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苏联教学论研究述评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23:18:15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苏联灭亡心得体会

看了该片后,使我们对苏联解体和苏共灭亡的内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时隔20年,再回头看苏联的兴衰荣辱,内心深有感触,它让我们接受了一次生动的警示教育,尤其是看到一个执政如此之久的政党日渐脱离群众,党的高层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等人背离组织、丢弃信仰、叛党卖党,由党内产生的分裂,出现的所谓“民主派”逐步将一个伟大的政党推向了灭亡,最终导致国家的分裂,让我在感到惋惜的同时,也体会到了深刻的教训。“教训”提醒着我们每个共产党人,要时刻以历史为鉴,永葆党的纯洁性,要永远牢记党的宗旨,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不断增强党的意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第一,共产党员必须脚踏实地,艰苦创业,争做改革发展的领头雁。我们的国家还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还未达到现代化,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要刻苦学习科技知识,不断提高发展本领,积极投身改革开放,争当改革开放的促进派。带头落实党的改革开放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措施,即使影响到自身利益,也应胸怀大局,放眼长远,始终把党和人民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做到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从而确保改革取得新突破,开放取得新局面。 第二,共产党员必须明志守节,清正廉洁,争做先进文化的倡导者。要明志守节,锤炼党性,加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在大是大非面前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始终坚持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起先锋模范作用。要带头学习与宣传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带头弘扬积极进取、艰苦创业的优良作风,坚决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反对与抵制各种反科学思潮。要永远保持清正廉洁的本色,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召和凝聚广大群众,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三,共产党员必须践行宗旨,乐于奉献,争做人民群众的服务员。戈尔巴乔夫时期党内腐败严重,干部职务越高,特权越多。莫斯科的特供商店就达100多处,在这里各种进口的生活用品应有尽有,供高级干部享用,严重地脱离了群众。有些高干的子女也仰仗亲属的权威,为非作歹,贪污受贿,走私贩私。戈尔巴乔夫执行的改革成为新生资产阶级的催化剂,大批干部腐败变质。苏联解体后,莫斯科的大富豪、俄国政府中的高官,不少是原来苏共的干部,干部贪腐,脱离群众,成了党和国家的蛀虫,最后历史证明一个腐朽的政党是必将被人民所抛弃的。作为执政党的党员要密切联系群众,经常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倾听群众的心声,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及时反映群众的意愿,真正在与广大群众的交心交友中增进对群众的理解和与群众的血肉感情。努力学习和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方法,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切实帮助群众排忧解难。

第四,每一个党员都必须严守党的纪律,听党指挥。《党章》明文规定,党的纪律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共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党正肩负着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重任,党面临着执政的考验,广大党员也面临着时代的严峻的考验,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随时可能侵蚀我们。在当前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程中,全体党员要提高遵守党的纪律重要性的认识,强化党的纪律约束,自觉抵御各种诱惑,坚决克服和纠正各种违反党的纪律的行为,进一步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我们党是国家的执政党,党的团结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人民的幸福,党员是一个政党的细胞,所以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不断增强居安思危的思想意识,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紧紧围绕在党中央周围,统一思想、统一认识,艰苦创业、严守纪律、践行宗旨,为党的事业、国家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推荐第2篇:甘肃藏传佛教研究述评

甘肃藏传佛教研究述评

原载:西北民族研究(兰州)1997年01期,第138-145页

瑾桴·磬声 西北民族学院历史系民研所

宗教几乎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诞生,而且与特定的时代背景相联系。历史上,政治和宗教的协调与补充,往往成为社会安定繁荣的一种因素。佛教自东汉明帝永平八年时传入中国后,逐步演变和发展,成为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近两千年的历史演变中,佛教不断地域化、民族化,从而形成众多的流派体系。公元七世纪,佛教从印度和汉地南北两路传入西藏地方之后,在吐蕃王朝的倡导下,佛教与西藏当地的原始宗教苯教相接触,进行了几个世纪的斗争,其结果是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佛教在其教义的基础上,吸收了苯教的神祗和仪式,在教义上兼容大小二乘,而以大乘为主;大乘中显密兼备,尤重密宗,并以无上瑜珈密为最高修行次第。到公元十世纪后半期,终于形成了具有浓厚西藏地方民族特色,有藏文三藏经典和严密的寺院组织,学经制度等内容的新的佛教派别——藏传佛教。

在藏传佛教的称谓上,学术界存有不同的意见,一般俗称“喇嘛教”;因源于中国西藏地区,有些学者主张称为“西藏佛教”;又因其传播是通过藏语文,也有学者主张称为“藏语系佛教”。称谓有异,其揆一也。

藏传佛教形成后,曾在我国的西藏、内蒙古、新疆的蒙古族地区、青海、甘肃南部、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以及蒙古国、独联体境内的布里亚特和图瓦自治共和国、印度、不丹、尼泊尔,锡金等地区广为传播和弘扬,近30年来,又在西方社会得到传播和发展。藏传佛教在国内传播的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强,信仰这一宗教的除藏族外,尚有蒙古族、土族、裕固族、锡伯族、门巴族、珞巴族、羌族、怒族、纳西族、普米族等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少数信奉者,人数多达千万之众。

藏传佛教在形成初期,主要的教派有宁玛、萨迦、噶举等派。公元十三至十七世纪,萨迦派、噶举派在元、明两朝的扶植下,先后执掌卫藏(西藏)地方政权。十五世纪初,青海藏僧宗喀巴进行宗教改革,创立格鲁派(俗称黄教),在清朝政府的扶植下,势力逐渐强大,取得压倒其它教派的优势,自十八世纪中叶起,执掌西藏政权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

藏传佛教研究是宗教学中的专门研究,研究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藏语文水平和佛教知识,能够阅读藏文典籍,同时还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深入藏族地区进行实地考察的知识和能力,这就给研究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藏传佛教的研究在全国和甘肃都是起步较晚的一个学科。在不少研究工作者的努力下,终于揭示了它的“庐山真面目”。本文仅就甘肃学界在藏传佛教研究情况作一述评。为了叙述方便,还得从解放前说起。

在甘肃,藏传佛教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在此之前,国人对藏传佛教的真实情况,很少全面的了解,能够见到的材料,大抵都是些零星片断,不成系统的记录,更有的是些荒诞不经,给人以“神秘”、“恐怖”之感的无稽之谈;至于宗教人士撰写的有关著述,又往往偏执一端,语言晦涩,很难使人看懂。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一些从事社会学、宗教学的研究者们,从沦陷区来到大西北。其中李安宅就是从沦陷了的北平,辗转到了大西北,随后,历尽艰难险阻,深入甘南藏区,对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的拉卜楞寺,作了长达三年之久的实地考察,“取得了大量材料,写成了《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这是国内、外公认为通过实地考察和社会调查而撰写的有关藏族宗教史的第一部杰作”(雷洁琼1988年6月为该书汉文版写的序言中语)。该书在介绍藏族文化背景与历史概况的基础上,着重介绍藏族在信仰佛教以前的信仰和早期佛教;格鲁派——革新或当权的佛教;格鲁派寺院——拉卡楞寺。这部著作虽然是半个世纪以前的旧作,但它是我国对藏传佛教进行实地考察的一个开端,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学术水平。另外,在藏传佛教教义方面,李安宅撰有《拉卜楞寺概况》(载《边政公论》1941年9月第1卷第2期)一文,在介绍拉卜楞寺及喇嘛教的简史的同时,研究了称藏族地区流传的佛教为喇嘛教的原因;显教与密教的区别,密教在汉族地区失传而在藏族地区盛传的原因,以及拉卜楞寺六大札仓(学院)的习经制度等。于式玉撰写的《拉卜楞红教喇嘛的现状、起源与各种象征》(《新西北》1942年6月西北史地专号第1辑),作者对散居于拉卜楞红教僧人进行了调查研究。红教(指藏传教的宁玛派)的僧人生活情况是:红教僧人可娶妻生子,不像黄教徒那样集中到寺院,而是散居在各处村庄里。他们平日经营家事,有人来请,则到人家去念经。他们所念的经可分两类:一类是祈求平定禳灾除难的白经,一类是招至邪魔、埋藏镇物、咒人死亡的黑经。在西北地区,红教的大本营在青海境保安(即今青海同仁县保安)。红教属于佛教密宗,其祖师为公元747年入藏的莲花生。红教的首领叫“阿惹荷”(*),可是这等*并不转世,而是轮流充当的,即从红教僧人中推出那经典好些的来充当,三年一换,有义务而无权利。红教僧人头上蓄留大发辫是什么意思?作者经过深入调查才弄清“在他们密宗的理论上,对于头发有许多的解释。那黑黑的头发,象征着法身;上边的各种神庄严,象征报身;头发数多,象征化身;盘在头上,一来为得美观,主要的意思是恭敬师尊,常想老师坐在头上,以头顶戴老师,因此盘起头发,算是给老师预备座位”。

“红教徒头上的大辫子共分五十八股,象征五十八尊忿怒神;头上周围的蓬松细发,象征无数的空行母。念经的时候,有时把头发披散有背后,为的使人害怕;有时以头发击地,乃表示压下了敌人。再则头发的外表象征佛殿,其本身就是佛体。”头发在红教徒的眼目中有这许多意义,在一般情况下是很难知晓的,只有深入到他们中间,取得他们的信任后才能了解到,正如作者所述:“我居留藏民区三年,能说他们的话,得到他们的信任,才发现出来的”。

在宗教活动方面的著文有:李安宅的《拉卜楞寺公开大会》(《新西北月刊》1941年10月第5卷

1、2期合刊)、阴景元的《拉卜楞寺夏季辩经大会》(《边疆通讯》1947年6月第4卷第6期)、《拉卜楞寺的七月会》(《边疆通讯》1947年12月第4卷第12期)和《拉卜楞寺的四月会》(《边疆通讯》1948年7月第

6、7期合刊)等。其中李文《拉卜楞寺公开大会》较全面地介绍了除拉寺内僧侣们的法事活动繁多的大小会之外,每年要举行七次公开大会:即夏历正月的祈祷大会(藏语称莫朗姆)、二月的祭会(丛确)、三月的舞会(朵吉羌)、四月的斋会(尼雍乃,又称“娘乃”)、七月的说法大会(日禾扎)、九月的禳灾杀敌仇舞和十月的宗喀巴逝世纪念会。所谓公开大会,自然也是法事活动的一种形式,就是在大会期间,寺院全部开放(平时是不开放的)。就寺院本身来说,有宣教的作用;对一般群众来说,可以有到寺院内进行瞻礼、观光的机会,是将教义通俗化具体化而来一个尽情欣赏的机会,是老百姓破除一年艰苦生活节奏的机会,也是以毛皮、牛马换取青裸、谷豆以及其他外来货物而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机会。所以在公开大会期间,蒙藏民族和商贾是不远数百里麇集于寺院附近,进行贸易。相当汉地的庙会和物资交流会。七个大会中以正月和七月两会规模为最大,甘南藏区的主要贸易,在解放前也是在这两个季节进行的。

关于寺院僧侣和宗教人物方面的著文有:黄明信的《拉卜楞寺的喇嘛生活》(《康导月刊》1945年3月第6卷第

2、

3、4期)、李安宅的《从拉卜楞寺的护法神看佛教的象征主义》(《边政公论》1944年8月创刊号第1卷第1期)和黄子翼的《嘉木样呼图克图》(《边疆通讯》1944年4月第2卷第4期)。其中《拉卜楞寺的喇嘛生活》主要介绍入寺为僧的人,从择拜师傅、学习经典、辩论经典、获得“格西”(善知识)学位的全过程情况。一个僧人要完成这个全过程需要几十年时间,而且要求极为严格,所以绝大多数僧人终生也难取得“格西”学位。另外,要获得“格西”,除了有学问之外,同时还要有一定的财力作后盾,文章说,要取得一个“多仁巴”(在西藏称作“拉仁巴”)学位,需要四五百元白洋的用费。另外,该文对在拉卜楞地区把“喇嘛”(实指僧人)呼为“阿喀”原因,作了有趣的考证,认为喇嘛自小出家,在寺中自然需要一个年长的人照管,这照管者普通多是他的伯叔之属。藏语伯叔为“阿喀”,于是阿喀就成了照管人的代名词。同时他对于一切年长的喇嘛,也都叫“阿喀”。于是“阿喀”又成了一个普泛的对喇嘛的尊称。这种考证分析是合乎当地的实际情况,是有道理的。《嘉木样呼图克图》是介绍拉卜楞寺主嘉木样一世到五世的生平事迹的,略而不详。

另外,1947年第五世嘉木样*圆寂,由治丧委员会将散见在各报刊上有关拉卜楞寺的文章以及高僧撰写的文章,整理汇编成《辅国阐化正觉禅师第五世嘉木样呼图克图纪念集》。《纪念集》基本上概括了拉卜楞寺历史情况和组织辖区属寺等方面的情况,可以说是一本比较详细完整的资料。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说是拉卜楞寺简史、概况的结合。美中不足之处,也是略而不详。

以上所述是从抗日战争爆发后至解放前(1938-1948)甘肃研究藏传佛教的基本情况,也是甘肃藏传佛教研究的第一个阶段。这一阶段研究工作的特点是:以个人研究为主,没有形成力量;研究者们都是自己深入藏区进行调查而出成果的。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极为重视民族、宗教工作。1950年在兰州成立了我国第一所民族学院,培养了一批藏语文工作者。六十年代初又成立了甘肃省民族研究所,集中了一批研究人员。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中央民委曾组织民族工作者深入民族地区,进行社会调查,甘肃省的民族工作者和研究人员也随之参加,深入藏族地区进行调查研究,搜集到大量的资料。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关于藏传佛教的研究工作进展不大,可能是我们囿于闻见,“*”前的十七年,以及“*”十年,共计二十七年,在这一较长的时间内,几乎没有见到这方面的研究文章和著作问世。粉碎“四人帮”后,被撤消了的西北民族学院和甘肃省民族研究所先后恢复,遣散了的人员大部分重新归队。新的形势鼓舞了教学与科研人员,他们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再次深入藏区进行实地考察,研究藏传佛教。西北民族学院的丁汉儒、温华、唐景福、孙尔康四人,于1977年春开始到甘南、青海黄南、四川德格、甘孜和西藏自治区,历时十个月,一边实地考察,一边收集资料,编著了《藏传佛教源流及社会影响》一书,开始了甘肃藏传佛教研究的第二阶段。同年,上述四人又参加了由任继愈主编的《宗教词典》佛教部分中藏传佛教教义、教派、寺院组织、宗教人物、经籍书文、菩萨诸天等词目的撰稿工作。1981年12月,随着《宗教词典》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发行,“藏传佛教”这一名称,也随之被国人所接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藏传佛教研究在甘肃开展起来,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藏传佛教源流及形成的特点研究:丁汉儒等四人编著的《藏传佛教源流及社会影响》,是甘肃研究藏传佛教的第一部专著。1978年12月,由西北民族学院和甘肃省宗教学会铅印内部发行(1991年2月于北京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影响颇广。该书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藏传佛教的产生和发展(佛教在西藏的早期情况、佛教西藏地方化——藏传佛教的形成、主要教派及其教义、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政教合一”制度和藏传佛教寺庙的僧伽组织、*转世制度、寺庙经济、思想文化影响、经法教育制度和解放后的藏传佛教等方面都作了概要和全面系统的叙述。国内学术界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出版这类宗教的专著,见到的较少。是书的不是之处,其深度显得不够。

唐景福、温华的《喇嘛教》(《百科知识》1981年第8期),对喇嘛教(即藏传佛教)的形成及其主要派别创建的历史和特点,作为较全面的介绍,富有很强的知识性。丁汉儒、温华、唐景福合著论文《喇嘛教形成的特点问题》(《世界宗教研究》1981年第2期),从四个方面对佛教传入我国西藏后发展和形成喇嘛教的特点作了分析,论述了佛教与苯教互相斗争融合并逐渐演化为喇嘛教的过程;密宗在藏区所以得到传播崇信的社会原因;*转世制度和政教合一制度的产生发展过程及其社会意义。对喇嘛教的名称、宗教的传播、*转世和西藏原始信仰的关系、政教合一等问题也都作了一些新的探讨。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密宗是九世纪中期从印度传入西藏的。当时,西藏的经济、文化十分落后,人民生活极端贫困。崇信密教不必苦读经典,不必累世修行,只要经过上师灌顶,多念咒语,供花敬佛,祭祀烧施,就可快速成佛。这是一种廉价而又省力的精神鸦片,容易被那些迫切希望摆脱极端困难、文化落后的群众所接受。佛教本来是禁欲主义者,无论大乘小乘都有“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等四条戒律。至于女性是被歧视的,平时不能随便入庙,即使出家也不能成佛。但密宗却有些特别,讲究所谓“双修”,乃为“助道”;说什么男女双修,“男是智慧,女是方便”,意即用巧取的方法速成佛。他们除了供奉“佛母”、“明妃”、“欢喜金刚”等偶像,还专门讲述所谓“双修仪轨”。按照这个所谓“双修仪轨”修持,即能满足现世享乐的欲望,又能进入来世享乐的佛国。物质的和精神的,现世的和来世的,都被占有了。什么“方便”、“智慧”?密宗的“双修”,狰狞的神像,神秘的咒语,说穿了它的奥秘,就是被统治者用来欺骗、恐吓、镇压农奴,巩固封建农奴制的一种“方便”和“智慧”罢了。《喇嘛教形成的特点问题》一文中这些论述被认为虽然不是结论,但“是言之有理,持之有故的”(见王点著《雍和宫和奥秘》紫禁城出版社)。1984年6月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任继愈、李羡林、蔡尚思等著的《中国佛学论文集》和1985年3月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少数民族宗教》两书都收录了该文。1989年10月,该文曾获国家民委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论文二等奖。

在藏传佛教教派研究方面:唐景福、温华撰的《试论西藏佛教萨迦派的历史及其作用》(《世界宗教研究》1983年第3期),论述了藏传佛教萨迦派形成的历史背景,萨迦派得到元朝的支持以后,在内地与西藏地方关系所起的作用;萨迦派在宗教上的特点和衍变;萨迦派在发展藏族文化上的贡献。其中主要论述了成吉思汗死后,其子窝阔台(元太宗)即位,遂将西夏旧地和青甘藏区划给他的次子阔端做为份地,阔端驻凉州(今甘肃武威)后,于1244年派亲信大将多达那波和加曼二人入藏,邀请富学五明的萨迦派第四代祖师萨班·贡噶坚赞到凉州,商谈西藏归顺蒙古问题。萨班虽出身世袭贵族兼教主家庭,但思想较先进,趋向革新,以63岁高龄,东来内地。于1247年在凉州与阔端会晤,顺利议妥了西藏归顺蒙古的条件。萨班致公开信于西藏各僧俗首领,陈述利害,劝导归顺,从此西藏正式归入祖国版图。唐景福撰的《喇嘛教噶举派的历史及其作用》(《西北史地》1985年第2期),论述了噶举派代替萨迦派统治西藏时,西藏的社会生产发展的情况,及其与明朝的关系。

才旦夏茸撰的《西藏佛教宗派名称之研究》(《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第2期),该文对藏传佛教各教派的名称,从教义方面作了详尽的阐释,并对学术界流行的有关藏传佛教教派名称的错误称谓进行了正名。

在藏传佛教僧传研究方面:才让撰的《玛尔巴传略》(《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88年第2期),该文简明扼要地叙述了藏传佛教史上颇有影响的人物、噶举派创始人玛尔巴克服种种困难,三次赴印度求法的艰难过程以及传道布法和生活的情况。彭清深撰的《布敦·仁钦珠在藏文佛典目录和分类上的贡献》(《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该文考察了藏传佛教夏鲁派宗师布敦·仁钦珠一生的学术活动,其对藏传佛教和藏族文化做出了二件巨大的贡献:一是撰写了西藏历史上第一部成型的教法史《善逝教法源流》,汉译本定名为《佛教史大宝藏论》又称《布敦佛教史》,这是一部有极高历史价值的勋硕大著;二是编纂了藏文大藏经《丹珠尔目录》,这部《丹珠尔》乃是藏文佛典完备的定本。公元十三世纪雕版印刷术传入西藏,整结教义教典清甄佛籍的重任历史地落在布敦之肩,而布敦也正是应运而生出色完成这一大任的一代大德高僧。布敦大师以广深的佛学思想和“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目录实践活动相辉映,揭示了藏文佛典深湛博大的学术内容和沉积亘远的藏族文化渊源。唐景福编撰的《中国藏传佛教名僧录》(1991年6月,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首本汉文藏传佛教的僧传,乃为中国僧传史领域的研究发了先声。收录藏、蒙、土、汉等藏传佛教名僧123位,总传体裁,编排以时间为序、经纬交织,时间为经,事迹为纬,分别述说,时限自公元八世纪西藏佛教前弘初期名僧巴桑囊起始,到十世*确吉坚赞圆寂为止,时达千余年。虽然藏传佛教与汉地佛教同出一根,但其历史作用和表现形式与汉地并非完全相同,藏传佛教的佛学思想渊源,经典翻译,宗教传承是接受了印度大乘教的直接影响,同时基于西藏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文化的长期落后,为了保护早期的封建所有制,人们的劳动几乎全部用来进行社会生产,这一情况的在宗教上的反映,就是偏重实践而不尚教理的学风,严守佛教经典,注意宗教实践的推广,重视教义和苦修,少作理论上的发挥,这是适合统治阶级需要的。藏传佛教既具有从大乘空宗移植的神秘思想体系,较为完备的经典,和社会现实相等人为宗教的共同性又吸收本教某些巫术崇拜仪式和神祗,并发展为众多教派,宗教与经济、政治和文化结合形成了“政教合一”制度、*转世制度和特有的寺庙僧伽组织及经法教育制度,这些都构成了藏传佛教的重要特点。藏传佛教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而且也是一种社会力量,是一种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体现。故此为藏传佛教名僧立传与汉地佛教传统的各种“高僧传”就有着相当距离的着眼点与出发点。藏传佛教正是具有上述的特点,因此给其僧人立传就必备有一定的标准,以何种角度,采用那种界限,取舍立传的素材?编撰者紧紧结合藏区社会特点,以在藏传佛教史和藏族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硕勋大德作为立传的僧选,收录各宗派的创始人与主要传承者以及历代的*、*等各大转世*,这些至尊名僧在各个历史时期,都以勤劳智慧开拓疆土,维护祖国的统一大业中建立突出的功绩,他们是信仰藏传佛教各民族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是书为藏传佛教名僧的立传独辟蹊径,开启新的路端,以严谨的学术性,准确的资料性,与编排结构的系统性构成的特点得到宗教学界的好评。1993年6月,该僧传获得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关于藏传佛教在甘肃两大寺院——拉卜楞寺和禅定寺的研究方面:对于拉卜楞寺的建立问题,有曲又新撰的《拉卜楞寺创建和发展情况述略》(《甘肃民族研究》1982年第3期)和他的《拉卜楞寺名称的由来及其权属辨疑》(《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第4期),考证了“扎西苛”到“拉卜楞”一词的由来。关于拉卜楞寺的权属问题学术界有两种观点:一种属于青海和硕特部黄河南前首旗蒙古亲王说;一种是归今夏河县甘加乡的原卡加部落的卡加“洪保”(意为土官)说。曲又新通过多种文献的考证,认为后一说法是正确的,并指出,西蒙古(即和硕特蒙古)虽然统治了青海,“却不能忽略自古世居在这些地方的藏族及其孤立分散在蒙古王公统治下生活着的事实。而这些地方的藏族群众又无一不是受着自己直接顶头上司-土官(也可叫部落长)、土司的统治”。

在拉卜楞寺和河南蒙古亲王间的关系方面,曲又新又撰《拉卜楞寺之根本擅越-黄河南蒙古亲王概说》(《甘肃民族研究》1983年第3期),较详细地论述了青海和硕特蒙古前首旗的历史和河南亲王的世系。还有张庆有的《黄河南蒙古亲王岱青和硕齐与一世嘉木样结盟考略》(《甘肃民族研究》1986年第1期)也探讨了和硕特蒙古部与拉卜楞寺建立者嘉木样*一世间的关系。

孙尔康撰的《拉卜楞寺政教合一制的发展》(《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79年第1期)较详地论述了拉卜楞寺政教合一制的形成、发展和强化的全过程,以及拉卜楞寺政教合一制下的封建剥削和统治方式。尤其是对在第五世嘉木样时,拉寺政教合一制的强化过程,述说较详,对研究近现代安多藏区历史有一定参考价值。樊保良撰的《论拉卜楞寺在历史上的作用》(《西北史地》1986年第3期),和姜法璞的《略谈拉卜楞寺在安多藏区的地位和影响》(《青海社会科学》1986年第1期)两文,用史料探讨了拉卜楞寺在西北藏区的历史地位。唐景福的《拉卜楞寺僧人学经制度与经济来源述略》(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藏族史论文集》)论述了拉卜楞寺僧人学经的方法、次第、学位的获取及该寺的经济来源是:根本施主的奉献,广收布施,信教群众的供奉和经商放债等。

丹曲、马秉勋二人合写的《噶丹赛赤贡唐仓及三世贡唐仓丹贝仲美述略》(《甘肃民族研究》1986年第4期)着重介绍这位藏族著名高僧——贡唐仓丹贝仲美的生平以及他的著述在藏族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另外,丹曲又新发表在1983年第3-4期《甘肃民族研究》的《拉卜楞地区三百年大事纪略》一文,较详细的记述了自第一世嘉木样*诞生之日起到拉卜楞地区解放时止,三百多年内拉卜楞寺及其所辖教区内发生的和一些波及面较广、影响较大的历史事件。还有罗发西等人合编,由甘肃民族出版社1987年8月出版的《拉卜楞寺概况》,这是新中国诞生以来,公开出版的第一部研究拉卜楞寺历史的综合性资料,特别是对该寺的著名学者及其著作的介绍,是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的。在拉卜楞寺对外开放的今天,也是广大旅游者了解藏传佛教历史、文化、艺术、文物知识以及僧侣生活的尚好的通俗读物。

对卓尼禅定寺的研究方面,有杨茂森的《藏传佛教古刹——卓尼禅定寺》(《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5年第2期)和《卓尼版〈大藏经〉》(《青海社会科学》1986年第1期)两文,主要介绍了卓尼禅定寺建立的历史和刻印的《大藏经》,资料性较强。王继光撰的《卓尼丹珠尔目录》(《甘肃民族研究》1991年第1期)对卓尼禅定寺所刻印的《丹珠尔目录》进行了考据性的详勘细探,并将卓尼杨氏土司的世袭传承也作了订误和说明。包寿南编的《甘肃藏族近百年大事纪略》中也附有“卓尼禅定寺组织系统表及寺院历史沿革说明表”,对于研究禅定寺也有其参考价值。

在藏传佛教著述的翻译方面:有唐景福翻译的当代著名藏族学者东噶·洛桑赤烈著的《论西藏政教合一制度》一书,1984年1月由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该书主要论述自佛教传入西藏地方后,与藏族原始信仰笨教经过两个多世纪的斗争,互相吸收,互相融合,藏传佛教的形成,在统治阶级倡导,扶植下,僧人参政,政教合一制度形成始末。取材颇多,内容丰富,对政教合一制度形成之始末,能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较为系统地道其原委。对研究藏传佛教发展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杨士宏翻译的《卓尼政教史》(西北民族学院民研所编印,内部发行。1990年10月由兰州古籍书店出版编入《中国西北文献丛书·少数民族文字文献卷》发行)是书译自拉卜楞寺第二世嘉木样*季美昂吾撰的《丹珠尔》目录“如意宝鬘中有关卓尼部分史料,对研究卓尼版《大藏经》有一定参考价值。

另外,王沂暖主编的《藏汉佛学词典》1986年8月由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该词典主要以藏文佛学词汇为基本词条,并包括藏传佛教著名高僧、寺院名和佛教经典名称。所收词目第一版为3781条,(第二版增至13000条,130万字)。词目的注释以汉文为重,能用藏文注释的词条,亦注释了藏文,文字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存的藏文典籍,无论那一方面,无不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充满佛教的名词术语,对研究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藏汉佛学词典》的出版问世,无疑是对藏学研究特别是对藏传佛教的进一步研究,都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该词典是我国第一部,曾获1987年甘肃省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二等奖,1989年国家民委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荣誉奖。

除此,在藏传佛藏文典籍方面: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了藏文《拉卜楞寺志》(1987年7月版)、《宗教源流史》(1984年4月版)、著名高僧《贡唐丹白卓美传》(1987年6月版)、《第二世嘉木样协巴·久美旺布传》(1990年2日版)、《章嘉若贝多吉传》(1989年11月版)、《第一世嘉木样传》(1987年6月版)、《卓尼丹珠尔目录》(1986年12月版)和《安多政教史》(1982年3月版)等等。对研究藏传佛教提供了极大方便。

这一阶段关于藏传佛教研究的特点是:涉及面广,有一定的深度。研究方法有个人研究项目,也有集体合作项目。在研究过程中都得到单位领导的有力支持。所以在时间上和第一阶段几乎差不多,但成果比第一阶段丰富。这就是甘肃学界对藏传佛教研究的基本情况。今后,我们还打算在这方面作评述工作。

推荐第3篇:幼小衔接研究述评

合肥师范学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幼小衔接研究 学 院:2010 教 育 系 姓 名:孙培霞

幼小衔接研究

摘要: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工作是基础教育系统工作中的一个关键点, 本文从幼小衔接的内涵 ,幼小衔接教育问题的主要根源,幼小衔接的相关重点进行系统的回顾、分析与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幼小衔接的展望,防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构建相互靠拢的平台。

