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工作总结

高中物理分层次教学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22:34:45 来源:教学工作总结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分析高中物理分层次作业

分析高中物理分层次作业

一、作业量和作业难度的分层

为满足不同学生的作业需求,让他们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将作业分为以下三层:A级“必做题”(基本题),以基本知识为主,有一定的模仿性,目的在于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达到“会”的目的。这部分作业针对A层次的学生。B级“选做题”(综合题),体现知识技能的转化,设计了能够体现知识相互关联的题目,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能,使学生达到“熟”的目的。要求B层次学生完成A级题后再完成这部分作业。C级“挑战题”(发展深化题),体现知识优化过程,具有创造性、灵活性,旨在培养学生的智能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达到“活用”的目的。要求C层次学生快速完成A、B级题后完成。通过作业量和作业难度的分层处理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基本解决“吃不了”“、提不高”“、吃不饱”的问题。

二、作业批改的分层

由于A级作业题型单

一、要求层次较低,基本是基础知识和例题的模仿,学生对照标准答案自己会订正,作业中的问题B层和C层的学生完全可以自主解决。教师只需将重心放在A层学生身上,从各学习小组的A层学生中抽查几本,只要作业的完成质量较好,都可以给一个好的评价,鼓励其继续努力。如果做错,就再设计同类题型让他们补做,争取练一次,进一步。B级作业学生互改。B级作业体现知识技能的转化,教师先作必要的重点提示,然后学生交换作业,根据提示互相批改,最后教师对作业中出现的共性错误进行集中评议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产生错误的原因并掌握纠正的方法。

“自改”与“互改”的批改方式,不仅反馈及时,而且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教育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批改作业中得到启迪,思维得到锻炼。C级作业由教师批改,并由教师对错题进行记录。通过分层次作业设计和批改,争取实现以下目的。针对学困生:低起点、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

针对中等生:有变化、多思考、小步走、多反馈;针对学优生:多变化、有综合、主动走、促能力。最终使全体学生得到充分自由、和谐发展,人人有所得,人人能发展。

尽管分层次布置作业有很多的优点,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是会遇到一些困难。分层次布置作业使得作业的布置不再一刀切,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类别的作业,用意是好的,但却带给学生谁好谁差的暗示,程度较差的学生会感觉自己受到歧视,产生自卑心理。所以学生的思想工作要做好,我们应在避免或尽量减少对学生造成伤害的前提下,鼓励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勇敢迎接挑战。而且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发展,及时对学生的层次进行调整,让每个学生都能达到相应的最优发展状态,把学生的可能性发展变为现实性主动发展。

推荐第2篇:高中物理分层次教学的思考论文

一、高中物理的教学目标分层

高中物理分层教学不仅要做好学生分层,而且还要做好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课后作业等方面的分层,而对于学生分层这一基础性分层,本文不再一一赘述.在高中物理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制定教学目标,使得教学目标的层次与学生层次一一对应,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够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并在此过程中树立学习自信心,体验物理学习的乐趣,感受到进步与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同一知识点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学习好的学生会觉得简单,而学习差的学生则会觉得很难,所以,教学目标要充分考虑学生各方面的差异,各个目标之间设计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逐步逐层地掌握相关物理知识,实现不同层次学生的全部进步.例如,进行“机械能”教学时,笔者为A、B、C三层学生设计相应等级的教学目标,1.全面掌握和理解不同机械能的计算公式;2.掌握不同条件下不同能的正确转化;3.动能定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A层学生的目标是只需全面掌握第一个基础目标即可;B层次的学生则要在掌握第一个基础目标的同时,完成第二个目标;而A层次的学生就要完成全部三大目标,特别是第三个拓展性目标.如此一来,不同层次的学生有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他们能够在顺利完成相应目标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二、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分层

分层教学要打破传统教学的课堂模式,要确保一堂课既有针对全体学生的环节,又有针对各个层次学生的环节.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环节以基础教学为主,而面向各个层次学生的教学环节则以拔高练习为主,推动学生的整体提高,对于C层次的学生而言,他们的物理学习水平较低,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因此需要教师的重点关照和指导.B层次的学生有着较好的学习习惯和较高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只需为他们设计相应的教学目标,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即可.而A层次的学生学习能力很强,只需在完成基础性学习之后,引导他们进行探究式合作学习,让他们能够在互帮互助中实现共同成长与进步.在分层教学中,教师对A层次的学生要设计更高的学习要求,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推动他们向更高水平迈进.例如,进行“摩擦力”教学时,笔者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制定了针对性较强的教学内容:(1)如果用雪橇在水平冰道上运送木材,总重量为4.9×105N,一匹马拉雪橇匀速前进的水平拉力为980N,请问冰道与雪橇之间的摩擦因数为多少?(2)假设一名滑雪运动员沿着角度为30°滑道匀速下滑,那么滑道与运动员之间的摩擦因数是多少?对于C层次的学生只需利用所学公式计算出(1)题的答案即可,而对于A、B层次的学生不仅要正确计算出题(1)答案,而且要计算出题(2)答案,让他们向更高水平发展,推动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高中物理的课后检测分层

课后检测可以客观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有利于形成有效的教学信息反馈,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制定针对性的指导方案.高中物理分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课后检测分层的重要性,在课后作业的设计上,要将作业分为两部分,包括基础部分和拓展部分.基础部分是针对全体学生的必做题,拓展部分则是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对应同一知识点根据不同要求,设计难度不一三道小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结合自身实际选择相应等级试题.对于C层次学生而言,在做好基础题的前提下,要选择一道简单的拓展题来做,这样在巩固基础的同时,让他们有所进步.对于B层次的学生而言,就要做最少两道拓展题,这样能够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让学生得到显著提高与进步.对A层次的学生而言,在做完基础题的同时,还要做完全部拓展题,促进他们向更高层次迈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例如,布置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课后作业时,笔者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了不同要求,C层次学生只需做好课后题,B层次学生既要做好课后题,也要完成一定量的拓展题,而A层次的学生在完成课后习题和课外延伸题的基础上,尝试做一些模拟考试题目,这样将推动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此外,在高中物理分层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确保分层教学实施的高质量.一方面,教师要灵活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优势互补,互相学习,互相提高,让学生在和谐民主、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实现提高与进步.另一方面,教师一定要将分层教学理念贯彻于教学始末,精心设计教学,科学组织课堂,一定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实际,为他们创造较大的提升空间.只有做好上述两方面,才能确保高中物理分层教学的高效性,才能充分发挥分层教学应有的课堂作用.总而言之,在高中物理分层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坚持和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充分掌握学生实际基础上做好学生分层,然后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做好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课后作业的分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推动他们的全面发展.

推荐第3篇:分层次教学

浅谈分层次教学在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

所谓的分层次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把全班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几组,再根据这分组情况在班级教学中制定相应的分层次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学过程层次化,作业布置层次化,效果评价层次化。实施分层次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学生存在着差异性。其次,社会对人才需求呈现多样性。再次,我国传统的因材施教和国外的个别教学模式为分层次教学提供可行性。最后,思想品德课的学科内容较为抽象,而且具有极大的包容性,涉及面极广,各种层次的学生在知识的掌握运用上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行有效分层教学具有极大意义。

那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怎样开展分层次教学呢?其重要的教学措施及过程如下:

1.学生分层

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和学习态度将全班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学生基本是思想品德科基础较差者,学习较差,学习兴趣不浓,失去学习的信心;B层学生大部分属于成绩中等者,他们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学习成绩、学习兴趣不稳定,只会做模仿性习题,另有一些学生属于“偏科”型学习失败者,他们在以前的学习中,由于某种因素的干扰,导致思想品德成绩不理想;C层学生基础扎实,学习兴趣浓,学习毅力强,思维敏捷,成绩优秀。

2.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活动是以教学目标来定向控制的。实施分层次教学,教师应认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学用书,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着重分析重点难点,并制定出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第一层次为基本目标:全体学生可以掌握的需要识记、理解、简单运用的教学内容。第二层次为发展目标:在以上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并应用这些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即大部分学生可以掌握的比较复杂的运用和分析的教学内容。第三层次为提高目标:独立分析和解决一些综合性的题目和开放性习题,侧重于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高,以及创造性学习。

3.备课分层

这是根据设定的不同层次总体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目标,研究知识的分化点。要做好备课分层,就要做好以下两点。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对学生实行动态分层。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一般会呈现出好、中、差三个层次,这种客观存在的层次差异,不仅教师心中有数,往往大多数学生也能心领神会。师生间这种“心照不宣”的共识,常常由于教师怕伤害一些中、下层次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难以启齿,不好明确。要实施分层目标教学法,教师就不能回避这一问题,但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当众宣布学生的分层情况,而应十分注意讲究方法。其次,要结合学生的分层情况,对教材进行分层处理。教师应在吃透教材和抓好学期备课、单元备课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课时备课,要把每一个课时的教学要求,相对划分出高、中、低三个层次,也就是为学习较好的学生制定出一个较高层次的学习目标,为学习中等的学生制定出一个中层学习目标,为学习较差的学生制定出一个较低层次的学习目标。

4.教学分层

学习组织方式: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为主。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可以5~7人为一组,好、中、差等生都要分配好;可以定期轮换组长,组长负责检查学习情况,个别指导。小组内合作,互相帮助;小组间进行竞赛。

5.作业分层

首先,课堂练习分层。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有层次性,即设计出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基本要求一致,习题技巧分三个层次,分别与三个层次的水平一致。其次,布置有弹性的作业与练习。一般分为必做题与选做题。必做题是每位学生都应完成的基础题,选做题只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其次,布置有弹性的作业与练习。

6.测试分层

测试内容着重在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可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拟订出不同层次的测试题,如分两份试卷测试,让学生自选。也可以采用同一试题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附加题或选做题等形式。总之,检测的内容、深度与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相一致,以考核教学目标的落实。

7.评价分层

首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批改方法。再次,对三类学生的评价要求不同。对A组和B组学生的作业要批改得格外仔细,有时进行面批。对C组学生可浏览抽批,或选择评价,或同他们探讨较深的问题,启发他们深入钻研。其次,对三类学生的评价要求不同,同样的题目,同样的答案,后进生会得到“优秀”,中等生得到“良好”,优秀生只能得到“及格”。再次,实施鼓励性的课堂教学评语与考察评价。

8.课外辅导分层

要做到因材施教,仅靠课堂是不够的,还应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做好培优补差工作。进行分层次辅导既是补差,又是补优。对于后进生,教师要让他们正确面对困难,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其次,帮助他们找出问题,以及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布置适量针对性强的练习,这样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也容易激发他们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另外,对优等生可进行兴趣小组形式的辅导。

总之,切实有效地开展思想品德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可以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其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促进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全面发展。因此,在当前实行的班级教学模式下,实施分层次的教学对落实素质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推荐第4篇:分层次教学

分层教学法

分层教学法是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教师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从而达到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理论依据

分层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古已有之,如“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等,在国外也有一些代表性的学者,如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他主张“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同时使他们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他们自己的刻苦努力,应该都可以掌握学习内容”“不同的学生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教,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能持久地保持注意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应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选择一种能使教师和学生在花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案并加以实施。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思想,关键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和谐不可分割。 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多方面教育相互配合;

第二、个性发展与社会需要适应;

第三、让学生有可以支配的时间;

第四、尊重儿童、尊重自我教育。

分层次教学法的好处

1.提高所有学生

分层教学法的实施,避免了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后无所事事,同时,所有学生都体验到学有所成, 增强了学习信心。同时,分层次教学方法还和我们现在一直提倡的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对学生量身打造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提高课堂效率

首先,教师事先针对各层学生设计了不同的教学目标与练习,使得处于不同层的学生都能“摘到桃子”,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极大地优化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而提高师生合作、交流的效率;其次,教师在备课时事先估计了在各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了充分的准备,使得实际施教更有的放矢、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总之,通过这一教学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3.提升教师全面能力

通过有效地组织好对各层学生的教学,灵活地安排不同的层次策略,极大地锻炼了教师的组织调控与随机应变能力。分层教学本身引出的思考和学生在分层教学中提出来的挑战所都有利于教师能力的全面提升。当然,分层次教学也会给老师日常工作带来比传统教学多数倍的工作量,教师应该能以自身素质提高为出发点,积极探索分层次教学的方法,提升其效率。

分层次教学的坏处

人的心理是不同的,有些学生坚强乐观,有些则脆弱自卑。对学生分层次,是对优秀学生的肯定,可同时也是对落后学生的伤害。分层次教学对一些学生有鞭策作用,但对另一些学生是严重的打击。所以分层次教学也需要考虑一下学生的心理素质。

分层教学法的四个环节

1.学生编组

学生编组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基础,为了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水平及心理因素,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将学生分成A、B、C三个组,A

组是按大纲基本要求进行教学的学生;B组是按略高于基本要求进行教学的学生;C组是按较高要求(能发挥学生数学特长)进行教学的学生。学生分组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学习情况及时调整。 2.分层备课

分层备课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前提。教师要在透彻理解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把握住哪些是基本要求,是所有学生应掌握的,哪些属较高要求,是B、C组学生掌握的,然后,设计分层教学的全过程。其中,要特别关注如何解决学习困难学生的困难和特长学生潜能的发展。

3.分层授课

分层授课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层次的划分把握好授课的起点,处理好知识的衔接过程,减少教学的坡度;教学过程要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宗旨,让所有学生都能学习,都会学习,保证分层教学目标的落实。 4.分类指导

分类指导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方法进行有效的帮助和指导。要因人而异,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除此之外,还要进行作业批改、成立课外活动学习小组等必要的辅助手段,加强对各层次学生的指导,促进学生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转化,使学生整体优化,进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分层教学要遵循学生的心理认识规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新知识进行探索,但不同的学生自身基础知识状况、对知识的认识水平、智力水平、学习方法等都存在差异,他们接受知识的情况就有所不同,如果教师采取“一刀切”的方法,势必会产生“优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学困生吃不了”的结果,优生将对老师失去信心,觉得在课堂上学不到他们想要的知识,转而自己去扩充知识,但缺乏合理的指导;中等生不愿意与老师交流;而学困生则害怕“吃”,也“吃”不进去,这样就会进入一种恶性循环。

实施步骤 扎实工作,认真组织,周密实施,稳妥操作,搞好分层次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和环节入手:

(一)教学计划的制定

要根据国家的指导性教学计划,制定出科学的、切合实际的各专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教学计划要一改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一刀切”、“一个模式”、“千面一孔”的弊端,最大限度地实现培养目标的“多元化”。教学计划的大目标是使所有的学生都成才,但成为什么样的人才决不能强耱划一。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与分层次教学是相互呼应、相辅相成的。因此,搞好分层次教学的首要环节和关键是制定和修订教学计划。

