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面向个体教育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5-08 08:34:52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面向个体的教育读后感

面向个体的教育读后感

当我拿到这本书时,看到书名我马上想起了圣人孔子的“因材施教”.在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尚能实行因材施教,到现在物质这么发达的社会,“因材施教”并没能在学校里很好的实行。然而大多数的学校里还是实行“一刀切”的做法,什么都是统一管理。学校又不是军队。青少年阶段的孩子思想完全不一样,作为成年的我们无法想象孩子们每天都会有什么奇异的想法。

尽管孩子们的变化不可能日新月异,但却可以从他们细微的变化中发现成长的期冀。教育需要小火慢炖,成长必须慢慢拔节,只有把心态调整好,我们才能够回归到教育规律的康庄大道上,走得顺畅自如。

当我看到这一小段话时,我不由自主地拿起了红笔把它划了下来。教育是急不来的。

教育需要小火慢炖:2012年9月份,班里转来了两个塔吉克斯坦的学生(表兄弟,其中一个是被某学校开除的,后来我们才知道)。表哥表现很好,表弟表现很不好。他依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中国的学校里,他的做法已经不被容忍。上课的时候不管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多么的认真,学生学得多么的有兴趣。他坐不下去的时候就会不管不顾的站起来就往外走。每节课他都如坐针毡。肆无忌惮的说话更是司空见惯。有一天我问表哥:“他在原来的学校也这样吗?”表兄的话让我大吃一惊:“老师,他现在好多了,在原来的学校他跟老师打架。”这样看来,这个学生问题确实不小。老师们本着“不放弃,不抛弃”的原则对他展开了温暖的攻势。这是一个在小学就离开家、离开自己的国家来中国求学的孩子。离开家不是他的希望,老师们猜测可能在自己的国家里也不是好学生,妈妈没有办法才送他到中国来的。处于叛逆期的他没有父母的关心,没有朋友,可以想象他有多孤单。老师们先是关心,然后是批评教育。好在他本质上心底还是很善良的。经过一个学期的恩威并用,他开始能在课堂上坐住了。也不信口开河了。有点进步老师们就赶紧的表扬。到第二个学期开始写作业了,他隔三差五的写几行字,老师们又是一顿夸赞。后来我想了想,我们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也不这样吧?

我的女儿一年级时我都不用叮嘱她做作业,相反地她每天作业完成的很好,而且每天睡觉前还都自觉地把书包收拾好。从来不用我操心。而这个孩子已经是初三了啊。经过将近两年的磨合,管理,现在他不光课堂四十分钟能坐在教室里,作业也能完成。还经常的帮助别的同学。但是性格使然,而他自制自控能力又非常的差,要把他改变成优秀学生,我还看不到日期。

现在想想,为了这样一个孩子,留学生部的全体老师们付出了多少了的努力和心血!如果把这些精力和时间用来做别的事情上,那就会收获满满!但是话说回来,也就是在这样一群爱心满满的老师身边,他才这样改变。如果我们把他推出去,在别的学校里也许他又会再一次的被推出去。

帮学生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去年9月份,留学生部新来了四名塔吉克斯坦的学生。我们这儿已经有好几名塔吉克斯坦的学生,虽然学习上不如别的国家的学生,但是在遵守纪律上还是挺好的,而且老师说什么他们也听得懂,听得进去。这几个孩子刚来的时候,说是从大山里来的野蛮人一点也不夸张过分。无论老师们说英语说汉语他们都“听不懂”.后来让别的同学把老师说的话翻译成俄语讲给他们,才算老实一点。

汉语中级班一共七名学生,只有一个女孩子,而且性格比较温和。其他就是去年九月份来的四个塔吉克斯坦的,另外一个来自安哥拉,还有一个就是前年九月从别的学校转过来的另一个塔吉克的学生。中级班可以说是最难管理的一个班级。

中级班的学生虽然经过上个学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纠正,但是身上的“野蛮”还是留存不少。开学一个多月了,已经有好几个老师告状,经常上课的时候发出怪叫,要不就是吵得老师上不了课,组织课堂纪律。但作为班主任的我不能只看到孩子们的缺点,而看不到他们的优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能只靠简单的说教就让他们每堂课都安安静静的听讲。“爱心、关心、耐心”缺一样都不可以。

上个学期我担任他们汉语综合课的教学工作。开学一个月我就摸清了他们学习习惯,如果给他们一刀切的授课方式,学的是同一知识,老师课堂上是很好授课,但是这些孩子不认真。我就给那个学得稍微快点的学生更多的作业,在给他加加油,这个孩子学得更快了。另外的几个学生看他学得多,他们觉得都是一起来的,而且父亲们都是朋友,都不想让自己的父亲丢脸,也都积极的学起来。这样形成了你跑我赶的学习氛围。这样分层教学法对老师来说难度大了,但是这些学生愿意这样学习。对老师也是一种磨练和提高。他们的进步也是神速的。经过三个月的学习,他们都会开口说汉语了。而且很高兴地说,寒假回家要说给父母听。父母的很多朋友都是中国人,也可以和他们聊天了。“教无定法”,让学生们学到知识就是好方法。

这学期我改教他们听力课了。课堂上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当让要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就能锻炼他们说汉语的能力。虽然只有一个学期的学习,但是他们基本上能听懂汉语,说得也很好。

当他们的想法时时处处得到呵护,创造的幼芽随时得到浇灌的时候,他们的想法便如雨后春笋般生长:本学期开学学校要求搞好班级文化建设,我最担心的就是汉语中级班的学生怎么布置班级,只有一个很文静的女孩子。领导也看出了我的心事,就说:“你可以从别的班级找出几个女孩子帮你一块布置。”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我把布置班级文化建设的材料拿到教室里,还没等我说什么,一个学生说:“老师,我帮你?”然后放下手中的作业站起来帮我一起展开图画。其他的学生也马上放下手中的笔,积极地参与进来了。这样我们一起去做、想办法、有不同的看法时一起商量,大家都出谋划策,看得出都想把自己的班级布置得最漂亮。他们先用俄语商量,然后用汉语问我的意见。

看到他们这样的,我的心里真的很温暖。不用担心没有女学生,自己很费心。男孩子们一样可以做得很好。

“学生烦我千百遍,我仍待他如初恋。”这是我刚做班主任时的QQ签名,虽然中间有过灰心,有过难过,但都已过去。留下来的大部分还是美好的回忆,有时候我就想当班主任还是挺快乐的!我快乐了,我的家庭就幸福了,我的学生们就开心了!

推荐第2篇:面向个体的教育读后感

《面向个体的教育》读后感

河畔景地小学

盖晓娟

暑假里,拜读了李希贵老师的《面向个体的教育》,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教育的宗旨是让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一个孩子从6岁进校园,到12岁离开小学,他在学校能获得什么,培养什么,知识和思维?习惯和能力?而这一切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呢?课堂学习、生活实践、死记硬背、试题累加、社团浸染,教师在其中扮演的是讲授和练习的角色。

一直以来,我们喜欢站在教的角度设计课堂,按照教学进度确定学习任务。其实,我们应该首先理清学生的学习过程,让“教”先退避在一边,把“教”先剥离出来,设身处地弄清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起承转合,何处山重水复,何时柳暗花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教师应该是鼓舞着,让学生始终有不竭的学习动力;教师应该是欣赏着,让学生在欣赏的目光下,变得自信阳光;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攀上属于自己的峰顶,让学生一次又一次体验成功。

成功的教学应该更加开放。打开教室的窗子,扯一块西山的苍翠;推开学校的大门,与学生一同跨入时代的高铁;链接信息高速,世界就在校园。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舞台,只有我们给孩子们营造一个更加广大、多元的学习舞台时,他们的未来才值得期待。

如果说一个孩子就是一棵树,那树与树并不一样,有的需要在天空挺拔,有的则需要在河边茁壮;有的习惯于云山雾罩,有的却渴望阳光普照。经营森林的大自然无法关照千姿百态的树种,于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就有了黄山险峰的松涛和长白山白桦林的色调。可是,我们每一位教育者的内心,却早已有了一些理想之树的轮廓,甚至清晰的标准。有时候,因为敬业,因为热爱,反而纵容了过度的教育。孩子们身上刚刚萌芽充满生机的枝枝杈杈,常常过早地被冠以“旁逸斜出”而遭扼杀。弗洛伊德说过,一个孩子即使在最慈爱的父母那里长大,他的内心也会留下很多创伤。 让孩子在集体之外学会自主生活,学会自我认知,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和行走方式,这需要我们教师教育的机智。发现那颗树,需要我们提供适宜的土壤、水份、气候、养料,需要一个适宜的生态环境,需要我们的教育情怀。

教育需要小火慢炖,成长必须慢慢拔节,只有把心态调整好,我们才能够回归教育规律的康庄大道上,走得顺畅自如。尊重、包容、倾听弥漫在课堂里,爱、帮助、欣赏在校园内灿烂,能最少的管理和最小的行政权力推动着教育的巨轮,平等的师生关系才会姗姗现身,真实的学生才会驻足校园。

“我深切地感受到,当我们的孩子每一个都焕发自我潜能,发挥自我价值、成为最好的自我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就真的赢了”。这是李希贵校长的管理体会,我想,《面向个体的教育》一书,定会让我们换一种理念、换一个思路,换一个视角来看我们的孩子,放大教育的智慧和力量,为创建让孩子们向往的理想学校而努力。

推荐第3篇:《面向个体的教育》读后感

《面向个体的教育》读后感

以前曾多次听到过校长、主任们在会上提起李希贵,说他多么的能耐,把一个学校管理的非常出色、出名。他本人著作等身,写了很多书,是教育者的楷模。这样就吸引我想了解一下李希贵,读一读他的书,看他是不是传说中的那么牛,当然了,如果能到北京十一中学参观就更好了,见一见这个教育神人。

本学期初,学校为我们购置了《面向个体的教育》这一本书,在家扔了很多天也没看。有一天偶尔拿起来翻了几页就放不下了,利用一天的时间一口气读完,读过之后大呼过瘾。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想了很多,首先想到了自己十几年来的教育到底是在“育人”还是在“愚人”。我为我在教育学生中的一些做法而感到脸红。

《面向个体的教育》是李希贵平时所写文章的合集,一共有十一辑,表达了作者在教育改革历程中的一些感悟。

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

1、李希贵教育思想中平等、尊重、自由、自然。

2、他的有特色的4000多张课表。

李希贵崇尚平等的思想,师生平等喊了很多年,但现在依然没有实现。他在《平等对话,教育才真正开始》中写到:“当我们手里挥舞着警察的大棒时,布道的牧师的形象便丧失殆尽。在威武的大棒面前,每一个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保全自己,于是孩子们表面上变得很乖,而内心想的是什么,却很少有人追问。学校就这样把一批又一批看上去规规矩矩的孩子送出了校门而任由他们在社会上暴漏自我,教育在校园里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机会”;“真正的教育需要面对真实的学生”;“在真实的学生面前,教育可以寻到真正的起点”。这些话说的多么精辟。仅仅依靠压服来教育学生,使学生暂时低头服从,可是当压力消失时,学生仍然如故。这也就是我们经常气急败坏地说:“这件事我已经给你讲了一千遍了,你也认错了,你为什么还犯。”为什么还犯,因为他心里并未信服你的说教,因为你的说教是建立在不平等的前提下的。所以我们应该反思。

给学生以尊重和自由,让学生自然地成长是我们教育者应该做的事。为什么我们的学生总是表面应付我们,却并未信服我们。因为我们总是以“爱”的名义去管理学生。学生并未体会到平等、尊重。那么他对我们的说教是并不认可的。北京十一中的师生亲切地管李希贵叫“贵爷”,这一亲切的称呼 反应出李希贵在学生中的地位,老师同学们是多么爱戴他啊。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李希贵在人格上给了学生们平等和尊重,并放下身段与学生进行真诚、坦率的交流,这样的老师,没有人会不喜欢。

我在做学生时有一位老师,平时满嘴脏话,即使在学生面前也不避讳,有一次我由于骂人被他听见,训了我一顿,并给我讲一通学生要文明,不准骂人的道理。我心里不服气,心想行你骂人还不行我骂人。讲大道理谁都会,但做到却未必人人都能。曾有一位叫高颖的老师,讲课非常认真,平时待人也没架子,我现在还记得他,因为他总是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学生做到自己先做到。其实不需要我们老师呕心沥血累倒在讲台上,只需要我们做一个正常的人,与学生平等,互相尊重的老师即可。李希贵老师在《从说服走向对话》一文中指出“在教育工作者传统的词典里,我们赋予了‘教育’太多的责任和压力。于是,压力一旦过度,我们就全然忘记了目标,说教便成了我们全力以赴的常态,而‘培育’却收到了空前的冷落。当我们不去发现孩子们身上那些充满希望的幼芽时,‘育’也就没有了对象。”

当我们只去“说教”而不去“身教”时,我们的教育必定会失败。

北京十一学校共有4000多名学生,也有4000多张课表,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进行学习。让学生发现自我、唤醒自我,最终成就自我。尊重学生的选择,不高大一统和一刀切。能够认识到学生的差距,鼓励先进,允许落后。这些正是我们几千年来的因材施教理念的具体落实。这也正是北京十一中学与其他学校不同的地方。

相信学生,哪怕是学习上一无是处的学生他也有追求,也有别人所没有的特长,所以在教育上就不应该只盯着成绩而应该看到学生的其他方面。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尊重学生的选择,引导学生而不是说服学生。这样的教育学生肯定欢迎。

我们的教育强调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的利益,我曾经的班主任老师曾经将其作为班训贴在班级的墙上。过去我一直深信不疑,但现在我却对其产生的怀疑。如果没有个人利益就无从谈起集体利益。集体是为其中的每一个成员服务的,如果集体不能使其成员受益,那么这个集体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集体首先应该尊重每一个成员的想法和意愿。集体中的每一个生命都应该受到尊重。

最后我再谈一谈我的思考。我们如果把学校办成与北京十一学校一模一样的学校,我觉得是我们教育的失败,我们可以再思想上、理念上学习他们,但千万不能“山寨”他们,那样等待我们的只有失败。

虽然读完了这一本书,但认识还是肤浅的,对于本书所要传达给我们的思想和理念不能理解透彻。所以仍需继续阅读,继续学习,以阅读为乐,以学习为本。让读书和学习成为自己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推荐第4篇:面向个体的教育读后感1

《面向个体的教育》的读后感

今年寒假,我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反思,每天上课、备课,忙忙碌碌的,深知自己能力有限,各方面还有所欠缺,也许自己的学习范围面太封闭,但还是凭着自己认真的心态去面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收获得最多。我拜读读了李希贵老师的《面向个体的教育》,感悟颇深,受益匪浅。

教育的宗旨是让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在我们的教育理想里,真正的教育应该让每一位学生都富有个性,都在校园里找到自己成长的独特之路,我以为这还是不够的,应该加上“每一位教师”,因为好的学校教育不是仅仅面向学生个体的教育,同时也应该是面向教师个体的教育。

《面向个体的教育》一书,这本书很好读。“好读”有三层意思:一是,每篇的篇幅不长,基本控制在两页,让读者在阅读时无压力地轻松读完一篇;二是李希贵校长的文笔朴实近人,没有过多的修辞和太高深的理论,与校园生活紧密结合,其表达方式很适宜于基础教育一线的教师阅读和效仿;三是,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和其中蕴含的教育教学理念令人耳目一新,会使人不由得反观自己以及自己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行为,并产生了新的思考。读的过程中我不时感叹着书中关于教育的“奇思妙想”和实践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尤其欣赏书中随处可见比如“取消班主任” “让校园里生长学生的想法”“学校狂欢节”“让选择成为学校的主题词”“学生为学生颁发奖学金”等洋溢着人文关怀的气息.真正贯彻促进人“全面自由发展”的教育目标,帮助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思考并发现问题,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说实话,我们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慢慢找到了一点教育的感觉,品出了一些教育的味道。而一直困扰校园的“教育不足而管理过度”的问题渐去渐远,平等的师生关系无须呼唤便出来,学生的真实与真实的学生让我们很容易找到教育的起点。当然,我们也遇到 了从未遇到过的教育的尴尬与教育的挑战,第一次感受到了管理的捉襟见肘,因此在这样一个智慧奔涌、个性夺目的校 园里,必须实现从管理到领导的过 渡。而要做到这一点,则必须实施包括调整组织结构在 内的学校组织变革。

李希贵说:“教育永远不可能让所有孩子在同一个舞台上都光彩照人,也不可能以同样的机会让不一样的孩子赢得同样的成功,我们能够具有竞争优势的方式只有一个,就是造就一个充满选择的校园。”在我看来,“充满选择的校园”不仅是学生学会选择,教师同样要学会选择。对教师而言,学会选择就要常常问问自己:“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教?”这是需要每位教师穷尽一生去思考的极具个性化的教育哲学命题。对这系列问题的回答和行动,体现了教师个体的教育理想和信念。它不仅决定着教师的职业生涯,也决定着被教育者和教育的未来。这一切,我们都在进行 中。尽管在很多时候和很多方面还不尽如人意 ,但是,至少有一点让 我们充满信心,那就是我们已经形成了一种面向个体的教育生态。因材施教的命运从过去教师的手上转到了学生自己的手上。选择之下,孩子们慢慢生长出了责任心和使命感;选择之下,他们发现了自我,唤醒了自我,我相信,他们也必然最终成就自我。

《面向个体的教育》带给我很多的感触,也让我明白教育和学习一样是长时间的事情,定会让我们换一种理念、换一个思路,换一个视角来看我们的孩子,我要多读书,多向周围的老教师学习教学经验和智慧,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教师。

推荐第5篇:《面向个体的教育》的心得体会

《面向个体的教育》是著名教育改革家李希贵先生近年来的教育随笔结集,围绕学校管理展开,简洁而系统地阐述了作者在学校管理中的探索实践和深入思考。下面给大家分享《面向个体的教育》的心得体会,欢迎借鉴!《面向个体的教育》的心得体会1