关键词:幼儿园 小学 幼小衔接 儿童

21 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迈进了信息化的时代,社会经济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与此相适应的教育发展呈现出普及教育、终身教育、个性教育的时代特征,科学的早期教育越来 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期待。但是时至今日,幼小衔接仍然是一个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孩子不能很好适应小学生活学习的现象有增无减。到了小学后,出现经常生病、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握笔姿势错误率高、生活不能自理、学习成绩跟不上等现象,造成一些孩子的心理压力过大,甚至厌学的现象。幼小衔接问题处理得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孩子进入小学后的学习,更加影响孩子的一生,可见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并寻求更好的解决办法。

一. 幼小衔接的内涵 1.蔡春美教授眼中的幼小衔接

蔡春美教授认为,幼小衔接是依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协助儿童顺利地从幼儿园阶段过渡到小学阶段。幼小衔接希望形成一种衔接的状态,这种衔接的状态主要包括外在学习环境的衔接和儿童内部学习精神的衔接。幼儿园和小学具有不同的文化和教学风格,然而这些不同就好比通过关节的连接而组织起来的骨骼肌肉一样,各部分的功能虽然不同,但却相互协调配合。从儿童的内在学习而言,通过幼小衔接教育活动的设计,使得儿童的学习仍然能够保持一种持续的状态,即使经历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儿童依然受到一致的教育目标和期望的影响。⑴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下的幼小衔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教育不仅是小学等学校教育的奠基阶段,也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小衔接的过渡应该是自然的,这要建立在整个幼儿阶段的正确发展基础上。孩子能够较好地适应小学生活,不是仅靠幼儿园大班的培养,而是建立在整个幼儿阶段的良好教育基础之上,以及小学阶段对学生的适应性培养。幼小衔接不应是简单地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增加一个过度环节;幼小衔接不是谁靠谁,而是幼儿园和小学都要靠儿童的发展规律。幼小衔接的关键是要遵循教育的规律;核心是要找到“奠基阶段”的内容。如果幼小衔接工作的结果是使幼儿园越来越小学化或者是使小学教育幼儿园化,这都是不学的,是不利于儿童的终身发展的。⑵

3、“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下的幼小衔接

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于1990~1994年合作研究了“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在大量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指出幼小衔接的过渡期在儿童入学前半年和入学后最初半年。在这期间,幼小衔接工作应以“在过渡中促发展,在发展中求适应”为指导思想,围绕“学习适应能力(语言、数学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任务意识和执行任务的能力,学习、生活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人际交往的能力)”这一核心,为儿童做一般的和特殊的两个方面连续的准备,以帮助儿童实现两个不同教育阶段的顺利过渡。这里指出的衔接是全面的,不仅有知识、技能,还有情感、态度、能力方面;不仅有语言、数学能力,还有规则意识、任务意识、社会交往等社会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并确定了幼小衔接的双向任务:学前教育做好入学准备教育,重点是学习适应和社会性适应准备;小学教育做好入学后的适应教育,把入学后教育的起点降到符合幼儿与小学交叉阶段特点的水平,使儿童顺利地适应小学学习生活。⑶

总结:蔡春美教授是通过从外在的学习环境和内在的儿童精神这两方面来考虑幼小衔接问题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通过“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着重从衔接的持续性来解决幼小衔接问题。幼小衔接的关键是要遵循教育的规律,幼儿教育要按幼儿年龄特点进行,小学教育要按小学生年龄特点进行;幼小衔接的核心是要找到“奠基阶段”的内容,而不是简单地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增加一个环节。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于1990~1994年合作研究了“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是通过发展,培养和提升幼儿全面的能力,即着重从衔接的全面性来解决幼小衔接问题。从表面上看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与小学两个阶段教育的平稳连接与过渡。但我们知道个体的心理发展既具有连续性又具有阶段性。它们共同构成一个既没有绝对起点,又不是间断跳跃的不断建构的发展全过程。⑷因此要全面地看待幼小衔接工作,既要考虑到外在的衔接,也要考虑到内在的幼小衔接;既要考虑到衔接的连续性,又要考虑到衔接的全面性。在过渡时期,幼儿园和小学两阶段的特点同时并存,且相互交叉。为了让衔接顺利,因此在过渡时期要使幼儿阶段的特点逐渐减弱,小学阶段的特点逐渐增强。为适应儿童在此时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促进其健康成长,幼儿园和小学都要指定适应儿童此时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促进其健康成长的教育。

二. 幼小衔接教育问题的主要根源

1.德国的哈克教授的“六个方面的断层问题”

德国的哈克教授根据观察和研究指出,处于幼儿园和小学衔接阶段的儿童,通常存在着下列六个方面的断层问题: ①关系人的断层。孩子入学后,必须离开“第二个母亲”角色的关系——幼儿园教师,而去接受严格要求、学习期望高的小学教师,这使孩子感到压力和负担。②学习方式的断层。小学中正规的科目学习方式与幼儿园的自由游戏、探索学习和发现学习方式有较大区别,孩子必须有适当的时间加以适应。③行为规范的断层。通常在幼儿园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个人要求,在小学不再被重视,孩子入小学后,必须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融入集体,他们以往的感性将渐渐被理性和规则所控制。④社会结构的断层。孩子入小学后与幼儿园的友伴分离,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结交新朋友,寻找自己在团体中的位置并为班级所认同。⑤期望水平的断层。家长和教师都会对上了学的孩子给予新的期望和压力,为了学业而减少了孩子游戏活动的时间等。⑥学习环境的断层。哈克教授的研究对我们做好幼小衔接的工作具有借鉴和重要的意义。因此,解决好这六个断层的连接问题,是做好幼小衔接的关键⑸

2.“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北京市“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课题组眼中的问题根源

北京市“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课题组认为造成幼小衔接教育问题的主要根源是有由以下几方面构成的:①注意水平的不同。幼儿阶段的注意主要是无意注意! 这种注意主要靠环境中新奇有趣的事物引起,而小学生在上课时需要的是有意注意! 即他们学习时需要依靠自己意志的努力! 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把注意指向教师。 ②组织形式和学习方式、内容的不同。幼儿园强调幼儿在玩中学,教师通过多种渠道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将五大领域各门学科有机整合,融会贯通,幼儿在玩中不知不觉地学习。而小学是进行正规的科目学习,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要学完规定的学科知识。而且小学的学习方式以集中教学为主,分散活动相对减少。③思维能力的不同幼儿主要通过感知记忆进行学习,而到了小学,儿童的学习活动中不仅要有感知记忆参与,而且还要有归纳,概括,推理活动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除了上面提到的三个方面的不同以外! 还有许多,如习惯、能力、意识、态度等方面的不同。⑹ 总结:从上可以看出德国的哈克教授是根据幼儿所处的环境的不同,即小学和幼儿园的在各个方面的差异,如老师、学习方式、接触的伙伴、行为要求、父母老师的期望水平、学习环境等来说明造成幼小衔接教育问题的主要根源。而北京市“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课题组则是从幼儿自身,如幼儿自身发展水平的差异等,和幼儿所处环境的不同这几方面来阐述主要根源问题的。他们各自有自己的特点,但也有相同的地方。 三.幼小衔接的相关策略 1学制的改革

可通过重新划分学制来解决幼小衔接问题。

20世纪90年代,法国颁布了《教育法案实施条例》。新的改革尝试是打破传统的年级概念,在包括母育学校(法国的幼儿教育机构)和小学的整个初等教育中建立新的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阶段”即将2-11岁儿童的教育分为三个连续的教学阶段,每个阶段一般由三个学年组成:一是启蒙学习阶段(2-5岁),包括母育学校的小班和中班;二是基础学习阶段(5-8岁),包括母育学校的大班和小学的前两年;三是深入学习阶段(8-11岁),包括小学的后三年。每个阶段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水平组织教学,且每个阶段都有自己明确的学习目标。如第二阶段(基础学习阶段)里,学生主要学习法语和数学,并初步养成自觉和独立学习的习惯。在这一阶段中,首先强调的是法语的掌握和数学的练习,但同时也注意现代语言、形体艺术语言的学习以及公民意识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当任何一阶段的要求都已达到时,学生便可以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教学阶段的实验和改革的意义在于,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幼小衔接,并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 ⑺从上我们可以看出“教学阶段”的优点在于,有利于儿童个性的发展,如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可以得到教师的特别关注从而逐渐取得进步,而对于那些智力“超前”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提早接触、学习高一阶段的新知识;有利于提高儿童社会交往的能力,如通过母育学校的五大课程,让儿童在一种比家庭更为复杂的场地——学校,获得最初的社会经验和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学会独立、合作;有利于发挥和挖掘每一阶段的教学小组中所有教师的能力和潜力,可以集中他们的集体智慧以共同搞好教学工作。总之,法国的这种学制的改革—— “教学阶段”加强了母育学校和小学的一体化,促进了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在实现教育的民主化、保证学习机会均等的同时,体现了教育的个性化。

除法国采用学制的改革来解决幼小衔接问题,还有英国,瑞士等。英国初等教育分为2-5岁儿童的保育学校,5-7岁儿童的幼儿学校和7-11岁儿童的初级学校,儿童从5岁开始实行义务教育,全部入幼儿学校,经过两年预备教育后再入初级学校。瑞士的日内瓦实施的是将学前两个年级与小学一二年级设在一个机构中,如“Maison Des Petits”学前教育中心。还有日内瓦的“Ecole Du Livron”学校分为二部分:一部分由学前两个年级与小学一二年级组成,另一部分是三年级至六年级,虽然都属于学校统一行政管理,但却是以小学二年级为界划分两部分管理。 2课程的设置

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阶段课程设置的差异性导致儿童学习适应的困难,可通过调整课程来解决幼小衔接问题。

2,1通过调整课程内容来解决幼小衔接问题

日本新《幼儿园指导要领》将幼儿园原来课程中的六领域( 体育、语言、自然、社会、美工、音乐)改为五领域( 体育、语言、人际关系、环境、表现)。同时。文部省在小学一至二年级的课程中增设一门新课——生活课。该课程最大的特点是综合探究性, 让孩子对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多种多样的探究。“生活课”表面上看起来是对以前“科学课和社会课”的合并, 但事实上“生活课”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新课程——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上都类似于日本幼儿园教育中的“环境”领域(与我国幼儿园科学教育领域类似), 是一种以儿童的探究为核心的儿童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课程。它注重让儿童学习与生活相关的各种初步的科学知识, 让儿童形成初步的科学能力和科学态度, 注重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儿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 由于综合探究的学习观的影响和综合探究课程的出现, 日本的小学教育正在向幼儿园教育靠拢, 既学习幼儿园教育综合探究课程的教学方式, 又学习幼儿园教育中儿童综合探究学习的方式。⑻幼小课程目标、内容、教育方法等的改革为幼小衔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幼小改革后目标的一致性,使幼儿园教育能成为儿童在小学继续学习和发展的基础。

我们可以从上可以看出日本的课程设计思路出现了明显的向幼儿园教育靠拢的状况,这种状况在小学低年级尤为明显。或者说, 日本幼儿园的课程设计思路成了中小学低年级课程的基本设计思路——不是分科教学, 而是“领域活动”; 不是系统的知识传授, 而是综合的主题活动; 不是教师直接教学, 而是儿童在教师提供的环境中主动探索。通过综合探究的学习观来体现学习的综合性和动态性,在综合探究活动中让儿童更有效的学习。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小学课程思路向幼儿园教育靠拢,来减少小学和幼儿园之间的梯度,从而使幼小衔接能够顺利进行。

2.2通过调整教学形式来解决幼小衔接问题 俄罗斯是通过调整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学组织形式,逐步让两者之间过渡衔接。小学教学组织形式的调整: 1)丰富小学的教养内容,它包括:引入各种有创造性质的儿童活动类型;在教养内容中充实各方面的知识,最大限度地激发儿童的认识兴趣,满足他们对实际活动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培养儿童对周围环境的关心和责任;通过参观和观摩博物馆、展览会等手段吸引儿童了解民族艺术文化。2) 广泛运用激活儿童思维、想象和探究活动的教学方法,把开放型的任务和封闭型的任务结合起来是提高儿童认识积极性,激发思维灵活性的重要条件。3)在小学第一年的时候广泛运用游戏方式,为儿童顺利进入学习过程造就良好的情绪氛围,当儿童能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表现创造性、想象力和责任心的时候,要为他们开展独立的实践活动创造条件。幼儿园教学组织形式的调整;1) 取消幼儿园中严格规定的教学。2) 最大限度地保证儿童在学校中体育课、课间大休息和课外活动过程中的运动积极性。3)运用多样化的“非课堂型”教学形式。4) 在幼儿园中运用循环法来设计和组织教学内容,保证“温故知新”,为儿童自己运用他们已有的经验创造条件。5) 保证作业(全班的、分班的) 与儿童的日常生活和他们的独立活动(游戏,艺术,建构活动等) 之间的相互联系。6) 改变幼儿园作业课和学校课堂教学中儿童的交往形式;保证他们有机会与同伴面对面的交流,与他相互作用,并向他学习(不仅是向成人学习) ;保持儿童之间的对话交流;允许儿童有发表自己见解,坚持自己的提议和保留错误的权利。⑼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俄罗斯是通过调整两个教育机构的教学组织形式共同来解决问题。在小学方面,如丰富小学的教养内容这一方法。它就是在重视学前教育的价值基础上,继承和发扬、提高幼儿园的教学形式。采取这些措施的丰富了儿童的一般文化修养(扩大儿童的信息量,培养他们的感知力和感受力,形成他们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在幼儿园方面,如运用循环法来设计和组织教学内容,保证“温故知新”,为儿童自己运用他们已有的经验创造条件这一方法。它就借鉴了小学的教学形式。在如改变幼儿园作业课和学校课堂教学中儿童的交往形式。通过这一改变,使得儿童才有可能一起讨论任务,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分配活动中的角色和变换角色等,最后来适应新的交往合作关系。总之,是通过调整各个教学形式,来促进幼小两个阶段教育的整体化和连贯化。 3师资的培养

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行为变化直接影响幼小衔接工作的最后结果,关系儿童发展水平的提高。 英国的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在职前所受的师范教育是一样的,包括幼儿阶段和小学阶段,这种教育使得他们对各年龄儿童的特点都有一定的了解。英国早期教育机构的教师来自大学,保育员来自推广教育学院。教师必须通过四年学习并取得教育学士学位,她们的工作对象是3-9岁的儿童。保育员是准备0-8岁的儿童工作的,在校所学课程也是相应的。教师在学习期间已经对学前和小学的儿童状况有所了解,这对于他们从事衔接工作大有帮助。特别是在师资培训中注意掌握儿童发展的规律和不同发展水平的特点,因此,教师能在一个班上针对不同儿童的不同发展水平加以引导,有的放矢地进行个别教育。此外英国还在师资培训方面非常强调实际锻炼,如他们至少要用100天到学校去实习,至少分别做100小时的数学、科学和英语教学实习。⑽

从上可以看出通过让幼儿,小学教师接受从幼儿到小学两个阶段的教育的学习,使得他们先在理论上对各年龄儿童的特点都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在通过实践进行操练。教师在这方面的能力提高了,也就促进了幼小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

又如美国的大部分州根据儿童的年龄层进行师资认证,幼儿园至小学三年纪为一个认证阶段,这样可以使得教师懂得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差异,有利于儿童环境适应能力的提高。我国台湾地区的教育机构建议具有学前教育专业背景的工作者担任小学一年级的教师,协助儿童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

四.幼小衔接的展望

1.对防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初步思考

当前,幼儿教育发展迅速,小学学前班、民办幼儿园等多种办园方式百花争艳。为了展示自己的教学质量,争取家长的青睐,片面迎合部分小学对新生入学的智力测试要求,片 面地理解早期教育理念,幼儿园教育出现了小学化的倾向,这是小幼衔接中应该防止的倾向。 法国思想家卢梭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要像儿童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的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会使活泼的幼儿变得老态龙钟。”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准备,主要是提高幼儿的入学适应性,而不是提前教给幼儿小学知识、提早要求幼儿掌握小学生必需掌握的语言、运算知识和技能。他们意欲培养智力超群的孩子,以为这样做幼儿上小学后就不会有什么困难,殊不知,这样做违背了幼儿发展规律,抹煞了幼儿个性,埋下了拔苗助长的祸根。另一方面,由于教学内容超前传授,入小学后,老师讲的内容在幼儿园全学过,这些知识对他们没有了新鲜感,在上课时做小动作,随便说话,形成了不良学习习惯,因此,教育者对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要有清醒的认识,应把幼小衔接工作重点放在培养幼儿的入学适应性上,要针对幼儿特点和实际需要,重在培养幼儿适应新环境的各种素质,帮助幼儿顺利完成幼小过渡。⑾ 2.关注衔接关键,构件“互相靠拢”的平台(即重视配合和合作) 综观幼小衔接的现状,还普遍存在着双向联系较少或不够深入,幼儿园向小学靠拢得多、小学向幼儿园靠拢得较少等问题。而衔接工作是两方面的事,只有一方向另一方靠拢,是搞不好的。幼儿园与小学双方人员应针对作息时间、学习方式、习惯培养等问题进行研讨,形成了一定的共识:观念的转变是幼小衔接的关键,而根据两个阶段的差异性互相靠拢,将共性之处如“兴趣点、习惯培养”等加以发扬光大,这是做好衔接工作的核心环节。这些转变为互动式的衔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能以地区划分,将小学与幼儿园进行挂钩,作为长期的衔接伙伴,彼此双方互相往来,互相了解,小学老师可到挂钩幼儿园去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形式与方法以及具体教学内容和常规要求,幼儿园老师可到对口小学去了解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形式,这样就能为较好地搞好衔接工作创造出有利的条件。⑿

引文:⑴国内外幼小衔接问题述评——赵建明

⑵应该系统性地认识幼小衔接——仲展

⑶《“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研究报告》——朱慕菊主编 ⑷《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王振宇

⑸解决好六个断层的连接问题——潘洁 幼儿教育,2002 ,7 ⑹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徐明 《幼儿教育》2004.6 ⑺法国:借“教学阶段”解决幼小衔接——杨敏 ⑻日本拟推行“幼小一贯教育学校”计划——霍力岩

⑼俄罗斯幼儿园与小学衔接问题新探——邓鲁萍 ⑽在日内瓦和伦敦看幼小衔接——朱慕菊

⑾浅议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艾丽梅

⑿如何有效提高入学前儿童的心理适应能力——郑玉华

推荐第4篇:泰戈尔抒情诗研究述评

泰戈尔抒情诗研究述评

摘要:泰戈尔一生创作的诗集多达五十余部,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其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本文旨在对泰戈尔抒情诗歌的创作主题做简单分析。

关键词:泰戈尔

抒情诗

童真

人生

爱国主义 正文:

泰戈尔,这位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创作家,是向西方介绍印度文化和把西方文化介绍到印度的具有影响的人物。他继承了印度古典和民间文学的优秀传统,吸收了欧洲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文学的丰富营养,在创作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取得了辉煌成就,成为一代文化巨人。

综观泰戈尔一生思想和创作发展,可大体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幼年直至1910年前后,他积极参加反英政治活动,歌颂民族英雄,宣扬爱国主义,提倡印度民族大团结。第二阶段为隐居生活直至1919年再次积极参加民族运动,爱国主义激情稍有消退,政治内容强的诗歌被带有神秘意味的诗歌所取代,也受了西方象征主义、唯美主义诗歌的影响,宣扬的是爱与和谐。第三阶段为1919年阿姆利则惨案开始直至逝世,他又开始关心政治,积极投入民族解放斗争,作品的内容又充满了政治激情,视野也开阔了,对世界和人类都十分关心 。其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的。

因此,结合泰戈尔的思想的创作发展,笔者将其抒情诗歌表现的内涵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追寻童真

许多批评家说,诗人是“人类的儿童”。因为他们都是天真的,善良的。在现代的许多诗人中,泰戈尔更是一个“孩子的天使”。他的诗正如这个天真烂漫的天使的脸;看着他,就“能知道一切事物的意义”。

《新月集》是泰戈尔以儿童生活和情趣为主旨的英文散文诗集,共收入诗歌40首。郑振铎曾说:“没有一本诗集比他这个《新月集》描写儿童更好而且更美丽、真切的了。”诗集中描写了成人对儿童的爱,但更多的是依照儿童的逻辑,以朴素的语言、明快的格调和瑰丽的譬喻描绘出儿童种种动人情态和奇思妙想。例如《金色花》:“假如我变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哈哈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生的树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又如《十二点钟》:“妈妈,我真想现在不做功课了。我整个早晨都在念书呢。 „„我能够容容易易地想象:现在太阳已经到了那片稻田的边缘上了,老态龙钟的渔婆正在池边采撷香草作她的晚餐。”儿童的顽皮、天真活泼、好幻想,泰戈尔都描写得十分生动。

二、思考人生

泰戈尔关于人生的诗歌有很多。泰戈尔各个时期的诗歌,对人生的探索都是重要主题。这也许和泰戈尔热爱人生,同时又像儿童一般对人类生存的世界和人生历程充满好奇,而想方设法去探寻它的究竟有关系。泰戈尔各种题材的诗歌,往往都富于哲理性,这种哲理性正是对人生与世界进行思考的一种结果。

《新月集》中的《来源》也不仅仅是描写儿童,而含有更多对人生和生命的赞美:“甜蜜柔嫩的新鲜生气,像花一般在孩子的四肢上开放着——有谁知道它在什么地方藏得这样久?是的,当妈妈还是一个少女的时候,它已在爱的温柔而沉静的神秘中,潜伏在她的心里了。”生命——孩子和生他的母亲,在泰戈尔笔下是如此美丽动人,让诗人惊叹、感动不已。这种对生命、生活、生存环境等的赞美与热爱。

《飞鸟集》以深刻的智慧和简短的篇幅为其鲜明的特色。例如第6首:“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第86首:“你离我有多远呢,果实呀?”“我是藏在你心里呢,花呀。”第102首:“只管走过去,不必逗留着去采了花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朵自会继续开放的。”这些短小的诗句,融铸了作者对人生的严肃思考,其内涵丰富、深刻,给人以很深的启迪。

著名的《吉檀迦利》:“离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第12首)“若是你不说话,我就含忍着„„ 清晨一定会来,黑夜也要消隐。”(第19首)泰戈尔早期创作的诗歌也是如此:“不要羞愧,我的弟兄们,当你穿着素朴的白袍站在骄傲的与有权力的人的面前。 让谦恭做你的冠冕„„ 并且知道巨大不是伟大而骄傲也不能永存。”《(诗选》第27首) 这些诗,思考、探索的特点是十分突出的。

《园丁集》里也不少:“我不能从这春天的富丽里送你一朵花,我不能从那边的云彩里送你一缕金霞。 打开你的门眺望吧。 从你那繁花盛开的花园里,收集百年前消逝的花朵的芬芳馥郁的记忆吧。 在你心头的欢乐里,愿你能感觉到某一个春天早晨歌唱过的、那生气勃勃的欢乐,越过一百年传来它愉快的歌声。”

泰戈尔诗歌描写了大量极其普通的日常生活画面,这些平常的、朴素的生活在诗人笔下总是充满诗情画意,其中融入了他的思考和强烈感情,是一个重要原因。这也构成了泰戈尔诗歌的一个典型特色。

三、歌咏爱情

《园丁集》是一部“关于爱情和人生的”英文抒情诗集,共收入诗歌85首,描写爱情的诗篇比较集中。这些诗歌流溢着青春的动人朝气,闪耀着爱情的绚丽色彩。泰戈尔描写了对爱情的渴望、期待和寻求,如第31首:“我的心是旷野的鸟,已经在你的眼睛里找到了天空。”诗人尤其细腻地描写了恋爱中的奇妙表现,含蓄地表达了恋爱中丰富而复杂的情感,如第35首:“生怕我不珍爱你:你就千方百计的躲避我。 „„我知道,我知道你的巧计,你从来不接受你心里要接受的东西。”第41首:“我渴望着把我必须跟你说的、最为真实的话告诉你;可是我不敢,我怕你会不相信这些话。 我所以用谎言掩饰真话,说些与本意相违的话语,也就是这个缘故。 „„我所以用无情的名字称呼你,吹嘘我的冷酷的力量,也就是这个缘故。 我伤你的心,因为我生怕你永远不会懂得任何痛苦。”泰戈尔笔下的“分手”也是颇富戏剧性的:“当我来告别的时候,一丝怀疑的微笑掠过你的眼睛。 我来告别的次数太多了,所以你认为我不久就会回来的哩。 跟你说老实话吧,我自己心里也有同样的怀疑。”(第40首) 一些诗歌把爱情和人生融合起来描写,富于哲理,其言外之意,发人深思。显然,爱情作为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泰戈尔对爱情的热烈追求与赞美,与他对人生的基本态度是完全一致的。

四、爱国爱民

20世纪初期的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政治上遭受压迫,经济上受到剥削,使这个古老国家的人民陷入贫穷、愚昧之中。在民族自治运动中,泰戈尔写了不少爱国诗篇,表达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不少政治抒情诗都表现了泰戈尔维护正义和疾恶如仇的凛然正气。在《生辰集》第10首诗(1941年) 中,泰戈尔描写了农民、工人、渔民的劳动,并写道:“如果一位诗人不能走进他们的生活,他的诗歌的篮子里装的全是无用的假货。”表明泰戈尔晚年与人民的关系更加紧密。 例如:“我能生在这一片土地上„„即使她不曾拥有王室的珍宝,但是她的爱的活的财富对我就够宝贵了。”这些朴实的诗在印度人民中有着广泛的影响。泰戈尔后期的诗歌创作,同前期的爱国诗相比,不仅关心印度的命运,而且把世界人民反帝斗争与印度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联系在一起,境界更高,更富于人民性。

总而言之,泰戈尔以自己的清丽去征服了历史的喧嚣,而又以更为高尚的爱去包容这个世界,给人以哲理性的思考,值得人们去探讨与追寻!

