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3-18 09:03:32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读后感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读后感

终于是英雄了

高二(16)班赵建欣

在《水浒传》里,有许许多多的英雄,像智多星吴用,黑旋风李逵,一丈青扈三娘等等,而豹子头林冲则是比较早出现的其中一位。他有一个美丽且贤惠的妻子,有美满的家庭和很高的社会地位。可在官逼民反的背景下,却使林冲这位本不会造反的人偏偏铤而走险,走上了梁山。

林冲从屡遭迫害却不愿反抗,到横竖是没有活路,只有奋起反抗在灾难中杀出一条血路。使他成为官逼民反的代表和象征,终于显露出真英雄的本色。在林冲上梁山故事的前一部分,《水浒》以十分细腻的艺术笔触,反复描写林冲虽屡受迫害,却不愿反抗的心态。在高衙内调戏他的妻子时,他为了不得罪他的顶头上司,而又保住他那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的职位,所以他忍受了这奇耻大辱,以求平安无事。

误入白虎节堂是高俅陷害林冲的一个大陷阱。由于当时上司如父母的封建社会,他怎么也不敢把上司往坏处想,更不会想到上司还会无端地陷害他。此外,恐怕他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利用这次机会与高俅套近乎。所以,他把一个骗局当真了,自己把自己的眼睛捂起来,往陷阱里跳。直到被捉,才醒悟过来。到了被刺配沧州牢城,由于柴进的书信,他暂时在牢中过得还不错,也只等着有一天遇赦,便回东京去。然而高俅仍然不放过他,派陆谦和富安来谋害他。草料场得一场大火,林冲侥幸没有被烧死,可是会东京的路却被烧断了。于是林冲只好把陆谦三人都杀了,并且剖开了陆谦得心。尽管林冲的杀人手段是残忍了一些,可是他有好好的一个家庭,这样顶天立地的一个禁军教头却被高俅,陆谦迫害得家破人亡、有国难投,就更应该用这种严厉的手段惩罚仇人!只是这个时候,林冲才显露出他那真英雄的本色!终于是气魄宏大得造反英雄!林冲在奔往梁山的途中,在朱贵酒店的粉墙上写了一首诗:

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

江湖驰誉望,京国显英雄。

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

他年若得志,威震泰山东。

这首诗概括了一个朝廷命官被逼上梁山的原因和经过,显示了林冲丢掉幻想以后激发出来的反抗精神,回荡着一股悲壮的英雄气。

总而言之,林冲终于是英雄了,终于是一个气魄宏大的造反真英雄!

推荐第2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认识封建社会的罪恶本质以及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2、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细节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发展的写作方法;

3、培养学生展开想象、勇于创新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封建社会的罪恶本质以及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2、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细节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发展的写作方法。教学方法:以学生讨论、教师点拨为主。 教具安排:多媒体 教学时数:两课时

一、导入

说起《水浒》,我想很多同学都读过小说;即使没有读过小说,很多同学也看过电视剧;即使没有看过电视剧,那么我相信大家也听说过其中的好汉故事;应该说算是耳熟能详了。那么《水浒》中一共塑造了多少个好汉形象?(108,其中105个男人、3个女人)那么我想问问大家,你最喜欢这108人当中的哪个人呢?说说原因

(学生答)

108人的故事各有各精彩,108人的性格也各有不同,但是这108人的绝大多数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血性。这让我想起了一首歌。(播放电视剧《水浒传》主题曲《好汉歌》)

“大河向东流哇,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说走咱就走你有我有全都有哇,路见不平一声吼哇,该出手时就出手哇,风风火火闯九州哇!嘿呀依儿呀唉嘿唉嘿依儿呀„„”

在我们的印象中,梁山好汉就应该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当遇到不平之事时就会挺身而出,手刃仇敌,铲除贪官,替天行道!歌词当中也有这么一句——“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那么是否所有的梁山好汉都是该出手时就出手呢?

提问:林冲是否是一个“该出手时就出手”的人呢?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明确:要了解林冲是否是一个该出手时就出手的人,我们先要对林冲的一生进行一次回顾。关于林冲的故事,主要集中在《水浒》7—12回。——单线纵向式结构

二、故事简介

林冲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受人敬重,生活富裕,有个美满的小家庭。他对封建统治阶级抱有幻想,本无造反之心。然而奸臣高俅(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蓄意霸占林冲的妻子,虽多次调戏都遭到抗拒但仍不死心,于是高俅利用权势指使他的狗腿子陆谦(陆虞候)、富安等人设下毒计,诬陷林冲手执利刃故入军机重地白虎节堂,图谋行刺,把他送交开封府发落。开封府尹明知林冲冤屈,但迫于高太尉威势仍判定脊杖二十刺配沧州。高俅又令陆谦买通押差,要在赴沧州途中的野猪林害死林冲,幸被鲁智深救了。林冲和鲁智深分手后路过柴进庄院,受到殷勤接待;柴进又写信给沧州官府托请照顾林冲。林冲到了沧州牢营,由于送了银子给差拨、管营,又有柴进荐书,不仅免了一百杀威棒,还被派去看管天王堂。此后(课文节选的内容由此开始),陆谦、富安奉高俅之命追踪来到沧州,与差拨、管营合谋,必欲置林冲于死地。林冲被残酷的现实步步紧逼,虽忍辱求全而不可得,终于杀死仇敌,投奔梁山,走上反抗的道路,成为宋江起义军中著名的首领之一。

从林冲上梁山的经过来看,林冲一直在遭受逼迫,所以人们说林冲是“逼上梁山”的,这个“逼”字可谓十分的贴切。总结起来,让林冲上梁山的有“四逼”。

一逼——相国寺里辱娇妻

二逼——白虎堂上设奸计

三逼——野猪林中谋性命

四逼——火烧草场断后路

从林冲上梁山的经历可以看出来,林冲的思想、性格有个发展变化过程,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一开始的林冲并不是一个“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好汉。他的性格中有很软弱的一面。刚才我们是从大的情节上看出了林冲的性格,看出了他的思想发展变化的过程。当然人物的所作所为,一言一行都要和他的思想性格相吻合,那么,我们就来看看教材所节选的这一部分文字当中林冲的具体的表现。

三、情节分析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文中的情节:

1 我们都知道小说的情节是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组成,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 序幕:林教头沧州遇旧知(1)

开端:陆虞候密谋害林冲(2——5) 发展:林教头接管草料场(6——9)

高潮结局:风雪夜山神庙复仇(10——12)

通过分析情节,我们可以看出林冲性格的软弱性应该在文章中的序幕、开端、发展部分。

四、\"忍\"的性格分析

下面我们进行这样一个工作,小组讨论:课文中的哪些细节可以看出林冲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的思想性格。

第一部分:序幕(1) 林教头沧州遇旧知。

1、一个称呼

提问:各位同学,当你们面对着自己不共戴天的仇人的时候你会怎么称呼他?就算不是不共戴天的仇人,而是一个你十分厌恶的人,你会怎么叫?

明确:从林冲和李小二的对话里,我们看到林冲明知是高俅“生事陷害”,自己才吃了官司,刺配到沧州,但和李小二说到这件事时,他并不气愤、痛恨,还把高俅称作“高太尉”,甚至认为是自己冒犯了高太尉才受了官司。这既表现了林冲的善良安分,也表现了他忍受屈辱、性格软弱的一面。

(鲁智深骂郑关西——腌泼才、直娘贼、破落户。鲁智深骂高衙内——那撮鸟。想想李逵、鲁智深怎么称呼高太尉?)

第二部分(开端,2-5 节):陆虞候密谋害林冲。

2、一种冲动

林冲无辜受害,被刺配到沧州,远离了京城,高俅一伙,陆谦、富安又追到沧州,在李小二的酒店里密谋陷害林冲。林冲从李小二那里听说了这件事之后是什么态度?表现出林冲的什么性格?

明确:林冲听到李小二的报信,并确知从东京来的尴尬人就是陆虞候时,马上意识到“那泼贱贼”是要“来这里害我”,他识破了仇人的阴谋,激起了复仇的怒火,气愤地说:“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说罢,便怒冲冲地“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次日,“带了刀,又去沧州城里城外,小街夹巷,团团寻了一日”。这说明,当迫害逼到眼前时,林冲也具有了强烈的反抗意识。但是,“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时,“林冲也自心下慢了”,对仇人有所怀疑,却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性,刚刚点燃起来的复仇怒火又慢慢熄灭了。这说明林冲的反抗并不坚决,幻想得过且过,委曲求全。

第三部分( 发展,6-9 节):林教头接管草料场。

3、一个打算、一次祈求

陆虞候等人对林冲的迫害并没有停止,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本是这伙人的诡计,想置林冲于死地,林冲是什么态度?表现他的什么性格?

明确:管营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林冲是心有疑虑的,他曾对李小二说:“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但他还是听从了安排,而且作了长久打算。当他看到草料场里自己将要栖身的小屋四下里崩坏了时,便想:“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大难已经临头了,他却想安稳过冬。这说明林冲的心中,复仇的念头更淡漠了,委曲求全的思想又占了上风。后来,买酒途经山神庙时,还祈求“神明庇佑”。生命已危在旦夕,林冲却仍在幻想,这充分说明他还有随遇而安的思想。

( 举武松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为例与林冲对比,同样是受迫害的情况,武松是怎么做的?——先下手为强)

五、其他性格特点

文中,除了性格中的软弱性的特点之外,还有什么性格特点?从哪能体现出来?

1、火:文中几处出现了“火”这一道具的?

两次确认火盆灭了没有,说明了林冲的小心谨慎,忍辱负重,苟且偷安

2、刀:体现了林冲刚烈血性的性格

从林冲买刀到最后杀陆虞候时,猛然拔刀,我们经历了从遗忘到吃惊的过程,但吃惊之余,回头想想,这个刀的猛然出现又合情合理,因为前面已经交代过了,已有了铺垫。这种手法叫做千里伏线的手法,在古典小说中经常出现,本课当中还有一个道具用到了这种手法——酒葫芦。

细心的同学可能会有疑问:林冲杀差拨和富安时,用的可是花枪呀,而杀陆虞候时却用了尖刀,为什么呀? 因为这把尖刀就是为他准备的,林冲杀陆虞候,其实不是在杀人,而是借杀人来控诉,控诉陆虞候的不义,控诉社会的不公。他杀死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结义兄弟,也是在杀死“自己”。并且没有马上杀掉,而是对他进行

2 了一场审判,当道理说清楚了,宣判了他的死刑以后才动手结果了陆虞候的性命,直到这时,一个新的林冲从血腥和烈火中涅槃。

从杀陆虞候这处可以看出林冲真的很斯文,比如武松(却是饶你不得)、李逵(轮着大斧只顾砍人,一路砍将过去)

(课外留个探究题)有人说林冲并非一介武夫,而是一个文人?你怎么看待!

到这为止,我们知道了林冲并不是该出手时就出手,而是当他意识到高俅留给他的只是死路一条时,他才出手。我们发现林冲性格的转变,关键在于一个“逼”字,“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而本课的故事情节是以林冲的主要性格特征为线索,表现林冲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思想发展过程,有力来突出《水浒传》“官逼民反”的这个主题的。

忍(林教头)

狠(豹子头)

(雪夜报仇)

(买刀寻敌)

(沧州遇旧)

(草堂交接)

林冲作为一个八十万的禁军教头都是这样,那普通的老百姓呢?所以这部小说又有着很深刻的社会意义。这也是它能成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一个原因吧。

六、鉴赏形象的方法、步骤

本课我们主要对林冲的形象进行了分析,现在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归纳一下小说中如何分析、鉴赏人物形象?

1、从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来分析人物;

2、从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来分析人物;

3、从情节发展来透视人物的思想性格;

4、从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来理解人物;

5、从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来把握人物;

6、注意从不同角度或者多侧面地把握人物

七、练习

课堂演练:体现了黛玉什么性格特点?

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早见人又捧过漱盂来,黛玉也照样漱了口。盥手毕,又捧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贾母便说:“你们去罢,让我们自在说话儿。”王夫人听了,忙起身,又说了两句闲话,方引凤、李二人去了。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 亦未为不可。”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八、小结

《水浒》中有一个常常能让我感动的镜头:大雪纷飞的荒野,林冲望着熊熊燃烧的大火,他知道,他拚命想挣扎到回去和他美丽的妻子团聚的那一天没有了,已经被这把大火吞噬了。林冲扔掉了空空的酒葫芦,眼中含着热泪迎着呼啸的北风一个人孤独的前行,雪地里一串逶迤的脚印渐渐延伸到远方„„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情景不知有多少人感动过,因为不知有多少人同样有风雪山神庙时的沧凉心境。

3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两首诗歌吧,也算是对这篇文章,对这个悲剧的英雄人物作一小结:

幻灯八

(一)

漫天风雪,无尽悲伤,

一壶浊酒,十分惆怅。

正义已死,

问苍天,

路在何方?

熊熊烈火,长天茫茫,

壮士心,英雄泪,空飞扬!

一把刀,

一杆枪,

把江湖走尽,

不再彷徨!

(二)

也曾做狗,凄凄惶惶;

壮志雄心都付与校马场。

忍千古奇冤,

只为那名利红颜

怎知我魂断肠?

巾帼聚首,英雄一堂!

从此后,我去也

换一方天地,

轰轰烈烈干一场,

好男儿,

就应该志四方!

九、作业

运用今天所学的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分析2009年海南、宁夏高考题《孕妇和牛》中孕妇的形象。

推荐第3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故事情节

第一部分( 引子,第1节): 林教头沧州遇旧知。

包括插叙和林、李对话。作用: 交代主要人物、事情起因。点明林冲与高俅的尖锐矛盾,说明林、李亲密关系,留下李小二感恩图报的伏笔。

第二部分( 开端,2-5 节)::陆虞侯密谋李小二疑虑警惕,林教头识破阴谋,怒林冲买刀寻敌。

矛盾的展开:林冲刺配沧州后,高俅派陆谦追踪而来,密谋策划,新的冲突酝酿。没有平铺直叙,设置悬念,没有交代来酒店的是什么人,而是通过李小二夫妻的观察,写出来人的鬼鬼祟祟,说话偷偷摸摸,手段卑鄙阴险。再写林冲根据李小二提供有关来人的身材、相貌、年龄等分析断定是陆谦,使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林冲买刀寻敌,矛盾进一步激化。

这一部分体现了林冲的性格特点是: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对仇人认识不清,复仇心理并不强烈。

第三部分( 发展,6-9 节):林教头接管草料场。

接管草料场──交割──沽酒。

本段是由陆谦的谋害到林冲杀人报仇的过渡,表面看,紧张形势缓和下来,实际上,事态正按照陆谦的预谋发展。表面上的平静掩盖着一场生死搏斗,预示着矛盾即将进入高潮,为后文埋下伏笔。

这一部分体现了林冲的性格特点是:随遇而安,委曲求全,心存幻想。

第四部分( 高潮和结局,10-12自然段): 风雪夜山神庙复仇。

三个自然段::破庙借宿──偶听真情──报仇雪恨。

林冲性格变化的转折点,与前文照应,让陆谦等人通过对话把阴谋的主使者、原因、内容、执行经过,不打自招作了全盘交代,促使林冲性格发生根本转变。

这一部分体现了林冲的性格特点是:忍无可忍,彻底绝望。

故事情节以林冲的主要性格特征为线索,表现林冲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思想发展过程,林冲由安于现状到奋起反抗,完全是被一步步逼出来的,在那样的一种社会环境下,官府黑暗,陷害忠良,怎么会有林冲的好日子过呢?本来他有一个幸福的家,但是被百般的陷害和破坏,最后导致家破人亡。“是可忍,孰不可忍”。最后终被逼得无家可归而走上梁山。有力突出“官逼民反”这个主题。

整体把握

课文节选自《水浒》(七十一回本)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与课文前后相关的情节如下:林冲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的教头,他的上司太尉高俅的儿子高衙内看上了他的妻子。高俅及手下陆虞候设下一条毒计,让林冲买了一把宝刀,然后高俅命令林冲带宝刀入府,乘机诬陷林冲阴谋行刺,林冲因此被刺配到沧州。在去沧州的路上,押送的公人被陆虞候买通,多次想杀害林冲,幸亏被鲁智深救下,安全来到沧州。以下是课文的情节。后来林冲逃到柴进家里,柴进又把他介绍到梁山,成了农民起义军的一员。

作者通过林冲的人生遭遇,表现了怎样的主题呢?林冲本来是北宋京城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过着比较富裕安定的生活,他对现状很满足,对统治阶级也是拥护的。当高衙内调戏他的妻子、高俅设计陷害他时,他不能像出身下层军官的鲁智深那样奋起反抗,而是委屈忍辱,逆来顺受,他的出身、地位决定了他对黑暗政治的妥协性和软弱性。林冲最终起来反抗,关键是一个“逼”字。高俅及手下步步紧逼,使林冲走投无路,不得不手刃仇敌,投奔梁山,走上了反抗斗争的道路。如果说《水浒》的主题之一是“官逼民反”,林冲就是体现这个主题的典型例子。从林冲的个人遭遇,我们可以看到那个社会的政治状况,像林冲这样的中层官吏尚且无法维持安定生活,不能保障生命安全,那么,处于社会底层的民众的生活不是更痛苦、悲惨吗?为了活下去,民众才不得不起来进行反抗斗争,林冲被逼上梁山的社会含义就是“官逼民反”。课文使我们了解到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认识到封建社会人民群众奋起反抗统治者的必然性,这就是课文主题的意义所在。

林冲是怎样一个形象呢?首先,他安分守己,忍辱负重,随遇而安。课文开篇写林冲和李小二的对话,可以佐证:他明知高俅“生事陷害”,自己才吃了官司,被刺配到沧州,但和李小二说到这件事时,他并不气愤、痛恨,还称高俅为“太尉”,甚至认为是自己冒犯了高太尉才受了官司。而后管营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林冲是心有疑虑的,他曾对李小二说:“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但他还是听从了安排,而且作了长久打算。当他看到草料场里自己将要栖身的小屋四下里崩坏了时,便想:“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大难已经临头了,他却想安稳过冬。这说明林冲的心中,复仇的念头更淡漠了,委曲求全的思想又占了上风。后来,买酒途经山神庙时,还祈求“神明庇佑”。生命已危在旦夕,林冲却仍在幻想安稳度过刑期,回家团聚。其次,他正直,善良,有侠肝义胆;同时又刚猛激烈,嫉恶如仇。林冲在东京时曾“看顾”过李小二,在沧州服刑,还“把些银两”给李小二“做本钱”,表现了林冲心地善良,行事侠义的方面。但是,当林冲听到李小二的报信,并确知从“东京来的尴尬人”就是陆虞候时,马上意识到“那泼贱贼”是要“来这里害我”,他心中充满了复仇的怒火,气愤地说:“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说罢,便怒冲冲地“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次日,“带了刀,又去沧州城里城外,小街夹巷,团团寻了一日”。这充分体现了林冲性格中刚烈的一面。在山神庙林冲手刃仇敌时,一声怒吼,惊破敌胆,林冲威猛之中迸发出了他性格中反抗黑暗、崇尚正义的本质。最后,细心、缜密也是林冲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他管草料场,小心谨慎,去打酒前,“将火炭盖了……把草厅门拽上……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做事很细致;草厅被雪压塌后,他又“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细心探查;山神庙歼敌时,他“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左手拽开庙门”,出其不意,占据主动。这些都表现了他细心缜密的性格特点。

围绕林冲的遭遇,课文情节的展开可以说张弛有致、波澜起伏,反映了林冲性格思想的变化过程。路遇李小二是情节发展的开始,因为遇到李小二,才有了后面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同时,也表现了林冲安分守己、随遇而安的性格特点,为林冲以后的思想变化、走向反抗道路做铺垫。买刀寻敌是情节的发展。由李小二之口,引出陆谦等人的密谋,说明高俅仍不放过林冲,对林冲步步紧逼,小说在此营造出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林冲知道陆谦等人到来,勃然大怒,买刀寻敌,表现出他性格刚烈的一面,为他走向反抗道路奠定行动基础。这部分情节使矛盾冲突顿时紧张起来。接下来是看管草料场,这是情节的进一步展开。仇人相遇,刀剑相向的场面并没有出现,相反,局势又平缓下来。林冲被派到草料场,得到一个“好差使”,不仅林冲感到奇怪,读者的好奇心也被引逗起来。形势平缓,林冲随遇而安的性格又占了上风,他复仇的念头淡了,想得更多的是熬过刑期,回家团聚。这既表现了林冲性格的复杂性,也把他被“逼上梁山”的曲折过程表现得更充分。看管草料场又为陆谦等人陷害林冲提供一个绝好的机会,“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陆谦等人就是要绝了林冲的活路。雪夜杀敌,是情节发展的高潮。陆谦等人一把火烧了草料场,把林冲逼上了绝境。林冲终于迸发出彻底的反抗精神,毅然杀死仇敌,走上了与黑暗政治决裂的道路。

问题探究

1.林冲由随遇而安、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这个思想性格的转变是怎样完成的?

林冲来到沧州,一直抱着安度刑期、回家团聚的想法。即使他知道陆谦来沧州加害他,他仍心存幻想,求“神明庇佑”。直到草料场燃起大火,林冲在山神庙里听到了陆谦等人的对话,知道了高俅百般迫害自己的真相,他才清醒地认识到,高俅绝不会给他一条生路。残酷的现实促使他觉醒,激起他抗争的斗志,于是他毅然杀死了仇人,投奔梁山,走上了反抗黑暗政治的道路。

2.林冲的遭遇和他思想性格的变化,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现实有什么意义?

当时社会政治极端黑暗、腐败,善良本分的人们生活、生命得不到保障。像林冲这样的中级军官,都被恶势力逼得走投无路,不得不奋起反抗,那么一般的民众受欺压、迫害,进而铤而走险,聚众起义,反抗官府,也就不足为奇了。可以说,林冲被“逼上梁山”,为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政治现实,提供了一个窗口。

3.课文有哪些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是非常丰富、细致的,充分表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透露出人物的心理活动,为事件的发生发展做了必要的铺垫。

如开头细致地描写了陆谦等人鬼鬼祟祟的言谈举止,暗示他们是在密谋害人,而且和林冲有关系。这些细节描写,引出下文李小二报信,林冲寻敌复仇的情节,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又如林冲在草料场的一系列行动,叙述得非常详细。既表现了林冲细心缜密的性格,又说明草料场起火并非林冲疏忽所致,自然揭示出陆谦等人的借刀杀人的阴谋,使情节发展具有合理性。再如林冲在山神庙的细节描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为下文陆谦等人“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埋下伏笔,因此陆谦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为“逼”林冲奋起反抗,手刃仇敌提供了行动的前提。其他还有很多,可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

林冲与高俅(石昌渝)

研究《水浒传》成书,就不能不讨论林冲和高俅。从题材累积和演进的方面看,林冲和高俅是宋江三十六人故事流传史上的终端产生,如果说因为《宣和遗事》提到了劫取生辰纲、杨志卖刀杀人、宋江杀阎婆惜等事,《水浒传》的晁盖、杨志、宋江等形象还有发展之迹可求的话,那么林冲和高俅就是《水浒传》作者的前无古人的个人独创,其中无疑熔铸着作家个人意识和作家生活的时代精神,透过林冲、高俅形象,也就可以探索到作家创作的背景和动机。总之,林冲和高俅应是《水浒传》成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林冲和高俅在《水浒传》全书中所占的篇幅并不多,第七回至第十回,“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风雪山神庙”,主要的故事都在这里了。尽管篇幅不大,可它在全书中却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可以这样说:没有林冲、高俅,《水浒传》官逼民反的主题(《水浒传》主题具有多元性和多重性,官逼民反仅其一)就难以凸显和成立。金圣叹曾说:“开书未写一百八人,而先写高俅者:盖不写高俅便写一百八人,则是乱自下生也;不写一百八人先写高俅,则是乱自上作也。”高俅以一市井无赖,假蹴踘之伎博得皇帝青睐而官至极品。得势之后,便急不可耐地公报私仇,先是加害王进,继而是林冲。洞悉高俅心术的王进以走为上计,避开了一场杀身之祸,也不至于落草为“寇”。比较书生气的林冲却躲之不及。高俅要为自己的干儿子夺占林冲之妻,设下天罗地网,一定要将林冲置于死地;逆来顺受的林冲一忍再忍、一让再让,终于忍无可忍、让无可让,于是拔刀而起,杀了官府之人,流亡江湖,走上了梁山。林冲之反,乃高俅所逼,此所谓“乱自上作”也。

官逼民反的故事在《水浒传》全书中当然不止林冲一个,但比较起来,其他的人物都不及林冲典型。梁山一百八人,从上山的原因分析,可归纳为三类。第一类本是普通的百姓,因种种原因与官府矛盾,终至揭竿举义,如林冲、晁盖、鲁智深、武松、宋江等。第二类本是鸡鸣狗盗之徒,如占据少华山的打家劫舍的朱武、陈达、杨春,菜园子出身、把僧行杀了在孟州十字坡开黑店的张青,放赌为生、赌博时打死人而流落江湖的石勇,在浔阳江边专贩私盐的童威、童猛,牢城管营之子、开酒店、在妓女身上生利息的土霸施恩,打死人逃亡江湖在戴宗身边做小牢子的李逵,等等,他们都百川归海似的最后聚集在宋江的“替天行道”的杏黄旗下。第三类本是朝廷官吏和地方富豪,他们反倒是被宋江等人设计“赚”上梁山的,如呼延灼、徐宁、卢俊义等。这三种人,第二类和第三类很难归在官逼民反的范畴内。

就第一类人物而言,有谁比林冲更典型呢?不错,晁盖劫取生辰纲之小结义是梁山聚义的源头,劫取当朝太师的财宝具有某种对抗官府的性质,由此而发展到占据水泊梁山,则是为梁山事业奠定了基础。不过,要说晁盖是为官府所逼,似乎有点牵强。晁盖是济州郓城县东溪村富户,是地方的“保正”,并没有任何受官府压迫的记录,他与吴用等七人谋画劫取生辰纲,理论上是“不义之财,取之何碍”,而实际上是要取得这十万贯金珠宝贝给自己享用,“图个一世快活”。所以他们把劫来的金珠宝贝尽悉瓜分,各自藏匿。后来因为案情暴露,地方藏身不得,才逃上了梁山。鲁智深的精神境界要高出晁盖们许多,他是一个嫉恶如仇、抱打不平而不计个人利害得失的英雄,先是因拯救金翠莲父女,失手打死土霸镇关西,不得不削发为僧,藏匿山林,既而又为解救冤屈的林冲,大闹野猪林,走上与官府对抗的道路。他拳打镇关西,是扶弱济困、除奸锄霸,与官逼民反的主题不在一个层面上。武松杀潘金莲、西门庆是一种极端的报仇行为,其中固然有官府受贿包庇凶犯、逼得武松不得不动用私刑的因素在内,但这因素比起林冲之所受的“逼”,相差甚远。宋江和林冲一样,做梦也没有想到会上山为“寇”,他生性孝义,精通刀笔和吏道,胸有凌云壮志,却沉郁下寮,也许他的潜意识中埋藏着反叛的因子,但他的理性却相当传统,只想在封建正途上博个功名富贵。只因晁盖是他的“心腹兄弟”,生辰纲一案事发,为帮助晁盖逃脱,他冒险泄露官府机密,一步跨出,便不能回头,从此身不由己的走上江湖,终于坐上了他极不愿坐的梁山第一把交椅。他因仗义而触犯刑律,与林冲平白无故地遭受陷害,其性质有明显的差异。如果宏观来看, 3 晁盖、鲁智深、武松、宋江等人的遭遇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腐朽和黑暗的封建官僚政治对民众生存的威胁和压迫,以及在这种威胁和压迫下民众情绪的躁动、愤激和反抗。即如上述第二类、第三类人物的遭遇,也反映了封建时代政治腐败、奸宄放纵、百姓走投无路而“铤而走险”的现实。在一定的意义上说,所有这些人物的故事都是对林冲故事的补充和照应,都归向于《水浒传》的主题。

官逼民反,用金圣叹的话来说叫“乱自上作”。尽管金圣叹不可能超越封建意识形态,他和所有士人一样都将民众造反看成是“犯上作乱”,但他认为林冲之反乃是高俅所逼,却不能不说是封建时代中的清醒之论。在《水浒传》中最有资格代表“上”的是高俅,大名府的梁中书,江州的蔡九知府,孟州的张都监、张团练,等等,都只是些地方官吏,他们虽然是整个封建官僚机器的一部分,但还不足以代表朝廷。蔡京是朝廷重臣,可是他在小说中只是一个抽象的存在。唯高俅官居太尉之职,总揽国家军务,又深得皇帝宠信,他的一举一动可以说都是朝廷意志的体现。我们要特别注意高俅加害王进、林冲的方式,他采用“公事公办”,有意要把自己隐藏在国家意志的背后,待林冲在开封府幸免死罪后才使用暗杀伎俩。也就是说,高俅乃是调动国家机器来迫害林冲。说高俅是“上”的代表,毋庸置疑。另一方面,高俅既是朝廷的代表,则林冲的造反,以及后来梁山武装与高俅的战争,也就具有了不容置辩的反朝廷的政治性质。由此可见,林冲和高俅的冲突虽然是全书情节的一部分,但他们矛盾的性质却带有全局性,是全书主题的基石。

高俅和林冲的故事,简单概括起来,也可以说是“夺妻杀夫”。夺妻杀夫,本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小说史上这类作品屡见不鲜。最著名的当数宋初乐史(930-1007)的《绿珠传》。此事见于《晋书·石崇传》,不纯粹是小说家言。乐史敷衍成篇,如他在篇末所说:“今为此传,非徒述美丽,窒祸源,且欲惩戒辜恩背义之类也。”小说所强调的是绿珠作为一个侍姬,竟能不惜一死以酬主人,那些享厚禄、盗高位的衣冠须眉又如何:亡仁义之行,怀反覆之情,暮四朝三,唯利是务,岂不悲哉!小说寓言如此。循此思路,詹詹外史《情史》把它编入“情贞类”。《情史》“情贞类”所收同类故事还有多篇。其中《申屠氏》叙靖康二年董昌之妻申屠氏美艳有才,当地富豪方六一设计诬陷董昌,将其杀害以夺其妻,申屠氏伪装顺从,伺机将方六一刺死,然后自缢。《歌者妇》叙南中大帅害死歌者以强占其妻,其妻藏利刃欲刺大帅未果,遂自断其颈而亡。这类话题的主旨都是赞赏女主人公的节操。

《水浒传》的林冲娘子也是一位烈性女子,第二十回补叙她见难逃高俅魔掌遂悬梁自尽,然而《水浒传》作者之意并不在褒奖节烈,而在揭示一个重大社会历史主题:官逼民反。“杀夫夺妻”是强者对弱者实施的暴行,强者当然是凭藉自己的权势达成其卑鄙的目的。司马伦之流所以能够得逞,客观条件是封建专制的官僚政治体制。这个体制的顶端是皇帝,皇权天授,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对臣民握有不容置疑的生杀予夺大权。皇帝以下由各级官吏叠成一个多层金字塔,上一层对下一层同样具有绝对的权力,塔基下则是广大的平民。这个金字塔结构的固着力是下层对上层的绝对服从,配合意识形态便是“孝”和“忠”的神圣化和绝对化。由秦始皇创立的这个体制延续上千年,在改朝换代和分裂统一的历史过程中不断改进而逐渐完备。人们在这个体制下生活,头脑里难以生长权利的观念,即使发生权利观念的萌芽,也必定会遭到无情的扼杀,像司马伦的行为,人们都只是以伦理的尺度考量其善恶,一般不会从法的角度判别其是非,触及“官”的要害问题。

《水浒传》的创造性和深刻性就在处理“杀夫夺妻”话题的别具机杼,超越情贞模式,作者把高俅、林冲及林娘子的纠葛配置成一个新的格局。林娘子淡出,着意展开高俅和林冲的矛盾。作者固然是把高俅作为坏人来描写,但对他的描写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高俅本来就是一个破落户子弟、游手好闲的无赖棍徒,这样一个社会人渣居然由皇帝的好恶而擢升为朝廷重臣。高俅发迹,昏聩的赵佶自不能辞其咎,但是如果没有金字塔式的封建官僚制度,赵佶纵有其意亦难以达成其事。第二,高俅夺林冲之妻,不似司马伦那样赤裸裸,他使用“合法”手段,设陷阱诱使林冲带刀进入军事机密的白虎堂,名正言顺的加其死罪;死罪未能成立,高俅虽然恼怒,却仍不直接杀掉林冲,而是采取暗杀的方式;在林冲未死之前,高俅一直不肯公开强夺林娘子。高俅调动国家机器来对付林冲,使林冲躲无可躲,藏无可藏。第三,高俅作恶多端,祸国殃民,终其《水浒传》情节,他并没有像一般小说中的坏人那样得到恶报,《水浒传》的结局是宋江等人冤死,他仍然高居庙堂。综合三点,作者没有把高俅写成一个孤立的坏人,作者主观上不可能对封建官僚制度的本质有所认识,但至少认识到高俅的坏不是孤立和偶然的现象,是当时官僚政治腐败和黑暗的集中表现。

林冲这个人物,《水浒传》作者依据“豹子头”绰号给他设计了一个“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的外貌,这个从《三国演义》张飞形象复制出来的外貌与他的儒雅的举止反差太大,并不被读者认可,清代以后的绘画和戏剧舞台脸谱都被修改成清雅的须生,以达到表里如一的美学效果。《水浒传》的林冲有两个特点。一是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安分”是指他安于封建等级制度所规定他的社会角色,他不想投机钻营往上爬,更不想改变现存社会等级秩序,他只求在现存社会等级秩序中维持他的也许是令人羡慕的家庭生活。他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非军中指挥官,品级不高,也没有什么实权。他娶妻尚未得子,岳父也是一个教头,婚姻门当户对,是一个小康家庭。他很满足,为了保住这种平平常常的小家庭生活,决不招惹是非,是非招惹到他,他宁愿躲避退让,即使受欺侮也要逆来顺受,委曲以求小家之全。他武艺高强,既没有鲁智深的豪侠之气,更没有李逵的反叛精神,他只是一个循规蹈矩的良民。假若不是高俅逼他至绝境,他一定会像他岳父一样安安稳稳和默默无闻地过一辈子,决不会落草为寇。其实,千百年来大多数中国人都是这样生活过来的,即使是被压在社会金字塔的最底层,如果不是略无生机,也不会铤而走险,去甘冒“大逆不道”的罪名。正因为如此,林冲的性格很有中国国民的代表性。其二,林冲眼睁睁看着草料场被烧,虽庆幸不曾被烧死,却从此也逃不脱一个死罪的结局,他挺枪冲出山神庙,杀了高俅派来的爪牙。接下去,作者没有循着传统复仇类型作品习惯思路来写林冲如何潜回东京,去取仇人高俅的首级,而是走上梁山,投身到绿林草寇中去与朝廷对抗,换句话说,林冲的“反”,已超越了个人反抗的范畴,他的反抗已与当时社会的颠覆势力融为一体,升华为一个社会阶级的反抗,明显的带有政治性质。

林冲和高俅的矛盾已不是简单的好人和坏人的矛盾,而已提升为民众和官府的矛盾。高俅将林冲逼上梁山,成为了官逼民反的典型案例。《水浒传》通过林冲被逼上梁山极有感染力的故事,充分揭示了官逼民反、民不能不反的合理性。作者的同情在林冲一边,这种倾向在封建时代无疑是一个大胆的叛逆。

写作特点

1.刻画人物,鲜明生动

首先,作者不是孤立地塑造人物形象,而是把人物放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这样,不但写出了人物的阶级特点、个性特征,而且写出了人物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其次,作者不是静止地塑造人物形象,而是把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发展。作者把林冲这一人物置于与高俅为首的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和自身思想中的矛盾这两种矛盾的交织中来刻画,鲜明地突出了“官逼民反”这一主题。再次,作者不是笼统地表现人物性格,而是通过一些有代表性的动作和语言来表现。比如林冲在风雪之夜出门沽酒时,作者生动地描写了他一系列动作:“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这里以“挑”、“盖”、“戴”、“拿”、“拽”等一系列动作,细腻地刻画了林冲谨慎小心、安分守己,唯恐出事的心理状态。最后林冲杀敌报仇,对陆谦那“泼贼”、“奸贼”的怒骂,“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这义正辞严的怒斥,以及“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搁着……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等一系列动作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林冲觉醒后对助纣为虐、内残狠毒的陆虞候的极大义愤。

2.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相当成功

本文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对展开情节、渲染气氛和表现人物性格都起一定的作用。在景物描写上,紧扣回目“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风雪”二字。林冲初到草料场时,“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到草料场后,“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出门沽酒时,“那雪正下得紧”。沽酒返回时,“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这些描写,使读者对当时的风大雪紧,留下了具体深刻的印象。景物描写虽着墨不多,但或直接描写,或侧面烘托,均起到了推动情节层层发展、逐步引向高潮的作用,同时也渲染了气氛,衬托了人物性格。那密布的彤云,怒号的朔风,飞扬的大雪,破败的草料场,孤寂的古庙,形成一种荒凉、寂寞、冷落的气氛,而草料场上那“必必剥剥地爆响”“刮刮杂杂”地燃烧起来的熊熊烈焰,也烘托了林冲的反抗怒火。

本文细节描写也十分出色。如林冲第一次走出草料场的一系列动作描写,以及草厅被雪压倒后的一系列动作心理描写,都说明林冲的精细谨慎,忠于职守,表现了他安分守己的性格。同时也使读者明确意识到草料场起火不是林冲不慎造成的。这样的细健诿栊矗刮恼虑昂笳沼Γ峁寡厦埽骨榻诘姆⒄购虾跚槔怼?

