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 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23:39:55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教学反思与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直接应用者,是新型学生发展的重要引导者,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能否成功,关键是教师的角色必须转换,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必须有根本性的改变。而教师角色的重新建构的支持源泉就是教师的专业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讲,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自我引导”的结果,教师始终是一个持续的学习者,教师有能力对自己的教育行动加以思索、研究、改进,本文拟就教师自我研究、自我改进、自我成长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学反思谈一些认识。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分析。

华东师范大学唐玉光博士认为:教师专业发展这一概念,把教学工作视为一种专门职业,把教师视为一个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要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专业人员,须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欲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必须强化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专业发展水平,教育论文《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据此,教师专业发展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过程,这是教师自身自省和反思而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态度上的个人成长或自我实现;另一方面是促使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这时学校或其它部门开展的各种提升专业的学习活动或培训活动,以期促使教师达到教师专业标准,促进教师得到专业成熟。

本文所提“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指教师专业成长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师的态度、价值、信念、知识技能和种种行为表现时刻不断需要调整、修正、重新审视、评估、接受挑战和考验。教师专业发展的评判标准应该从以下三方面来考察。

第一,从学生角度来考察,以满足学生需求和提高学生学业水平程度如何作为标准。

第二,从教师自身发展来看,视教师专业发展所需要的技能和能力发展如何作为标准。

第三,以教师为其他工作人员、团体或学校所作出的贡献作为标准。

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教师的主体意识和研究意识。教师的研究能力,首先表现为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的反思能力。“应当鼓励教师把自我反思作为他们专业化的研究态度的组成部分。他们应当成为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学生的优秀的诊断者和观察者。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真正当之无愧地从事教育这一伟大的事业。”[1]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他还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2]考尔徳希徳说:“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3]反思帮助教师把经验和理论联结起来,从而更加有效地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没有反思,教学将只建立在冲动、直觉或常规之上。

二、教学反思的内容与类型。

我们所说的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讨与解决教学目的、教学工具和自身方面的问题。教学反思本质上是对教学的一种反审认知活动,它的特殊性就在于它以教师自身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教学反思在教学活动中的功能,是联结教学活动的过去和未来,即教学反思在意识的对象上,既指向先前的、已存在的事实、经验和观念,也指向随后的、尚不存在的教学活动。

推荐第2篇:教学反思与专业发展

注重教学反思,促进历史教师专业发展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教学反思。并介绍了教学反思的内容与类型,阐述了教学反思的策略与形式。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反思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直接应用者,是新型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塑造者,是课程实施过程中最直接的参与者,是课程实施的主体。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教师起着关键性作用,教师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新课程的实施效果。而教师的素质发展以及专业成熟的途径最终都离不开教师的自我反思与自主发展的能力,因为教师自身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指教师对各种教育观念、言论、教育方法、教育活动、教育事实和教育现象进行的自主判别和认真审视,特别是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检视和反省,舍此,教师的专业成熟,教师的不断超越自我和发展自我,就将成为一句空话。本文拟就教师自我研究、自我改进、自我成长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学反思谈一些认识。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与认识

华东师范大学唐玉光博士认为:教师专业发展这一概念,把教学工作视为一种专门职业,把教师视为一个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要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专业人员,须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欲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必须强化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专业发展水平。据此,教师专业发展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过程,这是教师自身自省和反思而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态度上的个人成长或自我实现;另一方面是促使教师专业成长的

过程,这时学校或其它部门开展的各种提升专业的学习活动或培训活动,以期促使教师达到教师专业标准,促进教师得到专业成熟。本文所提“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指教师专业成长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师的态度、价值、信念、知识技能和种种行为表现时刻不断需要调整、修正、重新审视、评估、接受挑战和考验。教师专业发展的评判标准应该从以下三方面来考察。第一,从学生角度来考察,以满足学生需求和提高学生学业水平程度如何作为标准;第二,从教师自身发展来看,视教师专业发展所需要的技能和能力发展如何作为标准;第三,以教师为其他工作人员、团体或学校所作出的贡献作为标准。

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教师的主体意识和研究意识。教师的研究能力,首先表现为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的反思能力。“应当鼓励教师把自我反思作为他们专业化的研究态度的组成部分。他们应当成为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学生的优秀的诊断者和观察者。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真正当之无愧地从事教育这一伟大的事业。”[1]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他还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2]考尔徳希徳说:“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3]反思帮助教师把经验和理论联结起来,从而更加有效地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没有反思,教学将只建立在冲动、直觉或常规之上。

二、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与类型

我们所说的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讨与解决教学目的、教学工具和自身方面的问题,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专家型教师的一种方式和途径。教学反思本质上是对教学的一种反审认知活动,它的特殊性就在于它以教师主体自身及其活动为意识对象,是意识的一种最高形式。教学反思在教学活动中的功能,是联结教学活动的过去和未来,即教学反思在意识的对象上,既指向先前的、已存在的事实、经验和观念,也指向随后的、尚不存在的教学活动,因而反思的结果、所获得的经验和教训本质上是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服务的,是有利于

教师的成长和发展的。

教学反思作为一种反思性行动,主要表现在三个层次上:第一层次主要是反思课堂情境中各种技能与技术的有效性;第二层次主要针对课堂实践中的问题,把教育理论应用于教育实践,以便作出独立决策;第三层次主要针对课堂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反

省和检查有关行动的规范化。[4] 依据教学活动的流程和内容,我们可以把教学反思作如下分类:

1、按教学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反思

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在此阶段,教师要对学生的需要和满足这些需要的目的和目标,以及达到这些目的和目标所需的动机、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等作出反思。教师可以问自己下列问题:需要教给学生哪些关键的概念、结论和事实?在这节课中对我来说重要的什么?怎样深度和范围的材料对学生是合适的?哪些学生需要特别的关注?哪些活动有助于学生达成目标?如何组织学生和材料,以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哪些条

件会影响课的效果?

教学中的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具有监控性、同步性,能使教学高质量地进行。具体包括对教学

流程的诸要素,教学行为等的反思,下文将详细介绍.

教学后的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为了作出必要的反思,教师必须决定需要信息的类型,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形成判断,在整个评价、反馈过程中,教师可以问自己下列问题:这节课是怎样进行的?是否如我所希望的发生了什么?怎样用教和学的理论来解释我的课?怎样评价学生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标?上课时改变了计划的哪些内容?为什么?下次我会尝试哪一种?是否有一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使我在这几天中一直苦思苦想?我怎样才能找到答案?根据这些问题,教师就可以判断自己是成功的完成了教

学目标,还是需要重新计划或试一试新的策略。

2、按反思内容,又可以分成对教学观念、对教学设计、对教学

过程、对自身教学行为、对教学反馈的反思。

对教学观念的反思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会自觉不自觉的根据自身的教学观念与理论素养实施教学。而长期以来,教师的教育思想往往是在被动条件下形成的,没有教师主体的自我实践反思意识和能力的增强,其效果是很不理想的。因此,教师应结合系统的理论学习,积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反思,在较深层次上促进教育观念的

更新与转变,并以此指导教学实践。

教学观念更新要从多角度、多思维来看问题。要学会“从下看上”,即从“学”的角度看问题。关注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发展状况,以及学生发展的能力和素质。以此为出发点来反思“教”的行为、

“教”的目的和“教”的思想。要学会“从高看下”,即从社会发展和国家需要的角度看问题,发现问题的本质所在。还要学会“从前看后”或“从后看前”,对教育而言,尤其要注意“从后看前”,用未来的眼光看待教育改革,来观察教育现状,来反思教育问题。

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新课程改革顺应世界范围内“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改革潮流,提出了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的目标。因此,教学设计要考虑因人、因材施教,而不能因教而学;要尊重学生,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要形成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师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的适切性,不断探求教学目的、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积极改进,以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例如:在刚拿到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的时候,备课无从下手,感觉学科体系、知识完整性与传统教材有很大区别,教学重、难点很难把握。经过对新教材编写理念的认识,经过几堂课的实验,终于明确了新教材备课:一要紧紧围绕课程标准备课决不动摇;二要以单元为整体来考虑。如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有关抗争涉及了太平军痛打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义和团等,如果孤立看,每件事都写得不完整,然而从全局看,它正体现了全方位、全民族、各阶层的抗争。理解了这一点,我们的教学目标制定、重难点把握也就迎

刃而解了。

对教学过程、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

对教学重难点处理、课堂教学时间安排、课堂活动组织、教学是否得心应手、学生思维能力有否提高、教师角色、行为举止等的

反思。

例如:八年级上册学习与探究之三《图说红军长征》,是一堂活动课,我指导学生结合有关图片和连环画,通过演课本剧、相声小段、故事朗诵、歌曲合唱、自由论坛等形式进行活动。学生主体性得到了发挥、课堂氛围热烈、合作互动形成高潮,应该说是一堂较成功的实验课。然而,成功的背后有更多的思考:活动课“表演”的成分是不是有些太多了?在活动课中,学科色彩的浓淡尺度如何把握?该如何评价学生的表现与能力?在活动课中,教师的作用如何体现?教师和学生露脸的比重失衡该如何看待?活动是对学生有益还是加重学生负担?一学期这种活动搞几次最有效

果?等等。[5]

对教学反馈的反思

对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情感态势、反应层度、活动程度及效益、回答问题的正确率、作业的完成情况等方面,采取不同途径收集

信息反馈,加以分析研究。

也有学者把反思内容定向为:经验总结、现象分析、问题探究、

理论验证。[6]

自我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性质。增强反思意识,提高反思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要求教师具有反思的人格特征;其次要求教师具有反思的知识基础和能力保障;

再次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操作技能。

三、教学反思的主要策略与形式

1、加强理论学习,潜心教育科研

对行为的反思需要以理论为指导,缺乏理论指导的反思只能是粗浅的反思。只有将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剖析,寻根问底,使主体的合理性水平得到提升和拓展,然后再到实践中去探索,才能使教学能力与反思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系统的理论学习有利于我们形成一种正确的方法论的同时,也有利于我们确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未来教师的教育理念主要是在认识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教育价值观、教育质量观和教学观、师生观。无疑这些先进的理念对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起着指导作用,而理念的养成往往就是学习

与反思的结晶。

教育科研与对日常教学行为反思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首先,对日常教学行为的反思是教育科研的基础,对日常教学行为反思所累积的研究材料和思想认识是教育科研选题的重要来源。其次,教育科研是对日常教学行为反思的提升。教育科研也对教育行为

进行反思,但教育科研对实践的反思有明确的主题和研究目标,是比较系统和过程比较严谨的反思,另外,在教育科研中形成的方法、技术和反思意识有助于提高教师对日常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的能力。[7]

学习教学理论是教师对教学反思的知识基础;参加教育科研是

教师对教学行为反思的能力保障。

2、勤思多记,撰写反思札记

教师的反思行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持之以恒,贯穿教学活动始终。教学过程中的丝毫火花、点滴感受,都是反思的结果,也是进一步反思的基础。优秀的“教后感”、反思札记包含着对“教

中”反思修正的执着情怀和热切愿望。

反思札记可这样思考:教学目标是否得当?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效果?学生活动组织是否恰当?教师指导帮助是否到位?学生反映是否良好?学习情感、习惯如何?教师临场应变能力如何?有没有让学生搞得措手不及,为什么?教学手段如何?问题情境是否适切?得意之作与“败笔”是什么?站在学生角度和更高

要求,今后我该如何调整?

3、听课观摩,相互交流

通过观摩别人的公开课、分析别人的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来反观自己的教学行为,是教学反思的一条重要途径。观摩他人成功

的教学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个活生生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的典范,让我们感受与学习不尽相同的授课内容、组织形式、教学风格;即使观摩不很如意的实验课,也可使我们借鉴教训,少走弯路。

同时我们更倡导自己力争上公开课,借助他人的反思,促成自我发展。大凡上公开课,自我进取意识和成功期待较强烈,钻研较深刻,反思更迫切;备课时,往往教研组群策群力,共同反思推敲,互助合作,群研究共商讨,在综合反思基础上形成较优化教学设计。这也是今后教学前反思的参照与蓝本。上完课后的交流评课,大家畅所欲言,又一次各种反思的碰撞与交流,使反思达到了更高境界。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是教师个人和群体发展的

良好途径。

当然,反思还包括写课后修正教案,观看自我录像片段进行全程微格研究等等方式,陷于其推广的局限性,本文也就仅此一提。

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在于教育知识的建构运用、教育才能的发现增长和教育智慧的感悟积淀,其重要途径则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实施新课程教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技能要求,也是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促教师得到专业发展,让教师价值得到升华”,这是学生发展、学校发展、教育发展的前提,这也是科教兴国、民族复兴的希望所在。作为我们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

------------------

[1]宁虹“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理解与可行途径 比较教育研究 2002

(1) 48-52

[2]王小明 胡谊 《师资培训的新思路—对专家与新手的比较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版

[3] 张立昌 试论教师的反思及其策略 教育研究 2001(12) 17-21

[4] 傅道春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版

[5] 案例有关内容参考广西周珽教学设计。

[6] 沈克强 教学活动的反思 新课程(5) 5-6

[7] 鲁兴树 反思教学行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课程与教

学 2003(2)11

推荐第3篇: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

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直接应用者,是新型学生发展的重要引导者。新一轮课程改革能否成功,关键是教师的角色必须转换,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必须有根本性的改变。而教师角色的重新建构的支持源泉就是教师的专业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讲,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自我引导”的结果,教师始终是一个持续的学习者,教师有能力对自己的教育行动加以思索、研究、改进,本文拟就教师自我研究、自我改进、自我成长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学反思谈一些认识。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分析

华东师范大学唐玉光博士认为:教师专业发展这一概念,把教学工作视为一种专门职业,把教师视为一个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要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专业人员,须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欲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必须强化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专业发展水平。据此,教师专业发展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过程,这是教师自身自省和反思而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态度上的个人成长或自我实现;另一方面是促使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这时学校或其它部门开展的各种提升专业的学习活动或培训活动,以期促使教师达到教师专业标准,促进教师得到专业成熟。本文所提“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指教师专业成长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师的态度、价值、信念、知识技能和种种行为表现时刻不断需要调整、修正、重新审视、评估、接受挑战和考验。教师专业发展的评判标准应该从以下三方面来考察。第一,从学生角度来考察,以满足学生需求和提高学生学业水平程度如何作为标准;第二,从教师自身发展来看,视教师专业发展所需要的技能和能力发展如何作为标准;第三,以教师为其他工作人员、团体或学校所作出的贡献作为标准。

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教师的主体意识和研究意识。教师的研究能力,首先表现为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的反思能力。“应当鼓励教师把自我反思作为他们专业化的研究态度的组成部分。他们应当成为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学生的优秀的诊断者和观察者。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真正当之无愧地从事教育这一伟大的事业。”[1]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他还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2]考尔徳希徳说:“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3]反思帮助教师把经验和理论联结起来,从而更加有效地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没有反思,教学将只建立在冲动、直觉或常规之上。

二、教学反思的内容与类型

我们所说的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讨与解决教学目的、教学工具和自身方面的问题。教学反思本质上是对教学的一种反审认知活动,它的特殊性就在于它以教师自身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教学反思在教学活动中的功能,是联结教学活动的过去和未来,即教学反思在意识的对象上,既指向先前的、已存在的事实、经验和观念,也指向随后的、尚不存在的教学活动,因而反思的结果、所获得的经验和教训本质上是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服务的,是有利于促进教师成长和发展的。

教学反思作为一种反思性行动,第一层次主要是反思课堂情境中各种技能与技术的有效性;第二层次主要针对课堂实践中的问题,把教育理论应用于教育实践,以便作出独立决策;第三层次主要针对课堂中的道

德和伦理问题,反省和检查有关行动的规范化。[4]依据教学活动的流程和内容,我们可以把教学反思作如下分类:

1、按教学进程,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反思。

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在此阶段,教师要对学生的需要和满足这些需要的目的和目标,以及达到这些目的和目标所需的动机、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等作出反思。教师可以问自己下列问题:需要教给学生哪些关键的概念、结论和事实?怎样深度和范围的材料对学生是合适的?哪些学生需要特别的关注?哪些活动有助于学生达成目标?如何组织学生和材料,以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哪些条件会影响课的效果?

