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工作总结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9 00:52:42 来源:教学工作总结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2017至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即将结束,为了更好地开展新学期的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效果,现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基本情况

三年级学生大部分好学,上进心强,学习目的明确,有较好的学习习惯,但仍有少数学生的纪律、学习比较松散,学习能力较差。

二、具体措施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学初,我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其端正学习态度,树立道德意识,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在教学中,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细心地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评价肯定,正确引导学生的行为,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抓好常规工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结合教材理念,课堂上设计新颖、愉快的教学方法,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掌握知识、技能,发挥学生情感,激发求知欲望,既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又培养了学生乐学的兴趣。 (3)认真做好教学工作,注意做好课前准备,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学习大纲和教科书,准备好每节课必备的课件,养成先备课后上课的习惯,坚持理论和实际结合进行教学,使学生容易汲取知识,从而使教学任务按计划完成。同时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一学期下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4)紧密联系学校开展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的养成教育进一步加强,主要是学习、纪律、卫生、文明礼貌和环保教育,都不同程度的得到提高,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

三、存在问题

在教学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还有小部分学生的学习仍不够自觉,缺乏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加之本人年事已高,工作缺乏开拓精神,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认真克服,加强师德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舀不完的水,更新观念,紧跟时代的步伐,使教育教学质量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推荐第2篇: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2012-2013)第一学期

本人承担了三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对一学年来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在这一学年中,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本人尽职尽责。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

教学中论题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效的教学途径。所任科目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成绩良好,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教学中把思品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总之,通过一学年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思品教学要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开放性的思品教学就是从多方位多角度改变传统的思品教学的某些弊端,使思品教学充满思辩色彩,充满生机活力。它以大思品为理念,以开放的氛围为前提,以开放的课堂为核心,以开放的实践为基本渠道,以主体参与贯穿始终,以提高思品教学实效为根本,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终极目标。

传统的思品教学是“封闭”的,“静态”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缺少儿童畅想、畅言,更谈不上思潮涌动,缺少主体参与,即使有一时的热情又能持续多久呢?本学期三年级的思品教学总结如下:

1开放教学要打破教学场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教学外,还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教室以外的场所去进行教学活动。《社区里的公用设施》一课,就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内、甚至在校外组织活动学生讨论做到爱护公共设施,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开放的动态式讨论、小组合作形式,使学生的主体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得到了“全身心”的投入上,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特别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在有了更为真切的情感体验,有利于道德认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同时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

我们的作业设计要冲破封闭的圈子,向课外延伸,跟生活接轨,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变得生动、活泼、有趣。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节思品课就能解决的问题,为配合好思品教学有一定的强化规范训练,结合思品教学制定每周每月的规范目标,使课堂上的热情延伸到课外。经常不断地进行课后导行、巩固,才能使学生把热情倾注到所接受教育的内容上,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促进儿童发展。“因此,要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课标》)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对每一位学生都应倾注爱心,既要容纳学生对的,又要包容学生错的,这样可诱发学生的积极性。根据思品课的学习评价,即“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具体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在考核时,要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考核与思想品德学习考核结合起来。把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考核与行为能力的考核相结合;重在平时性考核,形式可采用教师评、自评、小组互评与家长、社会参与评价等方式相结合,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整体素质为目的。

思品教学要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开放性的思品教学就是从多方位多角度改变传统的思品教学的某些弊端,使思品教学充满思辩色彩,充满生机活力。它以大思品为理念,以开放的氛围为前提,以开放的课堂为核心,以开放的实践为基本渠道,以主体参与贯穿始终,以提高思品教学实效为根本,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终极目标。

推荐第3篇: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

本人承担了三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对一学.........................年来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

在这一学年中,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本人尽职尽责。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 ...........

教学中论题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效的教学途径。............................所任科目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成绩良好,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

教学中把思品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总之,通过一学年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

思品教学要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开放性的思品教学就是从多方位多............................角度改变传统的思品教学的某些弊端,使思品教学充满思辩色...........................彩,充满生机活力。它以大思品为理念,以开放的氛围为前提,............................以开放的课堂为核心,以开放的实践为基本渠道,以主体参与贯............................穿始终,以提高思品教学实效为根本,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终极目标。 .........

传统的思品教学是“封闭”的,“静态”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缺少儿童畅想、畅言,更谈不上思潮涌动,缺少主体参与,............................即使有一时的热情又能持续多久呢?本学期三年级的思品教学...........................总结如下: .....

1 .

开放教学要打破教学场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教学外,还.........................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教室以外的场所去进行教学活动。............................《社区里的公用设施》一课,就可以组织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原.

文.

地.

址.http://www.daodoc.com/showtopic.aspx?topicid=94746&page=end..........................................................学.生到校园内、甚至在校外组织活动学生讨论做到爱护公共设施,............................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

2开放的动态式讨论、小组合作形式,使学生的主体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得到了“全身心”的投入上,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特别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在有了更为真............................切的情感体验,有利于道德认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同时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

3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 .............

我们的作业设计要冲破封闭的圈子,向课外延伸,跟生活接..........................轨,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变得生动、活............................泼、有趣。

.....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节思品课就能解决的问题,为配..........................合好思品教学有一定的强化规范训练,结合思品教学制定每周每............................月的规范目标,使课堂上的热情延伸到课外。经常不断地进行课............................后导行、巩固,才能使学生把热情倾注到所接受教育的内容上,............................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促进儿童发展。“因此,...........................要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课标》)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对每一位..............................学生都应倾注爱心,既要容纳学生对的,又要包容学生错的,这............................

样可诱发学生的积极性。根据思品课的学习评价,即“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具体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在考核时,要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考核与思想品德学习考核结合起来。把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考核与行为能力的考核相结合;重在平时性考核,形式可采用............................教师评、自评、小组互评与家长、社会参与评价等方式相结合,............................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整体素质为目的。 ....................

思品教学要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开放性的思品教学就是从多方位多............................角度改变传统的思品教学的某些弊端,使思品教学充满思辩色...........................彩,充满生机活力。它以大思品为理念,以开放的氛围为前提,............................以开放的课堂为核心,以开放的实践为基本渠道,以主体参与贯............................穿始终,以提高思品教学实效为根本,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终极目标。 .........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总结(人教版)

...................

本学期,根据三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依照............................教学内容和结合班的实际进行授课,重点做了下面几点工作: ...........................

一、

培养学生从小爱学习的习惯。 ...............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文教学内容和班的实际情况,教育学生向爱............................迪生学习。在学习上要多动脑,不懂就问,课后多看课外书,汲............................取营养,增长知识,还要认真完成作业。 ..................

二、

培养学生爱国家和爱家乡的情感。 .................

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家乡,知道家乡有美丽的风光和丰富的物...........................产。引导学生保护家乡的公共财物,做一个关心集体、爱护公物............................的好市民。还引导学生认识为国家、为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人,.............................我们要热爱和敬重他们。 ...........

三、

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遇事互相谦让的社会公德。 ........................

在教学中结合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认识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通过讲故事,辨一辨,说一说的活动形式引导和教育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做到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心中有他人,遇事互............................相谦让,见到别人有困难要乐于助人。 .................

四、培养学生讲道理,不任性,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

在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习惯。遇事要讲道理,不任性,还要懂得尊敬老人、爱护幼............................小。生活要节俭,不浪费,做一个讲道理、懂礼貌、勤俭节约的............................好孩子。 ....

五、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从而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对学生加强交通安全教育非常重要,一方面加强学生自身安全意............................识;另一方面,从小培养学生遵守社会秩序,为以后做社会上的............................良好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

经过一个学期学习,学生的思想觉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帮助............................别人,拾到东西上交学校,好人好事不断出现。 .....................

