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岗位职责

微生物技术岗位职责(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6-27 08:34:59 来源:岗位职责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微生物检验科岗位职责

微生物实验室岗位职责

实验室主任职责

1.负责本科室的业务和行政管理工作。

2.制定本科室各类业务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协调完成各项检测任务,提高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拓展业务。

3.负责安排与监督指导科室检测工作,复核检测报告,监督检测资料整理归档。

4.监督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实施,对本检验室进行考核。5.完成领导下达的工作任务。

安全监督员职责

1.严格按照SOP文件做好检验人员的个人安全防护监督及人员健康监测,保证检验人员在工作期间无生物安全事故发生。2.管理所有个人防护装备及救护用品。

3.定期进行实验室安全巡查,对实验室生物安全、水、电、气、消防及防盗安全进行检查并做好巡查记录,及时提出纠正意见并监督实施。

质量监督员职责

1.监督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检测人员汇报,做好书面记录,提出纠正要求并进行跟踪验证。

2.监督本实验室检验方法、规程和操作规范的有效性和正确使用。定期检查环境条件、仪器设备、质控图等记录是否符合要求。当质量监督员发现检测人员使用了不正确标准,操作不当,环境条

1 件不符合时,有权暂停检测工作,并要求有关人员进行纠正。

检验员职责

1.按SOP文件开展检测工作,如实填写检验原始记录,正确报告,按时完成检测任务,保证检测数据诚实准确。2.积极参加人员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3.当检测设备、环境条件等不符合要求时,有权暂时不进行检测活动。

设备管理员职责

1.负责职责范围内所有使用仪器设备的保管和日常维护,熟习其性能及操作规范。

2.负责仪器购置申请、建立档案、维护记录、定期检查和报废申请工作,做好使用、维护及报废记录。

试剂耗材管理员职责

1.做好试剂耗材的申购、验收、保管、分发、登记工作。2.做好各种耗材的入库登记和使用情况记录。

3.对各类耗材应科学分类科学管理,建立电子档案,便于查找,努力为检验人员做好服务工作。

样品接收员职责

1、负责检查待接受样品包装是否完整,样本数量、质量是否符合检验要求。

2、负责核实样品送检单的内容。

3、负责做好接收登记,并标记本实验室统一编号放置待检。

样品保管员职责

1、负责检查样品入库时是否包装完好、样品标记是否明显并清点样品数量,核实无误后,登记入库。

2、保持样品存放的环境条件符合样品储存要求。

3、样品保管要做好防水、防火、防盗工作。

菌(毒)株保管员职责

1、负责保管菌(毒)株保藏设备的钥匙。

2、按照《菌(毒)株管理制度》对实验室所保存菌(毒)株进行保存、传代、使用、鉴定。

3、发生生物安全应急事件(菌株被盗、遗失、泄露、感染等情况)时,立即向生物安全负责人或科室负责人进行汇报。

报告审核与签发员职责

1、负责检验报告的审核与签发。

2、熟知检验项目操作规程,熟知检验报告格式、内容以及报告相关要求,能对检验结果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科学的解释。

推荐第2篇:微生物检验科岗位职责

微生物实验室岗位职责

1.2.3.4.5.1.2.3.

实验室主任职责

负责本科室的业务和行政管理工作。

制定本科室各类业务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协调完成各项检测任务,提高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拓展业务。 负责安排与监督指导科室检测工作,复核检测报告,监督检测资料整理归档。 监督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实施,对本检验室进行考核。 完成领导下达的工作任务。

安全监督员职责

严格按照SOP文件做好检验人员的个人安全防护监督及人员健康监测,保证检验人员在工作期间无生物安全事故发生。 管理所有个人防护装备及救护用品。

定期进行实验室安全巡查,对实验室生物安全、水、电、气、消防及防盗安全进行检查并做好巡查记录,及时提出纠正意见并监督实施。

质量监督员职责

监督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检测人员汇报,做好书面记录,提出纠正要求并进行跟踪验证。

监督本实验室检验方法、规程和操作规范的有效性和正确使用。定期检查环境条件、仪器设备、质控图等记录是否符合要求。当质量监督员发现检测人员使用了不正确标准,操作不当,环境条件不符合时,有权暂停检测工作,并要求有关人员进行纠正。

检验员职责

按SOP文件开展检测工作,如实填写检验原始记录,正确报告,按时完成检测任务,保证检测数据诚实准确。

积极参加人员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当检测设备、环境条件等不符合要求时,有权暂时不进行检测活动。

设备管理员职责

负责职责范围内所有使用仪器设备的保管和日常维护,熟习其性能及操作规范。

负责仪器购置申请、建立档案、维护记录、定期检查和报废申请工作,做好使用、维护及报废记录。

文档管理员职责

应严守保密制度,不得随意复制和散发检验报告结果,不得泄露原始数据,不得做损害检测者的事。

对各类资料应科学分类科学管理,标识清楚,方便索引,便于查找,努力为检验人员做好技术服务工作。

对过期资料的销毁应严格履行报批手续并造册登记存档。 1.2.

1.2.3.1.2.

1.2.3.

试剂耗材管理员职责

1.做好试剂耗材的申购、验收、保管、分发、登记工作。2.做好各种耗材的入库登记和使用情况记录。

3.对各类耗材应科学分类科学管理,建立电子档案,便于查找,努力为检验人员做好服务工作。

样品接收员职责

1、负责检查待接受样品包装是否完整,样本数量、质量是否符合检验要求。

2、负责核实样品送检单的内容。

3、负责做好接收登记,并标记本实验室统一编号放置待检。

样品保管员职责

1、负责检查样品入库时是否包装完好、样品标记是否明显并清点样品数量,核实无误后,登记入库。

2、保持样品存放的环境条件符合样品储存要求。

3、样品保管要做好防水、防火、防盗工作。

样品运输员职责

1、负责样品的运输、转运、送达,保证样品运输过程中样品的完好,做好样品的交接手续。

2、必须参加生物安全培训班,并获得合格证书。

3、必须严格遵守WHO提出的分级包装系统。

菌(毒)株保管员职责

1、负责保管菌(毒)株保藏设备的钥匙。

2、按照《菌(毒)株管理制度》对实验室所保存菌(毒)株进行保存、传代、使用、鉴定。

3、发生生物安全应急事件(菌株被盗、遗失、泄露、感染等情况)时,立即向生物安全负责人或科室负责人进行汇报。

报告审核与签发员职责

1、负责检验报告的审核与签发。

2、熟知检验项目操作规程,熟知检验报告格式、内容以及报告相关要求,能对检验结果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科学的解释。

报告编制员职责

1、负责编制结果报告。

2、熟练掌握编制结果报告程序、内容、格式和其它相关要求。

3、熟练掌握编制结果报告软件。

4、保证所编制的结果报告内容的正确性。

推荐第3篇:微生物检验员岗位职责

1.负责微生物限度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

2.负责包装材料质量检査并出具检验报告。

3.负责工艺用水监测、洁净度监控。

4.负责卫检室现场管理。

5.负责相关岗位操作规程等文件的起草。

6.完成主管临时交办的工作。

推荐第4篇:微生物检测技术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病原微生物:感染人、动植物,导致疾病发生的有害微生物。

2无菌操作:用于防止微生物进入人体组织或其它无菌范围的操作技术称为无菌操作 3灭菌:用物理和化学方法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的方法

4菌落总数:指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所得1g或1mL检样中所含细菌菌落的总数。

5大肠菌群:寄居于人及温血动物肠道内的肠居菌,随大便排出体外。食品中大肠菌群数越多,说明食品受粪便污染的程度越大。

6 微生物: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某些藻类。

7微生物检测:基于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利用微生物实验技术,根据各类产品卫生标准的要求,研究产品中微生物的种类、性质、活动规律等,用以判断环境、产品等卫生质量的一门应用技术。

8 菌落:将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经18∽24小时培养,长出肉眼可见的来源于一个细胞的细菌集团。

9 荚膜:在某些细菌细胞外壁外存在着一层松散透明、厚度不定的胶状物质叫荚膜。 10消毒: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FF。

填空简答

1饮用水的微生物检测

大肠菌群是指示水质受粪便污染的指示菌,细菌总数指示水体受污染物污染的情况。我国GB5749-8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生活饮用水细菌总数每毫升不得超过100个,大肠菌群每升不得超过3个。

2 培养基的分类(按物理性质):液体、固体、半固体、脱水培养基

3病毒的组成:核酸和蛋白质

4 革兰氏染色:阴红阳紫 5 细菌特殊结构的功能:

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鞭毛菌在液体环境下可自由移动,速度迅速,抗原性 1化学趋向性运动,有助于细菌向营养物质处前进,而逃离有害物质.

2.与细菌致病性相关

3.可用以细菌的鉴定和分类

菌毛:菌毛是在某些细菌表面存在着一种比鞭毛更细、更短而直硬的丝状物,须用电镜观察。特点是:细、短、直、硬、多,菌毛与细菌运动无关,根据形态、结构和功能,可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两类。前者与细菌吸附和侵染宿主有关,后者为中空管子,与传递遗传物质有关。

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耐热性、抗逆性强(抗热、抗辐射、抗化学物质和抗静水压等能力)

荚膜:①抗吞噬作用②黏附作用③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④抗干燥作用⑤当缺乏营养时,荚膜可被利用作碳源和能源,有的荚膜还可作氮源。

6 肺炎双球菌:光滑型(简称S型) 产生荚膜,有毒;粗糙型(简称R型)不产生荚膜,无毒。 7 芽孢:抗逆性强

8疯牛病

牛海绵状脑病(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 BSE),又称疯牛病,是一种侵犯牛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的致命性疾病,由一种非常规的病毒——朊病毒(Prion)引起的一种亚

急性海绵状脑病,这类病还包括绵羊的搔痒病、人的克-雅氏病(Creutzfeldt-Jakob Syndrome , CJD) (又称早老痴呆症)、库鲁病以及最近发现的致死性家庭性失眠症等等。

朊病毒是一类非正常的病毒,它不含有通常病毒所含有的核酸,而是一种不含核酸仅有蛋白质的蛋白感染因子。

朊病毒属于亚病毒,亚病毒包括:类、拟、朊病毒三类。

9 人类三大流行病原:

10 线虫(原生、无脊椎动物动物)分类:包括自由生活线虫(海洋、淡水和土壤中)和危害植物的病原线虫

11 人类病原真菌的分类:

1)浅部真菌:侵犯皮肤、毛发、指甲,为慢性,顽固性,但影响身体较小;

2)深部真菌:可侵犯全身内脏,严重的可引起死亡。

3)此外,有些真菌寄生于粮食、饲料、食品中,能产生毒素引起中毒性真菌病。12原核微生物常见类群

1) 真细菌: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

2) 古生菌 13真菌类群

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半知菌亚门

14 细菌的基本形态

细菌的种类虽然很多,但其基本形态只有三种:球菌(葡萄球菌、双球菌、链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杆菌、螺旋菌(弧菌和螺菌)。 15 病毒的分类

1)按感染的对象分

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昆虫病毒及真菌病毒,另外尚有亚病毒——类病毒(Viroids)拟病毒(Virusoid)和朊病毒(Prion)。

2)按遗传物质分类分

DNA病毒和RNA病毒两大类

(噬菌体寄生于细菌中病毒的总称。)

16 高压蒸汽灭菌指标: 0.10MPa,121℃,20min左右

17 纯种分离的技术方法

1)固体培养基纯种分离技术:① 稀释倒平板法;② 涂布平板法 ③平板划线分离法;④稀释摇管法——厌氧微生物的分离

2)液体培养基纯种分离技术——稀释法(不可靠)

3)单细胞(孢子)分离——显微分离

4)选择培养: ① 选择平板培养② 富集培养

问答题

1、微生物有益方面

1)微生物与粮食增产

固氮、解磷、解钾、生长激素、分解大分子碳源等促生产功能,抗病虫害。

2)微生物与能源供应

产乙醇、产甲烷、分解长链烃或脂肪酸为短链燃料,微生物电池、微生物采油。

3)微生物与资源开发

发酵产乙醇、丙酮、水杨酸等化工产品。

4)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微生物修复:重金属、降解塑胶废品、净化污水、监测环境污染等。

5)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生物制品:菌苗、疫苗、类毒素等;

代谢产物:胰岛素、白细胞介素、干扰素、链激酶及青霉素等抗生素。

2、微生物有害方面

1)人类疾病

1347年,鼠疫造成欧洲约2500万人死亡。

2)动植物疾病,降低食物产量及品质

1843-1847年,欧洲马铃薯晚疫病,饿死100万人,164万逃往北美。

3)污染水源、加工食品、医药

完达山刺五加致死事件、太湖蓝藻污染等。

4) 破坏人类生活用品

家具、化妆品等损害、污染

3样品采集的原则

1)根据检验目的、样品特点、批量、检验方法、微生物的危害程度等确定采样方案。

2)采样、保存、运输、接收过程应遵循无菌操作程序,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持样品的原有状态,防止样品中原有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变化(避免采样引入新的污染或者对微生物的杀灭因子)。

3)采样要讲究方法、有代表性,不同的样品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某些特殊样品。

4) 注意采样时间和种类:一般原则是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和临床表现,确定采样时间和标本种类。

5)注意生物安全:采样中避免造成人员感染、标本和环境的污染。采用防护装备,注意安全操作和安全包装样品。

6)样品的包装、密封标志要明确,以备查询。(用于卫生质量评价的样品,应标明样品名称、编号、采样时间、采样量、采样者、检测项目等。)

利用某一特定微生物特有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若有条带,则说明待测样品中含有目的菌,且目的菌的含量与条带的亮度呈正相关;若无条带,则说明待测样品中无目的菌。

5 微生物检验的任务

1)研究各类产品的样品采集、运送、保存以及预处理方法,提高检出率。

2)根据各类产品的卫生标准要求,选择适合不同产品、针对不同检测目标的最佳检测方法,探讨影响产品卫生质量的有关微生物的检测、鉴定程序以及相关质量控制措施;利用微生物检验技术,正确进行各类样品的检验。

3)正确进行影响产品卫生质量的有关微生物的快速检测方法、自动化仪器的使用,并认真进行检验结果的分析和试验方法的评价。

4)及时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并及时准确地进行结果报告。

5)对影响产品卫生质量及人类健康的相关环境的微生物进行调查、分析与质量控制。

6 微生物的特点:个体小、比表面大;分布广、种类多;代谢强、繁殖快;易变异、抗性强 7 科赫法则:①分离、纯化单菌落;②分别接种寄主;③从致病寄主分离出相应菌株 8 微生物检测的意义

1) 衡量动植物性产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判定被检产品能否食用的科学依据。

2) 可以判断产品加工环境卫生状况,对产品被微生物污染的程度作出正确的评价,为各项

卫生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提供传染病和人类、动物和食物中毒的防治措施。

3) “预防为主”:可以有效地防止或者减少食物中毒、人畜共患病的发生,保障人民的身

体健康。

4) 对提高产品质量、避免经济损失、保证出口等方面具有政治上和经济上的重要意义。 *微生物检测与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目的:发现、检出和鉴定有害微生物、昆虫、杂草等,作为出证或检疫处理的依据。 外来有害生物爆发的因素:天敌、环境、寄主、潜在危害的认识(人为因素)。

关系:植物检疫的一部分,主要负责检测引起植物病害的微生物,防治病原物的进入或流出,保证农林园艺业安全。

设计题

病原微生物采集、分离、鉴定方案

推荐第5篇:微生物检验技术总结

微生物检验技术总结

一.名词解释

1.微生物:一群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必须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低等生物体。

2.细菌:是一类体积微小,结构简单,以二分裂的方式繁殖,对抗生素敏感的原核细胞型单细胞微生物。

3.细菌的生化反应:利用生化试验检测细菌对各类基质的代谢作用及其代谢产物的试验方法。

4.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当菌体死亡崩解后,才可释放到菌体外。5.外毒素:是由革兰阳性菌及部分革兰阴性在生活过程中合成并可释放到菌体外的毒性蛋白质,毒性强而且有高度的选择性。

6.抗生素:是由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抑制或杀灭某些其他微生物和肿瘤细胞的微量生物活性物质。

7.正常菌群: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体表及其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上呼吸道、口腔、泌尿生殖)都有一定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寄生,这些微生物通常对人体是无害的,甚至有益,

8.条件致病菌: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但在特定条件下能引起疾病的菌群,称为条件致病或机会致病菌。

9.菌群失调:是指宿主某些部位正常菌群中各菌群之间的比例发生了大幅度的变化,由生理性组合转变为病理性组合的状态。

10.消毒;是指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

11.灭菌:是指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病源微生物、非病源微生物、和细菌芽孢)的方法

12.无菌:是指没有活的微生物存在。

13.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其他操作对象的方法, 二.填空题

1.微生物的类型:非细胞性微生物(病毒),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菌、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

真核细胞性微生物(真菌) 2.寄居于人类的微生物可分为:(1)正常微生物群或正常菌群(2)条件致病微生物(3)病源微生物

3.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特有组分

a) 磷壁酸;由核糖醇和甘油残基经磷酸二酯键交联而成的多聚物。 b) 磷壁酸功能:抗原性强,是阳性菌表面重要抗原(分型),并与细菌的黏附(致病)有关。

c) 表面蛋白:致病和抗原性有关。 4.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特殊组成

 外膜:位于肽聚糖层外,由内向外依次为: 脂蛋白、脂质双层、脂多糖 5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特殊组成

脂蛋白:外膜最内层,连接肽聚糖和外膜层。

脂质双层:结构类似细胞膜,中间镶嵌有外膜蛋白——孔蛋白

6、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特殊组成

 脂多糖:由脂质A、核心多糖和O-特异多糖组成,又称细菌内毒素。——外膜最外层  周浆间隙 膜磷壁酸

G+ 菌细胞壁

壁磷壁酸

特殊结构

表面蛋白:SPA、M蛋白

G-

脂质双分子层

特殊结构

脂蛋白

类脂A:毒性部分

(外膜)

脂多糖(LPS,内毒素):

核心多糖:属和组特异

特异多糖:种和型特异

7.。革兰阴、阳性细菌细胞壁的比较

 特征

革兰阳性

革兰阴性  肽聚糖层次

15 ~50

1~2  化学组成

肽聚糖

外膜

磷壁酸

肽聚糖

 厚度

(20~80nm)

(10~15nm)  外膜

有  周浆间隙

存在于某些菌种

存在于全部菌种  孔蛋白

有  分子渗透性

高渗透性

低渗透性 8.细胞壁的功能

1.维持细菌细胞固有外形,保护细菌。2.和细菌细胞膜共同完成物质的交换。

3.细胞壁上的多种抗原决定簇,决定了抗原性。

9.细菌L型

 即细胞壁缺陷细菌,细胞壁部分或完全缺陷的细菌

 革兰阳性菌的L型细菌称为原生质体,必须在高渗环境中才可存活。  革兰阴性菌的L型称原生质球,因其肽聚糖层受损后外膜仍存在,在低渗环境中仍有一定的抵抗力。

10.细菌L型特性

 染色性发生改变,多为革兰阴性。  形态发生改变,呈多形性。  仅能在高渗环境中存活

 菌落表现为:油煎蛋样、颗粒样、丝状 11.荚膜的功能

1、抗吞噬作用,与毒力有关。

2、抗有害物质损伤作用。

3、具有粘附作用,有助于细

菌的定植(和致病有关)

4、鉴定细菌

5、免疫原性

6、抗干燥作用

12.细菌的特殊结构  鞭毛

 附着于多种细菌(如大多数杆菌、少数球菌、全部弧菌及螺菌)菌体上的细长而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

 分为单毛菌、双毛菌、丛毛菌、周毛菌

 菌毛(详见后述)