教学中的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具有监控性、同步性,能使教学高质量地进行。具体包括对教学过程中的诸要素、诸行为进行反思。

教学后的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为了作出必要的反思,教师必须决定需要信息的类型,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形成判断,在整个评价、反馈过程中,教师可以问自己下列问题:这节课是怎样进行的?是否如我所希望的发生了什么?怎样用教和学的理论来解释我的课?怎样评价学生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标?上课时改变了计划的哪些内容和方法?为什么?是否有一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我怎样才能找到答案?根据这些问题,教师就可以判断自己是成功的完成了教学目标,还是需要重新计划或试一试新的策略。

2、按反思内容,分为对教学观念、对教学设计、对教学过程、对自身教学行为、对教学反馈的反思。对教学观念的反思。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会自觉不自觉的根据自身的教学观念与理论素养实施教学。而长期以来,教师的教育思想往往是在被动条件下形成的,没有教师主体的自我实践反思意识和能力的增强,其效果是很不理想的。因此,教师应结合系统的理论学习,积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反思,在较深层次上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转变,并以此指导教学实践。

教学观念更新要从多角度、多思维来看问题。要学会“从下看上”,即从“学”的角度看问题。关注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发展状况,以及学生发展的能力和素质。以此为出发点来反思“教”的行为、“教”的目的和“教”的思想。要学会“从高看下”,即从社会发展和国家需要的角度看问题,发现问题的本质所在。还要学会“从前看后”或“从后看前”,对教育而言,尤其要注意“从后看前”,用未来的眼光看待教育改革,来观察教育现状,来反思教育问题。

对教学设计的反思。新课程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提出了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的教育目标。因此,教学设计要考虑因人、因材施教,而不能因教而学;要尊重学生,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要形成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师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的适切性,不断探求教学目标、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以不断改进实际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例如:在刚拿到北师大新版初中历史教材的时候,备课无从下手,感觉学科体系、知识完整性与原教材有很大区别,教学重点、难点很难把握。经过对新教材编写理念的认识,经过几堂课的实验,终于明确了新教材备课:一要紧扣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来设计,二要以单元为整体来策划。如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有关抗争涉及了太平军痛打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义和团

等,如果孤立看,每件事都写得不完整,然而从全局看,它体现了全方位、全民族、各阶层的抗争。理解了这一点,才能正确制定教学目标,正确把握重点难点。

对教学过程、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也就是对教学重难点处理、课堂教学时间安排、课堂活动组织、教学是否得心应手、学生思维能力有否提高、教师角色、行为举止等的反思。例如:八年级上册学习与探究之三《图说红军长征》,是一堂活动课,我指导学生结合有关图片和连环画,通过演课本剧、相声小段、故事朗诵、歌曲合唱、自由论坛等形式进行活动。学生主体性得到了发挥、课堂氛围热烈、合作互动形成高潮,应该说是一堂较成功的实验课。然而,成功的背后有更多的思考:活动课“表演”的成分是不是有些太多了?在活动课中,学科色彩的浓淡尺度如何把握?该如何评价学生的表现与能力?在活动课中,教师的作用如何体现?教师和学生露脸的比重失衡该如何看待?活动是对学生有益还是加重学生负担?一学期这种活动搞几次最有效果等等。[5]

对教学反馈的反思。即对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情感态势、反应程度、活动水平、回答问题的正确率、作业的完成情况等方面,采取不同途径收集信息反馈,加以分析研究。

三、教学反思的策略与形式

自我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性质。增强反思意识,提高反思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要求教师具有反思的人格特征;其次要求教师具有反思的知识基础和能力保障;再次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操作技能。

1、加强理论学习,潜心教育科研。对行为的反思需要以理论为指导,缺乏理论指导的反思只能是粗浅的反思。只有将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剖析,寻根问底,使主体的合理性水平得到提升和拓展,然后再到实践中去探索,才能使教学能力与反思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系统的理论学习有利于我们形成一种正确的方法论的同时,也有利于我们确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未来教师的教育理念主要是在认识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教育价值观、教育质量观和教学观、师生观。无疑这些先进的理念对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起着指导作用,而理念的养成往往就是学习与反思的结晶。

教育科研与对日常教学行为反思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首先,对日常教学行为的反思是教育科研的基础,对日常教学行为反思所累积的研究材料和思想认识是教育科研选题的重要来源。其次,教育科研是对日常教学行为反思的提升。教育科研也对教育行为进行反思,但教育科研对实践的反思有明确的主题和研究目标,是比较系统和过程比较严谨的反思,另外,在教育科研中形成的方法、技术和反思意识有助于提高教师对日常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的能力。[6]

学习教学理论是教师教学反思的知识基础;参加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学反思水平的能力保障。

2、勤思多记,撰写反思札记。教师的反思行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持之以恒,贯穿教学活动始终。教学过程中的丝毫火花、点滴感受,都是反思的结果,也是进一步反思的基础。优秀的“教后感”、反思札记包含着对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修正的执着情怀和热切愿望。

反思札记可这样思考:教学目标是否得当?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效果?学生活动组织是否恰当?教师指导帮助是否到位?学生反映是否良好?学习情感、习惯如何?教师临场应变能力如何?有没有让学生搞

得措手不及,为什么?教学手段如何?问题情境是否适切?得意之作与“败笔”是什么?站在学生角度和更高要求,今后我该如何调整?等等。

3、听课观摩,相互交流。通过观摩别人的公开课、分析别人的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来反观自己的教学行为,是教学反思的一条重要途径。观摩他人成功的教学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个活生生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的典范,让我们感受与学习不尽相同的授课内容、组织形式、教学风格;即使观摩不很如意的实验课,也可使我们借鉴教训,少走弯路。

同时我们更倡导自己力争上公开课,借助他人的反思,促成自我发展。大凡上公开课,自我进取意识和成功期待较强烈,钻研较深刻,反思更迫切;备课时,往往教研组群策群力,共同反思推敲,互助合作,群研究共商讨,在综合反思基础上形成较优化教学设计。这也是今后教学前反思的参照与蓝本。上完课后的交流评课,大家畅所欲言,又一次各种反思的碰撞与交流,使反思达到了更高境界。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是教师个人和群体发展的良好途径。

当然,反思还包括写课后修正教案,观看自我录像片段进行全程微格研究等等方式,陷于其推广的局限性,本文也就仅此一提。

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在于教育知识的建构运用、教育才能的发现增长和教育智慧的感悟积淀,其重要途径则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实施新课程教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技能要求,也是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促教师得到专业发展,让教师价值得到升华”,这是学生发展、学校发展、教育发展的前提,也是科教兴国、民族复兴的希望所在。

推荐第4篇:教师专业发展反思

教师专业发展反思

反思对于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成为反思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通过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把自己的经验升华为理论、促进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教师获得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和专业自主、促进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的提高、促进教师的自我教育。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实现专业教学反思意义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对教育意义的主动探求和反思,会推动教师的责任感和理论思维能力的发展,使教师对教育、学校以及自身的存在与发展有更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他能在重建和反思自己教师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的基础上、努力成为自觉创造教师职业生命的主体。只有充分认识教师职业的本质是创造人的精神生命,才能唤起教师职业的活力。教师也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承者,而是和学生一道,在教育活动中创造丰富多彩的世界。因此,对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不断的反思和追问,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开端。教师个人获得教育实践知识的途径是个人对复杂教学过程的认识和处理,不是靠理论学习就能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教师专业发展应运而生其做法是倡导反思性教学,即教师通过自我评价、行动研究等一系列反思性活动,提高对教学行为及其动因和后果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调控能力。

一、教学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把自己的经验升华为理论不管是有经验的教师还是经验不足的教师,每一位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些经验成为许多教师教育教学赖以实的理论基础,但他们对这些教育教学经验蕴含了哪些原理却很少分析。有学者认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即便他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其教学工作不可能有什么进步。因此,面对新课程,要求广大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反思意识,学会在实践中反思自己的教学经验,反省、反思、探索和解决新课程实施中存在和出现的各种教育教学问题,对长期积淀的教学经验和习惯进行审视、筛选,不断改造和丰富自身的“经验性知识”。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挖掘或梳理出经验中蕴含的原理,使经验升华为理论,这样教师就可以做到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教学反思不脱离教师专业生活背景,注重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具有实效性教学反思贴近教师专业生活,把教师的专业生活过程同时看成是教师的学习过程、发展过程。它关心的是教师专业生活中的实际问而问题的解决实际上就是一种创新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教师能解决他以前没遇到过的问题时,更是获得了一种创新的体验。而实际问题的不断解决就能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实际的效果教师要通过教学反思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表现、教学行为依据和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不断优化和改善不良的行为、方法和策略,使教学实践更具合理从而提高教学实践能力。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是否合乎教育理论,合乎教育规律,是否科学有效,既需要别人的评价,也需要不断的自我反思。教师通过对各种教育现象进行反思,

通过实践与理论的契合,通过与教育目标的对比,努力追求其实践的合理性,可以使教师从冲动的或例行的行为中解放出来,以审慎的方式行动,不断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因此,反思可以看作是教师在其职权范围内,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从而使自己的工作变得更好、更有效率、更富有创见的工具。

教学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获得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和专业自主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践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依据,

通过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与强化,或给予否定与修正,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效能和素质的过程。其主要特征,一是实践性,是指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完成的;

反思性,是指对于教师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立足于自我以外所作的多视角、

多层次的思考,是教师自觉意识和能力的体现,这是教师专业提高的内在精神和情感基础的前提条件,是教学反思的本质所在;

超越性,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己,

不断地向更高层次迈进。为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提供可能。反思主要是一种个人的内省行为,需要个人的自觉、自为。当这种自觉、自为成为一种行为习惯后,不需要从外部施加影响,就能使一种理想的行为得以持续教学反思促使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边实践、边反思,自己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负责。教师如果在获得经验的同时能坚持自觉反思, 那么他的发展就不是一种短期的或阶段性的,而是一种可终身持续的发展过在教师专业发展中,专业自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不仅是学校生活的主要参与者,影响着学校发展方向和日常生活的重要决定,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更具有课程与教学的相对自主权,在课程设计教学过程、学生动机、学生管理、学生评价等方面享有“法理”权威无论是同事还是行政人员都不能妨碍这种权威。反思可以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和教育研究能力,

使教师能为他的决策和行为辩护,独立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而提高专业自主性。

教学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的提高

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可分为积累经验、观察分析、重新概括和积极验证四个主要环节。 积累经验阶段的任务是使教师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明确问题的情境教学反思的起点是教学问题。教师通过总结自己的经验,搜集其他渠道的信息,

意识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产生研究这些问题的欲望。在观察分析阶段,教师既是各种信息的搜集者,又是冷静的批评者,同时也是经验的描述者。首先教师要围绕所要反思的问题,通过查阅文献、观摩研讨、专访等形式广泛地搜集信息,然后教师要以批判的眼光反观自己,分析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以及他人在解决这一问题时的经验与教训。重新概括阶段是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己教学活动中所依据的思想,积极主动地吸取新的信息,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制定新的实施方案,着力解决所面临的教学问题。积极验证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验证上一阶段所提出的假设和新 的教学方案的合理性。在验证的过程中,教师又会积累新的经验,发现新的问题,开始新的循环。教学反思使教师成为研究者,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地位。教学反思赋予教师新的角色定位,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改变了教师被动地接受教育理论、被动地适应专家教授指导的地位。

推荐第5篇:教师专业与发展的心得体会

教师专业与发展的心得体会果遂乡中心小学蓝恩尚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的互动过程。

一年来,我总是努力使课堂的教学中,成为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认知过程;努力把教师的外部指导内化为学生的能动活动;总是在怎样才能唤起学生更深层次地思考和如何才能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新知识上下功夫,适时地渗透思想方法。使学生不仅长知识,能力也得到训陈和培养。而且从小就能受到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这对提高学生的素质无疑帮助很大。要做好以上这些,我认为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准确地理解教材。按照学科系统性结合儿童认知规律,以简练的语言呈现知识点。

学习了教师专业化与专业发展之后,觉得自己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上有些陈旧,认识了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不断学习,朝专业化发展的方向努力,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在教学中要对教材内容的进行精心设计和加工,在教学实践中,体现数学本身那种令人倾倒的丰满的内容,体现思维过程和思想方法。为此,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书本上看得见的思维结果,更要让他们参与那些课本上看不见的思维活动过程。通过教材,使自己先受到启发,把教材的思想内化为自己实实在在的思想,把教材读活。让自己从书本中精练的定义、公式以及叙述等的背后,看到数学本身本来丰满的面容,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弄清它的形成过程。这样,我们才能使学

生不仅获得真理的条文,而且更能使我们的教学过程真正成为人与人、前辈与后代、数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活生生的思想与情感的交流。否则,教师自己头脑里没有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没有思维过程,把课本当成一本死书,照本宣科,那么就不可能把知识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不可能把知识的形成过程很好地展现开来,那学生也只能是死记硬背、机械模仿。这样的教学也一定是既没有生机,也没有深度。不可能使学生的知识形成网络,更谈不上让学生主动建构了。因此,教师熟练地掌握教材,把教材读活,是使数学教学成为思维活动教学的前提,也是提高我们教学水平的前提。

