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高中物理新课改教学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5-02 07:48:26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高中物理新课改的教学心得体会

高中物理新课改的教学心得体会

本学期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学习《课程标准》,并努力把《物理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与物理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相互协作、积极探索,大胆改革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一、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切实转变教学理念。

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实施已经全面铺开,因此,对任何一个高中的物理教师而言研究新教材,按照高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结构,设计出指导学生高效率学习的有效方法,以使学生适应新教材,顺利完成初高中物理衔接学习,培养学生自学、探索和创新能力,体现《标准》的原则和精神,已十分紧迫地摆在我们面前。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经过一个学期的物理新课程教学,我也深深感知,新课标下物理教学与旧课标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具使用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以下是本人在学习物理新课标以及一学期教学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1.教学理念上的差异

新课程标准理念要求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让学生亲历、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我们必须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下,更新教育观念,真正做到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观察,让学生自己思考,让学生自己表述,让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因此,在新教材中,非常注重设置问题的情境化。在必修

1、必修 2 选修3-1中的增加了很多学生实验。首先通过思考题,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能动探究,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正确结论。例如,在学习“电磁感应”通过思考题“实验观察填写下列表格,并得出自己的结论”,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可以自己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然后再由教师加以引导,归纳出最终的结论。

2、教学过程上的差异

新课程标准下,要求课堂教学应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由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转化为探索—研究—创新,从而实现由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向培养学生学习的教育观转变,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在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同时,观察并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检查、审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形成了怎样的能力,发现并解决了什么问题,这种反思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学习“串并联电路”时,电表的改装不再是一节新的知识点而是以串并联电路的应用学生自主分析,以例题的方式,学生探究,教师只是引导得出分析问题的方式方法。这一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不断的训练和提高。

3、教学方式、方法上差异

长期以来,教学内容的安排多以知识的逻辑为主线,忽视了教育的逻辑和接受的逻辑,即教材中的章节理所当然地成为教学的单元,教材内容先后顺序无一变动地成为教学内容的安排顺序。授课方式基本上是“满堂灌”,灌知识,灌方法,师生互动少,学生的潜能没有充分得到发挥。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成为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参与者,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灵活多样,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要关注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例如,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时,利用实验探究的方法,用打点计时器打的纸带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和加速度的大小。这样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使学生在实验探索中发现规律,学到方法,更主要的是使学生对所学的规律有了可信度,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创设实验探究的情景,有效的突破了教学难点。新课标也注重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整合,通过各种信息技术及各种软件使学生更能直观的理解、认识物理的本质,并且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实验能力的培养。例如:思考与讨论、STS、做一做、科学漫步、科学足迹、课题研究等等是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角度去考虑,注重联系现实生活实际,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探究性学习4.物理知识应用的实践化和生活化

新课标要求物理知识应用的实践化和生活化,要求物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即为“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的理念。物理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物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物理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物理,能使学生对物理感到不陌生,化枯燥的学习为生动接受,进而使他们感到生活与物理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物理就在身边,对物理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物理、发现物理的热望。总之,通过本人一学期的新课程的物理教学,更深层地体会到新课标的指导思想,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学生对物理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应用意识,注重物理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在日常教学中,要不断贯彻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教学中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我们探究、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勤分析,善反思,不断总结,我们的教学才能取得不断进步。

在课程改革情景下,如何有效进行物理教学?《物理课程标准》对物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在备课组活动或者教研组活动中进行交流。通过自学与交流,我们对新课程教学中如何处理“强化基础”与“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相结合,如何向学生展现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如何在教学中渗透“人人学有用的物理,让不同的人在物理上获得不同的发展”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5、以智能为核心,以情感为动力

课堂教学是体现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课程紧,任务重”这个矛盾永远存在。关键是一抓上课效率,做到上一节课有一节课的收益;二要精心安排课上45分钟,抓好知识规律的落实;三是用集体的智慧,依托现在多版本教科书共存的优势,精选优秀的习题。这样,优化教学过程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取得点滴成绩的重要原则更是坚定的实践了自己的教学理念——“精神需要精神的感染,人格需要人格的陶冶,爱是最好的教育”。其实我想,如果我们用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和诚心关爱每一位学生,他们心中自然会有一杆秤,才能赢得每一位学生。要让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一位好教师,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上好自己的课我觉得这是最关键的。你的课上的好,内容精要、方法精巧、语言精练,学生就会被你渊博的知识所折服,被你精彩的讲课艺术所吸引,被你对工作的一丝不苟所感染,用自己的精神和人格魅力树立威信和榜样,他们喜欢你,佩服你,才能敬重你,相信你,心甘情愿的跟你学。学生的发展潜能是巨大的,我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追求进步和成功的愿望,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他们不仅具备学好知识的智慧,而且潜存着很强的人格力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特长的时间和空间。

二、大力抓好课堂教学,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科学探究式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不想办法使学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学生产生冷漠的态度,从而使其厌倦。所以,创设情景,激发兴趣的教学艺术是教师知识、智慧、口才、情感的综合体现,精心设计的课堂情景教学做到开卷之初就能引人入胜,抓住学生的心理,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在这方面,我做了许多探索。例如,在学习“电场”时,利用实验,运用形象化的三个演示实验展示抽象的“场”,演示一:悬挂小球的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场);演示二:磁铁靠近小磁针偏转(磁场);演示三:用丝绸摩擦玻璃棒靠近通草球,通过观察现象并类比思考,建立起抽象的“电场”概念,这样将概念呈现给学生,就为学生搭建起思维起飞的平台。

2、创设探究活动,体验学习乐趣

在课堂教学中,我深切的感受到,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非常类似于科学家研究的方式,给学生提供这样一个有利于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使学生得以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在合作、表达和倾听中,各自的想法思路被明晰,交流有助于激起彼此的灵感,促进更深层次的理解,发挥各自的优势,通过探究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探索性实验,引导学生探索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使他们认清所依据的物理事实和来龙去脉,领会研究问题的方法,先让学生成为明白人,才能使其成为聪明人。 “探究活动”不是都要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还有思维探究的形式。例如,在学习“电场强度”时,目前我们不能应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过去的老教法是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所以现在需要从一个新的角度,因地制宜,采用逻辑思维推理的方法来加以突破。对这节课我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设计,通过猜想讨论和设计方案,创造多样化的思维环境:其一,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例如,用演示实验和类比方法引入抽象的电场。其二,将复杂的问题层次化简单化。例如,研究电场强度时采用控制变量法分层教学,化简难点。其三,将生疏的规律熟悉化。例如,研究电场的叠加原理时从熟悉的力的合成法则迁移到电场的矢量叠加。通过思维的探究,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通过学习和研究,掌握对新教材学习活动的指导技巧和策略;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必须面对学生实际,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耐心培养探究习惯,逐项训练逐步提高;拓展学生体验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课堂时间有限,但体验和探究无限。例如,学生在生活中可以体验和探究物体的平衡,在体育课上可以体验和探究力与运动,在上学的路上可以体验和探究路程和位移等等;还要有选择性的进行探究,并不是每一项知识都适合用探究的方法来教学,也不是每一项知识都需要用探究的方法来学习,而且不同的知识内容,探究的方式也应合理选择,突出知识本身的特点来安排学习过程中探究的重点。例如,“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则在实验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合理的猜想和推理探究其结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这些小小的科学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探索,这样他们不仅掌握了知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他们参与了发现的过程,养成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学生将会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且终生受益。

三、继续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促进教师共同发展。

通过个人与集体相结合的备课方式,既照顾到各班实际情况,又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整体提高教师们的备课水平。本学期中,我们物理教研组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先让每一位任教老师独立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然后备课组再组织全体物理教师开展研讨活动,从板书、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语态、课堂的“应急预案”等全方位的进行研讨,努力提高了每位教师个人的综合授课能力。

四、不断创新评价机制,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由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学生的评价已从单一的终结性考试发展为考试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为适应这一转变,本学期,我校物理组在继续大力推进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的同时,把新的教学评价观(关注并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三维度的有机结合、开拓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立足于人而不是物化的知识等)贯穿于平时的课堂教学评价中。我们分年级制定了物理学科分类评价标准,从物理思维品质,物理概念与原理的理解、表达和应用,物理运算能力,物理活动与课外学习,物理与日常生活、其他学科等五个方面对学生的物理学。我们采用了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的评价方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灵活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更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最后,新课程改革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思考

新课程改革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新课程给教与学都留有发展的空间,如何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还需要我们深入的思考。

1、由于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是较难的,如何使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达到模块学习的学分要求,有待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探索。

2、新教材虽然降低了难度,但增加了广度,提高了能力要求,可是新课程安排的时间却相对减少了,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索和研讨没有充足的时间,如何解决这个冲突,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继续摸索。

3、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发展,如何让学生在新的高考改革制度下取得成功,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这是对我们的挑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是我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动力,我们在今后的物理教学工作中,将不断总结已有的成功经验,并努力吸收、借鉴其他老师的成功做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协作,为全面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努力。

推荐第2篇:高中物理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高中物理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参加了在延边教育学院举行的高中物理新课程视频讲座,对此我深有体会,通过这些天的培训,使我深深的认识到,现在不再以拥有知识量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唯一尺度,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提高。我觉得探究教学要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开展探究教学模式成为物理教学的必然趋势。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与想法:

1.体现了基础性:改变了过去繁、难、偏、旧的老问题,新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学习物理最基本的概念和规律,了解物理的基本观点、思想和方法,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同时还拓展了“知识与技能”的内涵,要求了解物理的发展历程,反映经典物理与近代物理的融合,关注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发展趋势,以及物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关注物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应用。

2.注重物理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教育:改变过去那种仅重视将物理知识系统地归纳为简明扼要的知识体系的做法,而将物理的思想和方法渗透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挖掘活生生的实例,让学生思考和领悟物理思想方法的精髓,增强应用科学方法的意识。 3.体现了课程及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为使教材有利于不同学生的智力潜能开发,且对不同区域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课程标准提出“普通高中教育仍属于基础教育,应注重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应针对学生的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设计供学生选择的物理课程模块,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4.在课程实施上更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其中一个很重突出的特点就是开展研究性学习。我们现在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已经不再仅仅局限再听老师讲课这样的基础上了,更多的需要同学们自己去探索、研究和动手实验,才能再这一过程中学到知识,更能应用知识。强调知识的构建过程,注重培养物理实验、科学探究能力;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物理核心概念的建立。强调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保护探索兴趣,学习欲望;体现时代性强调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注重经典物理与近代物理的融合;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关注科学?技术?社会观念的渗透。反映选择性综合不同地区课程

资源,考虑农村和城市学生认知特点;精心设计栏目,使教学内容丰富,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方便;既重共性,又突出系列特色,为学生发展提供空间。强调可操作性注重继承与发展,开发教材辅助资源。

5.高中物理课程新课改最大的困难是:第一,教师的观念要改变;第二,现有的教学资源要改变;第三,教学制度要改变;第四,教学评价,教学方式,教学内容都要跟随课改的变化。教育的出发点是人,归宿也是人的发展。“探究式教学”就是从学生出发,做到以人为本,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环境中体验成功,健康成长。

总之,新课程强调教师应该把学生的学习当成是一种创新活动,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去构建创新学习观念,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总是强调学生必须从课本、教师那里接受现存的知识的学习观念,推行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以研究性学习为代表的创新学习方式,通过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方式的应用,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满足学习需求,体验学习兴趣,发展学习个性,实现学习上的大飞跃。我想,经过我们教师不断摸索、不断尝试,定会将教学工作做的更好,也使自己在教学上更上一层楼。 2009年8月5日篇2:高中物理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我参加了本次高中物理新课程培训学习。培训中我看了视频讲座、学习了文本材料、学员评论以及相关资料等。使我受益非浅,随着社会经济时代的迅速发展,普通高中新课改主动适应了时代的需要,最终反映在高中生的素质发展上,因而,“以认为本”是高中新课改的根本理念,通过培训,深深地感知,高中新课程要求尊重高中生的人生历程的发展需要,尊重他们作为人的人格和尊严,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的需要,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都应体现选择性和多样性。

新课程的实施真实的反映了高中学生的学校生活体验。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学校和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给学生应营造好学习信息技术的大环境。一方面,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更要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出发点,设计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适应的信息文化环境。正如专家所说的,去学习、借鉴其他科目的成功经验,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地采用讲解、观察、讨论、参观、实验等方法,做到兼容并蓄、取长补短。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等,灵活、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并善于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新课程通过问题的解决进行学习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途径之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自我反思与监控能力,其次贴近学生的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还要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评价和反思问题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以及效果,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 教师要灵活地运用教材,处理知识点,与信息技术、其他学科整合,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讲课时,不拘泥于教材顺序,而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变动。物理新课改后,需要学生接触学习很多的信息,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大量的信息量、实现学科渗透、乃至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是难以实现的。利用信息技术能演示现有实验条件下不能完成的实验,利用多媒体的图形、图像、声音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知识。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搜集生动的素材,让学生感受,降低了教学难度。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为新课改提供了机遇,要把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达到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比拟的效果,也能加快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从他们身上,可以学习很多东西,

