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8-23 07:59:12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概括文章脉络;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

2、过程和方法:朗读精彩章节,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以自主探究、合作解决等方式理解词句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荆轲行刺秦王事件中体现出的性格特征和当时的历史背景,对荆轲 其人其事进行多角度评价。

二、教学重难点

1、诵读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尤其要注意部分词语古今意义的区别。

2、多角度评价荆轲其人其事。

三、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

春秋之时,以勇力著称的曹沫执匕首动齐桓公,桓公许归侵地,曹沫三战所失之地尽复予鲁。在战争中失去的东西,凭一把匕首居然复得。但历史很多时候是不能重演的,当时间来到战国,当秦国的军队直逼燕的时候,荆轲采取了同样的方式,但却没有成功,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战国策》中对这一故事的记载。

后文附一:《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曹沫的文段

2.初读课文——读懂课文的内容:文章写了什么事。

(1)要求学生将荆柯刺秦整个故事按照行刺前后发生的事件以四字短语概括出来。 参考答案:

行刺原因:大军压境、危如累卵

行刺准备:准备信物、准备利刃、配备助手、怒斥太子、易水送别 廷刺秦王:厚遗蒙嘉、顾笑舞阳、图穷匕见、倚柱笑骂

(2)疏通文意(在疏通文意的过程中将背景做简单介绍) 行刺原因(1-2):大军压境、危如累卵

背景介绍: 太子丹与秦王之郤(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太子丹于公元前 232年逃回燕国。)

荆轲刺秦之前种种(太子丹看到秦国将要吞并六国,秦军已逼近易水,惟恐灾祸来临,心里十分忧虑。樊於期(fánwūjī)将军从秦国逃到燕国,太子收留了他。太傅鞫(jū)武劝谏,打发樊将军到匈奴去,以防泄露风声。西边联合三晋,到南边去联合齐楚,到北边去和匈奴讲和,以此对付秦国。太子丹认为太傅的计划旷日持久,又不忍因为秦国的威胁而将樊将军打发到北边匈奴去,鞫武推荐田光,田光推荐荆轲。太子丹的目的是‚用重利引诱秦王,秦王贪图这些厚礼,我们就一定能如愿以偿了。如果能劫持秦王,让他归还侵占的全部诸侯土地,就像当年曹沫劫持齐桓公那样,那就更好了;如果秦王不答应,那就杀死他。秦国的大将在国外征战,而国内又大乱起来,那么君臣必定会相互猜疑。趁这个机会诸侯就可以联合起来,势必击破秦国。‛)

原文见附二:《战国策•燕策三》(课文之前的部分)

行刺准备(3-9):

1、准备信物(3-4):

(学生分角色朗读,老师疏通文意。)

(背景:秦王嬴政十四年,樊於期作为秦国将领率军攻打赵国,被赵国大将李牧击败后不敢回秦国,后逃往燕国。秦王大怒,将其父母宗族全部杀害。)

2、准备利刃、配备助手(5-7)

(4-7四段分组解决翻译和字词问题。)

3、怒斥太子(8)

(分角色朗读,老师翻译)

(背景介绍:荆轲感恩太子尊荆轲为上卿,让他住在上等的馆舍,太子每天前去问候。供给他丰盛的宴席,备办奇珍异宝,不时进献车马和美女。‚于是尊荆轲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日造问,供太牢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

4、易水送别(9)

(老师疏通文意)

‚易水诀别‛拉开了慷慨悲歌的一幕。‚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一笔道出一场生离死别。再加以萧萧易水,变徵之声,垂泪涕泣,形成一种凄凉悲怆的氛围,使人预感到事有不测。然而作者笔锋轻转,‚变徵之声‛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悲凉变为悲壮,低沉变为高昂,生离死别变为同仇敌忾。这慷慨悲歌的场面,千百年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去赴汤蹈火、义无反顾! (高渐离与荆轲:如果有时间则讲,没有则略过,附文三:《史记·刺客列传》)

廷刺秦王(10-17):

(学生分组解决字词问题,老师翻译。)

1、厚遗蒙嘉(10-11)

(币:礼品、遗:赠送、诚:确实、振怖:真通震,惧怕、举:全、比:并列、使使:派遣使者)

2、顾笑舞阳(12-13)

(朝服:穿上朝服、奉:两手捧着、陛:殿前台阶、怪:认为……怪,形做动,意动、顾:回头看、谢:道歉谢罪、假借:宽容原谅、)

3、图穷匕见(14-15)

(奉:献上、发:打开、见:通现、因:趁机、引:身子向上起、操:握住、室:剑鞘、剑坚:剑插的紧、还:环绕、走:跑、卒:通猝,突然、尺兵:各种兵器、郎中:宫廷中的侍卫、)

4、倚柱笑骂(16-18)

(提:掷击、废:倒下、引:举起、被:受、创:伤、就:成功、劫:强迫威逼、左右:周围侍从)

三 研读课文:人物形象

1、荆轲

荆轲人物分析从思想和精神、性格和才能两方面展开。 思想和性格:易水送别、廷刺秦王 性格和才能:说服樊於期、顾笑武阳

参考内容:

(1)荆轲说服樊於期:

动之以情:‚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 ——激起樊於期对秦不共戴天之仇

晓之以理:‚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 ——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 告之以谋:‚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 ——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

结果:‚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樊於期自杀(实现目的)

(1)荆轲是一个豪爽任侠、深谋远虑、沉着勇敢、不畏强暴、见义勇为、不怕牺牲的侠士。行刺秦王虽然失败,但他那种刚毅不屈,慷慨赴难的精神,千秋万载令人感奋。

荆轲的性格在准备信物、易水送别、秦廷行刺这三个场合表现得最为充分。荆轲与樊於期的对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推心置腹,表现出深谋远虑、心机绵密的个性。‚白衣冠以送之‛的悲壮气氛,‚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决心,让一个赴汤蹈火义无反顾的英雄卓立于读者面前。咸阳宫中,‚顾笑武阳‛,显示出荆轲的镇定自若、机智沉着;惶急奔跑的秦王、束手无策的群臣,反衬出荆轲搏击秦廷的气势:‚倚柱而笑‛的神态,‚箕踞以骂‛的动作,反映出荆轲宁死不屈的精神。作者扣住这些场景刻画人物,塑造出一个侠士的形象。

(2)作为一个漠视他人和自己生命的冷酷刺客,荆轲具备此类人物必备的多种素质。冷酷无情是其本质特征,冷静、沉稳、视死如归是其主要个性。荆轲的性格,司马光《资治通鉴》早已作过分析:‚夫其膝行、蒲伏,非恭也;复言、重诺,非信也;糜金、散玉,非惠也;刎首、决腹,非勇也。‛一个冷面杀手,一个暴力狂徒,一个恐怖分子,即以封建道德观念评判,亦难称‚恭、信、惠、勇‛。荆轲的玩命绝不是为了某种理想,仅仅是为了报答太子丹的所谓知遇之恩。因此,荆轲性格不应肯定。 (3)怎么认识荆轲和荆轲刺秦王这一行动。

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但还是毅然前往,直至事败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也是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的。荆轲之所以值得肯定,并不在于为太子丹报私怨,而在于他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千百年来,受压迫的人们之所以敬仰荆轲,也正是基于他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当然,从荆轲刺秦王的做法来看,这种个人的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企图凭借个人的拼杀来改变历史的进程更是不可能的,这些都反映了他的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

2、秦王

秦王,贪婪,专横,凶暴,但又外强中干。秦是崇尚暴力的国家,长平之战,坑赵降卒四十万人。秦王在东方诸国人民的眼中是一个极大的暴君。樊将军的‚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一旦得樊於期首和燕督亢地图,立即‚大喜‛,多么贪婪。当荆轲逐时,秦王狼狈不堪,威严扫地。斩了荆轲,还‚目眩良久‛。

3、太子丹

不以燕国弱小无力抵御秦国的侵略而坐待灭亡,急起奋发,图谋保卫国家。孤注一掷,诚不得已也。但急于求成,‚始速祸焉‛。

4、樊於期

身为秦将,但因得罪秦王,‚父母宗族,皆为戮没‛,逃亡燕国。他对秦国之恨,是刻骨铭心的。但是为了报仇,能不能献出自己的头,这确是一个考验。樊将军为解燕国之患,为报自己之仇,毅然决然自刎。不失为一个反抗强暴的英雄。

5、高渐离

高渐离是荆轲的朋友,也是一个刺客和侠士。易水送别时,他只是‚击筑‛。从他击筑的情调,可以看出他是相当激奋的。荆轲刺秦王失败的五年后,公元前222年,燕国为秦所灭。高渐离逃到宋子(今河北赵县东北)给人家做佣工。一天听到堂上客人击筑,他忍不住在旁批评,这才露出本相。秦始皇知道后,命人用马粪熏瞎了他的眼睛,让他击筑给自己听。高渐离把铅放在筑里,举筑击秦始皇,替燕国报仇,没有打中,被杀。

6、秦舞阳

‚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但毕竟是年少,没有见过世面,所以‚至陛下‛,‚色变振恐‛。他的出现是为衬托荆轲服务的。

四 语法总结

1、通假字

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高兴。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陵,通‚凌‛,凌辱。 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震慑。 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 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

2、一词多意

奉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双手捧着 轲既取图奉之。 献上 兵 诸郎中执兵。 兵器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 士兵 秦兵旦暮渡易水。 军队

顾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回头看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不过,但

3、词类活用 (1)进兵北略地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2)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3)前为谢曰

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4)樊於期乃前曰

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5)又前而为歌曰

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6)其人居远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 (7)使使以闻大王

闻,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8)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迟,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9)皆白衣冠以送之

白,形容词作动词。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 (10)发尽上指冠

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11)乃朝服

朝,名词作动词,穿上朝服 (12)群臣怪之

怪,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 (13)箕踞以骂曰

箕,名词作状语,象簸箕一样

4、古今异义

(1)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涕:(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2)持千金之货币物 币:(古义)礼品; (今义)货币。 (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穷困:(古义)走投无路; (今义)贫穷。 (4)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 (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5)诸郎中执兵

郎中:(古义)宫廷的侍卫; (今义)称中医医生。 (6)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提:(古义)投击;

(今义)拿着。 (7)断其左股 股:(古义)大腿;

(今义)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

5、固定结构

(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 (2)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 (3)将奈何

(表疑问,怎么……。下文‚为之奈何‛‚既已无可奈何‛意同。) (4)荆轲有所待

( 意为:有……的人 或东西 。‚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 (5)将军岂有意乎

(表揣度,是否……呢。) (6)荆卿岂无意哉

(表反问,难道……吗。) (7)仆所以留者

(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 (8)事所以不成者……

(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

6、特殊句型 (1)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2)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3)倒装句

常痛于骨髓 ( 介宾短语后置 ) 嘉为先言于秦王

( 介宾短语后置 )

燕王拜送于庭 ( 介宾短语后置 ) 群臣侍殿上者 ( 定语后置 ) 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邑万家 ( 介宾短语后置,数量词作定语后置 ) 见燕使者咸阳宫(状语后置)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 附一:《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曹沫的文段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附二:《战国策•燕策三》(课文之前的部分)

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谓其太傅鞫武曰:‚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武对曰:‚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则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太子曰:‚然则何由?‛太傅曰:‚请入图之。‛

居之有间,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鞫武谏曰:‚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虽有管、晏,不能为谋。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讲于单于,然后乃可图也。‛太子丹曰:‚太傅之计,旷日弥久,心蓬然恐不能须臾。且非独于此也。夫樊将军困穷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是丹命固卒之时也。太傅更虑之。‛鞫武曰: ‚燕有田光先生者,其智深,其勇沉,可与之谋也。‛太子曰:愿因太傅交于田先生,可乎?‛鞫武曰:‚敬诺。‛出见田光,道太子曰:‚愿图国事于先生。‛田光曰:‚敬奉教‛。乃造焉。

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地拂席。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臣闻骐骥盛壮之时,-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纅而笑曰:‚诺。‛

偻行见荆轲,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田光曰:‚光闻长者之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约光曰:‘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是太子疑光也。夫为行使人疑之,非节侠士也。‛欲自杀以激荆轲,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遂自刭而死。

轲见太子,言田光已死,明不言也。太子再拜而跪,膝下行流涕,有顷而后言曰:‚丹所请田先生无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今田先生以死明不泄言,岂丹之心哉?‛荆轲坐定,太子避席顿首曰:‚田先生不知丹不肖,使得至前,愿有所道,此天所以哀燕不弃其孤也。今秦有贪饕之心,而欲不可足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餍。今秦已虏韩王,尽纳其地,又举兵南伐楚,北临赵。王翦将数十万之众临漳、邺,而李信出太原、云中。赵不能支秦,必入臣。入臣,则祸至燕。燕小弱,数困于兵,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诸侯服秦,莫敢合从。丹之私计,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贽,必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诸侯得合从,其偿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以委命,惟荆卿留意焉。‛久之,荆轲曰:‚此国之大事,臣驽下,恐不足任使。‛太子前顿首,固请无让。然后许诺。于是尊荆轲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日造问,供太牢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

附三:《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高渐离的文段

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沈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其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皆亡。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匿作于宋子。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傍徨不能去。每出言曰:‚彼有善有不善。‛从者以告其主,曰:‚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家丈人召使前击筑,一坐称善,赐酒。而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时,乃退,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秦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矐其目。使击筑,未尝不称善。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朴秦皇帝,不中。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

推荐第2篇:《荆轲刺秦王》 教学设计

《荆轲刺秦王》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

2、了解《战国策》及相关知识,把握古代记叙散文的特点。

3、理解分析荆轲、太子丹、秦武阳等人物形象。

4、掌握古代记叙散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介绍相关历史背景,让学生在历史大背景中观照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2、引导学生提要勾玄地阅读课文,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的叙事脉络,做到纲张目举,提高其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3、设计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领会古代散文简洁、精炼、细节传神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理解领会荆轲不畏强暴、不避艰险、舍生忘死、扶弱济困的英雄精神。

2、引导学生领略英雄的才华与品德,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分析荆轲人物形象及其刺秦王的行为

2、积累重要文言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1、文章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2、领会古代记叙散文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教学方法】

1、讲解法

2、自主合作法

3、诵读感知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诸多风流人物之中,有一位仅有短短两句吟唱,而这两句却成为千古绝唱,这就是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诗中透露出无限的悲凉和对人生的留恋,但荆轲仍然一无反顾,“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许多英雄就这样永远地走入历史深处。今天,让我们在前人的记述中再来探寻英雄的足迹,倾听历史的回音。(板书课题)

二、【《战国策》简介】 多媒体展示,学生齐声朗读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著,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三、【背景简介】 多媒体展示,教师简述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 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四、【扫清阅读障碍

1、读准字音(多媒体展示,师生齐读)

淬(cuì)

忤(wǔ)

徵(zhǐ)

陛(bì)

卒(cù)

提(dǐ)

创(chuāng)

揕(zhèn)

拊(fǔ)

髓 (suǐ) 樊於(wū)期

箕踞(jījù)

亢(kàng)

夏无且(jū)

2、疏通疑难语句(多媒体展示,学生讨论,教师点拨)(疑难语句由学生预习得来)

①秦王必说见臣:

说,同“悦”。说见:高兴地接见

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穷:走投无路,犹如“追穷寇”之“穷”。古代缺少衣物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无出路叫穷。

困,困窘。樊将军“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可见“穷困”。

私:自己的(事情)。 意:情意。

全句意为: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伤害了长者的心意 ③乃今得闻教: 乃,语气副词,表转折。教:指教。全句意为: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

④函封之: 函,盒子。这里名词作状语,表示“用盒子封”。全句意为,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来。

⑤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测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是因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

⑥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民,(燕王)排在诸侯的行列,供应、贡献、赋税和郡县一样,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庙。

给(jǐ),供应,供给。职:贡赋,赋税。

⑦北蛮夷之人:北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 蛮夷:古代泛指少数民族。

鄙:边疆,边远的地区。

五、【复述故事情节,把握课文结构】

1、指名学生复述

2、快速梳理情节(多媒体展示)

序幕 狼烟四起 开端 义士请缨

发展 求取信物 易水诀别 高潮 廷刺秦王 结局 壮士殒命 尾声 秦王目眩

六、【精彩语段赏析】

1、师生共同确定精彩情节

板书: 求取信物 易水送别 廷刺秦王

2、感受精彩情节,学生朗读精彩片段

求取信物 分角色朗读

易水送别 全体朗诵

廷刺秦王 单人朗诵

3、分组讨论:

(1)分三组,分别讨论三个精彩片段。

(2)讨论内容,精彩从何而来。任选一个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

提示:或人物性格 或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 或写作技巧 或其他三组分别派代表发言,教师点拨 :

1)求取信物

荆轲与樊於期的对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推心置腹,表现出深谋远虑、心机绵密的个性。

2)易水送别

场面描写

1 抓住特点

白衣冠

2 突出重点

荆轲

3 顾及全面

其他人物

4 结合写景

风萧萧兮易水寒

烘托一种慷慨悲壮的气氛,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 如:白衣冠 世皆垂泪涕泣 世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风萧萧兮易水寒 3)廷刺秦王

顾笑武阳

沉着机智、镇定自若

超人的胆略、非凡的气质(神态)

图穷匕现

神勇 (动作描写 短句) 倚柱笑骂

视死如归 (神态)

4.总结归纳(荆轲这一人物性格及塑造人物的手法)

荆 轲 刺 秦 王

精彩情节 人物性格(荆轲) 塑造手法

求取信物 深谋远虑、胸有城府 人物对话

易水送别 赴汤蹈火、义无反顾 场面烘托

廷刺秦王 机智沉着、视死如归 动作、表情

七、【课堂小结】

《荆轲刺秦王》波澜起伏、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围绕着一个“刺”字展开,人物的性格也随着故事情节的推移,从人物对话、神态,动作的描写和场面描写两方面得到栩栩如生的表现。我们要学习这种写法,在作文时加以运用。

八、【作业布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同是强秦压境,荆轲毅然选择了提剑行刺,有人却选择了游说。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请完成作业: “退秦”还是“刺秦”——由烛之武和荆轲想到的

九、【板书设计】 荆 轲 刺 秦 王

精彩情节 人物性格(荆轲) 塑造手法

求取信物 深谋远虑、胸有城府 人物对话

易水送别 赴汤蹈火、义无反顾 场面烘托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二、【合作探究】 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

提示:奏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课丈写形势,连用几个动词短语,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尽收其地”的“尽”,写出了秦军之“强”,也应了太子丹“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是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的判断。太子丹认为“秦兵旦暮渡易水”,“日已尽矣”,因而催促荆轲实施刺秦王的计划,意图抵抗秦军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

2、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

提示: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3、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

提示:荆轲三问樊於期,首先从秦王的刻毒残忍说起,动之以情,进行初步试探;进而从“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方面晓之以义,引而不发,进一步观察反映;在樊将军急于知晓的情况下,他才和盘托出行刺打算,征询意愿。荆轲胆大心细,自知知人,对樊将军有着深刻的了解。荆轲舍身取义的精神,更使樊将军激动得“偏袒扼腕而进”。樊将军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4.太子丹求“天下之刮匕首”并“以药淬之”、“令秦武阳为副”为何略写?

提示:不是主要情节,因而只作必要的交代。详略得当,剪裁合理。 5.荆轲怒叱太子的原因是什么?显示了什么性格?

提示:荆轲“有所待”,遭到太子的猜疑。太子的不信任对侠义之土来说,无异于人格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忍无可忍,怒叱太子,显示了刚烈的性格。

小结: 第一部分写行刺秦王的准备工作,包括商议计谋、求取信物、准备匕首、配备副手、怒叱太子五个场面,其中荆轲与太子丹有三次分歧。这些分歧既表现了荆轲的足智多谋,果敢勇决,也暴露了太子丹浮躁多疑、谋事不周的弱点。 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1、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

提示:与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

2、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渲染悲壮的气氛。

3、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提示:①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②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③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汽的气势;④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⑤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4、小结:易水诀别,表现了荆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1、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几个层次?

计见秦王(11—13自然段)

顾笑武阳(14自然段)

秦廷搏击(15—17自然段)

倚柱笑骂(18自然段)

遇难去世(19自然段)

2、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

提示:①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②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③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汽的气势;④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⑤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拓展探究

1、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认为荆轲是怎样一个人?速读课文,根据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 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他对樊放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生劫秦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

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

精神: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

2、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提示: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但还是毅然前往,直至事败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也是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的。荆轲之所以值得肯定,并不在于为太子丹报私怨,而在于他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千百年来,受压迫的人们之所以敬仰荆轲,也正是基于他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当然这当中也流露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因素这既是荆轲本身的局限,也是作者的局限。从荆轲刺秦王的做法来看,这种个人的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企图凭借个人的拼杀来改变历史的进程更是不可能的,这些都反映了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但千百年来,荆轲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是值得我们敬仰与肯定的。

四、【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对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的叙述,赞扬了荆轲机智勇敢和扶弱救困、反抗侵伐的侠义行为,表现了作者反抗强暴统治的思想,这是本文的主旨,同学们已经领会了。

五、【作业布置】

1、背诵 “易水诀别” 一段.

2、整理文中重要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成语等

3、对于荆轲其人其事,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荆轲是奴才还是英雄,应当歌颂还是应当批判”,请结合课文相关信息,联系历史背景,谈谈自己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 荆轲的“智”:

1、私见樊於期

2、厚遗秦蒙嘉

3、顾笑秦武阳

推荐第3篇:《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1.

分析重点人物形象。

2.

积累重要文言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1.

文章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2.

领会古代记叙散文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

教师准备 指导学生充分预习,预先整理重要文言知识,了解文章大意。

学生准备

1.

课前充分预习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气势,思考人物形象并圈点出难理解的词句。

2.尝试概述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2课时)

明确教学要点

1.

读准字音,疏通文句,把握文意。

2.

品赏精彩片段,分析人物形象及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诸多风流人物之中,有一位仅有短短两句吟唱,而这两句却成为千古绝唱,这就是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诗中透露出无限的悲凉和对人生的留恋,但荆轲仍然一无反顾,“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许多英雄就这样永远地走入历史深处。今天,让我们在前人的记述中再来探寻英雄的足迹,倾听历史的回音。(板书课题)

二、《战国策》简介

《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作者不明,最后由西汉刘向编校整理成书,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33篇,记载了继《春秋》以后,讫楚、汉之起,共245年间的历史。

《战国策》是以国分类,各自成策。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外交的情状。

《战国策》的艺术特色:①富于文采。语言明快流畅,纵恣多变,委曲尽情。②描写人物的性格和活动,更加具体细致,也就更显得生动活泼。 ③所记的策士说辞,常常引用生动的寓言故事。

三、背景简介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 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

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 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四、扫清阅读障碍

1.

读准字音(多媒体展示,师生齐读)

淬(cuì)

忤(wǔ)

徵(zhǐ)

陛(bì)

卒(cù)

提(dǐ)

创(chuāng)

揕(zhèn)

拊(fǔ)

髓 (suǐ)

樊於(wū)期

箕踞(jījù)

亢(kàng)

夏无且(jū)

2.

疏通疑难语句

①秦王必说见臣:

说,同“悦”。说见:高兴地接见

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穷:走投无路,犹如“追穷寇”之“穷”。古代缺少衣物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无出路叫穷。

困,困窘。樊将军“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可见“穷困”。

私:自己的(事情)。

意:情意。

全句意为。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伤害了长者的心意

③乃今得闻教:

乃,语气副词,表转折。教:指教。全句意为: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

④函封之:

函,盒子。这里名词作状语,表示“用盒子封”。全句意为,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来。

⑤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测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是因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

⑥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民,(燕王)排在诸侯的行列,供应、贡献、赋税和郡县一样,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庙。给(jǐ),供应,供给。职:贡赋,赋税。

⑦北之人:北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

蛮夷:古代泛指少数民族。

鄙:边疆,边远的地区。

五、复述故事情节,把握课文结构

1.

指名学生复述

2.

快速梳理情节(多媒体展示)

序幕

狼烟四起

开端

义士请缨

发展

求取信物

易水诀别

高潮

廷刺秦王

结局

壮士殒命

尾声

秦王目眩

六、精彩语段赏析

1.

师生共同确定精彩情节

板书:求取信物

易水送别

廷刺秦王

2.

感受精彩情节,学生朗读精彩片段

求取信物(分角色朗读) 易水送别(全体朗诵) 廷刺秦王( 单人朗诵)

3.

分组讨论:

(1)分三组,分别讨论三个精彩片段。

(2)讨论内容,精彩从何而来。任选一个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

提示:或人物性格

或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

或写作技巧

或其他

三组分别派代表发言,教师点拨

求取信物

荆轲与樊於期的对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推心置腹,表现出深谋远虑、心机绵密的个性。

易水送别

场面描写

1 抓住特点

白衣冠

2 突出重点

荆轲

3 顾及全面

其他人物

4 结合写景

风萧萧兮易水寒

烘托一种慷慨悲壮的气氛,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

如, 白衣冠

世皆垂泪涕泣

世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风萧萧兮易水寒

廷刺秦王 顾笑武阳

沉着机智、镇定自若 超人的胆略、非凡的气质(神态)

图穷匕现

神勇

(动作描写

短句)

倚柱笑骂

视死如归

(神态)

4.总结归纳(荆轲这一人物性格及塑造人物的手法)

反面观点仅作参考,本节课只就文本讨论。

荆 轲 刺 秦 王

精彩情节

人物性格(荆轲)

塑造手法

求取信物

深谋远虑、胸有城府

人物对话

易水送别

赴汤蹈火、义无反顾

场面烘托

廷刺秦王

机智沉着、视死如归

动作、表情

《荆轲刺秦王》学案

一、课前自测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1)皆白衣冠以送之。

(2)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3)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4)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5)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6)使使以闻大王。

(7)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8)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9)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10)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11)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12)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13)拔剑,剑长,操其室。

(14)秦王还柱而走。……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15)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 (16)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17)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18)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19)荆轲废,……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20)(轲)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2、指出句中的文言现象(句式)并翻译。(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2)见燕使者咸阳宫 (3)给贡职如郡县 (4)燕王拜送于庭

(5)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6)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课文,理出故事梗概

《荆轲刺秦王》的结构,全文可以分为五部分(仅供参考)

第一部分:引子(从“ ”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开端(从“ ”到“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发展(从“ ”到“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部分:高潮(从“ ”到“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部分:结局(从“ ”到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合作探究

研习课文第

一、二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 2.找出描写荆轲的相关语言并分析表现了荆轲怎样的性格特点。 3.文中写到了太子的“不忍”,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研习文章

三、

四、五部分

1.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送别”这一场面的?

2.思考:文中是怎样描写“秦廷行刺”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试着用散文语言把这一情节描绘成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景有情的可感画面。 提示:送行者的穿着、表情、动作、心理

荆轲的高歌:表情、动作、精神

荆轲的离去:动作、心理

易水边的环境………

提示:a.通过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b.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c.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

3、概括文中的人物形象

荆轲:

太子丹:

秦王:

樊於期:

秦武阳:

四、课堂提升

赏析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1.诗中借古讽今,“壮士”指的是_______________,“此地”指的是_________ 2.“今日水犹寒”一句中“寒”为什么说用的好 1.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 北宋苏洵非议荆轲之行曰:“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南宋鲍彪为《战国策》作注说:“轲不足道也。” 南宋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 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西晋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东晋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

你认为荆轲是怎样一个人?请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 2、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提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地看待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推荐第4篇:《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荊軻刺秦王》教學設計

一、導入:(秦晉圍鄭,鄭國危在旦夕,燭之武臨危受命,只身前往秦營,說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場戰火。)同是強秦壓境,有人選擇了遊說,而荊軻毅然選擇了提劍行刺,結果如何呢?

