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混合式教学实践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3-07 08:38:27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混合式教学 心得体会[推荐]

“混合式教学”心得体会

这次有幸参加在肥城开展“混合式教学”听课活动,聆听各位名师的现场教学课,收益很大,就这次的学习成果从以下几点汇报:

1、结合多种学习内容的优势

混合学习可以提供多种学习内容,使不同的学习内容形成互补。学习者既学习结构性强的知识体系,如通过接受实时讲授和学习网络课件,又接触大量信息资源,如通过搜索网络资源,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终身学习能力,这一点对于成人学习者是至关重要的。混合学习还使学习者一方面获得系统的知识,同时也能接触到最新的发展动态,使学习内容接近领域的发展现状,接近学习者的工作实践环境。学习者经过这样的学习后,可以马上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学习内容适应了学习者的需要,就会引发学习者的内在学习动机,实现良好的学习效果。

2、满足学习者多种需要

学习者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和对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的要求。有的学习者希望进行自定步调的学习,而缺乏学习自觉性的学习者则希望有更多的监督机制;有的学习者只需要了解一些信息,以更新知识结构,而有的学习者则需要与同行进行交流,甚至动手操作实验设备,以培养必要的技能。单纯的E一learning方式是不能实现这一点的。首先,单纯的在线学习易于产生厌倦,导致较高的辍学率,许多学习者在独自学习时感到孤独、缺少集体归属感,他们渴望与人探讨问题。其次,学习者需要的人际交流和实验设备难以在E一learning学习方式中获得。信息性的学习内容最好采用自定步调的学习模式;而技能性和程序性的学习内容则需要开展实践活动,进行人际交流和互动,以利于技能的形成。混合学习正是为这种需要提供了解决方案,它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果。

3、促使学习者使用新技术

混合学习方式结合了传统技术和新技术,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包含不同技术手段的学习方案,给学习者以充分的选择空间和适应时间。学习者可以在己掌握技术的基础上,逐渐熟悉和接受新技术。

推荐第2篇:混合式教学设计

课程:语文

教师姓名:张艳

学校名称:彭家川小学 授课班级:五年级二班 章节名称:走近李白

计划学时:1学时 课型:新授课

设计者:张艳

教学设想:唐代大诗人王维在《书吴道子画后》诗中说:“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亦应该于一定的教学原则规范之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充分体现自己的主导作用,选择新颖的角度,采用适当的教法,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分析鉴赏能力。语文课本中编选了许多李白的诗歌,引导学生从具体篇目入手,赏析李白的部分诗篇,但这样给学生的往往是支离破碎的印象,并不能对李白有整体系统的科学的认识和感受。设计一堂“走进李白”的学生自主研究课。通过对李白的个性解读赏析太白风采。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李白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积极思想,了解其怀才不遇的苦闷和豪放不羁的情怀。理解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勇士的复杂情感。

2 3 4 欣赏李白诗气势磅礴,语言豪放,意象阔大的艺术特色

3 学会应用网络,文献进行研究,培养分析能力,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应用文献研究法,历史溯因法,纵横比较法,解读李白的豪放个性,通过听读、诵读、感知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感受诗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宇宙观,并认识李白的思想局限。

二教学重点:

1 李白的饮酒情结。

2 从饮酒诗及温度李白的性格。 3 李白饮酒诗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李白消极行乐实则渴望 教法与学法:

诵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研究性学习法 三教学过程:

1 导语设计:有人说,好饮两杯的人,都不是俗客,所以,善饮者大都是诗人或是豪侠之士。李白就是这样一位将酒喝至极致,将诗作至巍峨的侠客。今天我们就走近李白的饮酒诗,去品味李白的独特的性格魅力和诗歌艺术特色。

2 3 4 2 好诗诵读热身赛:进入“酒醇诗浓1+1”栏目,主持人介绍比赛规则,进行李白饮酒诗联句背诵。目的在激发学生兴趣,在背诵中感受诗情,进入李白诗的豪迈意境。

诗人与酒何相亲:以新闻发布会的方式,探讨解读李白喜欢酒的原因。

要解读李白的饮酒诗,首先要弄明白李白为什么喜欢酒。这要在酒字上做文章。酒可以渲染气氛,调剂情绪,有助于谈兴,故浪漫倜傥的诗人无不喜欢酒。酒可以刺激神经,产生灵感,唤起联想。李白饮酒诗中酒与愁总是分不开的,这是其功名追求与个体人格的矛盾冲突的及时现实的悲观和无法解决的内心矛盾的反映,其中对人生若梦,及时行乐的歌咏不仅表现为激情奔涌,狂傲放旷,也表现为飘逸和对生命的冷静思考。李白能受人喜爱,关键是其醉饮时所获得的对人生大悲大苦的超越。它体现了一种审美化的生命价值取向,其中对人生若梦,及时行乐的歌咏并没有引导到对个体生命的否定,而恰恰是通过对永恒的短暂把握而实现对个体生命的充分肯定。、5 6 7 8 4 品酒味人生:第一研究小组汇报研究成果,结合具体的诗句从审美的角度探讨了李白饮酒诗中所表现的独特个性及其生命价值取向。

(1) 率真:以《山中与幽人对酌》为例,解说李白真诚直率,随心所欲、恣情纵饮的高度个性化的艺术形象。

(2 ) 狂放:习题导入:猜猜李白选择的是哪一个词

a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 。

A 饮 B 挥 C樽 D 酌

b 人生达命岂 愁?且饮美酒登高楼。 A 堪 B 暇 C伤

李白自诩: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狂,是自信的外现,是对人格尊严的充分肯定,是对束缚人的社会习惯势力的蔑视,他大声疾呼:\"黄金白壁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忆旧游寄谯君远参军》),昂首天外,根本不屑以世俗的价值为标准,\"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长流夜郎赠辛判官》),他是那样不可一世,最可贵的,是他用时代的最强音,惊天地泣鬼神的吼出了一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3)豪爽:结合李白所在的盛唐特征,解读李白的豪爽个性的生成理由。 李白的诗歌丰富和发展了盛唐诗歌中英雄主义的艺术主题。生在盛世的李白而对乱世英雄致以礼赞,当然不仅仅是发思古之幽情。因为通过这类人物,诗人更能够抒发自己“心雄万夫”的气概和热情,表现在历史中建立辉煌功业、积极创造自我价值的人生愿望。同时,这也成为时代理想的人格化写照。

他一生不以功名显,却高自期许,以布衣之身而藐视权贵,正如他在诗中所说:“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流夜郎赠辛判官》)“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玉壶吟》)他有时也发出轻蔑权贵的豪语,如“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等,但主要还是表现内心的高傲。而随着对高层权力集团实际情况的了解,他进一步揭示了布衣和权贵的对立:“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古风》。他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

(4) 以辩论形式,认识李白个性中的孤独:我们从“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中,从“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中,可以看到李白孤独的身影。李白孤独,不仅是由于他的好友相继离去,更多的是由于他的思想在众人之上,无人可以与他比肩。他的孤独,不仅仅是生活上的孤独,更多的是灵魂上的孤独。

5 诗意的微醺:从余光中的《戏李白》切入,赏析李白饮酒诗的艺术特色。

( 1) 意象的阔大:用品味意象的手法, 以《将进酒》为例,讲解李白常选用如黄河,长江,长风,高山,大川等形体阔大的意象,来构建诗歌阔大的意境。

(2) 想象丰富奇特:以诗句为例,结合课件展示 , 引导学生赏析意象的丰富性,浪漫性、夸张性。 6 我思故我在:交流研究经验,总结研究方法,以期在以后的研究性学习中收获更多。

7 播放《将进酒》课件,让那种强烈的节奏感,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强烈作用与学生的口、目、耳、心,实现学生心灵与诗人之心的直接对接。

四拓展训练

请学生将饮酒诗的诗句与作者连起来,以识记更多的饮酒诗,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从李白走开去,探寻更多的饮酒诗。

五教学反思与总结

(1)这节课广泛地开掘了学生的研究力量,既发挥了部分学生的领导作用,又关注那些不热心研究的同学,以达到真正的“教育是为了一切学生”的目的。课题既有学术性、研究性,又有趣味性、挑战性、可操作性。引领学生进入了李白诗歌,从而让学生 进一步理解李白的诗风。

(2)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学生热情很高,利用网络,文献资料,搜寻到许多资料,研究李白的个性,李白与酒的关系,研究饮酒诗中的月的意象特征及感情内涵。但是这还都是别人的“思想”,不只是让学生成为“四角书橱”,或是文献资料的收藏夹,老师要求大家一定要问自己,你对李白其人怎么看,你对李白的饮酒诗中的诗歌艺术 怎么看,你有什么证据,对反面观点你如何反驳。这样的指导使研究落到实处深处,不至于流于肤浅,,学生不再只是搜集材料员,而是真正的研究 者 。

(3)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他们充分体会到合作的愉快,研究的乐趣,真正锻炼了判断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学生面对的不再仅仅是一本书,一篇课文,一首诗词,而是许多首诗,许多文章,比如学生不仅将《唐诗鉴赏辞典》翻了又翻,还上网查阅了许多相关文章,还翻出了《古代文学史》,还找到了台湾现代作家的诗选。占有材料之丰富,品读诗文之细致,是以往的传统课堂所不能达到的。

教育是一种启迪,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是轻易地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辩明方向。 教育是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教育又何尝不是对我们教师本人的激励与鞭策呢?

推荐第3篇:混合式教学体会

《泰安市小学数学混合式教学》听课学习心得

“混合式教学”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互联网络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这种教学方式要求老师在课程设计和知识传递中,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使教学过程“线下”(面授教学)与“线上”(网络教学)有机结合,并根据学生特点达到一个合理的学时分配。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科学地、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混合式”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切实可行的。

一、加强操作,培养创新意识

儿童的思维源于儿童的动作。正像人们常说的“心灵手巧”,其实手巧也会使心更灵。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儿童的智慧在儿童的手指尖上,手是儿童思维的镜子。因为手的动作是和思维活动直接联系的,信息从手传导到大脑,又由大脑反馈到手,二者之间是双向联系,这种联系越多越能促进两方面发展。因此,积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二、引导探究,启迪学生思维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是引导者、促进者,“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再是只看教师的讲授水平,更重要的要看教师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积极地思考问题,独立地获取知识。这就要我们根据学生的认识结构,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学生就能逐步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设疑激思,启发诱导,在知识的关键点加以点拨、疏导,排除学生思维障碍,适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已独到的见解,诱发学生内在的智力潜力,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独立、主动地探究新知,并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教师要重视启发诱导、设疑、激思,让学生通过参与、思考、探究,主动地获取知识并使知识内化。

三、发现质疑,培养思维的创新性

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儿童提问表明儿童在对事物进探索、思考,在寻找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这正是思维的表现形式,也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开端。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大胆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尽量独立思考,不盲从,不迷信,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独特的见解,鼓励学生去发现、创新。教师可以在观察的过程中让学生质疑,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质疑。

总之,数学探究活动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提供包括社会、校园、家庭、网络(软件)等环境,引导学生进行多层面、多维度、多渠道的混合式探究学习,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深远的影响。

推荐第4篇:混合式教学学习心得

混合式教学学习心得

2017年3月25日,学校组织全校老师参加混合式教学的培训,主讲老师为山东师范大学的XXX博士。赵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生动形象的视频教学,循循善诱、娓娓道来,让我对混合式教学有了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让我受益匪浅。感谢学校给我这次学习和进步的机会。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人类的思维、生活、学习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顺应时代的发展,教育发生了变革和创新,构建了网络化、数字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混合式教学应运而生,并且成为一种逐渐被关注的学习策略和学习理念。混合式学习是指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在多种学习理论指导下,根据学习内容、学习者及教师自身条件,混合“面对面教学”、“网络学习”和“实践”三种方式来实施教学的一种策略。它将面对面教学和网络学习进行了有效整合,提高教学与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式。

人类的教育经历了三个阶段:(1)农耕文明-教育1.0时代:私塾教育(2)工业文明-教育2.0时代:班级授课制(3)知识文明-教育3.0时代: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的课程重构和教学变革通过微课和慕课的策略实现,通过翻转教学和混合教学来实现。

“混合式教学模式”即通过互联网将课程在线化,借助在线,实现课堂翻转的一种大学教学新常态。现在大多数高校传统授课多注重教师的教学外在,而忽略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学生缺少有效互动,教与学脱离,教与学效率低下。解决以上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建立微课和慕课。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学习体验。结合线上、线下学习,混合过程,有效促进教师与学生线上线下的互动,提升教学效率;教师自己建课、管课、参与互动、组织课堂,变身导师,侧重学生能力培养;学生自由、自主、自如的学习。赵老师归纳了建立在线翻转课堂教学的成效:一是通过网络可提前释放知识点和阅读资料,让学生有的放矢,自主完成高效的预习。二是通过在线课程管理软件及时了解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学生提前了解讲课内容,带着问题听课,才能实现课堂的翻转。

赵老师的讲解让我收获颇丰,也领略了新时代的教学新方法。在不久的将来,学生可以半脱离课堂,不再是单纯的传统课堂授课方式,让学生 自主学习,学生思维开拓。而我们将能迎来新时代的教学方法。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XXX 2017年3月27日