这次的培训学习,我的确感到长了许多见识,教学思路灵活了,对自己的教学也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首先作为新课改教师,在课堂的设计上一定要力求新颖,讲求实效性,不能活动多多而没有实质内容;教师的语言要有亲和力,要和学生站在同一高度,甚至蹲下身来看学生,充分的尊重学生;再者在课堂上,教师只起一个引路的作用,不可以在焦急之中代替学生去解决问题,那样又成了满堂灌的形式;在引领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实验时,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但是不能全靠问题来牵引学生,让学生跟着老师走,这样便又成了满堂问的形式;另外教师的个人修养和素质也尚需提高,要靠不断的汲取知识,学习先进经验来作保证。总之,实施新课程是教育发展的趋势,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教师要在新的理念指导下,从思想上转变观念,从行为上转变方式,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努力构建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千万不能让课程改革穿新鞋走老路。篇3:2014年高中物理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2014年暑假高中物理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xx中学 廖xx 我参加了本次高中物理新课程培训学习。培训中我看了视频讲座、学习了文本材料、学员评论以及相关资料等。使我受益非浅,随着社会经济时代的迅速发展,普通高中新课改主动适应了时代的需要,最终反映在高中生的素质发展上,因而,“以认为本”是高中新课改的根本理念,通过培训,深深地感知,高中新课程要求尊重高中生的人生历程的发展需要,尊重他们作为人的人格和尊严,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的需要,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都应体现选择性和多样性。

新课程的实施真实的反映了高中学生的学校生活体验。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学校和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给学生应营造好学习信息技术的大环境。一方面,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更要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出发点,设计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适应的信息文化环境。正如专家所说的,去学习、借鉴其他科目的成功经验,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地采用讲解、观察、讨论、参观、实验等方法,做到兼容并蓄、取长补短。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等,灵活、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并善于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新课程通过问题的解决进行学习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途径之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自我反思与监控能力,其次贴近学生的日常的学习和生活

实际。还要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评价和反思问题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以及效果,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

教师要灵活地运用教材,处理知识点,与信息技术、其他学科整合,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讲课时,不拘泥于教材顺序,而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变动。物理新课改后,需要学生接触学习很多的信息,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大量的信息量、实现学科渗透、乃至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是难以实现的。利用信息技术能演示现有实验条件下不能完成的实验,利用多媒体的图形、图像、声音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知识。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搜集生动的素材,让学生感受,降低了教学难度。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为新课改提供了机遇,要把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达到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比拟的效果,也能加快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从他们身上,可以学习很多东西,

这次的培训学习,我的确感到长了许多见识,教学思路灵活了,对自己的教学也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首先作为新课改教师,在课堂的设计上一定要力求新颖,讲求实效性,不能活动多多而没有实质内容;教师的语言要有亲和力,要和学生站在同一高度,甚至蹲下身来看学生,充分的尊重学生;再者在课堂上,教师只起一个引路的作用,不可以在焦急之中代替学生去解决问题,那样又成了满堂灌的形式;在引领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实验时,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但是不能全靠问题来牵引学生,让学生跟着老师走,这样便又成了满堂问的形式;另外教师的个人修养和素质也尚需提高,要靠不断的汲取

知识,学习先进经验来作保证。总之,实施新课程是教育发展的趋势,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教师要在新的理念指导下,从思想上转变观念,从行为上转变方式,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努力构建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千万不能让课程改革穿新鞋走老路。

推荐第3篇:高中物理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2014年暑假高中物理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xx中学

廖xx

我参加了本次高中物理新课程培训学习。培训中我看了视频讲座、学习了文本材料、学员评论以及相关资料等。使我受益非浅,随着社会经济时代的迅速发展,普通高中新课改主动适应了时代的需要,最终反映在高中生的素质发展上,因而,“以认为本”是高中新课改的根本理念,通过培训,深深地感知,高中新课程要求尊重高中生的人生历程的发展需要,尊重他们作为人的人格和尊严,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的需要,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都应体现选择性和多样性。

新课程的实施真实的反映了高中学生的学校生活体验。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学校和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给学生应营造好学习信息技术的大环境。一方面,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更要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出发点,设计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适应的信息文化环境。正如专家所说的,去学习、借鉴其他科目的成功经验,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地采用讲解、观察、讨论、参观、实验等方法,做到兼容并蓄、取长补短。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等,灵活、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并善于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新课程通过问题的解决进行学习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途径之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自我反思与监控能力,其次贴近学生的日常的学习和生活

1

实际。还要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评价和反思问题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以及效果,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 教师要灵活地运用教材,处理知识点,与信息技术、其他学科整合,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讲课时,不拘泥于教材顺序,而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变动。物理新课改后,需要学生接触学习很多的信息,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大量的信息量、实现学科渗透、乃至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是难以实现的。利用信息技术能演示现有实验条件下不能完成的实验,利用多媒体的图形、图像、声音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知识。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搜集生动的素材,让学生感受,降低了教学难度。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为新课改提供了机遇,要把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达到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比拟的效果,也能加快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从他们身上,可以学习很多东西,

这次的培训学习,我的确感到长了许多见识,教学思路灵活了,对自己的教学也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首先作为新课改教师,在课堂的设计上一定要力求新颖,讲求实效性,不能活动多多而没有实质内容;教师的语言要有亲和力,要和学生站在同一高度,甚至蹲下身来看学生,充分的尊重学生;再者在课堂上,教师只起一个引路的作用,不可以在焦急之中代替学生去解决问题,那样又成了满堂灌的形式;在引领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实验时,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但是不能全靠问题来牵引学生,让学生跟着老师走,这样便又成了满堂问的形式;另外教师的个人修养和素质也尚需提高,要靠不断的汲取

2

知识,学习先进经验来作保证。总之,实施新课程是教育发展的趋势,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教师要在新的理念指导下,从思想上转变观念,从行为上转变方式,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努力构建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千万不能让课程改革\"穿新鞋走老路\"。

3

推荐第4篇:新课改高中物理教学反思

新课程高中物理反思性教学

曲靖市第二中学陈红林

摘 要:反思性教学是21世纪教育改革和实践中兴起的一种教育理论,是教师获得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成为研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的必由之路。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关键词:新课程反思型教师反思性教学

反思,首先是思想界和知识界关于科学研究的一种理念和方法,后来移植到教育教学,便产生了反思性教学。反思性教学,是对教学经验进行回顾与重新认识(包括思考、评价、整改等),以至产生新的更趋合理性的教学方案与行为的活动过程。教师是否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反思,做一个反思型教师已成为衡量优秀教师的主要标准。而高中物理反思性教学就是一种以追求物理教学合理性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思考、解决问题,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批判性的分析与再认识的过程。我认为,新课程下的物理反思性教学不仅仅是对物理教学活动一般性的回顾或重复,更应该是教师置身于整体的物理教学情境中,从更宽广的社会实践、情感价值观及教育层面激发自我意识的觉醒。对新课程下的物理反思性教学,我觉得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反思教学观念。

新课程以前,教师的教育观念往往是在非主动条件下形成的,没有教师的实践反思,往往只是简单的重复或照抄,其效果很不理想。因此,教师应进行新课程理念学习,积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思想进行反思,在深层次上促进教育观念思想的更新与转变,并以此指导教学实践。

例如在高一物理加速度教学中,加速度概念的教学是一难点。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创设这样的情景:磁悬浮列车以432km/h高速匀速运行了8s时间,蜗牛在10s内速度从0加速到0.1cm/s,让学生体验速度大与速度变化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接着给出下列案例:普通轿车0→100km/h用时20s;旅客列车0→100km/h用时500s,让学生建立起速度变化相等时变化有快慢的初步概念。再给出例1:法拉利跑车0→100km/h加速时间4.0s;例2:麦克拉伦F1LM跑车0→100km/h加速时间3.2s;例3:宝马Z4跑车0→60km/h加速时间3.2s;例4:F1方程式赛车0→300km/h加速时间15.6s。让学生分析例1与例2──速度变化相同,如何比较其变化的快慢?分析例2与例3──变化的时间相同,如何比较其变化的快慢?比较例2与例4──速度变化不同,变化的时间也不同,如何比较其变化的快慢?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在探究中逐渐形成速度变化快慢的基本概念,并掌握了如何比较的方法(控制变量法)。老师通过与学生共同分析物理过程、重现问题涉及到的情境而把学生一步一步地“带入加速度”物理情境,引导深化学生的思维,再经过进一步的反复、强化后,使学生对加速度的概念有了较清晰的认识。

物理新课标不仅对物理知识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符合实际的要求,同时也对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目标。“培养学生必备的物理

素养”是高中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物理观。

2.反思教学设计。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有时会发觉实际教学效果与教师预期的效果有很大差异,课后认真想想,原因在于进行教学设计时忽视了对教学实践的反思,也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否适合,不断思考教学目的、教学工具、课堂结构是否合理、时间安排是否恰当等方面的问题,并积极改进,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例如在高中物理选修3-2教材中,“楞次定律”的学习,既抽象又难学,如何将这些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学生通俗易懂的知识,这对物理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于是我在教学设计时做了精心准备,精心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来突破难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边做实验边学,将抽象的楞次定律内容转化为具体的、有形的东西。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找出答案,掌握了知识,同时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事实证明,这种教学学生很感兴趣,而且能将抽象内容转化为直观、形象的东西,比一味灌输的效果要好得多。

3.反思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学生的个体存在着个性差异,不同班级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区别。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类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施展才华的天地与机会。总之,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让基础好的学生“吃得饱”、“跑得快”,让中等生“吃得好”、“跑得动”,让学困生“吃得了”、“不掉队”。因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第一、班级授课要面向全体学生、要照顾绝大多数同学,课后不仅要对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辅导,更重要的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记得有人说过 “教师对好学生的感情是不需要培养的”,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有意无意地将太多的精力、时间花在成绩好的学生身上,教学、辅导的重心自然向成绩好的学生倾斜,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视为差生,缺乏对他们的鼓励和帮助,好像他们不存在似的,从而造成好的学生越学越好,差的学生越来越差,直接导致整体成绩两级分化。所以,教师要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注意不要让所谓的差生成为被“遗忘的群体”。

第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有充足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注重学法指导。中学阶段形成物理概念,一种是在大量的物理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另一种是在已有概念、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演绎推理得到的。学生只有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给他们以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经历观察、分析、推理、综合等过程,才能完整理解物理概念的内涵及其外延,全面地掌握规律的实质。与此同时,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体现出学习的主体角色。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改变那种以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角色,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改变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就必须加强学生在教学这一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参与。

第三,教学方式多样化。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为新时代的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教学平台,为“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加墨水”的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老师除了采用对学生提问、分组讨论、要求学生查资料、写小论文等等传统的教学方式之外,还可以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投影仪、录音录像、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制作复杂物理过程的演示动画等视听设备和手段。它除了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视觉上的冲击外,更重要的是可以表现各种物理现象,能在短时间内展示物体的运动和变化的全过程,为学生提供大量而丰富的感性材料,突破传统教学手段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能将传统教学手段不能表现的许多现象和过程生动地表现出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而广泛地被广大的教师采用。在新课程下,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教学技能,提高教师的计算机水平,特别是一些常用教学软件的学习和使用是十分必要的。

4.反思教学过程。

反思教学过程是否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参考标准,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在情景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新课标提倡 “探究式学习”,这种学习模式能提供给学生更多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在了解知识的发生和形成的过程中,推动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并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使学生获得了比较完整的学习经历,然后通过现实去体验、去感悟、去创新。

例如我在教完原子物理知识后,提问:我国考虑在某地方附近建一新核电站,给出了某地方的一部分地图以及一些有关的资料,要求学生对照地图和资料,以四人为一组讨论图中提出的地点是否合理。问题提出后,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相互之间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巡回到各组之间,以平等的身份、认真的态度参与到同学们的讨论之中,和他们一起学习、共同探究。同时,我有意识地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指导:(1)考虑问题时,必须进行多方位的思考,要综合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正在研究的实际问题;(2)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单一的,要学会从中选出最佳方案;

(3)分析任何问题都应该采取科学的、辩证的、全方位的态度和方法。在随后进行的各组汇报中,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我在最后总结时,重点并不放在结论上,而是放在大家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探究的过程上。肯定同学们的参与过程,鼓励赞扬同学们敢于发表意见的勇气,尤其是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我又把这种研究性学习方式延伸到课外,要求学生平时更多地关心社会,关心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并把它们和自己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思考、探究。事实证明,采用这种方式学生理解得更透彻,知识掌握得更牢固,同时也学会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总之,新课程形势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技能,因而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适当合理的反思和研究是有必要的,同时对教师的成长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它是物理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是促使物理教师成为新时期反思型、研究型、复合型教师的加速剂。

参考文献

[1]蔡慧琴,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6.

