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应用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7-03 07:55:14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物理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物理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在近十多年的教育发展改革中信息化在不断的被提及不断的赋予新的愿景,但信息化教学对于大多数老师来说始终是一个触手可及却又远在天边的事物。说他近是因为我们身边已经有了信息化教学的条件,虽然可能还不像设想中的那么完善但却可以发挥不少作用;说他远是因为在应试指标占主导的教学中,大多数老师不愿意勇敢的迈出这一步。信息化教学能否走进我们的教学不是技术条件的问题,而是教师是否能够勇于实践的问题。 纵观近十多年教育改革,也许大概一看我们觉得课本中的主要内容知识并没有改变,我们教学中的方法内容也并没有太大改变,那么真的是教改多余了?所谓的信息化手段也是没有必要了?还是我们自身真的出了问题了? 我认为书本知识大多是不变的,但培养出的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等目标却要与时俱进。我们要常常思考社会发展和教学的关系,如何让教学变革顺应社会环境的变革。在如今的信息化社会,人们可以主动便捷的获取海量的信息,可以利用信息平台做到时时的沟通,那么将这些融入到教学中,无疑将使如今的学生更加出色。他们可以在课堂上获得更优质的教学资源;可以养成更加主动的学习习惯;学会主动学习获取资源的方法,树立成熟的认知观;学会与老师同学他人更积极的沟通合作,形成优秀协作能力;学会更加关注社会的发展与自身的联系等等。只有教师的教学观念顺应教育的大环境,培养出的学生才能更适应这社会的进步。

下面就我校的实际教学条件结合自己的学科教学,谈谈信息化教学手段对物理教学的促进作用。目前我校大部分班级配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配有展台无线键鼠,并安装有专门的教学软件,包含大量教学素材和作图编辑工具,这样的电子白班相对于投影多媒体设备具有更大的优势,可以更强的可操作性实现人机的交互。 无论什么设备都是可以教学中发挥作用的,关键是怎么用。首先教师对这些信息化手段要有自己的使用观念,也就是知道可以解决促进我们教学中哪些环节哪类问题。我认为交互式电子白板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快速的提供清晰的教学素材,快速意味着教学的高效,清晰的素材让学生获得清晰深刻的感知。而基本使用原则是:分解重点,降低难度,加快节奏,提高效率。注意点是:提前做好准备,不能完全取代板书。

那么按照以上的理解,我们准备使用电子白板备课时,应该按照

这样的思路:

1、在没有信息化手段的教学中这节课整体是怎么下来的

2、在这个过程中哪里是重难点,那里是学生不好理解的地方

3、造成这些不容易解决的教学问题的原因

4、能否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信息化教学不是流于形式,更不是图个新鲜,只有以这样的设计思路才能让信息化手段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

物理教学中常见的传统教学方法主要有引导观察、小组讨论、分组实验探究、讲授教学等,那么我们就通过这些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以往的具体实际问题,结合交互白板的信息化手段,感受信息化教学手段发挥的作用。

观察,在物理教学中是无法或缺的。无论是引导学生根据现象提出问题,还是观察实验现象,或者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都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清楚相关的现象。那么传统的教学中要么是所有学生看老师手上的,或者自己看自己的,观察的效果和问题的探讨都难保证质量。而将要观察的东西展示在大屏幕中,带领所有学生一起观察并作思维引导那么效果截然不同。例如:惯性这一部分知识,关键是运用惯性的规律解释相关问题,这些问题离不开现象,像灰尘从衣服上掉落、手甩水珠、安全带作用等问题动态的现象是很难想象的,老师只能简单再黑板上画一画,不清晰而且费时间。而有交互白板了,我们可以提前利用作图软件画好简图,在利用拖动图片对象等方式清晰的把这些过程展示清楚。再譬如压强这一节,学完需要解释很多事物,,譬如推土机履带铲子、铁路的枕木、大石碎胸口等,那么以往学生自己观察自己的书上图片,不容易找到观察的重点。而将这些图片展示在大图片展示在大屏幕上,所有学生一起在老师的指导下观察就不会有人落下了。总之,在观察现象中,交互白板的高效而清晰得一充分发挥。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生命,我们当然不提倡在黑板包括大屏幕上做实验,实验一定要拿实物做才能达到效果。但是实验教学除了做实验,还包括设计实验、讲解实验方法、展示实验结果、总结实验规律、解决和实验相关的习题等环节,在这些环节交互平板就可以发挥很强的作用。例如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关键是知道怎么确定像的位置。有些学生的确可以找到方法,但有的学生则不然,甚至不能理解语言描述的方法,那么老师怎么做,让学生看老师演示?还是老师下去每组看看?都有缺点,那么有交互白板了,老师可以利用展台将操作呈现在大屏幕,或者利用图片拖动来示意方法,高效而清晰。再譬如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不管学生获得什么实验成果,最终是需要老师总结一下规律的。总结时有对应现象最好,但我们不可能再做一遍实验,那么就可以用交互平板了,在上面展示相关的flash实验,配以文字规律总结,一目了然,高效而清晰。其他实验中类似以上的问题很多,我们都可以用同样的思路方法去解决。

推荐第2篇:浅谈信息化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信息化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内容摘要:随着信息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渐趋丰富,技术手段的日渐多元,目前对于技术的关注重点由重视硬软件及资源建设,转为关注评价技术在学校和课堂中应用的有效性,即信息化教学的效果、效率和效益。另外,从教育技术学科自身发展来看,对于如何有效运用技术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一直伴随着教育技术研究的历程,是每个技术应用发展阶段必须面对的问题。当前,以信息技术广泛使用为特征的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课堂教学革新的主要实践倾向,因此,本论文提出探讨和分析课堂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具体说来即何有效使用现代媒体技术来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现代媒体技术、微课、慕课、英语教学、有效性

随着信息技术迅速的发展和普及,计算机最初作为一种辅助工具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中,这是教学史上一次重大的改革和技术性的飞跃。而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新的依托于信息技术和先进的教学教育理论相结合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出现在我们现在的教育中。以往的要在先进教学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辅助工具的时代告一段落了。因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完善,教学理念越来越依托信息技术,而信息技术反过来又

1 影响了教学思想。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说过,技术所带来的延伸将某一种感知方式从原有的均衡中剥离出来,这就打破了人们旧有的认知、行为习惯。人发明的新技术和工具也进而为我们塑造了一种新的感知环境,它反过来不断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思维乃至心理。用麦克卢汉自己话就是“我们塑造了工具,此后工具又塑造了我们”。那么信息技术这个工具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式,对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那么如何有效使用现代媒体技术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一、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有效整合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归根到底要靠学生对知识信息的获取、加工和接受来实现。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呈现教学内容的重要工具,将教学内容以文字、声音、图像、动画 等多种形式呈现并有机融合,通过电子课件、网络等途径传 递给学生.实现对教学内容和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大幅度地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学习兴趣.逐步实现教学方法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变,不仅可以使 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原来的“被动接受、模仿再现、封闭读书” 变为“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而且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辅助英语教学.能够让学生最大范围地接触到未来工作实际运用中的英语。它突破了“课上听讲、作

2 笔记.课外复习笔记、写作业”的固有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观念的转变是实施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重要条件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进行相加。而是通过现有的条件来建设一个信息化教学环境,里面的所具备的功能都不是各自分开而是相互连接,而且就有一定的灵活性。而且不时的通过教师们的反馈进行进一步的完善。通过对于信息技术的正确合理的使用让教师看到信息技术教学与以往传统教学的巨大区别和优势。一定要把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载体, 而且把信息技术的应用要和日常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 从而让信息化教学模式使学生和教师从不习惯到习惯,从习惯到依赖。让大家意识到信息化教学的巨大优势。

三、微课、慕课等新兴信息技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最开始时,现代学习理论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利用信息技术对英语课程起到了一个很好的辅助作用。与此同时给学生提供了贴近实际、贴近生

3 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和健康丰富的课程资源;但是随着对于信息技术进行了更加深入的使用后出现了一种新的情况,那就是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举例来说,微课和慕课的兴起。微课这这种形式最早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秋首创的。微课是指为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而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它与传统教学的本质区别在于微课的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少而且突出重点,能让学生更加了解所学习的知识的精髓和学习的方法和思路。而慕课始于2011年秋天,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呈现“未来教育”的曙光。所谓“慕课”(MOOCs)是英文“MaivelyOpenOnlineCourses”的缩写,顾名思义,即是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以往的在线课程,只是简单地将一节四五十分钟的课程放到网上,学生学也好、不学也罢,没有监督机制,更没有诊断评价。而慕课则有了很大的变化:每个视频大约保持在10分钟左右,恰好在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段;而在视频结束时,一般会出现检测与反馈,这意味着学生必须完成一系列小测试,来确定他们是否精准地理解课程中的概念;如果完成测试则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如果没有通过测试,那么他们必须重新学习刚学的内容;学生在

4 学习视频的同时,有问题可以即时提问,无论同步还是异步,最终都会获得来自教师、其他学习伙伴的解答,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成为现实。那么所有刚才所提的这些其实就是对传统教学的一个革新,但是如何把这种新式的教学模式引入到我们的现有的教学体系中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实践。而我们目前正面临着一个更为严峻的问题是如何使一线教师从传统的教学观念得到有效转变。因为我们一直在延续旧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而且这些方法已经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已经在大多数教师的心中根深蒂固以至于推广当前一些先进的思想和理念时显得力不从心。除此之外,每个学校的硬件师资的差异也是难于推广的另一个原因。

四、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巧用信息技术创设英语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由外界事物的刺激而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它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也是激发创造力的必要条件。所以英语教师应巧妙地选用多媒体方式来吸引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维动力,以使学生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例如在讲初二上学期Module 6 Entertainment Unit 2时,首先教师创建视频来讲解一些关于影视的类别,包括加勒比海盗电影的故事概括和一些生词的发音让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在正式上课之前对课程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使教师在第二天的课上节约了时间

5 并且能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课程更加深入的教学。那么这样的话微课教学已经开始发挥它作用了。但如果要真正的进行翻转课堂的话,就要取决于教师所选取的教学内容了。例如,微课的最大优势是对英语学科的知识点进行的教学。那么教师可以采用自己熟悉的多媒体方式进行对某一知识点进行录制,在录制最后可以相应设置几道有关该知识点的习题,以便学生在看完视频之后得到有效地评估。这样第二天学生们在课堂上和教师一起做的就是对某个知识点的某个细节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解惑。从而使课程的高效性进一步提高。

五、在英语教学中,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选择整合策略

对于不同学习类型和思维类型的学生来说,他们所处的学习环境和所选择的学习方法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而信息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 轻而易举的实施多样性、多元化和多层次的整合策略。而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大数据时代,通过对学生的在线课堂评估,在线测试,电子作业里的数据进行跟踪来分析每个学生在一定阶段所处的问题进行时时反馈。与此同时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数据反馈来制定适应每个学生能力的试题,而且所有学生的试题各有针对性,从而达到了个性化教学。这样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这对于传统教学来说几乎是很难做到的。

六、用“慕课”的方式来建构充满生命力的课堂,转变

6 教师角色, 突出学生主体

英语教学过程是一种信息交流过程,但如果因为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方式的局限性从而束缚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的话,那么课堂的效果将要大大降低。而“慕课”这种最新的教育模式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通过“慕课”可以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学到优质的教学资源,去选择自己所在的学校里面任何一位让他们刚兴趣的英语教师的课甚至是别的学校的英语教师的优质课。通过对于课程的自我选择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特征。而且“慕课”还综合了微课,对学生的课堂评估,在线测验和在线答疑,交流等功能,而在视频结束时,一般会出现检测与反馈,这意味着学生必须完成一系列小测试,来确定他们是否精准地理解课程中的概念,其实,这一点这不借助了游戏“通过的”的理念,从而使有时严肃而枯燥的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可以即时与教师和其他学习伙伴交流,使前文提出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成为现实。与此同时,作为教师这个角色也在悄悄地进行了转变。当把“慕课”用在平时的教学中时,班里其实是两名教师在班里进行教学,一个在互联网上的某个媒体,一个来自教室中真的教师。他俩的职责和功能不同,一个是来进行高质量的教学传输,一个来负责学生的听课情况,而此时,在教室里的那位真的教师的职责多处于管理的职能。并且对于“慕课”每一个步骤进行实施跟踪和监控,

7 但当学生们在某个知识点出现大规模错误和问题时,这个教师可以暂停“慕课”或在“慕课”结束之后进行就某一话题的进一步讨论和分析。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每当学生在学习新的单元时,学生们都会要在课上接触新的单词。当然慕课也会把这些也作为考查学生课堂实时评估的一项,当学生通过“慕课”学习完一些生词之后,就可以通过课堂评估系统对班里所有的学生进行很短暂的单词测试来考查学生在这块的学习情况,当所有的学生在完成这项测试之后通过系统数据统计把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生词的情况给予反馈,在进行汇总。这时在课堂的教师可以进行和学生进行互动来分析为什么在一些地方出错,以此来加深对生词的理解和掌握。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任何一个知识没掌握,就可能给以后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只有学生每一步的发展得到保障,学生最终的成才才有保障。

可以说信息技术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当中,在不经意间重新塑造了我们对事物认知的尺度,改变着人们行为和思维的方式,无论是在你的日常生活还是其他的事物,网络信息化无处不在,因此英语信息化教学已成为必然趋势.它的作用已变得越来越明显 21世纪的信息技术本身.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加开放的实践环境.不仅非常适合学生的自主学习.也为教师提供了一片翱翔的天空和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的舞台 英语教师不但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

8 素质.也要更新教学理念.努力探究新的教学方法,不断丰富,提高自己的学科知识。改变原有的知识结构,有效使用现代媒体技术来提高英语教学效果,以适应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 商务印书馆,2000年

[2]黄若好.建构主义与多媒体外语教学模式 外语电化教学.2003(4).

[3]陈玉琨:《上海教育》 2013年第10A期

[4]孙丽.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的定位 中小学电教,2003(12).

