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新课程教学培训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5-29 08:34:02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新课程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新课程教学培训心得体会1

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收益非浅,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通过学习与教学实验,慢慢理出一点头绪,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今日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并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有个性的发展。生物课程是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在当代科学技术领域中,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尤为迅速,成果显著,影响广泛而深远。它不仅影响人类的生活,社会文明和经济活动,还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高中生物课程应当与时俱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课改让我感受到了它所带来的勃勃生机。在这样一种契机下,在不断地摸索探求之中,使我无论是在教学行为上还是在教学意识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课程改革以来,我参加了几次培训,通过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获得了一些宝贵经验。其中感触最深的是新教材特别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的朋友和榜样。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是要建立合理的伦理关系和情感关系。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的师生伦理关系,要树立教育民主思想;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师生伦理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应面向新时代,努力创建民、平等和促进个性发展的师生伦理关系,真正使师生关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这将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高亮丽的风景线。

师生情感关系,从整体上说,目前的状况仍难以另人满意,师生之间的情感冷漠缺乏沟通的现象比比皆是,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情感关系,不仅使得一直为人们所珍视的师生情谊黯然失色,也使教学活动失去了宝贵的动的源泉。优化师生关系,重建温馨感人的师生情谊,是师生关系改革的现实要求。新型的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创造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教师需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第二,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第三,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要利用内在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等优秀品质,这是优化师生关系的重要保证。为此,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

二、上好课堂教学,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就在每个学生的身边,如热点新闻,医疗健康,个人生活,当地资源,环境保护等,都含有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适当加入这些内容,会开阔学生的思路,加深

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能够认识到许多社会问题的多方面性。

2、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课改要求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拔?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生物学科与自然界紧密相联,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对于教学课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考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3、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4、灵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

5、追求形式和效果统一的课堂

现在,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完成筛选。

新课程教学培训心得体会2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取向就是要改革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严重脱节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通过教学实践,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1、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化学、理解化学,同时把学习到的化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化学,感到学习化学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

2、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课改: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拨?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生物学科与自然界紧密相联,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3、面对新课程,教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对于教学课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4、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5、灵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

6、追求形式和效果统一的课堂

现在,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完成筛选,做出正确判断。

新课程教学培训心得体会3

在现代的教学中,我觉得现在我体验最深的一条是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尝试创新的教育理论,做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标志性体现。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下面从地理教学方式上进行反思。

一、注重双方交流沟通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本人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师生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对教学而言,交流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流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流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仅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二、重视课本地图的使用

地理新课程用图文并茂的资料、形象直观的图表、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活动,创设了充满时代气息的'地理教学情境,用生活中具体有趣的地图、图片、图表,给学生展示了生动活泼的思维过程。面对这样的教材,你该如何使用?又该怎样上课?怎样发挥教师的作用?怎样挖掘学生潜能???需要地理教师冷静、积极地不断反思,才能适应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 。

三、启发学生“多问”

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学生具有好奇心,这正是追求知识的原始动力,是求知欲的嫩芽。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往往会对某一事物特别感兴趣,并由兴趣发展为热爱,由热爱进一步发展为对真理的探索和追求。也由此会提出各种各样看似无稽实有深意的问题。这时,作为教师应顺应学生的心理,正确地引导他们多问的习惯,教师可作饶有风趣的讲解,并以丰富的感情色彩去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切不可因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符合教师的意图或教师一时难以解答而置之不理,甚至加以压制。

四、引导学生“好动”

九年制义务教育教学大纲提出的“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其实也就在于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让学生“听”科学。片面追求升学率,追求高分,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只能束缚学生的行动。即使有高分,但不能在实际中去加以应用和发展,这样的“人才”又能有多大的创造力呢?明科此理,身为人师者,切莫把“好动”视为缺点,就把学生从“静”中解放出来,并热情鼓励,耐心引导他们动手,使他们在“动”中去增长知识,去形成能力。

新课程教学培训心得体会4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享受审美乐趣。在阅读中,应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理解和体验。同时,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如何避免教师的讲解成为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真正做到对学生的见解进行评价和引导,恰如其分地进行精讲提升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课题研究的实验阶段,我认真学习了新课标内容,参阅名师教案,与其他教师互相交流,深入体会精讲提升对课堂效率提高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我深入文本,抓住学生的课堂生成进行及时的点拨和引导,让学生对于所学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更深刻的体会。结合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反思,我不停地进行思考,在面对课堂生成的时候,怎样能有效地将精讲提升切入。带着这样的思考,我进行了《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的教学展示,现以课堂教学为例来说明我对我的课题研究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聚焦文本,吃透课文

文本是我们课堂的依托和媒介,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和感悟来达到语文能力的锻炼和提升,只有教师吃透文本,掌握课文的精华,才能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授课,学生们才会产生多样的课堂生成,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抓住关键点来进行重点点拨,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校的。在《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中,我通过多次阅读思考,结合网络搜集资料和教师用书,对文本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在本课教学中我首先抓住 “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这两句感叹句,让学生根据文本质疑,引导学生品读文本,在感情诵读、角色体验、情境想象、联系生活等形式多样的语言文字训练中感受德国风情,体会异国文化,领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

二、方式多样,调动思维

在新课程引导下,我们越来越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并且这样的教学方式相较于单一的教学方式确实更吸引学生的眼光,更能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学有所得,这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方向。精讲提升主要集中在老师的“精讲”,目的是带着学生深入分析理解课文,答疑解惑,那么如何把精讲完美地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达成我们的教学目标,或者说,如何让学生听我们讲,我觉得这也是作为我的课题研究需要关注的一点。只有把学生的目光和兴趣抓住,学生才能把自己的思考和老师的重点点拨结合,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中进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在《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的讲授中, 我灵活采用“欣赏画面入境,品读

想象中生情,深读积累中拓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采用各种方式读课文,做到读中有体验,读中有所悟,使学生在课堂上大有收获。在具体操作中,尽力引导学生去想象场面情景,把心放到课文中去,设身处地地去读、去想;引导学生想象时,注意抓住一些关键词、句,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句的揣摸来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紧扣“姹紫嫣红、花团锦簇”这两个词,引导学生想象,在此基础上出示画面,让学生在欣赏画面的同时入情入境。在品读这一段文字的时候,更是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在读中想象,在想象中品读,在品读中悟情。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用心触摸,透过文字背后,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以及之后的角色体验,深入读书,都在尽力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场面情境。此时,学生看到的就不仅仅是文字,更是有声有色、有情有味的画面、情境了。

三、注意点拨,开启智慧

精讲提升的关键点在于“精”,抓住点引导学生去深入,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讲解,使理解更深化。在让学生谈了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句话的理解后,我说到:“你们精彩的发言让老师想到了一个词:舍得。有舍才有得,我们虽然舍弃了看自己的花,但走在路上的时候却看到了更多的花,而且当你从自己门前走过的时候,也看到了自己的花。”接着我又提问: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现象。孩子们畅所欲言,班级轮流值日、班级图书角??大家感触深刻,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出了真实的感受。

有效的精讲提升,关键点在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语文素养,我想起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话:“优秀教师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的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我们只有将理论学习和实际的课堂经验结合起来不断努力,才能使精讲提升达到真正的效果,成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

新课程教学培训心得体会5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为广大教师进行新课程改革实践提供了思想和理论依据。现在,仍是推行新课程改革的初期,在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针对在实践教学中对新课程改革理论的熟悉,提出以下几点对新课改的熟悉。

一、认真解读《课标》,增强课程改革意识。

《课程标准》是对一门课程学习的总体要求,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义务教育阶段一门课程的教育宗旨和要求。因此,反映当代世界发展潮流和中国社会变化与发展要求的课程目标,必须以注重学生健康个体和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提倡创新、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为特征,取代以“理解”、“熟悉”为主要特征的传统课程目标。新课程目标,在注重基础性的同时,更注重发展性和创造性课程目标的确立与实施,以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观念。有了这个思想观念,新课程改革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指导深度,而且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爱好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最终目的。为此,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应扮好应演的角色,解放思想,认真学习课改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课改意识,在行动中支持课程改革。

二、求实开拓,在实践教学中努力充当促进者角色。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它的基本途径就是课堂教学。面对新课程,每位教师思想观应有新的转变,在实践中,每位的思想观念应由重“教”不重“学”中解脱出来。新课程《纲要》明确要求,教师应充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爱好;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和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教师角色的改变,需要教师的胆量和勇气。只有这样,新的课程改革才能顺利进行,彻底实施。

三、创设教师的工作方式,挖掘课程资源,充实教与学。

在以往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数是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课堂里面的所有问题。而新课程的综合化特征,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可以说,新课程增强了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将引发教师集体行为的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师的专业分工。也就是说,新课程提倡留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聪明的发挥。因此,为了改变教师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必须创设环境让教师集体教研,互相探究、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并在教学实践中所得的经验在教研中交流、研讨,并获得共识,教师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才可有高层次的提高。

因现今信息时代的跨越,教师还通过因特网等去挖掘所有尽可能有帮助的课程资源。而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组织,去开发、去利用。为此,教师自己必先占领其高地,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大环境中学习和探究。

四、新课程改革,教师职能的转变与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必须同轨而行,教师还应树立终身学习的价值观。

现代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的互动过程。新课程改革,教与学和互动必须呈现于教师职能的改变,与学生学习角色的根本转变。所谓教师职能的改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的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性差异,落足不同的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把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与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转变成为学生的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帮助者,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应同轨而行,应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成为主动学习,学会自主学习,互相合作、探究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教学不但具有高度的不可猜测性与复杂性,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教育提出越来越高之要求,因此,教师必须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持评估,保持开放的心态,肯于在实践中学习,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只有这样,才可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

总之,新课程改革,符合时代的要求。新的课程、新的起点、新的重任都需要发挥每位课改教师的聪明与辛勤劳动。“功夫不负有心人”,相信我们的汗水不会白留,耕耘过的土地一定会结出硕果。

新课程教学培训心得体会6

为期四天的新课程培训结束了,它让我对数学新课程、新教材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自主、有效的课堂是我们经历新课改中的每一位老师所追求的,但这其中需要我们必须明白:我们要教“什么”。教材仅仅是学生学习资源的部分内容,它所呈现给学生的知识内容是静止的,没有先后层次的。同一版本的教材不可能适用于每一个班级的孩子,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要长出一双数学的眼睛,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在把握课标基本规范的前提下,去超越教材,补充教材,赋予教材“生命”,从而达到合理的利用教材。

从徐丽霞老师的“自能教学法”的教学视频中,李玲老师的演讲中,赵国防老师灰谐、幽默的言谈中...我深深感受到这些名师课堂的魅力。在他们的课堂上都体现着“学生能说的的老师不说,学生能讲的老师不讲,学生能理解的老师不帮”的思想;注意学生学习习惯与各种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他们课堂教学的另一大特色,在课堂上他们做到了创新与传统的完美结合。用徐丽霞老师的话来说,他们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会学习、会表达、会交流、有能力、有气度、能自信面对一切的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也是师生思想碰撞、智慧共生的活动过程。首先我们要抓住本节课教学的“核心问题”,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呈现一个真实的课堂。其次,我们应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享受主动思考的权利,平等地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表达和表现的机会,使学生想学,以至于会学。

张厅长说过:让学生尽量多地做具有智慧价值的作业,做更多的需要动脑动手、需要亲历亲为的学生喜欢的作业。回头看一下我们所设计的作业是什么样的?它对培养学生的兴趣,思维能力等有导向作用吗?名师们的做法给了我们最好的回答:作业要做有用的,它是老师精心设计的具有活动性,实践性的,是课内外具有一定思维挑战性的任务。

课改进行到今天,我们面临了太多的改变:教材变了,教法变了,我们又该怎样去改变?专家们用同一个声音告诉我们:读书,读教育理论专著,读各科的教学研究书籍;动笔,写教学札记,写读书笔记。通过这次学习,我收获了很多,同时也使我明白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借用李玲老师的话来说,那就是:投入...

