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谈一谈网络教学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1-08 08:35:34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网络教学心得体会

网络学习心得体会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我们的传统教学方式也开始慢慢发生了变化。从一开始只有书本、粉笔到现在学校安装的触屏电脑网络教学机,多媒体录播教室的使用。我们的教学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让我们思考,作为新时代教师的我们,就要思考如何把课上得再好一点,如何让学生喜欢自己课,并且能在喜欢的情况下,学好这么课,掌握这门课。通过这几年的教学,我也总结了一点点经验,通过这次培训写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作为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充实自己。

现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新课程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发展及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自己应该不断充电,不断用新的知识来武装自己,从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二、巧妙设计教学任务,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在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的同时还要围绕相应的知识点多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如文字、音视频资料等,并巧妙地应用在教学设计中。给学生制定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相应的任务后,也能掌握需要接受的知识。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让学生拥有学习真正主动权。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完成一系列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任务”,从而保证教学目标顺利完成,让他们尝到学习的乐趣,满足他们的成就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

新的课程改革中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我们不能再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要转变那种陈旧的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模式。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钻研,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把枯燥的理论上得轻松风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选择一些贴近生活的实例,这样学生容易理解。比如,我会在课堂教学时用风趣的语言,贴近的比喻,引用身边的事件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认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升教师自身的魅力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很重要。我除了上课要带上良好的情绪、真诚的微笑去面对每一个学生外,还努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把握好“度”,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为学生创造轻松、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让自己在和谐中诠释教学,让学生在和谐中建构知识。让自己的课堂散发出灵性的光辉,爱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对老师产生喜欢的感觉,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根据环境,注重知识应用的综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不断摸索总结,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进而实现教书育人的总体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适应时代的要求!

推荐第2篇:谈一谈学习四个意识心得体会

谈一谈学习“四个意识”心得体会

做一名合格的党员就是时刻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种意识”(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只有经常学习、反思,认真履行党员职责,做到自律、自强,树正气,敢担当,立足岗位树榜样,才是这四种意识的落地生根。下面就是我学习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端正态度,增强政治意识。

强化政治意识这一根本,就是对党绝对忠诚,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思想、政治、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我们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政治理论,阅读学习中央的重要讲话,领会精神,增强政治意识。作为教师,这是一份是充满责任感的职业,意味着付出,意味着奉献,要引导学生走向知识、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且巨大的。而且自身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有着紧密的关联,所以我们在履行这份职业的职责时,要有政治意识,必须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坚决同各种错误言行进行斗争,做到在党爱党、在党信党,坚决拥护共产党。

二、学会自律,增强大局意识。

强化大局意识这一关键,做到担当尽责,就是顾全大局,既要“见木”,更要“见林”,以长远的目光审时度势,力求赢得工作上的主动。要围绕大局,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出工作的着力点和努力方向。要坚决做到不利于全局的话不说,不利于全局的事不办,对部署的工作,带头坚决完成。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在学校的日常工作中,要自觉服从学校工作的安排,无论教学任务、德育教育亦或是安全工作,我都应该坚决完成,不能厚此薄彼,做到担当尽责。以学校大局为重,严于律己,处理个人和集体、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处理好家校之间的关系,要用好“追梦教育”的机遇,做好教学、德育、安全等各项工作。作为集体里的一员,要立足各自岗位,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做到知责、明责、尽责,真正把该担的责任担起来,把该管的事情管到位。更应尊重学校、集体的制度,不能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要做到自律,做到以学校纪律和制度为工作准则严格要求自己,这样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你将会发现你已经把自己的工作水平和职业道德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三、认准组织,增强核心意识。

强化核心意识,就是要坚决维护中国共产党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维护党中央作为全党的领导决策核心。在我们学校,有党支部、工会、团总支、教研组等各种组织,承担着政治、教学、安全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其中党支部是领导核心,这一格局只能坚持和完善,不能动摇或削弱。党组织的核心地位,是党组织发挥核心作用的前提,我们要在指导思想上、组织保证上使党组织在追梦教育中,真正能站到“前台”,真正能居于“第一线”,教师的意志风貌才得以更好地展示。

四、提高素质,增强看齐意识。

突出看齐意识这一基础,做到政令畅通。要增强看齐意识,坚持与高标准对齐,自觉地、经常地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在工作中,要努力提高学习能力,在日常工作中要深入学习业务知识,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也要重视政治学习,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提高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本领。善于与学生、家长交流;处理应急事件等能力。还要提高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实效性。最重要的是要有奉献精神。虽然工作任务很繁重,但我们面对的是生命的教育,要有爱心,有耐心,向着先进的榜样,不争功、不求名、发扬艰苦奋斗、埋头苦干、自觉奉献的优良作风。

推荐第3篇:结合教学实际谈一谈孔子

结合教学实际谈一谈孔子、孟子的教学思想在教学中的应用 孔子和孟子都是思想家和教育家,一位是儒家学派的的创始人另一位是儒家大师,他们的儒家教育思想在现代教学实践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同时应用也是很广泛的。

中国的教育思想根源以及对千百年中国教育的最深远影响的是儒家教育思想。儒家教育思想在现实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他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主张打破一切界限,让所有的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他一手把官学转为私学,将贵族垄断的知识才艺传授给庶民百姓。在他所吸收的学生中,论阶级身份以及资质,都是相当复杂而多元的。他对自己的学生,不分长幼、贫富,不论亲疏、贵贱,均一视同仁。对优秀的学生,孔子固然赏识喜欢,而对性行顽劣者,他也同样悉心教诲。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这些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在思想境界的提升上是大有裨益的。他为我们树立了万世师表的榜样。

孔子还从教育实践中总结出“学”和“思”的关系。他所说的“学”和“思”的关系虽然不等于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但也是别人的经验如何通过思考变成自己的知识的关系。“学”是学习别人的经验和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思”是把别人的经验和从现实生活中学得的东西通过思考加以消化,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所以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前人的知识而自己不思考,只能停留在迷罔之中而不知正确与错误;只是凭空思想而不学习和利用前人的知识经验,那就会一无所成。孔子虽然也重视“思”,但他却更重视“学”,他认为“学”是“思”的基础,所以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通过他亲身的教育实践启发了我们的教育经验并进行了精辟的归纳总结。再如孔子和孟子的因材施教这一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在课堂教学中既发挥学生的特长又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对症下药进行教育从学生实际出发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又如孔孟的启发诱导式教学和循序渐进的教育观点对现实教学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如“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有助于形成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的社会氛围、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君子坦荡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思想在时尚新潮、复杂多变的信息时代以及我们的现实教学中,儒家思想对我们现代人的为人处世都能提供一定的借鉴。

中心小学

段彩红

推荐第4篇:谈一谈农村小班化教学建立

谈谈农村小班化教学的建立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

大家好!姚小荣主任给我的任务是让我谈谈有关小班化教学的经验和想法,说实在的我感到很为难,因为一我没有什么经验,二我也没有太多的想法,在各位面前确实是在班门弄斧,有不妥之处请多多指教。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农民纷纷进城务工,导致农村小学生人数不断递减,农村学校小班化自然形成,小班化教学转化成了势在必行的事。相对于大班额来说,小班化最大的特征就是学生人数少,教师和学生接触、互动和交流的机会更多,课堂上每位学生能得到老师的关爱也更多。同时,小班化也为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创造了条件。下面就学校和教师层面如何开展实施小班化教学,谈谈个人的想法: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一个大班教师可能毁掉一部分学生,一个小班教师则有可能毁掉每株幼苗。”这句话似乎有些危言耸听,但不无道理,当一个教师面对大班中

五、六十个学生时,由于无暇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他的意识、理念也就不一定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得到内化,但当一个教师面对二十几个、十几个甚至几个学生时,情况就会截然不同。所以实施小班化教学,教师要从思想上转变教育观念,彻底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首先,必须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与老师交往,得到老师的个别化教育,能充分享受教育资源。其次,实施小班化教学,教师必须树立服务意识,要全心全意地服务于学生,更新教学手段,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求知、求新、求真的探索精神,同时让每个学生享有老师同等的关怀。

二、建立良好教学环境。

1、大多数学校教室与教师办公室的设置总保持着那么一段距离,无形地在师生之间设置一道距离障碍,它对小班化教学工作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教师办公室的其它一些功能也难以发挥出来。我认为小班化可以把教师办公室和教室融合为一体,使师生间做到零距离接触,增加师生接触的频率和时间,增强师生的亲情度。这样设置有利于实行学生作业面批、个别辅导和答疑。这是小班化教学的一大特点,也是个性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师生间保持零距离接触,相互间做到“呼之即来”,才能真正做到作业面批,发现问题及时向学生指出,并落实到位,也为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创造了条件。同时也能发挥教师对学生的监控作用,降低校园事故发生。

2、现行的图书、阅览室管理方法,集中保管、专人负责、定时定点开放、凭证借书,不失为一种可行的较好的管理方法。但它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是不可能随时随地的借书。一方面学生的知识面狭窄,另一方面有限的图书资源又没有充分利用。为了配合小班化进程,可以改学校图书室为班级图书室,通过对学校现有藏书进行整理,把部分适合学生阅读的书搬进教室,指定专人负责,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争取做到全天候开放。每学年(或学期)更换书籍(或学生),真正落实教育部规定的小学生课外阅读任务,在促进学生阅读写作等方面的能力提高的同时,把教学与阅读紧密结合起来,坚持课外阅读常抓不懈,有利于引导学生阅读积极健康的书籍。对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具有重要意义。

3、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教室的环境美化也是学生愉快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的教室布置往往是一种模式,即应付检查式,如学生作品栏,多是找一些优秀的学生书法、美术、作文等作品贴在上面,这一贴往往就是一个学期都不变。我认为小班的布景应当创设有别于传统大班模式,要营造富有特色的小班教室文化,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最佳环境和展示空间。可以围绕阶段性主题,适时切换,呈动态型。要让每一位学生的作品都能上墙,展出的作品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是它却是学生的学习成就,是学生引以自豪的作品的展示,体现学生的成长过程,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学习的成功体验,又有不同的发展。

4、讲台、课桌椅的摆放,要根据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灵活科学排列,课桌椅的摆放应有利于个性化教学,有利于师生教学活动中的平等互动,有利于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的有效统一,有利于教学手段与课程目标的协调一致,可以采用马鞍型、品字型、多边型等各种形式。使课桌椅摆放的变化产生最大的教学效益。可以撤掉教室中的讲台,一改过去师生隔离、教师高高在上的模式,采取师生角色互换的策略,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

三、优化教学各环节

1、备课:目标分层、关注个体

小班教师在备课中不仅要重视研究教材,也要研究师生教与学的方式;不仅要重视教学目标的达成,也要关注学生个体学习的个别差异;不仅要融入先进的教学理念,也要考虑到小班化教育的时空优势。具体来说,小班化教学中教师的备课要在以下几方面有所改变:

目标多元、达标分层:目标的设定既要考虑学科的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达成,也要考虑学生能力与习惯的培养。另外,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差异,在目标的达成上不能一刀切齐步走,要依据学生的差异实施分层达标。

尊重主体、关注个体:教学设计要改变原来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但也要考虑每个个体独特的个性,为每个学生设计适性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预设开放、灵动生成:无论是学习的内容,还是学习的方式,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条、僵化的设计方案,给教材拓展的空间,给学生扩展的空间,给课堂灵动生成的空间。

2、上课:精心上课、关注差异。

小班化教育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得到“阳光普照”成为可能。小班化教学因为学生人数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每个学生负责,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教师要根据统一的教学目标,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按自己的不同要求,进行有选择性的学习,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优生要多给予自学机会,教师适当点拨。中等生则由教师扶持其主动学习,让他们有较多的练习巩固机会。通过分层提问和练习,使优生吃得饱,中等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果子,学困生在低起点、小坡度、密台阶的精心组织下也能消化得了。鼓励提问,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安排时间开展自主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每位学生,在教法上可运用分组合作法、个别指导法、游戏活动法、角色转换法等。在师生、生生互动合作中,关注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体验。

3、作业:多层次、多面批。

常言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见,学生存在着认知水平、学习兴趣的差异、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的不同。如果作业一刀切的话,会导致优生不优,后进生更落后。因为对优生来说,一些轻而易举的作业根本不能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求知的欲望,而后进生对于一些难做的题却会望而生畏,久而久之,便以不会为借口搪塞老师。因此作业设计要精炼实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业量要适度,避免机械重复;设计作业要有弹性,不强求一律,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和能力,布置不同要求的作业,避免“吃不饱”、“完不成”的状况。同时作业尽量做到面批,通过面批让学生及时发现作业中的问题,帮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达到巩固知识、锻炼能力的效果。

4、辅导:抓反复、勤辅导。

小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重视个别辅导,为学有余力和学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帮助,不忽视成绩一般的学生的辅导,让所有的学生在各自基础上有所提高。辅导还要重视知识上的查漏补缺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更要重视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5、评价:多元评价、注重激励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捕捉称赞学生的时机,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创设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通过评价来引导或矫正学习的进程。建立多角度的评价机制,通过评价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表现、实践能力、爱好特长等,从而调动学生积极的情绪,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同时教学中,也可以采取当堂测试、周小测、月大测等多种评价方式,为每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并根据学情调整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构建高效课堂。

总之,小班化教学的实践研究对于我们来说任重而道远,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造和完善,就一定能收到成效。

我班的小班化课堂教学应该重点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以小组和个别化教学为主

小班化教育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得到“阳光普照”成为可能,小组教学和个别化辅导,是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的灵魂,通过小组教学,努力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精心设计教法,引导小组主动探求,让学生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小组形式只是为合作学习提供了一种可演变的前提条件,但小组建立起来以后,怎么有效运作呢?

