割占了肥沃的土地,在北边收复了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非常重要的城邑。

明确:好的译文标准是“信”“达”“雅”,即准确、通畅、优美生动。上面译文在这三方面都有欠缺。其一,个别语词不准确:“蒙故业”的“故”,译为“原有(的)”为好;“因遗策”的“策”,指的是策略;“南”“西”“东”“北”译成“在南边”之类不能准确表现秦的扩张行径,译成“向南”“向西”等为好;“收”不是“收复”,和“取”同义。其二,不“达”、不“雅”:对于专名,直接“搬”过即可,不必把注释当译文抄在译文中。译文对“惠文、武、昭襄”及“要害之郡”的处理就有这方面的不足,结果使句子疙疙瘩瘩,甚至造成歧义。

2.指名让学生口译第2段,其他学生(或教师)订正。

3.第2自然段的层次划分有下面几种意见,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1)分4层:“孝公既没„„要害之郡”是第1层,“诸侯恐惧„„已困矣”是第2层,“于是从散„„弱国入朝”是第3层,其余是第4层。

(2)分2层:“孝公既没„„弱国入朝”是第1层,其余是第2层。

(3)“弱国入朝”前是一段,可分三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3层的划分;“延及„„国家无事”应单列一段。

提示:把孝公之后五位国君放在同一段中是有道理的,这只要联系上下文就可明白:第1自然段写秦孝公,这是秦攻夺天下的开端。第2自然段中的五位国君有共同的特点——“蒙故业,因遗策”,继续执行孝公攻夺天下的既定国策,虽然孝公、庄襄因“享国之日浅”,无所建树,但不等于放弃攻天下的“遗策”。总的说来,五位国君是在发展吞并天下的业绩。第3自然段写秦始皇,是秦攻夺天下雄心的实现,即标志“攻”的阶段的结束,下面转入“守”天下的阶段。所以第三种意见似不可取。第二种意见基本合理。作者按时间先后和建树状况把五位国君分为两类来写:前者评写,后者略写,但不管评略,二者的关系是并列的。为了学习方便,我们可以对第一层再分3个小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3层的划分)。第一种分法实际上是把第一层的3个小层与第二大层并列,这在逻辑上是有毛病的。

(说明:若有学生问,作者为什么把前三位国君合写而不一一独段分写?亦可参看上面分析,从中找出答案。)

4.提问:在第2自然段第1大层中,3个小层是否都是写秦的?有人说,第1小层写秦攻各国,第2小层写各国攻秦,第3小层写双方战争结果。这种说法对不对?结合课文加以说明。

明确:还可以有一种理解,3个小层都是写秦的。第1小层,写秦对诸侯各个击破的“攻”。“南取”“西举”“东割”“北收”,既说明了这点,又说明这种进“攻”所向披靡,任何一个诸侯都难于单独与之抗衡,从而也说明了诸侯之所以“会盟而谋弱秦”的原因。第2小层,还是写秦攻诸侯,“攻”取合起来的九国诸侯。九国之师的“叩关攻秦”不过是以攻为守,其实质还是守。面对九国联军的“攻”,秦不再是孝公时的“君臣固守”,而是“开关延敌”,以“攻”对“攻”。第3小层写秦击溃九国之师后的影响,说明其席卷天下之势已完全形成。若非孝文、庄襄“享国之日浅”,那么一统天下的宏图就可能在始皇之前得以实现。

5.指名或集体诵读第3自然段(有条件的可跟随录音读几遍),然后从本段挑出典型的例句,附上或正或误的译文,让学生指出正误,说明理由(可用小黑板出示例句,口述所附译文)。附例句并译文(例句下A、B为译文): (1)振长策而御宇内。

A.举起长鞭来驱赶天下诸侯。 B.举起长鞭来奴役天下百姓。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A.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 B.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 (3)乃使蒙恬到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A.于是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并且守卫边防。 B.于是派蒙恬去筑守像篱笆一样重要的长城。

(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A.收集天下的军队,把他们集中到咸阳,让他们销毁兵刃和箭头,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B.收集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阳,(然后)销毁这些兵器,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5)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A.(秦始皇)踏着华山作为城墙,凭借黄河作为护城河,占据亿丈高的城堡,下临不可测度的深渊,自以为十分坚固。

B.(秦始皇)凭借华山和黄河,把他们看成城墙和护城河,占据着这亿丈高的华山城堡,其下又紧靠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自以为就十分牢固。

提示:要做到译文的“信、达、雅”,起码要从以下几点检查:其一,文言文中的每个实词、虚词的意义是什么,译文中有没有译错的语词或遗漏的语词;其二,译文是否合乎情理,是否和上下文矛盾,人们是否能看明白,是否合乎今人的语法习惯;其三,是否保持了原文的基本风格,各种修辞格的处理是否得当。

〔附〕 参考答案

(1)A、B均有误。A中“御”译为“奴役”为好;B中“宇内”理解有误,联系下面(2)句可知。(2)A为意译,正确;B有误,“敲扑”是借代用法,代指刑具,引申为刑罚,修辞问题未处理好。(3)A句正确;B有误,藩篱比喻边境、边防,今人无“像篱笆一样重要”的比喻说法。(4)A有误,“兵”不指“军队”而指兵器,“之”亦应代指兵器,“锋镝”是借代,代指兵器;B正确。(5)A有误 ,原文“践”不是课文注中的“践履”(课文注释有误),而应是《康熙字典》引《释文》的“践,借也”当凭借讲;“城”作城墙、墙堡为好,“固”的理解亦不妥。B正确。

6.提问:第3自然段讲了秦始皇“攻”天下的业绩和“守”天下的措施。试指出文中哪些文字是写其“攻”的,哪些是写其“守”的。

明确:“士不敢弯弓以报怨”句之后为“守”,“报怨”句和其前为“攻”。“南取百越”、北“却匈奴”仍属其“并吞八荒”之举。

7.提问:第3自然段在写秦由“攻”转为“守”时从哪些方面写了其“守”的措施,为什么要写这些?

提示: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等方面写其以暴政来作为“守”的措施。写这些是为突出中心论点服务的。

布置作业:

1.背诵第3自然段。

2.书面翻译课文的最后两段。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

1.研习第

4、5自然段,了解作者对秦亡原因的见解,评说其进步性及局限性。

2.学习本文从对比中引出结论的论证方法,进一步加强对文言词句的理解和翻译练习。

教学内容和步骤 复习检查:

1.背诵第3自然段。

2.检查第

4、5自然段的译文,着重检查容易误译的典型句子的翻译。〔附〕 误译举例

(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译文:然而陈涉不过是一个用破瓮遮住窗户,用绳子系住户枢(这样贫穷人家)的子弟,是甿、隶一类的(耕田)人,而且是被迁谪戍边的征夫。

(2)才能不及中人。

译文:才能不如中等人才。

(3)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译文:(他)又是脚踏在戍卒行军的途中,又是在阡陌纵横的行途中举事。 (4)天下云集响应。

译文:天下人如同阴云一样集聚起来,如同回声那样应和他。 (5)殽函之固,自若也。

译文:殽山与函谷关的险固,自然与以前相同。 (6)非及向时之士也。 译文:(又)不及九国的士人。 (7)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译文:一个匹夫发难而天子的七庙被毁坏。 说明:以上译句均引自人教社《教参》,其中各有微瑕,试指正如下:(1)“瓮牖”解释如课本注释,不当“用破瓮遮住窗户”讲。“甿”即耕田人,课本已有注解,译文中括号内字多余。(2)“中人”,课本注“平常的人”,能够讲通,译文不必标新立异,应尽量与注释吻合。(3)“蹑足”应取引申义,“行伍”译为“戍卒行军途中”不妥,整个译文不符合现代汉语习惯,不达不雅 (4)“云”译为“阴云”与原句所表达的情感不一致。(5)“自若”的“自”不是“自然”的意思,辞书注“自若”为“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见《古汉语常用字字典》)(6)“向时”应译出,可译为“不能赶上先前九国的士人”。(7)“夫”即“人”,“匹”,“一个”的意思,用“一个”限制“匹夫”,没有必要。“七庙”属借代,应在译时直接用本体事物名词“国家”。

检查方法:可采用上面办法或让学生解释有关文言词,可以让学生读某句自己的译文。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订正或老师讲评。

继续研习新课:

1.第4自然段导读:如果本“预习提示”所言,“写陈涉起义,天下响应,迅速灭秦”。这和“过秦”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评写陈涉出身之低下、起义的仓猝、士卒的弱少、兵器的钝劣以及“天下云集响应”的形势?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阅读时必须联系上下文,通过比较来探求,而不要孤立地就本段苦思冥想。为了帮助同学们学会这种比较,我们先来做如下练习:

(1)读本段和上段有关内容,填写下表:

(2)我们之所以将陈涉与始皇作比较,是因为陈涉起义时虽然“始皇既没”,但“ ”,说明秦当时国势未衰。从比较中可以看到,秦灭亡的原因不是因为陈涉 ,也不是因为秦国的 不强大和 条件发生了变化。

(3)从本段的“非有仲尼、墨翟之贤”可以看出陈涉起义的原因,不是上段中的秦“ ”;从本段对陈涉的地位、出身等叙述看,陈涉反秦的原因也不是上段所说的因为秦“ ”和“ ”,而是因为秦“ ”。

(4)从第2自然段中,知山东诸侯“会盟而谋弱秦”时,招致人才的办法是“ ”;从本段“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来看,“山东

豪俊并起而亡秦族”的原因,并非是陈涉有“ ”之贤、“ ”之富,其原因是三段中的“ ”“ ”“ ” 等,总之一句话,如下段所说的,是因为秦“ ”。 2.第5自然段导读: 课文“预习提示”指出:“第五段转入议论,分析秦灭亡的原因,得出结论。”作者是如何议论的?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议论如“提示”所言,“用了对比手法”。作者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用来对比的材料分别见于上文哪一段?作者的结论是什么?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该如何评价这一结论?这些都是我们阅读时要加以注意的。下面我们仍通过练习来解决这些问题。

练习:

(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这是作者进行比较的前提,也是排除秦亡是由于国家变小变弱的原因。这句话是对前文叙述事实的高度概括和所作的判断。这些事实通过文中这些语句可看出来:第1段的“ ”及“ ”;第2段的:“ ”、

“ ”及“ ”;第3段的:“ ”及“ ”;第4段的“ ”。

陈涉与“九国”的比较,实质上仍是以秦之今与秦之昔的比较。从第2段中我们知道,昔日作为一国诸侯的秦,与拥有“ , ”的九国

较量的结果是 而不是败;而今与陈涉这位不能与九国“ ”

的甿隶之人较量,竟然失败!这就告诉人们:一个国家疆域广大,实力 雄厚,未必就是战胜对手的永远的和最起作用的因素。什么是决定的因素呢?读者

在对比之后,不能不深思而发出“ ”的问话。 (3)如何评价作者关于秦灭亡的结论?

提示:①从科学性看这一结论是否严密,有无局限性?战国四君(孟尝君、平原君等)“宽厚而爱人”,但结果如何?②从“仁政”的阶级内容看有无局限性?③从作者主张的客观效果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看其是否有进步性。

〔附〕 练习答案 1.(1) (2)余威震于殊俗;力量强大;力量;地理。(3)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振长策而御宇内;隳名城,杀豪杰;执敲扑而鞭笞天下。(4)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仲尼、墨翟;陶朱、猗顿;振长策而御宇内;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隳名城、杀豪杰;仁义不施。 2.(1)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南取„„要害之郡;争割地而赂秦;宰割天下,分裂„„入朝;吞二周„„而报怨;践华为城„„谁何;余威震于殊俗。

(2)十倍之地,百万之师;胜;同年而语;何也。 (3)(略)

布置作业(作业指导和补充练习): 1.完成“思考与练习”题”。关于“思考和练习”第一题;这是关于如何正确理解本文中心论点的思考。我们可从这几方面确定正确选项:(1)从选项的陈述主体和文章论述主体的一致性来判断,因为文章的中心论点就是作者对评述主体的看法或主张,二者应一致。(2)文章的材料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中心论点必须统帅材料,所以应从中心论点与材料是否统一来判断。从本篇来说,就要看秦在攻取天下时是否施了“仁义”。据此,教参所供答案似欠妥。

2.补充作业:

(1)对“思考和练习”第三题作如下补充: (2)翻译下面句子: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②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3)以“思考和练习”第三题加黑字为重点,自制文言字词卡片,积累知识。

推荐第6篇:过秦论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授课班级:高一16班

授课题目:《过秦论》

授课内容:导入,同时联系作文写作,并且分析《过秦论》第一段

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以期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

通过讲解古文,收获颇丰:

一. 不要对学生有过高的期望值

通过对《过秦论》讲解,反思这节课的授课方式。我发现,在课堂上不能够对

学生有过高的期望值。本以为很多知识点学生通过历史的学习是应该能够掌握的,起码也是了解的。但是在讲解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时,发现,他们头脑中的概念是混淆的。因此,解决他们历史知识的同时也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进度。偏离了语文学科应有的概念,将语文课某种程度上讲成历史课。

另外,在PPT上列出了本篇文章中比较生僻的字词,并让学生比对着进行字音

的纠正,以为这样可以省略掉反复读课文然后纠正字音的工序,结果并不理想,学生对课文的字音还是没有掌握,所以,有的时候,传统的学习方法还是应该要保留的。存在即为合理。

二. 不要对学生有过低的期望值

在以往的古文讲解时,总是认为学生水平没有达到,对于文言文的重点实虚词

掌握的不充分,因此,在讲解时总是一个人在上面讲。但是,这节课,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找到每句话当中的重点,然后由学生自己翻译。在第二节课的提问中,发现学生掌握的很好。通过这节课,让我认识到,在不要对学生有过高的期望值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一点:学生很多时候还是很有潜力的。因此我们不要对学生有过低的期望值,该放手的时候一定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这样既能够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同时能让他们深刻的体验到自己的不足与缺点,为以后弥补自身不足提供了很多方便。

三. 踏踏实实,厚积薄发

针对于我班学生的学情,无论是教授文言文,还是诗歌现代文。都要一步一个

脚印,踏踏实实,什么课讲什么内容,不要过多的引述其他的内容。让学生每走一步回头都能看到自己的脚印。让学生每一次都能看到自己的收获。长此以往,不仅会提高其学习兴趣,而且能够让学生真正的掌握知识,最终达到厚积薄发的程度。

每一次反思都能够促进自身的进步,每一次反思都能够根据实际总结教学经

验,每一次反思都能够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

推荐第7篇:《过秦论》教学反思

《过秦论》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一直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讲读课。这篇课文文质俱佳,词采飞扬,千百年来一直受到读者的喜爱。文章虽是说理文,其中却用了十之七八的篇幅来叙事。用叙事来说理,可以说是本篇最大的特点。作者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秦孝公到秦亡这一百多年的历史,概括地说明了秦由盛而衰的全过程和主要现象,同时还贯穿了作者本人的观点来说明其所以兴衰的关键所在。贾谊对秦国由胜而衰、由兴到亡的叙述是很有条理的,按照时间的先后安排文章的层次顺序。文章处处叙而不论,却处处为最后一段的议论在蓄势。这样的文章,读起来自然感到饱满酣畅了。本文的精彩还在于锐不可当、咄咄逼人的语言,所以,要学生背诵课文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过秦论》第一课时,重点安排学生了解有关背景、作者,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第二课时重点疏通文句,翻译课文,加深理解课文。第三课时鉴赏语言,背诵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下面谈谈第三课时的教学设计思路。同往常一样,学生课堂演讲是每节课的第一个教学环节。导入新课后,理清文章思路,结合对课文的朗读训练,采用边读边分析的方法,同时随时纠正学生朗读中出现的问题。鉴赏语言,让学生领会本文语言的精彩之处,激发他们背诵的兴趣和强烈的意识。鉴赏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日积月累,所以,我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体会其表达效果,并且同桌之间展开讨论,交流心得,让学生自己总结文章的语言特色。学生领会到语言的魅力,背诵起来就会很主动,而不是疲于应付。背诵课文是本节课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进行。课堂训练要求限时自主完成,主要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为提高教学效率,我精心设计了课件,重要内容都在大屏幕上展示出来。

学生课堂演讲训练,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演讲结束后,其他学生谈谈感受,受到什么启发,然后教师有针对性地给予点评使口语表达训练落到实处,这是本节课第一个教学环节。分析文章思路是教学课文的第一个内容,通过学生读课文,思考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概括思路。全文思路如下:1:秦创业(雄心勃勃)2:秦强盛(所向披靡)3:秦统一(势如破竹)4:秦灭亡(一败涂地)5:秦教训(不施仁政)。结合思路对全文总结,分析以叙述推论点的特点。《过秦论》的语言酣畅淋漓,极富感染力,让学生充分领会到本文语言的独特魅力,只有让他们自己去分析研究语言的特点,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和归纳,归结本文语言特点如下:1善于用叙述推出观点。2多用排比和对偶。3极力渲染夸张。对于这样精彩的语言,不能不背诵。所以,背诵课文是本节课的最重要的教学内容。课堂练习检查当堂课所学内容,巩固重点,强调理解课文。

本节课教学效果总体来说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学生主体性发挥较好。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作到了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和谐统一。但是,认真思考,反复研究后,发现一些问题还不尽人意:

1、整体效果不错但个别问题明显。有的学生上课还停留在听、记、背的学习状态,不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处于被动局面。

2、学生课堂演讲训练基本上达到了锻炼学生口语表达的目的,同时,其他同学的中肯的点评,也使演讲的学生获得很大的收益。学生参与演讲活动比较积极。不足之处是演讲时间略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任务的按计划完成。

3、分析课文思路这一教学环节,学生思考问题比较主动。讨论问题达到了自主解决,自主创新。体现出来的问题是个别学生还要加强独立思考习惯的培养,要作到合作互助学习和独立学习相结合。

4、背诵课文训练一部分学生达不到当堂背诵下来,背诵课文时间略短,个别学生背诵课文精力不够集中,还要加强背诵训练中注意力的问题。通过观看教学光盘对照研究课题觉得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的最终目标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推荐第8篇:《过秦论》语言魅力教学设计.docx

一、朗读导入请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的语言特点。

二、准备活动

选取《过秦论》的一个段落,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让学生比较现代汉语和文言之的不同,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学生也可将某一段落翻译成押韵的现代汉语,比较二者语言之不同。 提倡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三、合作探究

《过秦论》的语言魅力体现在哪里?

