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工作总结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1-06 08:35:21 来源:教学工作总结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北师大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为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我认真学习了有关教学方面的书刊,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师们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工作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在教学上,我本着立足现在,放眼未来的理念。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进步,现对本学期的工作作如下总结:

1、认真钻研教材。在备课时,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教法,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设计课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作了详细的记录,每一课做到“有备而来”,并制作了有趣的教具,课后及时作出总结,写课后记,并认真收集各课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2、增强上课技能,提高上课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条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加强师生交流,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尽量讲得少,学生动口动手尽量多,同时照顾各个层次的学习能力,让各层次的学生得到提高。

3、虚心请教其他教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上积极征求同年级教师的建议,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们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

4、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一点,我常常收集资料,并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批改作业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总结,进行透彻分析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5、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 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对后进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的辅导,更重要的是思想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它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方式激发他们的求之欲和上进心,从而自觉把身心投入到其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了,使学习成为他样自我意识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方法,提高他样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补缺。

6、狠抓学风。我所教的班,上课时候比较认真,大部分学生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但有为数不多学生,学习上有问题不敢问老师,作业也因怕分数低而抄别人的,这样就影响了成绩的提高,对此,我狠抓学风,在班级里提倡一种你追我赶的风气,从期末看来,成绩不理想,存在的不足还很多,如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完整,这些有待以后改进。

回顾一学期,心中如秋水般清澈平和,精诚合作是我们的行为准则,沟通信任是我们处事的方式,我们用真诚的努力去实践着我们共同的誓言:为了孩子的明天,我们甘做人梯,甘为儒牛。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白银区三校教师:周少秀 2014年1月7日

寒假作业设计:

1.学校配发的数学寒假作业。(必做)

2.自己从书店买一本四年级数学上册单元试卷,独立完成。

(必做)

3.每天自己或家长编两道于生活密切相连的数学题并完成。

(必做)

4.预习四年级数学下册所学内容。(选作)

推荐第2篇: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这学期,我担任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我发现四年级大部分学生都聪明灵活,想象力丰富,上课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学习成绩比较理想。但也有少数几个同学基础比较薄弱,思考速度慢、书写速度慢、对新知的理解也比较慢。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标的具体要求,现将一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钻研教材、准确传授知识

在教学中我认真钻研教材,为了准确的传授知识和找出知识传授的捷径,我经常请教有经验的老师。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标的具体要求,我作了一下几点尝试:

1.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每节新授课都做到“有备而来”,认真阅读教材、教参,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编者意图,每个知识点在全套教材的地位及其与前后相关知识联系和衔接,做到高屋建瓴,胸中有沟壑。观看优秀课例,积极征求同组老师意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起点,确定每节课的重难点,思考应该选择什么样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设计完备的教学预案。其次是努力增强教学技能,做到每堂课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

2.及时巩固与定期复习相结合。每节课新授知识都会在当时当天及时巩固,第二天进行适当复习,一段时间后进行第二次复习,提高复习效率。本册教材除了

二、

五、七和八单元教学,其余全是数与代数的知识,其中计算是教学的重点,为了帮助孩子提高计算速度,每天安排一学生出两道计算题给我检查,并担任小老师批改其他同学的练习从而达到提高他们计算的速度及准确率。3.作业布置与批改。本学期我精选练习,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地布置作业,力求使每一次练习起到最大的效果。对学生的每一次作业都认真及时地批改,并做好错题记录和分析,针对不同的错误分别采取个别辅导和集体评讲的方式及时补救,根据错题记录和分析,制定阶段复习计划和期末复习计划,做到有的放矢。

二、致力于数学教学的优化

1.注重课堂气氛的活跃。沉闷的课堂气氛只会让学生昏昏欲睡,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尽量给学生创设喜闻乐见的学习情景,使学生能比较直观形象地理解知识。比如在数与代数的几个单元,分组竞赛,前三名有奖励,激发他们外部学习统计的同时还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氛围;在学习第五单元位置与方向时,让他们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回家的路线;在开启学习正负数时,插入个小游戏提高课堂气氛。

2.注重与学生的交流。“理解”是建立师生情感的纽带与桥梁。理解学生就是要以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来感染学生,给他们一张笑脸、一颗诚心、一份真情。当学生取得好成绩,获得成功时,要给以祝贺和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要给以安慰和支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与他们同甘共苦,使之明了老师的一片真诚与苦心。

三、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对后进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的辅导,更重要的是思想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更重要的是使之对它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方式激发他们的求之欲和上进心,从而自觉把身心投入到其中去,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技能。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二〇一七年一月十一日

推荐第3篇: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16、确定位置

(一)教学反思:

新课标明确提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学习的过程”。在平时的生活中同学们已经初步接触过数对表示位置,只不过没有规范书写,如我班表示第一组第三个就用1--3表示。用学生生活中的情境引入新课,使学生感到确定位置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加深了学生对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印象。

17、确定位置

(二)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具体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能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在教学中我抛出大象馆在猴山东北面,你能找到大象馆的具体位置吗?引导学生发现还要知道具体的方向。接着我又抛出大象馆在猴山的东偏北30度,现在你能指出大象馆的具体位置吗?通过讨论学生发现还是不能找到,那么还要知道什么呢?学生马上能说出还要知道大象馆到猴山的距离。通过这三步的练教学,学生知道了判定方向的方法,再由学生描述,方向就准确的多了,最后用语言写出来。

18、温度教学反思:

新课程强调:数学学习应该是一个思维活动,而不是程序操练的过程。学生总是带着自己的数学现实参与课堂教学,不地利用原有的经验背景对新的问题作出解释,进行加工,从而实现对新数学知识、数学思想的意义建构。在“温度的读写”这一环节中,首先考虑让学生感知负数产生的必要性,以温度为切入点,通过学生感知零上温度、零下温度的冷暖,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正负数是表示在一个情境中成对出现的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在温度计上拨出零上和零下温度,操作性强,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此基础上再通过一系列的操作、观察、讨论,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明确感悟到:在温度中,0℃是区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比0℃高的温度用正数表示,比0℃低的温度则用负数表示。最后教师结合学生的操作结果,引导学生进行正负数大小的比较。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正负数大小的比较这一知识点上温度计教具发挥了很大作用。

19、栽蒜苗

(一)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通过结合实验数据画统计图的活动,体会统计图中1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必要性和灵活性。理解条形统计图上的数据所表示的各种信息。会将实验中所得的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教材在85页的“实践活动”已组织学生栽种蒜苗并作数据记录。学生在这一活动中,经历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以及分析的过程。教学过程分为三步:第一步,交流实验观察记录的数据;第二步,将各小组记录的数据填入统计表;第三步,讨论如何将所得的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在学生绘制条形统计图时,对单位量的选择,教师不要作硬性的规定,每个小组可以根据蒜苗高度范围确定单位量。然后再交流讨论。 20、栽蒜苗

(二)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经历处理实验数据的过程,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并进行简单预测。在教学时,我利用学生栽蒜苗的实验数据,向学生提出“如果想知道蒜苗生长的趋势该用什么方法”的问题,供学生讨论。在学生的讨论中,引出折线统计图。接着,师生共同讨论画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并让学生亲自试一试。本活动的另一个要点是能根据折线统计图提供的有关信息,了解并预测蒜苗生长的趋势。所以,当学生认识了折线统计图后,接着应是分析与预测:如蒜苗第10天大约长到多少厘米,蒜苗第20天约长到多少厘米?

1、数一数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较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在课前我就布置学生自己去寻找有关万以上的数的信息,在课堂中又为学生准备了大量的于大数目有关的现实情境,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一万、十万,甚至更大的数到底是多少,大数在孩子的头脑中不再是没有意义的。在教学计数单位时,从已经学过的个级入手,结合计数器,学习万级、亿级,以及各个数位之间的关系。本节课的教学太保守,始终牵着孩子走。如学习万级的计数单位后完全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探索亿级的计数单位,各个数位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发现。

2、人口普查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会正确的读数、写数。在教学时我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把该内容分成2课时教学。由于学生对万以上的数位顺序表还没有完全熟练,所以在课堂中我花了10分钟的时间帮助孩子巩固万以上的数位顺序表。只有学生熟练地记住数位顺序表,才能顺利地学习读数、写数。在教学读数时,我还特别强调学生分级。引导学生认识四位一级,从最高位读起,每一级的读法都和个级一样,读完亿级在后面加个亿字,读完万级在后面加个万字。

3、近似数教学反思:

在课前让学生去收集一些数,课堂上老师又出示大量的数,通过观察讨论这些数的意义,将数据进行分类,从而找到共同的特征,引出近似数。教学完这一内容后,我发现学生只是知道什么是近似数,但为什么要用近似数还没有完全感悟到。在教学近似数的求法时,抓住什么是四舍五入法?为什么四舍五人到哪一位就看它的前面一位就可以了?四舍五入到万位于精确到万位的意思是一样的。

4、平移与平行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是在学习了平移和直线、射线、线段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根据这一理念,我在教学中通过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平移,引导学生动手移窗户、同桌之间移铅笔盒,课件演示铅笔的移动等让学生感受到由平移与平行线的关系,平行线之间的特点。然后让学生通过折一折、画一画、找一找等实践活动,抽象出平移与平行的关系,平行线之间的特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探究的趣味性。

5、画角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量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有了量角的基础,学生在画角时的困难相对来说已减少了。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让学生的自主探索上,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索,总结画角的基本方法。在教学时我让学生想办法画一个60°的角,有困难的学生看书自学新课——画角的方法与步骤,试着画角,然后小组交流,谈谈自己画60°角的方法。哪一个同学画得好,还有哪一个同学不会画,让小伙伴帮帮他。在学生初步掌握画角的方法之后,我要求每小组的一个同学在小组内展示画角,边画边讲,其它三人边听边纠正评价,力争让所有同学都能熟练的画角。最后引导学生小结画角的方法:一画射线,二重合,三找点,四连线,标出角度,再检验。

6、卫星运行时间教学反思:

《卫星运行时间》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的内容。本课通过一些有关人造卫星运行的数据,让学生学会能对较大的数进行估计,并在具体活动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这节课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课,我将重点主要放在计算方法的探究上,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再小组合作具体讨论交流;从而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估算教学也是非常重要,对于一些学生来讲,估算较为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我过于担心学生不会估算,所以就使劲提示,结果估算这一环节花费时间过长,影响了下一环节,导致试一试没能让学生充分的练习。本节课教学节课重点体现的是“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这个新理念,提供了大量的时间给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对数学知识的感受和体验,关注孩子获取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的层次性和递进性,围绕它还创设了生动的情境和丰富的竞赛游戏。

7、乘法结合律与交换律教学反思:

根据数学新课标理念,我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经历探索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上。课开始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特殊算式的口算,例如:25×4,125×8,25×8等,为学习简算作铺垫,再让学生猜一猜情景图中用了多少个小正方体,并估一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接着出示课本情景图,通过从不同角度观察写出计算小长方体个数的不同算式,在计算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合作交流讨论后,举例验证,进而建立模型,归纳总结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最后应用规律,由学生独立尝试练习,集体交流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运算。课后仔细分析,我觉得从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来看,应该让学生边学边练,讲完乘法结合律就来进行简便运算的教学,这样更利于运算定律的掌握、理解。并不是每次按照学生上课随机调整教学就是灵活的课堂,就是符合教学规律,有时也应该把学生调整到自己预定的计划、预期目标、认准的方向去。

8、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学生学习中,难免有疑点、难点,教师应及时发现,并抓住它,站在儿童的角度,以儿童的思维去介入,用儿童的语言去帮助,和学生一起探讨、研究,分解学生探究的难点,使难点不难,让学生容易明白。 对于“乘法分配律”概念,老师们都是这样描述的: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用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第一次教学时,我照本宣科,反复讲解,但每次作业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如(3+5)×8=3×8+5。究其原因,是没有真正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所以第二次教学时,我就采用适于儿童理解的语言来理解乘法分配律:如9×99+99是这样描述的:9个99再加1个99共有10个99,写成算式就是:9×99+99=(9+1)×99。无需重复,学生居然能迎刃而解。

9、图形的旋转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度。数学教学应是活动教学,在课堂上我尽可能地创设机会让学生“做”数学。我带领孩子们仔细观察钟表和风车旋转的过程,分别认识这些实物是怎样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明确旋转的含义,探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我引导学生讨论,观察旋转的图形是看整个图形简单些还是选择图形中的一个点来观察简单些?图形绕一个点旋转,这个点在图形旋转时位置发生了变化吗?请同学们用准备好的三角形纸板自己旋转一下,并将旋转前的图形和旋转后的图形都描下来,然后进行比较。并且要求学生明白在表述图形的旋转时,一定要说清“图形绕哪个点旋转”“是向什么方向旋转”“旋转了多少度”这三点。引导学生小结旋转时要掌握了中心点不动,图中的其他点围绕中心点动的原则,作图时就不那么容易出错了。学生在画90度角时寻找起始边就清楚多了。课开始我引导学生学习旋转地方法,有顺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

10、买文具教学反思:

在三年级就学过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所以教学中应抓住新旧知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对比教学。相同点:计算方法(都是从高位除起,一位一位的往下除,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计算要求:余数要比除数小、书写格式一样。不同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先看前一位,前一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再一位一位的往下除。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先看前两位,前两位不够商1,就看前三位,再一位一位的往下除。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要让孩子明白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算理。如:80÷20=4 把80表示8个十,20表示2个十,8个十中每2个十分一份,可以分成4份,说明80里面有4个20,80÷20=4。追问:为什么4写在个位不写在十位?因为4写在个位表示4个20,写在十位表示40个20,40个20是800而不是80。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避免商的数位写错。

11、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反思:

我们常说的快慢指的就是速度。可是到底什么是速度,速度的快慢又与什么有关呢?学生便不太清楚。所以在情境中,教师通过刘翔夺得110米栏冠军的成绩表以及我校运动员与刘翔比赛的成绩分析,使学生知道了在路程相等和时间相等的时候怎样比快慢,并明确了速度的快慢与路程和时间有关。同时也埋下一个伏笔,如果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又该怎样比快慢呢?进而揭示课题。当学生理解到1时、1分、1秒这样的时间内行驶的路程就是速度时,教师给出“单位时间”的概念,进而引导学生概括出“速度”的意义,既体现了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12、参观苗圃教学反思:

计算教学应该是整个数学教学中最枯燥无味的,也是学生最不喜欢的。在这节课中,我所设计的各项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自然地理解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在教学中我重点引导学生理解“154÷22=你是怎样算的?”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算法;“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算理的理解。“154÷22=为什么你要把22看作20来试商?” “120÷18=为什么你要把18看作20来试商?”“为什么要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加深对算法和算理的理解。

13、秋游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具体的情境,体验“调商”的过程。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课教学中,我精心设计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数学情境,把那些需要学生解决的矛盾问题带到一定的情境中去,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学时,我让学生说一说情境图上的信息,然后讨论怎样安排乘车,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引出第(1)题;接着估计商的得数。教材中呈现了两种估计的方法:一是把除数看作整十数,估计约需要 9 辆车;二是车辆数直接取整十数,知道需要的车辆应比 10 辆少。在讨论时,学生可能会有其他的估计方法,只要他们说得合理,就应肯定。在试商的过程中,学生仍会把“34”看作“30”来进行试商,但在具体的计算时,会发现“9 × 34的积”比被除数大。那么,积大了说明什么,为什么会大呢,这些都是讨论的重点问题。学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那么商是改大还是改小,自然就理解了。

14、商不变规律教学反思;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尝试从学生感兴趣的实例引入,从学生的反应来看比我原来直接出现一些数学算式,让他们直接计算的效果更好。课的开始我首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悟空摘来了一些桃子,他拿出20个分给10个小猴子吃,小猴子们觉得太少了;于是悟空40个分给20个猴子吃,小猴子还是不满意。于是孙悟空又拿出200个桃子分给100个猴子吃。同学们你们认为谁最聪明呢?于是我很顺利的就引入了本课的教学。教学中我紧紧抓住:“孙悟空总是分给每个猴子2个桃子,你发现什么诀窍吗?”这个关键引导学生从自己编题到自己动脑探索,从数之间的变化得出“商不变”的规律,期间教师扶得少,学生创造的多;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一条数学性质,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进行合作,还学习了“像数学家一样进行研究、创造”。同学们学习积极性很高,人人参与互动学习,通过列式、比较、讨论,学生自己总结出了商不变的规律,同时还有个别同学能指出希望同学要注意的地方,这一点讲的非常好,从这里我看到了学生的潜力。

15、中括号教学反思:

计算课教学是学生最不喜欢,老师最不愿意认真备课、最容易忽视的教学内容,可是数学中计算又占了很大一部分,一些课堂上没掌握计算方法的同学课后就要在大量的练习中寻找方法,这样就给学生增加了学习负担,所以计算教学教师也要认真备课。在这节课中,我抓住为什么要用中括号?中括号里的小括号算完后是用中括号还是用小括号?在用脱式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发现下一步没算到的要注意抄下来。为什么一定要用脱式计算?等一系列的问题研究,通过探索学生完全掌握了中括号的运用方法。

推荐第4篇: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目标:

1.学生将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能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方法;认识近似数,能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对大数进行估计。

2.学生将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掌握计算器的运用方法,会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3.学生将理解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地计算;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经历探索商的变化规律的过程,初步掌握探索的方法,并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体会中括号运用在计算中的必要性,并能正确计算带有中括号的三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4.能认识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5.将能识别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表示直线、线段与射线;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垂线,知道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理解平角、周角;会用量角器量(画)指定度数的角。

6.学生将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变换制作美丽图形的过程,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能在方格纸上进行图形变换的操作活动,说出图形变换中的平移或旋转的过程。

7.学生将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数对来表示物体位置;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

8.学生将体会统计图中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并进一步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理解复式统计图的实际意义,并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复式统计图;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将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并能从折线统计图上预测事物变化的趋势。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更大的数、乘法、除法、生活中的负数、线与角、图形的变换、方向与位置统计等教学内容。

1.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掌握大数读写的方法,认识近似数及其作用。

2.第三单元“乘法”。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乘两位数,对一些较大的数进行估计,认识计算器以及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3.第五单元“除法”。本单元的学习是小学阶段整数运算的最后一个章节内容。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速度、时间与路程的数量关系,探索商的运算规律以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4.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认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负数,对此学生已经积累了比较多的生活经验。

5.第二单元“线与角”。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

6.第四单元“图形的变换”。在第一学段的学习中,学生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的现象,能在方格纸上作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本单元是在上述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具体实例的展示,使学生体会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平移,可以设计出一个美丽图案。

7.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某一点的位置,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在第一学段中,学生已经认识了8个方向和简单的路线等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而本单元的学习则又是第一学段学习的发展,它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的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

8.第八单元“统计”。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以及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三、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小学第一学段的学习方法。大部分学生学习常规好,喜欢学习数学,对所学知识掌握较好,并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是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也就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8.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差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推荐第5篇:四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四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翁宁宁

一、教学内容完成情况与学生掌握情况

本学期圆满完成了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学生掌握情况如下;

1、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并通过观察和实验,对物体运动的形式和状态进行判断;能利用简单工具测量物体运动过程中位置和时间的变化,并能利用语言或图表描述解释物体位置与运动的关系;能通过亲历各种活动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位置与运动、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能将搜集到的资料制作成卡片。

2、能从自己的日常生活入手,对有关运动的现象、形式、状态等感受兴趣;能提出自己最想研究的问题,并愿意与同学进行分工、合作,体验讨论与交流的乐趣;能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实验结果;能积极开动脑筋,大胆设计科技产品。

二、主要成绩和经验:

注意做好课前准备,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学习大纲和教科书,准备好每节课必要的实验教具,做到先备课,后上课的习惯。坚持理论和实际结合进行教学,使学生容易汲取,从而使教学任务能够按计划完成。同时,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一学期下来,我积累了不少教学经验,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1、关照学生参与的能力。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就要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把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想象到的用自己的话归纳出来,然后在合作、协调、讨论及在教师的引导下,作出正确的判断。要真正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进程,教师在课前要做好课前准备,也要布置学生按每节课的要求,做好课前准备,带齐实验器具,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依照提示就能热热闹闹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2、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在课堂教学中不难发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关键是激发学生做一个积极劳动者,勤动手、动脑、动口。

3、丰富学生参与的方式。丰富学生参与的方式,就是改变过去以教师讲、学生听,死记硬背的教学手段。自然课教材的特点非常抽象,要让学生在观察实验中发现秘密,获取新知识。如果教学中只是老师讲、学生听,就会显得很不协调,太干瘪了。如在自然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在教师的指导下,勤于动手动脑,仔细观察,就会获得新的科学理念。

三、存在的不足之处

在教学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自己经验的不足,仍存在不足之处:

1、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上课听讲不认真,家庭作业经常完不成。

2、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学生家庭的不配合,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总之一学期来,工作中有得有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更加努力,争取做到更好。

总之一学期来,工作中有得有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更加努力,争取做到更好。

推荐第6篇:北师大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

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

复习一 词语 第一单元

起承转合 娓娓动听 身临其境 戛然而止 引人入胜 桃李满门 恭恭敬敬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远近驰名 严谨庄重 万世先师 无心插柳柳成阴 第二单元