3.两处写偷听,详略有致,各具特色

推荐第4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

2、学习本文通过语言、行动、心理和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认识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从而加深学生的社会认识。教学重点:

1、分析林冲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

2、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

体会心理活动描写的作用。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步骤:

第 一 课 时

教学要点:

1、了解作家作品

2、积累字、词,理清文章思路和线索 教学步骤:

一、导入:先播放《好汉歌》,然后教师说话:

梁山好汉,108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传奇故事。鲁智深是拳打镇关西,杨志是失了生辰纲,武松是景阳岗打虎,真如歌中所唱:“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这是梁山好汉的作风,路见不平尚该拔刀相助,更何况自己受了冤屈?但是梁山好汉中也有人曾经有不平不能吼,举起来的拳头打不下,他是谁?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林教头”--林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林冲的一段故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板书课题)。

二、了解作者和作品 ⑴关于作者:关于作者的说法很多,有的说是罗贯中,有的说是施耐庵,有的说是两人合写。现在大部分人还是认为是施耐庵所作。施耐庵,生平事迹缺乏可靠记载。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人,20世纪20年代以来陆续发现一些相关材料,如《施耐庵墓志》《施耐庵传》等。《墓志》说他生于1370年,曾中进士,在钱塘做过两年官,与当道不和,弃官回乡,从事著述。 ⑵《水浒传》

《水浒传》原名《忠义水浒传》,甚至就叫《忠义传》。是明代长篇小说,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这部章回小说是在《宣和遗事》、民间故事及话本的基础上,经过施耐庵的整理加工,进行再创作而完成的。《水浒》生动地描写了一支以宋江为首的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诞生、发展、失败的全部历程;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根源以及起义终于演为悲剧的历史原因;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的黑暗统治,歌颂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一个个为人民喜爱的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歌颂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 《水浒》最早为100回本,后来出现120回本,明末清初金圣叹腰斩《水浒》,删掉了71回以后的内容,又将第一回改为楔子,成为70回本,这样故事性增强,情节紧张生动,引人入胜,语言简练生动,人物性格鲜明,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水浒》和《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并称为四大名著,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

三、师生共同理清文章思路

1、理清小说情节的发展阶段 开端(第1自然段): 林教头沧州遇旧知。 发展(2-5 自然段):

陆虞候密谋害林冲,林教头买刀寻敌。 进一步发展(6-9 自然段):林教头接管草料场。

高潮和结局(10-12自然段): 风雪夜山神庙复仇。

2、分析文章线索

明线:林冲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思想发展过程

暗线:敌人对林冲的陷害

四、课后思考:

林冲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的教头,家境殷实,生活幸福,这样的一个人,为何会一再遭到高太尉的陷害,他又是如何走上反抗道路的呢?我们下节课分解。

第 二 课 时 教学要点:

1、分析林冲的人物形象

2、认识林冲走上反抗道路的原因与意义 教学步骤:

一、根据情节分析林冲的人物形象

1、补充介绍与课文有关故事情节

林冲是《水浒》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受人敬重,生活富裕,有个美满的小家庭。他对封建统治阶级抱有幻想,本无造反之心。然而奸臣高俅(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蓄意霸占林冲的妻子,虽多次调戏都遭到抗拒但仍不死心,于是高俅利用权势指使他的狗腿子陆谦(陆虞候)、富安等人设下毒计,诬陷林冲手执利刃故入军机重地白虎节堂,图谋行刺,把他送交开封府发落。开封府尹明知林冲冤屈,但迫于高太尉威势仍判定脊杖二十刺配沧州。高俅又令陆谦买通押差,要在赴沧州途中的野猪林害死林冲,幸被鲁智深救了。林冲和鲁智深分手后路过柴进庄院,受到殷勤接待;柴进又写信给沧州官府托请照顾林冲。林冲到了沧州牢营,由于送了银子给差拨、管营,又有柴进荐书,不仅免了一百杀威棒,还被派去看管天王堂。此后(课文节选的内容由此开始),陆谦、富安奉高俅之命追踪来到沧州,与差拨、管营合谋,必欲置林冲于死地。林冲被残酷的现实步步紧逼,虽忍辱求全而不可得,终于杀死仇敌,然后逃到柴进家里,柴进又把他介绍到梁山,投奔梁山,走上反抗的道路,成为宋江起义军中著名的首领之一。

林冲被“逼上梁山”具有典型意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第十回,是最精彩的回目之一。它具体地向我们展示了在封建统治者一逼、再逼、逼得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林冲终于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拔刀而起怒杀仇敌,走向反抗的道路。

2、分析林冲的人物形象:采用学生思考、讨论、探究,教师启发的方式教学。⑴沧州遇旧

思考:开端中,作者说林冲“闲走”,其实闲笔不闲,这部分对表现林冲思想变化有什么作用? 明确:(加粗字体板书)

(1)李小二“在东京时,多得林冲看顾”,后又是林冲“救了他免送官司”,并“与他赔了些钱财,方得脱免”,最后还是林冲“赍发他盘缠”才“于路投奔人”。这段插叙充分体现了林冲行侠仗义,扶危济困的性格特征。

(2)林冲来到沧州,虽然感到前途渺茫,但仍存有幻想,违心地说自己是“恶了高太尉”才“刺配到这里”,对自己遭受陷害的冤情,虽有怨意,但更多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说明他安于刑徒生活,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并无反抗之意,抱有刑满释放,重获生路的希望。

(3)“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这淡淡的一句,表明扶危济困的英雄林冲,身在危难之中,依然不顾自己的苦难,一心为别人着想的高贵品质,使李小二感恩戴德行为显得合情合理,为下文关心林冲的情节作了铺垫。 总之,(板书)沧州遇旧--(表现了他的)善良安分 ⑵买刀寻敌

思考:林冲无辜受害,被发配到沧州,远离了京都,高俅、陆谦、富安又追到沧州,在李小二的酒店里密谋陷害林冲。林冲从李小二那里听说了这件事之后是什么态度?表现了林冲了什么性格?

明确:马上意识到“那泼贱贼”是要“来这里害我”,他识破了仇人的阴谋,并激起了复仇的怒火,气愤的说:“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说罢,遍怒气冲冲地“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次日,“带了刀,又去沧州城里城外,小街夹巷,团团寻了一日”。这说明,当迫害逼到眼前时,林冲也具有反抗意识。但是,“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时,“林冲也自心下慢了”,对仇人有所怀疑,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性,刚刚燃起来的复仇怒火又慢慢熄灭了。息事宁人、安分软弱又占了上风。充分显示出他安于现状的性格。 ⑶接管草料场

思考:但是,陆谦等人对林冲的迫害并没有停止,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本是这伙人的诡计,想置林冲于死地,林冲的态度是什么?表现了他什么性格?

明确:管营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林冲是心有疑虑的,他曾对李小二说:“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真不知何意?”但他还是听从了安排,当他看到草料场里自己的将要栖身的小屋四下里崩坏了时,便想:“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大难临头,他却像安稳过冬。这说明林冲心中,复仇的念头更淡漠了,委曲求全的思想又占了上风。后来买酒途径山神庙时,还祈求“神明庇佑”。生命已危在旦夕,林冲却仍在幻想,这充分说明还有逆来顺受,随遇而安的性格特点。 另外,林冲外出沽酒前,“将火炭盖了,„„把草厅门拽上,„„把两扇草场门拽上锁了,”一件一件做得很有条理;沽酒回来后发现草厅倒了,“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这一系列的动作性细节描写,充分体现了他小心谨慎的性格。 ⑷手刃仇敌

思考: 林冲由幻想安度刑期到奋起反抗斗争,这个思想性格的转变是怎样完成的?

明确:当林冲在山神庙得知敌人的狠毒阴谋时,他再也无法忍耐下去了。当他听到“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等话语时,他怒火中烧,旧恨新仇,一齐涌上心头,拽开庙门,挺着花枪,大喝一声“泼贼哪里去!”这山崩地裂的一声大喝表明,经过艰苦思想斗争的林冲,终于忍无可忍,抛弃了幻想,同从前所依附的封建统治集团彻底决裂,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二、认识林冲走上反抗道路的原因和意义

1、思考:回首看看林冲所走过的路,是什么原因让这样一个逆来顺受的人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明确:“逼”。 从相国寺里辱娇妻,到白虎堂上遭陷害,高俅一步一步紧逼,逼到野猪林,逼到草料场的火海。林冲忍无可忍,忍过了东岳庙,忍过了野猪林,退缩到了山神庙里。等他知道再忍便是葬身火海时,他如梦初醒。高俅一伙的步步紧逼,使林冲走投无路,终于走上了而反抗斗争的道路。 板书:

1、原因:关键在于一个“逼”字 ①相国寺里辱娇妻 ②白虎堂上遭陷害 ③野猪林里谋性命 ④火烧草料场断后路

2、思考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所走的道路,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意义?

明确: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而是认识封建社会人民群众奋起反抗统治者的必然性。第一点,林冲本来是北宋京城80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过着比较富裕安定生活,这就决定了他的妥协性和软弱性,满足现状,缺少反抗精神。像林冲这样的人尚无法维持安定生活,不能保障生命安全,那么,广大劳动人民之痛苦不是可想而知了吗?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黑暗,朝廷的腐败。第二点,林冲性格的转变,关键在一个“逼”字。高俅一伙的步步紧逼,使林冲走投无路,终于走上了反抗的道路。当时,封建统治阶级肆无忌惮地残害人民,使人民无法生活。为了活下去,人民群众才不得不起来反抗,这就是“官逼民反”。《水浒》的主题就是“逼上梁山”,而林冲所走的道路则是体现这个主题的典型例子,这使我们认识到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板书:

①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

②深刻揭示了“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社会真理

三、合作探究:课后趣味思考 林冲杀差拨和富安,用的是花枪,为什么杀陆谦用的是尖刀?而且如何认识其手段的残忍?(可灵活安排为下节课的趣味开场,学生各抒己见,活跃课堂气氛。)

第 三 课 时

教学要点:

分析文中的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及作用 教学步骤:

先从解决上节课的趣味思考导入。

(待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应从表现主题的角度指导学生收束:)

杀陆谦的解腕尖刀本就是为他而准备的。林冲杀陆虞侯的手段是残忍了些,但唯其如此,方能显示敌人的阴险狠毒和林冲的被逼无奈,最终忍无可忍,以此来释放心中的愤怒。因而林冲杀陆虞侯,是借杀人来控诉,控诉陆虞侯的不义和社会的不公,从而显示林冲造反的正义性;林冲杀人,既是杀掉自己的结义兄弟,也是在杀“自己”,杀掉那个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的自己,而一个全新的林冲也从血腥和烈火中涅磐。

好了,这就是解读小说的基本方法:一切从主题的需要出发去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个思路来探讨下列问题。

一、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然后分析其作用

1、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

①开头细致描写了陆虞候等人鬼鬼祟祟的言谈举止,暗示他们是在密谋害人的事,而且和林冲有关系。这些细节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出了李小二给林冲报信,林冲寻敌复仇的情节。

②林冲要去沽酒来吃,离开草料场时,“将火炭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草厅被雪压倒后,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便“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才“把门拽上,锁了”,到山神庙里去安身。这些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了林冲安分守己、办事谨慎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告诉读者,草料场起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林冲疏忽,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③林冲进了山神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这个细节描写为下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着了”埋下伏笔,陆虞候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完成了性格上的重大转变。看来,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细节。

2、合作探讨:

文章两次写到了偷听,请找出来并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

①店里:李小二的妻子有意去听,但由于陆谦等人是在谋划害人的亏心事,因而做贼心虚,怕人听到,只能暗中私语,隔墙之耳也就听得不甚清楚了。

②庙里:林冲无意中听到了陆谦等人谋害自己的全部对话。陆谦等人放火成功,根本没想到深夜冷落萧条的山神庙里会有人,更想不到会是林冲;加上他们自以为阴谋得逞,按捺不住内心的狂喜,免不了得意忘形,无所顾忌;林冲又仅隔庙门,因而听得清清楚楚。

3、作用: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二、分析景物描写--风雪的作用

1、直接描写 ①.刚去草料场,“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②.出门沽酒时,“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 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下得紧。” ③.沽酒返回时,“看那雪, 到晚越下得紧了。”

2、用侧面描写 到草料场后,“仰面看那草屋时, 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这些描写,使读者对当时风大雪紧,留下具体印象。正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才出去沽酒,才会途中见到山神庙;正因为风雪越下越大,草屋才被大雪压倒,林冲才去山神庙安身;正因为风雪大,为了抵挡风雪,林冲才将大石头堵门;正因为庙门被抵推不开,才有机会让陆谦等人的阴谋暴露,促使林冲性格变化,起到推动情节层层发展的作用,同时渲染了气氛,衬托了人物性格。那密布的彤云,怒号的朔风,飞扬的大雪,破败的草料场,孤寂的破庙,形成一种荒凉、寂寞的冷酷气氛,而草料场那“必必剥剥”地爆响,“刮刮杂杂”地燃烧起来的熊熊烈焰,也点燃了林冲反抗的怒火。正是在这悲壮、凄凉的气氛中,林冲完成了他性格的重大转变,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3、作用: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

三、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水浒传》第七~十二回。

推荐第5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林交头风雪山寺

施耐德

【教学目的】

1.了解环境描述的特点和功能,欣赏文字描述。

2.了解林冲的性格如何随着情节的发展而改变,并学习表征矛盾和斗争的过程。通过情节,环境,言语和行为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性格特点。

3.了解封建社会官方强迫人们反对,人们必须反对事实及其必然性。 4.注意分析描述的作用和描述的细节。

【安排】2小时

【教学步骤】

第一类

首先,谈话进入

字符的性质是由许多因素引起的,有固有的遗传因素,有获得因素。哪一天明天因素和人们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母亲三个移动的故事可以用作例子,我们想今天学习,林iao头雪山寺哪里水边缘充分展示官方力量人的主题。

二,引进水边界和林iao头雪山寺,前者的故事。

指定学生阅读的文字[预告提示],问题类:水in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以农民起义为主题 在优秀的小说,它的艺术总结农民起义的历史发生,发展的过程,直到失败。林iao头风雪山寺是林冲的逆向,妥协,走向抵抗重要篇章的道路,也是封建社会官方强迫反最典型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封建社会压迫人们对抗拒道路的必要性。然后添加以下内容:

水in是描述着名的长古典小说的北宋农民起义。这一章的小说是在玄uan纪念,民间故事和文字的基础上,在元代末和石南的年初,整理加工,重新创作和完成。在北宋晚期,封建统治者是微弱和迷人的,外来入侵,连续几年的自然灾害,人是贫困的,正如书中写道:红色的太阳像火,野生稻米半干焦。风扇震动! (见第16回水边缘),所以大而小的农民起义连续爆发。水边缘生动地描述了一个宋江由大批农民起义军队诞生,发展,失败的所有过程;深刻揭示了官方强迫人民反对社会根源和起义终于发生了悲剧的历史原因;暴露封建地主阶级 黑暗统治,称赞农民阶级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一个爱英雄血肉的人。也可以说,水Marg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主题的小说。

水in的英勇故事的斗争,已经蔓延广大人民群众,还有一些仍在舞台上展示,如三战朱庄,吴松虎,李魁下山等等。林庆是一位重要人物中的水。。他原来在东京的八十万宴会的教练,尊重,丰富的生活,有一个快乐的小家庭。他有关于封建统治阶级的幻想,没有反叛。然而,高雅儿子的高灵魂(高上尉)故意占领林忠的妻子,虽然许多被骚扰的人已经抵抗,但仍然没有放弃,所以高度使用权力使他的狗腿卢钱等待)富安,设立了毒品,把林崇卓的利润边缘搞入军事重白虎节,阴谋暗杀,送他到开封楼发。开封尹明知道林冲的不满,却被高威伟伟强迫仍决定脊柱二十刺刺沧州。高也让路ian买不好,去沧州野猪森林损伤林冲,幸好陆志深深省心。林崇和 卢志森通过柴金壮源分手,受到了关注;柴金也写信给沧州官方关心请照顾林冲。林赶到沧州营,由于钱给贫穷的方言,管理层和木柴推荐的书,不仅一百个杀了棍子,还送去看国王教堂。从那以后(摘录的文字内容从一开始),卢倩,傅安峰高的生活跟踪到沧州,和表盘,管理阴谋,就会匆忙死亡。林冲是残酷的现实,更加强硬,虽然侮辱和不可用,终于杀了敌人,去了凉山,走上了抵抗之路,成为了宋江反抗军的着名领袖之一。

林庆被迫对梁山是典型的。林iao头雪山寺摘录自水边缘第十回,是最令人兴奋的回来之一。它具体地告诉我们,在封建统治者被强迫,强迫,强迫无路的情况下,林冲终于逆转,妥协到刀和愤怒杀了他们的敌人,走向抵抗之路。那么文本如何表征林冲的性格的变化? 第三,清楚故事情节:

第一部分(引言,第1部分):林教沧州第一例。

包括介绍叙利亚和林,李对话。角色:帐户的主要角色,事情原因。点林林高 俅锐矛盾,认为林,李亲密的关系,离开李小斌感恩画画预示。

第二部分(开始,2-5)::鲁宇等待谋杀林冲。

鲁玉等待情节规划,李晓两人怀疑警戒,林知道第一次突破阴谋,愤怒林崇刀找敌人。

矛盾的开始:林冲刺与沧州,高中派出Lu ian跟踪,阴谋策划,新冲突酝酿。没有直截了当的悬念,没有帐户到酒店是什么人,但是李晓迪丈夫和妻子观察,写出了鬼祟,说话鬼祟,意味着卑鄙阴险。然后根据李晓迪写林创,提供人的身体,外表,年龄等分析得出结论说,卢倩,让故事引人入胜。林忠买刀找敌,矛盾进一步加剧。

第三部分(发展,6-9):林头接管草料场。

接管饲料场卖葡萄酒。

这一段是卢ian的谋杀,以林庆谋杀报复的过渡,表面,张力放松,其实情况是按照卢倩的预谋发展。在表面的平静掩盖了一个生死的斗争,表明矛盾即将进入高潮,为后来埋下的预兆。

第四部分(高潮和结束,10-12 自然节):雪雪山寺复仇。

三自然段:打破寺庙留复仇仇恨。

林冲的个性在转折点和前一张照片上发生了变化,使卢倩等人通过对话到共谋者的主要信使,原因,内容,执行过去,不要从战斗中走出来帐户,促进林冲人格改变。

以林崇的主人公的故事为线索,林the的表演从羞辱崛起到意识形态发展过程的崛起,一个强烈的亮点,官方强迫人们反对主题。

四,分析林崇的性格

①在文章开头的一个八卦的表现上,林崇的思想有什么作用?

清:两段内容的开头,一段是在东京插入原来的情况,二段是林冲,李晓斌后对话。一系列的内容,展现了林忠的正义感和勇气,反映林崇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从林崇和李晓的对话中,也看到他忍受了羞辱,不要认为斗争的弱小和不稳定的性格。他知道高生活,他不得不诉讼,被刺到沧州,但李晓说这件事,他不生气,恨,也叫高巍,甚至认为是自己的风险 承诺一个高级队长是一个诉讼。这显示林崇的良好的安全性,但也表明他忍受了羞辱,弱者性格方面。

②林庆无辜的受害者,被沧州刺伤,远离首都,高群,卢倩,福安,赶上沧州,李晓迪在酒店画框林林。林庆从李晓二听说这件事情是什么态度?显示林冲的性格?

清楚:林庆听到李小一的信使,确信来自东京的尴尬是鲁豫等待,马上意识到贼小偷是来这里伤害我,他看到敌人的阴谋,激起了报仇的愤怒,愤怒地说:休息打我,只叫他肉和血为泥!他结束了,然后冲到街上买了一个解决方案手腕,用身体,前街道找到了一个地方,第二天,用刀,去了沧州市外的一个小街道文件夹,圆和圆找一天。这说明当迫害迫使前线时,林冲也有很强的抵抗感。然而,街道寻找三五天,却没有消费,林冲也从心里慢下来,敌人有疑虑,但失去了警惕,只是点燃了愤怒的报复,慢慢熄灭。这表明林冲的抵抗不是坚决,幻想也 也太,妥协。

③吕玉等待迫害林庆没有停止,送林庆守护草场这是黑帮的招,想把森林设死,林崇是什么态度?他的性格是什么?

清楚:管理发送林冲冲绳海带场,林冲是心的疑问,他有李说:但是不伤我,跟我这么差,不知道是什么?但他仍然服从安排,做了一个长计划。当他看到干草堆,他将要在下一个崩溃的住宅舍住,他们认为:这个房子如何生活在冬天?要明确,到城市叫一个梅森修理。灾难已经迫在眉睫,他想在冬天生活。这表明林崇的心,复仇的想法更无动于衷,妥协了整体和上层的想法。后来,当你通过山寺购买葡萄酒,而且还为上帝祈祷祝福。生活一直处于危险之中,林冲仍然是幻想,这充分表明他有绕开的想法。

④林冲由幻想的术语上升来反抗斗争,思想的性格变化是如何完成的?

清楚:饲草场火,林崇山在山寺听到余玉等待对话,知道高手指杀死自己的真相,然后他清醒地意识到高群 给他只有一个死胡同。这残酷的现实促使他醒来,认识到反动统治者的凶猛面孔。幻想被完全粉碎了。并坐下来,最好是反对斗争。所以,林冲决定杀了敌人,去了凉山,走上了路,反对统治者。

⑤林冲的个性发展变化,走向我们去知道当时社会的意义何在?

林冲的个性改变,关键在于一个强迫的话,官方迫使人民反对,强迫在梁上。从林冲的遭遇,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卑鄙,阴险,恶毒的损害。八万宴头林林,虽然别人的安全,侮辱,也被迫绝望,愤怒;至于绝大多数人生活在人民的困境中,他们遭受迫害,他们承受痛苦可以想到知道。因此,只有起来反抗斗争才是唯一的出路。林冲通过顺从,妥协,走向抵抗之路,反映了中央思想的工作 - 对人民的官兵。

板书

林冲字符发展图。

强制给凉山

杀死卢倩

听到陆倩到沧州(升起反对)

(复仇愤怒的燃烧)

慢下来的心

沧州老人 接管饲料场

(良好的安全性)(安全的情况下)

第二次

首先,检查合并

欣赏故事和林崇的个性改变过程。 2.分析细节描述的作用

教师介绍描述的描述的细节:在言语和行为中的角色的作品的描述的细节,精神活动以及在描述的详细描述中描述的情况的细节的细节。对工作的细致描述描绘了人物,叙事事件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1,这篇文章的细节是什么?这些细节的细节是什么?

(1)开始对土地的详细描述等待这样的鬼话和行为,暗示他们在阴谋中伤害事物,而林冲有关系。这些细节描绘了剧情发展的故事,导致李小迪向林忠信使,林庆敌人报复剧情。

(2)林冲去卖葡萄酒吃饭,离开牧场,把木炭覆盖......两个草原门反拉上锁。小屋被雪碎了,林冲我恐怕火烧了火,然后探针一半触到,火盆里的火被雪盖了,这拉门,锁上,到山寺庇护。这个 一些细节的描述,一方面是林崇安的表现,一方面表现审慎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告诉读者,饲料场火不是因为林清的疏忽,使情节发展合理。

(3)林冲进山寺,进入寺庙门,然后盖上门旁边只有一块大石头,那滴就会过来的门。这个细节被描述为手推门,但是石头倚着预示,鲁豫等待人们不得不站在庙外看到火来说话,林崇躲在殿里听清楚,知道真相事情,完成了一个重大的变化。看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

(4)上的刀枪武器不留详细描述。林冲离开了天国王,当城市买酒,山寺庇护所,拿着一把刀,花枪细节的描述,最后,只有相当一把枪从门口杀了敌方阴谋。这个细节的描述,都符合林庆禁主教练的身份,表现了他的谨慎,谨慎的个性特点,也使故事无缝。

(5)位置方向的详细说明。在方向的位置,文章坦言非常清楚:沧州东15在饲料场,饲料场东三三在市场上,饲料和城市 有一个山寺在井中间。林庆买酒,到山寺,都东去。同时发生的土地等待,直到草地野火,到林地是从草地的西边,使双方不能在路上相遇。看似不重要的细节,但是使情节变成爱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细节描述的性能表现,促进了情节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2.分析场景描述的作用。

1,问题:题目的文字是林iao头风雪山寺,雪是主要自然环境的故事,文章也着重于雪上的场景描述。文本如何描述雪?

(1)直接描述雪。有三种文字在雪上直接描述。

①林清早到草地,开始写雪。它是冬天的天气,桐云云,风在风中逐渐,但第二天一直肆虐第二天下雪。有无数,写大雪;体积,写热风;天,写宽幅度。

②林冲到城里喝酒,写雪势大。雪在行军破碎的琼琼玉,题目携带北风和线是雪在紧下。

③出售葡萄酒回报,进一步突出大雪潜力。看看那雪,晚了 更多的下一个紧。

两个紧的词,放一个更大更大的雪,描述得很清楚。

(2)用侧面描述背景雪。

①通过环境描述背景雪。

林庆看到庇护所时的小屋,我看见:四下塌下来,就是风吹,振动振动。林冲酒回到饲料场,两个人问小屋已被雪覆盖。是山寨,给人的印象是风是非常激烈,大雪。

②通过人的行动,感觉下雪。

如写作林崇在山寨里发火,感觉身体寒冷,是使用角色感受黑暗和雪。写林冲是寺庙,先去除毯子标志的孩子,身体的雪地,用白布覆盖也有五个湿。因为雪,天气凉,所以吃酒,林冲被拉到覆盖身体的一半。总之,作者描述了动作中的人物,感觉,总是记得雪字。 2,问题:雪的描述的作用是什么?

