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工作总结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1-16 08:32:47 来源:教学工作总结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买文具》教案设计

第四单元 运算律

四坪山小学 牛慧宇

教学内容: 买文具

(一)

一、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回忆和巩固含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2、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在计算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认真看题,耐心计算的良好习惯。

二、重点难点

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熟练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三、教 学 方 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 练习法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教 具 与 学 具 多媒体课件 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复习导入 计算下列算,并说说运算顺序。 459—20×20 1000—700+225 规律。 ( 二)、互动新授,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交流算法。

(1)课件出示教材第 47 页情境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交流自己从图中获取的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买 3 个计算器和一支钢笔要多少元? 让学生独立尝试解答,教师巡视检查。

(3)提出质疑:笑笑列的算式该怎么算呢?这个综合算式既含有乘法,也 含有加法和除法? (4)还可以怎样计算?

(5)课件出示教材第 47 页,下面计算式题: 这样的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名说一说每一个算式的运算顺序。 师根据生答,概括小结(课件出示) :填一填

2、尝试探索,领会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第 48 页“试一试” :你能添上括号使 9÷3×5-2=1 140+360÷6 120÷4×30成立吗?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2)含有中括号的算式,在计算时应该按什么样的顺序进行计算? 指名汇报,师生共同小结:在含有中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再计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 49 页“练一练”第 4 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能总结一下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吗?

(五)、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第 49 页“练一练”第 3题。

(六)、板书设计

买文具

22×3=66(元) 24÷4=6(元) 66+6=72(元) 。

22×3+24÷4 =66+24÷4 =66+6 =72(元) 22×3+24÷4 =66+6 =72(元)

推荐第2篇:新北师大四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练习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每题5分) 336÷

21858÷39

918÷27

888÷37

645÷32

432÷46

966÷2

3 731÷79

980÷28

828÷36 689÷3

4618÷88

372÷4

5 294÷29

328÷42

395÷56

765÷74

840÷35

630÷31

961÷19 三位数乘两位数(每题5分)

135×45

108×25

54×312

47×210

138×54

126×89

203×32

312×25

437×28

82×403 208×24

36×137

406×23

460×23

305×56

624×78

46×589

353×56

45×240

479×85

三、简便计算(每题5分)

48+25+175

578+143+22+57 128+89+72 357+288+143

129+235+171+165 125×16 378+527+73

167+289+33

37×8×125 75+34+125+366

163+32+137+268

153+38+162

25×36

125+75+320 158+395+105

822+197+78 18×72+72×182 25 ×125×

32 (15×25)×

4 38×25×4 102×99+10 (60×25)×4 125×72 125×56

25×17×4

(25×125)×(8×4)

9×8×125 38×99+38

75× 299+75

(125×5)×8 38×125×8×3

5×289×2

125×5×8×2 60×25×4

125×5×8

25×17×4

37×8×125 125×32

24×12

5125×(8+80 )

(80+4)×25

8×(125+9) 3200÷50 400÷25

150÷25

800÷25 (20+4)×25

32 ×(200+3)

(125+17)×8 2000÷125

9000÷125 102×13 48×125 (100+2)×99

102×(100-1)

25×(40+4) (25+100)×4

99×(100+1)

(125+40)×8 (125+25)×8

(30+25) ×4 102×13 88×102 46×102

48×10

1 99×46

102×42

103×31

107×16

108×15

125×88 88×102

102×99

39×101

25×41 48×101

201 ×24

302×43

48×125 300÷25

4000÷125

240÷5

四、混合运算(每题10分) 672-672÷12×7

987÷(345-298)×65 210×[520÷(240-227)]

340-240÷20×5 30×(320-170)÷90

[458-(85+28)]÷23 630×[840÷(240-212)]

408÷[512-(178+283)] 864÷[(27-23)×12]

(105×12-635)÷2 240-140÷5×

3 360-260÷20×5 104×48+272÷16

35+65÷5-2 240+180÷30×

2450÷30+20×3 146-(34+420÷70)

624÷[(27-14)×4] (77-21÷7)×69

1(165-65÷5)×5 840÷[(120+195)÷15]

[557-(186+26)]÷23

375÷(25-10)×1

5(659-34)×(280-40) (324-285)×12 ÷26

(160-48÷12)×4 336÷[(36-29)×6]

62×(300-145÷5)