面面相觑 训练有素 小心翼翼 心驰神往 巨石嶙峋 嫦娥奔月 月下花前 月下老人 月地云阶 月露风云 闭月羞花 戴月披星 日月交食 岁月蹉跎 花好月圆 花容月貌 日积月累 日新月异 水中捞月 经年累月 众星捧月 峥嵘岁月 明镜高悬 明眸皓齿 明辨是非 明察秋毫 光明磊落 心明眼亮 莫名其妙 眼明手快 清风明月 春光明媚 淡泊明志 掌上明珠 耳聪目明 来去分明 泾渭分明 弃暗投明 第三单元

雄姿英发 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流入云际 骏马疾驰 襟飘带舞 巧夺天工 叹为观止 不离不弃 张灯结彩 琳琅满目 笑容可掬 尊老爱幼 灯火辉煌 成千上万 汹涌澎湃 热情奔放 身临其境 不由自主 手舞足蹈 载歌载舞 名副其实

第四单元

担水背柴 手脚麻利平平稳稳 风风雨雨 酸甜苦乐 第五单元

水流湍急 高山峻岭 翻山越岭 倾盆大雨 心惊胆寒 震耳欲聋 千钧一发 奋不顾身 浩浩荡荡 碧波粼粼 湖光水色 巍峨雄伟 浩然坦荡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千姿百态 瑰丽多彩 长虹卧波 神态各异 张牙舞爪 回眸顾盼 毛骨悚然 烟熏火燎 寸步不离 第六单元

壮丽山河 玲珑俊秀 壮丽巍峨 能工巧匠 雄伟辽阔 朝气蓬勃 积土成山 积少成多 聚沙成塔 集腋成裘 至高无上 不依不饶 照章办事 出人意料 恍然大悟 第七单元

风土人情 锦绣河山 一马平川 千山万壑 亭台楼阁 断壁残垣 倾盆大雨 双喜临门 风平浪静 五光十色 延年益寿 苍松翠柏 芳草如茵 第八单元

筋疲力尽 小心翼翼 据为己有 满不在乎 第九单元

油然而生 振奋人心 高昂激越 催人奋进 万众一心 勇往直前 抛头颅洒热血 警钟长鸣 豁然开朗 居安思危 繁荣富强 微波粼粼 波涛汹涌 异想天开 不折不扣 第十单元

省吃俭用 筋疲力尽 当牛做马 人来人往 喜气洋洋 手疾眼快 众目睽睽 千恩万谢 拾金不昧 不约而同 突如其来 四面八方 喜出望外 情面难却 自言自语 栉风沐雨 汹涌澎湃 目眩神荡 海天一色 乱石穿空 安家落户

第十一单元 满不在乎 十年九涝 志存高远 乱七八糟 轰轰烈烈 理直气壮 井底之蛙 千里之遥 千仞之高 瞠目结舌 欢天喜地 来者不拒 接二连三 冲锋陷阵 策马扬鞭 分崩离析 自顾不暇 第十二单元

纷纷扬扬 彤云密布 簌簌落落 极目远眺 瑞雪丰年 万籁俱寂 粉妆玉砌 五光十色 若隐若现 冰天雪地 肃然起敬 默默无闻 古往今来 文人墨客 千姿百态

复习三

1、写出含有方位词的地名:(省)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海南

(市)北京、西安、西宁、南宁、南京、济南、南昌

2、写出含有颜色词的地名:黑河、黑龙江、黄山、青海、青岛、银川、金门、

3、写出含有和水有关系的词的地名:香港、上海、青海、海口、泉州、武汉、宁波

4、写出含有地方特产的地名:桂林、铜陵、铁岭、金湖、舞钢、

5、写出带“阳”字的城市名:洛阳、南阳、辽阳、沈阳、安阳、贵阳、阳泉、信阳

6、写出以少数民族语命名的城市:拉萨、呼和浩特、吐鲁番、乌鲁木齐、齐齐哈尔

7、写出含有人名的的地名:中山路、雷锋路、隔塘大街、靖宇县、秦始皇、鲁迅公园

8、写出三个以城市命名的路名:南京路、北京路、中山路、天津路、大同道、

9、写出含有姓氏的地名:孙家屯、苏家沱、高老庄、赵家庄、白家湾

10、写出一些地理位置的成语:千山万壑、一马平川、亭台楼阁、断壁残垣、锦绣河山、

12、写出一些地方的别称(含有城):蓉城、榕城、泉城、江城、山城、春城、羊城、

(注)成都、福州、济南、武汉、重庆、昆明、广州、

13、写出首都:北京、纽约、东京、巴黎、伦敦、柏林、悉尼、

(注)中国、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

14、写出几个地名的谜语:合肥(几个胖子一起睡觉)、无锡(金银铜铁)、重庆(双喜临门)、;长春(四季温暖)宁波、海宁(风平浪静)

15、写出含有地名的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语文复习五(词语归类) 1. 描写老师的词语:

德高望重 为人师表 因材施教 言传身教 诲人不倦 良师益友 桃李满天下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循循善诱 潜移默化 和蔼可亲 无微不至

2.形容关系亲密的词语: 亲密无间 形影不离 亲如手足 情同手足 一见如故 不分彼此 推心置腹 心心相印

3.描写月亮的词语:

明月清风 春花秋月 浩月千里 风清月朗 皓月当空 玉兔东升 4.描写秋天的词语:

金风送爽 雁过留声 秋色宜人 天朗气清 一叶知秋 秋风萧瑟 秋雨绵绵 秋风习习

5.形容人聪明的词语: 文思敏捷 聪明过人 一鸣惊人 足智多谋 才华横溢 出类拔萃 6.描写建筑物的词语:

亭台楼阁 富丽堂皇 雕梁画栋 古色古香 别有洞天 鳞次栉比 金碧辉煌 高楼大厦

7.形容人很多的词语:

人山人海 摩肩接踵 车水马龙 络绎不绝 万人空巷 座无虚席 门庭若市 高朋满座 车水马龙 川流不息 水泄不通 人声鼎沸 络绎不绝 举袖为云 挥汗如雨

8.描写花的词语:

花团锦簇 繁花似锦 百花齐放 姹紫嫣红 迎风吐艳 万紫千红 姹紫嫣红 五颜六色 含苞欲放 百花齐放 五彩斑斓

9.来源于寓言故事:

拔苗助长 守株待兔 自相矛盾 掩耳盗铃 滥竽充数 亡羊补牢 10.来源于神话故事:

夸父追日 嫦娥奔月 后羿射日 精卫填海 女娲补天 哪吒闹海 11.来源于历史故事:

四面楚歌 纸上谈兵 背水一战 负荆请罪 卧薪尝胆 洛阳纸贵 12.冬天景色的词语:

数九寒冬 寒气逼人 冰天雪地 天寒地冻 滴水成冰 鹅毛大雪 13.描写雪景的词语:

鹅毛大雪 粉妆玉砌 冰天雪地 银装素裹 大雪初霁 14.春天景色的词语:

鸟语花香 百花齐放 繁花似锦 桃红柳绿 春色满园 春意盎然 15.描写心情高兴的词语:

喜上眉梢 兴高采烈 眉飞色舞 喜笑颜开 欣喜若狂 心花怒放 16.描写山水的词语:

湖光山色 山清水秀 山明水秀 青山绿水 山水相依 山水一色

17.描写医术高明的词语:

妙手回春 华佗再世 扁鹊重生 悬壶济世 杏林高手 18.关于爱国的词语:

精忠报国 以身许国 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保国安民 尽忠报国 爱国如家

为国捐躯 碧血丹心 忧国忧民 19.表示颜色多的词语:

五彩缤纷 五彩斑斓 五颜六色 五光十色 姹紫嫣红 万紫千红 多姿多彩 色彩斑斓 绚丽多彩 花红柳绿 流光溢彩

20.形容勤奋学习的词语: 发愤忘食 手不释卷 孜孜不倦 凿壁偷光 不耻下问 废寝忘食 悬梁刺股

21.形容名气大的词语:

举世闻名 无人不晓 妇孺皆知 远近闻名 名扬四海 家喻户晓 大名鼎鼎 饮誉天下

22.描写景色的词语:

风和日丽 山光水色 草长莺飞 山明水秀 明月清风 奇花异草 鸟语花香 花红柳绿 姹紫嫣红 一碧千里 江山如画 鱼米之乡

23.形容时间短暂的词语:

转瞬即逝 瞬息万变 光阴似箭 阪上走丸 不假思索 昙花一现 白驹过隙 弹指一挥间

24.含对联的成语:

一身正气 ,两袖清风;旗开得胜,马到成功;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守株待兔,缘木求鱼; 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洗心革面,脱胎换骨;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苦中作乐,忙里偷闲;国泰民安,人寿年丰 25.末尾是“人”的成语:

一鸣惊人 盛气凌人 下里巴人 以貌取人 血口喷人 怨天尤人 悲天悯人平易近人 暗箭伤人 目中无人 旁若无人 睹物思人 仗势欺人 咄咄逼人 息事宁人

以理服人 先发制人 舍己救人 26关于诚信的成语:

抱诚守真 一言九鼎 赤诚相待 金口玉言 一诺千金 言而有信 27.形容有学问的词语:

才高八斗 学富五车 博古通今 学贯中西 满腹经纶 著作等身

28、表示看的词语:

看 瞧 瞅 瞪 望 眺 注视盯

29、表示说的词语:

争论 滔滔不绝 议论 众说纷纭议论纷纷 辩解 辩论 讨论 30、AABB式叠词:

纷纷扬扬 沸沸扬扬 风风雨雨 簌簌落落 轰轰烈烈 急急忙忙 闪闪烁烁 明明白白 吱吱嘎嘎 嘻嘻哈哈

31、ABB式:

毛茸茸 亮晶晶 蓬松松 沉甸甸 黑漆漆 香喷喷 笑呵呵 空落落 热烘烘

32、ABCC式:

月影团团 春雨点点 喜气洋洋 得意洋洋 小心翼翼

33、ABAB式:

扑噜扑噜 咕噜咕噜 咯吱咯吱 嘎吱嘎吱

33、带“明”的词语:

明镜高悬 光明磊落 清风明月 耳聪目明 明知故问 明目张胆 明察暗访 明争暗斗 眼明手快 春光明媚

34、带数字的词语:

一马平川 接二连三 五光十色 五彩斑斓 三五成群 一石二鸟 一鸣惊人 五湖四海 万紫千红 语文复习六(句型)

一、改写句子,保持句子的意思不变。

1、爸爸准确地辈出来了一连串的英语单词。

2、田老师在我幼小的心田上播种文学的种子。

3、那欢乐的叫喊声、嬉闹声,把树枝上的雪都震落下来了。

4、树丛挡住了他的视线。

二、请使用关联词语把句子连成一句话。

1、你知道自己做错了。你应该向对方承认错误。

2、各种造型优美的桥,给人以方便。各种造型优美的桥,装点着乡村和城市,给人一种美得享受。

3、抢在前面,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红四团连夜向泸定桥奔去。

4、泸定桥的木桥被敌人抽掉了。红四团二连的战士仍冲到了桥对面。 用邮票打孔器打过的整张邮票狠容易被一枚枚地撕开。 邮票打孔器使我们在寄信时方便了许多。

二、反问句改陈述句。

1、此人连小事都不愿意做,怎么能做成大事呢?

2、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

三、把句子改为打比方的句子。

1、三颗纽扣看到一片青翠的大草地。

2、早晨,路边上小草的叶子上顶着露珠。

3、校园里的花开了。

四、把句子改为拟人句。

1、太阳一出来,大地上的雾全散了。

2、青蛙在池塘边上“呱呱”地叫着。

2、河水汩汩,狠满意地响着。

五、把句子写具体(扩写句子)。

1、雪下了一夜。

2、谈起往事,我感念她播下文学的种子。

3、孔子对教育事业产生了影响。

4、天下起雨来。

5、队伍行进。

6、爷爷讲故事。

7、青蛙跳上井栏。

8、三颗纽扣做了房子。

9、雪花从天空中飘落下来。

10、柳树上挂满了银条儿。

11、月亮爬上树梢。

六、缩写句子。

1、地球发出耀眼的蓝色和白色的光芒。

2、一位年轻的母亲在一棵柿子树下缝一顶童帽。

3、蜜蜂在即将凋谢的花朵中间“嗡嗡”叫着。

4、年轻的母亲听到身后“刷啦啦”一阵响声。

5、感恩知报的棕熊送来的梨子太多了。

七、仿写句子。

1、他发现,这不是翻车鱼,而是一条大鲈鱼。

2、两个小时过去了,大家伙终于被詹姆斯溜得筋疲力尽了。

3、周围风雨大作,闪电划破了像铅块似的漆黑天空。

4、中国结,不但中国人喜欢,外国人也喜欢。

5、从宇宙飞船上看月球,随着太阳光线角度的变化,月球的表面呈现各种奇异的色彩,有时是灰色的,有时是棕色的,有时是黄色的。

6、战士们一整天没顾得上吃饭,天又下起雨来,把他们全身都淋透了,可是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

7、西双版纳有着多么迷人的月色, 桂林山水藏着多少动人的传说

修改病句。

一、教教你。

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不要随意添加原句以外的其它内容和文字。常见的病句种类有:(l)词序颠倒;(2)前后矛盾;(3)成分残缺;(4)指代不明;(5)标点错误;(6)关联词用错;(7)重复啰嗦;(8)搭配不当;(9)归类有误;(10)不符合事实。请按顺序写出第一题中10句的病句类型。(写序号)

二、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1、解放军叔叔击落了五架敌机和三艘军舰

2、骄傲自满是学习上的阻碍。3、这些是唐朝出土的文物。

4、看了这部电视剧,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5、公园新设了由两个英国援建的游乐项目。 6、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做错了。

7、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8、听了这段报告,使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

9、冬天,寒风呼啸着拂面而来,吹得人瑟瑟发抖。

10、即使你是天才,却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教育。

11、《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写的。

12、坚持写日记,写作能力就会迅速提高和扩大。

13、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是可耻的。

14、我们要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方法。

15、报晓的公鸡是起床的信号。

16、我们要认真纠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17、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18、《小学生语文学习》和《中国少年报》是我最喜欢读的报纸。

19、少先队员要热爱祖国和公共财物。

20、任何一切困难都不能吓倒有坚强意志的少先队员。21.听了报告,受到了教育。 22.早稻熟透了,田野里像铺上了绿色地毯。 23.我忍不住不禁笑了出来。

24.我经常看到小明有时在早锻炼。 25.少先队员要发挥革命传统。

26.因为老舍爱养花,而且养了许多花。 27.小兴安岭的夏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28.我昨天看了电影“闪闪的红星”。 29.他喊他出去玩。

30.妈妈买了水果、桃、苹果,还有巧克力。

三、考考你。(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1.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馈。

2.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3.“六一”联欢会上,我们班表演了文娱节目和大合唱。

4.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增加学习效率。

5.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种极坏的作风。

6.乌云和大雨士起从天空中倾泻下来。

7.墨绿的麦苗舒展着嫩叶。

8.近几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又有了改善。

9.经过普法教育,群众普遍的觉悟提高了。

10.他的一双手几乎完全冻僵了。

11.黄继光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12.我们在学习上应当有不怕困苦的精神。

四、判断下面各句是否完整,完整的打“√”,不完整的打“×”。1.螳螂捕蝉。……………………………………………………() 2.卖火柴的小女孩。……………………………………………() 3.为人民服务。…………………………………………………() 4.手术台就是阵地。……………………………………………() 5.参观北京**。……………………………………………() 6.群鸟学艺。……………………………………………………() 7.我爱故乡的杨梅。……………………………………………() 8.共同创造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 9.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10.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 11.每逢佳节倍思亲。……………………………………………() 12.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 13.为了挣得一块面包,不得不贱价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14.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5.激光是最快的。………………………………………………()

五、判断下面各句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不正确的打“×” 1.周瑜和诸葛亮一块辩论军事。………………………………() 2.一轮红日慢慢地落下山去。…………………………………() 3.我们要存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4.有几个省市没有用过兴安岭的木材呢!……………………() 5.晌午的太阳光火辣辣地照射着一棵树林。…………………() 6.我们必须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 7.商人的一头骆驼走失了。……………………………………() 8.我们要维持学校的荣誉。……………………………………() 9.海上日出的景象是伟大的奇观。……………………………() 10.我们抬也要把你抬出草地。…………………………………() 11.清新的一股海风吹进屋子。…………………………………()

六、仔细读下列每组句子,在正确的后面打“√”。

1.A大兴安岭长满了珍贵的树林。……………………………()

B大兴安岭长满了珍贵的松树。……………………………()

C大兴安岭长满了珍贵的木材。……………………………()

2.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受到很大教育。…………………()

B这次活动,使我们受到很大教育。………………………()

C由于这次活动,使我们受到很大教育。…………………()

3.A学习能不能取得好成绩,全靠平时努力。………………()

B学习能不能取得好成绩,平时要努力。…………………()

C学习能不能取得好成绩,就看平时是否努力。…………()

4.A菜地里种了很多菜,有青菜、蕃茄、蔬菜等。…………()

B菜地里种了青菜、蕃茄、大白菜等许多蔬菜。…………()

C菜地里有蔬菜、青菜、蕃茄、大白菜。…………………()

5.A因为《闪闪的红星》有教育意义,所以我们喜欢看。…()

B即使《闪闪的红星》有教育意义,我们也去看。………()

C虽然《闪闪的红星》有教育意义,因此我们都去看。…()

6.A雨水被我的衣服淋湿了。……………………………()

B雨水把我的衣服淋湿了。……………………………()

C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D我的衣服把雨水淋湿了。……………………………()

7.A经过治疗,爷爷的病进步了。……………………………()

B经过治疗,爷爷的病被医生消灭了。……………………()

C经过治疗,爷爷的病比以前减轻了。……………………()

D经过治疗,爷爷的病全好了。……………………………()

8.A我们要继承革命前辈的革命品质。………………………()

B我们要发扬革命前辈的革命事业。………………………()

C我们要发扬革命前辈的革命精神。………………………()

D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前辈的革命传统。………………()

七、改正下面句子中用得不恰当的词语。1.长城像条巨龙,在崇山峻岭之间弯曲盘旋。 2.我们庆祝李明评上了“三好生”。 3.我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情趣。 4.他热情地和我握了握手。

5.阿辽沙安定地说,书是神父的。

6.抗日战争时代,我国出现了不少抗日小英雄。

八、改正下列句子中词语搭配不当的地方。1.他那和善的眼睛里射出慈爱的光亮。 2.我们漫步在郊外的航道上。

3.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算发生在很久以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4.我在区运动会上,为学校争得了名誉。 5.喝了一杯茶,爸爸消除了全身的疲倦。 6.两山之间流动着弯曲的小路。 7.漫山遍野响起了激动人心的口令。

九、下面的句子不完整,请加以补正。1.我们必须讲卫生的习惯。 2.赢了齐威王。

3.老师讲了孔繁森救助藏族孤儿。 4.战斗英雄邱少云的事迹鼓舞我们。 5.战场上短暂的安静。 6.清明节前的晚上。

十、改正下面句子中词序排列不当的地方。1.语文对我特别感兴趣。

2.我把两件新旧毛衣送给灾区的小朋友。 3.校门两旁的迎风招展红旗。

4.我们讨论了并且听了老红军的报告。 5.阳光照在透过玻璃的桌子上。 6.这个深深有趣的想法印在我心里。 7.老师表扬了好人好事李小明助人为乐。

十一、改正下列句子中词义重复的地方。

1.山村里,满山遍野到处都是果树。

2.我们全校师生和校长都参加了拔河比赛。

3.我有一条很红的鲜红的红领巾。

4.中秋节的晚上,我望着天空中的月亮,天空中的星星。

5.春天,路两旁栽上了绿油油的绿树。

二、改正下列句子中不妥当的地方。1.《中国少年报》和《儿童时代》这两种报纸我都爱看。 2.我和杨小博约定一起在自己家里温习功课。 3.灿烂的阳光淡淡地照耀着大地。

4.他在外语学院工作,会说

三、四国英语。5.花园里开满了各色各样的黄菊花。

6.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保障了。

7.东方明珠电视塔、万里长城、南京长江大桥都是我国著名的名胜古迹。 8.他的家乡是北京人。

三、修改下面的病句。

1.老工人在马路上协助交警保持交通秩序。 2.校园里屹立着一棵棵白杨。

3.运动员以坚定的毅力,跑完了全程。 4.体育场四周,插满了五颜六色的红旗。

5.秋天的田野里,到处能看到果实成熟的景象和芳香。 6.我一定改正缺点,虚心接受大家的意见。 7.西湖的春天是游览的好地方。

8.桌子上闹钟走了一圈,一个小时又过去了。 9.阅读课外书籍,我们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10.现在,国产电视机的质量增加了,价格减少了。

11.地质队员穿过原始森林和险峻的高山,为祖国寻找矿藏。 12.我喜欢画画,尤其是人像。

13.我带了课本、纸、笔等文具到学校去上课。

14.夏天的江南是一年中雨水最多的季节。 15.小丽在上学的路上,一个人向学校走来。 16.今年的麦子丰收在望,长势喜人。

17.收音机里传出雄壮有力的战士们的歌声。

十四、修改病句。

1.小兰每天都要收听电台和电视台的少儿节目。

2.我一旦认识到错误,就坚定地改正。

3.我要改正上课做小动作的不正确的毛病。

4.他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

5.我们要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目的。

6.这条路结冰了,老大爷走得很艰苦。

7.他取得一点儿成绩,就激动地炫耀自己。

8.他没有调查研究,就果断地下结论,结果错了。

9.我虽然刚转到这个班,但很快适合了。

10.最近,我们班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情。

11.这里弥漫着呛人的一股橡胶味。

12.我们在周末开了有趣的联欢家庭会。

13.当老师的都是有文化的知识分子。

14.我们要养成上课认真听讲、预习、复习的好习惯。

15.这场雨下得太大了,我身上的衣服基本上完全湿透了。

16.通过李老师的耐心指导和同学们的亲热帮助,王小刚的语文水平大大进步了。

17.渔人做在船尾,优然地吸着烟,鸬鹚好像列队的士兵。

18.我们因该向小红那样助人为乐,把坐位让给小同学座。

19.激光的用法很广,人们可以使用他来治辽疾病,预报地振,创造激光电话,激光电视,激光计算机等。激光的关系根现代化可密切呢?

