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集体教学有效提问培训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8-22 07:34:14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集体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集体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吴玥 2010.1 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提问是教师、幼儿与活动内容三者间的互动,是决定活动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每一个集体教学活动都有符合其活动特质的教学目标,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必须在活动前精心设计提问,在活动中巧用教学机智,适时抛出问题,引导幼儿关注活动内容,促使幼儿通过交流、碰撞和内化,达到经验的建构和迁移。有效提问,既包含活动前问题设计的有效,也包含活动中发问的有效,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经验。

一、抓住关键,问题设计要有选择性

每次集体教学活动中,能发问的地方有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值得提问,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价值。教师要对问题进行精心选择,将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的提问尽量控制在最小限度内,要抓住最关键的知识点设计问题,以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重难点,为幼儿解答一些相关问题奠定基础。如“美丽的手套”活动,重点目标是要求幼儿尝试用不同的图案进行有规律的间隔装饰。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教师在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手套时提问:“这些手套有什么不一样?每只手套上的花纹有什么小秘密?”简单的提问,不仅让幼儿知道可以用各种图案装饰,而且也明自在装饰图案时要有规律地间隔进行。

二、循序渐进,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

教师应该关注到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为其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如比较简单的问题“小动物在寻找快乐的路上都遇见了谁”,就适合平时比较胆小、不爱表现的幼儿来回答;而需要探讨、具有发散性的问题“如果你是小花籽动物,你会怎样去寻找快乐”,就适合表达能力较强的幼儿回答;需要归纳、总结的问题“你来说说你身边的快乐有哪些”,则可以请理解能力较强的幼儿来回答。设计低、中、高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可以使每一个幼儿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认识到位,问题设计要有准确性

提问需要教师运用恰当的语言把问题清晰、准确地表述出来。由此,教师要对问题的结构有清晰、明确的认识,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该简明扼要,使幼儿听了之后,马上就了解其含义,而且在思考答案时,能够把问题记在脑子里。如在“停车场”活动中,教师问:“汽车城停着几层车?”对于这个问题,幼儿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基于此,教师马上调整自己的提问:“汽车城有几层楼?每层楼上停了几辆车?”幼儿理解了教师的问题后,活动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大家都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

四、明确意图,问题设计要有目的性

提问总是有一定的目的,教师希望通过提问,让幼儿在思考中有所得。在设计问题之前,教师不仅要考虑设计什么样的问题,还要考虑为什么设计这样的问题,使每个问题都成为达成教学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如在“老鸭的店丢了吗”活动中,活动目标是按顺序说出故事中老鸭分别经过的地方。为此,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老鸭的店真的丢了吗?它为什么会觉得自己的店丢了?老鸭出门后分别经过了哪些地方?先经过哪里?又看见什么?最后到了哪里?这些问题抓住了“老鸭的店丢了吗”这个具体情节,紧扣故事的主要线索,层层深入地展现了老鸭分别经过的地方,逐步把幼儿的思路引向其中。

五、活跃思维,问题设计要有开放性

提问应给幼儿留下较大的思考空间,挖掘幼儿先前的储备知识,并帮助他们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在“寒冷的冬天”活动中,教师问幼儿:“冬天天气真冷呀,有什么办法可以使自己暖和一点?”看似简单的问题,留给幼儿的思考空间却很大,它能够引发幼儿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为了让幼儿对问题产生有效的回应,教师必须要有支持幼儿解决这一问题的行为与措施。在活动之前,教师发动幼儿与家长一起寻找能够让自己变得暖和的办法,帮助幼儿积累相关的生活经验,然后,通过集体教学活动分享彼此的经验,使幼儿的经验得到提升。这一切的关键还在于教师要设计出开放而有效的问题,启发幼儿思考和回忆。

六、激发兴趣,问题设计要有挑战性

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幼儿认真思考,“跳一跳”才能回答出来。如在“一颗想长大的种子”活动中,教师问:“哪些朋友在帮助种子长大呢?”这个问题对中班幼儿颇具挑战性。通常幼儿只了解种子的形状、颜色等,对于种子发芽的条件知之甚少。于是我们为幼儿提供了植物百科全书,家长们则从网上收集了一些资料,丰富了幼儿的相关经验。经过一段时间后,幼儿知道了帮助种子发芽长大的因素有很多:种子必须吸收足够的水分,才能启动酶的活动,开始萌发;蚯蚓可以松土:阳光可以保证一定的温度。在开展集体教学活动时,类似较有挑战性的问题,能促进幼儿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以前所不知道的知识,提高学习的兴趣。

推荐第2篇:有效教学、有效提问

浅谈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提问

提问是一门科学,是一种教学艺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提问能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幼儿的思维、想象、创造力。可以说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提问是关乎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但目前幼儿园教师的提问存在数量多、质量低、幼儿应答机会分布不均匀、教师回应方式机械等诸多问题。要改变这种现状,幼儿园教师必须认真设计提问,注意提问的适宜性以及教师的回应方式。

教师的提问对于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至关重要,教师提问是指教师依据特定的活动目标,根据相关的活动内容,设置一定的疑问情境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活动组织形式。提问是集体教学活动的核心,不合理的提问会抑制幼儿思维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降低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当关注并精心设计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提问,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教学质量。

一、集体教学中教师提问的现状

通过几年的教育实践,我发现教师在提问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数量多,质量低。

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以及平时的听课观察中,我发现有的教师在活动中提问次数非常高。高密度的提问严重干扰幼儿的有效学习。而且这些提问的质量低,往往是幼儿都懂的要问,幼儿不懂的教师不问;一看就明白的多问,无需解释的还问。例如,有位小班教师在语言活

1 动《我知道的动物》中是这样提问的:教师:小朋友,你们去过动物园吗?幼儿:去过。教师:动物园好不好玩呀?幼儿:好玩。教师:动物园里都有些什么动物呀?幼儿1:长颈鹿。教师:还有吗?幼儿2:老虎。教师:还有什么?幼儿3:孔雀。教师:还有没有?幼儿4:猴子。教师:有一种动物鼻子很长,它是什么?幼儿5:是大象。教师迅速捕捉:对,就是大象。然后呈现挂图,接着问:请小朋友说一说大象长得什么样?头上有什么?身体上面有什么?身体下面有什么?身体后面有什么?它喜欢吃什么?它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 如此高的提问频率与程式化的提问方式不仅显得冗长累赘,而且限制了幼儿思维活动的空间,剥夺了他们发现、体验的机会,他们只能亦步亦趋地跟在教师的后面。另外,在活动中,教师习惯以“对不对”、“好不好”、“是不是”等方式发问,幼儿无需任何思考,就可以机械地说“对”、“好”、“是”等来对付。这样的提问无法对幼儿的思维构成挑战,容易流于形式。

(二)幼儿应答机会分布不均,存在不公平。

在观察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发展水平较好的幼儿被要求答问的机会最多,中等水平的幼儿次之,发展较缓慢的幼儿最少,即教师提问后喜欢请“能干”的幼儿回答,一个活动中有些幼儿获得了5-6次回答问题的机会,而一小半幼儿一次机会也没有。由此可见,教师普遍较多地关注发展较好的幼儿。

2 如在大班的谈话活动《我喜爱的运动》中,小朋友们讲到运动都很兴奋,老师提了一系列问题,小朋友回答得也很积极。但有些小朋友自始至终都没有举手,等到活动结束后,问他们为什么不举手,有个小朋友说:“不想说。”另外一个小朋友说:“老师喜欢叫某某某回答问题。”还有一个小朋友说:“我每次举手,老师都不会叫我。”由于答问机会的不平等,致使一部分幼儿丧失了信心,或宁愿游离在教学活动之外,成为“边缘人”。

(三)封闭式问题居多,开放式问题少。

封闭式问题要求朝某个特定的方向去思考,只有一个或者几个固定的标准答案,而开放式问题没有明确的、固定的标准答案,能够给提问对象以更多的思维空间。在观察中看到的情况是,教师偏向于提封闭式问题,而较少提开放式问题。如:在中班语言诗歌创编活动《云彩和风儿》中,老师问:“为什么云会动?”一个幼儿说:“因为我在动”。教师说:“还有不同的回答吗?”有一个幼儿说:“因为这是动画。”教师说:“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幼儿说:“我动,云也动。”很多幼儿开始加入讨论,究竟是风在动还是“我”在动。教师只好叫幼儿坐好,终于有个幼儿说:“是风吹动的。”教师欣喜地说:“我同意这个小朋友的说法,是风吹得云在动。”

既然幼儿对“云为什么动”这么感兴趣,为何不让幼儿探索下去呢?教师的回答是:“我也想这样做,但是如果原计划不能完成,活 3 动就不完善了,只好放弃。我的目标不是讨论云为什么会动,讨论时间太长的话就跑题了。”

由此可见,在教学活动中即使提问这么多,幼儿依旧是灌输的对象。他们的兴趣得不到发展,需要得不到尊重;他们的感受不被教师关照,观点也不被教师接纳。教师的启发和诱导都是在封闭的控制系统内进行的,塑造的是幼儿标准化的行为和反应。

(四)教师给予的待答时间太短,不利于幼儿思考。

有的教师提问之后,留给幼儿思考的时间很短,回答问题的幼儿要么茫然不知所措,要么答非所问。这不仅没有发挥提问激发思考的作用,而且容易挫伤幼儿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在大班音乐活动《小老鼠爬楼梯》中,教师和小朋友戴着小老鼠的头饰来到已经创设好的环境。教师:“今天,我们来到了一个神奇的地方,这里有什么呀?”幼儿:“楼梯。”教师:“对了。我们一起来走楼梯,好吗?”幼儿:“好。”音乐起,教师和小朋友一起爬楼梯。音乐停,教师和小朋友都停下来。教师问:“为什么现在楼梯不唱歌了呢?”间隔不到1秒,教师就请了几个小朋友回答问题,小朋友都很茫然,不知如何作答,教师只好自答。

(五)幼儿回答问题的方式简单,教师的回应方式机械。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到的提问情况是,幼儿“齐答”和“个别回答”的频次较多, “讨论后汇报”和“自由回答”的方式非常少。“齐答”只适合于有惟一正确答案的简单问题,长期大量使用会导致

4 幼儿思维的肤浅化与表面化。“个别回答”则无法照顾每一个幼儿,一部分幼儿可能得不到关注。教师应当多使用“讨论后汇报”和“自由回答”的方式,但有的教师认为这两种方式比较浪费时间,而且不易管理,因此不愿意多使用,从中可见教师对提问的高控制倾向。 再次,在教师的应答方式中,“简单肯定”、“表扬赞赏”、“习惯性重述”是教师应答的三种主要方式,“评价”“简单否定”和“自己代答”三种方式较少,“诱导追问”“鼓励质疑”则更少,这可能是由于教师缺乏提问的技巧和策略,以及受传统教育观的影响不鼓励幼儿质疑的结果。

教师的回应方式单一,给予的肯定评价不仅简单,而且十分单调,不是“很好”“不错”,就是“真好”。这种大而空泛的评价实际上没有多大的意义,不可能引导幼儿拓展和加深讨论,致使师幼互动的质量只能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二、精心设计提问,努力提高提问的质量。

我觉得,要提高提问的质量,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一)所提问题的性质与作用

一个好的问题首先应该是难易适度的问题。所谓难易适度,指教师提出的问题既有一定的难度,又是幼儿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即问题的难易程度应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内。问题过于简单、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使幼儿积极思维;问题太深奥,又会使幼儿感不知从何做起,因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5 其次,好问题应该是有启发性的。所谓启发性,即能引起幼儿认识中的矛盾,使问题处在幼儿已知和未知的联系处,在其低级思维活动与高级思维活动的联系处,能激发幼儿去积极探索与学习。实践表明,能激起幼儿学习兴趣的问题,大多数是与幼儿生活联系密切的问题。因此,从提问的内容来看,所提问题应从幼儿生活实际出发,不能太空泛,设计提问时要抓住内容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变化,尽量少问非此即彼的问题;从提问的形式来看,问题的思维空间应当较大,给予幼儿从多角度、多方式、多方法进行思考的机会,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再次,教师应考虑认知水平问题与非认知水平问题的结合。从幼儿的心理发展来看,一方面认知水平的发展非常重要。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方面认知水平的发展非常重要。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能频繁地提低认知水平层次的问题,而要多提一些高认知水平层次的问题,让幼儿学会分析与解决问题,发展其分析、综合、评价、应用等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幼儿情感、态度、价值方面的发展也不能忽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已明确地把情感态度的目标放在了首要位置。这就要求教师善于观察幼儿的情绪反应、情感、态度、兴趣与需要,通过设计提问内容,激发幼儿的积极情感。