二、戰國四大刺客 (1)、吳國專諸 春秋時期吳國人,家住陽山之野,靠為人屠豬維持生計。當時伍子胥隱居於此,與其交好。後來,吳國公子光欲行刺其兄吳王僚,來見伍子胥,請其薦一勇士,伍子胥薦了專諸。為了刺殺吳王僚,專諸隱居太湖學治魚三月,藏魚腸劍於魚腹,成功地刺殺了吳王僚。當時,吳王僚之子公子慶忌與其手握兵權の母弟掩餘均被派出使楚國,因此,公子光謀成王位,即吳王闔閭。 (2)、吳國要離

春秋時期吳國人,因其折辱壯士丘迮,被推為天下勇士。自吳王僚死後,闔閭立國,公子慶忌逃往艾城,招納死士,接連鄰國,欲待時乘隙,伐吳報仇。公子慶忌冒騰肉飛,走愈奔馬,手能接飛鳥,步能格猛獸,矯捷如神,萬夫莫敵,因此闔閭日夜憂慮。時伍子胥又薦羸弱體細の勇士要離刺殺慶忌。要離獻計殘身滅家,取得慶忌信任,終於成功刺殺了慶忌。(典故“壯士斷臂”即來源於此)專諸和要離成就了一代霸王闔閭。 (3)、魏國聶政

戰國時期魏國人,原居軹地深井,因得罪鄉裏,帶母及其姐宵避居齊國都城臨淄,乃吳起好友。後吳起將其薦給富豪嚴遂,聶政到達韓國都城平陽後,成功地刺殺了忘恩負義の韓相國俠累。 (4)、燕國荊軻

戰國末期燕國人,受燕太子丹之托刺殺秦王嬴政,功敗垂成。他の故事家喻戶曉。其友高漸離被後世尊為“樂聖”,後高漸離以灌滿鉛の築刺殺秦始皇未遂,被施以瞎眼之刑。

三、關於《戰國策》:

課文節選自《戰國策•燕策》。初中語文第六冊の基本課丈《唐雎不辱使命》節選自《戰國策•魏策》。高中語文第一冊(必修)自讀課文《鄒忌諷齊王納諫》選自《戰國策•齊策》。《戰國策》又稱《國策》,是西漢末年劉向根據戰國時期の史料編訂の,全書共三十三篇,分為東周、西周、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戰國時期各國政治、軍事、外交方面の一些活動和社會面貌,著重記載了策土謀臣の策略和言論。

《戰國策》語言流暢犀利,筆調辛辣,善於將寓言故事巧妙地穿插於文中,用以說明抽象の道理,闡述自己の論點,是論辯文の典範。其中很多寓言和比喻後來成了著名の典故,如畫蛇添足、狐假虎威、驚弓之鳥、南轅北轍、鷸蚌相爭等。

《戰國策》文筆優美,敘事生動形象,刻畫人物栩栩如生,對後世文學產生了深遠の影響。漢初著名散文家賈誼、晁錯、司馬遷,宋代の蘇洵、蘇轍、蘇軾の散文都受到《戰國策》の影響。《戰國策》中運用の工整の對偶和排比句法及主客對答、抑客申主の寫法,亦為漢賦所繼承。

四、時代背景。

“荊軻刺秦王”是一個著名の曆史故事,發生在戰國末期の-227年,即秦統一中國之前の第六年。秦已於-230年滅韓,秦王又於-228年派秦將王翦破趙,引兵北上,兵臨易水,直逼燕境,秦統一六國の大勢已定。地處趙國東北方の燕國是一個弱小の國家,當初燕王喜為了向秦國示好,曾將太子丹交給秦國做人質。而太子丹在秦國做人質時,秦王嬴政沒有禮遇他(“遇之不善”),太子丹十分憤恨於-232年逃回燕國。於是,為了抵抗強秦の大舉進攻,同時也為了報“見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企圖達到既報前仇又解國難の目の。本文記敘の就是這件事情の始末。

荊軻,春秋戰國時代有名の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齊國人,後遷居衛國。他喜歡讀書擊劍,結交名人勇士。課文中提到の擊築の高漸離,就是他の朋友之一。燕太子丹為了刺秦王,先找智能雙全の燕國處士田光。田光覺得自己老了,無法完成太子丹の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薦了荊軻。田光為了激勵荊軻,便自殺了。荊軻接受了任務,太子丹萬分高興,馬上封荊軻為上卿,精心奉侍。以後,就是課文中記敘の情況。

五、誦讀課文,梳理文字,積累文言知識

正音:荊軻 督亢(káng) 願足下更(gēng)慮之 樊於期(wū jī) 右手椹(zhèn)其胸 拊(fǔ)心 血濡(rù)褸 以藥淬(cuì)之忤(wǔ)視 嗔(chēn)目 變徵(zhǐ)之聲

通假字:秦王必說見臣——說,通“悅”

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1、看看故事是如何圍繞“刺”展開の,有哪些人物,哪些情節,哪些矛盾?(引導學生回答)總結如下,

人物:荊軻、太子丹,樊於期、秦王,秦武陽、高漸離、蒙嘉,夏無且

矛盾:秦國與燕國の矛盾(兩個陣營間の主要矛盾)是“刺”の本因,太子丹與荊軻間の矛盾(策劃實施中の矛盾,直接導致失敗),樊於期與秦王の矛盾(次要矛盾,為燕國利用)

情節:准備(信物、助手有波折),送行,刺殺(秦武陽,刺而不中,拔劍不出,引而不中),一波三折

2、《荊軻刺秦王》の結構 第一部分——開端(從“秦將王翦破趙”到“願足下更慮之”):行刺の緣起 第二部分——發展(從“荊軻知太子不忍”到“終已不顧”):行刺の准備

第三部分——高潮(從“既至秦”到“必得契約以報太子”):廷刺秦王 第四部分——結局(最後一段):荊軻被斬

七、講解課文

(一)故事開端,行刺緣起,文章一開始

讓同學比較此文第一段與《燭之武退秦師》の第一段,有什麼相似之處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汜南

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其地,進後北略地,至燕南界

都在揭示尖銳の矛盾沖突,交代了危如累卵の主國形勢,渲染緊張の故事氛圍(悲劇の基調),發端下文故事本文開頭,就交待了荊軻刺秦王の外部原因

讀第二段,從荊軻與燕太子丹の對話裏,比較二人在如此危急の形勢下の表現有何不同

太子丹 恐懼,焦慮,慌亂,(對荊軻)不忍(寡斷)

荊 軻 冷靜,鎮定,勇毅(言必信)深謀遠慮,城府很深(入秦方案)

故事在此出現什麼波折?

主人公一亮相,就表現出他勇而多謀、城府很深の性格特點但由於太子丹“不忍”,在准備信物上與荊軻意見分歧,事情起了波折

(二)發展(荊軻知太子不忍──終已不顧):

問:說一說這五個場面の詳略處理特點,並說明為什麼要這麼處理

總結:其中“准備利刃”“配備助手”是行刺の必備條件,然屬次要情節,只一筆帶過其他三個情節均突出了人物性格の不同側面

問:說一說各表現了哪些人物の什麼性格

答: “准備信物”の關鍵是激樊於期獻頭荊軻體諒太子“不忍”,果斷地決定“私見樊於期”

一席對話,先動之以情,激起樊對秦不共戴天之仇;然後曉之以理,說明此舉一可報仇二可解燕國之患;最後告之以謀,讓樊於期明白自己の行動計劃

荊軻推心置腹,以誠感人,三言兩語使樊於期“仰天太息流涕”,繼而“偏袒扼腕而進”,甘心自刎獻頭這一段對話和動作描寫,展示了兩個異中有同の人物の精神風貌:兩人都是燕趙慷慨之士,一個俠肝義膽,果敢勇決,擅長辭令,老於心計,俠士風度躍然紙上;一個義勇剛烈,熱肚直腸,武將形象栩栩如生這一段描寫,故事人物肝膽相照,故事氣氛蕩氣回腸

問:在配備助手這個問題上,太子已經為荊軻配備了秦武陽,荊軻卻仍有所待,從中能看出什麼端倪?

答:不認可秦武陽,也不向太子丹解釋,為後文の誤會,沖突埋下伏筆也是二個性格上の沖突

問:對荊軻來說,怒斥太子是無禮之舉,但是又有一定道理,請說明為什麼說這是兩個人性格上の沖突呢?

答:太子,僅因“頃之未發”,便“遲”之,“疑”之,且以話激之這犯了用人之大忌(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荊軻,做為俠士,輕死急人、視死如歸,是本色太子丹の懷疑簡直是對他人格の侮辱,再加上剛剛烈堅毅の性格,勢必形成強烈の沖突,做出怒斥の舉動也就不奇怪了

問:這種性格沖突帶來の直接後果是什麼?

荊軻也意氣用事,倉促出發,准備不足,為後面の失敗埋下了種子

問:在易水送別一節中,是怎樣烘托出送別時悲涼氣氛の?

答:這段描寫,烘托了一種慷慨悲壯の氣氛如“白衣冠”“士皆垂淚涕泣”“士皆瞋目,發盡上指冠”“風蕭蕭兮易水寒”等都是渲染淒涼悲愴の氛圍和同仇敵愾の氣勢

其中音樂描寫表現荊軻の思想感情,也是渲染悲壯氣氛一開始是“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渲染出悲涼の氣氛(一去不反,走上不歸之路);再變為“慷慨羽聲”,士皆瞋目,發盡上指冠,渲染出同仇敵愾の氣氛,將為大義慷慨赴死の浩蕩之氣推上高潮

問:結合上段怒斥時,荊軻道“去而不往者,豎子也”,你如何理解送別中の唱詞“壯士一去兮不複還”?

答:因為,此行無得力助手,倉促負氣出行,他已經感到此去不會成功眼前是一條不歸路,心生悲涼,但明知有去無回,義無反顧,更顯得其情悲壯

(三)高潮高潮(既至秦──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廷刺秦王

四個場面:這一部分描繪荊軻與秦王正面交鋒,可謂波瀾迭起,荊軻の性格也表現得淋漓盡致這一部分の情節可概括為:厚遺蒙嘉──顧笑武陽──圖窮匕見──倚柱笑罵四個場面

問:在“顧笑武陽”中,秦武陽臨陣色變這個表現與前文是怎麼呼應の?如何表現了荊軻の沉著與機智?

答:與上文太子丹の疑荊軻信武陽の情節相照應荊軻面對泰山崩於前の突變,色不稍變,而是一笑、一前、一謝平靜、自然、圓滿語意圓轉,滴水不漏使秦君上下疑竇冰釋,確是表現了他超人の膽略與非凡氣質又是如何表現荊軻の人物個性の?

問:在秦廷行刺情節の描寫中,如何表現了險象環生の戲劇性場面,讓學生總結概述

答:圖窮匕首見,卻刺而不中,秦王驚恐反抗,卻拔劍不出,秦王被逐於殿上,卻不得如下兵,只得徒手相搏,夏無且急中以藥囊擊軻,秦王得以脫身,下臣提醒負劍拔出,才反手擊軻,荊軻孤注一擲,卻投而不中,荊軻臨死不懼,倚柱笑罵,顯英雄本色

每一個環節都驚心動魄,懸生死於一線驚險處,語言急促,詞語簡練,動詞表現力強秦王驚、起、絕、拔、操、急,荊軻則取、奉、發、把、持、

在這驚心動魄の搏鬥中,作者以群臣の驚愕,秦王の惶急,左右の驚呼,襯托了荊軻の英雄虎膽“倚柱笑罵”,繪形傳神,突出了荊軻の視死如歸“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陶潛語),今日讀之,誰不為之感慨欷歔?

八、探討

1、荊軻和太子丹是什麼樣の人物形象?

2、荊軻刺秦王為什麼失敗了?

3、你是如何認識荊軻刺秦王這件事情の?

(一)問題一:荊軻和太子丹是什麼樣の人物形象?

1、荊軻:

①荊軻の“智”:

a) 私見樊於期 b) 顧笑秦武陽 c) 為自己解圍 d) 荊軻有所待 e) 厚遺秦蒙嘉 ②荊軻の“勇”:

a)顧笑武陽 年十二殺人——色變振恐(側面襯托) b)勇逐秦王

c)倚柱而笑 箕踞而罵——目眩良久(正面描寫)

不畏強秦,不怕犧牲——鎮定自若,從容不迫

結論:荊軻粗獷豪邁,沉著勇敢,見義勇為,不畏強暴,不怕犧牲,面對強秦,鎮定自若,從容不 迫,千載以下,還令人感到凜然而有生氣。行刺秦王雖然失敗,但他那種剛毅不屈,慷慨赴難の精神,千秋萬載令人感奮。

2、太子丹:

不以燕國弱小無力抵禦秦國の侵略而坐待滅亡,急起奮發,圖謀保衛國家。孤注一擲,誠不得已也。但急於求成,“始速禍焉”。欲速則不達。

討論太子丹在人格上の缺陷。(要有具體事實)

明確:施恩圖報,急於求成,胡亂猜疑。

(二)問題

二、陶淵明《詠荊軻》:“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你是否贊同陶說?為什麼?

(看課後陶淵明詩歌後展開討論,不預設答案,可各抒己見。)

提供看法,僅供參考: 太子丹對荊軻の決心、品質、謀略和性情並無充分了解,雙方談不上“知己”。荊軻要待機而動,太子丹卻“疑其有悔改”,予以責難,甚至以先遣秦武陽相逼,太子丹急躁の言行,反映了他の焦慮心情、狹隘心胸,表現出他完全不了解荊軻周密思慮力求全勝の大略。性情剛烈の荊軻無法忍受太子丹の不信任,“怒叱太子”,倉促上路。既然太子丹對荊軻の了解、尊重、信任都十分有限,那麼,“君子死知己”這一說法自然難以成立。

荊軻和太子丹の關系,顯然不是一種君子之交。從主客關系看,雙方各有所需,太子丹需要利用荊軻抑制秦國複仇雪恨,荊軻需要利用太子丹獲取聲名。曆史記載:“尊荊卿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造門下,供太牢具,異物間進,車騎美女恣荊軻所欲,以順適其意。”太子丹對荊軻の心性是十分了解の,從這一角度,說他們是同氣相求の“知己”也未嘗不可。殺手荊軻“提劍出燕京”是為了報達太子丹知遇之恩,荊軻確乎是為“知己”而非為理念而赴死の。

(三)、你是如何看待荊軻刺秦王這件事情の?

(學生發表自己の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介紹古人對荊軻の評價——

非議:蘇軾:“始速禍焉”

鮑彪:“軻不足道”

朱熹:“軻匹夫之勇,其事無足言”

肯定:司馬遷:“其立意較然,不欺其志,名垂後世,豈妄為哉”

左思:“雖無壯士節,與世亦殊倫” “賤者雖自賤,重之若千鈞”

陶潛:“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

教師小結:荊軻具有義俠の性格,又受太子丹の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測之秦是極其危險の事,但還是毅然前往,直至事敗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罵”。荊軻刺秦王這件事並不能真正挽救燕國の危亡,荊軻也是為報太子丹の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の。荊軻之所以值得肯定,並不在於為太子丹報私怨,而在於他站在鬥爭の最前列反對秦國對山東六國の進攻和挽救燕國の危亡。千百年來,受壓迫の人們之所以敬仰荊軻,也正是基於他那種同情弱小和反抗強暴の義俠精神。當然這當中也流露出“士為知己者死”の因素這既是荊軻本身の局限,也是作者の局限。從荊軻刺秦王の做法來看,這種個人の恐怖手段是不可取の,企圖憑借個人の拼殺來改變曆史の進程更是不可能の,這些都反映了曆史の和階級の局限

荊軻刺秦王,是反抗強暴の正義行動,而秦統一六國是曆史發展の趨勢,這是個人或少數人の願望改變不了の,所以只能以悲劇告終。荊軻刺秦王就與曆史發展過程中の消極因素作鬥爭來講,這場鬥爭具有合理性;就整個曆史發展過程進程來講,它有著很大局限性。

對荊軻の評價,曆來見仁見智。北宋蘇洵非議荊軻“始速禍焉”。南宋鮑彪說“軻不足道也”。朱熹認為“軻匹夫之勇,其事無足言”。但肯定荊軻の人也很多,第一個是司馬遷,《史記·刺客列傳》結尾說:“其立意較然,不欺其志,名垂後世,豈妄也哉。”左思の《詠荊軻》稱頌他“雖無壯士節,與世亦殊倫”,“賤者雖自賤,重之若千鈞”。陶潛說他“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近代龔自珍贊揚他“江湖俠骨”。評者大都認為,荊軻雖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難以挽狂瀾於既倒の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國統一是曆史發展の必然趨勢,但他不畏強暴、不怕犧牲,在國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艱險の精神和氣概還是值得稱道の。

推荐第5篇:《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荆轲刺秦王》是篇文言课文,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司马迁撰写《史记刺客列传》时,几乎照录全文。这样的课文对于学生来说可读性很强,且很感兴趣,只要结合文中的注释便可顺利阅读全文。如果按照传统的文言授课方式来处理课文,势必会让学生容易疲累,以至失去阅读兴趣,从而影响教学质量,所以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鼓励个性化解读,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1、积累掌握常用文言词语。

2、学习通过人物物语言、行动、表情、神态描写,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3、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教学重点】

学习通过人物物语言、行动、表情、神态描写,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德育渗透】

⑴ 理解领会荆轲不畏强暴、不避艰险、舍生忘死、扶弱济困的英雄精神。 ⑵ 引导学生领略英雄的才华与品德,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难点】

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战国策》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正音,借助注释梳通文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据说陈凯歌一直很喜欢读《史记》,《刺客列传》更是百看不厌。这促使他产生了把“荆轲刺秦王”这段史实搬上银幕的冲动,拍摄了影片《刺秦》。“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水歌一曲,千载有余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荆轲刺秦王》。(板书:荆轲刺秦王)

二、《战国策》简介

多媒体展示,学生齐声朗读: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著,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三、背景简介

战国局势:

公元前458年

韩、赵、魏三家分晋,标志着战国时代的开始

公元前356年

秦国商鞅变法

公元前344年

魏惠王称王,是七雄中第一个称王的

公元前230年

秦灭韩

公元前225年

秦灭魏

1 公元前222年

楚赵燕灭亡

公元前221年

秦灭齐统一天下

多媒体展示,教师简述: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

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

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

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四、两位主人公:

秦始皇:秦孝公的第六世孙,秦庄襄王异人的儿子。他出生于赵国,所以又叫赵政。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逐步富强起来,前247年,赢政即位为秦王,前238年亲政,从前230年到前221年,先后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天下。统一全国后,自称皇帝,他通过一系列的统一措施,建立了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交通道路,统一货币,在中国的历史上都是重大的举措。但秦始皇以猛治国,法律苛严,终于在他死后激起民变。秦始皇多次出巡,前210年7月,秦始皇死于沙丘,时年50岁。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五、诵读课文

1、听示范朗读,正字音:

淬(cuì) 忤(wǔ) 徵(zhǐ) 陛(bì)

卒(cù) 提(dǐ)

创(chuāng) 揕(zhèn) 拊(fǔ) 髓(suǐ)

樊於(wū)期 箕踞(jī jù)

亢(kàng) 夏无且(jū)

2、师生齐读,明确文章结构:

序幕:

狼烟四起

开端:

义士请缨

发展:

求取信物 易水诀别

高潮:

廷刺秦王

结局:

壮士殒命

尾声:

秦王目眩

3、指名学生复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诵读中理解赏析课文。

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教学过程】

一、课文赏析

开端——行刺缘由

1、生齐读第1、2段。

2、串讲梳理第1、2段。

3、学生质疑,教师归纳:

① 用原文的句子回答,事件发生的背景是什么?背景(秦国破赵)

② 在这样的背景下“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二人相见后商量的结果是怎样的?开端(丹 荆会谈)

③ 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什么作用?

发展——行刺准备

1、指名朗读

3、

4、5自然段。

2、串讲梳理

3、

4、5自然段。

3、学生质疑,教师归纳:

①思考:“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二人会谈结束后,又发生了什么事?

发展(樊柯会面)

②再次品读文章第三段,体会两个不同的人物的对话和动作描写,然后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

③刚才同学们读的非常好,同学们思考:荆轲是如何劝说樊於期的?

明确:三个问句,首先动之以情;然后晓之以理;最后告之以谋。

二、把握形象

分角色朗读前五自然段。

① 前五段通过生动逼真的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了独特的人物性格,请同学们再次阅读前五段,体会荆轲和樊於期各自的性格特点?

② 下面大家快速默读前五段,然后合上书试着复述课文前五段的内容。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诵读中理解赏析课文。

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过程】

一、课文赏析

发展——行刺准备

1、指名朗读

6、

7、

8、9自然段。

2、串讲梳理

6、

7、

8、9自然段。

3、学生质疑,教师归纳:

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刺秦之前,荆轲和太子丹分别作了哪些准备?

明确:头图取信、药淬匕首、武阳为副

②太子丹和荆轲的准备工作有相同和不同之处,甚至有矛盾的地方,同学们能不能分析一下原因?

二人准备中有冲突的方面。比如以头图取信秦王,说明荆轲做事谨慎周密,能抓住本质和关键。他深知只身一人,提剑入秦,行刺戒备森严的虎狼之君,是千古万难之事,因此务必设法取得秦始皇的信任。

坏大事者,太子丹也。他妇人之仁,不忍取樊於期之头;他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危难面前,惊慌失措;他心浮气躁,急于求成,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之下,贸然行事,催促荆轲上路,以致刺秦大业功亏一篑而幻化成空。

③刺秦的准备充分吗?

④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⑴ 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

⑵ 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

⑶ 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

⑷ 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

⑸ 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高潮——廷刺秦王

1、指名朗读

10、

11、

12、13自然段。

2、串讲梳理

6、

7、

8、9自然段。

3、分角色朗读

14、

15、

16、17自然段。

4、串讲梳理

14、

15、

16、17自然段。

5、学生质疑,教师归纳:

结局——荆轲被斩

二、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让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作出自己的评价。)

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而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荆轲刺秦王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发展过程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局限性。

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北宋苏洵非议荆轲“始速祸焉”。南宋鲍彪说“轲不足道也”。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肯定荆轲的人也很多,第一个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评者大都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

三、作业

背诵“易水诀别”一段

【板书设计】

荆轲刺秦王

《战国策》

开端:行刺缘起

抓住特点

发展:行刺准备

突出重点

“易水诀别

顾及全面

高潮:廷刺秦王

有条不紊

结局:荆轲被斩

结合写景

推荐第6篇:荆轲刺秦王 教学设计

5 荆轲刺秦王

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1.复习文学常识《战国策》

2.顺通文意,积累本文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

3.分析荆轲等人物形象并了解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正确评价荆轲

4.背诵易水送别一段 教学重点:1.整体把握文本内容

2.理解掌握本文的重要字词,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翻译文言文 教学难点: 学习、赏析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 课时安排:5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 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 结合课下注解了解全文大意,圈出难理解的词句,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设计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这是唐代诗人骆宾王吟咏荆轲的诗句。读此诗,我们仿佛看到“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的激昂告别场面,耳边仿佛回响着当年易水边“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再来回味一下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吧!

二、介绍课文相关文学常识

1.作家作品

《战国策》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国别体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

全书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情况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既有史学价值,又有文学价值。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学生学过《战国策》中的《触龙说赵太后》、《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

2、相关背景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第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 228年破赵( 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

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太子丹于公元前 232年逃回燕国。想派刺客去劫持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 226年破燕,公元前 222年灭燕。

三、检查预习情况:

1、读准字音

虏赵王(lǔ)

樊於期(wū)

拊心(fǔ) 戮没(lù mò)

骨髓(suǐ)

自刎(wěn) 揕其胸(zhân)

变徵(zhǐ)

血濡缕(rú) 偏袒扼腕(tǎn â

wàn)

惶急(huáng) 被八创(bâi chuāng)

箕踞(jī)

2、自主思考,理清文章结构

问题:由本文题目可知,全文的中心事件是“荆轲刺秦王”,文章主要围绕题目中那个字进行的?请大家按照事情发展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为本文划分其大致的段落。

明确:

第一部分——开端(1-2段):行刺的缘起(大军压境、计议行刺)

第二部分——发展(3-9段):行刺的准备(求取信物、准备匕首、配备副手、怒斥太子、易水诀别)

第三部分——高潮(10-17段):廷刺秦王(计见秦王、顾笑武阳、秦廷搏击、倚柱笑骂)

第四部分——结局(18段):荆轲被斩(遇难身亡)

3、研习第一部分(

1、2段)

(1)重点词句解释: A、实词: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如果没有) 金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凭信之物) 秦王购之金千斤(重金征求) B、虚词: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连词,表转折) 以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介词,因为)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

(副词,于是、就) 之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代词,这次行动)

秦王购之金千斤

(代词,樊於期的首级) C、通假字

通假字: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高兴。

D、古今异义词

今行而无信

无信:(古)没有信物;(今)不讲信用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穷困:(古)走投无路,陷入困境;(今 )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长者:(古)德高望重的人;(今)年长的人 E、词类活用

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名作状 向北)

F、文言特殊句式:

(介词短语后置)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

(省略句)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

G、固定句式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有以”,译为“有用来„„的办法”)

4、探究分析

(1)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

明确: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课文写形势,连用几个动词短语,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尽收其地”的“尽”,写出了秦军之“强”,也应了太子丹“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足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的判断。太子丹认为“秦兵旦暮渡易水”,“日已尽矣”,因而催促荆轲实施刺秦王的计划,意图抵抗秦军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

⑵ 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

明确: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第二课时

1、研习第二部分

重点词句解释(解释加黑的字并翻译全句)

(1)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太狠毒了。(将军的)父母以及宗族,都被杀戮和没收为奴。

(2)顾计不知所出耳全

只是想不出什么办法罢了。

(3)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既然这样,那么将军的仇就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就除掉了。

(4)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

这正是我日夜咬牙切齿捶胸顿足的事啊,只恨如今才听到您的指教!

(5)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收装了樊於期 的头,用匣子封装起来。 (6)使工以药淬之

并让工匠用药水浸过 。

(7)人不敢与忤视。

人们不敢正眼看他一下。

(8)荆轲有所待,欲与俱

荆轲还要等待另一个人,打算跟(他)一起(去)。

(9)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过了些时候,荆轲还没有动身,太子感到他迟缓。

(10)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现在去了而不能回来好好复命的,那是没有用的人!