20.李晶晶正在做完作业,王清清就来叫他出去玩。

21.鲁迅先生如果爱惜自己的时间,就从来不浪费别人的时间。

22.在老师的帮助下,做完了作业。

23.陈刚是个既聪明又用功的。

24.值日生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25.他带了钢笔、尺、书等文具。

修改病句段

1、全班同学都到了,只有王钢没来。

2、昨天傍晚下了一夜大雨。

3、校园里屹立着一棵棵白杨。

4、因为他有很大进步,但是老师表扬了他。

5、动物园的爬行馆里展出各种蛇与许多鸟。

6、公园里的松柏、桃树等树木枝繁叶茂。

7、我爱吃苹果、香蕉、黄瓜等水果。

8、图书角有《儿童文学》《少年文艺》和《中国少年报》等课外书。

9、他经常回忆过去有趣的往事。

10、今天中午下了一天的雨。

11、我上完五年级了,还有一年没有毕业。

12、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13、星期天上午,小刚戴着书包到李宁家去复习功课。他对他说:以后做完作业我们去踢足球好吗?李宁说“好。”而且他们做完作业就去踢足球了。

14、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15、《林海》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老舍先生写的。

16、他穿了一件灰色上衣,一顶蓝帽子。

17、一进幼儿园,我就看见了一张张可爱的小脸和一阵阵动听的歌声。

18、大扫除开始了,男女老少都参加,男的女的干重活,老的少的干轻活。

19、学校把优秀少先队员的名单已经公布了,我们班的同学李利同学连续被评为优秀少先队。结果她一点也不骄傲。同学们夸奖她,总是说“自己做得还很不够”。

20、一万米长跑比赛非常激动,运动健儿二十几名再跑道上你追我赶。他们都跑得很快,所以跑得相当轻松。观众不停地喊“加油,”都愿望本班的运动员取得好成绩。 在原句上修改

1.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2.《林海》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老舍先生写的。

3.他穿了灰色上衣,一顶蓝帽子。

4.一进幼园,我就看见了一张张可爱的小脸和一阵阵动听的歌声。

5.大扫除开始了,男女老少都参加,男的干重活,老的少的干轻活。

6.这篇文章的内容比较优美。

7.夏天的庐山是美丽的风景。

8.小王用的毛笔写字非常漂亮。

9.她焦急地等待着汽车开来的方向。

10.他戴着一顶蓝帽子,一条蓝裤子。

11.联欢会上,同学们唱了许多动听的歌和舞蹈。

12.劳动开始了,男的女的都参加,男的、年轻的干重活,女的、年老的干轻活。

13.秋天的田野一片迷人的景色,金黄的稻谷,雪白的棉花,碧绿的麦苗,多使人喜爱呀!

14.我们班的好人好事和李刚助人为乐的好事,受到了学校的表扬。

15.晚霞把山峰、田野、村庄、大地映红了。

16.所有的全校师生都参加了植树劳动。

17.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18.***工作养成了认真的好习惯。

19.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不会做。

20.夏天的小兴安岭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

21.这学期,我校开展了“手拉手”的热潮。

22.我校分别在教室里和球场上举行篮球比赛和智力竞赛。

23.在“庆祝元旦”联欢会上,我们班上演出了文娱节目和舞蹈。

24.邻居家的小弟弟不仅年纪小,而且很懂事。

25.国庆节的夜晚,大街小巷,张灯结彩,非常热烈。

26.听了报告,受到了教育。

27.早稻熟透了,田野像铺上了绿色的地毯。

28.我忍不住不仅笑了起来。

29.我经常看到小明有时在早锻炼。

30.小兴安岭的夏天真美丽。

31.少先队员发挥革命传统。

32.因为老舍爱养花,而且养了许多花。 33.妈妈买了水果、桃、苹果,还有巧克力。 34.他喊他出去玩。

35.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36.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37.我们要不断改正学习方法,增加学习效率。 38.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种极坏的作风。 39.乌云和大雨一起从空中倾泻下来。 40.墨绿的麦苗舒展着嫩叶。

41.近几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又有了改善。 42.经过普法教育,群众普遍的觉悟提高了。 43.他的一双手几乎完全冻僵了。

44.黄继光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45.我们在学习上应该要有不怕困难的精神。 46.《繁星》的作者是巴金写的。

47.两个新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48.这些作文题目的范围比较困难。

49.江明这学期努力学习,终于取得了很好的成就。 50.老班长热气腾腾地端来了一碗鱼汤。

51.我在花坛旁闻到了醉人的花香和漂亮的蝴蝶。 52.泰山是我国的五大名山。

53.我们开会通过并讨论了他的建议。 54.这本书有声有色。

55.妈妈给我买了三本书籍。

56.美丽的大草原一碧千里,到处都是绿色。

57.经过老师的耐心教育,使我认识可自己的错误。 58.丁小兰努力学习,老师经常夸耀她。 59.我们要热爱公共财产。 60.草原把夕阳照得五彩缤纷。 61.《小学生数学报》和《少年报》这两种报纸我都很爱看。 62.王老师被光荣地评为“模范班主任”的光荣称号。 63.我们大摇大摆地走在山间小道上。

64.我们要不断改善缺点,发挥优点,取答得更大的成绩。 65.经过努力,王小明的错别字大大进步了。

66.黄河、长江、万里长城、古运河都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 67.这篇作文层次和语句都很通顺。

68.他带了钢笔、尺子、橡皮、参考书等文具。

69.皓洁的月光洒满大地,满天的繁星调皮地眨着眼睛。 70.长城、故宫和南京长江大桥都是我国的名胜古迹。

四年级语文试题——上学期句子竞赛复习题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给下面句子加上词语,让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具体。(21分)

1.( )海滩上有( )贝壳。

2、( )飞机( )冲向( )天空。

3、(

)战士们( )守卫( )边疆。

4、( )老师( )批改( )作业。

5、(

)风( )吹( )柳条。

二.缩句。(缩到最短) (12分)

(1)那美丽的太阳露出红红的脸。(2)姑娘捧着沉甸甸、亮晶晶的钻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小的木匣里盛着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4)伶俐可爱的燕子从南方赶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躺在一块被山风吹得干干净净的石头上。(6)孩子的身上像一颗炮弹似的扑通一声落到大海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照样子写句子。 (14分)

例:你收拾一下房间吧! 改为:你把房间收拾一下吧!

(1)冬天赵荚树落光了叶子。 (2)水手从河底捞上了铁牛。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太阳晒干了地上的水。 改为:地上的水被太阳晒干了。

(1)人们打扫干净了街道。 (2)科学家揭开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茶很好喝,因为它是用名贵的龙井茶叶沏的。

改:因为它是用名贵的龙井茶叶沏成的,所以茶很好喝。

(1)老人知道村子的历史,因为他在这儿生活了八十年。

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奶奶的心情很好,因为医生认为她已经全愈了。

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使我很感动,因为你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主动给我留了条。

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按要求写句。(14分)

1.天空中的小星星(写成拟人句) 2.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活泼的小孩是我的好朋友。(反问句) 4.我家在市图书管附近住。(改变词序,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特务很狡猾。(改为比喻句)

6、河水哗哗地流着。(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寒风吹到脸上很痛。(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说说下面句子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每题在括号里写出。(7分)

1、一阵春风过后,小草跳起了欢乐的舞蹈,有时舒展双臂,有时弯腰触地,有时左右摇摆,真像小孩子一样。( )

2、桃花、梨花、海棠花......都开得笑盈盈的。( )

3、我的爷爷走起路来,地皮都踏得忽闪忽闪的。( )

4、许多小枞树披着浓霜,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 )

5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 ( )

6、春在哪里?春在操场上,春在教室里。( )

7、他家的房子可小呢,只有豆腐干那么大。( )

六、病句诊所。(把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10分)

(1)、我大概用了整整一个月左右时间学会了电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家院子里种上了月季、水仙、梧桐、水杉等树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星期天,同学们带着面包、鸡蛋、炊具等食品去春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物课对林巧稚有很大的兴趣。 (5)早晨起来,我呼吸灿烂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给句子治病我行!(用正确修改符号修改病句。)(22分)

1、我最爱看民族舞蹈和民族音乐。

2、读了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使大家热泪盈眶。

3、观众的眼睛都目不转睛地看着演员们的精彩表演。

4、爸爸给我买了一幅名为《北国风光》的画报。

5、妈妈因为关心我的学习,所以关心我的生活。

6、昨天,五个日本的小朋友来我校参观。

7、既然这件事难办,我们也一定要办好。

8、孙爷爷希望我们从小培养远大的理想。

9、这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已经年过花甲。10、我们要认真克服并发现工作中的缺点。

11、老师要求同学们默默地朗读课文。

四年级上册句子复习

一、改写句子,保持句子的意思不变。

1、爸爸准确地背出来了一连串的英语单词。

2、田老师在我幼小的心田上播种文学的种子。

3、那欢乐的叫喊声、嬉闹声,把树枝上的雪都震落下来了。

4、树丛挡住了他的视线。

二、请使用关联词语把句子连成一句话。

1、你知道自己做错了。你应该向对方承认错误。

2、各种造型优美的桥,给人以方便。各种造型优美的桥,装点着乡村和城市,给人一种美得享受。

3、抢在前面,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红四团连夜向泸定桥奔去。

4、泸定桥的木桥被敌人抽掉了。红四团二连的战士仍冲到了桥对面。

用邮票打孔器打过的整张邮票很容易被一枚枚地撕开。 邮票打孔器使我们在寄信时方便了许多。

二、反问句改陈述句。

1、此人连小事都不愿意做,怎么能做成大事呢?

2、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

三、把句子改为打比方的句子。

1、三颗纽扣看到一片青翠的大草地。

2、早晨,路边上小草的叶子上顶着露珠。

3、校园里的花开了。

四、把句子改为拟人句。

1、太阳一出来,大地上的雾全散了。

2、青蛙在池塘边上“呱呱”地叫着。

3、河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

五、把句子写具体(扩写句子)。

1、雪下了一夜。

2、谈起往事,我感念她播下文学的种子。

3、孔子对教育事业产生了影响。

4、天下起雨来。

5、队伍行进。

6、爷爷讲故事。

7、青蛙跳上井栏。

8、三颗纽扣做了房子。

9、雪花从天空中飘落下来。

10、柳树上挂满了银条儿。

11、月亮爬上树梢。

六、缩写句子。

1、地球发出耀眼的蓝色和白色的光芒。

2、一位年轻的母亲在一棵柿子树下缝一顶童帽。

3、蜜蜂在即将凋谢的花朵中间“嗡嗡”叫着。

4、年轻的母亲听到身后“刷啦啦”一阵响声。

5、感恩知报的棕熊送来的梨子太多了。

七、仿写句子。

1、他发现,这不是翻车鱼,而是一条大鲈鱼。

2、两个小时过去了,大家伙终于被詹姆斯溜得筋疲力尽了。

3、周围风雨大作,闪电划破了像铅块似的漆黑天空。

4、中国结,不但中国人喜欢,外国人也喜欢。

5、从宇宙飞船上看月球,随着太阳光线角度的变化,月球的表面呈现各种奇异的色彩,有时是灰色的,有时是棕色的,有时是黄色的。

6、战士们一整天没顾得上吃饭,天又下起雨来,把他们全身都淋透了,可是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

7、西双版纳有着多么迷人的月色, 桂林山水藏着多少动人的传说。

推荐第7篇: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

2、探索两、三位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法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一位数乘两、三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前面的知识学生掌握得还是可以的,但在计算过程还有很多造成错误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创设情境。

1.课件演示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实况。

你看着祖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你有什么感想? 2.揭示课题:谁知道这颗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多长时间?绕2圈呢?21圈呢?

二、讲授新课,学习新知。

1、问题: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

2、要求学生列出算式,并说说这题和我们以前所学的乘法有什么不同?

3、估算:

请你估算一下,114×21大约是多少,并说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学生可能的回答:

生1:把114看成110,21看成20,所以得2200; 生2:把114看成100,21还是21,所以得2100;

生3:把114看成120,21看成20,所以得2400;

…………

大家能用我们所学的方法进行估算,但是所得到的得数都不一样,这也是估算的缺点。那么到底是多少呢?谁有方法能准确地计算出结果呢?

4、准确计算:

(1)小组讨论,有什么办法能够准确地计算出114×21 (2)讨论后,小组间交流,再集体交流。

(3)用竖式计算。让学生尝试用竖式解决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师巡视。 (4)教师选一本正确的竖式本放在投影仪下让学生进行讨论。

让学生说说自己做的整个过程,其他学生认真听。

教师小结:一般情况,把数位多的放在上面,先用21的个位1去乘114,得114,再用21的十位2去乘114,得2280,再把两个积相加,就得到了得数。

教师边讲边演示。

提问:十位上的2和4相乘得到的8表示什么?(8个十) 十位上的2和十位的1相乘得到的2表示什么?(2个百) 十位上的2和百位上的1相乘得到的2表示什么?(2个千)

在列竖式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地方?

5、试一试。

学生马上完成练习题:135×45 408×25 请两位学生上黑板演示,其余学生做在草稿本上。

让学生对做的过程进行讲解,并对某些地方进行规范。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本第34页的试一试其余题目。

在精确计算之前,应引导学生估计一下三位数乘两位灵敏的积的大致范围,利用练一练中的第2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对于乘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在学习一位数乘多位数时已经掌握,教师可以把学生将已有迁移到两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中来,不必作为例题讲解,只需要学生在练习中巩固。

2、练一练中第1题到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集体校对。

3、第四题。开放题。

本题是一道综合性题目,在学生解题时,可以分几步呈现:

(1)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情境中的信息,然后请学生自己提一些问题。 (2) 出示商店从工厂批发的数量,讨论按批发的数量,原来可以卖出多少元,现在降价后只能卖出多少元。

四、板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两、三位数乘法

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 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2200——2400) 114x21=2394(分)

114×20=2280 1 1 4 1 1 4 ×3 ×7 114×1=114 × 2 1 =342 ×7 2280+114=2394 ———— =2394

1 1 4 2 2 8 ————

2 3 9 4

答:绕地球21圈需要2394分。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实验小学 杨亚靓

各位老师:晚上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卫星运行时间》,首先我就具体教材内容作如下分析:

一、教材简析

《卫星运行时间》位于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4——35页。本课是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这是在以往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这一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教材结合“卫星运行时间”的情境,引出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并提出“绕21圈需要多长时间”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在精确计算前,教材安排了估一估环节,组织学生估算并交流方法。接着,和学生一起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教材提供了口算、表格算法、竖式计算等几种不同的方法。重点是使学生重点是讨论竖式计算,了解列竖式计算乘法的算理。通过课后的试一试,练一练,解决问题中巩固拓展,这也为后续乘除法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本节课是将已有知识迁移到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学习中。计算上难度不是很大,所以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但学生可能会在估计积的范围和建立各种算法间内在联系上出现问题,特别是算法中出现的表格法要让学生建立与其他方法的联系上会比较难。

三、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

2、探索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并乐于与同伴交流算法。

3、培养计算兴趣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利用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教材处理

在理解尊 重教材的基础上,适当整合并创造性使用教材:

1、在情境创设中加入翟志刚的视频图片。

2、变基础练习试一试“先估后算“为”先算后估“。【课件出示】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重点掌握竖式计算法。

2、教学难点

有效交流中深入理解竖式在情境中的算理及与各种算法间的联系。

五、教法和学法

教法:因这个内容是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延伸。所以在教法上,我采取自主探索、观察比较的同时结合实际操作、思考等辅助教学方式。

学法:从学生目前阶段已有的知识结构看,对竖式计算的方法已经能够掌握。因而在学法上,我将采取引导及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

六、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作业纸、板帖卡片、直尺。 学生准备 教材、练习本、笔、尺

七、教学流程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我从四个环节设计了教学流程: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阅兵式方阵图,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为新知学习做好热身铺垫。

2、出示主题图和翟志刚的视频图片,引出课题——卫星运行时间。围绕“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从而引出卫星绕21圈需要多少时间。 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如:

1、(圈数为一位数或整十数)需要多少时间?【可直接解决,引导学生再次体会乘法意义,并口算结果。

2、绕156圈需要多少时间?……【本节课不能解决或是不适合这节课解决的,暂时放入问题银行。等等】

如学生提不出我们所需要的数据时,可以及时的将所需解决的问题直接由教师提出!但一定要先处理三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并板书副标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1、结合情境进行估算。

2、具体计算,探索计算方法。(1)独立计算。 (2)同桌交流。 (3)全班共享

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

① 口算(乘法分配律)114×20=2280 114×1=114 2280+114=2394 ②口算(分解乘数)114×21=114×7×3=798×3=2394 【如果把21换成23,不能分解成两个一位数相乘的形式,引导理解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③竖式笔算

学生介绍,教师适时指导学生表达并辅助板书。理解列竖式计算的思路。 ④ 表格口算

如出现这种算法的,教师引导学生表达,表格中每一个数据的来源。 【对于这种方法不要求全部的学生都掌握,这样学起来就不会很吃力了。】 (4)自读教材

如果教材中呈现的四种方法没有全部出现时,教师引导学生看书自学,再由看懂的同学来汇报介绍,这样不仅充分的利用了教材,让学生有了看书的机会,又同时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 ⒊对照比较,总结方法。

通过比较优化算法。比较竖式与口算、表格计算法,发现计算道理一样,但竖式又具有书写简洁的特点,适用于所有的乘法,建议学生一定要认真学习竖式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应用提升。基础练习

1、先算一算,再估一估(书上34页试一试中的两道题)。

2、竖式计算。(书上练一练的第1题)

3、我是森林医生。

提高练习

①练一练第3题 ②P34练一练第4题

(四)、总结收获,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你认为自己哪里掌握的比较好?哪里还需要加强?能说一说乘法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吗? 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对自己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有更高的期望,提高计算技能。

八、板书设计

恰当的板书设计有利于学生把握本课知识的重、难点。虽然课件基本清晰地呈现了竖式计算的过程,表明了算理,但规范的竖式书写板书及课题仍是必不可少的。再是例题中获得的信息,也要以简明的形式呈现在黑板上,有利于学生把握提问与解答的关键。 附板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两、三位数乘法

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 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2200——2400) 114x21=2394(分)

114×20=2280 1 1 4 1 1 4 ×3 ×7 114×1=114 × 2 1 =342 ×7 2280+114=2394 ———— =2394

1 1 4 2 2 8 ————

2 3 9 4

答:绕地球21圈需要2394分。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反思

实验小学 杨亚靓

《卫星运行时间》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通过本课的教学,现反思如下:

一、成功之举

1、德育教育渗透始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工作一直是我们教育人教学工作的基石,所以,在我的日常教学中,我很注重捕捉与教学有关的任何教育元素。在本节课初,先用梁启超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进行师生问好,不仅明确了学生学习的目的和动机,同时也将本节课的基调定在了爱国上。后来用一段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的视频来引导学生交流自己课前所收集的关于卫星的知识,培养了学生收集数据、关心国家时事的能力。

2、导课新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本课导课环节中我播放了“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升空”的视频,我从情境导入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进行估算,交流自己的方法。有利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让学生经历了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得到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

3、运用课改理念,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得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所以在本课中,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展示、质疑,用多种算法解决问题,教师在引导学生规范竖式计算的格式、明晰算理,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明确各种算法之间的联系以及优缺点,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进行总结和提醒大家注意易错点。最后通过节约用水、阅兵等情境的应用题,让学生通过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发现节约用水、爱国等具体实践,让学生自由创编应用题是一个拓展和延伸。最后再让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整个教学活动中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4、师生关系民主、平等,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一直秉着与人友善,与学生为友的宗旨,宽容、善待每一名学生,给潜能生发言的机会,给学优生引领的机会,给中等生发展的机会,本课通过学生的独学、对学、群学,在下课的发言统计中,发言人数、发言率高达96.8%,分层教学、分梯度设计习题,使每一名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了新的收获。

