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培训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6-28 08:35:13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心得体会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心得体会

广饶县实验中学-张伟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生物学的理论也是人们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许多生物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各种生物体的结构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观察清楚,所以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生物学实验可以向学生提供生物界的感性认识,培养初中生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技能和观察、分析综合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能力。可以激发初中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初中生物实验包括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实验现象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因此,组织好实验教学对学生学好生物学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要搞好初中生物的实验教学,我认为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三个基本原则,即:客观性原则;严谨认真的原则;尊重学生,灵活引导的原则。下面是我在实验教学中的一些心得。

一、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实验听课中,更能深刻的体会。实验室守则和实验规则是上好实验课的保证,为了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使实验顺利进行,必须向学生强调遵守实验室守则和实验规则的重要性。并要向学生讲清道理,反复教育,使学生明白并自觉遵守,保证实验室内环境安静。要求学生不到下课时间,不准擅自离开实验室。总之,要养成有组织、有纪律的实验习惯和良好作风。要关心爱护教学仪器,节省实验材料。在做每个实验前后,要求学生一定要养成洗手的习惯,以免实验时玷污实验仪器和试剂、样品、标本,从而引起实验误差,同时还要求学生不应做与本实验无关的动作,以免损坏实验仪器,甚至发生意外事故。要始终保持实验室整洁卫生。要养成整齐清洁的实验习惯。实验过程中不得乱丢纸屑、杂物。实验结束后要清理实验仪器,把仪器放回原位,清洁实验桌凳。

二、预习好实验内容,明确实验过程

只有让每个学生弄清了每个实验的内容、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实验目的和每个实验的全过程,这样学生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进入实验室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操作。在学生在观察时,①首先提出目的和任务;②拟定计划;③按计划认真仔细观察;④提出问题寻求答案。这样才能保证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观察的物体上。例如:王晓英老师所讲的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目标明确,条理清晰。按照科学探究的六个环节,一步一步逐层深入,并且在学生充分讨论设计实验的基础上完成实验。在此前提下,学生就会多的是理性认识,而少了手忙脚乱。

三、力求实验创新

1.增设实验,促进学生对知识理解。例如:韩海老师在讲课中所提到的如果用洋葱的外表皮对实验有什么影响?这样在某些教学中一些激趣实验,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又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2.改进实验形式促进学生能力提高。教材中大量实验为老师演示实验,学生动手机会少,不利于技能的提高和对实验的理解,因此我们可以把某些实验让学生演示,例如植物的呼吸作用: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实验器材,把菠菜或油菜放到黑塑料袋扎紧,学生演示时老师要诱导,实验结束后,教师要即时点评,我们也可以把某些实验改为随堂分组实验,老师可以边讲解理论,边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这既可以增加学生训练技能的机会,又能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注重探究实验,促进创新意识提高。探究既是学习的目标,又是学生学习的方式 探究性实验中的实验仅仅是手段,是学生的认知工具,实验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中的实验多为呈现性实验或验证性实验,如果处理不好,学生就最多学会“是什么”,而根本不懂“为什么”,更谈不上“创什么”,所以我们老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一些探究实验,不管结论是对与错,只要学生去做,我们就应当予以鼓励。

4.注重选材,这个材既指实验材料又指实验器材。初中生物实验特点是,大多数实验材料需要自己采集、培养、选定。许多实验由于实验材料选择不当而告失败。在听课中可以充分体现这一点。例如都是做Vc含量的测定,有的老师所选取的器材出汁率高,实验现象非常明显;还有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刘老师只用了一个酸石榴就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合理分组,加强对学生指导。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避免学生只看热闹而丢了门道,老师要指导学生设计及分工,实验中老师要做好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中的错误,做到重点深入,个别指导与普遍照顾相结合。指出问题所在,表扬与鼓励表现突出的学生,让他们在每次实验中体会到成功和自豪。同时老师还应伴随讲解,诱导学生思考,从而真正理解实验内容和掌握所学知识。

以上就是本人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对中学生物教学实验的总结和看法,这里本人所说的也只是一家之言,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更好的推动我们的生物实验教学工作。

推荐第2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搞好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

一、生物实验课的特点

与新授课、复习课等课型相比,实验课主要以观察、实验为主,学生通过亲自观察、实验,来获取生物学知识,掌握生物学独特的实验方法和技术,形成科学的思维和态度,培养创新精神、合作意识。 与物理学实验和化学实验相比,生物学实验有其独特之处,主要表现为:

1.实验场所灵活多样

生物学面向广阔的自然界,除了生物实验室外,校内的生物角、生物园,校外的农田、山林、江河湖海、动物园、植物园、自然博物馆自然保护区等,都可以用来做生物学实践活动的实验室。例如,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需要带学生到草地,树林测空气湿度;探究蚂蚁的通讯,需要在野外找到蚂蚁窝做实验;还有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等许多实验场所都是在户外。

2.实验材料多为活的生物

生物学的实验材料大多都是活的生物,例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组织学生捉鼠妇;观察草履虫,需要教师提前半个月培养草履虫;为了做光合作用实验,需要培育多盆天竺葵;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都要用到活小鱼;还有蚯蚓、、菜青虫、鸡等等。这些实验材料的准备都是费时、费力又费钱,而且不能重复使用,每年都要重新准备,这也是生物实验课开课情况不好的一个主要原因。 3.实验周期一般较长

生命活动一般都要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因此,生物学实验的周期往往较长,不是一节课内能看到实验结果的。如繁殖极快的果蝇,繁殖一代也需用十几天时间。种子萌发出幼苗、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等都需要好多天的时间。

4.实验受季节影响较大

生物的生命活动受温度、光照等条件的影响很大,在目前中学实验室现有条件下,实验材料的获取或培养也要受季节影响,比如观察花的结构,在12月份很难采到花;观察蚯蚓、草履虫的培养、种子萌发、光合作用等都受到季节的影响。

(二)做好生物实验教学的方法

1、作好充分的准备。

准备工作包括知识的准备、技能的准备、仪器、药品的准备等方面。老师应对每个实验的目的、原理、所需仪器、药品、实验过程、所需达到的实验效果、注意事项等做到心中有数。上课前应先把实验亲手操作一遍,需临时准备的生物材料,必须临时制备,并准备充分。

2、认真研究要做的实验

研究难做的实验:有些实验操作难度大,不易成功,老师应不断摸索,积累经验,力争实验成功。

研究检测时易被检测的实验:

A.探究实验

①光对鼠妇的影响.②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③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④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⑤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B.学生实验: ①练习使用显微镜.②观察植物细胞.③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④养和观察蚯蚓.C.演示实验: ①模拟膈肌的作用.②观察鱼的呼吸.③观察家兔.④观察运动系统的组成.

3、重视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形象、直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意, 演示实验的示范性、可见性、安全性。实验中应做到操作规范,速度适中,便于观察。对于一些可见性较差的实验,应作一定改进,或进行巡回演示,对有危险性实验,要特别注意安全。

4、强化分组实验

分组实验能让更多学生参与到实验操作中,对他们更富有趣味性,要上好实验课,老师首先要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师生围绕目标来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其次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出上课时需要向学生交待的注意事项,如果有危险操作,老师要特别强调。

5、力求实验创新

增设实验,促进学生对知识理解。如果在某些教学中一些激趣实验,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又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改进实验形式促进学生能力提高。教材中大量实验为老师演示实验,学生动手机会少,不利于技能的提高和对实验的理解,因此我们可以把某些实验让学生演示,学生演示时老师要诱导,实验结束后,教师要即时点评,我们也可以把某些实验改为随堂分组实验,老师可以边讲解理论,边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这既可以增加学生训练技能的机会,又能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注重探究实验,促进创新意识提高。教材中的实验多为呈现性实验或验证性实验,如果处理不好,学生就最多学会“是什么”,而根本不懂“为什么”,更谈不上“创什么”,所以我们老

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一些探究实验,不管结论是对与错,只要学生去做,我们就应当予以鼓励。

6、加强对学生指导

为了避免学生只看热闹而丢了门道,老师要指导学生,实验中老师要做好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中的错误,做到重点深入,个别指导与普遍照顾相结合。指出问题所在,表扬与鼓励表现突出的学生,让他们在每次实验中体会到成功和自豪。同时老师还应伴随讲解,诱导学生思考,从而真正理解实验内容和掌握所学知识。

推荐第3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五步曲”

草坝中学:朱俊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丰富的自然科学。其内容包罗万象,涉及整个“生物圈”中形形色色的生物,真可谓博大精深,趣味无穷。而许多生物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各种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观察清楚,生物学的理论也是人们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所以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实验教学,下面就我在生物教学中总结的实验教学“五步曲”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精心做好实验计划,认真准备实验材料

开学就要把本学期的实验计划做好,并把实验进行分类,分为探究实验、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由于课时有限,做计划时,有些实验可以合并成一课时完成。有的实验受到季节的影响,可适当进行调整。在进行实验教学前,必须准备好实验所需仪器、材料、实验报告单。教师对每组实验要有充分的准备,精心设计实验的步骤和实验过程、方法,以保证实验的顺利完成以及实验的科学性、安全性及实验效果。

1

二、明确实验目的,激发学习动机,认真搞好组织教学

心理学告诉我们,目的是人采取行动的结果,而动机则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动力。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自觉地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实验效果就会很好。但是,学生好奇、好动,对实验陌生。有的学生认为上实验课好玩,缺乏科学态度,有的学生认为升学不考,学习目的不明确,这些都给实验课组织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实验前除要求学生明确教材的实验目的外,还要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并认真搞好组织教学,让实验有序进行,决不能各自为阵,一盘散沙。如:上显微镜的使用一课时,提出医生对贫血、癌症等疾病的诊断,除看、问、查以外,还要进行化验,用显微镜对病人患病部位的细胞组织进行病理诊断,才能得出结论。没有科学手段会使病人误诊,严重时会危及生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同时介绍显微镜在工、农、医学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树立科学志度,提高学习兴趣。

三、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步骤和方法、规范操作

实验步骤是学生动手规范操作的要领。只有理解,掌握才能规范操作,实验才能成功。因此,实验前,指导学生预习,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掌握每步的实验要领,才能收到好的实验效果。如: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三个一”。

2

即,安放距离桌边一掌;对光要目、物通光一直线;观察时标本对孔正中距离物镜一厘米。教师规范操作一步,边讲该步的注意事项,边让学生模仿操作,教师巡视,及时纠正错误操作,这样学生就达到了实验的预期目的和要求,终生难忘。

四、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是进行实验的基础,而对实验现象的认真观察才是达到实验目的、探索实验结果的关键。但学生在实验中往往重视操作,忽视观察、分析。如:在解剖鲫鱼的实验过程中,学生认为解剖完了,实验就结束了。针对这一问题,我在实验前编好实验指导,要求学生预习,实验室准备好硬纸板在一定的位置写上鲫鱼各器官、系统的名称。做解剖鲫鱼实验时,先让学生观察鱼的各种鳍在游泳中所起的作用。然后,按步骤规范操作解剖,将观察后的器官、系统,解剖放在硬纸板写好的相关位置上,并在实验指导的空白处填上相应的结构及功能,最后,教师检查评价,这样通过学生动手、动眼、动脑观察、分析,培养了学生认真的科学态度,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五、指导学生认真分析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如实填写实验报告单

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大胆质疑,抓住现象的本质,找出与该现象相关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如:

3

在做“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时,某同学按照要求在甲、乙两试管内各注入2毫升浆糊,然后在甲试管内加2毫升清水,乙试管内加2毫升唾液,将两试管振荡并放置10分钟后分别滴入两滴碘酒。观察两试管内颜色变化,发现两试管均变蓝,没有很大差别,通过分析发现是由于实验缺少37Oc温水浴这一步。其次,教师在实验中要启发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植物在缺水、淹水和施肥过多时都会萎蔫,让学生分析讨论各是什么原因,通过经常分析常见的生物现象,就可以逐步提高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从而得出实验结论,最后填写好实验报告单。

总之,上好生物实验课,不但增强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了发展,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的成绩,百利而无一害,何乐而不为呢。

推荐第4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反思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反思

巩芸芸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许多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验证,各种生物体的结构必须通过实验才能熟透于心。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生物概念,牢牢掌握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践能力,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通过对实验教学的认真思考,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一、实验教学的导入,可从引言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起内心的求知欲望,营造学习氛围。

例如:“观察鸡卵的结构”的实验,在实验课开始时,可设计好问题:

1、

为什么均匀用力握鸡蛋不会破?

2、

卵的各部分结构分别叫什么?分别有什么功能

3、

你能辨别卵的钝端吗?

4、

鸟卵为什么有这么复杂的结构? 通过几句问话引起学生强烈的探索兴趣,他们做起实验就格外认真,观察就特别细致。

二、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科学的思维方法的首要问题是明确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观察蚯蚓”。首先通过观察发现问题。为什们在潮湿的土壤中容易找到蚯蚓?这些地方有什么特点?其次,作出假设(对发现的问题大胆猜测和解释)。最后,分析、讨论实验结果,推导结论验证假设的真伪。通过本实验,帮助学生感受和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问题→假设→实验→结果→交流、表达→结论。

三、创造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气氛、启发创新思维。教学民主是创新教学的重要条件,只有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桥梁,以保证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敏捷,才能达到最佳状态。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即使观点错误,也要肯定他们的勇敢精神,通过讨论加以指导。

例如:谈到“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时,教师提到“生男生女主要责任在于男方”。说明男方产生的精子类型很重要。但有的学生提出反对意见,说“生男生女主要责任在于女方”。对于这些与实际问题相对立的观点,教师不能指责学生,要与他们一起寻找证据,然后得出结论来说服学生。

四、课内外结合,拓展创新空间,除课堂实验教学外,要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野外参观,接触大自然以扩大视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书本知识。

例如: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校园认识动、植物,记住名称,所属类别等。指导学生进行植物栽培,掌握植物的嫁接、扦插等技术。

以上这些措施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操作技能,还能增强学生对生物产生浓厚兴趣,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又通过实践增加对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理解,只有积极开展校外、校内活动,才能弥补教学上的不足,才能更好的进行生物学教学,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任重而道远,需要不断地总结和探索。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推荐第5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之我见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之我见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生物学是一门集实验性、实践性、科学性于一身的自然科学,生物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实验教学,能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助于学生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飞跃,能帮助学生培养观察和实践能力,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形成生物学概念,获得生物知识和实验技能。

但在农村初中,实验仪器欠缺,设备不足,而且学生重视基础课,轻视非基础课,老师自身认识存在偏差:让学生去做实验,既浪费时间,又不便于组织,甚至会出现危险,教师还要担责任;在现在教学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主要是围绕着考试,而动手操作以及能力的题目又不好处,因此,讲实验要比做实验效率高得多。实验教学态度消极,教学中可做可不做的实验,选择不做;能够自己制作教具的实验,自己嫌麻烦而采用不做;能创造条件去做实验的而采用去讲实验。这些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那么如何教好生物实验课,提高学生的生物成绩,这是目前摆在生物教师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要突破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瓶颈,我个人以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端正认识,做好演示实验

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学校领导、生物教师与学生都要提高认识。学校应根据实验条件,尽可能的开足、开好实验课。生物教师要摒弃“穿新鞋走老路”的做法,不能采用照本宣科、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压抑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的教学形势下,我们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应端正认识,努力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实验环境,为他们创设亲身实践、动手操作、亲身感受与体会、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感和科学探究的成功感与自豪感。

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确,演示实验是初中生物实验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现象鲜明、直观、简洁明了等特点,它是课文文字叙述的一个重要辅助部分。离开了演示实验的铺垫,课文中的部分概念、原理及规律就显得苍白无力,如空中楼阁,飞来之峰了。例如:初中生物实验教材中在讲叙茎的输导作用时,就设置了一个非常简单易行的演示实验:取两枝生长健壮的植物枝条,把它们插入盛有红色墨水的锥形瓶中放到阳光下照射2-3小时后取下,可以看到叶脉变红了,说明茎(此处指的是枝条)具有输导水分以及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的作用。如果用小刀把枝条纵向劈开,就可以看到枝条中只有树皮与髓之间的木质部变红了。由此可以证实红墨水是通过木质部向上运输的。接着再引导学生来分析木质部的结构特点:木质部中主要由死细胞构成的木纤维和由死细胞构成的导管两部分构成,并且木纤维部分上、下不相通(没有输导功能),只有导管是上下相通的管道。至此可以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输导水分与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来完成的。这样既可以为前面所讲的导管具有输导水分与无机盐的作用得以验证,也可以为后面学生对“树怕伤皮,不怕空心”的理解作铺垫。可以想象出来如果我们在讲解“茎的输导作用”一节不设置这么一个演示实验,单靠老师一张嘴,学生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是很难能让学生清晰地理解茎的输导作用。可见,巧妙地设计一个演示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的理解、扫除记忆障碍,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二、充分利用兴趣教学.提高学生实验成绩。