因为在学习的轨道上,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自我成长的需要,实现了面向个体的教育,十一学校的课程改革得到了高度的赞誉,作为一个孩子的父母,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认为自己的孩子是世界上最美丽最有价值的花朵,在父母的眼里,他或她是这个世界的中心,而作为一个个孩子的老师,我们却忘记了每一个孩子都是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基因,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有着不一致的生长速度和吸收路径,我们却用一样的试卷,一样的标准,一样的课表,一样的时间……去考核、评价、鉴定,在重点初中指标定量的情况下,又用“推荐”和“户籍”来分类。舍弃一个小学教师所不能改变的升学体制和考试评价制度,最大限度的在“我”这个范围内提供给孩子们最大可能的个体教育,我们能做的唯有:学习和反思。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每天的各种情绪都和一个词一帮人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他们有的时候是让人烦的“熊孩子”,有的时候又是给我惊喜,让我富有成就感的乖学生。作为一名老师,每日我都应进行反思,反思自己做的不够的地方,反思如何才能做的更好。这样的反思太有必要了,但是除了反思之外还需要向老教师们学习一些他们优秀的学习经验。读书便是最好的一种学习,也是一种最廉价的学习方式,读了《面向个体的教育》之后的一些肤浅的感想。

一、放手也是一种教育

我非常喜欢书中第二章《放手才有更多的教育机会》,也非常赞同其中的观点“不要把学生培养成和自己一样的人。”学生本就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拥有着自己独立的个性和独立的爱好,也会拥有属于自己的人生,绽放属于自己的美好。他们不是流水线上的零件,按流程拼装起来就好,适度张扬自己的个性本就是教育所应该带给学生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明白放手也是一种教育,当然放手并不是说让学生放任自如,而是指充分尊重并相信学生,给学生更多的时间、空间,更多的自主权,让学生观察、思考、发现、创造,体验活动的乐趣,同时老师把握大的方向,在方向方面给予学生指导。

二、学会等待

尽管孩子们的变化不可能日新月异,但却可以从他们细微的变化中发现成长的期冀。教育需要小火慢炖,成长必须慢慢拔节,只有把心态调整好,我们才能够回归到教育规律的康庄大道上,走得顺畅自如。

当我看到这一小段话时,我不由自主地拿起了红笔把它划了下来。教育是急不来的。

教育需要小火慢炖:张晓辉是去年新转到我们班的学生,他是既调皮又聪明的孩子,课上总能听到他与众不同的发言,但他的调皮也很让我头疼,课上小动作多、闲话多―――他一个人动起来会让全组同学都学不好,对于他的调皮,我批评过他,罚过他,但效果始终不好,坚持不了几天,毛病依旧再犯。

一次上课,他的毛病又犯了,别人在汇报他不但不认真听,还动手和帮扶对子打着玩,见他这样我很生气,刚要点他的名字训他,可想到每次这样做都不见效果,要想改变他必须改变方式,于是我示意汇报的同学停下,这时他还不知道我已经看见他闹了,还在边说边打,聪明的他可能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猛的抬起头看我,这时我正在盯着他看,环顾一下四周,全班同学都在盯着他看,我不吱声,足足坚持了1分钟,他头低下了,我知道他心里肯定知道错了,这时我也没忙着上课,而是轻轻地说:“孩子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我们都愿意听你课上那精彩的发言,说说行吗?”

“老师我不说了,上课再也不闹了。”听他这样说我心里乐开了花,可我仍旧不说话,又过了1分钟,我对全班同学说:“老师喜欢知错就改的孩子。”

这时我示意汇报的组长接着汇报,我们的课堂一如往常的进行着。

老师们本着“不放弃,不抛弃”的原则对他展开了温暖的攻势。这是一个留守儿童。处于叛逆期的他没有父母的关心,没有朋友,可以想象他有多孤单。老师们先是关心,然后是批评教育。好在他本质上心底还是很善良的。经过一个学期的恩威并用,他开始能在课堂上坐住了。也不信口开河了。有点进步老师们就赶紧的表扬。到第二个学期开始写作业了,他隔三差五的写几行字,老师们又是一顿夸赞。后来我想了想,我们的学生也不这样吧?

经过将近半年的磨合,管理,现在他不光课堂四十分钟能坐在教室里,作业也能完成。还经常的帮助别的同学。但是性格使然,而他自制自控能力又非常的差,要把他改变成优秀学生,我还需努力。

现在想想,为了这样一个孩子,学校全体老师们付出了多少了的努力和心血!如果把这些精力和时间用来做别的事情上,那就会收获满满!但是话说回来,也就是在这样一群爱心满满的老师身边,他才这样改变。

三、读书是受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俗话说:多读心中有主,多写笔下生花;又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还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些话都告诉人们应该多读书。不言而喻读书是受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可能有人会说学生天天在学校不就是在读书吗?这里所说的“书”不是指的教科书,而是鼓励学生阅读他们有兴趣并且能够培养他们内在文化素养的书籍。但现在的学生总是抱怨作业太多,任务太重,不喜欢读书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同学认为读书不仅读不出钱来,还是件耗时费力的事,更有甚者嘲笑不读书的人挣读书人的钱。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教育的可悲。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

很多人一直以为学生读书就是要读好教科书,为什么?因为考试考的是教科书上面的内容。一种功利色彩相当强的学习氛围在全社会没有得到很好的遏止。虽然现在已经不再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但是考上了好大学就会有好工作的思想在很多人心里还是挥之不去的。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生也在逐渐的丧失阅读的兴趣,也只去进行与分数相关的阅读和学习,可是广泛的阅读,对构建学生健康的完善的人格,养成终身的学习习惯有着重要的意义。《面向个体的教育》中提到的十一学校开展的“阅读都德”以及“阅读法兰西”就是很好的例子,在故事的传播中,营造校园的书香氛围,我也希望我们学校以后能够多开展这种类型的活动。

四、帮学生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

在我看来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教育责任。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都是个性化存在的。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没有哪一种学习方式对所有学生所有学习内容都是最佳的,只有适合的、有效的。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需要不同的学习方式。在教育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寻找并且完善,找到适合的教好他们的方法。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应该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

什么是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呢,在我看来让学生能够产生兴趣就是适合他的学习方式。兴趣是动力,是源泉。因此要重视对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我们大家的共识。

学生有兴趣,必须留给学生学习的自由如同前面提到的那样要作为老师要懂得放手。自由活动是人发展的内在依据,学生的学习也应如此。学生应当是主动的学习者。真正的学习并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是出自学生本身,我们应该让学生自发地主动地学习,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生自己找到并发现、纠正自己的缺点。

不仅是这样,如李希贵校长说的那样“不同的学习内容应当选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的课堂里,可以试着以趣味性材料来创设问题情境。对同一个问题,如果我所提供、创造的问题情境不同,学生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情境。从而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这样可以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走进英语教学内容的情境,从而积极地主动思考、寻找解决的方法,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面向个体的教育》所带给我的感触不仅仅有这四点,也让我明白教育和学习一样长时间的事,不应该带有功利心去看待他,我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应该多看到身边的榜样,多拜读经典,多向身边的老教师进行学习,从那里得到更多的智慧,从而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教师。

《面向个体的教育》的心得体会2

今年9月份新入学的高一新生会与以往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他们是将是参加河南省新高考的第一届学生。即便是教师,面对迎面而来的新高考心中也有一些打鼓。虽然听到不少消息,但总是缺少具体的参考。恰逢此时读到了李希贵的《面向个体的教育》,让茫然与忐忑的心中多了一份希冀。

在我读来,十一学校像极了帕夫雷什中学。那种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而确立的氛围是如此的相似。这种氛围常常会激发出纯粹的“教书育人”的情感,以至于看着书便不由自主的想象:如果我就在这样一所学校里任教或者是这里的一名学生,会是一个怎样的场景?同时我也期待着十一中向着这个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

几乎每一篇文章都能拨动我的心弦,引起我的思考。其中有一篇《少一些抽签,多一些选择》是让我感触比较深的。原因在于我自己就经常这么做,而且由于好操作、对每一个人机会均等,一直以来都被我奉为圭臬。慢慢的我的学生们也习惯了这样的方式。而我自己的思考也就到此为止了,从没有想过要继续往下再走一步。

而读完文章,则像是受了当头一棒。虽不是体无完肤,但确实相去甚远。在简单、直接的过程中,我们有没有在传递“听天由命”的意识?有没有错失了教育的机会?有没有更有效、更有意义的方式?这些都将成为我要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如果不是阅读,那么我可能还在那个沾沾自喜的状态。也是阅读让我有了和更高境界的人对话的可能。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走班制的前提下,十一学校4000余名学生就有4000余张课表,构成1400多个教学课堂,这其中甚至包含了马术(一个我只在电视上才见到过的运动)。这不只是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的问题,更是能力问题。这不得不让我感慨,环境限制了我的想象力。这是我无法想象的。

我们每一阶段的努力其实不必等到将来好多年后再显示出差别,在下一个阶段就会显现。今年焦作市有科协组织的高校夏令营,去厦门大学、武汉大学等学校参加。名额有限自然是择优而取。这就是高中阶段的努力程度带来的差别。对应的,听说省实验马上要选拔参加清华、北大夏令营的学生,你看,初中的努力在高中也体现了,只有初中足够优秀的人才能进这个学校,才能去争取这样的机会。

不必怨天由人,不必自怨自艾,努力奋斗,至少我们都会收获一个更好的自己。

《面向个体的教育》的心得体会3

开学四天了,每天备课,上课,忙忙碌碌的,每天都有各种情绪。每日课后走在回家的路上,我都不自觉的进行反思,反思自己今天的课堂中,有做的不够的地方,反思如何才能做的更好。也许这种自我反思在自己的范围内太封闭,但是我还要向老教师们去学习优秀的经验。我读了李希贵老师的《面向个体的教育》,有了一些小小的感悟。

李老师在书中说“不要把学生培养成和自己一样的人。”是啊,我非常赞同他的观点。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独立的个性和爱好,和不同的精彩人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放手才有更多的教育机会,对于“放手”这个词的理解,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尊重并相信学生,给学生更多的时间、空间,和自主权,让学生观察、思考、发现、创造,体验活动的乐趣,教师要把握大的方向,并给予指导。

俗话说:“多读书心中有主,多写笔下就生花。”教师要多鼓励学生阅读他们有兴趣并且能够培养他们内在文化素养的书籍。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

选择一种合适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在教育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寻找和完善,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所以,我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出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

《面向个体的教育》带给我很多的感触,也让我明白教育和学习一样是长时间的事情,不应该带有功利心去看待,我要多读书,多向周围的老教师学习教学经验和智慧,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教师。

《面向个体的教育》的心得体会4

今天下午参加了追寻组的第三次集体研修,我向大家汇报了近期工作学习的收获,下面与大家分享读完《面向个体的教育》之后的感受。近日认真阅读了李校长的《面向个体的教育》一书,收获颇丰。

该书共分为11个专题,近百篇短文。文章都不长,多者不到三页,大部分为千字文。但一个个小案例反映了李校长的智慧,感受到作为教育家的李校长的教育情怀、敬佩于他的超前意识和善于作为。

感受比较深、觉得可以借鉴的有以下几点:

一、管理过度而教育不足。

管理过度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在没有自由空间的环境里,我们会丧失很多教育机会。一旦放手,校园里的教育机会随处可见。而管理的缰绳一旦勒紧,教育便无从下手真正的教育是要面对真实的学生。

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真实的东西可能是错误的,但恰恰因为如此,才有了教育的机会。我认为这里所说的“机会”就是教育的抓手、教育的切入点。李校长认为,我们天天盯着孩子,不让他们发生问题,让孩子带着这些问题都向社会,就把这些祸根留给未来。当然在真实的教育环境下,教师要面临更多的困难,付出更多的努力,但也只有这样才能锻造出教育智慧的利剑。

二、不见树木,只见森林。我们通过几年的教育把本来或多或少闪烁着些许个性亮光的孩子改造的几乎一模一样。我们太看重把一个孩子塑造成什么了,以至于我们忘了他们实际上可能会成为什么。书里有一句特别直白的话:这棵树与那棵树并不一样。我们没有权利通过竞争淘汰那些生而平等的孩子。我们的职业操守不允许我们只会欣赏松涛、呵护白桦。造就一种新的学校生态,让百花争艳、百舸争流,让乌龟和兔子各显风流。

三、课程的价值。“课程”的本义是为不同学生设计的跑道。如果我们能够多开发设置一些校本课程,就可以给更多的孩子开辟适合自己奔跑的跑道,课程的价值将会在每一个不同的孩子身上显现的更加明显。

四、教育的全部意义在于不断地推进孩子们的社会化。

五、管理学生学习。许多老师从内心深处认为,课堂是老师的时间,课后时间才属于学生。于是讲台上老师将得淋漓尽致,教室里的学生却兴趣索然。仔细分析下来,好多课外作业完全可以在课堂上完成。

六、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应该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关注教师关于课堂设计的讨论、关注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美国同行的“走课”,到不同的班级、不同的课堂上、有目的无目的地走一走、看一看,在每一间教室里少则几分钟、多则十几分钟。

七、亲近教材。现行的教材存在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尤其突出的是教材的编写思想还没有真正站到学生的立场上。这个本来是给学生用的教材,可一到关键时刻,便将学生特别渴望知道的或特别详尽介绍的内容藏了起来。教材内容少,没有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辅导材料。(高一政治货币、价值等)。所以我们要编写不放弃教材、又更多的站在学生角度的学案。

八、教育学是关系学。如果学生不喜欢您,他就不会相信你。如果他不相信你,任何崇高的使命和宏大的目标都是子虚乌有。师生关系构建的主导方在教师,但判定师生关系质量的权利却在学生手上。只有学生认为你和他关系很好的时候,才是真实的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只有在如此的状态下你,真正教育才会发生。

九、良好的师德就是“教师喜欢学生,学生也喜欢他”。

十、领导者不同于管理者。真正的领导力产生于服务——服务学生、服务教师。当我们用服务帮助别人走向成功的时候,他们往往就会成为我们的追随者,在我们身上才可以产生领导力。这个时候,我们才可以成为领导者而不是管理者,我们的学校才算得上是一个领导型组织。

十一、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被评价者的进步。教师评价的十大指标,帮助老师形成职业成就感的同时,给出老师明确的整改方向。

十二、鼓励先进,允许落后。理解大家对于改革的畏难情绪。

推荐第6篇:《面向个体的教育》读后感:教育原来可以这样

教育原来可以这样

——《面向个体的教育》读后感

原创: 许文波

今年9月份新入学的高一新生会与以往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他们是将是参加河南省新高考的第一届学生。即便是教师,面对迎面而来的新高考心中也有一些打鼓。虽然听到不少消息,但总是缺少具体的参考。恰逢此时读到了李希贵的《面向个体的教育》,让茫然与忐忑的心中多了一份希冀。

在我读来,十一学校像极了帕夫雷什中学。那种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而确立的氛围是如此的相似。这种氛围常常会激发出纯粹的\"教书育人\"的情感,以至于看着书便不由自主的想象:如果我就在这样一所学校里任教或者是这里的一名学生,会是一个怎样的场景?同时我也期待着十一中向着这个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

几乎每一篇文章都能拨动我的心弦,引起我的思考。其中有一篇《少一些抽签,多一些选择》是让我感触比较深的。原因在于我自己就经常这么做,而且由于好操作、对每一个人机会均等,一直以来都被我奉为圭臬。慢慢的我的学生们也习惯了这样的方式。而我自己的思考也就到此为止了,从没有想过要继续往下再走一步。

而读完文章,则像是受了当头一棒。虽不是体无完肤,但确实相去甚远。在简单、直接的过程中,我们有没有在传递\"听天由命\"的意识?有没有错失了教育的机会?有没有更有效、更有意义的方式?这些都将成为我要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如果不是阅读,那么我可能还在那个沾沾自喜的状态。也是阅读让我有了和更高境界的人对话的可能。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走班制的前提下,十一学校4000余名学生就有4000余张课表,构成1400多个教学课堂,这其中甚至包含了马术(一个我只在电视上才见到过的运动)。这不只是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的问题,更是能力问题。这不得不让我感慨,环境限制了我的想象力。这是我无法想象的。

我们每一阶段的努力其实不必等到将来好多年后再显示出差别,在下一个阶段就会显现。今年焦作市有科协组织的高校夏令营,去厦门大学、武汉大学等学校参加。名额有限自然是择优而取。这就是高中阶段的努力程度带来的差别。对应的,听说省实验马上要选拔参加清华、北大夏令营的学生,你看,初中的努力在高中也体现了,只有初中足够优秀的人才能进这个学校,才能去争取这样的机会。

不必怨天由人,不必自怨自艾,努力奋斗,至少我们都会收获一个更好的自己。

推荐第7篇:《面向个体的教育》读书摘录

《面向个体的教育》读书摘录

作者:李希贵

1.教育需要小火慢炖,成长必须慢慢拔节,只有把心态调整好,我们才能够回归到教育规律的康庄大道上,走得顺畅自如。P5 2.发现每棵树的生存需求和生存价值。只有在不一样的生态里,那棵树也才有可能变得不同于这棵树。P11

3、教育的终极目标来看,却应该是通过挖掘他们的潜能,培育他们的人性,不断推进孩子们的社会化,让他们走向成熟,学会生存。P15 4.不要把学生都培养成和自己一样的人。要塑造不同个性、培养多元发展的各类人才。学生可以选择任课教师以外的老师做导师,推行“三导师制”。希望孩子能听到一些多元的声音,得到一些多维的指导,让他们在接触多样性的过程中学会判断、学会选择,甚至学会批判。P27-28 5.发现和教育同等重要。要改变一名学生的状态,教育固然重要,但发现他们成长的可能,找到他们闪光的地方,循着他们的个性放飞其理想,也同样是一条康庄大道。我们太看重把一个孩子塑造成什么,以至于我们忘记了他们实际可能会是什么。P37-38

6.激励不是教学工作的附庸,更不是课堂里的奢侈品,他应该充溢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应该普照在每个学生的身上。