这需要在实践中摸索。

2、分层施教,注意个别辅导

(1)要根据统一的教学目标,让不同的层次的学生按自己的不同要求,可进行有选择性的学习,教师必须提供让学生选择的条件和机会。

(2)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A类学生多给予自学机会,教师适当点拨。B类则由教师扶持其主动学习,让他们有较多的练习巩固机会。

(3)讲授新课时,教师通过分层提问和练习,小组学习,进行训练与巩固。A类学生吃得饱,B类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果子,C类学生在低起点、小坡度、密台阶的精心组织下也能消化得了。

(4)课堂练习要有必做题和选做题。选做题中还可分为普通型、提高型,让学生按自身情况选做。

(5)要注意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对少数学生提供个别帮助和辅导。

“小班化”课堂教学除重点解决上述两问题外,还应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多进行学法的指导。

推荐第5篇:谈一谈教学评价的功能

教学评价的功能有:

1、诊断功能

评价是对教学结果及其成因的分析过程,借此可以了解教学各方面的情况,从而判断它的成效和缺陷、矛盾和问题。全面的评价工作不仅能估计学生的成绩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目标,而且能解释成绩不良的原因,如学校、家庭、社会和个人中哪方面的因素是主要的,就学生个人来说,主要是由于智力因素,还是学习动机等其它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教学评价如同体格检查,是对教学现状进行—次严谨的科学诊断,以便为教学的决策或改进指明方向。

2、激励功能

评价对教学过程有监督和控制作用,对教师和学生则是一种促进和强化。通过评价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经验和研究都表明,在—定限度内,经常进行记录成绩的测验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很大的激发作用,这是因为较高的评价能给教师、学生以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鼓舞,可激发他们向更高目标努力的积极性;即使评价较低,也能催人深思,激起师生奋进的情绪,起到推动和督促作用。

3.调控功能

评价的结果必然是一种反馈信息,这种信息可以使教师及时知道自己的教学情况,也可以使学生得到学习成功和失败的体验,从而为师生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供客观依据。(范文先生 )教师据此修订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指导;学生据此变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教学评价有利于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随时得到反馈调节的可控系统,使教学效果越来越接近预期的目标。

4.教学功能

评价本身也是一种数学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学生的知识、技能将获得长进,甚至产生飞跃。如测验就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经验,它要求学生事先对教材进行复习,巩固和整合已学到的知识技能,事后对试题进行分析,又可以确认、澄清和纠正—些观念。另外,教师可以在估计学生水平的前提下,将有关学习内容用测试题形式呈现,使题目包含某些有意义的启示,让学生自己探索、领悟,获得学习经验或达到更高的教学目标。

5.导向功能

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而教学评价是检测教学目标的实现成效,并做出相应价值判断以求改进的一种工作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评价也体现着“指挥棒”作用。通过持续的教学评价,可使教学活动的过程朝着特定的教学目标迈进。

推荐第6篇:谈一谈教学有法而无定法

、谈一谈教学有法而无定法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是大家熟知的一个道理,怎样来理解这个道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教学有法,法可以理解为教学是有一定规律、一定章法、一定的程序可以遵循的。法也可以理解为教学方法,它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实验法、参观法、演示法、实践活动法一定规律指教学时所遵循教学原则、教育规律。时下的教学有法,如何去认定,如何去评价,本人以为应以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思想体系,教育教学的原则去评价,而不是以简单的教学效果,考试成绩去评价。本人之观点对于一节课的评价,对于一个教师的教学工作的评价首先看他的教育教学思想,如果一名教师的成绩主要是靠讲授、靠灌输、靠增加教学时间、靠加大课业量、靠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而取得成绩,这样的教师就是一名不讲学习的教师,不能做到与时俱进的教师,不合格的教师。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具有素质教育的思想,同时具有符合素质教育思想所要求的教育教学方法,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 教无定法也是有道理的。可以做两种理解,一是同样的教学内容,由于教师素质的不同,教育对象上的差异,可以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体现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二是对于优秀的高水

平的教师来说,他们以其独特的教学风格,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这是教无定法的最高竟界。

对于优秀教师来说,都要经过一个教学有法到教无定法的发展过程。由于教育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的时代变化,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都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做到推陈出新,在启发诱导之上,更多的运用合作学习、讨论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表达、独立完成等优良学习品质;同时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习等待、学会接受、学会批判;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主与自律的水平。

新课程改革已10年有余,成绩很大,当然离改革的目标实现还有很多要努力的方面。课程改革的成功标志就是教与学方式的转变程度,穿新鞋,走老路是当下很普遍的现象,也有有人来检查,来听课就走新路,之后还是走老路,常态课的问题不解决,课改就无成功之日, 我们应该认识到,教育的方式、方法有很大的贯性,继承性,改革方式、方法时相当一部分教师还要很大的惰性,这些都给教育方式、方法的改革带来了很多的阻力和负面的作用。也有的人用教学有法而无定法为自己陈旧的或是落后的教育方式、方法进行辩护。当然这些都无法阻碍广大锐意进取的教育工作者对高质量、高效率,低负担、低成本教育的探索与追求,无法阻碍新课程改革的进行。

推荐第7篇:网络教学学习心得体会

网络教学学习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国内外计算机学科教学与应用长期探索、实践与反思的结果。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不是简单地把计算机作为教师演示的工具,而是把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利用多媒体的图形、图像、声音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知识;利用强大的网络功能让学生查阅所需资料;利用电子邮件方式,可以解决习题作业批改和答疑,如果采用可视电话加电子白板,还可以更直观形象地满足答疑学生的愿望。Internet、局域网、校园网已经逐步在课堂教学中得以运用,它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刺激着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1.网络教学的交互平台,为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设了良好条件。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很难做到和班里的每一个学生进行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也局限于四人小组等小范围内,另外教师因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因素的影响也很难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的时间,而网络教学所具备的强大的交互功能恰恰解决了这些问题。网络教学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首先在网络教学中学生可以自由地分配自己的学习时间,对于自己理解的知识,可以用较少的时间,对于自己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可以多花点时间,不再需要跟着全班统一的教学进度;其次,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向计算机寻求直接的帮助,可以通过BBS寻求他人的指点,还可以邀请老师,同学共同参与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实现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甚至还可以通过Internet向远在千里之外的教授寻求指导,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在网络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充分发挥,探究的时间更充分,空间更广阔,合作也可以通过netmeeting、视频会议、聊天室、留言板等多种方式进行,从而实现合作方式的多元化。

2.网络教学的开放环境,是实现个性化学习的良好基础。

“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是我们一贯主张的教育教学原则,这一教学原则实际上体现的就是个性化学习。在传统的教学中个性化学习只是一个理想化的追求。而网络教学的开放环境却为实现个性化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网络教学中,每一个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兴趣、爱好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进程,学习资源,按照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使学习变成了一个各取所需的过程。例如我利用局域网上的一节网络课《总复习——约数和倍数》:我把这节复习课分成问题情境、知识点滴、问题解决、分层练习、友情链接等几个大块,有的学生可以直接解决问题,有的学生却要在先复习了相关知识点以后才能解决;有的学生在完成练习时觉得第一层练习太容易直接跳过第一层进入第二层甚至第三层进行练习;有的学生还在练习,有的学生已经徜徉在友情链接中汲取网上其他知识的琼浆。针对这些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我在每个内容上都设置相应的链接,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学习,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化学习得以实现。

3.网络教学资源的丰富实现了教育的社会化,学习的生活化。 在当今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是不可想象的,信息的来源更为广泛,信息量也更为丰富,这就使得今后的学习必须由学校的一次性学习向终身学习转变。这是一个教育社会化、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为教育走出校园,迈向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小到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商品的价钱,交通工具的速度,大到现代数学知识的最新研究成果,国际社会时事,在互联网上都能查到,互联网上的内容包罗万象,应有尽有。我们说“数学来源生活,反映生活的需要,也必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网络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社会,接近生活的窗口。相信在未来的若干年内,教育将从学校走向家庭、走向社区、走向乡村,走向任何信息技术普及的地方。互联网将成为真正的没有围墙的学校,网络化学习将成为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日常生活乐趣的一部分。

要真正、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不管在现实教学中,信息技术作为何种工具,充当着何中角色,发挥着何种作用,它最终将成为辅助学生认知的高级认知工具,并带动教育的全面改革。而网络教学也必将走近每一个学生,给他们的学习方式带来一次翻天覆地的变革。

推荐第8篇:关于网络教学心得体会

导语:网络教学允许一部分同学先行一步,使得学生因材施学成为可能,教学效率必将得到大幅度提高。以下是小编整理网络教学心得体会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内容提要:

上好一堂网络课最重要的是教师对各层面学生应有更深的了解,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个层面的学生络课教案。切忌将所有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简单的、一古脑儿地堆在网上,然后说同学们你们去学吧。

利用一切工具进行教学活动皆以提高效率为前提。利用网络先进的技术改变师生的交流方式上课,要注意适度使用:一方面现阶段使用这种交流的技术尚有一定的局限性;另一方面,课堂教学所具有的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直接交流,较之教师完全通过现代化媒体教学,学生通过媒体学习这种间接的交流方式,在许多方面仍然有其优越性。

要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求。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陈至立

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使学生变被动型学习为投入型学习(engaged learning),让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和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在教育中应用技术的根本目标是促进教学形态由被动型向投入型转移。 ——《用教育技术支持教育改革》——1993年美国教育部

一、什么是网络?

网络的实质是资源共享、是零距离,是一种全新的交流方式,一种新型的工具。

二、当前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教育科学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课堂教学逐渐暴露出许多弱点,比如,因材施教的原则,在班级集体教学活动的前提下难以实施;以语言讲述为主的表达方式,使得某些教学信息的传输与接收遇到困难;教学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怎样更有效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等。

三、什么是网络教学?

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日臻成熟,现代教育技术已悄然向第三阶段——网络教学(Web-Based Instruction)过渡,网络教学是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学活动中,学生利用计算机的交互功能,首先在局域网(如校园网)与教师、其他学生进行交流,若教学资源不能满足要求,则可进入Internet网,以寻求更多的资源或信息。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网络教学先进的教学理念预示着它强大的生命力。

①网络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中心地位;

②网络教学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

③网络教学把媒体从原来作为教师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

④网络教学真正落实了因人施教的教学原则。

四、谈谈已知的几种网络课模式:

(1)利用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上课

课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收集相关材料,制作成网页;课上教师交待课堂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任务的理解掌握情况,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自主探索、寻求、交流问题的答案或解决的办法;然后教师给出问题的答案或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上课方式充分使得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向知识的探索者的转变;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重点解决自己尚未掌握的知识,从而避免了以往课堂上已经掌握了知识的学生无事可干或者尚未掌握前一部分知识的学生又无所适从的被动局面。网络课最善于解决目前班级授课制之中的分层次教学问题、个性化教学问题。网络教学允许一部分同学先行一步,使得学生因材施学成为可能,教学效率必将得到大幅度提高。这正是班级授课制前提下,网络教学的最强生命力之所在。

由此也可以看出,上好一堂网络课最重要的是教师对各层面学生应有更深的了解,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个层面的学生络课教案。切忌将所有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简单的、一古脑儿地堆在网上,然后说同学们你们去学吧。认为只要学生找到了答案便是解决了问题完成了任务。学生看到的信息便是学生自己的信息了吗?学生需要多少时间理解消化所看到的信息?学生通过何种方式理解掌握信息?很明显看到了不代表理解了、掌握了,否则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大堆教科书,还需要各科教师吗?一些网络课的组织者为了告知同行们:学生在本堂网络教学课中理解了、掌握了,课前花大量时间让学生看材料、帮学生分析材料。结果是可以想象:课堂交流气氛特热烈,所有学生的问题看上去解决了、任务也都完成了。殊不知,这些问题是这堂课上解决的吗?这些任务是在本堂课上完成的吗?其实本堂课仅仅进行了一个集体汇报,而作为课最重要的部分:引导各层面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过程,被无情的抛弃了。这里只注意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重要性,却忽略了教师主导作用。这样的教学与牧羊人人放羊没什么两样。提高教学效率只能成为一个美好的愿望。

怎样更有效的引导各层面学生理解掌握知识一直是教育者研究的最重要的课题。在常规的教学活动中要研究,在网络教学中更不容回避。忽视了这个过程不是教育方法的进步而是教育方法的倒退。