推荐第4篇: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本人承担了三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对一学年来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在这一学年中,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本人尽职尽责。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

教学中论题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效的教学途径。所任科目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成绩良好,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教学中把思品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总之,通过一学年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节思品课就能解决的问题,为配合好思品教学有一定的强化规范训练,结合思品教学制定每周每月的规范目标,使课堂上的热情延伸到课外。经常不断地进行课后导行、巩固,才能使学生把热情倾注到所接受教育的内容上,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促进儿童发展。“因此,要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课标》)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对每一位学生都应倾注爱心,既要容纳学生对的,又要包容学生错的,这样可诱发学生的积极性。根据思品课的学习评价,即“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具体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在考核时,要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考核与思想品德学习考核结合起来。把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考核与行为能力的考核相结合;重在平时性考核,形式可采用教师评、自评、小组互评与家长、社会参与评价等方式相结合,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整体素质为目的。 思品教学要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开放性的思品教学就是从多方位多角度改变传统的思品教学的某些弊端,使思品教学充满思辩色彩,充满生机活力。它以大思品为理念,以开放的氛围为前提,以开放的课堂为核心,以开放的实践为基本渠道,以主体参与贯穿始终,以提高思品教学实效为根本,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终极目标。

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本人承担了四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对一学期来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在这一学年中,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本人尽职尽责。按照大纲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教学中论题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效的教学途径。所任科目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成绩良好,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教学中把思品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总之,通过一学年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推荐第5篇: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2013年下学期,我担任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为了做好教学工作,提高学科质量, 在教学中,我积极学习研究教材特点,钻研新课标的要求,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以及实际学情,设计教学方案,扎扎实实抓教学。我在工作中,我不断反思,总结,尽量做到一课一得,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让学生学有所获。 现就本学期《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一、研读教材,改革课堂,让品德课有趣、有效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4、充实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拓展教学空间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鼓励教师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以鼓励性评价为主,评价方式多样化。

评价应求“全”,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生活动和实践过程等,进行全面而有针对性和合理性的评价。其次是评价渠道多样化,采用教师评、学生小组互评、自评、家长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并且评价讲究及时、适度,这样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很多情况下都能得到老师的鼓励和学习引导,充分地发挥评价的功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受到老师及时的表扬、激励,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通过《品德与社会》课与班级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大部分保持良好的品德与生活学习兴趣,并养成了良好的品德与生活习惯。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加强专业教学水平。教师的专业即是教师之本,我将是具体的教研活动中,在教案编写、课堂教学、课后反思等方面加强钻研,不断提升自己的教研能力、教学水平,并通过听课加强互相学习,通过撰写反思、教学论文等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让《品德与社会》教学更有趣、有效,更富创新思想,更能促进学生的成长。

推荐第6篇: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东门塘小学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承担了三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把思品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总之,通过一学年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思品教学要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开放性的思品教学就是从多方位多角度改变传统的思品教学的某些弊端,使思品教学充满思辩色彩,充满生机活力。它以大思品为理念,以开放的氛围为前提,以开放的课堂为核心,以开放的实践为基本渠道,以主体参与贯穿始终,以提高思品教学实效为根本,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终极目标。

传统的思品教学是“封闭”的,“静态”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缺少儿童畅想、畅言,更谈不上思潮涌动,缺少主体参与,即使有一时的热情又能持续多久呢?本学期三年级的思品教学总结如下:

1、开放教学要打破教学场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教学外,还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教室以外的场所去进行教学活动。《社区里的公用设施》一课,就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内、甚至在校外组织活动学生讨论做到爱护公共设施,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开放的动态式讨论、小组合作形式,使学生的主体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得到了“全身心”的投入上,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特别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在有了更为真切的情感体验,有利于道德认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同时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思品教学要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开放性的思品教学就是从多方位多角度改变传统的思品教学的某些弊端,使思品教学充满思辩色彩,充满生机活力。它以大思品为理念,以开放的氛围为前提,以开放的课堂为核心,以开放的实践为基本渠道,以主体参与贯穿始终,以提高思品教学实效为根本,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终极目标。

推荐第7篇: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胡祎

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即将结束,为了更好地开展新学期的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效果,现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基本情况

三年级学生大部分好学,上进心强,学习目的明确,有较好的学习习惯,但仍有少数学生的纪律、学习比较松散,学习能力较差。 二.具体措施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学初,我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其端正学习态度,树立道德意识,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在教学中,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细心地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评价肯定,正确引导学生的行为,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抓好常规工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结合教材理念,课堂上设计新颖、愉快的教学方法,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掌握知识、技能,发挥学生情感,激发求知欲望,既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又培养了学生乐学的兴趣。

(3)认真做好教学工作,注意做好课前准备,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学习大纲和教科书,准备好每节课必备的课件,养成先备课后上课的习惯,坚持理论和实际结合进行教学,使学生容易汲取知识,从而使教学任务按计划完成。同时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一学期下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4)紧密联系学校开展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的养成教育进一步加强,主要是学习、纪律、卫生、文明礼貌和环保教育,都不同程度的得到提高,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

三、存在问题

在教学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还有小部分学生的学习仍不够自觉,缺乏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加之本人工作缺乏开拓精神,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认真克服,加强师德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舀不完的水,更新观念,紧跟时代的步伐,使教育教学质量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推荐第8篇: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总结就是对一个时期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你想知道总结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本人承担了三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对一学年来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在这一学年中,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本人尽职尽责。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

教学中论题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效的教学途径。所任科目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成绩良好,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教学中把思品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总之,通过一学年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节思品课就能解决的问题,为配合好思品教学有一定的强化规范训练,结合思品教学制定每周每月的规范目标,使课堂上的`热情延伸到课外。经常不断地进行课后导行、巩固,才能使学生把热情倾注到所接受教育的内容上,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促进儿童发展。“因此,要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课标》)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对每一位学生都应倾注爱心,既要容纳学生对的,又要包容学生错的,这样可诱发学生的积极性。

根据思品课的学习评价,即“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具体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在考核时,要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考核与思想品德学习考核结合起来。把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考核与行为能力的考核相结合;重在平时性考核,形式可采用教师评、自评、小组互评与家长、社会参与评价等方式相结合,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整体素质为目的。

思品教学要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开放性的思品教学就是从多方位多角度改变传统的思品教学的某些弊端,使思品教学充满思辩色彩,充满生机活力。它以大思品为理念,以开放的氛围为前提,以开放的课堂为核心,以开放的实践为基本渠道,以主体参与贯穿始终,以提高思品教学实效为根本,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终极目标。

推荐第9篇: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工作总结

巩留县提克阿热克镇中心村小学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承担三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一学期来,按照课程特点,在学期初制定了教学计划,并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使学生各方面的品质都得到了培养和提高。现对一学年来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在这一学年中,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本人尽职尽责。按照课程标准对一学年来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在这一学年中,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本人尽职尽责。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

教学中论题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效的教学途径。所任科目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成绩良好,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教学中把思品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总之,通过一学年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思品教学要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开放性的思品教学就是从多方位多角度改变传统的思品教学的某些弊端,使思品教学充满思辩色彩,充满生机活力。它以大思品为理念,以开放的氛围为前提,以开放的课堂为核心,以开放的实践为基本渠道,以主体参与贯穿始终,以提高思品教学实效为根本,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终极目标。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节思想品德课就能解决的问题,为配合好思品教学有一定的强化规范训练,结合思品教学制定每周每月的规范目标,使课堂上的热情延伸到课外。经常不断地进行课后导行、巩固,才能使学生把热情倾注到所接受教育的内容上,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思想品德教学要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开放性的思品教学就是从多方位多角度改变传统的思品教学的某些弊端,使思品教学充满思辩色彩,充满生机活力。它以大思品为理念,以开放的氛围为前提,以开放的课堂为核以开放的实践为基本渠道,以主体参与贯穿始终,以提高思品教学实效为根本,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才是终极的目标。

巩留县提克阿热克镇中心村小学

2017年1月5日

推荐第10篇: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通用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小学任课教师:***2013.1.2

5《品德与社会》这一门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的一门新课程。它的设置反映了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的时代要求,也顺应了课程综合化的时代潮流。课程目标旨在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和良好行为习惯及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2012年秋季学期三年级共有4个班,学生 165 人。本学期教材划分为五个单元,体现以同心圆扩散的教材构架。为了更好的上好本册教材,我积极学习研究教材特点,钻研新课标的要求,研究学生特点,尽量做到一课一得,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教会学生不断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让学生学有所获,提高能力,使其受益终生。现就本学期《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一、明确课程性质,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精神,使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得到较好培养本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定为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全面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例如我在讲授《我学习,我快乐》这一单元时,我积极开展“把各种有趣的一分钟记录下来,说说自己的感想”的活动。要求学生设计自己的学习时间表并总结自己好的学习方法,建立自己的学习档案。班上60个学生都建立了自己的小档案,这对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二、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从身边的人或事影响孩子

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需要才产生道德。同时,社会常识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我在上课时都特别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以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为根本。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例如在讲授《谢谢你,家乡的劳动者》这一单元时,我要求他们做一回小记者,采访身边或者亲人中的打工者,写下自己的采访记录。寻找身边的做出了一定成绩的人物,了解他们的事迹,自己制作一张“状元榜”。孩子们都做得很认真,不仅了解了身边的劳动者,还树立了勤劳致富的观念,形成了热爱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

三、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新的教学目标观告诉我们,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些社会知识、规范和准则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态度,以及思考问题的取向,如换位观(假如我是你,假如你是我)、双赢观(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依存观(我离不开你,你也离不开我)、分享观(有福同享福更增,有难同当难减少)等等。这些都是一个具有共生性特点的现代人必须具有的基本观点、基本态度,是他能够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并能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我在教学中有机地结合《共享友爱阳光》这一单元,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学会珍惜师生之情、同学之情,走进社会,真正学会生活、感悟生活。