推荐第2篇:小学数学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小学数学新课标的培训,再结合具体的工作实践,我有了如下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

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习者”。现代教师不再比喻为“一桶水”,而应当被比喻为“一条不断流动的河流”,“装满一桶水,享用一辈子”的思想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二、学习模式的多元化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这就需要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数学,感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

三、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 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会动脑筋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总之,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新课程实施,而教材和教师是新课程实施中的重要角色,教材仅提供一些生活背景的素材,还要我们教者细心揣摩发现与数学背景相关的素材,使教学内容不断丰富,逐渐完善,同时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方法充实自己,不断总结自己的课堂教学,改变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

推荐第3篇:小学英语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名师之路”之“解读新课标,实践新课堂”

小学英语培训学访报告

列宁学校 吕宝华

我荣幸的参加了“名师之路”之“解读新课标,实践新课堂”全国小学课改十年回顾与展望的培训,使我对怎样教学小学英语有了更为全新的认识,那么,怎样教学农村小学生学习英语呢?毕竟,农村孩子接触面窄,英语基础几乎为零,怎样去教育好学生学习、使用英语,是我们教师的任务。

一、语言学习的基本条件:

1、语言环境。要有大量真实的语言输入。

2、使用语言的机会。

3、使用语言的动机。

4、教学条件。

教学条件是我们教者要把握的基本条件之一,从四个方面去把握:(1)学生需要有足够接触语言的机会。首先是每周应至少安排3课时的英语课。课上教师与学生活动时间要充足,还要利用其他教学资源(如视听、听、读、校园环境)。(2)学生需要有在不同环境中接触同一语言结构和词汇的机会:不要孤立地记忆单词,应是词组和短语。(3)学生需要在有意义的语境中使用语言的机会:[1]真实的语境;[2]为了达到一个结果或做成一件事情;[3]表达个人的想法和喜好。如,Do you like apples /„?(4)学生需要有多种不同感官接触语言的机会。通过视听、听、图片、读、写、唱、画、游戏、TPR等活动,让学生多方面去接触学习英语的机会。

其实,任何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特定的场景,脱离了社会情境,语言就难以恰当地表达,生硬的语法解释,机械的朗读会使丰富而生动的语言黯然失色。而将教学目标外化为学生容易接受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把握,有浓厚的情绪氛围可以感受的情境教学,能活跃小学英语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也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具体情境中所传递的信息和语言材料,触景生情,激发表达思想的欲望,从而促进运用英语理解和表达思维的能力。

三、四年级为基础阶段,其A、B、C板块设计Let’s learn /talk /make等和语言活动主要采用的是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TPR活动和大量生动活泼的语言游戏,其目的是为达到能听、说、唱、演、玩。让他们在做中学,在唱中学,在表演中学语言,(Learning English by doing / singing / acting„),为培养他们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任务型活动和评价贯穿教学中,通过给学生布置简单的小任务加强语言的运用,使他们的语言交际活动空间更大,更具有真实性、生活性。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重点教学方案评价,教师要抓住几个重要方面:

1、教学目标,把握是否准确,重难点是否突出,是否实现?

2、教学过程,是否体现了学习的过程?

3、各步骤(活动)目标是否明确,层次是否合理,难度是否合适? 教师把握准这几方面的问题,则一节生动、有趣的英语课就会给学生带来知识和快乐。

二、确立新教学观、教材观、教学方式。

我们的教学改革首先提出了改革原有的教育观念,要求教师确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提倡教师“活用教材”、“用活教材”。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科学地进行加工,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

(一)以丰富的活动设计调动学生英语的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不断探寻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建构起相应的知识结构。在新课导入部分,为了让学生主体得到充分展示,以发展个性,体现英语交际的特性,教师通过Let’s sing, Let’s chant ,Let’s act ,Let’s play ,Listen and do 等多种活动方式达到培养兴趣、形成语感和提高交际能力的目的。例如,适时安排Gueing game ,不仅可以达到复习旧知的目的,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也可以得到充分体现;演唱英文歌曲,一首节奏明快、旋律优美的英语歌曲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并保持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朗诵英文小诗短小精悍,读起来极易上口,节奏感强,既能增强学生的语感,形成良好的的语音语调,又能培养积极情绪,扩大语言信息的输入,深受他们的喜欢。尤其是那些动作性强的歌曲和小诗,是小学生学习英语极好的入门学习内容。再如,一位教师通过折纸游戏呈现新课内容。十分别具一格。她用一张彩色纸折出了三样东西:shirt ,pants ,又由小裤子折了几下,叠出了小纸船,纸在教师手中的变化过程极大地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渴望学习本课的教学内容,并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以真实的情景设计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英语教学方式更多样,形式更丰富,学生的活动性、参与性更强。在呈现新知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往往会采用实物或图片、肢体语言、多媒体、游戏、简笔画等多种手段来创设真实的情景。例如,在“I can „„”一课的教学中,一位教师的导语和设计十分精彩:T:“Ok , children .Do you like magic ? I can perform magic .Look.”教师设计了小魔术的游戏,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真实的语言情景。当教师表演完魔术后,问学生:“Can you do this ?”引出了本课的重点句型,在学生充满好奇、情绪兴奋之时转入新课的学习中。这样的设计,可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来学会语言,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使他们在兴趣盎然的心理氛围里同教师一起进入新知的探索学习过程,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三)以多样的评价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的进取心,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

1、让学生参与评价。课堂上教师往往根据自己学生学习的反馈情况做出言语的评价。但是我认为课堂评价不但只由教师来当裁判。在一节三年级的英语课例中,我看到,每当学生或小组完成一项任务时,教师总要问大家:“What do you think of them ?”学生能马上用英语给予比较准确的评价和评价等级:Just so-so ! Good ! Very good ! Support ! Great ! Excellent ! Cool ! Wonderful ! 教师再进一步鼓励学生说出原因。这样学生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逐渐培养了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能力。

2、课堂评价能激励学生学习。在一节四年级的英语课上,一位老师在教服装一课,每当学生有出色的表现时就奖励一件纸的服装,例如,jacket , shirt , skirt , vest , dre , jeans 等学生对拿到这样的奖励感到十分新奇,更独特的是教师在最后的教学环节,让学生用拿到的小服装在小组内共同完成一个装饰“模特”的任务。可见教师巧妙地把纸服装既当作评价工具又当作学生的学习工具。教师的设计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使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力得到提升和张扬,收到了较明显的效果。

3、课堂评价能培养学生的进取心。有的教师将游戏引进课堂,这不仅是一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同时也可以成为一种评价手段,为学生平时的学习提供竞争的机会,在给他们建立期望值的同时,通过胜败的评比,激发他们取得成功的动机,从而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

(四)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合作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合作是教学活动中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又一重要内容。在合作学习的培养中,我们教师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使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2、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技能的培训与指导;

3、科学组建合作小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组内有事可做;

4、设计出可供学生“合作学习”的内容,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组内的活动中来,体现出学生参与、体验、实践、经历学习的过程。

下面课例就是通过体现人人参与原则的合作学习活动设计的。四年级Unit 5 A部分Let’s Learn ,教师设计购物超市,让学生们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给学生们一份饮食表,到小售货员跟购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如rice , noodles , fish ,hot-dog , vegetable , milk ,„„生生之间交谈:“Can I have some „,please ?” “Sure , Here you are .”这样的设计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思考,有利于集体研究,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实质性合作。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必须有分工,并从不同实践经历、不同结论的展示过程中发现和优化学习方法,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生生互动,通过相互协作、配合来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这三天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让参与者感觉不到学习的疲惫,也给在入冬的寒冷增添了一份温暖。

推荐第4篇:小学语文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新课标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知识面,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的,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和学生学习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有利于教育的空间。

小学语文教学,既要转变教的又要转变学的, 培养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转变中,教的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一转变,学的也随之转变。学的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教的转变,教师新理念的真正。课改实践,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的转变是不的。

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教学反思、个案和收集;要牢记验证课标和检验教材的实验任务。

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了几点作法:

1、学习新课标,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教学任务的,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倡导、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2、讲授新课程时应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比较新课程与旧教材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改进,教法上有,有独到的进步和收获,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设定教学的,找准《课程标准》的课程的落脚点,地实施语文教学。

3、在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学生的,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性地灵活地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实践活动落到实处;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式、师生互动等新的教学模式;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性地各种活动,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语言积累,学习方法,技能,熏陶感染,养成的学习习惯,打下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面,学生在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

新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的学习,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在实践工作中,应总结反思,经常撰写教学日记、教学案例、教育随笔、教学心得等;并和同事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探讨,总结经验,推广。

推荐第5篇:小学英语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英语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洋浦干冲小学

吴润妍

不知不觉间,新课程标准培训已经接近尾声,虽然时间很短暂,但我获益匪浅,感触颇深。李老师精辟独到的分析使我对《义教课标》有了新的认识,对于一些以前无暇思考也无从思考的问题,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龚老师细致地给我们讲解英语教材修订的变化,通过对比使我们对新老教材有了全新的了解。而陈老师那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教学案例更是使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课堂的艺术。我要把这些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我的教学生活中,将新的课程标准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教学血液中去。新教材给我们教师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也给我们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在改变。那么如何有效实施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明确目标

我们以往的英语教学中把“掌握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放在教学目的的首位。而新制定的课程标准要求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英语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首位。同时,提倡教学中要以“口语交际”为主,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开口说英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改变英语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把主动权还给学生。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处于主体地位,提高学习效率呢?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1、在教学中应把时间和空间多留给学生。

2、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充分利用学生的差异。

4、创造性运用教材。

5、要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

三、做好教学反思并体会到其作用。

教学反思是指对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学目的、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反省和批评,并进行处理思考的过程。教师通过对教学的反思,形成自我教学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发现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理性思考,最终实现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型和带动学生学习方式深刻变革的目标。在教学中除了课前认真备课、写出教案和顺利完成任务外,课后认真反思,及时回顾和总结每一节课的心得体会,写出教学日记,记录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是教学进行教学反思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总而言之,我要感谢这次的培训,它给了我们同行之间互相学习交流的机会,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只有在学习后实践,在实践后反思,在反思后改进,在改进后再学习,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这将成为我今后一段时间需要不断温习和感悟的资料,我也会“将新课程标准融入在自己的教学血液里”。

推荐第6篇: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8月11日——13日,我参加了在省委党校举办的推进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培训。本次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推进选修课程的改革,以实现学生在共同基础上有个性的发展。通过培训,我对《方案》中提出的“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把更多的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的精神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培训中,对选修课程的开发思路、方法和步骤进行了详细地解说,加上先行学校对选修课程的开发应用进行案例说明,这些具有极强指导意义的理论与实践范例,使我对今后在深化课程改革

中应做些什么、应该怎么做等基本问题也有了一个较为明确的方向,大有“拨云见日”之感。

通过几天的培训,我认为,政治选修课程的开发应该与本地区、本校的实际相结合,开发的选修课程应具有普遍性与长效性,要避免出现今年用后明年就失效的情况。这就要充分考虑本地区与本校学生的实际需要,多方面收集学生的关切,对选修课程的内容选择要慎重,要经得起时间与实践的检验。通过所开发的选修课程的学习,既要能让学生获得长远发展的启迪,又要兼顾学生近期提升的需求;既要能巩固拓展学生必需的知识储备,又要能实现学生多样化的个性发展。

从我校实际情况来看,选修课程的开发一是要处理好与必修课程的关系。完全脱离必修课程的选修课程学习,如果最终导致学生高考的失利,将会导致社会、家长不可预测的责难,使改革增加诸多阻碍,甚至怀疑改革的正确性,

这个问题不可不慎。二是要处理好与高考改革的关系。“三位一体”高考改革的推进对学生的知识拓展、思维能力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选修课程的学习,要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等方面有进一步的提高,要与“三位一体”高考改革的要求相适应。这些都是在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开设中应特别注意的地方。

深化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作为普通高中教育领域的一员,我将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这场波澜壮阔的课程改革中。

在今年的新课程培训中,我们观看了两节全国优秀地理教师的比赛课,两节课同课异构,均讲的是新课程必修二中的一节课,但风格迥异,一节是典型的传统教法,一节课则充分的关注到了学生的学,渗透了新的教学理念,带给了大家耳目一新的冲击。是啊,新课程,如果没有新的教学理念做支撑,必将落得和上一轮的课程改革一样,没有多少

变化,国家的课程改革又将流于形式。

听了张海晨校长的报告,我更加坚定了上面的想法,也坚定了课改的决心。特别是张校长展示的那两幅关于“学生对所教内容两周以后记住的平均率”的塔形图的对比,更留给我深刻的印象。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此时还不积极投身于课改,那怎么对得起国家、人民对我们的信任呢?