(二)提问的适时性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把握好最佳时机尤为重要,什么时候才是最佳发问时机呢?那就是孔子所讲的“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 6 能”的“愤悱”之时,也就是问在幼儿有疑之时。只有幼儿产生疑惑时,才会对教师的发问进行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究。而问题一旦得到解决,他们在精神上得到极大满足,就会激发起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可见,最佳发问时机既需要教师敏于捕捉、准于把握、也要求教师能够巧于引发、善于创设。有机不发或无机而发,都会给教学带来损失。

(三)如何提问

1.根据需要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幼儿已有知识经验及应答反应,设计并恰当地搭配、使用不同类型的问题,才能使整个教学活动更符合幼儿认知水平,并进一步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 2.突出重点,并给予适宜的回答时间。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提出的问题有的是核心问题,有的不是。重点问题往往起着使教学活动达到高潮,使幼儿的学习探究活动得到最大限度拓展的作用,并能解决问题,使幼儿的认识过程有可能发生质的飞跃。因此,教师要思考并努力在教学中突出重点问题。为此,教师要善于分析和挖掘教学内容中对幼儿的发展最具价值的内容,设计好重点问题,并保证给予幼儿应答的时间,不要急于告知答案,增强提问效果。因此,教师适当延长回答时间,有利于幼儿思考和组织回答内容,增强提问效果,尤其是认知水平较高的问题,更是如此。

三、教师应注重发展幼儿应答技巧。

7 对于幼儿的回答教师采用两种方式处理:应答和不回应。应答是教师对幼儿回答的一种处理。提问本身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提问——幼儿回答——教师反馈,教师的应答是反映教师与幼儿之间互动情况的评价之一。我们教师常犯的错误是习惯性重复问题和问题的回答。 这种不良习惯把幼儿训练为只会抓住重复问题而不去认真地或直观地注意问题的初次出现。如何接住幼儿抛过来的球?教师如何根据幼儿的回答提升幼儿经验?我认为:第一,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回答,进一步提出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如:为什么?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引起幼儿更高层次的认知思考过程。第二,通过追问,使幼儿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从而修正、补充不正确、没有完善的答案。如:你说的是……这个意思吗?第三,教师还可以对幼儿的回答进行概括、汇总,使幼儿获得的已有经验得到整理、提升和系统化,并可用其作为教学资源,使每一位幼儿都能从同伴的回答中获得经验分享,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其次,发问要由浅入深,注意整体性。提问者在内容的难度上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构成一个指向明确、思路清晰、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问题链”,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支架”,帮助幼儿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建构认知结构。

再次,提问要灵活多变,注意多样性。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提问也是如此。教师的提问方式、提问类型、数量、思维水平等应注意灵活多变、丰富多样。提问可以从导入入手,也可以在活动过程中奇峰突起;可以相对集中,也可分散;可让幼儿自由回答、集体回答,

8 也可让幼儿讨论作答。教师可以采取直问、曲问、反问、追问、评论、强化、延伸和扩展等教学手段,使提问不呆板、不落俗套,从而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与此同时,教师的提问应当面向全体幼儿,不要只问“能干”的幼儿、忽略中等幼儿、冷落发展相对较慢的幼儿,以免造成“少数人表演,多数人陪坐”的现象。教师应尊重幼儿的差异,对不同的幼儿,教师要考虑用不同的方式提出不同类型或不同层次的问题。

(四)适当延长问题的解答距并丰富教师的回应方式

教师“问”的根本目的在于开拓幼儿的智慧。如果幼儿对教师所提的问题缺乏必要的思考,那么就很难达到“问”的目的。心理学上把从问题的提出到解决完毕的过程,称为解答距。教师应适当延长问题的解答距,给幼儿更大的思维活动空间和较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幼儿有更多的探究发现、交流合作、体验成功的机会,以达到用“问”激发思维的目的。

在回应方式上,教师首先应加强有指导地评价。有的教师对幼儿的回答一律用程度相等的肯定给予回应,全是诸如“很好”“真不错”“你真棒”之类,这是教师对幼儿园回答的不恰当的反馈,是教师驾驶教学活动能力弱的表现。教师对幼儿的回答不应该是简单的评价,而应是进一步的具体指导。如肯定正确的观点,并进一步诱导追问,激发幼儿再思考,或艺术性地纠正幼儿的错误观点,引导幼儿正确思考的方向。

9 其次,教师应激励幼儿发散思维,防止追求惟一答案。为此,教师应鼓励差异,尊重多元,注意生成,切忌要幼儿步步就范,把幼儿生拉硬拽到教师事先想好的框框中去。再次教师应鼓励幼儿提问,与幼儿平等对话。这意味着不仅要有教师提出的问题,而且要鼓励幼儿发现并提出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幼儿独立自主地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与幼儿才有可能真正对话。 此外,教师要注意丰富语言,能够随机应变。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艺术性的提问=陈述语气+疑问语缀。如“你认为如何?”“你可以告诉我吗”“必要时可以将提问延伸一次,以引入“缓冲区”,获得更深对话的契机:“为什么要那样?你如何想起那种方法的?”如果再加上一点鼓励和期待,幼儿的回答可能会更精彩:“还有不同的看法吗?”“谁还有更合理的想法?”提问还要从实际出发,当幼儿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应耐心期待并积极设法促成转机,一般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分解难点、化难为易”“转换角度、另辟蹊径”“适当提示、巧用点拨”等方法。

如何提高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提问的有效性,还有待我们大家继续研究、探索。为了孩子,为了他们的明天,让我们一起努力!

新密市威方幼儿园 发言人:张丽敏 2009年11月

推荐第3篇: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辽宁省阜新市教育幼儿园 徐增利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教学活动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所以说提问是幼儿园日常教学中时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提问能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幼儿的思维想象和创造力,\"问题提得好,好像平静的海面投入一颗石子,能激起孩子思维的浪花。\"那怎样的提问才是有效的提问呢,很值得我们思考与反思。

一、幼儿教师在集体教学中提问方式的现状

提问的有效性是指教学活动中的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孩子的兴趣,引起思考、探索、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现在的幼儿教师都处于比较年轻化,由于经验问题或是备课、准备不够等等原因,教师的提问往往存在很多的问题:

1、提问较随意、机械,没有针对性和推进性。

比如:在小班绘本活动《下雪了》中,教师出示PPT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下雪了,你看到了谁?它要去干什么呢?董浩宇回答说要去旅行,干扰了幼儿的思路,导致所有的幼儿都跟着他的想法说是去了旅行。幼儿在提问时没有针对性,引导性的提问不够明确。其实下雪了,小动物们会去忙着干什么呢?幼儿应该很好回答的,可就是教师的引导性提问出现错误,让孩子们的回答出现偏差。

2、暗示性提问,导致幼儿不能深入思考

比如:在小班数学活动《图形对对碰》中,教师带孩子们认识图形,帮助图形找朋友。教师:小朋友都帮图形宝宝找到好朋友了吗?

幼儿A:找到了!教师:请你再看看,有没有没找到的?幼儿A:没有!教师:小朋友看看琪琪帮图形宝宝找到朋友了吗?幼儿A:没有。

(分析和思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象征性地向幼儿发问,要求幼儿回答,学前期的幼儿比较容易受暗示,特别是小班幼儿,本身就缺乏思考问题的能力,“你们看看熊梓彤对不对”这句话明确告诉幼儿在萍萍熊梓彤身上找问题,这种具有暗示性的提问会导致整个活动中幼儿不能自己去发现和探索,所以,教师应提出客观的能引起幼儿思考的问题。

3、提问脱离孩子的经验和水平。

比如在《我的身体》教学活动中,老师提问:“请小朋友想一想,肚子里面什么东西会动?你是怎么知道它会动的?幼儿回答:“心脏在身体里一跳一跳的动\"老师又问:\"肚子里除了心脏还有什么会动?”没有小孩回答,因为孩子缺乏这方面的经验。所以使提问不能得到很好的回应。

4、提问单向,不懂“追问”,孩子只处于被动回答状态。

比如:遇到错误答案时教师会向大家发问:“他做的对吗”“谁来帮助他”这种提问的实质是“寻找正确答案”,而不是关心思维过程。无论教师得到的答案是对是错,都不要忘了追问:“是吗”“为什么会这样”“你是怎么想的”„„追问使孩子养成追根究底的意识,也可以使孩子暴露自己的一知半解和随声附和。

而这样的提问在教学活动中不能很好地发挥提问的教育价值。它不仅不能较好地完成活动目标,而且会抑制孩子的思维活动,与开发孩子的智能目标背道而驰。那么,教师该如何提问、提什么样的问题呢?

二、提高教师提问的有效性

(一)注重集体教学活动中的问题设计

1、依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提问。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我们在设计提问时更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 针对性。所谓针对性是指教师能紧紧围绕要求提问,突破重点、难点,问到关键之处。首先要求我们教师心中有目标,有培养孩子整体发展的目标和活动具体的目标。。如:一位老师在讲数学时提问:“萝卜地里有多少个萝卜呢?”幼儿在那数呀数,数不清,不知道该怎样回答。老师意识到自己的提问有问题,马上调整自己的提问:“老师前面有几块萝卜地?每块地有几个萝卜呢?”幼儿理解教师的提问后,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争先恐后回答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增强目标意识,明确探究活动到底能够引导幼儿明确哪一原理,获得哪一概念、和哪一方面的经验。只有目标明确,教师才能敏锐而准确地捕捉到幼儿探究活动中的关键性问题,引发幼儿积极思考、质疑、争论、促使幼儿发现科学原理和现象。

② 可接受性。提问应注意从孩子的实际出发,了解每个孩子不同的经验、不同的水平、不同的个性,正确估计孩子的能力,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深度的问题。对于不同个性的幼儿来说,同一句话所传递的信息是不同的,在主观上,他们对事物的探究有着不同的喜好,我们教师从仅仅关注教育活动的组成转移到关注不同个性幼儿的发展,使师幼互动既面向全体,又突显个别。如:教师一般都会用比较广泛的问题引导幼儿从不同渠道获取所要的信息,如 “关于狮子,你知道什么?”“你看到过哪些颜色的花?”等等,这些问题看似随意,却能鼓励不同个性幼儿在师幼互动中提出有效提问的探究,随之,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幼儿提出难易不同的问题。 ③ 趣味性。爱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问的高明在于引发孩子的兴趣,提问的失误是使孩子觉得活动没有趣味。提问要有情趣、有意味和有吸引力,要注意引发孩子的情感体验,激活孩子的思维,使孩子感到有趣而愉快,在愉悦中获得发展。

④系统性

提出的问题要有系统性,不能杂乱无章。教师在活动中可以根据具体的目的,合理地安排问题的难易次序,一般以认知性问题在前,理解性问题次之,创造性问题最后。这样,既体现了活动中教师由浅入深的引导,又为幼儿积极主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提供了“脚手架”。如语言活动“小鱼游啊游”。教师首先提认知性问题:\"今天老师带来一副美丽的图画,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画上都有些什么?(答案:一条小鱼,河水);其次是提理解性问题:“一天小鱼在水里游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幼儿表达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孤单不快乐。图片上再贴上一条小鱼,提问:“两条小鱼在水里游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最后是提创造性问题:“三条小鱼呢?”通过这样层层递进的提问,达到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还懂得了有朋友们在一起游戏、玩耍的快乐。

2、减少简单低层次的提问

一种是教师很随便地提问“好不好”、“对不对”等等,幼儿无需思考,只要通过揣摩老师提问的语气来回答“好”或“不好”,滥用这类提问易导致幼儿养成不动脑、过分相信和依赖教师的不良品质;另一种情况是简单重复的提问,这种情况较易出现在一些有重复情节的语言活动中。记得应彩云老师上的《幸福的大桌子》中了解三个兔宝宝职业的环节,应老师这样提问:兔老大是海员,海员是什么?兔老二是厨师,你在哪里见过厨师?兔老三是音乐家,你知道谁是音乐家?这种提问拒绝简单重复,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活跃了幼儿思维,提升了活动效果。

3.避免毫无线索的提问

有老师在教学活动开始前,为了吸引幼儿注意,常常会先不出示教具而提问:“今天老师带来一位客人,猜猜它是谁啊?”这种毫无线索的提问问过几次,就引不起幼儿回答的兴趣了。

(二)要注意问题的广度,使提问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并与孩子的经验密切相关,避免主观设疑。