四、根据教材特点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发展

教科书的作用变化了。许多年来,教科书的地位一直是至高无上的,它一直是作为知识的载体供师生运用。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一直是以教科书为中心进行教学。而今,在《品德与社会》这门课中,教科书的作用变化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科书内容及其呈现方式的变化,使它成为引发学生活动的工具,而不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或罗列知识、技能的清单供教师讲授,不再是供教师照本宣科讲述,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圣经\"。而是学生在相关的活动中得到感悟与提升。学生是教学活动过程的直接参与者。《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学生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活动形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直接参与各种实际活动,以调查、观察、实验、讨论、谈话、制作、表现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和活动,并在此过程中与周围的自然、社会等发生实际接触,积累直接经验和智慧,获得对自我、对世界、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各种能力。而学生在积极参与这种有意义的、真实的活动过程中获得发展。所以,学生在《品德与社会》的学习中,不再是以往的被动受教育者,而是教学活动完成的主动者。学生的表现,学生的活动,决定了每次教学活动的完成与否,成功与否。

五、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潜能生的转化

学期初,我制定了潜能生的转化计划。对于本班刘思佳和樊青嵩两名学生,我采取多跟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让他们的性情慢慢改变,学习态度端正了,学习兴趣更浓厚了,并且跟他们的家长经过几次交流,让家长也感觉到孩子在自己的悉心引导下,一天天在成长,一天天在进步,对孩子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刘思佳和樊青嵩两个孩子明显进步。

六、俭以养德,创设情境,提高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地球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在我的教育教学中,我随时随地引导孩子们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好孩子,提高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我通过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环保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做一个环保的好公民。

本学期由于改革了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大大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听其形”、“观其声”、“动其情”、“悟其理”,从而强化了感知理解,丰富了想象思维和情感,深化了道德观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期末教学检测成绩:及格率 100 % ,优秀率89.6% ,平均分 95.7分。通过本学期的教学,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良好个人行为习惯的形成,大大得提高了学生适应及参与社会的能力,为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11篇: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1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品德与社会》这一门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的一门新课程。它的设置反映了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的时代要求,也顺应了课程综合化的时代潮流。新课标要求:《品德与社会》的内容标准由6个主题构成,即: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的家乡(社区)、我是中国人、走近世界。本册教材划分为五个单元:《我学习,我快乐》、《家庭因我更美丽》、《共享友爱阳光》、《谢谢你,家乡的劳动者》、《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体现了“同心圆扩大”的教材设计框架。为了更好的上好本册教材,我积极学习研究教材特点,钻研新课标的要求,尽量做到一课一得,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让学生学有所获。现就本学期《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一、明确课程性质,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精神,使孩子们的文明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得到较好培养

本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定为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全面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例如我在讲授《我学习,我快乐》这一单元时,我积极开展“把各种有趣的一分钟记录下来,说说自己的感想”的活动。要求学生设计自己的学习时间表并总结自己好的学习方法,建立自己的学习档案。班上60个学生都建立了自己的小档案,这对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二、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从身边的人或事影响孩子

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需要才产生道德。同时,社会常识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我在上课时都特别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以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为根本。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例如在讲授《谢谢你,家乡的劳动者》这一单元时,我要求他们做一回小记者,采访身边或者亲人中的打工者,写下自己的采访记录。寻找身边的做出了一定成绩的人物,了解他们的事迹,自己制作一张“状元榜”。孩子们都做得很认真,不仅了解了身边的劳动者,还树立了勤劳致富的观念,形成了热爱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

三、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新的教学目标观告诉我们,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些社会知识、规范和准则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态度,以及思考问题的取向,如换位观(假如我是你,假如你是我)、双赢观(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依存观(我离不开你,你也离不开我)、分享观(有福同享福更增,有难同当难减少)等等。这些都是一个具有共生性特点的现代人必须具有的基本观点、基本态度,是他能够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并能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我在教学中有机地结合《共享友爱阳光》这一单元,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学会珍惜师生之情、同学之情,走进社会,真正学会生活、感悟生活。

四、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潜能生的转化

学期初,我制定了潜能生的转化计划。对于本班刘思佳和樊青嵩两名学生,我采取多跟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让他们的性情慢慢改变,学习态度端正了,学习兴趣更浓厚了,并且跟他们的家长经过几次交流,让家长也感觉到孩子在自己的悉心引导下,一天天在成长,一天天在进步,对孩子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刘思佳和樊青嵩两个孩子明显进步。

五、俭以养德,创设情境,提高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地球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在我的教育教学中,我随时随地引导孩子们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好孩子,提高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我通过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环保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做一个环保的好公民。

本学期由于改革了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大大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听其形”、“观其声”、“动其情”、“悟其理”,从而强化了感知理解,丰富了想象思维和情感,深化了道德观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12篇: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总结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育教学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工 作 总 结

2016年1月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本学期我承担了三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我能够全面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实现课程整体目标。为更进一步搞好下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现特对一学期来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把握课程目标,培养学生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我通过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我作为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为儿童的学习提供指导,为他们的活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引导儿童投入活动,支持他们的各种活动,同时也在进行着与儿童的合作——与儿童一起共同建构课程。教学中把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总之,通过一学期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联系生活实际,丰富学生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积极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

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的自我训练、自我监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需要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实践。因为通过活动,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社会交往能力,而且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关心他人。陶冶了高尚情操,也提高了自我教育能力。认真钻研教材、教法,正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择恰当教学方法,才能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明确正确的行为方式。有充分的理论指导,才能避免以往满堂灌的错误。注意理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用理论指导自己的行动,并在生活中适时遵守,学生的各项行为习惯有很大的进步。能够联系学校开展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自觉纠正行为错误,提高水平。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我努力做好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的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其中,我还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并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四、存在的问题

1、学生和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

2、有些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仍然是个难题。

3、上课形式单调、说教意味浓厚,枯燥乏味,实际效果存在欠缺。

五、努力的方向和措施

在今后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我要针对上述问题,采取如下一些措施:

1、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运用好班班通,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必要时使学生有效的接触大自然,接触生活,接触社会,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2、紧密结合班级管理和学生的实际,进一步加强养成教育,这是思想品德教学的关键所在。

3、作好与家长的沟通

家庭与学校联合起来,形成强大的教育势力,共同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人。不断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同时结合学校的活动如:家长会等有效的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在一起。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深深认识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体现的道德对儿童的发展具有直接的教育意义。作为一名教师,我会把知识教育和品德教育有机渗透,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从小得到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培养,使他们努力做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2016年1月 教师:马毅

第13篇: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设计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设计

一、学情简析

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课程的课内外学习活动中去。

三年级学生主义荣誉感都比较强,大部分都积极向上,勤奋刻苦,能够互相帮助,互相探讨问题,勤于思考,勇于发言,大多数能听从老师指导,遵守纪律,遵守课堂常规,有了错误能虚心接受,积极改正。

二、教材简析

《品德与社会》教材三年级的教育主题是:我在成长。在这一教育主题统领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共设计了七个单元教育主题:

1、我和我的同学;

2、我要安全地成长;

3、我的成长与家庭;

4、我的邻里生活;

5、我的成长与学校;

6、我的成人与他人;

7、家乡哺育了我。此教材呈现如下特点:

1、树立最基本的社会公德意识。本册内容主要让儿童从自己熟悉的学校生活、社区生活、家庭生活入手,来感受自己生活环境和环境中的人,知道家庭、学校、社区各种生活环境

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环境与人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本册的教育内容,让学生树立角色意识、责任意识、规则意识等。在探究一切的热情中,在享受童年的过程中,初步具有公德意识。

2、注意了对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三年级的儿童很容易受到好奇心的驱使,产生盲目模仿、尝试、探究的心理,常常不顾后果盲目模仿,帮助儿童形成初步的是非判断能力,是三年级教育中应当强调的重点。教材注意了这一内容的体现,如《我想要

我能要》帮助学生建立现在社会所要求的消费观念,特别应避免儿童攀比夸富的心理和倾向。

3、促进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的关注。关注同学,关注每一节课,关注父母,关注自己等。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引起学生对生活的回忆和体验,并让他们通过学习活动,提高对生活的认识,进一步提升到对周围社会现象的关注和对人的关注。教材中没有理性的说教,而是对儿童生活的真实呈现。三上教材都是从儿童生活中一些平常的现象切入,引起儿童对生活的思考和关注。如《他为什么学得这样好?》通过做小记者采访、总结、体验,关注身边的榜样,关注自己的学习习惯,正确引导学生的好学之心。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的态度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对人宽

容。

2、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有羞耻感,爱惜自己的荣誉。学习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