[5] 刘 颖 郭伟光 冯 超.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中国轻工教育。2009(3)。

推荐第3篇:(周芸)信息化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龙驹中学

周芸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之所以得到了人们的关注,是因为它可以使学科教学声情并茂、知情并重、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在有限的时间内,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加大课堂信息容量以及提高教育训练水平。同时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认识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习潜力的开发,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课业环境和时空条件。

1、运用信息技术,形象生动,视听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不仅能充分运用历史资料和现实资料,扩大知识容量,还可以通过声音、画面拓展语文教学中的信息通道。视听结合,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感染力强,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激起学习的积极性。

如《三峡》一课,是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所作的一篇写景散文,文中描绘了长江三峡四季的风光之美,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针对大多数学生没有去过三峡,对三峡景观没有形成形象认识,而文言文又较难理解,学生单凭想象难以形成具体可感的形象这一实际情况,我在教学时运用多媒休播放长江三峡的风光片, 并配以简洁的文字解说。随着画面的出现,音乐的响起,教师声情并茂的配文朗诵,学生在视听方面都得到了美的享受,学习兴趣油然而生。此外,我还提供了一些网址,指导学生课外到相关网站去浏览有关三峡的图片、视频文件、文字说明等内容,帮助学生建构起对三峡景观特点的形象化认识。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轻松有趣多了。

2、.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丰富情感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大都是出自名家之手的经典著作,是用来指导学生鉴赏、训练学生听说能力的极好材料。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提高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

如朱自清先生的《春》,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我在教学时播放了有关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 迎春图、的录像,让学生面对着绚丽多彩、声色并茂的画面进行朗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运用信息技术,节省时间,拓展空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使教学内容不受时空的限制,这样不仅能加速知识传播的速度,而且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协调活动,从而提高学习的质量。现代学生的学习天地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他们在课外利用广播、电影、电视、计算机等多种媒体,凭借教育软件、校园网、资源库等,可以随时随地、有选择地学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知识。而在传统教学中,学生想广泛阅读、多方涉猎是较难实现的。现代信息技术在这方面有极大优势,它可以极大拓展学生阅读选择的空间,让学生获得较大的选择自由。多种媒体的综合效应,还可以使学生更有效地完成语言信息的加工、汲取,可更好地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吸纳和输出语文信息的质量,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4、运用信息技术,自主合作,资源共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环节大都由教师主宰,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面。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平等地共享人类的学习资源,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策略和发展目标。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探究的天地,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精神。

三、语文教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语文教师要加强对语文教改的追求。教改的根本意义是凭借一切可能来兴利除弊,实现教学最优化。但有些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只一味地追求形式变化,却忽略了教育思想的改进。如果教师只是把原来的课堂教学原封不动地搬到网上,不仅不能让信息技术“化”掉语文学科原有的弊端,反而会失掉语文课堂教学中某些固有优势;把学生引上因特网去随意浏览,当然更不能与“优化”同日而语。教学媒体应该是学生发现、探究、认识社会和接受新信息的工具,是学生学习的帮手。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必须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将课件设计成学生学习的资料库,并注意增强课件的交互性及其界面的人性化,使知识流向能根据教学需要而随意调度,同时要考虑各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并重视反馈情况。

其次,语文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使视频、音频、图片、动画等直观、形象、立体的综合效应在语文课堂中充分发挥作用,让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智能化、网络化等方面的强大功能在语文课堂中得到开发。而不能仅是“板书”搬家,把写在小黑板上的内容挪到幻灯片上;或仅是书本和作业本搬家,把学生读纸制品的书、做纸制品的练习册子,变成从计算机屏幕上读书、做ppt。

再次,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必须更新观念。现在的社会,连农民都懂得通过互联网发布产品信息来推销产品,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师仍然坚持传统观念,坚持一本教科书、一枝粉笔、一块黑板的单一教学方式,必将成为时代的落伍者,被时代的列车所抛弃。信息化时代的语文教师更应积极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以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为荣,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还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深入的开发性研究,使之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最后,在语文学科运用信息技术的实践中,我们要明白:多媒体技术虽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但它终归只是一种提高语文能力的辅助性教学手段,只是为学科课程服务。我们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时不能让它凌驾于语文学科之上,而要看到它的优势与不足,让它与语文学科有机融合,更好地进行教与学。

综上所述,我们相信,经过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只要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找到它们与教育规律的契合点,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一定能为语文教学改革开辟一条新道路,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素质和优化语文教学,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开拓一片新天地。

推荐第4篇:信息化技术在中职文化课教学中的应用(定稿)

信息化技术在中职文化课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当前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信息化时代,无论在办公、旅游、购物、学习和生活等方面,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无孔不入、无处不在。本文结合中职学校教学,论述信息化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为教师教学带来的诸多方便和优点。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中职教学;教学过程;人文素养

在我们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课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大家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其拥有能将文字、图片、视频、声音等融入一体的特点,改变了传统单凋的讲听教学模式,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和自信心,真正让教师认识和感受到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好处。

1.形象直观,生动活泼,优化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不仅能充分运用各种资料,扩大知识容量,还可以通过声音、画面拓展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视听结合,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感染力强,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走向未知的世界――纳米》这样一类的科技文时,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纳米相关资料,将抽象复杂的问题变得形象且简单,从而引起学生学习知识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在讲授《壶口瀑布》、《天山景物记》等散文游记类的文章时,为让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相关风光片、图片、瀑布实景视频等,配以简洁的文字解说,随着画面的出现,音乐的响起,教师声情并茂的配文朗诵,学生在视听方面都得到了美的享受,帮助学生建构起对壶口瀑布、天山等景观特点的形象化认识。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轻松有趣多了。

2.逻辑清晰,条理明确,抽象归为简单。

基于现在的中专生而言,由于知识功底相对非常薄弱,不善于进行考虑和思维,无论哪门文化课的课堂教学,都存在一些知识或内容比较费解,或者是难于向学生讲解的很透彻、清晰,让人听起来感觉逻辑不清,思维混乱。如果能恰当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就可以把有些问题处理得非常简洁,使学生很容易就接受了这些知识。

如在中专文化课教学过程上,学生普遍对数学学习感到费解、无兴趣。而数学教学就是使学生逻辑思维训练的一个过程,对于学生思维的锻炼和形成有极大的益处。因此采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技术来把抽象的东西进行分解,可以使学生对所讲难点有一个具体、清楚的认识,学生理解起来就很容易。例如,在讲《指数函数》的时候,函数表达式 的导出就是一个抽象过程,以往老师是从函数定义出发得出该函数式子。如果使用多媒体技术,结合生物学从一个细胞分裂着手,将分裂过程制作成有动感的教学课件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学生观看以后很直观地就明白怎么回事。

3.精简环节,拓展领域,增强知识积淀。

在教学中使用信息化教学技术,可以使教学内容和方式不受时间和空间上的约束。这样不仅能拓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而且能调动学生的综合思维相互融合,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果和质量,锻炼了学生的职业技能。目前,中专生的学习环境不要仅局限于课堂上,还可以在家里或图书馆利用网络、报纸、期刊等多种媒体,凭借一些电脑应用软件、校园网、等资源,可以随时随地查阅和学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科文化知识。这样以来,可以拓展学生的阅读和认识空间,扩大知识视野,使学生获得较大的选择自由,可以多途径地学习知识和掌握必备技能,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积累,增强下一步踏向社会的信心和职业素养。

如在数学课上,有些教学内容是比较复杂的,那么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我们会使教学内容变的简单易行,节省了讲授时间,且使学生易于接受。比如,在教师讲授正弦型函数 图象时,利用传统方法来讲授是非常繁琐的,先分别考察三个常量对图象的影响,然后再合起来进行综合,过程复杂,学生听起来也是感到厌倦和呆滞。如果能结合多媒体教学课件来讲授本节课,就非常的简单了。通过课件演示三个量、和 对函数图象的影响,然后联系学生自己所学专业,结合电子技术专业的正弦交流电知识来讲解,学生更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很容易掌握这个函数图象及实际应用。

4.巧妙创意,行动导向,培养人文素养。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在课堂上,教师教会中专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应多多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象什么爱国热情、道德观念、美学思想、价值观、法学观念等,这对于学生们的成长很有益处,可以促进学生将来在社会上健康成长、成才。那么如何通过文化课的学习来培养学生们的人文情怀呢?

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比如在讲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这一节内容时,可以做这样一个设计:在导入新课过程中,以中国苏通大桥为例进行,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让学生观看大桥的各种角度图片,使学生融入到欣赏中国桥梁的宏伟美景,体验中国桥梁建设的成就,并讲解苏通大桥创设世界四大之最,学生从中感受到祖国的伟大,让学生体验桥梁建设的美感,在学生心中激起了对祖国的热爱,对中国桥梁建筑的赞叹,又培养了学生的美学思想。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改变了教师传统晦涩的单一教学模式。它在文化基础课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前景,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视听感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综合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必然深信,教师们借助于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一定会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玉成,张秀娟.浅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3.2

[2] 薛瑞莉.简论多媒体技术对英语教学的影响[J].基础英语教育,2004(6).

推荐第5篇:信息化技术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摘 要】 目前在高职教育中,信息化技术应用的领域和范围正在不断扩大,教育信息化已成为衡量高等职业院校综合实力的基本要素之一。本文分析了高职教育信息化技术应用需求、实际应用情况与优势、面临的挑战等问题,以期推进高职院校信息化应用技术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高职教育;信息化技术;应用现状;应用优势;面临问题

一、引言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深入到各个领域,教育信息化已普遍被大家认同,并广泛应用到大、中、小学等教育的各个阶段,其中高职教育的信息化近年来发展迅速。信息化技术不仅是院校教师教学的工具,而且是学生获取信息、自主学习、培养综合职业能力、提高认知活动效率的手段。

二、高职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必要性

1、国际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影响

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在全球掀起了一股信息革命,人们已经从最早的对电脑及网络知识一窍不通到现在的上至80高龄的老人下至几岁大的孩子都能轻松在互联网上漫游,网络带给人们的作用已不容忽视,网络技术的应用已深入到我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高职教育信息化从起步到应用也日益广泛。

2、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现代教育和过去传统的教育方式有了根本上的区别,老师在课堂上运用形象生动的教学课件和教学视频,能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更加直观易懂,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运用网络及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已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基本条件,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最基本的要求。

3、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备条件

信息化应用水平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目前自动化办公、教务管理、学生信息查询、校园一卡通、网络授课、远程教育、电子课堂、电子图书馆、模拟仿真教学等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都极大提高了高职学校的教学及管理水平,正逐渐取代传统的高校教育信念。

4、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增强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信息化教学,教师从传统的繁重教学任务中解放出来,特别是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极大提高了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水平,使得教学质量也有大幅的提升。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或其他教学资源平台获取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扩大提升个人的知识面,教师通过对各信息资源平台综合运用技术的掌握,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三、信息化技术在现代高职教育中应用

1、多媒体教学系统

多媒体教学是以多媒体计算机为载体,综合运用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影像、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并根据教学要求把这些信息进行有机组合后通过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从而完成教学或实训过程。多媒体教学由于具有课程内容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承载课程信息量大、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难点易于讲解掌握等优势,现已被各高校广泛使用,而且通过信息化技术可以实现对多媒体设备进行远程管控,便于在第一时间掌握多媒体系统的运转情况和教师课堂教学情况。

2、教务管理系统

建设教务管理系统,教师可以通过这个系统进行网上成绩录入、成绩汇总与分析。学生可以通过个人帐号登录,远程进行成绩查询和网上选课。改变了以往手工操作带来时间和成本的巨大浪费,极大提高了教师在考试后进行成绩评定的工作效率,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查询自己的考试成绩,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原本复杂的选课流程得到简化。

3、构建教学资源平台

通过构建教学资源平台,为师生开展网络辅助教学服务的支撑平台,可以支持教师与学生进行网上互动式教学活动,能向学生提供网络辅助学习支持功能。学生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浏览所选课程相应的课程辅导材料,进行网上提问、在线测试、讨论式学习等,同时可以向教师提供网上教学支持功能,教师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发布选课课程信息、布置作业、制作课件、网上答疑、在线测试、讨论式学习、并永久保留各项网上学习痕迹和各项统计消息等,其中内置丰富的教学共享资源具有拓展教学空间,扩大师生视野的作用。

4、高清自动、手动一体化录播系统

建设高清自动、手动一体化录播系统,可完成课堂教学场景的自动高清录制。其中录播主机系统采用嵌入式一体化硬件设计,集录制、直播、点播、远程导播控制功能为一体。可实现网络中控远程开启管理录播系统,能录制多流、单流、单流多画面、画中画等多种模式的课件,录播过程中可实现准确自动定位,教师和学生无需佩戴任何感应设备,并可以自动切换教师、板书、学生、教学电脑等教学场景,教师可通过安装于讲台上的控制面板实现“一键式”自动直播/录制,同时具有暂停和锁定vga图像等功能。录播完成后可以将录制生成的视频文件通过手工和自动的方式上传到点播服务器,并在后台管理系统中生成点播列表,经过授权的终端用户通过ie浏览相应的文件。此外,还可以通过ip网络将课堂内容包括音频、视频以及计算机屏幕等课堂内容直播出去,客户端通过ie浏览器即可直接收看直播课堂内容。

5、视频点播系统

视频点播系统可以对校内外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及视频课件服务,学生通过视频点播平台在线进行课程学习,由于视频教学资源具有集声音、图像于一起的优点,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所学知识,还可以在课后进行重复学习,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同时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调用视频课件,减少教师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6、网络实训教学平台

网络实训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训实习所需要的模拟实训实习环境,教师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在互联网上共享优质的实训教学案例及实习信息,并实现资源共享,为其他老师提供教学参考,学生可以在单台电脑上通过网络进行实训操作,可以自由在网上提交作业或与老师进行交流,而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和传统的通过搭建具体实训教学环境相比,利用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搭建的实训教学平台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还极大节省了教学成本。

7、微课与幕课堂

微课是把课程中的一个知识点、一个教学环节或课程难点通过短小的视频教学形式呈现给学生,因其具有内容短小而精炼、教学目标明确、容易理解等特点,已逐渐成为一种新式的课堂教育。慕课(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具有课程教学内容完整、完全开放、收费低、规模大且资源丰富等优点,学生可以在线提出问题,形成在线师生互动教学。这种利用现化信息技术进行网络教学形式已被越来越多高职院校重视并广泛推广。

四、信息化技术应用的优点

1、信息源丰富、知识量大、有利于环境的创设

学生借助各种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可以获取大量的形式多样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在线课堂、远程教育、直播教学、课件点播、多媒体教学等多种形式的学习的平台,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拘泥于课堂,增加了学生学习环境的自主性、灵活性、学习环境多样且不受时空限制。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利用各种网络教学平台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教育模式,学生从被动学习逐步发展到在线互动学习,再到教师引导、学生为主动的现代化教学方式。不仅从感观上学生通过眼、耳等感观去实际感受知识,而且增加了对知识的认识速度及掌握,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动力。

3、个别化教学,有利于因材施教

利用信息化技术搭建微课平台,把课程的重点难点知识通过视频教学的形式突现出来,可以实现有针对性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充分理解课本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4、互助互动,培养协作式学习

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使得师生角色定位发生了改变,教师是指导者、合作者、参与者、组织者,学生成为学习发展的主体,因而有利于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自主、合作与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转变。教师可根据综合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类,将不同类型的学生分在一起,便于学生在交流探索中相互补充,各有所获,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5、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信息能力的发展

信息化教学平台可促使教师和学生学习更多关于信息技术软硬件方面的相关知识,有利于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通过对多种形式优质课件的学习,使得对知识的学习不再拘泥于课本上制式化的内容,可扩展学生的知识广度,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五、信息化技术在高职教学应用中面临的挑战

1、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对教师掌握信息技术水平有很高的要求,当教师的操作水平和应用水平不高时或准备不足时,容易出现课堂教学无法控制的局面。

2、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教学主导的地位有所降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作用不再是传授课程知识,而是培养学生自身获取知识的能力,指导他们的学习探索活动。