在我们学校的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实践中,我也存在很多的困惑,有的时候在课堂上我也会觉得彷徨,许多的地方在实际的操作中感觉不够流畅,达不到我们预期的效果,这些都让我难以平静安心。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课堂时间不够用,室展、簇展的关系未能很好协调,存在重复低效的现象,还有就是学生参与展示的积极性不高、或展示权老是集中在少数学生中的问题等。而在张校长的报告中,我受到了许多的启发。

首先是簇展和室展的关系,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认识到了簇展

在一节课成败中的关键性作用,只有簇展进行的充分,才能保证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在大多数同学中得到落实,保证新课堂的高效。而在实际的课堂实施中,往往我们的簇展、室展内容一致,导致许多同学对簇展的参与缺乏积极性,在簇展中常常置身事外,只是为了应付老师而站在一起。同时,簇展、室展的重复也是我们课堂时间紧张的主要原因,当然,这其中也暴露了我们教师还不够相信学生,还不敢放手,总是担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准确、不够到位,必须在室展中亲自把关才行。听了张校长的报告,我认为我们必须提高室展的针对性,使簇展、室展更灵活一些。室展我们应该展示的是学生簇展中普遍不能解决的问题,方式上可以是向我们以往的集中展示,也可以像李校长提到的真正放开、实施超市式的方式,即以黑板为载体,打破学簇的单位,学生根据自己的问题自选位置参与展示交流,由每簇确定一位题长来负责重点展示和组织

展示。而如果簇展能够把问题都解决了的话,我们完全可以不进行室展;又或者簇展困难重重,没有明显效果话,我们则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室展,在室展的基础上,再利用簇展的形式进行课堂检测,深化学生的理解。

第二,是关于学情调查。张校长在报告中提到,每节课的实施中有三次学情调查,我认为这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也是我们今后在课堂实践中要做到的基本要求。张校长介绍到的三查,一是在独学阶段,对学生自主探究结果的调查了解,二是在小展示环节,即我校的簇展环节,对学簇合作探究的结果的调查了解,三是在大展示即我校的室展环节之后的课堂检测中,具体把握每位同学对当堂内容的掌握情况。在我们学校的课改中,也有对学情调查的要求,但是没有张校长介绍的那样理性、具体。三次学情调查,时间不同,我认为方式也应该有所不同,我们在具体的实施中一定要灵活、高效。比如第三查,

张校长介绍的方法主要是依靠学簇的力量,以学簇为单位对每位同学当堂存在的问题记录整理,这样的方式既节约时间,同时又将教学效果落实到每一位具体的对象,我觉得的就很好,很值得我们借鉴。

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首先,感谢南通商贸学校给我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这次培训时间是从7月8号到7月17号,为期共十天。培训主办单位是江苏省教育厅,承办单位是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培训内容是财经商贸类老师新课程培训。

此次学习我聆听了六位专家的讲座,他们分别从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尽阐述。下面我就个人学习谈一点心得体会:

一、革新职业教育理念,明确职业教学目的

通过这次学习,我对教学理念革新有了一个更清楚更系统的认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

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功能。而此次学习我对这一功能有了简单的体会:教学活动的新诠释,树立以生命为本的教学过程观、以研究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观、以促进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评价。

叶澜教授曾经指出:“今日教学改革所要改变的不只是传统的教学理论,还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作为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支柱,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认识到教学活动并不是围绕书本传授“符号”的过程,做教材的“奴隶”,而在于以课程为中介,通过师生之同的积极互动,将课程“动态化”,通过体验和发现去开发新的课程,能动地、个性地解读教材,

去创建新的课程意义,使课程活起来,使教学活起来,力求达到生命的一次又一次的提升。

教学目的应是为了挖掘每一个孩

子的天分,培养其独特的个性,教学活动应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石,教师则是构筑基石的材料。新课程所强调的课程内容的选择性正是为了适应学生发展的不同需求而提出的。我们应该用积极乐观的眼光和态度来欣赏和预见学生的天性,应将每一个学生都视为一片有待开发的资源和财富,并进行有效的挖掘和利用。

二、加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建设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应该把握两个度。

一是以“必需”和“够用”为度,促进文化教育功能化。与普通教育不同,职业教育中的文化教育不仅要为学生基本素质养成奠定基础,也要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服务,更应注重知识的应用能力、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职业院校要按照行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实际要求来安排文化基础课程,防止盲目加大文化基础课程的比重,削弱职业能力训练,片面追求对口升学考试的做法。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学研究机构要支持职业院校根据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对文化基础课程的设置和课时安排进行必要调整,要避免简单地组织和安排职业院校文化基础课程的统一考试和质量评价。

二是以适应行业企业劳动组织和技术发展需要为度,促进专业教育情景化。要关注行业企业的最新发展,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流

程和新方法;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技能、经验与兴趣,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模块化的学习资源。要把教学内容按照职业活动的特点和要求进行整合,按照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形成围绕工作需求的新型教学与训练项目。

以上就是我此次学习的一点心得体会,可能某些方面的认识还很肤浅,

但我相信,用我对一颗对教育的执着追求的奉献之心,在 以后的工作中会不断的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时刻看到自己、认识自己、丰富自己。

张 华

2014年7月20日

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忙碌了一个学期的老师们想必都在好好享受着假期,无论是选择休闲娱乐,还是继续充电,或者是为下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做

准备。作为老师,我是幸运的!假期我有了一个这样的外出学习的机会。那么在这里我想说谢谢小教部给我们林区教师提供一个

这样的学习机会,希望这项活动能永保青春,让每位林区的教师都能受益.下面我就我个人学习谈一点心得体会:

此次学习我聆听了十位教育专家的讲座,分别从师德修养、教育叙事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法、新课程下的教学反思、教学研究导

论、数学课题教学的实效性、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指南、有效教学促进学生思考、信息时代下教师专业发

展这十个方面对我们进行了培训。

一、提升师德修养

师生关系的新注解,对话与理解、爱与平等。课程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教育专业工作者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遇到的“老

”问题必须以新的理念为指导,师生关系的正确处理是教学工作的一个关键问题。新课程要求师生关系从对抗走向对话,从压迫走

向平等,教师角色从传统的课堂主宰转变为教学的促进者,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学生潜能的唤醒者。只有在新型师生关系下,学生的

素质、教师的智能、新课程的优势才可得到充分的发挥。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老先生曾用这句话来高度概括了

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

通过些次学习使我更清楚的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更应该用自己一颗挚热的爱心去了解学生,公平地对待他们,尊重

他们,关心、爱护他们。用自己的爱心去开启每一个学生心灵的窗户。让教师的爱心成为孩子学习、生活成功的原动力,激发他

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在不断的付出自己对学生的爱心的同时,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成为每名学生的良师益友,使自己的教学环境自然的

形成民主、合谐、平等、愉乐的教学氛围,成为培养孩子们创造性的思维的主阵地。

二、提升教学理念

新课改的春风吹拂教育界好多年,我心中的教学理念也在不断的提升中,通过这次学习我有了一个更清楚更系统的认识。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没有教师的支持,任何教育改革都无法进行。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力图

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而此次学习我对这一功能有了简单的体会:

教学目的的新构想,教学的目的应是为了挖掘每一个孩子的天分,培养其独特的个性,教学活动应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石,

教师则是构筑基石的材料。多元化的发展、多元化的素质,。新课程所强调的课程内容的选择性正是为了适应学生发展的不同需

求而提出的。我们应该用积极乐观的眼光和态度来欣赏和预见学生的天性,应将每一个学生都视为一片有待开发的资源和财富,并

进行有效的挖掘和利用。我们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目的理念,认识到教学

活动的意义在于培养人的发展所必备的素质,诸如塑造

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全的意志品质,陶冶丰富的情感,培养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等。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

、学会生活、学会创造、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力求达成的目标。

三、提升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的新诠释,树立以生命为本的教学过程观、以研究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观、以促进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评价。

叶澜教授曾经指出:“今日教学改革所要改变的不只是传统的教学理论,还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他们每天都在

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作为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支柱,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认识到教学活动并不是围绕书本传授“符

号”的过程,做教材的“奴隶”,而在

于以课程为中介,通过师生之同的积极互动,将课程“动态化”,通过体验和发现去开发新的

课程,能动地、个性地解读教材,去创建新的课程意义,使课程活起来,使教学活起来,力求达到生命的一次又一次的提升。

以上就是我此次学习的一点心得体会,可能某些方面的认识还很肤浅,但我相信,用我对一颗对教育的执着追求的奉献之心,在

以后的工作中会不断的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时刻看到自己、认识自己、丰富自己。

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2014年8月

24、25日,我参加了由西安市教育局组织的高二数学新课程培训,听了有关的专家对《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和对新教材的详细说明,使得自己对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认识也逐渐加深,对新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评价理念、等也有了更

深一步的了解,同时也明白岗前培训的重要意义,使我对新课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让我更加走近了新课程。下面是我参加培训的一些体会:

一、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的把握和定量的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来源于生活实际的,它在人类社会中,是无处不在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并不是孤立于书本之上的,它是与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所以数学应该是来源于生活,并且能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因此,在新教材的编写中更多的采用了生活化与情景化的场景,使学生觉得学有所用并能投入其中。

二、更注重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教材的设计更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个性。我们知道每一个学生

因为生活环境,智力发展,性格特点等多种原因会造成,每个人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有差异,表现出学习的效果不尽相同。这种

现象是切实存在的,而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这种差异,对每个学生提出合理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三、形式和内容更加多样化

高中数学课程分必修和选修。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必修课程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的数学内容。选修课程有4个系列,其中系列

1、系列2由若干个模块组成,系列

3、系列4由若干专题组成;每个模块2学分,每个专题1学分,每个专题可组成1个模块。对于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对未来发展的愿望进行选择,学生有了自主性。

四、数学教学活动更加丰富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

学的改革已势在必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就要求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让他们通过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学习,使学生自主学习可以自学的内容。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我更深层地体会到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深切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提高对数学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应用意识,注重数学知识与

实际的联系,注重数学的文化价值,促进学生的科学观的形成。总之为了课程改革的成功,为了下一代人的数学教育,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都应关注,都应思考,都应行动,都应付出,都应探索。为了课程改革的成功,为了数学教育的美好明天,让我们共同努力,在新课程的土地上辛勤耕耘。

2014-8-29

推荐第7篇: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在新课程推进的关键时刻,为了进一步学习新课程的理念,加强对新课程新教材的把握,我市教育局举办了新课程教师培训.在这次培训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不仅要有高素质,而且要有较强地课程驾驭能力,要尽量做到“吃透”教材,超越教材,灵活地用教材教;还要有较强的资源意识,下面将培训的一些心得体会简单罗列。

一 新课程实施建议

1.执行课程政策,落实教学计划

《教师成长》中提到的“如果教师在上课之前,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并围绕某个教学主题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材料,那么这样的教学在上课之前,就已经成功一半”。从中看到了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应该多积累生活中的事件作为例子,使课堂更贴近生活。此外,应该有计划的看书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了解本学科的前端知识,丰富课堂。

2.改革教学方式,优化学习方式

(1) 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要以生活为主线,结合应用性常识,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努力把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融入生活题材之中,全面落实课程目标。要注意内容目标中有关过程性目标与结果性目标的陈述,在教学中准确把握内容标准的要求。

