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课例与教学案例区别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22:21:18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教学课例和教学案例的区别

1、课例

课例,也就是课堂教学实录,或课堂教学纪实,它是真实纪录教师课堂教学全过程的一种实用文体。作者听了一堂优秀教师的观摩课,听后感触较深,认为这堂课较好地体现了某一种教育教学思想,有总结推广的价值;或者作者自己上了一堂课,对教学改革有了切身的体会,想总结交流一下,于是根据录音录像或者记录稿,把这堂课的教学过程、方法措施等加以整理写出来,并适当加上评析说明,这就形成了一篇课堂教学的纪实性文章,即课例。课例是教师研究课堂、改进教学、促进专业发展的最佳载体之一。

2、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这里指的是课堂教学案例,它是一个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它比较详细地叙述了一段具体的教学情节,一件发生过的事实,向人们提供人物、场合、过程、结果,引发大家的思索。它呈现特定的问题情境,探讨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并作一定的分析和反思,希望引发讨论,从中体现一定的思想和理论。

二、异同比较

1、相同点

综上所述,这两类文体有其共同之处,它们都是基于课堂教学后的一种反思,都要求有鲜明的主题,选取的材料要为主题服务。另外,它们还都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叙事性、时代性等特点。

(1)真实性

本文所说的课例、教学案例,都是写在课堂教学之后,是对课堂教学的整体或部分的总结、报告、归纳和提炼,所以它所叙述的课堂教学现象必须忠于事实,它们不同于教案、教学设计、课题方案之类是预设的,更不能主观杜撰或臆测,如同小说故事。

(2)典型性

课例、教学案例选取的课堂教学事件都应在指导教师教学上具有典型意义和普遍意义,其教学中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普遍的借鉴与帮助作用。

(3)叙事性

在表达方式上都包含着叙事的成份,都离不开课堂叙事,当然占有的叙事成份是不同的。

(4)时代性

课例、教学案例展示的事实材料应该是与整个时代相应的,应该反映即时的教学研究成果,因此,这些文章带有很强的时效性,教师们在听课或上课后,应该及时反思,将反思所得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用不同的体例撰写出来。

2、不同点

课例、教学案例由于体例不同,内容选择和撰写表述上还是有较大差异的。

课例和教学案例都是对教学情境的描述,但课例属于教学实录,反映的课堂教学是全景式的,一般是有问必录,而教学案例则是有所选择的,反映的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片断,一个局部的教学事件。

课例和教学案例的表达方式是以叙述和描写为主的,虽然也有说明和评价的成份。

教学案例的选材与撰写相对于教学随笔要严格些,教学案例讲述的应该是一个故事,叙述的是一个事例,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并包括一些戏剧性的冲突(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案例的叙述要具体、特殊,不应是对活动大体如何的笼统描述,也不应是对活动的总体特征所作的抽象化的、概括化的说明;案例的叙述要把事件置于一个时空框架之中,也就是要说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案例对行动等的陈述,要能反映教师工作的复杂性,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态度、动机、需要等;案例的叙述要能反映出事件发生的特定的教育背景。

三、撰写简述

课例、教学案例在写法上类似于戏剧剧本、故事(叙事类记叙文)。

1、课例的撰写

课例撰写一般分三部分,引言、教学过程实录和总评。课例的中心观点是通过文章的引言和总评来阐述的,引言和总评的写法同一般文章一样。教学过程实录部分是重点,要写具体翔实。

实录部分根据表达方式又可以分成三类:一是叙述描写,可按“师”、“生”双边活动像戏剧剧本那样分段写出;二是概述说明,类似于戏剧的舞台说明,用圆括号注明,主要写课堂教学中的“非语言”活动,包括板书、演示、书写、课堂氛围等;三是评析部分,一般单列一段,用方括号注明。

课例虽然是实录式的,但实际上并不能也没必要把一堂课内发生的一切都像录音机或录像机那样一字不漏、一景不落地记录下来。教师要根据文章的主题,在忠于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选材和剪裁,突出课堂的闪光点,进行一定的提炼。要精于筛选,把课堂教学中重复累赘的、与表达的中心观点无关的语言、情节等进行合并或删除。

2、教学案例的撰写

课堂教学案例的撰写同样要围绕一个主题来写,简单的一个课堂实录是不能成为案例的。案例在叙述上要有矛盾的冲突,要把握五个基本特征:即真实性(客观性)、故事性(叙事性)、问题性、典型性、鲜活性(时代性)。

案例的撰写常附有作者的评析。在撰写案例评析时,要对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以及利弊得失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要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可以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也可以就事论事,有感而发。但案例并不一定要有评析,也可以把评析让给读者来做。

案例的写作格式大致分条列式和实录式两类:

条例式,即分条目撰写,如:(1)开始的段落,(2)背景的描述,(3)特定的问题——主要事件,(4)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法,(5)结束语;又如:(1)事件,(2)思考,(3)分析,等。

实录式,不分条目,根据内容分成几个自然段,甚至不分段,内容涉及“背景”、“问题”“解决方法”或“评论”,但脉络不像条列式那样清晰。

推荐第2篇:如何撰写案例与教学课例

如何撰写案例与教学课例

听一同事在职称评审论文答辩时,评委说其课例与案例混淆了,仔细想想,平时自己也没怎么注意,以为课例与案例就是一回事,上网去查了相关资料,才发现课例与案例确实有所不同,摘录如下:

一、案例的撰写

(一) 什么是案例

(二) 案例的特征

(三) 案例的基本格式

(四) 案例与论文的区别

(五) 案例举例

二、教学课例的撰写

(一) 什么是教学课例

(二) 教学课例与案例的区别

(三) 撰写课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四) 课例举例

(一)什么是案例

——案例是一个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故事。它不仅可包含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它是对解决疑难问题的实际过程的描述。

1 换句话说:

——案例是对某种具体情景的记录,是对真实发生的实践情景的描述; ——案例描述的是具体的、特殊的、需要进行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案例是为了突出一个主题而截取的教育实践过程的片段,这些片段蕴涵了一定的教育理论;

——案例不是课堂实录,也不是教案

(二) 案例的特征

• 1.典型性

• 案例是典型性的事件,即要能够从这个事件的解决当中说明、诠释类似事件,给读者带来这样或那样的启示。

• 2.真实性

• 案例是真实发生的事件! 案例虽然展示的是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但案例与故事也有一个根本性的区别那就是故事可以杜撰,而案例不能杜撰,它所反映的是真实发生的事件,是事件的真实再现! 3.问题性(复杂性)

• 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事件! 事件只是案例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事件还只是案例的基本素材并不是说所有的事件都可成为案例,能够称之为案例的事件,必须要包含有问题在内,并且也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举例1:留片空间 放飞内化教育

沅丰坝中学 刘娟

2 几个出黑板报的同学打算捉弄一个同学,将门虚掩,把一塑料杯果汁轻轻地放在门页的顶上,然后一本正经地坐在教室里看书。没想到,轻轻推开门的不是那位同学,而是来检查黑板报的班主任,该发生的故事自然发生了。

如何处理这起学生的错误呢? 有风度的,会呕心沥血地引经据典,苦口婆心地旁征博引来批评教育,学生自会认识而改过;没有风度的,破口大骂,严加责难,历举校纪班规,竭尽罚处之能势,且美其名曰“严师”,学生当时肯定会低头,自认倒霉。这样做,除了让学生感到老师的严厉而害怕外,他们多多少少都会觉得老师有点过火,恶作剧的学生有些冤,毕竟它们想捉弄的是同学,谁让你老师这时候撞进来呀。

其实,只要他们当时道个歉,或者跑上来擦干净我身上的果汁,我就会一笑了之的。他们当时可能是吓坏了,不知所措,谁也没想到道歉。所以,事发之后,我静静地站着看着他们,心想,与其让他们从我的批评中接受教育,不如让他们觉悟到错误而自己教育自己。五分钟后,我终于压抑住心中种种情绪,转身走了。

翌日上课,我准备了一把伞,进教室的的动作是这样安排的:撑伞、推门、上讲台、收伞、上课。大部分学生都被老师的行为弄呆了,有几个人还觉得好笑。而我只字不提昨天的事。下课后,我刚跨出教室的门,只听见教室里一片嘈杂,不知情的在打听,知情的则详细介绍昨天的前因后果,可依旧未见有哪个同学来向我道歉。

第二次上课,我带着雨伞重复上一节课的动作,只见那几个恶作剧的同学情不自禁的低着头,而其它同学向他们投去了谴责的目光,但还是没有见谁来道歉。

第三次上课,我仍带着雨伞重复以前的动作,刚走上讲台,一位恶作剧的学生“哇”地哭着站起来,大声说:“刘老师,对不起!……”

勿庸多言,这些学生已在同学的谴责中完成了教育的全过程,他已经把道德、品性、纪律等方面的条文、规定内化成了自己对错误的反省和发自内心的悔恨,这比我们老师说一千道一万的责难和批评都来的由衷,来的深刻。

3 由于全班同学都亲历了这件事,这样也给全体学生“如何处理自己的过失”的问题一个感性的认识。从此以后,不仅那位同学对自己加强了纪律的约束,全班学生都有了勇于承认错误的良好习惯。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在于让学生实行自我教育。”

我认为,学生教育应该把“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作为评价的价值取向,完全由老师来主导是没有必要的。在很多问题上,我们可以找到一个良好的契机,留一片空间给学生,让他们自觉不自觉地从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中充分认识到行为的准则、道德的规范、品行的标准、学业的尺度,使他们把品德、道义、纪律、学习内化成自己的心灵感触和道德行为。如此教育,将取得更佳效果,还会让学生终生不忘。

(三) 案例的基本格式

•案例的写作没有一个统一的格式。但是从案例所包含的内容来说,一个相对完整的案例大致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背景(引言)——问题——解决问题——评论(反思与讨论)

•标题——案例总是要有标题的,要借助标题反映事件的主题或形貌。一般的说,案例有两种确定标题的方式:一是用案例中的突出事件作为标题,如反映课堂教学事件的“哄堂大笑以后”,反映与学生交往行为的“闷葫芦会讲话了”等;二是把事件中的包含的主题析离出来,作为案例的标题,如反映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受到学生启发的“学生给了我启示”,反映教师引导学生行为转变的“化解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恐惧”等。

•背景(引言)——引言也可以说是开场白,一般有一两段话也就可以了。主要描述一下事件的大致场景,隐晦地反映事件可能涉及的主题。

•背景——案例的事件发生在一定的时空框架之中,依托一定的背景。在案例的叙述过程中,对背景的交待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案例中的问题解决方法的分析、评判离不开背景。

4 •问题——案例区别于一般事例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有明确的问题意识,是围绕问题展开的。在论述中要讲明问题是如何发生的,问题是什么,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对问题的描述要注意以下几点:包括一定的冲突;要具体、明确;要说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要能反映出教育教学工作的复杂性,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解决方法——指对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的解决提供备择方法或有关人员、单位所作出的决策。

•——是具体是描述的部分。

•反思与讨论(评论)——对整个事件的处理过程、解决方法等进行反思与讨论。不仅可以给读者带来很多思考,也可以为同样或类似事件的处理提供借鉴。

•反思与讨论主要涉及到的问题有:问题的解决中由哪些利弊得失?问题解决中还存在哪些新的问题?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如何进一步解决这些新的问题?问题解决中有哪些体会、启示,等等。

举例2 :一个语文教师与学生的故事(题目)

偶然的原因,我成了117班的语文老师,开始了我与他们之间的故事(引言)

117班是从其他班级分出来的,学校原先有个商业文秘的混合班级,学生人数实在太多,老师站在讲台上看最后一个学生,踮起脚尖也看不清。班级之吵闹,令上课老师纷纷寻找理由退却。出于管理的需要,学校将这个班级一分为二,这新多出来的班级,再逐一配备各学科老师,我并不了解这个班级的状况,领导出面作工作,我就允诺了。当然这有些轻率的允诺背后,自然也由我骄傲自大的因素,以为自己的能力还可以,教任何班级都问题不大。曾经教过全校闻名的“霸王班”,工作也小有业绩,并与学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个117班难道比哪个班还难教?所以,上任的速度很快。后来我才知道,学校是在找了好几个语文老师均遭到拒绝的情形下,才找到我的,我的允诺让领导大感轻松,而我却陷入了从未有过的困惑之中。(背景)

5 举例3:让学生走出作业误区新尝试 贵州省榕江县车江乡教育站 张友仲

[案例]课后补差是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面临的问题。不少教师将补差简单化,学生错一个字,让学生写一排甚至一页;学生错一道题,让学生做五道或十道。这种惩罚性的补差,不但不能使学生真正找到错因,消除失误,相反只能使学生厌倦、疲劳,怎样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改错观点,有效地控制失误的再次出现,我根据《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原则,制订出《让学生走出练习误区的实验方案》。目前这项实验的前两轮实验已全部结束,所参加的学科均收到较显著的效果。

走出作业误区整个实验分三步进行:①找出误点;②了解误点;③消除误点。

第一步:找出误点。要求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一发现学生有错误,马上进行编号登记,记入备录,做到心中有数,练习本下发后,引导学生找差距,找不足,并分析错误原因,订正后编入备忘卡。

第二步:了解误点。当天内老师必须对所有失误的同学进行一次提问,提问可以在课堂上适当的时间进行,也可以在课后进行,甚至可以在途中进行。第一次过关以后,第二天老师进行一次检查,学生能随口而答了,误点也就掌握了。

第三步:消除误点。消除误点是学生在了解误点以后,将误点与以前学过的与误点相似或相近的旧知识进行比较,找出他们的相似、相近和不同之处。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使旧知识得到了巩固。

该实验的第一轮实验是我在乡四年级的中等班级中进行的,即选择了两个素质上无明显差异的平行班进行实验,一个班做实验班,一个班作对比班,这两个班使用用同一种教材,由同一个老师执教,所不同的只是处理课后练习中失误的方法不同,对比班用原来的方法去处理,实验班按实验的方法去处理,两个班都是实验教师从二年级跟班上来的,实验前实验班人均分70.8分,及格率74.3%;对比班人均分70.8分,及格率76.5%。经一轮实验后,学年统考:实验班人均72.3分,及格率90%,对比班人均分66.2分,及格率88.3%,实验班人均分高出全乡同级同类学校13.8分,及格率高出全相同级同类学校36.2个百分点,人均分,及格率均名列全乡第一。第二轮的实验是在我乡六年级的差班中进行,实验前实验班人均分68.3分,及格率79.1%,优秀率16.3%;对比班人均分71.4分,及格率79.1%,优秀率19.6%。

6 通过一轮实验,全县初中招生统考,实验班人均69分,及格率72.7%,优秀率24.2%;对比班人均分57.8分,及格率47.1%,优秀率26.4%。

该实验之所以取得如此效果,关键是学生愿意做。座谈中学生普遍愿意建立卡片改错,而不愿意用作业本重作。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改错观,而且有利于学生培养自觉改错的良好习惯。

说明:经实验验证,该实验对所有学科均有显著效果。

•[评议]由张友仲老师主持的让学生走出作业误区的实验,有价值也有现实意义。学生书面作业出差错,是我们教学实践中每天都遇到的现象。学生作业不出错误倒是罕见的。学生做作业出了错怎么办,无非是知错改错,根据勾和叉就能判定,再深一步,如果知道错在哪,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错误,是审题不清,还是公式记得不准,还是计算或答题有误,这就不易了。张老师抓了“了解误点”一环节,是妥当的。对于改错,在教师指导下改容易,自查自改要难一点,不重犯也是难点。张老师设计了“消除误点”一环节,将新旧误点对比,以求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动机好,也有一定的效果。张友仲老师的实验尽管也许还不能系统的解决学生书面作业的知错改错,不重犯旧错的问题,但起码在这方面开始了有益的工作。(评议人:北京市海淀区教科所默明钊)

(四)案例与论文的区别

(1)从文体和表述方式上来看。

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

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来说明道理。

(2)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上来看,二者也有很大的区别:

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

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7

(一)什么是课例

• 课例是将课堂教学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来透视课堂、探寻教学。有教学反思,有教学实践的描述,也有对特定问题进行的剖析。是将多个不同研究方式的目光聚焦在某一节课上或某些课堂教学片段上。

(二)教学课例与案例的区别

•案例自始至终是围绕特定的问题展开的,是以问题的发现、分析、解决、讨论为线索的,而教学课例展现的是某节课或某些课的教学实际场景,虽然也包含着问题,但问题可能是多元的、没有明确的问题指向的,并且实际情景的叙述、师生对话的描述等常是列举的,没有像案例那样经过细致加工。

•两者在结构上也有着一定的区别,案例的表达形式一般表现为:“背景+问题+问题解决+反思讨论”课例的表达形式一般为“教学设计+课堂录实+教学反思”。

(三)撰写课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意选择的课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典型性,能够说明一些问题,确实给自己带来一些新的思考,能从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智慧;

•2.注意较为详尽地介绍自己的教学设计,要把新课程的相关理念转变为具体的教学方案,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

•3.注意运用录音、录像、委托他人现场记录等多种不同的手段全面收集课堂上的各种信息,只有充分地占有这些信息,才能为自己的提炼概括、选择教学片段等打下基础;

•4.注意对照教学设计意图反思课堂上的实际行为,分析教学实际进程与教学设计的差距,把课堂上存在的某个问题或某些问题作为深入思考的对象。

(四)基本格式与课例举例

•1.教学设计总体思路+教学情景细致描述+专题教学反思

8 •这种形式在介绍教学设计意图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中的详尽场景加以叙述,再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并且就教学中发现的某一问题进行专门的思考和讨论。 •举例1: “李时珍”教学课例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词语和句子,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李时珍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2)归纳读懂自然段的方法。