3、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学生知识水平基础较差,自控能力较弱,在自主学习方面缺乏主动性,对网络优质教学资源利用率不高,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4、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不能及时根据已构建的新型教学模式去调整原有的教学方法,使得已经搭建的信息化教学平台没有更好得到利用。

六、结束语

现化信息技术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范围正在逐渐扩大并被重视,各高职院校近年一直在不断新建或更新原有的各种应用系统,通过这些平台的搭建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如何合理的利用好教学应用平台,使各种平台之间能互相联动,实现各类优质教学资源互融与共享,克服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的不足,也是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

推荐第6篇:信息化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信息化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摘要:中职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技术,有效提高了数学教学水平,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但是在数学课程中,信息技术的使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信息技术的应用措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数学教学;教育信息化

中职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顺应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数学课堂信息化的目标:教师应更新观念,优化传统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信息网络优势,努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将信息技术充分应用到中职数学教育中,可以优化教学环境,丰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中职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

1.有效提高数学教学水平,提高人才质量:由于学生成绩、家庭原因、教育体制等多方面原因,很多学生在中考、高考结束后不能接受高等教育,选择了中等职业学校学习职业技术,期望获得一技之长立足于社会。其中一部分学生在中考、高考成绩不太理想,本身基础知识掌握就比较薄弱,对于数学课程学习起来感觉比较吃力。科技的发展使得教学手段的创新成为可能,中等职业学校通过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微课、动画等声情并茂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更直观、更清晰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为自己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在教学方式、教学资源等方面都得到前所未有的突破,有力地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升。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只需要认真听讲,学生在课堂中被动接受知识,主动性被压制,容易走神、失去学习兴趣。在数学课程中应用信息化教学,借助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丰富有趣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主动思考、积极发言。在课前预习阶段,也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自己搜集学习资料提前了解学习内容,学生在课后练习遇到困难,可以通过信息网络自主查找资料尝试解决问题。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网络等方面的互动增多,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精神、合作意识、数学思维等方面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中职数学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职数学教学方法仍然比较单一,教师机械照搬教材的情况屡见不鲜。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并没有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学生被动思考,其实并未真正将教学难点消化,更不可能灵活运用。许多数学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不认真,过于粗糙,课件不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水平,也毫无美感。有些教师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制作多媒体课件没有根据实际需要,对课程的重点、难点针对性差,学生觉得更加迷茫,不知道教师穿插播放多媒体课件的目的是什么,增加了理解难度,教学质量反而因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而降低了。

三、信息化技术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1.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教师首先要客观认识信息化教学的作用,认真学习信息化基本教学理论。信息化教学作为一种形式新颖的辅助教学手段,在应用时必须跟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如果脱离了教学实际需要,那信息技术的应用就不是锦上添花而沦落为“无本之木、无水之源”。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数学思维要得到启发和提高,教师就要花更多心思设计教学内容,制作科学实用的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数学难点知识。课堂教学的主体应是学生,教师利用信息化技术的目的也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发挥信息化技术的积极作用。

2.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信息化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尤其是年龄偏大的教师,由于以前没接触过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知识掌握很少,在教学中就无法游刃有余的进行课件设计。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信息技术及网络知识,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比如制作多媒体课件需要用到的软件PowerPoint、Flash等,教师都需要不断虚心学习,还要关注网络最新发展趋势,积极利用网络软件与学生进行沟通、互动。将信息化教育融入日常数学课程中,教会学生自己动手尝试利用计算机网络去获取相关知识,扩大知识面。

3.尊重、突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信息技术在使用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不能因为信息化的使用忽略了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环节,也不能让信息技术代替师生互动。信息技术的利用应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减少师生沟通障碍,提高教学效率。中职专业课程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普遍较强。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增加数学学习趣味性,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动嘴,调动多种感官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数学能力。

例如,讲授圆锥的体积这一课,教师可以布置课前预习,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圆锥的相关知识、怎么用纸做圆锥体并动手操作。上课时,让学生动手量一量自己做的圆锥体,这样学生获得了对圆锥初步的感性认识。然后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将学生熟悉的事物与课程知识建立联系,学习内容便更加生动、形象、有趣,感性认识也进一步升华为对圆锥的理性认识。信息技术搭建起认知的桥梁,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枯燥无味,学习自信心、主动性都大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也有了保障。

信息化教学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它的出现让数学课堂充满趣味和惊喜,也收获了累累硕果。但数学教师也应清醒地看到,技术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也会给教学带?聿槐匾?的困扰。因此,中职数学教师应该认真研究信息化技术的特点,挖掘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让数学知识更加形象化、多样化、直观化,从而促进中职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薛春玲.浅谈信息技术与中职数学课程的整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第11期.

[2]赵琴琛.优化预设精彩生成――谈信息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与展望[J].当代职业教育,2014年第5期.

作者简介:

张爱斌,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推荐第7篇:语文课堂信息化在教学中的应用

语文课堂信息化在教学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 我们所处的这个年代,正是人类正以惊人的速度步入信息时代。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呼唤着教育必须随之进行创新和变革.而教育的创新和变革,是离不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有效支持,信息化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一出现,以其巨大的容量、更丰富的表现形式、更直观的感受迅速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过程为实现语文教学现代化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新教育倡导的阅读教学,强调学生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要让学生在愉悦、自主、合作的环境中学习。而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与教学领域的当今情况下,如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其优势,创设一个愉悦、宽松、合作、共振的学习氛围,就有如虎添翼。

因此我们认为恰当地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趣的最佳途径,是激发课堂生命与活力的有效方法,在现代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了最重要的辅助手段,它可以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去看、去想、去问、去探求;它直观、形象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它突破时空的特点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更为开放的舞台,对实现语文教学过程的立体化、最优化,最终“活”化具有显著作用。但是,信息化教学仅仅是工具和手段,教师必须从教学系统的整体出发,认真研究,恰到好处地运用信息技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信息化的含义

要想真正理解信息化教学,首先就应该搞清楚什么是信息化,然后才能搞清楚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

而多媒体就是让教学信息化的最好传达者。它能够促使教学环境发生根本变化,具有教学过程的交互性,教学信息的大容量储存,教学信息传输的网络化等特点。

二、语文课堂教学需要信息化教学

杨东平在《中国传统教育的现代命运》一文中如是说:“我们只有以开放、自由的心态吸收人类文明的进步成果……才能够站在21世纪现代教育的高度上,促进传统语文教学的更新转化……形成现代中国新的教育文化”。初中语文教学必须自觉而积极地吸纳现代文明中切实可行的成果,比如多媒体技术等,加以改造、整合,让现代文明成果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以推进高中语文教学的现代化进程。这主要是因为:

1.社会的日益信息化客观上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这是社会现实的客观需要,也是时代的客观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引进信息化教育教学机制,通过多媒体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利用课程资源来充实自己、培养学生自学的兴趣。作为“基础中的基础”,语文教学首当其冲,尤其应该走在各学科的前面,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来优化我们的教学。

2.“大语文”教学客观上要求语文教学信息化

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告诉我们,完全可以在搜寻更适合教学的好例子克服仅仅依靠纸质教材中的资料,而是可以直接选取更适用的课程资源运用于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直接指导阅读或写作等方法与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知识信息要加工,经过系统整理、结构性整合过程,有助于知识的识记、理解、保持和提取,有助于知识内化与能力的形成。

3.教学资源的差异需要我们的语文教学尽快信息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相比较我们语文教学的发展速度就严重滞后了。在我国的教育资源是严重分配不均的;大城市的教育资源过剩,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基本是同步,所以他们的信息化教学也跟上了节奏;而小城镇的信息化程度就远远落后,他们的信息化教学也是仅是一个开始而已;如果是农村,相对发展的地区那是还可以,如果是落后的农村,那他们的信息化就根本无从谈起了,而他们的信息教学基本是空白。而语文教学的发展水平也是极不均匀的,存在着很大差异:大城市和小城镇,小城镇和农村,教学比武和平时教学等。

4.教学方式的更新也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信息化 传统的教育方式与现代的教育方式之间存在异同;设想一下,语文教师津津乐道的写作背景、作者介绍和文章分析等等,学生都可以在互联网上非常方便地找到,而且更详尽、更细致、更丰富、更多样;在网络里,学生可以读到想读的任何一本书,可以发表自己写的任何东西,并且可以跟任何人进行任意的交流。那么,现行语文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在业已失去了大多数学生的好感之后还能撑持多久呢?有人把语文教学划分为五个领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研究性学习。现在,除了“识字写字”之外的其他四个领域,学生都可以在互联网中自由驰骋,其时,我们的课堂迫切要求信息化,否则已滞学生之后。 3.多维互动的创新性课堂教学需要信息化

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正在改变学校教学的面貌,为改变落后的传统的教学技术和手段、激活课堂教学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从教学实践来看,主要表现为:(1)学习内容的鲜活化。这就为教学过程的优化提供了物质上的支持。(2)教学过程灵活化。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将被充满个性的教学方法所代替,真正体现教师对学习者的智力、性格、兴趣、需求的尊重。

信息化教学,图文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人学习。

三、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语文课堂

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李克东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指课堂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方法、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的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的一种新型方式。”即把计算机及网络作为学习的工具,把它作为教学的媒体,实现教学的信息化和现代化,从而培养具有创新型和实践型的能适应时代生产力发展的建设者。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教学,其真正的目的是充分调动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创新性,激发、促进、锻炼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1.课件制作、设计是开展多媒体教学的前提

现代化教育技术与中学课堂教学的整合具体就体现在语文教师要能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前提在于课件。教师要具备现代的媒体技术理念、精湛完备的媒体设计与操作技能,不仅可以使自己的教学风格得到充分的展示,而且会把学生引入一个探索和创造的新天地。

2.掌握信息化课堂驾驭能力

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课堂中,教师仍应发挥其主导作用。多媒体仅仅是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它不可能完全替代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语文教师要科学掌握多媒体运用的频率,要以人为本,以设置利于学生表现自我、完善自我为本。关于信息技术教学课件的具体教学应用,形式多样。而教法的优劣成败,关键在于是否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否把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放在第一位。

四、语文信息化教学的误区和未来

信息化使语文教学更加充满人情味,更加贴近现实,更加生动活泼利用信息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来改造我们的教学,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已成为广大教师的愿望。但是,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一文中告诫说:“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带来的不只是积极的效应,也给我们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和问题。”

归纳以来,多媒体教学存在的误区主要表现为:(1)“唯技术论”观点。认为应用媒体技术就是以机器代替教师,盲目追求教学媒体高档次,以为教学媒体的现代化就是教学的现代化。(2)简单地认为现代物质技术的引入过程就是语文教学现代化的过程,忽略了通过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某种交互作用而体现的语文教学模式。(3)笼统、抽象地认为中学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质与媒体技术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即现代教育媒体对于语言积累、语言艺术的理解和感悟,对联想和想象的培养无能为力。(4)教学的方式和工具多,对于不同的信息基础的学生教学起来难度很大,也不易于大部分学生的自我学习。(5)由于很多学生对信息化的工具兴趣过浓,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其实很容易分神,从而转到其他方面去。 总之,多媒体教学课有利也有弊, 利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之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显示过程,启发思维之时——帮助学生形成表象、发展能力;在强化重点,化解难点之时——帮助学生把握重点难点;在开阔视野,拓展知识之时——引导学生鉴赏美。

我们应首先认清信息化教学的实质、精髓,努力克服它的缺点与不足,真正科学地把多媒体技术与我们的语文教学整合起来,加快实现我们的语文教学的现代化。

今年九月,深圳一家本土企业就研发了升级换代的互联网产品。家长通过这个系统平台,可以查看学生的课程表、老师留言、考试情况、作业情况以及学校的各项活动通知,及时了解学生信息。

这样就可以将学生所需的课本全部存贮在内,成为一个轻便的电子书包,切实为学生减负,而平板电脑多媒体的呈现形式,也让课程不再像传统教育那么枯燥。

教学信息化的推进也让创新课堂走进了教室。在创新课堂里,老师通过电子白板这个公共信息操控终端,连接学生操控的平板电脑,组成一个个互动课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当老师抛出一个话题或问题时,全班所有的同学都可以参与讨论、问答,高质高效的学生参与式学习打破了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极大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未来教学信息化还应在智能操作方面加强探索,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课堂也会越来越信息化,人性化,温馨化,效率化。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教育领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传统的课堂,教师只凭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就能上课。而依据现代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合理利用传统教学媒体,使二者恰当结合,相辅相成,既能准确、迅速地传输教学信息,又能及时反馈调节,从而实现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这就是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要借助的工具主要包括幻灯和投影、广播和录音、电影和电视等。这些现代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过去,教师板书要花许多时间,现在一张投影片就解决了问题,这样一来,课堂密度就会大大增加,以往对于学生来说很抽象的事物,放一段录像或投影出几张图片,便一目了然。

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更为显著。以前学生上语文课,只是听教师讲;而使用多媒体后,学生所接受的不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在视、听、触等各方面都受到刺激,这种新颖、多样而又富于变化的刺激,会使学生的注意、兴趣稳定而持久,自然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已开始渐渐地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之中,对传统教育模式发起了挑战,特别是对历史悠久的语文学科的教学冲击最大。但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多媒体教学也有它本身的弊端:造价不菲,无论是一套完整的系统,还是教学课件的开发,都需要花费为数不少的一笔钱,而针对那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来说,多媒体教学无异于纸上谈兵。其次,多媒体设备终究还是现代化设施,而现代化设施几乎是无电不能运转的,因此,一旦停电,,再高级的设备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多媒体设备也无法逃避这个“命运”,但这些客观因素无法抹煞多媒体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的巨大变化,它最终使中学语文教学跟上了时代的发展步伐。

目前,我国语文教学中的多媒体教学还处于实验和推广阶段,但我们可喜地发现,凡参与实验的学校,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以及学习成绩都有明显提高。多媒体教学反映了一种新的教学观念,新的方法和手段.因此,语文教学中的多媒体教学还有广阔的潜力可挖,而多媒体教学应用于中学语文教学必将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就中学语文教学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义,以及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优化语文教学,语文教学运用信息技术时需要注意什么等几方面作一些论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优化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语文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实现教学的网络化,不仅是21世纪教育现代化必须完成的任务之一,也是语文学科克服自身弊端,进一步实现科学化的有效途径。本文要探讨的就是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使之与语文学科有效整合,从而优化语文教学的相关问题。

一、语文教学广泛采用信息技术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代语文教学是为了培养创造性人才,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共同发展。只有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知识的掌握、素养的形成,才能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网络信息技术为传媒的三维目标的落实。在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起着重要作用。

在社会信息量急剧增加的今天,作为信息主要载体的语文,它的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和粉笔加黑板的单一形式,从而适应今天的信息化社会,否则就会失去它在基础教育中的应有地位。所以,语文学科必须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采用信息技术来解决以往语文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优化语文教学,推进课程改革,这是时代发展对语文学科的必然要求。