不论我们教师对教材挖掘得多深,理解得多么透彻,把教材读活到什么程度,但如果不能对教材进行很好地加工、处理,不能把理解的落实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很好的设计,因此,我认为:教师还必须遵循教学规律,紧密结合实际,选取恰当教法和教学手段,把教师的思维内容转化为学生的思维内容。如果教师只停留在自己理解,而不善于教学,那教学效果一定不好。因此,我非常重视在提高自己驾驭教材能力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的设计能力,努力使自己的思想方法很好地体现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课本与学生之间的活生生的中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通过老师的课堂教学,掌握该掌握的知识,具备该具备的各种能力,提高应有的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根本保证。

2011-9-1

推荐第6篇: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大三初我们数计学院组织了一周的教育见习,我被安排去师大附中-曾经的母校,可是现在的身份却不同了。见习,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很累,但是收获很大,在那里我换了另一种身份听课,不再琢磨题目会不会做,而琢磨题目适不适合学生做,怎么帮助学生理解题目以及我的思路,揣摩老师各种的导课技能,说课技能,板书技能等,看着附中很多优秀老师如何上课,我发现同样的内容,不同老师可以讲出不同的风格,很受启发。看着旁边大四的学长学姐们为了一节课,在那预演了无数次,修改了无数次教案,很惊讶,可能只有身入其境了才能明白其中的辛苦吧。因为不够明白到教课的严肃性,那一周的见习,只是忙着听课,改作业,写见习报告,还不能深刻的意识到教师-这一行业的艰苦。

然而,在接下来的微格教学中,我终于见识到了教师的辛苦了。作为初出茅庐的我们,老师对我们要求很高,她把所有的课都给我们讲了,每个人也只有两次上台讲课的机会。我的第一次讲课是讲语言技能。第一次讲课很兴奋,一口气讲下来了。同学们反映说虽然语言流畅,到位但是讲的太快了,而且语调基本上很兴奋,难以消化。我的一腔热血被打击了。我的第二次讲课是关于高二的等差数列。没有试讲过,板书没有演练过,就上讲台了。讲完后,我受到了严肃的批评:板书太草了,没有系统(之前我是有设计板书,但是现场的版面太小了,不好写开),擅自修改课本内容。慢慢的,在看到许多同学的上课和老师的及时点评后,我明白了:教师只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才是主体,你的任何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中心,不能自己想当然的改变教学内容,要注意学生的知识背景。中学生的模仿性很高,老师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随便修改课本上的内容,在修改前要参考很多资料的。老师,作为一个传道解惑的人,学生很轻易的把他们看成榜样。如果老师一旦出现错误或者不得当,这需要多少时间补救的呀!

基于自己这么浅短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些见解。

第一个方面: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与渔

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课堂上,对老师的一个例子印象很深刻:对于小学的一年级的1+1=2,邻居的三年级的哥哥会教,孩子的父母会教,你也会教,如果你讲的和他们一样,那学生为什么要向你学习呢?教师不但是一个职业,它还需要一种技巧,一种不同于其他人的教法。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性格,怎么去求得一种适合大家的教法呢?这是教学中最大的问题,解决好了它,你的教学质量就不会差了。教师教给学生的也不单单是知识,还有一种技能。而且慢慢的,教师在教学中注入了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们。

第二方面:进课堂之前收拾好自己的情绪。

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意识到教师的重要性,追求完美的我不允许自己犯错,但是我慢慢发现在现实课堂上,这是很难控制的,教师也有情绪,也有生气的时候,怎么控制好自己心情是一个问题。做不成完人,我们就努力往好的地方上靠。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亲切自然的示范表演,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幽默活泼的话语会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全身心投入,会将学生带入轻松愉悦的学习境地。在学生的面前尽量表现成积极向上的一面,把自己的消极情绪收拾好进入课堂。

第三方面:表达好自己的意思,不要轻易扼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怎么表达自己对书本内容的看法是一个问题,怎么批评调皮捣蛋的学生是一个问题,怎么表扬学生是一个问题。这些都是有技巧的,见惯了身边一些因为老师的一些话而对学科产生兴趣的例子,当然也有因为老师的误会而放弃的学科的例子。在学生心里,老师就是神了。你要如何演绎这个形象呢?注意自己的措辞,注意场合,在适当的场合说适当的话。在事情不明白的时候,把学生往好的地方去想,假设学生们都是好的,这样你才不会对号入座,非理性解决事情。

第四方面:你要有一桶水,才能倒给学生半桶水

作为老师,要努力做到比学生知道的多,这句话可笑吗?老师本来就比学生知道的多。是的,老师是知道的多,可是他也忘得多呀,而且作为一个老师,不仅仅要知道多,还要讲的通才行。这样就不断的督促老师们学习,我们不仅仅要学本专业的知识,还要学习其他专业的知识,我们需要横纵发展。很多知识都是共通的,往往在一个地方你看不到它的本质,换了一个地方你轻而易举的看到了。如果你想吃老本,不求上进,那么你就愧对教师这个职业了。在学生面前支支吾吾,讲不通,自己也会觉得难受的。

第五方面:不要强迫学生做任何事

这一点,很难办到。在高三的时候,老师们恨铁不成钢,常常告诉学生们怎么做怎么做。学习本来就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老师急了也没用。我们要鼓励他们学习,而不是强迫,所谓强扭的瓜都是不甜的。在见习的时候,印象最深的是附中高一的林老师,他一直都在说我建议什么什么,我本人习惯什么什么,我觉得什么什么比较好,而不是说你们要怎样怎样。他退了一步,却更能让学生接受他的意见。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

以上就是我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些心得体会,很粗浅,但却是我的真切感受。当一名好教师,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走……

推荐第7篇: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范文

通过这段时间的专业发展学习,我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还进一步提高了业务素质,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本阶段学习的心得体会。

一、专业化发展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相关知识共分几个章节,包含了《教师的职业道德与人格魅力》、《教师的职业意识与人文素养》、《教师的成长策略与教师生涯规划》、《教师怎样做教育研究》等章节。通过任课老师的精彩教导,我们不断认识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一是重新认识教师的角色;二是初步理解了教师专业化理念与实践的相互联系;三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关规律;四是如何规划教师自身的成长生涯;五是反思——从自己的教学的得与之中找原因,总结经验与教训;六是合作——向同事学习;七是教学相长——与学生共同发展;八是如何做好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九是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十是教师评价。从这些资料中让我对教师专业化有了全面的了解。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念与内容。

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专业发展首先强调教师是潜力无穷、持续发展的个体;

(二)、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把教师视为“专业人员”;

(三)、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成为学习者、研究者和合作者;

(四)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发展的自主性。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包括:

(一)专业理念;

(二)专业知识;

(三)专业能力;

(四)专业态度与动机。

三、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形成根源及缓解对策。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知道了什么叫教师的职业倦怠,也知道了教师的职业倦怠的表现有:

(一)长期的情绪上的倦怠感。

(二)人格的解体。

(三)较低的成就感。

同时知道了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有:

(一)个体方面;

(二)教学方面;

(三)社会方面。

了解了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源包括:

(一)社会方面的根源;

(二)组织方面的根源;

(三)个人背景方面的根源;

(四)学生与教学情境。

了解了一些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一)以教师发展阶段论透视教师职业倦怠,给处于倦怠期的教师以支援与协助。

(二)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建立良性支援机制。

(三)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对教师职业持合理期望。

(四)引导教师正确认识职业倦怠,并通过心理疗法缓解压力。

尤其我想要讲的是学校的领导层应该正确认识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来对待本校的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得以正常有序地开展。

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几个有效途径。

结合自己在乡镇中学所任教的实际情况,不断从自己的反思中去进行提高;多与同事合作,从合作中得到自身素质的提高;在与学生的交流与学习中去得到提高。

总之,通过这次专业化发展的学习,让我提高了自己不少的理论知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用这些理论知识来指导自己的教书育

人工作,使自己的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通过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培训,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理论得到提升,观念得到转变,我深感肩上压力的沉重,更感责任的重大。我要不断地思索,不停的探讨,永不停止的实践,把自己的工作落到实处。

一、教师应具备学习精神、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

1、学习精神。

知识经济的到来,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新课程改革的上场,不得不促使教师们参加到学习中来,继续教育,终身学习。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勤奋地钻研,要使自己的观念能够与世界教育发展同步,用心对待学生、对待教育事业。

2、敬业精神。

教师要把办好教育作为自己的一项事业来做,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笃学,团结协作,为人师表,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对教学工作精益求精,并能够与时俱进,根据学科的发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提高专业发展水平。

3、奉献精神。

奉献精神是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们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向学生们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不仅要教会学生们怎样学习,更要教会孩子们怎样做人。教师承担着培养各种能力、

塑造完美人格等许多重任。因此,教师的工作是没有止境,也无法用尺寸计量的。他们必须具备一种特殊的精神,默默无闻的劳动来自于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和对教学的热爱,源于看到学生成长的喜悦,并由此感到个人生活的充实和价值。

4、创新精神。

教育改革是学校的生命之所在,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师要开展创新教育,首先必须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种创新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诸多方面协调一致、相辅相成的创新,也包括教师自身的创新素质。

二、转变教育观念,营造良好氛围。

观念转变是课程改革重中之重的问题,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条件,新课程倡导“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的理念。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把教学过程变成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过程。教师要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在钻研教材中,尽量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和情趣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方法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根据不同的教学活动制作不同的教具和道具、图像和幻

灯片,以最佳的情景、画面、音乐、色彩和语言效果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改变评价观念,注重课后反思。

在指导学生学习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及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及时评价,使评价成为教学过程的一部分,以评促学,以评促发展。

课后教师要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要善于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和提高。积极撰写反思型教学案例,不断地记录和积累教学工作中的体会、经验和资料,有利于教学工作的深入进行,有利于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每教完一节课后,教师记下本课的创新“亮点”;找不足之处,写出改进之法;想应做之法,留下瞬间感悟,不断积累成功的经验。

一、要用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新课程标准把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强调小学生学习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到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

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二、转变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要为教学服务

恰当的教学情景创设,不仅为学习数学拉开成功的序幕,而且会成为他们主动探索数学领域奥妙的动力,因此,教学情景的创设,不仅要有激趣的作用,还要求情境与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知识背景,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如果仅仅为了追求时尚而缴尽脑汁,捏造教学情景那就不可能很好的为教学服务。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

在“空间与图形“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折叠、讨论,进一步了解自己所生活的空间,认识一些常见的几何体与平面图形。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想象,体会到在不同的方向看到的是不一样的,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本学段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

4、生活气息不要喧宾夺主

“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时下颇为流行的提法与做法,但在实践中教师常常不能处理好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有的为联系而联系,或牵强附会,有的不加选择,追求原汁原味的生活味,生活的气息浓郁了,但数学思维的培养缺失了。

我认为,数学生活虽然与生活关系密切,但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适度而恰当的联系生活,对于数学是大有裨益的,但正如生活难以数学化一样,如果数学教学一味的追求生活化而迷失了自我,是得不偿失的,数学课的“主角“永远只能是数学本身,数学学习可以吸收生活中有趣有益的例子来为生活服务,也可以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数学能力,但不能走失数学本身。

5、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每天接受大量的信息,电视、报刊、网络等都是学习数学的场所。这要求我们打破课堂局限,把周围的社会生

活作为学生学习的大课堂。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并引导学生运用各类信息,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挖掘,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正如新课标指出的: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教师就应利用数学美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去感受教学美、去追求数学美。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研究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知情统一规律,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他们从创设情境,驱动探究数学现象的好奇心;调动情绪,产生探究数学规律的乐趣;交流情意,形成乐学数学知识的态势几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力图真正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指引“和“抱着“想到,“引“与“抱“采取的方式不同,效果也完全不一样。叶圣陶说过:“习惯的养成在于教师的训练和指导。““指引“能使学生养成善思考的好习惯,随时关注周围事态的变化,明白事物之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已定的事随时会在形态上或本质上产生新的状况,事物的形式或内容随时会换成另外的一种。好习惯应该在自然而然中得到训练和培养。与之相对应的,不管是人还是动物,如果“抱着“就会养成一种依赖情绪,什么事都不去考虑,也不想考虑。因为他知道会有人来指导他怎么做,至于做的方式,做的效果,那不是

它所想的事,惰性就此产生,要想别具一格更是无从谈起。因此,我们要“指引“学生学习,而不是“抱着“学生学习。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数学学科的快乐“且快乐地学数学。

推荐第8篇: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人们都说,给人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教师也是如此,接下来要给大家推荐的是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以及参考!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1)

通过这段时间的专业发展学习,我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还进一步提高了业务素质,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本阶段学习的心得体会。

一、专业化发展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相关知识共分几个章节,包含了《教师的职业道德与人格魅力》、《教师的职业意识与人文素养》、《教师的成长策略与教师生涯规划》、《教师怎样做教育研究》等章节。通过任课老师的精彩教导,我们不断认识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一是重新认识教师的角色;二是初步理解了教师专业化理念与实践的相互联系;三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关规律;四是如何规划教师自身的成长生涯;五是反思——从自己的教学的得与之中找原因,总结经验与教训;六是合作——向同事学习;七是教学相长——与学生共同发展;八是如何做好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九是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十是教师评价。从这些资料中让我对教师专业化有了全面的了解。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念与内容。

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专业发展首先强调教师是潜力无穷、持续发展的个体;

(二)、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把教师视为“专业人员”;

(三)、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成为学习者、研究者和合作者;

(四)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发展的自主性。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包括:

(一)专业理念;

(二)专业知识;

(三)专业能力;

(四)专业态度与动机。

三、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形成根源及缓解对策。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知道了什么叫教师的职业倦怠,也知道了教师的职业倦怠的表现有:

(一)长期的情绪上的倦怠感。

(二)人格的解体。

(三)较低的成就感。

同时知道了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有:

(一)个体方面;

(二)教学方面;

(三)社会方面。

了解了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源包括:

(一)社会方面的根源;

(二)组织方面的根源;

(三)个人背景方面的根源;

(四)学生与教学情境。

了解了一些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一)以教师发展阶段论透视教师职业倦怠,给处于倦怠期的教师以支援与协助。

(二)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建立良性支援机制。

(三)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对教师职业持合理期望。

(四)引导教师正确认识职业倦怠,并通过心理疗法缓解压力。

尤其我想要讲的是学校的领导层应该正确认识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来对待本校的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得以正常有序地开展。

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几个有效途径。

结合自己在乡镇中学所任教的实际情况,不断从自己的反思中去进行提高;多与同事合作,从合作中得到自身素质的提高;在与学生的交流与学习中去得到提高。

总之,通过这次专业化发展的学习,让我提高了自己不少的理论知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用这些理论知识来指导自己的教书育人工作,使自己的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2)

通过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培训,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理论得到提升,观念得到转变,我深感肩上压力的沉重,更感责任的重大。我要不断地思索,不停的探讨,永不停止的实践,把自己的工作落到实处。