•(3)利用文章的材料,运用“因为李时珍……所以……”这个句式说出尽可能多的句子。 •2.让学生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的设想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会做人,培养创新性人才。在一个信息时代,知识呈几何级数增长,知识是无穷的,知识是学不完的。必须学会怎样学习,也就是会自主学习,而有效参与恰恰是思维的参与,离开学生的参与不可能有真正的学习结果。有效参与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保证。

•(1)让学生拥有更多的独立学习的时间

•独立学习的时间就是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这种可由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对学生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主动参与的必要条件,也是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得让每一个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把自由支配的时间还给学生。

•(2)思维活跃起来

•这是学生真正参与教学的关键所在。在学习中学生能够动脑思考,积极探求,深入钻研,思维才能得到启迪,智力才能得到开发,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否则学生的学习就没有真正的收获。

9 •(3)获得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的获得是有效参与的重要方面。学生掌握了学习策略就是学会了学习。 •(4)表现机会充分

•表现是社会人发展的途径。小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而表现则是一个人实现社会化的台阶。课堂不应该是教师展现个人才华的舞台,而应该是学生表现的空间。

•(5)创新素质得到培养

•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有效参与要求在每节课中学生的创新素质都应该得到训练。

【教学情境】

•师:上一节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谁能说一说李时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众答)李时珍是一个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1分钟)

•师:那么从哪里能看出李时珍是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呢?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动笔勾画,写出理由。先独立学习,再小组交流、讨论,讨论时每位同学都要发言,最后在全班汇报。

•(学生读文、勾画、思考,7——8分钟后陆续在组内交流、讨论,非常热烈,教师走进一位学生身边,边听边说:能帮助别人的事就去做,的确很伟大,能不能与当时人们的观念联系起来?一会儿教师又走到另一位同学身边听起来,……就这样教师一边倾听一边启发,使讨论进行下去。十来分钟后意见基本趋向一致。)

•师:同学们学得很认真,讨论的热烈,现在由组内代表汇报。

10 •生:我们组从“他看到医生能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的痛苦,就从小立下志愿”学医,看出他的伟大。当时行医是被人看不起的,可是李时珍为了解除病人的痛苦,立志学医,没有考虑自己,所以说他伟大。

•生:李时珍在他父亲不同意他学医时,仍然处处留心,暗自记药方。也写出了他的伟大。 •生:我补充说明,李时珍的坚持帮助了他父亲,他父亲才同意他学医,使他成就了一番事业。

•生:从“花了整整27年,他终于编写成了一部新的药物书,这就是著名的《本草纲目》。”也可以看出他的伟大。时间那么漫长,耗费了巨大的精力,这是需要极大的毅力的,所以说他伟大。

•生:从“他不怕山高路远……亲口品尝了许多药材,判断药性和药效。”一段中看出他的伟大。李时珍已经是名医了,他本可以在家享受,他却还走遍了出产药材的名山,亲自采药,尝药;拜访其他医生、老农、渔民、猎人,向他们学习药物知识。也就是说他历尽艰辛只为了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所以说他伟大。

•生:我要强调一点,李时珍亲自品尝药材,判断药性和药效,有些药物是有毒的,多危险啊!所以说他伟大。

•师:明知有毒,李时珍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 •生:我认为李时珍是为了写一部更完善的药物书。 •生:还有李时珍是为了病人的健康才这样做的。 •生:我看可以说李时珍是一个舍己为人的人。 •生:李时珍真是宁愿牺牲我一个,也要幸福无数人。

•师:说得都对,李时珍不计生死亲尝草药,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无疑是伟大的。还可以从哪里看出他的伟大?

11 •生:从最后一段中也可以看出他的伟大。《本草纲目》流传至今,流传到许多国家,他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而说他伟大。

•生:从他发现旧的药物书有不少缺点,决心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他的伟大,他不怕自己吃苦受累,而是为病人着想。

•师:很好,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出李时珍的伟大,由此看来你们读懂了课文,能告诉别人你是怎么读懂每一个自然段的吗?

•生:我是用“抓句与句之间的联系的方法”读懂的,如第四自然段共有三句话,第一句写李时珍一面行医一面研究药物;第二句写他发现旧的药物书有很多缺点;第三句写他决心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从中看出此段主要写的是李时珍决心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

•生:我是用“抓中心句的方法”读懂课文的。如第五自然段的中心句是第一句话,其他几句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所以这一段主要写李时珍为了写一部药物书,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还亲自到各地区采药。 •……

•师:太好了。看来你们不但读懂了课文,还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读课文。老师非常高兴。对于这篇课文,老师与你们有相同的看法,李时珍确实伟大,他的严谨的治学态度,为医学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现在大家利用课文中的材料,运用“因为李时珍……所以……”这个句式说话,能写几句写几句。动笔自己写,5分钟后在班级交流。

•(同学们纷纷动笔,埋头构思)

•师:我看同学们写得很多,现在把你写得和同学交流交流。

•生:因为李时珍看到医生能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的痛苦,所以立志学医。 •生:因为李时珍发现旧的药物书有很多缺点,所以决心编写一部新的药物书。 •生:因为李时珍时时处处为病人着想,所以它是一位伟大的医生。

12 •师:说得好,还有不同的写法吗?

•生:因为李时珍编写了一部伟大的著作《本草纲目》,所以他是一位伟大的药物学家。 •生:因为李时珍处处留心向父亲学习,暗自记下了不少药方,所以才能在父亲遇到疑难病症是帮助父亲解决问题。

•生:因为李时珍亲自到各地采药,亲自尝药,判断药性和药效,所以他才能写出伟大的著作《本草纲目》。

•……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我国历史上向李时珍这样的人物还有许多,课后同学们看一看《科学家的故事》这本书,对我们的成长非常有益。

•【教学反思】

•教师在理解课文过程中,巧设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思维激活,积极参与认知活动。

•课例中学生两次独立学习时间有13分钟,一次合作学习时间10分钟,加之两次交流讨论的时间和回答方法的时间,一堂课中学生的学习时间达到课时时间的四分之三

•教师教给学生两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并没有给学生确定的标准答案。两个问题时学生的思维充分的调动起来,绝大部分学生都在积极思维,每一个问题都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了不同的答案。如句式的联系是对文章的内容的概括,学生又从李时珍治病救人的角度说的,又从编写药物著作的角度说的……各有不同的角度。

•教师对读懂文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说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让学生用一个句式来概括,交给学生学习策略。以后遇到类似情况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自学。

•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学习方法的获得都是学生说出来的,有的说得多,有的说得少,本节课学生发言近20人次,都展示了自己的学习结果,教师给了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

13 •教师非常注重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用特定句式说话的时候,教师强调要写出尽可能多的句式。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又强调还有什么不同的写法?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在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上,学生回答道李时珍亲尝草药,不怕危险因而伟大时,教师因势利导,顺势提问:明知有毒,李时珍是一个宁可牺牲我一个,也要幸福无数人的人。这样的结论,深刻挖掘了文章的人文内涵,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举例2:鸡兔问题

• [教学设计] •鸡兔同笼问题,是小学数学应用题中一类重要问题,古老的解法是假设都是兔或都是鸡。思路虽极巧,却使一些学生想不通:明明有鸡有兔,为什么假设只有一种呢?

•另一种巧妙的设想是:如果所有的鸡都来一个“金鸡独立”,同时所有的兔都用后脚立起来,便容易发现:足的一半与头的差正是兔数,这种解法巧妙而有趣,但其出发点仍似天外飞来,孩子不易掌握。

•课程改革基本理念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本节课旨在运用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情境] •“鸡兔共有头18个,足60只,问有多少只鸡,多少只兔?” •师:兔有四支脚,为什么鸡只有两只脚?这岂不是太不公平了吗? •经过思考,学生找到理由:“不是不公平,鸡还有两只翅膀呢!” •师:如果翅膀也算脚,总共该有多少只脚? •生:18×4=72,72只脚。

•师:但题中翅膀不算脚,只有60只脚,可见,有多少只翅膀呢? •生:72-60=12,12只翅膀!

14 •于是学生兴奋地喊出来:“6只鸡!” [教学反思] •课程改革基本理念——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上面的案例,教师先激发学生头脑中关于“鸡有两只翅膀”这一生活经验,借助这一生活经验学生化难为易,解决了问题。这一案例告诉我们,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是使数学变得容易的一条途径。古老的解法虽巧,但出发点(假设只有兔或只有鸡,或让兔用两条后腿站起来)与学生的脑子里的东西相距较远,不易得到学生的认同。

•教师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鸡有两只翅膀,从而顺利地解决了这一古怪的问题。 2.教学设计说明+提炼后的教学场景+总体教学反思

•这种形式首先对教学设计作简要地说明,然后对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实际素材进行加工,呈现出教学的总体进程,最后在对教学作出总体性的反思。

举例3:《宠物明星》一课的教学课例

•【教学设计】

•听故事、读故事、说故事是幼儿园语言课的主要内容,也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语言的方式。入学后学拼音、识汉字是必不可少的语言基础工程,但相对于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感情世界而言确是抽象的、枯燥的、乏味的。几年的幼儿园的语言学习方式是有一定惯性的,而实验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正是学生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的良好素材。针对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故事类课文“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的教学模式,

本节课运用“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的教学模式,正是针对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材的特点而提出的

【教学情境】

15 •上课铃响了,老师满面春风走进教室:“我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和有关它的精彩的故事,你们想听吗?”“想听!”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兴奋而渴求的神情。“这位新朋友是——小猪比拉。”老师边说边把比拉的画像展示给同学们,接着娓娓道来:“小猪比拉是一户人家的宠物。它很漂亮,全身白白的,皮毛干净得发亮。它很聪明,游泳也很棒。

•“一天,小主人安东尼和比拉在湖边捉迷藏……”

•老师用文中的规范语言生动、完整连贯地讲述了《宠物明星》的故事,孩子们听得入了神。 •“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这个故事就在我们书上的57页,你们要是能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他们一定会非常高兴。赶紧读这个故事吧!”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读起来,有了老师的讲述所留下的声音表象,加上以往的识字基础和拼音基础,他们读得并不很费劲。十几分钟后,经过自己读、同桌互相当小老师读,他们大都能读的正确、流利,有的还颇有语气。反馈后,老师说:“你们这么快就能把这个故事读出来,了不起,如果能讲下来,回家后讲给爸爸、妈妈听就更棒了。自己先试着讲讲吧!”同学们自己试着讲、讲给同桌听、讲给小组同学听,临近下课时,居然有为数不少的同学能够完整连贯地讲述这个故事了。

•“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儿,回去后把这个故事读给爸爸妈妈听或者讲给爸爸妈妈听,请爸爸妈妈帮你录在你的《朗读专集》或《故事专集》上。”孩子们欣然接受了这份课外作业,脸上流露出表现的欲望和自信的神情。

【教学反思】

《宠物明星》一课的教学过程自始至终是学生听、读、讲的过程,《宠物明星》一文也不再是分析解剖的对象,而变成了学生听读讲的语言脚本。在听、读、讲的过程中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在听、读、讲的过程中学生增强了语感;在听、读、讲的过程中学生有所感悟,受到了感情的熏陶;在听、读、讲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扎扎实实地认读的过程中,学生既巩固了拼音、认识了汉字,又发展了语文能力。“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的教学模式有效克服了传统阅读教学繁琐分析的顽疾,也克服了低段教学长期以来重拼音识字轻语文能力发展的弊端,是顺应新理念、新教材发展的必然产物。

16 •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是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听说读写能力。传统教学的一大弊端就是在儿童入学的起始阶段只重学拼音、识汉字而忽视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实验教材兴利除弊,包括拼音、识字在内的每一课都安排了生动形象的语言材料,教学中让孩子们听一听、读一读、说一说这些小儿歌、小故事,正是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措施。

3.教学设计+教学片断+教学反思

•这种形式与前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在教学实录中撷取一些代表性的片断,在呈现这些片段的基础上,着重对其中蕴含的问题进行反思。它既不同于第一种形式原汁原味地再现教学整个过程和场景,也不同于第二种形式将实录素材做剔弊理纷的处理,而是择其要者展开分析。

举例4:“麻雀”片断

【教学设计】

•给每一个学生以平等

•在课的进程中,教师应当放弃外在性的权威,努力形成以知识素养与人格魅力为内容,以与人为善,和蔼可亲为外部特征的内在性权威,与学生平等相待,这样才能形成有利于学生参与的人际关系氛围,每个学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教学,实际体现了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

•注重质性评价

•摒弃表面的语言:“真棒!真好!真聪明!” “答得好”,“答得不错”。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用质性的语言,使学生得到具体的指导。

【教学片断】

•师:在这个事件中,老麻雀是勇敢还是胆怯呢?仔细的、反复的读写老麻雀的句子,体会体会,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17 •(学生议论纷纷,教师也不是插言。)

•师: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现在哪一个小组先说?

•生:老麻雀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的面前。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的尖声叫着。石头似的写出了老麻雀落下来的速度非常快,扎煞绝望写出他此时非常害怕。

•师:你抓住了关键词来理解,很好。

•生:从老麻雀浑身发抖,声音嘶哑,呆立不动这些句子看,老麻雀是很害怕猎狗的。 •师:你抓住写老麻雀的句子老来理解,很好。

•生:老麻雀与猎狗搏斗是一场力量对比非常悬殊的搏斗,老麻雀害怕是正常的,但老麻雀为了救孩子,虽然害怕还是没有迟疑,迅速飞下,是一种母爱的力量让老麻雀勇敢地面对猎狗。

•师:你能联系前后文来考虑,回答得很全面。 •生:¡¡

•师:同学们各自说出了自己的观点,都说得很好,老师也说说自己的理解老麻雀为救孩子,明知危险却没有犹豫,它是勇敢的。正是这种无私的爱是老麻雀义无反顾地站在了猎狗面前,猎狗在这种伟大的力量面前也暂时愣住了,慢慢地后退。当然对老麻雀的理解,你们应该有自己的观点,不必受老师的限制。

•【教学反思】 •1.学生与教师平等。

•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是平等的,教师尊重学生独特的认识和感受。课例中,对老麻雀行为的理解,教师完全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自己通过反复的读文,充分讨论,畅所欲言。教师没有权威的面孔出现,告诉学生所谓的标准答案。课例中充分体现了教师与学生是平等交

18 流的,老师不是权威,不强制学生必须听从老师的理解和认识,对文本的理解学生可以有自己的不同理解和感受。这种思想是语文课表所倡导的理念。

2.质性评价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这里的很好,回答得很全面,都是建立在具体的“抓住关键词、抓住描写句和联系上下文来考虑”等质性评价的语言基础上进行的。

•表扬的质量较之频率更为重要。对表扬的成功运用取决于时间和方式的恰当与否,过分、过于夸张的表扬会降低内在动机;教师表扬的频率与学生的学习收获并非总成正比,某些时候关系不大以至于表扬会变得无足轻重。随着年级的升高,尤其需要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激发上下功夫,因此,评价要注意质性评价,对不同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表扬方式。

小结

•在教学实践中,问题无定规,研究无定法,文章无定体,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情景加以选择和运用,有时甚至需要创造性地将几种不同的研究方式综合起来解决面临的问题。我们提倡教师具有教育智慧,其实教师同样需要研究智慧,研究本领增强了,教学的智慧也就逐渐生成了。

举例5:落实新理念,任重而道远

•一位语文教师讲房顶上的大蘑菇一课,现就其中几个片段和大家讨论如何落实课改理念的问题:

•片段1:教师在处理课文的生字词之后,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把课文读给同桌听同时提出要求:听同桌哪读错了,做下标记,读完告诉他。

•分析:教师能在学生读书之前提出要求,很好。这条要求也很有必要,但是,要体现课改精神应加上另一条要求:听他哪读的好,给他指出来,并且要向他学。哪读错了把学生的注意力禁锢在书上;哪读得好是鼓励发现。现代评价思想之一是把着力点放在发现优势上。

19 •片段2:学生通读课文之后,教师安排了小组讨论:小组交流一下,小熊、小山羊、小猴、小松鼠是怎样帮助小兔的?学生讨论的很热烈,知道送新衣服、送棉被、送雨伞、是帮助了小兔,送蘑菇放在房顶上,房子不漏了也是帮助小兔。

•分析: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小组交流是一种好方法。但这样的安排离课改的要求仍有差距。小组交流的问题虽说是教材的要求,是课后的习题,但教材的要求要照顾到大多数,教学中教师面对不同层次学生,应做到“绝对难度降低,相对难度加大。”教师要结合教材提供的材料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要瞄准高层次,可以补充这样的问题:小松鼠送的东西与其他小动物有什么不一样?学生会想到小松鼠的蘑菇解决了漏雨的根本问题,也可能想到小松鼠力气小,搬不动大的东西堵窟窿,但它动脑筋,想到蘑菇会长大,巧妙地解决了问题。这样补充问题后,进行了发散思维训练。同样的教材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展,这才是课改的要求。只有这样学生的参与才算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片段3: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课文是4段还是5段,多数学生数出5段。教参上也是按5段处理的,可是有的学生居然说是4段,没有把儿歌部分当成一个自然段,教师纠正说开头空两个字是自然段的标志,课文是5个自然段。