二、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教学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之所以得到了人们的关注,是因为它可以使学科教学声情并茂、知情并重、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在有限的时间内,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加大课堂信息容量以及提高教育训练水平。同时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认识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习潜力的开发,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课业环境和时空条件。

1、运用信息技术,形象生动,视听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不仅能充分运用历史资料和现实资料,扩大知识容量,还可以通过声音、画面拓展语文教学中的信息通道。视听结合,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感染力强,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激起学习的积极性。

如《三峡》一课,是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所作的一篇写景散文,文中描绘了长江三峡四季的风光之美,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针对大多数学生没有去过三峡,对三峡景观没有形成形象认识,而文言文又较难理解,学生单凭想象难以形成具体可感的形象这一实际情况,我在教学时运用多媒休播放长江三峡的风光片,并配以简洁的文字解说。随着画面的出现,音乐的响起,教师声情并茂的配文朗诵,学生在视听方面都得到了美的享受,学习兴趣油然而生。此外,我还提供了一些网址,指导学生课外到相关网站去浏览有关三峡的图片、视频文件、文字说明等内容,帮助学生建构起对三峡景观特点的形象化认识。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轻松有趣多了。

2、.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丰富情感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大都是出自名家之手的经典著作,是用来指导学生鉴赏、训练学生听说能力的极好材料。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提高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

如朱自清先生的《春》,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我在教学时播放了有关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 迎春图、的录像,让学生面对着绚丽多彩、声色并茂的画面进行朗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运用信息技术,节省时间,拓展空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使教学内容不受时空的限制,这样不仅能加速知识传播的速度,而且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协调活动,从而提高学习的质量。现代学生的学习天地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他们在课外利用广播、电影、电视、计算机等多种媒体,凭借教育软件、校园网、资源库等,可以随时随地、有选择地学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知识。而在传统教学中,学生想广泛阅读、多方涉猎是较难实现的。现代信息技术在这方面有极大优势,它可以极大拓展学生阅读选择的空间,让学生获得较大的选择自由。多种媒体的综合效应,还可以使学生更有效地完成语言信息的加工、汲取,可更好地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吸纳和输出语文信息的质量,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运用信息技术,自主合作,资源共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环节大都由教师主宰,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面。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平等地共享人类的学习资源,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策略和发展目标。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探究的天地,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精神。

三、语文教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语文教师要加强对语文教改的追求。教改的根本意义是凭借一切可能来兴利除弊,实现教学最优化。但有些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只一味地追求形式变化,却忽略了教育思想的改进。如果教师只是把原来的课堂教学原封不动地搬到网上,不仅不能让信息技术“化”掉语文学科原有的弊端,反而会失掉语文课堂教学中某些固有优势;把学生引上因特网去随意浏览,当然更不能与“优化”同日而语。教学媒体应该是学生发现、探究、认识社会和接受新信息的工具,是学生学习的帮手。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必须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将课件设计成学生学习的资料库,并注意增强课件的交互性及其界面的人性化,使知识流向能根据教学需要而随意调度,同时要考虑各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并重视反馈情况。

其次,语文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使视频、音频、图片、动画等直观、形象、立体的综合效应在语文课堂中充分发挥作用,让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智能化、网络化等方面的强大功能在语文课堂中得到开发。而不能仅是“板书”搬家,把写在小黑板上的内容挪到幻灯片上;或仅是书本和作业本搬家,把学生读纸制品的书、做纸制品的练习册子,变成从计算机屏幕上读书、做ppt。

再次,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必须更新观念。现在的社会,连农民都懂得通过互联网发布产品信息来推销产品,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师仍然坚持传统观念,坚持一本教科书、一枝粉笔、一块黑板的单一教学方式,必将成为时代的落伍者,被时代的列车所抛弃。信息化时代的语文教师更应积极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以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为荣,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还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深入的开发性研究,使之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最后,在语文学科运用信息技术的实践中,我们要明白:多媒体技术虽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但它终归只是一种提高语文能力的辅助性教学手段,只是为学科课程服务。我们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时不能让它凌驾于语文学科之上,而要看到它的优势与不足,让它与语文学科有机融合,更好地进行教与学。

综上所述,我们相信,经过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只要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找到它们与教育规律的契合点,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一定能为语文教学改革开辟一条新道路,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素质和优化语文教学,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开拓一片新天地。

推荐第8篇:信息化教学在语文课中的应用

信息化教学在语文课中的应用

河南省偃师市实验中学

刘晓梅

教育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目前我国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政策措施,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中小学的必修课程,启动“班班通”工程,这些措施的核心就是推动信息技术教育与其它学科课程的整合,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中小学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教育信息化,不光是教育手段的改变,更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学结构、教学模式的转变,离开了教育信息化,谈不上教育现代化。

要推进我国基础教育的深化改革,必须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努力优化教学过程。语文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基础教育的深化改革应当从这里寻找突破口。

信息技术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和工具,在进行“学科教学改革”、“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训练”的同时,老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资源和工具的优势,将信息技术的教学整合到日常的学科教学中去。我结合本人教学实践以及反思语文课中的一点感悟,在此谈谈我的一点肤浅之见。

一、再现情景,激发兴趣。

多媒体有丰富多彩的视听和动画效果,可以增强教学直观性和生动性。一些优美的画面能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极易唤醒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的兴趣。比如我在上《竹林深处人家》一文时,问学生见过南方茂密的竹林吗?大部分学生都说没亲眼见过,随后就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出一幅动态的竹林图,在学生的阵阵赞叹声中,竹子那碧绿的、笔直的、有风骨的形象在学生心中自然而然涌现出来。在声情并茂的朗读、解说中,再次让学生感受到竹林的宽阔无边、深不可测、密密匝匝,使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事物。 二、渲染气氛,情感共鸣。

例如学到朱自清的《春》。我制作了课件,特地选了童声《春天在哪里》导入课文,在欢快动听的音乐声中,引领学生去寻找大自然的春的足迹。在朗读课文时,配上和弦的钢琴曲,学生情绪顿时热情高涨。一轮一轮的朗读比赛开始了。我和同学们研讨“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这一幅幅图画时,配上真实生动的图片,时值秋季的课堂也有了春天的气氛。最后我又一次播放出音乐,让学生美美地朗读,从学生的表情中,不难发现他们也陶醉在这配乐朗读中了。

三、运用“动态”立体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语文是一门开放的科学,它与生活俱在,充满人性之美。然而,传统教学繁琐的分析,使语文教学索然无味。而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集成功能、丰富的图像及声感信息,对创设

教学情境,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如在《小溪流的歌》教学中,我运用计算机网络构建形、声、像、文同步的动态教学环境中,让学生随画入境:奔流的小溪流,流过沙滩、流过山谷……最后融入大海。在形象视觉的感应中,干涩的文字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鲜活的画面。此时的学生,处于极度的愉悦的学习状态中,我及时抓住导学的契机,引导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倘若你是小溪流,你会畏惧困难吗?伴着轻快的音乐和动感的画面,学生由徜徉于诗境中的欣赏者演变成经受生活洗礼的当事者。角色的换位、体验和想象触及了学生心灵,使学生既了解到小溪流抗拒诱惑,又学习到它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在构建动态的教学环境中可以从以下层面入手;1.通过网络引疑,创设研讨情境;2.巧用相关音乐,创设联想情境;3.运用动画刺激,创设直观情境;4.通过角色换位,创设体验情境。这样以动促动,动中求变,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中,认知主体作用得以充分体现,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青少年的思想品德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社会生活条件下,特别是在学校教育的影响下,在他们个人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而来的。在课堂中,恰到好处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

透,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我在上《罗布泊,消失的仙湖》这篇课文时,我出示了今天的罗布泊图片,配乐朗读,导课。这里给予多媒体具有视、听及一身的效果,再加上声情并茂的导课,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使学生对罗布泊的今日很快产生了深深的忧虑,迫切地想知道造成今日罗布泊枯竭的现状的深层原因。随着学生在情感上对罗布泊忧心忡忡之时,我又出示了一组组照片,那是枯死的胡杨林,那是萎缩的月牙泉,那是污染的青海湖„„触目惊心,我用沉重地话语问道:“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在同学们情绪高涨、义愤填膺时,我又问“同学们,到现在为止,我们应该力所能及地做些什么呢?”于是一个个实际行动(如植树、搞宣传爱护生存的环境等)便动态生成,学生不仅在思想上,更重要的是在实际行动中得到深深地教育。

总之,信息技术运用到语文教学中,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帮助教师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美感、兴趣与创造力。

推荐第9篇:信息化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化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学习渐成趋势。而随着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出台,教育信息化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那么,目前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处在怎样的发展阶段,对教育发展带来哪些影响?教育信息化又将如何推进?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多媒体教育教学的应用、资源共享

正文:信息化对教育改革的影响是本世纪末遇到的热点问题之一。信息技术的迅速拓展和深入,对我国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等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教育的内容、手段、方式及基础概念,都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针对信息时代教育的特点,我们只有抓住机遇,从理论研究入手,加强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科学设置教育内容,注意对师资力量的再教育,做好科学普及工作,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方能适应信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培养出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信息化对教育的改革主要体现在如下的三个方面:

首先是文化思维层次。随着人们从印刷时代逐渐的迈入信息化时代,作为根基的阅读、写作、计算,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第二是思想观念、体制模式的层次。教育的信息化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确立新的教育制度和探究新的教学结构,具体来时包括: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从学校教育制度向终身教育制度的转变;从以教为主的教学结构向以学为主的教学结构转变。

第三是具体实施操作层次。在这个层次主要包含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操作,总结来讲就是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的途径,对于教育改革的意义重大。

教育信息化为教师的教学方式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其中网络教学资源、网络教学平台所带来的直接影响最深。这些现代化的手段一方面从技术层面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了解学生、给予学生更多学习资源的现代化手段,另一方面也对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只有善于利用和挖掘信息化工具的功能才能使信息化对教学具有更多的正面影响,例如,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提高教师学历。一方面以信息化带动教师教育现代化,逐步构建开放灵活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另一方将借此推进教师继续教育,全面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大幅度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尤其是农村教师素质的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尤其是学校自主搭建的vles共享所有的课程资源,教师本身作为资源。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改变教学方式,现代教育技术由于支持同步和异步两种交互方式,可以使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得到发展,它可以让课堂教学交互得到最大限度的拓展。 为了进一步的推广数字化在教育中的应用,国家教育部成立了“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致力于联合全国各中小学共同搭建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共同分享联盟学校的先进教育教学经验及成果,开发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人群需求的数字化基础教育课件,多渠道地提供互动式课堂教学。携手推进我国素质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中小学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和优质教育资源的社会共享。资源共建共享,将带动各学校更好的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提高这些设施的使用率。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我们形成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它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发展学习者的多种能力如学习能力、信息处理技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即是我们不但要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各学科知识,还要着力培养、提高学生应用信息工具获取、处理、应用、生成、创造信息的能力。同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而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人际间的协作、讨论而实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特别强调学习环境的创设,并以“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为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而信息技术则能够为学科教学创设真实的情境、为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协作提供了许多新的潜在可能性。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把教育技术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和制高点”、“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等新的教学改革观,在这种背景下,信息化教学日益受到重视,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 迅速进入课堂, 多媒体教室、网络课堂也愈来愈普及。信息化教学迅速在国内各中小学校及高等学校中得到普遍应用,并日趋普及化。虽然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在我国已开展多年,但仍有许多教师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存在种种片面的认识:只是把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看作是一种时尚,不清楚怎样将信息技术与所讲授课程的整合,只是因为都在应用信息技术,或者是上级号召应用信息技术而不得不用;只把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看作是现代化教学的一种工具、手段或是更有效地学习信息技术的一种方式;只是把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完全等同起来,只是在课堂上运用了多媒体或是课件。

以上种种片面的认识导致,一些教师把课堂教学仅仅看做传授知识的简单过程,将学生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简化为一种特定的认知活动,以致课堂教学渐渐远离了学生的审美和情感世界,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不断探求和创新的生命力。并没有改变传统课堂的理念,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因此,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当然,说多媒体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仅是指在丰富课堂这一点,还有很多经常被人们忽略的优点。例如:

一、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对学习的向往,具有良好的兴趣和动机,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快乐和享受,无一不是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追求的目标。然而兴趣和动机并不是天生就固有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满足学生的探究心理的需要而引起的。而在课堂教学中媒体是教学情息的载体,是传输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它的作用不仅是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二、能更广泛地拓展学生积极思维的空间,培养创新精神,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老师的教决不是要束缚孩子们的思维空间,相反,是要去鼓励他们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也就是求异思维。呈现思维过程,提供丰富的感知、表象,构成一个跃动的\"思维场\",为学生实现由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的飞跃架设桥梁,培养创新精神。

三、有益于优化教学结构,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递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学习的基本过程是学生的感知、理解、巩固和应用。教师在讲台上讲述、示范、演示,学生相应地吸收、记忆、存储,课堂上圈划重点,课后反复抄写、背诵。事实证明,这种以应试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最大的弊端是扼杀了儿童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信息化教育环境下,不再以教师能否把教材讲解清楚、分析透彻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标准。而是要求教师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备课上,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学生提供丰富有序的学习材料,为学生创设最佳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组织学生深入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

四、提供更多、更新、更广的知识点,开阔学生的视野,传统的教学老师都是依赖于课本讲课,特别是自然、社会等课程,由于教材提供的材料有限,一节课的时间有限,作为老师只有让学生掌握几个知识点便完成任务,试想,这样的学习怎么能让学生开阔视野,获得更多、更广、更新的知识呢?怎么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呢?不过,多媒体的应用,就马上使得这一现象有了明显的改观。

所以说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信息化的时代,变化成为根本特点。教师只有不断思考、不断学习、不断探索,让信息化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并获得自身的专业成长。教育科研是信息时代教师提高自身专业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而以促进学与教为最终目的的现代教育技术则是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工具。它可以为教师提供科研课题、工具支持和方法指导。教师要打破教育科研的神秘感,主动学习掌握新技术,加强与他人的交流,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与帮助,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高自身的科研素质,积极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努力成为与时俱进的新时代教师。

参考文献:

1、陈禹:《教育改革是信息化的重要组成》,《中国计算机用户》1997年4月。

2、徐如镜:《迎接信息革命的挑战》,《计算机世界》1998年3月。

3、《大学工程铸魂论》,新华出版社。

4、《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韦叶生、覃志坚、邓益斌、黄燕

5、《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 赵玉

推荐第10篇:信息化在生物教学中应用教学设计

信息化在生物教学中应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属于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的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它前面承接: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以及细胞器——系统的分工合作。我们已经学习了细胞膜和细胞器的功能,这为我们学习细胞核的功能做了铺垫;而它后面的能容是:第四章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好这一节的内容为我们学习后面的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

高中阶段是学生在生理上、心理上日趋成熟的时期。这个时期学生的智力活动已经接近了成人的水平,他们的各种心理活动也逐渐显露出个人的特征:学习兴趣明显地分化,理想富有现实性,他们的世界观已经初步形成。高中阶段是一个人独立走向社会生活的准备时期。因此教师对他们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而且在这个时候学生拥有自己的独立思维能力,此时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表现的机会,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教为辅。让学生在以前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自主学习本节的内容,而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点评和补充,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