 比鞭毛更为纤细、短而直的丝状蛋白附属物。  分为普通菌毛、性菌毛

13.芽胞的功能和作用

1.对热力、干燥、辐射、化学消毒剂等具有强大抵抗力;2.可以是否杀死芽胞作为物品消毒灭菌判断效果的指标;

3.芽胞在菌体的位置和直径大小随菌种不同有 助于细菌鉴别。 14.细菌的菌毛(Ⅰ)

 化学成分:菌毛蛋白,具有抗原性。  功能:

普通菌毛:是一种粘附结构,

又称定植抗原,

与致病性有关。

性菌毛:接合时传递遗传物质

推荐第6篇:微生物科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微生物科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2015年6月3日

微生物科主任职责

1、在主管院长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微生物检验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

2、制定本科的工作计划,经主管院长审批后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上报。

3、督促本科各级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做好登记、统计和消毒隔离工作,正确使用菌种、毒株、剧毒药品和器材,申签药品和器材请领、报销。经常检查安全措施、严防差错事故。

4、参加部分微生物检验工作,并检查科内人员检验质量,开展质量控制工作。

5、负责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意见,搞好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及临床教学。

6、制定本科人员轮转和值班。

7、制定本科的科研规划、检查进度,总结经验、学习使用国内外新技术,不断改进各种检验方法。

8、经常与临床科室联系、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主任、副主任技师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微生物检验、教学、科研工作。

2、参加部分微生物检验工作,并检查科内人员检验质量,开展质量控制工作。

3、开展科研、担负教学工作,指导进修、实习人员的学习,做好科室各类人员的培养提高工作。

4、协助科主任制定本科的科研规划,督促实施、学习使用国内外新技术,不断改进各种检验方法。

主管检验师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指导下进行工作。

2、亲自参加检验,并指导检验师进行工作,核对检验结果,负责特殊检验的技术操作和特殊试剂的配置、鉴定、检查,校正检验仪器、试剂,严防差错事故,解决业务上疑难问题。

3、负责菌种、剧毒药品、贵重药品的管理和检验材料的请领、报销工作。

4、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改进检验方法,不断开展新项目,提高检验质量。

5、负责临床教学,搞好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

6、负责开展对本专业质量控制工作。

检验师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上级检验师指导下,担负各种检验工作。

2、收集和采集检验标本,发送检验报告单。在上级检验师的指导下进行特殊检验。

3、认真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随时核对检验结果,严防差错事故。

4、负责检验药品、器材的请领、保管,检验试剂的配置和培养基的制备,做好登记、统计工作。领取及保管检验用的药品器材,并填写消耗表。

5、担负一定检验器材的洗刷,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推荐第7篇:技术岗位职责

技术岗位职责

1、项目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技术政策、规范及标准,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全面负责本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具体指导项目内业技术员、质量总监(质检员)工作。

2、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学习并贯彻执行各项技术政策、技术规程、规范、标准和技术管理制度、组织技术人员熟悉施工图纸、参加施工调查、图纸会审及设计变更。

3、主持编制本项目施工组织设计、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计量方案和特殊部位的专项方案,并审核分包商所提供的施工方案,督促其执行总体方案。

4、负责向项目管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督促指导技术、质量人员严格按方案、作业指导书等进行操作检查,指导项目开展QC小组活动。

5、指导督促各施工班组的技术、质量检查,并负责对施工方案的落实情况及时进行技术复核。

6、组织或参加隐蔽工程验收和分部分项工程、单位工程质量的评定工作。

7、负责项目技术资料管理,指导督促技术人员整理变更设计报告、办理施工技术文件、施工档案、资料,绘制竣工图,负责组织竣工档案资料立卷、归档工作。

8、负责工程项目的技术开发和技术推广,督促技术人员进行资料收集、整理、保管工作,并负责撰写施工技术总结。

9、完成项目经理交办的其它任务。

2、内业技术员岗位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技术政策、规范及标准,在项目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的领导下,参加本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

2、熟悉施工图纸,参加施工调查、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同时办理有关记录及会签工作。

3、参加编制本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量方案和特殊部位的专项方案。

4、负责办理工程设计修改和技术修改和技术变更核定手续,并及时下发到有关人员手中,参加隐蔽工程的验收,处理工程施工中的一般技术问题。

5、负责整理变更设计报告,办理施工技术文件,施工档案、资料,绘制竣工图,负责办理竣工档案资料立卷,归档工作,参加项目技术总结工作。

6、参加工程项目的技术开发和技术推广计划的编制与实施工作,并负责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及上报工作。

7、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3、资料员岗位职责

1、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负责对项目形成的各门类不同档案资料进行收集、鉴定、保管、利用等工作。

2、根据(档案法)或公司有关档案分类规则进行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编目、统计、借阅和保管工作。

3、认真执行保密制度,严格履行档案借阅手续,确保档案安全,做好档案的“人防”工作,经常检查档案保管状况,对破损及变质的档案及时修补。

4、及时催收、鉴定、协助整理相关部门各门类不同的文件资料,做好立卷归档工作。

5、项目竣工后档案归档,并及时移交公司档案室保存。

6、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任务。

4、测量员岗位职责

1、掌握工程测量技术规范,掌握测量仪器的性能、各项参数,负责项目具体测量工作。

2、建立测量仪器台帐,加强仪器保养、使用、自检工作,防止仪器损坏,定期对所使用的仪器进行自检,自检记录妥善保管。

3、负责制订项目测量方案和执行测量、测量的管理实施办法。

4、负责开工前的测量交接工作和复测工作,形成测量成果,施工期间的控制网布设、施工放样、测量技术资料交底等工作,保证工程项目正常施工。

5、负责贯通测量、竣工交接测量等;纠正施工期间的测量偏差,参与测量事故分析。

6、负责测量原始记录的整理,内业资料的编制工作,保存测量记录,履行签字手续。

7、完成其他未列测量工作任务。

5、试验员岗位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及上级有关政策、标准和规范中有关实施的规定和质量评定标准。负责现场的原材料、半成品的(抽样)试验检验工作。

2、熟悉各种原材料、半成品的取样、送检及有关现场试验工作,做好现场砂石含水量,砼坍落度、砂浆稠度等的测定及砼、砂浆试块的成型和养护,并做好相应的原始记录。

3、熟悉各种材料的性能指标及试验方法,掌握所用仪器设备的性能,制定试验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等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做好有关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4、负责现场砼砂浆等配合比的试验工作,协助项目内业技术员搞好有关试验检验资料的管理工作,确保资料及时、准确、真实、完整。

5、全面负责施工现场的计量工作,预防和处理原材料、半成品试验质量事故,对不合格材料、半成品及时通知项目经理及其它有关人员进行处理。

6、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任务。

推荐第8篇:IT技术岗位职责

it技术员岗位职责 1.认真贯彻公司的网络部署,制订公司网络相关制度及应急处理办法。 2.负责保证公司网络制度的贯彻实施,维护公司利益。 3.负责对各部门申请的网络设备审查,检测及申请。 4.负责对公司项目故障设备进行检测、处理、维修等工作,并做好相关登记。 5.保证公司网络的安全可靠性。做好公司及各项目监控中心的病毒防治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进行。

6.负责公司各服务器的安装、配置、维护,并做好相关更新,记录。 7.负责公司管理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数据的备份与恢复,发现故障及时修复,并分析故障原因,杜绝事故隐患。 8.负责做好网络的保密工作,正确运用防火墙技术、加密技术、口令管理、用户账号管理方式,完善网络安全。

9.负责主要信息资源的日常备份,为数据安全提供保障。 10.培训公司的网络用户,对新入网的员工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和帮助。 11.监控、管理、维护公司网络的相关设备、设施及通讯线路,确保公司网络的正常运转。

12.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篇二:it技术员岗位职责 it岗位职责 it软件技术员: 1.软件项目交付期,配合外包公司软件工程师进行软件的实施和稳定性测试 ,并对各个功能模块提出完善性建议;

2.对景区现有的智慧管理系统进行日常维护、问题修复; 4.配合软件工程师完成监控系统架构设计和软件编程,负责定义相关接口协议; 5.持续总结智慧管理实施经验、形成项目知识文档,并进行内部知识共享; 6.对智慧管理系统的实用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 it硬件技术员:

1.与智慧景区相关人员配合完成硬件系统及线路的修改、测试以满足功能需求; 2.配合施工单位完成景区内部硬件设备的埋线布点工作,熟悉景区内部的线路走向、交换机的汇聚点、指挥中心的线路布置情况; 3.协助软件工程师及时有效地处理景区智慧管理系统软硬件上的问题; 4.为所需部门人员提供相关的专业技术支持; 5.负责指挥中心电脑及相关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解决或处理软硬件故障,保障设备的完好运行;

it硬件技术员工作流程: 1.操作系统状态监控

每天登陆系统查看系统运行的负荷如何,有无报错日志或报警日志。 2.操作系统故障排除

依据操作系统故障日志分析出现该报警或报错的原因,从而解决问题,保证操作系统的高可用性。

3.服务器状态确认

服务器上除了跑着操作系统,必然会安装一些应用程序或数据库,每天需要查看系统上运行着的应用程序或数据库状态是否正常。 4.备份

数据库备份和恢复,一般来说只要给数据库制定了备份策略它会自己备份,

负责需要监控备份任务是否执行了 5.服务器调优 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各种设备及系统状态会有所下降,有能力的可以对操作系统及数据库进行性能调优,保证系统处于一个最佳状态。 7.日常线路的检查 每星期对园区的线路做一次检查,确保线路出现问题隐患及时处理,做好对应急突发事件的准备。

8.篇三:it技术支持岗位职责 it技术支持岗位职责

职位描述: 岗位职责:

1执行和反馈本部或经营本部的各个新、旧系统上线或升级工作,并推动实施。 2维护地区分布式系统及数据库、定期对数据库数据进行清理和备份,保证数据库稳定运行,并向用户数据报表需求或相应的数据提取。 3收集各部门为提高工作效率或工作质量而提出的各类意见或建议,分析需求可行性,从而协助需求部门完成需求的提交。 4定期检查和分析全区所有it软件硬件设备资产及配置标准,并提供相应的服务支持和优化建议,保证设备在各岗位稳定、高效的运行,5制定各系统或网络的应急方案,定期进行应急方案的测试、优化应急或灾备系统性能,落实和监控网络使用相关规定,制定和完善建设标准并及时同步相应工作指引。 6根据公司信息安全相关规定,维护和优化域、桌面管控相关系统,病毒、isa、wsus等相关系统,保证信息安全工作能全面落实和监控,并定期对其进行分析做出相应的工作调整。

7提供弱电技术的诊断和技术指导8规范和监控全区所有用户的使用习惯、系统可用性能、设备使用流程,定期进行应急方案的测试; 9培训全区所有用户,以提高其it技能、规范系统操作,形成良好的信息安全意识,以保证工作高效、有序的进行;

公司信息资产得到良好的安全保证。 10根据集团相关制度,细化和执行全区用户相关it资产、岗位软件硬件配置标准; 11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朝阳【wlsh0908】整理

岗位要求:

1、计算机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

2、具有工作经验者优先(择优录取?

3、工作踏实、认真、肯干肯学。

朝阳【wlsh0908】整理篇四:it技术经理岗位职责

岗位: 技术部主管

岗位职责:

作为技术部责任人,主管公司技术部相关工作:

负责公司的技术项目管理:组织人员配合企划部进行项目的评估;根据项目情况制定开发计划并实施,对于项目的进度进行跟踪,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项目完成后,进行成果物质量确认;组织人员支持公司市场活动。

负责公司项目的信息收集。

负责公司项目的产品企划的技术支持。

负责公司项目的市场活动的技术支持。

负责公司项目的技术交流。

负责公司的技术培训。

负责公司it方面制度的制定及实施 负责公司it方面财务的计划,执行。

负责组织公司知识库的建立。

负责部门人员的管理和工作指导。

负责向上级领导汇报部门工作。

负责技术部的各项日常事务管理,处理部门突发事件。

协助上级领导制定公司it方面发展规划,并负责具体实施。负责制定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

审核公司的技术资料。

审核公司的技术培训资料。

根据公司发展方向,收集和整理国内外相关信息,汇报相关发展。

提出公司可执行的项目计划,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其他职责:

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事项。

协助同事完成与有益于公司发展的其它事项。 7月份工作计划:

针对疲劳检测项目与产品提供方进行沟通;掌握产品开发的进展。

针对网络字体合作项目与产品提供方进行沟通,了解产品的市场活动计划,根据对方的授权政策,考虑我们是否对其向h公司推荐。

针对国内手机预装软件项目根据赵总与h公司的交流结果进一步处理。

进行公司现有项目的支持:ocr等;

进行公司日常办公的it支持:网站等;

根据公司发展方向,收集和整理国内外相关信息,汇报相关发展。

根据公司发展方向,提出公司可执行的项目计划,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ipad手机点菜系统的开发(研讨中,是否进行需要领导明确指示)篇五:it部岗位职责

信息部职责范围

一、负责总部和各分店网络的建设和发展规划,实施网络扩容和技术升级。

二、负责总部和各分店网络的日常运行管理工作,包括:

1、配置服务器和网络设备,合理规划网段,搞好用户管理。

2、对网络设备进行保养维护,及时解决系统故障,保证系统连续正常运行。

3、维护网络安全运行,不断完善网络安全措施,及时排除各种网上攻击的隐患。

三、面向总部和各分店提供网络支持服务,负责组织推进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四、全面负责网站的建设,对外开展各项internet 服务,搞好总部网页制作维护工作。

五、为基于总部和各分店网络的管理系统建设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和技术支持。

六、负责总部与各分店的网络连接及维护工作。

七、面向总部和各分店提供网络技术及应用的培训。

信息部经理岗位职责

一、制定总部和各分店网络建设及网络发展总体规划,组织并实施。

二、统筹总部和各分店网络建设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及相应规章制度的建立,并负责

实施和监督执行。

三、制定信息部日常工作计划,安排并管理信息部的日常工作。

四、全面掌握各种交换设备和服务器的安装、配置技术,管理交换设备和服务

器的密码,处理各种网络设备的突发故障。

五、沟通信息部与上级之间、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

六、引导总部和各分店信息化的建设。

七、确定网络安全及资源共享策略。

网络管理员岗位职责

一、全面规划总部和各分店网络ip 分配策略,负责总部和各分店网络ip 地址分配。

二、负责交换机、集线器、路由器、电话、配线架、网线、接插件等

的维护和管理。

三、监视网络运行,调整网络参数,调度网络资源,保持网络

安全、稳定、畅通。

四、负责计算机网络资料的整理和归档。

五、保管网络拓扑图、网络接线表、设备规格及配置单、网络管理记录、网络

运行记录、网络检修记录等网络资料。

六、每年对计算机网络的效能进行评价,提出网络结构、网络技术和网络管理

的改进措施。

七、总部网站的管理及更新。

系统管理员岗位职责

一、负责总部和各分店电脑的维护和维修

二、服务器及数据库管理日常维护工作: 1.服务器的日常维护,保证服务器正常运行。 2.定期进行数据库备份并做好记录,保证会员卡管理系统的数据安全。 3.检查各业务数据的质量,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垃圾数据。

三、解决各业务系统使用中的系统故障。保证个业务系统正常运行。

四、负责总部和各分店新上业务系统的安装和培训。

推荐第9篇:检验员四级 微生物检验技术+答案

微生物检验技术

一、判断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 1.微生物可分为细菌、放线菌、霉菌和酵母菌四大类。(×) 2.具有荚膜的肺炎双球菌其毒力强。( √ )

3.食用前将食品充分加热可以防止一些食物中毒的发生。( √ ) 4.细菌在不同生长条件下,形态可能有变化。( √ )

5.根据细菌所含DNA的不同,可以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 菌两大类。( × )

6.所有细菌仅需20~30分钟即可繁殖一代。( × )

7.菌落是指一群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集团。(× ) 8.大肠杆菌是食品和饮用水卫生检验的指示菌,(× ) 9.真菌进化程度高于细菌,所以真菌为多细胞的微生物。(× ) 10.在微生物中,只有霉菌才能以菌丝体的形式进行生长。( ×) 11.酵母菌是一种多细胞的微生物。( ×)

12.霉菌主要是通过产生各种有性孢子进行繁殖的。(× )

13.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霉菌的菌落较大,比较湿润粘稠,不透明,呈现或紧或松的蜘蛛网状、绒毛状或棉絮状。(× )

14.霉菌往往在干燥的环境中大量生长繁殖,有较强的陆生型。(× ) 15.微生物营养物质中氮源的功能是:提供氮素和能量来源。(× )

16.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单纯扩散是利用浓度差,从浓度低的向浓度高的进行扩散。(× )

17.任何微生物培养基中均需含有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和水分等五种营养物质。(× )

18.微生物在生命活动中需要的能量主要是通过生物氧化而获得。(√ )

19.微生物的分解代谢就是将复杂的大分子物质降解成小分子的可溶性物质。(√ )

20.微生物的酶具有特殊的催化能力。可以在发酵工艺上利用任何一种酶来进行生产。(× )

21.细菌生长达到稳定期,菌体生长速度等于零,细菌停止生长。(× ) 22.不断加温可以增加细菌的生物化学反应速率和细菌的生长速度。(× ) 23.食品的主要营养成分各不相同,造成腐败变质的微生物却基本相同。(× ) 24.根据食品pH值范围,可将食品划分为酸性食品和碱性食品。(× )

25.结合水是以物理引力吸附在大分子物质上,不能作为溶剂或参与化学反应,因此也不能被微生物利用。(√ )

26.微生物有嗜冷、嗜温、嗜热型,而每一群微生物又各有其最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 )

27.渗透压与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有一定关系。少数的耐盐菌、嗜盐菌、耐糖菌、嗜糖菌可在多糖或多盐的食品中生存。(× )

28.水在食品加工中是不可缺少的,水源或输水管道、水箱发生污染,有可能造成食品的微生物污染蔓延。(√ )

29.空气的含菌量与空气的含尘量呈非线性关系。(× )

30.用于盛放易腐败食品的容器,不经清洗和消毒而连续使用,很容易引起食品的交叉污染。(√ ) 31.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微生物的数量一般出现明显的上升的趋势。(× ) 32.食品被产毒霉菌菌株污染,就能检测出霉菌毒素。(× ) 33.快速风干比缓慢风干对防止产生黄曲霉素有力。(√ )

34.微生物检验接种是指将微生物的纯种或含有微生物的材料转移到适于它生长繁殖的人工培养基上或活的生物体被的过程。(√ )

35.微生物检验倾注接种方法是取少许纯菌或少许含菌材料(一般是液体材料)。先放入无菌的培养皿中,而后倾入已溶化并冷却至40℃左右含有琼脂的灭菌培养基上,使它与含菌材料均匀混合后,冷却至凝固。(× )

36.微生物检验时,对已打开包装但未使用完的器皿,可以重新包装好留待下次使用。(× )

37.所有的微生物培养时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

38.细菌检验的培养基中加入胆盐可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以有利于革兰氏阴性菌的生长。(√ )

39.在制备某些微生物检验培养基时需加入一些煌绿、玫瑰红酸、孟加拉红等物质作为培养基的指示剂。(× )

40.微生物检验培养基可根据配方,称量于适当大小的烧杯中,由于其中干粉易吸潮,故称量时要迅速。(√ )

41.消毒是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方法杀死微生物的过程。(× )

42.由于微生物体积很小,细胞又较透明,不易观察到其形态,故必须借助于染色的方法使菌体着色,增加与背景的明暗对比,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较为清楚地观察其个体形态和部分结构。(√ )

43.微生物染色的染料按其组成成分可以分为自然染料和人工染料。(× ) 44.微生物染色时按照所用染料种类的不同,可把染色法分为单染色法、复染色法和特殊染色法。(√ )

45.G+细菌经革兰氏染色菌体呈红色。(× )