推荐第5篇:高中物理新课改学习心得体会(推荐)

通过学习,使我深深的认识到:当今时代,不再以拥有知识量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唯一尺度,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学校的教育中,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不但要有爱,而且要善于爱,善于在细微之处融入爱心,在需要之时融入爱心,在批评之中融入爱心,在学生之间融入爱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成为素质教育重要的价值取向。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开展探究教学模式成为物理教学的必然趋势。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与想法:

一、对新新课程改革的领会:

1.体现了基础性和时代性:改变了过去繁、难、偏、旧的老问题,新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学习物理学最基本的概念和规律,了解物理学的基本观点、思想和方法,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同时还拓展了“知识与技能”的内涵,要求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反映经典物理与近代物理的融合,关注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发展趋势,以及物理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关注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应用。

2.注重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教育:改变过去那种仅重视将物理学知识系统地归纳为简明扼要的知识体系的做法,而将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渗透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挖掘活生生的实例,让学生思考和领悟物理学思想方法的精髓,增强应用科学方法的意识。

3.体现了课程及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为使教材有利于不同学生的智力潜能的开发,且对不同区域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课程标准提出“普通高中教育仍属于基础教育,应注重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应针对学生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设计供学生选择的物理课程模块,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4.在课程实施上更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其中一个很重突出的特点就是开展研究性学习。我们现在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已经不再仅仅局限再听老师讲课这样的基础上了,更多的需要同学们自己去探索、研究和动手实验,才能再这一过程中学到知识,更能应用知识。强调知识的构建过程,注重培养物理实验、科学探究能力;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物理学核心概念的建立。强调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保护探索兴趣,学习欲望;体现时代性强调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注重经典物理与近代物理的融合;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关注科学?技术?社会观念的渗透。反映选择性综合不同地区课程资源,考虑农村和城市学生认知特点;精心设计栏目,使教学内容丰富,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方便;既重共性,又突出系列特色,为学生发展提供空间。强调可操作性注重继承与发展,开发教材辅助资源。

5.高中物理课程新课改最大的困难是:第一,教师的观念要改变;第二,现有的教学资源要改变;第三,教学制度要改变;第四,教学评价,教学方式,教学内容都要跟随课改的变化.教育的出发点是人,归宿也是人的发展。“探究式教学”就是从学生出发,做到以人为本,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环境中体验成功,健康成长

二、面对新课程改教师该怎么做?

作为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教师是知识的唯一灌输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掌握课堂的主宰权,严格控制和监督学生进行学习,教学以知识传授为宗旨,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不太受教师的关注。然而,新课改要求教师不再是信息的主要传播者,而应该把形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方法及较高的迁移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要真正担当起促进者的角色,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是:

1、做善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其潜能的教师。

2、做学生心理的支持者。

3、做课堂上的促进者

推荐第6篇:浅谈高中物理新课改

浅谈广西高中物理新课改

我们广西于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高中全面实行新课程改革,作为一名年轻的物理教师,和许多老师一样,我心里既充满了期待和盼望,也存在着一些迷惑和问题。这段时间,我学习了高中新课改教师远程网络培训,并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的感受和思考,浅谈我对新课程的浅显的认识和理解。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所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而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或科学课程相衔接,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旧的高中物理课程体系过于重视知识学习与考试,即搞的是“应试教育”,淡漠和弱化了对其他能力的要求和培养,如创造能力,创新能力,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实践能力等等。这就导致了高中学生绝大部分都是为了分数而学,老师都是为了分数而教,久而久之,整个中国的基础教育就陷入了“应试教育”的怪圈:培养的“人才”绝大部分都是“高分低能”的“人才”,缺少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因而进一步导致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许多矛盾和问题,进而导致了中国尖端创新科技人才的严重缺失和不足,当然,不可否认,这其中也有中国高等教育本身的很多问题和原因。因而,才有了“钱学森之问”。而钱学森的这一问,不但引起了中国总理的思考,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与反思,引起了教育专家的注意和关注,也引起了作为一名普通的基础物理教师的我的思考与共鸣。因此,我常常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也在积极的探索和反思,也做了一些初步的尝试和实践,有成功也有失败,不管怎样,只想为中国的新课改贡献我的绵薄之力。现和各位同仁分享我的一些观点,供同行参考。

根据新课程的课程目标和基本理念:新课程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因此,结合自身的教学与反思,我对新课程有以下思考和认识。

一、转变传统物理教学的观念与模式

以往物理教学强调基础知识、理论、技能的三基训练,当前教育改革提出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面对科学的迅猛发展与激烈的社会竞争,物理教学只有转变和更新观念,在教学中引入运用现代教学论强调发展,突出能力、“学科知识,强调结构”、“教会学习,授以方法”的思想。我们要在“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观念下,探索人才培养的模式,积极进行启发式和交互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实现从教师为中心的被动接受式学习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参与式学习的转变;从单纯的知识学习向知识、能力、方法、态度兼顾的学习的转变;从记忆为主的机械学习向以理解为主的意义学习的转变。

二、培养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唤醒创新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创新的潜能,但不一定有创新意识。学生的创新意识要靠教师来唤醒,能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开始。发现问题是提出问题的前提,只有发现问题才可能提出问题。课堂教学的事实也表明:只有当学生被设计的课堂情景所感染,或思维进入预定的问题情景之中时,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体过程中,还是在教学的某些细微环节上,都应十分重视

1 问题情景的创设,使学生进入问题“探索者”的角色。这样才能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在物理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和思考的地方很多。比如:在学完动能定理后,提问让学生自己思考与总结:我们为什么要花费很大力气去研究和学习“动能定理”,它比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去解决问题是不是有什么优点?在学完“重力势能”这节内容后,为什么在物理学中要用m g h 这三个物理量来表示?在讲完“平抛物体的运动”一节后,提问让学生思考甚至亲自动手探索:一水泵的出水管是水平的,现仅有一刚卷尺和一直棍,怎样估算水泵的流量?在“反冲运动火箭”一节的阅读材料插图中,可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空间站背后的天空总是黑色的呢”等等利用课本插图进行质疑——在“布朗运动”一节的插图中,可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小颗粒运动的轨迹是折线”„„这些问题,我觉得能够比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力,增强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和主动探索的精神,加强学习物理的兴趣等。

三、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 实验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包括:说明物理概念,探索、验证物理规律,掌握基本的物理实验技能,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分析和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树立科学的态度。物理实验能力即是动手操作的能力,又是动脑的能力。学生通过实验教学,不应只是会做几个实验,掌握一些实验技术,而应是为了物理的思维方式受到实验方法与设计训练的素质教育,即掌握方法比学会做实验更为重要。

四、改进教学模式,尝试探究式教学

由于教材受篇幅的限制.不可能将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展示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物理学家研究物理学的方法.介绍他们探索物理学奥秘的献身精神.激励学生追求科学的顽强毅力和献身科学的奉献精神.例如.我在讲“自由落体运动”一节时,设置问题和情景,并进行简单的实验和探索,着重探究了伽利略是怎样通过巧妙的推理与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课后我与找了部分学生进行了交流,学生感觉很受启发,并且认为自己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训练,也感觉到学习物理的乐趣了。

推荐第7篇:高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

示范课的心得体会

高一物理组 于丹丹 2016年7月6日

高中物理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一门难学的学科,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来说它更是“老大难”。因此,对于年轻高中物理教师怎么教以及教好这门学科也是一大难题;通过示范课,我有以下反思。

一、重视把握教材

以书为本,这就要求老师要对教材有整体的把握,并且充分了解课本上的每一节在整个章节中的作用以及学生要掌握到什么程度,只有老师心中有数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统筹兼顾。而把握教材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认真阅读整套物理课本,注意观察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2.做近年来的高考真题,注意高频考点在教材中的分布。 3.多听有经验教师的课,注意重点、难点的处理方法。

二、多角度了解学生

根据新课程改的要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上注重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不利于21世纪的中学生能力的培养;怎样才可以最大程度得启发学生呢?首先,必须了解学生基础,了解学生所需的教学方式方法,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对于了解学生的现状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课后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听课情况。

2.注意观察学生对提出问题的反映,了解学生的思维动向。 3.认真批阅学生作业,作业完成情况可以反映学生的存在的问题。

三、充分驾驭课堂

新课程改革不仅是教材的改革,也是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对老师素质要求提高了;因此,教师能否驾驭课堂成为教改成功与否的关键。对于驾驭课堂我的体会是:

1.充分认真地备课,预先设想授课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牢牢抓住他们的注意力 3.在课堂上机智灵活,多与学生进行交流

四、及时总结反思

每上完一节课,总感觉还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例如板书、引入的方式、例题的选择、课后的小结等等,然后我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备课本注明并写下反思,两年下来真是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再一次体会到“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的真谛。

以上是我对自己物理教学的反思与总结。内容上或多或少会有些不足和片面性,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会不断的改进,努力提高自己的物理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使自己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物理教学,做一名优秀的高中物理教师。

推荐第8篇:高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

高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

高中物理的系统性强、较为抽象,学生普遍感觉难学。作为物理教师,教学方法尤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工作过程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从各方面做了探究和尝试,重要。

中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向四十分钟要效益

1 重三基。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针对重点的概念和规(1)

定理和结论,力求推导引出新的概念、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我让学生通过对物理现象、律,《超如:在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使学生清楚地理解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我布置学生课外站在磅秤上亲自实验,为了更好的让学生体会物理情景,一节时,失重》重、从而加深了对这一物理过程的理解。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知识要逐步积累、扩展和延伸。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简明易懂,设法将难懂的知识通俗化,不要过高估计学生的能力,向右“、”上下坡反向“和学好物理的自信心。如:在学习《波的传播》中我把问题口诀化: 等。”看齐 重能力。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能力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过(2)

需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也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只靠机械地灌输,程,课堂练习和作是培养能力的基础。准确理解并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严谨的学习作风。要求学生必须指明研究对象,必须画,业中,力求做题规范化。如:在主观性习题的求解中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必须突出关系式等。必须写明所用的定理定律名称,图分析受力情况,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逐步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应用,”实际演练法”“公式法”“图象法“力。比如在讲运动学时,对一道习题,我用等多种方法进行也是提高另外,课堂上分小组讨论,小组推荐让学生上台分析一些力所能及的习题,讲解。 能力的关键。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甚至对物理失去信心。针对这种现象,我组织学生刚入校,学生普遍感觉物理比较难, 调动大家学习积极性、宣传物理思想、小制作小组,课外实验、学生成立物理课外兴趣小组,我和四个班的物共同组成物理学习总组成员。我把四个班的学生结合起来,培养大家学习。根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我们制定一个共同的目标理课代表担任物理总组理事会成员,名学生为一学习小组,小7—6据月考成绩,把每个班的学生根据上、中、下合理分组,以更有利于学习的共同进步。让学习小组之间进行互相,组设组长一名,然后、按组进行编号 评比,在竞争中求发展。 ”我要学“为”要我学“大家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对物理的兴趣越来越浓,变成了 ,成绩 自然而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错题集3 ,蓝笔抄题,红”双色笔记“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我还建立了错题集。错题集又名

分,有一些错或不整齐的给5比较好的得一周交一次,对错题集进行打分。笔写分析感想。 1

分。对这样的措施,学生一开始还比较重视,时2分,数量较少的给3分,错的较多的给4 间一长就疲塌了,错题仍然错,不见长进。 分,其他情况不得分,只用5后来,我改变了做法,对错题集整理比较好,符合要求的打个5多数做不好,只有少数几个得由于有些章节题目较难,红笔勾出错处。分,也有时题目比分,学习较差的学生也有5分。这样,学习好、整理认真的学生经常得5较容易,多数能得分,不出现其它的分数。一学期下来,我发现错题集5分,学生的错题集上只出现5机会得。每次错题集一发下来,学生都翻开看看,有的自言自语的说:真好,又 比原来整齐多了分。5得了一个这是一种却使学生获得了一种成功的快乐。分,5虽然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无形中作业质量也虽然我不再做更多的工作,它可以转化成继续努力的愿望。积极的情绪,