教学目标

1、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

本节内容主要使用的是多媒体PPT课件的使用。首先使用多媒体PPT课件展示出本节内容的学习目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多媒体展示本节内容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明白本节课学习所要达到的目标,而不是盲目的去学。同时要让学生知道学习本节知识的重点在哪里,难点在哪里。这样使得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正确的分配自己的学习时间,知道哪些内容是需要掌握的,哪些内容是只需要了解的。其次,在学生讨论完之后,由教师点评的环节再次使用多媒体PPT课件来点评,这样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一目了然的知道自己什么地方还在有所欠缺,什么地方还不够完善,还有所补充的地方。最后在小结的地方使用一张PPT课件就把本节的重点内容全部概括完,让学生清楚本节中需要掌握的内容有哪些。同时在展示细胞核功能案例的时候,还使用了flash动画,这样使学生听起来就感觉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六、教学流程设计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利用前面学习的细胞膜、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来引出为何细胞的各个部分能够正常行驶他们各自的功能?而且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引出本节内容《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这样能够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之下,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从而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采用多媒体PPT课件,以填空的形式展示出来,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考试的考点和方式。

讲授新课 在这个环节中主要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教为辅。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致 首先由学生自己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讨论,或者查阅其他的资料书,或者使用网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网络等信息技术,而教师在点评的过程中使用多媒体PPT课件展示细胞核的络等工具。 功能的资料的四个实例以及细胞核的结构组成及各个的功能。

小结复习以提问的方式带领学生复习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进行复习。 教师采用多媒体PPT的动画展示本节内容的小结。

课堂巩固 播放多媒体PPT课件让学生做课堂练习学生看PPT做题 采用多媒体PPT课件展示,可节省时间。

课后反思 教师课后反思本节课的优点和不足,需改进的地方有哪些。 课后巩固、复习。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信息技术教学是一种集因材施教、合作探究、多媒体教学、归纳总结于一体的多元化教学模式。生物教材涵盖的知识范围广,内容多,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为了提高生物教学的效率,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就不得不在生物教学设计上下功夫。采用信息技术教学是对于生物教学的优化,在生物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和授课需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生物学习的积极性,提升生物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信息技术建立能够有效开展生物教学,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生物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仔细观察,从而促进学生知识增长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第11篇:物理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技术的意义

物理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技术的意义

1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满足学生们实验的要求

在职业高中的物理教学任务中,有很多的物理实验是难以实现的或者很难操作。比如说“牛顿第二定律”,若在课堂上进行此实验,一方面会浪费学生的时间,还会影响教学的进度,而且这些实验的数据处理起来也很麻烦,大多数的职业高中物理老师都不会做这个实验,只是课堂讲解一下。但这个实验在教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对于学生思维的培养又有重要意义,所以通过信息化技术就可以满足学生实验的需求。

2、职高物理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技术的意义

2.1使物理教学过程变得生动、形象。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结构以及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究其研究的物质结构、研究的守恒律或不变性,大多触及的都是微观世界,而且都很具有抽象性。由于职高的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尚处于开发阶段,缺乏感性的知识,抽象思维以及想象的能力还不是很高。因此,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成为了职高教学的必然要求。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一些物理的概念、规律等。另外一方面利用信息化技术还可以夸张地表现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对理想化的物理状态进行模拟,实现动静的转化、时间的延迟与加快,实现抽象到具体的转变。

2.2有利于加大物理知识的传输量。物理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职业教育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这也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对其输入更多的信息与知识,加强物理学应用类知识与科技发展的介绍,开阔学生们的眼界,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技术一方面可以节省课堂上不必要浪费的教学时间,提高教学进度,另外还可以丰富知识和信息的传递,传递给学生更多关于物理现象和科技成果的信息。

3、物理教学信息化技术技术的应用策略分析

3.1要坚持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有机结合。信息化教学时传统教学与当代科学技术相互融合的家园。因此,必须要吸收两者的优点,摒弃各自的缺点,不能让两者中的任何一方占据主要的地位,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才是最理想的教学效果。要知道在传统教学中,老师在黑板上的板书和勾画以及相伴的肢体语言,对调动学生的思维所起的引导作用,是其他媒体难以代替的。而信息化教学手段有利于解决物理教学中的抽象问题,使其生活形象起来,倘若老师在进行物理教学时只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就很难讲清楚的物理知识。因此,必须要实现两者的结合。

3.2要把握物理学科特点,把握“适度”原则。物理教学是一门对物质及其规律探讨的学科,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节省了教师对复杂图像和表格的描绘,节省课堂时间的同时,还有利于提高老师的教学效果,加快教学的进度,老师也有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将重心放在学生不理解的问题上,增加物理教学课堂的信息量。但是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信息化的教学手段也是如此,如果老师在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的时候,不能把握好“度”,不能处理好大信息量和适度的教学节奏的矛盾问题,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锻炼学生思考的能力。因为信息化技术可以直观地看到物理上一切的抽象事物,这些直观的图像、视频往往使学生对一些内容思考不到位,久而久之,影响他们的思考能力。因此,笔者在这里建议广大同行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的时候,要突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重点难点的,适度地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3.3信息化模拟实验不能完全代替物理实验。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这一门学科中,实验占据了很重要的作用,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获取,创新与思考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在物理实验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实验,能逐渐掌握实验、对比等方法,最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实验活动,动手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提高。因此,信息化的模拟实验不能完全代替物理实验,适当的对一些操作难度大的、很难实现的物理实验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模拟,比如上文说到的“牛顿第二定律”。但是以多媒体为主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不能使个别教师产生依赖心理,降低了物理教学的效果。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职高教育要与时俱进,大力推进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第12篇:信息化技术在煤矿的应用

信息化技术在煤矿的应用

——该论文被第23届全国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录用。

毋雷

山西三元福达煤业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通过对煤炭行业目前的自动化、信息化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指出信息化是煤矿发展的方向。文中简述了信息化对调度工作的影响,介绍建立自动化系统的基础,并举例说明数据集成后的分析,以及展望信息化的未来。

关键词:信息化;自动化;

1.引言

以世界能源形势以及我国资源现状来看,煤炭仍将在一段时间内充当我国的主要基础能源。而近来安全事故频发,全省乃至全国安全形势严峻,根据省煤炭工业厅发布的信息显示,今年1月份全省煤矿共发生安全事故5起,死亡11人。事故起数同比上升150%;死亡人数同比上升266.67%。截至1月底,全省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154,同比增加0.106,上升220.83%。这一组数据表明,当前我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为了煤矿的安全生产,信息化、自动化是目前现代化矿井的发展趋势,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来提高矿井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性,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矿井着手或者已经开始了综合信息化的建设。以现代化的科技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是煤炭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2.煤矿自动化、信息化发展现状1

目前,煤矿的自动化、信息化存在着诸多问题:

1) 系统分散、标准不一,管理不集中,信息不能互通,无法进行“协同作战”,而且功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复,造成资源浪费。

2) 各个系统独立布线,通讯线路重复建设,费用高、效率差,不仅维护量大,而且系统可靠性也因此降低,维护困难。

3) 技术资源浪费。各个自动化系统都是用自己的组态软件,互相之间沟通困难,时效性差或者沟通成本高。

4) 没有专业的信息化建设队伍,技术力量薄弱,不利于系统维护与建设。 5) 很多信息化工作实际上还停留在“电子化”而不是真正的“信息化”。例如调度、供应部门的各种台帐、计划、报表等,仅仅是将其内容机械的录入计算机形成电子文档,而并没有对其进行整理、分析,不能对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3.信息化手段对调度工作的影响

1) 调度工作的重要性

调度工作的重要作用不断受到重视,纵观煤矿多年来安全稳定发展的历程,各级各单位的安全调度部门,在迅速下达上级指令、及时上传一线信息、迅速决策避险避灾、协调指挥抢险救援、准确统计分析提供决策用的各类安全数据等工作中,充分发挥了调度在安全生产中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2) 调度工作需要全面掌握生产情况

在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过程中,调度室是整个生产活动的指挥中心,按照调度权限进行科学决策。它不仅需要通过周密的安排来组织日常生产,还要根据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出迅速反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并且预测一定时期内各种生产要素的变化,为领导超前指定对策提供准确的信息2。这就要求调度室必须全面掌握了解生产一线的各种真实情况。 3) 信息化手段帮助调度室全面掌握信息、把握全局

以前调度员获取一线信息只能依靠电话,为了尽可能的掌握一线情况,利用制度规范生产队组的汇报工作,“每班三汇报”、遇到特殊作业或协同作业前向调度室汇报、调度室根据需要向对组电话询问等。但是电话沟通存在着“信息衰减”,汇报者表达不清、甚至故意瞒报、错报,或者调度员理解错误。再者工作现场条件复杂,电话覆盖密度不够,也会造成电话漏接等问题。

利用信息化技术,将生产环境的设备运行信息、工作环境信息等传输到调度室,供调度员分析使用,配合传统的电话调度,使调度室能直观、迅速的获取现场的真实情况,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沟通成本和信息衰减,提高调度效率和准确性。

4.建立矿井自动化系统,提高自动化程度

要使矿井的自动化、信息化建设拜托传统模式的制约,需要建立新型的综合自动化模式。以高速的前兆工业以太环网为基础,集成现有系统的功能,统一各子系统接口,并为将来的系统预留接口,建立统

一、高速、可靠的数据通道,避免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1) 环网特性

防爆工业以太环网为综合自动化提供高速可靠的信息通路,为实现综合信息化做好基础。

工业环网各节点之间以光缆进行连接,在地面与井下建立符合防爆标准的100/1000M高速网络。该网络可以同时承载工业电视、监测监控、语音电话、电力控制等信息,兼容RJ45接口和光纤接口,为将来的系统提供友好的接入接口。

工业环网采用环形冗余技术,保证网络通讯的可靠性,当环网中某一环节的物理连接中断,可以通过冗余通路传输数据,这样在单路线路被破坏时仍然可以正常通讯,保证网络传输的可靠性。 2) 信息系统集成

煤矿现有的各种自动化系统无法实现网络共享,无法统一监测和调度,严重影响着调度效率和生产水平的提高。由于信息不能综合利用,所以很难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对矿山进行统一的自动化管理,难以有效的整合各种资源。

基于工业以太环网,使用统一的组态软件,将现有的各种自动化系统集成在一起,形成有机的统一体,使各个子系统能够共享数据,相互通讯,协同工作。 3) 对系统集成数据的利用

将各个自动化子系统集成后,能够获取到各个设备的运行数据并保存,例如:采煤机和皮带的启停次数、运转周期、运行时间分布、故障次数、故障原因和故障时间等。另外通过人工记录设备的维修时间、维修次数、维修内容等信息,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就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可以得出设备的故障规律。如果对设备的故障规律做分类,并据此指定相应的维护方案,则能做到有针对性的维护,提高对设备的管理水平,降低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 4) 信息化系统未来的展望

目前在我国煤矿的自动化程度还不够的情况下,又启动了信息化的建设,由于自动化的进展不够,所以信息化的建设往往看不到效果。所以当下处于自动化、信息化同步发展、相互促进的阶段。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 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化的重要环节就是自动化,而两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

应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控制、智能和煤矿生产工艺技术,实现企业的经营、安全、生产管理和设备控制、生产决策等信息的有机集成;实现对矿山所有机电设备的集中控制,实现煤矿生产少人(无人)化;实现经营管理科学化,生产计划、生产安全调度、生产过程控制最优化。保证煤矿生产安全,提高产量和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

5.结束语

矿山自动化和信息化是现代煤矿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也明确提出了两化融合的要求。实用、可靠、稳定、功能齐备的自动化集成系统是信息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也可以为煤矿的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提供高效的服务支持。

参考文献

[1] 钱建生,厉丹,煤矿综合自动化与信息化,第19届全国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学术会议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2009 [2]张迎九,浅谈煤矿生产调度工作的重要性[J],同煤科技,2008(2): 48-49

作者简介:

毋雷(1985.4—),男,山西长治人。自2011年至今工作于山西三元福达煤业有限公司调度室,副主任,负责公司的网络、监控系统以及所有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维护。 通讯地址: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山西三元福达煤业有限公司 Email:wulei@foxmail.com

第13篇:信息化技术在机电专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化技术在机电专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化的重要标志是教学手段的信息化,计算机多媒体的信息化技术作为当今电化教育的领先技术,已在许多方面得到了应用,它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几年来我们在从事的机电专业实训课教学的过程中,尝试着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探索运用信息化的可行性,研究一种实训课中运用信息化的模式,使其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效率,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探索学习,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从几个方面阐述信息化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课前预习

按照传统的模式,我们会要求学生在上课前预习课本,并且完成相关预习报告,虽然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还存在抄袭情况。那么如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就成了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随着电脑的普及,信息技术的应用,这个问题的解决慢慢成了可能。我们对学生的预习模式进行了改革。首先借鉴“翻转课堂理念”,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登陆教学平台网站 ,通过通关小游戏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预习兴趣,比如将内容设置成选择题,所做的结果立即会有声光反馈等,完成在线预习测试后,再观看相关视频,并且动手操作相关动画Flash,比如讲解电气原理图,把原本在课本上比较重要,但是又枯燥的内容,通过网络让学生在课前就进行学习,将课堂头翻转。通关这个方法最终明确学习内容,简化教学难点,激发学习兴趣。还可以开展微课制作,微课视频相对于传统的纸媒体技术给学生自主预习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学生在课前可以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对课堂的教学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PPT、WORD等形式给学生提供预习材料,让学生自主学习。以电气装调预习为例,课前教师可以将电工实训的操作内容制作成通过微课的形式让学生自主预习,了解整个项目的操作流程。同时各元器件的结构、作用、性能等理论知识可以通过图片、ppt或者文字的形式来回顾,这些信息的传播可以借助于云端学习的平台,例如360云盘、百度云盘、微云等。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后台管理,了解每个学生登陆网站的学习情况,做了哪些部分,用了多少时间等。并且及时了解预习测试的实际情况,对于个别预习不认真,成绩不合格的学生,通过系统自动打回,要求再次进行学习。而教师通过预习情况的了解,及时调整课堂的重难点,更有针对性的展开课堂教学,提高课堂实效。

二、教师备课

信息化备课就是教师利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设备,以传统的备课形式为基点,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将课堂教学中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包括文字、声音、图片、动画等)根据一定的教学过程设计、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有序地整合在多媒体计算机中,以便于利用以计算机为主要设备进行信息化辅助教学的一种备课方法。运用电脑技术进行备课可以摆脱手工书写教案的种种苦恼,避免重复性抄写的简单劳动,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教材和教法。 在备课中充分利用电脑字处理软件上的各种功能,可以有效地提高文字输入的 速度。常见的做法如下:1.根据本课题研究的备课模式,利用字处理软件中建立一个模板文件,在模板文件中输入教案中的一些固定的内容,如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每次备课时先打开该模板文件,然后即可填上教学中要完成的具体内容。2.在利用电脑备课的过程中,根据所教学科的特点建立有关备课内容的资料库,将其放在备课模式的模板中,让教师在备课中需要翻阅某些资料时直接调用。3.在选择典型的习题和编制各类试题时。在备课中建立各个学科的习题库,满足教师教学中的需求。让教师在使用时可以随时调用。