一、教师应具备学习精神、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

1、学习精神。

知识经济的到来,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新课程改革的上场,不得不促使教师们参加到学习中来,继续教育,终身学习。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勤奋地钻研,要使自己的观念能够与世界教育发展同步,用心对待学生、对待教育事业。

2、敬业精神。

教师要把办好教育作为自己的一项事业来做,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笃学,团结协作,为人师表,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对教学工作精益求精,并能够与时俱进,根据学科的发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提高专业发展水平。

3、奉献精神。

奉献精神是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们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向学生们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不仅要教会学生们怎样学习,更要教会孩子们怎样做人。教师承担着培养各种能力、塑造完美人格等许多重任。因此,教师的工作是没有止境,也无法用尺寸计量的。他们必须具备一种特殊的精神,默默无闻的劳动来自于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和对教学的热爱,源于看到学生成长的喜悦,并由此感到个人生活的充实和价值。

4、创新精神。

教育改革是学校的生命之所在,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师要开展创新教育,首先必须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种创新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诸多方面协调一致、相辅相成的创新,也包括教师自身的创新素质。

二、转变教育观念,营造良好氛围。

观念转变是课程改革重中之重的问题,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条件,新课程倡导“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的理念。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把教学过程变成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过程。教师要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在钻研教材中,尽量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和情趣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方法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根据不同的教学活动制作不同的教具和道具、图像和幻灯片,以最佳的情景、画面、音乐、色彩和语言效果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改变评价观念,注重课后反思。

在指导学生学习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及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及时评价,使评价成为教学过程的一部分,以评促学,以评促发展。

课后教师要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要善于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和提高。积极撰写反思型教学案例,不断地记录和积累教学工作中的体会、经验和资料,有利于教学工作的深入进行,有利于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每教完一节课后,教师记下本课的创新“亮点”;找不足之处,写出改进之法;想应做之法,留下瞬间感悟,不断积累成功的经验。

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3)

一、要用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新课程标准把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强调小学生学习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到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

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二、转变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要为教学服务

恰当的教学情景创设,不仅为学习数学拉开成功的序幕,而且会成为他们主动探索数学领域奥妙的动力,因此,教学情景的创设,不仅要有激趣的作用,还要求情境与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知识背景,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如果仅仅为了追求时尚而缴尽脑汁,捏造教学情景那就不可能很好的为教学服务。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

在\"空间与图形\"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折叠、讨论,进一步了解自己所生活的空间,认识一些常见的几何体与平面图形。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想象,体会到在不同的方向看到的是不一样的,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本学段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

4、生活气息不要喧宾夺主

\"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时下颇为流行的提法与做法,但在实践中教师常常不能处理好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有的为联系而联系,或牵强附会,有的不加选择,追求原汁原味的生活味,生活的气息浓郁了,但数学思维的培养缺失了。

我认为,数学生活虽然与生活关系密切,但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适度而恰当的联系生活,对于数学是大有裨益的,但正如生活难以数学化一样,如果数学教学一味的追求生活化而迷失了自我,是得不偿失的,数学课的\"主角\"永远只能是数学本身,数学学习可以吸收生活中有趣有益的例子来为生活服务,也可以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数学能力,但不能走失数学本身。

5、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每天接受大量的信息,电视、报刊、网络等都是学习数学的场所。这要求我们打破课堂局限,把周围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生学习的大课堂。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并引导学生运用各类信息,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挖掘,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正如新课标指出的: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教师就应利用数学美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去感受教学美、去追求数学美。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研究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知情统一规律,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他们从创设情境,驱动探究数学现象的好奇心;调动情绪,产生探究数学规律的乐趣;交流情意,形成乐学数学知识的态势几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力图真正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指引\"和\"抱着\"想到,\"引\"与\"抱\"采取的方式不同,效果也完全不一样。叶圣陶说过:\"习惯的养成在于教师的训练和指导。\"\"指引\"能使学生养成善思考的好习惯,随时关注周围事态的变化,明白事物之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已定的事随时会在形态上或本质上产生新的状况,事物的形式或内容随时会换成另外的一种。好习惯应该在自然而然中得到训练和培养。与之相对应的,不管是人还是动物,如果\"抱着\"就会养成一种依赖情绪,什么事都不去考虑,也不想考虑。因为他知道会有人来指导他怎么做,至于做的方式,做的效果,那不是它所想的事,惰性就此产生,要想别具一格更是无从谈起。因此,我们要\"指引\"学生学习,而不是\"抱着\"学生学习。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数学学科的快乐\"且快乐地学数学。

推荐第9篇: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学习教师专业化理论与实践的心得体会

李家庄初中 任将 13753340947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的互动过程。

七年来,我总是努力使每一个45分钟的教学,成为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认知过程;努力把教师的外部指导内化为学生的能动活动;总是在怎样才能唤起学生更深层次地思考和如何才能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新知识上下功夫,适时地渗透思想方法。努力使学生不仅长知识,能力也得到训陈和培养。而且从小就能受到一些简单的教学思想方法的教育,这对提高学生的素质无疑帮助很大。要做好以上这些,我认为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准确地理解教材,驾驭教材。否则,都是空话。这是因为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教科书不同于一般参考材料或其他一些课外读物,它是按照学科系统性结合儿童认知规律,以简练的语言呈现知识的。知识结构虽存在,但思维过程被压缩。学生看到的往往都是思维的结果,看不到思维活动的过程,思想、方法更是难以体现。

学习了教师专业化与专业发展之后,觉得自己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上有些陈旧,认识了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不断学习,朝专业化发展的方向努力,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在教学中要对教材内容的进行精心设计和加工,在教学实践中,体现教学本身那种令人倾倒的丰满的内容,体现思维过程和思想方法。为此,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书本上看得见的思维结果,更要让他们参与那些课本上看不见的思维活动过程。因此,我的体会是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教材。通过教材,使自己先受到启发,把教材的思想内化为自己实实在在的思想,把教材读活。这样,我们才能使学生不仅获得真理的条文,而且更能使我们的教学过程真正成为人与人、前辈与后代、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活生生的思想与情感的交流。否则,教师自己头脑里没有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没有思维过程,把课本当成一本死书,照本宣科,那么就不可能把知识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不可能把知识的形成过程很好地展现开来,那学生也只能是死记硬背、机械模仿。这样的教学也一定是既没有生机,也没有深度。不可能使学生的知识形成网络,更谈不上让学生主动建构了。因此,教师熟练地掌握教材,把教材读活,是使数学教学成为思维活动教学的前提,也是提高我们教学水平的前提。

教师理解了教材,了解了教材的思想,有了一个完整的认知结构(暂时),并不等于学生也理解了、了解和掌握了。学生不是靠我们头脑里的教学思想方法就可以掌握新知识的,而是靠我们教师把自己的思想变为行为。学生是通过我们的语言、我们设计的教学过程、创设的思维空间到达知识彼岸的。同时,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能否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完全依靠教师的主导。

不论我们教师对教材挖掘得多深,理解得多么透彻,把教材读活到什么程度,但如果不能对教材进行很好地加工、处理,不能把理解的落实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很好的设计,那么,对学生学习来说,都等于零。教师也只能是哑巴吃汤圆——自己心中有数。因此,我认为:教师还必须遵循教学规律,紧密结合实际,选取恰当教法和教学手段,把教师的思维内容转化为学生的思维内容。教师先受到启发后,再通过老师去启发学生。如果教师只停留在自己理解,而不善于教学,那教学效果一定不好。因此,我非常重视在提高自己驾驭教材能力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的设计能力,努力使自己的思想方法很好地体现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课本与学生之间的活生生的中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通过老师的课堂教学,掌握该掌握的知识,具备该具备的各种能力,提高应有的素质。因此,我认为教师熟练地掌握教材,把教材读活,设计出合理的教案,并在实际教学中灵活地加以运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根本保证。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几点认识

——读《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有感

李家庄初中 王永爱

假期里,暂别了与孩子们嬉戏、学习生活,进行轻松愉快的假期生活。忙碌惯了人一下子安静休闲起来还觉得怪怪的。当我双手捧起《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这本书时,不由倍添一种无形的喜悦与向上的力量。作者不仅仅从教师专业化事实的角度来理解教师群体的专业化问题,而且还高屋建瓴,视角广阔,从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的高度来看待教师的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队伍整体质量提高三者间的辩证关系。读完这本书,我对把自己培养成能满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有了深刻的认识。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它的基本含义是:第一,教师专业既包含学科专业性,又包含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不断提高我国教师专业化水平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现实需要。当前,随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教师质量与全国实施素质要求的差距明显表现出来。教师迫切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适应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概念;提高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理论转化无方法的能力,适应综合性教学、研究性教学、实践性教学的新要求;提高将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整合的能力,;增强理解学生和促进学生道德、学识和个性的全面发展的综合水平,既要做“经师”又要做“人师”。

教师成为一种专门职业,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专业化的过程,是社会发展、职业分化的自然结果和必然要求。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供给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满足教师在数量上的基本需要始终是主要矛盾,所以对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无法强调,教师培养和培训的专业化意识不强,专业化效能更显不足。教师职业从经验化、随意化到专业化,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专业化的教师必须具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对于教师的专业技能,我们把它理解为教师的教学技巧和教育教学能力两个方面。

如果说“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强调的是会不会、能不能的话,“专业态度”强调的则是愿不愿。教师的专业态度包括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专业自我。教师专业也应该要求专业教师具备以下素质: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文化知识;有丰厚的教育学理论素养;有职业理想和追求;热爱教育事业,有较高的道德素养,并且能够把进入更高的境界作为自己修身的自觉追求;经过专门的专业训练,而且有终身学习的迫切愿望和实际行动。而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本质上是个体成长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一个精神富裕、专业化程度高的老师,他能以自己特殊的职业眼光,掏出课程的引人入胜之处,以最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信息,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得到最有分量的收获;能从最接近学生现在的起点,带领他们直到离自己最远的终点;能最大限度地尊重每一个学生;他不仅能让学生学懂、学透知识,而且能把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富有亲和力的情感体验过程,和学生一起沉浸于其中,热爱于其中,出神入化地与学生一起创造于其中,并使学生的心灵飞翔起来;他有强烈的课程开发意识,不仅关注“跑道”的设置,面更关注学生跑的过程,他能让生活成为一种教育,把教育变成一种生活。只有拥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师才能始终站在社会进步的前缘。

在这个过程中,有的教师寄希望于通过进行课题研究和撰写论文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但往往由于课题游离于教学之外而使科研的价值受到怀疑;有的教师由于常年被大量的习题册、练习篇子牵着走,无法体验在教学工作中研究与创新所带来的乐趣;有的教师希望通过公开课提高自己的影响,又因准备一节好课耗时太多怕背上搞“花架子”的名声;有的教师对各种培训抱有较大期望,但往往感觉无法满足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需要。面对新时期对教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尤其是新课改对教师的新要求,教师到底如何实现自身专业化的发展呢?首先,在教育局、学校已经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集体备课、相互听课的互学互助气氛,改善教师的心智模式;形成师带徒、听课指导,示范课与研究课的教研制度,有组织地开展教科研活动。其次,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自己。作为一名优秀教师,要做到将教学生涯视为生命历程的重要部分,增强使命感,不断超越自我,活出生命的意义。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重新审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自己努力把握学科发展最新动态,积极学习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自我反思、博采众长,形成风格,争做专家。

专业化意味着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的提高,也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对教师职业的关心。教师作为社会的专门人才,受到人们的尊重。它改变了教师教育生活的质量,给教师带来自我生命活力的体验和专业发展的满足感。

今天的教育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要顺应社会的发展,加强教师专业发展。用我们的教育智慧与辛勤汗水,绘就明天教育的辉煌。

推荐第10篇: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在国家远程教育培训期间,看过关于《教师专业标准》的视频后,三位专家的透彻分析也给迷茫中的我带来了一线憧憬。让有对教师专业标准有了新的认识。

讲座围绕“教师应有哪些主要的职责?教师遵循哪些重要的教育法规?怎样理解公平地对待学生?……”等十三个问题展开精致的分析。

首先以师德为先,告诉我们要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其次以能力为重,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做为一名资深年长的教师,我总是把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当成首要任务,不仅在工作之余坚持教育教学理论的自学,还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进行各种各样的业务能力培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实践水平。在学中求进步,在进步中求知识,是我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

再次树立终身学习的典范。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并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教学变化,除了平时的业务学习,我利用网络平台,开通个人博客,加大与教师队伍的沟通交流,为自己开拓自己的视野做了较多的准备。平时积极撰写教学随笔,教学教育论文,为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意义: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因为教育是有规律的,儿童的成长是有规律的,只有掌握了这些规律,才有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科学文化知识在发展,教师只有掌握了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培养适应时代的人才;有利教师的社会地位的提高。

当今世界,通过明确教师专业标准来突显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成为世界许多先进国家提高教师质量的共同战略,中国也不例外。在我国《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就明确了一名合格小学教师的道德坐标、知识坐标与能力坐标,它是我国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在法律上第一次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当下,《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进一步对小学教师的基本素养和要求进行了细致、专业地梳理和规范,这将有力保证我国小学教师的专业地位,有效提升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

然而,现代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知识的不断地增加,思维的不断探索,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也只有教师自身不断地及时地学习才能够教给学生最新最有用的知识。所以对于专业发展和自我教学能力的提升我认为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

一、勤于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著名画家张大千曾说:“作画如欲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教师何尝不是如此?一个创新专业型的教师,必须要有广阔的知识视野,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读书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一种特有的生存习惯。

第一,学教育教学理论。教育理念是指导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思想和依据,有怎样的教育理念,就有怎样的教育实践,教育理念决定了教师教育工作的方向。因此,我们应加强理论学习,如学习《新课程标准》、新课程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深刻领会教育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在教学中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重视学生基本观念、思维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形成;注重学生需要、学习兴趣的培养,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和人格的全面发展。现代学习型社会的建立,要求人的一生不断地获取新知识、新信息,优秀教师也只有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吸纳先进的教育理念,保持教育理念的先进性,才能实现教育实践的科学性。

第二,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专业知识是中小学优秀教师从事高质量教育活动的基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量的剧增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教师必须不断地更新现有的专业知识;同时学科交叉相互渗透、基础教育学科综合发展的态势,又要求教师们要不断地拓宽知识渠道,加快信息获取速度,以形成较好的认知结构。英语是基础教育当中的重要学科,作为教师我们要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具有很好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还要懂得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很多差异。这样我们在教学中才能把知识准确的传授给学生,同时也要钻研教法不断地探索不同课型不同教学内容的授课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环境自然感知语言知识,同时也大大增强他们对英语学科的兴趣。

第三、要学现代教育技术。优秀的小学英语教师深厚的教学基本功不仅表现为合理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清晰准确的语言表达及优良的教姿教态,更是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善于不断地改革创新,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现代教学技术