(二)教学大纲的编写

要根据国家的指导性教学大纲,结合分层次教学的需要,组织有经验的老师编写实施性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组织教学的依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因此,原则上是在分层教学中分几个层次,每门课程就编写出几套教学大纲。好的教学大纲是有效初稿分层次教学的又一重要因素。

(三)教材的选用

教育部《面向二十一世纪中等职业学校规划教材》,是结合中等职业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能力本位要求,组织全国中职校优秀老师和实际工作者编写的,现在已经陆续出版发行,还有与之相匹配的教学大纲。这批教材不仅突出了应用性、技能性、适应性、实用性与可操作性,而且深浅适度,层次分明,很适用于目前中专学校的分层次教学。现在教育部门正在组织使用前的培训式作,各学校应加以重视,各级安排教师参加培训。

(四)教师的配备

教学过程是一个“双边”和“多边”过程,学生是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亦应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分层次教学中的每一个教学层次都应配备精通业务、富有经验、勇于探索、甘于奉献的教师。特别是对于所谓的“慢班”,我们更应配备在教学上强的教师,因为此群体属于重点提高的部分。教师队伍的配备是分层次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五)体制的改革

分层次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必须全面加强教学管理,大胆地进行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首先是动态管理。根据不同阶段学生成绩的升降情况相应地进行教学层次的调整使之与实际情况相符,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其次是体制创新。要大胆地进行学分制、弹性学制和多证制等改革尝试;最后是搞好常规管理。安排好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验实习,合理调度教室,安排好教学进程等。

分层教学法的运用

一、教材分层

首先要根据所教年级的教材,去钻研分析,明确教材的前后联系,灵活地选择教法,合理地组合教材。一是依据技术技能分层。通常在球类及体操技巧项目教学中采用,依据学生完成动作的技术质量分层,每个层次的同学设置不同难度的练习,由于差异不大,同学们锻炼的积极性较高;二是依据速度耐力分层。根据学生的各有所长划分层次,集中练习时速度好的在一层,耐力好的在另一层,根据学生人数设置不同的距离要求,让同学们体验竞争带来的乐趣;三是依据高度远度分层。通常多在田径教学中运用,像跳高、跳远、投掷项目的教学,方法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高度和远度的层次,在每一个练习点上提出相应的技术要求。三种教材分层法,让基础差的学生能“吃饱”,也让基础好的能“吃好”。

二、学生分层

教学实践中学生们的体育基础、身体素质、兴趣爱好和项目特长不尽相同,他们的接受能力有快有慢,形成技能的过程也有长有短,如果用统一的教法和评价手段,实施“一刀切”是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所以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和技能的全面提高。该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教师指令分层,由教师根据学生的体质状况和个性特征,把学生分成相应的练习小组,分别在不同的地点进行不同难度要求的练习,达到目标者上升一个层次,未达目标者则下降一个层次。二是学生选择分层,让他们根据自己的体质能力和技术水平选择练习项目和难度,升降同上。在学生分层时,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向学生讲明练习要求和升降级的标准和意义,着力点应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和能力上,让全体学生从各自的层面体验成功的愉悦。

三、双层结合

由于分层教学分组较多,作业面广,仅靠教师巡回辅导毕竟是有限的,始终有一大部分学生处于自己练习状态。因此在组织教学时要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和小助手的作用,双层结合进行教学,便于他们相互提高。对待成绩差一些的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鼓励,激起他们的上进心和自我表现欲望;对成绩好的学生,要不断提高要求,调动他们的进取欲望。此种双层巧妙结合的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的共同提高,让不同层面的学生学有所长,练有所得。

了解差异,科学分层

在教学中,首先要认真研究所授教材的内容,并从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要求,然后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并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从而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智能、实际知识水平、学习能力以及地理成绩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分类建档。在此基础上,将全班学生分成优秀生、中等生、后进生三组等级,并成立若干帮困小组,要求优等生级别的每位同学帮助2-3名中等生、后进生级的同学。通过这种形式,激发学习兴趣,创设学习氛围,培养团结拼搏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事实证明:分层教学有利于每个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创造性潜能的发挥,真正为每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人格成长与学业发展的基础。

教学目标要层次化

根据“因材施教”的理论,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适合他们自己的教学目标。八十年代,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多元智能理论,二十多年来该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欧美国家和亚洲许多国家的幼儿教育上,并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指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八项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所以,对学生而言,某一方面的差距,不代表人的差距,某一时期的差别,更不代表终身的差别。我们要有耐心,要有“等待花开”的精神。

因此,在教学时,我们不能整齐划一,一味强求同一标准。分层教学的应用,可以加强学生信心、提高学生能力。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日有所进。比如:探究特殊角的锐解三解函数值时,要求学困生能够熟练地背诵和默写数值,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要求中等生能够进行简单的综合计算;要求优生能够做一些有扩展性的综合运用题。

在给学生分等定级之后,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智力结构特点,合理地确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例如初中地理“地球的运动”的分层目标如下:对后进生,让其掌握地球运动的两种主要形式,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时间和现象;对中等生,在后进生目标的基础上,能使教材中的“静态”知识变为“动态”知识,让“死”图“活”起来,并能绘制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示意图;对优等生,在前两级的目标基础上,能熟练运用本节知识来分析解决地理问题(如五带的划分、二分二至点的时间和太阳的直射点等。

实施这一环节应注意目标的制定一定要体现层次性。不同层次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基础选择目标,这样既可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教学内容的易接受性,又能激发每个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兴趣,增强每位学生获得成功的信心,使他们变“被动式接受”为“主动式探求”,使教学效果及学生参与达到最佳。

作业、辅导要层次化

对作业分层布置,运用的是阶梯原理,是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步骤,只有分层布置作业才能进一步巩固学生在前面已取得的学习成果。分层辅导学生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各层次学生可以利用教师辅导的机会及时解决问题。

由于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连贯性,如果前面的知识没有理解,在学习新知识时就不会完全掌握,对于学困生的辅导,教师应主要强调新旧知识的连贯,帮助学困生巩固以前的知识,理解并简单运用新知识;对于中等生,应主要强调本节知识的巩固掌握,采取练习的形式来加深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对于优生,除了帮助他们进一步巩固新知识以外,主要强化他们对本节知识和其他已有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及与后续知识的联系,简而言之,教师对学生的分层辅导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夯实旧知识”“巩固新知识”“新旧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及“与后续知识的联系”。分层辅导如果做得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据教学目标,在布置作业和课堂练习时,教师要精心设计,尽可能让各层次学生都能对所学知识进行强化训练,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对后进生,可布置一些较为简单的基础题,既能使他们稍加努力就能完成,又能体验到成功的喜乐;也可使其通过训练,更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对中等生,要在大纲标准要求的基础上,适当拔高;对优等生要广泛调动其积极性,让其能钻、能拼,布置作业和练习当然要拔高标准,使其尽可能“吃得饱”。

建立分层评价机制

以前的评价是“唯分数论”,究竟得6分的同学是不是就一无是处呢?魏书生老师曾经这样评价一句语文考8分的同学“你考8分本身就是一种成绩,我相信你可能还有很多可以得分却没有得分的地方,如果这些地方被你注意了,你肯定不只考8分,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改变这种状况。”后来这位同学在魏老师的鼓励下语文成绩突飞猛进,走向了成功。

对于学困生,教师应该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正确看待自己取得的学习成绩;对于中等生,也需要让他们树立自信,进行激励,帮助他们审视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对于优生,正确地肯定他们的成绩,但要注意掌握分寸,帮助他们认清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寻求解决办法,然后引导他们做好下一阶段学习的准备,调整心态,继续努力,不同的评价会取得同样的效果,那就是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共同提高数学成绩。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具有导向,激励的功能。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起点为标准的相应评价,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有利于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学习自信心,成为他们不断进取的动力和催化剂。对后进生采取表扬评价,并对进步明显的提高一个层次,寻找闪光点,肯定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消除自卑,品尝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对中等生,针对成绩采取激励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使他们不甘落后,积极向上;对优等生采取竞争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更加努力拼搏。在阶段考查、评价的基础上,对学生的等级进行必要的组别调整,建立动态的分等定级机制。对有退步的,一次可提醒、鼓励,下次仍跟不上的则降低一个层次。这样不但可帮助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而且有利于学生找到自己的优点和缺陷,继续保持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分层教学实施难度

分层教学的实施有一定难度,主要的阻碍因素在于社会的不认同,传统思想认为分层教育就像是把人分为了几个等级,使得个人的自尊受到打击,影响个人的人格发展。

推荐第5篇:分层次教学

高职院校“分层次”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

本研究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教学教学的现状和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介绍了分层次教学的具体方法、教学过程、测评手段及教学效果。在一年多的实践中,课题组多位教师在多个专业的多门课程中实施分层教学,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教学中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个体差异等因素,在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中对不同的教学层次提出相应的目标和要求,施以不同的教学手段并进行不同层次的检测,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起点上都能有最好的发展和最大限度的提高,从而体现出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和全体性的特征。

本研究以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某些专业课程教学为样本,着重对分层次教学的理论和教学的实践进行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问卷法、访谈法、行动研究法等多种方法展开研究,从分层次教学的理论依据和实施办法入手,对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基本理论、指导原则、实施条件、实施策略、实施程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研究,探索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内在规律性,希望能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分层次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实证分析选取了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某些专业课程作为主要探讨的对象,所采用的数据是混合数据,用来研究 “分层次” 教学模式的建立及获得成功的影响因素。首先提出本研究的背景与动机,从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高职院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出高职院校专科教学“分层次” 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的必然性,然后从国内外对于多层次教学的相关文献进行探讨,分析其对分层次教学方案的不足,从而建立起本课题分层次教学的研究方案,对高职院校的某些专业课程实施了分层次教学法,总结了经验和需要注意的问题。采用访谈法、问卷法、行动研究法等对分层次教学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建立了高职院校分层次教学模式,并探究分层次教学法的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后续研究的一些建议。

分层是教学形式问题,要培养具有独立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的高素质学生,必须实施民主、开放的教学形式。叶圣陶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工业讲究标准,注重整齐划一,教育是生态农业,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必须针对学生个体心理不同,智力差异,能力高低,分别要求,分层指导,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得到全面丰收。分层次教学基于三个相信:即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都有成功的潜能,都可以取得多方面的成功。正是基于这三个相信,我们认为高职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一种可供开发的资源,这种资源的开发与价值的利用将给教育甚至给整个社会带来巨大效益。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和认识基础上,我们开始实行“分层教学”模式。

第一节

高职院校分层次教学的概念及内涵

就业导向的培养目标要求高职院校学生必须增强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教育,满足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扩招和各类职业院校数量的剧增以及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院校的生源整体素质呈下降趋势。另外,高职院校学生来源复杂, 既有普通高中毕业生,也有中专、技工、职业高中的毕业生(即“三校生”)。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层次不齐,而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更是千差万别,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使全体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怎样才能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最好发展?我们认为,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果用统一的方式教育他们,就如同让所有的学生穿一样长的鞋子,有些学生会因鞋不合脚而落伍,因此,教师必须适应学生,应该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我们还认为,人人都可以获得成功。

所谓分层教学模式,就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把学生分为A(提高)、B(发展)、C(跃进)三层;再根据教学内容,提出分层目标呈现问题,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兴趣,其次是根据各层学生实际组织教学,先解决共性问题,从基本要求步步递进、再次是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程度加以启发,分类指导。分层递进的目的是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

分层递进的目标是:差生转化、中等生优化、优生尖化。分层递进的原则是:整体性、主体性、激励性。分层递进的方式是;科学分层、因材施教、评价鼓励、调整层次。

目前国内的高职院校分层次教学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同层同班同法”,即按学生学习成绩将学生分成A层班、B层班或C层班,不同层次采用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同一层次班采用同一教学方法。另一种是“异层同班异法”,即不同层次的学生仍在同一个班级,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学内容分成不同层次。我们认为,这两种操作方式各有利弊。“同层同班同法”的优点是:层次相近的学生集中在一起学习,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因此降低了教师的工作量,各教学环节的压力减轻,课堂效率提高;缺点是:虽然是同层次,但是个体之间的差异仍是不可避免的,同一种教学方法总不能适合所有学生的实际情况,又将造成新的差异。这种方式比较适合专业学校,由于这种方式打乱了原来的自然班,不利于班级管理。“异层同班异法”的优点是:不打乱原来的自然班,便于班级组织管理,各层次学生可以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尤其是对学困层学生,他们可以受到学优层学生的积极带动。其缺点是:自然班学生之间的层次差异太大,要老师照顾到方方面面,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不同教学方法,教师的工作量太大,班额也受到严重制约,同时也严重影响了课堂效率。

分层次教学就是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承认并充分考虑学生间水平存在的巨大差异,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信息加工者,并且根据学生水平不同将学生分为若干个群体,进行分类教学, 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设计出不同的教学内容,通过有效控制教学进度,变换授课方式,配备合适的教师进行教学,促进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层次上得到最充分的自由、和谐的发展,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最终适应社会不同需求,达到培养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分层次教学就是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在完成教学任务和统一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对每个学生的深层了解,将全班学生按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接受能力、现有掌握程度等原则分为几个档次,若干个学习小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训练、分层作业;教师进行分层指导,分层检测和评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不同要求的训练内容,不同的教学训练手段,在原有基础上达到不同的收获和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 分层次教学法是教师考虑每位学生的差异,利用教学原则中区别对待的原则进行教学,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最优的发展。在一个教学班中,因客观、主观、先天、后天等因素的影响,每位同学在心理、生理、体能、技能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分层次教学法就是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进行分层,针对不同学生设计各自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有效地解决学生中“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使每个学生的特长和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使学生在不同层次中求得发展,让上等生得到优化,让中等生学得更好,激发学习困难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达到大纲、教材的基本要求,即体育新课程标准。这样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而达到最佳的效果。

分层教学法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实行不同步的教学进度,并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以达到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具体的说,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分成两个以上的层次,对知识掌握较好的提出更高的要求;除了加深知识的理解、运用外,还要帮助其他同学掌握知识,进而实现全体同学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充分发展,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因而叫“分层次教学法”。

分层次教学以承认学生之间的心理和生理差异为前提,其目的是为了达到因材施教,使不同学生都能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并在学习中通过努力奋斗而达到最佳状态。这种教学方法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性特点,以提高和发展学生各方面能力为宗旨,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分层次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到各学生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其在化学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客观差异,从而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分层次教学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差异程度,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以便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们在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的掌握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这种个体差异在职业学校中尤为突出。如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施教,多少年来广大教师都在探寻解决的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法因其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效果显著,已逐步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分层教学模式是比较适合高职教学现状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模式,其核心是根据教学总体目标,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及个体差异,不同的认知与接受能力等相关的影响因素,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原则进行科学的分层,对不同的教学层次提出不同的目标和要求,进行学习指导、检测、评价,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起点上都能有最好的发展和最大限度的提高,从而体现素质教育的全体性特征。 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和技术水平,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班级并为其设定相应的学习目标,从而构成一个利于自我展示和相互竞争的平台,由于计划的可操作性和目标的可行性,充分调动了各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给学生更多的适应个性的机会。由于分层次教学法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遵循了职业教育的规律,兼顾了学生的个体需求,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自我和发展自我的空间,更容易让学生品尝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

第二节

高职院校分层次教学的理论依据及指导思想

分层次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是主体性教育思想。从主体性教育角度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为了“学”能够摆脱教师的“教”。要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促进教学过程的“个别化”、“个性化”,尊重学生在知识、智能、兴趣和个性等方面客观存在的差异,努力实现“个别化”、“个性化”、“集体化”的最优组合,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划

一、呆板和僵化的缺陷。这是主体性教学对现代教学提出的迫切要求,也是分层次教学法的一个理论依据。

分层次教学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不是降低教学要求。分层次教学是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和能力水平,让其分步走。那些能力较强、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走快一点,走远一点;能力弱一些、基础差一些的学生可以走慢一点,走近一点。但同样必须达到及格线,这是分层次要求的最低标准。对基础差的学生,教师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揠苗助长.