多年来,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根深蒂固地影响着我们教学的每一环节,教师们在备课中较注重向学生说些什么,让学生思考些什么,回答些什么,做些什么练习等内容,也就是说,我们的备课内容是以语言文字为主。这种方式决定了不少教师的备课是通过手写为主完成,所以我们的备课主要就是“写教案”,教师们的教学目标制定、教材分析、教学过程设计等大多以文字的形式反映出来,教学检查中我们也较注重文字教案。而备信息化参与教学的课从内容到方式都超越了传统意义上备课的范围,它要求教师在备课之前先有基本的教学分析及教学设计,同时根据教学的要求收集各种有助于教学的资料,这些材料包括文字材料、图片材料、实物材料、音像材料等;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根据教学设计的需要把备课前收集到的各种资料进行整理,通过不同的手段把不同的材料“整合”起来,使之能更好地用于教学,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三、选用优质教学资源库

教学资源库,主要是运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仿真模拟技术等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当前,各职业学校资源库建设缺乏统筹规划,造成有些课程教学资源重复投资,而有些教学资源又老化严重,没能得到及时更新。资源内容重复、缺乏好的教学素材,资源形式比较单一,大部分仍局限于一些文字材料、图片库以及习题库,缺乏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料以及中职学校迫切需要的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教具、视频、仿真操作技能培训软件等。机电专业课教学中教师选用资源库可以将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在一起,边教边学、边学边做,使学过的知识及时应用于实践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机电教学效果的教学资源。例如铰链四杆机构是机械基础课程中从静态力学知识的学习转到动态机构知识学习的转折点,如何把握由“静”至“动”的机会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是一个挑战。教师在电脑中演示事先做好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模型,边演示边讲解铰链四杆机构的定义和组成,同时让学生记录各杆的长度。通过模拟连杆现实运动,结合教师讲解,能够很快让学生完成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引发了学生继续探索的求知欲。资源库选用应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同时结合本校实际。教学资源应用于教学的同时,反复实践,不断完善,不断积累,建设出符合本校教学需要的优质教育资源库,为专业课的广大师生注入强大的活力与生机。

四、课堂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课件是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的,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自己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学习内容,提高课堂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在我们的技能课中,讲解示范是一个重要环节,是让学生对将要操作的技能,在大脑里形成一个表象的过程。按照传统的教学,教师示范操作,学生围观,往往会出现以下问题:首先学生人数较多,无法看清楚操作细节;其次个别学生,自控能力较弱,游离于教学之外;再次教师专注操作和讲解,无法及时关注学生的反应等。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采用适时播放图片视频,并设计一些趣味游戏,来突破重点难点,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比如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以往学生的部分操作图片和视频,让“大家来找茬”,并且比一比,哪一个小组找的最多最快,内容包括着装问题、安全隐患问题,操作细节问题。接着继续组织学生玩一个“喊停”小游戏。学生观看操作视频,谁先看到错误,谁就先喊停,找的正确就加分。通过这个方法,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经过试验,发现学生们对视频中的错误找的又快又准,学习效果有了新的提高。通过以上方法,把教师很难示范清楚的技术环节用DV、动画或影像的形式表现出来或把动作停下来示范给学生看,这样就能帮助学生看清每个技术细节,使学生更快、更全的掌握操作要领,加深学生对动作的理解,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强化了操作时要注意的细节,这样就基本解决了传统教学出现的问题,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五、课堂评价反馈

课后评价过程中我们可以把课堂学习中学生操作时录制的视频上传到云端,让师生共同参与评价。教师可以根据个人状况几个视频同时播放,在评价过程中还可以回放暂停,同学们可以通过投影实时看到所有同学的结果;其次使用实物投影仪,现场投影报告单,所有成员参与批阅 ,及时找出错漏之处。这样就避免了以前扎堆批阅时,部分学生看不清,听不见的情况。通过使用计算机、实物投影仪等工具,学生们在课堂上就能及时了解自己和同学的情况,并且相互进行对比,找到差距并分析原因,以便今后的改进。部分做的好的同学,更是对自己提高了要求,也更加对学好这门课充满信心。这不仅对于课堂的评价在空间和时间上有了延伸还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

六、交流总结

课后在平台网站上,每位同学上交学习心得,谈谈本次操作的不足和长处,或者谈谈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同学和老师可以跟帖进行交流,不仅解决了个别问题,而且同时解决了共性问题。通过实施这样的协作式学习策略,为学习者提供相对问题的多种不同观点的比较、分析和思考的条件,深化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为以后教学积累经验和教训,避免走弯路,也为后学者提供参考和依据。教师根据各项分值,评选出最佳表现小组,最佳表现个人,预习之星,操作之星等,借助网站、QQ群等,上传他们的照片,及时鼓励表扬,并且通过家校路路通编写表扬短信告知家长,学生因此对对今后的学习更有兴趣,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

总之,时代的进步更应体现时代的教学,如何做到我们的教学与时俱进、自主创新,需要更多的信息技术的支撑。我国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起步较晚,加上在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探索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但只要坚持科学、高效、合理地利用多媒体课件,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14篇: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新媒体时代的教与学

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逐步融入到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信息化网络化技术改变了传统教学理念,开拓了学生的学习途径,扩大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渠道。而新媒体技术在带给教师、学生现代化教与学的便利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技术及非技术问题,如软硬件实际操作、网络环境的优劣、所发布的信息真伪难辨、以及内容过分娱乐化等等。如何应用好新媒体技术,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目前需要审慎思考和认真研究的。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 教学相长 教学管理与服务

学习,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回归到简单的一系列转变。 随着近年来学生人数成倍增加,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而为了紧跟时代步伐保持教育的先进性,高等教育也在理论和实际中积极推进改革。近几十年信息技术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开创了媒体新时代,改变了很多事物的运行轨迹,甚至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习惯。这些变化对高校教学提供了极大便利,也对教学管理产生了巨大影响。处于新媒体时代,我们作为高校教育教学的管理者面临着许多新机遇和新挑战,既要学习和掌握新媒体时代出现的各种新技术,也要努力尝试并结合实际境况将新技术融入到管理服务工作中,为教师营造出简便快捷,舒适稳定,甚至是“随心所欲”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高效学习的场所,帮助他们取得更加理想的学习成绩和学业成果。

一、新媒体的意义

新媒体是在信息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并在无线互联时代发展壮大,是一种现代信息社会的必然产物。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它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具有数字刊物、数字广播、数字电视、触摸媒体等形态。新媒体的优点是它以声音、文字、图像、影像等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不受时间、空间约束,跨界传播,受众者可通过网络获得海量信息,也可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观点,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自主选择权。新媒体的缺点则是信息量空前巨大,需要阅读者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分辨信息内容是否真实有效,具有应用价值。

现如今处于新媒体、网络化等现代信息传播的环境中的中国教育,已开始借助这种新生力量来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和进步,在面对这股不断壮大的新生力量时,教育者与学生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如何应用好这股力量,是教育者目前需要仔细思考和研究的题目。

二、新媒体对教育的影响

计算机时代的多媒体技术为教育提供了很多有利条件,突破了时空屏障,给予学生更加生动直观的感受,使原有教学形式增添了许多新方法,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而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网络四通八达,教育的传播与影响变得空前便捷。空间封闭的课堂教学凭借多媒体设备和信息化网络平台通过各类有线、无线终端走出校门。同时,课堂内外,教师与学生互动互联参与其中,实现了数字信息的跨界交流和参与者的无穷互动。这种教学模式赋予了学生提问、思考和解答的机会,教师也在学生的反馈中不断推新知识,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的美好目标。

1、对教学理念的改变

新媒体具有即时性和快捷性。在新媒体时代,信息量成倍增长,新旧知识交替更迭,任谁都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最新鲜最前沿的知识信息,然而如何在这海量数据中挖掘出有用信息并转化为知识,则没有那么简单。这就促使高校教学从传授知识转变为教授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激发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提出新的问题,思考更多的可能性。

新媒体具有大众性,自我性、随意性、多样性和零碎性。新媒体时代的课堂模糊了时间、地点和人物,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成为学习工具,公交车、地铁等地点成为学习场所,零碎分散的空闲时段成为学习时间,学生范围也扩大到全社会的各个行业,学习机会均等,全社会共同受益。

新媒体具有互动性。新媒体意识形态传播的特点是双向互动或多向互动,不再是简单的单向灌输和传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性大大增强,信息反馈频繁。这种情况有助于教师调整授课内容与授课方法,更新自身知识结构,还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在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中,扩展知识层次,扩大知识范围,刺激求知欲望和接受并消化信息的能力。

2、教学内容及方式的变化

新媒体时代,教师可应用的软件越来越多,制作的课件也是越来越精良。这些具有创新思想、动手能力以及丰富的计算机操作经验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会从各种渠道寻找适合教学内容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素材,包括自己外出调研学习时拍摄的图片、视频等,充分发挥了教师自身的创造力和能动性。。教师们将这些素材进行后期制作,设计剧情,编写脚本,制作图像影像等,再结合课程内容制作成电子课件运用到课堂上来。这种多元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大大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提升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度和参与度。另外值得关注的是,现今学生接受新事物新变化的能力与愿望非常强烈,他们利用全天候全覆盖的互联网和通信设备,随时随地浏览、查询、下载、转发大量信息,知识更新速度超前,有时甚至超越了教师。从某种角度来说,学生的这种求知热情也影响并转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会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获得肯定、支持、意见和建议,这也促使教师更深一步的学习、掌握并应用新媒体时代的信息技术,最终促进了教学方式向更好方面的变革。

然而新媒体技术在促进教学前行的同时,也有影响学习的一面,如学习过程碎片化。系统性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清晰了解自己的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和学习意义,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统筹安排时间,逐步完成学习计划。而过分的碎片化学习有可能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最终失去对知识探究的欲望和愿望。

3、教学管理的变革

随着教育视野的飞速发展,高校的规模层次和教学条件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有各部门的独立管理系统,在对学校进行管理和服务任务时已不能满足学校持续发展的需求,而教学服务与管理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因而将服务、管理与教学等部门联合起来,形成整体联动机制是适应高校发展的现实需求的。管理者可以利用先进的硬件设施,丰富的软件资源,以及良好的管理经验,建立系统化的管理模式,最终实现教学为本服务育人的服务管理理念。

实现联动机制的第一步是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联系,这样可以更有效、更便捷的为教学提供帮助和服务。一方面是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责任与目标,另一方面是实现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整合各个教育教学管理数据库、数据仓库,处理相应数据,攫取有效信息并加以利用,提高数据信息的使用效率,由此也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准确清晰的数据支持。

第二是提高教育者的科学素养,积极鼓励教师、教学管理者学习交流专业知识和现代新型设备的使用技能,除了提高本专业的业务能力,也可多方面了解下其他专业技术的发展状况与管理经验,促进教育理念与时代共同进步。

第三创新管理手段,如采用智能化信息化服务管理方式。现如今网络信息资源种类繁多种类丰富,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文摘文献、多媒体资源以及各类微视频微信息等,教育管理者除了将其分门别类规整好供学生教师使用外,也可以主动推荐的服务方式来使师生了解和使用这些网络平台资源,例如针对浏览者的阅读习惯,进行资源的定向推广,或者为使用者提供订阅更新服务,将更新内容、链接等以邮件或短信等方式发送到订阅者的信箱里,为大众提供一个学习新知识的窗口。同时还可通过此平台,推送各类会议、讲座、研讨会等学术交流的通知或提醒,给予师生更多的学术交流机会。

三、结束语

在新媒体时代,教师需要改变一定的传统教学观念,积极学习新媒体技术,扩展知识面,打破时空地域限制,融合不同专业知识,拓展知识结构和深度。同时教师也要及时检验课堂内外的学习效果,及时了解学生对问题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并对某些偏差进行讲解和纠正,耐心的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创新建议,将学生的反馈信息运用到新的教学过程中来。学生在面对新媒体技术带来的各种学习机会与便利条件时,应合理、高效、科学的运用新技术,学习新知识新内容,成为新时代高素质,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新媒体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的科学技术,有助于建立相应的管理信息资源库,更好的促进了科学管理模式的建设和发展,而通过数据共享和数据分析则可以提高评估信息的可信度,增强决策意识的能力和准确度。

参考文献:

[1]牟智佳,未来影响高等教育的新兴媒体技术一兼论历年《地平线报告》中学习方式的隐喻[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年12月,第26卷第6期:615-621 [2]罗建国,冯文明,高校服务、管理与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联动机制研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10月,第28卷第5期:97-99 [3]曹石,新媒体与高校教学手段结合探究[J],商情, 2012年21期:249

第15篇: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理论和实践,即是指应用于教育领域的现代科学技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想、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重要意义不断的冲击着广大教育工作者。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和理念,以其先进独特的直观性、灵活性、实时性、立体化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并对教育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思想,是以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之间的“融合”,达到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目的,它的本质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构建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及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以下对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谈谈我的几点认识: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而形、色、声、像兼备的现代教学手段,常常如吸石般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这有利于启迪学生智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

体。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两种:主动的学习和被动学习,一个乐意学习的人,肯定要比一个免为其学的人要学得更好,要让学生由“强学”变为“爱学”,这就需要充分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他们喜爱的事物与情境。例如:小学数学在所有学科中,它是最抽象化,概念化的一门学科,模糊的数字概念,枯燥的定义定律,不适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如果我们能将这些数字的定义、定律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转变成生活中生动、鲜明的图文并茂的画面,那样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觉得:教师在组织教学或设计教学方法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这一点,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愉快的学习。是的,一些晦涩难懂,抽象枯燥,在传统方法教学中配以模型挂图和死板的教学道具,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讲解说明,也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而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手段教学,集声、像、字、画动态显示余一体,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达到了抽象概念具体化,微观概念宏观化的良好效果,易于理解接受,让学生亲临其境,亲历其中,得到体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扩充知识信息量,促进教学内容的快速更新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最直接的场所,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最主要途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给学生的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观教学,加快了学生理解进程,相当于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从而缩短了学生对同样内容的接受时间,在有限的时间里,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高效率、高质量地将大量信息传递给学生,特别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融合,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知识共享,最新知识的快速传播,有利于知识视野的拓宽。

