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学习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6-06 08:33:10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新课程与教学改革主要内容

新课程标准的各项特点对应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促进学校教育重心的转移,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在获得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突破学科中心,设置综合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的现状。(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分科与综合课程相结合,鼓励综合课;高中以分科为主,探讨学分制)

3、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密切教科书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改变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4、各科课程标准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改变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搜集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合作能力,改变课程过于强调机械、接受学习。

5、各科课程标准力图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提出有效的策略和具体评价手段,引导学校的日常评价活动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建议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评价(成长记录与分析、测试与考试、答辩、作业、集体评议等),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科学评价体系,改变课程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的现状。

6、课程标准刻画学生应达到的基本标准,对实施过程提出建设性意见,但不规定实施过程与手段,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空间。实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多样性、灵活性,以适应地区差异、学校特点、学生个别差异,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主要内容 第一章 新课程改革与教学理念重建 第一节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

一、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与特点

(一)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具体目标主要指以下五个转变:

1.课程内容的转变2.课程结构的转变3.课程实施方式的转变4.课程评价的转变5.课程管理的转变

(三)新课程改革的特点

1.由“专制”走向民主2.由封闭走向开放3.由专家走向教师4.由立足结果走向立足过程

二、新课程对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一)确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二)建立民主的教学关系

(三)改革教学与学习方式

(四)重建教学管理与评价制度 第二节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理念的重建

一、新课程背景下教学与课程的关系

在新课程改革中,课程不再是仅仅由教材、教学大纲或教学计划等文字资料组成的了,而是由这些文字资料和教师与学生对课程的体验和感悟共同组成的,并且教师与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将占课程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因此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构建与提升的过程”。因此,在新课程中,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是一种动态的、生成性的、互相促进、相互作用的关系。

二、新课程背景下教与学的关系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可见,在新课程下的教与学的关系是一种交流的、互动的和融合的关系。真正地做到在“教”中“学”,在“学”中“教”,教师与学生将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没有教与学的明显区分,只有共同的学习目标。

三、新课程背景下学科与学生的关系

学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其实是教育价值观方面的问题,即教学应该关注学科,还是应该关注学生。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是一种学生本位论。它的特点是:(1)关注每一位学生。(2)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和情感体验。(3)关注学生的道德与人格培养。

四、新课程背景下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改革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建立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的、动态的平等的对话关系。首先是建立在教师与学生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的,这种相互尊重在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同时,也要求学生尊重教师,不能走极端。其次,这种关系是建立在教师与学生地位平等的基础之上的,在相互尊重与地位平等的基础之上,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动态的对话关系。

五、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目标

新课程要求建立新的教学目标体系,必须要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素质教育为教学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认知与情意的统一。融认知与情意为一体,使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素质教育为教学提出的第二个要求是结果与过程的统一。在上述两个指导原则的指导下,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1)情意性。即在素质教育教学目标体系中,由认知发展目标与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发展目标共同组成。

2)过程性。素质教育要求教学目标应该是教学情境的产物和问题解决的结果。 (3)个性化。素质教育要求发展学生的个性,追求学生反应的多元性,而不是同质性。

六、新课程背景下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要求建立的新的学习方式是一种“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总体来说,新课程下的学习方式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主动性

(二)独立性

(三)多样性

(四)体验性

(五)问题性

七、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包括人文环境和物理环境两种:

1、人文环境的开放主要表现在打破教与学的界限,打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那种束缚与被束缚的关系解放学生的学习等方面。

2、所谓教学的物理环境指的就是教室。教室作为教学的场所,其功能与作用在新课程改革当中也要有所转变,要从封闭走向开放。

教室的开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肩负着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交流提供条件的责任。其次,教室的空间定义在新课程的教学中也有所改变。可以是将社会引进教室,也可以是将教室设于社会之中。这里的教室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室,而是真正地成为了一种教学环境。

八、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组织形式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学的组织形式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多样化

新课程改革要求建立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它可以包括个别教学、小组教学、集体教学、学生自学等多种形式。

(二)综合化

教学要根据不同的情境采取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

(三)社会化

教学组织形式必须逐步的走向社会化,充分利用社会的资源来完善我们的教学。

九、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评价

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评价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由甄别走向发展

新课程教学评价应该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关注学生的各方面发展,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

(二)单一走向多元

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2.实现教学评价指标的多元化3.评价方法与评价手段的多样化

(三)由重结果走向重过程

在新课程中,教学评价即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经历做出不同的评价,使评价具有针对性。总之,在新课程中教学评价将由简单的静态的结果性评价走向动态的形成性评价,走向结果与过程评价的相统一。

十、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下的教学改革要达到的效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提高质量,另一方面是个性化的。在新课程改革中所追求的“高质量”是一种对每个人的高质量发展的追求,要求每个人都要成为一个自己对自己满意的人。实现个性化的教学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学要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宗旨;二是教学本身要实现个性化。

第二章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一节 课程资源的作用与价值

一、课程资源的内涵

课程资源是指满足课程活动所需要的思想、知识、人力、物力,它可以按三级课程管理分为国家、地方和学校三个层面。

二、课程资源的分类

(一)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

根据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将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

(二)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根据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课程资源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三)显形课程资源和隐形课程资源

根据课程资源的存在方式,它可以分为显形课程资源和隐形课程资源。

(四)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

根据课程资源自身的性质,它可以分为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

(五)其他课程资源

根据课程资源的物理特性和呈现方式,他还可以分为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化资源。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的作用与价值

(一)国家课程层面的课程资源的开发的作用与价值

国家课程资源的开发对保障国家的安定,强化国家机器,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国家课程资源是关于爱国主义、国家的安全与稳定、国家的发展与未来的知识和阶级思想等的资源,以法律的形式固定强化下来,不能随意改动,这是保障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基本思想资源。此外,还有培养有竞争力的公民所需要的课程资源,这既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公民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要求。

(二)地方课程层面的课程资源的开发的作用与价值

开发地方课程资源,保证地方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是在全球化时代继续保持人类文化多元特色的重要途径。随着人们对现代性认识的全面加深,地方文化资源成为重新被发现和认识的对象,这必然会影响到地方课程的建设和发展。

(三)学校课程层面的课程资源的开发的作用与价值 第二节 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与方法

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有五个基本途径:第一,开展当代社会调查;第二,审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以及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第三,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第四,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第五,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

一、课程资源开发的前提条件

(一)校长是课程资源开发的先决条件

(二)教师是课程资源开发的必要条件

(三)家庭和社区是课程资源开发不可或缺的条件

(四)学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核心条件

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一)开放性原则

(二)经济性原则

(三)针对性原则

(四)个性原则

(五)实用性原则

三、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与方法

1.狭义的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与方法

(1)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2)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3)为学生提供反馈资料;4)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5)制定参考性的技能清单;(6)总结和反思教学活动。 2.广义的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与方法

(1)从校内到校外——关注学生身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资源的利用

(2)从实验验证到实验探究——关注开放实验室和“随手取材”的探究性实验室建设

(3)从课本到多媒体及网络信息资源——关注现代信息资源开发 (4)从物到人——关注教师、学生自身以及社会各方面 第三节 教材的开发与利用

一、教材的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一)理论原则

(二)筛选原则:优先性原则、适合性原则、实用性原则、经济性原则。

二、教材的开发

对教材的开发实现了由单一的“科学世界”到“生活世界”的转变。教材是以现实生活作为最丰富的资源来进行开发的,是以实现生活作为背景和基础的。

三、教材的利用

在利用教材时,还应力求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内容结构化。其二是内容问题化;三是内容经验化。

第四节 其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教师本身就是重要的资源,同时还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在课程资源建设的过程中,要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位,通过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的突破来带动其他课程资源的发展。在课程资源的建设方面尤其注重教师的经验。在课程的实施中,要注重教师的主体作用,并挖掘、培养教师良好的素质。

二、学习环境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

三、学生也是课程资源

四、网络是丰富快捷的课程资源

第三章 新课程与教学设计

第一节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概念

教学设计是运用现代学习与教学心理学、传播学、教学媒体论等相关的理论与技术,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设计解决方法,试行解决方法,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价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一个系统过程。

二、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设计基本原则

(一)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本2.教学设计要体现创新性

(二)教学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学设计要注意教学模式的选择2.教学设计要注重教学方法及手段的选择

第二节 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是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分析教学内容的首要工作就是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确定其广度和深度。其次是组织教学内容,根据知识、技能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安排其呈现顺序。

二、教学对象分析

首先了解,学生的学习要受到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影响,要考虑到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规律,从学生实际发展水平出发,保证学生有掌握的可能。此外,还

要充分注意,学生对于某一学科内容已经掌握的程度,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注意力的稳定性等多种因素。 第三节 教学设计的中期分析

一、教学目标的制订

一个好的教学目标至少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第一,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教学目标不应指向教师的教学行为,而应该是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作为体现的方式。第二,从教学目标本身的角度来讲,教学目标要力求明确、具体,可以观察和测量。

二、教学策略的选择

(一)学习准备

(二)激发学习动机

(三)给予适当指导

(四)积极反应

(五)及时反馈

(六)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三、教学媒体的选择

(一)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媒体

(二)依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媒体

(三)依据教学对象选择教学媒体

(四)依据教学条件选择教学媒体

第四节 教学设计的后期分析

教学设计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门艺术,而评价就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一个规范与完善的作用。在教学设计成果的形成评价中,主要使用测量、调查和观察三种评价方法。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 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以及评价的特点,灵活的选取各种评价方法。 第五节 教学设计案例——《地球爷爷的手》

一、案例概述

1.教材分析2.学生分析 3.设计理念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2)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 (3)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 4.教学目标 5.教学流程

(1)激趣导入(2)读文、识字、探究、感悟(3)拓展与巩固(4)作业设计

二、案例评析

1.该案例的前期分析2.该案例的中期分析3.该案例的后期分析

第四章 新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 第一节 班级教学

一、班级教学的优势

1.班级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2.班级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3.班级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组织纪律性

二、班级教学的局限

1.统一班级教学很难照顾到每名学生的特殊性2.班级教学很难让学生领会学会学习的时代精神

3.班级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4.班级教学限制了学生自主性、创造性的发展

5.师生之间的互动难以在班级教学中充分发展

第二节 小组教学

小组的划分有两种情况: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任务进行临时性的分组;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能力进行分组。在班级中,教师按学生的智力、能力和学习成绩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一、小组教学的优势

1.小组教学增加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机会

2.小组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激发与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3.小组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小组教学的劣势

首先,小组的划分是以学生的能力与水平为依据的,但对学生的能力与水平进行科学的鉴别和区分是很难的。另外,在对待小组教学上,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愿常常与学校的要求相矛盾。不科学的分组造成的副作用是很大的,而且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

第三节 个别化教学

个别化教学是为了适合个别学生的需要、能力、兴趣、学习进度和认知方式的特点等而设计的教学方式,但它并不单纯意味着个体独自学习。在个别化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学习任务以及进行的辅导必须以学生的学习准备、教学条件和个性特点为依据,教师的作用也主要表现在指导和帮助学生自学以及进行独立钻研,帮助学生又不会学转变到会学。

一、个别化教学的优势和局限 1.个别化教学的优势

首先,个别化教学可以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师能够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需要、能力水平和学习情况等方面进行因材施教。其次,个别化教学可以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次,个别化教学的目的并不是给学生补充多少东西,个别化教学的宗旨是训练学生的独立学习、独自承担学习责任、自主钻研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2.个别化教学的局限性

(1)个别化教学只是班级教学以及其他教学组织形式的有益补充,而不能被作为单一的或长期的教学组织形式。

(2)个别化教学也不是适合所有学生的灵丹妙药。

二、个别化教学的实施

个别化教学中教师教师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1.了解学生——个别化教学的首要环节2.周密的计划——个别化教学的依据 3.良好的方法——个别化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

一、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性

1.科学技术迅猛的发展,需要人们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多重意义

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发挥其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有利于改善传统的师生关系,减轻学生的负担。

3.养学生自学能力,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想

自学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可以顺应学生的差异性,充分发挥个特的主观能动性。这

也是素质教育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要实现的教学理想。

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应重视的问题

1.教师要培养学生具有自学必需的内在因素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必须使学生产生自学的动机,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而自学”,让他们产生自学的内在要求和热情。 2.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自学能力 自学需要自学者具备多种能力:(1)查阅能力;(2)选择与辨析能力;(3)动口动手能力。

3.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自学的指导

教师要做好学生自学启发、引导、指导和总结等工作,不仅要求学生记忆知识点,还必须要求学生巩固自学内容以及进行自我测评等工作。

第五节 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

一、各种教学组织形式之间的关系

在现实的教学中,每一种组织形式都有其优点和缺点。班级教学适于最经济、最高效的普及教育,适合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适于学生系统科学知识体系的建构,适于教师主动性的发挥;但在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等方面,则有不可忽视的局限性。而其他教学组织形式虽然可以在教学中做到对学生因材施教,发展个性与能力,但他们在传授知识的系统性及组织性和计划性方面,就远不如班级教学优势。因此,这些教学组织形式是并存的,无法实现相互的代替。只有把他们合理的结合起来才能取各项所长,比各项所短,使教学取得最佳的效果。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合理选择

合理选择教学组织形式要本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来进行。

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大到国家、地区,小到学校、班级的具体情况。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积极的创造条件,有步骤、有计划、有秩序的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使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

教师在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时候,还要考虑到教学的目的、学生的情况等其他更重要的因素。

只有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利与弊进行综合利用,优化重组,才能发挥每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的优势,克服其本身的劣势,保证教学组织整体的有效性,才能保证教学效果的真正优化。第五章:新课程与教学方式的变革 我国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改变了传统教育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第一节: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

一、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单

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的一大障碍。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出来,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过程。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成为本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要求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和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也是为了适应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转变了“满堂灌”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式,就能够自觉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这样,学生除了知识的掌握外,还能够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

新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必须积极探索并动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专业水平,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进行相应的教学,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第二节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目前,在我国的课程改革实践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学习方式,归纳起来,主要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或研究性学习)。“我们之所以特别强调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其理由就在于: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识、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学生的自主学习

(一)自主学习的定义

自主学习就是要使学生,不再被动地跟着教师走,跟着教材走,而是发挥其个体能动作用主动地、独立地、有目的地去进行学习。

自主学习应该是贯穿于学生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之中。在学习活动之前,学生自己要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之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自主学习又是具有内在规定性的,它应该是“建立在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坚持学’”。

(二)自主学习的特征

(1)学习者参与和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

(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3)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三)教学实践中的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的过程是一种主动的、独立的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更多时候是由学生自己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教师的作用则在于有创建性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即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鼓励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提出自己的看法,对于学生提出的富于个性的独到见解,教师应积极赞赏。

二、学生的合作学习

(一)合作学习的定义

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小组为教学基本形式,教师与学生之间,彼此通过协调的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主要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策略”。因此,合作学习是一种“多边”的合作,其中既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又包括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它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讨论、互助等形式的交互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进步。实际上,合作学习的过程又是一个学会合作的过程。

(二)合作学习的模式与基本要素

目前世界上合作学习的模式主要包括:学生团队学习模式、共同学习模式、团体探究模式、结构方法模式、复杂指导模式、合作方法模式。在我国的长期教学实践中,也创造了许多合作学习的模式和方法,如分层次目标教学、分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分层次分组竞赛合作学习教学法,异质合作、同质选学的教学模式,协同——接受型合作学习策略。

合作学习模式都应该具有如下几方面的基本要素。

(1) 混合编组:小组成员的异质互补将确保小组成员各具特色,取长补短。 (2) 互相依赖性:小组成员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

(3) 个人的责任: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 (4) 小组的自我评价: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三)教学实践中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而且是一种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注意如下问题:

(1)在混合编组时,应力求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2)为合作学习创设环境条件。

(3)合作学习只是学习方式的一种,必须适时适度地应用。

(4)注意的是合作学习并不能完全替代接受式学习与传统的教学,要注意合作学习与接受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结合。在合作学习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合作能力和合作品质。

三、学生的探究学习

(一)探究学习的定义

探究学习又被称作研究性学习,广义的探究学习泛指一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它作为一种学习理念、策略、方法,适用于对所有学习活动的学习;狭义的探究学习则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课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开展探究活动,综合运用已知去获取新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学习活动。

(二)探究学习的特征

1、问题性

探究学习必须从特定的问题入手,这是探究学习的典型特征。

2、实践性

探究学习不再是单纯的理论化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它把学生带到鲜活的现实生活当中,在学生亲身参与问题的选择、研究与解决的实践过程中学习。

3、综合性

探究学习的综合性表现为一种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它超越了传统的课堂、学科、传统评价制度,所涵盖的内容涉及到自然、社会、文化以及人类自身。

4、开放性

探究学习的开放性也是它区别于传统学习方式的一个显著特征。这种开放性,一方面表现在学习资源的开放性上,另一方面表现在问题选择、研究与解决方式的开放性上。

(三)教学实践中的探究学习

1、探究问题的确定

探究学习实质上它只是人为创设的一种教学情境,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问题研究的能力、学习的能力以及正确的态度与情感。学生的探究学习与科学家的探究有着本质的区别,有效的课题研究必须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 因此,教师在与学生共同进行探究学习的同时,必须对所选择的课题进行认真思考与研究。

2、重视探究过程

探究学习的过程与科研人员的研究过程有着很大的不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应注重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会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不应该有了结论就中止,还应该使学生回顾、审查自己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学习方法,学会学习。

四、各种新的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并不是三种独立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主要是从学习的内在本质出发,表明了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与传统的被动学习、他主式学习不同的;合作学习则突出了学习的合作性,它与“个体学习”相对;探究学习从知识获得方式的角度,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直接相对。只有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者的优化组合,才能实现由传统的学习方式向新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第三节 协同教学、讨论教学、创意教学和探究教学

