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哥哥心愿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8-23 07:53:12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哥哥的心愿》教学设计

《哥哥的心愿》第二课时

新野县前高庙乡河北学校刘伟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男孩对弟弟深深的爱,感受人间的兄弟情谊。

2:借助旁批,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保罗对男孩的一次次误解,以及男孩的美好心灵。

3:明白“给予是快乐的”这个道理,学会关爱他人并享受给予的快乐。

教学重点:

了解保罗对男孩的一次次误解,以及男孩的美好心灵。 教学难点:

明白“给予是快乐的”这个道理,学会关爱他人并享受给予的快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今天,我们继续走进一位哥哥的心愿,透过他的语言、行动、神态去聆听他的渴望。(板书:《哥哥的心愿》),学生齐读课题。出课时目标,指名学生读。

二、先学后教 自学自导一

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哥哥的心愿是什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哥哥产生了这个心愿?在心愿的产生的过程中,保罗对男孩产生了几次误解?讨论一下,4分钟后老师检查大家的学习情况。

1、学生自学

2、老师总结

大家学习得很好,下面我们来探讨第一次误解。 自学自导二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1—4段,思考:男孩的哪些语言、动作、神态引起了保罗的误解?用(

)标出描写男孩动作的词语,用~~~~标出男孩神态的词语,用——画出男孩的语言的句子,读读旁批,看看有什么收获。和小组成员交流一下,5分钟后老师检查。

1 学生勾画交流

2 教师小结学习方法 自学自导三

运用以上学过的批注方法,自学5—9小节,勾画出描写男孩语言、动作的句子, 把你从中的体会写进批注中。5分钟后老师检差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师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小结

三、当堂训练

1、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的读一读。

2、“给予是快乐的”,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拓展训练

1)绍圣诞节(出示图片) 2)生活的给予.(图片) 总结全文

“给予是快乐的”,今天,我和四年级二班的孩子们在一起共同学习了这难忘的一课,我们都明白了一个道理——“给予是快乐的”。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做到多给予、多帮助、多奉献!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歌曲爱的奉献结束

板书设计:

哥哥的心愿

男孩

给予是快乐的

保罗

(爱)

(帮助)

跛脚弟弟

推荐第2篇:哥哥的心愿教学设计

哥哥的心愿教学设计

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男孩对弟弟深深的爱,感受人间的兄弟情谊。

2:借助旁批,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保罗对男孩的一次次误解,以及男孩的美好心灵。

3:明白“给予是快乐的”这个道理,学会关爱他人并享受给予的快乐。

教学重点:

了解保罗对男孩的一次次误解,以及男孩的美好心灵。

教学难点:

明白“给予是快乐的”这个道理,学会关爱他人并享受给予的快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

爱像一缕缕春风吹拂着我们的心田,爱像涓涓细流滋润着我们的生命,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时刻给我们温暖。今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课文《哥哥的心愿》去感受人与人之间的那份关爱。请齐读课题。

二、检测预习

1、哥哥的心愿是什么?

2、哥哥为什么突然想到要给自己的弟弟买一辆新车?

3、在心愿产生的过程中,保罗几次误解了男孩?

三、精读课文,从两次误解中体会哥哥对弟弟的关爱

(一)、学习1~4自然段,从第一次误解中体会哥哥对弟弟的关爱

1、好!我们先来学习1~4自然段感受哥哥对弟弟的关爱,请看老师给你们的自读提示。出示PPT

2、

学生汇报 能说说你找到的句子吗?

这时,一个男孩绕着那辆闪闪发亮的新车,羡慕地问:“先生,这是你的车?”

男孩满脸惊讶,若有所思地说:“这是你哥哥送的礼物,没花你一分钱?我希望„„”

3、品系关键语句

这时,一个男孩绕着那辆闪闪发亮的新车,羡慕的问:“先生,这是你的车?”

(1)文中哪些词也能引起保罗的误解呢?

“绕着”围着车子,看了一圈又一圈,让我们体会到男孩被这俩车吸引了,他靠近它,欣赏它,还很喜欢。保罗看到这个动作也会认为男孩想得到新车。

(2)体会男孩的神态、语言。

1、男孩绕着这辆新车,眼神里满是——“羡慕”,

理解:羡慕(看到别人有某种好处自己也想拥有)那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过羡慕别人的时候?那你从羡慕这个词可以看出男孩什么样的心情?(期待 渴望)他期待什么?渴望什么?(要是自己也有一辆这样的新车该多好啊) (要是我也有一位这样的哥哥该多好啊)

2、是呀!闪闪发亮的新车谁不羡慕呢?来,你带着羡慕问一问,你羡慕地问,指名读。你羡慕地问。再指名读。我们一起来羡慕的问问。

3、当男孩听到保罗回答:“这是我哥哥送我的圣诞礼物。”时男孩的表现是:齐读句子。出示PPT

什么叫“满脸惊讶”?男孩惊讶什么?来你来带着惊讶读一读,你惊讶地读一读。

是呀!这么贵重的礼物,还没有花一分钱,还真的很让人惊讶。

“若有所思”什么意思?男孩可能在想什么?看到一辆闪闪发亮的新车,还没花一分钱,你会怎么想?(我要是也有这样的哥哥该多好啊!我要是也有这样的新车该多好啊!)来我们一起若有所思的说一说

5、过度语:不光你们这样想,保罗更是这样想的。来我们一起读一读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话。(保罗当然知道起)但是男孩接下去说的话却让保罗十分震撼。男孩到底说了什么? 我希望,”男孩接着说,“我将来能像你哥哥那样。”怎没样?

“我希望,”男孩接着说,“我将来能像你哥哥那样,也送给弟弟一辆新车。出示PPT

6、原来,男孩的若有所思,是在思考————。

听了男孩的话,保罗的心情怎样?(震撼、震动、吃惊、惊讶、惊愕等等)他为什么震撼?

7、此时,他会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男孩?(关爱弟弟关心弟弟、有爱心的孩子)板书:关爱

8、短短的几句话,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这么有爱心的孩子呀!现在你们是男孩,我做保罗,让我们再来读他们的对话,感受男孩对弟弟的爱,和保罗的震撼。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抓关键词,了解男孩心愿的来源,体会保罗对男孩的误解是自然而然的,通过朗读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二)通过第二次误解,体会男孩的美好心愿

过渡:男孩出乎意料的话,让保罗震撼、吃惊,进而产生了好感,就脱口而出地邀请请男孩坐车兜风,于是产生了第二次误解。请大家默读课文7——9段

1、出示自学要求:

默读课文7——9段

(1)、边读边勾画文中哪些词语或句子引起了保罗的第二次误解

(2)、借助旁批体会句子,并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旁边。

2、神情:

“兴高采烈”、“兴奋”体会到男孩的心情特别高兴。即为坐新车兜风而高兴,又为能让弟弟看车而高兴。

当男孩请求保罗把车停到他家门前的时候,保罗以为男孩是想炫耀。男孩真是为了炫耀吗? 男孩既然不是为了炫耀,那他到底是为什么这么兴高采烈这么兴奋?是为了让自己的弟弟明白自己的心愿,将来我也会给你买一辆这样的新车,弟弟高兴了,男孩也就高兴了,为了弟弟高兴而感到高兴)

3、动作:谁来说说你找到了男孩的那些动作?从中你有什么体会?

从“跑”体会到了男孩很急切,想让弟弟早点看到新车。

从“紧紧地抱”,体会到男孩很爱他的弟弟。

从“安置”,我体会到男孩怕弟弟摔到,想让弟弟坐得舒服,很关心弟弟。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

4、语言: 男孩是怎么对弟弟说的?谁愿意读一读?

指名读。你从男孩的话语中体会到什么?

老师也被这兄弟俩感动了,我也想来读一读

再指名读,读出你对弟弟的关爱。

5、对比想像,完成填空。

平时,跛脚的我————,我的心情————,(苦闷、孤独、悲伤、寂寞、对生活没有信心)

今天,当哥哥说:“将来我也会送你一辆这样的车。“的时候,

我的心情——(高兴、快乐、兴奋)我真想说:“——”(哥哥你真好!哥哥,你让我太感动了!有你这样的哥哥,我很幸福。)

6、哥哥的一番话给跛脚的弟弟带来了莫大的快乐,帮弟弟点燃了生活的希望。此时你觉得这是一个——的男孩。再齐读男孩的话。

(三)、感悟主题

这手足情深的兄弟俩,不仅感动了我们,也感动了保罗。保罗帮助兄弟俩度过了一个难忘的节日。

1、这个难忘的节日里他们快乐吗?谁最快乐?出示PPT

2、为什么这个夜晚对他们三个人来说都是快乐的?(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人物角度说说。)(小弟弟也许是因为的到了哥哥的关爱和保罗的帮助而感到快乐;小男孩则为让弟弟得到一次意外的欢乐而感到快乐,保罗是因为帮助了兄弟俩,真正得体会到了“给予”是快乐的)

3:教师总结,点名主题

是啊!跛脚弟弟得到帮助、关爱是快乐的,男孩给予弟弟关爱也是快乐的,给予与被给予都是快乐的,保罗给予兄弟俩帮助更是快乐的。他们在快乐别人的同时也快乐了自己。这个圣诞节保罗真正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

男孩真正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

我们也真正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板书。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给予无处不在。出示PPT你们有没有给予过别人的帮助?你觉得快乐吗?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2、总结

师:孩子们,让我们时刻牢记给予是快乐的。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做到多给予、多帮助、多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板书设计:

哥哥的心愿

关爱

男孩————————跛脚弟弟

↑帮

| 助

保罗

给予是快乐的

推荐第3篇:《哥哥的心愿》教学设计2

《哥哥的心愿》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男孩对弟弟深深的爱,感受人间的兄弟情谊。

2.借助旁批,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保罗对男孩的一次次误解,以及男孩的美好心灵。

3.明白“给予是快乐的”这个道理,学会关爱他人并享受给予的快乐。教学重点:

了解保罗对男孩的一次次误解,以及男孩的美好心灵。 教学难点:

明白“给予是快乐的”这个道理,学会关爱他人并享受给予的快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板书:心愿)教师说自己的心愿。

师:我的心愿是把这节课上好,和你们成为朋友。 2.学说诉说心愿,教师适时点评。 生:我的心愿是得到一件新衣服。 生:我的心愿是考试得到100分。 3.教师小结,转入新课。

很高兴听到这么多的心愿,非常感谢孩子们愿意把自己的心愿与老师分享。心愿总是我们每个人内心中的强烈渴望,它总会从我们的语言、行动、神态中表露出来,今天,我们再次走进一位哥哥的心愿,透过他的语言、行动、神态去聆听他的渴望。(板书:哥哥的),学生齐读课题。

1 / 7

(设计意图:开课从心愿入手,教师、学生之间互说心愿,通过交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也紧扣文章内容。)

二、检测预习,把握大致内容 1.师:哥哥的心愿是什么? 生:给跛脚弟弟买一辆新车。

2.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哥哥产生了这个心愿? 生:在看见保罗的哥哥给他买了一辆新车的情况下。 3.师:在心愿的产生的过程中,保罗对男孩产生了几次误解? 生:两次误解。

三、精读课文,体会误解

(一)了解第一次误解

师:第一次是怎样误解的?你从课文中的什么地方知道了第一次误解? 生:第一次保罗以为男孩也想有这样的哥哥,送给他一辆新车。 生:1——4段。 1.学生自读自悟

师:请孩子们借助旁批细读第一次误解部分,看看男孩的那些语言、动作、神态引起了保罗的误解?用笔勾画,和同桌交流你的体会。

(灯片出示自学要求,学生默读并在勾画,同桌互相交流,教师逐个指导。) 2.学生汇报,品析关键词句 (1)体会男孩的语言 师:找到了吗?谁来说说?

生:男孩“羡慕”的问话让我觉得他一定很想到这样的新车,所以保罗会误解他。

师:其他同学找到了吗?是呀!这样一辆新车,谁不羡慕呢?让我们一起羡慕的问问。

学生齐读。(但似乎没有“羡慕”之意)

师:我也很羡慕,我也来问问。(教师示范读,学生再读) 师:还有找到其它的吗?

生:男孩“若有所思”的话语让我体会到男孩对新车的渴望。保罗听到这样

2 / 7

的话语。当然会认为男孩想得到新车。

师:男孩可能在思考什么?

生:可能在想,我要是也有这样的哥哥该多好啊! 生:可能在想,我要是也有这样的新车该多好啊!

师:是啊!听到男孩这样的话,谁都会认为他也想有这样的哥哥,得到这样的新车。让我们一起来若有所思的说吧!