二、“败笔”之处

1、结构化预习的指导到位,但课堂前测没有落到实处。新课改特别强调学习要发生在学习主体学生的身上,所以结构化预习是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与资料对话后,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自学方式,虽然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一直在指导学生进行结构化预习,但是却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课堂前测,好的课堂前测可以让老师很好的掌握学生的已有学习基础和自学程度,本课中就忽略了这个环节。

2、课堂习题的内容过多。本课在教学中为了凸显多层达标,设计的练习题较多,通过课堂反馈,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做完,所以在习题的精选上还要多下功夫。

三、教学机智

在本课的教学中,有两个画面在脑海中萦绕,一个是课刚开始,学生提出问题后,贾泽林同学一口气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和盘托出,将本课要学的内容讲了一遍,完全在我的预设之外,我随之让他倒着推,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乘法追朔到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引领大家复习了旧知,机智的处理了这一突发事件;另一个是在各个小组将他们不同的算法展示完毕后,学生自以为都算出了答案,正沾沾自喜,而此时我却说他们只做对了一半,学生一头雾水,我再引导他们观察这几种不同算法之间的联系,学生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么多算法的算理原来是相同的,不禁鼓起了掌。老师的点拨如点睛之笔,一下子唤醒了学生,同时也调节了课堂的气氛。

四、学生见解

一节课中的亮点往往来源于学生课堂的生成。本课中竖式(略) 学生们在讨论后发现,无论是两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还是两位数乘两位数,都可以用相同的竖式方法来计算,只需要把相同的数位对齐就可以了,在算理上是相通的,所以以后我们就可以运用同样的方法计算三位数乘三位数……多位数乘多位数。学生的这一发现是他们在观察、对比、讨论之后,根据已有的经验建立起了数学模型,举一反三,这正是数学学习中一种较好的数学素养。

推荐第8篇:北师大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

成语复习

第一单元

起承转合 娓娓动听 身临其境 戛然而止 引人入胜 桃李满门 恭恭敬敬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远近驰名 严谨庄重 万世先师 无心插柳柳成阴

第二单元

训练有素 小心翼翼 心驰神往 巨石嶙峋 嫦娥奔月 月下花前 月下老人 月地云阶 月露风云 闭月羞花 戴月披星 日月交食 岁月蹉跎 花好月圆 花容月貌 日积月累 日新月异 水中捞月 经年累月 众星捧月 峥嵘岁月 明镜高悬 明眸皓齿 明辨是非 明察秋毫 光明磊落 心明眼亮 莫名其妙 眼明手快 清风明月 春光明媚 淡泊明志 掌上明珠 耳聪目明 来去分明 泾渭分明 弃暗投明

第三单元

雄姿英发 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骏马疾驰 襟飘带舞 叹为观止 不离不弃 张灯结彩 琳琅满目 笑容可掬 尊老爱幼 灯火辉煌 成千上万 汹涌澎湃 热情奔放 身临其境 不由自主 手舞足蹈 载歌载舞 名副其实

第四单元

担水背柴 手脚麻利平平稳稳 风风雨雨 酸甜苦乐

第五单元

高山峻岭 翻山越岭 震耳欲聋 千钧一发 奋不顾身 浩浩荡荡 碧波粼粼 湖光水色 巍峨雄伟 浩然坦荡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千姿百态 瑰丽多彩 神态各异 张牙舞爪 回眸顾盼 毛骨悚然 烟熏火燎 寸步不离

第六单元

壮丽山河 玲珑俊秀 壮丽巍峨 能工巧匠 雄伟辽阔

朝气蓬勃 积土成山 积少成多 聚沙成塔 集腋成裘 至高无上 不依不饶 照章办事 出人意料 恍然大悟

第七单元

风土人情 锦绣河山 一马平川 千山万壑 亭台楼阁 断壁残垣 倾盆大雨 双喜临门 风平浪静 五光十色 延年益寿 苍松翠柏 芳草如茵

第八单元

得意洋洋 面不改色 安居乐业 气喘如牛 西装革履 气度不凡 美中不足 自强不息 嗟来之食

第九单元

油然而生 振奋人心 高昂激越 催人奋进 万众一心 勇往直前 警钟长鸣 豁然开朗 居安思危 繁荣富强 微波粼粼 波涛汹涌 异想天开 不折不扣

第十单元

省吃俭用 筋疲力尽 当牛做马 不约而同 突如其来 四面八方 喜出望外 情面难却 自言自语 栉风沐雨 汹涌澎湃

海天一色 乱石穿空

第十一单元

志存高远 乱七八糟 轰轰烈烈 理直气壮 井底之蛙 千里之遥 千仞之高 瞠目结舌 欢天喜地 来者不拒 接二连三 冲锋陷阵 策马扬鞭 分崩离析 自顾不暇

第十二单元

纷纷扬扬 彤云密布 万籁俱寂 粉妆玉砌 五光十色 若隐若现 冰天雪地 肃然起敬 默默无闻 古往今来 文人墨客 千姿百态

四年级语文背诵练习

上半学期填空

1、我听得______,恍如_________。田老师的声音__________,我却仍在_______。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____了我一下,我才_____。田老师会编一个_________的故事。我在田老师门下_______四年,听了_______故事,有如__________。

有心栽花花不开,______________。

十年______,百年________;___________,我_____难忘。

孔子被称为“_________”,孔子从不以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来选择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是孔子受到学生敬重的重要原因。

颜回的优点是__________,不足是___________;子贡的优点是__________,不足是___________;子路的优点是__________,不足是___________;子张的优点是__________,不足是___________;

他们每个人既有________,又有________,所以要______________。由此你想到自己的优点是__________,不足是____________。今后的打算是______________。

子曰:“三人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_____。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唐)__________

吾__________,吾______________。——(古希腊)______________

读书的谚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2、鸟鸣涧(唐)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暮江吟(唐)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飞向月球》记叙了______国宇航员______________等人登上月球的见闻。飞船脱离月球后会产生______________,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

3、爱我中华______________

五十六______________,五十六______________。五十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健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六______________,五十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天底下,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四面___________,平地是____,小丘也是______。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________,就像只用绿色______,不用________的中国画那样,到处_________,轻轻______________。这种境界,既___________,又__________;既__________,又___________。

能表现蒙古族与汉族之间友谊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首都北京,到处都可以看到中国结那富于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造型。中国结以它那特有的_____活跃在人们的视野里,________着中华大地。因为它带着东方的________,________了既_________又______的文明,向世界传递着_______和_________。 民族

: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维吾尔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裕固族谚语

4、播种__________,收获___________;播种__________,收获___________;播种__________,收获___________;——印度谚语

,__________。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荷香十里,__________。七八个星天外,__________。

人要做__________的人,不要只做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5、《飞夺泸定桥》一文中塑造了一群战士的英勇形象,22位英雄____着冲锋枪短枪,___着马刀,___着手榴弹,____着敌人密集的枪弹,____着铁链向对岸____。

桥是路的_____和_____;各种造型_____的桥,在给人方便的同时,装点着乡村和城市,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世界上还有一种最值得______的桥,那就是以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构筑起来的无形的桥。

这种桥存在于_______与______之间,_____与______之间,______与______之间。

这样的桥越多、越普遍,我们这个世界就越_______、越______。

寄扬州韩绰判官(唐)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翻开我的集邮册,就好像浏览祖国的________——你看________绕群山飞舞,你看________像彩虹降落。登________,看________;游________,看________„„

但不论怎么样,集邮所_____的______,证明我们的爱好是_______。我们得到的_________我们付出的__________。 有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寸世界》带我们去浏览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如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更有那远在台湾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7、成语

和好( )( ) 倾( )大( ) 和( )( )色

年近( )( ) ( )( )动听 身( )( )境

( )( )施教 有( )无( ) ( )( )而止

引人( )( ) ( )( )大悟 ( )( )不通

心( )神( ) 训练( )( ) 小心( )( )

巨石( )( ) ( )( )天工 不( )不( )

( )( )子孙 ( )为( )止 变化( )( )

白发( )( ) ( )飘( )舞 ( )马疾( )

一( )千( ) ( )色( )流 心( )胆( ) 高山( )( ) 水流( )( ) ( )耳( )聋 一夫( )( )万夫( )( )( ) ( )不( )身

( )山( )岭 碧波( )( ) ( )土( )山

积( )成( ) ( )沙( )塔 集( )成( )

小巧( )( ) 壮丽( )( ) 日( )月( )

( )( )诡计

不胜( )( ) 面面( )( )

和好如初 倾盆大雨 和颜悦色 年近古稀 娓娓动听 恍然大悟 一窍不通 心旷神怡 训练有素 小心翼翼 巨石嶙峋 巧夺天工 不离不弃 炎黄子孙 叹为观止 变化多端 白发苍苍 襟飘带舞 骏马疾驰 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心惊胆寒 高山峻岭 水流湍急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震耳欲聋 奋不顾身 翻山越岭 碧波粼粼 积土成山 积少成多 积沙成塔 集腋成裘 小巧玲珑 壮丽山河 日积月累 阴谋诡计 扶老携幼 不胜枚举 面面相觑 月下老人、月露风云、闭月差花、戴月披星、花好月圆、日积月累、水中捞月、众星捧月、明知故问、明辨事非、光明磊落、眼明手快、清风明月、掌上明珠、弃暗投明、耳聪目明、积羽沉舟、积沙成滩、积非成是、积微致著、积厚成器

8、(

)近义词

培育—教育 感念—感恩 发达—兴旺 敬重—尊敬 严谨—谨慎 庄重—稳重

嫉妒—嫉恨 联络—联系 奇异—奇特 耸立—屹立 明朗—明亮 洒脱—潇洒 羞涩—害羞 特别—异常 典雅—高雅 烘托—衬托 憧憬—向往 羡慕—爱慕 立刻—立即 居然—竟然 心版—心坎 收获—丰收 弥散—弥漫 麻利—利索 艰苦—艰难 在意—注意 遵循—遵照诡计—阴谋阻拦—阻挡疲劳—疲倦击溃—击败霎时—刹那奔赴—奔向索性—干脆幽静—僻静装点—装扮谅解—原谅珍视—重视神圣—庄严魏峨—雄伟精美—精致惊叹—惊奇歌颂—赞颂 繁忙—忙碌 大约—大概恭恭敬敬—毕恭毕敬缘故—缘由、原因清清晰淅—清清楚楚 鸣—叫 吟—唱 似—像 高山峻岭—崇山峻岭

9、反义词

丰富—贫乏 发达—落后 贫穷—富裕 聪明—愚笨 谦虚—骄傲 疏疏—密密

嫉妒—嫉恨 粗糙—光滑 紧张—松驰 飘浮—下沉 舒服—难受 洒脱—拘束 羞涩—大方 特别—普通 未来—历史 体面—难堪 偶然—必然 结实—松散 浪费—珍惜 禁止—允许 贫苦—富裕 疑心—相信胜利—失败密集—稀疏幽静—热闹 繁华—荒凉 珍视—轻视 杰作—拙作 热爱—鄙视

繁忙—悠闲 昂贵—便宜 娓娓动听—索然寡味闲—忙 静—闹 盈—亏 清清晰晰—模模糊糊

推荐第9篇:版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014最新版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500字]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生认识的数都是一些较大的数,一般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得比较少。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教材中多次安排了数一数的活动。分三次数数,力图通过数一数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各计数单位的关系。体会到十进制的特点。从数数的过程中,体会大数的意义,收集一些数据,加深对大数的理解,从而引出大数的读写的方法。数据改写的活动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在一定的实际情景下进行。有些数据不需要用精确的数表示,需要用与精确数不同的近似数表示,表示的仅是某一对象的一定范围。由此使学生体会到近似数的意义及作用,同时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体会大数的实际意义。

2.通过操作活动,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亿以内的数及比较它们的大小。

3.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4.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三、单元教学重点: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

四、单元教学难点:

1、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

2、多位数的改写以及近似数的判定。

五、教学建议: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能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方法;认识近似数,能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对大数进行估计。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本单元学生认识的数都是一些较大的数,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得比较少。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教材中多次安排了数一数的活动。第一次数数,通过数小方块的过程,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

2、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大数的读写。

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见比较大的数。因此,当学生初步认识了大数以后,可以组织学生在各种媒体上收集一些数据,并说一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以加深学生对大数的理解。接着,可以对学生收集的一些数据进行讨论,从而引出大数的读写方法。教材中安排的“人口普查”的一些数据,仅表示数据在日常生活中某一方

面的作用,在教学中可以运用这些数据开展活动,也可以直接讨论学生收集的数据,然后引出读法与写法。

3、结合实际背景,帮助学生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数据的改写是对数据表示形式的变化,它的大小并没有发生变化。对此,在改写过程中应向学生说明改写后为什么要写计数单位的道理。如9600000=960万,等号左边的数是以“个”为单位,一般以“个”为单位就不写计数单位了,而等号的右边是以“万”为单位,如果这个计数单位不写,那么就会变成以“个”为单位,两者之间相差很大。这些道理,可以结合的情境加以说明,以减少学生在改写过程中出现错误。

4、在观察比较中,引导学生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与精确数不同,表示的仅是某一对象的一定范围。本单元的学习是使学生在体会近似数的作用及意义的同时,掌握(以四舍五入法为主的)求近似数的方法。

本单元计划课时7课时。

第一课时 数一数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多位数,明确级、数位、计数单位的概念,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知道十万是个很大的数。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观察、动手及分析能力。

3、进一步渗透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思想,使学生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1、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

2、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发现法。

学法:动手操作法

教学准备 计数器,相关数据资料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说出万以内的计数单位.(板书:个、

十、百、千)

(2)提问: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百是多少?

(3)一和

十、十和百、百和千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4)读出下面各数

49

58、30

26、400

5、7000 板书出各数字的数位。

(5)从右到左说出3876各数字的数位。

再说一说万以内数的读法: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中间有一个0或几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我们已经学过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例如,首都北京市人口有一千二百万;光的速度每秒三十万千米等。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像这样比较大的数。(板书课题:数一数)

二、自主学习

认识“十万”

笑笑和淘气数小正方体的情境,学生读图,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1)、数一数下面共有多少个小方块,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2)、一个大方块有一千个小方块,十个大方块有一万个小方块,一百个大方块有多少个小方块?

(3)、当数到九万时,如果再加上一万是多少?思考讨论,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

三、反馈交流

(1)、万位满十了怎么办?(小组讨论)

万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就是“十万”,10个一万就是“十万”。

板书:十万

(2)、说一说:你知道十万有多大吗?

(3)、10个十万是多少万?10个百万是多少万?

四、精讲点拨

提问1:

1辆轿车如果卖十万元,2辆能卖多少元?你是怎么想的?说出想法后用计数器验证。

五、当堂训练

1.说一说,拨一拨。

让学生自己尝试操作,在多次尝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归纳“满十进一”的方法。

2.第

2、3题是直接对抽象的数进行数数,在数的时候首先需要学生审题,明白数数的要?;其次学生在数到“满十进一”时,教师作一些追问,以明确什么时候进位,什么时候是按顺序数。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七、布置作业

1.每人收集5个生活中的大数,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2.在计数器上拨数、读数。

第二课时 认识更大的数

教学目标

1、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新的计数单位“百万、千万、亿”。

2、知道亿以内数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3、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及我国的计数习惯(四位一级)。

4、培养学生的数感,能初步感知十万等数的大小,并能在感知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数位顺序表的形成和数感的培养。

难点: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及亿以内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请同学们默读下面一段话。(出示主题图)

如果把全国每年生产的一次性筷子头尾相连,相当于绕地球赤道330圈,制造这些筷子需要砍伐25000000棵大树,使森林面积减少2000000平方米。据统计,我国13亿人口中在校中小学生约2.2亿,按每人每学期课本平均重1500克计算,如果课本能循环使用5年,可节约5280000吨文化纸。生产这些纸要耗费3000000亩木材、528000000吨纯净水、6335000万吨煤、1584000万吨化工原料。

师提问:这是老师搜集整理的资料,看完之后同学们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发现都可以说一说。

2、发现问题。

(1)小调查。会读的同学请举手,有困难的同学也请举手。(老师统计、分类)

(2)小汇报。请有困难的学生代表上台说一说,(学生可能会指着25000000和2000000等较大的数说,这个数我不会读。) (3)小交流。请会读的同学来读一读,读完后,教师提出问题:25000000和2000000是怎么来的,它们各表示什么意思呢?(学生对这两个问题是比较陌生的,比较困惑的,此时,让孩子们独立地去阅读教材已是水到渠成。)

3、师: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来认识这些比较大的数。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阅读的情境中,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诱发学生独立阅读文本(自学或预习)的动机,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并通过小资料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十万”

(1)提出自学要求。请同学们带着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自学课本第2和第3页,边看边思考;100000元它表示什么?1000000元呢?你还看懂了什么?

(2)教师巡视。走近那些自学有一定困难的学生,适时、适度地与他们进行交流、指导。及时地了解大部分同学的想法,并把他们的看法进行分类,作出如何引导的策略。

(3)100000元是怎么来的?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回答这个问题,只要是他们的描述有一定的理由,教师都应该给予鼓励)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只要有道理就给予肯定,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激发了他们积极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愿望。

(4)如果10000可以在计数器上这样拨(如下图),那么100000怎么拨呢?你能继续拨下去吗?(学生可能会在万位上拨10个珠子,也有的学生会从中发现“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的数学思想并在十万位上拨1个珠子,此时,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是很有效的。)

老师小结:万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就是“十万”,10个一万就是“十万”。 板书:十万

[设计意图]利用计数器上动态拨珠的过程,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十万”以及“万”和“十万”之间的关系。

(5)师出示相关数据资料:

十万名学生大约组成2000个班级。

十万张纸摞在一起大约有3层楼高。

十万步大约在400米的跑道上走130圈。

十万天大约是274年。

[设计意图]以资料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对“十万”有更形象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对“十万”的理解和运用。

2、认识“百万、千万、亿”

(1)出示汽车图并提问:

师:1辆轿车如果卖十万元,2辆能卖多少元?你是怎么想的?

生:说出想法后用计数器验证。

(2)师提问: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多少呢?10个一千万呢? 生:根据老师的提问在计数器上拨珠回答。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板书:百万、千万、亿

(3)最后指出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和以前学的个、

十、百、千一样,都是计数单位。

[设计意图] 利用类推引出其他计数单位,揭示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引导他们充分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探索和学习新知识,突出规律性。

三、方法应用

(1)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学生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这里面有什么规律吗?我应该怎样记?)

(2)师:是啊!有什么规律呢?让我们一起来整理数位顺序表吧!从这个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3)生可能会从中发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4)师:刚才我们提出了许多问题,但有些还没有解决。小组同学分工合作,每人做一道,看哪个小组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最准确地完成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解决刚才提出的众多问题中还未解决的问题)

[设计意图] 给出亿以内数级和数位顺序表,让学生利用数位顺序表说出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多少,理解“位值”的概念。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谈话:能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你高兴吗?说说有什么收获!希望你们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决更多的生活问题。

[设计意图] 通过师生共同总结本节内容。让生再次回忆本节课所学的所有知识点,再次将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五、课堂练习:练一练 板书设计:

数一数

千 百 十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计数单位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第三课时 人口普查(读多位数)

教学目标:

1、掌握亿以内的数的读数方法,能正确读出亿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及归纳概括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结合相关数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难点:

1、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能正确读出亿以内的数。

2、掌握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 学法:小组合作,讨论归纳。 教具准备:

计数器,整数数位顺序表,数字卡片。

教学

一、激趣导入

昨天,我们在数学课上认识了比较大的数,还记得有几位吗?谁能说一说都有哪些计数单位?

指名回答:我们认识了9个计数单位分别是个、

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从右往左)

亿 千万 百万 十万 万 千 百 十 个

我们在三年级时学过了万以内数的读法。你们还记得吗?能读出这些数吗?

742

4600

8000

10000 3215 509 5009 7010 提问:谁能说一说读这些数的方法?你们想知道你们收集到的比万大的数如何读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读写法

二、自主学习

1、展示收集的数据。

例如:长江流域的面积是1807199平方千米;赤道长40076千米;马里亚纳海沟距离海平面11034米;2000年我国进行的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全国总人口约为1295330000人。祖国大陆约有1265830000人,北京市约有13820000人,天津市约有10010000人。 1.读出上面的数据。

三、反馈交流

研究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1)介绍数位。

这些数都是由几个数字排成一横行,也就是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起来了,各个数字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如4958,是由4个千,9个百,5个十和8 个一组成的。8个一是在右边第一位,就是个位;5个十在右边第二位,就是十位;9个百在右边第三位,就是百位;4个千在右边第四位,就是千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都叫数位。

(2)展示数位顺序表。把上面板书的计数单位加上横线和竖线,在每个计数单

(3)计数单位和数位之间的关系。

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几?十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多少?万位呢?千万位呢? 小结:也就是说,几个一就写在个位上,几个十就写在十位上,几个百就写在百位上??几个千万就写在千万位上。

追问:同一个数字,把它写在不同的数位上,它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学生答:不相同,因为数位不同,计数单位就不同。

四、精讲点拨

(1)认识数位分级。

按照我国计数习惯,从右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个、

十、百、千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表示多少“万”。在已写出的数位顺序表上面板书:个级、万级,制成下表:

(2)学习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指导:1265830000 先读亿级,十二亿,再读万级,六千五百八十三万,合在一起读作: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

学生尝试读出:1295330000和6780000、13820000。

提问:以上这些数中的0都在什么位置?读数时读0了吗?质疑:1807199这个数读不读这个0呢? 同桌之间交流。

这个数读作:一百八十万七千一百九十九。所以零不读。 提问:0在什么位置时不读出来呢? 小组交流。

小结:当0在级的末尾时不读出来。

五、当堂训练

研究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 指导:40076 先读万级,四万,再读个级,零七十六,合在一起读作:四万零七十六。强调:百位上的零必须读出来。

学生尝试读出:110

34、10030040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亿以内的数位顺序,并知道从右起每四位一级,分作个级、万级、亿级。还学会了含有三级数的读法。

七、布置作业 1.