推荐第5篇:混合式教学学习感悟

“混合式”教学学习感悟

首届“混合式”教学展评在泰安师范附属幼儿园如火如荼的开展,经过3天的不断学习和探究,在此次活动中我受益匪浅,感悟颇多。

首先,明确了对于“混合式”教学的定义。混合式教学并不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或理论,而是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使它逐渐得到了普遍的关注。它主张把传统教学的优势和数字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二者优势互补,从而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本次优质课展评中,许多老师熟练展示运用了多媒体和信息技术。比如在大班科学《好玩的传声筒》中,老师通过提前录制好的小朋友做实验的场景和实际课堂相印证,相辅相成。既吸引了幼儿的兴趣,又以灵活的方式佐证了实验猜想。通过比较大小、长短、粗细不同的pc管的比较,幼儿在提出猜想和验证猜想的过程中不断深入探究自主摸索。本次课堂既尊重了幼儿主题地位,自主合作探究。又将混合式教学灵活的深入到课堂中。这种灵活的方式,使我受益匪浅。

在大班社会《我是天气预报员》中,老师提前跟幼儿观察了今天的天气,并且在课程设置上循循善诱,课堂结构紧凑,步步深入。将不同的天气、日期、符号等,以动态的形式吸引幼儿注意力。最后在展示环节,老师将幼儿作为小小天气预报员的播报语音即时传入家长微信群中,孩子争相展示自己的新学会的小本领,家长也即时的了解了幼儿的学习情况。线上线下结合,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给每个孩子展示自己的机会,给每个家长了解孩子的机会。

展评结束后,在闫主任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热烈且有趣的讨论学习。首先我们在张争研老师的引导下,学习了立足在线班级,探索混合式教学。在她看来,混合式教学就是互联网加课堂教学。老师和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学习,让封闭的校园教学转变成开放的社会化教学。从在线班级是什么,怎么用,效果如何出发,深入解读混合式课堂的实际应用。从在线班级到在线课堂再到在线教育,给予每个孩子自我展示的平台,为孩子打造一个永不消失的班级。不仅如此,张老师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在未来的课堂上,我们是否可以运用全息影像等更简短的科技来进行学习,引得我们遐想无限。

随后许主任从宏观对混合式教学的意义进行解读。他提出混合式教学有两种状态:应然状态和已然状态。混合式教学是教和学的融合。他提出“翻转课堂”教室不是教师讲课的地方而是孩子讨论的地方,课下孩子的自主学习才是孩子的线下课堂。混合式教学包含:翻转课堂、微课程教学、创课教育、码书码课。孩子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泰师附小的王园长和优质课代表刘老师表示:混合式教师的重点在于信息传递和吸收内化。传统教学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传统教学占主线,信息技术和网络在线学习相融合。提高幼儿学习兴趣,和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罗先生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告诉我们,动手动脑,让孩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最后,我们思考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进行混合式教学?为什么要提倡线上教学?混合式教学有利于资源的共享,老师和孩子之间,老师和家长之间。可以进行更为便捷且真实的沟通。孩子参与度高,课堂更加高效。例如我们学习交通安全,可以邀请班级内从事此类行业的家长事实对幼儿进行交流,解说。孩子对这种来源于生活的知识,更容易接纳和认同。

总之,混合式教学是集传统教学班级授课制的优势与数字化教学中个性化学习为一体的杂糅式教学形态,即时开放、动态生成是其鲜明的特点。简而言之,就是将传统教学的优势和数字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在保留传统教育模式优势的同时,尝试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一种融合式的教学形态。这么做能够实现传统教育与信息化教育优势互补,从而获得更佳的教育效果。

科学实施混合式教学,必须准确把握两个关键环节:一是课下的在线学习。教师通过有效的微课教学,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发现并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做好线下教学的准备。二是课上的线下学习。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幼儿开展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探究性学习,开展小组内及班内的思维对话与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实现问题共振、情感共鸣和智慧共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新泰市福田幼儿园 周曼 2017年11月3日

推荐第6篇:混合式教学培训心得

“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培训心得体会

2015年11月20、21日两天,我有幸去江西师范大学参加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课程,课程名称为“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主讲老师为复旦大学蒋玉龙和许肖潇两位教师。这次的培训包含两天集中视频学习及一周在线学习,个人感觉受益匪浅。两位指导老师的循循善诱、娓娓道来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我们焦渴的心田,让我饱尝精神大餐。首先,我想感谢学校给了我这个学习和进步的机会。其次,我就参加培训后的一些感想与大家分享。

1、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懂得了什么是“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模式”。为自己的教学方法改革有重要的指引作用。

所谓“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模式”即通过互联网将课程在线化,借助在线,实现课堂翻转的一种大学教学新常态。本人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也会录制一些案例操作视频提供给学生课后学习,但是没有在线化,通过本次培训萌生了尝试在线的教学改革念头。

2、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明白了为啥要做在线课程。

蒋教授用三个“效率”回答了这个问题,即提高备课效率、授课效率及学课效率。目前高校传统授课多注重教师的教学外在而忽略学生的学习体验。概括起来即为以下两个问题: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一次性广播式教学,与学生缺少有效互动,教与学脱离,教师只负责教,根本不管学生学的怎样,也很难监控到学生学的情况,教、学效率低下。二是学生缺少预习,时空固定,学生属于被动学习,很多学生大多时候在课堂上根本听不懂课,但一次性教学使得学生没有重学的机会。

解决以上问题的良方就是建立在线翻转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学习体验。结合线上、线下学习,混合过程,有效促进线上线下的互动,提升教学温度;教师自己建课、管课、参与互动、组织课堂,变身导师,侧重学生能力培养;学生自由、自主、自如的学习;周期性任务驱动,全程保持紧密学习状态;自控能力、学习能力、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合作能力等全面锻炼。蒋教授通过自己的一门已实施的在线课程教学实践归纳了建立在线翻转课堂教学的成效:一是通过网络可提前释放知识点级的课程讲解和阅读资料,让学生有的放矢,但自由自主的完成高效的预习。二是通过在线课程管理软件可以及时了解学生课前预习的学情,这决定了能否实施课堂的翻转,只有学生提前了解讲课内容,并带着问题听课,才能实现课堂的翻转。三是小班化、任务驱动、分组讲解,有效的组织实施,学生变老师,老师变导师,重复体力劳动变创新智力活动。四是后台大数据让教师对课程知识点,对学生个体情况了如指掌。

3、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初步了解了如何构建在线课程,实现混合是教学。

首先,需要有软硬件的支持,包含高性能的电脑及word 、camtasia studio、视频录制软件、批量换名软件等。

其次,录制形式多样化的教学视频资料,索引化、碎片化的课件等,精心设计的教学任务等资源。

再次,要构建完善的在线课程目录,包含课程定位、课程信息、课程团队、课程大纲、课程内容、课程内测和课程上线。

最后,要学习如何使用软件来实施和管理在线课程。在此蒋教授以自己的在线课程详细的介绍了软件的使用要点。

为期两天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也领略了新时代的教学新方法。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学生可以半脱离课堂,不再单纯的课堂授课方式,让学生的学习空间更广泛,思维更开拓。而我们也能迎来新时代的教学方法

南昌工学院:李素明 2015年11月22日

推荐第7篇:混合式教学模式学习心得

混合式教学模式学习心得

5月19日在泰安市第六中学听取了于松老师的《手持设备在数据统计中的运用》的观摩课及北京教育学院王长沛教授的《教学实验室在教学中的运用》的讲座。我们收获颇丰,深有体会。下面我谈谈我的几点心得。

一、混合学习观

混合学习“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其目的在于融合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综合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集体教学形式、基于“合作”理念的小组教学形式和以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形式。它转变了学生的认知模式、学习方式以及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角色,是学习理念和教育理念的一种提升。混合学习模式下,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师生、生生以及人机互动,由于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和反思;教师也由原来的课堂主宰者和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混合学习具备学习资源提供的灵活性、为个别化学习提供支持以及提高教学效率三个方面的主要特征。

混合学习强调通过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结合来强化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这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谋而合。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认知过程的个性化差异,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因此赋予学生高度的自主性,要求学生具备高度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即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往往离不开教师的指导,针对多种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的对比研究也发现,单纯的自主学习模式的教学效果并不好,甚至比“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还差,而不同教学模式的综合应用往往能取得喜人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要处理好自主学习和面授学习之间的关系,折中的办法就是将两者以一定的比例按照某种模式进行整合,也即开展混合式教学,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统一起来,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为这种统一创造了条件。

二、混合教学模式设计

混合学习模式下的课程设计以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需求分析和特征分析为

基础,以特定的学习环境为前提,必备的要素包括完善的网络环境、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包括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课件、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库、网络试题库、网络交流平台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的具有一定信息技术素养的教师,其中计算机网络环境和多媒体教学设备是平台,网络教学资源是载体,教师是灵魂。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与上述各要素融合起来,经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形成新的教学结构,以改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余胜泉等认为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主要有建构性学习环境设计、课堂教学、在线和发展性教学评价等四个主要环节;黄荣怀等认为混合式学习是由课程导入、活动组织、学习支持和教学评价四个关键环节构成。

三、混合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带来的不仅仅是教学模式的变革,作为相关学科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改革的促进因素,信息技术还从课程的层面促进了学科教学改革。混合学习模式下,以计算机网络自主学习模式为主,还是以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为主?这取决于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整合的程度应根据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具体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具体教学情况灵活匹配、动态调整。

推荐第8篇:基于MOOC SPOC的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MOOC作为一种新的在线教育模式,对传统的高等教育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将MOOC融入传统课堂,实现优势互补,倒逼教学质量的提升,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本文以哈工大“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介绍了如何将MOOC与传统课堂教学相融合,实现线上线下结合、课内课外互补的混合式教学。

关键词:MOOC;SPOC;混合式教学;传统课堂教学; 程序设计课程

2012年以来,MOOC热潮引起了国内高等教育界的极大关注。2014年,“爱课程”网和网易联手打造了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在线开放课程学习的平台“中国大学MOOC”。MOOC在为国内高等教育带来生机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和思考:MOOC对教师和学生带来哪些影响?如何扬长避短、用MOOC改造和优化传统课堂?

本文首先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然后介绍笔者在进行基于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学方面的一些探索性工作。

一、MOOC对传统的教与学的影响分析

MOOC在吸引传统教育者积极参与的同时,也引发了一部分人的质疑和担忧:它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它只是互联网时代催生的短暂泡沫,还是预示着高等教育发展的未来?它会不会像在线音乐冲击唱片行业、在线图书摧垮实体书店那样侵蚀传统大学的领地,成为传统课堂的替代品?教师会不会因此而失业?也许现在回答这些问题还为时尚早,但毫无疑问MOOC给传统课堂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是巨大的,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

MOOC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兴趣驱动。MOOC可以让学习者体验到非功利的、全凭兴趣的学习,形式灵活的微课更符合“90后”大学生的个性需求和学习习惯。例如,2014年中国MOOC学习者调查报告显示[1],学习者年龄主要集中在18~25岁之间,学习MOOC的主要动力和原因有3点:61%是出于个人兴趣和获取新知识,22%是想在当前行业领域内提升个人的职业技能,13%是想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或出国。

(2)更大的自主性。如下图(a)所示,MOOC给学习者的学习提供了更大的自主性。所谓自主性是指学生可以自主决定学习的时间和地点,利用零散时间随时随地学习短视频微课,并且还可以自主选择在自己的最佳状态时学习,自主决定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视频的观看次数以及回放次数,自主控制视频的播放速度,可以随时让老师停下来或再讲一遍,真正实现按需学习。MOOC的这种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a)自主性 (b)交互性

学生在MOOC上的学习特点示意图

(3)更多参与和互动的机会。相对于以往的只是局限于单向信息发布、缺乏互动交流的网络教学平台而言,MOOC更强调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给学习者提供了更多参与和互动交流的机会,如上图(b)所示。MOOC的互动性主要体现在学生线上的交互式练习、作业互评以及在学习社区中的互动交流,学习者不仅可以和平台、教师之间进行互动,还可以和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互动,并且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随时随地地实现这种交互。这种“微交流”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也迎合了中国学生的性格特点,即在课堂上不敢面对面地向老师提问题,但在MOOC平台上却可以大胆地提问。

对学习者而言,MOOC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不同于传统课堂的知识传播模式和学习方式,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必然也要求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来适应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MOOC给教师转变教学模式带来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教学关注点的变化。教学关注点从过去关注教师应该教什么(教学内容),教师应该如何教(教学方法),转变为关注学生希望怎么学(学习过程),学生学得怎么样(学习效果)。教师要通过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其实质就是从教师的视角转向了学生的视角,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而MOOC恰好从技术上确保了“以学生为主,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的实施。

(2)教师自身角色的变化。仅从技术上确保“以学生为主,以学为主”是不够的,还要从思想根源上入手,这就要求教师先要转变自身的角色,即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和助力学生学习的导师,其主要任务不是监督和评判学生的学习结果,而是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和学习体验,即MOOC平台上的师生关系不再是裁判和运动员的关系,而是教练和运动员之间的关系。

(3)授课对象的变化。在传统课堂里,因学生人数较少,教师能够了解每个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况;而MOOC课程的学习者很可能是社会上的海量人群,达到几千甚至上万人,教师不可能也无需了解每个学习者,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对学习者一无所知,此时教师需要关注的这个大规模群体的整体学习状况。学习者是一个海量人群,就意味着学习者的基础会参差不齐,而不同基础的学习者会有不同的诉求,他们会更挑剔,往往会提出更多更严格的诉求和期望,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诉求及时地调整后续的内容和进度。