提上去了,错误率明显下降了。 、方法和措施4 )坚持课堂随时练1( 我学生是否掌握对下一节学习影响很大。有些章节知识容量非常丰富,在平时教学中, 分钟随时小练习。通常情况下以概念填空或小计算题为主。通过随时地10坚持进行了课堂 进行课堂小练习,有助于学生形成课后复习的好习惯,又进而促进教学。 )坚持周周定时练2(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让学生对本周所学的知识要点进行检测,我每周都要抽一节晚自习, 知识的遗忘先快后慢,曲线规律,及时地弥补每周一练将有助于学生对本周知识形成系统, 知识,更好地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 )坚持章节单元练3(

每学完一章之后,我都要对本章加以复习巩固。我精选习题,统一时间,统一考试。通 过章节的单元练习,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更有助于学生把知识串联起来。进步幅度较大者,对于检测结果,同时也可以检测这个阶段学生对章节的学习情况,我在周

报上给予公布,以形成激励。 )坚持物理天天见4( 每天由一个中等偏上的同由各班课代表负责统一安排,我坚持物理天天见。在教学中, 学精心挑选一道习题,抄在后黑板上,让大家一起分析、思考,然后利用课余时间,负责给

大家讲解,其他同学随时提出讨论意见,在和同学们的平等交流中解决问题、提高能力。 总之没有探索,就没有创新;没有尝试,就没有进步。探究与实践共行,汗水与心血同 伴。凭着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去奋斗、去探索。在教学上,没有捷径可走,没有固定的

模式可循,必须倾注热情、付出心血、洒下汗水,需要脚踏实地的去探究。 2

推荐第9篇:高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

高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

首先,它体现了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高中物理旧教材第一章是力,起点高,难度大,使刚进入高中的新生头一章学下来,便有一小半打起了弃学物理的退堂鼓。现在新教材把难学的静力学放到了第三章,且适当降低了难度,而把旧教材的运动学拆分为第

一、二两章,使之更好地与初中教材衔接,降低了高中物理的入学门槛。

2009年秋季,人教社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刚施行不久,各地一片哗然。教师则埋怨新教材操作的复杂性,学生抱怨加重了负担,家长则担心孩子能否上大学的平台。一言以蔽之“新不如旧”。一年来,课改之道荆棘满布,教改之路在责骂声中艰难跋涉。通过一年来的实践,我们认为新课改势在必行。一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二是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需要。

经过一年来的实践,由衷感到新教材有着很强大的优势。最突出的一点是新教材更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降低了高中物理的入学门槛。

还有,它也体现了难点分散的教学原则。以运动学图象为例,开始先行备课的老师认为新教材图象内容编写零乱,不如采用旧教材,将s-t图及v-t图合在一起用两节课教完。后来备课组讨论了这一方案的弊病:在时一空图上描写质点位移的变化,学生已感到有点难,再要表现出运动快慢的变化,这对数学知识尚末到位、思维水平实为初中生的高一新生而言,确是沉重的负担。我们再研讨了新教材编写的v-t图像,实施了将这一难点分散在五节新课中完成的方案:一是初晓v-t图象所代表运动的特征(匀速、加速、减速)(§1.4);二是学会在v-t图象上定性比较加速度(§1.5):三是会画质点运动的v-t图象(§2.1);四是理解用v—t图象定量计算加速度(§2.2);五是掌握用v-t图象计算位移(§2.3)。这五节横跨

一、二两章,教学时间长达三周之久。这种步步递进、层层深入的教学,不仅切合了学生的数学水平与认知水平,而且可以夯实双基。

新教材作了这样的安排以后,使得学生更容易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为以后长远的学习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本学期主要担任高中二年级二班和三班两个班的物理课教学工作。由于这两个班均属于文科班,所以学生们普遍理科基础比较差。另外由于物理课对于文科生不是高考学科,所以学生们对于物理课的学习态度并不端正。学生没有学好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们在学习方法上也都存在各种问题。

首先,学生们由于长期无法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加之物理学科自身的学科特点,导致学生们在历次的各种考试中往往物理成绩与其他学科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大多明显偏低。多次物理考试成绩总比较差,就会在学生们的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学习压力。这种压力和焦虑又会对学生们形成某种心理暗示,很多学生心里总认为“可能我并不适合学习理科吧,我可能就不是学习理科的那块料?”有很多学生就是基于这种原因才选择了报考文科,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某种逃避。 这种长期的心理压力由于得不到有效的释放,再加上有些教师和家长往往操之过急,拔苗助长,往往因此而责备了学生,所以学生们对物理学科彻底没有了学习兴趣,同时也失去了学好物理的信心。很多学生都抱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有的同学干脆就说,老师我只要毕业会考时能打个小炒,炒过去能就行了。也有的说,老师我们都是文科生,物理课学不好也不影响我们的高考成绩,反正高考时不考物理。还有一些学生竟然说,老师考试的时候您能给我们传答案吗? 针对上面的现实状况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重新建立每个学生都能够学好物理知识的信心。

一个人如果失去了信心,那么它干什么事就没有了意义,就更加谈不上什么学习效果了。在我开始上第一节物理课时,我并没有上来就讲物理知识,而是把已经打开的物理书又合上了。我说同学们今天是我给你们班上的第一节物理课,我们先别着急上课,大家把书先合上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天,谈谈心。同学们的表情马上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刚才还一脸麻木的他们,现在个个眼睛有神。刚才还死气沉沉教室,现在立马像开了锅。有的学生说老师你说得是真的还是假的。我知道他们还不太相信,于是我又大声说了一遍,我说今天的物理课我们来一起聊聊天,谈谈心。如果大家觉得时间太短不够,我们下节课还可以聊,直到你们满意。如果哪位同学觉得有些事情不好意思在课堂上当着别的同学讲,你也可以课下单独找我谈,也可以给我写信,还可以给我发电子邮件或者用QQ同我网上聊天,也可以把你要说的话写到你的物理作业本上,各种方式都行。

我对学生们说同学们物理课学不好,并不光是你们的责任,很大程度上是我们教育体制上的问题。另外也和我们很多老师的教学方法欠佳有关。物理课本来是一门和生产生活密切联系,反过来又能积极指导我们生产和生活实践的基础科学知识。但很可惜我们的物理课并没有让同学们快乐起来,并没有让同学们体会到用物理知识去发现、去探索,去创新、去发明甚至改造我们生活的所带来的乐趣。反而成为了一门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的包袱,这首先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在这一点上我不袒护自己和同行们的失败。我说我之所以这么讲,并不是为了和你们套近乎,博得你们的好感,而是在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并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后得出的结论。下面我举几个例子,大家分析一下是不是如此。我们现在实验室有多少物理实验能做?能做的物理实验中又有几个真正在试验中发挥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往往都是简单的做一下就完了,学生们根本体会不到物理实验的乐趣,反而是在为了完成某种任务而作。更有的教师将本来该学生亲自操作的学生实验也改成了教师的演示试验,简单得让学生看一下就完了。要知道物理课不是简单的理论学,并不是只坐在教室里听听就能学好的。

再有我们的物理知识和生产与生活实践是密不可分的它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要学好物理知识就必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平时要多为学生创造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多搞一些学生的实践活动。而我们现在很多学校往往“安全”二字一提就什么学生活动都不敢搞了,能省的就都省了,总之把学生都关在学校里面,都关在教室里面老老实实的听课就安全了。殊不知这样做往往割裂了理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长期就会导致学生厌学情况的发生,严重的还会使学生彻底失去学习的动力-学习兴趣。没有了学习兴趣学什么都会无味,时间久了学生们连学习信心也彻底地丧失了。如此恶性循环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学习成绩了。

简单的几句话立马拉进了我和学生们的距离,我发现学生们开始有点信任我了。我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和学生们谈心交朋友拉进了我和学生们之间的距离。有了这层信任,我们又一起分析了学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逐步帮助学生们重新建立起学习物理知识的信心。

二、如何对待和处理物理学习中成绩不理想的问题

对于同学们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往往明显低于其它学科的问题,我是这样分析的:

1、这主要由于学生数学计算能力薄弱造成的计算错误使学生们会做的题目往往也得不到满分,只能得到一个列公式的基本分数;

2、很多物理题不会做,这是学生们并没有真正的弄清物理概念和物理现象的本质造成的。针对第一个问题我要求学生们对初中数学知识拿出一定时间将必要的知识点复习一下,努力提高自己的计算水平。对于第二个问题我要求学生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重对物理学中基本概念和基本定义理解。把弄清物理基本概念作为学习的主要任务来做。不要好高骛远,只要将学习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定义的学习上,再将其联系生活,注意分析各种物理现象总结规律,学好物理并不是什么难事。为了帮助同学们打好学习基础我利用每周星期六补课的时间分阶段地对学生开展对高一物理知识的复习,进行专题讲座,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题的能力。现在看来学生们很珍视这次复习机会,上课效果很好。从学生们对我反馈的信息来看,学生们认为这种上课形势很好,他们感觉以前没有选好的地方现在都掌握了。平时注重训练小题的策略也很多学生尝到了甜头,有几名学生在只学习了第一本书多一点的情况下,就顺利通过了高中会考。他们都说保证小题的得分率是他们这次通过会考的根本原因。

三、如何认清自我

认清自我,一个人如果不能明确认识自己,认清自己的现实情况,分析自己所处的位置,确立自己合适的竞争目标就不能很好地开展学习,不断地前进。学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学习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对于复杂的问题,我们首先应该建立自己认知模型,认真分析,仔细探查合适的突破口,一旦突破口被你找到,问题被解决往往也就指日可待了。这就像你遇到了一团乱麻,初看起来往往很乱,这时你首先静下心来找到这团麻的一个开头,找到了这个头,在想理清这团麻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对于自己建立的目标开始一定不要过高,要在充分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再来了解你的竞争对象,然后再分阶段,分步骤超越对手。在这个过程中你也往往超越了自我。反过头来你会发现其实最难超越的不是你的对手,而是你自己。你会发现对于自己的认识越清楚,学习起来才会越轻松。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中学阶段所学的知识也属于基础知识,因此,要求学生掌握中学阶段的内容显得极为重要。在我国现有的国情下,既要实施素质教育,同时又不能回避学生的升学问题,这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尖锐的矛盾。在高中物理学习中,两级分化的问题极为突出,要改变这种状况,因材施教显得极为必要。然而,因材施教一直是一个喊得很时髦的口号,鉴于各种主观及客观的原因,不少教师的因材施教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并没有落到实处。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是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2. 分层教学的实施

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及接受能力不同的特点,我近年来在教学中采用了分层教学的教改实验,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 对学生进行分组 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教师首先必须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了然于胸,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我在接手一个新班的时候,便用一套难易适中的题目对所教班级进行测验,然后按照学生的测验成绩将各班的学生按照学习成绩分为A、B、C三个学习小组,其中A组为最基础的小组,B组为中等成绩组,C组为成绩优秀组。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分组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使用差生这样的词语,我在分组时便是这样对学生讲的,A组为基础组,B组为提高组,C组为竞赛组,同时我还用了另一种说法,就是A组为铜牌组,B组为银牌组,C组为金牌组。这样学生即使分在了A组也不会有什么自卑感。同时我对学生说,我们的分组只是暂时的,每一次测验我们都会对学生进行重新分组,并且在学习中途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参加高一级小组的学习。

2.2分层备课 对学生进行分组后,教师在备课时便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备课,在备课的过程中,对A、B、C组的同学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这必须在备课时体现出来。这样在实际的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至于使分层教学留于形式。哪些内容对各个组是必须掌握的,哪些内容是只作了解的,对不同小组在作业上有些什么不同的要求等,这些都必须在备课时充分考虑。 2.3分层授课 进行分层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对学生实行分层授课。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有点象复式教学。限于客观条件,不可能在同一堂课里将不同组的学生在不同的课室上课,因此,课堂教学时如何进行便是一个问题。以高二物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为例,我在课堂教学中是这样处理教材的:在给全班学生复习了高一的直线运动、曲线运动与平抛运动概念及解题规律之后,我便给学生讲解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解题策略,然后用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这时,我对不同小组的同学提出了如下不同的要求。 我对全班同学说,在今天的例子中,例1和例2是教材中的例题,对A组的同学必须作出要求,用另外的话说,也就是A组的同学对例1和例2必须切实掌握: 例1带电粒子的加速如图所示:在一对带电平行金属板所形成的匀强电场中,两板间的电压为U、电场强度为E。如果图中的带正电或带负电的粒子的初速为零,就会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注:忽略带电粒子所受重力的影响才作直线运动。若不能忽略重力影响,则带电粒子将作向下方偏移的曲线运动。) 处理这类问题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和基本思路如下: F=QE F=ma 然后再根据问题要求,选用匀变速运动公QE=ma→aqU

md式。

(注:上式中的q和m为带电粒子的电量和质量。) 第二种方法的基本思路如下: W=qU

ΔEk=11mv20qUmv222

2 如图(1)、(2)、(3)、(4)所示:在真空中水平放置的一对带电金属板,两板间的电压为U、距离为d。若带电粒子以水平方向或斜向以初速v0射入平行金属板的电场中,则会发生偏转,其运动形式和性质与平抛、斜抛运动相似。 处理这种问题的基本思路如下: F=ma F=QE E=