二、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

我们都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教师如果每个人都把自己的言行看做是在影响着整个社会,那我们的教师工作将变得格外有意义。我们要为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的成就感到高兴,为学生的成长感到快乐,在付出与给予中感到满足。要懂得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意义,并且是出于自觉去做。教育要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要真正当好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提高思想文化修养,态度谦虚谨慎,气量大度容忍,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合作精神。

三、要不断地自我反思

反思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只有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才能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从而使自己逐渐走向专业成长的道路,最终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美国心理教育学家波斯纳曾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由此可见反思对于教师成长的重要意义,可以说反思性教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因此我十分注重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反省和探究教学活动中各方面的问题,如教学实录反思、课后练习反思。。。。。。与身边的教师讨论交流,或通过网络等渠道与专家、同行进行交流讨论时的反思等,在反思中实现自我超越和专业成长。

教师的魅力在于通过知识的积淀,所形成的诸多良好的品质、修养、气质、那种对人的尊重的态度,以及对真理的追求与敬畏。我想我们就是要用这些去影响学生,才不失为一位成功的老师。

第11篇:教师专业发展与美术教学

教师专业发展与美术教学

杨朝荣

沂源三中

通过为期五天的培训,听取了专家的精彩而具有哲理性的报告,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改在义务教育阶段取得了积极成效;那么,我们如何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们进行如何评价,同样怀有殷切的期盼。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我们更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知识和人文修养。课改要取得成功,必须关注教师的职业生活,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努力促进教师心智和谐发展,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和价值。同样作为义务阶段教育的美术教师们,积极配合着新课程改革,深刻理解课改的核心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旨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求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当前课改全面推广的背景下,针对美术教师发展性专业素养评价,以促进美术教师专业化为目的,遵循评价多主体互动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

动态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等基本原则,来谈谈美术教师发展性专业素养评价。

一、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

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是美术教师发展性专业素养评价的基础。首先,美术教师必须要确定自己职业,是热爱教师岗位、热爱学生、为人师表的教育工作者。其次,美术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师,教师专业化发展迫在眉睫。美术教师是执行 “美术课标”的第一教学责任人,美术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才有可能传递和表现美术教学的美感,才能以美感人,以美育人。如美术教师教学比赛,除教师的教学设计外,另有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评比项目。这就意味着评价美术教学不但重视美术教师的教学设计,而且也重视美术教师专业性素养。

二、注重学科性与学生的发展性

注重学科性与学生的发展性,是评价美术教师发展性专业素养的重点。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作为课程的引导者。上好一节课,评价一节好课的重要标准是要注重学科性与学生的发展性。

1、是要牢牢把握和深挖美术教学内容的内涵。美术教学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中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

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培养人文精神。

2、是要围绕美术的本体进行有效的教学。离开美术去追求非美术的东西,那只能是违背美术学科特点和学科价值的其他教育。如果只停留在单纯的美术元素学习,而缺少美术内在的文化、情感、知识技能,偏重单纯知识技能的机械、重复训练,而未能从美术教学的“三纬目标”上设计有效的学习过程与方法,造成教学的不平衡,教育目的未能全面实现,这是我们美术教师应该吸取的教训。

三、美术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美术教学方式多样性,也是美术教师发展性专业素养评价的重点。教学方式是为教学内容和学生发展服务的,只有恰当的教学方式与相应的教学内容相适应,又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并能达到有效的效果。教学方法要体现开放性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教师不能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而应当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更需要寻找一些符合中学学生认知特点、切实可行的方法服务于教学。

四、关注学生主体,追求课堂教学实效评价美术教师发展性专业素养的关键是,关注学生主体,追求课堂教学实效。

美术教师要想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就要对课堂教学的结构予以合理的组织与精心设计,使其充分发挥各教学环节的作用,把握住每一个教学环节,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利用其操作练习的热情,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变废品为艺术品》本节课的重点启发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和发现各种废旧材料,充分利用废品的形状、色彩与材质特征,发挥立体空间想象,用多种立体造型的手法重新组合,创造新奇、独特的新造型。难点是创造性地运用不同材料, 指导学生技能,在感知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展开创作。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为了解决好重难点,我力求精心设计教学策略。

五、美术教师教师全面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

1、树立科学的审美观

美术学科相对其它学科来说,是慢功,是硬功。每个人的文化涵养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提高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便是这个道理。因此美术教师要牢记这条古训,耐住寂寞,静下心来潜心读书,专心书画。把读书所得应用于教学,提高教学艺术,这便是美术老师最大的收获。审美艺术是用线条或颜色等手段对人们的思维进行启迪,陶冶精神情操,使人得到了美的熏陶,极大地开拓人们的想象空间。

2、广读群书,博采杂家

只读圣贤之书还不够,只看专业书以应付职业的需要也不够。圣贤书、专业书当然有读之的必要,但如果只以这些书作为自己知识的给养,它们会束缚教师的手脚和思维。要真正提高教师的艺术素养,要拓宽教师的艺术视野,必须“像蜜蜂采蜜那样博才杂家”,美术教师要熟悉古今中外艺术的经典佳作、熟练各种绘画技法,懂得书法艺术,还应该精读、细读新的、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当代优秀艺术作品,只有这样,才能胜任这份圣神的职业,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酿造出“最甜的密”,学生才会有兴趣去品尝。

3、构建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

美术教师的艺术修养求“广”还不够,必须在广这个前提下还要求“专”。如韩愈所说“术业有专攻。”每位美术教师在自己的艺术领域要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应该有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艺术特色,结合教学工作的需要,构建富有个性的知识结构,使自己的观念、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不断与时俱进,并有机地无形地渗透于自己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打井要打深水井。美术欣赏课,分中外古今美术作品,在欣赏中国美术优秀作品时,让学生更多了解中国画的特点和重要作品的艺术成就。

六、提高中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1、明确目标,好学乐学。教师还要让学生知道:不学好文化课,专业技术过不了关,就会被淘汰;要让学生从各方面认识和感悟美术的魅力及其功能对社会生活和人生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单纯的课内技能、技巧训练,转化成一种自身价值取向和素养的学习。

2、平衡发展,避免偏科。教师和家长引起高度重视,说服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做到“文”、“专”兼顾,平衡发展,决不能出现偏科现象。

3、以人为本,发扬民主。在教学中要实施互动教学,实现彼此促进,共同发展。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不能以权威自居;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勇于表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其次,教师要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注意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变化,并加以适当的调控,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4、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及时启发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方法。对于画技好的学生,教师要鼓励他们更上一层楼,使其进一步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形成宝贵的艺术个性和创造素养。对画中的不足之处,教师要耐心辅导,时刻注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5、走出课堂,扩大视野。全新的教育期待着“无墙的课堂”。课外让学生多翻阅、查询些绘画和摄影资料,组织学生互评作业,参观美展;带领学生到野外写生实习,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去观赏山川、河流、田野„„学生深入实际、身临其境,才能充分体验生活、感悟自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进行正确地引导、欣赏和审视。这样,就会赋予学生无限的遐思和无尽的灵感,为他们的美术学习注入生命的活力。

总之,建立促进教师发展性专业素养的评价机制,使教师发展性素养评价走向日常化、通俗化、亲情化、人性化,成为密切师生关系的重要途径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成为一种积极的教育环境和充满活力的课程资源,是教师发展性专业素养评价改革的目标。教师发展性素养评价的特性,旨在引导教师成为学生成长的阳光雨露,成为照亮学生生活和心灵,照亮学生一生的永恒之“灯”。

第12篇:教学反思教师专业发展多种途径

教学反思教师专业发展多种途径

一、教学反思及其意义

任何一个教师,不论其教学能力起点如何,都有必要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我认为教学反思就是在总结以往教学经验基础上的开拓和创新,以及对解决某些问题采取的策略和方法。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公式是: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也就是说教师要想有所成长只靠以往的经验是不可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地吸收经验总结,才能不断提高。可见教学反思在教师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学反思,是在一节课结束后根据学生的反应情况及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回忆性反思,当然包括成功与失败、疑惑点、灵感点。课后反思,能够积累经验,优化教学方法,发现问题并激发教师的潜能。

教学反思还是一种完全自主化的东西,有感则反,无感则无需反。它不应该是一种任务,而是一个习惯。它没有固定的格式,文字也可长可短。比如写一两句话、或写成教学心得,、或写成日常札记都可以。只要内容集中具体,有思可循即可,不必把一般的教学过程统统写进去。如果我们能利用好反思的作用,对我们业务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好处的。

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教师专业化的核心问题,是要求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真谛要有深刻的理解。爱因斯坦曾说过:“学校应该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人,而不是一个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指出:“只有将人的培养、将完整人格的自我塑造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看做教育的终极目标,生命的无限可能性才能在教育的过程中展现,教师才能成为富于新精神的人,教师职业也才能具有像律师、医生一样的专业不可替代性。”科学学科的特殊性对科学教师的要求很高,从事科学专业教学应该具有“广博的知识面、活跃的思维、敏锐的洞察能力”,具有“对科学学科本质规律的准确把握和科学学习方法的正确指导”技能。面对如此高的专业化发展要求,科学教师如果不能在自己的职业领域内迅速地跟上时代步伐,尽快地在专业知识方面和职业技能取得进步的话,就会面临许多现实中的问题,例如学生评价、职称晋升等等,有时甚至触及到职业的生存,所以科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问题不可忽视。

三、青年教师有效教学反思的内容和方法

教学反思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整个教学活动过程的反思,这是教师在上完课后之后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是否满意的反思;二是对自己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想法和做法进行反思;三是以上述两种反思为基础,总结经验,指导以后的活动。

教学反思的几种方法:一是教后记:一节课后,对自己这节课总体设计是否恰当,教学手段运用是否充分,重点、难点的突出是否达到预定目标,哪些地方需要调整改进,应作一总结;二是教育叙事:总结教学工作,记录自己的得与失;三是交流讨论:课后针对课堂上发生的问题,各抒己见,共同探讨解决办法,得出最佳方案,实际上是在无意间进行了实实在在的不拘于形式的集体备课;四是教学研究:为弄清课堂上遇到的问题,以理论为指导,广泛开展教研活动,通过多种形式探索新的教学理论。

青年教师应把教室当成实验室来实施自己的假设,在教育环境中记录收集资料,通过积累升华自己的教育经验,要在看似无疑的地方发现疑惑,在稀松平常的背后找到问题,进而揭示那些潜藏着的问题,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自我超越的能力。因此我尝试着从引起自己教学怀疑、困惑的几种可能途径入手来进行了教学反思。

1、通过学生进行反思

一开始教科学的时候,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提高学生的兴趣,我喜欢在给学生讲许多科学家的故事。让大家感受到大千世界的奇妙,激发他们的兴趣,进而发奋学习学好科学。然而结果事与愿违,好多学生在发出“哇塞!”惊叹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现实”的想法:科学家真够聪明的,这么难的问题都能够想出解决方法,连听都听不懂,我们根本没有那个水平,还是别去探索了。

后来开始学习怎么对问题进行分析,做实验去验证,讨论实验结果,学生又慢慢开始喜欢上实验了,而且他们的问题非常多,每次课前我都要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预设,否则有些问题突然提出来我还不知道怎么回答呢。有位学生问我:“老师,为什么同学提出的每个问题你都能回答,你是怎么知道的?这里面是否有什么秘诀?”我想了想,坦诚地告诉他:“之所以能够百发百中,是因为我昨天备好了课。如果不备课,你突然要我回答一个难题,我的思维同样要碰壁。”听了我的话,那个学生的两眼熠熠生辉,显得特别兴奋:“老师,下次我也要先预习去查资料,这样我就什么都知道了”这件事情使我受到很大的震动。回去后我反复咀嚼琢磨这几句话,感受颇多,我用自己的实践方法也提高了学生对于这门课的热情。这对学生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由此可见,借助学生的眼睛看一看自己的教学行为,是促进教学行为理智化的必要手段。正如爱默森所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种种愿因,学生可能不大愿意将自己对教师的不满意说出来,此时,一方面应当为师生之间的沟通

创造一个宽松的氛围,让学生敢于说出心里话,另一方面则可以建议学生通过写科学日记等方式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2、通过教师自己进行反思

记得第一次拿起教材,被它的趣味性和知识性所吸引,但心里却在敲鼓,怎么教呀?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也慢慢摸索了一点规律。为了让学生动起来,我是这样给学生搭建舞台的:

首先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孟德尔,他在遗传学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世人誉为遗传学之父。他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就很热爱亲近大自然。他毕业后从事牧师的工作,同时又在一所中学教自然科学,与此同时又种植了一片豌豆地。在他长达8年的豌豆研究中,他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就是孟德尔定律。所以学习科学我们要能都做到持之以恒。

接着提问同学们都认识豌豆吗?出示孟德尔发现的豌豆性状图,我们观察第一排和第二排的图形,发现有什么区别?门德尔把上面的这些特征用一个更加专业的名词来代替就是性状。那么刚才我们说的不同点就是这些性状的表现不同。再来说说成龙和李小龙的相貌哪里不同。

然后做一次班级相貌普查: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人面部的性状,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6种性状:①前额平发际、前额V发尖②无耳垂、有耳垂③下颌中央没有沟、下颌中央有沟④卷发、直发⑤单眼皮、双眼皮⑥舌头能向内卷曲、舌头不能向内卷曲。请一位同学上来,让其他同学来说说他的这6中性状分别是什么。

最后提问:“我们的相貌是唯一的吗?”找几位6种特征都有的学生,问大家,这几个孩子的6种性状都一样,那么你们觉得他们一样吗?为什么?其实许多相貌特征的表现可能不止两种,我们将更多的相貌特征组合起来计算一下,我们获得的数字会怎么样呢?你们认为是否能在世界上找到一个和你一样相貌的人?你的相貌具有什么性?(我们要珍惜生命)

实际上,这个小小的调查不仅让我轻轻松松地完成了本节的教学任务,更让我感受到了师生之间的那份亲情带给我的快乐,带来孩子们高涨的学习热情,以及由此形成的教与学相互推进的合力。

这节课后,我对大部分的学生表现非常满意,然而我的头脑中也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课堂教学进行得这么好?有几个学生似乎很安静,我想知道他们是不是仅仅通过观看或者听讲的方式进行学习?这节课采取的方式适合班里所有的学生吗?另外,讲课要适度,要留下悬念,给学生留有动手和动脑的足够时间和空间,因为本节课讨论的成分比较多。同时,在把

握学生的思维层次方面应适度,在做实验时,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与层次,教师一定要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进行启发。

