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岗位职责

政府岗位职责规划(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9 02:09:10 来源:岗位职责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政府规划

在户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提交大会讨论的政府报告提出,今年户县将重点做强产业、做靓城市、做实民生,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副中心城市。

打造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一流景区

户县依托东部地区和西安城区产业转移,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支持草堂基地加速发展,加快推进重大产业项目。促进太平、朱雀国家森林公园建设,全力打造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一流核心景区。

全力推进28项城市建设工程

今年,户县将立足副中心城市定位,全年安排资金5亿元,全力推进28项城市建设工程,促城市面貌大变样。高层次修编新一轮总体规划、编制城东新区规划。规划实施户县与主城区的快速连接线,形成直通西安、连接区县、通达城乡的快速交通辐射圈。

促农民画健康发展 建成鉴定中心

据悉,户县将制定出台促进农民画产业发展壮大的具体措施和管理办法,建成农民画珍藏馆、农民画鉴定中心、培训中心和交易中心,使农民画成为户县的名片和金字招牌。

建设20所农村公立幼儿园

今年户县将投资1亿元,实施新农保试点工作,让广大农民群众“养老不犯愁”。投资2000万元解决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投入1800万元,加快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在全县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实行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年内建设20所农村公立幼儿园。加大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力度,启动1万平方米、建成6000平方米廉租房,支持1000户困难群众实施危房改造。

推荐第2篇:政府领导工作岗位职责

政府领导工作岗位职责

刘懿镇长,主持政府全面工作,分管财政、税收、审计、监察、经济发展等工作。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电话:2650168

熊相均副镇长:协助镇长工作,分管人口与计划生育、农业、农经、农技、农村水电、畜牧、林业、农业统计等工作。

电话:2650206

邹伟副镇长:协助镇长工作,分管企业发展、招商引资、安全监管、生猪流通管理、环境保护等工作。电话:2650226

朱建华副镇长:协助镇长工作,分管社会事务、劳动保障、老龄、惠民服务、广播电视、综治维稳司法信访、村镇建设、交通、联系国土管理等工作。

电话:2650205

双加镇基本情况

双加镇位于泸州市龙马潭区的北大门,距泸州城区13公里。全镇幅员面积37平方公里,辖6个农业行政村,2个农村社区,27481人,其中农业人口26791人。全镇现有企业413户,其中工业企业24户,初级中学1所,中心校1所,小学3所,卫生院1个,村级卫生站27个。

双加镇是典型的城郊型农业镇,自然地理条件优越,交通方便,219省道和泸荣公路在此交汇,镇、村公路四通八达,广播光纤、邮电通讯网络覆盖全镇。龙马潭区最大的水库松滩桥水库座落于我镇境内,水资源丰富,是四川省确定的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

政府工作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坚持“工业强镇、农业富民、旅游兴镇”的发展思路,做好“渔业、生姜、高粱、花卉”基地建设四篇文章,紧紧围绕增加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两大目标,突出经济建设和保持稳定两大任务,全力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加大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小城镇开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政府工作主要目标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比上年增长30%;工业总产值增长2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252元,比上年增加568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1‰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面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努力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2009年政府承诺的实事

1、新建双加镇广播电视站1个。

2、新建双加镇文化体育中心1个,中伙铺村、枝子园村篮球场各1个。

3、打造村级阵地建设即双加社区1个。

4、打通双加卫生院横街口,维修配置好场镇路灯,新增路灯10盏,双加场镇上新建规范楼式垃圾库1座。

5、新增实施农业产业项目1000万元。

6、引进投资1000万元企业2个,新培育销售产值超亿元企业1个。

7、依托金土地和农综项目对村级道路硬化10公里,完善碎石道路10公里,新建村组道路10公里。

8、新增渔业生态园区养殖面积500亩,成片果树1000亩,以及搞好配套设施。

2009年镇财政收支运行情况

一、2009年财政收入情况

全镇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90万元,占年初预算270万元的144.4%,比2008年增加收入136万元。其中:国税收入完成68万元,为预算68万元的100%;地税收入完成322万元,为预算202万元的159.4%,比2008年增加120万元。全年实现可支配收入1493.60万元。

二、2009年财政支出情况

2009年,全镇财政财力和上级补助收入1493.60万元,其中本级一般预算收入379.5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 1114.10 万元,上年滚动结余78万元。全镇本级一般预算支出1493.60万元,上解区财政38.30万元,年末结余78万元,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具体执行情况是: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45.72万元,比2008年增加48.56万元;

2、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94 万元,比2008年减少5.30万元;

3、教育支出462.33万元,比2008年增加161.97万元;

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44.94万元,比2008年增加157.69万元;

5、医疗卫生支出22.67万元,比2008年增加5.94万元;

6、农林水事务支出132.25万元,比2008年增加29.42万元;

7、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支出55万元,比2008年增加45.11万元;

8、其它支出126.75万元,比2008年增加23.32万元。

2010年全镇财政一般预算

收入力争达到507万元,比2009年增长30%;上级补助收入1200万元;本级一般预算支出安排1600万元,其中:用于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20万元;社会保障事业支出450万元;教育事业费支出690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135万元;社会稳定等支出10万元;上解区财政30万元。

政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

组长:杨廷英(纪委书记)

副组长:李胜男(纪委副书记、监察室主任)

成员:甘良海(双加中心学校校长)

张炎明(罗基社区支部书记)

推荐第3篇:门卫岗位职责(政府)

门卫岗位职责

一、遵守上、下班时间。上、下班时间保安员须在门口立岗30分钟,有领导进入须敬礼。遇雨、雪天气则无须立岗。

二、严格执行企业员工进出制度,坚持原则,一视同仁,按制度办事。

三、严格执行接待和会客制度,外来人员联系工作及私人会客必须办理登记手续并电话通知被访人。如被访人不在,需办公室人员至门卫室接来访人员。

四、上班时集中精力,不干私活,不喝酒,不打瞌睡,不参与娱乐活动,更不能把传达室当作娱乐场所。

五、各类材料出入一律凭出门证为准,并检查物、证是否相符,凭证每天封存保管,当日送交保卫科。

六、车辆出门同样凭放行证明,并且对停放在门外属于政府的车辆要加强巡查。

七、发现可疑人员,应及时查问,并立即报告保卫科处理。

八、夜间必须加强巡查,发现电、水、门窗、消防设施等不关闭或不安全情况,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于次日报告保卫科查处。

九、熟悉企业治安环境情况,熟练掌握使用治安、消防报警电话和消防设备。

十、忠于职守,并做到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不借故刁难,不以职谋私。

推荐第4篇:规划建设局岗位职责

规划建设局岗位职责

规划建设局作为管委会内设机构,代表管委会对辖域实行统一城市规划建设综合行政管理。负责编制并组织实施辖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城镇建设和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及详细规划;依法指导、审查和监督建设和建筑活动;负责辖区房地产使用权的有偿转让、出租、抵押和开发利用工作。负责辖区环境保护、公用事业管理工作;负责建设、管理和保护辖区基础设施及其它公共设施;指导、监督和管理执法监察大队工作。承担房产权、产籍管理。房产证发放工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房屋所有权证书》由房管局统一编号,管理区负责审核、发放。根据工作需要,规划建设局下设六个办公室,人员分工及岗位职责如下:

(一)规划管理办公室

依法对辖区内城市规划、测绘、地名、城建档案工作实施统一管理和监督检查。组织编制、修改和报批总体规划;组织编制、修改和报批、报备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和各类专项规划;依据鸡公山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对建设项目进行规划实施管理,核发规划设计条件、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验收合格证、建设工程档案认可证;

(二)建设管理办公室

负责辖区内市政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和管理;负责建设项目

的工程报建和相关合同的备案工作;监督和管理辖区建筑市场、施工市场和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组织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审查及备案;负责建设项目的质量监督、安全监督和施工现场的管理等工作;依法核发建设工程施工(临时施工)许可证;负责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备案工作;负责为工程报建、招标投标、合同备案及结算管理、质量安全监督备案、散装水泥资金和墙改基金预缴、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预缴、施工许可证发放、竣工验收备案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联合办公提供平台,实行\"一站式\"高效服务。

(三)房产管理办公室

负责辖区房地产使用权的有偿转让、出租、抵押和开发利用工作;承担房产权、产籍管理;承担房产证发放工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房屋所有权证书》由市房管局统一编号,监控和指导房地产交易行为,规范房地产交易市场;组织、指导和检查监督物业管理;负责辖区公有房屋的管理;负责房屋租赁的备案工作;

(四)环境管理办公室

负责辖区内污染物排放申报登记、污染源调查、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监督检查辖区内新建、扩建、改建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登记表;防治和监督管理辖区内大气、水体、噪声、固体废弃物、有毒化学品、机动车尾气、电磁辐射、放射性废物等污染;负责辖区内排污和超标排污费、放射性废物送贮费的征收工作。

(五)综合管理办公室

负责国家和本市有关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的宣传工作;负责局内行政管理工作,传达有关方针政策;组织协调局内党务、政务工作,协助领导协调和管委会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实施城市市政工程设施方面的监察,对占用、挖掘城市道路、损坏城市道路、桥涵、排水设施等方面进行监察;实施环境监理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监察,调查处理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协调处理环境污染纠纷,对社会噪声、小区内建筑噪声进行监察;负责局内公文的收文、发文工作;行使与城市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管委会赋予的其他职能;督促、检查和催办工作任务的进度及落实完成情况;

(六)工程预决算办公室

参与施工方案的制定工作,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确保工程质量、工期的前提下,合理降低控制工程造价;负责编制和审核工程预算,控制工程造价;定期不定期到达施工现场,了解施工项目费用使用情况;负责预决算资料定期归档,建立和维修项目造价台账,按照年度和月计划严格控制,定期不定期的将所反映的资金使用情况向部门领导汇报;负责预决算资料的保密工作。

推荐第5篇:政府项目申报规划

FUND APPLICATION

Wuhan ZY Investment Consultants Co., Ltd

政府项目申报规划

项目一

项目名称:3551光谷人才计划 归口单位:东湖区人才办 申请时间:12月 资助金额: 入选者可获得不少于100万元的奖励,享受武汉市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有关政策

申报领域:光电子信息,生物,新能源与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高新区重点发展的五大产业及金融,管理领域从事创新创业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申报条件:

1、申报人应在海内外取得硕士或博士学位,有海内外成功创业经验或曾任国际知名企业中高层技术、金融、财务、管理职位,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

2、申报单位一次只申请一个已引进的高层次人才。

创业人才:拥有独立知识产权,具有市场潜力并可进行产业化生产,为申报企业的主要创办人且为第一大股东(股权比例不低于30%)申报企业应成立5年以内且未入选过。

企业创新人才:为企业近三年引进的高层次创新人才,现任企业中层以上职务,拥有独立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

高端金融、财务人才:为企业近三年引进的高端金融,财务人才。金融人才要求在国家金融机构、投资机构中担任高级以上专业职务或管理职务一年,现任企业中层以上职务;财务人才要求或财务相关专业学位,有注册会计师等国际认可执业资格,在企业担任相当职务的人才。

高端管理人才:为企业近三年引进的在经营、生产、销售等方面的管理人才,在大型公司担任过一年以上的职务,在申报企业担任相当职务,在领域做出业绩的人才。

项目二

项目名称:武汉市科技计划 归口单位:科技局

申报领域:光电子与新一代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高技术服务业、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领域

申报时间:6月--8月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1、申报主体必须为在武汉地区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2、与科研院合作申报。

3、企业具有与实施项目相匹配的资金筹措能力,市级科研经费与企业自筹资金的比例不低于

创造科技创新研究促进中心

武汉中亿宏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FUND APPLICATION

Wuhan ZY Investment Consultants Co., Ltd

1:4,并提供相关自筹资金证明。

4、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已经取得居国内同行业领先且具备产业化开发条件的、重大的中试科 技成果;在项目完成后,销售收入能过亿元的。

5、企业在汉注册至少一年以上;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年销售收入一般不低于5000 万元(农 业企业不低于3000 万元;生物医药、高技术服务业企业不低于2000 万元;对于申报大品种 二次开发项目所申报的药物品种,单品种销售额化学药不低于5000 万元,中药不低于2000 万元,生物药不低于2000 万元)

资助金额:市级科研经费与企业自筹资金的比例不低于1:4,不超过200 万元。

关键技术攻关计划:

1、申报主体为在武汉地区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和事业单位。

2、申报单位须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拥有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市场推广条件,能按照不低于市级科技研发经费1:2的比例提供项目配套资金,并提供配套资金承诺证明。资助金额:单项项目支持强度不低于20万元

科技人才培育计划:

1、申请晨光计划的青年科技人员年龄原则上在40周岁以下并应符合“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管理办法”对申请人资历的有关要求。

2、申请者应具有良好的科研支撑环境,其研究项目应具有一定的实验基础和设备条件,有2名以上科研合作伙伴,有导师指导。

3、申请者承担的科研项目实施期限为2年。

4、申请单位应是所在地在武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申请单位必须明确承诺给予相应配套资金不低于1:1的经费匹配。

5、申请单位应本着突出重点、优中选优的原则,对申请者是否为本系统重点培养对象等进行严格审查。申请者须经所在单位审查并签署推荐意见后进行上报。 资助金额:单项项目支持强度不低于20万元

应用基础研究计划:

本类计划实施期限一般为1-2年。

1、受理单位所在地在武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企业等单位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

2、拥有研发能力较强的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团队和较完备的研发基础条件,项目配套经费比例不得低于1:1,并提供配套资金承诺证明。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计划:

1、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

3、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4、科技专家大院

5、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6、技术转移服务机构

7、科技信息、科技金融和检验检测等平台

资助金额:该类平台单项支持强度不低于30万元

创造科技创新研究促进中心

武汉中亿宏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FUND APPLICATION

Wuhan ZY Investment Consultants Co., Ltd

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与发展计划:

1、2010年7月1日后在武汉地区注册、且在科技企业孵化器内孵化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初创型科技企业;

2、企业注册资金不超过300万元;

3、企业有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合格的财务管理人员;

4、企业应具有确定的创业项目、合理的创业团队、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和健全的经营管理制度;

5、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30%,直接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

资助金额:无偿资助,每个项目支持强度为10-20万元,项目数不超过60项。

科技金融计划:包括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化贷款贴息项目、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准备金项目、科技保险保费补贴项目等。

一、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1、实收资本在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所有投资者以货币形式出资;

2、有明确的投资领域。

3、至少有3名具备2年以上创业投资或相关业务经验的专职高级管理人员;

4、至少有3个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的成功案例

5、主要投资于武汉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承诺优先投资于符合武汉相关产业政策的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

6、有明确的出资人、出资数额及比例。

二、高新技术产业化贷款贴息

1、在武汉登记注册、具备独立企业法人资格,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有良好的经营业绩和银行信用;

2、资产总额不高于3亿元;年营业收入不超过3亿元;项目投资在5000万元以下,资金来源基本确定,投资结构合理,项目实施周期不超过3年;

3、项目实施年度内,已经取得银行贷款。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准备金

满足以下条件的银行、科技投融资服务平台,可以申请风险准备金项目:

1、设立有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专门机构;

2、与风险准备金有相应匹配的信贷额度,信贷额度高者优先;

3、开展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信用贷款、应收账款质押和仓单质押等贷款业务多者优先;

4、发放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实行优惠,贷款利率上浮比例低者优先;

5、承担一定的风险比例,承担比例高者优先。

四、科技保险保费补贴

1、在武汉注册的科技型企业,具有较好的信誉,并且近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行为记录;

2、企业购买的是国家科技部、保监会批准的科技保险产品;

软科学研究计划:

(一)申报单位需具备的条件

1、申报单位为武汉地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机关团体或企事业单位;

2、申报单位须提供必要的配套经费和相关条件,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项目研究任务。

(二)研究团队需具备的条件

创造科技创新研究促进中心

武汉中亿宏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FUND APPLICATION

Wuhan ZY Investment Consultants Co., Ltd

1、项目负责人需具有高级职称(含副高)或硕上以上学位,能够领导项目研究团队开展研究工作;