推荐第6篇:高中物理能力的分层次分阶段培养

高中物理能力的分层次分阶段培养

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 李跃文 (221200)

能力是什么?物理教学要培养哪些能力?能力是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物理教学培养的能力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其中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另一类是一些综合能力,主要有实验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理解和文字表达能力、自学能力、创造能力等,人们都承认除了知识之外还有能力,而且对各种能力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下面就如何分层次分阶段培养学生的物理能力,谈谈我的看法。

一、划分能力培养阶段及目标

根据目前高中物理课程的设置情况和物理课的教学特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近、个个击破的教学原则,整个高中物理能力培养可分为过渡阶段、正常阶段、提高阶段、完善阶段四个阶段完成。

1.过渡阶段。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中,由于知识台阶较大,加之一开始就遇到受力分析、力的矢量运算运动规律、动力学等问题,学生会感到困难重重,束手无策。因此,在高一第一学期的教学中,教师除按要求培养学生的识记、理解和简单应用能力外,要着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下功夫。刚上高一的同学,自学能力较差,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任务难以落实,可根据课文,每节课给学生适量的阅读时间,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减少课堂的单调呆板气氛,可采用启发、演示、讨论等多种方法教学,以调动思维,活跃气氛,激发兴趣;可将主要概念、定律、定理等内容通过听写方式让学生记录,既控制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手脑并用和速记能力;可设置一些课堂作业,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速算能力。

2.正常阶段。通过第一学期的教学,大部分学生都应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特点,达到正常学习状态。这时,教师的重点要放在按教学大纲和会考大纲的要求实施教学方面来。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在每节课中贯彻落实能力培养目标。通过第二学期和高二学年的教学,全面完成会考大纲中要求的能力培养目标任务,使学生达到会考的能力和水平要求,顺利通过会考关。

3.提高阶段。会考是水平考试,高考是能力考试。进入高三后,由于理科学生要参加物理高考,而力学和电学部分又是高考的重点,所以,在选修课教学中,

在重点提高力学和电学知识水平的同时,要着重开拓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创新的能力。教师的精力应放在精选习题、优化和组合试题上来,通过高质量的习题和试题,加强对学生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五大能力,使之接近高考的能力水平。

4.完善阶段。根据近年来物理高考试题考查知识点多、覆盖面大、命题新颖、题型多样化、智能性强等特点,在总复习教学中,教师要确定好复习目标,制定出教学策略,处理好教师与教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教材之间的矛盾,把握好以下的原则:重点知识结构化———抓各部分知识的中心点,将知识以此中心组织起来,形成知识网络,找出各网络间物理量的相互关系。

基础知识系统化:打破原教材的排序结构,系统地划分、归类和排列基础知识。 知识问题化:以问题解决难点,精编一些含有难点知识的习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消化和理解知识,突破难点知识。

习题结构梯形化:基、中、难一起练,让学生做适量的习题,提高思路,强化联系,加深理解。

复习方法多样化:在研究知识、研究学生、精选习题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多下功夫。

二、确定各能力的培养措施

好的培养措施,既可达到培养目标,又可省时省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作为一个物理教师,应该因人、因材科学地确定每一能力的培养措施。如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启发、讲解、指导、讨论等措施,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恰当地安排习题,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实验,观察自然现象,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正确的结论,培养其观察、实验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对某一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的探讨,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想象、判断等思维能力。

三、能力培养在教学中的具体落实

各种能力的培养是贯穿于整个高中物理教学中自始至终的任务,大到三年的教学,小到每节课,甚至再小到一个概念的建立、一道题的解答,都牵扯到能力培养问题。而每一环节中,又有具体的能力培养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

根据教材内容及大纲要求,明确每课时中能力培养目标,结合学生情况,认真备课,确定完成方案,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因人因材施教,完成培养方案。

四、检验能力培养结果,完善能力培养措施

通过一个阶段的教学,用考试或考查的方法及时检验本阶段的能力培养结果。着重有针对性和有目的地命好考查试题,尽可能多地覆盖各知识点中的能力要求内容。可采用个别或部分抽查和全体考查的方法进行检验。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又可反映学生的能力水平,对学习和教学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根据抽查或考查结果,认真分析卷面,总结经验。对未达标的个别同学,可通过耐心细致地辅导达到能力要求。普遍问题,可通过评析卷面加以解决,使绝大部分同学达到本阶段的能力要求。对不完善的措施和方法,及时加以修正和完善。

推荐第7篇: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高中物理课程文理分层次教学实验研究

高中物理课程文理分层次教学实验研究

摘要:依据有关教育理论,开展了《高中物理课程文理分层次教学实验研究》课题。在课题研究工作中,主要讨论了文理物理教学内容、物理习题分层设置的问题,并在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主性、兴趣、个性、物理文化素质取得了一些成绩。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程分层实验研究

在基础教育中,课程无论以综合课程、科学课程,还是原来的分科课程的形式存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必然按学生的学历,能力层次进行教学。然而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系统,在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这个“层”也将是动态的。为此,我们抓住了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提倡基础教育研究的契机,于1999年11月申请了《高中物理课程文理分层次教学研究》资助课题

一、研究主要内容

(一)物理教学内容的分层次教学

物理教学内容分层次教学,是以绍兴市马山中学实施文、理分层教学为标志。 课题组对绍兴市马山中学的学生曾作过几次有关物理学习方面的调查。结果发现,在班级统一授课制下,有的学生认为最难学,最害怕的学科就是物理,最没有兴趣的学科也是物理;但有些学生感到物理知识过少而吃不饱,这种现象同样也影响这部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调查表明:现行物理课程的统一设置和统一要求明显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因此,物理教学内容分层次教学,这是物理教学实际的需要。

(二)习题分层设置的教学

诸暨中学是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师资力量雄厚的,在课题研究中认识到,目前的习题教学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首先,习题教学过分强调解题数量及高频的重复,试图把学生变成“可以向他的头脑中填塞知识,并且在他身上训练出准确无误地起作用的技巧的学习者。”忽视解题活动中心工作是对学生心智参与力度的引导激励。误认为物理教学知识和物理思维方法的掌握是在大量习题训练后形成的。第二,习题教学组织过程中,不管学生间有多大的认识和心理差异,大家都有做同样的质和量的习题,结果优秀生“吃好了”,中下生“吃不了”。第

三、高中物理课程文理分层次教学研究,以面对客观存在的学生个性差异为研究前提,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选择物理教学重要环节——习题分层教学入手,是配合整个课题展开工作的保证。

二、理论依据

一、对学生的教学必须要符合学生可接受的原则。根据教育心理学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如果学习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的认识结构不一致时,原有的认识结构会失去平衡,形成认识冲突,在冲突的解决中实现有意义的学习。我们在进行物理内容与物理习题分层设置时,首先致力于摸准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了解学生目前的认识和心理发展水平,然后针对性地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创造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发展学生的智力不能低于学生的现有水平区,也不能高于学生的潜在水平区,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第

二、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必须要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教学走向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体系中,怎样从学生实际出发,分别对待,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式,既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又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一定的提高,并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我们在课题设计中,把教学内容分成文、理两个层次。在文理两个层次内又确定不同层次,对每一实验班的学生的作业再进行A、B层次有布置。这正是我们课题的关键。

三、分层教学原则及课题设计

(一)分层教学原则

1 分层教学原则包括科学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

1、科学性原则,首先要求在有关教育理论指导下,对高中物理的每一个章节的教学内容进行分层设置。对应于每一节后的习题,按难度、编选出定位在学生能力培养和发展的“最近区”上,使物理练习发挥它独特的教学功能。科学性原则还要求分层的教学内容,配备相应的同步练习题,根据知识递进序列,有梯度的合理设置习题。

2、针对性原则,要求在分层教学中,充分把握分层的“度”,即充分了解文、理层次的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心理发展水平,了解他们已经掌握了哪些物理知识与方法,了解学生掌握的物理知识的程度,使分层的教学内容,能真正适应学生的学习能力。

3、发展性原则,要求在分层教学时,确立分层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整体科学素质的教育思想,不能把分层当作是区分优等生与差等生的标准。通过分层,在调动文、理科实验班的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自觉性,发挥学生学习物理的潜力。

(二)课题设计

1、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设计

毕业后不参加高考、参加文科高考及“3+1”中不考物理或与物理知识联系较少的高考的学生,作为文科班学生的对象,余下的学生作为理科班学生的对象。根据文科类和理科类的学生,学习物理程度差异,抽象思维发展和形象思维发展之间的差异。分别重新制订文科类和理科类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物理知识分成文科类和理科类两个层次,对文科类物理知识分成a、b、c、d四个不同要求的教学层次,其中a是识记层次;b领会层次;c是运用层次;d是分析和综合层次。对理科类物理知识也分成A、B、C三个不同教学层次。其中A层次是指:对所列的物理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和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B层次要求是指:对所列的物理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加以运用;C层次要求是指:对中学物理中应用较广泛的某些重要的概念和规律,像B层次那样的要求进行掌握,只是要求学生更为熟练而已。在此基础上,我们制订好高中物理文、理科知识内容设置的具体设想。

2、习题教学分层设计

我们对每一节物理课的同步练习按教学要求,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的认识水平和心理活动水平分成A、B两个层次,这是课题设计的关键。通过设置A、B层次,实际上,把课题的理论研究层次,落实到操作层次,即正视了学生个性差异发展各层次学生学习能力。A层次的习题设置,重在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技能的巩固掌握,要求全体学生完成。B层次设置,重在概念的深入理解和规律的较高层次的运用,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水平,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做,以明确定位的习题层次。

四、课题的操作实践

1、实验班级的选择

选九九级为实验对象,任选两个班为A、B实验班和一个班为对照班C。实验开始,对三个班级进行物理基础知识及思维发展情况的测验。依据测验结果,把测验成绩较好的学生组成了A实验班,测验成绩较差的学生组成了B实验班,测验成绩既有好的学生又有差的学生组成C对照班。高一期中考后、高二和高三初我们又进行了略微的调整,以适应不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2、实验条件的控制

为了尽可能消除外界因素对本实验的影响,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的科学性。在实验过程中首先把好课时关,做到A、B、C三个班的周课时,年课时相同;其次把好课外作业量和时间关,做到课后作业量、作业时间基本一样。第三做到A、B两个实验班由同一个任课教师任教,C班由另一个任课教师任教。第四做到严格按文、理科知识内容设置的要求进行教学。

3、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控制

2 在实施课堂教学前,我们要求任课教师先认真学习课程设置的具体内容和知识要求,根据这个内容和要求认真备好课,设计好教学的具体过程和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严格按事先的安排落实好课堂教学,减少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消除同一任课教师对实验的影响。

4、分层同步练习的分层教学

分层同步练习是针对实验班的学生的课后作业的布置而提出的。在布置同步练习时,要求A层次题目每同学都要完成,以巩固新课教学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B层次题,要求B组同学全做,A组同学按自己的学习能力选做(学生的A、B分组是根据学生自愿报名和调查摸底情况确定,实验班中B组占32%),在试图保证学习质量下,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五、课题的主要成果

1、拓展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广阔时空 文理内容分层与习题分层教学,通过把教学内容分层以及相应的习题设置,能使我们的教学符合学生的实际,学生通过适合自己的物理教学,做富有弹性的作业,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物理教学的兴趣,增加了物理学习的活动中的心智技能的培养与参与的力度。同时,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物理教学的情境中尝试与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克服了“物理难学”的心理障碍,增强了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激励主动参与的热情和调动自主参与的内驱力。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认知结构。

2、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兴趣

在马山中学,通过一个阶段的课题实施以后,对学生进行有关兴趣方面调查,发现A、B班学生感兴趣的人数在增加,而C班感兴趣的学生人数基本不变,甚至略有下降,说明分层次教学后,学生对学习物理的主动性有了明显的提高。A、B班学生废票人数在减小,而C班学生废票人数略增,说明分层次教学后,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在逐渐明显。这些都说明分层次教学在增加学生的目的性、提高学生自觉性和主动性方面都优于传统教学。

3、分层教学充分展现了学生的个性,让学生个体获得最优发展的有效教学策略

学生的个体的最优发展得益于学生个体的觉悟,弘扬学生个性,实施个性化教学。分层教学目标的设立,就是在重视学生个性差异、发展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力求让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一个提高。分层教学的各个层次都有确立主题与目标,这些主题与目标,就是让学生的个性展示的舞台,从而让学生在不同的主题中现实自己学习的目标,使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挥。丰富多样的分层主题,给学生的物理学习活动增添非凡的活力,发挥更大的学习潜力,为最优化发展教学学生的个性提供了有效的策略。

4、分层教学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开辟了实施素质教育的绿色通道 分层教学,为寻求既能有效减速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能落实能力培养且要提高教学质量的现代教学,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教学途径。在课题实验中,我们通过集体备课、集体出题、分层要求等,使“优生得到优教、中等生得到宜教、困难生得到补教”,减轻了学生重复机械带来的题海练习,提高了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高度,为实施素质教育提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同时,通过分层教学,落实“优生得到优教、中等生得到宜教、困难生得到补教”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六、课题的启示 本课题开始研究时,虽然已有一些地方与学校开展这方面工作的研究,但他们大多都在高一与高二分段,还是高二与高三分段的问题。当今的基础教育改革,则重于对课程的重新构建,理科综合、文科综合、科学课程的提出。从某种程度上,两者对本课题研究工作的一种极大冲击。但本课题的研究建立的学生“个性差异”基础上展开的,一切为了发展学生的能力、个性。把学生分层与教学内容分层、习题分层综合性研究,这本课题的特色。在实验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了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因此实验的结论存在着一定的局限 3 性。

推荐第8篇:分层次教学工作计划

初中二年级思想品德分层次教学工作计划

-----许春梅

在初中教育中,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最被看重的,因此很多学校只注重对学生教学成绩的提升,忽略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这是完全失衡的教育。现在社会上有那么多品行不够端正的小混混,看着就令人气愤,这就是我们国家的学校没有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后果。所以我历来主张要把学生的教学成绩和思想品德挂钩,要教学成绩和思想品德均衡发展,这样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才是好学生。

正是认识到这种情况后,我作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特别指定了思想品德分层次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任教初中二年级四个班思想品德课。从我连任初一-----初二两年授课所了解和期末考试的情况看,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还算比较高,但分布很不平衡,整体学生的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不高。因此,本学期在抓好各项教学常规工作的基础上,应加强能力素质教学,努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把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二、教学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要求,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适应教学改革形势发展要求,努力探索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推进教研教改,优化课堂教学,凸显“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努力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精神,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全面落实培优扶差方案,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三、实施手段及方法

(1)、针对学习较差的学生,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狠抓教学的基础,注重他们的德育培养。传授概念、观点的前提。积极培养他们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2)针对中上等学生坚持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教学手段。突出探究式学习主题探究是每一个单眼的灵魂。在此基础上注重个层次间的相互合作。在学生互动中提高教学的实效

四、达到的预期效

坚持分层次和双边教学,教学中注意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习和接受能力,是每个同学发挥自己的特长,争取做得更好。以我的教学兴致很好,我愿意把所有的一切都教给学生,让他们做一个思想品德端正的学生,让他们成为祖国明天的栋梁之才!