3、勤记课后记,随时记录下对教学效果的主观评价

在教学中,即使对课堂教学情况有充分的预知,也无法完全遍及课堂实践实际,所以,需要教师将课堂实践中自己的感悟、感知等及时记录下来, 从个体感知、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突发事件处理方法等方面,对课堂实践进行客观且理性的记录、分析、总结,这是教师实现自我反思的最简易与直接的方法。实验证明教师如果能坚持记课后记并每月进行分析回顾,对提高方法,丰富实践是有很大帮助的。

4、采用录音或录像,直接分析反思得失

勤课后记虽然可为教师提供来自教学第一线的准确信息,但也仅限于以教师个体感知为主。在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的高度融合常常会使教师忽略掉一些重要细节,为了使教师捕捉到更加全面的信息,可采用课堂录音或录像的方式。相比较而言,录音的方法由于操作简易而更为可行,它可以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语言、教学环节设置、教学交流、教学速度等进行反思。课堂录像虽然不便操作,但还应该创造条件采用,它是课堂教学真实而全面信息的记录, 提供的反思价值比较重要。

5.青年教师应该积极参加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在教学实践的展示与竞争中检验自己、锻炼自己,通过结果与评价来促进反思。通过参与公开课和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可以使教师从评价和结果中准确找出自己教学方面的成败关键,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反思,有效反思的比率远远大于自我感觉反思,是一种通过准确定位后的带有目的的反思,能促进青年教师更方便更准确地找到自己教学上的优缺点,可以提高反思效率,但我们也要注意在公开课评价环节中加强针对性和两面性,任何“老好人”的态度都是不利于开课教师的进步与成长的。

正如美国学者特拉费斯所说,“教师角色的最终塑造必须在实践环境中进行”。青年教师只有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为基础,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思考,课后认真分析总结,通过与学生钻研具体的素材、与同事沟通,建构有意义的学习,使自身所拥有的认识得到修正与发展,进而促进自身乃至教师群体的专业成长。

第13篇:教学反思——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学反思——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摘要】教师要适应发展和变革,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教师应该强化反思意识,明确反思内容,掌握反思方法,养成反思习惯,努力提升反思力,实现自我更新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教学反思;实践反思;专业发展;

【 作者简介】吕西峰1965年出生,男,陕西大荔县人,在职研究生 中学一级,陕西省数学学会会员。曾荣获市首届中学中青年数学教师优质课评选一等奖。现任渭南市临渭区数学教研员。多篇教学论文曾在有关刊物上发表或获奖。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淡薄,研究、探求和创新能力欠缺等问题,已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逐渐凸显,特别是在当前实施新课程以及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在基础教育领域日益广泛应用的背景下,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已成当务之急。教学反思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教学反思的内涵与特征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专业行为和活动、自己的专业成长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持有的专业观念、所做出的行为和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对自己专业成长的过程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一是批判性,即用批判的眼光去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当某一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在一定的理念指导下,用“不满”的心态,对教学进行冷静的思考、分析,去发现和研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对有效的经验进行理性化的总结与提升。二是创造性,即创造性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反思自己的教学,寻找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理论的支持与指导下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与观点,以此来解决在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形成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三是自主性,即用自主、自觉的态度去反思。教学反思对教师而言,是一种高度自觉和自主的自我研修行为,是一种积极的精神活动,是一种高层次的工作方式。四是发展性,即能使教师得到发展。反思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促使教师寻找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其中得到提升与发展。教学反思的真谛应该使教师敢于怀疑自己,正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反思突破自我、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高目标迈进。

二、教学反思的价值与功能 1.彰显自我,突出主体

教师自我反思的过程,是教师自己主动思考教学现象、教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的过程,是促使教师充分发挥教学自主性的过程,是教师自主、自律、自发的行动。同时,在反思的过程中,教师要以批判的眼光全方位地审视自己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审视自己在教学中的行为,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困惑,客观公正地认识自我、改造自我的过程,是实践内化为意识的过程,也是充分彰显自我的过程。

2.增长知识,丰富理论

反思使教师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积极的、深入的反思,对教学中自己的活动以及学生的表现进行认真的观察和分析,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在不断实践、反思中、增长知识,丰富理论。

3.和谐关系,共享资源

反思实践不仅仅是对自我的反思,还包括实践中的各种关系,如自身与同伴的关系、活动与背景的关系等。集体同伴反思是高效能反思的要素之一,经常采取正式的或非正式的、伙伴式的考察、交流、切磋、协调、合作、讨论、分析和反思,既能够加深同事情谊、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又能够不断地获得和整合更多的信息资源和专业经验,不断地超越自我,更新和完善自我。

4.提升能力,提高水平

教师反思的过程,是教师对教学诸要素、诸环节的再认识、再研究、再整合的过程,是教师思维再活化、再碰撞的过程。它能帮助教师及时捕捉、分析和研究各种教学现象、得失和灵感,加深对教学活动规律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新问题,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从而作出更更有效、更合理的教学决定,提升教学实践的实效性,提升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三、对策与措施:教师进行有效反思的几个关键问题

教师应强化反思意识,明确反思内容,掌握反思方法,养成反思习惯。因为只有养成了一定的反思意识,反思才有可能;只有明确了一定的反思内容,反思才会有的放矢;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反思方法,反思才能高效;只有养成了反思习惯,反思才能持续不断。

(一)、强化反思意识

一个不懂得反思的教师,是一个不成熟的教师,是一个缺乏理智与创新发展的教师。考尔德希德说:“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因此,教师要自觉增强教学反思的意识,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

(二)、明确反思内容

教学反思的内容可以简单地分为教学理念的反思、教学行为的反思和教学效果的反思三个方面。其中,教学理念侧重于理论,教学行为侧重于实践而且只有当理论和实践能够以一种统一的方式被教师自我“否定”的时候,教学反思才是可能的和有效的,教师的自我建构才是有意义的。

1、教学理念的反思。首先,教师要敢于对原有的教学理念进行质疑,挖掘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理念方面的种种问题。其次,教师要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要认真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贯穿了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是否内化为了教学行为,克服就操作论操作的错误做法。第三,教师要以开放的姿态接纳新思想,积极学习和研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并通过不断实践、思考、构建新的教学理念,从而克服教学工作的盲目性,提高教学创新能力。

2、教学行为的反思。

教师应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为基础,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思考,不仅从教学观念、动机水平、情绪状态等心理因素方面进行反思,而且从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手段等方面去思考、质疑或评价自己教学的有效性,并自觉地根据反思的结果矫正自己教学中的不良行为。

3、教学效果的反思。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成功的教学也有遗憾之处,而科学、有效地反思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因此,教师课后要对自己的教学成败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同时,教师要学会用遗憾的眼光看成功的结果,用辩证的眼光看失误的问题。这样,通过“由教反思到学、由学反思到教、由成功反思到失误、由失误反思到发展、由现象反思到本质”的多次循环,就会使教师的教学实践更加合理、更加优化,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掌握反思方法

要提高教学反思的效果,必须讲究科学的方法。教学反思的方法很多,但为了便于掌握和运用,我们可以将教学反思分为内省反思法和交流反思法。

1、内省反思法

内省反思法是指教师主动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的方法。根据反思对象及反思载体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具体的方法:

* 日记反思法。主要是指教师在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通过写反思日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予以总结、反思的方法。反思总结的内容可以是自己教学中的经验与教训,也可以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灵感顿悟和教学活动中的关键事件,还可以是学生的反馈意见和独特的见解等。

* 录像反思法。即通过录像再现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的方法。这种方法能让教师客观地评价自己的教学过程,达到“旁观者清”的效果。具体操作可采用以下程序:上课和录像—观看录像—反思评价—修改完善教学设计。此循环反复,能更好地强化教师已有的经验,改造和弥补自己的不足。

* 档案袋反思法。即以专题的形式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的方法。在运用这种方法时,首先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确定反思的专题,如 “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程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程度”等。然后由教师本人根据这一专题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及教学行为,并记录下自己过去的状况、现在的状况、自己的进步以及尚需努力之处等。档案袋建立的过程,就是教师对已有经验进行整理和系统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自我反思的过程。

2、交流反思法

交流反思法就是通过与同伴交流研讨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更清楚地意识到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进而提高自己专业素养的方法。实践证明,教师专业发展不仅需要教师自身的学习与实践反思,更需要在教师群体中形成合作的专业发展文化与模式。因此,教师应经常与同事及时交流、与专家共同研讨。这样不仅可以反观自己的意识与行为,还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在互助合作中进步,在互补共生中成长。

(四)、养成反思习惯

教师专业成长是建立在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反思基础上,并逐渐积累富有个性的教育经验的过程,这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一位追求成功、善于反思的教师来说,每堂课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要设置不同的情境,要面对学生的不同反应,教学中的每次师生互动、教学冲突都会激发新的思考和创造。因此,教师要养成对每堂课进行反思的习惯,而且将反思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做到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的有机结合。教学前反思起点是否合适、难点是否突破、讲练是否透彻,据此编写出符合实际而又风格鲜明的教学设计;教学中反思学生在课中的参与、学生在课中的交流、教学的目标达成,从而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教学后反思自己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教学的应变、教案的修正等。

现代教师发展的研究表明,经验加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途径。思考产生变革,变革带来发展。教学反思,是教学实践中一个过程的结束,同时又是新的教学实践的开始。只要我们对教学活动坚持不懈地进行反思,就一定能不断提高对教学的认识,发展教学实践智慧,在“反思——实践——反思”的螺旋式上升中,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① 王春光.郭根福.反思性教学实践与教师素质的提高.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4. ② 易森林.教师专业发展基本途经的探索.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4.

③ 郑金洲.教育反思——教育研究方式与成果表达形式之四.人民教育.2005.1. ④ 黄学友.教学反思—误区与对策.基础教育课程杂志2007年01期. ⑤ 刘莉.加强反思,促进成长基础教育课程杂志2006年03期.

第14篇: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摘要] 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机制,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可能性。反思对于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成为反思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通过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把自己的经验升华为理论、促进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教师获得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和专业自主、促进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的提高、促进教师的自我教育。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实现专业化成长。

[关键词]教学反思教师专业发展意义

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对教育意义的主动探求和反思,会推动教师的责任感和理 论思维能力的发展,使教师对教育、学校以及自身的存在与发展有更深刻的理解。 更重要的是,他能在重建和反思自己教师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的基础上、努力成 为自觉创造教师职业生命的主体。只有充分认识教师职业的本质是创造人的精神 生命,才能唤起教师职业的活力。教师也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承者,而是和学生一 道,在教育活动中创造丰富多彩的世界。因此,对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 不断的反思和追问,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开端。

教师个人获得教育实践知识的途径是个人对复杂教学过程的认识和处理,不是靠理论学习就能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教师专业发展应运而生。其做法是倡导反思性教学,即教师通过自我评价、行动研究等一系列反思性活动,提高对教学行为及其动因和后果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调控能力。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发现自己教学行为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新的经验、归纳新的教学实践理论,最终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反思型教师,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需要。因此,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教学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把自己的经验升华为理论

不管是有经验的教师还是经验不足的教师,每一位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些经验成为许多教师教育教学赖以实施的理论基础,但他们

对这些教育教学经验蕴含了哪些原理却很少分析。有学者认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即便他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其教学工作不可能有什么进步。因此,面对新课程,要求广大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反思意识,学会在实践中反思自己的教学经验,反省、反思、探索和解决新课程实施中存在和出现的各种教育教学问题,对长期积淀的教学经验和习惯进行审视、筛选,不断改造和丰富自身的“经验性知识”。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挖掘或梳理出经验中蕴含的原理,使经验升华为理论,这样教师就可以做到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同时,对教育教学的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构建一套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形成独具个性的专业理念,而这些又是指导教师今后从事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

教学反思不脱离教师专业生活背景,注重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具有实效性。教学反思贴近教师专业生活,把教师的专业生活过程同时看成是教师的学习过程、发展过程。它关心的是教师专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问题的解决实际上就是一种创新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教师能解决他以前没遇到过的问题时,更是获得了一种创新的体验。而实际问题的不断解决,就能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实际的效果。

教师要通过教学反思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表现、教学行为依据和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不断优化和改善不良的行为、方法和策略,使教学实践更具合理性,从而提高教学实践能力。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是否合乎教育理论,合乎教育规律,是否科学有效,既需要别人的评价,也需要不断的自我反思。教师通过对各种教育现象进行反思,通过实践与理论的契合,通过与教育目标的对比,努力追求其实践的合理性,可以使教师从冲动的或例行的行为中解放出来,以审慎的方式行动,不断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因此,反思可以看作是教师在其职权范围内,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从而使自己的工作变得更好、更有效率、更富有创见的工具。

三、教学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获得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和专业自主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依据,通过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与强化,或给予否定与修正,从

而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效能和素质的过程。其主要特征,一是实践性,是指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完成的;二是反思性,是指对于教师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立足于自我以外所作的多视角、多层次的思考,是教师自觉意识和能力的体现,这是教师专业提高的内在精神和情感基础的前提条件,是教学反思的本质所在;三是超越性,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己,不断地向更高层次迈进。为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提供可能。反思主要是一种个人的内省行为,需要个人的自觉、自为。当这种自觉、自为成为一种行为习惯后,不需要从外部施加影响,就能使一种理想的行为得以持续。教学反思促使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边实践、边反思,自己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负责。教师如果在获得经验的同时能坚持自觉反思,那么他的发展就不是一种短期的或阶段性的,而是一种可终身持续的发展过程。

在教师专业发展中,专业自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不仅是学校生活的主要参与者,影响着学校发展方向和日常生活的重要决定,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更具有课程与教学的相对自主权,在课程设计、教学过程、学生动机、学生管理、学生评价等方面享有“法理”权威,无论是同事还是行政人员都不能妨碍这种权威。反思可以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和教育研究能力,使教师能为他的决策和行为辩护,独立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而提高专业自主性。

四、教学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的提高

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可分为积累经验、观察分析、重新概括和积极验证四个主要环节。积累经验阶段的任务是使教师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明确问题的情境教学反思的起点是教学问题。教师通过总结自己的经验,搜集其他渠道的信息,意识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产生研究这些问题的欲望。在观察分析阶段,教师既是各种信息的搜集者,又是冷静的批评者,同时也是经验的描述者。首先教师要围绕所要反思的问题,通过查阅文献、观摩研讨、专访等形式广泛地搜集信息,然后教师要以批判的眼光反观自己,分析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以及他人在解决这一问题时的经验与教训。重新概括阶段是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己教学活动中所依据的思想,积极主动地吸取新的信息,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制定新的实施方案,着力解决所面临的教学问题。积极验证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验证上一阶段所提出的假设和新

的教学方案的合理性。在验证的过程中,教师又会积累新的经验,发现新的问题,开始新的循环。

教学反思使教师成为研究者,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地位。教学反思赋予教师新的角色定位,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改变了教师被动地接受教育理论、被动地适应专家教授指导的地位。通过教师积极参加教育研究活动,在活动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使教师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定位提高到具有一定专业性质的学术层级上来,进而改善自己的社会形象与地位。