35×(320-170)÷50

(36×54-984)÷24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练习

1、288÷32=

2、522÷58=

3、873÷48=

4、604×32=

5、348×57=

6、64×397=

7、885÷17=

8、987÷25=

9、34×74=

10、46×44=

11、45×36=

12、3021-42×52=

13、36×(432-187)=

14、(616+336)÷28=

15、39×120÷26

16、95×24=

17、107×43=

18、58×769=

19、5001-201×18=

20、67×295=

21、34×47=

22、735÷15×21=

23、953÷28=

24、871÷47=

25、926÷28=

26、665÷25=

27、94×(136+184)=

28、175×36=

29、384×78=

30、94×514=

31、4987+113×33=

32、32×(964-774)=

33、297÷9+82×37

34、736÷(536÷67)=

35、145×12=

36、135×12=

37、672÷14=

38、96÷12=

39、762÷12=

40、325×26=

41、237×83=

42、828÷18=

43、260÷32=

44、406÷58=

45、54×145=

46、36×254=

47、790÷34=

48、968÷28=

49、648÷36=

50、43×129=

51、32×164=

52、406÷58=

55、12×124=

56、85×215=

57、576÷18=

53、624÷24=

54、368÷46=

58、912÷38=

59、200÷32=

60、85×142=

61、16×134=

6

2、832÷26=

6

3、574÷41=

64、936÷39=

65、160×30=

66、220×40=

67、816÷68=

70、1180×50=

73、786÷64=

76、390×14=

79、560÷28=

82、672÷42=

85、36×120=

88、910÷23=

91、27×150=

68、492÷24=

7

1、290×30=

7

4、516÷43=

77、460÷23=

80、320×16=

83、249÷27=

86、18×230=

8

9、928÷32=

9

2、460÷28=

6

9、392÷14= 7

2、762÷13=

75、360×12=

78、820÷41=

81、280×15=

84、274÷38=

87、336÷84=

90、23×340=

93、384÷48=

94、896÷46=

9

5、106×30=

9

6、206×40=

97、874÷23=

100、305×50=

10

1、108×90=

10

2、962÷35=

98、936÷39=

9

9、408÷12=

10

3、415÷59=

10

6、26×108=

10

9、518÷14=

1

12、186÷60=

1

15、176×46=

1

18、564÷47=

1

21、25×328=

1

24、962÷74=

1

27、448÷32=

10

4、615÷32=

10

7、360÷24=

110、18×103=

1

13、652÷16=

1

16、322×35=

1

19、968÷26=

1

22、666÷18=

1

25、28×153=

1

28、756÷18=

10

5、73×207=

10

8、888÷27= 1

11、69×105=

1

14、7360÷32= 1

17、350÷26= 120、83×217=

1

23、945÷21= 1

26、34×246=

1

29、638÷23=

130、160×60=

1

31、460×80=

1

32、336÷84=

1

33、450÷75=

1

34、322÷46=

1

35、350×15=

1

36、430×26=

1

37、701÷91=

1

38、305÷57=

1

39、492÷69=

1

42、582÷42=

1

45、208×30=

1

48、127÷21=

1

51、26×320=

1

54、2700÷36=

1

57、4360÷86

160、237×82=

16

3、124×73=

140、19×302=

1

43、634÷34=

1

46、209×60=

1

49、752÷88=

1

52、3726÷54 =

1

55、134×12=

1

58、2782÷26=

16

1、171÷57=

16

4、46×215=

1

41、87×410=

1

44、340÷68= 1

47、125÷25=

150、25×306=

1

53、4173÷39=

1

56、176×47

1

59、2016÷28= 16

2、2001÷87=

16

5、876÷73=

16

6、224×36=

16

7、28×153=

16

8、992÷16=

16

9、27×142=

170、182×47=

17

1、315÷45=

17

2、322×24=

17

3、145×27=

17

4、324÷34=

17

5、607÷69=

17

8、286×35=

18

1、621÷26=

18

4、960×32=

18

7、503×21=

190、784÷61=

19

3、312÷60=

19

6、324÷81=

19

9、196÷39=

17

6、213÷27=

17

9、108÷36=

18

2、384÷62=

18

5、468÷18=

18

8、647÷56=

19

1、620÷20=

19

4、364÷70=

19

7、245÷71=

200、185÷37=

17

7、679×13=

180、27×620=

18

3、325÷41= 18

6、253×56=

18

9、574÷48=

19

2、565÷80=

19

5、352÷50= 19

8、350÷51= 20

1、272÷69=

20

2、402÷79=

20

3、203÷49=

20

4、140÷26=

20

5、305÷56=

20

6、108÷26=

20

7、276÷36=

20

8、308÷46=

20

9、576÷18=

210、312÷24=

211、414÷23=

214、816÷51=

217、640÷16=

210、840÷21=

213、952÷28=

216、360÷40=

219、240÷77=

2

22、432÷48=

212、288÷18=

215、930÷31=

218、860÷43=

211、119÷15=

214、240÷37=

217、143÷70=

220、287÷43 =

2

23、118÷15=

213、665÷25=

216、720÷24=

219、720÷18=

212、396÷12=

215、420÷58=

218、632÷90 =

2

21、590÷27=

2

24、144÷16=

2

25、212÷24=

2

26、175÷26 =

2

27、158÷25 =

2

28、230÷26=

2

29、144÷26=

230、126÷18=

2

31、136÷17=

2

32、584÷26 =

2

33、370÷39=

2

34、762÷63=

2

35、217÷16 =

2

36、178÷25=

2

37、393÷25=

2

38、384÷16 =

2

39、118÷16=

775÷25=

2

41、576÷18=

2

42、930÷31=

2

43、163÷17=

2

44、404÷42=

2

45、207÷22=

2

46、312÷39=

2

47、204÷43 =

2

48、350÷51=

2

49、444÷74=

250、638÷72=

2

51、316÷53=

240、

2

52、140÷26=

2

53、200÷25 =

2

54、104÷26=

2

55、720÷18= 2

56、432÷27= 2

57、958÷43=

2

58、708÷59 = 2

59、400÷49= 260

26

1、633÷88 = 26

2、350÷68= 263240÷81= 26

5、324÷81=

26

7、350÷51=

26

8、196÷39=

270、272÷69=

27

1、402÷79=

、632÷90=、242÷60= 26426

6、245÷71=

26

9、185÷37=

27

2、203÷49=、

27

3、305÷56=

27

4、108÷26=

27

5、276÷36=

27

6、308÷46=

27

7、576÷18=

27

8、312÷24=

27

9、414÷23=

28

2、816÷51=

28

5、640÷16=

28

8、840÷21=

29

1、3276÷84=

29

4、17×204= 295

29

7、676×6= 298 280、288÷18=

28

3、930÷31=

28

6、860÷43=

28

9、396÷12=

29

2、126×97= 29

3、56×820= 29

6、31×854= 299

28

1、665÷25=

28

4、720÷24=

28

7、720÷18=

290、952÷28=

、93×125=、77×510=、66×211=

300、582×65= 30

1、845×86= 30

2、564×89=

30

3、86×963= 30

430

6、297×39= 307

30

9、36×307= 310

312、371×63= 313

、145×31= 30

5、10×970= 30

8、518×77 =

311、69×188=

314、848×73=、92×942=、371×63=、579×54=

315、38×892=

316、489×85=

317、64×554=

318、73×437=

319、807×97= 320、86×463=

321、692×78= 323

325、593÷15= 326

328、475÷51= 329

3

31、931÷14= 332

3

34、542÷65= 3

35、319×10=

324、567÷42=

327、475÷25= 330、591÷34= 3

33、805÷86= 3

36、63×633=、545÷85=、671÷16=、864÷27=、564÷59=

3

37、786÷93= 3

38、559÷45= 3

39、848÷33=

340、145÷45= 3

4134

3、176×46=

3

46、322×35=

3

49、83×217=

、145×12= 3

44、325×26= 3

47、54×145= 350、43×129=

3

42、135×12=

3

45、237×83=

3

48、36×254=

3

51、32×164=

3

52、25×328=

3

53、12×124=

3

54、85×215=

3

55、28×153=

3

56、85×142=

3

58、34×246

3

59、160×30=

36

1、160×60=

36

2、180×50=

36

4、460×80=

36

5、360×12=

350×15=

36

8、320×16=

3

57、16×134=

360、220×40=

36

3、290×30=

36

6、390×14=

36

9、280×15=

36

7、

370、430×26=

37

1、36×120=

37

2、18×230=

37

3、26×320=

37

6、87×410=

37

9、208×30=

38

2、209×60=

37

4、23×340=

37

7、106×30=

380、305×50=

38

3、73×207=

37

5、27×150=

37

8、206×40=

38

1、108×90=

38

4、26×108=

38

5、25×306=

38

6、18×103=

38

7、69×105=

38

8、19×302=

一、简便计算练习题

158+262+138

375+219+381+225

5001-247-1021-232

(181+2564)+2719

378+44+114+242+222

276+228+353+219

7755-(2187+755) 2214+638+286

3065-738-1065

2357-183-317-357

2365-1086-214

765-146-28-26

234-65-35 273-128-62 279-73-127

578-176-324

679-(213+79) 786-(219+86) 389-(89+215)

497-299

4× 12×25 135×6+65×6

99 ×53+53

25×38×4

1500÷25÷4 4800÷25÷4 56000÷8÷125 2300÷50÷2

178×101-178 84×36+64×84 75×89+11×75

178×99+178

79×42+79+79×57 38×101-38

75×27+25×27

35×37+65×37

37×83+17×37

19×103-19×3

99×38+38

23×41+59×23

(13×125)×(3×8)

123×18-123×3+85×123

18×82+18×47+18×71

38×41+59×38

58×99+58

138×72-72×38

23×83+17×23

42×103-42×3

25×62×4

99×38+38

125×43×8

二、应用题(列竖式计算)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85千米,从甲城到乙城共需行驶24小时,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2、张叔叔每分钟打字72个,照这样计算,张叔叔打字48分钟,一共能打多少个字?

推荐第3篇:北师大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为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我认真学习了有关教学方面的书刊,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师们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工作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在教学上,我本着立足现在,放眼未来的理念。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进步,现对本学期的工作作如下总结:

1、认真钻研教材。在备课时,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教法,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设计课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作了详细的记录,每一课做到“有备而来”,并制作了有趣的教具,课后及时作出总结,写课后记,并认真收集各课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2、增强上课技能,提高上课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条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加强师生交流,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尽量讲得少,学生动口动手尽量多,同时照顾各个层次的学习能力,让各层次的学生得到提高。

3、虚心请教其他教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上积极征求同年级教师的建议,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们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

4、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一点,我常常收集资料,并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批改作业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总结,进行透彻分析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5、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 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对后进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的辅导,更重要的是思想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它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方式激发他们的求之欲和上进心,从而自觉把身心投入到其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了,使学习成为他样自我意识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方法,提高他样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补缺。

6、狠抓学风。我所教的班,上课时候比较认真,大部分学生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但有为数不多学生,学习上有问题不敢问老师,作业也因怕分数低而抄别人的,这样就影响了成绩的提高,对此,我狠抓学风,在班级里提倡一种你追我赶的风气,从期末看来,成绩不理想,存在的不足还很多,如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完整,这些有待以后改进。

回顾一学期,心中如秋水般清澈平和,精诚合作是我们的行为准则,沟通信任是我们处事的方式,我们用真诚的努力去实践着我们共同的誓言:为了孩子的明天,我们甘做人梯,甘为儒牛。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白银区三校教师:周少秀 2014年1月7日

寒假作业设计:

1.学校配发的数学寒假作业。(必做)

2.自己从书店买一本四年级数学上册单元试卷,独立完成。

(必做)

3.每天自己或家长编两道于生活密切相连的数学题并完成。

(必做)

4.预习四年级数学下册所学内容。(选作)

推荐第4篇: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加法结合律,并应用加法结合律使计算简便。2.培养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 教学难点:加法结合律的推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20+34=( )+( ) 36+( )=64+( ) A +700=( ) +( )

二、新授

1.出示准备题:

37+26+6

3、37+(26+63) 59+38+732和59+(38+732)

讨论:比较两式题的异同。刚才的两个例子说明了什么?