虽然对文字中风雪的描述不多,但是非常令人兴奋,促进了情节的发展,渲染气氛,对比图形影响起了非常好的作用。当森林与我不知道什么混乱采取的方式喂草,剧情逐渐到高潮 当雪也跟着天空。它是冬天的天气,桐云云,风从风中逐渐,但已经下雨了第二天下雪。风风如鹅般的雪,云滴压在头上,茫茫的世界,未来艰难的Bu Bu。林冲来到饲料场,在后面看到那个小屋,四下下的风崩了风,震动了振动的移动,难以生存。为了防范寒冷,出去卖葡萄酒,broken broken qi qi,,,winding winding ju ju ju ju,,,,tight tight tight,,,,,,wind wind is Wei Wei Wei Wei Wei Wei Wei Wei昏暗,要出售葡萄酒,仍然面临风,看雪,迟到下一个紧。因为风是雪,回到干草堆,两个小屋已被雪淹没,但没有去寺庙的避难所。他在雪地里跑来跑去,世界上没有大地方。林冲进山寺,为了抵抗雪,覆盖寺庙,然后旁边一个大石头滴将会过来的门。由于雪大堂,使林崇出了酒,不是因为山上的雪淹没了,碾碎了死亡;雪淹没了小屋,让林冲只能留在山寺,不是路钱等焚烧; ,所以林冲用一块大石头依靠寺庙,路ian,火山到山顶寺后看到雪看火, 由于推门,门将站在寺庙前面的对话,导致敌路狭窄,狭窄地相遇,门相对于触动的紧张。对雪的描述,为地块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合理的条件,促进了情节的发展。当卢倩看着饲料场火险自ug时,林崇心的愤怒也像火场的火焰上升,滚滚,终于拉扯了圣殿,大喊,手刀敌人。朔风吹哨,雪路,火天,天地站在英雄的英雄。我们可以说,情节的高潮的情节,雪和雪渲染广阔,活力的气氛,雪对字符的形象。

描述雪和墨水不多,但它是故事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雪描述,促进剧情发展,呈现强烈的氛围,形成对比的人物形象。雪的作者似乎是林青的伴随而来的混乱的抵抗,完成了性质的定性变化,我们似乎和林青一起在寒风中的冰雪世界中,他急于担心他,为他庆祝。鲁迅先生在花边文学雪中说:水边缘在“雪雪紧”,接近现代公共语言的论证,比“雪花旋转”多两个字,但是“魅力”好得多 它在中国古代小说中体现了对艺术特色的描述,如传统的中国手绘笔法,几支笔,仿佛字母点染,但心情是深远的,场景是深情,留下一个大世界,让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联想,添加,玩。这是我们的阅读应该有严肃的经验,反复咀嚼的地方。

二,操作布局

课外选择水域边缘精彩章节,或阅读本书。

排版设计

积极的描述渲染重的气氛

雪和雪促进情节发展

侧面掀起了人们的形象

【附加材料】

第一,石乃安和水。

史乃安的生活是未知的,一般认为晚元和早明民。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江苏兴华地区发现了一些相关材料,如史乃安墓志铭史乃安传记等。他出生于1296年,死于1370年,在金石,钱塘(现浙江杭州)做了两年的官职,不服从,辞世家,从事着作。由于材料的矛盾性质,这些材料的真实性尚不清楚。

水保证金 各种版本,现有100回到明朝,120回到这个,以及清朝的金圣叹了70回到这个。

第二,水边界结构和语言(Mao Dun)

这些独立的,自足的故事,在结构中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大概,第一,故事的发展,前后钩子,一步一步,但密集而密集,摇曳。第二,善于使用错误的方法来改变,避免直接。如杨志的故事。杨志的故事只有三个回书,一千五千六千字,前三段:卖刀,是官方,失去了出生的命令。在结构上,杨志和林庆的故事是不同的。林庆的故事首先提出了整章的主要眼睛,然后一步一步地去顶点发展;杨志的故事是沮丧,行为,幻灭的三部曲总结了杨志的梦想,从结构的角度看,中间的高潮。在高功率的地方,杨志志触动了模具,但在另一个力量书中有杨志书,杨志是晋升的开始,似乎可以顺利航行,但在从属下的奴隶并不容易。在奴隶的中间有派别,经常互相滚动。梁中秀的就业不是特别的,注定是对杨志的幻灭,而且注定了黄子刚杨志必须失败。故事发展的逻辑 这是情况,但是从一系列正负螺旋到达顶点的小说结构的发展逻辑。杨志家一个行人尚未开始,吴一直用他们的布陷阱,这是写在书中;与控制,是杨智的智能对策。读者此时急切地想知道,是使用吴等这十万金珠是软还是硬如果软,如何从杨志志隐藏那聪明的眼睛?这个谜,直到故事结束宣布,垂直和水平的打开和关闭的结构,是由这造成的。

...自然,水边界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好处。例如经常在口头对话中使用的字符,这使我们闻到声音;并且如果描述的动作,只有几个字,做一个清晰的图像,活跃在纸上...... (摘自水谈论的字符和结构 [林教头风雪山寺欣赏] 林iao头风雪山寺,摘录自七十一回水边缘第十回。水in是石牛安的作品,史乃安,晚元和早明民,生活在阶级矛盾中,民族冲突非常激烈,农民起义激增的时代。传说有他和农民起义军的结束有一定的联系,甚至参议院 加上张世成农民起义军。明朝成立后,他在历史事实,民间传说,剧本,剧本的基础上创作了这部文学杰作。

林,由林冲写,终于被迫去了凉山的故事。林冲是在东京八十万宴会,武术优越。他的父亲做了管辖,岳父也是一个教练,家庭妻子,生活是快乐的。这样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条件,使他对现状感到舒适,弱者妥协。他的妻子被骚扰,他即将攻击罪犯,看起来高高在里面,带来了他的拳头,放下自己,遏制权力,限制利益;在陷阱下的头巾上,赢得了他进入白虎节,刺伤沧州,他还是不良,不想抗拒。两个可怜的解决方法在折磨的方式,他被侮ated,野猪森林几乎杀了,他拒绝说服鲁志深深不杀穷,仍然幻想奋斗回来;他已经被折中,但总是得到更恶毒的恶性坚持排除部分重点的林重的表现通过妥协来崛起的叛逆的想法。

①水边界,在统治集团的腐朽和残酷,官员的无地天,大多数人遭受典型的环境,描绘不同的路向凉山的英雄,创造各种典型类型的性格。森林这一节 选举部分,然后在故事的发展中,由卢倩峰高ao的生活来抓捕沧州恶谋谋杀林冲,并具体揭露了统治阶级残酷无止境,好人不能问全社会环境,典型环境这是lethar的性格跳跃。

②这开始写临林头发与沧州遇到李小兵的现场,那林清被保存了李晓二,小二没忘记保存恩典,经常交流。这不仅增强了工作的现实生活,而且后来对卢倩,福安在小二的酒店也有描述,两对夫妇窃听对话,告诉林冲,做了一个好垫子。描述这些,似乎出了树干的故事,其实,性格的表现,故事情节的发展情节的情节。

③本文从李晓两个角度,描述卢倩,傅安出现在酒店现场,在沧州写两本出现。通过描述两个鬼祟,让小两个邀请管理,他们之间的差异,在秘密谈到高中尉之间,差异的名称也说,所有在我的身体,无论结果他的生活,它似乎清晰而黑暗,两个冯高的生命,赶上沧州谋杀林冲。这样两个写在沧州,不仅造成悬念,吸引读者,而且 自然地带领森林听小二的叙事情境,两人决定自己,突出强烈矛盾的激烈矛盾,转向对林冲的描述两者追杀的反应。这种安排的情节,既暴露高地及其下属的邪恶恶毒,也是对林冲的反应的具体描述提供了条件。

④本文介绍了许多次风雪,虽然油墨不多,演奏了良好的氛围,给人以环境,对比的感觉,促进了故事的发展作用。

林庆知道,卢倩买下营地,生活不好,他被解除观看军队饲养场。他拿了不知道什么混乱,拿出方式把草料场。它是寒冷的天气,桐云云,风从风中逐渐,但一直在提高第二天大雪。天空低压云,寒风吹哨的寒风,有无数的天空雪,呈现了广阔的世界气息,对比了林庆的未来不确定的心情。

林冲来到饲料场,四个在山寨崩溃下,是风吹,摇动振动,寒冷无法忍受,不得不出去卖葡萄酒,雪行军打破琼琼玉,蜿蜒回来和北方风和线,然后雪下紧;后葡萄酒,仍面临风回来看到雪,到下一个晚上太紧,狂风 ,飞翔的雪,辽阔的荒野,渲染出一个荒凉的荒凉的气氛,形成对比的林庆菊独自凄苦的心情。

厚厚的风淹没了风摇的充满活力的平房,林冲只是古庙的避难所,为了避免雪雪覆盖,门后盖上寺庙,还用大石头,风雪,依靠门;从而摆脱了路ian等人的火灾死亡,而门口听到卢倩和别人说自己的邪恶意图,恶行。这样的门,敌人相遇,故事达到高潮,矛盾斗争达到顶峰。

⑤这个详细描述的林冲由妥协升起的意识形态的闰年过程。

林庆被折磨的不公正,折磨,被指派到沧州后,心平气和,希望回到东京。但是高,而不是因为林崇悲惨,顺服,安心和放松对他的迫害。卢倩,傅安和冯高的生活,赶上沧州,会造成森林死亡。听了李晓说后,陆倩和其他鬼鬼祟祟的场面,林冲为头跟踪并继续迫害,既震惊又愤怒,晕了出来打我,只叫他的肉和血为泥,去街上买的解决方案手腕,用身体,前街找个地方找 他的心点燃了反抗的反抗,带来了武器,急于复仇。但街道上寻找了三五天,却没有消费,林冲也从心里慢下来,反对愤怒不像以前几个人被送到军队的饲料场,从怀疑,或用刀,拿了枪去,准备修村,好冬天;虽然不会忘记携带武器,也是想要安心的监狱为寒冷强迫林冲到城市漂流葡萄酒,风疯狂的雪,天地浩vast,英勇的悲伤,可悲的叹息。雪压大厅下来,林崇只得到庙舍。饲料场火,他对火,只有听到外面的人说话。一扇门,敌人见面,卢倩和别人不打架自己,发出了恶毒的意图,恶毒的行为。烧毁的军队饲料场是一个死亡。林冲冲向他,他扫除了整个国家的以前的改革,他喝了一个质的飞跃他的贼,如老虎狗,手刀的敌人,卢倩等的思想性质是由于命运的演出。这表明他的英雄的性格 自那时起,林忠就坚定地走上了抵抗之路,作为梁山全能将军的成员,他的优秀武术除了邪恶被消灭了。

作品描述了林冲思想的跳跃过程,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人民的社会现实。这也是林崇这个典型人物深刻的社会意义所在。

推荐第6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一、说教材价值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属于必修5第一单元第一课。

这篇小说节选自《水浒传》第十章。《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成功的长篇小说,标志着白话文的成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是中国长篇侠义小说的鼻祖。它的艺术成就最突出的表现在人物的塑造上,施耐庵塑造了一批啸聚江湖、仗义行侠的绿林好汉的独特性格和被逼上梁山的成长道路。108个英雄好汉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语言,通过这些语言人物的迥异性格被刻画的惟妙惟肖,无不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此外,它还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完整而富有变化的结构和明快凝练的语言。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在创作上则充分体现了我国古典小说突出的艺术成就。明朝金圣叹说过:“天下之乐,第一莫若读书,读书之乐,第一莫若读《水浒》,读林冲之一斑窥《水浒》之全貌,可以欣赏中国古典文学经典中的经典。”小说是人生的“百科全书”,阅读小说,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及审美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必修3的小说单元已经重点强调了小说的形象和语言,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把握小说的主题和情节。把握主题,一是要理解作者蕴涵的感情,了解作者意图,二是要从人物、情节、环境这三方面进行分析。人物性格的刻画往往直接揭示主题,情节的发展、矛盾的解决常常表现主题,环境描写对主题一般起烘托、强化作用。分析情节,要注意情节是怎样展开、发展,直至结局的,矛盾又是怎样解决的。此外,还要注意细节描写,体会小说刻画人物的艺术特色。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水浒传》相关的文学常识,以及本文的字词含义。

2、情感目标 认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3、能力目标 学会分析情节、人物、环境与主题表现的关系。通过学习本文,提高分析鉴赏小说的艺术特点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文本的描写与叙述中分析林冲的思想性格发展变化分几个阶段及其变化的关键,把握小说的主题。 【教学难点】

赏析文中“风雪”描写的作用,注意细节描写的作用,欣赏情节结构的巧妙设计,对小说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理解鉴赏。 【教学课时】 2课时

三 说教法学法

学案导学、自主交流法:课前学生自主搜集交流相关作家、作品知识,阅读水浒传第七章-第十二章有关林冲从八十万禁军教头到被逼上梁山的内容。

教师引导、合作探究法:老师适时采取情况,引导学生从情节入手,学会分析归纳总结人物形象,深入分析文章的主题。它的具体要求是:综观全局,抓住关键,创设问题点,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积极思考议论,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探索。

范例先行、品读赏析法:对于小说的艺术特色如情节的安排、细节的设置、环境的描写、语言运用可以以明代评论家金圣叹的点评为范例,然后让学生自主鉴赏点评。点评之后可以进行朗读表演。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首先检查导学案,自主交流有关文学常识和林教头由八十万禁军教头到落草梁山的章节内容。

(一)文学知识:

1.作者:

施耐庵(1296-1370),原名耳,又名子安,字耐庵,祖籍兴化,生于平江(苏州),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中进士。曾在钱塘一带做过几年官,其余时间一直以教书为业,著名小说家罗贯中,即为他的门生。他在教书期间根据民间传说与话本戏曲,编著了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水浒》。 2.关于《水浒》:

《水浒》又名《水浒传》《忠义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名著之一,成书于元末明初。它是一部描写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著名的长篇古典小说。这部章回小说是在《宣和遗事》、民间故事及话本的基础上,经过施耐庵的整理加工,进行再创作而完成的。北宋末年,封建统治者昏庸无道,加之连年自然灾害,外族入侵,结果弄得民不聊生,正如书中所写的:“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见《水许》第十六回)于是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接连地爆发。《水浒》生动地描写了一支以宋江为首的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诞生、发展、失败的全部历程;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根源以及起义终于演为悲剧的历史原因;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的黑暗统治,歌颂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一个个为人民喜爱的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

《水浒传》最早为一百回体,后来出现一百二十回本,增加了征田虎、征王庆的故事。明末清初金圣叹腰斩《水浒》,删掉七十一回以后的内容,添上了“惊噩梦”的结局,成为七十回本。七十回本《水浒》结构安排紧凑,人物性格鲜明,突出了其艺术价值。

明代高儒的《百川书志》记载:“《忠义水浒传》一百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所以,一般认为《水浒》为施耐庵与他的学生罗贯中合著。 3.有关情节:

禁军教头━━起义英雄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九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

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第十一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

第十二回 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

(二)词语: 赍发:jī资助 赏赉:lài赏赐

玷辱:diàn rǔ使蒙受耻辱 迤逦:yǐ lǐ曲折连绵

官司:1旧时对官吏和政府的泛称;2指诉讼 恁:nân这么,这样,那么,那样 浑家:早期白话小说中指妻子 按酒:指下酒的肉菜

理会:1照料,处理;2注意,理睬;3交涉 髭须:髭,嘴上胡须;须,嘴下胡须;髯,两颊上的胡须 絮烦:xù fán因过多或重复而感到厌烦 庇祐:bì yòu保祐 掇:duō搬,挪动

酒馔:jiǔ zhuàn下酒的饭食。 再导入新课

一、导语

“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这是梁山好汉的作风,路见不平尚该拔刀相助,更何况自己受了冤屈?但是梁山好汉中也有人曾经有不平不能吼,举起来的拳头打不下,他是谁?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林教头”。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板书)。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相关知识。

二、介绍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故事前因

请同学用第一人称介绍林冲身世及此前经历。我愿是北宋京城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受人尊重,社鞥或富裕,并有个美满的小家庭。然而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蓄意霸占我的妻子,几次调戏我的妻子我都一忍再忍,没想到高俅利用权势指使他的部下陆虞候、福安等人设下毒计,引诱我误入军机重地白虎节堂,把我交到开封府发落。开封府尹明知我冤屈但迫于高太尉权势仍脊杖我二十,刺配沧州,高俅又令陆虞候买通押差,想要在野猪林害了我,幸好被鲁智深救了。后来受柴进关照在沧州看管天王堂。

三、理清情节结构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课文。给同学们10分钟的时间快速阅读或浏览课文,同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根据情节文章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你认为应该怎末分?同时注意体会林冲的心理变化。 课文大体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沧州遇旧——序幕

第二部分(第2-5段),买刀寻敌——开端

第三部分(第6-9段),接管草料场——发展

第四部分(10-12段),雪夜报仇——高潮、结局

四、展示性格转变

让我们来根据有关情节看看林冲思想性格的变化情况。

1、开篇,作者说林冲“闲走”,其实闲笔不闲,这部分对表现林冲思想变化有什么作用? 明确:(1)插叙了林冲在东京时曾救助过李小二,表现林冲正义感、侠义精神;

(2)明明是蒙冤受辱,却说成自己触怒了别人,称自己是“罪囚”,称仇人是“高太尉”,说起这些并不气愤,用平平淡淡、无可奈何的口气,表现林冲委曲求全,不思反抗。

(3)使李小二感恩戴德行为显得合情合理,为下文关心林冲的情节作了铺垫。

(板书)沧州遇旧——善良安分

2、林冲无辜受害,被发配到沧州,远离了京都,高俅、陆谦、富安又追到沧州,在李小二的酒店里密谋陷害林冲。林冲从李小二那里听说了这件事之后是什么态度?表现了林冲了什么性格?

明确:马上意识到“那泼贱贼”是要“来这里害我”,他识破了仇人的阴谋,并激起了复仇的怒火,气愤的说:“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说罢,遍怒气冲冲地“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次日,“带了刀,又去沧州城里城外,小街夹巷,团团寻了一日”。这说明,当迫害逼到眼前时,林冲也具有反抗意识。但是,“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时,“林冲也自心下慢了”,对仇人有所怀疑,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性,刚刚燃起来的复仇怒火又慢慢熄灭了。息事宁人、安分软弱又占了上风。

3、但是,陆谦等人对林冲的迫害并没有停止,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本是这伙人的诡计,想置林冲于死地,林冲的态度是什么?表现了他什么性格?

明确:管营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林冲是心有疑虑的,他曾对李小二说:“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真不知何意?”但他还是听从了安排,当他看到草料场里自己的将要栖身的小屋四下里崩坏了时,便想:“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大难临头,他却像安稳过冬。这说明林冲心中,复仇的念头更淡漠了,委曲求全的思想又占了上风。后来买酒途径山神庙时,还祈求“神明庇佑”。生命已危在旦夕,林冲却仍在幻想,这充分说明还有随遇而安的思想。

4、林冲由幻想安度刑期到奋起反抗斗争,这个思想性格的转变是怎样完成的?

明确:草料场起火。林冲在山神庙里听见陆谦等人的对话,知道了高俅指使人谋害自己的真相,当听到,“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情”时,他才清醒地认识到,高俅一伙留给他的死路一条。这残酷的现实促使他觉醒,认清了反动统治者的狰狞面目。幻想彻底破灭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反抗斗争。于是,林冲毅然杀死了仇人,投奔梁山,走上了反抗统治者的道路。

林冲的性格就是在这种情节的变化中,随着矛盾冲突的不断加剧面发展变化的。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性格是《水浒》的突出特点,作品对人物思想性格不加任何评点,人物的一切都由人物自己随着情节的发展在矛盾冲突中展现出来,对林冲的描写是如此,对其他人的描写也是如此。

5、回首看看林冲所走过的路,是什么原因让这样一个逆来顺受的人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明确:“逼”。高俅一步一步逼,逼到野猪林,逼到草料场的火海。林冲忍无可忍,忍过了东岳庙,忍过了野猪林,退缩到了山神庙里。等他知道再忍便是葬身火海时,他如梦初醒。高俅一伙的步步紧逼,使林冲走投无路,终于走上了而反抗斗争的道路。

6、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所走的道路,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意义?

明确: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而是认识封建社会人民群众奋起反抗统治者的必然性。第一点,林冲本来是北宋京城80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过着比较富裕安定生活,这就决定了他的妥协性和软弱性,满足现状,缺少反抗精神。像林冲这样的人尚无法维持安定生活,不能保障生命安全,那么,广大劳动人民之痛苦不是可想而知了吗?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黑暗,朝廷的腐败。第二点,林冲性格的转变,关键在一个“逼”字。高俅一伙的步步紧逼,使林冲走投无路,终于走上了反抗的道路。当时,封建统治阶级肆无忌惮地残害人民,使人民无法生活。为了活下去,人民群众才不得不起来反抗,这就是“官逼民反”。《水浒》的主题就是“逼上梁山”,而林冲所走的道路则是体现这个主题的典型例子,这使我们认识到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杀敌复仇

┏━━━━━━━━逼上梁山

┃ (奋起反抗)

亲┃忍

闻┃无 听说陆谦到来 阴┃可

┏━━━━━━━━━━┓ 谋┃忍

┃ 买刀寻敌 ┃ 三五日未见消耗 ┃ 沧州遇旧 ┃ ┃ 自心下慢 ┃ ━━━━━┛ ┗━━━━━━━━━┛ (善良安分) 接管草料场(随遇而安)

第二课时

一、引入:《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成功的长篇小说,标志着白话文的成熟,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他的艺术特色。

二、新课:

(一)景物描写:

我国古典小说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善于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而较少使用其它手法,特别是单纯的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如果有的作品使用了景物描写,也是运用白描手法,以极为简洁的笔墨来达到特定的目的。《西游记》是如此,《水浒》也是如此。

在这篇作品中,景物描写虽然不多,但却写得恰到好处,并且具有很好的表达效果。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描写。(读有关描写) 1.找出所有景物描写。 2.多角度的景物描写: (1)直接描写风雪:

1共有三处请指出来并且朗读出来。

2这三处描写中,有一个最有表现力的词,是哪一个?

——“紧”,一个“紧”字,使境界全出,十分简洁地写出了雪越下越大的情景,并且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什么作用呢?我们一会儿再说。 (2)侧面衬托风雪:

1指出哪些语句是侧面描写风雪。

2在这些语句中能够表现风大雪猛的词语有哪些?

——“摇振”“压倒”“向火”“踏着碎琼乱玉”“背着北风而行”“迎风”。 3.这里的景物描写,虽然都非常简洁,但其作用却非常丰富,请大家归纳一下,这些景物描写有哪些具体作用? ——如下:

(1)渲染气氛,烘托人物:这里的彤云、朔风、大雪,渲染了一种凄冷、悲凉的气氛,很好地烘托了人物沉郁的心情和危机四伏的处境。 (2)暗示情节,推动发展:

1作品通过对风雪的描写,暗示了将要发生的故事情节的趋向。 比如,管营差遣林冲去接管草料场,这对不知管营阴谋的林冲来说是一件比较好的事情,因为这个差事既比较自由清闲,又能有一些额外收入。可是,当他取路投草料场来的时候,迎接他的却是纷纷扬扬的一天大雪,这就暗示着他将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

再如,作品在写雪的时候,两次用了一个“紧”字:“那雪正下得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这两个紧字,不仅突出了风大雪猛的环境特点,而且暗示出林冲的处境越来越危险,形势越来越严峻,而林冲又全然不知,这就使得读者不能不随着雪下得紧而感到紧张,替人物捏着两把汗。

2作品对风雪的描写,具有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作用,是不可缺少的。

正是因为风大雪紧,天气寒冷,林冲才要出去买酒;如果林冲不去买酒,草厅倒塌就可能被压伤压死;如果他不出去买酒,就不会看到山神庙,在草屋倒塌后也不会想到去山神庙过夜。 正是因为风大雪紧,草厅才被压塌,林冲无处存身,只好到山神庙过夜;如果草厅不倒塌,林冲就可能被烧死;如果他不到山神庙过夜,就不会听到陆谦等的谈话,也就不会杀敌报仇,投奔梁山。

正是因为风大雪紧,林冲到了山神庙后,才用石头挡住庙门;如果他不挡住庙门,陆谦等人就会直接进入庙中,他也就不会从他们口中得知事情的真相。也许陆谦的花言巧语会使林冲相信这是一次巧遇呢,说不定林冲还会请他们喝两杯呢。

由此可见,作品的景物描写确实是非常精彩而传神的。 请同学再次朗读语句。

(六)细节描写:

好的文学作品往往以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取胜,《水浒传》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在这篇作品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大致有三种情况: (1)有的细节描写生动具体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请大家找一找这方面的例子。 ——比如第八段中对林冲出门买酒时的描写,就通过一系列的动作细节,表现出他谨慎小心的性格,同时也说明他是准备安心地在草料场度过他的流放生活的,这就表现了他的随遇而安的一面。

(2)有的细节描写则使故事情节前呼后应,使作品布局更加严谨。请大家找一找这方面的例子。 (引人金圣叹点评)

——这样的细节描写也很多,比如第七段开头对林冲离开天王堂时的描写,看起来好像是不经意的描写,但这里所写到的事物,在后文都有着落:包裹——放在床上(第八段);尖刀——剜了陆谦的心(第十二段),同时也照应了第五段的“买把解腕尖刀”;花枪——挑了酒葫芦(第八段,第十段),挑了差拨和富安(第十二段)。

再如第十段对林冲来到山神庙后的描写,通过他掇石头靠住庙门为下文写陆谦等三人进不了庙埋下伏笔。 有道是名家笔下无闲文,从本文来看,确实如此。

(3)有的细节描写同时兼有以上两方面作用。请大家找一找这方面的例子。

——这种细节描写也不少,如第五段写林冲听到店小二报告的消息后,立刻大怒,去街上买了把解腕尖刀。这一细节既表现了林冲刚烈的性格,也为下文写刀剜陆谦心做好了铺垫。 再如第十段,写林冲见草厅被雪压塌后,怕火盆内有火引起火灾,就探半身进去摸。这一细节既表现了林冲的小心谨慎的性格,也为下文写陆谦放火做了铺垫。

(七)语段阅读:

1.阅读第一段,回答问题:

本文是长篇小说节选,好像应该从第二段开始选起,因为第一段与本文的主要故事看起来好像没有直接的关系,那么为什么不从第二段开始,而非要选上第一段呢?第一段有什么重要作用吗?

这一段实际与课文部分的故事有着直接的联系,无论对人物还是对情节都有着重要作用: ①这段描写表明了林冲是个乐于助人,济危救贫之善良之人。

②这段描写详细交代了林冲与李小二过去的关系,为下文写李小二帮助林冲埋下伏笔,做好铺垫。如果没有这段描写,下文写李小二向林冲报告消息就会显得突兀。

3这段描写也表现了林冲逆来顺受,随遇而安的性格。他被发配到沧州,并没有向陷害他的仇人报仇的想法,反而与李小二你来我往地过上了平静的日子,表现了典型的随遇而安的性格特点。

2.阅读第二部分(2-5段),讨论:

(1)这一部分,对情节发展的直接作用是什么?

陆谦来到沧州,密谋杀害林冲,使情节陡起波澜。

(2)作品为什么不直接描写管营、差拨等四人的谈话?作者通过李小二夫妻的所见所闻所疑所思来交代情节,这种手法有什么效果?(引人金圣叹点评)

——在这一部分中,作品不是直接写出四人的谈话,而是通过小二夫妻所见所闻来写他们的怀疑与推测,这就使情节若隐若现,扑朔迷离,造成了强烈的悬念,使作品情节更加曲折生动,更加引人入胜。

3.阅读第十一段,讨论:

在这一段中,作品详细描写了庙外三人的对话,为什么要详细描写这些对话? ━━这是促使林冲思想性格发生剧变的关键,因此要详加描写。通过这个描写,对以前的情节进行了巧妙的补充,并交代了整个阴谋的策划过程,并由陆谦等人亲口说出,这就比别人介绍更易于使林冲认识到敌人的凶狠残忍,更易于激起他满腔怒火,从而促使他毅然做出了手刃仇敌的壮举。

三、小结:

《水浒》是优秀的古典小说,未读过的同学应读之。

四、作业:

课后研讨与练习4

推荐第7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从而认识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2、学习本文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了解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分析林冲思想性的发展变化和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的作用。

2、在分析刻画人物的方法上,应当突出心理活动的描写。教学方法:提问法赏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单元导读

(一)这个单元学习小说。

1、大家还记得吗?我们在必修③曾学习过哪些小说? 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

2、作用:是人生的“百科全书”,阅读小说,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及审美能力。

3定义: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4、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5、分类:

按照篇幅及容量;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小小说)。

按照表现的内容:科幻、公案、传奇、武侠、言情、同人、官宦等。 按照体制: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 按照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6、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四大文学体裁”。

7、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

(二)、本文导语:

中国有句俗话“老不读《三国》,少不读《水浒》”,是因为《三国》讲的是权谋,老人读了心思阴郁,对健康不宜;《水浒》是一部讲强盗的书,少年人看了,学会了“该出手时就出手”,惹出许多是非来。

但是今天我们倒是要和大家一起来读一读《水浒》,无论我们有没有看过原著,但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多多少少知道一些水浒的故事。它已经融入到我们的民族文化当中。《水浒》是一部什么样的书,有人概括为四个字“逼上梁山”或“官逼民反”。然而众多人物中真正被逼上梁山的并不多,李逵上山就心情很愉快;王英本来就是强盗,上梁山是人生踏上了新台阶,不仅没有被逼,而且还是靠宋江推荐才从“小公司”进入梁山“大公司”;时迁是一个小毛贼,梁山是不要他的,他是经过个人的努力最后才实现做一个“强盗”的人生梦想;卢俊义本来是一个大地主,被吴用设计陷害,家破人亡只好到梁山落草,与其说被逼,不如说“被骗”。众多人物中,林冲可以说是最能体现“逼上梁山”这一主旨的。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林冲到底是怎么被“逼”上梁山的。

二、作者作品

1、作者简介

施耐庵(1296-1370),原名耳,又名子安,字耐庵,祖籍兴化,生于平江(苏州),元末明初小说家。博古通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一切技术无不精通。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中进士。曾在钱塘一带做过几年官,其余时间一直以教书为业,著名小说家罗贯中,即为他的门生。他在教书期间根据民间传说与话本戏曲,编著了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水浒》。 2.关于《水浒》:《水浒》又名《水浒传》《忠义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名著之一,成书于元末明初。它是一部描写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著名的长篇古典小说。这部章回小说是在《宣和遗事》、民间故事及话本的基础上,经过施耐庵的整理加工,进行再创作而完成的。北宋末年,封建统治者昏庸无道,加之连年自然灾害,外族入侵,结果弄得民不聊生,正如书中所写的:“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见《水许》第十六回)于是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接连地爆发。《水浒》生动地描写了一支以宋江为首的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诞生、发展、失败的全部历程;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根源以及起义终于演为悲剧的历史原因;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的黑暗统治,歌颂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一个个为人民喜爱的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

《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

《水浒传》最早为一百回体,后来出现一百二十回本,增加了征田虎、征王庆的故事。明末清初金圣叹腰斩《水浒》,删掉七十一回以后的内容,添上了“惊噩梦”的结局,成为七十回本。七十回本《水浒》结构安排紧凑,人物性格鲜明,突出了其艺术价值。明代高儒的《百川书志》记载:“《忠义水浒传》一百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所以,一般认为《水浒》为施耐庵与他的学生罗贯中合著。

金圣叹:天下之乐,第一莫若读书;读书之乐,第一莫若读水浒。

3、《水浒传》的译本

1872年英国译为《中国人历险记》1927年德国译为《强盗与士兵》 1934年又译为《梁山泊的强盗》1922年法国译为《中国骑士传》 1933年美国译为《皆兄弟也》 1956年意大利译为《匪徒》等 互联星空网站:

《三个女人和一百零五个男人》

(一丈青扈三娘、母大虫顾大嫂、母夜叉孙二娘)

4、节选简介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第十回,是最精彩的回目之一。这篇课文节选自《水浒》第十回。林冲无端遭受迫害、终于被逼上梁山、参加农民起义队伍的故事是从第七回开始的。

师:初中我们已经学过《水浒》中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大家对《水浒》的故事情节还是相当熟悉的,哪位同学能讲讲林冲被发配看守草料场的经过吗?

林冲是《水浒》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受人敬重,生活富裕,有个美满的小家庭。他对封建统治阶级抱有幻想,本无造反之心。然而奸臣高俅(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蓄意霸占林冲的妻子,虽多次调戏都遭到抗拒但仍不死心,于是高俅利用权势指使他的狗腿子陆谦(陆虞候)、富安等人设下毒计,诬陷林冲手执利刃故入军机重地白虎节堂,图谋行刺,把他送交开封府发落。开封府尹明知林冲冤屈,但迫于高太尉威势仍判定脊杖二十刺配沧州。高俅又令陆谦买通押差,要在赴沧州途中的野猪林害死林冲,幸被鲁智深救了。林冲和鲁智深分手后路过柴进庄院,受到殷勤接待;柴进又写信给沧州官府托请照顾林冲。林冲到了沧州牢营,由于送了银子给差拨、管营,又有柴进荐书,不仅免了一百杀威棒,还被派去看管天王堂(相传唐天宝七载﹐安西守城将领奏有毗沙门天王现形助守﹐于是命令各道节镇﹐在州府城西北角各立天王像。后来军营内也设立天王堂)。

三、整体感知

(一)梳理情节

1、基本知识: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必须具备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这三个要素。指出标题中的三要素: 主要人物:林冲 典型环境:风雪

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补充介绍与课文有关故事情节

陆谦、富安奉高俅之命追踪来到沧州,与差拨、管营合谋,必欲置林冲于死地。林冲被残酷的现实步步紧逼,虽忍辱求全而不可得,终于杀死仇敌,然后逃到柴进家里,柴进又把他介绍到梁山,投奔梁山,走上反抗的道路,成为宋江起义军中著名的首领之一。它具体地向我们展示了在封建统治者一逼、再逼、逼得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林冲终于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拔刀而起怒杀仇敌、走上反抗的道路。

3、本文的情节由四部分组成,文后的“课文简析”中有具体分析,请大家根据这些分析,分别用七个字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1)林教头沧州遇旧知(1-1)

序幕 (2)陆虞侯密谋害林冲(2-5)

开端 (3)林教头接管草料场(6-9)发展

(4)林教头杀敌山神庙(10-12)高潮结局

4、按地点把课文可分为三部分: 酒店(1~6) 草料场(7~10) 山神庙(11~12)

5、分析文章线索

明线:林冲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思想发展过程 暗线:敌人对林冲的陷害

四、课后思考:

林冲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的教头,家境殷实,生活幸福,这样的一个人,为何会一再遭到高太尉的陷害,他又是如何走上反抗道路的呢?我们下节课分解。 第二课时

1、分析第一部分:林教头沧州遇旧知(序幕)巧遇李小二 (1)林冲如何陈述自己遭遇?语言。 (2)此部分中对林冲和李小二相识经历的插叙和林冲与李小二的对话在情节上的作用是什么?和全文有何关系? ①交代主要人物、事情起因。 ②点明林冲与高俅的尖锐矛盾。

③说明林冲乐于助人,逆来顺受,并且给李小二感恩图报的伏笔。 (2)林冲被高俅陷害,仍称仇人为“高太尉”,并对李小二“坦言”自己是“罪 囚”,体现了林冲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对诬陷自己的人不气愤、不痛恨,还恭敬地称作“高太尉”,甚至认为是自己冒犯了他才受了官司。这既表现了林冲的善良安分,也表现了他逆来顺受、不思反抗、性格软弱。

2、分析第二部分:陆虞候密谋害林冲(开端) 阅读第二部分(2-5段),讨论:

(1)这一部分,情节发展的直接原因是什么?陆谦来到沧州,密谋杀害林冲,使情节陡起波澜。

(2)作者如何表现他们出场? “闪”“低着头”动作描写——鬼鬼祟祟,形迹可疑

(3)作品为什么不直接描写管营、差拨等四人的谈话?作者通过李小二夫妻的所见所闻所疑所思来交代情节,这种手法有什么效果? ——在这一部分中,作品不是直接写出四人的谈话,而是通过小二夫妻所见所闻来写他们的怀疑与推测,这就使情节若隐若现,扑朔迷离,造成了强烈的悬念,使作品情节更加曲折生动,更加引人入胜。

(4)林冲从李小二那里听说了这件事之后的态度?表现出林冲的什么性格? ①大惊——马上意识到“那泼贱贼”是要来害自己 ②大怒——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 ③复仇——上街买刀,带在身上,团团寻了一日 ◆性格:强烈反抗意识

④松懈——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动静,就“自心下慢”(对仇人有所怀疑,却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性。)

◆性格:反抗不坚决委曲求全

3、分析第三部分:林教头接管草料场(发展)

本段是由陆谦的谋害到林冲杀人报仇的过渡,表面看,紧张形势缓和下来,实际上,事态正按照陆谦的预谋发展。表面上的平静掩盖着一场生死搏斗,预示着矛盾即将进入高潮,为后文埋下伏笔。

陆虞候等人对林冲的迫害并没有停止,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本是这伙人的诡计,想置林冲于死地,林冲是什么态度?表现他的什么性格? ①心有疑虑

——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 ②听从安排——林冲自来天王堂„„

③打算安稳过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 ④祈求庇佑——买酒途经山神庙时,还祈求“神明庇佑”。

语言描写:性格,委曲求全、逆来顺受、随遇而安 动作描写:沽酒前,灭火拿钥匙,关门; 沽酒后:拽门,锁。谨慎,尽职尽责。(从侧面体现出不能出差错的谨小慎微的本性)

4、分析第四部分:风雪夜山神庙复仇(高潮和结局) (1)林冲为什么用石头抵住门?看出怎样性格?谨慎小心 (2)最后杀三人的动作?英勇,用的武器不同。你说的不错,请读一读这一段,林冲这一段才像个“好汉”,大家看他杀三个人动作是不同的,为什么用刀剜陆谦的心?为什么不用枪,不砍头,要剜心呢?前文里面写林冲听了李小二报告后,买了一把解腕尖刀,这把刀就是为你陆谦准备的。我林冲对你陆谦有恩,(同乡,助其谋职)你却恩将仇报,我看看你的心有多么黑! (3))林冲由幻想安度刑期到奋起反抗斗争,这个思想性格的转变是怎样完成的?