兴趣是做好的老师。虽然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直接的、新奇的、可演示的、可观的兴趣占主导地位,但他们的兴趣广泛却保持不久;好奇心和好动性强,但学习目的较盲目。老师只要因势利导,将学生好的方面转变为做好生物实验的动力。就会取得较好的成绩。”因此,我们在生物实验教学中,从学生身心特点人手,在“兴趣之师”的协助下,一定会把每一个生物实验做得有声有色。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放开学生的手、脚,不要牵着学生一步一步地走,让学生去模仿,教师要相信学生都能成功的完成实验,允许学生实验失败,鼓励他们从失败中找原因,直至实验成功。在实验中学生独立完成,既培养了兴趣,又掌握了知识。比如,在实验课上可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动植物临时装片,还可以教学生学做发豆芽、制作标本;请学生组织评比自己的“杰作”, 使学生从实验中品尝达成功的喜悦。但在开放性实验时,老师首先要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去实验、去探究,把知识从实验中体会出来,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论,这样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时,通过对实验原理、操作步骤的细致分析,帮助学生形成科学、严谨的实验设计思想;通过比较对照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学会运用实验设计科学性原则?D?D设立对照组;通过实验内容的剖析,使学生掌握实验设计准确性原则?D?D设立多因子变量。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实验思维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

三、借助多媒体辅助生物实验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生物教学中有许多细微的结构是肉眼看不见的,必需借助于显微镜来观察。例如关于细胞分裂有关的教学中,细胞分裂以有丝分裂为教学重点,因为有丝分裂的知识是学习减数分裂和遗传规律知识的基础。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特点、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的关系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同时也是后续章节的基础。因此,开设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一是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二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由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挂图或者是在黑板上画出模式图来描述显微镜下的内容,这样给实验教学带来一些问题:一方面,因为显微镜下看到的实物与模式图相比总会有一些差异,学生无法把显微镜下真实的物像和模式图联系起来,也就是说不能具体辨别各个时期的图像;另一方面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否正确,是不是分裂期的图像,有些学生也无法确定。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等教师逐个看了,讲评之后学生才知道对错,往往有些学生还轮不到教师来点评就下课了,使教与学脱节,这样也很容易导致学生形成错误的印象,对知识理解有误。因此如果在实验的过程中运用多媒体,通过屏幕将示范的显微镜下的内容呈现出来,再对全班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去观察、去识别,这样既丰富教学内容,又提高准确性,也节省了实验教学的时间。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如果能采用各种生动有趣的实验,把“外在”的信息,即生物课题以新奇的方式揭示在学生面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引人入胜,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无疑会产生良好的效果。更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学知识、用知识。为生物学的研究、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推荐第6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摘要:结合教学实际,从用好实验室、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用现代手段辅助实验等方面,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进行研究。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实验室 1前言

生物学科的主要特点是以实验为主,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知识概念与实践技能,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动手能力等[1]。可见,上好生物实验具有重要意义。生物教师要想方设法提高生物实验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

2合理开放实验室,创设良好实验环境

实验室是学生进行实验学习的主要阵地[2]。良好的实验环境有助于渲染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生物教师应注重创设良好的实验环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与探究场所,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奠定基础。布置好实验室现在大部分学校的实验设备都比较齐全,应做到经常检查、适时更新,以满足正常的教学需求。在实验室中悬挂一块黑板,要求学生分组设计板报,对板报内容进行定期更换。实验室一角应放置玻璃橱柜,里面存放和展示学生收集的标本、模型、实验书籍等。讲台上不仅有讲桌,还应悬挂多媒体大屏幕,教师可以利用电脑呈现教学课件。除了丰富的实验器材之外,还应在实验室中摆放好小型动植物的标本或模型,如鸽子、兔子、青蛙、蚕、蜥蜴、昆虫等,让学生通过标本和模型直接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促使学生了解动物的进化历程。通过真实生动的情境创设,可以引导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入情入境,充分感受生物世界的奇妙,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欲望。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利用好实验室由于学校的实验设施有限,在实验课堂上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而课堂教学时间也十分有限,导致许多实验无法顺利完成。教师可以为学生开放实验室,组织学生把课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到实验室亲自做生物实验。例如:讲显微镜的结构及用法,在课堂上不可能有时间让所有的学生进行操作,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在课后去实验室加以练习,同时在旁悉心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显微镜的成像规律,避免学生死记硬背;教学根尖结构时,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小麦、豆芽、蒜等随处可见的植物的根尖,再引导学生结合显微镜观察根尖装片,明确了解根尖的结构,利用对根尖的感性认识,深刻理解、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讲叶子的结构时,让学生用两个并在一起的刀片切菜叶,作为临时切片,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探究种子的萌发条件等,这类实验所需要的器材都不是高标准、高要求的,利用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就可以替代完成实验。因此,开放实验室,利用现成的实验设备,这是提高学生实验技能最便捷和最有效的方法,还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3指导学生正确观察,掌握科学实验方法

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给学生知识不如传授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正确方法,只要掌握了获得知识的方法,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将受益终身。为此,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加强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确保学生顺利实验。在具体观察中应把握好如下几点。把握正确的观察顺序在观察生物实验材料时,一般可以遵循如下规律进行观察:根据观察对象的形体特征,应按照从上至下、从外到里、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观察步骤;根据观察对象的产生时间,应按照先后顺序进行观察,先观察营养器官,再观察生殖器官。如在观察实验“根尖的结构”中,应根据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的观察顺序,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蚕豆的根毛,然后请学生陈述植物根的功能;再把根尖找出来,用小刀切下根尖,将其制作成装片,先从宏观上对根尖基本形状进行观察,再从上到下沿着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进行观察,重点观察根毛,与教材中的插图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自主观察的方式掌握蚕豆根毛的功能与特点。学会进行对比和比较对比和比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尤其在观察实验中,教师应教会学生正确对比和比较,从相同的特点中找出差异性,或者在不同中找到相同点。实践证明,通过学生的自主观察与分析,一般都能正确把握事物之间的异同点,以及相互之间存在的各种联系。如在观察“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结构、形态”时,首先应给学生介绍这两种不同植物之间存在的差别:1)叶脉结构不同;2)茎的结构不同;3)种胚结构不同。再给学生介绍两者之间的相似点:两者都是绿色植物,所以受到光合作用的影响,导致叶序基本相似。

4现代教学手段辅助,增强生物实验效果

实践证明,学生自发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是高效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3]。为此,在探究实验过程中,要想办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发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而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辅助手段以其自身的优势,则可以增强实验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教学真菌和细菌这部分内容的时候,由于教材中的解释多抽象简单,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学习效率较低,同时还会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给学生展示真菌和细菌的图片以及介绍真菌和细菌的视频片段,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吸引学生注意力,强化学生对真菌和细菌特点的认识。另外,由于实验中的一些现象都是瞬间性的,因此不容易观察。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实验过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展现出来,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如可以模拟光合作用原理,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发生原理,不但理解起来轻松,掌握更加牢固,而且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增强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此外,微课与实验看似联系不紧密,实则互为补充。实验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通过实验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通过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获得思维的拓展以及分析能力的提升。因此,当真实实验受到时间或空间条件的制约时,就可以通过微课加以弥补。比如“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这一实验,在课堂上难以完成,所以教师可以提前录制课外完成实验的过程,在课堂上以微课形式播放出来。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观察得更为清楚,而且能够节约大量课堂时间,顺利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

5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开展小组实践调查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材中的大部分知识都是通过实践探究而得出的。每一个人都有创造天赋,但这种创新意识只能在相应的活动中得以激发与强化。马克思曾经说过:“没有一定的活动范围,就不可能在任何一个领域完成任何重大的事情。”[4]因此,教师要保证学生主体的活动空间,促使他们自主参与实践活动。教师可以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实践调查,通过实践调查的方式辅助课堂教学,营造生活化教学情境,给学生形成深刻印象,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为此,教师要充分把握一切机会,结合实践调查,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情境。如在教学“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营造这样一种情境:让学生分组调查学校周围的环境污染现象,并仔细分析污染源自哪里,对周围的生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等。在具体调查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分组,也可以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项目,如噪声对动植物生长方面的影响,抽烟对身体的害处,污水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等等。当学生确定调查项目之后,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设计调查方案,并在调查之后写出调查报告。这样的实践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每一位学生的兴趣都非常高涨。比如探究“抽烟对身体的害处”的小组,到相关医院调查由于抽烟引发的多种呼吸道疾病的图片和病例,计算由抽烟引发肺癌的概率;此外,还到小区中调查香烟售卖点的数量,以及香烟销售的具体情况等。通过调查,学生深刻感受到人们对于自身生活环境的破坏,体会到由于环境遭到破坏,周围的生物由此受到严重影响。总之,生物实践活动的内容应丰富多彩,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能将学生引入社会,使学生在自我设计和操作中实现自我教育,提升自我素养。为了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应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分析、总结等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6结语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是生物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实验教学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了知识,而且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因此,生物教师应努力克服种种困难,为学生创设各种有利条件,组织学生参与实验活动,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实现生物教学目标。

作者:李树涛 单位:淄博市高青县第五中学 参考文献

[1]张明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5(4):103-104.[2]谢娟.浅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98-99.[3]张春涛.中学生物实验教学在新课改下的挑战与对策[J].科学教育,2011(5):102-103.[4]王存祥.浅析农村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J].教育革新,2012(2):156-157.

推荐第7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初探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初探

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现代生物科学的飞速发展愈加依赖科学实验。在生物教学中学生所进行的观察实验实习探究等实验环节对于培养学生能力和形成科学素养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在我们农村初中,生物实验由于各种原因很多时候是很难进行的,往往是教师教师上课讲实验,学生课后背实验。学生对实验的基本技能很生疏,动手操作能力很弱,学生的能力不能提高。笔者多年在农村教学,我觉得要想方设法让我们的孩子动手,我是 这样做的。

一、利用好课外小实验

1.利用课外小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好奇心,在生物课外小实验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对生物科学的新鲜感及好奇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生物现象。

2.生物课外小实验中,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具体进行实验操作过程,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新的实验活动,我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独立思考,大胆探求,提出自己的思路和方法。

3.利用生物课外小实验提高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在教学中,我认真挖掘教材,把植物生成过程大胆展示,通过探究性思维,在探究中发现,在应用中拓展。

4.利用生物小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学习“种子的萌发条件”一节时,我在前一周布置学生自己培养一种种子发芽,可以是黄豆绿豆中的一种,随时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到上课时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对种子发芽的条件就有了了解,通过小组讨论总结种子发芽条件就得出来了。

二、重视常规实验

受条件的限制有好多实验我们不能正常进行,那么就要求教师对自己学校实验室的情况了解清楚,对教材安排的实验要求,器材情况都熟悉,笔者我是这样做的:

1、学期初我对能进行的实验认真进行设计,制定计划,设计出明确的实验目标,制定切实可行实验教学计划,与实验室教师沟通,保证实验能如期进行。

2、上实验课前精心设计好实验 教学程序,在设计教学程序的时候要对实验中会出现的问题、现象,失败的原因尽可能考虑到

3、加强实验教学课题组织管理,从学生进实验室对实验的纪律抓起,规范做、说、动手、器材的轻拿 轻放。培养好实验助手和实验小组长,为实验顺利进行创造好条件。

4、实验中正确指导实验操作,对一些技巧性较强的实验操作,不但要对学生进行精心指导,而且要让学生反复练习。如显微镜的使用,学生只有反复练习才能掌握其操作技巧。

三、在实验课中充分利用多媒体

1、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对生物实验课的兴趣,有些实验没条件进行,那么我就用多媒体把学生带到生物自然界的情景中,让学生更熟悉生物的生态环境。

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在生物实验课中,多媒体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如循环系统这一节心脏模型只能给学生一个大概的认识,对于血液怎样流动,成分变化很难理解,我会利用投影仪,录像进行教学。

四、成立生物兴趣小组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我们要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让学生采集生物实物标本,对生物生活的环境进行调查,写调查报告,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兴趣。

总之,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教学的目的,在生物课堂上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重视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敢于实践,贯彻生物实验教学课程新标准,巧用生物实验,使生物教学质量提高。

推荐第8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论文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论文10篇

第一篇

一、课外小实验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好奇心

在生物课外小实验中,可充分利用学生刚接触生物学科的新鲜感以及好奇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生物现象。例如,在夏天,没有放在冰箱里的剩饭第二天就会发馊,而放在冰箱里的剩饭不会发馊,可指导学生在家里进行简单的对照实验,分析得出结论:霉菌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等环境因素。此类有趣的小实验能把学生引进生物知识的海洋中。“生物难学”这一畏难情绪被淡化了,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因为在课外小实验中得到了启示,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书本知识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外小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生物课外小实验中,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以及进行实验的具体操作过程,对学生而言,都是一种创新的实验活动。课外小实验要求学生不拘泥于书本中的知识,不迷信,不墨守成规,并且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判断力,独立思考,大胆探求,独具匠心。并且提出自己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因此,课外小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特性与特长的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显著的效果。学生亲自动手,经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操作疑问,通过不断地检验练习,由不熟练到熟练,获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生物课外小实验的进行不仅有利于学生把握生物学常识,也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书本知识融入生活中。如,在学习“植物营养繁殖”时,教师特意组织学生课外进行种植马铃薯、柳树扦插以及草莓压条栽培的实验,可让每个学生依据自身的爱好以及条件来挑选其中的一项来进行实验。这样,学生在课外能够融入大自然,并且向自个的爸爸妈妈学习,向有经验的农民进行讨教,在天然的实验田当中大胆地求证课本上的知识,不断地探究生物的奇特性,既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和办法,又领会到了劳作的趣味,并且深刻地认识到生物学与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同时通过小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

三、生物课外小实验能够提高学生的探究性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把生物课中的植物生成过程等探究内容展现出来。通过生物课外小实验,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习惯于探究性思维,在探究中发现,在应用中拓展、反思,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探究的快乐。例如,学生课题《沙溪河畔绿化景观和安全满意度调查》,就是源于媒体上竞相争论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而开设的一个课题。多年来,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在教师指导下开展了大量的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果,但其中有不少活动引出了一些值得继续探究的问题,有的探究项目在讨论部分提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的设想以及建议。教师若能引导学生注意收集和查阅有关资料,便可以为日后发现问题提供来源。比如,《探究动物的某种行为》《光合作用的实验改进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模拟探究》《植物的运输作用》等一直以来都是教学活动的难点,指导学生把这类问题作为探究的对象,其意义及价值将更大。在生物教育中,课外小实验的教育无疑对生物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在生物实验教学中从第一个探究性实验开始,注重从实际出发,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不断地开展实验,学生才能在探求中自己获取知识,在深刻了解的基础上完善生物学知识系统,才能使探究性实验的教育充满活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及探究能力。

四、生物课外小实验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得知事物具体情况、获取生物知识、发现知识疑问的源泉。许多科学史上的重要知识发现都是通过细微观察而获得的。在开展课外生物实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激起学生在观察方面的兴趣,详细教导观察的具体方法,引导学生用兢兢业业的科学态度去观察,启示学生在观察当中提出问题,思考并解决问题。观察才能的进步,有赖于正确的观察方法。教会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观察,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教师要教会学生运用正确的观察方法,学会抓住事物的各方面进行观察,并且注意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由此才可以全面地认识事物。例如,学习“种子的萌发条件”前,让每位学生在塑料杯中对玉米、黄豆、绿豆等种子进行实验培养,并随时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由于实验是学生在家中各自独立进行操作,缺少教师的演示指导,一定会有不足之处甚至失利。但是由于实验比较容易操作,而且不容易受到时间和空间的束缚,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及实验结果的对比,取长补短,重复地进行实验,绝大多数学生仍取得了成功。上课时,我让学生将在课外培养的萌发种子带至课堂展示。在学生自个培养黄豆等幼根并观察幼根和根毛的实验中,教师还应当教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幼根在不一样的生长时期的形状变动,并进行肉眼查询和放大镜查询的对比,使学生在动态改动的悉数查询中体会根的生长进程、根吸水的部位以及根尖适于吸水的特征。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用显微镜查询根毛的方位和根尖的规划,联系根尖规划挂图,了解和掌握根冠、生长点、伸长区及根毛区的细胞规划特征,然后进一步观察根的生长。观察到了表象的学生会不由自主地进行分析,思考表象背后蕴含的生物知识。这样,通过课外小实验,既让理论知识联系了实践过程,巩固了课堂所学的生物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总之,生物课外小实验是初中生物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是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拓宽和延伸。它不但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生物的学习兴趣,巩固和深化课内知识,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精神。我们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应极力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实验环境,为他们营造亲身实践、亲手操作、亲身感受与体会、自主协作与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真实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科学探究的成功感与自豪感。

作者:钟胜 工作单位:福建上杭县第三中学

第二篇

一、常规实验教学模式要到位

1.要有明确的实验教学目标。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体会到许多学生表现出对实验的兴趣,往往是出于“好玩”、“有趣”。因此,让学生知道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是实验教学的重点。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思维才会有方向,操作才会认真。例如,显微镜的使用、临时装片的制作和植物细胞的观察实验,大纲要求通过“练习”达到“初步学会”的目的,但学生往往只对显微镜和显微镜的观察产生好奇而忘记实验的目的,使教学目标不能完成。因此,对这些实验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学生操作的独立性和准确性上,教师应指导学生严格操作,在学生的操作中要提出一个个“为什么”?从而加深学生对实验步骤的掌握,使学生初步、逐步“学会”这些实验。