2.上述两题符合猜想,可能是偶然。请同学们自己来找一找符合猜想的式题。 (学生自由举例,小组交流结果。汇报结果,找到许多式题符合猜想。 ) 3.能证明猜想正确,还有我们身边的一些生活实例。

请同学们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李叔叔骑车旅行第一天骑了88千米,第二天骑了104千米,第三天骑了96千米,这三天李叔叔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三、小组展示 1.学生先汇报

A.口头列式:(88+104)+96 88+(104+96) B.分别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C.判断,得数会相同吗?(相同)

D.计算结果。 得出(88+104)+96=88+(104+96)

2.提问:以上几个加法算式中,每个算式等号的左边和右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

(1)谁能用符号(任意选3个符号)表示加法结合律? 如:(□+△)+○=□+(△+○)

(2)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3个加数,怎样表示加法的结合律呢?

三、练习

1.下面哪些等式符合加法结合律? a+(20+9)=(a+20)+9 15+(7+b)=(20+2)+b (10+20)+30+40 = 10+(20+30)+40 2.简便计算。 273+352+648 64+36+81+19 3.五(1)班有学生51人,四(1)班有学生47人,四(2)班有学生41人,三个班共有学生多少人?(用两种方法解答) 板书设计:

加法结合律

37+26+63=37+(26+63) 59+38+732=59+(38+732) (88+104)+96 88+(104+96) 加法结合律:(a+b)+c=a+(b+c)

推荐第5篇:新北师大_四年级数学_上册_《滴水实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

上册

滴水实验

教学目标:

1、设计滴水实验方案,经历观察、操作、记录、整理、描述和分享的过程,探索一个没拧紧的水龙头1年约浪费多少水。

2、根据实验数据,借助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合作探究、动手操作中体会数学好玩、有用。培养学生 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滴水实验方案。

教学难点:根据得到的实验数据,借助生活经验,推算并描述一个没拧紧的水龙头1年浪费多少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约4分钟)

二、探究新知(约30分钟)

1、提出活动任务。(1)课件呈现任务。

(2)小组讨论方案设计:课堂上,较短时间内,设计什么实验,可以测出一定时间内滴水多少?1分钟怎么样:你们有什么实验方法?小组内议一议。 (3)小组讨论交流。

2、设计活动方案。

(1)各小组汇报讨论的方案。

各小组汇报后梳理实验方案,提出实验要求。

需要哪些数据?怎样测量出这些数据?实验得有实验名称、测量工具、实验人员、实验分工、实验方法和步骤。

强调测量工具和实验分工。听老师说实验工具,学生 一样一样地摆好:每组纸杯1个,用针扎好眼,稍微扎圆一点,大一点; 每组1个水槽,注意取水时保持桌面干净; 带有刻度的量杯或水杯; 计时器、计算机各1个; 实验报告单1份。实验分工:1人操作,1人计时,1人记录,1人计算。 (2)动手实验。

下发实验报告单,各小组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 教师巡视指导。提醒计时员看准时间,要求记录员准确记录相关数据,填写实验报告。 (3)交流反思。

全班交流并分享实验结果。请一次实验成功的小组谈谈是怎么做的,应注意些什么; 更要请两次至三次实验才成功的小组交流分享。

反思:为什么得到的数据会不一样?(扎孔的大小不一样,测量工具比如水杯太大,水面够不着刻度等等。)

根据得到的实验数据,回答教材第89页“交流反思”提出的问题。 计算:1时、1天、1年会滴掉多少水?(用计算器) (

)×60×24×365=(

计算出结果,一般会对学生有很大的触动,想不到小小一个水龙头,一年会浪费这么多的水啊!

展示资料:没有拧紧的水龙头如果每分钟滴掉3克水,一个小时会滴掉180克水,一天会滴掉4320克水,一个月会滴掉129600克,一年滴水1576800克。每个人除正常饮食外,每天应该饮水1400克才能维持人体需要,一年滴掉的水可供一个人大约饮用1126天,也就是三年左右。

三、巩固拓展(约3分钟)

读一读,想一想。(第90页)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生活中有许多浪费水的现象,也有很多节约水的好方法,说几个听听,并说说自己的感想。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经历了设计方案、小组分工、得出数据、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次活动中,你的表现怎样,对自己满意吗?请参照第90页“自我评价”栏,评价自己的表现吧。

推荐第6篇: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正负数》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正负数》教学设计 正负数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

2、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在熟悉的生活情境,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初步认识了正负数。 知道了温度有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

但是还有零度。零度既不是零上温度,也不是零下温度。

二、新课教学

同学们回答的都非常好,像5,7,6,20,100,……都是正数,有时我们在正数的前面添上“+”,如+5,+7 ,+20,+100。

相反我们都给负数的前面加上“-”。 例如:-2,-56,-5……。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那么这些数该怎样读呢? 谁愿意来读这些数教师出示数。

三、课堂练习

1.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出8848米,如果这个高度表示为+8848米,那么比海平面低155米的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高度应表示为( )米;海平面的高度为( )米.2.如果小华家月收入2500元记作:+2500元那么她家这个月水,电,煤气的支出200应记作( )元. 3.如果电梯上升15层记作+15,那么下降6层记作( )层.4.如果进了3个球记作+3,那么失2球记作( )

四、课堂练习见课本87页练一练 教师巡视指导

五、课堂小结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鼓励性的总结.

板书设计:

正负数

5、

6、

9、

12、100、等都是正数,或记做+

5、+

6、+

12、+100。

-

2、-

3、-

15、-123都是负数。

5或+5读做正5, -2读作负2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内容: 练习课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练习进一步理解正负数的意义,认识负数的作用。 教学重点:理解正负数的意义,认识负数的作用。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掌握了负数的意义,今天我们进一步来练习气象站观测某地 12月8日四个时刻的 气温如下,用正负数 表示。

零下5℃ ( ) 零下3℃ ( ) 零下0﹒4℃ ( ) 零下2﹒4℃ ( ) 见课本94页

如果下降200米记作-200米,那么上升400米记作( ) 体重减少2千克记做-2千克,那么增加2千克记作( )

新华小学开展象棋活动比赛,比赛规则是“五战三胜”制比赛情况记录表见课本94页 填空

现在四(1)班胜了( )场。输了( )场。 (2)现在四(2)胜( )场,输了( )场 (3)如果四(2)班要赢四(1)班,还需要胜( )场 (4) 如果四(1)班要赢四(2)班,还需要胜( )场 用正负数填表

小小百货店每个月的营业成本是12万元,今年上半年的收入分别是:1月份14万元,2月份15万元,3月份11万元,4月份10万元,5月份16万元,6月份11万元,盈利用正数表示 亏本用负数表示.

推荐第7篇: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国土面积》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国土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国土面积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认识有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2.掌握数据改写的方法。

3.引导学生关注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教学时师可以出示一组改写的实例,让学生比较、讨论同样的数据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以让学生体验到数据改写的必要性,体会数据单位的改写是为了数据记录的方便。

2.出示一幅中国地图,并逐步引出一些各省市国土的面积,让学生读一读。(1)将上面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如果要记录方便,这些数据可以怎样进行改写?

(3)可能学生会改写成以“百”、“千”、或“万”作单位,只要学生能改写得正确,教师都应充分地肯定。

(4)将一些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据放在一起,让学生观察这些数据改写中的基本特点,从中发现改写的基本方法。

3.对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在改写中逐步发现改写的方法。

二、实践练习。第10页“练一练”中第1题,数据单位的改写是实际生活中记录方便的需要,可以多选择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而不要将数据单位的改写成为单纯的为改写而改写的局面。

练习本题时,先请学生说一说我国西部各省市的情况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具体的各地区土地面积,在学生读一读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改写成以“万”作单位。收集一些西部地区的其他信息,以供学生间互相进行改写。 第2题,在练习“海洋资源”时,先让学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识,特别是我国海洋的区域等。接着出示有关的数据,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讨论这些数据如何进行改写?在此基础上,学生会体会到这些数据改写成以“亿”作单位比较方便。

板书设计: 大数的改写

为了读数、写数方便,有时需要把整万、整亿数 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9600000 = 960 万 10000000000 = 100 亿

推荐第8篇:新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方向与位置

确定位置

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有如下特点: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是新课标提倡的理念。上课初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为本课新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2.有序探究、建立模型。

有序探究能使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获取数学知识,在脑海中建立数学模型,为后面的学习减轻压力。先引导学生有序探究,使学生理解确定物体的位置必须要用到两个数据,懂得有顺序的两个数组成的数对可以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然后引导学生体会用数对表示位置的简洁性及准确性,发现用数对表示位置的规律并用数对进行介绍,使学生建立模型并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已学知识

用“第几组第几排”描述物体在平面中位置的方法。 (1)第几组:面对物体,从左往右数。 (2)第几排:面对物体,从前往后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现实情境,理解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必要性。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过程与方法

经历数对的抽象过程,探索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体会数对与方格纸上点的对应关系,发展空间观念与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现实情境,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数对的探索与应用中,体会知识的价值,激发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1 / 4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教材附页1 方格纸 棋子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提出问题。

生活中任何物体都有它的位置,你的座位就是你此时在教室里的位置。你能用第几组、第几排来描述一下你自己的位置吗?