(4)授课形式的变化。从授课形式上来看,MOOC课程不是黑板搬家和传统课堂的实录,而是要通过出镜、手写、实景、动画、访谈等多种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有机融合,营造“一对一”授课的感觉,让坐在电脑前学习的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许多教师都习惯于教室的气氛,站在讲台上走来走去,往往是台下坐的学生越多,讲课越有激情,而面对摄像机的镜头和笔记本电脑的屏幕像主持人一样说话起初总有些不适应。

随着MOOC平台的不断壮大和在线开放课程的与日俱增,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作为一名MOOC的主讲教师,必须虚心地学习和适应这种变化,才能在众多教师同时开设同类课程的MOOC平台上占据一席之地。

二、MOOC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这句话来形容MOOC的发展之迅速不算为过。究竟是什么魔力让MOOC吸引大批的学习者呢?MOOC吸引学习者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1)MOOC为更多的人提供了免费接受优质教育和分享教育创新红利的机会。无论你是否考入了名校,都可以线上聆听名校名师的课程,选课简单,在网络上就可以实现一个完整的学习周期,而且还是免费的。

(2)以“短视频”为基本教学单元的“碎片化”学习模式,便于学生利用闲暇的碎片时间随时随地观看,并且更有利于知识的记忆、理解、消化和吸收。没有完全理解的内容还可以随时暂停和回放,从而获得超越传统课堂的学习体验。

(3)MOOC为学习者创建了一个互帮互学的沉浸式、社交化的学习环境和即时反馈的交互式练习近平台。这些交互不受时空的限制,交流的问题也变得更加多元和开放,摆脱了传统在线教育模式中单向提供学习材料和灌输式学习的局限,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然,MOOC不是万能的,它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因此难免存在一些争议,例如:

(1)学分认证问题。MOOC的认证不仅是教育部门,也是MOOC平台、教师和学生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支持者认为,从长远角度来看,能够授予证书、文凭甚至学位是MOOC实现真正教育革命的前提;从短期效益来看,MOOC学分和证书能获得传统高校的认可,必将极大地推动MOOC的发展。目前,国内已有MOOC课程获得了部分高校的认可,和传统高校的学分起到一样的作用。

但与此同时,也有人表达了对MOOC学分认证的不满和担忧。他们认为MOOC如果有了证书保证,很可能会加剧现在高校之间在资金、知名度、办学规模等方面的差距。越知名的高校越容易和各个知名的MOOC平台开展MOOC课程的合作,强强联合必将得到更多的资金资助和更高的知名度;而知名度较低的高校在MOOC竞争中将处于劣势,越来越艰难。同样地,如果要在两位教授开设的同样的MOOC课程中做选择,人们普遍倾向于威信更高、影响力更大的那位教授,结果可能是强者更强,弱者更弱,这种马太效应将会使得强者在相关领域获得更多话语权。

(2)课程流失率问题。MOOC被诟病最多的就是流失率高的问题。MOOC课程的注册学习者虽然很多,但能坚持到底并获得证书的比率却很低。其实,中途弃课率高一直以来就是在线教育的痛处,让大量学习者连续几周独自坐在电脑前、专注地学完一门课程确实是一件艰巨的任务。

MOOC适合碎片化学习,既是优点也是缺点。尽管有研究表明6分钟左右的短视频更易于让学生保持注意力专注,但其实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还在于MOOC学习者大多是学生和上班族,只能在上课和工作以外的业余时间来学习MOOC,这就意味着它仍然是一个“副业”。

此外,拖延症也是MOOC通过率不高的原因之一。实体课堂中老师的督促和同学的帮助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拖延症。而学生一个人利用业余时间在网上学习的约束力不强,在开始的兴奋过后,遇到困难或工作和学习繁忙时,就会拖延。2014年中国MOOC学习者调查报告显示[1],在没有学习MOOC的学习者中有29%是时间不够,26.1%是自制力差和有拖延症。

当然,网速带宽和平台使用的便捷性这些因素也很重要,如果把MOOC课程比喻为“车”,那么MOOC平台就是“路”,车好还需要路宽,才能增加用户的学习体验,吸引学习者持续参与。

此外,加入课程只看视频的学习者也是大有人在。尤其是那些只为回炉深造而不在意证书的社会学习者,他们虽然不交作业、不考试,但能坚持看视频并从视频中学有所获,这也是MOOC价值的体现,把这部分人算在流失的学生人数中显然不尽合理。

最后,再来看流失率是如何计算的,通常是通过考试获得证书的人数除以总的注册人数,由于MOOC注册是免费的,又很简单,所以可能大多数学生注册课程时对课程并没有太多了解,要么是路过、抱着“进去看看”的想法,要么是冲着课程的名字或者主讲教师的名气加入课程的,在这样巨大的分母之下,较高的流失率是很正常的,即庞大的学生注册人数不可避免地出现过低的通过率。笔者认为,如果未来能够实现学分互认互换并实行付费身份认证,那么很可能会提高MOOC通过率,但付费身份认证显然违背了MOOC让更多人享受免费优质教育资源的初衷。所以,评价一门MOOC课程不能只盯着注册人数和通过率这些数字,而应该关注和分析这些数字背后学生的学习活动,通过对这些“学习大数据”的数据挖掘,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进行反馈指导和学习资源的“推荐”,持续改进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形成吸引学生持续参与的良性循环。

从上述赞誉与质疑中不难发现,MOOC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不足的同时,也存在一些“软肋”,即也有它做不到的事情。

首先,全凭兴趣驱动的MOOC学习不能保证学生全面系统地获取知识,学到的碎片化知识可能不成体系。有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注意力是有选择性的,人们倾向于只接收自己想接收的信息,表现在MOOC学习中,就是学习者倾向于只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以及自己认同的东西。自由永远都是相对的,兴趣在某些时候是最好的老师,而某些时候显然不是,学习不可以太任性,而且也并不是所有的课程和知识点都适合MOOC。

其次,MOOC平台不能保证评估考核结果的真实可信。防抄袭一直是MOOC的难解之题。尽管有诚信和反作弊条款等约束,但MOOC平台无法确认学生的作业是否是学生本人提交的,即使是学生本人提交的,也无法确认他是否抄袭。

最后,MOOC只能“教书”,不能“育人”。育人需要教师的言传身教,需要学生的耳濡目染,毕竟教师的任务不只是教学生学知识,还要教学生学做人。虽然MOOC也支持教师与学生的隔空互动,但却无法达到师生面对面交流的效果,这也是MOOC无法取代实体课堂的主要原因。

尽管MOOC存在诸多问题悬而未决,但瑕不掩瑜,现在越来越多的传统教育者加入了MOOC浪潮,并且不可否认的是MOOC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如不断上涨的学费、越来越大的学生规模、不够开放的精品资源等。MOOC作为一种新的在线教育模式,对传统的高等教育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正如德国波茨坦大学克里斯托夫?梅内尔教授所说:“MOOC是对传统大学的延伸而不是威胁或者替换,它不能取代现存的以校园为基础的教育模式,但是它将创造一个传统的大学过去无法企及的、完全新颖的、更大的市场。”[2]

其次,将实验(在总成绩中占10%)安排在SPOC里进行。SPOC教师根据自己承担班级的专业特点设置不同的实验内容,因侧重实用性的实验程序的规模相对较大,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所以确认抄袭相对容易,通过查重软件一旦发现学生抄袭就将之前的所有实验成绩清零。

再次,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训练机会,还将学生在作业在线评测系统中刷题分数排名按相对分进行计分,在总成绩中的占比为5%。一方面让系统从题库中随机抽题给学生并限时完成,另一方面对这部分成绩按总分排名先后取相对分,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得抄袭者无机可乘。

最后,采用我们基于程序理解技术研制的编程题考试自动评分系统进行期中和期末的机上考试(在总成绩中分别占15%和50%)[6]。不同于Online Judge的评分方式,我们研制的编程题考试自动评分系统不仅根据测试用例考查学生程序的运行结果,还分析学生程序的结构语义,对输入输出信息与题目要求不一致和有语法错误的程序也能给出合理的评分,因此评分结果更合理,更接近教师人工评分结果。

四、学生和教师的反馈

在2014年秋季第一次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精髓”MOOC课程时,我们做了一项调查,主要问题是:你如何看待线上MOOC课程和线下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赞成还是反对?

参与调查的46名学生100%赞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例如,houchw_侯传伟说:“赞成MOOC课程,课堂上一走神就听不懂了,线上听不懂可以反复听。线上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向南以北_李欣鑫说:“无条件点赞,线上MOOC与线下课堂应该是互为补充的,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知识点进行阐释,有助于学生更加立体地理解相关课程内容。”时间蛰虎_刘肆说:“我是极力赞成这种线上MOOC课程和线下课堂教学模式的,像我这种能够接受重点大学专业课程的机会做梦都没想过,生活在这个年代,确实很幸运了。”

当然,学习者们也对MOOC的优势和劣势给出了客观的评价。例如,zzusong_宋宏光说:“线上的MOOC给更多人更多学习的机会,但是感觉没有线下教学讨论交流方便,没有线下教学约束力强。”nonmcw_李宁说:“两个都赞成,MOOC在时间上可以更好地自由掌握,课堂上互动性更强。”叶小鱼_盛伟豪说:“我觉得线上MOOC课程对时间要求更低,自主性更大,不过线下相比较更为系统性。”

目前,教师对MOOC的态度还存在两个极端,有很感兴趣和积极投身参与的,也有冷静旁观和心存疑虑的,有的认为MOOC终究是面向业余学习者的,有的则是担心参与MOOC课程后要比传统教学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担心自己陷入到大规模学习者的论坛讨论中而难以抽身去完成其他方面的工作。相信随着MOOC的普及和发展,教师对MOOC的认识程度加深,以及学校对MOOC教师工作量的认定,会吸引更多教师参与MOOC课程建设。

笔者开设MOOC后的最大感受就是:MOOC就像一枚甜心巧克力,你不去亲口尝一尝,永远都不会知道它的滋味,而一旦尝过,便欲罢不能。

从斯坦福大学教授Sebastian Thrun把他最原始的让高等教育惠及更多人的朴素想法以开办MOOC课程的方式实现,到现在众多MOOC平台与知名院校合作开设MOOC课程,MOOC 已成为一种潮流,并推动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在汹涌而来的MOOC浪潮面前,我们别无选择,“To be or not to be”,该是我们“做正确的事”而不仅仅是“把事做正确”的时候了。

虽仍存在争议和问题,但MOOC在高质量大学课程方面展现的巨大吸引力使得越来越多的知名院校和传统教育者加入其中,包括建设MOOC平台,开设MOOC课程,探索“MOOC+SPOC+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等,它正慢慢地向人们展示着自己的迷人光彩。

参考文献:

[1] 2014年MOOC学习者调查报告[EB/OL].http://mooc.guokr.com/post/610674/.

[2] 祝智庭.“后慕课”时期的在线学习新样式[EB/OL].http://www.daodoc.com/course/hit-69005#/info.

[5] 苏小红,赵玲玲,王甜甜等.以机试为主、分阶段多重累加式的C程序设计课程考核体系[J].计算机教育,2014(3):36-40.

[6] Tiantian Wang, Xiaohong Su, Peijun Ma, Yuying Wang, Kuanquan Wang.Ability-training-oriented automated aement in introductory programming course[J].Computers & Education,2011, 1(56): 220-226.

[基金项目:教育部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项目(2-2-ZXM-01),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2013010260)]

[责任编辑:余大品]

推荐第9篇:混合式学习

所谓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学习理论的混合:混合式学习的学习策略需要多种学习理论的指导,以适应不同的学习者,不同类型的学习目标,不同学习环境和不同学习资源的要求。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教育传播理论、活动理论、虚实交融理论、情境认知理论等。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主动探索式的学习。

学习资源的混合:精心开发的在线课程、生动趣味的讲师面授、同事的经验分享、全面的资料积累等,把资源尽可能多的整合到一个平台上,建立“一站式”的学习,形成强大的企业知识管理中心,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显性知识体系化、体系知识数字化、数字知识内在化。

学习环境的混合:我随时准备学习,但我不想总是被教导(温斯顿·丘吉尔)。一个理想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综合了多种功能,能够使学习者参与多个正式、非正式学习活动。它是建立在完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环境中,从信息到教学内容,从技能评估到支持工具,从训练到协作环境,一切围绕学员展开。

学习方式的混合:充分利用网络的力量,将网络学习与课堂面授有机结合。有实时与非实时、同步与异步的教师讲授,可进行讨论学习、协作学习,基于“合作”理念的小组学习,还有传统和围绕网络开展的自主学习。将正式培训与非正式学习无缝对接,让企业学习浑然一体。

重在平衡与适度:不能为混合而混合,毫无根据的滥用、误用混合式学习。应该着眼于企业学习的实际情况,既不过多依赖于在线学习造成系统性不足,也不能单纯依靠传统教学。 具备操作性:要综合考虑各种软硬件因素,着眼于企业发展和员工职业发展规划的实际情况,并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完善,建立起能为企业所用,为员工所用的混合式学习。

推荐第10篇:混合式学习

混合式学习一词来源于英文的“Blended Learning”。美国人才发展协会(ATD)(原美国培训发展协会ASTD)将混合式学习定义为应用“合适(right)”的学习技术,配合“好(right)”的个人学习风格,在“适当(right)”的时间转换成“正确(right)”的技能给“适合(right)”的人,从而完成最佳的学习目标。

我们可以理解为:混合式学习是根据学习内容、学习者需要、学习环境等对传递方式进行合理的选取及利用,以提高学习效果,提升工作绩效。在互联网时代,混合式学习需要有效整合碎片化的时间和信息、学习手段、学习者的注意力,使学习成为一种自我行为,一种持续性的行为。