•分析:学生说4段,不无道理,儿歌前面是冒号,儿歌用引号引起来,儿歌和上文是不可分的一个意思。教师也应有有一种批判精神,向权威挑战,向参资挑战,这是创新不可缺少的素质。课改理念之一,要重视过程,在这里,几段是结果,为什么可以看成4段?思维、认识过程比结果要更重要。

•上述片断说明课改理念落实到课堂各个环节的具体做法上,还需持续不断地努力。

20

推荐第3篇:教学课例 调研案例

教学课例1

一块面包——‚言语交际表达训练‛课堂实录

于永正 执教 杨晶 整理 张庆 评析 年级:徐州市鼓楼小学五年级一班 时间:两课时

师:今天早上,我发现我们四年级的小朋友把一块吃剩下的面包扔进了垃圾箱。(出示一块只咬了两口的面包)你们说,这事应该如何处理?如果被你碰到了,你打算怎么办?——说自己的心里话。[评:于老师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搬到说写训练的题材,使学生感到这种训练既亲切又实用。由此可见:训练题材何处找?处处留心皆材料。]

生:我准备把面包拾起来,交给校长。 生:我准备写篇稿子,提出批评。

生:我会告诉这位同学,农民种粮食很辛苦,不应该浪费。 师:你打算当面劝告,是吗?——请大家接着说。

生:我将把这件事告诉校长,并请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告诉大家要爱惜粮食。

师:浪费粮食的现象时有发生,人人都要爱惜粮食,是吗?以上的同学都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不错的,还有部分同学不举手,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小诚,你准备怎样处理? 生:(站起来)我……

师:(鼓励地)说心里话,没关系。 生:我不敢问……(笑声) 师:小诚不是不想问,而是不敢问,胆子小。要锻炼自己的胆量和口才。[评:在言语交际训练的过程中,于老师不光给优生提供充分展示的机会,而且还兼顾到那些性格内向、不爱讲话的孩子。其实后者是最容易‚被遗忘的角落‛,而于老师却没有遗忘他们,这是很值得效法的。]——同学们,刚才大家说了不少处理意见。你们认为哪种办法比较妥当? 生:(齐答)劝告。

师:这件事,当面劝告一下比较好,当然,写稿子,报告老师或校长也不失为好办法。不过,当面劝告,(板书:劝告)不能耍态度,要以理服人。(板书:以理服人)[评:怎么劝告人?必须以理服人。以理服人是这次训练的核心内容。要做到说理充分,娓娓动听,使人怦然心动,这不光是个说话技巧的问题,关涉到一个人的思辨能力。由此看来,语文课中的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是互为表里、密不可分的,思维训练是不能离开语言训练孤立进行的。]如果请你去劝告,你准备讲哪些道理?对了,有人告诉我,这位扔面包的同学姓李。咱们就叫他晓理吧。(板书:晓理)你准备讲什么,先列个提纲。这叫发言提纲。(生写,师巡视。) 师:哪位同学说说你列的提纲? 生:我先请晓理背古诗——《锄禾>,再根据古诗教育他粮食来之不易。

师:你们是同学关系,‚教育‛这个词换成什么更合适?——请你自己考虑。

生:把‚教育‛换成‚告诉‛。

师:对了。[评:在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教师随时指出其用词不当之处,并通过推敲,帮助他们选用准确的词语,这是最切实际的语言文字训练的形式之一。]——这是第一条。还要告诉他,把粮食加工成面粉到做成面包,不知道要经过多少道工序,不知有多少人做……

师:不知经过多少人的手。

生:第二条,告诉晓理,粮食的用途很大,谁能离开粮食?粮食是宝中宝。

师:很好。(板书:粮食的用途)民以食为天,这是至理名言。除了供人们吃,还能干什么?知道吗? 生:做点心……

师:粮食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可以做糕点、酿酒,还有,你们知道吗?好多药品都是用粮食做的。我们吃的味精也是从粮食中提炼出来的。总之,没有粮食,人类就无法生存。

生:我请晓理算一笔账,每个同学每天扔掉一块面包,那全国将浪费多少粮食?浪费是一种可耻行为。

师:这笔账算得好!这真是一个天文数字!(板书:算账)诸葛亮曾告诫他的儿子‚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简朴,可以培养一个人的美德。浪费是可耻的。[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话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俗语:厚积而薄发。教师平时有了丰厚的积累,教学时便可随手拈来,为我所用。此即一例。不是现用现学,而是学了备用。谁知道哪块云彩会落雨呢!] 生:虽然我国现在经济发展较快,但还有很多人吃不饱。 师:有些贫困地区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这一点也放在第三个方面说说。这也是一笔账。

生:我给他讲一个革命故事,红军长征时……

师: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讲;如果时间不允许可以提示一下:你不是学过‚马背上的小红军‛吗?那位小红军就是因为没有粮食吃而饿死的!还记得他干粮袋里那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吗?这可以算第四条。(板书:记住过去) 生:面包是用爸爸、妈妈挣来的钱买的,爸爸、妈妈挣钱很不容易。 师:这一点补充很好,可以把它放在第三条。大家想得很周到,讲得很有道理。我如果是晓理,听了以后,一定会心服口服的。大家谈了这么多,集中起来大体分四个方面。我们当面劝告晓理的时候,就从这四个方面讲。现在,请看看板书,回顾一下我们刚才讲的内容。待会儿,我扮演晓理,请你们来劝告我。(生笑)(生熟记黑板上板书的内容) 师:现在我当晓理。谁借条红领巾给我戴戴?(师戴红领市)我是谁? 生: (齐答)晓理

师:是于晓理。懂得道理。(板书:于晓理。众笑。)劝的时候,千万别说‚于老师您不应该扔面包‛。(生大笑)现在,我请一个同学到前边来劝说晓理,其他同学在下面听,允许插话,都要参与,看谁有口有心,能说会道。[评:不是一个人唱独角戏,而是‚允许插话,都要参与‛,较好地处理了点与面的关系,提高了训练的效益。]——于婧,请你到前边来。(婧摇头) 师:我不喜欢摇头,我喜欢听‚让我来试试‛。(婿勇敢地走上讲台。老师鼓励她大胆一点。)[评:既教书,又育人。这不只是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遇事不胆怯、不退缩的心理品质。] 生:于晓理同学,这是你扔的面包吗? 师: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众笑)(一生站起来插话:小同学,请问你是哪个班的,叫什么名字?) 师:我是四(1)班的,叫于晓理。 生:晓理同学,你扔面包是不对的。

师:我扔面包关你什么事!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众笑。婧一时语塞。师指出:对别人做的事发表意见,应从自己这个角度说,坚持‚我‛的说法,而且态度要诚恳,要这样说:晓理同学,你把面包扔了我感到大可惜了。如果直接指责对方,就会顶牛,激发矛盾。) 生:于晓理同学,我觉得把好好的面包扔了太可惜了。(师插话:这样说,对方就不至于抬扛了。)[评:劝说别人是一种语言艺术。要想取得比较好的效果,除了态度诚恳外,还要说得委婉,让人容易接受,于老师的这一点拨是非常重要的。]你想想,你妈妈在工厂里辛辛苦苦地工作,一分一分地挣钱,你妈妈知道了会怎么想? 师:妈妈知道了会生气,会狠狠地批评我。(众笑)(这时于老师立即提醒于婧:看看黑板上的提纲,应该先讲什么?) 生:于晓理同学,你知道吗,粮食可来之不易呀!农民辛辛苦苦地耕地,播种,施肥,浇水……收割.(师插话:脱粒,晒干。)付出了多少汗水呀!咱们上一年级学过一首古诗——《锄禾),你还记得吗? 师:记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小姐姐,我错了,我不该浪费粮食。(众笑。一生插话:把粮食加工成面包,不知要经过多少道工序,经过多少人的手!) 生:粮食的作用可大了。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粮食除了可以吃,还可以酿酒,做点心,制造药品呢。(一生站起来补充:还有提炼味精。粮食是宝中宝。)我们生活虽然好了,但也不能忘记过去。还记得咱们学过的《马背上的小红军〉吗?(一生插话:如果我们一人扔一块面包,全国会浪费多少面包呀!) 师:(拿起桌子上的面包)小姐姐,同学们,谢谢你们的帮助,从今以后,我再也不浪费粮食了!我错了。(说完低下了头。笑声。) 师:(取下红领巾)我现在不是于晓理了。(笑声)于婧态度好,讲得好,同学插话补充得也好。

师:同学们,浪费粮食的现象较普遍,不光是晓理一个人。第一节课开始的时候,有的同学想写篇稿子,对这种现象提出批评,我认为很有必要。这样吧,咱们给全校同学写一封公开信,让每个人都认识到粮食来之不易,认识粮食的作用,都能珍惜粮食,怎么样? 生:(齐答)好! 师:我刚才说了,咱们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来着? 生:让全校同学认识粮食来之不易,粮食是宝中宝,(师插话:粮食的作用)都来爱惜粮食。

师: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在信中就必须将粮食来之不易、粮食的作用写清楚,这是重点。格式和一般书信一样,为了区别于其他书信,第一行可写上‚给全校同学的一封公开信‛。 生:以谁的名义写? 师:以个人名义写吧,写的时候如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随时提出来。请抓紧时间写草稿。

生:于老师,我给市长写封信行吗? 师:可以。让市长在‚世界粮食日‛那天发表电视讲话,呼吁全市人民爱惜粮食。

(生写草稿,师巡视,个别辅导。多数学生写好之后,教师当面评改了两篇草稿,下面是评改其中耿臻一篇的实录。) 生:(读草稿)给全校同学的一封公开信(师插话:‚这是个题目。‛)亲爱的同学们:上星期的一个上午,我校四年级的晓理同学把一块只咬了两口的面包扔了。(师插话‚在公开信里不要点同学的名。‛)五年级一班的于婧同学见了,挺身而出,进行劝告。(师插话:虽然制止这种不良行为需要有点勇气,但还不是和坏人作斗争,用‚挺身而出‛不合适。可以改为‚诚恳地提出了批评‛。)[评:这又是帮助学生推敲词语的一个精彩的例子。用词贵在恰如其分,不到位不行,过了头也不行。]其实,这种浪费现象很普遍。在我们学校的垃圾箱里经常可以看到发霉的馒头、包子、点心……我们应该大声疾呼:不要浪费粮食!同学们,粮食是宝中宝。‚民以食为天‛。我们一天三顿饭,哪一顿能少了粮食!再说,粮食来之不易呀!它是用农民的血汗换来的。(师插话:你没有把粮食的作用讲全,它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可以做饲料呢!读完后补充上去。)咱们一年级就学过一首古诗,(师插话:‚这一句应这样说:‘还记得我们一年级学过的那首流传千百年的古诗吗?’‛)诗中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粮食收下来再加工成面包,又不知要经过多少人的手!同学们,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是有了提高,可是还应当勤俭节约。小学生行为规范里讲得很清楚,要爱惜粮食。(师插话:‚这里加上一句:‘我国人均占有粮食不多,每年还要从国外进口一部分粮食。’‛)现在一些贫困地区还没解决温饱问题。还有,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曾经报道过世界难民缺乏粮食的问题。当看到一幅幅骨瘦如柴的和我们同龄的孩子托着饭碗向别人乞讨的时候,(师插话:‚前面有‘一幅幅’,后面就该加上‘画面’二字。要不,就把前面的‘一幅幅’去掉。‛)浪费粮食的同学难道不为之震动?(师插话:‚有些电视节目应当看,耿臻同学看了,不仅受到了教育,而且在作文中用上了,很有说服力。‛)同学们,也许有人会说,馒头我是用自己的钱买的,我扔了与别人没有关系。不对!父母挣钱容易吗?我们也应当珍惜父母的血汗呀!同学们,让我们都来节约粮食,爱惜粮食吧!此致敬礼。五年级一班耿臻,1995年3月16日。

师:耿臻的信一是道理讲得较全面,较深刻;二是措辞恳切,有力,感情真挚,有说服力。其他同学再看看自己写的,看看有没有疏漏的地方,修改好了,再抄在作文簿上。[评:于老师在课堂上经常使用这种随机面批的方式。学生当众读,教师随机改,受益面大,效率较高。由于是随机改,这就要求教师有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和敏锐的语感。但也不是高不可攀,只要我们勤学苦练,不断实践,就能够不断提高我们的随机面批水平。]为了达到让全校同学都爱惜粮食的目的,除了写信,还可以把刚才于婧劝晓理不要扔面包这件事写下来,写一篇记叙文。同学们看了同样会受到教育,下次作文课咱们就以《劝告》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有空儿,你们先写好草稿。

[总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教师要不断端正教学思想,正确处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怎么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呢?我以为,于老师的‚一块面包‛说写训练课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一是要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撷取具有典型意义的说写训练材料。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淡薄了,尤其是乱扔面包等食品的现象时有发生,抓住这一现象对学生进行教育是很有现实意义和典型意义的。二是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让小学生自己教育自己。三是教师不光训练学生的说写能力,还注意抓学生非智力因素,以形成其良好的心理品质。

(资料来源:中国基础教育网—语文—教学素材) 【教学课例1评析】

这篇教学课例是由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组成的。其中的课堂实录是全息地记录师生的对话,并把相关的教学活动用文字表达出来。而对课堂实录的评析并不是上课教师本人的分析与反思,而是由听课者进行的分析与评论。这样的写作方式也可以算是行动研究的成果。因为行动研究的一种形式是由教师与理论工作者合作进行的研究,其研究目的当然也是以改进行动为旨归的。 这篇教学课例在课堂实录方面是非常翔实的,在师生对话的基础上加上记录者的简要描述,基本上呈现了这堂课的整体面貌。评析的语言夹杂在课堂实录之中,使得评析的针对性很强。

这篇教学课例的不足之处主要是缺少教师本人的反思。听课者的评析毕竟是外在的,难以反映出教师本人在当时情境下的心理活动。教师本人反思的缺少,使得读者难以知晓授课者‚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了有没有达到我原先的设想‛、‚我还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等问题的答案。另外,评析部分都是肯定教师的做法,评析的都是教师做得到位的地方,而没有对这堂课的不足之处加以分析。这样一来,固然有助于上课教师本人继续发扬做得好的方面,有助于其他教师学习其做得到位的地方,但是,对教师本人而言,可能会忽视其不足方面的改进。

总之,实例呈现了教学课例的写作方式之一,即‚课堂实录+他人的评析‛。

教学课例2 ‚交换律‛课堂实录与教学反思

世界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数学的学习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习的东西发现或创造出来。根据这个指导思想,我认为数学教学在关注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亲历性‛,落实教学‚主体性‛,关注学生‚学数学‛、‚做数学‛的过程。

一、课堂实录 (一)情境、质疑

1.课前谈话:在数学学习中,观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今天上课,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板书:变→不变) 2.观察生活中的一种现象,比一比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交换位臵] 3.质疑:这种现象在我们的数学知识中有没有呢?你能举一个或几个例子(算式)来说明吗? (二)探究、发现

1.汇报,整理算式。

请每一个同学独立地举出数学知识中交换位臵、结果不变的例子。(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47 + 121 = 121 + 47 9 × 4 = 4 × 9 12×10 = lO×12 100 + 200 = 200 + 100 326 + 623 = 623 + 326 76 + 32 = 32 + 76 32 × 2 = 2 × 32 75 × 30 = 30 × 75 2.观察,发现规律。

(力求体现自主发现、独立学习的探究过程。) (1)师:上面8个算式你能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吗? 你为什么这样分类?(引导学生把黑板上的8个算式分类,第一组:加法算式,第二组:乘法算式。) (2)观察第一组算式:这些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你能用一句话把你发现的规律概括出来吗? 教师综合学生的回答板书: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臵,和不变。 (3)师:现在老师请同学们用刚才观察的方法来观察第二组乘法算式,你能用一句话把第二组算式的特点概括出来吗?(学生独立观察后, 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然后全班进行反馈,体现学法的迁移和自主学习。) 教师综合学生的回答板书: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臵,积不变。 (4)刚才同学们举出的例子中有没有交换位臵,和或积不相等的例子?我们每人编了一道题,全班编出了许多道题,两个数相加(乘),交换加数(因数)的位臵,它们的和(积)不变,这条规律是普遍存在的,谁能给这两条规律取个名字? 3.事例验证。

四(1)班有男生31人,女生25人,全班有多少人? 31 + 25 = 25 + 31 (三)巩固、应用

1.根据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填空,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20 × 45 = ( ) × 20 ( ) +165 = 165 + 35 1013 + 214= ( ) + ( ) 48 + ( ) = 72 + ( ) 80○50 = 50○80 ( ) + ( ) = ( ) + ( ) 师:(指着最后一题。)这样的算式给你时间填,你能填得完吗?你能用一个算式把所有的算式表示出来吗?(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数进行抽象,渗透符号化思想。) 2.以前我们在什么地方用到这些知识? 我们用交换两个加数(因数)的位臵,再加(乘)一遍的方法验算加法(乘法)运算,就是应用了这个定律。

(四)总结、引申

1.师生共同回顾学习过程,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我们是怎样研究这个问题的?师生归纳研究问题的方法:质疑→举例→观察→归纳→验证→应用。

2.质疑引申。

师:学了今天这节课后,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1: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说的是两个数相加或两个数相乘,三个数可不可以交换位臵? 生2:既然加法中有交换律,乘法中也有交换律,那么减法和除法中有没有类似的交换律? 师:大家能根据‚举例→观察→归纳→验证‛的方法来回答刚才这两位同学的问题吗? (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生1:我认为三个数也可以,比如1+2+3=2+1+3。 生2:三个数相加时,可以这样交换位臵,比如1+2+3,1+3+2,2+1+3,2+3+1, 3+1+2, 3+2+1这六个算式 都是交换了其中两个加数的位臵,他们的和总是不变。