第四课时 国土面积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位的认识,掌握较大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2、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体会将某些数据单位改写的必要性,能有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教学重难点:

1、掌握比较多位数大小的方法。

2、能正确比较多位数的大小。

教材第7页第

1、2题

板书设计:

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和不同的数打交道,现在请你们任意说出一个数。 学生任意说出一个数,教师板书5个

提问:如果将这些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你会吗?说说你是怎么样想的?

二、自主学习

1、出示例题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2000年我国进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你会比较这些城市人口数量的多少吗? 学生默读例题,理解题意

北京

13820000人

天津

10010000 人

香港 6780000人 澳门 440000人 大陆 1265830000人 提问:这一组数据,你能找出最大的那个数吗?为什么?

一、

反馈交流

观察例题,根据人口数量,将四个城市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理由。学生2人一组,说一说,议一议。

按数位多少进行分类:北京、天津为第一类,香港是第二类,澳门是第三类。 提问:通过这次分类,你能知道什么?

小结:我们按数位的多少进行分类后发现,数位少的这个数就小,数位多的这个数就大。

质疑:北京和天津的人口都达到了八位数,这怎么比出大小呢?

二、

精讲点拨

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 板书:13820000、10010000 提问:这两个数都是八位数,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怎么样比较大小呢?先比较哪位上的数?

提问:这两个数左起第一位千万位上都是1,怎么比?

探索:看左起第二位,第一个数左起第二位百万位上的3比第二个数百万位上的0大,所以13820000?10010000

五、当堂训练

1、教材第9页第1题

2、练习册第6页第1题

六、课堂小结

(1)比较两个数据的大小有几种情况?位数不同的怎么比?

(2)如果位数相同怎么办?先要从哪一位比?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怎么比呢?

七、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国土面积 9600000>1660000>1220000>450000>100000 10000000000=100亿

9600000=960万

第五课时近似数

教学目标 :

1、经历生活数据收集的过程,理解近似数表示的必要性。

2、探索“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

3、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精确值的近似数。

教学重难点:

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引导启发。

学法:分析思考,实践应用。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展示收集的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

交流收集的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并说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类,在各种分类中重点讨论精确数与近似数这两类数的特点,并让学生再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近似数。

二、自主学习

1、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出示说一说中的数据,使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了解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的方法。结合是试一试第2题的讨论,体会如何根据不同需要求近似数。

三、精讲点拨

做试一试第1题:汇报时说说取近似值的方法。

试一试第2题:在实际生活中常常需要根据情况取不同精确程度的近似数。在本题中,可先让学生说一说三个近似值的精确程度,再出示下面的两个小问题,供学生讨论。在讨论时重点让学生理解取近似值是根据实际的需要来确定的。

四、反馈交流

讨论:重点可讨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

五、当堂训练

1、练一练

1、

2、4

2、从报纸中找5个精确数,5个近似数,你认为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用近似数。

六、课堂小结

1、四舍五入的方法

2、要求不同,一个数可有几个近似数。

板书设计:

近似数

“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方法与注意事项

第六课时 从结绳计数说起

教学目标:

1、

2、

3、了解计数方法的演变过程,体会其中所包含的数学思想。经历计数方法的演变过程,体验数学一一对应的思想、化繁为简的思想。 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激发学习知识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让学生对“数”有进一步的理解认识。

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活动激趣。

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探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知道远古的时代,是用什么办法来计数的吗?

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各抒己见。

远古时代,为了记下猎物的多少,人们用石子或结绳计数,这节课我们就从结绳计数说起。

板书课题——从结绳计数说起

二、自主学习

教材第一幅图石子计数与结绳计数都是“逐一计数”,体现了一一对应的思想。 第二幅图中对比羊群的计数是“按群计数”,体现了数学中化繁为简的思想,也是进位制的“原形”。

第三幅图和第四幅图展示了一些古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计数符号。

三、当堂训练

书写“十进制数位顺序表”。

四、课堂小结

从古至今,人类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不同的进位制。现在应用最广泛的十进位制起源于古代人们用双手十指计数的方法,成语“屈指可数”就是这样来的。但超过十的数,双手的手指用完时,就在地上搁一块石头或一根树枝代表十个,让手指伸直再数。经过长期实践和总结经验,就产生了十进制。

板书设计:

从结绳计数说起

古埃及象形文字

玛雅数字

中国算筹数码

第七课时 练习一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2、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3、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重难点:

1、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法与学法:

教法:组织练习,引导思考。

学法: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多位数的读、写的练习

练习一第1题:先回顾计数单位的顺序,再根据书中的数据说说它们是几位数,最高位在什么位上,并进行读、写。

二、多位数的改写

练习一第2题:先复习多位数的不同数位上数字的不同意义。再进行数的改写。

三、读写游戏。(练习题3)

同桌间进行的游戏:第1步 一个同学读数,另一个同学根据所读的数写数,经过几次读数,两人可交换角色;第2步一个同学写数,另一个同学根据所写的数读数,然后交换角色进行。在同桌练习的基础上,可选派代表在全班进行比赛,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多位数比大小

做第4题,完成后说说比较的方法。

五、结合练习册,教师可加强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巩固。

六、课堂作业

教材第15页第

5、

6、7题。

七、思维拓展

教材第15页第8题。

板书设计:

练习一

亿级 万级 个级

千 百 十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计数单位

1 2 6 5 8 3 0 0 0 0 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 1 3 8 2 0 0 0 0 一千三百八十二万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角的认识”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接触,本单元认识的角主要是平角与周角,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因为线段、射线与直线以及平行线、垂线都是比较抽象的平面图形,所以应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积累一些经验,也便于学生直观地认识这些图形。

二、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线段、射线与直线的认识,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对于这些内容,教材都加强了操作活动的练习,使运动的物体与静止的图形结合在一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直线、射线与线段;掌握线段的量度与表示方法。

(2)、理解与认识平面上平行与垂直的特征;能画平行线与垂线。

(3)、理解与认识几何角的特征;会运用量角器量度角的大小与画角。

(4)、平移——能辩认移动的方向(上下左右);能确定移动的距离(几格)。

2、能力目标:

(1)、运用实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2)、在实际情境中,以具体图形为背景,认识较抽象的平面图形。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加深对线段、射线、直线与平行线,垂线、角等知识的理解,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单元教学重点:

1、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

2、认识平行线,会利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3、认识平角和周角,理解各种角的形成过程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4、建立相交与垂直的概念,能用三角尺画垂线。

5、建立角的各种概念,正确地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

6、辨认各类型的角,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

五、单元教学难点:

1、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的特征。

2、利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3、认识平角和周角,理解各种角的形成过程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一课时 线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会永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重点难点

1、体会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会永字母正确读出直线、与射线,

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2、理解三种线的特征,掌握三种线的读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演示讲解。

学法:观察思考,归纳思考。

教具准备

直尺,三种不同颜色的线,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一幅画面,师生谈话:这幅图的名字是“欢乐的世纪坛”。大家仔细看,你能从中找到我们学习的线段和射线吗?

学生说完后,电脑演示,抽象出不同的射线和线段。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线。板书:线的认识

二、自主学习

1、电脑出示“看一看”的三幅画。

第一幅图:笔直的铁轨一眼望不到边,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什么线?电脑操作,引出两条直线。

第二幅图:马路上的白线条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的四条边是什么线?电脑操作引出四条线段。

第三幅图:各种城市里的灯光,灯所发出的光线又是一种什么线,和前两种线一样吗?抽象出一些射线。

三、反馈交流

1、比较三种线的特征

(1)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

拿出三张纸分别对折,请学生观察折痕。

提问:这三条折痕是直的吗?(都是直的)

拿出一张纸,在折痕中间画A.B两点,再连接AB两点。明确告诉学生,这是一条线段。

拿出第二张纸,同前一张一样,画出线段AB。然后问学生:如果沿着这条线段的

A.B两点向反方向无限延伸,会得到一条什么线?(直线)

拿出第三张纸,还是先画好线段AB。然后问学生,如果只沿B点向反方向无限延伸,会得到一条什么线?(射线)

(2)比较三种线的特征。

提问: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线段、直线和射线是什么样的?

四、精讲点拨

1、三种线的读法。

直线和线段都有两种读法,而射线只有一种读法,它的读法是从端点读起。

2、画直线。

(1)过一点,画直线。

体会: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2)过两点。画直线。

学生尝试,感悟到过两点只能画出一条直线。

质疑:过三点。可以画几条直线?

五、当堂训练

1、教材第17页“试一试”第一题。

2、教材第17页“试一试”第二题。

3、数一数有几条线段。

(1)

有( )条

(2)

有( )条

说说你是怎样数的。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三种线,都是哪三种?

这三种线的共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 板书设计:

直线、线段与射线

直线: 射线: 线段:

无限长 无限长 有限长

无端点 只有一个端点 有两个端点

第二课时 相交与垂直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垂直。

2、会用三角尺画垂线。

3、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教学重、难点:

1、用三角尺画垂线。

2、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操作,归纳概括。

学法:操作思考,理解运用。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小棒、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量一量

两条直线相交有各种不同的情况,在学习时,先让学生用小棒或铅笔摆出各种相交的图形,从而引出相交的概念。

观察、讨论这些相交的图形线与线之间形成什么角,从而引出其中的一个特殊角——直角。学生在确认两条线之间的直角关系时,要让学生懂得用三角尺中的直角来验证。

二、自主学习

折一折

让学生用手中的纸折出量条相互垂直的折痕。可充分让学生自己来折一折,学生在折纸后,教师要引导他们学会用自己验证的方法。如用三角尺的直角两条折痕的关系,从而确定这两条折痕是否互相垂直。

三、反馈交流

说一说

1、说一说教室和生活中互相垂直的线段。

2、说一说正方体的哪几条边是互相垂直的。

四、精讲点拨

1、练一练

(1)、我说你摆。

同桌互相练习:一个同学先放一个小棒在桌上,让另一个同学,按要求摆出另一根小棒。

(2)、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两条线之间的垂直关系。问:如何确定门框相邻的两条边是否垂直,让学生自己来探索测量的方法。

安排让学生用三角尺量一量,来判断是否垂直,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画一画

(1)、明确所画的线与哪一条垂直。

(2)、明确所画垂线是否有要求:一种是仅与某条直线垂直;另一种不仅要垂直,还要通过某个点。

五、小试验

让学生应用垂直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明确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最短。

六、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相交与垂直

相交 垂直

第三课时平移和平行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感受平移前后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线。

2、能永三角板和支持画平行线,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

3、感受教学的价值,进一步参透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的思想。

重点难点

1、认识平行线,体会平行线的特征,会画平行线。

2、在一些斜线中寻找平行关系,在立体图形中寻找平行线。

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

学法:观察发现,动手操作。

教具准备

小棒,长方形纸,方格纸,正方体,三角尺与直尺。

推荐第10篇: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

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了解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的过程。(课本第54页的例题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教学重点:

了解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化过程 教学难点:

了解图形变化的特点,掌握图形旋转的特点。 教学关键: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体会图形的旋转过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教材56页1题中的8个图形、56页2题中的方格纸一张,与题中一样的三角形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课件出示各种美丽图案:

师:这些图案好看吗?你想知道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的吗?你想学会设计一些图案吗?

2、揭示课题。

师:要想学会设计图案,需要我们了解一个新的知识--图形的旋转。(板书课题)

二、演示操作,了解图形变化过程

以第1个图案为例,先让学生观察这个图案,说一说:你能看出这个图案有什么特点吗?

学生通过观察,同学间交流得出:整个图案可以分成4部分,各部分图形是相同的。(在图中标出“A”、“B”、“C”、“D”)

师:是的,它是由一个图形以过旋转变换得来的,那么,它是如何旋转变换的呢?

接着,利用电脑课件演示旋转过程。

1、呈现基本图形A。

让学生认一认,整个图案是不是同这个基本图形经旋转变换组合而成的。

师:怎样可以得到图形B呢?

2、呈现第1次旋转后的图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演示课件。

学生观察课件的演示过程,回答图形变换过程:

(1)、图形A绕点O旋转;

(2)、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3)、旋转90度。

3、呈现第2次旋转后的图案。

师:怎样得到图形C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演示旋转过程,得到图案。

4、呈现第3次旋转后的图案:

师:怎样得到图形D呢?(学生回答后教师课件演示并让学生看课文,并完成课文中的填空,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图形的旋转过程。)

三、课堂活动、

课本第55页的“说一说”。

第1题,主要是讨论图形的旋转是围绕哪个点的问题。

第一、先认真观察图形,看一看各个图案是围绕哪个点进行旋转的。

二、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旋转操作。

第三、通过旋转,把得到的答案记录下来,并与同学讨论、交流你的成果。

四、巩固练习

1、课内作业。

课本第56页“试一试”的第

1、

2、3题。

(1)、第1题,可以让学生将题目中的图形描下来,剪出来,通过动手操作,完成题中问题。

(2)、第2题,可以先让学生用三角形模型在方格子上按要求进行变换操作,等学生比较熟练后,再请他们按要求画出旋转的图形,最后同伴中进行交流、验证。

(3)、第3题,同样让学生自己摆一摆,涂一涂,先找到通过平移能得到的图形,再找出通过旋转得到的图形。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总结学情。

第11篇: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拾穗》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学科名称:《拾穗》(小学语文四年级)

二、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本班有学生68人(女33人)。大部分学生活泼好动,课堂上回答问题积极。寄宿生较多,家人在生活上关爱不周,教师要特别关照。本班学生,对于生字新词已经有了较强的自学能力。在阅读方面,多数学生爱读并能达到感情朗读,所以,教师应继续放手让学生多读,读中感悟;同时,鼓励学生合作交流,教师适时点拨,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的阅读水平。

三、教学内容分析:

《拾穗》是法国著名“农民”画家米勒的作品,本文是对该画的赏析。课文按照由总到分、由近及远的顺序描绘了农妇拾穗的情景,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劳,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理解和同情。

四、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规范书写生字,理解词义。

(二)通过重点理解三位妇女捡拾麦穗时的动作、神态的词句,体会农民劳动的辛苦,增强对劳动人民的理解和同情。

(三)能够图文对照地理解课文,使学生领悟看图学文、看图写文的方法。

(四)鼓励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五、教学难点分析:

(一) 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六、教学课时: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看图学文,它的名字是《拾穗》。板书(拾穗)“拾”是什么意思?“穗” 的是什么?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字词

弥散 晚餐 监督 遵循 搜寻 逼真

(三)再读理解

1、从课文中的哪一部分看出收获了?(第一段)

板书(收获)读一读。

(出示:拾穗图)麦香混合在尘雾中,弥散在田野上,远处堆起了金黄色的麦垛,一片丰收的景象。这收获的季节属于拾穗者吗?我们来进一步欣赏这幅油画。

2、欣赏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文中,作者也对这三位妇女拾穗时的情景进行了具体、细致的描写。

默读课文2-4段,边读边画出描写三位妇女动作、神态的句子。

4、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板书:

中间:承担生活重担

右边:腰落下毛病

左边:艰苦生活刚开始

5、再读课文2-5段,结合课文中的词句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6、同学刚才结合油画谈出了自己的感受,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评价这幅画的?

7、指名读第

6、7段。

由于米勒对劳动的辛苦有切身的感受,因此这幅画画得十分逼真,认真地欣赏会产生丰富的感受和联想。

(四)情感升华

谁来说说你的感受和联想?收获的季节属于她们吗?她们能享受到收获的幸福吗?

附:板书

收获

中间:承担生活重担

右边:腰落下毛病

左边:艰苦生活刚开始

评价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你们看。谁能简单地介绍一下这幅画吗?这是法国著名画家米勒的油画作品,课文的作者也像我们一样欣赏了这幅世界名画,并生动、具体地描写了画面内容。今天,让我们再走进课文,来感受作者是怎样将画面内容写具体的。

(二)指导写法

1、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画面主要内容的段落,自由朗读,说说作者是抓住了哪些方面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动作、神态)

2、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从这些语句中体会到了什么?为什么能从中体会出农民的辛苦和他们生活的艰难?(仔细观察)

3、小结:只有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进行描写,才会使你的文章具体生动。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写作方法。还可以抓住哪些方面对人物进行描写?(语言、心理)

我们应该学习运用这种写作方法,写出具体生动的好文章。

4、除了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进行描写之外,这三段中还有哪些语句你认为写得比较好?

5、这几段中描写的内容能够从画面上全部观察到吗?(不能)这是作者的(联想、想象)还有哪些句子是作者的联想?

6、小结:从这些句子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农民的艰辛和生活的艰苦,所以,结合画面内容及当时的情景展开合理的联想也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方法,它会使你的文章真实感人。

7、今天,我们就学习运用这种方法进行一个练笔活动。

(三)指导练笔

1、请两位学生将地面的纸花扫干净,其他学生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2、说说你都观察到了什么?

3、把你观察到的内容写下来。

(四)交流借鉴

1、小组交流。

2、指名读,说说好在哪?

3、从文章中你体会出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找幅画,仔细观察,看图写文。

八、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油画《拾穗》的教学挂图、与课文有关的背景资料

九、自我问答:

《拾穗》是一篇看图写文式的文章,是对法国画家米勒同名油画的赏析。通过看图学文,学生领悟了抓住动作、神态描写人物的方法,又学到了“写实——联想”的写法,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原文地址:http://www.daodoc.com/ 内容来源: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daodoc.com/

第12篇: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进度表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进度表

周次 进度

1、师恩难忘孔子和学生语文天地一

2、语文天地一古诗二首月迹

3、飞向月球语文天地二爱我中华

4、草原中国结语文天地三

5、国庆假期

6、语文天地三落花生拾穗

7、语文天地四飞夺泸定桥

8、桥之思语文天地五

9、美丽的集邮册罗斯福集邮

10、语文天地六期中复习

11、期中复习期中考试

12、地名语文天地七钓鱼的启示

13、谁说没有规则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14、月光曲 语文天地九

15、一枚金币散落的钞票毽子里的铜钱

16、语文天地十扫一室与扫天下井底之蛙

17、三颗纽扣的房子 语文天地十一瑞雪图

18、下雪的早晨语文天地十一

19、期末复习20、期末考试

第13篇:北师大版小学作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习作题目:

(一)

暑假里一件感兴趣的事。

习作要求:

1、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2、巧妙地为学生再现了暑假生活的情景,引导学生愉快地回忆暑假,用敏锐的眼光捕捉生活中的亮点、用鲜活的生活片段激发写作动机。

3、在对话中拨动思维的琴弦,达到丰富写作材料、言之有理有序、写之有血有肉。

习作目的:

1、生动、具体、有条理地写好一件事。

2、捕捉事物的鲜活点,让习作内容丰富新颖、语言活泼生动。习作课时:

四课时

课时划分:

第一课时(1)

习作内容:

习作指导

习作过程:

一、再“度”暑假。激活动机

1、师:愉快的暑假已经过去,60多个日日夜夜,你一定有许多值得回味的、难以忘怀的经历。你也许去过旅游景点,大自然的美丽风光、惊险刺激的游乐场,一定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你也许和别人一起度过一段美妙而有趣的时光;你也许独自或与他人一起做过一件开心或后悔的事;你也许从某件平常的事中悟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倒流的时光,回到愉快的暑假,再次回味那有趣而难忘的生活吧!

课件出示:学生可能去的旅游点、家庭生活的小片段、小河扑腾的浪花、树阴下的游戏、几个小朋友开心大笑或沮丧的面部特写……

2、学生边听边看,随之静思自己在暑假中有趣的生活片断或某件事,尔后小组内说说、听听、评评。

3、师:通过回忆交流,那么多有趣、开心的事一定在你脑海中翻腾,那些活生生的人物、妙趣横生的语言、自由欢乐的场面,一定会交织在你的心头,如果将它们理顺成文,让别人也知道你的所思所悟,分享你的高兴,分担你的烦恼,难道不是一件快乐而惬意的事吗?