阅读书目:

郑振铎《泰戈尔诗选》湖南人民出版社

推荐第5篇:《受戒》研究述评[推荐]

《受戒》研究述评

【摘要】谈中国文学史,避不开汪曾祺;走近汪曾祺,当绕不过作品《受戒》。小说初发在《北京文学》1980年第10期,随即引起文界轰动,直至今日,仍行情看涨。本文就试图从文体特色,艺术渊源,思想特质等几个方面对已有的研究成果展开总结与评述,并期望于梳理的过程中有所发见。

【关键词】《受戒》;文体特色;艺术渊源;思想特质;述评

观览一部中国文学史,作家汪曾祺可称为文坛“异数”。他大器晚成,“*”结束后,因一部《受戒》饮誉当时,却于评论界一片寂然中悄然复出。而是时,文学之舞台正通过“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等方式表达一代知识分子对已逝时代的思考与反省。然而,汪曾祺却不随“流俗”,剑走偏锋,以独特的方式发出自己对那个时代,那个时代里所上演的云波诡谲的声音,这声音不是呐喊,倒更像沉默。《受戒》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以平和淡泊的风格、和谐优美的意境“颇显不合时宜,它让读者感到陌生,也让批评家感到陌生”[1]。于是,在80年代初,汪曾祺的小说创作研究文章只是作为推介类文章刊登于《读书》、《当代文坛》和大学学报,因为在当时,人们刚从梦魇中走出,似乎并未有足够的准备接受这样的作品,同时对评论者也是挑战。我们通过研究者陆建华的论文《汪曾祺研究资料索引》,可知较早评介《受戒》的有唐挚的《赞〈受戒〉》以及张同吾的《写吧,为了心灵——读〈受戒〉》,两文分别刊在1980年《文艺报》第12期和1980年《北京文学》的第12期[2]。但这种情况自1986年左右开始,似乎有所转变,笔者为此对1989年至2013年末的有关《受戒》的研究文章进行了统计,从结果来看,数量上有199篇,其中并不乏硕士论文。这些研究文章绝大部分都集中在作品的文体特色、艺术渊源、以及思想特质三个方面。但也有一些文章从接受学、生态批评、翻译学、心理学等角度来进行分析,拓宽了研究的视角,并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研究的深度。接下来就主要围绕以上提到的三个方面展开述评。

一、文体特色方面

文体特色既是汪曾祺小说有别于同时代作家的标记,同时也是奠定其人其作进入文学史叙述的合法性的重要依据之一。80年代初,百废待兴,那时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为文化知识界打开了一个缺口,作家们看到了时机,纷纷拾起笔跃跃欲试,于是形成了后来被评论家或文学史家所追认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等文**流。对于历经十年

1 浩劫的人们,心中所储的苦水、身心所罹受的戕害一下涌出叙述表面,形成情感洪流,而这正好与时代大潮不谋而合。于是,体现在具体的文学作品中,就是一味的倾诉、怨怼、情绪激昂,力求表现时代对人性的践踏,对生命的蹂躏。这种以宏大的叙事为背景、饱含情感力度的作品在当时产生的效应是轰动的。而反观当时汪曾祺所作的《受戒》,用时下的流行词,它注定是“边缘”的,也的确是边缘的:作品所叙写的是一个小和尚的恋爱故事,没有复杂的情节,平淡如水,散文化的行文,呈现出别样的文体特色。已有的研究成果在这方面也用力颇多,大体涉及到语言、结构、叙述等几个方面。

(一)、语言

究其底,小说是属于语言的艺术。汪曾祺曾言,“语言是小说的本体,不是附加的,可有可无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写小说就是写语言。”[3]这是的评。作品《受戒》为汪曾祺的代表作,在语言上的造诣自然有不凡的显露。许多研究者就注意到了这一点,且提出了深入而独到的见解。如有评论者就从整体上对《受戒》的语言进行了评介,从“民俗性、节奏感、暗示性、诗化与散文化”四个层面具体展开分析。[4]同时,也有论者从文化的角度,指出了“内在潜藏的文化”成就了《受戒》中语言异质性,从而使得整部小说洋溢着浓郁的“中国味儿”。[5]另外,也有研究者从“叙述视点”、“内容”、“衔接技巧”以及“口语与书面语”等四个维度来阐释,拓展了语言研究的外延。[6]以上文章都是从宏观角度对作品中的语言做了详细分析。不过,此外也还有一些论者从微观处落笔,如通过“节奏与语词的选择”这一角度来论述语言,文中尤其提到了“语句中暗合的韵脚,叠音、叠字的使用造就的韵律变化和协调,形成内部节奏的和谐美”。[7]的确,通过仔细阅读并分析《受戒》的具体文本,我们会发现汪曾祺的语言具有很强的内在节奏感。于是,在此基础上,有论者就谈到了“语言诗性结构”这一概念。[8]文章认为,在汪曾祺的小说中,涉及到了日常语言同文学语言的“转译”问题,也就是说,小说《受戒》将我们所处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进行了“诗化”的提纯,并摒弃掉其间那些粗鄙的因子,体现了小说完美的语言艺术追求。

(二)、结构

除去语言这一关键词外,结构也是广被论者所称誉。阅读汪曾祺的作品,是不能以传统小说的条框来规约的,因为他的小说并不注重因果的联系,或者情节的巧设,正如苏轼所言,“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有文章就谈到了汪曾祺小说的散文化结构,将其具体分成了“树枝状结构、云朵式结构以及画簿式结构”,并分析了《受戒》的树枝状结构——“从开篇的树干长出, 长得枝枝蔓蔓的全是风俗枝叶, 直到他慢条斯理, 把风俗讲得神全气足, 才漫不经心将人物推出, 人物被顶在树尖之上, 在风俗的 2 烘托中, 格外突出显目。”[9]同时,也有人从“留白”这一概念入手分析《受戒》的结构特色,“留白”本是绘画中的一个术语,汪曾祺曾解释说,中国话讲究留白,计白当黑,小说也要留白,不能写得太满。研究者指出,《受戒》的结尾就是“留白”的一个典型例子,而这种“留白”的形成,是“运用了暗示性的语言以及形象性的词语”,[10]给人以巨大想象的空间,从而建构起作品的大气与大美。

(三)、叙述

由于汪曾祺小说的散文化结构以及诗化性质的语言,自然地,也就影响到了作品书写时叙述姿态的选择。有研究者就以叙述视角为分析路径,指出了《受戒》的童年视角,“作者在叙述故事时, 采用的是全知的叙述方式, 这种童年叙述视角的采用, 使作者便于展现广阔的生活场景和社会画面, 自由剖析众多人物心理。”意图“追寻一种‘桃花源’式的自然纯朴的生活理想, 既极具浪漫诗意,又充满梦幻色彩。”[11]而这都与作者采取童年的叙述视角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此外,也有论者从叙述风度(语调)的维度来剖析小说《受戒》,其认为,“平淡的叙述风度, 于汪曾祺, 是一种叙述方式、一种叙述态度, 但更是他对待生活和生命的基本态度。”[12]当然这种态度的形成,既与作家的中年身份有关,同时也与作家所采用的叙述视角有联系。《受戒》所叙述的故事,很平淡,大量的风俗描写,对话的平实与生活化,造就了一种平淡的叙述风度,这是作者的追求。不过也还有其他的研究者从“风俗画”叙述模式的角度来研读作品《受戒》。“《受戒》是汪曾祺的名篇, 作品写了庵赵庄的风光, 写庙里的佛家人生, 写善因寺的受戒仪式, 写主人公和尚明子和农家女小英子之间的故事。尤其是在小说的尾声, 两人在芦花荡里的一段温馨的对话, 特别有意味。所以我们把它称为是一个情窦初开的故事, 一幅江南水乡清新淡雅的风俗画。”[13]但是这风俗画却是作家进行表情达意的艺术载体,于其中更是蕴藏了诸如“国民性批判”和“重铸民族品格”之类的大题目。[14]所以在作品的叙述相关研究层级,研究者们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分析。

二、艺术渊源方面

谈及汪曾祺小说创作渊源的追溯,论者与文章都是颇多的。而具体到小说《受戒》,研究的篇什亦是不少。实际上,汪曾祺在八十年代以独异于当时小说风格的姿态复出文坛,这本身就容易让研究者萌生对其创作渊源进行探寻的想法。其一为人所知道的,即是汪曾在西南联大受教于文学巨擘沈从文先生,成了沈的私淑弟子。于是,管粟就干脆以《论最后一个京派作家汪曾祺》为题对汪曾祺进行了文学的评述。[15]显然,在一定意义上汪曾祺确是承接了乃师的衣钵,在新时期延续了“京派”的文化血脉。因为小说《受戒》同“京派”小说一样,都注重小说中文化的厚重以及文化习俗的描写。本质上,作

3 品所要追寻的是一种在历史长河中失落了的文化之根。研究者孙杏花指出,作品《受戒》是“古典生活的复归”,她分析说,汪曾祺是恪守传统的,在他的作品中贯穿着“儒道佛的思想”,这从小说《受戒》中的人物形象以及“桃源”式理想的建构可以看出。[16]所以其艺术渊源在深层次也是源诸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道家与佛家思想。而这一点在杨剑龙的论文里有更为详细的论述,这里不再赘述。[17]然而,这里我们所言说的“传统文化”似乎都是正统,实际上,其艺术渊源还与民间的文化形态有着深刻的联系。如刘子杰就提到了这一点,说“小说回避或者说遮蔽了民间的许多其他方面,小说在有意无意之间,按照表达美好理想的需要对民间作了删削,使得民间能够充分地承载那个美好的理想” [18]从上述的研究情况来看,在这一方面似乎还有些薄弱,但是对艺术渊源之源头的看法,大体是一致的。

三、思想特质方面

总结评介了小说《受戒》在有关文体特色及艺术渊源方面的研究文章之后,我们接下来要述评的是其在思想特质层面的研究成果。如果将一部小说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么语言可算是其肌体,思想则是其灵魂,没有后者,这个主体就必然行之不远。就目前所能见到的研究文章来看,对于小说《受戒》的思想特质或者说主题思想的研究绝大部分集中于“理想国”, [19] “唯美的避难所”, [20] “构筑的桃花源”, [21]等这些关键词上边,同时也有研究者指出《受戒》是“1980年代的文化寓言”, 是对被时代扭曲的一个“梦”的回忆和召唤,是中国社会的“生活”与“信仰”关系的世俗性还原。不过,在肯定的前提下,也提出了微词,说这是“渎神的诗性”,认为“汪曾祺在《受戒》里对荸荠庵的世俗生活给予充分肯定,字里行间不无称赞和欣赏。”虽然“《受戒》所表现的荸荠庵是中国人信仰世界的真实写照,是一种既僧又俗、不僧不俗的生活方式,有着无佛即佛的精神状态。”“但作者应该有自己恰切而适宜的立场,应该拥有“五四”新文化以来所

[22]确立的理性精神和启蒙眼光。”此外,还有研究者采用新的如生态学的视角来研究《受戒》,认为小说蕴藏了作家的“生态伦理道德理想”,而体现在作品中就是“每个人的一切生活方式都顺乎人的自然本性,自由自在,不受任何清规戒律的束缚”。[23]这是新的研究视点,拓宽了研究的广度并带来新的思考。

最后,再顺便谈谈其他方面的研究情况以及研究的不足之处。对于前一个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如论者周建福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了《受戒》作家体验与文本的生成,[24]注目的是“文本前”的研究。还有研究者像黄斯文就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分析《受戒》的解读困境,从而“探究出20 世纪80 年代初的艺术标准和审美经验的特点。”[25]

可以说,对于汪曾祺的小说《受戒》的研究,许多的文章已从各种角度切入做了深

4 入并且独到的研究。然而,通过上述的一番梳理,我们可以发现也还存在着研究的不足或者说研究不够的地方,如将其放入整个文学史这个大的脉络中去研究的文章较少,不管是横向的,还是纵向的;另外还有比较研究,也有论文将《受戒》与沈从文的《边城》进行比较,[26]但不多,也不够深入;同时,作品对后续青年作家的影响研究也很少,如果更多一些这方面的研究,或许对于地域文学的兴起会有兴发之益,也更能揭示汪曾祺此篇小说以及他的整个创作成就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姑且说下这么多,或许在此可以引述李陀文章里汪老答他的一句话,聊以束尾——“写了也就写了,那有什么!?”[27]

注释:

[1]转引自王尧.在潮流之中与潮流之外——以八十年代的汪曾祺为中心[J].当代作家评论,2004,(4).[2]陆建华.汪曾祺研究资料索引[J].文教资料,1997,(4).[3]汪曾祺.汪曾祺文集.理论卷[M].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4]罗姣.从《受戒》看汪曾祺对语言的重视[J].文教资料,2009,(3).[5]金忠波.在“中国味儿”的语言中徜徉——浅评汪曾祺《受戒》的语言艺术 [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5).[6]李冬英、刘媛媛.从《受戒》看汪曾祺小说的语言艺术[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7]朱志刚.节奏与语词的选择——谈谈汪曾祺小说《受戒》中语言的运用[J].名作欣赏,2003,(9).[8]杨红莉.论汪曾祺小说语言的文化诗性结构[J].北京社会科学,2006,(5).[9]耿红岩.论汪曾祺文学语言观及其文化渊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7).[10]胡娟、甘应鑫.《受戒》结尾的留白[J].语文建设,2005,(2).[11]党好收.论汪曾祺小说《受戒》的叙述视角[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2).[12]翁之秋、蔡跃锐.让生活淹没一切悲和喜——评汪曾棋小说的叙述风度[J].文艺争鸣,1992,(3).[13]杨建龙、朱叶熔、张欣等.一幅清新淡雅的风俗画——重读汪曾祺的《受戒》[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6).[14]肖佩华.中国现代市井风情小说的民俗学价值及表现形态[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5).[15]管栗.论最后一个京派作家汪曾祺[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6). 5 [16]孙杏花.古典生活的复归——论《受戒》中的民族文化之根[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3).[17]杨剑龙.论汪曾祺小说中的传统文化意识[J].当代作家评论,1989,(2).[18]刘子杰.民间审美理想及其文学史意义——评汪曾祺的短篇小说《受戒》[J].名作欣赏,2007,(2).[19]刘启娜、靳新电.《受戒》——汪曾祺的理想国[J].当代小说,2009,(5).[20]王梓瑜.《受戒》:唯美的避难所[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11,(3).[21]张晓霞、刘海燕.构筑桃花源——读汪曾祺的小说《受戒》[J].新世纪论丛,2006,(1).[22]王本朝.渎神的诗性:《受戒》作为1980年代的文化寓言[J].当代文坛,2012,(2).[23]肖连花.“受戒”与”破戒”下的生命形态——浅析《受戒》中汪曾祺的生态伦理道德理想[J].安徽文学,2009,(5).[24]周建福.体验生成与形象解放——《受戒》的文艺心理学思考[J].名作欣赏,2012,(35).[25]黄斯文.从接受美学看《受戒》的解读困境[J].安徽文学,2013,(1).[26]翁少娟.解读生命之美──从《边城》到《受戒》[J].群文天地,2011,(22).[27]李陀.汪曾祺与现代汉语写作——兼谈毛文体[J].花城,1998,(5).

推荐第6篇: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述评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论述

作者:贺骁 金毅 雷淼 李广宇 李元锋 朱思潼

摘要:从2003年起,中国进入新一轮经济上升周期,既不同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期的全面经济过热和严重的通货膨胀,需要紧缩性的宏观调控来治理;又不同于前几年经济偏冷和通货紧缩趋势,需要扩张性的宏观调控政策来治理。

关键词:货币政策 宏观调控 有效性

正文:每个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都不尽相同,宏观调控的目标简单作答就是:促、增、稳、保。也就是老师讲到的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但每个国家的政治体制与经济环境又不尽相同,单单对于我国来说。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我国宏观政策的更迭及其对我国经济的有效影响。为了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袭扰,1998年以来我国政府连续5年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此举对刺激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充分显示了危难时期“双木撑天”的巨大威力。时至今日,随着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的提高和财政大规模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效应的递减以及“挤出效应”的出现,财政政策要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转由货币政策“独木撑天”,单独承担启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历史任务。为此,我们认为,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就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于我国来说,直到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才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因而新中国真正的货币政策实践距今尚不足30年。1984年以来,中国经历了反通胀(1984--1997)与反通缩(1998--2005)正反两方面的货币政策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与之相对应,我国学术界对货币政策亦进行了激烈的讨论。这里,我们从货币政策能否发挥作用、货币政策为什么难以有效发挥作用以及如何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途径三个层面上分别进行述评。

(一)货币政策能否发挥调控作用

关于货币政策能否有效发挥调控作用,据不完全归纳,中国经济学界主要是以下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对财政政策的作用过分突出强调,甚至否定货币政策的有效作用。第二种观点认为,货币政策作用具有非对称性即治理通货膨胀得力而治理通货紧缩乏力。第三种观点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持肯定态度。

(二)目前货币政策为什么难以发挥作用

我国现阶段宽松的货币政策之所以难以发挥作用,原因是政策的作用被抵消掉了。具体地说是社会公众的预期心理、经济体制的因素、政策运作机制的副作用和政策的“挤出效应”抵消了货币政策的作用。另外,当前我国国民经济活力不足,主要不是货币供给量的问题,而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体制性梗阻。比如信用制度不健全、金融组织结构欠佳、产权制度和利益机制障碍及管理偏差等。

(三)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途径

针对导致中国货币政策效应不佳的国民经济运行环境与货币政

策传导机制存在的问题,我们从不同的分析角度提出了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途径。如何继续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关键是要解放思想,提供政策环境;增强社会公众对经济、金融的信心;从我国货币政策发展史来看,货币政策对反通货紧缩是可以有所作为的,通货紧缩时期应该实施“积极主动的货币政策”。积极主动的货币政策是指适度扩张货币供给,一方面避免经济衰退阶段信用恶化、货币流通量过度紧缩,经济衰退情况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为了积极配合其他政策的实施,刺激经济回升。对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梗阻的办法:首先需要认识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的地位和作用,其次,要规范银行金融机构的行为以及改善疏通渠道要考虑解决货币供求传导机制的核心一社会信用制度的建设这一根本问题。

我国的经济学家也对如何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考虑再三,他们指出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运行效率,可在以下方面做工作:处理好防范金融风险和扩大银行信贷的关系;扩大基础货币投放,探索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新渠道;扩大商业银行对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改进窗口指导的方法,加大商业银行对有效益、有市场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快进行投融资体制改革;创造条件,把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逐步改造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改变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唱独角戏的局面;进一步开拓农村金融市场,完善金融组织体系;进一步改革货币市场体系,建立统一高效灵活的货币市场等。可见,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在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国民经济运行环境相适应,所以我们提出的对策思路亦集中在畅

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改善国民经济运行环境上。

我国现在采取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质上就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中性宏观经济政策。所谓“中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是相对于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而言的,是一种有保有压,有紧有缩,上下微调,松紧适度的政策。从以前治理通货紧缩时期的适度从松的宏观调控政策向目前的中性政策调整,客观上具有从紧的效果,能起到抑制一些部门过快的投资需求,防范由通缩转向通胀趋势的作用。

学生认为,当前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果断有力,适时适度,区别对待,注重时效。只要我们全面、准确、积极地理解和贯彻中央加强宏观调控的方针政策,就一定能够消除经济发展中的不健康因素,使国民经济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周正庆主编,《深化金融改革,促进经济发展》,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

「美」朱·弗登伯格「法」让·梯若尔,博弈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0。

厉以宁曹凤歧主编,《中国投资基金的崛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凤凰周刊》2010.5

推荐第7篇:邓小平领导艺术研究述评

邓小平领导艺术研究述评

周发源 王国宇

邓小平作为我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 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在我国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现代化建 设实践中,形成了卓越的领导思想和高超的领导艺术。近2 0多年来,理论界对邓小平的领导艺术进行了大量探讨,取 得了颇为丰富的成果,对这些成果进行归纳总结、综合分析, 对于进一步加深对邓小平领导艺术的研究,推动领导科学的 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目前理论界对领导艺术的涵义存在较多分歧,本文 在评述邓小平领导艺术的同时,对其领导思想、决策思想、管理思想、领导方法等亦作相应的述论,以求比较全面、系 统地反映本专题的研究状况。

一 两大阶段及主要成果

第一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十四 大。这是研究邓小平领导艺术的起步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 前后,邓小平在主持和领导全党批判“两个凡是”、进行真 理标准的大讨论,以摆脱长期以来“左”的干扰和束缚,推 动中国现代化建设等方面,显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对邓小平领导艺术和思想的研究也在此基础上起步。但在这个阶段 的前期,邓小平理论正处于形成阶段,因而对邓小平领导艺 术、思想和方法的研究并不十分明确、集中和系统,其成果 往往渗透在对邓小平哲学、经济、改革等思想的研究中。如 《人民日报》的社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国政府 的新风格》(1)等文章均从侧面对邓小平领导思想与艺术的 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及中国政府的务实作风进 行了论述。1983年,随着《邓小平文选(1975—1 982年)》的出版,全国掀起了学习、研究《邓小平文选》 的热潮,在当时发表的2000多篇有关学习心得体会中, 许多文章在结合实际谈心得时,实际上比较明确地论述了邓 小平的领导艺术与思想。1983年7月12日《解放军报》 刊登杨尚昆《革命胆略和求实精神统一的典范》、同月15 日《人民日报》刊登秦基伟《解放思想的先声,坚持真理的 楷模》,以及其他报刊发表的《符合历史发展必然的正确决 策》、《宽阔的胸怀,科学的态度》、《注意在“新”中求 “实”》、《开创新的历史的重要决策作用》、《总结党内 历史问题的正确方法》、《坚持解放思想、勇于破旧立新》、《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紧紧抓住历史链条 的中心环节》等文章,从不同侧面对邓小平无畏的胆略、宽 阔的胸怀、深远的政治目光、求实的作风以及勇于创新的精 神进行了初步探讨。可以说,它们是构成研究邓小平领导艺 术与思想的第一批成果。

1983年2月,李铁映在《科学管理研究》杂志上著 文《决策有哪些类型》;同年底,刘吉在《社会科学参考》 第11期发表《现代领导艺术》一文。此后领导科学日益被 理论界重视。同时,随着人们对邓小平理论研究的步步深入, 邓小平领导艺术、思想与方法的有关研究全面展开。198 6年8月22日《中国法制报》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 国的重要决策———学习邓小平同志“一手抓建设,一手抓 法制”思想的体会》,1988年《决策与信息》第1期的 《邓小平的对外开放决策思想初探》,是国内较早明确论述 邓小平领导思想的文章,但两文均是从某一具体方面来论述 邓小平的领导思想,从整体上直接明确论述邓小平领导艺术 的成果直至1990年才出现。是年,林建公《论邓小平的 领导实践和领导艺术》、马自立《“照辩证法办事”是邓小平领导艺术的显著特征》、张永武《邓小平新时期领导艺术 初探》,是国内首次明确论述邓小平领导艺术的论文。同年 12月,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卜晓业、林建公主编《邓小平的领导艺术》一书,该书认为邓小平领导艺术的根本宗旨 是为人民服务,精髓是实事求是。同时,该书突出阐述了邓 小平的勇气、魄力和敢于领导、善于领导的才能,并分别从 决策、创新、善任干部和运筹等不同侧面阐述了邓小平领导 艺术的基本内容,尽管该书在理论深度上有待进一步提高, 但在当时国内研究邓小平领导艺术、思想与方法的成果尚十 分薄弱的情况下,卜晓业、林建公率先推出了这一开拓性成 果,对国内理论界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第二阶段,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以来。1992年 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发表和十四大的胜利召开,标志着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形成,以此为契机,全国再次掀起学习、研究邓 小平理论的新高潮,从而也把对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邓小平领导艺术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此阶段与前一阶段相比,有着显著的不同:第一,研究 队伍扩大。前阶段直接研究邓小平领导艺术与思想的人很少, 而此阶段至2001年止,据不完全统计,公开著文(论文、著作)的就有60余人,这还不包括从侧面研究的有关人员。 第二,研究成果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公开发表或出版有关 研究邓小平的领导艺术、思想与方法的论文60余篇、著作 10余部。第三,社会影响扩大。前阶段由于研究者少,成 果单薄,未能造成较大影响,1992年以后,因大批理论 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参与有关研究,有关论文、专著纷纷问 世,使对邓小平领导思想与艺术的研究不仅成为邓小平理论 研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成为领导科学研究中一项重要 课题。

第二阶段的成果,按其基本内容大体可以划分为四个方 面:即邓小平的领导艺术、领导或决策思想、管理思想及领 导方法等。这四个方面的成果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形成了 研究邓小平领导艺术、思想与方法的一个较完整的体系,成 为邓小平理论研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领导艺术方面研究的成果。论文主要有夏禹龙、李君如《邓小平的管理思想与领导艺术》、卜晓业《抓住时 机:邓小平领导艺术的一个重要特色》、丁士峰《邓小平领 导艺术探求》等20余篇。这些文章有的在总体上论述了邓 小平领导艺术的基本内涵和特征,有的针对邓小平领导艺术 的某一特征进行探讨,有的就邓小平在某一具体领域的领导 艺术进行了探索。著作方面,1993年汪太理、贺遵政主 编《邓小平的治国艺术》,从治国艺术的角度对邓小平建设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研究,较全面地阐述了邓 小平治国艺术的丰富内涵。1994年丁士峰著《总设计师 的治国运筹:邓小平领导思想与艺术研究》,该书除对邓小平领导理论、领导工作的指导原则进行论述外,还对邓小平关于实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 着眼于大局,精心经营战略;抓住关键,举重若轻;勇于开 拓,力主改革创新;慎重稳妥等领导艺术特征进行了论述。 1995年牛力、倪齐生主编《社会主义中国不可战胜:邓 小平国家安全指导艺术》一书,从维护国家安全的视角研究 了邓小平国家安全指导艺术,颇具新意。

(2)领导思想、决策思想研究的成果。论文主要有原 钧的《论邓小平领导思想的基本特征》、杨义青《论邓小平决策思想》、罗小凡、周发源、罗宏全《论邓小平决策思想 的基本特征》、邢代富《邓小平决策艺术的辩证思维特征》 等10余篇。著作方面,1992年李敏生、张品兴主编 《邓小平同志的战略思考与对策》,该书分别阐述了邓小平南方谈话中的一些重要决策思想;1996年由孟继群等著 《邓小平领导理论与实践》,着力阐述了邓小平新时期的领 导理论与实践最基本、最富有时代特色和各级领导干部最需 要学习和掌握的内容,对邓小平领导理论与实践的特征、理 论贡献分别作了概括,对领导本质论、领导认识论、领导主 题论、领导体系论、领导法制论、领导决策论分别进行了论 述,最后着力论及了领导政党论,认为归根到底要加强和改 善党的领导。1999年周发源著《邓小平决策思想研究》 亦从六个方面对邓小平的决策思想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是 第一部系统研究邓小平决策思想的专著。

(3)管理思想方面研究的成果。从领导学视角来研究 邓小平管理思想且有较大影响的论文并不多见。1991年 陈玉金著《邓小平国家管理思想研究》,该书对邓小平国家 管理思想的形成、方法以及邓小平的政治、经济、军事、科 技教育、道德等管理思想进行了探讨。1996年刘吉主编 《邓小平管理思想研究》是一部论文集,内容涉及到邓小平管理思想的形成、特征、实质、目标、原则与任务,以及邓 小平管理思想的风格与邓小平行政、经济、科技、教育、人 才、文化、军事、意识形态等各具体领域的领导思想,它大 体反映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理论界对邓小平管理思想研究 的全貌与水平。此外,张文寿主编《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研 究》、余太和主编《邓小平管理思想研究》等亦对邓小平的 管理思想作了不同层面的研究。

(4)方法论方面研究的成果。要把握邓小平的领导艺 术与思想,就必须理解邓小平的思维方式,尤其是邓小平思 维艺术的创造性特征。这类成果一个显著特点是与对邓小平的哲学思想研究具有明显的交叉性。包遵显主编《邓小平领 导思想方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杨春长著《邓小平治军 方法研究》,周毅之著《邓小平的思维艺术》,丁士峰、赵 小芒等著《当代伟人的思维:邓小平思维方式研究》,金羽 主编《邓小平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等是这一领域研究的 主要成果。其中,《邓小平的思维艺术》对邓小平的思维框 架、新思维体系、战略家的运筹风格等进行了全面阐述。

除上述四个方面的成果外,还有一类成果亦可看做是研 究邓小平领导艺术的相关成果。即有关对邓小平智慧、谋略 之类研究的成果。如南俊英主编《邓小平治国韬略》、蔡祖 鹏主编《邓小平智慧论》、曹应旺主编《邓小平的智慧》以 及向阳、凌云等编著的研究邓小平经济、军事、人才等谋略 丛书。这类成果尽管不是直接研究邓小平领导艺术的成果, 但它们从不同层面对邓小平领导智慧和谋略的描写与研究, 亦是我们在综述时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这类成果大多可读 性强,具有直观、通俗易懂的特色。 国外及港、澳、台的 有关成果。这类成果由于客观上的原因,我们不可能知之甚 详,但1992年以前的可从金羽等主编的《海外人士心中 的邓小平》一书中略见一斑;1992年至1997年的可 从《海外人士心中的邓小平》(第二版)和金羽主编的《评 述邓小平的一生》中观其大略。

1992年以来,对邓小平领导艺术、思想与方法的研 究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上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 些不足:一是雷同多,有价值、有说服力的高水平的成果少; 二是从领导科学的视角来全面、深刻论述的成果不多,不少 文章还停留在原则分析上,缺乏深入、深刻的分析和总结。 

二 主要观点及存在的分歧

1、关于邓小平的领导艺术与风格

总体上看,学术界普遍认为,邓小平的领导艺术是他运 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当代中国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基本问题的结晶,既反映了领导科 学的一般规律,又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风格。但在具体 的论述中,又有着各自不同的侧重点。有论者认为,邓小平的领导风格与艺术在符合科学性的前提下,具有无畏的胆略、创新的精神、务实的作风、敏锐的洞察力、“柔中有刚,棉 里藏针”的个性特征(2);也有论者认为,着眼大局,精心 经营战略、抓住关键,善于举重若轻、善于开拓,力主改革 创新、慎重稳妥,过细地做工作是邓小平领导艺术的基本特 征(3)。另一种观点认为,邓小平善于从全局思考和处理问 题、勇于开拓进取、坚持按唯物辩证法办事、坚持走群众路 线、讲求工作实效(4);与此相类似的观点亦认为,具有战 略意识、善于从全局上谋划和指导工作、无畏的革命胆略、创新的精神、辩证地分析和处理问题、务实的作风等是邓小平的领导艺术的重要特色(5)。

上述观点实际上大同小异,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无畏的 胆略、务实的作风、勇于创新开拓、深谋远虑、着眼大局、柔中有刚、举重若轻、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等是邓小平的主要领导艺术与风格。也有些论者把注重制度建设,具 有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等特征视为邓小平的领导艺术与 风格。还有论者将邓小平的治国艺术与治国方略的完整性、治国实践的群体性、治国思想的人民性、治国思维的开放性 (6)视为邓小平的领导艺术与风格,这虽然不无道理,但把 它们视为邓小平领导艺术的哲学基础,应该说更具科学性。 

邓小平的领导艺术是我党集体领导智慧的结晶。我们只 有在对比研究中才能更准确地把握邓小平领导艺术特征。国 内在其他对比研究方面已取得了不少相关的成果,但把邓小平与我党其他重要领导者的领导艺术综合起来从领导科学的 视角进行全面、深刻分析的成果,显得十分薄弱。海外有关 人士在这方面发表了不少独特的见解,如戴维·W·张(美) 认为,与毛泽东、周恩来相比,“如果说毛泽东是一个富于 想象的理想主义者,周恩来是一个脚踏实地的实干家,邓小平则是一个富于勇气的改革家、一个坚持斗争并斗争到底的 对抗主义者。”与毛泽东不同的是:“邓不把自己的意见强 加于人,这一点绝对明智的,同时也是意识形态中的一大进 步”。“周恩来在与其对手的接触中多用说服的和间接的方 法,相反,邓小平总是直截了当地批评其对手。周恩来是一 个调停家,一个仲裁者,而邓小平却是一个野战军战士和独 立自主的计划者”(7)。这些成果虽然很分散,而且他们研 究的目的、观点、方法亦与我们显然有别,但我们以马克思 主义的观点正确分析这些评论,吸收其有益的思想材料,然 后在对比研究中加以扬弃还是有必要的。通过这种对比研究, 使我们能更清晰地看到我党伟大人物的领导风格艺术的异同, 及其给历史留下的深刻影响。

2、关于邓小平的领导思想

大多数学者认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闯敢冒,人 民利益高于一切等是邓小平领导思想的主要特征。但由于研 究视角的差异,因而在内容与表述上亦存在较大的区别,主 要有四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邓小平的领导思想具有实事求是、发 展创新、善于结合、完善制度、高瞻远瞩五大特征(8)。第 二种观点认为,新时期邓小平领导思想包括领导实质观——— 领导就是服务;领导决策观———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 发;领导方法观———解放思想、敢闯敢“冒”;领导体制 观———靠制度治党理国兴业;领导素养观———干部“四 化”方针(9)。第三种观点认为,领导就是服务,只能是人 民的公仆来领导,领导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 基本的领导方法是实事求是与群众路线等,是邓小平领导观 的集中体现(10)。第四种观点则把邓小平领导思想概括为 七个方面:一是领导本质论———领导就是服务,