请同学说出自己朗读时在语言特色方面感受最深的一两点,同学交流,教师总结。 (ppt 展示)

1.同义叠句,气势酣畅

举例: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并吞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是天下的意思。 《古文观止》评述,“四句只一意,而必当叠写之者,概极言秦先虎狼之心,非一辞而足也。”为了突出某种意思,不惜重复数句。

请同学们找出类似的句子,并说明其作用。 (写秦始皇的强盛,陈涉的出身)

作用:以整齐句式叠写一意,使得文字气足神完,一气呵成,读之犹如骏马走坂,流水下坡。 (《峻拔锋利 语警词工———谈贾谊的〈过秦论〉》徐应佩、周溶泉、吴功正)

然后再请同学读“同义叠句”的句子,体会那种一泻千里的气势。 2.多重排比,气氛热烈

先请同学找出排比句, 然后再请同学分析各个排比之不同及作用。 主谓结构句式的排比: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显示“合从缔交”的广)

并列结构词组的排比: 明智而忠信, 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显示四君子的谋略才干)

带有长串定语的主语以及相同谓语形式的排比:有宁越、徐尚„„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显示“天下之士”合从缔交,戮力攻秦的力量)八个结构异同交错的四言句: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强国请伏,弱国入朝(显示秦乘胜前进夺天下,摧枯拉朽攻诸侯的声势) 作用: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奔放,但如果只是一式到底,那又机械呆板了。将多种句式的排比句组合起来,则整齐与参差结合,相为映照,文章便张弛有致、气韵流转了。

请同学将《过秦论》与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两文中的排比句进行比较。 孟子文章阐述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时分别用了排比。 孟子文章排比的变化不及贾谊的文章。《过秦论》中,多用排比,组合有异,这也是本文格高调响的一个原因。

3.对比夸张,气魄恢弘请同学自己感受,找出例子。如“拱手而取”“无亡矢遗镞之费”。

作者在此采取将双方“极化”的办法,通过反衬说明问题。 4.骈散结合,铿锵有声

先让学生举出若干对偶句和排比句, 再举出若干散句,并说明这样写的好处。

行文多用骈偶,读起来铿锵有声。其骈偶不同于后来的骈体文以“四六句”为基本形式,而是非常灵活,有时字数甚至不完全相等,如“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有些骈语又包含在散句之中,如“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如此变化多端,骈散结合,不仅读起来声调铿锵,而且不觉得呆板,不显得单调。

总结: 贾谊是汉赋的早期作家, 这篇文章不是赋,却带有赋的特色。 “在遣词造句中处处流露出诗人的气质,词语讲究,多用修饰,感情充沛,行文流畅, 可视为汉初散文的典范之作。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集体朗读课文,再次感受文章。

四、布置作业

仿照本文的语言特点, 用文言记叙班级的一件趣事。 (200 字)

推荐第9篇:过秦论

宁越战国时中牟人。相传他怕种田劳苦,发愤读书。别人休息他不休息,别人睡觉他不睡觉。学了十五年终于学成。见汉刘向《说苑·建本》。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幸容宁越之辜,深荷王公之德。”他家世代种田为生,但他感到种田太辛苦。便问朋友说:“怎样才能免除种田的辛苦?”他的朋友说:“如果你能立志求学,苦读30年,就不用再种田了。”他说:“别人休息的时候,我不休息,别人睡觉的时候,我不睡觉,我苦读15年,应当有所成就。”他刻苦读书15年,因为品学兼优,周成公就聘他为师。终于实现了他的志愿。相传晋时有人犯夜禁被捉到宫里。长官王安期问他为什么犯禁,他说因为在老师家学习,不知不觉夜深,所以犯禁。王听了说:“责罚象宁越那样勤学的人以树立自己的威望,是不合理的。”派人把这人送回家。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战国时齐人攻打廪丘,赵国派孔青率领死士前往救援,抵御齐人,结果大败齐军,俘获齐军战车两千辆,将三万具齐军的尸首葬成两座大坟。宁越对孔青说:“这些车辆、尸首若不加利用太可惜了。不如把齐兵的尸首还给齐人,在齐国境内再发动一次无形的战役,让战车能发挥另一种运输的功能,而齐国的府库就会因掩埋这些尸首而耗竭。”孔青说:“万一齐人拒绝收尸,那该怎么办?”宁越说:“率军出征作战,不能得胜,是罪一;只准百姓出征,不准百姓返国,这是罪二;不肯接纳战死沙场百姓的尸首,这是罪三。有这三罪,百姓就会怨恨君主,无心尽忠君主,君主无法驱使百姓效力,这就叫二次进攻。”宁越可算是个文武双全的人,用武能以力取胜,用文能以德取胜。徐尚战国时人,以苏秦为首的合纵连横谋士。苏秦苏秦,字季子,东周(公元前317年前)洛阳轩里人据(今洛阳东郊太平庄一带),是战国时期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可谓“一怒而天下惧,安居而天下熄”。他出身农家,素有大志,曾随鬼谷子学习纵横捭阖之术多年。被诸侯重用,相传最多时,曾身挂六国相印。与赵秦阳君共谋,发动韩、赵、燕、魏、齐诸国合纵,迫使秦国废帝退地,至乐毅破齐前夕,遭车裂而死。《汉书·艺文志》著录有《苏子》三十一篇,今使。帛书《战国策》残卷中,存有其游说辞及书信十六篇,与《史记》所载有出入。杜赫《战国策》中关于杜赫的文章有5篇。杜赫想让东周重用景翠,就对东周君说:“您的国家很小,倾尽您的珍宝侍奉显赫诸侯的笼络人心的方法,不是太适合,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比如张网捕鸟,把网设在没有鸟的地方,永远也不会捕到鸟;把网设在鸟多的地方,容易使鸟惊觉,又会把使鸟惊飞。只有把网设在有鸟而鸟不多的地方,才会捕到很多鸟。如今您把钱花在声名显赫的人身上,可这些人却瞧不起您;把钱花在普通人身上吧,您对这些人指望不了什么、无所企求,又浪费钱财。君王只有把钱花在暂时穷困潦倒,现在并不显赫,将来一定成大器的人身上,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周最周公子,侍奉秦昭王。其能力较强,但私欲也很重,时刻不忘为自己谋利,所以成不了大事。《战国策》中涉及的21篇。齐国派周最出使韩国,胁迫韩国任命韩扰为相国,罢免公叔。周最为此很苦恼,他说:“公叔和周君的关系很好,派我出使韩国,使韩国废掉公叔而立韩扰为相。俗话说:‘人在家里生气,一定会把怒容在大庭广众之下表露出来。\'如果公叔怨恨齐国,那是没有办法的事,可是他一定会和周君绝交从而痛恨于我呀。”史舍劝道:“您就去吧,我会让公叔尊重您的。”周最来到了韩国,公叔非常愤慨。史舍见公叔说:“周最本来不想出使韩国,是我私下里强迫他来的。周最不想来,是为了您好;我强迫他来,也是为了您好。”公叔说:“请您说说您的理由。”史舍回答道:“齐国一个大夫养了一条很凶猛的狗,不能呵斥,呵斥它就要咬人。有一位客人想试试,先小心地盯住它,轻轻地呵斥,狗没有动;又大声呵斥它,狗竟没有了咬人的意思。周最以前有幸能够侍奉您,这次不得已才出使韩国。他将按照礼节慢慢地陈述齐国的要求,韩王一定以为齐王并不急于这样做,一定不会答应这个要求。如果周最不来,别人一定也会来出使的。来的人和您没什么交情,又想要讨好韩扰,出使肯定会很快,说话的口气一定很急切,那么韩王一定会答应他。”公叔说:“好。”于是就很敬重周最。韩王果然没有让韩扰取代公叔为相。陈轸战国时纵横家。秦国在一次战

争中打败了韩国,于浊泽俘虏了韩国的两个将领。韩臣公仲向韩王献计,用韩国的一座名城和一些兵器为议和条件,让秦国向南出兵攻打楚国。楚国处在秦、韩军队联合进攻的情况下。楚国谋臣陈轸向楚王献缓兵之计,即告示全国,调兵遣将,扬言去救韩;并派遣使者,携带很重的礼品献给韩国,阻止秦、韩合兵。韩王果然中计,听信楚国救援韩国的假言,派人与秦国断交。秦、韩大战,楚国坐山观虎斗。韩国大败。陈轸的缓兵之计运用成功。召滑(shào huá)召滑是接替昭阳担任大司马的人物,也是楚国抗秦派的另一个代表,是一个精明的军事家和外交家。前317年,楚简记此年为“大司马昭滑救吕之岁”。楚之吕即河南南阳,昭滑救吕,大概是为了援助正在与秦兵苦战的韩魏两国。前314年,昭滑参与了存燕运动的外交活动。《赵策二》:齐破燕,赵欲存之。乐毅谓赵王曰:「今无约而攻齐,齐必雠赵。不如请以河东易燕地于齐。赵有河北,齐有河东,燕、赵必不争矣。是二国亲也。以河东之地犟齐,以燕以赵辅之,天下憎之,必皆事王以伐齐。是因天下以破齐也。」王曰:「善。」乃以河东易齐,楚、魏憎之,令昭滑、惠施之赵,请伐齐而存燕。前312年,楚两败于秦之后,丢失了鄢郢、汉中之地,张仪又企图再次对楚国发动外交攻势。《楚策一》:张仪相秦,谓昭雎曰:「楚无鄢郢、汉中,有所更得乎?」曰:「无有。」曰:「无召滑(原作昭过,形近而误)、陈轸,有所更得乎?」曰:「无所更得。」张仪曰:「为仪谓楚王逐召滑、陈轸,请复鄢、郢、汉中。」昭雎归报楚王,楚王说之。有人谓召滑曰:「甚矣,楚王不察于尊名者也。韩求相工陈籍而周不听;魏求相綦母恢而周不听,何以也?周曰是列县畜我也。今楚,万乘之犟国也;大王,天下之贤主也。今仪曰逐君与陈轸而王听之,是楚自行不如周,而仪重于韩、魏之王也。且仪之所行,有功名者秦也,所欲贵富者魏也。欲为攻于魏,必南伐楚。故攻有道,外绝其交,内逐其谋臣。陈轸,夏人也,习于三晋之事,故逐之,则楚无谋\\臣矣。今君能用楚之众,故亦逐之,则楚众不用矣。此所谓内攻之者也,而王知察。今君何不见臣于王,请为王使齐交不绝。齐交不绝,仪闻之,其效鄢郢、汉中必缓矣。是昭雎之言不信也,王必薄之。」可见,此时召滑已经是“能用楚之众”的抗秦派第一人物和张仪的眼中钉了。此策中的谓召滑者,是一个爱国心很强、联齐抗秦意志很坚决的外交人物,有可能就是屈原。召滑后来大概没有被放逐,而是采取了另一种方式离开了楚国。他被派往越国,开始从事一项大胆的征服计划。到了前306年,《楚策一》范环谓楚王:“且王尝用昭滑于越而纳句章,昧之难,越乱,故楚南塞濑胡而郡江东。计王之功,所以能如此者,越乱而楚治也。”昭滑在越5年(前311-前307年),其具体事迹已不得而知,但设郡江东、征服了越国的大部分地区,应该是无疑的。在前312年楚国遭秦国重创后,昭滑灭越对楚国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成就。现在就可以对怀王这么说了:“王虽东取地于越,不足以刷耻;必且取地于秦,而后足以刷耻于诸侯。”苏厉事迹不如两位兄长多,但是由于三苏(苏秦,苏代,苏厉)被后世称道,也同样闻名遐迩,也可能含有苏氏家族雄辩才能遗传因素的影响,主要为齐国服务。《战国策》中涉及的8篇。《史记 苏秦列传》中有对苏代,苏厉的详细介绍。乐毅生卒年不详,中山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人。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拜燕上将军,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报了强齐伐燕之仇。乐毅先祖乐羊为魏文侯(魏斯,魏国开国君主)手下的将领。曾率兵攻取中山(参见魏灭中山之战),因功被封在灵寿,乐羊死后,葬于灵寿,从此乐氏子孙便世代定居在这里。中山复国后,又被赵武灵王(?—前295年)所灭(参见赵攻中山之战),乐毅也就成了赵国人。吴起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理论家、军事改革家。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人。后世把他和孙子连称“孙吴”,著有《吴子》,《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带佗《易林·益之临》说:“带佗、儿良,明知权兵,将师合战,敌不能当,赵、魏以强”可知他们是赵,魏的将领倪良---战国时期军事家,率领六过军队 始祖——西汉御史大夫倪宽 (?~前103)西汉武帝时千乘郡(今东营市广饶县石村乡倪家村)人。幼年家境贫寒,

每下地劳动,总是把《五经》挂在锄钩上,有空即读,“带经而锄”的故事广为流传。王廖战国时人。名将兼兵法家。《吕氏春秋—不二篇》:“王廖贵先,倪良贵后”。贾谊《过秦论》:“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朋制其兵”。王廖可能即是秦昭王时将军戮。赵奢生卒年不详,号:马服君,汉族“马”姓起源。赵国人,与赵王室同宗,当届贵族。战国后期赵国名将。战国八将领之一,主要生活在赵武灵王(前324—前299年)到赵孝成王(前265—前245年)时期,享年约60余岁。赵奢的早期活动不详。据《战国策·赵策》载,他对赵胜说:“奢尝抵罪居燕,燕以奢为上谷(燕郡,治所在今河北怀来县,辖今张家门以东,吕平以北)守,燕之通谷要塞,奢习知之。”据此,他可能参与过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而在惠文王四年(前295年) “沙丘之乱”后,赵成、李兑专权,迫害武灵王近臣,正值燕阳王召贤,赵奢亡命入燕,得信任,被任命为那守。赵惠文王十二年(前287年)李兑失势,受其迫害者陆续回国,赵奢可能此时才回到赵国。田忌生卒年不详,田氏,名忌,字期,又曰期思,封于徐州(今山东省滕州市南),故又称徐州子期。战国初期齐国名将。田忌以田齐宗族的身份作齐将,他很赏识孙膑的军事韬略,向齐威王举荐孙膑,威王任孙膑为军师。田忌在孙膑的谋略和协助下指挥了两次著名的战役。一次是桂陵之战。齐威王四年(前353年),魏惠王围攻赵国的邯郸,赵求救于齐。齐威王认为魏在邯郸城下经过一年多的苦战,已筋疲力竭,出兵时机成熟,便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军八万救赵。田忌原拟直接进攻魏主力,后采纳孙膑“围魏救赵”、“批亢捣虚”的作战方针,趁魏国国内防务空虚,直捣魏国都城大梁,迫使攻赵的魏军“释赵而自救”,待魏军回兵时,中途予以截击。结果,在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大败魏军。廉颇由于列国史书都已经被秦始皇焚烧,以下是仅存的关于廉颇的史料。廉颇,生于公元前327年卒于公元前243年,死时已是84岁高龄.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将领。主要活动在赵惠文王(前298—前266)、赵孝成王(前266—前245)、赵悼襄王(前245—前236年)时期。赵惠文王初,东方六国以齐最为强盛,齐与秦各为东西方强国。秦围欲东出扩大势力,赵国当其冲要。为扫除障碍,秦王曾多次派兵进攻赵国。廉颇统领赵军屡败秦军,迫使秦改变策略,实行合纵,于惠文王五十四年(前285年)在中阳(今山西中阳县西)与赵相会讲和。以联合韩、燕、魏、赵五国之师共同讨伐齐国,大败齐军。其中,廉颇于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带赵军伐齐,长驱深入齐境,攻取阳晋(今山东郸城县西,本为卫国领地,后属齐),威旗诸侯,而赵国也随之越居六国之首。廉颇班师回朝,拜为上卿(上卿为当时最高级的文官,相当于后来的宰相),秦国虎视赵国而不放贸然进攻,正是慑于廉颇的威力。此后,廉颇率军征战,守必固,攻必取,几乎百战百胜,威震列国。

推荐第10篇:过秦论

过秦论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中的文言实词“蒙”、“亡”、“爱”、“遗”、“弱”、“愚”、“制”、“固”、“致”。掌握本文中的文言虚词“以”、“因”。

2.理解贾谊在本文中提出的“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观点。

3.了解本文先叙后议的结构,铺张渲染的方法,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借古讽今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作者和背景。

1.贾谊,西汉人,是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十八岁能诵诗书,善作文,在郡中很有名。河南太守吴公爱其才,召置门下。后吴公做廷尉,向汉文帝推荐,贾谊二十多岁时做了博士,不久破格提升为太中大夫,后遭大臣周勃、灌婴等陷害,贬为长沙王太傅。后又做梁王太傅,梁王堕马而死,贾谊自认为是自己失职,最后抑郁而死。

2.贾谊生活的西汉初期,由于经过五百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贾谊认为推行“仁政”可以“安民”,他曾多次上疏,评论时政,《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过秦论》有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鲁迅曾称赞本义为“西汉鸿文”。

二、朗读课文,分析把握文章内容。

1.板书课题,解释“过”:指出……的过失,动词。解释“论”明确文体为议论文。

2.检查预习,请学生朗读课文。

正音:崤(yá) 逡(qūn) 镞(zú) 系(jì)颈 黔(qiáo) 膏腴(yún)首

牖(yǒu) 氓(méng)隶 隳(huī) 鞭笞(chī)

3.在此基础上教师范读。特别注意将文中的停顿、句中的停顿读清楚,把本文多处的骈偶句式的特点读出来。

三、让同学齐读本文后,讲读第1自然段。

1.教师强调:

固:坚固的地势,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席:像席子一样地,名词作状语,包、囊:用法同上。

是:这,指示代词。

衡:通“横”(通假字)

2.学生翻译:略

3.请学生概括本段意思,并做简要分析。

教师强调:这一段主要写秦的强大是从秦孝公开始的。文章先叙秦国的地理优势和秦孝公的野心,次叙商鞅辅佐下秦国取得的成果。

板书:

地理优势

政治雄心

4.请学生按板书思路背诵。并检查或抽查背诵情况。

四、讲析第2段。学生朗读后:

1.教师强调以下词句: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吝惜。

以致天下之士:致,招纳。

追亡逐北:亡,逃跑的军队;北,溃败的军队。

因遗策:因,沿袭。

因利乘便:因,趁着。

开关延敌:延,引。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延,延续。

2.请学生简述本段大意。

3.教师提问:

九国诸侯的强大都是哪些地方表现出来的?这些内容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强调:

首先写出了诸侯们买通天下之士,采用了合纵策略缔结了盟约;其次写出文臣武将,人才济济,各有所长;最后写九国之师军队强大,而最后的结果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这样就反衬出秦国的强大,同时也含蓄地指出了秦国之所以强大的原因是“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符合社会时代的发展,是一种“仁政”,这种“仁政”得到秦国后代君王的继承,所以到了势力如此强大的地步,又间接地为中心论点的提出做了准备。

4.学生朗读第2段。

5.作业。

(1)复习本课所学内容。

(2)完成书后练习第一题。

(3)预习第

3、

4、5段。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情况。

二、学生朗读第3段,教师强调。

1.奋六世之余烈:烈,功业。

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

以愚黔首:愚,使……愚昧。

以弱天下之民:弱,使……衰弱。

聚之咸阳:省略介词“于”,应为“聚之于咸阳”。信臣精卒:信,诚信、可靠。

以为固:省略句,省略宾语应为“以之为固”。

2.让学生简述本段大意,然后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明确本段写作的顺序,为背诵打基础。

教师提问:

(1)作者先用哪些话揭露秦始皇政策的实质?

强调:“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哪几句写他的对外政策?

强调:“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和“乃使蒙恬北筑长城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3)哪几句是写他的对内政策?

强调:“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让学生根据板书练习背诵。检查背诵。

三、学生朗读第3段,教师强调:

1.瓮牖绳枢:“瓮”、“绳”,名词活用作动词,“瓮”用破瓮做……,“绳”用绳子系……。

蹑足行伍之间,倔起阡陌之中,……两句中“足”和“起”后均省略介词“于”,为省略句。

天下云集响应;“云”、“响”均为名词作状语,分别译为“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2.指出本段中的通假字(见书下注释)。

3.教师提问,学生在本段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问(l)陈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出身如何?才能如何?兵力如何?武器如何?

学生回答:

出身: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才能:不及中人;

兵力: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武器:斩木为兵

问(2)作者写陈涉起义突出了什么特点?