2、项目研究团队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具备完成项目研究任务的能力。三)其它要求

1、无正当理由到期未结题的武汉市软科学计划项目负责人不得作为负责人或研究团队成员。

2、项目完成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年,鼓励提前完成。

3、为提高研究时效和实施绩效,鼓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联合申报、共同承担。

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一)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1、申报主体为武汉地区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和事业单位

2、项目承担单位与外方合作单位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和明确的合作内容

3、项目承担单位提供不少于1:1的配套经费;

4、项目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或以上水平。

(二)1+8城市圈项目

1、申报主体为1+8城市圈地区(除武汉地区)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和事业单位

2、申报项目直接服务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和为城市圈技术转移服务开展的科技合作;

3、项目承担单位提供不少于1:2的配套经费;

项目三

项目名称:武汉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资金和软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归口单位:武汉市经信委

资助金额:电子信息产业100 万,软件50 万。 申报时间:10 月初 申报条件:

1、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类项目优先支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11年和2012年获得过本专项支持 的企业不再重复支持。

2、产业项目中软件类、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类项目投资额分别在300万元和500万元人民币以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补贴要求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人民币以上。

3、项目须有明确的融资渠道、较好的市场潜力、可靠地技术支撑和完善的经营体制。

项目四

项目名称:黄鹤英才

资助方式:项目给予50万元至500万元的资金支持,为入选人员在汉创业活动给予当年度利息额25%的贷款贴息,贴息总额最高可达100万元。支持入选人员获取自主知识产权并给予费用补贴

申请时间:2013年12月30日截止。

申报要求:全职在汉工作时间每年不少于6个月;年龄一般不超过60周岁;在汉领办、创办企业,或依托相关平台载体(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孵化器等)开展创新成果、创新产品

创造科技创新研究促进中心

武汉中亿宏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FUND APPLICATION

Wuhan ZY Investment Consultants Co., Ltd

转化,能带动项目和产业,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项目五

项目名称: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 资助方式:100-1000万不等 申请时间:4月 申报要求:

(一)重点领域物联网系统研制项目

1.具有较强的系统集成性、一定的技术先进性和创新性,能形成相关的自主知识产权

2.具有明确的实际需求、较大的应用市场和一定的投入产出规模,能产生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并已与用户单位签订相关的合同或协议;

3.能够形成有效的商业模式,有助于相关应用标准的研究制定,系统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二)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项目

1.具有技术先进性、集成性和融合性,能产生专利、软件著作权等自主知识产权,能积极推动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的研究制定;

2.具有明确的研发和产业化目标,技术和产品均有切实的应用市场,能实现技术与应用的有机结合;

3.具有良好的投入产出效益,技术可实现产业化,能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

项目六

项目名称:湖北省重大科技创新计划 归口单位: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资助方式: 申报条件:

(1)关键技术研发类

1.申报主体为在我省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无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业和事业单位 2.企业具有与实施项目相匹配的资金筹措能力,企业自筹资金与省级科研经费的比例不低于2:1,并提供相关自筹资金证明。

(2)科技成果转化类

1.技术成果具有发明专利或者登记为省级以上科技成果

2.申报主体必须为在我省境内注册注册一年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管理规范、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企业经营状况良好,无不良信用记录,年销售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

3、企业具有与实施项目相匹配的资金筹措能力,企业自筹资金与省级科研经费的比例不低于3:1,并提供相关自筹资金证明。

4.申报成果处受理的项目须是近三年取得的最新科技成果,同时企业受让或与科研单位共同开发该项科技成果的单笔技术合同成交额不低于500万元;5.申报合作处受理的项目主要为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成果。(没有合作过的可以不用提供这些证明)

创造科技创新研究促进中心

武汉中亿宏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FUND APPLICATION

Wuhan ZY Investment Consultants Co., Ltd

(3)科技产业化类

1、申报主体必须为在我省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并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

2、企业具有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力,经营状况良好,市场营销体系较完备;承担过国家级、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的企业,项目结题情况良好,无不良信用记录。

3、主营业务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且连续三年盈利的企业。

4、企业具有较强的研究开发能力,创新性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发明专利、新药证书、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或与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有着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5、企业组织实施的项目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已经过中试,进入产业化放大阶段。

6、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规划、节能、环保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具有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能有效促进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7、在建项目或拟建项目应当具备建设条件,项目资金、规划、土地、环保等方面手续基本落实。

8、企业具有相关行业的市场准入资质。

项目七

项目名称:武汉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项目 归口单位:国家财政部、科技部

资助金额:采取财政补助、以奖代补、贷款贴息、股权投资支持方式,企业申请专项资金补助金额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20%。 申报时间:12月 申报条件:

(一)项目实施单位必须是在武汉市工商部门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财务制度健全的企业。

(二)必须有发改部门项目批复、核准文件或备案证,及其他需要提供的相关文件。

(三)符合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确定的方向和重点;能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扩大市场容量、扩大就业、带动作用强、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显著、有望形成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示范作用明显的现代服务业发展项目。

(四)当年完工或项目主体工程当年完工的项目;

(五)已经获得市政府投资或我市其他财政性专项资金资助的项目不再享受此政策。

项目八

项目名称:湖北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 项目归口:湖北省商务厅 资助金额:20-60万

申报领域:软件研发及外包,信息技术研发服务外包 申报时间:7月份 申报条件:

(一)服务外包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属于在省内注册、具有企业法人资格、依法备案登记的对外贸易经营者,且如实填报《服务外包统计报表制度》中规定的报表;

2、近两年来在进出口业务管理、财务管理、税收管理、外汇管理、海关管理等方面未受到处

创造科技创新研究促进中心

武汉中亿宏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FUND APPLICATION

Wuhan ZY Investment Consultants Co., Ltd

理处罚。

(二)公共服务平台及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属于省内依法注册的服务外包产业园区管理机构、研究机构、行业协会、企业商会等;

2、年度内具有组织服务外包企业参展、参会、境内外市场开拓,服务外包企业招商等实绩;

3、上年度公共服务平台及机构无虚报、瞒报等违规行为。

(三)培训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服务外包人才培训的从业资格;

2、具有符合条件的场地、设施、专业教材和师资力量;

3、具有为服务外包企业提供定制培训的经验;

4、具有健全的财务制度和合格的财务管理人员;

5、所申报的培训项目原则上为非盈利培训;

6、上年度培训机构无虚报、瞒报等违规行为。

申请单位所申报的项目,必须是6月30日前完成或竣工的项目。

项目九

项目名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归口单位:国家科技部

资助金额:本次项目申报时,不预先对申报项目设定预算控制额度,项目申报单位应根据项目研究实际需求,结合目前现有的支撑条件和自身情况,实事求是的提出项目经费需求。各单位提出的项目经费需求将作为立项评审的重要参考因素,以及立项后进一步细化编制项目概预算方案的重要依据。 申报条件:

1.申报单位应为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在中国大陆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同一项目只能通过一个推荐单位申报一次。 2.项目实施年限为3年左右。按指南三级标题的研究方向进行申报,无三级标题的可按二级标题的研究方向进行申报。

3.申报材料应如实反映申报单位的工作基础和研究条件,以及参加人员的基本情况,如实反映申报项目与有关国家科技计划在研项目(课题)的关联。

项目十

项目名称: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 归口单位: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资助方式:无偿资助 申报条件:

重点新产品新工艺研究类项目、制造业信息化项目。

1、申报单位须是湖北省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研发基础条件和运行机制良好,资信度高,技术力量雄厚,财务制度健全,有可靠的技术基础和经济依托的单位。

2、各申报单位要按照申报指南的内容要求进行申报,不在申报范围内的原则上不予受理。

3、申报单位为企业的,企业上年度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要达到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要求,即:上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6%、上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亿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上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规模以上

创造科技创新研究促进中心

武汉中亿宏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FUND APPLICATION

Wuhan ZY Investment Consultants Co., Ltd

企业提供上年度向统计部门提供的《科技项目情况表》,其余企业提供能够证明研发费支出的财务报告、审计报告或享受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等相关材料。

4、申报主体为企业的,须具有与实施项目相匹配的资金筹措能力,自筹资金是省拨经费的4倍以上,并提供自筹资金的有效证明。

5、严格控制项目预算中的仪器设备购置费用。原则上对省内已具备仪器共享条件的大型仪器不得作购置预算。

6、申报项目最低额度不低于50万元,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7、近三年项目验收未通过的企业不得申报项目。正在承担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的企业,一般要求验收后才能再申报。原则上一个企业只能申报一个项目。

项目十一

项目名称:863计划

归口单位:国家科学技术部

资助方式:无偿资助,国拨经费申报额度参见每个研究方向的具体要求 申报条件:。

1.申报单位应为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在中国大陆境内注册1年以上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申报单位的同一项目(课题)只能通过一个推荐主体申报一次。 2.项目实施年限原则上为3年。

3.各申报单位统一按指南二级标题(如1.1)的研究方向进行申报,申报内容必须涵盖该二级标题下指南所列的全部内容。

项目十二

项目名称:专利转化

归口单位:武汉市知识产权局 申请时间:3月 资助方式:无偿资助 申报要求:

(1)申报企业注册资金须在1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且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下; (2)申报企业上年度缴纳税额在10万元以上,累计缴纳税额在40万元以上; (3)申报企业单独拥有所申报专利项目的专利权; (4)申报企业有较好的知识产权工作基础和条件;

(5)申报企业近二年内未获得过武汉市专利技术转化项目支持;

(6)申报项目在本市已进入产业化阶段,并已取得较好经济效益或预期将产生巨大经济效益;

创造科技创新研究促进中心

武汉中亿宏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FUND APPLICATION

Wuhan ZY Investment Consultants Co., Ltd

资质认定类:

项目一

项目名称:武汉市(湖北)名牌武汉市(湖北)著名商标 资助金额:荣誉认证 申报时间:下半年 申报条件:

1、商标使用3 年以上。

2、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

3、质量在同类产品中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且无重大质量事故。

4、年销售额、实现利税、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贡献率居本行业前列。

项目二

项目名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及复审 资助金额:荣誉认证,享受减税、免税 申报条件:

1、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注册的企业,近三年内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或通过5年以上的独占许可方式,对其主要产品(服务)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2.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

3、知识产权得分30 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得分30:企业以技术成果形成产品、服务、样品、样机等。 研究开发的组织管理水平得分20:立项报告,研发活动,设施设备,绩效考核等等

成长指标得分20:此项指标是对反映企业经营绩效的总资产增长率和销售增长率的评价(各10分),应以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鉴证的企业财务报表为准。

武汉中亿宏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秦剑涛

手机:13667229363 电话:87735501/5505/5560/5519 传真:87735501-8805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南

路7号中商广场写字B3501-06 E-mail:fang.h@chingazy.org.cn 网址:www.daodoc.com

创造科技创新研究促进中心

武汉中亿宏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FUND APPLICATION

Wuhan ZY Investment Consultants Co., Ltd

创造科技创新研究促进中心

武汉中亿宏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推荐第6篇:政府十二五规划思路

政府“十二五”规划思路方法

“五年规划”是我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我国从1953年开始,开始编制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的框架体制,到2005年,共编制了十个。从2006年开始,“五年计划”,变为“五年规划”,这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历史坐标。规划的特点就是从具体、微观、指标性的产业发展计划向宏观的国家空间规划转化。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中国经济是否能够延续2009年的复苏趋势的关键性一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年,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

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司长李守信表示,国家每个五年规划的编制工作一般都要经过前期研究、形成基本思路、研究提出规划框架和起草规划草案几个阶段。前期重大问题研究是基础,是否能够做到充分和扎实,直接影响到基本思路的提出,影响到最后形成的规划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权威性。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更是明确在“十二五”规划中,把结构调整定为首要目标,社会建设则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正略钧策经过18年对政府规划的长期跟踪研究和为逾千家企业、事业和政府部门提供规划服务的经验积累,在区域战略规划、政府职能优化、开发区规划、招商引资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研究工具和操作经验。我们认为,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各级地方政府,尤其是中小城市地方政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本地区的“十二五” 规划工作。

1、对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区域基本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必须立足于本地区目前经济增长深层次问题,明确的区域定位和整体发展战略、明晰的产业组合及布局规划、找到牵引产业集群的切入点,因此在制定“十二五”规划之前,应对本区域基本情况进行全面透彻的研究分析,通过对区域经济基础、发展环境、社会文化和战略地位等关键因素进行对比分析,找到本地区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及区位优势,以及如何根据发展机遇、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及区位特征,确立本地区的独特地位。

2、明确区域定位及整体发展战略。定位是规划的关键,必须以“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高度统一的科学发展观,以“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五个统筹”原则为指导,结合本区域基本情况,着眼长远,立足中期,明确区域定位及区域整体发展战略。

3、分析区域产业组合及布局规划。区域的产业布局应以国家产业发展战略为基础,充分抓住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结合区域优势,根据区域经济圈的产业布局,充分考虑周边区域的战略定位和竞争影响,开展错位竞争与优势互补,合理定位,抓住机遇,引领发展,成为本经济圈的核心。

4、通过区域营销策划增强区域品牌。为了把“规划”落到实处,实现区域发展战略,必须把加强和全面推行区域营销作为区域发展经营的纲领,不断提升区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1世纪的城市竞争实际上是包括产业在内的全方位竞争,产业聚集必然导致城市间在资金、技术、知识和知名度等方面的激烈竞争。城市竞争力固然取决于自身的内在质量,但也需要外在的包装宣传。区域营销突出了城市的定位和主导产业,有利于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区域营销是城市发展的新课题,需要各界人士,包括政府、商界、学界、市民等共同参与。

5、制定招商引资、产业园区规划及方案。招商引资和产业园区的发展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引擎,是规划能否落到实处的关键。招商引资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咨询领域,因此招商引资规划必须根据本地区产业选择和布局,组织有关专家及人员,换位思考,精心设计项目。

推荐第7篇:政府采购管理岗位职责

A岗

1、在处长和分管副处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2、负责贯彻执行《政府采购法》和政府采购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办法,制定全系统政府采购管理工作制度、实施办法等;

3、负责拟订年度工作目标、工作计划;

4、负责编制全系统政府采购实施计划,办理备案和审批事项;

5、负责组织实施政府采购项目招标、谈判、询价的具体业务,拟订政府采购合同等;

6、负责监督、检查所属单位的政府采购活动等;

7、负责采购合同审核、采购资金的支付与结算手续,编报采购信息报表等;

8、负责与财政政府采购资金的对账工作;

9、负责办理全系统政府采购资产调拨手续;

10、负责全系统政府采购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工作,发现工作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11、负责协助做好全系统政府采购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工作;

12、负责与本级政府采购部门的协调工作;

13、完成处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B岗 国有资产管理或其他人员不在岗时,负责其各项工作。

推荐第8篇:政府采购中心主任岗位职责

1.在政府采购领导小组、局党组的领导下,负责政府采购中心的全面工作。2.组织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全员综合素质。3.负责审核政府采购预算经费及采购项目计划。4.负责投标、评标人资格审定。5.审定招标文件、招标公告。6.组织拟制、签订中标经济合同。7.负责管理政府采购资金专户。8.按政府采购制度操作规程,组织完成各项政府采购工作。9.负责政府采购中心人员管理,搞好内外协调。10.组织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推荐第9篇:政府采购中心主任岗位职责

政府采购中心主任岗位职责

1、负责中心全面工作,对局分管领导负责。

2、制定七台河市政府采购中心长远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目标,并组织中心各部门完成年度工作目标任务。

3、负责组织实施市级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中采购项目的采购活动,并督促合同履约。

4、制定中心内部采购操作规程和岗位职责,协调监督考核并使其正常运行,协调相关部门共同规避采购风险,提高采购效率和质量,提高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