二是领导认识论———实事求是,三是领导主题论———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四是领导体制论———领导体制更 具有根本性,五是领导法制论———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六 是领导决策论———决策民主化科学化,七是领导战略论———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1)。此外,也有些论 者认为,求真务实的领导作风,注重大政方针,善于从战略 高度实施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宏观领导,注意人民利益,把 “人民高兴不高兴、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 作为领导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等都应视为邓小平领导思想 的基本特征。

学者们在论述邓小平的领导思想时普遍认为,“领导就 是服务”是邓小平深刻揭示领导本质的精辟之语,“服务” 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与时代责任决定的,“服务”的本质 至少应包含三层意义:能影响和带动群众;能对事业开拓创 新;能最大限度满足群众的合理利益需求,实现共同富裕。 

邓小平领导思想是一个科学的体系,就其涵盖的领域构 成而言,涉及到政党领导思想、经济领导思想、文化领导思 想、科技领导思想、教育领导思想、行政领导思想、军事领 导思想以及外交领导思想,等等。有关学者在研究邓小平的 领导思想与艺术时,对上述一些问题亦进行了适当的探讨。 有的论者认为,把握原则性与灵活性之间的最佳比例,建立 在实事求是基础上的创新精神,闪耀着智慧光芒的超常胆略, 独具匠心的“慢”、“粗”、“宽”策略,是邓小平统战艺 术的四大特征(12)。有的论者认为,高举国家利益的旗帜, 强化全民国防意识;审时度势,果断实行国防建设战略性转 变;谋势造势,创造国防建设的良好环境;着眼国情,建设 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国防;通观全局,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中 的主要矛盾(13),是邓小平指导国防建设的五大特征。

3、关于邓小平的决策思想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形成,在改革开放与现 代化建设新时期达到成熟并多方面展开的邓小平决策思想, 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 际出发是其精髓,同时也是其最显著的特征。但对其基本内 容的论述又不尽相同,主要有四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 是其根本原则;敢闯敢试敢于创新是其鲜明的时代特色;民 主集中制是邓小平始终坚持并不断完善的基本决策制度;着 眼全局,着眼未来,着眼世界,展现了邓小平决策思想的开 阔境界(14)。

一种观点认为,实事求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面向 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原则 性与灵活性高度统一,这五个方面构成了邓小平决策思想的 基本内容与特征。后来论者在其论著《邓小平决策思想研究》 中又对这种观点作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指出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其精髓;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用“三个有利于”标准评判决策成败得失是其价值选择;面 向世界、面向现代化是其战略眼光;着眼全局,突出重点, 统筹兼顾是其辩证方法;原则性与灵活性高度统一是其高超 艺术;民主化、制度化、科学化是其科学的精神(15)。

也有论者认为,高瞻远瞩,大局在胸是邓小平酝酿、思 考宏观战略决策的方略;宏观运筹,当机立断是其抉择、决 断宏观战略决策的方略;突破重点,整体推进是其部署、安 排宏观战略决策的方略;不尚空谈,务求实效是其实施、检 验宏观战略决策的方略(16)。亦有论者认为,邓小平的决 策思想特色表现为四大方面:决策框架和方法特色、民族和 时代特色、思维与艺术特色、实践和科学特色(17)。

决策离不开价值判断,有论者认为,邓小平决策的价值 取向表现为:理性取向、经济取向、民主取向、开放取向 (18)。

4、关于邓小平的管理思想

邓小平的领导思想与管理实践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 种观点认为,邓小平管理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实事求是,它含 有丰富的内容,在战略目标的确定与实施问题上,在管理制 度与方法问题上,在用人问题上,都有其鲜明的特色,主要 表现为:现实基础与宏伟目标相统一的决策思想,以实践为 基础的战略实施思想,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调控方法, 倾向科学的仲裁方法(19)。另一种观点认为,实践性、科 学性、系统性、创造性是邓小平管理思想的特征,其内容则 为:经济管理、民主管理、行政管理、党务管理、文化管理 以及教育、科技、人才、军队等管理思想(20)。有的论者 从科学技术管理的视角认为,邓小平科学管理思想是,必须 采用现代科学管理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质量第一,在改革 开放的实践中引进与学习管理科学(21)。

此外,不少论者对邓小平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军队、科技、人才等具体的管理思想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 十分有价值的观点。

5、关于邓小平的领导方法

从方法论的视角研究邓小平领导艺术的学者认为,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的工作方 法具有鲜明的现代化和战略性特点,并且渗透于中国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他的工作方法表现为一种实践着的 领导方式和活动方式。有的论者认为,向前看,从大局出发、照顾大局,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要根据新情况、新问题, 提出新办法(22);有的论者认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远见卓识,坚韧果断,典型示范(23);有的论者认为,多 样性、系统性、实践性(24);有的论者认为,调查研究, 群众路线,认真总结经验,抓重点,两手抓,领导工作制度 化(25);有的论者指出,大胆试验,不搞争论,提出“判 断标准”,人民拥护、波浪递进,举重若轻(26);有的论 者认为,从经济角度去解决政治问题等等(27),都是邓小平的领导方法。但在具体论述过程中存在一些分歧。一种观 点认为,邓小平决策艺术的辩证思维特征为:从整体与局部 相互联系中把握决策对象的系统性、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 的灵活性高度统一的机敏性、将非凡的胆略与科学的态度有 机结合的创造性。

三 几点思考

1、应全面理解和把握邓小平领导艺术的内涵

领导艺术是领导者运用自己的智慧、才能、学识、胆略、经验在领导活动中创造性地发挥出来的领导才能和领导方法, 它具有多样性、多变性、灵活性、系统性、辩证性等诸多特 点。邓小平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尤其是在十一届 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以其非凡的智慧 和胆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丰富的领导经验,在 长期的领导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领导艺术,是一个具有丰富 内涵和不同层次构成的完整体系,在研究中只有全面、系统 地理解和把握住这个体系,才能全面、准确、深刻地揭示这 个体系的特征及其历史与现实价值。

2、进一步加强对邓小平在某些具体领域领导艺术的研究

就邓小平领导艺术所涵盖的领域而言,涉及到政党领导 艺术、行政领导艺术、经济领导艺术、企业领导艺术、文化 领导艺术、教育领导艺术、军事领导艺术、外交领导艺术等 等。在这些领域中邓小平的领导艺术既具有共性,也各有特 点,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尤其是经济领导艺术,它解决了 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如何领导经济的重大问题,是对马克思主 义经济领导学说的重大贡献。如邓小平提出学会用经济方法 管理经济、利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法和管理方法来发展社会 主义的生产力等,充分体现了他领导经济高超的艺术魅力。 尽管不少论者对邓小平在政党、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军事、外交等领域的领导艺术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不少的成 果,但从领导科学的视角来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系统、深 刻地研究还显得比较薄弱。因此,加强对邓小平这些具体领 域的带专题性的领导艺术研究,应是我们今后加深对邓小平领导艺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3、进一步加强对邓小平领导思想理论的研究

目前有关研究邓小平领导思想与艺术的成果,大多是从 邓小平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所起的重大作用中寻找 论据,也就是说大多着眼于邓小平在重大决策尤其是十一届 三中全会以来重大决策的历史功效中寻找论据,这种论据固 然有着强烈的说服力,但仅仅局限于此是远远不够的。其实, 邓小平的领导思想理论十分丰富。邓小平在长期的革命和社 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重要领导理论命题,在许多 方面对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有创造性的发展。如:他提出 “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面性、稳定性 和长期性”、“领导就是要善于集中人民群众的正确意见”、“加强党的领导,端正党的作风”、“注意工作方法,克服 官僚主义”、“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等等。 邓小平这些丰富的领导理论,是我们研究邓小平领导思想与 艺术的重要理论依据,通过研究使之更加系统化、科学化, 是广大理论工作者重要的使命。

4、进一步拓展对邓小平领导思想与艺术研究的广度

(1)加强邓小平与国外重要领导人领导艺术的比较研 究。邓小平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全世界,他的领导艺术 不仅仅在中国当代史上具有显著的特色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而且与一些世界著名领袖人物相比,亦具有其独特的魅力。 因此,将邓小平的领导艺术与世界著名政治家的领导艺术进 行比较研究,能加深我们对邓小平领导艺术的理解,从而在 更深的层次上把握其特征。而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基本 上是空白,因此加强这方面的比较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2)加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邓小平领导艺术的研究。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邓小平领导艺术的研究集中在十一届三中 全会以后,也就是说,主要是对1978年以后邓小平的领 导艺术进行研究。而对此前,特别是民主革命时期邓小平的 领导艺术研究甚少。个中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 要原因是不少研究者认为只有高层领导者的领导风格和领导 才华才能看作是艺术,从而抑制了对1978年以前邓小平领导艺术的研究。这种仅仅把高层领导者的领导风格和才华 看作是领导艺术的观点,本身便是值得商榷的。笔者认为, 领导艺术具有多层次性。而且邓小平在建国初期便是我党领 导集体的重要一员,在民主革命时期,长期与刘伯承独当一 面,其卓越的领导才能便已充分体现出来,只不过由于种种 原因没有像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那样发挥得淋漓、酣畅。 因此,要全面、系统地研究邓小平的领导艺术与思想,加强 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此外,邓小平的领导艺术与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是紧紧联 系在一起的,坚毅、果敢、无私、绝不苟且,坚持真理不畏 强权,永不服输、乐观豁达等人格魅力,与他的领导风格与 艺术紧紧联系在一起,有的已成为他领导艺术的重要组成部 分,但目前将二者结合起来加以论述的研究成果亦为数不多。 

5、进一步加强邓小平领导艺术现实价值的研究

目前有关研究邓小平领导艺术价值的成果,大多数是着 眼于历史价值,即着眼于邓小平在重大决策中的历史性贡献, 而把邓小平的领导艺术与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风 格艺术结合起来研究,把对邓小平领导思想与艺术的研究和 现实问题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研究的成果极少。因此,加强对 邓小平领导艺术的研究,以它的精髓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实践, 不断解决现实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少犯或不犯错误, 增强领导工作的科学性,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一项重要课题。 

6、加强邓小平领导艺术的研究,进一步推动我国领导科 学向前发展

对邓小平领导艺术的研究是伴随着领导科学兴起而不断 向前发展的。我国领导科学的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 到9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领导艺术是在一定的知识和经验 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技能,领导科学则是领导艺术中系统化、规范化的知识结晶,领导科学好比一个稳定的内核,而领导 艺术好比是它的外围的软组织。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缺一不可。邓小平领导艺术富于系统性、灵活性、多样性、时代性的特色,是我国领导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且具 有较普遍的指导意义。因此从领导科学的视角加强对邓小平领导艺术的研究,对于推动我国领导科学的进一步发展、繁 荣,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

(作者周发源系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研究 员;王国宇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注释:

(1)《人民日报》1978年12月19日;1980 年9月30日。

(2)夏禹龙、李君如:《邓小平的管理思想与领导艺术》, 刘海藩、杨春贵主编:《邓小平理论研究文库》第一卷,中 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375-377页。

(3)丁士峰:《邓小平领导艺术探求》,《现代领导》 1998年第12期。

(4)宋江澎:《学习和运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艺术》, 《探求》1995年第3期

(5)谭乃达:《努力学习和实践邓小平同志的领导思想 与艺术》,《国防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6)汪太理:《卓越的治国艺术家邓小平》,《邓小平理论研究文库》第一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 第370页。

(7)戴维·W·张:《邓小平领导下的中国》,转引自 金羽主编:《海外人士心中的邓小平》,红旗出版社199 7年版,第7-8页。

(8)原钧:《论邓小平领导思想的基本特征》,《领导 科学》1994年第4期。

(9)张瑞枝:《新时期邓小平领导思想初探》,《学术 研究》1994年第2期。

(10)邵景均:《略论邓小平的领导观》,《人民日报》 1995年2月8日。

(11)孟继群、侯仰德、初正坤:《邓小平领导理论与 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年版。

(12)文克成:《论邓小平的统战艺术》,《中央社会 主义学院学报》1987年第5期。

(13)王树春、郭同岭、郑文彬、李江洲:《试论邓小平指导国防建设的艺术》,《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199 2年第2期。

(14)杨义青:《论邓小平决策思想》,《邓小平理论 研究文库》第一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 380-382页。

(15)罗小凡、周发源、罗宏全:《论邓小平决策思想 的基本特征》,《求是》1995年第5期。

(16)薛家玉:《邓小平制定和实施宏观战略决策的高 超艺术》,《邓小平理论研究文库》第五卷,中共中央党校 出版社1997年版,第856页。

(17)刘文生、江波、曹博慧:《邓小平行政决策思想 的特色》,《北京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

(18)斯夫:《论邓小平的决策思想》,《领导科学》 1992年第11期。

(19)夏禹龙、李君如:《邓小平的管理思想与领导艺 术》,《邓小平理论研究文库》第一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 社1997年版,第374页。

(20)万顺福:《邓小平管理思想研究》,《西南民族 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21)陈晓田:《略论邓小平科学管理思想》,《科学 与科学技术管理》1996年第8期。

(22)何景成:《邓小平决策方法浅析》,《领导工作 研究》1992年第4期。

(23)张成存、任德利:《试论邓小平领导方法的特色》, 《领导科学》1992年第6期。

(24)王学静:《邓小平的方法论特色》,《光明日报》 1999年11月23日。

(25)金羽主编:《邓小平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第177-258页。

(26)江岩:《邓小平领导方法研究》,《空军政治学 院学报》1998年第4期。

(27)宋惠昌:《论邓小平的政治思想思维艺术》, 《北京日报》2000年5月22日。

《邓小平研究述评》

推荐第8篇:幸福感研究的述评

幸福感研究的述评

【摘要】幸福感的研究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热点,详细阐述了幸福的结构,从描述比较阶段、理论构建阶段和测量发展阶段总结了幸福的研究进程,最后提出幸福感的研究不足和展望。

【关键词】幸福感 结构 研究进程

幸福,是一个古老而又恒新的主题。千百年来,人们从未停止过对幸福的憧憬和追求。正因为如此,人类才而显得壮美与伟大,人类也才得以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保持并弘扬作为万物之灵的崇高和荣光。然而,幸福是什么,却是一个令人困惑却又神秘的古今难题。由于幸福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精神现象,涵盖范围很广,许多学者也从哲学、伦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对幸福做了不同的研究,形成了各自的理论和观点,这些思想和研究散发着智慧的光芒,照耀着我们探索幸福的道路。但是,这些学科对幸福的研究都还只是在理性基础上的推测和分析,更多的是一种思辩活动。因此,这些研究都未能得到令众人满意和信服的答案。而心理学家试图从独特的视角来诠释和理解幸福,特别是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出现和发展,使“幸福”这个古老而又恒新的话题进人到科学实证的领域。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幸福侧重于解释什么是美好的生活,以及美好生活的衡量标准和为人们实现更加美好的生活提供有效的途径。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积极心理学的幸福的研究不断发展和深入,到现在已是硕果累累。

1幸福感的结构及界定

1.1快乐论的主观幸福感

在心理学中,普遍把幸福感定义为是一个非常复杂而且主观的概念。因此,心理学中研究的幸福感是自我体验的幸福,被称为“主观幸福感”,总的来说,它是人们对于自己是否幸福,有多么幸福的评价。Diener等人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个人根据自己的标准对生活进行的评价,以及由此所产生的情感状态[1]。因此,主观幸福感主要是由积极的情感体验、消极的情感体验和生活满意感三个维度组成。

1.2实现论的心理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来源于哲学中的快乐主义,侧重于强调个体主观快乐体验。而实现论的幸福感则从发展的角度认为个体在个人领域面对生活挑战时有意义的生活和自我潜能的实现也是一种幸福,这种幸福称为“心理幸福感”。它关注个人是否发挥了自己的潜能从而达到自我实现。因此,Ryff等人认为心理幸福感的核心要素是自主性、掌控环境、个人成长、与他人的积极关系、生活目标感、自我接纳六个方面[2]。

1.3综合幸福感

随着现代幸福感研究的深入发展,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在某种程度相互补充,两者理论框架与测量指标(认知性与情感性、享乐性和发展性、状态性和倾向性)的整合,也已成为新的研究趋势。例如,苗元江(2003)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综合幸福感”,将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进行整合,提出了幸福感是由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生命活力、健康关注、自我价值、友好关系、利他行为、自我价值、人格成长构成[3]。

由此可见,不管是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还是综合幸福感,都强调个体的主观体验,幸福感作为一种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对其评定主要依赖个体设定的标准,而不是他人或外界的标准,一个人幸福与否只有他自己体验得最真实,因此,幸福感具有很强的主观性。

2幸福感的研究进程

在这过去的四十年中,可以把幸福感研究概括为描述比较、理论建构和测量发展三个阶段(Diener,1997)。

2.1描述比较阶段

这是幸福感研究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研究内容是人口学统计方面对幸福的影响,主要采取两种研究取向或研究策略(Diener,1984)对不同群体的幸福感进行描述与测量;即探讨影响幸福感的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 2.1.1影响幸福感的客观因素

影响幸福感的客观因素的研究主要探讨与幸福相关的环境。与幸福相关的环境研究包括(1)国家、地理、个人居住的文化地区;(2)个人历史、生活事件,如彩票中大奖、不幸的车祸等;(3)人口统计学因素和生活状态变量,如性别、年龄、种族、婚姻状况、职业状况、工作保障,收入健康和宗教依附等。这些环境变量对人们的幸福有很大的影响。以往的横向研究表明,环境变量因素和主观幸福感相联系,经验证明中产阶级个体比工作阶级更幸福;结婚比单身、离婚更幸福;有宗教信仰的人比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更幸福[4]。 2.1.2影响幸福感的主观因素

影响个人幸福感的主观因素包括个体的人格特质、价值观念,对待事物的态度和取向等与认知有关的因素,Heady发现人格影响生活事件,进而影响幸福感。Costa等人发现,两个主要的人格特质:外向性与积极情感、满意度有关,神经质与消极情感有关。部分研究还发现人格特质可以预测10年后的主观幸福感,因此,具有“幸福图式”的人,对生活事件和环境倾向予以正面的方式来看待和处理,拥有更甜美的回忆和更乐观的期望,其幸福感水平较高[5]。 2.2理论建构阶段

第二阶段的研究重点是发展幸福感的理论与解释范式,研究幸福感形成的心理机制,这一阶段形成了许多的理论,例如,适应理论、自我决定理论、目标理论、认知理论、活动理论等,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对幸福感进行理论解释,促使幸福感研究的深化。

2.2.1判断一认知理论

把适应理论、自我理论、认知理论、比较理论进行归纳,形成了判断一认知理论。该理论认为,幸福是相对的,关键取决于判断的标准。当判断标准与其他个体做横向比较时,这就是“社会比较理论”,Wood认为人格为社会比较涂上“个性色彩”,它影响比较的方式,幸福的人常作向下比较,感到不幸的人既作向下也作向上比较,乐观者倾向于注意比自己差的人的数目,而悲观抑郁者却相反;当判断的标准是以自己的过去处境做纵向比较,这就是“适应理论”,人们一开始会对生活事件或环境产生强烈的反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节积极与消极事件,使其不至于总是狂喜或绝望,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反应,适应与习惯又会回到基线水平;当判断标准是以自我的理想概念做比较,这就是“自我理论”, Higgins认为,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不一致会导致抑郁、沮丧,从而降低主观幸福感,而自我和谐的人幸福感较高。 2.2.2目标与期望理论

目标与期望值理论认为,幸福感产生于需要是否满足和目标是否现实。目标和价值取向决定人的幸福感,是人们获得与维持幸福感的主要来源。个人目标与价值的差异导致了人们幸福感的不同。与目标理论相似的还有期望值理论,该理论认为幸福感决定于个体期望值与现实情况的对比,如果现实成就大于期望值则会产生积极情感;反之会产生消极情感。总之,主观意义上的生活质量是人们朝着基于自身价值观所建立的生活目标前进过程中而形成的心理平衡或失衡的内在体验。

以上各种理论解释模型从不同侧面理解幸福感,均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解释了幸福感形成的心理机制,但都存在不足与缺陷。已有研究表明,幸福感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绝非某种内在或外在因素单独作用的成果。因此,未来的研究方向,应正确把握主观心理世界与客观条件之间的交互作用机制,更加深入地研究认知与人格、环境因素在主观幸福感的功能与作用,从而建构一个维度更多、层次更高、解释面更广的理论模型,使我们更加清晰的理解幸福感形成的心理机制。

2.3测量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则进入对幸福感测量技术的完善与发展,主要对幸福感的测量范式进行比较分析,建构了多种理论支持的幸福感整合模型,提出了幸福感测量的多种指标。由于人们对幸福这一词非常熟悉,因此许多调查研究要求人们直接回答他们有多幸福。在大规模的调查研究中,用的最多的是整体幸福感单题测量工具,例如:

Fordyce(1988)编制的文字单题量表,Cantril (1965)的梯形量表和山形量表、Andrews和Withy(1976)的脸形量表等图形量表。多题量表种类繁多,例如: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定《总体主观幸福感量表》、Mpbel编制《幸福感指数量表》、由Diener等人编制《国际大学调查表》、Carol Ryff编制的《心理幸福感量表》、邢占军编制的《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苗元江编制的《综合幸福感量表》。

3.幸福感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对于幸福感的心理学探讨己经积累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已有的研究有力的推动了人类对自身的主观幸福感进行探索的过程,但这些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3.1幸福感研究的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标准相分离

心理学中的幸福感关注的是个人内部的心理体验,这意味着他人认可的幸福感标准不一定拥有主观幸福感。如果幸福仅仅具有主观属性,而没有任何客观标准可以检验,纯粹主观的判断可能会导致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的相反结论,以幸福生活为终极目的和检验尺度的理论便无法成立,所有关于快乐指数、主观幸福感、满意度的调查便无意义,并最终导致幸福的“不可知论”。因此,要全面理解幸福感,就要从理论和实践上证明幸福是一种具有相当客观基础的主体体验即其幸福的客观性,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现实生活中,美味的食物、洁净的环境、宽敞的居所,绝大多数人都能从中感到快乐和幸福;古语说人生有四大幸事“久旱逢甘霖”、“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他乡遇故知”,人们对这些环境和事件体验都是建立在人们具有相对接近的幸福体验与评价的基础上的,这说明了人类快乐具有的客观标准和公众认同性。因此,满足幸福的对象客观性和人们对相同对象具有的比较接近的认同感,表明了人类幸福具有客观基础。

由此可见,一方面,幸福感不能脱离幸福的生活状态而存在,它具有客观实在性;另一方面,一种幸福的生活状态只有被自我觉知的时候,才对个人有意义,它又是主观的。

3.2幸福感的研究关注消极事件对幸福感的影响

目前许多研究都有一个共同的假设:重要的生活事件会引起幸福感的变化。一般说,良性事件与积极情感相关,负性事件与消极情感相关,大量研究显示,消极事件比积极事件更能影响人们的快乐,一项由社会心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作出的重要调查表明,与积极事件相比,人们生来就对消极事件的反应更加强烈。

由于消极事件对幸福感有着重要的影响,关于生活事件的研究多集中在特定消极的生活事件上。作为客观范畴的生活事件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经历的各种紧张性刺激,Cui等人(1996)发表了一项长达35年的随访研究,结果表明,消极生活事件对成年人晚期的精神健康有着肯定的不良影响。青少年研究也验证了这一结论,Huebner发现,急性生活事件和慢性生活事件均与青少年的学校生活满意感呈中等程度的相关,国内也有研究表明,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个体体验到的负性事件愈多,则愈感到不幸福。王极盛[5]等通过进一步的相关分析发现,不喜欢上学、学习负担重、与老师关系紧张、遭父母打骂这4项生活事件与初中生幸福感总分显著负相关,其中不喜欢上学和与老师关系紧张还依次进入对幸福感的回归方程,对总体幸福感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从上述的研究中可以发现,研究者单方面从消极的生活事件和幸福感的关系中得出消极事件作为压力和应激源,却很少关注积极的生活事件对幸福的影响,国外有研究显示,积极的日常经历对青少年的一般生活满意度影响最大,国内学者邢占军也认为,当年发生的大事或者政府决策,对民众的幸福感影响颇大,例如,2004年的“神五”发射成功则增强了人们的幸福感。因此,研究积极的生活事情对幸福感的影响对提高幸福感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3.3幸福感的研究仅仅关注个体幸福感

幸福是人生的最终目的,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类个体具有的天赋权力。大量的幸福感研究都集中于个体。这主要是受西方个人主义文化的影响。然而,文化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影响着幸福感。文化的内涵是一种价值体系,包括行为习惯、道德标准、风俗制度等内容。不同的文化群体对于幸福生活的判断标准有所不同,例如:集体主义文化重视集体团结和目标,而个人主义文化则强调个人的独立、自主及情绪、动机等。研究发现,集体主义文化中人的幸福感总是涉及关系和谐、责任的完成和期望的实现,而个体主义文化中的人的幸福感往往包括自豪和个人目标的达成[6]。因此,在集体主义的国家中,幸福感幸福感应包括个人幸福感和集体幸福感。而我国是集体主义国家,在这种文化影响下的幸福感必定与个人主义文化下的幸福感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从文化的角度探讨幸福感的机构。而且,目前幸福感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一般生活环境的主观感知,不同的群体对幸福的感知不同,纵观对幸福感的研究,发现偏重对个人幸福感,忽视了研究集体幸福。因此,以后的研究也要关注集体幸福感。

4.总结

由此可以看出,幸福感应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是主观与客观、快乐与意义、发展与享受、个人与集体的统一。从主观到客观、从个人到集体,形成未来幸福感研究的脉络,这样可以全面地了解幸福感全貌,促进幸福感理论的深化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Alan Carr著, 郑雪等译.积极心理学:关于人类幸福和力量的科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08. [2] 张陆,佐斌.自我实现的幸福——心理幸福感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7,15(1):134-139. [3] 苗元江.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幸福感理论与测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3.05. [4] Chu Kim-Prieto, Ed Dinener, Maya Tamir.Integrating the diverse definitions of happine: a time-sequential framework of subjevtive well-being.Journal of Happine Studies ,2005, 06:261–300. [5]王极盛,丁新华.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的关系研究.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l(2):96—99. [6] 邹琼.主观幸福感与文化的关系研究综述.心理科学,2005,28(3):632—633.