一、新的学习方式与教师教学的关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十条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新的学习方式与教师的学生观

1、由“知识的容器”到思想者、创造者的转变

在新的学习方式中,教师必须将学生看作是与自己地位平等的主体,与学生共同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与学生共同地分析、研究、讨论甚至是争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不同看法与观点,尤其是对于学生的奇思妙想,教师更应该给予适当地鼓励与赞赏,使学生充满自信地去发挥自身的创造力与想像力。

2、由关注学生整体到关注学生个体

新的学习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这两种能力的养成是与学生的个性发展息息相关的,因此教师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体状况,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更好的条件,并结合学生的个性对其学习进行科学的引导。

(二)新的学习方式与教师的教师观

1、由“知识权威”转变为共同的学习者、合作者

教师与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学习如何学习知识,如何探究、创新,而教

师要学习的则是如何帮助和引导学生完成学习活动,这两种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是互动的、发展的。师生的互动合作是学习方式改革与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表现。

2、努力成为反思者、研究者

教师在组织和引导学生学习的同时,应该不断地研究和反思。既要研究每一个学生,又要研究自身;既要总结教学中的收获,又要反思自己的教训与不足,从而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自我发展。

(三)新的学习方式与评价观

新的学习方式促成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尤其是学习中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可以参与制定评价的指标,并参与自我学习的评价。另外,在新的学习方式中,评价的意义也与以往有所不同,新的评价旨在通过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促进学生探索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

二、协同教学

广义上讲协同教学有三种基本形式: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师师合作。 所谓“师师合作”就是要实行小组协同教学策略。

协同教学有利于发挥教师的整体功能,使教学走出“高耗低效”的困境;有利于教师之间形成优势互补,提高整体教学水平与革新能力,以适应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有利于减轻乃至消除竞争带来的负面影响,为创新人才的成长和涌现提供民主、宽松的环境。

教师的协同教学是实施综合课程的一种重要教学形式。

以班主任为核心,各科任课教师既分工又密切配合,这种教学形式旨在全面、协调、高效地培养全班学生的素质,构建学生优化的知识结构,使学生的个性特长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讨论教学

讨论教学与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非常吻合,其宗旨就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有效地自我表达的能力。

四、创意教学

创意教学也是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一种教学方式。

在创意教学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情激趣,以情引趣,以情促知,以情育人,让富有情趣的课堂吸引学生,更注意将微笑带进课堂,与学生共同营造和谐、民主、宽松的教学气氛,因而,创意教学的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的。教师在设问、点拨、举例、讲解每一个环节,都要充满机智,甚至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善于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精神,善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创意教学中,教师将大块的时间和空间留给了学生,刻意为学生营造发展的环境,让他们自主参与,充分发挥创造性,并获得成功的体验,这体验使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增强了自信心。

五、探究教学

所谓探究教学,其实是一种模拟性的科学研究活动,它强调教师要创设一个以“学”为中心的智力和社会交往环境,让学生通过探索与发现来解决问题。探究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把少数学生培养成科学精英,而是要使学生成为有科学素养的公民。

设疑激趣是前提。质疑探究是基础。辨疑解难是关键。释疑检验是重点。生疑发展是动力。

第六章 新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

第一节 关于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

一、教育技术的内涵与外延

教育技术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育最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与外延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以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的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的具体操作内容包括:对学与教的过程和学与教的资源进行设计、开发、使用、评价和管理。 第二节 新课程的实施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要求

一、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新课程中的意义

(一)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契机——新课程的需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区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另外,纲要还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解决传统教育手段解决不了的问题

1、更新教学观念

随着传统的师生主从关系被打破,现代教育技术将促进新课程改革中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这将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本轮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

2、变革教学方式

现代教学技术具有集信息于图、文、音、动、色为一体的特性,综合表现力非常强。课堂不再是唯一的学习场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学习以及学习什么。

3、补充教学内容

现代教育技术更新是日新月异的,信息流动更新更快,这就可弥补固定课程的不足。这些是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育技术所无法做到的。

4、扩大教学规模

现代教育技术将使整个教学活动,从教育者、受教育者直至教学资源的使用过程,实现真正的共享和社会化,使传统的学校的围墙不复存在,使教育走向社会,走向家庭,走向信息技术存在的任何地方。

5、形成相互交流的教学氛围

在网络教学的课堂上,每个学习者都可以在自己的计算机屏幕上得到教师发送过来的信息,听教师讲解,看教师操作,向教师提出问题,得到教师的个别讲解与指导。

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可以使师生交流的形式更加多样,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现代教育技术与新课程的整合

(一)现代教育技术与新课程的整合的实质

在学科课程的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功能,圆满完成学科课程传统的教学目标,并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

(二)现代教育技术与新课程的整合的原则

1、适时性

教师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只有适时的运用多媒体或电化教育手段,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2、针对性

运用电化设备和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必须依据学科特点和教学任务对其加以选择。如果教师不能有针对性的选取现代教育技术,就会造成人力、物力的严重浪费,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未必能够达到原初的期望。

3、量力性

任何教育技术手段应用于中小学日常教学,都要讲求量力性原则。在选择题材上,要从学校已有的技术条件,经济条件和教学条件出发。

(三)现代教育技术与新课程整合的途径

将现代教育技术与新课程进行整合有多种途径,以下择其主要的两个途径,即电化教育和多媒体教学。

1、电化教育

1)幻灯、投影的利用。2)电视教材的利用。3)电声教材的利用4)电影教材的利用。

2、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通常也称为多媒体技术、电子多媒体或多媒体计算机。 (1)计算机辅助教学(2)网络教育

总之,不论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还是网络教育,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时,都应该把握好三种关系:既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协调两者与多媒体之间的关系。

(四)现代教育技术与新课程整合的意义

现代教育技术与新课程进行整合能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现代教育技术是学生从童年起就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会自我设计与自我管理,为终身教育打好基础。尤其是多媒体和网络教育的兴起,更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带来了物质上的可能性。

现代教育技术与新课程整合能够使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发生转变。通过将电化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学生学习的内容更加具有时代性,既丰富多彩又充实完整。而且,这种学习内容直观呈现的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发现学习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在拓宽相关学科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信息素养,使之更好的应对信息化社会的各种挑战。 第三节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观念的转变

作为一名中小学的教育工作者,要始终明确:任何一种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都是知识内容、传递手段和教学艺术三者的结合。传递手段与教学艺术都是为知识服务的,只有知识本身才是首位因素,是根基。

二、素质与能力的提高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现代教育资源的合理设计、开

发、管理与使用的能力,以及相当程度的对学生学习的设计、组织、指导的水平。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每位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的前提。教师信息素养的缺失也是教育技术落后的重要原因。

三、主导作用的发挥

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监视、交互、分组、在线帮助等多种功能,对学生的自主、协作、探究学习实行有效的引导和帮助,使学生在思维遇到障碍、学习受阻、不能自控时,得到教师的帮助和有效的引导,使集体教学与个别化教学达到完美的结合。

第七章 综合课程及其教学

第一节 课程的综合化与综合教程

一、程改革的必然趋势:综合化

一)新知识是课程综合化的理论来源

21世纪是一个开放的、变革的和复杂多变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知识不可能再是固定的、不变的,也不可能是单一的和片面的,知识必将变得更加丰富,更趋于综合,而不是分裂。

二)社会的新发展、新问题要求课程走向综合化

课程的综合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一种需求。在当今社会中所出现的问题单靠一种知识和技术是很难解决的,只有综合各种知识以及综合技术才能有效地解决。 三)学生的认知发展也需要课程的综合化

学生的认知结构发展本身要求,在实施分科课程的同时实现课程的综合化,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认知的全面发展。

学生在综合课程下,不再是具有单一片面思维的不完整的人,而是一个懂得分析事物的本质,又懂得综合应用各种知识的人。因此,学生认知发展需要课程的综合化,它是促进学生认知全面发展的一种有效形式。

二、课程综合化与综合课程的关系

课程综合化是课程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它对课程发展趋势的设想,是一种课程理论。而综合课程是一种实践,它是课程综合化的实践和具体表现。

要实现课程的综合化,除了设置综合课程外,还要在课程的实施与组织上也实现相应的综合化,这样才能全面的实现课程的综合化,真正发挥课程综合化所要发挥的作用,真正实现课程综合化所要实现的目标。

三、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的关系

课程的综合化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以综合课程完全取代分科课程。

分科课程反映的是人类认识的基本方式中的“分析方式”,这种方式有助于人们探索事物自身的特征,寻找事物的特殊规律,这对于人们认识大千世界很有益处的。

(一)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具有绝对的联系性

综合课程是建立在分科课程的基础上的,没有分科就没有综合,没有分科课程的深入研究,综合课程就会流于形式,没有深度。同时,综合课程是对分科课程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缺少了综合课程的统合,分科课程就会显得柔弱无力,难于对实践产生影响。

(二)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互助互补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是两种互补的课程形态,分科课程为综合课程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基础,综合课程则为分科课程提高了实践价值,增强了知识的应用性。

在课程设计中要发挥课程与综合课程的这种互补功能,就应该促进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融合,使分科课程也具有综合课程的特点。 第二节 综合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一、综合课程的内涵及发展过程

一)综合课程是对两门以上学科的合并 二)综合课程是对整体知识体系的建构

三)综合课程是一种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

世界综合课程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综合课程趋向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综合基础;二是综合课程趋向于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综合基础;三是重视综合课程与社会的适应性,加强综合课程与社会的联系。这些新的发展趋势对于我国的综合课程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设置综合课程的目的

首先,现代综合课程的产生是为了克服传统教育的弊端,所以综合课程的第一个目的就是除弊。希望通过综合课程的设置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其次,随着现代综合课程理论的不断完善,综合课程不仅有除弊这样一个被动目的,而且提出了自己主动发展的目标,那就是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个综合的基础。

最后,综合课程还有促进课程整体发展的作用,综合课程的设置目的之一就是要增强课程的灵活性,调节课程的结构。

三、综合课程的类型

综合课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被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主要类型是相关课程,广域课程,跨学科与超学科学习。

(一)相关课程

所谓相关课程是指“一种科际联系的模式,指不打破学科界限,在某些学科之间加强联系的组织方式”。

(二)广域课程

所谓广域课程是指:“打破原有的学科界限,将相关学科的知识或原理从整体的角度考虑,在更广阔的知识范围内重新组织课程内容”.(三)跨学科与超学科学习

所谓跨学科与超学科学习是指“围绕某一主题,将学科知识教学与学生生活结合起来的教学”,同时它又是课程组织形式。

四、综合课程设计的原则

(一)与分科课程相联系的原则

我国的综合课程必须与分科课程有机的结合起来,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应该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

(二)整合知识的原则

在设计综合课程时,要注重各科知识的内在联系,综合学生的兴趣和社会新问题,重新组成具有实际价值的知识体系。

(三)组织形式灵活多样的原则

综合课程是一种具有开放性、融合性、灵活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课程。

(四)学生主动学习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综合课程的学习是以学习过程为主,而不是以学习结果为主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该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研究的方

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技术帮助。只有将学生的主动学习与教师的指导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学生在有秩序、有效率的教学环境下,主动完成对自身的塑造,促进自身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五、我国新课程中的综合课程设计

(一)注重综合课程的连贯性

在《纲要》中明确规定,要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课程,这里的整体设置就是指要保持义务教育的连贯性,其中主要是要保持综合课程的连贯性。

(二)在初中与高中阶段以分科为主,以综合为辅

(三)重视综合课程与社会联系

第三节 综合课程的教学

一、综合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

(一)学会学习

在综合课程的教学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不再单纯的依靠对知识的积累,而是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学生在综合课程中更多的学习到的是学习的基本方法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综合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更注重对学习过程的感受,而不是对学习结果的评判。教师更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学生的知识储备量的大小。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更多得到的是各种能力的提高,而不仅仅是知识量的增长。另外,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了基础,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才能够自如的应对那些不断涌现的新知识、新技术,使自己始终与社会发展保持步调一致。

(二)学会生存

学会生存的教育理念的实质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能够在科学技术起主导作用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生存位置,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新的生存观念,如自我实现、个性成长、创新、社会责任感、自我道德感等各种观念。

(三)学会关心

综合课程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不仅肩负着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的任务,同时也肩负着将学生的知识成长与精神成长相综合的任务。综合课程应该积极采用各种形式,培养学生的爱心以及责任感,使他们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关心人类的发展,关心自然的变化。 四)学会合作

“合作”是综合课程最重要的理念,它不仅指导着综合课程的实施,而且也是综合课程所要达到的最主要的目的。“合作”是综合课程内含的一种理念,可以说没有合作,就没有综合课程。

二、综合课程的教学模式

(一)创造性教学模式

创造性教学模式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形成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目标的。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多采用以个体研究为主,小组讨论为辅的形式。在评价方面,创造性教学比较侧重于对学生的创造意识和独立进行创造的能力进行评价。

(二)发展性教学模式

发展性教学模式是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关注点的。它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思想,教授给学生终身学习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学习方法,使

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能力的不断提高,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学习的必要基础。

(三)合作性教学模式

合作性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合作能力是人的认知能力、展示能力、操作能力、自评能力以及协调能力等各种能力的综合。在合作性教学模式中,对于学生的评价应该是过程性、描述性的评价,应该以记录的形式将每个学生的表现记录下来,指出学生在活动中的能力缺陷与不足,从而促进学生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第八章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与实施 第一节 研究性学习概论

一、研究性学习的提出

1、研究性学习的涵义

广义:它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相对应的,是指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或他人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也就是说,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一种学习方式,是一种教育理念或策略。它可以渗透于所有学科的教学活动中。

狭义: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专题研究活动,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取并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这里,它指的是专门的研究性课程。

因此,可以说,研究性学习包含两个层面的涵义:一种是研究性学习方式,另一种是研究性学习课程。

2、为什么要提出研究性学习,他的目的和特征是什么?

从历史上看,研究性学习首先是一种学习方式、一种教育理念与策略。它涵盖所有学科课程,贯穿于各学科教学活动的始终,渗透于学生学习的任何方面。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以“接受性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严重忽视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为了找回研究性学习应有的位置,研究性学习这一问题被提上日程。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以传统的讲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无论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还是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都是一种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两者的本质都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发展,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3、研究性学习提出的渊源

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最早提出在学校科学教育中使用探究方法的是美国教育家杜威。他提出了“从做中学”的基本原则,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基本主张。他认为,学生不能静坐在固定的位置上,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而应该“从做中学”。他反对传统教育只强调信息和知识的积累,而忽视了科学也是思考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杜威强调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过程,认为只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才可能发生。因此,可以说杜威是研究性学习的首倡者。

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撰写了《教育过程》一书,提出了应重视科学的知识结构,重视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的新教育观,并率先

倡导以训练和发展学生智力为目标的“发现法”,锐意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发现法”的基本精神也与研究性学习相一致。布鲁纳认为,在教学中应该努力为学生创造出进行科学研究与科学发现的情境,使学生主动地发现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他认为,发现法能使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思考问题,探索问题,最终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这样,发现法就被作为一种激发学习兴趣、发展智慧、培养独立探索精神、加强识记能力的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受到教育界的重视。

另外,施瓦布对科学教育领域也提出了探究式学习。由于探究式学习在解决教什么、学什么方面更具体、适用,加之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对探究式学习从理论上进行了论证,而使其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些都可以看作是研究性课程及其教学的实践雏形。

4、研究性学习提出的国际与国内背景

当今时代,人类已经进入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各个国家、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日益频繁,相互联系更加密切。经济全球化要求人们具有更强的全球意识、国际视野、开放的思维方式,具有合作意识、交往能力,要求人们学会交往、合作、分享,具有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同时,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更新加快,要求人们具有创新精神与探究能力,具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但是,传统的接受性学习很难适应这一要求,研究性学习无疑是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最有效的、占主导地位的学习方式。它能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可以为学生的自我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形成主动探究、主动思考问题和勇于创新的能力。

从我国来看,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存在严重弊端。中小学的教学目标单一,教学方式单一,过于注重对学生灌输知识而忽视了对他们的能力的培养,学生严重欠缺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过多地依赖于接受性学习,即以教师教授为主,学生主要是接受,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这是教师偏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传统教学方式,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机械操练的学习方式。教师机械地教,几乎“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练”,学生机械地接受,死记硬背,填鸭式教学。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多成了高分低能者。这种接受性学习方式几乎成为主导的、甚至是唯一的学习方式,严重地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 当然,提倡研究性学习并不是对接受性学习的完全否定或贬低,主要是想找回研究性学习在课程中的应有位置。研究性学习最根本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形成一种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并形成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二者都是必要的,是相辅相成的,研究性学习是对接受性学习的一种改革与补充。

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其基本指导思想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因而特别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而研究性学习的根本出发点就是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5、国外实行研究性学习的现状

欧美诸国纷纷倡导“主题探究”与“设计学习”等研究性学习活动。美国的劳伦斯中学在1985年开设了“自主课程”,现在研究性学习已经在全国范围内的学校普及,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理念与实践手段。日本在新课程体系中设立了“综

合学习时间”,开展“跨学科的、综合性的”学习。“综合学习时间”把学习方式的转变视为主要内容,它的设置被认为是日本的新课程最突出的特色之一。法国的研究性学习被称为“多样化途径”。“多样化途径”的目的是加强学科知识内容的综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和掌握已经学到的知识,它是一种实践性的教育活动。由此可见,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是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它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的,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和创新实践的精神,着眼于给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和能力。我国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顺应了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回应了时代对教育的需求,是信息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理念

1、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思想

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激发潜能、发展个性和完善人格为中心,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努力提高学生全面、综合的素质。