2.充分做好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生物材料往往受到地方性和季节性的限制,有些生物实验需较长的时间,才能看到结果,因此,课前的准备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生物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制订切实可行的实验教学计划。在每学期初或每学年初,教师和实验教师要根据教材要求、学校条件和当地实际,研究制订好切实可行的《生物实验教学计划》,并将每个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负责教师等项目一一列入表内,然后复制几份交给教务处和总务处等有关部门,促使其他部门的领导能协助生物教师,适时地准备好有关生物实验材料,保证生物实验能按计划保质保量地开设。

(2)适时准备好实验材料。解决生物实验材料的途径主要有3个:一是采用替代材料,如上“观察花的结构”一课时,正值冬季,桃花无处可寻,教师可在春天制成桃花浸制标本和干花标本,上课时再寻替代桃花的其他鲜花,如玫瑰花等,上课时与标本一起对照观察,同样可以取得实验效果。只要我们处处留心,教材上的生物实验材料几乎都可以在当地找到合适的替代品。二是分工合作获取材料。一些生物材料的培养需要较长的时间,有些不易采集,这就要求教师分工合作,避免因个人的时间或精力有限造成实验材料不足。三是发动学生采集和培养。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学生能获得一些有关生物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等方面的感性知识。 (3)精心设计好实验教学程序。教师在设计实验教学程序时,应认真构思观察操作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现象、失败的原因要尽可能地考虑得细致,尽可能地设置“为什么”?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如观察和解剖青蛙的实验,学生往往只对青蛙的“好玩”感兴趣而忽视必要的思考,教师在实验中要提醒学生:“青蛙的皮肤湿润而密布血管,这有什么生物学意义?”为什么青蛙心脏能有节律地跳动?”另外,不能单为做实验而做实验,应全面系统地分析实验目的、操作要求、实验步骤等,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好时间,避免出现学生无事可做的时间空档,以提高教学效率。

(4)积极探索实验中的成败原因。教师实验操作的基本过程如何,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实验教学前,教师应按课本中的实验要求,认真做几遍,使自己的实验操作规范、熟练。在演练中还要研究和摸索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实验成败的原因,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实验中能及时提醒学生,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成功。如“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教师在实验前应对学生强调淀粉糊和唾液混合后“振荡”是关键,如果振荡不充分,在实验过程中只要稍有振荡,试管底部的淀粉就会与碘结合,试管中仍出现蓝色,从而导致实验失败。有些实验还要设法做好示范样品供学生对照,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把教师的示范操作拍下来,上课时给学生看,帮助学生掌握实验操作要领,从而提高实验课的质量。

3.加强实验教学的课堂组织管理。多数初中学生把观察简单地理解为“看”,对看到的现象缺乏分析和思考,实验完毕往往答不出产生现象的原因和实验结论,如果他们没经过必要的训练,那么一堂课下来,教师会疲惫不堪,学生也在嬉戏中一无所获。由于初中一年级的前几节实验课是培养学生良好实验习惯的关键,要下大力气抓好实验课堂纪律,规范实验习惯;每个实验完毕后要总结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要培养好实验助手和实验小组长,让他们在实验中协助教师指导本组的其他同学,使教师能集中精力辅导差生。实践证明,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教学比教师唱“独角戏”要好得多。

4.正确指导是实验教学成败的关键。在实验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指导,指导得法与否是实验教学成败的关键。

(1)对一些技巧较强的实验操作,不但要对学生精心指导,还要让学生反复练习。如显微镜调焦、徒手切片、盖盖玻片时不出现气泡等操作,学生只有反复操练才能掌握其操作技巧。

(2)善于指导学生认真思考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如在证明“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时可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滴加碘酒?”“为什么要把试管放在37℃左右的水浴中?”“唾液为什么能使淀粉发生变化?”这些问题能提高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根据学校的实验条件和当地的实际情况适当改变某些实验方法或步骤。如在观察玉米种子结构时,改用徒手剥充分泡软后的玉米粒,便可将胚与胚乳完全分离,得到完整的胚,再将胚纵切,用放大镜便可看到胚的内部结构,这样,实验效果就更好。

(4)发现共性问题,应及时向全体学生作补充指导,发现学生的操作技能有错误或观察判断不正确时,要及时指导学生纠正。实验结束后教师要仔细评阅学生的实验报告。

二、冲破传统的实验模式,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设计实验是教材只提出实验课题,而实验原理的运用、实验方法的采用、实验材料的选择装备、实验步骤的安排则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的一种模式。传统的实验模式是根据教材的目的要求、步骤、方法,教师按部就班地独立完成实验的一种模式。为了使实验课上得更生动精彩,笔者认为,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来设计实验,整个实验过程由学生来操作控制,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空间。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动手动脑,心灵手巧。”例如,在“观察花的基本结构”实验中,教材主要选用桃花为实验材料,但当时桃花尚未开放,怎么办呢?正当学生苦思冥想时,通过教师的点拨,学生马上意识到此时正是羊蹄甲盛开的季节,可选用它来代替桃花,实验效果更明显。因此,学生设计实验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完成,学生的主体性就能得到充分体现。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帮助学生对其能力范围内无法解决的问题作适当的点拨。学生设计实验模式还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探索性和创造性,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例如,在“野生动物的保护”实验中,学生可以用不同方式设计实验方案,喜欢集邮的学生会发现部分邮票以珍稀野生动物为图案,并搜集这方面的资料进行实验设计;有的学生则对农贸市场、酒楼、宾馆等出售受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进行调查,撰写调查报告。这样可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学生设计实验模式的优越性,打破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

三、冲破传统的实验模式,在生物实验课中充分体现多媒体的重要性

当今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生物教学信息化、现代化,并将从教育思想、观念、教材、教具、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师的作用、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学目标等方面对生物教学产生影响,尤其在生物实验课中,要更多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进行生物实验。

1.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对生物实验课的浓厚兴趣。通过多媒体教学,在准备实验时,预先运用录像、投影把学生带到生物自然界的情境中,让学生更熟悉生物的生态环境。例如,在做解剖青蛙的演示实验时,提出这样的思考问题:青蛙生活在什么地方?它有哪些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相适应?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通过首先播放青蛙的生活录像,让学生在观看录像中了解青蛙的外部形态、生活习性等特点,然后让学生在解剖青蛙演示中细心观察青蛙的内部结构,并通过手摸、吹气等,把结构与功能联系起来,解答课前提出的问题。同时运用实物投影仪,把青蛙的部分器官投影在银幕上,让学生细加观察、研究。通过眼看(观察)、动手、动脑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最后教师利用投影把学生的结论归纳起来,展现在大家的眼前。在整节课中,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学生精神愉快,乐不知疲,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在生物实验课中,多媒体与实验教学相结合,有助于调动学生自行探索知识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如在做解剖鲫鱼实验时,鲫鱼的肾脏是较难看到的,鳃的结构也不易看清楚。我们把绘好的鲫鱼的肾脏找到,同样剪一片鲫鱼的鳃放在投影机上展开,把实物扩大投影出来,学生就能清楚观察到鳃的结构。由此可见,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结合学生观察实验,开展形象直观的实验教学,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像、理解的能力,明显提高教学效果。

3.运用多媒体,开拓学生视野。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能使学生通过有声有色的画面来认识那些不易直接观察、感知的事物,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做初中生物“观察常见的软体动物”实验时,学生根据当地实际,找到自己常见的软体动物河蚌、田螺等,按要求展开观察和实验,从中把有关软体动物的知识巩固起来。但是由于一些地方受地域局限,学生对于自然界多种多样的软体动物的了解当然是较少的,也是不够全面的。为此,我们在完成实验后,加放软体动物录像,把软体动物的主要五个纲,以及从适应海洋生活和淡水生活到陆地生活的多种软体动物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不但认识当地的软体动物,而且了解了其他的软体动物,从而扩大了知识面,大大增强课堂的容量,这样,就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肖萍 工作单位:广东省中山市南区良都中学

第三篇

一、学生在初中生物实验观察中存在的问题

1.观察目的不明确。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如果不知道要观察什么和通过观察要得到什么结果,则观察活动就有较大随意性和盲目性。初中学生知觉的无意识性和情绪性仍较明显,注意往往与兴趣、好奇心联系在一起,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分不清主次,容易被无关的内容吸引,故而容易出现看热闹,最后用别人或课本的结论或凭空想象替代自己的观察的情况。 2.观察的准确性不高。生物学观察是一种精细的观察,如观察细胞的显微结构、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草履虫活体的生理活动,需要观察者有较好的准确性和敏锐性。学生在观察细胞结构时,往往出现看到了气泡就以为是细胞,或看到了细胞就得意忘形,不再进一步观察的情况。

3.观察缺乏抽象性、概括性和思考性。观察能力不是单一的知觉能力,而是一种多因素的智力结构。生物体和生命现象是复杂的,观察中应勤于思考,在知觉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许多学生常常把观察与思维割裂开来,不善于明辨主次是非。例如,在观察血细胞时,在显微镜下看到了红细胞就算完成任务了,对白细胞及细胞的特征不再进一步观察、思考。

二、要求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

良好的观察习惯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所以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学生的习惯培养,重视观察的目的、步骤、方法,以及学生观察态度的教育。首先,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是一种具有很强目的性的活动。它要求人们能从纷乱的事物中迅速、正确地分辨出所要观察的对象。观察活动的这种特点告诉了我们:观察目的明确,被观察的对象就完整、清晰;观察目的不明确,被观察的对象就模糊不清,一无所得。因此,教师要时刻提醒、指导他们根据观察目的拟订计划,按计划仔细观察,提出问题,寻求答案,这样才能保证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观察的事物上。其次,实事求是是进行正确观察所必需的重要科学素质。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时,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培养。教师应要求学生在做观察记录,绘制生物图,以及对生物对象描述时,一定要符合观察到的真实情况。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观察与生物学有关的现象。学生通过观察,敏捷性提高了,概括性发展了,精确性增强了,就能更细致、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客观世界,形成良好的观察品质。这对于他们发展思维,锻炼分析、鉴别、判断能力,独立获取知识是极为有利的。

三、生物实验教学中的主要观察方法

观察能力的提高,有赖于正确的观察程序和方法。学生只有使用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对实验过程进行有效观察。生物实验的观察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重点观察。在观察中,要把注意力集中到重点观察对象上,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如在观察“种子的结构”时,对种子的形态、大小、颜色等做一般观察,而对种子的内部结构应作重点观察,弄清胚根、胚芽、胚轴、子叶及其功能,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为什么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2.局部观察。局部观察即细微观察,要求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抓住事物最本质的属性,捕捉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异,从而发现事物各个侧面的特点。例如:对风媒花与虫媒花的形态特征上的区别。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两种类型花的解剖时,要让学生仔细观察桃花子房基部的突起结构、桃花的蜜腺,弄清花蜜产生的原因。通过解剖后的局部观察,学生充分认识到两种类型的花其本质属性的区别。

3.顺序观察。观察时,要根据观察的目的,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仔细看一看观察对象具有的特征和特点。例如,在观察“叶片的结构”时,先让同学们观察各种形态的叶,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的临时装片,从上到下观察叶片的结构———上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叶脉,下表皮,气孔,再重点观察各部分细胞的结构特点。

4.对比观察。它是运用纵横比较进行观察,在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对比观察能使学生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从相似的事物中找出差异及从差异中找出共同点或因果关系。例如:在观察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形态结构时,首先向学生强调两种植物的显著区别:一是叶脉的结构,平行叶脉与网状叶脉;二是茎的结构,有无形成层;三是子胚的结构,一片子叶与两片子叶。另外,单子叶与双子叶植物,在叶序上讲也有许多相似之处,这是因为它都属于绿色植物,叶序相似之处是因为光合作用的缘故。

5.重复观察。为了保证观察结果的可靠性,观察的次数要多,否则就难以区分偶然发生现象和一贯现象,这充分说明了观察的严肃性和科学性。例如,观察脊髓的反射实验,实验目的是验证脊髓具有反射功能,属于低级反射中枢。该实验效果的好坏取决于脑的切除是否干净,因此,必须反复多次观察。在实验中首先让学生对去脑的蛙进行翻身反射试验,这样确定脑是否除净,当然这种实验要仔细观察才能收到良好效果。总之,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生物实验具有直观性、实践性、启发性和趣味性等特点,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提供生动的学习环境。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何鹏 工作单位:纳雍县曙光中学

第四篇

一、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切实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在生物实验课堂上,教师要尽职尽责地将实验知识传授给学生,但不能将学生作为信息的直接接收者。在这个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从实验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够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宜的实验器材,按照实验步骤,合理设计实验[1]。例如,笔者在讲解“根毛结构的观察”实验时,如果按照教材上的方法进行小麦幼根的培养,会发现他们交织在一起,不适宜实验观察。因此,笔者引导学生根据种子萌发的条件,对该实验进行改进,最终得到了较为整齐的根毛结构,有效促进了学生的积极参与与自主探究。

二、明确生物实验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只有明确了生物实验教学的目的,学生才能从根本上了解生物实验,引发学习兴趣,提升生物实验教学效果。初中生对新鲜事物比较敏感,好奇心强,但又缺乏对实验的认识。有些学生感觉实验课比较好玩,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科学的学习态度,加上生物实验在课程中所占比例较低,所以往往引不起学生的重视,这些现象给生物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了一些困难。所以,在生物实验课前,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实验的目的所在,更要让学生明确生物实验在生活、生产等领域中的实际应用。例如,笔者在介绍显微物镜的应用时,向学生陈述了显微物镜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医生首先对疾病进行诊断,通过化验,然后将血细胞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进而得到医生的诊断结果。笔者还向学生介绍了显微物镜的发展进程及其在农业、工业等方面的应用,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秉持严谨的学习态度,积极进行生物实验学习研究。在生物实验学习中,教师要加强学科间知识的整合,将生物实验教学与其他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

三、合理分配实验小组,加强实验演示

生物实验课程的开展离不开教师的耐心指导,实验的具体实施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以有效促进学生对生物理论的消化与吸收。在课堂上为了提高生物实验课堂效率,教师要充分地做好实验前的组织工作,在课堂上教师要合理分配实验小组,根据学生的特点,综合考虑学生学习能力、性格等因素,选出小组长,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小组成员要明确分工,相互协作,相互讨论,及时向老师请教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同学之间要友好合作,互帮互助。教师要做好学生实验的引导工作,在学生实验过程中,要不断巡视学生实验,及时指正学生实验中的问题,提高教学效率。然而,对于学生实验操作而言,能否得以顺利实施,与教师的现场演示是密不可分的。根据生物实验所具有的特点,教师在具体的演示过程中一定要持有严谨的教学态度和娴熟的实验技巧。让学生参与到实验演示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教师可以选取多种实验方法,对比不同实验方法下实验数据是否存在差异,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

四、做好实验指导,及时进行实验总结

实验步骤能否得以有效实施,是能否得到预期实验结果的关键因素。只有学生理解、掌握了实验步骤才能完成实验,获得良好的实验结果。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在实验课结束后,教师要做好课堂小结,总结该课堂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对实验提出建议,不断改善实验方法,讲述自己在实验中的体会,让学生做好实验的总结,及时撰写实验报告。例如,在装片实验操作时,教师可将实验操作的步骤呈现在黑板上,首先让学生明确实验步骤,之后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然后对玻片上的细胞进行观察,通过同样的方式进行水滴装片,在显微镜下对比细胞与水滴载玻片的区别,通过实验观察,绘制细胞结构图,实现实验目的。

五、结语

总之,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教学的目的,在生物课堂上,不断创新教学方式,重视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敢于实践[2],贯彻落实生物实验教学课程新标准,巧用生物实验,使生物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作者:徐浩 工作单位:江苏省邳州市官湖初级中学