师:怎样想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 生:(略) 生1:我认为减法中没有交换律,比如:5-3=2,交换被减数和减数的位臵3-5就不能减了。

生2:可以减的, 3-5= -2。

生3:5-3和3-5他们的差是不一样的,所以减法没有交换律。 生4:我认为减法中有交换律。比如,5-5=0,交换位臵后还是5-5=0。 (很多学生露出了困惑的神情,转而进行了争论。) 生5:要使减法中可以交换被减数和减数的位臵,这里的差必须等于0,也就是被减数和减数相同,是一种很特殊的情况,但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中,是任何数都可以的,所以减法中没有交换律,同样除法中也没有交换律。

(以上问题由学生自主提出,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建议学生应用‚质疑—举例—观察—归纳—验证‛的方法课外去探索。)

二、教学反思

以上教学过程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整个过程是,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实际状态出发,通过质疑、猜想、例证、观察、交流、归纳,亲历了探究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这个数学问题的过程,从中体验了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或失败的情感。

1.注重教学目标的整合化 根据时代的发展和要求,数学教学的价值目标取向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处理好知识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平衡与和谐的整合,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落实知识。

在‚交换律‛这节课中,教师在目标领域中设臵了过程性目标,不仅和学生研究了‚交换律‛‚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了数学问题的产生、碰到问题‚怎么办‛和‚如何解决问题‛。花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情并提出疑问:这种交换位臵、结果不变的现象在我们的数学知识中有没有呢?激励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加以观察、分析,主动获得‚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既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又体验了成功的情感。

2.注重教学内容的现实性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明确指出‚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要求,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进行调适,开展教学活动‛。这为我们的教学改革在操作层面上指出了方向。‚交换律‛这节课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1)找准教学的起点。对学生学习起点的正确估计是设计适合每个学生独立学习的教学过程的基本点,它直接影响新知识的学习程度。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在浙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分别安排在第七册和第八册,而在过去的学习中,学生对加法和乘法交换律已有大量的感性认识,并能运用交换加数(因数)的位臵来验算加法(乘法),所以,这节课教师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发现并用数学语言表述数学规律和总结怎样获得规律的方法上,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2)找到生活的原型。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实质是交换位臵,结果不变,这种数学思想在生活中到处存在。本节课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用辩证的眼光观察身边的现象,渗透变与不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然后采撷生活数学的实例:同桌两位同学交换位臵,结果不变。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这种交换位臵结果不变的现象在我们的数学知识中有没有呢?你能举出一个或几个例子来说明吗?这样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

(3)改进材料的呈现方式。教材只是提供了教学的基本内容、基本思路,教师应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有目的的选择、补充和调整。本节课在教学材料的处理时,改变了把课本当作‚圣经‛的现象,让学生参与教学材料的提供与组织,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创新和实践的学习环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探究欲望,又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一种成功的体验。另外在材料呈现的顺序上,本节课改变了教材编排的顺序:在第七册教学加法交换律,在第八册教学乘法交换律,而是同时呈现,同时研究。因为当学生在已有认知结构中提取与新知相关的有效信息时,不可能像教材编排的有先后顺序之分,而是同时反映,充分做到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

3.注重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大纲(修订版》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的内容;在‚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专门把‚重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一个问题进行论述,要求教师‚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交换律这节课中,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学现实‛理解情景,发现数学,打破封闭式的教学过程,构建‚问题—探究—应用—新问题—再探究‛的开放式学习过程,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1)创设生活情境,激励探究欲望。本节课,首先引导学生用‚变与不变‛的眼光观察身边的教学环境,进而采撷现实生活中的一种有趣现象,让学生初步感知问题,从而引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这样安排,既帮助学生消除了心理障碍,为新知的获得切实做好了心理和知识、能力的双重准备,又达到了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引起注意期待、诱发学生参与意识的目的,使教学始终处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之中。

(2)引导学生探索,开发创造潜能。教师巧妙地利用生活原型,激活与新知学习有关的旧知,引导学生从原来的知识库中提取有效的信息,通过自组算式,整理、观察、分类、交流,逐步抽象概括、形成结论,并进行应用。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学生探索与创造、观察与分析、归纳与验证、矫正与调换等一系列数学活动,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并从中认识到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3)反思探索过程,体验成功情感。问题解决后,引导学生对探究学习的活动过程进行反思:面对一个实际问题,我们是怎样来解决的?从中提炼出解决问题、获得新知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有效策略,并自觉地将思维指向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策略上,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提倡教学相长,鼓励开拓创新。在本节课的最后,教师有意识的空出一定时间让学生来质疑问难。一方面让学生对本节课不懂的知识提出疑问,在师生帮助下及时解决;另一方面,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既培养了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又能使学生的认知心理产生新的‚不协调‛,形成一个再探究的氛围。

总之,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了知识的系统性,学生的亲历性,尽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揭示,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让学生自己去获得。课堂上给学生以充足的思考时间和活动空间,同时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浙江省舟山市南海实验学校毕宏辉撰写) 【教学课例2评析】

本教学课例是采用‚课堂实录+教师本人的反思‛的写作方式。另外,本教学课例写作中,对教学设计作了简要的交代,这样为读者深入了解上课者的意图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

推荐第4篇:课例研修案例

初中英语课例研修案例

七年级上unit 3 this is my sistersection A

一、研修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课题:七年级英语上册 unit 3 this is my sistersection a

(二)研究的主要问题:如何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完成教学目标以及教学任务。

(三)研修的背景和意义:

为了让全校教师提高素质、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展现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自12月以来,英语教研组按计划开展了“常规教学说课、观课、议课、校本研修等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学校校本研修领导小组深入课堂,随机点课、观课并议课,课后检查教案、作业批改、教研组活动计划、记录等,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真正使校本教研落到实处。

二、研究过程:

(一)主要研究过程及方法:在这次研修中主要采用“同课异构”的方法,即同一篇课文,不同的教师用不同的方法来上,最后进行评课,找出让教学取得更好效果的方法。

(二)“试教学设计”与“改进教学设计”的主要变化及差异:

1、教学目标:学习this is/that is/these are/those are的用法,学习怎样介绍自己和介绍周围的人。

2、教学策略:多媒体教学,游戏互动,自主探究学习。通过一系列教辅手段开展教学,创设语言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爱好和积极性,使其牢固把握知识点,并能理解运用,形成语言技能,达到教学的目的。

3、教学过程:

Section A

1、学生事先准备家庭照片或和朋友的合照等

a、老师首先介绍自己的家人和朋友

This is my„These are my„

b、由学生尝试介绍自己的家人

由此得father.mother.sister等与家庭有关问题呈现

2、游戏:a gue game

收集父亲或母亲的单人照、学生小时候的照片,通过下列对话,猜出人物 s: Is this xxx’s father?

t: No, it isn’t.

s: Is that xxx’s father?

t: Yes, it is.

3、2人小组活动

由2人小组完成下列对话(使用已备照片)

a: This is my father.His name is„

b: Is that your mother?

a: No, it isn’t.That’s my sister.

4、语言拓展:教师准备一组外貌特征显著的任务照片

请学生提问或表达句子:I think this is„,„that is„

Section B

1、教师两次介绍自己的family.如下:

This is my grandfather.His name is Mr.Hu.

That is my mother.Her name is „

之后呈现一个不完整的家谱图。如:

a / grandmother

|

|————————|

|———||———|

fatherbunclec

提问:What is a?

What is b?

What is c?

What’s my mother’s name?

(通过这个环节,使得学生熟悉家谱图的结构,也学习了听力)

2、小组活动.

两人小组,设计一个家谱图,可以是根据实际生活,也可以是虚构的。准备就绪后,请学生介绍。

3、小组竞赛.

教师出示一副焦急的母亲图片,以营造气氛。

提供单词: worried.look for„

要求学生使用本单元的单词。句型对这副图进行对话和描述。

注:四人小组分工,2人表演对话,2人进行记录整理。

根据质量、速度和创意打分。

示范对话:

a: Excuse me, is this your mother?

b: No, she isn’t.

a: Is this Xiaoming’s mother.

b: Yes,I think so.Why is she worried?

a: I don’t know.let’s find Xiaoming.

4、巩固性练习。

学生介绍家人的照片,并就此写成一封信,准备在课堂上交流。

课后调查发现用这样的方法由于有多媒体的支持,使得关于人物的外貌特征的形容词语更加形象化,用游戏的方法让师生互动,不但课堂学习氛围很好,而且很多同学都能及时使用学到的句子,让很多学生记住了如何用英语介绍和谈论自己身边的人。

6、教学关键及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对课文进行讲解并对主要的词句作详细分析。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如何记住描绘人物外貌等词语及句子结构上面。据课后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很多学生根本没记住如何用英语去描述一个人的外貌。

三、问题讨论:在课例研修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的讨论及分析

在这次课例研修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把课堂学习权利还给学生,如何将教学活动中的教的时间有效缩短。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学校领导和全体英语教师都觉得是很难的问题,经过讨论觉得使用同课异构的办法让大家进行一次全体英语教师都参与的小组备课、上课的活动。并在活动中及时发现问题,然后互相取长补短。这样的教学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并且和老师有一个很好的互动过程。

四、研修结果:

(一)课例研修的主要结论和评论;

课例分析:在上述的案例当中,老师都是尽量让自己成为知识的引导者而不是“灌输者”,但是在步骤的设计当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某些环节的安排上不是特别的合理。在以后的教学中,在备课方面要多下功夫,多研究教材,参照教学大纲,定好一课的重点难点,在备课中要真正地以学生为主体,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课堂上是一个知识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发现性的学习。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地使用多媒体,但我们也不能一味追求创新而脱离课本的实际。

(二)课例研修中的主要体会和感悟。

经过同课异构的活动,使得本校全体英语老师都达到了一个取长补短的愿望,并且在听课评课之后,总结出让学生学习更有效率的方法。而在这个课例研修活动中,我体会到了只有互相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发现问题,不断的改进,才能取长补短,才能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推荐第5篇:课例研修案例

课例研修案例

云甸完小:王晓林

研修主题:“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提高数学目标的有效性研究”。

徐永明老师在这次课例研修中为我们展示了三节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认识》的课例。结合我们的主题就这节课的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教具准备,作一个比较:

一度教案

教学目标:

长方体

1、

2、

3、是学生在小组工作中总结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其特征。 是学生初步形成空间观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使学生形成长方体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小黑板、长方体纸盒、课件

三度教案

长方体的认识

学习目标:

1、

2、

3、认识长方体的顶点、面、棱。掌握长方体面、棱、的特点。 认是长方体的长、宽、高。

学习重点:认识长方体的顶点、面、棱和长、宽、高。

学习难点:掌握长方体面、棱、的特点

教具准备:小黑板、长方体纸盒、课件

针对一度教案和三度教案的目标对比、分析如下:

从目标的第一点看,有了很大的变化,一度教案存在着目标宽,三度教案的目标直奔主题,修改的原因是目标不清晰。目标的第二点是认识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其特征。三度教案中的目标非常明确。一度目标中的第三点是情感目标而三度教案中的目标是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这就说明目标的落实随意性大,实效性不强,只是流于形式,从教学的重点来看,修改得更多。原因是直接认识名称是顶点、面、棱和长、宽、高。难点是空间观念修改成面和棱的特点,也就是目标更加具体化。

我们这样修改的原因是结合云甸完小的研修主题来修改的。我认为一度学案的目标和新课程目标不相符,没有真正体现目标的功效,目标的制定达成不到位。教师对教材研究不透彻,目标的随意性强效力不高,对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未按要求落实。经过三次观课后,教师提出制定的目标越来越明确,课堂教学越来越有效,,为今后优化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推荐第6篇:教学课例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发声体与不发声体的差异,能总结发声体的共同特征,培养对比观察能力。

(2)通过观察分析,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能概括出声音是由于发声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3)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领略声现象,通过听觉感知,得到美的感受,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科学的求知欲望,培养热爱科学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参与、交流、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

教学难点:声音的传播需要媒介

教学方法:启发、观察、实验、探究、讨论等方法相结合

器具材料:音叉、小锤、铁架台、带有细线的乒乓球、水槽、烧杯、水、钢锯条、鼓、真空玻璃罩、闹铃、抽气机、胸麦、土电话、收音机。

一、引入新课

1、多媒体播放一:几种声音 (1) 轻松的口哨声 (2) 机器的马达声 (3) 切割机的工作声 (4) 锤子的敲击声

2、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又是如何传到我们耳朵里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两个问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二、讲授新课

1、声音的产生

(1)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通过学生的实验活动,相互讨论,得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学生活动一:利用手边的器材发声,并认真观察现象。(鼓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2) 音叉的振动没有立即停止,因此声音也不会立即停止。 学生活动二:敲击音叉一下。(让学生自己感受声音是否立即停止) (3) 振动停止,声音的发生便停止。

学生活动三:用力敲击音叉一下。让音叉的声音快速停止。(根据生活经验解决简单的问题)

2、声音是怎么传播的

多媒体播放二:声音的片段

(1) 雷声————地面上的人能听见(小视频)初步思考声音的传播条件 (2) 静静的垂钓者。(图片) (3) 隔墙有耳。(图片)

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传入我们耳朵的呢? 演示活动:真空杯中放入正在发声的手机。 (

1、不盖盖子

2、盖上盖子)

学生活动:认真听听声音有何变化,思考:声音为何会有这样的变化?

师生共同分析,不盖盖子时,声音听起来很清晰,盖上盖子时,声音明显变小,甚至几乎听不见。

得出结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3、声音的传播方式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4、声速

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利用课本表格总结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的大小关系。

(学生自读课本“常温下声音在常见物质里的传播速度”表格)

5、回声

多媒体播放三:回声小视频。

(学生“自读课本”了解回声知识)通过看视频,知道回声的应用。

三、巩固练习

课后练习

1、

2、

3、

4、5

四、作业 课后练习6

五、板书

振动————发声(声音)————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波的形式

声音~~~~~~~~~~~~~~~~~~人耳

传播(介质)

气体、液体、固体

六、设计仓促,对教学难点“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解决不彻底。

推荐第7篇:教学课例

找准切入点 长文也轻松 ——河大版《社戏》教学实录

隆尧职教中心 王春华

一.教材分析

《社戏》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就体裁而言,它属于小说。就内容而言,它是以“社戏”这一江南水乡文化活动为线索,表现了作者的一段童年生活经历。课文通过“我”和少年伙伴们夏夜行船、船上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的描写,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生活经历,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所以本文定位在“文化生活”上,体现了语文同文化生活的密切关系。因此教学本文除教会学生使用语文工具外,还有就是培育学生对课外生活的关注。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

能力目标: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文中景物描写对表现主题的作用;体会小说通过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主题的作用。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追忆及作者眷恋故乡的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体会小说通过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主题的作用。

教学难点:本文最后一段对豆对戏的赞美,似乎与文章前面的内容矛盾,因此,对文章的最后一段的正确理解是教学的难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设计思路】

《社戏》是鲁迅小说中的美文又是一篇4千余字的长文,包含了丰富的教学素材:从字词到文学常识,从情节到主题,从景物描写到人物刻画,从语言品味到写法揣摩,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有许多可以大讲特讲的东西。如果要面面俱到,恐怕不是两三节课可以解决的。但这些因素是否作为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就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取舍。,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对教材恰当取舍,突出重点,避免遍地开花,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我在设计《社戏》的教学时,根据实际情况,大胆地割爱,从内容入手,紧紧抓住“乐土”二字,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读课文,体会小说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赏心悦目的“景色美”,趣味横生的“童趣美”,感人至深的“人性美”,并由此启发学生仔细揣摩品味课文语言锤炼的精确,修辞运用的贴切,景物描写的细腻。整节课,都围绕这些中心问题展开,课堂教学内容简洁明了,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教学目的达到了。

选择好了教学内容,还要注意选准问题的切入点。我在设计《社戏》的切入点时,从文题入手,由看社戏时并不好看,而小说结尾却说“再也看不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引出矛盾,引起学生进入思考状态。课堂教学也由此渐进状态。 【课前准备】

课前让学生认真自学,精心预习。(学生通过前一段时间的训练,已经基本掌握预习一篇课文的要领:

1、查字典解决生字词。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作品的时代背景。3在文中标出美词、美句、美段及你认为有价值的句子,并注明理由。

4、尽可能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5、试着用一到二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罗大佑的《童年》)

师:大家听过这首歌吧?它勾起了我们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童年是人生中最值得品味的一杯美酒,长大了每每回忆往事,总是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即使如鲁迅这样的斗士,回忆起童年往事,笔调也是温馨的。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追随儿时的鲁迅,回到浙江绍兴,回到平桥村,去他的童年看一看那令他魂牵梦萦的社戏吧!(展示课题)

(二)整体感知

师:我们在课前布置的三道预习题完成了吗? 生:完成了!

师:我们看第二道题:故事情节是围绕什么展开的?(课文的线索是什么) 生:围绕社戏展开的。

师:大家是怎么知道的?或者是通过课文的什么了解的? 生:看题目。 师:很好,拿到一篇课文,首先要关注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往往揭示了文章的线索主旨。大家能从学过的课文中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生1:《羚羊木雕》。 生2:《散步》。

生3:《金黄的大斗笠》《爸爸的花儿落了》《紫藤萝瀑布》。(大家意犹未尽)师:哇,回答出了这么多,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希望继续坚持!