推荐第9篇:分层次目标教学

民办院校英语分层次目标教学的探索

摘要:原有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我院发展需要。我院生源组成复杂,以及学生入学英语水平存在显著差异,造成了“教学方法”的不适应尤显突出。分层次目标教学方法立足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兼顾学生个体差异性,能在我院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较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和应用能力,以更加灵活的方式,适应每个学生的发展,适应面试或就业是对英语的需要

[关键词]民办院校英语 差异 教学改革 分层次目标教学 因材施教

1.问题的提出

由于我院的学生英语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扎实,具有一定的潜力和可塑性,但多数学生基础一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兴趣和信心。有些基础差的学生甚至不愿学英语,对学英语产生“逆反心理”,这直接影响到学生英语考级和面试时的英语运用。如果维持原状,进行传统的“一刀切”教学,势必会加大两极分化,造成大量学生跟班困难,这就很难实现让学生顺利通过面试,面上好单位的要求,并严重影响英语教学的正常开展对于我院的长足发展也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因此,如何扭转这种局面,已成为我们英语教师急待解决的问题。

现代科学认为:人与人之间无论是心理、智力、身体还是所处的环境都是存在差异的。“承认差异,正视差异,适应差异,运用差异”是实施因材施教,发展不同学生个性特长的具体措施,是符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处理、实事求是的辩证观点的。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采取“分层次目标教学”方法。

2.分层次目标教学的概念

目标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学目标为核心和主线实施课堂教学的方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目标为主线的教学方法。)教师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激励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努力学习。这种方法的突出特点是教学活动过程中确立以理论为实践服务的指导思想,注重知识的实用性,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期待心理,倡导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互动性,并以此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这种教学法认同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作为教师应该努力去寻求实现目标的最短路径。

其理论依据是“掌握学习”理论。“掌握学习”理论是美国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布卢姆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理解学习”就是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以基础知识和能力倾向各有差异的学生组成的学习集体(班级授课制)为前提,要求教师对教学目标进行精选和结构化,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进行适时形成性评价(反馈),为不同的学生设计“矫正学习”或“深化学习”,从而使大多数学生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掌握标准。“掌握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对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尤其是教学方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目标教学法就是建立在这一理论与模式基础之上的一种新的教学法。(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神入、自知)实施目标教学法的前提是科学的拟定教学目标。

分层目标教学法就是针对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非智力因素和学习成绩等差异,因人而异分层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施以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一种教学法。这种教学法,能较好地突破班级授课制难以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局限性,使因人施教能落到实处。其指导思想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内容:①教师的教学要适应学生的学,学生是有差异的,教也应有差异。②在教学中要促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较好的发展。③学生的主体性不仅表现为他们是教学过程中学的主体,而且发展为在某种程度上还可成为“教”的主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创设一种合作的学习气氛,促使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积极互动关系的建立。

3.分层次目标教学的实施 根据以上指导思想,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1)学生分层。不单根据考试成绩硬性区分学生的层次,而是参考诸如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信心、毅力、智力水平及内在潜力等一些软指标来区分学生层次,最终达到让同学们在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的基础上进行自我选择的目的。为此,我们可以把一个班的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c层为学习困难的学生,占学生的30%;B层为中等生,占学生的50%;A层为优等生,占学生的20%。而这种划分应遵循面向全体的原则,分层动态原则,激励性原则。每个学期或阶段,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变动层次,这有利于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能做到主动发展、全面发展。

针对学生的差异,对学生实行动态分层。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差异一般会呈现出好、中、差三个层次,这种客观存在的层次差异,不仅教师心中有数,往往大多数学生也各自心领神会,师生间这种“心照不宣”的共识,常常由于教师怕伤害一些中、下层次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难以启齿,不好明确要实施分层次目标教学法。在分层次目标教学中我们不能回避这一问题,但不回避不等于可以不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而当众宣布学生的分层情况,应该十分注意讲究方法。比如,可分别找学生谈心,引导他们冷静地面对差异,明确自己的定位层次(当然这种分层,最好只让学生本人知道,教师也要注意为他们保密);同时,要让学生懂得这种分层是相对的、动态的、暂时的,只要自己努力,就可进入更高层次;还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教师进行分层的目的,不是置自己于“死地”,不是给自己难堪,而是帮自己选准“起跑线”,放下思想包袱,配合教师实施好分层目标教学法。

(2)教学目标分层。要结合学生的分层情况,对教材进行分层处理。教师应在吃透教学大纲、教材结合我院实际进行适当的删减,增加,确保教学内容能够与时具进,适应学生面试和工作的需要。在抓好学期备课,单元备课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课时备课,要把每一个课时的教学要求,相对划分出高、中、低三个层次,也就是为学习较好的学生制定出一个较高层次的学习目标,为学习中等的学生制定出一个中层学习目标,为学习较差的学生制定出一个较低层次的学习目标。在为各个层次学生分别设计好适度教学目标的同时,教师还要仔细考虑好课堂上如何对学生提问和板演等具体问题。

A层次学生英语基础较扎实,接受能力强、潜力大。我们对他们在各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除了让他们掌握所要求的知识,还常给他们学法的指导,并扩大他们的阅读量,加强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以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口语运用能力。对于B层次学生,要求他们基本上按要求学好规定的教材,并努力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对那些英语基础差的学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指导学习方法,同时要在英语学习任务上多进行检查和督促,对他们加强读写基本功训练。

对c层次学生降低起点,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努力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在班级中力争形成浓厚的学习英语的气氛。在此基础上指导学习方法,让他们掌握最基础的词汇及日常交际用语,并对他们在听说读写方面做最基本的要求和训练,当他们有进步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3)分层施教。教师“上课”,要自觉运用分层次目标教学法上课,是运用分层目标教学法的关键环节,教师主要应做好两项工作:

1.适时明确分层教学目标,鼓励学生个个努力达标。每个学生虽然在相对保密的情况下,知道了自己目前所处的层次,但具体到每节课时,又常常不知如何找到自己的学习位置,因此,教师一般应在每节课的开头,向学生展示各个层次(为了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最好不要将学生直接分为好、中、差层,而应称作为A、B、C 层),例如课堂上我们举的跟面试或就业有关的英语例句,A层学生的学习目标是:在掌握的基础上能熟练运用,并换个场景情况,说出相应的句子来。B 层学生的学习目标是:在熟读的基础上能背下了,为日后熟练改编打下基础。C 层学生的学习目标: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自如的读出来。全班同学要在课堂教学90分钟内充分、有效地学习,各有所学、各有所得。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教案,特别是活动的设计及时问的安排,做到科学合理的分配。在一节课里我们是这样来进行教学的:

①课前复习,限时10-15分钟完成,不同层次的学生复习的侧重点和形式不同,复习的目的是反馈上节课的主要内容,并为新课做好准备。②讲授新知识的时间控制在30—40分钟内。介绍新知识内容要面向全体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适当运用启发式教学及情景教学,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教学,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③操练和活动时间控制在40分钟内,教师要明确课堂内认定的分层目标。在讲完新课后的操练活动中,要解决好全班与分组,个别的关系,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可以要求基础好点的学生带动基础差点的学生学习④巩固知识的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内。巩固的方法是多样的,可以是口头、笔头练习,可以是测评,也可以是交际训练等,通过练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反馈。对一些学生易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个别指导。⑤分层次布置作业,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数量不等的作业。

在分层施教中,除了抓好课堂上的分层教学过程外,在课后的课堂教学延伸阶段内,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分类指导。另外,发挥不同层次学生间的帮教作用。按三个不同层次组成学习小组,指定组长,充分发挥A层次学生的作用,负责检查背书、听写等作业。

4)分层评估。每个学生都想把英语学好,考出好成绩,顺利走上工作单位。。其原因是因此我们除了教学方法上合理改革,我们对学生的评估方式也要适应分层次目标教学。如果每次考试,都让基础差的学生产生“自卑感”,久而久之对英语学习缺乏热情、失去兴趣。我们不可能使所有的学生都成为“尖子”,但我们的教学应力求挖掘每个学生的最大潜力,测试时要以不同的标准客观评价每个学生。为此,每次考试的试题是根据教学目标层次分三个部分:基础题;提高题;综合能力题。基础题的目的旨在降低难度,让差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成功感。提高题可让中等生经受“跳起来摘果子”的体验。综合题使那些好学生有一种“英雄有用武之地”的自豪感。

通过英语分层次目标教学的初步尝试,我发现,分层次教学有许多优点: (1)能充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使水平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这正是英语素质教育的要求。基础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能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和主观能动性,学多、学快、学好,可以少受基础弱的学生的拖累。而基础差的学生不再被动消极地应付或陪读,他们在教师的耐心帮助、热情关心和有效指导下,也能够或多或少地学到一定的英语知识,所以这种教学深受学生的欢迎。

(2)便于教师课堂教学。分层次教学,教师可以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并可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3)便于拔尖选优。实行分层目标教学可以使一些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

(4)可以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教学,这样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可减少并消除英语差生的心理负担和压力,使他们的身心能得到健康发展。

实施分层次目标英语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充分调动起来了。通过分层次教学,学生的求知欲、信心、竞争意识大大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与日俱增。分层次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的发展,一些英语较差的学生得到了及时的控制和转化,班级总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考试合格率及优秀率均超过以往。英语这门必不可少的学科不再是学生毕业和晋升的绊脚石,而是他们学习的乐趣所在。

通过阶段性的教改实施、探索,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摆在我们面前的仍有许多问题,如:“如何优化课堂分层次教学?”,“如何缩小各层次间的差距,达到集体优化?”这些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地探索和思考。

参考文献:

[1]Thomas S.C.Farrell.Planning leons for a reading cla[M].Beijing: People\'s Education Pre, 2007.

[2]布鲁姆.目标的分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3]李广全.高职数学科分层次教学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19):46-47.[4]张鸿蔚.针对民办院校学生的特点实施分层次教学管理[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4,(1):39-40.

[5]廖丽英.对大专英语分层次教学的思考[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推荐第10篇:如何分层次教学

初中数学分层次教学实施方案

分层次教学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在每一节课内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渐渐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为达到这一目的,决定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学生分层次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再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按课程标准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可将学生依上、中、下按3:5:2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拔尖的优等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习题,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参考题及补充题,可主动帮助和解答B层、C层的难点,与C层学生结成学习伙伴;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练习,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习题,积极向A层同学请教;C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即能在教师和A层同学的帮助下掌握课文内容,完成练习及部分简单习题。教师要特别关注C层学生,通过耐心辅导,多了解他们的思想状态,多鼓励他们,尽量多提问简单的问题,多找闪光点进行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对数学课的兴趣,及时完成作业。 2、教学目标分层次

分层次备课是搞好分层教学的关键。教师应在吃透教材、课标的情

1 况下,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设计好分层次教学的全过程。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目标,哪些属于层次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还应有具体的要求,如对A层的学生要设计些灵活性和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求学生能深刻理解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对B层的学生设计的问题应有点难度,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灵活运用基本方法,发展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对C层的学生应多给予指导,设计的问题可简单些,梯度缓一点,能掌握主要的知识,学习基本的方法,培养基本的能力。

3、教学过程分分层

教学分层是课堂教学中最难操作的部分,也是教师最富创造性的部分。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低起点,缓坡度,多层次立体化的弹性教学。为了能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将有思维难度的问题让A层的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优待C层的学生,适中的问题回答的机会让给B层学生,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均等参与课堂活动,便于激活课堂。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再给他们以适当的引导。对B、C层的学生要深入了解他们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帮助他们解答疑难问题,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让他们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对于A层的学生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思考探索,领悟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并归纳出一般的规律与结论,再引导学生变更问题帮助学生进行变式探求。对A层学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突出教师的导,贵在指导,重在转化,妙在

2 开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进而向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

4、课堂练习分分层

分层练习是分层教学的核心环节,其意义在于强化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反馈、矫正,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把所理解的知识通过分层练习转化成技能,反馈教学信息,对各层学生进行补偿评价和发展训练,达到逐层落实目标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在备课时,针对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精心设计编排课堂练习,或重组教科书中的练习,或重新选编不同层次的练习,在选编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时,必须遵守基本要求一致,鼓励个体发展的原则。通俗点就是“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在保证基本要求一致的前提下,习题综合与技巧分三个层次。

5、作业分层次

作业能及时反馈不同层次学生所掌握知识的情况,能反映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又能达到初步巩固知识的目的。因此,作业应该多层次设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题量、不同难度的作业,供不同层次学生选择,题型应由易到难成阶梯形。C组做基础性作业;B组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题目;A组做基础作业和有一定灵活性、综合性的题目。使得作业的量和难度使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苹果”。从而调动各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作业批改上,对C层学生尽可能面改,发现问题及时订正,集中的问题可利用放学后组织讲评,反复训练,真正掌握;成绩较好的学生的作业

3 可以采取抽查、互改等处理。

6、测试分层次

测试是检验一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我们不可能用同一把“尺”去量尽世界上的万物,同样我们也不能用同样的要求、标准去衡量每一个学生。在试题编制中,可依据教学目标,把测试题分基础题和分层题,其中每份测试卷中基础题与层次题的比分为4:1.