第五篇

1开放式实验教学是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必然选择

作为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学习科学的必要手段,生物实验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直观形象地实现对生物体的深层次的认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生命的独特性,发现生命活动的规律。同时,由于生物实验的直观性,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快乐中进行学习、乐于学习。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初中生物教学的教学效果。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大多数是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进度、教学内容的安排来决定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实验的具体内容、具体目的、具体的操作流程,统一安排学生的实验计划。这种按预定计划安排的实验方式具有自身的优点,如可以对整体学生进行集中的讲授,使听课学生数量最大化。但同时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这种统一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即不管学生对该项实验是否掌握,都要被统一安排进行一次实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能实现生物教学上的因材施教。开放式教学则不同,虽然教师在开放式实验教学中对具体的实验日程做了统一的安排部署,但对于实验的具体要求、具体任务、具体步骤等则不做任何交代,而是由学生根据自己所要达到的实验目的自己选择相关的实验器材、制定实验步骤,自己分析和处理各种实验数据和实验材料,自己得出实验的结果。这种开放式的生物实验教学方式大大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积累的素材、现有的资料,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相关的实验,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实验的自主性,锻炼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多媒体在初中生物开放式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无论是传统的生物实验模式,还是现在的充分尊重和挖掘学生个性,实现因材施教的开放式的生物实验,由于实验场所、实验器材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实验的具体开展,把实验限制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之内,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初中生物教学效果的提高。引入多媒体这一现代化的教学载体,则可以突破这一瓶颈。笔者认为,多媒体引入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具有如下几个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增加学生实验次数,增强实验效果无论是传统的由教师统一计划、统一安排的生物实验,还是针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出现的开放式生物实验,都在一定程度上或多或少地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学生能够进行的实验次数相对较少,往往进行一次实验事先的实验准备就占据了大部分时间,这就间接导致真正用于学生进行实际生物实验的时间相对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验的数量,减少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多媒体的引入,则很好地避免了这一问题的出现。它大大减少了实际实验中相对繁琐的实验准备时间,代之以进行直接的实验步骤,大大减少了中间环节,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进行多个实验,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体验,从而也实现了实验教学目的的最大化。增强实验效果,有效突破实验的重难点重难点知识的突破是初中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实验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实现重难点知识的突破,增强教学效果,往往决定着一节生物实验课的好坏。在实验中引入多媒体则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多媒体是集声音、图像、视频等各种媒介为一体的高科技载体,在实际的实验过程中,它改变了以往相对抽象的知识,能够增强实验的直观性,生动形象地展示各种实验过程,使原来静止的事物变得活跃起来,这就一下子抓住了学生好奇的心理,从而使他们能积极自觉地参与到生物实验中来,促进学生的思考,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的实验过程、实验结论等,增强实验教学效果。如在讲授“根对水分的吸收”这一实验时,如果只是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单纯的操作,那么,整个一节课的时间可能还不够用,即使根吸收了一定的水分,其实验现象也不是那么直观、明了,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为此,首先,由学生在实验前先准备实验过程,事先观察根对水分吸收的变化情况,在课上时间由学生自己展示各自的实验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增强了学生的观察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待学生展示完以后,笔者展示出利用多媒体设计的实验过程以及所出现的实验现象,并制作成小动画的形式,通过细致的描述使学生彻底了解了根对水分吸收的过程,达到很好的实验效果。能够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往的生物实验,基本上是按照已有的结论进行,即使在没有进行实验以前,具体的实验结论已经得出,这在很大程度上压抑、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只是进行了单纯的没有任何创新意义的重复,忽略了生物作为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的特点,达不到生物实验教学的真正目的。借助多媒体,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进行开放式的生物实验,同时由于多媒体实验是一种虚拟性的,学生甚至可以进行一些创新性的实验,增强探索未知世界领域的兴趣,从而锻炼了自己的创新能力。同时,在进行多媒体探索性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借助多媒体将自己的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实验结果等实现与同学的分享,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的交流、质疑、讨论,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发表不同的意见和见解,甚至有可能在讨论过程中得出与原来完全不同的实验结论。不难发现,学生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不仅锻炼了其思维能力、判断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质疑精神,这正是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所必备的重要因素。

3采取多种途径实现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效果最大化

显然,引入多媒体将大大促进初中生物开放式实验教学。但不能忽视的一点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正确看待多媒体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能把多媒体的作用不断扩大化,认为只要一使用多媒体就万事大吉。在实际实验过程中,还要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要清醒认识到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手段,避免多媒体使用的盲目性。同时,在引入多媒体进行开放式生物实验的过程中,也要求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做好实验前的各种准备,精心准备实验材料,精心设计实验步骤,本着严谨科学的态度得出实事求是的实验结果,而不能走马观花。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实现多媒体对于初中生物开放式实验教学的作用,才能从根本上有效增强初中生物课程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凤娟 工作单位:秦皇岛市第七中学

第六篇

1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生物实验教学的认识不够充分近些年来,初中生物教材中增加了许多的实验内容。虽然如此,但是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教师为了应对考试而教学,因而并未真正认识到初中生物实验的功能与作用,教师与学生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而进行实验。在生物实验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避免损害器材,极少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操作,而是通过讲解或者是演示的方式,来使学生了解一个生物实验的现象。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另外,一些生物教师一直强调实验器材的贵重性,使得学生也不敢动手实验。实验安排缺乏合理性所谓的实验,就是在不断的探究过程中,发掘未知的事物,进而得到更多的知识。然而,在实际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当中,往往把演示实验或者是验证性实验作为生物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而忽略了探索对学生知识获取的关键性,在生物实验课堂当中,探究性实验极少出现[1]。正是因为这种缺乏合理性的实验教学安排,使得生物实验的教学意义被曲解。演示性实验,就是通过教师的演示,来使学生掌握有关的信息,而并非是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这种形式的实验教学模式,对初中生思维的发散极为不利。重视实验结果,忽视实验过程在我国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过程当中,因为大部分是验证性实验,所以,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不管是采取何种方式,只要求所得到的结果与教材中实验的结果相一致即可;生物教师也只是对学生实验的结果进行检查,而忽略了生物实验的过程。这种实验教学方式,对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极为不利。

2改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对策

转变观念,加强对生物实验教学的认识现今,我国的基础教育以加强学生科学素养为主要教学目标,而生物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等)的有效手段,实验教学可以对学生正确价值观与情感态度、思维方式以及科学探索的方式与技能等进行有效的培养[2]。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该坚持理论课与实验课相结合,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但是,部分中学及其生物教师依然将实验看作理论知识的补充,并未真正认识到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上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进而认为实验仅仅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和教师应当积极转变观念,进一步强化对生物实验教学的认识,将生物实验教学摆在一个关键位置之上。教师只有转变教学观念,才能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实验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一般情况下,学生在确定了生物实验的目的之后,就会出现动手进行实验操作的内部动机,如此一来,生物实验的效果就会提升。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使得生物实验学习的目标不是十分的确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物实验教学的开展。所以,教师在开展实验之前,必须要求学生对实验的目标及其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具体应用等情况加以明确。如在讲解“显微镜的使用”时,指出医生在对一些疾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必须利用电子显微镜或者是显微镜对患者的细胞组织加以诊断,方能得到最终的结论。另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显微镜在其他领域当中的应用情况,以便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强调实验操作环节,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教育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普遍运用到教学当中,成为一种极为重要的教学工具。然而,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过多地使用多媒体技术,会导致生物实验变成简单的演示实验,而忽略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要重视生物实验的过程,重视知识生成的过程,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实践运用等能力的培养。所以,生物教师应当重视实验的实践操作环节,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与技能,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运用水平[3]。如在讲解“开花和结果”一课时,该课时的教学目标为“了解并掌握花的结构、传粉以及受精的过程”。因此,在学生对花的结构实验进行观察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种花,如百合花。在实验课堂中,教师向学生提问:对植物后代的繁衍而言,花的哪些结构是十分关键的?使学生对花的形态特点与结构构成进行思索。之后,指导学生对百合花进行解剖处理,对百合花的结构进行观察,搞清楚在花的繁衍中花粉的重要作用。然后,教师再次提问:所有的花它们的结构都是一模一样的吗?有部分黄瓜的花并没有结果,这是为什么呢?再要求学生对花蕊进行解剖,以便使学生搞清楚花蕊的结构、授粉和开花结果两者之间的关联。通过对学生实验操作的指导,使其在无形之中慢慢领会实验操作的技巧,进而提升自身的实践操作水平。增加探究实验,培养创新能力在传统的生物实验课堂当中,教师一般会提前将实验的目的、内容、详细步骤等告知学生,然后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这种方式不但缺少探究性,也不具备创新性。然而,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当坚持“探究性教学”的思想观念,单纯地讲解教材中的知识远远不及学生在亲自实验中所掌握到的知识。所以,生物教师应该转变实验教学的形式,用探究性实验取代演示性实验,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教学当中,进行设计、实验、探索以及验证,进而达到挖掘学生潜在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如在学习“消化和吸收”一课时,教师可设计一个探究实验,即食物的消化,然后提出探究任务:在咀嚼馒头时为何会有甜味?然后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采取这种实验教学方式,对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极为有利。

3结束语

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生物实验是对学生探究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进行培养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学当中,实验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校及其生物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增加生物实验的份额,进而促进学生生物知识与综合素质的提升。

作者:浦文娟 工作单位:苏州市高新区浒墅关中学

第七篇

一、在验证性真实实验中,充分利用白板的展示功能,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生物学实验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验证性真实实验,这类实验是学生通过真实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以验证所学的原理和知识,达到深化理解、加深记忆的作用。验证性真实实验中,相当一部分需要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显微镜的特性导致实验现象只能一个人获知,造成学生对实验结果是否正确难以知晓。有效应用白板的展示功能,把显微演示装置连接到电脑上,通过白板实时显示某位学生的观察结果,教师和其他学生可进行对比和分辨对错。对于其他非显微镜实验,利用摄像头实时显示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给学生以感性认识,实验结果能够统一,实验结论也更容易获得。由于是学生实时获得的实验结果,因此教学效果比用传统课件展示视频更容易使学生接受。

二、在验证性模拟实验中,有效应用白板的生成功能,真实再现实验操作

验证性模拟实验是通过用模拟实验的方式,验证已有的实验结果。这一实验结果是已知的、确定的,但需要教师、学生通过相似性原理,用模型代替原型去获得实验结论,并类推到原型,从而加以验证,揭示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验证性模拟实验。在此模拟实验中,学生作为捕食者,利用不同颜色的纸张代表环境的色彩,多次重复捕食和生殖过程,得出与环境色彩越接近的生物存活率越高,最终形成生物的保护色。利用白板的无限克隆功能,能够很好地解决不同色彩的个体繁殖后代的数量问题,结合白板的定时功能、屏幕显示的色彩碎片的随机性和一致性,可以有效地统一学生的捕食行为,避免出现个别学生集中精力去寻找某些色彩纸片的问题。

三、在探究性实验中,通过白板的交互功能,显示整个实验过程

探究性实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科学现象和本质的过程,这一过程与科学认知过程一致,符合初中学生认知事物的特点。它既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学习动机,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性实验中,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获得解释或者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操作中都需要借助一定的生物材料及相关仪器装置等展开实验。利用白板,结合网络,可以在计算机上利用仿真和虚拟显示等技术,模拟实验过程,观察实验现象。由于网络内容的广泛,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几乎都可以获得相应的实验对象,而不仅限于传统课件中教师的预设内容。白板继承了多媒体设备和黑板的许多特点,同时还有交互功能这个突出优点,怎样把这些功能有机整合到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去,有效应用,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然而白板只是教学工具,是实验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使实验更容易开展的辅助手段,学生的自主参与、动手完成才是实验不可或缺的,不能把实验教学完全依赖于白板。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白板的整合和生成,实现从制作课件到利用资源,有效应用白板,提高教学效率的总目标上。

作者:曹喜军 工作单位:河南省洛阳市第四十八中学

第八篇

一、联系生活,为实验做好铺垫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旧知与本节实验教学有关的生物知识,为顺利进行实验教学做好铺垫。复习的知识内容不宜面面俱到,开门见山地引入与本实验教学相关的基本知识及实验操作步骤。比如在教学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生物与环境》一课中,开始上课时,我让学生回忆一下,在自然界里,生物和环境构成了绚丽多彩的世界,同时生物与环境也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生物脱离环境将无法生存。通过本章的学习,你们将重新认识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关爱之情,为后面探究水分对植物生存的影响做好铺垫。在这组对照实验中,“不浇水”与“适量浇水”进行对照,将花盆放在阳光充足、温度适宜、通风的环境条件下,每天定时观察花盆中幼苗生长状况,并做好记录,连续观察、记录几天。然后进行比较,探究水分对植物生长有哪些影响。让学生懂得,要让一棵植物的幼苗茁壮生长,需要给它浇水、施肥,拥有充足的阳光照射,同时还要有适宜的温度。这些条件就是植物生存需要的,如果缺少某种条件,植物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

二、导语新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的设计要精心,新课导入语言要充满激情,导语中的事例要新颖,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激情,营造积极探究学习的氛围。如“练习使用显微镜”的实验,我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提出这样几个问题:(1)显微镜为什么能观察到我们肉眼无法观察的物体?(2)显微镜的结构是怎样的?(3)显微镜有哪些应用?这几个问题一提出,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每个学生都想亲自使用显微镜,此时,我因势利导,给学生讲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每个学生都全神贯注听使用要领,教师再对后面正确使用显微镜提出具体要求,学生在使用显微镜时就特别小心、认真、仔细。

三、关注主体,学生积极动手操作

教师是实验教学的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是实验教学的主体,教师不可替代。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也可示范引领,充分调动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让学生既动手又动口,并积极思考,主动记下实验过程和现象。我在设计“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教学前,取一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24小时。目的是使叶片中积累的淀粉等有机物消耗掉,避免其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用黑纸片将几片叶片正反两面都夹紧,其他的叶片不夹黑纸片,然后将这盆天竺葵放到阳光下照射3~4小时。让学生剪下遮光处理的叶片,去掉叶片,浸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的绿色完全褪去。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放入培养皿中,滴加碘酒。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特别注意从叶片的脱色到滴加碘液的观察。教师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充分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针对这一实验的现象和操作步骤,向学生提出问题: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你们能得到什么结论?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深入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归纳实验,学生获得较多技能

实验以后,教师要引领学生分析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在实验教学中,实验结论是通过实验得出的一些科学的结论,这部分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角度地探究,对每个环节进行分析,归纳实验结论。在指导过程中,要立足实验教学的步骤和现象,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理清实验的步骤和目的,对实验现象展开分析,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达到解决问题最优化。

五、教师引导,排除学生恐惧心理 有的实验过程比较繁琐,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一定难度,往往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教师要从正面引导,帮助学生消除畏惧心理,克服困难,有针对性地适时引导。如“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的实验,教师提前准备一些骨头,由于煅烧骨时会产生刺鼻的怪味,把骨浸泡在稀盐酸里,稀盐酸会挥发出刺激性很强的气味。学生很畏惧,因为稀盐酸具有腐蚀性,学生会担心自己碰到、伤到自己,由此产生恐惧心理。所以,教师应关注学生实验步骤的规范,对方法、技巧等方面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排除恐惧心理,专心实验,提高实验操作的实效。

六、相机点拨,促进实验教学顺利开展

平时在做生物实验时,部分学生会出现想不通的情况,思维发展受到阻碍。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引导点化,相机点拨,不是告诉,而是“留白”,让学生自己思考,让学生自己顿悟,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并从中释疑。比如在教学“显微镜使用”中物像的寻找时,调焦距就是难点,必须仔细一边调焦一边观察才行。教师要示范引领,指导学生调焦,把握调焦的要领,从而让学生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抓住要点化难为易,促进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实验总结是对实验教学内容的总结。实验总结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纲挈领地展现本节实验的过程,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只有把握好以上方面,才能优化实验教学的效果。

作者:孙建国 工作单位:涟水县成集中学

第九篇

一、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实验材料取材困难

由于实验材料需要自己采集、培养、选定,但是由于条件有限,许多实验由于实验材料选择不当而告失败或者不能如期进行。例如,八年级上册观察实验“观察水螅”,水螅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丰富的清水中,但是由于近年来北方水资源匮乏,在我们现在的农村学校周边更是难以找到合适的地方采集水螅,所以只能借助挂图、标本等使学生完成学习目标,但是这样往往会减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室纪律组织存在的问题

实验室守则和实验规则是上好实验课的保证,但是,由于学生对实验课兴趣比较高,在实验室时很容易“乱成一团”不能确保实验室的安静,这就使不少老师很困扰,致使实验课成为教师的“头痛课”。

二、生物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建议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使一节实验课顺利进行,教师必须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1.强调遵守实验室守则和实验规则的重要性

让学生清楚明白实验室守则和实验规则是为了保护自身生命安全以及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讲卫生、爱学习,改变实验室不良之风,就会让实验课成为师生共同的乐趣。

2.教师要有充足的耐心,反复教育学生

由于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教师必须经常反复跟学生讲明要求,讲清道理,使学生明白并自觉遵守。有时候需要教师多次提醒,反复强调。

3.做好实验总结

在一次实验结束后,师生要共同总结,从纪律、实验的成功与否等方面查找问题,激励学生,欢迎学生与自己争辩,对于敢于发表反驳意见的学生,要提出表扬和鼓励,即使他的意见是错的,也要在肯定他的勇敢精神的前提下,通过讨论加以指导。通过讨论交流的方法使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增加,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以上是我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自己的一点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改变自身的教学方法,不断总结和探索,在未来的教学中还需要我不断努力,与学生共同进步。

作者:赵彬彬 工作单位:吉林省通榆县第十中学校

第十篇

一、通过小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在进行生物实验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教师必须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启发与引导,要善于鼓励学生使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探究思考。例如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事先将学生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分别给各个小组发放实验道具。教师再提出以下问题:第一,紫色的洋葱对本次实验有什么作用?第二,质壁分离的条件有哪些„„接下来再要求各个小组的学生进行合作实验,思考并以小组的形式讨论这些问题,最后要求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总结。学生在进行合作实验的过程中,积极性都非常高,对于实验中的各种现象也都非常感兴趣,在进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小组中的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小组长将组员的观点进行整理、归纳并总结。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还在实验过程中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与合作意识。

二、教师要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 1.教师要做好“探路者”

教师要充分了解实验内容,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有价值、有挑战性的合作学习任务,同时要提供充足的实验材料。如果我们布置的实验任务和问题非常简单,没有挑战性,那么学生就会失去动手做实验的兴趣,这样就失去了合作学习的意义。如果设置的任务过于复杂,而教师又不能够从旁指导,学生往往会卡在某一问题上,这样也无法实现小组合作实验学习的目的。

2.教师要做好“调控者”