(1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上白衣戴上白帽来为他送行。 重点实词:深、陵、揕、顾、拊 重点虚词: 岂、为、而、以、乃、之 通假字: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古今异义:深、涕、可以、有意、偏袒、于是、所以、宾客、不顾

词类活用:① 樊於期乃前曰 / 又前而为歌曰 (名作动,走上前)

②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名作状,用匣子) ③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形容词作名词,远地)

④顷之,未发,太子迟之/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意动用法,认为„„迟缓)

⑤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名作动,穿白衣、戴白帽)

⑥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名作状,向上)

省略句:吾每念(之),常通于骨髓

太子闻之,驰往,伏(于)尸而哭

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以)百金

以(之)试扔,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欲与(之)俱(往),其人居远未来,而为(之)留待 判断句: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定语后置: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被动句: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耻除矣

固定句式:为之奈何

为„„何:对„„怎么办

荆轲有所待

(“所”后跟动词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

将军岂有意乎

(“岂”表揣度,意为“是否„„呢”) 仆所以留者(“所以”,表原因、手段等,译为“„„的原因”)

探究分析: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明确:① 抓住特点:“白衣冠”;

② 突出重点:“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

③ 顾及全面:“士皆垂泪涕泣” “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

④ 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

⑤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部分使用了场面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音乐描写不仅烘托了一种慷慨悲壮的气氛,渲染了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也塑造了荆轲赴汤蹈火、义无反顾的精神。

此处的音乐描写表现了荆轲的思想感情,渲染看悲壮心情。荆轲的歌声由凄切悲凉 “为变徵之声”转为慷慨激昂(慷慨羽声),气氛也由悲凉变为悲壮,低沉变为高昂,生离死别变为同仇敌忾,送行的人们也由感动、惜别转为激愤、激励。就在这激动人心的壮烈场面中,荆轲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刺秦的征途。“就车而去,终已不顾”,一个不顾生死、勇往直前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第三课时

一、继续研读课文:落实文言知识,深入理解文本

(一) 重点词句解释 1.持千金之资币物

拿出价值千金的钱财礼物

2.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愿意叫全国上下都当秦国的臣民,和别的诸侯并列在一起,想秦国的郡县 那样贡纳赋税,而求能守护祖先的宗庙。

3.使使以闻大王。

派了使者来向大王报告

4.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秦武阳脸色忽热变了,害怕起来,秦国的大臣们对此感到奇怪。

5.北蛮夷之鄙人

北方边缘地区的粗俗之人。

6.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荆轲)趁机用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用右手迅速拿起匕首向秦王胸口刺去。 7.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荆轲追赶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

8.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陪侍在大殿上的臣子,不能携带一件武器。

9.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因此荆轲追刺秦王,殿上的大臣们一时惶恐万分,又没用武器来抗击荆轲,于是只好一拥而上赤手空拳和他搏斗。 10.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秦王又刺荆轲,荆轲受了八处剑伤。

11.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事情不能成功的原因,是我想活捉你,强迫你订立一个条约来报答燕国的太子啊。

(二)重点实词:遗、比、发、被

虚词:为、而、以、乃

通假字: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震慑。

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

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

卒起不意

卒,通“猝”,突然

古今异义:币(古:礼品;今:货币)

郎中:古:宫廷的侍卫;今:中医 走:跑;今:行走

提:古:掷击、投击;今:拿着

左右:古:皇帝身边的侍卫;今:左右两个方向、大约、控制 股:古:大腿;今:屁股

假借:古:宽容、原谅;今:利用某种名义、力量等来达到目的。 词类活用:

前为谢曰:(名作动,走上前)

函封,燕王拜送于庭(名作状,用匣子) 使使以闻大王(使动用法,使„„知道) 乃朝服,设九宾(名作动,穿上朝服) 群臣怪之(使动用法,认为„„奇怪)

箕踞以骂(名作状,像簸箕一拥) 介词短语后置:

①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②燕王拜送于庭

③使毕使于前 省略句:

①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

②愿举国为内臣,比(于)诸侯之列。 ③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④使(之)毕使于前 ⑤而(按)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判断句: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

定语后置句: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

固定句式:

①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无以:没用用来„„的办法) ② 事所以不成者。(所以:表原因、手段等。译为:„„的原因)

第四课时

一、复习背诵易水诀别一段

二、探究分析:

(1)此部分是故事的高潮,结局,高潮主要写了哪些场面?

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为四层:

计见秦王(11—13自然段) 顾笑武阳(14自然段)

秦廷搏击(15—17自然段) 倚柱笑骂(18自然段)

①通过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展示生死搏斗的曲折过程:荆轲“取—奉—发—把—持—揕—逐—提”,主动进攻未遂,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惊—引—起—拔—走—击”,由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动作描写,层次分明。

②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人物形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③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写“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知所为”,衬托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这寥寥数语,从反面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

二、人物形象分析

1、荆轲:①荆轲的“智”:

a) 私见樊於期 b) 顾笑秦武阳 c) 为自己解围 d) 荆轲有所待 e) 厚遗秦蒙嘉

②荆轲的“勇”:

a)顾笑武阳 年十二杀人——色变振恐(侧面衬托) b)勇逐秦王 c)倚柱而笑 箕踞而骂——目眩良久(正面描写) 不畏强秦,不怕牺牲——镇定自若,从容不迫

结论:荆轲粗犷豪迈,沉着勇敢,见义勇为,不畏强暴,不怕牺牲,面对强秦,镇定自若,从容不迫,千载以下,还令人感到凛然而有生气。行刺秦王虽然失败,但他那种刚毅不屈,慷慨赴难的精神,千秋万载令人感奋。

2、太子丹:

不以燕国弱小无力抵御秦国的侵略而坐待灭亡,急起奋发,图谋保卫国家。孤注一掷,诚不得已也。但急于求成,“始速祸焉”。欲速则不达。

3、樊於期:身为秦将,但因得罪秦王,“父母宗族,皆为戮没”,逃亡燕国。他对秦国之恨,是刻骨铭心的。但是为了报仇,能不能献出自己的头,这确是一个考验。樊将军为解燕国之患,为报自己之仇,毅然决然自刎。不失为一个反抗强暴的英雄。

三、拓展探究:

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古人对荆轲的评价——

非议:苏轼:“始速祸焉”

鲍彪:“轲不足道”

朱熹:“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

肯定:司马迁:“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为哉”

左思:“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 “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陶潜:“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四、文言知识梳理(小组互助合作)

(1)一词多义

【之】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它(们)” 使工以药淬之/愿大王少假借之

②结构助词,“的”/不译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

③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而】

①连词,表转折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②连词,表并列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③连词,表修饰 伏尸而哭/荆轲和而歌/自引而起/秦王还柱而走/倚柱而笑

④连词,表承接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图穷而匕首见

⑤连词,表递进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第五课时

一、背诵易水送别一段

二、复习“之”和“而”的用法

三、总结“以”“为”“其”

【以】

①介词,因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②介词,用 使工以药淬之/而乃以手共搏之/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③介词,按照 以次进

④已经 日以尽矣

⑤连词,表目的,“来”/不译 皆白衣冠以送之/不敢兴兵以拒大王/遂拔以击荆轲

⑥连词,表修饰 箕踞以骂曰

【为】

①动词,做,整治 乃为装遣荆轲

②介词,被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③介词,替 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

【其】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它(们)(的) 尽收其地/疑其有改悔/剑长,操其室 ②指示代词,那 其人居远未来

四、完成课后练习

(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

1.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2.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古义)礼品;(今义)货币。

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穷困:(古义)走投无路;(今义)贫穷。

4.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5.诸郎中执兵

郎中:(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

6.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提:(古义)投击;(今义)拿着。

7.断其左股

股:(古义)大腿;

(今义)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

3、文言固定结构(老师提问,学生回答)

【有以】有用来„„的(办法)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奈何】怎么办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何如】怎么样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乃今】现在,这才 乃今得闻教

【所以】表原因,„„的原因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所”+动词】荆轲有所待 意为:有„„的人 ( 东西 ) 。“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

推荐第7篇: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荆轲刺秦王

备课教师:夏 维

一、内容与解析

《荆轲刺秦王》一文是本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在上一篇课文的学习中,老师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对文章进行了梳理归纳,从这篇文章开始,可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尽量要求学生自己梳理归纳总结文言文的相关知识,以达到积累的目的。

此外,本文记叙了太子丹派荆轲去刺杀秦王的全过程,以洗练而又生动的文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秦国与燕国的兼并与反兼并的斗争,再现了荆轲向秦王献图和血染秦廷的壮烈场面,塑造了荆轲这样一个敢于扶危济困、助弱御强、视死如归的侠客形象。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及解析

1、结合课文学习,进一步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提高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2、理解思想内容,学会概括人物形象特点。

三、问题诊断分析

本课学生可能碰到的问题是不会也不知道该从哪些方面自主学习文言文。刚刚进入高中,习惯了初中老师在上文言文时的单纯灌输,缺乏学习文言文的独立性和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学生了解文言文与白话文的特点与区别并介绍文言文翻译的相关方法,避免一味的满堂灌,促使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到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归纳、积累相关文言知识的目的。只有在此础上才能谈得上对文言文相关特色的鉴赏学习。

四、教学支持条件

PPT

五、教学过程

共3课时

问题一:通读课文,自主疏通文意,文中哪些字词句不明晓其意?请提出来。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疏通文章内容,勾画出各自难以理解的字词作为记忆积累只用,并为后一个问题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扫清障碍。

师生活动: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淬(cuì) 忤(wǔ) 徵(zhǐ) 陛(bì) 卒(cù) 创(chuāng) 揕(zhèn) 拊(fǔ) 樊於(wū)期 夏无且(jū) 髓(suǐ)

2、分组朗读,对文中难以理解、难以疏通的地方进行标注。

3、根据课文注释自主疏通,合作交流。

4、学生联系注释对文意进行疏通,以小组为单位,分四个小组,分别完成学案知识归纳作业。

5、师生互问互答。

问题二:文言文中有哪些通假现象?

1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自己梳理归纳的能力。

师生活动: 通假字

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yuè,高兴。

使工以药淬火 淬,通“焠”,cuì,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日以尽矣 以,通“已”,已经。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陵,通“凌”,凌辱。 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 请辞决矣 决,通“诀”,诀别。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震慑。

故振慑 同上。

设九宾 宾,通“傧”,傧相 (bīn xiànɡ) ,迎宾赞礼的人。傧,旧读bìn。

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

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

秦王方还柱走 同上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奉,通“捧”。 秦武阳奉地图匣 同上。 轲既取图奉之 同上。 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同上。

卒起不意 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卒惶急无以击轲 同上。 卒惶急不知所为 同上。

问题三:请找出这篇文章中所有的词类活用现象。

【设计意图】认识文言现象,学会根据语境对此类进行灵活理解。

师生活动:

进兵北略地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函封之 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前为谢曰 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樊於期乃前曰 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左右既前 同上。

其人居远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

使使以闻大王 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太子迟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发尽上指冠 名词作状语,向上。

群臣怪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 箕踞以骂曰 名词作状语,象簸箕一样。 秦兵旦暮渡易水 名词作状语,马上。 乃欲以生劫之 形容词作状语,活着。

问题四:文中有哪些古今异义词?请找出来加以说明。

1、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

4.将军岂有意乎 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今义还有“故意”之意。

2

5.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遇:古义:对待。今义:遇到,碰以。深: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6.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7.终已不顾 古义:不回头。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8.左右乃曰 古义: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

9.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古义:可以用它来,为“可以之”的省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10.秦王购之金千斤 金:古代指金属总称,用于流通货币时,先秦指黄金,后来指银,文中指铜。今义:特指黄金。

问题五:文中有哪些特殊句式?请举例说明。 1.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仆所以留才,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2.省略句

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 ( 省略介词“以” ) 取之 ( 以 ) 百金 ( 省略介词“以” ) 欲与 ( 之 ) 俱 ( 往 ) ( 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 ) 待吾客与 ( 之 ) 俱 ( 往 ) ( 同上 ) 皆 ( 穿 ) 白衣冠以送之 ( 省略谓语 )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 ( 之 ) 留待 ( 省略介词宾语 ) 嘉为 ( 之 ) 先言于秦王曰 ( 同上 ) 乃 ( 穿 ) 朝服,设九宾 ( 省略谓语 ) 使 ( 之 ) 毕使于前 ( 省略兼语 ) 群臣侍 ( 于 ) 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 省略介词 ) 献 ( 于 ) 秦王 ( 省略介词 ) 比 ( 于 ) 诸侯之列 ( 省略介词 ) 而 ( 按 ) 秦法„„ ( 根据文意省略 ) 皆陈 ( 于 ) 殿下 ( 省略介词 ) 3.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4.倒装句

常痛于骨髓 ( 介宾短语后置 ) 嘉为先言于秦王 ( 介宾短语后置 ) 燕王拜送于庭 ( 介宾短语后置 ) 使毕使于前 ( 介宾短语后置 )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 定语后置 ) 群臣侍殿上者 ( 定语后置 ) 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邑万家 ( 介宾短语后置,数量词作定语后置 ) 5.固定结构

3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 “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 )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 “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 将奈何 表疑问,怎么„„。下文“为之奈何”“既已无可奈何”意同。

荆轲有所待 意为:有„„的人 ( 东西 ) 。“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 的宾语。

将军岂有意乎 表反问,是否„„呢。

荆卿岂无意哉 表反问,难道„„吗。

仆所以留者 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

事所以不成者„„ 同上。

问题六:《烛之武退秦师》中有哪些虚词?请找出来分类,看看他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何作用。

【而】

1、连词,表转折,却。

①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②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2、连词,表递进,并且。

①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

②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3、连词,表修饰,可不译 ①自引而起 ②秦王还柱而走 ③伏尸而哭 ④倚柱而笑 ⑤荆轲和而歌

4、连词,表承接,可不译

①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 ②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③图穷而匕首见 【以】

1、介词,表原因,因。①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②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2、介词,表工具,用 ①使工以药淬之 ②而乃以手共搏之

③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3、介词,按照:以次进

4、已经:日以尽矣

5、连词,表目的,“来” ①皆白衣冠以送之 ②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③遂拔以击荆轲

6、连词,表修饰:箕踞以骂曰 【为】

1、动词,做,整治

4

乃为装遣荆轲

2、介词,被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3、介词,替

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 【之】

1、助词,用在主谓之间,无实意。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2、助词,的 今闻购将军之首

3、代词,他,它,或这件事 ①皆白衣冠以送之 ②太子闻之,驰往

4、代词,代说话者本人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乃】

1、副词,表时间紧接,就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

2、副词,才 乃今得闻教

3、连词,表示顺接,于是 樊於期乃前曰

问题七:荆轲这一人物形象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使学生更好的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

常见文言句式 成语典故

【切齿拊心】 语出本文,又作“切齿腐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一去不复返】 语出本文。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后亦称人或者已成陈迹。唐崔颢《黄鹤楼》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发上指冠】 语出《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本文“士皆目真目,发尽上指冠”暗引此语。

【图穷匕首见】 语出本文。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无可奈何】 语出本文。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悲歌击筑】 亦作“悲歌易水”。典出本文。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变徵之声】 语出《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徵,古代五声之一,读zhǐ。

六、本课小结

作者着力刻画了荆轲这一侠士形象,对这一形象作者持敬仰、歌颂的态度:他反抗强暴、有胆有识、大智大勇、视死如归,是一个英雄形象。这也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应选取的积极

5

内容。

6

推荐第8篇:《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一、导入:(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临危受命,只身前往秦营,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火。)同是强秦压境,有人选择了游说,而荆轲毅然选择了提剑行刺,结果如何呢?

二、战国四大刺客 (1)、吴国专诸 春秋时期吴国人,家住阳山之野,靠为人屠猪维持生计。当时伍子胥隐居于此,与其交好。后来,吴国公子光欲行刺其兄吴王僚,来见伍子胥,请其荐一勇士,伍子胥荐了专诸。为了刺杀吴王僚,专诸隐居太湖学治鱼三月,藏鱼肠剑于鱼腹,成功地刺杀了吴王僚。当时,吴王僚之子公子庆忌与其手握兵权的母弟掩余均被派出使楚国,因此,公子光谋成王位,即吴王阖闾。 (2)、吴国要离

春秋时期吴国人,因其折辱壮士丘迮,被推为天下勇士。自吴王僚死后,阖闾立国,公子庆忌逃往艾城,招纳死士,接连邻国,欲待时乘隙,伐吴报仇。公子庆忌冒腾肉飞,走愈奔马,手能接飞鸟,步能格猛兽,矫捷如神,万夫莫敌,因此阖闾日夜忧虑。时伍子胥又荐羸弱体细的勇士要离刺杀庆忌。要离献计残身灭家,取得庆忌信任,终于成功刺杀了庆忌。(典故“壮士断臂”即来源于此)专诸和要离成就了一代霸王阖闾。 (3)、魏国聂政

战国时期魏国人,原居轵地深井,因得罪乡里,带母及其姐宵避居齐国都城临淄,乃吴起好友。后吴起将其荐给富豪严遂,聂政到达韩国都城平阳后,成功地刺杀了忘恩负义的韩相国侠累。 (4)、燕国荆轲

战国末期燕国人,受燕太子丹之托刺杀秦王嬴政,功败垂成。他的故事家喻户晓。其友高渐离被后世尊为“乐圣”,后高渐离以灌满铅的筑刺杀秦始皇未遂,被施以瞎眼之刑。

三、关于《战国策》:

课文节选自《战国策•燕策》。初中语文第六册的基本课丈《唐雎不辱使命》节选自《战国策•魏策》。高中语文第一册(必修)自读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土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战国策》语言流畅犀利,笔调辛辣,善于将寓言故事巧妙地穿插于文中,用以说明抽象的道理,阐述自己的论点,是论辩文的典范。其中很多寓言和比喻后来成了著名的典故,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惊弓之鸟、南辕北辙、鹬蚌相争等。

《战国策》文笔优美,叙事生动形象,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初著名散文家贾谊、晁错、司马迁,宋代的苏洵、苏辙、苏轼的散文都受到《战国策》的影响。《战国策》中运用的工整的对偶和排比句法及主客对答、抑客申主的写法,亦为汉赋所继承。

四、时代背景。

“荆轲刺秦王”是一个著名的历史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第六年。秦已于-230年灭韩,秦王又于-228年派秦将王翦破赵,引兵北上,兵临易水,直逼燕境,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喜为了向秦国示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做人质。而太子丹在秦国做人质时,秦王嬴政没有礼遇他(“遇之不善”),太子丹十分愤恨于-232年逃回燕国。于是,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企图达到既报前仇又解国难的目的。本文记叙的就是这件事情的始末。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他的朋友之一。燕太子丹为了刺秦王,先找智能双全的燕国处士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万分高兴,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中记叙的情况。

五、诵读课文,梳理文字,积累文言知识

正音:荆轲 督亢(káng) 愿足下更(gēng)虑之 樊於期(wū jī) 右手椹(zhèn)其胸 拊(fǔ)心 血濡(rù)褛 以药淬(cuì)之忤(wǔ)视 嗔(chēn)目 变徵(zhǐ)之声

通假字: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

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1、看看故事是如何围绕“刺”展开的,有哪些人物,哪些情节,哪些矛盾?(引导学生回答)总结如下,

人物:荆轲、太子丹,樊於期、秦王,秦武阳、高渐离、蒙嘉,夏无且

矛盾:秦国与燕国的矛盾(两个阵营间的主要矛盾)是“刺”的本因,太子丹与荆轲间的矛盾(策划实施中的矛盾,直接导致失败),樊於期与秦王的矛盾(次要矛盾,为燕国利用)

情节:准备(信物、助手有波折),送行,刺杀(秦武阳,刺而不中,拔剑不出,引而不中),一波三折

2、《荆轲刺秦王》的结构 第一部分——开端(从“秦将王翦破赵”到“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的缘起 第二部分——发展(从“荆轲知太子不忍”到“终已不顾”):行刺的准备

第三部分——高潮(从“既至秦”到“必得契约以报太子”):廷刺秦王 第四部分——结局(最后一段):荆轲被斩

七、讲解课文

(一)故事开端,行刺缘起,文章一开始

让同学比较此文第一段与《烛之武退秦师》的第一段,有什么相似之处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后北略地,至燕南界

都在揭示尖锐的矛盾冲突,交代了危如累卵的主国形势,渲染紧张的故事氛围(悲剧的基调),发端下文故事本文开头,就交待了荆轲刺秦王的外部原因

读第二段,从荆轲与燕太子丹的对话里,比较二人在如此危急的形势下的表现有何不同

太子丹 恐惧,焦虑,慌乱,(对荆轲)不忍(寡断)

荆 轲 冷静,镇定,勇毅(言必信)深谋远虑,城府很深(入秦方案)

故事在此出现什么波折?

主人公一亮相,就表现出他勇而多谋、城府很深的性格特点但由于太子丹“不忍”,在准备信物上与荆轲意见分歧,事情起了波折

(二)发展(荆轲知太子不忍──终已不顾):

问:说一说这五个场面的详略处理特点,并说明为什么要这么处理

总结:其中“准备利刃”“配备助手”是行刺的必备条件,然属次要情节,只一笔带过其他三个情节均突出了人物性格的不同侧面

问:说一说各表现了哪些人物的什么性格

答: “准备信物”的关键是激樊於期献头荆轲体谅太子“不忍”,果断地决定“私见樊於期”

一席对话,先动之以情,激起樊对秦不共戴天之仇;然后晓之以理,说明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最后告之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

荆轲推心置腹,以诚感人,三言两语使樊於期“仰天太息流涕”,继而“偏袒扼腕而进”,甘心自刎献头这一段对话和动作描写,展示了两个异中有同的人物的精神风貌:两人都是燕赵慷慨之士,一个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老于心计,侠士风度跃然纸上;一个义勇刚烈,热肚直肠,武将形象栩栩如生这一段描写,故事人物肝胆相照,故事气氛荡气回肠

问:在配备助手这个问题上,太子已经为荆轲配备了秦武阳,荆轲却仍有所待,从中能看出什么端倪?

答:不认可秦武阳,也不向太子丹解释,为后文的误会,冲突埋下伏笔也是二个性格上的冲突

问:对荆轲来说,怒斥太子是无礼之举,但是又有一定道理,请说明为什么说这是两个人性格上的冲突呢?

答:太子,仅因“顷之未发”,便“迟”之,“疑”之,且以话激之这犯了用人之大忌(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荆轲,做为侠士,轻死急人、视死如归,是本色太子丹的怀疑简直是对他人格的侮辱,再加上刚刚烈坚毅的性格,势必形成强烈的冲突,做出怒斥的举动也就不奇怪了

问:这种性格冲突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荆轲也意气用事,仓促出发,准备不足,为后面的失败埋下了种子

问:在易水送别一节中,是怎样烘托出送别时悲凉气氛的?

答:这段描写,烘托了一种慷慨悲壮的气氛如“白衣冠”“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风萧萧兮易水寒”等都是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

其中音乐描写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也是渲染悲壮气氛一开始是“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渲染出悲凉的气氛(一去不反,走上不归之路);再变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出同仇敌忾的气氛,将为大义慷慨赴死的浩荡之气推上高潮

问:结合上段怒斥时,荆轲道“去而不往者,竖子也”,你如何理解送别中的唱词“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答:因为,此行无得力助手,仓促负气出行,他已经感到此去不会成功眼前是一条不归路,心生悲凉,但明知有去无回,义无反顾,更显得其情悲壮

(三)高潮高潮(既至秦──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廷刺秦王

四个场面:这一部分描绘荆轲与秦王正面交锋,可谓波澜迭起,荆轲的性格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部分的情节可概括为:厚遗蒙嘉──顾笑武阳──图穷匕见──倚柱笑骂四个场面

问:在“顾笑武阳”中,秦武阳临阵色变这个表现与前文是怎么呼应的?如何表现了荆轲的沉着与机智?

答:与上文太子丹的疑荆轲信武阳的情节相照应荆轲面对泰山崩于前的突变,色不稍变,而是一笑、一前、一谢平静、自然、圆满语意圆转,滴水不漏使秦君上下疑窦冰释,确是表现了他超人的胆略与非凡气质又是如何表现荆轲的人物个性的?

问:在秦廷行刺情节的描写中,如何表现了险象环生的戏剧性场面,让学生总结概述

答:图穷匕首见,却刺而不中,秦王惊恐反抗,却拔剑不出,秦王被逐于殿上,却不得如下兵,只得徒手相搏,夏无且急中以药囊击轲,秦王得以脱身,下臣提醒负剑拔出,才反手击轲,荆轲孤注一掷,却投而不中,荆轲临死不惧,倚柱笑骂,显英雄本色

每一个环节都惊心动魄,悬生死于一线惊险处,语言急促,词语简练,动词表现力强秦王惊、起、绝、拔、操、急,荆轲则取、奉、发、把、持、

在这惊心动魄的搏斗中,作者以群臣的惊愕,秦王的惶急,左右的惊呼,衬托了荆轲的英雄虎胆“倚柱笑骂”,绘形传神,突出了荆轲的视死如归“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陶潜语),今日读之,谁不为之感慨欷歔?

八、探讨

1、荆轲和太子丹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荆轲刺秦王为什么失败了?

3、你是如何认识荆轲刺秦王这件事情的?

(一)问题一:荆轲和太子丹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1、荆轲:

①荆轲的“智”:

a) 私见樊於期 b) 顾笑秦武阳 c) 为自己解围 d) 荆轲有所待 e) 厚遗秦蒙嘉 ②荆轲的“勇”:

a)顾笑武阳 年十二杀人——色变振恐(侧面衬托) b)勇逐秦王

c)倚柱而笑 箕踞而骂——目眩良久(正面描写)

不畏强秦,不怕牺牲——镇定自若,从容不迫

结论:荆轲粗犷豪迈,沉着勇敢,见义勇为,不畏强暴,不怕牺牲,面对强秦,镇定自若,从容不 迫,千载以下,还令人感到凛然而有生气。行刺秦王虽然失败,但他那种刚毅不屈,慷慨赴难的精神,千秋万载令人感奋。

2、太子丹:

不以燕国弱小无力抵御秦国的侵略而坐待灭亡,急起奋发,图谋保卫国家。孤注一掷,诚不得已也。但急于求成,“始速祸焉”。欲速则不达。

讨论太子丹在人格上的缺陷。(要有具体事实)

明确:施恩图报,急于求成,胡乱猜疑。

(二)问题

二、陶渊明《咏荆轲》:“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你是否赞同陶说?为什么?