互联网时代逐渐成为当代培训学习的主流,主要产生以下三点影响:

社会化交流习惯渐形成

各种搜索引擎、内容网站、在线图书、知识分享工具、学习工具、电子设备和终端,都在促进知识的生产和流动,社交网络使每个人都成为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加快了社会化交流习惯渐形成。获取知识作为学习中的核心环节,在技术手段上已经有了巨大的革命性飞跃。学习得以更快速、更广泛地发生与创新,隐性知识得以显性和再利用。 社会化学习强调学员的自主学习、交互学习和协作学习。通过云计算技术,所有资源都整合在“云”端,学习者利用这些资源自由地创建虚拟社区,构建虚拟学习环境,与具有共同学习目标的其他成员展开协作学习。

学习形式正在彻底颠覆

随着互联网的优化,传统的以面授为主的课堂学习比例正在不断压缩。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革新,使视频化教程得以广泛应用,个性化学习需求不断满足。视频、大型在线公开课(MOOC)、虚拟课堂等多种在线学习形式纷纷出现,方便学习者得以反复学习。

大型在线公开课(MOOC)正在席卷中国。以Coursera为例,它由美国斯坦福大学两名计算机科学教授创办,旨在同世界顶尖大学合作,在线提供免费的网络公开课程。课程全部针对高等教育,并且像真正的大学一样具备一套自己的学习和管理系统。另一个例子是近年热门的可汗学院(KhanAcademy)。它通过在线图书馆收藏了3500 多部可汗老师的教学视频,还提供在线练习、自我评估及进度跟踪等学习工具,向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免费的高品质教育。

随时随地学习得以实现

移动应用和云计算技术支持用户在任意位置、使用各种终端获取应用服务。借助于网络和现代先进的通讯设备,使学习不再受时间、地域或者讲师的限制,能有效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讲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学习者可以将学习与工作结合,以提高知识迁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互联网时代的混合式学习元素

随着学习模式产生的重大变化,互联网时代具备了一些典型的混合式学习元素。它们有着各自的优势和特色,适合运用于不同的场景。

训前测评:有助于加强角色认知、挑战自我、给予发展支持,在正式学习开始前对学习者进行预热,需要强大的在线测评系统平台做支持。

在线课件:通过消除空间障碍,切实降低成本;大规模、宽领域、多层次地进行人员覆盖;自由性高,灵活便捷,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 训后考核:通过知识测试对在线学习效果进行评估,考核知识的掌握程度。 图书导读:把文章的精华部分提炼编辑,通过手机推送给学习者,或印刷成图片张贴于学习生活区域,利用空闲时间进行学习。

视频资源:在完善的技术平台支持下,学习者可以在线流畅地发布、浏览和分享视频作品。不必端坐电脑前,也不必实时收看或收听,享受随时随地的自由。 文章案例:提供碎片化学习的一种渠道。知晓知识领域的实践和动态,体验鲜活而精彩的文章与案例,掌握实用工具,并紧扣前沿。

线上讨论:穿插于在线课件学习中,学习者带着问题研讨,结合主题工作任务进行知识点的巩固;提高了学习者之间的协作和交互能力。

面授课程:强调理解与应用,为线上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迁移搭建桥梁。 工作实践:即on the job training(在岗学习),又称“干中学”。使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立即运用于工作并反复练习,有助于迅速掌握实践技巧。 发展他人:企业中建立“导师制”,指导力量必须是某领域中的专家或精英。通过“传帮带”的形式,对他人的综合素质和职业发展提升做出规划、指导和帮助。 点对点交流:即一对一辅导。通过双方互动,针对身性地进行沟通和教导,量定制学习方案,满足学习者个性化的需要。

我们按照四个维度对这些混合式学习元素进行总结和归类,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对它们加以运用,使之发挥最佳效果。

互联网时代的混合式学习设计

Bersin & Aociates公司的CEO兼总裁Josh Bersin提出混合式学习的设计过程主要包含四个基本环节: · 识别和定义学习需求

· 根据学习者的特征,制定学习计划和测量策略 · 根据实施环境开发或选择学习内容 · 执行计划、跟踪过程并对结果进行测量

下面我们将结合这四个环节,谈谈互联网时代的混合式学习需要考虑的因素。

识别和定义学习需求

在这一阶段,混合式学习设计需要强调人的主动性、重视学习动机的支持。学习动机是推动学习者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也是推动在线学习进行的关键。在学习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来安排学习活动。

制定学习计划和测量策略

在这一阶段,混合式学习设计需要重视以下方面:

积极的人际互动,保证实时或非实时的沟通和交流。学习需要营造氛围。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需互相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平等、宽松、活泼的情形之下,引领大家集体学习,共同学习。

把知识、实践与训练融为一体。以成熟的教学设计理念为依托,融合训前测评、在线课件、面授课程、发展他人、线上讨论等多种混合式学习元素,确保知识有效传递和技能的科学利用。

学习需要提供支持、服务与帮助。在混合式学习设计中,企业的培训人员负责整体学习项目的运营实施,提供学习者相关的学习帮助,监控学习者的学习进度,制订学习激励方案;学习者的上级对整体学习项目给予支持,在平时的工作中让学习者感觉到学习时间投入非常值得,学习有价值。

开发或选择学习内容

在互联网时代,在线学习是混合式学习设计的重头戏。在线学习的设施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带宽。有些学习者不能进行远程高带宽接入,因此有些内容不能在他们的机器上运行。在混合式学习设计中,需要明晰在线学习资源对带宽的要求。

标准。每台电脑可能使用不同的操作系统、不同版本的浏览器和不同的插件。因此,应针对浏览器版本、插件、带宽、内存、所需的CPU速度等设置内容实施标准化。

LMS(学习管理系统)的限制。在线课件内各项资源必须匹配企业的学习管理系统,满足在互联网上运行的基本条件。一般LMS系统的价格较高,而且使用繁琐,因此许多企业在购买时倾向于省略其中的某些功能。在线课件能顺利与平台进行“计时、考试成绩回传、学习进度管理”等交互操作非常重要。

执行计划、跟踪过程并对结果进行测量

该过程是混合式学习设计的最后阶段,也是非常重要的阶段。结合绩效目标,对学习结果进行考评,评价学习计划,强化培训效果和实现行为改进。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培训评估工具为“柯氏评估”。柯氏评估分为四级:反应评估、学习评估、行为评估和成果评估。反应评估,评估学习者的满意程度;学习评估,测定学习者的学习获得程度;行为评估,考察学习者的知识运用程度;成果评估,计算培训创造出的经济效益。以上培训评估的四个层次,实施从易到难,费用从低到高。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内部进行到三级评估已经很难得了。要实施好三级评估,通常需要在学习结束的一段时间后,借助于一系列的评估表来考察学习者在实际工作中行为的改变。

【附栏1:哈佛商学在线混合式学习项目设计方案】

哈佛商学在线源自哈佛商学院出版机构,其使命是让世界上更多人受益于哈佛商学院的优质教学资源。哈佛商学院出版机构依托于哈佛商学院的教授大师资源以及《哈佛商业评论》的管理经典理论,开发形成哈佛商学在线网络课件。它包含四大学习产品:哈佛管理导师、新经理成长地图、领导力加速和哈佛高管视角。 以下是凯洛格公司为某个大型房地产企业新任经理人设计的基于哈佛商学在线的混合式学习项目方案。整个项目分三个阶段,以新经理成长地图的课程逻辑为主线,融合多种混合式学习元素,通过企业培训经理有力地运营实施,在企业内部获得非常卓越的学习效果。

(注:训前测评、在线学习课程、研讨会、应用工具、行动计划、考试等学习内容均来源于哈佛商学在线)

第11篇:混合式学习

混合式学习

原作者:Ian Quillen 发表时间:2013-07-26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传统课堂正在逐步被混合式学习方式所取代,通过计算机等高科技设备的使用,可以让不同年级的学生坐在同一间教室里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进行安排。

几个月以来,斯坦顿小学的老师和管理员们一直在想方设法寻找各种各样的的图书、在线研讨会、座谈会和新闻,他们想通过这些东西来尽可能的让学生们更加深入的融入到课堂当中。

他们所做的这些,其实就是那个有点神秘色彩的概念:混合式学习。

“除了计算机,我们其实并不知道混合式学习到底是什么。”卡罗琳·约翰校长说。

一年后,这座位于华盛顿东南部,能容乃400名学生,有绿色走廊和粉刷了柔和色彩的教室的公立学校,正在通过自己的方式诠释着这个概念。

在斯坦顿小学,3至5年级的学生每天会花45分钟的时间在iPad或戴尔笔记本电脑上使用ST Math。这是一个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制作的一个线上数学程序。例如,有的学生只能背乘法表,而有的学生却已经能做两位数的乘法了。有的学生通过键盘和触摸屏来解决问题,寻求方法,而有的学生却在擦洗屏幕,在废纸上乱涂乱画。老师们会在教室里巡视,及时帮助那些被问题困扰的学生。

时间一到,所有学习设备将会被送到另一个教室,在之后的这一天时间里,学生们将不会再接触到电脑。但是,斯坦顿小学的混合式学习计划中的这一系列安排,只反映了混合式学习里有紧有松的一面,重要的是,这还需要经过更多的个人实践。

“就在过去的几年里,学区主管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们认为这件事情没办法坚持下去,也不会出现什么不同的结果。”K-12在线学习国际委员会(即iNACOL)主席苏珊·帕特里克说。“我们一直在观望混合式学习的发展趋势。”

因为到目前为止,关于混合式学习的起止时间还没有明确的划分,所以很难确定全美有多少家学校正在实施这个计划。一个年度报告中指出,一切“正在按计划进行”。这个报告主要关注在线教育和混合式学习。报告中估计,2012年,全美将近14000个学区中的三分之二已经在进行某种混合式学习的尝试了。报告也指出,根据实施学校和参与学生的数量来看,这个比重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帕特里克说,混合式学习越来越受欢迎的一大原因在于,尽管教育技术在不断的发展,但是比起完全的在线学习,大多数学生和老师仍然更喜欢完全真实的、充满现场互动的传统学习方式。

此外,为了弄明白混合式学习,有必要了解清楚哪些不是混合式学习:在网上做作业,阅读电子读物或其他与技术相关的活动等等这些都不能算是混合式学习,除非这些活动能够提供给学生自主控制节奏和自主选择授课内容。

“我希望人们考虑的是,学生在一天中应该有一部分时间是在线学习,同时对于实体学校来说,这也应该是学校教学中的一部分,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克莱顿克里斯坦森研究所混合教育专家麦克·霍恩如是说。

在克莱顿克里斯坦森研究所(前身为应诺赛研究所),从那些只提倡混合式学习的人,到那些通过混合式学习的趋势和共性进行分类的人身上,霍恩和他的团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2012年5月,该组织发布了一份白皮书,将混合式学习划分为四类:轮换型、灵活型、自主选择型以及虚拟型。

斯坦顿和其他小学的混合式学习属于轮换型。在这种类型下,在线上学习和传统教室学习中,学生们学习相同的课程并相互轮换,他们的课程通常是数学或英语(或其他语言类课程)。各所高中的混合式学习则可能是自主选择型的。学生们会选择一到两门在线课程(通常是高级实习课或者一些补充学分的课程)来作为他们教室课程的补充。

其他两种类型就更加专业一点了。纽约的“你的学校”数学计划就是较早的一个灵活型学习模式的例子。这个计划为每一位学生量身定做了独一无二的课程表,包括在线课程,集中学习和传统教室的演讲。虚拟型学习模式就是学生们在学校里主要是在网上听课,但是会定期的和老师或老师的助理见面。

在这四种类型中还会有更细的划分,但是霍恩相信,随着混合式学习越来越受到欢迎,教育工作者们将会使用其中其中的一到两种最熟悉的模式,可能会是轮换式和自主选择式。

其实,在这个领域,已经有做得十分成功的例子了,比如飞船教育机构。在硅谷,公益性教育管理组织目前正管理着7家轮换型模式下的小学,并打算将此延伸到密尔沃基直至全美的其他城市。一些有名的慈善活动也对此产生了兴趣。比如比尔&梅琳达盖茨基金已经捐出上百万美元,一部分通过旗下的“下一代学习挑战”的比赛,将款项用于结合了不同学习模式的再教育中。

支持者同时也指出,混合学习模式可以使那些班级规模过大,或者班级中学生发展差异性大的学校受益。

“老师在给一年级学生上课的同时,可以兼顾到四年级的学生,这是让我们十分兴奋的一点。”城市桥基金会常务理事米卡·威克说。这个基金会曾为斯坦顿小学的混合式学习提供资金支持,此外还为华盛顿的其他好几所学校构建混合式学习作出过特别的贡献。

即便如此,就连混合式学习最积极的支持者们也提醒说,这个领域是新兴领域,很多事情都还是未知数。城市桥基金会在华盛顿一系列支持混合式学习的举动,其原因之一就是要收集更多的信息,这包括一个在哈特中学实施的,名为“你的教学”的基于如何解决问题的计划。这个计划由“你的学校”创办人乔·罗斯和克里斯托弗·拉什建立,并由一个混合式学习团队给12位老师进行培训,并在他们所在的学校进行混合式学习的试点。

但是,最能得到一致意见的一个途径最终还是行不通:注重硬件还是软件。“在我们整个过程中,我们始终没有讨论关于产品的问题,我们谈论的是我们将会得到什么。”“教育元素”机构创始人安东尼·金说。该机构是一家咨询公司,帮助学校、学区和学校网络来建立混合式学习计划。