在进行合作实验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这时就需要我们进行有效的调控,确保合作实验的顺利开展。在学生进行实验时,我们应该引导和鼓励他们大胆动手、敢于质疑、勇于交流,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实验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的碰撞,才能够让学生开启创新之门。在进行合作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因为学生思维受阻而无法继续进行实验的情况,这时我们应该以引导为主,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学生一起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让合作实验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教师要做好“引导者”

在运用小组合作实验的教学手段时,进行小组实验常常会出现学生之间交流停留在浅层次、表面化的问题。这和教师的引导是有很大关系的,在进行实验、提问、交流的过程中,我们都必须要及时地进行引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我们应该要认识到,教师是合作实验学习的管理者和引导者,也是参与者和组织者,在学生进行实验时,我们不能仅仅站在讲台上看,而要在小组之间游走,及时地进行指导和点拨,从而让合作实验教学真正达到预期的目标。总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尽可能地让每一名学生都拥有创新与合作的机会,为了实现合作学习的目标,小组中的各名学生必须要充分交流,彼此了解,相互帮助,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够建立起非常好的关系。在合作小组中,基本上每一名组员都有机会说出自己的观点,同时倾听别人的意见。所以,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还能够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从而实现认知、情感以及实验教学目标的平衡发展。

作者:王波 工作单位:江苏省徐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推荐第9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初探

初中生物实验心得

五山中心:杨帆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生活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各种生物体的结构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观察清楚。所以在生物的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实验教学的实施,充分体现新课标的理念。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灵活、学得有用。新人教版教材内容突出了实验内容多,实验形式多,实验要求多的特点。这样,学生动手参加实验的次数和机会多了。当然,如果教师不注意对学生进行实验规则和技能的教育,不精心设计好实验的内容、步骤和项目,学生不明白实验目的、要求和要注意的事项,则不仅效果不好,甚至会出现实验秩序乱,自然无法达到应有的实验目的。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三个基本原则,即:客观性原则、严谨认真的原则、尊重学生,灵活引导的原则。在生物实验教学中,为使每个实验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必须加大生物实验教学的力度,强化实验规则和技能。我的做法和体会是:

一、首先要加强组织纪律教育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实验室守则和实验规则是上好实验课的保证,为了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使实验顺利进行,必须向学生强调遵守实验室守则和实验规则的重要性。并要向学生讲清道理,反复教育,使学生明白并自觉遵守,不串位,不串组,不做无关的事情。如本人实验完毕或有事要离开,须报告教师。总之,要养成有组织、有纪律的实验习惯和良好作风。

二、预习好实验内容,明确实验过程

只有让每个学生弄清了每个实验的内容、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实验目的和每个实验的全过程,这样学生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进入实验室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操作。同时对于难度较大的实验,教师要事先进行实验难点和要点的讲解,以使学生掌握要领,使实验达到预期目的。如制作临时装片,练习使用显微镜,对初中一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教师可事先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培养好骨干,再由这些骨干学生去辅导带动其他同学做好实验,在练习使用显微镜时,就要特别强调其使用方法和操作要领。如顺时针调节粗准焦螺旋时,使镜筒缓慢向下,这时头应向左侧偏下,眼光与装片在同一水平面上,眼要特别注意物镜下降的位置,当物镜靠近装片时停止。这时用左眼从目镜观察,同时右眼也要睁开,用右手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直到对准焦点,看清物像为止。再转动细准焦螺旋,来回调节,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千万不能违反操作规程,下降镜筒时,一定要从旁注视物镜,防止物镜碰到盖玻上,损坏玻片标本和物镜。教师也可以用两台显微镜示范,一台是已经对好光的,另一台则是已找到标本清晰图像的,让学生观察后做模仿。

三、要关心爱护教学仪器,节省实验材料

在做每个实验前后,要求学生一定要养成洗手的习惯,以免实验时玷污实验仪器和试剂、样品、标本,从而引起实验误差,同时还要求学生不应做与本实验无关的动作,以免损坏实验仪器,甚至发生意外事故。要节约实验材料,如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只要取一张洋葱表皮就够了,不必取大块,另外如擦镜纸、吸水纸,大头针和各种试剂等也要节约使用。严禁将教学器具如镊子、放大镜、剪子等带出实验室。同时为保证实验用品、材料、仪器不丢失,在实验前分发给每个小组一份实验仪器、材料登记表,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后核实,并填写本节课的实验名称、日期、班级和组别等,最后要签名,以示清点核实无误并承担责任。实践证明,在实验中对学生进行爱护关心仪器和经常节约实验材料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财产,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有利于调动学生上好实验课的积极性。

四、做好实验小结,启发学生自我评价

实验结束前,用3~4分钟时间让一些实验认真、观察细致、操作熟练、清楚实验步骤和实验目的、正确掌握了实验技能、并实验成功的同学简单谈谈收获、体会。也可由教师或者同学给予肯定评价和鼓励。反之,一些实验做的不好的同学或看不到实验结果的同学可谈谈失败原因和要吸取的教训。如有的同学也可能是因为怕麻烦、怕脏、怕腥味等原因而不愿意做实验,以至实验效果不好或无结果,为此教师也要帮助其克服怕麻烦、怕脏、怕腥味的娇惯心理,自觉做好实验。最终要使学生懂得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观察、标本的采集和制作等在生物学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五、要始终保持实验室整洁卫生

要养成整齐清洁的实验习惯。实验过程中不得乱丢纸屑、杂物。实验结束后要清理实验仪器,把仪器放回原位,清洁实验台、凳。对于贵重仪器如显微镜要求学生做到,实验完毕用软布认真擦净其各个部分,镜头(目镜和物镜)必须用擦镜纸轻轻地擦,擦完后转动转换器将两上物镜置于两则,再将镜筒下降,目镜、物镜放入镜头里的规定位置,反光镜镜面要直立,以免落灰尘,把显微镜放回箱内,固定螺丝要拧紧,镜箱要锁牢,最后由值日生做好整个实验室的安全检查。

以上就是本人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对初中教学实验的总结和看法,只要精心组织,耐心指导,学生在多次实验中会慢慢进步并最终取得良好的效果。

推荐第10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思考

第一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思考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标对初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而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是一门实验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是生物课程的主要延伸及补充,也是生物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实验教学可以使理论更完善,也能够锻炼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积累更多生物知识。本文分析了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重要性;存在问题;解决策略

在生物教学中,实验必不可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方式。实验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生物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是很直观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能从中找到学习生物的乐趣,也能锻炼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所以,在生物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将实验教学做好,提高实验教学效率,从而达到实验教学目标。

一、初中生物实验的重要性 1.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初中生物中有很多较抽象的内容,还有一些富有逻辑性的理论知识,学生一开始学的时候会觉得有一定难度,理解不清上课内容,生物成绩可能会不太理想。这个时候,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就逐渐消退了。但是生物实验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枯燥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通过对实验的实际操作,一来能较轻松直观地理解所学内容,二来能提高学生的动手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所以,在生物课堂上,老师一定要充分发挥生物实验的作用,让学生尽可能亲自实践,将主观能动性展示出来,将其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不会像在课堂上那样被动接受知识,而是自觉主动地学习,这会让他们有成就感,自己可以发现问题并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都是在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2.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初中生物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它是一个从直观到抽象思维的过程,再通过逻辑思维过渡到实践,这一认识过程是符合人类一般规律的。通过这一过程,学生能通过实践操作、积极动手,从而理解生物科学的本质。通过实践,学生能理解生活中的生物的现象,从而做到学以致用。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各种能力能得到培养,如操作能力、自觉能力等。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实验,形成生物学概念,获得生物理论,在生活中自觉运用已学到的生物知识。

二、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生物课实验教学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教学还是受到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观念的束缚,一直还是注入式教学,主要原因还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与家庭都过于重视中考和高考,认为只要能考出好成绩,能上一个好高中、好大学就可以,所以将一些主要科目放在首位,过度重试试卷的分量,老师也把书本知识放在第一位。这样就形成了不良局面,为考试而考试,不注重能力训练。学生也只为考试而背诵主要知识,生物实验知识和实践能力非常薄弱。学校虽然安排了生物实验课,但部分生物老师并没有真正准备一堂实验课,只是为了教学上的安排;还有部分老师为了不让学生破坏实验器材,实验课上亲自操作,学生没有动手机会,或是动手机会很少。这样的实验课,没有收到实质性的效果,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生物实践能力,而且会影响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2.生物实验由于没有合理安排,因此缺乏趣味性。

实验是通过探索发现新东西,获得知识。而现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验证性实验过多,探究性实验过少,这样的实验安排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由于验证性实验其实是不需要太多的探索的,其结果早就证明了,学生只是通过做实验验证一下而已。这样学生早有答案,就不算是探索未知了。很多生物老师只是在验证一个原理的真实性,很难激发学生的未知欲,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这样上实验课,则对于一些思维发展能力强的学生是没有吸引力的,学生根本无法体会到探究的一个过程,生物实验的趣味性没有了,生物实验课的教学效率也降低了。

三、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效率的对策 1.教师要更新教学观,重视生物实验教学。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学校要重视实验教学,广大生物老师也要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从而提高生物实验教学效率。教师还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要改变教学不只是为了考试这个观念,而是要学生掌握更多生物知识和基本的生物实验的操作能力,让学生获得生物概念,运用于实际生活中。还要将生物实验课落到实处,生物实验课不是生物课的附属,而是生物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上获得的知识能促进生物知识的接受与理解。在初中阶段,生物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实验教学十分重要。生物实验上,不能让学生过于散漫,觉得生物实验就是来玩的,不做任何准备,而要提醒学生按步骤操作,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2.多渗透一些探究性的实验,提高实验的趣味性。

目前,由于探究性实验过少,验证性实验偏多,这种状况需要得到一定的改善才能提高实验课的质量。因此,我们要适当改变一下实验教学,将一些验证性、演示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首先在实验前,学生是不知道任何结果的,然后由老师引导学生操作,但不能直接操作,要指导学生逐步探索发现问题,找出答案,这样比知道答案直接做实验验证的效果更好。生物实验其实隐含很大乐趣,因此要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亲身体验。老师也要将实验过程安排得有趣,有悬念一些,这样可以引人入胜,让学生体会到实验的趣味性。总的来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生物老师要不断改变教学理念,将学生放到中心地位,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实验中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未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体会到实验的乐趣,自主地参与到实验中。这样,生物实验课才得收到实效,生物教学质量才会得到提高。

作者:傅晚生 单位:分宜县第六中学 参考文献:

[1]赖伟强.改进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三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3(8).

第二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信息技术研究

摘要:

生物实验教学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这是当前生物学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这有利于构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初中实验教学方式,优化实验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本文立足于初中生物教学改革,对信息技术在其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加强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整合。

关键词:

信息技术;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整合 1生物学科的实验特点 1.1生物科学的特点:

生物学科不仅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基础理论科学,而且也是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各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基本上是人们通过观察和实验而获得的,实验与观察是生物学建立和发展的基础,生物学实验是生物教学的灵魂和支柱,是验证、探索、发现新东西最重要最可靠的手段,是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渠道。

1.2生物实验有特殊的教学功能:

生物实验作为生物教学的基本手段,有着特殊的教学功能;(1)通过实验可以使生物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掘问题激发求知的欲望,(2)通过加强实验,不但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而且还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生物概念和定律是怎样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3)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应当具备的严格的科学态度,科学的思维方法,严谨的科学作风,使学生一步步地学会生物学研究中基本的科学方法。鉴于实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研究信息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

2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实验教学过程

2.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欲望,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利用信息技术放大和呈示功能,给学生提供情境观察。

生物实验教学中,涉及很多学生经常用到的仪器。例如,在《练习使用显微镜》一节的实验教学中,学生需要全面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在教师介绍显微镜结构的过程中,由于其立体性,有些部分无法清晰地向学生进行展示,每个结构也很难一一向学生介绍清楚。因此,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课结构有了清晰而深刻的了解,更容易掌握显微镜的用法。

2.3利用信息技术的模拟功能。

模拟实验过程演示实验是直观教学的一种高级形式,演示实验既可以演示实验的全过程,也可以演示实验的一部分;既可通过演示实验传授生物学新知识,也可以验证巩固生物学知识,或是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等实践活动。教师课堂演示实验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往往存在一定的难度,实验失败或者无法使全班同学清楚地观察实验现象,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有限的资源下充分利用多媒体演示实验可有效地解决这些困难。

2.4利用信息技术的存储功能,记录实验过程。 有些实验持续时间较长,在课堂教学环境或实验室中无法完成,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采用数码摄像机等仪器记录整个实验过程。例录实验过程,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实验过程与结果制作成PPT,课上和其他同学交流讨论。这样,学生自己主动完成了对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相关内容的学习,效果较好。可见,利用信息技术不仅有助于学生完成实验,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加强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整合

将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进行有效地整合,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初中生物教学的高效进行,但仍然有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首先,相互整合并不代表完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生物教学,而是在生物教学中合理地进行利用信息技术。其目的是辅助生物教学的开展,而不是完全依赖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活动。对于可以直观感受到的生物现象,例如在进行植物的光合作用课程内容教学时,就可以在课堂实验以及课外实践当中,让学生自主地对植物光合作用现象进行观察,近距离体验,根据实验当中的实际需要,对于其中发生的微观现象,可以应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进行补充。其次,在生物教学当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结合当前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对生物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也需要加强专业素质,能够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整合,不能一味的追求生物教学的进度,向学生传输更多的生物知识,往往会欲速则不达,使信息技术教学成为了一种传统教学工具,反而失去了信息技术教学应有的效果。教师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地进行教学引导,使学生加强自主学习,实现了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方法的有效整合。第三,信息技术并不是万能的,因此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整合,需要与初中生物教学的具体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围绕着教学内容,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对生物教学的每个环节进行串联,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述细胞分裂和血液流动等比较抽象性的内容时,就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形象表达。而在介绍人体骨骼结构、器官构造的内容时,实体模型就能够形象地展现出来。

作者:房奎 单位: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寅寺镇中学 参考文献

[1]陈先华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整合[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159.

[2]郑毅胜.“任务驱动”与生物学科网络课堂教学[J].生物学教学,2005,(5). [3]孟咸荣.教育信息理论与生物学教学媒体的优化[J].生物学教学,2006,(1).

[4]张东建.初中信息技术与生物学课程整合初探[J].生物学教学,2006,(3).

[5]王春梅.现代信息技术与生物学教学整合的模式[J].生物学教学,2006,(5).

第三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及策略初探

摘要: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初中生物新课标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培养科学思维的习惯。这一课程目标的实现必须经过有效的生物实验教学,然而就目前整体情况而言,部分地区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实施情况还不能达到要求。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策略,旨在为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更好地实施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实施现状;教学策略

一、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对于初中生物学自身三维目标的实现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实验教学既是一类探究活动,又是生物学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1]。在知识方面,通过生物实验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经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对实验规律的总结,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生物学概念、原理和规律。比如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通过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观察让学生更明确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的知识。在能力方面,通过生物实验教学能够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比如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除了设置加唾液的试管作为实验组外,还要设置加水的试管作为所加试剂的对照组;除了设置加馒头碎屑的试管外,还要设置加馒头块的试管作为馒头大小的对照组。通过设置对照组,教会学生很重要的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生物学实验教学通过体验式学习,进一步对科学现象的本质获得新的感受和认识,生物学实验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对实验过程的体验,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比如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实验中,渗透德育教育和生命教育,增强学生热爱小动物、尊重生命的情感。其次,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为科学课程体系中的其他学科,比如物理和化学的实验教学奠定了坚实基础。生物、化学和物理都属于科学课程体系,在科学课程体系中,这些学科在很多地方都是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的,尤其是在实验教学方面有很多的共通之处。比如要求学生学会控制变量法、对照法、转换法等重要的实验方法,要求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初中学制为三年,生物学课程的开设一般是在前面两年,而物理和化学的开设分别是从第二年和第三年开始,这就使得生物学成为初中阶段最先承担科学实验教学和科学素养培养任务的学科,因此,生物实验教学对于整个科学课程体系的实验教学起着奠基性作用。

二、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

受传统“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错误观念的影响,加之现阶段初中生物学考试成绩不作为高中入学的重要指标。因此,部分学校对初中生物学课程不够重视,流于形式。这种厚此薄彼的行为严重挫伤初中生物学教师的教学、科研积极性,同时让学生一开始就在内心深处埋下“初中生物课是豆芽课”的错误观念,挫伤学生学习生物课的积极性,很不利于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

(二)实验设施不足。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教学设施尤其是实验室设施必须与课改配套。但地域辽阔的西部地区,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的很多学校由于经费不足等各方面的原因还未能配套必需的实验教学设施。另外,一些城区学校虽然已经初步建成各种新式的实验楼,但仍然使用以前的实验设备。一些学校虽然配置了新的实验设备,但是只是用来应付上级检查,并未真正对学生开放。

(三)实验缺乏创新。

与新课标配套的教科书中都给出各个实验教学的参考实验供教师选用,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实验材料的限制,很多教科书中的参考实验都不能正常开展,有的实验虽能开展,但达不到预期的实验效果。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很多教师选择了放弃,用讲授法或者多媒体教学法代替了实验教学,并未采取更换实验材料或改进实验方法等积极有效的措施,这很不利于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四)实验教学模式单一。