4、思考:

(1).暑假中,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件事的大致经过。 (2).自己对这件事的感受。

二、同桌互说、互听、互议。

三、点评:能快乐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是儿童向往的“圣物”。在谈话中,把学生思绪引向刚离去的“圣物”,用课件触动曾有的欢乐,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

四、范文欣赏 《难忘的一天》 《游泳》 《夏令营》

第二课时(2)

习作内容:

练写指导

习作过程:

一、丰富材料、抓住重点

1、师:虽然“发生”(起因)——“发展”(经过)——“完结”(结果)是大自然任何事物固有的规律,但由于受时间、地点、角色、环境等许多不定因素

的制约,大自然和社会生活在我们身边演绎了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故事。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一定会体会到事物之间的差别、趣妙、特点,感悟出某个道理。我们再来走进刚学过的课文,看作者是如何将课文中的人和事写得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

2、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对自己拟定的材料进行初步梳理,对自己心中的“习作”进行整体构思,对情节进行取舍与编排。

3、点评:事实上,学生平铺直叙一件事并非难事,但如何抓住事物亮点,将材料巧妙地安插在曲折的情节中,学生尚有一定难度。本环节力求借助教材对此提供帮助。

二、乘兴写作,体验欢愉

1、根据所思所悟,拟定提纲,打草稿。

2、同桌互换提纲,相互说说自己的取材与大体框架,并对别人的提纲提出修改建议。

3、启主写作。

三、写完后修改要点:

(1)叙事是否完整、有条理。

(2)所写内容是否有吸引人的亮点。

(3)情节是否曲折,语言是否鲜活,联想是否合理,感受是否自然。 (各自根据要点修改润色,然后同学之间交换欣赏。)

第三课时(3)

习作内容:

讲评习作

习作过程:

一、总评 1.优点:

作文中能够大量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大部分同学能够有感而发,叙事完整,中心突出,事例具有典型性。 2.缺点:

“平淡无奇”、“流水账”是制约学生习作水平提升的“瓶颈”。有一少部分同学中心不够突出,事例列举不够典型,错别字较多。

二、表扬本次习作优秀者

三、重点讲评

1、-----的《暑假里的一件事》

a.公园里真热闹。有滑冰的,有踢球的,游玩过山车的,还有滑滑板的。

评:排比句运用恰当,能够体现出公园的热闹景象,使人置身其中深切感受到生命活力。

b.我最爱玩的是吹泡泡,只要轻轻一吹就飞起来了,在阳光的照射下下五颜六色的泡泡,美丽极了。

评:突出了自己喜爱的活动,观察详细。把泡泡的颜色能够用“五颜六色”来形容,用词较准确。

2、---的《开心的事》

a.快乐的暑假终于来到了,我可以开开心心的玩一玩了。

评:体现出了小作者天真、好玩的特点,对暑假到来的强烈期待,为下文做了铺垫。

b.很快一个月过去了,我的暑假作业还没动,这时的妈妈比我还着急,“以后每天写一张,我检查!”妈妈向我下了通牒。

评:语句幽默,可爱顽皮的形象跃然纸上。“这时的妈妈比我还着急”“妈妈向我下了通牒”表现出妈妈很关心我的学习。

四、小组讲评,合作交流

1、互读互评,进行交流、修改。

2、借鉴他人的长处,来优化自己的习作。

第四课时(4)

习作内容:

修改习作,再次誊写

习作过程:

一、仔细阅读习作及老师的评语,发现自己习作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二、修改病句

1、作业写完了,我和同学来到院子里,有得玩调皮、有得玩打沙包、有的打篮珠。(马涛涛《快乐的一天》)

修改:作业写完了,我来到院子里,看见小朋友们有得玩调筋、有得玩打沙包、有的打篮球。

2、我和我的哥哥坐火车去北京,在火车上我和我的哥哥玩 牌,我们玩得很开心。(冯京康《在去北京的日子》)

修改:我和我的哥哥坐火车去北京,在火车上我们玩牌,玩得很开心。

三、自由合作欣赏习作

四人一组,借阅优秀习作,借鉴其写得好的方面。(教师巡视,并深入个别组参与交流。)

四、再次誊写

习作题目:

(二)

老师,我想对你说

习作要求:

1、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最想说的话和最深、最受感动的事情。

2、用习作的形式架起学生和老师的桥梁,引导学生用敏锐的眼光捕捉生活中的亮点、用鲜活的生活片段激发写作动机。

3、在具体的事例中拨动思维的琴弦,达到丰富写作材料、言之有理有序、写之有血有肉,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说出自己最想说的话。

习作目的:

1、逐步培养学生确定中心,围绕中心选择安排材料,学写有中心、有条理的简单记叙文,要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生动、具体、有条理地写出自己想说的话。

2、能按一定顺序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语句完整通顺、连贯,说话有礼貌, 养成先想后说的习惯。捕捉事情的鲜活点,突出习作的中心,让习作内容丰富新颖、语言活泼生动。习作课时:

四课时

课时划分:

第一课时(5)

习作内容:

习作指导

习作过程:

(一)复习《师恩难忘》,明确写法。

1.指导学生重读《师恩难忘》。

(1)师恩“难忘”,师恩“深重”,田老师教了作者4年,发生的事很多,作者选择了什么事来写?为什么要回忆这件事呢?

(2)读了文章,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受呢?

2.学生朗读思考,教师检查点拨。

3.师生共同小结:由此可见,要选好典型事例,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感受真切的表达出来,写生动,写具体。

(二)学习例文《班主任,我想对你说》,领悟写法

1.自读例文,想一想:

(1)作者选择的事例有什么特点?

(2) 作者是怎样把人物写生动、写具体的?把描写冯老师动作、神态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

2.分小组讨论、交流。

(1)选取生活中的日常小事,从“小”处见“大”。

(2)写时抓住了人物动作、神态来描写,细致入微,具体感人。如“一只温暖的手扶着我的前额”,“慢慢地向上抬起”,“一双眼睛望着我”……

(3)相应地写出“我”的感受和反应。

(三)阅读习作要求,运用写法

1.指导学生阅读习作要求:“我们的成长无不渗透着老师的心血。像上面上课时纠正写字姿势之类的事,哪个老师没做过?”

启发学生回忆所有教过你的老师(包括课外兴趣小组的辅导老师)。确定其中一个,选择他(她)帮助、教育你的一两件事,认真想一想后来再写下来,并表达出你想说的话。

2.引导选材:老师关心帮助你的事有哪些,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

3.组织讨论:怎样才能围绕你想说的话,把这件事叙述得生动具体 。 4.拟题,完成初稿。

(四) 组织修改。

1.

选择一篇带有共性的文章进行点评。 2. 学生在小组内修改作文 3. 学生互评。

第二课时(6)

习作内容:

练写指导

习作过程:

一、丰富材料、抓住重点

1、师:对于我们四年级学生来说,从幼儿园到现在教过我们的老师很多。那么,那个老师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最深,或者说你最想给那位老师说心里话呢?我们和老师朝夕相处,在老师的培养下,我们一天天长大。让我们那起笔,请把你想对说的话写下来。

2、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对自己拟定的材料进行初步梳理,对自己心中的“习作”进行整体构思,对情节进行取舍与编排。

3、点评:事实上,学生平铺直叙一件事并非难事,但如何抓住中心,将材料巧妙地安插在曲折的情节中,学生尚有一定难度。本环节力求借助教材对此提供帮助。

二、乘兴写作,体验欢愉

1、根据所思所悟,拟定提纲,打草稿。

2、同桌互换提纲,相互说说自己的取材与大体框架,并对别人的提纲提出修改建议。

3、启主写作。

三、写完后修改要点:

(1)叙事是否完整、有条理。

(2)所写内容是否有吸引人的亮点。

(3)情节是否曲折,语言是否鲜活,联想是否合理,感受是否自然。 (各自根据要点修改润色,然后同学之间交换欣赏。)

四、扶放结合,培养能力

为了减缓训练的坡度,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采取“根据提供材料写→独立构思表达”这一由扶到放的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第三课时(7)

习作内容:

讲评习作

习作过程:

一、总评 1.优点: 作文中能够大量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大部分同学能够有感而发,叙事完整,中心突出,事例具有典型性。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说出自己最想说的话。报答出对老师的感念和敬爱。 2.缺点:

“平淡无奇”、“流水账”是制约学生习作水平提升的“瓶颈”。有一少部分同学中心不够突出,事例列举不够典型,错别字较多。

二、表扬本次习作优秀者

三、重点讲评

1、---=的《杨老师,我想对你说》

a.您如同那高级的输养液,输入我们的大脑,是我们更聪明;那一个个汉字如同干旱时的甘露,注入我们的心田,是我们更加茁壮的成长。

评:比喻句运用恰当,充分体现出老师的重要性;突出了你对老师的感念和敬爱。

b.您露出了笑容,您的笑容是那样的美丽,就像是春日里绽开的花朵,这时我们不懂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评:人们都把老师比做园丁,在这里小作者能把老师的笑容比作花朵,有创新。同时体现出学生对老师的欣赏,和老师给学生带来的力量和信心。

2、----的《李老师,我想对你说》

a.李老师,教师节快要到了,在这里我衷心祝愿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不知你在那里好吗?同学们都很想念你,我们都希望你再回来转转。

评:表达出对老师良好的祝愿,字里行间体现出对老师的思念和牵挂,可以看出你是一个很有心的孩子。

四、小组讲评,合作交流

1、互读互评,进行交流、修改。

2、借鉴他人的长处,来优化自己的习作。

第四课时(8)

习作内容:

修改习作,再次誊写

习作过程:

一、仔细阅读习作及老师的评语,发现自己习作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总评:

作文中能够大量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大部分同学能够有感而发,叙事完整,中心突出,事例具有典型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生难忘。”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说出自己最想说的话,突出对老师的感念和敬爱。

二、修改病句

1、“老师,您辛苦了!从三年级到四年级。”。(任成祥《杨老师,我想对你说》)

修改:“老师,您辛苦了!我们三年级到四年级的学习生活中,让你费心了。”

2、老师,我想对你说:“你让我们懂得了很对知识,谢谢你老师。”(徐旭东《李老师,我想对你说》)

修改:老师,我想对你说:“是您让我们懂得了很多的道理和知识。谢谢您!”

三、自由合作欣赏习作

四人一组,借阅优秀习作,借鉴其写得好的方面。(教师巡视,并深入个别组参与交流。)

四、再次誊写

习作题目:

(三)

看月亮,说月亮

习作要求:

1、能按一定顺序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语句完整通顺、连贯,说话有礼貌, 养成先想后说的习惯。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2、初步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观察事物能抓住重点,并鼓励学生展开丰富合理的 想象。学习有顺序、比较细致的观察事物。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内容具体、语 句通顺 有一定条理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3、注意继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事物和语言表达能力,逐渐养成作文前想清要写的内容 和作文后认真修改的习惯。学会运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写完作文认真修改的习惯。

习作目的:

1、生动、具体、有条理地写好一件事。

2、逐步培养学生确定中心,围绕中心选择安排材料,学写有中心、有条理的简单记叙 文,要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

3、减少对学生作文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 达。习作课时:

四课时

课时划分:

第一课时(9)

习作内容:

习作指导

习作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要求。

1、每到中秋节那天,同学们都会赏月,那时你会想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向老师同学 们说说好吗?

2、提出讨论要求,小组互相讨论。

(1)适当展开想象和联想,比较有条理地把自己想到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说出来。

(2)能在小组中互相讨论和交流,从中启发自己的思维。

二、指导作文。

1、出示月亮的投影,观察、想象。

2、在小组准备的基础上指名口述。

3、启发想象,然后各自展开想象,口述想象的内容。(1)你心中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

(2)你对它有什么期望或将来你的理想是什么?

4、指导学生按照顺序口述。

(1)每个同学说说,同学加以纠正和补充。 (2)指名说一说,全班评议、补充。

三、各自写作文。

写完之后自己加题目(如:神奇的月球、我心中的月亮等)。 要注意:

1、做到文章内容具体,有中心、有条理,语句通顺连贯。

2、把观察到的和想到的内容按一定的顺序写具体。

第二课时(10)

习作内容:

练写指导

习作过程:

一、回顾作文的写作要求。

1、能按一定顺序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语句完整通顺、连贯,说话有礼貌, 养成先想后说的习惯。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2、初步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观察事物能抓住重点,并鼓励学生展开丰富合理的 想象。学习有顺序、比较细致的观察事物。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内容具体、语 句通顺 有一定条理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3、注意继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事物和语言表达能力,逐渐养成作文前想清要写的内容 和作文后认真修改的习惯。学会运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写完作文认真修改的习惯。

二、乘兴写作,体验欢愉

1、根据所思所悟,拟定提纲,打草稿。

2、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对自己拟定的材料进行初步梳理,对自己心中的“习作”进行整体构思,对情节进行取舍与编排。

3、同桌互换提纲,相互说说自己的取材与大体框架,并对别人的提纲提出修改建议。

4、启主写作。

三、写完后修改要点:

(1)叙事是否完整、有条理。

(2)所写内容是否有吸引人的亮点。

(3)情节是否曲折,语言是否鲜活,联想是否合理,感受是否自然。 (各自根据要点修改润色,然后同学之间交换欣赏。)

第三课时(11)

习作内容:

讲评习作

习作过程:

一、对这次作文进行总体评价。

1、优秀作文( ) 人

良好作文( )人 达标作文( )人 待达标作文( )人

二、表扬本次习作优秀者

二、点评:

事实上,学生平铺直叙一件事并非难事,但如何抓住事物亮点,将材料巧妙地安插在曲折的情节中,学生尚有一定难度。本环节力求借助教材对此提供帮助

三、讲评作文。

1、这些优秀作文,内容具体、充实、有条理,想象合理恰当,能按一定的条理叙述意思。

2、有个别学生会出现想象不生动,没有内容可写,错别字较多,还有个别学生会出现条理 不清楚等问题。

四、小组讲评,合作交流

1、互读互评,进行交流、修改。

2、借鉴他人的长处,来优化自己的习作。

五、朗读优秀作文。

其他学生模仿修改作文。

第四课时(12)

习作内容:

修改习作,再次誊写

习作过程:

一、仔细阅读习作及老师的评语,发现自己习作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总评:

作文中能够大量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大部分同学能够有感而发,叙事完整,中心突出,事例具有典型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生难忘。”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说出自己最想说的话,突出对老师的感念和敬爱。

二、修改病句

1、“爸爸,中秋节为什么吃月饼?爸爸说:“因为中秋节月亮是圆的,月饼大部分是圆的,所以要吃月饼。”。(石玉腾《中秋节的月亮和月饼》)

修改:“爸爸,中秋节为什么吃月饼?爸爸说:“因为中秋节月亮是圆的,月饼象征着团圆和美好的祝愿,所以要吃月饼。”

2、月亮圆圆的,就像一个圆盘,我很喜欢,就想在月亮下散步,一定很舒服。(徐佳乐《看月亮》)

修改:圆圆的月亮,就像一个圆盘,我很喜欢,如果能在皎洁的月光下散步呢一定会很惬意很舒服。

三、自由合作欣赏习作

四人一组,借阅优秀习作,借鉴其写得好的方面。(教师巡视,并深入个别组参与交流。)

四、再次誊写

习作题目:( 四)

我收获了——

习作要求:

1、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2、本次习作的主题是收获,其实就是劳动,是对劳动和农民的尊敬。农民伯伯的勤劳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用敏锐的眼光捕捉生活中的亮点、用鲜活的生活片段激发写作动机。

3、在对话中拨动思维的琴弦,达到丰富写作材料、言之有理有序、写之有血有肉。

习作目的:

1、生动、具体、有条理地写好一件事。

2、捕捉事物的鲜活点,让习作内容丰富新颖、语言活泼生动。习作课时:

四课时

课时划分:

第一课时(13)

习作内容:

习作指导

习作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拾穗》、《一个农民,在田边走着……》我们知道农民 的普通、平凡,但农民的劳动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大的意义,农民的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我们的生活与农民的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他们。

二、同桌互说、互听、互议。小组交流课前采访或观察到的身边的农民。

三、全班开展交流。

说说农民与我们的关系。教师要适时评点,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范文欣赏

《我收获了智慧》 《我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柚子树下》

第二课时(14)

习作内容:

练写指导

习作过程:

一、丰富材料、抓住重点

1、师:虽然“发生”(起因)——“发展”(经过)——“完结”(结果)是大自然任何事物固有的规律,但由于受时间、地点、角色、环境等许多不定因素的制约,大自然和社会生活在我们身边演绎了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故事。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一定会体会到事物之间的差别、趣妙、特点,感悟出某个道理。我们再来走进刚学过的课文,看作者是如何将课文中的人和事写得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

2、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对自己拟定的材料进行初步梳理,对自己心中的“习作”进行整体构思,对情节进行取舍与编排。

3、点评:事实上,学生平铺直叙一件事并非难事,但如何抓住事物亮点,将材料巧妙地安插在曲折的情节中,学生尚有一定难度。本环节力求借助教材对此提供帮助。

二、乘兴写作,体验欢愉

1、根据所思所悟,拟定提纲,打草稿。

2、同桌互换提纲,相互说说自己的取材与大体框架,并对别人的提纲提出修改建议。

3、启主写作。

三、写完后修改要点:

(1)叙事是否完整、有条理。

(2)所写内容是否有吸引人的亮点。

(3)情节是否曲折,语言是否鲜活,联想是否合理,感受是否自然。 (各自根据要点修改润色,然后同学之间交换欣赏。)

第三课时(15)

习作内容:

讲评习作

习作过程:

一、总评小结作文一般情况,肯定优点。

1、优点: 大多数作文大胆想象,不少同学展开了合理的想象,而且想象新奇独特。

2、不足: 有些作文内容不够具体,条理不够清楚。

二、表扬本次习作优秀者

三、重点讲评

出示一个中上等学生的作文,请该生读作文,孙莎莎《我收获了成功》,然后在老师指导下 评改。

1、肯定主要优点:有顺序的、有条理地进行叙述,大胆展开想象和联想,能抓住其中你最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描绘,特别是考试的场面的描写。

2、指出不足以及怎样修改。找出内容上的不足并进行修改;找出文字上的不足并进行修改;找出表达上的不足:调 整段序、句序、词序,增删字、词、句,改正错别字或用错的标点符号。

3、请原作者读修改后的作文。

四、小组讲评,合作交流

1、互读互评,进行交流、修改。

2、借鉴他人的长处,来优化自己的习作。

第四课时(16)

习作内容:

修改习作,再次誊写

习作过程:

四、仔细阅读习作及老师的评语,发现自己习作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五、修改病句

1、秋天到了,树叶黄了。当风儿吹过时,树叶就在空中翩翩起舞的在空中跳舞。(马涛涛《秋天的收获》)

修改:秋天到了,树叶黄了。当风儿吹过时,树叶就在空中翩翩起舞。像小姑娘一样展示着自己的舞姿。

2、啊!金黄的玉米啊,你给人们实现了一个美好的愿望。(田柔《我收获了玉米》)

修改:啊!金黄的玉米啊,你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3.我马上把我的小伙伴叫过来,先陪他们摘一些自己喜欢吃的水果,再让他们摘一些带回家去,让家里人吃。(廉梦圆《我收获了果园里的快乐》)

修改:我马上把我的小伙伴叫过来,先陪他们摘一些自己喜欢吃的水果,然后再让他们摘一些带回家去,让家里人也尝尝鲜。

三、自由合作欣赏习作

1.四人一组,借阅优秀习作,借鉴其写得好的方面。(教师巡视,并深入个别组参与交流。)

2.对想象不美好的作文的引导。(肯定独特思维,树立信心。)

四、同学各自修改自己的作文,修改或重写想象作文。再 次誊写

习作题目:

(五)

自己熟悉的桥或自己最想建造的桥

习作要求:

1、桥是最常见的一种人工建筑。桥的功能,桥的发展历史,桥的建筑风格,以及围绕桥引发的故事,都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本单元的学习,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这种最常见的建筑中去发现、领悟对人生奠基有价值的思想素养,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2、鼓励学生通过实地调查,询问家长、翻阅书报、上网等多种形式了解家乡桥的历史与故事,以及最新的建桥技术。

3、在对话中拨动思维的琴弦,达到丰富写作材料、言之有理有序、写之有血有肉。

习作目的:

1、生动、具体、有条理地写好一件事。

2、捕捉事物的鲜活点,让习作内容丰富新颖、语言活泼生动。习作课时:

四课时

课时划分:

第一课时(17)

习作内容:

习作指导

习作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要求。

1、桥的功能,桥的发展历史,桥的建筑风格,以及围绕桥引发的故事,都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把你想到的向老师同学们说说好吗?

2、提出讨论要求,小组互相讨论。

(1)适当展开想象和联想,比较有条理地把自己想到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说出来。

(2)能在小组中互相讨论和交流,从中启发自己的思维。

二、指导作文。

1、出示各种桥的投影,观察、想象。

2、在小组准备的基础上指名口述。

3、启发想象,然后各自展开想象,口述想象的内容。(1)你心中的桥是什么样子的?

(2)你对它有什么期望或将来你的理想是什么?