板书:

出身:缺乏号召力

才能:缺乏指挥作战的能力

兵力:弱少

武器:低劣 不堪一击

问(3)作者写陈涉,突出了陈涉的出身卑微、才能平庸,兵力弱少,武器低劣,如此之人,如此之众竟然一呼百应,仿佛不费吹灰之力就“亡秦族矣”目的是为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强调:

强大的九国之师联合攻秦,结果是一败涂地;弱小的陈涉之师却能“亡秦族”。作者通过这些内容.表现出了秦始皇由攻转守变化的关键;仁义不施。失去了仁义,使民心丧尽,失去仁义,就变得不堪一击,由此可以明确看出了本段已经为文章最后提出的“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提供了充足而又必要的准备。

4.让学生熟读本段,根据以上板书的顺序,在课上背诵此段。然后集体背诵。

5.作业:

(1)巩固背诵第

3、4两段。

(2)预习第5段;找出本文对比的内容,体会本文论证的特点。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情况。找两位学生分别背诵第

2、3两段。

二、学习第5段。学生朗读。教师强调:

1.崤函之固: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固的地势。

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度”“洯”,对文,都是度量的意思;“比”“量”对文,都是比较的意思。两句话译为:度量一下长短大小,比较一下权势和力量。

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有序;“朝”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朝拜。

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致万乘之势:“致”达到。

2.让学生简述本段大意,分析本段层次。

3.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1)作者论述秦王朝的灭亡,原因有哪些?本段内容与全文有什么关系?

强调:“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灭亡的主要原因。作者在本段中从领袖的地位,指挥作战的能力,部队的素质和武器装备四方面同九国之师和陈涉对比,结果是后者远不如前者,却“功业相反”这就很自然地推出了本文的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从全文结构上看,本段的第二层照应了全篇,归纳出了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照应本文第

1、2段;“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照应本文第3段;“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照应本文第4段;最后照应上文“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水到渠成地点明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根据本段层次,背诵。

三、请学生朗读全文,然后讨论:本文是怎样使用对比的论证方法论证中心论点的?讨论后,学生发言。教师强调:

使用两方面的对比: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

纵向对比为秦国和秦朝的对比:秦国由弱到强,原因是“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这些政策符合社会发展,是“仁义之施”逐渐强大是必然结果。秦王朝由强到弱,原因是“废先王之道”不施行仁义,逐渐衰弱直至灭亡也是必然结果,这就强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

横向对比:首先拿秦国与六国进行对比,反衬出秦国的强大,含蓄地指出秦国历代君王“因遗策”施行仁政,势力才如此强大,为论点的提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其次拿秦朝与陈涉对比,突出了双方的尊卑、才能、军队、武器的悬殊,而弱小的陈涉竟能一呼百应,共起灭秦,原因正在于秦朝的“仁义不施”。最后拿陈涉与“六国之师”对比,前者势单力薄却起事之易,一举灭秦;后者势力雄厚却攻秦之难,自取灭亡,突出了陈涉的弱小以及败案的“轻松”,实际上还是为了证明中心论点。由此看来,几种对比,纵横交织,无疑增加了强大的论证力量,最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道理也就不言自明了。

四、教师带领同学总结本文的语言特色。

1.首先让同学找出本文的对偶句和排比句。

如(1)“席卷天下,包举守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2)“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

(3)“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教师简析。

以上第(1)句虽然“席卷”、“包举”、“囊括、“并吞”都有“并吞”之意;“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之意.但没有重复感,却突出地表现出了秦的虎狼之心。

以上第(3)句三句话均为一个意思,但句句有力,强调了秦始皇的暴虐之行。

以上句子从结构上起到了强化作用,显得语势强烈,铿锵有力。

另外还有些句子骈散结合,非常灵活,变化多端,句式丰富多彩。

五、朗读全文。

六、作业:

1.总结本文的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

2.完成书后练习三。

第11篇:过秦论

《过秦论》字词整理

一、古今异义

务耕织(从事)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两手相合)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 承受)

西举巴蜀(攻取)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

以致天下之士(来,召纳)

相与为一(援助)

皆明智而忠信(可靠)

铸以为金人十二(金属)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把;作为,认为)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把;作为,认为) 才能不及中人(一般人)

天下云集而响应(象回响一样应)

将数百之众(带领)

斩木为兵(兵器)

嬴粮而景从(担负,背)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肴山以东)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复仇)

二、词类活用

1、通假字

外连衡而斗诸侯(通“横”)

合从缔交(通“纵”)

孝公既没(通“殁”)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通“敝”困顿、失败)

甿隶之人(“氓”,耕田的人)

而倔起阡陌之中(通“崛”

嬴粮而景从(通“影”)

百有余年矣(通“又”)

陈利兵而谁何(通“呵”)

锄耰棘矜( 同“戟” )

2、名词做动词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称帝称王)

履至尊而制六合(登)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手拿强弓)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用破瓮做,用绳系)

3、名词做状语

有席(象卷席子)卷天下,包(像用包子)举宇内,囊(象用囊袋)括四海之意

内(对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对外)连衡而斗诸侯

南(向南)取汉中,西(向西)举巴蜀,东(向东)割膏腴之地,北(向北)收要害之郡

执敲扑而鞭(用鞭子)笞天下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方)

天下云集而响应(象云一样)

4、形容词作名词

秦孝公据肴函之固(险要形势)

尊贤重士(贤能的人)

5、形容词作动词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变小变弱)

尊贤重士(尊重)

会盟而谋而弱秦(使……弱、削弱)

以弱天下之民(使……弱、削弱)

6、动词作名词

追亡(逃亡的士兵)逐北(溃败的军队)

7、使动用法

外连衡而斗诸侯(使……相斗)

流血漂橹(使……漂浮)

却匈奴七百余里(使……退却、击退)

会盟而谋而弱秦(使……弱、削弱)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使……弯)

以愚黔首(使……愚昧、愚弄)

以弱天下之民(使……弱、削弱)

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聘)

三、句式

1、判断句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被动句

为(被)天下笑者

3、介词短语后置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銛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4、省略句

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

临不测之渊以(之)为固

铸以(之)为金人十二

委命(于)下吏

聚之(于)咸阳

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

身死(于)人手

威振(于)四海

5、定语后置 铸以为金人十二

6、宾语前置

肴函之固,自若也

仁义不施,而公守之势异也。

第12篇:过秦论

过秦论 教案

解题:

《过秦论》是贾谊的议论文的代表作。原文共有上、中、下三篇,本文是上篇。“过秦”即“言秦之过”,指出秦亡国的过失。论,一种文体,古文中的所谓“论”,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等文字。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全文通过反复的对比映衬,从中引出结论,逻辑缜密,说服力强,具有汹涌澎湃的气势,鲁迅先生曾给予“西汉鸿文”的美誉。

结构分析:

1.请阅读课文,划分课文的结构。 参考:按表达方式可将全文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记叙部分,写秦王朝的兴亡过程(前四段) 第二部分:议论部分,指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最后一段) 解析:课文共分为五个自然段:

第一段,交代秦的地理优势,政治雄心;概述商鞅变法与张仪连横的情况以及西河之战首告大捷的情况:总的是写秦孝公的功业,他为秦的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段,主要是写秦惠文王、秦武王与秦昭襄王的功业。

第三段,总写秦始皇帝的功业,即其统一天下的势如破竹和巩固天下的各种措施。 第四段,总写陈涉起义的情况及其亡秦的结果。 第五段,归纳作结: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第一部分:(1~4)写秦朝兴亡的过程。主要采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第二部分:(5)指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主要采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再分析记叙部分的层次,可分两大层。(1)兴起的过程(前三段)(2)灭亡的过程(第四段)

2.第2自然段作者是怎样叙述秦国五位国君的事迹的?

参考:作者记叙了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即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五位国君的历史事迹,其间长达90年,作者将这90年间的历史叙述得详略得当、顺序合理。

解析:将惠文、武、昭襄三朝87年间的事情集中到一点上来写:秦的领土日益扩大引起诸侯恐惧,以诸侯反衬秦国。孝文、庄襄二朝则一笔带过,详略得当。这是从总体上看。

写秦扩大领土,按南、西、东、北四个方位说,显出其军事力量无比强大;写诸侯,按“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从散约解”的顺序说,并极力渲染其声势,以反衬秦人困诸侯之易(“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顺序合理,条理井然。这是从局部来说的。

统观此段叙史,近乎艺术概括方式,本质是真实的,但客观的历史过程并非如此。 3.第3自然段在全文结构中有怎样的作用?

参考:本段承接上文秦的兴盛来写秦的统治措施,为中心论点服务。

解析:上文写秦日益强大,为统一奠定了基础,本段写统一后的措施说明秦已从攻势转为守势;正因为措施不当,才导致了它的迅速灭亡,所以下段接着写它的灭亡,作者“过秦”之意尽在其中。

重点理解: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参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解析:《过秦论》分上、中、下三篇。这篇课文是上篇,着重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秦始皇的暴虐无道,最后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这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这个观点也贯穿在其余两篇之中。作者总结秦王朝覆灭的历史教训,意在借古讽今,即从反面说明“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而“安之”之策莫大于施行仁义,目的是劝汉文帝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

2.作者是如何推出自己的结论的?

参考:是从秦孝公直至秦亡整个过程中秦王朝兴亡的历史事实推出结论的。

解析:本文在选材上以秦兴亡的历史事实为论据来论证秦王朝灭亡的原因。这样选材,可以通过概括的叙述和形象的描绘,水到渠成地提出中心论点,说服力强。具体分析:前四段是叙事笔法,以大量史实为论据,写秦由弱到强、由极盛到覆亡的过程。起势迅猛,灭亡迅速,大起大落。从富国强兵、攻城略地、建功立业中看出其威势;从焚书毁城、收缴兵器、肆行暴虐中埋下速亡的种子。作者步步紧逼,在列举大量史实的基础上,很自然地推导出结论(即全文的中心论点),叙和议紧密结合,叙是议论的根据和基础,议论则是记叙的思想内容和深化,使观点和材料、论点和论据的关系极为密切。

3.本文叙史的特点是什么?

参考:本文叙史的特点是:在观点统率下对史实进行高度概括。

解析:例如秦“取西河之外”,是商鞅计骗魏将公子卬而袭破其军的结果,文中以“拱手”二字作了概括。又如山东诸侯曾多次合从抗秦,皆被张仪等人的连横术所破,韩、魏、楚三国多次献地于秦,秦土日广,这是秦的“诈力”策略的胜利,作者把所有这些史实都集中到九国之师攻秦失败一事上来加以表现。说到秦统一全国后,则着重揭露秦始皇压迫人民的政策──这其实是“诈力”策略的继续。这个事实充分说明:秦在转入守势之后,“其道不易,其政不改”(《过秦论》中篇语),它的覆灭是不可避免的。

从上面的分析还可以看出,政论叙史所看重的是历史过程的本质,而不讲求细节的准确。

难点理解:

1.如何理解“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参考:作者所谓“攻守之势异”,指的是秦要统一全国,自然要对山东(崤山以东)诸侯采取攻势,逐步消灭它们;而在统一全国之后要防止人民颠覆它的政权,这就转入守势了。处于攻势“高诈力”,处于守势“贵顺权”。“顺权”,就是施行仁义以收拢民心。秦灭六国后依旧残酷地压迫人民,不施仁义,故而迅速灭亡。这是贾谊的基本观点。

解析:对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理解,一直有这样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因为秦始皇不施行仁义,所以才使攻守之势起了变化,(秦)由攻势转为守势。一种认为,在贾谊看来,始皇吞并六国时,处攻势,靠权术和暴力取得了成功;但在他夺取天下之后,形势不同了,就不该只用暴力手段对待百姓了,而应施行仁义,注重教化,才能维持住威势,避免灭亡。

第一种观点不能自圆其说。一是秦从孝公以来,从来没有对谁施行过仁义,却仍然一直能够取攻势;二是攻,应指夺取天下,吞并六国;守,应指保住秦王朝的帝位。陆贾曾对刘邦说过“逆攻而顺守”,应是指这个意思。这儿应是指秦始皇取得天下后,就从过去的攻势转为巩固政权的守势了。第二种观点基本意思对,但说得仍不够准确。根据文章的脉络看,这个论点的基本意思似乎是:秦的迅速灭亡,在于不施仁义。如果说在夺取天下的过程中,靠的是权谋武力,它可以凭此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并把这个胜利推向巅峰的话,那么这其中已蕴藏着导致失败的尖锐矛盾。一旦夺取了天下,过去的敌人一下子消失了,过去掩盖着的矛盾迅速激化,如果施行仁义,矛盾可以缓和、软化;可秦始皇在攻守形势转化情况下,不但不施仁义,反而变本加厉用过去攻取的办法对付百姓,致使迅速导致大规模起义,使帝王之业迅速土崩瓦解。这就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基本含义。(《高中语文导学大全(二年级)》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版)

2.怎样看待贾谊对陈涉的评价?

参考:贾谊是对陈涉做出高度评价的第一人,但也有阶级偏见。

解析:陈涉起义,天下云集响应,并起而亡秦。作者对陈涉起义的历史作用予以了很高的评价,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能对这一历史事件做出如此公正的评价是难能可贵的。但在课文中作者对陈涉出身、才能和贫富的评价却很低,暴露出作者的阶级偏见。 写法分析:

1.请谈谈本文的论据的类型。

参考:以史实为论据,叙事铺陈,用叙事来说理,可以说是本篇最大的特点。

解析:作者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概括地说明了秦之由盛而衰的全过程和主要现象,同时还贯穿了作者本人的观点来说明其所以兴衰的关键所在。这就帮助我们对这一段历史事实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把大量事实摆出来,结果道理可以不讲而自明,或少讲而大明。

2.这篇文章所具有的一个特点,即作者用全篇对比到底的手法写出了他的论点。请结合原文进行分析。

参考: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即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

解析:对比手法并没有什么稀奇,而本篇精彩处却在于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话也显得更有分量了。主客观形势的不同,强弱盛衰难易的不同,都从几方面的对比中显现出来。

3.本篇所具有的另一特点:贾谊在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贾谊写这篇文章可以说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

解析:比如第一段“有席卷天下”四句,“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基本上都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下面第

二、第

四、第五等段中,都有类似的句子,不胜枚举。所谓“铺张扬厉”,主要就是指的这一类句子。这样,气势自然就充沛了,自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当,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

4.谈谈本文的语言特色。

参考:大量运用排比和对偶句是本文的一大语言特点。

解析:排比一是用同义和近义词组成,二是用几个结构相似的短语或句子组成,气势磅礴,有强烈的论辩力量。如:先以“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四个相同的主谓结构的句式排比,显示“合从缔交”的广。接着以“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三个相同的联合结构的词组排比,显示上述四君子的谋略才干。再以“……中山之众”,“……杜赫之属为之谋”,“……乐毅之徒通其意”,“……赵奢之伦制其兵”四个基本相同的带有长串定语的主语以及相同谓语形式的句子,显示“天下之士”合从缔交,戮力攻秦的力量。最后更以“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伏,弱国入朝”八个结构异同交错的四言句,显示秦乘胜前进夺天下,摧枯拉朽攻诸侯的声势。排比句式使文章气势奔放,如果只是一式到底,那又机械呆板了,将多种句式的排比句组合起来,则整齐与参差结合,相为映照,文章便张弛有致、气韵流转了。

5.为了论证中心论点,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参考:本文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解析:全文作了以下几项对比:一是将秦国的实力与山东九国对比,实力远远大于九国;二是将秦国的实力与秦统一天下后的秦朝对比,秦国的实力大于原秦国十数倍;三是将陈涉的实力与九国对比,陈涉的实力则小到“不可同日而语的程度”。用数学符号可表示如下:陈涉

课文小结:

文章不仅总结了秦亡的教训,而且也肯定了秦亡之前的成就。贾谊认为,秦之过,在于“仁义不施”,不知“攻守之势异”。贾谊写作此文,目的在于为汉文帝提供政治上的鉴戒。这是贾谊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为他们谋划“长治久安”之道,事实上只能是一种幻想。但是这篇文章表现出贾谊对农民起义的力量和意义有所认识,写出了他反对统治者施暴政于人民。这些地方有一定意义。文章使用了前后对照的手法,铺陈排比,有一泻千里之势。在中国散文史上,《过秦论》首创了“史论”这一体裁,对汉以后的散文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作者偏于注重文章豪迈的气势,文中列举的论据与史实有出入的地方。

【板书】

词语积累: 1.音形辨析

没(mò通殁,不要读成mèi) 侯(hóu,诸侯,不要读成hòu) 召(shào,召滑,古人名,不要读成zhào) 笞(chī,鞭笞,不要读成tái) 系(xì,俯首系颈,不要读成jì) 藩(fān,藩篱,不要读成pān)

隳(huī,名城,不要读成zhuì) 瓮(wèng,瓮牖绳枢,不要读成wēng) 牖(yǒu,瓮牖绳枢,不要读成piàn) 枢(shū,瓮牖绳枢,不要读成qū) 徙(xǐ,迁徙,不要读成xǐ或dǒu) 徒(tú,师徒,不要读成dǒu或xǐ) 谪(zhé,谪戍之众,不要读成dí) 2.通假字

外连衡而斗诸侯。(衡通横) 孝公既没(没通殁)

合从缔交(从通纵)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 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 赢粮而景从(景通影) 甿隶之人(甿通氓) 锄耰棘矜(棘通戟) 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3.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①席卷……、包举……、囊括……(名词作状语,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布袋一样) ②天下云集响应(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 ③赢粮而景从(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

④内立法度,南取汉中(名词作状语,在国内、向南) ⑤序八州而朝同列(名词作动词,排序) ⑥履至尊而制六合(名词作动词,登上)

⑦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名词作动词,用破瓮作、用草绳系)

活用规律:名词作状语,名词放在动词前,①、②、③句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和状态,第④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方位。

名词活用作动词,第⑤句和第⑦句,两个名词连用,表示事物的动作意义;第⑥句,名词和动词用“而”连接,这个名词常用如动词。

(2)动词的活用 ①追亡逐北(动词作名词,逃走的人) ②却匈奴七百余里(使动用法,使……退却) ③约从离衡(使动用法,使……离散) ④序八州而朝同列(使动用法,使……朝拜) ⑤外连横而斗诸侯(使动用法,使……争斗)

⑥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使动用法,使……灭亡)

活用规律:动词用作名词,动词在句中充当宾语,如例①。动词的使动用法,例②③⑥句,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④⑤句,动作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这说明这些动词都产生了使动用法。

(3)形容词活用

①会盟而谋弱秦(形容词使动,使……弱) ②以弱天下之民(形容词使动,使……弱,削弱) ③以愚黔首(形容词使动,使……愚蠢)

④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形容词动用,变小,变弱)

活用规律:形容词后带有宾语,且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说明形容词用作动词,表示使动的意义,如例①②③。

4.一词多义 (1)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

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 (2)亡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丢失、失去)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逃兵、逃亡的人) 吞二周而亡诸侯(使动用法,使……灭亡) (3)固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牢固、坚固(的地势))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廉颇蔺相如列传》(坚持、坚决) (4)利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有利的形势)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锐利、锋利)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快)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有利、条件好) 有蒋士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利益、好处) 商人重利轻别离《琵琶行》(利润) (5)遗(yí)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丢失)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封神演义》(丢失的东西)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遗漏、忽略) 5.同形异义词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豪俊:今义才能出众的人。古义①有声望、地位的人;②英雄人物。山东:今义山东省。古义指殽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6.特殊句式