学生齐读。(教师根据情况作指导) 师: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 生:男孩希望什么? 生:男孩为什么希望? 师:如果是你,你会希望什么? 生:我也想得到这样的新车。

师:我们都会希望自己也得到这样的新车,而男孩是想给弟弟一辆新车,如果换一种说法就是?

生:给予。(教师板书:给予) 师:你怎样理解给予的? 生:是帮助的意思。 生:是关心的意思。

师:不错,给予就是帮助、关心、关爱别人。让我们一起来当当这位高尚的哥哥读出这句话吧!

学生齐读。

(2)体会男孩的动作

师:男孩那些动作也能引起保罗的误解呢?

生:我觉得“绕着”这个动作,让我们体会到男孩被这俩车吸引了,保罗 看到这个动作也会认为男孩想得到新车。

师: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男孩“绕着”那辆新车看,说明他被新车吸引了,他靠近它,欣赏它,还会喜欢它。

(3)体会男孩的神态

师:那男孩的神态能不能引起我们的误解呢?

3 / 7

生:我找到了“满脸惊讶”。

生:我觉得男孩“满脸惊讶”让我体会到男孩认为保罗没有花一分钱就得到这样的新车,有点不敢相信,很惊讶!

师:这么贵重的礼物,还没有花一分钱,还真的很让人惊讶。是啊!保罗看到男孩这些动作、语言、神态都很容易对他产生误解。

3.补充巩固,小结第一次误会

我们了解了保罗对男孩的第一次误解,来尝试补充这段话。 4.表演

(1)同桌练习分角色表演。 (2)指名学生上台表演

(二)体会男孩的美好心愿 1.学生自学,试加旁批

师:当男孩请求保罗把车停到他家门前的时候,使得保罗产生了第二次误解,怎样误解的?

生:保罗以为男孩是想炫耀。 师:真是为炫耀吗? 生:不是。

师:的确,男孩不是为了炫耀,是为了自己的弟弟。哪一段告诉我们的? 生:第9段。

师:请你们自己读第9段,我们看从男孩接下来的那些语言、动作可以让我们体会到对弟弟深深的爱。用“△”勾画男孩的动作,用“——”勾画男孩的话语,把你从中的体会写进批注中,试着自己加旁批。

(学生边读边勾画,教师巡视。) 2.学生汇报,从动词中、语言中体会

师:谁来说说你找到了那些动作?你怎样作批注的?

生:我找到了“跑”,我这样批注的,我从“跑”体会到了男孩很急切,想让弟弟早点看到新车。

师:你体会的真好!还有不同的吗?

生:我找到了“抱”,我体会到男孩很爱他的弟弟。

4 / 7

生:我找到了“安置”,我体会到男孩怕弟弟摔到,很关心弟弟。 师:“跑”、“安置”、“抱”、“指”都可以让我们体会到男孩对弟弟的关爱。男孩的话语更能让我们体会到男孩那无私的爱。你从男孩的话语中体会到什么?

生:我体会到男孩很爱弟弟。

师:是啊!从他的话语中,我们能体会到男孩对弟弟强烈的爱。 3.对比想像

(1) 体会跛脚弟弟以前对生活的感受

师:如果你就是那个跛脚的弟弟,想象你现在的心情。

(让学生扮演跛脚弟弟,音乐渲染,在教师的描绘下进入情景体会跛脚弟弟生活的苦闷。)

师: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苦闷 生:悲伤 生:孤独 生:寂寞

生:觉得生活没有希望,对生活没有信心。 (2) 体会跛脚弟弟现在的感受

师:但当哥哥告诉你,将来要为你买一辆新车的时候,你的心情又怎么样? 生:高兴 生;快乐 生:兴奋

师:你想对哥哥说点什么? 生:哥哥你真好!

生:哥哥,你让我太感动了! 生:有你这样的哥哥,我很幸福。

师:现在,你还对生活没有信心吗?你的生活没有希望吗? 生:有希望了,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四、感悟主题 1.感受保罗的帮助

5 / 7

师:这个画面不光感动了我们,还感动的保罗,保罗帮助兄弟俩完成了心愿。三个人度过了一次难忘的节日兜风。

2.采访中感受主题

师:在这次难忘的节日兜风里,他们快乐吗?谁最快乐? (教师扮记者采访学生,学生称述自己的看法。)

生:我认为跛脚弟弟最快乐,因为他看到了街上的圣诞饰品。 师:感谢你接受我的采访。

生:我认为男孩最快乐,因为他实现了自己的心愿。 师:心愿的实现是让我们感到快乐的。

生:我认为男孩最快乐,因为他看到弟弟这么快了,他也快乐。 师:是也!弟弟的快乐就是自己的快乐。

生:我认为保罗最快乐,因为他被这两兄弟感动了!

生:我也认为是保罗最快乐,因为是他帮助了兄弟俩完成了心愿。 3.教师总结,点名主题

师:是啊!不管是跛脚弟弟得到帮助、关爱是快乐的,男孩给予弟弟关爱也是快乐的,保罗给予兄弟俩帮助也是快乐的。他们都是快乐的,所以他们才真正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教师边总结,边板书。)

五、拓展延伸 1.广告欣赏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给予无处不在。 (播放广告,学生欣赏广告。) 2.学生联系生活说给予

师:保护婴儿是一种给予,帮老大爷推车是一种给予;帮过路人接东西是一种给予,帮小朋友取羽毛球也是一种给予。捡垃圾更是一种给予。这样的给予都是快乐的,你们有没有给予过别人帮助而感到快乐呢?

(学生自由发言)

生:我曾经借给同学笔,我感到快乐。 师:乐于助人的孩子。

生:我曾经扶过老奶奶,我感到快乐。

6 / 7

师:善良的孩子。 生:„„ 3.在音乐中结课

师:给予是快乐的,今天,我和四年级×班的孩子们在一起共同学习了这难忘的一课,我们都明白了一个道理——“给予是快乐的”。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做到多给予、多帮助、多奉献!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7 / 7

推荐第4篇:哥哥的心愿

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哥哥的心愿》教学设计

河南省内乡县乍曲乡清泉小学:姚春燕

2012.10 《哥哥的心愿》教学设计

河南省内乡县乍曲乡清泉小学:姚春燕

教材分析:

课文讲述了圣诞节时,围绕保罗的哥哥送给他的那辆新车,保罗一次次地误解了男孩的美好心愿,体现出男孩对弟弟深深的爱,同时也让保罗真正明白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个道理。课文选取了一个温馨感人的爱的故事,语言朴实、简洁。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来表现人物的美好心灵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文中“惊讶”、“震撼”、“炫耀”、“若有所思”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男孩对弟弟深深的爱,感受人间的兄弟情谊。

3.借助旁批,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保罗对男孩的一次次误解,以及男孩的美好心愿,明白“给予是快乐的”这个道理,学会关爱他人并享受给予的快乐。

教学重点:

了解保罗对男孩的一次次误解,以及男孩的美好心灵。 教学难点:

明白“给予是快乐的”这个道理,学会关爱他人并享受给予的快乐。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思维较活跃,有一定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本课的生字新词卡片,课文录音CD。有条件的学校可准备课件。

学生:搜集生活中关心、帮助别人让自己感到高兴、快乐的真实事例等。有条件的学校可鼓励学生利用书报、上网等途径搜集有关圣诞节的知识。保罗是幸运的,这并不是说他在圣诞节时得到了哥哥送来的一辆新车,更不是说他不是生长在男孩那样的贫困人家,而是说他十分真切地感受到了人间兄弟之情的温暖。保罗更是幸福的,因为他通过“新车”与男孩相识,领悟到“幸福”的本质与来源。相信经过“一次令人难忘的节日兜风”之后,保罗会更幸福、更快乐。走进《哥哥的心愿》,让人感受到了人性之美、亲人的爱。正如卢梭所说的“人在心中应该设身处地想到的,不是那些比我们更幸福的人,而只是那些比我们更值得同情的人”。 教学过程

一:情景渲染,导入新课 听歌曲《爱的奉献》 师:爱像一缕缕春风吹拂着我们的心田,爱像涓涓细流滋润着我们的生命,爱向那冬天里的一把火时刻给我们温暖。今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哥哥的心愿》,去感受人与人之间的那份关爱。 (师板书:哥哥的心愿),学生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设计意图:开课从歌曲入手,陶冶学生的情操,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也紧扣文章内容。) 想一想:

1、)哥哥的心愿是什么?

( 2、)在心愿的产生的过程中,保罗对男孩产生了几次误解?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完成填空。

当小男孩( )的时候,

保罗误认为( ). 当小男孩( )的时候,

保罗误认为( ).

(设计意图:通过二个问题,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把握大致内容,为下一步精读课文作好铺垫。)

三:精读课文,从两次误解中体会关爱

(一):了解第一次误解

1、

自学提示:

1、)借助旁批自读课文1——4自然段,边读边用笔勾画出男孩的那些动作、神态、语言引起了保罗的第一次误解?

2、) 用( )标出描写男孩动作的词语,用~~~~标出男孩神态的词语,用——画出男孩的语言。并把自己的感受、体会批注在课文的旁边。

2、品析关键词句

(1)文中男孩的那些动作也能引起保罗的误解呢?出示句子: 这时,一个男孩绕着那辆闪闪发亮的新车,羡慕地问:“先生,这是你的车?

“绕着”围着车子,看了一圈又一圈,让我们体会到男孩被这俩车吸引了,他靠近它,欣赏它,还很喜欢。 (2)体会男孩的神态、语言。

1、男孩绕着这辆新车,眼神里满是——“羡慕”, 理解:羡慕。在生活中,你最羡慕什么?

2、是呀!闪闪发亮的新车谁不羡慕呢? 小男孩,你羡慕地问。 老师也很羡慕,也想问问 你羡慕地问,再指名读。

3、当男孩听到保罗回答:“这是我哥哥送我的圣诞礼物。”时男孩的表现是:齐读句子。(男孩满脸惊讶,若有所思地说:“这是你哥哥送的礼物,没花你一分钱?我希望„„”)

什么叫“满脸惊讶”?来大家做一个满脸惊讶的动作,男孩惊讶什么?

男孩认为保罗没有花一分钱就得到这样的新车,有点不敢相信,很惊讶!是呀!这么贵重的礼物,还没有花一分钱,还真的很让人惊讶。(指导朗读)

理解:“若有所思” 来谁做一个若有所思的动作,

男孩可能在想:( )

(男女分读)男孩满脸惊讶地说,男生读

男孩若有所思地说,女生读

4、孩子们,男孩的话并没有说完,而是用了个省略号,如果是你,你会希望什么? 我希望( )

6、小男孩到底希望什么?指名读

“我希望,”男孩接着说,“我将来能像你哥哥那样。”怎么样? “我希望,”男孩接着说,“我将来能像你哥哥那样,(也送给弟弟一辆新车。)

7、听了男孩的话,保罗的心十分怎样?震撼 换一个词?(震动、吃惊、惊讶、惊愕等等)

8、此时,你觉得这是一个( )的男孩。 短短的几句话,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这么有爱心的孩子呀!(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抓关键词,了解男孩心愿的来源,体会保罗对男孩的误解是自然而然的,通过朗读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二)学习第二次误解,体会男孩的美好心愿

过渡:男孩出乎意料的话,让保罗震撼、吃惊,进而产生了好感,就脱口而出地邀请请男孩坐车兜风,于是产生了第二次误解。大家回忆一下,刚才我们用了什么方法学习了第一次误解?

读 —— —— 找关键词语或句子————读 ————体会 自学提示:

(1)、请大家运用刚才的读 —— —— 找关键词语或句子————读 ————体会的学习方法学习第二次误解?自读课文5——9段 (2)、用( )标出描写男孩动作的词语,用~~~~标出男孩神态的词语,用——画出男孩的语言。

(3)、借助旁批体会句子,并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旁边。

1、神情:

“兴高采烈”、“兴奋”体会到男孩的心情特别高兴。即为坐新车兜风而高兴,又为能让弟弟看车而高兴。 当男孩请求保罗把车停到他家门前的时候,使得保罗产生了第二次误解,保罗以为男孩是想炫耀。

男孩真是为了炫耀吗? 男孩不是为了炫耀,是为了让自己的弟弟明白自己的心愿。

2、动作:谁来说说你找到了男孩的那些动作?从中你有什么体会?

从“跑”体会到了男孩很急切,想让弟弟早点看到新车。

从“紧紧地抱”,体会到男孩很爱他的弟弟。

从“安置”,我体会到男孩怕弟弟摔到,想让弟弟坐得舒服,很关心弟弟。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

3、语言: 男孩是怎么对弟弟说的?谁愿意读一读?指名读。你从男孩的话语中体会到什么?