5、审定项目采购方案、招标等采购文件、评标及定标办法;审核供应商资质。

6、签发中标通知书、采购合同、资金支付申请书、履约保证金退还申请单等中心有关采购业务文件。

7、自觉接受财政局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接受其他相关部门的监督,组织并接受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对集中采购机构的年度业绩考核并进行整改,定期向局分管领导汇报政府采购中心工作进展情况。负责中心采购人员年度的业务培训和考核工作。

8、完成局党组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综合信息部部长岗位职责

1、负责部内全面工作,对政府采购中心主任负责。

2、制定中心长远发展规划和近期工作目标,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完成目标任务。

3、制定综合信息部年度政府采购工作目标,负责组织实施完成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并制定中心采购人员年度培训计划和方案。

4、对采购过程中的采购计划、委托协议签定、采购公告信息发布、采购合同签署发票管理及资金结算等事项提出具体处办意见。

5、负责采购项目技术参数的初步审核工作。

6、负责对预算额度在100万元以上采购项目归档文件的审核工作。主要是依据《政府采购法》和《黑龙江省政府采购档案管理办法(暂行)》等有关规定,对归档所需的采购文件进行审核,主要包括政府采购计划文件、招标文件、开标文件、评审文件、中标文件、合同文件、验收和结算文件及其他文件等,同时,审核采购活动各个环节的审批手续是否齐全、完备。

7、负责质疑、举报项目答复意见的技术审核和政策把关。

8、负责中心贯彻执行上级部门关于招标采购有关技术性文件的读解工作。

9、负责对审核资料原始文字记录的管理与归档工作。

10、定期进行采购中心业务的调研、运行情况统计分析反馈和回访工作。

11、梳理供应商询问质疑和投诉事宜,负责对受理结果的整理报办工作。

12、负责对《集中采购机构监督考核管理办法》的考核落实工作,认真执行考核办法,接受财政监管部门的综合考核。

13、协调本部与其它部门采购的具体事宜,协调部门之间工作的衔接与运行。

14、负责对部内工作人员岗位目标责任完成情况的考核。

15、完成主任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综合信息部资金结算组岗位职责

1、负责中心的部门预算编制,做好会计、统计工作,负责决算的编报和财务收支的管理。

2、办理政府采购项目的资金结算手续及采购业务的统计、分析、报送与评估工作;定期编报财务报表、采购项目一览表、投标和履约保证金及标书收入明细表;定期对采购项目履约情况进行回访工作。

3、负责《政府采购转帐通知书》和《发货票》的登记和催办。

4、负责对审核资料原始文字记录的管理与归档工作。

5、中心采购档案的归档和整理工作。

6、负责文件的收发、传递、督办与反馈、机要、保密等工作。

7、负责办公设备、用品及消耗材料的计划、保管和分发,办公设备的维修与维护,安全防火防盗等行政后勤事务工作。

8、完成综合信息部部长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综合信息部综合信息岗位职责

1、负责政府采购计划的接受、登记、录入、传递;负责公告信息的发布与管理;负责发售采购文件;负责正式采购合同的签定及备案;负责文印管理;做好现金出纳员工作。

2、负责政府集中采购项目技术参数的初级审核工作。

3、负责质疑、举报项目答复意见的技术审核和政策把关工作。

4、负责政府采购中心执行上级部门关于招标采购有关技术性文件的读解工作。

5、负责综合调研、政府采购信息统计分析汇总上报、政府采购宣传报道、中心人员年度考核及业务培训工作。

6、负责采购业务全过程监督和质疑投诉的情况分析汇总以及对采购项目履约情况的回访工作。

7、负责中心制度的拟定和文字材料的汇总、整理工作。

8、负责内部办公自动化及内部网络建设和管理。

9、负责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政府采购中心网站和网上采购管理系统的开发、维护、升级和推广应用。

10、负责采购活动的图像、影像等记录媒介的摄录、编辑、制做和整理工作。

11、负责采购人信息库的建立、更新、分类、管理和维护工作。

12、完成综合信息部部长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采购招标部部长岗位职责

1、负责部内全面工作,对政府采购中心主任负责。

2、制定采购招标部年度政府采购工作目标任务,统筹安排制定具体采购方案,编制采购文件,组织招标评审,组织实施完成年度政府采购目标工作任务。

3、定期进行采购招标业务的调研、运行情况反馈和回访工作。

4、协调本部与其它部门采购的具体事宜,协调部门之间工作的衔接与运行。

5、负责对部内工作人员岗位目标责任完成情况考核。

6、完成主任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采购招标部一组岗位职责

1、负责采购人提出的政府采购计划中采购项目的审核,与采购单位进行沟通衔接,详细了解采购需求,完善技术参数,填制采购项目确认单。

2、负责制定统一规范的采购文件,统一规范各种招标相关文件及其表格文本模式等。

3、负责对采购项目的前期论证和调研,按标书范本制作招标文件。

4、根据采购项目的特点和分包情况提出潜在供应商的领域和数量;并按照采购项目的技术复杂程度和采购预算规摸,提出拟聘请专家的领域、职称、人数意见,并履行相关程序。

5、采购文件的拟定和编制;组织采购项目预备会及现场踏察,对组织招标或竞争性谈判过程中,依据招标文件规定需对预中标供应商进行考察后方能确定招标结果的采购项目,配合采购人对其企业情况、生产经营情况和履约能力等进行考察,为评标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主持采购项目的开标会、评审会,组织评审委员会对采购项目进行评审和定标;撰写评标报告,填发中标(成交)通知书;招标会议的记录,采购档案的归集、整理。

6、负责协调发售标书并开具《投标保证金通知书》。

7、采购合同的拟定与完善。

8、负责商品信息库和供应商库的建立、更新、分类、管理、维护和应用。

9、招标现场秩序的维护。

10、负责招标采购数据信息的收集记录统计分析整理工作,并报综合信息部。

11、协调配合对采购项目质疑和投诉情况的调查处理和回访工作。

采购招标部二组岗位职责

1、负责采购人提出的政府采购计划中采购项目的审核,与采购单位进行沟通衔接,详细了解采购需求,完善技术参数,填制采购项目确认单。

2、负责制定统一规范的采购文件,统一规范各种招标相关文件及其表格文本模式等。

3、负责对采购项目的前期论证和调研,按标书范本制作招标文件。

4、根据采购项目的特点和分包情况提出潜在供应商的领域和数量;并按照采购项目的技术复杂程度和采购预算规摸,提出拟聘请专家的领域、职称、人数意见,并履行相关程序。

5、采购文件的拟定和编制;组织采购项目预备会及现场踏察,对组织招标或竞争性谈判过程中,依据招标文件规定需对预中标供应商进行考察后方能确定招标结果的采购项目,配合采购人对其企业情况、生产经营情况和履约能力等进行考察,为评标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主持采购项目的开标会、评审会,组织评审委员会对采购项目进行评审和定标;撰写评标报告,填发中标(成交)通知书;招标会议的记录,采购档案的归集、整理。

6、负责协调发售标书并开具《投标保证金通知书》。

7、采购合同的拟定与完善。

8、负责商品信息库和供应商库的建立、更新、分类、管理、维护和应用。

9、招标现场秩序的维护。

10、负责招标采购数据信息的收集记录统计分析整理工作,并报综合信息部。

11、协调配合对采购项目质疑和投诉情况的调查处理和回访工作。

合同监审部部长岗位职责

1、负责部内全面工作,对政府采购中心主任负责。

2、制定合同监审部年度政府采购工作目标,负责组织并参与完成年度采购监督审查验收工作目标任务。

3、负责协调组织采购单位和供应商做好采购合同的履约和验收,并组织做好采购业务全过程的监督工作。

4、具体负责受理采购项目的询问、质疑和投诉处理工作。

5、定期进行采购履约业务的调研、运行情况反馈和回访工作。

6、协调本部与其它部门采购的具体事宜,协调部门之间的衔接与运行。

7、负责对部内工作人员岗位目标责任完成情况考核。

8、完成主任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合同监审部监督检查岗位职责

1、制定评标纪律,协调确定评审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在相关部门监督下组织随机抽取评审专家,并组织邀请纪检、审计、公证等部门参与监督,维护招标现场秩序。

2、负责采购业务的全程监督,对采购项目进行定期回访,负责组织采购人和专家对采购项目进行中期跟踪监督、督办及情况反馈、通报,并提出工作建议。

3、参与招标谈判文件的审核,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招标文件,对签订的合同进行符合性审查。

4、受理供应商询问、质疑和投诉,协调处理答复,并报采购办备案。

5、负责中心在执行上级有关政府采购的法律性文件的读解工作

6、完成部长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合同监审部履约验收岗位职责

1、制定政府采购验收管理规定和分类验收标准程序,落实项目具体验收方案。

2、组织协调采购人、专家、财政监管部门及其它相关部门履约验收,进行绩效评价,并出具验收报告和相关评价报告。

3、对评审专家业务水平、工作能力、职业道德和供应商信誉度进行考核评价、记载。

4、开具履约保证金收取和退还通知,审核签批《支付货款通知书》。

5、协调配合对采购项目质疑和投诉情况的调查处理工作。

6、负责采购项目月、季、年度综合(含专家、采购人、供应商)信息的数据收集统计分析报告,并报综合信息部;定期编报待检待验采购项目一览表和验收项目运行表。

7、完成部长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推荐第10篇:“药业拓展规划”政府工作计划

一、药业发展趋势及药业发展现状

二、指导思想、遵循的原则及任务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发展为主题,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开发区为平台,以招商引资为手段,坚持“以药兴市,以药富民”的发展战略,实施医药工业园区、北药种植养殖基地、药材市场和药业关联产业等重点工程,推动我市医药产业集团化、经营规模化、产品系列化发展,叫响“中国北药之乡”,把建成省外敷药基地、全国北药种植基地、药品流通和中药材(品)集散地。

(二)遵循的原则

1、坚持资源永续利用的原则。正确处理资源开发和合理保护的关系,把发展医药产业与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结合起来,与生态市建设结合起来,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结合起来,促进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永续利用。

2、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把药业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突出药业产业领域建设重点,分阶段实施,逐步将医药产业培育成我市支柱产业,把建成药业大市和药业强市。

3、坚持以政府为导向,企业、农户为主体的原则。政府扮演支持者、宏观调控者和公共服务者角色,引导规范企业、北药种植户成为产业发展主体,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坚持“谁投资、谁受益”原则,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加快药业发展。

4、坚持医药经济多元化发展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大力发展北药名优产品的同时,加快医疗器械、新型包装材料等配套产业发展。利用医药产业生产技术优势,向相关产业进军,在化妆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和植物农药等产业方面取得新成果,形成多元化发展的医药经济新格局。

(三)任务目标

1、总的目标

(1)北药生产。按照生态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在巩固已有药材生产基地的基础上,重点发展黄芪、五味子、刺五加、防风、平贝、人参、丹参、龙胆草、甘草、林蛙等具有资源优势、地域特点的道地药材品种,进一步扩大药材和药用原材料作物种植面积。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建成一批集综合性和专业性较强的北药种植园、北药高技术产业园、北药良种示范园,形成以为中心,辐射周边、带动全省,不同类型和种类的药材及药用原材料作物生产体系,拓展药用动物养殖领域,为北药加工提供充足原料。

(2)药材(品)加工制造。突出科技强企,壮大药业企业总量,实现企业升级,发挥群体优势,把建成药业大市、药业强市,把我市的药品(药材)加工制造业建设成为体系完整、特色突出、优势明显、关联配套、互为动力的药业(药材)加工产业体系。

(3)药材(品)流通贸易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先导作用,把建设成集药材、药品流通、监测质控、配送服务、信息交流、药品博览展示于一体的最具乃至全国特色的流通贸易服务中心。

2、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以gap、gmp、gsp为目标,铺摊子、搭架子,初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政府、企业、农户三赢机制,形成产供销、产学研一体化的产业创新体系。建立平贝、五味子、刺五加3个品种gap生产基地,扩大北药试验示范研究,扩大良种基地面积,北药种植面积达2.1万亩。在药业企业已有一定实力的基础上,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实行强强联合,组建药业集团公司。制药企业总数达到15户,产值8亿元,税收5000万元。

三、重点规划任务

2、强化措施,创建现代药业工业企业体系。一是加快医药工业结构优化升级。鼓励制药企业进行改组、改造,加速产品升级换代,突出各自特色和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加快推进现有药业企业gmp改造,大力实施调高、调优、调强、促大等战略措施,使药业企业得到升级,加快发展。二是组建研发机构。引导制药企业自建孵化器,大力发展生物制药和北药研发系列产品,并积极进入临床。各企业都要做到生产一批、储备一批、研发一批,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鼓励企业向科研院所、优势企业挂靠。积极与中国药科大学、省中医药大学、省中药研究所等药品科研机构、医学院校联合挂靠,达到人才、设备共享,形成产学研联合体。充分抓住国内、国际知名制药企业对外扩张机遇,与国药集团、哈药集团、石药集团、上海医药集团等企业实施联合挂靠,通过入股、合资合作、共同开发市场等多种形式,壮大企业规模、技术和实力。四是促进企业产品出口。培育制药出口企业,帮助办理进出口经营权,企业要按照国际fdo标准进行生产,在药品包装、工艺、原料等方面不断创新,增加出口种类和品种,要不断与国外制药企业进行交流与合作,逐步打入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市场,提升我市对外开放水平。五是组建药业集团。以建立现代企业为目标,打破不同所有制界限,鼓励企业实行产权整合,推行强强联合,产学研、贸工农相结合,组建制药集团,走医药产业集团化发展之路,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

3、扩大营销,全面拓展药业流通领域。一是建立北药集散地。坚持“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原则,以药材公司为载体,建立北药集散地,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加强监督管理,规范药材药品生产、经营行为,创造平等交易和公平竞争的良好市场环境。鼓励企业、经销大户到大型药材市场设立窗口,不断拓展销地市场。二是培育药品流通企业。加快配套设施建设,积极通过gsp认证,提升企业资质。加快企业营销队伍建设,营销人员大专以上学历要达到50%以上。完善销售网点建设,通过总经销、区域代理、终端销售、广告宣传促销、医学专业推销等方式,扩大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市场覆盖率。积极引进大型药品流通企业,鼓励制药企业与药品流通企业进行联合,积极参与或融入国内外大型药品销售公司,逐步收购或控股一些重点城市的医药批发企业或配送中心,组建全国性的药品连锁店。三是准确把握市场信息。编制我市药业网页,建立完善农业信息“村村通”、农业信息网和农业技术110,广泛宣传我市北药资源、政策信息,通过网络加强与各大制药企业的联系,及时、准确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最新的市场信息,做出科学的市场分析和市场预测,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生产经营方式和发展战略,指导药业产业健康发展。四是实施名牌战略。树立创新意识、营销意识,面向国内外市场,采用先进加工设备、工艺和技术,开发生产高质量、有特色的优质名牌产品,及时抢抓机遇,强化营销,迅速抢占市场。鼓励企业与国内外知名企业进行联牌经营,通过“联牌、靠牌、引牌”,走出一条“以名牌抢占市场,以名牌促发展,以名牌求效益”的名牌之路。五是发挥政府在市场开拓中的作用。强化政府部门的组织协调、宏观调控职能,按照市场需求结构变动趋势引导生产。加快流通体制改革,实行多渠道、少环节、开放式经营,解决地区分割、流通不畅,环节多、费用高等问题。各相关部门要高度负责,以开拓产品市场、搞活产品流通,实现农民增产增收为己任,帮助企业进一步开拓北药产品及加工产品的国内外市场,重点解决卖药难问题。