(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判断句) (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被动句) (3)为天下笑者。(被动句) (4)陈利兵而谁何。(宾语前置句)

(5)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介词结构后置) (6)临不测之渊,以为固。(省略句,省略介词宾语“之”)

相关阅读:

一、有关《过秦论》的评论摘录

清·林云铭:《过秦论》乃论秦之过。三篇中而此篇最为警健。秦之过,止在结语“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二句。通篇全不提破,千回万转之后,方徐徐说出便住。从来古文无此作法。万妙在论秦之强处,重重叠叠,说了无数才转入陈涉,又将陈涉之弱处,重重叠叠说了无数,再转入六国。然后以秦之能攻不能守处作一问难,迫出正意。段段看来,都是到山穷水尽之际得绝处逢生之妙。此等笔力,即求之西汉中,亦不易得也。

清·方苞曰:此篇论秦取天下之势,守天下之道。其取之也虽不以仁义,而势则可凭,且谋武实过于六国,此所以幸而得也。乃既得而因用此以守之,则断无可久之道矣。此所以失之易也。秦始终仁义不施,而成败异势者,以攻守之势异也。

金圣叹在《天下才子必读书》本篇题解说:《过秦论》者,论秦之过也;秦过只是末句„仁义不施‟一语便断尽。此通篇文字,只看得中间“然而”二字一转。未转以前,重叠只是论秦如此之强;既转以后,重叠只是论陈涉如此之微。通篇只得二句文字:一句只是以秦如此之强,一句只是以陈涉如此之微。至于前半有说六国时,此只是反衬秦;后半有说秦时,此只是反衬陈涉。最是疏奇之笔。

(转引自《素质教育新教案(语文高中第四册)》西苑出版社2001年版)

二、《过秦论》中的对比

为了使文章主旨鲜明显豁,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作者无论在叙述还是议论时,都采用了带有夸张意味的对比手法,使矛盾更为突出,观点更见鲜明。这里有三方面的对比:

一是六国与秦之对比。文章在叙述惠文、武、昭襄的业绩时,以诸侯国军队之众,谋士之多,土地之广等作对比,并不厌其详地列举国名、人名。与秦抗衡的六国,地广、人多、俊才支集,且“合纵缔交,相与为一”,似乎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结果却是“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从散约败”,“强国请服,弱国入朝”,这样夸张的对比,足以衬托出秦国实力之强。这第一层对比是极强者与较强者的对比,形成一 个反差。

二是陈涉与秦王朝的对比。文章叙述始皇统一中国的功业与陈涉以一介戍卒率众起义的情景,确是一个强烈的对比。虽然“始皇既没”,但陈涉面对的仍是“余威震于殊俗”的强大的秦王朝。而陈涉,作者极写其穷困平庸,出身卑贱,才能平平,没钱没势,士卒稀少而疲弊,更无装备可言,但一旦揭竿而起,“天下支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影响所及,“山东豪俊遂并起”,以致显赫一时的强秦亡于一朝。这第二层对比是极强者与极弱者对比形成的反差较前更为强烈。

三是陈涉与六国的对比。文章在末尾议论中,将陈涉的起义与诸侯国合纵抗秦作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对比。“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君也”,一比地位;“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二比兵器;“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三比士卒;“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四比人才。一句话,陈涉与诸侯“不可同年而语”,强弱对比如此悬殊,它们同是秦的对手,曾先后与之抗衡,然而人多势众的六国,却一一为秦所灭,区区一个陈涉,竟然使秦“七庙隳”,这第三层对比将前面形成的反差,进一步深化、强化了。

随着对比的层层深入,形成的反差亦步步强化,更留下串串悬念,人们亟待答案,作者一个“何也”,终于把焦点逼示出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就是秦朝灭亡的原因,全文结论之所在。这结论如金石掷地,铿然有声,又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更如磐石置地,不可移易。

(摘自《〈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精读课文讲析》)

三、《峻拔锋利,语警词工──谈贾谊的〈过秦论〉》(徐应佩、周溶泉、吴功正) 贾谊是西汉时期杰出的辞赋家和政论家。他的赋写得云蒸雨降、回肠荡气,以《鹏鸟赋》《吊屈原赋》最负盛名;他的政论写得峻拔锋利、语警词工,以《论积贮疏》《陈政事疏》为世所重。《过秦论》则兼及辞赋的文采辉耀、语势腾纵和政论的见解精辟、雄辩有力,以汪洋恣肆之文表拯世救民之意,成为别具一格的辞赋家的政论。《过秦论》如题目所示,旨在讲论秦王朝的过失,揭示秦至二世而亡的原因,作者充分发挥赋体“铺采离文”的特长,不径言秦之过而先以奔放之言历举秦之功,不直言秦之衰而先以豪迈之语详述秦之兴,不先写秦之亡而先以昂扬之笔书秦之盛,犹如长河入海直奔尾闾之窟。作者在纵笔泼墨绘足龙腾云卷之态后予以点睛:“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辞赋的艺术手段,使得文势充畅,波澜层迭,议论风发,题旨轩昂,使人不仅理性上可以得到启迪,感情上也能够得到震动。

《过秦论》由两大部分组成:一为叙史事,一为发议论。叙史是议论的依据,议论是叙事的升华。叙述史实,以时序为经,以事迹为纬。先叙秦孝公时的“兴”,继而写“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时和“延及孝文王、庄襄王”时的“强”,接着写“及至始皇”时的“盛”,最后写“始皇既没”,陈涉首难,使秦终至败亡。作者概括了秦“百有余年”由兴而亡的全过程,即从“攻”势转为“守”势两大阶段。议论时,以陈涉与强大的秦王朝比,与山东六国比,是非立分,结论自出。这样由事见意,由史出论,便于作者按辞赋的写作规律,施展才华,驰骋笔墨。

《汉书·艺文志》分赋为四大派,将贾谊归属“屈原派”,也就是说贾谊承续了《楚辞》的余绪,且有新的创造,所以杨雄说:“如孔氏之门用赋也,则贾谊升堂,相如入室矣。”因而贾谊以其辞赋手段写政论,即用其所长,弃其所短,确为刘勰所说的:“丽词雅义,符采相胜,如组织之品朱紫,画绘之著玄黄。文虽新而有质,色虽糅而有本,此立赋之大体也。”而没有堕入“繁华损枝,膏腴害骨”的泥淖。《过秦论》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使得文势滔滔,有一唱三叹之概。

极化对比,气魄恢宏。辞赋惯用夸张的手法叙事状物,《过秦论》写秦由兴而盛的“攻势”,将攻和被攻的双方向两极强化,极言被攻对象的力强势盛,极言进攻方面的力弱势孤,结果却易攻轻取,对比之下显得气魄很大,且更能说明问题。秦孝公时,“君臣固守以窥周室”,一个“窥”字,透出了秦伺机而动的野心,写出了他偏居一隅的地位,也暗示了周天子地广人众、位高权重的形势。双方力量悬殊,而“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西河之外大片土地,只是“拱手”便得,极言取之甚易,如反掌之劳,似吹灰之力。这反而突显了秦的兵力雄厚,惠文王、武王、昭襄王时,“九国之师”“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兵多将广,声威煊赫,攻势凌厉,结果“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秦不费一刀一箭,就叫山东六国“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始皇时,“却匈奴七百余里”,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所有这些,都是采取将双方“极化”的办法,反衬而说明问题。一般的夸张,通常是“言峻则嵩高极天,论狭则河不容船,说多则子孙千亿,称少则民靡孑遗,襄陵举滔天之目,倒戈立漂杵之论”,就事物的某一属性予以夸大,而贾谊写秦攻之易,却先将双方极化,再将攻取极化,则文词便壮采飞扬,足可披瞽骇聋。“壮词可得喻其真”,像“拱手而取”、“无亡矢遗镞之费”,“辞虽已甚,其义无害也”,反而有助于文义的鲜明显豁。

同义叠句,气势酣畅。《过秦论》中也袭用赋中同义叠句的句法,可是作者不是不看场合,不看对象,不加选择,不予节制地叠床架屋,使得文字臃肿累赘,而能以气势酣畅之文为表达主题服务。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并吞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是天下的意思。《古文观止》的编者评述说:“四句只一意,而必当叠写之者,盖极言秦先虎狼之心,非一辞而足也。”为了突出某种意思,不惜重复数句。作者写秦始皇时之强盛:“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以鞭笞天下。”四句也只一意,说始皇践帝位奴役天下之人,与秦相对比,写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三句同写其地位卑微,一般地说,作文时要惜墨如金,一词能达意则不用两词,一句可尽意则不赘两句,可是这里贾谊却一意连用多句,可谓泼墨如云。这是因为这些地方“非一辞而足”,一辞虽能达意,却不能“极言”,达不到强化、极化的目的。由于一意以多句写之,便把秦的虎狼之心披露得淋漓尽致,把秦的暴虐之行描述得无一可掩,也把陈涉的出身写得使人印象深刻。以整齐句式叠写一意,使得文字气足神完,一气呵成,读之犹如骏马走坂,流水下坡。

多重排比,气氛热烈。辞赋中往往铺锦列绣,排红叠翠,排比句如鳞次栉比。可是因为句式少变,致使文字板滞僵直。《过秦论》则变化其用,以多组排句复合,从而犹如繁弦急管般热烈,增强了艺术效果。写“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先以“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四个相同的主谓结构的句式排比,显示“合从缔交”的广。接着以“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三个相同的联合结构的词组排比,显示上述四君子的谋略才干。再以“……中山之众”,“……杜赫之属为之谋”,“……乐毅之徒通其意”,“……赵奢之伦制其兵”四个基本相同的带有长串定语的主语以及相同谓语形式的句子,显示“天下之士”合从缔交,戮力攻秦的力量。最后更以“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伏,弱国入朝”八个结构异同交错的四言句,显示秦乘胜前进夺天下,摧枯拉朽攻诸侯的声势。排比句式使文章气势奔放,如果只是一式到底,那又机械呆板了,将多种句式的排比句组合起来,则整齐与参差结合,相为映照,文章便张弛有致、气韵流转了。

作者为了集中排比,以“秦无亡矢遗镞之费”的对比条件,着力渲染,且有言过其实之弊。据《史记·六国表》载,周慎靓王三年(前318)有“五国共击秦,不胜而还”之事,并没有“九国之师”齐出动的情况。作者简单概括了战国时代所有的人才,且加以排比,突出了声势浩大的气氛,和秦日后的崩溃作了鲜明对比。《过秦论》中多用排比,而句式多变,组合有异,这也是本文格高调响的一个原因。

潜义伏理,气蕴于内。作者写秦气锐势盛,是为了说明这是施仁义的结果。可是贾谊只将施仁布义隐嵌于字里行间,反而铺张扬厉地大写追亡逐北、席卷天下的声势,待到文末点题后,回顾前文一审视细察,始觉作者原来处处设伏,密而不漏。作者于第1段就带出了秦能轻取易攻的原因:“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由于采取了商鞅的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对内、对外政策,司马迁也认为这属仁义之举。他说:“地形险阻,所以为固也;兵革刑法,所以为治也。犹未足恃也,夫先王以仁义为本,而以固塞文法为枝叶,岂不然哉!”作者叙秦的每一阶段,都紧扣住这点,本文题旨在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而于前文却明写、详写“攻守之势”,暗写、略写“仁义之施”,气蕴于内,象呈于外,使人首先从气势磅礴的文辞上得到感染,直到最后才将内蕴的含义加以挑明,读者拨除疑念,释除悬念,把握主旨,则顿觉原来的潜义伏理腾跃而出,熠然生辉,戛然作响。

反复比照,导出题旨。作者为了导出论述中心,反复比照,逐步深化。先是远比,以叙述设置比照条件,作者写陈涉的出身卑微,才能平庸,不成军旅,可是“斩木为兵,揭竿为旗”,随即得到天下人的响应、支援,“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写陈涉起事如此之易,和前文写诸侯攻秦如彼之难,遥为映照,对比鲜明,为下文议论作了必要的铺垫。再是近比,从比较中引出议论。陈涉之位和九国之君比,尊卑悬殊;陈涉武器和九国之械比,利钝大别;陈涉之众和几国之军比,众寡极异;陈涉之谋和九国之士比,智愚径庭,陈涉和山东之国相“度长絜大,比权量力”不可同时而语,可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这就激起读者急切追寻原因,为作者揭示答案蓄积了语势。最后是总比,总括前文两极对比,从而揭示题旨。总结全文时,总结了秦占地由小到大,广有天下,势力由弱到强,统治诸侯,统治由暂到久,长及百年。一夫毁七庙,宰割天下者反身死于人手,将秦与陈涉两方面都予以极化。这样,“何也?”的设问就更为强烈。在如此步步进逼的情势下,迸发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便如水到渠成般自然,雷霆震空般有力。

贾谊写作《过秦论》是为了巩固西汉王朝的统治,他说:“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他是借此来宣传他的所谓“治乱之道”的。

《过秦论》作为辞赋家的政论,在当时独标新帜,这种文风并沾溉后世,像唐代杜牧的名篇《阿房宫赋》,宋代范仲淹的代表作《岳阳楼记》等,都能明显地看到其影响。今天我们学习它,也能从它别具一格的散文艺术上,获得有益的启示。

(选自《高中语文课文分析集》第二册,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有删节)

四、对贾谊(史称贾生)的评价 (1)苏轼论贾谊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成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节自《贾谊论》有删节)

(2)毛泽东论贾谊

毛泽东七绝《贾谊》:“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堕马寻常事,何须哀伤付一生。”(贾谊怀才不遇,空有抱负,曾深情吟咏出《吊屈原赋》。梁王落马而死本是寻常之事,贾谊又何必为此自悲自责呢,抑郁而终呢?)

又写了七律《咏贾谊》:“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

(3)李商隐《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汉文帝渴求贤臣,坐在宣室里征求贾谊的意见,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可惜文帝空自夜半前席,不向贾谊征求社稷大计却问及鬼魅神仙。此诗选取宣室召见、夜半前席两个细节,揭示出贾谊似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

五、《太过执著的才子──贾谊》

贾谊是西汉前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少年得志,才华横溢。后遭猜忌排斥,抑郁而死。

(1)洛阳少年,才气横溢

贾谊从小精通诗书,18岁时就写得一手好文章,在洛阳一带很有名,被以爱才著称的河南郡守吴公赏识,招为弟子。后吴公上调,贾谊也被吴公推荐做了博士。在陈述秦灭亡的原因时,贾谊发表了著名的《过秦论》,指出秦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震动满朝文武。贾谊留给后世的名篇还有《吊屈原赋》《鹏鸟赋》《治安策》等,均是才气横溢很有见识的名篇。

(2)少年得志,锋芒毕露 贾谊21岁就当上了博士,深得汉文帝赏识,一年后又被提升为太中大夫,和许多悲剧性人物一样,锋芒毕露,难免引起某些人的嫉妒,埋下了隐患。

另外,贾谊虽才高,但不懂人情世故。不知权衡轻重,从统治者及权贵的利益出发。他迫不及待地提出许多改革措施,文帝不但没有采纳,反而觉得他书生气,华而不实。

后来贾谊建议为了强化皇上的权力,让列侯离开京城,回到他们的封地去,结果得罪了列侯,招致后祸。

(3)人缘不佳,遭人诽谤

前面说过,贾谊年纪轻轻就得皇帝赏识,招致小人的嫉妒,又大力提倡改革,得罪权贵,结果上下左右均在文帝面前诽谤他,久而久之,文帝也觉得他人缘不佳,就把他调出京。后虽重召回长安,但仍没有再重用。致使贾谊没能施展他的政治抱负。

(4)郁郁寡欢,英年早逝

贾谊被调离京后,深感委屈,慨叹人心险恶,哀伤自悼,一蹶不振。《吊屈原赋》、与《鹏鸟赋》传入京都后,文帝虽赞赏其文采,但又觉得贾谊气量小,言过其实,更觉得此人不堪重用。

后来贾谊作了梁怀王刘揖的太傅,梁怀王不慎坠马身亡。贾谊本无责任,但他害怕文帝追究,又追悔自己疏忽,没尽太傅的责任。从此更加郁郁寡欢,哭泣不已。一年后竟伤感过度而死,时年33岁。

历史教训:

贾谊同历史上许多不得志文人一样,不知世事险恶。汉文帝也算是一代明君了,贾谊尚不能为他所用,可见他太不通世故。具体表现为过分显露才华,招无德者嫉妒,得罪了权贵。另外,贾谊一旦失宠,只会哀伤自悼,一蹶不振,这就更令君王反感。没能及时调整自己去适应现实。

(选自中学语文网中网)

六、《六国论》(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弃。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草,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第13篇:过秦论

《过秦论》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时代背景。 2.朗读全文,读准字音,读准句读。 3.研读文章第一段,积累文言知识。 【学习重难点】1.朗读全文,读准字音,读准句读。 2.研读文章第一段,积累文言知识。 【教学课时】4

第一课时

解题“过秦”意思是 “指出秦的过失” ,“过”是动词。“论”是一种议论文体, “过秦论”意为“指责秦的(政治)过失的一篇政论”。

2、世称“贾生”,西汉洛阳人。《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一、介绍写作背景

1.作者介绍

贾谊,世称“贾生”,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仅活了33岁。 贾谊在政治上有远见卓识,能洞察隐微,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能抓住当前社会主要问题、预见未来隐患,作出精辟分析,提出有效对策。在思想上,以儒家思想为主,主张国家应以民为本,施行仁政,重视礼乐,严明等级;同时也杂有法家运用法术势,力主中央前20集权,削弱诸侯权势和道家的貌似旷达实为消极等思想。这些反映到他的政治主张上是积极进步,富有进取精神的。他的政论散文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贾谊生活的西汉初期,由于经过500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贾谊认为推行“仁政”可以“安民”,他曾多次上疏,评论时政,《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过秦论》有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鲁迅曾称赞本文为“西汉鸿文”。

2.后人对贾谊(史称贾生)的评价:

①苏轼论贾谊: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成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节自《贾谊论》有删节)②毛泽东论贾谊:毛泽东七绝《贾谊》:“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堕马寻常事,何须哀伤付一生。”又写了七律《咏贾谊》:“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汩罗步尘埃。”③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3.时代背景:春秋以来,战乱频繁,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当然,贾谊所说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不可能包括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压迫等内容,这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

二、阅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崤(xiáo) 膏腴(yú) 逡(qūn) 镞(zú)黔(qián)首 氓(méng)

隳(huī) 鞭笞(chī)轸(zhěn)恬(tián) 藩(fān) 瓮(wèng)牖(yǒu) 孝公既没(mò)召(shào)滑 系(xì)颈 践华(huà)为城

劲(jìng)弩 不及中(zhōng)人 墨翟(dí) 蹑足行(háng)伍 朝(cháo)同列

将(jiàng)数百之众 度(duó)长絜大 比权量(liàng)力 万乘(shèng)之势 一夫作难(nàn)

三、

朗读指导:指名让学生朗读,然后放录音或教师范读第一段,让学生体会句中的逻辑停

1 顿,从而明白较长的主语和谓语之间要有停顿,动词和较长的宾语之间要有停顿,较长的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较长的联合成分之间也要有停顿,这是一般的规律。本段的动词——“据”“拥”“有”之后要有停顿;“内”“外”之后还应有停顿。

四、齐读文章

五、整体感知,梳通文章大意

按表达方式可将全文分为两个部分:

(一)记叙部分( 1-4段 ):写

秦王朝的兴亡过程

第一层:( 1-3段 ):写 兴起的过程。

第二层:( 4段 ):写 灭亡的过程。

(二)议论部分( 5段

):写 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六、批注文章

1.把注释中重要字词意思誊写到课文中。

2.尽量多的批注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意、特殊句式 作业:解释词语,并翻译语段。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 为一。„„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赵奢之伦 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 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

重点讲解:“有席卷„„之心,„„之意” ,提示:有些特殊的句子,译时需要扩充。“(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这类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现代汉语中很难找到四种不同的说法来译“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四个短语,可凝缩为;“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明确:好的译文标准是“信”“达”“雅”,即准确、通畅、优美生动。语词要准确。“蒙故业”的“故”,译为“原有(的)”为好;“因遗策”的“策”,指的是策略;“南”“西”“东”“北”译成“在南边”之类不能准确表现秦的扩张行径,译成“向南”“向西”等为好;“收”不是“收复”,和“取”同义。其二,不“达”、不“雅”:对于专名,直接“搬”过即可,不必把注释当译文抄在译文中。

第二课时

一、借助作业,梳理一二段字词、翻译

二、完成第三段梳理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 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二、赏析文章

研读第一段:

1、如何理解“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明确:在贾谊看来,始皇吞并六国时,处攻势,靠权术和暴力取得了成功。但在他夺取天下之后,形势不同了,就不该只用暴力手段对待百“姓了,而应施行仁义,注重教化,才能维持住威势,避免灭亡。

2.我们知道,“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那么,我们把课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换成“有吞并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但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呢?