(看课后陶渊明诗歌后展开讨论,不预设答案,可各抒己见。)

提供看法,仅供参考: 太子丹对荆轲的决心、品质、谋略和性情并无充分了解,双方谈不上“知己”。荆轲要待机而动,太子丹却“疑其有悔改”,予以责难,甚至以先遣秦武阳相逼,太子丹急躁的言行,反映了他的焦虑心情、狭隘心胸,表现出他完全不了解荆轲周密思虑力求全胜的大略。性情刚烈的荆轲无法忍受太子丹的不信任,“怒叱太子”,仓促上路。既然太子丹对荆轲的了解、尊重、信任都十分有限,那么,“君子死知己”这一说法自然难以成立。

荆轲和太子丹的关系,显然不是一种君子之交。从主客关系看,双方各有所需,太子丹需要利用荆轲抑制秦国复仇雪恨,荆轲需要利用太子丹获取声名。历史记载:“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太子丹对荆轲的心性是十分了解的,从这一角度,说他们是同气相求的“知己”也未尝不可。杀手荆轲“提剑出燕京”是为了报达太子丹知遇之恩,荆轲确乎是为“知己”而非为理念而赴死的。

(三)、你是如何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件事情的?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介绍古人对荆轲的评价——

非议:苏轼:“始速祸焉”

鲍彪:“轲不足道”

朱熹:“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

肯定:司马迁:“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为哉”

左思:“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 “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陶潜:“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教师小结: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但还是毅然前往,直至事败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也是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的。荆轲之所以值得肯定,并不在于为太子丹报私怨,而在于他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千百年来,受压迫的人们之所以敬仰荆轲,也正是基于他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当然这当中也流露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因素这既是荆轲本身的局限,也是作者的局限。从荆轲刺秦王的做法来看,这种个人的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企图凭借个人的拼杀来改变历史的进程更是不可能的,这些都反映了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

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而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荆轲刺秦王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发展过程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局限性。

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北宋苏洵非议荆轲“始速祸焉”。南宋鲍彪说“轲不足道也”。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肯定荆轲的人也很多,第一个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评者大都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

推荐第9篇:《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了解《战国策》的有关知识。

2.掌握课文中的多义词,并能正确翻译课文中一些特殊的文言语句,解释其中某些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初步理解内容。

二、整体感知

(一)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杂记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其时代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约240年(460—220)。《战国策》是国别体。作者不可考,西汉刘向重加整理,定名为《战国策》。

《战国策》的基本内容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保存了不少纵横家的著作和言论:

《战国策》的文章特点是长于说事,无论个人陈述或双方辩论,都喜欢夸张渲染。就历史散文的明白流畅来说,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书中说事常常运用巧妙生动的比喻,通过许多有趣的寓言故事,说明抽象的道理,富有说服力和鼓动性。

(二)时代背景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6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灭赵是在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喜为了结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学生自由诵读课文,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长侍(shì)足下

樊於期(wūjī)

骨髓(suǐ)

燕(yōn)国

切齿拊(fǔ)心

匕(bǐ)首

忤(wǔ)视

厚遗(wèi)蒙嘉

鄙(bǐ)人

夏无且(jū)以药囊提(dǐ)轲

被八创(chuāng)

倚(yǐ)柱

箕(jī)踞以骂

目眩(xuàn)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尽量读出一些味道。

3.学生制作文言知识卡片

(1)古今异义

①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古:眼泪。今:鼻涕)

②持千金之资币(古:礼物。今:货币)物

③樊将军以穷困(古:处境困难。今:贫穷)来归丹

④樊於期偏袒(古:袒露一只臂膀。今: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扼腕而进

⑤诸郎中(古:宫廷的侍卫。今:称中医医生)执兵

⑥乃引其匕首提(古:投击。今:拿着)秦王

⑦断其左股(古:大腿。今: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

(2)一词多义

A.今有一言,可以解(解除)燕国之围

B.庖丁为文惠君解(解剖)牛

①解

C.少年大骇,急解(分开)令休止

D.后经婉解(解释),虽不谓吾言为是

E.悉埋于地,解(解开)其综缚

A.秦王还(环绕)柱而走

B.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回来)

①解

C.予羁縻不得还(回来)

D.扁鹊望桓侯而还(旋转)走

E.每假借于藏书之家,计日以还(归还)

A.振(举起)长策而御宇内

B.燕王诚振(震慑)怖大王之威

①解

C.大命将泛,莫之振(救)救

D.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震慑)四海

E.且迁我如振(摇动)落叶耳

A.秦王复击轲,被(遭受)八创

B.同舍生皆被(穿着)绮绣

①解

C.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遭受)之矣

D.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表被动)逮

E.屈原至于江滨,被(披散着)发行吟泽畔

总结、扩展

阅读文言文要注意古今词义的不同,切忌望文生义。古今词义的不同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词义范围扩大。例如“江”古代专指长江,“河”古代专指黄河,现在则泛指一般江河。

2.词义范围缩小。例如“丈夫”古代指男子,现在则缩小仅指夫妻中男的一方。

3.词义的转移。例如“是”古代的意思是跑,而现在转为行走。

4.感情色彩的变化。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谤讥”是中性词,而现在则为贬义词。

5.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在是一个双音合成词。例如“地方”“至于”。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一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了解本文按时间及事件发展的顺序,完整的叙述故事的特点。

2.学习本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

二、整体感知

《荆轲刺秦王》波澜起伏、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围绕着一个“刺”字展开,人物的性格也随着故事情节的推移,从人物对话、神态、动作的描写和场面描写两方面得到栩栩如生的表现。

(一)开端(秦将王翦破赵——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缘起。

文章一开始,就连用“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写出秦军所向披靡,

燕国危如累卵的形势,使故事一开始就笼罩着紧张的气氛,为后面故事的展开定下丁悲剧的基调。太子“恐惧”,心急如焚,“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一语,婉转含蓄,微带责难,使他与荆轲之间的矛盾也初露端倪。荆轲在此危难之际,毅然回答,“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体现他“言必信,行必果”的侠义精神。然而“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他提出要取信秦王,则非献“樊将军首”和“燕督亢地图”不可。主人公一亮相,就表现出他勇而多谋、城府很深的性格特点。但由于太子丹“不忍”,与荆轲意见分歧,事情起了波折。

(二)发展(荆轲知太子不忍——终已不顾):行刺准备。

这一部分包括准备信物、利刃、配备助手、怒斥太子、易水送别五个场面,其中“准备利刃”“配备助手”是行刺的必备条件,然属次要情节,只一笔带过。其他三个情节均突出了人物性格的不同侧面,特别是“准备信物”的关键是激樊於期献头。荆轲体谅太子“不忍”,果断地决定“私见樊於期”。一席对话,先动之以情,激起樊对秦不共戴天之仇;然后晓之以理,说明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最后告之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荆轲推心置腹,以诚感人,三言两语使樊於期“仰天太息流涕”,继而“偏袒扼腕而进”,甘心自刎献头。这一段对话和动作描写,展示了两个异中有同的人物的精神风貌:两人都是燕赵慷慨之士,一个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老于心计,侠士风度跃然纸上;一个义勇刚烈,热肚直肠,武将形象栩栩如生。

“怒叱太子”表现了荆轲性格的另一个侧面。古来侠士,一诺千金.而太子疑其“有改悔”,开口“先遣秦舞阳”,这种不信任之举无异于是对荆轲人格的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一反平日之谦和,“怒斥太子”,正是他刚烈性格的表现。太子”迟之”,“疑之”,“复请之”.一方面表明他在大兵压境之时的惊恐、焦急,同时也说明他浮躁多疑,谋事不周,恰好形成对荆轲的鲜明反衬。

“易水送别”拉开了慷慨悲歌的一幕,是“行刺准备”中的高潮。“皆白衣冠送之”,一笔道出一场生离死别,加以萧萧易水,变徵歌声,垂泪涕泣,形成一种凄惊悲怆的氛围,使人预感到事有不测。然而作者笔锋轻转,“变徵之声”复为“慷慨羽声”,“土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悲凉变为悲壮,低沉变为高昂,生离死别变为同仇敌忾。这慷慨悲歌的场面,千百年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去赴汤蹈火、义无反顾!描写这一场面,作者像一位高明的电影摄影师,运用点面结合和“蒙太奇”的手法,将全景镜头(“皆白衣冠送之”)、特定镜头(“既祖,取道”)、全景镜头(“士皆垂泪涕泣”)、特定镜头(“就车而去,终已不顾”)交错次第展开,将一瞬间同时发生的各种现象交织起来写,真是匠心独运。

(三)高潮(既至秦——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廷刺秦王。

这一部分描绘荆轲与秦王正面交锋,可谓波澜迭起,荆轲的性格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部分的情节可概括为:厚遗蒙嘉——顾笑武阳——图穷匕见——倚柱笑骂四个场面。

“厚遗蒙嘉”,得以引见,可见行事周密。献图时,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竟“色变振恐”,眼看事情就要败露。在这猝然生变的节骨眼儿上,荆轲面不改色心不跳,几句话,既遮掩了秦武阳失常的表情。又颂扬了秦王的威风,语意圆转,滴水不漏,使秦君臣上下疑窦冰释。再加上一“笑”一“顾”一“前”,沉着机智、镇定自若,表明他的确具有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质,可谓神勇之人。而与秦武阳的“色变振恐”对照,孰勇孰怯,判然分明,与上文太子丹的疑荆轲信武阳的情节相照应。“图穷而匕首见”,矛盾冲突达到白刃相见的地步。毫无精神准备的秦王“惊——起——绝——拔——操——急”,慌得连剑也“不可立拔”。与此同时,荆轲“取——奉——发——把——持——”,双方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斗。霎时间,庄严的秦廷上,荆轲“逐”,秦王“走”,群臣“愕”,上上下下“尽失其度”,最后竟出现“乃以手共搏之”的戏剧性场面。眼看着秦王要成为剑下之鬼,由于侍医夏无且以药囊投轲,荆轲反被秦王“断其左股”,转瞬之间由优势转为劣势,最后反“被八创”,完全失去战斗力。这一部分多用急促短语,突出地渲染了千钧一发的紧张形势。在这惊心动魄的搏

斗中,作者以群臣的惊愕,秦王的惶急,左右的惊呼,衬托了荆轲的英雄虎胆。“倚柱笑骂”,绘形传神,突出了荆轲的视死如归。“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陶潜语),今日读之,谁不为之感慨欷歔?

(四)结局(末段):荆轲被斩。一幕惊雷乍起、剑拔弩张的活剧,以秦王“目眩良久”告终。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提问】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什么作用?

【明确】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2.【提问】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明确】(1)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2)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3)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上皆垂泪涕泣”“土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4)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5)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3.【提问】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明确】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而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荆轲刺秦王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发展过程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局限性。

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北宋苏洵非议荆轲“始速祸焉”。南宋鲍彪说“轲不足道也”。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肯定荆轲的人也很多,第一个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干钧”。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评者大都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

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仆所以留才,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省略句

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 ( 省略介词“以” )

取之 ( 以 ) 百金 ( 省略介词“以” )

欲与 ( 之 ) 俱 ( 往 ) ( 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 )

待吾客与 ( 之 ) 俱 ( 往 ) ( 同上 )

皆 ( 穿 ) 白衣冠以送之 ( 省略谓语 )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 ( 之 ) 留待 ( 省略介词宾语 )

嘉为 ( 之 ) 先言于秦王曰 ( 同上 )

乃 ( 穿 ) 朝服,设九宾 ( 省略谓语 )

使 ( 之 ) 毕使于前 ( 省略兼语 )

群臣侍 ( 于 ) 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 省略介词 )

献 ( 于 ) 秦王 ( 省略介词 )

比 ( 于 ) 诸侯之列 ( 省略介词 )

而 ( 按 ) 秦法„„ ( 根据文意省略 )

皆陈 ( 于 ) 殿下 ( 省略介词 )

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倒装句

常痛于骨髓 ( 介宾短语后置 )

嘉为先言于秦王 ( 介宾短语后置 )

燕王拜送于庭 ( 介宾短语后置 )

使毕使于前 ( 介宾短语后置 )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 定语后置 )

群臣侍殿上者 ( 定语后置 )

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邑万家 ( 介宾短语后置,数量词作定语后置 )

固定结构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 “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 )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 “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

将奈何 表疑问,怎么„„。下文“为之奈何”“既已无可奈何”意同。

荆轲有所待 意为:有„„的人 ( 东西 ) 。“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

将军岂有意乎 表反问,是否„„呢。

荆卿岂无意哉 表反问,难道„„吗。

仆所以留者 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

事所以不成者„„ 同上。

推荐第10篇:完整版《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荊軻刺秦王》 教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積累重要文言實詞、虛詞、文言句式等。

2、了解《戰國策》及相關知識,把握古代記敘散文の特點。

3、理解分析荊軻、太子丹、秦武陽等人物形象。

4、掌握古代記敘散文塑造人物形象の手法。

(二)過程和方法目標

1、介紹相關曆史背景,讓學生在曆史大背景中觀照荊軻刺秦王の故事。

2、引導學生提要勾玄地閱讀課文,學會抓住關鍵詞語,概述文章の敘事脈絡,做到綱張目舉,提高其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

3、設計思考題,引導學生深入領會古代散文簡潔、精煉、細節傳神の語言魅力和敘事藝術。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理解領會荊軻不畏強暴、不避艱險、舍生忘死、扶弱濟困の英雄精神。

2、引導學生領略英雄の才華與品德,使學生樹立正確の價值觀。

【教學重點】

1、分析荊軻人物形象及其刺秦王の行為

2、積累重要文言基礎知識。

【教學難點】

1、文章塑造人物形象の技巧和方法。

2、領會古代記敘散文の語言魅力和敘事藝術。

【教學方法】

1、講解法

2、自主合作法

3、誦讀感知法

【教具准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計】

1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在諸多風流人物之中,有一位僅有短短兩句吟唱,而這兩句卻成為千古絕唱,這就是荊軻の《易水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詩中透露出無限の悲涼和對人生の留戀,但荊軻仍然一無反顧,“壯士一去兮不複還”。許多英雄就這樣永遠地走入曆史深處。今天,讓我們在前人の記述中再來探尋英雄の足跡,傾聽曆史の回音。(板書課題)

二、【《戰國策》簡介】

多媒體展示,學生齊聲朗讀

《戰國策》又稱《國策》,是西漢末年劉向編著,全書共三十三篇,分為東周、西周、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戰國時期各國政治、軍事、外交方面の一些活動和社會面貌,著重記載了謀臣の策略和言論。這部書記事寫人十分生動,既有重要の史學價值,又有很高の文學價值。

三、【背景簡介】

多媒體展示,教師簡述

故事發生在戰國末期の公元前227年,即秦統一中國之前の六年。當時,秦於公元前230年滅韓,又於公元前228年破趙(滅趙是公元前222年),秦統一六國の大勢已定。當初,燕王為了結好於秦國,曾將太子丹交給秦國作人質。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於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國。為抵抗強秦の大舉進攻,同時也為報“見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者刺殺秦王贏政,使秦“內有大亂”,“君臣相疑”,然後聯合諸侯共同破秦。 荊軻刺秦王失敗之後,秦大舉攻燕,於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滅燕。

荊軻,春秋戰國時代有名の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齊國人,後遷居衛國,原叫莊坷,到了燕國以後,才叫荊軻,他喜歡讀書擊劍,結交名人勇士。課文中提到の擊築の高漸離,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雙全の燕國處土田光。田光覺得自己老了,無法完成太子丹の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薦了荊軻。田光為了激勵荊軻,便自殺了。荊軻接受了任務,太子丹高興萬分,馬上封荊軻為上卿,精心奉侍……以後,就是課文記敘の情況。

四、【掃清閱讀障礙

1、讀准字音(多媒體展示,師生齊讀)

淬(cuì)

忤(wǔ)

徵(zhǐ)

陛(bì)

卒(cù)

提(dǐ)

創(chuāng)

揕(zhèn)

拊(fǔ)

髓 (suǐ)

樊於(wū)期

箕踞(jījù)

亢(kàng)

夏無且(jū)

2

五、【複述故事情節,把握課文結構】

1、學生結合注釋自讀課文

2、指名學生複述

3、快速梳理情節(多媒體展示)

第一部分:自“秦將王翦破趙”至“遂發”寫行刺准備;

第二部分:自“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至“終已不顧”,寫易水訣別; 第三部分:自“既至秦”至“秦王目眩良久”,寫秦廷行刺。

六、賞析第一部分——行刺准備

(一)第一段:狼煙四起

1.學生齊讀

2.荊軻刺秦王是在怎樣の形勢下發生の?課文寫當時形勢の語言有何特點?

提示:奏軍破趙,勢如破竹,大軍壓境,燕國危在旦夕。課丈寫形勢,連用幾個動詞短語,以短促の語氣交代逼人の形勢,渲染了緊張、危急の氣氛。“盡收其地”の“盡”,寫出了秦軍之“強”,也應了太子丹“今秦有貪利之心而欲不可是也,非盡天下之地,臣海內之王者,其意不厭”の判斷。太子丹認為“秦兵旦暮渡易水”,“日已盡矣”,因而催促荊軻實施刺秦王の計劃,意圖抵抗秦軍の大舉進攻,同時也報“見陵”之仇。

(二)第二段:義士請纓

1.男女生分角色朗讀第二段

2.荊軻刺秦王の謀劃,表現了怎樣の性格特點?寫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

提示:荊軻の謀劃抓住了如何見秦王這個關鍵問題。他提出用樊將軍首與督亢地圖為信物騙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の膽識和氣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時才提出這個計劃,可見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襯了荊軻智謀非凡。

3.文言知識歸納

旦暮:早晚,指時間短

微:沒有

謁:拜見

無信:沒有信物

親:接近

誠:假如

說:通“悅”

有以:有用來......の方法

窮困:走投無路,陷入困境

(三)第三——八段:求取信物

1.分組朗讀

3 2.荊軻私見樊於期,為什麼能使樊於期慷慨獻身?

提示:荊軻三問樊於期,首先從秦王の刻毒殘忍說起,動之以情,進行初步試探;進而從“解燕國之患,而報將軍之仇”方面曉之以義,引而不發,進一步觀察反映;在樊將軍急於知曉の情況下,他才和盤托出行刺打算,征詢意願。荊軻膽大心細,自知知人,對樊將軍有著深刻の了解。荊軻舍身取義の精神,更使樊將軍激動得“偏袒扼腕而進”。樊將軍自刎獻身,既表現了他の義勇剛烈,也表現了對荊軻の理解與信任。

3.太子丹求“天下之刮匕首”並“以藥淬之”、“令秦武陽為副”為何略寫?

提示:不是主要情節,因而只作必要の交代。詳略得當,剪裁合理。

4.荊軻怒叱太子の原因是什麼?顯示了什麼性格?

提示:荊軻“有所待”,遭到太子の猜疑。太子の不信任對俠義之土來說,無異於人格侮辱。“士可殺而不可侮”。荊軻忍無可忍,怒叱太子,顯示了剛烈の性格。

5.文言知識歸納

深:刻毒

戮沒:殺戮和沒收

顧:只是,表輕微轉折

善:好好地

見:被

函:用盒子裝

忤視:正眼看

遲之:意動用法,認為......遲

以:通“已”

被動句: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小結: 第一部分寫行刺秦王の准備工作,包括商議計謀、求取信物、准備匕首、配備副手、怒叱太子五個場面,其中荊軻與太子丹有三次分歧。這些分歧既表現了荊軻の足智多謀,果敢勇決,也暴露了太子丹浮躁多疑、謀事不周の弱點。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

回顧上節內容。

二、賞析第二部分:易水訣別

1.指名朗讀“易水訣別”一段

2.學生齊讀本段

3.太子及賓客為什麼“皆白衣冠以送之”?

提示:與荊軻永訣,激勵他冒死行刺,不負重托。

4、音樂描寫有什麼作用?

提示:表現荊軻の思想感情,渲染悲壯の氣氛。

5、作者是怎樣描寫易水訣別這一場面の?

提示:①抓住特點:如對送行者の描寫,抓住“白衣冠”這個特點;②突出重點:在眾多の人物中,重點寫荊軻;“既祖,取道”略寫,重點寫慷慨悲歌;③顧及全面:太子、賓客、高漸離、士等在場人物都顧及到,而且通過寫“士皆垂淚涕泣”“士皆?目,發盡上指冠”渲染淒涼悲愴の氛圍和同仇敵汽の氣勢;④有條不紊:人物活動按時間順序描寫;⑤結合寫景:“風蕭蕭兮易水寒”,給人以身臨其境の感覺。

板書:易水送別

場面描寫

1 抓住特點

白衣冠

2 突出重點

荊軻

3 顧及全面

其他人物

4 結合寫景

風蕭蕭兮易水寒

小結:烘托一種慷慨悲壯の氣氛,渲染淒涼悲愴の氛圍和同仇敵愾の氣勢。表現了荊軻視死如歸の英雄氣概。

6.引導學生當堂背誦“易水訣別”一段

三、賞析第三部分——秦廷行刺

1、秦廷行刺這一部分可分幾個層次?

計見秦王(11—13自然段)

顧笑武陽(14自然段)

秦廷搏擊(15—17自然段)

倚柱笑罵(18自然段)

5 遇難去世(19自然段)

2.計見秦王:反映出荊軻身上除了“勇”,也有世俗の智慧。找到秦王の寵臣蒙嘉為突破口,不惜重金厚遺蒙嘉,為見秦王做了充分而有利の准備。

3.請簡析“顧笑武陽”這一畫面の精彩之處。

明確:年十二就殺人の秦武陽“色變振恐”,眼看事情就要敗露,在這個節骨眼上荊軻面不改色,幾句話就遮掩了秦武陽の失常表情,又頌揚了秦王の威風。一笑,一顧,一前,沉著機智,鎮定自若,表明他の確具有超人の膽略和非凡の氣質,可謂神勇之人。和秦武陽形成鮮明對比。又與上文太子丹懷疑荊軻信任秦武陽の情節相照應。

4.秦廷搏擊

(1)找出荊軻和秦王の動作描寫,並作簡要分析。

荊軻:“取—奉—發—把—持—揕—逐—引—提”

秦王:“驚—引—起—絕—拔—操—急—走—拔—擊—複擊”

至此時雙方矛盾沖突到達頂峰,毫無精神准備の秦王“驚—引—起—絕—拔—操—急”,驚慌失措連劍也不可立拔,與此同時,荊軻“取—奉—發—把—持”雙方展開了一場你死我活の搏鬥。霎時間,莊嚴の秦廷上,荊軻逐,秦王走,群臣愕,上上下下盡失其度。最後竟然出現“乃以手共搏之”の戲劇性場面。眼看秦王就要死於荊軻之手,侍醫夏無且用藥囊擲荊軻,荊軻反被秦王斷其左股,優勢轉為劣勢,最後反而被八創,完全失去戰鬥力。這一部分多用急促短語,突出渲染千鈞一發の緊張情勢。

5.倚柱笑罵展示了荊軻怎樣の氣度?

“倚柱笑罵”是荊軻行刺不成功後展示出の視死如歸の氣度,縱然失敗,也不能輸了氣勢。

6.文言知識歸納 通假字:

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

荊軻奉樊於期頭函 奉,通“捧”,捧著。

圖窮而匕首見 見,通“現”,出現。 .秦王還柱而走 還,通“環”,繞。

卒起不意(卒惶急無以擊軻) 卒,通“猝”,倉促,突然。 燕王拜送於庭“庭”通“廷” 燕王誠振怖 “振”通“震”懼怕

6 詞類活用

【厚】 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名詞用作狀語,用厚禮 【箕】 箕踞以罵曰:名詞作狀語,像箕一樣

【邑】 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名詞作動詞,封邑

【前】 樊於期乃前曰:方位名詞用作動詞,走上前 又前而為歌曰:方位名詞用作動詞,走上前

荊軻顧笑武陽,前為謝曰:名詞用作動詞,走上前

左右既前:走上前 非有詔不得上:方位名詞用作動詞,上前

【聞】 燕王拜送於庭,使使以聞大王:動詞使動用法,使……聞,稟告

【怪】 群臣怪之: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為怪,認為奇怪 【絕】 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動詞使動用法,使……斷了 【上】 非有詔不得上:方位名詞用作動詞,上前 【斷】 斷其左股:形容詞の使動用法,使……斷

【生】 乃欲以生劫之:動詞作狀語,活生生地

板書:

廷刺秦王

顧笑武陽

沉著機智、鎮定自若

超人の膽略、非凡の氣質(神態)

圖窮匕現

神勇

(動作描寫

短句)

倚柱笑罵

視死如歸

(神態)

7.總結歸納(荊軻這一人物性格及塑造人物の手法)

荊 軻 刺 秦 王

精彩情節

人物性格(荊軻)

塑造手法

求取信物

深謀遠慮、胸有城府

人物對話

易水送別

赴湯蹈火、義無反顧

場面烘托

廷刺秦王

機智沉著、視死如歸

動作、表情

七、【課堂小結】

《荊軻刺秦王》波瀾起伏、驚心動魄の故事情節圍繞著一個“刺”字展開,人物の性格也隨著故事情節の推移,從人物對話、神態,動作の描寫和場面描寫兩方面得到栩栩如生の表現。我們要學習這種寫法,在作文時加以運用。

八、【作業布置】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同是強秦壓境,荊軻毅然選擇了提劍行刺,有人卻選擇了遊說。你怎樣看待這個問題?請完成作業: “退秦”還是“刺秦”——由燭之武和荊軻想到の

九、【板書設計】

荊 軻 刺 秦 王

精彩情節

人物性格(荊軻)

塑造手法

求取信物

深謀遠慮、胸有城府

人物對話

易水送別

赴湯蹈火、義無反顧

場面烘托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

二、【合作探究】

研讀課文第三部分

三、【拓展探究

1、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荊軻の形象。對荊軻其人,曆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你認為荊軻是怎樣一個人?速讀課文,根據課文談談你の看法。

提示:可從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

思想:為國分憂,雪恥報仇,報效太子。他對樊放期說,刺秦王の目の是“解燕國之患”,“報將軍之仇”,除“燕國見陵之恥”。行刺失敗,他仍宣稱欲生劫秦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

性格:深沉,剛毅,慷慨。准備信物,深謀遠慮。遲發見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

才能:工於心計,善於言辭。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劃,義激樊於期。臨危從容不迫,遮掩搪塞,機智過人。

精神:不畏強暴、不避艱險,不怕犧牲、視死如歸の大無畏精神。明知“一去不複還”,仍然一往無前,“終已不顧”。行刺不就,身受重傷,仍拼死一搏,英雄氣概,值得稱道。

2、我們應該怎樣認識荊軻刺秦王の行為?

提示:荊軻刺秦王,是反抗強暴の正義行動。秦統一六國,是曆史發展の趨勢,這是個人或少數人の願望改變不了の,所以只能以悲劇告終。就與曆史發展過程中の消極因素作鬥爭來講,這場鬥爭具有合理性;就整個曆史進程來講,它

9 有著很大の局限性。

荊軻具有義俠の性格,又受太子丹の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測之秦是極其危險の事,但還是毅然前往,直至事敗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罵”。荊軻刺秦王這件事並不能真正挽救燕國の危亡,荊軻也是為報太子丹の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の。荊軻之所以值得肯定,並不在於為太子丹報私怨,而在於他站在鬥爭の最前列反對秦國對山東六國の進攻和挽救燕國の危亡。千百年來,受壓迫の人們之所以敬仰荊軻,也正是基於他那種同情弱小和反抗強暴の義俠精神。當然這當中也流露出“士為知己者死”の因素這既是荊軻本身の局限,也是作者の局限。從荊 軻刺秦王の做法來看,這種個人の恐怖手段是不可取の,企圖憑借個人の拼殺來改變曆史の進程更是不可能の,這些都反映了曆史の和階級の局限。但千百年來,荊軻那種同情弱小和反抗強暴の義俠精神是值得我們敬仰與肯定の。

四、【課堂小結】

本文通過對荊軻刺秦王這一事件の敘述,贊揚了荊軻機智勇敢和扶弱救困、反抗侵伐の俠義行為,表現了作者反抗強暴統治の思想,這是本文の主旨,同學們已經領會了。

五、【作業布置】

1、背誦 “易水訣別” 一段.

2、整理文中重要實詞、虛詞、詞類活用、古今異義詞、成語等

3、對於荊軻其人其事,曆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荊軻是奴才還是英雄,應當歌頌還是應當批判”,請結合課文相關信息,聯系曆史背景,談談自己の理解。

六、【板書設計】

荊軻の“智”:

1、私見樊於期

2、厚遺秦蒙嘉

3、顧笑秦武陽

第11篇:《荆轲刺秦王》优秀教学设计

荆轲刺秦王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的文言词句并进行归类整理。

2、分析鉴赏荆轲形象。【教学重点】

1、积累“顾”、“就”、“发”等文言词语用法。

2、学习本文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难点】

如何评价荆轲刺秦这一行为的意义。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入课

1.屏幕展示对联:请同学们思考下列对联写的都是那些历史人物? ①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人寰(司马迁) ②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方苑第一家(李白)

③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蒲松龄) ④一诗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诸葛亮)

⑤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范仲淹)

前五联分别是司马迁、李白、蒲松龄、诸葛亮、范仲淹,那么,同学们请看, ⑥身入狼邦,壮志匹夫生死外。心存燕国,萧寒易水古今流——写的是历史上的那个人物呢?