三、改变教育教学方法,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是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不再是一个信息的主要提供者与学习的主导者,他将成为学生个别化学习探索活动的辅导者与支持者。教师要给学生传授丰富而又广阔的知识,靠传统的教学方法,速度慢、范围窄,限制了信息量的扩充。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限内最大限度的传授知识培养出基础厚,知识面宽的全方位人才,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用于教学就能解决的必然途径,它具有速度快,知识信息量多而不乱、广而不泛的特点。给学生丰富的最新的知识,有利于调动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就是教给学生能借助于自己的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之成为一种思索活动。因此,课堂教学要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发展为主线,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观察、操作、实践和独立思考的环境,而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交互友好、开放的实践环境,非常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只要教师善于创设教学环境,善于组织和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主动地探索、积极的思考,教学效率将会极大的提高。

四、对教学资源的传播和再利用起到了积极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数字化教学材料,具有可以长久保存,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或其它通讯手段广泛传播的特点,便于学生自学和教师交流。信息知识的传递手段方式对教育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传统教学中,许多优秀的有经验的教师耗费心血编写的教案, 3

由于传播后保存不便,缺乏交流,随着岁月的流失而遗失,从某种意义上讲,造成了知识和经验的浪费。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的智慧和经验都将在制作的课件以电子技术的方式记录,教师积累一生的教学成果,这些课件的保存应用将成为其教学生命的延续。当后继教师使用前人的课件时,可以深切感受和体会他们深邃的思想、丰富的经验。后继的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发展和授课对象的要求,吸收经验,更新完善的应用。

五、有力促进教学相长

现代媒体参与之后的课堂教学系统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信息的流向成为双向的,多维的,且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由此,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新颖活泼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和教师的交流。从一定程度上讲,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将单纯的知识熟记,知识再现的教学方式转换为理解型的思维教学。另外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教学的结合,实现了学生与教师的立体三维互动,起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目前正处于发展壮大之中,这对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只有不断奋进,努力进取,将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有效的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营造更具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才能为农村现代化教育做出贡献。

随着当今信息激增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传统教育面临着越来越巨大的挑战,现代教 4

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已势在必行。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已经成为我们教育工作的热点,现代教育技术包括录音、录像、投影幻灯、视频平台、各种教具与学具以及计算机多媒体等一系列应用于教学中的手段方法、技能技术,它们的使用可以推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现代化技术的运用,确实给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生机,但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在发展中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1.学校办学思路存在一些差距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学校教育面临的基本任务。各校要“办出各校特色”则是办学追求的主要目标和发展趋势。为了达到“办出各校特色”的目的,学校间的办学思路便产生不同。办学条件好的中小学校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并开始在学校建立先进的多媒体教室和微机室,帮助学生掌握先进的微机语音操作技术,促使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从而办出自己的特色;那些办学条件差的中小学校则将办学停留在单纯的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全面发展上,不能充分地表现自己的办学个性化,不能顺应......(本文共计1页) [继续阅读本文]

第16篇: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动态显示特别是由于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像(GIF、FLASH等动画)这样的特点,所以能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它必然会对教育、教学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技术特点由于多媒体的这些特点,它逐步进入我们的课堂,帮助教师进行教学。

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意义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获取大量的知识。

三、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室 动态显示

自九十年代以来,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继而蓬勃发展,其应用已遍及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正在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特别是由于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像(GIF、FLASH等动画)这样的特点,所以能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它必然会对教育、教学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技术特点

能把文字、图形、图像、视频、符号、动画和声音等多种信息进行集成;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中心对多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使之按用户的习惯显示在屏幕上;多媒体技术利用其强大的图形交互和窗口交互操作,使人们能通过十分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来操纵控制多媒体信息的显示。由于多媒体的这些特点,它逐步进入我们的课堂,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强大的人机交互功能,灵活调用声、像、文并茂的教学信息,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同时还能增强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力。

教师在多媒体教室可以使用教学所需的任何教学媒体(如幻灯片、投影片、图片、实物、模型、录音带、录像带、光盘、CD-ROM

1 等),来丰富教学内容。由于集中控制,操作简便、直观,且教师还可以通过人机对话,调用各种教学资源。由于这类多媒体示教室的规模可达200-300人甚至更多,投资相对较少,但收益面广,又能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衔接,因此使用普遍。

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是最有前途、令人振奋的发展领域。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知识的急剧增加和人口的膨胀,急需训练有素、能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利用多媒体技术所具有的高度集成性、良好的交互性、信息容量大、反馈及时等特点,将多种信息同时或交替作用给学习者感官,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的种种弊端,使学习便加趣味化、自然化、人性化。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意义既深且远。

(一)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由抽象变为直观,便于观察和认识,有利于学习和掌握教材。

多媒体计算机所提供的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对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学生知识的获取和掌握,都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家赤瑞特拉曾作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是人类获取信息究竟通过哪些途径?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信息的士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可见信息主要是来自视觉加听觉。多媒体技术使得信息既能听得见又能自得见,集声光形色动等为一体,直接对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官产生作用,这种通过多感官刺激获得的信息量比单一的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

2 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获取大量的知识。他的另一个实验是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表明:如果既能听得到,又能看得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能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而多媒体技术能使学生既听到又看到,且又有足够的讨论。这说明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利于学习知识,而且有利于知识获取后的保持。

(二)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提高教学速度、节省课时,减轻了教师的劳动。

(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将与网络技术结合起来,与仿真技术结合起来,与人工技术等高科技结合起来应用在教育教学中,那必将掀起人类教育事业的一场新革命。

三、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的作用

(一)多媒体计算机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Treicher)作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就是人类获取信息到底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

3 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大量的知识。他还作了另一个实验,是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是这样的: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这说明多媒体计算机应用于教学过程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二)多媒体计算机可作为认知工具实现很理想的学习环境。在动手实践时很多演示过程进行得很快,也有很多对象不能让学生全方位地观察,不能直观地让学生领会接受直接影响课程教学的效果,多媒体计算机可通过课件以图片的形式将实物的各个角度完整地展示,可通过录像文件播放形式全面反复地展示全过程,更可以通过模拟技术通过多媒体去除现实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将最理想的状态以不同的速度直观地反复地演示,从而创造一个理想的认知环境。

(三)多媒体计算机能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技术在劳动技术课程中的辅助应用,极大了丰富了学习的认知环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缩短了学生认知课程对象的时间,使学生能更加有效地获取和保持知识,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通过多媒体系统部分地替代人工讲解工作,还可缓解课堂上教师的劳动量。

四、恰当、合理、适时地运用多媒体,强调教学效益

4 现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探索中前进,逐步展开,于是在一些老师心中就产生了一种偏面的想法:要上好一堂课,就一定得用多媒体。其实任何事物都有他的两面性,多媒体也不例外。一堂课怎么上,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这是由教学内容决定。我们有些课的内容,如第一章的《信息与信息技术》是一节概念化的内容,就没有必要再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合理选用课堂教学软件。当前被广泛采用的教学软件是微软公司的Powerpoint Powerpoint(以下简称PPT)是微软的OFFICE系列组件之一。由于它的编辑多媒体的功能相对强大,立刻被应用于课件制作。PPT的特点是无需编程,简单易学,一个没有基础的教师经过几个小时的培训,就能做出一个不错的课件。

总之,多媒体是一种先进的现代化教育手段,把他应用于我们的教学当中,用这高科技的产物来辅助我们的教育,可以帮我们解决许多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网络化必将是未来教学的发展趋势。把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教学合理结合,让多媒体课件在网上进行传播,这是其它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

参考文献:

[1]朱秀昌,宋建新 多媒体网络通信技术及应用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 [2](美)考克斯(Cox,N.)等著 多媒体网络互连指南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6 [3]李学农,丁彦青,温玲 多媒体教学优化设计 广州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4]毛汉书 网络技术基础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0 5

第17篇: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吴铺中心小学杨华军 摘要

在现代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作为教育技术主流应用于教学领域中,必然会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多媒体技术教学活动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必然能优化课堂结构、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各种能力,使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达到最佳的效果。多媒体技术因其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并产生了深远影响。本论文主要是对多媒体教学技术在现代教学上的应用研究,特别是多媒体教学课堂的应用。文章通过分析多媒体教学技术在教学实际过程中的应用,针对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各种问题以及存在的不足等做了深入研究,重点探讨了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形式、应用原则,并提出了在具体应用中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应用,研究

我是云梦县吴铺中心小学的一名数学教师,我已经任教16年了,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活动主要依靠一张嘴、一本教科书、一块黑板和一支粉笔来完成。多媒体教学系统介入学校教育后,给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机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教育,对数学课程、数学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以及学与教的方式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多媒体教学通过图、文、音、像等信息,形象、具体地传授知识和表现教学内容,并大大扩展时空范围,有利于学生接受并将其上升为理性认识,教学效果大为提高。因此,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改革是一个强有力的突破口,值得我们去研究与思考。 一.多媒体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但其自身的抽象性、严谨性及小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匮乏和抽象思维的局限性,导致了许多小学生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难教、难学的科目。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受多方面限制,老师又不能提供生动、直观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对教学过程中重难点的理解与掌握有一定困难,对数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了困难。如今,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就为数学情景的创设提供了便利条件。

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优化组合,创设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探究,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加减混合》一课中,我运用计算机设计多媒体课件:(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安徒生有一篇美丽的童话《丑小鸭》课文听说过吗?这只受尽苦难的丑小鸭最终怎样呢?

生:最后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

师:今天,就让这个美丽的童话在我们身边变为现实吧!大家看屏幕,这里有4只丑小鸭,每只丑小鸭都带有3道题,只要同学们把这些题解决了,就会有一只丑小鸭变成美丽的白天鹅,同学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生说:愿意。 师出示速算题:(略)

生速算出答案,学生每正确算出1道题就会有一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

在课的开始,复习了10以内的加、减及连加连减的速算,而这些都是加减混合的基础。 在教学设计上,我并没有设计单纯的口算题,而是利用了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新事物有着天生的亲切感。并根据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用他们喜爱的童话激发兴趣,引入新课,通过声情并茂的电教媒体对学生形成刺激,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需要,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通过动画、声音、色彩等来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借助电教媒体,浓缩时空,超越时空,声像结合,犹如身临其境,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远程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提高

现代化教学是教师、学生、教材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构成的一种认知活动。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和群体合作是重要的一环。电教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锻炼自己、表现自己的机会,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提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情景和材料,并不是要求学生完全到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由于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场所是课堂,所以教学中所提供的实际情景或材料多数是相对真实或生活情景的一种模拟。 在常规的教学中,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等多种因素的限制而无法满足教学内容的创作及呈现。而远程教育手段能够创设集图、文、声、色及网络、交互于一体,利用多种表现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地模拟和呈现实际生活情景,有利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的联系,从而丰富数学教学的内容,促使学生理解数学、爱数学、应用数学,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分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使学生轻松掌握知识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通过电教手段能够把大量直观材料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呈现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全过程,使教学中空间、抽象、费解的概念与法则变得具体、直观、易理解。从而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感知、探究、培养数学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主动发现新的规律。

小学生遇到知识重难点往往不容易解决。这时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创设学生感知的过程,把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协同利用起来,促进心理内化,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从而达到其它教学手段达不到的效果。

利用计算机所具有的声、光、色、形的特点,创设动态情境,抓住问题的关键,加深学生对关键词的分析和领会,形象深刻地提示了事物的发展、变化与结果,使学生准确理解教学中重点、难点问题的结构特点,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为后面的教学清除障碍。充分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优势,适时启发、点拨,给予学生方法上的指导,引导学生思维活动“上路”,从而很轻松的掌握教学中重点、难点。

(四).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使用,使教育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它为数学提供了其它教学设施无法替代的服务。在改革数学教学同时,也改变了我们教学意识和思想,它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学生学习实际等诸多因素去综合考虑,选取电教媒体的最佳作用点,绝不可认为电教媒体用得越多越好,形成了电教“满堂灌”。只要我们从实际需要出发,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数学教学就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让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这一美好的愿望就一定能实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是信息技术领域发展中发展得最快、最活跃的技术,教学多媒体化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特征。而多媒体教学是指应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多种媒体进行教学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以及共享来传导教学过程中的信息,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是:信息量大资源丰富,生动形象拥有很强的交互性。其优势是:生动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即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同时,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借助高速的信息网实现计算机全球联网和资源共享,以此更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所以,多媒体教学技术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二.多媒体教学与多媒体技术 传统的教学手段需要改革,其目标就是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率和教学效益,从而逐步实现教学现代化。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做到教学的观念现代化、教学的内容现代化、教学的管理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诸多事实表明,多媒体教学的展开,可以促进教学方法与教学结构的变革,甚至促进教学理论、教学思想、教学体的变革。

(一)教学媒体

教学过程的本质就是教师通过某种教学媒体向学习者传播知识信息的活动。媒体是信息传递的中介物,其具有两种含义:第一,指的是表现信息的载体,例如文字、语言、符号、图形、图像、声音等。第二,指的是存储和传递信息的实体,例如画册、报纸、书本、幻灯片、投影仪、录音带、录像片、电影片、计算机软件等相关的播放设备。如果媒体承载的是教学信息,则称之为教学媒体。

主要通过黑板、教科书等媒体进行教学的传统教学方式,在承载信息的种类、能力以及使用的方便程度上都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通信科学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幻灯片、投影、录音、录像、电影等大量的电子媒体出现,这些现代的教学媒体因其承载信息的种类和能力,还有就是使用的方便程度上发展,在教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在多数的现代教学媒体中,多媒体计算机,计算机不仅具有存储记忆功能、高速运算功能、逻辑判断功能、自动运行的功能,更是能把语言、文字、符号、图形、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集合于一体,并通过采用了窗口交互操作和图形交换界面操作以及触摸屏技术的操作,使人机交互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对促进教学现代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突飞猛进,多媒体凭借着自身的优势越来越被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到了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本文简要介绍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及其相关概念,对计算机的主要应用做了概括性总结。 所谓多媒体,就是融合了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一种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的媒体,其使用的媒体包括文字(Text)、图像(Image)、图形(Graph)、动画(animation)、音频(audio)、视频(Video)。各种媒体表现形式各不同。但都为数字化形式存在,即计算机二进制数字文件。 多媒体包括:

文本:由语言文字和符号字符组成的数据文件。

图像:通过描述画面中各个像素的亮度和颜色等组成的数据文件。也叫点位图或位图图像。 图形:矢量图形的简称。即生成一幅图形由数学方法组成的数据文件。一般可将图形看作是图像的抽象。

动画:将静态的图像、图形及连环图画等按一定时间顺序显示而形成连续的动态画面。 音频:声音信号,即相应于人类听觉可感知范围内的频率。

视频:可视信号,即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来的动态信息,如动态图形、动态图像、动画等。而多媒体技术,是指采用计算机技术,将各种媒体以数字化的方式集成在一起,从而使计算机具有了能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多体信息的能力。

(三)多媒体有关的概念与国际标准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相关概念

1.媒体信息处理技术。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就是能够同时捕捉、处理、编辑、储存和播放两种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常见信息媒体类型包括:文本、图像、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等。 2媒体。静态媒体(如文本)是没有时间维的媒体,即其播放速度不会影响所含信息的再现。 3.媒体(如音频和视频)是由媒体“量子(如音频采样和视频帧)组成的,具有隐含的时间维,播放速度影响其所含信息的再现,因此,需要在一段特定的时间里按特定的速度播放;如果播放速度得不到满足,媒体信息的完整性就会收到影响。