“这对于这些人来说都很困惑,”金补充说,“我想这些人一开始都很清楚他们想要的东西——比如‘我需要一个iPad’——但是他们却不清楚他们即将行使怎样的一种职责。就好像一个病人一进门就胡乱拿药,却没有注意药的副作用。”

这将耗时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才能使在斯坦顿的受训团队看出他们的计划是否具备长久的效果。但是,这个曾经在2010年因教学情况不达标而濒临关闭的学校,却因在过去三年中,该校善于阅读的学生比例增长了一倍,精通数学的学生比例是原来的三倍而再一次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信任。

校长卡罗琳·约翰说,明年的混合计划增加的内容都是些小的变化,比如可能会设立学校的第一个计算机实验室,或者增加一些与阅读相关的软件。她同时还说,正逐步尝试混合式教学的老师们,不应该为自己的教学计划比不上像飞船教育机构那样的庞大计划而害怕。

“混合式学习想起来确实是一个庞大,想想都会害怕的工程。”约翰说道。“但是我们学到了一点,那就是我们可以一步一步的循序渐进,慢慢的在教学中增加混合式学习的内容。”

第12篇:混合式学习

混合式学习

简介

混合式学习(B-learning)是在“适当的”时间,通过应用“适当的”学习技术与“适当的”学习风格相契合,对“适当的”学习者传递“适当的”能力,从而取得最优化的学习效果的学习方式。(以上解释由Singh & Reed 提出。)

“所谓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1]”(以上定义来自正式倡导“混合式学习”这一概念的何克抗教授)

目前国际教育技术界的共识是,只有将这传统学习与网络化学习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混合式学习在企业培训中的发展

从面授到e-Learning

在现代企业中,由于工作节奏加快并且同步性差,人员层级及层次复杂多样,培训组织始终面对着“众口难调”的问题。同时,市场中培训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也非常多样,企业选择培训的过程也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所有这些因素给培训的组织增加了很多负担。

而互联网使得学习突破了时空的限制,知识在电子世界无所不在。e-Learning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应运而生,正如思科CEO约翰·钱伯斯在2000年曾说的“互联网应用的第三次浪潮是e-Learning”一样,e-Learning确实帮助企业解决了很多问题,其将取代面授学习的声音也甚嚣尘上。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从e-Learning到混合式学习

许多中国的业内人士也期待着网络学习的浪潮能够给应用者带来更多价值,同时也给这个产业带来更多的收益。但事实是e-Learning没有取代面授学习,却遭遇被边缘化的危险。究其原因,《培训》杂志专栏作者、上海汇旌连云驰先生认为,e-Learning只能解决企业培训过程中的一部分问题,而在培训效果方面,缺乏了课堂效果的营造和积极的教学互动,培训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就像很多人在培训现场会热血沸腾,而看视频学习却会哈欠连天一样,培训效果的保证与受训者的受控状态密不可分。

为了进一步深化e-Learning的应用,提升e-Learning的培训效果,国际教育技术界在对“网络化学习”深入思考后提出了“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 混合式学习的内容

学习理论的混合:混合式学习的学习策略需要多种学习理论的指导,以适应不同的学习者,不同类型的学习目标,不同学习环境和不同学习资源的要求。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教育传播理论、活动理论、虚实交融理论、情境认知理论等。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主动探索式的学习。

学习资源的混合:精心开发的在线课程、生动趣味的讲师面授、同事的经验分享、全面的资料积累等,把资源尽可能多的整合到一个平台上,建立“一站式”的学习,形成强大的企业知识管理中心,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显性知识体系化、体系知识数字化、数字知识内在化。

学习环境的混合:我随时准备学习,但我不想总是被教导(温斯顿·丘吉尔)。一个理想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综合了多种功能,能够使学习者参与多个正式、非正式学习活动。它是建立在完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环境中,从信息到教学内容,从技能评估到支持工具,从训练到协作环境,一切围绕学员展开。

学习方式的混合:充分利用网络的力量,将网络学习与课堂面授有机结合。有实时与非实时、同步与异步的教师讲授,可进行讨论学习、协作学习,基于“合作”理念的小组学习,还有传统和围绕网络开展的自主学习。将正式培训与非正式学习无缝对接,让企业学习浑然一体。[2] 混合式学习的混合方法

当然,混合式学习的重点不在于混合哪些事物,而在于如何混合,其目的在于达到最优的学习效果和经济效益。

关注系统性:不是传统课堂学习与在线学习的简单混合,而是对两种学习形式中的各种学习要素进行有机融合,并运用各种教学理论,协调各个要素,充分发挥混合式学习的优势,实现教学最优化。

重在平衡与适度:不能为混合而混合,毫无根据的滥用、误用混合式学习。应该着眼于企业学习的实际情况,既不过多依赖于在线学习造成系统性不足,也不能单纯依靠传统教学。

具备操作性:要综合考虑各种软硬件因素,着眼于企业发展和员工职业发展规划的实际情况,并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完善,建立起能为企业所用,为员工所用的混合式学习。[3] 混合式学习的关键步骤

准备(Prepare Me):最初的准备步骤,让学员了解基本的技能和大体的框架,帮助学员改进学习的技巧,以帮助学员顺利进入下一步骤。学习途径:现场或者虚拟的介绍会、课堂、面对面交流、e-mail、传单、电话、网站、公告、时事通讯、预习等。

阐述(Tell Me):这一步骤旨在向学员阐述所学课程的学习目标、主要内容和关键概念,以及该学习对他们的价值。学习途径:课堂、在线学习、电子书、事前评估、技能指导、项目清单、计算机、术语表、文章、职业工具、业务手册、CD、视频、录音等。

传授(Show Me):这一演示步骤着重讲解程序、原则、概念和流程,旨在帮助学员掌握技能。学习途径:在线学习、情境模拟、评估、技能指导、文章、书籍、工作协助工具、工作手册、CD、视频、录音、以决策为基础的情境模式等。

尝试(Let Me):这一步骤帮助学员在安全环境中体验新技巧,以强化对所教授内容的理解,并达到长久保持的效果。学习途径:虚拟会议或工作组、课堂、模拟、同事间角色扮演、个人指导、虚拟会议向导。

评估(Check Me):这一评估步骤向学员提供了在安全环境中应用新技能的效果的反馈,从而帮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该技能。学习途径:在线学习、事前评估、事后评估、测试、学习向导。

支持(Support Me):这一辅助步骤通常是进入正式工作环境中的第一步,学员可以在这里选取正式学习中获得的原理、概念等关键知识。学习途径:Email、常见问题解答、专家咨询、虚拟或传统会议、电话、评估反馈、网站、视频、工作协助工具、聊天室、头脑风暴、帮助台等。

指导(Coach Me):指导步骤提供了来自资深经理人、同事、导师和专家的幕后支持,让学员能综合自己与他人的经验。学习途径:虚拟会议、课堂、面对面交流、电话、email、座谈会、即时通讯等。

互助(Connect Me):互助步骤让学员在团体内和其他学员共同解决问题,这一步骤加深了学员对于技能的理解。 学习途径:Email、电话、虚拟会议、课堂、面对面交流、座谈会、角色扮演、工作组等。 混合式学习在企业培训中的应用

混合式学习强调了线上培训与面授(或在线辅导)相结合的模式,从而兼顾了e-Learning的“成本低”和面授培训的“效果好”。而训前调查,训中的体验学习介入和训后的跟踪服务则在更大程度上丰富了混合式学习的概念和手段。

培训调研阶段

有效的训前调查可以相对充分地了解培训组织者和培训学员的培训期望。一般性的训前调查是发生在讲师、培训组织者和学员之间,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而IT技术的出现丰富了调查及问题解决的可能性。通过在线调查,可以了解每个学员对培训主题的认识程度,电脑系统可以提供一套辅助性的在线培训,帮助学员在课堂前扫清课程主题认知的若干误区,储备足量的相关知识,从而降低在由于学员知识、经验不同所带来的培训需求模糊问题;

培训组织阶段

e-Learning降低了面授课程的时间和空间压力。关键的知识板块可以通过面授来完成,而非关键的知识板块则可以通过网络培训来实施和完成。学员可以不拘泥于时间、地点,随时随地的学习,无论学员是在出差、应酬,都可以利用工作剩余时间进行学习。在2011年ASTD大会上,M-learning(即移动学习)成为了培训领域全新的课题,以苹果公司的iphone和ipad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学习模式,进一步丰富了e-Learning的内涵,使培训变得更加自由,效果也更加理想。

培训实施阶段

多样性的培训技术正被越来越多地采用,最具代表性的是体验式培训。无论是商学院的培训还是培训公司提供的服务中,体验式培训都向来受到受训者的追捧和好评。体验式培训强调以学员为中心,强调“活动、分享、反思、应用”的循环。使学员从活动中自己找到答案,通过分享和讲师适时的介入和点评,达到最终的知识传递。这些都大大改善了单纯讲授式培训所带来的培训现场效果不佳的问题。

培训价值评估阶段

网络培训和电子技术的应用缓解了培训费用高的难题。除了价格优势之外,动漫技术的发展也为进一步削减培训的直接、间接费用提供了可能。举一个例子:某石油公司每年需要对在油田、油库等一线进行操作的员工提供大量的技术实操培训。每年要为此支付数百万的差旅、住宿费用。后来,他们用网络学习替代了面授培训,辅以与职称挂钩的考试,仅用了过去五分之一的成本,就顺利地解决了问题。这个案例说明,应用得当,混合式学习可以大大削减培训成本。

培训延伸阶段

在这个阶段,混合式学习的优势就更为明显。以上市的美国教育公司Apollo为例,Apollo公司的最大成功之处,就在于将混合式学习很好地应用在了教育环节之中。它提供了一个超大型的在线学习网站,但同时也提供了上万名具有多年执教经验的在线辅导老师,使学员在远程学习的同时,能时刻接受老师的辅导、在线答疑、测验等等一系列的辅助学习。这种模式使学习得以延伸,既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组合,又使得学习过程可以持续地延续在学习之后的时间里。在企业培训中,提供后续的在线论坛、短信辅导等等手段已经在部分培训公司开始应用。

由此可见,混合式学习的理念可以全方位地应用在培训组织的各个环节中,为培训组织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障。混合培训,帮助企业在e时代的学习更轻松、更有效。

第13篇:教学实践心得体会

教学实践心得体会

教学是一门需要时间需要静下心来认真学习的艺术,通过两个月的教学实践,相比较只是坐在大学的课堂学习理论的自己而言,的确成长了许多,优点和缺点都是有的,只是还是需要历练去把缺点变成优点,不断补足自己。从开始时的声音小,紧张语速快,到现在的泰然自若,从容大方,从开始时的教学方法脱离学生实际而一味追求理论运用,到现在的从学生本身素质水平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从开始时的课本内容不熟悉到现在的查阅资料认真研究再呈现课堂,从开始时的单方面侧重学生成绩到现在更加注重学生心理有层次要求,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在自己的实习生活中得到了印证,但是在某些教学方面,自己还是存在着不少缺点。

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的整体把握程度还不是很好,在处理重难点过程中还是存在不足,有时候重难点并没有很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区分,人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就要自己准备一眼泉,用来比喻知识与传授知识的关系。这“一眼泉”不能只来自备教材,还需要备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教学参考资料,只有教学参考书是不够的,还应该学习一些与教材有关的资料,如报刊上的文章,新闻资料、经典著作、历史书籍等。要想把课讲好,把活、讲深刻,必须掌握丰富的资料和信息,那样才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我们只是要求学生要注意积累,却忽视了自己也应该积累,形成习惯,才能备不时之需。而在这点上,自己做的着实不够好。

在讲课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虽然石塔中学还不是新模式的实行者,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自己在慢慢的转变,但是距离新课标和新模式的要求还是相差很远,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方面,还是有很大的不足,高中生不像初中生那样爱举手了,他们更加重视别人的眼光和评价,害怕课堂上会出错,害怕自己答错了会被老师或者学生取笑,他们的身体在站与不站的纠结中坐立不安,相比较自己站起来回答问题他们更喜欢集体回答,有人渴望被老师点起来回答问题,就会给你眼神上的交流,有的眼神飘忽是在拿不准自己分析的对还是不对,有的深深地扎下脑袋是因为没有思考单方面害怕自己被老师点名,课堂上的状况百出,但是积极举手主动回答问题的却少之又少,我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在老师,因为你没有真正的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不够宽松有序,教学方法不够深入学生实际。自己还是需要根据当地学生的实际慢慢摸索的。其次,也是我认为自己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把课本知识联系实际时,自己的知识面不够宽,再解释某些现象时做补充时,自己的词汇量匮乏,在引导和启发方面做得还是不够理想。还是积累问题,需要不断关注时事材料,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平时注意积累。

总之,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第十八期顶岗支教赵县分队 赵县石塔中学 政治 庞鹏卓

第14篇:教学实践心得体会

篇一:教学实践心得体会

教学实践心得体会

教学实践>心得体会

教学是一门需要时间需要静下心来认真学习的艺术,通过两个月的教学实践,相比较只是坐在大学的课堂学习理论的自己而言,的确成长了许多,优点和缺点都是有的,只是还是需要历练去把缺点变成优点,不断补足自己。从开始时的声音小,紧张语速快,到现在的泰然自若,从容大方,从开始时的教学方法脱离学生实际而一味追求理论运用,到现在的从学生本身素质水平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从开始时的课本内容不熟悉到现在的查阅资料认真研究再呈现课堂,从开始时的单方面侧重学生成绩到现在更加注重学生心理有层次要求,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在自己的实习生活中得到了印证,但是在某些教学方面,自己还是存在着不少缺点。