教师的备课不仅是备内容,备问题,更是备孩子。在问题的准备时要把内容和孩子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孩子的已有经验有哪些?哪些问题对孩子有新的挑战?哪些问题又能贴近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在这次活动中又能提升孩子的哪些新经验呢?要对这些问题有充分的考虑。

(三)提问要具有开放性,使幼儿积极思考、充分想象。

教师应善于运用教学话题,提供一个讨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引出多个问题,问题的解答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幼儿,使活动交流呈现多向性。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的提问应叫开放式提问,它没有划一或标准答案,不能用简单的“是”、“否”之类的词来回答。它对幼儿的能力提出挑战,激励幼儿必须对活动内容作进一步探究。如:

在学习绘本故事《啊呜》时,教师提问:“黑黑的屋子里会是什么呢?”课堂上幼儿的回答五花八门,说出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充分的调动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最终找到答案。特别是在讲故事时教师应当多设计一些有思维指向的开放性问题,如“你认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你喜欢谁,为什么?”“谁的方法好?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办?\"等等。由于这些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幼儿不但能理解故事,而且还能将理解的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因此有利于幼儿积极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提问的语言有吸引力,能激发幼儿的兴趣。

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她的语言应该是热情洋溢的肺腑之言,能够促进幼儿的智力开发,进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提问时,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运用抑扬顿挫、恰如其分的语气并结合表情等态势语言来诱发幼儿对问题产生兴趣,调动幼儿回答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见,教师提问时的语言是否具有吸引力直接影响到幼儿对问题的回应效果。

(五)对幼儿的回答进行及时的鼓励与激励

在教师提问后,总会出现幼儿的一些平行答案。比如在《家里都有谁》的活动中,教师问幼儿“你们家有几口人啊?都有谁啊?”一个幼儿说:“我家有三口人,爸爸、妈妈和我。”于是第二个幼儿也说 “我家也有三口人。”之后每个幼儿几乎都说了此类答案。在这个问题中周旋了很久。当时老师若是批评后来回答的孩子,那么那么这些幼儿以后就不会在这么积极的回答问题了。老师应该鼓励问道:“你们家里没有其他人了吗?我可知道有的小朋友的家里还有长辈哦!是谁呢?”幼儿真的会说出有爷爷、奶奶哦!这时如果说出不一样的答案,老师会给你···奖励。以这样的方式肯定会激发幼儿的思考,达到教师预期的效果。

让我们进一步明确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核心,感受有效提问的艺术,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更加关注提问的有效性,做个“善问”的教师。 “善问”是一种艺术,愿我们的每一位老师都能在教学的园地里,善思、善问,自信自如地驾御课堂,与孩子一起收获教与学的精彩! 2014.12

推荐第4篇:有效提问

有效提问——课堂单向对话走向多向对话的必经之路

江苏省高邮中等专业学校 周兵

[内容摘要]“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课堂提问是教学中反馈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的最常用的手段,它是一种教学方法,同时更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教师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善问、巧问,不仅可以及时检查学情,开拓学生思路,启迪思维,还有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节教学进程,活跃课堂气氛,促进课堂教学的和谐发展。本文从有效提问的功能出发,分析了当前课堂提问中存在的一些误区,着重阐述了课堂有效提问的策论。

[关键词] 有效提问 问题难度 发问次数 理答

课堂单向对话不是指教学对话中的独白,而是指对话教学中教师的问题只是引发少数学生的简单回应,由于师生间的对话缺乏交互性,这种回应无法引发其他学生相应的心智活动。这是一种看似有效却只注重显性知识传授的对话,是一种看似能引起学生思考却无法促进学生思维的对话,是一种关注眼前忽视学生发展性的对话,所以这种单向对话所带来的教学效果也非常有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能着力去改变这种课堂单向对话状况,努力使之向师生间相互对话,开拓更多交流渠道的多向对话转变,那么在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的同时也有利于师生、生生互动,和谐与健康的人际关系、教学生态的形成与发展。要实现从单向对话向多项对话的转变,有效提问至关重要。

一、有效提问的功能

有效提问是指教师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教学设施的投入,取得课堂提问的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手段。其功能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诱发学生参与教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兴趣是提问的第一要素。已有研究证实,由教师引导的问答活动学生参与程度最高。这可能是由于问答包括听和说的活动,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会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第二,提供联系和反馈机会。学生若要很好地完成老师的问答,势必就要关注教材中某些特定信息,竭力回忆所学相关内容,并围绕这些内容展开积极思考,这样便给了学生重复接触或思考学习任务提供了机会。

- 1断力。

(二)问题措辞要清晰。研究表明,教师表述问题的清晰度和明确性,将会影响学生答题的明晰性和一致性。问题的措辞要精炼、具体、明了。一次仅提一个问题,是保证问题清晰的最基本要求。一般来说,那些包含抽象、笼统、概括化语言的问题,学生通常认为是不清晰的问题,理解起来往往困难。教师一次提出一连串问题,学生从中找不出核心问题,也会使得问题变得模糊。

(三)发问次数要科学。大量的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结果一致表明,教师高频率发问对学生学习有重要的积极作用1。如在一项初中数学教学的相关研究中,50分钟的一节课,高效教师平均问24个问题,而低效教师平均问8.6个问题。而且高效教师会更多地问过程性问题,如“解释你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高效教师平均会问6个过程性问题,而低效教师只有1个或2个。当然,发问的次数并不是多多益善,而是要与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向匹配,并且能保证每次发问都是有效的,也就是能提出是学生积极组织答案并因此参与学习的过程。

(四)提问对象要全面。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调动每位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并非一刀切,而是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充分培养学生个性。教师应对学生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不同的问题以调动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必须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一个最佳的“智能培养高度”进行提问,使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思考都能够回答出问题。2

(五)提问时机要得当。“抓时机,提问题”是教师在教学中掌握时间度的问题。有些时候,学生的思维缺乏主动性,这时就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而这时候,教师组织有效提问,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掌握好提问的时机不仅可以及时检查学情,开拓学生思路、启迪思维,还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促进课堂教学的和谐发展。

(六)问题理答要区分。课堂问答行为的一般过程包含发问、候答、叫答、应答、理答等五个环节。课堂多向对话的实现当然离不开教师科学 12Rosenshine,Teaching functions.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1986,pp.376-391 鲁宏飞著:《课堂教学艺术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一版,第89页

- 34 -

推荐第5篇:有效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高效课堂” 远程研修

培 训 心 得 体 会

3月下旬到5月下旬,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有效教学,高效课堂”远程研修培训。本期虽然担任了两个毕业班的英语教学,闲余时间较少,但我还是坚持收看视频,记录笔记、认真完成作业、胜利完成学习任务。

这次培训不但全面,而且细致,有专家对教材的精彩解读和分析;有课堂实录;还有耐人寻味无穷的经验之谈。本次培训,给我们创建了网络交流平台,也给我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充电机会。本次培训学习让我收获颇丰!

专家引领在教育科学理论方面的阐述简要精辟,为我们的教学实践起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多位教育名家的讲座给我们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我们饱享了高规格的“文化大餐”。让我走出以往口语交际教学的误区,让我也明白:口语交际教学不仅要激发学生交际的兴趣、选择合适的交际话题、营造交际的氛围,还要让学生“能”交际,创设交际情景需要做到模拟真实情景、提供典型案例、设计问题情景等。为我今后可以交际的教学指出了方向。

本次培训,每位培训教师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的外部条件也非常相似。因此,我们不仅聆听专家的讲座,以及对我们作业的点评,而且学员之间的互动交流也成为每位培训人员提高自己教学业务水平的一条捷径。在培训过程中,我积极尝试与其他学员之间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了解到各学校的新课程开展情况,并且注意到他们是如何处理新课程中遇到的种种困惑,以及他们对新课程教材的把握与处理。在培训中,我们不断地交流,真正做到彼此之间的“相长”,这对于我们今后的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觉得这次培训是非常有效的,是一次对自己“教育潜意识结构”的深层改造,它让我们的业务水平不断地提高,虽然培训结束了,但思考没有结束,行动更是没有结束。我们将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信念、带着满腔热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汲取专家的精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让自己在教学实践中获得成长,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更上一个台阶。

推荐第6篇:有效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高效课堂” 远程研修

培 训 心 得 体 会 3月下旬到5月下旬,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有效教学,高效课堂”远程研修培训。本期虽然担任了两个毕业班的英语教学,闲余时间较少,但我还是坚持收看视频,记录笔记、认真完成作业、胜利完成学习任务。

这次培训不但全面,而且细致,有专家对教材的精彩解读和分析;有课堂实录;还有耐人寻味无穷的经验之谈。本次培训,给我们创建了网络交流平台,也给我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充电机会。本次培训学习让我收获颇丰!

专家引领在教育科学理论方面的阐述简要精辟,为我们的教学实践起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多位教育名家的讲座给我们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我们饱享了高规格的“文化大餐”。让我走出以往口语交际教学的误区,让我也明白:口语交际教学不仅要激发学生交际的兴趣、选择合适的交际话题、营造交际的氛围,还要让学生“能”交际,创设交际情景需要做到模拟真实情景、提供典型案例、设计问题情景等。为我今后可以交际的教学指出了方向。

本次培训,每位培训教师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的外部条件也非常相似。因此,我们不仅聆听专家的讲座,以及对我们作业的点评,而且学员之间的互动交流也成为每位培训人员提高自己教学业务水平的一条捷径。在培训过程中,我积极尝试与其他学员之间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了解到各学校的新课程开展情况,并且注意到他们是如何处理新课程中遇到的种种困惑,以及他们对新课程教材的把握与处理。在培训中,我们不断地交流,真正做到彼此之间的“相长”,这对于我们今后的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觉得这次培训是非常有效的,是一次对自己“教育潜意识结构”的深层改造,它让我们的业务水平不断地提高,虽然培训结束了,但思考没有结束,行动更是没有结束。我们将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信念、带着满腔热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汲取专家的精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让自己在教学实践中获得成长,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更上一个台阶。篇二:有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构建有效课堂学习心得体会

单甲乡中心完小 陈新华 这段时间我通过学习《有效教学》,深有感触。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教与学必须有一个和谐课堂步骤,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步骤来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达到有效教学,创设情境,形成问题,使学生愿学。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提出的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不但能对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醒,从而提高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效率。学生因情境的巧妙刺激,学习热情激发起来,萌芽学习兴趣,认知系统开始运转。

我觉得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切实作到有效两个字应该至少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是教师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立足点。除了教学的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师还应该考虑到教材的重组与延伸

2、仔细推敲教学方法。随着网络的的普及,教师可以利用的资源是越来越多了,教师交流教学方法的渠道也是越来越广,我们可以发现相同的教学内容往往有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3、有针对性的设计课堂练习。学生吸收知识第一印象往往十分重 1 要,而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的听说读写各式练习情况往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后练习的正确率。

4、制造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良好的心态更加有利于学生投入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

具体还应从一下几个方面开始抓:

1、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有的学生是由于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比如遭到讽刺,挖苦;受到不应有的干涉,与家长、同学、教师发生矛盾,尤其是当和教师发生矛盾时,他就更不可能把精力专注与学习。

2、对学生的期望值不要太高

有的学生是因为教师、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太高,孩子因为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产生了负罪感和内疚感,因此也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样也就不能去听教师所教的课程了。

3、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有的学生是因为我们教师没有适应人本教育,没有改正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同时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则,对学生的爱心不够,不能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4、教师要幽默

2 有的课堂过于死板,气氛过于沉闷,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他更不会去学了。学生很喜欢幽默的教师

5、教师要讲究对学生评价的方法

评价很重要,无论是课堂评价还是学生的自评、互评都要准确。课堂上要多鼓励,及时鼓励,肯定评价要多于否定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要把握好,不要使学生的自评、互评变成自我夸耀、自我贬低,或互相进行攻击、互相挑刺,评价要中肯,要切合实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6、教师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题

这段时间我通过学习《有效教学》,深有感触。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教与学必须有一个和谐课堂步骤,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步骤来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达到有效教学,创设情境,形成问题,使学生愿学。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提出的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不但能对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醒,从而提高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效率。学生因情境的巧妙刺激,学习热情激发起来,萌芽学习兴趣,认知系统开始运转。

我觉得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切实作到有效两个字应该至少要 3 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是教师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立足点。除了教学的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师还应该考虑到教材的重组与延伸

2、仔细推敲教学方法。随着网络的的普及,教师可以利用的资源是越来越多了,教师交流教学方法的渠道也是越来越广,我们可以发现相同的教学内容往往有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3、有针对性的设计课堂练习。学生吸收知识第一印象往往十分重要,而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的听说读写各式练习情况往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后练习的正确率。

4、制造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良好的心态更加有利于学生投入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