本文的线索是社戏,那么根据课文中人物的活动在社戏前可加什么动词? 生4:“看”。

师:既然是戏,为何不是听戏?咱们不是经常这听那些戏迷们说:走,听戏去!生5:戏迷懂行,看戏是为了听戏,而小孩子是图热闹所以用“看”。

师:非常好!俗话说的好:内行听门道,外行看热闹。(此时老师顺势让学生理清思路)那么课文围绕看戏写了几部分?

生6:三部分:看戏前—看戏中—看戏后。

师:好,咱们再看那夜的戏热闹吗,好看吗?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怎样的?课文哪个地方写出“我”的感受的? (同学们纷纷举手)

生7:最后一段:“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师:大家同意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同意。

(三)质疑探究 齐读最后一段(两遍)

思考:那戏真的好看吗?那豆真的好吃吗?结合课本回答。(师巡回教室,提示学生作圈点批注。) 师:戏怎么样呢? 同学异口同声:不好看。 师:戏不好看,豆也很—— 同学异口同声:一般般。 师:那么,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呢?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生1:课文第18节,“那铁老生却又不翻筋斗,接着走出一个小旦来,咿咿呀呀的唱。”可见戏并不好看。

生2:课文第19节,“我最愿意看的是一个人蒙了白布,两手在头上捧着一支棒似的蛇头的蛇精,其次是套了黄布衣跳老虎。但是等了许多时都不见,小旦虽然进去了,立刻又出来了一个很老的小生。”作者想看的没演可见戏并不好看。

生3:课文第21节,“老旦本来是我所最怕的东西,尤其是怕他坐下唱。那老旦当初还只是踱来踱去的唱,后来竟在中间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作者最讨厌的演了可见戏不好看。

师:刚刚同学们的回答其实都是从正面直接写戏的不好看,那课文有没有从侧面写戏的不好看呢?同学们可以找找看观众看戏的反应。

生1:课文第21节,“双喜他们却就破口喃喃的骂。全船里几个人不住的吁气,其余的也打起呵欠来。”

师:回答得很好,文中写孩子们“喃喃的骂”,“不住的吁气”,“打起呵欠”等,这些神态描写,都是从侧面表现了戏不好看。这样的写作方法,如果我们能好好体会,争取在自己的写作中间有效运用,那么同学们的写作水平一定能上一个台阶。

师:戏并不好看,为什么文章结尾却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为什么迅哥就忘不了那夜的戏和豆呢?“我”究竟难忘的到底是什么呢?

生:人

师:那是一群什么样的人让“我”难忘?请大家读课文,分小组讨论,每一小组选出代表回答问题。

生1:课文第7节,在这迟疑之中,双喜可又看出底细来了,便又大声的说道:“我写包票!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双喜能看出大人的忧虑,并及时打包票,让大人放心,可见双喜是非常地善解人意。

生2:课文第26节,“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说明双喜考虑事情周到。

生3:课文第26节,“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阿发居然带着小伙伴们偷自家豆,可见阿发很无私,慷慨大方。

生4:课文第33节,“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这里可见双喜很聪明,机灵。

师:双喜在这里的言语给人感觉好像偷人家豆子还是给人家面子。大家好像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小伙伴的身上,还有别人吗?

生1:还有六一公公,他的豆子明明被别人偷了,但他似乎不真正生气,只要别人表扬两句,他就非常高兴了。我觉得他是一个淳朴,善良的人。

生2:课文第39节,六一公公送豆给母亲和我吃,可见六一公公非常热情好客。

生3:我认为还有八公公,伙伴们不仅用了他的船,还用了他船上的盐和柴,八公公是个细心的人,他肯定发现了,但他并没有找小伙伴们“算账”。可见八公公是个善良的人。

师:从大家的回答中我们可以概括一下文中的几个人物,大家可以和我一起总结,(学生和老师一起说)双喜:聪明、机灵、善解人意,考虑周到,是孩子们的领袖。

阿发::憨厚、无私,慷慨大方。

六一公公:是一位善良、淳朴,热情好客的老人。

八公公:善良。

师:所以“我”难忘的是平桥村的人美。(板书:人美)大家回过头再来看一下文中对这些人物的描写用了哪些方法?

生: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师:那“我”难忘的除了人,还有没有其它呢?

生(众):景色。

(四)品读赏析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中的写景句,找出你比较喜欢的写景句并说明喜欢理由。

(朗读,思考)

生:课文第11节,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是从嗅觉进行景物描写。 生: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是从触觉进行景物描写。

生: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是从视觉进行景物描写。

师:11小节是这篇课文最典型的景物描写,它的一大特点就是抓住人的感官进行景物描写(所见,所闻,所嗅,所感等)

希望大家记住这一景物描写的方法,并在我们的写作中能运用自如。下面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第11小节一起感受“我”所难忘的平桥村的美景。(板书:景美)

师:“我”所难忘的除了人美,景美,其实还有和平桥村的伙伴们所结下的深情厚意。

(板书:情美)

(五)总结点评。

这篇课文我们就学到这里,虽然大家有些意犹未尽,但课堂时间毕竟有限,让我们课后再细细体会。现在我们结合板书一起来巩固一下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师随生说:“我”醉翁之意不在戏,而是在平桥村的淳朴村民以及和小伙伴们所结下的友谊,在意的是和小伙伴们一起看戏的感觉,难忘的是看戏前后那种自由自在的氛围,怀念的美丽的江南美景。

好,大家说得很好。

(六)布置练笔

师:课下找出“归航偷豆”的有关段落,把表现“我”所见所闻所嗅所感的美句分别标出来朗读记诵并尝试运用这种方法描写一段景物。

(七)板书设计

社戏

看戏:看戏前——看戏中——看戏后 乐土:人美:语言 动作 神态

景美:视觉 嗅觉 触觉

情美:亲情 友情 乡情

四,教学反思

《社戏》的体裁是小说,我放弃了小说教学的传统模式,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找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描写,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展,不能明明白白说出学生在《社戏》中到底学会了什么。

在教学设计中,我主要是注意了几个方面:一是做好教材的取与舍和找准切入点, 只有对教材恰当取舍,突出重点,避免遍地开花,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选择好了教学内容,还要注意选准问题的切入点。切入点要鲜明醒目,击中“要害”,让学生有“想头。 二是要还课堂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大胆质疑赏析品读。教师要转变观念,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注意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都能动起来,都能够诵读,都能够说点什么。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是及时抓住教学的有利时机,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涨,显示了较高的思维、探究潜力。这给了我们 深刻的启示:学习文本,就是要让学生走进文本,在对文本的浸润中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能运用。因此,如何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品读文本,在学习文本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感,真正体现二期课改中的“三维”教育的精神,确实是语文新课程教学值得好好探究的问题。

推荐第8篇:课例和课例研究的区别

课例和课例研究的区别: 课例,也就是课堂教学实录,或课堂教学纪实,即它是关于一堂课的教与学的案例即课例。课例是教师研究课堂、改进教学、促进专业发展的最佳载体之一。 课例研究课例是关于一堂课的教与学的案例。课例研究是指围绕一堂课的教学在课前、课中、课后所进行的种种活动,包括研究人员、上课人员与他的同伴、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对话、讨论。

课例侧重于个人研究,而课题研究可以是个人的研究,也可以是团队的研究。即可以采用的研究形式比较丰富,如多人同课,一课多轮,同课异构等等。

课例,它是围绕包含教学问题的典型事件,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展示了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情感在内的故事。主要目的是组织案例教学,或为案例分析教研活动提供基础材料。课例研究,它首先是围绕一节课展开,主要研究“如何上好一节课”,重点解决上这一课中存在的某些教学问题,聚焦于促进学生的真实发展,把研究融入备课、说课、上课、观课、评课全过程。其次,课例研究成果的呈现方式就是“教学课例”,也包括教学设计方案(教案)、说课文稿、教学叙事研究报告、教学实录与反思,教学研究论文,以及对课例的分析报告等不同的形式。第

三、从实质上讲,课例研究也不是完全着眼于改进这一节课,仍然是一种以解决课堂教学问题,发展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为指向的教学循环研究。

主题和问题的区别:

问题,即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问题式课例研究:通过定性或定量观察,以归纳的方式发现和整理而直接获得,然后从中找到有研究价值的、能够链接新课程理念的典型问题,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反思和行动。而主题式课例研究:预先由学校或教研组通过调查研究等方式,发现和梳理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具有典型意义的课例主题,然后,组织教师联系主题进行观课,重点揭示教师教学行为中与主题相关联的问题。

推荐第9篇:课例研究心得体会

一、课例研究对您的专业成长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试举例说明

1、课例研究是对教学经验的一种重新审视与重新构建的过程。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可能备完一次课就不会再进行修改,其实我们在每次上同一节课时,应该及时总结和反思,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学,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应该更加关注学生是否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这些是我在平时教学中不会重新审视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和关注学生的学。

2、课例研究注重发掘教师的实践智慧,可以促进教师从经验型向反思型、专家型教师的转变,促进教学行为的转变。课例研究通过对一节课的全程或片段或细节的细致观察和深入反思,探讨问题产生的背后原因及影响,寻找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方法。并且克服了常规教学研究的盲目性。教师专业的成长和发展,关键在于实践性知识的不断丰富和实践智慧的不断提升。开展课例研究,有助于发掘教师的实践智慧。

3、课例研究培养我的问题意识,提高我的科研能力。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有时有新的问题和困惑产生。进行课例研究,为老师们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了条件。在研究课例的过程中,我将自己日常教学实践接触的大量感性材料、感性认识,经过理性的探索、认识和加工,并形成带有规律性的教育、教学理论,这种理论不仅具有创造性、实用性和可行性,而且对于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4、通过课例研究,能不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有意识地去尝试着改变教学方法,在反思中尝试,在尝试中理解,在理解中深化,最终提高自己。

三、您对课例研究有哪些理解和思考?试举例说明。

对课例研究,原来我不知道研究什么,通过这几年的网络研修,我逐渐有了清晰的认识,课例研究是对教学经验的一种重新审视与重新构建的过程。在原来的课例研究中,我们只会精心的去设计教学环节,而很少精心的去考虑我为什么这样去设计,而课例研究的学习让我知道了要研究什么,课例研究就是要研究校本,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学生怎样学,研究老师怎样以学定教。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增强自己的研究意识,多问几个为什么。

课例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最有效方式之一。课例研究把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与教学研究活动结合起来,让教师一边实践一边研究,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提升。课例研究就是总结在课堂教学中成功之处,找出失败点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策略,再从宏观上审视,看看这堂课哪些地方还需要突破,通过反复的研究修改,总结出精华。

通过课例研究,能不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有意识地去尝试着改变教学方法,在反思中尝试,在尝试中理解,在理解中深化,最终提高自己。

推荐第10篇:课例研究心得体会

课例研究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我认为:课例研究就是聚焦课堂教学,以课堂教学为载体重视教师的行为跟进、理论提升、能力提高以及个体的自我反思以促进教师群体的共同成长。它依据教师个人已有的教学经验,在此基础上关注新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行为,寻找自身的差异不断改进已有的教学方式方法。

课例研究通常采用做中学的方式帮助教师学会怎样去做,达到提高教师学科专业水平的目的,引导更多教师掌握并运用这种方法改进常态教学的质量。

在这个过程中课例研究就成为了教师学习的认知支架,是教师们直面教学共同分享的平台,课例研究起到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中介作用,它能够增长我们的实践智慧,使每一位参与的教师都成为有研究能力的实践者。

我也深深感受到,课例研修与我们的平常的教研活动是有区别的,平常我们往往只关心课怎么上,板书怎么设计?提哪些问题等技术问题,缺乏从理论层面上对教材、教法和学生的认知基础与风格加以分析与思考,因而就不能高屋建瓴地从整体把握教学设计。进行课例研修可以让我们学习别人的经验和理论,丰富自己的认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课例研修是一种旨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以改进和提高教师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为首要目标。课例研修关注的不是教育学或各学科所认定的理论问题,而是校长和教师经常遇到或亟待解决的实际教育教学问题。这种研修活动最终不是追求理论上的产出,而在于教师实践本身的改进。这种改进没有终结的目标,因此,这种研修通过螺旋往复的过程来追求教育实践的不断完善。这种研修的过程是教师在行动中学习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观察与反思,通过与其他教师和专业研究人员的对话与交流,不断地对自我和自我实践加深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自己。

“课例研修”的阶段:“策划与准备”阶段、“实施与反思”阶段、“梳理与提升”阶段。

“策划与准备”阶段具体任务有组建课例研修小组并分工、定主题和课例、定关键词、查找文献资料、制定课堂观察表。

“实施与反思”阶段具体任务是确定课例研修形式、开展“三课两反思”、做前测和后测。

“梳理与提升”阶段具体任务有找出课例研修报告的基本要素、撰写时选择“关键事件”、撰写时有效地使用文献资料、写好报告的“结论”部分、明确报告的字数。

课例研修这种培训的活动形式是以教师教育教学中实际存在问题的解决为指向,以改进教师教学行为,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为目的,既可以迅速提高教师的新课程实施能力,又可以使培训的效果及时体现在新课程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上,因而受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能力训练的方式。

感动.收获.提高————名师课例研究心得体会

我校教研组举行了一次轰轰烈烈的课例研究活动。本次活动以“品名师课例,促专业成长”为研究主题,通过看名师们的各科课例,进行了扎实有效的课例研究活动。此次活动的开展,使我更加走近了“课例研究”。作为参与活动的一员,我深有感触,以下浅谈几点我的个人体会:

1、感动。在本次活动中,有三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人感动。 其一: 老师们的积极参与。活动前成立了研究小组。多位教师和领导虽然在一线的工作都很繁忙,但仍然抽出空来,先后两次在朱老师的精心安排下,设计出了一套行之有效、主题鲜明的方案。在设计过程中,大家各抒己见,献计献策,毫无保留。这样的同心协力,我们的活动怎能不取得成功呢?

其二:研究教师的虚心努力。本次参加活动的教师发言及有理论高度,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有高度、有深度、更有广度。如果不是付出了超常的努力,我们的教研活动又哪能如此精彩呢?

其三:领导的关注。本次活动自始至终,学校领导都安排有序,全程追踪。在活动过程中,领导身体力行,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和教研组教师研讨交流,俯下身来和教研组成员评课议课。除此之外,本次活动中,校长也亲临现场,并对此次活动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肯定。领导这样无微不至地关怀咱们的工作,咱们怎能不感动不努力呢?

2、收获。自学校教研室成立教研组后,几年以来我在参加教研活动过程中最大的收获就是朋友和知识。记得初次活动时相聚的时候,大家彼此都还很拘谨,讨论问题、评课议课时,都还带着些许腼腆。而今,这个集体是团结的、温暖的、欣欣向荣的。彼此友好、互相关心、畅所欲言、共同进步取代了昔日的一切陌生。在这里,我们不仅拥有了朋友,更收获了无尽的知识源泉。教研活动就如同一个精彩的大舞台,我们在一线工作中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在这个舞台上被演绎的淋漓尽致。每参加一次活动,我都觉得自己好像禾苗又汲取了一次甘露,又多了一些工作的动力、信心、干劲儿……

3、提高。初识“名师课例研究”,不知其究竟为何?通过参加此次活动,实际操作和理论知识使我明白了其真正内涵:即以一节课的全程或片段作为案例进行解剖分析,找到成功之处或不足之处,或者说是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特定教学问题的深刻反思及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的过程。这样的概念易于理解,其操作模式也易于把握:问题—设计—实践—反思—总结。搞清了这些,不禁使人心中豁然开朗,这就是“课例研究”。回想我们以往的教研课,与之相比,课例研究不仅克服了以往教研课的盲目性,更为教研活动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研讨过程的平台,教师们共同探讨,交流分享,获取大量的信息,共同解除困惑,感受成功。其互助互学的教研过程,更使大家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得以提高。由以上这些联想到课例研究的起源,哈佛商学院每年每位学生都要研究300多个案例,因此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今,我们只要持之以恒地努力下去,成功也将属于我们!

“让我们在教研中,获得智慧、方法、启示,然后生根发芽,在自己的沃土上开花、结果吧!”