(引导学生按列分组,然后描述自己的位置,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组数 排数) 2.讨论归纳。

你们是怎样确定第几组、第几排的?谁有好的方法? (第几组:从左往右横向数;第几排:从前往后纵向数) 3.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某一物体的位置的方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一个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现实情境,把学生已有经验与本节课内容巧妙地联系起来,明确“组”“排”的含义及确定第几组、第几排的规则,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有序探究,建立模型。(课件出示教材63页情境图) (1)观察、交流所获信息。

这是淘气他们班的座位图。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引导观察,探究描述。

找到淘气的位置,并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描述。

(先横着从左往右数,他在第2组,再竖着从前往后数,他在第4个,所以说淘气的位置是第2组第4个) (3)引导学生尝试用数对的方法来表示位置。 谁还有其他的方法来表示淘气的位置? 淘气的位置是(______,______),可以怎样填? (4)理解表示淘气位置的两个数的含义。

①根据“淘气的位置可以表示为(2,4)”,试推想一下“2”和“4”的含义并说明理由。

2 / 4 (因为淘气在第2组第4排,所以这里的“2”表示淘气在第几组,“4”表示淘气在第几排,板书:淘气 第2组 第4排) ②笑笑的位置可以怎么表示呢? [学生推想笑笑的位置可以表示为(1,1)] ③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需要几个数据? (2个) 设计意图:通过用“第几组第几排”表示位置的过程,让学生体验运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必要性,通过尝试与对比,达到方法优化的效果。

(5)认识数对,建立模型。 ①数对的意义。

我们用来表示淘气和笑笑位置的(2,4)和(1,1)就是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组成的数对能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在这里,我们用小括号把两个数括起来表示一个位置,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这种既简单又准确地表示位置的方法,称为“数对”表示法。(板书:数对) ②数对的具体表示方法。(课件出示) 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先横向观察,在第几组(列)就在小括号里先写几并点上逗号;再纵向观察,在第几排(行)就在小括号里写几。如:淘气在第2组第4排,用数对表示为(2,4)。[板书:(2,4)] ③数对的书写格式。

写数对时,先写组(列)数(横的方向)、再写排(行)数(纵的方向),然后用小括号把代表组数和排数的两个数括起来,组数和排数之间用逗号隔开(特殊情况下,组数或排数也可以用字母表示)。

(6)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 ①组织学生将座位图抽象成方格图。

方格图有横向(水平方向)、纵向(竖直方向)之分。横向表示组数,纵向表示排数。 ②在方格图中用数对表示位置。

你能在方格图中找到笑笑和淘气的位置吗?

学生先按照“先横后竖”的数对顺序来表示位置,然后汇报。 2.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课件出示) (1)奇思和妙想的位置分别用数对(4,3)和(1,4)表示,你能在图中找到他们的位置吗?说一说他们分别坐在第几组、第几排。

3 / 4 [引导巩固:数对中的第一个数表示横的方向,即组数;第二个数表示纵的方向,即排数。(4,3)表示奇思坐在第4组、第3排,(1,4)表示妙想坐在第1组、第4排] (2)你的3个好朋友分别坐在第几组、第几排?请你试着用数对表示出来。 (学生自由发言,进一步明确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让学生了解方格图上纵、横轴上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经历探索交流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在方格图中找出相应数对的方法,并能在方格图上找到具体的位置,培养了学生的判断能力,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课堂练习,提升反馈 1.完成教材64页1题。

(1)指导“列”与“行”要与座位中的“组”与“排”对应起来,引导学生正确找到列与行,并用数对表示出来。

(2)根据数对在图中找出相应的位置。

(引导学生明确数对中的第1个数表示列,第2个数表示行) 2.完成教材64页2题。

(1)引导学生明确图中小鸟的位置(1,2)是从哪个方向怎样数的。 (2)小组内合作交流,讨论其他两只小鸟的位置,说一说你是怎样找的。 (3)全班反馈,集体订正。

3.分别让第1组和第3排的学生起立,并让学生依次说出表示自己位置的数对。 (引导学生明确:表示同组学生位置的数对中的第1个数字相同;表示同排学生位置的数对中的第2个数字相同)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布置作业

画出班级的座位图,并表示出自己的位置。

板书设计 确定位置(一)

组数

排数

数对 淘气

第2组

第4排

(2,4) 笑笑

第1组

第1排

(1,1)

用数对表示位置——简明、清楚、准确

4 / 4

推荐第9篇: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不确定性》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不确定性 教学目标:

1.结合“掷硬币”的游戏,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体验一些事情发生的不确定性,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

2.能用“可能”、“一定”、“不可能”来描述简单事件发生的情况,并能够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教学重点:能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作出正确判断。 教学难点:能用数学语言描述探索发现的过程和结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师抛硬币,让生猜想哪个面可能朝上?生:……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可能性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1、转转盘,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1)猜想: 出示四个转盘:图

猜测:转动①号盘,指针停在哪种颜色上的可能性大?②③④号呢?让生独立猜测,并说一说想法。板书 :可能性大,可能性小 (2)体验:以小组为单位各做10次实验。

(提示分工:一人转转盘,等指针停止后,把指针指向中央,其他人再转;小组学生轮流填表。全班分四个组,分别转①②③④转盘。) (1)汇报,全班交流。

2、纸杯感受事件可能性有大小

(1)猜想:抛出纸杯后,纸杯落地可能出现的情况。同桌交流并回答。 (2)实验验证:

每人重复做5次,并记录表中。投影出示 落地的情况 1 2 3 4 5 (3)、汇报交流。 (4)、师生小结。

3、摸球感知,进一步了解可能性

(1)、出示盒子:出示问题:(要求:先读题,理解题意,独立填写) 分组实验加以验证、结论。 (2)、讨论: (课本76页)师:一次摸出两个球,可能出现哪些结果?先让学生看清楚箱子里放的球的颜色和个数。 ① 填表 ②小组实验 ③结论。

三、巩固练习:

P76试一试。抛出一枚图钉,可能出现什么结果?列举出来并验证。

四、评价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推荐第10篇: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数一数》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数一数》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认识更大的数 教学内容:数一数 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2.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十万。

笑笑和淘气数小正方体的情境,学生读图,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1.指导学生看图,数一数下面共有多少个小方块,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2.一个大方块有一千个小方块,十个大方块有一万个小方块.3.在此基础上,引出一百个大方块有多少个小方块的概念。然后按照一万、二万、三万、……的顺序,让学生数一数。

4.在数的过程中,用计数器上的珠子“拨一拨”,以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5.当学生数到九万时,教师可以提出:“再加上一万是多少?”的问题,以供学生思考。

6.在学生充分的讨论中,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7.说一说:你知道十万有多大吗? (1)十万名学生大约组成2000个班级。 (2)十万张纸摞在一起大约有3层楼高。 (3)十万步大约在400米的跑道上走130圈。 (4)十万天大约是274年。

二、认识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1.10个十万是多少万?10个百万是多少万?