2、研究性学习的实质

从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思想可以看出,研究性学习的实质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创造性,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的发挥提供广阔的空间。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性活动,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自己的创造才能,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

3、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是注重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注重知识技能的运用而非知识数量的积累,注重亲身参与实践与体验而非接受他人的经验,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而非少数尖子生或精英化教育。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学习这一过程,使学生学会研究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创新精神,所以它更侧重于过程。“研究”不是目的,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手段。它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强调的是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对社会的直接经验。研究性学习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感悟,学生在能力和素质方面的提高是更重要的东西。同时,研究性学习更注重全员参与,同时让学生学会相互交流和协作,发挥各自的长处,使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得到锻炼。

4、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基本原则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自主性原则

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自主能力。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中,从研究课题的选择,研究目标、内容的确定,到研究过程的进行,以及研究成果的呈现,都应该让学生自主地去决定,使学生真正成为活动、实践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爱好,应该为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提供足够的空间。 (2)共生性原则

研究性学习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过程。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教师与学生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就应加强对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意义和实施方法的认识,同时还必须加强学习,重视自身科研素质的提高。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

样学习,如何思考,帮助学生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进入研究性学习以后,有些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可能感到力不从心,意识到自己知识结构单

一、知识面狭窄、对本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的漠视等问题,从而产生继续学习、完善自我的强烈愿望。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因此获得多少新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激发起自己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愿望,因为这是未来教师必须具有的品质和素养。 (3)双向性原则

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两者相互作用,相互补充。通过学科教学,学生能够掌握必需的科学知识,可以说,学科教学是研究性学习的基础。但是,传统的学科教学很难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因此,研究性学习又是对学科教学的一个补充。 4)开放性原则

作为一种实践性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超越课堂,超越书本或教材,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封闭的教学环境,走出学校,走近自然,走入社会。这就打破了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在现实生活情境、自然情境和社会情境中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它可能是某学科的,也可能是多学科综合、交叉的;可能偏重于实践方面,也可能偏重于理论研究方法,具有很大的开放性。 (5)过程性原则

达到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主要取决于过程。研究性学习更注重学习过程而不是结果。在进行探索、研究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逐渐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经验,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

5、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定位

对于学生而言,首先,研究性学习可以使他们保持独立的研究兴趣,丰富学生自身学习的体验,更强调学习过程中深刻的、充实的、探究的经历和体验与完整的学习过程。其次,研究性学习可以养成合作与共享的个性品质,通过个性化学习与小组学习促使学生合作与共享品质的形成。再次,研究性学习可以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由于学生是研究性学习、实践的主体,学生可以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最后,研究性学习可以使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学生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学生走出了封闭的课堂,走近自然,融人社会,在更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可以获得更多更广的知识。这有助于学生从客观事实出发进行独立思考,进而培养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三、研究性学习的目标设计

1、研究性学习的总体目标

研究性学习的总体目标是实现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创造性学习,主要着眼于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永不满足、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是通过一定阶段的积极学习,促进学生的基本素质充分而各有特色的发展所能达到的标准。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既要受教育总目标的制约,同时又要反映国家的教育性质和发展方向,以及体现其课程特点。

2、研究性学习的具体目标定位

(1)通过亲身实践,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独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会分享与合作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第二节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与实施

一、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模式

1、知识探究型:是指学生在学习某一方面的知识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拓宽学习范围,通过亲身参与实践,获得学习体验,之后通过学习报告等形式进行呈现并与伙伴互相交流,分享学习成果。这种学习性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对于在更大范围内和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兴趣来说;无疑是个很好的起点。

2、学术研究型:是指学生在各学科学习中,对某一教学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选定课题,确定课题的内容与原则,寻求研究人员进行合作,并进行研究探索,写出学术论文。这种模式使学生有广阔的思索与创造空间,有绝对的主动权。学生可以尽情地思考,大胆地总结,自由地进行探索。这种模式中学生进行探索的角度十分广泛,对一个问题可以从社会学、文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去分析和探索。

3、社会调查型:是指学生在选定某一个课题后,进行问卷调查或实地访谈。学生可以到社会上调查,可以外出到大学、科研机构等单位访问请教,也可以通过上网、观看各种音像资料进行广泛的资料查阅。

4、创造发明型:在学生的课题研究中,最高层次的研究是科技的创新发明,但这种比较少见。

二、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实施程序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步骤主要包括选题、开题、实施和结题四个环节。

1、选题。在选题之前需要作好背景知识的铺垫,可以通过开设科普讲座、参观、访问等形式来介绍研究性学习成功的经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诱发学生的探究动因。选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自主选题,更多的是通过师生合作最后确定项目,要给学生一个自由驰骋的思维空间。一般情况下,课题要与学生生活直接相联系,切入口较小的课题比较受欢迎,而且容易实施。选题可以涉及自然、生物、气象、环境、农业、经济、社会、政治等许多领域。

选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选择的题目不宜过大,要注意其可行性。(2)选题内容不要过于抽象。(3)有些选题提出的依据不足,要努力克服这一点。

2、开题。由学生自愿组成课题组,多采用学生组合、老师适当调节的做法。该课题组通过查阅、搜索、收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了解该课题的最新研究成果,由学生选聘指导教师,共同制定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在学校给予的时间范围和物质条件下进行研究,最后再处理结果,撰写报告,并以班为单位组织进行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会由各研究小组选派一位代表向指导教师和全班学生汇报,同时指导教师和全班学生可提出问题,由小组内的成员来回答。其目的是明确研究的意义,完善课题研究计划,使课题研究具有更大的可行性。

3、实施。研究方案在开题报告获准通过后,就可以按计划进行分头研究。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对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指导。教师在此时是研究性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建议者和促进者,他可以提供信息,启发思路,介绍一些方法和线索。同时,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合作精神。

4、结题。各研究小组完成课题的研究后,需要写出课题研究报告和研究工作报告,描述研究思路、研究过程,以及参与课题研究的体会等,并呈现于书面文字。

教师要指导学生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要实事求是地总结并安排好总结。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分享研究成果是非常重要的。

三、研究性学习中的师生定位

1、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要求

研究性学习首先要求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研究性学习对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与传授者,是知识的权威,学生主要从教师或书本那里获得知识。因此,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扮演的主要是知识灌输者的角色。而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主要通过亲身实践、探索来获取知识。教师从知识的权威转变为与学生共同合作研究的参与者,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与指导者。这需要广大教师从内心深处真正接受这一转变,并体现到实际行动当中。其次,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不完善的教师难以应付研究性学习对教师跨学科的综合知识结构的要求。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课程,它的开放性、探索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对习惯于纯学科教学的广大教师来说,是一种严峻的考验。教师必须加强学习,要重视自身科研素质的提高,要学习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具体方法,懂得如何做课题研究。在传统教学中,有教学大纲,有统一教材,而研究性学习强调的是以问题为中心,教师失去了多年以来可以依靠的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也没有了固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自主性、探索性的教学环境,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地更新知识,使自己具有一专多能、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具有指导学生进行研究的能力。再次,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要增强合作意识,实行专业之间的相互合作与帮助。传统的教学方式割裂了教师之间的互相合作关系,而研究性学习需要综合知识与综合思维,需要教师之间的互相补充与协作。研究性学习为教师素质的提升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

2、研究性学习对学生的要求

研究性学习由于赋权于学生,主体自然也就是学生。学生处于一种自主的、现实的、开放的、融洽的环境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与爱好选择学习内容。这就要求学生要有积极的参与意识,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学生要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相信自己的能力,张扬自己的个性。

3、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而开发和实施的。它鼓励学生的自主性选择与探究,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从研究课题的提出、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的确定,到研究人员的组成、研究过程的进行,以及研究成果的呈现,都是由学生自主实现的。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权威者成为引导者、参与者、顾问,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信任每一位学生,赏识每一位学生,尤其要以一颗真挚的爱心,去接近那些后进生。爱因斯坦、牛顿都曾是“笨孩子”,后来却成了伟大的科学家。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原有的指令性、权威性、专断性的师生关系被打破,师生双方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真诚合作,师生之间形成平等合作、民主对话的新型民主关系。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将从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与指导者。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开展教育研究,提高合作能力,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这对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四、研究性学习的科学评价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是整个研究性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实现课程目的,发挥教育作用,并进行质量监督的有效手段和方法。通过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正确

地认识自己的能力,可以增强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进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目的。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不是为了给学生做出最终的鉴定或者给学生划分等级。

研究性学习具有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丰富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其评价手段和方法还具有多样性的特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应该更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体验、应用和全员参与。

研究性学习首先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其知识、能力的应用,注重其亲自参与、亲自探索的实践性活动,更要注重学生的全员参与。

在评价方法上,必须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鼓励学生自我评价,辅以教师和专家的评价。具体的评价方法有档案袋评价法、实际操作评价法、文章与作品法、展示与交流法、口头演说法、讨论法、答辩会等方法。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才能,努力形成有助于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气氛,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的评价要贯穿于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 第三节 开展研究性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开展研究性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1、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的角色和专业自主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使教师失去了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此种课程的实施,没有教材,没有课程标准,主要是学校和教师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组织和实施,这从知识、能力上和心态调整上对教师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因此,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同时教师也应积极主动地从基本知识储备上提高自己的能力,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综合素养。

2、不能把研究性学习等同于科学研究

研究性学习与科学研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规律,发现真理,造福人类。它探索的是人类世界中的未知领域的问题。而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就其性质来说,属于教育的范畴,学生的“研究”只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手段。研究性学习的着眼点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提高教育质量,它更注重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

3、不能把研究性学习等同于活动课

研究性学习和活动课在形式上有一些相似之处,如二者都要求在活动中进行学习,但不能因此认为研究性学习等同于活动课。活动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发展学生个性,满足学生不同的爱好需要。而研究性学习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活动课的种类很多,一般都有自己的课程组织方式和程序。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与实施一般都要经过“选题——开题——实施——结题”这一程序。研究性学习与活动课可以相互促进。

4、不能把研究性学习“精英化”

研究性学习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课,而不是只为少数优秀学生开设的课程。它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目的。鼓励学生进入前沿性研究,但不要求每个学生的最终研究成果都必须有创新性,所以,应该注意培养开发全体学生的探究能力。研究性学习不能变相发展为学科竞赛,沦为培养少数

尖子生、小科学家的所谓“精英教育”。

5、不能把研究性学习“学科化”

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处于一种更动态、更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多样化知识的获得提供更广阔的方式和渠道。但现在有些学校的“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出现了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与研究方法,脱离了实际的探索活动,仅仅将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抽取出来进行指导,这实质上还是知识的传授。

6、不能把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割裂开来

研究性学习不是对接受性学习的完全贬低或否定。研究性学习的关键是让学习者在充分掌握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方式,其中也包含着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应该与接受性学习并驾齐驱,扬长避短

7、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一手包办

推选课题时,要注意主要由学生自己选取,教师不能包办代替,教师只起引导作用,要以学生“自由选题,自主探究”为主。有些教师替代学生提出问题,设计方案,最终甚至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从而把原有的教育方式引入研究性学习之中,这是对研究性学习宗旨的曲解。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不能越俎代庖,一手包办。但是,教师也不能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听之任之,任其发展,或流于形式,只做一个旁观者。

8、研究性学习不可“千篇1律”

研究性学习有很大的空间性和创造性,同时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学校和教师可根据自身条件、学生兴趣、社区资源来开发研究选题,同时要充分利用本校、本地区的各种教育资源进行选题,更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寻找他们感兴趣或认为有价值的、可行性强的问题。在实施过程中,要因地制宜,逐步展开,要体现学生所在地域的特殊性,而不要机械模仿别人的模式,不可照搬照抄,千篇1律。

9、研究性学习不能忽略“双基训练”

双基训练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传统的双基训练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和技能功底扎实,但缺乏创新性,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所以,开展研究性学习正是对“双基训练”的补充。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有赖于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离开了双基训练,研究性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根本无从谈起。

第九章 校本课程开发 第一节 校本课程的涵义

一、什么是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教育哲学为理念,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基础,以教师为主体,以当地社区和学校教育资源为依托而开发的多样化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主要包括确立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组织其实施和评价,同时也包括研制课程标准和编写教材等。

二、校本课程的历史发展

校本课程与学校教育有着几乎同样长的历史。

1、在古代,学校里的课程在较大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是由学校自己决定的。如古希腊的雅典、古罗马的拉丁语学校等。

2、进入中世纪以后,校本课程在西方经历着衰落、复兴、繁荣、缩减、再复兴等十分曲折的道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校本课程在各国的地位呈现两种方向相反的变化:在美英等国,校本课程的地位下降;在苏联、法国等国,校本课

程在学校课程中呈上升趋势。

3、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部分省市开始实施。现在校本课程已经取得前所未有的地位。

三、校本课程的模式

1、目标模式

2、动态模式

3、过程模式

4、环境模式 第二节 校本课程的开发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涵义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

学校的校本课程可以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发展性课程。

1、必修课程。国家规定的学习课程,学校不能去更动它,但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条件,进行修正或更改。

2、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包括健身、博知、怡情、励志、广行五类。

3、发展性课程。这类课程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加深学科知识的深度,旨在拓宽学生学科知识和培养创新能力的课程;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课程。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

1、教育哲学。只有学校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和办学宗旨得到贯彻落实,才能具备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

2、教师在职培训。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一项必要措施。

3、建立伙伴关系。教师之间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中的沟通、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通过互动彼此支持,可以减少教师由于孤立而导致的自发行为。

4、教学资源支持。教学资源支持主要体现在时间和人力资源的支持上。这是校本课程开发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5、学生参与。这是校本课程开发中需要关注的首要问题。

6、学校文化氛围。为了积极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学校组织氛围的形成是关键。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步骤

1、建立领导机构。这种领导机构可以是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家长共同组成的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这些人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保障和领导保障。

2、前期论证。一是教师将开发的目的、意义、项目报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经领导小组讨论认定后方可实施;而是学校将认定的开发课程汇总成清单,拿到学生中去征求意见,看所要开发的课程学生是否需要,是否喜欢。

3、师资培训。一是课程理论知识的培训,即让教师初步掌握课程的一些基本原理,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常识、课程探究等基本理论,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力量依据;二是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拓宽其知识面,重新构建教师的知识结构。

五、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1、自主性原则。

2、补充性原则。

3、适应性原则。

4、特色性原则。(1)区域特色;(2)学校特色;(3)学科专业特色。

5、科学性原则

6、实践性原则。

六、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1、校本课程体现出课程决策权力重新分配的民主化。

2、作为国家课程计划中一个组成部分的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

3、校本课程在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校本课程开发对提高教师实施课程的质量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5、校本课程开发是丰富和发展课程理论的一个重要途径。

第三节 教师与校本课程开发

一、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参与课程开发,首先要具有相应的课程理论知识,构建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这个知识结构包括:一般的专业知识、与教材有关的专业性知识、教学推理能力。

二、校本课程开发对促进教师专业化的作用

1、校本课程开发引导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有三个,即技术的变化、教学思想的变化、教学内容的变化。

2、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制约。有一个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校本课程开发得到高质量发展的保障。

3、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专业技能发展的作用。具体地讲,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即能够提高教师的课程能力、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

三、教师是校本课程的组织者和开发者

就学校内部而言,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参与者包括校长、教师和学生三方面。其中,教师是最主要的参与者,甚至应担负起开发活动的领导责任。 第四节 校本课程的评价

一、校本课程评价应借鉴的模式

1、背景评价

2、输入评价

3、过程评价

4、成果评价

二、校本课程评价体系

第五节 校本课程开发中的问题及对策

一、校本课程开发中的问题

1、学校“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缺失与教师民主参与课程管理和开发的需求之间的矛盾。

2、学校内部课程实施权力下放与教师校本培训力度不够之间的矛盾。

3、课程观的转变与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欠缺之间的矛盾。

4、教师个人专业主义惯性与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合作需要之间的矛盾。

二、解决校本课程开发中各种问题的对策

1、校长要树立以校为本、以教师为本的办学理念和校本课程开发观,办出学校特色。

2、建立专门的教师校本培训机构,对教师进行多层次、多样化的校本培训。

3、教师要珍惜国家和学校赋予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权力。

4、要强化教师的合作意识,多种形式地共同开发校本课程。第十章 新课程教学中的学科评价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第一节 新课程改革对教学评价的新要求

一、新课程所倡导的发展性评价

(一)新课程所倡导的发展性评价的内容有哪些?

1、新课程大力倡导“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2、新课程又大力倡导“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3、新课程还大力倡导“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二)发展性评价的内涵

1、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

2、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

3、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

4、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

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

5、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和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6、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

7、关注发展过程。

二、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方式与方法

(一)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1、内涵: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育活动进行过程中评价活动本身的效果,用以调节活动过程,保证教育目标实现而进行的价值判断。

终结性评价:也称总结性评价,是指在某项教育活动告一段落时,对最终成果做出价值判断。也就是,以预先设定的教育目标为基准,对评价对象达成目标的程度,即最终取得的成就或成绩进行评价。

2、相互关系

3、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二)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

1、内涵

量化评价:是指运用数学的方法,收集和处理数据资料,对评价对象做出定量结论的价值判断。

质性评价:是指根据评价者对评价对象平时的表现、现实状态的观察和分析,直接对评价对象做出定性结论的价值判断。

2、两者关系

3、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第二节 新课程教学中的学科评价

一、新课程教学中的学科评价必须重视的方面

在学科评价中,“评教”与“评学”二者均不能忽视。

二、对教师学科教学的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

1、教学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包括三个方面。

2、教学内容:科学合理。

好的课堂教学应具有的四个基本特征:

3、教学策略与方法:学生主动学习。

以学生为主体,强调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以及差异发展,鼓励学生创新。

4、教学能力:良好的教学基本功。

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表现在:课堂驾驭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二、对学生学科学习的评价:考试

(一)新课程对考试有哪些新要求?