4、指导学生按照顺序口述。

(1)每个同学说说,同学加以纠正和补充。 (2)指名说一说,全班评议、补充。

三、各自写作文。

写完之后自己加题目(如:九曲桥、我想象中的桥等)。 要注意:

1、做到文章内容具体,有中心、有条理,语句通顺连贯。

2、把观察到的和想到的内容按一定的顺序写具体。

第二课时(18)

习作内容:

练写指导

习作过程:

一、回顾作文的写作要求。

1、能按一定顺序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语句完整通顺、连贯,说

话有礼貌, 养成先想后说的习惯。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2、初步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观察事物能抓住重点,并鼓励学生展开丰富合理的 想象。学习有顺序、比较细致的观察事物。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3、注意继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事物和语言表达能力,逐渐养成作文前想清要写的内容 和作文后认真修改的习惯。学会运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写完作文认真修改的习惯。

二、乘兴写作,体验欢愉

1、根据所思所悟,拟定提纲,打草稿。

2、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对自己拟定的材料进行初步梳理,对自己心中的“习作”进行整体构思,对情节进行取舍与编排。

3、同桌互换提纲,相互说说自己的取材与大体框架,并对别人的提纲提出修改建议。

4、启主写作。

三、写完后修改要点:

(1)叙事是否完整、有条理。

(2)所写内容是否有吸引人的亮点。

(3)情节是否曲折,语言是否鲜活,联想是否合理,感受是否自然。 (各自根据要点修改润色,然后同学之间交换欣赏。)

第三课时(19)

习作内容:

讲评习作

习作过程:

一、总评小结作文一般情况,肯定优点。

1、优点: 大多数作文大胆想象,不少同学展开了合理的想象,而且想

象新奇独特。

2、不足: 有些作文内容不够具体,条理不够清楚。

二、表扬本次习作优秀者

三、重点讲评

出示一个中上等学生的作文,请该生读作文,徐明珠《水泥桥》,然后在老师指导下 评改。

1、肯定主要优点:有顺序的、有条理地进行叙述,大胆展开想象和联想,能抓住其中你最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描绘,特别是考试的场面的描写。

2、指出不足以及怎样修改。找出内容上的不足并进行修改;找出文字上的不足并进行修改;找出表达上的不足:调整段序、句序、词序,增删字、词、句,改正错别字或用错的标点符号。

3、请原作者读修改后的作文。

四、小组讲评,合作交流

1、互读互评,进行交流、修改。

2、借鉴他人的长处,来优化自己的习作。

第四课时(20)

习作内容:

修改习作,再次誊写

习作过程:

六、仔细阅读习作及老师的评语,发现自己习作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七、修改病句

1、初春时期,桃花放红,正是春风好景的好时期,如果我能走上玉带桥,我就会很开心,永远记得这个时刻。(李晓甜《我喜欢的玉带桥》)

修改:初春时期,桃花放红,正是春风好景的季节,如果我能走上玉带桥,我就会很开心,永远记得这个时刻。

2、桥下的水慢慢的流着,水面的小鸟在歌唱,水中的鱼儿在跳舞。(----《一座美丽的桥》)

修改:桥下的水慢慢的流着,水上的小鸟在快乐的歌唱,水中的鱼儿在跳舞。

3.所以我深深地感念它,让我通过,给我的生活带来方便。(----《我熟悉的桥》)

修改:所以我深深地感念它,是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使我们的出行更加畅通。

三、自由合作欣赏习作

1.四人一组,借阅优秀习作,借鉴其写得好的方面。(教师巡视,并深入个别组参与交流。)

2.对想象不美好的作文的引导。(肯定独特思维,树立信心。)

四、同学各自修改自己的作文,修改或重写想象作文。

次誊写

习作题目:

(六)

“假如世界上没有了[音乐]……”

“一件神奇的乐器” 《我喜欢的歌曲(乐曲)》。

习作要求:

1、学习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进行叙述。

2、适当展开想象和联想,抓住其中你最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描绘。

3、在合理想象的基础上,写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的简单记叙文。习作目的:

1、生动、具体、有条理地写好一件事。

2、捕捉事物的鲜活点,让习作内容丰富新颖、语言活泼生动。习作课时:

四课时

课时划分:

第一课时(21)

习作内容:

习作指导

习作过程:

一、启发谈话:

回忆,美好而甜蜜。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假如世界上没有了音乐又会是什么样子? 以及假如世界上没有了其他的(例如:人、动物、植物……)会是什么样的呢?展开想 象的翅膀,想象一下吧。 板书命题:想象作文 假如世界上没有了……

二、提出作文要求

1、学习有顺序的、有条理地进行叙述,大胆展开想象和联想,

2、抓住其中你最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描绘。

3、语句要通顺、想象合理,内容丰富。

三、同桌互说、互听、互议。

四、范文欣赏

《海之梦》

《一种神奇的乐器》 《我的爱好》

第二课时(22)

习作内容:

练写指导

习作过程:

一、丰富材料、抓住重点

1、激发想象的兴趣。假设对未来世界上没有了……想象。 (包含激情的语言或彩色图象)

2、打开学生的思路。

(想象要新奇、有趣令人神往或与众不同。)

二、乘兴写作,体验欢愉

1、根据所思所悟,先明确你想写的题目拟定提纲,打草稿。

2、同桌互换提纲,相互说说自己的取材与大体框架,想表达的中心思想,围绕中心组织材料,并对别人的提纲提出修改建议。

3、按顺序选择材料,列出小标题,根据提纲独立作文。

4、启主写作,学生自由表达。

三、写完后修改要点:

(1)叙事是否完整、有条理。

(2)所写内容是否有吸引人的亮点。

(3)情节是否曲折,语言是否鲜活,联想是否合理,感受是否自然。 (各自根据要点修改润色,然后同学之间交换欣赏。)

第三课时(23)

习作内容:

讲评习作

习作过程:

一、总评 1.优点: 作文中能够大量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大部分同学能够有感而发,叙事完整,中心突出,事例具有典型性。 2.缺点:

“平淡无奇”、“流水账”是制约学生习作水平提升的“瓶颈”。有一少部分同学中心不够突出,事例列举不够典型,错别字较多。

二、表扬本次习作优秀者

三、重点讲评

1、-----的《一节音乐课》

a.今天是星期一,早上第三节课我们是音乐课,老师给我们教了一首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同学们都知道这是我们的国歌,唱起来气势雄壮。 评:开头直入主题,引出歌名,并表达出对这首歌的了解和由衷的喜爱。 b.我最喜欢的歌曲是《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雄壮有力,饱含了对二小放牛郎的赞美之情。

评:开头直入主题,引出歌名,并表达出对这首歌的了解和由衷的喜爱。

2、----的《神奇的音乐》

a.平地机压路的声音像一群奔驰骏马欢快的在草原上放歌,小河边小鱼“噗噗”吹泡泡的声音,青蛙“呱呱”的叫声,形成了田野交响乐。 评:体现出了小作者善于观察,以生活中的声音为基本音,表达出生活的快乐和欢悦。

b.“叮叮叮”门铃响了,来客人了。

“噼啪噼啪”过年了,鞭炮唱着欢快的歌。

评:拟声词运用恰当,通过声音的描写唱出新年的欢快乐曲,感受音乐的美,它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

四、小组讲评,合作交流

1、互读互评,进行交流、修改。

2、借鉴他人的长处,来优化自己的习作。

第四课时(24)

习作内容:

修改习作,再次誊写

习作过程:

八、仔细阅读习作及老师的评语,发现自己习作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九、修改病句

1、音乐虽然只是一种声音,但是如果没有了音乐生活就会没有了光彩。(刘佳阳《一种神奇的乐器》)

修改:音乐虽然只是一种声音,但是如果没有了音乐生活就会失去她美丽的光彩,失去更多的快乐。

2、假如世界上没有了音乐,那么谁为我们把心中的快乐歌唱?假如世界上没有了音乐,那么谁为我们把泪水中的忧伤歌唱?(田仁杰《音乐的魅力》)

修改:只因有了音乐,我们把心中的快乐歌唱!只因有了音乐,我们把泪水中的忧伤歌唱!

十、自由合作欣赏习作

四人一组,借阅优秀习作,借鉴其写得好的方面。(教师巡视,并深入个别组参与交流。)

四、再次誊写

习作题目: (七)

续写“笔下生花” 我的压岁钱

把自己在“初显身手”中的调查整理成报告,并与同

学交流。

习作要求:

1、学习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进行叙述。

2、适当展开想象和联想,抓住其中你最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描绘。

3、在合理想象的基础上,写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的简单记叙文。习作目的:

1、生动、具体、有条理地写好一件事。

2、捕捉事物的鲜活点,让习作内容丰富新颖、语言活泼生动。习作课时:

四课时

课时划分:

第一课时(25)

习作内容:

习作指导

习作过程:

一、启发谈话:

千百年来,金钱一直是人们最热中讨论的话题之一,但是金钱与快乐是什么关系呢?有钱就有幸福吗?人们在金钱面前应该持什么态度呢?

二、提出作文要求

1、学习有顺序的、有条理地进行叙述,大胆展开想象和联想,

2、抓住其中你最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描绘。

3、语句要通顺、想象合理,内容丰富。

三、同桌互说、互听、互议。

四、范文欣赏

《我的压岁钱》 《诚实无价》 《送花》

第二课时(26)

习作内容:

练写指导

习作过程:

一、丰富材料、抓住重点

1、激发想象的兴趣。假设对未来世界上没有了……想象。

(包含激情的语言或彩色图象)

2、打开学生的思路。

(想象要新奇、有趣令人神往或与众不同。)

二、乘兴写作,体验欢愉

1、根据所思所悟,先明确你想写的题目拟定提纲,打草稿。

2、同桌互换提纲,相互说说自己的取材与大体框架,想表达的中心思想,围绕中心组织材料,并对别人的提纲提出修改建议。

3、按顺序选择材料,列出小标题,根据提纲独立作文。

4、启主写作,学生自由表达。

三、写完后修改要点:

(1)叙事是否完整、有条理。

(2)所写内容是否有吸引人的亮点。

(3)情节是否曲折,语言是否鲜活,联想是否合理,感受是否自然。 (各自根据要点修改润色,然后同学之间交换欣赏。)

第三课时(27)

习作内容:

讲评习作

习作过程:

一、总评

一、讲评作文

1、肯定优点:

本次作文,同学们 的好的作文层出不穷。有的写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有的同学写记实作文,表达自己的真 情实感。还有的同学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给家人写了一封信。同学们的选材范围相当宽 泛,形式多样,内容较具体。

2、指出不足:

在写作中,同学应注意语言要凝练,应注意写作要有明确的中心,写完后,注意认真修 改。

二、表扬本次习作优秀者

三、重点讲评

1、----的《我的压岁钱》

a.“劈里啪啦、劈里啪啦”,过新年了。我和爸爸妈妈放鞭炮、贴对联、舞狮子。真热闹呀!

评:拟声词运用恰当,写出了新年的喜庆,为下文挣压岁钱做铺垫,开头很好。

b.我望着手里的一百元钱,有点恋恋不舍。可一想:汶川的小朋友过年别说放鞭炮了,有没有棉衣穿还不知道呢。于是,我就毫不犹豫的把手中的一百元钱装进了捐款箱。

评:通过矛盾的心情,和自我分析终于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为突出中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小组讲评,合作交流

1、互读互评,进行交流、修改。

2、借鉴他人的长处,来优化自己的习作。

第四课时(28)

习作内容:

修改习作,再次誊写

习作过程:

十一、仔细阅读习作及老师的评语,发现自己习作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十二、修改病句

1、我的压岁钱让我无比安详和美丽,给我了许多美好的时光,让我了解了金钱方面的知识走进博大的海洋。(-----《我的压岁钱》)

修改:我的压岁钱,让我知道了勤俭节约,不乱花一分钱。而且从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背面了解了许多的图案,了解了祖国壮丽的山河。

2、过年了,我和爸爸妈妈去姑妈家,姑妈家的弟弟和我的姑妈接待了我们,姑妈给了我一百元的压岁钱。(-----《我的压岁钱》)

修改:过年了,我和爸爸妈妈去姑妈家拜年,姑妈和表弟接待了我们,姑妈还给了我一百元的压岁钱。

十三、自由合作欣赏习作

1、四人一组,借阅优秀习作,借鉴其写得好的方面。2、教师巡视,并深入个别组参与交流。

四、再次誊写

习作题目:

(八)

想象作文:小水滴与大海 难忘的一件小事

习作要求:

1、学习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进行叙述。

2、适当展开想象和联想,抓住其中你最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描绘。

3、在合理想象的基础上,写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的简单记叙文。习作目的:

1、生动、具体、有条理地写好一件事。

2、捕捉事物的鲜活点,让习作内容丰富新颖、语言活泼生动。习作课时:

四课时

课时划分:

第一课时(29)

习作内容:

习作指导

习作过程:

一、启发谈话:

我们居住的城市很大,但在地图上只是一个小点。一座楼很高,但从远处看却很小。一粒种子很小却能长成参天大树。有时候,大能转变成小,小能转变成大。

二、提出作文要求

1、学习有顺序的、有条理地进行叙述,大胆展开想象和联想,

2、抓住其中你最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描绘。

3、语句要通顺、想象合理,内容丰富。

三、同桌互说、互听、互议。

四、范文欣赏

《小鸟的智慧》 《补鞋记》 《夜郎自大》

第二课时(30)

习作内容:

练写指导

习作过程:

一、丰富材料、抓住重点

1、激发想象的兴趣。

(包含激情的语言或彩色图象)

2、打开学生的思路。

(想象要新奇、有趣令人神往或与众不同。)

二、乘兴写作,体验欢愉

1、根据所思所悟,先明确你想写的题目拟定提纲,打草稿。

2、同桌互换提纲,相互说说自己的取材与大体框架,想表达的中心思想,围绕中心组织材料,并对别人的提纲提出修改建议。

3、按顺序选择材料,列出小标题,根据提纲独立作文。

4、启主写作,学生自由表达。

三、写完后修改要点: (1)叙事是否完整、有条理。

(2)所写内容是否有吸引人的亮点。

(3)情节是否曲折,语言是否鲜活,联想是否合理,感受是否自然。

(各自根据要点修改润色,然后同学之间交换欣赏。)

第三课时(31)

习作内容:

讲评习作

习作过程:

一、总评

一、讲评作文

1、肯定优点:

本次作文,同学们 的好的作文层出不穷。有的写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有的同学写记实作文,表达自己的真 情实感。还有的同学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写了一件难忘的事。同学们的选材范围相当宽泛,形式多样,内容较具体。

2、指出不足:

在写作中,同学应注意语言要凝练,应注意写作要有明确的中心,写完后,注意认真修改。

二、表扬本次习作优秀者

三、重点讲评

1、----的《小水滴与大海》

a.“劈里啪啦、劈里啪啦”,过新年了。我和爸爸妈妈放鞭炮、贴对联、舞狮子。真热闹呀!

评:拟声词运用恰当,写出了新年的喜庆,为下文讲故事做铺垫,开头很好。

b.大海说:“这次我浏览了全世界,深深感觉到了我得了不起。看!地球上什么地方我都畅通无阻,你不信吗?”

评:通过骄傲的心情,和自我分析终于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为突出中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小组讲评,合作交流

1、互读互评,进行交流、修改。

2、借鉴他人的长处,来优化自己的习作。

第四课时(32)

习作内容:

修改习作,再次誊写

习作过程:

十四、仔细阅读习作及老师的评语,发现自己习作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五、修改病句

1、所以,我要学习小水滴坚持不懈的精神,不要学习大海半途而废的样子。

(刘佳阳《小水滴与大海》)

修改:所以,我要学习小水滴坚持不懈的精神,这样才会汇成大海,“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真正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

2、过年了,我和爸爸妈妈去姑妈家,姑妈家的弟弟和我的姑妈接待了我们,姑妈给了我一百元的压岁钱。(徐佳乐《难忘的一件事》)

修改:过年了,我和爸爸妈妈去姑妈家拜年,姑妈和表弟接待了我们,姑妈还给了我一百元的压岁钱。

十六、自由合作欣赏习作

1、四人一组,借阅优秀习作,借鉴其写得好的方面。2、教师巡视,并深入个别组参与交流。

四、再次誊写

第14篇:四年级上册《参观苗圃》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参观苗圃》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参观苗圃》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参观苗圃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过程,能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并能正确计算。

2、能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同学们,你们一定没有去过峨山的临江公园吧!那里的苗圃经过扩建显得更漂亮了,(明明、笑笑、淘气经过参观后带来了很多图片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播放课件) 二.引出问题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答:每种花各有多少盆呢?(师张贴问题) 3.生齐读题目。(下面同学们把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连起来读一遍) 三.探究问题

1.你能写出算式吗?

让同学独立思考后回答(板书算式) 154 ÷ 22 = 2.估一估

(1) 能估计一下答案吗?说说你是怎么估计的?学生独立估一估 (2) 指3名学生回答

生可能出现的回答:A.因为22×10=220所以不到10盆; B.因为22×5=110所以比5盆多一些; C.因为140÷20=7所以大约是7盆左右。 3.用竖式计算

师:这道题到底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试着在草稿本上列竖式计算。

2 2 1 5 4

(1)用竖式算一算: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小组内用竖式算一算每种花各有多少盆? ①下去巡视,选一个又快又好的小组代表把竖式写在黑板上。

②汇报交流:你们小组是怎样想的?(看能不能说到把22看作20来试商,20×7=140接近150、所以商是7。)

师问:

1、为什么把22看作20来试商?(更简便)

2、商“ 7”应该写在什么位置?为什么?

如果巡视时发现有错例的,拿到展台上来让同学辨析一下。 ③师:要想知道答案是否正确,可以怎样做?(验算一下) ④师板书:答:每种花各有7盆。

4.峨山的园艺师听说老师要到你们易门来上课,特地让老师带了一道题来请你们帮帮忙。(课件出示题目:如果用120盆花布置广场,每个图案用18盆花,可以拼成几个图案?还剩几盆花?)

(1)、师: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学生列出:120÷18= (2)、师:先估一估可能是几个图案,把你的估算结果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如果你觉得合理,就点点头。

(3)、那你能自己独立地用竖式算一算吗? (生独立算,选出一生板演)

师:你是把18看作几十来试商的?有不同意见吗?

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有什么好处?(很快找到商几) (4)、验算一下,你的得数是否正确,请一生来写在黑板上。 评:怎样验算的?

刚才我们做的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这两道题在计算的时候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小结方法:除数是两位数,试商时应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前两位比除数小就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上面。当除数的个位是4或者比4小时,可用“四舍”法试商,即去掉除数的尾数,把除数当作整十数。当除数的个位数是5或者比5大时,可用“五入”法试商,即除数的十位数加上“1”,去掉除数的尾数,把除数当作整。

(三)阶段巩固

四、总结:

1、谁来说说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2、屏幕出示;你对自己的学习满意吗?给自己评价一下。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参观苗圃过程中发现的数学问题。其实这些知识还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下次我们再共同探讨

第15篇: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让评价更有意义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1.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学习的过程”。

“座位”是一个学生感兴趣且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但由找朋友而引出的座位纷争却让他们初步感受到:要确定位置首先要弄清确定位置的方法。同时,使学生感到确定位置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加深了学生对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印象。例如导入时的找朋友、根据座号找新位置的活动和练习时选取的动物园和游乐场的场景等,都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回顾这节课,学生在有意创设的来源于生活又富有活动性的学习情境中,学得积极主动,趣味盎然,在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有效利用学生的思维矛盾,为学生良好的求知环境。

本节课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主线,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有意地为学生的学习活动设置障碍,从学生在教室中的位置入手,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其中有三名学生的座号是数对形式,有两名同学的数对是不完整的而无法确定自己的位置,从而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探究确定位置的求知欲。使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思维矛盾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始终是带着问题探索、研究知识,层层深入、步步推进,使教学结构紧凑而且环环相扣。

由于学生对第几排第几个有自己的生活经验,所以,第一个教学活动设计了找朋友的环节。学生对谁座在“第2组第5个”位置上产生了纷争,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数学教学中的确定位置是不

完全相同的,学生认识到确定位置也是要有一定标准的。当学生明确了用“第几组第几个”的形式可以确定一个人的位置之后,教师又设计了第二个教学活动——请学生根据自己手中的座号找到自己的新位置。在发给学生的座号号中,教师有意安排了几个“数对”形式的座号,还有两个不完整的“数对”,为学生设置了障碍,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不急于解答、揭谜,而是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交流,进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认识了“数对”。在学生认识了“数对”之后,教师马上提出“数对”在写法上可不可以把括号中前、后两个数字调换位置,又引起了学生的一场小争论,最终明确了“数对”中的两个数各自的意义。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同时,使学生逐步突破学习难点。

3.评价方式的多维性,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空间

一轮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是:多角度地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本节课教学在最后一个环节设计了这样的总结方式:请你评价一下你自己这节课的表现.。让学生对自己进行深刻评价,对伙伴们进行评价,是总结也是反思自己的整节课的学习,让评价更有意义。

第16篇: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去图书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去图书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根据线路图描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具体路线,体会方向与距离对确定路线的重要作用。

2,在描述简单的路线图的探索和应用中,体会方向与位置知识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准确地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难点:体会方向与距离对确定路线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考考大家的记忆力,之前学习过的八个方向,还记得吗?(生答) 师:在地图上我们规定向上为北,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PPT)

师:请同学们先观察这幅路线图PPT,说一说以商场为中心,其他各个地方分别在商场的哪个方向?(生答)

师:从图上你还发现有那些信息?(距离)

【设计意图】由于八个方向的知识是在二年级下册,与本内容的学习时隔较远,引导学生对八个方向的知识进行简单回顾,为开展本课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正课讲授:

1、说一说

师:笑笑准备从家出发去图书馆找资料,认真观察路线图, (1)从笑笑家到图书馆有几条路线可以选择?(两条)

(2)怎样才能说清楚每一条路线? 请同桌的同学相互说一说。板书“去图书馆”。

这两个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答,然后学生互相补充或更正。

2、论一论

通过讨论交流,明确一共有两条路线可供选择。要说清楚每条路线,必须要说明路线由几段路组成(取决于拐弯的次数)?每一段路朝哪一个方向走,从哪里走到哪里(从那个地方转弯)?每一段路要走多少米?