(2) 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既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又必须根据学生认知特点灵活运用教学策略。要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的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的过程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要根据课程的内容和教材的呈现方式,尝试和确定教学方法,如,基于案例教学的方法,基于问题教学的方法,基于情境教学的方法等。 (3) 强化实践环节,丰富教学内容。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服务、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使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学生关注的、有意义的题材。从而使课程的实施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形成网络式的教学系统,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社会参与和社会认知的能力。 (4) 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根据高中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特别是要大力倡导有利于掌握科学方法、孕育创新精神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在明确基本标准的前提下,要结合相关内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和交流机会,让学生能够从各自的特长和关注的问题出发,主动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的过程,富有个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利于培养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5) 建立共同成长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努力构建平等、和谐、互动、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共同开展观察生活、探究问题、领悟知识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以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创造积极的心理环境。

二、新课程的教学评价建议 1.评价的基本要求

(1) 把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突出位置。评价要全面、客观地记录和描述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状况,注重考查学生的行为,特别关注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表现。 (2) 学生既是评价对象,也是评价主体。应重视学生参与评价,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要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发展自我评价能力。如对学生在集体生活中的各种表现,对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效果,都可提供相应的自我评价的机会和要求。

(3) 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给予激励性、指导性评价。要注重从积极的方面、用发展的眼光给予评价,并在评价过程中予以指导。 (4) 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学业的完成,需要经历必要的过程;学习的状况,要在一定的过程中表现。终结性评价应建立在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上,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以保证评价的真实、准确、全面。

(5) 采取多种学习评价方式。结业和升学考试应注重考评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真实能力。平时要采取灵活的方式,对学生学习表现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特别要关注其发展和进步的动态过程。

2.评价的主要内容

主要评价学生通过学习是否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要求,全面分析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情况。

知识掌握。评价内容既包括理论观点和原理,又包括应用性知识及其操作规范。

评价主要伴随着相应的活动展开,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动态的、综合的、有侧重的评价。评价内容既包括学习能力的评价,又包括实践能力的评价。既要注重对理论观点、原理的运用能力进行考评,又要强调对“动脑”思维、“动手”操作的能力进行评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既要坚持正确的价值标准,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关注学生情感和态度变化的趋势。评价主要依据学生在课程实施中参与各类活动的行为表现。 3.评价的主要方式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采用考试与考查相结合的方式。考试,包括结业和升学考试,作为学习成绩的重要评价方式,应注重考评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真实能力,在提供多种题型的同时,倡导综合的、开放的题型。学生平时学习情况考核主要由学校组织。要采取灵活的方式进行考核,如谈话观察、描述性评语、项目评议、学生自评与互评、个人成长记录等。要通过个人成长记录,如实反映学生在课堂学习、课外实践活动、撰写小论文等方面的成果,如实反映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表现。 三 教师思想转变

教学思路要灵活,首先在课堂的设计上一定要力求新颖,讲求实效性,不能活动多多而没有实质内容;教师的语言要有亲和力,要和学生站在同一高度,甚至蹲下身来看学生,充分的尊重学生;教师的个人修养和素质也需要不断提高,要靠不断的汲取知识,学习先进经验来作保证。另外,我也深刻地体会到反思的重要性。所以我认为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不断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认真地做好记录,便于今后教学时借鉴使用,也可以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如:在课堂教学中,没有照顾到学困生、合作学习没有达到实效、对学生的评价语不够恰当、没有及时解决学生的提问等,我会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请教其他老师,为今后进一步的改进作充分的准备。

总之,要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一番出色的表现,没有捷径,只有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地去学习,去探索,去实践,去思考。

推荐第8篇: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精选公文范文-------------------------- 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收益非浅,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通过学习与教学实验,慢慢理出一点头绪,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今日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并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有个性的发展。生物课程是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在当代科学技术领域中,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尤为迅速,成果显著,影响广泛而深远。它不仅影响人类的生活,社会文明和经济活动,还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高中生物课程应当与时俱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精选公文范文----------------

1 --精选公文范文--------------------------

课改让我感受到了它所带来的勃勃生机。在这样一种契机下,在不断地摸索探求之中,使我无论是在教学行为上还是在教学意识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课程改革以来,我参加了几次培训,通过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获得了一些宝贵经验。其中感触最深的是新教材特别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师生情感关系,从整体上说,目前的状况仍难以另人满意,师生之间的情感冷漠缺乏沟通的现象比比皆是,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情感关系,不仅使得一直为人们所珍视的师生情谊黯然失色,也使教学活动失去了宝贵的动的源泉。优化师生关系,重建温馨感人的师生情谊,是师生关系改革的现实要求。新型的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创造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教师需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第二,展现教学过----------------精选公文范文----------------

2 --精选公文范文-------------------------- 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第三,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要利用内在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等优秀品质,这是优化师生关系的重要保证。为此,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是要建立合理的伦理关系和情感关系。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的师生伦理关系,要树立教育民主思想;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师生伦理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应面向新时代,努力创建民、平等和促进个性发展的师生伦理关系,真正使师生关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这将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高亮丽的风景线。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精选公文范文----------------

3 --精选公文范文-------------------------- 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就在每个学生的身边,如热点新闻,医疗健康,个人生活,当地资源,环境保护等,都含有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适当加入这些内容,会开阔学生的思路,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能够认识到许多社会问题的多方面性。

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精选公文范文----------------

4 --精选公文范文-------------------------- 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课改要求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拔?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起地球。”那么,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尝试,不断的改进,力求将中国的教育事业推向一个更新的台阶!

新课程提出了一些新的课程理念,----------------精选公文范文----------------

5 --精选公文范文-------------------------- 如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倡导课程的综合化,及以课程管理的“去集权化”等。这些理念对广大教师来说是全新的,在教学实践中没有遵循过的,因此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教师应积极对其做出回应以推动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传统教育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忽视表现在很多方面。在课程设置上,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课程曾经是必修课程一统天下,学生没有迭择的余地,传统的学校管理的观念和方式有利于控制和效率,但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与传统的课程与教学相比,新课程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关键一点,就是新课程能够保障学生的个性化的学生权力的实现,保障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权力,就是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性。求得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种全新的理念对传统学校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我国历来有精英主义教育的传统,追求学业成绩的优秀,追求在考试竞争中打败同伴,脱颖而出,这是一种精英主义的教育,----------------精选公文范文----------------

6 --精选公文范文-------------------------- 它是以牺牲很多学生的发展为代价的,新课程就是从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权力,求得每一个学发展的角度来对学校文化进行重建的,在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为了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有个性的发展。在课程结构上开设大量的选修课,让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标准的前提下获得更多的自由发展的机会。从而实现个性发展。

----------------精选公文范文----------------

推荐第9篇: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集安市职业教育中心

王秀艳

我是一个从事高三英语教学的教师,参加了本次通化市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师通识培训,通过三天的学习,使我深深的认识到,当今时代,不再以拥有知识量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唯一尺度,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提高。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与想法:

一、这次新课程改革的规模、力度之大,让我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压力和希望。回顾历史,近百年来在诺贝尔的领奖台上无一名中国人,中国与诺贝尔奖无缘和我们中国的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七年的教学生涯,让我感觉到自己教学中很重视学生成绩(分数),根据纸笔测验的成绩推断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水平,忽视了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忽视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各类艺术教育成为了一些家长、教师的素质教育,教师为个别优秀学生使劲全身解数。“新课标”贯穿了发展的理念。在教学中切实地落实发展的理念,必须建立以下几种意识,即知识意识、课程意识、学生意识、生命意识、批判意识、问题意识、过程意识等。

二、用全新的课程理念开创教育的新境界

新世纪课程改革之风,吹开了课堂教学模式革新之幕,使课堂教学模式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而在这场革命中,教育教学理念无疑是最关键的。因为只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才能催生先进的教育教学行为。

1、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课程观。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丰富学生的各种素养,新课改特别强调各地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落实地方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并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应编写具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相关教材。从某种程度上说,课程问题已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那么,我们所需要的新课程观是什么呢?(1)真正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与主体意识的培育,强调对学生个体生命发展的关注,更多地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以及对学生人格的完善。(2)明确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组织教育活动的最主要依据,教师必须把以新课程为依托的教育活动当成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使教学在创造中发展,在发展中创造,演绎出无穷的生命力。(3)思想素质方面,教师应依托新课程中的人文因素,使教学中的情意因素和过程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以达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2、建立"一身多面"的新教师观。

新课改倡导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这种教育是发展个性,构建独立人格、倡导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是着眼于学生学会发展、学会创造的教育。因此,教师不仅在观念上要不断更新,而且教师的角色也要转变。教师应由单纯的教书匠和"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个性发展的辅导者和社会化进程的促进者",以及把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作为研究对象的科研者。

(1)从师生关系看,新课改所贯穿的人本精神要求教育作为一种生命活动、作为师生平等交往和对话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从传授知识的核心角色中解脱出来,尽快充当起教学活动中的共在的双主体之一的角色(另一主体是学生),发挥出教师的主体性作用,促进另一共在主体--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角色应转变为组织者和引导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是教科研者。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智慧,在遵循教育规律基础上大胆“标新立异”,敢于突破教材的限制,对教材不断拓展、补充与创新,认真研究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深入探究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总结每一时期的教学经验。这一过程是教师由教书匠角色逐渐转化为教科研者角色的过程。

三、,通过新课程培训,加深了对改革目标、原则、实施新课程的主要内容、问题与对策的理解。

通过课程改革,要达到5个目标:创新精神和时间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以及终身教育。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发生一系列的改革与变化。这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针对目前的教育现状,存在的焦点,通过和国际的比较,依据一定的教育理念和理论依据而制定的。只要真正认识到了其内涵,才能真正的在教学过程中付诸实施,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素质教育,才能最终达到所制定的教学目标。

四、通过新课程培训,加深了对课程结构的理解。

这次课程改革,改变了实行多年的3+X结构,即文科:语数外+政史地,理科:语数外+理化生,实行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综合实践活动这几的教育领域,拓宽了知识结构,并具有很的实用意义。除了必修课外,还有选修课,这就有了很大的灵活性,符合个性发展的需要,这同时也要求我们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先给自己充足了电,才能做好学生的知道教师,帮助学生选好适合自己的选修课。

新课改涉及到诸多复杂关系,需要全方位地协调。因而,从某种程度上说,新课改是系统工程,可谓任重道远。但是,我们相信,只要广大教师能够积极投入、大胆探索,各方齐心协力,新课程改革一定能够探索出自己的成功之路。

推荐第10篇: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首先,感谢南通商贸学校给我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这次培训时间是从7月8号到7月17号,为期共十天。培训主办单位是江苏省教育厅,承办单位是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培训内容是财经商贸类老师新课程培训。

此次学习我聆听了六位专家的讲座,他们分别从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尽阐述。下面我就个人学习谈一点心得体会:

一、革新职业教育理念,明确职业教学目的

通过这次学习,我对教学理念革新有了一个更清楚更系统的认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

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功能。而此次学习我对这一功能有了简单的体会:教学活动的新诠释,树立以生命为本的教学过程观、以研究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观、以促进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评价。

叶澜教授曾经指出:“今日教学改革所要改变的不只是传统的教学理论,还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作为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支柱,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认识到教学活动并不是围绕书本传授“符号”的过程,做教材的“奴隶”,而在于以课程为中介,通过师生之同的积极互动,将课程“动态化”,通过体验和发现去开发新的课程,能动地、个性地解读教材,

去创建新的课程意义,使课程活起来,使教学活起来,力求达到生命的一次又一次的提升。

教学目的应是为了挖掘每一个孩子的天分,培养其独特的个性,教学活动应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石,教师则是构筑基石的材料。新课程所强调的课程内容的选择性正是为了适应学生发展的不同需求而提出的。我们应该用积极乐观的眼光和态度来欣赏和预见学生的天性,应将每一个学生都视为一片有待开发的资源和财富,并进行有效的挖掘和利用。