(2)利用网络先进的技术上课

网络课上教师将部分课堂任务用BBS或电子邮件发布,同学们用BBS或在线聊天进行课堂交流,学生用BBS或电子邮件的形式交课堂作业。

网络有先进的BBS、在线聊天等实时交流技术,它为各个使用者提供了一个平等交流的机会。网络教学使交互式学习成为可能,为他们创设一种相互交流、信息共享、合作学习的环境。网络教学使师生之间在教学中以一种交互的方式呈现信息,学生在网络中不仅接受,同时也在表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反馈情况调整教学。学生可以与教师发生交互作用,向其提出问题,请求指导,并且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之间也可发生这种交互作用,从而有利于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进行协同式学习。这种交互式的教学加强了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交流,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利用一切工具进行教学活动皆以提高效率为前提。利用网络先进的技术改变师生的交流方式上课,要注意适度使用:

一方面现阶段使用这种交流的技术尚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是师生利用这种工具表达思想的技能相差很大。我们不能排除有些同学有很好的观点,但通过这种方式表达时束手束脚,反而影响课堂效率的现象存在;其次利用这工具所能表达的内容本身也有很大的局限。社会课的问题讨论多以文字为主,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交流。但是它无法准确表达学生的情绪(学生的情绪一般可以通过音量、语速、语调来表达);在自然科学课程问题的讨论中有许多问题是通过公式、符号、过程来表达的,现阶段交流平台(bbs、在线聊天等)解决这个问题显得力不从心。

另一方面即使网络技术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也不能用技术完全取代课堂教学,特别在基础教育领域,因为课堂教学所具有的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直接交流,较之教师完全通过现代化媒体教学,学生通过媒体学习这种间接的交流方式,在许多方面仍然有其优越性。如:班级课堂秩序的管理;自然科学课程还有很多操作能力的要求(如:解题能力、运算能力、逻辑能力等),仅仅通过这种文字讨论的方式无法实现培养这方面能力的目的。

教学的关键在于人,在于组织教学的教师;网络教学强调了教学的主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但如果在网络教学中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可能无任何效率甚至还会产生一些不良后果。如果单纯把课本、作业移入网络,而不去研究上课的方式、上课的主体,那必将导致另一种“人灌转机灌”、“新瓶装老酒”、“走形式、花架子”的变态教学,轻松了教师,累死了学生。提高不了教学的效率、也玷污了网络。利用网络这种先进的工具解决怎样进一步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怎样进一步培养能力是网络教学研究的实质。

推荐第9篇:网络教学的心得体会

网络教学的心得体会

学校利用计算机网络为主要手段教学,是利用计算机设备和互联网技术对学生实行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网络教学犹如清风活水,给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我们教师看到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契机,为我们教师的成长提供了一条新路径。

一、利用网络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对教学内容大多是通过粉笔、黑板来进行描述的,是一种单媒体活动。

网络教学是对其进行有效地选择、加工、整合,可以丰富课堂的教学资源,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气氛,使学生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中都保持高度的兴奋,使其注意力更加集中,从而即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

利用网络教学让物理更贴近生活

1、对于教师而已备课更轻松方便。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量高度膨胀的社会,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收集各种信息,做成自己想要的PPT文件。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图文声并茂,形象生动,对于教学内容抽象、学生难以理解、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有效地进行教学时,我们合理运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可以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既开阔学生的视野,也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节省了教师时间和精力,极大的增加了备课的方便性,同时也不乏现场教学中的互动和交流。

2、本人是教物理的。对于一些演示实验在学校教学条件并不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就可以以视频的方式播放给学生看。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演示在实际中难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展示用语言难以讲清楚的内容,提高学生感知新知识的速度,可以从各个角度展示三维立体图形,使一些抽象难懂得概念变成具体的、可观察的图形和画面,还可以动态的演示一些变化过程或将一些复杂的变化过程分阶段进行演示,或重复某一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并且可通过快慢镜头、特写等手段将事物变化的过程展现出来,从而使学生有效的观察和理解,这都可以使教学难点得到突破,有利于学生对难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表现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实现的一些生动形象的效果。学生亦能从视频中得出分析、比较、总结和得出结论。与传统的老师的空洞讲解相比,使物理更贴近于生活。学生理解和接受起来也更要容易得多。

三、利用网络教学构建学习共同体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口授,学生听讲。课堂上以老师为主,学生只充当被动接受的角色,调动学生的方式也很单的提问式.这种教学方式有时很难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网络教学模式中的学习,一改传统的、呆板的传授模式,科学遵循动静结合的原则。一方面为教师提供高质量的静态资源,另一方面坚持以教师为主体,利用电子邮件、在线答疑、讨论板、教学叙事等多种交互媒体提供动态助学,通过案例学习、问题探索、交流研讨、自我评价等方式帮助教师构建自主学习的环境,促进自主学习的文化,最终形成学习共同体。

由于本人也是刚刚接触网络教学,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值得去学习。网络以其灵活便捷连通的特点和高度的互动性成为实现互动双向交流的代表性媒体,符合国家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探究学习方式对学习环境提出的要求。总之,网络教育资源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开拓了一条崭新的路,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合理应用好网络教育资源,就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就一定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但是我们也不能完全否认传统教学。因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也有其明显的优势: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学的组织、管理和教学过程的调控,对教学环境建设要求比较低,教学效率比较高,更重要的是师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交流对学生成长所起的作用,则远远超出了课堂教学的本身。

推荐第10篇:谈一谈幼儿珠心算的兴趣教学

文档仅供参考

谈一谈幼儿珠心算的兴趣教学

数的概念是抽象的,而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所以,在幼儿园开展单纯的数的教学是非常困难的,这就要求我们幼儿教师为幼儿提供很好的学习用具,而算盘就是最理想的学具。

但是幼儿对这一事物既感觉到新鲜又感好奇,这就为进一步利用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并非有了学具就能顺利地利用它。珠脑速算对于幼儿来说是一项非常难懂的学科,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来提高幼儿的求知欲,在教学中为了让幼儿顺利地入门,我总结出如下几点教学经验:

(一) 抓住时机,让幼儿懂得怎样“玩”算盘

在幼儿初识算盘时,都会产生一些好奇心理,所以他们不会听教师的指导而自己或推、或拨或摸,忙的不亦乐乎,看到这场景使我灵机一动,说:“今天我们一起来玩算盘。”这一句话使幼儿立刻产生了“玩”的浓厚兴趣。我就顺势介绍了算盘的“家”即算盘各部位的名称,然后介绍怎样“玩”即运用某个手指拨某一个珠。这样一来幼儿对算盘这一新鲜的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快便掌握了清盘、握盘、拨上珠、拨下珠的方法。

(二)、采取形象化教学,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教幼儿学习定数时,如果照搬,一定是非常枯燥无味的,按本幼儿既不感兴趣又难以理解。针对这一现象,我采取了形象化教学,把梁上珠、梁下珠定位楼上、楼下,个位档为本家,十位档为十家,百位挡为百家;把凑数定为小孩,补数定为大人,加数为客人。例如:学习定树3的连加时,我形象地将每次加3说成每次本家来了3位客人,第一次来了3位客人住在本家楼下,第二次来了3位客人住在楼上,并且要带走楼下的两个小孩(满5减凑数2)。而第三次来3位客人又住在楼下,第四次请的客人本家不够住,于是到十家借住,但是要带走本家大人7(即进位减补数7)这样的学习方法使幼儿既感兴趣,又记的扎实。除此之外,我还采取了总结法,比较法等进行教学定数的加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三) 强调原则性,找出规律,将幼儿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

在幼儿掌握1——5这几个定数的学习的基础上,向幼儿交代了补数、凑数。为了便于幼儿记忆,我自编了补数歌、凑数歌。这样幼儿对凑数和补数了解后,又通过一个定数加减法的学习,总结出加法的原则:即加法满5减凑,进位减补;减法破5加凑,退位加补。这样规律掌握后在以后几个定数的学习中,逐渐变换学习方法,采取教师引导,幼儿自己想出拨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提高了幼儿的求知欲和自信心,从而对珠算的学习更感兴趣。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四) 循序渐进,不断强化和提高幼儿的熟练程度

珠脑速算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脑算,达到脑算这一目标就必须使幼儿在大脑中形成脑印象图,形成脑印象图的唯一途径就是要熟练珠算,这就要求在学习后要不断练习。由于幼儿自觉性较差,针对这一事实,我就和家长沟通,使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都有人督促练习,使珠算练习不间断,所以我班幼儿的珠算拨打比较熟练,效果比较好。

经过一年半的教学,使我懂得了由于这一学科在我园是刚刚起步,以后的路还很长,我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总结更多更好的经验,为早日实现幼儿脑算而不懈努力!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对幼儿园特色教育—“珠心算”的再认识

珠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们祖先的伟大创造,中间再加上一个“心”字,便成了流行海内外的幼儿园特色教育——“珠心算”。中央电视台多次全国直播过珠心算比赛、地方数十家电视台也制作了珠心算的节目。参加比赛的选手有五岁的,大的也才十岁左右,在场的观众无不为珠心算所折服,表现出极强的观赏性。许多优秀的选手更是应邀到美国、马来西亚等地表演,被誉为“中国神童”。近两年,“珠心算”课进入我市各个幼儿园,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的进步,很多家长都踊跃地为自己的孩子报名,虽然有的家长一开始并不知道“珠心算”到底是什么,只是为了让孩子多学一点东西。珠心算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它有多大的魅力,让这个计算机的时代都不能替代它,我想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大家思考的话题。 珠心算,顾名思义就是珠算式心算,它是凭借算珠的直观形象,按照珠算的模式在大脑内进行计算的一种速算方式。珠心算以珠算技能高度熟练为基础,通过珠算技术的熟练运用,从而摆脱实际的算盘和珠算的外部动作,在头脑中产生珠像,凭借珠像在头脑中进行复杂的数量计算。因此,有无熟练的珠算基础对脑中形成良好的珠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即珠算是珠心算的基础和前提,珠心算则是珠算的发展与升华。我想应该从几个方面来认识珠心算。

首先,学习珠心算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为一名珠心算专职教师,我所带的学生已经有数百人。他们经过系统的学习训练,计算能力有最明显的提高。幼儿的特点是好玩、好奇、认识事物直观。在幼儿园里,学习数字对这些四五岁的孩子来说,是很抽象的,更别说学习加减运算了,所以很多小朋友都对数学课产生了一定的压力。而算盘这种具体、直观、形象的计数、算数工具对初学的儿童来说,既是教具,又是学具,也是玩具。当他们接触到算盘时,算珠的拨动就像是在游戏,有乐趣和吸引力,同时算盘显示数计算数简单又明快,加中有减,减中有加,儿童易学好记再加上比赛,游戏,奖励等一系列的活动,这就使抽象的数字变得形象化,简单化,游戏化了。自然而然地,计算能力就提高了。 “儿童的智慧在儿童的手指尖上,”而珠心算的训练正好是通过双手协调拨珠来进行。俗话说:心灵才能手巧,反过来手巧才能促进心灵,学习珠心算正是利用算盘的直观来引导幼儿进行实际的双手操作,使幼儿通过双手的活动,起到手脑并用的效果,促进幼儿大脑,特别是右脑的的日益发达,培养幼儿记忆力、理解力、注意力、思维能力,增强幼儿的思维敏捷性,促进幼儿抽象思维的发展。

课堂里老师教、学生学,一直动作,共同处于主动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时而读数、报数,时而打算盘,时而进行听算、看算,时而回答结果,还穿插分组竞赛,看谁报数快、算得准、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学习的主动地位。珠心算这种适合儿童特点的教育方法,启发了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在动中学,培育了大脑机能,使儿童变得更加聪慧。

其次,学习珠心算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一座门,凡是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对他们的学习作用是巨大的。在珠心算教学中观察力、注意力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无论是看心算、听心算、拨珠时,都要求准、快,迫使儿童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由于儿童多种感官同时活动,把思维活动和实际操作相结合,使儿童注意的对象变为儿童直接行动的对象,使儿童处于积极活动状态。有力的增强了儿童注意的稳定性。凡参加训练的学生,能养成做事专心的习惯,比一般学生注意力更加专注,更能达到集中注意力的境界。平时“调皮捣蛋,爱说话”的学生,一旦进入训练状态,不管外面有多少干扰,他们总能全神贯注,表现出很强的竞争意识。这无疑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所带的班上有不少的“活跃分子”,他们一开始上课时就表现出了他们的好动,于是我把平时的训练的速度变得变化无常,时快时慢,吸引他们的兴趣,每节课我都选一个珠心算大王,发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大王”奖品,大大地增强了他们的积极性。后来每次课上都有小朋友问我:老师,我今天表现的怎么样,能不能当珠心算大王?