残酷的现实

(4)回首看看林冲走过的路,从东岳庙(林妻上香,高俅干儿子调戏他老婆)到梁山泊,是什么原因使这样一个逆来顺受的人走上了杀人反抗的路?你可以用一个字概括吗? 明确:“逼”。高俅一步一步逼,逼到野猪林,逼到草料场的火海。林冲则能忍则 忍,忍过了东岳庙,忍过了野猪林,退缩到了山神庙里。等他知道再忍便是葬身火海时,他如梦方醒,面对“逼”,“忍”不是办法,唯有“反”才能生存。 ”

5、林冲性格

有人说,在众多的水浒英雄中,现代女性最爱的人就是林冲;不会爱李逵,因为太鲁莽;不会爱武松,因为太刚烈;也不会爱宋江,因为他什么武功也不会,保护不了女性。为什么爱林冲呢?我们就要来进行分析。传统小说中对人物的描写无非是外貌、动作、语言。林冲长什么样呢?

“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 师:林冲的绰号叫做“豹子头”,不仅长得像张飞,所使的兵器也是和张飞一样“丈八蛇矛”。兵器和人物性格是有一定关联的,我们不能想像李逵使用宝剑是什么样。然而林冲的性格却实在和张飞相去甚远,有人说林冲是貌似张飞,身手似赵云,性格如刘备。文本中作者没有对林冲进行相貌描写,请大家在课文中找一找有没有动作、心理和语言的描写,从这些语句中我们体会到林冲怎样的个性特点?

随遇而安、逆来顺受、细心。林冲也是一个性格冲动的人,李小二说他是“摸不着就杀人放火”,他听说陆谦来害他就买了刀去杀陆谦,说明他很冲动。在山神庙中他报仇的那段一口气杀了三个人也体现了他性格的这一方面。

一是勇猛,二是细心谨慎。但是还不够全面。我是这样总结林冲性格的,我认为林冲性格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屏幕显示:软弱糊涂、委曲求全、小心谨慎、刚强果断)

师:高俅的儿子高衙内调戏他的妻子,林冲举拳要打,可见到那人是高衙内,举起的拳头没有敢落下,这一节上看,满身本事八十万禁军教头“豹子头”林冲甚至不如“三寸丁”武大郎。为什么说他糊涂呢?且看P88林冲对李小二夫妇说:“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对于害他到这步田地的高俅,林冲仍然称其为“高太尉”。前文里面在白虎节堂林冲甚至称高俅为“恩相”,对于是谁害了自己,该恨谁他不知道,他最恨的是陆谦,而陆谦是主谋吗?不是,是高俅。

路过山神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林冲是好汉中少有的有敬畏心的,他指望神明庇佑什么呢?能早日回家和妻子团聚。宋时经常有大赦天下,那么逢到大赦,林冲就可以回家了,所以,他安心的在牢城营忍耐着。林冲离开草料场去买酒,这一段描写中有几个动作草料场地处偏远,草厅里更没什么值得锁的东西,但林冲依然把它锁上依旧把门拽上,锁了„„门旁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这些动作细节都体现了林冲小心谨慎的性格。

然而林冲的性格也有刚烈的一面,譬如他买了解腕尖刀去寻仇,山神庙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一枪结果了差拨,一枪搠倒了富安,解腕尖刀剜出陆谦的人心。快意恩仇!读者读到这里憋在心中一口恶气总算出来了。这一刻林冲的性格中的刚烈得以彰显出来。

大家读《水浒》小说或看电视剧,一定知道,林冲杀了三个仇人后,连夜奔去的不是梁山,而是柴进庄上。柴进又修书引荐他去投梁山,来到梁山之后又经历了王伦嫉贤妒能百般刁难,直到晁盖上山,林冲火并王伦,其性格又经历了一次压抑到释放的过程。所以说人物性格是一个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曲折的,甚至是反复的,这一点在林冲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正因为这样,林冲成为《水浒》中一个非常鲜活的人物形象。

6、变化揭示主题:

林冲的性格就是在这种情节的变化中,随着矛盾冲突的不断加剧面发展变化的。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性格是《水浒》的突出特点,作品对人物思想性格不加任何评点,人物的一切都由人物自己随着情节的发展在矛盾冲突中展现出来,对林冲的描写是如此,对其他人的描写也是如此。 杀敌复仇

┏━━━━━━━━逼上梁山 ┃(奋起反抗) ┃亲 ┃闻

买刀寻敌┃阴

┏━━━━┓自心下慢┃谋 沧洲遇旧┃管草料场┃

━━━━━┛┗━━━━━━━┛ (善良安分)(随遇而安) 高俅:抢老婆远刺配谋性命逼 林冲:忍再忍忍无可忍——反

林冲当时在东京是保卫京城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有身份,有地位,尚且被逼起来反抗自己的阶级。那么在同样黑暗、腐败的封建社会里,那些被压在最底层的百姓是怎么个活法?那么,走投无路,揭竿而起的人又何止林冲一个?这就是官逼民反”。林冲是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最典型的例子,这真是——“英雄末路怎能安家乐业,世道凄凉何不揭竿而起。”你能给这副对联拟个横批吗?(逼上梁山)

猫儿给围赶得走投无路,也会变成狮子。——塞万提斯 医治罪恶的正确方法是和它斗争。——泰戈尔

第三课时

一、分析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和事情发生的背景的描写,它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1、自然环境描写,也叫做景物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虫鱼等场景的描写。

2、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的描写。

3、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

①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 ②渲染气氛 ◆例:《故乡》中对故乡景象的描写,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鲁迅的《药》开头对时令的描写: ③烘托人物形象

◆例:鲁迅先生的《故乡》,作者把少年闰土置于神异的图画中: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作者用自然景色之美来烘托少年闰土的活泼,勇敢,天人合一,使少年闰土这个形象在这个广阔而又鲜活的世界里活灵活现。 ④揭示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 ◆例:《药》中

华老栓买到人血馒头后:“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 写出了华老栓认为儿子的病有药可治的兴奋充满希望的心境。 ⑤推动情节发展 ◆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⑥深化作品主题

◆例:鲁迅《祝福》的最后一段,通过“我”的感受描写了一个祝福景象: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朦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

作用:在这里,作者拿有钱人的祝福活动和祥林嫂的惨死作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一边是鲁四老爷之流兴高采烈地为自己来年好运祝福,一边是被压迫者在寒冬腊月、大雪纷飞的祝福声中惨死在雪地里。这样,就把富人的欢呼和穷人的呼号鲜明地摆到读者的面前,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增强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加强了对旧社会杀人本质的揭露,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4、找一找,课文题目是“风雪山神庙”,风雪是故事发生的主要自然环境。(1)文章中直接描写风雪的语句有几处?

①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大) ②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选题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紧) ③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越紧)

三处描写中,有一个词最有表现力,是哪一个?鲁迅先生说:“那雪正下得紧”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神韵”好得远。为什么?

明确:这两个“紧”字,不仅突出了风大雪猛的环境特点,而且暗示出林冲的处境越来越危险,形势越来越严峻,而林冲又全然不知,这就使得读者不能不随着雪下得紧而感到紧张,替人物捏着两把汗。 (2)、侧面描写风雪的文字有哪些? ①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 林冲看住处草屋时,只见:“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沽 酒回到草料场,“那两问草厅已被雪压倒了。”写的是草屋,给人的印象却是风很猛,雪很大。

②通过人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

如写林冲在草屋内“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是用人物感觉暗写风雪。写林冲则神庙里,“先取下毡签子,把身上的雪抖了”,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

因为风雪大,天气冷,所以吃酒时,林冲“把被扯来盖了半截身”。总之,作者在描写人物的动作、感觉时,时时不忘风雪二字。

对风雪的直接描写和侧面衬托交替出现,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揉合在一起,使读者感到,林冲时时处处处于风雪交加的环境之中。

5、这里的景物描写,虽然都非常简洁,但其作用却非常丰富,请归纳一下,这些景物描写有哪些具体作用? (1)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彤云、朔风、大雪,渲染了一种凄冷、悲凉的气氛,很好地烘托了人物沉郁的心情和危机四伏的处境。当林冲在风雪中大踏步走上反抗道路时,风雪衬托了一个孤独、悲壮、坚定、勇敢的英雄形象。 (2)暗示情节,推动发展:

①作品通过对风雪的描写,暗示了将要发生的故事情节的趋向。 (埋下伏笔) 比如,管营差遣林冲去接管草料场,这对不知管营阴谋的林冲来说是一件比较好的事情,因为这个差事既比较自由清闲,又能有一些额外收入。可是,当他取路投草料场来的时候,迎接他的却是纷纷扬扬的一天大雪,这就暗示着他将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

②作品对风雪的描写,具有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作用。

正是因为风大雪紧,天气寒冷,林冲才要出去买酒;如果林冲不去买酒,草厅倒塌就可能被压伤压死;如果他不出去买酒,就不会看到山神庙,在草屋倒塌后也不会想到去山神庙过夜。正是因为风大雪紧,草厅才被压塌,林冲无处存身,只好到山神庙过夜;如果厅不倒塌,林冲就可能被烧死;如果他不到山神庙过夜,就不会听到陆谦等的谈话,也就不会杀敌报仇,投奔梁山。正是因为风大雪紧,林冲到了山神庙后,才用石头挡住庙门;如果他不挡住庙门,陆谦等人就会直接进入庙中,他也就不会从他们口中得知事情的真相。也许陆谦的花言巧语会使林冲相信这是一次巧遇呢,说不定林冲还会请他们喝两杯呢。由此可见,作品的景物描写确实是非常精彩而传神的。

6、“风雪”标题理解(讨论交流)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准确地理解题意,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我认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标题,很值得体味。请谈谈你对这一标题的理解。明确: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而是“林教头(在)风雪(之夜)(投宿)山神庙”的省略。这句话补全的话,就是对文章所叙故事情节的高度概括了。 (2)“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由“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三个名词连缀而成的。这一标题,点明了故事的主人公是“林教头”故事发生的环境是“风雪”之夜,人物活动的场所是“山神庙”三个名词连用,构成了一幅有人有物、有景有情的画面,创造了一种凄凉、悲壮的诗一般的意境。

(3)作品的“风雪”既是实写,又是虚写。即用“风雪”这一恶劣的自然环境喻的社会政治,写出了人物所遭受的险恶境遇。

二、分析细节刻画(伏笔和照应)(备用)

好的文学作品往往以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取胜,《水浒》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

在这篇作品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大致有三种情况: (1)有的细节描写生动具体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请大家找一找这方面的例子。——比如第八段中对林冲出门买酒时的描写,就通过一系列的动作细节,表现出他谨慎小心的性格,同时也说明他是准备安心地在草料场度过他的流放生活的,这就表现了他的随遇而安的一面。

(2)有的细节描写则使故事情节前呼后应,使作品布局更加严谨。请大家找一找这方面的例子。——这样的细节描写也很多,比如第七段开头对林冲离开天王堂时的描写,看起来好像是不经意的描写,但这里所写到的事物,在后文都有着落:包裹——放在床上(第八段);尖刀——剜了陆谦的心(第十二段),同时也照应了第五段的“买把解腕尖刀”;花枪——挑了酒葫芦(第八段,第十段),挑了差拨和富安(第十二段)。

再如第十段对林冲来到山神庙后的描写,通过他掇石头靠住庙门为下文写陆谦等三人进不了庙埋下伏笔。有道是名家笔下无闲文,从本文来看,确实如此。 (3)有的细节描写同时兼有以上两方面作用。请大家找一找这方面的例子。 ——这种细节描写也不少,如第五段写林冲听到店小二报告的消息后,立刻大怒,去街上买了把解腕尖刀。这一细节既表现了林冲刚烈的性格,也为下文写刀剜陆谦心做好了铺垫。再如第十段,写林冲见草厅被雪压塌后,怕火盆内有火引起火灾,就探半身进去摸。这一细节既表现了林冲的小心谨慎的性格,也为下文写陆谦放火做了铺垫。 (4)渲染气氛;

紧:鲁迅先生在《花边文学·大雪纷飞》中称赞它“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紧”是形容雪下得急迫,写密度之大,节奏之快,而且风大雪急才会觉得“紧”,叫人喘不过气来。更重要的是,它还隐含了人物此时的内心感受——林冲对周围险恶环境的独特感受,同时还烘托了气氛——那是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气氛,只一个“紧”字便使境界全出。文中两处写雪“紧”不仅是雪紧,也是情节之紧,情势的危急。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说到了点子上。我认为这段环境描写主要有下面三个作用。

三、探讨:“现代女性独爱林冲”。林冲为什么委曲求全、小心谨慎?就是他爱家庭、爱妻子,有一份好工作,从未想过“上梁山”;或者说林冲爱家庭、爱妻子,有一份好工作,因此处处委曲求全、小心谨慎。这样的人当然是现代女性喜爱的,况且武艺高强。这样的人最后还是“上梁山”,可见当时的社会对林冲的“逼”到了何种程度!】

推荐第8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教学设计

名称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宋俊泉

课时

2 基本信息 执教者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所属教材目录

人教高二年级必修 5 第一单元第 1 课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人教版必修五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高中语文新课本五本教科书,共有两个单元涉及小说。

首先,从它所处的单元在教材中的位置来看,人教版必修教材共有两个小说单元,一是必修三第一单元,《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三篇文章;二是必修五第一单元,《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边城》三篇文章。其中,必修三小说单元重点学习“小说的人物与环境”;而本小说单元要重点学习小说的“主题与情节”。一是要理解作者蕴涵的感情,了解作者意图,二是要从人物、情节、环境这三方面进行分析。人物性格的刻画往往直接揭示主题,情节的发展、矛盾的解决常常表现主题,环境描写对主题一般起烘托、强化作用。分析情节,要注意情节是怎样展开、发展,直至结局的,矛盾又是怎样解决的。 因此,从教材体系和大纲要求上来看,必修五小说单元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归纳主题和概括分析情节,尤其要着重分析情节存在的必要性、合理性与优越性。

其次,从它所处的单元位置看,本单元所选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中国古典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选自外国小说,《边城》为中国现当代小说中的文章。作者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推动情节,深化主题历来为人们所称道,教学应引导学生重点体会。

再次,就本篇文章来看,林冲本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对现状很满足,当高衙内调戏他的妻子、高俅设计陷害他时,他不能像出身下层军官的鲁智深那样奋起反抗,而是委屈忍辱,逆来顺受。高俅及手下步步紧逼,使林冲走投无路,不得不手刃仇敌,投奔梁山,走上了反抗斗争的道路。林冲的思想性格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从最初的逆来顺受、随遇而安、委曲求全、软弱善良到最后的奋起反抗,其中情节推动着他性格的变化,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体会。

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小说,小说的情节吸引人,但大部分学生只了解小说的情节,对小说中情节如何发展推动,尤其是情节存在的必要性、合理性与优越性很难把握。

学生在初中和高一阶段都已了解小说的基本要素和阅读方法。很多同学都看过电视剧《水浒传》,阅读过《水浒传》,对林冲有一定的了解。但毕竟影视作品和小说还是有差别的,电视剧中的很多情节是改编过的。很多同学对林冲的认识可能只停留在忍的层面上,而对于林冲不忍的一面,性格中的理智、谨慎的认识不足。

而且就

小说的鉴赏方法上,对人物、情节、环境的分析也只是支离破碎,分别鉴赏,对于人物、情节、环境与小说的主题有联系认识不足。

通过复述和分析情节,把握林冲的性格变化。

知识与能力目标

分析风雪山神庙等环境描写对情节、人物的作用,

理解人物、情节、环境与主题相联系。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阅读文本,找出文中风雪描写的句子及林冲一系列目标

的动作等细节描写,说出文中推动情节发展的事物。

情感态度与

通过对情节的梳理,认识官逼民反黑暗的社会现实。

价值观目标

分析故事情节,把握林冲性格变化的过重点

程。

理解中国封建社会

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难点

分析风雪、山神庙等环境描写对情节、人物的作用,理解人物、情节、环境与主题相联系。 教学重难点

确定重难点的依据:一从教学方面看,根据教学目标确立重点、教学策略与 难点。二从学生方面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通过分析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层次,心理特征、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确立。突设计说明

破途径:通过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经课堂讨论,师生双向互动,突破重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认真观看ppt几设计意图:

体味求知欲是学第一环节:导入ppt,激发求知欲(5幅特定画面,

林冲的遭逢与内生积极思分钟)

维、探索知画面1:高俅调戏林冲妻,林冲紧握心的感情。

识的内在动自己对照着图表,拳头

画面

力。 2:林冲刺配沧州途中,林冲被小人整试着回忆梳理文

章的主要内容

通过分治,一路咬牙隐忍。

析林冲的话问题:好汉歌中“路见不平一声吼,读第一自然段

语,一方面该出手时就出手”而林冲一直隐忍,回答相应问题

让学生认识他会忍到底么?

(2)体现出善

林冲的性第二环节:走进文本(30分钟)

(3)善良、安分,格,另一方突破重难点的方法:设置问题、课堂不给自己招惹是面让学生学

非。

讨论、比较分析。

会阅读小说先讲小说阅读,从人物、情节、环境他认为这是高俅的方法,养三方面解读,其中理顺情节尤为重要。对自己陷害的极成品读小说小说中的情节的存在,有其必要性、限,认为自己熬过的习惯。分

刑期,就可以回家析细节,让合理性和优越性,并解说。

与家人团聚。

学生明白小

(一)、看图,复述情节

说的创作与沧州遇旧交——密谋害林冲——好言

解读都要在劝林冲——草场交接——路遇古庙—(4)善良、为他

细节上下功—出门沽酒——雪压草料——古庙借人着想

夫。 宿——真相大白

问题(1)两个闪

字给你什么感

(二)、分析情节

觉?让人生疑

1.沧州遇旧交

(1)同学读第一自然段

(2)还有其他

(2)林冲曾帮助过李小二,可以看出回答问题(1)让人生疑

林冲的性格?善

(3)林冲:“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2)请人,不认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识;支开李小二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3)东京,不认不想今日在此见你。”可以看出林冲识官营,高太尉

的性格?善良、安分,不给自己招惹 (4)血性男儿,是非。如果是鲁智深,他会如何称高刚烈

太尉? “久后”,如何理解?他认为

(5)松懈,善良,这是高俅对自己陷害的极限,认为自

软弱

己熬过刑期,就可以回家与家人团

聚。

(4)“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回答问题

个。”

善良、为他人着想

2.陆谦密谋

(1)看出林冲有

疑心,谨慎,未多想,善良。的性格

(2)看出林冲的问题(1)两个闪字给你什么感觉?让

性格?随遇而安

人生疑

(3)细心谨慎,(2)还有其他让人生疑的地方吗?请

不想惹事。

人,不认识;支开李小二

(4)对前途充满(3)李小二注意到的细节?东京,不

憧憬、天真。

认识官营,高太尉

回答问题

(4)林冲大怒,去买刀寻敌,可以看出林冲的性格?血性男儿,刚烈

(1)小心谨慎

(2)看出林冲的(5)“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林冲也自心下慢了。”松懈,善良,警觉,开门救火,

林冲责任心。

软弱

3.牢营草料场

(1)“今日管营拨我去大军草料场管

(3)忍无可忍,被逼爆发。

事,却如何?”看出林冲的性格?有(4)先搠倒差拨

和富安,再杀陆疑心,谨慎,未多想,善良。

谦,先收拾次要角(2)“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色,再对付主要敌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

人, 差拨是杀害看出林冲的性格?随遇而安

林冲的阴谋的直(3)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接献计与执行者,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富安是陆谦的伴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当、是个走卒,他场门反拽上锁了。从这些细微的动作们都听命 于陆中可以看出林冲的性格?细心谨慎,谦,陆谦不仅是主不想惹事。

谋,还是背叛朋友(4)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

的无耻之徒,\" 对前途充满憧憬、天真。

B、前二人用花枪利索地结果了。而4.火烧草料场

杀陆谦则用那口(1)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小心谨慎

解腕尖刀,

(2)林冲跳起身来,就壁缝里看时,

C、距离短,把只见草料场里火起,刮刮杂杂地烧着。

尖刀向心窝里只当时林冲便拿了花枪,却待开门来救

一剜---解恨、痛火,只听得外面有人说将话来。跳起

快,尖刀本为复仇身,看出林冲的警觉,开门救火,林

准备。此时不用,冲责任心。

更待何时?\"

(3)只听得外面有人说起话来

D. 杀人本不可同学读,问题,每一句话是谁说的?

恕,但你陆谦情理哪一个是富安,哪一个是陆虞侯,哪

难容所以杀人可一个是差拨?为什么不说清是谁说

的,而让林冲自己判断?

此刻,林冲的路在何方?忍无可忍,被逼爆发。

(4)三人杀法不一样? A、林冲先杀谁?后杀害?先后的顺序说明了什么? 先搠倒差拨和富安,再杀陆谦,先收拾次要角色,再对付主要敌人, 差拨是杀害林冲的阴谋的直接献计与执行者,富安是陆谦的伴当、是个走卒,他们都听命 于陆谦,陆谦不仅是主谋,还是背叛朋友的无耻之徒,\" B、杀人的武器有讲究吗?

前二人用花枪利索地结果了。而杀陆谦则用那口解腕尖刀, C、为什么用尖刀?

距离短,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解恨、痛快,尖刀本为复仇准备。此时不 用,更待何时?\" D.杀陆谦前为何还要宣言“ 杀人可恕,情理难容”?

杀人本不可恕,但你陆谦情理难容所以杀人可恕,论情你我自幼相交,情同手足自不当背弃我’。论理,我遵纪守法&规矩做人&你也不当助纣为虐,这句话不但是说给陆谦听的,也是说给全社会听的, 从东岳庙受辱以来的种种新仇旧恨+种种酸楚义愤&全都落到这句话, 先前林冲的委曲求全、忍辱偷生。现在终于求无所求、忍无所忍。

设计意图手刃的顺序与武器本似无趣细加品析&也另有滋味’手刃的宣言&很耐人寻味自当认真品读, \"

总结林冲的性格 课堂小结

采取学生小结教师适时引导补充的小结模式,这样,既强化了学生2分钟 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归纳和概括能力。

布置作业

1.完成课外训练习题

1分钟

2.写一篇小短文“我眼中的林冲”

文章结构脉络梳理

第一部分:林教头沧州遇旧知(1)

开端

第二部分:陆虞侯密谋害林冲(2-5)

发展

第三部分:林教头接管草料场(6-9)

发展

第四部分:林教头杀敌山神庙(10-12)

高潮结局

板书设计 林冲性格变化揭示主题。板书:

高俅:抢老婆

远刺配

谋性命

林冲:忍

再忍

忍无可忍

主题:官逼民反

首先谈谈这堂优质课做得较为成功的方面:

一、整个教学设计,简明精巧,删繁就简,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设计的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过这堂课的教学,我感到教学反思 解决长文短上的关键在于选好突破口,选好关键问题,不要面面俱

到,只求突破一点,再由表及里,再由点到面,实现目标。

二、道德情感价值观的培养也在过程中得以渗透。在理解“风雪”在文中主要作用过程中,结合人物及其在情节发展中的发展变化,让学生感受到了林冲这个人物在妥协中挣扎,在挣扎中最终走向反抗的飞跃,学生明白了“风雪”与“火”是对林冲人性的一次极大的考验,知道了封建社会黑暗现实,及人要在逆境中抗争才能有出路的道德情感方面的教育,真正让学生受到了“真、善、美”的熏陶。

三、在这一堂课的教法上,我追求一个实字,即一定设法让学生有所得,或在知识方面,或在能力方面,或在思想认识、道德情操等方面,总要有所收获。

在本次教学的的实践中,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一、本人在执教过程中,对于教学节奏的控制还欠佳,表现有三:一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风雪在文中的主要作用”这一活动未能充分展开,学生的理解较浅显,我担心学生不能说到位而又影响时间,有些问题教师说得过多;二是最后对本节课内容的拓展也没有时间完成,只能匆匆展示出题目来,把他临时作为课后作业来处理了,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课堂的完整性;三是课件的使用与制作在细节方面没有把握好,出现了漏字的现象,幻灯片的展示时间也过快,学生跟不上速度,就是部分老师也没看到就一闪而过了。

二、这一堂课上,学生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问题主要在我的身上,由于自己的引导没做到深入浅出,学生要回答完整有一定难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学生的热情,影响了教学效果。

推荐第9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教学目标:1.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把握他被逼上梁山的心理过程。 2.理解古典小说的特点,理清本文草蛇灰线的结构特点。 3.理解本文的社会意义,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看问题。 教学难点:林冲性格的转变。 教学重点:对小说的鉴赏和分析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一段英雄传奇故事。鲁智 深是因为拳打了镇关西,杨志是因为失了生辰纲!那么林冲又是因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林冲这一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板书)。首先,我们了解一下相关知识。

二、作品及作者介绍

《水浒传》又名《水浒传》《忠义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名著之一,成书于元末明初。它是一部描写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著名的长篇古典小说。《水浒》生动地描写了一支以宋江为首的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诞生、发展、失败的全部历程;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根源以及起义终于演为悲剧的历史原因;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的黑暗统治,歌颂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一个个为人民喜爱的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

三、前情介绍

四、本文情节结构:

1.课文的标题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请将此标题加以扩展,写成一句话, 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被发配沧州的林教头开始时随遇而安,后来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得知了奸贼要加害自己,于是在山神庙前手刃奸贼,投奔梁山。

2、按课文的情节划分层次,文后的“课文简析”中有具体分析,请大家根据这些分析,分别用七个字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

(1)林教头沧州遇旧知(1-1)

序幕

(2)陆虞侯密谋害林冲(2-5)

开端

(3)林教头接管草料场(6-9) 发展

(4)林教头杀敌山神庙(10-12) 高潮结局 3.按地点把课文可分为三部分: 酒店(1~6) 草料场(7~10) 山神庙(11~12)

线索:全文以林冲思想变化为线索,通过情节表现了林冲思想性格的变化过程。 第二课时

一、分析林冲的性格

(一)、概括课文开头一段“闲话”的内容?从言谈中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状况?在情节安排上它对这部分起什么作用?

明确:开头一段有两个内容:①、是插叙了当初在东京时的情况, ②、是林冲、李小二相遇后的一段对话。

作用:插叙这一段内容,表现了林冲的正义感和侠义精神,反映了林冲对黑暗现实的不 满。从林冲和李小二的对话里,又看到他忍受屈辱、不思反抗斗争软弱动摇的性格特点。他明知是高俅“生事陷害”,自己才吃了官司,被刺配到沧州,但和李小二说到这件事时,他并不气愤、痛恨,还把高俅称作“高太尉”,

甚至认为是自己冒犯了高太尉才受了官司。这既表现了林冲的善良安分,也表现了他忍受屈辱、性格软弱的一面。

(二)林冲无辜受害,被刺配到沧州,远离了京城,高俅一伙,陆谦、富安又追到沧州,在李小二的酒店里密谋陷害林冲。林冲从李小二那里听说了这件事之后是什么态度?表现出林冲的什么性格?

明确:林冲听到李小二的报信,并确知从东京来的尴尬人就是陆虞候时,马上意识到“那泼贱贼”是要“来这里害我”,他识破了仇人的阴谋,激起了复仇的怒火,气愤地说:“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说罢,便怒冲冲地“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次日,“带了刀,又去沧州城里城外,小街夹巷,团团寻了一日”。这说明,当迫害逼到眼前时,林冲也具有了强烈的反抗意识。但是,“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时,“林冲也自心下慢了”,对仇人有所怀疑,却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性,刚刚点燃起来的复仇怒火又慢慢熄灭了。这说明林冲的反抗并不坚决,幻想得过且过,委曲求全。

(三)陆虞候等人对林冲的迫害并没有停止,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本是这伙人的诡计,想置林冲于死地,林冲是什么态度?表现他的什么性格?

明确:管营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林冲是心有疑虑的,他曾对李小二说:“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但他还是听从了安排,而且作了长久打算。当他看到草料场里自己将要栖身的小屋四下里崩坏了时,便想:“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大难已经临头了,他却想安稳过冬。这说明林冲的心中,复仇的念头更淡漠了,委曲求全的思想又占了上风。后来,买酒途经山神庙时,还祈求“神明庇佑”。生命已危在旦夕,林冲却仍在幻想,这充分说明他还有随遇而安的思想。

(四)林冲由幻想安度刑期到奋起反抗斗争,这个思想性格的转变是怎样完成的?

明确:草料场火起,林冲在山神庙里听到了陆虞候等人的对话,知道了高俅指使人谋害自己的真相,这时,他才清醒地认识到,高俅一伙留给他的只有一条死路。这残酷的现实促使他觉醒,认清了反动统治者的狰狞面目。幻想彻底破灭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反抗斗争。于是,林冲毅然杀死了仇人,投奔梁山,走上了反抗统治者的道路。

(五)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所走的道路,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意义?

林冲性格的转变,关键在于一个“逼”字,“官逼民反”、“逼上梁山”。从林冲的遭遇我们可以看到加害于他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凶残、卑劣、阴险、狠毒。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虽然安分守己,忍辱求全,也被逼得走投无路,愤然而起;至于广大的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群众,他们所遭受的迫害,他们所承受的痛苦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只有奋起反抗进行斗争才是唯一出路。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体现作品中心思想——“官逼民反”。(板书)

沧山遇旧: 侠义忍辱、善良安份

听说陆谦到来:强烈的反抗意识又燃起 ———官逼民反

接管草料场: 随遇而安、得过且过

亲闻陆谦阴谋:幻想破灭、奋起反抗 杀死陆谦、逼上梁山

二、小结:本篇课文,在结构上是处处设伏,前后照应,可谓天衣无缝,拿金圣叹的话说就是“草蛇灰线”, 林冲的活动是本文的一条明线,而陆谦等人的阴谋则是另一条线——暗线。一以贯之!情节上层层起伏,水到渠成!而在人物形象上,林冲由安于现状到奋起反抗,完 全是被一步步逼出来的,在那样的一种社会环境下,官府黑暗,陷害忠良,怎么会有林冲的好日子过呢?本来他有一个幸福的家,但是被百般的陷害和破坏,最后导致家破人亡。“是可忍,孰不可忍”。最后终被逼得无家可归而走上梁山。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景物描写和细节刻画

一、景物描写:

(一)直接描写风雪:共有三处请指出来。正面直接描写: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卷下一天大雪来”(大)

“„„那雪正下得紧”(紧) “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越紧)

问:这三处描写中,有一个最有表现力的词,是哪一个?

明确:“紧”,一个“紧”字,使境界全出,十分简洁地写出了雪越下越大的情景,

(二)侧面衬托风雪:

1、指出哪些语句是侧面描写风雪。侧面间接描写:

“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摇振得动”(风大屋摇) “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天冷人寒) “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雪大屋倒)

“林冲„„将那条絮被放开,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和毡笠放在供桌上。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雪大人寒)

2、在这些语句中能够表现风大雪猛的词语有哪些?

明确:“摇振”“压倒”“向火”“踏着碎琼乱玉”“背着北风而行”“迎风”。

二、这里的景物描写,虽然都非常简洁,但其作用却非常丰富,请大家归纳一下,这些景物描写有哪些具体作用?