是咸阳荆轲墓联。今天我们就走进那段尘封的岁月,去感受那步步惊心的往事。(板书课题)

2.“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这是唐代诗人骆宾王吟咏荆轲的诗句。读此诗,我们仿佛看到“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的激昂告别场面,耳边仿佛回想着当年易水边“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再来回味一下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吧。

二、解题

《战国策》是西汉学者刘向所整理、校订的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是一部国别体的史书。该书记载了战国时期二百三四十年间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一些活动,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语言流畅,记人、记事形象生动。全书共三十三篇,十二策。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战国策》在记叙历史事件时,过分夸张渲染谋臣策士的作用,有时为了突出纵横游说之士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不免违背历史的真实。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识人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四大刺客之一(要离、专诸、聂政、荆轲)本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改称荆轲。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四、整体感知:

1、放配乐朗诵,疏通字词、句读方面的问题。

淬(cuì)怜(wǔ)徵(zhǐ)陛(bì)卒(cù)提(dǐ)创(chuāng)揕(zhèn)樊於(wū)期 夏无且(jū)

2、学生复述文章的故事情节并理顺《荆轲刺秦王》的结构:

第一部分——开端(1——2段):行刺缘起/(大军压境、危如累卵、存亡困境) 第二部分——发展(3——9段):行刺准备/(商量对策、杀身图报、准备信物、准备利刃、配备助手、怒斥太子、易水送别)

第三部分——高潮(10——17段):廷刺秦王/孤注一掷(厚遗蒙嘉、顾笑舞阳、图穷匕见、倚柱笑骂)

第四部分——结局(最后一段):刺秦失败/突围失败

3、学生根据课文下的注解,仔细阅读课文,了解课文详细内容。

五、疏通文意(在疏通文意的过程中将背景做简单介绍) A行刺原因(1-2):大军压境、危如累卵 背景介绍: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全国的大势已定,弱小的燕国也危在旦夕。燕太子丹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自己在秦国做人质的“见陵”之仇,就想派勇士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如不成,则刺杀秦王嬴政,使其国内大乱,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为此,太子丹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然而田光已老,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保守秘密而自杀。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事败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2年灭燕。

1、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

提示: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课丈写形势,连用几个动词短语,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尽收其地”的“尽”,写出了秦军之“强”,也应了太子丹“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是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的判断。太子丹认为“秦兵旦暮渡易水”,“日已尽矣”,因而催促荆轲实施刺秦王的计划,意图抵抗秦军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

2、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

提示: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B行刺准备(3-9): 准备信物(3-4):

(学生分角色朗读,老师疏通文意。)

(背景:秦王嬴政十四年,樊於期作为秦国将领率军攻打赵国,被赵国大将李牧击败后不敢回秦国,后逃往燕国。秦王大怒,将其父母宗族全部杀害。) 1.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

提示:荆轲三问樊於期,首先从秦王的刻毒残忍说起,动之以情,进行初步试探;进而从“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方面晓之以义,引而不发,进一步观察反映;在樊将军急于知晓的情况下,他才和盘托出行刺打算,征询意愿。荆轲胆大心细,自知知人,对樊将军有着深刻的了解。荆轲舍身取义的精神,更使樊将军激动得“偏袒扼腕而进”。樊将军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准备利刃、配备助手(5-7)

提示:不是主要情节,因而只作必要的交代。详略得当,剪裁合理。 怒斥太子(8)

(分角色朗读,老师翻译)

(背景介绍:荆轲感恩太子尊荆轲为上卿,让他住在上等的馆舍,太子每天前去问候。供给他丰盛的宴席,备办奇珍异宝,不时进献车马和美女。“于是尊荆轲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日造问,供太牢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 2.荆轲怒叱太子的原因是什么?显示了什么性格?

提示:荆轲“有所待”,遭到太子的猜疑。太子的不信任对侠义之土来说,无异于人格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忍无可忍,怒叱太子,显示了刚烈的性格。

易水送别(9)

3.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 提示:与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

4.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渲染悲壮的气氛。 5.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提示:①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

②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 ③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汽的气势;

④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⑤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4、小结:“易水诀别”拉开了慷慨悲歌的一幕。“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一笔道出一场生离死别。再加以萧萧易水,变徵之声,垂泪涕泣,形成一种凄凉悲怆的氛围,使人预感到事有不测。然而作者笔锋轻转,“变徵之声”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悲凉变为悲壮,低沉变为高昂,生离死别变为同仇敌忾。这慷慨悲歌的场面,千百年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去赴汤蹈火、义无反顾!表现了荆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高渐离与荆轲:如果有时间则讲,没有则略过,附文三:《史记·刺客列传》) C廷刺秦王(10-17): 厚遗蒙嘉(10-11) 顾笑舞阳(12-13)

同一个人,前者是客观叙述,后者是直接描写,可为什么这个人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假装还是真的害怕? 提示:他假装是为了迷惑秦王,以配合荆轲斩杀秦王。他是真的害怕。作者写他的害怕正是为了表现荆轲的勇敢。(衬托有正面衬托,还有反面衬托。这里应该叫反面衬托,也就是反衬。”停一停我又问道,“那么请大家再想想,这样写秦武阳还有别的作用没有?”

“还有。”又一个同学回答道,“用秦武阳的害怕反衬秦王的威武,而秦王的威武恰好又能反衬出荆轲的无畏。”)

朝堂献图,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竟“色变振恐”,眼看事情就要败露。在这猝然生变的节骨眼儿上,荆轲一“笑”一“顾”一“前”,面不改色心不跳,几句话,既遮掩了秦武阳失常的表情,又颂扬了秦王的威风,语意圆转,滴水不漏,使秦君臣上下疑窦冰释。其沉着镇定与秦武阳的“色变振恐”相对照,孰勇孰怯,判然分明。

图穷匕见(14-15)“图穷匕见”,冲突达到白刃相见的地步。毫无精神准备的秦王“惊─起─绝─拔─操─急”,慌得连剑也“不可立拔”。与此同时,荆轲“取─奉─发─把─持─揕”,双方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斗。霎时间,庄严的秦廷上,荆轲“逐”,秦王“走”,群臣“愕”,上上下下“尽失其度”,最后竟出现“乃以手共搏之”的戏剧性场面。眼看着秦王要成为剑下之鬼,侍医夏无且以药囊投轲,荆轲反被秦王“断其左股”,转瞬之间由优势转为劣势,最后反“被八创” 。

这一部分用急促短语,突出地渲染了千钧一发的紧张形势。在这惊心动魄的搏斗中,作者以群臣的惊愕,秦王的惶急,左右的惊呼,衬托了荆轲的英雄虎胆。 倚柱笑骂(16-18)

六、合作探究

(一)析文

1、讨论荆轲刺秦失败是偶然还是必然。

2、请同学们将课文中写荆轲、秦王及群臣的语句画出来,比较谁的着墨较少: 荆轲: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 荆轲逐秦王--------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 被八创。---- 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秦王:

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秦王还柱而走------ 秦王方还柱而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秦王复击轲------- 秦王目眩良久。 群臣: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 左右既前,斩荆轲。

【结论】荆轲的着墨不及秦王及群臣多。

3、这种安排是否违背了课题荆轲刺秦的重心呢?

【明确】《战国策》善于描写情节与场面,因此在此前的樊将军献头、荆轲诀别、易水送别等处都写得详细,但是在行刺的环节突出的不是荆轲如何行刺,而是重在表现秦王的惊慌。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看荆轲刺秦王的手段也许可以找到答案。

4、请同学们再看一遍荆轲的动作与语言:

【明确】(因)把——揕——(未至身)逐——(废)引——提(不中)——倚——骂

5、由此可见,荆轲的剑术不是十分精湛,但是荆轲凭什么能让秦王目眩良久? 【明确】回顾荆轲在朝堂之上的一系列表现即可找到答案: “武阳色变震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发图,图穷而匕现----逐秦王---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荆轲的功夫不见得高超,但胆识却超乎寻常!一个笑写出了荆轲的镇定,一个笑写出了不畏死的大气,一个骂写出了荆轲的气势!而荆轲的身份只是一个将亡小国的使臣,然而正是这种义无反顾、不为生死的大无畏精神与气势震慑了秦殿之上的王与臣!因此,这对于塑造荆轲的人物形象起到了烘云托月的作用。

6、陶渊明曾在其诗歌《咏荆轲》中写到“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可见荆轲刺秦的失败已成千古遗憾,但是否是一次意外呢?有同学说如果秦王袖子的质量好一点的话,也许天地将会大不同,与荆轲的剑术无关,你怎样认为呢?

【明确】我们是否可以在文章的描述中找到这一结局的暗示呢?

①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我们读出了等待;

②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我们读出了怀疑;

③荆轲怒,叱太子:“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我们读出了必死的信念与意气用事;

④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变徵之声中——我们读出了诀别的凄婉与悲凉;

【总结】以上的描写,似乎都在暗示荆轲此行的壮举,必将以悲剧收场的结局。

7、我们能否从其他描写中找到相同的暗示呢? 【明确】

①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至殿下,秦武阳色变震恐——群臣怪之; ②荆轲刺王——王负剑

【总结】秦武阳如此勇猛之人,但在秦殿之下却震恐,可见阵势之大之庄严,而群臣的怪之与秦王的负剑上朝,更可以看出秦朝有防范之心与防范之举,并非没有戒备之心。

8、在行刺的过程中有一个人消失了,是谁? 【明确】秦武阳是一着败棋。

9、现在看能否找到一点遗憾呢?

【明确】如果秦王的袖子不断,如果随行的不是秦武阳而是荆轲所待之客,如果荆轲掷的再准一些,如果荆轲能够再等一等所待之客-----

10、荆轲刺秦失败败在哪里呢? 【明确】意气!

11、从“将军岂有意乎?”“荆卿岂无意哉?”樊将军与荆轲的死是否有相似之处?

【明确】“岂有意乎”是“是否有这个意愿呢”暗示出一种积极的猜测,一种情感的煽动;

“岂无意哉”是“该不会是没有这个意愿了吧”传递出一种消极的怀疑,一种情感的不信任!而两个人的结局一个是“遂自刎”的主动,坦然接受;一个是“怒叱、终已不顾”的意气用事,可见两个人的行为都与古代侠的气质胸怀相通。但一个是理智占了上风,一个是感情占了上风,成败可见。

七、评价鉴赏,拓展延伸

(一)总结荆轲、太子丹、樊於期的人物形象?

1、荆轲:

首先,荆轲之智: 见樊於期之“私”,行刺之前之“待”,求见蒙嘉之“遗” ,解秦武阳震恐之围

其次,荆轲之勇:

荆轲:顾笑武阳 勇逐秦王

倚柱而笑

箕踞而骂

武阳:色变振恐

(侧面衬托) 秦王:目眩良久

(正面描写)

【总结】荆轲粗犷豪迈,沉着勇敢,不怕牺牲,镇定自若,从容不迫。行刺秦王虽然失败,但他那种刚毅不屈,慷慨赴难的精神,虽经千秋万载仍令人感奋。

2、太子丹:

首先,太子丹之志:欲毕其功于一“刺”来对抗强秦,保卫自己的国家; 其次,太子丹之私:欲以刺秦来抗亡,欲以刺秦来报不理之仇; 第三,太子丹之急:飘摇之秋欲寻突破困境,逼迫荆轲出发; 第四,太子丹之情:伏尸而哭的不忍与易水送别的诀别。

【总结】太子丹虽有宏图大志但是心胸不够宽广,虽有治国之心却乏治国之术,用人上虽然可以重情重义但却在内心里猜忌怀疑,因此这样的太子丹是无法担负燕国命运兴亡的重任的。

3、樊於期:义勇刚烈,顾全大局,勇于牺牲

(二)陶渊明《咏荆轲》中说到“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你是否赞同这一说法?为什么?

【明确】从知人的角度,太子丹对荆轲的决心、品质、谋略和性情并无充分了解,双方称不上“知己”。

表现:荆轲要待客而行,太子丹却疑其悔改;

太子丹责难并用先遣秦武阳进行逼迫,荆轲怒斥太子丹并愤然仓促上路。

实质:太子丹急躁的言行,反映了他目光的短浅与心胸的狭隘,他完全不了解荆轲周密思虑力求全胜的大略;

荆轲怒斥太子丹的刚烈与仓促上路的意气用事。反映了他无法容忍羞辱的自负与不理智。

因此荆轲和太子丹的关系,显然不是一种君子之交。

(三)你如何评价荆轲刺秦这一行为的意义?

介绍古人对荆轲的评价——

非议:苏轼:“始速祸焉”

鲍彪:“轲不足道”

朱熹:“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

肯定:司马迁:“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为哉”

左思:“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

“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陶潜:“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总结】

我觉得 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并不能真正的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也是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的。《六国论》(苏洵)有一句话: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也就是说由于荆轲的行刺加速了燕国的灭亡。历史的车轮是滚滚向前的,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企图凭个人的拼杀来改变历史的进程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这些都反映了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但千百年来,荆轲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是值得我们敬仰与肯定的。

《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荆轲好读书击剑”,由此可见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北师大史记研究专家韩兆琦先生认为,荆轲是一个有一定武功,侠肝义胆,有学问且沉稳的侠义之士,我们发现相比于太子丹刺秦王计谋体现的报私恨与报公仇的纠结,荆轲刺秦的壮举更多的是来自对强秦的国仇家恨,以及对太子丹的报答之心。因此他的意义在于抗秦,因此千百年来人们之所以敬仰荆轲,也正是基于他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但荆轲抗秦是出于一国小义,秦王统一天下则是从天下进步的大义,因此这既是荆轲的历史局限,也是时代的局限。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评价鉴赏是学习文言文的最高思维层次的能力要求。特别是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我们要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既要看到文章的积极意义,又要看到文章的历史局限性,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荆轲刺秦王”这种行为呢?我们又该如何全面评价“荆轲”这个历史人物呢?这是对自身能力的拓展和延伸,这也是对自己的更高要求,请大家做一个“思想者”,课下在以上两个话题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

【附录】

1、文言固定结构:

【足下】对对方的敬称,你/您

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有以】有用来„„的(办法)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奈何】怎么办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何如】怎么样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乃今】现在,这才

乃今得闻教 【顷之】不久

顷之未发

【所以】表原因,„„的原因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所”+动词】荆轲有所待 意为:有„„的人 ( 东西 ) 。“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宾语。

【岂„„乎】将军岂有意乎 表反问,是否„„呢。 【岂„„哉】荆卿岂无意哉 表反问,难道„„吗。

2、成语典故

(1)切齿拊心:语出本文,又作“切齿腐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2)一去不复返:语出本文。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后亦称人或者已成陈迹。唐崔颢《黄鹤楼》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3)发上指冠:语出《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本文“士皆目真目,发尽上指冠”暗引此语。

(4)图穷匕首见:语出本文。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5)无可奈何:语出本文。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6)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典出本文。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第12篇:《荆轲刺秦王》互动教学设计

★谭文淼互动教学设计★

荆轲刺秦王

《战国策》

[教学目标] 1.积累掌握常用文言词语。

2.学习通过人物语言、行动、表情、神态描写,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3.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教学重点] 学习通过人物语言、行动、表情、神态描写,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教时安排] 2教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我们学过《战国策》中的《触龙说赵太后》、《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是汉代刘向编订的(补充:某日夜暗独坐,忽有一个黄衣老人,手持青藜手仗,叩门进来,吹燃藜杖,以藜光照明,传授刘向《五行洪范》之文。刘向问老人姓名,老人说:\"吾乃太乙之精,天帝悯卯金之子,特派我来传道给你。\"并把怀中竹牒和典天文地图之书赠给了刘向。正是因为有此神授,刘向才能成为一代经学大师。),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它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读这本书真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它具有宏肆激越的风格,铺陈伟丽,叱咤雄豪,艺术上有很高成就,对后代文人的影响不小。

二、整体感知

[互动设计1] 补充注释(略)正音正字

淬(cuì)怜(wǔ)徵(zhǐ)陛(bì)卒(cù)提(dǐ)创(chuāng)

2007年下学期

★谭文淼互动教学设计★

揕搭(zhèn)拊(fǔ)樊於(wū)期 夏无且(jū) [互动设计2] 讨论疑难词句

①秦王必说见臣:说,同“悦”。说见:高兴地接见。

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穷:走投无路,犹如“追穷寇”之“穷”。古代缺少衣物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无出路叫穷。困,困窘。樊将军“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可见“穷困”。私:自己的(事情)。意:情意。全句意为。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伤害了长者的心意。

③见陵:被陵辱。

④乃今得闻教:乃,语气副词,表转折。教:指教。全句意为: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

⑤函封之:函,盒子。这里名词作状语,表示“用盒子封”。全句意为,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来。

⑥乃为装遣荆轲: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

⑦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测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是因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

⑧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民,(燕王)排在诸侯的行列,供应、贡献、赋税和郡县一样,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庙。给(jǐ),供应,供给。职:贡赋,赋税。

⑤北蛮夷之鄙人:北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蛮夷:古代泛指少数民族。鄙:边疆,边远的地区。

⑩负剑:背剑,即把剑推到背上,以便拔出。 [互动设计3] 复述故事(略) [互动设计4] 点评课文(见课文)

三、合作探究

[互动设计5] 从课文看,荆轲有何性格特点?(问题探究之一:荆轲性格) 点拨:荆轲的性格在准备信物、易水送别、秦廷行刺这三个场合表现得最为充分。荆轲与樊於期的对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推心置腹,表现出深谋远虑、心机绵密

2007年下学期

★谭文淼互动教学设计★

的个性。“白衣冠以送之”的悲壮气氛,“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决心,让一个赴汤蹈火义无反顾的英雄卓立于读者面前。咸阳宫中,“顾笑武阳”,显示出荆轲的镇定自若、机智沉着;惶急奔跑的秦王、束手无策的群臣,反衬出荆轲搏击秦廷的气势:“倚柱而笑”的神态,“箕踞以骂”的动作,反映出荆轲宁死不屈的精神。作者扣住这些场景刻画人物,塑造出一个侠士的形象。

还有另一种见解:作为一个漠视他人和自己生命的冷酷刺客,荆轲具备此类人物必备的多种素质。冷酷无情是其本质特征,冷静、沉稳、视死如归是其主要个性。荆轲的性格,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七早已作过分析:“夫其膝行、蒲伏,非恭也;复言、重诺,非信也;糜金、散玉,非惠也;刎首、决腹,非勇也。”一个冷面杀手,一个暴力狂徒,一个恐怖分子,即以封建道德观念评判,亦难称“恭、信、惠、勇”。荆轲的玩命绝不是为了某种理想,仅仅是为了报达太子丹的所谓知遇之恩。因此,荆轲性格不应肯定。

[互动设计6] “易水送别”中的音乐描写十分感人,试作赏析。

点拨:“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陶渊明《咏荆轲》)太子丹及宾客“白衣冠以送之”,这是生离死别,送者行者皆沉浸于凄凉悲怆的氛围之中。“风萧萧兮易水寒”,暗示着事有不测。变徵之声,何其悲凉,慷慨羽声,何其激愤,音乐由弱至强,由低至高,人物由“垂泪涕泣”至怒发冲冠,情绪由凄楚悲凉至慷慨悲壮,生离死别化作同仇敌忾。易水悲歌这一场面有力烘托了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的刚烈形象。

[互动设计7] 写一段赏析荆轲行刺场面的文字。 [互动设计8] 思考领悟

1.荆轲刺杀秦王失败的原因,荆轲这样解释:“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查找资料,分析荆轲说法的真实性。(问题探究之二:故事情节)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了这样一件事:鲁句践闻荆轲刺秦王事,曰:“嗟乎,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史记》集解引《盐铁论》:“荆轲怀数年之谋而事不就者,尺八匕首不足恃也。”语涉荆轲刺杀秦王失败的原因。陶渊明《咏荆轲》:“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程诰《咏史》:“荆轲无剑术,不是报仇人。”可见荆轲刺秦王失败与“剑术”不精有关,否则,咫尺之内,也不至于让那把见血封喉的匕首飞向了铜柱。荆轲之说不过是一种托词。

2007年下学期

★谭文淼互动教学设计★

另一种看法:在“图穷而匕首见”之时,荆轲“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以荆轲之沉着冷静,是完全可以突然下手结果秦王的,何况荆轲手持的是一把“血汝缕,人无不立死”的锋利匕首。荆轲没有及时下手,与太子丹制订的抗秦策略有关:“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荆轲行动之时,优先考虑的是“劫秦王”这一上策,故错失了良机。荆轲其人一诺千金,其说可信。

2.陶渊明《咏荆轲》:“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你是否赞同陶说?为什么?(问题探究之三:人物关系)

太子丹对荆轲的决心、品质、谋略和性情并无充分了解,双方谈不上“知己”。荆轲要待机而动,太子丹却“疑其有悔改”,予以责难,甚至以先遣秦武阳相逼,太子丹急躁的言行,反映了他的焦虑心情、狭隘心胸,表现出他完全不了解荆轲周密思虑力求全胜的大略。性情刚烈的荆轲无法忍受太子丹的不信任,“怒叱太子”,仓促上路。既然太子丹对荆轲的了解、尊重、信任都十分有限,那么,“君子死知己”这一说法自然难以成立。

荆轲和太子丹的关系,显然不是一种君子之交。从主客关系看,双方各有所需,太子丹需要利用荆轲抑制秦国复仇雪恨,荆轲需要利用太子丹获取声名纵情享乐。历史记载:“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太子丹对荆轲的心性是十分了解的,从这一角度,说他们是同气相求的“知己”也未尝不可。杀手荆轲“提剑出燕京”是为了报达太子丹知遇之恩,荆轲确乎是为“知己”而非为理念而赴死的。

四、整合评价

[互动设计9] 《战国策》精于叙事,试以荆轲和太子丹的矛盾为例说明之。 荆轲和太子丹的矛盾是影响全局的一个关键问题。秦军大军压境,太子丹心急如焚,“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一语,婉转表现了太子丹的不快,双方矛盾初露端倪。在取樊於期头函问题上,太子丹“不忍”,荆轲暗中采取行动,二人出现明显分歧。而在入秦的时机、助手问题上,双方矛盾终于爆发,荆轲最后“怒斥太子”仓促上路。这些矛盾,草蛇灰线布设文中,成为行刺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互动设计10] 荆轲的形象

通过易水送别时的慷慨悲歌的场面,行刺时的短兵相接的惊心动魄的情景,不仅

2007年下学期

★谭文淼互动教学设计★

富有戏剧效果,而且人物形象鲜明,栩栩如生。作者是怀着敬慕的感情,塑造了荆轲豪爽不羁,见义勇为,不惜牺牲这一人物形象的。通过“行刺”这一特殊事件,也揭示了燕、秦誓不两立的尖锐矛盾。对于秦统一中国的是非功过问题,西汉时贾谊《过秦论》以及三国时诸葛亮《答法正书》有着详细的论述。我们对此不必再纠缠它。但还有人指责荆轲是亡命之徒,这是对荆轲的错误理解。至于“四人帮”之流说荆轲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小丑,那是站在法家立场上,别有用心的阴险邪说。今天我们已洞悉其奸。

历来歌颂荆轲这一人物不乏其人。除司马迁外,例如东晋伟大的诗人陶渊明就写有《咏荆轲》一诗,对荆轲敢于和秦王政拼搏,就作了大胆的肯定。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不要回避历史的真实。

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认为荆轲是怎样一个人?速读课文,根据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

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他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生劫秦王,“必得约太子也。”

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

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

精神: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

五、拓展延伸

[互动设计11] 问题探究

1.清人冯廷櫆《荆卿故里》:“一卷舆图计已粗,单车竟入虎狼都。纵然意气倾燕市,岂有功名到酒徒?空向夫人求匕首,谁令竖子把头颅。南来曾过邯郸道,试问人知剑术无?”沈德潜认为,此诗探究刺案之失,“不独剑术之疏,直咎行刺之失策,此是正论”。试申其说。

2007年下学期

★谭文淼互动教学设计★

荆轲刺秦的失败,人们以种种理由解释。或谓荆轲之友路远未至,或谓荆轲“欲生劫”而未能将秦王立即杀死,或谓荆轲剑术不精,这些偶然性因素于刺秦失败可能或多或少起了作用。但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借献图生劫秦王这一行动本身包含着流产的历史必然性。历史不会机械重复。春秋之时,以勇力著称的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许归侵地,曹沫三战所失之地尽复予鲁。在战争中失去的东西,凭尺八匕首居然复得。世易时移,这个春秋之时的成功案例在战国末期完全不存在重演的可能性。柳宗元《咏荆轲》:“奈何效曹沫,实谓勇且愚。”刘献廷《咏史》:“秦政非齐桓,如何欲生劫?”荆轲之世,秦为刀俎,六国皆为鱼肉,即令“生劫”成功也不会产生任何实际效果,因为虎狼之秦是从来不讲也不必讲什么信用的。从这一角度看,“一卷舆图计已粗”,“失策”之举在行刺这一判断是正确的。

2.古人对荆轲其人其事的两种看法。(资料提供)

史学家的不同识见。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七:“荆轲怀其豢养之私,不顾七族,欲以尺八匕首强燕而弱秦,不亦愚乎!故扬子论之,以要离为蛛蝥之靡,聂政为壮士之靡,荆轲为刺客之靡,皆不可谓之义。又曰:‘荆轲,君子盗诸!’善哉!”

苏洵《嘉祐集·六国》:“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吴见思《史记论文》:“世尝言荆轲行刺反促燕亡,而不知此日之燕已具必亡之势,故史公预先序明燕、秦不两立之势,于鞠武言之,鞠武再言之,太子自言之,荆轲未行之前又提明之,盖万万计无复之,而后出行刺一着耳,岂得已哉!”

诗歌中的不同看法。

颜元《题荆轲山》:“峰顶浮屠挂晓晴,当年匕首入强秦。燕图未染秦王血,山色于今尚不平。”

何景明《易水行》:“寒风夕吹易水波,渐离击筑荆卿歌。白衣洒泪当祖路,日落登车去不顾。秦王殿上开地图,舞阳色沮哪敢呼。手持匕首掷铜柱,事已不成空骂倨。吁嗟哉!燕丹寡谋当灭身,光也自刎何足云,惜哉枉杀樊将军!”

3.你认为应当如何评价荆轲其人其事?(问题探究之四:事件评价) 4.以“荆轲论”为题写一篇历史人物短评。(略)

2007年下学期

第13篇:5《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曙光学校高一语文必修1 教学设计

2013年9月

第5课 《荆轲刺秦王》

主备教师:王登伟

一、内容与解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荆轲刺秦王》。该文节选自《战国策·燕策》,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名篇。本文记叙了太子丹派荆轲去刺杀秦王的全过程,以洗练而又生动的文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秦国与燕国的兼并与反兼并的斗争,再现了荆轲向秦王献图和血染秦廷的壮烈场面,塑造了荆轲这样一个敢于扶危济困、助弱御强、视死如归的侠客形象。学生已经学过《烛之武退秦师》,对于高中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已有所了解。在此学习过程中,学生也初步积累了一些文言字词句,本篇文章将进一步巩固这些知识。作为文言文,本篇的教学重点一是积累相关文言字词句,二是分析荆轲形象。解决重点的关键在于创设情境、梳理总结、多例巩固。

二、教学目标及解析

1、目标定位:进一步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逐步培养文言标点和翻译的能力;探究荆轲人物形象。

2、目标解析: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就是指掌握本文涉及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重点虚词,巩固词类活用、宾语前置句式,新学“者”字引领的定语后置句式。探究荆轲人物形象就是指为这一人物形象定位,探讨荆轲的行为方式是否正确,同时学习文章塑造人物的方法和创设场面的技巧。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会对“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群臣侍殿上者”这种定语后置句式不能理解。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语法知识淡薄,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多例说明,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还要先讲讲现代汉语有关语法知识,其中关键是定语(修饰语)与中心语的位置关系。

四、教学过程

问题一:关于《战国策》及其本文的写作背景?