1、在考试内容方面: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考试方式方面: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应用多种方法,打破唯纸笔测验的传统做法。

3、在考试结果的处理方面:要求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

且不按考试成绩排名。

4、关于升学考试与招生制度:倡导改变将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莺考虑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建议参考其他评价结果,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

(二)教师如何面对新的考试

1、更新观念是关键

2、付诸实践是根本 第三节 新课程教学中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一、学生综合素质的内涵 包括六个方面:道德品质;(2)公民素养;(3)学习能力;(4)交流与合作能力;(5)运动与健康;(6)审美与表现。

二、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基础性发展目标

(二)学科学习目标

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两个最主要的方法是(1)学生成长记录;(2)考试。

四、档案带评价

(一)概念

(二)在教学中的应用

(三)教师在应用档案袋评价中将面临的问题

推荐第2篇:论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论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

作者:徐京飞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2年第04期

一、实施新课程改革,必须建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1.课堂教学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渠道是课堂。构建以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提问、讨论等新型的课堂模式,来主动掌握知识和技能,并不是接受知识的机器。新课程改革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分类推进,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享有公正、公平的受教育机会,使他们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贯彻新课改的主体性、合作性、开放性等原则,培养学生成独立的人格、精神风貌,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

2.运用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老师们大量地灌输知识,却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导致培养出的“人才”高分低能。所以,要改变原来陈旧滞后的课堂教学模式,以素质教育的思想为指导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素质教育特别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更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

3.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在构建主体合作开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表现在引导、指导、教导等方面。引导就是在不改变课程标准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是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障碍,进行有效地指导。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使整个教学课堂成为师生间、学生间的双向交流与多向交流形式,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思维更加敏捷,这样就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主体合作开放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笔者认为,“主体合作开放型”教学模式就是一种比较好的适应新课改的模式。

主体性体现学习者在学习中所处地位以及所发挥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建构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为主导,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合作性体现在各个方面,师生间、小组成员间等,通过合作增强学生间的凝聚力,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在合作中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发现学习中的兴趣。在培养合作意识的情况下,也要注意加强对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多想多观察,启发学生发散性思维。开放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的不拘一格,兼容并包,形成一种民主、平等、活泼的课堂气氛。这种教学模式就是想要达到,既让学生充分参与、发挥其主体作用,又要以开放形式吸纳其他资源,形成一种自主开放的效果。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我们以“因材施教”为原则, 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教师要“启”的得法,要“导”的及时,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另一方面,要重视教与学的相互转换,体现出教与学的结合,营造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在教学评价上,要以积极评价为主,要把愉快教育、成功教育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同时把目标评价贯彻于教育过程的始终,以有利于学生的转化。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们的共同追求,也是体现课改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教师要依据学生实际、教材特点,教学环境,灵活选用教学方法。当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要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即定好教学的起点、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捕捉课堂的生成点。

诚然,新课改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动态性和发展性的创新型体系,它传输了新的教育观念和实践活动,以其丰厚的内涵、与时俱进的发展,吸取多方精华,采纳多种教学模式,择优补差。主体合作开放型课堂教学模式作为其中一种,更要不断创新完善,因材而宜,因人施教,才能走进新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应注意的不良倾向

推荐第3篇: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改革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面对21世纪激烈的竞争,我国的基础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在基础教育中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真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方针,以便在未来的世界激烈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必须对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进行改革。自 2001 年 7 月出版并在当年新学期开始实验的《课标》以来,7 年的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和进步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所以教育部已经组织专家对《课标》进行修改。《课标》是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要参照的标准,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在《课标》的指引下对体育课程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改革,与过去的体育课程改革相比具有历史性突破,尤其是体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观念的转变决定行为的转变,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决定着他们的教学行为,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决定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成败。以此为起点探讨如何理解新课标理念、建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观念、在新的教学观念下如何开展体育教学以及纠正课程改革与教学偏差的措施

一、新课程基本理念的理解 1.1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体育与健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又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体育一词在学校体育学中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都有明确解释,都有通过身体练习即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含义。关于健康一词,世界卫生组织已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不虚弱,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众所周知,影响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诸如遗传、自然环境、教育、生活习惯、个性心理、营养、体育锻炼及社会文化环境等。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体育锻炼是最能积极促进身体健康的。科学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免疫功能,全面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和身体的正常发育,而且能磨炼人的意志,培养自信心,培养抗挫折能力,陶冶美的性情,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1.2 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

体育课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就不会在体育课上投入地去学、去练,在课外更不会去练。因为体育课既不会对学生的高考升学产生直接影响,也不会对他们今后的就业和生活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只有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他们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1.3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只有充分关注学生的各种需求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使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因而在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应始终将学生的个体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应始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4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体育教学应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可能受到同等的尊重和关注,即使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体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也不应该因某一方面欠缺而受到不平等的对待。只有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使他们体验到体育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习动机,提高自信心,促进师生间的合作与互动。 1.5 注重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创新和实践是体育的主要特征之一,因而体育课是一门实践性和创造性很强的课程。如何以体育课程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或突破口,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是我们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观: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教学改革是在课程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的,与课程改革相呼应。在课程与教学关系中,课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课程观是主导因素,它决定着教学观,并因此决定教学改革的深度、广度。但课程究竟是教学的“枷锁”、“控制者”,还是教学的“跳板”和“促进者”,这一问题,在不同的教学观里会得到截然不同的答案。在传统教学论的概念中,“课程”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

内容,而这种规范性的教学内容是按学科编制的,故“课程”又被界定为学科或各门学科的总和。这就意味着,“课程”只是政府和学科专家关注的事,教师无权也无须思考课程问题,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课程和教学成为两个彼此分离的领域,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实体或内容,它规定学校“教什么”,教学是学校教育的过程或手段,它规定学校“怎么教”;课程是教学的方向、目标或计划,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设定的,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传递课程的过程,而不应对课程做出任何调整和变革。教师只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只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就是传统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在这种教学观的指导下, 课程是“专制”的一方,课程成为一种指令、规定,教材成为圣经,而教学则成为被控制、被支配的一方,课程与教学走向二元对立,两者机械地、单向地发生关系。这样,课程不断走向孤立,走向封闭,走向萎缩,走向难、繁、偏、旧,而教学也不断变得死板、机械、沉闷,这种背景下的所谓教学改革只能是打外围战,“戴着镣铐跳舞”,师生的生命力、主体性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总之,这种改革最多只能在方法上、形式上做文章,而不可能有实质性的突破。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文件),而更是“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因此,教师和学生不再是处于课程之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是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教学过程因此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这样,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融为一体。课程也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这意味着课程观的重大变

化,在这种背景下,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进人教育的内核,成为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动力,成为教师与学生追寻主体,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这正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呼唤的教学改革。

三、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积极改革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对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各地各校应结合自己的实际,积极探索有利于全面完成教学任务的、高效益的教学方法,以适应现代健康教育的需要。

3.1更新教学观念,变教为诱。在教学中要改变过去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法,广泛运用发现法、诱导法、问题法等现代教学方法。

3.2结合本校实际,大力提倡简化教学法。各地各校应从实际出发,优化教学过程。在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应突出关键技术环节教学,简化教学过程,降低对技术细节以及动作规范性的教学要求。强调通过体育教学,使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基本达到教学要求,运动能力得以提高。 3.3创造学生互教互学,互帮互助的学习气氛,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教学中应大力提倡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并经常对学生进行助人为乐、虚心好学等方面的思想教育。 3.4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创造轻松、活泼、愉快的教学环境。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命令式的口气比较多,这样就在师生双方之间形成了一定的隔阂。体育教学中的命令式口气,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学生必须按照教师的意志和口令来完成教师的要求,学生完全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既然师生同是影响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双方的目标是一致的,就应该形成一种平等合作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形成一种和谐、自然、默契的氛围。通过广泛运用游戏法、情感法等教学方法,在快乐的体育活动中纠正课程改革与教学偏差的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四、纠正课程改革与教学偏差的措施

为了保证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端正思想, 消解认识偏差, 采取相应措施。 4.1 在实践中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 改变 “岸上人教水里人”的做法, 使课程改革培训学以致用。

4.2 各省、市教研人员要做好课程改革方面的工作。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偏差, 及时组织反思活动, 交流意见, 为提高实施效果服务。

4.3 体育教学研究人员和体育教师要着力提高自己的自身素养, 随时更新自己的观念, 及时地适应时代的变化。特别是教学研究人员应先行一步, 研究要具有前瞻性。 4.4 进一步完善《体育与健康标准课程》, 使之既体现时代特征, 又易理解、易操作。

四、结论与建议

综上,我认为在新课程标准的贯彻下,我们进行体育课程教学与改革,必须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注重学生的身体锻炼;选择实用性强的教学内容和运动技能,为学生终身体育服务;侧重对教学方法的创新,尤其是对学理的研究。由于各地区个学校的条件和实际情况各不相同,体育课程在各地区各学校实施有差异。自2002年“自主教学”在高校体育课程实施以来,得到了很好的效果。“自主教学”是学生在上课时间、教师、教学内容三个方面自主选择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师的知道下可根据自身的特长、兴趣、运动水平等自主选择上课内容、上课教师、上课时间,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体现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精神。那么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是否可以模仿或采用“三自主教学”模式,是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发展研究的一个启示。

参考文献

[1]时立新.树立/健康第一0的指导思想,深化体育教学 改革[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1).[2]季 浏,胡增荦.体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 大学出版社,2001.[3]樊炳有.辨识体育与健康的本质联系[J].天津体育学 院学报,2002(1).(2002-11-27收稿) [4] 杨敏.关于推行/体育于健康课程标准0若干问题的探讨[J].成 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3,(1): 17 -19.

推荐第4篇:新课程基本理念与教学改革

《新课程基本理念与教学改革》

开题报告

长春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

10数学

组别:蟾宫折桂

组长:刘桂云

组员:刘桂云

马 晶

田凤威

陈 洁

新课程基本理念与教学改革

组别:蟾宫折桂 组长:刘桂云

组员:刘桂云

马晶

田凤威

陈洁

一、背景,目的及意义

(一)背景

自20世纪90年代起,知识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其他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总和,因此,人们把21世纪称为“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一时代,劳动者的要素和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知识劳动者将取代传统的产业工人。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将改变“文育”这一传统内涵,“文盲”这一次将不再单纯指没有文化知识的人,同时还包括不能继续学习不能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的人。所以人也把知识经济为“学习经济”,同时在这一时期国际竞争空前激烈而竞争的主要方面则体现在综合国力方面。这种竞争也主要体现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方面。并且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境,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除了必须对人类既往的所作所为进行客观的评价之外,我们还必须妥善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问题。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纷纷开始反思本国的教育政策和课程,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二)目的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各种渠道对新课程基本理念与教学改革进行分析与研究,探寻其优点与缺点,形成教师教育改革研究理论体系。加强本土性理论研究,解决学生发展问题,真正做到为每位学生的发展而思考:改变人才培养的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放映社会和科技的最新发展改革评价方式。

(三)意义

1980年以来,国内研究者分别从比较教育、基础教育、教师教育等三个较为集中的研究视角,对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经过文献梳理和研究,发现仍存在如下问题:真正意义上的教师教育改革研究理论体系尚未形成;比较教育的研究成果丰富但问题明显,本土性理论研究亟须加强;教师教育宏观体系和原则性思路层面的研究多,微观政策和具体性操作层面的研究则相对较“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大家知道过去我们的教育是“学生是适应教育”的教育,教育则是在适应知识个人只有遵循教育的预先安排,才能得到发展。现在不同了随着新课程的进展,教育成为了人实现自身发展的机构,教育必须适应学生,通过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个体,去满足不确定社会的变化与需求。新课程就是要倡导这样一种主流文化,就是要关注学校内每个体的成长与发展。这样就从根本上颠覆了教育思想的习惯性思维。在这样的视角下学校是有生命力的组织、课堂成为教师和学生经验的生长点,教学也就从灌输中心转化为对话中心,教师也由孤独的熟练技术工人转化为伙伴式的实践团队。这种教育思想的“革命”已经在实践中逐渐改变当前学校的日常教育模式, 目前我们的中小学基本上都已经在实践着、已经改变了学生和老师的生活状态。所以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已经体现了教育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从应试教育走向了素质教育。为此、这次课程改革也为新的课程教学的创造提供了发展契机。因此今天我们有机会学习课程与教学论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关键的可以说意义深远。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最基本动力。”当前社会是科技社会,数字社会,教育社会。现在社会最需要的人才是富有开拓创新思想的人才,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而在传统模式教育下的学生是不能满足当前社会需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学校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培养适应当前社会需求的人才进行新课程改革。

机遇与挑战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给我们每一位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本次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老师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要求。因此,当务之急是加深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西方发达国家都认识到了基础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率先进行课程改革,从而引领世界各国从实际需要出发进行了规模宏大的基础教育改革运动。其中,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尤为引人注目 主要从四个方面说起:

1、从教学内容上看,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各国关注的热点。

2、从学习方式上看,基于建构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的转变是人们讨论的焦点。

3、从师生关系上看,以人为本的民主平等关系的定位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4、从课程实施上看,存在的问题涉及到课程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

(一)国内

1童莉、宋乃庆2006年9月12日发布的《幼儿园学龄前到八年级数学课程焦点:寻求一致性》,充分表现出对数学教育的基础性的关注。

2,张廷凯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通过立法和其他手段,逐步确立了每个学生都必须要学习的国家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并组织力量编制了各科课程的国家标准,强调要坚持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的教学。指出“必须充分认识我国在„双基‟教学上多年形成的理论和经验价值 ,防止出现一强调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 3余文森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成绩与问题反思》中强调:知识、技能目标是三维目标中的基础性目标,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是课堂教学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常规性任务,是形成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

4王策三在《关于课程改革“方向”的争议》中认为:广大教师应当明确坚持以基本知识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追求全面发展的目标,注意到尽可能处理好“双基”教学与培养良好品德、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关系。

5 李鹏在《一种新的学徒学习模式——对认知学徒学习的评价》提出的“认知学徒学习”,从内容、方法、序列化因素和社会学影响四个方面进行了评析,认为情境化学习是实现良好学习效果的有效方式,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脚手架可以支持更为深入的学习,反思的重要作用是总结和改进已有的学习表现。

6陆真、周志华、戴蒙特(德)在《“SINUS”——新世纪联邦德国数学与科学(理科)教育改革的探索之路》提出 “形成牢固的基础知识——在不同水平上的有意义学习”“累积性学习——使学生体验到能力提高”“发展合作学习任务”等11个子课题研究。

7赵小云在《中美数学问题解决案例比较》我国教师意图在启发中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起引导解题思路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8蔡晓领、顾海根、Carla Stevens、叶仁敏等采用问卷调查法,提出小组合作学习在国内外得到了普遍的运用。

9张景莉在《构建以和谐为核心的新型师生关系》说明了不同的师生观被运用于教育过程中,会对教育产生不同的影响,提出要创建一种以和谐为核心的新型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0郭思乐在《生本教育的教师观:从“纤夫”到“牧者”》一文中认为儿童有了主动追求可以自己完成其提升的核心部分,教师的帮助仅仅是激发和引导,由此,教师的职能应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组织者 11孙磊在《论的“师道观”——兼谈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一文中认为韩愈的“传道、授业、解惑”教师观忽视了学生,走向了片面,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要突破传统的僵化、机械的束缚,在生成和发展中寻找新型师生关系的立足点。 12姜伯驹提交的提案,他认为“新课标”“全面否定过去的教学体系”,“全面否定了我国中等教育的优良传统,大大淡化了数学中的推理证明”,“在实践中已引起教学上的混乱”。

13余文森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成绩与问题反思》一文中认为由于人们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设计和操作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在实施层面上便出现了教学目标的虚化现象。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缺乏有效把握的经验,导致了教学内容的泛化现象。这些现象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影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重视教学方式多样化,克服教学过程形式化。 14邬向明在《课程改革:问题与对策》一文中指出课程实施中主要存在观念与认识问题、目标与条件问题、考试与升学问题以及形式与内容等问题。 15王策三针对这些问题写了《关于课程改革“方向”的争议》一文,提出课程改革方向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分析,要进行理论思考,研究具体事实和实际问题,梳理我国新时期课程改革发展基本脉络,注意其一贯性、阶段性和曲折性,总结经验教训,修正、调整一些提法、做法,保护和发展课程改革的积极成果。 16刘德宏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几个误区及对策》中指出有些数学课“为了情境而情境”、“把调动积极性当作了最终教学目的”、“多媒体演示代替了学生的思维过程”等。

17曹一鸣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及其争鸣问题》中认为“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但是教学效果反而下降,一节课下来,学生什么也没学会”。

18李箭在《西方活动教育理论及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提出要充分重视活动的目的和教育价值、合理把握活动的“度”、明确活动中的学生和教师两个立场。 18孙钰柱在《当前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的问题与反思》中指出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具体教学情境的创设,不能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合作学习,并不是桌子简单拼凑;自主学习并不是一切都迁就学生;用好教材,而不是“孤立”文本;探究性学习不能泛滥,接受学习并非过时;落实“三维目标,并非是淡化”双基。

(二)国外

1法国修改的课本中明确指出,数的读写和运算是“大纲的核心的基本知识”,并加强了算术基础知识和四则计算的基本训练。

2日本学校课程审议会向文部省报告中提出修订算数科的基本方针时强调“要重视切实学会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基本技能。”在修订的算数学习指导要领中,简化教学目标,突出使学生掌握有关数量和图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还增加低年级的教学时间,加强20以内加减法和乘法表的练习。