推荐第9篇:近年来经济危机研究述评

近年来经济危机研究述评

侯贤磊

摘要:从美国次贷危机、全球金融危机、市场经济与经济危机、社会主义与经济危机等方面,对近年来关于经济危机的研究进行综述,并提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经济危机发生的内容要件,市场经济是经济危机发生的形式要件,两者的结合,为经济危机的发生提供了一切可能性与现实性。

关键词:经济危机;研究;综述

近年来,学界对经济危机的讨论有增无减,这大概与两个因素有较为密切的关系:1.从2007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逐渐发展成为全球金融危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随着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经济改革步伐的不断深入,越南、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也相继遇到了经济危机的困扰。国内学者近年来对美国次贷危机与全球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与经济危机等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提出了许多深刻而有启发性的观点。鉴于此,对近年来经济危机研究进行综述,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美国次贷危机与全球金融危机的研究凸显当前理论研究热点

发端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经过短暂时间的发酵,在2008年底迅速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一时间,次贷危机和金融危机成了理论研究的热点,许多学者在方面做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

关于次贷危机,有学者通过大量创新房贷的推出这一现象分析信用链条的扩

[1]张,从而提出次贷危机本质上是一种信用危机和信用衍生品危机。也有的认为

[2]次贷危机的根源是经济过度虚拟化。有学者从利益主体的需求具有贪婪性出

发,认为垄断金融资本的贪婪性通过一个个“金融创新”来实现,金融创新又突

[3]破实体经济服务的限制而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还有学者认为,金融企业不

顾触犯金融道德风险,非理性放大金融杠杆,使金融风险不断积累并超出了金融体系所能承受的临界点,进而引发了银行危机、信用违约危机、债务危机、美元

[4]危机等一系列连锁反应。有的学者则坚持次贷危机本质上仍然属于资本主义生

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他们利用马克思主义生产过剩理论对次贷危机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美国次贷危机本质上是房地产市场的生产相对过剩,次级贷款的相关

[5]产品发展导致的信用过度扩张及借贷资本过剩又是其直接原因。次贷危机的根

[6]源仍然脱离不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还有学者则直接指出美国次贷危机是资本

[7]主义生产方式的危机。

关于金融危机,有学者提出,这次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虚拟经济

[8]脱离实体经济过度膨胀”后出现的资产泡沫破灭。也有学者认为其根源是过去

二十多年里美国过分地追求完全自由市场竞争的结果,它再次暴露了自由竞争市

[9]场的缺陷。在没有约束的自由竞争市场中,以扩大信贷消费去缓解生产扩大与

消费能力相对缩小的矛盾加速了金融泡沫的发展,这个矛盾经过长期的积累、发

[10]酵终于爆发危机。还有学者提出,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其

[11]具体形式之一——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为此提供了有力的佐证。此次金融危机就

是马克思所分析的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它是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引起的,这个基本矛盾就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和生产的社会化的矛盾,金融危

[12]机发生的根源还是在实体经济。还有学者通过商品的内在二重性矛盾入手,提

出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度使危机爆发成为必然现实,美国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的

[13]制度性危机。它的根源不在什么监管不力、信心不足等,而是资本主义制度本

[14]身深层次的矛盾积累。

二、经济危机与市场经济的研究构成当前经济危机研究亮点

随着市场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建立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全球化,经济危机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研究成为了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的对象。

有学者从最抽象最一般的视角出发,认为经济危机本质上是商品经济条件下

[15]的基本现象。也有学者提出,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成果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及

其表现,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经济危机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生理现

[16]象”,与社会制度无关。有学者对经济危机爆发原因进行分析后指出,由于我

国运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以有必要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危机的

[17]关系,进而提出经济危机的爆发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也有学者将资本主义

经济危机根源阐述为生产的社会化(与比例化)与生产资料经营权分散化(与市场化)的矛盾,进而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存在这样的矛盾,由此就

[18]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危机成为可能。

有学者通过对经济危机理论的回顾以及对二战以后经济危机的新特点的分

[19]析指出,经济危机是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只要存在商品就有

[20]经济危机爆发的可能,商品本身的矛盾是经济危机的根源。有学者则通过对马

克思生产关系两重性理论及其方法的研究,提出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中经济危机仅仅是可能性,只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才能变成现实的论述,其精神

[21]实质还是说经济危机根源于商品经济关系。还有学者则提出了“世界市场经济

危机”的概念,并认为任何国家、任何制度的社会只要是发展商品经济,或是进

[22]入世界市场体系,就客观存在一般经济危机的两种可能性。以上观点看似较为

合理地解释了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的经济危机问题。但也有学者提出了反驳观点,认为当前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的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等问题,主要是受国外新自由主义引发的危机冲击和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制约而产生的,危

[23]机并不来自在社会主义制度内。经济危机仍然是资本主义与生俱来的基因病。

由此形成了两种鲜明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危机根源于市场经济,具体应该叫做市场经济危机;另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经济危机即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笔者看来,以上两种观点都有待商榷。

按照“危机一般→危机特殊→危机个别”的研究思路,“危机一般”确实来自于一般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但仅仅是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要发展为现实,必须有整整一系列的关系,从简单商品流通的观点来看,这些关系还根本不存

[24]在。”后来,马克思是在论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三个主要事实后才提出现实危机的发生。考察资本主义生产的三个主要事实,我们会发现它们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逻辑和结论。而有的学者将这三个主要事实看作是商品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的必然逻辑和结论的观点,这主要是由于没有正确认识商品经济及其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关系。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它是一种经济运行形式,必须要与一定的内容相结合,才能在现实中存在,否则永远只是理论上的抽象。与商品经济这种经济运行形式相结合的内容是社会物质资料生产,而社会物质资料生产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生产力,另一方面是在这种生产力水平下人们结成的一定的生产关系。这两者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统一就构成了一定的生产方式。所以,马克思在考察资本主义生产的三个主要事实后才会说:“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发展的、与人口相比显得惊人巨大的生产力,以及虽然不是与此按同一比例的、比人口增加快得多的资本价值(不仅是它的物质实体)的增加,同这个惊人巨大的生产力为之服务的、与财富的增长相比变得越来越小的基础相矛

[25]盾,同这个日益膨胀的资本的价值增值的条件相矛盾。危机就是这样发生的。”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于封建社会中后期部,而直到1825年,英国才爆发

了第一次周期性普遍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这说明了仅仅具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一内容要素还不足以导致经济危机的发生,还需要一定的形式要素。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之初之所以没有危机是因为社会经济处于简单商品经济阶段,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小生产是整个社会的主要经济形式,生产是面向个人而非市场并且市场也是被分割开的。而到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在整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生产是完全面向市场并且市场实现了统一。由此发生了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经济危机发生的内容要件,市场经济是经济危机发生的形式要件,两者的结合,为经济危机的发生提供了一切可能性与现实性。

既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为经济危机的发生提供了一切可能性与现实性,那么,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大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客观存在,是否也会使这些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程度上存在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呢?

三、社会主义与经济危机的研究将成为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新生长点

2007年,社会主义国家越南发生了经济危机,2008年底,社会主义中国也陷入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由此引发了学者对社会主义与经济危机问题的研究。

很早就有学者提出,经济危机并非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现象,只要存在商

[26]品生产的交换,就有经济危机的可能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具有产生经济

[27]危机的潜在条件和可能性。有学者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宏观经济指

[28]标进行分析,证明了经济危机的一些现象在我国的客观存在。还有学者提出,

列宁和斯大林曾经提出过社会主义也可能存在经济危机的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

[29]经济危机理论的发展。由此学界关于社会主义与经济危机就形成了三种主要观

点:1.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社会主义不存在经济危机。2.经济危机根源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与现实性。3.在社会主义计划、市场两种经济体制中,均有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对于上面提到的三种观点,前两种在文章的第二部分已有论述,在这里不再重复。对于第三种观点,笔者认为持该种观点的学者将列宁、斯大林论述经济问题时所提到的因一个国家的具体经济政策的失误而发生在这个国家内部的、主要

表现在经济上的危机与马克思所论述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混为一谈。由于政府一些决策的失误而导致经济上出现一些危机,这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或多或少会遇到的问题,这样的经济危机与马克思所论述的经济危机存在本质上的区别。

根据经典作家们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彻底否定的基础之上的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一种经济社会形态,在这样的经济形态中,自然不会发生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引发的经济危机。但是,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之上,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资本主义发展还远远不够,这些社会主义国家急需的不是消灭对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构成束缚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是否定市场经济,而是尽快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

[30]业化。因此,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一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客观存在,就成了无法回避的现实。在上文中笔者已经提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经济危机发生的内容要件,市场经济是经济危机发生的形式要件,两者的结合,为经济危机的发生提供了一切可能性与现实性。这样,本来与社会主义无关的经济危机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同样具备了发生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虽然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的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属于同一根源,但与不同的社会制度相结合使它们之间又存在本质区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市场经济中将不断减少,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将不断增多。两者此消彼长的最终结果将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完全取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社会主义国家也将彻底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生的经济危机作为社会主义运动中出现的新事物,它的本质是什么?它又有哪些特点?它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之间又存在怎样的区别以及它本身的发生机制又是什么?等等一系列的新问题都有待于做进一步的研究。这无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还是对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中国化研究,都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潘锐.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及其对国际金融秩序的影响[J].东北亚论坛,2009,(1);

曹红辉.美国信用危机:成因、风险传导与制度变革[J].经济学动态,2008,(10). [2]张云,刘骏民.从次贷危机透视虚拟经济命题的研究[J].东岳论丛,2009,(1). [3]于祖尧.贪婪导致危机——从“次贷”危机透视美国经济[J].红旗文稿,2009,(1). [4]张茉楠.信用危机是最大的经济危机[J].中国经贸,2009,(2).

[5]王宇伟.从马克思的看美国的次贷危机[J].当代经济研究,2009,(3). [6]李楠迪,任新立.次贷危机的源与流:基于马克思视角的分析[J].经济学家,2010.02. [7]余永定.美国次贷危机:背景、原因与发展[J].当代亚太,2008,(5).

[8]杜厚文.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根源、走势、影响[J].人民大学学报,2008.1.

[9]彭兴韵,吴洁.从次贷危机到全球金融危机的演变与扩散[J].经济学动态,2009,(2). [10]吴宣恭.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J].经济学动态,2009,(1). [11]刘明远.政治经济学视野中的美国次贷危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11). [12]许健康.经济危机的马克思主义解读[OB/OL].阳光卫视,2008年11月21日. [13]王伟光.科学认识美国金融危机的本质和原因[N].光明日报,2009.5.12.

[14]李慎明.当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成因、前景及应对建议[J].国外社会科学,2009.04.[15]冯继康.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逻辑蕴涵与时代价值[J].科学社会主义,2002.4. [16]丛松日.市场经济与经济危机刍议[J].开封大学学报,2000.2;对马恩列斯经济危

机根源理论的若干反思[J].青海师专学报(社会科学),2000.4.

[17] 周雨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启示[J].特区经济,2006.12. [18]余传贵.浅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经济危机的可能性[J]..商业时代,2007.10. [19]赵志平,贾秀兰,李宁宁.社会主义经济危机理论新探[J].生产力研究,2008.7. [20]胡亚军.美国金融危机与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4;

孙向利.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启示[J].中国集体经济,2008.5.

[21]崔朝栋.马克思经济危机根源理论研究[J].经济经纬,2010.3.

[22]魏守军,刘捷.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看世界市场经济危机[J].广西社会科学,2009.6. [23]柴尚金.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科学分析及其现代意义[J].科学社会主义,2009.3. [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二十三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33页. [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五卷上)[M].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96页. [26]刘伯文.对社会主义经济危机的一般理论认识[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3.

[27]余传贵.浅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经济危机的可能性[J].商业时代,2007.10.

[28]赵志平,贾秀兰,李宁宁.社会主义经济危机理论新探[J].生产力研究,2008.7. [29]刘伯文.对社会主义经济危机的一般理论认识[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3.

[30]安启念.《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第

一版,第383页.

作者简介:

侯贤磊,男,1983—,河南虞城人,广西民族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08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联系电话:15578839251,电子邮箱:.(通信地址: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188号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邮政编码:530006)

推荐第10篇:(no.1)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感研究述评

知识改变命运百度提升自我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语感研究述评

近几年来,尤其是1992年以来,语文教学研究形成了一个新的热点、焦点,这就是关于语感的研究。就目前来看,研究集中在语感性质和语感地位及语感培养这三个方面,而以语感培养的研究为重点。本文即对近几年来的语感研究作一初步的考察和评价。

一、关于语感性质

科学认识概念的本质属性是研究的必要前提。对概念本质属性的认识,集中的反映在对概念的定义上。语感这个概念,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有代表性的说法有如下几种。

语感“是对言语内涵的一种直觉能力。”。[(1)]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是一种理性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2)]语感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3)]以上诸说分别从不同角度对语感作了界说,虽然不尽相同,有些还显粗疏、模糊,但基本内核则趋于一致,即:语感属于直觉思维,是对言语的直觉能力。与以上诸说不同的还有认为语感“是一种操作者对语言艺术的审美能力”[(4)]、语感“是对语言隐含意义的一种深刻的直觉”[(5)]等。笔者以为,二者对语感的界定都失之过窄:语感应包括书面语感和口语语感,不能说不识字的人就没有语感,这是一:“审美”不能脱离言语认知而孤立存在,亦即是说,在“审美”的同时,言语认知也在进行,“审美”应是指语感的一种较高层次的境界,这是二;并不是所有言语都有“隐含意义”,这是三。

与语感概念的界定有密切联系的是对语感的某些特性的认识。综合论者诸说,语感作为对言语的直觉能力,它具有直接性、整体性、敏捷性等显著特性。直接性是说其对言语的领悟未经逐步分析、严密推理与论证;整体性是说其在认识过程开始的时候,就将言语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敏捷性则是指其对言语的理解和差别的迅疾、瞬时。

在认定语感属直觉思维的前提下,上述认识是能够被人们理解和接受的。但目前对语感特性的认识仍有一定的模糊性,一是认为语感不具有直觉思维的个性品质——敏捷,敏捷是语感培养的目标而不是语感的特质[(6)];二是认为语感具有准确性或深刻性[(7)]。之所以会有上述两种认识,与对作为直觉思维的语感未能全面认识有关。

几乎是所有论者都没有论及语感的不确定性。所谓语感的不确定性,是指语感的对言语的体味、领悟只是一种尝试、一种猜测或假设,其结论不是完全可靠的,语感的个体内部发展的阶段性、个体与个体之间对同一言语对象的体味、领悟的差异性即证明了这一点;所谓敏捷,是指感知、感悟的迅疾——省略思维的中间环节而言,至于这感知、感悟是否与言语内涵同一,则是另一回事;所谓准确性或深刻性,则是指良好的语感而言,而非一般意义上的语感所具有的共性。笔者认为,漠视、忽视语感的不确定性,就会产生语感研究乃至语感培养的片面性。

这里,有必要提及与语感有关的几个概念。目前,相对于语感,有语文直觉、语文悟性等说法,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相关概念,其界定都与直觉、与语感有直接的或间接的联系,语感、语文直觉、语文悟性三者并无本质的区别。这里,笔者提及此,是想说明,研究的出发点、落脚点可以有所不同,但研究的科学性要求则是同一的,似乎有必要保持概念提法的统一。

综合上述,笔者倾向于这样认识“语感”:语感是对言语的直觉感知能力,这种能力包括言语认知能力和言语审美能力,这种能力具有直接性、整体性、敏捷性和不确定性。

用心爱心专心 1

第11篇:我国教师人格研究述评

我国教师人格研究述评

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阴山燕 马娟

一、研究概况

笔者以近十年来我国学者关于教师人格的研究文献为分析文本,从研究方法、研究重点、研究内容及观点方面对国内已有教师人格的相关研究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总结和回顾,以期为今后教师人格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起点。

(一)研究方法

在教师人格研究中,我国学者比较侧重于理论层次,实证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在实证研究中,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测量工具主要是美国R.B.卡特尔编制的16PF问卷的修订本。例如,《福州高校青年教师人格特征的初步研究》(谢作栩,1994)①《对中小学教师个性状况的测试与分析》(耿向红,1998)②等。只有一篇《民办教师的艾森克人格问卷测查报告》(张军,1997)③是采用埃森克人格调查问卷,而吴安春(1996,1998)④⑤傅伟忠、瞿正方(2000)⑥的研究则是采用自编教师人格问卷。很少有研究使用了除问卷以外的其它研究方法,在检索到的资料中,仅有陆异、张逸民(1997)⑦的《中学教师个性心理特质现状分析》,采用了测量法、观察法和调查法。杨敏等(2001)⑧对优秀幼儿教师的人格特征研究,结合使用了访谈法。陈益、李伟(2000)⑨对小学教师人格特征和学生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运用了问卷法和教育生态学以及文献法。从总体上看,问卷调查使用频繁,质化研究相对较少。

(二)研究重点

当前教师人格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小学教师,而对幼儿教师和高校教师以及农村教师的研究较少。例如,耿向红是对北京市景山区115名小学教师的调查,傅伟忠、瞿正方是对上海浦东地区83名教师的调查,徐速、陈素平(2000)⑩是对温州市92名小学青年教师的研究,李伟(2001)⑾是对南京市小学教师的人格研究。只有谢作栩的《福州高校青年教师人格特征的初步研究》和周咏梅(1998)⑿的《高校女教师人格塑造初探》,是关于高校教师人格研究的。关于幼儿教师人格特征研究也只有:邢少颖、贾宏燕(2002)⒀的《关于优秀幼儿教师人格特征的研究》、左吉玉(1998)⒁的《青岛市幼儿教师人格特征初探》,杨敏等的《优秀幼儿教师人格特征研究》三篇,而专门的农村教师人格研究有张军所写的《民办教师的艾森克人格问卷测查报告》。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观点

我国学者关于教师人格的研究,主要关注六个方面的问题:教师人格的特点、教师人格的影响因素、教师人格问题、教师人格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以及教师人格的培养。

(一)教师人格的特点

我国学者普遍认为教师人格具有职业特殊性,且优于一般人员。左吉玉调查

了青岛市82名幼儿教师,并与华东师大心理系1989年修订的全国常模相比较,发现幼儿教师确实存在异于一般女性的人格特征。他们比一般女性较为热情、乐群外向;轻松兴奋、活泼健谈;冒险敢为;较女性化。吴素梅(2002)⒂对桂林、横县等地558名小学教师人格调查并与专业技术人员常模16PF比较发现,小学教师人格品质较优,多数人格因素品质优于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并具有教师职业角色的特点。谢作栩的研究也发现,高校青年教师人格品质高于一般水平。

教师的人格特点主要是由教师特殊的职业素质要求和职业活动决定的。一方面体现了社会对师范教育及师范生培养模式定型化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传统观念对教师职业角色具有较高的期望,认为教师应该具有为人师表、充满热情等优秀人格品质,正是这种传统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教师人格特征的形成。

(二)教师人格的影响因素

1.年龄因素的影响

耿向红的调查发现:年龄越大的教师情绪越稳定,能理智面对现实、做事尽职、当机立断、自律严谨。吴安春的调查也显示:教师的自信型人格特质和思考型人格特质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教师的自我型人格特质也有随年龄增长而加强的趋势。李伟的调查认为,中年教师和老年教师的人格特征差异不大,青年教师和中、老年教师差异较大。这也与吴安春对“中小学教师人格发展在成年期基本趋于稳定”的结论一致。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年龄是影响我国教师人格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青年教师与中老年教师在人格特征因素上存在较大差异,而中年以后教师人格则基本趋于稳定。

2.教龄因素的影响

谢作栩的研究表明,青年教师不同教龄组间的人格因素差异的项目较多,差异的程度也较大。其中,4~6年教龄组青年教师的敢为性和幻想性相对较弱,忧虑性较高。青年教师随着教龄的增长,逐步从敏感、感情用事偏向理智、重实际;从自由、激进偏向保守;从自立自强偏向随群附众。吴安春对小学教师的调查认为:不同教龄的教师,在自信型纬度和思考型纬度上差异显著。这可能是因为教龄较短的青年教师,经验积累少,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问题常常使他们感到缺乏自信心。吴安春对中学教师的人格研究表明,教龄是影响中学教师自信型、活泼型、自我型人格特质的重要因素。随着从教年限的增加,中学教师的自信型、活泼型人格特质表现出“强--弱--强”的曲线型发展趋势。

从以上研究看出,教龄也是影响教师人格特征的重要因素。教龄较短的教师比较激进、自由,随着教龄的增加,变得逐渐理智、重实际。所以在教师人格培养时,要注意教龄这一因素的差异,对不同教龄教师的人格培养的侧重点不同。3.性别因素的影响

对于性别对教师人格的影响,众多研究说法不一。陆异、张逸民对中学教师个性心理特质的分析表明,教师的个性特征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李伟(2001)、张军(1997)、耿向红(1998)等人的研究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在情绪方面,张军的调查认为,女性民办教师中情绪不稳定的人数相对较高,谢作栩、耿向红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谢作栩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调查还显示,高校青年男教师比女教师在有恒心、重实际、精明能干、有成就希望的人数较多。而耿向红对小学教师的调查结果则相反:女教师比男教师有恒负责,男教师比女教师权宜敷衍;女教师比男教师精明能干、世故;女教师比男教师自立自强,当机

立断,男教师比女教师依赖、随群。这说明性别因素对高校教师和小学教师人格的影响不同。另外,耿向红的研究显示,在思维方面小学男教师比女教师思维敏捷,特别是抽象思维能力强。但是吴安春对中小学教师人格的研究却与上述研究结果相反:性别因素对教师的人格特质不存在显著影响。

4.职称与学历因素的影响

国内学者对学历因素对教师人格的影响也存在异议。谢作栩的研究认为,高校青年教师不同学历组间的大多数人格因素无明显差异。吴安春的研究也表明,学历因素对中小学教师的人格特质没有显著影响。而李伟的调查却认为,不同学历的小学教师的人格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具有大专、本科学历的小学教师更富创造力,也更果敢,同时幻想性得分也高;而具有高中、中师学历的小学教师的有恒性显著高于具有大专、本科学历的小学教师;此外,具有本科学历的小学教师的敏感性得分最高。

职称因素对小学教师的自信型人格特质和思考型特质影响显著(P均小于0.005),而且也是影响中学教师安静型人格特质的重要因素(吴安春,1996)。社会地位高的教师更多地表现出内向、古板、喜欢安静与独处,精力不济,兴趣贫乏等特点。这可能是因为高职称的教师一般都是中年教师,他们的人格特征与中年人的心理特点有关。这也提示我们,关心、解决好教师的职称问题是对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培养教师优秀人格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三)教师人格存在的问题

1.人格缺陷

李伟的调查表明,少数教师在一些个性因素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其中情绪激动、急躁不安者占23.5%,孤独、冷漠者占17.4%,敷衍、缺乏责任感者占14.8%,思维迟钝、理解能力弱者占10.4%。陆异、张逸民在心理健康指数的诊断中发现,心理健康指数过低的人数占总数的4.5%。谢作栩的研究显示,高校青年教师的环境适应能力低于一般水平。这些实证调查也提示我们,应该加强对教师人格问题的预防与矫正,重视教师人格问题研究。

2.创造力水平不高

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的灵魂,创新人才必须由具有创新才能的教师来培养,教师创造性高低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但是我国目前教师的创造能力却令人担忧,耿向红的研究表明,教师在创造力个性因素方面普遍不高,均处于中等水平。李伟的研究认为,有27.4%的教师的创造力得分较低。而吴素梅也认为,小学教师知识面窄、抽象思考力弱,独立性差,创造性水平较低。因此,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目前刻不容缓的任务。

(四)教师人格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与早期研究得到相同的结论,即教师人格

⒃对学生发展有很大影响。例如陈益、李伟的研究表明。小学教师的某些人格特

征与学生成绩有着较高相关,而且它们之间的相关要高于小学教师的年龄、学历与学生学业成绩的相关。他还指出,兴奋性与学生的语文成绩呈显著相关,聪慧性、稳定性、实验性与学生数学成绩的相关达到显著水平。满其民⒄在《略论教师人格影响的教育价值》中谈到教师人格的教育价值包括:评价-激励价值,身价-陶冶价值,机智-启迪价值,威信-感染价值,态度-期望价值。

(五)优秀教师的人格研究

邢少颖、贾宏燕对山西省某市14所幼儿园教师的研究表明,优秀幼儿教师

与普通幼儿教师的聪慧性和有恒性在P<0.1水平上差异非常显著:独立性在P<0.5水平上差异显著。同时她们在专业成就能力、创造能力和在新环境中成长的能力均高于普通幼儿教师。杨敏等的调查也显示,优秀幼儿教师在有恒性、恃强性、稳定性、世故性、自律性上得分均高于一般幼儿教师。雷晓宁等(1999)⒅对三明地区中学优秀教师人格特征的调查认为,优秀教师和一般教师在有恒性、聪慧性、幻想性和紧张性四个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优秀教师有更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对学生更关心、负责;善于保持稳定的情绪;学习能力更强,富有才识;对人、对事总是心平气和,充满信心等。这些研究与韩进之(1989)⒆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优秀教师应具备的优良个性品质相一致。

(六)教师人格培养

近年来,我国关于教师人格培养的理论探讨很多。例如,周咏梅(1998)

⒇关于《高校女教师人格塑造初探》、周丽华《论教师人格及其养成--人文教

育和情感教育在教师人格养成中的作用》等一系列文章。尤其是青年教师刚刚踏入工作岗位,很多方面还不适应,容易出现人格问题,更应该加强青年教师的人格培养。正如徐速、陈素平(2000)在《小学青年教师人格特征初探》中指出的“小学青年教师还处于人格可塑性很强的时期,因此在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中,要引导青年教师在充分了解自己人格特征上进行自我教育,发展适合教师职业的良好的人格特征。”

虽然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关于教师人格培养的研究出现了较为繁荣的局面,但从总体上看还处于起步阶段。大量的研究局限在现状调查、理论探讨的层次。实践操作层面上的研究较少,专门针对教师人格问题而展开人格培养的实验干预研究并不多见。

注释:

①谢作栩:《福州高校青年教师人格特征的初步研究》,《心理科学》,1994年第5期。

②耿向红:《对中小学教师个性状况的测试与分析》,《中小学教师培训(小学版)》,1998年第6期。

③张军:《民办教师的艾森克人格问卷测查报告》,《青海师专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3期。

④吴安春:《教师人格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徐州师院学报》,1996年第1期。

⑤吴安春、曹树:《中学教师的人格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南京师大学报》,1998年第2期。

⑥傅伟忠、瞿正方:《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及其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第4期。

⑦陆异、张逸民:《中学教师个性心理特征现状分析》,《教育科学研究》,1997年第3期。

⑧杨敏等:《优秀幼儿教师人格特征研究》,《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⑨陈益、李伟:《小学教师人格特征和学生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南京师大学报》,2000年第4期。

⑩徐速、陈素平:《小学青年教师人格特征初探》,《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⑾李伟:《南京市七所小学教师人格特征的测试与分析》,《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⑿周咏梅:《高校女教师人格塑造初探》,《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3期。

⒀邢少颖、贾宏燕:《关于优秀幼儿教师人格特征的研究》,《学前教育研究》,2002年第1期。

⒁左吉玉:《青岛市幼儿教师人格特征初探》,《心理科学》,1998年第5期。

⒂吴素梅:《小学教师人格特征现状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第5期。

⒃陈益、李伟:《小学教师人格特征和学生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南京师大学报》,2000年第4期。

⒄满其民:《略论教师人格影响的教育价值》,《济宁师专学报》,1994年第2期。

⒅雷晓宁等:《三明地区中学优秀教师人格特征的调查研究》,《三明师专学报》,1999年第3期。

⒆韩进之:《教育心理学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565~570页。

⒇周丽华:《论教师人格及其养成》,《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年第2期。

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第4期

第12篇:案例研究方法的研究述评

案例研究方法的研究述评

【作者简介】王建云,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上海 200062)

【内容提要】案例研究方法是一门拥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公设、适用条件、研究路径以及限度的研究方法。案例研究作为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的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由于近年来案例调查方法作为案例研究方法和调查研究方法的嫁接物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混淆了案例研究方法和案例调查技术,因此,需要从案例研究方法的概述、研究现状以及主要应用等方面进行评述。

【关 键 词】案例研究方法;案例调查技术;限度;应用

在罗伯特〃殷确立的案例研究的分析框架中,案例研究属于现象学的研究范畴,它和属于实证主义范畴的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之间的差别是径渭分明的。实证主义是定量的研究范式,而解释主义是定性的研究范式,但是近些年来兴起的案例调查方法作为案例研究方法与调查研究方法的一个嫁接产物,它将调查研究中确定变量间具体关系的定量方法,尤其是统计分析方法带入了案例研究领域,使得很多学者在很大程度上混淆了案例研究方法和案例调查技术。

一、案例研究方法的概述

案例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被广泛应用,但是国内外学者在众多有关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著作的论述中尚未对案例研究方法的概念形成一致的看法。学者大多从案例研究方法的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类型以及资料收集方式等方面对案例研究方法的概念进行界定。关于案例研究方法的界定有两大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案例是特殊事件,案例就是案例,从案例中不能总结出带一般规律性的结论;第二种观点认为对案例的研究可以得出新的假说以及分析性的普遍结论。①

关于案例研究方法的研究对象,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方法强调从总的场景或所有因素的组合出发,描述现象发生的事件过程或事件后果,在大环境下对个体行为研究与分析进而形成假说(Shaw, 1927);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是一种对一个特殊事件进行系统研究的方法(Nisbet,1978);也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是对一组研究方法的笼统术语,这些方法着力于对一个事件进行研究(Adelman,1997);更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是对一个人、一件事件、一个社会集团,或一个社区所进行的深入全面的研究(风笑天,2005)。Robert Yin和大部分案例研究法的资深学者都认为案例研究适合回答‚怎么回事‛和‚为什么‛的问题。

关于研究路径,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案例研究方法是一套明确、有系统的程序与技术,用来分析由田野中所获取的庞大原始数据,并且将之概念化,形成扎根于现实世界的理论(J.Corbin,柯宾,1990);案例研究是从具体经验事实走向一般理论的一种研究工具,它综合运用多种收集数据和资料的技术与手段,通过对特定社会单元(个人、团体组织、社区等)中发生的重要事件或行为的背景、过程的深入挖掘和细致描述,呈现事物的真实面貌和丰富背景,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解释、判断、评价或者预测②(王金红,2007)。但是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案例研究似乎首先用于描述当代事件,并从中得出归纳性的普遍结论(Gee, 1950;马克〃霍哲,2002);也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是用来阐明和支持命题和规则的方法,而不是归纳出新的假说(Bernard, 1928)。

关于案例研究的资料收集方式,案例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思路包含了各种方法,涵盖了设计的逻辑、资料收集技术,以及具体的资料分析手段,是经由系统化的资料收集与分析,并发掘与发展暂时已验证过的理论。一般认为案例研究是一种运用历史数据、档案材料、访谈、观察等方法收集数据,并运用可靠技术对一个事件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带有普遍性结论的研究方法(张梦中,马克〃霍哲,2002);但是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既不是资料收集技术,又不仅限于设计研究方案本身,而是一种全面的、综合性的研究思路(应国瑞,Robert K.Yin, 2005)。③

通过对案例研究方法的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类型以及资料收集方式等方面进行综述,我们发现案例研究具有情境性、系统性、典型性、综合性等特点。因此,案例研究可以定义为:综合运用历史数据、档案材料、访谈、观察等多种收集数据和资料的技术与手段,对某一背景下的特定社会单元(个人或团体组织)中发生的典型事件的背景、过程进行系统地、综合地描述和分析,从而在此基础上进行解释、判断、评价或者预测。案例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不依赖于抽样原理,采用‚分析性概括‛,而非‚统计性概括‛的方法,案例研究的有效性更多地依赖于在理论的指导下对资料的分析。

二、对案例研究方法论的研究

关于案例研究的目的的研究,案例研究的目的在于发现从未见过也未曾听过的问题、重新认识该问题,让看不见的问题被看见(谢芳,2009);也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形成理论,社会科学中不存在验证性案例研究(吕力,2011)。采用案例研究方法的研究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可以根据不同目的或需要采取不同的程序(表1)④。

关于案例研究分类的研究,根据研究任务的不同进行分类,案例研究方法可以被区分为五种类型(Scapens,1990; Huey Huey, 1997),即探索型、描述型、例证型、实验型和解释型的案例研究;也可以将案例研究方法区分为探索型、描述型、解释型和评价型四种类型。无论是在四类型分类法或五类型分类法中,人们对探索型和描述型这两种类型的案例研究的内涵基本上没有争议,这两种类型分别对应着超出现有理论框架解释范围之外和完全在现有理论框架解释范围之内的案例研究,而分歧主要集中于那些立足于现有理论框架但又尝试有所突破与发展的案例研究活动的分类及其属性上(余菁,2004)。⑤