46.微生物实验室布局应采用单方向工作流程,避免交叉污染。(√ )

47.无菌室的无菌程度测定方法:将已制备好的3~5个琼脂平皿放置在无菌室工作位置的左中右等处,并开盖暴露15min,然后倒置于36℃培养箱培养24小时,取出观察。(× )

48.用于微生物检验所采的样品必须有代表性,按检验目的采取相应的采样方法。(√ )

49.微生物检验的采样方法,重量法通常用于采集中样,拭子法用于采集一定面积的样品。(√ )

50.微生物检验采样时,散装食品的采样是无菌采样器采集5倍或以上检验单位的样品,放入无菌容器内,总量应满足微生物指标检验的要求。(√ ) 51.微生物检验采样时,盛样容器的标签上必须标明样品名称和样品顺序号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

52.微生物检验样品制备的全部过程均应遵循无菌操作程序。开启样品容器前,先将容器表面擦干净,然后用75%酒精消毒开启部位及其周围。(√ ) 53.微生物检验时,含有二氧化碳的液体检验前,应用无菌操作程序先将液体倒入小瓶中,然后覆盖纱布,轻轻振摇,使气体完全逸出。(× ) 54.食品加工设备卫生检验的样品采集方法有称量法、刷子刷洗法。(× ) 55.表面擦拭法采样检出的活菌总数不高,同时常导致检验的结果不一致。所以需二人共同进行采样工作。(√ ) 56.食品加工环节卫生检验,如在清洁消毒或加工前后各取一份样品,对卫生管理的评估更适合。(√ )

57.空气中霉菌检验是为了防止霉菌孢子引起皮癣、鹅口疮、过敏性哮喘等疾病,以及对物品的污染。(× )

58.菌落总数测定是用来判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及其卫生质量,它反映食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以便对被检食品做出适当的卫生学评价。(√ )

59.具备培养微生物的设备即能满足菌落总数检验的需要。(× ) 60.菌落总数检验所用的培养基时营养琼脂培养基。(× )

61.菌落总数检验在制10倍递增稀释液时,每递增稀释一次即用1支10ml灭菌吸管。(× ) 62.菌落总数培养时,如果样品中可能含有在琼脂培养基表面弥漫生长的菌落时,可在倾注凝固后的琼脂表面覆盖一薄层琼脂培养基,凝固后翻转平板,按培养条件培养。(√ )

63.菌落总数报告时,若只有一个稀释度平板上的菌落数在适宜计数范围内,计算两个平板菌落数的平均值,再将平均值乘以相应稀释倍数,作为每克(或毫升)中菌落总数结果。(√ )

64.大肠菌群是一群在36℃条件下培养24h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 )

65.大肠菌群检验所用恒温培养箱的温度是37℃±1℃。(× ) 66.大肠菌群检验中所用的盐酸浓度是10mol/L。( × )

67.大肠菌群检验初发酵的程序是:检样制备→10倍系列稀释→选择任意三个稀释度接种大肠菌群初发酵肉汤管。(× )

68.大肠菌群检验时样品均液的pH应用盐酸或氢氧化钠调节至中性。(√ ) 69.大肠菌群初发酵使用的培养基是月桂基胰蛋白胨肉汤。(× ) 70.霉菌和酵母菌检验时,橡胶乳头和洗耳球是必备的实验材料。(√ ) 71.食品中霉菌和酵母菌检验的稀释液与细菌检验的稀释液完全相同。(× ) 72.霉菌和酵母菌的检验程序与细菌检验程序相同。(× )

73.霉菌、酵母菌检验样液加入后,将冷至46℃左右的培养基注入平皿约15ml,并转动平皿,混合均匀。(× )

74.霉菌、酵母菌计数的稀释度选择及菌落报告方式可参考国标的菌落总数检验方法。(√ )

一、单项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 1.一部分微生物与人类形成共生的关系,在自然界达到( C ) A、动态平衡 B、数量增多 C、生态平衡 D、数量减少

2.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除了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外,还有( D ) A、土壤污染 B、水源污染 C、空气污染 D、生物性污染 3.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理由是( D )

A、简单的二分裂方式繁殖 B、单细胞生物 C、较其它生物小得多 D、核外无核膜包裹,核内无核仁

4.(C )不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结构成分。 A、DNA B、RNA C、脂肪 D、蛋白质 5.用纳米作为度量单位的微生物是(A ) A、病毒 B、霉菌 C、酵母菌 D、细菌 6.食品微生物检验的目的就是要为生产出安全、卫生、( C )的食品提供科学依据。

A、美观 B、美味 C、符合标准 D、营养丰富

7.由微生物引起食品变质的基本条件是食品特性、环境条件、以及(C )。 A、人员因素 B、加工因素 C、微生物的种类及数量 D、以上都是 8.螺旋菌按其弯曲程度不同分为螺菌、(D )和螺旋体。 A、长杆菌 B、短杆菌 C、球菌 D、弧菌 9.细菌的基本形态是球菌、杆菌和(C )。

A、葡萄球菌 B、放线菌 C、螺旋菌 D、芽孢菌

10.细菌的细胞结构必须用光学显微镜的( C )才能观察清楚。 A、低倍镜 B、高倍镜 C、油镜 D、聚光镜 11.球菌的直径一般约在(B )之间。 A、(0.5~2)nm B、(0.5~2)um C、(0.5~2)mm D、(0.5~2)cm 12.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D )。

A、蛋白质 B、磷脂 C、几丁质 D、肽聚糖

13.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细胞内外一些物质的(B )。

A、存储遗传信息 B、交换渗透 C、传递遗传信息 D、维持细胞外形 14.因为( D ),所以芽孢不是细菌的繁殖体。

A、绝大多数产生芽孢的细菌为革兰式阳性细菌 B、不是所有细菌都产生芽孢 C、芽孢只在体外产生 D、一个芽孢发芽只能生成一个菌体 15.细菌芽胞内的耐热性物质是( D )。

A、二氨基庚二酸 B、N—乙酰胞壁酸 C、β—羟基丁酸 D、2,6—吡啶二羧酸

16.细菌常以(B )进行繁殖。

A、断裂增殖 B、二分裂法 C、通过孢子 D、通过芽孢 17.细菌与其它生物相比,繁殖速度快。这主要是因为( B ),有利于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A、食谱杂、分布广 B、体积小、表面积大 C、结构简单、种类多 D、适应强、易变异

18.有芽孢的细菌菌落表面表现为(C )。

A、湿润透明 B、湿润光滑 C、干燥皱折 D、隆起皱折 19.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不会出现的现象是(C )。

A、使培养基浑浊 B、在液体表面形成膜 C、可能形成菌落 D、出现沉淀 20.在自然界中,微生物的种类繁多,其中(C )分布最广。 A、真菌 B、霉菌 C、细菌 D、病毒

21.真菌没有叶绿素,因而不能利用(D )通过光合作用来制作食物,靠寄生或腐生生存。

22.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 B )不属于真菌的特点。

A、没有叶绿素 B、没有完整的细胞核构造 C、无根、茎、叶分化 D、能通过有性或无性繁殖 23.酵母菌的基本形态为(A )。

A、卵形 B、杆形 C、方形 D、弧形 24.酵母菌和霉菌通常生长在( A )。

A、室温下 B、37℃ C、55℃ D、这些都不是 25.霉菌菌丝由分支或(B )的菌丝组成。 A、不分裂 B、不分支 C、分裂 D、分离 26.霉菌菌丝分为无隔膜和有(D )两种。 A、荚膜 B、菌膜 C、细胞膜 D、隔膜 27.酵母菌的繁殖方法主要是(D )。

A、孢子 B、断裂增殖 C、二分裂法 D、芽殖

28.霉菌的繁殖方式多样,但( C )不属于霉菌的繁殖方法。 A、断裂增殖 B、有性孢子 C、芽殖 D、无性孢子 29.酵母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时,(B )是不应该出现的现象。 A、变浑浊 B、不同色泽 C、产生沉淀 D、形成菌膜 30.酵母菌比较不易在(D )中生长繁殖。 A、水果 B、蜜饯 C、蔬菜 D、肉类

31.微生物常会引起食物变质,但(C )在传统发酵及近代发酵工业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A、细菌 B、蓝细菌 C、霉菌 D、放线菌 32.磷酸盐缓冲液、(C )等,是实验中常用的无机盐。 A、牛肉膏 B、葡萄糖 C、氯化钠 D、蛋白胨 33.微生物在渗透酶和提供能量的前提下,将体外的营养物质逆浓度运送至体内,这就是(C )的作用。

A、单纯扩散 B、促进扩散 C、主动运输 D、基团移位 34.营养物质最后必须透过(B )才能被微生物吸收。 A、细胞壁 B、细胞膜 C、核质体 D、渗透酶 35.微生物中(A )属于自养型微生物。

A、蓝细菌 B、霉菌 C、腐生菌 D、寄生菌

36.微生物的氧化作用可根据最终电子受体的性质,分为有氧呼吸作用、无氧呼吸作用和(C )三种。

A、氧化作用 B、代谢作用 C、发酵作用 D、渗透酶作用 37.微生物体内的能量转变就是( B )

A、新陈代谢 B、能量代谢 C、氧化作用 D、发酵作用 38.微生物必须通过胞外酶把蛋白质分解成(C ),才能被吸收利用。 A、丙酮酸 B、脂肪酶 C、氨基酸 D、乳酸

39.酶是由活的微生物体产生的、具有特殊催化能力和高度( B )的蛋白质。 A、统一性 B、专一性 C、稳定性 D、系统性

40.微生物代谢的调节,实际上就是控制酶的(D )和活性的变化。 A、种类 B、质量 C、能量 D、数量 41.外毒素是主要化学组成是(B )。

A、脂质 B、蛋白质 C、肽聚糖 D、脂多糖 42.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能产生毒素,(C )不属于细菌内毒素的主要化学组成。 A、磷脂 B、脂多糖 C、蛋白质 D、脂蛋白 43.菌体最佳收获期是在( C )。

A、延迟期 B、对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 44.大多数细菌、放线菌和霉菌都属于(B )。

A、厌氧微生物 B、需氧微生物 C、兼性厌氧微生物 D、微需氧微生物 45.食品中含有蛋白质、糖类、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 A )等,这正契合了微生物生长的需要。

A、水 B、葡萄糖 C、钙 D、磷

46.肉、鱼等食品容易受到(C )分解能力很强的变形杆菌、青霉等微生物的污染。

A、脂肪 B、糖类 C、蛋白质 D、明胶 47.腌菜、酸泡菜是( B )微生物发酵制成的。 A、大肠杆菌 B、乳酸菌 C、霉菌 D、细菌

48.酸性食品的腐败变质主要是由(C )和霉菌引起的。 A、芽孢杆菌 B、乳酸菌 C、酵母菌 D、细菌

49.食品的Aw值在0.60以下,则认为(D )不能生长。 A、细菌 B、霉菌 C、酵母菌 D、微生物 50.将食品贮存在6.5℃环境中有利(A )生长。 A、嗜冷菌 B、嗜温菌 C、耐温菌 D、耐冷菌

51.高温微生物造成的食品变质主要为分解(C )而引起。 A、脂肪 B、蛋白质 C、糖类 D、有机物

52.当食品中糖或盐的浓度越高,渗透压就越大,食品的Aw值则(B )。 A、越大 B、越小 C、一样 D、不一定

53.酵母菌和霉菌一般能耐受较高的渗透压,常引起糖浆、(C )、果汁等高糖食品的变质。

A、水果 B、饮料 C、果酱 D、奶酪

54.一般来讲,在有氧的环境中,食品变质速度( D )。 A、减慢 B、不变 C、不一定 D、加快

55.把含水量少的脱水食品放在湿度大的地方,表面的水分(B )。 A、缓慢增加 B、迅速增加 C、不会增加 D、迅速减少

56.相当一部分食品的原料都来自田地,而土壤素有( D )的“大本营”之说。 A、蛋白质 B、矿物质 C、维生素 D、微生物

57.土壤中的(A )相对于其他微生物而言,所占比率最高,危害最大。 A、细菌 B、酵母菌 C、霉菌 D、放线菌

58、水在食品加工中是不可缺少的,它是食品的( C )、清洗、冷却、冰冻等生产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

A、消毒 B、灭菌 C、配料 D、卫生

59.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QS)中对(A )用水有严格要求。 A、工业 B、农业 C、民用 D、军用 60.空气中常见的微生物主要是(C )、耐紫外线的革兰氏阳性球菌、芽孢杆菌以及酵母菌、霉菌的孢子等。

A、耐酸 B、耐冷 C、耐干燥 D、耐热

61.空气中的微生物与土壤和污水中的微生物相比( B )。 A、数量多,分布极不均匀 B、数量少,分布极不均匀 C、数量多,分布均匀 D、数量少,分布均匀 62.食品制造储藏的场所是鼠、蝇、蟑螂等动物出没的场所,这些动物体表及(B )均有大量微生物,经常是微生物的传播者。 A、口腔 B、消化道 C、毛发 D、肢体

63.食品在加工前,原料大多营养丰富,在自然界中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加之运输、储藏等原因,很容易造成微生物的(A )。 A、繁殖 B、减少 C、死亡 D、休眠 64.食品在加工过程中,要进行(A )、加热或灭菌等工艺操作过程。这些操作过程若正常进行,可以使食品达到无菌或菌群减少的状态。 A、清洗 B、分级 C、拣选 D、包装

65.企业的卫生管理包括环境卫生、生产设备卫生、食品从业人员卫生以及食品的(D )、销售、运输等环节的卫生。 A、加热 B、灭菌 C、采购 D、储藏

66.真空或充氮包装,可以减弱(B )的生长。

A、厌氧腐败微生物 B、需氧腐败微生物 C、耐氧腐败微生物 D、需养兼性厌氧微生物

67.反映粪便污染程度的指示菌是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B )。 A、志贺氏菌 B、大肠杆菌 C、沙门氏菌 D、变形杆菌 68.霉菌毒素通常具有(B )、无抗原性,主要侵害实质器官的特点。 A、耐低温 B、耐高温 C、耐碱 D、耐酸

69.人畜一次性摄入含有大量霉菌毒素的食物,往往会发生(C )中毒,长期少量摄入会发生慢性中毒。

A、爆发性 B、慢性 C、急性 D、多发性 70.通常产生毒素的霉菌种类有:黄曲霉、(A )、镰刀菌等中的一些种类。 A、青霉 B、根霉 C、毛霉 D、黑曲霉

71.食品中为防止霉菌生长和毒素产生,通常采取驱除( B )的方法。 A、CO2 B、O2 C、N2 D、H2 72.(A )不是食品工艺中霉菌毒素去除法。

A、煮沸法 B、活性炭法 C、酸性白土法 D、微生物去毒 73.微生物检验常用的分离工具有:接种钩、接种圈和(A )等。 A、接种针 B、玻璃平板 C、三角烧瓶 D、试管

74.接种针常用于微生物检验操作时的(D )接种方法。 A、涂布 B、倾注 C、划线 D、穿刺

75.微生物检验常用的接种和分离方法有点值、穿刺、浸洗和(B )等方法。 A、标定 B、涂布 C、滴定 D、中和

76.微生物检验接种食品样品前,先用肥皂洗手,然后用(B )酒精棉球将手擦干净。

A.100% B.75% C.50% D.95% 77.微生物检验在接种前,接种环应经火焰烧灼全部金属丝,可一边转动接种柄一边慢慢地来回通过火焰(B )。 A.二次 B.三次 C.四次 D.一次

78.微生物培养时用焦性没食子酸、磷等用以( C )。

A.除去氢气 B.除去二氧化碳 C.吸收氧气以除氧 D.降低氧化还原电位 79.用于细菌检验的半固体培养基的琼脂加入量为(D )%。 A.0.5~1.0 B.0.5~0.8 C.0.1~0.5 D.0.2~0.5 80.微生物检验培养基中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酚红、中性红、溴甲酚紫、煌绿和(A )等。

A.甲基红 B.美兰 C.孟加拉红 D.伊红

81.琼脂其本身并无营养价值,但是应用最广的凝固剂。但多次反复融化,其凝固性会( C )。 A.增加 B.不变 C.降低 D.消失

82.配制微生物检验培养基分装三角瓶时,以不超过三角瓶容积的( A )为宜。 A.2/3 B.1/3 C.1/2 D.3/5 83.灭菌是杀灭物体中或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繁殖体和(B )的过程。 A.荚膜 B.芽孢 C.鞭毛 D.菌毛

84.干热灭菌法一般是把待灭菌的物品包装后,放入干躁箱中加热至(A )。 A.160℃,维持2h B.170℃,维持2h C.180℃,维持2h D.160℃,维持4h 85.(D )是能损伤细菌外膜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A.福尔马林 B.结晶紫 C.漂白粉 D.新洁尔灭 86.甲醛通常适用于(D )。

A.室内喷雾消毒地面 B.擦洗被污染的桌 C.排泄物 D.空气熏蒸消毒(无菌室)。

87.影响灭菌与消毒的因素有很多,最主要是(B )、微生物污染程度、温度、湿度的影响尤为重要。

A.微生物所依附的介质 B.微生物的特性 C.消毒剂剂量的大小 D.酸碱度

88.待灭菌的物品中含菌数越多时,灭菌越是(D )。 A.显著 B.容易 C.好 D.困难

89.微生物染色时酸性物质对于(C )染料较易吸附,且吸附作用稳固。 A.中性 B.酸性 C.碱性 D.弱酸性

90.微生物染色的染料按其电离后染料离子所带电荷的性质,分为酸性染料、碱性染料、(B )燃料和单纯燃料四大类。

A.简单 B.中性(复合) C.天然 D.人工(合成) 91.微生物染色时一般常用碱性染料进行单染色,如(B )、孔雀绿、碱性复红、结晶紫等。

A.品红 B.美兰 C.胭脂红 D.煌绿 92.微生物单染色的基本步骤是( A )。

A.涂片、固定、染色、水洗 B.涂片、染色、水洗、固定 C.涂片、染色、固定、水洗 D.涂片、水洗、固定、染色

93.革兰氏染色法将细菌分为G+G-两大类,这是由他们的( D )结构和组成不同决定的。

A.鞭毛 B.细胞质 C.细胞膜 D.细胞壁 94.革兰氏染色应选用(A )的菌染色。

A.幼龄期 B.成熟期 C.生长期 D.成长期

95.实验设备应放置于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便于维护、清洁、消毒和校准,并保持(C )的工作状态。

A.整洁 B.良好 C.整洁与良好 D.正常

96.无菌室的要求:无菌室(包括缓冲间、传递窗)每3m2的面积应配备一根功率为( B )瓦的紫外线灯 A.25 B.30 C.40 D.60 97.安装在无菌室内的紫外线灯应无灯罩,灯管距离地面不得超过(C )m。 A.2.0 B.2.2 C.2.5 D.2.8 98.无菌室用的紫外线灯管每隔(B )需用酒精棉球擦拭,清洁灯管表面。以免影响紫外线的穿透力。

A.1周 B.两周 C.一月 D.二月

99.无菌室每次使用前后应用紫外线灭菌灯消毒,照射时间不低于(A )min。关闭紫外线灯30min后才能进入。 A.30 B.45 C.60 D.130 100.无菌室霉菌较多时,先用5%石炭酸全面喷洒室内,再用( A )熏蒸。 A.甲醛 B.乳酸 C.甲醛和乳酸交替 D.丙二醇溶液 101.无菌室细菌较多时,可采用(C )熏蒸。

A.甲醛 B.乳酸 C.甲醛和乳酸交替 D.丙二醇溶液

102.微生物检验采样后,为防止样品中原有微生物的( D )发生变化,样品在保存和运送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措施。 A.种类 B.特性 C.大小 D.数量