3、感受与同学之间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互相帮助。

4、珍惜时间,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抄袭、不舞弊。

5、感受集体生活中规则的作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规律。

6、通过学校和班级等集体生活,理解公平、公正、民主、平等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培养现代民主意识。

7、了解有关安全的常识,有初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8、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以恰当的方式表示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孝敬父母长辈。

9、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尽量少给父母添麻烦;关系家庭生活,愿意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10、知道家庭经济来源的多种方式,了解家庭生活必要的开支。学习合理消费、勤俭节约。

第14篇: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上册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

2012学年第一学期曾庆良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三年级共有学生39人,同学们团结互助,好学勤奋,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求知欲,热爱班级体。但是还存在着所有独生子女共同的特点—自私,无论做什么事,都为自己着想,还需要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加以正确引导。帮助其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使其受益终生。学生们聪明活泼,积极进取,通过三年学习生活的锻炼,他们已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加强,各个班的成绩相差不大。另外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道理,不能有效的落实到行动上,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实践。

二、成绩和经验

(一)经验

1、上课、备课是关键。

只有认真钻研教材、教法,正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明确正确的行为方式。有充分的理论指导,才能避免以往满堂灌的错误。

2、抓好训练,学以致用。

注意理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用理论指导自己的行动,并在生活中适时遵守,学生的各项行为习惯有很大的进步。

3、抓好落实,常抓不懈。

紧密联系学校开展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自觉纠正行为错误,提高水平。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应该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紧密联系,这样学生的水平才能有所提高,而且作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光靠课堂上的说教是不行的。

4、对于思想品质良好的同学,再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1

对于习惯较差,思想观念差的同学,从生活中入手,正面疏导,教育,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思想品质。

(二)成绩

1、学生知道了一些小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创新发明、搞科技小制作的事例,并向他们学习,积极动脑动手,参加一些科技活动,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了有毅力是意志坚强持久的表现,是学习进步,事业有成不可缺少的品质,每个人都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自觉磨练和培养自己的毅力。

3、能够正确对待成功,在取得成绩或受到表扬时不骄傲,不断进步。

4、树立了对待失败的正确态度,面对失败,不灰心、不气馁,积极进取,争取最后胜利。

三、存在的问题

1、有些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不起来。

说道理,同学都能明白,但是真正到生活中,甚至关系到自己的利益的时候,往往言行不一。

2、学生和教师的 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淡化,过于敷衍了事。

3、有些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仍然是个难题

学生的影响来自于多方面,家庭、社会、学校。学校教育固然重要,其他方面不容忽视。有些家庭教育受家长思想品质、价值观、世界观的影响,往往与学校的教育背道而行,因此,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仍然有一定的难度。

4、上课形式单调、说教意味浓厚,枯燥乏味,实际效果存在欠缺。

5、学生不能把学到的道理和实际行动有效的结合起来。这一点是做的最欠缺的一部分,需要结合实际进行教育,切实使学到的知识落实到行动上。作到理论联系实际。

6、应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课上教育与课下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四、今后努力方向

1、加强自身的修养:教育学生,首先要身正为范。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观和价值观也、社会公德也在不断变化。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更好的教育学生。

2、紧密结合班级管理和学生的实际,进一步加强养成教育,这是思想品德教学的关键所在。

3、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不同与其他的行业,我们教育的是一群有着独立思想的活生生的人,因此,光说教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需要教师与学生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流。采用多渠道的沟通,势在必行。

4、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运用好电教手段,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必要时使学生有效的接触大自然,接触生活,接触社会,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5、作好与家长的沟通

家庭与学校联合起来,形成强大的教育势力,共同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人。不断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同时结合学校的活动如:家长会等有效的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在一起。

6、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及时纠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出现。作到防患于未然。

7、加强备课的力度,上好每一节课。讲求上课的形式,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能真正的上好每堂课,学到扎实的知识。

二〇一三年一月十一日

第15篇: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

第一单元 《家庭,学校和社区》教材分析:

本单元从学生日常生活的家庭、学校、社区三个生活场景切入,以儿童所熟悉的生活为教学基本内容,引导学生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理解中,学会做人和做事。在教材呈现方式上,力求达到让文本与学生对话,因此教材留出了一些空白,尽量给教师和学生提供可以拓展的空间。注意体现综合课程特点,将学生熟悉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区生活与相关的知识相结合,以逐步形成学生看问题的整体视野。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每一课都注意了学习内容的开放性和学生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及探究性,并为学生提供一些具有活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家庭、学校、社区的生活,用自己的感觉去进行体验。

知识与能力:1、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2、初步了解一些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的学校,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进对学校的认识和对未来学校的憧憬。

3、了解城市型社区的不同特色以及社区里的设施和机构。知道城市社区的人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了解家庭的过去和长辈们小时候的生活,进一步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和了解,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

2、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在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的同时,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

3、了解社区的发展,感受人们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法与学法: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当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以学生生活中熟知的事例和物品作为课程资源,在教法上可采用谈话式、对话式、活动式等新的方法,以达到学生学习方式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转变。教师要注意将自己对生活的体验与学生进行交流,引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认知,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学课时:六课时

1

第一课 我爱我的家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家庭的过去和长辈们小时候的生活,进一步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和了解,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

知识与能力:1、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2、通过讲述日常家庭生活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激发爱家的情感。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家庭的温暖,引导学生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激发学生感恩的情感。 课前准备: 1、教学课件

2、家庭日常生活照片和一些老照片。

3、水彩笔、剪刀、彩纸。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曲《可爱的家》,让大家猜猜这是什么曲子,会唱的一起唱。

2、同学们,你们都有自己的家,你们是家庭的一份子,在家庭的关心照顾下健康成长,你们爱自己的家吗?现在请我们的同学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家。

二、认识自己的家庭

1、让两名同学出示照片(家人合照或家居照),向大家介绍自己家的家庭成员和家居环境。

2、谈话,让学生明白到家人各有特点,每个家庭也各有特点,不同地区,人们的家居和生活习惯也各有不同。

3、收集一张自己家居的照片,把它介绍给大家,再贴在教材上。

三、你什么时候最想家

1、看图说说这些人在干什么,想象当时的情景。说说他们为什么想家。

2、说说你什么时候最想家,为什么?

3、讲一个自己家庭中人员(包括自己)特别想家的事例或自己家庭生活中的故事。

四、有家感觉真好

1、看照片评价照片中的小孩有一个什么样的家。

2、教师给学生介绍自己也有一个温馨的家,以及家庭的基本情况,谈谈自己对家庭爱的一些体会和具体事例。让学生感受到孩子是在家人的关爱下成长的。

五、画画自己的家

1、家是我们生活中最熟悉最亲近的地方,让我们来画画自己的家。

2、请学生用彩笔在教材上画自己家居的外观或内景,或者把家居的特点和自己在居室里的一些活动。

3、同学们各抒己见:我们应该用什么行动去爱我们的家?

六、对本节课情况进行小结 板书设计: 我的一家人 爸爸 妈妈 。。。。。。家人 爱

沟通 理解

第二课时

一、导入:播放歌曲《吉祥三宝》

二、我的一家人:

1、展示上节课画的画并互相评价。

2、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的全家照或画的画,介绍自己的家,讲讲照片背后的故事。

3、师生一起交流自己的家庭情况,讲讲自己家庭生活中的故事。感受家庭成员间的关爱。

三、讨论:怎样做个爸爸妈妈的好孩子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怎样做个爸爸妈妈的好孩子

2、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回家和爸爸妈妈交流一下,让他们督促自己做到。

四、准备《我的小调查》。

(一)讲讲我家的历史小故事

1、教师先讲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或自己父母小时候的故事。

2、让学生将自己的调查情况在小组或班级中汇报,也可以将找到的照片和实物向大家做介绍。

3、交流一下调查后的感想。谈一谈,自己从中知道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4、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五、谈我的烦恼。

1、教师:家庭是温暖的,是我们快乐成长的摇篮,是我们避风的港湾,但是在现实的家庭生活中,不少同学也会遇到过大大小小的“家庭中的烦恼”,现在,请我们的同学说说心里话。

2、让学生自己谈谈与父母发生的矛盾,通常是怎么解决的。大家互相交流解决矛盾的经验。

3、教师设置三种选择,学生先选其一,并说明自己选择的理由:爸爸妈妈爱我,我也爱他们;爸爸妈妈有时对我不好,我还是爱他们;爸爸妈妈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他们。

六、小结: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用行动来爱我们的家和我们的家人吧,愿我们的家庭生活更加温馨、更加美满!