根据罗伯特〃K.殷的理论,案例研究类型主要有四种:单案例研究、整体性案例研究与嵌入性案例研究、多案例研究、整体性多案例研究与嵌入性多案例研究(罗伯特〃K〃殷,2004)。也有学者认为‚单案例研究和多案例研究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研究中使用案例数量差别,而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别。‛(谢宇,2006)⑥Yin也认为单案例研究与多案例研究是同一研究方法的两个变式,两者之间没

有明确的分界线,单案例研究与多案例研究最为重要的差异是理论‚一阶抽象‛是否具有收敛性;结论更为可靠、准确,更容易导向定量分析,更有助于增加理解的多样性是多案例研究的明显优势,但开展多案例研究也存在明显的困难与挑战。

关于案例研究方法的评价标准,Yin认为案例研究可以从构念效度、内部效度、外部效度和信度着手评价案例研究⑦;但是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对象是‚个体‛,不是‚样本‛,是一种经验研究,它的主要目的是形成科学假说或理论,而不是验证理论,因此案例研究的评价不能采用统计学上的‚信度‛和‚效度‛,而应采用主观性评价。案例研究的评价可以从案例的典型性与启发性、可信任性、可推广性、记录的准确与简洁、逻辑可靠性、理论饱和度、结果的新鲜与重要性等方面来进行(吕力,2011)。⑧

关于案例研究方法的价值研究,成思危(2001)指出,案例研究是认识客观世界的必要环节,是处理复杂问题的有利工具,并指出单纯依靠统计数据进行决策十分危险,而案例研究可以弥补统计的不足⑨;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同其它研究方法相比,主要的优势在于:结果具有现实感,更能被读者接受;为其它类似案例研究提供解释;能发现被统计方法忽视的特殊现象;适合于个体研究,而无需研究小组⑩(张梦中,2002);也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最明显的长处是具有深入、全面的特点,能够抽象出一些有价值的命题,或者提出一些具有更深理论意义的研究课题,为后继研究提供一些有启发性的思路和有价值的研究方向(风笑天,2005)。大部分学者认为案例研究法的优势主要体现为:方法论上的独特性,研究问题的现实性,资料收集的广泛性,适用范围的针对性,因果解释的不可替代性(阮思余、王金红,2011)。

关于对案例研究限度的研究,大部分学者认为案例研究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Yin, 2004;张梦中,2002;曾勇、邹志超,2011;阮思余、王金红,2011)。这些不足主要包括:案例研究的结果不易被归纳为普遍结论;案例研究的严格性容易受到质疑;案例选择的边界困惑与调查过程的技术难题;案例研究耗费时间长,案例报告也可能太长,反映的问题不够明了。风笑天教授(2005)认为案例研究最大的不足是难以从中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其结果也难以进行推广。(11)但是也有学者认为以上学者‚实际上是以统计调查的标准去看待案例研究。……在案例研究中用样本来类推总体是错误的。统计调查依据的是‘统计性归纳’,而案例研究依据的是‘分析性归纳’‛(12)(周海涛,2004)。

上述观点围绕的核心是案例研究方法缺乏足够的效度和信度,易受到‚非理性的质疑和理性的检验‛。事实上,案例研究方法本身是正确的,它有自身的使用条件和限度,只有案例研究方法应用适当,才能对理论构建起到很好地助益作用。案例研究也是可以推广的,但是案例研究的推广必须符合两个原则:第一,案例中所观察到的条件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相对稳定的,即案例条件逻辑的自洽性;第二,案例中的‚条件‛是可复制的。在案例研究通过‚条件—结果‛的‚复制‛可以把案例研究的结果进行一定的推广和应用。

三、案例研究方法应用的研究

案例研究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迄今为止,这种研究方法已经得到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政治学以及公共管理等学科研究者的认可,并且被运用到面向实践特定问题的研究之中,例如城市规划、公共管理、公共政策、管理科学、社会救济及教育等等。案例研究方法引入我国已30余年,逐渐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并得以采用,下面以工商管理学、教育学、社会管理三个学科领域为例进行述评。

(一)案例研究方法在工商管理学领域

在工商管理学学科发展史上,很多管理理论创新并不完全是由理论推导而来,而是源于大量深入企业的调研实践和案例研究总结。通过对其中一些著名理论的回顾,可以见证案例研究方法在理论建构层面的突出贡献,就像一些学者坚持的,‚案例研究不宜用于实证,而只能用于旨在构筑理论的归纳式研究,这是主流管理学理论界的一般共识‛(13)(许德音、周长辉,2004)。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乏管理大师通过案例研究方法总结出了许多著名的现代管理理论,例如Prahalade等在对日本电气公司(NEC)与美国通用电报电话公司(GTE)进行详细的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企业核心能力‛;Kaplan等通过对美国100多家企业几年来实践的总结,提出的‚平衡计分卡‛;Hammer等用10年时间对数十家美国公司进行观察后,提出的‚业务流程再造‛等(14)(成思危,2011)。这些无一不说明案例研究方法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广泛使用的,并善于构建新理论的研究方法。

由此可见,案例研究方法在工商管理学科发展史所做出的重要的理论贡献。对此,张丽华认为,‚基于对企业管理实践活动基本规律的认识,通过案例研究方法总结提炼升华,用来构建新理论或拓展原有理论的解释范畴都被视为理论创新,这已经成为工商管理理论发展的重要途径‛(15)(张丽华、刘松博,2006)。余菁也认为‚企业管理学为案例研究这样一种经验性、贴近现实的研究方法,提供了发展和繁荣的沃土‛(16)(余菁,2004)。

(二)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国内教育界开始重视案例研究方法是从上个世纪末开始,随着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推进,以及民族教育、农村教育、教育公平方面的问题等不断受到重视,政府和公众迫切需要对各类教育现象进行深入研究。正如社会现象是不可复制的,不同个体、不同群体、不同地区的教育情景也是不能复制的,考虑到单纯的量化研究容易忽视这些差异性,这就给案例研究方法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有学者认为,‚质的研究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平民意识,在自然情境下对个人的生活世界以及社会组织的日常运作进行探究,提倡研究者对研究情景的参与,直面实事,与研究对象共情,对他们的生活故事和意义建构作出‘解释性的理解’,对事物的复杂性和过程性进行长期、深入、细致的考察‛

(17)(陈向明,2001)。这表达了案例研究在应用于教育研究时的价值取向和适用条件。

案例研究方法应用于国内教育研究的各个方面。在教师教学的研究方面,对教师信念(18)(谢翌,2006)、教师生存状态(19)(陈丽萍,2009)等问题都有涉及;在对课程课堂的研究方面,涉及课改中的学校文化(20)(唐丽芳,2005)、课改中的教师合作文化(21)(马玉宾,2007)等方面的案例。除了以上几个方面,案例研究方法还应用于学生成长、教育政策等。

(三)案例研究在社会管理领域的应用

社会学是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的社会科学。从理论的层面讲,社会学所提供的是与其它社会科学所不同的研究社会的视角。社会学认为案例研究法是以一个或多个个案为研究对象,通过具体分析解剖,促使人们进入特定的研究过程,获得真正的研究信息,并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社会学中案例研究大部分的数据搜集都是定性的,但有些情况下也存在定量的搜集方法。

通过分析大量社会管理类的文献我们发现案例研究在社会管理学领域主要有三大应用:一是对社会生活中的公共管理个案作出解释性分析。比如,以浙江嘉兴和江苏常熟等10个试点县市实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为案例,分析了试点地区的‚两制‛衔接工作进展并进行了总结(22)(苗艳青、王禄生,2010)。二是通过对多个案例的归纳提出理论命题。比如,通过对美国保障性住房的三个典型案例的研究分析,提出保障性住房的绿色趋势(23)(姚栋,2011)。三是通过案例研究验证基本理论。比如,通过分析‚重庆模式‛来探讨我国的公共租赁住房融资模式(24)(王瑜、孙瑜,2012);利用‚公共服务——经济发展动态均衡模型‛,对‚十二五‛时期厦门市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做出预测(25)(陈振明等,2012)。

四、小结

从案例研究方法的概述、研究现状以及主要应用等方面进行评述,可以看出案例研究方法拥有自己独特的适用条件、研究路径以及限度,不同于案例调查方法的数据处理和统计。尽管案例研究方法易受到‚非理性的质疑和理性的检验‛,但事实上,案例研究方法本身是正确的。我们既要审慎发挥案例研究的优长,又要理性对待案例研究所遭受的各种质疑。在了解案例研究方法的使用条件和限度后,要能够正确地运用案例研究方法,进行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的经历,不断总结、系统反思案例研究本身的优长与质疑,形成自己的案例研究的方法论,并用这种方法论来指导具体的研究,才能对理论构建起到很好的助益作用。

注释:

①⑩[美]张梦中、马克〃霍哲:《案例研究方法论》,《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1期。

②王金红:《案例研究法及其相关学术规范》,《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③[美]罗伯特〃K.殷:《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周海涛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6页。

④唐同军:《案例研究方法及其在国内教育研究中的应用述评》,《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第12期。

⑤(16)余菁:《案例研究与案例研究方法》,《经济管理》2004年第20期。⑥谢宇:《社会学方法与定量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⑦[美]罗伯特〃K〃殷:《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周海涛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2~16页。

⑧吕力:《案例研究的目的与评价探析》,《商业经济》2011年第11期。⑨(14)成思危:《认真开展案例研究,促进管理科学及管理教育发展》,《管理科学学报》2001年第4期。

(11)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49页。

(12)周海涛:《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

(13)许德音、周长辉:《中国战略管理学研究现状评估》,《管理世界》2004年第5期。

(15)张丽华、刘松博:《案例研究:从跨案例的分析到拓展现有理论的解释力——中国第二届管理案例学术研讨会综述》,《管理世界》2006年第12期。

(17)陈向明:《教师如何做质的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18)谢翌:《教师信念:学校教育中的‚幽灵‛——一所普通中学的个案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19)陈丽萍:《中学教师生存状态及改进对策研究——以深圳市中学为个案》,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20)唐丽芳:《课程改革中的学校文化——一所学校的个案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21)马玉宾:《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合作文化的重建——一所小学的个案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22)苗艳青、王禄生:《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案例研究:试点实践和主要发现》,《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0年第4期。

(23)姚栋:《保障性住房的绿色趋势——3个美国案例的研究与思考》,《建筑学报》2011年第2期。

(24)王瑜、孙瑜:《公共租赁住房融资模式的借鉴与启示——基于‚重庆模式‛的案例研究》,《财会通讯》2012年第2期。

(25)课题组:《公共服务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机制建设的本土探索——厦门市的案例研究》,《东南学术》2012年第1期。

第13篇:体育团队凝聚力研究述评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体育团队凝聚力研究述评

作者:蒋辉尹悦

来源:《中州体育》2013年第02期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回顾了体育团队凝聚力的概念,总结了它的测量方法,着重考察了关于体育团队凝聚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关于体育团队凝聚力的研究不多,对其如何评价的研究更少,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凝聚力评价系统应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体育团队;凝聚力;影响因素

1前言

凝聚力表示结合或粘合在一起的意思,这也就表明它是至少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作用的结果。最早的研究起源于拓扑心理学的创始人勒温,他指出:凝聚力是作用于集体成员的心理力量〔1〕。我国以马启伟为代表的研究者认为:凝聚力是指团体成员之间彼此吸引,彼此关联以及对其团体任务目标认同的程度〔2〕;一定的凝聚力水平是一个社会团体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求〔3〕。

在关于团体凝聚力的研究中发现,体育团队具有明确的任务目标,同时要承受着舆论和比赛带来的巨大压力,这就显得研究体育团队的凝聚力更有意义〔4〕;另外,这个团体的身份特征明显,受社会的关注度高,所以,一个优秀的体育团队要有与之相适宜的团队凝聚力水平。科技的发达和训练模式的更新,各个体育团体之间在体能和战术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为了取得优异成绩,教练员开始侧重训练队员们的心理素质及顽强的意志品质,从心理战术上去战胜对手。在体育团体中,如果成员彼此之间默契无间,精诚合作,共同往一个目标努力,那么在比赛中团体就会显现出来团结的精神面貌,成员彼此就会有较高的吸引力,从而凝聚一起取得优异的成绩〔5〕。由于激烈的竞争,针对团队凝聚力与成绩相关关系的研究也随之丰富起来。不同的凝聚力测量方式、任务方式和群体目标设置等影响因素和条件下,运动队凝聚力水平及与运动成绩的关系会呈现不同的结果〔6〕。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内外有关体育团队凝聚力研究的回顾,拓展体育团队凝聚力因素的研究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凝聚力评价系统,以促进我国体育团队凝聚力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

第14篇:人力资本定价研究述评(材料)

人力资本定价研究述评

摘要:人力资本定价是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以来所遇到的棘手问题,国外在基础理论上已经做好铺垫,但是在技术细节上分歧较大。国内在研究中和实践中也遇到了许多难题,但仍取得了许多进展。

一、人力资本理论介绍及人力资本定价在国内的研究意义

人力资本(hcm – human capital management)理论最早起源于经济学研究。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创立人力资本理论,开辟了关于人类生产能力的崭新思路。该理论认为物质资本指物质产品上的资本,包括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土地、货币和其他有价证券等;而人力资本则是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即对生产者进行教育、职业培训等支出及其在接受教育时的机会成本等的总和,表现为蕴含于人身上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与管理技能以及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按照这种观点,人类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一方面不间断地把大量的资源投入生产,制造各种适合市场需求的商品;另一方面以各种形式来发展和提高人的智力、体力与道德素质等,以期形成更高的生产能力。这一论点把人的生产能力的形成机制与物质资本等同,提倡将人力视为一种内含与人自身的资本——各种生产知识与技能的存量总和。

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观点主要包括:

(一)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

(二)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

(三)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

(四)教育投资应

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依据,以人力价格的浮动为衡量符号。

宏观上来讲,人力资本定价对于国民经济核算及经济增长具有积极意义;从微观上来讲,对人力资本定价的研究对于用人单位制定薪酬政策、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决策、调整人力资源战略都具有指导性作用。人力资本定价研究在国内起步较晚,于90年代兴起。匆匆二十年,中国人力资本市场发展日趋成熟,与西方渐成一家;而理论上却相对滞后,面对中国国情下一些实务中的迫切问题,中国理论学界显然有着与西方学者不尽相同的使命,中国的理论学界需要在对西方现有成果消化吸收以及选择摒弃之后,需要开辟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学术道路为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及后续发展扫除障碍、铺垫道路。

总之,人力资本理论作为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已经形成并发展起来,把它运用到微观企业层次中,特别是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结合起来,会起到预防国有资产流失,解决国家所有者虚拟、转轨时期国有企业的内部人控制等问题,激励企业员工,最终会形成更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

二、基于直接法定价与间接发定价的国内研究成果概览

在传统的政治经济学框架下,将人力资本的形成看做生成成本与使用价值(利润)的函数,然后考虑市场供求关系加以拓展,可以说是人力资本的“宏观”定价机制,而这对作为微观基础的企业在实践中的人力资本差异化需求不具有解释力和判断力。所以传统的政治经济学框架无法解决人力资本的具体定价问题,故而我们首先要

明确的是,人力资本定价尤其是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定价应由市场进行。

人力资本具有普通资本要求增值的属性,故人力资本定价从人力资本的投资方来看并不能是简单的将人力资本的生产成本进行加总得到,它还要求有一定的增值,这部分增值由企业的效益及市场上人力资本的供求决定。笔者认为,直接法计算所得的人力资本投入只能是人力资本价值的下限,只有人力资本价格超过其成本时,人力资本所有者才有动机进行投资;而从人力资本的需求者一方来看,必定是以人力资本的使用所带来的收益为基本出发点,这决定了人力资本价格的上限,超过此上限,企业对人力资本的需求为零。所以人力资本的定价最终还是表现为对影响人力资本供求因素的考察。

人力资本定价,可以分为直接定价与间接定价。直接定价是指对人力资本从投入角度出发直接计量人力资本价值,可以说是一种成本核算法;间接定价是基于产出的定价,它考察人力资本在生产中对整体绩效的贡献,可以说是一种收益折现法。

直接法在计算人力资本价值的过程中主要是采取静态分析,与政治经济学有着很深的渊源,直接法经过拓展,可以加上一个资本增值部分,但是这并不改变其历史成本计价及静态分析的本质。但是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有着诸多不同,静态定价有其致命的缺陷。 直接法所受的主要诘难来源于对人力资本一些特性的忽视。被忽视的特性主要有能动性、时效性、社会性和高增值性。忽视了人力

资本的这些特性也意味着忽视了人力资本的可激励性,而激励性是人力资本创造价值体现自我价值的前提、也是管理实务的出发点,故而直接法在企业实务中无法被接受,这也限制了它在微观领域的发展。

国内当前对人力资本定价的研究大都采用了间接法。间接法由杨小凯、黄有光提出,经过了西方学者十余年的发展。国内的相关研究相当一部分是对既有的西方成果的拓展,还有一部分是借鉴其他学科发展的成果之后进而拓展人力资本定价的尝试。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注重从微观层面获取信息。部分学者沿着制度经济学的路径尝试从契约设计上解决不同类型人力资本的定价问题,这种尝试是对人力资本的细化,有助于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再进一步,人力资本定价回归到企业的科层结构中,将科层结构作为关键的企业型因素纳入人力资本定价之中,与人力资本自身差异性因素一并考虑。这些都体现了对企业微观结构的重视。

间接法除了重视企业微观结构之外,还特别关注人力资本的特性。现有的一系列的人力资本定价计量模型基本上都是间接法定价的具体表现。这些模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向入手:

(一)企业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之间的关系;

(二)企业绩效与报酬敏感性之间的关系;

(三)人力资本定价与股票期权定价相结合;

(四)资本资产定价与人力资本定价相结合;

(五)信息论与人力资本定价相结合等。这些模型不同程度地考察了人力资本的“无形性、能动性、异质性、时效性、两重性、社会性和高增值性”,不同程度地强调了人力资

本定价的几个原则,即“激励原则、公平原则、弹性原则、补偿原则、分享原则、多元化原则等”。

一种更为大胆的尝试是在人力资本定价的方法论上的革新,当前的人力资本定价理论的方法轮是还原论,方法论的革新给人力资本的量化问题提供了解决的可能,但是其这种突破前途未卜。这方面的一个例子是基于系统论的人力资本定价研究,提出了人力资本定价的统计学原理及对应模型。

也有文章在分析现代企业制度由“股东至上”演进到“共同治理”之后给出基于分享企业剩余的人力资本间接定价的理论依据。在这一尝试中布莱克舒尔茨模型被引入到人力资本的定价中,将人力资本定价转化为欧式期权定价问题,该模型的补充修正可以解决其面临的长短期不一致等问题,但是人力资本定价的复杂性显然被作者低谷了,无法如其所说“只要不断完善股票期权契约,就能克服其缺点,发扬其优点”。

虽然关于人力资本定价的理论并不匮乏,但是在实践中仍存在诸多悖论,比如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两者之间并不总是呈现正相关关系。

三、理论及实践的概括及展望

总起来讲,国内对于人力资本定价的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国外相比,国内研究基本上还停留在对西方既有的人力资本理论学习领会和介绍推广的阶段,众多学者选取的研究角度差异很大,难以形成统一的认识。另外,现有的人力资本定价模型

在定性上做的功课不少,而在定量上始终难以给出满意的答案,常见的人力资本定价模型,由于假设的严格性以及输入变量的争议性,使得其定性方面的成分多而定量方面的成分少,定量分析具有很大发展空间。即对于哪些要素会影响人力资本定价作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是这些因素究竟如何量化却只停留在各种“假设”之上的模型之上。

另外,直接定价法并非毫无用武之地,相反,它在宏观领域,尤其是牵扯到一国经济体制的时候具有重大影响力,可以指导最低工资的设定,也可以作为工具引导人才流动并促成产业结构调整。间接法则主要针对微观实务,即企业人力资本定价,扩展开来也可以指导事业单位人力资本定价。定量分析方面,目前常见的人力资本定价模型,由于假设的严格性以及输入变量的争议性,使得其定性方面的成分多而定量方面的成分少,定量分析未来具有很大发展空间。

第15篇: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研究述评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研究述评

作者:索勇超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9期

[摘要]对政府绩效进行科学评估,有助于准确评价政府,强化政府及行政人员自律,提高政府靖效,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文章认为我国政府靖效评估还处于初始阶段,指出应该在借鉴国外经验和研究国内实际情况下构建我国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I关键词]政府绩效;靖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第16篇:主问题设计研究述评

“主问题”教学研究述评

浙江松阳

宋木兰

【摘要】:

本文就“主问题”教学产生的背景、“主问题”及“主问题”教学的特点、“主问题”教学的意义、“主问题”的设计策略等四个方面对十余年来广大一线语文教师有关“主问题”教学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梳理,同时就研究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空白做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

阅读教学 主问题 “主问题”教学

【正文】:

“主问题”这一概念,是湖北省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在1993年3月对徐振维老师《白毛女(选场)》教例评析中首次提出的。之后,余老师在《我对阅读教学”主问题”的研究与实践》一文中指出:“‘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能从课文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理解、品味、欣赏、探究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是能够让阅读研讨深深进入课文的教学问题。”“‘主问题’最大的教改意义就是能用精、少、活的提问激活课堂、创新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有序学习活动的主体。” “所以,对‘主问题’的研究实质上是对课堂教学最关键的技术问题的研究。” ⑴钱梦龙老师也曾说,在阅读教学中,要通过对课文的认真分析,找到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把讨论解决这个问题作为中心目标,使语言、篇章等方面的学习都成为达到中心目标的过程或手段”。

继余老师之后,全国不少语文教师对这个课题进行了广泛地研究,并且以论文的形式阐述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浙江方建辉在2007年6月的《校长阅刊》中发表了《语文阅读教学中”主问题”设计探微》,在“主问题”的内涵特点、“主问题”对于阅读教学的意义、设计“主问题”的切入点、“主问题”设计的注意点等四个方面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湖北省公安一中祝中清在 2007年9月《中学语文教学》中发表了《“主问题”设计研究的教改意义》,非常简明的阐述了“主问题”设计在实际教学中的积极意义:有利于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有利于单篇课文的整体阅读,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等。

一、“主问题”教学产生的背景

在传统阅读教学中,字词的积累,标点、语法、修辞等的分析,文学以及文化常识的识记等等,烦琐、细碎、杂乱。有些课堂教学中教师就某个重要的语段就能列举几个或十几个问题,知识点“沙化”现象严重。由于这样的教学大多带有静止、孤立等弊端,其着眼点往往不能牵一‘练’而动全“篇”,缺少指向于渗透文章的“合力”。⑵

新课改以来,教师的问题意识得到了不断的强化,问题教学成了语文阅读课教学的一个主要手段。但是现实的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往往随意、简单又零碎无序,导致学生的思维只能以线性的定向的方式运作,学生被教师零散的问题牵着鼻子走,师生教与学的目标均不明确,学生对文章的阅读犹如蜻蜒点水,浮于表面,很难深层次地领悟文章蕴含的美。当然,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就更难以形成了,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余映潮老师曾历数的传统教学的弊端:“‘步步为营’的一个个提问成为牵引着学生向教师的‘板书’设计靠近的阶梯”,“‘提问群’的接连出现成为帮助教师绵延自己滔滔讲析的桥梁,‘随口而至’的问与答没有丝毫的美感和激发力,成为桎梏学生创造思维的网络。”⑶

针对这些现象,余映潮老师提出:“我们应有强烈的改革提问设计的意识。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碎问碎答’的危害年深日久,几乎所有的阅读课堂教学充满‘问答’,甚至有些优秀的教学设计和教案实录,也显得提问过多,内容过浅。”⑷

笔者认为,正是在新课改精神的刺激下,阅读教学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时候,“主问题”开始被越来越多的语文老师所关注。广大语文教师积极探寻“主问题”教学的意义,希望改变当前课堂教学上“问题”泛滥的现状,通过设置尽可能少、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性问题,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更集中更深入的阅读思考和讨论探究,更严谨、更高效地把握课堂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余老师的“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和强化自己把握教材的水平和课堂对话的能力作为努力的目标。

但是,在老师们的研究背景或教学现状的分析中,只是比较多的例举了当前阅读课堂存在的问题,对问题的成因却缺少必要的探究和归纳,这无疑影响了研究的深度。

二、“主问题”及“主问题”教学的特点

所谓“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上随意的连问、简单的追问和习惯性的碎问而

言的。它指的是课文研读教学中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主问题’教学则是指在阅读教学中,用尽可能少的关键性的提问或问题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更集中更深入的阅读思考和讨论探究。”⑸与平时我们所说的问题教学相比,具有自己的独特性。

1、江苏的方建辉老师认为“主问题”有几个较为明显的特点:

1)精练的概括性。“主问题”须是经过教师反复研读课文,针对文章重点内容高度提炼的结果,也是教师对课文个性化理解与反复思考的结晶。它对课文重点内容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对学生理解课文起关键性作用。

2)可探究性。“主问题”对学生理解课文,以及课堂教学过程都要有内在的牵引力,并能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

3)内在的逻辑性。主问题”在教学中出现的顺序是经过教师精心构思与合理安排的。一节课中几个重要的“主问题”的出现,符合文章本身规律,也符合学生认知事物的规律,具有内在的逻辑性。⑹

2、邵军老师则认为综合性、情感性、开放性、最近性是“主问题”的主要特征: 1)综合性。“主问题”是根据教材的内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综合考虑而设置的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从而给学生搭建一个自主读书、自我领悟的平台。

2)情感性。“主问题”的设计,要求在提示中重视情感性,让学生愿意读书,愿意动脑,愿意表达。换言之,就是问题“能奋力搅动学生的思维”。

3)开放性。“主问题”设计的落脚点并不是在问题的答案上,而是通过“问题\"的提出,指导学生积极地读书、思考、感悟、表达。所以“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而是开放的。

4)最近性。教师预设“主问题”时,应尽可能地了解学生对所学文本的经验、认知、需求等实际,努力使问题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跳一跳,够得着”。⑺

3、我们浙江宁波东海实验中学王剑平老师通过大量的课堂实践,提出了: 1)“主问题”对课堂的活动和教学内容有较强的牵引力,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主问题是纲,是鱼网的总绳,一牵起它,网眼便都可以张开来了。

2)主问题往往贯穿课堂始终,不会像随意而发的问题那样转瞬即逝。主问题引 3

发的每一个子问题都能构成课堂上的一个教学活动板块。

3)主问题的设计可以节省一定的教学时间,让学生更充分地进行读、说、思等活动,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⑻

4、章林华老师认为以“主问题”引领为重要品读手段的阅读教学,具有如下特点:

.1)信息集约。“主问题”阅读教学一改传统语文教学字、词、句、篇面面俱到、枝蔓丛生的局面,根据教学的主干内容,显现一个或几个需要学习探究的“主问题”,让学生围绕“主问题”展开各种学习活动。它对于简化教学头绪、提高教学效率有重要作用。

2)高度整合。传统语文阅读教学,往往按知识点肢解课文,以求得“逐点落实”。而“主问题”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有着内在的牵引力,是经过高度概括、提炼的,是一种能引动整体性阅读的教学问题。

3)自由生成。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教师以居高临下的条分缕析的“讲深讲透”为己任,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而“主问题”教学体现了“尊重学生”创新的教学关系,学生享有充分的自由,能够充分体会到语文学习中的求知感、创造感、成功感。⑼

这些老师在进行“主问题”研究实践的过程中,从各自的角度对“主问题”及“主问题”教学的特征进行了归纳,简洁而明确。让我们能够从这些凝练而富有条理性的文字中,比较充分、全面地了解“主问题”教学的特点以及“主问题”有可能对于我们的课堂所发生的积极影响。确实,正是因为“主问题”具有概括性、可探究性、信息集约、自由生成等特点,才能有效矫正语文的阅读课堂,避免课堂支离破碎或流于形式;才能从整体上引发学生的思考,减少繁琐的无效或低效的教学环节,使课堂有舒展的空间,让学生能够充分地就语言文字进行听、说、读、思,而不是蜻蜓点水似的匆匆而过。这样的课堂才是轻松有效的。

三、“主问题”教学的意义

十余年的教学探索实践证明,“主问题”设计和以“主问题”为线索的阅读教学在教学改革过程展示了其独有的优势。

1、余映潮老师认为“主问题”是经过概括、提炼的,“主问题”教学现象对教师把握教材的水平和课堂对话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主问题”的广泛运用将从

大面积上改变语文教师的课堂提问习惯。它具有如下作用:

1)“主问题”能从课文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理解、品味、欣赏、探究,是能够让阅读研讨深深进入课文的教学问题。

2)“主问题”有利于课堂上“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利于“简化教学头绪,强调内容综合”。由几个“主问题”组织起来的课堂阅读活动呈“板块式”结构,每一个“主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都具有形成一个教学板块的支撑力,都具有让学生共同参与、广泛交流的凝聚力。

3)“主问题”最大的教改意义就是能用精、少、实、活的提问激活课堂、创新教学,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有序学习活动的主体。所以,对“主问题”的研究实质上是对课堂教学最关键的技术问题的研究。⑽

2、余映潮老师的学生,同样来自湖北的祝中清老师认为:

1)“主问题”有利于简化头绪、突出重点。“主问题”设计在“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这是因为“主问题”设计是用少而精的关键问题组织阅读教学的,这样的课堂,教学目标简明,教学内容简洁,教学环节简单,能有效地保证教学的重点。

2)“主问题”有利于单篇课文的整体阅读。主问题的本质特点就是它是主要问题,是“牵一发而动全局”的关键问题,它强调的是对课文的整体牵引力;到位的问题总是能够轻便有力地牵动对全篇文章的整体感知、整体理解和整体赏析。