7、评价分层次

分层评价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保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如对C层采用表扬鼓励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唤起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对B层的学生采取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A层的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已。总之通过对作业评价,课堂学习评价,测试后评价等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意志、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积极因素,促进智商的发展,以实现大面积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

第11篇:分层次教学经验总结

分层次教学经验总结

三义中心小学:李鲜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遍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对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试着采用“分层施教”的方法进行教学,依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实际分出不同的层次或类别进行施教,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下面就自己的一些做法,作一总结。

一、学生分层

对学生进行分层施教,首先必须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了解透彻,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我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后,使用一套难易适中的试题对班级进行测验,然后结合平时的调查,按3:5:2的比例分为“优”(A)、“良”(B)、“一般”(C)三个不同的分层,并将他们合理分组,编排座位,适当考虑男、女生比例,一般以四人(A组1人,B组2人,C组1人)前后桌就座较为恰当。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和讨论,也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和问题意识的培养。由于学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各方面都会发生一些变化,这时,再综合学生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重新调整,做到“动态”分层。

二、目标分层

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制定出与不同层次学生学习可能性适应的教学目标。针对学生实际制定的不同的教学目标,避免了优秀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现象发生。

三、教学分层

承认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差异的现代教学学观,要求在分层施教时,必须面对全体实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根据教学要求,去读读、想想、画画、说说、做做,让全体学生都活动起来,去获取知识。

四、练习分层

在练习的设计中,有“基本性练习”、“综合性练习”、“发展性练习”、要求C组的学生必须完成基本练习,鼓励做综合练习,B组的学生要求完成基本练习、综合练习,争取做发展性练习,A组的学生则全部完成或指导帮助B、C组同学做练习。他可为B、C的同学设置“选做题”。练习中,积极鼓励和创造条件让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发展和突破,体现教学的弹性,与此同时,在不断进行的巡视中,及时把握反馈的信息并作个别颠簸与矫正。

五、评价分层

实施分层教学,必须对传统的评价方法进行改革,实行因人而异的评价方法。评价的基本要求是:差异性、及时性和鼓励性。具体做法是,课堂练习、家庭作业、单元考察进行分层评价,各层次学生的测试卷面总分相同但是数量上有多少之分,程序上有难易之别,即使对同一学习内容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这样的评价,体现了差异性和鼓励性,使每个学生都可以经常体验成功的快乐和喜悦,从而使学习的热情越来越高涨。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只有了解学生的差异,承认学生析差异,尊重学生的差异,实施符合每个人需要的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增强技能,取得发展。

第12篇:分层次目标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施

分层次目标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施

分层次目标教学能有效提高物理教学效果,通过对物理课程采取不同形式的分层教学,对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创造性等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实行分层次目标教学是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保障,在实际应用中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制定可行的分层教学策略。

物理教学 分层次 目标教学

高中物理是一门思维性和拓展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由于学生个人智能的差异,对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接受能力不同,如果教师教学方式比较死板,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就会造成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难以调动、创造力难以发挥,认为高中物理学习内容比较枯燥,以致于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学习兴趣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中物理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发展。

分层次目标教学是在物理教学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该方法是“以人为本”的重要理念在教学中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教学方法上存在的弊端,通过建立分层小组等一系列方法,使教学要求与学生的学习环境相协调,实施分层次目标教学,促进学生差异化的发展,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建立科学的分层小组

我们发现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能力不同,进而导致对知识理解的差异现象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认识能力方面。一方面表现为学生对物理现象认识的结果上的差别,另一方面表现为不同的学生对新知识的领会和掌握上的差别。为了更好地研究学生的差异,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分层小组。

问卷是教师了解学生情况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的回答可能会千差万别,从而可以反映出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兴趣爱好、智力发展等方面的情况。从对学生的问卷答案分析中可以得出每个学生的心理、生理和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为教学中制定有效的分层次目标教学提供重要的基础。

沟通是教师了解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在高中物理课本有简谐振动的教学内容,为了了解每个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采用教师与学生交谈的方式,通过交谈了解学生对简谐振动现象和规律的掌握情况。

如果学生能详细说出简谐振动的相关参数及计算方法,说明学生掌握了简谐振动的教学内容。如果学生对计算参数不能清楚解释,说明学生对简谐振动还没有掌握,这时应对学生理解还不清的知识点进行重点教学。

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反馈测试,为进一步了解学生的能力水平,掌握学生之间的差异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依据。能力是一个逐渐发展变化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综合状况制定教学策略,把学生之间的差异作为教学的重要资源,因材施教,使具有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提高,从而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根据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方面的兴趣、能力、基础等三个维度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然后再适当考虑学生的意愿进行分组,如可将学生按AC、CB、BA组合进行搭配组成学习小组。这种分层、分组的教学方式不但给教学带来便利,而且有利于学生之间进行互相交流,可促进学生之间形成优势互补。为便于统一管理,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学习和共同发展,通过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并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等情况实行动态管理,防止学生出现心理压力。根据学生阶段性的表现情况、学习效果及时对分层小组进行调整,如:对于进步明显的可由原来的小组上调一个等级,退步的由原来的等级组下调至下一个等级小组。通过实践发现,进行分层、分组动态管理,很多学生可快速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品质。

二、教学内容分层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高中物理新课程非常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教师在课堂教学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如通过学习活动单来反馈),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分层次教学策略和计划,使知识点和能力点教学的难易程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根据目前高中物理课标和教学要求,教师可将教学目标的分层分解为课时分层目标、阶段教学分层目标、长期教学分层目标。对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分层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分层对学生起到引导和激励作用,增强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成就感。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课时目标分层主要从三个维度进行设计,即:对学科素养发展点的分层、对知识点的理解分层、对能力点的培养分层,合理划分哪些小组需要机械记忆,哪些小组需要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对于阶段性目标分层主要是进行阶段性知识的考核,并对不同层次的小组进行知识点和单元结构划分。长期目标分层主要是根据每个小组的实际情况,培养记忆存储能力,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稳定性的能力,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归纳、概括、分析及综合方面的能力。教师要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课堂、单元、阶段监测,对一些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还存在一定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个性化的帮助和指导,肯定成绩,找出不足,特别要加强心理辅导,这样才能增强学生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才能让学生主动思考自己存在的问题,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改善学习品质。

三、教学过程分层

教学过程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教学媒体、作业布置等方面综合考虑学生所处的层次。在课堂上学生是知识的接受体,在教学时,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次教学,同时,应注意授课的方法与方式,确保所讲授的内容既有面向全体学生的考虑,也兼顾一些接受能力差的学生,以提高分层次教学的效果。复式教学是教学过程比较常见的一种,在一定的阶段,可将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使学生在教师教学中学会独立思考,并能将教学内容进行自述、自思、自练等。为了增强学生之间对问题的交流,可以先让问题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再进行组与组之间的交流,开展合作学习和展示交流等活动。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情况,找准教学内容的难易度和学生之间的差异的切入点进行教学,围绕一条贯穿教学的主线,协调各层次教学目标的实现。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之间存在着紧密关系,教师要把教学的实施过程作为教学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过程。例如:对一些基础内容可实行全班同时授课,在教学时,教师可先进行30分钟左右的集中讲解,然后留下15分钟左右分组指导和巩固;有时A、B组听15分钟左右的课程,30分钟左右的自学、提问、练习,而C组听30分钟左右课,练习15分钟左右,比较收到的教学效果。根据不同教学方法收到的效果不同,采用板书或多媒体等对全体学习的内容和分层教学的内容进行综合讲授,才能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学习品质,完成超层次目标内容的学习,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作业是教师考查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一种手段,主要分为课内、课外两种形式,课内作业是所有学生都必须完成的任务,课外作业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设计,特别要根据学生课内作业上表现出的对当堂课物理知识点掌握的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矫正措施。

四、校本课程分层

根据最新的高考政策,语文、数学、英语根据行政班级授课还行,但物理课的走班制授课大势所趋,因此国家物理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势在必行,实施分层次目标教学的意义更加突出,这是新教育教学改革对高中物理教师进行新常态下教学的新挑战,也是目前所需解决的重要新课题。对高一物理在根据行政班进行必修课教学的同时,要进行适当的物理校本选修教学。物理校本选修教学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物理校本知识讲解的一种方式,不同层次的小组在学习时教学内容层次是不一样的。对于接受知识能力强的小组,通过建立物理兴趣小组,可达到提高物理学习兴趣的目的;对处于中等层次的小组,通过小组之间成员的互相交流,达到互相提高的目的;对于能力差的小组,通过成立辅导小组,帮助他们尽快赶上来。物理校本课程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可采取自学、分层次讨论、演讲等灵活的形式,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学生只有通过物理校本选修学习才能较好地进行进一步学习生涯的规划。

五、教学评价分层

教学效果好坏可采取一定的方式进行评价,根据新课程和新高考的要求,分阶段、分层次评价是每一位高中物理教师的“必修课”。分阶段、分层次评价应综合考虑评价对象之间的差异性、及时性和激励性,及时了解学生的选择和所需达到的分层教学目标,采取相应的分阶段、分层次激励措施,并让学生理解进行分层学习物理的重要性,才能真正调动学生进行分层学习物理的积极性。通过科学的分阶段、分层次的评价,才能使学生发现自己的特长和明确自己发展的方向,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意识和学习的自信心、成就感。在进行教学评价时,最好以个体评价为主,并采取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的做法,帮助学生在失误、失败时能正确面对,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例如在进行统考时,可在试题上进行优化设计,分别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思维灵活,能正确做出高一级试题的学生,可酌情加2~5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根据目前的物理新课程教学改革现状,教师通过采取分层次目标教学的方式,不但有利于找准自己选择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方法,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准确地自我定位、自我调整,从而达到提高分层次目标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苏新元.分层教学促进个性发展[J].成功(教育),2008(5).

[2] 王巧珍.运用分层教学实现因材施教[J].教育科研论坛,2008(8).

[3] 林正富.分层教学异步达标――学科班内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J].教育科研论坛,2008(6).

[4] 陈宇新.分层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8(1).

【责任编辑 郭振玲】

第13篇:初中英语阅读课分层次教学

初中英语阅读课分层次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到: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这就是说,在学习中,无论就脑力劳动的内容(作业的性质),还是就所需的时间来说,都应当采取个别对待的态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因此初中英语阅读课分层次教学很有必要。

众所周知,一个班的学生在个体上,各种能力上、兴趣爱好上、知识摄取量上等等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导致学习成绩参差不齐,我们老师就应当因地制宜,分层次教学。就如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到: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如果我们老师不因地制宜,分层次教学,整体一刀切,学生的潜能也不可能得到应有的发挥,更不可能让学生找到成功的乐趣,甚至会抹杀掉学生的学习积极兴趣。学生也无法得到应有的发展。

英语课上我们有教师往往让学生漫无目的地读书,所用的时间也无任何要求,甚至是教师打发时间的有力借口。而英语课上阅读无处不在,教师教读的目的在于最终学生会自己读;我们不能只管教而忽略了学生自主的读,更没有分层次教学阅读。

英语阅读课分层次教学是非常必要和非常重要的:第

一、现在的中考、高考英语试题,都是通过对文章的篇、段落、语言的背景句子的阅读来完成答题的,换句话来说,没有不经过阅读就可以完成答题、得出正确的答案试题。

二、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改变英语教学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中,其中一项就是阅读的能力,而阅读理解的能力培养又是一个长期的复杂而有艰巨的过程。第

三、现实的学习生活中大部分的学生害怕英语阅读、不喜欢英语阅读,甚至讨厌英语阅读,这种现象对学生的继续学习和学习成绩会有很大的影响,也不利于人才的培养,还妨碍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抹杀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兴趣。

英语阅读课分层次教学是我们教师教学活动的一部分,要做好这一关,它对我们教师的素质也有很高的要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表,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所以说教师也要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地学习英语教学理论知识,提高个人素质,联系教学实践,提高课堂效率。

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怎样做到阅读课分层次教学呢?首先,我们必须明白,每一种阅读活动都是要有目的与任务的。有记忆或背诵的,有读后回答问题或完成作业的,有读后复述课文或模仿其语气的、有训练语音、语调的,有培养语言感觉的;就其任务或目标不同,还有精读、泛读、通读、跳读、速读、选读、略读等等方式;而每一在种读它的功用都是不同的,教师应当给学生指出:精读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务求明白透彻以便吸取精华。泛读即广泛阅读,指读书的面要广,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通读即对书报杂志从头到尾阅读,通览一遍,意在读懂,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跳读是一种跳跃式的读书方法。可以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边,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重点掌握各个段落的观点。英语速读是一种快速读书的方法,即陶渊明提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可以采取扫描法”,一目十行,对文章迅速浏览一遍。略读是一种粗略读书的方法。阅读时可以随便翻翻,略观大意;也可以只抓住评论的关键性语句,弄清主要观点,了解主要事实或典型事例。而这一部分内容常常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所以重点看标题、导语或结尾,就可大致了解,达到阅读目的。就其学生的音量不同,还有默读,朗读、大声读、小声读,就其快慢还有快读、慢读等。

其次,教师在备课时就必须心里有数,把全班学生的素质、能力、水平的程度把握在心中,同样的一段阅读内容,学生读后,不同的学生应当达到一个什么样的不同的能力或水平要求。如有的学生可能回答一个问题,有的是两个或更多,那么,只要做到了,我们都应给予积极的、鼓励性的评价,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在作业布置上,也要分层次要求学生,不同的学生完成不同的作业,投其所好,各有所需,不放弃每一个学生,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全班学习成绩整体进步或上升。

第三、阅读课分层次教学也离开教师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对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阅读、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让学生们一起讨论问题,互相鼓励和帮助;教师要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

第四、教师在学生的阅读活动中,应教给学生阅读的策略、技巧等,帮助学生有效地阅读。

总之,书是读出来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加之教师的正确引导,对学生因地制宜,分层次教学,定能达到更佳的效果。

(作者单位: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通滩中学)

第14篇:初中物理分层次教学

初中物理分层次教学

近几年来,我校生源每况愈下,学生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生家庭教育环境都有差异,甚至学习态度、品德修养都存在较大差异,这给我们的教学管理带来了严峻挑战,分层次教学模式成了必然选择。在教学中应当根据学生的差异有区别地制定教学计划、设计课程内容、控制教学进度、变换教授方式、确立评估体系,从而使每一个学生在最适合自己学习的环境中求得最佳发展。分层次教学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下的区别化教学,它融因材施教的思想于集体化教学之中。它的实施关系到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关系到学校的发展与生存,直至关系到学校每一个人赖以生存的“饭碗”。

一、分层次教学实施的目的和意义

落实素质教育思想,就是要承认学生个体差异,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在教育中既要把握学生整体性特征,又要顾及学生个性化特点。因此,欲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就必须对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认真反思,找出其不足之处。学生成绩不佳,除了教师的教学活动仍然偏重于知识传授,忽视对学生的智能发展等因素有关外,漠视学生在知识能力上的个体差异,对“因材施教”原则贯彻不力,恐怕也是主要原因。“因材施教”的原则难以在实践中得到有效落实,既受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艺术、教育手段的影响,也与教育教学目标的一刀切密切相关,还与受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模式的限制有联系。因此对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进行改革是十分必要的,而改革的最好方法是分层次教学。分层次教学思想,源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是在班级授课制下按学生实际学习程度施教的一种重要手段。分层次教学能真正达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因材施教的目的,能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均衡和谐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激励学有余力,学有专长的学生超前发展。同时创造条件,鼓励促进学习基础较差,学习上暂时存在困难的学生能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得到相应的发展,实现“人人成功,个个发展”的办学目标,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分层教学实施的背景和指导原则