二、加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建设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应该把握两个度。

一是以“必需”和“够用”为度,促进文化教育功能化。与普通教育不同,职业教育中的文化教育不仅要为学生基本素质养成奠定基础,也要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服务,更应注重知识的应用能力、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职业院校要按照行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实际要求来安排文化基础课程,防止盲目加大文化基础课程的比重,削弱职业能力训练,片面追求对口升学考试的做法。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学研究机构要支持职业院校根据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对文化基础课程的设置和课时安排进行必要调整,要避免简单地组织和安排职业院校文化基础课程的统一考试和质量评价。

二是以适应行业企业劳动组织和技术发展需要为度,促进专业教育情景化。要关注行业企业的最新发展,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流

程和新方法;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技能、经验与兴趣,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模块化的学习资源。要把教学内容按照职业活动的特点和要求进行整合,按照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形成围绕工作需求的新型教学与训练项目。

以上就是我此次学习的一点心得体会,可能某些方面的认识还很肤浅,但我相信,用我对一颗对教育的执着追求的奉献之心,在 以后的工作中会不断的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时刻看到自己、认识自己、丰富自己。

张 华

2012年7月20日

第11篇: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在今年的新课程培训中,我们观看了两节全国优秀地理教师的比赛课,两节课同课异构,均讲的是新课程必修二中的一节课,但风格迥异,一节是典型的传统教法,一节课则充分的关注到了学生的学,渗透了新的教学理念,带给了大家耳目一新的冲击。是啊,新课程,如果没有新的教学理念做支撑,必将落得和上一轮的课程改革一样,没有多少变化,国家的课程改革又将流于形式。

听了张海晨校长的报告,我更加坚定了上面的想法,也坚定了课改的决心。特别是张校长展示的那两幅关于“学生对所教内容两周以后记住的平均率”的塔形图的对比,更留给我深刻的印象。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此时还不积极投身于课改,那怎么对得起国家、人民对我们的信任呢?

在我们学校的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实践中,我也存在很多的困惑,有的时候在课堂上我也会觉得彷徨,许多的地方在实际的操作中感觉不够流畅,达不到我们预期的效果,这些都让我难以平静安心。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课堂时间不够用,室展、簇展的关系未能很好协调,存在重复低效的现象,还有就是学生参与展示的积极性不高、或展示权老是集中在少数学生中的问题等。而在张校长的报告中,我受到了许多的启发。

首先是簇展和室展的关系,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认识到了簇展在一节课成败中的关键性作用,只有簇展进行的充分,才能保证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在大多数同学中得到落实,保证新课堂的高效。而在实际的课堂实施中,往往我们的簇展、室展内容一致,导致许多同学对簇展的参与缺乏积极性,在簇展中常常置身事外,只是为了应付老师而站在一起。同时,簇展、室展的重复也是我们课堂时间紧张的主要原因,当然,这其中也暴露了我们教师还不够相信学生,还不敢放手,总是担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准确、不够到位,必须在室展中亲自把关才行。听了张校长的报告,我认为我们必须提高室展的针对性,使簇展、室展更灵活一些。室展我们应该展示的是学生簇展中普遍不能解决的问题,方式上可以是向我们以往的集中展示,也可以像李校长提到的真正放开、实施超市式的方式,即以黑板为载体,打破学簇的单位,学生根据自己的问题自选位置参与展示交流,由每簇确定一位题长来负责重点展示和组织展示。而如果簇展能够把问题都解决了的话,我们完全可以不进行室展;又或者簇展困难重重,没有明显效果话,我们则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室展,在室展的基础上,再利用簇展的形式进行课堂检测,深化学生的理解。

第二,是关于学情调查。张校长在报告中提到,每节课的实施中有三次学情调查,我认为这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也是我们今后在课堂实践中要做到的基本要求。张校长介绍到的三查,一是在独学阶段,对学生自主探究结果的调查了解,二是在小展示环节,即我校的簇展环节,对学簇合作探究的结果的调查了解,三是在大展示即我校的室展环节之后的课堂检测中,具体把握每位同学对当堂内容的掌握情况。在我们学校的课改中,也有对学情调查的要求,但是没有张校长介绍的那样理性、具体。三次学情调查,时间不同,我认为方式也应该有所不同,我们在具体的实施中一定要灵活、高效。比如第三查,张校长介绍的方法主要是依靠学簇的力量,以学簇为单位对每位同学当堂存在的问题记录整理,这样的方式既节约时间,同时又将教学效果落实到每一位具体的对象,我觉得的就很好,很值得我们借鉴。

第12篇: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新课程培训的心得体会

这次参加新一轮高中历史新课程培训,听了专家、学者高老师备考策略,邯郸三中李军,赵磊老师的示范课,还有赵老师的精彩点评,使得自己对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认识也逐渐加深,对新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评价理念等也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更好的把握高考。对参加培训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1、准确把握并切实执行课程标准,坚持新课改理论的学习,加强“教”与“研”的力度,由于新课改提出了不少新的教育理念,尤其是一些新的史学观念,例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等。高老师讲解之下,开了眼界,明确了以后备考和复习的方向。

2、明确了高考目标,掌握解题技巧。高考文综历史部分由客观题与主观题构成。客观题主要氛围以下几类:排序类、组合类、比较式、材料型、因果类、最佳型、否定类、概念型、情景式等。以后的练习就围绕这几类题型展开,非常有针对性。主观题部分要主义历史转型期的重大事件的考察。另外,评价类的题出现频繁,评价要掌握几个原则;历史原则、阶级分析、两点原则、大节原则等。评价历史事件时坚持三条;民意、潮流、生产力。总之,此次培训的实战意识强,效果好。

3、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更新教学观念,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善于培养质疑意识,形成创新精神;适时运用讨论法教学,提高创新能力。历史新课标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与技能,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倡导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

4、注重整合教育资源和课程资源

历史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的总和。这其中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人力的;既包括校内的,也包括校外的;既包括传统的教科书、图书资料,也包括现代网络、科技成果。认识并开发这些资源,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历史教学水平的提高。

第一,历史教材是历史课程资源的核心,是进行历史课程教学的基础,合理利用与开发历史教材,必须吃透教材。教师应对教材结构,课文内容有一个总体认识;对照课标,找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了解教学目标中知识、能力、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方面的要求;对教材中辅助材料如课前的引文、历史图片、问题设计、课后练习等进行深入研究,揣摩编者这样设计的意图;分析课与课、专题与专题之间的关系,分析专题在模块中的地位与作用。比如高老师提出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近代思想解放和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关系。拓展知识,开阔眼界。

第二,教师也是重要的教学人力资源,教师不仅是教学资源的利用者,还是重要的历史教学资源之一。如果历史教师能在学生面前展示一种通晓古今中外,博识天文地理的人格魅力,可以使教师“在自身以外的教学资源十分缺乏的情况下,实现教学资源价值超水平的发挥”。 教师应突出自己主导的地位,讲课时不要一言堂,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注意和学生交流,注意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学生会学,而不只是学会。

第三,学生是课程的主体之一,对教育教学具有能动作用,由于学生对教育具有能动作用,因此有效的学习本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为学生提供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使其在朝目标迈进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调节。

第四,课程资源具有多样性。互联网、历史音像资料、图书馆、历史遗存、博物馆等都是对实现历史课程目标有利的课程资源,依据课标要求,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

5: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这次新课程培训,高老师,李老师,赵老师都是来自教学一线。可是他们的知识,理念,解题的方法技巧,让我感受到巨大的差距。看来自己真的需要学一学,而且有必要终身不断学习进步。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过:这世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只有与时具进,才能跟上时代的节拍。

总而言之,经过此次培训,自己长进了不少,丰富了不少。希望以后这样的培训能多一些。

第13篇: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探析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英语教学

------《甘肃省2011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教材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2011年8月23至25日在甘肃省天水市举办了甘肃省2011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教材教学培训会,我非常荣幸参加了这次新课改理论学习。在为期四天的培训中,《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这套教材的主编刘道义教授对新教材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广东省东莞中学的高级教师陈宇明老师就《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听说与词汇教学》进行了专题讲座;西北师范大学外语系副院长武和平对于《Using language》的教学方式做了认真的讲解。还有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外语教研室的陈新忠对于阅读教学进行了专题讲座。听了这些专家的理论指导和总结的教学经验,再对照我们刚完成的高一新课改教学,感触颇深,在此简单谈谈这次学习的心得体会。

一、对在新课程教育理念下,实施高中英语教学的理解

1.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共同基础

正如在培训会上,刘道义教授所说,高中英语课程是为高中学生奠定终身发展的基础课程。因此,高中英语课程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学中要特别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传达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了帮助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特别强调使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有效地使用英

1语。高中的学生学习方式和方法上存在着差异,在知识基础和能力发展水平上也存在着差异,因此,教学设计不但要符合高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还要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以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只有尊重学生的差异并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才能真正实现面向全体、构建共同基础的目的。

2.要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要符合新课程的需要。应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帮助学生发展探究知识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等学习方式,改变死记硬背、机械模仿的学习方式。教学中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批评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应能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力,应增加开放的任务型活动,增加探究性学习的内容,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会合作,发展与人沟通的能力。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设计不同的任务,使所有的学生都得到进步。

3.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这点在陈宇明老师的报告中,尤其强调,她指出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对英语学习以及英语文化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高中学生经历着从少年、青年到成年转化的特殊时期,是人生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英语教

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每个学生,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努力尝试,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建立融洽师生交流渠道,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4.要加强学习策略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策略是高中英语课程目标之一,主编刘道义教授对此这样解释:高中学生应该形成适合自己学习需求的学习策略并能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帮助他们形成以能力发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鼓励学习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要为学生独立学习留出空间和时间,使他们有机会通过联想、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用英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经验,增强信心,提高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利用其它学习资源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学习中的困难。要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交际活动,使学生在交际中形成交际策略。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独立制定具有个性的学习计划,并根据自我评价不断修整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

5.要实践“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新课程强调语言的功能而不是语言形式;强调用语言做具体的事情,而不是一般的语言输出(表达)。因此,新课程标准中明确以学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提倡采用任务型的教学

模式来实施课堂教学。英语教学中的任务指有利于学生用英语做某事的各种语言实践活动。任务的设计一般应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真实意义,即接近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活动,涉及信息的接收、处理和传达等过程。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应使用到语言,通过做事情完成任务,而且最后需要形成一个具体的成果。

二、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学习方式的转变

武和平教授在介绍《Using language》教学方式时,首先分析了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学习方式主要有五种:1.体验;2.实践;3.讨论;4.合作;5.探究。

1.体验

高中英语的任何学习活动都需要体验,而不是学习哑巴英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时播放录音带和不播放录音带不一样,教师上课时用英文讲授和不用英文讲授不一样,学生回答问题时用口语和不用口语不一样,告诉式教学和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不一样,被动地听和专门的听力训练不一样,枯燥地学习语法和外教的真实交际不一样,听懂了的和做听课笔记不一样,别人告诉的答案和自己思考出来的不一样,凡此种种,都强调学习体验的重要性。目前学生学习英语的体验不够,英语学习环境差,学习氛围不够,教师在目标设计时需要增加学生体验英语使用的机会,感受英语这一优美语言的魅力。

2.实践

英语实践活动就是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得到验证的过程。英语学习实践包括字母的发音,书写,单词的拼读,意义的交流,句子结

构的灵活运用,口笔头翻译,阅读和运用阅读信息解决工作和生活中实际问题。实践已经不单单是学习,而且已经上升到了产生社会效益和实现个人价值的层面。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大会高翻等绝对不允许出错。学生在学校的英译实践,可以是帮自己的教师,或者跟同学之间用英语制定计划,协商事宜,完成活动,或者在网上用英语聊天等。这种实践活动涉及到语言的速度和准确性,通过实践过程学习效果最好,而且会使一些学生深切地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开始进入真正的学习状态。