3)“主问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因为有些教师习惯于满堂讲,满堂问,满堂灌,学生为烦琐的分析所苦,为零碎的提问所累,为预设的板书所困,很少有时间进行充分的自主阅读。“主问题”相对于满堂讲、满堂问、满堂灌而言,优势在于能让学生充分地占有时间,每一个“主问题”都能形成一次持续时间较长的、深层次的阅读活动。在用“主问题”设计的课堂中,教师由讲析为主改变为以艺术设计、艺术调控、艺术点拨为主,学生由被动接受为主改变为围绕几个“主问题”进行充分的阅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能够在听、说、读、写、思等大量的阅读实践活动中培养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⑾

此外,运用“主问题”教学不仅可以节约大量时间,更重要的是可让学生学会在整体阅读中养成快速切入抓住文章(材料)主旨的阅读习惯,逐渐形成快速阅读、快 5

速把握、快速写作的能力,走上“快读快写,读写双快”的道路。⑿

在以‘主问题’为线索的阅读教学中,由于一般性提问的‘量’的大大减少,课堂活动以学生的读、写、说、思为主要内容,课堂气氛因此而显得生动活泼。可以说,‘主问题’最大的教改意义就是能用精、少、实、活的提问或问题将学生深深地引进课文,激发学生研讨的热情,从而有效地开展课堂活动。”⒀

从上面的摘引中我们可以看出,继余映潮老师提出“主问题”这一概念之后,许多一线的语文老师,在将“主问题”引入自己的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主问题”对于学生的意义——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活跃学生的思维,对于理解教材的意义——便于对教材进行整体的把握,对于课堂教学的意义——使课堂目标明确、容量增大、结构严谨等方面都进行了较多的思考和尝试,并进行了比较精炼而详尽地归纳。当然,这些思考更多的是对于余映潮老师思考的一种解读,或者说是将余映潮老师所提出的一些观点具体化、操作化。

笔者认为,以“主问题”为中心线索贯穿语文的阅读教学课堂,环环相扣,有较强的思考价值,而且可以很好地避免了两种极端现象的出现:一是老师过多讲授,学生成为被动接收的容器;课堂只有教师的“预设”,没有学生灵动的“生成”或者有“生成”也只是流于问题的表面或流于形式,学生参与的激情没有得到有效激发,因此课堂上缺少个性化的体验。二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引领下,语文课堂出现过度放开的现象。课堂上,老师一味地强调学生的自主,生动活泼有余却中心不明确,学生真正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而通过“主问题”组织教学,语文课堂便实现了有的放矢,真正成了老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主问题”出现在课堂上,是教师在明确课堂教学目标、了解学生真实需求基础上的精心“预设”的结果;由“主问题”而引起的课堂活动,是学生灵动的“生成”。学生围绕“主问题”产生的生成,能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这样的课堂,不仅可以对带动整篇课文的阅读思考、品味,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且使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教学重点突出、课堂结构严谨、课堂密度增大,有助于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在由“主问题”牵引的阅读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是高度精炼和有着充分预设的。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能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实际需求,细致深入的解读文本、把握文本的主旨,全面了解教材的板块与整体结构,这 6

样才能独立而又系统的围绕目标和学情设计出高价值的“主问题”,才能更好的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这个过程,能够成为教师自主学习、自我提升的过程,这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四、“主问题”的设计策略。

“主问题”是贯穿课文的线索,也是一堂课重点内容的集中体现。但是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习主体,对教材解读各有侧重;而不同的教材、不同的篇目对于学习的要求又各不相同。因此,每一个教师对于相同的文章、对于不同的文章,其设计“主问题”的切入点也各不相同。

1、从标题入手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甚至是文章灵魂的再现。一篇文章的标题往往体现了作者别具匠心的构思。例如在《智取生辰纲》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学生通过阅读圈点文章,真正走进文本,把晁盖、吴用等智用天时、智用地利、智用矛盾、智用计谋等很好地探究出来了。这种提纲挈领的“主问题”设计,对提高教学效率显现了重要作用。⒁

2、从结构入手

理清文章的结构,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从而提高学生分析理解文章的能力。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本文作者描述了童年时期的两种不同生活,为什么先写“百草园”的生活,后写“三味书屋”的生活?这两种生活调换位置写可以吗?由此启发学生思考按照时空顺序结构文章的好处。这种居高临下鸟瞰式的“主问题”设计,可以使学生充分地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提高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阅读能力。⒂

3、语言品析入手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主问题”的设计,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语言风格,赏析、品味、领悟作品的语言特色,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风格、感悟作者丰富的思想,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孔乙己》教学过程中,根据小说末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提出“孔乙己到底是死了还是活着?为什么?问题一出,学生们抓住“大约”和“的确”这一对看似矛盾的词语,兴趣盎然地边研读课文,边积极思考,判断真伪,寻找依据,深入分析外显语言中隐含的信息。⒃

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帮助学生掌握品析语言的方法,形成良好的语言风格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教唐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在引导学生品析语言时可以这样设计主问题:“诗圣杜甫曾说过:‘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是我国历代文人学子写诗时向往的一种境界。古人写诗尤其讲究锤炼字句,在关键处炼得好字,可使诗句含义丰富,韵味深长。下面我们也来感受一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出塞诗语言上的神韵。请找出你最喜欢的两句诗,看哪些字或词用得妙,用着重号标出并思考妙在哪里。⒄

4、从文章的某些连接点入手(比如一个词语、一句话,甚至一个过渡段,尤其是一些关键词或关键句,一般都能揭示课文的主旨);或者紧扣教学的重点设计主问题;或者为突破教学难点设计主问题;或者依据学生的学情设计主问题;或者从事件的发展变化和人、事、理之间的关系入手设计主问题。总的来说,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精、少、实、活的问题激活课堂,使教学内容于单纯之中表现出丰富透露出细腻,这种高屋建瓴的设计风格,有利于达到高效目的。⒅

从前面摘引的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对主问题设计策略进行研究的均为一线教师,他们以大量的课堂实例为依托,针对不同的文本,从不同的侧面进行了有效的切入,这对于单篇文章的理解和把握具有积极的作用,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可仿用。但是,以上“主问题”的设计策略仅仅针对某一片课文而言的,它所围绕的是单篇文章的重点,缺少了针对篇、单元、册,乃至整个初中阶段教学目标的系统思考、计划。

综上所述,“主问题”教学研究对于阅读课堂的教学改革,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推广价值。当然,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课题研究同样是一个漫长的、需要逐步完善的过程,“主问题”教学研究中的一些空白,比如“主问题”设计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如何适配、如何通过“主问题”的设计促进教师的自我提升和专业成长等方面还有一个很大的空间,需要我们慢慢地去填补。

笔者认为,课堂是一个多种因素集结的地方,更是各种学识、能力、智慧不断碰撞以产生新的知识、能力、智慧的场,因此,在进行“主问题”设计与教学研究 8

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要将文本教学目标的落实与“主问题”的设计有机结合起来。

首先,“主问题”的设计紧扣篇章的教学目标,以落实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要与篇章的教学目标适配。

其次,“主问题”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学习需求,充分考虑课堂的开放性,能有效容纳学生积极主动的课堂“生成”;以帮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体验、自主提升和自主发展为目标。

2、要认真处理好几个关系:

教师自身能力与“主问题”的设计之间的关系;简化教学步骤和强化主题之间的关系;达成文本教学目标的同时,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高;教师的“预设”与学生的“生成”之间的关系。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我们只有在充分考虑影响课堂教学的诸多因素的基础上,对“主问题”教学进行全面、广泛、深入地探究,才能更好地挖掘“主问题”设计的策略以及“主问题”教学对于阅读课堂、对于学生学习、对于教师自我提升的意义,让“主问题”真正成为落实新课标的一根有着支撑作用的拐杖,让我们的阅读教学真正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让我们阅读课堂不断展示出新的生机和独特的魅力。

【参考资料】:

余映潮.我对阅读教学”主问题”的研究与实践【J】.中学语文教学.2007(9):46 ⑵ 章林华.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和思考【J】.案例.2006(6):20-21 ⑶ 余映潮.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0(7—8)

⑷ 余映潮.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0(7—8) ⑸ 余映潮.我对阅读教学“主问题”的研究与实践【J】.中学语文教学2007(9):46

⑹ 方建辉.语文阅读教学中“主问题”设计探微【J】校长阅刊2007 (6):70-71 ⑺ 邵军.一瓶一钵足矣【J】.教育与教学研究 . 2009年23卷11期:117-118 ⑻ 王剑平.谈谈课堂教学中的主问题【J】.语文教学研究 2004(12):29-30 ⑼ 章林华.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和思考【J】.案例.2006(6):20 ⑽ 余映潮.我对阅读教学“主问题”的研究与实践【J】.中学语文教学2007(9):46 ⑾ 祝中清.“主问题”设计研究的教改意义【J】.中学语文教学2007(9):48 ⑿ 陈小东.课堂教学中的主问题设置【J】.课堂教学 2006(11) ⒀佚名.

.

DB/OL

http://news.sina.com.cn/c/2005-04-14/09075646270s.shtml 2005年04月14日09:07 \\2010年08月06日

⒁ 章林华.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和思考【J】.案例.2006(6):20

⒂ 章林华.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和思考【J】.案例.2006(6):20 ⒃ 章林华.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和思考【J】.案例.2006(6):20-21 ⒄ 梁飞燕.语文教学如何巧设“主问题”【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22卷第1期:152

⒅ 任明新.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2007(8):23-24

第17篇: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述评

200711034050

刘庆明

应用心理学

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述评

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通过对留守儿童产生背景,概念界定,心理健康、自我意识、情绪与社会支持、社会行为、人格、学业与校园关系,家庭与生活等方面研究的系统总结,概括了已有研究中在多个学术领域宏观呈现与微观分析的“22N”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目前干预措施实施不利的情况下,以保护性因素作为突破的新进展。最后从理论研究和实践干预方面提出:留守儿童并不一定是问题儿童,留守儿童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他们自身具有发展与成长的心理资源,而且留守儿童研究的纵深趋势与切实可行的干预模式必须是以社会的发展与需求为背景。 1 引言

20 世纪 70 年代末以来,中国社会进人了快速发展的转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促进人口的流动。同时,为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促进城市化的进程,户籍制度明显松动,有效地推动了人口的流动。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到城市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民工潮”现象。据2006年国务院研究室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统计(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2006),我国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2 亿人左右这个数字还以每年约 3000 万在增长。农民工中 1 至 40 岁的占到 84%,41 岁以上的仅占 16%。他们绝大多数受教育程度偏低,主要靠出卖体力劳动为生。因其工作时间长,生活条件差,工资收入低加之城乡二元体制的限制,这些进城打工的农民工不得不将孩子留在农村的家中。

因为各种原因造成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而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儿童我们称为留守儿童。据调查,全国14岁及以下的留守儿童数量已达2290.45万人,父母双方至少有一人外出打工的中小学生平均占全体学生的 47.7%(周福林,2006),有的省份(例如,湖南省)比例达到60%(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近几年来,留守儿童表现出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各界的关注。主要表现出 3 个特点:第一,持 续时间长。我国社会发展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之中,相当数量的农业人口将逐渐转为非农业人口,这将涉及数亿人口、持续数十年,与此相关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也将会在很长时间内持续存在并演化。第二,缺乏教育引导方针。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将逐步成为真正意义的“非农业人口”,儿童成长关键期的教育与引导将决定他们能否顺利地成为市民。第三,时间紧迫,负面作用已经显现。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已经步入青春期和青年阶段,而且还会不断的有孩子加入“留守阵营”,他们的影响力和破坏力可能会越来越大,根据各地公安系统对 2003~2005年的未成年人盗窃、抢劫类犯罪统计,留守儿童在其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有些县城中甚至有60%以上的案件是留守儿童作案。 2 留守儿童的相关研究

2.1 关于留守儿童的概念

当前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定义并不统一,虽然大家都认同农村留守儿童是由于父母外出打工而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被留在农村家乡的儿童,但是仍存在许多争议,主要在于:留守儿童的年龄范围如何限定;留守经历持续多长时间才算留守儿童;过去有过留守经历现在已不处于留守状态的儿童是否算留守儿童;对父母双方均外出与父母一方外出的儿童是否作一定的区分等等。

2.2 留守儿童的研究

我国的研究主要结论集中在: (1) 心理健康方面

留守儿童较非留守儿童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他们在躯体化、恐怖、敌对、偏执、强迫和人际关系敏感问题上的得分较高(王东宇,2005),且存在年级差异和性别差异。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小学留守儿童,高中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好于初中留守儿童,年龄200711034050

刘庆明

应用心理学

越小心理问题越突出。女留守孩的 SCL-90 量表的总均分及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 4 个因子分显著高于男留守孩(王东宇,2005),男生的症状强于女生(黄爱玲, 2004)。

(2) 自我意识方面

留守儿童自尊较低(郝振,2007),有严重的自卑感(范芳,2005),对自身的评价明显偏低,特别是在对自己的智力、外貌和幸福满意度方面 (赵红, 2006),而事实上,留守儿童在聪慧性上与普通儿童没有显著差异(范芳,2005)。

(3) 情绪与社会支持方面

留守儿童情绪较不稳定(王东宇,2002),孤独感是他们报告最多的情绪体验(王良锋,2006),委屈难过(刘霞,2007),状态焦虑(刘正奎,2007)和抑郁(高文斌,2007)明显地高于非留守儿童。

(4) 社会行为方面

留守儿童表现出相对较多的违法和违纪行为(刘霞, 2007),社会适应不良问题较突出(黄爱玲, 2004),存在一定程度的社交焦虑问题(王良锋, 2006;张顺,2007)。有比较严重的人际交往问题,检测出较突出的交往问题包括放任与自暴自弃,受欺负与攻击等(张德乾, 2007)。一些留守儿童不服管教,小偷小摸,抽烟,酗酒,赌博,抢劫等,有些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范先佐, 2005)。

(5) 人格方面

相关研究较少,主要研究结果显示留守儿童较为内向(王东宇,2002),具有下述一些人格特点:冷谈孤独、自卑拘谨、少年老成、抑郁压抑、冲动任性、紧张焦虑、自我中心主义(范芳,2005)。

(6) 学业与校园关系方面

研究表明由于父母离开,尤其是母亲的离开,学业成绩确有显著下降(吴霓, 2004)。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学习习惯不良者较多(庄美芳, 2006;马艳琳, 2007) 。 学习态度不端正, 学习成绩容易下滑 (叶敬忠,2005);学习兴趣不高(范先佐, 2005;周宗奎,2005)。辍学现象严重(曹春华, 2007),逃学、厌学、纪律差、迷恋网吧的现象也比一般儿童严重(黄应圣,2004;王玉琼,2005)。另外,留守儿童在不和谐师生关系,不和谐同学关系以及校园暴力上得分高于非留守儿童,尤其以小学生为重(高文斌,2007)。

(7) 家庭与生活方面

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相对疏远 (叶敬忠,2006) ,亲子关系上出现父母的榜样作用缺失,父母监控机制弱化(迟希新, 2006)等问题,家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性、文化知识性、娱乐性较低,矛盾性突出,独立性相对较强(范芳,2006)。家庭教养方式多为诸如惩罚,干涉等消极方式(黄艳萍, 2006)。留守儿童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常常表现出生活自理能 力差, 依赖性强, 缺少社会责任感 (黄应圣, 2004) 。此外,与农村一些三无青少年,即无学上,无业就,无事做的“问题少年”的交往也带来了很多问题。 3 留守儿童研究的现状与干预

现有针对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表现出“22N”模式。即两种方式,两种工具,多个领域。 4 留守儿童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

第一,已有研究将留守儿童定位为问题儿童。 第二,忽略了留守儿童之间的个体差异。

第三,研究缺乏发展性,片段式的呈现问题,分离式的研究特点。 第四,忽视了留守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保护因素。 第五, 干预措施缺乏系统化、标准化和操作化。 5 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民工现象也必然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留守儿童不但为200711034050

刘庆明

应用心理学

心理学的研究增添了一个特殊的样本群,而且日益得到各个学术领域的关注和重视。研究深度的拓展,新的研究视点的挖掘,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结合必然会成为下一阶段心理学研究的方向。理论的研究终究是为实践服务的,我们最终的目标是可以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干预方案,为留守儿童守住未来。

罗静,王薇,高文斌.(2009).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

第18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述评讲解

2016年 第 9 期 英语教师 引言 “ 翻转课堂 ”

是 一种将 知 识 传 授 与 知 识 内 化 颠 倒 的教学模式 , 注 重课 外 相关 学习的实践 活 动 , 而 不 仅 限于 “ 灌 输 ” 课 本理论 知 识 (Bergmann &Sams 2012 。 这种 教学 方 式 聚 焦 “以学生 为 中 心 ” 的 课堂 教学 形 式 , 激 发 学生学习兴趣 , 培养学生 自 主 学习意 识 ; 可 以 凭 借 音 频 剪 辑、有 声 读 物、视 频 教学以及 其 他 辅助 学习资 源 来 实现 师 生、生生 之间 互动、互 助 的学习环境 (Marta 2016 。 在 “ 翻转课堂 ” 中 , 教 师 需 要 将 课 本中的 重 难 点 浓 缩 在 20分 钟 以 内 的 微 课 视 频 中 , 将 动 画、趣 味 插 图、故 事 演 说 以及 情景 模 拟 等 元 素 融 入 教学视 频 , 摆 脱 “ 照 本 宣 科”、课 件制 作 模式 千 篇 一 律 等局 面, 激 发 学生学习的 兴趣 。 同 时, 教 师 也 要 摒 弃 传统教学模式中的 “教 师 教 , 学生 听 ” 的 形 式 , 提 倡 小 组 互动 , 合作 交 流 , 注 重 “以学生 为 中 心 ” 的 个 性化 协 作 式 课堂 学习氛 围 的 形 成 。 “ 翻 转课堂 ” 已 成为当 今 课程 教学研究的新 趋 势。

本文 梳 理 了 国 内 有关

“ 翻转课堂 ” 的研究 成果 , 从 翻转课堂 内 容 本 质、

作 用 与有效 性及其在大学英 语教学中的应用等 三 个 方 面进 行述评 , 以 期 为我国 教学模式 改 革 提 供 参 考 。

一、“ 翻转 课 堂 ” 教学 模 式 研究 国 内 “ 翻转课堂 ”

教学模式研究 主 要 包括 以下 方 面:从 探 讨 “ 翻转课堂 ” 的理论研究 到 大学英语教 学中的实 证 研究 ; 从 翻转课堂 的 有效 性及 可 行 性实 施 策 略 探究 到 其教学模式的 关 键 因 素 探析 (Teegan Green 2015 。

(一 “翻 转 课 堂 ” 教学 研 究 现状 1.“ 翻转课堂 ” 的 内 容 本 质 研究 在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中 , 学生 通过 课 前 自 主 学习及观 看 教学视 频 完 成 知 识 接 受 , 这种 教学 方 式能 够 达到 甚至 超 越 传统 课堂 教学中教 师 “ 填鸭 式” 或 “ 机 械 式”

授 课 的教学 效果 , 且 在 知 识 内 化阶段 得 以 有效 实 施 。 课 中再 结 合 多 种 教学 形 式 , 形 成师 生 良 性 互动 , 协 同 合作 的学习氛 围 , 其中 包括 学生 自 主 学习、小 组 讨 论、互动合作 交 流、教 师 辅 导及 师 生、生生 互评 等学习模式 , 巩 固 内 化 所 学 知 识 , 并将 知 识 完 全 掌握 吸 收 才实现 了 真 正 意义 上 的 课堂翻转 教学

(何 克 抗 2014 。 研究 表 明 , “ 翻转课堂 ” 能 有 效 改 善 学生学习的 方法 , 培养 自 我 反 思 意 识 。

2.“ 翻转课堂 ”

教学模式 构建 研究 教 师 在 课 下 进 行 远 程课堂 视 频 教学 , 课 上 形 成 师 生的 良 性 互动 ,

协 同 合作 的学习氛 围 能 有效 培养 学习者 的创 造 力 及思 辨 力 (胡 杰 辉、伍 忠 杰 2014 。

3.基于 MOOC 的 “ 翻转课堂 ” 教学实践研究 将 MOOC 与 “ 翻转课堂 ” 融 合 , 能 有效发 挥 其 信息 技 术 与 知 识 内 化 高度 融 合 的 混 合 式教学 形 式

“ 翻转课堂 ”

教学模式的研究 述评 鲁 修 红 张 文 【 摘

要 】 梳 理 有 关 “翻 转 课 堂 ” 教学 的 研 究 成 果 , 从 翻 转 课 堂 内 容 本 质、作 用 及 有 效 性 , 以 及 在 英 语教学 中 的 应 用 等三个 方 面 阐 述 “翻 转 课 堂 ” 对 英语教学 的 影响 , 并分析 未来 “翻 转 课 堂 ” 教学 模 式的 研 究 趋 势 。 通 过分析 , 提 出 “翻 转 课 堂 ” 教学 模 式 是 我 国 现 今 教学 形式改 革 的 突破 口 之 一, 对 教师有 效 教学、学 生 自 主 学习有 积极 的 影响 。 【 关键词 】 翻 转 课 堂 ; 教学 模 式; 研 究述 评

38 ENGLISH TEACHERS English Teachers Vol.16No.9 的 作 用 , 开 发 出 学习者 易 于 接 受并 能 终 身 受 益 的优 质 课程 。 学习者 可 根 据 个 人 所 需, 自 主 选择 学习资 源 , 调 节 学习进 度 。

4.“ 翻转课堂 ” 的实践应用调研

“ 翻转课堂 ” 教学模式的应用 范 围 较 广 , 涉 及 医 学、化学等研究 领 域以及 小 学 到 高 等教 育 等研究 群 体 。 研究 表 明 , “ 翻转课堂 ” 能 有效 帮 助 学生 掌握 学习技巧 , 培养其 自 我 反 思 意 识 。

由 此可见 , “ 翻转课堂 ” 无 论 从 方 式 构建 还 是 与 教 学 方法 融 合方 面, 都 彰 显 了 其创新 特 点, 即 提 倡 互动、互 助 的学习理 念 , 倡 导 个 性化、分 层 次 的教学模式以 及 推 崇 “ 师 生” 的 角 色 转 换 。 而 学生 课 前 自 主 学习的教 学 内 容 及其 掌握 程度 决 定 了知 识 传 授 的 效果 , 如 何 设 计 及 选择 教学 形 式 则决 定 了知 识 内 化的 质 量 。 (二 “翻 转 课 堂 ” 的作 用 及 有 效 性研 究

“ 翻转课堂 ” 采 用的 是 一种 “ 先 学 后 教” 的新型 教学 范 式 。 课 前 , 学生 认 真 观 看、学习教 师 精 心 制 作 的教学视 频 , 在 课堂 中 , 学生 与 教 师、学生 与 同 伴 进 行 交 互 式学习, 实现 “ 知 识 传 授 ” 与 “ 知 识 内 化” 的 颠 倒、传统教学模式中的 课 前 与课 中以及 师 生 重心 的 翻转 。 因 此 , “ 翻转课堂 ” 是 对传统教学 法 的 一次 重 大 革 新 。

1.有 助 于培养学生的 自 主 学习能 力

学生 可 在 课 下 提 前 观 看 教学 微 视 频 , 并完 成 线 上 作 业及 自 学 检 测 等 。 与 此 同 时, 也 可 根 据 知 识 的 内 化 和 掌握 情 况 决 定 是 否 执 行重 播、暂 停、回 放 等 操 作 , 这 解 决 了 传统教学模式下 知 识 传 授 单 向 性的 问题 (马 秀 麟 2013 。 课堂成 功实 行 了 “ 翻转 ” 之 后, 若 要 确 保 课 堂 教学中 知 识 内 化的 质 量 , 教 师 必 须 促 使 学生在 课 前 进 行有效 的 自 主 学习, 使 其 发 现在 某 些 知 识 的理 解 层 面 欠佳 的 情 况 , 并 做 好 相 应的 笔 记 , 这 样 才能在 课堂 上 与 教 师 和同 伴 进 行互动 交 流 , 进 而 高 质 量 地完 成 知 识 的 消 化 和 吸 收 , 还 能 逐渐 摆 脱 “以教 师为 中 心 ” 的 依 赖 心 理 , 培养 自 主 学习、自 主 探究的能 力 , 将 知 识 学以 致 用 。 鉴 于 此 , “ 翻转课堂 ” 能 切 实 有效提高 学生的 自 主 学习能 力 , 这 与当 今 的教 育 体 制 改 革 中的 “ 终 身 学习” 理 念 不 谋 而 合 (朱宏洁 2013 。

2.促 进 “ 师 生” 重心 的 翻转

就 传统教学模式 而 言, 由 于 受 到 固 定 教学 场 所 和 时 间 的限 制 , 教 师 传 授 知 识 成为 学生学习英语的 主 要 渠 道 , 这种 教学 方 式 忽 视 了 学生 自 主 学习的 主 体地 位 以及 他们 知 识 接 受 能 力 的 差异 性 , 不 能 针 对 每 位 学生的 个体 差异 性 进 行 分 层 次 教学 , 导 致 教学 成效 欠佳 。 然而 , 翻转课堂 是 一种将 课 前 学生在 线 学习与课 中教 师 个 性化 辅 导 相 融 合 的教学模式 , 能 最 大化 地 促 进 学生 知 识 的 内 化 与 吸 收 。

虽 说 教学视 频 在 “ 翻转课堂 ” 中的 作 用 不 可 小 觑 , 但 “ 微 课 教学” 并 不 是 “ 翻转课堂 ” 的 代名 词 , 课堂 上 师 生 之间、生生 之间 的 互动 交 流 才 是 其 知 识 内 化的 核 心与关 键 。从表面上 看 , “ 微 课 视 频 ” 取代了 教 师 知 识 传 授 的 主体地 位 , 弱 化 了 教 师 在 教学 过 程 中的 作 用及 重要 性 (张 金 磊 2013 。 但 从 实 际 看 , 翻转课堂 实现 了 师 生 角 色 的 双 重翻转 。 教 师 由 传统的“教 书 匠 ” “ 教 书 的 圣 人” 变 成 了知 识 内 化 过 程 中的 “ 引 导 者 ” 与 “ 辅 导 者 ” (叶 澜 2007 。 学生 从 “ 机 械 式” 的教学模式中 解放出来, 更 加 突 出了 学生学习的 主体 性 和 自 主 探究性 , 由 原 来 的 “ 知 识 被 动 的 接 收者 ” 变 成 了 “ 知 识 内 化的 主 动 探究 者 ” 。

(三 “翻 转 课 堂 ” 在 英语教学 中 的 应 用

研究 发 现 , “ 翻转课堂 ” 教学模式能 打 破 传统英 语教学 过 程 中 地 域 和 时 间 的限 制 , 其 便 捷 性 和 可 操 控 性能促 进 远 程 视 频 教学的 快 速 发 展 , 并 能 改 善 某 些 课程设 计 过 于 刻 板、教学模式 僵 化等现 象 , 为 学 生 提 供 一个 轻 松 自 在、富 有 情 趣 及 成效 的语 言 学习环境 (崔艳 辉、王 轶 2014 。 而 在传统的外语教学 课 堂 中 , 教 师 忙 于 书 本 知 识 的 讲 解, 而 学生 仅 在 有 限 的 时 间 内 全 神 贯 注地 听 课、记 笔 记 , 鲜 有 英语 口 语 讨 论 与 交 流 的 机 会 。 教 师 也 无 法 及 时 纠 正 和 指 导学 生语 言 学习方 面 的 问题 。 而 “ 翻转课堂 ” 教学模式 通 过 采 用 自 主 探究、师 生 合作 交 流、生生 互动 协 作 答 疑 以及 师 生、生生 互评方 式等 多 种 混 合 式学习形 式 , 增 加 了 学生的 口 头 表达 机 会 , 逐渐 消 除 “ 哑巴 式 英语” 的现 象 , 并 能 帮 助 学生 有效 克 服 口 语 交际时

ENGLISH TEACHERS 39 2016年 第 9 期 英语教师

内 心 紧 张、焦虑、羞 于 开 口 等 障 碍 , 树 立 学习英语的 自信, 激 发 学习动 机 。

二、研究 启示 与 未来 发 展趋势 “ 翻转课堂 ”

教学模式研究拓 宽 了 教学研究 领 域 , 给 予 了后 续 研究 一 些 重要 的 启 示 , 并 指 明 了 今 后 的研究 方 向 。

1.鉴 于 “ 翻转课堂 ” 教学模式 尚 处 于 我国 研究 的 初 级 阶段 ,很多 方 面 还 需 做 进 一 步 的探 讨与 分 析 。 例 如 , 如 何 设 计 “ 翻转课堂 ” 教学 过 程、教学 活 动 以及 评价方 式 , 才能 有效提升 学生的学习能 力 , 培 养 自 主 探究思维 ? 与 此 同 时, 教 师 应 结 合 本校教 师 教学及学生的实 际 学习现状 做适 当 调 整 , 制 订 出 个 性化的教学 方 式 。

2.应拓 宽 此 领 域的研究 范 围 。 “ 翻转课堂 ” 研究 还 应 体 现 不 同 性 别、

不 同 协 作 机 制 和 课程设 计 等外 在因 素 对其教学模式 成效 的影响 , 以及在 不 同 教学 群 体 中的 适 应性 问题 。

“ 翻转课堂 ” 教学模式 不 但 没 有 削 弱 教 师 的 重 要 性 , 反 而让 其承 担 了更多 的 职 责 。 例 如 , 教 师不 但 要 精 心 制 作 微 课 教学视 频 , 还 要 及 时 调查学生的学习情 况 并 做 系 统分析 , 做 好 课堂 及 课 后 学生 个体 差 异 性分 层 次 教学的 辅 导工 作 。 同 时, 从 学生的 角度 来 说 , 他们 已 然 成为 了自 主 学习与 探究的 主体 。面 对新的 角 色 转 换 , 师 生的 认 可 度 及 接 受 度 如 何 ? 能 否 适 应及 接 受 新 课 改 下的 角 色 挑 战 ? 国 内 学 者 应 该 在 此 方 面 做 调研 , 并 给 予 教 师相 应的 指 导培 训 , 使 他们熟 悉 整 个 教学 过 程 。