具体还应从一下几个方面开始抓:

1、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有的学生是由于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比如遭到讽刺,挖苦;受到不应有的干涉,与家长、同学、教师发生矛盾,尤其是当和教师发生矛盾时,他就更不可能把精力专注与学习。

2、对学生的期望值不要太高

有的学生是因为教师、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太高,孩子因为没有达到 4 预期目标而产生了负罪感和内疚感,因此也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样也就不能去听教师所教的课程了。

3、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有的学生是因为我们教师没有适应人本教育,没有改正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同时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则,对学生的爱心不够,不能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4、教师要幽默

有的课堂过于死板,气氛过于沉闷,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他更不会去学了。学生很喜欢幽默的教师

5、教师要讲究对学生评价的方法

评价很重要,无论是课堂评价还是学生的自评、互评都要准确。课堂上要多鼓励,及时鼓励,肯定评价要多于否定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要把握好,不要使学生的自评、互评变成自我夸耀、自我贬低,或互相进行攻击、互相挑刺,评价要中肯,要切合实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6、教师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题,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准备好充 5篇三: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核心的理念之一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然而现今,很多时候,我们的教育使得很多学生讨厌学习,不善学习。一谈起学习就焦虑不安。特别是应考这根指挥棒在牵着教师与学生的鼻子走。使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以致教师与学生在精神层面都得不到那种学习快乐的享受。但现实总归是现实,这种现实目前还不是我们教师个人所能改变的,那唯有的,我们只有改变我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使我们的教学变得更轻松,令人最满意,工作更有效. 通过对《有效教学》的学习,我知道了什么是一个有效教师?“有效教师”总是那些学生感到“值得信赖”的教师。“可信任感”有助于创造一种轻松的、安全的心理环境,使学生相信教师能够帮助他们获得成功。“教师们通过坦率、诚实的师生交往建立可信任感,而不是通过教师的地位或学历证明,这些只有在学生认识到时才有用。”

有效教师不只是教知识,而是传播人生的信念。有效教师是受学生喜欢的教师,而且因喜欢而信任。而教师能否成为这样的人,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三个品质:热情;期望;可信任感。有效老师是一个热情的教师;一个对学生满怀期 1 望的教师;一个值得信任的教师。对于奋斗在一线的教师来说,无论是旧的,还是新的教育理念与模式,都是通过教师自身的教育理念而表现出来。所以通过《有效教学》的学习,我的心得一是认清我们真正的教育理念。我们的教育理念非常重要。可能在讲话中,我们会流利地运用着“素质教育”“以学生为本”,但在实际教学中继续着早已习惯的应试教育,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行为。通过学习,教师的这种积极性与创造性被激活了,新的教学理念与模式具体化为教师可以理解并付诸于实施的行为。

通过对《有效教学》的学习,我知道了书中有很多直接关注教师如何有效地备课、讲授、提问、激励等日常教学行为。书中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提问、如何有效地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主动学习,尤其努力叙说。这些策略使教师不再需要用物质刺激和奖惩的办法迫使学生去学习,教室变为所有人积极向上的学习场所,完全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达到轻而易举让他们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知识之中,这是无价之宝,并且不断地形成他们的人生观,并且培养出最美好的人生,这些策略使我们的教学并没有脱离学校的日常安排,反而使课堂呈现出全新的活跃气氛。 我是惟一的,我的学生也是惟一的。学校、老师是孩子成长的桥梁,培养自尊,有自信,朝气蓬勃,助人为乐,敏于合作,勇于进取,不怕失败,迎接挑战的新一代人材,愿

我们把一切有效的革命学习到底。篇四:有效教学心得体会(共4篇)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如何正确理解有效教学的“三有(有效果、有效用、有效率)”?

什么是有效教学呢?我个人以为,有效教学是指师生在互动教学过程中,遵循一定教学活动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或物力投入,实现了尽可能多的预期教学目标,从而促进教学主体的主动发展。它包含有三个含义:

有效果:是有效教学的直接体现,是教学活动结果是否达到预期制订的教学目标的程度体现。因而在课前,我们应当充分钻研教材,对照课程标准,了解我们的学生,从而依标靠本,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入手,确定要教什么内容,让学生掌握什么知识,训练什么技能,教给什么学习方式,渗透什么思想教育,用什么方法来教„„都要心中有数,这样,我们才能做到节节有所教,学生也能堂堂有所得。有一把可以衡量的尺子,

可以避免学生学得苦,老师教得累。当然课堂中的生成性环节,也不能忽视,我们只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筛选,挖掘,有时,可以在课堂上焕发出亮丽的光彩,会有意外的收获。

有效用:是有效教学的终极目的。“学以致用”,但它不只是让学生学好知识后会灵活运用而以,更主要的是要引导他们会“举一反三”, 要引导学生保持对学习的兴趣、热情,激发他们探求新知识的强烈欲望。它是趋向于教给方法、点燃热情,引导自主学习,为学生今后学习、甚至是终身学习打基础,具有延续性。

有效率:是有效教学的衡量指标。它是指如何在最短时间内达到预期的最佳教学目标。但它不只是“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这样的普遍理解,它还蕴含了在单位时间内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学习状态等的综合衡量,它也是一种教学机智的体现。在教学中,如果我们的学生在理解某个问题时

卡壳了,我们应当怎样来引导他们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答案。

有效教学并非是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出类拔萃,而是让我们的学生能在自身现有的水平基础上有所发展,发挥出他们的潜能,做到了他们能做到的。换句话说,我们教师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让他们对学习过程感到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为他们今后的学习,乃致将来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当然在这基础上,我们如果也能经过反思,探索,提高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真正做到教学相长,那么这种有效教学更具有意义。

如何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现代的教育教学思想是“教学要从学生的已知出发”“教学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这种思想的提出和改变,使教育教学从教师的权威说教向学生的主动能动性转变,认同学生肯定有

着不同的需求:情感上的需求,认知上的需求。情感上的需求包括:兴趣、爱好、意志等;认知上的需求有:知识、能力、方法等;

在教学中,我们就要从学生的情感上、认知上来备课、授课,达到既可以让学生学到要求的知识,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学习的快乐,使学生对学习保持一种发自内心的“我要学习”的强烈欲望。要收到这种效果,就要在备课的时候,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对要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造性进行处理:研究课标,在学生已有经验、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思维的基础上确定他们的“最近发展区”,明确年段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教学目标可以有所升降,细化;在吃透教材,清楚知识系统内在关联的前提下,可以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可以有所增减,有选择地利用部分课外教材内容。让不同的学生在同一节课中有各自的不同的收获,让学生在进步中体验成就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的内在的求知欲。

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我觉得可以采取以下的做法:

1、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人学习的内部动因。它与学习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学习动机正确、强烈,指向学习活动本身,则学习效果好、成绩佳。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们明确学习数学目的意义,旨在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增强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同时,多些鼓励,少些批评。对于学生的比较新颖、简捷的回答,加一两句评语;对于有一定进步的中下学生,进行表扬;对发言较好的学生一个会心的微笑等等,都可能成为学生学习进步的动力。 2.设计新颖的教学内容、灵活的教法激发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创设恰当的“情境”,激发丰富的想像,欣赏语言文字的美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低起点、小步走、中容量、勤反馈、及时补”的原则,篇五:学习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学习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郑美云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

有效教学,通俗地说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所收获、提高和进步。具体表现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厌学到乐学。

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乐学且有收获呢? 首先,教师要“活用”材教。我们在解读教材时要有课程意识和教材意识,撰写时要有目标意识和年段意识,上课时要有生本意识和训练意识。教师要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教科书不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老师可以根据教与学中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宽、重组,或添或删,灵活使用教材,使教材更具开放性,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如此“活用”教材还会怕学生不乐学吗?

其次,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众所周知,教学是“教”与“学”双方面的活动,要进行有效的教学,在思考如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

同时,更重要的还要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学生是否能够接受、掌握、应用。这就需要教师在对学生的认知发展需要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有足够的了解的基础上,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全面而充分地考虑到课堂上学生可能的发言,可能遇到的困难,对课堂有足够的预测。有备而来,有备无患,这样做可以有效避免教师在课堂上为了实现教学预设而越俎代疱。 再次,在教育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言语去打动学生,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地把自己的积极的态度传达给学生,进而达到感染学生的目的。教师的语言要有魅力,有幽默感,同时又富有理性。这样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愿意接受,达到教育的目的。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暖人话语,滋润心田。温暖的的话语,可以使学生深深感到教师真诚的关爱,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真诚爱心,才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

推荐第7篇:有效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聆听了远程培训专家顾志跃的《运用学情分析,提高教学有效性》讲座,我深有感触,现将心得体会做以小结。

一、谈理解: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施有效教学,我想有效备课是基础是前提;有效课堂教学是重点;有效课后反思是创新。我对有效教学的理解是:达到了预期的和生成的教学目标,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二、谈备课:

备课应是在自己以前教学的基础上的深思、加工和创生,教学目标的设定,重难点的确定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备课之前应认真研读课程标准,通览教材,合理处理教材,对教学内容、知识的延伸应把握一个什么样的“度”,在备课中都应进行认真思考。备课应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预设,设计包括:教学流程和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方式方法的设计,教与学活动的设计,教学语言的设计等。设计能保障教学的流畅,设计能避免教学的盲目性,设计能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要尽可能地考虑到在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特别要考虑如何解决问题,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牵着学生走,而是事先想好用什样方式或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这比课堂上现想要合适和有效的多。

三、谈反思:

新课程更强调教学反思,教后反思也是有效备课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备好课,上完课,这节课并没有结束,课后教师还需要静下心来反思。针对备课时的初衷与课堂的实施作一番回顾和比较,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策略是否得当、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足够的尊重、课堂生成处理是否妥当、问题设计是否有意义、情景创设是否到位等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再思考、再认识,并及时把感想、心得和调整策略等内容认真整理在备课本上。如何培养好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我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

总之,随着新课改向纵深发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了一个战略性问题,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抛开形式主义的束缚和功利主义的诱惑,潜心钻研,勇于探索,让我们的课堂更加有效。

推荐第8篇: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幼儿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我们要精心设计提出的问题,点燃幼儿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并有意识地为他们发现疑难、解决疑难,提供桥梁阶梯。

1.设计的问题与教学活动相联系。

提问是为教学服务的,应该紧紧围绕课堂教学内容来精心设计。要针对教学内容和幼儿实际,合理设计问题的切入点,选择合适的知识点和适当的视角作为提问的切入点。如:如在《食物金字塔》一课中,开始通过故事《国王和王后的烦恼》引出课题提问国王和王后为什么不快乐?怎样让王子和公主的身体好起来?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以便后面活动的有效展开。 教师要考虑问题的适宜性。

设计的问题要注重幼儿年龄特点,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

1、心理学家对人类的研究证明:幼儿期是思维异常活跃,求知欲最旺的时期。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引导启发幼儿积极动脑筋,勤思考,从而获得知识和经验。因此教师的提问应有开放性和挑战性,启发幼儿联想,引发想象,让幼儿有选择地运用现有知识进行分析和重组。 在集体活动中,提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可以直接把幼儿的思维引向幼儿的生活,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 设计层次性的提问。

教学活动是一种科学活动, 是一种创造活动,也是一种艺术活动,希望教师能用自己的教学智慧,让活动精彩,让教学闪光。

推荐第9篇:有效课堂提问教学随笔

教学随笔

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遵义十二中

郭明琴

为迎接9月23日全区生物教师观摩在我校进行的课题组青年教师张显俞老师与巷口中学房莎莎老师的“全区同课异构活动”,我们全体生物教研组成员在活动之前,针对张老师的课堂进行课前的“磨课”,作为实验课题 “课堂观察”的课题组老师,我和涂云彦运用课堂观察的“专业观课”的四个维度量表带领生物组全体成员进行观课议课过程中,我们在观察点“教师教学维度”中教师“提问”,从课堂观察专业的角度观察到张老师:课堂提问方法这一环节上,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重复多次出现很多“口头禅”,以及许多无效提问。例如:“懂没懂、听没听、看没看”、、、、、、等等(这也是部分老师课堂中比较容易出现的共同问题)——课堂中没有价值的提问。于是,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查找了相关资料,并进行了相应的调查研究,发现情况如下: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课堂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从提问的效率上来看:可以分为高效提问、有效提问和无效提问三个层次,根据观察教师的“无效提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口头禅”: “懂没懂、听没听”、、、、、、、

(2)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让学生不易理解。

(3)提问过于急于求成,未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要求立刻作答。(年轻老师或赶课时)。

(4)提问没有新意,每节课、每章都是雷同的提问:上节课“学习那些内容”“介绍了什么问题”等引入。

(5)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只顾优生,忽略差生,很容易挫伤差生的积极性。

于是我们课题实验组就以“如何有效提问”这个点,针对如何“改进提问技巧,设置有效问题,减少无效提问”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运用每一堂观察课,细致的在教师课堂教学中观察教师是否在教学设计中进行了的“有效性提问”、“有效性提问” 是否由“问题”驱动,后面的教学内容、问题链与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等是否关联,学生针对问题的不同反应是什么等等,进行详细观察和记录,课后议课每位老师小结列举出自己所观察到的:任课教师课中提出的高效提问、有效提问、及无效提问,并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的提问方式和内容。

在这一学期中我们每一堂课都认真观察分析,进行了一学期专门观察和训练后,在本学期期末结束时实验教师进行了认真总结反思,提出如下改进意见: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提问应遵循如下原理:

(1)课堂教学中提问设计具有目的性,抓住本节课重点、难点,开展提问,注意提问的有的放矢。

(2)课堂提问注意启发性原则,应该对教材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利用提问来引导启迪学生的思维。

(3)课堂提问注意全体性原则,我们要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活动中设计提问问题时,应让全体学生参与思考,把回答问题的机会让给每一个同学。

(4)科学性原则,课堂上提问必须准确、清楚、符合学生认知特点。 并提出具体改进措施:

1、精简提问、精心准备;

2、对问题提出后,教师尽量做到心中有数;

3、注意新旧知识衔接过渡处提问;

4、尽量激发学生“自主提问”。

我相信我们每一位老师经过有效的关注和训练后,课堂的提问会变得精练而高效!