明确:(1)渲染气氛,烘托人物:这里的彤云、朔风、大雪,渲染了一种凄冷、悲凉的气氛,很好地烘托了人物沉郁的心情和危机四伏的处境。

(2)暗示情节,推动发展:作品通过对风雪的描写,暗示了将要发生的故事情节的趋向。比如,管营差遣林冲去接管草料场,这对不知管营阴谋的林冲来说是一件比较好的事情,因为这个差事既比较自由清闲,又能有一些额外收入。可是,当他取路投草料场来的时候,迎接他的却是纷纷扬扬的一天大雪,这就暗示着他将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

板书:景物与情节(正当天气渐冷、风雪渐大的时候,陆虞候等人的阴谋也在逐步地实施。)

天气 林冲 陆谦 风雪初起 去草料场 定计

风大雪紧 去酤酒 施计 风雪越紧 去山神庙 用计

三、“风雪”与社会环境 “风雪”与“官逼”

林冲的活动是本文的一条明线,而陆谦等人的阴谋则是另一条线——暗线。在林冲最终手刃仇人之前,他还是抱有幻想,将高逑称为高太尉,在街上寻找仇人找了几日不见消息之后,“也自心下慢了”,并且还打算将草料场修葺一番作了长远打算,并希望神明能够保佑他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地服完刑回家与妻子团聚。这样一个忍气吞声、委曲求全、心存幻想的人却最终成为了梁山英雄中斗争最坚决的其中一个人,其中除了“风雪”看似偶然的推进作用,更主要的还是代表腐朽的封建社会统治者的高太尉、高衙内、陆谦、管营等人对他的再三迫害。林冲的遭遇典型地体现了《水浒传》“官逼民反”这个主题,而“风雪”的描写则与陆谦等人的阴谋相互辉映,促使林冲完成了他性格上的巨大转变 总结:“风雪”的作用

由此可见,“风雪”的描写并不是作者的随意之笔,而是有良苦用心的。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风雪”在题目中的点睛作用,一方面为人物渲染了紧张、悲壮的气氛,北风呼啸、大雪纷飞,草料场烈焰腾空,山神庙前雪地上溅满鲜血,使得读者(听众)深深地融入当时的情景之中;另外“风雪”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我们的主人公离开草料场去山神庙避雪,最终逃出被烧死的厄运、得知真相并手刃仇人。

四、巧妙的细节描写:

过渡:好的文学作品往往以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取胜,《水浒》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在这篇作品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大致有三种情况:

(1)有的细节描写生动具体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请大家找一找这方面的例子。

——比如第八段中对林冲出门买酒时的描写,就通过一系列的动作细节,表现出他谨慎小 心的性格,同时也说明他是准备安心地在草料场度过他的流放生活的,这就表现了他的随遇而安的一面。 (2)有的细节描写则使故事情节前呼后应,使作品布局更加严谨。请大家找一找这方面的例子。 ——这样的细节描写也很多,比如第七段开头对林冲离开天王堂时的描写,看起来好像是不经意的描写,但这里所写到的事物,在后文都有着落:包裹——放在床上(第八段);尖刀——剜了陆谦的心(第十二段),同时也照应了第五段的“买把解腕尖刀”;花枪——挑了酒葫芦(第八段,第十段),挑了差拨和富安(第十二段)。

\\(3)有的细节描写同时兼有以上两方面作用。请大家找一找这方面的例子。

——这种细节描写也不少,如第五段写林冲听到店小二报告的消息后,立刻大怒,去街上买了把解腕尖刀。这一细节既表现了林冲刚烈的性格,也为下文写刀剜陆谦心做好了铺垫。

再如第十段,写林冲见草厅被雪压塌后,怕火盆内有火引起火灾,就探半身进去摸。这一细节既表现了林冲的小心谨慎的性格,也为下文写陆谦放火做了铺垫。

五、语段阅读:(巧妙的情节安排) 1.阅读第一段,回答问题:

问:本文是长篇小说节选,好像应该从第二段开始选起,因为第一段与本文的主要故事看 起来好像没有直接的关系,那么为什么不从第二段开始,而非要选上第一段呢?第一段有什么重要作用吗? 明确:这一段实际与课文部分的故事有着直接的联系,无论对人物还是对情节都有着重要 作用: ①、这段描写表明了林冲是个乐于助人,济危救贫之善良之人。

②、这段描写详细交代了林冲与李小二过去的关系,为下文写李小二帮助林冲埋 下伏笔, 做好铺垫。如果没有这段描写,下文写李小二向林冲报告消息就会显得突兀。

③、这段描写也表现了林冲逆来顺受,随遇而安的性格。他被发配到沧州,并没有向陷害 他的仇人报仇的想法,反而与李小二你来我往地过上了平静的日子,表现了典型的随遇而安的性格特点。 2.阅读第二部分(2-5段),讨论:

(1):这一部分,情节发展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明确: 陆谦来到沧州,密谋杀害林冲,使情节陡起波澜。

(2):作品为什么不直接描写管营、差拨等四人的谈话?作者通过李小二夫妻的所见所闻所疑所思来交代情节,这种手法有什么效果?

明确:在这一部分中,作品不是直接写出四人的谈话,而是通过小二夫妻所见所闻来 写他们的怀疑与推测,这就使情节若隐若现,扑朔迷离,造成了强烈的悬念,使作品情节更加曲折生动,更加引人入胜。

3.阅读第八段,讨论:

问:这一段中除了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之外,还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 了人物什么性格?

明确:这一段中除了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外,还用了独白式的心理描写,这里的心理描写通过写林冲想等雪晴之后修理草屋,说明他是准备在这里安心长住的,这就反映了人物随遇而安的性格。 4.阅读第十一段,讨论:

问:在这一段中,作品详细描写了庙外三人的对话,为什么要详细描写这些对话?

明确:这是促使林冲思想性格发生剧变的关键,因此要详加描写。通过这个描写,对以前的情节进行了巧妙的补充,并交代了整个阴谋的策划过程,并由陆谦等人亲口说出,这就比别人介绍更易于使林冲认识到敌人的凶狠残忍,更易于激起他满腔怒火,从而促使他毅然做出了手刃仇敌的壮举。

推荐第10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二、初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

1、请问谁能来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水浒传》这一部著作的主要内容? 《水浒传》是以宋江起义故事为线索创作出来的,是我国人民最喜爱的古典长篇白话小说之一。它产生于明代,是在宋、元以来有关水浒的故事、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由作者加工整理、创作而成的。全书以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为主要题材,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悲壮画卷。作品充分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残暴,揭露了当时尖锐对立的社会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成功地塑造了宋江、鲁智深、李逵、武松、林冲、阮小七等一批英雄人物。小说故事情节曲折,语言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但作品歌颂、美化宋江,鼓吹“忠义”和“替天行道”,表现出严重的思想局限。

2、小说离不开三个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语言概述出小说的主要情节。

课文有关的一些情节林冲原是东京80万禁军教头,他的上司(太尉)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看上了他的妻子。他们设计使林冲买了一把宝刀,又传高俅的命令,高太尉要看那宝刀。于是林冲奉命带着宝刀去见高俅,没想到竟被他们诬陷为“行剌”的剌客,无辜地被剌配沧州。在路上,陆虞候买通押送公人董超、薛霸,多次要杀害林冲,被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下。林冲刺配沧州后被派去管理天王堂。不久陆虞候又贿买了沧州的管营,差拨,调林冲去草料场,想借机烧死林冲,林冲被逼无路可走,终于走上了杀人报仇的道路,这便是课文中的情节。后来林冲辗转到柴进家,躲避官府的追捕。由于官兵追杀很紧,柴进就把他介绍到梁山泊白衣秀士王伦那里去。从此以后林冲才加入到农民起义的队伍中去。

情节要点:

第一部分(1节)(林教头)沧州遇旧知(开端) 第二部分(2-6)(陆虞候密谋害林冲)买刀寻仇(发展) 第三部分(7-9)(林教头)接管草料场(发展) 第四部分(10-12节)风雪夜山神庙复仇(高潮和结局)

三、分析小说环境描写

1、小说中的环境分为两大类,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我们来看一下课文的标题,看一看哪里体现了自然环境描写?

“风雪”是故事发生的主要自然环境,对小说本身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少了它就少了十分的精彩。

2、请找出文中描写“风雪”的句子。(找学生一个一个的回答,暂不点评)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卷下一天大雪来”(大) “……那雪正下得紧”(紧) “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越紧) “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摇振得动”(风大屋摇)

“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天冷人寒) “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雪大屋倒)

“林冲……将那条絮被放开,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和毡笠放在供桌上。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雪大人寒)

3、思考:上一个问题的关键词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些景物?草屋?火盆内火种,白布衫湿了……有何作用?

4、哪些句子是扣住风雪来写的?这是从景物的什么角度来描写的?

5、古往今来,那些著名的作家在写景时要么惜字如金,要么用墨如泼,本文在描写“风雪”的这些句子属于哪一种?你能举一个例子吗?

6、如果把“那雪正下的紧。”换成“这是一场怎样的大雪啊,只见天地之间,到处是扑面的鹅毛一般的雪絮,在风的挟裹下,一块块、一层层地缠绞着,挥洒着”好不好?

明确:“紧”,不仅突出了风大雪猛的环境特点,渲染了一种凄冷、悲凉的气氛,很好地烘托了人物沉郁的心情。

1)、正是因为风大雪紧,天气寒冷,林冲才要出去买酒;如果林冲不去买酒,草厅倒塌就可能被压伤压死;如果他不出去买酒,就不会看到山神庙,在草屋倒塌后也不会想到去山神庙过夜。

2)、正是因为风大雪紧,草厅才被压塌,林冲无处存身,只好到山神庙过夜;如果草厅不倒塌,林冲就可能被烧死;如果他不到山神庙过夜,就不会听到陆谦等的谈话,也就不会杀敌报仇,投奔梁山。

3)、正是因为风大雪紧,林冲到了山神庙后,才用石头挡住庙门;如果他不挡住庙门,陆谦等人就会直接进入庙中,他也就不会从他们口中得知事情的真相。也许陆谦的花言巧语会使林冲相信这是一次巧遇呢,说不定林冲还会请他们喝两杯呢。

由此可见,作品对风雪的描写,具有暗示情节,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

四、总结与练习

在这一堂课中,我们了解了故事的主要情节也对小说中的自然环境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刚才我们提到小说中的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类型,请同学们课后查阅资料,了解小说中故事发生的历史相关背景知识。

二、探讨小说的社会环境

小说的环境描写除了自然环境的描写外,还有故事发生的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如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

1、展示课件,分小组完成填空。

林冲的活动是本文的一条明线,而陆谦等人的阴谋则是另一条线——暗线。在林冲最终手刃仇人之前,他还是抱有幻想,将高逑称为高太尉,在街上寻找仇人找了几日不见消息之后,“也自心下慢了”,并且还打算将草料场修葺一番作了长远打算,并希望神明能够保佑他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地服完刑回家与妻子团聚。这样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心存幻想的人却最终成为了梁山英雄中斗争______其中一个人,其中除了“风雪”看似偶然的_____作用,更主要的还是代表腐朽的封建社会统治者的高太尉、高衙内、陆谦、管营等人对他的____________。林冲的遭遇典型地体现了《水浒传》“官逼民反”这个主题,而“风雪”的描写则与陆谦等人的阴谋相互辉映,促使林冲完成了他性格上的巨大转变。深化小说中官逼民反的主题。

总结:“风雪”的作用

——渲染了凄冷、悲凉的气氛 ——烘托了人物沉郁的心情 ——推动情节的发展 ——暗示人物命运

——深化“官逼民反”主题

2、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提示: 1)、环境描写本身写出了什么内容?什么时令、什么地点、什么气氛、什么风俗

2)、环境描写对情节有什么作用?

环境变化是否改变了人物既定的活动轨迹 3)、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有什么作用? 环境氛围是否使人物的某种特点更加突出 4)、环境描写对小说主题有什么作用? 环境的特点是否暗示或烘托了主题

三、归纳:常见的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场所 2.渲染营造某种氛围,为下文内容作铺垫 3.暗示社会环境

4.展开、推动故事情节

5.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衬托人物心理,烘托人物形象

6.象征,暗示、深化主题

记忆方法提示:小说离不开三个要素,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我们也可以从三个要素的角度入手进行分析,即对人物有什么作用?对情节有什么作用?对主题有什么作用?

四、当堂训练: 《故乡》第二小节:

“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分析这段的描写特点和的作用。

明确:“横”是不整齐,不规则地放着,给人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作者回到日夜想念的故乡,举目望去的竟然是衰败、凋敝、沉寂的荒村,没有一丝的生机,没有一毫的活力。“横”字,把萧索的场景一下子渲染出来,使文章一开始就揭示出辛亥革命后农村日益破败的悲惨景象,一个“横”字写尽了凄凉的气氛。“没有一些活气”的萧索荒村的描写,与“我”悲凉的心境相融合,一开始就为全篇定下了抑郁深沉的抒情基调。这“眼前的故乡”和“回忆中的故乡》形成对比,从而充分表现了小说主题。

二、分析主要人物林冲

林冲是《水浒》里一个很有代表的人物,是一个由安于现状的小官吏最后被逼上梁山的典型。林冲出身于枪棒教师家庭,是当时颇有点名气的一个80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过着比较安定的生活。他的思想性格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要点总结:

1.安于现状,逆来顺受。

林冲被剌配沧州完全是高俅一手陷害所致,但林冲却说:“我因恶了高太尉,……”并自认作“罪囚”怕“玷辱”了李小二夫妻,对“罪囚”的前程,他说:“未知久后如何。”这时的林冲对高俅竟毫不痛恨,连口称他“太尉”,对高俅的狠毒完全没有认识与估计,不但委曲求全,而且充满幻想。到了草料场,见草屋已“四下里崩坏了”,就想等“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可看出林冲逆来顺受,随遇而安的特点。

2.心地善良,侠义济困。

林冲在东京时曾“看顾”了李小二,在沧州服刑,还“把些银两”给李小二“做本钱”。可见林冲很善良。他对高俅认识不足,除了他有逆来顺受的特点外,也有心底过于善良的原因。 3.刚强、正直,性急。 李小二说他“是个性急的人,摸不着便要杀人放火”林冲听说陆虞候前来害他,立刻大怒,说“休要撞着伐,只叫他骨肉为泥”并马上“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最后杀三个仇人时,他取出刀来搁在陆虞候的脸上,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看来林冲很看重“情理”,他的意思是,你陆虞候想杀害我,杀人的行为我是可以宽恕你的,但“情理”上,我是无论如何不能宽容你的。可看出林冲身上具有“正气”。

4.做事细心。

林冲去打酒前,“将火炭盖了,……把草厅门拽上,……把两扇草场门拽上锁了,”一件一件做得很有条理;打酒回来发现草厅倒了,“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这些都可看出林冲是做事仔细的人。

三、本文有哪些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有什么作用? 1、开头细致描写了陆虞侯等人鬼鬼祟祟的言谈举止。

2、对草料场的细节描写。3、对山神庙的细节描写。

4、关于刀枪、武器不离身的细节描写。

四、小说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1、人物语言的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2、人物动作的细节描写,透视出人物形象的心理

3、人物心理的细节描写,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4、人物外貌的细节描写,揭示人物特征

5、环境的细节描写,烘托出人物的性格及命运

五、林冲性格变化与主题思想。

1、林冲之所以最后走上梁山,落草为寇,其实完全是被逼迫的结果。

一逼——相国寺里辱娇妻(忍)二逼——白虎堂上设奸计(再忍)三逼——野猪林中谋性命(忍无可忍忍)四逼——火烧草场断后路(反)

林冲当时在东京是保卫京城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有身份,有地位,尚且被逼起来反抗自己的阶级。那么在同样黑暗、腐败的封建社会里,那些被压在最底层的百姓是怎么个活法?那么,走投无路,揭竿而起的人又何止林冲一个?这就是“官逼民反”。林冲是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最典型的例子,这真是——“英雄末路怎能安家乐业,世道凄凉何不揭竿而起。”

你能给这副对联拟个横批吗?逼上梁山

2、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所走的道路,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意义?

有两方面的意义:

一是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像林冲这样的人尚无法维持安定的生活,不能保障生命安全,可见当时社会的黑暗,朝政的腐败。

二是认识封建社会人民群众奋起反抗统治者的必然性。林冲这样性格软弱的人也被逼上梁山,可见封建统治阶级残害人民凶恶残酷。

三、课堂小结: 塞万提斯说过:“猫儿给围赶得走投无路,也会变成狮子。”林冲性格的转变,在于一个“逼”字,“官逼民反”“逼上梁山”。从林冲的遭遇我们可以看到加害于他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凶残、卑劣、阴险、狠毒。因此,只有奋起反抗进行斗争才是唯一出路。这就是林冲这个典型形象的社会意义。

第11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课题]《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施耐庵及《水浒》的有关情况;

2、分析林冲性格特点,理解“官逼民反”的主题;

3、了解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林冲形象分析;

2、“官逼民反”主题;

3、景物描写及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俗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从秦朝的陈胜、吴广,直至清朝的太平天国,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规模之大,是世界历史上所罕见的。正因为中国有这样的历史,才产生了一部被毛泽东誉为“中国农民革命战争的史诗”的小说,它就是——《水浒》。

二、作者及作品简介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生平事迹缺乏可靠记载。关于他的籍贯,说法不一。有人说是钱塘,有人说是江苏兴化,也有人说原籍苏州,后迁兴化,居淮安。曾在钱塘做过两年官。因与当权者意见不合,弃官归里,从事著述。传说他与元末农民起义运动有一定关系,也有的说他参加了起义队伍,还有人说小说家罗贯中是他的门人,但这些说法都缺乏确凿的依据。

《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成书于元末明初,它反映的是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南宋时期,宋江起义的故事,便开始在群众中流传。元末明初,施耐庵等人在表现水浒故事的话本、杂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创作的基础上,加工编写成了《水浒》。它最早的本子,出现于元末明初。

《水浒》生动地描写了一支以宋江为首的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的诞生、发展、失败的全部历程,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根源以及起义终于演绎为悲剧的历史原因,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的黑暗统治,歌颂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一个个为人民喜爱的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

《水浒》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享有许多美誉,如“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文学书”“农民起义题材经典著作”“构建中华文明阶梯的重要典籍”“展示五千年中华文明独特风采的杰作”等,金圣叹更是将其列为才子必读书,并说“天下之乐,第一莫若读书;读书之乐,第一莫若读《水浒》。”究竟《水浒》有着怎样的魅力,引得大学者金圣叹对它推崇备至呢?今天,我们就借着《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斑来窥《水浒》之全貌,感受水浒英雄们气贯长虹的气概。

三、简介课文情节

课文节选自《水浒》(七十一回本)第十回。林冲无端遭受迫害,终于被逼上梁山,参加农民起义队伍的故事是从第七回开始的。本文是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的重要章节,也是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最典型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四、观看《水浒传》第十八回“风雪山神庙”片段

五、布置作业

1、梳理文章结构,完成《研讨与练习》一;

2、试总结林冲的性格特点,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小论文。

第二课时

一、梳理结构

全文共12段,可分为4个部分:

第1段(开端):林教头沧州遇旧知。

第2~4段(发展):陆虞候密谋陷害林冲。

第5~6段(过渡、发展):林教头接管草料场。

第7~12段(高潮、结局):风雪夜山神庙复仇。

二、人物形象研讨

清代著名小说理论家金圣叹曾这样评论:“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只是百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水浒》写一百八个人的性格,真是一百八样。若别一部书,任他写一千个人,也只是一样,便只写得两个人,也只是一样。”可见,《水浒》中的英雄人物各有其独特的性情,而林冲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在你看来,林冲有着怎样的性格?

(学生速读课文,找出显示林冲性格特点的内容,独立思考,从中提炼林冲的性格,后教师引导进行探讨,师生共同总结)

明确:林冲的性格经历了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过程。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他的性格发生了如下变化:善良安分、忍受屈辱、不断反抗、性格软弱→反抗并不坚决,幻想得过且过,委曲求全→随遇而安→奋起反抗。

三、问题探究

1、课文正面描写的内容是什么?其中贯穿了怎样的线索?

正面描写的内容:林冲刺配沧州后的遭遇和反抗。

线索:主人公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性格转变过程(主线)

2、林冲性格转变是怎样完成的?侧面描写的内容是由什么线索贯穿起来的?

完成:林冲的性格转变是在反动统治者的逼迫下发生、完成的。

侧面略写的内容:以反动统治者陷害林冲的诡计为线索贯穿起来的。

思路点拨:本文情节发展属双线并进型,清理线索可采取“由显及隐”法,先理出正面详写的一条线索,再探讨侧面略写的另一条线索。双线呈矛盾斗争关系,副线推动主线发展,鲜明地表现了作品的主题——官逼民反。两条线索通过酒店、点视厅、草料场、山神庙等几个场景,由连接到交织,最后汇合到一起。

3、林冲的遭遇和他的思想性格变化,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现实有什么意义? 明确:当时社会政治极端黑暗、腐败,善良本分的人们生活、生命得不到保障。像林冲这样的中级军官,都被恶势力逼得走投无路,不得不奋起反抗,那么一般的民众受欺压、迫害,进而铤而走险、聚众起义,反抗官府,也就不足为奇了。可以说,林冲被“逼上梁山”,为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政治现实,提供了一个窗口。

四、布置作业:

1、完成《研讨与练习》三,思考环境描写对情节发展有何作用。

2、以“妙在通篇不言‘逼’——谈《林》表现主题的技巧”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

的读书笔记。

第三课时

一、导入

胡适说:“在500年中,流行最广、势力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书,并不是四书五经,也不是理性语录,乃是几部白话小说,《水浒》就是其中的一部奇书,是我国文学的正宗。”

《水浒》是世界小说史上罕有的形象鲜明、规模巨大的描写人民群众抗暴斗争的长篇小说。作者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古代小说与讲史话本的传统特色,以其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明快、洗练、准确、生动的文学语言,叙述了许多极富传奇性,起伏伏跌宕、变化莫测、引人入胜的故事,塑造了众多可爱的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这一节课的学习将为我们揭示它之所以能塑造出这么多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原因。

二、鉴赏景物描写

课文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风雪”是故事发生的主要自然环境,文章也着力在“风雪”上作景物描写。对风雪的正面描写和侧面衬托交替出现,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糅合在一起,使读者感到林冲时时处处处于风雪交加的环境之中。

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对“风雪”的描写中,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描写。重点思考它们的作用。

思考、讨论后总结,明确:

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风雪有三处:林冲初到草料场时,写风雪初起:“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林冲去市井沽酒时,写雪势正大:“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离开酒店回草料场时,进一步写雪势之大:“看那雪,那晚越下得紧了。”

2、侧面描写。一是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如写草屋,“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沽酒回来,“那两间草屋已被雪压倒了”。写的是草屋,给人的印象却是风很猛,雪很大。二是通过人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如写林冲到山神庙里,“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的雪抖了”,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因为风雪大,天气冷,所以吃酒时,林冲“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总之,作者在描写人物的动作、感觉时,时时不忘风雪。

3、作用:一是为人物的活动渲染气氛。林冲刚到草料场,“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说明矛盾冲突正在酝酿;沽酒时,“那雪正下得紧”,预示气氛趋于紧张;林冲夜宿山神庙时,那雪“越下得紧”,烘托出高潮的来临。二是为情节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条件:正是因为风雪,林冲才想喝酒驱寒,才会在买酒的途中看到山神庙;草屋被风雪压塌,林冲才到山神庙夜宿,因此才和陆谦等人相遇,洞悉高俅对自己的迫害,最终奋起反抗。风雪可以说是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鉴赏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以及对细微事件的情况进行细致描写的一种描写手法。细节描写是作品刻画人物性格,叙述事件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细节描写的内容,并讨论其作用。

思考、讨论后总结,明确:

1、开头描写陆虞候等人鬼鬼祟祟的言谈举止,暗示他们是在密谋害人的事,而且和林冲有关系。这些细节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出了李小二给林冲报信,林冲寻敌复仇的情节。

2、林冲要去沽酒来吃,离开草料场时,“将火炭盖了„„把两扇草料场门反拽上锁了。”草厅被雪压倒后,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便“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才“把门拽上,锁了”,到山神庙去安身。这些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了林冲安分守己、办事谨慎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告诉读者,草料场起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林冲疏忽,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3、林冲进了山神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这个细节描写为下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着了”埋下伏笔,陆虞候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完成了性格上的重大转变。这个细节在情节发展中是极其重要的。

4、有关刀枪武器不离身的细节描写。林冲离开天王堂时,到市井买酒时,奔山神庙安身时,都有关于随身携带尖刀、花枪的细节描写,最后,才有“挺着花枪”冲出门去杀死仇人的情节。这个细节描写,既符合林冲禁军教头的身份,表现他细心、谨慎的性格特点,又使故事情节天衣无缝。

四、课堂小结

《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故事性强,情节紧张生动,引人入胜,语言简练生动,是在口语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的文学语言。学习本文,我们从人物、情节入手,关注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重点掌握从情节的发展、细节、景物的描写中揣摩人物心理,了解和把握人物思想感情的方法技能。

第12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一、夯基训练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赍发(jī)

迤逦(yǐ)

连累(lěi)

玷辱(zhān) ....B.朔风(shuò) 髭须(zī) 搠倒(shuò) 酒馔(zhuàn) ....C.仓廒(áo) .D.庇祐(bì) .模样(mú) .少顷(qǐnɡ) .

洗漱(shù) .

央浼(miǎn) .

供奉(ɡōnɡ) .

浸透(qīn) .解析:A项,“累”应读“lei”,“玷”应读“diàn”;C项,“供”应读“ɡònɡ”;D项,“浼”应读“měi”,“浸”应读“jìn”。 答案:B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盘缠 踌躇 光阴荏苒 随遇而安 B.刺配 棉衣 鸦鹊无声 走头无路 C.肐察 枯藤 碎琼乱玉 得意望形 D.毡笠 朔风 纷至踏来 天衣无缝

解析:B项,“鹊”应为“雀”,“头”应为“投”;C项,“望”应为“忘”;D项,“踏”应为“沓”。 答案:A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沸沸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B.便入去听了一个时辰,出来说道:“他那三四个交头接耳说话,正不听得说甚么。” ....C.《水浒》里的英雄好汉是不堪忍受封建官府的压榨而逼上梁山的,毛泽东所领导的工农革命战争....也是人民不堪忍受国内外反动派的剥削和压迫而起来英勇抗争的。 D.亚洲传统文化中,妇女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逆来顺受的观念,这也是导致许多亚裔妇女成为受....害人的原因。

解析:A项,“沸沸扬扬”形容议论纷纷,此处应该用“纷纷扬扬”。 答案:A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水浒》所写的本来就是社会的重大问题,故必然对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一批批义军将《水浒》作为造反起义的教科书,从中汲取力量,高举起武装斗争的大旗。

①对于此起彼伏的造反者来说,《水浒》也对他们起过直接而巨大的影响

②毋庸讳言,小说的忠义思想和对招安的描写曾经对某些义军的领袖产生过消极的影响

③一批进步的文人纷纷借它来批判社会的黑暗和不平,抨击言行不

一、人性扭曲的“假道学” ④但比较起来,《水浒》对农民起义的积极影响还是主要的 A.③①②④

B.①④③② C.④③①② D.①③②④

解析:文段从两个方面谈《水浒》对社会的影响,从文段的最后一句可以看出,先谈其对进步文人的影响,再谈其对“造反者”的影响,据此可进行正确排序。 答案:A

二、延伸阅读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1 那时正是三月尽,天气正热。智深道:“天色热!”叫道人绿槐树下铺了芦席,请那许多泼皮团团坐定。大碗斟酒,大块切肉,叫众人吃得饱了,再取果子吃酒。又吃得正浓,众泼皮道:“这几日见师父演力,不曾见师父家生器械,怎得师父教我们看一看也好。”智深道:“说的是。”自去房内取出浑铁禅杖,头尾长五尺,重六十二斤。众人看了,尽皆吃惊,都道:“两臂膊没水牛大小气力,怎使得动!”智深接过来,飕飕的使动,浑身上下,没半点儿参差。众人看了,一齐喝采。

智深正使得活泛,只见墙外一个官人看见,喝采道:“端的使得好!”智深听得,收住了手看时,只见墙缺边立着一个官人。众泼皮道:“这位教师喝采,必然是好。”智深问道:“那军官是谁?”众人道:“这官人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武师,名唤林冲。”智深道:“何不就请来厮见?”那林教头便跳入墙来。两个就槐树下相见了,一同坐地。林教头便问道:“师兄何处人氏?法讳唤做甚么?”智深道:“洒家是关西鲁达的便是。只为杀的人多,情愿为僧。年幼时也曾到东京,认得令尊林提辖。”林冲大喜,就当结义智深为兄。智深道:“教头今日缘何到此?”林冲答道:“恰才与拙荆一同来间壁岳庙里还香愿。林冲听得使棒,看得入眼,着女使锦儿自和荆妇去庙里烧香,林冲就只此间相等,不想得遇师兄。”智深道:“洒家初到这里,正没相识,得这几个大哥每日相伴。如今又得教头不弃,结为弟兄,十分好了。”便叫道人再添酒来相待。

恰才饮得三杯,只见女使锦儿慌慌急急,红了脸,在墙缺边叫道:“官人,休要坐地!娘子在庙中和人合口!”林冲连忙问道:“在那里?”锦儿道:“正在五岳楼下来,撞见了诈奸不级的,把娘子拦住了,不肯放。”林冲慌忙道:“却再来望师兄,休怪,休怪!”

林冲别了智深,急跳过墙缺,和锦儿径奔岳庙里来。抢到五岳楼看时,见了数个人拿着弹弓、吹筒、粘竿,都立在栏干边。胡梯上一个年小的后生,独自背立着,把林冲的娘子拦着道:“你且上楼去,和你说话。”林冲娘子红了脸道:“清平世界,是何道理,把良人调戏!”