再指名读,读出你对弟弟的关爱。

4、对比想像,完成填空。

假如你就是跛脚弟弟,想一想:平时,跛脚的我心情( ),(苦闷、孤独、悲伤、寂寞、对生活没有信心)

今天,当哥哥说:“将来我也会送你一辆这样的车。“的时候, 我的心情(高兴、快乐、兴奋)我真想说:“——”(哥哥你真好!哥哥,你让我太感动了!有你这样的哥哥,我很幸福。)

5、哥哥的一番话给跛脚的弟弟带来了莫大的快乐,帮弟弟点燃了生活的希望。让我们再齐读男孩的话去感受那份深深的关爱。(设计意图:在学习了第一次误解的基础上,由扶到放,让学生自己通过抓动词,抓关键的语句体会男孩的美好心灵。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入情入境体会男孩的给予,给弟弟带来的快乐!帮弟弟点燃了生活的希望) 四:感悟主题

这手足情深的兄弟俩,不仅感动了我们,也感动了保罗。保罗帮助兄弟俩完成了心愿。齐读第10段。

1、这会是一个怎样的圣诞节夜晚呢?

2、为什么这个夜晚对他们三个人来说都是难忘的? 小弟弟是因为( )而难忘,

小男孩是因为( )而难忘,

保罗是因为( )而难忘。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人物角度说说。)

3:教师总结,点名主题

是啊!跛脚弟弟得到帮助、关爱是快乐的,男孩给予弟弟关爱也是快乐的,保罗给予兄弟俩帮助也是快乐的。他们在快乐他人的同时也快乐了自己。这个圣诞节保罗真正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 男孩真正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 我们也真正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 五: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其实我们的生活中给予无处不在。出示图片解说(扶起受伤的老人是一种给予,向灾区献爱心是一种给予,平凡的让座是一种给予,捡垃圾也是一种给予,这样的给予都是快乐的,请回忆一下,在生活中你们有没有给予过别人帮助而感到快乐呢?(学生自由发言)

2、在音乐中结课

师:孩子们,生活是无限美好的,让我们时刻牢记给予是快乐的。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做到多给予、多帮助、多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3、有关给予的名人名言

“给永远比拿愉快。” ————高尔基

“人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一心为自己,一生安慰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巴金

(设计意图:文本来源于生活,在学生明白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个道理以后,再通过再现生活中的种种给予。启发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多给予别人更多的帮助。)

六、课堂检测:

1、我的词汇最丰富

)有所思

)口而出

(

)(

) 发亮

)高(

)烈

2、阅读课文,按要求做题。

文中哥哥的心愿是(

),通过学习我们明白了一个(

)的道理,联系生活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

3、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保罗点点头……兜兜风

(1)、写近义词

冲口而出 (

震撼(

) (2)、找出文中描写小男孩神态的词语(

)。

(3)、文中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是(

),而保罗以为是(

)。

(4)、男孩的话为什么让保罗震撼?(

)。

七、作业

1、收集有关给予的名人名言

2.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或亲戚朋友听 板书设计:

哥哥的心愿

关爱

男孩————————跛脚弟弟

↑帮 助

保罗

给予是快乐的

教学反思

《哥哥的心愿》课文讲述了圣诞节时,围绕保罗的哥哥送给他的那辆新车,保罗一次次地误解了男孩的美好心愿,体现出男孩对弟弟深深的爱,同时也让保罗真正明白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个道理。课文选取了一个温馨感人的爱的故事,语言朴实、简洁。在教学中,我牢牢抓住两次误解这条主线展开教学,通过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来表现哥哥的美好心灵。

本文教学中,我自认为最成功的地方还在于结课时的拓展练有没有给予过别人帮助而感到快乐的事例,习, 让学生回忆在生活中,因为 文本来源于生活,还要回归生活,在学生明白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个道理以后,再通过再现生活中的种种给予。启发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多给予别人更多的帮助。

《哥哥的心愿》一课的教学中,我不仅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朗读能力,还注重了读书方法、学习方法的培养以及情感体验。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虽然有些环节没有预先设计的那样流畅,但是总的来讲,教学中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具有切实可行的意义。我感觉,我的课堂教学正在向“教师为了不教”的目标靠近,我相信,只要我有行动,只要我坚持,学生就一定会给我惊喜。

推荐第5篇:哥哥的心愿教学反思

《哥哥的心愿》教学反思

《哥哥的心愿》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保罗在圣诞节前夜偶遇一个小男孩子,在产生了两次误会后,看到了小男孩那金子般的心灵,从而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这样一个道理。全文情节一波三折,语言朴实自然,但是又极具感染力。针对教材的这一特点,我以“自主探究”为主线,想通过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读书,理解课文,并引导学生深入到文本中,理解语言,探寻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最终对“给予是快乐的”这个道理得到深刻的感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突现学生阅读的自主化与个性化。

一、抓住关键,引发探究欲望

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关键是学生有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所以,在课堂开始阶段,我让学生针对文末的一句对课文起到总结作用的关键句:“从那天起,保罗真正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指导学生好好读读,引导学生对这句话提最想知道的问题:一是保罗是怎样懂得给予是快乐的?二是为什么给予是快乐的或给予是快乐的应该怎么理解?然后以这两个问题为起点,引导学生再去读书,弄清整个经过,然后再引导学生去探究为什么给予是快乐的。

二、联系语境,探究词句意蕴

由于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意义,所以,应该引导学生关注到具体的语言,在对语言的品读中注意里面的一些关键词句,在与具体语言的对话中,探究这些词句的意蕴。如在课文第三到第五小节中,有两个近义词:“吃惊”和“惊讶”,我在课堂中就让学生反复地品读,想想这里的两个词语分别指的是什么,意在让学生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来探究意思相同的词的不同意思,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一个部分的内容。

三、设身处地,探究人物内心

“把心放到课文中去”,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其实就是让学生设身处地,带着自己敏锐的心,到文本中去走一个来回,获得身临其境的阅读感受。本文中,虽然语言虽然平淡朴实,但如果细细品味,人物美好的内心世界就能跃然纸上。如“我希望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弟弟,你等着……一样美。”等语句,我想通过学生反复品读,与课文中的小男孩一起思考,设身处地地想想小男孩的心情以及内心的一些想法,从而让学生由外在的语言探究到小男孩美好的内心世界。

四、熟读深思,探究文本内涵

由于本文思想内涵较为深刻,学生一时半会儿也不能理解“给予是快乐的”的真正含义,所以我在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弄清事情经过,理解有关语句,体会人物内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地思考:为什么说给予是快乐的?这样通过一个渐进的过程,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在头脑中得以整合,再联系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经验,深入思考,探究课文想要表达的主题,让个性化的体验在深入探究中不断升华。

五、实践运用,探究文本外延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想:除了让学生在读书中探究文本内涵以外,还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适当地让学生学会运用,学会实践,在运用和实践中扩大文本的外延。本堂课的结尾,我让学生写写自己的格言,以及让学生课后用心灵去完成一次作业,意在让学生在运用语言和生活实践中真正懂得“给予是快乐的”。

推荐第6篇:哥哥的心愿教学反思

哥哥的心愿教学反思

哥哥的心愿让我们在美丽的圣诞节去感受兄弟情深,爱的真挚,去体会给予的快乐。语言朴实,简洁,同时它也是一篇批读课文。批读课文的课型位于“精读课文”它在“精读课文”学的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的要领,学会读书,生生独立边读边批地理解课文。

推荐第7篇:哥哥的心愿说课稿

《哥哥的心愿》说课稿

说课人:杨小平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内容

课文选取了一 个温馨感人的爱的故事,语言朴实、简洁。

(二)说教材的地位

本文位于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义务教育新课标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9课。

一、说教学目标

我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班学生实际的情况和四年级学生认知的特点,确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读写本课生字,理解文中“惊讶”、“震撼”、“炫耀”、“若有所思”等词语的意思。

2、借助旁批,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并复述课文。

3、学会读书留下痕迹,养成边读边批的良好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自主、合作、探索、体会”的学习方式。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开放性。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1、体会男孩对弟弟深深的爱,感受人间的兄弟情谊。

2、明白“给予是快乐的”这个道理,学会关爱他人并享受给予的快乐。感受人间的亲情、真情的美好。

三、说重难点

我根据义务教育新课标实验教科书的要求和四年级学生情感认知的特点确定了以下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深刻理解保罗对男孩的一次次误解以及男孩的美好心灵。

2、唤起学生内心丰富而纯真的感情。

3、学会读书留下痕迹,养成边读边批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难点

1、体会男孩对弟弟深深的爱,感受人间的兄弟情谊。

2、明白“给予是快乐的” 的道理。

四、说教法

我将采用情景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读书指导法、实践法、演示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开放性。

五、说学法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我会让学生使用勾画圈点法、动手求知法、质疑法、诵读法、总结提高法来学习本课。

六、说教学流程

我将从导入新课、初步了解、感悟理解、深华主题来说一说。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5分)

从圣诞节入手,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圣诞老人的传说,欣赏圣诞老人、圣诞树、圣诞礼物、圣诞PARTY的图片,因为直观的图片能加深学生对本科的理解,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调节课堂氛围。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0分)

1、学生默读课文,标出课文的段,把自学的收获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汇报。

2、分段检测学生的朗读情况,要求正确、流利,指导学生正音。

3、学生自由小声地再读全文,说说全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20分)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自己试着边读课文边提出一些问题。

2、小组交流,谈谈自己读后有哪些收获。

3、全班交流,共同梳理问题。

4、表演

(1)同桌练习分角色表演。

(2)指名学生上台表演(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表演,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四)拓展延伸,升华主题(5分)

1、把生活中关心、帮助别人而让自己感到高兴、快乐的真实事情说给大家听。

2、在音乐中结束课文。

七、说教学手段

多媒体: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改变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还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更重要的是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幻灯片:用幻灯片进行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节约时间,还能把抽象的事物 一目了然的展现出来,让学生看的形象直观还能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

八、说板书

板书不仅是一学问,还是一门直观表达的艺术,板书还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保罗、男孩、跛脚的弟弟三人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圣诞节,在圣诞节里保罗因为帮助了兄弟两而感到快乐;男孩因为给予了弟弟的关爱而感到快乐;弟弟因为得到了保罗的帮助和哥哥的关爱而感到快乐。在这个圣诞节里,他们三个都明白了“给予是快乐的”道理。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二零一四年十一月一日

推荐第8篇:《哥哥的心愿》教案

《哥哥的心愿》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文中“惊讶”、“震撼”、“炫耀”、“若有所思”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男孩对弟弟深深的爱,感受人间的兄弟情谊。

3.借助旁批,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保罗对男孩的一次次误解,以及男孩的美好心愿,明白“给予是快乐的”这个道理,学会关爱他人并享受给予的快乐。

教学重点

了解保罗对男孩的一次次误解,以及男孩的美好心愿。

教学难点

明白“给予是快乐的”这个道理,学会关爱他人并享受给予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谁能说一下你的心愿是什么?(生自由回答)很高兴同学们愿意跟老师分享你们的心愿。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小男孩的心愿,去看看他的心愿是什么。(板书:哥哥的心愿)

2、出示学习目标,学生了解本节课的要完成的学习任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1、哥哥给的心愿是什么?

2、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哥哥产生了这个心愿?

3、在心愿的产生过程中,保罗对男孩产生了几次误解?

三、精读第一次误解,揭示美好心灵

阅读1-4自然段

1、第一次是怎样的误解?

2、男孩的哪些语言、动作、神态引起了保罗的误解?在保罗眼中,男孩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3、小男孩的希望到底是什么?听完男孩的话,保罗的心情如何?此时,保罗认为男孩是一位怎样的人?

四、自读第二次误解,感悟兄弟情深

阅读5-9自然段

1、第二次又是怎样的误解?

2、从描写男孩语言、动作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对比想象:如果你是跛脚的弟弟,因为身体不便,整日只能待在屋子里,你的心情如何?当你听到哥哥要送你一辆新车时,你的心情如何?你想对哥哥说些什么?

4、此时你觉得男孩是一位怎样的人?

五、探究分析,感悟主题

阅读10-11自然段,小组讨论回答:

1、这会是一个怎样的圣诞节夜晚?为什么这个夜晚对他们三个人来说都是难忘的?