板书设计 我爱我的家 我的一家人

互相关心

互相惦记

4 第二课 我们的学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看学校的橱窗、展板、专栏、校园特色角等,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在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的同时,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

2、通过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和全校师生取得的各种成绩,形成为学校感到骄傲自豪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学生产生“我也要为校争光”的愿望。知识与能力:

3、初步了解一些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的学校,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进对学校的认识和对未来学校的憧憬。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收集资料,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及学校与自己成长的关系。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 教学难点:

从校园文化中,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产生为校争光的愿望。

教法与学法:师:启发、引导、谈话。 生:交流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1、收集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的照片,学校的展板、专栏、文化墙、校园特色角等的照片,了解过去和现在本校校舍的照片或图片。

2、收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学校的照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

1)播放歌曲《校园中的喜悦》

2)提问:听了这首歌,你知道歌中的意思是什么吗?你们喜欢学校的生活吗?

二、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

1)看图片,了解学校开展了哪些活动。

2)说说自己参加学校活动的纪念品,回忆自己参加的学校活动,如入队时的照片,参加活动时的照片,比赛中获的奖,春游时买的小纪念品,活动后写的日记,上课时画的图画,制作的美术作品。 3)讲一讲对自己印象最深的学校活动.

三、画出美丽的学校一角──展示交流

1、结合上节课的校园文化探密,画出“我最感兴趣的一角”。

2、展示交流。

四、我给学校写历史

1、以小组为单位,调查、访问学校成立至今的历程,学校历年来取得的成绩,

5 优秀学生、模范教师的事例。

2、多种形式向全班同学汇报各组收集的资料。

3、大家谈谈自己调查后的感想,畅想学校的未来可以是怎样的。

五、小结本节课情况提醒学生下节课准备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结合上节课畅想学校的未来可以是怎么样的,并动手画一画。

二、学习研究活动

1、给出研究课题:不同地区的学校;不同时期的学校;不同类型的学校。学生自由组合成三个学习小组,开展研究学习。

2、教师对学生的研究学习进行具体指导。

(1)教师就每一个课题给学生提出具体的收集信息的要求。即:不同地区的学校,不同时期的学校 不同类型的学校。

(2)启发学生思考获取资料的途径。 (3)指导帮助学生选择处理信息。

(4)给学生提出汇报交流的要求:选择最为精彩最能吸引同伴的汇报形式,按照一定顺序依次汇报,语言表达流畅重点突出。

三、课堂汇报交流

(1) 请学生分组依次上台进行汇报交流,介绍自己小组的研究课题。 (2)教师分别对各组内容进行补充、讲解,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共同学生。 (3)教师向学生介绍自己为了实现当教师的理想,曾经就读了哪些类型的学校。学生谈谈自己的父母或周围的人曾经上过哪些学校。 四.小结本节课情况交代下节课需要准备的东西。

板书设计: 我们的学校

历史

文化 热爱而自豪

特色

6 第三课 我生活的社区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社区里的功用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懂得要爱护社区的公共设施。

2、了解社区的发展,感受人们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城市型社区的不同特色以及社区里的设施和机构。知道城市社区的人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

2、初步了解社区的一些机构,以及村镇,街道干部为搞好社区建设所做的努力,懂得要尊重他们。

3、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社区与社会的关系,中我运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城市型社区的不同特色以及社区里的设施和机构。知道城市社区的人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

教学难点:是学生懂得社区文化,感受社区文化的魅力。 教法与学法:师:启发、引导。 生:交流、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收集社区的照片 ,多媒体。 课时安排:2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课题

1、大家都有一个可亲可爱的家,今天我们来说我们的家住在哪里?

2、让学生说说我们身边都有些什么?

二、看看我们的社区 1.调查活动

带学生观察学校附近的社区,社区有些什么设施和景观,了解这些设施与社区中人们生活的关系。

2、教师做好调查指导,要求学生做好调查记录。也可以将社区中有特点的地方拍摄下来,做好调查汇报的准备。

3、简单写出调查后的感想。

三、小结本节课情况并提醒学生准备下节课需要的资料。

7 第二课时

一、课堂汇报活动

1.学生谈自己居住的社区在哪里?

2.归纳自己的社区属于哪种类型的社区以及社区里有什么服务和管理机构,它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哪些服务和方便。(引导学生要知道尊敬和感谢为我们提供服务的人,对他们应该有礼貌。

二、社区里的公用设施

1、学生说说社区有哪些设施?感受这些设施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2、小小聪明泉:我们应该怎样保护使用这些设施呢?

3、结合本社区公用设施的使用情况,写几点小建议怎样保护公用设施。

三、社区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1、比一比:社区里多了什么变化?

2、你喜欢这些变化吗?为什么?让学生感受生活的变化

四、社区的日常生活

1、说一说:自己平时都在干些什么?早上,中午和晚上。你的邻居们有干写什么?

2、你觉得生活得开心吗?为什么?感受社区带来给我们的快乐。

五、展示交流“社区小考察”

六、对本单元进行一个回顾总结,对学生的情况进行评价奖励。

8

第二单元《我们在学习中长大》设计思路:

学生升入三年级后,已具有了两年的学习经验,这为探究如何进一步提高学习,提供了可能的条件。在本单元的学习探讨活动中,教材贯彻课程标准中规定的不怕挫折、克服困难、珍惜时间、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等教学内容要求。在学生的成长进步中,学习的对象不仅限于课本,还有其他多种媒体。因此,本单元的“学习”是一个大概念,不仅有学校内的各项学习,还包括家庭、社会里的各种学习;学习的内容不仅包括知识,而且有能力的培养和道德品质的学习。由于学习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并且与学生实际联系密切,便于教师组织生动活泼的教学探究活动。在呈现方式上,教材展示的内容只是学生学习中比较典型的范例,是学生进行探究的引人和教师组织教学的分类提示,为教师教学留有广阔的空间。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教材中提供的设计线索,依各地、各校,以及各班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健康向上的心理,是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基本因素,教材涉及这方面内容时,案例的选取多从积极的方面入手,即便是学习中的挫折,也是作为成功过程中的事例。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选取的教学内容应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建立自信心,有利于学生把某一方面的学习自信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中。

第一课 我学会了

教学目标 1.通过自我展示,了解自己的特点,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体会学习给自己带来的乐趣,为自己的进步感到高兴

2.感受学习有苦也有乐.没有最初的失败就没有后来的成功.在交流自己的学习经验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并愿意尝试新的学习

授课时数 2课时

我学会了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制作我们的成就窗和荣誉窗.每个同学找出这两

9 年自己保存的作业本,做的手工或画的图画,以及这两个获得的奖状或奖品等

活动步骤 一.两年的收获

从如入学到现在,我们在学校里和平时的生活中,学到了哪些东西?现在,请大家来展示一下吧

1.展示奖状,奖品,作业,作品等

2.技能大展示(每个同学把自己学过的本领在小组里展示,各组选出代表在班里展示) 3.小结技能展示情况,引入活动二:读书P28 二.经验小交流

1.小组交流自己在学习技能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挫折,自己是怎样坚持学会的;成功后的心情是怎样的? 2.各组推出代表在班里讲 3.小结

课后作业 复习学过的成语,歌曲,古诗,广播操等„.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我学会了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活动步骤 一.我的进步真大

以”我学会了”为主题举办自我展示活动 1.成语接龙

10 2.同唱一首歌

二.擂台大赛(各组推选一个人) 1.广播操比赛 2.眼保操比赛 三.”5分”奖给谁? 1.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擂台赛,学生自己出考题考其他组的人,看谁知道的多 2.评出优胜组,奖励

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二课 向谁学

教学目标 1.体会生活处处有学问,只要做学习的有心人,就能学到很多东西

2.感受学习的多种途径和方法,愿意学习别人的好经验

活动准备 “学一学”,”做一做”所需要的材料 授课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回忆自己有哪些本领 活动步骤 一.学习经验大家谈

同学们,在课堂上你们可以从老师,同学那里学到知识,在课外你们同样可以学到许多知识,本领和道理.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在课外你都学到了些什么?都是向谁学的?