2015年元月

推荐第10篇:“有效教学”观摩培训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观摩培训心得体会

县示范幼儿园

付真伟

很幸运,我能到合肥去培训,在这短短的两天培训中,我观看沪、浙、苏、粤幼教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的教学观摩活动,给了我强烈的震撼和深深地思考。拓宽了学习的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留给我的是有感而触的反思,反思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改进和提升,真是受益匪浅。那么如何进行课堂的“有效教学呢”?从这次的观摩课中,我有以下的体会:

一、教师要用心设计教学活动。

老师要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儿童的本位出发,从幼儿最熟悉、最喜欢的生活入手,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创设有趣的情境,运用多变的手段让孩子轻松自然的学到知识。使我感受最深的是应彩云老师选的有趣的课题《每个人都噗》,它是以大班的综合活动,通过绘本阅读,在阅读中了解一些生活常识。通过游戏让幼儿讲述,在讲述过程中已碟片作为奖励。让幼儿学会倾听别人的讲述来丰富自己的讲述内容。无论从课题选择还是游戏的设计,都激发了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在轻松中快乐的学习。

二、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艺术的重要性。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相互交流的工具。语言是一门高深的艺术,每个人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幼儿教师语言一定要亲切。在培训中,我的体会就是不同的主题活动要以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比如在陈宴老师阅读活动《亲爱的小鱼》课上,她的语言非常的亲切、优美,情感非常的投入。在教学中她通过优美的身体动作、抑扬顿挫声音和情感的投入,让幼儿在小猫和小鱼难舍难分的情感体验中,从而体验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快乐。听她的课简直是一种享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在袁晶晶老师的课上,我体会到科学的严谨,语言的精炼。也让我明白了知识不是给予的,而是自己探究发现的。在她的科学课《盒子里有什么》,让孩子通过不同的观察、猜想、判断等来说说盒子里到底有什么,让孩子不断地探索发现,同时她不断的用语言鼓励孩子去思考,激发孩子的探索精神。比如她是这样夸奖孩子的:“你的想法与众不同,我喜欢。”“你的思维很活跃.” “你的观察力是那么的细致”等等。

三、教师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情景体验。

反思自己在上课的时候,更多的是注重结果,迎合家长的需求,而忽视了对孩子各种能力的培养。在这次的教学观摩中,老师们注重的是孩子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让幼儿在一次次的体验中感知活动的主题。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应彩云老师的大班阅读活动《犟龟》,在阅读、游戏的情境中体会犟龟强强为了参加狮王的婚礼,不管遇到多少困难强强都继续前行,在讲述中让幼儿体会强强的坚持精神。在游戏《珠穆朗玛蜂》中,让幼儿一次次的搭山峰,游戏逐渐增加难度,让幼儿在一次次的情景体验中体会不管遇到多大困难,要学会克服。

四、要做终身学习型的教师。

作为教师,我体会到要终身学习,平时多看看专业方面的知识,了解一些新的教学动态和教学方法。并还要多了解一些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不断地充实自己,满足孩子们的需要,在面对竞争和压力时,我们才可能从容面对,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同时还应把学习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通过总结经验,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

经过这次培训,一些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不断地冲击着我的心灵,使我充满活力,重新审视幼儿教育,带着对幼教事业的执著追求,不断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我要站在呵护生命,关注祖国未来的高度把今后的工作做好,让我的孩子们在幼儿园健康、幸福、快乐的成长。

第11篇:集体培训心得体会

集体培训心得体会

——-—— 高效课堂

今天我们培训的题目是怎样打造高效课堂自,自己感到受益匪浅

1、快乐是前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兴趣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学生有兴趣学习,才可能提高学习效率。试想一堂让学生索然寡味的课堂,一门让学生毫无期待的学科,怎么能引起学生学习的欲求呢?

2、高效是方法:只有高效、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感,学有所悟。脱离“高效”,一切教学都是徒劳的,一切口号都是苍白的。所以,打造高效的英课堂应该是英语教师永远放在首位的指导方针,永远坚定不移的教学宗旨。

反思自己过去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预习流于形式目标不明确。学生“课上”除了听讲还是听讲,“课下”除了做作业还是做作业。学生课堂上“精力流失率”较高, “题海战术”学生成了“做题机器”,教书和与育人冲突,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冲突,素质教育与及格率冲突„„遇到了很多困惑,课堂怎样才能高效?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我觉得处理好“学会”与“会学”的关系,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课堂教学的每个行为都应以学生学会什么为目标,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感知、理解、运用、深化,指导学生围绕学习重点,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相互交换信息,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策略的指导下,教师安排一系列教学事项,提供学习目标,引起注意和兴趣,呈现各种刺激、各种音频、视频,激励回忆,讨论总结、练习作业、反馈信息、迁移应用、实验操作等,学生应积极主动地参与,配合协调,在长期的自我实践和锻炼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应用,如此长期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会逐步提高,会逐步掌握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最终由“学会”变成“会学”。

并且我还觉得在课堂上要处理好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要做到适时调控,师生共同研究、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学生的能力是在自我活动和实践中得到锻炼和发展的,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任何高明的教师也无法代替。为此,教师应充分掌握学生的学情,精心设计学生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智慧,启发学生思维,给以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阅读、查资料、动脑思考、动手操作、集体讨论、自我展示、及时反馈信息、及时调控,使师生、生生合作和谐、默契,以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

其次,给学生创造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是数学课堂高效的切入点。人才的教育不是知识的灌输,把学生当作知识的仓库,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让他们自动地去开发知识的宝库,自我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改造社会的能力。为此,在教学设计中我深入钻研教材,从教材、教学条件和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过程,构建一个优良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情感的教学环境,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动”起来,创造一个愉快的、欢悦的气氛,提供一切可能诱发兴趣的条件,使学生提高兴奋度,增强求知欲,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实验研究、竞赛、提问、讨论、交流谈话、音乐动画、网上查寻、问题答辩等,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审美的快感,从而兴趣盎然的学,汲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其次,要不时地创造条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尝到学习“甜头”,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逐步养成自觉主动学习的习惯,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一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设置一个个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我实验探讨,生生相互讨论交流,分析形成结论,学生学习兴趣浓,自主空间大,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广开思路,大胆创新,把学习的压力变为动力,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使学生的学习完全成了自我锻炼,互助研究的过程。

第12篇: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历史课程标准》大力提倡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并指出要从不同角度、综合多知识探究社会问题,提高参与社会实践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课堂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和师生直接进行信息和感情交流的重要环节,在新课程背景下可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地积极思维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其联系。这不但有助于拓展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历史教学中来,师生共同完成历史教学的任务。课堂提问的优劣会直接影响课堂学习活动的展开,进而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可以说,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一门专门的技术,只有掌握了这门技术,才能在教学中应用自如,实现历史与社会教学的目标。了解课堂提问,尤其是有效课堂提问的内涵就显得非常重要。

课堂提问就是有效的教,它不仅能引发学生讲出一些“清晰而生动”的观点,而且能激活学生的想象、唤醒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的行动„„,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感觉,使课堂变成学生主动进取、施展才华、走向成功学习之路的场所。[1] 把握了课堂提问的定义,是否就意味掌握了这门技术。显然不是作为一种技艺,它还有更为重要的操作层面的要求。有效的教学过程按照目标管理的教学流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教学的准备、教学的实施、教学的评价。教师在每一阶段的过程中怎样处理课堂提问?

一.教学的准备阶段

当学生原有知识与必须掌握的新知识发生激烈的冲突,就会导致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从而产生问题情境。这种以矛盾冲突为基础的问题情境的产生和解决,可以成为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与学生发展的驱动力。问题情境的规划是教学准备阶段的中心。

首先,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

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在传统教学中,问题的提出与解决由教师操纵,导致学生缺乏问题意识,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发展被忽视。传统的提问是教师为诱导学生达到预期目标而设置的,提问的依据是教材和教师的经验,学生的思维活动早已置于教师预设的框架中,学生也成为接受知识和思想的容器。提问中,教师居于明显的主动地位,还往往抱怨学生“启而不发”,加之提问内容大都在教材中有定论,对学生而言,回答仅是记忆和知识“搬家”。教师这种提问方式,只是一种唤起,学生接受的是现存的知识,而被扼杀的却是活生生的思维活动。

其次,让我们看看问题情境设计的忌讳。 1.提问的随意性很强,逻辑错误频繁出现。

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对提问的设计缺少必要的条件限定,问题未经精心设计,提问的随意性很强,发问不少,收效甚微。 2.课堂提问多而滥,缺乏深度。

新课程的教学中,曲解“师生互动”和“问题教学”这两个概念,把“师生互动”简单机械地理解为一种“表面化”的“互动”。尤其在一些小的观摩课中表现得非常明显。一些提问带来的往往是浮光掠影般的应付,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造成答非所问现象的出现,致使时间大量浪费,破坏了课堂教学结构的严密性与整体性。 “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成了教师的口头禅。学生的回答往往是复制课文内容。这种问题浅显,缺少思维性、创造性的提问抑制了学生的思维,严重地束缚和窒息了学生智能的发展。使学生对历史学习失去了兴趣 与动力,感到历史学习枯燥乏味。 3.课堂提问过偏过难。

教师凭着自己的主观感觉,设计问题导致“冷场”出现。如,请谈谈孔子的思想及其地位。这显然超出了初中学生所能及的范围。这种超出学生认知水平及思维能力的提问,是学生无法回答的。反而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历史学科产生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从而失去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再次,我们在问题情境设计中应注意的原则。

面向全体,分层设疑。

教师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好、中、差学生都有回答的机会。不能只局限于少数优秀生。如果只提问少数学生而冷落大多数学生,他们就觉得老师偏心,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教学关系。因此,教师提问时要注意提问的面,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有目的地选择不同层次的提问对象。问题可分为记忆型的、理解型的和应用型的。如关于鸦片战争的问题,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直接提问\"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而对中等生则可以问\"引起鸦片战争的原因是禁烟运动吗?对优等生就可以问\"有人说如果没有禁烟,就不会有鸦片战争,请用史实加以评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提问,可使各层次学生都能积极思考,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 激励参与,诱导探索

教师要通过提问激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不把自己当作局外人。诱导学生围绕问题收集材料、整理材料。进行史论结合的说明论证,争取正确的结论。问题提出后,教师应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学生一时回答不出来时,应循循善诱、层层启发。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深入探索。如教师提出你如何认识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败?一类的开放性问题时!应允许学生做出多种可能的解释或回答。并让学生自己再提出新课题。来促进学生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优选问点,激发动机

教师设计提问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动机。使问题有吸引学生的力量提问时除注意内容的新颖别致形式的多样外。还可在问题里设计一些似乎有悖于常理的矛盾设置一些悬念来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如,可提问,“中法战争中的不胜而胜,不败而败?”一类问题激发学习动机。