林冲赶到跟前,把那后生肩胛只一扳过来,喝道:“调戏良人妻子,当得何罪!”恰待下拳打时,认的是本管高太尉螟蛉之子高衙内。

当时林冲扳将过来,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手软了。高衙内说道:“林冲,干你甚事,你来多管?”原来高衙内不认得他是林冲的娘子,若还认得时,也没这场事。见林冲不动手,他发这话。众多闲汉见闹,一齐拢来劝道:“教头休怪,衙内不认的,多有冲撞。”林冲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众闲汉劝了林冲,和哄高衙内出庙上马去了。

林冲将引妻小并使女锦儿,也转出廊下来,只见智深提着铁禅杖,引着那二三十个破落户,大踏步抢入庙来。林冲见了,叫道:“师兄,那里去?”智深道:“我来帮你厮打!”林冲道:“原来是本管高太尉的衙内,不认得荆妇,时间无礼。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智深道:“你却怕他本管太尉,洒家怕他甚鸟!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 (选自《水浒》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有删节)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着女使锦儿自和荆妇去庙里烧香。 ..荆妇: 。

(2)娘子在庙中和人合口! ..合口: 。

(3)引着那二三十个破落户。 ...破落户: 。

(4)不认得荆妇,时间无礼。 ..时间: 。

2 解析:解释句子中词语的含义,要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理解,即该词所在的句子、上下文。另外还要注意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答案:(1)妻子 (2)发生争吵 (3)泼皮 (4)一时之间

6.选文是从哪几方面刻画林冲的?可以看出林冲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解析:刻画人物的方法在文中是比较好找的,这几个方面也对应地体现出林冲的性格特点。简要分析时可从一个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从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来刻画林冲。

林冲的性格具有两个相互矛盾的对立面:尚武好义、正直忠厚和软弱怕事、委曲求全。如语言上,“喝采道:‘端的使得好!’”,体现了他尚武好义的性格。再如“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体现了林冲软弱怕事、委曲求全的性格。

7.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鲁智深是一位怎样的人?他的性格是否与林冲相同?请从文中举例说明。

解析:要分析鲁智深的性格就要从选文中先找出描写他的言行的语句,然后再和林冲作比较,得出他们性格上的异同。举例说明要准确,表现力要强。

答案:鲁智深是一位疾恶如仇、好打抱不平、有义无反顾精神的好汉。和林冲的性格一样,他尚武好义,有反抗意识。不同点是:鲁智深无拘无束,反抗意识更强烈。如:“智深道:‘我来帮你厮打!’”“洒家怕他甚鸟!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这种强烈的反抗意识更明显。

8.这段文字有细节描写,有伏笔照应,请各找出一处。

解析:细节描写是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仔细阅读文本不难发现。至于伏笔照应,要全面理解文本,注意分析前因后果,注意分析前后有关联的人物、事件。找出来之后可稍作分析。

答案:细节描写如“慌慌急急,红了脸”,可见女使锦儿跑得快。伏笔照应如“只见墙缺边立着一个官人”,有“墙缺”才能看见,也才有后文的跳入、跳出。

三、语言运用

9.仿照画线的句子,将下面两组语句补充完整,构成排比句,要求(2)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内容有联系。(结构不必完全相同) 有人说:“读书有时,亦须有地;读书有境,亦须有情。”秋窗日午,小院无人,抱膝独坐,聊嫌枯寂,宜读庄子《秋水》篇;(1)

;(2)

解析:题干要求构成排比句,因此句式必须相同或相似;第(2)句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内容有联系,要求明确。

答案:(1)菊花满前,案有美酒,开怀畅饮,了无尘念,宜读陶渊明诗 (2)大雪漫天,炉边小坐,人缩如猬,豪气欲销,宜读《水浒》林冲走雪章

10.(2014·甘肃秦安检测)观察下面的漫画,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1)描述画面内容:

(不超过70字) (2)寓意:

解析:漫画内容是反映酒后驾驶酿成车祸的现象,司机虽已多处受伤,但依旧沉浸在醉意之中,仍向护士要高度酒。这则漫画告诉我们饮酒开车容易出车祸,提醒司机们开车不饮酒,珍惜生命。

3 答案:(1)一位酒后驾驶者,因肇事被送往医院救护,头裹绷带,神志不清,当医护人员为他诊疗时,还醉眼朦胧,“意犹未尽”地要求医护人员:小姐,给——给俺上瓶高度的(酒)。让医护人员张口结舌。

(2)讽刺酒驾者丑态百出,告诫人们: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珍惜生命,关爱生命。

第13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引用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优秀教案

默认分类 2010-08-17 21:10:31 阅读2763 评论2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引用

殷曲 的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简要概括小说情节的发展,梳理文章脉络。

2、分析并理解林冲性格的转变是怎样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完成的,学习在矛盾斗争过程中刻画人物。

3、找出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分析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赏析课文中“风雪”的描写及其关系。

4、培养学生通过情节、环境、言行及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

5、简要了解《水浒》的情节及不同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

过程与方法:评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封建社会“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事实及其必然性。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人物的性格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有先天遗传的因素,也有后天的促成因素。其中后天因素和人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孟母三迁”的故事可以作为一个例证,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所在的《水浒传》更是充分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二、介绍《水浒》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故事前因。

请学生简单介绍《水浒》前十回的故事情节,老师作补充。

提纲:高俅发迹——林娘子受辱——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遇险野猪林——风雪山神庙——逼上梁山

“《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地概括了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程。”

《水浒》是一部描写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著名长篇古典小说。这部章回体小说是在《宣和遗事》、民间故事及宋元话本小说的基础上,经过元末明初的施耐庵整理加工,进行再创作而完成的。北宋末年,封建统治者昏聩淫逸,外族入侵,加之连年自然灾害,民不聊生,正如书中所写的:“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家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见《水浒》第十六回)于是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接连地爆发。《水浒》生动地描写了一支以宋江为首的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诞生、发展、失败的全部历程;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根源以及起义终于演为悲剧的历史原因;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的黑暗统治,歌颂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一个个为人民喜爱的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也可以说《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

《水浒》中英雄人物斗争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有的至今还展现在舞台上,如“三打祝家庄”、“武松打虎”、“李逵下山”、“林冲发配”等等。林冲是《水浒》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受人敬重,生活富裕,有个美满的小家庭。他对封建统治阶级抱有幻想,本无造反之心。然而奸臣高俅(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蓄意霸占林冲的妻子,虽多次调戏都遭到抗拒但仍不死心,于是高俅利用权势指使他的狗腿子陆谦(陆虞候)、富安等人设下毒计,诬陷林冲手执利刃故入军机重地白虎节堂,图谋行刺,把他送交开封府发落。开封府尹明知林冲冤屈,但迫于高太尉威势仍判定脊杖二十刺配沧州。高俅又令陆谦买通押差,要在赴沧州途中的野猪林害死林冲,幸被鲁智深救了。林冲和鲁智深分手后路过柴进庄院,受到殷勤接待;柴进又写信给沧州官府托请照顾林冲。林冲到了沧州牢营,由于送了银子给差拨、管营,又有柴进荐书,不仅免了一百杀威棒,还被派去看管天王堂。此后(课文节选的内容由此开始),陆谦、富安奉高俅之命追踪来到沧州,与差拨、管营合谋,必欲置林冲于死地。林冲被残酷的现实步步紧逼,虽忍辱求全而不可得,终于杀死仇敌,投奔梁山,走上反抗的道路,成为宋江起义军中著名的首领之一。

林冲被“逼上梁山”具有典型意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第十回,是最精彩的回目之一。它具体地向我们展示了在封建统治者一逼、再逼、逼得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林冲终于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拔刀而起怒杀仇敌,走向反抗的道路。那么课文是怎样刻画林冲性格的转变的?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的重要章节,也是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最典型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三、简要概括小说情节的发展,梳理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引子,第1节):林教头沧州遇旧知。

包括插叙和林、李对话。作用:交代主要人物、事情起因。点明林冲与高俅的尖锐矛盾,说明林、李亲密关系,留下李小二感恩图报的伏笔。

第二部分(开端,2-5节):陆虞候密谋害林冲。

陆虞候密谋策划,李小二疑虑警惕,林教头识破阴谋,怒林冲买刀寻敌。

矛盾的展开:林冲刺配沧州后,高俅派陆谦追踪而来,密谋策划,新的冲突酝酿。没有平铺直叙,设置悬念,没有交代来酒店的是什么人,而是通过李小二夫妻的观察,写出来人的鬼鬼祟祟,说话偷偷摸摸,手段卑鄙阴险。再写林冲根据李小二提供有关来人的身材、相貌、年龄等分析断定是陆谦,使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林冲买刀寻敌,矛盾进一步激化。

第三部分( 发展,6-9 节):林教头接管草料场。

接管草料场──交割──沽酒。

本段是由陆谦的谋害到林冲杀人报仇的过渡,表面看,紧张形势缓和下来,实际上,事态正按照陆谦的预谋发展。表面上的平静掩盖着一场生死搏斗,预示着矛盾即将进入高潮,为后文埋下伏笔。 第四部分(高潮和结局,10-12自然段):风雪夜山神庙复仇。

破庙借宿──偶听真情──报仇雪恨。

林冲性格变化的转折点,与前文照应,让陆谦等人通过对话把阴谋的主使者、原因、内容、执行经过,不打自招作了全盘交代,促使林冲性格发生根本转变。

故事情节以林冲的主要性格特征为线索,表现林冲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思想发展过程,有力突出“官逼民反”这个主题。

四、结合故事情节,分析林冲的性格

①课文开头一段“闲话”对表现林冲的思想变化有什么作用?

明确:开头一段有两个内容,一是插叙了当初在东京时的情况,二是林冲、李小二相遇后的一段对话。通过林冲与小二的对话,刊出林冲正直善良,有侠肝义胆,接济小二,扶危济困,表现了林冲的正义感和侠义精神。插叙林冲在东京的情况,反映了林冲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从林冲对高太尉的称呼及其态度上,又看到他忍受屈辱、不思反抗斗争软弱动摇的性格特点。他明知是高俅“生事陷害”,自己才吃了官司,被刺配到沧州,但和李小二说到这件事时,他并不气愤、痛恨,还把高俅称作“高太尉”,甚至认为是自己冒犯了高太尉才受了官司。这既表现了林冲的善良安分,也表现了他忍受屈辱、性格软弱的一面。

②林冲无辜受害,被刺配到沧州,远离了京城,高俅一伙,陆谦、富安又追到沧州,在李小二的酒店里密谋陷害林冲。林冲从李小二那里听说了这件事之后是什么态度?表现出林冲的什么性格?

明确:林冲听到李小二的报信,并确知从东京来的尴尬人就是陆虞候时,马上意识到“那泼贱贼”是要“来这里害我”,他识破了仇人的阴谋,激起了复仇的怒火,气愤地说:“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说罢,便怒冲冲地“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次日,“带了刀,又去沧州城里城外,小街夹巷,团团寻了一日”。这说明,当迫害逼到眼前时,林冲也具有了强烈的反抗意识。但是,“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时,“林冲也自心下慢了”,对仇人有所怀疑,却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性,刚刚点燃起来的复仇怒火又慢慢熄灭了。这说明林冲的反抗并不坚决,幻想得过且过,委曲求全。

③陆虞候等人对林冲的迫害并没有停止,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本是这伙人的诡计,想置林冲于死地,林冲是什么态度?表现他的什么性格? 明确:管营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林冲是心有疑虑的,他曾对李小二说:“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但他还是听从了安排,而且作了长久打算。当他看到草料场里自己将要栖身的小屋四下里崩坏了时,便想:“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大难已经临头了,他却想安稳过冬。这说明林冲的心中,复仇的念头更淡漠了,委曲求全的思想又占了上风。后来,买酒途经山神庙时,还祈求“神明庇佑”。生命已危在旦夕,林冲却仍在幻想,这充分说明他还有随遇而安的思想。

④林冲由幻想安度刑期到奋起反抗斗争,这个思想性格的转变是怎样完成的?

明确:草料场火起,林冲在山神庙里听到了陆虞候等人的对话,知道了高俅指使人谋害自己的真相,这时,他才清醒地认识到,高俅一伙留给他的只有一条死路。这残酷的现实促使他觉醒,认清了反动统治者的狰狞面目。幻想彻底破灭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反抗斗争。于是,林冲毅然杀死了仇人,投奔梁山,走上了反抗统治者的道路。

⑤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所走的道路,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意义?

林冲性格的转变,关键在于一个“逼”字,“官逼民反”、“逼上梁山”。从林冲的遭遇我们可以看到加害于他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凶残、卑劣、阴险、狠毒。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虽然安分守己,忍辱求全,也被逼得走投无路,愤然而起;至于广大的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群众,他们所遭受的迫害,他们所承受的痛苦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只有奋起反抗进行斗争才是唯一出路。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体现作品中心思想——“官逼民反”。

板书

林冲性格发展示意图。

逼上梁山

杀死陆谦

听说陆谦到沧州 (奋起反抗) (复仇怒火燃烧)

心下慢了

沧州遇旧 接管草料场

(善良安份) (随遇而安,得过且过)

第二教时

一、复习巩固

指名复述故事情节及林冲性格变化过程。

二.分析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师介绍关于细节描写的知识: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以及对细微事件的情况进行细致具体描写一种描写手法。细致描写是作品刻画人物性格、叙述事件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1、本文有哪些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1)开头细致描写了陆虞候等人鬼鬼祟祟的言谈举止,暗示他们是在密谋害人的事,而且和林冲有关系。这些细节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出了李小二给林冲报信,林冲寻敌复仇的情节。

(2)林冲要去沽酒来吃,离开草料场时,“将火炭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草厅被雪压倒后,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便“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才“把门拽上,锁了”,到山神庙里去安身。这些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了林冲安分守己、办事谨慎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告诉读者,草料场起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林冲疏忽,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3)林冲进了山神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这个细节描写为下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着了”埋下伏笔,陆虞候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完成了性格上的重大转变。看来,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细节。

(4)关于刀枪武器不离身的细节描写。林冲离开天王堂时、到市井买酒时、奔山神庙安身时,都有关于随身携带尖刀、花枪的细节描写,最后,才有“挺着花枪”冲出门去杀死仇人的情节。这个细节描写,既符合林冲禁军教头的身分,表现他细心、谨慎的性格特点,又使故事情节天衣无缝。

(5)关于方向位置的细节描写。关于方向位置,文章交代得很清楚:沧州城东15里有草料场,草料场东三二里有市井,草料场和市井中间有一座山神庙。林冲买酒、到山神庙,都是往东走。发生在同一时间的陆虞候等到草料场来放火陷害林冲是由草料场西面而来,这样双方就不可能在路上相遇了。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却至关重要,使情节发展入情入理。

总之,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二.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1、提问:课文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风雪”是故事发生的主要的自然环境,文章也着力在“风雪”上作景物描写。课文是怎样描写大风雪的?

(1)直接描写风雪。课文有三处对风雪进行直接描写。

①林冲初到草料场时,写风雪初起。“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纷纷扬扬”,写雪花之大;“卷”,写朔风之烈;“一天”,写范围之广。

②林冲去市井沽酒时,写雪势正大。“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选题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③沽酒返回时,又进一步突出雪势之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这两处的两个“紧”字,就把一场越下越大的雪,描写得非常清楚。

(2)用侧面描写衬托风雪。

①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 林冲看住处草屋时,只见:“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沽酒回到草料场,“那两问草厅已被雪压倒了。”写的是草屋,给人的印象却是风很猛,雪很大。

②通过人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

如写林冲在草屋内“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是用人物感觉暗写风雪。写林冲则神庙里,“先取下毡签子,把身上的雪抖了”,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因为风雪大,天气冷,所以吃酒时,林冲“把被扯来盖了半截身”。总之,作者在描写人物的动作、感觉时,时时不忘风雪二字。

2、提问:关于风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课文中描写风雪虽然着墨不多,但非常精彩,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都起了很好的作用。当林冲怀着“不知何意”的惶惑取路投草料场来,情节逐步向高潮发展时,风雪也随之而起。“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朔风卷着鹅毛似的大雪,低垂的浓云压在头顶上,天地茫茫,前途难卜。林冲来到草料场后,“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难以安生。为了御寒,出门沽酒,“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踽踽独行,“那雪正下得紧”,正是雪借风势,风助雪威,天地昏暗,原野寂寥。待沽酒回来,“仍旧迎着朔风”,“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因为风大雪紧,回到草料场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没奈何只得去古庙栖身。他在风雪中奔来奔去,天地之大竟无他容身之处。林冲进入山神庙,为了抵挡风雪,掩上庙门后又将旁边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由于雪大天寒,使林冲外出沽酒,未因草厅被雪压倒而被压死;大雪压倒草厅,使林冲只能到山神庙住宿,未被陆谦等烧死;雪大风劲,使林冲用大石头靠住庙门,陆谦等人放火烧草料场之后也来到山神庙避风雪看火势,因推不开门便立在庙门外谈话,造成冤家路窄,狭路相逢,隔门相对,一触即发的紧张局面。风雪的描写,为情节发展提供了合理的条件,推动了情节发展。当陆谦等看着草料场的大火踌躇满志,林冲心中的怒火也像草料场的烈焰升腾,翻卷,终于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手刃仇敌。朔风呼啸,大雪铺地,火光冲天,天地间站立着一位英雄好汉。我们可以说风雪把情节推向高潮,风雪渲染了苍茫、雄浑的气氛,风雪映衬着人物形象。

描写风雪的笔墨虽不多,却是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风雪”的描写,推动了情节发展,渲染了浓重气氛,烘托了人物形象。作者笔下的风雪似乎一直伴随着林冲由惶惑走向反抗,完成性格上质的变化,而我们也好像和林冲一块儿置身于风狂雪紧冰冷的天地之中,为他着急,为他担忧,为他庆贺。鲁迅先生在《花边文学?大雪纷飞》中曾说:“《水浒传》里的一句‘那雪正下得紧’,就是接近现代的大众语的说法,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风雪描写的确具有“神韵”,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小说中景物描写的艺术特色,亦如我国传统的写意画,寥寥数笔,仿佛是信手点染,却意境深远,景中有情,并且留下大片天地让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联想,去补充,去发挥。这是我们在阅读中应该认真体会、反复咀嚼的地方。

二、布置作业

课外选读《水浒传》的精彩章节,或阅读全书。

板书设计

正面描写 渲染浓重气氛

风雪 推动情节发展

侧面衬托 烘托人物形象

一、施耐庵与《水浒传》

施耐庵的生平事迹不详,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人。20世纪20年代以来,江苏兴化地区陆续发现一些有关材料,如《施耐庵墓志》《施耐庵传》等。《墓志》说他生于1296年,死于1370年,曾中进士,在钱塘(今浙江杭州)做过两年官,与当道不合,弃官回乡,从事著述。由于材料相互矛盾之处不少,这些材料的真伪问题学术界一直未有定论。

《水浒传》有多种版本,现存有明代100回本和120回本,还有清代金圣叹评点的70回本。

二、《水浒传》的结构和语言(茅盾)

这些各自独立、自成整体的故事,在结构上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大概而言,第一,故事的发展,前后勾联,一步紧一步,但又疏密相间,摇曳多姿。第二,善于运用变化错综的手法,避免平铺直叙。如杨志的故事。杨志的故事一共只有三回书,一万五六千字,首尾三大段落:卖刀,得官,失陷生辰纲。在结构上,杨志的故事和林冲的故事是不同的。林冲故事先提出全篇主眼,然后一步紧一步向顶点发展;杨志故事却是用失意、得志、幻灭这三部曲概括了杨志的求官之梦,从结构上看,高潮在中段。在权贵高俅那里,杨志触了霉头,但在另一权贵梁中书那里,杨志却一开始就受到提拔,似乎可以一帆风顺了,但在权贵门下做奴才也并不容易。奴才中间有派别,经常互相倾轧。梁中书用人不专,注定了杨志的幻灭,同时也就注定了黄泥冈上杨志一定要失败。故事发展的逻辑是这样的,但小说结构发展的逻辑却从一连串的一正一反螺旋式地到达顶点。杨志一行人还没出发,吴用他们已经布好了圈套,这在书中是明写的;与之对照的,便是杨志的精明的对策。读者此时急于要知道的,是吴用等对于此十万贯金珠究竟是“软取”呢或是“硬取”?如果“软取”,又怎样瞒过杨志那精明的眼光?这谜底,直到故事终了时揭晓,结构上的纵横开合,便是这样造成的。

„„自然,《水浒传》也还有许多优点值得我们学习。例如人物的对白中常用当时民间的口头语,因而使得我们如闻其声;又如动作的描写,只用很少几个字,就做到了形象鲜明,活跃在纸上„„

(节选自《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鉴赏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七十一回本《水浒传》第十回。《水浒传》是施耐庵的作品,施耐庵,元末明初人,生活在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非常激烈,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年代。传说他和元末的农民起义军有一定的联系,甚至参加过张士诚的农民起义军。明王朝建立后,他在史实、民间传说、话本、剧本的基础上,编写创作出这部文学巨著。

《林》,写的是林冲终于被逼走上梁山的故事。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超群。其父做过提辖,岳父也是教头,家有贤妻,生活美满。这样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条件,使他安于现状,软弱妥协。妻子遭人调戏,他正要怒打歹徒,一看是高衙内,提起的拳头又自行放下,慑于权势,忍辱息事;对头布下陷阱,赚他误入白虎节堂,刺配沧州,他仍逆来顺受,不想反抗。两个解差在途中百般折磨,他甘受凌辱,“野猪林内几乎丧命,他反劝鲁智深勿杀解差,仍然幻想能够“挣扎着回来”;他一直委曲求全,但总是得到对头更加凶恶狠毒的迫害。节选部分着重表现林冲由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飞跃。

①《水浒》,在统治集团腐朽凶残、官吏土豪无法无天、广大人民苦难深重的典型环境中,描写各个英雄人物走上梁山的不同道路,塑造出各种类型的典型性格。《林》这个节选部分,则在故事情节发展当中,由陆谦奉高俅之命追到沧州狠毒谋害林冲,又具体地揭示出统治阶级凶残永无止境、善良人民委曲不能求全的社会环境,揭示了促使林冲思想性格产生飞跃的典型环境。

②本篇开头写出林冲发配到沧州以后遇到李小二的情景,表明了林冲当年救过李小二,小二不忘相救之恩,常常往来。这不但增强了作品的生活实感,而且为后文描写陆谦、富安在小二的酒店出现,小二夫妇窃听谈话,告知林冲,作好了捕垫。叙写这些,看似脱离故事主干,实为表现人物性格、发展故事情节的必要的情节安排。

③本篇从李小二的视点,描写陆谦、富安在酒店出现的情景,写出二人在沧州的出现。通过描写二人鬼鬼祟祟地让小二去邀请管营、差拨,他们之间交头接耳地诡秘交谈中泄露出“高太尉”这个名字,差拨还表示“都在我身上,好歹要结果他性命”,似明又暗地表明了二人奉高俅之命,追到沧州来谋害林冲。这样写出二人在沧州出现,不但制造悬念,吸引读者,而且自然地引出林冲听小二述说情况后,断定二人来害自己,突出了尖锐激烈的矛盾,过渡到描写林冲对二人追来谋害的反应。这样安排情节,既揭露了高俅及其爪牙的阴险恶毒,又给具体描写林冲的反应提供了条件。

④本篇多次描写朔风大雪,虽然着墨不多,很好地起到了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感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林冲得知陆谦买通管营、差拨谋差他性命后,反被“抬举”去看管大军草料场。他带着“不知何意”的惶惑,取路投草料场来。“正是严寒的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满天低压的乌云,凛冽呼啸的寒风,纷纷扬扬的漫天大雪,渲染出天地茫茫的环境气氛,烘托着林冲前途未卜的心情。

林冲来到草料场,那“四下里崩坏了”的草屋,“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寒冷难耐,只得出门沽酒,“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沽酒后,“仍旧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肆虐的狂风,飞扬的大雪,茫茫的原野,渲染出险恶凄凉的气氛,烘托着林冲踽踽独行的凄惨心情。

朔风大雪,林冲才难耐寒冷,只得出门沽酒;大雪压倒了朔风摇振得动的草屋,林冲才只得到古庙栖身,并且为免风雪侵袭,掩上庙门后,又用大石头“靠了门”;因而得以免被陆谦等人放的那把火烧死,并且隔门听到陆谦等人自己说出恶毒用心、凶狠行径。这样一门之隔,仇人相遇,故事情节达到了高潮,矛盾斗争达到了顶点。 ⑤本篇细致描写出了林冲由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飞跃过程。

林冲被屈衔冤,饱受折磨,被发配到沧州以后,本来安心作囚,希望能够再回东京。但高俅并不因林冲遭际悲惨、逆来顺受、安心作囚而放松对他的迫害。陆谦、富安又奉高俅之命,追到沧州,必致林冲于死地。听到李小二述说陆谦等人鬼祟情景后,林冲为对头追踪而至、继续迫害而既惊且怒,脱口说出“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并且“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他心中燃起了反抗的怒火,带上了武器,急欲报仇了。但“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林冲也自心下慢了”,反抗怒火已经不像前几天那样猛烈。他对派他去看管大军草料场,起过疑心,还是“带了尖刀,拿了条花枪”去了,而且准备修理草屋,好度严冬;虽然未忘携带武器,却也又想安心作囚。寒冷逼得林冲到市井沽酒,风狂雪骤,天地茫茫,英雄困厄,可悲可叹。雪压厅倒,林冲只得到古庙栖身。草料场起火,他“却待开门来救火,只听得外面有人说将话来”。一门之隔,仇人相遇,陆谦等人不打自招,和盘托出了恶毒用心、凶狠行径。烧了大军草料场又是个死罪。仇人逼得林冲想安心作囚也不可得,统治阶级的恶毒凶残打掉了林冲对他们的幻想。林冲奋起反抗了。他一扫以前的委曲求全之态,思想性格发生了质的飞跃。他大喝“泼贼那里去”,石破天惊,鬼蜮丧胆,陆谦等想跑却迈不开步;他略施武艺,如虎搏狗,手刃仇人,陆谦等都得到了应有的下场。这才显出了他那英雄的本色。从此,林冲坚定地走上了反抗的道路,成为梁山一员叱咤风云的大将,以他那超群的武艺歼丑除恶了。

作品细致地描写出林冲思想性格飞跃的过程,反映了当时“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这也正是林冲这个典型性格深刻社会意义所在。

文:语文必修V 第一课 《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水浒传》的作者和内容;了解与林冲故事有关的其他情节内容。

2、掌握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来塑造人物的方法。

3、掌握运用景物和细节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深化主题的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

1、把握情节,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到奋起抗争的思想性格转变过程。

2、理解古典小说的特点,理清本文的情节结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象地认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是一场不可调和的生死斗争。

2、学习鉴赏古典文学名著,诱发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鉴赏“风雪”“山神庙”的景物和细节描写,并体会其推动情节、渲染气氛、刻画形象的重要作用。

2、理解随着情节的展开显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二、教学难点

1、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从情节线索走向看人物性格发展。

2、掌握多角度描写事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情境导入、交流讨论 教师精讲 疑点反馈 讨论评结 布置作业

教学设想:

本课时教学内容主要为林冲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随着情节的展开显现人物性格的写法,进而领悟文章“官逼民反”的主题

本课时教学采用“学案导学法”教学。教师课前印发学案,学生据此自学。课内学生分组交流讨论,问难解疑。重难点部分采用诱导模式(提问—讨论—归纳总结)教学

学案设计: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节选部分内容,疏解掌握文章中的生字词

2、把握小说主要情节,分析小说情节结构

3、分析林冲这一人物形象,学习鉴赏方法,培养鉴赏能力

4、分析、领悟小说主题

二、学习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 领悟小说主题

三、学法点拨:

本单元学习鉴赏小说,鉴赏小说最主要的是关注人物形象,因为小说的主题思想总是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来表达的。欣赏人物形象,则要注意情节、环境与人物的关系,因为人物形象是在一定环境背景下,在一系列事件、矛盾冲突中,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刻画的。

三、学习过程、要求:

1、查找阅读有关资料,了解作者、作品及《水浒传》中与林冲被逼反相关的情节内容

2、熟读课文,了解小说内容,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

3、思考沧州巧遇李小二与主要情节的关系,划分情节结构,拟定小标题

4、熟读文本,思考林冲性格在文中如何变化,为什么会有变化,变化的意义和作者的意图

5、收集问题,组内交流讨论或班内交流讨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电视剧《水浒传》片尾曲《好汉歌》)

“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是 《好汉歌》中的一句歌词,也是梁山好汉的作风。路见不平尚该拔刀相助,更何况自己受了委屈?但是梁山好汉也有人曾经有不平不能吼,举起的拳头打不下,一忍再忍。他是谁呢?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认识的“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豹子头林冲”。

二、交流讨论一(主要解决学习要求

1、2)

方式:以学生A组为主发言,其他组适当补正。教师引导、补正。

附:

1、施耐庵(1296—1370)中国元末明初作家。名子安,一说名耳。兴化(今江苏兴化县)人,原籍苏州。明嘉靖十九年(1540),高儒《百川书志》载:“《忠义水浒传》100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嘉靖四十五年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说:此书为“钱塘施耐庵的本”。万历年间,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指出:“武林施某所编水浒传,特为盛行。”今人一致认为施耐庵是《水浒传》作者。 施耐庵于元明宗至顺二年(1331)中进士,曾官钱塘二年,因与当权者不和,弃职还乡,回到苏州写作《水浒传》,追溯旧闻,闭门著述。还有的传说他此时与元末农民起义将领张士诚有过联系。

2、《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作于元末明初。施耐庵在长期民间传说、民间说话艺术和元杂剧水浒戏的基础上加工定型。全书叙述北宋末年官逼民反,梁山泊英雄聚众起义的故事,再现了封建时代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到失败的全过程。塑造了宋江、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英雄形象。是中国古代优秀长篇小说之一。。《水浒传》的社会意义首先在于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

3、《水浒传》中与林冲被逼反有关的回目:

第7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8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9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

第10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第11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

第12回 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

三、交流讨论二(主要解决学习要求3)

方式:以学生B组为主发言,其他组适当补正。教师引导、补正。

附:

1、小说情节结构主要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组成,有的结构复杂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2、节选部分情节围绕中心点林冲反抗高俅、陆谦等邪恶压迫展开。林冲沧州巧遇李小二一节详细交代了林冲与李小二的关系,为下文写李小二帮助林冲埋下伏笔,作好铺垫,是故事的前奏,应归到情节结构的序幕部分。

3、小说情节结构:

序幕(1 -) : 沧州遇故人

开端(2--5) : 酒店闻密谋

发展(6--9) : 接管草料场 高潮结局(10-12):杀敌山神庙

四、交流讨论三(主要解决学习要求4)

以学生C组为主发言,其他组适当补正。教师引导、补正。

附: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他武艺高强,为人善良本分,勇于助人。性格中有软弱的一面,在迫害面前,逆来顺受,委曲求全。最后被逼入绝路才奋起反抗,杀敌雪恨。林冲的性格是在情节的变化中而变化的。

五、教师精讲

(主要围绕学生预习中理解粗浅,有难度的人物性格和作品主题以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集中力量突破,深化。方式为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从而加深认识,得出结论)

1、同学们通过预习认识到林冲性格中有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的一面,说简捷点,就是他特别能忍。请问林冲的忍表现在哪些地方?

引导、归纳:

林冲“忍”主要表现在:①巧遇李小二时说自己境况不辩白、不痛骂高俅,只说“因恶了高太尉”,自认是“罪囚”。②听闻陆谦到沧州图谋害己,虽有买刀寻仇的一时之举,但“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也自心下慢了”。③接管草料场,见草屋破败,寻思“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意欲长住,熬完刑期。④路过山神庙,求“神明庇佑”,还是想得过且过。⑤出外买酒前后锁门、关注炭火,庙中见火起,第一反应是拿起花枪去救火,他小心谨慎,害怕出意外,不想改变现状。

其实他是从东岳庙、陆家楼上、野猪林一直忍到了沧州牢城营的。

2、林冲为什么一忍再忍?

引导、归纳:

主要原因有这几个方面:①自身性格。林冲性格有软弱,委曲求全的一面。②出身地位。他本身就是统治阶级中的一员,有良好的家境和地位,不愿意为“小事”牺牲幸福,背叛所依存的社会。③世俗环境。生活在城市和官场中,受不敢得罪上官和权贵的习气影响。④思想局限。他认识不清社会罪恶本质,思想幼稚,耽于幻想。

3、最后为何又不忍了?

引导、归纳:

俗话说:忍无可忍,无须再忍。当林冲从东岳庙忍到山神庙,由教头忍成罪囚,想苟安还是不能,黑暗势力继续紧逼,要置他于死地而后快,他走投无路,也更清醒地认识到现实的黑暗,终于怒火喷发,与社会彻底决裂,毅然走上暴力抗争的道路。

4、林冲由一忍再忍到忍无可忍、奋起反抗对我们认识当时社会有何意义?

引导、归纳:

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二是认识封建社会人民群众奋起反抗统治者的必然性。第一点,林冲本来是北宋京城80万禁军的枪棒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过着比较富裕安定的生活,这就决定了他的妥协性和软弱性,满足现状,缺少反抗精神。像林冲这样的人尚且无法维持安定生活,不能保障生命安全,那么,广大劳动人民生活之痛苦不是可想而知了吗?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黑暗,朝政的腐败。第二点,林冲性格的转变,关键是一个“逼”字。高俅一伙的步步紧逼,使林冲走投无路,终于走上了反抗斗争的道路。当时,封建统治阶级肆无忌惮地残害人民,使人民无法生活。为了活下去,人民群众才不得不起来反抗斗争,这就是“官逼民反”。《水浒》的主题就是“逼上梁山”,而林冲所走的道路则是体现这个主题的典型例子,这使我们认识到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六、评价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到《水浒传》这一古典名著在塑造人物性格时,总是紧扣人物的身份、经历、遭遇,把人物放在矛盾冲突中,通过人物的表现来刻画人物。因而人物形象才那样栩栩如生,才那样深入人心。

七、布置作业

1、林冲在迫害面前,逆来顺受,委曲求全,一忍再忍,他能算个英雄好汉吗?根据课文,谈你的认识。写成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2、结合下一课时学案,继续研读鉴赏课文。

八、板书设计

情节结构

序幕(1 -) : 沧州遇故人

开端(2--5) : 酒店闻密谋

发展(6--9) : 接管草料场

高潮结局(10-12):杀敌山神庙

忍------------现象

缘由 主题

九、教后反思

第14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保山曙光学校高中语文必修5

教学设计

2011年8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主备教师:蔡正良

一、内容与其解析

(一)内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二)解析

本文节选自《水浒传》第十回,主要描写了林冲由奉公守法、逆来顺受到奋起反抗,被逼上梁山的经过,反映了官僚恶霸的凶残,封建社会政治的腐败,必然激化阶级矛盾,逼迫人民走向反抗斗争道路的社会现实。

二、目标及其解析

(一)目标定位

1、了解《水浒传》

2、揣摩课文人物语言、动作及细节描写

3、掌握环境描写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作用

(二)目标解析

《水浒传》塑造了108个梁山好汉,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个性鲜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上反抗道路的重要章节,鉴赏林冲这个人物是本文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另外,本文作者没有用大段的笔墨来描写景物,笔墨节俭,粗画浅描,但景物却得到传神的表现,因而具体分析环境的作用尤为重要。

三、问题诊断分析

本文节选自《水浒传》第十回,林冲无端遭受迫害,终于被逼上梁山,参加了农民起义队伍的。故事是从第七回开始的,要从节选文字中把握人物形象有一定难度,可能大部分学生不甚了解,因此,教师要先介绍未节选的有关林冲的部分,让学生有个整体把握。

四、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略)

(二)介绍施耐庵和《水浒》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及作品。

施耐庵,生于1296年,卒于1370年,元末明初人。曾考中进士,作过两年官,后来弃官回乡闲居,从事写作。

《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这部书是作者在民间传说、话本、杂剧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水浒》故事性强,情节紧张生动,

1 保山曙光学校高中语文必修5

教学设计

2011年8月

引人入胜,语言简练生动,是在口语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的文学语言。

这篇课文节选自《水浒》第十回。林冲无端遭受迫害、终于被逼上梁山、参加了农民起义队伍的故事是从第七回开始的。故事的大致经过如下:林冲本在东京当禁军教头。奸臣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几次要霸占林冲的妻子,都遭到抗拒。高俅指使陆谦、富安等人设下毒计,企图置林冲于死地,于是林冲被陷害充军发配到沧州。由于鲁智深、柴进的保护和帮助,林冲一路上不仅免于被害,而且到沧州后还被派到天王堂当看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的重要章节,也是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最典型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三)自由朗读课文,疏通生字词

设计意图:注重基础知识。

赍 jī 资助

赉 lài 赏赐

玷辱 diàn rǔ 使蒙受耻辱

迤逦 yì lì 曲折连绵

盘缠 pán chán ①路费②零用钱

恁 nân 这么,这样,那么,那样

呐 nâ 迟钝

按酒 指下酒的肉菜

絮烦 xù fán 因过多或重复而感到厌烦

髭须: 髭,嘴上胡须;须,嘴下胡须;髯,两颊上的胡须

噎 yē 下咽困难。

庇祐 bì yîu 保祐

掇 duō 搬,挪动

搠 shuî 扎,刺

剜 wān 挖

寻思 xún sī (寻,口语中多读xín)思索,考虑

酒馔 jiǔ zhuàn 下酒的饭食。

交割 jiāo gē (1)双方结清手续 (2)移交,交代

2 保山曙光学校高中语文必修5

教学设计

2011年8月

(四)理清写作思路

设计意图:理清写作思路

1、引子:林冲“闲走间”邂逅了故人李小二。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它在情节中的地位具有引子的作用。 随着陆谦、富安来到沧州,进入李小二开设的酒店,“风雪山神庙”的情节正式开始了。

2、发展:“林冲走将入店里来”,是情节的进一步发展。李小二“有些要紧话说”,“请林冲到里面坐下”,使得林冲满腹狐疑。继之,李小二告知事情原委,二人核对来者相貌,证实来者确是陆谦。

3、高潮:下面进入隆冬季节,大雪纷飞的环境描写,为高潮的出现勾画了气象森寒的背景。高潮部分由这样几个层次组成:老军交差,市井沽酒,投宿破庙,草场失火,怒杀仇人。草料场的一把火,烧起了他心头的万丈怒火;仇人间的一席对话,驱散了他胸中的软弱怯懦。旧恨新仇,一起涌上心头,他不犹豫,不彷徨,不幻想,手挺花枪,冲出庙门,高潮正式出现了。

4、收束:在处死三人后,林冲“提了枪,便出庙门投东去”,这是情节的结局。在高潮形成之后,马上给以简截了当的收束。

第二课时

(一)分析林冲的性格

教师:关于林冲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课文的“预习提示”概括为“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下面,我们按故事情节发展的几个阶段作具体分析。

【问题一】课文开头一段“闲话”对表现林冲的思想变化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了解人物思想变化的复杂性。

明确:开头一段有两个内容,一是插叙了当初在东京时的情况,二是林冲、李小二相遇后的一段对话。插叙的一段内容,表现了林冲的正义感和侠义精神,反映了林冲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从林冲和李小二的对话里,又看到他忍受屈辱、不思反抗斗争软弱动摇的性格特点。他明知是高俅“生事陷害”,自己才吃了官司,被刺配到沧州,但和李小二说到这件事时,他并不气愤、痛恨,还把高俅称作“高太尉”,甚至认为是自己冒犯了高太尉才受了官司。这既表现了林冲的善 3 保山曙光学校高中语文必修5

教学设计

2011年8月

良安分,也表现了他忍受屈辱、性格软弱的一面。

【问题二】林冲无辜受害,被刺配到沧州,远离了京城,高俅一伙,陆谦、富安又追到沧州,在李小二的酒店里密谋陷害林冲。林冲从李小二那里听说了这件事之后是什么态度?表现出林冲的什么性格?