在当前的教学改革中,分层教学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它似乎成为解决学生个别差异、实现最优发展的灵丹妙药。但大量的分层教学改革的实验表明,它对提高学生的成绩在起到一定的作用的同时也可能会带来一些影响学生发展的弊端。在对以往的分层教学实验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我们逐步确立了我校分层教学改革的指导原则。

1.区别对待差异的原则。

研究分层教学,首先要研究学生差异。根据现代心理学研究,我们把学生的差异分为可变差异和不变差异。可变差异就是指学生在知识储备、学习策略、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可以改变的。不变差异是指学生在个性特征、学科特长、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相对于可变差异而言,他们在短时间内不可改变,这些差异是学生的优势差异,我们要利用学生的这些特质促进学生个体优势的发展,做到学有专长。基于这些认识,我们便制定了“正视差异、利用差异、消除差异(作为统一目标和结果的可变差异)、发展差异(统一目标基础上的优势差异)”的区别对待差异的原则,为分层教学提供理论支持。

2.多元分层递进的原则。

与单纯对具体学科分层教学实验不同的是,我校的分层教学范围更广、形式更多、探索的空间更大。我们有对分层次考试、分层次教学、分层次作业的实践探索,还有成立实验班对成绩优异的学生最优发展的探讨。这些多层次的探讨,为我校实施分层教学创造了一个浓厚的氛围。

3.意识要超前的原则。

分层教学都要面对一个分层后学生、教师及家长如何看待分层的问题,对分层的正确认识是分层教学取得成效的前提。对此,我们把建立正确的分层观念作为实施分层教学的首要内容,务必使他们认识到:分层是为了教学和发展的需要,而不是给学生划分等级的依据,教师只有通过分层提供不同层次的教学,才能有助于促进有差异的学生得到普遍发展。脱离那些不切实际、无用的教学,尽可能的做到因材施教,这才是真正的教学中的平等,而不把平等仅仅停留在入学机会平等的水平上。

3.全面指导学生选择的原则。

教师对学生层次的选择要作出全面的指导,主要内容为:指导学生量力而行,从实际出发.不要偏高,力求使自己获得最大发展;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调整自己的学习层次;指导学生适应分层后教学环境的变化,引导学生将学习动机和心理状态调整到最佳水平。

4.主体性原则。

一是在正确指导的同时让学生自己作出选择。二是在实施分层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充分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实施分层教学、照顾学生差异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习成为学生“我愿意、我能够、我深信”能做好的事情,也只有使分层教学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分层教学的成绩才可能有质的提高。

三.分层次教学的特点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学习主动性。

分层次教学中,班级的管理比较松散,教师的监督作用降低,这时,一些自主性比较强的学生能够主动配合科任教师,根据自身的特点,确定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而一些学习主动性比较差的学生.学习成绩就出现了滑坡。班级管理中,对学生的自主意识的教育,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2.有利于培养学生比较强的适应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个学生的任课教师可能三年或六年都没有变化,他们常常习惯于一个教师、一种模式的教学,分层次教学中,随着层次的变化,任课教师随时可能发生变化,这时要求学生必须具有比较强的适应能力,教师必须帮助他们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调整心态和学习方式,尽快适应新的任课教师。

3.分层次教学有利于学生的交流、竞争。

在传统的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竞争面比较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分层次教学中,学生可以分科目、同一层次、不同班级进行交流、竞争,同学之间的交流面扩大,在同一层次的学生的竞争也更加公平、激烈。

4.有利于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

教学施行分层次递进的方式,相应的班级管理也应当同步、分层次进行,与分层次教学相配套,促进学生的个性品质的养成。

四、各项分层教学改革的实施策略

1.实行分层次考试,以考促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考试作为对学生课业评价的主要方式,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起着重要的调节和导向作用。由于分层次考试比分层次课堂教学易于操作和被学生接受,所以我们先从实施分层次考试入手进行分层教学实验。

作为教育者,我们看到,学生的原有基础和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随着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这种差异更加明显,对同一张试卷,有的学生感到轻而易举,有的学生却望而生畏,久而久之,有的学生感到学有余力,学习空间还没有被完全开发出来,有的学生却连学习的信心和勇气都会动摇甚至丧失。于是,我们提出从每一个学生实际出发,立足于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着眼于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与提高,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具体做法是:把同一科试卷根据难易程度分成A、B、C三个层次,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和水平自选。同时,允许对自己成绩不满意的学生申请补考。这样,使学生的学习从对名次的追逐、对分数的斤斤计较的重压下解放出来,而回到了它的初始目的——获取知识。分层次考试使学生考出了信心、动力和前进的方向,满足不同学生成功的需要,并通过给学生考试的自主选择权,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和主动发展意识。譬如一个学生如果这次选了B,考试成绩非常满意,那么下一次考试,学生就一定会选A,这时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就会按A类的标准、要求来规范自己的学习。在分层次考试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不断完善出题的科学性,使考试层次的划分更加有针对性,更加明确,并在每次分层次考试结束后进行优秀分层次试卷的评比。现在我们使分层的A类试卷主要面向考取省市重点高中的学生,B类试卷面向考取普通高中的学生,C类试卷面向合格的普通初中毕业生,同时也满足体育、艺术生的需要。

2.实施分层次作业,注重作业的实效性和反馈功能,挖掘作业的教育价值。学校不仅注重作业对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检查与巩固功能,更重要地强调了作业的反馈功能和实效性。作业的布置与修改要面向不同的学生体现层次性,不再是“一刀切”,而要给出不同层次的作业供学生选择。现在各学科的课外作业的布置由各科教研组统一安排,由任课老师轮流出本学科、本节次的课外作业,题目上标明A、B、C三个层次,使学生作业在分层的基础上更加科学、规范。此外,我们允许学生作业“开天窗”,不会题目可以不做,以增强作业的实效性,从而有利于教师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也使每个学生都能立足各自基础通过作业发现问题,巩固知识,同时要求教师尽量多的面批作业。

3.实施分层次教学过程。

分层教学后,不仅是学生分层,而且教师的教学目标也要分层,制定科学合理可供发展的教学目标,起到教学定位、导向和激励作用,分层施教,教学的目的性、针对性加强了。如对低层次的学生应采取“低起步、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的原则;对中层次的学生采用“重概念、慢变化、多练习、注激励”的教学原则,而对高层次学生采用“小综合、大容量、高密度、促能力”的教学方法。其次是训练分层,评价体系也分层,即使学生学习水平提高甚微,也要适时进行鼓励,也要予以积极肯定。分层次教学班不同于分快慢班,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奋斗中的每个学生在校园的蓝天下昂首做人。增加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我们的做法是:

(1)充分备课是基础。教师在充分了解和熟悉学生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教材,科学处理教材,在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备组织教学、备作业练习、备教学评价上狠下功夫,找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和知识起点,以教师之主导作用促使学生发挥其主体作用,以双边活动作桥梁,沟通教学渠道。教学实践证明,对于学生基础构成较为复杂的班级,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比例,把握合适的教学起点,不断改良和优化其学习品质是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的重要基础,也是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基本要求。

(2)方法得当是关键。与上述基本要求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就是分层次练习、分层次提问、分层次指导、分层次要求、分层次评价,以此培养学生的信心和兴趣,实现个性化教学,满足全体学生的求知愿望。分层次练习是指教师在巩固所授知识的过程中,按高、中、低不同层次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练习,使其各有所得;分层次提问是指教师在备课时设计出不同难度的问题,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让不同水平的同学回答不同难度的问题,以使学习吃力的同学有同等的机会参与教学活动,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分层次指导贯穿于分层次练习和分层次提问之中,要求教师拿出更大的耐心和热情去关爱那些基础较差的同学,缩短其与优等生的差距;分层次要求并不是无原则地降低要求,而是基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一教学思想的基础上,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受到激励和鼓舞。因此,教师对学生在知识的识记、认知、理解和应用等方面的要求应力求明确具体,在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方面要 有明确的目标;分层次评价是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措施,形式上有学科竞赛、技能比武、课堂提问、作业及期中期末考试等。学科竞赛展示了优等生的实力,课堂提问、作业和期中考试占50%,可保证绝大多数学生的成绩在及格线以上。对于试题的难度,我们要求任课教师科学把握,并保证有不同难度的选做题供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选择。这一做法为优等生提供了获取高分的机会,为基础较差的同学提供了达标的机会,结果是大家都是胜利者。

总而言之,各环节上的分层次教学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教师必须投入极大的精力和热情,才能使分层次教学取得实效。分层次教学的各个环节既各有特点,又密切联系,相互渗透,但目的却是共同的: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五、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分层次教学由于学生的自主选择,使学生的流动性加大。减少了师生间的联系和课下的交流。这就对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长远来看,这样的要求是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的,但这种能力需要有意识地加强培养。

2、由于物理学科的特点,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演示、实验或看录像资料、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等,分层次教学由于常常是两个至三个教师同时开课,给实验室以及实验器材的周转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建议学校启用部分的旧实验室,并添置部分实验器材以满足教学需要。

3、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的前提是要有高素质的教师,分层次教学提高了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只有教师的素质得到切实的提高,改革才是有后继力量的、有生命力的。要提高教师的素质,除了要集中学习以外,更根本更重要的是需要教师不断地、自觉地自我更新、自我补充,这就需要有较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教师要切实提高素质需要更宽松一点的环境。同时,分层次的教学加上兴趣小组的开设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要求上好两个不同层次的专业课程又要开设一门选修课,而工作量要适当才可能精益求精。

六、分层教学的体会与成果

分层教学改革的实验,从教学的组织形式来看,已改变了我国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组织形式;从课程结构来说,已从宏观的课程改革进入中观阶段,对相关学科的课程进行了改革;从教学要求来说,脱离了传统的统一化、标准化、机械化,代之以多样化、层次化和个性化,建立了以达到统一教学要求和个体优势发展为教学要求的新教学目标,各层次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正在变成现实;从教学内容来说,改变了过去同一年级、同一学科千篇1律的模式,教学内容因学生层次有了适当的变化;从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意识的体现来看,分层次教学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造了更好的环境,学生能主动地根据自己的需求、兴趣、潜能规划设计自己的学习,真正体现了我们分层教学的指导思想:能跑则跑,能飞则飞。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通过“分层次教学”试验研究,我们还发现这种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模式是教育理念的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差生的学习目的、态度、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习成绩有明显提高。通过实施分层次教学,我校在物理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我校2005中考升学率也有大幅度的提高,平均分与往年相比增长幅度也很大,赢得了社会好评,这主要得益于分层次教学。分层次教学是对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重大突破,促进了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消除了按成绩编快慢班对学生心理的消极影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防止学生流失、辍学、厌学。做到既不压制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又不放弃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分层次教学。因而受到了家长学生的普遍欢迎,也增强了家长教育孩子的信心。

第15篇:高中化学分层次教学 3

题目:高中化学分层次教学在新课改下的应用

作者单位:河南省商丘市夏邑高中

姓名:何 懂 青

高中化学分层次教学在新课改下的应用

河南省商丘市夏邑高中 姓名:何懂青 联系方式:15824717400

摘要:分层教学,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它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最近的发展区\",实行分层推进教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是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的方式。由于初中教材所涉及的化学知识难度不大,侧重于记忆,学生易于接受,而进入高中阶段高中教材内容的深度、广度和能力要求都有较大的变化,许多内容的理论性强、难度大,方法新、对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要求都较高。因而学生两级分化的问题极为突出,特别是刚升入高中时,对这些变化往往不能很快适应。要改变这种状况,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显得极为必要。笔者认为应以系统的教学思想和全方位的教学视野,将其全程贯穿于\"备课——上课——练习设计与批改——分层练习测评\"等4个基本教学环节之中

关键词: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教师分层目标教学个体差异

分层教学,它是一种教学策略,是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在高中化学学习中,由于初中教材难度不大,侧重于记忆,学生易于接受,而高中教材内容的深度、广度、和能力要求都有了教大的变化,许多内容理论性强、难度大,方法新、对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要求较高。从而两级分化的问题极为突出,特别是刚升入高中对这些变化往往不能很快适应。要改变这种状况,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显得极为必要。我认为应以系统的教学思想和全方位的教学视野,将其全程贯穿于“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分层练习测评”等四个基本教学环节之中。

一、“备课”,要认真考虑分层目标教学法充分的备课

老师在上课之前应进行充分备课,而备课又应以课程标准为前提。教材是为课程标准最集中的体现,老师应该将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有目的有规划的备课。为了有效地进行备课,老师还可以采取集体备课的方式,通过集体讨论,将各自好的想法、思路加以整合,最终形成初步的教学方案。最后,老师再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方案加以适当、合理的修改,再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教学。另外,学生的课后练习题也不能随意布置,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布置,可以将题目分类为基础题、拔高题、选做题等,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既可以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的兴趣。在这个环节中要针对学生的差异,对学生实行动态分层。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在学习化学上的差异一般会呈现出好、中、差三个层次,要实施分层目标教学法,教师就不能回避这一问题,但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当众宣布学生的分层情况,而应十分注意讲究方法。比如,可分别找学生谈心,引导他们冷静地面对差异,明确自己的定位层次,同时,要让学生懂得这种分层是相对的、动态的、暂时的,只要自己努力,就可进入更高层次

二、“上课”,要自觉运用分层目标教学法

要结合学生的分层情况,对教材进行分层处理。教师应在吃透教学大纲、教材基础上,科学合理地把每一个课时的教学要求,相对划分出高、中、低三个层次。上课,是运用分层目标教学法的关键环节,每堂课我们可以用大约35-40分钟的时间完成基本教学目标,余下的时间进行课堂知识的拓展和对基础薄弱学生的辅导。对薄弱学生的辅导可以采用个别化指导的方法,有目的地对你所了解的学生进行指导,帮助他们达到一类教学目标。同时,为要求二类教学目标的学生提供训练题,通过训练巩固所学知识。知识的拓展一般采用讨论的方式,结合本节内容提出讨论题或者提供必要的资料供学生思考和讨论。最后,对本节课内容达标情况进行当堂检测,及时掌握达标情况,以备课后分层指导。再根据要求分三个层次布置每节课的作业。适时明确分层教学目标,鼓励学生个个努力达标。教师应在每节课的开头,向学生展示各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分层把握教学要求,力求人人学有所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课堂提问、问卷等形式检查学生学习达标情况,采取因人提问、分层设题的办法。比如,让C层次的学生,多回答一些概念识记性提问,动手做一些简单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提高学习兴趣;让B层次的学生,多回答一些需认真思索的提问,通过实验来归纳总结问题;让A层次的学生,多回答一些智力运用性的提问,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探究。对回答正确的学生,特别是中、差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让学习较差的学生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让学习较好的学生感到有压力,使好的不骄,差的不馁。