评价不仅要关注过程,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予以扫描和透视,还要将评价工作前置,在学习过程开始之前就要与学生共同商定评价标准,与评价方式,尤其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评价。p68 7.要从听课、评课走向观课、议课。观课:如果我们以学生为着眼点的话,其实我们应该在课堂上离开座位,和授课教师结成同盟,更多地研究在学生那里发生了什么。走课:更多地从学生的学习状态去判断教学,当然也有评价教师教学的成分。议课:真正有效的教学管理应该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如果我们能够把更多的时间用到老师们关于课堂设计的讨论之中,也许发生在课堂的教学会有着老师们更多的智慧。

8.一定要慎重啊,切不可以用一个脑袋想出来的东西填塞那么多脑袋,一位管理者也万不可习惯于把别人的脑袋执意地当做自己思想的跑马场。p75 10.(把活动与读书联系起来)以其他国家命名的文化活动日,如,5月13日都德诞辰日为法兰西日,掀起读都德作品热。1月15日罗马尼亚日,掀起罗马尼亚文化热。 P79 11.一个孩子犯错误了,他往往需要时间反思,甚至需要一些经历和体验帮助他认识自己。可是,在我们教育的词典里却只有“趁热打铁“而没有“文火慢炖“。于是,教育常常在“针尖对麦芒”的状态下进行,成长中多了一些不该有的火药味道。p81 12.(优秀教师不是培训出来的)绝大部分优秀教师将关键事件、关键人物、关键书籍列为自己成长的关键。为老师们创造一些关键的是,而不是仅仅让它随机发生;帮助老师引荐一些关键的人物,一位普通老师要遇见真正能成为良师益友的人并不容易;为老师们提供一些关键的书,因为选择和判断书籍优劣不是所有老师都能做到的。

13.一所学校只有一大批优秀老师以教育家的情怀、教育家的境界、教育家的心态和教育家的智慧影响学生成长、推动学校发展的时候,这样的学校才真正实现了教育家办学。也就是说,除了一头狮子王之外,还应该有更多的狮子,实在没有狮子了,也应该有一些拥有类似狮子的心胸、气质和状态的羊们。p101 14.管理到底为了什么?说的时髦一点就是让每一个人都成为自己的CEO,说得朴素一点,管理的全部努力都是为了激发每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p126

15.“谁背上了猴子”:绝大多数的管理者再在绝大部分时间代替下属做事,当一个个下属遇到困难或根本没有困难,只是他们习惯去请示的时候,领导们往往大发慈悲,毫不迟疑地把下属的担子挑在自己肩上。其实,下属有没有能力挑起这些担子,完全取决于领导的态度和处事方式。P139 16.一个聪明的校长应该尽可能淡化行政的力量,让更多的事情在协商、协调和协作中解决。正如日本著名管理大师上光敏夫所言:“权力是把传家宝刀,最好不要拔刀出鞘。”147

17.当有的老师真的对我们的指挥,对我的要求还没有想清楚,还没有找到更好的方法时,我们应该允许他们暂时落后,给他们时间去思考,给他们机会去体验。一旦他们自己想清楚了,真正科学切实有效的执行力,就会在他们身上生长,这样的执行力才是学校真正需要的。p147 18.苏霍姆林斯基说:“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应该是教育思想的领导,然后才是行政的领导。”其实,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淡化行政的力量,避免一些不太靠谱的过于强大的行政执行力,让协商发挥更大的作用。p148 19.(参与还是参加?)尽管我们在鼓励学生参加一些活动的时候,都喜欢说“重在参与”,但真正能参与的往往寥寥无几,绝大多数的学生只是形体上的“参加”罢了,他们其实不过是活动的旁观者或者陪衬。因为我们没有把活动当作每一个人的事情。P203管理的起点又有了一个关键词---参与 P206 20.(寻找学校活动的起点----新)梳理全校学生活动课程,逐一探讨改造,把“新”字嵌入所有的活动中。把春季运动会演绎为寻找童趣、青春拓展和职业基地活动„„把秋季田径运动会改成开阔学生国际视野的课程,依次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民族运动会和五洲城市运动会„„P206

21.教学大纲、教科书规定了给予学生的各科知识,但是没有规定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一样东西,这就是幸福。我们的教育理念,应该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苏霍姆林斯基p217 22.长期以来,我们把教育的消费者锁定为家长,办家长满意的学校成为我们不少学习的至高追求。于是,我们常常忽略学生的需求,把学生仅仅当做可供加工没有生命的“产品”或“零件”,结果学校优质了,家长满意了,学校名声也出去了,但就是苦了学生,甚至许多学校,竟因此被“誉”为当地的“文明监狱”而沾沾自喜。p217

推荐第8篇:读《面向个体的教育》有感

读《面向个体的教育》有感

原创:黄陂一中梅婷胡金玲地理工作室

我用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教育名家李希贵《面向个体的教育》的读完了。李希贵,北京十一学校校长,历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评估中心主任、山东省高密四中语文教师、班主任、副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等,一个从基层教师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校长,必然对学生和教师都非常的了解,所以他写出来的文章也格外贴近学生特点和教师心理。整本书从“学生的管理、教师的培养、学校的建设”三方面着手,全面阐述了李校长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思想。在整本书的最后,李校长说道“在我们的教育理想里,真正的教育应该让每一位学生都富有个性,都能在校园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成长之路”,我认为,这句话高度凝练了李校长学生管理工作的总体思想,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我们的教育就是使每个个体找到适合自己的独特成长之路,这就是真正的面向个体的教育。所以李校长希望教师放手以获得更多的教育机会,面向社会培养学生,大胆的让他们在暴露问题,教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鼓励教师发自内心的尊重学生的想法,将学生当一个普通的成人对待。建议教师用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去处分学生,让处罚去形式化,起到真正教育的作用。提倡教材也应该以生为本,成为学生学习的载体,教师课堂设计要先理清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教师“时时以生为先,事事以生为先”。关于教师队伍的建设,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提到的“优秀的教师不是培训出来的,绝大部分教师将关键事件、关键人物和关键书籍列为自己成长的三要素”和“教师应该成长与集体之中”的理论。每位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关键事件的磨砺、关键人物的指引、关键书籍的升华,其中关键人物一般来自于志同道合的集中之中,关键书籍需要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相互引荐督促。我觉得我们的工作室就是这样的一个大集体,每个人都在为集体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每个人也都在集中中不断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学校建设方面应该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改革,面向学生和教师进行改革,对教师要有全方面细致完善的评价方法和机制,校园活动的安排应该让师生真正的参与进来,学生的特色应该比学校的特色更要紧。学校要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独特成长之路,也要让每一位老师找到自己的独特成长之路。

2018年12月7日星期五

推荐第9篇:《面向教育春暖花开》读后感

智慧教师,我奋斗的目标

---《面向教育春暖花开》读后感

寒假里我拜读了《面向教育春暖花开》一书。这是一本记录教育教学实践、思考、反思、研究结晶的书,其中的“成为智慧型教师”让我映像深刻。以前我的理解,智慧教师应该是博学的,上通天文,下晓地理,学富五车,满腹经纶。智慧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是智慧的化身。我想做一位智慧教师,我希望在我今后的生活中充满智慧,在我的教育生涯中充满智慧。当我读完这部分内容之后,我才真正明白了智慧教师的真谛:教师智慧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时间和精力去创造的。智慧教师不仅是学生的教育者,更是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智慧教师能不断地唤起学生对于未来热烈的憧憬与向往,能把人生美妙的前景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能让学生带着美好的期待,美好的渴望健康成长。下面是我的一些启发与感受:

1、学习

智慧来自学习。生命如树,学习就是生命的根须,教师只有让学习成为生命的状态,才能让自己的教育生涯青春永驻。教师作为学生获取信息渠道的一个信息源,更要具有相当的学习力,成为终身学习者。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释放知识能量的同时,也是挖掘自身知识库藏的时候。只有勤于学习,广采博取,才能让自己原有的 “一桶水”变为“奔流不息的长流水”,才可能对教材有真知灼见,才可能于平凡中见新奇,课堂上,才可能“口含灵珠、游刃有余„„令学生流连忘返、全身心地陶醉”。智慧教师的智慧离不开原有的知识积累,更离不开长期的不断学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读书会让我们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从而让我们更

加有教育的智慧,让教育更加美丽。

2、爱心

教师的智慧来自于爱。爱是人类最伟大、无私的感情,爱所有人,更爱我们所有的孩子,要尽力呵护孩子的自尊心,有爱心才有智慧,心中有学生才有智慧。 记得一位学者说“做教育爱是前提,爱是智慧,爱学生就是爱自己。”胸怀博大,容得下性格脾气各异,兴趣爱好互有差异的学生;不仅做学生的良师,更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更把学生的喜怒哀乐、寒暑冷暖放在心间。用自己教育的智慧和真情唤醒每个孩子的理想和信念,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也许他们并不完美,也许他们只是迟开的花朵,只要我们善于把他们的潜能发掘出来,就能促使其成才。能真心的爱学生,永远以平和愉快友好和鼓励的方式对学生,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才能让学生在感到师爱之后,学会爱别人,学会怎样以爱心与人相处。只有把学生的成长真正和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紧密相连时,才会增强爱的情感;只有教育学生成长的同时,体验到自己人生价值,才会真正感受到爱的情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他小的时候,曾将一把石子递给杂货铺老板“买糖”,杂货铺的老板迟疑了片刻后收下石子,然后把糖“卖”给了他。苏霍姆林斯基说:“这个老人的善良和对儿童的理解影响了我的终生。”这个杂货铺老板不是教育家,但他拥有教育者的智慧与情怀,他没有以成人的逻辑去分析孩子的行为,而是以一颗宽容的心维护了一个幼小生命的尊严。教育是一门个性化很强的艺术,所以也找不到一种通用的方法适用于所有的孩子。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都是一本独特的非常耐读的而又不易读懂的书,需要教师要有足够的爱心勤读、细读,用智慧与理性去读。

3、反思

智慧来自反思。反思是一种学习方法,反思是一种工作态度。对一件事情进行反思,对一个阶段的工作进行反思,是一位有思想的教师前进途中必有的“程序”,更重要的是反思可以升华思想、凝结智慧。反思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师自我教学意识,增强自我指导、自我批评的能力。并能冲破经验的束缚,不断对教学诊断、纠错、创新。将反思理论指导实践,融于实践,反过来,通过实践的检验进一步提升理论。一个经常并自觉地对自己教学进行反思的教师,就有可能发现许多教学中的问题,越是发现问题,就越是有强烈的愿望想去解决这些问题。关注问题并去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教师树立自己的科研意识,并潜心参与教学研究的过程。反思是一个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不断学习和思考,通过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教书育人的能力。根据自己的实际,突出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提高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突出教育教学规律的探寻,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4、创新

智慧来自创新。教育的对象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这就决定了教师工作必须要有创造性,智慧型教师不但要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而且还要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善于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善于反思,勇于否定自我,不断出新,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自主创新之路。教师的创造力增强了,智慧丰富了,必然会带出一大批拥有智慧、富有创造力的学生。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勤于思考,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超越自我,善于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智慧教师”将成为我不断追求、自觉探索的目标。

智慧教师,我奋斗的目标

——《面向教育春暖花开》读后感

蚌埠十中:赵世东

2013年2月

推荐第10篇:《面向创造性和人性的教育》读后感

读了《面向创造性和人性的教育》这篇文章给我感受颇深,修正了许多我自己对于教育方法错误的理解,深刻的感觉到作为一位幼儿教师的责任感和对于幼儿人格发展是何其的大。

例如,我很喜欢给小朋友讲故事。我讲故事也非常注重自己的语音语调,想要用自己的夸张动作和诙谐多变的语调来吸引孩子,殊不知这恰恰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我没有想到要用故事的本身内容来引导孩子进行自我消化,而是我直接加入了自己的情感将这篇故事呈现给孩子,没有去考虑孩子是否和我的理解是一样或他们被动的接受我传递给他们的感情,他们是否会适应呢?看了本文我才知道,我的方法是大错特错的,我们往往会低估幼儿的能力,他们其实比我们更具想象力,在他们的世界里可以把它呈现的更加丰富多彩。

我同时也在思考为什么我这么急于想要向幼儿表达自己对于故事的理解呢?

第一点,我总是把幼儿置于一个很低的位置,觉得他们什么都不懂,什么也都不了解,需要我们的引导。看了本文才明白,我们需要敬畏儿童,他们是一个特殊的团体,而不能把他们当做小大人的方式来进行培养。

第二点,我的教学进度理念太过于急躁,想要幼儿立马就接收到我所传递的信息。这就和我们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有了相似之处,这样方式直接忽略了儿童思考和发觉自己内心世界的过程。我夸张的动作和诙谐多变的语调使得故事形象过于鲜明化,它阻碍了幼儿创造性的冲动,无法表现真实孩子的内心感受。

第三点,源于整个社会的教育大背景。在全实践的过程中,主班老师会要求我给幼儿讲故事,这时的主班老师就会有一个对于我外在表现的评价。我也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可,才会这样卖弄自己的才能,从我内心来讲也是非常乐意去展示我声音特色和故事表现力,以及对幼儿的喜爱。这样说来在社会的教育大背景下,老师也存在一定的“自私性”。就像我们每到一定的年龄段都会有升学考试一样,各科的老师会为了自己的升学率以及优秀率给孩子施加各种各样的压力。这种方式有好也有坏,面对我们多人口的国家,这的确是个很好的选拔优秀人才的手段。但同时它的的确确让我们的学生生活的很痛苦,本来学习应该是很快乐的一件事,就像华德福教育一样在游戏中得以学习,可是应试的魔爪已经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积极性消磨光了,可能这也是中国在目前为止没有一位本土人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之一吧。

这让我十分羡慕华德福教育下的孩子,他们没有过早的成熟。华德福教育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采取不同的形式,竭力给予他们一个善、美、真的世界。其教育的主要特征是创设一个孩子能创造性游戏的环境,使得这些具有创造力、热衷于游戏的孩子将来会成为最优秀的学者和最全面平衡发展的人。华德福教育非常强调游戏的重要性和成长环境的自然性。他们的玩具都是未完成的玩具,原材料均来源于生活,孩子若想真正地开展游戏,他们必须有一种梦幻般的意识,在那种想要玩的强烈欲望的驱使下,使得自己的行动力增强,各项身体机能得到了更好锻炼。让孩子的真正地游戏是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事情。游戏是孩子释放天性的一种载体,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如果成人过多的去干涉或者是干扰势必会成为一种负面的形式反映在他们的行为中。

这又不得不让我想起第一次进行全实践发生的窘事。首先我必须声明,我很喜欢学前教育这个专业是自愿填报的并且也想在这个专业领域上有所最为,所以在幼儿园也会表现得很积极。当时我全实践所在的班级是小班,当儿童在进行蒙氏活动时,我想更加亲近孩子,就会跑去问他们问题,这时我的指导老师就会把我叫到一边,说我这样做会干扰到儿童的独立思考和专注力的培养。当时我就很羞愧也很感谢这位老师,是她让我懂得了一位幼儿园老师不是那么轻松容易的,你需要有专业的知识理论来支撑你的教学行为,这样你的教学模式才能得以渐行渐远。本身我对于自己的专注力也是不敢恭维的,因为自己在看书这一块总是会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培养起爱读书的兴趣也是人生的一大憾事吧,所以我希望我的学生可以养成更好的学习习惯。我会经常强调自己是个行动派的人,不喜欢照本宣科的教条理论,喜欢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去找寻遵循的理论根据。

完整仔细的看了这篇《面向创造性和人性的教育》并结合自己全实践的经验,发现自己大错特错了。没有很好的教育理论作为根基,你连最基本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都不明确,那要做个合格的幼儿园老师谈何容易呢?找到了自己的弊端,我会克制自己去完善它,更好的投身于自己的教育领域。

看了《面向创造性和人性的教育》还想着重强调的一点就是,孩子是通过模仿来学习的。成人的工作是孩子游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补充。孩子不仅模仿你的工作,还模仿我们对待工作的专注神态,以及投入其中的热情。孩子是很聪明也很敏感的,他们有着很强的模仿能力,他们能感知外界事物对他们的刺激。有些家长会困惑如何去教导幼儿,原来方法是那么的简单,家长只需要成为一位遵纪守法,勤劳勇敢合格的公民,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学习榜样,那么想让孩子成为一个像自己一样的人还是轻而易举的。有本文也再次证实了榜样的力量。人永远会喜欢像他的人,永远会像他喜欢的人。也证明了幼儿在幼儿园这个群体中,老师会经常表扬做得好的小朋友,为其他幼儿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其他幼儿也会有模有样的去学习榜样的行为习惯,这对于幼儿的教育也是有着重要的作用的。

看过本文后还有许多感受在这里就不在进行一一赘述了,都在打印文本里进行了标注,我相信这对于我以后的教育生涯将是一个很好的借鉴。也谢谢甘老师提供这么好的学习资料供我们学习。

第11篇:《面向创造性和人性的教育》读后感(版)

《面向创造性和人性的教育》读后感

作者:孟倩宇

读了《面向创造性和人性的教育》这篇文章给我感受颇深,修正了许多我自己对于教育方法错误的理解,深刻的感觉到作为一位幼儿教师的责任感和对于幼儿人格发展是何其的大。

例如,我很喜欢给小朋友讲故事。我讲故事也非常注重自己的语音语调,想要用自己的夸张动作和诙谐多变的语调来吸引孩子,殊不知这恰恰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我没有想到要用故事的本身内容来引导孩子进行自我消化,而是我直接加入了自己的情感将这篇故事呈现给孩子,没有去考虑孩子是否和我的理解是一样或他们被动的接受我传递给他们的感情,他们是否会适应呢?看了本文我才知道,我的方法是大错特错的,我们往往会低估幼儿的能力,他们其实比我们更具想象力,在他们的世界里可以把它呈现的更加丰富多彩。

我同时也在思考为什么我这么急于想要向幼儿表达自己对于故事的理解呢?