学习珠心算,提高学生的记忆力。科学家培根说:“一切知识只不过是记忆”。人类一切智慧都根源于记忆。通过系统地学习,学生借助算盘很快掌握了读、写数方法。经过看数或听数、布数、清盘、写数的训练,从开始每秒能记

一、二位数到现在能记

五、六位数,特别是学生在进行听珠算、听心算时,老师快速报数,每秒2个数码,数一报完,学生的答案就算出来了,这些都说明参加珠心算训练的学生记忆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记忆能力得到了培养。我经常作这样一个实验游戏:课堂上,我从一个大箱子里拿玩具,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玩具的品种是多样的,我一个一个从箱子里拿出来给孩子们看,然后再都放回箱子,最后让他们说一说里面有什么。结果很多孩子都有能完整的说出箱子里面的东西。有时我还让他们猜数字:念一组没有规律的数字,如“7-5-4-2-1-6-9-7-8-5-4”然后让他们猜第一个数字是什么,或者是最后一个数字是什么。他们都说得到。这些实验证明:珠心算学习可以把记忆力提高到一个新高度。 教育的职能,重点在开发智能。而智力是注意力、感知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因素的综合。珠心算教学中,需要有意识的开发智力。而珠心算在这方面有显著作用。比如:听心算10个数加减,首先要学生注意力集中,否则不能输入信息,老师念得越快,学生的注意力就越要集中,学生也必须算得更快,思维力的准确和速度也逐步提高;老师念的位数逐步增加,学生的感知力的范围就越大,速度也逐步加快;计算的数越多,计算数位越宽,对学生记忆力要求也越高。这些训练中,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是显而易见的。 在珠心算的学习中,一道自然数连加如:1+2+3+4+5+6+7+8+9的练习,孩子们往往要经过遍、几十遍才能达到标准。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百折不挠的练习,向自己的目标而努力,他们一定厌倦过、想过放弃,但是,通过调节情绪、心中高度责任感激励、促使他们放弃了贪玩的念头,最后获得成功。这个过程是一个自我克制的过程,是对幼儿意志的一具考验,培养他们高度的责任感。另外,幼儿在学龄前能计算一些题目,都能得到别人的赞赏,这从感情上激起了他样成功的喜悦,从而为他们建立自信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正是人成功的80%。而这些品质的培养其意义远远超过了计算本身。

总之,珠心算学习中,儿童手、眼、耳、口和左右脑同时运用,促使了儿童思维锻炼,加强了儿童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敏捷性、促使儿童整体智力水平得到提高。 《学习的革命》的原作者认为:“珠算是世界上最好的快速学习方法之一。”的确,珠算的迁移功能使

5、6岁幼儿在一年内学完小学的加减整数计算。它的计算功能、教育益智功能值得人们重新认识、合理运用。珠心算在符合儿童身心健康基础上使人系统学习数学的年龄提前1-2年,这无疑是对人类的一大贡献。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上”,珠心算不仅利于计算,更重要的是发展了智力,培养了儿童学习的能力,促进了儿童的可持续发展。这完全抓住了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所以完全可以说,珠心算是数学最好的幼小衔接方式之一。

如今的算盘不再单纯是计数工具,而且还兼任了教育工具和智力开发工具的角色。同时,使人们发现了:人脑,潜力无穷;教育,潜力无限。

文档仅供参考

第11篇:谈一谈教师应具备哪些教学智慧

谈一谈教师应具备哪些教学智慧

教学智慧是面对千变万化的教学实际情景,为保证教学向预期性的方向发展表现出来的一种实践智慧。具有教学智慧的教师,我们可以称之为智慧型教师。 智慧型教师,他们不仅能赢得学生的尊敬,激励学生学习,维持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他们的教学总是能从一个阶段顺利地过渡到另一个阶段,并能将前一课、前一周甚至前一年所学过的知识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进行整合。他们往往能取得好成绩,赢的家长和社会的赞誉。

在备课方面,一般教师较多考虑的是教学目的、教学目标,而智慧型教师较多考虑的是教学内容、活动、和策略;智慧型教师较有自主性,而一般教师较多受到规则与模式的指导和局限;智慧型教师备课效率较高、他们可以调用丰富的教学常规和情景;智慧型教师备课时较灵活,他们的教案更简洁;他们更多地考虑长远目标、整体目标;智慧型教师的备课反映了他们具有丰富而融合的知识基础。

在上课方面,智慧型教师有很强的课堂监控能力,他们的主要精力放在引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上。而一般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维持课堂纪律上;智慧型教师对课堂事件的关注具有选择性,他们能区分重要和不重要的信息和事件。智慧型教师有自己的一套教学常规(情景智慧)能使学生全神贯注于课堂的某一活动之中,从而降低课堂的复杂性,他们能及时调整计划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在批改方面,智慧型教师批改的主要目的是反馈和激励,而不是把它作为督促学生学习的手段;智慧型教师批改作业的方法很多,他们能发动学生参与批改,从而节省出更多的时间用于备课。

教师的教学智慧至少与以下四个方面有关:学科能力、教学能力、自我反思能力与德性。

一、学科能力

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不一定就能成为一名好教师,但是,不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肯定成不了一名好教师,没有学科修养的教学往往是热热闹闹的形式化教学,缺乏力量。

二、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至少应该包括驾驭课堂的能力、处理教材的能力、运用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的能力。

1、驾驭课堂的能力

“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所以这种行为实质上是一种组织行为,那种没有引起学生学习行为的所谓教学,严格地说不能称其为教学。

2处理教材的能力

处理教材的能力首先取决于一个认识,即什么样的课是好课?

对于什么样的课是好课,我的看法是:能达到通过学习知识来培养人的目的课就是好课。

课堂教学的第二个重要责任是运用知识培养人。

其次,处理教材的能力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刻把握。只有深入才能浅出,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

1、运用理论和技术的能力 为了实现这样一个目的,还要选择好的教学方法。 选择教学方法要考虑四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为什么教,即教学目标;二是教什么,即教学内容;三是教谁,即教学对象;四是谁在教,即施教者;五是在何处教,即教学环境。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三、自我反思能力

教学是一种实践智慧,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教师能否把自己作为研究的对象。

其实,把学生培育成什么样的人,并不主要取决于老师采用了什么方法,而主要取决于教师本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除了挖掘教材中的有关因素外,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改变自己对学生,学科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德性

德性主要指良心与责任感。而教师德性,往往是指一种能够担当起教师角色职责的专业品质和专业品格,教师德性总是与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与方式、对待教育工作的态度与方式、对待同事的态度与方式直接相关,教师德性的好与坏总是反映在他(她)对待上述问题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教师的专业角色决定了教师的德性至少需要善良、爱心、公正、责任等成分。

善良是一种品格,善良是一种修养,善良是一种德性。

当然,教师的德性还需要公正与责任的加盟,需要自尊与自爱的参与,需要有一颗感恩的心灵。

教学是一个实践过程,在实践的事物中,由于对象都是个别的,所以往往是理论不如技术,技术不如经验,经验不如智慧。以上四个方面的综合表现就是教学智慧,它表征的是教师在复杂多变的教学实践中能选择具有教育(学)上的合理性的教学行为的能力。

如果说“课程智慧”主要显示为教师的“备课”的智慧,那么,教师的“教学智慧”则主要体现为“上课”的智慧。

究竟什么是一堂好课?有不少学者认为这种追问几乎是一种徒劳,因为“一堂好课”所隐含的因素过于复杂,甚至不可言说。

事实上,“一堂好课”这个话题虽然复杂,但还是可以从“复杂”中找出一些“简单”的要素。我们借用韩愈的框架,认定一堂好课至少有三个基本要素:传道、授业和引起主动学习。韩愈的原话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的“传道”在这里主要指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培育学生的人格;“授业”在这里主要指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惑”在这里主要指让学生主动学习并在学生提出自己的困惑之后教师再给予解答。

第一节 “传道”

“传道”在考试试卷中可能并不是最关键的要素,一般的考试试卷很难“测试”一个人的考试成绩。但是,对孩子来说,“传道”是影响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要素。

一、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 这里的“传道”是指让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受到激励、唤醒和鼓舞。对学生来说,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永远是重要的。但是,无论知识和技能多么重要,它从来就不是学生学习的全部内容。教师的使命,除了传递知识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使命:让学生成为有独立人格的人。

知识也许是可教的,但“情感”、“价值观”几乎是不可教的。教师的“传道”只能显示为感染、熏陶和引导,只能显示为激励、唤醒和鼓舞。好的教师总是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气质感染、感化他的学生

第二节 “授业”

“授业”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这里的“授业”主要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业上达到掌握水平。在重视“笔纸”考试的现实社会中,“授业”可能是中小学教师和家长最关心的主题。

一、解释:“知识游戏”与“知识地图”

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讲解知识,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有效学习。而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可以归结为两句话:学习就是玩游戏;学习就是认地图;当然,也可以加上另外两句话:“学习就是学说话”和“学习就是学走路”。

第一句话:学习就是“打游戏”,与之相关的概念是“及时反馈与矫正”。

中国教师和中国家长目前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学生“早恋”,尽管“早恋”问题现在已经不像前几年那样令家长惊慌失措了;二是学生“网瘾”,即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现在看来,中国教师和中国家长最头疼的是学生接近“荒淫无度”地沉溺于“网络游戏”中。

学生为什么愿意把自己交付给网络游戏?网络游戏究竟有什么诱惑力?可能的原因是:游戏里面隐含了学习的秘密。

第二句话就是“学习就是认地图”。这也是一条教育隐喻。优秀的地理老师,可以视为优秀教师的“楷模”。学地理就可以把学习许多的秘密揭示出来。举个例子: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看看用哪种学习方法能够让学习者在一个星期之内能够掌握和理解整个北京市地图的所有街道。掌握和理解的标准是:你问“安外大街88号”在哪里。学习者就可以回答:从大兴出发,经过那些街道就可以抵达那个地方。

你知道学地图最无效的办法是什么吗?如果老师一条街道一条街道慢慢地教,那么,学生可能永远不会掌握和理解北京地图。

最有效的办法是什么呢?

第一个秘密,学习者最好确定自己在哪里。在学习哪条街道之前,先弄清楚自己的立足点或出发点。

第二个秘密,学习者最好先学习“主干道”,比如东西走向有几条主干道,南北走向有几条主干道。掌握了主干道之后,再去学习“分支”和“分岔”的街道。这就是“整体学习”。 建议老师们记住这两个教育隐喻:学习就是打游戏;学习就是认地图。这两个隐喻提示我们:及时反馈与整体学习这两条原则是多么的重要

三、引起主动学习

如果说“传道”是一堂好课的第一个标志,如果说有效地解决知识困惑是一堂好课的第二个标志,那么,教师引起学生主动地学习,这是一堂好课的最高境界或终极使命。帮助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但真正的帮助是让学生“摆脱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依附”。[1]

一、解释:“学习就是学走路”[2]

有关主动学习最好的教育隐喻是“学走路”。“学走路”意味着:没有人能够代替你走路,你只能自己经过爬行,然后跌跌撞撞,然后就学会了直立走路。走路只能自己走,不能由别人“抱着走”或“背着走”。尝试、摸索、跌倒、摔交之类的错误是成长的正常代价。如果不付出尝试、摸索、跌倒、摔交的代价,人就不会掌握走路的技巧。

“学走路”可以作为一条经典的教育隐喻。这意味着学习是自己的事,别人只能提供帮助,但无法代替。成人在某个时候可以“牵”着孩子的手往前走,但这种“牵手”也是需要克制的,在必要的时候需要“放手”。

学习的这个秘密至少在叶圣陶那里已经被识破。1962年,叶圣陶在给教师的通信中提出:教学如“扶孩走路,虽小心扶持,而时时不忘放手也。我近来常以一语语人,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3]。如果说“学习就是学走路”可以视为一条经典的教育隐喻,那么,“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可以视为一条经典的教育口号

谈一谈教师应具备哪些教学智慧

教学智慧是面对千变万化的教学实际情景,为保证教学向预期性的方向发展表现出来的一种实践智慧。具有教学智慧的教师,我们可以称之为智慧型教师。 智慧型教师,他们不仅能赢得学生的尊敬,激励学生学习,维持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他们的教学总是能从一个阶段顺利地过渡到另一个阶段,并能将前一课、前一周甚至前一年所学过的知识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进行整合。他们往往能取得好成绩,赢的家长和社会的赞誉。

在备课方面,一般教师较多考虑的是教学目的、教学目标,而智慧型教师较多考虑的是教学内容、活动、和策略;智慧型教师较有自主性,而一般教师较多受到规则与模式的指导和局限;智慧型教师备课效率较高、他们可以调用丰富的教学常规和情景;智慧型教师备课时较灵活,他们的教案更简洁;他们更多地考 虑长远目标、整体目标;智慧型教师的备课反映了他们具有丰富而融合的知识基础。

在上课方面,智慧型教师有很强的课堂监控能力,他们的主要精力放在引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上。而一般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维持课堂纪律上;智慧型教师对课堂事件的关注具有选择性,他们能区分重要和不重要的信息和事件。智慧型教师有自己的一套教学常规(情景智慧)能使学生全神贯注于课堂的某一活动之中,从而降低课堂的复杂性,他们能及时调整计划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在批改方面,智慧型教师批改的主要目的是反馈和激励,而不是把它作为督促学生学习的手段;智慧型教师批改作业的方法很多,他们能发动学生参与批改,从而节省出更多的时间用于备课。

教师的教学智慧至少与以下四个方面有关:学科能力、教学能力、自我反思能力与德性。

一、学科能力

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不一定就能成为一名好教师,但是,不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肯定成不了一名好教师,没有学科修养的教学往往是热热闹闹的形式化教学,缺乏力量。

二、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至少应该包括驾驭课堂的能力、处理教材的能力、运用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的能力。

1、驾驭课堂的能力

“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所以这种行为实质上是一种组织行为,那种没有引起学生学习行为的所谓教学,严格地说不能称其为教学。

2、灵活调控教学的能力。即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环境灵活调整自己的教学程序,不能照着教案一讲到底。

3、灵活处理课堂上偶发事件的能力,有智慧的教师往往具有善于处理课堂上偶发事件的能力。

4、处理教材的能力

处理教材的能力首先取决于一个认识,即什么样的课是好课?