二.教学的实施阶段

历史与社会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是传授科学知识,科学必然是准确的,因此,对历史教师语言的首要要求就是真实、准确。我们知道,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富如金库;历史现象纵横交织、错综复杂,容不得丝毫错误,来不得半点虚假,有时一字之差,就会导致概念上的模糊,甚至出现知识性的错误。提问时必须确保表达的史实要准确、概念要准确、读音要准确。

同时,还必须根据课堂教学的进程,灵活多变地进行课堂提问策略调整,必须明确教学准备的实施不是贯彻计划。

在导入教学内容时,注意激疑性提问教师能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设计出必要的疑难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提出疑问,这样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从

而调动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一节时,在学生掌握了罗斯福新政和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基本史实后,提问:“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美国和德国为什么走了不同的道路?”对于这一问题,学生从教材上找不到现成的答案,但如果教师引导学生从历史渊源、当时的国际形势、经济危机的影响等方面去认真思考,学生完全可以总结出原因。这样的提问,引发了学生的深刻思考,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去寻找答案,从而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讲授教学重点内容时,注意发散性提问。教师要充分挖掘历史知识的教育潜能,尽量多角度地提问,做到一题多问,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上去思考,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从而揭示历史事件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创造出超常的思维成果。例如,讲《日本明治维新》一节时,在学生掌握了明治维新的基本内容之后,为了从更深的层次上去理解和认识这一问题,进行如下提问:1.你如何评价明治维新? 2.日本历史上两次重大改革对日本社会有什么影响?3.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年改革有什么不同?4.为什么明治维新使日本学科教改研究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却不能?这些提问调动了学生思考的兴趣,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我边提问边诱导,学生从纵向和横向上,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发散思维,从而促进了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

在讲授上位性教学内容时,注意归纳性提问。学生对具体化的材料进行本质性的概括,以形成历史概念,或引出逻辑性的结论。教师进行归纳提问的过程中,注意帮助学生对一些复杂的内容进行多阶段的分析、综合,实现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飞跃。这样的提问比较适合于单元教学结束时的复习总结。

三.教学的评价阶段

评价不仅包括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还包括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当然,评价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不能分割。学生既然回答了教师的问题,教师就应及时地尽可能准确地予以评价。评价的形式可以是点头微笑,可以是口头赞扬,还可以补充纠正。对回答正确的问题,不仅要评出对的道理,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并给予答问的学生充分的肯定、表扬;对答错的问题,教师既要指出错误之所在,又要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使所有学生受到启发,还要记住肯定答错学生的“闪光点”,可从答问学生的积极态度、洪亮的声音、正确的思路或所答答案中正确的某一点来肯定鼓励学生,切不可讽刺挖苦学生。

总之,对学生答问的评价既要客观又要注入激励因素,因为学生得到老师的一次肯定,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肯定的次数多了,他的兴趣会越来越浓,反之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学生思路受阻,教师要运用提问这一有效的教学手段,因势利导,找出症结。学生的思路一旦畅通,思维水平就会上升到新的高度,追求知识的愿望也就会更强烈,而这正是教育者所梦寐以求的结果。在历史与社会的教学中鼓励性的评价永远是最好的。 评价的指导思想是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评价的功能是改进或形成,而不是鉴定或选拔。学生可以向教师提问,获得进步。这阶段有一种提问必须予以重视。问题反弹,是指教学过程中由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作解答,再返还给学生,交由学生自行讨论解决。问题反弹是“问题意识”的升华,不是教师为掩盖无知或摆脱窘境的遁逃术,而是教学民主的体现,是对学生质疑释疑的主体性作用的充分调动。问题反弹需要教师对学生所提问题迅速作出判断,捕捉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深度开发,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问的主体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是问题反弹的确真真切切符合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问题反弹这一课题值得教师好好研究。

作为授课的教师,应更积极地参与自我评价,一方面认真写好关于课堂提问的教学反思,把第一手感性认识或感性经验努力上升理性的教学思想。另一方面,认真听取听课老师的关于课堂提问反馈意见,尤其是专家型教师的建议,加强理论学习,使这一环节部分成为提高教学素养的佳径。

课堂提问是进行历史与社会学科思维、语言训练,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历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历史课堂提问可以多角度、深层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加强教与学的和谐互动,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13篇:数学教学有效应用提问艺术

数学教学有效应用提问艺术

一.提问的意义

提问,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手段,如果运用得当,对新课的引入,旧课的复习,智慧的启迪有着重要的作用。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获取知识――这就意味着发现真理,解答疑问。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你做到这一点,事情就办成了一半。”教学过程是由不断地见疑(发现问题),质疑(提出问题),释疑(解决问题)组成的。只有教师善于见疑、质疑、和释疑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的“问”既是教学的手段,又是教学的艺术。 二.掌握发问技巧的条件和发问的要领教师的“问”,要在启发上下功夫,富有启发的问,就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时候,教师要用巧妙的提问,给学生指示思维的方向和寻找答案的蹊径。亚里斯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教师的问要能创设那种使学生感到惊奇的情境,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起学生思维德积极性。《中庸》中的“审问之,慎思之,”问正是为了思,如果教师的问不能引起学生的思,那就等于白问,或者不如不问。因此,教师的问,不只是为了解决教学中的某一个具体的知识,而应该着眼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师提问要按照学生认识事物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地提出问题,诱导学生思考。

提问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所提问题要能发动学生自己去分析解决。提问一般要掌握如下四个要领: 1.开始进行教学时,必须先唤起学生的注意力,然后由一名学生答问; 2.发问要把握要点,注意适当的速度,同时要求学生的回答简单扼要; 3.发问要有系统,不要片断发问; 4.即时运用学生的优良答案或质疑,将它转到集体讨论上,而教师应有答案准备,判断的能力和科学的概念。

三、提问应注意“六戒”

经常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提出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一方面巩固和加深对旧知识的理解,一方面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主动地获取新知识,从而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但是,如果问的内容欠妥,问的方法不对就会事与愿违。因此,要切实发挥问的积极作用,还要注意六戒: 一戒不假思索,简单提问,有的教师过多地提一些诸如“对不对”、“是不是”、“行不行”等问题。表面看双边活动热闹非凡,实际上并无实效。长此以往,反而会使学生养成轻浮态度和懒汉思想。

二戒不辨难易,不看对象。提问本应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量体裁衣,如果教师忽视这一点,信口点名,这就常常造成难题碰到差生,容易题碰到了高材生,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戒违背认识规律,急于求成。提问要顺着自己讲课的次序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善问者如攻坚术,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循序渐进是学习的一个重要规律,若违背这个规律,就会造成学生乱答一气,或瞠目结舌,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四戒假借提问,实行惩罚,给学生一个难堪。这种提问不仅不能教育学生好好学习,而且往往引起学生反感,严重防碍搞好师生关系。

五戒提问带个人感情,有些教师提问的范围狭窄,每节课的提问都是自己熟悉的“重点生”。实际上,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希望能当着全班同学表露自己的才华,如果连续几节课、几周课、甚至整个学期都提问不到,那么这将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 六戒满堂问,满堂问是满堂灌的变种。

并没有改变传统教学那种“教师灌,学生装”的实质,只不过是把讲改换成问,满堂问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

四、课堂实例

下面举一例题说明如何通过提问启发学生分析问题。在探索函数极值的必要条件时,可以这样设计: 问:函数取得极值处曲线的切线有何特点? 答:都是水平的。

问切线是水平的,用导数怎么描述? 答:导数为0。

问:曲线在水平切线处,函数是否都取得极值? 答:不一定。

问:那么,导数为0是函数取得极值的什么条件? 答: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运算步骤、一个公式的应用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进步。数学课中的提问,就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从新的角度去进一步发现问题的能力,这点切不可掉以轻心。

五、结语

互动式和启发式教学是大学数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方面是问题式教学法。善问是教学的启发性的集中表现,基础是教师自身的学术研究,而善问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走上自学之路。但如何具体实施,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第14篇:学习《有效提问在教学中的作用》心得体会

学习《有效提问在教学中的作用》心得体会

单位:汉塘幼儿园

教师:冯燕玲

班级:大四

2013年11月4日,我园学习了幼苗机构2013年第一学期教研主题:《有效提问在教学中的作用》,自从学习了这个主题,加上主任在每节研讨课评课上都要老师们说说是否有效提问,从中让我体会到在教学活动中能够有效提问,不仅能激发幼儿的主动参与的欲望,还能轻松地完成活动的目标。经过一个星期的实践和以往教学的经验,,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以为多提问,幼儿会学的更多。

每个学期,我都担任语言活动,自以为幼儿在我多问的课堂中懂得更多,也就把一个活动的目标完成了。例如:在上《有趣的风》这个活动时,我不断地提问题:风是怎样的?你们见到风吗?风跟谁玩呢?怎样玩呢?原来自己的问题只是一种问答式,没有启发幼儿通过思考、观察或探索来回答问题,导致一节课下来也没有问到重点。

通过学习了《有效提问在教学中的作用》后,每个活动我都用心设计提问,抓住重点,分清主次,例如:在语言活动《一只小猪和一百只狼》的活动中,我设计了三个关键的提问:“猜一猜当一只猪被一百只狼围攻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小猪的命运会怎么样呢?小猪怎么做呢?这样的提问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促进思维,增强幼儿参与意识和自信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集体回答提问多,存在不平等。在语言教学活动中,自己经常会有一些习惯性提问,例如:今天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好不好?故事中的小朋友做的对不对?我们要不要向他学习?这种方式提问,幼儿根本无需思考,就可以机械地用“好、对、是”等来回答。幼儿无须思考就能直接回答,以简单集体应答案取代幼儿深入的思维活动,以致形成幼儿思维的虚假活泼,限制了幼儿思维活动的空间,剥夺了他们发现、体验的机会。

学习了《提问的策略》,我知道了提问应面向全体幼儿,提问应有层次性,才能关注到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为其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例如:语言活动《圆白菜小弟》,我按幼儿能力低、中、高三个不同层次来设计提问。比如比较简单的问题“圆白菜小弟遇见了谁?”请平时比较胆小、不爱表现自己的幼儿来回答;而需要探讨性、发散性的问题如“如果你是圆白菜小弟,要是猪山大哥要吃了你,怎么办呢?”就请表达能力较强的幼儿来回答;需要归纳、总结类的问题,如:“如果让你来接着编故事,你怎么讲呢?”则请理解能力强的幼儿来回答,在这样低、中、高三个不同层次的提问中使每一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达到了自己的教学目标。

三、提问应有开放性问题

在学习“提问在活动中的意义”那部分中提到,开放式提问让幼儿敢说,我上网查阅到:教师的提问应有开放性,要恰当地搭配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多提一些较高认知水平层次的问题,以激发幼儿的积极情感。《纲要》明确地把情感态度的目标放在了首要位置。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的情绪反应、情感、态度、兴趣与需要,通过开放性问题,激发幼儿的积极情感。在语言活动中应将故事中的提问“怎么说的?怎么做的?”改为“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还有什么好办法呢?这些开放性问题,不要求一个答案,而是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独特想法,这样孩子们的答案就不会仅仅局限于故事原文,他们可以凭借日常生活中的积累,拓展思维,大胆想像。学习完后,我在上语言活动《爷爷一定有办法》时,我设计了这样提问:“毛毯旧了、破了,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读了这个故事,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的爷爷有什么本领?”。我提出了这些具有想像力的问题并不追求惟一正确的答案,孩子们不怕答错,从而敢说。幼儿会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具有丰富想像的答案,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也得到充分提高。

总之,提问是教学活动的核心,也是教学中的“常规武器”。通过这一次《有效提问在教学中的作用》的研讨活动,激发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合理提问,精心设计提问,提出一些有层次性,有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幼儿思维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不断的去探究提问的艺术,使提问在教学活动中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让提问来展示教师的教学艺术!让提问能发挥出最大的教育作用。

第15篇:集体阅读活动中有效提问促进幼儿有效学习

集体阅读活动中有效提问促进幼儿有效学习

朱春花200

8、12 提问是集体阅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巧妙的提问,能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幼儿思维发展,还能及时反馈幼儿的学习信息,发现幼儿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和不足,便于教师引导幼儿深入探究,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国外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师若不谙熟发问技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因此,优化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在课堂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提问的一般类型

(一)设疑

1、趣味设疑:解决幼儿因兴趣匮乏面导致的学而无疑的原因。

2、反问设疑:引导幼儿从反面来进行思考,避免因单向思维、人云亦云造成的学而无疑,以增强幼儿思维的批判性。

3、悖常设疑:打破习惯思维理所当然的惯例,提出与常规相悖的问题,克服因安于现状,困于常规所产生的学而无疑。

4、深究设疑:引导学生对已经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通过一个个追根刨底的设问来摒弃幼儿的学而无疑。