很多教师为了简化教学过程或节约实验材料,对大多数实验都采用单一的教师演示法进行教学,并未让学生亲自参与。然而在新课标教科书中除了极少数的有较大难度或有危险性的实验以外,绝大多数的实验都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完成。教师的这种包办行为严重削弱了实验教学的效果,失去实验教学的意义,不利于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五)教师实验教学技能欠缺。

古语有云“名师出高徒”,这充分说明了教师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以实验为基础的生物学课程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那就是教师除了要具有较高的教学技能以外,还必须掌握娴熟的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然而一部分教师,特别是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实验操作技能欠缺,只会一些基本的生物学实验操作,不能全面落实实验教学。

三、促进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发展的策略

(一)转变观念,引起重视。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学科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即生物学课程是地位等同于物理、化学的科学课程。面对弱化初中生物学地位的问题,教师首先应该转变观念,生物学教师作为生物学课程学习的引导者与教学的直接参与者,应该积极向学生传达正确观念,强调生物学课程的重要性,并列举与生物学紧密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克隆羊多利、杂交水稻、同卵双胞胎、异卵双胞胎的形成原因”及“是先有鸡还是先有鸡蛋”等与生物科学密切相关,又能让学生产生兴趣的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该重视生物学课程的开设,积极采取措施鼓励学生学习,鼓励生物学教师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比如通过开展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大赛,我是小小科学家等有趣的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

(二)改善实验条件,开发替代材料。

为了增强生物学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给学生提供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平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的趋势,也是新课标的内在要求。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学校应该增加或更换实验设施,改善实验条件,保证实验室配套完善,并对实验室充分加以利用,将其对学生开放。对于条件比较落后的学校应该积极想办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发出易获取、低成本、好操作的替代材料弥补原有不足。比如在贵阳市生物学科实验设计案例评比活动中,贵阳三中的杨忠兰老师在《观察脊椎动物关节、肌肉、骨基本结构》实验教学案例中,改用鸡爪替代教材中建议的在市场上不易买到且价格较贵的哺乳动物的关节;贵阳市第一实验中学的唐锐老师在《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实验教学案例中,采用直尺、两块完整的长方形橡皮擦、双面胶、皮套自制的简易“游标卡尺”测量花生长轴的长度,从而解决实验室没有游标卡尺的问题。

(三)转变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

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结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教材比较注重定性实验,但不乏定量实验,比如《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实验就需要对花生长轴进行精确测量,并进行统计分析。此时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方法,对测量数据进行笔算统计是不够的。在贵阳市生物学科实验设计案例评比活动中,贵阳市第一实验中学的唐锐老师在数据统计、绘图方法的教学上进行创新,指导学生使用计算机Excel软件计算出花生长轴的平均值并绘制曲线图,充分利用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将Excel引入实验中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快速生成曲线图,节约了时间,减小了实验误差,培养了学生充分利用跨学科知识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充分整合资源,促进教师成长。

教师的成长需要不断积累经验,需要时间的打磨,尤其是对初中生物学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的培养方面要充分整合资源,促进教师成长。一方面,大学在培养准教师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中学实际,注重培养准教师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教学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进修学校、教研所、教科院等教研部门应多开展各种培训和教研活动对教师进行培养。同时,新老教师在工作过程中要相互帮助,这样既可以缩短年轻教师的成长周期,又可以帮助老教师尽快熟悉现代化的实验教学方法。

作者:孙锦传 李亚军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蔡伟丽,王永胜,石连旋.利用一种生物材料进行一组初中生物学实验的探讨[J].生物学通报,2011,46(9):33-35.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究(3篇) 2015-12-02 16:12 来源:初中生物论文 有135人参与

在线咨询

第一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新模式探析

一、现阶段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模式的状况

在现阶段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模式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生物实验学习的观念比较落后。

在长期千篇1律的生物实教学模式中,普遍存在“应试”思想,大家都比较在乎成绩的高低,所以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一部分老师只是单纯地给学生做实验,讲授课本的生物知识和实验的结论,并不能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还有一部分老师认为生物实验比较浪费时间、精力、资源,直接让学生把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死记硬背,以应对考试的题目。这样的教学方式,并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实验的含义,实验的结论也不能深刻地理解。 (2)生物实验的教学方法一成不变。

在现在的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老师都是按照统一的试验程序,先找出实验问题,搬出要试验的原理,得出实验的结论,最后进行实验证明。这样一成不变的实验顺序,不但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而且实验过程没有一点创新,根本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结论和过程的用力不平衡。

生物实验的实质只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不断地进行探索,独立思考的同时学会互相合作交流。但是在现在的实验教学中,老师过于重视实验的结论,把实验的过程当作一种任务,并不能真正发挥实验的真实魅力。

二、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策略

现阶段的生物实验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总结现阶段生物实验教学问题的基础上,我们要制订出相应的实验教学策略来应对初中生物实验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为出发点来制订相应的生物实验教学策略: (1)接受新的教学观念。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老师应该致力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地接受新的教学观念。老师应该不断地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并在实验的基础上给予指导和帮助。 (2)设置情景教学。

在很多的生物实验中,都是源自于生活,所以在初中生物实验的过程中,老师要引领学生将生物实验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在提高实验操作能力的基础上,充分掌握实验的来源和实验的实质,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3)转变生物实验教学模式。

在以往的生物实验中,大部分都是对实验结论进行验证,在新课改下,老师应该不断地转变生物实验教学模式,在生物实验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创新,鼓励学生主动动手参与生物实验操作,包括实验前的器材、工具、用品的准备,实验过程的动手能力,及其实验后的整理及其归纳等环节。通过这三方面来制订生物实验教学策略,不但可以克服以往生物实验教学模式中的弊端,还可以为新的生物实验教学模式打下坚实的基础。 (4)不断完善实验器材和用品。

在现在的生物实验过程中,学校和老师应该不断地完善生物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和用品,避免因为实验器材和用品的匮乏而耽误实验的进程,甚至造成实验结果偏离正确结论的轨道。所以学校及老师要重视实验器材及用品的完整度,维持正常的生物实验秩序。

三、构建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新模式 在总结现阶段生物实验教学问题的基础上,我们要不断地致力于构建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新模式,分析实验情况并且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循序渐进地进行摸索和改革。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初中生刚刚接触生物这一学科,老师们要在学生学习生物的起始阶段,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主动性,让学生自觉自愿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2)现在生物实验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很多试验并不能完整地表现出来,借用多媒体制作出动画实验,再展现实验的过程,这样会提高讲课的效率,会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3)完善实验教学器材和设备。

实验器材和设备的好坏程度,直接关系到生物实验进行的效率和结果。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完善实验器材和设备,以免影响实验的结论和正常的实验秩序。 (4)加强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

在现在初中生物实验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是由老师做实验演示,学生进行观察,学生并不能进行实验操作。所以,在这方面,老师应该不断地加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生物实验中,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珍惜实验的过程和结果,通过加强学生自身的实验操作能力,获得的学习效果会远远超过预期的结果。

四、总结

综上所述,生物实验教学在初中生物课程中占据了很大的位置,是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所以,无论是素质教育新课标的改革要求,还是学校内部的自主管理,老师都应该不断地将生物教学实验上升到新的高度。同时,应该完善生物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和原料,不断地进行生物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创造生物实验教学的新层次。 作者:徐珏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草桥中学校

第二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探究

一、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

生物教师要依据每次不同的实验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以往都是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实验之前就准备好一切所需要的器材和材料,其实在这个方面,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准备实验时要用到的材料,让学生提前了解实验的内容,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很快地进入实验教学,而不会对即将要做的实验感到一片茫然。在进行实验教学之前,教师应该让学生先对实验内容预习一遍,标记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自己有疑问和感兴趣的点,让他们在做实验的时候多关注这些问题。

二、实验教学的操作

教师在教导学生操作时,应该跟他们说清楚注意事项,比如,熄灭酒精灯的正确操作方法是拿酒精灯的盖子去盖住灯芯,等待酒精灯自然熄灭。让学生按照实验要求和步骤来对实验进行规范的操作,实则也是为了学生的人身安全着想。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维持好课堂上的秩序,对比较调皮的学生多加看管,避免学生在打闹的情况下发生意外,如果不慎发生了如着火之类的事故,教师一定要让学生保持冷静,教他们正确的处理方式。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多留一些时间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外的研究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他们的发散思维。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时候,教师要多留意他们的想法,必要的时候给他们提出合理的意见,帮助学生完善实验的设计,拓展他们的生物知识。在实验结束后,教师要安排学生整理摆放好的仪器,养成做实验有始有终的好习惯。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组织学生一起发表他们对实验的感想,这样做不但能让学生主动进行思考,而且还能让他们对实验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总结

总之,通过对初中生物教学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的探讨,得出初中生物教师要多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教学,这不仅是初中生物教学里的硬性要求,也应该是教师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应该负的责任。

作者:邓丽云 单位:江西省于都县第二中学

第三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探析

一、课前要精心准备

实验课本来是一个开放性的课堂,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在实验之前要精心准备。只有做好了充分的实验准备,才能使学生的奇思妙想得以实现,实验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如“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时提前要准备好小鱼,显微镜,培养皿,湿棉絮,清水等。并要求学生对这些实验器材要格外小心。对小鱼要倍加爱护,等等。例如要提醒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用湿棉絮要保持鱼鳃盖湿润等。对于实验过程中的内容也要做好准备,给学生解读实验目的、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等等。例如,此实验的目的是观察小鱼尾鳍内毛细血管中的血液流动情况等。又如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认真观察后认识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同时,教室对于实验中的意外也要做好准备,例如要求学生要进行规范操作等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和实验后数据的有效性。

二、要明确实验目的

在实验开始之前,先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等等,做到心中有数,再指导学生在预习中抓住每一步的关键,并要求学生在每个实验步骤中规范操作,这样才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如在学习使用显微镜时,如果用左眼观察,要注意纠正学生用右眼观察或闭着右眼的习惯;转动转换器时,应及时纠正学生转换物镜的错误操作。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对好光,观察到标本在视野中的图像。

三、要规范操作步骤并要认真观察,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由于我们面对的学生大多都是来自农村的学生,虽然学习兴趣比较高,实验兴趣比较浓,但是实验基础水平都比较差,基本上没有什么操作能力。基于种种原因,教师在上课之前对实验流程多操作几遍,并对相关的事宜引起注意,力争在演示过程中一次性成功,以避免学生对一些科学理论产生质疑,同时也会避免一些突发情况和不可预设的情况。因此,一节实验课成功与否,与老师的准备情况息息相关。要想提高实验的准确性,要严格要求学生必须要规范操作,因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学生遵循了这个规范以后还要要求学生认真和仔细观察实验的每一个细节,例如,在观察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的形态和结构时,首先向学生强调两种植物的显著区别,一是叶脉的结构:平行脉与网状脉;二是茎的结构:有无形成层;三是种子胚的结构:一片子叶与两片子叶。在老师的要求下学生的观察才不会显得盲目和出现误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观察的目的和实验效果,实验结果不会出现太大的偏差。

四、要做好实验小结

实验结束以后,教师利用几分钟时间启发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例如,让实验成功的同学简单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也可由教师或者同学给予肯定评价和鼓励。反之,一些实验做的不好的同学或看不到实验结果的同学可谈谈失败原因和要吸取的教训。如有的同学也可能是因为怕麻烦、怕脏、怕腥味等原因而不愿意做实验,以至实验效果不好或无结果,为此教师也要帮助其克服怕麻烦、怕脏、怕腥味的娇惯心理,对他们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正力争在下节实验课中有所进步。

五、总结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作为一线生物教师我们要特别重视实验教学的实施,要从学生的“学”和教师“教”实际出发做到因材施教,充分体现新课标的理念。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获取知识,尽可能享受到实验中获取知识的乐趣。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性趣和学习兴趣,并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无疑会产生良好的效果,不管是学生的学还是老师的教,质量都会有一个新的提升,从而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也保证了有效的生物实验课教学。 作者:蒲如红 单位:甘肃省积石山县吹麻滩中学

第11篇:浅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浅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李媛媛

在教学中,迫于考试的压力,教师往往很注重学生知识的积累和培养书面应试的能力,而割舍了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对学生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而作为21世纪的建设人才,实践和创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生物这个学科在这一点上有明显的优势,因为这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实验中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初中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但不能持久。很多教师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最开始开设实验的时候,学生一走进实验室就开始摆弄显微镜等仪器,拉着老师问东问西,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几次实验下来,兴趣却在减退。通过与学生交流发现,课本上的内容安排往往是这样的:先是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理论知识,在已知知识的基础上安排实验,而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材料用具,甚至方法步骤都是预先设定好的,学生只需要按照书本来“完成”实验,无法将最初对实验仪器的兴趣转为对具体生物现象的兴趣,当然会觉得乏味。对于这一点,教师可就具体教学内容对实验进行一些改进。比如,在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时,课本上的安排是这样:预先作少许提示,接着就把实验参考方案(即具体操作步骤)详细列出。如果教师先对整个步骤进行讲解,再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会让学生觉得“事实就是这样的”而失去了完成整个实验的兴趣,同时,也没有达到本实验的一个“探究”的目的。所以我的安排是先不要告诉学生有哪些条件,而是事先准备各种植物种子以及各种器材,将学生分为4人一个小组,小组成员选择自己认为的“最佳种子”,用所给器材创造“最佳环境条件”,对种子进行培养。待种子萌发后,根据培养结果,总结出哪些条件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这样一来,学生是在未知的状态下完成实验,出于对结果的期待,会有极大的积极性对种子的萌发这一生物现象进行探索。当然,很可能有的小组实验会失败,可以乘机引导大家帮忙分析这一组种子没有萌发的原因,进一步确定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最后,还可以评出“最佳萌发奖”等,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当中来。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江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持久动力,没有创新的民族是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在生物界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在生物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将这些现象表现出来。例如,在“探究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我给学生讲到了实验原理之一:淀粉遇碘会变蓝。而检测的手段也是靠颜色来区分。于是有学生将遮光用的黑纸片剪成了机器猫的形状,得到了一张漂亮的叶子,让班上的其他同学纷纷效仿,兴趣大增。更有学生仿造此法,回家做出了印有图案的苹果,我借此苹果又向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前面的实验你们知道了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时需要光,通过这个印有图案的苹果,你们又能做出什么样的假设?从而自然引导学生进入另一个生物现象:光会影响色素的形成。马上有学生提出,将纸片贴在桔子上会不会也有相同的现象呢?这样,由学生自己来发现问题,又自己通过实验来解决问题,最大程度的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的兴趣,还引发了许多的奇思妙想,而且有很多想法还是我在教学设计中从来没有想到过的。

三、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虽然生物实验课是同学们很喜欢的课,但也是教师很难控制的课。一些实验学生本来很有兴趣,制定出了很好的计划,却常常因为动手能力差,实验操作不成功,很难得出正确结论。由此可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是特别重要的。目前的中学生物实验,因为时间或实验条件的限制,许多实验材料的培养、收集都由教师代劳,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学生实践、创新机会的削弱和限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是应该多让学生动手。比如观察蚯蚓的实验,让学生到泥土里面自己寻找,可以锻炼动手能力,激发兴趣,还可以顺便观察蚯蚓生活的实际环境,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再比如,在观察花的结构这个实验中,我让学生在课前自己准备新鲜的花,因为有不同的品种,学生可以在观察完自己的花后与其他同学交换观察,并记录下各种性状。学生在反复操作中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能进一步加深对花结构的印象。因为有很多学生带来了不同的花,在此还可以对本实验进行课外延伸,根据某些特征对花进行分类,如两性花、单性花,子房上位、子房下位,各种花序的不同等等,进一步丰富了课本中的知识,也提升了学生的兴趣。 总之,作为一名生物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实验教学,加强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使他们对生物学产生浓厚兴趣,掌握学习生物学的方法和能力,以便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下,为他们的一生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和将知识运用于实践创造条件。

第12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反思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反思

一、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放开学生的手、脚,不要牵着学生一步一步地走,让学生去模仿,教师要相信学生都能成功的完成实验,允许学生实验失败,鼓励他们从失败中找原因,直至实验成功,要让学生从实验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例如,在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中,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园内调查校内的生物种类,并且可以把不认识的生物拍照课后查找。这样学生既了解了生物种类又熟悉了校园。但在放手实验时,首先要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去实验、去探究,把知识从实验中体会出来,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论,这样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积极性。

二、不同实验方式的不同功能

观察实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生动的感性认识形式,它往往通过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并在思维的参与下进行的。例如,在观察花的结构中观察时,必须对观察者预先提出一定的目的或任务,拟定一定的计划,按计划仔细地观察,提出问题,寻求某种答案,这样才能保证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观察的事物中。

演示实验是初中生物实验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现象鲜明、直观、简洁明了等特点,它是课文文字叙述的一个重要辅助部分。例如,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教师演示学生观察,现象明显一目了然。离开了演示实验的铺垫,课文中的部分概念、原理及规律就显得苍白无力,如空中楼阁,飞来之峰了。

学生实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的学习方式为“自主、合作与探究”,而学生分组实验正是这种学习方式的一个具体体现,也是落实“双基”的一个重要环节。例如,在学生分组实验中,练习使用显微镜、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和观察认得口腔上皮细胞三节实验课中虽然也是观察实验但动手能力要求比较高,通过三节的实验练习,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实验前先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再指导学生在预习中抓住每一步的关键,并在每个实验步骤中规范操作,这样才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中规范操作,这样才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