意在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对诸侯各国虎视眈眈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同时也为后文写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张本,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作了铺垫。总之,根据表达的需要,这里的繁笔增加了气势;同义短语的叠用,又使叙述生动形象。 3.第5自然段写了哪些对比?文中还有哪些对比?这些对比有何作用?

明确:第5自然段先将攻天下的秦国和守天下的秦朝进行对比,然后将陈涉的起义与诸侯国合纵抗秦作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对比。“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一比地位。鉏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二比兵器。“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三比士卒。“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四比人才。一句话,陈涉与诸侯“不可同年而语”,强弱对比如此悬殊,它们同是秦的对手,曾先后与之抗衡,然而人多势众的六国,却一一为秦所灭,区区一个陈涉,竟然使秦“七庙隳”,对比将前面形成的反差,进一步深化、强化了。

全文共有三大方面的对比:

一是六国与秦之对比。文章在叙述惠文、武、昭襄的业绩时,以诸侯国军队之众,谋士之多,土地之广等作对比,并不厌其烦地列举国名、人名。与秦抗衡的六国,地广、人多、俊才云集,且“合纵缔交、相与为一”,似乎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结果却是“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从散约败”、“强国请服,弱国入朝”,这样夸张的对比,足以衬托出秦国实力之强。这第一层对比是极强者与较强者的对比,形成一个反差。

二是陈涉与秦王朝的对比。文章叙述始皇统一中国的功业与陈涉以一介戍卒率众起义的情景,确是又一个强烈的对比。虽然“始皇既没”,但陈涉面对的仍是“余威震于殊俗”的强大秦王朝。而陈涉,作者极写其穷困平庸,出身卑贱,才能平平,没钱没势,士卒稀少而疲敝,更无装备可言,但一旦揭竿而起,“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影响所及,“山东豪俊遂并起”,以致显赫一时的强秦亡于一朝。这第二层对比是极强者与极弱者的对比,形成的反差较前更为强烈。

三是陈涉与六国的对比。(第5自然段)

3 作用:随着对比的层层深入,形成的反差亦步步强化,更留下串串悬念,人们急待答案,作者一个“何也”,终于把焦点逼示出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就是秦朝灭亡的原因,是全文结论之所在。这一结论如金石掷地,铿然有声,又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更如磐石置地,不可移易。

第四课时

师生共同完成本课知识点梳理并要求学生写在归纳本上

一、通假字

①外连衡而斗诸侯 / 约从离衡(衡,通“横” ) ..②孝公既没(没,通“殁”,死亡) .③合从缔交/约从离衡 / 于是从散约败(从,通“纵”,指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称为“合纵” ) ④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疲惫) .⑤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喝问) .⑥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崛起) .⑦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⑧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 .⑨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抗,通“亢”,高 ) .⑩威振四海(振,通“震”,震动) .

二、古今异义

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西河:黄河以西。) ...②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在这时) ..③山东豪俊遂并起(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指山东省。) ...

三、一词多义

1.固

①据崤函之固(险固,坚固,特指地势险要,城郭坚固,形容词用作名词) 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牢固,顽强,形容词)

③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固守的据点,屏障,名词) 2.因

①因遗策(沿袭,动词) ②因利乘便(趁着,介词)

③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 3.亡

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损失,动词)

②追亡逐北(逃亡,动词;此用作名词,指逃亡的军队)

③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动词;这里是使动用法,使„„灭亡) 4.制

①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动词)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动词) ③履至尊而制六合(统治、控制,动词)

4 5.兵

①„„赵奢之伦制其兵 / 行军用兵之道(军队,名词)

②收天下之兵 / 信臣信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 斩木为兵(兵器,名词) 6.策

①蒙故业,因遗策(策略、计策,名词) ②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名词) 7.致

①以致天下之士(招引、招纳,动词) ②致万乘之势(达到、获得,动词) 8.之

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结构助词) ②„„赵奢之伦制其兵(这,指示代词) ③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词) ④聚之咸阳(代“天下之兵”,代词) 9.及

①非及向时之士(比得上,动词) ②及至秦始皇(到,等到,介词) 10.北

①乃使蒙恬非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方,方位名词作状语) ②追亡逐北(败北的军队,动词作名词) 11.度

①内立法度(制度,名词)

②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长短) 12.遗

①因遗策(遗留下来,动词)

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遗失,丢失,动词) 13.爱

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动词) ②宽厚而爱人(爱护,尊重,动词。)

四、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席,像席子一样;包,像布包一样;囊,像口袋一样) ②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内,在国内,对内;外,对外)

③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南,向南;西,向西;东,向东;北,向北)

④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用破瓮;绳,用绳子) ⑤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南,向南) ⑥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北,在北方)

⑦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像云一样;响,像回声一样;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⑧深谋远虑(远,从长远) 2.名词作动词

①履至尊而制六合(履,登上)

②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

③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牖,作窗户;枢,系户枢) ④执敲扑而鞭笞天下(鞭,用鞭子抽;笞,用竹杖打)

5 ⑤《过秦论》(过,指摘过失) 3.形容词作动词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小弱,变小变弱) 4.形容词作名词

①据崤函之固(固,险要的地势。) ②自以为关中之固(固,坚固的屏障。) ③尊贤而重士(贤,贤者,贤能的人。)

④因利趁便(利,便利的条件;便,便利的条件。) 5.动词作名词

①追亡逐北(亡,逃跑的人;北,溃败的军队) 6.使动用法

①外连衡而斗诸侯(斗,使„„争斗)

②会盟而谋弱秦 / 以弱天下之民(弱,使„„弱,削弱) ③约从离衡(离,使„„离散)

④伏尸百万,流血漂橹(漂,使„„漂浮)

⑤吞二周而亡诸侯 /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亡,使„„灭亡)⑥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 ⑦以愚黔首(愚,使„„愚蠢)

⑧序八州而朝同列(朝,使„„朝拜) 7.意动用法

①尊贤而重士(重,以„„为重,看重)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②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③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被动句

①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②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③谪戍之众

④天下诸侯已困矣 3.省略句

①尝以十倍(于秦)之地。

②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 ③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于)下吏。 ④聚之(于)咸阳。

⑤铸以(之)为金人十二。

⑥临不测之渊,以(之)为固。

⑦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 ⑧身死(于)人手。 4.宾语前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②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③崤函之固,自若也 5.定语后置

①伏尸百万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 ③金城千里

6.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①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②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③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六、名言名句

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七、成语

同年而语 度长絜大

八、文学文化常识

1.贾谊

西汉政论家、文学家。代表作有:政论文:《论积贮疏》、《过秦论》、《陈政事疏》; 辞赋:《吊屈原赋》、《鵩鸟赋》。 2.战国四公子

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四人均以“善养士”闻名,都是当时仅次于国君的当政者。又称“战国四君子”。 3.天下的别称

宇内、四海、八荒,都是“天下”的意思。 4.九州

古时天下分九州,关于九州的说法不一,一般认为包括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雍州、梁州。九州常用来代指“中国”。 5.山东、关中、河

山东:指崤山以东。

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

河:特指黄河。如“河南”指黄河以南,“河北”指黄河以北。 6.五岳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7.合纵、连横

合纵:是联合六国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亦作“合从”。

连横:是一种离间六国,使他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亦作“连衡”。

附:板书

过秦论

攻(百有余年)

守(十五年)

(一)秦孝公

始皇

(二)惠文武……庄襄王

天下诸侯……陈涉

二世、子婴

(三)始皇

结果:鞭笞天下

威振四海

一夫作难

攻守异势而仁义不施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教后记:

第14篇:过秦论

教学目标

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1.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作者借古讽今,件下的进步意义。2.归纳掌握“制、亡、利、固、遗、度”等词的一词多义、八个通假字、三种古汉语特殊句式。3.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词句的特点,归纳文言词法句法知识,逐步掌握文言字词句运用规律。 教具准备 录音机、教学磁带、投影仪、投影胶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放录音范读,以求学生准确认读。[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了解贾谊及秦统一前后的历史背景。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教学步骤]

一、导语

请同学们欣赏两首诗 投影

(一) 贾 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学生默读,理解。

教师提示:汉文帝渴求贤臣,坐在宣室里征求贾谊的意见,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可惜文帝空自夜半前席,不向贾谊征求社稷大计却问及鬼魅神仙。此诗选取宣室召见、夜半前席两个细节,揭示出贾谊似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 投影

(二) 贾 谊 毛泽东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需哀伤付一生。 学生默读,理解。

教师提示:贾谊怀才不遇,空有抱负,曾深情吟咏出《吊屈原赋》。梁王落马而死本是寻常之事,贾谊又何必为此自悲自责呢,抑郁而终呢? 那么,贾谊“才调”到底如何呢?让我们从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的《过秦论》中寻找答案吧。

二、作者简介

选一生读注解①。教师稍作补充:贾谊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仍心系朝事,后为梁王太傅。正如毛泽东诗中所讲,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天空。所著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为有名。

三、背景简介

目的是明确贾谊“过秦”的深刻含义。 投影

(三)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兼并了六国。

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16年)的王朝很快结束了。

四、放录音,使学生准确认读 学生听录音一遍。

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 投影

(四) 生字:

腴(yú)轸(zhěn)镞(cú)笞(chī)恬(tián)藩(fān)瓮(wèng)牖(yǒu) 多音字:(判断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孝公既没(mò)召滑(shào)俯首颈系(xì)践华为城(huà)劲弩(jìng) 不及中人(zhōng)墨翟(dí)蹑足行伍(háng)将数百之众(jiàng) 度长絜大(duó) 比权量力(liàng) 万乘之势(shèng) 朝同列(cháo) 一夫作难(nàn) 通假字:(读本字音)

约从离衡(通“横”) 合从缔交(通“纵”) 制其弊(通“敝”)

陈利兵而谁何(通“呵”) 倔起阡陌之中(通“崛”) 赢粮而景从(通“影”) 百有余年(通“又”)

五、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解及熟知的文言知识理解文意

六、布置作业

1.掌握本课的生字、多音字、通假字。 2.反复诵读全文,熟悉文意。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采用诵读教学法,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包括两部分内容:①对课文内容作简单的分析点拨,以期尽快形成背诵思路;②语气提示

[教学步骤]

一、检查朗读情况,采用个别朗读与集体朗读的形式,抽查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二、分析理解,指导诵读。

(一)课堂问答设计

提问:读全文后回答,这一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是对秦王朝所犯过失的总结,秦王朝“仁义不施”结果导致亡国。

提问:从全文看,“攻守之势异也”,“攻”“守”的不同形势在课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攻之势”体现在第一段到第三段,崛起——强大——鼎盛。“守之势”体现在第三段、第四段,由统一天下到覆灭。 选一学生朗读第一段。

朗读提示:注意语势,体现秦王朝势力的崛起,突出秦国地利(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人和(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政通(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等的优势。整段以中速读。

集体朗读第一段。

选学生读第二段。

朗读提示:应注意一下两方面:①秦国“从孝公既没……南……西……东……北收要害之都”语调上扬,应有秦扩张领土、势力空前增强的气势。②六国攻秦、赂秦、服秦三部曲:“诸侯恐惧……叩关而攻秦”众诸侯约从缔交,罗致人才,戮力攻秦,语势上扬,以诸侯之强反衬突出强秦之不可战胜;“秦人开关延敌……争割地而赂秦”,强秦轻而易举,获得大胜,六国却不堪一击,语势由强到弱;“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应由低缓的语气读出。最后一句轻描淡写一语带过即可。 学生齐读第二段,体味语意。 男生齐读第三段。

(二)理清背诵思路

提问:研读课文,作者总写秦始皇的功业,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防务五个方面来谈,请用选文中的语句回答各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学生速读后明确:统一天下前,政治上“吞二周而忘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军事上“南取百越之地……北筑长城而首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统一天下之后,采取了愚民、弱民、防民之策。文化上“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刑法上“隳名城,杀豪杰,销锋镝,以弱天下之民,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地理防务上“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朗读指导:统一天下前,应由较强的语势读出,充分渲染塑造一个“威加海内”的帝王形象。统一天下之后,秦王朝至此已达顶峰,这意味着从此转入守势。这段文字义正辞严,充分揭露了秦的暴虐无道,故诵读应有“声讨”之势。末句“天下已定”总承以上内容,其后应有长停顿,然后转入叙秦始皇的心态,用以反衬下文灭亡之速,读时须有嘲讽意,突出“自以为”“万世之业”等词语。 集体朗读第三段,背诵。 女生齐读第四段。

教师提问:第四段写了强秦的灭亡。“陈涉起义,天下响应”有哪几方面的铺叙呢?选文中语句回答。用意何在?

学生明确:五个方面。出身地位:“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个人素质:“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起义军成分:“疲弊之卒,数百之众”。武器:“斩木为兵,揭杆为旗”。起义的影响:“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起义结果:“山东豪俊遂并起而忘秦族矣”。

这五方面的铺叙为第五段内容作了铺垫。

朗读指导:①“始皇”二句,暗示民心不服,人人自危,宜用从容、沉着的语调读出。②“然”急转直下,稍作停顿,以下先抑(“陈涉”至“之富”)后扬(“蹑足”至段末)读出对比情调。③末句叙事结束全篇,要读得沉着、有力。 集体诵读一次。

教师提问:既为史论,那么“论”自然体现在末段,作者的思路如何? 学生默读思考。

明确:先对比论述九国之师何陈涉之众的力量,重点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八字。然后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以下四句照应第一二段;“以六合为家”二句照应第三段;“一夫作难”三句照应第四段,水到渠成点出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朗读指导:“且夫”推进一层领起议论的语气。以下连用六个“也”表示及其肯定的意思。四个排比句的重音是:“尊”“銛”“抗”“及”。特别应重读“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试使”换假设语气,读出惋惜之意。“然秦”以下句子语势由弱到强,逼出“何也”,结句显志,须用深责的语气读出,“仁义不施”是重点,宜一字一顿。 集体诵读第五段。

三、全体学生齐读课文两遍,尝试背诵课文三至五段

四、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三、

四、五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检查背诵。师生回顾交流西汉初的社会情形,明确作者写《过秦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总结字、词、句等文言知识,落到实处。 [教学步骤]

一、教师示范背诵,学生低和集体背诵

三、

四、五段

二、回顾汉初社会情形,明确作者写作意图

提问:作者借古讽今,强秦的速亡给后人的启示是什么?汉初的社会情形如何?贾谊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学生讨论明确:①“施仁政,行仁政”。②贾谊生活在汉文帝时代。其时,社会经济已渐渐恢复,人民生活也较安定,但是阶级矛盾却在不断地滋生暗长,统治阶级日益滋长“淫侈之俗”,并横征暴敛,加重人民负担,以至逼迫农民卖鬻子。贾谊担心“大命将泛,莫之振救”,于是借此文,要求汉文帝以秦亡为警示,施行仁政,免蹈秦亡之覆辙。③从前面对贾谊的介绍可以看出,贾谊是个对政治功名有强烈愿望的人,他想通过这篇文章引起皇帝的注意,实现其政治抱负。 教师总结引申:同学们的分析很有见地。在我国历史上有过不少像贾谊一样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如战国时代有为楚国前途大声呼喊“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的爱国诗人屈原;南宋有“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的忧患诗人陆游;有希望“试手补天裂”“西北洗胡沙”的爱国词人辛弃疾……这种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传统在正直而富有理想的知识分子身上是一脉相承的。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哪些句子体现了作者的忧思满怀、语重心长? 学生思考、吟诵。

三、小结 贾谊以其纵观天下,通览古今的博学与睿智,将炽热的爱国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间,确实才调无伦。

四、分类归纳文言知识

1.教师提问:请找出本文中所有的词类活用现象,并初步归纳其活用的规律。学生讨论明确。 教师总结: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A.名词的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席卷、包举、囊括 名词作状语 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 天下云集响应 同上 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 赢粮而景从 同上 像影子一样

内立法度,南取汉中 同上 在国内、向南 序八州而朝同列 名词动用 招致 履至尊而制六合 同上 登上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同上 用破瓮作 用草绳系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名词作状语,名词放在动词前,

1、

2、3句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和状态,第4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方位。

名词活用作动词,第5句和第7句,两个名词连用,表示事物的动作意义;第6句,名词和动词用“而”连接,这个名词常用如动词 B.动词的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追亡逐北 动词作名词 逃走的人 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动用法 使……退却 约从离衡 使动用法 使……离散 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动用法 使……朝拜 外连横而斗诸侯 使动用法 使……争斗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使动用法 使……灭亡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动词用作名词,动词在句中充当宾语,如例1。动词的使动用法,例

2、

3、6句,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

4、5句,动作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这说明这些动词都产生了使动用法。C.形容词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会盟而谋弱秦 形容词使动 使……弱 以弱天下之民 形容词使动 使……弱,削弱 以愚黔首 形容词使动 使……愚蠢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形容词动用 变小,变弱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形容词后带有宾语,且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说明形容词用作动词,表示使动的意义,如例

1、

2、3。

2.提问:课后思考练习第三题中有6个实词,归纳其一词多义,力求在动态的语境中辨析词义。

学生逐一明确。 教师归纳总结。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①制

例句 出处 释义

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齐桓晋文之事》 制作、缝制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 《后汉书•张衡传》 制造、制作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 压制、控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过秦论》 制服

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过秦论》 统率、指挥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母 《齐桓晋文之事》 规定、制定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 规模 ②亡

例句 出处 释义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逃跑、逃脱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过秦论》 丢失、失去 燕虽小国而后亡 《六国论》 灭亡、消亡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赤壁之战》 死亡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过秦论》 逃兵、逃亡的人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通“无”,没有 吞二周而亡诸侯 《过秦论》 使动用法,使……灭亡 ③固