设计意图:了解林冲的反抗并不坚决,幻想得过且过,委曲求全的思想。

明确:林冲听到李小二的报信,并确知从东京来的尴尬人就是陆虞候时,马上意识到“那泼贱贼”是要“来这里害我”,他识破了仇人的阴谋,激起了复仇的怒火,气愤地说:“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说罢,便怒冲冲地“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次日,“带了刀,又去沧州城里城外,小街夹巷,团团寻了一日”。这说明,当迫害逼到眼前时,林冲也具有了强烈的反抗意识。但是,“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时,“林冲也自心下慢了”,对仇人有所怀疑,却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性,刚刚点燃起来的复仇怒火又慢慢熄灭了。这说明林冲的反抗并不坚决,幻想得过且过,委曲求全。 【问题三】但是,陆虞候等人对林冲的迫害并没有停止,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本是这伙人的诡计,想置林冲于死地,林冲是什么态度?表现他的什么性格? 设计意图:了解林冲随遇而安的思想。

明确:管营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林冲是心有疑虑的,他曾对李小二说:“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但他还是听从了安排,而且作了长久打算。当他看到草料场里自己将要栖身的小屋四下里崩坏了时,便想:“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大难已经临头了,他却想安稳过冬。这说明林冲的心中,复仇的念头更淡漠了,委曲求全的思想又占了上风。后来,买酒途经山神庙时,还祈求“神明庇佑”。生命已危在旦夕,林冲却仍在幻想,这充分说明他还有随遇而安的思想。

【问题四】林冲由幻想安度刑期到奋起反抗斗争,这个思想性格的转变是怎样完成的?

设计意图:了解人物思想性格的转变。

明确:草料场火起,林冲在山神庙里听到了陆虞候等人的对话,知道了高俅指使人谋害自己的真相,这时,他才清醒地认识到,高俅一伙留给他的只有一条死路。这残酷的现实促使他觉醒,认清了反动统治者的狰狞面目。幻想彻底破灭 4 保山曙光学校高中语文必修5

教学设计

2011年8月

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反抗斗争。于是,林冲毅然杀死了仇人,投奔梁山,走上了反抗统治者的道路。

【问题五】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所走的道路,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意义?

设计意图:认识当时的社会是官逼民反。

明确: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二是认识封建社会人民群众奋起反抗统治者的必然性。第一点,林冲本来是北宋京城80万禁军的枪棒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过着比较富裕安定的生活,这就决定了他的妥协性和软弱性,满足现状,缺少反抗精神。像林冲这样的人尚且无法维持安定生活,不能保障生命安全,那么,广大劳动人民生活之痛苦不是可想而知了吗?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黑暗,朝政的腐败。第二点,林冲性格的转变,关键是一个“逼”字。高俅一伙的步步紧逼,使林冲走投无路,终于走上了反抗斗争的道路。当时,封建统治阶级肆无忌惮地残害人民,使人民无法生活。为了活下去,人民群众才不得不起来反抗斗争,这就是“官逼民反”。《水浒》的主题就是“逼上梁山”,而林冲所走的道路则是体现这个主题的典型例子,这使我们认识到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二)分析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师介绍关于细节描写的知识: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以及对细微事件的情况进行细致具体描写一种描写手法。细致描写是作品刻画人物性格、叙述事件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提问】本文有哪些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学习艺术特色: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把文中几处主要细节描写找出来,分析它的作用,然后总结归纳。举例:

(1)开头细致描写了陆虞候等人鬼鬼祟祟的言谈举止,暗示他们是在密谋害人的事,而且和林冲有关系。这些细节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出了李小二给林冲报信,林冲寻敌复仇的情节。

(2)林冲要去沽酒来吃,离开草料场时,“将火炭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草厅被雪压倒后,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便“探半身 5 保山曙光学校高中语文必修5

教学设计

2011年8月

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才“把门拽上,锁了”,到山神庙里去安身。这些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了林冲安分守己、办事谨慎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告诉读者,草料场起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林冲疏忽,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3)林冲进了山神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这个细节描写为下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着了”埋下伏笔,陆虞候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完成了性格上的重大转变。看来,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细节。

(4)关于刀枪武器不离身的细节描写。林冲离开天王堂时、到市井买酒时、奔山神庙安身时,都有关于随身携带尖刀、花枪的细节描写,最后,才有“挺着花枪”冲出门去杀死仇人的情节。这个细节描写,既符合林冲禁军教头的身分,表现他细心、谨慎的性格特点,又使故事情节天衣无缝。

(5)关于方向位置的细节描写。关于方向位置,文章交代得很清楚:沧州城东15里有草料场,草料场东三二里有市井,草料场和市井中间有一座山神庙。林冲买酒、到山神庙,都是往东走。发生在同一时间的陆虞候等到草料场来放火陷害林冲是由草料场西面而来,这样双方就不可能在路上相遇了。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却至关重要,使情节发展入情入理。

总之,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三)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问题一】课文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风雪”是故事发生的主要的自然环境,文章也着力在“风雪”上作景物描写。课文是怎样描写大风雪的? 设计意图:懂得景物描写的作用。

明确:主要是从两方面描写:

(1)直接描写风雪。直接描写风雪有三处:林冲初到草料场时,写风雪初起。“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林冲去市井沽酒时,写雪势正大。“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离开酒店回草料场时,进一步写雪势之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2)用侧面描写衬托风雪。一是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例如写草屋,“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沽酒回来,“那两间草屋已被雪压倒了”。写的是草 6 保山曙光学校高中语文必修5

教学设计

2011年8月

屋,给人的印象却是风很猛,雪很大。二是通过人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例如写林冲在草屋内“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到山神庙里,“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的雪抖了”,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因为风雪大,天气冷,所以吃酒时,林冲“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总之,作者在描写人物的动作、感觉时,时时不忘风雪。

对风雪的直接描写和侧面衬托交替出现,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揉合在一起,使读者感到,林冲时时处处处于风雪交加的环境之中。 【问题二】关于风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懂得景物描写的作用。

明确: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为人物活动渲染气氛,二是推动情节发展。第一点,烘托了林冲杀敌报仇,走上反抗道路的悲壮气氛。北风呼啸,大雪纷飞,草料场烈焰腾空。山神庙前,雪地上溅满鲜血。这时,林冲毅然决然地顺大路投东而去,奔上梁山,这是多么悲壮的情景啊!第二点,情节的发展与风雪密不可分。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想喝酒驱寒,才会在沽酒途中看到山神庙。因为风大雪紧,草屋被风吹雪压而倒塌,林冲才被迫到山神庙安身。为了挡风雪,林冲才用大石块靠住庙门。为了避风雪,陆虞候一伙才直奔庙里来,等等,描写风雪的笔墨虽不多,却是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

六.课堂小结

《水浒传》作为在宋元话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小说,故事性很强,尤其在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刻画人物时的细节描写、矛盾冲突的展示方面体现的极为明显。学习本文,我们应着重从这几个方面去体会、品味,以便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第15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教学设计

2012级在职研究生 李红香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了解作家作品;

2、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

3、学习本文通过语言、行动、心理和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二)过程和方法

1、训练学生通过揣摩人物语言、动作、及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的能力;

2、分析人物形象,鉴赏主要人物的语言。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从而加深学生的社会认识。 教学重点:

1、分析林冲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

2、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的作用。教学难点:

体会心理活动描写的作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设计:

第 一 课 时

教学要点:

1、了解作家作品

2、积累字、词,理清文章思路和线索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播放电视剧《水浒传》主题曲《好汉歌》

“大河向东流哇,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说走咱就走你有我有全都有哇,路见不平一声吼哇,该出手时就出手哇,风风火火闯九州哇!嘿呀依儿呀唉嘿唉嘿依儿呀„„”

在我们的印象中,梁山好汉就应该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当遇到不平之事时就会挺身而出,手刃仇敌,铲除贪官,替天行道!歌词当中也有这么一句——“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那么是否所有的梁山好汉都是该出手时就出手呢?

二、了解作者和作品

⑴作者 施耐庵(1296-1370),原名耳,又名子安,字耐庵,祖籍兴化,生于平江(苏州),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中进士。曾在钱塘一带做过几年官,其余时间一直以教书为业,著名小说家罗贯中,据说即为他的门生。他在教书期间根据民间传说与话本戏曲,编著了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水浒》。

⑵《水浒传》

《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反映的是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南宋时期,有关宋江等“劫富济贫”“扶危济困”的英雄故事已在民间流传。元末明初,施耐庵等人在表现水浒故事的话本、杂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创作的基础上,加工编成了《水浒》,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

《水浒》最早为100回本,后来出现120回本,明末清初金圣叹腰斩《水浒》,删掉了71回以后的内容,又将第一回改为楔子,成为70回本,这样故事性增强,情节紧张生动,引人入胜,语言简练生动,人物性格鲜明,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水浒》和《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并称为四大名著,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

三、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一)、字、词

1、下列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C ) A、赍发(jī) 喝彩(hè) 砧辱 模样(mú) ... B、酒撰 调和(tiáo) 迤逦 朔风(shuò) .. C、差拨(chāi) 彤云(tóng) 洗漱 央浼(měi) ... D、提防(tí) 仓廒(áo) 吹撼 毡笠(zhān) ...解析:A、玷辱 B、酒馔 D、提防(dī)

2、对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D ) A、当时管待林冲酒食(款待,招待) .. B、只见那个人将出一两银子(拿出) .. C、老军都点见了堆数(点清) .. D、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减少,消失) ..解析:消耗:消息

二)、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三)、师生共同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 引子,第1节): 林教头沧州遇旧知。

包括插叙林、李对话。作用: 交代主要人物、事情起因。点明林冲与高俅的尖锐矛盾,说明林、李亲密关系,留下李小二感恩图报的伏笔。

第二部分( 开端,2-5 节)::陆虞候密谋害林冲。

陆虞候密谋策划,李小二疑虑警惕,林教头识破阴谋,怒林冲买刀寻敌。 矛盾的展开:林冲刺配沧州后,高俅派陆谦追踪而来,密谋策划,新的冲突酝酿。没有平铺直叙,而是设置悬念,一开始没有交代来酒店的是什么人,而是通过李小二夫妻的观察,写出来人的鬼鬼祟祟,说话偷偷摸摸,手段卑鄙阴险。再写林冲根据李小二提供有关来人的身材、相貌、年龄等分析断定是陆谦,使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林冲买刀寻敌,矛盾进一步激化。

第三部分( 发展,6-9 节):林教头接管草料场。 接管草料场──交割──沽酒。

本段是由陆谦的谋害到林冲杀人报仇的过渡,表面看,紧张形势缓和下来,实际上,事态正按照陆谦的预谋发展。表面上的平静掩盖着一场生死搏斗,预示着矛盾即将进入高潮,为后文埋下伏笔。

第四部分( 高潮和结局,10-12自然段): 风雪夜山神庙复仇。 三个自然段::破庙借宿──偶听真情──报仇雪恨。

林冲性格变化的转折点,与前文照应,让陆谦等人通过对话把阴谋的主使者、原因、内容、执行经过,不打自招作了全盘交代,促使林冲性格发生根本转变。

四)、分析文章线索

明线:林冲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思想发展过程 暗线:敌人对林冲的陷害

四、结束语:

林冲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的教头,家境殷实,生活幸福,这样的一个人,为何会一再遭到高太尉的陷害,他又是如何走上反抗道路的呢?我们下节课分解。

第 二 课 时 教学要点:

1、分析林冲的人物形象

2、认识林冲走上反抗道路的原因与意义 教学步骤:

一、根据情节分析林冲的人物形象

1、补充介绍与课文有关故事情节

林冲是《水浒》里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是一个由安于现状的小官吏最后被逼上梁山的典型。他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的教头,他的上司太尉高俅的儿子高衙内看上了他的妻子。高俅及手下陆虞候设下一条毒计,让林冲买了一把宝刀,然后高俅命令林冲带宝刀入府,乘机诬陷林冲阴谋行刺,林冲因此被刺配到沧州。在去沧州的路上,押送的公人被陆虞候买通,多次想杀害林冲,幸亏被鲁智深救下,安全来到沧州。以下是课文的情节。后来林冲逃到柴进家里,柴进又把他介绍到梁山,成了农民起义军的一员。

2、分析林冲的人物形象 ⑴沧州遇旧

①李小二“在东京时,多得林冲看顾”,后又是林冲“救了他免送官司”,并“与他赔了些钱财,方得脱免”,最后还是林冲“赍发他盘缠”才“于路投奔人”。这充分体现了林冲行侠仗义,扶危济困的性格特征。

②林冲来到沧州,虽然感到前途渺茫,但仍存有幻想,违心地说自己是“恶了高太尉”才“刺配到这里”,对自己遭受陷害的冤情,虽有怨意,但更多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说明他安于刑徒生活,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并无反抗之意,抱有刑满释放,重获生路的希望。

③“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这淡淡的一句,表明扶危济困的英雄林冲,身在危难之中,依然不顾自己的苦难,一心为别人着想的高贵品质。

⑵买刀寻敌

当林冲得知陆谦来到沧州陷害他时,他大怒,离开酒店去买了一把解腕尖刀,前街后巷地去寻,这时的林冲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但寻了三五日,不见动静,他“也自心下慢了”,显示出他安于现状的性格。

⑶接管草料场

①调他到草料场时,他不但没有意识到是新的阴谋,反而认为是“好差使”。见草屋已“四下里崩坏了”,就想等“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可看出林冲逆来顺受,随遇而安的特点。

②林冲外出沽酒前,“将火炭盖了,„„把草厅门拽上,„„把两扇草场门拽上锁了,”一件一件做得很有条理;沽酒回来后发现草厅倒了,“恐怕火盆内

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充分体现了他小心谨慎的性格。

⑷手刃仇敌

当林冲在山神庙得知敌人的狠毒阴谋时,他再也无法忍耐下去了。当他听到“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等话语时,他怒火中烧,旧恨新仇,一齐涌上心头,拽开庙门,挺着花枪,大喝一声“泼贼哪里去!”这山崩地裂的一声大喝表明,经过艰苦思想斗争的林冲,终于忍无可忍,抛弃了幻想,同从前所依附的封建统治集团彻底决裂,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板书

让我们来根据有关情节看看林冲思想性格的变化情况。

杀敌复仇

┏━━━━━━━━逼上梁山

┃ (奋起反抗)

┃亲

┃闻

买刀寻敌 ┃阴

┏━━━━┓自心下慢 ┃谋

┃ ┃ ┃

沧洲遇旧 ┃ ┃管草料场 ┃

━━━━━┛ ┗━━━━━━━━┛ (善良安分) (随遇而安)

二、认识林冲走上反抗道路的原因和意义

1、原因:关键在于一个“逼”字 ①相国寺里辱娇妻 ②白虎堂上遭陷害 ③野猪林里谋性命 ④火烧草料场断后路

2、意义:

①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

②深刻揭示了“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生活真理

三、合作探究:

作者是怎样塑造林冲这一人物形象的? 小说中常见的表现人物的手法:

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肖像、心理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如概括介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

2、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侧面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情节发展中展现人物性格特征;环境描写衬托或烘托。

3、形象刻画基本技巧——各种描写手法的运用与作用

⑴肖像、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⑵语言描写: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也体现着人物的思想性格。

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②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⑶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分析人物的心理描写,能很好的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思想活动描写,它往往和外貌、语言、行动交叉在一起。 ⑷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

细节是文学作品中细腻描绘的最小环节。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是由许多细节组成的,如场景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等,成功的细节可以增强艺术感染力,是文学创作和记叙文不可忽视的技巧。

明确:正面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

(学生自主梳理,教师点拨)

侧面烘托:景物描写(雪)

第 三 课 时 教学要点:

分析文中的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及作用 教学步骤:

一、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然后分析其作用

教师介绍关于细节描写的知识: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以及对细微事件的情况进行细致具体描写一种描写手法。细致描写是作品刻画人物性格、叙述事件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1、本文有哪些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 (1)开头细致描写了陆虞候等人鬼鬼祟祟的言谈举止,暗示他们是在密谋害人的事,而且和林冲有关系。这些细节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出了李小二给林冲报信,林冲寻敌复仇的情节。 (2)林冲要去沽酒来吃,离开草料场时,“将火炭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草厅被雪压倒后,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便“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才“把门拽上,锁了”,到山神庙里去安身。这些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了林冲安分守己、办事谨慎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告诉读者,草料场起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林冲疏忽,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3)林冲进了山神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这个细节描写为下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着了”埋下伏笔,陆虞候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完成了性格上的重大转变。看来,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细节。

(4)关于刀枪武器不离身的细节描写。林冲离开天王堂时、到市井买酒时、奔山神庙安身时,都有关于随身携带尖刀、花枪的细节描写,最后,才有“挺着花枪”冲出门去杀死仇人的情节。这个细节描写,既符合林冲禁军教头的身分,表现他细心、谨慎的性格特点,又使故事情节天衣无缝。

(5)关于方向位置的细节描写。关于方向位置,文章交代得很清楚:沧州城东15里有草料场,草料场东三二里有市井,草料场和市井中间有一座山神庙。林冲买酒、到山神庙,都是往东走。发生在同一时间的陆虞候等到草料场来放火陷害林冲是由草料场西面而来,这样双方就不可能在路上相遇了。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却至关重要,使情节发展入情入理。 归纳总结:

细节描写包括场景细节描写、服饰细 节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等。细节描写的作用如下: ( 1)典型的细节描写可以刻画人物性格。如鲁迅《孔乙己》中,孔乙己会“回 ”字的四种写法,典型地 表现了这个人物的迂腐和呆气。 (2)典型的细节描写可以深化作品主题。如鲁迅《药》中的“人血馒头”这一“物”的细节,形象而深刻地表现了辛亥革命脱离人民群众的根本弱点。

(3)典型的细节描写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那雪正下得紧”这一自然景物的细节描写,使林冲到山神庙躲避风雪,才有杀死仇敌的故事。这里,细节描写就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4)典型的细节描写可以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如 鲁迅的《祝福》开始描写鲁镇祝福的情景,就渲染了当时鲁镇 弥漫着的浓厚的封建气息。

(5)典型的细节描写可以揭示人物瞬间心理复杂微妙细节,当水生嫂听到丈夫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时,“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二、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的环境描写跟人物的塑造与表现主旨有极其重要的关系。阅读中始终把环境、情节和人物联系起来,才能把握小说创作的真谛。

1、提问:课文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风雪”是故事发生的主要的自然环境,文章也着力在“风雪”上作景物描写。课文是怎样描写大风雪的? (1)直接描写风雪。直接描写风雪共有三处请指出来。

①林冲初到草料场时,写风雪初起。“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纷纷扬扬”,写雪花之大;“卷”,写朔风之烈;“一天”,写范围之广。

②林冲去市井沽酒时,写雪势正大。“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选题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③沽酒返回时,又进一步突出雪势之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这两处的两个“紧”字,就把一场越下越大的雪,描写得非常清楚。

2、这三处描写中,有一个最有表现力的词,是哪一个?——“紧”,一个“紧”字,使境界全出,十分简洁地写出了雪越下越大的情景,并且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什么作用呢?

3、用侧面描写衬托风雪。

(2)侧面衬托风雪:①指出哪些语句是侧面描写风雪。②在这些语句中能够表现风大雪猛的词语有哪些?

①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 林冲看住处草屋时,只见:“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沽酒回到草料场,“那两问草厅已被雪压倒了。”写的是草屋,给人的印象却是风很猛,雪很大。

②通过人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

如写林冲在草屋内“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是用人物感觉暗写风雪。写林冲则神庙里,“先取下毡签子,把身上的雪抖了”,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因为风雪大,天气冷,所以吃酒时,林冲“把被扯来盖了半截身”。总之,作者在描写人物的动作、感觉时,时时不忘风雪二字。

3、提问:关于风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请大家归纳一下,这些景物描写有哪些具体作用?

(1)渲染气氛,烘托人物:这里的彤云、朔风、大雪,渲染了一种凄冷、悲凉的气氛,很好地烘托了人物沉郁的心情和危机四伏的处境。

(2)暗示情节,为下文做铺垫

①作品通过对风雪的描写,暗示了将要发生的故事情节的趋向。

比如,管营差遣林冲去接管草料场,这对不知管营阴谋的林冲来说是一件比较好的事情,因为这个差事既比较自由清闲,又能有一些额外收入。可是,当他取路投草料场来的时候,迎接他的却是纷纷扬扬的一天大雪,这就暗示着他将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

再如,作品在写雪的时候,两次用了一个“紧”字:“那雪正下得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这两个紧字,不仅突出了风大雪猛的环境特点,而且暗示出林冲的处境越来越危险,形势越来越严峻,而林冲又全然不知,这就使得读者不能不随着雪下得紧而感到紧张,替人物捏着两把汗。

②作品对风雪的描写,具有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作用. 正是因为风大雪紧,天气寒冷,林冲才要出去买酒;如果林冲不去买酒,草厅倒塌就可能被压伤压死;如果他不出去买酒,就不会看到山神庙,在草屋倒塌后也不会想到去山神庙过夜。

正是因为风大雪紧,草厅才被压塌,林冲无处存身,只好到山神庙过夜;如果草厅不倒塌,林冲就可能被烧死;如果他不到山神庙过夜,就不会听到陆谦等的谈话,也就不会杀敌报仇,投奔梁山。

正是因为风大雪紧,林冲到了山神庙后,才用石头挡住庙门;如果他不挡住庙门,陆谦等人就会直接进入庙中,他也就不会从他们口中得知事情的真相。也许陆谦的花言巧语会使林冲相信这是一次巧遇呢,说不定林冲还会请他们喝两杯呢。

由此可见,作品的景物描写确实是非常精彩而传神的。

描写风雪的笔墨虽不多,却是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风雪”的描写,推动了情节发展,渲染了浓重气氛,烘托了人物形象。作者笔下的风雪似乎一直伴随着林冲由惶惑走向反抗,完成性格上质的变化,而我们也好像和林冲一块儿置身于风狂雪紧冰冷的天地之中,为他着急,为他担忧,为他庆贺。鲁迅先生在《花边文学?大雪纷飞》中曾说:“《水浒传》里的一句‘那雪正下得紧’,就是接近现代的大众语的说法,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风雪描写的确具有“神韵”,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小说中景物描写的艺术特色,亦如我国传统的写意画,寥寥数笔,仿佛是信手点染,却意境深远,景中有情,并且留下大片天地让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联想,去补充,去发挥。这是我们在阅读中应该认真体会、反复咀嚼的地方。 归纳总结:

环境分类及作用

1、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作用: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 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2、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作用: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暗示社会环境(背景、习

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指向自身) 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身份、地位、性格;(指向人物) ④推动情节的发展或作为情节线索(指向情节) ⑤揭示或深化主旨。(指向主题)

三、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水浒传》第七~十二回。

2、完成学案和习案

第16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

教学目标:1.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把握他被逼上梁山的心理过程。

2.理解古典小说的特点,理清本文草蛇灰线的结构特点。

3.理解本文的社会意义,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看问题。

教学难点:林冲性格的转变。

教学重点:对小说的鉴赏和分析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预习

1、注音

迤逦庇佑不省得赍发朔风不尴尬仓廒玷辱碎琼乱玉央浼彤云天理昭然

2、按原文填空

(1)李小二道:“你________,林教头是个性急的人,摸不着便要杀人放火。_______叫得他来看了,正是前日说的甚么陆虞侯,他肯便罢?

(2)林冲道:“_______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李小二道:“恩人,休要疑心。________没事便好了。_______小人家离得远了,过几时,那工夫来望恩人。”

(3)林冲便去包裹里_____些碎银子,把花枪_____了酒葫芦,将火炭_____了,取毡笠子_____上,______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_______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3、试理出故事情节

第一课时

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一段英雄传奇故事。鲁智深是因为拳打了镇关西,杨志是因为失了生辰纲!那么林冲又是因为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林冲这一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板书)。首先,我们了解一下相关知识。

作品及作者介绍

小说小说在萌芽之初是相当不受重视的,那些文人雅士都吟诗作词,视小说者为末流。《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可见小说当时的地位。即使是这样,它还是以自己顽强的生命力不断的生长完善着。六朝的志怪小说,唐代的传奇,宋代的话本、拟话本,元明的讲史都是它发展演变的历程,而到了明清的时候,古典小说达到了最高峰。以前多为文言短篇小说,明清时候,长篇得到长足的发展。中国的古典长篇小说都为章回体,每个故事前的回目都大致交代出本回的主要内容。

作者关于作者说法众多,有的说是罗贯中,有的说是施耐安,有的说是施本罗编,还有的说是施作罗续。其中明末清初的金圣叹就持最后那个说法,所以他才腰斩水浒。但现在大多数人认为还是施作的。对于施我们现有的资料很少。施耐庵,元末明初人(约1296─1370),钱塘(杭州)人,曾中元朝进士,在钱塘做过两年官,因与当道不合,弃官闲居在苏北故乡。代表作《水浒传》。

作品《水浒传》和《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并称为四大名著,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水浒传》不是作者独立创作的作品,而是在民间故事、话本、杂剧等集体

创作的基础上再创作而成的。它所写宋江起义的故事源于历史真实。在《宋史》中的《徽宗本纪》,《侯蒙传》,《张叔夜传》及其他一些史料中都曾提及。从南宋起,宋江的故事就在民间广泛流传。元代出现了大批的水浒戏。这说明水浒故事是在不断发展中丰富和完善的。 《水浒传》原名《忠义水浒传》,甚至就叫《忠义传》。在小说里有一批“大力大贤有忠有义之人”,他们未能“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却被奸臣贪官逼上梁山,沦为“盗寇”。《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地概括了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程。通过对农民起义者不同反抗道路的详尽描写,热情讴歌了他们的造反精神和优秀品质,描绘了农民革命的理想,深刻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本文这篇课文节选自《水浒传》第十回。而林冲无端遭受迫害、终于被逼上梁山、参加了农民起义队伍的故事是从第七回开始的。故事的大致经过如下:林冲本在东京当禁军教头。奸臣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几次要霸占林冲的妻子,都遭到抗拒。高俅指使陆谦、富安等人设下毒计,企图置林冲于死地,于是林冲被陷害充军发配到沧州。由于鲁智深、柴进的保护和帮助,林冲一路上不仅免于被害,而且到沧州后还被派到天王堂当看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的重要章节,也是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最典型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推荐《水浒传》的版本以很多,这里我推荐大家读一读金圣叹点评的《第五才子书施耐安水浒传》。金圣叹是明末清出的理论评论家。他是当时的出名才子。他认为从古至今有六部书是天下才子必看的经典之作,他打算要逐一评点。《水浒传》是第五。其他的分别为《庄子》《西厢记》《离骚》《杜诗》《史记》。但是他没有完成他的计划和理想。后来因为复明祭庙的案件被斩首,很是可惜。我说的这部是由他腰斩过的,只有70回,但是这70回都是相当精彩的,在这70回里,他都加了评注,非常精到,可以帮助同学理解,许多地方经他点拨后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分析正文下面我们先来看看课文。给同学们10分钟的时间快速的阅读或浏览课文,同时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

1.按地点把课文分为几部分,同时注意体会林冲的心理变化。

(可以按地点分大致为三部分:酒店1~6,草料场7~10,山神庙11~12)

2.在酒店里都曾发生过什么事情?事和事之间有什么联系?酒店起了什么作用?

林冲在街上偶遇了曾经救济的李小二,由此就走进了李小二的酒店,开始了在困境之中的常来常往,也算开始了感情的投资。而来谋害林冲的陆虞侯和富安也恰是来到了这个酒店来商议此事。而恰好李小二于林冲相好,特意留心了这好尴尬的人,让自己老婆偷听打探消息。可惜的是听得并不清楚,却好为下文打下了铺垫。陆走后林冲进来了,李传递消息。林冲辞别也是在酒店。正是机缘巧合,正应了那句古话“无巧不成书”。李小二的出现为传递消息做了铺垫,陆富的出现为放火做了铺垫,一步一步,徐徐铺开来。林冲得了消息,发怒寻仇人,但是没几天也就懈怠了。等到分配他去看守草料场时,虽有疑惑但是也很乐意的去了。后来到李小二的店来告别,此处李小二的职责已尽,该谢场了,酒店的作用也到此为止。在酒店里为各路英雄开辟了一个战场,你来我往,同时也是信息交通的所在。在这里每个人物都露了面,出了场,开始为后文的发展打了个前锋。此处可以列为故事的前奏,事事铺垫好,紧锣密鼓敲起来,好戏还在后头呢!

3.请同学找找这一部分描写林冲的地方,看看他的性格是怎么样子的?

(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对仇人认识不清,复仇心理并不强烈)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第一部分,下面我们继续上节课的内容。

4.布局已然铺就,下面就要继续发展了。在草料场又有什么事情发生,又是什么推动故事情

节的深入发展呢?首先我们看,林冲是怎样发现山神庙的?

去买酒的路上。英雄喜喝酒,况且天寒地冻。于是我们的林大侠就去买酒!大家找出有酒的地方!他们去草料场的路上,标明了“又没买酒吃处”,与老军说“你若买酒吃时有市井”,遥相呼应,使小说叙事周密,同时又为林冲出门买酒发现山神庙而躲过祸事打下铺垫。转眼差错之间,就可能不被烧死,这个酒可算推动故事向下发展的动力之一!

但是只是出门打酒就一定可以躲过祸事吗?不一定!他那破草屋不塌他就还是危险的!那么我们看看草屋是怎么塌的?因为风雪!大家找出对风雪的描写!在去往草料场的路上已然“彤云密布卷下一天大雪来”,天气的确不好!林冲去买酒时候已然是“那雪下得紧”,大家注意这个“紧”它特别形象的刻画出了当时的雪势。鲁迅曾评说“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花边文学大雪纷飞》)”。等到林冲买好酒,出小店时“到晚越下得紧了”,可见,这雪是越下越大,大到足以压倒草屋,所以草屋倒塌也不会很突兀,林冲因此而躲出借住,躲过祸事也就顺理成章!此雪亦是推动故事前进的动力之一!同时请同学想想这里的雪还营造出什么气氛?(烘托环境,渲染紧张气氛,催得情节也紧张起来!)