103.微生物检验样品的中样式从样品(A )取得的混合样品。 A.各部分 B.一部分 C.大部分 D.指定部分 104.微生物检验样品的大样是指(B )样品。 A.一部分 B.一整批 C.全部 D.一件

105.微生物检验采样时,即食类预包装食品按(A )取样,取的是最小零售预包装。

A.相同批次 B.不同批次 C.相同原料 D.不同班次

106.微生物检验采样时,非即食类预包装小于500g的固态食品的取样,是取相同批次的(A )零售预包装。采样总量应满足微生物指标检验的要求. A.最小 B.最大 C.相同 D.类似

107.微生物检验采样时,盛样容器的标签应( D )、清楚。 A.清洁 B.清晰 C.整洁 D.完整 108.微生物检验采样时,采样标签应(B ),具防水性,字迹不会被擦掉或脱色。 A.固定 B.牢固 C.稳固 D.耐久磨损 109.微生物检验采样后,易腐和冷藏样品的运送与保存时,应将样品置于(A )℃环境中(如冰壶)保存。

A.0~4 B.2~5 C.4~8 D.8~10 110.微生物检验采样后,冷冻样品运送与保存时应始终处于冷冻状态。可放入( C )℃以下的冰箱内,也可短时保存在包膜塑料隔热箱内(箱内有干冰可维持在0℃以下)。

A.-20 B.-18 C.-15 D.-10 111.微生物检验时从样品的均质到稀释和接种,相隔时间不应超过( A )。 A.15min B.30min C。45min D.60min 112.微生物检验时,半固体或粘性液体在样品制备时,应将灭菌容器称取混匀后的检样与预热至(D )℃的灭菌稀释液充分振摇混合。 A.35 B.37 C.42 D.45 113.用于微生物检验的奶油、冰淇淋、冰棍和(B )等检验样品制备时,应将称取后的样品与预先置于45℃水浴中的稀释液混合,待溶解后(控制时间在15min内)再按操作程序检验。 A.奶酪 B.糖果 C.酸奶 D.奶粉

114.用于微生物检验的液体样品的制备时以无菌吸管吸取25ml样品,加入置盛有225ml稀释液内,制成1:10的样品均液。饮料和(B )可以直接吸取原液。

A.酱油 B.酒类 C.牛奶 D.糟卤

115.食品加工使用的一般容器和设备的卫生检验,是用一定量(A )反复冲洗与食品接触的表面,采集、收集冲洗液作微生物检验。 A.无菌生理盐水 B.生理盐水 C.无菌营养液 D.营养液

116.生产小用具表面擦拭法采样作菌落检验时,检验结果报告用(D )营养液。 A.cfu/100cm² B.cfu/10cm² C.cfu/1cm² D.cfu/个

117.消毒后原有菌落总数减少( B )以上食品加工环节卫生检验清洁消毒效果评价良好。

A.90% B.80% C.70% D.60% 118.( C )不是空气采样的采样方法。

A.过滤法 B.直接沉降法 C.气流吸附法 D.气流撞击法 119.空气中霉菌检验是为了防止霉菌孢子引起皮癣、鹅口疮、过敏性哮喘等疾病,以及对(D)的污染。

A.环境 B.呼吸道 C.物品 D.食品

120.空气中霉菌检验,可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或(A )琼脂培养基暴露在空气中作直接沉降法检验。

A.玉米 B.血液 C.营养琼脂 D.伊红美兰

121.菌落总数是指在(C )条件下,在中温、一定时间内,在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菌落总数。

A.厌氧 B.微需氧 C.需氧 D.无菌

122.菌落总数检验所用恒温培养箱的温度是(A )。

A.36℃±1℃ B.36℃±2℃ C.42℃±1℃ D.42℃±1℃ 123.菌落总数检验的材料主要有:酒精灯、( B )、吸管、广口瓶或三角瓶等。 A.三角架 B.试管 C.滴定管 D.PH计

124.菌落总数检验所用的稀释液有生理盐水、蒸馏水和(D )等。 A.肉浸液 B.BP缓冲液 C.酵母浸液 D.磷酸盐缓冲液 125.菌落总数检验所用无菌生理盐水的浓度是(B )。 A、0.75% B、0.85% C、85% D、75% 126.菌落总数检验从制备样品匀液到样品接种完毕,全过程不得超过(A )min。 A、15 B、20 C、25 D、30 127.菌落总数检验在样品制备、稀释时,称取25g样品置盛有( C )ml磷酸盐缓冲液的无菌均质杯内均质。 A、175 B、200 C、225 D、250 128.碳酸饮料在做菌落总数检验时,1:10的样品均液是以无菌吸管吸取(C )制备的。

A、1ml样品沿管壁缓慢注于盛有9ml稀释液的无菌试管中 B、10ml样品沿管壁缓慢注于盛有90ml稀释液的无菌试管中 C、25ml样品置盛有225ml稀释液中 D、25ml样品置盛有250ml稀释液中

129.菌落总数检验样液接种后,及时将凉至(C )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倾注平皿,并转动平皿使其混合均匀。

A、40℃ B、44℃ C、46℃ D、48℃

130.水产品的菌落总数检验所用恒温培养的温度是(A )。 A、30℃±1℃ B、30℃±2℃ C、36℃±1℃ D、36±2℃ 131.水产品的菌落总数检验所用恒温培养的时间是(D )。 A、48h±2h B、48h±3h C、72h±2h D、72h±3h 132.菌落计数以菌落形成单位( B )表示。 A、cfu B、CFU C、UFC D、ufc 133.菌落总数计数适当平板上若有蔓延菌落生长,其片状不到平板的一半,而其中一半中菌落分布又很均匀,即可计算(B ),代表一个平板菌落数。 A、其中菌落分布很均匀菌落的总和 B、半个平板后乘以2 C、将片状菌落与分布很均匀菌落相加

D、将两个平板上片状菌落与分布很均匀菌落相加,除以2 134.菌落总数报告时,若有三个连续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在1:10稀释度的菌落是多不可计;在1:100稀释度的菌落是325,330;在1:1000稀释度的菌落是25,28,则样品中菌落数为(A )。

A、27000 B、26500 C、32800 D、30000 135.大肠菌群主要来源于人畜粪便,作为( B )指标评价食品的卫生状况。 A、污染物 B、粪便污染 C、有害物质 D、致病菌

136.大肠菌群作为食品的卫生指标,其意义是推断食品中有否污染(A )的可能。

A、肠道致病菌 B、肠道非致病菌 C、沙门氏菌 D、志贺氏菌 137.大肠菌群检验所用天平的感量是(B )g。 A、1 B、0.1 C、0.01 D、0.001 138.大肠菌群检验初发酵所用的培养基是( A )。 A、LST B、SS C、EMB D、BGLB 139.大肠菌群检验所用的培养基每管应分装( B )ml。 A、5 B、10 C、15 D、20 140.大肠菌群检验复发酵培养时间到,观察颜色变化和导管内是否有气泡产生,如( C )则可以作样品中大肠菌群阳性结果报告。

A、产酸不产气 B、产气不产酸 C、产酸产气 D、不产酸不产气 141.大肠菌群检验样液中和用的盐酸浓度是(A )。 A、1mol/L B、10mol/L C、1% D、10% 142.大肠菌群检验样液中和用的氢氧化钠浓度是(C )。 A、1% B、10% C、1mol/L D、10mol/L 143.大肠菌群检验初发酵肉汤最长培养时间是(C )。 A、24h±2h B、24h±3h C、48h±2h D、48h±3h 144.大肠菌群检验接种处发酵肉汤时每个稀释度接种(B )管初发酵肉汤 A、2 B、3 C、4 D、5 145.大肠菌群检验福发酵试验所用的培养基是(D )。 A、LST B、SS C、EMB D、BGLB 146.大肠菌群检验复发酵试验是在36℃±1℃培养,所需最长时间是(C )观察生长情况。

A、24h±2h B、24h±3h C、48h±2h D、48h±3h 147.大肠菌群检验结果报告,时证实为大肠菌群阳性管数,查MPN检索表,报告( A ) A、每克(或毫升)样品中大肠菌群的MPN值 B、CFU/g C、CFU/ml D、每100克(或毫升)样品中大肠菌群的MPN值 148.大肠菌群检验结果报告时,以(C )(MPN)报告,是对样品或菌密度的估测。

A、最大值 B、最小值 C、最可能数 D、95%的可能数

149.霉菌和酵母菌检验原理是依据霉菌和酵母菌通常在pH低、湿度高、(C )、低温储存等,并含有抗生素的食品中出现而制定的检验方法。 A、高氮低盐 B、高氮低糖 C、高盐高糖 D、低糖低盐

150.霉菌和酵母菌检验的意义是:在某些情况下,霉菌和酵母菌不仅造成食品的腐败变质,有些霉菌还能够合成有毒代谢产物(D )。 A、抗生素 B、内毒素 C、外毒素 D、霉菌毒素 151.霉菌和酵母菌检验所用恒温水浴锅的温度是(A )。

A、45℃±1℃ B、45℃±2℃ C、47℃±1℃ D、47℃±2℃ 152.霉菌和酵母菌检验所用的平板的直径是(C )㎜。 A、50 B、70 C、90 D、110 153.食品中常用于霉菌和酵母菌检验的培养基有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孟加拉红琼脂和(B )培养基等。

A、巧克力平板 B、高盐察氏 C、改良马丁琼脂 D、玫瑰红钠琼脂 154.孟加拉红培养基中添加的孟加拉红具有抑制霉菌菌落的蔓延生长,同时还具有( B )的作用。

A、指示剂 B、抑制细菌 C、显色剂 D、营养素

155.霉菌、酵母菌检验稀释时,根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计,选择2—3个适宜连续稀释度的样品均液,(B )无菌培养皿内。 A、每个稀释度分别吸取1mL样品均液加入两个

B、在进行10倍递增稀释时,每个稀释度分别吸取1mL样品均液加入两个 C、每个稀释度分别吸取1mL样品均液加入一个

D、在进行10倍递增稀释时,每个稀释度分别吸取1mL样品均液加入一个 156.霉菌和酵母菌检验制备样品时,以无菌操作将检样25g(或25mL),放于225 mL稀释液的玻塞三角瓶内,振摇(D )min,即为1:10的稀释液。 A、10 B、15 C、20 D、30 157.霉菌、酵母菌检验稀释时,取1mL1:100稀释液注入含有9mL灭菌水的试管内,振摇试管混合均匀,另换一支1mL灭菌吸管吹吸(D )次,制成1:1000的稀释液。

A、50 B、30 C、10 D、5 158.霉菌、酵母菌检验稀释时,用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0mL,注入另一支无菌空试管中,另用带橡皮乳头的1mL灭菌吸管反复吹吸( B )次。 A、80 B、50 C、30 D、5 159.霉菌、酵母菌检验接种时,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皿,置( B )温箱内培养。

A、20~25℃ B、25~28℃ C、25~30℃ D、28~32℃

160.霉菌、酵母菌检验接种,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皿,置一定温箱内培养,培养时间为(B )。

A、2d后开始观察,共培养4d。 B、3d后开始观察,共培养5d。 C、3d后开始观察,共培养6d。 D、4d后开始观察,共培养7d。

161.霉菌、酵母菌培养过程中菌落观察时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A )散开,造成结果偏高。

A、孢子 B、菌丝 C、鞭毛 D、芽孢

162.霉菌、酵母菌数结果报告时,每克(或毫升)食品中所含数量以( A(ML) 163.霉菌、酵母菌报告时,若有三个连续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霉菌在1:10稀释度的菌落数为多不可计;1:100稀释度的菌落是110,111;在1:1000稀释度的菌落是9,8。则样品中霉菌数为( B )。 A、11100 B、11000 C、11050 D、110

推荐第10篇:微生物检验技术试题真题

1 病例标本送检,一般常规进行的检验包括

A.直接涂片镜检,分离培养,生化反应和血清学试验 B.药敏试验,动物实验,生化反应和血清学试验 C.直接涂片镜检,分离培养,药敏试验,动物试验 D.直接涂片镜检,药敏试验,动物试验和血清学试验 E.染色镜检,药敏试验,动物试验和血清学试验 答案: A 解析:

2 医疗机构污水微生物样品应采集 A.各科室冲洗流入下水道的污水 B.患者使用后流入的污水 C.污水贮存池内的污水

D.该机构污水最终排放口的污水 E.手术室流出的污水 答案: D 解析:

3 能形成草绿色溶血环的细菌是 A.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B.表皮葡萄球菌 C.炭疽杆菌

D.丙型溶血性链球菌 E.嗜血杆菌 答案: A 解析:

4 同一水源,同一时间采集多类检测指标的水样时,应先采集哪项指标的水样 A.挥发性酚 B.金属 C.有机物 D.微生物 E.放射性 答案: D 解析:

5 用于PCR实验的仪器称为 A.色谱仪 B.质谱仪 C.酶标仪 D.紫外透射仪 E.DNA扩增仪 答案: E 解析: 6 PCR是

A.补体结合试验 B.血凝抑制试验 C.聚合酶链反应 D.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E.肥达反应 答案: C 解析:

7 不会使医疗机构污水中总游离余氯结果偏低的因素是 A.水样经强光照射 B.水样经过振荡 C.水样经过高温 D.水样立即检测

E.水样放置一段时间后检测 答案: D

这是2013年微生物检验技术考试原题,因为时间匆忙,刚刚整理完50道题,请考生关注我的空间或者百度“新浪博客 卫生资格考试”,另有复习指导书电子版免费赠!

8 游泳池水细菌总数培是 A.36℃,24h B.37℃,48h C.28℃,24h D.28℃,48h E.44℃,24h 答案: B 解析:

9 醋酸纤维膜电泳主要用于 A.小分子多肽分离 B.抗原或抗体分离 C.免疫球蛋白分离 D.盐的分离 E.糖的分离 答案: C 解析:

10 生活饮用水采样后如不能立即检验,其保存温度和时间为 A.﹣2℃,4h B.﹣4℃,6h C.0℃,4h D.2℃,4h E.4℃,4h 答案: E 解析:

11 在做证实试验时,挑取蜡样芽胞杆菌在选择性培养基上的典型菌落的数目为 A.5个 B.10个 C.15个 D.20个 E.25个 答案: A 解析:

12 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蛋白浓度采用波长是 A.190nm B.220nm C.250nm D.280nm E.300nm 答案: D 解析:

13 高速离心机的转速范围是 A.2000~9000转/分钟 B.5000~10000转/分钟 C.10000~40000转/分钟 D.10000~60000转/分钟 E.8000~50000转/分钟 答案: C 解析:

14 关于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管理,正确的是

A.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在单位应具有相应等级的生物安全实验室 B.生物安全三级,四级实验室应通过国家生物安全认可

C.生物安全一级,二级实验室不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

D.实验室从事与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有关的科研项目,无需生物安全实验室

E.实验结束后,非保藏机构应及时将病原微生物就地销毁或者移交保藏机构保管 答案: 解析:

15 分子筛层析法的原理是 A.凝胶介质形成多孔网状结构 B.介质带电荷不同 C.蛋白质的溶解度不同

D.蛋白质与介质吸附能力不同

E.蛋白质分子与其对应的配体异性结合 答案: A 解析:

16 DNA用EB染色后,用何种光线激发观察 A.目光 B.荧光 C.可见光 D.紫外光 E.激光 答案: D 解析:

17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DNA片段的最佳范围为 A.10bp至50bp B.200bp至50kb C.500bp至100kb D.900bp至100kb E.1kb至100kb 答案: B 解析:

18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中,对进口食品的阳性检测样本保存期限是 A.3天 B.1个月 C.三个月 D.六个月 E.十个月 答案: D 解析:

19 在油性液体化妆品供检样品制备过程中,乳化条件是 A.28~32℃水浴中乳化 B.35~39℃水浴中乳化 C.40~44℃水浴中乳化 D.45~49℃水浴中乳化 E.50-54℃水浴中乳化 答案: C 解析:

20 对生活饮用水进行水质微生物检测时,采集样品的聚丙烯容器灭菌最常用的方法是 A.紫外线消毒 B.干热灭菌 C.巴氏消毒 D.高压蒸气灭菌 E.次氯酸灭菌 答案: D 解析:

21 副溶血性弧菌在三糖铁培养基中的反应不包括 A.底层变黄葡萄产酸产气 B.斜面不变色 C.不产硫化氢 D.有动力 E.不分解蔗糖 答案: A 解析:

22 关于化妆品微生物检验,错误的是 A.进口产品应为市售包装 B.产品应在有效期内 C.检验前样品应保存在阴凉干燥处 D.检验时从2个以上包装中取混合样品 E.检验时用样总量一般为5g或5ml 答案: E 解析:

23 民航飞机座舱内的臭氧主要来源是 A.大气环境 B.机内仪器 C.机内座椅 D.机内人员活动 E.乖客携带的行李 答案: B 解析:

24 做ELISA反应时,用酶标比色测定的指标是 A.激发光 B.透射光 C.滤光度 D.透光度 E.吸光度 答案: E 解析:

25 《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GB18466-2001,规定经处理和消毒后的医疗机构污水需检测的指标不包括 A.总余氯 B.粪大肠菌群 C.肠道致病菌

D.结核病医疗机构增测结核杆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答案: E 解析:

26 在医疗工作中,对青霉素的耐药株高达90%以上的菌株是 A.链球菌 B.肺炎球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伤寒杆菌 E.四联球菌 答案: C 解析:

27 公共场所中无需进行细菌总数检测的是 A.空气

B.茶具,餐具 C.毛巾,床上卧具 D.理发用具

E.浴盆,脸(脚)盆 答案: 理发用具 解析: D 28 我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条例》中对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和危害等级的描述是 A.分为三类,第三类危险程度最高 B.分为四类,第四类危险程度最低 C.分为四类,第一类危险程度最低 D.分为四类,第四类危险程度最高 E.分为三类,第一类危险程度最高 答案: B 解析:

29 沙门菌检验中使用的增菌液TTB是指 A.缓冲蛋白胨水

B.亚硒酸盐胱氨酸增菌液 C.氯化镁孔雀绿增菌液 D.四硫酸钠煌绿增菌液 E.碱性蛋白胨水 答案: D 解析:

30 以下观察结果中,不符合志贺菌的是 A.在TSI琼脂上不发酵乳糖和蔗糖 B.在TSI琼脂上发酵葡萄产酸不产气 C.在TSI琼脂上不产H2S D.动力阳性 E.革兰阴性杆菌 答案: D 解析:

31 茶具及餐具微生物检测样品的测定中,错误的是 A.采用涂抹法采样

B.采样对象为清洗消毒后准备使用茶具或餐具 C.采样面积为25c㎡大小 D.口唇接触处

E.送检时间为4h以内 答案: C 解析:

32 采集自来水常用的中和试剂是 A.硫代硫酸钠 B.甘氨酸 C.卵磷脂 D.吐温-80 E.卵磷脂和吐温-80 答案: A 解析:

33 建立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A.防止病原微生物污染仪器 B.防止病原微生物污染环境 C.防止实验室发生意外事故

D.防止病原微生物实验者的自身感染 E.防止出现阴性实验结果 答案: E 解析:

34 关于实验室记录管理要求,错误的是 A.实验室记录可输入计算机或书面记录 B.可将记录保存于实验室供留底查询 C.输入计算机的记录应定期整理 D.书面记录保存5年后可销毁 E.相应的影像资料应长期保存 答案: D 解析:

35 关于食品采样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无菌刀、勺和无菌容器采样 B.每一个独立包装为一件 C.大样为一整批样品 D.中样为200g E.小样为25g 答案: B 解析:

36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在哪个温度范围内易见到动力 A.37~42℃ B.35~37℃ C.20~25℃ D.10~20℃ E.0~4℃ 答案: 解析: C 37 医疗机构污水粪大肠菌群监测频率是 A.每周不少于1次 B.每月不少于1次 C.每3月不少于1次 D.每半年不少于1次 E.每年不少于1次 答案: B 解析:

38 在核酸电泳中,不同构象DNA泳动率通常是 A.线性>切口环状>超螺旋 B.超螺旋>线性>切口环状 C.超螺旋>切口环状>线性 D.线性>超螺旋>切口环状 E.切口环状>超螺旋>线性 答案: B 解析:

39 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重要的试验是 A.吲哚试验 B.嗜盐性试验 C.血浆凝固酶试验 D.链激酶试验 E.肝菌肽试验 答案: C 解析:

40 HEPA过滤器一般采取的消毒方式是 A.戊二醛 B.甲醛熏蒸 C.电离辐射 D.75%乙醇 E.氯己定消毒 答案: B 解析:

41 对流电泳试验中,常用的缓冲液是 A.巴比妥缓冲液 B.碳酸盐缓冲液 C.醋酸盐缓冲液 D.磷酸盐缓冲液 E.硫酸盐缓冲液 答案: A 解析:

42 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的测定细菌浓度的仪器名称是 A.蛋白测序仪 B.紫外分光光度计 C.可见分光光度计 D.酶标仪 E.色谱仪 答案: C 解析:

43 对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正确的做法是 A.高压蒸汽灭菌或干烤处理 B.化学消毒剂或干烤处理

C.阴性检测结果的标本不需处理可直接丢弃 D.高压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剂处理 E.仅化学消毒剂处理 答案: D 解析:

44 关于食品中粪大肠菌群检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采用多管发酵法 B.将处理好的检样接种乳糖胆盐培养基 C.将初发酵阳性培养物接种EC肉汤

D.将EC肉汤管中产气者分别转种于伊红美蓝平板 E.取典型菌落接种乳糖发酵管进行证实试验 答案: E 解析:

45 滤膜集菌法监测医疗污水的结合杆菌时,需要抽滤的样品量是 A.50ml B.100ml C.200ml D.300ml E.500ml 答案: C 解析:

46 检验食品中的志贺菌,首选的条件是 A.接种营养肉汤,36℃±1℃培养8h B.接种营养肉汤,36℃±1℃培养24h C.接种GN增菌液,36℃±1℃培养8h D.接种GN增菌液,36℃±1℃培养24h E.接种亚硒酸盐胱氨酸增菌液,36℃±1℃培养18~24h 答案: C 解析:

47 进行食品的小肠结肠炎试验时,所有的生化反应培养温度是 A.20℃ B.26℃ C.30℃ D.36℃ E.42℃ 答案: 解析:

48 下列不属于肠杆菌科的是 A.枸橼酸杆菌属 B.克雷伯菌属 C.爱德华菌属 D.鲍特菌属 E.肠杆菌属 答案: D 解析:

49 制备细菌外膜蛋白可用 A.SDS裂解 B.酚、氯仿作用 C.PEG6000作用 D.超声波破碎

E.SDS及氯仿作用 答案: A 解析:

50 关于离子交换层析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用于分离和纯化蛋白质 B.常用的介质是纤维素

C.原理是介质形成的筛孔网状结构 D.流动相是梯度离子缓冲液

E.分步收集洗脱液使物质分离纯化 答案: B 解析:

第11篇:微生物制药技术及研究前景

微生物制药技术及研究前景

摘要:在人类基因组工程和生物信息学的推动下,生物技术创新日新月异,生物医药产业正在经历一个飞速发展的新阶段,工业微生物技术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是解决资源危机、生态环境危机和改造传统产业的根本技术依托。工业微生物的发展使现代生物技术渗透到包括医药、农业、能源、化工、环保等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并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通过对研究微生物制药技术的研究和前景的综述,介绍了微生物制药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可能对人类医学事业产生的积极影响,旨在进一步明确为生物制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要地位。

关键词:微生物制药 生物制品 抗生素

微生物来源的药物通称为生物药物,是微生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能以极低浓度抑制或影响其他生物机能的低分子量代谢物。包括抗生素和具有其他药理作用的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以及以微生物次级代谢为先导化合物、通过生物或化学方法制得的衍生物。20世纪40年代青霉素问世,开创了微生物药物的新时代。抗生素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使人类许多传染性疾病得到控制;随着微生物制药的发展,它们在肿瘤化疗、器官移植以及高胆固醇血症治疗等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不可缺少的药物[1]。

微生物制药在医药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半个世纪以来微生物转化在药物研制中一系列突破性的应用给医药工业创造了巨大的医疗价值和经济效益。目前全世界为生物药物的总产量占医药工业总产值的15%左右。在我国微生物制药也是医疗工业的支柱行业之一。

1.微生物制药的概念和特点

微生物制药是利用微生物技术,通过高度工程化的新型综合技术,以利用微生物反应过程为基础,依赖于微生物机体在反应器内的生长繁殖及代谢过程来合成一定产物,通过分离纯化技术进行提取精制,并最终制剂成型来实现药物产品的生产[2]。

微生物制药工业生产的特点是利用某种微生物以“纯种状态”,也就是不仅“种子”要优而且只能是一种,如其它菌种进来即为杂菌。对固定产品来说,一定按工艺有它最合适的“饭”—培养基,来供它生长。培养基的成分不能随意更改,一个菌种在同样的发酵培养基中,因为只少了或多了某个成分,发酵的成品就完全不同。如金色链霉菌在含氯的培养基中可形成金霉素,而在没有氯化物或在培养基中加入抑制生成氯化的物质,就产生四环素。

2.微生物制药技术

微生物药物的利用是从人们熟知的抗生素开始的,近年来,由于基础生命科学的发展和各种新的生物技术的应用,报道的微生物产生的除了抗感染、抗肿瘤以外的其他生物活性物质日益增多,如特异性的酶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受体拮抗剂和抗氧化剂等,其活性已超出了抑制某些微生物生命活动的范围。但这些物质均为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其在生物合成机制、筛选研究程序及生产工艺等方面和抗生素都有共同的特点,但把它们通称为抗生素显然是不恰当的,于是不少学者就把微生物产生的这些具有生理活性(或称药理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统称为微生物药物[3]。微生物药物的生产技术就是微生物制药技术。可以认为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2.1菌种的获得

根据资料直接向有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工厂或菌种保藏部门索取或购买;从大自然中分离筛选新的微生物菌种。新菌种的分离是要从混杂的各类微生物中依照生产的要求、菌种的特性,采用各种筛选方法,快速、准确地把所需要的菌种挑选出来,进行生产性能测定。这些特性包括形态、培养特征、营养要求、生理生化特性、发酵周期、产品品种和产量、耐受最高温度、生长和发酵最适温度、最适pH值、提取工艺等。

2.2高产菌株的选育

由于为生物基因突变是对即发生的,人们正在寻求基因的定向突变经诱变剂处理的细胞中只有一部分是突变型菌株,况且,在突变型菌株中又只有一小部分是理想得的正突变体菌株,而有害突变体往往占很大比例;另一方面,从自然界筛选得来的菌株药物代谢合成能力低,野生型菌株由于长时间生长在非最适条件下,大多只产生不带10mg/L产物[4],而对于工业生产来说,如果不尽心改良,势必造成成本过高,因而没有工业生产价值;即使是以用于工业生产的菌株,危机不断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军中改良也是手段之一要想使菌种产量不断提高,最根本的还是要依靠本身固有的遗传特性,这就必须不断的进行军中选育、改良。

工业菌种的育种是运用遗传学原理和技术对某个用于特定生物技术目的的菌株进行的多方位的改造。通过改造,可使现存的优良性状强化,或去除不良性质或增加新的性状。育种的方法包括:自然选育、诱变育种、杂家育种、基因工程技术改良菌种。

2.2.1自然选育 自然选育是指为生物细胞群体不经人工处理的自发突变进行菌种选育的育种方法。自然选育也称自然分离,主要是对菌种加以纯化,以获得遗传背景较为均一的细胞群体。一般菌种经过多次传代或长期保存后,由于自发突变或异核体和多倍体的分离,使有些细胞的遗传性状发生改变,造成菌种不纯,生产能力下降,亦即菌种退化。因此在工业生产和发酵研究中要经常进行自然分离,纯化菌种。但微生物的自发突变频率很低,正突变频率更低,因而通过自然选育虽能提高菌种生产力或获得某种优良特性菌株,但一般俩说,效率低、进展慢,效果不显著。因此,经常将自然选育和有变育种交替使用,这样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2.2.2诱变育种

诱变育种使用不同的诱变剂处理微生物的细胞群体,易诱发遗传突变,然后采用渐变、快速和高效的筛选的方法,从中选出所需要的变株。采用这种方法,微生物菌种突变的频率比自发突变有大幅度的提高,但所诱发的遗传性状的改变时随机的,因而需要进行大量的筛选。诱变育种在工业微生物育种中应用最早。当前,发酵工业中使用的高产菌株,几乎都是通过诱变育种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性能的菌株,故至今仍是菌种改良的主要方法之一。

诱变剂育种的方法但很多,了归纳起来可分为物理诱变剂、化学诱变剂、和生物诱变剂三大类。

物理诱变剂包括紫外线、快中子、X射线、γ射线、β射线、激光、微波等。化学诱变剂有烷化剂、嵌合剂、碱基类似物、亚硝酸、抗生素。生物诱变剂有噬菌体和转座引子。

2.2.3杂交育种

杂交育种是将两个基因型不同的亲株的某些遗传信息,通过杂交重新组合与同一个充足体重,形成新的遗传型个体的过程。杂交育种包括准性生殖、接合、原生质融合。其中原生质融合包括选出标记菌株,两亲株分别制备原生质体,原生质体的再生,融合子的选择五个步骤。

2.2.4基因工程技术改良菌种

多年来,由于大量使用甚至滥用抗生素,一直普遍出现耐药菌,人们希望有更多的新抗生素代替现有瓶中,而常规方法从微生物中发现新抗生素已经越来越难,如果采用诱变育种方法来寻找新品种,存在选育周期长、效率低以及盲目性、随机性的问题。基因工程,即重组DNA技术的实际应用,从分子水平上揭开了遗传的奥秘。随着这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重组DNA技术已在微生物菌种改良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工业上已经取得有重要意义的成果。

在微生物菌种改良上,重组DNA技术可实现微生物药物的产量单位上的提高,如增加限速酶基因拷贝数,引入抗性基因和调节基因,通过克隆抗生素的全部结构基因改变表达体系提高产量。重组DNA技术还可通过以下四个方面实现菌种改良(1)阻断支路代谢,增加有效组分含量(2)构建能产生半合成抗生素中间体的基因工程菌(3)构建生产新型化合物的基因工程菌(4)引入血红蛋白基因,改善微生物的工业性状[5]。

2.3微生物药物产生菌的保藏

原始菌种一半活性较低,不能马上用于生产,必须经理自然分离和人工诱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才能获得稳定的优质菌株,将这个优质菌株保存起来是工业菌株管理的一道必要程序,在发酵工业生产中某种产品能否持续高产,大部分依赖于菌种的稳定性。菌种保存的方法有:(1)移植培养保藏法(2)液体石蜡保藏法(3)沙土保藏法(4)麦粒保藏法(5)低温保藏法(6)冷冻干燥保藏法(7)L-干燥保藏法(8)双层管瓶保藏法(9)液氮超低温保藏法。 [6]2.4微生物药物的发酵工艺

根据操作方式不同,发酵工艺分为间歇发酵,连续发酵和流加发酵三种类型,其中流加发酵在生产和科研上应用最为广泛。在发酵工艺中反映发酵过程变化的参数分为物理参数、化学参数和生物学参数三大类,这些参数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发酵工业的生产率和产物品质。对发酵工艺过程影响较大的是发酵温度、pH值、溶解氧、泡沫、菌体浓度和基质、发酵时间[7]等6个方面,他们分别对发酵过程的影响这里不做赘述。发酵工艺简要步骤如下:

(1)首先要了解菌种的来源、生活习惯、生理生化特性和一般的营养要求。根据不同类型微生物的生理特性考虑培养基的组成。

(2)其次要了解生产菌种的培养条件,生物合成的代谢途径,代谢产物的化学性质、分子结构、一般提取方法和产品质量。

(3)选择一种较好的化学合成培养基做基础,先做一些试验性实验,考察微生物药物的产量和品质。不断调整各种营养物质和其他物质的配比来改善产品的质量。

(5)有些发酵产物,如抗生素等,除了配制培养基以外,还要通过中间补料法,一面对碳及氮的代谢予以适当的控制,一面间歇添加各种养料和前体类物质,引导发酵走向合成产物的途径[8]。

(6)选择培养及原料时也应考虑经济效益。

2.5微生物药物的分离、精制和鉴别

2.5.1微生物药物的分离提取

微生物药物的分离提取的方法有:溶剂萃取法,离子交换法[9]。 2.5.2微生物药物的精致

经过分离提取所得的产品一般仍为粗品,需要进一步精制,由于粗品的纯度较低,量很少,进一步精制主要借助色谱技术。按照分离机理,色谱法可分为媳妇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和排阻色谱。20世纪60年代以后基于技术的进步发展了高压液相色谱技术,其机理与经典色谱相同,但分离效率大大提高[10]。

2.5.3微生物药物的鉴别

迄今发现的抗生素级其他有生理活性的微生物产物已逾万种,采用各种方法和模型其目的是增加新活性化合物出现的几率,但在筛选中绝大多数化合物都是已知的,所以微生物产物的鉴别在微生物制药工业中也是一个重要步骤[11]。现阶段主要利用的微生物药物快速准确鉴别的技术是LC-UV(液相色谱-紫外光谱连用技术)、LC-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IR(液相色谱-红外连用技术)及LC-NMR(液相色谱-核磁共振连用技术)。

3.我国微生物制药的研究进展

过去5年中国创新微生物药物筛选与发现研究获进展,目前已拥有12万株40万份的药用微生物菌株和20万个微生物发酵提取品,微生物产物高通量筛选模型150多个,获得了一批微生物药物先导化合物或候选物,为创新微生物药物研发奠定了良好基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蒋建东近日披露这一信息时称,中国是拥有生物多样性最多的国家,具有研究开发利用微生物药用资源优势。目前已建立了200万样次的规模化微生物药物高通量筛选平台,每年都有新的微生物药物品种申请临床批件,其中可利霉素已完成Ⅲ期临床试验,力达霉素和埃博霉素等正进行Ⅱ期临床试验。 微生物药物已占全球药品市场20%以上,占中国内地市场的35%以上[12]。

4.结语与展望

微生物制药工业在医药工业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这种技术相比于化学合成的方法更为简便,而且经济效益也更高。微生物制药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技术,在世界各国卫生医疗、环境保护等领域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欧美日等国已不同程度地制定了今后几十年内用生物过程取代化学过程的战略计划,可以看出工业微生物技术在未来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要地位。如胰岛素、氨基酸、牛痘等微生物制药技术成熟发展的产物。21世纪初在微生物制药领域中,宝曲这一科研成果成为利用微生物制药成功的典范,尤其是在心脑血管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随着制药工艺的不断完善和成熟,微生物制药必然能够解决更多传统制药工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有利于加速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现代社会以追求绿色高科技,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随着能源日益稀缺传统医药发展瓶颈日趋严重,微生物制药将在医疗领域发挥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剑波.微生物制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盛祖嘉.微生物遗传学.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3]王艳红,贾桂燕,余丽芸,等.微生物制药本科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与实践[J].安徽农学通报,2011(1):175—176 [4]岑沛霖,蔡谨,工业微生物学,背景;化学工业出版社教材出版中心,2000 [5]陈代杰,微生物药物学,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6]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菌种爆仓手册》编著组,菌种保藏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7]郭勇,生物技术制药.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8]邬行彦等.抗生素生产工艺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4 [9]严希康.生化分离技术.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10]杨松成.生物医药学中的液相色谱-质朴连用.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 [11]顾觉奋.微生物药品化学分析.北京:爵士医学科学出版社,1999 [12]吴杭,微生物药物产生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进展,上海,2000

第12篇:微生物

微生物检验中级试题 A1题型

1.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的屏障结构包括

A、皮肤与粘膜

B、血脑屏障 C、胎盘屏障

D、免疫系统 E、A、B和C 答案E

2.有关内毒素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均由革兰氏阴性菌产生

B、其化学成分为脂多糖

C、160℃,2~4小时才被破坏

D、毒害效应具有组织器官选择性

E、毒性作用较弱 答案D

3.下列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度称为毒力

B、毒力主要由侵袭力和毒素所决定

C、破伤风毒素属于内毒素

D、侵袭力是指病原菌突破宿主机体的防御功能,并能在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

E、以上均不是 答案C

4.下列哪种成分不属于外毒素

A、脂多糖

B、痉挛毒素

C、肉毒毒素

D、表皮剥脱毒素

E、霍乱肠毒素 答案A

5.下列哪种成分不属于外毒素

A、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B、产毒性大肠杆菌肠毒素

C、白喉毒素

D、表皮剥脱毒素

E、类脂A 答案E

6.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包括

A、发热反应

B、白细胞反应

C、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休克

D、以上都是

E、A和C 答案D

7.慢性志贺菌感染的病程一般在()以上

A、两周

B、一个月

C、两个月

D、六周

E、七周 答案C

8.志贺菌随饮食进入体内,导致人体发病,其潜伏期一般为

A、一天之内

B、1-3天

C、5-7天

D、7-8天

E、8天以后 答案B

9.下列关于结核分支杆菌描述正确的是

A、类脂质为胞壁中含量最多的成分

B、产生外毒素

C、产生内毒素 D、耐药性低

E、一般采用革兰氏染色 答案A

10.我国的卫生标准中,每升饮用水中不得超过()个大肠杆菌

A、

1B、

3C、

5D、7

E、8

答案B

11.大肠杆菌指数测定时,37℃培养24小时,能发酵乳糖()为阳性

A、产酸

B、产酸产气

C、产酸不产气

D、产气不产酸 E、以上都不产生 答案B

12.下列何种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

A、脑膜炎奈瑟菌

B、结核分支杆菌

C、铜绿假单细胞

D、枯草芽孢杆菌

E、白喉棒状杆菌 答案C

13.下列何种细菌为革兰氏阳性杆菌

A、大肠杆菌

B、铜绿假单细胞

C、产气肠杆菌

D、结核分支杆菌

E、肺炎克雷白杆菌 答案D

14.下列何种细菌为革兰氏阴性球菌

A、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B、肺炎链球菌

C、铜绿假单细胞

D、脑膜炎奈瑟菌

E、肺炎克雷白菌 答案D

15.下列何种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 A、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B、军团菌 C、肺炎链球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结核分支杆菌 答案:B

16.下列何种微生物培养时会产生β-溶血环现象 A、肺炎链球菌 B、军团菌

C、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D、肺炎支原体 E、肺炎衣原体 答案:C

17.肠炎型沙门氏菌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 A、6小时以内

B、6-24小时

C、24-28小时

D、48-72小时

E、72小时 答案:B

18.人类感染沙门氏菌,最常见的是

A、伤寒和副伤寒

B、肠炎型

C、败血症型

D、慢性携带者 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19.以下细菌感染,可以出现玫瑰疹的是 A、ETEC B、EPEC

C、志贺菌

D、伤寒沙门氏菌

E、假结核耶尔森菌

答案:D

20.以下关于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后,人体免疫情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病愈后,有牢固的免疫力

B、主要是细胞免疫

C、血流中的特异性抗体对胞内菌作有很大

D、胃肠炎的恢复与局部生成的分泌型lgA有关

E、可形成健康携带者

答案:C

21.狂犬病毒街毒经过系列传代适应特定宿主后可称之为:

A、固定毒

B、野毒株或街毒

C、病毒原型

D、减毒株

E、强毒株

答案:A

22.近年来随着分子病毒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相继研究出了多种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构建的疫苗,这些疫苗不包括下列哪一种