3苏联在修订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时,也特别强调“算术是初等数学课程的基础”,重视给儿童进一步掌握数学知识、技能和技巧建立足够的巩固的基础,并且规定了各年级的基本教学要求。

4朱文芳在《俄罗斯中小学几何课程改革的特征》一文中介绍了俄罗斯学生从5-6年级开始学习的《直观几何》课程,非常好地遵循了学生在几何学习中的认知发展规律,

5韩琴、胡卫平、周宗奎指出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实质性提问机会,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善于动手,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性问题提出能力的发展 6罗文娟、谢利民对肯尼亚小学一项课堂教学研究进行了评析,认为在肯尼亚小学课堂,以教师为主导的讲解占了统治地位,教学以反复操练和死记硬背为主,极少关注学生是否理解

7王昕雄在《从西方儿童观的演变看当代教育问题》指出目前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很多还是儿童观的问题,必须要把意识形态层面的问题推进到实践层面,用正确的儿童观指导教育实践,以促进儿童真正的发展。

8薛国凤在《当代日本学校课程实践中的策略转变》一文中指出,二战后在美国民主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特别是随着20世纪70、80年代以来的人本主义思潮的冲击,日本课堂教学在尊重儿童主体性的基础上走向师生之间也是学习的伙伴的“学习共同体”(佐藤学语),师生平等相处,共同商讨,在尊重民主教学原则以及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

9吕林海基于全美教师协会颁布的四个数学课程标准的变迁及达成策略,分析了美国“面向全体的数学”教育理念的追求,认为教师的信念——即学生的数学成就与学校和教师有关,还是与学生的能力和背景经验有关——决定他们是否有能力实践面向全体学生的分层次的、革新的公平数学课程,而公平的数学课堂教学能够让每个孩子真正的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使他们经历数学学习的快乐和成功,当学生能形成一种归属于数学学习共同体的感觉时,他的参与感就会被激发出来

10黄伟、张民选在《来自的观照:我国课程标准的建设亟待加强》一文中指出,美国20世纪90年代初的课程指导乏力和教学混乱的状况与我国当前的教学现状有某些相似之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泛化加剧了学生学习的盲目与茫然。

11马健生、苑志勇在《报告述评》一文中介绍了美国数学课程改革过程中缺乏连贯性与一致性,深度不够,导致学生在国际数学测试中排名下降,教师授课存在困难,为此美国全国数学教师理事会公布了《课程焦点》报告,被认为是美国建构主义数学课程改革回归基础的适当转向。

三、主要研究内容、创新之处

(一)主要内容

1.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新一轮课程改革 ,是建国以来第三次大的课程改革。这次课改,不论是改革的力度还是是准备工作,在历次课程改革它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改革,有人说它 是我国教育史上一次最伟大的一次革命。 1.新课程改革的概念

现在大家讨论较多的新课程改革是指我国从1999年正式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以及保障支撑系统等,是一个由课程改革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于1999年正式启动,2000年1月至6月通过申报、评审,成立了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组。2000年7月至2001年2月,各研制组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课程标准初稿。2001年3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9个地区向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征求意见,对各学科课程标准进一步修改。2001年5月29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正式颁布;2001年6月,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召开。2005年7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涵盖中小学义务教育18门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研制完成,2001年9月1日起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期。至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试点实验阶段,并拟用5年时间,在全国推行新课程,使用新教材。2002年秋,实验范围扩大,省级实验区工作启动;义务教育新课程体系(包括三级课程管理的运行机制、评价制度等)全面进入实验阶段。2003年秋,全国范围内起始年级使用新课程的学生数达到同年级学生的35%。2004年秋,课程改革的工作进入全面推广阶段。起始年级使用新课程的学生数达到同年级学生的65%~70%。2005年秋,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的学生原则上进入新课程。 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课程功能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 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学科本位, 课程内容方面“难、繁、偏、旧”,

课程评价方面过于注重甄别、选拔, 课程管理上过于集中等。

经过认真考察研究全球课程改革的动态和趋势,教育部认为,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严重影响着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培养,严重束缩着实现高质量基础教育的发展。必须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来实现培养目标的调整和培养方式的改变,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应答未来的挑战。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涉及课程计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管理等各个重要环节。需要一个明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改革的要求和政策的纲领性文件,1999年教育部便组织力量起草《纲要》,到2000年1月份,逐渐形成了课程改革纲要的基本框架。 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历经了27稿,仅2000年就举行了上百次的研讨会。征求意见稿在全国广泛征求意见,并召开了有多方面专业人士参加的咨询会议。

经过进一步修订,2001年6月7日教育部发出了《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教基[2001]17号),将《纲要》以“试行”的形式正式颁布。2011年又重新修订确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成为指导本次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对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非常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课程改革也成为我们基础教育一项重大的改革。课改实验 从2001年9月起在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4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对新课程进行实验。2003年,又将有1072个县区进入新课程。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这次课改的主要任务:

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教育课程体系,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设置具有均衡性、综合性与选择性的课程结构,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探索有利于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课程评价制度,推行民主化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

六个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和具体目标 课程改革的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三、新课程改革的优点

(一)观念创新

新的课程功能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质量观。

1、课程的功能观:从“大课程”的观念来构建新的课程。教的过程、学的过程和评价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强调: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2、教学观:是一个信息和情感交流、沟通,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师观: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和建设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与学生的关系上是平等的,是平等中的首席。

4、学生观:学习的主体,人格独立的人,有个体差异的人,个性丰富,富有潜力的人。

5、质量观:实现由“以分数为标准”到“以每个学生德、智、体等诸方面素质与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为标准”的转变,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二)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创新

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1、自主学习: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相对于被动学习)

2、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和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相对于个体学习)

3、探究学习: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相对于接受学习)

(三)评价创新:

1、评价内容多元化。不仅重视语言能力与数理逻辑能力评价、也要重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评价。

2、评价方式的多样性。除笔试外,口试、答辩、操作考试、听力考试、过程档案记录(成长档案袋,科学、艺术活动夹)、鼓励性评语、预测性评语等等。

3、过程与结果评价并重。过程评价主要在于促进发展,结果评价则有比较明显选拔甄别功能

4、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

(二)创新之处

四、研究方法 ⑴ 文献法

对国内外关于新课程基本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文献展开广泛的调研和分析。

⑵ 国际比较法

研究结果将和国际同类研究作比较,以分析其优点和不足,作出相应的改进。

(3) 调查问卷

针对学生对于新课程基本理念与教学改革的接受情况及意见反馈 (4) 访谈

采访对象:学院教师

作为新课程基本理念与教学改革教学的实施者以及传统教学曾经的经历者,老师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并且对于新课程基本理念与教学改革也提出了许多想法。 (5)资料查询法

阅。

(6) 实验研究法

我们将以长春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为实验学校,开展新课程改革教育与传统教育整合的实验研究。

(7)对比法

新课程改革之后与课程改革之前进行对比。比较他们的特点。

五、结题报告 对国内外关于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改革的书籍、杂志、报刊等进行查通过本次对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改革的研究,知道了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老师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因此,当务之急是加深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多提倡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

新课程改革学生发展的自主性、主动性放在突出的位置。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自主参与,完成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关于“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包括学生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健康素质等多面的健康发展。我国因受应试教育长期影响,在实行课改进程中,要逐步消除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摩擦,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是中国的教育更人性化,培养素质教育人才,更好的服务社会。

六、参考文献

1.李壮成.成良臣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师教学改革的挑战 [期刊论文]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4) 2.侯耀先 高师院校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策略 [期刊论文]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 3.李亚文 略论课堂教学组织 [期刊论文]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4.期刊论文 师范院校课堂教学改革初探2001, 3(2) 5.期刊论文 课堂教学改革是高师教改的基础2008

七。课题组分工

组内成员:

文献采集: 总策划:刘桂云

推荐第5篇:新课程基本理念与教学改革

《新课程基本理念与教学改革》

开题报告

长春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

10数学

组别:蟾宫折桂

组长:刘桂云

组员:刘桂云

马 晶

田凤威

陈 洁

新课程基本理念与教学改革

组别:蟾宫折桂 组长:刘桂云

组员:刘桂云

马晶

田凤威

陈洁

一、背景,目的及意义

(一)背景

自20世纪90年代起,知识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其他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总和,因此,人们把21世纪称为“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一时代,劳动者的要素和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知识劳动者将取代传统的产业工人。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将改变“文育”这一传统内涵,“文盲”这一次将不再单纯指没有文化知识的人,同时还包括不能继续学习不能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的人。所以人也把知识经济为“学习经济”,同时在这一时期国际竞争空前激烈而竞争的主要方面则体现在综合国力方面。这种竞争也主要体现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方面。并且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境,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除了必须对人类既往的所作所为进行客观的评价之外,我们还必须妥善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问题。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纷纷开始反思本国的教育政策和课程,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二)目的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各种渠道对新课程基本理念与教学改革进行分析与研究,探寻其优点与缺点,形成教师教育改革研究理论体系。加强本土性理论研究,解决学生发展问题,真正做到为每位学生的发展而思考:改变人才培养的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放映社会和科技的最新发展改革评价方式。

(三)意义

大家知道过去我们的教育是“学生是适应教育”的教育,教育则是在适应知识个人只有遵循教育的预先安排,才能得到发展。现在不同了随着新课程的进展,教育成为了人实现自身发展的机构,教育必须适应学生,通过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个体,去满足不确定社会的变化与需求。新课程就是要倡导这样一种主流文化,就是要关注学校内每个体的成长与发展。这样就从根本上颠覆了教育思想的习惯性思维。在这样的视角下学校是有生命力的组织、课堂成为教师和学生经验的生长点,教学也就从灌输中心转化为对话中心,教师也由孤独的熟练技术工人转化为伙伴式的实践团队。这种教育思想的“革命”已经在实践中逐渐改变当前学校的日常教育模式, 目前我们的中小学基本上都已经在实践着、已经改变了学生和老师的生活状态。所以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已经体现了教育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从应试教育走向了素质教育。为此、这次课程改革也为新的课程教学的创造提供了发展契机。因此今天我们有机会学习课程与教学论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关键的可以说意义深远。

机遇与挑战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给我们每一位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本次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老师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要求。因此,当务之急是加深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西方发达国家都认识到了基础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率先进行课程改革,从而引领世界各国从实际需要出发进行了规模宏大的基础教育改革运动。其中,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尤为引人注目 主要从四个方面说起:

1、从教学内容上看,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各国关注的热点。

2、从学习方式上看,基于建构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的转变是人们讨论的焦点。

3、从师生关系上看,以人为本的民主平等关系的定位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4、从课程实施上看,存在的问题涉及到课程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一)国内

1童莉、宋乃庆2006年9月12日发布的《幼儿园学龄前到八年级数学课程焦点:寻求一致性》,充分表现出对数学教育的基础性的关注。

2,张廷凯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通过立法和其他手段,逐步确立了每个学生都必须要学习的国家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并组织力量编制了各科课程的国家标准,强调要坚持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的教学。指出“必须充分认识我国在„双基‟教学上多年形成的理论和经验价值 ,防止出现一强调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

3余文森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成绩与问题反思》中强调:知识、技能目标是三维目标中的基础性目标,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是课堂教学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常规性任务,是形成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

4王策三在《关于课程改革“方向”的争议》中认为:广大教师应当明确坚持以基本知识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追求全面发展的目标,注意到尽可能处理好“双基”教学与培养良好品德、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关系。

5 李鹏在《一种新的学徒学习模式——对认知学徒学习的评价》提出的“认知学徒学习”,从内容、方法、序列化因素和社会学影响四个方面进行了评析,认为情境化学习是实现良好学习效果的有效方式,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脚手架可以支持更为深入的学习,反思的重要作用是总结和改进已有的学习表现。

6陆真、周志华、戴蒙特(德)在《“SINUS”——新世纪联邦德国数学与科学(理科)教育改革的探索之路》提出 “形成牢固的基础知识——在不同水平上的有意义学习”“累积性学习——使学生体验到能力提高”“发展合作学习任务”等11个子课题研究。

7赵小云在《中美数学问题解决案例比较》我国教师意图在启发中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起引导解题思路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8蔡晓领、顾海根、Carla Stevens、叶仁敏等采用问卷调查法,提出小组合作学习在国内外得到了普遍的运用。

9张景莉在《构建以和谐为核心的新型师生关系》说明了不同的师生观被运用于教育过程中,会对教育产生不同的影响,提出要创建一种以和谐为核心的新型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0郭思乐在《生本教育的教师观:从“纤夫”到“牧者”》一文中认为儿童有了主动追求可以自己完成其提升的核心部分,教师的帮助仅仅是激发和引导,由此,教师的职能应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组织者

11孙磊在《论的“师道观”——兼谈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一文中认为韩愈的“传道、授业、解惑”教师观忽视了学生,走向了片面,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要突破传统的僵化、机械的束缚,在生成和发展中寻找新型师生关系的立足点。 12姜伯驹提交的提案,他认为“新课标”“全面否定过去的教学体系”,“全面否定了我国中等教育的优良传统,大大淡化了数学中的推理证明”,“在实践中已引起教学上的混乱”。

13余文森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成绩与问题反思》一文中认为由于人们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设计和操作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在实施层面上便出现了教学目标的虚化现象。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缺乏有效把握的经验,导致了教学内容的泛化现象。这些现象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影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重视教学方式多样化,克服教学过程形式化。 14邬向明在《课程改革:问题与对策》一文中指出课程实施中主要存在观念与认识问题、目标与条件问题、考试与升学问题以及形式与内容等问题。 15王策三针对这些问题写了《关于课程改革“方向”的争议》一文,提出课程改革方向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分析,要进行理论思考,研究具体事实和实际问题,梳理我国新时期课程改革发展基本脉络,注意其一贯性、阶段性和曲折性,总结经验教训,修正、调整一些提法、做法,保护和发展课程改革的积极成果。 16刘德宏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几个误区及对策》中指出有些数学课“为了情境而情境”、“把调动积极性当作了最终教学目的”、“多媒体演示代替了学生的思维过程”等。

17曹一鸣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及其争鸣问题》中认为“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但是教学效果反而下降,一节课下来,学生什么也没学会”。

18李箭在《西方活动教育理论及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提出要充分重视活动的目的和教育价值、合理把握活动的“度”、明确活动中的学生和教师两个立场。 18孙钰柱在《当前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的问题与反思》中指出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具体教学情境的创设,不能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合作学习,并不是桌子简单拼凑;自主学习并不是一切都迁就学生;用好教材,而不是“孤立”文本;探究性学习不能泛滥,接受学习并非过时;落实“三维目标,并非是淡化”双基。 (二)国外

1法国修改的课本中明确指出,数的读写和运算是“大纲的核心的基本知识”,并加强了算术基础知识和四则计算的基本训练。

2日本学校课程审议会向文部省报告中提出修订算数科的基本方针时强调“要重视切实学会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基本技能。”在修订的算数学习指导要领中,简化教学目标,突出使学生掌握有关数量和图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还增加低年级的教学时间,加强20以内加减法和乘法表的练习。

3苏联在修订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时,也特别强调“算术是初等数学课程的基础”,重视给儿童进一步掌握数学知识、技能和技巧建立足够的巩固的基础,并且规定了各年级的基本教学要求。 4朱文芳在《俄罗斯中小学几何课程改革的特征》一文中介绍了俄罗斯学生从5-6年级开始学习的《直观几何》课程,非常好地遵循了学生在几何学习中的认知发展规律,

5韩琴、胡卫平、周宗奎指出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实质性提问机会,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善于动手,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性问题提出能力的发展 6罗文娟、谢利民对肯尼亚小学一项课堂教学研究进行了评析,认为在肯尼亚小学课堂,以教师为主导的讲解占了统治地位,教学以反复操练和死记硬背为主,极少关注学生是否理解

7王昕雄在《从西方儿童观的演变看当代教育问题》指出目前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很多还是儿童观的问题,必须要把意识形态层面的问题推进到实践层面,用正确的儿童观指导教育实践,以促进儿童真正的发展。

8薛国凤在《当代日本学校课程实践中的策略转变》一文中指出,二战后在美国民主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特别是随着20世纪70、80年代以来的人本主义思潮的冲击,日本课堂教学在尊重儿童主体性的基础上走向师生之间也是学习的伙伴的“学习共同体”(佐藤学语),师生平等相处,共同商讨,在尊重民主教学原则以及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

9吕林海基于全美教师协会颁布的四个数学课程标准的变迁及达成策略,分析了美国“面向全体的数学”教育理念的追求,认为教师的信念——即学生的数学成就与学校和教师有关,还是与学生的能力和背景经验有关——决定他们是否有能力实践面向全体学生的分层次的、革新的公平数学课程,而公平的数学课堂教学能够让每个孩子真正的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使他们经历数学学习的快乐和成功,当学生能形成一种归属于数学学习共同体的感觉时,他的参与感就会被激发出来

10黄伟、张民选在《来自的观照:我国课程标准的建设亟待加强》一文中指出,美国20世纪90年代初的课程指导乏力和教学混乱的状况与我国当前的教学现状有某些相似之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泛化加剧了学生学习的盲目与茫然。 11马健生、苑志勇在《报告述评》一文中介绍了美国数学课程改革过程中缺乏连贯性与一致性,深度不够,导致学生在国际数学测试中排名下降,教师授课存在困难,为此美国全国数学教师理事会公布了《课程焦点》报告,被认为是美国建构主义数学课程改革回归基础的适当转向。

三、论文框架 摘要: 关键词: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背景 1.国内 2.国外 (1)英国 (2)美国 (3)韩国 (4)新加坡

(三)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1.“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2.开放型的新课程观是构建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必然总结。 3.民主化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和课程管理体制的牢固基石。