11 (请举手的孩子依次谈) 二.小组讨论归类

同学们,你们在课堂以外学到了很多东西,真了不起.请大家先小组讨论后归纳一下,你的这些知识,本领都是向谁学的呢? 三.班内交流,老师引导总结出学生的多种途径和方法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自己最擅长的本领 活动步骤 一.大家学一学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的长处,如果大家能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我们一定会有更大进步,更多的本领.谁愿意上台来展示以下自己最擅长的本领,并让大家学一学? (同学表演,互教互学) 二.想一想,辨一辨

1.该学谁? 投影仪P33图

学生结合教材中的图想一想,说一说,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 2.结合自己生活周围的各种现象,说一说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 三.小结,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善于思考,我们就会学

12 到很多有用的好东西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记

第三课 做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的 1.知道学习要肯于动脑筋,不怕困难,掌握克服学习中各种困难的一些方法

2.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体会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喜悦

3.知道学习,做事要抓紧时间,学会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活动准备 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并分析其原因,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授课时数 3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预习P34~35 活动步骤 一.我给冬冬诊诊脉

1.(投影仪)冬冬的烦恼

师生共同分析,冬冬的问题出在哪里 思考:假如我是冬冬,我会怎么做

假如我是冬冬的同学,我会对冬冬说什么

二.我的好经验

1.分组谈谈自己学习中遇到过的困难和烦恼,然后大家一起将问题分类 2.专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13 如:有生字不认识,文章看不懂时应该怎么办?(查字典和书)对自己不爱学而又必须学的课程应该怎么办?(格言提醒)学习做某件事,总是做不好怎么办?(多看多练)遇到难题想不出解题方法怎么办?(找人问问) 三.小结:只要肯动脑筋,想办法,学习不怕难,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1.预习P36~37 2.准备一张白纸 活动步骤 一.关于时间的思考

1.小试验

a.随便让学生抄语文书上的文字,不提任何要求(为了让学生放松,老师借故离开教室)5分钟后,看学生写了多少字.(让学生自己数一数,记录下来) b.老师提要求:抄一篇课文,看谁抄得快又好.5分钟后,再让学生数一数,与前5分钟比较有什么不同

2.请学生谈一谈这两次写字的情况,分析不同结果的原因 二.1.小组讨论:怎样解决自己在学习,做事时通常会出

14 现的低效率问题

2.班里交流:我们共同的好办法 三.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课前准备 预习P38~39 活动步骤 一.小小辩论会

1.活动案例:小芳放学回家,感到很疲倦.但是她想起妈妈常说的,回家后先做作业,于是她打开作业本.可是,写了一会就有些写不下去了 两种做法 a.坚持写下去 (由学生选择) b.先休息一下再写 2.观点不同的人,分别站在不同的位置 3.各方找代表上台辩论,说出自己的理由 4.小结

二.给小军安排时间 1.(投影仪)P36图

2.以小组为单位给小军出主意 3.各组互相交流,说出自己的理由 三.故事思考

1.(投影仪)P39图,时间老人的礼物 提问: a.钟姑娘的话是什么意思? b.如果这样下去他俩结果怎样? 2.续编故事:时间老人的礼物

15 3.评出优胜者并奖励 四.小结本课活动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四课 大家都在学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自己周边大人们学的情况,感受当今社会是学习的社会,学习将伴随人的一生

2.感受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给人们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学习就会落伍

3.在观察中找到身边的榜样,并从大人们的”学而不厌”,”学习不止”中受到鼓励

活动准备 1.课前,每个同学调查自己的家里人或亲戚朋友 (1) 他们这两年来新学到哪些知识和本领? (2) 他们现在还在学什么?为什么要学? (3) 他们还想学什么? 2.到附近的老年大大学或成人夜校看一看,或访问社区干部,了解大人们的学习情况

授课时数 1课时

第四课 大家都在学 课前准备 1.预习P40~41 2.活动调查资料 活动步骤 一.我的小调查

1.大家交流自己的调查情况 2.归纳小结:大人们为什么还要学 a.为充实自己的生活 b.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c.为了自己进一步的发展

16 二.我们和大人们赛一赛 1.(投影仪)爷爷遇到了新问题

2.小品表演:爷孙俩(根据课本内容分组自编) 表现社会在不断进步,每个人都不能停留在已有的认知水平上,人人都要有主动学习的愿望 3.评出优秀小品并奖励

课后作业 1.与家人一起探讨,哪些知识和技能自己已经学会了,而大人们还不会;哪些知识和技能是大人会的,自己可以学一学

2.与大人制定一份互帮互学计划,看看谁学得好,进步大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三单元

我和规则交朋友

第一课 规则在哪里

一、教学目标

认识目标:

1、通过做游戏,让学生明白规则的道理,人人要自觉遵守,能在讨论、调查的基础上,学习发现生活中的规则。

2、了解与小学生相关的规则。

情感目标:

明确规则的重要性,积极探索规则的奥秘。

行为目标:

自己遵守规则,见到有不遵守规则的行为要批评和劝阻。

二、教学重点

通过做游戏,让学生懂得规则的意义,理解小学生相关的规则。遵守规则,按 教学难点:

17 教育学生遵守规则,懂得规则的重要性。

教学的关键:

通过做游戏,让学生明确规则的意义及重要性。

三、课前准备

(1)教学课件。

(2)收集有关遵守规则的图片。

(3)设计一个小故事,内容为小学生到公园或某一公共场所活动。如:大部分同学按规则的要求去做,一些同学有违反行为,把冰棍纸扔在地上。或做游戏的时候不排队,爬到文物上照相或在文物上乱写乱画。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事情要求我们要讲规则的,遵守规则的,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启发。

(二)、板书课题: 规则在哪里

(三)、学文理:

1、找

一、两个学生做自己比较熟悉的游戏。

2、请同学们看书上的图,同学们在做游戏,一边看,一边想想这个游戏有什么规则。

3、看后提出问题:

(1)、游戏中有什么规则?

(2)、没有这些规则行不行?

(3)、同学们做游戏时有没有遵守规则?

(4)、如果不按规则做会怎么样?

4、教师小结:

做游戏要有规则,如果没有规则,游戏就不能进行下去。

5、同学们除了做游戏要有规则之外,哪儿还可以找到规则呢?下面请同学们看看书上的插图,说说他们是怎样找到规则的。

6,让学生讲讲大家是怎样遵守规则的。

7、认识和遵守规则。

(三)、教学延伸

1、出示有关规则的图片,让学生加深理解规则的意义,明白到社会中,家庭生

18 活中,学校中都要有规则。

2、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遵守规则的,遵守规则有什么好处?不遵守规则有什么害处?

(四)、巩固练习

出示问题,大家讨论,对的打“√”,错的打“×”。

(1)、小明过马路时没有走人行横道。( )

(2)小红在排队买电影的时候看见了很多人,他不想排在后面,向前面的朋友小花挤挤眼睛,想排到她的面前去,小花摆摆手,说: “不行。”( )

3、)上课的时候,张伟争着举手发言,得到老师同意了, 他站起来回答。( )

(五)、总结:

1、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2、齐声朗读课文中的内容。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规则在哪里

家庭生活中

学校生活中 都有规则

社会生活中

第二课 规则有什么用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了解规则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2、熟悉本校的规则,并能对制定这些规则的意义和作用进行认识、评议。

3、引导学生把遵守规则从外在强制性行为转化为一种自觉需要。

二、教学重点

认识、了解规则在学习、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熟悉本校的规则,并能对制定这些规则的意义和作用进行认识、评议。

教学关键点

引导学生把遵守规则从外在强制性行为转化为一种自觉需要。

三、课程准备

a)教学课件

19 b)搜集有关规则作用的典型正面反面事例

c)课堂游戏所需的三个小球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a)介绍一位新朋友扬扬,并和他一起唱《文明用语》这首儿歌。

b)这首歌告诉我们对待客人要怎么样呢?(有礼貌)对客人有礼也是规则,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规则有什么用?

c)同学们,我们知道,交通有规则,待人接物有规则;游戏有游戏的规则,比赛有比赛的规则,规则无处不在,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d)有些同学可能会想:“定这么多规则干什么?真烦人,玩要被管,吃要被管,买东西也要被管,一点自由也没有!”我们的新朋友扬扬现在心里头也正这么想呢!

(二)活动一(没有规则行不行)

a)引导学生看图,说说没有规则行不行?

b)小结:古人说“无规则不成方圆”,可见规则由来已久,我们的工作、生活是离不开规则的,没有规则,这世界就乱套啦!

(三)活动二(给规则分分类)

a)规则多种多样,指导同学们看图,说说各种不同的规则

b)看图,参与讨论学校有哪些规则,完成表格,评讲。

(四)活动三(规则有什么用)

a)看图说说规则的作用,重点指导观察图的对比,体会遵守规则的好处。

b)现场采访:

指名分角色读50页小同学的话,按要求进行现场的讨论采访,完成51页表格

c)各抒己见

提要求,让学生积极发言,向学校提意见。

小结:老师会把你们的意见收集起来向学校反映,学校也会把合理的建议作为参考,完善我们的校园规则,你们说好吗?

(五)游戏“击鼓传球”

a)先说游戏规则,再开始游戏。

b)在游戏过程中给予肯定和表扬、鼓励,适时点拔,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规则的作用。

20 c)游戏结束,出示小扬扬语录2:以前我讨厌规则,现在我觉得规则是帮助我们的好朋友!