4、科技创新,提高医药行业整体实力。一是推进医药行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改造传统医药产业。制药企业要普遍推广、使用计算机在线控制技术,实现制药过程程序化、自动化。完善拓展药业行业信息网络体系,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全部开通互联网,实现网上信息发布、信息查询。二是加快新药开发步伐。坚持新产品开发、仿制药品开发、老产品改进并重,做到仿中有创、创中有闯,加快新产品开发速度,提高产品档次,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新药开发体系。三是加快人才开发。依托牡丹江医学院、省中医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等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建立不同层次的人才培育体系,培育较高层次的医药人才;完善市职教中心功能,建立培养初级药业人才和劳动力的医药职业教育体系,保证药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和劳动力的需求。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快医药产业人才开发,引进科技和管理人才讲学,培训科技产业化技术骨干、管理人才,培养我市掌握现代化科技的新一代药农和专业技师。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企业用人机制,在用好现有人才的同时,重视选拔学科带头人和优秀的厂长经理,积极鼓励企业经营者和专业技术人员到国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先进企业深造、更新知识技能,培养和造就一支实力雄厚、稳定的药业科技和管理队伍。争取两年初见成效,三年明显见效,五年初步形成稳定的科技和管理队伍。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及医药行业方面的专家顾问组成的市医药产业协调领导小组,组长由市长担任,下设办公室,设在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由相关部门抽调。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全市药业产业重点项目开发,制定全市药业产品开发战略,规划、部署和组织新产品研发、企业技术创新;及时研究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帮助制药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扶持一批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龙头和骨干企业,加速推进药业产业发展。下设3个专题推进组。①北药基地建设组。办公室设在市农委,组长由主管农业的副市长担任,成员单位由农委、科技局、林业局、药监局等部门和各乡镇组成。负责制定基地发展目标,进行组织协调、种植落实、信息反馈、技术指导等。农委牵头负责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由市林业局和柴河、大、3个森工局负责野生中药材的保护与开发。②药业加工组。办公室设在经济局,组长由主管工业和主管开发区的政府副市长担任,成员由经济局、药监局、开发区、科技局等部门组成。负责对企业改造任务的指导、督促检查、信息反馈等。③企业流通组。办公室设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长由主管工业的副市长担任,成员由药监局、经济局、农委组成。负责组建流通企业,扩大销售渠道,打造知名品牌等。各职能部门要切实发挥作用,认真落实规划任务,各乡镇也要制定出每个年度的乡镇药业发展规划,为全市药业发展创造最优的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

2、强化政策扶持。①建立医药产业开发专项资金和奖励资金,用于新药研发、贷款抵押担保、奖励为研发新药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等。②各部门围绕我市北药资源积极向国家、省申请资金、项目,并开辟“绿色通道”,设立专项贷款支持北药基地建立、发展。③对新建、盘活、改制制药企业,市财政将在企业所缴纳土地出让金地方分成部分拿出一定比例资金支持企业发展;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企业新上技改项目,在一定条件下给予适当贴息。④制药企业与省内、国内知名企业挂靠、联牌经营的,视贡献予以重奖。⑤争取国家减免税政策,扶持企业不断开发新药产品,增强研发能力。⑥对获得省级、国家名牌产品或中国驰名商标的,给予企业一定比例的资金奖励。⑦积极解决好医药制药企业的科技和管理人才的户口、住房、家属就业、个人科研基金申请,子女入学等后顾之忧,为其提供一切便利条件。⑧新建制药企业,建设期间免收一切地方行政事业性收费。企业所得税地方分成部分,十年内全额投入企业,扶持企业发展。推行一站式办公、一次性办结服务,投资企业所需办理的各项手续,全部由市企业服务中心负责代办、领办,相关手续只收工本费。⑨针对企业特殊情况,采取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办法给予优惠。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是以商招商。通过政策、资金手段,扶持现有企业发展,建立市招商引资工作良好信誉,依托雪都制药、五环制药、康宝药业、林海雪原药业等制药企业的宣传纽带作用,积极向外联络,吸引外来企业到投资办厂。二是定向招商。根据北药种植基地及品种,由药监局、科技局、农委负责,确定重点开发领域,以优势资源吸引外来投资者。加强对全国制药企业的了解,重点选择东北区域、兼顾全国制药企业,主动出击,宣传资源、政策、区位等优势,吸引投资。计划、经济、药监、科技、农委等部门每年要与4—6家企业有实质性洽谈。三是上门招商。根据搜集整理的制药企业信息,由药监局牵头,经济、计划、科技、农委、开发区等部门组成工作组,有针对性的选择重点制药企业,每年不少于两次集中、分片上门招商。四是委托招商。由招商局牵头,其它相关部门配合,委托知名的医药设计、药品经销商、科研部门作为全市的招商代理,利用自身接触范围广、信息渠道通畅的优势,开展招商活动。同时,要在全国一些有影响的药材市场、制药企业相对集中的城市,不定期召开药业招商引资洽谈会,宣传的资源、项目和政策,为拓展知名度,加快药业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五、近期重点任务

为强力推进药业产业发展,实现本规划预期目标,近期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做大北药种植基地。推进北药基地规模化、规范化发展, 年全市北药种植面积达0.9万亩。主栽品种平贝3500亩,五味子500亩,刺五加3000亩,黄芪200亩,沙参650亩,龙胆草700亩,防风150亩,鹿存栏500头,养蚕500把,养殖林蛙面积1万公顷。一是制定政策,完善机制,保证北药产业健康发展。最大限度用活用好国家和省市关于北药发展的优惠政策。开辟“绿色通道”,设立北药发展专项贷款,制定风险规避和损失补偿政策,在北药基地生产上开展农业灾害保险,逐步建立北药生产抗风险能力的长效机制。在企业与种植户的利益联结上,重点尝试企业与农户采取“反租倒包”的形式,按照企业要求,从基地北药品种的选育、引进、种植(养殖)、加工、产品包装、商标、质量标准和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统一调控、统一规范。严格执行野生药材资源管理有关规定,对全市野生药材资源区域、采集、责任等进行明确规定,实现野生药材的永续利用。二是坚持标准,基地示范,实施北药品牌战略。北药种植、养殖基地建设要做到与中成药企业原料供应、商业企业货源供应相结合,重点发展黄芪、五味子、刺五加、防风、平贝、龙胆草等具有资源优势、地域特点的道地药材品种。

药监局对药材生产过程实行全程监控,确保药材生产符合gap质量标准。 年在 镇二十二村建立2000亩的平贝生产示范基地,在柴河镇长石村、镇马北村建立2个蚕养殖基地, 年做好平贝生产示范基地gap认证前期准备工作。以我市农友北药开发研究所为基础,与东北农业大学等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进行产学研联合。积极引进北药新品种和优良品种。 年重点种植北黄芪、北龙胆、北防风等品种,平贝选用本地野生驯化的品种,刺五加选用所在地块野生品种,五味子选用一串红。实施北药种植品牌开发工程, 年、年重点打造林海雪原、威虎山、横道二十二平贝、山市五味子、三道北芪等品牌,扩大我市北药种植、原料生产、产品开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强化服务,完善功能,提高北药产业发展水平。积极实施“科技兴药”战略,建立和完善北药产业的服务体系。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北药种植(养殖)技术推广和普及,加大对北药种植技术的培训力度, 年培训率达到90%以上;组织有关部门制定平贝、刺五加、五味子、黄芪、防风等主要品种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促进北药种植规模化;建立北药产业协会,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年建立二道、横道2个镇级北药协会;加大信息服务力度,积极提供产、销等有关情报信息,准确预测和分析药材市场,引导药农有计划发展北药生产。

2、建立医药工业科技园区。为充分发挥我市丰富的北药资源优势,壮大医药产业发展,承接全省医药产业发展战略,用好用足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实现我省建设全国医药加工基地目标,辟建医药工业园区。园区规划占地面积200公顷,在生态农业开发区管委会组织下,由新城区经济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采取企业化、市场化运作机制进行建设、经营和管理,并负责医药工业园区的筹融资、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经营及日常管理等。在经营运作机制上,实行多种所有制、多种形式并存,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并存的方针。入区企业一律享受园区制定的各种配套政策,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我发展。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拓宽筹融资渠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中介机构,建立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强化管理,创优环境,形成强大的企业整体阵容,共同打造“北药之城”。 年基础设施全部达到“七通一平”,新引进制药企业3—5户,入区制药企业力争达到10户。

根据市场经济规律,由经济局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牵头,组织药品生产企业,在自愿的前提下,组建市药品工业协会。搭建信息平台,企业可通过交流市场信息、管理经验,分析市场趋势、产品动态,实现生产、销售优势互补。通过协会合理利用人才,对人才的引进、使用、管理逐步做到科学规范化,引导企业建立金融信用和商业信誉,并不断反映企业呼声,解决企业的难点、焦点问题。八是大力引进外来制药企业。动员全市各方面力量,围绕我市五味子、刺五加、黄芪、平贝等大宗药材,通过定向、定位、上门招商等形式,引进半成品、成品药加工企业,一方面要寻找有扩建、改造意向的制药企业,另一方面要盯住国内外药品加工知名企业,积极吸引客商进驻。编制北药资源及医药产业优惠政策的宣传画册,对外宣传北药优势,扩大对外影响。针对哈药集团、上药集团、北京制药、广州白云山制药、华北制药、云南制药等大型医药企业,以小分队形式组织上门宣传、招商。 年分别在上海、哈尔滨、广州召开一次北药招商说明会,宣传资源,联系大集团、大企业,引进大项目。同时,聘请医药研究部门及专家,帮助我市研究北药开发方向和重点,创意包装高质量项目,并积极做好与现有企业的沟通、联谊工作,利用其影响积极对外宣传北药资源、政策及投资环境,达到以商招商目的。 年前必保引进5户制药企业落户,力争6户。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第11篇:财务规划专员岗位职责

1.根据公司发展规划制订相应计财部发展规划。2.对计财部业务范围进行规划。3.各业务流程调研与改进。4.针对新业务,开发新工作流程。

第12篇:RNC规划工程师岗位职责

1.负责RNC产品的需求分析和路标规划的制定。2.负责制定产品的演进策略和合作伙伴战略。3.负责编制RNC产品配置表和产品成本核算。4.负责对技术支持工程师进行培训和支持。5.负责协助市场总监制定RNC产品的报价体系。6.负责RNC产品包装。7.负责产品入网及检测相关工作。

第13篇:规划发展科科长岗位职责

1.负责研究和制定旅游业发展规划。2.负责指导旅游景区的规划论证。3.负责制定旅游项目的开发计划。4.负责旅游(区)点的质量等级报批工作。5.负责旅游项目论证、审核、评价工作。6.负责政府性旅游项目的建设实施。7.负责旅游规划建设的执法监督。8.负责重要旅游项目的策划包装。9.负责制定旅游开发的土地、山林、海域等使用管理规划。10.组织指导旅游资源调查。11.负责旅游开发的审定报批工作。12.负责旅游资源保护并组织实施。13.负责做好项目的政策处理和前期准备工作。

第14篇:规划建设部岗位职责080826

规划建设部部门职责

规划建设部的直接上级是副总经理,是负责开发建设项目的前期手续(不含市政)、规划设计工作的职能部门。

1.负责编制和完善规划设计、前期手续相关制度、流程,并监督实施。

2.负责组织研究国内外先进设计潮流及趋势,搜集建筑节能、智能建筑及新技术、新材料等方面信息,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研究可行性。

3.负责建筑风格、户型设计、宜居性、环保节能、园林绿化等方面进行研究,形成具有XXX特色的建筑产品。

4.负责研究拟开发地块的总体规划和布局,组织制定规划方案。

5.负责参与下属各专业公司设计方案的审查工作,提出意见或建议。

6.负责审核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要设计变更。

7.负责组织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8.负责根据拟投资项目定位,组织编制《设计任务书》,协助工程造价部组织开发项目的规划、单体设计方案及地质勘查单位的招标工作。

9.负责建设用地的订桩、测绘工作。

10.负责组织工程部、造价部等相关部门编制《技术任务书》,对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进行审查。

11.12.协助工程部组织设计院、施工方、监理单位进行设计交底。负责开发项目前期手续的申报工作,包括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项目规划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方案审查复函、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等。

13.办理开发建设项目的节能评估、环境评价、交通评价、人防、消防、园林、交通等方案及施工图审批手续。

14.配合工程管理部门把关涉及使用功能、建筑效果、资金费用有重大调整的施工洽商工作,负责办理涉及使用功能、建筑效果的设计变更工作。15.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它各项工作。

岗位名称:规划建设部经理

直接上级:副总经理

直接下级:规划建设部员工

一、岗位职责

在副总经理的直接领导下,根据公司经营计划,全面负责规划建设部工作。

(一) 负责部门内部管理工作。

1.主持本部门工作,制定本部门工作计划,建立和完善本部门工作程序与标准,并组织落实。

2.制订本部门年度、季度、月度工作计划并组织落实。

3.建立本部门工作程序及标准,在工作中贯彻实施。

4.负责对下级的考核、奖惩建议并对其工作进行监督、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素质。

5.负责部门内各项经营成本、费用的控制。

(二) 负责组织项目的规划设计招标、办理项目前期手续报批工作。

1.负责组织编写规划设计、景观设计等招标文件,组织设计招标工作。

2.负责办理开发项目的建筑、园林、交通、人防、消防等各项工程的手续审批工作。

3.负责项目设计合同的谈判。

(三) 配合工程部门对出让地块、所管理的工程竣工后期技术服务工作。

(四) 负责组织所有项目过程文件、资料的保管、存档工作。

(五) 其它工作

1.协助财务部门进行工程项目目标成本的确定和分解,配合工程项目目标成本管理工作。

2.配合完成开发项目的立项、可研、征地拆迁、土地评估、办理土地证等工作。

(六) 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任职资格:

建筑学或城市规划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五年以上房地产公司前期手续报批、设计协调及工程施工管理经验。

岗位名称:前期主管

直接上级:规划建设部经理

一、岗位职责

在规划建设部经理的领导下,负责开发项目的前期报批手续等工作。

(一) 全面负责开发项目前期规划手续的报批工作.1.负责办理立项及可研

2.办理规划意见书。

3.申领方案审定通知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申请人防规划指标。

4.负责办理规划、园林、交通、人防、消防等部门的报件审批工作,负责办理施工图纸行业审查。

5.负责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6.负责办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7.协助办理《国有土地使用证》、《房屋所有权证》。

(二) 申报年度开发计划,负责协调政府相关部门。

(三) 其它工作

1.负责本专业技术档案的整理归档工作。

2.负责项目前期资料、文件收集、技术档案的整理工作。

3.完成上级交给的其它工作。

二、任职资格:

建筑学或城市规划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三年以上房地产公司前期手续报批、规划设计工作经验,与相关政府部门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岗位名称:规划设计主管

直接上级:规划建设部经理

一、岗位职责

在规划建设部经理的领导下,负责开发项目的规划设计等工作。

(一) 负责组织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1.负责编制规划设计、景观设计招标文件,组织参与设计招标工作。

2.负责编制设计任务书,委托设计,协助并监控设计院完成规划与建筑单体的方案设计,协助谈判设计合同。

3.负责组织初步设计图纸审查,工程概算及编制施工图设计任务书。

4.负责组织勘察协调及委托工作。

5.负责办理图纸设计阶段的设计修改,变更等。

6.负责进行规划设计的技术调研工作。

(二) 其它工作

1.负责本专业技术档案的整理归档工作。

2.负责项目设计资料、文件收集、技术档案的整理工作。

(三) 完成上级交给的其它工作

二、任职资格:

建筑学或城市规划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三年以上房地产公司规划设计工作经验,熟悉规划相关手续办理流程。

岗位名称:水暖工程师

直接上级:规划建设部经理

一、岗位职责

在规划建设部经理的直接领导下,负责办理本专业的报批手续,负责本专业现场施工管理,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

(一) 手续办理

1.联系消防局、节水办、卫生防疫站等部门办理水暖方面的报审、验收手续。

2.联系自来水公司、市政管理处、燃气公司等市政部门并协助办理报装、方案、委托设计、委托施工、验收投产等各种手续。

3.协助规划建设部办理开工证等前期手续。

(二) 协助工程造价部对水暖专业成本目标的控制与管理,按成本目标进行分解、监控,并提出分析意见和改进措施。

(三) 开工准备阶段

1.协助规划建设部进行工程准备工作。

2.审查施工图,提出设计疑问及合理化建议并协助组织设计交底。

3.协助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协助其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