3.讨论

现在课堂讨论进入了两个误区,一个误区是对新课改的分组讨论和结对讨论持反对意见,担心这样做不会有好的效果,而且很作秀。另一种教师是大力推行课堂讨论,但是有些讨论实在是没有必要的,是在耗费学生的时间。不管什么样的讨论,一定要有预设的目标和结果,而且要有教师的组织教学和过程监控。讨论不讨论,完全看有没有必要,如果有必要,讨论的结果会很好。讨论最明显的优点在于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上课睡觉的学生就没有了市场,大家都在参与思考。

4.合作

合作学习打破了过去那种孤立自闭的学习方式,由以前过分强调独立思考而转向集体智慧的汇总和分析。课堂上,学生不再一个人面对困难束手无策,而是你一计我一策地提出完成活动任务的方法和手段。特别是在英语研究性学习中,课题组内成员需要工作分工,相

互协作,密切配合,才能做到人尽其责,各负其职才能漂亮地完成研究性学习活动。在英语学习中,合作学习无处不在,教师要重视合作任务分配,发挥学生在学习组织中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5.探究

探究式学习非常重要,凡是不懂的地方,学生都要问个为什么,探其因,究其理。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但要鼓励这些爱问问题的同学,而且要鼓励那些一言不发的同学,让他们多思考,多提问,对于学习困难比较大的知识和能力问题,要有计划地研究突破。探究是需要方法的,这就需要老师耐心指导,绝不可以认为这些都是一种提法,或者认为这些仅仅是学生自己的事。 以上五种学习方式,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互相渗透,可以使学生英语学习取得实质性的进步,也对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程英语教学中,教师起的是主导作用,而学生的自主学习才是真正的根本。

这次新课程培训让我认识到:在新课程理念下,一切以学生独立自主为出发点,更有助于英语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发展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掌握好这些基本技能及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一定会学好英语这门课程。

2011年8月29日

第14篇: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新课程培训-教师成长)论述课程学习

心得与体会

南江县职业中学 杜海林

通过网上学习《新课程培训—教师成长》,我感到长了许多见识,对我教学工作地有效开展有着极大的帮助。特别是在教师的教学智慧和管理智慧中我们学到了很多新的招数,也因此认识了许多在这方面做得比较突出的老师。他们的教学、管理智让我校钦佩不已。如何吃透教材,超越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引发了我深刻地思考。我们都曾听过一些教育教学的权威人士的讲座,回过头来,又因缺乏指导、和有效的解决教育教学过程当中生成的问题,一些好的做法无法实施。以前总是强调教师成长的三个因素:专家引领、同伴互助、校本教研。但是对于三者的作用在日常的教学中体现得不很明显,对成长的促进作用,体会不是很深。通过学习印证了三者的作用。通过这次学习鼓舞了大家,要在教育教学的舞台上演绎自己精彩的生活。

通过学习,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不仅要有高素质,而且要有较强地课程驾驭能力,要尽量做到“吃透”教材,超越教材,灵活地用教材教;还要有较强的资源意识,正如《教师成长》中提到的“如果教师在上课之前,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并围绕某个教学主题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材料,那么这样的教学在上课之前,就已经成功一半”。从中看到了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通过学习,我无论是教育教学的思想理念,还是具体的课堂操作能力,个人基本素养等等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教学思路灵活了,对自己的教学也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首先在课堂的设计上一定要力求新颖,讲求实效性,不能活动多多而没有实质内容;教师的语言要有亲和力,要和学生站在同一高度,甚至蹲下身来看学生,充分的尊重学生;教师的个人修养和素质也需要不断提高,要靠不断的汲取知识,学习先进经验来作保证。另外,我也深刻地体会到反思的重要性。所以我认为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不断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认真地做好记录,便于今后教学时借鉴使用,也可以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如:在课堂教学中,没有照顾到学困生、合作学习没有达到实效、对学生的评价语不够恰当、没有及时解决学生的提问等,我会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请教其他老师,为今后进一步的改进作充分的准备。

有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地去学习,去探索,去实践,去思考。

第15篇: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千口乡吕村小学 张素芹 在新课程推进的关键时刻,为了进一步学习新课程的理念,加强对新课程新教材的把握,中心校举办了新课程教师培训.在这次培训中,我不仅聆听了专家对新课标的精辟的解读,而且观摩了三位教师的示范课,从而深深地体会到教师不仅要有高素质,而且要有较强地课程驾驭能力,要尽量做到“吃透”教材,超越教材,灵活地用教材教;还要有较强的资源意识,下面将培训的一些心得体会简单罗列。

一 新课程实施建议

1.执行课程政策,落实教学计划

《教师成长》中提到的“如果教师在上课之前,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并围绕某个教学主题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材料,那么这样的教学在上课之前,就已经成功一半”。从中看到了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应该多积累生活中的事件作为例子,使课堂更贴近生活。此外,应该有计划的看书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了解本学科的前端知识,丰富课堂。

2.改革教学方式,优化学习方式

(1) 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要以生活为主线,结合应用性常识,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努力把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

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融入生活题材之中,全面落实课程目标。要注意内容目标中有关过程性目标与结果性目标的陈述,在教学中准确把握内容标准的要求。

(2) 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既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又必须根据学生认知特点灵活运用教学策略。要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的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的过程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要根据课程的内容和教材的呈现方式,尝试和确定教学方法,如,基于案例教学的方法,基于问题教学的方法,基于情境教学的方法等。

(3) 强化实践环节,丰富教学内容。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服务、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使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学生关注的、有意义的题材。从而使课程的实施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形成网络式的教学系统,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社会参与和社会认知的能力。

(4) 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根据高中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特别是要大力倡导有利于掌握科学方法、孕育创新精神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在明确基本标准的前提下,要结合相关内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和交流机会,让学生能够从各

自的特长和关注的问题出发,主动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的过程,富有个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利于培养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5) 建立共同成长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努力构建平等、和谐、互动、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共同开展观察生活、探究问题、领悟知识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以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创造积极的心理环境。

二、教师思想转变

教学思路要灵活,首先在课堂的设计上一定要力求新颖,讲求实效性,不能活动多多而没有实质内容;教师的语言要有亲和力,要和学生站在同一高度,甚至蹲下身来看学生,充分的尊重学生;教师的个人修养和素质也需要不断提高,要靠不断的汲取知识,学习先进经验来作保证。另外,我也深刻地体会到反思的重要性。所以我认为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不断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认真地做好记录,便于今后教学时借鉴使用,也可以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如:在课堂教学中,没有照顾到学困生、合作学习没有达到实效、对学生的评价语不够恰当、没有及时解决学生的提问等,我会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请教其他老师,为今后进一步的改进作充分的准备。

总之,要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一番出色的表现,没有捷径,只有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地去学习,去探索,去实践,去思考。

第16篇: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柏果镇业租小学李健

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收益非浅,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收益非浅,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通过学习与教学实验,慢慢理出一点头绪,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课程改革以来,我参加了几次培训,通过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获得了一些宝贵经验。其中感触最深的是新教材特别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的朋友和榜样。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是要建立合理的伦理关系和情感关系。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的师生伦理关系,要树立教育民主思想;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师生伦理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应面向新时代,努力创建民、平等和促进个性发展的师生伦理关系,真正使师生关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二、上好课堂教学,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就在每个学生的身边,如热点新闻,医疗健康,个人生活,

当地资源,环境保护等,都含有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适当加入这些内容,会开阔学生的思路,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能够认识到许多社会问题的多方面性.

2、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课改要求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拔?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生物学科与自然界紧密相联,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查看更多与本文《2012年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相关的文章。

3、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

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4 、灵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

经过培训,我的脑海里充斥着新的教学理念及以人为本的教学态度。关注全体学生,放下架子把学生当作朋友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教学资源共享成为本次培训的一大收获。通过培训对新课程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与体会。但对具体实施仍有一定的困惑,还须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总结和反思,希望今后能有机会参加类似的活动。

第17篇: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在今年的新课程培训中,我们观看了两节全国优秀地理教师的比赛课,两节课同课异构,均讲的是新课程必修二中的一节课,但风格迥异,一节是典型的传统教法,一节课则充分的关注到了学生的学,渗透了新的教学理念,带给了大家耳目一新的冲击。是啊,新课程,如果没有新的教学理念做支撑,必将落得和上一轮的课程改革一样,没有多少变化,国家的课程改革又将流于形式。

听了张海晨校长的报告,我更加坚定了上面的想法,也坚定了课改的决心。特别是张校长展示的那两幅关于“学生对所教内容两周以后记住的平均率”的塔形图的对比,更留给我深刻的印象。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此时还不积极投身于课改,那怎么对得起国家、人民对我们的信任呢?

在我们学校的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实践中,我也存在很多的困惑,有的时候在课堂上我也会觉得彷徨,许多的地方在实际的操作中感觉不够流畅,达不到我们预期的效果,这些都让我难以平静安心。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课堂时间不够用,室展、簇展的关系未能很好协调,存在重复低效的现象,还有就是学生参与展示的积极性不高、或展示权老是集中在少数学生中的问题等。而在张校长的报告中,我受到了许多的启发。

首先是簇展和室展的关系,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认识到了簇展在一节课成败中的关键性作用,只有簇展进行的充分,才能保证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在大多数同学中得到落实,保证新课堂的高效。而在实际的课堂实施中,往往我们的簇展、室展内容一致,导致许多同学对簇展的参与缺乏积极性,在簇展中常常置身事外,只是为了应付老师而站在一起。同时,簇展、室展的重复也是我们课堂时间紧张的主要原因,当然,这其中也暴露了我们教师还不够相信学生,还不敢放手,总是担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准确、不够到位,必须在室展中亲自把关才行。听了张校长的报告,我认为我们必须提高室展的针对性,使簇展、室展更灵活一些。室展我们应该展示的是学生簇展中普遍不能解决的问题,方式上可以是向我们以往的集中展示,也可以像李校长提到的真正放开、实施超市式的方式,即以黑板为载体,打破学簇的单位,学生根据自己的问题自选位置参与展示交流,由每簇确定一位题长来负责重点展示和组织展示。而如果簇展能够把问题都解决了的话,我们完全可以不进行室展;又或者簇展困难重重,没有明显效果话,我们则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室展,在室展的基础上,再利用簇展的形式进行课堂检测,深化学生的理解。

第二,是关于学情调查。张校长在报告中提到,每节课的实施中有三次学情调查,我认为这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也是我们今后在课堂实践中要做到的基本要求。张校长介绍到的三查,一是在独学阶段,对学生自主探究结果的调查了解,二是在小展示环节,即我校的簇展环节,对学簇合作探究的结果的调查了解,三是在大展示即我校的室展环节之后的课堂检测中,具体把握每位同学对当堂内容的掌握情况。在我们学校的课改中,也有对学情调查的要求,但是没有张校长介绍的那样理性、具体。三次学情调查,时间不同,我认为方式也应该有所不同,我们在具体的实施中一定要灵活、高效。比如第三查,张校长介绍的方法主要是依靠学簇的力量,以学簇为单位对每位同学当堂存在的问题记录整理,这样的方式既节约时间,同时又将教学效果落实到每一位具体的对象,我觉得的就很好,很值得我们借鉴。

第三,是关于学生的预习。我们学校也曾提出独学、对学(同层次)、群学的概念,但并没有得到具体的落实。我认为在今后的预习课上,我们要逐步引入这样的方式,可以将预习课进一步进行分割,第一阶段由学生独学,必须保持绝对的安静,而第二阶段则是学簇内的对学、群学,通过合作,提高预习课的效果。当然,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簇建设座位的编排要合理,以保证各层次的同学在簇内都有比较好的合作伙伴,形成和谐的合作探究的氛围。