(六)小结延伸

a)讲故事《悲剧为什么会发生?》,教育学生不要小看规则,应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越是危急关头,越要遵守规则。

b)结合学校的一次防火演练加以举证自觉遵守规则的可贵。

c)现身说规则: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违规带来的恶果,谈谈感想。

第三课 我们给自己定规则

一、教学目标

1.试自己制定规则,体会规则是大家制定的,或是在征得大家意见的基础上,由相关部门制定的。大家定的规则,需要大家来共同遵守。

2.懂得遵守规则靠自觉。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尝试自己制定规则,从中知道大家定的规则,需要大家共同遵守。懂得假如不遵守规则,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教学难点

明白不能只想到自己,还要考虑别人的利益,进而使学生进一步感受遵守规则与大多数人利益的关系。

三、课前准备

a)教学课件

b)搜集有关违规造成的恶果的事例。

四、教学过程

(一)看图引入

a)出示教材插图

b)提问:看了这幅图,你们知道什么意思?你们在学习上、生活中遇到过这种情况吗?这时,你想到什么方法?板书课题:我们给自己定规则。

(二)学文明理

1.出示教材插图,想:同学们怎样制定规则?制定了什么规则?

2.结合教材上的事例,让学生总结规则是怎么制定出来的。思考以下问题:

(1)为什么要定规则?(出现矛盾,要协商解决矛盾,需要定规则。)

(2)在规则中要注意什么?(要考虑多数人的利益,要公平,还要易于操作等。)

21 (3)规则需要得到谁的认可?(大多数人的同意。)

3.假如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们班,我们会怎样定规则

4.举出本班看图书情况汇报混乱的现象的例子。

(1) 让学生讨论,制定看图书的规则。

5.小结:在集体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当各方的愿望发生冲突时,就要互相协商,定一个大多数拥护的规则。规则是我们自己制定的,大检查都要遵守。

(三)活动天地

1.提出:什么是“我理想的班集体”?学生自由讨论,得出结果。

2.根据刚才的讨论,找找班里哪些地方还不够理想。(让学生从改进自己班集体的角度查找班里的问题)

3.针对班里出现的问题,大家共同定个班级公约。

(1)学生自由提出班级公约。

(2)共同讨论提出的公约符合不符合班里的实际。

(3)选取符合班里实际,大多数人拥护的,作为班中的公约。

(4)把公约抄写好,贴在墙报上,说一说自己是否能做到。

4.教师小结:

(四)深化导行

1.出示一些学生不遵守规则的图片,提问:为什么有些时候,明明知道规则要求,但没能自觉遵守,是什么原因?

2.引导学生讨论图中几个同学的想法和做法。

3.想一想生活周围有没有这种情况?当别人没有按规则做,影响到你,你是怎样想的?

4.想一想,说一说,自己有没有因违反规则而影响别人的情况? 5.教师小结

(五)教学延伸

1.看图片:违规造成的恶果。

2.说说生活中、学习中违规造成的恶果的事例。

(六)总结

1.学了这篇课文,你学会了什么?

2,-教师:在集体和社会生活中,不能只图自己一时快乐,还有考虑到做事的后

22 果,遵守规则与大多数人利益有关。

第四单元 我的角色与责任

第一课 我是谁

一、教学目标

1、体验不同场合下的角色变化,观察、思考不同的角色应有的不同社会表现和应承担的责任。

2、增强责任意识,知道自己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应出承担的责任。

3、体验承担某项任务,感受认真履行职责并完成任务后的愉悦。

4、知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维护集体荣誉是作为集体一员应尽的责任,愿意承担和认真完在集体的任务。

二、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

1、教学重点

体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同角色,并愿意在现实生活中当好自己的角色。

2、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对比,认识不同角色对人的不同要求和所应承担的不同责任。

3、教学关键点

通过观察对比,认识不同角色对人的不同要求和所应承担的不同责任。

三、课前准备

课件、相片、调查报告

四、教学过程

(一) 识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角色。

1、教师以自己为例问学生:“我是谁?”

学生回答后,出示教师自己在不同场合的照片,如商店里、家里、旅游景区里,让学生感受到在不同的场合下,人的角色是不一样的。

2、设置场景,让学生说说“我是谁?”

(1)在学校里。

(2)在商场里。

(3)在家里。

(4)在公共汽车上。

3、身边的人是谁?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班上交流。

23

(二) 认识不同的角色对人的不同要求

引入: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每个人都在不同的场合担当不同的角色。

1、学生讨论你认为怎样的老师才是一名好的老师?

2、小组讨论:怎样做才是一名好学生?

3、小组表演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担当不同的角色,那应该怎样做才能当好这些不同的角色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表演、讨论。

学生上台抽取题目根据教师提供的场景进行表演。

表演场景:

(1)秋游动物公园。

(2)到图书馆借阅图书。

(3)乘车去清晖园。

(4)去超市购物。

课题在电脑出现

图片:教师自己在不同场合的照片

在各种地点的图片

声音:背景音乐

文本:各种场景

各种地点的图片

(5)去剧院看电影。

(6)奶奶生病了,你回家该怎么办?

4、师生合演

表演的场景是文具店里,教师是售货员,学生是顾客。

表演后,学生评价。

5、角色互换

(1)假如你是老师,你会怎样对待学习上的后进生、顽皮生、家庭困难生等。

(2)假如你是家长,谈谈你对孩子的希望是什么?如果孩子顽皮,学习退步,你会怎样做呢?

(三)小结

师:同学们能干,评价很到位!在生活中由于场景不同,参照对象不同,我们所承担的角色是不一样的。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儿女,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

24 商店我们是一个小顾客,在车上我们是一个小乘客„„根据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参照对象,我们要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每一种角色都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当好生活中各种不同的角色。

板书:

在汽车上 乘客

我是谁 在商店 顾客

在学校 学生

第二课 我的责任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初步形成责任意识,知道自己的事情能做的应该自己做,作为家庭、社会的一员还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2、热心参与家务劳动和学校的活动,并能主动承担一项任务。

情感目标:

1、体验不同的角色应承担的不同责任。

2、增强责任意识。

行为目标:

1、知道自己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

2、自己的事情,能做的应该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

二、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增强责任意识,热心参与家务劳动和学校的活动,并能主动承担一项任务。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承担的不同责任。

四、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电脑出示课文63页的插图。

2、讨论:这些事情该由谁来做?

3、分析图中的事情,哪些是自己会做的?哪些是自己不会做的?

25

4、说一说,议一议:对于自己会做的事情,自己是否做了?

(二)板书课题:我的责任

(三)探讨明责任

1、让学生进一步回忆,自己家中每天都有哪些家务事,这些事都由谁来做的。

2、启发学生讨论:这些事情当中,有哪些是自己可以做的?

3、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写出自己在家中能够做和应该做的事情。并进一步思考:我能为学校为班级做些什么?

4、教师在收集学生的答案后,给予肯定。并完成表格的填写。

5、齐读句子:自己的事情,能耐做的应该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家中、学校、社区的事情大家都来做。

(四)提出建议

1、观察第64页的插图,看看说了什么事情。

2、让学生谈谈有没有与教材第64页中的同学类似的情况。以小组为单位,大家想一想,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3、各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教师给予点拨。

4、各小组选出代表,以表演的方式,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好办法。

(五)品质升华

1、观察第65页的插图,看看他们给自己找了什么岗位?

2、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我给自己找岗位。

(1)在教师的帮助下,大家将班里的事情分分工,每人承担一件具体的事情(可以多人承担相同的事情)。

(2)在家里,请学生与家长商量,给自己找一件具体的事情做(例如扫地、洗碗等)

3、做这些事之后,大家先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做好?一星期后,在班会上交流做这些事的感受。

附板书设计:

明白责任

自己会做的事应该做

我的责任 该做什么 自己不会的事学着做

26

第16篇: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2014-2015学年度)

本人承担了三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对一学年来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在这一学年中,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本人尽职尽责。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

教学中论题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效的教学途径。所任科目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成绩良好,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总之,通过一学年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思品教学要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开放性的思品教学就是从多方位多角度改变传统的思品教学的某些弊端,使思品教学充满思辩色彩,充满生机活力。它以大思品为理念,以开放的氛围为前提,以开放的课堂为核心,以开放的实践为基本渠道,以主体参与贯穿始终,以提高思品教学实效为根本,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终极目标。

传统的思品教学是“封闭”的,“静态”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缺少儿童畅想、畅言,更谈不上思潮涌动,缺少主体参与,即使有一时的热情又能持续多久呢?本学期三年级的思品教学总结如下:

1 开放教学要打破教学场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教学外,还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教室以外的场所去进行教学活动。

2 开放的动态式讨论、小组合作形式,使学生的主体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得到了“全身心”的投入上,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特别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在有了更为真切的情感体验,有利于道德认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同时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 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

我们的作业设计要冲破封闭的圈子,向课外延伸,跟生活接轨,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变得生动、活泼、有趣。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节思品课就能解决的问题,为配合好思品教学有一定的强化规范训练,结合思品教学制定每周每月的规范目标,使课堂上的热情延伸到课外。经常不断地进行课后导行、巩固,才能使学生把热情倾注到所接受教育的内容上,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015年6月