三、“作业布置与批改”,应体现分层目标教学法

首先,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布置作业,是了解分层目标教学法实施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①作业布置做到有针对性、系统性、多样性、层次性。 ②教师在完成相应配套习题的基础上,要精心选择习题,布

置作业前先做一遍,确保出题正确、有效。 ③严格控制作业量,做到所做作业精、优,具有代表性④作业难度要适当,通过用不同星级等表示方法将作业进行分层,指导不同学生完成不同要求的作业。

其次,批改作业要因人制宜。教师在批改化学作业时,要因人给予评语。比如,有些学习较差的学生,有的习题未做对,但作业书写工整,且作业准确率比以前大有提高,教师可在其作业本上写些表扬鼓励性批语,同时,还要客观具体地指出存在的问题,使他们能倍感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二是要做好批改记录和认真发现问题。教师应通过作业批改记录所收集的素材与资料,去发现各个层次学生存在的一些带普遍性、典型性、趋向性的问题,为“对症下药”搞好作业讲评作好准备。

四、分层练习测评。

即老师在讲解完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后,做分层练习、分层测试题等,巩固所学知识,反馈教学效果,与原定的分层教学目标进行比较对照,矫正教和学的误差。实施这一环节时应遵循的原则:

①及时反馈原则。采取经常的练习和检测并及时收集反馈信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否则,“在不知道学习结果的情形下,重复次数与学习的结果无关。”②经常激励原则。心理学表明:“95%的人有自我贬低的倾向”,学困生更为严重。心理学同时还告诉我们:“没有比取得成功更能使学生激动和受鼓舞了”。因此,要经常给各层次的学生以适当的鼓励,使学生的成功得到肯定,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自信心,提高求知欲望。③练、测与评是不可分割的。不论是做口头练习、书面练习、检测题或动手做实验,都要尽量及时、准确地收集信息并进行筛选、提练,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源,设计矫正方案

分层教学虽然增加了教师的负担,但确实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能让优生“吃得饱”,让差生“跟得上”,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成功体验,增强信心,在主动接受新知识和探索新问题的过程中都有所进步,真正做到提优补差。

参考文献

1.宁玉霞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差异教学策略研究。内蒙度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2.杨萍论高中新课程下差异教学的基本理念与策略。湖南师范大学,2004

3.毕增文《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年13期

第16篇: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

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

内容摘要: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发育、发展的最宝贵、最富特色的时期,高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面对这些情况,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次教学”是很重要。"分层次教学"是在班级授课制下,教师在教授同一教学内容时,依一个班级优、中、差生的不同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以相应的三个层次的教学深度和广度进行施教的一种教学手段。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探究,浅谈“分层次教学”教学法。 关 键 词:高中数学 分层教学

高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普通高中,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又存在能力差异,导致不同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与掌握能力的差距很大,这势必对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如果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仍采用“一刀切”,同一方法来授课,这样必然不能充分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也就不能很好地贯彻“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原则。

面对这些情况,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次教学”是很重要。"分层次教学"是在班级授课制下,教师在教授同一教学内容时,依一个班级优、中、差生的不同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以相应的三个层次的教学深度和广度进行施教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性,最大限度地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堂提问、课堂练习、布置作业、课外辅导等方面加以区别对待,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智力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提高,从而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一、教育要面对学生整体 ,因能划类,依类分层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再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可将学生依下、中、上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C层是拔尖的优等生。对学生进行分层不是永远不变的,经过一段学习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变化情况,作必要的调整,最终达到A层逐步解体,B、C层不断壮大的目的。

二、在各教学环节中施行“分层次教学”。

(1)教学目标层次化。以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对于教学目标,可分五个层次:①识记 ②领会 ③简单应用 ④简单综合应用 ⑤较复杂综合应用。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要求是不一样的:A组学生达到①-③;B组学生达到①-④;C组学生达到①-⑤。例如,在教“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时,应要求A组学生牢记公式,能直接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三角函数问题,要求B组学生理解公式的推导,能熟练运用公式解决较综合的三角函数问题,要求C组学生会推导公式,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较复杂的三角函数问题。

(2)课堂教学层次化。教师应根据"新课标"精神、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设置悬念,对不同的知识内容、类型采取不同的复习引入,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在安排课时的时候,必须以B层学生为基准,同时兼顾A、C两层,要注意调动各层次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课堂教学要始终遵守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上升的规律,要求不宜过高,层次落差不宜太大。同时,对新知识的理解、知识点的应用和题型的变换等,每个层次的设计都要照顾各层次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全体学生悟出道理,学会方法,掌握规律,提高了信心。此外还要安排好教学节奏,做到精讲多练,消除“满堂灌”,消除拖泥带水的成份,把节省下来的时间让学生多练。在此基础上可适当补充些趣味数学,以便活跃课 1 堂,努力做到全体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参与教学全过程。

(3)布置作业层次化。课后习题是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选择作业题时,要适当扩大习题跨度,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一般可分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等几种,必做题和选做题结合。必做题是每位学生都应完成的基础题,选作题只要求A层学生或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在批改作业时,对B、C两层学生的作业要特别仔细些,有时进行面批。对A层学生可同他们探讨较深奥的问题,或向他们推荐一些课外习题集,帮助他们钻"牛角尖"。

(4)课外辅导层次化。教师要做补缺、提高工作,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因材施教,给A层学生补课,给C层学生增加次竞赛讲座。这样可进一步使A层学生“吃得了”,能奋发向上,C层学生“吃得饱”,能充分发展,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此外,对差生的辅导,还要防止把着眼点只放在知识缺陷的补习上,还要注意情感投入,多一份关爱,多分析他们的思想状况,"对症下药",使他们真正感到我"不笨",我"能行"。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中“分层次教学”与素质教学所要求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分层次教学”,重要的是在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不能脱离学生搞一些不切实际的教学活动,我们的一切教学活动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明确,自觉性更强,学习兴趣更浓厚,达到缩小两极分化,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作为一名教师,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研究教育理论,成为一名站在时代前列的教育工作者。

第17篇:生物分层次教学总结

分层次教学工作总结

分层次教学,即根据学生情况用不同方法进行教学活动。这一教学法的优点体现在因材施教,突出学生个性,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有利于避免传统教学法中忽视相对成绩、能力较弱的学生,片面强调开学率的现象。分层次教学在实践中难度较大,常见阻碍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班级人数较多,教师难以顾及到每一位学生 小班教学在较发达城市中已成为主流,但对于广大农村中学来说,教育教学资源匮乏,每个班级中少则

五、六十人,多则

七、八十甚至近百人的现象司空见惯。在这样的状况下开展分层次教学需要教师了解的学生数量过于庞大,超出了教师工作能力。

二、教师结分层次教学的认识不够,甚至认为只有“精英教育”才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唯一手段

长期以来,学校、家长片面强调学率和考试成绩,一些教师错误地把考试成绩看成检查自已教学成果的唯一手段。

1 事实上,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只有每一位学生的素质提高,能力得到培养,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才算成功。

二、教师自身能力有限,难以驾驭分层以次教学课堂,完成教学任务

在新一轮课改启动以后,从教学目标到教材

教辅、教学理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如果教师不及时给自已充电,提高自已的专业素养,势必影响到教学工作。

针对这些常见问题,我对自已在分层次教学中的探索做出初步总结:

一、分层次教学的运用可因地制异,因人而异

分层次教学本身强调的就是“求异”,关注不同之处,利用学生的不同特点来教学。如果简单笼统地把这一教学法运用在所有教学场合,显然违背了它的本意。

我在教学中的体会是:尽最大能力在教学中采用分层次教学法,坚持重难点问题的分层次教学。

在一节课中,并非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分层次教学,尤其是在教学条件中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尝试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过程中实行分层次教学。重点是基础,在分析重点问题时要以B层次学生为主,多提问B层次学生,促进他们深入理解重点。难点是提高,遇到难点要充分启分A层次学生思考,他们的探究中帮助所有学生实现升华。

二、端正对素质教育的态度,放眼长远利益

2 教师对学生影响往往是终其一生的。身为教师, 我们必须正确认识自已在学生中影响。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学困生的转化工作缓慢而艰难,但这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我们不能回避。

分层次教学的过程也是对学困生的关注过程,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实现自我价值这是促使他们不断成长的有效手段。

我的一位学生曾对我说:“汪老师,你上课让我回答的问题总是我知道答案的,这使我觉得自已也是课堂上的重要一员呢?每次站起来胸有成竹的回答问题是,我觉得自已也很棒! ”

三、努力工作与不断充实自已相结合才能开创新的教育教学局面 人民教师是春蚕是红烛,我们要安贫乐道,要甘于奉献。但是,在现代教学中仅仅靠自已身上的一点光 和热是不能满足学生要求的。只有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学业会交流合作,我们才能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

具体的说,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手段我们应该掌握;教学研究讨会我们可以多参加多关注;教育教学政策的新动态也不能忽视。

总之,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任重而道远。分层次教学是我们实现教育理念的重要途。

3

第18篇:浅谈英语分层次教学

浅谈英语分层次教学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文章作者:admin 日期:2011年12月13日

布卢姆说:“为掌握而教”、“为掌握而学”的思想要求教师面上全体学生,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这就意味着,在掌握教学中,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那么又如何使那些英语成绩参差不齐的学生的英语水平有

布卢姆说:“为掌握而教”、“为掌握而学”的思想要求教师面上全体学生,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这就意味着,在掌握教学中,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那么又如何使那些英语成绩参差不齐的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一个各自相应的提高,始终是我们英语教师不断探求解决的难题。针对学生参差不齐这种情况,就不能给学生定同一标准,而要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充分激发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本人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在此与同行们切磋。

一、对学生分层

对学生恰当分出层次是因材施教的前提。首先要做大量的调查工作,综合各次考试成绩、平时表现、智力因素、学科基础,把班内学生分成A、B、C三个组。分组情况单独通知每个学生,做好思想工作,保证学生心情舒畅地按照自己相应的层次投入课堂学习。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通过不同形式测试、考核,对各层次的学生进行适当的调整。

二、对教学内容分层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途径。面对基础知识程度高低不一的学生,实行一刀切教学,自然收效不大,要向课堂要质量,优化课堂教学,就要求教师准确地掌握学生的程度,把题目的难中易与学生程度的好中差密切地联系起来。班内分层教学除把学生分层外,还要把教学内容分层。一方面把本节内容根据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设计几组题,题组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由浅入深,由单个知识点到综合运用,形成一个大高潮;另一方面是每组题围绕一个中心知识点设计低、中、高三个档次的小题,几个小题之间分出层次、拉开档次,又形成几个由低到高的小高潮。题与题之间,题组与题组之间环环紧扣、步步升高,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知识链。这样用题组组织课堂教学内容,解每组题时,要求A组学生解低档题,争取解中档题;B组学生解中档题;争取解高档题;C组学生可以直接解高档题,使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与学生的认识规律有机结合起来,同步进行,使教学目标指向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分层解题、分层指导、分层作业、分层评价。整个课堂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低起点、多层次、高要求”。低起点使课堂的起始阶段人人都能参与,差生也有用武之地。通过多层次的教学,使各类学生都得到发展,从而达到较高要求。

为了尽快缩短他们的距离,让差生补回所缺的知识,优生进一步提高能力,我还采取了一段时间的“复式教学法”,即把座位按分组学生调整,讲课时,先让AB组的同学自己学习单词,预习课文,我则先教会C组的同学读单词,讲规则及一些基础知识,然后由B组的同学读单词,A组同学纠正,接着讲授新知识;做练习时,我主要看C组的同学,由A组的同学来评讲练习,一般都能讲得很详细,思路清晰,最后教师再补充,这样既巩固了C组同学的基础知识,补缺补漏,又锻炼了A组的同学的口才,胆量;B组的同学则跃跃欲试,形成你追我赶的场面,效果很好。

三、练习方面

做练习时,更需要运用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原则。作业可分为长期性和阶段性两种,长期性是每月一练,既可以抄课文、写单词,也可以复习以前的知识,这样,使学生每天都接触英语,时间虽短,但成效极大,慢慢形成习惯;阶段性练习即单元练习和综合练习,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布置不同的题目,A组的学生重在提高能力,多做阅读题;B组的要求多分析题目,弄清究竟;C组的则要作反复练习,熟能生巧;同时,让每位学生准备一本《错例分析本》,把练习、测验时做错的题写上,留下答案空白,如经讲评后仍不懂,要详细问老师,然后每隔几天拿出来再看这些题,再进行选择、分析,几轮反复,熟记在心,再遇到类似的题,也能触类旁通。这样,既巩固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另外,还可以采取由A组的学生给C组的学生评讲练习的方式,一方面可以锻炼A组同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巩固了知识,另一方面使C组同学逐步补回所缺的知识,循序渐进,成绩不断提高,受益匪浅。

总之,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共同提高是一种卓有成效的分层教学法,有待我们共同探索,不断完善。

第19篇:探讨高中生物分层次教学

探讨高中生物分层次教学

长沙县七中 王觉

每个学生的先天素质、主观努力程度和基础等的不同,同一个年级的班与班之间,同一个班级的各学生之间在学习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如何减小学生之间的差异?进入高二年级分A班和B班后提出 “分层教学”的设想,根据这个设想,将学生分到不同类型的班级,划分成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分别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经过两年的分层学习,知识水平基本上发展到相对应的层次,为高考提供有力的保障。下面就谈谈我们生物备课组实施分层教学的探讨和实践的过程。

一 反复钻研教材

进入高二年级,必修虽只有一本教材了,但是还有学业水平考试,任务也相对繁重,知识的安排是按照横的方向来概括介绍生物的共同特征,并且进一步探讨生命问题的本质。教材内容既涉及了整个自然界,又涉及了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界和人类自己本身,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因此,知识的安排是从分述上升到了概述阶段,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另外更注重知识的运用,要求能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一些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和自然现象。 二 实施分层分组