2.在学生认识“亿”的计数单位时,可以让学生充分地想象。当说到10个千万是多少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命名新的计数单位,在学生各种命名中,教师然后才引出“亿”的计数单位。

3.在计数器上进行操作,并把每一次认识的新的计数单位都与计数器对应起来。这样,既可以理解各计数单位仧间的关系,又能较直观地认识计数单位的大小。

三、练习活动 1.说一说,拨一拨。

让学生自己尝试操作,在多次尝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归纳“满十进一”的方法。

2.第

2、

3、

4、5题是直接对抽象的数进行数数,在数的时候首先需要学生审题,明白数数的要?;其次学生在数到“满十进一”时,教师作一些追问,以明确什么时候进位,什么时候是按顺序数。

3.第6题让学生自己填写,交流自己的想法。

4.第7题是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比较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有直观的图像结构作支撑。所以,在开展本题的活动时,可以运用计数器的直观性特点,从计数器上前后两档珠子所代表的不同含义,来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四、实践作业

1.阅读你知道吗?小组交流想法。

2.每人收集5个生活中的大数,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3.在计数器上拨数、读数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大数

千 百 十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计数单位 10个一万是十万,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

第11篇: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口普查》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口普查》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口普查

(一)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并能说出这些大数的意义 2.会正确读多位数,并能比较大小 教学重点:会正确读多位数。 教学难点:比较大小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让学生汇报自己收集的较大的数据,教师板书 2.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出示

二、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 祖国大陆约有1265830000人 北京市约有13820000人 香港约有七十八万人 澳门约有四十四万人 天津市约有10010000人 全国人口约为1295330000人

(让学生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学生共同讨论“亿以内数”的读法) 提问:你能读出以上城市的人口数吗? 小组讨论:1.讨论亿以上数的读法 2.出示数位顺序表 亿级 万级 个级 ……..千亿 百亿 十亿 亿 千万 百万 十万 万 千 百 十 个

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 一千三百八十万;六百七十八万; 四十四万;一千零一万

观察亿以内数位顺序表有什么特点 3.让学生读表格里的数

4.教师任意出几个数,让学生用分级线的方法来读 2320000 445584122 16584412136 提问:你们发现这样读数有什么好处呢

三、比较数的大小 1.比较表格内数的大小 2.你是怎样比较的

四、巩固新知。联系实际 出示挂图,

(1) 说说这些国家个各有多少人 (2) 将这些国家人口数据按大小排列顺序

板书设计:

亿级 万级 个级

……..千亿 百亿 十亿 亿 千万 万 千 百 十 个

百万 十万

教学内容: 人口普查

(二)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并能说出这些大数的意义。2.能对多位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3.会正确读、写多位数。

教学重点:对多位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教学难点:会正确读、写多位数。 教学过程:

一、读、写更大的数。

1.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出示一些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以供学生讨论。

(1)你能读出这些数吗?

(2)你能写出香港和澳门的人口数吗?

2.让学生对收集的数据根据大小进行分类,然后与学生共同讨论“亿以内的数”的读法,并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能自己归纳读数的方法;接着与学生讨论“亿以上的数”的读法。学生在进行读数时,必须与数位顺序表结合起来,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性。同样,在写数方面,也可以分两步进行,先写“亿以内的数”,再写“亿以上的数”。

3.如果学生收集的数据中没有特殊的多位数,如“级的中间零”、“级的末尾零”等,教师可以作一些补充,也可以组织学生先讨论这些特殊数据的读写方法,然后再加以指导。4.总结讨论。

与同学交流你是怎样读数和写数的。

二、完成试一试,体会大数的实际意义。

第7页“试一试”第1题,教师在组织学生“说一说”时,可以先让学生收集一些当地的有关人口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出一些比较大的数据,以便于学生能体验到大数据的实际意义。同样,也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其他方面的数据,如当地的工农业生产的产值、城区面积等,通过一些具体的、可以感受的数据,了解较大数据的意义。

第2题,组织一组组可以对比的数据,说说它们的实际意义是写数的基础。在学生写数时,安排一些学生身边可以感受的具体参照物进行比较,对学生理解较大数的意义是有很大的帮助。

三、实践练习。学生完成练一练的题目。

第3题,本题的练习首先安排学生进行读数练习,接着让学生观察所读的数与哪一个数是对应的,然后用线连接起来。练习本题的重点是培养学生从较复杂的背景中会善于观察,懂得会用排除的方法寻找对应的数。如果班级学生的基础较好,数据安排的干扰性可以更大一些,以促使学生认真地观察,并让他们说一说寻找对应数的方法。 板书设计: 大数的读、写

亿级 万级 个级 千 百 十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1 2 6 5 8 3 0 0 0 0 读作: 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

第12篇: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温度》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温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天气预报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会正确读写。

2、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教学重难点: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昨天布置的作业是对全国一些大城市的气温进行调 查,谁能说说你的调查方法与调查结果。

二、讲授新课

师:大家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调查并记录了一些城市的温度。有一位同学发现了零下12度写成了﹣12℃。谁还有类似的发现。

同学们谁能说说﹣12℃。代表的意思。零下12度表示比零度还要低12度。

师:现在请小组内同学之间互相比较各自记录的温度的高低。

三、课堂练习

1、说一说﹣5℃与﹣20℃哪个温度低。

2、看图回答问题

⑴上海于天津,哪个城市温度高? 5℃( )﹣2℃

⑵天津与青岛,哪个城市温度高?

⑶长春与天津,哪个城市温度低。

⑷把4个城市的温度从高到低排列出来,并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四、小结

教师对本课的学习进行简单的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 们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负数可见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板书设计:

温 度 2℃( )5℃ 1℃( )0℃ 0 ℃( )─2℃ ―2℃( )―5℃

第13篇: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秋游》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秋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生活实际情景,体验“改商”的过程。

2、能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 教学难点:体验“改商”的过程,掌握“改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学校要秋游啦,同学们纷纷在做准备,四(1)班有41个学生,老师想让同学们戴上红色的帽子,这样好识别自己班上的学生。超市里有8元、9元、10元的红色帽子,而班费只有400元,请你帮老师算算,可以买那种帽子?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购买方案)

二、建立模型。

1.同学们都准备好了,来到了大操场,电脑出示书中的情境图,学生根据情景图,提出有关除法的数学问题。 (1)说一说了解了哪些已知条件。

(2) 学生独立试做,然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 讨论估计试商。

272÷34= 先估估大概需要几辆车

(3)全班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明确把除数“34”看作“30”来试商,初商“9”大了,改商“8”的原因。

2.启发学生想一想,怎样试商?会发现什么技巧。

(学生自由发言,或者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什么时候商会小?) 3.由学生发现提出并解答:积大了说明什么?为什么会大呢?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确定商?

4.继续完成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由学生发现提出并解答:积小了说明什么?为什么会小呢?

5.引导学生先用估算的方法,然后再进行计算。

三、知识应用及拓展。

1、理解改商。

2、完成“试一试”

第1题:让学生说一说商的大小情况。

第2题:认真观察,小组内说一说,解决五年级学生如果都坐大客车,需要几辆?

3、完成“练一练”,可以适当扩充。

四、小结 板书设计:

秋 游

第14篇: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这学期,我担任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我发现四年级大部分学生都聪明灵活,想象力丰富,上课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学习成绩比较理想。但也有少数几个同学基础比较薄弱,思考速度慢、书写速度慢、对新知的理解也比较慢。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标的具体要求,现将一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钻研教材、准确传授知识

在教学中我认真钻研教材,为了准确的传授知识和找出知识传授的捷径,我经常请教有经验的老师。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标的具体要求,我作了一下几点尝试:

1.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每节新授课都做到“有备而来”,认真阅读教材、教参,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编者意图,每个知识点在全套教材的地位及其与前后相关知识联系和衔接,做到高屋建瓴,胸中有沟壑。观看优秀课例,积极征求同组老师意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起点,确定每节课的重难点,思考应该选择什么样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设计完备的教学预案。其次是努力增强教学技能,做到每堂课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

2.及时巩固与定期复习相结合。每节课新授知识都会在当时当天及时巩固,第二天进行适当复习,一段时间后进行第二次复习,提高复习效率。本册教材除了

二、

五、七和八单元教学,其余全是数与代数的知识,其中计算是教学的重点,为了帮助孩子提高计算速度,每天安排一学生出两道计算题给我检查,并担任小老师批改其他同学的练习从而达到提高他们计算的速度及准确率。3.作业布置与批改。本学期我精选练习,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地布置作业,力求使每一次练习起到最大的效果。对学生的每一次作业都认真及时地批改,并做好错题记录和分析,针对不同的错误分别采取个别辅导和集体评讲的方式及时补救,根据错题记录和分析,制定阶段复习计划和期末复习计划,做到有的放矢。

二、致力于数学教学的优化

1.注重课堂气氛的活跃。沉闷的课堂气氛只会让学生昏昏欲睡,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尽量给学生创设喜闻乐见的学习情景,使学生能比较直观形象地理解知识。比如在数与代数的几个单元,分组竞赛,前三名有奖励,激发他们外部学习统计的同时还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氛围;在学习第五单元位置与方向时,让他们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回家的路线;在开启学习正负数时,插入个小游戏提高课堂气氛。