第一点,我总是把幼儿置于一个很低的位置,觉得他们什么都不懂,什么也都不了解,需要我们的引导。看了本文才明白,我们需要敬畏儿童,他们是一个特殊的团体,而不能把他们当做小大人的方式来进行培养。

第二点,我的教学进度理念太过于急躁,想要幼儿立马就接收到我所传递的信息。这就和我们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有了相似之处,这样方式直接忽略了儿童思考和发觉自己内心世界的过程。我夸张的动作和诙谐多变的语调使得故事形象过于鲜明化,它阻碍了幼儿创造性的冲动,无法表现真实孩子的内心感受。

第三点,源于整个社会的教育大背景。在全实践的过程中,主班老师会要求我给幼儿讲故事,这时的主班老师就会有一个对于我外在表现的评价。我也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可,才会这样卖弄自己的才能,从我内心来讲也是非常乐意去展示我声音特色和故事表现力,以及对幼儿的喜爱。这样说来在社会的教育大背景下,老师也存在一定的“自私性”。就像我们每到一定的年龄段都会有升学考试一样,各科的老师会为了自己的升学率以及优秀率给孩子施加各种各样的压力。这种方式有好也有坏,面对我们多人口的国家,这的确是个很好的选拔优秀人才的手段。但同时它的的确确让我们的学生生活的很痛苦,本来学习应该是很快乐的一件事,就像华德福教育一样在游戏中得以学习,可是应试的魔爪已经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积极性消磨光了,可能这也是中国在目前为止没有一位本土人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之一吧。

这让我十分羡慕华德福教育下的孩子,他们没有过早的成熟。华德福教育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采取不同的形式,竭力给予他们一个善、美、真的世界。其教育的主要特征是创设一个孩子能创造性游戏的环境,使得这些具有创造力、热衷于游戏的孩子将来会成为最优秀的学者和最全面平衡发展的人。华德福教育非常强调游戏的重要性和成长环境的自然性。他们的玩具都是未完成的玩具,原材料均来源于生活,孩子若想真正地开展游戏,他们必须有一种梦幻般的意识,在那种想要玩的强烈欲望的驱使下,使得自己的行动力增强,各项身体机能得到了更好锻炼。让孩子的真正地游戏是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事情。游戏是孩子释放天性的一种载体,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如果成人过多的去干涉或者是干扰势必会成为一种负面的形式反映在他们的行为中。

这又不得不让我想起第一次进行全实践发生的窘事。首先我必须声明,我很喜欢学前教育这个专业是自愿填报的并且也想在这个专业领域上有所最为,所以在幼儿园也会表现得很积极。当时我全实践所在的班级是小班,当儿童在进行蒙氏活动时,我想更加亲近孩子,就会跑去问他们问题,这时我的指导老师就会把我叫到一边,说我这样做会干扰到儿童的独立思考和专注力的培养。当时我就很羞愧也很感谢这位老师,是她让我懂得了一位幼儿园老师不是那么轻松容易的,你需要有专业的知识理论来支撑你的教学行为,这样你的教学模式才能得以渐行渐远。本身我对于自己的专注力也是不敢恭维的,因为自己在看书这一块总是会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培养起爱读书的兴趣也是人生的一大憾事吧,所以我希望我的学生可以养成更好的学习习惯。我会经常强调自己是个行动派的人,不喜欢照本宣科的教条理论,喜欢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去找寻遵循的理论根据。

完整仔细的看了这篇《面向创造性和人性的教育》并结合自己全实践的经验,发现自己大错特错了。没有很好的教育理论作为根基,你连最基本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都不明确,那要做个合格的幼儿园老师谈何容易呢?找到了自己的弊端,我会克制自己去完善它,更好的投身于自己的教育领域。

看了《面向创造性和人性的教育》还想着重强调的一点就是,孩子是通过模仿来学习的。成人的工作是孩子游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补充。孩子不仅模仿你的工作,还模仿我们对待工作的专注神态,以及投入其中的热情。孩子是很聪明也很敏感的,他们有着很强的模仿能力,他们能感知外界事物对他们的刺激。有些家长会困惑如何去教导幼儿,原来方法是那么的简单,家长只需要成为一位遵纪守法,勤劳勇敢合格的公民,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学习榜样,那么想让孩子成为一个像自己一样的人还是轻而易举的。有本文也再次证实了榜样的力量。人永远会喜欢像他的人,永远会像他喜欢的人。也证明了幼儿在幼儿园这个群体中,老师会经常表扬做得好的小朋友,为其他幼儿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其他幼儿也会有模有样的去学习榜样的行为习惯,这对于幼儿的教育也是有着重要的作用的。

看过本文后还有许多感受在这里就不在进行一一赘述了,都在打印文本里进行了标注,我相信这对于我以后的教育生涯将是一个很好的借鉴。也谢谢甘老师提供这么好的学习资料供我们学习。

第12篇:心理健康教育个体案例

共青团系统心理健康辅导员考核认证管理办公室

心理健康辅导员论文(中级)

姓名:__ 武爱芳____

身份证号:140202198201210022

学号:_____ 培训中心:安

考试日期:_2014年5月25日

完成时间:_2010年5月28日

阅卷教师:__________________

阅卷教师:__________________

论文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生心理健康个体辅导案例分析报告

姓名:武爱芳

考试时间:2014年5月27

摘要:

一年级的时候,侯苏轩课堂听讲经常搞一些小动作,虽然教师经常提醒,但转变不大。课堂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主要是因为注意力不够集中,总是边玩边做,而且经常做错题或漏做题,且字迹潦草。由于学习基础差,导致成绩很差,所以该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内、课外无论做什么事注意力都不能集中,且好动。为此,我制定相应的辅导目标及方案,通过一个阶段的实施,该生各方面都有进步,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一、案例简介

1、基本情况

侯苏轩,男,小学一年级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自理能力差,与同学不好相处,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2、主要问题概述

该生自入学以来,学习习惯很差,不愿学习,作业马虎、好动贪玩、有较多不良的行为习惯。与班级学生交往困难,经常惹是生非,其表现为:从上学开始,他的作业从没有主动完成过,也经常拖欠老师作业,在学校他经常上课不听讲,老师批评他,他也爱理不理,甚至还会对老师发脾气,别的同学不愿和他玩,他就经常做一些奇怪的事来激怒其他同学。但家长反应,孩子看电视、玩游戏时,没有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

二、案例分析

1、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以上现象表明,该生的种种行为是由以下情况造成:

1)、大人对孩子的溺爱,使孩子自理能力差,对没有敬重的态度,凡事都自由散漫。现在写作业,都要其母在旁边陪着,否则不会自己完成。

2)、从小没有培养好良好的学习习惯。别人十分钟完成的作业,他要写一节课,而且父母无法定时检查其作业,对老师的话也不放在心上。

3)、没有学习动力。

2、评估与诊断

根据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可以判断这位学生的这种行为属于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通常只是在目标明确而且枯燥乏味的任务上会出现精力不佳的情况,在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情境中却能保持比较长久的注意。

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注意力的好坏也是至关重要的。有位专家说:“注意力是学习的窗口,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而有些学生在上课听讲、写作业等这些需要意志努力的情境中,往往不能精力集中,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不佳。

三、辅导过程

(一)、方案设计

目标:希望通过辅导,能改变该生注意力不集中和好动的行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帮助他提高学习成绩。

步骤:帮助该生分析自己不良行为的现状及可能引发的不良后果;帮助家长改变教育观念和教育习惯;自我检讨并提出各自的期望;为该生创造良好家庭教育环境;为该生提供学习帮助。

辅导方法:情感沟通、就事论事、用技巧说话、众志成城、激励机制。

(二)、辅导措施

针对这位学生的这种不良行为,我在辅导过程中,采取了很多方法,重点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采取的措施如下:

1、一对一的心里交流

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以平等的姿态与他进行交流,多跟他谈谈心,告诉他我对他的看法,也请他说说自己内心的真是想法,鼓励他多与人交谈:做到有话就说,有事就谈。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多与老师交谈,说出自己的心理话,教师并与他制定出改变现状的心理计划。

2、深入家庭,进行家教指导。

孩子是家庭的折射,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家庭环境的影响。要想解决他的不良表现,还得从他的家庭入手。

首先,找家长谈心,帮助家长提高思想认识、转变观念。我和该生妈妈沟通,在教育孩子时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法,要多和孩子交谈,用亲近的方式交谈中向家长提出:“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不要一味地包办,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齐抓共管,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其次,走进家庭,了解孩子学习的环境。我建议家长为孩子设计一间书房,或在孩子的卧室里配置书桌和书架,给孩子一个独立的空间,使孩子有一个安静学习的小天地。 再次,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完成家

庭作业,经常查看孩子的作业。作为家长,每天应抽出至少半个小时的时间来陪孩子,与孩子交流,了解今天老师讲的内容,、学校里发生的事、老师布置了什么作业等,家长也在一旁看看报刊,形成浓厚的家庭学习氛围,帮助孩子形成自觉学习的态度。在做一件事的时候给予具体的提醒。比如:可以在他写作业的书桌上放一张卡片,上面写着:专心写功课、不要发呆、不会时可以问、仔细看题目、写完要检查等。最后,经常给予口头的提醒和赞美。

3、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

要想保证孩子在校能精力充沛地从事各项活动,必须让他得到充分的休息和睡眠。我向家长特别强调:不能让他长时间地看电视,因为看电视时,孩子处于似听非听、似看非看的状态,容易造成孩子上课也处于这种状态,建议家长培养孩子看书的习惯。

4、师生合作,挖掘“闪光点”,促进转化。

维果茨基说过:“我们不盯着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该盯着儿童发展的明天”。作为教师如果不是实事求是地用发展的眼光评价他,那么他将自暴自弃,他的个性发展也必然受到限制。因此,要调动他的积极性、主动性,老师必须注意课堂上的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当他能主动参与劳动时,就及时在同学面前表扬他;当他学习上有一点小进步时,就把她进步的消息告诉家长;当他能主动帮助同学的时候,让同学给予一声感激的“谢谢”;当他做错事的时候,引导他自己找出不对的地方,并想出假如再出现类似情况会怎么去做。当他在家中有出色的表现的时候,由家长反馈给老师,并给予鼓励„„ 让他明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努力,我一定不会比其他同学差的。在这以后的学习中,我始终坚持“欣赏、夸奖、鼓励”的方针。他的成绩也一步步上升。

为了不断督促他进步,我在课堂教学中对他给予更多的关注,对他多提问(根据其能力,设计相应问题),使其注意力始终集中于课堂,并及时对其进步给予表扬,使他对学习逐渐有了兴趣,自信心进一步增强。

教育同学间要团结互助。不歧视他,要以真诚的态度去帮助他,如:在排座时,把责任心强,乐于助人的同学派做他的同桌,督促其进步,两个多月的时间,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提高,学习兴趣也比较浓,与同学的关系也明显融洽了。心情比以前愉快多了,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5、关爱学生,树立战胜自我的自信心。

有人这样说过:“教育不是改造人,而是唤醒人,唤醒人心中沉睡的巨人。”可见像这样的孩子,要教育他,首先要肯定他是个好孩子,再指出他的错误。因为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与交流。对于这位学生的这种行为,我没有粗暴地指责训斥,而是耐心地告诉他:每个人

都可能犯错,关键是要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理解。当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这一不良行为,并因此受到来自家长、同学的指责而感到痛苦时,我想:此时帮助他树立战胜自我的信心是最关键的。我用信任的眼光看待他,用真诚的言语激励他,及时了解他的想法,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又常常给他讲些中外科学家刻苦研究,忘我工作,为人类文明和进步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事例,使他逐渐明白应该从小学好本领,还给他讲述有许多中外闻名的名人,在小时候的学习成绩也是不理想,但经过努力最终成为世界名人的故事,同时告诉他: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只要充满信心,努力奋斗,胸怀宽广,能接受他人意见的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把注意力引到学习上,启发、诱导他走出错误的心理误区,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个性心理品质。

6、制定目标,及时巩固。

我帮助他制定每个阶段的近期目标,如有进步,马上鼓励,推动他养成爱学习、守纪律的好习惯,并不断改正其不良的行为习惯。

四、辅导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师生共同努力,这个男孩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师生反映:该生学习自觉性有了一些提高,作业基本能按时完成,上课也能坚持听讲,课后乐于与同学们一起玩,学习习惯好转明显。父亲反映:该生在家比以前懂事了,有时也能帮父亲做点家务,父亲不在家时,能坚持先写作业后看电视。

他从一个令人讨厌的孩子,成为班级中受人欢迎的一员。他能按时完成作业,改变了以前与同学相处时毫不在乎的态度,和同学友好相处,不随便打人,积极为集体做事,期末考试中,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我相信他通过他自身的努力,今后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五、辅导后的反思

1、从结果来看,矫治基本上是成功的,当然对其教育与帮助还将持续下去。

2、家庭、学校、环境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的确是非常大的,提高家长的文化素质和我们教师自身的各方面素质尤为重要。

3、对于离异家庭子女要给予更多的关心、更多的帮助,转变一个学生首先应理解他,尊重他,然后再引导他,而心理引导应摆在第一位

4、通过这个案例,我懂得了使孩子心理成长更甚于孩子的身体成长,所谓“哀,莫大于心死”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要从孩子的内心解决问题,不要把孩子当成不懂事的玩偶,现代的孩子,成熟的较早,有些问题他们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要多和孩子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只

有多给问题儿童更多的关爱,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孩子,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立能力,才能让他们打开心门接受外界一切美好的事物;学校、家庭、社会教育都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少了任何一面,教育都很难成功。

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不应该有一丝一毫的松懈与疏忽。我们要运用教师的综合素质去影响他们,通过我们的笑脸创造和谐,了解他们的个性和内心,用我们的真情换取他们的真心。

注释:

(1)明宏主编《心理健康辅导—个体辅导》,50页。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2月北京第一版。

(2)明宏主编《心理健康辅导—个体辅导》,59页。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2月北京第一版。 参考文献:

《心理健康辅导 个体辅导》 主编:明宏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2月北京第一版。

第13篇:面向儿童的挫折教育

“面向儿童的挫折教育”讲座稿

——积极看待挫折,适时引导和教育 各位爸爸妈妈: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能有机会与大家一起探讨有关挫折教育的话题。说起现在的孩子,我们普遍感到他们比我们那时候聪明多了,知识面也很宽,见多识广、能言善辩,也比较有自己的主张,这些无疑都是孩子们的长处。但也有一些明显的不足,比如:很多孩子心理比较脆弱,耐挫能力比较差,从媒体上经常报道的各地中小学生跳楼、自杀的事件中,我们能比较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就说我们无锡,近两年也发生了好几起令人痛心的中小学生自杀事件。这当然与现在的孩子所面临的学业压力大不无关系,因为社会竞争日益加剧,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明显加快,在这样的社会中生活,很多成人都有压力大、负担重的感觉,所有这些都会不由自主地转移到我们的孩子身上,所以很多孩子从小就承受了比较大的心理压力。而另一方面,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目前还是比较多地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对于心灵方面的关怀较为忽略。所以,我认为:与其说是现在的孩子耐挫能力差,不如说是因为他们根本就很缺少挫折教育。

一、引导看到挫折的积极正面意义

那么,“挫折”是什么意思呢?我查阅了一些资料,非常认同这样的定义(课件显示):挫折是指一个人有目的的行为受到阻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举些例子来说明,比如很多孩子在参加考试前,都会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有的希望能考到90分以上,有的希望能达到95分以上,甚至有的孩子期待自己能考到100分。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会非常努力地去参加考试。但是考完以后,当看到自己的分数离预期的目标有很大差距时,很多孩子顿时就会陷入一种非常低落的情绪状态中,或者觉得自己笨而对自身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和否定,或者觉得自己运气不好,把原来做对的题改成了错的,而后悔抱怨,也有的孩子会觉得试卷太难,而对出卷老师产生怨恨情绪;还有一些孩子会因为自己考得不好担心被父母打骂而紧张担忧。再比如,孩子在与同桌相处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误会和矛盾,第二天,这个孩子好不容易鼓足勇气向同桌解释,希望能消除误会,延续友谊,却遭到了对方的冷落。此时,这个孩子会感到委屈,恼火、甚至沮丧、生气等。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就说,孩子遭遇了一个挫折,或者说,孩子此时正处于挫折状态中。

其实,在每个孩子成长的道路上,这样大大小小的挫折,会遇到很多:一个出生才十几个月的婴儿,想要学会走路,可是才迈出一步就摔了一跤,疼得哇哇直哭;孩子上幼儿园了,在厕所解完大便,很想自己把屁股擦干净,可是擦了半天,大便却把裤子给弄脏了,其他孩子都嘲笑他身上臭,孩子觉得非常难为情;上小学、中学以后,孩子遇到的挫折更多了,除了刚才说到的考试失利、同学矛盾以外,还有诸如:孩子没能在预期的时间里学会某项技能,或者学得没有其他同龄孩子好;孩子本想帮爸爸妈妈打扫房间,给他们一个惊喜,结果因为打碎了一个花瓶,反而被爸爸骂了一顿,等等,这些事情都会让他们产生挫败的体验。 那么,大家认为:挫折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能不能避免?孩子遭遇的这一个个挫折,对于他们个体的成长来讲,有没有积极正面的意义?你认为会有哪些积极正面的意义呢?哪位爸爸妈妈愿意来说说?