5.草料场起火,其中有林冲的过失吗?从哪里可以看出?

大家找找看,林冲是怎样处置火的!林冲出门时,特意“将火炭盖了”,当买酒归来看到倒塌的草厅,又特意查看“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可见失火并非林冲的过失!林冲纯粹是被陷害和冤枉的!体现他的被逼。那么此火亦可算做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动力之一!

6.在这一部分里面,我们看看到林冲的什么性格呢?

(随遇而安,委曲求全)

小结有酒,有雪,有火,一步一步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使故事已成“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此时正是小说的发展阶段。

另外我们还要注意一个细节。还有拿石头堵庙门,为后文门里门外揭真相打了伏笔!真是一环扣一环,独具匠心啊!

来看第三部分。请一位同学读一下11自然段!

却说,林冲安于古庙中,见火起,想要开门去救,奈何就要开门时,听见有人说话,那人因为石头挡门,就在门外说,这里因为上文的铺垫就不会突兀而产生疑问。林冲就在门里听,一场“隔门戏”就上演了!林冲听后是何反应?当然是怒气冲天!结果就该出手就出手了,手刃仇人!到这故事达到高潮就此也就结束了!

7.此处我们又看到林冲什么性格特点?

(忍无可忍,彻底绝望)

8.那么这样的结果是林冲想要的吗?不是,那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他们一定要置林于死地,更可气的是,还要捡几块骨头回去!那么他们为什么一定要置林冲于死地呢?想要林妻!为什么他们想要就要?因为他们是官府中有权有势之人,可以仗势欺人,林冲还不是平民百姓尚且受如此欺凌,况百姓乎?可见当朝的黑暗和腐败,英雄们都是忍无可忍,而被逼上梁山的。

小结本篇课文,在结构上是处处设伏,前后照应,可谓天衣无缝,拿金圣叹的话说就是“草蛇灰线”,一以贯之!情节上层层起伏,水到渠成!而在人物形象上,林冲由安于现状到奋起反抗,完全是被一步步逼出来的,在那样的一种社会环境下,官府黑暗,陷害忠良,怎么会有林冲的好日子过呢?本来他有一个幸福的家,但是被百般的陷害和破坏,最后导致家破人亡。“是可忍,孰不可忍”。最后终被逼得无家可归而走上梁山。

水浒的特色就在于对人物的描写上,刻画鲜明,性格各异!四大名著同为古典小说的典范,其特点是不同的,希望在阅读的时候要有体会!

板书设计

酒雪火

酒店草料场古庙

(1~6)(7~9)(10~12)

信息交通严势相逼手刃仇敌

前奏发展高潮

逆来顺受随遇而安忍无可忍

委曲求全心存幻想彻底绝望

课后练习

1.选出对加点字词理解正确的一项()

A.好歹要结果他性命(结束,了结)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惹事 )

B.我自来又和你没甚冤仇(从来)小二换了汤,添些下饭(就着菜把主食吃下)

C.只见那个官人和管营、差拨两人讲了礼(说明礼节)送汤送水来营里与林冲吃(给)

D.权在营里开了个茶酒店(姑且),多得林冲看顾(多亏)

2、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林冲听了,大惊道______这三十岁的正是陆虞侯______那泼贱贼敢来这里害我_____休要撞着我_____只叫他骨肉为泥______李小二道_____只要提防他便了_____岂不闻古人言______吃饭防噎______走路防跌_______

A.:“。。,!:“;:,? ”

B.:“。!,!”:“;:,? ”

C.:“。!。!”:“;:,? ”

D.:“。!,!”:“;。,!”

3.课文关于“风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4、阅读片断,完成后面的问题。

忽一日,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菜蔬下饭,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酒店里坐下;随后又一人闪入来。看时,前面那个人是军官打扮,后面这个走卒模样,跟着也来坐下。李小二入来问道:“可要吃酒?”只见那个人将出一两银子与李小二道:“且收放柜上,取三四瓶好酒来。客到时,果品酒馔只顾将来,不必要问。”

(1)文中的“一个人”(军官)是指,“又一人”(走卒)是指

(2)作者没有直接说出这两个人是谁,而是通过的观察来进行叙述的,从写作技巧和表达效果两方面来看,这样写可以()

第17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认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了解作品艺术构思的特点;学习通过景物描写推动情

节发展的写作技巧。

二、教法设计

(一) 速读全文,了解情节

本文所写故事比较复杂,情节发展波澜起伏,把握情节时可采取\"中心突破法\",先明确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再回头看发展过程。

速读后,提问:

1、全文高潮在什么地方,结局怎样?(课文第10—12节,林冲因草厅被压倒到山神庙暂避,在庙内听到草料场火起和陆谦等人的自供,出来杀死仇人,报仇雪恨。这是故事的高潮。第12节同时是故事的结局。)

2、故事是怎样一步步向高潮发展的?(第1节写林冲巧遇李小二,是故事的开端。第2—9节是故事的发展,发展中有两起两伏:第2—5节写陆谦等人酒店密谋,林冲买刀寻敌,是起;寻敌不得,\"心下慢了\",是伏。第6—9节写管营调林冲去守草料场,林冲生疑,是起;林冲接管草料场,打算长住,是伏。两番起伏为高潮的出现蓄足了势。)

(二) 再读全文,理清线索

本文情节发展属双线并进型,清理线索可采取\"由显及隐法\",先理出正面详写的一条线索,再探讨侧面略写的另一条线索。

再读后,提问:

1、课文正面描写的内容是什么,其中贯穿了一条怎样的线索?(内容是林冲刺配沧州后的遭遇和反抗,线索是主人公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性格转变过程。这是主线。

2、林冲性格转变是怎样完成的?侧面略写的内容是由什么线索贯穿起来的?(林冲的性格转变是在反动统治者的逼迫下发生、完成的;侧面略写的内容是由反动统治者陷害林冲的诡计为线索贯穿起来的。这是副线。)

3、主、副线关系怎样?列出两条线索示意图。(双线是矛盾斗争关系,副线推动主线发展,鲜明地表现了作品的主题——官逼民反。两条线索通过茶酒店、点视厅、

草料场、山神庙等几个场景,由连接到交织,最后汇合到一起。图示略。)

(三)细读有关段落,研讨景物描写

课文景物描写在情节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写法上前后照应,针线绵密。掌握这一特色时应引导学生前后联系,体会作者的艺术匠心。

细读第7—12节后,提问:

1、第11节写了一场\"自供\"、\"听供\"的\"隔墙戏\",试从分析这一场面发生的合理性中体会风雪描写的作用。(陆谦等人所以来到山神庙,是为了避风雪;所以会在庙前自供,是因为庙门被石头抵住推不开。林冲所以要抵住门,是因为风大雪紧;他所以来到山神庙,也是因为大雪压倒草厅才来暂避;而他所以知道这里有座山神庙,同样是因为风大雪紧外出买酒御寒时偶然见到的。由此可见,是风雪推动了情节向高潮发展,从而促成了林冲性格的重大转变。)

2、课文写风雪,不是集中于一段,而是分散写来,细针密线,前后照应。试举出例证并说明其好处。(第7节写风雪初起,第8节写风大雪紧,第9节写雪到晚越下得紧,第10节写雪压倒草厅,景物变化合乎情理,真实感强。作者并特别注意照应,如写草厅被雪压倒,先在前文写\"看那草厅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埋下伏笔。第8节写林冲\"背着北风而行\",第9节则是\"迎着朔风回来\";第10节写林冲进庙\"把身上雪都抖了\",第12节把陆谦\"丢翻在雪地里\",等等,处处与风雪照应。)

三、课后练习设计

任选一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

1、妙在通篇不言“逼”字——谈《林》表现主题的技巧

2、描风绘雪,富有神韵——谈《林》的景物描写

第18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教学目标:1,认识封建社会的罪恶本质以及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2,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细节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发展的写作方法。

3,培养学生展开想象,勇于创新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细节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发展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林冲性格转变艰难曲折的历程,明确人物性格的发展受客观环境的制约。 教学方法:以学生讨论、教师点拨为主,力求让学生在自己开动脑筋,踊跃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文能力。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叶子,但世界上也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我们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篇文章中知道了鲁达的疾恶如仇、见义勇为、勇而有谋、粗中有细的人物性格,今天我们再来看看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有什么样的性格。林冲与鲁达都非文人,他们都具有正义感和侠义精神,但性格却有差异。

二,知识背景

1, 四大名著是什么?

2, 请同学们根据预习的情况,谈谈施耐庵。

明确: 中国古代著名作家,元末明初人,长篇古典小说《水浒传》作者。明嘉靖十九年(1540),高儒《百川书志》载:“《忠义水浒传》100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嘉靖四十五年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说:此书为“钱塘施耐庵的本”。万历年间,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指出:“武林施某所编水浒传,特为盛行。”今人一致认为施耐庵是《水浒传》作者。(附:罗贯中也为水浒传作者)

3, 请同学们根据课前查资料的情况,说说与课文有关的故事情节。

明确:课文选自《水浒传》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书中关于林冲的故事共有五回,即第七到第十一回,可分为四个阶段:岳庙烧香,樊楼饮酒,误入白虎节堂,这是一个阶段;发配沧州,野猪林糟害遇救,可作第二阶段;第三阶段,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即课文所述内容;最终是被逼上梁山,林冲终于走上了反抗的道路。(为从整体上把握林冲的性格转变做基础,为本文的主题“官逼民反”做铺垫)

三,理清总体思路

请同学们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给课文分段,并列出主要情节的提纲。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林冲巧遇李小二。这是故事的序幕。这部分一石数鸟:交代了林冲与李小二的关系,点明了林冲与高俅的矛盾斗争,说清了有关的人物和故事的缘起,为后文埋下伏笔。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写陆谦等谋害林冲,这是故事的开端。林冲得知陆谦等设计谋害时不禁怒火中烧,买刀寻敌,进一步推进了林冲与高俅的矛盾冲突,预示了一场新的搏斗即将来临。

第三部分(第6—9自然段)写林冲接管草料场。这是故事的发展,它是处于“买刀寻敌”与“奋起杀敌”之间的过渡。这部分,官府的屠刀已经举起,但林冲却仍蒙在鼓里。

第四部分(第10—12自然段)写林冲山神庙杀敌复仇。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板书

藏走逢旧知 开端

买刀寻凶手 发展

接管草料场 发展

奋起杀仇敌 高潮、结局

四 展示性格转变

1,林冲如何向李小二解释自己获罪的原因,并请同学们注意林冲与李小二在接下来的对话中的措辞。

明确:“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高俅曾今为了自己的干儿子高衙内陷害林冲,让林冲获罪充军,让林冲妻子的安危悬于一线,如今林冲仍然称自己的大仇人高俅为太尉,看来林冲恨的不是那么深或者畏惧高俅,恐大肆言语,虽图一时口头之快,却被其爪牙听见,自己的处境将是雪上加霜?看来此时的林冲还是小心翼翼、委曲求全、苟且求安的。“获罪”“玷辱” 两词中可以看出从某种程度上他从内心已经认可了自己现在的身份。这种认可其实很可怕,心理学上讲,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真的能成为什么样人,(如果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得下决心做出那种人的思考、感觉及行为,最后你就真的能成为那样的人。)林冲认可了自己囚犯的身份,天长日久,他就真的是个地地道道的囚犯了。但是苟且求安的人总似乎不能如愿,我们来继续提问。

2,李小二向林冲描述了两个东京客官的言行引来了林冲的高度重视,林冲认定那两人必定是高俅的爪牙陆谦和富安,于是怒气冲天,买来解腕尖刀寻这二人报仇。请同学们用三言两语概括一下林冲寻仇未得的过程。 说说这个过程中所体现的林冲情绪的变化,并谈谈由此反映出的林冲的性格本质。

明确:(林冲大怒----买刀----寻仇----当晚无事----第二天----又去寻仇----又无事----寻了三五日----林冲也自心下慢了----第六日----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

林冲第一天买刀寻仇未果,第二天又去寻仇又无事,如此寻了三五日,林冲也自心下慢了。 情绪由大怒到心下慢了,可见林冲最初的盛怒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消去,警惕心也渐渐放松下来,由此反映出林冲并非是个有仇必报、铁石难摧的硬汉,他有自己甩之不去的性格弱点,那就是懦弱。我们来分析分析他的这个弱点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被培养成功的。这要由林冲的家庭出身说起。林冲是枪棒教师家庭出生,俗话说就是一名武术教练,吃着朝廷的俸禄,工作不是太累太忙,有年轻美貌的妻子,生活的很安稳。这种安稳使得林冲较之于在风雨中讨生存的人来说,很容易滋养出安于现状、委曲求全的心里弱势,而这种心里弱势就是林冲懦弱的根源。

4, 在草料场,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换个泥水匠来修理。”在古庙前说:“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请同学们分析此时林冲的心理状态。

明确:林冲准备去修葺这个草屋,说明他想改善一下这个环境,以便让自己过的稍微舒服一点,并且祈求神明庇佑,看来林冲只想平平安安度过刑期,这是随遇而安的心理表现。 5, 草厅被大雪压倒了,林冲有哪些行为,反映了他什么样的性格?

明确:写出了林冲的兢兢业业,他还要亲手摸摸炭火是否熄灭。这是尽职尽守的表现除此之外还表现在林冲见到草料场大火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救火,丝毫没有想到自己会因此获罪应该快逃。

6, 当听到陆谦等的密谋后,林冲怒不可遏,痛杀仇敌,先搠倒差拨,再杀死富安,最后痛杀陆谦,想想作者如此安排有什么深意?

明确:差拔乃为金钱出卖灵魂,富安是陆谦帮闲,不必深咎;陆谦则不然,他卖友求荣、出谋划策、认贼做父、落井下石,所以林冲要跟他细细算账,最后果断地把尖刀插向陆谦心窝。林冲的性格发生了质的变化,走上反抗统治者的道路。

总结: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林冲的思想转变不是突变,而是一种渐变,他并不具有自觉的反抗精神,而是环境逼他投奔梁山。生活的漩涡把他卷进去,他受辱、隐忍、挣扎、浮游,

最后才破浪而出,劈波斩浪,奋勇前进。从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被迫反抗,投奔梁山,这是林冲性格发展中的革命性转变,而促使这种转变完成的主要动因在于“逼”字。这真是所谓“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四,拓展延伸

《水浒》中,不仅惊天动地的英雄人物描写出色,小人物也写的活灵活现,分析课文中差拨的性格特点。

五,布置作业

文章从语言、行动、心理描写等展示了人物的性格发展变化过程,血肉丰满的形象从多个角度得到凸显。请同学们据这篇文章给予我们写作方面的启示写一个小故事,要求作文从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个方面给我们展示人物性格发展变化过程。题目自拟,字数800字。

第二课时

一, 导入

上节课中我们知道了林冲这样一个仗义的善良的人也被黑暗的社会逼上了梁山,我们深深的感知了“官逼民反”的黑暗现实。这是作者施耐庵的成功处,他没有泛泛的谈这个主题,而是借林冲的事例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实,同学们知道吗,施耐庵写作的成功在本文中还体现在对环境的描写上。下面我们就来深入的谈谈本文环境描写的成功处。

二, 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通俗一点说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对人们的影响等等。下面我们将通过问题探究式的方法来进一步深入。

1, 如果我们简单的把小说中的人物分成友与敌两个截然不同的反面,请问李小

二、草料场的老军、乡间酒店的老板与林冲有什么关系?

明确:李小二与林冲有受恩与施恩的关系,林冲救助即将落难的李小二,李小二对此感恩戴德,处处与恩人方便。草料场的老军尽管只与林冲有一面之缘,他也不忘善意的告诉林冲说自己的锅碗瓢盆可以借给他用。这是苦难的人们互相间的体贴,尽管事情很小,但是那不经意间的话语就像甘泉一样,滋润着人们苦涩的心灵。乡间酒店的老板也是如此,当得知林冲是管草料场的大哥时,对他非常客气,还请他喝了酒,让远离家乡的背负冤屈的林冲感受到了人情的温暖。他们都是些好人,好人对好人,总是能唤起我们的感动。在残酷的封建社会,真是难以想象如果没有这些善良人的扶持,再坚强的心也难以打起精神来啊。

2, 陆谦、富安、差拨、管营他们分别与林冲有什么关系?

陆谦是林冲旧时的好友,但是另林冲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个旧时的好友出卖他,帮着贼人想要他的性命。这个没有一点人情味的冷酷的陆谦就是封建腐朽官僚的爪牙,他们有着狗的灵敏嗅觉,追随着主人的精神指向;他们有着狐狸一样的狡猾,设奸计陷害朋友;他们有着比狼还狠毒的心胸,无恶不作。他们这群人正好跟李小二等善良的老百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样一群人横行的时代,林冲背负冤屈最终被逼上梁山我们也能理解了。

总结:作者通过社会环境的典型性描写,真实到位的给我们再现了腐朽社会的黑暗本质。 三, 自然环境的描写

课文多次描写朔风、大雪。请找出这些景物描写的文句,并说说它们在烘托人物、渲染气氛、推进情节发展和深化主题等方面的作用。

明确:“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作者把林冲活动的背景放在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的严冬季节。“彤云密布”的天、白茫茫的地、恶劣的天气既衬托林冲这个落难英雄此时此地的心境,也预示一场更大的灾难将降临在林冲头上。作者第二次描写大雪时说“那雪下的正紧”,鲁迅先生曾把它喻为“神韵”。一个“紧”字,使人感到风雪的势头、力度简直铺天盖地,这是用“大”“猛”“急”等任何词汇都不能代替的。这个“紧”字

且有越下越大,越下越猛,越下越急,一点也不放松的意思。而这雪“紧”,也暗含了形式的发展十分严峻,一场阴谋正在逼近,且越来越近,林冲的处境越来越危险,命悬一线。一个“紧”字,境界全出。而后第三次写雪,那两间草厅已被大雪压垮,迫使林冲到附近的山神庙过夜,这就推进了情节的发展和故事的转折。总之,作者对风雪的描写虽着墨不多,但这一自然环境却为故事情节合情合理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雕琢创设了前提,提供了条件。 四, 总结赏析环境描写的方法

找出环境描写的语句,从全局中把握环境描写,考虑其作用,并抓住个别关键性的字词,体味其描写的精道。也即有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的赏析方法。

五, 创新性练习

1、擅长写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并非施耐庵专利,中外文学大师作品中均有上乘表现,你可以找出一两个例子吗?

学生回答。

2、发展来源于创造,创造者是快乐的。请大家充分发挥想象,新编电视剧,题目是《高衙内狭路遇教头》。要求:①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结束后开始续写。②写出林冲性格发展。(幻灯片:狭路相逢)

六,总结

1、人物性格的发展靠语言、行动、细节描写来实现。

2、人物性格的发展受客观环境制约。性格随事件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虽然林冲思想上具有了转变的可能性,他正直刚强,潜藏着反抗意识,然而毕竟是由于客观环境的影响引起性格的变化,他才会杀人报仇,走上梁山。

3、人物性格的发展需写得合情合理。要表现林冲性格的发展,必须不是生硬的、概念化的转变。如林冲起先听说陆虞候想谋害他,并没有非要找到陆虞候他们不可,只有在古庙里亲耳听见陆虞候等在庙门得意忘形谈着他们的阴谋,毫无退路时,这才忍无可忍,新仇旧恨涌上心头,把他们都杀了。

4、写人物性格的发展应有助于深化主题。林冲原来是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的,后来由于反动统治阶级对他迫害越来越厉害,他思想性格开始转变,从而表达“官逼民反”的主题。这叫万变不离其宗

七,作业

写一篇读后感,评价林冲性格转变的最本质原因。字数不低于800字。

第19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教学目标】

1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把握他被逼上梁山的心理过程。 2理解古典小说的特点,理清本文草蛇灰线的结构特点。 3理解本文的社会意义,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看问题。 【教学难点】林冲性格的转变 【教学重点】对小说的鉴赏和分析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一段英雄传奇故事。鲁智深是因为拳打了镇关西,杨志是因为失了生辰纲!那么林冲又是因为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林冲这一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板书)。首先,我们了解一下相关知识。 作品及作者介绍

小说小说在萌芽之初是相当不受重视的,那些文人雅士都吟诗作词,视小说者为末流。《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可见小说当时的地位。即使是这样,它还是以自己顽强的生命力不断的生长完善着。六朝的志怪小说,唐代的传奇,宋代的话本、拟话本,元明的讲史都是它发展演变的历程,而到了明清的时候,古典小说达到了最高峰。以前多为文言短篇小说,明清时候,长篇得到长足的发展。中国的古典长篇小说都为章回体,每个故事前的回目都大致交代出本回的组要内容。

作者关于作者说法众多,有的说是罗贯中,有的说是施耐安,有的说是施本罗编,还有的说是施作罗续。其中明末清初的金圣叹就持最后那个说法,所以他才腰斩水浒。但现在大多数人认为还是施作的。对于施我们现以有的资料很少。施耐庵,元末明初人(1296─1370),钱塘(杭州)人,曾中元朝进士,在钱塘做过两年官,因与当道不合,弃官闲居在苏北故乡。代表作《水浒》。

作品《水浒传》和《红》《三》《西》并称为四大名著,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水浒》不是作者独立创作的作品,而是在民间故事、话本、杂剧等集体创作的基础上再创作而成的。它所写宋江起义的故事源于历史真实。在《宋史》中的《徽宗本纪》,《侯蒙传》,《张叔夜传》及其他一些史料中都曾提及。从南宋起,宋江的故事就在民间广泛流传。元代出现了大批的水浒戏。这说明水浒故事是在不断发展中丰富和完善的。

《水浒传》原名《忠义水浒传》,甚至就叫《忠义传》。在小说里有一批“大力大贤有忠有义之人”,他们未能“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却被奸臣贪官逼上梁山,沦为“盗寇”。《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地概括了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程。通过对农民起义者不同反抗道路的详尽描写,热情讴歌了他们的造反精神和优秀品质,描绘了农民革命的理想,深刻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本文这篇课文节选自《水浒》第十回。而林冲无端遭受迫害、终于被逼上梁山、参加了农民起义队伍的故事是从第七回开始的。故事的大致经过如下:林冲本在东京当禁军教头。奸臣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几次要霸占林冲的妻子,都遭到抗拒。高俅指使陆谦、富安等人设下毒计,企图置林冲于死地,于是林冲被陷害充军发配到沧州。由于鲁智深、柴进的保护和帮助,林冲一路上不仅免于被害,而且到沧州后还被派到天王堂当看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的重要章节,也是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最典型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水浒》的版本以很多,推荐大家读一读金圣叹点评的《第五才子书·施耐安水浒传》。金圣叹是明末清初的理论评论家。他是当时的出名才子。他认为从古至今有六部书是天下才子必看的经典之作,他打算要逐一评点。《水浒》是第五。其他的分别为《庄子》《西厢》《离骚》《杜诗》《史记》。但是他没有完成他的计划和理想。后来因为复明祭庙的案件被斩首,很是可惜。我说的这部是由他腰斩过的,只有70回,但是这70回都是相当精彩的,在这70回里,他都加了评注,非常精到,可以帮助同学理解,许多地方经他点拨后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分析正文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课文。给同学们10分钟的时间快速的阅读或浏览课文,同时思考这样的问题:

1、按地点把课文分为几部分,同时注意体会林冲的心理变化。

(可以按地点分大致为三部分:(酒店1~6;草料场7~10;山神庙11~12)

2、在酒店里都曾发生过什么事情?事和事之间有什么联系?酒店起了什么作用? 林冲在街上偶遇了曾经救济的李小二,由此就走进了李小二的酒店,开始了在困境之中的常来常往,也算开始了感情的投资。

而来谋害林冲的陆虞侯和富安也恰是来到了这个酒店来商议此事。而恰好李小二与林冲相好,特意留心了这“好尴尬”的人,让自己老婆偷听打探消息。可惜的是听得并不清楚,却好为下文打下了铺垫。陆走后林冲进来了,李传递消息。

- 2

6、在这一部分里面,我们看看到林冲的什么性格呢? (随遇而安,委曲求全) 小结:

有酒,有雪,有火,一步一步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使故事已成“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此时正是小说的发展阶段。

另外我们还要注意一个细节。还有拿石头堵庙门,为后文门里门外揭真相打了伏笔!真是一环扣一环,独具匠心啊!

来看第三部分。请朗读一下11自然段!

却说,林冲安于古庙中,见火起,想要开门去救,奈何就要开门时,听见有人说话,那人因为石头挡门,就在门外说,这里因为上文的铺垫就不会突兀而产生疑问。

林冲就在门里听,一场“隔门戏”就上演了!林冲听后是何反应?当然是怒气冲天!结果就该出手就出手了,手刃仇人!到这故事达到高潮就此也就结束了!

7、此处我们又看到林冲什么性格特点? (忍无可忍,彻底绝望)

8、那么这样的结果是林冲想要的吗?不是,那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他们一定要置林于死地,更可气的是,还要捡几块骨头回去!那么他们为什么一定要置林冲于死地呢?想要林妻!为什么他们想要就要?因为他们是官府中有权有势之人,可以仗势欺人,林冲还不是平民百姓尚且受如此欺凌,况百姓乎?可见当朝的黑暗和腐败,英雄们都是忍无可忍,而被逼上梁山的。 小结:

本篇课文,在结构上是处处设伏,前后照应,可谓天衣无缝,拿金圣叹的话说就是“草蛇灰线”,一已贯之!情节上层层起伏,水到渠成!而在人物形象上,林冲由安于现状到奋起反抗,完全是被一步步逼出来的,在那样的一种社会环境下,官府黑暗,陷害忠良,怎么会有林冲的好日子过呢?本来他有一个幸福的家,但是却被百般的陷害和破坏,最后导致家破人亡。“是可忍,孰不可忍”。最后终被逼得无家可归而走上梁山。

水浒的特色就在于对人物的描写上,刻画鲜明,性格各异!四大名著同为古典小说的典范,其特点是不同的,希望在阅读的时候要有体会! 板书设计 酒 雪 火

酒店 草料场 古庙

(1—6) (7—9) (10—12) 信息交通 严势相逼 手刃仇敌 前奏 发展 高潮

逆来顺受 随遇而安 忍无可忍 委曲求全 心存幻想 彻底绝望

第20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

设计人:杨光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作品相关的文学常识,以及文章中的字词含义。

2、情感目标 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描写,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认识他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3、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本文,掌握分析小说的技巧。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从文本的描写中分析林冲思想性格特征以及变化。

【教学难点】

对小说的鉴赏和分析理解。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这是梁山好汉的作风,路见不平尚该拔刀相助,更何况自己受了冤屈?但是梁山好汉中也有人曾经有不平不能吼,举起来的拳头打不下,他是谁?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林教头”。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板书)。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相关知识。

1、背景知识

(1)

作者介绍:

关于作者的说法很多,有的说是罗贯中,有的说是施耐庵,有的说是两人合写。现在大部分人还是认为是施耐庵所作。施耐庵的生平事迹不详,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人,20世纪20年代以来陆续发现一些相关材料,如《施耐庵墓志》《施耐庵传》等。《墓志》说他生于1370年,曾中进士,在钱塘做过两年官,与当道不和,弃官回乡,从事著述。 (2)

作品

《水浒传》原名《忠义水浒传》,甚至就叫《忠义传》。是明代长篇小说,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这部章回小说是在《宣和遗事》、民间故事及话本的基础上,经过施耐庵的整理加工,进行再创作而完成的。《水浒》生动地描写了一支以宋江为首的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诞生、发展、失败的全部历程;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根源以及起义终于演为悲剧的历史原因;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的黑暗统治,歌颂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一个个为人民喜爱的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

林冲是《水浒》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受人敬重,生活富裕,有个美满的小家庭。他对封建统治阶级抱有幻想,本无造反之心。然而奸臣高俅(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蓄意霸占林冲的妻子,虽多次调戏都遭到抗拒但仍不死心,于是高俅利用权势指使他的狗腿子陆谦(陆虞候)、富安等人设下毒计,诬陷林冲手执利刃故入军机重地白虎节堂,图谋行刺,把他送交开封府发落。开封府尹明知林冲冤屈,但迫于高太尉威势仍判定脊杖二十刺配沧州。高俅又令陆谦买通押差,要在赴沧州途中的野猪林害死林冲,幸被鲁智深救了。林冲和鲁智深分手后路过柴进庄院,受到殷勤接待;柴进又写信给沧州官府托请照顾林冲。林冲到了沧州牢营,由于送了银子给差拨、管营,又有柴进荐书,不仅免了一百杀威棒,还被派去看管天王堂。此后(课文节选的内容由此开始),陆谦、富安奉高俅之命追踪来到沧州,与差拨、管营合谋,必欲置林冲于死地。林冲被残酷的现实步步紧逼,虽忍辱求全而不可得,终于杀死仇敌,投奔梁山,走上反抗的道路,成为宋江起义军中著名的首领之一。

林冲被“逼上梁山”具有典型意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第十回,是最精彩的回目之一。它具体地向我们展示了在封建统治者一逼、再逼、逼得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林冲终于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拔刀而起怒杀仇敌,走向反抗的道路。

二、

理清整体思路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课文。给同学们10分钟的时间快速阅读或浏览课文,同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根据情节文章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你认为应该怎末分?同时注意体会林冲的心理变化。 课文大体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沧州遇旧——序幕

第二部分(第2-5段),买刀寻敌——开端

第三部分(第6-9段),接管草料场——发展

第四部分(10-12段),雪夜报仇——高潮、结局

三、展示性格转变

让我们来根据有关情节看看林冲思想性格的变化情况。

1、开端中,作者说林冲“闲走”,其实闲笔不闲,这部分对表现林冲思想变化有什么作用? 明确:(1)插叙了林冲在东京时曾救助过李小二,表现林冲正义感、侠义精神;

(2)明明是蒙冤受辱,却说成自己触怒了别人,称自己是“罪囚”,称仇人是“高太尉”,说起这些并不气愤,用平平淡淡、无可奈何的口气,表现林冲委曲求全,不思反抗。

(3)使李小二感恩戴德行为显得合情合理,为下文关心林冲的情节作了铺垫。

(板书)沧州遇旧——善良安分

2、林冲无辜受害,被发配到沧州,远离了京都,高俅、陆谦、富安又追到沧州,在李小二的酒店里密谋陷害林冲。林冲从李小二那里听说了这件事之后是什么态度?表现了林冲了什么性格?

明确:马上意识到“那泼贱贼”是要“来这里害我”,他识破了仇人的阴谋,并激起了复仇的怒火,气愤的说:“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说罢,遍怒气冲冲地“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次日,“带了刀,又去沧州城里城外,小街夹巷,团团寻了一日”。这说明,当迫害逼到眼前时,林冲也具有反抗意识。但是,“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时,“林冲也自心下慢了”,对仇人有所怀疑,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性,刚刚燃起来的复仇怒火又慢慢熄灭了。息事宁人、安分软弱又占了上风。

3、但是,陆谦等人对林冲的迫害并没有停止,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本是这伙人的诡计,想置林冲于死地,林冲的态度是什么?表现了他什么性格?

明确:管营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林冲是心有疑虑的,他曾对李小二说:“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真不知何意?”但他还是听从了安排,当他看到草料场里自己的将要栖身的小屋四下里崩坏了时,便想:“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大难临头,他却像安稳过冬。这说明林冲心中,复仇的念头更淡漠了,委曲求全的思想又占了上风。后来买酒途径山神庙时,还祈求“神明庇佑”。生命已危在旦夕,林冲却仍在幻想,这充分说明还有随遇而安的思想。

4、林冲由幻想安度刑期到奋起反抗斗争,这个思想性格的转变是怎样完成的?

明确:草料场起火。林冲在山神庙里听见陆谦等人的对话,知道了高俅指使人谋害自己的真相,当听到,“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情”时,他才清醒地认识到,高俅一伙留给他的死路一条。这残酷的现实促使他觉醒,认清了反动统治者的狰狞面目。幻想彻底破灭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反抗斗争。于是,林冲毅然杀死了仇人,投奔梁山,走上了反抗统治者的道路。

5、回首看看林冲所走过的路,是什么原因让这样一个逆来顺受的人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明确:“逼”。高俅一步一步逼,逼到野猪林,逼到草料场的火海。林冲忍无可忍,忍过了东岳庙,忍过了野猪林,退缩到了山神庙里。等他知道再忍便是葬身火海时,他如梦初醒。高俅一伙的步步紧逼,使林冲走投无路,终于走上了而反抗斗争的道路。

6、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所走的道路,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意义?

明确: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而是认识封建社会人民群众奋起反抗统治者的必然性。第一点,林冲本来是北宋京城80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过着比较富裕安定生活,这就决定了他的妥协性和软弱性,满足现状,缺少反抗精神。像林冲这样的人尚无法维持安定生活,不能保障生命安全,那么,广大劳动人民之痛苦不是可想而知了吗?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黑暗,朝廷的腐败。第二点,林冲性格的转变,关键在一个“逼”字。高俅一伙的步步紧逼,使林冲走投无路,终于走上了反抗的道路。当时,封建统治阶级肆无忌惮地残害人民,使人民无法生活。为了活下去,人民群众才不得不起来反抗,这就是“官逼民反”。《水浒》的主题就是“逼上梁山”,而林冲所走的道路则是体现这个主题的典型例子,这使我们认识到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四、布置作业

妙在通篇不用一个“逼”字——谈《林》表现主题的技巧。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读后感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