五、教学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的自我教育

大量的教师教育实践告诉我们:任何形式的教师教育,如果忽视教师主体能 动作用的自我教育,那么,其教育实效将会受到影响,更难以培养出具有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高素质教师。所谓教师的自我教育,是指作为教师主体的个人, 自己对自己的教育。自我教育的过程,是人的自我认识、自我改造的过程,是实 践内化为意识的过程。教师的自我教育随着教师自我意识的发展而发展,将会促 使教师自觉性教学行为的提高。使教师由不自觉到自觉、由他律到自律、由他教 到自教转化,然而,教学反思的过程,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教学行为、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使教学实践更具合理性的过程。这种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自我教育的过程。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师专业化步伐的加快,社会各界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未来。教师必须不断的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并以其为基础,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思考。教师不仅要从个人教学态度、观念、兴趣、动机情绪状态等道德和心理因素方面进行分析,而且要从所用的教学方法、手段、媒体、信息技术等教学技术的角度去思考、质疑或评价自己教学的有效性,并自觉地根据反思的结果矫正自己教学中的不良,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能力。这就是说,要成为一名好教师,除了具备丰富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和技巧。这种能力和技巧的获得和提高,只能靠教师的教学实践以及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反思。教学反思不仅有助于教师提高其职业能力,还有助于教师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百年大计,教育为根本;教育发展,教师是关

键;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学反思能督促教师关注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言行举止,从而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教书育人的能力。

总之,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思考,使之更自觉地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理性地认识自己的教育实践。教学反思从教育实践中的实际出发,容易激发教师的热情和关注,同时,反思本身固有特征必然要求教师更自觉、更理性地研究自己的实践,解释自己的实践,促进教师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理论知识,从而促进其专业成长。教学反思对教师的行为有着极强的内在动力,能够合理地发挥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对教师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的提高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学反思是教师不断研究、改进及优化教学行为的自我完善过程,是教师专业能力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反思,能让我们拒绝平庸;反思,能使我们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反思,使我们的教学经验升华。反思是沟通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是提高和发展教学智慧的前提。只有不断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深入反思,积极探索;只有注重激发教师的自我提高动机,调动教师积极的自我反思与实践,使其以主体身份投入其中,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育教学行为和能力才会有本质性的提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一名称职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反思能力是教师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也是当前教师教育的核心问题。也就是说,反思是教师自我发展、提高职业能力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张立昌.自我实践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7)

[2]黄月珍.Theory and practice about how reflective teaching promotes teachers to be profeional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7.

[3]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刘晓华.反思性教学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5.

[5]张建伟.反思一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新思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 (4)

[6]卢真金.反思性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J].比较教育研究,2001,(8)

Teaching reflection and profe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Ding QI-kui

2010 Master of education, subject English, Soochow University,Suzhou 215006, ChinaAbstract:Teaching reflection is the important mechanism to promote teachers\' profeional development, and provides poibility for teachers’ profeional development.Reflec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eachers to be profeional.Teachers are required to be reflective teachers.Reflection can conduct teachers to put their own experience into theory, promote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promote teachers\' profeional ability and profeional autonomy,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educating and researching ability and promote teachers\' self education.Through teaching reflection, teachers can achieve profeional growth.

Key words: Teaching reflectionTeachers’ profeional developmentSignificance

第15篇:学习《网络学习与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学习《网络学习与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日趋明显。伴随着教育信息化呼声的日益高涨及其发展的日益深入,教师正面临着信息化带来的新挑战。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自我专业成长成为了热点问题。它让我们广大中小学教师充分认识到在网络化和信息化的环境下教育改革的迫切性,从而转变学习和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我们教师运用现代化教育设施进行终身学习和实施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一、网络学习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在很难与高层次的专家进行近距离交流接触的情况下,网络则为教师解决了这一问题。 网上资源不但内容十分丰富,而且交流渠道畅通。你既可以通过网络邮箱(Email)、网络论坛(BBS)、网络聊天(ICQ),也可以运用今天流行的教师博客即网络日志(edu-blog)等对课程的内容进行交流讨论。让国内一流的专家资源飞到我们身边,让我们一边生活,一边工作,一边交流,一边成长,不分等级,无视差异,大家共同提升文化内涵,获得进一步成长的契机。网络研修,时空不限、资源共享、多向互动,真正体现了“以教师为本,在行动中学习、行动中研究”的研修特色 。同时,网上学习和在现实情景中学习不一样。网络可以反复呈现所要学习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及兴趣学习。特别是一些缄默知识,在现实课堂中一现即逝,不易把握,而在课堂实录中教师可以反复观看,细细感悟,容易习得。因此,网络学习比在现实情景中学习更可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理论知识的丰富,教育教学技能、缄默知识的习得,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想,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会更加利用时间到网上学习,了解最新的教研教改信息,欣赏名家的教学风采,利用时间撰写反思、随笔。这样就能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专业水平,取得教育教学工作的更大成绩。不过,也应当指出的是,在少数教师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还不足以支撑其自觉地利用网络资源来努力学习的情况下,网络培训怎样保证和监督教师真正经历了学习的过程,这在技术和制度上都还是一个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希望相关部门能积极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切实让网络学习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二、网络学习体现了“以师为本”的培训理念

与传统的面对面的集中培训相比,网络培训至少体现了两大优势:首先在培训的内容上。传统的培训是“以教为主”,培训什么内容是由授课的教师来决定,受训的教师缺乏选择性和自主性。结果导致有些培训的内容,教师已经很熟悉了,或者暂时还没有必要掌握,授课的老师却在上面滔滔不绝地讲个不停,而教师特别想学到的东西,却学不到,试问,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实效性又将从何谈起呢?而网络学习则具有极大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因为网上资源丰富。网上不仅有著名专家的学术专题报告、理论学习讲座、理性论文,而且有优秀教师的优秀教案、优秀课堂实录及说课、评课、教学反思等。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爱好选择学习。从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学到先进的理念、丰富的理论知识,可以学到先进的教育教学设计、方法及一些缄默知识。从而促进了教师自觉参加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培训的效果。

其次,在培训的时间上,网络培训“化零为整”,更具有弹性。自离开校园参加工作后,我心中曾经有一个愿望就是能再一次重返校园进行学习,但对于在职人员来说,工作与时间不充许我们这样去做。可喜的是,21世纪的网络时代给了我们求知的希望。走进网络课堂,所有的知识内容都展现在相关的课程里。不管你身处何地,不管时间有多晚,也不管你是否带着课本 ,只要轻轻点击鼠标,你在学校,家里都可以随时浏览网页上的课程内容进行随心所欲的学习。有效地解决了舟车劳顿和工学矛盾的问题。

第16篇: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活动已经告一段落,在两周的培训活动中,我认真聆听****等专家,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操作的过程当中都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指导作用,让我感到受益匪浅。现结合本人的学习,谈一些心得体会。

第一、加强思想文化修养,提升发展的动力一个教师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并有良好的发展,

就必须有良好的个人素质。教师做为雕塑孩子心灵的工程师。为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的成就感到高兴,为学生的成长感到快,教育成了他的一种生活方式。当一个教师把教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那么他就完全超越了世俗的功利,超越了自身的道德伦理价值,从而达到了一个与天地合一的境界。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因此,要真正当好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提高思想文化修养,态度谦虚谨慎,气量大度容忍,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合作精神,善于与他人沟通,擅长调整人际关系,自我调控和调节的能力较强,淡化得失,把教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学会享受职业生活,增强职业的幸福感,从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寻找持久有效的动力。

第二、转变观念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教师是学校的主人,个个都是发展的重要一环,明确了学校在新时期的发展目标,战略定位与办学特色,以育人统揽全局,统一思想,与时俱进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办学理念,掌握了以往学习中学不到的知识点,对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理解更

加深刻了,加深了对学校的认识,更加明确了努力方向,明白了作为教师的职责和任务。

教育教学方法要创新,应该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教学方法。在工作中能够准确地回答和科学指导学生的学习问题,才无愧于这个时代光荣的称号。

第三,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

专业知识是中小学优秀教师从事高质量教育活动的基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量的剧增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教师必须不断地更新现有的专业知识;同时学科交叉相互渗透、基础教育学科综合发展的态势,又要求教师们要不断地拓宽知识渠道,加快信息获取速度,以形成较好的认知结构。

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我认真刻苦地去学习,我很清楚此次短暂

的几天的学习是紧张而忙碌的,短短几天的学习使我深深体会到教学真谛:他们重视营造课堂教学环境,重视课堂的趣味性。

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与技能并重,教师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加倍地学习,进一步丰富知识,将

学习的成果应用到自己教育教学中,

并多向前辈们请教和学习,

使我

校教学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式教学;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与技能并重,教师

第17篇: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心得体会

这段时间,我很荣幸地参加了2012察右中旗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学习。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专题讲座,实践模拟等。在培训学习期间,我聆听了老师.专家与名师的报告,他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每一次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在一次次的感悟中,颇感自己的责任重大、知识贫乏。通过这次培训,收获颇丰、感想颇深: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境界,许多疑问得到了解决或者启发。对我们的教育与新课程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通过这段时间的专业发展学习,我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还进一步提高了业务素质,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本阶段学习的心得:

一、专业化发展全面为我们讲述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相关知识,共分十个章节。包含了以下十个方面:一是解读教师角色;二是教师专业化理念与实践;三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四是初任教师的成长;五是反思—从自己的教学中学习;六是合作----向同事学习;七是教学相长---与学生共同发展;八是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九是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十是教师评价。从这些资料中让我对教师专业化有了全面的了解。

二、通过学习使我了解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念与内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专业发展首先强调教师是潜力无穷、持续发展的个体;

(二)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把教师视为“专业人员”;

(三)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成为学习者、研究者和合作者;

(四)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发展的自主性。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包括

(一)专业理念;

(二)专业知识;三)专业能力;

(四).专业态度与动机。

三、通过学习让我更进一步地了解了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形成根源及缓解对策。通过这次的学习我知道了什么叫教师的职业倦怠,也知道了教师的职业倦怠的表现有:

(一)长期的情绪上的倦怠感。

(二)人格的解体。

(三)较低的成就感。同时知道了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有:

(一)个体方面;

(二)教学方面;

(三)社会方面。了解了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源包括:

(一)社会方面的根源;

(二)组织方面的根源;

(三)个人背景方面的根源;

(四)学生与教学情境。了解了一些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一)以教师发展阶段论透视教师职业倦怠,给处于倦怠期的教师以支援与协助。

(二)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建立良性支援机制。

(三)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对教师职业持合理期望。

(四)引导教师正确认识职业倦怠,并通过心理疗法缓解压力。尤其我想要讲的是学校的领导层应该正确认识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来对待本校的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得以正常有序地开展。

四、通过学习我明白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几个有效途径。这包括从自己的反思中去进行提高;与同事的合作中去进行提高;在与学生的交流与学习中去得到提高。

通过这次专业化发展的学习,让我提高了自己不少的理论知识,我认为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

第一我们要学会多读书、乐读书、善读书,这样才会有知识的源泉。过去我们总把学习看作是工作之外的一种负担,实际上结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展开有效的学习,对教学案例的研究,这些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业务学习与专业发展是同步一体、互动生成的。要让“一桶水”变成“长流水”,就要学会自己给自己充电,学会终身学习。

第二,我们可以借助网络,感受最前沿的教育理念,捕获最丰富的信息。工作中我们面对的只是一个学校的学生,对其它学校以及国内外的教育咨询和理念了解比较匮乏,我们可以借助实现最广泛的交流,在网络学习的背景中,教师完全能够体验实现专业发展的空间之广阔。

三、教育是一门科学,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能独立进行教学设计,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运用各种教学技巧的能力并有一定的教学机智。在教学实践中亲近学生、走进课堂寻求教学对策。在集体化情境中的个别化学习,鼓励学生写作业,定期评价学生的进步,课后还要经常进行自我反思与探究。

第四,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中,教师组织学生观察和讨论,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和鼓舞。老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合作者和组织者,从不同的角度肯定孩子们的答案,激励孩子们去探索,分享着孩子们成长的快乐。让学生敢说“不”,敢问“为什么”。

总之,现在的教师不应该是手持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的“老夫子”。要做的更多是:学习、实践、研究、创造,做一位能带领学生不断成长的发展者.

第18篇: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心得体会

从参工以来,我一直努力使每一个45分钟的教学,成为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认知过程;努力把教师的外部指导转化为学生的能动活动;总是在怎样才能唤起学生更深层次地思考和如何才能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新知识上下功夫,适时地渗透思想方法。努力使学生不仅长知识,能力也得到训陈和培养。而且从小就能受到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这对提高学生的素质无疑帮助很大。要做好以上这些,我认为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准确地理解教材,驾驭教材。否则,都是空话。

学习了教师专业化与专业发展之后,我觉得自己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上有些陈旧,认识了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不断学习,朝专业化发展的方向努力,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在教学中要对教材内容的进行精心设计和加工,在教学实践中,体现数学本身那种令人倾倒的丰满的内容,体现思维过程和思想方法,因此,我的体会是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教材。通过教材,使自己先受到启发,把教材的思想内化为自己实实在在的思想,把教材读活。让自己从书本中精练的定义、公式以及叙述等的背后,看到数学本身本来丰满的面容,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弄清它的形成过程。这样,我们才能使学生不仅获得真理的条文,而且更能使我们的教学过程真正成为人与人、前辈与后代、数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活生生的思想与情感的交流。否则,教师自己头脑里没有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没有思维过程,把课本当成一本死书,照本宣科,那么就不可能把知识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不可能把知识的形成过程很好地展现开来,那学生也只能是死记硬背、机械模仿。这样的教学也一定是既没有生机,也没有深度。不可能使学生的知识形成网络,更谈不上让学生主动建构了。因此,教师熟练地掌握教材,把教材读活,是使数学教学成为思维活动教学的前提,也是提高我们教学水平的前提。

教师理解了教材,了解了教材的思想,有了一个完整的认知结构,并不等于学生也理解了、了解和掌握了,不论我们教师对教材挖掘得多深,理解得多么透彻,把教材读活到什么程度,但如果不能对教材进行很好地加工、处理,不能把理解的落实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很好的设计,那么,对学生学习来说,都等于零。教师也只能是哑巴吃汤圆——自己心中有数。因此,我认为:教师还必须遵循教学规律,紧密结合实际,选取恰当教法和教学手段,把教师的思维内容转化为学生的思维内容。教师先受到启发后,再通过老师去启发学生。教师熟练地掌握教材,把教材读活,设计出合理的教案,并在实际教学中灵活地加以运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根本保证。