现场采访——请家长谈谈挫折的正面意义。听到我们现场的家长对于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挫折有这样积极正面的认识,我感到很高兴。我也概括了一下挫折在孩子成长中的正面作用(课件相机出示:挫折在孩子成长中的积极作用——挫折是孩子在成长中,不断学习和调整自己的过程,是根据客观环境和资源条件,学习修订自己的目标、方案和规划的过程,也是孩子逐步社会化的过程,是人成长必须经历的过程。每个人只有面对挫折,善于从挫折中吸取经验教训,才能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由此看来,如果我们父母长辈对孩子过度保护,很多事情都由成人替代,从表面上看,孩子少吃了很多苦,但也失去了很多成长和进步的机会。

那么,人在遇到挫折后,会有哪些后续反应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显示,并解释:右上方的太阳表示这个人设定的目标,当预期的目标没有达到时,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改变方法,绕过障碍物,继续前行(也就是说,既然用原来的方法不能达到目标,那么就换一种方法,绕过障碍物,继续想着目标前行。如,孩子在自己还没有学会擦屁股之前,就叫老师帮自己擦,这就是换一种方法);第二种,修改或降低目标,改变行为方向(如:原来制定的考试目标为95分,但是当考完试以后,发现试卷很难,那就把期望值调得低一点,这样心态也就平和多了;第三种,产生严重的挫败感,影响情绪或精神状态。)

相信大家也看出来了,前两种后续反应都是积极的,首先遭遇挫折的人能比较快地从不良情绪状态中走出来,并随之改变思路和行动方式,继续向着目标前行,我们相信持这两种行为的人最后都能实现目标。最糟糕的是第三种情况,当挫折来临时,产生了严重的挫败感,影响了情绪或精神状态。如果长时间走不出这样的状态,那么不仅不能达成预期的目标,可能积累的负面情绪还会对这个人的后续生活产生诸多不良影响。

我们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遭遇挫折的时候,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应对,并产生积极的后续反应。可问题是——孩子是不是天生就能应对挫折?在遭遇挫折的时候,他们是否会很自然地产生前面两种积极的后续反应呢?我想:少数孩子可能会独自扛得住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挫折,并依然能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坚定不移地朝着目标努力;还有一些孩子遇到挫折后,因为没有得到相应的心理支持,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导致自身潜在的一些能力没能得到应有的发挥;另外有少数孩子因为遇到了在他看来很大的挫折,感觉自己再也没有能力挺过去了,而导致心理彻底崩溃,严重的甚至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这里,我想与大家分享一段我自己经历的挫折,以及所产生的后续反应。(讲述自己的故事)

所以,我认为:如果孩子在遇到挫折时,能及时得到我们成人的指点和引导,那么孩子就能在挫折中汲取教训、得到成长,这份挫折就成了他日后进步的阶梯。以后再遇到其他挫折,至少他会比较客观地看待自己,而不会觉得特别失败。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及时给予他们“挫折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二、挫折教育的内容和操作步骤

我们这里所说的“挫折教育”是指在孩子遭遇挫折时,成人(包括家长和老师)所给予其的教育和引导。

挫折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家长能够正确地看待挫折,觉得孩子遇到挫折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把它作为帮助孩子提升能力的机会;

2、指导孩子坦然接受挫折,知道挫折对于人生成长的意义,帮助孩子增强面对挫折的勇气和力量;

3、用有效的肯定和积极的引导、支持,帮助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和不足,调整行为,学习从挫折中反思、改进与提升。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操作,我列出了以下四条操作步骤,供大家参考,具体需要展开哪几个步骤,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遭遇挫折的情况来选用:

第一步:认同孩子面对挫折时的情绪(说出孩子面对挫折时的情绪,如:我知道你现在一定很难受,我知道你现在感觉很委屈等,让孩子感觉被理解和接受,这就是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的沟通原则);

第二步:帮助建立面对挫折的勇气和自信;(课件展示遭遇挫折时培养自信的方程式) 得到肯定

(从能力到自信的中介)

提升能力 建立自信 ↑ ↓ 获得经验 学会自爱 ↑ ↓ 愿意尝试 获得自尊 ↑

感觉得到理解和支持 5000次肯定

遭遇挫折

在讲述中引导思考:是不是当孩子的能力得到提升后,他就随之拥有了自信?不一定是,从能力转化为自信,需要一个重要的中介,那就是得到充分的肯定。孩子只有得到充分的肯定后,才会觉得自己是有这份能力的,从而会变得自信。充分的自信转化为自爱,一个懂得自爱的人才能获得自尊,拥有自信、自爱和自尊的人承受挫折的能力就强。

那么,什么叫肯定呢?所谓肯定,就是说出孩子具体的行为,是对具体行为的认可,是实事求是,就事论事的,不刻意夸张,不带着说话者的主观目的。而表扬或夸奖如果与孩子内心的自我评价不一致,孩子就会觉得不真诚,或者觉得表扬我的人是有目的的,而显得不屑一顾。所以,给予孩子肯定的效果往往比单纯的夸奖和表扬会更让孩子受鼓舞。 那么,如何给予孩子肯定呢?简单介绍一下肯定孩子的语言技巧(课件显示)

重复他说话中的重要字句(比如:你是说,这次期中考试你考砸了,是吗?孩子会说,是的。) 肯定他的情绪(如:看起来,你的心里很不好受) 肯定他的动机(如:我知道,你很想考得更好一点)

肯定他所做的努力(如:我记得上次的试卷难度与这张差不多,这次你已经进步了6分。我知道你想取得更好的成绩,那我们一起来谈谈,可以有哪些方法。)

第三步:感恩挫折,引导其看到成长和收获;(挫折虽然给人带来了痛苦的体验,但是如果没有这份挫折,我们又怎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所以,“请感谢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感谢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感谢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请感谢藐视你的人,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请感谢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该独立!”)

第四步:展望未来,让挫折成为进步的台阶。(引导思考:我的未来因为有了这次挫折,会有什么不同?)

这四个操作步骤中第

一、第二步是最重要的,第

三、第四步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遭遇挫折的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实施。

说到这里,我想到了我的儿子,在他五年级的暑假里,有一个叫“我到北京上大学”的夏令营活动吸引了我们的眼球,看得我儿子心里痒痒的。于是,我主动提议:如果想去参加,可以考虑报名这个夏令营活动。儿子是个性格内向的孩子,让他一个人去参加这样的团队活动,他心里还是有些紧张,希望能找到一个同伴可以跟他一同前往。但是很遗憾,身边的亲戚朋友中没有能一同前往的同伴。在我们的鼓励下,儿子最后还是独自跟团参加了这个夏令营活动。六天的活动很快结束了。回到家以后,我发现他虽然带回了一堆纪念品,但从他的脸上看不到特别的高兴。当时,我只是以为他想到过两天就要带他去动手术了,所以才显得不太开心,也就没有放在心上。直到那天晚上,我无意中发现他躺在床上,手里拿着一张照片,对照片上的人指指点点、骂骂咧咧。这让我感到很意外。于是,便凑过去,一看是他们这次夏令营带回来的唯一一张照片——团队全体成员在**广场上的合影。我问他,在骂谁,他说,在骂住在同宿舍的小胖子和小瘦子。原来„„(通过这一案例讲述“挫折教育”的操作步骤,具体内容略)

三、成年人积极面对挫折是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重要前提

在帮助孩子正确面对挫折方面,父母的心态很重要。如果父母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困难就怨天尤人,或者一蹶不振,很难想象这样的家长能够给予孩子正面、积极的支持与力量。所以,家长首先对挫折要有正确的、积极的认知,以豁达的胸怀和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磨难,包括面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给我们制造的挑战和挫折。

记得我儿子在上幼儿园之前,我和很多妈妈一样,把孩子交给他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后,就整天忙于自己的工作。对于什么“早期教育”根本就没有给予重视,盲目地以为孩子的教育是在他上了幼儿园才开始的,不仅如此,我还天真地认为他就应该是个聪明、乖巧的孩子。但事实却是无情的,自从儿子上了幼儿园,我就不断地体验到从未有过的挫败感„„(分享儿子的成长给我带来的挫折以及这份挫折给我带来的成长和进步)

现场采访:现在我想请现场的爸爸妈妈回想一下,自己在生活中、工作中曾经遇到过哪些挫折?经过这次挫折后,你哪些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或者说你的未来因为有了这次挫折而有了哪些不同?

人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必然会遭遇顺心或不顺心的事。如果我们拥有了一份积极乐观的阳光心态,那么,即使遇到了不顺心的事,由于我们从中吸取了教训,获得了成长,坏事就变成了好事;相反,如果我们总是以消极抱怨的心态来看待,那么,即使原本是一件好事,也可能最终变成了坏事。所以,事情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其意义都是我们所赋予的,人生也没有绝对的痛苦与快乐,完全取决于你的内心。当我们具备了淡然如花的人生态度,任何困难和不幸都能被锤炼成通向平安的阶梯。在此,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润泽心灵的人生小语:

1、发怒——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烦恼——是用自己的过失折磨自己;后悔——是用无奈的往事摧残自己;忧虑——是用虚拟的风险惊吓自己;孤独——是用自制的牢房禁锢自己;自卑——是用别人的长处抵毁自己。放弃这些,也许才能更快乐。

2、一位哲人说过,任何学习,都不如一个人在受到屈辱时学得迅速、深刻、持久,因为它能使人更深入地接触实际、了解社会,得到提升、锻炼,从而铺就成功之路。是的,换一种眼光看,折磨是促进成长的积极因素。

3、上帝是公平的,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可能收获的东西不是我们当初所设想 的,也可能收获的时间不是我们当初所希望的,但是一定会有收获。我们付出汗水,得到酬劳;付出时间,得到知识;付出真心,得到爱情;付出代价,得到经验;付出艰辛,得到成长......人生不是等价交换,凡事不要斤斤计较。

4、洒脱是很多人向往的心境。拥有这份心境,生活会多一些淡定,喜悦,平和;少一些浮躁,忧伤,抱怨。洒脱的人懂得放下,懂得让该来的不去躲闪,该走的不去纠缠,该做的勇于担当,该藏的尘封起来,懂得让过去的坎坷和磨难沉淀成一份珍贵的财富,陪伴和引领我们的轮回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四、总结谈话并视情况进行现场互动

今天,我们一起就“挫折”和挫折教育的话题进行了一次探讨。我期待:通过本次探讨,在座的各位爸爸妈妈能够真正看到“挫折”对于人生的积极意义,从而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人生中的磨难与挫折,并且在孩子遇到挫折时,能够正确引导,帮助孩子建立面对挫折的勇气和自信,引导孩子在挫折中获得成长。

对于这个话题,大家认为还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的?

有一个人,在他二十一岁时,做生意失败;二十二岁时,角逐美国州议员落选;二十四岁时,做生意再度失败;二十六岁时,他的情人离开人间;二十七岁时,一度精神崩溃;三十四岁时,角逐美国联邦众议员再度落选;四十五岁时,角逐美国联邦参议员落选;四十七岁时,提名副总统落选;四十九岁时,角逐美国联邦参议员再度落选。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屡战屡败的人,在他五十二岁时,当选美国第十六任总统!

这个人就是林肯。

面对紧张忙碌的学习生活,成绩不理想,他人的讥讽,解不完的难题,亲人的叮嘱等等,压得我们透不过气来。于是,有的同学目标动摇了,斗志消沉了,面对挫折,我们该怎么办,

第14篇: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教育部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跨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与任务,对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做出了全面部署。为了实现党的十五大所确定的目标与任务,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在世纪之交的重要时刻,江泽民同志又深刻指出,“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将占主导地位,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教育将始终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广泛应用并导致教育系统发生深刻的变化,终身教育将是教育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共同要求。当前,许多国家政府都把振兴教育作为面向新世纪的基本国策,这些动向预示未来教育将发生深刻的变革,我们应当及早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工作取得历史性进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迅速发展;高等教育规模稳步扩大;教育体制和教学改革逐步深化,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有了提高;教育法规体系基本框架已初步形成,所有这些为21世纪教育事业的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我国教育发展水平仍然偏低,教育结构和体制、教育观念和方法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尚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缺少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造性人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顺应时代要求,振兴我国教育事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需要。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遵循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指导方针,抓住机遇,深化改革,锐意进取,把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教育推向21世纪。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是在贯彻落实《教育法》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基础上提出的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施工蓝图。要全面规划,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重在落实。

行动计划的主要目标是:

到2000年,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城乡新增劳动力和在职人员能够普遍接受各种层次和形式的教育与培训;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11%左右;瞄准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加强科学研究并使高校高新技术产业为培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做贡献;深化改革,建立起教育新体制的基本框架,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到2010年,在全面实现“两基”目标的基础上,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有步骤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国人口受教育年限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先进水平;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大扩展,入学率接近15%,若干所高校和一批重点学科进入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以及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一、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提高国民素质

12000年如期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是全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两基”已进入攻坚阶段,要确保全国目标的实现。普及义务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中西部地区,在“十五”计划期间继续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重点放在山区、牧区和边境地区。

进一步加强教育督导工作,健全督导机构,完善督导制度,保证“两基”的质量和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2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改革课程体系和评价制度,2000年初步形成现代化基础教育课程框架和课程标准,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推行新的评价制度,开展教师培训,启动新课程的实验。争取经过10年左右的实验,在全国推行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

3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继续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理想教育,遵纪守法和社会公德教育,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实施劳动技能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情操。

4体育和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体育和美育工作。要使学生有健强体魄。美育不仅能培养学生有高尚情操,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活力,促进智力的开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到2001年,通过颁布《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条例》、深化教育改革和器材配备等工作,初步建立大中小学相互衔接的、较为科学合理的体育、艺术教育体系,保证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提高教学水平。

5实施素质教育,要从幼儿阶段抓起,要用科学的方法启迪和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健康的体质、良好的生活习惯、活泼开朗的性格与求知的欲望。

重视特殊教育,努力为广大残疾少年儿童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培养他们自主自强的精神和生存发展的能力。

6继续扩大内地学校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规模,促进各民族素质的共同提高。基础教育阶段,要继续办好内地为边疆少数民族举办的教学班(校),适当扩大培养规模。内地高等学校要为培养少数民族的优秀专门人才做出更多贡献。要重视加强民族地区“双语”教育教学和师资培养培训工作。

7建立和完善有关语言文字工作的法规体系,全面推进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师范院校要继续把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提高语言文字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汉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的宏观管理,依法努力提高全社会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到2010年在全国实现文字应用基本规范化,使我国语言文字的应用更加适应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需要。

二、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8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要加强师德建设。3年内,以不同方式对现有中小学校长和专任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巩固和完善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教材建设。中小学专任教师及师范学校在校生都要接受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2010年前后,具备条件的地区力争使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分别提升到专科和本科层次,经济发达地区高中专任教师和校长中获硕士学位者应达到一定比例。要加强和改革师范教育,提高新师资的培养质量。实力较强的高等学校要在新师资培养以及教师培训中做出贡献。

9重点加强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1999年、2000年,在全国选培10万名中小学及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其中1万名由教育部组织重点培训)。通过开展本校教学改革试验、巡回讲学、研讨培训和接受外校教师观摩进修等活动,发挥骨干教师在当地教学改革中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10实行教师聘任制和全员聘用制,加强考核,竞争上岗,优化教师队伍。2000年前后,要通过提高生师(包括职工)比、下岗、分流富余人员等途径,优化中小学教职工队伍,提高办学效益。同时,要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向社会招聘具有教师资格的非师范类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改善教师队伍结构。认真解决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短缺问题。要进一步完善师范毕业生的定期服务制度,对高校毕业生(包括非师范类)到边远贫困的农村地区任教,采取定期轮换制度,并享受国家规定的工资倾斜政策。鼓励各级政府机关公务员到中小学任教。

三、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加强高等学校科研工作,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11高等学校要跟踪国际学术发展前沿,成为知识创新和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基地。要重视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团结、协作和奉献的精神。要从国内外吸引一批能够领导本学科进入国际先进水平的优秀学术带头人。按照“选到一个聘任一个”的原则,国家给予重点资助,学术带头人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享有人员聘用和经费使用的自主权。

12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中青年学术攻坚人才,使高等学校知识和技术创新基地尽快取得创新成果。从1998年起,在全国高等学校的重点学科中,设立一批特聘教授岗位,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特别优秀的中青年学者进入岗位,设立专项奖金并鼓励地方政府和学校相应设岗奖励。

13全国高等学校以竞争选优方式分批精选万名骨干教师,采取国家拨款与自筹经费相结合的办法增强科研经费支持力度,提高科研、教学质量及设备装备水平。

设立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科研和教学奖励基金。从1999年起每年评选百名35岁以下取得重大科研和教学成果的青年教师,连续5年加大支持其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力度。

14高等学校实行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开放实验室访问学者制度,实现重点学科的开放效益,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国家设立专项基金,用于实验室业务费用。

15进一步提高高等学校博士生培养质量,增设博士专项奖学金。从1999年开始,每年评选百篇具有创新水平的优秀博士论文。对于获奖后留在高等学校工作的博士,连续5年支持其科研、教学工作。要稳妥扩大高等学校博士后流动站的数量和规模。

16加强国际学术交流。除按现有留学基金制度继续派遣短期访问学者外,由国家资助,选拔大学系主任和研究所、实验室骨干作为高级访问学者,有针对性地到国外一流大学进行研修交流。邀请海外知名学者特别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教授任国内大学客座教授,来华进行短期讲学和研究。还要采取各种措施,鼓励留学人员回国服务,或以其他方式为提高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科学水平贡献力量。

四、继续并加快进行“211工程”建设,大力提高高等学校的知识创新能力

171995年启动的“211工程”,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一批学科,已经为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九五”期间,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要保证2000年切实完成“211工程”首期计划并在此基础上启动二期计划,以进一步提高高校知识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水平。

“211工程”二期计划建设资金仍采取国家、部门、地方和高等学校共同筹集的方式。其中,中央专项投入部分的力度至少与首期计划持平,主要用于加大已立项的重点学科建设力度。同时加强项目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

18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按照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讲话的精神,“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经过长期的建设和积累,我国少数大学在少数学科和高新技术领域已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拥有一批高水平的教授,尤其是本科生培养质量较高,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创造了条件。

19国际上一流大学都是经过长期的建设形成的。一流大学建设要有政府的支持、资金的投入,但更重要的是学校领导、教师、学生长年累月辛勤奋斗的结果。特别是学生毕业以后在国家的各个建设岗位上乃至在国际上体现出了公认的信誉。同时这种学校集中有一大批知名的学者教授。因此,办成一流的大学,需要有一定的历史过程,要经过社会实践的考验。对此,既要有雄心壮志,又必须脚踏实地。要相对集中国家有限财力,调动多方面积极性,从重点学科建设入手,加大投入力度,对于若干所高等学校和已经接近并有条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进行重点建设。今后10~20年,争取若干所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水平。