第17篇: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2013.12 《品德与社会》这一门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的一门新课程。它的设置反映了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的时代要求,也顺应了课程综合化的时代潮流。新课标要求:《品德与社会》的内容标准由6个主题构成,即: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的家乡(社区)、我是中国人、走近世界。本册教材划分为五个单元:《我学习,我快乐》、《家庭因我更美丽》、《共享友爱阳光》、《谢谢你,家乡的劳动者》、《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体现了“同心圆扩大”的教材设计框架。为了更好的上好本册教材,我积极学习研究教材特点,钻研新课标的要求,尽量做到一课一得,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让学生学有所获。现就本学期《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一、明确课程性质,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精神,使孩子们的文明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得到较好培养

本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定为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全面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

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例如我在讲授《我学习,我快乐》这一单元时,我积极开展“把各种有趣的一分钟记录下来,说说自己的感想”的活动。要求学生设计自己的学习时间表并总结自己好的学习方法,建立自己的学习档案。班上43个学生都建立了自己的小档案,这对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二、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从身边的人或事影响孩子

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需要才产生道德。同时,社会常识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我在上课时都特别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以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为根本。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例如在讲授《谢谢你,家乡的劳动者》这一单元时,我要求他们做一回小记者,采访身边或者亲人中的打工者,写下自己的采访记录。寻找身边的做出了一定成绩的人物,了解他们的事迹,自己制作一张“状元榜”。孩子们都做得很认真,不仅了解了身边的劳动者,还树立了勤劳致富的观念,形成了热爱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

三、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新的教学目标观告诉我们,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些社会知识、规范和准则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态度,以及思考问题的取向,如换位观(假如我是你,假如你是我)、双赢观(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依存观(我离不开你,你也离不开我)、分享观(有福同享福更增,有难同当难减少)等等。这些都是一个具有共生性特点的现代人必须具有的基本观点、基本态度,是他能够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并能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我在教学中有机地结合《共享友爱阳光》这一单元,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学会珍惜师生之情、同学之情,走进社会,真正学会生活、感悟生活。

四、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潜能生的转化

学期初,我制定了潜能生的转化计划。对于本班刘思佳和樊青嵩两名学生,我采取多跟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让他们的性情慢慢改变,学习态度端正了,学习兴趣更浓厚了,并且跟他们的家长经过几次交流,让家长也感觉到孩子在自己的悉心引导下,一天天在成长,一天天在进步,对孩子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刘思佳和樊青嵩两个孩子明显进步。

五、俭以养德,创设情境,提高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地球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在我的教育教学中,我随时随地引导孩子们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好孩子,提高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

互作用来实现的。我通过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环保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做一个环保的好公民。 本学期由于改革了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大大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听其形”、“观其声”、“动其情”、“悟其理”,从而强化了感知理解,丰富了想象思维和情感,深化了道德观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18篇: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本人承担了三年级品社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对一学期来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在这一学年中,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本人尽职尽责。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

教学中论题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效的教学途径。所任科目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成绩良好,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教学中把品社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总之,通过一学期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品社教学要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开放性的品社教学就是从多方位多角度改变传统的品社教学的某些弊端,使品社教学充满思辩色彩,充满生机活力。它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开放的氛围为前提,以开放的课堂为核心,以开放的实践为基本渠道,以主体参与贯穿始终,以提高品社教学实效为根本,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终极目标。

在教学中我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1开放教学要打破教学场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教学外,还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教室以外的场所去进行教学活动。《欢迎来我家》一课,我就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内、甚至在校外组织活动学生讨论做到待客和做客的基本礼仪,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开放的动态式讨论、小组合作形式,使学生的主体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得到了“全身心”的投入上,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特别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在有了更为真切的情感体验,有利于道德认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同时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

我在作业设计中冲破封闭的圈子,向课外延伸,跟生活接轨,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变得生动、活泼、有趣。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节品社课就能解决的问题,为配合好品社教学有一定的强化规范训练,结合品社教学制定每周每月的规范目标,使课堂上的热情延伸到课外。经常不断地进行课后导行、巩固,才能使学生把热情倾注到所接受教育的 内容上,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差生的转化

学期初,我制定了差生的转化计划。对于本班张如锦和何家峰两名学生,我采取多跟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让他们的性情慢慢改变,学习态度端正了,学习兴趣更浓厚了,并且跟他们的家长经过几次交流,让家长也感觉到孩子在自己的悉心引导下,一天天在成长,一天天在进步,对孩子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这两个孩子明显进步。

5俭以养德,创设情境,提高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地球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在我的教育教学中,我随时随地引导孩子们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好孩子,提高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我通过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环保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做一个环保的好公民。

本学期由于改革了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大大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听其形”、“观其声”、“动其情”、“悟其理”,从而强化了感知理解,丰富了想象思维和情感,深化了道德观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曙光小学

张红梅

第19篇: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2017年秋季)

教师:陈庶

紧张的一学期已结束,为了更好的开展下学期的教学工作,提高本班教学成绩,现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及学生掌握情况

本学期圆满完成了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学生掌握情况如下:

1、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认识了生活,适应社会。

2、通过学习、实践、体验、引导学生学会了研究社会问题的基本方法,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生活的基本技能和符合社会的价值观念,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广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主题学习,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社会性的良性发展。

二、主要成绩和经验

1、开放教学要打破教学场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教学外,还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教室以外的场所去进行教学活动。

2、开放的动态式讨论、小组合作形式,使学生的主体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得到了“全身心”的投入上,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特别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在有了更为真切的情感体验,有利于道德认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同时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

我们的作业设计要冲破封闭的圈子,向课外延伸,跟生活接轨,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变得生动、活泼、有趣。

4、抓好培优扶差工作。我认识到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培优扶差工作至关重要,只有把优生培养好了,优秀率才能升高,班级才有榜样;也只有把差生的转化工作做好,才能提高合格率,并为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扫清障碍,利于班级良好学风的形成。因此,我坚持做到有计划、有效果、有记录、有辅导、有鼓励、努力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

5、加强学生成绩管理,使用好成绩册。对学生的作业情况、提问效果、课前活动、等等表现都做出公正、准确的评价、登记,并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三、存在的不足

1、对学生要求不够严格,导致一部分同学应该记忆的东西没有记住。

2、教学以传统方法为主缺少创新意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不够成功。培优扶差工作做得不够扎实,培优目标不明确;

3、个别学生的不良的学习习惯还有待进一步引导改正。本班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发言积极,导致课堂纪律比较乱。

4、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以为品德与生活不是主要科目,学习积极性较差,虽然所学内容浅湿易懂,却不能很好地掌握。

5、继续更新观念,努力实践主体教学;积极运用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加大科研促教的力度,努力撰写有较高质量的教学论文;继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四、改进的具体措施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索学习方法。

2、多读,多说,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际中掌握知识。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行“一帮一,一对红”的方法,促进全班均衡发展。

4、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品德与生活实践活动,引导他们有实践活动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总之,在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有得有失,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要努力,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20篇: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教学工作总结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教学工作总结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本学期我任教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在教学中,我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以及实际学情,设计教学方案,扎扎实实抓教学。在工作中,我不断反思,总结,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下面我对本学期的《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进行总结。

一、加强理论学习,为课前备课教学指明方向

抓好教学,掌握理论是关键。我认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掌握本学科教学理念,我深知备课要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并能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经验出发,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不同类型的课,认真预设教学,为上好每一堂课做好充分的准备,更懂得了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二、读透教材,严抓教学,力争课堂的有序、有趣、有效 在教学活动中,我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学生展开活动。小学生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我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小学生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作为教师,我首先是对自己有信心,对学生有信心,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以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的态度投入到实际教学当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深感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帮、导、带的重要作用,努力确保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促使教学最终实现它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学有成效的目的,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三、以鼓励性评价为主,讲究评价方式多样化。

评价应求“全”,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生活动和实践过程等,进行全面而有针对性和合理性的评价。其次是评价渠道多样化,采用教师评、学生小组互评、自评、家长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并且评价讲究及时、适度,这样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很多情况下都能得到老师的鼓励和学习引导,充分地发挥评价的功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受到老师及时的表扬、激励,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通过《品德与社会》课与班级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大部分保持良好的品德与生活学习兴趣,并养成了良好的品德与生活习惯。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加强专业教学水平。教师的专业即是教师之本,我将是具体的教研活动中,在教案编写、课堂教学、课后反思等方面加强钻研,不断提升自己的教研能力、教学水平,并通过听课加强互相学习,通过撰写反思、教学论文等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让《品德与社会》教学更有趣、有效,更富创新思想,更能促进学生的成长。

0

5、1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