第四,是关于学道的编写。我们学校的学道编写虽说领导层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始终没有达到其应有的效果,没有得到师生的一致认同,这已经成为制约我校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的一大问题。在我们检查学生的学道时,经常会发现对于学道中的有些栏目如学习目标,学生并没有认真阅读,或者有的栏目学生并不喜欢去做。甚至于我们有的教师不喜欢使用学道,自己就对学道不够满意。张校长在报告中提到:“一切问题从学生中来,一切答案从学生中找。”我认为我们在学道的编写中,也应该引入学生的思想,我们要了解学生喜欢的学道是怎样的,学生在自主探究中需要得到哪些方面的引导等。在充分的了解学生的需求之后,我们教师再结合我们的思考,融入我们的思想,设计出有效的学道栏目和内容,以起到真正的导学的作用。同时,从教师层面,我们一定要精诚合作,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依据课程标准学情,充分参考不同版本的教材、多种资料等,精心设计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将知识问题化,一方面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方面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提高高效的行动路线图。

总之,在张校长的报告中,我深深的认识到,高效的课堂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铸成的,他们的那些成功的经验背后也蕴含着许多的汗水、许多的辛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要坚定课改的决心,要不断的创新方法,积极实践,认真反思、不断提高,努力使我们的专业发展与学校的课堂改革相结合,创造出我们无悔的灿烂的教育人生。

第18篇: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

20xx年8月24、25日,我参加了由西安市教育局组织的高二数学新课程培训,听了有关的专家对《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和对新教材的详细说明,使得自己对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认识也逐渐加深,对新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评价理念、等也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同时也明白岗前培训的重要意义,使我对新课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让我更加走近了新课程。下面是我参加培训的一些体会:

一、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的把握和定量的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来源于生活实际的,它在人类社会中,是无处不在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并不是孤立于书本之上的,它是与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所以数学应该是来源于生活,并且能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因此,在新教材的编写中更多的采用了生活化与情景化的场景,使学生觉得学有所用并能投入其中。

二、更注重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教材的设计更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个性。我们知道每一个学生因为生活环境,智力发展,性格特点等多种原因会造成,每个人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有差异,表现出学习的效果不尽相同。这种现象是切实存在的,而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这种差异,对每个学生提出合理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三、形式和内容更加多样化

高中数学课程分必修和选修。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必修课程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的数学内容。选修课程有4个系列,其中系列1、系列2由若干个模块组成,系列3、系列4由若干专题组成;每个模块2学分(36学时),每个专题1学分(18学时),每个专题可组成1个模块。对于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对未来发展的愿望进行选择,学生有了自主性。

四、数学教学活动更加丰富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的改革已势在必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就要求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让他们通过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学习,使学生自主学习可以自学的内容。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我更深层地体会到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深切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提高对数学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应用意识,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注重数学的文化价值,促进学生的科学观的形成。总之为了课程改革的成功,为了下一代人的数学教育,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都应关注,都应思考,都应行动,都应付出,都应探索。为了课程改革的成功,为了数学教育的美好明天,让我们共同努力,在新课程的土地上辛勤耕耘。

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范文2

我有幸参加市级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为期十天的培训虽然很短暂,但是每天的感觉是很充实的。在这里有走在新课程前沿的专家和一线教师,能听到他们不同风格的讲座,不同风味的上课,每一次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独到的教学思想、全新的管理体制,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无不起着引领和导向作用。具体体会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理念是行动的灵魂,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行动。新课程是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对于教师而言,首要任务就是建够新课程有效教学理念。要该掉传统的“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观念。通过培训,我知道了怎样去定位、去思考、去摸索、去创新,让我的课堂充满激情。我知道了怎样让我的学生真正的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良好的数学教育就是不仅懂得了知识,还懂得了基本思想,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磨练。在教学上要由关注“教”向关注学生“学”转变。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不是看教师“教得怎么样”,而是要看学生“学得怎么样”。教师在教学中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学会“做中学”,在实践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在交往中学习。要关注个体主动探究和情感体验。在行动上教师要赋予学生真实的“爱”,这种爱是一种对全体学生的关注,是一种对每位学生的信任,是一种平等的尊重,是一种深刻的理解,是一种“容错”的悦纳,是一种精神的激励。在教育由以本为本变为以人为本,教师由控制者、评判者转向参与者、引导者,学生由接受型转向探究型与接受型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认真研究学生,学生在面对一个问题时他们是如何思考的,其中是否存在着经验。同时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结合实践,提高效率

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数学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转化成我自己的理解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超常收获,有超常提高,有超常进步。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注重课堂实践和资源整合,运用专家的教育智慧补己之短,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整合教育内容,推动教育教学的行为变化。教师应把学习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教学的需要,通过总结经验,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必须要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专家教授们的新理念新视野就像一扇窗,为我带来外面广阔天地的一束灿烂的阳光。今后教学,我要努力实施新课程改革,把培训学习到的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评价方式用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不断加强新课程理论的学习,课堂上设计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变学生被动为主动,使课堂氛围活跃,提高教学效率,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内容丰富,博采众长

无论日常生活,还是教学过程,教师自身素质作用不可低估。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不断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市师训办组织的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给了我一次全面提升自我的机会,使我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着。阅读“培训”的学习材料,将会使我在今后的备课,授课中得到了很多启示。譬如,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设计流程的精心设计,多媒体教学的使用,授课方式的选择,各门学科知识的学习和融汇贯通,让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懵懂的孩子站起来学会了走路一般。犹在教学过程这一环节上,无论是课前的精心备课,课堂上的教学流程,还是课后的作业检查与教学反思,一系列流程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聆听专家讲座,如沐春风,通体舒畅,让我学会了如何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评价;如何激发每一位学生的自我潜能;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拜读同行创意,参加班级讨论,亦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三人行,必有我师”之感。在相互切磋,交流和讨论中,日常教学中存在的细微之处,也将会得到了良好的改正。班级日常事务处理的能力,也将会有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总之,专家和一线教师以他们的亲身体验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我们做指导,让我在短暂的数天时间里更好地了解新课程实施中会面临和需要解决的困难,通过紧张有序的学习,交流、研讨、评论等对这次骨干教师培训有了全新的认识,对之前的一些疑惑和迷茫有了深刻的答案。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仅收获了专家教授们的精髓,提升了自己的业务水平,而且,今后将会使我的教学世界更丰富多彩,让我在教学修养上也得到提升。

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范文3

本学期学校要求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通过本次学习,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标无论教学内容安排还是呈现形式,处处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重视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创设情境,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数学课程力求将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与课程的框架设计、内容确定以及课程实施有机结合起来,为广大数学教师深刻领会数学新课改精神,有效的进行数学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一、按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开展教学

长期以来,不少教师不是按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开展教学,而是习惯于把教学过程归结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上课做不完,课外继续练,在大量反复操作的基础上达到掌握的目的。教学评价时,主要看结果,即分数的高低。新“课标”指出:“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对此,教师应改变过去那种轻过程,重结论,单纯依靠重复操练的“经验性”教法,按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开展教学,减轻学生大量的重复操练产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学得积极、主动。

二、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全过程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着力点之一。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真正把学生当作数学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他们的知识与能力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对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与学生的心理规律,创设情境,注重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参与动机,强化参与意识,提高参与兴趣,从而使学生自始至终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并作出评价调控。使学生在精神上得到满足,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对于有畏难情绪、不积极参加学习的学生,教师应给予真诚的鼓励、热情的帮助、细心的辅导,促其从“要我参与”转变为“我要参与”,增强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参与活动的时间尽量多些,参与活动的效率尽量高些,教师应多考虑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由“静态”变为“动态”的画面,有利于反映事物变化的过程,易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多地为学生提供参与说、议、做、练等多种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努力营造学生全面参与学习的浓厚气氛。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教给学生参与的方法,提高参与的质效。达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使学生在独立探索、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会数学的思维方法。

三、教师在平常课堂教学中应大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会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

四、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就是使学生达到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某种情境和过程中推出可能性结论的推理。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学习新课标,就是为了更好的进行新课改。教学方式变了,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变了,认识这个变化,接受这个变化,适应这个变化,才能和学生一起实施教学的改革,共同实现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虽然,教学方式变了,教师角色变了,教学观点变了,但是目标不能变,为了孩子一生的持续发展,我们将坚持不懈的将课改进行到底。

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本人更深层地体会到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深切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选择学习方法、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提高对数学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应用意识,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注重数学的文化价值,促进学生的科学观的形成。在日常教学中,就要贯彻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更新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争取早日成为新课改中合格的、成熟的数学教师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通过这些天的学习,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不会迷惑、彷徨,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会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上好每节课,这次再学习让我真正懂得了为什么要进行新课改。

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范文4

7月21-23日,我在重庆第七中学参加了为期三天的新课程培训学习,此次培训的指导思想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我们中小学教师的课改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加强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掌握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提高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经过这次的培训令我感触很大,下面将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本次培训由市教研室的主持,由北京教育学院教授张维善主讲,主要内容是:1。课标解读。2。教材分析。3。由其它学校的几位优秀教师介绍他们在教学中的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这大大地开扩自己实视野的眼界,比如,周智良老师在介绍陈详老师的时说他没有想到“牛顿第一定律”还可以这样上,又如,危明老师在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和考法(例如,我们建桥时为什么要建凸桥而不建凹桥的原因,并且不能用物理知识解译)等等,这些都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没有想到或没有去想的,还有就是周智良老师在最后一天有的培训中所展示出的一些素材的图片,体现出一个物理老师对周围事物敏锐的观察能力,这些都自己所欠缺的。通过此次培训从很大程度上说是更新了自己的教学观念,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自己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怎样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改呢?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怎样才能引导学生的情感处于积极的、自由的、宽松的心理状态,能自主的参与课堂教学,使课堂气氛活跃?我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自己不断去积累,不断去学习探究。

一、教师在新课改中的作用

因为新课改要培养学生具有以下的能力:

1、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

3、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而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主体。新课程最终要落实到教学中来,没有教学,新课程终究只是一个静态的方案,而不会是现实的课程。而教师恰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任何其他人,如专家、各级教育行政人员,等等,不管对新课程有多么热心、有多么关注,都不能代替教师的实践。

教师一是要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任,用自己的创造性实践去实现新课程;二是要对自己的以往的和当下的实践满怀信心,要认真分析以往教学的优点与不足的基础上,借着新课程的契机,发扬光大以往的优点,改造乃至克服以往的不足。那种认为新课程要一切都是新的,以往的做法都是陈旧的、不适应新课程的想法是不正确的,也不利于新课程的开展。

二、新课改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1、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的实践要求教师转变角色观,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程下要求教师和学生是共同的学习者,这应该说是教师与学生的真正平等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学友关系,只有做到这一点,教师和学生才能做到真正的平等地学习和交流,课堂的气氛也才能真正地开放和活跃起来。其实,师生平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新课改的要求,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2、教学方法的革新

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学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强调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注重“创造力”的培养,主张变革传统的教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单纯的讲授知识,而是鼓励、指导学生去探索和发现,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命令学生学习,而是传授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不再让学生被动地去学习,而是主动地去探索。

3、教学手段的革新

以多媒体应用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正在迅速地改变着课堂的教学模式,成为促进科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多媒体等计算机应用技术在科学教学是具有挂图、投影片等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优越性。然而,这就要求科学教师,应当尽快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以及教学软件的制作等。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事实上,只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才能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

4、业务素质的提高

教师必须具有系统的完整的科学专业知识,这是从事科学教育所必备的素养。其次,要了解相关学科知识。现代社会正逐渐进入“信息社会”,社会各部门的工作也逐步从大工业时代分工细密的专业化进入信息时代的综合化,学科之间互相渗透。传统学科界限越来越模糊,仅靠上述狭窄的专业知识已很难应付现代教学需要,所以教师要开阔本学科视野,需具备与科学相关的基本知识等,还需了解科学与其他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及发展。使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系统科学知识,有机地结合形成比较完整的基本知识。

诚然,新课程要求教师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反思性实践者以及课程与教学的研究者。长期以来,教师已经习惯于传授式,习惯于按照预设进行教学,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模式和教学习惯,教师要一下子改变这种习惯,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慢慢地改变,逐渐有意识地改变原来的教学行为和习惯。大家首先在观念上理解、接受了新课程的理念,那么,思想支配行动,我们的教学习惯就会不断改变,逐步达到新课程的要求。