2、保罗真正体会到了“给予是快乐的”,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3、爱可以传递爱,快乐可以衍生快乐。生活当中给予无处不在,你有没有因为给予过别人帮助而感到快乐的?试着说一说!(生自由回答)

六、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这难忘的一课,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给予是快乐的”。在以后的日子里,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做到多给予、多帮助、多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播放音乐《爱的奉献》,在音乐中结束学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推荐第9篇:西师版四年级上册《哥哥的心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会本课9个生字。

2 联系上下文了解生词的意思,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 体会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含义。教学重点了解哥哥的心愿是什么。

教学准备

1 师生准备生字、新词卡片。 2 教师准备新车和圣诞树图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圣诞节到了,小朋友都希望从亲人朋友那里得到礼物,得到欢乐,可是,有个男孩,他的心愿是:圣诞节的那一天,能够给弟弟一辆新车,带弟弟去看那些挂在窗口的圣诞饰品。如果他的心愿实现了,他将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读了这个故事,同学们,你会明白,原来给予是快乐的!让我们来学习课文,感受给予的快乐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勾画出本课生词和不理解的词语。

2自主学习本课生字。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三、读懂课文,体会感情读懂课文,体会当时当地的情景。

四、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细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要求学生自主作好批注。 2针对学生的问题,小组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五、检查阅读效果,回答老师提问,理清课文脉络,深入理解课文 1全文是围绕什么来写的?文中的主人公是谁? 2新车是怎么来的?哥哥的心愿是什么?

3保罗有几次猜错了男孩的心思?请说说具体情况。 4请勾画出表现男孩爱车和男孩爱弟弟的句子。

六、精读课文,挖掘含义

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完成以下问题:

1 你认为男孩(哥哥)是怎样的一个人?

2 在整个事件中,保罗给予了吗?给予了什么?

3 你认为保罗、哥哥、弟弟快乐吗?为什么?(以上三个问题弄懂了,便明白了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含义。)

师小结:保罗、哥哥和弟弟过了最快乐的一天,是因为他们在给予别人快乐的同时,自己也感受到了更多的快乐,我们祝愿哥哥美好的心愿能早日实现!

七、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举例说说给予是快乐的生活实例。

师总结:同学们,生活是无限美好的,我们在接受的同时,也应该学会给予,因为给予是快乐的!

附:板书设计 19哥哥的心愿

推荐第10篇:《心愿》教学设计

《心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识字写字,自主积累好词好句,通过读文理解课文的内容,明白标题“心愿”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复述课文,培养学生处理资料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触动心灵,升华感情,努力实践。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说说渴望内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1、搜集希望工程资料。

2、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资料,了解希望工程。

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希望工程吗?谁能来给我们介绍一下希望工程?

2、板书课题,导入新棵: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一个非常另人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心愿》。

二、引导字读,整体感知。

1、出示要求,学生字读课文。

(1)画出生字新词,并认真读这些生字新词。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按要求读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4、学生熟读课文。

三、鼓励自读,合作质疑探究。

1、同学们,相信你们读了课文后,一定有许多的问题吧,再读一读课文,看能不能解决。还不能解决的就把问题提出来,让小组长把小组成员问题归纳记录下来。

2、各小组反馈归纳的问题,教师进行集体的大归纳。

四、小结。

同学们,通过再读课文,你们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老师都帮你们归纳出来了,我们下节课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读一读。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故事的主要内容,并通过小组互相质疑,归纳出了帮助我们理解课文的主要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答这些问题。

二、课文释疑,理解课文。

1、复习旧知: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都归纳出哪些主要的问题吗? (指名反馈,教师出示主要问题)

(1)刘爷爷怎么知道“”我因生活贫困辍学了? (2)刘爷爷怎么资助“我”上学?

(3)“我”又是怎样知道刘爷爷是用拾破烂挣来的钱供“我”上学,他的心愿是什么?你体会到了什么?“我”的心愿是什么?当“我”来到刘爷爷的坟前,跪在地上,以孙子的名义点上了一支红蜡烛时,会说写什么?

2、汇报交流问题Ⅰ。

(1)指名反馈,然后大家一起把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2)学生自由读这封信,说说自己读后的体会。

(3)是的,有许多像刘爱欣这样的爱心人士,为了那些素不相识的失学和就学困难的孩子,毫不犹豫地慷慨解难,除了这些人,我们还应该感谢哪些人呢?

(4)小结:在大家的帮助下,“我”受到了刘爱欣的资助,“我”哭了一夜。不过那是高兴的泪,因为第二天,“我就可以上学了,再也不用因为贫困而辍学。

(5)有感情地朗读1-3节。

3、汇报问题Ⅱ

(1)指名反馈,出示相关的句子

A、“从那以后,几乎每月都能按时收都刘爷爷的来信和汇款。”

B、“几年过去了,我升入了省重点中学。但是,从我升入初中那天起,刘爷爷除了汇款,再没来过一封信。”

(2)由于刘爷爷几年的资助,也由于自己的努力,我升入了省重点中学。

4、汇报问题Ⅲ

(3)指名反馈,然后大家一起把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4)真是令人感动,一个老人,用自己捡破烂的钱资助了一个即将辍学的孩子,在自己并不富裕的情况下,仍然伸出援助之手。着和有钱人资助贫困生相比,更让人感动。

(5)我知道情况后,我的心情怎样? (6)有感情地朗读第4——6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一读,互相交流读后的感想。

5、问题Ⅳ

(1)指名说一说,教师适当地点拨。 (2)学生反馈。

小结:我在刘爷爷的资助下,考上了省重点中学,将继续完成学业。同时,刘爷爷在这种捐资助学上午行为也深深地鼓励着我,今后,我也将尽我所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

三、拓展延伸。

1、教师引导:同学们,这篇课文让我们很感动。一个老人,在自己生活不富裕的情况下,用拾破烂挣来的钱资助即将辍学的孩子。这样的例子还很多,那么,你们知道发生在我们的身边的捐资助学的感人事迹吗?

2、学生搜集到的捐资助学的事迹资料。

四、总结全文。

为了那些素不相识的失学和就学困难的孩子,毫不犹豫地慷慨解难,像刘爷爷这样捐资助学的行为还有很多很多,他们的行为展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和扶困济贫的优秀品质。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找找身边捐资助学的事迹。

第11篇:心愿教学设计

第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解”等8个 生字,认识多音字“供”,正确读写并理解“辍学”。

2、初步感知课文,了解刘爷爷和“我”的心愿分别是什么,并结合实际说说自己的体会。

二、重点难点:

1、认识多音字“供”,正确读写并理解“辍学”。

2、整体感知课文,通过多种形式熟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带来一首优美的歌曲,请大家静下心来,认真的聆听。 (播放视频歌曲《心愿》)

同学们这首歌曲好听吗?这首歌曲的名字叫《心愿》。出示幻灯片 这个词语大家都很熟悉,每个人心中都属于自己的心愿。哪个勇敢的孩子想来说一说自己的心愿呢? (学生自由说自己的心愿。) 同学们的心愿都很美好,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心愿的文章。(板书课题:

11、心愿)

二、检查课文预习情况,:

1、下面老师播放课文录音,请同学们竖起你的小耳朵认真听,注意字词的读音。

2、下面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小组合作相互检查昨天字词预习情况,拿不准的字可以相互讨论一下。可以好开始。三分钟时间到, 3现在我们来通过一个摘苹果游戏,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成果。 请同学们开火车读红苹果上的字,并给每个字组两个词语。我们看看哪个组摘到的苹果最多。

4这些字中有三个多音字,看谁火眼金睛能找出来。 解 供 挣

5今天我们重点来学习“供” 谁能说说它的两个读音,各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6 除了供 ,在这一课还有几同音字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密 蜜 秘 选词填空看谁能很准确的,请同学来白板上填写

三、整体感知文本。

1你们真棒!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记住了这些生字,老师相信课文读的也一定很好,谁愿意先来展示自己?同学注意在别人朗读时你要认真听,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指名读课文

2、复述课文内容:

同学们听得很认真,哪位自信的孩子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回答

你能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很好。

但是要注意,我们在概括一件事情的时候注意要说清楚六要素,既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那位同学在完成的概括一遍 你的概括能力真强。

(刘爱欣爷爷通过希望工程了解了“我”由于生活贫困辍学的情况后,用自己拾破烂挣来的钱,供“我”上学。即使是去世后,仍然留下五千多元钱,继续供“我”上学。)

3、请同学们默读全文课文,找一找题目中的“心愿”是指谁的心愿?他们的心愿各是什么?还可以拿起你的笔边默读边标注,或者写下你的感受和体会。请同学来回答 (刘爷爷)

老爷爷的心愿是什么?(让我上学)

这个心愿指的仅仅是刘爷爷的心愿吗?还有谁的心愿?谁来回答 我 好好上学

这是在得到刘爷爷资助后的想法。

四、结束:在很多偏远山区的,还有很多孩子他们没有明亮的教室,没有宽阔的操场,没有可口的午餐

板书:

《心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保定市向阳小学

史荣丽 2013年5月

第12篇:《心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了解刘爱欣爷爷用自己拾破烂挣来的钱,供“我”上学,知道刘爷爷和“我”的心愿分别是什么,并结合实际说说自己的体会。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情感。

重点难点:

1、“我”是怎么了解到刘爱欣爷爷用自己拾破烂挣来的钱,供“我”上学这一情况,来体会刘爷爷对“我”的资助和关心以及“我”对刘爷爷的感激之情。

2、让学生从刘爱欣爷爷对“我”的资助中受到启发,去关心和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1课心愿,再次去感受一位普通老人带给我们的感动。(板书课题:心愿)

师:

1、回顾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刘爱欣爷爷通过希望工程了解了“我”由于生活贫困辍学的情况后,用自己拾破烂挣来的钱,供“我”上学。即使是去世后,仍然留下五千多元钱,继续供“我”上学。)

2、由此可见,题目中的“心愿”是指谁的心愿?(刘爷爷)老爷爷的心愿是什么?(让我上学)(板书:刘爷爷、我、捐资、助学)

3师:一位捡破烂的老爷爷居然能为素不相识的我捐资助学,知道这个故事后你有什么感受?

4、读这篇课文的时候老师也随着作者的情感起伏着,被老爷爷这种伟大而无私的爱深深的感动着。文中的我也先后两次流下了热泪。现在,请同学们浏览一下课文,找出“我”两次流泪的语句。

A.第一次“那天,我哭了一夜。不过那是高兴的泪,第二天我就可以上学了。” 师:谁能读读这两句话?这是什么样的泪水呀?(高兴),为什么?

1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呢?(爱学习、爱读书渴望读书)对,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却因为生活的贫困面临着辍学,辍学意味着什么?(中途停止上学)他此时会是什么样的心境?(绝望无助)就在这时,他收到一封信,信上说什么?

1、小朋友,我从省‘希望工程’办公室那里,了解到你的情况。我打算以后供你上学。先寄两百元给你交今年的学杂费。 当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什么反应?

2“信,我的?”我不相信有人会给我写信。为什么不敢相信? 再读句子,读出“我”的惊讶,怀疑。

3、再读这封信。指名读,反复读,每次读后回答:你从信中获得了什么信息?什么是希望工程?(希望工程是一个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为目的的社会公益事业。社会各界人士纷纷通过希望工程资助那些素不相识却需要帮助的贫困孩

子上学。)希望工程是表示特定的称谓,所以要用单引号引上。这封信是谁写的?(刘爷爷)刘爷爷想具体怎么帮助我呢?

师:孩子们,这封信对于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生:这封信给我带来了希望,我太高兴了。

师:是啊。这封信意味着希望、我怎能不落泪呢?试着带着我的这种复杂的情感变化再来读读这段话。 第二次

过渡:刘爷爷对我的“爱”就是从那一封信开始的。从那以后每个月我都能按时收到刘爷爷的汇款和来信,可是为什么我第二次又流泪了呢?读

5、6段 A、课件出示:

“从我升入初中那天起,刘爷爷除了汇款,再没来过一封信。” 指名读,从这句你了解了什么?(隐隐约约觉得有事情发生了,我决定去看刘爷爷。)来到刘爷爷家我看到了什么? B、课件出示:

“我按照信封上的地址来到了一个拥挤的大杂院,院里密密麻麻住着几十户人家。”这些词说明什么: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刘爷爷并不富裕,生活条件非常艰苦。

3、通过和老奶奶的谈话,使我对刘爷爷有了了解。下面动笔画出我和老奶奶的这段对话。对照大屏幕看这些句子你自己都画出来没有,红颜色代表是我说的话,,蓝颜色是老奶奶说的话。自己完整的读读。

从这段对话中,你能了解了什么呢?当作者听到老奶奶说刘爷爷是个捡破烂的老头的时候。他什么反应?

C、课件出示:

“刘爱欣?那个捡破烂的老头儿?”“什么?”我诧异了。 回答:为什么我会有这种反应?