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的整体把握程度还不是很好,在处理重难点过程中还是存在不足,有时候重难点并没有很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区分,人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就要自己准备一眼泉,用来比喻知识与传授知识的关系。这“一眼泉”不能只来自备教材,还需要备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教学参考资料,只有教学参考书是不够的,还应该学习一些与教材有关的资料,如报刊上的文章,新闻资料、经典著作、历史书籍等。要想把课讲好,把活、讲深刻,必须掌握丰富的资料和信息,那样才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我们只是要求学生要注意积累,却忽视了自己也应该积累,形成习惯,才能备不时之需。而在这点上,自己做的着实不够好。

在讲课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虽然石塔中学还不是新模式的实行者,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自己在慢慢的转变,但是距离新课标和新模式的要求还是相差很远,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方面,还是有很大的不足,高中生不像初中生那样爱举手了,他们更加重视别人的眼光和评价,害怕课堂上会出错,害怕自己答错了会被老师或者学生取笑,他们的身体在站与不站的纠结中坐立不安,相比较自己站起来回答问题他们更喜欢集体回答,有人渴望被老师点起来回答问题,就会给你眼神上的交流,有的眼神飘忽是在拿不准自己分析的对还是不对,有的深深地扎下脑袋是因为没有思考单方面害怕自己被老师点名,课堂上的状况百出,但是积极举手主动回答问题的却少之又少,我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在老师,因为你没有真正的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不够宽松有序,教学方法不够深入学生实际。自己还是需要根据当地学生的实际慢慢摸索的。其次,也是我认为自己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把课本知识联系实际时,自己的知识面不够宽,再解释某些现象时做补充时,自己的词汇量匮乏,在引导和启发方面做得还是不够理想。还是积累问题,需要不断关注时事材料,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平时注意积累。

总之,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第十八期顶岗支教赵县分队 赵县石塔中学政治 庞鹏卓篇二:教学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教学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综合实践活动课正是使学生的这种发现、研究、探索的欲望得到满足和释放的最佳途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书本,超越封闭的课堂,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可以从他们自己的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问题作为研究学习的对象,自然地、综合地学习,这种学习是出于自己的兴趣而非老师强加的。这种全新课程的出现,对我们老师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同时也是一种全新的考验和挑战。

二、综合实践课必须注重学生参与实践的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重过程、重参与、重体验的全新课程。是让学生将实践、体验的收获整理,形成多种多样的成果如:报告、图片、表演、作品等,进行评价、交流、研讨、辩论。在交流中让学生学会理解、宽容、合作、分享,学会客观分析与辨证思考。综合实践活动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教师应该关注的是学生实践了没有,经历了没有;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他们又是如何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的;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何种体验;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是怎样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我们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是否产生了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课程。课堂上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各种有利于实践、体验的环境,要关注实践的结果,但不要很在乎学生最后?作品?、?成果?、?汇报内容?的质量的高低,更重要的是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会遇到哪些困难,会提出哪些问题,需要怎样的帮助,需要怎样的指点„„针对这些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探索和创新,而不是将学生的研究引向结论,往往很多教师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主观经验和已有经验,强加给学生,这是我们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最要注意的一点。

例如:教师教学的《xx,北京》一课,本课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深入了解奥运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奥运精神和强烈的爱国热情,增强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学活动中当学生看完?申办奥运成功的现场实况?时,激动万分,自觉地鼓掌,喜悦之情和民族自豪感表露无疑。这些并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亲身经历,自我体验。另外,学生的研究活动可以是多种结论,也可能是没有结论的。

三、综合实践课的选题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必须?小?学生在选题时大多会偏重于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人文性、社会性和自然性这些研究题材,例如:水是生命之源、保护珍稀动物维护生态平衡、树木是人类的好朋友„„?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必须贴近生活,走进生活,这是由?综合实践?课自身的特征所决定的,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我刚刚进行这门学科的教学时,觉得应该尊重学生的选择,他们选择什么题目我就准备哪些内容教学。事实上学生还小,不知道该选什么题目,甚至有的学生竟然选择了?我家的小猫?这个题目,显然他们并不了解什么是综合实践。这次挫折也给了我不少启迪,学生的自主选择是在教师有目的引导的基础上进行的,更使我认识到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从其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要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富有创意地生活。另一方面,综合实践的选题不要过?大?,因为这样就会使活动内容面面俱到,课堂上虽然非常热闹但是活动的主题不明确。《xx,北京》的教学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观看申奥成功的实况---了解奥运的历史及有关知识(中国印)---认识我国的奥运健儿(竟答)---畅想xx年如果我是××(合作表演)---从现在起我要为xx做些什么,设计方案。整个活动虽然比较成功,但是教师总会感觉少了些什么。课后一些专家说,这节课不如专门研究‘舞动的中国印’既有一个非常明确的中心,又可以让学生当堂课制作‘中国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其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其实,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让学生在现实生活情景中通过亲自体验来解决问题的自觉学习,就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确定研究的小课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虽然综合实践使用的仍是老教材,但在大力倡导新课程理念的今天,我们的教育者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努力用老教材上出新花样,利用好综合实践课这块教学阵地,让综合实践课走进生活,给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天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综合实践课的教学中,不拘泥于教材,开放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真实需要出发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篇三:研究生教学实践总结报告

教学实践总结报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古语是本次教学实践中最大的体会,教学实践的经历能够给予长期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研究生们提供接触教学,了解教学的机会,并且还能够初步的熟悉与了解本专业课程在教学中的作用,也为发现自己在专业知识上的不足提供检查的机会,更好的为今后的深入学习做指导与铺垫。经历短暂的一个月教学实践,使我感慨颇多,它不仅教会了我更多以前作为学生学不到的的知识,还让我在专业知识学习这一块上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的较好结合,这种教学实践学习模式能够使我在把握知识上做到吸收快和理解更形象深刻。本次实践总结报告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

短暂的教学实践经历,是我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对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我有着很大帮助,同时也是对我两年多研究生学习的一种检验,对我走向社会也起到了一种桥梁的作用和过渡的作用。对于像自己这样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教学实践过程就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很多知识、道理。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实践过程中,虚心向他人求教,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是我在此过程中最大的收获与提高,养成好的学习工作习惯是我在此过程中最好的认识。这一段时间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让我深刻了解到,做事首先要学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以及如何与团体保持良好的关系的重要性。同时,争取更多的与学生接触的机会,了解他们的内心和要求,进一步的改进自己,让我们学到了在人与人交往中重要的东西,使我们可以更好的学会交流和沟通。通过教学实践可以更好的检验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并且让我们学会了怎么将所学的东西传授给别人,同时让我们了解到自己的不足,更直接的找到问题所在,更好的完善自己在专业上的学习。亲身亲为的实践,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增强了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我们有了紧迫感与危机感,增强了竞争意识,在以后的学习中用知识武装自己,用书本充实自己,为以后服务社会打下更坚固的基础!

通过这次的的教学实践活动,我们逐步了解了一些之前没有接触过的东西,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们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自身努力学习知识并将之与社会相结合的信心和毅力。对于即将毕业走上社会的大学生们,要做好进入社会的准备,要努力的提高自身的素质,打好专业的基础。教学实践是研究生磨练品格、增长才干、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舞台。在这里我们真正的锻炼了自己,为以后的学习工作做了更好的铺垫,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会更加积极的参加这样的活动。通过本次教学实践,我还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作为一个老师的辛苦之处,同时也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才能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的发展联系起来,才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第15篇:教学实践心得体会

教学实践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教学实践心得体会

教学是一门需要时间需要静下心来认真学习的艺术,通过两个月的教学实践,相比较只是坐在大学的课堂学习理论的自己而言,的确成长了许多,优点和缺点都是有的,只是还是需要历练去把缺点变成优点,不断补足自己。从开始时的声音小,紧张语速快,到现在的泰然自若,从容大方,从开始时的教学方法脱离学生实际而一味追求理论运用,到现在的从学生本身素质水平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从开始时的课本内容不熟悉到现在的查阅资料认真研究再呈现课堂,从开始时的单方面侧重学生成绩到现在更加注重学生心理有层次要求,

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在自己的实习生活中得到了印证,但是在某些教学方面,自己还是存在着不少缺点。

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的整体把握程度还不是很好,在处理重难点过程中还是存在不足,有时候重难点并没有很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区分,人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就要自己准备一眼泉,用来比喻知识与传授知识的关系。这“一眼泉”不能只来自备教材,还需要备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教学参考资料,只有教学参考书是不够的,还应该学习一些与教材有关的资料,如报刊上的文章,新闻资料、经典著作、历史书籍等。要想把课讲好,把活、讲深刻,必须掌握丰富的资料和信息,那样才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我们只是要求学生要注意积累,却忽视了自己也应该积累,形成习惯,才能备不时之需。而在这点上,自己做的着实不够好。

在讲课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虽然石塔

中学还不是新模式的实行者,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自己在慢慢的转变,但是距离新课标和新模式的要求还是相差很远,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方面,还是有很大的不足,高中生不像初中生那样爱举手了,他们更加重视别人的眼光和评价,害怕课堂上会出错,害怕自己答错了会被老师或者学生取笑,他们的身体在站与不站的纠结中坐立不安,相比较自己站起来回答问题他们更喜欢集体回答,有人渴望被老师点起来回答问题,就会给你眼神上的交流,有的眼神飘忽是在拿不准自己分析的对还是不对,有的深深地扎下脑袋是因为没有思考单方面害怕自己被老师点名,课堂上的状况百出,但是积极举手主动回答问题的却少之又少,我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在老师,因为你没有真正的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不够宽松有序,教学方法不够深入学生实际。自己还是需要根据当地学生的实际慢慢摸索的。其次,也是我认为自己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

在把课本知识联系实际时,自己的知识面不够宽,再解释某些现象时做补充时,自己的词汇量匮乏,在引导和启发方面做得还是不够理想。还是积累问题,需要不断关注时事材料,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平时注意积累。

总之,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第十八期顶岗支教赵县分队 赵县石塔中学 政治 庞鹏卓

一、教学实践的过程和内容

9月6日到17日,我们进行了为期10天的翻译教学实践。第一天上午老师向我们讲解了这次实践的内容和要求,我们要将英文版的理论力学翻译为汉语,要具有专业性,并将自己翻译的内容做成ppt,在课堂上给同学们讲解。课后老师发给了每个小组数十张翻译稿 ,我们小组分到的是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内容,当天下午组长合理的分配了任务,我们开始了各自的工作。我首先浏览一遍我要翻译的内容:数据的精确度、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力的三要素、力是

矢量。9月7日到8日,我对翻译稿进行了初步的翻译,当遇到不会的生词时,查询了字典,并积极思考,结合已有的物理知识,推敲单词的真正含义。9 日,我又通读了英文全稿和翻译的稿子,进行了再次的修改,力求做到更好。10日到13日,进行了ppt的设计和制作,充分调动了主观能动性,力求把演示文稿做的美观大方、得体实用。14日,自己演练了一遍讲解的过程,想象了一下同学们可能会有的问题,并进行了改善。9月15日上午,我在全班面前讲解了我翻译的内容,效果较好。我在这几天的汇报中担任学生评委,本着公平的原则给各位同学打分。这几天全班统一进行了翻译汇报的工作,同学们积极努力地讲解自己学到的理论力学的知识,课堂气氛愉悦而不失有序。老师根据同学们的译文流畅程度、演讲的好坏以及制作的幻灯片的质量和出勤情况来打分。我在15日讲述完毕后,我开始着手写这份心得体会,总结这次实践的收获。

二、教学实践心得体会

9月6日到17日,我们进行了为期10天的翻译教学实践,在这期间,我感触颇多,也认真思考总结了这些天的心得体会。

第一天老师向我们讲解了这次实践的内容和要求,我听得非常仔细,也认真做了笔记。课后我领到了组长分配的两张多的英文版理论力学的翻译稿。在第一天初步浏览了所要翻译的内容后,第二天我就开始了翻译工作,认识到它并不像我之前想象的那样简单:我遇到了很多的生词,也查询了字典,但字典给出的解释,并不是很如意,比如我经常看到partical这个单词,一开始我把它翻译为“微粒”,但在后来的上下文中,慢慢理解到他应该解释为“质点”;再比如看到了significant figures 一词,我把它理所当然的认为了是“重要数据”的意思,但在文章后来的叙述中我纠正了我的释义,它应该是“有效数字”的意思。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就在这一

次一次推翻自己的翻译中,我懂得了:无论是翻译工作或是其他的事情,我们不能仅仅看到事物的表面,而应该在不断的学习思考中,逐步纠正自己的错误,直至理解到事物的本质含义,只有这样我们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学会了。古人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就应

该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加入自己的主观思考,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真正的完善理解学习的内容,做到融会贯通。

这次翻译的内容是理论力学,它为我们即将开始的新学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因为要想向同学们清楚地讲解,就必然要求我们自己先要预习并深入的理解。相信在新学期的理论力学学习过程中我们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通过这样的实践,我们锻炼了预习、自学能力,当我们有一天走出了校园,这种自学的能力会帮助我们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对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很好的促进作