明确:又称《国策》,体例是国别体。编者是西汉末年的刘向。全书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情况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既有史学价值,又有文学价值。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我们学过《战国策》中的《邹忌讽齐王纳谏》。

写作背景:《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第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 228年破赵( 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

问题二:初读课文,把握行文思路。 问题1:复述本文的内容?

明确:秦军攻破赵国,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燕太子丹为报以前秦王没有礼遇他的仇恨,更为解除大军压境的国难,派荆轲去刺杀秦王嬴政结果刺杀失败了。

1 曙光学校高一语文必修1 教学设计

2013年9月

问题2:合作解释、翻译全文,理清本文的行文思路。

问题三:由题目入手,全文的中心事件是“荆轲刺秦王”,围绕着“刺”字展开的有行刺缘由,行刺准备,行刺过程,行刺结果,分别对应文章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明确:第一部分(1—2)开端,交代刺秦原因。 第二部分(3—9)发展,交代刺秦准备。 第三部分(10—17)高潮,交代刺秦经过。 第四部分(18)结局,交代刺秦结果。 问题四:研读文章第一部分

问题1:这一部分在交代刺秦原因的时候,具体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明确:主要从两个方面。大军压境、计议行刺。

问题2:荆轲为什么要行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

明确: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太子丹认为“秦兵旦暮渡易水”,“日已尽矣”,因而催促荆轲实施刺秦王的计划,意图抵抗秦军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课文写形势,连用几个动词短语,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尽收其地”的“尽”,写出了秦军之“强”,也应了太子丹“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足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的判断。

问题3: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 明确: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到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问题4:文章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请同学们结合本部分的具体情节,从字词句或艺术手法的角度分析人物刻画好在何处,作者为我们呈现出一个怎样的荆轲?

明确:(语言描写)

(1)太子丹恐惧,心急如焚,荆轲在此危难之际,毅然回答“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表现了荆轲“言必信,行必果”的侠义精神。

(2)荆轲提出非献“樊将军首”和“燕督亢之地图”不可,表现出他勇而多谋的性格特点。

问题五:研读文章第二部分内容

问题1:本部分在交代刺秦准备的时候,具体写了哪些事情? 明确:求取信物、准备匕首、配备助手、怒叱太子、易水诀别 问题2: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

荆轲三问樊於期,首先从秦王的刻毒残忍说起,动之以情,进行初步试探;进而从“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方面晓之以义,引而不发,进一步观察反映;在樊将军急于知晓的情况下,他才和盘托出行刺打算,征询意愿。荆轲胆大心细,自知知人,对樊将军有着深刻的了解。荆轲舍身取义的精神,更使樊将军激动得“偏袒扼腕而进”。樊将军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问题3:太子丹求“天下之利匕首”并“以药淬之”、“令秦武阳为副”为何略写? 不是主要情节,只作必要交代。详略得当,剪裁合理。 问题4:荆轲怒叱太子的原因是什么?显示了什么性格?

明确:荆轲“有所待”,遭到太子的猜疑。太子的不信任对侠义之士来说,无异于人格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忍无可忍,怒叱太子,显示了刚烈的性格。

问题5: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 明确:与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 问题6: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

2 曙光学校高一语文必修1 教学设计

2013年9月

明确: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渲染悲壮的气氛。 问题7: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明确:①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②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③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④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⑤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问题8:文章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请同学们结合本部分的具体情节,从字词句或艺术手法的角度分析人物刻画好在何处,作者为我们呈现出一个怎样的荆轲?

明确:(1)私见樊於期:荆轲先动之以情,激起与秦国有不共戴天之仇的樊於期内心的痛楚;后晓之以理,说明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最后告之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荆轲三言两语使樊於期甘心自刎献头。

这部分通过语言和动作描写刻画出荆轲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心思绵密的个性,同时也塑造了樊於期豪爽慷慨、义勇刚烈的武将形象。

怒叱太子:“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太子丹的不信任是对荆轲的侮辱,“荆轲怒,叱太子丹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这里通过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刻画出荆轲重视人格、性格刚烈的一面。

(3)易水诀别:主要进行了“场面描写”。 a抓住特点 白衣冠

b突出重点 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终已不顾 c顾及全面 士皆垂泪涕泣

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d结合景物 风萧萧兮易水寒

这部分使用了场面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音乐描写不仅烘托一种慷慨悲壮的气氛,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也塑造了荆轲赴汤蹈火、义无反顾的精神。

问题六:研读文章第三部分

问题1:这一部分主要向我们展示了哪几个场景? 明确:计见秦王、顾笑武阳、秦廷搏击、倚柱笑骂

问题2:行刺这一过程可谓是惊心动魄,作者通过哪些方法描写这一场面?请大家仔细读书,讨论回答。

a.通过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展示生死搏斗的曲折过程:

荆轲“取—奉—发—把—持—揕—逐—提”,主动进攻未遂,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惊—引—起—拔—走—击”,由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动作描写,层次分明。

b.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人物形象。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c.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

写“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知所为”,衬托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这寥寥数语,从反面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

问题3:文章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请同学们结合本部分的具体情节,从字词句或艺术手法的角度分析人物刻画好在何处,作者为我们呈现出一个怎样的荆轲?

明确:(1)动作描写、行为描写

a“厚遗蒙嘉”体现了荆轲行事周密的性格特点。

3 曙光学校高一语文必修1 教学设计

2013年9月

b“图穷而匕首见”后,荆轲的“把、持、揕、逐”等一系列动作和群臣的惊慌刻画出荆轲英雄虎胆的神勇形象。

(2)神态描写、语言描写

a献图时,秦武阳竟“色变振恐”,眼看事情就要败露,“荆轲顾笑武阳”,几句话就化险为夷,刻画出荆轲沉着机智、镇定自若的品质。

(3)侧面描写

秦王的贪婪、怯弱衬托出荆轲的勇敢。

问题七:怎样认识荆轲和荆轲刺秦王这一行动? 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 险的事,但还是毅然前往,直至事败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也是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的。荆轲之所以值得肯定,并不在于为太子丹报私怨,而在于他站在斗争的最前 列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千百年来,受压迫的人们之所以敬仰荆轲,也正是基于他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当然这当中也流露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因素这既是荆轲本身的局限,也是作者的局限。从荆轲刺秦王的做法来看,这种个人的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企图凭借个人的拼杀来改变历史的进程更是不可能的,这些都反映了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

问题八:本文写法上还有哪些可学之处?

①善于写人物的对话和神态。

荆轲和樊於期的对话,荆轲先用话挑起樊於期对秦的仇恨,再问樊於期对这样的深仇大恨怎么办,然后针对“顾计不知所出耳”的表示,试探地提出了既能为樊於期报仇,又能保全燕国的计划,一层进一层,结果是樊於期慷慨陈辞,毅然自刎。

见秦王时“秦武阳色变振恐”,“荆轲顾笑武阳”而向秦王作了解释,在千钧一发之际,镇静的神态和得体的言辞消弥了危机。这些对话,既表明了事态的逐步发展,也描写了荆轲的精细、沉着,在紧要关头不慌不忙,随机应变。

②善于通过对比突出人物性格。

以太子丹的急躁粗疏,头脑简单跟荆轲遇事审慎,三思而行对比,以突出荆轲的深沉多谋。又如写武阳在紧急关头神态失常,同荆轲的镇定自若对比,突出了荆轲的机智勇敢。

③善于写一瞬间同时发生的各种现象,交织起来创造出一个悲壮感人的场面。

如“易水送别”的“白衣冠”“击筑”“和而歌”“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各种现象综合成一个充满悲壮气氛的场面,有极强的感人力量。这是刺秦前故事发展的一个高潮,也是感人肺腑千古传诵的闪光章节。在这一情节中,荆轲的内心世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面对浑身着素的送行的人们和风寒水冷的自然环境,他用慷慨悲歌来表达对高渐离等知己生离死别的悲凉心情,抒发视死如归的壮烈情怀。荆轲在太子丹对他缺乏足够的了解、信任和尊重的情况下仍然决心履行诺言,更增添了故事的悲剧色彩,这一情节也暗示了整个事件的悲剧性结局。荆轲的歌声由凄切悲凉转为慷慨激昂,送行的人们也由感动、惜别转为激愤、激励。就在这激动人心的场面中,荆轲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刺秦的征途。

目标检测

1.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不敢与忤视 忤:逆。

B.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被:表被动关系。 C.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惧怕。 D.士皆瞋目 瞋目:形容发怒时瞪大眼睛的样子。

2.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③顾计不知所出耳

4 曙光学校高一语文必修1 教学设计

2013年9月

②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④荆轲顾笑武阳 A.两个\\\'微\\\'字不同 两个\\\'顾\\\'字相同 B.两个\\\'微\\\'字不同 两个\\\'顾\\\'字也不相同 C.两个\\\'微\\\'字相同 两个\\\'顾\\\'字相同 D.两个\\\'微\\\'字相同 两个\\\'顾\\\'字不相同 3.对下面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翻译:假如太子不说,我也要求行动。 B.唯大王命之。翻译:只有大王掌握着命运。

C.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翻译:去了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用的人。

D.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翻译:秦王用一千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做赏格,悬赏他的头。

4.下列句子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C.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D.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六、本课小结

作者着力刻画了荆轲这一侠士形象,对这一形象作者持敬仰、歌颂的态度,他反抗强暴、有胆有识、大智大勇、视死如归,是一个英雄形象。这也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应选取的积极内容。另外,在本篇文章里我们又学习了一种新的特殊句式——定语后置句。在这种句式里,“者”字无实义,是此种句式的一个重要标志,请同学们牢固掌握。

第14篇:《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2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积累 • 整合:积累文中的文言词句并进行归类整理。

2、感受 • 鉴赏: 正确分析鉴赏荆轲这个人物形象。

3、思考 • 领悟: 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思考领悟在尖锐复杂的矛盾

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4、发现 • 探究: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引导学生对荆轲刺秦王的行为作进一步的探究,从而正确评价轲刺秦王的行为。

二、过程与方法

《荆轲刺秦王》是篇文言课文,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司马迁撰写《史记 刺客列传》时,几乎照录全文。这样的课文对于学生来说可读性很强,且很感兴趣,只要结合文中的注释便可顺利阅读全文。如果按照传统的文言授课方式来处理课文,势必会让学生容易疲累,以至失去阅读兴趣,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本课教学笔者从新课程理念出发,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鼓励个性化解读,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知识。

1、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利用早读时间听课文录音,感知课文并熟读课文.

2、荆轲刺秦王一幕文中最精彩的部分,也是高潮之处,所以这一部分安排了一个片段剧的表演,让同学把这一部分改为课本剧,由他们自编自演,教师可作适当的指导.

3、要求同学在编剧排演的过程中要认真,最后通过竞选方式择优录选好的剧本好的演员.

4、片段剧的表演,实际上就是对文章的剪裁,将记叙描写精彩部分,也是重点部分抽出来,形成点面结合拓展开来,分析探究,并在此间穿插文言字词句的练习讲解。

5、在提示上展开评述或辩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荆轲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

2、通过表演、评述或辩论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互助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分析荆轲人物形象及其刺秦王的行为 【教学方法】

诵读、提问、讲解、质疑、讨论、探究、提要勾玄法 【教学课时】

四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

1.诵读课文,注音搬家,注释搬家。2.完成《练习册》——“自主学习篇”。

二、导入新课: 1.简介《战国策》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后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篇,分国别编辑,依次是:西周一篇,东周一篇,秦五篇,齐六篇,楚四篇,赵四篇,魏四篇,韩三篇,燕三篇,宋、卫合一篇,中山一篇。其时代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约二百四十年(前460-前220)。《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了解背景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6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灭赵是在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喜为了结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三、整体感知及字词解析: 一)、解题并梳理文章脉络

1.《荆轲刺秦王》这个标题是编者加上去的,你们觉得关键词是哪一个?(“刺”)

2. 本文围绕着一个“刺”字,展开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阅读时抓住“刺”,即可把握文章的脉络。

2 (一) 刺之由: (“秦将王翦破赵──愿足下更虑之”) ——故事开端。 (二) 刺之备: (“荆轲知太子不忍──终已不顾”) ——故事发展。 (三) 刺之时:(“既至秦──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故事高潮。 (四)刺之果:(末段)——故事结局。 二)、刺之由 1.字词解析

①进兵北略地:向北

②则虽欲长侍足下:则,那么。虽,即使。足下,您,指荆轲,表对说话对象的尊称。又如:《陈涉世家》中“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 ③微太子言:如果没有。又如:《岳阳楼记》中“微斯人,吾谁与归?”

④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这不仅是个省略句,还是个倒装句,经过调整后的语序是“秦王(以)千斤金,万家邑购之”

⑤诚能得樊将军首:果真。又如《陈涉世家》中:“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也表示假设关系。

⑥臣乃得有以报:固定结构,有用来„„办法。

⑦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走投无路;困,处境困窘。今义,贫穷。古今异义。 三)、刺之备

1.为行刺做了哪些准备?

“准备信物”、“准备利刃”、“配备助手”、“怒斥太子”和“易水送别”五个场面。 2.字词解析

①皆为戮没:读wâi,被。

②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③而燕见陵之耻除矣: 被 ④将军岂有意乎:是否 ⑤既已,无可奈何:事已至此 ⑥太子迟之:以„„为迟 ⑦仆所以留者:„„的原因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诗中透露出无限的悲凉和对人生的留恋,但荆轲仍然一无反顾,“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许多英雄就这样永远地走入历史深处。今天,让我们在前人的记述中再来探寻英雄的足迹,倾听历史的回音。

二、整体感知及字词解析

(一)、易水送别 1.朗读文章第9段

要求读准字音,学生常常将“太子和而歌”中的“和”读成hã,应读hâ,解释应和。 2.字词解析

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者”,定语后置的标志 ②皆白衣冠以送之:来,表目的 ③既祖:已经

④又前而为歌曰:前,上前。为,wãi,作。 ⑤发尽上指冠:向上

⑥于是荆轲就车而去:接近,登上 ⑦终已不顾:回头

3.概括这段文字所写的内容。

易水送别

4.朗读时应读出怎样的感情?并中文中找到依据。

悲、壮

“皆白衣冠以送之”,穿白衣戴白帽意味着荆轲此去凶多吉少,可谓是生人做死别。形成一种凄惊悲怆的氛围,使人预感到事有不测。我们的习作中常见的外貌描写是“他不高不矮,不胖不瘦,不十分漂亮,也不十分丑陋”,外貌描写是为中心服务的,不是为了写外貌而写外貌。

“为变徵之声”“复为慷慨羽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其中音乐由悲凉变为悲壮,低沉变为高昂,渲染悲壮气氛。

“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生离死别变为同仇敌忾。这慷慨悲歌的场面,千百年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去赴汤蹈火、义无反顾!所要表现的是荆轲,为什么要写送行的宾客?

正如《口技》中的“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于是宾客无

4 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写观众的表情是为了突出口技人技艺高超。 “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只用一个动作就突出表现荆轲义无反顾的刚毅性格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5.有感情地诵读第9段

(二)、厚遗蒙嘉

1.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第11-13段内容。厚遗蒙嘉 2.字词解析

①持千金之资币物:币,(古义)礼品,泛指用作礼物的玉帛等物;(今义)货币 ②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确实

③燕王拜送于庭:“拜送于庭”,状语后置,即“于庭拜送”。 ④使使以闻大王:使,派。使,使者。 ⑤乃朝服:穿上上朝的礼服。

(三)、廷刺秦王 1.字词解析 ①以次进:按照

②秦武阳色变振恐:脸色 ③群臣怪之:感到奇怪

④前为谢曰:为,wâi,为之,替(秦武阳)。谢,谢罪。又如《唐雎不辱使命》中:“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⑤图穷而匕首见:穷,尽、完。见,通“现”,露。又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⑥秦王还柱而走:跑 ⑦以故荆轲逐秦王:因此

⑧而卒惶急无以击轲:和“有以”相对,没有用来„„东西。 ⑨而乃以手共搏之:乃,只、仅仅。共,一起。 ⑩断其左股:大腿

⑾箕踞以骂:箕,两脚张开,如同簸箕。踞,蹲或坐。箕踞,以示轻蔑对方。又如《醉翁亭记》中的:“有亭翼然临于泉上”。“翼”解释为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2.第13段哪些字音重读?并简析原因。

5 “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中的加点字重读,献图时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竟“色变振恐”,引起了众人的猜疑,眼看事情就要败露,形势非常危急。

“荆轲顾笑武阳”中的加点字重读,在这猝然生变的节骨眼儿上,荆轲面不改色心不跳,几句话,既遮掩了秦武阳失常的表情,又颂扬了秦王的威风,使秦君臣上下疑窦消除。再加上一“笑”一“顾”一“前”,沉着机智、镇定自若,表明他的确具有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质,可谓神勇之人。

3.第14-16段要用什么样的语速读?

14、15段读荆轲的动作语速快,“取──奉──发──把──持──揕”,双方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斗。读毫无精神准备的秦王语速也要快,“惊──起──绝──拔──操──急”,慌得连剑也“不可立拔”。读群臣语速慢,个个呆若木鸡。霎时间,庄严的秦廷上,荆轲“逐”,秦王“走”,群臣“愕”,上上下下“尽失其度”,最后竟出现“乃以手共搏之”的戏剧性场面。

16段眼看着秦王要成为荆轲的剑下之鬼,由于侍医夏无且以药囊投轲,荆轲反被秦王“断其左股”,转瞬之间由优势转为劣势,最后反“被八创”,完全失去战斗力。这一部分语速急促,突出地渲染了千钧一发的紧张形势。 4.第17段哪些字音重读?并简析原因。

“笑”、“骂”,绘形传神,突出了荆轲的视死如归和英雄虎胆。

二、课堂小结

《荆轲刺秦王》是战国策的名篇。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首先《战国策》通过语言、神态、动作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形象。荆轲“顾笑武阳”、“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其次,善于用侧面描写,烘托荆轲的形象,使之更加鲜明。易水边送行者的“垂泪涕泣”、“嗔目,发尽上指冠”,秦武阳的临场惊恐,秦王的“目眩良久”,都起了反衬作用,使荆轲的机智、刚毅、镇静、勇敢和自我牺牲的性格特征更加凸现出来。所以我们写人物首先要抓住能表现人物个性的细节,还要善于描绘个性化的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等,才能塑造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三、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四。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

6 虽然,荆轲刺秦王未能成功,但是荆轲以死报恩,好不悲壮。回想数日前易水河畔太子丹送行的一幕,荆轲可以含笑了。这歌声伴着高渐离凄约哀婉的筑声,每一个音符都是一行伤心泪,让我们一起读《易水歌》。

士为知己者死,萧萧易水河的风剪不断荆轲一往无前的决心,让我们读出这份决然(再读《易水歌》)。

二、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对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的叙述,赞扬了荆轲机智勇敢和扶弱救困,反抗侵伐的侠义行为,表现了作者反抗强暴统治的思想。

三、探究与思考(主动探究,互动合作)

怎样认识荆轲和荆轲刺秦王这一行动?

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 险的事,但还是毅然前往,直至事败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荆轲刺秦王 这件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也是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 的。荆轲之所以值得肯定,并不在于为太子丹报私怨,而在于他站在斗争的最前 列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千百年来,受压迫的人们之所 以敬仰荆轲,也正是基于他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当然这当中也 流露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因素这既是荆轲本身的局限,也是作者的局限。从荆 轲刺秦王的做法来看,这种个人的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企图凭借个人的拼杀来 改变历史的进程更是不可能的,这些都反映了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

四、特点总结:

1、善于写人物的对话和神态。

荆轲和樊於期的对话,荆轲先用话挑起樊於期对秦的仇恨,再问樊於期对这样的深仇大恨怎么办,然后针对“顾计不知所出耳”的表示,试探地提出了既能为樊於期报仇,又能保全燕国的计划,一层进一层,结果是樊於期慷慨陈辞,毅然自刎。

见秦王时“秦武阳色变振恐”,“荆轲顾笑武阳”而向秦王作了解释,在千钧一发之际,镇静的神态和得体的言辞消弥了危机。这些对话,既表明了事态的逐步发展,也描写了荆轲的精细、沉着,在紧要关头不慌不忙,随机应变。

2、善于通过对比突出人物性格。

以太子丹的急躁粗疏,头脑简单跟荆轲遇事审慎,三思而行对比,以突出荆轲的深沉多谋。又如写武阳在紧急关头神态失常,同荆轲的镇定自若对比,突出了荆轲的机智勇敢。

3、善于写一瞬间同时发生的各种现象,交织起来就创造出一个悲壮感人的场面。

如“易水送别”的“白衣冠”、“击筑”、“和而歌”、“士皆垂泪涕泣”“士皆 目,发尽上指冠”各种现象综合成一个充满悲壮气氛的场面,有极为强烈的感人力量。这是刺秦前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高潮,也是这篇文章感人肺腑,千古传诵的闪光章节。在这一情节中,荆轲的内心世界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展现。面对浑身着素的送行的人们和风寒水冷的自然环境,荆轲用慷慨悲歌来表达自己对于高渐离等知己者生离死别的悲凉心情,抒发自己视死如归的壮烈情怀。荆轲在太子丹对他缺乏足够的了解、信任和尊重的情况下仍然决心履行自己的诺言,这更增添了故事的悲剧色彩,这一情节也暗示了整个事件的悲剧性结局。荆轲的歌声由凄切悲凉转为慷慨激昂,送行的人们也由感动、惜别转为激愤、激励。就在这激动人心的壮烈场面中,荆轲义无反顾地踏上了献身刺秦的征途。“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跃然纸上。

又如,刺秦王时,荆轲的动作,秦王惊起拔剑不出,环柱而逃的狼狈相,群臣的惊愕,侍医的掷药囊,左右呼“王负剑”,一直到荆轲“身被八创”,“箕踞以骂”。在极短的时间里,写了秦王殿庭上下的情状,写动作、写表情、写高呼、写怒骂,组织成一个惊心动魄的壮烈场面。

五、总结拓展:

一把剑,一首诗,一段佳话。利剑配侠客,铸剑大师欧冶子倾毕生心血铸就五把利剑,湛卢、纯钧、胜邪、巨阙与鱼肠,就是这把鱼肠剑演绎了一段同样荡气回肠的故事,同学们如果你感兴趣,不妨利用今天的学习方法去读一读《史记·刺客列传》中专诸这位刺客。当然,不仅如此,正如鲁迅讲《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精彩对于他从来就不缺少,如果利用今天我们学习的方法多充实自己,一定会给我们的阅读生活增添更多乐趣。

六、作业:

1、[思考和练习]第一题、第二题。

2、以自己的观点评价荆轲这一人物形象。

板书设计:

荆轲刺秦王

精彩情节人物性格(荆轲)塑造手法

求取信物深谋远虑、胸有城府人物对话

易水送别赴汤蹈火、义无反顾场面烘托

廷刺秦王机智沉着、视死如归动作、表情

第四课时

巩固强化知识点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通“悦”,高兴 yuâ)

2.使工以药淬火(通“焠”,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cuì) 3.日以尽矣(通“已”,已经) 4.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通“凌”,凌辱) 5.今日往而不反者(通“返”) 6.请辞决矣(通“诀”,诀别)

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通“震”,震慑)

8.设九宾(通“傧”,傧相[bīn xiàng],迎宾赞礼的人。傧,旧读bìn。)9.图穷而匕首见(通“现”) 10.秦王还柱而走(通“环”,绕) 11.荆轲奉樊於期头函(通“捧”) 12.卒起不意(通“猝”)

二、文言实词

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动词,亲近,接近) 2.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形容词,刻毒) 3.可以解燕国之患(动词,解除,解救) 4.人不敢与忤视(动词,有勇气做,敢于) 5.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动词,回来) 6.秦王复击轲,被八创(动词,遭受) 7.持千金之资币物(名词,资财、钱物) 8.乃骇而图之(动词,图谋,筹画) 9.拔剑,剑长,操其室(名词,剑鞘)

10.非有诏不得上(名词,皇帝下的命令,诏书)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 进兵北略地(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② 函封之(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③ 发尽上指冠(名词作状语,向上) ④ 箕踞以骂曰(名词作状语,象簸箕一样) ⑤ 秦兵旦暮渡易水(名词作状语,马上) 2.名词作动词

① 前为谢曰(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② 樊於期乃前曰(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③ 左右既前(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④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白衣冠:名作动,穿白衣,戴白帽) ⑤ 乃朝服,设九宾(朝服:名作动,穿朝服)

(二)动词的活用

使使以闻大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其人居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 2.形容词作动词

则秦未可亲也(形容词作动词,亲近、接近) 3.形容词的意动

①太子迟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②群臣怪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

四、古今异义

1、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

4、将军岂有意乎(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今义还有“故意”之意)

5、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古义:对待。今义:遇到,碰到。深,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6、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7、终已不顾(古义:不回头。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8、左右乃曰(古义: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

9、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为“可以之”的省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10、秦王购之金千斤(金:古代指金属总称,用于流通货币时,先秦指黄金,后来指银,文中指铜。今义:特指黄金)

11.持千金之资币物(古义:礼物 今义:货币)

12.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古义:袒露一只臂膀 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13.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的侍卫 今义:中医医生) 14.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古义:投击 今义:拿着)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判断句)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判断句) 3.仆所以留才,待吾客与俱(判断句)

4.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判断句)

(二)省略句

5.秦王购之 (以) 金千斤 (省略介词“以”) (省略句) 6.取之 (以) 百金 ( 省略介词“以”) (省略句)

7.欲与 (之) 俱 ( 往 ) (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 (省略句) 8.待吾客与 (之) 俱 ( 往 ) (同上) (省略句)

9.其人居远未来,而为 (之) 留待(省略介词宾语 ) (省略句) 10.嘉为 (之) 先言于秦王曰 (同上) (省略句) 11.乃 (穿) 朝服,设九宾 (省略谓语) (省略句) 12.见燕使者 (于) 咸阳宫 (省略介词) (省略介词) 13.使 (之) 毕使于前 (省略兼语 ) (省略介词) (省略句) 14.群臣侍 (于) 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省略介词) (省略句) 15.献 (于) 秦王 (省略介词) (省略句) 16.比 (于) 诸侯之列 (省略介词) (省略句) 17.而 (按) 秦法„„ (根据文意省略 ) (省略句)

18.皆陈 (于) 殿下 (省略介词) (省略句)

(三)被动句

19.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动句) 20.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被动句)

(四)倒装句

21.常痛于骨髓 (状语后置句) 22.嘉为先言于秦王(状语后置句) 23.燕王拜送于庭 (状语后置句) 24.使毕使于前(状语后置句) 2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定语后置句) 26.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 27.秦王购之 (以) 金千斤,邑万家 (介宾短语后置,数量词作定语后置)

六、固定结构

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 2.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3.将奈何(表疑问,怎么„„。下文“为之奈何”“既已无可奈何”意同。

4.荆轲有所待(意为:有„„的人〔东西〕。“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

5.将军岂有意乎(表揣度,是否„„呢) 6.荆卿岂无意哉 (表反问,难道„„吗)

7.仆所以留者 (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 8.事所以不成者„„(同上)

七、成语典故

1.切齿拊心:语出本文,又作“切齿腐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2.一去不复返:语出本文。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后亦称人或者已成陈迹。唐崔颢《黄鹤楼》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3.发上指冠:语出《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本文“士皆目真目,发尽上指冠”暗引此语。

4.图穷匕首见:语出本文。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5.无可奈何:语出本文。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12 6.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典出本文。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7.变徵之声:语出《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徵,古代五声之一,读zhǐ。