总之,物理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需要在新课改过程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不断地积累经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养。唯有这样才能满足新形式下社会的需要,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才能更好地完成我们身上肩负使命。

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范文5

这次参加新一轮高中历史新课程培训,听了专家、学者高老师备考策略,邯郸三中李、军,赵磊老师的示范课,还有赵老师的精彩点评,使得自己对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认识也逐渐加深,对新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评价理念等也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更好的把握高考。对参加培训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1、准确把握并切实执行课程标准,坚持新课改理论的学习,加强“教”与“研”的力度,由于新课改提出了不少新的教育理念,尤其是一些新的史学观念,例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等。高老师讲解之下,开了眼界,明确了以后备考和复习的方向。

2、明确了高考目标,掌握解题技巧。高考文综历史部分由客观题与主观题构成。客观题主要氛围以下几类:排序类、组合类、比较式、材料型、因果类、最佳型、否定类、概念型、情景式等。以后的练习就围绕这几类题型展开,非常有针对性。主观题部分要主义历史转型期的重大事件的考察。另外,评价类的题出现频繁,评价要掌握几个原则;历史原则、阶级分析、两点原则、大节原则等。评价历史事件时坚持三条;民意、潮流、生产力。总之,此次培训的实战意识强,效果好。

3、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更新教学观念,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善于培养质疑意识,形成创新精神;适时运用讨论法教学,提高创新能力。历史新课标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与技能,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倡导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

4、注重整合教育资源和课程资源

历史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的总和。这其中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人力的;既包括校内的,也包括校外的;既包括传统的教科书、图书资料,也包括现代网络、科技成果。认识并开发这些资源,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历史教学水平的提高。

第一,历史教材是历史课程资源的核心,是进行历史课程教学的基础,合理利用与开发历史教材,必须吃透教材。教师应对教材结构,课文内容有一个总体认识;对照课标,找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了解教学目标中知识、能力、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方面的要求;对教材中辅助材料如课前的引文、历史图片、问题设计、课后练习等进行深入研究,揣摩编者这样设计的意图;分析课与课、专题与专题之间的关系,分析专题在模块中的地位与作用。比如高老师提出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近代思想解放和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关系。拓展知识,开阔眼界。

第二,教师也是重要的教学人力资源,教师不仅是教学资源的利用者,还是重要的历史教学资源之一。如果历史教师能在学生面前展示一种通晓古今中外,博识天文地理的人格魅力,可以使教师“在自身以外的教学资源十分缺乏的情况下,实现教学资源价值超水平的发挥”。教师应突出自己主导的地位,讲课时不要一言堂,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注意和学生交流,注意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学生会学,而不只是学会。

第三,学生是课程的主体之一,对教育教学具有能动作用,由于学生对教育具有能动作用,因此有效的学习本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为学生提供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使其在朝目标迈进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调节。

第四,课程资源具有多样性。互联网、历史音像资料、图书馆、历史遗存、博物馆等都是对实现历史课程目标有利的课程资源,依据课标要求,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

5: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这次新课程培训,高老师,李老师,赵老师都是来自教学一线。可是他们的知识,理念,解题的方法技巧,让我感受到巨大的差距。看来自己真的需要学一学,而且有必要终身不断学习进步。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过:这世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只有与时具进,才能跟上时代的节拍。

总而言之,经过此次培训,自己长进了不少,丰富了不少。希望以后这样的培训能多一些。

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范文6

在今年的新课程培训中,我们观看了两节全国优秀地理教师的比赛课,两节课同课异构,均讲的是新课程必修二中的一节课,但风格迥异,一节是典型的传统教法,一节课则充分的关注到了学生的学,渗透了新的教学理念,带给了大家耳目一新的冲击。是啊,新课程,如果没有新的教学理念做支撑,必将落得和上一轮的课程改革一样,没有多少变化,国家的课程改革又将流于形式。

听了张海晨校长的报告,我更加坚定了上面的想法,也坚定了课改的决心。特别是张校长展示的那两幅关于“学生对所教内容两周以后记住的平均率”的塔形图的对比,更留给我深刻的印象。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此时还不积极投身于课改,那怎么对得起国家、人民对我们的信任呢?

在我们学校的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实践中,我也存在很多的困惑,有的时候在课堂上我也会觉得彷徨,许多的地方在实际的操作中感觉不够流畅,达不到我们预期的效果,这些都让我难以平静安心。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课堂时间不够用,室展、簇展的关系未能很好协调,存在重复低效的现象,还有就是学生参与展示的积极性不高、或展示权老是集中在少数学生中的问题等。而在张校长的报告中,我受到了许多的启发。

首先是簇展和室展的关系,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认识到了簇展在一节课成败中的关键性作用,只有簇展进行的充分,才能保证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在大多数同学中得到落实,保证新课堂的高效。而在实际的课堂实施中,往往我们的簇展、室展内容一致,导致许多同学对簇展的参与缺乏积极性,在簇展中常常置身事外,只是为了应付老师而站在一起。同时,簇展、室展的重复也是我们课堂时间紧张的主要原因,当然,这其中也暴露了我们教师还不够相信学生,还不敢放手,总是担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准确、不够到位,必须在室展中亲自把关才行。听了张校长的报告,我认为我们必须提高室展的针对性,使簇展、室展更灵活一些。室展我们应该展示的是学生簇展中普遍不能解决的问题,方式上可以是向我们以往的集中展示,也可以像李校长提到的真正放开、实施超市式的方式,即以黑板为载体,打破学簇的单位,学生根据自己的问题自选位置参与展示交流,由每簇确定一位题长来负责重点展示和组织展示。而如果簇展能够把问题都解决了的话,我们完全可以不进行室展;又或者簇展困难重重,没有明显效果话,我们则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室展,在室展的基础上,再利用簇展的形式进行课堂检测,深化学生的理解。

第二,是关于学情调查。张校长在报告中提到,每节课的实施中有三次学情调查,我认为这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也是我们今后在课堂实践中要做到的基本要求。张校长介绍到的三查,一是在独学阶段,对学生自主探究结果的调查了解,二是在小展示环节,即我校的簇展环节,对学簇合作探究的结果的调查了解,三是在大展示即我校的室展环节之后的课堂检测中,具体把握每位同学对当堂内容的掌握情况。在我们学校的课改中,也有对学情调查的要求,但是没有张校长介绍的那样理性、具体。三次学情调查,时间不同,我认为方式也应该有所不同,我们在具体的实施中一定要灵活、高效。比如第三查,张校长介绍的方法主要是依靠学簇的力量,以学簇为单位对每位同学当堂存在的问题记录整理,这样的方式既节约时间,同时又将教学效果落实到每一位具体的对象,我觉得的就很好,很值得我们借鉴。

第三,是关于学生的预习。我们学校也曾提出独学、对学(同层次)、群学的概念,但并没有得到具体的落实。我认为在今后的预习课上,我们要逐步引入这样的方式,可以将预习课进一步进行分割,第一阶段由学生独学,必须保持绝对的安静,而第二阶段则是学簇内的对学、群学,通过合作,提高预习课的效果。当然,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簇建设座位的编排要合理,以保证各层次的同学在簇内都有比较好的合作伙伴,形成和谐的合作探究的氛围。

第四,是关于学道的编写。我们学校的学道编写虽说领导层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始终没有达到其应有的效果,没有得到师生的一致认同,这已经成为制约我校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的一大问题。在我们检查学生的学道时,经常会发现对于学道中的有些栏目如学习目标,学生并没有认真阅读,或者有的栏目学生并不喜欢去做。甚至于我们有的教师不喜欢使用学道,自己就对学道不够满意。张校长在报告中提到:“一切问题从学生中来,一切答案从学生中找。”我认为我们在学道的编写中,也应该引入学生的思想,我们要了解学生喜欢的学道是怎样的,学生在自主探究中需要得到哪些方面的引导等。在充分的了解学生的需求之后,我们教师再结合我们的思考,融入我们的思想,设计出有效的学道栏目和内容,以起到真正的导学的作用。同时,从教师层面,我们一定要精诚合作,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依据课程标准学情,充分参考不同版本的教材、多种资料等,精心设计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将知识问题化,一方面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方面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提高高效的行动路线图。

总之,在张校长的报告中,我深深的认识到,高效的课堂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铸成的,他们的那些成功的经验背后也蕴含着许多的汗水、许多的辛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要坚定课改的决心,要不断的创新方法,积极实践,认真反思、不断提高,努力使我们的专业发展与学校的课堂改革相结合,创造出我们无悔的灿烂的教育人生。

第19篇: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8月11日——13日,我参加了在省委党校举办的推进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培训。本次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推进选修课程的改革,以实现学生在共同基础上有个性的发展。通过培训,我对《方案》中提出的“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把更多的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的精神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培训中,对选修课程的开发思路、方法和步骤进行了详细地解说,加上先行学校对选修课程的开发应用进行案例说明,这些具有极强指导意义的理论与实践范例,使我对今后在深化课程改革中应做些什么、应该怎么做等基本问题也有了一个较为明确的方向,大有“拨云见日”之感。

通过几天的培训,我认为,政治选修课程的开发应该与本地区、本校的实际相结合,开发的选修课程应具有普遍性与长效性,要避免出现今年用后明年就失效的情况。这就要充分考虑本地区与本校学生的实际需要,多方面收集学生的关切,对选修课程的内容选择要慎重,要经得起时间与实践的检验。通过所开发的选修课程的学习,既要能让学生获得长远发展的启迪,又要兼顾学生近期提升的需求;既要能巩固拓展学生必需的知识储备,又要能实现学生多样化的个性发展。

从我校实际情况来看,选修课程的开发一是要处理好与必修课程的关系。完全脱离必修课程的选修课程学习,如果最终导致学生高考的失利,将会导致社会、家长不可预测的责难,使改革增加诸多阻碍,甚至怀疑改革的正确性,这个问题不可不慎。二是要处理好与高考改革的关系。“三位一体”高考改革的推进对学生的知识拓展、思维能力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选修课程的学习,要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等方面有进一步的提高,要与“三位一体”高考改革的要求相适应。这些都是在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开设中应特别注意的地方。

深化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作为普通高中教育领域的一员,我将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这场波澜壮阔的课程改革中。

第20篇: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2010年8月

24、25日,我参加了由西安市教育局组织的高二数学新课程培训,听了有关的专家对《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和对新教材的详细说明,使得自己对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认识也逐渐加深,对新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评价理念、等也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同时也明白岗前培训的重要意义,使我对新课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让我更加走近了新课程。下面是我参加培训的一些体会:

一、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的把握和定量的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来源于生活实际的,它在人类社会中,是无处不在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并不是孤立于书本之上的,它是与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所以数学应该是来源于生活,并且能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因此,在新教材的编写中更多的采用了生活化与情景化的场景,使学生觉得学有所用并能投入其中。

二、更注重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教材的设计更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个性。我们知道每一个学生因为生活环境,智力发展,性格特点等多种原因会造成,每个人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有差异,表现出学习的效果不尽相同。这种现象是切实存在的,而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这种差异,对每个学生提出合理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三、形式和内容更加多样化

高中数学课程分必修和选修。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必修课程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的数学内容。选修课程有4个系列,其中系列

1、系列2由若干个模块组成,系列

3、系列4由若干专题组成;每个模块2学分(36学时),每个专题1学分(18学时),每个专题可组成1个模块。对于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对未来发展的愿望进行选择,学生有了自主性。

四、数学教学活动更加丰富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的改革已势在必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就要求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让他们通过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学习,使学生自主学习可以自学的内容。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我更深层地体会到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深切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提高对数学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应用意识,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注重数学的文化价值,促进学生的科学观的形成。总之为了课程改革的成功,为了下一代人的数学教育,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都应关注,都应思考,都应行动,都应付出,都应探索。为了课程改革的成功,为了数学教育的美好明天,让我们共同努力,在新课程的土地上辛勤耕耘。

2010-8-29

小学新课程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新课程教学培训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