然后再根据类似平抛运动的公式求解: x=v0t y=

对于B组的同学,我除要求它们掌握A组的例题外,还要求他们能用能量的观点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总结出以下结论: 1.带有粒子的加速度:若带电粒子仅受电场力且电场力做正功,其电势能减少功能增加。 (1)初速度为零时 12at2qUqUmaadmd

Ud qU12mv2

(2)初速度不为零时

qU1212mvmv022

上述公式适用于匀强和非匀强电场。

2.带电粒子的偏转:带电粒子仅受电场力作用为初速度v0垂直进入匀强电场,做类平势运动,此类问题一般都是分解为两个方向的分运动来处理。

沿初速度方向做匀速运动:vx=v0,x=v0t 沿电场方向做匀加速运动:vy=at,y=at2/2 两个分运动的联系桥梁:时间t相等

若偏转电场的电压为U、距离为d,则带电粒子的加速度为a=qU/md,任意时刻的速度为tgvy/v0qUx/mdv202v2vtv0y侧移量

yqUx2/2md0。偏转角θ

2的正切为。

对C组的同学我除了要求他们掌握B组的问题外,对C组学生的综合能力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我讲了例3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平行金属板MN的距离d=0.20m,给两板加电压U(M板带正电,N板带负电),板间有一长度L=8.0×10-2m绝缘板AB能够绕端点A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先使AB板保持水平静止,并在AB板的中点放一质量m=4.9×10-10kg、电量q=7×10-10C的带正电的微粒p。现使板AB突然以角速度ω100π/3,r/s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为使板AB在转动中能与微粒p相碰,则加在平行金属板M、N之间的电压取值是多少?

要求C组的同学切实掌握例3的解题思路及能力要求。例3是培养优秀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好例题。

由于我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了对各组同学的具体要求,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便根据自己的基础掌握不同的内容,学生便不会出现因听不懂例题的内容而在课课上睡觉现象。

2.4分层作业 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我在对学生实施分层上课后对作业的要求也是不同的,还是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为例,我是这样对学生布置作业的: A组作业:教材p141(1)(2)(3) .B组作业:教材p141(3)(4).C组作业:创新课时训练习题

5、

6、7 2.5分层辅导 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辅导是学生巩固和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课堂上我对学生实行分层授课后,在课外的辅导方面我采用了让学生之间相互辅导的办法进行学习辅导,即通过对口扶贫的方式进行辅导,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的办法是,我课外直接对C组的同学进行辅导,B组的同学由C组的同学进行辅导,A组的同学由B组的同学进行辅导,这样,将全体同学的积极性都调动了起来。我对学生说,自己会做题还不表示你真正弄懂了一道题,只有你能讲解后别人能听懂则说明你自己真正懂了。另外,我给学生说,你们都是老师的助手,你们之间的相互辅导实际上也是在减轻教师的负担,因为两个班有一百多名学生,全靠老师一个人是照顾不过来的,给学生讲明了这样道理,学生都极为配合我和支持我的工作。 2.6分层测验 为了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测验是用得最多的一种方式。我自从采用分层教学后,对学生的测验采用A、B、C三套不同的试卷,以使不同的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都能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在测验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选择不同的试卷,即A组的同学可以选择B组的试卷,同样,B组的同学也可以选择C组的试卷。每次测验后各个组进步较大的同学可以上升一个小组,而退步的同学则的降到下一个小组。

尽管分层教学实施仅两年,但自从我采用分层教学之后,我教得极为轻松,学生也学得愉快,教学效果在全年级的六个教学班中名列前茅,同时也我极大的丰富了我的时间,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学习。

3 分层教学中的体会:

(1)因为对学生进行了分组,并对不同的学生实行不同的要求,真正使因材实教落到了实处。

(2)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样能使每个学生都在课堂上学有所获,兼顾了低差生,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懂,听得明,作业做得会,这便是学习上的一种良性循环。

(3)在分组的过程中以A、B、C组出现,而不出现差生等词语,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此外,在课堂上,某些A组的同学能听懂一些B组的内容,B组的一些同学能听懂一些C组的内容,这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4)在辅导的过程中,让C组的同学辅导B组同学,B组同学辅导A组同学,既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又减轻了教师的负责,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其它教学方面的工作。

(5)使用分层教学,在测验时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试卷,学生不会因为自己的测验成绩过低而抬不起头,不少同学都愿意选择上一个小组的试题以显示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这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6)由于分组的情况将随时因学生的成绩而改变,C组的同学不愿降到B、A组去,同时A、B组的同学又希望能升到C组来,这样便将竞争机制引入到了教学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因而学习的提高也较快。 在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要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最大限度的发展,实施分层教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当然,我对分层教学的有关理论及实践仍在探索之中,希望有更多的同行能加入到分层教学的实验中来。

推荐第10篇:高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

高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物理学科的特点,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因此,物理课堂教学改革首先要加强实验教学。下面是小编带来的高中物理教学的心得体会,欢迎查看。

高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一:

早在1910年,杜威在他的著作《我们怎样思维》中,就倡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在杜威看来,反思的出发点是对问题情境的困惑,经过分析、假设、推理与检验而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是否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反思,似乎已成为衡量优秀教师的当代标准。何谓教学反思呢?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而高中物理教学反思就是一种以追求物理教学实践合理性为目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思考、解决问题,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

在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高中物理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可是,如果物理教师对于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时吸收他们的研究成果,自己对教学又不做认真思考,“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物理问题的空间呢?那么,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

新课程下物理的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物理专业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中更加深入研究物理教学。

当代国内外教育界都提出,“教师即研究者”。教学反思中的“反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教师的一种经常的、贯穿始终的对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使整个教学活动、教学为日趋优化的过程。这无疑会促进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成为时下教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高中《物理》附有许多研究性学习“综合探究”;近几年,都有部分中学的开展物理“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活动;许多教学杂志也刊登了很多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文章„„可见,各地普遍重视研究性学习。但是如何开展物理学科的研究性学习,需要我们深入、细致地探讨。

另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下实践教学智慧。

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不是教师展现知识、演练技艺的过程,而是教师实践智慧的体现过程。我在初登教坛时,为了教好物理课,经常通过多讲定理、多做习题,但往往学生理解不深刻,不能真正的掌握。通过反思我意识到人的认识是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的,那么知识的掌握也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因而我在动量守恒定律教学中,先介绍了这个定律的发现过程:它起源于16~17世纪西欧的哲学家对宇宙运动的哲学思考。

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从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教学基本策略方面进行。

第一、对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反思。物理老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行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即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要转变教学理念,历史与社会教师应加强对历史与社会教学理论的研习,如《物理教学》、《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杂志开辟的一些栏目的讨论文章对更新教学理念就有许多帮助。

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历史与社会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是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不但足以提高专业素质、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新课程下物理教师主要以课堂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

“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析,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

我在设计《人造卫星宇宙速度》课堂教学时,一开始就可以提出问题:能否让抛出的物体不落地?这时学生十分活跃,议论纷纷:有的会说,将物体上抛,初速度越大,上升的高度越高,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的程度,物体飞到外太空,就不再回来了;有的会说,由平抛运动规律可知,物体从越高的地方、抛出的初速度越大,落地的水平距离越长,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程度,物体就落不回地面了;还有的同学可能会进行反驳:落地的跨度长了,可地表就不是一个水平面了;也有的同学说,由匀速圆周运动可知,当重力正好提供它作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时,物体绕地球在圆形轨道上运动就不回地面了。通过思考和讨论,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激发学生进行思考。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做了评课,课后,再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以物理学科来说,其实平常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总之,虽然新课程下关于物理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许多的反思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但物理教学反思对物理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物理教师实现自我发展有效途径,也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更会促使物理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教师。

高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二:

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的重点是课堂教学方法改革,这是实现中学物理教学目标和任务,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我们认为要对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方法实施改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物理学科的特点,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因此,物理课堂教学改革首先要加强实验教学。

1、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多地动手实验,提高学生观察实验能力。

凡是实验性较强的教材,教师要采用让学生动手做实验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设法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并增加课外小实验,对于学生分组实验,不仅要做,而且还要认真做好。总之,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实验活动,使学生在实验中动眼看、动手做、动嘴讲、动脑想,从而掌握物理知识和技巧,提高实验能力。

2、实验教学还要着重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用科学的观察方法去启发、引导、示范,努力提高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实验观察方法的培养,要通过对学生进行实验思想、实验方法等科学方法教育(如放大法、对比法、代替法、转换法、比较法、平衡法和模型法等)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实验、培养实验能力,开拓创造性思维。

物理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受到教材内容的制约,教材内容决定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也决定着教师与学生的具体双边活动的方式和方法。

首先,必须突出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我们选择教法应从教材内容实际出发,在众多教学方法中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经过优化选择的教学方法。一堂成功的物理课,通常是几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组合,而不是几种教法的随意凑合,一定是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灵活地、科学地、创造性地进行优化选择、认真实施的结果。

第二,还要改革教师在课堂的讲解方式。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必须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启发性和综合性,在课堂讲解,可随内容的不同采取相应的不同方式:如对教材内容从知识结构、逻辑关系推理论证方法等作完整、全面的讲解;对实验性较强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在做好实验的基础上作启发式的讲解;对重点、难点、关键内容或学生容易发生差错的问题,作点拨式讲解;在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或进行练习之前,作提示性讲解;根据学生在预习、自学或复习中所提疑点,作释疑性讲解。

总之,课堂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学性,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不同的活动。

三、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能力基础出发,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高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多有明显的独立性和兴趣倾向,学习自觉性和独立性比强,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课堂中常希望独立思考求解,学习气氛比较沉闷。这给教师了解学生带来一定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一般可采取下列方法:加强讲解的目的性和针对性,特别是讲解时要注意反馈系统运用,如作业、讨论、考试中的反馈信息,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把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自学活动结合起来;将教师的讲述和学生的讨论、回答问题等结合起来,使得课堂教学成为师生的共同活动;充分利用机会,让学生进行各种口头的、书面的练习。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中心问题,是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实现教与学的统一。因此,必须加强课堂上教与学之间的交流活动。

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活动,教师是交流的主导一方,其作用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最优学习情景,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各种教学活动,以各种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学好物理知识。但教师的活动不能离开学生这个主体,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信息,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可见,教师与学生是组成教学的两个最基本的因素,教师在课堂上的各项活动少不了学生的配合;而学生在课堂上的各项活动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所以,努力使师生之间的交流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根本。

总之,物理教学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实际、不同的实验条件,灵活而切合实际地选择不同的教法,积极探索和认真实践物理课堂教学的最优方法,深化物理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努力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高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三:

新课程改革从去年新学期开始到现在已将近一个学年,在教学工作中,我通读教材,查资料,听课,请教,精心编写教案,落实教学目标,上好每一节课,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是新课上下来,常感觉效率比较低,很是困惑。如今再回过头教高一,翻开以前的教案,反思当初的教育教学方式,感触颇深。

高中的物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同时高校要求选考物理学科的专业占的比例相对较多固然是个有力条件,但是“物理难学”的印象可能会使不少学生望而却步。客观地分析,教学的起点过高,“一步到位”的教学思路是导致学生“物理难学”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高一年级的物理教学首先是要正确的引导,让学生顺利跨上由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这个大的台阶,其次是要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物理知识基础,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提高。

例如,关于“力的正交分解”这一基本方法的教学就是通过分期渗透,逐步提高的。这不仅是一个遵循认知规律的需要,其意义还在于不要因为抽象的模型、繁琐的数学运算冲淡物理学科的主题,通过降低台阶,减少障碍,真正能够把学生吸引过来,而不是把学生吓跑了,或者教师一味的强调物理如何如何重要,学生就硬着头皮学,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甚至变成了物理学习的“奴隶”。如果我们老师有意识地降低门槛,一旦学生顺利的跨上的这个台阶,形成了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再提高并不晚。可是,一般新老师并没有很快领会这种意图,因而在实际教学中不注意充分利用图文并茂的课本,不注意加强实验教学,不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只靠生硬的讲解,只重视告诉结论,讲解题目,这怎么能怪学生对物理产生畏难情绪呢?学生如果对物理失去兴趣,对基本概念搞不清楚、对知识掌握不牢也就不足为怪了!我们不妨再举一个例子,有的老师在教完“力的分解”后,马山就去讲解大量的静力学问题,甚至去讲动态平衡问题,试想这时学生对合力的几个效果尚难以完全理解,对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应用还不够熟练,学生解决这类问题的困难就可想而知了,这种由于教师的引导方法不当,导致学生一开始就觉得物理如此之难,怎么能怪学生认为物理难学呢?我们教师不应该把教学目标选择不当的责任推向学校的考试,推向市场上的参考书,这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应该多从自身的教学思想以及从对教材的把握上找原因。