例句 出处 释义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过秦论》 牢固、坚固(的地势)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孟子》 巩固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廉颇蔺相如列传》 坚持、坚决 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 《王忠肃公翱事》 一定、必 吾固知公子之还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本来、原来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 既、已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阿房宫赋》 固执、顽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报任安书》 固然、诚然 ④利

例 句 出 处 释 义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 锐利、锋利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劝学》 快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有利、条件好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 有利的形势 有蒋士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 利益、好处 商人重利轻别离 《琵琶行》 利润

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孙子•谋攻》 胜利 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 《冯婉贞》 有利于 ⑤遗

例 句 出 处 释 义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 《过秦论》 丢失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封神演义》 丢失的东西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师说》 遗漏、忽略 此三者,吾遗恨也 《伶官传序》 死去的人遗留下来的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 给予 ⑥度

例句 出处 释义

宁信度,无自信也 《韩非子》 尺码、尺度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 《论积贮疏》 程度、限度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过秦论》 规章、制度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荆轲刺秦王》 风度、常态 一年一度秋风劲 《采桑子•重阳》 次、回、量词 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扬州慢》 谱写、创制

生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指南录)后序》 考虑、思虑 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过秦论》 量、计算 理有未安,妄以臆度 《问说》 推测、猜测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通“渡”,过 3.提问:请分别说明下列各句的特征。

①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③陈利兵而谁何。

④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明确:①判断句。②被动句。③宾语前置句。④介词结构后置。

五、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六国论》,思考:为什么同是、秦破六国统一天下直至灭亡这段历史,西汉的贾谊选取“秦亡”这个角度,而北宋苏洵却选“六国破灭的原因”这个角度? [板书设计] (1) 兴 固基业

叙史实

(2) 强 充国库

(3) 盛 统天下

(4) 亡 义军起

析原因 (5)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延伸阅读]试结合历史学习,说说同是秦亡这段历史,晚唐杜牧《阿房宫赋》是如何借阿房宫的兴建和毁灭来揭露秦统治者的穷奢极欲的。 教师打印《阿房宫赋》,分发给学生。

相关推荐:

团购网站大全123 http://www.daodoc.com

今日团购 http://www.daodoc.com/

上海票务网 http://www.daodoc.com/

上海卡丁车 http://www.daodoc.com/

上海电玩城 http://www.daodoc.com/

上海动漫屋

http://www.daodoc.com/

上海密室逃脱 http://www.daodoc.com/

上海桌游

http://www.daodoc.com/

上海魔术教学 http://www.daodoc.com/

上海游泳馆 http://www.daodoc.com/

上海台球厅 http://www.daodoc.com/

上海溜冰场 http://www.daodoc.com/

上海篮球场 http://www.daodoc.com/

上海瑜伽馆 http://www.daodoc.com/

上海舞蹈培训 http://www.daodoc.com/

婚宴酒店 http://www.daodoc.com/

约会餐厅 http://www.daodoc.com/

商务宴请 http://www.daodoc.com/

上海外卖 http://www.daodoc.com/

西餐厅 http://www.daodoc.com/

上海火锅 http://www.daodoc.com/

上海茶馆 http://www.daodoc.com/

家常菜 http://www.daodoc.com/

汤的做法 http://www.daodoc.com/

粥的做法 http://www.daodoc.com/

糕点主食 http://www.daodoc.com/

孕妇食谱 http://www.daodoc.com/

鱼的做法 http://www.daodoc.com/

排骨的做法 http://www.daodoc.com/

牛肉的做法 http://www.daodoc.com/

茄子的做法 http://www.daodoc.com/

苦瓜的做法 http://www.daodoc.com/

豆腐的做法 http://www.daodoc.com/

鸡的做法 http://www.daodoc.com/

虾的做法 http://www.daodoc.com/

猪肉的做法 http://www.daodoc.com/

韭菜的做法 http://www.daodoc.com/

山药的做法 http://www.daodoc.com/

冬瓜的做法 http://www.daodoc.com/

西红柿的做法 http://www.daodoc.com/

黄瓜的做法 http://www.daodoc.com/

面条的做法 http://www.daodoc.com/

特色小吃 http://www.daodoc.com/

吉野家外卖 http://www.daodoc.com/

东方既白外卖 http://www.daodoc.com/

棒约翰宅急送 http://www.daodoc.com/

永和大王 http://www.daodoc.com/

真功夫外卖 http://www.daodoc.com/

上海美发店 http://www.daodoc.com/

鞋子 http://www.daodoc.com/

第15篇:过秦论

过秦论 教学目的:

1、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2、归纳掌握“制、亡、利、固、遗、度”等词的一词多义、八个通假字、三种古汉语特殊句式。

3、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教学难点:结合课文词句的特点,归纳文言词法句法知识,逐步掌握文言字词句运用规律。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了解贾谊及秦统一前后的历史背景。放录音范读,以求学生准确认读。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大概听说过“弱肉强食”这一成语吧,在自然界这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会被打破。在两千多年前,秦朝国力还是那样的不可一世,一场农民战争就打破了开国者千秋万代的梦想,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为我们阐述了他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过秦论》。“过秦”就是“指出秦的过错”,那秦之过是什么呢?

一、导语:

贾 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学生默读,理解。 教师提示:汉文帝渴求贤臣,坐在宣室里征求贾谊的意见,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可惜文帝空自夜半前席,不向贾谊征求社稷大计却问及鬼魅神仙。此诗选取宣室召见、夜半前席两个细节,揭示出贾谊似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

贾 谊 毛泽东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需哀伤付一生。

学生默读,理解。

教师提示:贾谊怀才不遇,空有抱负,曾深情吟咏出《吊屈原赋》。梁王落马而死本是寻常之事,贾谊又何必为此自悲自责呢,抑郁而终呢?

那么,贾谊“才调”到底如何呢?让我们从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的《过秦论》中寻找答案吧。 补:毛泽东《咏贾谊》: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胸罗文章兵万千,胆照华国树千台。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

二、作者简介

补充: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贾谊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刘恒的赏识,被召为博士,不久迁太中大夫,参与政事,深受倚重。因提议改革政治,遭权贵嫉妒、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仍心系朝事,后为梁王太傅。正如毛泽东诗中所讲,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天空。所著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为有名。

3、秦始皇兵马俑、秦长城等引出秦始皇的讨论,探讨秦朝灭亡的原因

4、《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二)解题

本文选自《新书》,个别字句从《史记》和萧统《文选》。《过秦论》是贾谊的议论文的代表作。原文共有上、中、下三篇,本文是上篇。“过秦”即“言秦之过”,指出秦亡国的过失。论,一种文体,古文中的所谓“论”,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兼并了六国。 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16年)的王朝很快结束了。

(三)作者介绍

西汉洛阳人,西汉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18岁时以文才显名,20岁被汉文帝刘恒召为博士,不久迁太中大夫,参与政事,颇受倚重。

因提议改革政治(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以巩固封建国家),遭权贵嫉妒、毁谤,贬为长沙王太傅。转任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他“自伤为傅无状”,一年后也忧郁而死,年仅33岁。世称贾生、贾太傅、贾长沙。 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并与屈原合称“屈贾”。

贾谊的文章议论风发,挥洒自如,气势磅礴,雄辩有力,感染力极强。对当时和后世都很有影响。

所著政论《陈政事疏》(又名《治安策》)以及《过秦论》都写得意气风发、雄辩有力,鲁迅称之为“西汉鸿文”,有赋七篇,以《吊屈原赋》最有名,政论集《新书》十卷,其中著名的政论文有:《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

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四)写作背景及意图

春秋以来,战乱频仍,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当然,贾谊所说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不可能包括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压迫等内容,这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 《过秦论》是史论,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的借鉴,希望汉统治者能吸取秦灭亡的教训,推行“仁政”以求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即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

三、背景简介

目的是明确贾谊“过秦”的深刻含义。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兼并了六国。

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16年)的王朝很快结束了。

四、放录音,使学生准确认读

学生听录音一遍。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

生字:腴(yú)轸(zhěn)镞(cú)笞(chī)恬(tián)藩(fān)瓮(wèng)牖(yǒu) 多音字:(判断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孝公既没(mò) 召滑(shào) 俯首颈系(xì) 践华为城(huà) 劲弩(jìng) 不及中人(zhōng)墨翟(dí) 蹑足行伍(háng) 将数百之众(jiàng) 度长絜大(duó) 比权量力(liàng) 万乘之势(shèng) 朝同列(cháo) 一夫作难(nàn) 通假字:(读本字音) 约从离衡(通“横”) 合从缔交(通“纵”) 制其弊(通“敝”)陈利兵而谁何(通“呵”) 倔起阡陌之中(通“崛”) 赢粮而景从(通“影”) 百有余年(通“又”)

五、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解及熟知的文言知识理解文意

六、布置作业:

1.掌握本课的生字、多音字、通假字。

2.反复诵读全文,熟悉文意。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采用诵读教学法,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包括两部分内容: ①对课文内容作简单的分析点拨,以期尽快形成背诵思路;②语气提示

教学步骤:

一、检查朗读情况,采用个别朗读与集体朗读的形式,抽查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二、理清思路,分析,指导诵读。

三、思路板书:

孝公:崛起(前361~前338)(1段)

惠文、武、昭襄、孝文、庄襄:发展(前337~前247)(2段)

始皇:统一全国(前246~前210)(3段) 兴亡过程

二世:灭亡(前209~前207)(4段)

分析原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5段)

(一)分析第一段

朗读提示:注意语势,体现秦王朝势力的崛起,突出秦国地利(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人和(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政通(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等的优势。整段以中速读。集体朗读第一段。 1.重点词句

席、包、囊:名词做状语 务:大力提倡

连衡:通“横” ,连横 斗:使……斗,使动用法 拱手:形容毫不费力 2.翻译第一段

3.概括本段内容:写秦孝公的功业。秦的地理优势——孝公的政治雄心——基本国策——取得的成果 板书:

地理 据……固,拥……地,君臣固守

雄心

席卷,包举,囊括,并吞 崛起

政策

内……,外……

成功

拱手而取

(二)分析第二段

朗读提示:应注意一下两方面:①秦国“从孝公既没……南……西……东……北收要害之都”语调上扬,应有秦扩张领土、势力空前增强的气势。②六国攻秦、赂秦、服秦三部曲:“诸侯恐惧……叩关而攻秦”众诸侯约从缔交,罗致人才,戮力攻秦,语势上扬,以诸侯之强反衬突出强秦之不可战胜;“秦人开关延敌……争割地而赂秦”,强秦轻而易举,获得大胜,六国却不堪一击,语势由强到弱;“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应由低缓的语气读出。最后一句轻描淡写一语带过即可。 学生齐读第二段,体味语意。 1.重点字词:

蒙、因:继承、沿用 弱:削弱 爱:吝惜 致:招揽

合从:合纵 亡、遗:丢失、损失 流血漂橹:盾牌 2.翻译第二段

3.概括本段内容:五位国君(主要是前三朝)87年间事,一是按四个方位分写秦领土日益扩大的情形,表现它的势力的空前增长,二是写诸侯约从反秦以及斗争的失败,反衬秦人困诸侯之易,说明它是不可战胜的。板书:

秦:南取、西举、东割、北收

宰割、分裂 发展

诸候:才多、地广、师众、惨败

请服、请朝

(三)分析第三段 朗读指导:统一天下前,应由较强的语势读出,充分渲染塑造一个“威加海内”的帝王形象。统一天下之后,秦王朝至此已达顶峰,这意味着从此转入守势。这段文字义正辞严,充分揭露了秦的暴虐无道,故诵读应有“声讨”之势。末句“天下已定”总承以上内容,其后应有长停顿,然后转入叙秦始皇的心态,用以反衬下文灭亡之速,读时须有嘲讽意,突出“自以为”“万世之业”等词语。 1.重点字词:

奋:发展 烈:功业 却:击退 隳:毁坏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凭着华山当作城, 就着黄河当作护城河 谁何:呵问他是谁,稽查盘问的意思。 2.翻译第三段

3.概括本段内容:秦始皇一统天下,国势强盛到了极点,也充分揭露了秦始皇的暴虐无道。为下文的“过秦”打下铺垫

板书:

前期:奋余烈,履至尊,取百越,却匈奴 统一全国

后期:焚百家,杀豪杰,弱人民,严控制

设想:据高城;临深渊;守要害;传万世

四、阅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文章,检查背诵。 教学步骤:

一、继续分析课文

(一)分析第四段

朗读指导:①“始皇”二句,暗示民心不服,人人自危,宜用从容、沉着的语调读出。②“然”急转直下,稍作停顿,以下先抑(“陈涉”至“之富”)后扬(“蹑足”至段末)读出对比情调。③末句叙事结束全篇,要读得沉着、有力。

1.重要字词:

殊俗:不同的风俗,指边远的地方 瓮、绳:用瓮做;用绳子系(名词做状语)

牖、枢:做窗户;系户枢。(名词做动词)

蹑足:用脚踏地“置身于”。

云集:像云彩那样聚集。云,名词做状语

响应:像回声那样回应。响,名词做状语

赢粮而景从:赢,担负。景,“影”,像影子那样,名词做状语

山东:崤山以东

2.翻译第四段

3.概括本段内容:写陈涉起义和秦王朝的覆灭

板书:

始皇:余威震于殊俗

出生氓隶之人 灭亡

才能不及中人

陈涉: 兵力数百疲敝

武器斩木为兵

结果:天下响应,并起亡秦

(二)分析第五段

朗读指导:“且夫”推进一层领起议论的语气。以下连用六个“也”表示及其肯定的意思。四个排比句的重音是:“尊”“銛”“抗”“及”。特别应重读“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试使”换假设语气,读出惋惜之意。“然秦”以下句子语势由弱到强,逼出“何也”,结句显志,须用深责的语气读出,“仁义不施”是重点,宜一字一顿。 1.重要字词:

自若:和过去一样 向时:先前

序八州而朝同列:招致八州来归,而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因为不施仁义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2.翻译第五段

3.概括本段内容:写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板书:

国力,天下非小弱

地利,崤函自若也

成败异变

地位非尊,武器非

陈涉

兵力非抗,战术非及

析因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致万乘势,百又余年

秦国

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功业相反

秦朝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第16篇:《过秦论》

《过秦论》教案

制作者:张敏珍 班级:2008级8班 学号:200802340957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用事实作根据论证中心论点的写法。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了解贾谊的政治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2、归纳掌握归纳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3、理解课文中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教学重点】

1、加强诵读、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

2、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3、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词采华丽、千变万化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识辨积累。

【课时安排】

三课时(

1、读课文并落实字词;

2、指导翻译;

3、背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请同学们欣赏两首诗

贾 生(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学生默读,理解。教师提示:

汉文帝渴求贤臣,坐在宣室里征求贾谊的意见,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可惜文帝空自夜半前席,不向贾谊征求社稷大计却问及鬼魅神仙。此诗选取宣室召见、夜半前席两个细节,揭示出贾谊似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

贾 谊(毛泽东)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需哀伤付一生。

学生默读,理解。教师提示:

贾谊怀才不遇,空有抱负,曾深情吟咏出《吊屈原赋》。梁王落马而死本是寻常之事,贾谊又何必为此自悲自责呢,抑郁而终呢?

那么,贾谊“才调”到底如何呢?让我们从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的《过秦论》中寻找答案吧。

二、作者简介

选一生读注解①。教师稍作补充: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著名的文学家。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仍心系朝事,后为梁王太傅。正如毛泽东诗中所讲,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天空。所著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为有名

三、背景简介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兼并了六国。

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随着人民起义的风 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16年)的王朝很快结束了。

西汉初年,经历春秋战国楚汉战争500多年的战争,社会经济受到极大的破坏。贾谊的《过秦论》正是针对这种社会现实而主张实行“仁政”的,给百姓以休养的机会,以求经济大发展,社会的稳定。

“过秦”即言秦之过,是指责秦的过失的一篇政论文。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注意文中一些字的读音。

【生字】

腴(yú) 轸(zhěn) 镞(zú) 笞(chī) 恬(tián)

藩(fān) 瓮(wèng) 牖(yǒu)

【多音字(判断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孝公既没(mò) 召滑(shào) 俯首系(xì)颈 践华为城(huà)

劲弩(jìng) 不及中人(zhōng) 墨翟(dí) 蹑足行伍(háng)

将数百之众(jiàng)度长絜大(duó) 比权量力(liàng) 万乘之势(shèng) 朝同列(cháo) 一夫作难(nàn)

二、学生自读课文。

三、学生依据注释理解文意,并归纳文言知识。

1、通假字

约从离衡(通“横”) 合从缔交(通“纵”)

制其弊(通“敝”) 百有余年(通“又”)

陈利兵而谁何(通“呵”) 倔起阡陌之中(通“崛”) 赢粮而景从(通“影”)

/

2、古今异义

例 句 古义 今义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黄河 水道的通称

赢粮而景从 担负 胜或获得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崤山以东 山东省份

流血漂橹 盾牌 使船前进的工具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吝惜 爱惜、爱护、喜欢

宽厚而爱人 爱惜人民 丈夫或妻子;恋爱中的男女一方

分裂山河 划分 整体事物的分开或使整体的事物分开

三、词类活用现象

A、名词的活用

例句 活 用 类 型 释义

席卷、包举、囊括 名词作状语 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

天下云集响应 名词作状语 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

赢粮而景从 名词作状语 像影子一样

内立法度,南取汉中 名词作状语 在国内、向南

序八州而朝同列 名词动用 招致

履至尊而制六合 名词动用 登上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名词动用 用破瓮作 用草绳系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名词作状语,名词放在动词前,

1、

2、3句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和状态,第4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方位。

名词活用作动词,第5句和第7句,两个名词连用,表示事物的动作意义;第6句,名词和动词用“而”连接,这个名词常用如动词。

B、动词的活用

例句 活 用 类 型 释 义

追亡逐北 动词作名词 逃走的人

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动用法 使……退却

约从离衡 使动用法 使……离散

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动用法 使……朝拜

外连横而斗诸侯 使动用法 使……争斗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使动用法 使……灭亡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动词用作名词,动词在句中充当宾语,如例

1、动词的使动用法,例

2、

3、6句,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

4、5句,动作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这说明这些动词都产生了使动用法。

C、形容词活用

例 句 活 用 类 型 释 义

会盟而谋弱秦 形容词使动 使……弱

以弱天下之民 形容词使动 使……弱,削弱

以愚黔首 形容词使动 使……愚蠢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形容词动用 变小,变弱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形容词后带有宾语,且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说明形容词用作动词,表示使动的意义,如例

1、

2、3。

四、一词多义(课后练习题),力求在动态的语境中辨析词义。

①制(例句 出处 释义)

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齐桓晋文之事》 制作、缝制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 《后汉书•张衡传》 制造、制作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 压制、控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过秦论》 制服 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过秦论》 统率、指挥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母 《齐桓晋文之事》 规定、制定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 规模

②亡(例句 出处 释义)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逃跑、逃脱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过秦论》 丢失、失去

燕虽小国而后亡 《六国论》 灭亡、消亡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赤壁之战》 死亡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过秦论》 逃兵、逃亡的人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通“无”,没有

吞二周而亡诸侯 《过秦论》 使动用法,使……灭亡

③固(例句 出处 释义)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过秦论》 牢固、坚固(的地势)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孟子》 巩固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廉颇蔺相如列传》 坚持、坚决