用。这是我们这次实践的一大收获。

在做ppt的过程中,我首先回忆了计算机一级中有关于这部分的内容,最终决定采用幻灯片模板来做ppt,因为这样既美观又有层次感。在后来的实际操作中我充分调动了自己的创作思维,力求做到精致美观,大方得体,多次进行删改和颜色的调整。作为理科生,我们经常使用的是逻辑思考能力,像这样能够锻炼我们形象思维的机会不多,这次实践就就给了我们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我把握住了它,对ppt的背景、布局、顺序进行了多次调整,使得问题的讲述更加的直观易懂。这次自己来做ppt,我感触好多,原来上课只是单纯的欣赏老师们做的课件,现在却是自己亲自在做,深刻理解了什么样的幻灯片更适合教学,更容易使同学们接受。我做的ppt受到了老师的表扬,我感到很荣幸,也更加理解了什么样的课件才是合适的,它不需要太多的华丽的色彩,需要的是整洁醒目的讲述。并且例题的简洁性也

是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

实践的最后环节,就是讲述了。面对全班同学,在讲台上讲课的确需要很大的勇气和莫大的自信。这要求我们战胜自己的恐惧和胆怯心理,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场合,所以我们需要抓住这次机遇,锻炼自己的口才和现场反应能力。在讲课过程中,我加入了与同学们的互动环节,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活跃了现场的氛围,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还有一点,讲课需要的是放松,只有主讲人自己放松,课堂气氛愉悦的时候,同学们才会积极认真的听讲。所以站在讲台上时,不要有太多的顾虑,既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们就能够发挥出最好的水平,我们有理由相信自己的能力。

最后,我还有一点很深刻的体会:虽然我们没有走出校园去实践,但我们在校内依然锻炼了自己,这次实践是丰富多彩的。当我们以后再遇到问题,不会再无助彷徨而是会想到去借助书籍和

网络解决问题。人一生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种种的问题,所以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解决某项具体问题的具体方法,而是这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

很感谢系里的老师给了我们这样好的机会,让我们从各个方面锻炼自己。我在这次实践中收获了不少,这些感触和思考我会铭记在心,他们会给我带来很多

的帮助。

双语教学实践心得体会

双语教学的真正含义是将母语以外的另外一种语言直接应用于语文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的教学,使第二语言的学习与各学科知识的获取同步。作为一名双语班的英语教师和班主任,我认为在双语教学中,学科知识的获得是主要目的,同时也是给学习者创造学习和使用第二语言的空间,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能够尽可能多地使用需要他们掌握的第二语言, 这就是双语教学的标志。

第一、采用原版教材

近些年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更为自由与宽广获得知识的途径.在学生对于课外知识的强烈要求下,我通过各种途径,为学生提供与学科相关的外文资料,我注意到双语教学必须使用英文原版教材, 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学科的同时既增强了英语阅读的理解能力,又及时了解到国外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课后,我有时也布置一些双语作业,例如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去搜索外文信息,作为学科知识的课外补充,同时也是对学生自我学习的技能的培养。

第二、创造双语环境

教育环境是人格的魔术师。校园中一景一物,皆具教育意涵,对学生的培养具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作为双语班的班主任,我注重加强双语教学氛围的整体设计,通过精心设计班级环境和各种形式的班队活动,让每一面墙,每一件物,每一句口号,每一个标记,都使学生感到换

了一个全新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时时、事事、处处看到英语,听到英语,使

用英语,逐步让英语成为班内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际的手段。

我根据学生的自由组合,把他们分成若干个小组,让他们自己收集双语材料布置班级的墙面、板报和英语角。有时,我也提一些参考意见。一轮下来再进行评选。这样使他们在好胜心的驱使下,不由自主的接触到了丰富多彩的课外知识,拓宽了学习英语的广度和深度。

我还不定时地组织学生收看英语影视节目和收听英语广播;在班会课上组织英语故事会、朗诵会。在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文艺演出、文化节等活动中,我鼓励他们多拿出些有质量的英语节目,真正做到全面发展。

这点谈不上技巧和经验,但它对于双语教学特别重要,尤其在我校,双语教学还是处于初步阶段,没有太多的氛围,学生英语基础不是太好,若不能做好自己和学生双方面的思想工作,往往会出现半

途而废,虎头蛇尾的境况。对于教师,必须自己清晰地认识到双语教学的目的,端正好自己的教学动机,不能只为课程、专业建设,甚至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量。要做到对双语充满激情,必须有良好、单纯地动机,对于我个人,当初教学的目的,完全只因自己喜欢英语,热爱英语,而非其它,只有这样,才会勇敢面对、解决以后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不断创新;对于学生,必须让他们明白双语教学的意义、目的以及英语和专业英语等对他们今后学习的重要性,这些思想工作都必须在双语课开课之前做好,而且不能空洞,教师可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真正从心里上能够接受双语的教学,对双语产生一定的兴趣和期待。

语言的本质是工具,但人类在进步,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外语已从一种工具变为一种思想,一种知识库。从学习者的认知角度来看,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认识世界的工具,掌握一种语言也即

掌握了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而学习另外一种语言就意味着学习另外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会一门外语,不但是多了一双眼睛、一对耳朵和一张嘴,甚至还多了一个头脑!我们应当看到,外语教学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必然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对中学生来说,打好英语基础是至关重要的,是决定双语教学是否能向着大家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一个重要保证。

第四、注重自身修养

教师的亲和力,青春活力和人格魅力是双语教学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富有个性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眼球”。过去以“说教”为特征的教学,对新时代的青少年缺乏应有的感染力,“亲其师,信其道”才是教育的真谛。要教好学生,教师首先要做长流常新的“活水”,不断补充知识量,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双语教育的出现是与国际接轨、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将双语教学的探

索顺利成功地进行下去,只有通过学习思考,认真分析研究,理清思路才能完成,作为一名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教师,要尽我的微薄之力,为的双语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课堂教学实践心得体会

焦家庄中学 王世斌

外语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有严谨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学生在

七、八年级所学的语言技能,能否在九年级发展,是防止分化的关键。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力求把教学搞“实”、搞“活”。

课堂上,少讲空话,多做实事,精讲多练,以学生为主;总结,分析问题,补缺补差,帮助学生过关。对作业错漏较多的当面批改,订正。

所谓“活”侧重知识的活用训练,把外语课由“讲演课”变成“实践课”。教学一开始就寓于情景,设置任务,如unit3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的教学是让同学们理解哪些事情是能允许做的,哪些是不允许

做的。我先把任务所需的语言写在黑板上,从而引出新单词,然后设置任务,很自然地,同学们就理解了what they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do, and what they teenagers 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do。学生在情景中实践,用已知的学习未知的所学内容。

英语和其它功课一样,需要多练多做。这几个月,我给同学们补充了许多练习,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拓宽了的知识视野。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培养学生的兴趣大有帮助,教师要注意控制的情绪,不歧视,不动辄呵斥,鼓励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热情。让他们在自信中学习,在快乐中进步。 新课程改革不是纸上谈兵,要与实践相结。今后我要努力学习,在课改中学习,实践,反思。同时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一节课老师能充分利用合适的、动静相结合的情境课件,更

能吸引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走进课堂,轻松学到知识。

当然,教无定法,在教学课堂中去实践吧,从课堂实践和教学效果来看,课堂问题设计应该多样化,并同时注重学生的反映和隐性发展,而且以上所提到的,不一定在每节课上都全部得到体现,而是根据实际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设计,另外对待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多样化且有效的教学设计,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让我在教学过程中体会到了课堂实践的奥妙和乐趣,它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桥梁和纽带,是师生交流的平台。作为教师应该在提问中做到关注学生的身心特点、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问题中获取知识、茁壮成长。

双语教学实践心得体会

双语教学的真正含义是将母语以外的另外一种语言直接应用于语言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的教学,使第二语言的学习与各学科知识的获取同步。作为一名双语班的英语教师和班主任,我认为在双

语教学中,学科知识的获得是主要目的,同时也是给学习者创造学习和使用第二语言的空间,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能够尽可能多地使用需要他们掌握的第二语言, 这就是双语教学的标志。

第一、采用原版教材

近些年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更为自由与宽广获得知识的途径.在学生对于课外知识的强烈要求下,我通过各种途径,为学生提供与学科相关的外文资料,我注意到双语教学必须使用英文原版教材, 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学科的同时既增强了英语阅读的理解能力,又及时了解到国外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课后,我有时也布置一些双语作业,例如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去搜索外文信息,作为学科知识的课外补充,同时也是对学生自我学习的技能的培养。

第二、创造双语环境

教育环境是人格的魔术师。校园中一景一物,皆具教育意涵,对学生的培养

具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作为双语班的班主任,我注重加强双语教学氛围的整体设计,通过精心设计班级环境和各种形式的班队活动,让每一面墙,每一件物,每一句口号,每一个标记,都使学生感到换了一个全新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时时、事事、处处看到英语,听到英语,使

用英语,逐步让英语成为班内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际的手段。

我根据学生的自由组合,把他们分成若干个小组,让他们自己收集双语材料布置班级的墙面、板报和英语角。有时,我也提一些参考意见。一轮下来再进行评选。这样使他们在好胜心的驱使下,不由自主的接触到了丰富多彩的课外知识,拓宽了学习英语的广度和深度。

我还不定时地组织学生收看英语影视节目和收听英语广播;在班会课上组织英语故事会、朗诵会。在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文艺演出、文化节等活动中,我鼓励他们多拿出些有质量的英语节目,真正做到全面发展。

这点谈不上技巧和经验,但它对于双语教学特别重要,尤其在我校,双语教学还是处于初步阶段,没有太多的氛围,学生英语基础不是太好,若不能做好自己和学生双方面的思想工作,往往会出现半途而废,虎头蛇尾的境况。对于教师,必须自己清晰地认识到双语教学的目的,端正好自己的教学动机,不能只为课程、专业建设,甚至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量。要做到对双语充满激情,必须有良好、单纯地动机,对于我个人,当初教学的目的,完全只因自己喜欢英语,热爱英语,而非其它,只有这样,才会勇敢面对、解决以后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不断创新;对于学生,必须让他们明白双语教学的意义、目的以及英语和专业英语等对他们今后学习的重要性,这些思想工作都必须在双语课开课之前做好,而且不能空洞,教师可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真正从心里上能够接受双语的教学,对双语产生一定的兴趣和期待。

语言的本质是工具,但人类在进步,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外语已从一种工具变为一种思想,一种知识库。从学习者的认知角度来看,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认识世界的工具,掌握一种语言也即掌握了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而学习另外一种语言就意味着学习另外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会一门外语,不但是多了一双眼睛、一对耳朵和一张嘴,甚至还多了一个头脑!我们应当看到,外语教学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必然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对中学生来说,打好英语基础是至关重要的,是决定双语教学是否能向着大家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一个重要保证。

第四、注重自身修养

教师的亲和力,青春活力和人格魅力是双语教学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富有个性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眼球”。过去以“说教”为特征的教学,对新时代的青少年缺乏应有的感染力,”亲其师,信其

道”才是教育的真谛。要教好学生,教师首先要做长流常新的“活水”,不断补充知识量,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双语教育的出现是与国际接轨、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将双语教学的探索顺利成功地进行下去,只有通过学习思考,认真分析研究,理清思路才能完成,作为一名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教师,要尽我的微薄之力,为的双语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第16篇:实践教学心得体会

实践教学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学习参观,使我真正认识到了中国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这次学习参观中,我看到了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济发展状况,这些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和各民族人民紧密团结,努力奋斗而得来的。

我们看到这些地方的人们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已经实现了宗教的中国化,这也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在伊斯兰教中国化的进程中,他的开始和发展一直在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伊斯兰教的中国化不是说伊斯兰教的毁灭,而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相适应的伊斯兰教。我作为一个爱国宗教人士回去以后,要把所看到的一切都传达给广大的信教群众,要为伊斯兰教的中国化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在这次参观学习过程中,我看到了那里的经济发展,社会安宁和绿水青山,我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在这次参观学习中还看到当地群众非常重视科学文化发展,为了下一代有好的学习环境,不断地改造环境,建设家园。

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大上海,使我了解到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强盛。江南地区风景优美,气候宜人,这里也是人才辈出的地方,其中全国有1679名院士中,829名都是南京人和上海人。南京、扬州和上海这里的风景非常的美,空气非常的新鲜,这里的人们都爱护环境。习主席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坚决拥护这一主张,我要用实际行动去践行。

通过这次参观很多的博物馆,使我了解到中华文化和历史的博大精深,在历史的不断发展进程中,各民族人民的大度包容,勤劳勇敢。

通过这次的参观学习,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学习国语的重要性。我刚来的时候国语水平很低。现在我深刻的认识到,如果我们学好国语的话,就可以使我们的家乡和谐安宁,各方面的发展更加迅速,可以促进各民族间的互相了解,我们就可以过上和平安宁,和谐共荣的幸福生活。所以我要更加努力学习国语,要学好国语,回报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爱和恩情。

第17篇:实践教学心得体会。

概论课实践教学心得体会

讲课大赛已经圆满结束了。虽然名为比赛,但我想更多的是我们师生、生生在各方面的交流,这种特殊形式的交流给了我们在平时课堂上得不到的体会。

小组合作学习最大的优点在于,培养了我们的合作精神,使我们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具备了合作完成问题的能力。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在人的发展中没有一种发展是与别人无关的。分组学习过程中任何一位组内成员都有责任掌握教学内容,只有每位成员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我们之间才能互相帮助,互相合作。比如 我们的实践教学需要大量的实际数据,如此大的工作量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只有给每位成员分配相应的任务,各负其责然后交流分享成果,才能共赢。这种合作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学习本身。另外,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了主动学习和创新的机会。由于学生的好胜心理和集体荣誉感,所以在分配到任务后,我们都自发的积极的去完成。在这期间,我们始终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心态,使我们由原来的被动听讲变成了主动学习者、研究者、参与者,从而有了“我要学”的强烈愿望。小组合作学习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立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空间。

讲课大赛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由原来的满堂灌和一本书一支笔我们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改变为我们主动学习、乐于学习的模式。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在自学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的转换不仅能够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我们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够增强我们的小组向心力和凝聚力,增强我们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 这样的合作学习促使我们逐渐地养成了几个好习惯。

一、积极参与的习惯

即我们每一个成员都懂得按照老师的要求,在组长的安排下认真地参与小组的活动,能在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的驱使下,为合作学习取得较高目标达成度努力。

二、倾听的习惯

在开始合作时,同学之间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容纳别人的意见,各抒己见,众说纷纭,因此,组长逐步要求我们要学会倾听:

1、认真听每个同学的发言,不打岔,不插嘴;

2、听出别人的发言要点,适当的时候用笔记下来,培养我们收集信息的能力;

3、听后思考,哪里说得好,还有哪些不足,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了我们处理信息、反思评价的能力。这样,我们慢慢地就在别人的发言与自己的想法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促进了对知识的理解。

三、勇于发言的习惯

由于我自身的思维方式不同,在合作学习中存在着一些同学发言的机会多,一些同学发言的机会少。因此,组长就积极地去调动这些学生的参与欲望,给予他们敢于发言的勇气,把一些简单易懂的问题让他们说,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一些思维能力弱、不善言谈的学也有参与、表现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最后,这次活动促进了学生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注意所存在的问题,也提前让大家体验了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如何把握好课堂氛围。最重要的是让我们体会到了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团结的力量,希望以后还能举办这种促进师生交流的讲课活动!