4.参与审核本专业主要设备和材料厂家,选型,提出审核意见,提供技术保障。

5.协助工程造价部组织招投标工作,包括编制标书、招标、评标、发中标通知书等一系列工作。

6.协助工程造价部、企划部与各分包确定合同条款,签订合同。

(四) 施工管理

1.强化质量、进度、造价三大要点的控制,在尽量少投资的情况下保证按质、按时交付使用。

2.协调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3.切实做好技术管理工作,组织设计院、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专业人员解决工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及与其它专业的配合问题。

4.对于较大的工程技术管理问题,要主动请示汇报,并拿出妥善的参考意见和解决办法。

(五) 工程收尾工作

1.配合预算部门进行结算工作。

2.对质量、工期的控制,在尽量少投资的情况下保证按质、按时交付使用。

(六) 负责本专业的组织设计工作.1.协调设计院进行小市政外管线的设计综合工作。

2.负责开发建设项目采暖、通风、给排水、燃气专业设计方案的优化与选择。

3.审查初设及施工图,提出设计疑问及合理化建议。

4.配合设计主管对建设项目提供设备专业咨询工作。

(七) 负责收集本专业资料,为工程档案管理做好专业工作。

(八) 完成上级交给的其他工作。

二、任职资格:

暖通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三年以上房地产开发公司暖通专业的施工设计和现场管理工作经验。

岗位名称:前期助理

直接上级:规划建设部经理

一、岗位职责

在规划建设部经理的领导下,协助前期主管进行开发项目的前期报批手续等工作。

(一) 全面负责开发项目前期规划手续的报批工作。

1.负责办理立项及可研。

2.办理规划意见书。

3.申领方案审定通知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申请人防规划指标。

4.负责办理规划、园林、交通、人防、消防等部门的报件审批工作,负责办理施工图纸行业审查。

5.负责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6.负责办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7.协助办理《国有土地使用证》、《房屋所有权证》。

(二) 申报年度开发计划,负责协调政府相关部门。

(三) 其它工作

1.负责本专业技术档案的整理归档工作。

2.负责项目前期资料、文件收集、技术档案的整理工作。

(四) 完成上级交给的其它工作。

二、任职资格:

建筑学或城市规划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一年以上房地产公司前期手续报批、规划设计工作经验,与相关政府部门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第15篇:技术规划工程师岗位职责

1.负责规划年度预研究项目。2.制冷及相关行业技术信息收集、整理与分析。3.跟踪与收集竞品信息、整理与分析。4.前沿技术引进与规划。

第16篇:产品规划工程师岗位职责

1.依据产品策划及设计,从事产品的需求分析工作,负责编制《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2.参与软件的开发过程,督导产品的需求实现。

第17篇: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及时掌握本区儿童(包括外来儿童)情况,建立新生儿预防接种卡、证,按免疫程序的规定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组织开展预防接种工作,实施预防接种的安全注射。

2.提出疫苗需求计划,建立健全疫苗领发登记,做好疫苗管理。3.做好冷链设备的使用、保养工作,建立冷链运转记录。

4.进行常规接种率报告,针对传染病和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或事故进行报告。

5.开展预防接种工作的健康教育。6.收集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基础资料。

7.定期对辖区内流动儿童进行调查摸底,建立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登记薄,及时发现流动人口中的儿童,并按规定给予接种或补种,消除免疫空白点。对外来儿童接种工作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相结合。对外来儿童家长进行计划免疫知识宣教。

10.掌握辖区内托幼机构、小学学生预防接种情况,定期查漏补种,杜绝发生因漏种而引发相关传染病的爆发。

11.参加区疾控中心半年一次对外来流动儿童建卡、建证、接种情况的抽查。

第18篇:规划建设部经理岗位职责

规划建设部经理岗位职责

1、全面负责规划建设管理部的各项工作,领导规划建设管理部工作人员尽职尽责,团结协作,圆满完成本部门的工作任务。

2、严格遵守项目建设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规范、标准及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组织专业技能培训,提高项目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和素质,强化项目管理能力和廉洁自律能力,为工程质量和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3、根据公司发展战略目标和城市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燃气管网,指导项目管理人员按照整体规划进行工程设计和施工,减少重复投资,保障稳定供气。

4、负责项目建设招投标有关事宜,编制招标文件和评标办法,组织评标会议,编制施工合同,加强合同管理,履行或监督履行合同义务,维护公司合法权益。

5、组织相关单位和部门进行图纸会审,及时纠正设计缺陷,确保设计文件的科学合理、经济适用。

6、根据工程建设内容和技术标准编制材料(设备)采购计划,组织材料(设备)检查验收。

7、负责办理施工手续,协调施工过程的主要问题。

8、合理平衡布置施工任务,保障工程进度;加强现场管理,全面控制工程质量、现场安全和投资成本。

9、定期组织工程例会,通报工程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

10、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审核竣工资料、签证单和工程决算,保障工程数据和测绘资料准确无误。

11、完成其它工程建设相关工作。

4

第19篇:“县十二五规划六则”政府工作计划

(一则)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市委 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市委〔20〕号),全面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改善残疾人的生存与发展状况,进一步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营造全社会帮扶残疾人的良好氛围,依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省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和残疾人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十一五”期间,我市残疾人事业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心,按照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坚持科学发展、统筹规划,着力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难点问题。通过五年的努力,我市残疾人事业整体发展水平有了大提升,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有了大优化,广大残疾人得到了大实惠。

1.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更加完善。我市先后出台了《市委办公厅 市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提升残疾人生活品质的暂行规定》(市委办〔20〕号)、《中共市委 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市委〔20〕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政办函〔20〕号)、《市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工程实施办法》(民发〔20〕号)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残疾人政策体系,为残疾人事业快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残疾人生活状况明显改善。我市城镇残疾职工参加养老、医疗、失业等各类社会保险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城镇个体从业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面明显扩大。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纳入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全市名残疾人享受到了基本生活保障政策。新增残疾人就业人。开展了农村贫困残疾人住房救助工作,户贫困残疾人得到住房救助。落实“春风行动”长效机制,开展了元旦、春节、高温天气等慰问活动及社会结对帮扶活动,共救助贫困残疾人家庭户,发放一次性救助金万元。大力开展扶贫解困工作,共扶持名残疾人脱贫,扶持名残疾人奔小康。残疾人基本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3.扶残助残的社会环境日益优化。我市加大残疾人事业宣传力度,以残疾人重大节日为契机,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坚持办好《明珠手语新闻》和《希望的太阳》两个残疾人专题节目;制作助残公益广告和公益歌曲,加强对残疾人自强模范和助残先进典型的宣传,做到残疾人事业宣传“报纸有版面、电视有画面、网络有页面、电台有声音”。积极鼓励支持各类残疾人参与社会事务,全市共有名残疾人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志愿者助残活动,全市建立乡镇(街道)助残志愿者联络站个,社区联络小组个,村联络小组个,注册助残志愿者人。

4.服务残疾人的能力显著提升。我市新建、改建、扩建了一大批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全市拥有各类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筑面积达万平方米以上,形成了市及区、县(市)两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网络。残联组织和残疾人工作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区、县(市)残联基本实现了机构单列,街道(乡镇)残联理事长享受中层正职待遇得到落实,并配备专职理事长、专职委员名。残疾人工作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完成了残疾人基础数据库建设,开发了残疾人残疾证发放、就业与保障金管理、助残服务直通车等应用系统,实现了部门信息共享,为推进“两个体系”建设提供了支撑与保障。

(二)残疾人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十一五”期间,我市的残疾人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仍然存在困难和不足:一是残疾人的生活状况与全市平均水平还有差距。残疾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小康实现程度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由于基数比较低,残疾人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平均水平的绝对差距还在继续扩大。二是残疾人事业总体发展还不够平衡。各区、县(市)对残疾人工作的重视程度,人力、物力、财力的配备和投入,贯彻落实各项目标任务的力度等都存在一定差异,区县之间、中心城区和郊区之间发展进度不同,同城同待遇还未完全实现。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不够平衡,利用率不高。三是为残疾人提供的服务还不能满足残疾人的需求。为残疾人服务的专业机构、专业设施、专业人才比较缺乏,专业服务水平不是很高,社会化工作方法偏弱,难以满足残疾人类别化、个性化的需求。四是基层残联组织建设还比较薄弱。残疾人干部配备未完全到位。残疾人工作者队伍的素质、能力、水平尚需加强。五是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歧视残疾人、侵害残疾人权益的现象依然存在。城市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不够规范。社会扶残助残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残疾人参政议政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未来五年“率先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发展残疾人事业,促进残疾人平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的宗旨,将残疾人事业发展全面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满足残疾人特殊需求和普通需求为出发点,以构建和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为重点,以实现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的制度化、专业化和标准化为突破口,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的水平,营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的社会环境,推动残疾人事业城乡统筹均衡发展,使我市在残疾人服务设施、服务能力和残疾人工作体制机制等方面继续全省领先、全国示范。努力促进残疾人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保持与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不断提高残疾人生活品质,激励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创造社会财富、实现人生价值,与全市人民共建共享繁荣、民主、文明、和谐的小康社会。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把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满足残疾人特需性、多样性的需求,保障残疾人平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作为残疾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残疾人工作在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增进社会和谐中的作用,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2.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健全残疾人工作领导体制﹑残工委工作协调机制,在强化党委领导和政府主体责任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的作用,鼓励和引导各方面力量参与残疾人事业发展,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政策扶持、市场推动的发展格局。

3.坚持城乡统筹,资源共享。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福利普惠化、社会救助特惠化作为残疾人工作的重点。着力推动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最大程度地缩小现存的城乡差别、区域差别,将残疾人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实现残疾人事业全面、可持续发展。

4.坚持普惠特惠,专项保障。将残疾人作为重点对象纳入城乡社会就业、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体系的同时,研究制定针对残疾人特殊困难和需求的专项社会保障政策措施,优先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5.坚持创新实践,依法发展。围绕残疾人康复、教育和就业创业、社会保障、文化体育、无障碍建设、权益维护等,健全政策法规,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运行机制,提高服务能力,依法发展残疾人事业。

(三)发展目标。着力构建具有特色、完备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使残疾人“学有优教、劳有多得、病有良医、老有善养、住有宜居、困有所帮”,生存和发展状况显著改善,平等参与社会更加广泛,残疾人事业和各项工作继续保持全省领先。

1.生活保障全覆盖。残疾人基本生活得到稳定的制度性保障。残疾人小康实现程度每年提高3个百分点左右,年达到85%以上。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全部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应保尽保;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生活社会保障;建立残疾人商业保险补贴制度、残疾人津贴制度,实现以社会救助为主向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为主的转变;以危房改造和保障性住房为基础,以无障碍设施进家庭为拓展,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安全的住房”目标。

2.康复救助全覆盖。残疾人基本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完善贫困残疾人医疗困难救助制度,全面实施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为残疾人提供基本辅助器具适配,全面推进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进家庭,全市有康复需求和适应指征的残疾人康复服务率达到98%以上,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和康复服务。

3.教育文体全覆盖。残疾人教育纳入全民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和教育发展评价考核体系。适龄三类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9%以上,基本普及三类残疾儿童少年的学前三年教育,满足三类残疾儿童少年高中段教育和职业教育需求,初步满足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的需求。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子女纳入助学补助。实现残疾儿童人人享有义务教育。丰富残疾人文化体育和精神生活,推进残疾人社区文化和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全市有能力、有需求的残疾人对文化、体育活动的需求普遍得到满足。

4.就业培训全覆盖。依托打造覆盖城乡、全民共享的充分就业城市和国家级创业城市,优先保障有劳动能力和就业需求的就业年龄段残疾人普遍得到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残疾人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在全国率先实现残疾人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目标。

5.托管托养全覆盖。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全部纳入托管托养范畴,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覆盖城乡的残疾人托管托养服务体系。

6.助残服务全覆盖。加快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市及区、县(市)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面积达标,功能完备,运转良好,作用明显;市及区、县(市)和有条件的乡镇(街道)建立志愿者助残服务站;实现助残服务直通车全市互联互通,满足残疾人的普遍需求和特殊需求。

7.无障碍环境全覆盖。巩固全国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市的创建成果,并逐步向城镇、乡(村、居)延伸,向残疾人家庭延伸,向拓展内涵上延伸,全市无障碍规划、建设和管理总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残疾人出行无障碍、信息交流无障碍、使用公共设施无障碍、参加社会活动无障碍。

8.组织网络全覆盖。市及区、县(市)残联组织要配备适应工作需要的人员编制,残疾人干部配备率达100%,市及区、县(市)残工委秘书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建设好残疾人工作者队伍、残疾人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志愿者队伍。残疾人组织网络健全,服务规范,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则)

一、主要任务

(一)社会保障。

1.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将残疾人普遍纳入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予以重点保障和特殊扶助,制定针对残疾人特殊困难与需求的社会保险补贴、津贴等专项社会保障政策。完善各项残疾人扶助政策,逐步实现主城区范围内残疾人享受“同城同待遇”。

2.实施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工程。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家庭全部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应保尽保,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将住房困难的城乡低收入残疾人家庭优先纳入住房保障和住房救助制度,适当提高补助标准;将符合条件的城乡贫困残疾人纳入医疗救助范围,逐步提高救助水平;对城乡流浪乞讨生活无着的残疾人给予及时救助和妥善安置。

3.推进残疾人参加多样化社会保险。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为残疾职工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费,鼓励、帮助非全日制就业、个体就业、灵活就业残疾人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登记失业的残疾人同等享受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待遇,享受免费培训、职业介绍等服务。对被用人单位吸纳就业、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从事灵活就业,在社区公益性服务岗位上岗的残疾人,按规定给予相应的就业补助和社会保险费补贴。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为残疾职工办理补充养老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建立残疾人参加意外伤害、重大疾病等商业保险的补贴制度。未就业的残疾人符合条件的,可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或按个体劳动者缴费办法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4.扩大残疾人享受的基本医疗保障范围。有序推进残疾人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医疗保险范围工作,将贫困残疾人康复医疗补贴纳入政策保障体系之中。在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通过大病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有效补充制度,解决基本医疗保险解决不了的问题,促进残疾人康复救助项目制度化、常态化。

5.落实重度及贫困残疾人社会保险专项补贴。进一步落实重度及贫困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保险费的政策,对重度及低保残疾人参保缴费给予全额或部分补贴;对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重度残疾人和低收入残疾人的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给予全额补贴,并逐步提高缴费标准和代缴比例。

6.建立残疾人补贴制度。建立贫困残疾人生活补助、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残疾人适配辅助器具、残疾人家庭环境无障碍建设改造补贴制度。逐步创造条件,建立残疾津贴制度。

7.提高伤残军人保障待遇。做好伤残军人移交安置工作,保障伤残军人优先享受康复、就业、扶贫及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提高符合《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残疾标准》的伤残军人的保障待遇。

(二)康复。

1.加强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推进各级综合性医院建立健全康复医学科室。制定实施康复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加大各类残疾康复专业、专职人员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培训力度,建立健全培训考核机制和专业人才引进、激励机制。符合条件的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建立康复医学科室。

2.加强各级康复机构建设,健全康复服务网络。建立市级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市级聋儿语训康复中心、市级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在建设规模、设施设备、项目设置和专业人员配备等方面达到省定标准,对区县(市)级残疾人康复机构开展指导和规范化管理。加强市精神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建设,提升精神残疾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完善以专业康复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的康复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站的作用,按照社区康复“十个一”标准,普遍开展居家康复服务。100%的乡镇、街道及社区依托卫生机构设立规范的康复站,其中70%以上康复站达到市级示范性社区康复创建标准;康复协调员配备率和服务建档率达100%,所有康复指导员和协调员持证上岗。充分发挥社会专业康复机构的作用,积极培育社会组织,积极探索残疾人工作社会化模式。