① 觉得很惊讶,没想到刘爷爷条件这么差。带着惊讶的语气再读。②觉得不可思议再读。试着读这部分体会一下。 D、咱们接着往下看。课件出示:“你是他干孙子吧?”“是„„是!” 指名读。 其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是„„是!”为什么两个“是”后面用的符号不同?省略号表示什么?(犹豫,心中有疑问,不知怎么说才好)我会想些什么?感叹号表示什么?(想的刘爷爷对自己这么好,毫不犹豫地肯定自己就是刘爷爷的孙子)那咱们在读的时候应该怎么读才能读出作者心中这种情感的转变呢?第一个是要读出疑问的语气,速度应该放慢些,而第二个是就要读出肯定的语气。谁愿意来读一读?(读的不好的时候,可以把前面的句子连一起读啊!)

E、课件出示:老奶奶的一句话道出了这个“干孙子”的由来。谁来读读下一句。 “怪不得呢!老刘去年就过世了他临终还念叨:‘认了个干孙子,上省重点„„’”这里也使用了单引号,是因为老奶奶在对我说这句话时引用了当年刘爷爷的话,所以以后我们在写作文时如果在说话时也想引用别人的话就需要在双引号里面使用单引号,记住了吗?再读这句话。

师:同学们,如果刘爷爷临终前念叨的自己最牵挂的人是自己的亲人,这本是人之常情,再正常不过了,可是这位善良的老爷爷一直到死都还牵挂着我这个和他没有血缘关系又素未谋面的孩子,这个所谓的干孙子,这就不是人之常情了,这就是一种无私的爱,伟大的爱,有了这样的爱,才能让我继续学业。所以想到这些,所以我的泪水一下子流出来了。B.第二次:我的泪水一下子流了出来。

这次我流的怎样的泪呢?(伤心、难过、失落)让我们体会着这段对话中字里行间流露的浓浓的真情,把这部分完整的读一读。 6:正因为有刘爷爷这样的的好人,“我”才能继续上学,当我得知刘爷爷去世这个消息后,为了能多了解一下这位可敬老爷爷,我来到了希望工程办公室,带给我的却是更大的一分感动。第六段 读到这里,你明白了什么?我们不难想象“五千元”这应该是爷爷多少年的积蓄呀?这需要刘爷爷跑多少条大街小巷?这需要他翻遍多少臭气熏天的垃圾堆?这需要捡多少垃圾换来的零钱堆积起来呀?而这一切都是我为了这个未曾谋面的孩子。你们明白了,那文中的我明白了吗?明白什么了? 我全明白了——(引读):“刘爷爷是用自己拾破烂挣来的钱,供我上了这么多年学。”师:是阿,刘爷爷就是这样的一个好人。他把他毕生的积蓄全都留给了我,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此时此刻,你会怎么做呢?(我对刘爷爷充满了感激。)请大家怀着感恩的心,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回答:当“我”点燃蜡烛的时候,“我”会对爷爷说些什么?

师:我没有辜负刘爷爷的期望,成了一名优秀的青年作家。这篇课文的作者名叫韩保华

课件演示:韩保华简介

7.同学们,韩保华是幸运的,因为当他最无助时有了刘爷爷的捐助,让他得完成学业,长大后还成为了一为对社会有用的的人。可是你们知道吗?在我国的其他地方还有很多的孩子,也因为贫困而上不起学。上学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看了这些图片,你们心中是不是也有了新的心愿呢?你愿意再来说说吗? 同学们,老师真为你们骄傲,真为你们自豪啊!有首歌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让我们一起努力,当同学们心愿实现的那天,我们的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第13篇:《心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情意)

1、了解中法人民的共同心愿,从中爱到国际主义的思想教育。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所表达的思想。

3、自学本课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思想。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疑导入

什么是心愿?课文中讲了哪些人的心愿?他们的心愿分别是什么?

(小姑娘的心愿……,小姑娘父母的心愿……我和法国人的共同心愿……)

二、自学研讨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抓记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找出课文中人物表现的句子,并抓重点句子体会含义

3、想一想,表达了作者怎能样的思想感情?

三、点拨辅导重点点拨第二道:

1、\"因为我家有好多中国人,你像他们。\"她那水晶的蓝眼睛多像清澈的泉水,闪耀着欢乐的光。\"我家有好多中国人\"是什么意思?从中可以看出小姑娘什么?(相机释词\"迷惑不解

2、妈妈把女儿搂在怀里,亲了一下,说:\"……同他爸爸一样,是个中国迷,现在连我也变成中国迷了。从文中哪儿看出小姑娘的爸爸是中国迷?又从文中哪儿看出小姑娘的是中国迷?(释词\"滔滔不绝绘声绘色\")指导朗读第

18、20节

3、是那些不说话的中国人,把真诚的友谊带进了一个普通的法国人的家庭,而且生根发芽,开出了美丽的花朵。小姑娘的天真的心灵,不正像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相机释词\"含苞欲放\"

4、她抱着爸爸的腿,用会说话的眼睛乞求着,好像在说:\"我要去北京,我还要当老师呢?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她爸爸认真地说:\"我希望她学中文,以后到中国留学,当架设友谊桥梁的工程师。\"

\" 当架设友谊桥梁的工程师。\"是什么意思?这家法国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

6、人民的感情上朴素的,朴素的东西是最美的。修一座友谊的长桥,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共同的心愿指什么?友谊的长桥指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指导朗读最后一节

四、质疑巩固

五、作业

1、整理解释滔滔不绝迷惑不解绘声绘色潜力含苞欲放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 心愿

小姑娘 我家有好多中国人去北京当老师

父母 中国迷 学中文

中法友好

架设友谊桥梁

第14篇:鸡蛋哥哥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鸡蛋哥哥》是绘本系列图书“鸡蛋哥哥”系列中的一本。本书讲述的蛋宝宝一点也不想长大,他想一直待在蛋壳里,让妈妈抱着入睡„„可爱管闲事的乌鸦先生可不这么认为,他想用自己尖尖的嘴,帮鸡蛋哥哥把蛋壳啄开。鸡蛋哥哥拼命逃跑,可蛋壳还是撞碎了!从蛋壳里出来的鸡蛋哥哥感觉怎么样呢?其实也挺不错的嘛!

作者秋山匡以明快的画风描绘出鸡蛋哥哥不想长大的许多使人入迷的细节。本书中天真浓情的对白,丝丝入扣的心理刻画,将快乐和寓意同时点亮在孩子的心田。

设计意图:

本课通过教师带领学生阅读绘本教材《鸡蛋哥哥》,旨在引领二年级的学生在阅读绘本故事的同时,学会用朗读、猜想、绘画等多种形式感悟书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脉脉温情,并且用这样的方法尝试自主阅读。所以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我重在引领学生们一边读文字,一边看图,用朗读、猜想和绘画来丰富故事的内涵,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在阅读中认识那只本来害怕长大,到最后打破蛋壳觉得自己好酷的鸡蛋哥哥,与书共鸣,帮助孩子坚定成长的勇气,感受长大是一种快乐!

教学目标 :

1、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绘本《鸡蛋哥哥》,了解故事内容,通过图画书阅读激发低段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2、通过导读图画书,让学生明白阅读图画书要充分欣赏图片,细心观察、展开想象,再图文结合了解故事内容,从而享受到更多的阅读乐趣。

3、通过阅读鸡蛋哥哥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让学生懂得长大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阅读绘本,并学习通过仔细观察书中图画,想像故事情节,读通文字等方法读懂故事。

2、引导学生在寻找、猜想、和发现中体验阅读的快感。

3、有感情地朗读绘本中的关键句段,体会鸡蛋哥哥不想长大的心情。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对象:二年级

教学准备: 《鸡蛋哥哥》绘本、多媒体课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读书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读本新书《鸡蛋哥哥》。

出示《鸡蛋哥哥》这本书。

二、认识封面和故事主人公

1、出示封面,看看书的封面,你知道了什么?

2、认识鸡蛋哥哥。

三、讲故事, 随机设疑

(一)读故事第一部分

1、打开书,师讲故事:„„鸡蛋哥哥想一直一直待在蛋壳里。

2、生看图,看到了什么?鸡蛋哥哥为什么这样走路,指导读句子。

3、师继续讲故事

4、生看图,鸡蛋哥哥在干什么?读句子。

5、出示连续画面,让学生找找鸡蛋哥哥到哪儿去了,给每幅图配上

一、两句话。。 小结:故事读到这儿了,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二)读故事第二部分

1、看图,说说看到了什么?

师继续讲故事:鸡蛋哥哥最怕的就是乌鸦,因为乌鸦每次见到他,都要帮他把壳啄破。有一天,乌鸦又看到鸡蛋哥哥,又去追他,鸡蛋哥哥赶紧跑到小猪的鼻子里躲起来(课件动画演示),哪知道小猪一个喷嚏,把鸡蛋哥哥喷得老远。

指导读鸡蛋哥哥的话。

2、鸡蛋哥哥的壳上有裂缝了„„指导读句子。

3、出示图,生展开想象:鸡蛋哥哥为什么整夜都睡不着?指导读句子。

师小结阅读方法

4、天亮了,鸡蛋哥哥的壳真的裂了„„(出示图片) 齐读句子,读出无奈的语气。

第15篇:红领巾心愿教学设计

红领巾心愿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主题队会,了解长辈对自己寄托的希望,付出的关爱,学会以感恩。

2、引导少先队员挖掘自己成长中、队日活动中的真实感受,联系生活实际,诉说美好向往,倾诉成长烦恼,表达成长需求。

3、通过“许一个心愿”、“写一封心愿信”、“做一个心愿结”、“画一张心愿卡”等形式,表达自己最美好的心愿。

二、活动准备:

1、队员通过搞调查,了解长辈(爷爷奶奶、父母、老师等)对自己的关爱,对自己的希望。

2、通过查资料,了解一些名人的梦想与成长历程。

3、回顾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及感受,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

三、活动过程:

(一)梦想发芽

1、在我们幼小的时候,我们的梦想可能是想上天,也可能是想下海,甚至想播种太阳,让世界的每个角落都变得温暖又明亮。那么你的梦想是什么呢?

2、欣赏歌曲《最初的梦想》

3、同学们的梦想是那么的美好,那么,长大后的我们,又有怎么的梦想呢?(畅谈梦想)

4、红领巾心愿调查组进行了采访调查,让我们去看看现场的报道。(播放视频)

5、看来大家也有很多心愿想和我们分享吧。那我在现场再采访几个队员吧。”

(1)你好,XX,你有什么心愿呢? 我觉得作业太多了,不仅有老师布置的作业,妈妈还给我布置了很多家庭作业,真烦,我连玩的时间都没有了。我希望爸爸妈妈能让我留下更多时间运动,玩耍。

(2)XXX,你也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心愿吧。现在我四年级了,一个人在家的时间越来越多,其实我心里有好多的烦恼、委屈、压力,我真的需要一个好朋友,一个倾听者,听我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3)XXX,能和大家分享你的心愿吗?平时,我做作业的速度总是很慢,主要是我常会分心,拖了小组的后腿。我真希望自己能做快点。

6、小结:通过观看视频和今天现场的采访,我们发现很多同学都有类似的烦恼,看来真的要和爸爸、妈妈、老师好好沟通一下这些问题。

(二)心愿长叶

1、梦想是一个人奋斗的动力,是一个人动力的源泉,梦想是人生活的目标,还引领着许多有志者,成就了许多名人。同学们知道哪些名人与梦想的故事?