4.捉媒体与合成媒体。捕捉媒体是指从现实世界中捕捉到的真实媒体信息。合成媒体是指通过计算机合成的媒体。

(四)多媒体技术主要特性

计算机化至少对终端用户来说媒体信息的播放是由计算机控制的。集成化涉及的设备的类型与数量尽可能地单一。包括存储集成化、捕捉集成化、播放集成化、网络集成化(ISTN与ISPN)。要是指媒体信息表示的数字化、模拟信号→数字信号采样、量化、编码、AD/DA,有利于计算机与集成化,方便存储、传输与处理、但是也存在失真等的问题,数字化的精确性(采样速率与编码位数)与(存储器与网络)宽带的权衡也是很抉择的。交互性主要体系在四种用户定制化程度上媒体播放开始时间、媒体播放次序、媒体播放速度、播放形式。其主要特点表现为:

1.集成性。多媒体技术将多种媒体对信息的呈现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信息呈现形式的多样化。一是表现信息的载体的集成,即文本、数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图像的集合。二是存储信息的实体的集成:即系统是一种有视频设备、影像设备、存储系统和计算机的集成。多媒体则是多种表现信息的载体和存储信息的实体的集合。

2.交互性。多媒体技术具有人机交互特点,利用多媒体网络可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机器之间适时地交流。首先利用图标、图形菜单、多窗口等形象美观的图形界面作为人机交互的界面,再利用鼠标、键盘、触摸屏等方式作为数据交互的接口,使得人机接口更加地接近自然。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标志着信息技术一次新的革命性的飞跃,它将会给人类带来深刻的影响。他不仅改变了人类获取、处理、使用信息的方式,它也将改变人类的学习的方式。使人们可以在多媒体的环境下,通过学校、社会、家庭接受终身教育。

3.信息组织大容量、非线性。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大容量的知识库,可大量容纳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其信息的组织形式具有非线性网络化特点。

(五)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全教学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使学生在最佳的学习条件下进行学习。要开展媒体教学,必须注意三件事:(1)积极开展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2)将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媒体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3)通过教学设计,合理设计、选择和组织安排多种媒体资源,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 1.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1)交互性强。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都是老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和接受整个过程,但是多媒体教学的显著特点则是人机交互,这也是其它任何媒体都不具有的。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然后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再加上言简意赅的解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使他们的学习状态处于最佳水平。个交互性好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又称CAI课件)不仅能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而且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2)共享性好。在传统的教学中,许多优秀的、有经验的教师花费大量心血而编写的教案,在传播和保存上不方便,并且缺乏交流,所以这在某种意义上造成了一定的知识浪费和经验浪费。教学资料数字化的多媒体课件,不仅是能够长久保存,而且也可以通过通讯手段、网络方式或者其它手段广泛传播,这样才能给学生的自学和教师的交流带来方便,充分实现了多媒体教学信息的传递和信息资源的共享,从而使传统教学中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利用率低的局面得到了改善。多媒体教学中,教师所制作的课件充分体现了他们的智慧和经验,同时学生也摆脱了时间和空间对课堂教学的限制,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最终提高了教学信息的利用率。 (3)信息量大,质量高,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随着教育教学制度的改革,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已不再是一句空口号。要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已成为现代教育面临的一个问题。教师要给学生传授丰富而广阔的知识,靠传统的教学方法,速度慢,范围窄,限制了信息量的扩充。而多媒体教学恰恰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多媒体教学,速度快,信息量大,范围宽广,而且多而不乱,广而不泛,在给学生提供丰富知识的同时通过高质量的、有效的制作技巧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2.多媒体教学的开展途径

(1)以教师为主导的多媒体组合教学 这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通过教学设计,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选择不同教学媒体,设计以教师为主导的有现代教学媒体和传统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的课堂教学过程结果,使学生在多种信息作用下进行有效学习。 (2)计算机控制的媒体教学

这是指在微型计算机上增加一些控制卡、音频处理、和视频处理卡,并使计算机与录像机或者激光机视盘播放,以及幻灯机或者录音机等,有机组合构成多媒体系统,并且利用这些系统进行现代教学活动。

(3)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控制和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把多媒体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显示在屏幕上,同时完成一系列人机交互的操作。这是实现多媒体教学的重要途径。是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世界教育技术发展的新趋向。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使得视听媒体与计算机有机结合,从而大大提高教学媒体的教学功能。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对媒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媒体不仅有呈现包括文字、图形、声音、静止和活动图像等多种形式的教学信息,还要同时具有交互的特性。通过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使得教学过程具有多媒体信息组织结构等特点,可以使学习者或得更多的刺激,从而提高学习和记忆的效果。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可以使得学习者以交互方式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参与,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自觉地进行学习。多媒体技术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途径。 3.多媒体教学中需要注意问题

(1)教师要重视应用的科学性。教师不能一味追求表面效应以及教学手段现代化。无论内容或重点是否都用课件的形式呈现出来,如果整节课不板书、不演示,都是不利于学生学习的。也有的教师为了自己做好的课件上档次而挖空心思,备课时把大量时间花在课件制作或课件选择上;从而忽视了对教材的研究,缺少课件与课本的有机结合。

(2)教师不能完全以演示代替学生实践。有些教师把所有的教学内容和环节都做在电脑中,认为有了它,学生就可以不必动手。但事实上,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有条件让学生亲自动手手操作,效果会更好,效率会更高。

(3)教师不能太注重制作技术。有的教师对多媒体技术是过度、盲目追求。在课堂中滥用,严重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到迷茫,不知道一些内容的重点、难点,最终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所以在多媒体教学中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多媒体作辅助手段的原则。多媒体教学课程必须根据现代教学理论和学生特点进行设计。充分展示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功能。促进教学手段的变革。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随着科技的发展,可以发现多媒体教学应用有如下几方面的发展趋势。首先,向网络化方向发展,即基于Internet的多媒体教学应用的发展。目前,很多国家都在大力开展基于Internet的多媒体教学应用,这是多媒体教学应用中比较明显的发展趋势。我国在这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开发了很多的网络教学软件而且开设了网上课程、网上学校等。其次,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多媒体教学软件和智能辅助教学系统在功能上存在有很大的互补性,如果能将这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就可以扬长避短,从而推出新一代高性能的智能辅助教学系统。除此以外。还可以使多媒体知识库中的导航功能智能化。智能化导航不仅具有一般的导航功能,可以对目前学生的知识水平进行判断,及时向学生给出建议,即建议最合适下一步的路径;或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侯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在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是为教学服务的。因此,在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时,要突出其教学性,真正做到好用和实用。当然一份优秀的课件,除了其教学性外,还需要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并要符合科学性原则,即科学性、教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和结合。现在科技在不断发展,我们应该更好地发挥科技在教学中的作用,发挥多媒体教学技术应有的优势来为教学更好地服务,进而推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充分应用,有效的促进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

总之,多媒体技术犹如清风活水,只要我们合理应用,我们的数学教学必将异彩纷呈。我们只有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才能发挥它的优势,使它更好的为课堂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克东,谢幼如.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M].2版,科学出版社,1995.[2]李克东, 谢幼如,黄晓地,等.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6.[3]智西湖,雷志军,赵鹏,等.多媒体技术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4]钟玉琢.多媒体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5]缪亮,付邦道.Authorware多媒体课件制作使用教程[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6]王治文.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及其软件设计[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7]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郑金奎.浅谈网络多媒体技术对教学的影响及应用策略[J].职业时空, 2008,4(3).[9]丛亮.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与研究[J].计算机教学信息化,2011:250.[10]许学军.多媒体教学的优点与现状[J].中国科技信息,2006,(1):97.

第18篇: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桌面虚拟现实和分布式虚拟现实,沉浸型虚拟现实由于所需设备昂贵,在教学中的应用较少。虚拟现实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主要有制作三维网络课件、开设网络实验课程和建构虚拟教室。

1.制作三维网络课件

在教学中,基于HTML的网络课件在不断地发展完善,但却始终不能摆脱二维平面的约束。在课件中加入虚拟现实技术,能挣脱这一枷锁。将虚拟现实和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各种媒体有机结合,可以弥补二维平面课件的不足。如,用VRML设计各种三维的模型、物质结构等,可以让学生多角度地观察和学习,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虚拟现实技术还可以再现现实生活中无法观察到的自然现象或事物的变化过程,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感性学习材料,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知识难点。如学习物理知识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向学生展示原子核裂变、半导体导电等复杂的物理现象,供学生观察学习。

2.开设网络实验课程

虚拟实验在网络教育中有着巨大的优势,它可以弥补远程教学条件的不足。虚拟现实实验环境的开发可以真正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促进网络实验课程的开展。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还可以建立各种虚拟实验室,如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实验室,在“实验室”里,学生可以自由地做各种实验,获得真实的体验。学生还可以通过虚拟实验验证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提出各种假设模型进行虚拟,并通过虚拟系统观察这一假设所产生的结果或效果。例如,在虚拟的化学系统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假设设计某一化学反应,通过虚拟实验,可以看到相应的反应现象。通过这种探索式的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建构虚拟教室

目前,在网络教育中,学生大部分是通过网络课程来学习的。学习时,学生能在网页上看到课程的相关文字材料和一些静止的图片。当然,好一点的网络课程,还提供了教学视频。但是不管是文本还是视频,师生之间都缺乏一种灵活的交互。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虚拟教室,能使这个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虚拟教室是指运用分布式虚拟现实技术构造的一个虚拟真实的教学环境,分布在各个不同地方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参与到虚拟课堂中。虚拟教室模拟了真实多媒体教室的整个场景,是师生共同活动的一个空间,在这里,可以完成教学、答疑等各种教学活动。借助网络通讯技术,视音频采集、处理技术以及交互代理等技术,参与到课堂的各个对象可以看到彼此,学生可以看到老师的板书,听到他的讲解。教师也能看到学生的表情和动作,可以听到学生的提问,并随时解答。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实时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第19篇: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几乎所有事物都在一刻不停的进步,作为人类进步的启蒙师、指路灯,教育也在不断进步与革新之中,一些高科技的介入使得教育不再只停留在黑板、幻灯片与纸张之中,电脑教学成为当前的教学主流,现代教育技术应运而生。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指计算机技术、数字音像技术、电子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卫星广播技术、远程通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及多媒体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这些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实现了教学信息显示多媒体化、教学信息组织超文本化、教学过程交互化、教学信息存储数字化和教学信息传输网络化及全天分侯教育等。

传统的教育形式主要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口耳相传,将书本上的知识书写在黑板或幻灯片上,由学生听取记录,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教学技术。多媒体教学则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完成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简单举一个例子,上物理课,研究关于加速度的问题时,传统教学,教师直接讲公式,在黑板上画图,举例讲解加速度,让同学自己联想体会;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利用教学软件现场模拟,运用flash动画模拟两车追赶状况来讲解加速度的知识,简单直接明了,学生易懂。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拥有诸多特点。多媒体教学中利用CAI课件实现了问与答、分步骤演示、灵活的查询和仿真教学,模拟试验等功能,具有很好的交互性,可以模拟考试.可用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复习、练习、测试和模拟试验等。多媒体教学具有集成性、形象性、直观性、可控性及信息量太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实用、高效。同时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地实现程序化教学和人格化的教学理论,为因材施教提供现代化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环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意识.利于实现创造性的学习目标,运用多媒体技术的灵活多样、生动逼真、便于控制。使全方位的立体信息空间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运用,从而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满足个性化的学习要求。

现代教育技术,应时代而生,服务于大众,为当代教育教学做出巨大贡献。

第20篇:信息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具有非常明显的应用优势,不仅可以渲染课堂氛围,而且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信息化教学 教学应用

启蒙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锻炼孩子们的读写能力,而且要为日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是孩子兴趣培养的第一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信息化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摒弃了传统的讲道解惑式教学模式,基于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应用,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针对性教学方法,这对启发学生、培养他们的学习热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渲染课堂氛围

在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实践中,为了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热情,可以采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等信息化手段进行课堂教学。比如教学长春版二年级下册《春天来了》一文时,可以先插入一些视频,比如青草、化冻的河流及“春雷”,以此引起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关注。听,是春雷在唤醒沉睡了整个冬天的动物和植物。此时,小学生的学习热情突然而至,被播放的视频、音频吸引,在兴趣的引导下很快投入新课程的学习。信息技术手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一定要适时。比如,上课伊始,因课前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兴奋依然存在,难以快速进入课堂。在此过程中,通过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引领学生进行必要的学习情绪准备。小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过程中通常会产生疲劳感,在这一阶段当40分钟的教课进行后期时,因关注时间太长,容易产生倦怠感。此时应当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快速进入专心学习状态。这时候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插入一些文图或者音频、视频,从而为学生的后期学习、学习积极性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2.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破解教学难题

传统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有时面对学习目标中的重点或难点问题,解决时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面对该种情况,很多老师总是寄希望于教学用于的生动性、板书的简洁性,但从最后的效果看,吃力不讨好。然而,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可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学习重点,并且突破学习难点。比如,长春版四年级下册的教学主题就是为了新中国,实际教学内容即走进《红岩》,本模块共两篇文章,一篇是《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另一篇是《我的“自白”书》。从内容看,两篇均为抗日战争题材的课文,以学生作为主体,对文本进行延伸。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可通过教材插图及结构相近或者相似的文本,对这类题材的文章有所了解和认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利用Flash等信息化技术手段,制作图文结合的动态画面,即可加深对革命战争的印象和认识;同时,还可以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等信息技术手段,让孩子们到白板上将自己的感受或者对抗日战争的认识写下来,然后引导学生学习。从实践可以看到,只有音视频是不够的,有图文还要画龙点睛,通过组织学生上台演讲,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课堂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化繁为简,真正体现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灵活化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是一个动态化过程,其中存在很多的变数和影响因素。信息化技术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使师生应对该种变数更有效。据调查发现,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工具产生好奇心是非常普遍的,因此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可谓天方夜谭,找课外书、课外资料是件头痛的事情,要找到指定知识点方面的资料简直不敢相信。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这样打开浏览器,通过百度搜索即可找到很多资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随时生疑、灵活解决,为更好地学习创造时间和情感基础。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可为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4.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从本质上讲,课堂是一个固定空间,有既定时间。在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应当使师生掌握的信息容量可选化、最大化及个性化,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能停留在传统的“此时此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为学生架构知识框架,帮助他们理清思路,即为共通的;课下学生要巧妙地利用信息化方式,在知识海洋里淘取自己所需的“宝”,并将其转化成自我内在的东西,这才是最关键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

总而言之,在微时代背景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利用多样性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使教学内容和形式更精彩。

参考文献:

[1]姜文英.网络信息化教学体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4).

[2]陈华芳.巧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让小学语文教学更加灵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3).

[3]宋志霞,汲素荣.小学语文如何搞好信息化教学[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04).

[4]才芙蓉.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及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5(04).

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应用心得体会
《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应用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