4.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 5.树立终身学习观。

6.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静止,树立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7.批判与创新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灵魂。 8.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回归。

(四)、新课程改革中的焦点 1.培养创新思维的途径与策略问 2.拓展延伸的把握与实施 3.课堂表演的表现与形式 4.生成性教学的捕捉与催生 5.预设和生成教学活动 6.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7.关于合作学习8.关于探究性学习

(五)、总结前人观点 1.不相适应之处 2.分析其原因

(六)、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流于形式

2.过于追求教学的情境化 3.教师在课堂上不敢张口讲话 4.教学只求表面热闹

5.教学过于追求教学手段现代化 6.教师不及时介入学生的学习生活 7.部分教师不能驾驭课堂 参考文献

1.李壮成.成良臣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改革的挑战 [期刊论文]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4) 2.侯耀先 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策略 [期刊论文]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 3.李亚文 略论课堂教学组织 [期刊论文]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4.期刊论文 师范院校课堂教学改革初探2001, 3(2) 5.期刊论文 课堂教学改革是教师教改的基础辽宁高职学报长春师范学院学报6.蔡伟:《走进课程标准》,《语文学习》2002年第4期。 7.王红,方卫成,陈霞.追求“预设”与“生成”的有机融合[J].小学语文,2007,(5):25—29 8.霍巍.浅析课改背景下的自主学习[J].教育实践研究,2004,(8):6—8.9.唐彦.形式化的课改 [J].四川教育,2004,(1).1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览》学科部分

(二) 主编 徐巧英 新华出版社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2(3)

(11)会议论文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初探 第二届全国化学教育专题学术研讨会 - 2008

七。课题组分工

组内成员:刘桂云 马晶 陈洁 田凤威

刘桂云(总策划、背景、目的、意义、国内外现状及研究方法的撰写、设计访谈提纲及分析)

晶(撰写参考文献、总结报告及研究方法) 陈

洁(撰写问卷调查及分析)

田凤威(作访谈调查及论文框架的撰写)

推荐第6篇:学习新课程心得体会

学习新课程心得体会

新课程的课程理念新:它着眼于发展的理念,新课程有三维目标,即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技能与能力,知识与理解。;课程设计的课堂示范、教学方式方法新:强调的是课程设计的科学性与表现形式的艺术性相互交融,将传统上满足探索过程本身需要的解决问题方式,与情景中智力活动的愉悦、审美体验结合起来,在结构排列、内容穿插、背景布置、问题安排、活动组织上做到匠心独运;课程内容新:新课程内容涉及的知识和学科领域非常广泛,并采用更为艺术、通俗的形式将新课程内容通过实践表达出来,并加以检验;课程评价观念新:新课程的评价指标突出知识与理解,能力与技能,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但在评价的方式上却提倡灵活多样,既可以是以过程为主的帮助学员认识自己的长处和弱势并促进其学习的形成性评价,也可以是以结果为据的判断学员学习效果和发展情况的终结性评价。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的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而现在新课程新理念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已经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生活,这样教学易于将学习活动介入学生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我们广大的教师也应该彻底地洗脑,改变我们现有的课堂教学的模式,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下面我就谈一下我的感受:

一、理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改变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理念之二是“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基本理念之三是“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深入、全面地学习课程标准,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掌握课程标准的思想内涵,通晓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才能目的明确、方向集中地钻研教材,具体、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分散难点、突破疑点,从而得心应手地驾弩教材,灵活自如地选择教法。

二、教学中教师要正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

从新的课程标准来看: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它实际上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教师是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在学习中对学生提供经验和帮助,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教师要想方设法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适当地给予一些建议,老师要向学生提供经验,帮助他们进行判断、检查自己想法的正确性,提醒他们注意探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深思熟虑地、周全地统筹学生活动。教学中可让学生充分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会变得开阔,富有独特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认识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逐步由过去的“学会”向“会学”转变。例如《三角形的面积》这节课我就采用了先猜想~论证~归纳教学过程。这样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培养合作精神,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

三、健全新的评价机制。

评价不但有终结性的评价,还要有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应该侧重的是一个阶段后,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发展,在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多元领域的综合评价,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制订改进计划,促进更好的发展,这样,评价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才会有始有终科学的发挥,学生的发展才能进入良性循环。同时评价的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化、交互化,继续坚持扩大评价主体,引导学生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对待他人,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使其健康的成长。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基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作为教师,一定要解放思想,改变旧的教学观念,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实现课程改革的既定目的。

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瑕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总而言之,要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在课堂上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启发诱导,在课外要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解决问题,成为“自主而主动的思想家”,享受创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推荐第7篇:新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新 课 程 学习心 得 体 会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练习题应当具有的特点

这学期,通过我对新课程的进一步学习和领悟,我觉得,在关注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时,应花大力气研究如何设计数学练习题这一重要课题。我认为,在设计小学数学练习题时,应遵循这样两个原则。

一、注重生活

“注重生活”是新课程背景下设计小学数学练习题的一个重要原则。我们应把生活实践当做学生认识发展的活水,把数学习题与生活实践紧密“链接”起来,让学生在这些来自于实际的鲜活的数学事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是快乐的。如学生熟悉的校园、社区、衣服、电话机、年历卡、学校运动会都可以成为习题的情境;学生喜闻乐见的“手心、手背”、“石头、砂锅、水”等游戏也可以成为习题的内容。对于“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练习,不但学生感到枯燥,就连很多教师都认为较为枯燥,我在一次课上是这样做的,让学生回家后自己购买一些蔬菜和水果,然后按照自己的亲身经历自编一道应用题,可以是加法,也可以是减法,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写出式子,并求出结果。然后到一次课上全班交流。这次活动,既让学生得到了课外实践的好机会,又让学生在自我设计的过程中拥有了练习的乐趣,更多地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既把数学和生活紧密相连,又遵循了注重生活的原则。

二、注重应用

设计数学习题时,应根据基本题的特点,适当变换条件和问题,使之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达到一题多用的目的。也就是说要遵循“注重应用”的原则。

例如,在“倍的认识”综合练习课上,我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小明家养有3只山羊,12只绵羊,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提出了求和、求差、求谁是谁的几倍等问题,并一一解答。这时,我并不满足于基本的练习,又进行了展开,具体分为以下两步:(1)小明又买进一只山羊后,问:现在绵羊的只数没有变,那么,山羊的只数还是绵羊的4倍吗?为什么?(2)山羊的只数仍为3只,不告诉绵羊的只数,只告诉学生小明买进来的绵羊是山羊的4倍,问:你认为小明买进了几只绵羊?

这样的练习,知识覆盖面广,综合性大,不仅巩固了基本的“倍”的知识,而且让学生明白了,随着数据的变换,倍也在发生着变化,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另外,对于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能力的培养有积极的意义。

推荐第8篇:新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新年伊始,我参加了新课程培训。通过这一天的培训,使我深深的认识到,当今时代,不再以拥有知识量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唯一尺度,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学校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成为素质教育重要的价值取向。我觉得探究教学要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开展探究教学模式成为数学教学的必然趋势。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与想法:

一、规模、力度大。

新课标贯穿了发展的理念。在教学中切实地落实发展的理念,必须建立以下几种意识。知识意识: 教学的有效知识是知识与发展的结合点。发展性教学不是提高教学知识的总量,而是提高教学的有效知识量。课程意识:新的课程计划、标准不是教学惟一的资源;增加了选修课活动课;取消了教学指导书、参考书。学生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教学观念的变化必然导致教育教学全方位的变化:教学内容、方法、形式的变化,领导、教师、学生角色的变化,教师生活、工作、思维方式的变化。要主动适应这些变化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改革。

二、用全新的课程理念开创教育的新境界

新世纪课程改革之风,吹开了课堂教学模式革新之幕,使课堂教学模式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而在这场革命中,教育教学理念无疑是最关键的。因为只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才能催生先进的教育教学行为。

1、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课程观。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丰富学生的各种素养,新课改特别强调各地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落实地方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并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应编写具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相关教材。从某种程度上说,课程问题已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那么,我们所需要的新课程观是什么呢?(1)真正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与主体意识的培育,强调对学生个体生命发展的关注,更多地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以及对学生人格的完善。(2)明确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组织教育活动的最主要依据,教师必须把以新课程为依托的教育活动当成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使教学在创造中发展,在发展中创造,演绎出无穷的生命力。(3)思想素质方面,教师应依托新课程中的人文因素,使教学中的情意因素和过程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以达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2、建立"一身多面"的新教师观。

新课改倡导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这种教育是发展个性,构建独立人格、倡导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是着眼于学生学会发展、学会创造的教育。因此,教师不仅在观念上要不断更新,而且教师的角色也要转变。教师应由单纯的教书匠和"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个性发展的辅导者和社会化进程的促进者",以及把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作为研究对象的科研者。

(1)从师生关系看,新课改所贯穿的人本精神要求教育作为一种生命活动、作为师生平等交往和对话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从传授知识的核心角色中解脱出来,尽快充当起教学活动中的共在的双主体之一的角色(另一主体是学生),发挥出教师的主体性作用,促进另一共在主体--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角色应转变为组织者和引导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是教科研者。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智慧,在遵循教育规律基础上大胆标新立异,敢于突破教材的限制,对教材不断拓展、补充与创新,认真研究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深入探究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总结每一时期的教学经验。这一过程是教师由教书匠角色逐渐转化为教科研者角色的过程。

3、确立交互主体的新学习观。

新课程强调教师应该把学生的学习当成是一种创新活动,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去构建创新学习观念,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总是强调学生必须从课本、教师那里接受现存的知识的学习观念,大力推行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以研究性学习为代表的创新学习方式,通过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方式的应用,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满足学习需求,体验学习兴趣,发展学习个性,实现学习上的大飞跃。

三、创新教学模式的实验构建教学的新飞跃

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学的改革。按照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教法的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在新课改的道路上,坚持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才能真正构建出完全符合新课改所需要的创新教学模式,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不能只讲在嘴上、写在纸上,而在行动上不落实。否则,教学就只会停留在原有的层面上,无法实现质的飞跃。新课改也会是穿新鞋走旧路,有声势没实效,最终只能陷于肤浅。

新课改涉及到诸多复杂关系,需要全方位地协调。因而,从某种程度上说,新课改是系统工程,可谓任重道远。但是,我相信,只要广大教师能够积极投入、大胆探索,各方齐心协力,新课程改革一定能够探索出自己的成功之路

推荐第9篇:新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新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理化初级中学 汪念

大纲上说:“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习方式的变革迫在眉睫!它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我们今天必须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也即:新课程强调师生互动、互教互学。既凸现教师的主导地位,更要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们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要想让学生学到东西,必须学生自己得渴望学习,而不是要老师逼着学。如何实现这一学习目标呢?惟一办法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担任主角。在新课程理念中,始终认为学习是一项参与性的活动。学生学习的方式是实践——不断实践。而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亦或是探究学习体现的正是学生亲身的体验和实践。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认认真真地笔记,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多年来,学生已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做笔记、课后进行大量的训练。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老师们确实动了一番脑筋,可当学生真的“动”了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课堂纪律难以控制,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最令人担心的是考试怎么办?课改使学生思维变得活跃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增强了,甚至敢于向教师挑战,教师得放下架子,学会蹲下来欣赏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有勇气承认自己有不懂的地方,愿意与学生共同探讨。

教师一是要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任,用自己的创造性实践去实现新课程;二是要对自己的以往的和当下的实践满怀信心,要认真分析以往教学的优点与不足的基础上,借着新课程的契机,发扬光大以往的优点,改造乃至克服以往的不足。那种认为新课程要一切都是新的,以往

1 的做法都是陈旧的、不适应新课程的想法是不正确的,也不利于新课程的开展。

“要求新课程的教学关注的是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面对这样的要求,这样的目标我们应该静下心来认真的反思。作为教师的我们是不是把握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上的。应该关注: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如何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上健康快乐的生活?

新课程对教学的要求不同于以往课程的要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更加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强调深入到学生的认知世界,通过参与学习过程,给他们深刻的体验。由此我们呼吁的课堂应该是: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它是学生成长的舞台、是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天空。在这里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可能有挫折、失败,也可能要花费学生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有了认知过程,学习兴趣、热情、动机以及内心的体验和心灵世界便得到了丰富;有了亲身的体验,学习态度和责任,对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科学的价值等的认识就可能有了进一步发展。具体化到学科教学,我们可以这样来评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也就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己。

新课程指导下的学生不应是自私的,而应是关爱他人:通过和他人的接触、交流,学会理解他人的生活习惯、个性特点,懂得尊重人、体谅人。通过体验个人与群体的互动关系,懂得他人和社会群体对于个人的重要性,体验关怀的温暖,对他人的帮助心存感激。通过与人交往、合作,形成团结、合作的精神。使学生在与那些由于他们的帮助而从中获益的人的接触中,获得深刻体验、感受和满足。新课程指导下的学生还要懂得如何善待生命:通过各种活动感悟生命的奥秘、意义与价值。

2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他们已经形成了广泛而丰富的经验和背景知识,对待他们接触过的问题,他们几乎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思想。所以,教师的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学生。教师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问题情境出发,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体验学习。这样的课堂学习才有的放矢。

教材只是一个载体,需要每一个教师去挖掘,去用自己的身心去创新。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拿到教材后,千万不能就教材“教”教材,而是利用教材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对教材进行调适和重组。要求教师学会寻找、开发、制作、整合教学资源和资料,还要学会现代信息技术。

回顾高中地理教学这几年走过的路,作为一名教师我庆幸,赶上了新课程改革,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新课程改革给我们的学生、学校和教师带来的活力和变化。“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但同时,新课程改革中暴露出的一系列的问题,也是让我们老师们要深思的。可喜的是,随着课改实践的不断深入,让我们发现了一个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地理课堂。

总之,平等对话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共同参与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探究发展是课堂教学的精髓,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共同参与和探究发展。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孩子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的老师细心、耐心地教导、引领。但我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会出现了更多让人们感到高兴的事情。我们的教学课堂才会真正地发出金子一般的光彩.

推荐第10篇:学习新课程心得体会

学习新课程心得体会

泽库中学 垃圾楷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它的来临,意味着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将成为经济发展最基本的资源和生产最基本的要素。人才和知识、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面临了挑战。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不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不注重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就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被动、依附地位,就会受制于人,仰人鼻息。因此,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们顺应时代潮流,迎接新的挑战的必然选择,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现实基础。

2001年1月16日 星期二 中美关系百年坎坷路 1月15日

新华社华盛顿1月15日电(世纪观察)中美关系百年坎坷路

新华社记者刘江

中美关系的发展史犹如一面镜子,它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近百年来国际风云的变幻。在21世纪,中美关系继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将为世界和平、繁荣和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20世纪上半叶, 从“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开始,中国人民饱尝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列强的欺凌。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与中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中美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成功合作,在历史上第一次表明中美关系对于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具有重大作用。

抗战胜利后,美国推行反共战略,支持蒋介石集团打内战。新中国诞生后的20多年里,美国坚持其与中国为敌的遏制政策,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支持台湾当局窃取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50年代,中美两国在朝鲜战场上展开了一场殊死较量,中国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1968年,尼克松当选总统后,为了摆脱越战的泥沼和对付苏联的扩张,开始逐步调整对华关系。1971年,中美“乒乓外交”和基辛格秘密访华,为拉开两国新关系的序幕奏响了前奏曲。1972年,尼克松总统成功实现了访华,中美双方签署了《上海公报》。

卡特总统执政后,两国于1978年12月签署了《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实现关系正常化,从而揭开了两国关系史上的新篇章。同年1月25日至2月4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美国的访问在美朝野引起巨大轰动,一股前所未有的“中国热”席卷美国大地。

2001年1月16日 星期二 中美关系百年坎坷路 1月15日

新华社华盛顿1月15日电(世纪观察)中美关系百年坎坷路

新华社记者刘江

中美关系的发展史犹如一面镜子,它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近百年来国际风云的变幻。在21世纪,中美关系继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将为世界和平、繁荣和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20世纪上半叶, 从“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开始,中国人民饱尝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列强的欺凌。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与中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中美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成功合作,在历史上第一次表明中美关系对于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具有重大作用。

抗战胜利后,美国推行反共战略,支持蒋介石集团打内战。新中国诞生后的20多年里,美国坚持其与中国为敌的遏制政策,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支持台湾当局窃取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50年代,中美两国在朝鲜战场上展开了一场殊死较量,中国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1968年,尼克松当选总统后,为了摆脱越战的泥沼和对付苏联的扩张,开始逐步调整对华关系。1971年,中美“乒乓外交”和基辛格秘密访华,为拉开两国新关系的序幕奏响了前奏曲。1972年,尼克松总统成功实现了访华,中美双方签署了《上海公报》。

卡特总统执政后,两国于1978年12月签署了《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实现关系正常化,从而揭开了两国关系史上的新篇章。同年1月25日至2月4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美国的访问在美朝野引起巨大轰动,一股前所未有的“中国热”席卷美国大地。

2001年1月16日 星期二 中美关系百年坎坷路 1月15日

新华社华盛顿1月15日电(世纪观察)中美关系百年坎坷路

新华社记者刘江

中美关系的发展史犹如一面镜子,它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近百年来国际风云的变幻。在21世纪,中美关系继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将为世界和平、繁荣和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20世纪上半叶, 从“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开始,中国人民饱尝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列强的欺凌。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与中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中美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成功合作,在历史上第一次表明中美关系对于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具有重大作用。

抗战胜利后,美国推行反共战略,支持蒋介石集团打内战。新中国诞生后的20多年里,美国坚持其与中国为敌的遏制政策,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支持台湾当局窃取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50年代,中美两国在朝鲜战场上展开了一场殊死较量,中国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1968年,尼克松当选总统后,为了摆脱越战的泥沼和对付苏联的扩张,开始逐步调整对华关系。1971年,中美“乒乓外交”和基辛格秘密访华,为拉开两国新关系的序幕奏响了前奏曲。1972年,尼克松总统成功实现了访华,中美双方签署了《上海公报》。