2.注重与学生的交流。“理解”是建立师生情感的纽带与桥梁。理解学生就是要以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来感染学生,给他们一张笑脸、一颗诚心、一份真情。当学生取得好成绩,获得成功时,要给以祝贺和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要给以安慰和支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与他们同甘共苦,使之明了老师的一片真诚与苦心。

三、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对后进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的辅导,更重要的是思想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更重要的是使之对它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方式激发他们的求之欲和上进心,从而自觉把身心投入到其中去,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技能。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二〇一七年一月十一日

第15篇: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2013-2014学年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 四年级( )班

眨眼间本学期即将结束,照例这时候又该静下心来把把这学期的工作回顾一行,这样既对这学期的辛劳有个交代,也将为下学期的开始做个准备。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可以说既紧张忙碌而又很充实。总体看,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能及时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改革教学。为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更好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本班实际情况,对这学期的教学情况具体作如下小结。

一、主要成绩和经验

1、我首先用德律己。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及时总结得失,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教学艺术。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上好每堂课,以满腔的爱心关心学生,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既教书又育人,对学生一视同仁。本学期全勤,没因个人私事耽误学生一节课,能主动认真的服从和配合学校各级领导安排的工作,并与本年级组同事们团结协作,相互帮助,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

2、用心教学。真对本班学生的差异和年龄特点,因材施教。教学中重点做到精讲多练,重视运用直观演示、运用学具动手操作,精心设计练习课,讲究练习形式的多样化,提高了练习效率。从不同角度创设了课堂有效教学情境,整体上使不同学生的知识、技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提高。

3、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了“教”与“学”,“学”与“导”的关系,把教与学的重点放在“学”上,在教法上着眼于“导”,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参与认知结构的过程,促使学生乐学、会学、学会。

4、完成了如下知识教学目标:认识并会读、会写更大的数;认识直线、射线、线段、平角、直角、周角;学会两、三位数乘法及其运用;会对图形进行平移和旋转;掌握了除数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懂得了确定位置的方法既可用数对表示,也可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理解了正负数表示的意义;能正确绘制与解读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了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两次单元质量检测中,学生合格率均100%,平均分都在90以上,优秀率85%——90%以内,总之,在备课中,我认真钻研教材、教学用书、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难点,上课时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从学生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

二、存在的问题:

1、一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上课听讲不认真,家庭作业经常不完成。

2、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不能积极与老师配合,造成了学习差。

3、还有一部分同学做作业只讲数量、不讲质量,书写较差,正确率较低。

三、今后努力方向和设想:

1、自己还要不断充电,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充分利用直观、电化教学,把难点分到各个层次中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争取教出更好的成绩。

2、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抓住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其进步。

3、对学生注重加强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认真审题、自我检查的能力。

第16篇: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期很快就过去了,回顾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学生年龄较小,学习习惯还未养成,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本学期已近结束,为了更好地总结过去,迎接下学期的工作,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做好课前准备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怎样才能教好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前、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分析和总结,写好教学反思。

二、增强上课技能

在上课中,我做到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和生动化,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我还特别注意以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巧妙引入,精心设疑,造成学生渴求新知识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二年级孩子年龄小特别喜欢受表扬,抓住他们的闪光点,越表扬他就会越学越好,在提高兴趣的同时还要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并认真细致的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在课堂上抓住机会提问他,鼓励他,表扬他,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学的愉快。进步越快。针对各种问题,我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我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四、认真批改作业。

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注重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有人说:“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而且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的吸光有积极的意义。”在做数学作业时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规范,阿拉伯数字和符号的书写也要规范,对作业的书写以典型示范、表扬为主。

六、教学中的不足和反思

1、对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还不够到位。

2、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3、复习这段时间,我发现学生不看题目要求就开始做题,做完之后不会检查。总之,一学期的工作已结束,有收获,同时也有不足;工作中不足之处,我将及时找出差距,积极弥补不足。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在总结本学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把下学期各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

第17篇: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

2、探索两、三位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法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一位数乘两、三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前面的知识学生掌握得还是可以的,但在计算过程还有很多造成错误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创设情境。

1.课件演示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实况。

你看着祖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你有什么感想? 2.揭示课题:谁知道这颗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多长时间?绕2圈呢?21圈呢?

二、讲授新课,学习新知。

1、问题: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

2、要求学生列出算式,并说说这题和我们以前所学的乘法有什么不同?

3、估算:

请你估算一下,114×21大约是多少,并说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学生可能的回答:

生1:把114看成110,21看成20,所以得2200; 生2:把114看成100,21还是21,所以得2100;

生3:把114看成120,21看成20,所以得2400;

…………

大家能用我们所学的方法进行估算,但是所得到的得数都不一样,这也是估算的缺点。那么到底是多少呢?谁有方法能准确地计算出结果呢?

4、准确计算:

(1)小组讨论,有什么办法能够准确地计算出114×21 (2)讨论后,小组间交流,再集体交流。

(3)用竖式计算。让学生尝试用竖式解决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师巡视。 (4)教师选一本正确的竖式本放在投影仪下让学生进行讨论。

让学生说说自己做的整个过程,其他学生认真听。

教师小结:一般情况,把数位多的放在上面,先用21的个位1去乘114,得114,再用21的十位2去乘114,得2280,再把两个积相加,就得到了得数。

教师边讲边演示。

提问:十位上的2和4相乘得到的8表示什么?(8个十) 十位上的2和十位的1相乘得到的2表示什么?(2个百) 十位上的2和百位上的1相乘得到的2表示什么?(2个千)

在列竖式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地方?

5、试一试。

学生马上完成练习题:135×45 408×25 请两位学生上黑板演示,其余学生做在草稿本上。

让学生对做的过程进行讲解,并对某些地方进行规范。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本第34页的试一试其余题目。

在精确计算之前,应引导学生估计一下三位数乘两位灵敏的积的大致范围,利用练一练中的第2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对于乘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在学习一位数乘多位数时已经掌握,教师可以把学生将已有迁移到两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中来,不必作为例题讲解,只需要学生在练习中巩固。

2、练一练中第1题到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集体校对。

3、第四题。开放题。

本题是一道综合性题目,在学生解题时,可以分几步呈现:

(1)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情境中的信息,然后请学生自己提一些问题。 (2) 出示商店从工厂批发的数量,讨论按批发的数量,原来可以卖出多少元,现在降价后只能卖出多少元。

四、板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两、三位数乘法

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 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2200——2400) 114x21=2394(分)

114×20=2280 1 1 4 1 1 4 ×3 ×7 114×1=114 × 2 1 =342 ×7 2280+114=2394 ———— =2394

1 1 4 2 2 8 ————

2 3 9 4

答:绕地球21圈需要2394分。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实验小学 杨亚靓

各位老师:晚上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卫星运行时间》,首先我就具体教材内容作如下分析:

一、教材简析

《卫星运行时间》位于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4——35页。本课是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这是在以往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这一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教材结合“卫星运行时间”的情境,引出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并提出“绕21圈需要多长时间”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在精确计算前,教材安排了估一估环节,组织学生估算并交流方法。接着,和学生一起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教材提供了口算、表格算法、竖式计算等几种不同的方法。重点是使学生重点是讨论竖式计算,了解列竖式计算乘法的算理。通过课后的试一试,练一练,解决问题中巩固拓展,这也为后续乘除法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本节课是将已有知识迁移到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学习中。计算上难度不是很大,所以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但学生可能会在估计积的范围和建立各种算法间内在联系上出现问题,特别是算法中出现的表格法要让学生建立与其他方法的联系上会比较难。

三、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

2、探索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并乐于与同伴交流算法。

3、培养计算兴趣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利用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教材处理

在理解尊 重教材的基础上,适当整合并创造性使用教材:

1、在情境创设中加入翟志刚的视频图片。

2、变基础练习试一试“先估后算“为”先算后估“。【课件出示】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重点掌握竖式计算法。

2、教学难点

有效交流中深入理解竖式在情境中的算理及与各种算法间的联系。

五、教法和学法

教法:因这个内容是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延伸。所以在教法上,我采取自主探索、观察比较的同时结合实际操作、思考等辅助教学方式。

学法:从学生目前阶段已有的知识结构看,对竖式计算的方法已经能够掌握。因而在学法上,我将采取引导及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

六、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作业纸、板帖卡片、直尺。 学生准备 教材、练习本、笔、尺

七、教学流程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我从四个环节设计了教学流程: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阅兵式方阵图,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为新知学习做好热身铺垫。