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 《王忠肃公翱事》 一定、必

吾固知公子之还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本来、原来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 既、已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阿房宫赋》 固执、顽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报任安书》 固然、诚然

④利(例句 出处 释义)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 锐利、锋利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劝学》 快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有利、条件好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 有利的形势

有蒋士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 利益、好处

商人重利轻别离 《琵琶行》 利润

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孙子•谋攻》 胜利

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 《冯婉贞》 有利于

⑤遗(例句 出处 释义)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 《过秦论》 丢失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封神演义》 丢失的东西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师说》 遗漏、忽略

此三者,吾遗恨也 《伶官传序》 死去的人遗留下来的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 给予

⑥度(例句 出处 释义)

宁信度,无自信也 《韩非子》 尺码、尺度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 《论积贮疏》 程度、限度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过秦论》 规章、制度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荆轲刺秦王》 风度、常态

一年一度秋风劲 《采桑子•重阳》 次、回、量词

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扬州慢》 谱写、创制

生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指南录)后序》 考虑、思虑

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过秦论》 量、计算 理有未安,妄以臆度 《问说》 推测、猜测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通“渡”,过

五、请分别说明下列各句的特征。

①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③陈利兵而谁何。

④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明确:①判断句。②被动句。③宾语前置句。④介词结构后置。

第三课时:

一、写作特点:

本文是史论,叙多于议,形象议论法。

1、叙事铺陈对比

用叙事来说理,可以说是本篇最大的特点。课文前四段,按时间顺序,详略有致地概述了秦从攻到守,由兴而亡的全过程。

2、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

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贾谊写这篇文章可以说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比如第一段“有席卷天下”四句,“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基本上都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第

二、第

四、第五等段中,都有类似的句子;不胜枚举。所谓“铺张扬厉”,主要就是指的这一类句子。这样,气势自然就充沛了,自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当,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

3、全篇对比到底。本篇精彩处在于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即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话也显得更有分量了。

二、进步性与局限性:

作者借古讽今,强秦的速亡给后人的启示是什么?(“施仁政,行仁政”。)

贾谊施行仁义的主张,是从维持封建统治阶级利益出发的,但因为它与反对暴政相联系,所以符合当时人民的要求,加上作者充分肯定商鞅变法,主张儒法并用,所以它的仁义主张就更带有进步性。

本文还描述了陈涉起义这一历史事实,并肯定陈涉起义的必然性、正义性以及它在推翻秦朝统治中的作用与地位。作者不仅看到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失去了民心,而且还看到秦国由日益强盛到统一天下,根本原因在于其行动和当时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相一致。可见,作者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人民的力量,认识到人心向背是国家治乱的关键。但他在描述陈涉的平凡时,明显地表现出对劳动人民的轻视,这是他的阶级局限性。

作者还在一定程度上揭露和批判了秦朝统治者的残暴罪行,但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他还看不到封建阶级的本性,却要求封建统治阶级真正施行仁义,消除阶级矛盾,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这是不可能的。

三、课后作业

1、课外阅读《六国论》

思考:为什么同是秦破六国统一天下直至灭亡这段历史,西汉的贾谊选取“秦亡”这个角度,而北宋苏洵却选“六国破灭的原因”这个角度/

2、背诵文章

3、

4、5自然段

第17篇:过秦论

过秦论原文和译文

过秦论 作者:贾谊

《过秦论》(上)原文: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瘳、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鉏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过秦论》(上)译文:

秦孝公占据着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地势,拥有雍州的土地,君臣牢固地守卫着,借以窥视周王室(的权力),有席卷天下、征服九州、横扫四海的意图和并吞八方荒远之地的雄心。在那时候,(有)商君辅佐他,对内建立法规制度,大兴耕作纺织,修造防守和进攻的器械;对外实行连衡策略,使山东诸侯自相争斗。这样,秦人毫不费力地夺取了西河之外的土地。

孝公死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先后)继承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策略,向南攻取汉中,向西吞并巴、蜀,向东割取肥沃的地盘,向北占领要害的郡邑。诸侯恐慌害怕,开会结盟,谋求削弱秦国的办法。不吝惜奇珍贵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致天下的优秀人才,订立合纵盟约,结成一体。在这个时候,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君,魏国有信陵君。这四位封君,都见事明,有智谋,心地诚而讲信义,待人很宽厚,对贤能之士很敬重,(他们)以合纵之约击破秦的连横之策,将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的部队结成联军。在这时,六国士人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等人为他们出谋划策,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等人(为各国)沟通意见,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等人统率他们的军队。他们曾经以十倍于秦的土地,上百万的军队,开往函谷关去攻打秦国。秦人大开关门引敌深入,九国的军队(却)迟疑起来,不敢入关。秦人没有丢失一支箭那样的消耗,天下的诸侯(却)已陷入狼狈不堪的境地了。这样一来,纵约解散了,各诸侯国争着割地来贿赂秦国。秦有富余的力量利用对方弱点来制服他们,追赶(九国的)败兵,百万败兵横尸道路,血流(成河),大盾牌也漂浮得起。(秦人)凭借这有利的形势,割取天下的土地,(重新)划分山河的区域。强国主动表示屈服,弱国(按时)入秦朝拜。待到孝文王、庄襄王依次继位,他们统治的时间不长,秦国没有什么大事。

到始皇的时候,他大大地发展了前六代君主的功业,挥舞着长鞭来驾驭全中国,将东周、西周和各诸侯国统统消灭,登上最尊贵的宝座来统治天下,用种种刑具来迫害全国人民,威风震慑四海。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划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着头,颈上捆着绳子,性命听凭秦的下级官吏处理。于是(又)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守卫边境,击退匈奴七百多里;胡人(再)不敢到南边来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接着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为的是使百姓变得愚蠢;毁坏著名的城邑,杀掉英雄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阳,去掉刀刃和箭头,用来铸成十二个金人,以便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然后踏上华山修城墙,借用黄河做护城河,上有亿丈高的城墙,下临不可测量的深渊,作为坚固(的防御工事)。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员、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天下已经安定,始皇心里自以为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千里的铜墙铁壁,正是子孙万代的帝王基业。

始皇去世之后,他的余威(依然)震慑着边远地区。可是,陈涉不过是个破

瓮做窗户、草绳做户枢的贫家子弟,是氓、隶一类的人,(后来)做了被迁滴戍边的卒子;才能不如中等人,并没有孔丘、墨翟那样的贤德,也不像陶朱、猗顿那样富有。(他)脐身于戍卒的队伍中,从田野间突然奋起发难,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兵,指挥着几百人的队伍,掉转头来进攻秦国,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人如同云一样聚集起来,回声似的应和他,都带着粮食,影子似地跟着他。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齐起事,消灭了秦的家族。

可以断言,一统天下的秦王朝并不是弱小得(无力抵抗),雍州的地势,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还是从前那个样子。陈涉的地位并不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的国君更尊贵;锄头木棍并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那迁滴戍边的卒子的(作战能力)并不比九国部队更强;(至于)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策略,(陈涉)也比不上九国的武将谋臣。可是条件好者失败而条件差者成功,功业完全相反,为什么呢?假使拿山东诸国跟陈涉比一比长短大小,量一量权势力量,那简直是天渊之别了。然而秦凭借着它的区区之地,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招致八州的列国诸侯来朝拜自己,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然后将天下作为一家私产,用崤山、函谷关作为宫墙;一个戍卒发难就毁掉了天子七庙,皇子皇孙都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是什么原因呢?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过秦论》(下)译文:

贤明的君主在上面管理国家,老百姓之所以没有挨饿受冻,并不是他能种出粮食给老百姓吃,织出布帛给老百姓穿,而是他有能替老百姓开辟财源的办法。所以尧、禹的时候有过九年水灾,汤的时候有过七年旱灾,可是国家没有被遗弃和因为饥饿而瘦得不成样子的人,这是因为积蓄的粮食多,事先早有准备。现在全国统一,土地和人口之多不亚于汤、禹的时候,加上没有几年的水旱灾害,可是粮食的积蓄却不如禹、汤的时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土地还有利用的潜力,老百姓中还有未被开发出来的劳动力,可以生长粮食的土地没有完全开垦出来,山林水泽的资源没有完全利用起来,社会上还有游手好闲,不劳而食的人,人民还没有全部去从事耕种。

老百姓生活贫困,就会出现作坏事的。他们生活贫困是由于口粮不够,口粮不够是由于没有从事农业生产,不从事农业生产,便不会在农村安家。不在农村安家,便会轻易离开家乡。老百姓象鸟兽一样四处谋生,即使有高高的城墙,深深的护城河,严格的法律,很重的刑罚,还是不能禁止。人在寒冷的时候,不一定是轻暖的衣服才穿,人在饥饿的时候,不一定是美好的食物才吃。人在饥寒的时候,就不顾廉耻了。人们的常情是一天不吃两顿饭就会饥饿,一年到头不添做衣服就会受冻。肚子饿弄不到吃的,身子冷弄不到衣服穿,就是慈爱的母亲也不能保全她的孩子,君主又怎么能拥有百姓呢?英明的君主是懂得这个道理的,所以他使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减轻赋税,扩充积蓄,用来充实粮仓,防备水旱灾害,因此可以得到人民的拥护。

老百姓的去留,在于君主如何管理。他们追逐利益如同水朝低处流一样,东南西北,不选择方向。珠宝、玉石、金银,饿了是不能吃的,冷了是不能当衣穿

的,但是很多人都把它看得很珍贵,这是因为君主使用它的缘故。这些东西,作为财物,轻、小,容易收藏,可以放在手里拿着,走遍全国也不担心受冻挨饿。这样便使臣子轻易背叛君主,使老百姓轻易地离开他的家乡,使盗贼得到鼓励,使逃亡的人可以很轻便地带着生活费用。粟米布帛出产在地里,在一定的时候生长,积聚在一起,要依靠人力,不是一天可以完成的。这些几石重的东西,一般人拿不动,不是坏人所贪图的,但一天得不到它,饥寒就产生了,因此英明的君主重视五谷而把金玉看得很贱。

现在一个五口人的农民家庭,他家服役的人不会少于二人,他们能耕种的田不会超过一百亩,一百亩田收的粮食不会超过一百石。春天耕种,夏天耕耘,秋天收获,冬天收藏,砍柴禾,修建官府的建筑物,服劳役;做这些事春不能躲避风沙尘土,夏不能躲避酷暑炎热,秋不能躲避阴雨,冬不能躲避寒冷冰冻,一年四季,没有休息的时候;又有个人的送往迎来,悼念死者、慰问病人,抚养孤儿、养育小孩等等费用都出在里面。象这样辛勤劳苦,还遭受水旱灾害和官府残酷的压榨,征收赋税没有一定的时候,早上发出命令,晚上就要得到钱粮。在准备纳税时,手头有粮的,就把粮半价卖出去,手头没有钱粮的只能出加倍的利息向人借钱完税。于是产生了靠卖田卖屋、卖子孙来还债的情况。可是大商人却屯积货物,追求加倍的利润,小商人开设店铺,贩卖货物,他们控制着稀有的货物和余财,天天在都市里走来走去,乘着政府急需的机会,加倍提高物价。所以他们男的不从事农业生产,女的不养蚕织布,但穿的总是华美的锦绣,吃的总是精美的食物,没有经历过农民种田的痛苦,却占有地里出的农产品。凭着财物很多,他们交接王侯,势力比官僚还大,相互争夺利益;还到处游玩,途中彼此能望见对方的帽子和车盖,他们乘着坚固的车子、赶着肥壮的马,脚穿丝鞋、身上拖着丝织的长衣,这就是商人兼并农民,农民流亡的原因。现在法律上轻视商人,可是商人已经富贵了;法律上尊重农民,可是农民已经处于贫困、卑贱的境地了。所以一般人所尊贵的,正是君主所轻视的商人;官吏所轻视的,正是法律上所尊重的农民。上下相反,喜欢和讨厌的态度相互抵触,这样希望国家富强、法制建全,是不能实现的。

现在的事情,没有什么事能比使老百姓从事农业生产更为重要的。要老百姓从事农业生产,在于重视粮食。重视粮食,就要在老百姓当中,采取把粮食作为奖赏和惩罚的手段。现在需要号召全国人民把粮食献给政府,使献粮的人能得到爵位,可以免去罪刑。这样,富人有了爵位,农民有了钱,粮食也分散了。能够献出粮食得到爵位的人,都是家有余粮的。从有余粮的人手中得到一些粮食,供政府使用,那贫穷农民的赋税就可以减少,这就是所谓损有余,补不足,命令一出,老百姓就会得到好处。这样符合老百姓的心愿,增加的好处有三点:一是政府需用的物资充足了,二是老百姓的田赋少了,三是鼓励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现在法令规定:老百姓有出一匹拉战车的马的,可以免除三人服兵役。车骑,这是国家的军备,所以给献它的人免除兵役。神农教导说:“有十仞高的石头城墙,百步长的注满沸水的护城河,以及百万武装部队,可是没有粮食,还是不能守住。”从这看得出来,粮食,是对于君王大有用途的东西,重视粮食是政事中带根本性的大事。教老百姓交纳粮食,授予他五大夫以上的爵位,只不过免除一个人的兵役、劳役罢了。这出粮食和出战马相比,功用就相差太远了。爵位,是君主专有的东西,皇帝一开口,就可以没有穷尽地授给人爵位。粮食,是老百姓种出来的,

出在地里也没有穷尽。而得到高的爵位和免除罪刑,是人们十分向往的事。让天下的人将粮食送到边地,用这来得到爵位、免除罪刑,不超过三年,边防地区的粮食就一定会多起来。《过秦论》(下)译文

秦朝兼并了诸侯,山东有三十多个郡,修筑渡口关隘,占据着险要地势,修治武器,守护着这些地方。然而陈涉凭着几百名散乱的戌卒,振臂大呼,不用弓箭矛戟等武器,光靠锄把和木棍,虽然没有给养,但只要看到有人家住的房屋就能吃上饭,纵横驰骋天下,所向无敌。秦朝险阻之地防守不住了,关卡桥梁封销不封了,长戟刺不了,强弩射不了。楚军很快深入境内,鸿门一战,竟然连篱笆一样的阻拦都没有遇到。于是山东大乱,诸侯纷纷起事,豪杰相继立王。秦王派章邯率兵东征,章邯得此机会,就凭着三军的众多兵力,在外面跟诸侯相约,做交易,图谋他的主上。大臣们不可信用,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来了。子婴登位,最终也不曾觉悟,假使子婴有一般君主的才能,仅仅得到中等的辅佐之臣,山东地区虽然混乱,秦国的地盘还是可以保全的,宗庙的祭祀也不会断绝。

秦国地势有高山阻隔,有大河环绕,形成坚固防御,是个四面都有险要关塞的国家。从穆公以来,一直到秦始皇,二十多个国君,经常在诸侯中称雄。难道代代贤明吗?这是地位形势造成的呀!再说天下各国曾经同心合力进攻秦国。在这种时候,贤人智士会聚,有良将指挥各国的军队,有贤相沟通彼此的计谋,然而被险阻困住不能前进,秦国就引诱诸侯进入秦国境内作战,为他们打开关塞,结果山东百万军队败逃崩溃。难道是因为勇气、力量和智慧不够吗?是地形不利,地势不便啊。秦国把小邑并为大城,在险要关塞驻军防守,把营垒筑得高高的而不轻易跟敌方作战,紧闭关门据守险塞,肩扛矛戟守卫在那里。诸侯们出身平民,是为了利益联合起来,并没德高望众而未居王位者的德行。他们的交往不亲密,他们的下属不亲附。名义上是说灭亡秦朝,实际上是为自己谋求私利。他们看见秦地险阻难以进犯,就必定退兵。如果他们能安定本土,让人民休养生息,等待秦的衰败,收纳弱小,扶助疲困,那么凭着能对大国发号施令的君主,就不用担心在天下实现不了自己的愿望了。可是他们尊贵身为天子,富足拥有天下,自己却遭擒获,这是因为他们挽救败亡的策略错误啊。

秦王满足一己之功,不求教于人,一错到底而不改变。二世承袭父过,因循不改,残暴苛虐以致加重了祸患。子婴孤立无亲,自处危境,却又柔弱而没有辅佐,三位君主一生昏惑而不觉悟,秦朝灭亡,不也是应该的吗?在这个时候,世上并非没有深谋远虑懂得形势变化的人士,然而他们所以不敢竭诚尽忠,纠正主上之过,就是由于秦朝的风气多有忌讳的禁规,忠言还没说完而自己就被杀戮了。所以使得天下之士只能侧着耳朵听,重叠双脚站立,闭上嘴巴不敢说话。因此,三位君主迷失了路途,而忠臣不敢进谏言,智士不敢出主意,天下已经大乱,皇上还不知道,难道不可悲吗?

先王知道壅塞不通就会伤害国家,所以设置公卿、大夫和士,来整治法律设立刑罚,天下因而得到治理。强盛的时候,禁止残暴诛讨叛乱,天下服从;衰弱的时候,五霸为天子征讨,诸侯也顺从;土地被割削的时候,在内能自守备,在外还有亲附,社稷得以保存。所以秦朝强盛的时候,繁法严刑,天下震惊;等到它衰弱的时候,百姓怨恨,天下背叛。周朝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合乎

根本大道,因而传国一千多年不断绝。而秦朝则是本末皆失,所以不能长久。由此看来,安定和危亡的纲纪相距太远了!俗话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过去的经验教训不忘记,就是以后做事的借鉴)。因此君子治理国家,考察于上古的历史,验证以当代的情况,还要通过人事加以检验,从而了解兴盛衰亡的规律,详知谋略和形势是否合宜,做到取舍有序,变化适时,所以历时长久,国家安定。

第18篇:过秦论

过秦论

各位老师好!我是考生王雪竹。我报考的资格种类是高级中学的语文教师。我的说课题目是我国西汉政论家、文学家贾谊的《过秦论》。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学情、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过程、说板书这七个方面来进行。

说教材:

《过秦论》是高中一年级第二册第五单元(本单元是学习汉魏晋散文的单元),第十七课,节选自贾谊的《新书》,原著分为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过秦论》全文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秦王朝势力的崛起;秦王朝势力的进一步扩展;秦始皇统一全国;陈涉起义和秦王朝的覆灭)。第二部分阐述了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水到渠成地得出全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本文的论证方法有事实论证和对比论证。而本文在语言上讲究铺排渲染,行文多用骈偶,读起来铿锵有声,又骈散结合,变化多端,不显得单调。

说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而通过单元提示,我们知道,《史记》和《汉书》等纪传体史书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历史散文取得了空前伟大的成就。要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进一步引导学生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因此,我将教学目标设定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归纳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2、背诵课文

3、

4、5段。过程与方法目标:

1、理解文章结构层次,探究文中“叙”与“论”的关系,体会本课叙事时极力铺张渲染,议论时使用对比论证的写作特点,学习事实论证、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2、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多重排比、夸张、对偶、对比、同义叠句的运用,使文章显得气势非凡,而又深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借古讽今、实施仁政的意义。

说学情:

不少学生还延续初中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只满足于盲目背诵,只顾扫清课本中的文字障碍,无法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到考试前只是盲目做题,考试时全凭猜测,越是这样越是缺乏兴趣。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着眼于文学与历史相融合,或借文释史,或者借史释文,把语文与历史两科结合起来。本文就是着眼于学生的实际现状,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历史科的角度切人,以语文课本中所涉及的作品为基础,来说说如何帮助学生实现文史互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众所周知,鲁迅先生之所以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来评价司马迁的《史记》,是因为司马迁的《史记》把历史与文学很好地融合了起来,给我们创造了独一无二的边缘艺术境界。我们把司马迁的文章既可以当作历史著作来读,又可以当作文学作品来读。读史,使我们在形象、具体的文学氛围里感受到了历史的苍凉与凄美;读文,又使我们在抽象、概括的历史王国里感受到了文学的严肃与深沉。这种二元化的收获,不正是未来的教育趋势吗?所以,历史教学理应融入文学、哲学、美学等多元因素,使历史成为一个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学科,使学生在文学的形象中认识历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说教学重难点:

学习本文从学生文言知识薄弱的现状出发,与高考中文言知识比重比较大相结合,主要为学生阅读其它的文言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能力。因此,我将教学重难点设定为: 教学重点:

1.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积累文言词句知识。

2、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3、背诵

3、

4、5段。教学难点:

1、注意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心论点的正确理解。

说教法学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应变是教学艺术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所谓应变,就是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授课内容以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处置措施。因此,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学生诵读、教师范读,整体感知的教学方法。

2、语言、动作,形象激情的教学方法。

3、点拨词句方面的一些知识,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教学方法。

4、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

5、参照注解,动口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选择以上教法的依据:语文教学应重视整体教学,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要做到这些,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我设计在教学本课时主要采用诵读的方法,使学生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同时通过个性化语言以及动作演示等形象激情的方法来辅助教学,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句。

说过程:(设计用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请同学们欣赏两首诗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教师提示:汉文帝渴求贤臣,坐在宣室里征求贾谊的意见,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可惜文帝空自夜半前席,不向贾谊征求社稷大计却问及鬼魅神仙。此诗选取宣室召见、夜半前席两个细节,揭示出贾谊似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 毛泽东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需哀伤付一生。 教师提示:贾谊怀才不遇,空有抱负,曾深情吟咏出《吊屈原赋》。梁王落马而死本是寻常之事,贾谊又何必为此自悲自责呢,抑郁而终呢?