卡特总统执政后,两国于1978年12月签署了《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实现关系正常化,从而揭开了两国关系史上的新篇章。同年1月25日至2月4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美国的访问在美朝野引起巨大轰动,一股前所未有的“中国热”席卷美国大地。

2001年1月16日 星期二 中美关系百年坎坷路 1月15日

新华社华盛顿1月15日电(世纪观察)中美关系百年坎坷路

新华社记者刘江

中美关系的发展史犹如一面镜子,它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近百年来国际风云的变幻。在21世纪,中美关系继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将为世界和平、繁荣和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20世纪上半叶, 从“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开始,中国人民饱尝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列强的欺凌。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与中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中美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成功合作,在历史上第一次表明中美关系对于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具有重大作用。

抗战胜利后,美国推行反共战略,支持蒋介石集团打内战。新中国诞生后的20多年里,美国坚持其与中国为敌的遏制政策,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支持台湾当局窃取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50年代,中美两国在朝鲜战场上展开了一场殊死较量,中国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1968年,尼克松当选总统后,为了摆脱越战的泥沼和对付苏联的扩张,开始逐步调整对华关系。1971年,中美“乒乓外交”和基辛格秘密访华,为拉开两国新关系的序幕奏响了前奏曲。1972年,尼克松总统成功实现了访华,中美双方签署了《上海公报》。

卡特总统执政后,两国于1978年12月签署了《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实现关系正常化,从而揭开了两国关系史上的新篇章。同年1月25日至2月4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美国的访问在美朝野引起巨大轰动,一股前所未有的“中国热”席卷美国大地。

2001年1月16日 星期二 中美关系百年坎坷路 1月15日

新华社华盛顿1月15日电(世纪观察)中美关系百年坎坷路

新华社记者刘江

中美关系的发展史犹如一面镜子,它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近百年来国际风云的变幻。在21世纪,中美关系继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将为世界和平、繁荣和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20世纪上半叶, 从“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开始,中国人民饱尝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列强的欺凌。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与中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中美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成功合作,在历史上第一次表明中美关系对于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具有重大作用。

抗战胜利后,美国推行反共战略,支持蒋介石集团打内战。新中国诞生后的20多年里,美国坚持其与中国为敌的遏制政策,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支持台湾当局窃取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50年代,中美两国在朝鲜战场上展开了一场殊死较量,中国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1968年,尼克松当选总统后,为了摆脱越战的泥沼和对付苏联的扩张,开始逐步调整对华关系。1971年,中美“乒乓外交”和基辛格秘密访华,为拉开两国新关系的序幕奏响了前奏曲。1972年,尼克松总统成功实现了访华,中美双方签署了《上海公报》。

卡特总统执政后,两国于1978年12月签署了《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实现关系正常化,从而揭开了两国关系史上的新篇章。同年1月25日至2月4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美国的访问在美朝野引起巨大轰动,一股前所未有的“中国热”席卷美国大地。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加强与改进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则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江总书记曾深刻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的,学生在思想教育中形成的共同理想和信念会转化为激励学生积极向上,为祖国发奋学习的强大内在动力;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对学生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和提高识别真善美的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学校可以采取众多有效的措施,但我认为,在众多环节中,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是关键,作为一名教师,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要点燃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一个好教师,不仅要有学术上的影响力,而且更重要的是人格的感召力。高尚的师德就是一部好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巨大的、深远的,甚至是受益终生的。而高尚师德的表现,我认为首先是行为。

正如托马斯*马尔斯贝丁所说:“没有任何人能给我们提供人类社会远景的终极图画,但有一点可以相信,人类的每一个行动都会产生影响未来的无穷无尽的后果。”是的,榜样是最好的教员,虽然榜样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但它却教给人们许多书本上根本无法得到的东西。榜样的力量在于行动,行动比语言更能说服人、教育人、启示人。行动就是力量。与空洞的说教不同,榜样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一个人、鼓舞一个人 ,他给人一种浅移墨化的影响,久而久之,成为习惯。对于学生来讲,眼睛是他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通道。不管看到什么,他们都会无意识的模仿,不知不觉中,学生与他们身边教师的行为模式就会非常接近。这正如许多昆虫呈现出与它们所吃树叶一样的颜色一样。因此,教师的影响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即使一些看似细小的行为,也不能等闲视之,因为这些细小之处对于学生的品性的好坏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往往是教师谆谆教育的东西早已忘得一干二净,而教师在日常表现出来的有关情感方式、纪律观念、勤劳风范和自我控制等具体行为仍然存留在学生心中并产生持久的影响。一位作家在晚年时曾无限感慨的说起他的一位老师对自己深深的影响:“每当他来到教室里时,那种祥和的道德氛围立即会感染在座的每一个人,每一句话、乃至每一句话的语调都给人一种心灵空洁、浑身舒爽之感。在这种庄严却宽松的气氛中,心灵就象在洗澡一样清爽,人似乎站得更直了。”“每当他在身边时,我几乎变成了另一个人。”良好的师德对一个人品格的养成是多么重要啊!也许,我们教师教育学生的全部内容可以归纳为一句话——改善和提高自己。

学习新课改心得体会 泽库中学 丛燕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目标之一,就是顺应时代的发展,使学生改变接受性学习方式,学会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基础上进行的一种较高层次的学习方式,其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增强探究意识,学会探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所学习到的知识,谈谈个人粗浅的体会。

一、平等对话,浓化探究氛围马斯洛健康心理学告诉我们

任何一个健康人心理都有一些需要,当满足了基本需要,一个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出现。在教学中,当学生平等、互尊的情感得到满足时,才会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才会主动探究,因此,现代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使教学\"在师生平等的过程中进行\"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应\"以自然的坦率代替做作的尊严\",应\"保持像木匠、管道工一样普通的本色\",让学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这个过程不再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居高临下地问,学生规规矩矩地听,小心翼翼地学,应该使学生处于一种心理放松、精力集中状态,思维活跃,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教师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质疑、讨论和辩论,把阅读的自由还给学生,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把表达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阅读、提问、思考、讨论,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分析者,为成疑难的思考者、研究讨论者,使学生在做学习主人的意识支配下,自主探究,集思广益,从而以极大的学习热情去遨游知识的迷宫,以\"敢探未探明的真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胆识,去探究未知的世界,去寻找适合的答案。基于以上理解,教师在课堂上常用语应是:\"想读吗?\"\"想怎样读?\"\"想说什么?\"\"想表演吗?\"\"想知道吗?自己试试看。\"\"老师有个问题不明白,谁来帮帮我?谢谢!\"等等,甚至有时候,教师还要给他们创造条件,满足他们想当\"老师\"的愿望。首先,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讨论,相互帮助自学,解决自学过程中碰到的个别疑难。其次,教师解疑,教师向其他小组的同学\"请教\",由愿作\"导师\"的学生解疑答难,老师则当\"旁听生\",在他们讲疑答难的时候,会惊喜地发现他们所具有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极大地出乎教师的想象,同时,也只有给学生足够自由的空间和活动的机会,把课堂变为\"师生共同交流信息和切磋学问的论坛\",探究才能成为现实。

二、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探究性学习的起始点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不再像一般教师活动那样,把没有争议的定论教给学生,而是本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的精神,抓住契机,用心制造\"问题场\",设臵一些问题的情境,利用一定的\"诱因\"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点燃学生探究问题的灵感和热情。

三、质疑问难,搭建探究平台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在学习过程中,有怀疑才会去思索,有思索才会进一步探究,然后才会有所得。另一方面,\"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因此,教师可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在任何时候都要鼓励学生提问。\"开始的时候,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可能会带有任务观点,比较肤浅,不着边际,甚至在课堂上招致学生的唏嘘声,这时教师一定要加以鼓励,要善于把握学生们思维火花闪现的瞬间,使它燃起智慧之火炬,久而久之,学生们便具有善于疑的能力,能提出较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四、表达交流,展示探究成果

评价探究结果,具有共享学习成果,激励后继学习的意义。由于学生在探究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小组成员之间对探究的成果也进行了小范围交流讨论,对探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质疑,对来自各方的观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对探究的问题有了较全面、深刻、独特的见解,他们内心有着想展示思维成果的渴望与冲动,他们想在展示成果中展现自我。因此,教师要设臵丰富多彩的展示平台,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来汇报探究成果,以便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都能从探究中获得收益。在展示探究成果中,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智慧和能力。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培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就能落到实处。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起地球。\"那么,就让我们给学生一个探究的天空,让他们用\"探究\"这一支点去\"撬起\"整个知识王国吧!

学习新课程心得体会 泽库中学 丛燕妮

一、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例如在观摩学习中,授课的三位老师都采用了自主探究学习模式。在学习活动中,每一个同学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学习中,有的看书,有的同学之间相互探讨问题和研究问题。在同学们对问题进行探究并形成几点共识之后,再由几个同学代表大家发言,提出对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方案。课堂上同学们再对集中提出的共识进行探究,找出各自的不足之处,进而最后形成一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课堂上不可能将每一个同学的认识都展现出来,但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和同学间的合作探究相结合,在一并行的时间上,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将同学们各自的认识达到统

一、分化、再统一。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以往,教师向学生展示的知识世界具有严格的确定性和简约性,使教育、课程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这种对于书本知识的热衷追求使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厌学情绪不断加重。新课程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不再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注重与学生的经验结合在一起,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切实反映学生生活经验,努力体现时代特点。

二、交往、互动、发展

例如在观摩学习中,老师讲授《磁是什么》中的磁场的性质时,在同学们自主探究,并形成自己的初步认识后,并没有马上进行讲评,而是又向同学们提出老师自己的方案,让同学们比较自己的方案,找出差别在哪里,有哪些不足,进而使同学的认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不仅让同学们学到了知识,也学到了科学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教学是课程创新与开发的过程,是对课程改革的呼应。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我们的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等顽疾均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医治;课改下,学生活了,课堂活了,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把教学本质定位于交往,它是对“把教学看成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这一传统观点的重大突破。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

三、重视过程,促进发展

老师在讲授《力》时,在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时,不仅利用课件演示,在同学得出结论后,马上针对得出的结论,让同学们举出身边发生的实例,分析说明哪些适用于刚刚得出的结论。使同学们理论与实践能紧密相结合,使学习到的理论转化成形象的、可感知的知识。

新课程改革,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突出激励和调控的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课程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思想,用自己的思想去探究和感知新知识。而不是单纯地学习一点肤浅的理论,而是更注重于理论的应用,使之成为能促进同学不断进行探究和发展的活的知识。

第11篇:新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新课程学习心得体会(四)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为广大教师进行新课程改革实践提供了思想和理论依据。现在,仍是推行新课程改革的初期,在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针对在实践教学中对新课程改革理论的熟悉,提出以下几点对新课改的熟悉。

一、认真解读《课标》,增强课程改革意识。

《课程标准》是对一门课程学习的总体要求,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义务教育阶段一门课程的教育宗旨和要求。因此,反映当代世界发展潮流和中国社会变化与发展要求的课程目标,必须以注重学生健康个体和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提倡创新、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为特征,取代以“理解”、“熟悉”为主要特征的传统课程目标。新课程目标,在注重基础性的同时,更注重发展性和创造性课程目标的确立与实施,以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观念。有了这个思想观念,新课程改革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指导深度,而且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爱好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最终目的。为此,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应扮好应演的角色,解放思想,认真学习课改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课改意识,在行动中支持课程改革。

二、求实开拓,在实践教学中努力充当促进者角色。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它的基本途径就是课堂教学。面对新课程,每位教师思想观应有新的转变,在实践中,每位的思想观念应由重“教”不重“学”中解脱出来。新课程《纲要》明确要求,教师应充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爱好;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和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教师角色的改变,需要教师的胆量和勇气。只有这样,新的课程改革才能顺利进行,彻底实施。

三、创设教师的工作方式,挖掘课程资源,充实教与学。

在以往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数是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课堂里面的所有问题。而新课程的综合化特征,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可以说,新课程增强了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将引发教师集体行为的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师的专业分工。也就是说,新课程提倡留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聪明的发挥。因此,为了改变教师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必须创设环境让教师集体教研,互相探究、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并在教学实践中所得的经验在教研中交流、研讨,并获得共识,教师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才可有高层次的提高。

因现今信息时代的跨越,教师还通过因特网等去挖掘所有尽可能有帮助的课程资源。而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组织,去开发、去利用。为此,教师自己必先占领其高地,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大环境中学习和探究。

四、新课程改革,教师职能的转变与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必须同轨而行,教师还应树立终身学习的价值观。

现代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的互动过程。新课程改革,教与学和互动必须呈现于教师职能的改变,与学生 学习角色的根本转变。所谓教师职能的改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的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性差异,落足不同的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把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与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转变成为学生的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帮助者,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应同轨而行,应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成为主动学习,学会自主学习,互相合作、探究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教学不但具有高度的不可猜测性与复杂性,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教育提出越来越高之要求,因此,教师必须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持评估,保持开放的心态,肯于在实践中学习,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只有这样,才可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

总之,新课程改革,符合时代的要求。新的课程、新的起点、新的重任都需要发挥每位课改教师的聪明与辛勤劳动。“功夫不负有心人”,相信我们的汗水不会白留,耕耘过的土地一定会结出硕果。

第12篇:新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新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日常教学中,我体会到其重要性所在;在学习了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之后,我有了更多的了解和体会。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是: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6、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些简单知识。

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 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好的学习并应用它们到教学实践中,以学生为中心为主体去献身教育事业。

最近,我仔细解读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经过认真解读,我深刻认识到,小学阶段信息技术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的手段和方式,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在课程标准的学习过程中,我也深深感受到平时所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深刻意义。是啊,当今的社会是信息社会,提倡终身学习,我们只有教会了学生怎样学习,才能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时时、处处进行学习,也只有达到了终身学习,才能在以后的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第13篇:学习新课程心得体会

专业引领心得体会

近期,学校组织我们进行了一次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学习。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信息技术在新课程中的运用。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通过这次的教材培训、听课评课、教研讨论等,感到这一实验工作的迷惘,面对新的教科书,教学设计真感到无从下手。十几年的传统教学模式已基本定型,真要跨出这一步,实觉有些力不从心。 通过与 老师们的切磋、讨论和自己的教学实验,慢慢理出一点头绪,下面就这次的学习情况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只有不断地改革,才能不断地进步,因此新一轮的课革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今年我国实行了第八次课改,其根本的目的是促进教育的发展,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响应课改的号召,真正地做到教书育人,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不管是上级领导,还是身在一线的教师们都应该尝试着从多方面来进行改革。

(一)教师地位的转变

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主体地位,转变为教育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与参与者。

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在课堂上,学生被当成是单独的学习个体,而教师往往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有点唯老师独尊的架式,而且一味地强调学生接受老师灌输的现有知识,很少甚至没有考虑过学生的真实感受。而此次课改中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我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有了较自由的学习窨,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大胆,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

(二)学生地位的转变

变过去传统的被动学习状态的客体地位为主动学习的主体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我会学”,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学生是共同管理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这个观点必须牢固地札根于教师的头脑中,切实贯彻于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这是培养学生主体的必然要求。因为只认识到这一点,教师传统的一些做法才会相应地改变,才不会像以往那样强迫学生学习,使得大部分的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而今,通过课改,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方法也改变了,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如此一来,学生学习的积极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变得爱学习了。

(三)教学评价体系的转变

打破过去单一地以“考试”分数为评价手段的一统天下,建立全方面、多角度,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以往,不管是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还是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是以考试作为手段,从而形成了“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局面。而今,按照课改的精神,将不再以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手段。我们都知识评价与考试主要是为了发现学生的进步与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发展和改进教学。如果只在学习期末对学生评价和考试则不能有效地达到这一目的;而且有很多的学业与非学业的内容不适合通过一次评价与考试进行检查,某些考试也要求评价不能局限在很短的时间内,如需要较长时间的任务和活动。因此,现在我们提倡学期末对学生的评价应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期末评价与平时评价相结合,这样既能减轻学生的期末考试的负担,避免出现“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同时也有助于通过不断的日常评价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和改进教学。

第14篇:新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新课程学习心得体会(一) 作为一线老师,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至始至终课改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它是一次革命,一场对话,一座平台,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

首先,课改是一次对传统教育的革命。

它打破传统教育原有的单

一、教条的教学模式,构建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它变沉闷、闭塞的课堂为欢声笑语,使课堂充满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它更注重的是师生的交流、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体验,它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

其次,课改是一场社会性的、多重网状式的对话。

课程改革是全民族的一件大事,关系着下一代人才的健康成长。课改应是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参与的大事。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和“合作”的过程。我们常常说沟通从心开始,课改的对话就是一场社会性的、多重网状式的对话。我个人认为其内容表现为:

1、课改需要加强各校之间的对话。

“路漫漫其修远兮”,课改途中困惑多,疑难多,信息少。面对共同的处境,各校纷纷群策群力,进行一场场多形式的课改对话,使得课改理念真正体现在课堂教学,扎根于课堂教学中,作用于每一个学生。群众的智慧是无止境的。对话中大家思维的火花得到碰撞,思路被打开了,思路又指引着出路,出路又决定课改教育的前途。正因为这样对话,我们的课改出现了“百花齐放”教学新局面。有了这样的对话,一线老师深感同行路上不孤单。

2、课改需要加强教材、理念与家长的对话。

课改涉及千家万户,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是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课改不仅对老师提出要求,也对家长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许多课都需要家长配合辅导,或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让家长了解新课程,取得家长对课改的支持,是这次课改实验区普遍的做法,也是课改的应有之意。我校采取了多种办法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新课程是怎么一回事,如召开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问卷调查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新课程理念。