2、出示主题图和翟志刚的视频图片,引出课题——卫星运行时间。围绕“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从而引出卫星绕21圈需要多少时间。 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如:

1、(圈数为一位数或整十数)需要多少时间?【可直接解决,引导学生再次体会乘法意义,并口算结果。

2、绕156圈需要多少时间?……【本节课不能解决或是不适合这节课解决的,暂时放入问题银行。等等】

如学生提不出我们所需要的数据时,可以及时的将所需解决的问题直接由教师提出!但一定要先处理三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并板书副标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1、结合情境进行估算。

2、具体计算,探索计算方法。(1)独立计算。 (2)同桌交流。 (3)全班共享

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

① 口算(乘法分配律)114×20=2280 114×1=114 2280+114=2394 ②口算(分解乘数)114×21=114×7×3=798×3=2394 【如果把21换成23,不能分解成两个一位数相乘的形式,引导理解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③竖式笔算

学生介绍,教师适时指导学生表达并辅助板书。理解列竖式计算的思路。 ④ 表格口算

如出现这种算法的,教师引导学生表达,表格中每一个数据的来源。 【对于这种方法不要求全部的学生都掌握,这样学起来就不会很吃力了。】 (4)自读教材

如果教材中呈现的四种方法没有全部出现时,教师引导学生看书自学,再由看懂的同学来汇报介绍,这样不仅充分的利用了教材,让学生有了看书的机会,又同时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 ⒊对照比较,总结方法。

通过比较优化算法。比较竖式与口算、表格计算法,发现计算道理一样,但竖式又具有书写简洁的特点,适用于所有的乘法,建议学生一定要认真学习竖式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应用提升。基础练习

1、先算一算,再估一估(书上34页试一试中的两道题)。

2、竖式计算。(书上练一练的第1题)

3、我是森林医生。

提高练习

①练一练第3题 ②P34练一练第4题

(四)、总结收获,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你认为自己哪里掌握的比较好?哪里还需要加强?能说一说乘法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吗? 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对自己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有更高的期望,提高计算技能。

八、板书设计

恰当的板书设计有利于学生把握本课知识的重、难点。虽然课件基本清晰地呈现了竖式计算的过程,表明了算理,但规范的竖式书写板书及课题仍是必不可少的。再是例题中获得的信息,也要以简明的形式呈现在黑板上,有利于学生把握提问与解答的关键。 附板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两、三位数乘法

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 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2200——2400) 114x21=2394(分)

114×20=2280 1 1 4 1 1 4 ×3 ×7 114×1=114 × 2 1 =342 ×7 2280+114=2394 ———— =2394

1 1 4 2 2 8 ————

2 3 9 4

答:绕地球21圈需要2394分。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反思

实验小学 杨亚靓

《卫星运行时间》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通过本课的教学,现反思如下:

一、成功之举

1、德育教育渗透始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工作一直是我们教育人教学工作的基石,所以,在我的日常教学中,我很注重捕捉与教学有关的任何教育元素。在本节课初,先用梁启超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进行师生问好,不仅明确了学生学习的目的和动机,同时也将本节课的基调定在了爱国上。后来用一段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的视频来引导学生交流自己课前所收集的关于卫星的知识,培养了学生收集数据、关心国家时事的能力。

2、导课新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本课导课环节中我播放了“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升空”的视频,我从情境导入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进行估算,交流自己的方法。有利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让学生经历了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得到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

3、运用课改理念,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得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所以在本课中,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展示、质疑,用多种算法解决问题,教师在引导学生规范竖式计算的格式、明晰算理,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明确各种算法之间的联系以及优缺点,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进行总结和提醒大家注意易错点。最后通过节约用水、阅兵等情境的应用题,让学生通过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发现节约用水、爱国等具体实践,让学生自由创编应用题是一个拓展和延伸。最后再让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整个教学活动中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4、师生关系民主、平等,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一直秉着与人友善,与学生为友的宗旨,宽容、善待每一名学生,给潜能生发言的机会,给学优生引领的机会,给中等生发展的机会,本课通过学生的独学、对学、群学,在下课的发言统计中,发言人数、发言率高达96.8%,分层教学、分梯度设计习题,使每一名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了新的收获。

二、“败笔”之处

1、结构化预习的指导到位,但课堂前测没有落到实处。新课改特别强调学习要发生在学习主体学生的身上,所以结构化预习是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与资料对话后,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自学方式,虽然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一直在指导学生进行结构化预习,但是却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课堂前测,好的课堂前测可以让老师很好的掌握学生的已有学习基础和自学程度,本课中就忽略了这个环节。

2、课堂习题的内容过多。本课在教学中为了凸显多层达标,设计的练习题较多,通过课堂反馈,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做完,所以在习题的精选上还要多下功夫。

三、教学机智

在本课的教学中,有两个画面在脑海中萦绕,一个是课刚开始,学生提出问题后,贾泽林同学一口气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和盘托出,将本课要学的内容讲了一遍,完全在我的预设之外,我随之让他倒着推,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乘法追朔到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引领大家复习了旧知,机智的处理了这一突发事件;另一个是在各个小组将他们不同的算法展示完毕后,学生自以为都算出了答案,正沾沾自喜,而此时我却说他们只做对了一半,学生一头雾水,我再引导他们观察这几种不同算法之间的联系,学生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么多算法的算理原来是相同的,不禁鼓起了掌。老师的点拨如点睛之笔,一下子唤醒了学生,同时也调节了课堂的气氛。

四、学生见解

一节课中的亮点往往来源于学生课堂的生成。本课中竖式(略) 学生们在讨论后发现,无论是两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还是两位数乘两位数,都可以用相同的竖式方法来计算,只需要把相同的数位对齐就可以了,在算理上是相通的,所以以后我们就可以运用同样的方法计算三位数乘三位数……多位数乘多位数。学生的这一发现是他们在观察、对比、讨论之后,根据已有的经验建立起了数学模型,举一反三,这正是数学学习中一种较好的数学素养。

第18篇: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

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了解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的过程。(课本第54页的例题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教学重点:

了解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化过程 教学难点:

了解图形变化的特点,掌握图形旋转的特点。 教学关键: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体会图形的旋转过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教材56页1题中的8个图形、56页2题中的方格纸一张,与题中一样的三角形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课件出示各种美丽图案:

师:这些图案好看吗?你想知道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的吗?你想学会设计一些图案吗?

2、揭示课题。

师:要想学会设计图案,需要我们了解一个新的知识--图形的旋转。(板书课题)

二、演示操作,了解图形变化过程

以第1个图案为例,先让学生观察这个图案,说一说:你能看出这个图案有什么特点吗?

学生通过观察,同学间交流得出:整个图案可以分成4部分,各部分图形是相同的。(在图中标出“A”、“B”、“C”、“D”)

师:是的,它是由一个图形以过旋转变换得来的,那么,它是如何旋转变换的呢?

接着,利用电脑课件演示旋转过程。

1、呈现基本图形A。

让学生认一认,整个图案是不是同这个基本图形经旋转变换组合而成的。

师:怎样可以得到图形B呢?

2、呈现第1次旋转后的图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演示课件。

学生观察课件的演示过程,回答图形变换过程:

(1)、图形A绕点O旋转;

(2)、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3)、旋转90度。

3、呈现第2次旋转后的图案。

师:怎样得到图形C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演示旋转过程,得到图案。

4、呈现第3次旋转后的图案:

师:怎样得到图形D呢?(学生回答后教师课件演示并让学生看课文,并完成课文中的填空,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图形的旋转过程。)

三、课堂活动、

课本第55页的“说一说”。

第1题,主要是讨论图形的旋转是围绕哪个点的问题。

第一、先认真观察图形,看一看各个图案是围绕哪个点进行旋转的。

二、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旋转操作。

第三、通过旋转,把得到的答案记录下来,并与同学讨论、交流你的成果。

四、巩固练习

1、课内作业。

课本第56页“试一试”的第

1、

2、3题。

(1)、第1题,可以让学生将题目中的图形描下来,剪出来,通过动手操作,完成题中问题。

(2)、第2题,可以先让学生用三角形模型在方格子上按要求进行变换操作,等学生比较熟练后,再请他们按要求画出旋转的图形,最后同伴中进行交流、验证。

(3)、第3题,同样让学生自己摆一摆,涂一涂,先找到通过平移能得到的图形,再找出通过旋转得到的图形。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总结学情。