3.实施“光明工程”,确保有需求、有困难的残疾人全部得到有效康复。完善政策,加大投入,扩大覆盖面,继续抓好重点康复服务项目,为6万名有康复需求和适应指征的残疾人提供各类康复训练和救助;为15000名困难家庭中的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建立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专项救助制度,为全聋残疾儿童安装人工耳蜗重建听力,为残疾儿童开展语言康复训练、脑瘫康复训练、智力康复训练、孤独症康复训练及肢体康复训练,使全市有康复需求和适应指征的0至6岁残疾儿童,全部纳入我市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范围。

4.开展残疾预防,减少残疾发生。制定新生儿基本病种免费筛查、监测和信息报告制度。全面开展0至6周岁新生儿疑似残疾信息监测工作,将全市每年新出生婴儿全部纳入疑似残疾信息监测体系,逐步健全困难残疾儿童医疗和康复救助机制。

5.提供辅助器具供应服务,使有需求的残疾人普遍适配基本型辅助器具。加大推进残疾人辅助器具的科技推广和应用。建立市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中心,供应各类残疾人急需的质优价廉的实用型辅助器具。区、县(市)普遍建成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指导、辅助器具供应等服务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

(三)教育。

1.依法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加快发展残疾人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建立完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残疾人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将特殊教育纳入教育督导制度和政府教育评价体系。

2.普及并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水平。继续完善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体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体系,加快普及并提高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水平。积极探索对适龄重度肢体残疾、孤独症、脑瘫和多重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的形式,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举办专门招收重度残疾儿童少年的康复教育学校。建立完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提高随班就读质量。

3.建立0-6岁残疾儿童早期康复教育、家长培训和师资培养的工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幼儿园、特教学校、残疾儿童康复和福利机构等实施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基本普及三类残疾儿童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3岁残疾儿童康复教育。鼓励、扶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机构。

4.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及普通高校要创造条件招收残疾学生。鼓励和扶持特教学校开设高中部(班),支持特教高中、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帮助农村残疾人接受职业教育。探索建立残疾人青壮年文盲扫盲工作机制和模式。通过自学考试、远程教育等方式让更多的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学校要为残疾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便利。

5.高等师范院校普遍开设特殊教育课程,提升特殊教育师资能力。鼓励和支持高等师范院校和综合性院校举办特殊教育专业,对在岗特殊教育教师普遍进行专业培训。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按要求加强特殊学校和随班就读特教师资配备,落实特教津贴。在对优秀教师表彰中提高特殊教育教师比例。

6.完善全市特教工作体系,健全区、县(市)特教学校网络。按照“省办盲校、市办聋校、区县(市)办培智学校”的布局,加强特教学校建设,加快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办学层次和质量。区、县(市)培智学校建成率达100%。

7.加大助学补助力度,扩大享受补助范围。针对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子女特殊困难和需求,认真落实国家和省的助学政策,免除大中小学残疾学生和学前教育残疾儿童的学费、住宿费。普通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家庭子女优先享受国家助学金。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扶残助学活动。

8.规范并推广国家通用手语、通用盲文。提高手语、盲文的信息化水平。建立手语翻译培训、认证、派遣服务制度。

(四)就业。

1.完善促进残疾人就业政策。全面贯彻《残疾人就业条例》(国务院令第488号),完善残疾人就业促进和保护政策措施,稳定和扩大残疾人就业,鼓励残疾人创业。落实残疾人集中就业税收优惠、超比例安置奖励、社会保险补贴返还、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等国家和地方残疾人就业扶持和促进政策。编制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专产专营和政府优先采购产品与服务目录。将残疾人就业纳入各级政府就业联动和督导工作。

2.多渠道推进残疾人就业。推动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逐步建立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岗位预留制度;实施残疾人就业创业帮扶工程,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促进残疾人社区就业和居家就业;落实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扶持政策;政府出资扶持、开发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公益性岗位。

3.加大对残疾人文化创业的扶持力度。建立残疾人文创基地,为残疾人文化创业提供良好的培训和服务平台。加大对残疾人文创产品、成果的推荐和运用,举办残疾人文创产品成果展示和产品交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将好的残疾人文创产品推荐成为政府礼品。举办残疾人艺术周活动,集中展示残疾人的创作成果,激发广大残疾人的创作热情,加强残疾人艺术家的交流与合作。

4.加强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能力建设。鼓励各级特殊教育学校、职业学校及其他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多层次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加强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和定岗培训。建立残疾人职业培训补贴与培训质量、一次性就业率相衔接的机制。每两年举办一次残疾人单项技能竞赛,每四年举办一次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推选和表彰残疾人职业能手,培养残疾人高技能人才。

5.规范盲人按摩行业管理。全面实施《盲人医疗按摩管理办法》(卫医政发37号),组织好国家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资格考试,做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执业资格和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工作,加强盲人按摩指导中心建设。规范盲人保健按摩行业管理,“十二五”期末建立100家盲人按摩示范店,实现“名称、标识、器具、着装、制度”的“五统一”。

6.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各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设立残疾人服务窗口和服务项目,免费为残疾人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针对性就业服务。将就业困难残疾人纳入就业援助范围,通过社区公益性岗位安置、落实就业补助和社会保险补贴等扶持政策,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大力推进职业康复劳动项目,促进智力和精神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加强劳动保障监察,督促各类用人单位认真遵守残疾人就业的法律法规,禁止针对残疾人的就业歧视,维护残疾人公平就业权利。

7.开展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按照“统一服务对象、统一业务流程、统一机构标识、统一人员标准、统一服务准则”规范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建立残疾人就业保障服务队伍,为用人单位提供就业信息发布等支持性服务,免费为残疾人提供职业心理咨询、职业适应评估、职业康复训练、求职定向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对县以上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全面开展持证上岗培训,对乡镇(街道)、社区(村)残疾人专职委员普遍进行就业服务知识普及培训。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信息网建设,实现与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资源共享。

8.稳定农村残疾人就业。依托农村扶贫开发和统筹城乡就业政策,大力扶持农村残疾人从事种植业和加工业。

(五)扶贫。

1.加大政策扶贫的力度。将农村残疾人纳入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统筹安排,同步实施,并兼顾特性,在资金使用上向残疾人倾斜,扶持10000名农村贫困残疾人改善生活状况,增加收入,提高发展能力。

2.扶持残疾人脱贫致富。用好市级残疾人专项扶贫贴息资金,提高贷款扶持贫困残疾人户的到位率和扶贫效益。加强对扶持贫困残疾人的能人大户和扶贫基地的信贷支持,加大对扶贫资金的监管力度。开展公司加农户产业化扶贫,扶持100家残疾人种养业基地或帮扶联合体,大力扶持农村残疾人种养业、手工业。为贫困残疾人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政府举办或补助的面向“三农”的培训机构和项目免费培训残疾人,帮助5000名农村贫困残疾人接受实用技术培训。广泛开展“帮、包、带、扶”活动,动员城乡基层组织、干部、群众、志愿者结对帮扶农村贫困残疾人。

3.建立健全贫困残疾人家庭住房救助长效机制。在保障性住房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和小城镇建设中对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住房建设和改造予以优先安排并提高补助标准。残疾人家庭危房旧房优先翻建改造,建立“出现一户、发现一户,发现一户、改造一户”的长效机制,推广“1+X”亮居工程,实施无障碍设施进家庭提升改造工程。

4.加强基层残疾人扶贫服务社建设。依托农村金融机构、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各行各业协会组织等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残疾人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生活服务。

(六)托养。

1.大力推进残疾人托(安)养工程,进一步扩大实施范围。坚持“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的原则,以区、县(市)为示范,以乡镇(街道)和社区日间照料为主体,以居家安养服务为基础,建立健全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

2.为智力、精神、重度残疾人提供托(安)养服务。以智力、精神、重度残疾人为重点对象,组织开展托养服务需求调查,摸清底数,制定托养服务发展计划,应托尽托,保障智力、精神、重度残疾人的生存条件和生命尊严,解家庭后顾之忧。

3.推进“仁爱家园”建设。坚持“立足现有、分步到位、逐步推进”的工作原则,到“十二五”期末新建“仁爱家园”100家,全市多数街道(乡镇)各建有1家由街道(乡镇)办事处(政府)举办的“仁爱家园”,或乡镇联合建立区域性“仁爱家园”,满足有需求的残疾人日间照料需求。

4.大力发展居家安养服务。通过政策和资金扶持,动员社会服务组织、志愿服务人员、家庭邻里等力量,依托社区和家庭,为更多居住在家并符合托养条件的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生活和就业能力培训、精神慰藉、安全保护等方面的服务。

5.多种渠道筹措托养服务资金。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同时通过社会募集等多种渠道筹措托养服务资金,逐步提高托养服务的补助标准,扩大受益面。

6.加强托养机构行业管理。制定并实施残疾人托养机构建设标准和服务规范,对规范达标的托养服务机构给予优惠待遇。引导支持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兴办非营利性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按照专职与志愿相结合的原则,加强托养服务队伍建设,培养一批管理和服务人员。

(七)文化体育。

1.加强残疾人体育健身服务,全面提升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水平。将残疾人体育工作纳入当地政府体育工作计划,促进残疾人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均衡发展。大力推进残疾人竞技体育,提高残疾人竞技体育水平,特奥运动员发展到6000人,在残疾人重大国际国内赛事中争取优异成绩。积极开展残疾人群众性体育活动,在社区和残疾人相对集中的基层单位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促进残疾人康复健身,提高社会参与能力。

2.公共体育设施免费向残疾人开放,为残疾人参加体育健身提供便利。推广适合残疾人身心特点的康复健身体育项目和活动。活跃各级残疾人体育组织,培养100名残疾人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员。做好残疾人体育健身示范点和全民健身助残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为基层残疾人体育活动场所和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配置适宜的器材,建设100个残疾人群众体育活动示范点。

4.积极筹办各类赛事。承办好省政府下达的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赛区的各项工作。办好第九届全市残疾人运动会、全市特奥会和聋哑学校运动会以及各单项锦标赛,组团或选送优秀运动员参加全省和国际国内赛事。

5.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满足残疾人基本文化需求。将残疾人文化建设纳入当地政府文化建设的总体计划。博物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和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免费向残疾人开放,并提供设施及信息交流无障碍服务。公共图书馆设立盲文和盲人有声读物阅览室。电视台开设手语新闻节目,影视作品要加配字幕。“文化进社区”、“文化扶贫”、“广电低保”、“农家书屋”等工程要有为残疾人服务的内容。在各级政府组织开展的各项文化活动以及各类文化评奖、艺术比赛中,鼓励和吸纳残疾人或残疾人艺术团体参与。

6.发展残疾人文化艺术,丰富残疾人文化生活。以“残疾人文化艺术周”为载体,加强各级残疾人文化艺术组织和团体建设,鼓励残疾人参与文化艺术创作。制定实施残疾人文创扶持政策,开展文化扶贫活动,全面普及残疾人特殊艺术、培育特殊艺术人才,创立残疾人艺术品牌。全市建立2个省级残疾人文化艺术基地。扶持反映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题材的报纸、书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及盲人读物的出版、发行。

(八)无障碍建设。

1.继续巩固我市创建无障碍建设城市成果。市区主要交通道路路口安装过街音响信号装置试点成功后,予以大力推广。与残疾人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康复中心、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实现无障碍化。全面开展“无障碍设施进家庭”活动,对3000户家庭进行无障碍建设和改造。开展手语培训,为5000名服务行业人员进行手语培训。普及无障碍知识,提高全社会无障碍意识。组织相关残疾人进行无障碍体验,提出合理化建议,对无障碍建设监督形成制度。

2.加大无障碍环境建设推进力度。新建的公共建筑、城市道路、服务设施和场所等公共设施做到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加大车站、码头、机场、图书馆、影剧院、体育场馆、公园等重要公共场所及党政机关、部门办公服务设施无障碍改造和提升。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提高无障碍设施建设质量。

3.积极推动公共交通完善无障碍设备。公共交通工具应有残疾人专用坡道、座位;在公共停车场方便残疾人通行的位置设立符合标准的残疾人专用停车位,并在专用停车位设置明显的标识。

4.大力推进残疾人信息无障碍建设。政府政务信息公开要采取信息无障碍措施,公共服务机构要提供语音、文字提示、盲文、手语等无障碍服务。图书和声像资源数字化建设要实现信息无障碍。引导和鼓励无障碍科技新产品的研发,重视扶持企业为残疾人设计特殊无障碍用品,帮助推进互联网、手机、电脑等现代信息无障碍产品的应用。

5.推进助残直通车平台建设。通过语音、短信、网站、窗口服务等四种服务诉求接入方式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托(安)养、就业、培训、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维权受理、心理咨询、家政服务、爱心结等十项服务,努力实现“残疾人的需求要第一时间知道,残疾人的合理化需求要尽快解决,各项扶助政策要阳光运行,基层服务要全程监督”。

(九)法制建设和维权。

1.加强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宣传普及。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省残疾人保障条例》等法律法规纳入“六五”普法宣传内容,提高全社会依法维护残疾人权益的意识,增强残疾人法制意识和维权能力,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

2.完善残疾人事业地方法规政策。将残疾人事业立法工作纳入全市地方立法计划,制定《市实施办法》。指导各区、县(市)制定和修改残疾人优惠政策和扶助规定。尊重和保障残疾人在相关立法和残疾人事务中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3.扎实推进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各级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卫生、残联等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残疾人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等法律救助工作。切实加强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协调机制建设,在政策制定、重大案件解决上发挥有效作用。不断拓展残疾人法律服务工作领域和服务内容,通过开展“送法律下乡(进社区)”、“送法进农村”等活动,把残疾人法律服务向社区、乡村和欠发达地区延伸,建立残疾人合法权益维护信息平台,设立残疾人维权专项救助资金,充分发挥各地维权示范岗作用,确保需要法律救助的残疾人“应助尽助”。依托法律服务机构,建立市级残疾人法律服务中心,推进区、县(市)残疾人法律援助中心(站)建设,做到机构、人员和经费三落实。加强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和基础理论研究。

4.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信访工作机制。认真研究残疾人信访工作的新特点,强化基层残疾人信访接待工作,及时发现和化解信访矛盾。畅通信访渠道,健全信访事项督查督办与突发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加大重大侵害残疾人权益的信访案件协调督办力度,严厉打击侵害残疾人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残疾人权益和社会稳定。

(十)组织建设。

2.加大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力度。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省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浙残联组人〔20〕号),将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城乡组织建设之中。各街道(乡镇)残联配备残疾人工作专职(或兼职)干部和残疾人专职委员,建立志愿者助残联络站;各社区(村)建有残疾人工作领导小组、残疾人协会(小组),配备残疾人专职委员。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实现农村基层残疾人组织全覆盖。按照《市中长期社会工作人才发展规划》,将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和专职委员逐步纳入社会工作岗位设置,解决待遇和编制问题,培育残疾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3.充分发挥专门协会、专业协会作用。加强专门协会规范化建设,实现经费、场地、人员“三落实”,建立健全专门协会工作制度,活跃专门协会工作,切实发挥“代表、服务、维权”职能;指导和培育专业协会等民间残疾人组织,把协会办成“残疾人之家”,展示残疾人各种才华,发挥其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作用。

4.健全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产生和参与机制。残疾人组织享有同级人民团体同等待遇,人大、政协代表、委员要保证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比例,并充分发挥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代表、委员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反映残疾人需求和呼声的渠道更加畅通。

5.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的专业人才培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落实对为残疾人服务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倾斜政策,建立完善人才保障和激励机制。将助残志愿服务纳入全市志愿服务总体规划,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发展壮大助残志愿者队伍,建立助残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对接、评价激励机制,促进志愿者助残服务日常化、专业化、长效化。