对于什么样的课是好课,我的看法是:能达到通过学习知识来培养人的目的课就是好课。

课堂教学的第二个重要责任是运用知识培养人。

其次,处理教材的能力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刻把握以及对教材如何进行取舍,也就是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是单纯的教教材。

再次,运用理论和技术的能力

为了实现这样一个目的,还要选择好的教学方法。

选择教学方法要考虑四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为什么教,即教学目标;二是教什么,即教学内容;三是教谁,即教学对象;四是谁在教,即施教者;五是在何处教,即教学环境。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三、自我反思能力

教学是一种实践智慧,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教师能否把自己作为研究的对象。

其实,把学生培育成什么样的人,并不主要取决于老师采用了什么方法,而主要取决于教师本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除了 挖掘教材中的有关因素外,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改变自己对学生,学科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德性

德性主要指良心与责任感。而教师德性,往往是指一种能够担当起教师角色职责的专业品质和专业品格,教师德性总是与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与方式、对待教育工作的态度与方式、对待同事的态度与方式直接相关,教师德性的好与坏总是反映在他(她)对待上述问题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教师的专业角色决定了教师的德性至少需要善良、爱心、公正、责任等成分。

善良是一种品格,善良是一种修养,善良是一种德性。

当然,教师的德性还需要公正与责任的加盟,需要自尊与自爱的参与,需要有一颗感恩的心灵。

教学是一个实践过程,在实践的事物中,由于对象都是个别的,所以往往是理论不如技术,技术不如经验,经验不如智慧。以上四个方面的综合表现就是教学智慧,它表征的是教师在复杂多变的教学实践中能选择具有教育(学)上的合理性的教学行为的能力。

如果说“课程智慧”主要显示为教师的“备课”的智慧,那么,教师的“教学智慧”则主要体现为“上课”的智慧。

究竟什么是一堂好课?有不少学者认为这种追问几乎是一种徒劳,因为“一堂好课”所隐含的因素过于复杂,甚至不可言说。

事实上,“一堂好课”这个话题虽然复杂,但还是可以从“复杂”中找出一些“简单”的要素。我们借用韩愈的框架,认定一堂好课至少有三个基本要素:传道、授业和引起主动学习。韩愈的原话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的“传道”在这里主要指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培育学生的人格;“授业”在这里主要指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惑”在这里主要指让学生主动学习并在学生提出自己的困惑之后教师再给予解答。

第12篇:谈一谈教学设计的整体规划(推荐)

谈一谈教学设计的整体规划

>中提到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就是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和需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但强调“以学生发展中心”,并不意味着忽视和否定体育教师的指导作用,体育教师的指导作用依然重要和必要。因此,要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新体育课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重要理念。

在水平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的设计中要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课程理念,体育教师需要树立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思想,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有关问题,这样才能调动学生体育学习和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他们学习的效果。

一、水平教学计划的设计

水平教学计划是根据各水平的具体要求制定的,是学生达成各项目标的统筹计划。水平教学计划应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把各水平的具体目标所呈现的内容标准

加以具体化,并分配到每个学期中,以便从总体上把握学习内容和要求,全面达成和落实课程目标。

制定水平教学计划

首先,根据水平四五个学习领域的水平目标,以及相应的内容标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各学年的教学目标。

第二,要认真研究内容标准,根据水平目标以学生的发展和目标的达成为中心并结合本校情况来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 第三,以学习目标的达成和学生身心发展特征为主线,合理规划教学内容。

第四,根据水平四教学总时间合理预计各项教学内容的时数比例。对于各项教学内容的时数预计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性质、作用以及难易程度来分配,更重要的是根据实际教学的情况而定。

二、单元教学计划的制定

若干节体育课之所以能形成一个独立的教学单元,这是因为这几节课具有内在的联系,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教学内容的整体,其教学内容也集合成一个统一的板块。因此,单元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从教学计划的结构体系看,水平计划是单元计划的上位概念,多个单元教学计划构成了水平教学计划,从目标体系来看,单元目标是将水平目标分解为一系列比较具体的学习子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只有逐个达到单元目标,才能最终达成水平目标。在水平计划、单元计划与课时计划之间,单元计划是中间环节,在课程改革中应成为我们研究的核心内容。

单元计划的设计是教学设计中的重要一环,此环节的质量高低对教学质量产生很大影响。以你此必须格外重视此环节。

根据毛振明教授的划分方法,可以划分为四种基本的体育教学单元类型。

①“精教类”教学内容(充实螺旋式):就像吃饭中的多吃多餐是在很多年级出现的,用大单元进行教学的一类项目。这种项目是所谓重中之重、精中之精的项目,不能很多。是让学生必须掌握好的1~2项体育项目,也是针对体育教学“蜻蜓点水”、学生学不会东西的现状而设计的教学内容。这类教学应是社会上时兴的、在中国是普及的、学生喜欢的,学校条件允许的,体育教师可以教的。例如,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足球、武术、排球等就属于这类项目。每个学校都应有自己的特色项目,从每个人来说,每个学生都应有自己的特长,人人都应有锻炼身体从事娱乐的手段。

②简教类教学内容(充实直线式)型:就像吃饭的“一次吃饱”,是只在某个年级出现,用大单元进行教学的一类项目,这种项目也可以有一定的比例。是需要学一学,由“师傅引进门”,以便将来能“修行在个人”的项目。在体育教学中我们不可能奢望学生能把所有的体育项目都学好,但我们可以让学生初步地学好一些项目,打个好一点的基础。这样的项目有网球、保龄球、跳绳、轮滑、游泳、野营、攀岩、台球等。试想,我们用6~7节课重点地介绍一下有趣味、有前景的运动项目,让学生练习、体验一下,那么将来他们工作以后,遇到有参加这些运动的机会时,他们就不会束手无策,就可能很快地参与进去。如果有参加在每个学年中教这样的项

目2~3项(大约15~20学时),12学年我们就能让学生“入门”了30项左右的运动项目,这样就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实践打下更深厚的基础。

③介绍类教学内容(单薄直线式):就像吃饭的“一次品尝”,是只在某个年级出现,用单元进行教学的一类项目。这种项目也不能太多,是介绍性、体验性的,如推铅球将被取消,但推铅球还是要教的,只不过教的方法与过去完全不一样了。铅球是田径运动的大项,是奥运会的项目,学生见了铅球不知道是什么说不过去。老师们找个合适的时间,最好是在奥运会或者亚运会的前期,把学生带到操场上,向学生介绍一下铅球、铁饼、链球、标枪的起源和现状等,让学生体验一下,推推铅球。等奥运会一开,学生就可以在电视前评头论足了,这就是运动文化的传授。如此,我们每学期作为运动文化、运动知识来介绍10个左右的项目(大约2~3节课), 12年就能介绍二百多项。

④锻炼类教学内容(单薄螺旋式):就像吃饭中的少吃多餐,是在很多年级出现的一类项目,这种项目可以有一定的比例,是“不需要深教,但需要常练”的一些运动项目。过去体育教学中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对那些不需要深教的项目反而教得细,教得繁、使教学效率差,学生也很厌烦。其实,天天要练的东西有,就是身体素质和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的练习,但不必用很多专门的时间入跑、跳、投和其他的一些身体素质练习是完全可以糅在篮、足、排等项目学习过程里练的,那样的效果还更好。

查到这些资料之后,确实感觉自己对单元教学计划研究甚少,上面只是对单元教学计划的一个简单的分类。至于如何制定一个具体的单元计划还是有待于研究一下。以后再继续更新我对于制定单元教学计划的学习和反思。

三、课时计划的设计

设计课时计划时应力求从发展学生的身体和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意志及团队意识、合作精神、竞争能力、创新意识、人际交往等方面着力,尽可能的把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目标与教学内容、组织教法及学习评价结合起来。当然,在课中要保证一定的运动负荷,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发展。学生是体育学习的主体。《课程标准》强调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设计课时计划时要考虑到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和锻炼,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合理运用分层次教学,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在学习评价中运用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此外,中小学生在7—18岁十二年的过程中,是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期,变化是非常大的,于此同时,学生在此阶段的心理变化也是非常巨大的,传统的课时计划的设计是以教材为中心完成的,并不关注在教材完成中学生的心理感受。新课改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因此,针对这种心理上的变化。在体育新课程中,教师的备课,课时计划的设计与制订,教案的撰写与实施,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

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际上为我们教师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我们要正确理解和落实新课程理念,努力实践,为学生的能更好的发展做出一名体育教师应有的贡献。

第13篇:参加网络教学的心得体会

我的网络教学

龙都街道吕标初中

关注学生的学习是研究课堂的核心,经我们的实验表明,学生的学习方式涉及他们在行为、认知或情感三方面的活动的特征。我们把学生在三方面的活动称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情感、认知和行为三个系 统的交互作用,并描述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如何影响学生认知过程从而产生不同学习结果。在我国的数学课堂中,解决问题学应该处于数学学习的中心地位。教师应这生引导到解决问题活动中去。

对课堂观察表明,目前在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步骤大致中以归纳为五个方面。认清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进行反思。不少以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分析解题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为它包含数学思考的大部份,但理实上并非如此。根据我们的观察,大部分学生无法适切地解决问题,甚至解决问题能力总是提不高,只有对问题完整了解并回顾以往解题的关键后,解决问题过程才会比较顺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审题的反思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而这两种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课堂教学本身并不仅促进学生认识的过程,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社会现象,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和观念。其一是把数学过程看作主要是教师“独白”过程;其二是把它看作“对话”的过程。前马教学看作是单向关系,而后者把教学看作为双向和互动的过程。

为了有效地促进师生对话与互动,首先在要在课堂构建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课堂,能促进学生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开展深层的思维活动。在这样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引起了他们的学习需要,并有利于保持持续学习动机。

评价对于不同的教育情境有不同的含义,对于课堂教学过程而言,评价是一种了解情况,沟通信息的过程。把评价与教学整合起来是促进教师与学生对话与互动的重要策略,教师要在课堂中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就必须随时了解学生的情况,把评价作为课堂教学一条基本的线索。在传统的教学理论中,教学与考试评价之间的关系,往往是一种界定相对清晰、操作程序相对分离和功能相对独立的关系。实际上,这种把评价作为课堂教学过程之外一个部分,或教学的一个独立阶段或环节,不符合构建师生对话学习环境的需要。教学理论的发展要求把教学与评价整合起来,即不是评价作为独立于教学过程之外的的一个部分,而是把它看成为是互动性教学的一个部分,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之中,充分释放评价的教育功能。

要在课堂中构建师生积极对话的学习共同体。在课堂这个学习共同体中,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在这个学习共同体中,学生的创新思维活动具有充分的空间。 所以,我们应该在教学的同时,读懂我们的数学课堂,使我们的教学有效地进行。

第14篇:网络教学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网络教学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网络教学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网络教学培训学习心得体会1

当今社会是个信息化的社会,网络无处不在,随时随地我们都在不断地学习,而网络教育是比较快捷方便的一种学习方式,我在参加这个培训班之前也参加了专升本的网络教学。经过2个礼拜的学习让我感觉到充实了很多,这里有专家的最新理念,有特级教师的优秀公开课通过这些视频和资料的学习对我自己的业务水平增加很多。

一个合格的教师要教给学生的知识技能有哪些呢?我们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但却又高于生活,生活中我们举的数学问题常常带有感性色彩但是数学是一门很理性的学科,这在教学小学数学让我经常会感到不知所措的,小学生的思维还是以感性为主,理性为辅的感性成分占的比较多,而理性反之,那怎样来让学生更加慢慢具有理性呢,听了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专业成长这节讲座之后让我有了些头绪。既然学生的感性认识比较丰富那么我们就化被动为主动,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优势来挖掘还隐藏的能力。数学教学的发展经过了绝对化和经验化的过程再到现在实行新课程标准的建构主义,各个阶段都有其存在的利弊,只是综合考虑力在不断增大,弊在不断减小。学生需要前面两种理念的优点,在新课程中才会更有优势。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做好的不是单一的输出一个个知识点,而是要充分挖掘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引导学生去发现最本源,将一个个知识点连成串结成网,比如在概念教学中,要运用肯定例证的变式和否定例证的反例,从正、反两方面促进学生概念的学习。这种教学思想在日常教学中屡试不爽,学生在其中也能慢慢总结出学习的妙法,慢慢有了这种思想后对以后的学习也有很大帮助,逐步建立起学生自己会举例思考的好习惯。

经过这么多天的学习我也学以致用,将教学模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转化,作为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我进一步思考怎样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为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做到活而不乱还是需要不断摸索不断思考。

网络教学培训学习心得体会2

无论是思想意识还是个人工作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通过观看视频课程、倾听专家教师点评,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教育思路开阔了很多,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可谓耳目一新,受益匪浅。现将我的网络教育培训收获和体会总结如下:

通过学习,我觉得教师应该给学生正确的、成功的爱,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一句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耳熟能详的教育名言,但为什么有时我们的工作结果却常常背离了我们的初衷,没有朝着我们预期的方向发展呢?这往往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正确的爱的方法。