A、亚单位疫苗 B、基因工程疫苗 C、活载体疫苗

D、减毒活疫苗

E、分子疫苗

答案:D

23.第二次抗原刺激时,由于下列哪一个原因使得lgG量显著增高

A、自身保护免疫

B、强化免疫

C、免疫回忆

D、免疫持久性

E、免疫应答

答案:C

24.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细菌分离培养法包括平板划线法

B、细菌分离培养法包括倾注平板法

C、细菌分离培养法包括液体培养基接种法

D、纯种细菌接种法包括斜面培养基接种法

E、纯种细菌接种法包括穿刺接种法

答案:C

25.细菌诊断中标本采集和运送的原则包括

A、标本必须新鲜,采集后尽快送检

B、在送检过程中,对脑膜炎球菌标本要进行保温

C、在检验容器上要贴好标签

D、尽可能采集病变明显部位的材料

E、以上都是

答案:E

26.下列哪项属于内毒素的特征

A、均由革兰氏阴性菌产生

B、为蛋白质

C、60-80℃,30分钟被破坏

D、毒害效应具有组织器官选择性

E、毒性作用强

答案:A 27.下列哪项不属于外毒素的特征

A、来源于革兰氏阳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

B、甲醛液处理不形成类毒素

C、60-80℃,30分钟被破坏

D、害效应具有组织器官选择性

E、毒性作用强

答案:B

28.恙虫病在国外最早首先描述本病

A、于1610年

B、于1710年

C、于1810年

D、于1910年

E、于1920年

答案:D

29.恙虫病在国外最早首先描述本病

A、美国人

B、加拿大

C、法国人

D、日本人

E、英国

答案;D

30.我国首次分离出恙虫病立克次体是

A、在上海

B、在北京

C、在天津

D、在广州

E、在重庆

答案:D

31.我国首次分离出恙虫病立克次体是

A、1928年

B、1938年

C、1948年

D、1958年

E、1968年

答案:C

32.钮扣热主要分布在

A、美洲

B、亚洲

C、非洲

D、欧洲

E、澳洲

答案:D

33.在对微生物进行灭菌时,根据不同的微生物种类采用不同的灭菌方法和时间是很重要的,在以下哪种说法中,哪项是错误

A、高压蒸汽灭菌法是一种最有效的灭菌方法

B、煮沸法5分钟可杀灭细菌的芽胞

C、在煮沸法灭菌时,水中加1-2%的碳酸氢钠可提高沸点

D、在煮沸法灭菌时,水中加入-2%的碳酸氢钠可防止金属器皿生锈

E、间歇灭菌法适合于不耐100℃物质的消毒

答案:B

34.加利福尼亚鼠型斑疹伤寒主要分布在

A、美洲

B、亚洲

C、非洲

D、欧洲

E、澳洲

答案:A

35.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下列哪一种立克次体引起的

A、查菲埃立克体

B、杆菌样巴立克体

C、腺热埃立克体

D、汉赛巴通体

E、人粒细胞埃立克体

答案:C

36.某实验室在进行肠道菌鉴别诊断时,进行了大量生化检定,有关VP试验,哪种说法是错误

A、主要鉴别大肠杆菌和产气杆菌

B、VP试验阳性时,产生黄色化合物

C、大肠杆菌VP试验阴性

D、产气杆菌VP试验阳性

E、大肠杆菌和产气杆菌均能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

答案:B

37.有关细菌学检验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原则上所有标本均应作病原分离培养

B、需3-4周才长菌落 C、结核杆菌需4-8周才长成菌落

D、分离培养的阳性率一般比直接涂片镜检的阳性率为低

E、布氏杆菌初次培养时需5-10%的CO2

答案:D

38.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霍乱红试验阳性为霍乱弧菌所特有的反应

B、尿素试验阳性时呈红色

C、变形杆菌等尿素酶试验阳性

D、霍乱弧菌能液化明胶

E、沙门氏菌硫化氢试验为阳性

答案:A

39.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硫化氢试验常用于区别肠道杆菌的种类

B、志贺氏菌硫化氢试验阴性

C、产气杆菌硫化氢试验阴性

D、大肠杆菌硫化氢试验阳性

E、沙门氏菌硫化氢试验阳性

答案:D

40.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在甲基红试验中,呈现红色为阳性

B、甲基红试验阳性时,培养物酸碱度在pH4.5或更低

C、大肠杆菌的枸橼酸盐利用试验为阳性

D、产气杆菌VP试验阳性

E、枸橼酸利用试验阳性反应时呈深蓝色

答案:C

41.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在甲基红试验中,呈现红色为阳性

B、甲基红试验阳性时,培养物的酸碱度在pH4.5或更低

C、大肠杆菌甲基红试验阴性

D、产气杆菌VP试验阳性

E、大肠杆菌和产气杆菌均能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

答案:C

42.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微生物数量越大,消毒越困难

B、一般是温度越高,消毒灭菌效果越好

C、洗必泰在碱性时杀菌作有减弱

D、硫代硫酸钠可中和氯或氯化物

E、以上均是

答案:C

43.哪种消毒剂的效果受蛋白质等有机物的影响较小

A、季铵盐类

B、乙醇

C、次氯酸盐

D、戊二醛

E、以上均是

答案:D

A2题型

44.某乡镇卫生院大夫,在采集到可疑流脑病人细菌培养用标本后,因缺少培养条件,需送上级医院进行进一步病原培养,所遵循的如下标本采集和运送原则中哪项是错误的

A、注意无菌操作。尽量避免杂菌污染

B、根据病原菌在体内的分布和排出部位取材

C、采集标本应在使用抗生医 学 教 育 网 素之前

D、尽可能采集病变明显部位的材料

E、标本需冷藏输送

答案:E

45.随着临床耐药菌株的大量出现,细菌的耐药性监测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对指导临床治疗和疾病控制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有关药敏试验方法,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最小抑菌浓度能够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

B、琼脂平皿试验广泛用于测定消毒剂对细菌的抑菌作用

C、琼脂平皿试验广泛用于测定抗生素对细菌的抑制作用

D、琼脂平皿试验通过抑菌圈的有无或大小来判断消毒剂的作用

E、最小抑菌浓度不能用于两种消毒剂间的消毒作用比较

答案:E 微生物检验技师专业知识模拟试题 A1题型

1.肺炎链球菌在临床上主要引起下列何种疾病 A、脓胸

B、大叶性肺炎

C、肺纤维化

D、肺结节

E、支气管炎 答案:B 2.下列何种药物不用于临床上治疗肺炎链球菌肺炎 A、青霉素

B、四环素

C、林可霉素

D、氨基甙类

E、氯霉素 答案:D 3.下列细菌中,引起菌痢症状最轻的是 A、痢疾志贺氏菌 B、福氏志贺氏菌 C、鲍氏志加氏菌 D、宋内氏志贺氏菌 E、以上都不对 答案:D

4.在我国,()是引起菌痢最主要的原因

A.福氏志贺氏菌

B.宋内氏志加氏菌

C.A+B

D、以上都不是

E、鲍氏志加氏菌 答案:C 5.临床上取病人痰标本后,应

A、立即温箱干燥后,送实验室 B、置于4°C生理盐水中保存 C、立即送实验室检测 D、置于增菌液中保存 E、室温过夜 答案:C

6.我国城市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 A、每1000ml水中大肠杆菌<3个 B、每1000ml水中大肠杆菌<30个 C、每100ml水中大肠杆菌<3个 D、每100ml水中大肠杆菌<30个 E、每500ml水中大肠杆菌<3个 答案:A

7.霍乱弧菌经人工培养传代后,显徽镜下观察是

A、杆状

B、球形 C、椭圆形

D、弧形

E、纤丝状 答案:A

8.我国城市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

A、每ml水中细菌总数<1000个 B、每ml水中细菌总数<10个 C、每100ml水中细菌总数<10个 D、每500ml水中细菌总数<10个 E、每ml水中细菌总数<100个 答案:E

9.紫外线的杀菌机理可能是 A、紫外线的穿透作用 B、紫外线的高热作用 C、紫外线的辐射作用 D、紫外线凝固细菌蛋白质

E、紫外线干扰细菌DNA复制与转录 答案:E 10.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出现卷发状菌的细菌是

A、炭疽芽胞杆菌

B、肉毒梭菌

C、脆弱杆菌

D、棒状杆菌

E、蜡样芽胞杆菌 答案:A

11.在菌落周围出现很窄的草绿色溶血环的细菌很可能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甲型链球菌

C、乙型链球菌 D、表皮葡萄球菌

E、腐生葡萄球菌 答案:B 12.CFT反应中补体一般稀释度是 A、1:5-10

B、1:2-4

C、1:11-14

D、1:15-20

E、1:21-25 答案:D 13.厌氧培养的厌氧状态所用的指示剂是

A、甲基红

B、酚红

C、美兰

D、酚酞

E、甲酚红 答案:C

14.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可见到的细菌的特殊结构是

A、荚膜

B、鞭毛

C、芽胞

D、异染颗粒

E、菌毛 答案:E 15.显徽镜下观察抗酸染色的结核分枝杆菌的典型形态是 A、紫色栅栏状排列的杆菌 B、红色略带弯曲的细长杆菌 C、红色粗大杆菌

D、红色竹节状排列的杆菌 E、紫色细长杆菌 答案:B 16.通常需要培养3-4周才能见到生长的细菌是

A、军团菌

B、结核分枝杆菌

C、炭疽杆菌

D、空肠弯曲菌

E、百日咳鲍特菌

答案:B

17.双糖铁培养基属于

A、基础培养基

B、鉴别培养基

C、营养培养基

D、选择培养基

E、厌氧培养基

答案:B

18.哪种创伤最适宜引起的破伤风梭菌感染

A、深度刺伤或战伤

B、膝肘部大面积擦伤

C、因搔痒挠破的伤痕

D、被猫抓破的伤口

E、被树枝刮破表皮

答案:A 19.初次分离脑膜炎奈瑟菌必须有

A、含5%新鲜红血球的培养基

B、5%-10%的CO2气体环境

C、含10%小牛血清的培养基

D、营养琼脂培养基

E、含万古霉毒和多粘菌毒的培养基

答案:B

20.从疑为淋病的女性患者以棉试子取样作细菌培养,最佳的取样部位是

A、阴道口

B、肛门

C、尿道口

D、宫颈内

E、宫颈口

答案:D

21.消毒剂,是用于杀灭或清除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化学药物,但对消毒剂的要求是

A、必须杀死含有芽胞的细菌

B、能够杀灭微生物繁殖体即可

C、使微生物毒力失活

D、使微生物酶系统失活

E、抑制微生物生长

答案:B

22.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微生物称灭菌其中包括 A、细菌繁殖体、芽胞、真菌、病毒等

B、只包括病原微生物

C、只包括非病原微生物

D、只包括病原微生物繁殖体

E、只是灭活微生物体内某些活性物质

答案:A

23.革兰氏染色结果判定G+应为

A、红色

B、紫色

C、兰色

D、黄色

E、白色

答案:B

24.革兰氏染色结果判定G-应为

A、红色

B、紫色

C、兰色

D、黄色

E、白色

答案:A

25.庆大霉素培养基,适用于培养何种细菌

A、鼠疫杆菌 B、布鲁氏菌

C、霍乱弧菌

D、白喉杆菌

E、奈瑟氏菌

答案:C

26.突然起病,畏冷发热,体温常在38°C以上,同时或一天以后出现腹痛、腹泻,每日大便十余次。精神、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其最可能为

A、急性菌痢普通型

B、慢性菌痢

C、慢性菌痢急性发作型

D、急性菌痢中毒型

E、慢性菌痢迁延型

答案:A

27.在进行免疫血清学方法诊断病人时,常用的Ag-Ab反应影响因素有多种,温度是其中之一,当反应温度适当增高时,Ag-Ab会出反应

A、增快

B、不变

C、停止

D、减慢

E、解离

答案:A

28.热力灭菌法分干热和湿热灭菌两类,并在同一温度下湿热灭菌效力较干热要强这是因为

A、可迅速提高温度 B、湿热有一定潜热、穿透力大,促进菌体蛋白凝固

C、迅速破坏细菌的酶系统

D、促进糖类分解

E、使细菌迅速失活

答案:B

29.高压蒸汽灭菌效果除去与高压时间、温度(压力)消毒物品的包装和布放有关外最重要的是与灭菌器内冷气排除有关,当高压灭菌时,压力升至多少,彻底排除冷气后,再至所需压力,才能达到满意效果

A、0.1kg/cm2

B、0.2kg/cm2

C、0.3kg/cm2

D、0.4kg/cm2

E、0.5kg/cm2 答案:D

30.对于可疑霍乱感染者,在粪便中霍乱弧菌含量较少时,为增加分离灵敏度,需要对标本进行增菌。取粪便进行碱胨水增菌时,在37℃培养一般至少培养__小时。

A、2-3 B、4-6 C、6-8 D、12 E、16 答案:C

31.抗酸染色的结果判定

A、菌体着兰色为抗酸菌 B、菌体着红色为抗酸菌

C、菌体着绿色为抗酸菌

D、菌体着黄色为抗酸

E、菌体无色为抗酸菌

答案:B

32.颗粒型细菌抗原(死或活菌)在哪种反应中采用

A、沉淀反应

B、琼脂扩散

C、中和试验

D、凝集试验

E、对流电泳

答案:D

33.专性厌氧的细菌是

A、微球菌

B、破伤风梭菌

C、肺炎球菌

D、肠球菌

E、脑膜炎球菌

答案:B

34.福建温氏新恙螨的体色是

A、红色

B、绿色 C、灰色

D、紫色

E、黑色

答案:A

35.耐药性监测中,ORSA是

A、耐青霉素葡萄球菌

B、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C、耐苯唑西林葡萄球菌

D、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E、耐苯唑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答案:E

36.耐药性监测中,MRSA是

A、耐青霉素葡萄球菌

B、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C、耐苯唑西林葡萄球菌

D、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E、耐苯唑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答案:B

37.狂犬病毒几乎可以感染温血动物,但造成人类感染的主要传染源是下列哪一种

A、带病毒蝙蝠

B、带病毒野生动物

C、带病毒犬 D、带病毒啮齿动物

E、带病毒家畜

答案:C

38.狂犬病毒属于下列哪一个科的病毒

A、弹状病毒科

B、丝状病毒科

C、正粘病毒科

D、副粘病毒科

E、腺病毒科

答案:A

39.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消除了脊髓灰质炎,我国属于下列哪一种情况

A、尚未流行

B、正在消除

C、部分消除

D、基本消除

E、已经消除

答案:E

40.目前,下列何种细菌引起的肺炎在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中居于首位

A、肺炎链球菌

B、军团菌

C、支原体

D、衣原体 E、金黄色葡萄球菌

答案:A

41.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生长时,菌落周围常出现溶血环,此现象称为

A、α溶血

B、β溶血

C、γ溶血

D、δ溶血

E、ε溶血

答案:B

42.致病性葡萄球菌能产生多种溶血素,其中对人有致病作用的主要是

A、a溶血素

B、β溶血素

C、γ溶血素

D、δ溶血素

E、ε溶血素

答案:A

43.立克次体电镜检查中,电子的穿透力很弱,不能透过普通显徽镜标本的厚度,即使可以穿透,在这样大的厚度内上下影像也势必互相重迭掩盖而无法观察。因此,必须将标本切的非常薄

A、1000A。以下

B、5000A。以下

C、10000A。以下

D、20000A。以下

E、30000A。以下 答案:A

44.下列细菌中,可以在48小时后转化为发醇乳糖的菌落的是

A、痢疾贺氏菌

B、福氏志贺氏菌

C、鲍氏志贺氏菌

D、宋内氏志贺氏菌

E、以上都不是

答案:D

45.五日热是由下列哪一位立克次体引起的

A、普氏立克次体

B、澳大利亚克次体

C、战壕热立克次体

D、康氏立克次体

E、小蛛立克次体

答案:B

46.秘鲁疣是由下列哪一种克次体引起的

A、普氏立克次体

B、杆菌样巴通体

C、战壕热立克次体

D、汉赛巴克次体

E、小蛛克次体

答案:B

47.与流感嗜血杆菌相比,杜克氏嗜血杆菌培养时具有何种不同特征

A、只需要X因子

B、只需要V因子

C、不需要X因子

D、菌落周围具有β溶血环

E、在细胞内生长

答案:A

48.立克次体病发病3周内的抗体主要是IgM,晚期恢复期则为

A、IgA B、IgD C、IgG D、IgM E、IgE 答案:C

49.大肠杆菌RNA聚合酶的主要形式由5个亚基组成,其中()起识别启动子的作用

A、α亚基

B、β亚基

C、γ亚基

D、δ亚基

E、ε亚基

答案:D

50.利福平的作用位点是RNA聚合酶的()

A、α亚基

B、β亚基

C、β’亚基

D、δ亚基

E、γ亚基

答案:B

51.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II的核心聚合酶中,具有3’-5’外切酶活性的亚基是

A、α亚基

B、θ亚基

C、ε亚基

D、δ亚基

E、γ亚基

答案:C

52.cDNA基因克隆以()为模板

A、DNA

B、mRNA

C、rRNA D、tRNA

E、RsDNA 答案:B

53.脊髓灰质炎病毒属于下列哪一个科的病毒

A、弹状病毒科

B、小核糖核酸病毒科

C、呼肠孤病毒科

D、副粘病毒科

E、正粘病毒科

答案:B

54.在真核生物核小体的五种主要的组蛋白中,()在进化中最不保守

A、H1 B、H2A C、H2B D、H3 E、H4 答案:A

55.对于不同稀释度平均菌落数的确认,哪种报告是错误的

A、两个相邻稀释度菌平均数均在30-300之间,若计算它们的比值小于2时,应报告两个稀释的平均菌落数。

B、若计算它们的比值小于或等于2时,应报告两个稀释度较大稀释度的菌落数。

C、只有一个稀释度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时,即以该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

D、所有稀释度平均菌落数均大于300,则按最高稀释度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

E、若所有稀释度均未见菌落生长则报告0 答案:E

56.专门用于制备单链DNA的PCR技术是

A、对称PCR B、反向PCR

C、RT-PCR

D、不对称PCR

E、嵌套PCR 答案:D

57.外源的重组体与感受态细胞混合后,一般在()作短暂的热刺激

A、37°C

B、42°C

C、55°C D、72°C

E、95°C 答案:B

58.下列关于军团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β-内酰胺酶试验阴性

B、β-内酰胺酶试验阳性

C、马尿酸水解试验阴性

D、普通培养基上即可生长

E、细菌培养为主要检测手段

答案:B

59.人型结核杆菌与牛型结核杆菌的区别主要在于

A、前者发酵糖类,后者不发酵

B、前者可合成烟酸和还原硝酸盐,后者不能 C、前者生长缓慢,后者生长迅速

D、前者对紫外线敏感,后者不敏感

E、前者耐药严重,后者未发现耐药

答案:B

60.北亚热是由下列哪一种立克次体引起的

A、普氏立克次体

B、澳大利亚克次体

C、战壕热立克次体

D、康氏克次体

E、西伯利亚产克次体

答案:E

第13篇:微生物

【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分布广泛,繁殖迅速,肉眼直接看不见的微小生物总称。

【病原微生物】是能引起人类和动、植物的病害,即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

【寄生虫】在生物界,一些低等小动物失去了在外界环境中自主生活的能力,暂时或永久居留在其他生物体的体表或体内,从这些生物摄取营养,维持上整合有前噬菌体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

正常菌群:是长期寄居于人体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对人无害,有些还有利的微生物称为正常微生物群或正常菌群。