第11篇:课例研修心得体会

课例研修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我认为:课例研究就是聚焦课堂教学,以课堂教学为载体重视教师的行为跟进、理论提升、能力提高以及个体的自我反思以促进教师群体的共同成长。它依据教师个人已有的教学经验,在此基础上关注新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行为,寻找自身的差异不断改进已有的教学方式方法。

课例研究通常采用做中学的方式帮助教师学会怎样去做,达到提高教师学科专业水平的目的,引导更多教师掌握并运用这种方法改进常态教学的质量。

在这个过程中课例研究就成为了教师学习的认知支架,是教师们直面教学共同分享的平台,课例研究起到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中介作用,它能够增长我们的实践智慧,使每一位参与的教师都成为有研究能力的实践者。我也深深感受到,课例研修与我们的平常的教研活动是有区别的,平常我们往往只关心课怎么上,板书怎么设计?提哪些问题等技术问题,缺乏从理论层面上对教材、教法和学生的认知基础与风格加以分析与思考,因而就不能高屋建瓴地从整体把握教学设计。进行课例研修可以让我们学习别人的经验和理论,丰富自己的认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课例研修是一种旨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以改进和提高教师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为首要目标。课例研修关注的不是教育学或各学科所认定的理论问题,而是校长和教师经常遇到或亟待解决的实际教育教学问题。这种研修活动最终不是追求理论上的产出,而在于教师实践本身的改进。这种改进没有终结的目标,因此,这种研修通过螺旋往复的过程来追求教育实践的不断完善。这种研修的过程是教师在行动中学习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观察与反思,通过与其他教师和专业研究人员的对话与交流,不断地对自我和自我实践加深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自己。“课例研修”的阶段:“策划与准备”阶段、“实施与反思”阶段、“梳理与提升”阶段。

“策划与准备”阶段具体任务有组建课例研修小组并分工、定主题和课例、定关键词、查找文献资料、制定课堂观察表。

“实施与反思”阶段具体任务是确定课例研修形式、开展“三课两反思”、做前测和后测。

“梳理与提升”阶段具体任务有找出课例研修报告的基本要素、撰写时选择“关键事件”、撰写时有效地使用文献资料、写好报告的“结论”部分、明确报告的字数。

课例研修这种培训的活动形式是以教师教育教学中实际存在问题的解决为指向,以改进教师教学行为,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为目的,既可以迅速提高教师的新课程实施能力,又可以使培训的效果及时体现在新课程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上,因而受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能力训练的方式。

课例研修学习体会

姚安县草海小学

高会琼

第12篇:课例研修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课例研修学习心得体会

赤岩镇中心学校 郭伦安

12月1日参加了旬阳县小学数学课例研修学习,在培训中我聆听了3节数学课及数学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领略了他们独特的教育风格、先进的教育理论;不但加强了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可以说此次培训收益颇丰、获取匪浅。

提高教育思想,开阔改革视野。为期一天的培训学习,让我把埋着苦干的头抬了起来,发现教育是需要远见卓识的。在本次培训中,专家老师给我们做精彩的讲座。阐述了他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独特见解,对新课程的各种看法,对小学数学教育方法的探讨,并向我们介绍了比较前沿的教育理论知识,以及如何开展课例研究。从各位专家的亲身体验,从国内教育到国外理念,让我犹如呼吸到清新的空气,为之振奋。

通过学习理论,不断应用实践。作为一名教师,我努力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动能,使之有效地指导平时的数学教学工作。在培训过程中,我把自身对数学课程标准理解与组内的老师交流,并在课例跟进后,用新的练习设计理念指导我的教学,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重新发现,如此用心的循环往复,是因为培训班的课例研究让我从有力,变得更加有心。

同时,我学会了变换角度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反思、调整我的教育观,正是这种换位思考,让我学会了信任学生,并不断地感受到信任带来的惊喜和力量。

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做专业型教师。培训既紧张而忙碌,因为在培训中,我感受到了一种孜孜以求、学无止境的氛围。这种严谨实效的氛围,让每听一课我都认真准备,精心揣摩,通过网络便捷方式查阅相关资料,努力构建高效的教育教学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敢于迎接挑战,便也敢于创新。可以说,是培训激励了我的意志,启发了我的心智,让我更加执着地扑在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上。有句话说的好:“教师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得有一桶水,甚至是源源不断的源头水。”所以我们要想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不能做一潭死水,而是要做那源源不断的源头水,因此必须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以课例研究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课例是教师课堂教学“轨迹”的真实

反映。以课例为研究对象开展课例研究,是教师从事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方式,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职业成长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自然成熟过程,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教学研究及课例研究,能有效缩短教师成长周期。此次培训我觉得让我收获最大的就是课例研究活动。

在历时两个多月的国培过程中,我的心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最初把课例研修看成一种负担,变成今天的感激和期盼。培训过程中,我们每一位老师都付出的艰辛的努力,我们都有极大的收获。一次次的课后交流,我们的思想碰撞出火花,凝结成智慧的结晶。在执着的研修过程中,我们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收获颇丰。我们坚信,课例研究过程中的这种不服输、不言败,孜孜以求的精神将使我们终生受益。

此次教师的培训,要感谢教育局、教研室、学校给我们教师提供的一个肩膀,让我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在教育这条路上,奋斗的目标还在远方,我还将以此次培训的收获作为一种鼓励,鼓励着我继续前行!只要我们不断地思索——寻找问题,再想策略——解决问题,并用研究的眼光、研究的态度、研究的方式来关注课堂教学,我们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第13篇:课例研修心得体会

课例研讨心得体会

本次课题研讨我从一开始就充分利用教学剩余时间,认真听课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认真聆听了很多专家的精彩讲座,认真做好学习笔记,积极完成作业。专家们精湛的教艺,先进的理念和独特的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堂成功的课必有一个气氛和谐的课堂。师生、生生互动,学习热情高涨。我努力将专家经验和自身所学有机结合起来,丰富自己的课堂,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现将我这阶段学习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通过这次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教学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在培训过程当中,我收获很大,学习了专家们的先进经验和理论知识,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认识,认真学习典型课例,开阔了自己的视野,通过学习,让我从优秀教师的课堂中领略了他们的执教标准,以及驾御课堂的能力,可以说重新让我坚定了课堂教学的信念。教学中,教师要勇于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定势,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与帮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勇于实践的能力。通过观看培训的课例,,它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重新提升了我对课堂教学的认识与把握。这次学习我抱着一种积极、乐观和向上的心态去学习,因为我认为,保持乐观的心态对每个人的学习、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名新课改的实施者,无论是从教学课件还是教学思维上,我们都应该抢先一步,成为新课标实施的引领者,与大家共同致力于新课标的研究与探索中,共同寻求适应现代教学改革发展

的道路,积极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以适应现代教学改革需要,切实发挥新课标在新时期教学改革中的科学性和引领性,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和作用,使学生在新课改中获得能力的提高。总之,这次培训学习使我专业成长有着极其重要意义的培训。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会给我极大的推动作用,我将认真领会到让自己学有所学,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刘晓华

第14篇:课例研讨心得体会

课例研讨心得体会

孟兆信

3月20日,“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我校举行。全校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期间,我开了《固体、气体和液体》一课。一个多月的反磨课试教,让我逐步明白了一些东西,一堂好课,是需要不断改进的,但却永远不能达到极至。

以下是我个人的一点体会:

1、备课需要充分准备。这包括系统地阅读教材教参,对这堂课总体的把握,了解它在新课标中的地位如何,在本单元中的地位如何,也包括与该课相关的案例、评论、资料的阅读和内化,在此基础上再结合自身实际,在教学风格,板书,多媒体运用等方面的情况,做好第一步的准备。

2、课堂前测。与以往不同的是,我们结合学生实际,设计了课堂前测题,并分析前测结果,再一次修改教案。如让学生认识空气在我周围,原以为仅用塑料袋装空气这个动作就能让孩子明白空气的是无处不在的,前测过了我才明白,学生对“形态”的认识仅仅在于宏观的,大的地方,没考虑到小缝之类的地方。事实上只要有缝隙,就有空气存在;而有些设计又是那么多余,学生明明知道空气是存在的,我都用大量的时间来说明;有些设计太浅,或太深。

3、初步确定教学预案。有了前面大量的工作以后,这是才讲到初步定案,只是“初步”。因为这个教学设计需要学生实际的检验,即试教过的。由于没有操作经验,故而最初的设计肯定会有不足或浅陋,就像我的设计:让学生理解固体、气体、液体的特点。试教下来,还是出现一半的小组不能发现石头里有少量空气的情况,木板中也有1/4孩子没发现有空气。所以再一次的改进十分有必要的。

4、不断反思积累。

我上完课后,全体老师又针对本课作了研讨,我感觉最受用的非我莫属,因为对本课的结构已了然于心,故尔每位老师的发言都在不断地充实到到我的“前概念”中,我能接收到每个老师的意见,适度地取舍,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

高老师也作了精彩发言,我的收获有:

1、教师要不断学习,自己不清楚的东西,一定不能教学生,必须自己先懂。

2、出前测题目,不能误导性的词汇,这样会让孩子引起读题误会,前测结果不准确

3、一个概念的形成是长期的,了解孩子前概念重要,但了解前概念形成原因更重要。

接下来,刘老师对如何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概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她思路清晰,并运用了很多实例说明,让我受益非浅。要提供大量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发现与前概念相矛盾的事实来初步转变思想,最后建构科学概念;对抽象的不能通过实验得到的,也可用模拟实验或阅读资料法构建科学概念。

孟老师说,我们教学要与研究相结合,就像本次主题式研究一样,不一定要立项,自己研究也能不断提高。他还引用了恩格斯的话来启发我们:科学是用理性的方法去整理感性的材料。而这正是我们教师应该做的。

第15篇:课例研修心得体会

课例研修心得体会

桂花中心学校 程广爱

上个周,我参加了“南区联片教研”活动中在段家河小学举办的“课例研修活动”。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认真观看、专心聆听课例中教师的精彩授课及师训部陈主任的专题讲座,使我受益匪浅。现将我的课例研修心得总结如下: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课例研修的方式是以几人或多人为团队,以某一人或某几人的教学实践为例,深入课堂,依托学科教学,反复实践,去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课例研修的目的是改进教学,发展自我,为自己积累经验。

在陈主任的专题讲座会上,我终于明白了课例研修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修主题(问题)——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一个问题。一般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某一类值得研究的共性问题。例如:就当时王颖老师的课例来讲,研修的主题应该是“在阅读教学中,有效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2、设计——设想解决的办法的模式,设计新的教学方案步骤,采用独特的教学方法。比如:陈主任针对王颖老师的课例——感知人物形象,给的建议是:创设情境——强化训练——加强感悟——评价升华——读写结合。一步步深化情感,使学生由“感”到“悟”,层层推进、步步升华,进而迁移运用。

3、实施——在教学过程中实施这个办法(模式),继而根据设计的新方案进行研讨,评议,总结成败得失。再进行新一轮的行动研究,再评议。最终目的是看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是否运用到位,有无改进的地方,是否有效解决了这一类问题。

4、总结——总结解决一类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当然,课例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总结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方法策略,并有效运用于教学实践之中,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课例研修的成果是多样的:可以是叙事、设计、“一课一上”的课例及反思、“一课两上”的课例及反思、研修报告或论文。

通过课例研修学习,我对新教材的教法有了新的认识,教学理念有了更新,我对课例研修活动也有了浓厚的兴趣。我希望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不断的进行反思研究,并从中探究新的教学模式运用于教学工作当中。

第16篇:课例研修心得体会

课例研修心得体会

通过老师之前的讲解和对有关资料的查询和了解,使我明白课例研修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教师团队围绕一个主题,围绕课堂教学,采用课堂研究的方法与技术手段,持续学习与持续实践的研修过程。

“课例研究”通常意义上是关于一节课的研究,即以一节课作为案例的全程或片段进行分析,找到成功之处或是不足之处,或者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特定教学问题的深刻反思及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的过程。课例研究的精髓之处就是“磨课”,把一节课的内容经过三四节课的讲解之后不断地发现不足之处并改进的过程。例如:如何处理教材、怎样运用教学具等等。教师们以“课例”为载体,发现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借此引发更多的教师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反思、探讨与教育教学实践有关的问题,提升教师集体的实践智慧。通过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实践,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使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者,以促进教师的理性思考和实践。

课例研修的一般流程是“三课两反思”模式,即学习/设计/教学/反思——再学习/再设计/再教学/再反思——继续学习/继续设计/继续教学/继续反思,并在学习中总结、提炼、升华。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具体任务是备课说课;第二阶段具体任务是上课观课;第三阶段具体任务是说课议课;课例研修不同于常规教研活动的听课评课活动,而是有比较系统的研修活动过程。

课例研究是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重点,让教师通过“磨课”不断提高自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使教师面临着新的问题,产生了新的困惑。进行课例研究,为教师们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了条件。开展课例研修,可以促进教师从经验型向反思型、专家型教师的转变,促进教学行为的转变,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也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益颇多。

所以我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要做好课例研究。那么如何才能做好课例研修呢?首先,要有一个团结的教研组,只有教研组的教师一起提出意见,思考解决方法,集思广益那样才能使这个课例研究发挥作用。其次,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去寻找不足,研究问题,反复思考,不断修改才能让课例研修发挥最大的作用。

综述以上认识,我认为只要任课教师积极思考,不怕麻烦,反复研究,不断改进就一定能很好的完成课例研究,教师是一个很神圣的职业,她寄托着家长和孩子对我们的期望和信任,所以我希望所有的老师都要认真对待每一节课,讲好每一节课,我也希望我们每位同学在下学期的顶岗中将理论变为实际,更好地完成课例研修,完成我们伟大的使命。谢谢!

第17篇:课例研修心得体会

课例研修心得

2010年11月1日至今,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威宁小学数学(1)班培训。我十分珍惜这次不断完善和提高自我的机会,积极认真地参与了培训的全过程。

在培训中我聆听了数学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领略了他们幽默风趣的教育风格、先进的教育理论;也与班上的各位优秀的教师一起进行了交流,不但加强了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又和本班的教师一起进行了课例研究。可以说此次培训收益颇丰、获取匪浅。

一、提高教育思想,开阔改革视野。

为期两个多月的培训学习,让我把埋着苦干的头抬了起来,发现教育是需要远见卓识的。在本次培训中,每位专家老师给我们做精彩的讲座。各位专家老师的讲座,阐述了他(她)们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独特见解,对新课程的各种看法,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探讨,并向我们介绍了比较前沿的教育理论知识,以及如何开展课例研究。从各位专家的亲身体验,从国内教育到国外理念,让我犹如呼吸到清新的空气,为之振奋。

二、通过学习理论,不断应用实践。

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努力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动能,使之有效地指导平时的数学教学工作。在培训过程中,我把自身对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与组内的老师交流,并在课例跟进后,用新的练习设计理念指导我的教学,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重新发现,如此用心的循环往复,是因为培训班的课例研究让我从有力,变得更加有心。

同时,我学会了变换角度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反思、调整我的教育观,正是这种换位思考,让我学会了信任学生,并不断地感受到信任带来的惊喜和力量。

三、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做专业型教师。

培训既紧张而忙碌,因为在培训中,我感受到了一种孜孜以求、学无止境的氛围。这种严谨实效的氛围,让每听一课我都认真准备,精心揣摩,通过网络便捷方式查阅相关资料,努力构建高效的教育教学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敢于迎接挑战,便也敢于创新。可以说,是培训激励了我的意志,启发了我的心智,让我更加执着地扑在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上。有句话说的好:“教师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得有一桶水,甚至是源源不断的源头水。”所以我们要想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不能做一潭死水,而是要做那源源不断的源头水,因此必须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四、以课例研究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课例是教师课堂教学“轨迹”的真实反映。以课例为研究对象开展课例研究,是教师从事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方式,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职业成长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自然成熟过程,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教学研究及课例研究,能有效缩短教师成长周期。此次培训我觉得让我收获最大的就是课例研究活动。

在历时两个多月的培训过程中,我的心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最初把课例研修看成一种负担,变成今天的感激和期盼。培训过程中,我们班的每一位老师都付出的艰辛的努力,一次次的课例跟进,我们都有极大的收获。一次次的课后交流,我们的思想碰撞出火花,凝结成智慧的结晶。在执着的研修过程中,我们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收获颇丰,但最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我们这些原本陌生的人因为课例研究走在了一起,通过亲密无间的合作,成为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团队。我们坚信,课例研究过程中的这种不服输、不言败,孜孜以求的精神将使我们终生受益。

牛顿曾经说过:“我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此次骨干教师的培训,要感

谢教育局、教研室、学校给我们青年教师提供的一个肩膀,让我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在教育这条路上,奋斗的目标还在远方,我还将以此次培训的收获作为一种鼓励,鼓励着我继续前行!