2、讲名人与梦想的故事《茅以升立志造桥》

3、我们心中的梦想虽小,但我们都期待周围能够变幻出奇迹实现我们的心愿。这不,有几个同学,他们在学习上遇到了一些困惑,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4、表演情景剧《困惑》

(1)写作文的同学手拿笔和本子。

(2)四个队员演完后齐声说:谁来帮帮我们?全班回答:我们来帮你。再由学生上场帮助。 (3)结尾:写作文的同学手拿作文本高兴地冲上来:耶,太好了。我的作文在世茂电视台播出了,感谢老师和小伙伴的帮助,让我解决了烦恼,完成了心愿。

5、生活中有阳光和快乐,也有风雨和忧伤。我们的心愿,可能是关于学习和学校生活的,也可能是关于父母、家庭的,也可能是关于自己未来的。请你在心愿叶上写上自己的心愿。

6、队员各自把自己的心愿写在心愿叶上。(播放歌曲《心愿》)

(三)理想开花

1、因为我们自己的奋进和拼搏,梦想才拥有翅膀,在阳光下闪耀着迷人的光芒。心愿就像鸟儿在蓝天上翱翔,要飞向崭新的未来。当我们努力之后,我们的理想之花终将开放。

2、欣赏小品《心愿》

3、二十年后的我们,真是星光熠熠。未来是多么的灿烂,理想多么的美好。从现在起我们要学做主人,准备着,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奋斗。总有一天,在党的关怀下,我们的理想之花会灿烂的开放。

4、全体队员齐说:准备着,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5、全体队员把理想之花贴在心愿树上。(播放背景音乐《争当四好少年》)

(四)活动总结

辅导员:同学们,心愿是一种向往、是一种梦想、是一种追求。我们的心愿就像无数闪亮的星星,构成了一幅广阔无垠的蓝图。你们都有自己美好的心愿,只要大家为之拼搏、向前,你们的心愿总会像这理想之花一样开的灿烂。同时,老师也会将大家的心愿向你们的父母、向学校反应,让他们一起来帮助我们解决烦恼,催开理想之花。

少先队鼓号队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指挥学习基本手法

2、号手和鼓手继续练习基本的节奏,鼓手能敲打稳定的基本节奏,号手能吹出平稳的声音。

教学准备:

1、鼓号队队鼓、队号等

2、鼓号队指挥棒教学地点:操场教学过程:

二、组队练习

1、新队员按鼓号队的站位,排列队伍。

2、新老队员结对。

3、新队员练习,老队员指导。

三、个别指导练习

1、新老号手结对练习,老号手把经验传授给新队员。

2、大鼓和小鼓也结成对,手把手教授新队员。教授内容:大鼓手的训练① 站姿:A立正;B背鼓:双钩形鼓带左肩右挂;背心形鼓带挂两肩 身体与鼓保持平稳; C鼓身紧贴腹部;D右手持槌,槌头紧贴裤缝下垂;E左手握鼓身把手或鼓身上部横梁,鼓身上部与胸平齐。② 握槌:A右手握槌柄末端;B槌柄放于掌心,经食指伸出,六指自然握柄,拇指伸直按柄;③ 预备击奏姿势:A“准备好”姿势:右手持槌经体前上举与身体成45度;B“预备”姿势:右手持槌向右摆45度。④击奏基本动作:A上击:右手持槌从右上方沿45度画弧向内转腕敲击鼓面中下部;B下击:右手持槌自右下方沿45度画弧,向外转腕敲击鼓面中下部;C上摆:右手持槌从下往上击后,利用小鼓“滚奏”(××××)一拍的时值,用右臂带动手腕使鼓槌沿45度画弧成预备姿势;D下摆:右手持槌从上往下击后,利用“滚奏”一拍的时值,用右臂带动手腕,鼓槌沿45度向下画弧至体侧。⑤击奏符号:下击 上击 下摆 上摆

浅谈新课改下的少先队工作

众所皆知,一所学校的良好生存、健康发展,她离不开一个好校长。而校长的工作,又少不了“左右丞相”——教导处和少先队的支持。面对新时期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如何做好少先队工作,发挥少先队组织在学校的正常功能,她关系着课改实验的成败。现结合几年来的实践,谈一点肤浅的看法。

一、充分利用队委会角色体验把行为习惯责任化

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对于班级的公共卫生的保持、财物的爱护这样简单的事却总是做不好。于是我充分利用学生的崇敬心理,让学生进入角色,把队室、红领巾广播站、红领巾示范监督岗各项工作,通过定期轮换、尽可能的让更多的队员参与,让他们体验一种有责任的生活。大队部还号召各中队施行“干部轮换制”。除此之外, 还开发各个民主岗位,除中队小队干部、课代表、小组长之外,还开发了多个管理项目。把墙壁、地面、电灯、门窗、宣传黑板„„每个角落都交给孩子管理体验,依然实行双向选择、竞争上岗,真正实现少先队人人是主人,班级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同时,自己在管理别人时的想法及做法都有的亲身体验。

二、充分利用少先队活动规则体验把公共公德序列化

学生生活在有规则的社会里,学校生活更是有一定的规则,而很多学生规则意识淡泊。一个不守规则的人,即行为习惯差的学生将来是无法立足于社会的。于是我以少先队组织为依托,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抓手,以此进一步拓展引申,使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渗透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要求学生背诵《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让学生能耳熟能详、烂熟于心。并织背诵比赛,评比结果。

学生对《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虽然背诵如流,但把它付诸于行动,还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我把守则逐条用积分细化,少先队各岗位进行检查登记总结,再利用队会,让队员自己总结。并进一步对学习习惯、行为规范提出具体要求。

把良好的行为习惯拓展于公共场所。学校每学期都要组织学生“爱护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啄木鸟”活动,每当活动结束,我充分利用队会时间,对活动的目的与《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进行对比,使学生脱离开学校小圈子,把自己融为社会大家庭的一分子,从小要求自己不仅在家、在校是个好孩子、好学生,更应该是社会上的具有优良品质的人。社会上突击性、运动式的活动经常打乱了教育的序,似乎只要搞搞突击,人的行为习惯就能完满形成,其实这是违背科学规律的,如同“一阵风”、“一阵雨”,只是湿了地皮,并未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孩子身上生根。养成教育要序列化,是因为任何一个学生的成长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养成教育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过程,违背了由低到高这个序,就会妨碍学生成长。

三、利用少先队形形色色的活动体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习惯

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强调,每个人都有七种才能,不同程度的隐藏在人的身上。而每个人只有健康的习理习惯,他的各项技能才能随之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培养。我少先大队在学校的大力倡导下,。以少先活动为载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全体学生生动、活泼、健康地参与体验。举行了健康的体育节(除各项田径比赛外,还有广播操、校园舞表演赛等比赛)、多采的艺术节(舞蹈、独唱、表演唱、小品、乐器演奏等)、丰富的科技节(科技小制作、手抄报等)等活动,在活动中坚持两个原则以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首先是重视对智慧性习惯的培养。如发现问题的习惯,思考的习惯,敢于质疑的习惯,反思的习惯,凡事三思而后行的习惯,其次培养孩子的创新习惯,如创新求异、不墨守成规的习惯,多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挑战权威的习惯,发散思维的习惯,逆向思维的习惯,探究的习惯,幻想的习惯,冒险的习惯,等等。因此在培养习惯的时候不要要求孩子什么都听大人的。我的观点是:听话是优点,太听话是缺点;行为上要严,思维上要宽。属于道德问题的不听话,坚决反对。属于天真活泼的淘气,宽松一点。属于思维上的不听话,有独到见解的,支持鼓励;我们必须让孩子树立这样一种意识:任何现成的东西都是不完美的,都是可以再创造的。一切现成的知识除非经过自己确认,都是可以怀疑的。要敢想、敢说、敢干,敢于思维、敢于想象、敢于创造。

在课改中,由于真抓实干,措施得力,工作扎实,带来的是种种鲜活可喜的变化,不但队员思想有了质的变化,而且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开辟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新渠道,令人耳目一新。同时,也让我们平添了几分将课改实验深入下去的决心和勇气。

浅谈少先队鼓号队的组织与训练 浅谈少年鼓号队组织与训练少年鼓号队是少先队礼仪教育的重要形式和少先队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能培养少先队员的群体意识,增加集体主义荣誉感。鼓号队的精彩表演,能体现少先队独有的特色,能扩大少先队的声势。参加鼓号队的队员,展示出他们的朝气勃勃、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少年鼓号队能推进少先队组织的基础建设,提高少先队礼仪活动的整体水平,将成为少先队开展活动、实施德育教育、美育教育和组织纪律训练的有效载体。笔者是学校的一名少先队辅导员,负责学校的少年鼓号队组织、指导与训练工作。结合在实践中训练鼓号队的点滴经验,和大家共同探讨少年鼓号队的组织与训练。

一、以人为本,合理挑选。少年鼓号队的第一步工作是选人,选人的标准就是以人文本。因为小学生的音乐理论缺乏、音乐感悟能力低,尤其对器乐的旋律、节奏等了解得很少。所以鼓号的演奏不是任何人都能干的事,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才能更适合参加鼓号队:

1、基本要求。学习刻苦,勤奋好学,有良好品质,身体健康的学生。

2、号队要求。号队队员要口形好,嘴唇薄,门牙整齐。因为号是唇振性乐器,依靠嘴唇的振动发声,嘴唇薄,振动大,号声大;门牙整齐,主要避免号与门牙产生摩擦而使嘴唇受到伤害。不过嘴唇厚,门牙整齐的学生也能参加,只是需要训练较长的时间。

3、鼓、镲队要求:节奏感强。队员要有一定的节奏领悟能力。因此选择鼓、镲队员时用口念法或击掌法等方法测试学生节奏感。更好地、合理地挑选出合适的队员。节奏例句如下:测试例句(1)号大鼓大镲

×

×︲×

0︲×

××︲×

0︰︱︲

中镲测试例句(2)小镲

×××

××︱×××××××︱××

0︰︱︲小鼓少年鼓号队队员一般在3-6年级中选取,所有队员(指挥的身高比其他队员略高,便于其他队员看到指挥)身高要基本一致,这样看上去就比较美观。乐器的比例配比为:两面大鼓、1付大镲、1付中镲、4付小镲、8面小鼓和4支号,(这是小型鼓号队一般编制,如学校乐器多可以按小型鼓号队编制增加相应的乐器倍数,如学校还有其它的乐器,也可以不按这样的编制,总之乐器的各声部要求和谐统一。)少年鼓号队队员组织起来了。所谓“不成规矩就不成方圆”,为了使鼓号队队员能熟练掌握演奏的技巧,我们还必须制定一套能更好规范管理队员的纪律,纪律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1、对乐器、服装的爱护。

2、训练纪律的要求。

二、讲求方法,循序渐进。少年鼓号队的训练方法必须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能促进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我采用以下方法组织训练。

1、定时训练。“一日之季在于晨”,早晨是训练的最好时间。训练的内容有:发声呼吸的练习、音符的讲解、节奏的讲解、队列队形的训练、演奏表情的练习等。训练时,必须注意训练内容的联系,不能盲目的去练习,要注意各种乐器的谐调发音。每天训练一小时。不过要注意号手每次训练不能超过半小时,以保护学生的嗓子。学校也可随时为号手准备一些润嗓子的药,防止学生的嗓子因为吹号而受伤害。

2、讲悟结合。指导老师讲解乐理要通俗易懂,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谱子和鼓点节奏知识必须创设情景,使学生进入具体的音乐情景,通过一些音乐表演和音乐游戏来获取知识。如我讲解1拍、2拍、半拍鼓点时,分别叫学生模仿大象走路,咚、咚(×

×),狮子吼叫,吼(×--),小鸟的叫声,叽叽,叽叽(××

××),再让学生用乐器敲打出节奏,从而使学生轻松地掌握了这三种鼓点地演奏。

3、示范规范。要求演奏的各种乐器,指导教师必须都能熟练,这样才能给学生起到真正的示范作用。如果教师不会演奏,专门讲理论的东西,学生还是得不到要领的。作为一名鼓号队指导教师,学好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实践。指导教师最好在指导之前,把曲谱多练几遍,做到心中有数。

4、组织有续。训练鼓号队时,鼓镲和号应该经过“分”“合”的训练过程。“分”,把鼓镲和号分开来练习,避免相互的干扰而影响训练,但指导教师要注意有续组织进行;分别训练好了号和鼓镲,又要把鼓镲和号合起来练习,做到各种乐器演奏的和谐统一。

少年鼓号队的组织、指导与训练工作是繁重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一支具有高水平演奏的鼓号队,必须在讲求方法的基础上不断苦练,一遍,两遍,三遍„„“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只有在正确的指导下不断地、刻苦地练习,鼓号队才能能获得极大的成功。

三、严格要求,精益求精。少年鼓号队的整体配合是最为重要的。指导教师如果粗心大意,就不能训练好一支高水平的鼓号队。为了达到每个音符的准确,每个鼓点的整齐,力度的适中,步法的统一,队员的精神饱满等要求,指导教师必须对每位队员严格要求,以达到鼓号队的准确、统

一、和谐。指导教师要善于发现一些队员骄傲自满的不良情绪,及时调整队伍中的一些不良风气。不良风气一旦形成,将会对鼓号队整体带来不良影响。指导教师在组织时,要特别重视队员的思想教育。

四、不断总结,敢于创新。在演出过程中,失败是在所难免的。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善于在失败中找到自己的缺点,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这时,队员们会出现意志消除、灰心丧气的情绪。指导教师更应该认真分析,认真总结,更要给队员鼓气,使队员从失败中重新树立信心。使他们加紧练习,进一步把基本功打扎实,直指下次的成功演出。鼓号队的工作不是死的,不是一尘不变的,指导教师应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创新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演奏技巧的创新。如怎样吹号才省力等问题。