如果我们作为引路者有意识的降低高中物理学习的门槛,先将学生引进门,哪怕先是让学生感觉到“物理好学”的假象,我们都是成功的。

首先,知识、能力、情意三类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腻,否则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譬如,教师在讲解“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时,如果对“相对”讲解的不透彻,例题训练不到位,学生在后来的学习中就经常出现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判断错误的现象;对学生能力的训练意识要加强,为了增加课堂容量,教师往往注重自己一个人总是在滔滔不绝的讲,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训练,导致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下降;还有一个就是要善于创设物理情景,做好各种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发挥想象地空间。如果仅仅局限与对物理概念的生硬讲解,一方面让学生感觉到物理离生活很远,另一方面导致学生对物理学习能力的下降。课堂上要也给学生创设暴露思维过程的情境,使他们大胆地想、充分的问、多方位的交流,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从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自觉转变为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所以教师要科学地、系统地、合理地组织物理教学,正确认识学生地内部条件,采用良好地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地观察,实验,思维等实践活动,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

前概念是学生在接触科学知识前,对现实生活现象所形成的经验型概念.而由于中学生的知识经验有限,辩证思维还不发达,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不成熟,考虑问题容易产生表面性,且往往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看不到事物本质.所以易形成一些错误的前概念.这些错误概念对物理概念的正确形成极为不利,它排斥了科学概念的建立,是物理教学低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伽利略和牛顿以前,人们对生活经验缺乏科学分析,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所不可缺少的.由此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一个错误命题: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运动,没有力作用,物体就会停下来.这个错误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由此可见前概念对人们认识影响是巨大的.

在物理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大脑中形成的前概念,对正确的应加以利用,对错误的要认真引导消除,否则正确概念难以形成.

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属经验型,需要感性经验支持.因此教学中应了解学生的实际,通过实物演示消除错误概念.

太阳曝晒下的木块和金属块的温度如何?学生最容易根据自己的感觉,认为金属块温度高,形成错误认识.所以只有通过实验测定后,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感觉的错误,才能消除错误前概念,否则任何讲授都是苍白无力的.

由于学生思维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他们往往以物质外部的非本质的属性作为依据,形成错误认识.如学生认为马拉车前进是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从而对牛顿第三定律产生怀疑.所以教学中针对这种问题设计一个实验:2个滑块,2个轻质弹簧秤,使一个弹簧秤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滑块上,用另一弹簧秤拉动连在一起的木块,去演示使一物块前进时,另一物块同时前进,通过弹簧秤显示两物块之间相互作用力,这样就可以排除学生形成的错误认识,进一步理解牛顿第三定律.

在“自由落体”一节教学中,学生对任何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从同一高度竖直落下时,不同的物体将同时落地很难想象.因此教学中应强调“自由落体运动”是指在只受重力作用下的竖直下落运动,但在实验中,不可避免地受到空气等阻力影响,结果当然不会完美.当然,更重要的是做好演示实验也就是要重复“伽利略斜塔实验”,使学生建立密度和重力都不相同的物体在空气中,从同一高度落下,快慢几乎一样的事实,然后对自由落体运动加以分析、研究.

所以,抓住中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特点,充分利用实物演示及创造条件进行实物演示,积极消除学生的错误前概念,对提高物理学习效果是重要的.

物理模型是物理学中对实际问题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经过科学抽象而建立的新的物理形象.

通过运用物理模型可以突出重点,抓住本质特征和属性,可以消除学生思维方面的片面性和表面性,提高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能够对自己从生活中形成的朴素物理概念分析区别,抛弃错误概念,形成科学概念.如:伽利略在研究运动的原因并指出,亚里士多德观点的错误时,设想的“理想实验”就是建立了一个没有摩擦的光滑轨道的物理模型.在建立物理模型后,问题便简洁多了。

这是我在新教材教学工作中对以上三点的一点教学反思。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要继续坚持与写好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这半年的教学实践我感悟到在新课程下,平常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要继往开来,做好教学反思,写好课后心得,促使自己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的物理教师。

第11篇:高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

高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

江夏实验高中

董进

高中物理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一门难学的学科,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来说它更是“老大难”。因此,对于年轻高中物理教师怎么教以及教好这门学科也是一大难题;我据这两年在教学上的探索,有以下反思。

一、重视把握教材

以书为本,这就要求老师要对教材有整体的把握,并且充分了解课本上的每一节在整个章节中的作用以及学生要掌握到什么程度,只有老师心中有数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统筹兼顾。而把握教材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认真阅读整套物理课本,注意观察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2.做近年来的高考真题,注意高频考点在教材中的分布。

3.多听有经验教师的课,注意重点、难点的处理方法。

二、多角度了解学生

根据新课程改的要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上注重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不利于21世纪的中学生能力的培养;怎样才可以最大程度得启发学生呢?首先,必须了解学生基础,了解学生所需的教学方式方法,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对于了解学生的现状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课后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听课情况。

2.注意观察学生对提出问题的反映,了解学生的思维动向。

3.认真批阅学生作业,作业完成情况可以反映学生的存在的问题。

三、充分驾驭课堂新课程改革不仅是教材的改革,也是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对老师素质要求提高了;因此,教师能否驾驭课堂成为教改成功与否的关键。对于驾驭课堂我的体会是:

1.充分认真地备课,预先设想授课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牢牢抓住他们的注意力

3.在课堂上机智灵活,多与学生进行交流

四、及时总结反思

每上完一节课,总感觉还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例如板书、引入的方式、例题的选择、课后的小结等等,然后我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备课本注明并写下反思,两年下来真是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再一次体会到“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的真谛。

以上是我对自己物理教学的反思与总结。内容上或多或少会有些不足和片面性,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会不断的改进,努力提高自己的物理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使自己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物理教学,做一名优秀的高中物理教师。

第12篇: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反思

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反思

作者:叶新志

[摘 要]实践证明,教学反思是教师获得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成为研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的必由之路。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物理 教学反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这句话对日常教学工作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反思是面对问题和困惑,经过分析、假设、推理与检验而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是否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反思,已成为衡量优秀教师的主要标准。高中物理教学反思就是一种以追求物理教学合理性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思考、解决问题,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批判性的分析与再认识的过程。我认为,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反思不仅仅是对物理教学活动一般性的回顾或重复,更应该是教师置身于整体的物理教学情境中,从更宽广的社会实践、情感价值观及教育层面激发自我意识的觉醒。对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反思,我觉得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教学观念的反思。

以前,教师的教育观念往往是在非主动条件下形成的,没有教师的实践反思,往往只是简单的重复或照抄,其效果很不理想。因此,教师应进行新课程理念学习,积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反思,在深层次上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转变,并以此指导教学实践。

例如在学习“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时,我就以能源为例,用相关例子向学生说明,能源的分布是影响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一些工业基地附近往往能源丰富(渗透自然环境是工业发展的外部条件的观点),但也有些工业基地,如我省宁波北仑工业基地,周围没有丰富的能源,但却是著名的工业区,原因是它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海陆交通,摆脱了能源的限制(渗透自然环境并非是决定性条件的观点)。通过上述的例子,学生一方面明确了能源可以影响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明确了这种影响不起决定性作用,就使学生形成了正确的观点。

物理新课标不仅对物理知识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符合实际的要求,同时也对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目标。“培养学生必备的物理素养”是高中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物理观。

2.教学设计的反思。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有时会发觉实际教学效果与教师预期的效果有很大差异,课后认真想想,原因在于进行教学设计时忽视了对教学实践的反思,也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否适合,不断思考教学目的、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并积极改进,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例如在高中物理教材中,“楞次定律”的学习,既抽象又难学,如何将这些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学生通俗易懂的知识,这对物理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于是我在教学设计时做了精心准备,精心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来突破难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边做实验边学,将抽象的楞次定律内容转化为具体的、有形的东西。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找出答案,掌握了知识,同时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事实证明,这种教学学生很感兴趣,而且能将抽象内容转化为直观、形象的东西,比一味灌输的效果要好得多。

3.教学方法的反思。

第一、班级授课要面向全体学生、要照顾绝大多数同学,课后不仅要对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辅导,更重要的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记得有人说过 “教师对好学生的感情是不需要培养的”,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有意无意地将太多的精力、时间花在成绩好的学生身上,教学、辅导的重心自然向成绩好的学生倾斜,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视为差生,缺乏对他们的鼓励和帮助,好像他们不存在似的,从而造成好的学生越学越好,差的学生越来越差,直接导致整体成绩两级分化。所以,教师要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注意不要让所谓的差生成为被“遗忘的群体”。

第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有充足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注重学法指导。中学阶段形成物理概念,一种是在大量的物理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另一种是在已有概念、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演绎推理得到的。学生只有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给他们以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经历观察、分析、推理、综合等过程,才能完整理解物理概念的内涵及其外延,全面地掌握规律的实质。与此同时,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体现出学习的主体角色。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改变那种以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角色,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改变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就必须加强学生在教学这一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参与。

第三,教学方式多样化。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为新时代的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教学平台,为“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加墨水”的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老师除了采用对学生提问、分组讨论、要求学生查资料、写小论文等等传统的教学方式之外,还可以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投影仪、录音录像、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制作复杂物理过程的演示动画等视听设备和手段。它除了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视觉上的冲击外,更重要的是可以表现各种物理现象,能在短时间内展示物体的运动和变化的全过程,为学生提供大量而丰富的感性材料,突破传统教学手段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能将传统教学手段不能表现的许多现象和过程生动地表现出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而广泛地被广大的教师采用。在新课改下,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教学技能,提高教师的计算机水平,特别是一些常用教学软件的学习和使用是十分必要的。

4.教学过程的反思。

新课标提倡 “探究式学习”。这种学习模式能提供给学生更多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在了解知识的发生和形成的过程中,推动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并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使学生获得了比较完整的学习经历。

例如我在教完原子物理知识后,提问:我国考虑在某地方附近建一新核电站,给出了某地方的一部分地图以及一些有关的资料,要求学生对照地图和资料,以4人为一组讨论图中提出的地点是否合理。问题提出后,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相互之间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巡回到各组之间,以平等的身份、认真的态度参与到同学们的讨论之中,和他们一起学习、共同探究。同时,我有意识地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指导:(1)考虑问题时,必须进行多方位的思考,要综合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正在研究的实际问题;(2)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单一的,要学会从中选出最佳方案;(3)分析任何问题都应该采取科学的、辩证的、全方位的态度和方法。在随后进行的各组汇报中,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我在最后总结时,重点并不放在结论上,而是放在大家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探究的过程上。肯定同学们的参与过程,鼓励赞扬同学们敢于发表意见的勇气,尤其是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我又把这种研究性学习方式延伸到课外,要求学生平时更多地关心社会,关心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并把它们和自己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思考、探究。事实证明,采用这种方式学生理解得更透彻,知识掌握得更牢固,同时也学会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笔者认为,这种探究式学习模式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有较高的教学素质和研究能力,有丰富的教学设计方案和知识储备,能随时调控学生的学习障碍,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能作出正确的评价。这要求物理教师必须从多方面充实、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校内外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从而使教学活动处于活跃积极的状态。

5.对教学技能的反思。

第一,语言优美。教师的语言应是科学的、优美的。语言是意识的外化形式,抑扬顿挫的语调,优美动听的语言,既使学生享受美妙的语言,又对物理教学产生直接的影响。在课堂上,教师声情并茂的描述,言简意赅的讲解,灵活多变的教法,再加上对语言的灵活操作,恰当地运用比喻、借代、比拟、夸张、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既增强了教学效果,又能使学生在心灵上产生愉悦的感受。

第二,板书精致。一手工整漂亮的好字,让学生感到教师就是美的化身。因此板书要布局合理、提纲挈领、层次清楚、端庄大方。 这样学生就会受到激励和鼓舞,学生会爱屋及乌,学好物理。各种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能激发学生的美感,使之产生共鸣,让物理课“美味”飘“香”。

第三,规范实验。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对教具和实验仪器功能了如指掌、使用轻车熟路,操作规范得当,避免在演示时操作不熟练,或是操作错误。在学生实验之前,教师自己一定要熟悉各种实验的要领、操作规范。

6.教学课后的反思。

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课堂学习,还要通过课后学生作业获取教学反馈的信息。我们常常会发现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教学内容和习题,在考试时学生还是做不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知识的获得不是学生自己学会的,而是老师教会的,所以我们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本身更重要。

例如,在讲速度选择器知识有关题目时,有些同学不会做这种题目。笔者在讲解时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请学生思考,并要求学生说出理由。学生经过思考、讨论,然后较容易地完成,并且掌握了解题方法,提高了学习能力。

课后反思不仅使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更重要的是对教师自身总结、积累教学经验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物理学是一门很抽象的学科,传统的教学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物理成绩也普遍较低。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校的物理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聚在一起,认真学习课改理论,积极探讨物理教学,并进行教学反思,撰写教学心得,然后再应用于具体的物理教学中。经过半年的实践,我校高一学生的物理成绩有了很大的改变。在2006学年的第一学期市物理统考中有许多同学考出了七十多、八十多的成绩,最好的一同学考出89分的高分;一些讨厌上物理课的同学,学习也变得主动、自觉,与平时相比判若两人;原来不愿做作业的同学现在基本上能独立完成,物理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总之,广大学生都体验到了物理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进行的积极、持续、周密、深入的自我调节性思考。回顾多年来的的物理教学,经过教学反思,留自己之长,取他人之优,踢自己之短,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开阔了理论视野,促成了个人特色教学风格的形成,使自己不断成长,尽快从经验的迷宫走向智慧的殿堂。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物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编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3]高中研究型课程案例.王厥轩主编.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10.