第18篇: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学课例

让理性的课堂焕发出人文的光芒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课例研究

(金华市曹宅高级中学

傅艳艳)

课前设想

今年三月在衢州一中举行的高考语文复习研讨会上,磐安中学韦玲珍老师的《垒实基础,关注变化——关于现代文小阅读的备考》讲座,解开了心中对论述类、实用类文本教学多年来的疑惑。论述类文本教学是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考察分析、概括和推理的思维能力,而不是要求考生要全面、透彻地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基于这一认识,教师在教学时不须要也不应该从专业的角度去切入,而应该从语文的角度去解读文章。

以往对论述类文本的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信息处理的能力,学生经常反映论述类、实用类文本教学太过于严肃、乏味。韦玲珍老师的讲座中谈到高考小阅读备考技巧——留心生活,拓展知识,这个观点点亮了心中的火花,而《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这篇课文使我找到了上课的突破口。

本文是关系性议论文,讨论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区别与联系。课前我把教学重点除了放在对文本的解读,对分析、概括能力的引导外,设置3个环节引入传统文化的例子,使这篇理性的学术论文注入人文的光芒。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并拓展、延伸,展开对身边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的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关注身边文化现象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初步拥有了质疑、探究身边文化现象的习惯。争取把这篇充满理性光芒的文章上“活”了,给学生一次不同以往的课堂体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区分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把握文化传统的惰性和可变性,进而了

1 解作者提出的传统的两重属性,学会如何正确对待文化与传统。 能力目标:能快速筛选提取文章的重要信息,培养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培养学生辩证思考分析对待我们的传统的精神。 【重点难点】

传统、传统文化、文化传统等一些概念的把握以及这些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 理解文化传统的惰性和可变性,正确看待包袱和财富问题。 【教学方法】诵读 文本研习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名家谈文化与传统

德国语言学家雅克布·格林说过:“构成民族界限的,不是河流,也不是山脉,而只能是跨越河流和山脉的民族文化和传统”。传统已成为一个国家的身份证,是支撑这个民族精神的脊梁。

2、庞朴谈文化

“我自己追求的目标就是三句话:文化上的保守主义,政治上的自由主义,经济上的社会主义。不要把这三个东西对立起来。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啊!有人甚至说文化不仅仅只是心理的积淀,还是生理的积淀,会转化为基因啊!在文化上绝对不能搞全球主义,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你这个民族就蒸发掉了,或者就淹没在人群当中了。全球主义我们都看到了,可口可乐、肯德基、NBA等,还有什么“韩流”“哈日”,把头发染成黄的、红的,什么玩意儿!笼统地讲,自由主义容纳保守主义,主要就是文化上的,不是政治上的。它们的区分就在这儿。所以,我反对政治上的保守主义,但支持文化上的保守主义。我认为文化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这二者完全可以结合。

《博览群书》2004年第9期《我是中国文化的保守主义者—庞朴先生访谈》

3、探寻背景

二十年以前,由于十年文化大革命以“破四旧”的名义把中国传统文化加以“封资修”、“大洋古”之名予以毁灭性的打击,因此,作为对这种大破坏的反作用,在中国大陆掀起过一阵“文化热”。此之所谓文化大体就是指的中国的文化传统。

2 人们发现,传统文化不但并不如文化大革命所认为的那样坏,而且为了救治大革命的祸殃,还迫切需要恢复提倡“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传统文化。但是,同时也有另一种认识产生,认为文化大革命固然是以最最最革命的名义发动的,实际上却代表了中国传统中最最最反动的黑暗的东西。八十年代上半期,很有一些论证文化大革命为“封建社会主义”,论证应当“建立社会主义高度民族”,的文章发表在像《人民日报》这样的权威报刊上,不过这阵风刮得并不长,热闹了没有几天,很快就过去了。

从九十年代开始,我就渐渐形成了一种看法,蒙蒙胧胧地认为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是不同的。后来知道庞朴同志也有相似的看法,他还把这个意思写成论文,在1993年“东亚经济社会思想与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发表,后来又发表在同年《中国社会科学季刊》上,题目就叫做“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很受海内外学术界的重视。

(李慎之《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化——兼论中国的专制主义》

二、文本研读

1、直接切入主题,本文讨论了什么问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传统文化、文化传统、传统

2、举例辨析,合作探讨。

(1)根据自己的理解,生举例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例子。

生举例:传统文化如书法、中国画、陶瓷、剪纸、传统戏剧等。(学生大都举传统文化中精华的例子。)

师补充落后腐朽的传统文化例子:牌坊、三寸金莲、看相算命等。 文化传统:落叶归根、爱国主义、尊老爱幼、安土重迁等中国人传统的思想观念。

(2)生结合课文的分析阐述,辨析同学举的几个例子是否恰当,同桌之间一起探讨。

(3)回到课文,明确两个概念:各请一男生一女生读概念,其它学生关注其中的关键词,并把握筛选重要信息来理解概念。

概念明确:“传统文化”即“传统的文化”,落脚在文化。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言,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

3 和文化意识。|xx| “文化传统”即 “文化的传统”,落脚在传统。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不同,它不具有形的实体,不可捉摸,仿佛无所不在,既在一切传统文化中,也在一切现实文化中,还在你我的灵魂之中。文化传统是不死的民族魂。它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简单的说,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

师辩证分析:“传统文化”中“文化”是中心词,落脚在“文化”;“文化传统”中“传统”是中心词,落脚在“传统”。“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外国文化相对应。“传统文化”是“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文化传统”则“不具备有形的实体”。

(4)师总结传统与文化的关系:有时传统存在于传统文化之中,汉字中体现的中国人对中正平和和整齐对称的追求,武术中的侠义精神,苏州园林中的天人合一,春节中体现的重视家庭团圆的愿望。

庞朴认为:文化传统是形而上的道,传统文化是形而下的器,道在器中,器不离道。

3、理解文化传统的惰性和可变性(引导学生辩证思考) (1)文化传统是不是一成不变的?

以近代旗袍的发展为例(幻灯片展示旗袍的发展与改良过程)

旗袍原是满族妇女的长袍,主要起保暖作用,满族入主中原后,旗装有所改良,加入了一些汉族服饰的审美元素。民国时期旗袍在长短、宽窄、开衩高低以及袖长袖短、领高领低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良,并逐渐与西方审美相融合。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副研究员范文海说:“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旗袍成为一种中西合璧、具有海派风格的女性服装,成了中国妇女的国服。”

所以,不能将文化传统视为静态的一成不变的东西,而要在动态的过程和具体的环境中去把握各种文化关系。

(2)那作者为什么又说它是一种惰性力量?

①师读这段文字,学生品味这段中体现出来的的语言的魅力。 生讨论语言表达特点:用词生动妥帖,整散结合,摇曳多姿。 ②文化传统的惰性力量该怎么理解。

师明确:一方面制约人的思维方式,支配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人的情感,

4 左右人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的终极关怀。

另一方面,因为文化传统的指令作用,它具有了凝聚力量,是集团的象征,对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巩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看视频,找一找电影《刮痧》片段中,中国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的表现,并体会文化传统的惰性和可变性。

《刮痧》里的大同到了美国,其实他是带着中国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传统这一件大行李来到美国的。这个大包裹里面有勤奋、孝顺、仁义,还有中国式的教育方式等等,这个包裹里的东西让他在美国的生活带来一些困挠,这个包裹是渗入骨髓,无法抛弃的。

师引导:传统文化:兵马俑、服装、刮痧――民族性、时代性。

文化传统:教育方式,父子关系,面子问题――惰性、可变性。

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精神的氧气”,毕竟“树的影子拉得再长,也离不开树根;我走得再远,也走不出妈妈的心”。——国学大师文怀沙

三、如何对待传统

1、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服装,并认为服装以入时为美,而去追求时髦。„„(认为传统是包袱——排斥)

另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文物,文物唯古是尚,应该保护其斑驳陆离,切忌刮垢磨光。„„(认为传统是财富——固守)

2、引出作者观点,既是财富又是包袱。(生齐读课本最后两段)

是财富,也是包袱,难以彻底决裂,会随生活的变化而更新。 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于千里之外。

3、具体做法

继承优良传统文化,吸收先进外来文化,发展、创新民族传统文化。

4、联系现况讨论思考

最近报纸上有报道,很多地方办起了儿童读经班,孩子们穿着宽袍大袖的汉服,每天背四书五经,吃饭前念古语,对这种现象怎么看?(学生讨论,自主发言)

生:这是对传统文化的回归与重视,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传统,不能割裂和

5 抛弃,让孩子读经书,是对古代文化的传承。

生:吃饭前念古语,孩子穿汉服,似乎做过了头,毕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不是生拉硬拽,而应该在全社会营造保护文化传统的氛围,在潜移默化中熏染孩子。

生:这种做法很值得提倡,韩国已经把“端午节”申请联合国作为本国的传统节日,如果我们再不重视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等着周边国家的蚕食,那是对子孙后代的不负责任。

师总结:现在社会上确实兴起了一股“国学风”,读经、复兴儒学,成为一部分人的风尚。易中天品三国让他成为超级教授,王利群谈史记也拥有了一群粉丝,于丹说《论语》,这本书销量突破400万册。这是一种好现象,说明社会在回归经典,回归传统,希望这不是一时兴起,而能一直持续下去,一位文化名人曾经说过,未来的陷阱原来不是过去,倒是对过去的不屑一顾。让我们以自己的文化为荣。

四、拓展研究

在崇尚国学的今天,90年代出生的你怎样看待日日隐身在我们生活中的关于德与才,父(母)与子、师与生的中国文化传统问题。

问题探讨:古之教者,莫难严师,师严道尊,教乃可施。(明·王守仁(《严师箴》)(学生讨论,自主发言)

生:严师出高徒,严格的要求才能出成绩,才能实施教育活动,这是符合情理的。

生:太严肃的老师无法接近,不利于展开师生互动,“师严道尊”早已是过时的说法了。

生:师道尊严的同时必须尊重学生,老师不能太自我。

生:老师首先要尊重学生,对学生要有一颗爱心。在执行班规班纪时,应以一位“严师”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同时能“以心换心”,以理解为桥梁,这样老师和学生之间便能得到思想感情的沟通。

师谈自己的感受:点出财富的一面。在这样一个人心惟危,急功近利的时代崇德尚义、孝敬父母、尊师重道,可以为人们道德的自觉形成,超越物欲的羁绊,提高精神境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包袱的一面。其一,偏重道德的提高,而忽视意志、力量的培养,个性的张扬。其二,缺乏民主、平等观念,不敢挑战权威

6 坚持一种平等原则,在师道尊严中,尊在先,严在次,如此尊严可谓现代之师道 。

五、场外链接作结

2011年3月14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回答韩国文化广播公司记者的提问。

记者:总理阁下您好。我们非常关心“十二五”规划中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内容。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请问中国将如何发挥这种优势来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温家宝: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文化传统更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扬祖国的文化传统。同时我们也懂得,要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的文明。只有这样,才能使祖国的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也就是我常说的,只有开放包容,才能使祖国强大。„„我们还要善于把文化传统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把发扬我们国家的文化传统与吸收借鉴外国的先进文明结合起来,使祖国的文化再展辉煌。

师总结:在现代这个传统消瘦、物质丰腴的时代,我们可以让传统这棵灰色的树变得多彩、变得富有温度、更和谐、更可亲,让那种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现代的规则下焕发出新的光芒,我们在这光芒的照耀下,真正建立起来有效率、有价值的人生,一位文化名人曾经说过,未来的陷阱原来不是过去,倒是对过去的不屑一顾,我想这正是今天审视传统的意义所在。

课后反思

上这堂课的思路是从学生的理解出发,让学生理解、判断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区别与联系,教师起到引导和分析的作用,再拓展并联系生活,适时抛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发言热情,点燃课堂气氛。课堂设计主要目标基本完成,学生反映积极,并且流露出了难得的思辨的光芒。课堂教学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引导学生注意学术论文的严密性和辩证性。《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属学术论文,高一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正式的论文,所以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 7 了揭示不同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我对“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作了较为细致地对比、界定。把“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这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阐述的清晰而又科学。

2、强化学生语言分析、思维分析能力。实用类文本教学的重点还是应该放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上。文化传统的惰性与可变性、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做了重点的分析和辨析,强化学生对学术概念、术语的思维训练。

3、近年的高考小阅读设题,出现了拓展应用性题目,考查学生的独立见解。所以我设计三个讨论环节:一是讨论时下流行的“读经”现象;一是思考对电影《刮痧》中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体现。一是合作探讨对“师道尊严”的看法。三个环节既从文本衍生出来,服务于文本,极大地极大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学生的发言中不乏亮点。

4、在保持学术严肃性的前提下讲究课堂教学语言的文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的写作特色显而易见,行文中使用大量的比喻来说明道理;大胆使用整句,甚至接近对偶的对举形式,语言生动、形象,不乏文学色彩。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学术论文充满文学气息。作家写作学术论文尚且有这种意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应注意自己的语言。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中不管是引用名家名言还是过渡、总结,语言都经过细致雕琢,认真准备,用富有人文气息的语言带领学生徜徉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

第19篇:教学案例与教学叙事的区别

教学案例与教学叙事的区别

一、教学案例的特点

教学叙事、案例、实录、论文、设计的概念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广义上说,案例包括叙事,从狭义上说又各有不同。现以“三个不同”来诠释什么是教学案例。

1、案例与课堂实录不同。

课堂实录:顾名思义重在客观照录,一般不作品评,也无须作品评。虽然也有适当的选择,但仍趋向于一种摄像机的“文字化”。

叙事、案例:有叙述有思考。叙述后的这种思考有人叫点评,有人叫评点,有人叫评析,有人叫反思,有人通过议论来表现。可见叙事、案例是在“实录”的基础上再作品评,较之“实录”,更进一步,更上一层。

2、案例与教学论文不同。

论文:摆事实讲道理。道理是事实之魂,事实为道理服务。它采取的主要思维方式是演绎,即从道理到事实,由一般到个别。举一简单例子,如:自然数中,凡是个位数是0或5这样的数都能被5整除(这是一般的道理、规律),可见

15、20、195等都能被5整除(这是个别、事实)。

叙事、案例:叙述事件思考得失。事件是思考本源,思考紧扣事件。它采取的主要思维方式是归纳,即从事例到道理,由个别到一般。如上例,

15、20、195能被5整除,可见,自然数中,凡是个位数是0或5这样的数都能被5整除。它与演绎正好相反。

3、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不同。

教案设计:是未发生的预设,它只是“纸上谈兵”,未进入教室、课堂,一般只要教师的预设,没有学生课堂上真实的反应。

叙事、案例:是已发生的深思。它是教案、设计进入课堂后,经课堂实践检验过的产物。个中有学生真实的反应。

好的教学叙事、案例一般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典型性。所描述的事件具有代表性,具有能够反映与诠释某一方面或领域的典型意义。一般的无代表意义的事件难以成为优秀案例。

二是鲜明性。是就是,非就非,而不是好好先生,模棱两可。那种泛化而模糊思考难以入木三分。

三是新颖性。必须平中新,常中见奇,说人所未对说,想人所未想。人云亦云,拾人牙慧,没有出路。

四是启发性。必须让人看后深受启发,扼腕慨叹,我怎么没想到,或我想到了怎么没写出来!那种看与不看一个样,让人无动于衷的案例不会受到欢迎。

二、教学叙事的撰写

教学叙事的撰写,主要是16个字:叙议结合,缘叙而议; 融情融理,情理交融。

第一句话的意思就是,要有叙有议,叙述与议论结合,要缘叙而议,让议论深深扎根于事件叙述的沃土。叙述要生动具体,议论要富有针对,画龙点睛。

第二句意思是,可以情景交融,可描绘课堂的场景,师生的表情、动作、语言、心理;可以抒情议论;可以有故事,有情节,甚至有曲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引人入胜。

第20篇:教学案例与教学叙事的区别

作为教研人员,我们征集教学叙事,往往收到不少的是教学设计或教学案例或教学论文;当征集教学设计时,往往又收到不少的教学案例、叙事……那么,这几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呢?xmlnamespace prefix =\"o\"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一、教学案例的特点

教学叙事、案例、实录、论文、设计的概念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教学案例与教学叙事的区别。从广义上说,案例包括叙事,从狭义上说又各有不同。现以“三个不同”来诠释什么是教学案例。

1、案例与课堂实录不同。

课堂实录:顾名思义重在客观照录,一般不作品评,也无须作品评。虽然也有适当的选择,但仍趋向于一种摄像机的“文字化”。

叙事、案例:有叙述有思考。叙述后的这种思考有人叫点评,有人叫评点,有人叫评析,有人叫反思,有人通过议论来表现。可见叙事、案例是在“实录”的基础上再作品评,较之“实录”,更进一步,更上一层。

2、案例与教学论文不同。

论文:摆事实讲道理。道理是事实之魂,事实为道理服务。它采取的主要思维方式是演绎,即从道理到事实,由一般到个别。举一简单例子,如:自然数中,凡是个位数是0或5这样的数都能被5整除(这是一般的道理、规律),可见

15、20、195等都能被5整除(这是个别、事实)。

叙事、案例:叙述事件思考得失。事件是思考本源,思考紧扣事件。它采取的主要思维方式是归纳,即从事例到道理,由个别到一般。如上例,

15、20、195能被5整除,可见,自然数中,凡是个位数是0或5这样的数都能被5整除。它与演绎正好相反。

3、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不同。

教案设计:是未发生的预设,它只是“纸上谈兵”,未进入教室、课堂,一般只要教师的预设,没有学生课堂上真实的反应。

叙事、案例:是已发生的深思。它是教案、设计进入课堂后,经课堂实践检验过的产物。个中有学生真实的反应。

好的教学叙事、案例一般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典型性。所描述的事件具有代表性,具有能够反映与诠释某一方面或领域的典型意义。一般的无代表意义的事件难以成为优秀案例。

二是鲜明性。是就是,非就非,而不是好好先生,模棱两可。那种泛化而模糊思考难以入木三分。

三是新颖性。必须平中新,常中见奇,说人所未对说,想人所未想。人云亦云,拾人牙慧,没有出路。

四是启发性。必须让人看后深受启发,扼腕慨叹,我怎么没想到,或我想到了怎么没写出来!那种看与不看一个样,让人无动于衷的案例不会受到欢迎。

二、教学叙事的撰写

教学叙事的撰写,要讲的内容颇多,这里我主要讲两句话,16个字,那就是:叙议结合,缘叙而议;融情融理,情理交融。

第一句话的意思就是,要有叙有议,叙述与议论结合,要缘叙而议,让议论深深扎根于事件叙述的沃土。叙述要生动具体,议论要富有针对,画龙点睛。

第二句意思是,可以情景交融,可描绘课堂的场景,师生的表情、动作、语言、心理;可以抒情议论;可以有故事,有情节,甚至有曲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引人入胜。

掌握了这16人字,并能在实践中运用,你就学会了教学叙事的撰写。现以本人撰写的教学叙事《精彩,未曾预约》为例作具体、深入的剖析。

精彩,未曾预约

课堂,就像一曲迷人的歌。

每当孩子们烂漫的神情随我讲解而变化;每当孩子们闪亮的目光随我手势而移动;每当孩子们涨红着小脸思维闪耀灵性涌动的时候,我就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快慰、满足和甜美。这不?孩子们时而高声诵读,时而低头沉思,时而轻声议论。我和孩子们的心一块在《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中时而撞击,时而徜徉。课,在酣畅而投入地行进……

忽然,小郝,一个平常并不引人注目的小男孩犹豫地缓缓举起了手,有些怯生生的,手举得并不高。

“老师,在老家,我看见田里都是有水的,禾苗都长在水田里。可书插图中的田黄黄的,像是沙地,没有水。”

我一怔,哟,怎么回事?书中插图还真是旱地种禾呢!我也疑惑了,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问孩子:“书中的插图会不会有问题呢?”说着,顺手轻轻抚摸着小郝的头,动情地说:“你这样敢于质疑,善于思考,真值得大家学习。”

一石激起千层浪。片刻的沉默之后,课堂上纷纷议论开了。

“对,没有水,禾苗肯定长不了,会旱死的。今年大旱,我家乡就旱死了不少禾苗。”

“禾苗是几株捏在一起插下去的,不是单株单株插的,再说,旱地怎么插秧啊?”