对于高二的每一位学生来说,学习的起点和学习效果差异明显,目前高二年级段教学的分层主要是按照六科总成绩分为A班和B班,每班按好、中、差分A层、B层、C层三个层次,这种情况不是一成不变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测试,如果发现A组中的某些学生成绩下降,还不如B组中的有些学生,就把A组中成绩下降的学生调换到B组,而将B组中成绩进步的学生调换到A组。同样,C组学生经过努力成绩进步了,也可以调换到B组,B组学生成绩退步的学生也可以调换到C组,同样各层次也进行适当的更换学生。分层和分组后有利于教师上课组织教学,有利于教师上课辅导,有利于批改作业,有利于学生信息的反馈,充分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无论如何分层,我们认为学生在高二学习生物学的知识起点差别是不大的,可能有些同学别的学科不好分在了 C层和普通班,但生物可能好一些,或对生物的学习更有兴趣,为了鼓励他们,从一开始就强调只要认真学习,B班也能超过A班,虽然在教学中有分班级和分层次的做法,但现在是站在知识的同一起跑线上,从而消除学生的自卑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几次作业后,特别是9月份的月考后,生物还是和其它学科一样,各层差异明显,深感学生出现差异不仅有基础方面的原因,而且还有学习的自信心、积极性、学习兴趣、学习方法、重视程度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原因。特别是在目前理综情况下,生物比理化分数少20--30分,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动力和重视程度更是大打折扣,这将是我们在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 确定分层教学对策

找到问题的症结后,对症下药,进行有目标有计划的分层教育教学,我们采取了如下几方面的措施: 1明确教学思想:

本学期一开始我们就制定了明确的教学思想:对B班和 C层采取“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A班和A层、B层采取“高起点、重能力、多联系、重课堂”的措施,承认不同层次的学生不仅存在差异而且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他们的困难是暂时的、可以克服的,成绩最差的学生也有获得进步的愿望和需要,坚信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成才。 2强化心理教育

心理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学习成败的原因,不仅与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反应能力有关,而且与个人对学习的重视程度和学习方法有重要的关系;让学生树立只要努力就可能超过他人的成功思想。让学生明白在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的理综试卷中生物是和物理、化学等科目同等重要的,启发学生正确处理好语数外的学习与生物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生物课的积极性。如郑世豪同学刚开始,对生物不重视,月考只考 50分,但经过生物老师和班主任的工作以及自己的努力,期中考试考了 85分,等等。因此老师经常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给学生以这方面的引导,特别是对B层和C层和B班的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谈话教育次数更多,而且确实引起了部分学生的对生物的重视,钻研学习方法和探讨学习问题的学生多了,他们的成绩逐步得到提高,作业的正确率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也不断提高了。并且认识到要想出好成绩,平时必须在保证重点的同时,搞好各科平衡。 3明确分层目标

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可避免事倍功半。在教学中,我们把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结合这几年的会考和高考的考纲以及教学大纲,按照不同的层次制定学生要达到的目标:对A班和 A层的一部分同学着眼于学业水平考试及高三高考综合能力课的考试,让他们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能更多了解生物学的发展动态,对B层的少部分同学同时着眼于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对于C层的一部分同学、B层和A层的大部分同学、则着眼于学业水平考试,对课本知识不做太多的延伸和扩展。教学目标明确后,有针对性的进行学法指导,如对A班不仅要学好课本知识,而且还应该拓宽知识面和加深知识难度,要求选做我们设计的综合性较强的能力题以满足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对普通班则立足于弄懂课本上的内容,多看书本和学习卷,然后慢慢融会贯通,不断提高要求,充分保护他们对生物学习的积极性。 4优化教学环节,实施“分层教学” ①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进行分层教学的关键。教师按不同层次学生实际情况,分层次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大纲、教材、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的目标,哪些不属于共同的目标。要把握教学目标同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各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对学有学余力的 A层和A班学生要求他们做一些综合性较强的习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要求掌握教学要求中最基础的内容。如:在备“减数分裂”一节时,要求B班和C层会分析精子、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异同;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等,不要求会画图说明卵细胞和精子的染色体变化,B层、A层和A班则要求掌握这些内容的同时,还要结合数学知识把变化规律绘制成曲线,能画出细胞分裂各个时期的染色体图,以适应高考的需要。安排教学时间时,要巧妙地设计教学程序,选择灵活多样,综合适当的教学方法。做到心中有数,一目了然。在教学过程的设计时,旧知识导入课题时的深浅程度,重难点知识讲解时坡度减缓程度,要以中等程度组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准,但也要激发其他组学生的求知欲。在设计问题及练习时,问题的难度要与学生的层次相一致。设计较易问题让 B班学生能回答能分析,使他们能体会到成功的愉悦。设计较难题,让A层同学分析回答,增加他们的成功感。这样的教案设计,既能保证完成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的完成,也能做到 “培优、辅差”和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②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分层教学的实施的主要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对优生以 “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引导学生学习;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这样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不相同的“最近发展区”前进,后进生必须基本上达到大纲的要求,优生尽其所能拔尖提高。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全体学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如:在“细胞膜的结构”一节的教学时,进行了如下的分层教学,对A班和B、A层可以直接结合教师的课件进行自学,自我发现问题“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分别是什么?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是怎样适应的?等”,解决问题“细胞膜主动吸收钾离子的过程、白细胞吞噬病菌的过程”等。对中等生B层可根据教师课件中的自学提纲进行自学或采取分组讨论,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对A组可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启发他们学会思考,掌握学习方法,完成学习任务。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根据大纲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尽量做到全体学生都有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同一练习分层要求。如课本上的习题都是要求全部学生掌握,做这类题时A班和 B、A层没困难,教师要求他们独立完成,而C层和B班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必须加强个别辅导,使他们通过努力也能完成。练习时还可以从数量上进行分层要求,不同的层次作业的数量有区别。这样,在同一时间里不同层次的学生都 能完成 老师交给他们的学习任务,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对A班和 A层除了课本的复习题外,适当做一些这几年的市统考和高考中的题目,对B班则不做要求,对复习资料中的题目进行筛选,结合不同的班级进行布置,结合每个同学的实际可以做临时的调整,作到班级内的分层,达到粗分层和细分层的目的。给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练习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布置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习题让学生练习,可以不写在作业本上,作为课后思考,培养创新的意识,如学了 “物质代谢”一节时让学生思考如何看待减肥,如何防止贫血?糖尿病人如何饮食?等问题。为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这样就没有把全部学生框在一起,增大了思维量,拓宽了思路,调动了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但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单靠集体指导还不够,教学中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地进行个别指导。一般说,优生基础知识扎实,有很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学习方法,所以优生的指导着重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让他多做一些思维难度较大的题目,如课外作业中的 A组题、研究性学习等。

二、让他们积极参加帮助同学的活动。中等生基本能够掌握基本知识,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缺乏勤奋好学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所以对他们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B班和C层的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心,知识欠缺多,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对他们要重点辅导。创造一切机会,有重点地进行辅导。 ③作业与评价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后进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从一个学期的实践看,实施分组、分层教学可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使后进生堂堂学有所得,提高了学习生物的兴趣,优生堂堂都能吃的饱,增强了自学能力和吸取知识的独立性。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型的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四 分层教学启示

通过两年的分层教学实践和探讨后,大致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1、摸清学生的实际,把起点和目标放在学生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平,让他们在经常性小小的进步中树立自信心,增强学习的动力掌握更好的方法;

2、按照不同的标准评价学生的进步,不同的班级采用不同的练习习题和作业量;

3、进行学法指导和思想教育,让他们既重视生物课的学习又不影响语数英等科目的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4、有计划地进行个别学生的课外辅导。

5、通过几次考试成绩表明,只要抓好适合各班的分层教学研究和实践,学生的成绩和能力会逐步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2013 年6月30号

第20篇:分层次教学的探究

分层次教学的探究

在当前实行的班级教学模式下,如何让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让存在个性差异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尤其是一些内容较为抽象的章节,各种层次的学生在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上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学科教学中实行分层教学对落实素质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先天遗传的差异,也表现在后天学习与发展上。从总体上看,人的生理遗传方面的差异不是很大,但他们在后天发展过程中的素质的差异是十分显著的。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在智力、健康状况、情绪意志、社会适应、动手能力等方面,是千差万别,参差不齐的。这些差异在不同程度上直接和间接地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分层次教学就是面对学生差异,以差异为教学资源,为教学设计的基础,开展各层次学生教学,从而让全体学生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因此,分层次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的一种崭新的教学策略。

一、分层次教学的实质及指导思想

分层次教学,是指根据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对其进行分层次,针对每个层次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借以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方式。分层次教学的实质就是在集体教学的框架中进行个别教学。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承认学生的差异,适应学生的差异,满足存在差异学生的要求,改变大一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差异由各自的成长环境、心理发展水平、思维能力等因素决定的,教师应最大限度地了解学生,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教师的教,要以学生的学为风向标,以学生的实际状况和差异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选择教学途径和方法,客观有效地进行教学评价。

学科分层次教学并非根据成绩划分,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爱好兴趣以及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二、分层次教学的理论及现实依据

1.因材施教原则。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获得最佳的发展。

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等方面客观存在差异性,特别是心理方面的智力、兴趣、爱好等因素表现的差异更为明显。个体与个体之间既有差异性,又有共同性,分层次教学把某些方面相类似的学生划归同一层次进行教学,既可照顾学生个体间存在的差异性,避免不分对象的“一刀切”弊端,又可把因材施教提高到可操作水平。

2.“最近发展区”理论。原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3.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

4.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与素质教育中有关理论。素质教育中的面向全体,正是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分层教学的主要模式

1.班内分层目标教学模式(又称“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学模式) 它保留行政班,但在教学中,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具体做法:①了解差异,分类建组。②针对差异,分类目标。③面向全体,因材施教。④阶段考查,分类考核。⑤发展性评价,不断提高。

2.分层走班模式

根据学校进行的主要文化课摸底结果,按照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分成三个或四个层次,组成新的教学集体(暂称之为A、B、C、D教学班)。“走班”并不打破原有的行政班,只是在学习这些文化课的时候,按各自的程度到不同的班去上课。“走班”实际上是一种运动式的、大范围的分层。它的特点是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从而降低了“学困生”的学习难度,又满足了“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

3.能力目标分层监测模式

知识与能力的分层教学由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先选择相应的学习层次,然后根据努力的情况及后续学习的现状,再进行学期末的层次调整。这一形式参照了国外的“核心技能”原理,给学生以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学生在认识社会及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将自身的条件与阶段目标科学地联系在一起,更有利于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因材施教”。在教学上,此模式同时配合有“分层测试卡”(即分层目标练习册),由于“分层测试卡”是在承认人的发展有差异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多层次评价,对每个学生的劳动成果给予应有的肯定。实施这一评价手段,对测试内容应当重在对当堂所学内容的检测(只要认真听就可达标),注意对学生新旧知识结构的有机结合的检验,较高层次的学生则侧重于创造能力和检测(要求动脑筋,有创新精神)。

四、分层教学的实施过程

(一)学生分层

所谓学生分层,就是根据班级学生对某学科的学习能力、学习效果、兴趣等方面进行比较,把全班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

A层主要是那些学习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的优等生。B层则是那些成绩一般,思路不是很活跃的中等生。C层主要是那些基础差、习惯差、自觉性较差的学生。

注意,这个分类是动态的,让A层次的优生感到有压力。B层次的中等生看到希望,只要努力就可以迈入A层生的行列;C层次的学生觉得只要通过努力,有希望向B层次甚至A层次迈进。通过这样的分层,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形成了你追我赶的竞争局面。

(二)教学目标分层

为了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应该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的学习目标。A层次学生在全部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都得到较大提高。B层次学生重点以掌握教

材内容为主,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C层次学生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主,激发潜能。

一般地说,对于教学课程标准中的“识记”部分,必须要求每个学生都掌握,而对于能力要求较高的理解、应用部分,则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设置不同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如,英语课分层次教学中,对各单元的单词、词组、课文以及练习进行了目标分解。对于A层的学生,每节课要求熟练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全部内容,灵活地进行会话、复述课文;对B层的学生,要求识记常用单词和习惯用语,掌握基本语法,能熟练进行日常会话。对C层的学生,只要求他们识记最常用的单词和习惯用语,能听懂和进行最常见的日常会话。

在落实课程目标时,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好学生吃得饱、差学生吃得了为宗旨;第二,无论对于哪一层次的学生,不能借口差异,降低要求,第三,不可以要求学生只停留在识记、了解层面上,对C类学生要进行适时的必要的思维要求和训练。

(三)教学过程分层

教师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分层次备课,有意识地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努力都可以尝试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情境。

教学时要以B层学生为基准,同时兼顾两头,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安排好难易比例,及时有效地掌控课堂。过难的题可以不讲,稍有难度的题可放在最后讲,作为调味料,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问题设置的梯度要讲求科学性,层次落差不宜太大,保证A层听课不等待,c层基本能听懂,B层难题够得着,易题增加自信心。使A层吃得饱,B层吃得好,C层吃得了。让不同层次都体会到成功,有所收获。提问或者做题时,思维有难度的问题让高层次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让低层次学生回答,适中问题让中等层次学生回答,这样可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例如对复杂多项式的因式分解,让基础差的学生做a2+4a+4,让中等生做(a+b)2+4(a+b)+4,让优等生做(a+b-2)(a+b+6)+16。这样不仅使问题层层加深,便于理解,还能使每类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努力的价值,从而进一步增强学习信心。

(四)练习或者作业布置分层

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精心设计练习题,分层递进,供不同层次学生使用。 课堂练习或者作业的布置要面向不同的学生,体现A、B、C三个层次。布置作业,不再是“一刀切”。有些学生做基础题,有些学生做完基础题还要做提高题,有些学生还要增加做能力题。这样可以增强作业的实效性,使每个学生都能立足各自的基础,通过作业发现问题、巩固知识。

(五)考核及评价标准的分层

考试或者评价时,如果以一张试卷或是统一的操作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的话,不能有效反映出学生实际掌握的水平。因此,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以其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进步和提高大小作为评价学生是否完成教学目标的一个基准,是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衡量分层教学法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手段。

因此,在试题内容设计上,要充分体现层次性。同一试卷设置不同难度的试题,学生按规定要求自主选择完成,或在试卷上规定不同层次学生所要完成的部分。并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做跟踪记录。每个人的评价不是通过整体来衡量,而是与学生自己的成长相比较。因此,评价标准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这样对学生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能更有效地、科学地激励个人的发展。

五、分层次教学的效果及注意事项

分层次教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体现了新课程改革趋势下教师的作用,运用梯度教学,提高了学习效率,节约了教育资源。使教育对象更全面,教学目标更明确,教学计划更同步、教学结构更优化,充分开发了各层次学生的潜在能力,促进全面发展,使培养的人才更适应社会和国家的需要。

需要注意的是分层次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专业素质要高,同时还要有广泛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储备;教师要更加敬业和负责,要有更高的工作热情,以在准备课中分析多种因素,很好地将经验与理论融人到教学中去;要有极高思想品德素质,关爱每一个学生,正确客观地评价每一个学生;教师还要有现代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转变传统的教师权威思想,处理好师生关系;教师还要具备

现代教育技术等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以方便对学生评价的数字化管理。

总之,分层次教学符合课堂教学的原则,符合教学的可接受性和因材施教的原则,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能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时常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值得大力探究和推广。

高中物理分层次教学工作总结
《高中物理分层次教学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