三、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起点,也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一种动力,它孕育着希望的光芒、美好的情景,我们在教学中要尽量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希望他们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去发现问题。例如,在研究“消化”的实验里所提出的假设: “细胞膜只能透过小分子物质,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必须先变成小分子物质才能透过细胞膜。”这个假设的理论根据是:(1)人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生活的细胞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3)营养物质是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里的;(4)人和动物的营养物质来源于食物;(5)食物营养成分中有大分子物质。通过生物实验使学生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经过反复训练,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教学”既是探究活动,也是生物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它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具有让学生拥有科学探究的经历和体验科学是一个过程的优势,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等功能,是实现“新课标”中要求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目标的重要途径。下面是我对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实践的几点体会。

一、明确实验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兴趣是思维活性的触发剂,求知的需要是学习动机的基础。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直接动力,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有创意地提出一些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踊跃提出问题。那么这不仅能使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中学会创新,而且能使学生在这种“问题”的教学中,从小养成问题意识和勤于动脑思考问题的习惯。

心理学告诉我们:目的是人采取行动的结果,而动机则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动力。让学生明确试验目的,他们就会自觉地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那么,实验效果就会很好。但是

七、八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对于生物实验陌生。有的学生认为上实验课好玩,上课时不能集中精力,缺乏科学态度;有的学生认为升学不考,学好学不好无所谓。诸如此类,这些学生目的不明确,都给实验课组织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实验前除要求学生明确教材上的实验目的外,还要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如上显微镜使用一课时,提出医生对贫血、癌症等疾病的诊断,除看、问、查以外,还要通过化验,用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对病人患病部位的细胞组织等进行病理诊断,才能得出结论。没有科学手段就会使病人误诊,严重时会危及生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以此,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从小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同时介绍显微镜在工、农、医学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树立科学态度,提高学习兴趣,这样有利于克服组织教学难的问题。

二、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步骤的方法,规范操作。科学思维方法的首要问题是明确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即解决问题的程序。实验步骤是学生动手规范操作的要领,只有理解、掌握才能规范操作,试验才能成功。因此实验前指导学生预习,将实验步骤由繁到简;抓住每一步的关键词语串通于实验步骤之中,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

实验步骤是学生动手规范操作的要领,只有理解、掌握才能规范操作,实验才能成功。因此实验前指导学生预习,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抓住每一步的关键词语串通于实验步骤之中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如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三个一”:一是安放距桌边一掌(5-7cm);二是对光要目(目镜)物(物镜)通光(通光孔、光源)一直线,光强用平面镜,光弱用凹面镜;三是观察时标本对孔正中距离物镜一厘米,视野中出现标本颜色或杂质时观察目标即将到位,微调粗旋镜升降,细旋校象清晰,找不到目标时缓缓移动玻片标本即可找到。教师规范操作一步,边讲该步的注意事项,边让学生模仿操作一步,教师巡视,及时表扬规范操作快而且准确的学生。纠正错误操作,如用左眼观察时,纠正学生用右眼观察或闭着右眼的习惯,转动转换器时,纠正扳物镜的错误操作。这样学生很快对好光,观察到标本在视野中的图象。用完显微镜擦干净外表。转动转换器,把物镜偏两旁,放回镜箱原处。制作临时装片的实验,先将擦→滴→取→展→盖→染的实验步骤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看书了解每一步的涵义,圈上关键的词语,教师再讲每一步的涵义及注意的问题,边操作边叫学生模仿操作。然后强调注意事项。滴一滴清水,太多易外溢,太少易出现气泡。取材薄而透明透光易观察,展平防重叠,轻盖防气泡。气泡与细胞的区别,气泡圆边厚黑,中间亮白,轻压变形。这样学生很快掌握步骤、要领,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自己制作临时装片中的细胞,认识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在光镜下看不见),然后绘出细胞结构图。这样学生就达到了实验的目的要求,兴奋不已,终生难忘。

总之,只要老师开动脑筋,就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过去被动、机械、僵化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具有学习生物的浓厚兴趣,有助于他们形成生物学概念,获得生物知识和实验技能,提高观察、实践、探究和创新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第13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总结

西大滩乡初级中学

2017年度生物实验教学总结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开展好实验教学是学好生物的前提条件。生物实验具备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的功能,更有培养学生动脑、启迪思维、开发潜能的作用,为使今后实验教学顺利有效开展,现将本学年七年级生物实验教学做如下总结:

一、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

在平时的学生实验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当实验得不到正确结果时,学生常常是马虎应付,实验课堂一片混乱,铃声一响学生不欢而散;当老师催要实验报告时,他们就按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填写实验报告;还有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不成应该做的实验项目,就抄袭他人的实验结果,或凭猜测填写实验结论等等。这样就不能达到实验教学目标。可见,对生物实验教学,必须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实验教学技能,势力严谨细致、认真科学的态度,要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完成实验教学的任务,才能达到理想的目的。

二、认真完成实验环节,注重操作引导

在实验教学工作中,无论是实验员准备实验,教师演示实验,或者指导学生实验,以及对待实验的严格态度等方面,处处,时时,事事都要体现教师的言传身教,只有教师教得扎实,学生才能学得牢固。因此,严格搞好实验课的“备、教、导”是上好实验课不可

缺的基本环节。

1.备好实验课是上好实验课的首要条件

教材中要求做的实验,无论简单也好复杂也好,都必须要备好课,写好切实可行的教案,并且在实验课之前要亲自动手做一遍,即预备实验。教师做了,才可能指导学生如何应对操作过程中每一个细节可能出现的问题,看到实验现象,学到真正的实验方法和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若不备课,不亲自做实验,凭空想象,黑板上做实验,那就没有明显效果,更没说服力了。甚至会出现,全体学生实验失败等不该发生的现象。

2.注重实验结果的分析与小结

要求学生,在填写实验报告时,要如实填写。实验失败时,要如实地与学生一起分析失败原因,可课后补做。如果学生实验失败,我们就通过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操作技能,取得成功,或帮助分析失败原因让学生重做,直至成功。不能听之任之,否则,就达不到实验课的目的。

此外,对一些特殊的材料、仪器以及实验的目的和原理都要加以必要的说明,如选材原因、一起的功能等。综上所述,生物课实验,无论教还是学,都必须坚持客观、严谨、认真、扎实的作风,教师才能教好,学生才能学好,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西大滩镇初级中学

2017年12月25日

第14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山东省诸城市贾悦镇孟疃初中 张宝宗 徐少香

在生物是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实验教学的实施,充分体现新课标的理念。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灵活、学得有用。

一、“度”的把握:

1、基础知识的铺垫应具有“高效度”:帮助学生复习好与实验有关的基础知识是每次实验之前的铺垫,为顺利进行实验创造有利的条件。而所复习的知识内容不宜面面俱到,应平中见奇、快速切入与本实验有关的知识,直接触及实验的实际需求。如初中《生物学》中“观察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实验,可在课始复习提问一下有关植物细胞的结构组成及各组成成分的结构特点和相应的功能情况,让学生对所要研究、观察的对象(植物细胞)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课堂实验教学顺利进行。

2、教学过程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度”:教是主导、学是主体,应贯穿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这就需要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最大限度地动手、动口和动脑,主动地参与到实验的探究活动中来。如初中《生物学》中“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在实验教学安排上,从叶片的暗处理到遮光处理,从叶片的脱色到滴加碘液的观察都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独立或协作完成,以此来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协作精神;在实验完成后,可就一些现象及操作步骤提出疑问让学生进行分析回答,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分析及设问应具有“多角度”:实验现象的分析与探索,实验结论的归纳与总结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从多角度出发进行导“思”导“疑”。“疑”的提出既要有“质”的体现,又要有“量”的要求。并且“疑”的设置应多元化地切入实验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组织学生在短时间内去分析、讨论和操作,以获得较多的技能。

4、课后小结应具有“高浓度”:实验教学的成败关键是课后小结,因为小结是对整节课堂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是提纲挈领地展现本节实验的过程及结构,其作用是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就如“编筐编篓全在收口”一样。

二、“导”的把握:古曰:“施教之法,贵在启导。”而“导”是控制整个实验教学的“遥控器”。因此,实验教学活动的每一环节都应在教师“导”的操作下进行,其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学”。“导”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厌学”----“诱导”。大多数的实验内容枯燥乏味,过程复杂多变,目的及要求又有一定难度,容易使学生产生望而生畏的厌学心理。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适时诱导。如初中《生物》中“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的实验,由于煅烧骨时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同时在浸泡骨的操作过程中需用到稀盐酸,而稀盐酸也会挥发出难闻且刺激性的气味和具有腐蚀性,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和恐惧感。因此,教师应随时从实验方法、实验技巧等方面加以引导。明确引导学生操作要点,同时帮助排除其恐惧心理,使其大胆的、专心的去探索实验。一步一步的走向成功,使学生从内心产生一种愉悦感,、满足感,从而就会变“厌学”为“乐学”,进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2、“难学”----“疏导”。在做实验时,许多学生会遇到思维受阻或偏差,此时教师应就疑解答,指点迷津,化难为易,使学生产生顿悟、顿解,以获取成功的喜悦。如“显微镜使用”中物像的寻找,“玻片制作”中气泡的产生,“观察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中水浴温度的控制等难点时,教师应着力做好“疏导”工作,抓住要点变“难学”为“易学”,促进整个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

3、“学会”----“指导”。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当学生掌握到一定的实验技巧,或学会了一些有关操作技能后,应指导学生不要满足现有的知识和能力,鼓励他们大胆地去设想、探索,搞小发明、小创造。在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活动中,教师还可在思维方法和心智技能上给予指导,让学生真正从“学会”的乐园中步向“会学”的王国中去。

第15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案例

实验教学案例

课题: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以\"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为实验课题,了解绿色植物在光下能制造有机物——淀粉,同时知道光照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最后,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重要作用。从而认识到绿色植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的情感。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课堂教学,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自主发现新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以期使得生物实验教学更为科学和有效。

教材分析:

光合作用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之一,光合作用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光合作用就没有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因此,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奥秘就成为最具吸引力的课题。学生在学习了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之后,继续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一重要的生理现象。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设计、操作、探究和讨论,使学生对实验的设计原理、技巧,有更深层次的感悟。通过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学情分析:

1、七年级同学对生物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实验探究积极主动,愿意与同学合作性探究学习,敢于大胆质疑。

2、七年级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光合作用的原理比较抽象。学生相应的知识铺垫不够,动手能力较弱,而且光合作用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来源之本,通过光合作用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从理论上认识到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性。所以本节知识要用具体的,形象的实验进行教学。让学生体验到由现象到理论的过程,即通过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知识。

学法、教法分析: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科学家们探索光合作用的历程,激励他们努力获得与科学家结论相似的结果,在这节课中,我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模拟探究实验,以培养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不断深入思考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尝试做“小科学家”的愿望。

《探究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是七年级学生刚接触不多的一种探究实验,而且操作的准确性强,由学生独立完成有一定难度。对此,在教学中我有放有收,既有老师的指导,又还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生独立进行探究;而且这个实验也是七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么多种类的实验用具,第一次点燃酒精灯并隔水加热。为确保实验安全、顺利地进行,我在课前几天开始培训实验小组长,并强调注意事项,同时设计并印发实验报告单给学生,让他们边复习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边分组填写: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

1 实验方案,然后根据设计方案小组长带领组员提前做好实验准备工作;可以将各实验小组实验准备的过程拍成录像,作为上课资料。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探究绿色植物的叶片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淀粉,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逐步学会生物探究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绿叶在光照下合成淀粉实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学生明确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性,养成爱护绿色植物的情感。

二、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绿色植物在光下形成淀粉,光是形成淀粉的条件。领悟“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设计原理。

难点:提出问题,应用适当的手段解决问题;单一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

三、材料用具

盆栽的天竺葵(或三角梅等绿色植物)、黑纸片、曲别针、酒精、碘酒、小烧杯、大烧杯、培养皿、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镊子、火柴(打火机)、清水、试管夹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取一盆长势旺盛的天竺葵,对它进行暗处理两昼夜,再取多个黑纸片(根据学生实验的组数而定),对多个叶片的上下两面进行遮盖,并用曲别针进行固定。然后,把它放置到光下进行光照数小时后备用。

(二)导入

在我们赖以生活的生物圈中,有一个巨大的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厂,它制造的有机物养活了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这个大工厂就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绿色植物。

设问:绿色植物是怎样制造有机物的?它们制造的有机物是什么?光照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吗?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一下《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这个实验。

(三)实验讲授

1、先找同学起来读一下本节课的目的要求,并对本节课的材料用具进行清点,然后播放《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视频文件,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这个实验的大体步骤和某些应该注意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2、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科学家们探索光合作用的历程,激励他们努力获得与科学家结论相似的结果,在这节课中,可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模拟探究实验,以培养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不断深入思考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

2 尝试做“小科学家”的愿望。

(四)实验过程

1、提前指导兴趣小组的学生将一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2~3天。(启发思考:为什么要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2~3天?)

2、在经过黑暗处理的天竺葵上选取1~2片叶子,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正反两面都夹紧。然后将这盆小白菜移到阳光下照射3—4小时。选取的叶子必须大小合适,颜色比较新鲜。

(启发思考:为什么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正反两面都夹紧的目的?)

3、学生按照下列步骤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完成探究过程。教师巡视指导。 (1)、剪下遮光处理过的叶片,去掉黑纸片 (启发思考:.取下遮光黑纸时,遮光部位与见光部位有明显差别吗?) 浸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的绿色退去。

在本步骤的操作中,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倒入酒精的量以能浸没叶片为准,三角架上垫上石棉网,大烧杯里倒入热水并加盖。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如果高度不够,可以在酒精灯下垫上书本,保证用外焰加热。酒精灯用完不能用嘴吹灭,应用盖子直接盖上。

(启发思考:为什么要放在酒精中而不是水中直接加热?为什么要隔水加热?)

(2)、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放在培养皿中,滴加碘液。 由于酒精的温度比较高,可以用镊子夹取叶片,避免用手直接拿烫伤手指。然后放入清水中来回晃,期间可以更换大烧杯中的水。直到水变得比较清为止。(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时叶片颜色有没有变化?)将叶片取出放入培养皿中,不可直接放在实验桌上,滴加碘液,以免污染实验桌。

(启发思考:往叶片上滴加碘液的目的是什么?) (注意: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强调应注意安全) (3)、观察实验现象:叶片光照部分便蓝。 (4)、分析得出结论:

a.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是淀粉。

b.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六、总结(学生总结,归纳)

光合作用的概念——光合作用就是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这个教学环节学生基本能够独立完成,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教师需要进一步要求学生划出关键词,加强理解记忆。

3 注意事项:

a.从上述实验可以看出叶片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蓝色。实际是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有机物---淀粉。

b.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2~3天的目的是让叶片内的淀粉消耗完全而便于实验。

c.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正反两面都夹紧的目的是让该部分不见光,易形成对比,验证光与制造有机物的关系。

d.酒精要隔水加热,直接加热不好控制温度防止发生危险。 e.碘液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使用时一定要小心。

4、整理实验仪器。实验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中的实验步骤,分组讨论以上七个思考题。通过合作学习讨论完成这七个思考题,学生理解了每一个实验步骤中蕴含的科学原理,做实验时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增强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由于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淀粉遇到碘液会变成蓝色,所以学生能很容易的根据叶片颜色的变化而得出结论。在这里有的学生的实验现象不太明显,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其中的原因。探究性试验强调学生大胆置疑、主动参与、共同合作,在其中设置一些引导性、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学习。

第16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案例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案例

----观察鸡蛋的结构

诸城相州郭家屯初中张云

一、教材分析:

观察鸡蛋的结构是鸟类的生殖和发育的一部分,观察鸡蛋各部分的组成对于更好的理解鸟类的生殖发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观察实验,不仅能使学生了解到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

二、实验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观察鸡蛋的形态,掌握鸟卵的结构,学会分析各部分功能。培养学生

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以及运用知

三、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学重点:

探究鸡蛋的结构

四、实验教学准备:

新鲜鸡蛋、培养皿、解剖剪、废物桶、餐巾纸、镊子 。

五、实验教学过程:

提前一天安排每两位同学一组(一般同桌为一组),一个学生准备煮熟的鸡蛋一个,另一学生准备一个新鲜的生鸡蛋。(引导学生思考生、熟鸡蛋的用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百度搜索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E9%B8%A1%E8%9B%8B%E5%AD%B5%E5%8C%96%E5%9B%BE%E7%89%87&ie=utf-8&in=27077&cl=2&lm=-1&st=&pn=83&rn=1&di=260575263600&ln=1993&fr=ala1&fm=rs7&fmq=1363163223984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2#pn83&-1&di260575263600&objURLhttp%3A%2F%2Ffortune.365jia.cn%2Fuploads%2F10%2F0202%2F.4b67cb6ec80b9t500x500.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u56p7gj_z%26e3Bnmc3tw_z%26e3BvgAzdH3Fq7jfpt5gAzdH3Ffi5o%

3Ft1%3D98mm&W500&H500&T9415&S26&TPjpg【教师】导入:(师出示一幅一只小鸡和鸡蛋图片,让生观察,找出二者关系)大家都知道“鸡生蛋、蛋生鸡”是一种常见的生活现象,但是你们思考过没有,为什么一个看上去冷冰冰的鸡蛋能孵出一只活生生的小鸡呢?这与鸡蛋的结构是密切相关的,本节课我们共同探究鸡蛋的结构。

提问:新生命产生和维持需要哪些条件?