第13篇: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反思

物理作为一门在平常应用较为广泛的基础科学,受到各高中学校的密切关注。在过去的四川省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以升学为目的采取题海式方法传授物理知识,导致学生被动接受而不能理解物理在实践中的巨大价值。随着新教育改革的进行,四川省高中物理教学得到了反思,教学活动开始以物理为载体来拓展学生新思维和不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教学宗旨转换为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一、四川省高中物理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一般有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这条教学公式就很好地说明了教学反思的重要性。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就要很好地利用这一公式,只有对高中物理教学活动进行不断反思,才能取得进步和长远发展。这不仅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具备专业知识,向学生传输正确的物理知识,而且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反思问题、解决问题,最后达到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各高校要不断对高中物理教学进行反思,向当前研究性学习不断靠拢,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反思途径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意思就是要求人们在日常学习中不断反思,从而找寻到最佳的解决方法。如今,新课程教育改革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正需要这种反思精神。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抛弃原来“说教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物理问题的能力。下文就从这几方面具体分析了四川省高中物理教学反思途径。 1.教学手段的反思 一个优秀的物理老师必须有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了解复杂困难的物理知识,有以下手段可供选择: (1)教师可以利用高科技多媒体技术,避免理论课堂的死板,营造轻松活跃的氛围。除了演示理论知识以外,教师可以播放一些仿真、视频、实例动画等改变教学方式,在增加课堂趣味性的同时吸引学生眼球。教师在备课件时应该避免大量文字,以简洁易懂的提纲和表格为主,以此来说明问题。 (2)学校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可组织学生建立学习小组,通过自主讨论解决部分知识难点。学生可事先查阅书籍和资料得出相关结论,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查阅知识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3)四川部分学校可利用网络辅助教学改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校可以开发相关网站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教学观念的反思 一般教师的观念都为非主动,没有自己的思想,通常都是简单的重复和抄袭,其教学效果也不是很明显。因此,教师必须学习相关新课程,积极反思自身教学观念,在深层面上更新和改变四川以往传统的教学思想。四川高中物理新课标在对物理知识教学提出了新标准和需求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另外,学生必备的物理素养也是在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必须要培养的,教师一定要重视其相关方面的教学。相关课堂教学一定要符合素质教育的标准,这样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形成正确的物理观。 3.教学过程的反思 四川高中新课标所提倡的“探究式学习”给学生提供了多渠道的方式获取知识,了解问题的发生和解决途径。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提前体验人生、了解社会、关心底层人士,积累相关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比如,在问题提出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并且相互交流讨论,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和解决方法。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讨论,一起探究学习,在学习的同时和学生成为朋友。教师做总结时,应该把重点放在讨论过程上,肯定学生正确的观点,鼓励学生积极发表意见。另外,“探究式学习”也可以把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融入社会。

三、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反思的重要意义 四川高中物理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反思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更深一步进行自我调节,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四川省相关教育部门也可以回顾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不断反思进取,丰富专业知识和开阔理论视野,形成独特的教育风格。 通过以上分析可得知:在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对四川省高中物理教学进行反思,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国家培育出一批优秀人才,为祖国的伟大建设作出贡献。在高中物理教学反思中,教师应该不断反思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不断提升教学能力,促使高中物理教学在新时期得到长远发展。

第14篇: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的反思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的反思

十二中学教师

冼少邦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从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教学基本策略方面进行。

第一、对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反思。

物理老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行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1、丰富物理专业学识。

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改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历史与社会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是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研究学生学习物理的动机、方法和兴趣,不但足以提高专业素质、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2、转变物理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 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 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即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要转变教学理念。

第二、教学基本策略方面:

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新课改下物理教师主要以课堂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 ,重视物理实验、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教学。

1、物理课的听课活动。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做了评课,课后,再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2、物理课案例研究。

“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析,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

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

3、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以物理学科来说,其实平常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总之,虽然新课改下关于物理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许多的反思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但物理教学反思对物理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物理教师实现自我发展有效途径,也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更会促使物理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教师。

2011-9

第15篇:新课改后的高中物理

新课改后的高中物理

(一)实验教学中的变化

大家都知道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新课改中当然“实验教学”也得改革。下面谈一谈我自己的观点。

首先,实验教学思路的改变。物理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也就是物理的定义、定理、规律、定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中,那么我们所说的实验也就不仅仅局限于物理教科书中所安排的学生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和课外小实验。我们的实验教学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经常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如用雪碧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汽水瓶做大气压实验,用橡皮泥做物体浮沉实验等,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而且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家一起来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来说明我们要知道的内容,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其次,教师实验教学方法的改变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扮演的是一种家长的角色、知识传播者的角色。对演示实验的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在台上做实验,学生在台下看实验。而新课改是把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放在首位,认为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帮助者及品德的示范者。教师既是学生的长者、引路人,又是朋友。演示实验不是教师的专利,变教师演示实验为学生演示实验,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有利于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具体做法是

1、变教师演示为学生演示,每次课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指导工作,确保学生能熟练完成实验。课堂上由学生上台演示,教师可在边上适当辅导

2、;变现象为实验。

3、变题为实验,我们物理中有许多实验题,有的回答较为困难。如果真的动手一作实验,答案马上出来。特别明显和直观。

4、变买器材为作器材,开展自制教具和小制作活动,对加深和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兴趣,发展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善于将所教内容运用到自制教具和小制作活动中。

三,实验教学评价的改革 ,在以往的教学教学评价当中,往往是以学生的考试的成绩来评价每一个学生,在具有创新意识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这个评价方法自然也应该有所改进,而实验教学的评价似乎成了其中的重点。新的评价观点不仅仅应该看到学生在操作实验中的熟练程度、准确程度,更应该重视实验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注重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新课改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科学探究过程\"的课程理念,教学既要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重视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的能力。科学探究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让学生亲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要途径。纵观现在的物理课教学和今后的物理课教学,最大的转变就是学习由被动接受变为积极地自主探究。科学探究活动在物理课教学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包含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要素。它不仅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还可以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如何让学生进行科学的探究,下面谈谈我自己的观点。

一、激发兴趣,诱发探究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感兴趣的现象、原理、规律等,总是主动、积极地去认识、探究。因此,在教学中,应设法激趣,以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而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要把握\"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针对每节课充分利用身边的一些器材,这就需要老师备课时充分备学生,需要什么器材提前布置以备课上用。(包括网上查阅资料)

二、创设情境,营造探究氛围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活动,让他们在科学探究中去体验、去学习、去感悟,从而真正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在愉快而轻松的氛围中获得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基本技能。 我认为可从如下几方面给学生提供一种宽松、活泼的学习情境:允许学生打断老师的讲话或对老师的观点提出批评,随时讲出自己的探究体会或好的解题思想方法;容忍那些与众不同、行为古怪、有独创性的学生;鼓励学生指出老师的不足,修正老师的错误,战胜老师,超越老师;有计划提出问题,有意识地设计错误,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究,创设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的氛。

三、重视引导,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

学生探究的问题提出后,在进行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和分析与论证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应自始至终起好引导作用,不能袖手旁观。首先要采取\"扶\"一把的形式,充分利用填空题和思考题等多种形式,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要探究的内容进行搭桥,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进行思维,缩小学生的探究范围与探究难度,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较快地成为一个探索者、研究者与发现者,增强科学探究的信心。在扶的同时,教师还要做好\"引\"的工作,教师可把已经设计好的实验,可以是完全正确的设计方案,也可以是正确、错误兼备的方案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的设计原理,进行正确的探究判断,形成与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

\"科学的本质在于探究\"。物理实验作为科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应体现其探究性的特征,实验教学的过程就应该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强调实验的探究性,是针对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提出的。过去强调\"讲授为主、实验为辅\"教学方法,实验仅仅被看作是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的一种附属,它没有自身存在的价值,这样的实验教学会让学生误认为\"科学是不可变的真理\"\"科学是完备的\",自然无需再探索,只要准确记住科学结论,知道如何按部就班地去验而现在我们提倡的实验探究教学与以往的实验教学不同,它强调要让学生经历科学家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科学是如何经过无数次的试验性实验而慢慢累积形成的,让学生明白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人类对自然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从而提升学生利用实验来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和能力。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教师让学生感知探究模式,激发探究欲望,内化探究方法和分析探究结果,使学生自己学会了\"捕鱼\",学会了如何去自主学习,去主动地获取科学知识,让学生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在学习中体验科学探究的快乐,养成了良好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创新能力。

新课改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多的变化,我自己也在新课改中不断地成长变化,以上只是我的一些看法。

第16篇:高中物理新课改培训心得

高中物理新课改培训心得

灵台一中 王云霞

2011年8月2日至8月9日进行的高中物理新课程培训,使我感触颇深,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科学探究体现了物理学的本质特征,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探究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内在动机,使学生有效地学习物理。经过实践,亲身体会了新课改的苦与乐,下面就物理探究课教学中的做法谈几点体会:

一、更新教学观念,正确理解探究教学法

旧的教学观念认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只管把知识教给学生,采用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法,学生成为了被动的接受者,往往只知道了结果,对过程不了解。刚接触探究法时,认为只有把学生放开,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动手实验才是科学探究,才是探究式的教学方式。经过一年的实践,对探究教学法有了比较准确的认识,科学探究的目的不仅为了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一些探究思维程序和常见的具体方法并通过它们去理解物理知识,掌握实验技能,体验物理科学研究的过程。科学探究的主要作用在于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中学物理探究式学习,主要是指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科学探究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学生的探究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班级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的,而教师的主要角色则是探究性

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即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发现、提出问题,作出解决问题的猜想,尝试解答并进行验证”的过程去揭示知识规律,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其实质是让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把探究精神渗透到物理教学中

1、设计并运用实验进行探究教学

物理学科是以实验作为载体的,许多现象可以说明所要讲述的物理知识。在教学中我通过探究实验的设计,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究实验的教学首先要提出所要探究的问题,提出的问题要新,要有一定的趣味性,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习《摩擦力》时我提出:我们都知道,走路靠的是摩擦力,平时我们走得很稳,可是下雨天走路容易摔跤,想知道是什么原因吗?那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下面就让学生进行分组探究实验:一组探究摩擦力与接触物体的材料是否有关,二组探究摩擦力与接触物体的粗糙程度是否有关,三组探究摩擦力与正压力是否有关。其次要引导学生根据已学过的物理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进行科学猜想,鼓励大胆提出假设,开展讨论,分组设计检验猜想的实验方案,包括选用哪些实验器材、先后测量哪些物理量、具体如何操作等。

2、在概念的形成及规律的建立中进行探究教学

对概念的形成及规律的建立,这应是课堂教学的重头戏,对这一过程教师必须加以充分的“稀释”,使学生知道其来龙去脉,从中体验物理学

家研究问题的方法及科学探索的艰辛。例如《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如果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一个静态的结论,而不是引导学生循着规律的发现过程去体验一番,这不能不说是教学的一大缺憾。为此,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注重挖掘隐含在知识背后的科学方法,使其成为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源头活水。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学重点应定位在充分展示科学家的原发现过程及揭示伽利略的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上,在教育和教学的层面进行适当的剪辑和编制,让学生追根溯源,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内心体验和主动参与的“再发现过程”或“亚研究过程”,使学生真实体会到真理的发现过程是一个螺旋式上升过程。