预期分歧点:有的认为去图书馆的路线由4段路组成,有的则认为3段。这时,我会引导学生观察是否有改变方向,进而得出由3段路组成更合理。

小结:在清楚描述路线时,我们需要注意两点:一是方向、二是距离以及途经的地点。(板书)

3、画一画

师:如果用点表示经过的地点,用线段表示路,可不可以画一个简单的路线图?200米怎么表示?还要注意画出方向扳。

分别画出笑笑从家到图书馆的两条路线图。

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用3段路及是否标明了距离作评价和修正,再请学生用语言描述所画的路线图,进一步感受方向和距离是描述路线图不可或缺的两个基本要素。

(笑笑从家向西走500米到商店,再向北走250米到医院,最后向西走700米到图书馆。或先向西走300米到游乐场,再向北走250米到报刊亭,最后向西走900米到图书馆。)

4、比一比

师:笑笑找完资料准备回家了,她又该怎么走呢?

让学生画一画,再请学生说一说,引导学生对比反思,与从家去图书馆的路线图相比,两者有什么联系与区别,让学生达成共识:两者只是方向的相反,距离的不变。

【设计意图】 说一说到论一论,由简单的问题转接到需要反思讨论的关键点,主要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方向感。画一画和比一比则是对知识的巩固和迁移,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迁移能力。在教法上,我会引导学生开展同桌合作,再进行简单的评说,对全对的同学我会及时表扬和鼓励,展开个人评价。

三、知识巩固:

2 (1)课本62页第1题,此题较为简单,让学生自主完成。通过观察路线图填空,能进一步提高运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简单路线的能力。

(2)课本62页第2题,表述往返路线,学生容易出错,尽可能让学生尝试表述完整。通过表述往返程的路线,理解并掌握二者方向互逆的特点。

(3)课本62页第3题,预测学生对图意的不解,适时引导学生明确一小格表示10米。帮助学生理解健身广场位置不在所给线段上,参照给定长度,确定广场的具体位置。

【设计意图】以上的专题练习,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是否会灵活运用,而且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描述路线需要说清楚两点,一是(方向);二是(距离)。

第17篇: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温度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温度》

教材分析 :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必服务于生活。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所以,要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将生活化常识转变为数学化知识,挖掘其数学本质。本课从温度中的正、负数入手,借助温度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正负数的意义,为下一节课进一步建立负数的概念奠定基础,为对负数的大小比较进行铺垫。

学情分析 :

本节课从生活的实际出发,让学生了解并认识生活中的温度,了解零上的温度和零下的温度,并能够比较温度的高低,尤其是零下温度的比较。因为该节的内容离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应该能够准确的掌握本节的重难点。

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第七册数学P86~87的内容及练一练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会正确读写。

2、会比较两个以下温度的高低。

三、教学重点、难点:

1、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2、了解天气预报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会正确地读写。

四、课前准备:

1、组织学生采取各种方法调查、收集、记录全国一些大城市的气温情况。

2、让学生查看地图找到调查的城市的位置,帮助了解温度与位置的关系。

五、教学预案:

(一)创设情景,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一些数,例如:为了表示物体的个数,产生了

1、

2、

3、4„„,为了表示没有,引入了数“0”,这些都是自然数。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数——生活中的负数。当然有关负数的很多知识留待我们以后慢慢学,今天我们先来研究一下温度。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收集全国各大城市的温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温度”的数学知识(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引入负数:谁能说一说你的调查方法与调查结果?

2、学生汇报收集的温度情况。(可以从看天气预报,看报纸,上网查询,发现各城市的气温有高有低„„)

3、大家用了不同的方法进行了调查,并记录了一些城市的温度。那么零下12℃还可以写成—12℃。谁还有类似的发现?

4、学生自由发言,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

5、谁能说一说—12℃代表什么意思?

6、指名回答,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12℃表示零下12度,或者表示比0度还低12度。—12℃是一个负数,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生活中的负数,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

(三)学习温度的读法和表示方法

1、把学生记录的温度进行简单交流,并抽出2组数据与零度进行比较,从中了解和掌握5℃比零度高,零下2℃比零度还要低2℃的一些知识。

2、教师准备一份天气预报图,引导学生观察温度的表示方法。分小组讨论怎样读温度,并读一读,写一写。

(四)试一试:

指导学生完成第84页的“试一试”。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请会看温度计的同学介绍怎样从温度计上看温度,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表示0℃的刻度线,让学生进一步明确零度以下的温度可以用负数来表示。组织大家读出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再写出来,增加一些直观的认识。同时让学生明确:本题的每个图中“℃”这一竖列的数表示的是摄氏气温,接着让学生独立完成本题,组织学生进行核对。

(五)练一练:

1、第1题,比较温度的高低时,引导学生先从零上温度开始,逐步过渡到零下温度的比较 。如:2℃和5℃的比较,1℃ 和0℃的比较,0℃和零下2℃的比较,零下2℃和零下5℃的比较等。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判断,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2、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学生交流。本题答案如下:(1)上海与天津,上海的温度高。即:5℃>—2℃

(2)天津与青岛,青岛的温度高。即:0℃>—2℃

(3)长春与天津,长春的温度低。即:—8℃

(4)5℃>0℃>—2℃>—8℃

全班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每小题是怎么比较的。

(六)小调查:

首先鼓励学生选择某种调查方法获取数据,然后,组织大家讨论从数据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并在地图找出这些信息的对应地理位置,能从地理位置上认识各地气温的特点。

(七)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

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温度》

教学反思:

课前我布置学生查找哈尔滨、北京、上海、海口等一些城市的天气情况,然后在班级里讨论温度的读法,很多学生都明白了零上温度、零摄氏度和零下温度的读法,接着抽出几种温度让学生说说分别表示什么,并且让学生注意温度的读写。在比较温度的大小时,有一些学生会认为零下温度也是数字越大,温度越高,通过引导学生把这些温度先跟零摄氏度做个比较,就容易得多。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数学跟生活是越来越密切联系的,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本节课我留给学生讨论、说说自己学到了什么和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一起解决的时间太短了,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多注意教学中存在各个方面的问题。

第18篇: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温度教学设计

《温度》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天气预报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会正确读写。

2、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猜谜活动。

师:虽然看不见时时在身边,它升高来你就热,它降低来你就冷。这是什么东西?

生:温度。

生活中测量温度的工具是什么?

生:温度计

听说同学们在科学课上曾经认识过温度计,谁来介绍一下?

生介绍:

预设:(1) 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写作℃,平时我们也时常简单地读作度。

(2)温度计上有刻度,每一格代表1摄氏度。

(3)温度计上的酒精柱越高温度就越高,液柱越低,温度就越低。

师:有关温度的信息在生活中很常见,这里就有一则。请一个同学读出这则信息。( 2007年12月21日 ,北京的天气情况

1 是最高温度7度,最低温度零下七度。) 生读出信息。

师:什么是最高温度?什么是最低温度?这两个温度分别大概会在一天中的什么时间出现?生根据生活经验来说出最高温度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一般在午后出现,而最低温度是一天中最冷的时候,一般出现在凌晨。

师:这两个7度的意思一样吗?

师出示两个温度计模型(零度),请学生观察现在是多少度?

谁能在温度计的模型上拨出这两个温度?请大家仔细看他们是怎样拨的?

观察拨的方法,汇报:

零上温度是从0度开始往上拨七格,零下温度是从0度开始往下拨七格。他们拨的方法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师:看来这两个温度确实是有区别的,我们该怎样用简单的方法记录下这两个温度呢?请在草稿本上把这两个温度记录下来。

师选择表示不同的孩子的作业展示。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记录下了这两个温度,但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法来记录,会出现什么问题?

生:用不同的方式记录,可能大家都不明白究竟是什么意思

二、操作比较,学习新知。

1、介绍记录温度的方法。

师:我们通常在 7℃ 前面加上“+”号表示零上七度,在 7℃ 前面加上“—”表示零下七度。

板书:零上温度:+ 7℃

零下温度:—7℃

2、比较大小。

(1)认识0是零上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

师:“我们再来看看我国几个城市12月的平均气温。谁来当天气预报节目的播音员,帮我们报一下每个城市12月的平均气温。”.

师:“上海的平均气温是零上的温度还是零下的温度?为什么没有在前面写上正号呢?”

师:“你觉得哪个城市的12月的平均气温比较特殊?”

师:零度有没有温度? 生:零度是有温度的。

师:零度有温度,它表示的是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师:零上的温度我们在前面加上“+”号表示,零下的温度我们在前面加上“—”号表示。那 0℃ 呢?

师:0℃ 既不是零上的温度,也不是零下的温度而是零上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你们知道为什么要以0为分界点吗?

师:对,0度是冰点,所以是零上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既不能在前面写上正号,也不能在前面写上负号。

板书: 0℃ .

(2)比较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3 师:上海和哈尔滨哪个城市12月的平均温度高? 板书:—12℃﹤ 8℃

师:也就是说,零上的温度和零下的温度相比较,哪种温度高?

生:零上温度比零下温度高。 (3)比较0上温度

除了上海,还有哪些城市的平均气温是零上温度?成都和南宁相比,哪个城的平均温度高?

板书: 11℃ >6℃ 。

师:都是零上的温度怎样比较哪个温度高呢?

生:都是零上的温度时就看哪个温度的数字大,这个温度就高。

(4)比较0下温度

除了0上的温度,还有哪些城市的平均温度是零下温度呢?

-12℃与-2℃比较,哪个温度低呢?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内的同学交流,说出其中的道理。

板书:-12℃﹤- 2℃

师:在冰雪覆盖的南极的极点附近,人们测出了自然界的最低温度是 零下94℃,零下94℃与零下12℃比较哪个温度低?为什么?

板书:— 94℃ 〈— 12℃

师:想一想,当两个温度都是零下的温度时,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呢?

生:都是零下的温度就看哪个的数字大,数字大的温度反而

4 较低。

师:零下温度的比较方法与零上温度的比较方法相同吗?有什么不同?

生:零上的温度的数越大,从0往上拨的格子就越多,温度就越高;零下的温度的数越大,从0往下拨的格子就越多,温度就越低。

(5)混合练习。

游戏: 老师出示一个温度,学生用动作表示出自己的感受。

三、课内练习:

1、书88页1题。

2、书88页2题。

四、课堂总结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我们可以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第19篇: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正负数教学设计

学科:数

年级:四年级(上册) 课题:正 负 数

2017年10月29日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正负数》教学设计

课前思考:

随着教科书的再次改编,《正负数》这节内容由过去的从温度引入并认识正负数,改为两节内容,即《温度》(直观认识正负数)和《正负数》(了解正负数和整数的意义)两节内容,新教材的改编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习难度,使学习目的更明确,认识负数的关键是理解负数是表示与正数意义相反的量,小学阶段学习负数限定了了解的层次,主要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现实生活丰富的实例,直观的认识正负数,学会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设计理念:

以游戏和现实生活情境引入,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尝试记录生活中相反意义的数量,并进行讨论比较,引发学生学习新数的情感需求,使学生逐渐体会到了数学符号的优越性简洁,准确。在学生记录、交流、比较的过程中,因需要而思考,因思考而创造,经历了一种符号化到数学化的过程:由文字叙述到符号表达,充分感悟了负数产生的过程和必要性,凸现了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的理念。 教材分析

《正负数》一课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的第二课,它的上一课是《温度》,在这一节课中学生已经了解了可以在数的前面加“+”和“-”来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而且也已经知道0℃既不属于零上温度也不属于零下温度。但并没有引入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正负数》一课中,教材通过正负数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实例,引导学生在认识温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理解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0的特殊意义,为进一步学习正负数打下较好基础。

学情分析

在《温度》这一节课中学生已经了解了可以在数的前面加“+”和“-”来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而且也已经知道0℃既不属于零上温度也不属于零下温度。但并没有引入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以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实例为素材,从中进行抽象概括,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正负数的意义,才会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于学生初识正负数,对正负数读写的指导、练习,对正负数意义的引导应作为教学的重点。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早已知道0表示什么都没有,但在本节课中,0却是一个表示分界、基准的数,这与学生以前的认知有所不同,因此“了解0的内涵,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进一步体会正负数的意义。

2、结合情境,进一步理解正负数的概念、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认识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3、通过列举生活中运用正负数的例子,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正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了解0的内涵,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体会正负数在生活的例子。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

最近几天气温一直下降,老师收集了几个城市的气温情况,出示:

缙云零下4℃ 五台山零下16℃

杭州3℃ 上海2℃ 石家庄零下2℃ 南京0℃

你能写出下面的温度吗?说一说他们表示的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温度的表示方法引入新课,在复习的同时,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来学习新知,为新课的学习做铺垫。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游戏:我反 我反

我反反反

教师说一句话,学生说出相反的话。

【设计意图】通过说话游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相反的量的概念。

师:这些都是相反的话,今天呢。我们也来学习两个相反的量---正负数

师出示课题

(正负数)

1、师:当温度低于零下2度时,我们说零下25度,可以用-2℃表示,这样比较方便,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情况,比如:(出示图片)珠穆朗玛峰高出海平面8848.43米,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米。你能记录下他们的高度吗?(生尝试记录) 汇报结果:

方法一:高于海平面8843.43米

低于海平面155米 方法二: +8843.43米

-155米

你觉得哪种方法简单?你能说说“+”和“—”表示的意义吗?引导学生说出完整的话,比如(+8843.43米表示比海平面高的高度是8843.43),并让学生用手势表示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初步体会表示意义相反的量。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用手势表示出高于水平面和低于水平面的动作,体会到两种物体的测量均以水平线为基准,初次体会正负是相对而言的。

2、出示课本情境图2 师:第二幅图(右图)用正、负数来表示每个队的答题结果的要求:答对得10分,记作+10分;答错扣10分,记作-10分。

分组合作说一说。

要求说一说每个数前的“+”或“-”表示的意义,小组内互相讨论,组织语言,师给予指导,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小组汇报,说一说图中的“+”和“-”在具体的情境中表示的意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存在很多相反意义的量,不同的情境下,正负数表示的意义不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师出示题目:

电梯上去5层,我们可以用( )层来表示,下来3层,可以用( )层来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生活中的常识,让学生体会正负数在生活中的意义。

二、动手操作,建立概念

第三幅图(右图)列表显示爱心超市3个月的经营情况

交流:3月份盈利16900元,记作+16900元;4月份记作-127元,显示亏损127元;5月份记作15200元,显示5月份还是盈利15200元。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选择正负号,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正负数在生活中的意义。

第四幅图(右图)存折显示支出用-记作,存入用+记作。 师提问:分别用+、-表示存入和支出情况。 生组内讨论,

【设计意图】不仅让学生知道正负数在生活中表示的意义,也要让学生学会生活的一些事情,如何通过正负数表示出来。

思考:通过以上的生活实例,你发现了什么?

高出

低于

答对

答错

盈利

亏损

存入

取出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正数与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课件出示)

1、你觉得什么样的数是正数呢?什么样的数是负数?举例说一说。

小节并板书:像10,200,8843.43.......比0大的数都是正数。(“+”可以省略)

像-155,-10,-127........比0小的数都是负数。(“-”不可以省略) 思考:“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小组讨论)

在现实生活中,“0”不仅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基准,所以“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表示正数与负数的分界)

2、观察温度表,说出温度表中0以上、0刻度、0以下表示的意义

【设计意图】认识正负数时才用了分类的方法,同时重点研究了0的问题。通过辨析与解释,得出结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进一步理解正数、0、负数之间的关系。

三、借助实例,解释应用

1、师出示生活中见到过的可以用正负数表示的,并和同学们交流。

(1)妈妈在存折上存入2000元,用( )来表示,那么支出100元表示为(

(2)如果进3个球记作+3,那么失2个球应记作( )。 (3)电梯从7楼下到-2楼,总共下了( )层楼。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见到的实例,让学生对正负数的意义有进一步的认识。

2、请你在表格内用正负数记录乐乐家的收支情况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生活中,正负数可以表示家庭的开支情况,让学生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3、下图每格表示100米,笑笑刚开始的位置在自己家。

⑴如果笑笑从家向东行300米表示为+300米,那么她 从家向西行500米可以表示为

米。

⑵如果笑笑现在在超市,说明她从家向

行了

米,可以表示为

米。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如果规定正数所表示的数量后,与其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负数表示,进一步巩固正负数的意义。

四、作业

课后练习第三题(自主完成) 自主学习《你知道吗?》的内容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正负数

像+10,+200,+8843.43.......都是正数。(“+”可以省略)

像-155,-10,-127........都是负数。(“-”不可以省略)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负数》教学反思:

《正负数》一课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课内容,第一课是《温度》,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从温度的知识中了解了一些生活中的正负数。知道了可以以0℃为分界线,分别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而且也已经知道0℃既不属于零上温度也不属于零下温度。但并没有引入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正负数》一课就是让学生在认识温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认识正负数以及0的特殊意义。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课前我也查阅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在此基础上,结合新的理念和学生实际以及教材特点又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课前温度复习

为了新旧知识点的自然衔接,课前设计了重温温度的活动,使学生自然的感受到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这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顺势过渡到新授的环节,生成自然。

(二)通过现实情境中相反意义的量,初步了解负数的意义。

首先观察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图片,理解以海平面为基准的意思,分别记录他们的高度,由师生共同探讨达成共识:总结出正负数的表示的意义。紧接着让学生用手势表示出高于海平面和低于海平面,初步体会正负数表示一组意义相反的量。接着,我对其它三幅图表示的意思,进一步理解在不同的情境中,正负数表示的意义不同。同时充分发挥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认识正、负数和0的关系。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本节课的难点。我并没有急着让学生下结论,而是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数,说说发现了什么。给学生留下较大的思维空间,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探索出正、负数和0的关系。

(四)借助实例,解释应用

为进一步巩固对正负数的认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正负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充分举了生活中的用正负数表示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师不要小看学生,他们潜在的能力要靠我们教师去挖掘,让学生说“生活中的正负数”这一设计,也让我大开眼界,使我坚信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不可忽略。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有的学生举出了“奥运会的比赛情况、输了能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有的同学想到“做生意、赔了用正负数表示”的例子。这个环节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维和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学得兴致盎然、意犹未尽。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尽可能地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并引领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努力争取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感受,做到人人参与学习,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第20篇: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人口普查》教学设计

刘庄小学 张凯辉

教学内容

多位数的写法。(教材第6页例题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并能说出这些大数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多位数。

3、能对多位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教学重难点

多位数的读写法,读数中有“零”的写法。 教学准备:

计数器、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练习读写,复习旧知

1、快速读出下面各数(课件)。

2、写出下面各数:教师口述学生写数。

3、40059000是( )位数, 含有( )级和( )级,由( )个万和( )个一组成。

在计数器上拨出下面各数,并像前面一样说出每个数的组成。 320080, 479853000,2007000010。

二、多位数的写法

1、亿以内数的写法

(1)(课件出示)香港六百七十八万人;成都市人口约为一千零二十八万五千人;广东深圳市约为七百万八千四百人.教师引导写香港人数,学生独立尝试其他城市人数。 交流评价,并验证(将写出的数分级读出来) (2)三百五十万零六百,写作 。

过程要求:学生独立写数。小组交流,互相检查,让每一个同学都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怎么写的?反馈交流结果。

2、亿以上的数的写法。

(1)呈现题目:五十二亿五千六百万。

过程要求:

① 先请学生读一读这个数,看看含有几级的数。

② 对照数位顺序表,尝试写一写。

③ 反馈写数结果。

④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板书呈现结果: “五十二亿五千六百万”写作:5256000000 (2)呈现题目:“二十亿零四百三十五万”写作。 过程要求; ① 学生独立写数,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求放弃数位顺序表,直接写数。 ② 同组交流各自的写法,着重说明“零”的处理。

③ 反馈交流结果。

板书呈现:“二十亿零四百三十五万” 写作:20 ¦ 0435 ¦0000 这时板书不出现数位顺序表,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可以用分级线段来代替数位顺序表。

(3)小结亿以上的数的写法。

让学生交流,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写数的规则。

① 弄清有几级的数。

② 从最高位写起,写出每一级上的数。

③ 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写法练习:

试一试第2题,写数并估计数的大小。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3题,先读数,再连线。最后写右边的数验证。

2、阅读你知道吗,了解国际上分节方法。

四、课堂小结并布置实践活动

生活中大数应用非常广泛,请同学们在报纸、杂志或电视 等媒体中收集一些有关大数的信息,并在全班进行交流。(与我们密切相关的十个以上数据)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