第18篇:实践教学心得体会

实践教学作业

教学实践心得体会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考入中南大学工作的四年里,学校的领导及同志们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让我的课堂教学从生硬到熟练,也让我增加了对教学工作的热情,对课堂的探索,对整个职位的重新定位。

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断积累经验,研究课程,改进教学方法,使每堂课程都饱满精练。在我自己的努力和指导教师的帮助下,我的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过去的四年中,我能结合《纲要》,不断探索、研究、领会其中的精神,树立了新的教育观念,尊重每一个学生,能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可发展、可探索的环境,并不断将新的理念与教育形式融入到我的实际行为中。

能坚持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树立“学生主体”的观念;能留心观察每一个学生的行为表现,善于捕捉学生的寻常时刻,并加以正确的分析、判断,不断提高自身观察记录的能力;能据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制定好各类计划,及时的记录好反馈信息;能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经常反思自己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当然,在这过程中我不断寻找自己的不足,不断充电,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完善自己,争取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在上学期,我不断研讨教学方式方法,并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尝试。素质教育要求搞好教研教改。要求每一名教师都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为此,我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我积极向其他教师们学习,努力实施创新教学,积极发挥每一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真正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抓好探究性学习方法的研究,让探究性学习方法真正为教师们所掌握并灵活运用。注意发展学生的能力,强化好奇心,启发学生敢于想象,勇于质疑,鼓励学生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求同思维、求异思维,努力开发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的创新建立在此基础上。搞好创新,积极实施探究性学习方法的研究,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探究性教学的主体。

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培养兴趣,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认真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改革教法,注重学法。变满堂问式教学为学生自由发展式教学。教师加强学法指导,给学生学习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艰辛与喜悦。教师适时加以点拨,

- 1

第19篇:清华混合式教学教育知多少

清华混合式教学教育知多少

文|力嘉

学堂在线(xuetangX.com)是全球领先的中文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平台,是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的研究交流和成果应用平台,致力于通过来自国内外一流名校开设的免费网络学习课程,为公众提供系统的高等教育,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有机会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学堂在线目前运行了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60多所国内外顶尖高校的超过500门优质课程,涵盖计算机、经管创业、理学、工程、文学、历史、艺术等多个领域。除传统的基于Web的学习外,学堂在线还实现了手机端(安卓与iPhone),Pad和智能电视的全终端覆盖。 什么是混合式教学?

在说起这个话题的时候,有必要先科普一下关于混合式教学的一些基本知识。混合式教学是“一种将面授教学与基于技术媒介的教学相互结合而构成的学习环境”,简单地说,就是“线上(如MOOC)+线下课程”。在QS世界大学排名前25的大学中,绝大多数学校都有一半左右的课程是通过混合式学习来实施。

关于混合式教学,同学们怎么看?

事实上,刘震老师的《马原》于2014年秋季学期率先在思想政治课中试点混合式教学。在刘震老师的马原课上,MOOC上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知识;线下主要讲政治经济学,以传统课堂为主,以讨论课为辅。

习惯了在思想政治课上看书睡觉抄作业的同学们,对此怎么看呢?

二年级的邓楠山同学说:“线上视频随时能看,比较有趣,记得牢靠。”也有匿名同学表示:“线上内容照本宣科,也没有认真听得激励,每次都要特意把看线上课程写在记事本上,否则特别怕会忘记。”于是,继《马原》后,《思修》也于本学期加入了混合式教学的战线。根据课程介绍,《思修》课线上课每周更新一次,持续约一至两小时,线下课由助教组织,讨论线上课内容和时事要点,每两周一次,至少参加四次。同时,还要求至少参加两次相关的讲座。

一年级的徐浩翔同学认为:“混合式教学可操作性和灵活性强,增强了《思修》的可参与性和可接受性,希望以后能够推广这种混合教学模式。” 思想政治类课程之后加入的便是文化素质类课程。走在前列的就包括《大学精神之源流》和《民族文化与民族命运》,这两门课都有MOOC视频,线下的大班讲座和小班讨论,并要求一定量的课后阅读。众多匿名同学均认为课程非常好,但同时也表示占用精力太多,希望能在学分设置上有所改变。

鉴于理工科需要大量的演算与习题,混合式教学只适用于文科教学?

如果你还有这个疑问,那么众理科学子必然会表示不服。毕竟,QS排名前列的众多使用混合式教学的大学中,有不少都是传统的理工科强校。

那安宇老师的《大学物理》一定会让你大开眼界。同样是线上自己听课自学,线下习题讨论,吴纬洲同学则表示:“MOOC视频信息量大而集中,便于自学。”由此看来,MOOC极大地解放了理工科的同学生产力。

五道口金融学院为辅修互联网金融的同学开设的《投资学》和《财务分析基础》也在本学期推出了混合式教学,课程要求线下时间不少于线上的1/6,使得辅修的同学可以利用零散时间学习,反复回放不理解的地方,自由把控进度。但缺乏监督也给同学的自主性提出了挑战。

此外,汽车系继上学期将核心课《汽车理论》改造成混合式教学后,本学期又将另外一门核心课《发动机原理》变为混合式教学,考核方式由原来主要看期中和期末考试,变成了“MOOC成绩20分+课堂讨论40分+期中考试20分+期末考试20分”,要求同学预先通过MOOC自学,再用PPT的形式回答思考题并参与课堂讨论,充分发挥同学的主观能动性,锻炼自学能力。

清华大学混合式教学究竟如何?

说了那么多,那清华的混合式教学究竟开展得如何? 清华大学的混合式教学探索始于2013年以来个别教师的自发实践,到2014年更多教师小规模自觉试点。《电路原理》是最早进行基于MOOC支持的翻转课堂实践案例之一,于2013年春季学期开始试点。截止2015年秋季学期,已有53门次课程利用慕课支持了校内教学。

从试点课程实施的情况和效果来看,MOOC支持下的校内混合式学习受到参与学生的普遍欢迎和认可,并给予教师教学上更多的灵活性!我们期待着通过越来越多的试点课程,探索出一条将在线学习与高校常规教育有机结合的路径,有效提升高校教育水平,并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助推教育公平。

第20篇: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1现代远程教育概述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跨入二十一世纪,已成为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现代远程教育是以信息技术为教学手段,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在远程教育的应用而兴起。“现代远程教育是基于现代信息和教育技术的远程教育,更确切的说,现代远程教育是在卫星电视网络、电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这世界上的三大通信网络环境下开展的远程教育,它具有数字化、多媒体和交互式等显著的技术和教学特征”。定义表明了现代远程教育是以三大通信网络为技术特征发展的教学方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新型教育形态,是人们构建学习体系的重要手段。现代远程教育理念实现了对现代教育方式的突破,对现代教育手段的革新,对现代教育目标的重新审视。现代远程教育是一个系统体系,探索出一套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开展教学的教学模式,以适应人才教育对现代教学模式的新要求。

2混合式教学模式理论建构

2.1定义

“混合式教学”的定义是由斯密斯J与艾勒特马西埃将传统学习理念与E-learning纯技术学习理念相结合提出的。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结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其中混合式教学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很大。布鲁纳的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主动地接受知识,是接受信息的加工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调动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学习者能够主动对所学知识进行探索和发现。这也与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特点极为符合。混合式教学是对网络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两种教学方式的混合,以其克服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混合式教学模式引起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国内首次正式倡导混合式教学概念的是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他的观点是:“混合式教学模式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2.2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网络资源建设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利用网络在线教学的优势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网络资源建设是面授教学必不可少的补充和延伸。1)构建网络平台。在网络技术、虚拟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教学网络平台的搭建应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创造学习的网络环境。首先建立起教学资源库,将教学内容碎片化,以知识单元为单位,例如微视频的视频库,构建起网络平台的素材资源库。其次,设计教学网络平台的结构框架。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课后跟踪服务等几个环节。每个环节设计为一个模板,每个模板要实现网上教学互动与学员互动。最后,完善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资源服务网络的技术支持,使学员可在家中、上班路上、休闲场所等场所都可以随时登录资源服务平台开展自主学习。2)建立学习内容技术支持。网络学习的一大弊端是师生之间缺乏交互与沟通,学生面对枯燥的课本内容,会产生焦躁、乏味、孤独的心理。针对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必须对学生的学习形式进行创新。“美国心理学家马腾斯(Martens)指出可以在印刷教材和电子教材中采用内置的支持设计来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可采取纸质教材内置二维码的形式。将每个章节的内容设计成一个二维码,对应网络资源平台上相应的视频、题库等。另外,还可以附加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扩展、补充的学习资源。3)提供个性化服务。为了学生可以在学习的平台中迅速定位,可以通过跟踪学习者平时网上学习行为,掌握他们的学习情况、思想状况等,结合个人的年龄、兴趣、职业等个性化特点,对其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制定个性化的“学习包”,并且设计“点餐式”的学习推荐服务,使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多方面、多角度地进行学习。

2.3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设计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的第一步是教学准备,包括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课前教学设计,分别为网路资源建设、课堂教学设计、实践活动设计,为之后的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支持。第二步包括网络教学、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网络教学是将课程内容、教学资源或教学活动呈现在资源平台上。课堂教学侧重于对课程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和师生之间的沟通互动。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可以运用创新理论解决实际的创新问题。第三步是考核评价,是形成性评价成绩与总结性评价成绩之和。

3创新教育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

3.1创新教育的教学准备环节

网络资源建设为混合式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将教师的教学行为由课堂扩展到了课堂外,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优化了学习效果,即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课堂教学以教学活动设计为主,是教学准备环节的重要部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再以教师为中心,而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对创新内容的熟练掌握,完成课堂中的创新任务。创新教育的实践活动设计通过让学生根据学习到的创新知识完成创新成果,达到突破常规思维,善于创新,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

3.2网络教学

学生以在教学资源平台上自主学习为主。创新教育课程的网络教学形式包括课程视频库、PPT课件、测试题库、网上教学辅导、在线评价等。课程视频是将教学内容以小节为单位,每一节内容录制一个视频资源,紧扣教材的教学内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点播视频学习。教师将教学活动设计为教学目标、步骤、任务三个模块内容,学生可以参照模块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平台还将设置讨论和答疑区,学生之间结成学习小组在线学习和交流,师生在平台上进行即时的互动和指导。教师布置作业和任务,学生要及时完成作业并提交到平台上,教师应对学生上传提交的作业进行评价与反馈。此外,可将与创新有关的视频、时事动态、学术研究做成专栏,并设计成APP,学生可随时随地了解创新。

3.3课堂教学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环节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创新教育的课程中,通过学生自由组成小组进行讨论、做创新游戏、展示创新成果等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培养创新思维的活动中。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给学生灌输课本知识不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重难点、学生在线测评反馈等安排课堂教学内容,而不是教师一味地对课本知识的全部讲解,对学生在创新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除此之外,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点拨。

3.4实践活动

创新课程是以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造力、增强创新实践能力为目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实践活动的环节,要以创新理论的实践为主。在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中都要设计创新实践的内容,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定式,能够熟练掌握创新的方法。此外,还要关注创新与企业、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运用创新理论解决社会的实际问题,真正达到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

3.5总结性考核评价

根据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创新教育课程的考核评价分为形成性考核和总结性考核。“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的表现,态度观察,利用提问或测验获得反馈,考察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以修正、修改后来的教学活动而形成的评价,也称为学习中评定。”创新教育课程的形成性评价包括网络教学中的测试题库、平时上交的单元练习、网上讨论的表现等,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成果展示、小组讨论表现、创新游戏等。这些数据都会在网络平台上记录,是成为形成性评价的依据。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随时了解之前教学和学习的情况,为之后的教与学提供参考。总结性评价是在课堂教学的最后一节课,把之前布置的创新作业在课堂上展示,发给每位学生一份互评表进行互评,作为终结性评价的依据。学生的最终考核成绩是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成绩之和。

混合式教学实践心得体会
《混合式教学实践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