六、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20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它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原有远程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可以有效地发挥现有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符合世界科技教育发展的潮流,是在我国教育资源短缺的条件下办好大教育的战略措施,要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加大建设力度。

21以现有的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示范网和卫星视频传输系统为基础,提高主干网传输速率,充分利用国家已有的通信资源,进一步扩大中国教育科研网的传输容量和联网规模。2000年,全国全部本科高等学校和千所以上中等学校入网,并争取计算机网络进入5万名高校教授家中。利用中国教育科研网建立全国大学生招生远程录取、计算机学籍管理、毕业生远程就业服务一体化的信息系统。

22继续发挥卫星电视教育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作用,改造现有广播电视教育传输网络,建设中央站,并与中国教育科研网进行高速连接,进行部分远程办学点的联网改造。2000年,争取使全国农村绝大多数中小学都能收看教育电视节目。要运用优秀师资力量和现代教育手段,把教育电视节目办好,重点满足边远、海岛、深山、林牧等地区的教育需求。

23改变落后、低水平重复的远程教育软件开发制作模式,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利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势,通过竞争和市场运作机制,开发高质量的教育软件。要重点建设全国远程教育资源库和若干个教育软件开发生产基地。同时注意引进国外优秀现代远程教育软件。

24教育部对全国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实行归口管理,负责组织制订全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将实行短期国家支持、长期自力运行的发展策略。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不断提高现代远程教育的水平。

为推动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按国际惯例对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运行费用实行优惠,并依法对境外捐赠设备、进口设备的关税给予减免。

25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制度,适应终身学习和知识更新的需要。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要开设继续教育课程,建设继续教育基地。要依托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开设高质量的网络课程,组织全国一流水平的师资进行讲授,实现跨越时空的教育资源共享,向各行业的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提供多种继续教育课程。要发挥高等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的优势,不断扩大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机会。

七、实施“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带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做贡献

26高等学校要在国家创新工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推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加快技术开发,围绕经济建设中的共性关键技术开展科技攻关,为改造传统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培育国家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服务。

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合作,优势互补,讲求实效。促进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发展高科技产业中的结合。鼓励企业在高等学校建立工程研究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技术集成与扩散的示范中心,开发高新技术产品。鼓励高等学校向企业转让技术,或利用现有中小企业兴办高新技术企业,探索企业与高校从立项到投产“一条龙”的全面合作。

27在高校周围形成高新技术企业群已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要创造条件在高等学校周围,特别是高等学校集中的地区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发展科技园区,成为有目的地吸引国外高新技术企业、引进国外高新技术最新成果的窗口,并发挥科技开发“孵化器”的作用。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采取措施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

28高等学校兴办高新技术企业,对于带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了重要的动力和辐射源的作用,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基地,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今后,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方式,组建一批以高校为依托的高科技产业集团。

29建立健全高等学校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保障机制。教育部成立高校科技产业发展资助机构,用于资助高校有开发前景的重大科技项目。通过控股、参股和信贷等方式,重点支持包括高校在内的科技产业和科技开发活动。同时,尽快组建一批专门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的中介机构。允许技术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对科技成果转让的收益应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提取一定部分,按贡献大小分配给有关研制开发人员。要研究建立创业投资基金,鼓励符合条件的高科技企业上市,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八、贯彻《高等教育法》,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加快高等教育改革步伐,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30切实落实《高等教育法》关于“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的规定,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为使更多的高中毕业生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根据各地的需求和经费投入及师资条件的可能,在采用新的机制和模式的前提下,2000年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总数将达到660万人。招生计划的增量将主要用于地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生在校生规模应有较大的增长。高等教育入学率由1997年的91%(新口径),提高到2000年的11%左右。普通高等学校生师比由1997年的10∶1提高到2000年的12∶1,独立设置的普通高校平均在校生规模达到4000人左右。

31加快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步伐,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继续实行“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针,今后3~5年,基本形成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以省级政府统筹为主的条块有机结合的新体制。除少数关系国家发展全局以及行业性很强需由国家有关部门直接管理的高等学校外,其他绝大多数高等学校由省级政府管理或者以地方为主与国家共建。中央财政继续拨款鼓励和推进管理体制改革,调整和优化高等学校布局。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

32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提高国民科技文化素质、推迟就业以及发展国民经济的迫切要求。对于学历高等职业教育,除对现有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学和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进行改革、改组和改制,并选择部分符合条件的中专改办(简称“三改一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之外,部分本科院校可以设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基本不搞新建。挑选30所现有学校建设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发展非学历高等职业教育,主要进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要逐步研究建立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之间的立交桥,允许职业技术院校的毕业生经过考试接受高一级学历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真正办出特色。主动适应农村工作和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培养农村现代化需要的各类人才。要通过试点逐步把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计划、入学考试和文凭发放等方面的责权放给省级人民政府和学校,省级人民政府在国家宏观指导下,对本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现有资源进行统筹。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步伐,探索多种招生方法,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中有一定比例(近期3%左右)可进入高等职业学校学习;普通高中毕业生除进入普通高等学校外,多数应接受多种形式的高等职业教育,提高素质。

33加大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力度,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要从有利于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高等学校公平选拔合格人才、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和社会稳定的原则出发,进行高考科目、内容、方法和制度的改革试点,增加对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分量,探索适合不同地区和学校特点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评价的方法和制度。进行高等职业教育“学校面向市场自主办学,学生自谋职业”的试点。到2000年左右,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由学校和有关部门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在国家政策指导下通过人才劳务市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毕业生就业制度。要通过多种形式对高校特困生给予资助,保证经高考录取和已在校的家境贫寒的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国家继续安排资金资助特困生,地方财政和学校相应配套资助。同时,积极开展高校学生贷学金等多种助学制度的试点工作,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有效途径。

34积极推进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改革教育思想、观念、内容和方法。要大力推进高等专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特别是改革课程结构,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本科教育要拓宽专业口径,增强适应性,今后3~5年,将专业由200多种调整到100多种。继续推进“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并建成200个文、理科基础性人才培养基地、100个各科类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和20个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基地,使之成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教学示范基地。积极稳步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一步完善专业学位体系,培养大批高层次应用性人才。

35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推行聘任制,减少冗员,精简高校职工队伍,使学生与教职员工之比、学生与职工之比、专任教师与职工之比均有较大提高;加速学校后勤工作社会化改革,精简分流富余人员。高等学校招生计划的扩大要同学校后勤工作社会化的进度挂钩。选择若干条件较好的城市组建企业化经营管理的高校后勤生活服务集团公司,从事学生公寓物业管理以及学校后勤生活服务。争取3~5年内,大部分地区实现高校后勤工作社会化。

九、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人才,尤其要加大教育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服务的力度

36依据《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要努力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特点的职前与职后教育培训相互贯通的体系,使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与培训相互衔接,并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设立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基金,实施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依托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建设50个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地方也要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建设。

继续实施初中后教育的分流,从各地实际出发,积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全国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应保持现有比例,努力达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目标。极少数尚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对不能升入初中的小学毕业生应实行职业技术培训;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已基本合理的地区,要把职业教育工作重点放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可发展部分综合高中,推迟到高三年级分流。要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需求进行科学预测,按照“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对各类新就业人员进行时限和形式不同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中等职业教育要改革专业和课程结构,实行弹性选课制度,提高培养质量,使毕业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变化的需要,努力在各地办出一批有较高社会声誉的职业技术学校。

37成人教育要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通过建立现代企业教育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使各类下岗和转岗人员都能接受不同层次和年限的职业培训或正规教育,为再就业工程服务,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积极为企业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在职培训。促进企业、学校与政府其他业务部门之间的合作。开展社区教育的实验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全民素质。

根据不同学科、专业和行业发展趋势,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健全教育、考核、使用相结合的制度,建立继续教育基金,促进继续教育基地和网络的建设。还要加强公务员培训教育,健全培训机制,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的国家行政管理干部队伍。

38加大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办学体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及招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力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在政府的指导下举办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走产教结合的道路,调整学校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创业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实行更加灵活的教学模式,努力办出特色,更好地为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各类教育统筹的综合改革,促进农村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农村教育在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扫盲工作要与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相结合,切实巩固脱盲的成效,把脱盲与脱贫结合起来。今后3~5年,使全国大多数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毕业生或肄业生能够在从业前后接受一定方式的职业技术培训,包括“绿色证书”培训,使一部分人掌握一两项生产致富的实用技术,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需要,特别要采取多种教育和培训形式,为乡镇企业和农村产业升级提供充足的、适用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调动各方面发展教育事业的积极性

39认真贯彻国务院对于社会力量办学实行“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今后3~5年,基本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

要制定有利于吸纳社会资金办教育和民办学校发展的优惠政策。民办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在评定职称、业务培训、升学考试、社会活动等方面享有与公办学校教师、学生的同等待遇。国家设立社会力量办学表彰奖励基金,对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

40社会力量办学要纳入依法办学、依法管理的轨道。社会力量办学不以营利为目的,鼓励滚动发展。要完善法规建设,充实学校设置标准,健全管理体制,加强校容管理,严格财务审计,不断提高教育和管理水平,鼓励现有学校发挥规模效益。

要保证社会力量举办的教育机构自主办学的法人地位,高等教育机构可面向社会自主招生,依法自行颁发非学历教育学生的结业证书,也可组织学生参加国家举办的自学考试或学历文凭考试,取得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

41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要在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进行试点。基础教育阶段要与改造薄弱学校相结合,高等教育阶段主要以地方高校和成人高校为对象,探索多种形式的办学模式。在推进办学体制改革中,按照教育法律法规,学校产权必须明晰,国有教育设施不得挪作他用,国有和公有资产不得流失。

十一、依法保证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切实增加教育的有效投入

42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必须转变把教育投资作为消费性投资的观念,要切实把发展教育作为基础设施建设,把教育投资作为一种基础性的投资,千方百计增加教育投入。各级财政要认真落实已出台的筹措教育经费的各项法律规定和政策,特别是要保证做到《教育法》规定的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即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要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要按照《教育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规定,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努力实现4%的目标。

逐步提高中央本级和省级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支出所占的比例。自1998年起,中央本级财政按同口径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2000年,将此比例提高3个百分点左右,除按原有政策保留目前每年由中央安排的教育专项外,上述增量部分主要用于振兴行动计划中中央财政支持和资助的项目。同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也应根据各地实际每年提高1~2个百分点。

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教育科技经费预算安排和确保教师工资按时发放通知的通知》(国办发[1998]23号)的精神,从1998年起,各级财政每年超收部分和财政预算外收入,应按不低于年初确定的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用于教育。

加强对城、乡教育费附加的征管工作,以确保足额征收并由教育行政部门商财政部门统筹安排使用。积极支持勤工俭学、校办产业的发展,并对其继续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在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的基础上,建立中华教育发展基金会,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

43加快高校筒子楼建设和危房的改造,争取到2000年基本解决高校青年教师住房困难。中央部委所属高校此项工程所需资金,中央财政予以专项支持,其余部分由学校及其主管部门分担,改造后的筒子楼作为高校的公寓和周转用房。

44利用银行贷款,进一步加快中央部委高校的教职工住房建设。为解决高校教师住房困难、稳定高校教师队伍,在2000年前建设银行基础设施贷款中,安排一部分用于中央部委所属高校住房建设,以支持利用学校自用土地,加快新建“经济适用型”住房,资金不足部分,应多渠道筹措解决。同时,要继续加强中小学教师的“安居工程”的建设。

45各级教育部门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深化教育改革,完善拨款制度,精简机构和冗员,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同时,加强对教育经费的审计与监督。

十二、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把高等学校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46高等学校的德育工作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江泽民同志对全国青年和大学生提出的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

一、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

一、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

一、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的要求,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完善德育工作体系,教育引导学生坚定政治信念,加强思想修养,树立远大理想,投身社会实践,自觉艰苦奋斗,立志振兴中华,把培养“四有”新人的战略任务落到实处。

47认真组织实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加快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的步伐,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大学生。要加强“两课”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的研究,把理论研究基地建设好。加强“两课”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政治和业务水平,提高思想理论教育的实效。

48加强高等学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人文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通过增设选修课、举办专题讲座和各种知识性、文艺性业余活动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49加强高等学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组织研究,发挥高等学校“思想库”、“人才库”的优势。要进一步加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投入,设立理论研究和教学优秀成果奖,提高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水平和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

加强教育科学研究。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促进研究成果向实际应用的转化,为教育宏观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服务,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

50高等学校党组织要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要在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建立和完善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使高等学校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15篇: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全面育人

——班级后三分之一学生转化策略研究

山东省博兴第二中学 陈慧芬

班级后三分之一学生的转化工作是学校的一项意义重大的教育工作,也是学校担负起社会责任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部分学生,由于受教育、环境等后天因素的影响,而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行为习惯较差,并且学习吃力、不遵守纪律,情感冷漠。尽管他们愈来愈受到社会的关注,但并没有摆脱尴尬的处境。在学校,他们部分是扎眼的另类;在班级,他们部分是无可奈何的孤独者;在家庭,他们部分是不争气的叛逆。长期被压抑,无处沟通,心灵倍受痛苦的煎熬,致使他们的心理变得复杂多样。 我们可用四个“易”来概括一下他们的心理特征:易自卑、易冲动、易反复、易极端。这批“带剌的玫瑰”,给学校和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增加了学校管理和日常教学的压力与强度。学校和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本着为社会负责的原则对待这部分学生的转化工作,必须为他们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发挥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教师们必须树立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才的信念,去爱护每一个学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激励他们发展个性特长,培养他们多元思维,宽容他们在探索中出现的错误,激发他们蕴藏的具大创造潜力。

一、初探班级后三分之一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很多,在这里重点探讨以下几个方面:情感冷漠,人际关系智能差;受负面期望影响;没有积极的学业形象;没有目标,不自信。

(一)情感冷漠,人际关系智能差。人际关系智能是指能够有效地理解别人与人交往的能力。它可以使我们了解别人,与别人沟通。它保括建立与维系关系的能力,能在团体中扮演各种角色,能够表露心声;并善于提高别人生活质量。但经过调查和交流,很多同学不具备这种智能,不喜欢与同学、老师交往,不能体会别人的感觉,对课堂学习与社会的关联性不感兴趣,不能帮助别人,也不能提升自己,对于不同的意见与价值,不能理解、尊重。这类同学缺乏远见和善解人意,不能够考虑到自己行动的结果、预期他人的行为,确定可能的得失,与同学不能和谐相处 。

这些同学,因为缺少家庭关怀,无法与关系他们的成人建立亲密而稳定的关系,当来到学校时,就把一些未被满足的需求和苦闷的心理带到班级中来。学校由于升学压力较大,很可能更容易忽视学生的社会与情绪需求,他们的人际关系智能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在班集体中始终没有归属感,学习就不会有动力和乐趣。

(二)学生受权威人物的负面影响

所谓权威人物是指对自己有影响的有威信的人,如家长、老师、被尊敬者、亲朋好友等。生活中有两种期望,一是积极期望,如“这孩子很聪明,将来一定有出息”,“这个同学学习数学能力强”等;一是负面期望,如“这孩子太笨了,不会有大成就的”。很多同学接受了负面期望。有不少同学,在初中学习不错,到了高中,适应较慢,不能很快脱颖而出,老师没有了原先老师的那种热情和期待;学生就觉的老师不看好自己,学习很快失去了兴趣,成绩一蹶不振。实际上,这些同学接受了老师的负面期望。

(三)消极学业形象影响学生学习困难。

依据沙福特的界定,人的总体形象包括学业形象、情绪形象、社群形象、体态形象等。学业自我形象,直接影响到学业成绩,分为积极学业自我形象和消极的自我形象。积极的学业自我形象,能提高学习效率。消极的学业自我形象,使学生对学习丧失了热情,内心恐惧,成绩不进而退。

张迪同学,入学成绩较低,班内排名在中下游,学习非常刻苦,时间投入很多,但成绩却不见起色,第一学期与刚入学时名次差不多。第二学期依然努力,但期末结束,成绩还是老样子,特别是数学,总是不及格。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始终把自己当差生看待,总觉得初中学习不突出,基础不好。这个学习过程,因为没有信心,就没有乐趣可言,没热情没有效率,结果只能是高投入底产出。

不难看出,张迪同学进入高中以来,一直没有改变过去的学业形象,总当自己为差生,成绩差也是理所当然的,所以,他的学习是被动的、消极的,毫无兴趣与热情,没有效率,就没有进步。

(四)学习没有目标,没有自信。

经过交流与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没有学习目标。一是由于受学校升学状况的影响,很多同学觉得希望不大,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所以,学习只是盲目的,被动的。学生没有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行动没有指向,人生变的毫无意义,没有乐趣,也就失去了动力和激情,那只是盲目行事,像船在大海中航行失去了方向,耗尽了燃料,而每一步不是指向成功,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就永远达不到理想的彼岸。

二、班级后三分之一学生转化对策

针对班级后三分之一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以及严多爱少、罚多教少、抑多扬少、堵多疏少的种种教育误区。结合我们学校的现状,要求在班级管理中采取以下对策。

(一)积极建设班级体,让学生有归属感。

努力建设班集体,让班级的功能如同一个温馨的充满关怀的大家庭,使学生觉的有归属感,学生学习就会有更大的动力和乐趣。

首先,确定班集体价值观。这一点主要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落实。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确定班名,制定班歌以及班集体目标和班名运营的策略,还精选了班内标语。学校集体活动中,把班名这一富有特种精神的名字喊出去。如篮球赛上、运动会、跑操等集体活动,当大家喊着班名加油时,团队队员的每一颗心都紧紧的聚在一起。 同学们在这样的班集体中,感到其乐融融、安全、有趣,充满信心,能够快速、健康的其次,丰富学生情感,促进学生人际关系智能的发展。据该部分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在班集体中主要实施感恩教育。