结束 语

“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是 我国 现 今 教学 形 式 改 革 的 突 破 口 之一 , 本文在 梳 理 国 内 关 于 此 类 研究的基 础 上, 综 合 分析其研究 内 容 及 范 围、本 质 内 容 以及研究 启 示 和 展 望 , 目 的 是 为 后 续 研 究 提 供 参 考及理论 支 撑 , 让 教 师 及 相关 学 者 关 注 “ 翻转课堂 ”

的教学研究工 作 , 发 现新的研究 视 角 , 挖掘 新的研究 方法 , 逐 步 丰富 此 领 域的研 究 成果 , 并 为 解 决 教学中的 棘手 问题提 供 新的 研究 方 向 。

引用 文 献

崔 艳 辉 , 王轶 .2014.翻 转 课 堂 及 其 在 大学英语教学 中 的 应 用 [J].中 国 电 化 教育 , (11 :116-121.何 克 抗 .2014.从 “翻 转 课 堂 ” 的本 质 , 看 “翻 转 课 堂 ” 在 我 国 的未来 发 展 [J].电 化 教育 研 究 , (7 :5-16.胡 杰 辉 , 伍 忠 杰 .2014.基 于 MOOC 的 大学英语 翻 转 课 堂教学 模 式 研 究 [J].外语 电 化 教学 , (6 :40-45.马 秀

麟 .2013.大学 信息 技术 公 共 课翻 转 课 堂教学 的 实 证 研 究 [J].远 程教育 杂 志 , (1 : 79-85.叶 澜 .2007.教师 角 色 与 教师 发 展 新 探 [M].北京 :教 学 乐 学出版社 , 199-317.张 金 磊 .2013.“翻 转 课 堂 ” 教学 模 式的关 键 因 素 探析 [J].中 国 远 程教育 , (12 : 59-64.朱 宏洁 .2013.翻 转 课 堂 及 其 有 效 实 施 策略 刍 议 [J].电 化 教育 研 究 , (13 : 79-83.Bergmann , J.&Sams , A.2012.Flip your claroom :Research Every Student in Every Cla Every Day [J].Arlington:ISTE , (3 .Marta Caligaris et al.2016.A first experience of flipped claroom in numerical analysis[J].Future Academy ' s Multidisciplinary Conference , (217 :838-845.Teegan Green.2015.Flipped Clarooms :An Agenda for Innovative Marketing Education in the Digital Era[J].MarketingEducation Review , (3 :179-191.注 :本 文 系 湖 北 省 教 研项 目 “ 基 于 蓝鸽 学习的平台 的 大学英语 „ 翻 转 课 堂 ' 教学 模 式 研 究 ” (项 目 编 号:2014290 的 部 分研 究 成 果 。

作者信息:430068, 湖北 武汉, 湖北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 40 ENGLISH TEACHERS

第19篇:毕业论(白居易诗歌述评)文

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论文

白居易诗歌理论述评

[摘要]白居易的文学成就表现在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方面。他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自我要求,主张文学创作要有明确的政治目的。形式上要通俗易懂,内容上要“直书其事”达到“救济人病,裨补时阙”的目的。为此白居易创作了大量的讽喻诗。他的诗歌理论针对中唐时期的社会矛盾而发起,在与朋友的书信中得以阐释。本文先简单的介绍白居易的生平,进而从诗歌的创作及功用的角度对白居易诗歌理论进行评述。体现白居易诗歌理论在今天的意义。

[关键词]白居易;诗歌理论;思想内容;创作原则

白居易是中唐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所作的讽喻诗,在相当的广度上和深度上揭露了中唐社会的黑暗和下层人面的疾苦。在总结我国自《诗经》以来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现实主义的诗歌理论。在《与元九书》、《新乐府序》、《读张籍古乐府诗》、《采诗以补察时政》等文章中,表达了他的诗歌理论思想。这其中既讨论了诗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又强调了诗歌的现实功用。诗歌必须为政治服务。

一、白居易的生平与思想

文学植根于现实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作家的创作既表现社会现实又表达个体思想。白居易作为一位现实主义的诗人,他的诗歌大量反映社会疾苦,这与其生活的时代特点以及白居易自身的经历是密不可分的。

中唐时期,唐朝由盛转衰。特别是经过安史之乱后,社会矛盾重重,战乱不断民生凋敝。政治上腐败加深,对老百姓的盘剥也加重了,整个社会日渐动荡不安。面对这样的现实状况,文人们的创作题材和主题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例如从边塞田园诗的写作转向关心人民疾苦的文学创作,这其中的重要诗人就有白居易。

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基础

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其父白季庚是明经出身,做过彭城县令等官职。白居易的母亲善良贤惠。这样的家庭环境让白居易从小就有了一个学习的良好氛围培养了白居易良好的学识修养。

白居易的少年时代,由于藩镇*的影响、父亲任所的变动,辗转各地。这样的经历使白居易从小就感受了百姓的疾苦,为他现实主义的诗歌创作打下基础。他从小聪明过人,想通过考进士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刻苦攻读而通过宣州府的乡试、后又一举登进士

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论文

间,他们悲歌哀吟,抒忧泄愤,抒发各种各样的感受,文学作品是生活和情感的产物。因此丰富

[]多彩的贬谪生涯,对他们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157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白居易所坚持的儒家思想。白居易的一生也因此分为前后两期,而被贬为江州司马对白居易的创作态度和创作方向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由“兼济天下”转为“独善其身”。结交的朋友中有了僧人和道人,诗歌也开始恬静恬淡。关心人民疾苦,具有强烈现实意义的讽喻诗少了。而侧重于表达个体感情的闲适诗与感伤诗多了。

在这之后,白居易也改任过别的官职。甚至在唐文宗大和元年(827)改任秘书监回到长安。但他还是选择了隐退,远离政治争斗。

二、“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诗歌本质论

关于诗歌本质,白居易之前已有源远流长的“诗言志”说和“诗源情”说。而白居易对诗歌本质的看法为这种说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与元九书》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

[]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2423 《策林六十九》说:“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白居易对诗歌本质的认识,是建立在诗歌创作发生原理的理论基础之上以及人的感情具有相同共通性的心理规律上。

对于诗歌的内容与形式白居易有自己独到的观点,既重内容又看着形式,反对脱离内容流于形式的文学作品,对后人的创作及诗歌发展产生了导向作用。他的诗歌理论主要体现在他的《策林•议文章》、《策林•采诗》、《新乐府序》、《与元九书》及诗作《采诗官》、《寄唐生》等作品中。这些理论集中表现了白居易四十四岁被贬为江州司马之前积极进取坚持讽喻美刺的诗学思想。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把诗比作果树,把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感情比作“根”和“实”,把艺术形式比作“苗”和“花”。“情”和“义”,属于诗歌的内容方面,“言”和“声”属于诗歌的形式方面。“系于意,不系于文”。这体现了白居易对诗歌本质内容的见解,诗歌的根本是表现思想感情,反对脱离内容的唯美主义的形式追求。“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是白居易对诗歌本质特征的揭示。其过程是感于事,动于情,形于诗。整个创作过程以“情”为核心,诗不是对客观之事的简单描写而是对人的感情的抒发。“情”是诗歌创作的关键。对“诗言志”的传统观点做了继承又有了新的发展。在作品的题材上,人批判梁陈时期“嘲风雪,弄花草”的诗风。

1.为“时”为“事”的创作原则

白居易坚持“为时”“为事”的创作原则。这一原则也是新乐府运动的理论纲领。它要求诗歌反映现实,为政治时事服务,反对诗歌空有形式而无内容。“时”和“事”主要指国家的兴衰,朝政的得失,人民的疾苦等。为时为事而做不为文而作的创作原则,突出了诗歌创作的思想性,加强了诗歌与政治的联系。他在《读张籍古乐府》中写道:“为诗意如何?六义互铺陈。风雅比兴外,未尝著空文”。对张籍的乐府诗进行了称赞。

联系唐诗的发展来看,这是对以杜甫为代表的关心国计民生,表现社会政治内容诗歌的经验总结。在白居易之前,一些理论家谈到创作要反映现实之物。如陆机提出“遵四时以叹逝,瞻万

[]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3170 多指自然之物。对比之下,白居易要求诗歌描写的“事”是指带有强权政治内容的事,特别是指能反映民声疾苦的事。超过了之前的诗歌理论水平。在我国封建社会前期代表着一种进步的文学创作思想。

2.创作方法上体现“直书其事”的“实录”精神

在诗歌创作中,“情”是出发点,“义”是落脚点。白居易不仅理论上提倡,创作上也坚持这样做。内容与形式较好的结合,反对使用过于华丽的文辞而忽略了诗歌的思想内容。

表现在自己的创作中,体现的是一种“直书其事”的“实录”精神。实录是就方法,而直笔更侧重作者的写作态度。白居易强调“直歌其事”,并不注重比兴。用白描的手法记录下客观现

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论文

实。这不仅是创作的要求,而且与白居易为官兼济天下的要求是统一的。

首先要求诗歌要真实的反映现实,不虚美不粉饰太平,客观公正的“直歌其事”。儒家的民本思想在白居易的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写民生的诗篇占有重要地位。其次是反映真实即“写什么”的问题。为事不为文要求诗歌关注、反映、影响现实。

在白居易看来,诗歌是有着现实意义的创作活动,诗歌要反映社会中的现实和人生。因此对人民的疾苦必须要“直书”要“实录”。白居易在《秦中吟序》中写道:“贞元、元和之际,予在长安,闻见之间有足悲者,因直歌其事,命为《秦中吟》焉”。“秦中吟”,一吟悲一事。这些诗歌真实的揭露了社会的黑暗。

与“直笔”和“实录”的创作原则相对应,在方法上则有了相同的要求。首先要有严格的真实性,诗中所写的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以及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其次要有一定的政治性,诗歌反映生活体现社会问题。针对弊政进行讽喻,“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再次要有一定的典型性,白居易要求诗歌所描写的具体生活内容,应当有某种普遍的社会意义。

白居易提出“情者系于政”,诗歌要体现兴利除弊的政治目的,这样才有社会价值。而直笔、实录便是白居易诗歌功能追求的体现、是想实性与人民性的表达。

3.尚实、尚俗、务尽的艺术主张

为时为事而做的创作原则,要求诗歌在艺术上要尚实、尚俗。即诗歌要真实而又通俗,这样易于接受也才能真正发挥讽刺批判的作用。白居易在《新乐府序》中说:“篇无定句,句无定字;系于意,不系于文。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诗三百之义也。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戒也;其实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提出了尚实尚俗的艺术主张。

新乐府的形式自由,要求诗歌在内容上做到真实可信。在《策林六十八》中说:“褒贬之文无核实,则惩劝之道缺矣”,白居易的《秦中吟》十首,采用一诗议一事真实而又富有批评效果。在语言上提出“质而径”、“直而切”的主张要求浅显易懂,而不注重委婉含蓄,突破了儒家诗学的一些诗歌主张。例如“微而婉”的要求。在形式格律方面,白居易要求做到音节和谐,文字流畅,容易吟诵,便于传唱。使诗歌通俗百姓易懂,这是其诗歌具有人民性的表现之一是对古代文学和诗论的一个贡献。

4.诗歌通俗化的意义

白居易的诗歌具有清新明了,通俗易懂的特点。这非常有利于百姓的接受与诗歌传播。白居易曾指出写作诗文的通病是追求繁多的形式,与社会需求相去甚远,没有达到写文做诗的目的。为了诗歌的通俗易懂,白居易不断进行修改和锤炼。这样的创作态度使得白居易的诗日渐成为通俗易懂的典范。如我们熟知的《卖炭翁》等。

内容的现实性与人民性与形式的明了性与通俗性,一方面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特点,另一方也是白居易诗歌理论的核心。针砭时弊而又通俗易懂,诗歌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引起了百姓的共鸣,在民间大量流传。“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便是最好的体现。

白居易在《新乐府序》中说道:“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益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这样的诗歌理论连同白居易的诗歌创作深刻的影响了后来的诗人。

三、“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诗歌的历史使命

在白居易看来,诗歌不但可以“感人心”,而且具有多种作用。如可与反映社会生活,反映民生疾苦,具有认识作用;也可以抒写诗人内心的欢娱之情、闲适之情,具有愉悦作用。在《与元九书》中说:“与足下小通则以诗相戒,小穷则以诗相勉”,索居则以诗相慰,同处则以诗相娱。”这表明诗歌具有多种作用。

虽然诗歌具有多种作用,但是作为现实主义诗人的白居易更强调诗歌的政治功利作用。其诗歌理论的进步意义直接表现在关于诗歌创作的目的与任务的论述方面。他继承了儒家的诗教传统,

[]并给以发展。提出了“补察时政、泄导人情、救济人病、裨补时阙” 4110等口号。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做。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做、不

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论文

为文而作也”。诗在内容上既可赞美君王,以诗为政治道德说教,也可以表现社会的黑暗,人民的不满和苦难。白居易“救济人病,裨补时阙”的诗歌创作主张和“不惧权豪怒,亦任亲朋讥”的创作态度,即是对儒家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也是对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的重大突破。

“救济人病”是要求诗歌能反映人民疾苦,使百姓的“病痛”让最高统治者有所了解。“裨补时阙”是要求诗歌能揭露时政的弊端,引起统治者的注意,促使他们进行必要改革。白居易的这种主张,表现了文学创作应充分反映社会生活,积极的干预现实,充分发挥发挥作用。

1.美刺

“美刺”即美善刺恶,属于作品的思想内容范畴。白居论诗,接受了美刺的观点但更加强调“刺”的作用。唐代诗坛自大历以来,君主听见的都是庙堂之音,白居易践行自己的诗歌理论主张,用诗歌来美刺现实,使诗歌能反映社会的面貌、体现百姓的心声抨击现实,以使下闻于上。同时,他还主张恢复采诗制度,通过古代诗歌的美刺内容来考察当时的政治理论情况。

2.讽喻诗

白居易的大量讽喻诗,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去体现人民的思想、情感和愿望。表现社会现实。如《观刈麦》、《卖炭翁》、《上阳白发人》、《杜陵叟》等。写了百姓的辛苦、赋税的沉重、妇女的悲惨命运。汉儒论诗,强调诗歌的社会教化功能,白居易则进行了突破,用诗歌反映人民疾苦,表现出鲜明的感情倾向。虽触怒权势,但亦无所惧。白居易要求讽喻诗的写作要意见尖锐并且语言质朴。读者可明白领会,收到良好效果。

总的看来,白居易对诗歌作用的阐述与他自身的经历,对人民的疾苦的了解密切相关。诗歌有很多作用,不但可以“感人心”,而且具有认识的作用,愉悦的作用。白居易作为一个现实主义的诗人,强调了诗歌的政治功利作用。

四、对历代诗歌的批评

白居易根据自己对诗歌的见解和创作要求在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时候,把内容放在首位。将那些于时于事没有关系的诗文看的毫无价值。

为了发挥诗歌的政治作用,要求诗歌反映现实。白居易秉持诗歌为政教服务的目的,坚持“风”、“雅”反映现实的传统,对历代的诗歌用六义的尺度进行了衡量评述,充满了批判的态度。对于历史上的诗歌,白居易对《诗经》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与元九书》中写道:“以康乐之奥博,多溺于山水;以渊明之高古,偏放于田园。江、鲍之流又狭于此。至于梁、陈间,率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唐兴三百年,其间诗人不可胜数。所可举者,陈子昂有《感遇诗》二十首,鲍方有《感兴诗》十五首。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李之作,才矣奇发,人不逮矣,索其风雅比兴,

[]十无一焉,杜诗最多,可传者千余首。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句,亦不过三四十首” 497。白居易认为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太少。其余的则给予了很多的批评。认为屈原“归于怨思”,陶渊明“偏放于田园”。当然,这与白居易人生前期积极进取兼济天下的人生态度有关。

白居易继承了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理论,对儒家诗歌理论进行了继承与发展,对诗歌的本质特征、创作原理、艺术形式、功能作用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建立了一个理论体系。对诗歌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是需要肯定与学习的。

此外受时代的局限性,以及作者自身的一些因素影响。使得白居易的诗歌理论在一些观点方面有所不足,这就需要辩证的认识。白居易的诗歌观点是作为他的政治观点的一个部分提出来的。继承了关风知政的思想传统,但有把诗歌当做谏书的倾向。从而减弱了诗歌的感染力,造成诗意淡化。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在内容上,诗歌题材的通俗化扩大了诗歌的表现内容,通俗易懂的形式和内容让诗歌的鉴赏范围也扩大了。白居易强调诗歌内容的真实性,却没有区分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使一些诗歌流于平淡。诗歌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其中的文学形象可以在读者的二次阅读中进行再创造并从中认识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在诗歌评论上,白居易根据自己的诗歌理论对诗歌发展进行了评论,但是他的这种评论有失

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论文

偏颇走向了极端。在白居易看来,南北朝的诗几乎没有好诗,李白的佳作也不过十分之一,这样的评论以实用功利的标准作为唯一的标准,忽略了诗歌的审美特征。

在语言上,一味通俗,致使一些诗歌缺乏魅力。缺乏一唱三叹的艺术韵味,难以引起读者想象。甚至作者自己也认为:“诗成淡无味,多被人所嗤”。

这些不足之处,是白居易对文学和政治关系的认识简单化和片面化的表现。白居易将文学的社会功能局限在直接干预政治的狭小范围,没有看见文学社会功能的广阔性和多面性。文学教育的审美方式的实现,白居易也没有正确的认识,轻视了诗歌的艺术美,忽略了艺术形式的相对独立性。

总的来看,白居易诗论及讽喻诗的创作实践,既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又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盲目的加以肯定也不能全面给予否定。白居易从其济世的个人信念出发,用诗歌来言得失、陈利弊、纵论天下事。从而强调诗歌内容的真实性、情感倾向的鲜明性、语义的通俗性。对诗歌的审美特征和艺术修炼被淡化。但不可否认的是白居易继承了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理论,从自己进步的政治主张出发,在诗歌的本质特征、创作发生原理、诗歌的功能作用、创作原则、艺术形式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主张诗歌批判现实,具有强烈的战斗性;主张诗歌反映人民疾苦,

[]具有鲜明的人民性;主张诗歌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具有可贵的进步性” 523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是现实主义诗歌理论的集大成者。其中的一些理论主张,在今天依然具有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在庄.唐代文士与唐诗考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 [2]白居易集[M].长沙:岳麓书社,1992 [3]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

第20篇:新课标语文教学论研究

新课标语文教学论研究》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教育机智:是指教师成功地处理教学中意外事件的特殊能力,从实质上来讲则是指教师针对课堂上学生听课情绪的变化、突然发生的不良行为或出乎意料的偶发事件,能迅速作出反应,并巧妙地予以解决,使讲课和听课在思路和感情上始终保持一致的策略艺术。

(p.176)

2、语文说课:是由执教者本人以语文教学理论和语文教学实际为根据,口头阐述自己开展某课题教学的思路、构思和设计,以及其课堂运作,并对之进行可行性或自我评价性阐释与论证的一种独立的教研活动形式。(p.182)

二、简答题

1、中国文字的四大特征?(P.17)

答:中国的文字具有量大、形繁、音杂、义多四大特征。

2、中国语文的语言表达方式具有什么特征?(P.24)

答:中国语文的语言表达方式具有灵活泩、情境性、具象性、简约性、韵律性、叠音

性和对仗性的特征。

3、阅读的心理流程有哪几个阶段?(P.39)

答:阅读的心理流程也叫阅读的认知阶段,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感知认读阶段、理解整合阶段(这是阅读的核心阶段)、评价鉴赏阶段和模仿运用阶段。这便是阅读能力形成的四个认知阶段,这四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在阅读过程中有机地、纵横交错

地交织在一起的。

4、板书设计的原则(P.129) 答:板书设计有以下六条原则: (1)求实、直观、通俗易懂。 (2)求准,富有科学性。 (3)求精,富有简洁性。 (4)求序,富有条理性。 (5)求新,富有独创性。 (6)求美,富有艺术性。

5、语文教学设计的步骤与方法(P.114)

答:一堂完整的语文课的设计应遵循以下步骤:确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构成语文教学过程→组织语文教学评价。

6、几种典型的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模式举隅。(P.145)

(1)魏书生的“六步课堂教学法”。

其步骤是:A、定向。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量,控制课堂信息的接受范围,排除学习重点之外的干扰信息。B、自学。根据定向内容,学生独立学习,接受和消化知识,主动接受信息。C、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学习中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D、答疑。小组讨论仍未解决的问题或有分岐的问题,交全班解决。E、自测。根据定向的要求,出测试题,自考或互考,当场解答,当场评分。F、自结。由学生个人或小组当堂总结课堂学习的收获,并

在全班范围内交流。

魏书生的“六步课堂教学法”确立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信息论、控制论为理论基础和行为指导,旨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一种成功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型。

7、语文说课的内容和方法?(P.185)

答:(1)说教学思想。说教学思想,要回答清楚这样几个问题:教学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什么?这个教学指导思想是怎样提出来的?本次课是怎样运用这个教学指导思想来组织教学的?(2)说教材内容。就是要说清楚说课者是如何理解和把握教材内容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本次课教学内容的确定是依据是课标的哪一格或几条?B本次课所执教的课文 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C说课者对教材内容(课文)的理解及其基本依据;D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确定的依据是什么?它与课文训练重点有何联系?E本次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在教学中怎样体现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3)说教法学法。所谓教法,就是教师教的方法;所谓学法,就是学生学的方法。说教法,要重点说明教师是如何指导学生学的,怎样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本次课的教学方法;怎样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怎样启发学生选择学习方法,强化自己的学习效果。说学法,要重点说明教师在本次课的教学中是如何结合课文的教学进行学法指导的,“一要分析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哪些障碍及原因;二要说清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何种学习方法;三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说清创设何种教学环境和条件,来保证学生在45分钟内有效地进行学习”。(4)说教学程序。所谓教学程序,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事件和师生活动所作出的时间上的安排,即通常所说的教学步骤。说教学程序要说清楚以下几个问题:A本次课课堂教学进程或结构的安排,最好分步骤叙说,每一步骤中尽可能说明要完成的任务及这样做的意图;B本次课师生双边活动的安排及其主要依据,也就是要把每一教学步骤中教师和学生的活动说清楚;C本次课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是否始终朝一个目标发展,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怎样突破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5)说板书设计。“说板书设计”应是说课的一项重要内容。“说板书设计”的最根本要求是说课者要把本次课教学的板书设计及其意图说清楚,要言简意明在回答:本次课的板书设计是怎样构想出来的?为什么要这样构思?这个板书设计是否全面、准确地概括了课文内容?它给学生和听课者所传输的信息是否具有科学性?

8、作文教学的原则(P.226) 答:作文教学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全程训练,整体教学的原则。

(二)读写结合,选好切合点原则

(三)重视生活积淀,抒发真情实感原则

(四)多方式多手段,全方位训练原则

9、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原则?(P.289)

三、论述题

1、新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论。(P.91)

理念就是观念的别样说法。现在人们使用的“理念”这个概念,目的无非是希望人们的观念得以更新,而且用理念付诸实践、指导实践,实践又产生理念、检验理念。 语文新课标使用这个概念,目的也是同全社会一致的,也是为了用新的理念来指导和规范语文教育实践,语文教育实践反过来检验和产生新的理念。因此,课标第一部分第二个

问题,就提出了课程的基本理念。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标准规定的是四个方面,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

课程。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素养是指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在其一方面所能达到的高度,既包括功用性,也包括非功用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所提的语文素养一共三句话:一句是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二句是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所应获得的素养;三句是语文人文情感态度方面所应获得的基本素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语文素养已经涵盖了语文能力。虽然只有三句话,但是它包含了四个方面内容:一是语文课程的阶段性特征——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二是语言文课程面向的对象——全体学生,三是语文课程的目的——基本的语文素养,四是语文素养的基本内容。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语文教育的特点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学生反应的多元性,二是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三是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学生良好语感与整体把握的能力。

首先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学生反应的多元性。语文课程内容在每一个学生的头脑中的反应是多元性的,因为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学生,都有他独特的生活背景和生活经验,他对具体的语文材料的反应不可能一样的。我们看重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的训练,但是我们更要看重语文对学生的精神和人格的重大影响。

其次是语文的实践性和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重在实践而非教师的专一言说。语文教育之所以要反对满堂灌、满堂问,关键是要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进行语文实践。学生只有在语文实践中才能形成语文能力。一句话,路要靠学生自己走,饭要靠学生自己吃,语文要靠学生自己习得。 再次是语言文字的特点与学生整体感悟的有机结合。汉语言文字的特点是以形表义,形、音、义结合的文字。汉文字量大、形繁、音杂、义多。因此在“九义”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加强识字教育,这是衡量一个人有无文化的基本标志。

(3)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 这种学习方式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对于语文课堂来说,不仅包含文化内容的规定性而且包含学习方式的规定性。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保证,只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那种被动、封闭、接受性的学习方式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的人才。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重要补充。语文综合性学习一般是经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方式强调学生主体性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

分,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

总之,语文课堂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机结合,是语文课改

的主要方向。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

“开放”是与“封闭”相对立的,可以说过去的语文教育基本上是“封闭”式的。语文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封闭”为开放,要把教科书“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把教室“这个小课堂”与生活“这个大课堂”有机地融为一体。要把语文学科同其他学科联系起来。既强调语文教育的生活意义,又强调语文生活的教育意义。

总之,开放的语文课应该是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互助,语文情感与语文智慧共进的

语文教育。

2、什么是语文说课?(P.182)

语文“说课”的得名,是近年的事,但作为教研活动的一种形式,却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了。 语文说课是由执教者本人以语文教学理论和语文教学实际为根据,口头阐述自己开展某课题教学的思路、构思和设计,以及其课堂运作,并对之进行可行性或自我评价性阐释与

论证的一种独立的教研活动形式。

口头语言是“说课”活动凭借的工具,即说课是一种口语行为。说课的信息走向是单向的,即“说课者”(发话主体)→“听说课者”(受话主体)。

语文说课具有以下特点:(1)语文说课具有阐释性与论证性。因为说课的着重点、根本点是可行性论证与自我评价性论证,没有了阐释性与论证性,也就不能体现出说课这一着重点与根本点。(2)语文说课是语文教学理论与语文教学实践相统一的过程。语文教学实践离不开语文教学理论的指导。教学中所设计的教学活动、流程,都应有它的理论依据,都应符合语文教学的原则。说课不但要说明“怎么做”,还要说明这样做的理论依据,这就很明显地将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了。(3)语文说课具有演说性。说课不等于讲课,教师不能把听课的同行当成教学的对象,照着设计好的教案讲下去,而应向“听说课者”阐明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流程,分析教材内容并说明理论依据。他所使用的语言应是演说语言,与

教学语言有区别。 语文说课的作用的价值:(1)语文说课可以增强语文教学的“自觉性”与“理性”。(2)语文说课是语文教学教研活动改革中的一个突破。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说课改变了语文教学理论与语文教学实践脱离的状况。另一方面,说课从某种意义上说提高了教研活动中教学交流的质量。(3)语文说课能促进语文教师理论修养的提高。 语文说课的内容和方法:(1)说教学思想。说教学思想,要回答清楚这样几个问题:教学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什么?这个教学指导思想是怎样提出来的?本次课是怎样运用这个教学指导思想来组织教学的?(2)说教材内容。就是要说清楚说课者是如何理解和把握教材内容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本次课教学内容的确定是依据是课标的哪一格或几条?B本次课所执教的课文 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C说课者对教材内容(课文)的理解及其基本依据;D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确定的依据是什么?它与课文训练重点有何联系?E本次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在教学中怎样体现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3)说教法学法。所谓教法,就是教师教的方法;所谓学法,就是学生学的方法。说教法,要重点说明教师是如何指导学生学的,怎样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本次课的教学方法;怎样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怎样启发学生选择学习方法,强化自己的学习效果。说学法,要重点说明教师在本次课的教学中是如何结合课文的教学进行学法指导的,“一要分析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哪些障碍及原因;二要说清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何种学习方法;三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说清创设何种教学环境和条件,来保证学生在45分钟内有效地进行学习”。(4)说教学程序。所谓教学程序,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事件和师生活动所作出的时间上的安排,即通常所说的教学步骤。说教学程序要说清楚以下几个问题:A本次课课堂教学进程或结构的安排,最好分步骤叙说,每一步骤中尽可能说明要完成的任务及这样做的意图;B本次课师生双边活动的安排及其主要依据,也就是要把每一教学步骤中教师和学生的活动说清楚;C本次课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是否始终朝一个目标发展,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怎样突破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5)说板书设计。“说板书设计”应是说课的一项重要内容。“说板书设计”的最根本要求是说课者要把本次课教学的板书设计及其意图说清楚,要言简意明在回答:本次课的板书设计是怎样构想出来的?为什么要这样构思?这个板书设计是否全面、准确地概括了课文内容?它给学生和听课者所传输的信息是否具有科学性?

9、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原则?(P.289)

答:

1、主体性原则。

2、系统化原则。

3、个性化原则。

4、实践性原则。

5、愉悦性

原则。

苏联教学论研究述评心得体会
《苏联教学论研究述评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