第19篇: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试卷(新北师大版)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试卷(新北师大版)

期末考试复习的时候需要同学们明确考试重点,将考试基础知识与重点知识从头到尾梳理一遍,另外还需要做一些题。查字典数学网小学频道为大家准备了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试卷(新北师大版)

一、填空。(15分) 1.一个数由83个亿、605个万和78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 )读作( ),四舍五入到亿位是( )。

2.爸爸今天领工资1200元。记作:( )。给手机充值用去50元,记作:( ),读作:( )。

3.用5,0,1,8,4这几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五位数是( ),最小的五位数是( ),它们相差( )。

4.线段有( )个端点,射线有( )个端点,直线( )端点。 5.在直角三角形里,如果有一个锐角是45,那么另一个锐角是( )。

6.一道除法算式,商是35,余数是16,除数最小是( ),当除数最小时,被除数是( )。

7.在算式5□456中,当□里填( )时,商一定是一位数;当□里填( )时,商一定是两位数。

8.在5□8906万,□里最大能填( ),最小能填( ) 9.比最小的五位数小1的数是( ),比最大的六位数多1的

第 1 页 数是( )。

10.20180,商是( ),如果除数减去20,要使得商不变,被除数应该缩小( )。 11.在○里填上、或=。

57003○570030 4350001○435万 0 ○ -8 -13℃○-23℃ 12.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42( )300 58( )613 ( )78 650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过一点可以画( )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 )条直线。 A.1 B.2 C.3 D.无数

2.在下面的算式中,与20198的结果相等的是( )。 A.20098+1 B.20098+98 C.201800-2 D.201800+1-2 3.小芳看小敏在东偏南30的方向上,小敏看小芳在( )方向上。

A.北偏西30 B.北偏东30 C.西偏北30 4.笔算除法试商时,如果余数比除数大,应当把商( )。 A.改大 B.改小 C.不变

5.在50658002中,第一个5表示5个( ),第二个5表示5个( )。

A.十万 B.百万 C.千万 D.万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5分) 1.读49300600和4681200时,都只读一个零。 ( )

第 2 页 2.三千四百零九万七千二百,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万位是3410。( ) 3.两个数的积一定大于两个数的和。 ( ) 4.被除数的末尾有0,商的末尾一定有0。 ( ) 5.平角是周角的2倍,周角是直角的4倍。 ( )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百度贴吧 复制网址

四、计算。(43分) 1.直接写出得数。(10分) 40050= 4080 = 62020 = 480-290= 62万--25万= 730-250= 260+90= 30013= 770+140= 18万+75万= 2.列竖式计算。(12分) 40829= 35623= 70824= 310014= 3.怎样简便就怎样算。(15分) 2512584 329101 120185 902-98 1574+2715-15 100-75-25 4.列式计算(6分) ⑴270与450的和除以12,得出的商再乘3,积是多少? ⑵98与100的和乘以它们的差是多少?

五、操作题(7分) 下图是某学校周围的建筑物: 请你观察一下:

①图书馆所在的位置是在( , ),若以 学校为观察点,图

第 3 页 书馆在学校 偏 的方向上 。

②车站所在的位置是在( , ),若以学校为观察点,车站在学校 偏 方向上,距离学校 米。

③ 放学后,小明以每分50米的速度,从学校到体育馆, 分钟能到达体育馆。

2.过P点作直线L的垂线和平行线。3.分别画出40、135的角。

六、解决实际问题。(25分) 1.一个长方形菜地,长18米,宽15米,如果每平方米种菜17棵,这块菜地一共能种多少棵菜? 2.小客车限乘14人,大客车限乘46人,如果两种车各开来12辆,刚好让学校同学全部坐下,那么这个学校共有多少学生? 3.王老师买18个篮球共花去414元,用这些钱可以买46根跳绳,一个篮球比一根跳绳贵多少钱? 4.体育用品商店每个足球售价58元,李老师带了500元,买9个足球够吗?李老师最多可以买几个足球?还剩多少元? 5.饭店想买12张桌子和136把椅子,已知每张桌子156元,每把椅子48元,准备8000元钱够不够? 6.小明每分钟走140米,小华每分钟走180米,两人从同一地点向相反方向出发,10分钟后两人相距多少米?

第 4 页 7.一列火车以54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通过一座桥用了1分30秒,火车长200米,这座桥长是多少米? 8.一辆货车从甲地到乙地送货,去时每小时行45千米,8小时送到乙地。回来时每小时行60千米,它几小时能返回?

9.王师傅8小时生产640个零件,李师傅4小时生产520个零件。王师傅平均每小时比李师傅少生产零件多少个?

10、妈妈带50元去超市,买了3瓶料酒,每瓶8元,然后用剩下的钱买奶粉,奶粉每袋12天。要买3袋钱还够不够?

第 5 页

第20篇: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1、认识数级、数位、计数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2、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

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在级末尾的零不读,在级中间的零必须读。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3、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

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4、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

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5、多位数的改写

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6、求近似数

(1)精确数与近似数的特点:精确数一般都以“一”为单位,近似数都是省略尾数,以“万”或“亿”为单位。

(2)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的方法:根据题中要求,看到所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如果这一位满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不够5则舍去。而不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

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最后一定要写出单位名称。

第二单元《线与角》

1、线的认识

(1)直线、射线、线段

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读作 :直线AB或直线BA。 线段: 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有两个端点。读作:线段AB或线段BA。

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读作:射线AB(只有一种读法,从端点读起。) 直线、射线可以无限延长。因为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所以不可以测量,没有具体的长度。如:直线长4厘米。是错误的。只有线段才能有具体的长度。 (2)点与线的关系

过一点可画无数条直线; 过两个能画一条直线;

过三点,如果三点在一条线上,经过三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如果这三点不在一条线上,那么经过三点不能画出直线。

明确两点之间的距离,线段比曲线、折线要短。

2、平移与平行

(1)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线的画法。

①固定三角尺,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

②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 ③沿一条直角边在画出另一条直线。

(3)用数学符号表示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如:AB∥CD。

3、相交与垂直

(1)相交与垂直的概念: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互相垂直:就是直线OA垂直于直线OB,直线OB垂直于直线OA)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说明了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必须相交,相交还要成直角。) (2)画垂线:

①过直线上一点画垂线的方法: 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直角顶点是垂足,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注意,要让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与给定的点重合。

②过直线外一点画垂线的方法: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让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通过这个已知点,沿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就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注意,画图时一般左手持三角尺,右手画线。过直线外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必须通过给定的这个点。

(3)明确点到直线之间垂线段最短。

4、旋转与角

(1)角的概念: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2)平角 :角的两边在同一直线上,(像一条直线),平角等于180°,等于两个直角。 (3)周角:角的两边重合,(像一条射线),周角等于360°,等于两个平角,四个直角。

(4)角的分类: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等于90度的角叫做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等于180度的角叫做平角;大于180度小于270度叫做优角(此为补充内容);等于360度的角叫做周角。

5、角的度量

(1)认识度: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2)认识量角器: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一份表示1度。量角器上有中心点、0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 (3)量角器的使用方法:“两合一看”,“两合”是指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一看”就是要看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的刻度。

(4)看角的度数时要注意是看外刻度还是内刻度。交的开口向左看外刻度线,角的开口向右看内刻度线。

6、画角

(1)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的方法:

画一条射线,中心点对准射线的端点,0刻度线对准射线(两合),对准量角器相应的刻度点一个点(一看),把点和射线端点连接,然后标出角的度数。

(2)30度、60度、90度、45度、75度、105度、135度、120度和150度用三角板比较方便。

第三单元《乘法》

1、三位数乘两位数

(1)估算方法: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

估算的时候,①可以把两个因数都看作接近的整

十、整百数,然后相乘。

②把其中的一个因数看作接近的整

十、整百数 ,另一个因数不变,然后相乘。 (2)利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三位数乘两位数,相同数位要对齐,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乘三位数,积的末位要与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乘三位数,积的末位要与十位对齐,然后把两个数加起来,就是这两个数的乘积。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中间有0也要和因数分别相乘;末尾有0的,要将两个因数0前面数的末位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之后在落0,有几个0落几个0。 (3)估计具体事物的数量

估计具体事物的数量时,①可以把它分成相同的几部分,先估计出一部分的数量,再估计出总数。 ②可以列出乘法算式,估计乘法算式的积,以此来估计具体事物的数量。 注意: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估算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