二、保障措施

(一)强化工作目标责任制。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残疾人工作领导体制,将残疾人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和目标管理,实施好《市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年-年)》。要将本规划的主要任务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民生工程及相关部门规划,统一部署、统筹安排、同步实施。要支持残联依照法律法规和章程开展工作,参与残疾人事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市及各区、县(市)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及相关部门要根据《市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执行评估指标》,进行动态监测和跟踪问效,加强对重大服务项目和能力建设项目的评估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规划执行中的问题。市及各区、县(市)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在“十二五”中期和期末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逐级考核、绩效评估和信息公开。

(二)加大对残疾人事业的经费投入。确保残疾人事业经费每年增幅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依法足额征收和规范使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落实福利彩票公益金不低于10%用于残疾人事业的规定。充分发挥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社会慈善机构在筹集助残善款中的作用,积极资助实施残疾人慈善服务项目,同时要综合运用各种财税支持手段,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增加对残疾人事业的投入,形成多渠道、全方位的资金投入格局,建立稳定增长的残疾人事业发展经费保障机制。

(三)加大残疾人事业社会宣传力度。引导媒体、社会各界进一步关注残疾人事业,围绕两个体系建设、全国八残会等重大活动和“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策划、组织各类宣传活动。报纸、电台、电视台积极创造条件,开辟宣传残疾人事业的专栏、专版和专题。大力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倡导“平等、参与、共享”的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营造更加优良的残疾人事业发展环境,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支持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形成更加浓厚的尊重、理解、关爱、帮扶残疾人的社会氛围。

(四)加大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力度。进一步拓展残联业务信息化管理范围,加大各类系统向基层延伸工作力度,完善各类残联业务数据信息库,掌握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的基本情况和基础数据。完善第二代残疾人证发放管理办法,全面运用第二代残疾人证综合信息库和残疾人小康工程信息系统数据,即时掌握残疾人基本数据,完善残疾人基本数据库。完善“助残服务直通车”建设,将网络平台延伸到城区街道,并逐步向县(市)延伸,构建覆盖全市范围的助残服务网络,为残疾人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建立完善与其他政府部门的信息共享与数据交换,开展信息化工作各业务系统应用的培训与推广。

(五)重视统计和政策研究工作。做好残疾人事业统计工作,完善基础数据台账,推行统计电子化和网络化管理应用,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将残疾人事业相关统计指标纳入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统计指标体系。加强统计队伍建设,做好培训、检查、监督、管理工作。充分利用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术优势,加强残疾人事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开展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等方面的政策研究。

(六)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1.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按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七位一体”的要求,建设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内设康复服务指导和聋儿听力语言训练、就业服务、职业培训、辅助器具供应、盲人按摩、法律救助、文体活动等内容。

2.市肢残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与拱墅区联建集重度肢残人托养、医学康复、康复训练、就业培训、文体活动、法律救助、协会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以肢残人为主要对象的综合服务场所。

(三则)

一、基本现状

二、总则

1、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坚持以满足基本住房需求为原则,统筹考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承受能力、土地资源条件、住房困难家庭需求,保持目标任务、资金安排和政策手段的有机衔接。统筹兼顾改善现有家庭住房条件和解决城镇化加快带来的住房新问题,协调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保障群体和保障方式之间的关系,对不同收入群体的保障,采取不同措施,实施分层次住房保障。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规划期末基本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实现城市低收入家庭申请廉租房实物配租或廉租住房应保尽保。

2、结合实际,分步实施

以切实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为重点,加快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结合实际,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逐步将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纳入保障范围。要区分轻重缓急,区别确定建设规模和发展时序,优先安排群众需求迫切的项目,优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住房保障工作。逐步扩大住房保障的覆盖面,努力解决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实现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申购经济适用房应保尽保。

3、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市政府把住房保障纳入公共服务职责,有关部门负责落实土地、资金和各项支持政策,积极争取中央、省级专项补助;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同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入保障性住房建设。积极推进各类棚户区、城中村和旧住宅区的改造整治,引导各用人企业、单位参与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力争用3-5年的时间,基本解决市新就业大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困难,实现应保尽保。

4、明确职责,狠抓落实

市政府是住房保障的责任主体,市城建局是住房保障的责任单位,具体负责组织实施。住房保障层层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加强监督考核,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全市住房保障的顺利实施。

三、指导思想

以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为出发点,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加大住房保障力度,逐步健全和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扩大住房保障的覆盖面,实现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1、以“居者有其屋”为目标,强化住房保障工作,发挥政策引导作用,逐步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努力构建和谐人居环境。

2、积极履行政府职责,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创新管理制度和方式,加大政府住房保障力度。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及福建省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方针政策,加大综合调控力度,发挥市场的引导作用,全面改善城镇居民的住房条件,逐步建立健全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住房保障体系。

3、按照调查的数据和资料,客观分析市城镇非农居民低收入家庭住房实际状况和需求情况。根据城区建设总体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综合考虑人口发展趋势以及土地、能源、水资源和环境等承载能力,确定住房保障发展的目标和时序,提出“十二五”期间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发展方向、规模、结构和空间布局。

四、规划依据

1、《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4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年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年月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发4号)

5、《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发10号)

7、建设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的《经济适用住房保障管理办法》(建住房258号)

8、《关于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建保295号)

9、《关于做好住房保障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建保91号)

11、其他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性文件及相关标准、规范。

五、规划期限

年—年(“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范围为:市城市建成区域内。

六、总体目标

“十二五”末,市城区人口达到9.5万人,城区规模达到10平方公里。依照该规划目标,为推进农民工居民化、促进城区的扩容提质,基本解决低收入、中等偏下收入家庭、进城农民工等家庭的住房困难,实现各类人群住房保障应保尽保,市“十二五”期间住房保障的总体目标如下:

1、保障范围:市城区、所辖行政区域内国有企业、工矿区、林区、煤矿棚户区。

2、保障对象: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5平方米以下的低收入家庭、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大中专院校毕业新就业不满5年的职工和在我市有稳定劳务关系的外来务工人员。

3、保障方式:通过廉租住房制度,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结合城镇、国有企业、工矿区、林区、煤矿棚户区(危旧房)改造,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通过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结合各类棚户区改造,逐步解决城镇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逐步将大中专院校毕业新就业不满5年的职工和在我市有稳定劳务关系的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保障范围,实现应保尽保。

七、建设标准

1、维护被保障群体的利益,合理设置和优先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提供便捷的居住生活服务。同时,提供适宜的采光、日照、通风条件,严格执行噪声防治标准,提供人性化的公共空间和绿地,形成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健康安全的人居环境。

2、新建廉租住房以小户型为主,建筑面积控制在50平方米以内。

3、新建经济适用住房套型建筑面积控制在70平方米左右,高层、小高层可增加建筑面积10平方米。

4、新建公共租赁住房严格控制建设标准,以小户型为主,建筑面积控制在30~50平方米。

5、农村危旧房屋的改造,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引导村民建设配套设施齐全的节能新型住宅。

6、建设项目要求符合国家的有关建筑标准,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节能质优。

八、年度建设和资金计划

(一)年度建设计划

(清单略)

(二)资金来源及年度计划

1、资金来源

住房保障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以下五部分:

一是不低于10%的土地出让金净收益;二是住房公积金增值净收益;三是市财政预算安排资金;四是社会定向捐赠资金及其他渠道筹措的资金;五是积极向上争取中央、省住房保障专项资金。市财政建立住房保障专项资金专户,对保障性住房资金实行专项管理。

2、资金计划

规划期内市住房保障资金安排如下:

(1)廉租住房

规划期内廉租住房建设及租赁补贴发放共需要资金4660万元。其中,建设廉租住房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需要建设资金4500万元;规划期内廉租住房租金补贴需160万元。

(2)经济适用住房

以“保本微利”为原则,可由开发商代建、政府收购的形式或由开发项目配建的方法建设。规划期内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共需要建设资金6300万元。

(3)棚户区改造

规划期内棚户区改造住房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共需要建设资金3600万元。

(4)公共租赁住房

规划期内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建筑面积17500平方米,共需要建设资金3150万元。

九、实施措施

1、调整完善住房保障管理体制。市政府成立住房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市建设局为住房保障工作的实施单位。住房保障工作经费纳入市财政预算,成立市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为市城建局的下属机构,具体负责住房保障工作的具体操作,机构编制纳入市财政预算。

2、落实配套优惠政策和建设用地。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政策性保障用房建设一律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在安排城市建设用地时,要根据住房建设规划,优先安排政策性保障用房建设用地,并在申报年度用地指标时单独列出。社会各界向政府捐赠廉租住房房源的,执行国家公益性捐赠税收扣除的有关政策。社会机构投资住房保障房源建设的,可同时给予相关的政策支持。

3、加强保障性住房的有序建设,强化保障性住房年度计划的实施。以年度计划实施作为落实本规划的重要手段。年度保障性住房计划确定的建筑面积和住房建设用地指标,是规划许可和用地审批的具体依据。

4、提高廉租住房实物配租比例,多渠道筹措房源。调整廉租住房租金补贴标准。根据我市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水平及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以及房屋租赁市场变化等实际情况,适时调整保障标准。

5、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管理。开发建设经济适用住房继续坚持政府组织实施、总量保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做到保本微利、控制对象、限价销售、公开公平。

6、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完善住房保障规划的监督管理。加强住房保障规划的实施检查,促进相关责任单位全面落实住房保障规划,完善住房保障公共参与机制。

十、附则

1、本规划由市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2、本规划由市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3、本规划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四则)

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全力打造承接平台

二、全力开展招商引资

三、全力推动产业转型

四、全力推进城乡建设

围绕打造生态园林城市,全年计划政府性投资10亿元,安排8大类55项建设工程,继续开展“干部服务大建设”活动。坚持规划先行,完成含城总体规划修编以及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继续膨胀新城区,重点实施路网工程、公共设施、景观整治等5项工程。加快改造老城区,投入资金5000万元,启动棚户区改造;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完善老城区功能。积极稳妥开展拆迁工作,完成15万平方米拆迁任务,新建安置房5万平方米。鼓励各镇运用市场化办法,加快集体建设步伐,扩大规模,完善功能。科学编制村庄建设规划,适度缩并自然村、建设示范中心村。整合支农项目和资金,将土地整理和空心村治理、新农村建设、迁村并点相结合,完成土地增减挂钩3000亩,培育一批具有特色的中心村,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五、全力构建和谐

统筹抓好改善民生与经济发展,实施“33+1”项民生工程,重点解决住房、就业、上学等热点难点问题,健全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等制度。同时,在年陶厂试点的基础上,适时全面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加大财政对村级转移支付力度,逐步提高村干部保障水平。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深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巩固完善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探索建立医患纠纷调处机制。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精心组织建党90周年等各项节庆活动,丰富城乡居民文化生活。强化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排查和消除事故隐患,重点抓好交通安全、非煤矿山、消防等领域安全监管,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预防和减少一般事故。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五则)

第一,实施“三个年活动”:

示范区建设突破年。着力在示范区扩容升级、功能配套、体制创新上求突破,力争全年二坝、高沟、无城三大园区和乡镇工业集中区完成各项投入100亿元,新增入园企业160家,实现工业产值突破500亿元。围绕打造“千亿园区”的目标,加快推进二坝示范园区15平方公里起步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统筹高沟、姚沟、泥汊镇发展,重点加快省级高沟经济开发区商住区、政务区、综合服务区建设,提升配套功能。优化无城工业园区布局,推进高新产业园建设,启动城东工业园建设,推进园区与城市建设同步协调发展。创新体制机制,探索以园中园、托管园、共管园等模式建设产业园区,大力发展“飞地经济”,鼓励乡镇合作共建工业园区。

第二,坚持“三个突出”:

突出项目投资。谋划争取一批项目。紧跟积极的财政政策导向,谋划和编报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新型工业、现代农业、水利交通等重大项目,努力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和省市规划盘子。开工建设一批项目。积极做好项目建设前期工作,落实开工条件,狠抓项目落地,促进华谊煤化工二期、双钱轮胎、同人科技、森海高新二期等一批重大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强力推进一批项目。狠抓项目建设进度,全力推进华谊煤化工、安徽盐化配套、超白光伏玻璃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以及永安河治理一期、裕溪河大桥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确保华谊一期工程年四季度投产,盐化配套一期工程年上半年投产,光伏玻璃一期工程年三季度投产,力争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以上。同时,进一步发挥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努力扩大信贷投放,力争全年新增各类贷款30亿元。

突出转型升级。坚持“有中转优”,实施“特色产业升级计划”。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在项目申报、土地供应、融资贷款、支持上市等方面加大力度,做优做强电线电缆、羽毛羽绒、纺织服装等特色产业,特别是在电线电缆产业转型升级上,重点支持新上超高压等“高、新、特”项目,确保全年产值超300亿元,实现市委提出的“爬上坡”目标。在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上,依托**棉花资源优势,积极承接产业组团式转移,重点引进新型纺织产业园等重大项目,重振纺织大县雄风。积极引导企业走向资本市场,重点支持亚兰德、新科电缆、森海高新等企业加快上市步伐。坚持“无中生有”,实施“新兴产业培育计划”。充分利用岸线资源、产业基础等优势,积极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港口物流、汽车零部件等新兴产业,力争全年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10%以上。坚持“三产协同”,实施“第三产业突破计划”。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广泛吸引大企业、大集团,加大对旅游业、专业市场、金融保险、商贸流通等方面的投资,迅速提升三产业态,加快服务业发展。

突出协调发展。“农业大县”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县情,决定了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农业发展,都不能忽视薄弱乡镇发展。按照“提升优质粮棉、扩大高效两菜、做强特色水产、发展生态畜牧、推进产业升级”的思路,大力开展粮棉油高产创建活动,争创国家级粮食生产先进县;与南农大、安农大合作,加快推进白茆1.5万亩农业综合示范区建设,争创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按照“西乡发展要快于东乡”的要求,进一步加快西部薄弱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引导西部各乡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旅游业,力争全年新增财政收入超千万元乡镇3个,总数达到18个,推动全县各乡镇协调共进,整体发展。

第三,做到“三个抓好”:

抓好民生工程。坚持发展为了民生,发展成果改善民生,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现实、最急需的问题,构建覆盖更广、惠民更实的“大民生”工作格局。按照省、市要求,认真实施好各项民生工程,以目标定进度、以机制保质量,加大推进力度,加快建设进度,确保按时按质完成建设任务。加快实施一批教育、文化、卫生等公益事业项目,统筹抓好计划生育、环境保护等重点工作,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发展水平。

抓好社会稳定。坚持“稳定第一责任”的理念,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维护群众合法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建立健全风险评估、社情分析、矛盾化解等信访工作机制,加大开门接访、带案下访、主动约访、联合办访力度,促进信访工作上台阶。高度关注困难群众生活,认真组织开展“两节”期间送温暖活动,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让广大群众多享改革发展成果。

抓好环境优化。在作风上进一步创新办法,加大力度,深入推进“两问两整治”和“作风转变年”活动,切实做到拿着军令状、带着责任书谋事干事;在组织上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坚持以实干实绩评价干部,把干部的思想和精力凝聚到发展主战场,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在廉政上认真落实责任制,严格执行《廉政准则》,树立公正廉明形象,进一步优化干事创业、高效服务的大环境。

(六则)

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三、扎实推进“两新”带动战略,实现产业转型新突破。县资源型经济结构特征明显,矿业经济比重较大。在发展采掘业的同时,将更加注重提升产业层次,出台扶持政策,加快推进新型矿业和新兴产业“两新”带动战略。加快庐南重化工基地建设。实现罗河铁矿、大包庄硫铁矿、新中远二期如期投产,全面推进马鞭山铁矿、龙桥二期、沙溪铜矿等重点矿山建设,开工建设特钢项目、泥河铁矿等一批重大项目,力争全年完成投入20亿元以上,税收3亿元以上。加快省级龙桥工业园区建设,着力推进天乾重工、铜材深加工、尾矿综合利用等一批重大项目。促进新兴产业快速成长,深层次推进产学研合作,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加快推进龙磁、大地熊上市;加强与江汽对接,做大同大汽配产业集群。改造提升活塞、风机等传统产业,推进华迪循环经济园、龙桥尾砂制砖等循环经济项目建设;积极创建磁性材料、矿业等博士后流动工作站,争取建立合肥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技孵化器。全年实现工业产值120亿元,年产值超亿元企业15家。