1、了解是爱的根基

教师的爱不应是盲目的、随意的,它应该建立在我们对每一个学生全面、深入、客观的了解的基础之上。当我们接手了一个新的班级,要尽快着手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爱好、脾气秉性、兴趣特长、家庭情况、学习状况、学习特点等,熟记于心,这将为我们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创造前提,为我们选准教育的最佳突破口创造条件。

了解学生的途径很多,如自我介绍、写写心里话、个别谈话等,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心去交流,只有当你真正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她们才会真正对你敞开心扉,你才能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摸清他们的脉搏,知道拨动哪一根琴弦才能引起师生间情感的共鸣。

2、尊重是爱的前提

我们要想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就先要学会尊重学生,因为尊重是相互的。不要认为我们施教于他们,便高高在上、颐指气使,并觉得他们理所当然就要听我们的。要清醒地意识到:在人格上,我们与学生是完全平等的,他们同我们一样渴望得到尊重与呵护。我们应该在学生的心灵上从小为他们拨撒下理解、尊重与信任的种子。

以尊重为前提的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倾听他们的意见与呼声、给予他们适度的宽容与谅解、体谅理解他们的难处与苦衷、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不说任何伤害他们自尊的话语等等这些都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自尊,不要在那上面留下难以愈合的伤痕。我们应该明白:一个没有自尊的学生是燃不起奋进的雄心的。

3、尊重学生的关键是尊重学生的差异与潜能

爱护和尊重好孩子很容易,难就难在,我们要尊重全部的孩子,尤其是那些学困生和我们眼中那些所谓的问题学生。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是有差异的,差异来源于遗传与环境的共同作用,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个五彩缤纷的经验世界。差异是对我们工作的挑战,同时也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我们在班级工作中最易犯的毛病,大多与忽视这种差异有关,其实我们不可能打造出一个模式的学生。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从学生的差异出发,因势利导,采取有针对性的做法,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不断发展,引导他们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尊重差异就是对学生潜能的尊重,我们不应用静止的眼光去看待有这样那样问题的`学生,而应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看到自身的价值,鼓起他们自信的风帆,让每个学生都可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4、鼓励、赞扬与热情的期待是一串金钥匙

教师不要吝惜对学生的表扬与赞美,其实它是促使学生进步的助燃剂。在学生遇到困难与挫折时给予帮助和鼓励,在他们获得成功或获取点滴进步时给予由衷的赞美,让他们时刻感受到你对他热情的期待,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激励作用。

教育心理学上有一个颇值得玩味的名词叫“皮克马利翁效应”,他的意思是说:老师预言某些学生将会出现特殊的好的行为时,这些学生真的展露出老师所预言的才华;反之,老师如果预言学生是难雕的朽木,学生的表现必将腐朽不堪。由此可见教师的期待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当学生犯错时,教师一个期待的眼神,说一句:“我相信你是无心的,你一定会改正的 。”这胜似多少说教!当学生在困难前退缩时,班主任一个期待的微笑:“去吧,我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学生也许就会战胜自己。当学生悲观失意时,一个期待的抚摸:“站起来吧!失败乃成功之母”也许,学生就会成为最后的成功者。班主任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时时关心学生,多给学生一些情感上的理解,多给学生情感上的期待。当你信其可行,他便可行;当你信其不可行,他将万劫不复,难道我们真的希望我们的学生毫无所成吗?我们何不多给学生一些肯定呢?

第15篇:谈一谈写景作文

谈一谈写景作文(原创)

谈一谈描景作文(原创)

一、写好描景作文之必要

大自然是绚丽多姿的,日月星辰,春夏秋冬,雨雪雷电,草木花卉,山林田野,江河湖海,可谓是五光十色,应有尽有。要是能把这些写下来,把喜爱之情抒发出来真好。

二、什么是描景作文

描景,说简单一些就是描写景物。描景的作文也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描写美好的大自然,反应我们同大自然的关系和对大自然的认识及感情。

三、现状

我觉得要写好描景作文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巴甫洛夫说得好:“观察、观察、再观察。”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 还是人家这些伟人说的对,我觉得观察太重要了。

前两天,我想让学生写一篇写景的作文,心想:孩子们一天天在钢筋水泥地里转悠,很少走进大自然,写什么呢?就写秋天的校园吧。当我问到咱校有几个草

坪时,学生说:“三块”。我接着问:“西面的草坪上有什么?”,学生就说不全面了。更可笑的是当我问:“咱们这座楼后面有几棵法桐时?”学生说“四棵、五棵、六棵”瞎猜。哭笑不得!东楼的学生每天在这五棵发铜前跑来跑去,可从来就没认真看一眼过,更没有用心想过。试问:想让学生写一写法桐,能写好吗?我们校园的美丽能写出来吗?我觉得,观察是写作的第一步。怎样教给学生观察呢?我认为,我们的语文教材是例子,我们要从我们写景的课文里提炼出观察方法。课文是什么?无非是一个例子,我们从中提炼出听、说、读、写的方法教给学生。

四、从几个方面引导学生来观察呢?

1、要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来观察。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从形、色、味、声等方面进行观察,观察到景物最美的地方,与别的景物不同之处。我在引导学生写秋天的果园时,在学生明确了写作顺序之后,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教学环节: “从哪些方面来写呢?”以苹果树为例进行渗透。这时,实际上是引导学生从几个方面来观察。当然,写作文时就知道写什么,怎样写了。

2、观察景物时,要选择好观察点,注意观察的角度、方位、和立足点的变换。观察的角度、方位、和立足

点不同,看到的景色也会不同。今天的游览果园,学生从一棵树走到另一棵树,观察点一直在变化,看到的果树也在变化,欣赏到的景色也在变化,所以,这是按移步换景法来观察的,写的时候就应该按观察顺序来写,反映客观事物的真实。

3、要认真观察事物的静态和动态。事物静止时和活动时的形态是不同的,静态可以把景物清晰完整地再现出来,动态则能增加景物的鲜明性、形象性。在本课中,我注意了这方面的训练。

4、引导观察时,要引导学生放飞想象。学生都是想象的大师,要激发学生想象的欲望。孩子们只有在写作中放飞想象,才能写出事物的“神”。在孩子们的眼里,苹果是胖娃娃的笑脸,是一个个火红的小太阳。石榴熟裂了,在他们眼里是红棉袄太小,露出了白白的肚皮,是咧嘴笑时露出的白牙……多形象,多富有情趣啊。

要引导孩子们写好写景作文,首先要引导孩子们学会观察。

第16篇:200米训练——谈一谈

200米训练——谈一谈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上 点击数: 139 更新时间:2006-1-12 就所有田径跑项目而言,运动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力量素质。力量训练如何进行要取决于各个运动员属于何种力量类型。200m跑运动员通常包括以下三种力量类型:

1.100/200m型

2.200/400m型

3.在少数情况下,有的运动员两种类型兼而有之。

尽早地确定200m跑运动员属于哪种力量类型是非常重要的。训练要更多地针对运动员的力量类型,而不是去改正运动员的缺点。运动员训练计划中必须安排改正不足的时间,这可以在运动员全年训练计划中按周期进行。当然,这三种力量类型运动员的训练方法是截然不同的。

●如果200m跑运动员的力量类型属于100m型,那么,他就应在非赛季训练计划中安排进行旨在增强耐力和力量的训练。

●如果200m跑运动员的力量类型属于400m型,那么,他就必须在全年训练课中进行快速和步速方面的训练,特别是在训练未期更要重视这种训练。

一位著名的教练员曾指出,许多教练员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改正自己选手的弱点,而忽视了去努力增强选手的力量训练。一旦确定你所训练的200m跑运动员力量类型,你就要制定可最大程度地增强运动员力量的计划。

指导200m跑运动员训练的基本原则有:

1.从数量走向质量,即通过进行数量众多的训练来达到提高训练质量的目的。

2.力量和速度同等重要。

3.跑好200m的重要因素是放松。

4.训练中最小程度地进行全力冲刺跑训练。

200m跑和100m跑的赛跑战略和总体技术有明显的区别。有许多杰出的运动员用自己习惯的100m跑方式来跑200m,这是一个错误。

200m跑运动员必须注意在约50~60m处中止向前猛冲并保持短跑时的轻松节奏。这助于在整个赛程中保持快速度。但常见的错误是,200m跑运动员在头100m赛程中全力冲刺,最后就拼命向终点冲去。其实,200m跑运动员通过放松、集中精神并进入轻松赛跑状态就可以在好几个百分之一秒内保持100m跑速度。这样,运动员可在整个赛程上保持最快的速度并赢得200m跑的胜利。

在训练中,程度地进行全力冲刺跑是非常明智的。以米歇尔·约翰逊为例,他的力量训练类型属于200~400m型(B型)。他的速度训练相当有限,而更多的训练重点放在起跑、接力传接棒、适当的速度练习上。如果在适当的时间里进行速度训练,那么,什么也不会失去,且通过最小程度地进行全力冲刺跑又会得到许多东西。

对室内短跑运动员来说,沿弯道进行起跑训练是可取的,且可进行如下特殊训练:

●在跑道30m处设置一个标记,并按此距离(30m)让短跑运动员起跑4~6次。

●然后将标记移到40m处,运动员在那里起跑一次。

●继续移劝标记至少到60m处,让运动员进行起跑训练。

200m训练

1.吸气和呼气跑

●跑4圈:前3圈是走100m跑100m;第4圈是走200m跑200m。

●一圈快于一圈,并确定200m的跑速。

2.150m加速跑训练

●50m1/2速度。

●50m3/4速度。最后50m9/10速度,步得/恢复体力。

3.速度记录

●60m9/10速度。

●40m往返跑,沿弯道慢跑。

●重复做曲背伸展运动。

2 圈作一记录。

不进行加速跑训练。最重要的是快速和放松。

4.“h”形态和慢速

进行快速训练的运动员一般用尽可能多的步数跑完10m。

●重要的是大腿保持水平位置(最好像“h”形)

●脚步要尽可能地快,但也尽可能慢地向前移动(慢速)

5.斜坡跑训练

●长距离斜坡跑是200m。

●短距离斜坡跑是100m。

●轻度斜坡跑训练。

●体育场内台阶跑练习可以代替斜坡跑训练。

6.技术训练跑

●5~10次(重复)

●50~100m,每次跑都要注重某部位的技术动作。

●手臂、手、膝和主要放松部位。

7.比赛项目跑训练(300m)

●头200m跑用28s完成。

●下100m跑用12s完成。

●训练在疲倦时继续奔跑的能力。

秋季(9~10月):6周草地训练跑

周一

1.吸气呼气跑训练

2.放松跑

3.6×100m技术跑训练(参考200m训练第7项内容)

4.12×200m跑时间36s/每组3min间歇

5.力量训练

周二

1.吸气和呼气跑训练

2.放松跑

3.6×50m技术跑训练

4.甲:4×350m跑,时间各2.5s(200m35s)

10min间歇

乙:4×600m跑1 min52 s/组(400m75s)

10min间歇

周三

1.吸呼气训练跑

2.放松

3.10×50m技术训练跑

1min间歇

4.3×5次长距离斜坡跑训练

2min间歇

5.1×800m慢跑

6.力量训练

周四

1.吸呼气跑训练

2.放松训练

3.1×0.5mile记时越野跑。

周五

力量训练

赛季前(11~12月):6周训练

周一

1.吸呼气跑训练

2.放松跑训练

3.甲:8×200m跑,用32s/每组2min间歇

乙:10×200m跑,用32s/每组2min间歇

4.力量训练

周二

1.吸呼气跑训练

2.放松跑训练

3.3×150m跑(加速跑训练)

4.甲:2×350m跑,49s/组(28s跑完200m)

10min间歇

乙:2×150m跑,1∶12.5(58s跑完400m)

5.1×200m跑,30s

5min间歇

6.1×5次斜坡跑(100yard)

3min间歇

周三

1.吸呼气训练跑

2.放松跑训练

3.3×150m加速跑

4.甲:3×250m跑,35s/每组(200m用28s)

10min间歇

乙:3×350m跑,28s/组(49s400步)

10min间歇

5.1×200m跑,30s

6.加量训练

周四

1.吸呼气训练跑

2.放松

3.3×150m加速跑

4.甲:8×150m跑,7/8速度

2min间歇

乙:12×100m跑,7/8速度

2min间歇

5.2×5次斜坡跑(100yard)

3min间歇

周五

1.放松跑

2.3组150m加速跑

3.甲:1×300m跑,用45s

10min间歇

1×200m跑,用30s

5min间歇

1×110m跑,用15s

5min间歇

1×200m跑,用30s

5min间歇

1×330m跑,用45s

10min间歇

乙:3×300m比赛项目跑各用40s(200m用28s)

10min间歇

4.1×200m跑,用30s

5.力量训练

早春(1~3月):10周训练

周一

1.吸呼气跑训练

2.放松训练

3.3×150m加速跑训练

4.甲:6×200m跑,时间28s/每组

2min间歇

乙:8×200m跑,时间28s/每组

2min间歇

5.力量训练

周二

1.吸呼气跑训练

2.放松

3.3×150m加速跑

4.传接棒跑

5.起跑训练(在弯道处)