(二)质疑

教师可使用多种刺激物(言语、教具、学具、环境等)引发幼儿对学习的内容、知识、问题等进行质疑,培养其批判性学习思维和反省思维。

(三)关系研究

在语言、科学领域中对教师的设问能否引起幼儿的质疑,以及问与疑之间的关系度进行研究,通过研究,提高教师的设问技巧。

二、把握教学中设计问题的几个原则。

1、科学性原则:设问准确、明了,可答程度高。

2、梯度性原则: 问题要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

3、启发性原则:力求层层设问层层启发,诱导幼儿思维,不越俎代疱

4、开放性原则:设问注重以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为主,鼓励探索一个问题多种结论,培养思辩能力。

5、广泛性原则:提问要面向全体幼儿,兼顾个别差异,促进纵向提高,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

三、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提问随意性大。

在一个活动中,有的教师提问多达10多个问题,少则一两个。根据什么需要设置问题,很多老师对此把握是模糊的、随意的。

2.提问缺乏思考的价值。

有的提问缺乏探究性,不能引发幼儿思维活动,事实性问题比例较高,让幼儿独立思考、答案开放,或让幼儿进行分析、评价的问题比较少。

3.提问缺乏艺术性。

由于问题过于呆板、机械,或者语言表达缺乏艺术性,致使幼儿很多时候成了\"应声虫\",异口同声\"是\"或\"不是\"。

4、提问深度把握不准。

没有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及生活经验,有些问题过于浅显不能反映思维的深度,有些问题过于深奥使幼儿不知所云,不能引发幼儿积极地思考,挫伤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5.提问缺乏互动性。

很多时候教师没有为幼儿留出提问时间,很多时候也没有幼儿主动提出问题,而教师反复重述或打断幼儿发言等现象却普遍存在。

四、集体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一)注重集体教学活动中的问题设计

幼儿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我们要精心设计提出的问题,点燃幼儿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并有意识地为他们发现疑难、解决疑难,提供桥梁阶梯。

1、问题设计必须围绕教学中的关键

问重点才能保持幼儿思维清晰。重点是幼儿应该掌握的内容,因此对重点内容要反复设问,使幼儿理解和掌握重点,从而保持思维的条理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并为幼儿解答一些相关问题奠定基础。比如:中班集体活动《爸爸的手》,可以向孩子们提问:“爸爸的手为什么会这么粗糙呢?”

2、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幼儿的认知规律

提问的设计要面向全体幼儿,教师要做到一视同仁,每个孩子都是发展的个体。幼儿园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发展,所以教师在进行活动设计时要时时处处落实“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提问设计也不例外。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是面向全班每一个幼儿的,要使每个幼儿都能感觉到这个问题是教师向我提出的,从而愿意参与问答活动。比如说大班的

分级阅读活动《一个五岁男孩的回忆录》中,提问:“小时候的你是怎么样的?和现在有什么不同?”这个提问既面向全班幼儿,又激发幼儿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所以孩子们回答问题非常踊跃,教师要对每个孩子作出积极的肯定。

3、遵循因人而异的原则

幼儿园集体阅读活动中的提问,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幼儿,设计不同的层次问题。难度和灵活性较大的问题要求幼儿重新组合所获得的信息来创造答案,这类问题问能力较强的幼儿;基础及综合性的提问是为了巩固教学效果,问题的设计要考虑中等能力的幼儿,这样做可以吸引大部分幼儿的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于能力相对弱的幼儿,要适当设计一些难度不大,经过认真思考能够回答出的问题,可以帮助这些幼儿恢复自信,提高学习兴趣。如在故事活动《一个五岁男孩的回忆录》活动中,观察画面“小时候,爸爸妈妈临睡前会给我一个甜甜的吻。现在,我还是,但要在他们给我讲完一个故事之后才说晚安。”对一些能力较差的孩子,教师就设计了提问:“小时候我怎么样?长大了呢?”对一些能力中等的孩子教师设计的提问是:“小时候的我和现在有什么变化?”而对一些能力强的孩子教师则提问:“为什么小时候要爸爸妈妈亲吻说晚安,现在也还是呢?”教师的提问富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孩子对于问题的思考也很积极,能力弱的孩子在能力强的孩子的引导下,他们也会更深的理解到“爸爸妈妈很爱我”这一故事的内涵。

3、问题必须具有开放性

幼儿期是思维异常活跃、求知欲最旺的时期。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引导启发幼儿积极动脑筋,勤思考,从而获得知识和经验。因此教师的提问应有启发性,启发幼儿联想,引发想象,让幼儿有选择地运用现有知识进行分析和重组。

在集体阅读活动中,开放的提问一般有“为什么?”“怎么了?”“你有什么好办法?”“猜猜„„”等等,这些都是比较开放性的提问,有效地促进孩子们的思维发展。比如中班阅读活动《好朋友》的大图书中有一张画面是:小老鼠请熊和小鸡到家里来做客,可是老鼠家的门口好小。这是教师可以不用直接提问“熊和小鸡不能进小老鼠家的门口,怎么办?”而是可以引导幼儿根据画面内容,发现图片中的矛盾冲突再让孩子自发地提出问题,这对孩子的思维是一种更大的挑战,他们也在活动中比较有兴趣。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编拟许多开放性的问题,可以激励幼儿联想创造,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途径探索问题解决的多种可能性,找出不同答案,增进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虽然我们面对的是3到6岁的幼儿进行提问,但是有效提问能让一次活动更精彩,更生动。去设计一次活动的有效提问,这是一门很深奥的学科,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地去探讨,去

研究。

第16篇:《有效课堂提问的方法策略》心得体会

《有效课堂提问的方法策略》心得体会

很荣幸来到河北师大进行为期10天的美术培训,听了张丽霞老师的《有效课堂提问的方法策略》的讲座,使我受益匪浅。

对于刚刚接触美术教学的我来说,没有教学经验,对课堂不能很好的把握其内容,“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老师最基本,最重要的就是上好每一节课。美术课堂离不开老师的提问,提问要有铺垫,要将问题引出来,不能让孩子觉得问题很茫然,不知道问的是什么,不知从何答起。教师要培养学生给你对这堂课的兴趣,适时适当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提问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同时更是一门艺术。

首先,课堂提问不是一种随意迁就而问,不应是无计划的的提问,为使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起到最优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学生适时设疑,巧妙发问,这样既防治打击后进生的自尊心,又可以激发先进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各层次学生的学习质量,

其次,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思考,让学生学习起来充满活力。提问是巩固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制服学生的法宝,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成功而提问,真正为学生的成长发展而提问。

第三,问题设计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可接受性、有启发性、有趣味性、有开放性,问题要层层递进,层层加深,并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设计问题。老师也要注意说话语气,语速、表情、动作,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给小朋友一定的感染力。

美术课本身需要创新,能有效地提问问题,可以加强创造力的培养和提高,我会在今后的学生的教学对话中广泛应用有效提问,并不断地反思自身的教学实践,努力探究课堂的有效提问的方法来跟好的引导孩子们的学习。

第17篇: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时间:2013年10月30日 地点:小会议 主持人:彭 建

活动主题:怎样掌握课堂教学目标

参加人员::龙景顶、凡必爱、周心景、彭

建、周新梅、贺方祥、

贺达军、贺松川、师

平、唐

亮、贺小英、张伍庆 内容纪要: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有计划性地、针对性地、创造性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提问方式。它的主要功能有:促进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望,发展思维,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事实上,在课堂中我们往往看到的是教师为了表面上的热闹而简单、随意、重复的提问,课堂上占半数的提问是缺乏科学的依据与科学设计的;学生则是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或不能、不善于提出问题。据有关调查研究的资料表明:目前中小学一般教师平均每堂课的有效提问仅仅为56%。这就是说,教学中尚有近一半的提问是无效的。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现在课堂提问存在以下诸多问题:(1)追求热闹,提问过多,从“一言堂”走向另一个极端“满堂问”。(2)问题的设计是为了教师好教,不是为教学服务。(3)不会倾听学生正在回答的问题,不会有效倾听。(4)重复问题和重复学生的回答。(5)粗放提问实效不高,拓展性、探究性问题,发现型、创造型问题等开放性问题比例太少。(6)控制问题的答案。(7)把“提问”当作惩罚的手段。(8)忽视学生的提问。(9)习惯选择相同的学生回答问题。(10)给予消极的评价。因此,课堂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必须关注与研究课堂提问。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提问涉及到教学内容的重点,它是组织教学的开端,是教学进程中转换的关节,是学习过程中激活学生思维活动的重要因素。它对学生来说,可起到引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思维,考察理解程度的作用;对教师来说,可起到检查教学目标,重新组织教学等的作用。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教师要不断优化课堂提问的方法、过程、内容、途径、角度,通过科学的课堂提问,多角度、多层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加强教与学的和谐互动,充分发挥提问的有效价值,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真正激发学生的思维。当然,课堂环境的多变性,也会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教师只有从根本上树立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才能事半功倍,更好地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因此,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决定了教师教学的质量水平。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产生认知的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个过程当中才可能实现创新。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思维水平、培养学生独立性和批判性。而且能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使师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前提下,使课堂提问科学而精彩、有效而有趣,使学生喜闻乐答。 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能够调节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有效性的提问既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又能促进师生有效互动,及时地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从而大大地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有效提问中的“有效”两字体现在学生的态度积极,思维含金量足,学生个体获益明显和深刻,获益学生广泛,学生发展效果明显。

总之,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它尤显重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高度重视课堂提问的重要意义,力求掌握和发掘课堂提问的技巧。只有不断提出有效的、高质量的问题,才能确保教学效果,从而加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自学能力的水平,提高思想道德认知水平,丰富道德情感,使其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也才能真正把学生领进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思想品德课学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一位真正优秀的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重视课堂提问、精心设计提问、讲究提问艺术,充分发挥提问的作用, “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

凡必爱

2013年10月30日

第18篇: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要想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还有一个问题不能忽视,那就是“进行有效提问”。

提问是指教学活动中提出问题来问,它是我们日常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育策略。它作为教师了解孩子认知现状,开拓孩子想象和思维的主要方法,在各类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问的有效性是指教学活动中的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孩子的兴趣,引起思考、探索、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教师的提问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1、提问太随意,没有针对性和推进性;目前的提问模式化现象较重,千篇1律地“故事里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这些问题对绝大多数幼儿来说没有多少探究价值,不需要经过思维加工便能得到答案,幼儿也就没有多大兴趣。

2、提问简单、封闭、层次偏低:如“这是什么?”“是不是啊、对不对啊,好不好啊?”其答案是限定的,唯一的;

3、提问数量过多。许多教师简单地把问答式教学等同于启发式教学,轻易地认为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提问就是启发式教学原则在教学中的运用,提问越多,越能够启发幼儿,不提问或少提问就是灌输,就是注入式教学。因此,集体教学活动中谈话的大部分时间是用在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或对问答的反应上。其实,教师提问过多,容易使自己的主导地位发生由主导变为主体,同时如果此种状况长期下去,幼儿对教师会产生依赖,幼儿不愿意也无须动脑筋,最终会导致幼儿的问题意识的丧失。

那么,什么是有效性的提问呢?