八、一词多义

(一)实词 1.亲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动词,亲近,接近。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名词,父母。 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曲 副词,亲自。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形容词,亲生的。 2.深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形容词,刻毒。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形容词,深刻。 夜深忽梦少年事 形容词, ( 时间 ) 久。 桃花潭水深千尺 名词,深度。一说,形容词。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深失所望 副词,很,十分。 3.解

可以解燕国之患 动词,解除,解救。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动词,此用本义,用刀剖开动物肢体。 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 动词,分开。

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 动词,解释。 毁其盆,解其棕缚 动词,解开。 土崩瓦解 动词,分裂,涣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动词,解答。 谓颜太师以兵解 动词,解脱躯壳而成仙,解脱。 缉捕使臣已将秋公解进 动词,解送,读jiâ。 解元 乡试中第一名为“解元”,读jiâ。 4.教

乃今得闻教名词,指教,jiào。 曲罢曾教善才服 动词,使,让,jiāo。

13 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 名词,教化。读jiào。 十三教汝织 动词,传授知识技能,读jiāo。 5.敢

人不敢与忤视动词,有勇气做,敢于。

进止敢自专 副词,表反诘语气,为“岂敢、不敢”的省词。 6.还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动词,回来。 秦王还柱而走 动词,通“环”,绕。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还走 动词,通“旋”,掉转身。 计日以还 动词,归还。

一尊还酹江月 副词,还是,hái。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副词,通“旋”,马上,立即,读xuán。7.资

持千金之资币物 名词,资财、钱物。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名词,资本,依据。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动词,资助。

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 名词,费用,物资。 唯是脯资饩牵竭矣 名词,通“粢”,谷类总称,粮食。 如姬资之三年 动词,为动用法,为„„蓄积 ( 准备 ) 。 8.振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动词,通“震”,害怕,恐惧。 振长策而御宇内 动词,挥动。 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通“赈,赈济。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动词,通“震”,震动。 且迁我如振落叶耳 动词,振动。 振奋作声 动词,振作奋起。 9.图

乃骇而图之动词,图谋,筹画。 图穷匕首见 名词,地图。

不图子自归 动词,想,反复考虑。

10.室

拔剑,剑长,操其室 名词,剑梢。 斯是陋室,唯我德馨 名词,居所。 今其室十无一焉 名词,家。 11.诏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名词,朝廷。

非有诏得不上 名词,皇帝下的命令,诏书。 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动词,皇帝下令。 12.被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动词,遭受。 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 介词,表被动。 被明月兮佩宝璐 动词,通“披”,戴。 13.得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 非有诏不得上 能够 诚能得樊将军首/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得到 14.诚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 果真,如果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的确,确实 15.顾

顾计不知所出耳 过、只是 终已不顾 / 荆轲顾笑武阳 回头看 16.就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靠近,登上 轲自知事不就 成功 17.见

图穷而匕首见 通“现”,显现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介词,被

(二)虚词 【之】

①使工以药淬之/愿大王少假借之 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它(们)”

②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 结构助词,“的”/不译 ③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而】

①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连词,表转折

②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荆轲和而歌 连词,表并列 ③伏尸而哭/自引而起/秦王还柱而走/倚柱而笑 连词,表修饰

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图穷而匕首见 连词,表承接 ⑤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连词,表递进 【以】

①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介词,因 ②使工以药淬之/而乃以手共搏之/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介词,用 ③以次进 介词,按照 ④日以尽矣 已经

⑤皆白衣冠以送之/不敢兴兵以拒大王/遂拔以击荆轲 连词,表目的,“来”/不译 ⑥箕踞以骂曰 连词,表修饰 【为】

①乃为装遣荆轲 动词,做,整治 ②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介词,被 ③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 介词,替 【其】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它(们)(的) 尽收其地/疑其有改悔/剑长,操其室 ②指示代词,那 其人居远未来

第15篇:完整版《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荆轲刺秦王》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

2、了解《战国策》及相关知识,把握古代记叙散文的特点。

3、理解分析荆轲、太子丹、秦武阳等人物形象。

4、掌握古代记叙散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介绍相关历史背景,让学生在历史大背景中观照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2、引导学生提要勾玄地阅读课文,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的叙事脉络,做到纲张目举,提高其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3、设计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领会古代散文简洁、精炼、细节传神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理解领会荆轲不畏强暴、不避艰险、舍生忘死、扶弱济困的英雄精神。

2、引导学生领略英雄的才华与品德,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分析荆轲人物形象及其刺秦王的行为

2、积累重要文言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1、文章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2、领会古代记叙散文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

【教学方法】

1、讲解法

2、自主合作法

3、诵读感知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1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诸多风流人物之中,有一位仅有短短两句吟唱,而这两句却成为千古绝唱,这就是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诗中透露出无限的悲凉和对人生的留恋,但荆轲仍然一无反顾,“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许多英雄就这样永远地走入历史深处。今天,让我们在前人的记述中再来探寻英雄的足迹,倾听历史的回音。(板书课题)

二、【《战国策》简介】

多媒体展示,学生齐声朗读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著,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三、【背景简介】

多媒体展示,教师简述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 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四、【扫清阅读障碍

1、读准字音(多媒体展示,师生齐读)

淬(cuì)

忤(wǔ)

徵(zhǐ)

陛(bì)

卒(cù)

提(dǐ)

创(chuāng)

揕(zhèn)

拊(fǔ)

髓 (suǐ)

樊於(wū)期

箕踞(jījù)

亢(kàng)

夏无且(jū)

2

五、【复述故事情节,把握课文结构】

1、学生结合注释自读课文

2、指名学生复述

3、快速梳理情节(多媒体展示)

第一部分:自“秦将王翦破赵”至“遂发”写行刺准备;

第二部分:自“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至“终已不顾”,写易水诀别; 第三部分:自“既至秦”至“秦王目眩良久”,写秦廷行刺。

六、赏析第一部分——行刺准备

(一)第一段:狼烟四起

1.学生齐读

2.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

提示:奏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课丈写形势,连用几个动词短语,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尽收其地”的“尽”,写出了秦军之“强”,也应了太子丹“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是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的判断。太子丹认为“秦兵旦暮渡易水”,“日已尽矣”,因而催促荆轲实施刺秦王的计划,意图抵抗秦军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

(二)第二段:义士请缨

1.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第二段

2.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

提示: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3.文言知识归纳

旦暮:早晚,指时间短

微:没有

谒:拜见

无信:没有信物

亲:接近

诚:假如

说:通“悦”

有以:有用来......的方法

穷困:走投无路,陷入困境

(三)第三——八段:求取信物

1.分组朗读

3 2.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

提示:荆轲三问樊於期,首先从秦王的刻毒残忍说起,动之以情,进行初步试探;进而从“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方面晓之以义,引而不发,进一步观察反映;在樊将军急于知晓的情况下,他才和盘托出行刺打算,征询意愿。荆轲胆大心细,自知知人,对樊将军有着深刻的了解。荆轲舍身取义的精神,更使樊将军激动得“偏袒扼腕而进”。樊将军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3.太子丹求“天下之刮匕首”并“以药淬之”、“令秦武阳为副”为何略写?

提示:不是主要情节,因而只作必要的交代。详略得当,剪裁合理。

4.荆轲怒叱太子的原因是什么?显示了什么性格?

提示:荆轲“有所待”,遭到太子的猜疑。太子的不信任对侠义之土来说,无异于人格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忍无可忍,怒叱太子,显示了刚烈的性格。

5.文言知识归纳

深:刻毒

戮没:杀戮和没收

顾:只是,表轻微转折

善:好好地

见:被

函:用盒子装

忤视:正眼看

迟之:意动用法,认为......迟

以:通“已”

被动句: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小结: 第一部分写行刺秦王的准备工作,包括商议计谋、求取信物、准备匕首、配备副手、怒叱太子五个场面,其中荆轲与太子丹有三次分歧。这些分歧既表现了荆轲的足智多谋,果敢勇决,也暴露了太子丹浮躁多疑、谋事不周的弱点。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回顾上节内容。

二、赏析第二部分:易水诀别

1.指名朗读“易水诀别”一段

2.学生齐读本段

3.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

提示:与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

4、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渲染悲壮的气氛。

5、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提示:①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②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③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汽的气势;④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⑤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板书:易水送别

场面描写

1 抓住特点

白衣冠

2 突出重点

荆轲

3 顾及全面

其他人物

4 结合写景

风萧萧兮易水寒

小结:烘托一种慷慨悲壮的气氛,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表现了荆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6.引导学生当堂背诵“易水诀别”一段

三、赏析第三部分——秦廷行刺

1、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几个层次?

计见秦王(11—13自然段)

顾笑武阳(14自然段)

秦廷搏击(15—17自然段)

倚柱笑骂(18自然段)

5 遇难去世(19自然段)

2.计见秦王:反映出荆轲身上除了“勇”,也有世俗的智慧。找到秦王的宠臣蒙嘉为突破口,不惜重金厚遗蒙嘉,为见秦王做了充分而有利的准备。

3.请简析“顾笑武阳”这一画面的精彩之处。

明确: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色变振恐”,眼看事情就要败露,在这个节骨眼上荆轲面不改色,几句话就遮掩了秦武阳的失常表情,又颂扬了秦王的威风。一笑,一顾,一前,沉着机智,镇定自若,表明他的确具有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质,可谓神勇之人。和秦武阳形成鲜明对比。又与上文太子丹怀疑荆轲信任秦武阳的情节相照应。

4.秦廷搏击

(1)找出荆轲和秦王的动作描写,并作简要分析。

荆轲:“取—奉—发—把—持—揕—逐—引—提”

秦王:“惊—引—起—绝—拔—操—急—走—拔—击—复击”

至此时双方矛盾冲突到达顶峰,毫无精神准备的秦王“惊—引—起—绝—拔—操—急”,惊慌失措连剑也不可立拔,与此同时,荆轲“取—奉—发—把—持”双方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斗。霎时间,庄严的秦廷上,荆轲逐,秦王走,群臣愕,上上下下尽失其度。最后竟然出现“乃以手共搏之”的戏剧性场面。眼看秦王就要死于荆轲之手,侍医夏无且用药囊掷荆轲,荆轲反被秦王断其左股,优势转为劣势,最后反而被八创,完全失去战斗力。这一部分多用急促短语,突出渲染千钧一发的紧张情势。

5.倚柱笑骂展示了荆轲怎样的气度?

“倚柱笑骂”是荆轲行刺不成功后展示出的视死如归的气度,纵然失败,也不能输了气势。

6.文言知识归纳 通假字: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奉,通“捧”,捧着。

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出现。 .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

卒起不意(卒惶急无以击轲) 卒,通“猝”,仓促,突然。 燕王拜送于庭“庭”通“廷” 燕王诚振怖 “振”通“震”惧怕

6 词类活用

【厚】 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名词用作状语,用厚礼 【箕】 箕踞以骂曰:名词作状语,像箕一样

【邑】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名词作动词,封邑

【前】 樊於期乃前曰: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又前而为歌曰: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左右既前:走上前 非有诏不得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

【闻】 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动词使动用法,使„„闻,禀告

【怪】 群臣怪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认为奇怪 【绝】 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动词使动用法,使„„断了 【上】 非有诏不得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 【断】 断其左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断

【生】 乃欲以生劫之:动词作状语,活生生地

板书:

廷刺秦王

顾笑武阳

沉着机智、镇定自若

超人的胆略、非凡的气质(神态)

图穷匕现

神勇

(动作描写

短句)

倚柱笑骂

视死如归

(神态)

7.总结归纳(荆轲这一人物性格及塑造人物的手法)

荆 轲 刺 秦 王

精彩情节

人物性格(荆轲)

塑造手法

求取信物

深谋远虑、胸有城府

人物对话

易水送别

赴汤蹈火、义无反顾

场面烘托

廷刺秦王

机智沉着、视死如归

动作、表情

七、【课堂小结】

《荆轲刺秦王》波澜起伏、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围绕着一个“刺”字展开,人物的性格也随着故事情节的推移,从人物对话、神态,动作的描写和场面描写两方面得到栩栩如生的表现。我们要学习这种写法,在作文时加以运用。

八、【作业布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同是强秦压境,荆轲毅然选择了提剑行刺,有人却选择了游说。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请完成作业: “退秦”还是“刺秦”——由烛之武和荆轲想到的

九、【板书设计】

荆 轲 刺 秦 王

精彩情节

人物性格(荆轲)

塑造手法

求取信物

深谋远虑、胸有城府

人物对话

易水送别

赴汤蹈火、义无反顾

场面烘托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二、【合作探究】

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三、【拓展探究

1、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认为荆轲是怎样一个人?速读课文,根据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

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他对樊放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生劫秦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

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

精神: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

2、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提示: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进程来讲,它

9 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但还是毅然前往,直至事败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也是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的。荆轲之所以值得肯定,并不在于为太子丹报私怨,而在于他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千百年来,受压迫的人们之所以敬仰荆轲,也正是基于他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当然这当中也流露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因素这既是荆轲本身的局限,也是作者的局限。从荆 轲刺秦王的做法来看,这种个人的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企图凭借个人的拼杀来改变历史的进程更是不可能的,这些都反映了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但千百年来,荆轲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是值得我们敬仰与肯定的。

四、【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对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的叙述,赞扬了荆轲机智勇敢和扶弱救困、反抗侵伐的侠义行为,表现了作者反抗强暴统治的思想,这是本文的主旨,同学们已经领会了。

五、【作业布置】

1、背诵 “易水诀别” 一段.

2、整理文中重要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成语等

3、对于荆轲其人其事,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荆轲是奴才还是英雄,应当歌颂还是应当批判”,请结合课文相关信息,联系历史背景,谈谈自己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

荆轲的“智”:

1、私见樊於期

2、厚遗秦蒙嘉

3、顾笑秦武阳

第16篇:荆轲刺秦王

荆轲刺秦王

一、1.说,通“悦”,高兴、喜欢。2.“反”通“返”,返回。3.“振”通“震”,震惊。4.“还”通“环”,环绕。5.“卒”通“猝”,突然。

二、

1、兵:①名词,兵器,武器;②名词,士兵;③名词,军队。

2、使:①动词,派遣;名词,使者;②动词,让;名词,使命。

3、诚:①连词,果真;②副词,实在。

4、顾:①连词,不过,只是;②动词,回头看;③动词,拜访;④副词,难道。

5、穷:①形容词,走投无路;②动词,完全展开;③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6、引:①身子向上起;②举起;③拉、牵引;④拉弓。

7、见:①被;②显露;③接见。

8、乃:①连词,于是;②副词,才;③代词,你的。

9、以:①介词,因为;②介词,为了;③介词,用来;④:介词,用;⑤连词,表目的,来;⑥介词,按照。

三、1.涕:眼泪;2.穷困:走投无路,陷入困境;3.长者:品德高尚之人;4.偏袒:袒露一只臂膀;5.鄙人:粗鄙的人;6.左右:身边侍臣;7.有意:同意,愿意;8.可以:可以凭借;9.购:重金收买,悬赏;10.穷:穷尽;

四、1.祖:名词用作动词,出行前祭路神。2.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3.北:名词作状语,向北。4.函:名词用作状语,用匣子。5.上:名词作状语,向上。6.厚:名词用作状语,用厚礼。7.使:动词用作名词,使者。8.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闻,禀告。9.私:形容词用作名词,私心。10.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11.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迟。12.怪: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认为奇怪。

五、1.判断句。这是让我日夜咬牙切齿非常痛心的事。

2.判断句。现在如果去了秦国而不能回来(向太子)复命的,那是没用的人。

3.省略句,“之”后省“以”。秦王(用)一千斤的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做赏格,悬赏他的头。

4.省略句,“为”后省“之”。可那个人住得很远没有来,荆轲就一直在等(他)。

5.省略句,“者”后省“于”。(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

6.被动句,“为”表被动。父母宗族,都被杀戮和没收。

7.被动句,“见”表被动。如果这样,那么。如果这样,那么可以报将军的仇,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消除了。

8.定语后置句,省略句,“侍”后省“于”。在殿上侍俸立的群臣,不能带任何兵器。

9.定语后置句。太子和那些知情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来给他送别。

10.“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我才能够有办法来报答太子。

第17篇:荆轲刺秦王

荆轲刺秦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背景和《战国策》的内容、写作特色,积累重要的文学常识。2.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培养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3.把握文章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提高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利用课后注释和工具书,通过质疑、释疑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2.反复诵读课文,理清文脉,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3.揣摩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鉴赏人物形象及写作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认识、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重点难点

重点:

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古今异义词,掌握被动句、定语后置句等文言句式。2.学习文章通过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在对比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难点:

1.鉴赏“易水诀别”的场面描写。2.如何评价荆轲这一历史人物。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背景和《战国策》的内容、写作特色,积累重要的文言常识。2.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培养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重点难点

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古今异义的词,掌握被动句、定语后置句等文言句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走向文本

1.导课设计

多媒体展示:苍茫的天空,望不到对岸的易水河,眼前摇晃着的稀疏的芦苇。易水边,一群白衣战士临江站立,个个神情凝重。一个廋弱单薄的身影登车而去。此时,“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吟诵声由近而远飘去。

教师激情导入:这是荆轲与众将士告别的情景,芦苇在流泪,易水在流泪,这是一生的诀别,这是在跨越生死的界限,美得深沉,美得悲壮。

板书:荆轲刺秦王

1

2.资料积累

《战国策》:战国末年至秦汉间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它是继《国语》之后的有一部国别体史书。作者姓名已不可考,后经西汉末年刘向整理编订,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卷,分为十二策。

记事从春秋结束以后到秦并六国为止,约二百四十余年。分别记载东周、秦、齐、楚、赵、韩、魏、燕、宋、卫、中山十二国的部分历史。主要记叙了战国时代谋臣策士们的言论及其活动,反映了战国时代政治、军事、外交斗争和各诸侯国之间的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

《战国策》主要反映的是“士”阶层纵横家的思想,也杂有儒、墨、道、法、兵等家思想。书中侧重记叙战国时期的策士们纵横捭阖的“奇策异智”,从中反映出当时政治、经济以及各种社会力量之间的矛盾斗争。也描写了不少义士和勇士,表现了他们不畏强暴的优秀品质。

《战国策》最突出的是其语言艺术。

运笔灵活自如,文辞生动形象。说理论事善于运用铺排、夸张、渲染的修辞手法,善于运用寓言、故事、比喻来增强生动性和说服力。文辞纵横驰骋,流畅明快,感情充沛,气势恢宏,体现了纵横家的语言特色。对后代散文和辞赋的发展及文风都产生过重要影响。

我们初中阶段学过其中两篇文章:《邹忌讽齐王纳谏》和《唐雎不辱使命》。

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时期沛(江苏沛县)人。12岁时便任专为皇帝引御车的辇郎,20岁时任谏大夫。为人聪明好学,精通儒家和道家方术之学,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汉宣帝中用。后因所献炼金术不灵验,被判死罪,不久被赦免复出。汉元帝时,成为当时四位辅政大臣之一。经常弹劾外戚,抨击宦官专权,前后两次入狱,免官数年。汉成帝即位,付出任中郎,官至中垒校尉。

追述历史: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6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在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统一天下的大局已定。

燕国是一个地处北方的小国。当初燕王为了讨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破赵以后,引兵向北,直逼燕境。燕太子丹为了抵御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当初在秦被凌辱之仇,决定派荆轲劫持秦王,想要挟秦王归还秦侵占的各国土地;如果要挟不成,便刺死秦王,使秦“内忧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积累字词: 1.正字音 2.解释词语

足下:对对方的敬称。 假借:宽容,原谅。 蛮夷:古代泛指少数民族。 瞋目:形容发怒时睁大眼睛的样子。 竖子:对人蔑视的称呼。

2 变徵: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时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3.理解下列成语、典故

切齿拊心:语出本文,咬牙捶胸,形容痛恨到极点。 一去不复返: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

发上指冠:语出《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毛发竖直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本文“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暗用此语。

图穷匕见:语出本文。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无可奈何:语出本文。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典出本文。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变徵之声:语出本文,“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

二.阅读文本,整体感知 1.阅读文本,初步感知

问题思考:荆轲为何去刺秦王? 明确:秦兵压境,燕国危在旦夕。 他做了哪些准备?

明确:用樊於期的人头做信物,准备匕首,配备了助手。 结果如何?

明确:行刺失败,荆轲被斩。 2.质疑问难,疏通文意 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秦王购之金千斤

购:重金征求。 .②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遇:礼遇。

深:此为刻毒的意思。 ..③今行而无信

信:信物。 .④乃引其匕首提(dǐ)亲王

提:掷击。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活用的词、古今异义的词。

①使工以药淬之

淬:通“焠”,烧刃使红,浸于水中。 ②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陵:通“凌”,凌辱。 ③燕王拜送于庭

庭:通“廷”,朝廷。 ④进兵北略地

北: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⑤樊於期乃前曰

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⑥箕踞以骂曰

箕:名词作状语,像箕一样。 ⑦使使以闻大王

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⑧群臣怪之

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怪。

⑨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于是:古义,两个单音节词,于,介词;是,代词。今义,表顺接的关联词。

⑩秦王购之金千斤

金:古代指金属总称,用于流通货币时,先秦指黄 3 金,后来指银,文中指铜。今义,特指黄金。

指出下面句子的句式特点。

①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判断句 ②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省略句 ③使毕使于前

介词结构后臵 ④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定语后臵 ⑤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被动句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翻译:现在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测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是因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起去。

②樊将军以穷苦不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翻译:樊将军因为走头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伤害了长者的心意。 三.课内小结,强化重点

这节课,诵读了课文,重点疏通了文句,梳理了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重要句式。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理清文脉,把握文章思想内容。2.揣摩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重点难点

反复诵读课文,理清文脉,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教学过程

一.温故过渡

检查巩固:

朗读课文。

(多媒体展示)翻译句子。

①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②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二.阅读文本,整体感知

1.自读梳理,理清结构。

课文完整地介绍了荆轲刺秦王的全过程,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学生活动:自读课文,钩玄点要。

教师点拨:请同学们围绕下面四个问题钩玄点要—— ①荆轲为何去刺秦王?

4 ②他做了哪些准备? ③刺杀秦王的经过时怎样的? ④结果如何?

整合答案要点——秦兵压境,燕丹恐惧,商议计谋,求取信物,准备匕首,配备副手,怒叱太子,易水诀别,厚遗蒙嘉,顾笑武阳,秦廷行刺,倚柱笑骂,失败被斩。

2.归纳要点,概括中心 问题思考:

①根据对故事情节的概述,给课文分段,并用短语概括段意。

明确:行刺缘由(开端)——策划准备、易水送别(发展)——秦廷行刺(高潮)——失败被斩(结局)。

②文章刻画了荆轲怎样的性格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荆轲的性格特点在“求取信物”“易水诀别”“秦廷行刺”这三个场合表现的最为充分。 明确:荆轲性格特点:胆识超人、智谋非凡,果断勇敢、擅长辞令,性格刚烈、不畏强暴。

思想感情:本文通过对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的叙述,赞扬了荆轲机智勇敢和扶弱救困、反抗侵略的侠义行为,表现了作者反抗强暴统治的思想。

三.析段品句,难点突破

易水送别:

问题思考:“易水送别”拉开了慷慨悲壮的一幕。场面描写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是怎样描写这个场面的?其中的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齐读感知,讨论交流,展示答案。5分钟时间背诵。

教师点拨——体会人物的穿着、神情和动作描写,感受音乐的特点和变化。 ①场面描写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

明确答案:“皆白衣冠以送之”道出了一场生离死别。萧萧易水、变徵歌声、垂泪涕泣,场面是何等的凄凉。慷慨羽声、士皆瞋目、怒发冲冠,场面是何等的壮烈。

“易水送别”渲染了凄凉悲壮的气氛,烘托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的刚烈形象。 ②是怎样描写这个场面的? 明确答案:

抓住特点描写。如描写送行者,抓住“白衣冠”的着装。

突出重点又顾及全面。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描写其慷慨悲歌;“祭祖,取道”的群体活动略写,通过对众人“垂泪涕泣”“瞋目”“发尽上指冠”等神态描写,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

“风萧萧兮易水寒”等景物描写,渲染悲凉的气氛。整个送行场面的描写,有主,有次;有景,有情;有呼,有应。不足百字,却写得感人肺腑,撼人心魄。

③其中的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答案:音乐描写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也渲染了悲壮气氛。 秦廷行刺:

“秦廷行刺”是文章的高潮。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

5 教师点拨——找一找、品一品描写荆轲和秦王搏斗的动词。在描写二人搏斗时,还提到哪些人呢?他们各有怎样的表现?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写人物的表现的?

明确答案:

①准确、形象的动作描写,展示生死搏斗的曲折过程——荆轲“取……奉……发……把……持……揕……逐……提”,主动进攻未遂,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惊……引……起……拔……操……走……击”,由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

②出色的语言、神态描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③间接描写渲染环气氛,衬托人物。

写“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

写秦王“恐急”“不知所为”“群臣惊愕”“尽失其度”,衬托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 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这寥寥数语,反衬了荆轲的威武壮烈。

四.课下练习,复习巩固

1.熟读课文,背诵“易水送别”一段。2.将课文涉及的成语、典故整理在练习本上。 3.写一篇300字的短评,谈谈你对荆轲的看法。

板书设计:

荆轲刺秦王

情节

矛盾冲突

形象

大军压境

计议行刺

不忍

私见

深谋远虑 一.准备

求取信物

善于辞令

准备匕首

配备副手

武阳

所待

周密

怒而遂发

迟之

怒叱

刚毅 二.诀别

易水送行

视死如归

慷慨悲歌

计见秦王

机智

顾笑武阳

色变

顾笑

临危不惧 三.行刺

秦廷搏击

英勇顽强

倚柱笑骂

失败被斩

宁死不屈

第3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文章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在对比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重点难点

6 如何评价荆轲这一历史人物。

教学过程

一.温故与过渡

1.检查巩固

检查“易水送别”一节的背诵。 2.回顾导入

二.挖掘内涵,提升人格

问题思考:

对荆轲刺秦王,历代有不同的评价,苏洵认为“始速祸焉”,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司马迁则认为“名垂后世,岂妄也哉”。你怎么认为呢?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交流课前写的评论,在此基础上发言,展示观点。 教师点拨——要辩证地理解、分析和评价,观点合理有据,能自圆其说。

分析评价时要先考虑两个问题:一是荆轲刺杀秦王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是不是如他所说的“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二是对荆轲,人们颂扬的是什么?可从性格、才能、精神、思想方面分析。

明确答案:他耿直刚烈、镇定自若、胆识超人、智谋非凡的个性让人敬佩,他不畏强秦,不怕牺牲,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义无反顾的精神和气概令人赞叹。

三.探讨写法,写作指津

问题思考:

读完课文,荆轲、太子丹、樊於期等一批鲜活人物跃入眼前,文章在刻画人物的方法上有哪些特色?