3、课改需要加强老师与学生的心灵对话。

1 教学只有建立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才能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创设民主和谐的对话氛围,正是这种双边活动的有力体现,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意识和创新精神,它能使学生置身于快乐之中。

教师在对话中要注意做到:

要以一个参与者、研究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探索、研究、讨论之中。与学生一起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换自己的看法。教师用商量的、研讨的口吻与学生对话,鼓励学生相互补充,展开讨论。比如“我想这样做,大家看行不行?”“这位同学是这么想的,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如果学生向教师提问题。教师要热情对待,积极回答。在对话中,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把话说完。

最后,课改是塑造“科研型”教师人才的一个平台。

“科研兴校”已逐渐成为广大中小学领导和教师的共识。教师的未来和未来的教师,都将与教育科研联系起来。我们的课改也迫切呼唤科研能力的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探寻教育规律及有效途径。

正所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个好士兵”。参与课改实验的一线教师应该给自己一个重新的定位,树立科研意识。启动课改以来我们力求通过加强课程改革的研究,达到以科研促进实验的目的,依据本校特色,将课改工作与“探究——发展”课题相挂钩,以科研为先导,开展群众性课题研究。

因而,课改是塑造“科研型”教师人才的一个平台。广大教师应增强的科研意识,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之中,做到人人都有研究专题,进而创造出一种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形成一种教科研网络。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抓科研,课改必将出现欣欣向荣的新层面。

总而言之,彷如一把钥匙打开一把坚锁。课改恰如一阵春风,正应了那句古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我们沐浴着课改的春风,定会迈向成功教育的彼岸。

第15篇:学习新课程心得体会

学习新课程心得体会

对于新课程,学校组织我们进行了多次学习。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传统教学模式已基本定型,真要跨出这一步,实觉有些无从下手。通过与老师们的切磋、讨论和自己的教学实践,慢慢理出一点头绪,现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为了响应课改的号召,真正地做到教书育人,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不管是上级领导,还是身在一线的教师们都应该尝试着从多方面来进行改革。只有不断地改革,才能不断地进步,因此新一轮的课革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教师地位的转变是关键,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主体地位,转变为教育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与参与者。

传统的学习方式中,在课堂上,学生被当成是单独的学习个体,而教师往往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有点唯老师独尊的架式,而且一味地强调学生接受老师灌输的现有知识,很少甚至没有考虑过学生的真实感受。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而此次课改中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我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有了较自由的学习窨,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大胆,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学生地位的转变也忧为重要,学生是共同管理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这个观点必须牢固地札根于教师的头脑中,切实贯彻于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这是培养学生主体的必然要求。变过去传统的被动学习状态的客体地位为主动学习的主体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我会学”,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因为只认识到这一点,教师传统的一些做法才会相应地改变,才不会像以往那样强迫学生学习,使得大部分的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而今,通过课改,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方法也改变了,逐渐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长此下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然而然就会提高了,也就会变得爱学习了。

第16篇:学习新课程心得体会

学习新课程心得体会

宋洛中心学校:王伟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通过本学期对新课程的学习、听课评课、教研讨论等,感到面对新的教科书,教学设计真感到无从下手。真要跨出这一步,实觉有些力不从心。 通过与老师们的切磋、讨论和自己的教学实验,慢慢理出一点头绪,下面就对新课程的学习情况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只有不断地改革,才能不断地进步,因此新一轮的课革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为了响应课改的号召,真正地做到教书育人,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不管是上级领导,还是身在一线的教师们都应该尝试着从多方面来进行改革。

(一)教师地位的转变

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主体地位,转变为教育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与参与者。 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在课堂上,学生被当成是单独的学习个体,而教师往往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有点唯老师独尊的架式,而且一味地强调学生接受老师灌输的现有知识,很少甚至没有考虑过学生的真实感受。而此次课改中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 第 1 页

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我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有了较自由的学习环境,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大胆,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

(二)学生地位的转变

变过去传统的被动学习状态的客体地位为主动学习的主体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我会学”,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学生是共同管理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这个观点必须牢固地札根于教师的头脑中,切实贯彻于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这是培养学生主体的必然要求。因为只认识到这一点,教师传统的一些做法才会相应地改变,才不会像以往那样强迫学生学习,使得大部分的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而今,通过课改,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方法也改变了,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如此一来,学生学习的积极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变得爱学习了。

(三)教学评价体系的转变

打破过去单一地以“考试”分数为评价手段的一统天下,建立全方面、多角度,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以往,不管是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还是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是以考试作为手段,从而形成了“考,考,考,老师的法宝;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局面。而今,按照课改的精神,将不再以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手段。我们都知识评价与考试主要是为了发现学生的进步与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发展和改进教学。如果只在学习期末对学生评价和考试则不能有效地达到这一目的;而且有很多的学业与非学业的内容不适合通过一次评价与考试进行检查,某些考试也要求评价不能局限在很短的时间内,如需要较长时间的任务和活动。因此,现在我们提倡学期末对学生的评价应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期末评价与平时评价相结合,这样既能减轻学生的期末考试的负担,避免出现“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同时也有助于通过不断的日常评价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和改进教学。

第17篇:新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精选公文范文-------------------------- 新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此次培训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课改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加强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掌握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提高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经过这次的培训令我感触很大,下面将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一、教师在新课改中的作用

因为新课改要培养学生具有以下的能力:

1、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

3、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而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主体。新课----------------精选公文范文----------------

1 --精选公文范文-------------------------- 程最终要落实到教学中来,没有教学,新课程终究只是一个静态的方案,而不会是现实的课程。而教师恰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任何其他人,如专家、各级教育行政人员,等等,不管对新课程有多么热心、有多么关注,都不能代替教师的实践。

教师一是要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任,用自己的创造性实践去实现新课程;二是要对自己的以往的和当下的实践满怀信心,要认真分析以往教学的优点与不足的基础上,借着新课程的契机,发扬光大以往的优点,改造乃至克服以往的不足。那种认为新课程要一切都是新的,以往的做法都是陈旧的、不适应新课程的想法是不正确的,也不利于新课程的开展。

二、新课改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1、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的实践要求教师转变角色观,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程下要求教师和学生是共同的学习者,这应----------------精选公文范文----------------

2 --精选公文范文-------------------------- 该说是教师与学生的真正平等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学友关系,只有做到这一点,教师和学生才能做到真正的平等地学习和交流,课堂的气氛也才能真正地开放和活跃起来。其实,师生平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新课改的要求,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2、教学方法的革新

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学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强调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注重“创造力”的培养,主张变革传统的教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单纯的讲授知识,而是鼓励、指导学生去探索和发现,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命令学生学习,而是传授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不再让学生被动地去学习,而是主动地去探索。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精选公文范文----------------

3 --精选公文范文-------------------------- 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不再是权威,只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课堂上会较多地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教师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运用合作、小组学习等方式,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同时,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形式多样,经常开展讲座交流和合作学习,让大家共同提高,老师们多是鼓励性的话语,对待学生和蔼可亲,尽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精选公文范文----------------

4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

第18篇:新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新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福清江阴中学张娟契诃夫曾说过:“儿童有一种交往的需要,他们很想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跟老师交谈。”这就要求教师新课程标准下要转变观念,积极创设能激起学生回答欲望、贴近学生生活、让他们有可说的问题,让他们有充分发表自己看法和真实想法的机会。通过这段时间的培训,对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下的教学,如何转变教学观念,通过教学实践,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数学,感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

2、注重加强教学的情感性设计,培养浓厚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课改: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拨?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 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数学科和其他学科、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3、灵活使用挖掘教材,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

对于教学课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4、实现三个转变:教师“学生观”、教师角色、教学方式的转变

做到用学生的心看待一切,不歧视学生,多赏识学生,达到班上“没有差生,只有差异”。教师课堂上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过程,学生学习过程不仅要用脑子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

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5、课堂不流于形式,应追求设计组织的有效性

现在,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完成筛选,做出正确判断。

以上是我参加新课改培训以来的一点体会和心得,还不成太熟。而我们身为高中数学一线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尺度,与时俱进,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为了课程改革的成功,为了下一代人的数学教育,我们每一个数学教育工作者都要行动起来,在新课程的土地上辛勤耕耘,为全国的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会严格按照新课程的要求,上好每节课,及时反思。

第19篇:新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新课改培训心得

2014年3月14日—16日,在这个春光明媚的日了,我在西华县教师进修学校参加了为期三天的“五步三查”新教学模式的教师培训。现将培训心得汇报如下:

一、本次培训我最深刻的感受是要转变自己教育教学的方式。我们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转变过来,要注重学生实际,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学习爱好、生活乐趣着手,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寓乐于教。结合学生实际,使用新的教学方式。要树立新的学生观和教学观。重视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情感,鼓励学生的个性,以责任和爱心为学生的成长服务,以科学的教育方法赋予青年一代在未来社会的生存能力。

二、注重学习、转变观念、以推动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来支撑,而这些理论的实践者,就是教师。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执行者,教师必须首先从思想上转变自己的观念,观念变了,遇到的困难就不再是困难,观念新了,我们的动力也就足了。

三、开展课改实验、走进新课改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教学采取了独学——对学、群学——组内小展示——班内大展示——总结整理导学案、达标检测五个步骤,又在独学时查、小展示时查、达标检测时查,所以也称五步三查教学法。

在教学中,独学、对学、群学、小展示、班内大展示等都是新课程中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各个环节的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最终同学们体会到自主交流而取得成功的乐趣。

四、五步三查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能力。因为五步三查教学法是分组进行的,每个小组的表现会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打分评比,小组内每个成员的表现都与本组的成果息息相关,所以,要想使本组的表现在评比中优胜,就需要每个小组齐心协力,积极配合,这样就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协作能力。在课改中我们要创设情境让学生们往想,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往做。

五、五步三查教学法要注重采取四种方法 (1)激发学习爱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教会学生学习、发展学生的自主性。

(3)营造创新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4)面向全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 把以上四种方法与五步三查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会更好地发挥小组学习的应有效果。

六、新课程给我带来的思考

1、教师的教育观念开始发生变化,课堂教学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能把平时积累的知识有机地融进课堂,重视引导学生的学习。

2、课堂教学氛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更注重生生的交流、互动。教师从重知识的把握转变到更注重学习方法、研究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

3、新课改不是不让教师讲,而是让教师注意讲授的方式方法。让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收获快乐。让我们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为孩子们每一天的成长而快乐着,愿我们的课堂呈现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成为不由自主的从心灵深处,淌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篇二:学习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学习新 课 程 标 准 心 得 体 会

开学后,学校组织对新课程标准进行又一次学习,感觉受益匪浅,现略谈几点体会:

一、新的课程教材不拘泥于一种教学方法,而是采取综合的教而是采取综合的教,帮助学生发展多元智能帮助学生发展多元智能

仅仅依据某一种教学方法编写的教材是不适合现阶段学生的学习的。现在几乎从每一套通过审查的教材中都可发现视听法、交际法、认知法、全身反应法、提示法等提倡的方法的应用,可谓兼收并蓄,并集各家所长。例如,从课堂教学的技术层面来说,新的课程标准所建议的课堂活动类型有:①调查和采访活动,包括专题采访,民意调查,做出决定或选择并解释原因等;②探究活动,即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用数字说明具体的事情,比如模拟购物、模拟储蓄等活动,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等;③合作学习活动,即学生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或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开展小组活动。小组中每个学生都应承担具体的任务,并要对自己的任务负责,通过合作最终完成共同的目标。小组活动中,应,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条件,有效发挥每个的学生的特长。

二、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方式

新的教材将努力贯彻新课程的指导思想,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方面会做出许多有益的探索,而不再像过去那样把学生看作“空的容器”,对学生灌输知识填塞容器,而是认可和和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见解,引导他们自主学习。指导他们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特点的学习策略,并能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来不断地调整学习策略。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帮助他们形成以能力发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发展思维能力和生活技能。要为学生留有空间和时间,使学生有机会通过联想、推理和归纳等思维活动,获得经验,增强自信,提高能力。教学中我们还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利用其它学习资源来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帮助学生独立指定具有个性的学习计划,并根据自我评价不断修正和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逐步把学生塑造成为自主学习者。

三、系列配套增强了教材的选择性、拓展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有学生用书、教师用书、练习册、配套读物、录像带、多媒体光盘等。这些材料加强了教材的弹性,为教师灵活地使用教材提供了条件。此外,教师也要具备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比如,合理熟练利用多媒体材料进行授课,提高教育效果,培养学习兴趣等等。但对于课外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该是建立在认真研究课程要求,透彻分析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水平的基础上,使之与教材相辅相成,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在教学中要建立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评价体系和多样性的评价体系

在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在教学中要建立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同伴、教师以及家长共同关注和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形成性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提倡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他评与自评相结合,以自评为主;综合性评价和单项评价相结合,以综合评价为主。

总之,新课程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在新学期教学活动中,我们一定按照新课标要求,结合教学实践,运用新课标理念,使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使我们的业务水平更上一层楼。篇三:管理学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管理学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管理是人类各种活动中最普遍和最重要的一种活动。本学期所学的高级管理学,分为七章,主要由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这四大部分组成,这四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而管理学中的有关团队合作方面的内容让我有了很多体会。

团队合作指的是一群有能力,有信念的人在特定的团队中,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持、奋斗的过程。通过团队合作,可以调动团队成员所有的资源和才智, 增强相互间的信任,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虽然团队合作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的学校教育体系对“团队合作”的教育不够重视,也没有开设相关的课程。而在《高级管理学》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老师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小组分工完成ppt的形式,将“团队合作”教育融入到了这门课程的教学中,让我对团队合作有了自己的认识。 这里,我以小组做ppt的例子进行分析。老师刚下发这个任务时,我们组选了一个代表,我们都以为这个代表能将所有的事都完成,就没有我们的事了。最后,发现仅靠一个人来完成这个ppt工作量有点大,于是我们小组课后进行讨论决定每个人完成其中的一部分,有人搜集材料、有人专门制作ppt、有人专门负责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制作图表。在这个分工的过程中,我就学到了不少。首先,对人员进行分工,都是根据每个成员的长处进行分配的,计算机比较好的同学制作图表,打字速度快的同学制作ppt,擅于收集材料的同学通过各种途径查找所需的资料,而不是随便进行分配的。其次,学会相互宽容,因为分工的每个部分内容有多有少,我们不能因为分配不均而抱怨,或者觉得吃亏,我们应相互包容。最后,团队合作过程中沟通比较重要,在沟通中确定我们所要讲的大概内容、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以及重点是什么等内容,如果我们之间都不相互交流,各做各的,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做出来的东西也不是我们想要的。

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这个ppt完成了,但是效果不是很好。我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大致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为了完成任务,没有做到精益求精。这主要是前期没有做好准备工作,小组成员间也没有进行交流,认为只要有人做就好了。

二是,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不明确,刚开始我们组准备做管理移植方面的,后来觉得难度有点大换成了企业社会责任,最后又改成了食品安全问题,这样换来换去也会影响我们的成果。三是对高效团队的特征认识不足,杨文士在《管理学》一书中指出,高绩效团队的特征主要有:有效的领导、灵活和适应、持续地学习、高效的工作程序、共同目标、相互信任和尊重、充分的沟通、取长补短。我们小组虽然进行了交流,但没有达到有效的沟通,这与团队合作中“个性过去突出”也有一定的关系。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获益匪浅,并对管理学又产生了一些兴趣。在老师的教导下,不仅增强了我们有关管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为我们以后开展集体或社团活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这次的小组合作,让我明白成员优势互补、团队分工的重要性。以后,我们可以将这种“团队合作”的精神渗透到大学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

第20篇:新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新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梁仕敏 实施新课改首先要转变固有的教育观念。已有的教育理念过分强调了统一,过分教条,如教学大纲的要求,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制定教学要求时一刀切,并且目标要求也较高,对一般学生而言完成目标有一定困难,且忽视了学困生对目标的完成程度,而新课程标准在制定大纲时,充分考虑到全体学生,及学生个体的差异,学习目标的制定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并且起点考虑到每一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的不同,起点科学合理,既考虑到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完成课业学习的目标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又充分考虑到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开放式培养,使每个学生的学习特长都能得以发挥,学困生有成功感,学优生能最大程度的放开手脚,对所学知识进行更加深入、更加系统的掌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各展所长,各有进步,各有收获。实施新课改必须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以往的教师在教学时,多是一言堂,满堂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理解程度,基础水平,个性差别,要求所有学生对学业的完成整齐划一,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扼杀了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发展,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对学生创新性能力的培养。不搞一刀切,一言堂,要结合学科特点,充分、合理的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

观能动性,要敢于让学生提问,敢于让学生发言,敢于让学生讲尽兴,敢于让学生表现自己,敢于让学生标新立异,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的创造性,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要鼓励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进行合作型学习,充分培养学生的探求能力及团结协作的能力,使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问题的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教给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取能力的手段,充分相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包办代替,绝不能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形成。

实施新课改必须改变固有的评价模式。已有的对学生的评价模式只是对学生的课业学习情况通过考试分数来评价,而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品质的评价,评价方式呆扳,不利学生的发展,打击了一批学生的积极性.而新课改要求在评价学生时,不是只看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注重学生的学习品质、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探究能力、思想品质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要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评价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以一次 考试的成绩论成败,评价方式要科学、全面、客观,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充分提高自身素质,投身新课改,作为当代新形势下的教师要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以新理念新观念,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驾御课堂的能力,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及时汲取营养,丰富自身的素质,提高自身能力,力争在新课改中有所作为。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学习心得体会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学习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