A、给父母洗脚。这是我们学校坚持布置的假期作业。之所以坚持,觉得这是亲情交流的一种很好的形式,容易拉近父母与孩子的距离。再者,希望能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埋下这种美好神圣的情感,否则,会抱憾终生。调查了解到,效果的确不错,比老师说教更管用。不少同学说,给妈妈洗脚时,不知是一种什么感动,竟不自禁的流下泪水。这种感觉,是暖暖的。莫泊桑说:“人间最美丽的情景是出现在当我们怀念母亲时”。这种感觉会永远留在同学

2 发展。很多同学喜欢上了这样的集体,并且处在这样的集体中有种幸福感和自豪感。 的心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也会有力量克服。

B、召开主题班会和家长座谈会。这是一个浮躁的世界,人们的心灵变的越来越粗糙,人们之间变的越来越冷漠,亲情也就变得很淡薄。我们的学生也是如此。所以很有必要召开以亲情为主题的班会和家长座谈会,拉近家长与孩子的距离,增进交流与理解。

C、利用宣誓进行教育。我们学校,每天早上学生宣誓。为了让这一教育形式真正的有效果,要求学生在宣誓时,闭上眼睛,冥想父母在烈日下,在农田劳作或者忙碌奔波的身影。让学生每天都想一次这种情景,体会父母的艰辛从而能感动自己,奋发图强,真正不辜负父母的养育之恩。

D、“母亲节”的问候。“母亲节”这一天,要求每位同学必须给妈妈打一个电话,祝妈妈母亲节快乐;写一篇关于母爱的感想,抒发对妈妈的真情。有一个宿舍的同学采用了一个特殊的形式祝妈妈节日快乐。

(二)抛弃负面期望,改变学业形象

让学生认识到权威人物的期望有正面和负面之分,长期接受负面期望,使自己有了一种长期的畏惧心理。如果怀者焦虑、恐惧和压抑的心情学习,必将导致学习失败,必须改变这种消极态度,去掉恐惧心理。威廉·詹姆斯说:“把心中恐惧的态度变为奋斗,将克服一切障碍。”鼓励学生拒绝负面期待,接受正面的期待和忠告,朝着自己的目标奋勇前进,就能取得胜利。

采用积极的自我暗示。如,有的同学从小对数学不感兴趣,那么就对自己说:“数学很重要,很有意思,我喜欢数学,我的数学成绩越来越好。”同时。在头脑中想象数学成绩取得进步时的情景。每天在上数学课之前,学习数学前,都要对自己进行积极暗示。

采用自我精神训话法,改变学业形象。史华兹教授设计出一种实现自我发展目标的自我交谈,叫做自我精神训话。自我精神训话,实际上是一种自我激励的策略,对每个人来说,气可鼓不可泄。要求同学们,按自己的情况,优点、缺点等,编几句鼓励自己、提醒自己的话,激励自己去实现自我发展目标。每天都对自己说几次。要求每个同学都写一段精神训话,充分肯定自己的优点,改掉缺点,对自己寄予更高的期望。精神训话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改变了很多同学的学业形象,变得更加乐观、自信、充满活力,成绩取得了明显进步。

(三)实施目标教育,提高自信心

1、针对大部分同学没有目标,盲目学习,信心不足,效率底下的现状,进行目标教育。

2、教育学生设定目标不受环境的影响。亨利·福特告诉了我们的目标没在哪里,我们通常就能达到哪里。在这种情况下,就与同学们一起认识几个不受环境影响制订目标,并且已经达到了人生顶点的例子,并以此为榜样。

美国纽约的第一位黑人州长罗杰·罗尔斯,出生在纽约声名狼籍的大沙头贫民窟。在这出生的孩子张大后很少有人获得体面的职业,然而,罗尔斯不仅考入了大学,而且成了州长。上小学时,他同所有贫民窟的孩子一样无所事事,旷课、斗殴,甚至砸碎教室的玻璃。但有一次,校长皮尔·保罗对他说:“我一看你那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你将来是纽约州长。”这让他既吃惊又兴奋,他记住了这句话,并相信了他,从那天起,纽约州长就像一面旗帜,他的衣服不在沾满泥土,他说话时不再夹杂污言秽语,他开始挺直腰杆走路,成了班主席。在

3 以后40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纽约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51岁那年,他真的成了纽约州长。

3、学习施瓦辛格,用倒退法,根据目标指定具体的学习计划。这个计划有近期的、长期的人生目标,把它清清楚楚的列在目标本上,逐个完成目标,实现人生理想。

4、为学生设置目标保障系统。经过实施目标教育,学生有了目标。但很多同学意志品质差,没有恒心,几天过后就动摇,甚至放弃。为了让目标特别是短期、近期目标实现,我们采取以下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A、相信自己。告诉同学们,有一万个理由自卑,也有一万个理由自信,那么,为什么不自信呢?为什么不认为自己是有用之才呢?否则,真是枉活一生。

B、树立榜样,积极自我暗示

C、建立当天目标本,持之以恒,全力以赴。

学校要求各班统一买了目标本,要求每个同学每天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有效的管理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实现当天目标,晚上要进行反馈,进行调整,并且派专门学生进行督促和抽查,把这项工作落施到实处。

背诵麦当劳创立者克罗克的座右铭:

世界上,毅力是无可替代的——才能无法代替它,有才能却失败就是蠢材;天才无法代替它,没有报偿的天才只是蠢才;教育无法代替他,世界上到处都是受过教育的废物;只有毅力和决心才识无所不能的。

D、采用训练长跑的办法锻炼学生的耐力,增强自信心。练长跑,是一项极为残酷的耐力训练。每次男生围着400米跑道跑20圈,女生15圈,时间35-40分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不停的战胜自我,因为这么长一段路,没有别样的风景,就这样枯燥无味的跑着,而且,不断的有胃疼、肚子疼、腿酸、喉咙干的冒烟的情况。不时有放弃的想法,但不管多困难,都要坚持下去。这种近乎残酷的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参加训练的同学后来在周记中写道:通过几次的锻炼,我真的发现我变坚强了,并且也坚信:这项锻炼,将影响我的一生,我更加有勇气和决心,我要带者这种勇气和决心开创自己的明天,去收获一生的幸福。

我们通过以上的对策,对部分学生实施影响,使他们变得性格开朗能很好的融入到班集体中去,去掉了负面期望带来的坏影响,拥有了积极的自我形象,在目标指引下,信心百倍,永往直前,决心与老师一起实现梦想,创造奇迹。

三、实施“德育导师制”加强和改进班级后三分之一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除了要求班主任通过以上的对策外,我校还实施“德育导师制”。落实“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德育理念,进一步有效推进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而创造性开展的德育工作。 德育导师是学生树立人生理想的指导者,是学生思想成长的培育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是学生多方面发展的辅导员,是把学生造就成新型人才的“工程师”。德育导师的素质要求:应当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高尚的师德修养,学识广博、身心健康,具备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能力。

德育导师的主要职责主要表现在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习辅导等方面: (1)关注受导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上的细节表现,帮助、指导受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

4 道德品质;

(2)关心受导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受导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

(3)关心受导学生的学业进步及个性特长发展,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4)指导受导学生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引导受导学生参加积极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 (5)经常与受导学生家长及其它科任教师沟通,全面了解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方面表现。 通过德育导师的工作来促进班级后三分之一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指向,在全面了解受导学生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讨论协商确定符合学生实际的发展目标,以发展性、预防性教育为主,对已发生的问题要进行科学的干预。通过不断完善思想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自律与他律相互补充和促进的运行机制,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更有效地引导这部分学生的思想,规范他们的行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关于创设班级后三分之一学生发展空间的研究应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工作。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育要尊重、合作,既主张育人,又注重个性的发展。这就更有力地说明,有效的转化这部分学生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我们必须加大这部分学生转化的力度,动脑筋,想办法,形式多样,内容具体,方法科学,效果显著,操作性强地为他们创设更多更优的发展空间,把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培养成“生命成熟,智慧发展的21世纪终身自主学习者和创造者!”

第16篇:第三章 教育与个体身心发展

第三章 教育与个体身心发展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 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人的身心发展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主观性

B.普遍性

C.基础性

D.能动性

2.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

)的特点。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3.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的是(

)。

A.外铄论

B.内发论

C.环境决定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4.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

)。

A.生理活动

B.心理活动

C.认识活动

D.实践活动

5.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6.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 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 )。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7.我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老子

8.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

A.现实性

B.必然性

C.方向性

D.可能性

9.下列说法中,对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一观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B.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是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的

C.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D.教育的发展对人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好的教育一定能培养出优秀的 学生

10.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

A.并不重要的时期

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C.没有效果的时期

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11.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老子

12.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要坚持(

)。

A.全面发展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

D.统一要求

13.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

)的典型代表。 A.外铄论

B.内发论

C.遗传决定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14.对正常发育的儿童来说,遗传素质对其身心发展起(

)。

A.前提作用

B.决定作用

C.促进作用

D.导向作用

15.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遗传素质

B.家庭环境

C.学校教育

D社会人文地理条件

16.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

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该观点属于(

)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

D.白板说 17.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成因,“白板说”观点属于( )。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

D.平衡论

18.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

)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A儿童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幼儿期 19.在历史上持“遗传决定论”观点的人物是(

)。 A.洛克

B.华生

C.柏拉图

D.施泰伦 20.在历史上持“环境决定论”观点的人物是(

)。 A.柏拉图和霍尔

B.柏拉图和华生 C.霍尔和洛克

D.洛克和华生

21.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人不同于动物的(

)。 A.特殊性

B.社会性

C.创造性

D.自觉性

22.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

) A.小学阶段

B.初中阶段

C.高中阶段

D.大学阶段 23.“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24.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

)。

A.遗传因素

B.社会环境

C.教育活动

D.自然环境

25.任何知识都可以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这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26.儿童主体发展的源泉是( )。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体活动

27.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 A.遗传素质

B.个体主观能动性 C.环境

D.教育

28.人们常说的“聪明早慧”或“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

)。 A.互补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29.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这说明( )。 A.教育要适应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B.教育要适应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C.教育要适应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D.教育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30.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 展,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31.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

A.霍尔

B.华生

C.泰勒

D.格塞尔 32.教育教学中搞“一刀切”、“齐步走”,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阶段性

D.互补性 33.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教育必须做到(

)。

A.长善救失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

D.教学相长

34.人的身心发展速度在其整个发展进程中,呈现出加速与平缓交替发展的状态,这体现的是(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35.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

A.现实性

B.必然性

C.方向性

D.可能性

36.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若单纯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就会导致( ) A.社会本位论

B.环境决定论

C.遗传决定论

D.教育万能论 37.小学生容易把“b”写成“d”,这说明小学生的(

)还不成熟。 A.感知能力

B.注意能力

C.记忆能力

D.思维能力 38.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

)的特征进行。

A.顺序性

B.互补性

C.阶段性

D.不平衡性

39.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最根本动因的学者是(

)。 A.弗洛伊德

B.威尔逊

C.格塞尔

D.华生 40.人的生理成熟以具有(

)能力为标志。 A.学习

B.生殖

C.创造

D.思考 41.人的心理成熟以具有独立自主的(

)为标志。

A.自我意识

B.创造能力

C.预见能力

D.选择能力

42.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江西金溪有个名叫方仲永的少年,小时比较聪明,5岁时就能作诗,但由于缺乏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及时的教育培养,12一13岁时写的诗已经不如以前的好了,到20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这说明( )。

A.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B.后天的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C.后天的生活条件和教育对人发展的重要意义 D.社会环境是影响人发展的重要因素

43.对影响人的诸多因素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遗传对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

B.人的身心发展受社会环境的制约,但是人接受环境影响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C.人的发展应完全由教育来承担

D.人的社会实践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44.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前提的因素是(

)。

A.成熟

B.环境

C.遗传素质

D.教育

45.人们的生活经验证明,人们由于长期进行某一方面的训练,就可以使脑的某一方面反应能力提高,如印染工人可以比一般人具有较强的颜色鉴别能力,酿酒老工人具有较敏锐的鉴别酒质的能力,这种现象说明(

)。 A.遗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

B.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C.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D.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46.“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是(

)的观点。 A.环境决定论

B.遗传决定论 C.教育万能论

D.二因素论

47.人的身心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

)。

A.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教育活动

D.个体因素

48.在良好的环境中,有的人却没有什么成就,甚至走向与环境所要求的相反道路;在恶劣的环境中,有的人却出污泥而不染。这种现象说明(

)。 A.人的发展不受环境的影响

B.人们接受环境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C.好的环境不利于人的发展,坏的环境更对人的发展有利 D.人是环境的奴隶,个人发展是好是坏,完全由环境来决定 49.“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

)因素对发展的影响。 A.遗传

B.教育

C.社会活动

D.环境

50“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是( )。

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主观努力

答案:

选择题

1.D 2.D 3.B 4.A 5.B 6.B 7.C 8.D 9.D

10.B 11.B 12.C 13.A 14.A 15.C 16.A 17.B 18.B 19.C 20.D 21.C 22.B 23.B 24.C 25.A 26.D 27.B 28.B 29.C 30.D 31.B 32.B 33.B 34.C 35.D 36.C 37.A 38.B 39.A 40.B 41.A 42.C 43.C 44.C 45.D 46.B 47.D 48.B 49.D 50.A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____是教育的直接目的。 2.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____过程中实现的。(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____。

3.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论有:____,____,____。

4.个体身心发展遵循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牲、互补性和____性等一般规律。 5.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____,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____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____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美国心理学家____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6.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____,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中国古代代表人物是____。英国哲学家洛克的“____”是一个典型代表。另一个典型代表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___,他甚至说:给他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他可以任意把他们训练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7.瑞士心理学家____的发生认识论认为,个体认知发展依次经历了感

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的发展过程。

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____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9.关于身心发展的动因问题,主要存在着内发论、____、____等不同的解释。

10.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____、____、____、________。

11.人的____是人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12.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____。

13.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受到____、___、____和_____的影响,___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它对个体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

14.遗传是指____。

15.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___,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___。但遗传素质不能预定或决定人的发展,不能夸大遗传的作用。

16.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主要是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中国古代内发论昀代表人物是___。

17.前苏联心理学家____的研究揭示:____对儿童的发展能起主导 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____;一种是____,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____”。

18.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____,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个体主观能动性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由____、____和____三种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活动构成。

19.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个体的实践活动由生理、____和____三种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活动构成。

20.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面:一是____的发展,二是___的发展。

21.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强调____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22.内发论者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____。

23.人的身心发展是在____过程中实现的。

24.“外铄论”在美国的典型代表是____。

25.个体身心发展的____,要求教育工作要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影响。

26.前苏联心理学家____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27.____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

28.高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特殊任务是要解决____问题和__问题。

29.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____。

30.个体呈现能动性,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由生理、___和___三种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活动构成。

31.教育教学中提“一刀切”,“一锅煮”违背了____规律。

32.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___,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____。

33.____学生的年龄在12一15岁之间,处于少年期,是人生理发育的第___个高峰期。

34.内发论者一般认为: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来源于人自身的____,人的身心发展顺序也是由____所决定的。

35.____ 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____是最重要的概念。

36.成熟的标志是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____。

37.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与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是__。

答案:

填空题

l.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2.社会实践,能动

3.内发论,外铄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4.个别差异性 5.人自身的内在需要,孟子,弗洛伊德、格塞尔

6.外在的力量,荀子,白板说,华生 7.皮亚杰 8.外部环境

9.外铄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10.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11.遗传素质或遗传 12.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13.遗传素质、成熟、环境、个体实践活动、学校教育

14.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15.前提,可能性 16孟子 17.维果茨基,教育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最近发展区18.个体主观能动性,生理、心理、社会 19心理、社会20.生理(身体)、心理21.成熟机制22.内在需要 23.社会实践24.华生

25阶段性 26.维果茨基 27青年期

28.认识、价值

29心理断乳期

30.心理、社会

31.个别差异性

32.前提、可能性33.初中;二

34.内在需要;成熟机制 35.青年期;未来 36,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37.最近发展区

第17篇:关注学生个体 实施分层教育

关注学生个体 实施分层教育

——靖边县职教中心学生德育分层教育汇报材料 德育处 马世兴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我们的学生也面临着社会方方面面的变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的全面覆盖,使得学校德育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如何在新时期将个体不同的学生通过有效途径,培养成新时期需要的人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问题。《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要从各级各类学校的实际出发,分层次地确定德育工作的任务和要求,改进德育教材和德育方法,注重实效,使德育落到实处”。《纲要》要求学校将德育的总体目标予以分层,那么,什么是学校德育目标分层呢?学校德育目标分层是指不同级次的学校,在德育过程中提出高低不同的目标要求,以此形成符合不同级次学校、不同阶段学生的德育标准。根据《中职学校德育大纲》的要求,在我校学生中根据年级、专业、性别和学生现状的差异性,有针对性的开展德育分层教育。下面我从以下四个方面就我校开展学生德育分层教育进行汇报。

一、开展德育分层教育的背景及我校学生现状分析

(一)思想现状

1、思想上不求进取,在校期间无所事事,没有爱好,对前途悲观失望,认为上职中是走投无路的选择。

2、厌学情绪严重。很多学生在初中就不好好学习,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在初中就辍学流落社会,所以大部分学生都有厌学情绪。

(二)心理现状

我校都是初中毕业学生,他们处于青年初期,是感情和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也是人生的“多事之秋”,这一时期被心理学家称为“心理断乳期”。 我校学生心理现状主要表现为:

1、自卑心理严重。绝大多学生在中学时期,就是老师和家长心目中的“问题学生”,是被老师、同学甚至家长否定的。

2、逆反心理严重。职中学生是学生中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大多在学习能力上确实比能参加高考的学生差一些,很多是因为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不愿意学习,或是根本不喜欢学习。他们也因此成为被批评、打击的对象,被冷落的群体,由于长期得不到表扬,自我成就感得不到满足,很多学生都有很 1 / 6 强的逆反心理。

3、盲从心理严重。由于年龄的关系,职中学生的认知能力还处在发展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相当有限,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很容易盲从。

4、焦虑心理严重。他们面对“我要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怎样才能就业?”等问题存在着许多困惑,出现一种面对就业的焦虑感。