“贾谊‘调’如何呢?让我们从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的《过秦论》中寻找答案吧。”

(二)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按照学号随机抽取学生朗读课文(检查字音是否正确,节奏、停顿是否恰当)。

2、请学生介绍作者及《过秦论》所写得秦王朝的兴起到灭亡的历史。

3、小组抽查对课文注释中的重点文言字词的理解背诵情况。

(三) 分步实施

1、请学生粗读原文,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翻译大意,重点完成三个内容:依据文脉推断不懂的词义,点出重点的实词,框出通假字并归纳规律。

2、请学生细读原文,进一步落实字句的翻译,主要完成两个任务:实词活用、特殊句式及其规律总结。两个环节是由简入难的过程。

3、请学生小组交流讨论的形式交流自己的学习结果。

4、教师对一些重点实词、虚词、通假字、活用的词,重点句子进行抽查和点拨。(明确:

1、通假字:

约从离衡(通“横”)合从缔交(通“纵”)制其弊(通“敝”) 陈利兵而谁何(通“呵”)

2、古今意义:

例句

古义

今义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黄河

水道的通称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崤山以东

山东省份 流血漂橹

盾牌

使船前进的工具

3、词类活用 A、名词的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席卷、包举、囊括

名词作状语

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 内立法度,南取汉中

名词作状语

在国内、向南 B、动词的活用

追亡逐北

动词作名词

逃走的人 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动用法

使„„退却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使动用法

使„„灭亡 C、形容词的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会盟而谋弱秦

形容词使动

使„„弱 以愚黔首

形容词使动

使„„愚蠢

4、一词多意

结合课后练习题,力求在动态的语境中辨析词义。

①制(例句

出处

释义) 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齐桓晋文之事》

制作、缝制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

《后汉书·张衡传》

制造、制作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

压制、控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过秦论》

制服 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过秦论》

统率、指挥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母

《齐桓晋文之事》

规定、制定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

规模 ②亡(例句

出处

释义)

径道亡,归璧于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逃跑、逃脱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过秦论》

丢失、失去 燕虽小国而后亡

《六国论》

灭亡、消亡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过秦论》

逃兵、逃亡的人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通“无”,没有

吞二周而亡诸侯

《过秦论》

使动用法,使„„灭亡

1.判断句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亚父者,范增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此亡秦之续耳。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因果判断

所以遣将守头者,备他盗之出入非常也。

3.倒装句

具告以事(介词结构后置)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介词结构后置)

得复见将军于此(介词结构后置)

籍何以至此(疑问代词作宾词前置)

大王来何操(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沛公安在(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4.被动句

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示) 5.省略句

为击破沛公军(省介词宾语“之”)

加彘肩上(省略状语“于盾”)

6.习惯句式(凝固结构)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无所……,……无所……”,“即……没有被……,……没有被……”其中“无所”还可以换作“有所”。

孰与君少长(“……孰与……”,表选择问的句式,可译作“……比较……哪一个……”)

何辞为(“何……为”,表反问的句式,可译作“为什么……呢”,“为”是语气词。) )

第二课时:

1、简单地抽查一下上节课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纵观全文,梳理文章结构。(明确:《过秦论》全文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秦王朝势力的崛起;秦王朝势力的进一步扩展;秦始皇统一全国;陈涉起义和秦王朝的覆灭)。第二部分阐述了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水到渠成地得出全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3、小组讨论交流。

1、九国的强大是从哪些地方便显出来的?这些内容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2、作者先用哪些话揭露秦始皇政策的实质?对外政策和对内政策分别是什么?

3、作者从几个方面突出陈涉其人的?突出了他什么特点?这样强调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找出原文,并且明确论证方法)

4、贾谊是汉初最富辞彩的散文大家,而作为其代表作的《过秦论》,一定能体现贾谊作品的语言特色,从文章浩浩如江河,沛然而下的气势里,你认为本文最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

(明确:讲究铺排渲染,行文多用骈偶,读起来铿锵有声,又骈散结合,变化多端,不显得单调。)

5、小结课文。

说板书:

叙史实

固基业 充国力 统天下

过秦论

义军起

析原因

仁义不施行

我今天的说课《过秦论》就全部结束了,如有不妥之处,请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第19篇:过秦论教案

考试指南报——课堂网(www.daodoc.com)

么要写这些?

提示: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等方面写其以暴政来作为“守”的措施。写这些是为突出中心论点眼务的。 布置作业:

1.背诵第3自然段。

2.书面翻译课文的最后两段。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

1.研习第

4、5自然段,了解作者对秦亡原因的见解,评说其进步性及局限性。2.学习本文从对比中引出结论的论证方法,进一步加强对文言词句的理解和翻译练习。 教学内容和步骤 复习检查:

1.背诵第3自然段。

2.检查第

4、5自然段的译文,着重检查容易误译的典型句子的翻泽。[附]误译举例

(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译文:然而陈涉不过是一个用破瓮遮住窗户,用绳子系住户枢(这样贫穷人家)的子弟,是甿、隶一类的(耕田)人,而且是被迁谪戍边的征夫。 (2)才能不及中人。

泽文:才能不如中等人才。

(3)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译文:(他)又是脚踏在戍卒行军的途中,又是在阡陌纵横的行途中举事。 (4)天下云集响应。

译文:天下人如同阴云一样集聚起来,如同回声那样应和他。 (5)崤函之固,自若也。

译文:崤山与函谷关的险固,自然与以前相同。 (6)非及向时之士也。 译文:(又)不及九国的士人。 (7)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译文:一个匹夫发难而天子的七庙被毁坏。 说明:以上译句均引自人教社《教参》,其中各有微瑕,试指正如下:(1)“瓮牖”解释如课本注释,不当“用破瓮遮住窗户”讲。“甿”即耕田人,课本已有注解,译文中括号内字多余。(2)“中人”,课本注“平常的人”,能够讲通,译文不必标新立异,应尽量与注释吻合。(3)“蹑足”应取引申义,“行伍”译为“戍卒行军途中”不妥,整个译文不符合现代汉语习惯,不达不雅。(4)“云”译为“阴云”与原句所表达情感不一致。(5)“自若”的“自”不是“自然”的意思,辞书注“自若”为“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见《古汉语常用字字典》)(6)“向时”应译出,可译为“不能赶上先前九国的土人”。(7)“夫”即“人”,“匹”,“一个”的意思,用“一个”限制“匹夫”,没有必要。“七庙”属借代,应在译时直接用本体事物名词“国家”。

检查方法:可采用上面办法或让学生解释有关文言词,可以让学生读某句自己的译文。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订正或老师讲评。 继续研习新课:

1.第4自然段导读:如课本“预习提示”所言,“写陈涉起义,天下响应,迅速灭秦”。这(430000)武汉市前三眼桥85号

电话:027-85787779 027-85788887 027-85789992

考试指南报——课堂网(www.daodoc.com)

和“过秦”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评写陈涉出身之低下、起义的仓淬、士卒的弱少、兵器的钝劣以及“天下云集响应”的形势?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阅读时必须联系上下文,通过比较来探求,而不要孤立地就本段苦思冥想。为了帮助同学们学会这种比较,我们先来做如下练习:

(1)读本段和上段有关内容,填写下表:

地位 陈涉 出身

军队数量

军队素质

武器状况

地理条件

秦始皇

(2)我们之所以将陈涉与始皇作比较,是因为陈涉起义时虽然“始皇既没”,但“

”,说明秦当时国势未衰。从比较中可以看到,秦灭亡的原因不是因为陈涉

,也不是因为秦国的

不强大和

条件发生了变化。

(3)从本段的“非有仲尼、墨翟之贤”可以看出陈涉起义的原因,不是上段中的秦“

”;从本段对陈涉的地位、出身等叙述看,陈涉反秦的原因也不是上段所说的因为秦“

”和“

”,而是因为秦“

”。 (4)从第2自然段中,知山东诸侯“会盟而谋弱秦”时,招致人才的办法是“

”;从本段“天下云集响应,赢穆而景从”来看,“山东豪俊并起而亡秦族”的原因,并非是陈涉有“

”之贤、“

”之富,其原因是三段中的“

”“

”“

”等,总之一句话,如下段所说的,是因为秦“

”。 2第5自然段导读:

课文“顶习提示”指出:“第五段转入议论,分析秦灭亡的原因,得出结论。”作者是如何议论的?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议论如“提示”所言,“用了对比手法”。作者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用来对比的材料分别见于上文哪一段?作者的结论是什么?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该如何评价这一结论?这些都是我们阅读时要加以注意的。下面我们仍通过练习来解决这些问题。 练习:

(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这是作者进行比较的前提,也是排除秦亡是由于国家变小变弱的原因。这句话是对前文叙述事实的高度概括和所作的判断。这些事实通过文中这些语句可看出来:第1段的“

”及“

”;第2段的:“

”、“

”及“

”;第3段的:“

”及“

”;第4段的“

”。

(2)陈涉与“九国”的比较,实质上仍是以秦之今与秦之昔的比较。从第2段中我们知道,昔日作为一国诸侯的秦,与拥有“

”的九国较量的结果是

而不是败;而今与陈涉这位不能与九国“

”的甿隶之人较量,竟然失败!这就告诉人们:一个国家疆域广大,实力雄厚,未必就是战胜对手的永远的和最起作用的因素。什么是决定的因素呢?读者在对比之后,不能不深思而发出“

”的问话。 (3)如何评价作者关于秦灭亡的结论?

提示:①从科学性看这一结论是否严密,有无局限性?战国四君(孟尝君、平原君等)“宽厚而爱人”,但结果如何?②从“仁政”的阶级内容看有无局限性?③从作者主张的客观效果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看其是否有进步性。 [附]练习答案 1.(1)(板书)

地位 出身 军队数量 军队素质 武器状况 地理条件 陈涉 “瓮牖枢之子人,迁徙之徒” “行伍之间” “数百” “疲弊之卒” “斩木为兵” “阡陌之中”

(430000)武汉市前三眼桥85号

电话:027-85787779 027-85788887 027-85789992

考试指南报——课堂网(www.daodoc.com)

秦始皇 “至尊” 王侯之家 万乘 “良将”“信臣精卒” “劲弩”“利兵”“据亿万丈之城”“全千里”

(2)余威震于殊俗;力量强大;力量;地理。(3)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振长策而御宇内;隳名城,杀豪杰;执敲扑而鞭笞天下。(4)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土;仲尼、墨翟;陶朱、猗顿;振长策而御宇内;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隳名城、杀豪杰;仁义不施。 2.(1)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南取„„要害之郡;争割地而路秦;宰割天下,分裂„„入朝;吞二周„„而报怨;践华为城„„谁何;余威震于殊俗。 (2)十倍之地,百万之师;胜;同年而语;何也。 (3)(略)

布置作业(作业指导和补充练习):

1.完成“思考和练习”题。关于“思考和练习”第一题;这是关于如何正确理解本文中心论点的思考。我们可从这几方面确定正确选项:(1)从选项的陈述主体和文章论述主体的一致性来判断,因为文章的中心论点就是作者对评述主体的看法或主张,二者应一致。(2)文章的材料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中心论点必须统帅材料,所以应从中心论点与材料是否统一来判断。从本篇来说,就要看秦在攻取天下时是否施了“仁义”。据此,教参所供答案似欠妥。

2.补充作业:

(1)对练习第三题作如下补充:

(2)翻译下面句子: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②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3)以练习第三题加点字为重点,自制文言字词卡片,积累知识。

(430000)武汉市前三眼桥85号

电话:027-85787779 027-85788887 027-85789992

第20篇:过秦论说课稿

《过秦论》说课稿

中本121班

吴璇

1202401130

一、说教材

1.课文的特点及在教材中的地位

《过秦论》是高一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节选自贾谊的《新书》上篇,是一篇古代议论性散文。作者通过对秦王朝兴起、强盛、衰亡过程的叙述,议论了秦王朝成败的因由,见解深刻而又极富艺术感染力。学习这篇文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特的见解、以及严密的论证逻辑,从而提高思考能力与议论能力。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课文特点和高一学生特点,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要求,我确立了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归纳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2)能力目标: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学会事实论证、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本文对秦王朝灭亡的原因分析,了解借古讽今、实施仁政的意义。

3.教学重难点

高一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能力仍比较薄弱,应加强文言文的基础教学。为此,我将教学重点设置为:归纳掌握重点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我将教学难点设置为:正确理解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二、说教法

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维护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此,采用圈点批注、朗读讨论、课堂提问、当堂训练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运用现代多媒体设备,扩大教学容量。

三、说学法

高一学生文言文学习能力较弱,应学会利用多种资源,提高自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诵读是解读文言文的敲门砖”,增强学生的文言文语感;通过课堂教学,逐步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为此,采用以下学法:1.课前要求学生运用多种渠道,了解作者、作品等相关知识。2.采用多种形式诵读法。3.利用自主合作探究法。

四、说教学过程

我将整个教学过程拟定为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部分(时间控制在5分钟)

我将采用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以及课外知识的积累情况。问题导入能集中学生注意力,将精力从课间快速转移到课堂上来。我的导入是:同学们,司马迁把本文作者贾谊与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并

1

与屈原合称“屈贾”,大家都知道屈原是个非常值得敬佩的人,那你们认为,贾谊能与屈原并提的原因是什么呢?(提问1到2个同学,教师进行点评)看来你们在课前都查阅了很多资料,进行了认真地预习,大家有没有发现:只有自己去主动去了解、去探索,才能学习到更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来感受他精彩的论辩! 2.作者背景介绍(时间控制在3分钟)

(学生发言,可以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在课前相信大家对贾谊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他?(为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成果,请一位学生介绍作者情况,教师进行补充,继而进行本文写作背景的介绍。)

3.诵读部分(时间控制在13分钟以内)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学习文言文必须要有大量的诵读。所以进行如下设计: (1)齐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老师纠正误读字音。

(2)诵读易错语段。对易错字音加深印象,把握文言文语感。

(3)译读课文。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独立思考,对课文进行边读边译。 4.翻译课文部分(时间控制在20分钟)

本文篇幅较长,对高一学生来说完全读懂会有一些困难,老师要做好引导,由点到线到面,层层深入理解课文,指导学生运用对重点字词句的学习。 (1)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将圈点出的疑问进行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代表汇总发言,全班解决。教师抽取重要词句进行重点讲解。(2)请学生逐段翻译课文。

5.总结本节课内容(时间控制在2分钟) 6.作业布置结束(时间控制在2分钟)

(1)熟悉本文重点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以及词类活用现象,及时巩固已学知识。

(2)分清本文结构层次,为下节课深入分析课文做准备。

第二课时

1.复习导入。(时间控制在5分钟)

用PPT展示出上节课学习的重点字词、句式等,提问3-5个同学,检查复习情况。检查课后作业成果,以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为基础,将其发展、深化,引导出新的教学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梳理文章结构。(时间控制在5分钟)

根据秦王朝崛起、扩张、灭亡的时间顺序,层层推进,梳理文章结构,符合学生的一般认知规律。

第一段,交代秦的地理优势,政治雄心;概述商鞅变法与张仪连横的情况以反西河之战首告大捷的情况:总的是写秦孝公的功业,他为秦的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段,主要是写秦惠文王、秦武王与秦昭襄王的功业。

2

第三段,总写秦始皇的功业,即其统一天下的势如破竹和巩固天下的各种措施。 第四段,总写陈涉起义的情况及其亡秦的结果。 第五段,归纳作结: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3.合作探究。(时间控制在15分钟)

根据以下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合作探究精神。有目的地阅读文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通过问题的探究,进行“对比论证”方法的教学。

(1)九国的强大是从哪些语句显示出来的?这部分内容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

(2)对外政策和对内政策分别是什么?

(3)作者从几个方面突出陈涉这些人的?突出了他们什么特点?进行突出强调起了什么作用?

4.探究写作特色。(时间控制在13分钟)

叙事是说理的基础。写好说理文章,要根据事实立论,运用大量事实来证明观点。

(1)本文通过大量的篇幅进行叙述,又在叙事的基础上进行明理,你认为本文的叙事有何特点?作者又是如何通过叙事来进行明理的呢?

(2)本文作者贾谊是汉代极富文采的散文大家之一,我们学习了他的这篇代表作,请大家概括出本文最突出的语言特色。 5.作业布置(时间控制在2分钟)

(1)背诵课文第三段。在理解的基础上及时背诵,提高记忆效率。

(2)请客观评价秦始皇的功与过,300字左右。合理开拓学生的写作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通过作业,及时反馈教学情感目标是否学习到位,并能培养学生正确看待事物的能力。 6.结束(时间控制在5分钟)

齐读课文,以此来结束本篇文章的学习,增强文言文语感,并利于学生加深记忆,高效完成背诵作业。。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特点:简洁明了,帮助学生分析理解重点词语,进一步明确教学的主要内容,记忆文言常识。

1.重要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字,和本文出现的词类活用现象等,如:“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崤山以东,即东方;今,指山东省;“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是宾语前置句。

2.秦王朝灭亡原因,本文中心论点、论证方法、写作特色等。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对比论证:秦国与山东九国的实力,秦国与秦朝的实力,陈涉与九国的实力 写作特色:使用对偶、排比,具有节奏;渲染、夸张,增强艺术感染力。

3

过秦论教学设计
《过秦论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