学生活动——自读课文,讨论交流,展示答案。

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回顾“秦廷行刺”场面中的人物描写,品味荆轲私见樊於期时的对话描写。梳理在课文中表现出来的矛盾冲突。

明确答案:

1.通过对话、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荆轲私见樊於期,一席对话,先动之以情,激起樊对秦不共戴天之仇;后晓之以理,说明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最后告之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

荆轲推心臵腹,以诚感人,三言两语使樊於期“仰天太息流涕”,甘心自刎献头。这一段对话描写,展示了两个异中有同的人物的精神风貌:两人都是燕赵慷慨之士,一个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工于心计,侠士风度跃然纸上;一个义勇刚烈,热肚直肠,武将........................................形象栩栩如生。 ......见秦王时“秦武阳色变振恐”,“荆轲顾笑武阳”而向秦王做了解释,在千钧一发之际,镇静的神态和得体的言辞消除了危机。这些对话,既表明了事态的逐步发展,也描写了荆轲的机智、沉着,在紧要关头不慌不忙,随机应变。 ............2.善于运用对比、反衬,突出人物。

以太子丹的急躁粗疏,头脑简单跟荆轲遇事审慎、三思对比,以突出荆轲的深沉多谋;写秦武阳在紧要关头神态失常,通荆轲的镇定自如对比,突出了荆轲的机智勇敢;写秦王“恐 7 急”“不知所为”,群臣“惊愕”“尽失其度”和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对比;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这寥寥数语,从而反衬了荆轲的威武壮烈。

3.心思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

秦军所向披靡,燕国为之动心。荆轲“奉命于危难之际”,此其一。行刺秦王,须以樊将军首为信物,而太子丹“不忍”,此其二。荆轲为等助手,“顷之未发”,太子丹因而“迟之”,荆轲怒斥太子,愤而出发,此其三。在秦廷,秦武阳临阵怯场,以致秦群臣“怪之”,气氛骤紧,此其四。而最后的“廷刺秦王”,矛盾冲突达到白刃相见的地步。

就在这一系列尖锐矛盾冲突中,荆轲这一人物的性格也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示。全文写得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四.课内小结,课下练习

利用这节课所探讨的叙事写人的方法,写一个400字左右的人物片段。

第18篇:荆轲刺秦王

荆轲刺秦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

2. 了解《战国策》及相关知识,把握古代记叙散文的特点。 3. 理解分析荆轲、太子丹、秦武阳等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介绍相关历史背景,让学生在历史大背景中深入了解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2. 引导学生提要勾玄地阅读课文,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的叙事脉络,做到纲张目举,提高其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3. 设计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领会古代散文简洁、精炼、细节传神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理解领会荆轲不畏强暴、不避艰险、舍生忘死、扶弱济困的英雄精神。 2. 引导学生领略英雄的才华与品德,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 分析重点人物形象。

2. 积累重要文言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1. 文章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2. 领会古代记叙散文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

教学过程(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诸多风流人物之中,有一位仅有短短两句吟唱,而这两句却成为千古绝唱,这就是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诗中透露出无限的悲凉和对人生的留恋,但荆轲仍然一无反顾,“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许多英雄就这样永远地走入历史深处。今天,让我们在前人的记述中再来探寻英雄的足迹,倾听历史的回音。(板书课题)

二、《战国策》简介

教师简述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著,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三、背景简介

教师简述

•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

• 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 一六国的大势已定。

• 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

四、课文分析

一、本文结构:

按内容分为三部分

1、准备。(1--7) (1)、背景介绍 (1--2)、(2)、准备信物 (3--4) (3)、准备武器 (5) (4)、配备助手 (6--7)

2、诀别。(8--9) (1)、怒叱太子(8) (2)、易水送别(9)

3、刺秦。(10--18)

(1)、计见秦王。(10--12) (2)、勇刺秦王。(14--17) (3)、壮志未酬。(18)

五、请学生朗读

1、2两个段落并疏通大意,老师点出重点字词,分析课文内容。

①荆轲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出场的? 秦军攻破赵国, 燕国危在旦夕。

②荆轲与太子的对话,表现了荆轲怎样的性格特点? 表现他城府很深,有谋略 胆识超人,气魄非凡

③文章写太子“不忍”有什么作用?

反衬荆轲智谋非凡,英勇果敢。

六、请学生朗读3—7段并疏通大意,老师点出重点字词,分析课文内容。

④荆轲与太子丹为刺秦王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求取信物

准备匕首

配备副手

⑤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他慷慨献身? 荆轲三问樊於期

先从秦王的刻毒残忍说起,动之以情。 再从解患报仇方面晓之以义。

最后和盘托出行刺打算,告之以谋。 使樊将军激动得“偏袒扼腕而进”。樊将军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他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七、请学生朗读8—9段并疏通大意,老师点出重点字词,分析课文内容。

⑥荆轲与太子丹在准备工作中有些什么分歧?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 太子催促荆轲

荆轲怒叱太子 太子:浮躁多疑,谋事不周 荆轲:刚烈英勇

⑦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辞诀这一场面的? 情景交融、侧面烘托 烘托出人物形象, 表现出人物精神

课文精彩片段分析 易水送别

场面描写

1 抓住特点 白衣冠 2 突出重点 荆轲 3 顾及全面 其他人物

4 结合写景 风萧萧兮易水寒

烘托一种慷慨悲壮的气氛,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

如, 白衣冠 世皆垂泪涕泣 世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风萧萧兮易水寒

八、文言相关知识点 1,通假字:

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

日以尽矣

以,通“已”,已经。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陵,通“凌”,凌辱 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

2,词类活用

进兵北略地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函封之

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前为谢曰

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樊於期乃前曰

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其人居远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 函封之:

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太子迟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发尽上指冠

名词作状语,向上。

皆白衣冠

名词作动词,穿白衣,戴白帽。

3古今异义

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古义:袒露一只胳膊

今义:偏袒一方

4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5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5特殊句式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定语后置

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

省略介词“以” )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 ( 之 ) 留待

省略介词宾语

6固定结构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 “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 ) 将军岂有意乎( 表揣度,是否……呢。

荆卿岂无意哉 (表反问,难道……吗。

荆轲有所待( 意为:有……的人 ( 东西 ) 。。

第19篇:荆轲刺秦王

《荆轲刺秦王》导学案

授课人:

班级:

姓名:

学号: 语文教研组组长:

教导主任: (第一课时)

【解读目标】:

1、知识与能力:利用工具书扫清生字障碍,扎实掌握1-9段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提升文言文翻译能力;并背诵易水送别一节。

2、过程与方法:了解课文背景,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初读课文归纳行刺准备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何看待荆轲义激樊於期这一事件

4、重点难点:被动句及词类活用的理解,体会易水送别包含的复杂感情。

【自学互学】

一、自主学习:“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这是《唐雎不辱使命》中描写著名剑客的句子,中国是个讲究行侠仗义的国度,侠义文化在几千年的文化底蕴里隐约可见,历代文人都曾为侠客挥笔泼墨,而荆柯无疑是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刺客,世代为人所颂扬,可谓妇嬬皆知。今天让我们回顾那段历史故事,去感受侠义的精神世界,去感悟侠义文化的精髓吧。

1、常识了解:《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国别体历史着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约240年(460—220)。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以上内容同学们认真阅读,C同学准备脱稿概述)

2、背景材料: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他的朋友之一。燕太子丹为了刺秦王,找到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士田光。田光推荐了荆轲,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6年。当时,秦已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喜为了结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3、自主学习检测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C展示)

骨髓( ) 燕( )国 揕( )胸 偏袒( ) 匕( )首 淬( )火 濡( )缕 忤( )视

瞋( )目 鄙( )人 倚( )柱 揕搭( )

变徵( )之声 樊於期( )( ) 切齿拊( )心

长侍( )足下 厚遗( )蒙嘉 箕( )踞( )以骂

夏无且( ) 以药囊提( )轲 被八创( ) 目眩( )

(2)根据下列提示的重点字词,疏通课文:(B展示)

第一段: 尽收其地 进兵北略地

第二段: 微太子言 今行而无信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秦王必说见臣

以穷困来归丹 愿足下更虑之

第三段: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右手揕其胸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第四至八段:及遂收盛(chéng)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不敢与忤视。 荆轲有所待

太子迟之 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

第九段: 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士皆瞋目 为变徵之声 复为慷慨羽声 终已不顾

(3)找出(1-8.段)文中特殊的文言现象。(A展示)

a、词类活用:(3个)

b、特殊句式:(3种)

(4)重点句子翻译:(B展示)

a、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c、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何如?

d、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e、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5)成语积累:

悲歌击筑:

变徵之声:

一去不复返:

发上指冠:

(6)朗读“义激樊於期”和“易水送别”,要求准确流利有感情,小组评比。

二、合作探究:

1、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

2、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

3、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4、背诵“易水诀别”

三、限时训练

1、课内巩固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太子迟之

士皆垂泪涕泣。 荆轲和而歌

(2)写送别场面着重写了荆轲唱歌,这样写的目的是( )

A 表现荆轲不是一个赳赳武夫,而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

B 表现荆轲一去不复还,以身殉国的决心。

C 渲染悲壮的气氛,表现荆轲的英雄气概。

D 为荆轲的悲剧结局六下伏笔。

(3)写荆轲“终以不顾”,意在表现他( )

A 虽然内心激动,但不作女儿态。

B 不忍心看“士皆垂泪而泣”的场面。

C 怀恨太子丹疑心他有悔改,故忿忿而走。

D 意志坚定,态度坚决,义无返顾。

(4)易水送别是非常成功的场面描写。千百年来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赴汤蹈火,义无反顾,下面是对其成功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其成功在于写景。若无萧萧秋风,刺骨易水,读来就会淡然无味。

B 其成功在于荆轲行为本身就是壮烈的,加上景物烘托,给了这壮士行为以活动的空间和气氛,从而有了立体感。

C 其成功在于借景言情,秋风寒水与一去不复返的冷意悲情相为表里,催人泪下。

D 其成功之处在于作者通过环境、歌声、神态、行为描写的场面,烘托了一幅悲壮的画面,能招来人们普遍的激烈情怀,唤起人们身受感同的共鸣。

(5)与“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A、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B、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C、宋何罪之有

D、见燕使者咸阳宫

(6)翻译下面句子: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

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2、拓展练习:

“易水送别”中音乐悲凉而又激昂,感人肺腑。“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更被千古传唱。请你从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角度描写一段音乐。

《荆轲刺秦王》导学案(第二课时)

【解读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第10—18段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固定结构“有以”、“无以”、“所以”等固定结构的译法,提升文言文翻译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析归纳场面描写的妙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何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

4、重点难点:从刺秦王事件分析荆轲的性格特点。

【自学互学】

导入: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诗: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易水送别”后,就发展到了事件的高潮。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最精彩的部分:庭刺秦王。

一、自主学习:

(1)根据下列提示的重点字词,疏通课文:(C展示)

第10段:持千金之资币物 厚遗秦王宠臣

第11段:比诸侯之列 给贡职如郡县

第13段:以次进,至陛下。 前为谢曰

第14段: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右手持匕首揕之

第15段:卒不起意,尽失其度 诸郎中执兵,皆在殿下。

第16段: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2)找出(10-18.段)文中特殊的文言现象。(B展示)

词类活用(四个)

特殊句式(四种)

翻译:(C展示)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秦王方还柱而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4)成语积累:

切齿拊心:

图穷匕见: 无可奈何:

(5)朗读“庭刺秦王”,要求准确流利有感情,小组评比。

二、合作探究

1、秦廷行刺写了那几个场面?(请C同学归纳展示)

2、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B同学展示)

3、根据庭刺秦王事件,结合前文,分析归纳荆轲的性格特点。

三、限时训练:

1、课内巩固

(1)指出下边各组加点的字词的具体意义

A、不得持尺兵 B、不及召下兵 C、秦兵旦暮渡易水

A、乃私见樊於期 B、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C、图穷匕首见 D、未尝见天子

A、图穷匕首见 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A、至陛下 B、窃为陛下惜之

A、荆轲顾笑武阳 B、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C、莫我肯顾 D、顾不知计所出

(2)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 B、又前而为歌曰

C、使毕使于前 D、左右既前,斩荆轲

(3)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轲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2、拓展练习

仿照“庭刺秦王”一节,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及烘托手法,叙写一生活场面。

《荆轲刺秦王》导学案(第三课时) 【解读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通假字,古今字,掌握课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熟记固定结构“有以”、“无以”、“所以”等的译法,夯实文言基础。

2、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分析归纳本文写作特色。讨论归纳荆轲的形象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荆轲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

4、重点难点:对荆轲义侠精神的认识及写作特色的理解

【自学互学】

导入:本文以“刺”为线索,以“荆轲”为中心,把国仇家恨与义侠精神融为一体,广泛反映了战国末期的社会生活。恰切的话语,鲜活的人物,具体的神情动作,使我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似乎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人类的童年时代。

一、自主学习:

(1)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a.秦王必说见臣 b.日以尽矣 c.今日往而不反者

d.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e.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f.图穷而匕首见 g.秦王还柱而走 h.群臣惊愕,卒起不意

(2)比较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的不同。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b、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c、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d、持千金之资币物

e、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f、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h、乃引其匕首提(dǐ)秦王 (3)互相抽背“易水诀别”

二、合作探究

1、荆轲形象分析

2、附:太子丹、樊於期、高渐离、秦武阳形象分析

3、写作特色分析

4、文言知识梳理

(1)一词多义【之】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它(们)” 使工以药淬之/愿大王少假借之

②结构助词,“的”/不译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

③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而】

①连词,表转折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②连词,表并列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③连词,表修饰 伏尸而哭/荆轲和而歌/自引而起/秦王还柱而走/倚柱而笑

④连词,表承接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图穷而匕首见

⑤连词,表递进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以】

①介词,因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②介词,用 使工以药淬之/而乃以手共搏之/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③介词,按照 以次进

④已经 日以尽矣

⑤连词,表目的,“来”/不译 皆白衣冠以送之/不敢兴兵以拒大王/遂拔以击荆轲

⑥连词,表修饰 箕踞以骂曰

【为】

①动词,做,整治 乃为装遣荆轲

②介词,被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③介词,替 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

【其】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它(们)(的) 尽收其地/疑其有改悔/剑长,操其室

②指示代词,那 其人居远未来

(2)、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

①、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②、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古义)礼品;(今义)货币。

③、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穷困:(古义)走投无路。(今义)贫穷。

④、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⑤、诸郎中执兵 郎中:(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 ⑥、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提:(古义)投击。(今义)拿着。

⑦、断其左股 股:(古义)大腿。(今义)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 (3)、文言固定结构:

【有以】有用来……的(办法)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奈何】怎么办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何如】怎么样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乃今】现在,这才 乃今得闻教

【所以】表原因,……的原因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所”+动词】荆轲有所待 意为:有……的人 ( 东西 ) 。“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

三:限时练习:

1、课内巩固:

(1)、选出不同类的一项( )。

A、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

B、又前而为歌曰

C、使毕使于前

D、左右既前,斩荆轲

(2)、每组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图穷而匕首见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C、然郑 亡,子亦有不利焉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D、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 举头望明月

(3)、每组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不如因善遇之 素善留侯张良

B、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不如因善遇之

C、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D、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恐惧不敢自陈

(4)、与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例句:(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A.秦兵旦暮渡易水

B.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C.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D.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E.方急时,不及召下兵

(5)、每组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秦将王翦破赵 拔剑撞而破之

B、孰与君少长 愿大王少假借之

C、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

D、剑坚,故不可立拔 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6)、下列各句省略成分不同的是( )。

A、沛公军霸上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B、卫士仆地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C、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D、欲呼张良与俱去 毋从俱死也

(7)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l0小题

李绩,曹州离狐人也。本姓徐,初仕李密,为左武侯上将军。密后为王世充所破,拥众返国,绩犹据密旧境十郡之地。武德二年,谓长史郭孝恪曰:“魏公既归大唐,今这人众土地,魏公所有也。吾若上表献之,则是利主之败,自为己功,以邀富贵,是吾所耻。今宜具录州县及甲士户口,总启魏公,听公自献,此则魏公之功也,不亦可乎?”乃遣使启密。令人初至,高祖闻无表,唯有启与密,甚怪之。使者以绩意闻奏,高祖方大喜曰:“徐绩戴德推功,实纯臣也。”拜蔡州总管,赐姓李氏,附属籍于宗正。封其父盖为济阴王,坚决推辞王爵,乃封舒国公,授散骑常侍。寻加绩右武侯上将。及李密反叛伏法,绩发丧行服,备君臣之礼,表请收葬。高祖遂归其尸。于是大具威仪,三军缟素,葬于黎阳山。礼成,释服而散,朝野义之。寻为窦建德所攻,陷于建德,又自拔归京师。从太宗征王世充、窦建德,平之。贞观元年,拜并州都督,令行禁止,号为称职,突厥甚加畏惮。太宗谓侍臣曰:“隋炀帝不解精选有德行,镇抚疆域,惟远筑长城,广屯将士,以备突厥,而情识之惑,一至于此。朕今委任李绩于并州,遂得突厥畏威远遁,塞垣安静,岂不胜数千里长城耶?”其后并州改置大都督府,又以绩为长史。累封英国公。在并州凡十六年,召拜兵部尚书,兼知政事。绩时遇暴疾,验方云须灰可以疗之,太宗自剪须为其和药。绩顿首见血,泣以陈谢。太宗曰:“吾为社稷计耳,不烦深谢。”十七年,高宗居春宫,转太子詹事,加特进,仍知政事。太宗又尝宴,顾绩曰:“朕将属以孤幼,思之无越卿者。公往不遗于李密,今岂负于朕哉!”绩雪涕政辞,因噬指流血。俄沉醉,御服覆之,其见委信如此。绩每一行军,用师筹算,临敌应变,动合事机。自贞观以来,讨击突厥、颉利及薛延陀、高丽等,并大破之。太宗尝曰:“李靖、李绩二人,古之韩、白、卫、霍岂能及也!”——(选自《贞观政要》)

(8)、对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绩犹据密旧境十郡之地 据:占有

B、高祖闻无表,唯有启与密 启:陈诉

C、使者以绩意闻奏 闻:听说

D、绩雪涕致辞 雪:擦拭

(9)、下列不能表明李绩为"纯臣"的一项是( )

A、今宜具录州县及甲士户口,总启魏公,听公自献

B、及李密反叛伏法,绩发丧行服,备君臣之札,表请收葬

C、绩顿首见血,泣以陈谢

D、陷于建德,又自拔归京师。

(10)、下列对于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绩忠心事主。高祖为此任命他做黎州总管,并赐他姓李。

B、李绩极说道义。李密因反叛被诛,李绩上表要求高祖为其举行国葬。

C、李绩深患上太宗信赖。一次李绩喝醉睡着,太宗亲自把御服盖在他的身上。

D、李绩长于用兵。太宗说,古代的名将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都比不上李绩。

(11)、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若上表献之,则是利主之败,自为己功,以邀富贵,是吾所耻。

②礼成,释服而散,朝野义之。

3、课外拓展:

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4、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你怎么看待荆轲?

六、自我反思:

第20篇:荆轲刺秦王

《荆轲刺秦王》导学案

(第1课时)

编制人:陆沛然 审核人:王海风

【学习目标】

1.复习文学常识《战国策》,了解荆轲刺秦王的历史背景。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3、掌握文中重要的字、词、句解释,提高翻译能力。【学习重点、难点】

理解掌握本文的重要字词,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翻译文言文。

一、自主学习1.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作者不明,最后由西汉刘向编校整理成书,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33篇,记载了继《春秋》以后,讫楚、汉之起,共245年间的历史。

《战国策》是以国分类,各自成策。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外交的情状。

《战国策》的艺术特色:①富于文采。语言明快流畅,纵恣多变,委曲尽情。②描写人物的性格和活动,更加具体细致,也就更显得生动活泼。 ③所记的策士说辞,常常引用生动的寓言故事。

2、探寻背景(参考《优化探究》上相关内容)

二、课前自测 1.字词积累

淬( ) 怜( ) 徵( ) 陛( ) 卒( ) 提( )

创( ) 揕搭( ) 拊( ) 樊於( )期 夏无且( )

2.成语积累 ①切齿拊心: ②一去不复返 : ③发上指冠 : ④图穷匕首见 : ⑤无可奈何: ⑥悲歌击筑: ⑦变徵之声:

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2)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3)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4)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5)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6)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7) 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 (8)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9)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10)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

(11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12)荆轲有所待,欲与俱 (13)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4.指出下列各句中的文言现象(句式),并翻译。 (1)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2)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3)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 (4)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5) 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 (6)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三、自主学习:整体感知课文,理出故事梗概

《荆轲刺秦王》的结构,全文可以分为五部分(仅供参考)

第一部分:引子(从“ ”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开端(从“ ”到“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发展(从“ ”到“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部分:高潮(从“ ”到“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部分:结局(从“ ”到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合作探究

研习课文第

一、二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

2.找出描写荆轲的相关语言并分析表现了荆轲怎样的性格特点。

3.文中写到了太子的“不忍”,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五、课堂提升

赏析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1.诗中借古讽今,“壮士”指的是_______________,“此地”指的是_________ 2.“今日水犹寒”一句中“寒”为什么说用的好

《荆轲刺秦王》导学案

(第2课时)

编制人:陆沛然 审核人:王海风

【学习目标】

1.理解和掌握文言常用实词;

2.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和神态描写,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突出人物性格的方法;

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一、课前自测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1)皆白衣冠以送之。 (2)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3)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4)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5)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6)使使以闻大王。

(7)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8)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9)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10)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11)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12)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13)拔剑,剑长,操其室。

(14)秦王还柱而走。„„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15)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 (16)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17)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18)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19)荆轲废,„„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20)(轲)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2、指出句中的文言现象(句式)并翻译。(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2)见燕使者咸阳宫 (3)给贡职如郡县 (4)燕王拜送于庭

(5)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6)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二、自主学习

试着用散文语言把这一情节描绘成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景有情的可感画面。 提示:送行者的穿着、表情、动作、心理

荆轲的高歌:表情、动作、精神

荆轲的离去:动作、心理

易水边的环境„„„

三、合作探究(研习文章

三、

四、五部分) 1.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送别”这一场面的?

2.思考:文中是怎样描写“秦廷行刺”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

提示:a.通过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b.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c.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

3、概括文中的人物形象

荆轲:

太子丹:

秦王:

樊於期:

秦武阳:

四、课堂提升

1.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 北宋苏洵非议荆轲之行曰:“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南宋鲍彪为《战国策》作注说:“轲不足道也。” 南宋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

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西晋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东晋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

你认为荆轲是怎样一个人?请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 2、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提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地看待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五、课外链接 补充资料:

①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轲,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士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②“春秋四刺客”: 专诸刺王僚

春秋时期吴国人,家住阳山之野,靠为人屠猪维持生计,当时伍子胥隐居于此,其交好。后来,吴公子光欲刺其兄吴王僚,来见伍子胥,请其荐一勇士,伍子胥荐了专诸。为了刺杀吴王僚,专诸于是隐太湖学治鱼三月。藏鱼肠剑于鱼腹,成功地刺杀了吴王僚。当时吴王僚之子公子庆忌与其手握兵权的母弟掩余、烛庸均被派出征楚国,因此,公子光谋成王位,即吴王阖闾。 聂政刺韩傀

战国时侠客,魏国轵(今济源东南)人,以任侠著称,为战国时期四大刺客之一。聂政

年青侠义, 因除害杀人偕母及姊莹避祸齐地(今山东境),以屠为业。韩大夫严仲子因与韩相侠累(名傀)廷争结仇,潜逃濮阳, 闻政侠名,献巨金为其母庆寿, 与政结为好友,求其为已报仇。聂政待母亡故守孝三年后, 忆及严仲子知遇之恩,独自一人仗剑入朝都阳翟(今禹州), 以白虹贯日之势,刺杀侠累于阶上,继而格杀侠累侍卫数十人。因怕连累与自己面貌相似的姊姊荣,遂持剑自破其面,挖眼、剖腹。其姊在韩市寻到弟尸,伏尸痛哭,后撞死在聂政尸前。

要离刺庆忌

春秋时期吴国人,因其折辱壮士丘迮,被推为天下勇士。自吴王僚死后,阖闾立国,公子庆忌逃往艾城,招纳死士,接连邻国,欲待时乘隙,伐吴报仇。公子庆忌骨腾肉飞,走逾奔马,手能接飞鸟,步能格猛兽,矫捷如神,万夫莫敌。因此阖闾日夜忧虑。时伍子胥又荐赢弱体细的勇士要离刺杀庆忌。要离献计残身灭家,取得庆忌信任,终于成功刺杀了庆忌。(典故“壮士断臂”即来源于此) 专诸和要离成就了一代霸主吴王阖闾(春秋五霸之一)。

荊轲刺秦王

战国末期燕赵人,受燕太子丹之托刺杀秦王赢政,功败垂成。他的故事家喻户晓,不必赘言。其友高渐离被后世尊为“乐圣”,高渐离的师傅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韩娥。后高渐离以灌满铅的筑刺杀秦始皇未遂,被施以瞎眼之刑。

六、美文赏读

风萧萧兮易水寒

肖复兴

到河北易县,看完清西陵,临走的时候,天下着蒙蒙细雨,如果不是霍先生的坚持,也许就和荆轲墓失之交臂。

也是,易县还保留着古名古风,全因有一条易水河绵绵流过了几千年。而易水河,则是因荆轲那一首千古绝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声名大振。如果说中国的大小河流成千上万条,不计其数,其中易水是一条壮士的河,令人铭记难忘,胜过许多大河。

很近,出县城东南几公里就到了。这里是燕国故都,燕下都的古城墙至今还保留一段,离这里不远。环山竞翠,荆轲墓在一座小山包上,山虽不高,地势却高,俯视四周山岭和平原,有点一览众山小的意思。易水也在墓的正前方,如练一样闪闪烁烁,蜿蜒流淌。不知两千多年前,荆轲和太子丹一列人马,饮酒之后脱冠尽孝,一身素白的衣服,仰天长啸,击筑高歌告别的地方,是不是就在这座山包上?那时候的易水是否也如现在一般清冽,秋风之中萧萧瑟瑟?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那时候的人,真的是有血性,激情湍飞。如今,山脚下的村子就叫荆轲村,只是不知道是否还保留着如此慷慨悲歌之情? 荆轲墓已经不像清西陵那样,没有了那具象形的坟包了。也许,整座山包就是墓吧?山顶最为醒目的是一座辽代的塔,大概就是墓地最隆重的象征了吧?在塔的正北方,沿着草木丛生的蜿蜒小径往山下走几步,可以看见一座残破的龟背驮着的石碑,上书“古义士荆轲墓”几个大字。如果用石子轻轻敲打龟背,可以听到塔中响起类似青蛙的叫声,塔顶四周的风铃便也随之荡起清脆的回声,附近方圆几十里都能够听得见。也许就是陶渊明在咏荆轲诗中“其人虽已歿,千载有余情”的悠悠意境吧?可惜,风铃前几年已经被人悉数盗走,当成古董卖钱花了。 好在塔还在,塔旁康熙、乾隆年间的碑,都还在。虽然四周有些破败,但却还保留着往昔的风貌。除了上山路的台阶,山下一尊还没有完工的荆轲雕像是新的外,一切都是旧的,历史留下的沧桑和苍凉,都还依稀存在,古朴依依,迎风怀想,让人心存凭吊之情。山的四围是当地人称之为火树的树木——一种如枫树一样深秋时节叶子经霜染红的树木。再过些天,火红一片,整座山如同一个燃烧的火炬,荆轲墓便像腾空跃在最上方的那一簇火焰。

忽然想起前一阵子闹腾的把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陋室进行豪华包装的消息,不仅改造诗人的陋室,还要在陋室周围打造出一个名为陋室园的园林,新建一批诸如鸿儒阁、金经台、草色亭、山水楼台等一批人造景观。心里暗想,亏了荆轲墓没走这样的路子。如果将荆轲墓四周也开辟为公园,新建一些亭台楼阁,比如什么“壮士阁”、“太子亭”、和当年燕昭王修筑的“黄金台”呀之类,最好再引易水环绕公园,在水中有荆轲头像为船头的游船画舫;再搞一个类似北京香山公园的红叶节,引众人前来热热闹闹地观赏火树;然后在荆轲村搞一个民俗节,户户特设农家饭,开发出来荆轲爱吃的菜品和壮士酒„„那还会给予我们如今这样的沧桑和苍凉感吗?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