(三)行为现状

1、行为意识差。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意志为出发点,不考虑行为后果,追求自我满足,有的甚至把个人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2、自由懒散、纪律性差。职中学生特别强调自由、随便,淡化时间观念,有部分学生在社会中流落后,再次回到学校,身上携带的社会气息较浓,无视校纪校规。

3、礼仪交往方面。不注重塑造自身形象,不懂得基本的礼仪常识,不会使用礼貌用语。

二、我校开展德育分层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学生的个体发展

学校德育工作的对象是学生,由于学生的思想基础、心理特点和环境条件的不同,其具体的思想表现、进步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所以,根据不同学生基础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分层目标有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

(二)有助于提高德育工作效率

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从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德育也是如此,只有目标层次明确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才能够避免学校德育主客体在实践活动中的盲目性,使其能够自觉地根据目标的要求来完善自己的实际行动。

(三)有助于贯彻落实相关文件精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即思想教育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实施德育分层教育既贯彻落实了相关文件精神,也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有效的开展。

三、学校开展德育目标分层的原则

2 / 6 依据《中职德育大纲》和新形势下国家对中职学生的具体要求。我校在开展德育分层教育过程中,依德育目标分层的阶段性、目的性、可视性、差异性、系统性和实践性等原则为分层依据,学校按照年级将在校期间的德育内容分为六个学期逐步完成《大纲》中提出的具体要求。同时根据我校学生专业的不同,学生受教育程度的高低,男女性别的差异性等因素,要求各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分层教育中要使每位学生都能有针对性的接受教育,真正落实“因材施教”。

四、我校开展德育目标分层教育的具体措施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和《中职学生德育大纲》的具体要求,我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四个方面具体落实德育目标分层教育。

(一)进行德育分层教育的前期准备

为了进一步落实德育分层教育目标,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学生培养所提出的具体要求。我校制定了《靖边县职教中心德育分层教育目标实施方案》、《靖边县职教中心学生德育档案》、《靖边县职教中心星级学生评选办法》等一系列工作方案和制度,来保证德育分层教育目标的有效落实。

(二)在活动中渗透德育分层教育目标

为了能将制定的德育分层目标教育行之有效的实施,我校通过有针对性、分层次开展各种德育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教育。

首先,我们按年级不同,开展不同的德育活动。高一年级开展以自信心教育为主题的活动,让学生从中考失败的阴影中慢慢走出来,适应中职学校的学习和生活;高二年级开展感恩父母,感恩老师的主题教育,让学生懂得心怀感恩自己的人生之路才能走得更远,更健康;高三年级开展职业道德、爱岗敬业、感恩社会的德育活动,让即将步入社会,迈向工作岗位的学生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工作,在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回馈社会。

其次,我校为了完成制定的德育分层教育目标,会在特定的时期安排特定的主题教育。比如,每年的安全教育日、消防日等都会开展与此相关的教育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召开相应主题的班会,落实德育任务;每年清明节,组织学生参加扫墓活动;在“五一”、“五四”来临之际,举行大合唱比赛;新生入学参加军训并进行野营拉练活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能力;组织学生级赴我校德育基地白文焕纪念馆和小河毛主席旧居参观,组织部分团员代表到我县禁毒所和看守所接受教育。以上主题德育活动的开展,有效提高了德育活动的质量。

3 / 6 再次我校积极开展常规性的德育活动来落实德育目标分层教育内容,比如,我校每周一升旗仪式上都有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国旗下的德育活动,每周由一个班负责,每个班选择积极向上的主题,或以个人形式,或以集体形式进行,让学生在国旗下接受教育;每周一,各班根据班主任开学之初制定的“主题班会工作计划”,在班内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班会;每天下午放学后,学校心理咨询室对学生开放,学生可以就自己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的问题向心理学老师进行咨询,寻求帮助。

我们通过分年级教育、主题日专项活动和常规教育让广大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让学生成为德育活动的主体,让他们作为参与者从中感悟到活动的内涵,最终达到我们组织开展德育活动的目的。

(三)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逐渐形成良好的“文化育人”环境

“文化育人”是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传统、校风、校貌的综合体现。它影响着学校里每一个成员的价值信念和个体成长,也影响着学校的发展路径和终极追求。我校为了能够逐步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让文化来熏陶学生,学校根据职业学校的特殊性对教学楼、公寓楼、实训中心、图书实验楼、科技楼等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场所进行了全面的文化建设。比如,我们在校门口展示校训;在教学楼各楼层内悬挂能体现专业特色、团队合作、企业文化和传统文化特色的标语;在公寓楼里张贴以学生的养成教育、安全教育为主的标语。形成校园文化建设全面覆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熏陶。

(四)积极开展榜样示范教育活动

中职学生虽然在生理上走向成熟,,但是心里的发展相对滞后,他们的理智、情感、道德等方面正处于人格化初期,也是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榜样示范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我校牢牢把握榜样示范教育的重要性,在全校范围内树立典型表彰先进。比如,在每周一的晨会上表彰纪律先进班集体、学风先进班集体、卫生先进班集体、先进团支部和文明寝室;每学期表彰三好学生、星级学生和自主管理先进个人等;表彰省、市和校级技能大赛获奖选手。通过这些形式来促进学生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五)搭建学生德育展示平台

德育处、教务处和校团委等部门协同配合,根据学校制定的《学生德育目标分层教育实施方案》,有计划、有目的、逐级递进的开展各种教育活动,通过活 4 / 6 动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另一方面通过活动起到以点带面的教育效果。比如在组织“三节”活动时其中的一项教育为“三节”教育演讲比赛,一年的演讲主题是“三节”教育从我做起,二年级学生的演讲主题以浪费水、电和粮食会对人类带来的危害方面展开,学生通过演讲,接受一次节粮、节水、节电的宣传教育;迎“五一”“五四”诗歌朗诵比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登台朗诵,展现了自我风采,提升了自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才艺展示,让老师和家长看到了学生优秀的一面;化工、机械、汽修等专业学生的校内技能大赛,凸显专业特色,让学生大显身手。这一系列德育展示平台的搭建,有利地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六)做好学生的过程教育与评价

在学校德育目标分层教育的总体要求下,我校分年级、分时段、逐级落实德育目标,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按照《中职学校学生德育档案》的要求,将学生的德育档案作为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记录。学校在学生德育考评中主要依据以下指标进行考评:

1、不同学业水平学生德育考评

克服应试教育下的“成绩好坏=道德素质高低”的认识误区,在德育认识上对学生一视同仁,在德育工作重点和德育工作评价上对不同学生进行区别对待。

2、不同家庭状况学生德育考评

不同家庭有不同的经济条件、社会关系、文化层次,不同家庭对学生的影响和教育不同,学生追求的目标也不一样。所以作为学校德育工作者在学生德育考评中应该综合以上情况对学生进行考评。

五、实行学生分层教育取得的成果

通过开展德育分层教育活动,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现在绝大多数学生在餐厅能文明有序就餐;学校的整体卫生状况较前有了很大的改观,教室、宿舍和校园卫生给人一种干净、整洁的印象;学生进入企业后的敬业精神,对企业的忠诚度较前有明显的变化,学生就业后的稳定率也在逐年提高。学校德育活动开展扎实有效,成果显著,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我校被陕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授予“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被榆林市政府评为市级文明校园,被县爱卫办评为县级卫生校园和无烟校园。本学期我校又顺利通过了市级卫生校园的验收。这些荣誉的取得充分表明我校开展德育分层教育是科学合理的,是符合国家提出的《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 5 / 6 德建设若干要求》的。

当然,我校开展德育分层教育的时间较短,经验不足,现在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具体工作方法和措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我们也真诚的希望各位从事职业教育的同仁能和我们共同探讨,不断完善中职学生德育模式,更新德育理念,为我国新时期的经济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者。

6 / 6

第18篇:第三章 教育与个体身心发展

第三章 教育与个体身心发展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

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

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

尤指个问题身心两方面的积极变化的

过程。特殊性:(一)个体身心发展是在

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二)个体身心

发展具有能动性。主观能动性是个体积

极主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认识自

我和改造自我的心理倾向和实际行动。

在同样的环境和条件下,每个学生发展

的特点和成就,主要取决于学生在学习

过程中所付出的主观努力。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理论:(一)

内发论: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

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

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

决定的。 代表人物:孟子、弗洛伊德、

威尔逊、格塞尔。(二)外铄论:人的发

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

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代表人物:荀子、洛克、华生。(三)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的观

点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

(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

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

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通过个

体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体积极的实

践活动是架通内因与外因的桥梁,是推

动人身心发展的直接、现实的力量。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个

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不均衡性表现

在同一方面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

同的发展速度、不同方面发展有早晚。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育活

动要善于捕捉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期,

及时施教,以促进个体更好的发展。

2.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我

们的教育活动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

3.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教

育必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受教育者

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法。4.个体身心

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决定了教育工作中

应发现和研究个体间的差异特征,因材

施教,实现教育的丰富化和多样化。

5.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互补性反

映个体身心发展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

系,存在于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之间。

互补性规律告诉我们,发展的可能性有

些是直接可见的,有些却是隐现的,培

养受教育者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非常

重要的。

发展关键期是指个体在发展过程

中,形成某方面能力,达到某种水平可

能性最大的时期。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遗

传素质、成熟机制、环境和个体实践活

动。

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

解剖上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遗传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地位:

1、

遗传素质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

体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

2、遗传素质

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作用。

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不

能夸大。

遗传决定论的典型言论:遗传决定

论者把遗传看作是决定人发展的唯一

因素,如美国坦莱·霍尔认为“一两的

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成熟是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 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已由儿童成长发育为成人。其主要标志是: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提出成熟决定论的依据实验是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按性质分: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按范围分:大环境与小环境)。小环境对个体的影响更为直接。 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钟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被动的。环境决定论的典型言论:环境决定论把人看成是环境的消极适应者,片面夸大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如墨子认为“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荀子认为“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个体主观能动性从活动水平的角度分为生理、心理和社会三种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活动结构。生理活动是其他方面发展的基础;心理活动是最基本的是认识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个体活动的最高层次。 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1.教育对人价值的发现;2.教育对人潜力的发掘(潜能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3.教育对人力量的发挥(人的力量是身体力量与精神力量的综合,人的根本力量在于人具有精神力量。);4.教育对人个性的发展(个性具有整体性和独特性。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个性教育是教育的本质和真谛。)。 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特 殊功能: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初级中学的教育对象是十三四岁 至十六七岁的少年,处于少年期;高级中学的教育对象是十六七岁至十

九、二十岁的青年,处于青年期。少年期的年龄特征: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初中 教育在促进少年身心发展方面的任务,可形象地比喻为“帮助少年起飞”。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最富有浪漫情调和锐气;人生定向;个性定型;个体从准备投入社会生活向正式投入社会生活转变。高中阶段教育的特殊任务是:解决认识问题和价值问题。

第19篇:个体承诺书

昌吉市远东运输有限公司驾驶员维护稳定承诺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法》及自治区、州维护稳定相关要求,为做好维稳工作,有效防范道路运输行业发生停运、罢运、聚众上访事件发生,本人现郑重承诺如下:

一、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法》,学习维稳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个人素质,不散布、传播影响运输市场稳定的言论;

二、向运管等有关部门如实反应个人诉求,不参与停运、罢运、集会、违规上访、缠访等影响客、货运市场及社会稳定的事件;

三、听到、看到或发现身边非法活动的苗头性、倾向性信息,第一时间向运管、公安等有关部门反映或举报。

本人的行为若违反以上承诺,发生影响社会稳定事件,本人愿接受法律、条例的惩处,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承诺人签字:

车号:

手机号:

身份证号:

居住地址:

年 月 日

第20篇:个体诊所

个体诊所申报所需材料

1、个人申请

2、选址报告

3、诊所位置图

4、诊所平面图

5、资信证明

6、法人身份证、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的原件复印件

7、诊所工作人员的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护士执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1.首先要看你选址周围象这种私人诊所数量一般五十米内不会让开两家。2.到当地卫生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大约需要15个工作日)他会派人到实地考察告诉你那是否可以开办。3.一份有效的验资报告(就是你投资多少钱开诊所要找一家会计事务所验资)4.拿到卫生许可证后到当地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5.到税务部门办理税务登记证6.等待验收去卫生局应该有范本的,再不行就给他两条烟,呵呵,多多走动都是有好处的最后祝你开业大吉

囧 回答采纳率:9.1% 2009-06-14 20:33

第一条 为加强对私人诊所的管理,促进私人诊所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卫生部《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对私人诊所的设置和监督管理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 私人诊所设置申请者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非在职医务人员,有执业医师资格,经注册后在医疗机构中执业满5年;

(二)设置二级西医或三级中医诊疗科目诊所的,申请人应具有副主任医师或以上职称;

(三)男性年龄在65周岁以下,女性年龄在60周岁以下,且身体健康;

(四)离退休的卫生技术人员须经原工作单位同意;

(五)注册资金:私人西医诊所不少于30万元,私人中医诊所不少于15万元;

(六)具有常住户口。

(七)诊所场地必须长期固定(非申请人所有,需有5年以上租赁协议)并且符合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要求,以1名医生,1名护士计,使用面

积不小于40平方米,聘用卫技人员每增加1名,面积增加10平方米。

(八)符合xxx市区域卫生规划和当地的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第三条 凡申请设置私人诊所,应向户籍所在地的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并提交如下材料:

(一)设置申请书(必须申明是营利性医疗机构);

(二)设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选址报告和建筑设计平面图;

(四)其他材料(身份证复印件、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注册资金证明材料、县或以上医院出具的健康体检表、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个人工作简历,离退休人员提供原单位同意证明,租赁房屋的需提交租赁协议)。

第四条 卫生行政部门受理后,根据本规定和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在20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书面答复。被批准的,应向申请人发给《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应注明为营利性医疗机构)。

第五条 申请人取得《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后,在3个月内筹建完毕,向批准其设置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医疗机构执业登记手续;卫生行政部门受理后,在20个工作日内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和《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核,合格者给予注册登记,发给《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在《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正、副本上注明营利性医疗机构。私人诊所必须在核准的范围内开展诊疗活动。

第六条 私人诊所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应到同级工商、税务、物价等部门办理相关登记手续。

第七条 各县(市)、区要根据医疗服务供给及需求状况,依照《xxx市区域卫生规划》和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对私人诊所的设置进行合理布局。暂不审批性病、泌尿外科等私人诊所。

第八条 私人诊所聘用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必须报其执业登记的卫生行政部门同意。

第九条 私人诊所原则上只能设置1个诊疗科目,确需增设诊疗科目的,需具有相应临床经验,提供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栏目中注明至少有2个专业),并具有相应的诊疗条件。

第十条 对于已开办的私人诊所要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等法律法规加强管理和监督,对于行医活动超过登记核准的诊疗科目,擅自外聘医务人员,擅自开设二级西医、三级中医诊疗科目等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严肃查处,以保证医疗安全,维护广大群众切身利益。对于非法游医、无证行医要坚决依法予以取缔,维护正常医疗秩序。

第十一条 负责私人诊所审批的国家工作人员要依法审批,违反有关规定弄虚作假、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XXX卫生局:根据国办发〔2000〕16号《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件》的精神,为了更好的发挥社会办医的作用,满足XXXXX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口腔医疗保健需要,本人拟申请设置XXXXXXXXXXXXX口腔门诊。具体申请事宜如下:

一、申请设置法人为:XXX家庭住址:XXXXXXXXXXXXXXXXX申请代表人姓名:XXX 性别:X年龄:XX身份证号码:XXXXXXXXXXXXXXXX手机:XXXXXXXXXX申请设置医疗机构为个体医疗机构名称为——XXXXXXXXX口腔门诊。地址:XXXXXXXXXX,建筑面积XXX㎡。

门诊部为个体医疗机构,由XXX个人独立举办。

二、XXXXXXXXXXXXX口腔门诊部诊疗科目设置有:拔牙、镶牙、补牙、矫型、洁牙等口腔专业治疗。服务对象为XXXXXXXXXXXXXX市市民及外来流动人口。

三、投资总额XX万元。

四、附

1、设置XXXXXXXXXXXXXXXX口腔门诊可行性研究报告,

2、XXXXXXXXXXXX口腔门诊房屋平面图

3、申请人XXX身份证复印件4,XXX口腔执业医师的执业资格及执业证书复印件

5、XXX口腔门诊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复印件

6、污水处理设计图

7、选址报告以上申请请贵局审查批复申请人:XXXX

日期:

一、审批条件:

设置医疗机构需提交设置申请书,设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

选址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1.申请单位或个人的名称及基本情况;

2.所在地区的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概况;

3.所在地区人群健康状况和疾病流行及有关疾病患病率;

4.所在地区医疗资源分布和利用情况以及医疗服务需求分析;

5.拟设医疗机构的名称、选址、功能、任务、服务半径、占地和建筑面积、服务方式、服务时间、诊疗科目、科室设置、床位编制、组织结构、人员配备、仪器、设备配备;

6.拟设医疗机构的污水、污物、粪便处理方案,通讯、供电、上下水道、卫生设施、消防设施设置方案,资金来源、投资方式、投资总额、注册资金、投资预算及5年内的成本效益分析;

7.拟设医疗机构在服务半径中与其他医疗机构的关系及相互影响情况;

8.申请人的资信证明。

选址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1.选址的依据;

2.选址所在地的环境和公用设施情况;

3.选址与周围托幼机构、中小学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等布局的关系;

4.占地和建筑面积;

5.选址方位图和建筑设计平面图。

(二)申请设置诊所的个人,必须经医师执业技术考核合格,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后,在一级甲等以上医院连续从事同一专业的临床工作5年以上,具有当地户口。

(三)由两个以上法人或组织共同申请设置的医疗机构,以及由两人以上合伙申请设置的医疗机构,除提交设置申请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选址报告外,还必须提交由各方共同签署并经公证的协议书。

二、审批程序:

管理相对人提交《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给台山市卫生局,卫生局

核准后上报江门市卫生局审批。

面向个体教育读后感
《面向个体教育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