六、注重提升民生工程,实现服务群众新突破。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坚决完成省定33项民生工程任务,继续实施鸡蛋助学育才、特殊大病救助等县定民生工程,特别抓好新型农民养老保险试点,将民生工作重点放在关注弱势群体救助上,多层面拓展社会救助渠道,形成修复与平衡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系统。

七、全面加快社会建设,实现和谐新突破。完成文化体制改革,推进周瑜文化城、红豆杉基地、城东大剧院、图书馆、文化馆、广电中心、文体中心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全力打造周瑜故里。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机制,总结并适时推广“和谐乡村”龙桥试点经验。强力保安,注重源头治理,狠抓重点行业、领域和重大安全隐患整治,实现安全生产初步良性循环。坚持“铁腕治污”,继续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和“庐南环保行”专项行动,加快老城区三级污水支管网建设,力争5年内老城区全贯通。加大矿山整治和生态修复工作力度,关停矿山41家,实施修复5处。扎实开展违法违规用地和闲置土地清理,为经济发展提供用地保障。

八、着力提升服务效能,实现环境优化新突破。继续开展“百名干部万人评”和“两问、两整治”活动,强化结果运用。继续推行并联审批,创新服务方式,建设全省一流、全国服务标准化中心。积极探索服务型政府运行模式,狠抓工作落实,严格落实限时办结制,提升行政效能。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daodoc.com】

第20篇:陕西省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规划(—)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强法治 政府建设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

陕政发 〔2011〕27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陕西省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规划(2011—2015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陕西省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五月三日

陕西省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规划

(2011—2015年)

《陕西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五年规划(2006—2010年)》实施以来,全省各级行政机关统筹安排,精心组织,狠抓落实,较好地完成了推进依法行政的工作任务,法治政府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显著增强,制度建设质量明显提高,行政决策水平不断提高,行政行为进一步规范,行政监督制度不断创新完善,政府自身建设日益加强。为进一步推进我省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根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规划。

一、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在巩固成效的基础上,抓住重点难点问题,以创新体制机制为突破口,以提高制度建设质量、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保障法律法规执行为着力点,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为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省和全省经济综合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生态环境保护上台阶提供法治保障。

2基本目标。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基本建立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法律、法规、规章得到全面正确实施,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进一步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得到妥善解决,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平等享受的权利得到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得到切实维护,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二、突出重点,改进方式,提高制度建设质量 3突出制度建设重点。围绕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科学发展,维护公平正义,突出地方特色,加强重点领域的立法和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根据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重点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公共服务、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加快西部大开发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等方面的立法和规范性文件制定。坚持立法项目公开征集和调研论证制度,集中民智、民意。探索建立规范性文件制定立项制度,增强制度建设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4提高制度建设质量。改进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起草方式,继续推进法制机构组织起草、委托起草和社会招标起草等方式,加快建立法制工作者、行政管理工作者和专家学者相结合的法案起草模式。扩大公众参与政府立法、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有效途径,建立健全公开征求意见、听证、专家咨询论证、意见采纳情况说明等制度,保证人民群众的意见得到充分的表达和尊重,合理诉求、合法利益得到充分体现,使制度建设符合客观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推进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实施后评估,法制机构及主要负责执行的部门应当根据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实施情况,适时对实施效果、经济社会效益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评估并加强评估成果的运用,为提高制度建设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探索开展政府立法成本效益分析。

5落实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管理制度。完善政府规章清理机制,每隔5年组织一次全面清理,对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与上位法相抵触或者不一致、相互之间明显不协调的政府规章,及时修改或者废止。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有效期制度,制发规范性文件要明确有效期,到期自动失效。需要继续执行的,经组织评估后重新发布实施。坚持“逢文必审”,所有涉法涉权文件必须经过合法性审查,未经审查或者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发布实施。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依法及时备案、严格审查,未经备案审查的,不得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逐步推行规范性文件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发布制度。

三、完善行政决策机制,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 6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制度。2012年前,各级行政机关要制定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必经程序。要科学合理界定重大行政决策范围,明确各级行政机关的决策权限,细化决策流程、规则。增强行政决策公开透明度,探索政府常务会议公众旁听制度。

7完善公众参与行政决策机制。作出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行政决策,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特别是要听取和尊重相关人群的意见。进一步健全机制,扩大公众在重大行政决策的设计、选择、完善、执行等各个环节的参与度,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进一步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做到制度化、规范化,防止流于形式、走过场。明确应当听证的决策事项范围,建立科学公正的听证代表遴选制度,提高听证参加人的广泛性。听证前要全面准确真实公开听证事项的信息,对听证意见的采纳情况要说明理由并予公开和反馈,听证结果作为行政决策的重要依据。探索建立政府购买专业服务制度,提高行政决策科学性。 8加快建立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凡是有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等决策事项,都要进行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评估。建立部门论证、专家咨询、公众参与、专业机构测评相结合的风险评估机制,通过舆情跟踪、抽样调查、重点走访、会商分析等方式,对决策可能引发的社会稳定、环境、经济等方面的风险进行科学预测、综合研判,确定风险等级。风险评估结果要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作出决策的同时,应制定风险化解处置预案。

9加强重大行政决策的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重大决策实施后,决策机关和具体执行机关要及时跟踪决策实施情况,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了解各方面对决策实施的反映及意见建议,全面评估决策执行情况和经济、社会效果,根据评估结果,按程序及时对决策进行调整、修正和完善。严格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对超越法定权限、违反法定程序进行行政决策的行为以及决策失误的,依法追究责任人责任。

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推进文明公正执法

10严格依法履行行政职能。依法规范政府机构设置、部门职责确定,实现机构编制管理法制化。各级政府所属部门的“三定”规定应当经过法律审核,做到部门职责与其执行的法律法规相一致。各级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法律法规及国家政策在本行政区域的正确有效实施,着力提高行政执行力,切实解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各级行政机关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职权,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依据,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要严格依法行使权力,全面正确履行职责,既不能越权乱作为,也不能失职不作为。

11健全社会管理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社会管理及创新,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职责,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培育、规范和管理。加快发展独立公正、规范运行的社会组织,鼓励、引导社会组织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各级政府要充分保障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权利,严禁干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自治范围内的事情,不得要求群众自治组织承担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履行的职责,形成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结合的良性互动机制。

12继续探索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立法进程,进一步规范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2013年前,在所有设区市实行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到2015年,每个设区市至少有一半县城实行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推进行政执法部门的综合执法工作,深化文化、农业、水利、商务等部门的综合执法改革试点。进一步明确上下级之间行政执法权限、范围,下移行政执法重心,提高基层执法能力,直接面对群众的具体执法任务主要由县级行政执法机关承担,努力解决多层执法问题。继续深化扩大县级政府经济管理权限工作。

13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2011年,全省各级政府完成第五批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项目。落实行政许可目录管理制度,实现动态管理,确保行政许可项目合法。加强行政服务中心(政务大厅)建设,到2013年,省、市、县政府建立行政服务中心(政务大厅),符合条件的行政审批事项都要实行集中办理和“一站式”服务。各级政府要理顺行政服务中心(政务大厅)的管理体制,行政审批事项的主管部门要充分授权,提高现场办结率。改革行政审批方式,推广网上审批、并联审批、联合审批等方式,提高审批效率。加强对行政审批行为的监督,2013年前建立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

14继续深化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实行行政执法依据动态管理,各级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颁布、修改、废止情况,及时调整行政执法依据,明确执法职权、机构、岗位及人员,报本级政府法制机构备案,并向社会公开。落实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制度,加强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管理,及时查处无资格主体进行行政执法的行为。坚持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行政执法部门应当把案卷评查作为常规化工作,认真组织评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进一步规范行政裁量权,要根据立法目的和合法合理原则,对法律、法规、规章授予的行政裁量权,逐条进行梳理,细化适用条件和执法幅度,制定规范的裁量标准。2012年在全省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实行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

15加强行政执法程序建设。各级行政机关要强化程序意识,严格依程序办事。行政执法部门要对所执行的法律、法规、规章进一步完善适用规则,细化执法流程,保障程序公正。2013年前,制定《陕西省行政执法程序规定》。 16改进行政执法方式。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处置与疏导结合,积极运用行政指导、行政合同、行政奖励等执法方式,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坚持文明执法、人性化执法,不得粗暴对待当事人,不得侵害执法对象的人格尊严。

17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落实行政执法持证上岗制度,严格行政执法人员的资格审核和法律考试,审核或者考试不合格的不予颁发行政执法证件。规范全省行政执法证件,严禁持无效证件执法。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法律培训制度,每人每年培训时间不少于40小时。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教育、管理,狠抓执法纪律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法律素质、文明素养、执法技能。在全省开展行政执法先进单位和优秀行政执法人员评选活动。

18完善行政执法财政保障体系。严格财政预算管理,保证经费的足额拨付,特别要落实和保障基层行政执法部门的经费,为依法行政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和罚缴分离制度,各级政府要确定罚款代收机构,实行罚缴分离,除规定可以当场收缴的罚款外,一律由当事人到指定的代收机构缴纳。各级财政部门要严格执行规定,不得以任何形式返还或者变相返还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财政部门要建立和完善行政赔偿费用管理制度,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依法给予赔偿或者补偿。

五、推进政务公开,提升服务水平

19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不断扩大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及时、准确、全面、具体地公开政府信息。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实现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外的政府信息全部向社会公开。健全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相关制度,完善受理、审查、处理、答复等环节的工作程序,对人民群众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在法定时限内予以答复,对不予公开的要说明理由。

20推进办事公开。所有面向社会服务的政府部门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依法在办公场所公开办事依据、条件、流程、办理机构和人员、收费标准等信息,并将办事结果通过适当方式进行公开。有关行政机关要依法规范和监督医院、学校、公交、公用等公共企事业单位的办事公开,重点公开岗位职责、服务承诺、收费项目、工作规范、办事纪律、监督渠道,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利的服务。 21拓宽政务公开方式。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到2013年,建成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实现省市县政府及部门网络互联,实现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各级行政机关要扩大网上办公范围,建立便民服务、交流互动平台,方便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查询、办事、提出意见建议。

六、加强衔接协调,依法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 22完善行政调解和仲裁制度。明确行政调解的范围,进一步完善工作程序,创新工作方式,充分发挥行政调解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作用。健全行政调解机制,建立起政府负总责、政府法制机构牵头、各职能部门为主体的行政调解工作体制。推动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联动,到2015年基本形成三位一体的大调解格局。大力推行仲裁制度,加强对仲裁的指导,充分发挥仲裁在解决民间纠纷中的作用。

23进一步加强行政复议工作。扩大行政复议制度的影响力,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在化解行政纠纷中的主渠道作用,引导相对人通过行政复议维护合法权益。各级行政机关要进一步加强行政复议机构建设,配备3名以上专职工作人员,提供必需的办案条件和经费,保证行政复议工作依法开展。建立行政复议责令受理及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行政复议受理活动的监督,坚决纠正无正当理由不受理行政复议行为,保障行政复议渠道畅通。改进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方式,综合运用书面审查、实地调查、听证、和解、调解等手段,提高办案质量,切实做到定纷止争、案结事了。推进行政复议人员职业化建设,实行行政复议人员资格管理制度。探索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复议权工作,进行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 24继续加强信访工作。健全信访案件受理、复查、复核制度,抓好重大信访事项的督查督办。切实落实信访工作评议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推动信访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相衔接,依法分流信访诉求,引导当事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25加快应急体系建设。完善公共卫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安全生产、公共安全等重大事件的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建成集中领导、统一指挥、结构完整、功能全面、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体制。坚持专业化与社会化结合,加快综合性应急队伍建设,加强培训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大应急管理投入,完善应急保障体系建设。重视舆情特别是网络舆情的应对和处置,要落实责任部门和人员,加强对舆情的监测、分析、研判和引导,及时回应民声民意,把矛盾解决在萌芽和初始状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七、健全监督体系,严格责任追究

26自觉接受监督。各级行政机关要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报告工作,依法报备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听取其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自觉接受人民法院依据《行政诉讼法》实施的监督,对行政诉讼案件要积极出庭应诉,对人民法院生效的行政判决和裁定要依法履行,对人民法院的司法建议要认真研究落实,采取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逐步推行重大行政案件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2012年前,各级行政机关都要建立投诉举报处理制度,对人民群众检举、新闻媒体反映的问题进行认真调查核实,及时依法作出处理,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和舆论监督。

27加强专门监督。审计、监察等部门要依法全面履行监督职责。审计部门要着力加强财政预算执行审计、重大投资项目审计、金融审计、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等工作,加强社会保障基金、住房公积金、扶贫救灾等公共资金的专项审计。监察部门要加强执法监察,积极推进行政问责和绩效管理监察,提高行政效能,严肃查处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失职渎职、违法行政、损害群众利益等行为,追究违法违纪人员的责任,保障政令畅通。 28强化行政机关内部层级监督。加大《陕西省依法行政监督办法》执行力度,制定相关配套制度,进一步完善监督程序,提高监督效能。各级行政机关要切实加强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政府法制机构要严格履行职责,组织好依法行政的监督,要在开展依法行政全面检查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监督方式,依法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地区、重点工作的监督。对影响重大的问题,要及时组织调查,依法进行处理。继续加强依法行政监督队伍、特邀监督员队伍建设。 29严格行政问责。严格执行行政监察法、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和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严格责任追究,做到有错必纠,有责必问。制定《陕西省行政问责办法》,确定问责主体,明确问责范围,规范问责程序,使行政问责制度化、常态化。

八、加强组织领导,保障任务落实

30加强推进依法行政的组织领导。强化行政首长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建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依法行政领导协调机制。各级政府要把依法行政任务与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考核。县级以上政府要依据本规划制订本级政府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规划,每年确定重点工作任务,对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作出具体安排部署。要及时研究解决推进依法行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每年至少听取2次依法行政工作汇报。落实依法行政年度报告制度,县级以上政府每年要向同级党委、人大常委会和上一级政府报告推进依法行政情况,政府部门每年要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部门报告推进依法行政情况。上级行政机关要认真审查下级行政机关的推进依法行政情况报告,提出改进工作的指导意见。

31着力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落实领导干部法律学习培训制度,县级以上政府每年组织3次以上的领导干部集体学法,省政府每年举办依法行政培训班或者研讨班,用4年左右时间完成对市县政府领导干部的依法行政轮训,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要把依法行政纳入行政学院、干部培训基地的教学内容。建立领导干部任职前依法行政情况考察和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对拟任行政机关领导职务的干部,任职前要考察其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情况,并进行法律知识考试,考察和测试情况应当作为任职依据。要重视提拔使用依法行政意识强,善于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优秀干部。 32严格依法行政考核。各级政府要把依法行政考核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根据本规划和年度依法行政重点任务,设定操作性强的考核指标,严格进行考核。对推进依法行政成效明显的地区和部门要进行表彰奖励,对推进工作不力、存在问题较多的要通报批评、责令改正。各级行政执法部门要着力抓好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工作,听取社会各界特别是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执法的评价和意见,评议考核结果要作为行政执法人员奖励惩处、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 33加强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县级以上政府及其部门要善于发挥法制机构在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中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作用。坚持政府法制机构主要负责人列席常务会议制度。进一步加强法制机构建设,以适应法治政府建设的艰巨任务。要加大对法制干部的培养、使用和交流力度,重视提拔政治素质高、法律素养好、工作能力强的法制干部。政府法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要努力提高新形势下做好政府法制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忠实履行职责,当好政府或者部门领导的参谋、助手和顾问。 34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要带头学法、守法、用法,做好表率。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要精心组织普法活动,采取有效方式方法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切实增强公民依法理性维护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形成崇尚法律、信奉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良好社会氛围。

政府岗位职责规划
《政府岗位职责规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