第19篇: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心得体会

多年来,我总是努力使每一个40分钟的教学,成为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认知过程;努力把教师的外部指导内化为学生的能动活动;总是在怎样才能唤起学生更深层次地思考和如何才能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新知识上下功夫,适时地渗透思想方法。努力使学生不仅长知识,能力也得到训陈和培养。而且从小就能受到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这对提高学生的素质无疑帮助很大。要做好以上这些,我认为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准确地理解教材,驾驭教材。否则,都是空话。这是因为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教科书不同于一般参考材料或其他一些课外读物,它是按照学科系统性结合儿童认知规律,以简练的语言呈现知识的。知识结构虽存在,但思维过程被压缩。学生看到的往往都是思维的结果,看不到思维活动的过程,思想、方法更是难以体现。

学习了教师专业化与专业发展之后,觉得自己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上有些陈旧,认识了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不断学习,朝专业化发展的方向努力,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在教学中要对教材内容的进行精心设计和加工,在教学实践中,体现数学本身那种令人倾倒的丰满的内容,体现思维过程和思想方法。为此,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书本上看得见的思维结果,更要让他们参与那些课本上看不见的思维活动过程。因此,我的体会是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教材。通过教材,使自己先受到启发,把教材的思想内化为自己实实在在的思想,把教材读活。让自己从书本中精练的定义、公式以及叙述等的背后,看到数学本身本来丰满的面容,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弄清它的形成过程。这样,我们才能使学生不仅获得真理的条文,而且更能使我们的教学过程真正成为人与人、前辈与后代、数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活生生的思想与情感的交流。否则,教师自己头脑里没有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没有思维过程,把课本当成一本死书,照本宣科,那么就不可能把知识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不可能把知识的形成过程很好地展现开来,那学生也只能是死记硬背、机械模仿。这样的教学也一定是既没有生机,也没有深度。不可能使学生的知识形成网络,更谈不上让学生主动建构了。因此,教师熟练地掌握教材,把教材读活,是使数学教学成为思维活动教学的前提,也是提高我们教学水平的前提。

教师理解了教材,了解了教材的思想,有了一个完整的认知结构(暂时),并不等于学生也理解了、了解和掌握了。学生不是靠我们头脑里的教学思想方法就可以掌握新知识的,而是靠我们教师把自己的思想变为行为。学生是通过我们的语言、我们设计的教学过程、创设的思维空间到达知识彼岸的。同时,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能否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完全依靠教师的主导。

不论我们教师对教材挖掘得多深,理解得多么透彻,把教材读活到什么程度,但如果不能对教材进行很好地加工、处理,不能把理解的落实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很好的设计,那么,对学生学习来说,都等于零。教师也只能是哑巴吃汤圆——自己心中有数。因此,我认为:教师还必须遵循教学规律,紧密结合实际,选取恰当教法和教学手段,把教师的思维内容转化为学生的思维内容。教师先受到启发后,再通过老师去启发学生。如果教师只停留在自己理解,而不善于教学,那教学效果一定不好。因此,我非常重视在提高自己驾驭教材能力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的设计能力,努力使自己的思想方法很好地体现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课本与学生之间的活生生的中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通过老师的课堂教学,掌握该掌握的知识,具备该具备的各种能力,提高应有的素质。因此,我认为教师熟练地掌握教材,把教材读活,设计出合理的教案,并在实际教学中灵活地加以运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根本保

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这段时间的专业发展学习,我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还进一步提高了业务素质,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本阶段学习的心得:

一、专业化发展全面为我们讲述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相关知识,共分十个章节。包含了以下十个方面:一是解读教师角色;二是教师专业化理念与实践;三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四是初任教师的成长;五是反思—从自己的教学中学习;六是合作----向同事学习;七是教学相长---与学生共同发展;八是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九是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十是教师评价。从这些资料中让我对教师专业化有了全面的了解。

二、通过学习使我了解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念与内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专业发展首先强调教师是潜力无穷、持续发展的个体;

(二)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把教师视为“专业人员”;

(三)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成为学习者、研究者和合作者;

(四)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发展的自主性。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包括

(一)专业理念;

(二)专业知识;三)专业能力;

(四).专业态度与动机。

三、通过学习让我更进一步地了解了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形成根源及缓解对策。通过这次的学习我知道了什么叫教师的职业倦怠,也知道了教师的职业倦怠的表现有:

(一)长期的情绪上的倦怠感。

(二)人格的解体。

(三)较低的成就感。同时知道了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有:

(一)个体方面;

(二)教学方面;

(三)社会方面。了解了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源包括:

(一)社会方面的根源;

(二)组织方面的根源;

(三)个人背景方面的根源;

(四)学生与教学情境。了解了一些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一)以教师发展阶段论透视教师职业倦怠,给处于倦怠期的教师以支援与协助。

(二)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建立良性支援机制。

(三)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对教师职业持合理期望。

(四)引导教师正确认识职业倦怠,并通过心理疗法缓解压力。尤其我想要讲的是学校的领导层应该正确认识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来对待本校的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得以正常有序地开展。

四、通过学习我明白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几个有效途径。这包括从自己的反思中去进行提高;与同事的合作中去进行提高;在与学生的交流与学习中去得到提高。

总之,通过这次专业化发展的学习,让我提高了自己不少的理论知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用这些理论知识来指导的工作,使自己的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体会

带着教学中的种种疑问,我走进了培训的课堂,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专家的精彩讲座,有名的教学展示,有学员间的互动交流……回眸这几天的培训,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

一、专家讲座,引领教学实践。我有幸聆听了张红霞、虞圣美、黄美菲、陈和兴、金丽月、王乐芬、綦爱军、李华等名师的讲座,得到了前卫的理论熏陶。“专家型”教师对如何做一个使人喜欢的老师、多认少写下的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拓展、略读课文、复习课口语交际课的教学等的讲解,让我们的理论知识得以丰富。特别是虞老师的《写字教学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提笔不忘执笔方法的儿歌以及笔画书写指导的顺口溜易记实用,在写字教学中如果都按照虞老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相信学生都会写出一手工整漂亮的好字。

二、教学研讨,促进学员发展。培训活动中,我们欣赏了金丽月、王乐芬、黄美菲、陈和兴等八位名师精彩的课堂教学,他们给我们展示了一堂堂充满语文韵味的好课,让我们领略到了名师睿智的课堂风采。听名家的课堂教学展示,让我感受着新课程理念的和风,沐浴着新课程改革的阳光。亲临名师课堂,感觉最深的是,在课堂上,他们与学生会不分彼此,随着学生的激动而激动,随着学生的兴奋而兴奋。于是我静坐细思,终于发现,那全都缘自于他们的投入,对文本的投入,对教学的投入,对学生的投入。他们从没有哪一次把自己当作是高高在上的引导者,指挥学生进行课上的学习;也从没有哪一次,把自己放在旁观者的位置上,在课堂上冷眼观察学生的表演。如果在教学中让学生产生持久肯定的情感,那么学生就能自觉的,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去,在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的交流,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实践活动,激励自身成长。在哲商实验小学实践期间,我认真听课,参与学员间的评课交流,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在此期间我试教了三年级上册的《风筝》,课后,綦爱军老师对我的可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指导,又经过同伴间相互学习、探讨,实现了磨课的过程,使我收获了一堂精彩的教学片段,提高了教学能力。

培训是短暂的,但收获是充实的。让我站在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上审视了我的语文教学,使我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感谢培训班给我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提高了自身的教

第20篇: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_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2016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_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不管是年轻教师还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都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用最新的教学趋势来反思个人目前的教学方法,开展科研活动,下面是第一公文网小编整理的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

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

从事教师职业十多年就会产生教师职业的倦怠,怎样走出职业倦怠,突破高原期,实现第二次成长呢?聆听了专家名师的讲座,让我茅塞顿开,对未来又充满了期待和向往。现将几点收获体会总结如下:

一、要读书。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仅仅能恪守职责、有崇高的事业心已经不够了,时代呼唤具有更多专业特长的专家型的优秀教师。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是教师教育发展的方向。教师要以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具有专门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并能有效地、创造性地解决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问题。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就是教师素质的提高过程。没有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的历史使命就无法完成。

近几年来,在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相关研究和探讨中,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倡导\"教师行为行动研究者\"、\"教师成为解放性行动研究者\",主张教师从被动地专业发展向主动地进行其教学行为内涵上的专业化转化。教师的专业化更加注重教师在现实的教育教学情景中教学行为内涵和品质上的表现,教师个体内在的专业性的加强也更需要教师主体的自我认识、自我更新,以求胜任研究型或专家型的教师角色。如果没有教师个体自觉主动地通过读书进行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经验反思,以及自身素质完善,就无法真正达到教师教育和培训的预期目的,也很难实现教师专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二、要反思。教师要做一名哲学的思考者。带着问题去思考教育;带着尝试去解决问题;带着反思去总结问题;带着结论去验证问题。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反思和校本培训为特点的在岗培训已经成为国际教师教育的趋势,其中,\"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专家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即便他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十反思=成长,已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公式。

教师的\"自我反思\"是一种有关教育教学的个人的思考内省,它是教师自我更新发展意识的体现,也是教师自主改革的体现。教师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使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双重角色,既是引导者又是评论者,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的过程。过去的教师处在被研究的地位,现在教师要成为研究者,成为反思性的实践者,教师不仅要成为教学的主体,而且要成为教学研究的主体,把自己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实践过程,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反思可以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体现在教育活动的始终。在课堂教学的实施中,既可以在备课时思考是否遇到什么困惑,是否对教材进行了二次开发,对学生实际需求的估计是否合理,是否为学生创设了实际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能否联系社会实际生活,实现知识与态度相统一,过程与方法相统一,即课前反思;也可以在上课过程中思考学生在课堂上实际参与的热情与程度如何,师生或生生互动是否积极有效,课上是否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如何利用课上的资源改变原有的教学设计进程等,即课中反思;也可以在上课之后思考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存在哪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有哪些需要关注的地方或有什么困惑,课堂上的一些事件对日后的教学有何意义等,即课后反思。反思本身并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只要具有批判性分析的眼光,善于发现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展相关的反思工作,就会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变得更具理性色彩,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三、要研究。\"教师即研究者\"是国际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理念。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主要依赖于教育科研。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到从事科学研究的这条幸福之路上来。\"这是对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最好概括。因此教师应积极投身到教育科研之中,以获取自身专业化发展,实现自身生命价值。可以这样讲,没有教育科研的教育是僵化的教育,没有科研意识的教师是没有生命力的机械的教师。从这一意义上来讲,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驱动力。教学即研究,一旦教师树立了这样的理念,那么他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在研究中发生,在研究中开展,有效的研究活动,必然是带来观念的改革。

课题是开展教育科研的载体,也是开展科研的方向。课题从哪里来?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做有心人,炼就一双\"火眼金睛\",善于从纷繁芜杂的教学现象中发现问题,然后围绕问题去学习理论,再进行筛选,建立起有价值的研究课题。课题确立之后,我们就要从教学的现实出发,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借鉴最新的理论成果去开展课题研究。即\"发现问题—学习理论(论证)—建立课题—开展研究—反思总结(理论)\",这是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基本进程。这一进程是一个具体实践与理性思辨交织的探究过程:科研取得了成绩固然需要我们去思考,从而发掘规律;而研究失败了,或者遇到了问题和困难,更需要我们去思考,寻找解决问题和困难的办法。另外,\"教育叙事\"研究也是当前备受专家推崇和教师认可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所谓教育叙事就是记叙有意义的教育、教学故事。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事实性、情境性、过程性的研究,基于真实的教育教学实践生活,能追忆、提升对教育的解释和理解。

教师既是课程的消费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设计者,这就要求教师应以研究者的身份进行教学实践;不同的学生也需要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育,这也需要教师具备较浓的科研意识;还有,教师的专业知识拓展、专业能力提高和专业情意的发展,都离不开研究。所以,教育科研是教师使自己逐步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由\"教书匠型\"向\"专家型\"转化的孵化器。通过研究,我们才能转变教育思想,构建新的教育理念。

一个人,不是有了知识就能做好一名教师。一个教师超越其他教师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教师要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就是要以朴素的感情,调整自己的心态;以奉献的精神,从事崇高的事业;以高超的技艺,展示个人的才华;以不断的追求,提升自己的价值。到那时就会发现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

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一、要用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新课程标准把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强调小学生学习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到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二、转变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要为教学服务

恰当的教学情景创设,不仅为学习数学拉开成功的序幕,而且会成为他们主动探索数学领域奥妙的动力,因此,教学情景的创设,不仅要有激趣的作用,还要求情境与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知识背景,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如果仅仅为了追求时尚而缴尽脑汁,捏造教学情景那就不可能很好的为教学服务。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

在\"空间与图形\"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折叠、讨论,进一步了解自己所生活的空间,认识一些常见的几何体与平面图形。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想象,体会到在不同的方向看到的是不一样的,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本学段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

4、生活气息不要喧宾夺主

\"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时下颇为流行的提法与做法,但在实践中教师常常不能处理好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有的为联系而联系,或牵强附会,有的不加选择,追求原汁原味的生活味,生活的气息浓郁了,但数学思维的培养缺失了。

我认为,数学生活虽然与生活关系密切,但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适度而恰当的联系生活,对于数学是大有裨益的,但正如生活难以数学化一样,如果数学教学一味的追求生活化而迷失了自我,是得不偿失的,数学课的\"主角\"永远只能是数学本身,数学学习可以吸收生活中有趣有益的例子来为生活服务,也可以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数学能力,但不能走失数学本身。

5、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每天接受大量的信息,电视、报刊、网络等都是学习数学的场所。这要求我们打破课堂局限,把周围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生学习的大课堂。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并引导学生运用各类信息,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挖掘,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正如新课标指出的: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教师就应利用数学美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去感受教学美、去追求数学美。

就\"数学教学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提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研究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知情统一规律,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他们从创设情境,驱动探究数学现象的好奇心;调动情绪,产生探究数学规律的乐趣;交流情意,形成乐学数学知识的态势几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力图真正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指引\"和\"抱着\"想到,\"引\"与\"抱\"采取的方式不同,效果也完全不一样。叶圣陶说过:\"习惯的养成在于教师的训练和指导。\"\"指引\"能使学生养成善思考的好习惯,随时关注周围事态的变化,明白事物之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已定的事随时会在形态上或本质上产生新的状况,事物的形式或内容随时会换成另外的一种。好习惯应该在自然而然中得到训练和培养。与之相对应的,不管是人还是动物,如果\"抱着\"就会养成一种依赖情绪,什么事都不去考虑,也不想考虑。因为他知道会有人来指导他怎么做,至于做的方式,做的效果,那不是它所想的事,惰性就此产生,要想别具一格更是无从谈起。因此,我们要\"指引\"学生学习,而不是\"抱着\"学生学习。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数学学科的快乐\"且快乐地学数学。 相关推荐: 新教师成长心得

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 心得体会
《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 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