“水田里,一株株的禾苗是横成行,竖成列的,十分整齐,不像图上那样杂乱无章。”

“我看见到禾田里劳动的人都是卷起裤腿,挽起袖子的,从没见过穿着布鞋、袜子下田劳动的。”

“我看图上画的不像禾苗,倒像玉米苗”小郝再一次站起来涨红着脸说,引来同学一片笑声。

面对插图,孩子们从各自的经验出发,凭着已有体验,竟有这么多的思想,我深为孩子们的细致和挑战的勇气所折服。于是说:“看来,这幅插图还真有修改的必要了。”

“不,老师,不仅仅是图不对,课文也不对。”

了不起!图的“指误”刚完,文的“求疵”又来了。有了前面的经验,为创设情境引发问题,我故作吃惊地问:“课文有什么不对?大家找一找。”课堂上又出现了始料未及的场面。

“‘一棵一棵’用得不对,禾苗应叫“一株一株。”

“既然是禾苗,它一定还很小,即使向上拔,也只能高一点儿,高不了一大截。”

“对,水田里都是烂泥,拔高了还会回陷不少,高不了一大截。”

“再说,如果是水田,拔一下,禾苗是不会枯死的。”

“就是旱地,傍晚太阳落山时拔高的,第二天也不会枯死,晚上有露水呢。有露水的滋润,没根的草儿也能竖起来。”

“即使是旱地,第二天也最多是萎了,不可能“枯”,因为“枯”指完全没有了水分,有的枯枝甚至一折就断。”

好家伙,入木三分,说得还真在理呢。这不正是学生个性的张扬和显现吗?这不正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生成性教学吗?于是,我顺水推舟,进一步启发:既然图文存在这么多“毛病”,总不能让这些问题一直存在下去吧,我们何不动手修改修改呢?接着,我让孩子们分组讨论修改方案。并试着给编辑老师提建议。

下面的孩子们给编辑老师的建议信——

尊敬的编辑老师:您好!

我们非常喜欢你们新编写的语文课本。读书时,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要有自己的见解,自己的思考,今天读了《揠苗助长》一课,我们觉得书中有和几处不大妥当。我们分几个小组进行了讨论,有以下几个修改方案供您参考。

方案一:把图中旱地改为水田,单棵的苗儿改为一株株整齐排列的“禾苗”,“禾苗”改画为更像真正的禾苗些。改为水田后,图中人物应脱掉鞋袜,卷起裤腿,挽起袖子。最后一句“都枯死了”改为“都萎了”。

方案二:图中的旱地不改,那么,就把课文中五处的“田里(边)”改为“地里(边)”,把五处的“禾苗”改为“麦苗”或“玉米苗”,同时,文中写什么苗,图就画什么苗。

厦门小学二(1)班5月8日

看着自己的学生那种忘我而自信的样子,欣赏着他们不凡的学习成果,我惬意而欣慰地笑了。

正当我要为这次讨论画上句号时,坐在最后一排很少发言的小鄢突然站了起来:“老师,还有一个发现,图中画的是老农,老农种了一辈子田地,一般很有经验,不会去做揠苗助长的傻事。如果是老农的儿子去做揠苗助长,那才合情合理。”哗啦啦,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报以热烈的掌声。

忽!又一位同学站起身来:“老师,我觉得还有修改方案三:插图和课文都不作改动,而在课后思考练习中增加一道题目——我能找出《揠苗助长》一课插图和课文中几个不合理的地方。”

“好厉害,有胆量!”我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竟把课文当病文”。

这堂课,使我陷人了深深的思索与无涯的遐想之中—— 一直以来,我们的教材往往被视为“圣经”,不要说是学生,就绝大多数教师而言,它也显得神圣不容怀疑,不可“侵犯”;一直以来,我们的教师往往被视为“圣人”、标准答案,其“神威”不容质疑,不可冒犯;一直以来,我们的教学往往习惯于主客分立,教师给予,学生受之。学生稍有“旁逸斜出”就被无情“修剪”,稍有“异念出头”,就成为众矢之的,被看作“怪异”。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下,学生的主动性缺失了,独立性泯灭了,创造性被扼杀了。有个比喻说得好,教育应当像农业,而不是工业。因为工业生产的是一个个毫无二样的标准件,而农业培养的却是一株株充满生命,毫不一样的幼苗。教育应当是育苗工程而不是生产流水线。

什么是理想的课堂?理想的课堂应当是充满人性与智慧,是一种开放民主、互动对话的课堂,是一种依学定教、相机生成的课堂,是一种充满激情与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反思《教学案例与教学叙事的区别》。 教学,就像一条充满激流与险滩的小河,随时都有旋涡和暗礁;教学,又像一条绚丽多彩充满神奇与变幻的七彩路,随时都有意外的惊喜与收获。作为教师,不仅要善于走出旋涡躲过暗礁,同时,还要善于享受惊喜与收获。

教学《揠苗助长》一课,备课时,教师并没有注意教材存在不足,教案中更没写有丝毫有关教材不足的讨论与修正。教学流程完全是相机生成,教学的资源完全是相机开发,教学的价值完全是意外获得。这节课,根据学情的变化,教师及时调整教学预设,创设和谐气氛,激励展示个性,学生在充满挑战,充满愉悦的情境中不断获得成功,收获喜悦

这是一节充满生命激情的课;这是一节教师难以忘怀的课;

我相信,这也是一节孩子们难以忘怀的课;

愿如是!

纵观全文,图的指误,文的求疵,修改的方案,所叙事例十分的典型、独特、新异。

细察议论:有前半部分夹叙夹议的情不自禁,有后半部分由远而近,层层剖析的入木三分,议论可谓集中、深刻、鲜明。

至此,教学叙事怎么撰写,是不是有了一个感性了解,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了呢?是否看出了它与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的明显区别了呢?

三、教学案例的形式与撰写

教学案例梳理,可讲的内容也甚多,我这里也抓最主要的两句话16个字来谈:叙为主体,议为点睛;理清思路,巧妙概括。

第一句意思为:叙述是文章的主体,往往占去文章的很大部分篇幅,议论点评要针对叙述,画龙点睛,一针见血。

第二句话意思为:一定要理清思路,把教学梳理为几个块块,每块相对完整表达一个中心,然后用一个合适的标题进行巧妙概括。

教学案例最忌无梳理,无概括,无标题,无要领,无层次,密密麻麻一篇,模模糊糊一片。倘若如此,再好是案例也无人愿看,无人问津。

笔者经过多年的梳理与体悟,总结出三类十分独特而有效的教学案例梳理的形式与方法与你共享。

1、一人一课一案例,可以是实录+点评式。

这类案例写的是一个人一堂课的内容,主要形式是课堂实录加教学点评。

如何作点评?点评要紧扣实录,基本方法可以是九个字:怎么教,怎么好,怎更好。怎么教,简要叙述教学的过程、步骤或做法;怎么好,针对这样教,阐述体现了什么理念,遵循了什么规律,巧用了什么方法,有什么独到之处,达到了什么目的,学生有什么收获;怎更好,主要提出不足,分析原因,寻求有效对策。

一般的,研讨课、磨课,应多谈“怎更好”,而优秀课例,欣赏的课例,一般重在梳理“怎么教”、提升“怎么好”,可少谈或不谈“怎更好”。

现以《夕阳真美》一课一个教学片断来阐析。

师:什么叫灿烂?老师教给你们一个方法。看看“灿”字是由哪两个字组成的?生:火和山

师:想象一下,火山爆发时那种场面是什么样子呀?

生:很红很红。

师:对,颜色特别明亮。火山爆发亮闪闪,你说灿烂不灿烂?(灿烂!)课文中说的是灿烂的霞光,我们还会说灿烂的什么?生:灿烂的阳光。生:灿烂的笑脸。

生:灿烂的光芒。

师:说的都是白天的,有没有晚上的?满天的星星能使我们想到什么?生:灿烂的星光。

师:晚上走在大街上,街道两旁到处是——生:灿烂的灯光。

师:反过来说说会不会?(会)“灿烂的灯光”就是——生:灯光灿烂。

师:“灿烂的阳光”就是——生:阳光灿烂。

师:“灿烂的霞光”就是——生:霞光灿烂。

点评:这位老师匠心独运,预设并生成出了令笔者拍案叫绝的课堂教学!绝妙之一:不忘中华汉字造字方法之一——写意,通过拆宇,理解“灿”所要形容的情景。绝妙之二:让学生学习了词语之间的搭配,丰富了语言,增强了语感;并懂得了有些词语间的顺序是可以调换的,感受到汉语言的“变幻无穷”。绝妙之三:以火山、阳光、星光、霞光等一系列事物作类比,让学生再次体会夕阳西下那种“壮丽”的场面,深刻体会“夕阳无限好”。

这里,抓住怎么教的三个关键词:拆字、搭配、类比。富有针对的梳理了三分怎么好:运用了造字方法;丰富了语言训练了语感;再次体会了“壮丽”和“夕阳无限好”。

懂得了以上方法,梳理此类案例便能得心应手。

2、一人几课一案例,可以是“理+例+评”式。

这类案例写的是一个人好几课的内容,也许有十年前的一堂课,也许有去年的一堂课,也许有上个月的一堂课……一般围绕一个主题,把一个分多年教学实践的课例从几个方面加以梳理。形式可以是先阐述事理,说明某一方面的相关认识、好处、特点;再针对事理相应举具体实例;最后进一步提升绾结。现以《xmlnamespace prefix =\"st1\"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于老师课堂练笔教学艺术赏析》为例阐析。

于老师课堂练笔教学艺术赏析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充分挖掘教材写作因素,把写的训练有机融合于教学之中,做到读写结合,相得益彰呢?于永正老师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经典之作。他在课堂教学中经常穿插写的训练,从篇幅看,或三言两语,或长长大篇;从内容看,或课文借用,或课外引进;从方法看,或内容挖掘,或想像补充……然而,每一次练笔,都是他教学艺术的映照。

一、变换课文的叙述角度。

作者写作总有自己的角度,角度变了角色也就变了。在阅读教学中,变换叙述角度,进行读写训练,可充分挖掘课文语言因素,活化课文内容,引发写作兴趣,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在于老师的教学中,这样的教例经常可见,一个情境的创设,一个句子的提示,就能把学生带到特殊的情境之中,使课文内容很快变为学生的交际语言。

如:《新型玻璃》教学中,于老师要学生分别以五种\"新型玻璃\"的身份对自己的特点和作用进行自我介绍,从而有效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一学生是这样叙述的:

\"你们可能不认识我,我刚问世不久。我是‘吸热玻璃\'。我在炎热的夏天,可以阻挡强烈的阳光,使室内比室外凉爽;在严寒的冬天,我可以把冷空气挡在外面,使室内保持温暖。如果你家把我买回去,安在门窗上,你家就不用买什么空调。电风扇了。如果你家有老年人,夏天就不会中暑,冬天就不会感冒、得关节炎什么的。现在你知道我的用处了吧!愿你把我买回去,我会忠实地为你效劳。”

从学生的习作可见,学生在角度变换的训练中,决不是简单的内容移植,而是合理的创造表述。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是颇为有效的。

二、挖掘词语的形象内涵。(略)

三、补充对应的形象画面。(略)

三、变换课文的叙述角度。(略)

四、拓展课文的情境空间。(略)

五、迁移课文的写作知识。(略)

3、几人多课一案例,可以是专题多例式。

这类案例,不是来自一个人的教学,而是来自多人的课堂,围绕专题,把几个这方面成功的实践用一条红线贯串起来。这类案例,选材更加灵活,思路更加开阔,思想更加自由,往往更容易做出漂亮的案例来。

一位教师撰写《精雕细琢见功夫》案例,干脆就这样写:

一、于永正“究竟”一词教学片断

二、窦桂梅“送别”一读教学片断……方法看似笨拙,但写起来却十分方便、轻松。用他人的实例,融入自己的梳理与思考,借用名人之力,署上自己的名字,同样能写成自己的文章,何乐而不为呢?这关键还是要懂得方法。有了方法,案例难写的难题便迎刃而解。

四、案例题目的拟写

何为题目?题是人的前额,目是人的眼睛。见人先见“题目”,一个人漂亮可爱与否全赖题目。同理,题好文一半。好的题目必须做到:简洁、醒目、巧妙。简洁,能用一个字的不用两个字,能用短句的不用长句,简简单单,清清爽爽。醒目,难吸引人的眼球,一看题目就止不住往下读,着想看个究竟。巧妙,或用词是别具一格,或表意上高人一招,或形式上独特诱人。

题目最忌故作谦虚,如某某浅谈,某某点滴之类。浅谈的还拿给我看?我要见深论的;点滴的还拿给我看?我要看浩瀚丰厚的。最忌长带似甚至好几句的,一行写不下还写成两行的。最忌平白无味的,如某某课的教学实录及评析。这一般只能作副标题,它是上不了正题目这个台面的。精心拟题,要做到画龙点睛——或表达内容,或点明中心,或诠释教法,或体现理念,或讲究艺术或兼而有之。

1、侧重诠释教法的。如,《于情境中识字,在品读中悟意》《依学定教捕捉难点,咀嚼探究突破关键》《想象品读延伸,体味角色形象》《入迷人境,悟撩人情》《层层剥析,化难为易》《理层次,明特点,悟品格》像《于情境中识字,在品读中悟意》,怎么教?情境中识字,品读悟意。前后均是六个字,整齐。于对在,均是介词,相对。题目从《出师表》名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脱胎出来,高雅而文采飞扬。《依学定教捕捉难点,咀嚼探究突破关键》谈的文言文的教学,先让学生充分的朗读,使用注释、工具书理解,捕捉最后的难点,而后不是告诉,而是引导学生细细地咀嚼、探究突破那关键的字句,体现的是教法,一看便知道是怎么教的。《想象品读延伸,体味角色形象》,一看题目,童话怎么教便知了个大概。

2、侧重内容中心的。如《课改让人惊喜,实践催人思考》《写现场,现场写,当堂评》《理念催生实践,实践丰硕理念》《和谐互动,乐于表达》《把“倾听”进行到底》《成也细节,败也细节》《关注细节,让课堂风景别样》《误中悟》

像《写现场,现场写,当堂评》,谈的是习作教学,提倡写课堂上现场的情境,在课堂中现场练写,写后当堂讲评,文章的内容中心全在文题中,且都是三个字,回环式的,简洁醒目而韵味无穷。《把“倾听”进行到底》、《成也细节,败也细节》,一看便知内容为“倾听”与“细节”,分别由“把革命进行到底”“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显得高洁、典雅。

3、侧重体现理念的。如《多元理解,动态生成》《灵动的生成,让课堂熠熠生辉》《开放的理念,对话的课堂》《沟通合作,彰显个性》

像《多元理解,动态生成》,体现的是学生的多元解读,个性化理解,个性的张扬,倡导是课堂的依学定教,相机应变,动态生成。《灵动的生成,让课堂熠熠生辉》叙述的一定是生成灵动、意外、充满智慧,课堂光彩四射,令人叫绝。

4、侧重艺术表达的。

如《情境交融,百花烂漫》《给一点阳光,酿一片灿烂》《和风拂心扉,细雨润心田》《精彩纷呈,未曾预约》《不露痕迹的艺术追求》《行走诗意间》《任凭驰骋天地宽》《“诱惑”,使课堂如此美丽》《诗意的呼吸》《让课堂也来美一美》。一次听了全国情境教学观摩教学31堂课,我深为老师们精彩的教学折服,一家杂志要我写个述评,七八千字的文章写好了,可拟了好多题目总都是难以一一囊括所有课的特点,总都是不理想。怎么办?看看这堂课,很美,看看那堂课也很美,我如入姹紫嫣红娇艳无比的百花园,于是灵机一动,采用了艺术化的手法,《情境交融,百花烂漫》一题便从脑中蹦了出来,情与境的交融,一切的好一切的优都含在了“百花烂漫”之中。《和风拂心扉,细雨润心田》这题目,似乎在我们眼前展现了一首美妙绝伦的诗和无与伦比的境:和风//轻轻//吹拂,心扉//徐徐//开启。细雨//蒙蒙//润泽,心田//渐渐//温润。当你看到《诗意的呼吸》、《让课堂也来美一美》、《“诱惑”,使课堂如此美丽》,那样的浪漫诗情,那样甜甜的美意,你如何挡得住诱惑?!

课例与教学案例区别心得体会
《课例与教学案例区别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