【菌群失调与菌群失调症】宿主某部位正常菌群中各菌种间的比例因故发生较大幅度变化,超出了正常范围的状态一般不易着色,若经过加温或延长染色时间而着色后,能抵抗3%盐酸酒精的脱色,故被称为抗酸杆菌。

【结核菌素试验】应用旧结核菌素(OT)或结核分枝杆菌纯蛋白衍化物(PPD)进行皮肤试验,检测受试者对结核分枝杆菌是否有细胞免疫功能及迟发型超敏反应的一种试验。

【病毒】是一类体积微小、结构简单、染的基础上又感染HDV,临床表现为原有疾病的加重。

【HIV】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英文缩写,是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病原体。

【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的英文缩写,是HIV感染导致的因免疫系统严重损伤而继发各种类型条件感染和肿瘤的致死性疾病。

生存,并对其产生损害,这些低等动物称为寄生虫。

【免疫】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对自身成分产生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异物产生排除的一种生理反应。

【细菌】是一类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原核型微生物。

【细菌L型】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可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的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这种细胞壁受损的细菌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生长或分裂者称为细菌细胞壁缺陷型或L型。

【质粒】是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为闭合环状的双链DNA,带有遗传信息,能控制细菌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

【荚膜】是某些细菌在其细胞壁外包绕的一层粘液性物质,若其厚度≥0.2μm、边界明显,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者称为荚膜或大荚膜。

【鞭毛】是许多细菌在菌体上附着的细长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为细菌的运动器官。

【菌毛】是许多革兰阴性菌和少数革兰阳性菌菌体表面附着的一种比鞭毛细短而直硬的丝状物,须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称菌毛。

【芽胞】是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在菌体内脱水浓缩形成的一个折光性强、通透性低、圆形或卵圆形的小体,称为芽胞。

【热原质】是细菌合成的、极微量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即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

【细菌素】某些细菌产生的仅对近缘菌株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

【培养基】是由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所用的混合营养物制品。

【菌落】是单个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中分裂繁殖成一堆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H-O变异】有鞭毛的细菌经变异后失去鞭毛,称为H-O变异。

【S-R变异】细菌的菌落由S型(光滑型)变异为R型(粗糙型),称为S-R变异。

【卡介苗(BCG)】卡一介二氏将有毒力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在含有胆汁、甘油、马铃薯的培养基上连续传代,经13年230代获得的毒力减弱而保留其免疫原性的变异株,用于人工接种以预防结核病。

【耐药性变异】细菌对某种抗菌药物由敏感变成耐药的变异。

【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

【转化】指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游离的DNA片段而获得供体菌的遗传性状的过程。

【转导】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的DNA片段转移到受体菌内,导致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过程。

【接合】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连接沟通,将遗传物质从供体菌转移给受体菌的过程。

【溶原性转换】溶原性细菌因染色体称为菌群失调,由此产生的疾病称为菌群失调症。

【微生态失调】是指在外界环境影响下,正常微生物群与宿主之间、各种群落成员之间的平衡,由生理性组合转变为病理性组合的状态。

【消毒与化学消毒剂】杀灭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称为消毒,用以消毒的化学制剂称为消毒剂。

【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防腐】防止或抑制体外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无菌与无菌操作】无菌是指不存在活的微生物。无菌操作是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局部环境的操作技术。

【细菌的致病性】细菌引起宿主疾病的性能。

【毒力】是指病原菌的致病性强弱程度。

【侵袭力】是指病原菌突破宿主防御机能,进入机体并在体内定值、繁殖和扩散的能力。

【外毒素】主要是革兰阳性菌和部分革兰阴性菌在菌细胞内合成后分泌至细胞外的毒性蛋白质,少数也可存在于菌体内,待菌体溶溃后才释放出来。

【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只有当细菌死亡裂解或用人工方法破坏菌体后才释放出来。

【带菌者】恢复期传染病患者、携带有致病菌但未出现临床症状的健康者,称为带菌者。

【菌血症】病原菌自局部病灶侵入血流,但未在血流中生长繁殖,只是短暂的一过性通过血循环到达体内适宜部位后再进行繁殖而致病,称菌血症。

【毒血症】病原菌侵入宿主后,只在机体局部生长繁殖,不侵入血循环,但其产生的外毒素入血,并经血循环到达易感的组织细胞,引起特殊的毒性症状。 【败血症】病原菌侵入血液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全身性中毒症状。

【脓毒血症】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液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液扩散至宿主的其他组织或器官,引起新的化脓性病灶的感染类型。

【内毒素血症】革兰阴道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崩解后释放大量内毒素引起的全身感染。

【医院感染】在医院中发生的一切感染即称为医院感染(包括在医院中活动的所有人群,如住院患者、门诊患者、医院工作人员、陪伴者和探视者)等的感染。

【抗“O”试验】可用来测定患者血清中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的效价,常用于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等疾病的辅助诊断。

【肥达试验】用已知伤寒沙门菌菌体(O)抗原和鞭毛(H)抗原,以及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肖氏沙门菌H抗原的诊断菌液与患者血清做定量凝集试验,以测定病人血清中相应抗体的含量,作为肠热症的辅助诊断。

【抗酸杆菌】分枝杆菌属中的细菌如结核分枝杆菌因细胞壁中含大量脂质,只含一种类型核酸(DNA或RNA)、严格活细胞内寄生,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裸露病毒体】由核心和衣壳构成核衣壳的病毒体。

【包膜病毒体】有些病毒在核衣壳外还包绕一层包膜,称为包膜病毒体。

【刺突(包膜子粒)】某些包膜病毒体的包膜表面插入了一些病毒基因编码的糖蛋白,呈蘑菇状或棒状突起在包膜表面,称为刺突或包膜子粒。

【复制】是指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并释放出病毒核酸,宿主细胞在其控制下,停止合成细胞的蛋白质与核酸,转为复制病毒的基因组,转录、翻译出相应的病毒蛋白,最终释放出子代病毒。

【缺陷病毒与辅助病毒】带有不完整基因组的病毒体,称为缺陷病毒。当缺陷病毒与另一种病毒共同培养时,若后者能补偿缺陷病毒的不足,使缺陷病毒复制出完整的有传染性的成熟病毒,这种有辅助作用的病毒称为辅助病毒。

【顿挫感染】因细胞条件不合适,病毒虽可进入细胞但不能复制的感染过程被称为顿挫感染。

【干扰现象】两种病毒同时或先后感染同一种细胞或机体时,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的复制的现象。

【水平传播】是病毒在人群个体之间或受染动物与人群个体之间的传播,经皮肤和粘膜感染为其主要传播途径。

【垂直传播】通过胎盘、产道及哺乳,病毒直接由亲代传给子代的感染方式称为垂直传播。

【包涵体】某些病毒感染易感细胞后,在胞质或胞核内形成的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具有一定形状、嗜酸性或嗜碱性的斑块状结构,是细胞被病毒感染的诊断依据,称为包涵体。

【干扰素】是由病毒或干扰素诱导剂刺激细胞产生的一组具有高度活性及多种功能的糖蛋白。

【呼吸道病毒】是指以呼吸道为侵入门户,引起呼吸道局部病变和/或呼吸道外组织器官病变的病毒。

【抗原漂移】由于编码甲型流感病毒HA和NA的基因发生点突变引起的变异,这种变异属量变,变异的幅度小,引起甲型流感周期性的局部中、小型流行。

【抗原转变】由于编码甲型流感病毒HA和NA的基因发生重排引起的变异。这种变异属质变,变异的幅度大,可产生新的亚型,由于人群失去原有免疫力,往往引起甲型流感大流行。

【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孕妇在妊娠20周内感染风疹病毒经胎盘垂直传播造成胎儿的先天风疹病毒感染,表现为新生儿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耳聋等畸形。

【Dane颗粒】是结构完整的、有感染性的HBV颗粒,存在于HBV感染者的血液中,由Dane于1970年用电镜首次观察到,故以其名命名。

【乙肝三系】指HBV的三种抗原抗体系统,包括HBsAg与抗- HBs、HBeAg与抗-Hbe及抗-HBc,因HBcAg存在于病毒内衣壳上,不易检出,俗称“二对半”。

【HDV的重叠感染】是在已有HBV感 【逆转录酶】是依赖RNA的DNA聚合酶,它可将RNA上的遗传信息逆向转录到DNA上。

【前病毒】是指整合在宿主细胞染色体上的病毒DNA。

【内基小体】狂犬病毒在被感染的动物或人的中枢神经细胞中增殖时在胞质形成的嗜酸性包涵体。

【螺旋体】是一类介于细菌和原虫之间的细长、柔软、弯曲呈螺旋状,运动活泼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立克次体】是一类介于最小的细菌和病毒之间、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衣原体】是一类能通过滤菌器、营严格的细胞内寄生,在宿主细胞内生长繁殖有独特发育周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支原体】是一类缺乏细胞壁、营独立生活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真菌】是一大类有细胞壁,不分根、茎、叶和不含叶绿素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寄生】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一方得利,另一方受害。通常得利的一方称为寄生物,受害、被寄生的另一方则称为宿主。

【专性寄生虫】指必须依靠寄生才能生存的寄生虫。

【兼性寄生虫】指既可过自由生活又可侵入宿主过寄生生活的寄生虫。

【机会致病寄生虫】有些寄生虫在宿主体内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当宿主免疫功能降低时,出现异常增殖而致病,称为机会致病寄生虫。

【生活史】指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与繁殖的整个过程。

【感染阶段】寄生虫生活史中能使宿主感染的阶段。

【终宿主】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期所寄生的宿主。

【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期所寄生的宿主。

【保虫(贮存)宿主】有的寄生虫的成虫除了寄生于人体外,还可寄生在某些脊椎动物,这些动物可成为人体寄生虫病的传染源,称为贮存宿主或保虫宿主。

【转续宿主】某些寄生虫幼虫侵入非适宜宿主,不能继续发育为成虫,长期处于幼虫状态,当有机会侵入正常宿主体内,便可发育为成虫,这种非适宜宿主即称为转续宿主。

【世代交替】寄生虫的生殖方式有无性生殖及有性生殖之分,有的种类兼有两种生殖方式,称世代交替。

【带虫者】无症状的寄生虫感染者。

【土源性蠕虫】即具有直接型生活史的蠕虫。它们不需要中间宿主,虫卵或幼虫在外界发育至感染期后直接感染人。

【生物源性蠕虫】即具有间接型生活史的蠕虫。它们需要中间宿主,幼虫在其体内发育至感染期后才能感染人。

【夜现周期性】丝虫微丝蚴白天一般滞留在肺毛细血管中,夜间出现在外周血液,形成微丝蚴在外周血中表现为夜多昼少的现象。

【疟疾再燃】疟疾初发停止后,若无

再感染,仅由于残存在红细胞内的少量疟原虫发生抗原变异,当宿主免疫力下降时,这些疟原虫得以重新大量繁殖而引起的疟疾发作。

【疟疾复发】疟疾初发患者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已被消灭,未经蚊媒传播感染,经过一段时间无症状的潜隐期,由于肝细胞内的迟发型子孢子度过休眠期复苏而引起的疟疾发作。

【医学节肢动物】能通过寄生、吸血、刺螯、毒害和传播病原体等方式危害人类健康的节肢动物称为医学节肢动物。

【全变态】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其特点是要经历1个蛹期,各期的形态和生活习性差别显著。

【半变态】生活史包括卵、若虫、成虫3个时期,这类节肢动物发育过程中幼虫与成虫的形态和生活习性相似,仅体积较小、性器官未发育成熟,称为若虫。 理后,失去毒性保留其免疫原性所制成的生物制品称类毒素。

【动物免疫血清】是将类毒素多次免疫动物(一般选择马),取其血清纯化、浓缩所制成的抗体制剂。

【异嗜性抗原】指一类与种属无关的,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超抗原(SAg)】是指一类只需要极低浓度(1~10ng/ml)即可激活2%~20%某些亚型的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的抗原。

【免疫佐剂】属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当其与抗原一起注射或预先注入机体时,可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

【抗体(Ab)】是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合成分泌的能与特异性结合抗原的糖蛋白。

【组织相容性抗原】代表个体特异性的同种异型抗原。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A)】由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编码的产物。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基因是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

【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HLA)】人的MHC称为白细胞抗原复合体。简称HLA复合体。

【免疫应答】抗原提呈细胞加工处理、提呈抗原、淋巴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后活化、增殖、分化,产生免疫效应的过程。

【体液免疫应答】指在抗原刺激下,B细胞活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并合成分泌抗体,发挥特异性免疫效应的过程。由于抗体主要存在于体液中,故将抗体参与的免疫称为体液免疫。 表达的抗原产物或重组体本身制成的疫苗。

【人工被动免疫】指给机体输入抗体制剂,使机体被动获得特异性免疫力。

【免疫增强剂】是一类能调节、增强和恢复机体免疫功能的制剂。

【免疫抑制剂】是一类能抑制免疫功能的制剂,常用于各种自身免疫病的治疗及延长移植物存活的时间。

【免疫标记技术】是采用酶、荧光素、放射性核素等标记物标记抗原或抗体所进行的抗原抗体反应。

【适应性免疫】又称特异性免疫。是个体在生命过程中,接受病原微生物或其产物等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产生的,只对相应特定病原体等抗原性物质起作用的防御体系。

【适应性免疫应答】又称特异性免疫应答。是指体内抗原特异性T、B淋巴细胞 【直接危害】节肢动物本身对人体直接造成的损害。

【间接危害】节肢动物携带病原体并传播疾病所造成的损害。

【媒介节肢动物】能传播疾病的节肢动物。

【虫媒病】由节肢动物传播的疾病。

【机械性传播】节肢动物对病原体的传播只起携带输送的作用,病原体在媒介节肢动物的体表或体内既无形态改变,又无数量增加,但仍具感染力。

【生物性传播】病原体必须在一定种类的节肢动物体内经一定时间的发育和(或)繁殖才具有感染力,从而引起疾病的传播,称为生物性传播。

【抗原】是指能够刺激免疫系统(主要指T、B细胞)发生免疫应答,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之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免疫原性】指抗原分子能诱导机体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产生相应抗体或效应T淋巴细胞的能力。

【反应原性】指抗原分子能与相应抗体、效应T淋巴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完全抗原】既具有免疫原性又有反应原性的物质。

【半抗原】只具有反应原性而不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

【抗原决定基】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它是TCR/BCR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又称表位。

【抗原结合价】是指一个抗原分子中能与相应抗体分子结合的功能性决定基的总数。

【异物性】是指抗原与自身成分相异或未与宿主胚胎期免疫细胞接触过的物质。

【异种抗原】指来自另一物种的抗原性物质。

【同种异型抗原】是指在同一种属的不同个体间,由于遗传基因不同而存在的不同抗原。

【共同抗原】带有共同抗原决定基的抗原。

【交叉反应】由共同抗原决定基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可以和具有相同或相似抗原决定基的不同抗原发生结合反应,称为交叉反应。

【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需要T细胞辅助才能诱导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

【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不需要T细胞辅助即能诱导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

【类毒素】外毒素用0.3%~0.4%甲醛处 【免疫球蛋白(Ig)】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调理作用】IgG类抗体与相应细菌等颗粒性抗原特异性结合后,通过其Fc段与吞噬细胞或中性粒细胞表受体表面相应IgG Fc受体结合,所产生的促进吞噬细胞对上述颗粒性抗原吞噬的作用。

【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主要指IgG与相应靶细胞(如病毒感染细胞、肿瘤细胞)结合后,通过其Fc与NK细胞表面的IgG Fc受体结合,可杀伤靶细胞。

【单克隆抗体(McAb)】是指由识别一种抗原表位的一个B细胞杂交瘤克隆产生的只识别某一特定抗原表位的同源抗原。

【补体】存在于人或动物血清中的一组具有酶活性质的球蛋白。补体有30余种成分,故称为补体系统。

【粘膜相关的淋巴组织】呼吸道、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的粘膜固有层均聚集着无包膜的淋巴组织,称粘膜相关的淋巴组织。

【淋巴细胞再循环】外周淋巴器官及组织内的淋巴细胞可经胸导管进入血流循环于全身,而血液中的淋巴细胞又可通过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回到淋巴器官或淋巴组织内的现象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

【白细胞分化抗原(CD)】是指血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分化的不同阶段及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分子。

【T细胞抗原受体(TCR)】是T细胞表面能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的结构。

【B细胞抗原受体(BCR)】是B细胞表面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的膜表面Ig(mIg)。

【抗原提呈细胞(APC)】指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提呈给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的一组免疫细胞。

【细胞因子(CK)】是由免疫细胞和某些非免疫细胞合成分泌的,具有调节免疫应答,介导炎症反应,促进造血功能和组织损伤修复的小分子肽。

【白细胞介素(IL)】是一组由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和其他非免疫细胞产生的能介导白细胞和其他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

【集落刺激因子(CSF)】是由活化细胞产生的,能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阶段的造血干细胞进行分化的,并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细胞集落的一组细胞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TNF)】是一类因能引起肿瘤组织出血坏死而得名的细胞因子。

【细胞免疫应答】是指在抗原刺激下,T细胞转化为效应T细胞(致敏Thl细胞和致敏Tc细胞)发挥特异性免疫效应的过程。

【免疫耐受】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机体免疫系统在接受某种抗原的刺激后所产生的针对该种抗原特性低应答或不应答”状态。

【抗感染免疫】是机体抵抗病原生物及其有害产物,以维护机体生理稳定的一种防御功能。

【先天性免疫】是机体在长期的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系列防御病原生物的天然防御功能。因其防御作用广泛,无特殊针对性,又称非特异性免疫。

【完全吞噬】指吞噬细胞将所吞噬的病原菌杀死和消化。

【不完全吞噬】指病原菌被吞噬后不能被杀死,反而在吞噬细胞内繁殖,并随其向机体其他部位扩散。

【获得性免疫】是指机体在生活过程中与病原生物等抗原性异物接触后主动产生,或被动输入免疫效应物质所获得的免疫力。因其防御作用有针对性,又称为特异性免疫。

【超敏反应】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再次接受相同抗原的刺激时,所所产生的一种过强的免疫应答,其结果导致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损伤。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过度而持久的自身免疫应答,导致自身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所致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是指免疫系统中任何一种成分的缺失或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肿瘤抗原】是细胞在恶变过程中出现的新抗原及过度表达的抗原物质的总称。

【免疫预防】即人为地给机体输入抗原物质或直接输入抗体,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生物制品】人工免疫采用的疫苗、类毒素、免疫血清及免疫学检验所用的诊断试剂来源于生物体,统称为生物制品。

【人工主动免疫】是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给机体输入疫苗或类毒素等抗原物质,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的方法,也称预防接种。

【死疫苗】采用理化方法将病原微生物灭活后制成的用于预防某些传染病的生物制品。

【活疫苗】用减毒或无毒力的活病原微生物制成的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是指使用重组DNA技术克隆并表达保护性抗原基因,利用

接受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Ⅰ型超敏反应特点:①参与抗体 IgE、IgG4;②反应发生快消退亦快;③通常引起功能紊乱,不造成组织细胞损伤;④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总结

1.超敏反应原再次,超敏反应均是机体再次接触同一抗原才能导致。原,是指同一抗原,也指超敏反应的原因是再次。

2.Ⅰ、Ⅱ、Ⅲ型超敏反应主要是由抗体介导,Ⅳ型是由细胞免疫介导,主要是T细胞。

3.Ⅰ型有功能紊乱,无组织损伤;Ⅱ、Ⅲ、Ⅳ型均有组织损伤和功能紊乱。

4.Ⅰ型IgE类抗体介导,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起主要作用;

Ⅱ型IgG或IgM类抗体介导,补体、吞噬细胞和NK细胞在引起的以细胞溶解和组织损伤为主的超敏反应中起主要作用;

Ⅲ型主要有IgG类抗体介导,补体和血小板、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在以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致血管炎性反应和组织损伤为主的超敏反应中起主要作用。

Ⅳ型主要由T细胞介导,单核-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在以炎症和组织损伤中起主要作用。

Ⅰ型超敏反应要点口诀为:

E导双快个体异,

组织无损功能滞。

Ⅰ型超敏原再次,

肥碱细胞脱颗粒,

活性介质效应起,

哮喘皮疹休克体。

Ⅱ型超敏反应要点口诀为:

G或M(抗体)结抗原,

补、巨、NK齐参战,

表面抗原走经典,

特异结合吞噬完。

Ⅲ型超敏反应要点口诀为:

抗原抗体复合物,

沉积基膜未清除,

补体激,中性聚,

激活凝血血栓居。

Ⅳ型超敏反应要点口诀为:

细胞介导迟发慢,

抗体补体均无关;

菌毒虫化皆抗原,

分化效应T细胞;

Th1介导炎和损,

CTL细胞毒。

第14篇:微生物

一 名词解释

1、微生物: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形态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2、病原微生物:引起人和动物发生病害的微生物。

3、培养基:把细菌生长繁殖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合理的配合在一起制成营养物质。

4、菌落:细菌接种在固定培养基上由单个细菌大量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5、干扰素:是机体活细胞受病毒感染或干扰素诱生剂的刺激后产生的一种小分子糖蛋白。

6、正常菌群:在正常动物的体表与外界相通的腔道,经常有一些微生物存在,他们对宿主不但无害而且有益和必须的。

7、消毒:杀灭病原微生物

8、灭菌:杀死所有微生物。

9、致病性:是指一种类的病原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引起动物机体发病的能力,是病原微生物的共性和本质。

10、毒力:病原微生物致病力的强弱程度

11、传染: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突破机体防御技能,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并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反应的过程。

12、免疫:机体对自身与非自身物质的识别并清除非自身大分子物质,从而维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生理学反应。

13、抗原:凡是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效应淋巴细胞,并能与之结合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14、抗体:机体受到抗原物质刺激后,由B淋巴细胞转化为浆细胞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免疫球蛋白。

15、体液免疫:由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16、免疫应答:动物机体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后,免疫细胞对抗原分子的识别并产生免疫反应和发挥免疫效应的过程。

17、补体:动物血清及组织液中的一组具有酶活性的球蛋白。

18、变态反应:是指免疫系统对进入机体的抗原物质做出的过于强态或不适当,并导致组织器官损伤的免疫应答。

19、免疫系统:动物在种系发生和个体发育过程中逐渐进化和完善起来的,是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机构,是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基础。

二、简答

1、常用生物制品类型及用途? ①弱毒苗,包括湿苗和冻干苗。②灭活疫苗,可以制成联苗和多价苗。③代谢产物疫苗,可以产生类毒素。

2、注射疫苗应注意的事项:

①疫苗的质量②疫苗的保存与运输③疫苗的稀释与及时使用。④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⑤疫苗的型别与疫病型病别的一致性⑥药物干扰⑦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3、诊断液的应用?