3、要善于用逻辑推理与数学推导的方法进行探究教学

新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性活动,变未知为已知的一类学习过程,其中是否包含实验,并不是它的本质特征。这又是一个学习的重点,涉及到两个方面:其一为逻辑推理方式;其二为思维的方法。例如,“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一节就不涉及实验的探究活动,通过功能关系找出入手点,利用数学知识进行推导,进而得出弹性势能的表达式。课标没有对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提出要求,所以我们完全把着眼点放到过程与方法上。这节课重在参与。结论的对错不再是心理负担,学生就能真正自由地进行一次探究。

三、对今后教学中几点思考

1、用好新教材,如学习导语的引人入胜,信息窗、讨论与交流、实验与探究、拓展一步等栏目的增设,都必将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让学生体验到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使他们获得对知识本质(包括科

学的本质)的准确理解,同时加强学生对科学探究方法的培养。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把生活引入教学教材,课堂教学力争呈现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和情感化的良好局面。

2、抓住基础、放慢速度、面向全体。新课标明确指出:“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基础教育”。 高中物理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过去我们培养学生时主要是以高考为指挥,往往更多关注参与高考的那部分学生,而现在新课程注重全民教育,要求培养每一个学生成“才”。与此相呼应的,新教改注重结构上的选择性,关注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注重内容的时代性,关注最新的科技成果和思想;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因此本着抓住基础,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我们在起始教学过程中放慢速度,面向全体学生,采用合理的预习方案和练习方案,使最大多数的学生尽快树立起学习物理的信心,进入高中物理学习的门。

3、认真研究课改省份的高考题,把握高考方向。理顺高考和课改的关系,在课改中提高学生素质,在高考中体现课改成果,让高考成为促进课改进一步深化的催化剂。

4、搞好课后反思和交流。备课组教师相互听课,认真评课,讨论课堂得失,取长补短。上课教师作好改进措施,提高教学水平。

5、依靠全组力量,加强集体备课。要改过去单打独斗的做法。发挥集

体智慧,认真总结过去成功经验,借鉴他人合理做法,形成符合新课改精神的创新型教学设计。

第17篇:新课改教学心得体会

新课改教学的收获和思考

5月4日,迎着新课改的春风,我们来到走在新课改探索前沿的清塘中心小学参观和学习,听完几位老师的上课,我感慨万分,收获颇多,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学习心得。

一、我的收获:

1、更新了教育理念。新课改的理论我也曾认真研读过,自已也有些体会,这次清塘中小的几名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很好地阐述了新课改的理念,即树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由课堂上的\"主演\"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2、转变了教学方式。清塘中小对如何进行新课改教学,实践高效课堂进行了探索。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新课改教学的主要学习方式,这次他们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很好的尝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由原来的被动地接受转变为主动地学习,课堂上各个小组提出了许多相关的问题,小组成员踊跃地讨论,认真地解决问题。

3、更换了教师角色。新课改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少讲,多引导,这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一节课他们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快乐地学习,收获了许多知识的果实。

二、我的思考:

1、新课改教学有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清塘中小的课堂教学有这样几个环节:课堂前置,交流展示,教师点拨,课堂测评,课堂延伸。课堂前置也就是导学环节,教师之前就要做好各种导学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延伸就是学生在课外搜集、整理那些在课堂上没有时间深入学习的、当时的课堂教学不好评价的与本课堂内容相关的一些资料。是不是每堂课都要按这样的步骤去学呢?交流展示时是小组合作进行的,这确实可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那么人数较多的大班额究竟可不可以照葫芦画瓢?

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如何兼顾全体学生?现在,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我认为,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完成筛选,做出正确判断。

3、双基知识如何定位?实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积极性是提高了,比如各小组都提出了许多相关的问题,提出了小组的学习目标,但是我发现课堂中,基础知识的学习有些欠缺,比如语文课的生字教学,数学课中计算能力的训练,英语课中的简单的口语对话,在课堂中所占时间就比较少,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较少,没有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课堂教学在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同时,还要牢固落实\"双基\"的主导性作用。

4、老师们如何在新课改中提升自身的素养?在听课中我发现有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了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但没有引起及时的关注,老师准备的内容没有完全处理完就下课了。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是教师除了认真钻研教材,详细了解学生情况,精心准备课堂教学之外,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全面驾驭课堂的能力,对每堂课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要作出各种预案,灵活应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

在新课程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新课程教学已不仅仅是新课标、新理念,它已经与合作、创新、探究、收获、能力等这些滚烫的字眼牢牢联系在一起,让我们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为孩子们每一天的快乐成长而努力,愿我们的课堂呈现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成为不由自主的从心灵深处,淌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

第18篇:新课改教学心得体会

新课改教学心得体会

鱼市中学

杨焕良

新课改是一种新理念,新思想。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必须进行各种尝试,不要瞻前顾后,要在不断的探索中成长。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下面就课改教学实践情况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我尽可能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活力。引导学生变单调的被动学习为活泼的主动学习。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大胆地走上讲台,让他们讲,让他们讨论,使讲台成为每个学生表现自己的舞台,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二、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结构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进行数学教学时自然应考虑学生现有的思维活动水平。思维能力及智力品质都随着青少年年龄的递增而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上是不相同的.因此,要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必须了解学生的思维水平。

三、充分考虑教材的逻辑结构

课改后的新教材是属于“螺旋式上升”的知识构架,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创新能力。我们觉得新教材中知识的“螺旋式上升”的方法非常适合学生。使学生对新知识不用一下接受,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个循序渐进的理解融会贯通的过程,学生学起来也越有兴趣。

四、考虑积极的教学方法

目前关于教学方法的研究呈现出一派兴旺的局面,种类之多、提法之广。我们主张,采用积极的教学法,因课、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比方说,对于教材内容多数是逻辑上分散的数学定义和公理等采用自学辅导法较为适宜;对于教材中的一般公式、定理等采用问题探索法较好;对于教材中理论性较强的难点,一般采用讲解法较好。教师要灵活掌握。

从学习方法上看,随着学科多样化和深刻化,中学生的学习方法比小学生更自觉,更具有独立性和主动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注意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2015年4月28日

第19篇:新课改教学心得体会

教学心得体会

----刘金生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数学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数学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下面结合自己对新课程的学习和理解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教师要转变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教师要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活动的参与者。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人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同时缩短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有助于互相交流。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合作性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合作与交流者。教师勇于蹲下来看学生,这是一种人文关怀。不仅是身体蹲下来,心灵也要蹲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师生平等,才能调动起师生合作的积极性,才有利于师生的交流。

二、新课改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合作性

以往教学中,通常重结论,轻过程,一切由教师安排好。教师把重点、难点嚼得很细,再喂给学生,学生通常被动接受,缺少参与;教师几乎把所有的原理、概念等知识都当作定论呈现给学生,没有给学生留下发展的空间;教师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而开放式教学可以改变过去学生“等、靠、要”的被动形势,学生在这种学习氛围中自己探索、辨析思考,自己去体验,为其终身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使用的新教材中设置了很多活动性栏目,为我们使用开放式教学模式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三、实现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

以往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重点、难点上挖得过深,导致一部分学生负担过重,跟不上,通常一个班教师能照顾到2/3的学生就不错了,这样就导致一部分学生厌学,造成差生或优生弱科,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标准是一个“最低标准”,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的标准。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材施教。通过师生合作,很多问题在分组讨论中得以解决、使问题深化,不留死角。既解放了老师,又能把大部分同学调动起来,使优生更优,差生不落后,实现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

在新课标下教师要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某些做法,但并不是完全否定接受式学习,否定教师的讲解。教和学的方式受多种因素制约,有些很难理解问题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即使讨论也不会有什么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灵活处理,不能刻意的追求某些教学的外在形式,把课堂教学版式化。教学中只要能让学生动起来,积极思考、交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就是我们的教学目的。新课改对我们教师来说都是第一次,毕竟我们和我们的学生都是接受式教育的产物,要想一下改过来的确很难。因此我们应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课堂上给学生以参与的机会。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自身的修养:

1、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坚持自学不懈的精神,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不断提高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继续学习的能力和水平,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和操作技能,学会上网学习,学会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2、认真学习、研究教学大纲和新教材,领会大纲,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内容、编写特点,要求及教学方向,有效、合理、创造性的指导新教材的教学,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积极的从新课程中寻找“自我”寻找新课程对“自我”的意义,并主动地把“自我”融入到新课程中,敢于承担责任,善于解决问题。

3、教学中,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1)教师“学生观”的转变。做到用孩子的心看待一切,不歧视孩子,多赏识孩子,达到班上“没有差生,只有差异”。

(2)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过程中,老师是学生的朋友,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着,而不是统治者、长官。教学过程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是师生双方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3)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课堂上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过程,学生学习过程不仅要用脑子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才能无拘无束的置身于其中,尝试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课堂才能焕发无限的生命力,学生思维活跃,热情高涨,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角。

(4)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学生一点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

总之,新的课改让人精神一振,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新的突破,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无数的创造空间,确实强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我们要不断的学习,大胆的实践,大胆的创新。在改革中出现问题是难免的,我坚信有全社会的广泛支持,新一轮的改革一定会不断进步,走向成功。

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组织、去开发、去利用,教师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总之,只要用心去想去做,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以给课堂带来无穷的乐趣

第20篇: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反思

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反思

重庆市铜梁县铜梁一中

陆洪云

15123217001 【摘 要】本文立足于高中物理的课程标准,在实践课程改革中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对高中物理新教材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进行教学反思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教学反思

新课改

著名学者波斯纳曾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 经验+ 反思。新课程教学呼唤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向研究者、反思者转变,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专业学识要较为丰富,而且还要善于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那么,什么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什么帮助?我们物理教师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就这些问题做了一下初步的探讨。

早在20世纪初,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就倡导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在他看来,反思的出发点是对问题情境的困惑,经过分析、假设、推理与检验而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是否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反思,也已成为衡量优秀教师的标准。何谓教学反思呢?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而高中物理教学反思就是一种以追求物理教学实践合理性为目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思考、解决问题,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

在实践新课程改革中,一个合格的高中物理教师,决不能“私塾”式地“照本宣科”,不能“穿新鞋走老路”,必须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不断进取。新课程标准要求提倡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可如果物理教师对于课堂教学过程不做任何思考和精心打造,那么上课时,恐怕只有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做大量的练习,然后死记硬背,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

这样不是和课改的思想背道而驰吗?又怎能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物理问题的空间呢?所以老师首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这不仅要体现在平时备课中进行反思,反思这样被出来的课是否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还应该体现在上完这节课后,反思课堂教学是否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反思对于教师物理专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在新课改环境中更加深入研究物理教学。“教师即研究者”。教学反思中的“反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教师的一种经常的、贯穿始终的对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和研究,使整个教学活动、教学过程日益优化的过程。这必然会促进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过程,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另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下实现教学相长。由于

教学过程的复杂和多变决定了它不是教师展现知识、演练技艺的过程,而是教师实现教学相长的体现过程。很多老师在课改实施前,为了教好物理课,经常通过多讲定理、多做习题,但往往学生理解不深刻,不能真正的掌握。

通过教学反思就能意识到人的认知过程是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过程,那么知识的掌握也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因而比如我们在万有引力定律教学中,应先介绍了这个定律的发现过程:它起源于亚里士多德、阿里斯塔克和哥白尼等等哲学家对宇宙运动的哲学思考。

高中物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从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教学方法技巧方面进行。 第

一、对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反思。如果只是停留在教学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过程具有多样性,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1、转变物理教学思想

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思想可以理解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教学中包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 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思想呢?即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

2、丰富物理专业知识

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主要是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文章,可以提高专业素质、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第二、教学方法技巧。

物理教师在具备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主要以课堂教学过程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 。

课堂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析,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学习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比如在设计《动能和动能定理》课堂教学时,一开始就可以提出问题:从斜面上华夏的物体将如何运动?最终将怎样?这时学生十分活跃,议论纷纷:有的会说,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至停止;

有的会说,物体将沿斜面变加速最后在水平面上匀速;还有的同学可能会进行反驳:沿斜面匀加速下滑最后在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停止。通过思考和讨论,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激发学生进行思考。

2、开展听课活动。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新教师和老教师互相听课,课堂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做评课;课后,再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3、课后小结与反思

课后小结与反思,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中,还有很多需要反思的问题都还要我们进一步探究与学习。但物理教学反思对物理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物理教师实现自我发展有效途径,也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更会促使物理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教师。

参考文献:

1.毛艳灵,浅议物理课的导入,哈师大附中(150080) 2.杜威,《我们怎样思维》,

高中物理新课改教学心得体会
《高中物理新课改教学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