6.甲:2×300m跑,时间各42s(200m用25s)

15min间歇

乙:2×450m跑,时间各45s(25s跑完200m)

15min间歇

7.1×200m跑,时间30s

5min间歇

8.1×5次短距离斜坡跑训练

2min间歇

周三

1.吸呼气跑

2.放松

3.3×150m加速跑

4.传接棒跑

5.起跑训练

6.甲:2×250 m跑,时间各30s(24s跑完200m)

15min间歇

乙:2×350m跑,各45s(25s跑完200m)

10min间歇

7.“h”形态练习3×10m

3min间歇

8.1×200m跑,时间29s

5mim间歇

9.力量训练

周四

1.吸呼气训练跑

2.放松跑

3.3×150m加速跑

4.甲:6×100m跑,100m速度

2min间歇

乙:8×100m跑,100m速度

2min间歇

5.1×200m跑,时间29s

1min间歇

周五

1.吸呼气训练跑

2.放松训练

春末(4~5):8周训练

周一

1.吸呼气跑训练

2.放松训练

3.3×150m加速跑

4.甲:3×200m跑,时间25s/每组

2min间歇

乙:5×200m跑,时间25s/每组

2min间歇

5.4×10m的“h”形态训练

2min间歇

6.1×200m跑用28s

5min间歇

7.力量训练

周二

1.吸呼气跑训练

2.放松

3.传接棒跑

4.起跑训练(在弯道)

5.甲:2×250m跑,时间30s/组(200m用24s)

15min间歇

乙:2×495m跑,每组57s(50s完成400m)

15min间歇

6.1×200m跑,时间29s

5min间歇

7.5组短距离斜坡跑训练

3min间歇

周三

1.吸呼气跑

2.放松跑

3.3×150m加速跑

4.传接棒跑

5.起跑

6.甲:3×200m跑,时间分别为25s.24s.23s。慢跑200m。

7.1×200m跑,时间25s、24s、23s。

5min间歇

8.力量训练

周四

1.吸呼气训练

2.3×150m加速跑

3.甲:2组记时跑

乙:3组记时跑

4.1×200m跑,时间28s

5min间歇

周五

1.吸呼气跑训练

2.放松

第17篇:谈一谈你为什么要参与教学研究课题

1.谈一谈你为什么要参与教学研究课题?可以在哪些方面促进你个人发展和专业成长。2.你将以什么样的角色参与教学研究课题。 一线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困惑,出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甚至疑难杂症,需要进行反思。这些是中小学教师在教育实践和教育认识进一步发展中值得研究并解决的问题。要做研究型的教师,应先从实践中挖掘值得研究的问题,再从值得研究的问题中逐步筛选出可供选择和研究的课题并融合于实践。这就要求我们参与课题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进行研究性教学研究是顺应世界课程改革发展趋势的需要。

2、进行研究性教学研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3、进行研究性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以下方面可以促进教师个人发展和专业成长

1、培养教师合作能力,形成研究共同体。

教师只有在合作中才能快速成长,避免走许多的弯路,只有成功的合作才有可能出现成功的课例研究活动。学科的发展必须依靠全体学科教师的共同努力,将科研与教研紧密结合在一起,在课例研究中发现的有价值的问题确立为科研课题,逐步把教师引向研究的道路上去,教师在专业知识和实践知识的碰撞、思辨,然后互相磨合、消融,最后寻求平衡,找到最佳的教学方法,达到改进课堂的目的。

2、课题研究能够增添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当代伦理学对幸福的界定是:“幸福是人们在一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由于感受或意识到自己预定的目标和理想的实现或接近,而引起的一种内心的满足。而将教育的幸福释义为:教师自我实现后得到的一种满足感,一种需要和欲望满足后的状态和心理体验。课题研究是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也是获得职业认同的重要途径。因为,通过课题研究,可以从专业的角度,解决存在于教育中的问题,从而有助于教师获得职业认同,而教师职业认同,即职业自我形象与一系列教师认为他应该扮演的角色之间保持平衡。这种平衡,使得教师在研究中感受到职业带来的幸福。

3、捕捉生成资源、演绎灵动课堂

课堂教学过程是复杂的、丰富多变的,难免会遇到超出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想法。教师应当善待学生提出的意外问题,尊重学生的话语权、为学生打造一个敢于表达自己想法的平台,适时调整教学计划,为学生动态生成腾出一片广阔的空间,并因势利导,给与学生恰当的点拨和帮助,让数学课堂演绎得更加精彩。在《找规律》教学中,通过情境导入后,让学生小组合作找出墙面和地面装饰的瓷砖的图形排列规律,并用规范的语言来描述规律,帮助总结: (1)从看的方向不同来寻找规律 (2)从图形的不同来寻找规律 (3)从图形的排列来寻找规律

结果在找规律的过程中有一学生说出:“我发现第五行和第一行完全一样,第六行和第二行完全一样,第七行和第三行完全一样,第八行和第四行完全一样„„”

这让我当时非常的兴奋,我没有想到学生会继续“画”下去,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是思维在碰撞中产生绚丽的火花。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点石成金的效果。

在参与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以学科教师的角色参与课题研究。

第18篇:谈一谈音乐教学中歌唱教学的重要性

谈一谈音乐教学中歌唱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推动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歌唱教学是实现中小学音乐教育整体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重要手段普及中小学音乐教育是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只有普及音乐教育才能推动全民音乐素质的提高,才能促进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为了切实做好普及音乐教育,中小学阶段,应着重采取以歌唱教学为主要载体的音乐教育模式。

一.歌唱是中小学阶段普及音乐教育的有效途径

全面推动音乐事业的发展,提高全民音乐素质,必须普及音乐教育。在我国,特别是偏远地区,经济文化较落后。教育设施、师资极其欠缺,加之教育思想滞后。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对音乐教育也没有足够的重视,绝大多数的学校没有乐器、音响等设备。一般的学生不会接触到乐器和正统的音乐教育。即使在大城市里,也只有少数人才能去接触到器乐教学,在经济、思想落后的情况下,采用器乐或其他手段来普及音乐教育是很困难的。“只有人声─—这个人们生而有之的,而且是最优美的乐器,才是使音乐属于每个人的沃土”1。歌唱教学才能做到音乐教育的全面性、普及性。从1901年上海南洋公学附属高等小学堂开设音乐课算起,经历了“学堂乐歌”及民国时期、新中国的建设时期。其间音乐课程几经变更,但“唱歌”一直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课程。甚至曾一段时期为音乐教学的唯一形式。

我国现阶段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大纲中也体现了歌唱教学的重要性:1“唱歌是学生进行艺术实践,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2“唱歌教学是音乐教学中最有效的手段,富有表情的歌唱,形象鲜明、内容丰富、旋律优美的歌曲,最能感染教育少年儿童„„因此,唱歌在音乐教学中应占有重要的地位。”3西方一些国家也大力推崇歌唱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匈牙利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指出,歌唱是音乐之根。匈牙利的中小学音乐教材中就体现了歌唱的重要性,因此推动了匈牙利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德国早在几百年前就对歌唱教学给予了高度重视。“德国如果不是在几百年间系统地在学校推进歌唱教学,他们的音乐文化不会发展到现在水平。”4歌唱教学作为普及音乐教育重要手段,已得到了许多国家的重视。

二.歌唱是提高音乐素质的重要手段

歌唱教学是全面学习音乐的基础,歌唱活动直接与情感相关联,与心灵相沟通。在学习歌唱的过程中兼顾欣赏、练耳、视谱,了解音乐知识,增进对音乐的最佳途径。“歌唱本身又有着非常丰富的学习内容,通过这和最自然的学习形式,使儿童学习掌握音准、节奏、速度、艺术表现、情感处理、音乐分析多声部能力。等等。所以要充分重视歌唱教学。”5我国中小学音乐教材把音乐知识综合在歌曲的教学中。在歌唱教学的过程中教会学生音乐知识、培养音乐能力,让学生通过歌唱来体验音乐,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歌唱是对歌曲的二度创作,让学生通过歌唱把歌曲的思想内容,充分表现出来,传递给受众。是对学生的音乐能力及创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一个更深入的音乐文化只能在歌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音乐之根在于歌唱,只有把歌唱获得的经验和感受移注到乐器学习中来,人们才能在他的乐器上获得美妙的声音。

歌唱作为学习音乐的基础,理应受到足够的重视。它不仅是培养学生音乐素质、提高学生音乐修养的途径,也是培养优秀音乐家的阶石。

三.歌唱教学在中小学德育、美育等诸方面的作用

歌曲在德育方面一直起着重要作用。清末民初,中国许多进步人士利用“学堂乐歌”来激励国人追求解放、民主,宣传爱国主义,废除封建礼教,关注国家兴亡。直到现在,在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涌现出了一批批的与时代相符的进步歌曲。正是这一批批的优秀歌曲成了人们战斗、建设的有力的思想武器,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为祖国的解放、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在我国中小学音乐课本上采用了大量的优秀歌曲,这些歌曲对于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等及道德、情操、性格等方面的发展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在激发学生情感,拓展知识,发展想象力和创作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有着显著作用。特别是歌词,往往是是深入人们心灵,激发人的感情的直接动力。

歌唱给予学生的美也是多方面的,首先它具备了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之美,更重要的是,歌唱能使学生体验音乐之美,并参于到创造音乐之美的活动中去,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音乐美感。在合唱中,学生还会体验到和声美,声音的和谐美。音乐之美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歌曲又是综合的艺术,它还包括了文学、音韵的美,以及歌词中的思想、意境等诸多美学价值。歌唱应是表现音乐美的最佳途径,《乐府•传声》强调“欲求乐之本者,先从人声始。”6我国古代唱论也提到“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可见人的歌喉是最纯洁、最卓越的乐器。歌唱在学校美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他形式所无法替代的。

歌唱在人的语言发展及民族文化的弘扬方成也有显著的作用。首先,歌唱需要语言,要求字正腔圆、吐字清晰。特别是中国歌曲,汉字要求声、韵、调等,这就要求演唱者在唱好歌曲的前提下要打好语言基础。歌曲中的歌词又具有诗歌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在歌唱中能够熟练的运用语言,正确发音,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作用。

在我国中小学音乐教材中有着大量的民歌或民歌风格的创作歌曲,这些可曲是引导儿童进入音乐世界的最好材料,是加深学生音乐“母语”,培养儿童热爱民族音乐,继承民族传统的必由之路。结语综上所述,在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中,要大力地正确地运用歌唱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音乐普及到每个角落。达到教育的全面性、普及性的要求。正确的运用歌唱教学,不仅是对学生音乐技能、音乐素质的提高起到基础作用,也是为培养音乐家打造坚实的基础。歌唱教学不仅能促进中小学教育中德育、美育的培养,更主要能协调各育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歌唱教学是其他形式不可比拟的,只有把歌唱教学摆在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首位,才能使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健康的发展,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促进素质教育的推进,加快我国文化事业的进步。

歌曲在德育方面一直起着重要作用。清末民初,中国许多进步人士利用“学堂乐歌”来激励国人追求解放、民主,宣传爱国主义,废除封建礼教,关注国家兴亡。直到现在,在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涌现出了一批批的与时代相符的进步歌曲。正是这一批批的优秀歌曲成了人们战斗、建设的有力的思想武器,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为祖国的解放、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在我国中小学音乐课本上采用了大量的优秀歌曲,这些歌曲对于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等及道德、情操、性格等方面的发展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在激发学生情感,拓展知识,发展想象力和创作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有着显著作用。特别是歌词,往往是是深入人们心灵,激发人的感情的直接动力。

歌唱给予学生的美也是多方面的,首先它具备了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之美,更重要的是,歌唱能使学生体验音乐之美,并参于到创造音乐之美的活动中去,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音乐美感。在合唱中,学生还会体验到和声美,声音的和谐美。音乐之美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歌曲又是综合的艺术,它还包括了文学、音韵的美,以及歌词中的思想、意境等诸多美学价值。歌唱应是表现音乐美的最佳途径,《乐府•传声》强调“欲求乐之本者,先从人声始。”6我国古代唱论也提到“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可见人的歌喉是最纯洁、最卓越的乐器。歌唱在学校美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他形式所无法替代的。

歌唱在人的语言发展及民族文化的弘扬方成也有显著的作用。首先,歌唱需要语言,要求字正腔圆、吐字清晰。特别是中国歌曲,汉字要求声、韵、调等,这就要求演唱者在唱好歌曲的前提下要打好语言基础。歌曲中的歌词又具有诗歌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在歌唱中能够熟练的运用语言,正确发音,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作用。

在我国中小学音乐教材中有着大量的民歌或民歌风格的创作歌曲,这些可曲是引导儿童进入音乐世界的最好材料,是加深学生音乐“母语”,培养儿童热爱民族音乐,继承民族传统的必由之路。结语综上所述,在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中,要大力地正确地运用歌唱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音乐普及到每个角落。达到教育的全面性、普及性的要求。正确的运用歌唱教学,不仅是对学生音乐技能、音乐素质的提高起到基础作用,也是为培养音乐家打造坚实的基础。歌唱教学不仅能促进中小学教育中德育、美育的培养,更主要能协调各育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歌唱教学是其他形式不可比拟的,只有把歌唱教学摆在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首位,才能使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健康的发展,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促进素质教育的推进,加快我国文化事业的进步。