2、队形队列的创新。包括原地踏步、行进中各种花样队列队行等训练。

3、服装上的创新。探讨服装的庄重、严肃、大方、得体,表现少年儿童健康的心理、风貌和积极向上的品质。

4、创作创新。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队员对乐器知识、演奏技能技巧、对鼓号谱例等有了更深的认识较强的基本功,指导教师可以尝试指导队员进行分类尝试创作,进一步提高队员的能力。总之,少年鼓号队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以上只是笔者在实践中的点滴体会。我们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的努力、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创新,找出一些新方法、新思路、新捷径,不断提高鼓号队的演奏水平和演奏效果,使鼓号队切实成为少先队规范的礼仪组织。

第16篇:19哥哥的心愿教案(推荐)

19.哥哥的心愿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文中“惊讶”“震撼”“炫耀”“若有所思”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男孩对弟弟深深爱,感受人间的兄弟情义。3.借助旁批,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保罗对男孩的一次次误解,以及男孩的美好心愿,明白“给予是快乐的”这个道理,学会关爱他人并享受给与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保罗对男孩的一次次误解,以及男孩的美好心灵。

难点:明白“给于是快乐的”这个道理,学会关爱他人并享受给予的快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文中“惊讶”“震撼”“炫耀”“如有所思”等词语意思。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

3.借助旁批学习第一次误解的内容。教学过程 提纲导学 1.激趣引入

师:圣诞节到了,同学们希望从朋友亲人那里得到礼物,可是,有个男孩,他的心愿是:圣诞节的那一天,能够给弟弟一辆新车,带弟弟去看那些挂在窗口的圣诞节饰品。如果他的心愿实现了,它将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读了这个故事,同学们你们会明白,原来给予是快乐的!让我们来学习课文,感受给予的快乐吧。 2.师:(出示学习目标)对于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想知道什么呢? 3.生质疑 4.出示导纲。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哥哥的心愿是什么? 5.自学解疑。 二.合作互动

1.小组内生生互动。2..小组间生生互动。 3.师生间互动。 4.学生再次质疑。 5.教师精讲 三.导学归纳

1.教师引导:这节课,同学们一定有很多收获,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吧! 2.学生归纳

生1.我学会了本课生字,新词 生2.我学会了掌握字词的方法.生3.我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四.反馈训练 Jīng

zhèn

hàn

xuàn

yào (

) 1.写出同部首的字,再组词

火(

)(

足(

) (

2.评选“质疑之星”和“优秀小老师”

五.板书设计

哥哥的心愿

保罗(两次)误解

他也想有这样的哥哥

向邻居炫耀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男孩对弟弟深深的爱,感受人间的兄弟情义。2.明白“给予是快乐的”这个道理,学会关爱他人并享受给予的快乐。

一.提纲导学

1.复习引入

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了哥哥的心愿,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19《哥哥的心愿》。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2.出示教学目标

3.生质疑。

4.出示导纲

(1)保罗几次误解男孩?每一次都是怎样的情况?

(2)你最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

(3)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给予是快乐的”? 5.自学解疑 二.师生互动

1.小组内生生互动。2.小组间生生互动。 3.师生互动。 4.再次质疑。 5.教师精讲 三。导学归纳 1.教师引导归纳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

2.学生归纳 四.反馈训练 1.教师编题训练

为什么说这个夜晚对他们三个来说都是难忘的? 2.学生编题训练

3.评价”质疑之星”和“优秀小老师” 五。板书

哥哥的心愿

给予是快乐的

(无私奉献,不求回报)

第17篇:《云雀的心愿》教学设计

《云雀的心愿》教学精案设计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可以┅┅也可以┅┅”造句。

3、通过阅读,感受环境对森林保护的重要性,充分认识破坏森林给人类自身所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 体会森林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陈述句和反问句在语气上的不同。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独立预习,自学质疑

课前布置预习:读一读,了解文章大意;写一写,掌握生字音形;

查一查,弄懂词句意思;想一想,思考课后习题;

搜一搜,查阅相关资料;问一问,提出疑难问题。

二、整体感知,梳理质疑

1、激情导入:(板书:心愿)心愿是什么?

心愿就是一种愿望,是人们心里的理想或美好目标。老师的心愿就是希望你们每个都能快乐地成长,全面地发展,同学们,你们有心愿吗?(个别提问) 今天介绍一个新朋友:云雀。齐读课题。

通过预习课文,你有什么疑问吗?(云雀的心愿又是什么呢?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愿呢?)

2、学好生字词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走进课文,检查一下同学们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出示词语)

土壤

讨厌

冲垮

冲刷

邀请

擦去

河堤

埋怨

树冠

树干

淹没

暖和 乱砍滥伐

枯枝败叶

枝叶茂密

泛滥成灾

3、通过预习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学生回答。

三、紧扣重点,品读感悟

1、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云雀的心愿是什么?你是从哪一段中知道的?指名读。(屏幕出示句子。)齐读。

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板书: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2、小云雀为什么会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呢?它为什么产生去沙漠种树的心愿呢?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划一划、想想,云雀妈妈和小云雀飞过了哪几个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云雀妈妈和小云雀先飞到沙漠、然后到了大河的上空、最后又回到了森林。)

3、过渡:小云雀和妈妈先来到沙漠,他们看到了什么?请女生读课文的第1—4自然段。出示:“一阵狂风刮过,地上的黄沙漫天飞舞,迷得他们睁不开眼。”

哪些词语说明环境很恶劣呀?拿出笔来划一划(漫天飞舞、睁不开眼)

“漫天飞舞”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没知道的?(表扬)

这样的沙漠,没有水,没有土,长不出庄稼和树木,课文里的哪个词可以形容这样的土地? (贫瘠)

说的真好。沙漠的环境这样恶劣,难怪小云雀要说——(这里的风沙真讨厌!)

谁能用讨厌的语气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妈妈是怎样回答的?指名说。自读这一部分,从妈妈的话里你知道了什么?

(由于人们乱砍滥伐,树木越来越少,士地失去了森林的保护,就慢慢变成了贫瘠的沙漠。)

4、指导朗读。中间部分齐读,男女生各一人分角色读云雀和妈妈的话。

5、师小结:在沙漠云雀知道了——(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可见,森林可以——保护土地(板书)

6、过渡:人们乱砍滥伐的后果远不止这些,现在,让我们来跟着云雀和妈妈到大河的上空去看一看那里发生了什么事。课文里又是怎样描写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5——10段。

①小云雀和妈妈她们来到大河的上空,又看到了什么?(出示片段)

“咆哮”是什么样子?(就是很凶)

我们看看书上的插图,就是河水咆哮的样子。浑黄的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向下游——(冲去)!

这里作者用了一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你们真了不起,“冲去”写出了河水非常——凶猛

看到这种情景,“小云雀不由得挨近了妈妈。”感到很——害怕。

谁能用害怕的语气读一读小云雀的话?指名读。女生读。

妈妈是怎样回答她的?谁来读一读?从妈妈的话里你又知道了什么?

用什么语气读妈妈的话?请女生读云雀的话,男生读妈妈的话。

②、河水为什么会这么凶猛?

(是人,把上游的森林都砍光了,才造成河水的泛滥成灾。)

小云雀的疑惑:森林就是森林,怎么能说是“森林水库”呢?小云雀的问题你能回答吗?让我们来读一读课文的第10自然段。(自由读)

说一说树的各部分是如何蓄水的?表扬说得好的学生。

谁也能用“可以„„也可以„„”把这段话连起来说一说。再另外说几句。

③、句子比较(出示):A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

B森林是一座大水库。

指名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相同)哪句话更肯定?(反问句更肯定。)用反问句表示强调,语气更加肯定。同学们在写作文时为了表达自己强烈的语气就可以用反问句。集体读。

师小结:游完了大河,小云雀知道——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它能够——防洪蓄水。(板书)

7、过渡:小云雀和妈妈飞累了,她们又回到了森林里,男生齐读课文11—13自然段, 指名回答:为什么说森林是空调器?

从云雀妈妈的话里你知道了什么?(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它像一台空调器。能——调节温度(板书)

云雀听了妈妈的话又是怎么想的呢?

8、学习第四部分。

(1)、齐读第

14、15自然段。

师问:从小云雀的话里你知道了什么?

(2)、课文学到这里,那么云雀的心愿是什么呢?(板书:植树造林)

(3)、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愿呢?

四、总结升华,拓展运用

1、从哪些地方看出森林很重要呢?

让学生看着板书回答。齐读。

2、森林的重要性,除了刚才讲的,你还知道有哪些?

(出示课件资料 )

云雀懂得了这些知识,就产生了植树造林的心愿。这不仅是云雀和妈妈的心愿,也是我们大家的心愿。

3、重温《走,我们一起去植树》

五、作业:

A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人们乱砍滥伐的行为不应该制止吗?

2、难道我们不应该爱护校园里的环境卫生? B小练笔:以“森林实是太重要了!”或“我的环保心愿”为题写一篇200字的小作文。

板书:

19、云雀的心愿(植树造林)

保护士地

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防洪蓄水

调节温度

第18篇:月亮的心愿教学设计

《月亮的心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侯艳荣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女、气、去、太、早、亮”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

[教学难点]

感悟课文蕴含的感情色彩。

[课前准备]

两幅挂图、小黑板。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师板书“心愿”,理解“心愿”,让学生说说自己有什么心愿,并且猜一猜月亮有什么心愿。

补充板书“月亮”,相机指导学生书写“亮”,并进行扩词。

2.出示课文中的两幅插图,让学生看图说话。

3.总结:老师有一个发现,两幅图上,月亮的表情不一样,看了这两个小女孩的家,月亮会怎么想呢?今天我们就学习《月亮的心愿》。齐读课题。

4.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

识字教学是一年级的首要任务。在情境中识字,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读了课题以后让学生质疑,不仅能点燃思维的火花,还便于激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第一遍读课文,要求:标出小节,圈出生字,画出新词。

2.第二遍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有困难的地方可以请教他人。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认字。

4.检查反馈:

(1)生字:

小朋友读的好认真,现在生字宝宝要来考考大家有没有把它们的名字记住。

(2)新词:

小朋友可真能干,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些生字宝宝,你们看词语宝宝也急着出来要和你们交朋友呢。自己试试看看记住它们了么?

出示小黑板:带有生字的词语。学生先自由认读,再由学生当小老师带大家读。

(3)带轻声的词:

课文中还有些特殊的词语,你能把它们读正确么?

点心孩子们太阳公公商量商量玩玩吧窗户

[设计意图]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自学生字,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整体感知,读思结合

1.过渡:大家读的真好,现在请你再读读课文,看看是不是比刚才读的更正确、更流利。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课文呢,思考:月亮的心愿是什么?

3.交流: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第一幅图月亮的心愿是什么?第二幅图月亮的心愿是什么?

4.再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几节写的是第一幅图的内容,哪几节写的是第二幅图的内容,想一想那幅图的内容写的具体。

(1)读课文1~2节,说一说月亮的心愿是什么。

(2)读课文3~8节,说一说月亮的心愿是什么。

[设计意图]

阅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有助于他们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给学生提出阅读要求,让他们边读书边思考,教会学生读书,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总结提问:月亮一开始的心愿是什么呢?后来月亮的心愿为什么又变了?下一节可我们继续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2.指导书写:女、太、气、早、去、亮。

(1)教师出示生字,学生读字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字形,说说你的发现。

(2)动态观察:看范写。

(3)体验观察:临写。学生先描红,然后照样子临写,特别注意教师提示的字。

(4)对比观察:赏字。写完字后仔细端详,与田字格中的字进行比较,有意识的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

3.抄写生字加拼音两遍,熟读课文,试着脱离课文,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设计意图]

俗话说,字是一个人的门面。从一年级开始就有层次、有目的的观察字、找规律记字、仿写字、欣赏字,有利于提高学生写好字的能力。

第19篇:《云雀的心愿》教学设计

第八册第19课《云雀的心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的1—4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结合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生词。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学会通过找出关键句概括关键词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心愿”,你的心愿是什么?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讲的是——板书:“云雀的”,这是一篇——童话故事。齐读课题。

2、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二、自读。

这些问题,在文中都能找到答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1、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结合上下文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3)、思考:云雀的心愿是什么?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2、检查字音。

出示生词,指名读,正音:树冠(guān)

树干(gàn)。

3、检查词义。你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重点指导:

乱砍滥伐

泛滥成灾

(1)出示词典中的解释:①不加节制②流水漫溢 (2)出示相关的语句,学生选择词意,说理由。 后来由于人们乱砍滥伐,树木越来越少。 “唉,上游的森林被砍光了,‘森林水库’没有了,到了汛期,大河里的水就会泛滥成灾。

找出具体描写“泛滥成灾”的语句,指名读。

(3)学法指导:通过查字典并结合上下文理解的方法,能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词语的意思。

4、检查读好长句子。

出示句子:树干上的苔藓和树下的枯枝败叶也可以吸收一部分雨水。 指名读,指导停顿,齐读。

5、问题反馈,指导概括。

云雀的心愿是什么?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 引出句子: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教师板书。

(1)课文哪些句子描写了森林的重要作用呢?快速浏览课文,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2)交流,出示句子。

土地失去了森林的保护,就慢慢地变成了贫瘠的沙漠。 孩子,森林也是可以蓄水的呀。

那是因为森林也是一个巨大的空调器。 (3)指导概括:你能用词语来概括森林的作用吗?一个词语概括一个方面。 引导学生概括出:保土防沙、蓄水防洪、调节气温等词。 教师板书,学生把概括出的词语写在相关的语句旁边。

三、理清课文脉络,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过渡:找出了关键句,提取出了关键词,同学们能试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我们先可以想一想小云雀和妈妈的飞行路线,再来概括。

(1)出示: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到了__、__ 、__,知道了森林可以_____,可以_____,还可以_____。小云雀明白了_____,他决定_____。

学生练说。 (2)指名说,教师引导学生填入关键词。

(3)根据云雀的飞行路线,在结合提取的关键词,同学们准确、全面、精炼地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精读2-4自然段。

过渡:现在,让我们也做一只小云雀,跟着云雀妈妈去沙漠上空看一看吧! 你看到了什么?