【学生】

讨论归纳,回答:氧气、水分、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受精卵。

师:鸡蛋是如何满足这些条件呢?这些秘密都包含在鸡蛋的结构中。

(二)【教师】组织学生按从外向内、从一端到另一端的顺序观察鸡蛋。

(1)观察鸡卵的形状?这样的形状有什么意义?

【学生】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鸡蛋不慎掉出巢外,不易滚得太远,母鸡容易找回。

(2)按以下顺序观察鸟卵的的主要结构:

① 通过百度搜索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E9%B8%A1%E8%9B%8B%E7%BB%93%E6%9E%84%E5%9B%BE%E7%89%87&ie=utf-8&in=25119&cl=2&lm=-1&st=&pn=34&rn=1&di=25282231650&ln=1986&fr=ala1&fm=ala1&fmq=1363162423203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34&-1&di25282231650&objURLhttp%3A%2F%2Fexp.ycyxg.cn%2Fuploadfile%2F201110%2F10%2F2026311929.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jxr_z%26e3Byvyx2_z%26e3BvgAzdH3Fv5gpjgp_z%26e3Bwfr%3Ft1%3Dmnd9&W600&H337&T8430&S30&TPjpg试一试是否能握破?你单手用力握鸡蛋,能推测一下卵壳的作用吗?

②通过百度搜索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E9%B8%A1%E8%9B%8B%E7%BB%93%E6%9E%84%E5%9B%BE%E7%89%87&ie=utf-8&in=24752&cl=2&lm=-1&st=&pn=33&rn=1&di=53613823460&ln=1986&fr=ala1&fm=ala1&fmq=1363162423203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33&-1&di53613823460&objURLhttp%3A%2F%2Fhiphotos.baidu.com%2F%25D1%25A7%25CE%25DE%25D6%25B9%25BE%25B3iewwei%2Fpic%2Fitem%2F0ad24420d9b7c7a2d6074265.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it_z%26e3Bkwt17_z%26e3Bv54AzdH3F%25D8%25A0%25CE%25DE%25Dm%25Bl%25BE%25BntjoojtAzdH3Fwsk74AzdH3Ftpj4AzdH3Faw1d99da1lk0v0wd1ma09dmc_z%26e3Bip4s&W498&H225&T11358&S22&TPjpg

轻轻敲破熟鸡蛋的钝圆端,将少量破损卵壳剥掉。

你看到了什么?能推测它的作用吗?

③ 卵壳膜和卵壳之间有个空腔,叫什么?你能推测出它的作用吗?

④ 继续剥离卵壳,将内容物一起倒进培养皿。(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操作)

【友情提示】一定不准将卵黄膜倒破

⑤ 对照鸡蛋结构示意图,观察鸡蛋的各部分结构。

【学生】小组内观察讨论各结构的作用

⑥ 实验器材整理归位。

,磕破蛋壳。

②请将剥下的蛋壳放入废物桶。

③小心鸡蛋内容物洒出,污染桌面。

④实验时请同学们注意安全、保持安静。

(3)共同认识鸡卵各部分结构(出示图)

【小组合作探究】

①生活中,鸡蛋被作为人类必要的食品,是因为鸡蛋含有丰富的营养。你认为卵

白、卵黄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②卵黄始终位于卵白的内部。根据系带在卵中的位置,你认为系带有何作用? ③未受精卵的胚盘小而色浅,已受精卵的色浓而略大,你认为卵的哪一部分将来

可以发育成雏鸡?

④卵黄与卵白界线分明,它们之间是否存在一种特殊的透明结构呢?

(5)通过百度搜索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E9%B8%A1%E8%9B%8B%E5%AD%B5%E5%8C%96%E5%9B%BE%E7%89%87&ie=utf-8&in=6276&cl=2&lm=-1&st=&pn=152&rn=1&di=201797331200&ln=1993&fr=ala1&fm=rs7&fmq=1363163223984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2#pn152&-1&di201797331200&objURLhttp%3A%2F%2Fpic13.nipic.com%2F20110325%2F2531170_162400522764_2.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gtrtv_z%26e3Bv54AzdH3Ffi5oAzdH3F8AzdH3Fm9AzdH3F9n0blnmh8wmvajjv_z%26e3Bip4s&W1024&H682&T8253&S122&TPjpg讨论:所有鸡蛋都能孵化成小鸡吗?如果你是鸡孵化厂的厂长,你应选择什么样的鸡蛋呢?

(6)对照图总结各部分的功能。(出示鸡蛋结构图)

(三)学以致用

①有人说鸡蛋就是一个卵细胞对吗?

【学生】未受精卵包括卵黄膜(细胞膜)、卵黄(细胞质)、胚盘(细胞核)

②如果把鸡蛋的 卵壳用胶水全部涂上能否孵化出小鸡呢?

③鸡蛋有哪些结构与陆地生活相适应?

【学生】

1.卵壳和卵壳膜起保护和防止水分散失的作用

2.卵白提供水环境

3.气室提供了氧气

4.卵黄和卵白提供营养物质

5.系带对卵黄起固定作用

四、课堂小结。学生提出疑惑。

五、达标检测

1.鸟卵中能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的是()。

A.卵黄B.卵黄和卵白

C.卵白D.卵黄和胚盘

2.鸟类的受精卵中将来发育成雏鸟的结构是()

A卵黄B胚盘C卵白D卵黄膜

3.小红的姥姥养了两只母鸡,它们能生蛋并孵出小鸡吗?()

A.不能生蛋,不能孵出小鸡B.能生蛋,但只能孵出小母鸡

C.能生蛋,但该蛋孵不出小鸡来D.能生蛋,该蛋也能孵出小鸡来

4.养鸡场的母鸡下的蛋不能孵出小鸡,原因是()

A.鸡蛋太小 B.鸡蛋没有受精

C.鸡蛋储存的养料太少

D.鸡蛋内储存的空气太少

5.观察鸡卵的结构时,未受精卵的特点是 ()

A.胚盘色浓而大B.卵黄色浓而大

C.胚盘色浅而小D.卵黄色浅而小

6、连线;

1、卵壳

2、卵壳膜保护作用

3、卵黄膜胚胎发育的部位

4、卵白保护,提供养料水分

5、卵黄提供主要营养物质

6、胚盘贮存空气

7、气室固定和减震

8、系带

六、课后延伸由该实验拓展出实验

提问:借着阳光看,你看到蛋壳上有什么?(学生讨论总结出答案“气孔”)

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能证明鸡蛋壳上气孔的作用吗?

小知识:

一只鸡蛋壳上的气孔

有7000个左右。被污染的鸡蛋孵不出小鸡,是因为

秽物堵塞了蛋壳上的气孔,妨碍了鸡胚的呼吸。蛋所以不能用水洗,是因为蛋壳外面有一层粘液凝固而成的薄膜。水洗会破坏这层保护膜,细菌就会乘虚而入,使鸡蛋腐败变质。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学习兴趣特浓厚,每一位学生都能动手实验,仔细观察,提出或深或浅的问题,学生之间讨论激烈,答案整理的也非常合理,效果良好。但是个别学生操作还不很规范,需要加强指导。

根据以上案例,不难看生物实验课上应注意一下几点:

1、明确实验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步骤和方法,规范操作

3、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

4、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总之,通过实验教学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开拓学生的智力。生物实验课对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我决心将实验课的课改继续深入下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八.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山东省学校:诸城相州郭家屯初中

姓名:张云职称:中二

电话:13081674467电子邮箱:zhangyun42174@126.com

通讯:诸城相州郭家屯初中

第17篇:初中生物培训心得体会

初中生物培训心得体会

通过2018年河北省全员培训网络培训学习,使我受益非浅,不仅使我在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上有了更大的提高,也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作了坚实的铺垫。现将培训心得总结如下:

(一)经过这次初中生物全员培训之后,我才发现原来自己对课本的理解和认识依然是停留在了肤浅的表面,对很多深层次的内容和思想我都还没有领会到。

(二)通过培训我认识到教学中应该贯穿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以前总是给学生灌输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而如果在这里让学生自己总结一下的话,学生的理解就会更深刻。

(三)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一次研修是全省一起迚行的,通过和其他老师讨论,看其他老师的优秀作业和优秀的文章。自己学到了很多有创意的教学设计,一些非常成功的教学经验。

(四)自己的作业有了专家和指导老师的点评,我也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也真正的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弹指一挥间。虽然很累,但是我们学习的却这么香甜。在我们的眼前,初中生物新课程已经闪耀着它最灿烂的光辉了。这次培训是对老教师是一次教学观念、教学能力的提升;对新教师是一次新课标学习的头脑风暴。观看课程、提交作业、作业点评、在线研讨,课程改革的培训套餐,让我们大开眼界,赞不绝口。“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初中课程的创新之路,决不会一帆风顺,任重而道进,但我们依然要坚定前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今后的初中生物新课改教学活动中,我们每位老师心中都拥有一盏不灭的指路明灯。在研修中深思的我们,在研修之后沸腾的我们,将满怀热忱,带着对新课程的憧憬,走向校园,走向讲台。

通过这次培训,让我如沐春风,受益匪浅。我得到的不仅仅是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教育理念的提升。通过这些天的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还丰富了我的实践经验,更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使我对生物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加热衷于教育事业。“教师的一天,学生的一生”,这句话道出了教师的工作对学生人生的巨大影响。因此,我们一定要抓住此次“全员培训”机遇,再学习、认识、反思,把学到的知识技能与理论知识运用于教学之中,善于捕捉教育良机,发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因素,让学生真正能领悟教师言行中传递的真诚、情感、智慧,并将教师的理解、期待、鼓励内化为努力学习的动力。关爱每一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我们的课堂更具有生命活力。

第18篇:初中生物培训心得体会

初中生物培训心得体会

俞天澜

通过一周的网络培训学习。让我们聆听了几位专家的精彩讲座,使我对初中生物新课程的教材分析与教材内容的处理以及教学方法改变有了很大的感触和想法,对过去的传统教法和新教法有了不同的认识,远程教育培训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它把教育培训从实际课堂搬到的网络虚拟空间里,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崭新学习方式。在这里,我们除了能阅读相关理论知识的文字图片资料外,还可以观看一些名师授课的视频,观摩各种类型的优质示范课录像资料。

通过学习,交流、研讨、评论等,不但丰富了我的理论知识,让我对新课改革后的初中生物教学工作有了更深一层的领悟,使我的教学技能得到提高。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技能得到提高

通过网络上一些老师具体的课堂案例学习、专家的经典点评,使我认识到应该如何把握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例如,通过培训我掌握了上好一节生物课:

一、备好课;

二、把握好课堂。把握好课堂:首先精心导入,最好导入时激起学生的兴趣。其次中间环节做好调控。最后收好尾。

通过网络上一些老师具体的课堂案例学习、专家的经典剖析,使我们认识到应该怎样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生物素养;怎样才能将一根根主线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之中。

二、在网络培训中体现了感性教学,激发自身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

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着种种弊端,学生缺少对生物的正确认识。课堂教学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首先应努力让学生热爱生物这门课,有学习生物的激情。这就要求我们要抓住学生的心理建立相应的问题,问题不在于多而是在于精,问题难度不在大而是要适合,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生物课上灵活巧妙地创设生物学习情境和氛围,从而全面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由“要他们学”变为“他们要学,乐意去学”。

三.在网络培训中体现了实施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生物素养。 在生物教学中传授给学生生物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求知,如何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操纵者、主导者,应巧妙设置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真正体现“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另外,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多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充分思考问题的机会,引导学生不受课本上框框的约束,完全可以超越课本,延伸课本。教师更应该关注的是学生的反应,应善于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抓住某一亮点并进行鼓励。

四.在网络培训中体现了教学方法——因地制宜

针对国内外的各个地区新课改的了解,我发现各个地区课改大的方向是相同的,但是一些细微的内容是因地而异的,要以当地具体的学生情况而定。所以形式还是很变通的,通过对国外各个学校现有的情况来看,我们的教学方式确实有一些保守、放不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越来越是趋势。而相应我们的老师在教学方法上也要进步,比如在一次生物技能大赛中,一位老师用传统教法和一位老师用导学案形式教学,他们俩的课都非常精彩,由于都有十多年的教龄,因此知识挖的很深,但是方法却截然不同。传统教法的老师,他的语言功底相当的厉害,可以说很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怎么说呢应该是很有人情味。而实行导学案的一名教师,他把学生分组完全把课堂交给学生,他只充当一个主持人的角色,在课前给每组实验任务,课上来发表他们的讨论和分析结果。这不仅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充分的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这种教学模式我有很大的感想就是课堂要交给学生,我不能再一味的讲,而今后具体该怎么做是我一直应该思考的问题。

通过这次网络培训学习,使我受益非浅,使我在教学理念及方法有了更大的提高,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作了坚实的铺垫。总之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明白新课程改革关注的是学生的终身发展和个性发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充分注重对课标的重视和挖掘,更多从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发展出发,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设计恰当的教学过程,为学校培养合格的学生,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最后我想引用一话“智能有限、潜能无限、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来激励我今后的教育工作。

第19篇:初中生物培训心得体会

初中生物培训心得体会

胡梦娇

通过三天有序的学习,交流、研讨、评论等使我对这次课程培训有了全新的认识。

经过这次的初中生物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感受很多。总的说来通过紧张而又认真的学习所获得的感想与心得体会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课改必须更新教师观念 随着新课标的推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新课改让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每位老师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落差。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可以实现自身发展,而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我们的课改不是细枝末节的小变化,而是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的根本性变革。

2 .专家的讲解,使我清晰地认识到初中生物新课标的大致内容。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初中生物新课程内容的增减与知识的分布;怎样把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即专家们所提醒的在对学生讲解时应该把握的尺度;新的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使我不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初中生物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也要从自身的知识储备上为初中生物新课程改革作好充分的准备。对于新增的大部分内容应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们拾起来,不仅要弄清,更要弄透。对于一个教师,要想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成为源源不断的自来水。知识的更新与深化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一成不变的教材与教法是不能适应于社会的发展与需求的。对于未曾变动的旧的知识点,新课标有所变化的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新增内容,哪些是必须掌握内容,哪些是选讲内容,对于不同的内容应该分别讲解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做到面对新教材中的新内容不急不躁、从容不迫,不至于面对新问题产

生陌生感和紧张感。通过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初中生物新课程的内容是由哪些模块组成的,各模块又是由哪些知识点组成的,以及各知识点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专家们所提供的知识框图分析对我们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着非常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对于必讲内容,必须讲深讲透,对于部分选学内容,应视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生物新课程的改革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人才需求而制定的。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需求,作为教师理应先行一步,为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培训使我明白了教师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善于积累、善于观察和学习;善于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善于控制自身的情绪;善于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同时我还懂得了生物的兴趣性、启发性等教学原则的重要性。

第20篇:初中生物培训心得体会

初中生物培训心得体会

玉山县文成初中

杨小明

经过为期一周的初中生物短期培训,让我受益匪浅,感受良多。总而言之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更新观念是当务之急。

课改必须更新教师观念 随着新课标的推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新课改让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每位老师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落差。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可以实现自身发展,而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我们的课改不是细枝末节的小变化,而是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的根本性变革。

二、深入研究新课标,是教学的关键。专家的讲解,使我清晰地认识到初中生物新课标的大致内容。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初中生物新课程内容的增减与知识的分布;怎样把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即专家们所提醒的在对学生讲解时应该把握的尺度;新的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使我不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初中生物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也要从自身的知识储备上为初中生物新课程改革作好充分的准备。对于新增的大部分内容应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们拾起来,不仅要弄清,更要弄透。对于一个教师,要想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成为源源不断的自来水。知识的更新与深化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一成不变的教材与教法是不能适应于社会的发展与需求的。对于未曾变动的旧的知识点,新课标有所变化的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新增内容,哪些是必须掌握内容,哪些是选讲内容,对于不同的内容应该分别讲解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做到面对新教材中的新内容不急不躁、从容不迫,不至于面对新问题产生陌生感和紧张感。通过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初中生物新课程的内容是由哪些模块组成的,各模块又是由哪些知识点组成的,以及各知识点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专家们所提供的知识框图分析对我们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着非常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对于必讲内容,必须讲深讲透,对于部分选学内容,应视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生物新课程的改革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人才需求而制定的。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需求,作为教师理应先行一步,为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1、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就在每个学生的身边,如热点新闻,医疗健康,个人生活,当地资源,环境保护等,都含有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适当加入这些内容,会开阔学生的思路,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能够认识到许多社会问题的多方面性。

2、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课改要求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

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拔?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生物学科与自然界紧密相联,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对于教学而言,不能只是传授知识,而且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考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3、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4、灵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

5、追求形式和效果统一的课堂

现在,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完成筛选,做出正确判断。

几天的培训,我的脑海里充斥着新的教学理念及以人为本的教学态度。关注全体学生,放下架子把学生当作朋友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教学资源共享成为本次培训的一大收获。通过培训对新课程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与体会。但对具体实施仍有一定的困惑,还须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总结和反思,希望今后能有机会参加类似的活动。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培训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