第19篇:谈一谈音乐教学中歌唱教学的重要性

谈一谈音乐教学中歌唱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推动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歌唱教学是实现中小学音乐教育整体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重要手段普及中小学音乐教育是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只有普及音乐教育才能推动全民音乐素质的提高,才能促进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为了切实做好普及音乐教育,中小学阶段,应着重采取以歌唱教学为主要载体的音乐教育模式。

一.歌唱是中小学阶段普及音乐教育的有效途径

全面推动音乐事业的发展,提高全民音乐素质,必须普及音乐教育。在我国,特别是偏远地区,经济文化较落后。教育设施、师资极其欠缺,加之教育思想滞后。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对音乐教育也没有足够的重视,绝大多数的学校没有乐器、音响等设备。一般的学生不会接触到乐器和正统的音乐教育。即使在大城市里,也只有少数人才能去接触到器乐教学,在经济、思想落后的情况下,采用器乐或其他手段来普及音乐教育是很困难的。“只有人声─—这个人们生而有之的,而且是最优美的乐器,才是使音乐属于每个人的沃土”1。歌唱教学才能做到音乐教育的全面性、普及性。从1901年上海南洋公学附属高等小学堂开设音乐课算起,经历了“学堂乐歌”及民国时期、新中国的建设时期。其间音乐课程几经变更,但“唱歌”一直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课程。甚至曾一段时期为音乐教学的唯一形式。 我国现阶段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大纲中也体现了歌唱教学的重要性:1“唱歌是学生进行艺术实践,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2“唱歌教学是音乐教学中最有效的手段,富有表情的歌唱,形象鲜明、内容丰富、旋律优美的歌曲。因此,唱歌在音乐教学中应占有重要的地位。”3西方一些国家也大力推崇歌唱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匈牙利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指出,歌唱是音乐之根。匈牙利的中小学音乐教材中就体现了歌唱的重要性,因此推动了匈牙利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德国早在几百年前就对歌唱教学给予了高度重视。“德国如果不是在几百年间系统地在学校推进歌唱教学,他们的音乐文化不会发展到现在水平。”4歌唱教学作为普及音乐教育重要手段,已得到了许多国家的重视。 二.歌唱是提高音乐素质的重要手段

歌唱教学是全面学习音乐的基础,歌唱活动直接与情感相关联,与心灵相沟通。在学习歌唱的过程中兼顾欣赏、练耳、视谱,了解音乐知识,增进对音乐的最佳途径。“歌唱本身又有着非常丰富的学习内容,通过这和最自然的学习形式,使儿童学习掌握音准、节奏、速度、艺术表现、情感处理、音乐分析多声部能力。等等。所以要充分重视歌唱教学。”5我国中小学音乐教材把音乐知识综合在歌曲的教学中。在歌唱教学的过程中教会学生音乐知识、培养音乐能力,让学生通过歌唱来体验音乐,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歌唱是对歌曲的二度创作,让学生通过歌唱把歌曲的思想内容,充分表现出来,传递给受众。是对学生的音乐能力及创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一个更深入的音乐文化只能在歌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音乐之根在于歌唱,只有把歌唱获得的经验和感受移注到乐器学习中来,人们才能在他的乐器上获得美妙的声音。

歌唱作为学习音乐的基础,理应受到足够的重视。它不仅是培养学生音乐素质、提高学生音乐修养的途径,也是培养优秀音乐家的阶石。 三.歌唱教学在中小学德育、美育等诸方面的作用

歌曲在德育方面一直起着重要作用。清末民初,中国许多进步人士利用“学堂乐歌”来激励国人追求解放、民主,宣传爱国主义,废除封建礼教,关注国家兴亡。直到现在,在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涌现出了一批批的与时代相符的进步歌曲。正是这一批批的优秀歌曲成了人们战斗、建设的有力的思想武器,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为祖国的解放、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在我国中小学音乐课本上采用了大量的优秀歌曲,这些歌曲对于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等及道德、情操、性格等方面的发展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在激发学生情感,拓展知识,发展想象力和创作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有着显著作用。特别是歌词,往往是是深入人们心灵,激发人的感情的直接动力。

歌唱给予学生的美也是多方面的,首先它具备了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之美,更重要的是,歌唱能使学生体验音乐之美,并参于到创造音乐之美的活动中去,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音乐美感。在合唱中,学生还会体验到和声美,声音的和谐美。音乐之美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歌曲又是综合的艺术,它还包括了文学、音韵的美,以及歌词中的思想、意境等诸多美学价值。歌唱应是表现音乐美的最佳途径,强调“欲求乐之本者,先从人声始。”6我国古代唱论也提到“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可见人的歌喉是最纯洁、最卓越的乐器。歌唱在学校美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他形式所无法替代的。

歌唱在人的语言发展及民族文化的弘扬方成也有显著的作用。首先,歌唱需要语言,要求字正腔圆、吐字清晰。特别是中国歌曲,汉字要求声、韵、调等,这就要求演唱者在唱好歌曲的前提下要打好语言基础。歌曲中的歌词又具有诗歌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在歌唱中能够熟练的运用语言,正确发音,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作用。

在我国中小学音乐教材中有着大量的民歌或民歌风格的创作歌曲,这些可曲是引导儿童进入音乐世界的最好材料,是加深学生音乐“母语”,培养儿童热爱民族音乐,继承民族传统的必由之路。结语综上所述,在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中,要大力地正确地运用歌唱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音乐普及到每个角落。达到教育的全面性、普及性的要求。正确的运用歌唱教学,不仅是对学生音乐技能、音乐素质的提高起到基础作用,也是为培养音乐家打造坚实的基础。歌唱教学不仅能促进中小学教育中德育、美育的培养,更主要能协调各育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歌唱教学是其他形式不可比拟的,只有把歌唱教学摆在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首位,才能使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健康的发展,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促进素质教育的推进,加快我国文化事业的进步。 歌曲在德育方面一直起着重要作用。清末民初,中国许多进步人士利用“学堂乐歌”来激励国人追求解放、民主,宣传爱国主义,废除封建礼教,关注国家兴亡。直到现在,在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涌现出了一批批的与时代相符的进步歌曲。正是这一批批的优秀歌曲成了人们战斗、建设的有力的思想武器,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为祖国的解放、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在我国中小学音乐课本上采用了大量的优秀歌曲,这些歌曲对于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等及道德、情操、性格等方面的发展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在激发学生情感,拓展知识,发展想象力和创作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有着显著作用。特别是歌词,往往是是深入人们心灵,激发人的感情的直接动力。

歌唱给予学生的美也是多方面的,首先它具备了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之美,更重要的是,歌唱能使学生体验音乐之美,并参于到创造音乐之美的活动中去,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音乐美感。在合唱中,学生还会体验到和声美,声音的和谐美。音乐之美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歌曲又是综合的艺术,它还包括了文学、音韵的美,以及歌词中的思想、意境等诸多美学价值。歌唱应是表现音乐美的最佳途径,《乐府•传声》强调“欲求乐之本者,先从人声始。”6我国古代唱论也提到“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可见人的歌喉是最纯洁、最卓越的乐器。歌唱在学校美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他形式所无法替代的。

歌唱在人的语言发展及民族文化的弘扬方成也有显著的作用。首先,歌唱需要语言,要求字正腔圆、吐字清晰。特别是中国歌曲,汉字要求声、韵、调等,这就要求演唱者在唱好歌曲的前提下要打好语言基础。歌曲中的歌词又具有诗歌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在歌唱中能够熟练的运用语言,正确发音,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作用。

第20篇:谈一谈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

谈一谈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

高中生无论从生理、心理来说,都比初中生成熟。因此,自制力较强,学习相对主动。如何尽可能地提高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这对于一个刚刚接触高中教学的我来说,值得我好好思索。要教好高中数学,首先要求自己对高中数学知识有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其次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再次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不但要加强双基而且要提高智力;不但要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主学生会学,特别是自学;不但要提高学生的智力因素,而5分钟的课堂教学教育的效率,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以下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 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和媒体,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复数的引入》这一课是整个复数这一章的第一课,在备课时应注意,通过这一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解释复数的形成和发展,体会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解决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引伸到现实生活中,就是当我们遇到矛盾时,也要勇于面对矛盾,要有解决矛盾的决心和信心,促进矛盾的转化和解决,同时也就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能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每一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如第八章的《椭圆》第一课时,其教学的重点是掌握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难点是椭圆方程的化简。教师可从太阳、地球、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谈到圆的直观图、圆萝卜的切片、阳光下圆盘在地面上的影子等等,让学生对椭圆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为了强调椭圆的定义,教师事先准备好一根细线及两根钉子,在给出椭圆在数学上的严格定义之前,教师先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细线的长度),再让两名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在黑板上画一个椭圆。画好后,教师再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细线的长度),然后再请刚才两名学生按同样的要求作图。学生通过观察两次作图的过程,总结出经

验和教训,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得出椭圆的严格的定义。这样,学生对这一定义就会有深刻的了解了。在进一步求标准方程时,学生容易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化简出现了麻烦。这时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化简含有根号的式子时,我们通常有什么方法?学生回答:可以两边平方。教师问:是直接平方好呢还是恰当整理后再平方?学生通过实践,发现对于这个方程,直接平方不利于化简,而整理后再平方,最后能得到圆满的结果。这样,椭圆方程的化简这一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同时也解决了以后将要遇到的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时的化简问题。 3 要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师来说,掌握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现代化教学手段,其显著的特点: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从而把原来四十五分钟的内容在四十分钟中就加以解决;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提高讲解效率;三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四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在课临近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通过投影仪,同步地将内容在瞬间跃然“幕”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课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板演量大的内容,如立体几何中的一些几何图形、一些简单但数量较多的小问答题、文字量较多应用题,复习课中章节内容的总结、选择题的训练等等都可以借助于投影仪来完成。可能的话,教学可以自编电脑课件,借助电脑来生动形象地展示所教内容。如讲授正弦曲线、余弦曲线的图形、棱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都可以用电脑来演示。 4 根据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每一堂课都有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目标要求。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对于新授课,我们往往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而在立体几何中,我们还时常穿插演示法,来向学生展示几何模型,或者验证几何结论。如在教授立体几何之前,要求学生每人用铅丝做一个立方体的几何模型,观察其各条棱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各条棱与正方体对角线之间、各个侧面的对角线之间所形成的角度。这样在讲授空间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时,就可以通过这些几何模型,直观地加以说明。此外,我们还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谈话、读书指导、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时,在一堂课上,要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要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5 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及时加以总结,适当给予鼓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的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如在讲完一个概念后,让学生复述;讲完一个例题后,将解答擦掉,请中等水平学生上台板演。有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对他们多提问,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同时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能热爱数学,学习数学。 6 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领路人。 7 处理好课堂的偶发事件,及时调整课堂教学

尽管教师对每一堂课都作了充分的准备,但有时也可能遇到一些预料不到的事情。如一次我在讲授《复数的概念》第二课时时,有“两复数不全是实数时,不能比较大小”这一结论,但没有证明。教学计划中也没有证明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当带到这个问题的时,有一位成绩较好的学生要求我写出解答。我就因势利导,向学生介绍了数的大小比较的原则,并利用这一原则说明了“i>0”不能成立的原因。然后,话锋一转,对那位同学说,关于详细的证明的过程,我在课后再跟你面谈。这样,虽然增加了课时的内容,但也保护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 8 要精讲例题,多做课堂练习,腾出时间让学生多实践

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师要精选例题,可以按照例题的难度、结构特征、思维方法等各个角度进行全面剖析,不片面追求例题的数量,而要重视例题的质量。解答过程视具体情况,可以由教师完完整整写出,也可部分写出,或者请学生写出。关键是讲解例题的时候,要能让学生也参与进来,而不是由教师一个人承包,对学生进行满堂灌。教师应腾出十来分钟时间,让学生做做练习或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解答学生的提问,以进一步强化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若课堂内容相对轻松,也可以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提出适当的要求,为下一次课作准备。 9 切实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众所周知,近年来数学试题的新颖性、灵活性越来越强,不少师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因而相对地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教学中急急忙忙把公式、定理推证拿出来,或草草讲一道例题就通过大量的题目来训练学生。其实定理、公式推证的过程就蕴含着重要的解题方法和规律,教师没有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没有发掘其内在的规律,就让学生去做题,试图通过让学生大量地做题去“悟”出某些道理。结果是多数学生“悟”不出方法、规律,理解浮浅,记忆不牢,只会机械地模仿,思维水平较低,有时甚至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过于粗疏或学生在学习中对基本知识不求甚解,都会导致在考试中判断错误。不少学生说:现在的试题量过大,他们往往无法完成全部试卷的解答,而解题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练程度及能力的高低。可见,在切实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中同时应重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养。 10 渗透教学思想方法,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有:转化的思想,类比归纳与类比联想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反证法等。这些基本思想和方法分散地渗透在中学数学教材的条章节之中。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恰当在讲解与渗透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从而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就应该多思考,多准备,充分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机智,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谈一谈网络教学心得体会
《谈一谈网络教学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