(1)出示句子:一阵狂风刮过,地上的黄沙漫天飞舞,迷得他们睁不开眼。 指名读,导读:读出风沙漫天飞舞的样子。 (2)出示图片,指导说话:

出示句式:漫天的风沙席卷而来,像_____,吞没了_____,吞没了_____„„

人们行走在这漫天的风沙里,尽管_____,可_____。 (3)再读这句话,读出你的感受。

(4)引读:难怪小云雀要埋怨——“这里的风沙真讨厌!”

(5)指名读:看到此情此景,云雀妈妈心疼地说:“孩子,以前这里也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后来后来由于人们乱砍滥伐,树木越来越少。土地失去了森林的保护,就慢慢地变成了贫瘠的沙漠。

(6)出示相关数据:据统计,自50年代以来,我国原始森林覆盖面积现已减少了一半,受荒漠化影响的地区超过国土总面积的1/3,每年因荒漠化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

(7)看到这组让人触目心惊的数据,此时你的心情怎样?(忧虑 痛心 愤恨)

云雀妈妈跟大家一样心疼,谁来读出云雀妈妈的心声?

(评:你读懂了云雀妈妈的心,土地变成了贫瘠的沙漠,这怎能不令人心疼呢?你低沉的语气令我们感受到了你的难过) (8)师生分角色朗读。

五、下节课,我们再随着云雀妈妈看看大河和森林,同学们一定能更深地了解:引读: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六、写字指导:重点指导“壤”、“擦”。

七、布置作业。

1、完成《习字册》中相关内容。

2、查找资料:森林还有哪些作用? 板书设计 19云雀的心愿

保土防沙

蓄水防洪 森林的作用实在是太重要了!

调节温度

第20篇:月亮的心愿教学设计

月亮的心愿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月亮的心愿》是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本组主要想让学生们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感悟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温馨,从而产生爱自己的家,爱父母,爱家里的每一个人的情感,并愿意从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学会关心体贴家里的每一个人。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以月亮的内心变化为线索,借小女孩珍珍为了照顾生病的妈妈放弃郊游的事,赞扬了关心父母、体贴长辈的美好品质,既有童趣,又极富人情味,寓孝敬父母、体贴长辈的教育于生动感人的故事之中,进一步深化了本组关爱家中每一个人的主题 学情分析:

对于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能力有所发展,能自主发现识字方法,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朗读,但爱玩、好动,做事没耐心等心理特征依旧存在,需要教师在课堂中根据学生表现适时调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在反复地朗读课文过程中,认识“帘、背”等12个生字,会写“女、气”两个字.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识字、交流等多种形式熟练地认、写生字

2、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扩展想象等,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向课文中的珍珍学习,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字、写字,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通过读书感悟,明白月亮的心愿是让孩子们一个都不少地去郊游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师板书“心愿”,理解“心愿”,让学生说说自己有什么心愿,并且猜一猜月亮有什么心愿。(补充板书“月亮”,相机指导学生书写“亮”,并进行扩词、读音指导。)今天我们就学习《月亮的心愿》。(齐读)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老师范读课文。

2.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有困难的地方可请教他人。(同学、老师)

3.找出课文中要求会认的生字,圈出来并标出词语,多读几遍。 4.检查反馈: (1)生字:

小朋友读得好认真,现在生字宝宝要来考考大家有没有把它们的名字记住。(老师出示生字卡,学生开火车认读,其间正音。) (2)新词:

小朋友可真能干,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些生字宝宝。你们看词语宝宝也急着出来要和你们交朋友呢。自己试试看记住它们了吗?(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先让学生自由认读,再由学生当小老师带大家读。) [设计意图]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自学生字,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整体感知,读思结合

1.过渡:大家读得真好,现在请你再读读课文,看看是不是比刚才读得更正确、更流利。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课文,思考:文中有几个小女孩,分别在干什么?月亮的心愿是什么?

3.交流: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第一幅图月亮的心愿是什么?第二幅图月亮的心愿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4.再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几节写的是第一幅图的内容,哪几节写的是第二幅图的内容,想一想哪幅图的内容写得具体。

(1)读课文1~2节,说一说月亮的心愿是什么。(指导读出高兴的语气) (2)读课文3~8节,说一说月亮的心愿是什么。(指导读出担心的语气) [设计意图] 阅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有助于他们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给学生提出阅读要求,让他们边读书边思考,教会学生读书,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总结提问:月亮一开始的心愿是什么呢?后来月亮的心愿为什么又变了?下一节课我们继续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2.指导书写:女、太、气、早、去、亮。(先在田字格里描一个,再写两个。) (1)教师出示生字,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字形,说说你的发现。(如我发现“女”字写好第一笔很关键) (2)动态观察:看范写。(观察教师范写,注意毛顺。)

(3)体验观察:临写。学生先描红,然后照样子临写,特别注意教师提示的字。 (4)对比观察:赏字。写完字后仔细端详,与田字格中的字进行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自己欣赏并圈出好字,然后小组欣赏,最后集体欣赏。)

3.抄写生字加拼音两遍,熟读课文,试着脱离课本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设计意图] 俗话说,字是一个人的门面。从一年级开始就有层次、有目的地让学生观察字、找规律记字、仿写字、欣赏字,有利于提高学生写好字的能力。 [教学反思] 朋友的孩子也读一年级,有一天与朋友相聚,聊着聊着聊到了作业这一问题,朋友说孩子的老师总要让孩子先抄写5遍生字,有时甚至是一行或两行,再听写一遍。朋友问我是怎么布置写得作业,我说很少抄,当天教得几个生字让孩子回家听写一遍,全对的就OK了,写错的学生要订正、抄写、巩固。朋友说我这一方法好。好,好在哪儿呢?当时这样做,只知道自己也是一个一年级孩子的母亲,只知道孩子这么机械地反复训练,激不起孩子的兴趣,只会让他感受读书作业多,很难写。现在发现这一方法真的是不错。后面课文越教越长,生字也越写越多,笔画也越来越复杂。可孩子们写字的兴趣确是越来越浓。今天教《月亮的心愿》,虽说课文不难,但后面的几个生字要写漂亮可不容易。当我也如往常一样让孩子们,做好“假姿势”看大屏幕观察字形时,孩子们注意力特集中,坐得都很端正,每个孩子都很认真地看着屏幕(要知道这是一个将近60孩子的班级呀!) 听得很认真, 一年级的孩子能做到这样真不简单!开始写字了,我依然强调“身正、肩平、腰膀直”,孩子们在我婆婆妈妈的声声叮咛中姿势很正确,写得也很认真。他们边写我边巡视,发现写得漂亮的及时表扬,在小朋友的羡慕中,他写得更认真了其他孩子呢,受到了教育,也想得到老师的赞美,也变得认真了。听得认真,课堂上写得认真,回家听写一遍就自然没问题了!课后,我悄悄地问了几个孩子,你们回家听写生字每次都能写对吗?其实不是这样,刚开始几次也有错,可是错了爸爸、妈妈总是要求抄几遍,然后再听写。如果我们听对了就不用抄了。那你们发现了一遍就听对的秘诀是什么了吗?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开了„„是呀“听一遍,全对了不用抄”简简单单地一个作业,却激起了孩子们的自觉性,主动地去学习。原来只要课上掌握好了,学得牢固,不一定要课外去多花时间;原来,课堂上任何一个教学环节、老师的任何一个教学行为,都渗透着一定的教育原理——正确的或错误的,好的或不那么好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窗帘 背包 装着 生气 另外 照顾 生病 太阳 劳累 医生 悄悄 离开 窗户 早上 月亮 女孩等

2.学生开火车读词语,并从中选择几个词连成一两句话说一说,比一比谁用的词语最多。

3.出示两幅图,小结过渡:小朋友们,月亮姐姐去了两个小女孩的家,她们在干什么呢?(学生快速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 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奠基石。通过复习上节课学过的词语,并尽可能多的连词成句,不断培养学生的积累和应用意识。

二、细读课文,深化理解

1.(对照第一幅插图)月亮姐姐来到了第一个女孩的家,她看到第一个女孩在干什么呢?(齐读第1—2自然段)

2.交流:第一个女孩在干什么呢?猜猜看,她可能做一个怎样的梦? (1)表演什么是“自言自语”,用“自言自语”说话。

(2)这时月亮的心愿是什么?(指名读月亮姐姐的话,比一比谁读得最像) 自读理解,读后说一说:月亮来到小女孩的床前,她的心愿是 3.(对照第二幅插图)月亮姐姐来到了第二个女孩的家,她看到第二个女孩在什么呢?(自由读第3—8自然段,也可以同桌读对话。) 4.交流:第二个女孩在干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追问:珍珍为什么对妈妈说她不想去郊游?(到文中找一找,读出来) (1)对照第二幅插图说说珍珍是怎么照顾妈妈的?(板书:照顾)如果你的妈妈生病了,你会怎么照顾她呢?

(2)珍珍和大家一样也非常想去郊游,但是为了照顾生病的妈妈,她才这样说的。那你猜猜看,珍珍这样对妈妈说时,心里是怎么想的?(生回答) (3)多好的孩子呀,你能用一句话来夸夸她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重点词。) (4)大家说得真棒,你能把这几节课文读得那么棒吗?试试看!(朗读指导) (5)这一切刚好被窗外的月亮姐姐看见了,她悄悄地离开了窗户,心里想:我去跟雷公公说说,明天还是下雨吧!

①谁能悄悄地告诉我,从这一小节中你知道月亮姐姐的心愿是什么?(让学生凑到老师耳边说出答案)

说一说:月亮来到珍珍的床前,她的心愿是 ②把你想的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谁能把这一小节美美地读给大家听?) ③联系实际,用“悄悄地”说句话。

(6)月亮看了第二个女孩的家,她的心愿又是什么?“明天还是下雨吧!”你从“还是”这个词中知道了什么?(指导分角色朗读对话)

(7)小组交流:出太阳的目的是 下雨的目的是 5.那么最后结果到底怎样呢?齐读最后一段,理解“艳阳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相互说一说月亮的心愿到底是什么。) [设计意图] 一年级学生以动作思维为主,他们爱在玩中学,乐中求知,他们对直观形象的事物感兴趣。图文结合,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他们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三、总结作业,拓展练习

1.两个小女孩走在郊游的路上,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分学习小组相互说一说) 2.谈谈学习本节课的新收获,说说自己的心愿是什么。(联系生活实际,把学习本文的感受写下来,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或请教父母、老师。) [设计意图] 让学生谈学习收获,说自己的心愿,能不断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联系生活实际写读书感受,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而且能扩大语言学习的外延。

本课板书设计

月亮的心愿

月亮 孩子们一起去郊游

心愿

珍珍(有孝心) 照顾妈妈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以月亮内心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自读自悟,了解月亮的心愿。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月亮婆婆本来要明天出太阳,后来又要让雷公公下雨呢?”这个问题,我降低了理解难度,设计了以下两个步骤,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

(1) 自读理解:月亮来到小女孩的床前,她的心愿是 月亮来到珍珍的床前,她的心愿是 (2)小组交流:出太阳的目的是 下雨的目的是 在探讨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但感受到了珍珍的孝顺,还感受到了月亮婆婆善解人意、关心别人的美好品质,受到了美的熏陶。

哥哥心愿教学设计
《哥哥心愿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