1、引发讨论的提问: 引发探索讨论的提问能激发幼儿的思维,使幼儿在相互讨论中得出多种答案,以满足幼儿的求知欲,如听了故事名称后让幼儿猜一猜故事里讲了一件什么事,幼儿可根据故事的名称猜想出很多答案,这样既激活了幼儿的思维,又使幼儿对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利于活动的进一步进行。再如“认识扇子”的科学活动,在幼儿直接感知扇子在夏天给人们带来凉风时,提出“如果夏天没有扇子会怎么样?”“夏天除了扇子能使人们凉快外,还有什么办法能使我们凉快?”等问题,让幼儿去扩散、去讨论,充分发挥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2、激发幼儿想象的提问:

抓住作品中有利于幼儿想象的因素,对幼儿提出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思考、扩散想象,让幼儿暂时摆脱文学作品原有的情节束缚,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合理想象,多角度地回答问题,有利于提高幼儿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灵活性,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促进幼儿个性化地发展。如学习故事“七色花”后,老师问“假如你有一朵七色花,你还想把花瓣寄给谁?让花瓣帮他做什么?”孩子们就会张开想象的翅膀,去体会七色花瓣给人们带来的欢乐和美好。

3、便于换位思考的提问:

为了帮助幼儿正确理解真、善、美或假、恶、丑的形象,启发幼儿把自己假想成作品中的人物,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去体验角色的行为及其心理过程,有利于幼儿自主理解作品、掌握作品。如学习童话问幼儿“假如你是„„,碰到这样的事怎么办?”这一问题使幼儿马上进入角色,思维顿时活跃起来,就会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主动性。

4、有助于探究的提问:

探究性提问是一种设置悬念,让幼儿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或操作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以寻求答案的一种提问,例如:在一次科学活动中,幼儿提出了“为什么小鸭会游泳而小鸡不会游泳?”对此,我引导幼儿:“小鸭和小鸡的脚一样吗?”当幼儿通过观察实物得出结论后,我们又进而提出“为什么小鸡的脚和小鸭的脚不同就不会游泳?”的悬念以引起幼儿的好奇,并在一只大木盆里装满了水,让幼儿体验五指分开划水和五指并拢用手掌划水的感觉,幼儿在积极的探究中终于找到了“小鸡的脚没有脚蹼,在水中不能产生浮力和动力,所以不会游泳”的答案。

5、利于双向活动的提问:

同时,在教育活动中,不仅教师要善于设问,还应该鼓励幼儿主动提问,因为幼儿的自主活动不是单独的个体活动。如看图讲述活动中,让幼儿说说哪一张图片还不理解,哪一个问题还不明白,需要请同伴或老师帮助解答等。这种师生之间相互合作地开展讲述、问答活动常常会给幼儿带来积极愉快的情绪,可以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有利于帮助教师针对幼儿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教学,同时也培养了幼儿好奇、好问、好学的良好习惯。

第19篇:语文课堂的有效提问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提问

正直中学程占良

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学科,有效性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有效地提问。教师通过有效的提问,可以有效地贯彻新课改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精神,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徜徉在知识的海洋,培养对语文的兴趣,以及可以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进而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培养真正的审美情趣。

那么什么样的提问才是有效性提问?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强调教师引导与学生的主动的学习结合。近代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引导”强调有效性教学在于有效提问和教师的有效指点,从而让学生“运其才能,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深,纯然之功弥深”。

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学生心理情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一抓住文眼提问何谓文眼,顾名思义也就是文章的眼睛灵魂。即是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俗语曾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同样文章的文眼往往也是作者内心情感的窗户,也为文章的感情奠定基调。例如《爱莲说》的文眼就是“爱”字,它是全文总帽,作者不仅写了陶渊明及世人的花之“爱”,更写了“予独爱”, 寄予作者对莲的喜爱和君子之风的敬慕追求之情。。朱自清的《背影》中“最使我难忘的是父亲的背影”

也是全文的文眼,点明了全文思念感激父亲的基调。

在教学提问中抓住文眼提问也能够更好的把握文章主旨,理解作者的情感,身临其境。比如山东胶州四中周丰香老师在教学《兰亭集序》中抓住作者的五乐(时令宜人,高朋满座,环境幽美,活动高雅,天气晴朗)化简为易,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游目骋怀,信可乐也”。

第二创设生活情境模式 文学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它是生活的缩影,也是作者内心情感的反映。所以在教学中师生互动提问中应抓住它的生活来源情景,将它适当的还原到生活中去,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领悟。同时这也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形象思维较强,抽象思维有限,对新奇的事物感兴趣和乐于参与活动有独立性希望他人肯定自我和又依赖教师的特点。

宁波的袁湛江老师在教学《守财奴》时候就擅于设置生活情景问题,让学生参与到文学作品中的生活情境中来。首先他设置了学生能够想象的生活情景:话说在三百年前的法国一个偏僻的小城镇,住着这样的一个三口之家。这个家很有钱,男主人是个暴发户,他的妻子温柔善良,女儿聪明孝顺。根据以上描述,你会得出什么结论。将回答探索问题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里,而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回答适当鼓励,同时设悬:法国的巴尔扎克的判断确不一样。他说这是个苦难的家庭。为何苦难先留下个问号,让学生在学习中去体会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与人间的关系。

第三化难为易式提问,我国古代的老子曾说:“:“合抱之木,生于

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生认识理解事物都是由简单到复杂,有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结构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布鲁纳他认为,儿童应该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按自己观察事物的特殊方式去表现学科知识的结构,借助于教师或教师提供的其他材料去发现事物。而这些引导和材料都必须遵循有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原则,将复杂的不易把握的问题加以分解成多个简单问题,让学生一步步在引导下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情感。教学中尽量避免提类似此类的问题—本文的中心是什么?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等问题。当然这是重要问题,应该让学生理解,但是最好是将其分解成多个小而易的问题一步步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的解决。比如一位名师在教学老舍的《猫》时就善于化难为简。他将传统的大而复杂的问题“本文写了怎样的故事反映作者怎样的情感”分解成如下几个问题:复述作者三次养猫的特点及结局,作者对三次养猫情感有何不同,第一次心酸的原因,第二次愤然的原因,第三次不喜欢它却难过的原因,三次难过针对不同的对象,最后理解作者永不养猫的原因和作者在文中的情感。

此外,在提问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讨论问题的积极性。另外引导学生在文本中质疑,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也可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深度。针对文章结尾有丰富想象空间的“留白”提问,引导学生想象,可以提高学生理解文本和提高口语运用能力。

第20篇:有效提问研讨活动

园本教研中的角色分析——由一次“有效提问”研讨活动所引发的思考

关键词:园本教研,角色分析

一、研讨活动中的角色分析 (一)主持人的角色分析

在园本教研中,主持人的主持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园本教研的效果。主持人在整个园本教研活动中担负着对参研教师给予启发、鼓励,对研讨中的观点给予欣赏、概括、总结和提升等任务。因此,主持人除了要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外,还应具备多方面的素质,比如较高水平的倾听能力、敏锐的洞察能力力、简洁的概括能力、较强的亲和力和协调能力等。笔者曾多次担任研讨活动的主持人,对主持人的角色有较为深刻的体验。

1.研讨活动的设计者。

设计一个研讨活动与设计一个教学活动一样,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如:研讨话题要从教师的教学中来,难度既适合教师的现有水平,又对教师有一定的挑战。话题往往是一场园本教研活动的起点和核心,根据研讨的内容提出适宜的话题,是主持好一场园本教研活动的重要前提。“让幼儿的学习有价值,让教师的教学有意义”是我们幼儿园开展园本教研的主要目标,“从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入手,着眼于提高集体教学活动的水平,反思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是我们园本教研的重要内容。围绕集体教学,我们先后开展过许多活动:研究具体课例的“一课三研”,各类专题研讨活动,如:制订教学活动目标、关注教学细节等。提问是集体教学活动的核心,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为了引导教师关注教学提问的有效性,发挥教师群体智慧,提高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水平,我们确定了本次的研讨话题为“有效提问”,这个话题是从教学中来,对教师今后的教学有很大帮助。从研讨的环节可以看出,整个研讨活动主要围绕有效提问的基本特征、有效提问的策略和有效反馈的策略等三个核心问题展开,环环相扣,脉络清晰。

主持人除了必须熟悉研讨的主题,了解参研教师的情况外,还要精心设计一些问题,从而使研讨活动逐步地由浅入深,达到良好的效果。在研讨活动之前,我根据研讨的主题拟出了系列题目,提前要求教师准备,如:“请收集有关教学提问的理念名句,并把其中你最喜欢的一句写在小卡片上”“你认为什么样的提问是有效提问?”“举例说明你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是如何精心提问的?”等等。在了解教师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我又适时抛出了一系列问题,如:“你认为什么样的提问是有效提问,有什么特点?”“平时你是如何精心设计提问的?请结合事例来说一说。”“怎样合理有效地进行反馈?如果你在这方面有所感悟有所积累的话,请谈谈你的做法。”“对本次教研活动,谈谈你的感受,可以说说收获,也可以谈谈困惑和问题”等,这一系列问题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在研讨活动中,教师们先对我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再针对每个问题提出自己的困惑和看法,共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

2.研讨活动的引领者。

一场研讨的效果如何,最重要的是看教师的思维是否被激发,是否积极地思考问题。主持人要仔细倾听参研教师的发言,了解教师对问题是否理解了,观念是否正确,策略是否有效,在倾听中发现有价值的、值得大家一起学习的信息并进行强化、分享,在倾听中了解教师困惑、发现内在需要。当一个问题已讨论清楚,而且教师们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后,我就对问题进行小结,随后便自然地转入下一个问题,每次的小结都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环节,整个研讨环环相扣,脉络清楚。

在研讨的第一环节中,在大家纷纷交流中外教育名句后,我就非常自然地从其中的两句名言导入:“提问得好即教得好、提问是教学的生命,确实,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一些准确、恰当的提问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激起孩子思维的火花。但是,也有一些不合理、不恰当的提问,它们非但发挥不了提问的作用,往往还会抑制孩子思维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降低教学的有效性。那什么样的提问是有效提问,有些什么特点?请谈谈你的看法。” 当教师提出自己的困惑,比如,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如何精心设计提问呢?怎样合理有效地回应孩子?等等。我直接把问题反抛给教师:你们平时是否遇到这样的问题?你是如何精心设计提问的?让参研的教师一起思考讨论,在讨论中互相激发灵感,集思广益,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同时让大多数教师得到锻炼的机会。

在研讨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具有进一步研究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教师通过反思发现的,是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但又在短时间内难以解决。如在研讨活动中,有教师提出:“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如何有效地引导孩子大胆质疑,积极提问”“在各领域活动中,提问和反馈的策略有什么变化”。这时,我把问题罗列后作为研讨活动后的作业,向大家提供有关材料、书籍,请教师们查找各种资料,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有了理论和实践作基础,再来做专题交流和研讨,作为一个小课题进行研究,使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3.研讨活动的提升者。

我在研讨的现场根据讨论情况不断对参研教师关于核心问题所做的分析和回答进行总结、筛选和提炼,形成团体经验,并负责对核心问题做出澄清和解释,适时结束话题并自然地转入另一话题或结束研讨,根据研讨现场的情况收放自如,较好地调控研讨过程,充分体现了主持人的组织作用。在第二环节中,当两位教师分别举例讲述了自己在科学和语言活动中如何精心设计提问后,我把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一种是递进式的:初问浅显,再逐步加深,逐步一般化、抽象化;另一种是渐退式:开始提出一个较抽象或比较大的问题,以引起悬念或产生整体印象,当幼儿不能正确回答时,再逐步具体化,并把两种方法归纳为循序渐进的一种提问策略。活动即将结束时,我对整个研讨进行了整体的梳理和简要的总结,把教师达成共识的观点进行了提炼和提升,对不同的观点进行梳理。

二、参研教师的角色分析 (一)研讨信息的提供者

提供深入、全面的活动信息。在研讨活动中有一个环节是分析一个课例中的教师提问,弄清楚哪些提问是合理有效,哪些提问是存在问题需要调整的。执教教师所提供的信息为其他参与研讨人员对活动的理解和判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首先,执教教师介绍了其思考、设计的过程,使其他参研教师了解和把握了执教者的意图,从而展开有针对性的研讨。参研教师提前做好资料准备,比如收集的中外理念名句、平时教学活动中精心设计提问的事例等,都为研讨活动提供了第一手信息,从而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研讨活动的反思者

执教教师的反思带动了参研教师的反思,参研教师的反思又带动了执教教师的反思,整个研讨活动通过群体智慧的碰撞、激荡,使所有教师对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提问在原有认识上实现了超越。在分析具体课例中的提问这一环节时,参研教师分成两组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分析了其合理有效的设计,同时对一些不恰当的提问进行了分析和调整,比如:有些提问的回答时间很短,有些提问的指向性不明等。执教教师也针对自己的提问,结合其他教师的分析和调整谈了自己的反思,感受深刻。

(三)自身成长的受益者

研讨活动对参研教师更为深刻的意义在于吸收研讨中的有益经验,促进自身的成长。因此,在研讨活动中,教师通过对核心问题的解释探讨,对案例活动的深刻分析,在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互动中总结、吸纳对自己专业成长有益的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反思能力。在活动进入尾声时,大家纷纷谈了对本次研讨活动的感受:平时对有效提问的认识比较零碎,通过研讨活动后,对有效提问和合理反馈的策略在理论层面有了整体的认识和了解,对今后的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以上是对这次园本教研活动中各角色的分析,通过分析,我们更深地体会到:一次成功的研讨活动过程,应该是教师解决问题、澄清思路、提高认识的过程,只有各个角色充分发挥自身的角色功能价值,以分析和解决核心问题为主要目标,通过交流、讨论,最终形成集体认同的答案,提升出有益的经验,研讨活动才能更有效,才能真正促进教师的成长。

集体教学有效提问培训心得体会
《集体教学有效提问培训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