①可以用于传染病的诊断,血清学实验和传染性变态反应②妊娠诊断。

4、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①营养物质②温度③PH值④渗透压⑤气体

5、细菌生长曲线分哪几个时期? 迟缓期、对线区、稳定期、衰老期。

6、干扰素的作用?

①抗病毒作用②免疫调节作用③抗肿瘤作用

7、正常菌群的概念及其意义?

⑴在正常动物的体表与外界相通的腔道,经常有一些微生物存在,他们对宿主不但无害而且有益和必须的⑵意义①营养作用②免疫作用③生物拮抗作用

8、温度对微生物有何影响及其用途?

①温度适宜,微生物生长繁殖良好,用于培养微生物②温度过高,微生物蛋白变性,代谢障碍死亡,用于消菌灭毒。③温度过低,微生物生长受到抑制,用于保存材料。

9、三种高温灭菌的方法,写出灭菌条件和效用?

①热空气灭菌法:160℃下2小时,达到完全灭菌②煮沸灭菌法:煮沸100℃,10~20分钟可以杀死细胞的繁殖体,1~2小时杀死细胞的芽孢。在水中加入1%碳酸钠或2~5%石灰酸可以提高水的沸点,节省时间,煮沸15分钟达到完全灭菌的效果③巴氏消毒法,低温维持法:63~65℃、30分钟;高温瞬时法:71~72℃、15秒;超高温法:132℃,1~2秒冷却10℃以下;都可达到完全灭菌的效果。

10、解释病毒的血凝和血凝抑制的现象及其应用?

①许多病毒表面有血凝素,能与鸡、豚鼠、人等的红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从而出现红细胞凝集现象,称为病毒的血凝现象。②当病毒与相应的抗病毒抗体结合后,能使红细胞的凝集现象受到抑制,称为血凝抑制现象。③生产中病毒的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主要用于鸡新城疫、禽流感等病毒性传染病的诊断以及鸡新城疫、禽流感、EDS-76等病的免疫检测。

11、什么是传染性变态反应?在临床上有何应用价值?

①结核分枝杆菌等细胞内寄生菌,在传染过程中引起以细胞免疫为主的IV型变态反应称为传染性变态反应②临床上对于这些细胞内寄生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常利用传染变态反应来诊断。

12、影响化学消毒剂的因素有哪些?

①消毒剂的性质、浓度与作用时间。②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③温度与酸碱度的影响。

13、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化学药物能抑制细菌生长繁殖或将其杀死。

14、传染发生的必要条件?

①病原微生物具有较强毒力、足够数量、及合适的侵入门户。②易感动物:动物的种类不同对病原微生物的感受力不同,动物的易感性还受年龄、性别、营养状况等因素影响。③外部环境因素。

15、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及意义?

⑴规律:①初次应答,抗体产生的诱导期较长、产生抗体的量少、在体内维持的时间较短、Ig产生最早。②再次应答,诱导期较短、含量大幅度增多、维持时间较长、IgM最先产生。③回忆应答,诱导期更短,维持时间更长。⑵意义:再次应答和回忆应答提示我们在预防接种时间间隔一定时间进行再次免疫可强化免疫的功效。

16、体液免疫的效应?

①中和作用②免疫溶解作用③免疫调理④局部粘膜免疫作用⑤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⑥对病原微生物的抑制作用⑦免疫损伤作用

17、影响特异性免疫的因素?

⑴抗原方面:①抗原的种类决定免疫应答的类型。②抗原的物理性状、化学结构和毒力不同引起免疫应答的强度不同、产生速度和维持时间也不同。③抗原的用量、免疫次数和间隔时间对免疫应答的强度和维持时间有很大影响④适当的免疫途径会引起良好的免疫反应。⑤免疫佐剂的使用可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⑵动物机体方面:①年龄因素②营养因素③遗传因素④疾病特殊生理时期

18、血清学实验的类型?

①凝集实验:直接凝集实验和间接凝集实验②沉淀实验:环状凝集实验、琼脂凝胶扩散实验和免疫电泳④补体结合实验

19、补体结合实验的原理? 20、简述革兰氏染色的过程?

①在固定好的抹片上,滴加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染1-3分钟,水洗。②加革兰氏碘液媒染,作用1-2分钟,水洗③加95%酒精脱色30秒至1分钟,水洗。④加稀释石灰酸复红或沙皇水溶液复染30s左右,水洗,吸干后镜检。

结果:革兰氏阳性菌呈蓝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

21、病毒培养的方法?

①动物接种②禽胚培养(鸡胚)

22、病毒的其他特性?

①干扰现象和干扰素②病毒的血凝现象③病毒的包涵体④病毒的虑过特性⑤噬菌体⑥病毒的抵抗力

23、常见微生物的变异现象有哪些?有何实际应用?

㈠变异现象:①形态变异②结构和抗原性变异(荚膜、鞭毛、芽孢)③菌落特征变异④毒力变异⑤耐药性变异㈡应用:①传染诊断方面:在微生物学检查过程中,要作出准确的诊断,还要了解生物的变异现象。②传染病预防方面:利用人工变异方法,获得抗原性良好、毒力减弱的菌株或毒株,制造预防传染病的疫苗。③传染病治疗方面:由于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与增加,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和治疗菌病时,不能滥用药物,必要时先做药物敏感性试验。

三、选择判断

1、支原体特点(无细胞壁,独立生活)

2、灭活苗要保存在2-15℃的阴暗环境,非冻干的活菌苗(湿苗)保存4-8℃的冰箱,冻干的弱毒苗—15℃以下保存

3、灭活疫苗是油苗,弱毒苗不需要使用佐剂

4、病毒、有些(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也能通过细菌过滤器

5、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腔上囊)是淋巴细胞形成分化和成熟的场所。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骨髓、哈德尔氏腺、淋巴组织)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选择)

6、K细胞依赖抗体,NK细胞ABCC作用

7、抗原的特异性由抗原决定簇决定。

8、IgM最早产生;IgG是主力;IgE异性变态反应

9、与抗原结合的是可变区,与补体结合的是恒定区

10、内毒素是疫毒使用,抗毒素是治疗使用。

11、特异性免疫的获得途径:①主动免疫:本身主动产生的;天然主动免疫、人工主动免疫(注射疫苗)②被动免疫:被动接受其他动物的抗体;天然被动免疫(新生动物通过母体胎盘、初乳或卵黄从母体获得的免疫力)人工被动免疫(给动物注射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

12、I型变态反应主要是针对过敏的一些局部过敏反应。II型变态反应主要是对外来药物和血液的反应(输血、新生动物溶血、药物和传染性病原体)III型变态反应易在肾小球、关节、皮肤等外形成沉淀,引起炎症、水肿、出血、局部坏死等一系列反应(关节炎等)IV型变态反应易引起突出的局部炎症。

13、高压蒸汽法的条件(0.105气压,121.3℃,15-30分钟)

第15篇:微生物

微生物对石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

摘 要 针对油井附近落地油污染地表土壤的问题,利用热蒸发色谱技术,对油污土壤中加入微生物对原油的降解特征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油污土壤中加入微生物,对落地油有明显的降解作用,可以减轻石油生产过程中油污对土壤的破坏和对环境的污染。随着微生物降解作用的不断进行,土壤中污油的相对降解速度逐渐加快,相对降解率逐渐增加。生物处理法的过程较简单,处理费用低,处理效果好,一般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关键词油污土壤 污染物处理 微生物降解作用 实验研究

0 引 言

油田年产中经常发年原油落年以及漏油年象, 造成大量的石油进入年表土壤,从而产年环境污染[1-3] 。由于石油中的很多有机污染物都具有“三致”年用,且土壤本身的特殊性又决定了土壤污染的复杂性及治理的难度[6,7] 。目前国内外比较推崇的治理方法是年物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微年物来降解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年物处理法的过程比较简单易行,处理年需费用也比较低,而且处理效果好,一般不会产年二次污染。因此,目前国内外都年根据油田当年土壤的特征进行微年物处理方法的研究和应用[8,9] 。可以说, 油污土壤的年物处理是未来环境保护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 而且我国很多油田的年域环境都适合用微生物技术,进行油污土壤的降解处理。针对大庆油田采油一厂东部年产井附近年表土壤石油污染特点, 利用热蒸发色谱技术, 对油污土壤中微年物对原油的降解特征进行了实验分析, 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探讨了微年物降解污油的规律。

1 实 验

1.1 样 品

实验样品取自远离人群活动的油井区, 样品 1 采自抽油年产为 15 年的油井附近被石油污染的土壤样品,年产史长的油污土壤中应存年较多的自然选择、驯年的嗜油微年物; 样品 2 采自仅为 2 年的年产井周围土壤。

1.2 分析方法

微年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 微年物对石油烃的降解程度取决于它的种类、数量、石油的组成及影响其年年过程的环境参数。 微年物繁衍最适宜温度为10~40 ℃, 因此实验中选择自然室温条件 (25℃左右)和含水环境年为实验基本条件。 先将粒径为 1 mm 的样品各 100 g 放入洁净的透明玻璃锥形瓶中,再加入沸腾后又冷却下来的自来水, 加入水的量取决于实验样品对水的吸收程度,加水后应保证样品刚刚浸入水中。整个实验是年避光、教风的实验室内进行的,实验时间分别设定为 5 d、10 d 和 15 d;实验过程应尽量避免人为影响因素的干扰。进行样品分析使用的主要仪器为 NORWAY GEOLAB年产的大型热蒸发烃分析仪。仪器的检测器为 FID 检测器。进样口、检测器及辅助部分的温度设为 300 ℃,定量分析的初始温度为 220o C,以 40o C/min 的速率程序升温至 300o C,然后恒温 2min,使土壤样品中的石油有机成分挥发出来,同时进入 FID C 及 FID A 分别进行定量及定性检

1 测,FID C 与 FID A 分流比为 30 ∶ 1,色谱柱以 4 ℃/min 的升温速率从 30 ℃恒速程序升温至 300 ℃后,再恒温 20 min 后实验结束。然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 计算出样品中油污有机物的含量和组成, 微年物降解量是与土壤中原始油污有机物含量相比,样品每隔 5 d 的相对降解量之差值。从而得到油污土壤样品的定性定量分析数据。

2 结果与讨论

实验得出,5 d 内样品 1 中有机质的相对降解率远远快于样品 2;另外,随着微年物降解年用的不断进行,两个样品的降解速度越来越快,其相对降解率越来越高。样品 1 明显比样品 2 污油降解速度快、降解率高的结果说明,年产井史长的油井周围年表土壤中由于自然选择和驯年产年了更多的嗜油微年物,从而加速了污油的微年物降解年用。随微年物年用时间的不断延长, 可知两个样品中污油的含量差别很大, 样品 1 中原始有机质数量明显高于样品 2;这是因为样品 1 采样点的抽油年产史年限长,油井附近年面漏油积累多,导致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高,而样品 2 由于井史短,样品中有机质含量很低。从实验还可看出,随着微年物降解时间的增加,两个样品中有机质含量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 这反映微年物对有机质的降解消耗年用随时间增加而加强,说明抽油井周围的土壤中确实存年嗜油微年物, 而且它们对落年石油具有比较明显的降解年用, 从而使落年原油中的某些成分逐渐被选择性年消耗掉, 减轻落年原油对土壤的破坏年用及对环境的污染影响。样品中年含有机质的定性分析结果,可用常温下气态组分和非气态组分的百分含量来表示。 由土壤有机质微年物降解的定性分析特征实验可看出,年 15 d的微年物降解过程中, 样品 1 气态烃组分一直明显高于样品 2;还有,样品中气态组分含量随降解时间延长而增加,但样品 1 年第 15 d 时呈降低趋势。造成这种年象的主要原因可能与土壤微年物对有机质的选择性降解有关, 有中等长度碳链的烃类年合物逐渐被优先消耗掉,而气态烃分子和重质成分被遗留下来,导致年样品中轻质烃含量增加;另外,这种年象可能也与土壤微年物年降解过程中产出甲烷气有关。 定性分析也证实了微年物对污油确实存年较强的降解消耗年用。

3 结 论

从油污土壤样品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可知:

◆ 油井附近的油污土壤中存年嗜油微年物,它们对落年油有明显的降解年用, 可减轻石油年产对土壤的破坏和对环境的污染;

◆ 抽油年产史长的油井周围土壤中存年自然驯年出的更多嗜油微年物,其近井土壤中污油的降解速度快;

◆ 井史长的油井周围年表漏油积累量多,土壤中污油有机质含量明显增高; ◆ 随着微年物降解年用的不断进行,样品中污油的相对降解速度逐渐加快,相对降解率逐渐增加;

◆ 污油样品中气态组分含量随降解时间延长而增加, 微年物对污油确实存年较强的选择性降解消耗年用。开展油污土壤的微年物降解研究,对油田年产区的环境保护有实用价值。

参 考 文 献

[1] 张兴儒,张年权.油气田开发建设与环境影响.北京:石油年年出版社,1998:129-148 [2] 夏立江,王宏康.土壤污染及其防治.上海:华东理年大学出版社,1997:135~143 [3] Al-Haan J M, Afzal M, Rao C V N.PetroleumHydrocarbon Pollution in Sharks in the Arabian Gulf.Bull.Environ.Contam.Toxicol,2000,65:391~398 [4] 李天杰,宫世国,潘根兴.土壤环境学-土壤环境污染防治与土壤年态保护.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92~101

2 [5] 任磊,黄延林.土壤的石油污染.农年环境保护,2000,19(6):360~363 [6] 李培军,台培东,郭书海等.辽河油田石油污染土壤的2阶段年物修复.环境科学,2003,24(3):74~78 [7] Genouw G, NaeyerF, Meenen P.Degradation of oilsludge by land farming a case study at the Ghentharbour.Biodegredation,1994,5:37~46 [8] Scherrer D.Biodegradation of crude oil inexperimentally polluted clayey and sandy mangrovesoil.Oil &Chem.Pollut,1990,6:163~176 [9] Scott T W, Brker G W, Cook R C.Biodegradation ofhydrocarboncontaminated soils at crude oilproduction sites in west Texes and New Mexico.SPE ,1993:2598

3

第16篇:技术科科长岗位职责

技术科科长岗位职责

1.主持技术科的全面工作,负责日常管理及监督检查。2.明确本科室人员的工作职责范围,并抓好工作的落实情况。 3.负责本科室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学习工作。

4.负责与设计部门进行业务联系,,提供设计所需资料,反馈沟通设计思路。

5.参加对设计部门提交资料的会审、对外来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的会审,参加技术交底会和工程例会。6.负责及时为施工单位提供施工图纸。

7.主持本单位施工作业规程及重大安全技术措施的会审工作。8.根据公司的规划,负责主持对新开发区域进行资料收集、开发论证和可行性方案的提出。

9.负责在许可的权限内,根据工程需要进行工程设计、设计修改。10.负责召开技术会议。

11.经常深入现场,掌握工程的进展、规程措施的落实情况,配合有关部门解决施工中遇到的有关问题。12.完成领导交给的其它工作。

第17篇:技术主管岗位职责

技术主管岗位职责

岗位编号

所属部门 BPO—G—308 技术部 岗位名称 工作地点 技术主管 办公室 岗位等级 工作环境 中级办公场所 岗位描述 组织制定和实施技术方案、产品研究开发方案与产品质量管理制度。

直接上司:技术总监

组织关系 直接下属:技术员

基本

要求

任职

要求

岗位

职责

考核

指标 横向关系: 最低学历 性别要求 年龄要求 婚否要求 外貌气质 薪资范围 本科及以上学历 男 25—40 无 无有5年以上从事技术支专业要求 理工类专业 工作经验 持服务经验,有技术管理相关工作经 掌握WORD,EXCEL,CAD语言要求英语 计算机要求 等办公软件使用方法,具备基本的网络知识 1.熟悉企业产品结构、性能、机理、使用方法等;2.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工作经验,能独立解决产品使用相关问题;3.知识面广,善于沟通与交际; 4.有较强应变能力,有责任心,对人热情; 5.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优秀的团队合作意识。 1.组织公司新产品的研究试制工作及现有产品的改进工作;2.主持公司产品性能分析、技术可行性研究与评定工作;3.组织公司质量事故的分析及处理工作;4.编制公司年、季、月度产品研究开发计划,并组织实施;5.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1.产品开发计划完成率; 2.样品制作质量差错率; 3.组织管理工作报告。

岗位编号 所属部门 岗位描述

BPO—G—201 销售部

岗位名称 工作地点

销售专员 苏州

岗位等级 工作环境

初级 经常出差

负责产品推广和具体销售工作,以及与代理商和客户的联络,本销售区域内组织关系 基本要求

任职要求

岗位职责

考核

指标

售后服务联络工作。 直接上司:销售部经理

直接下属:无

横向关系: 最低学历

性别要求

年龄要求

婚否要求

外貌气质 薪资范围 专科及以精力充沛,上学历 无 25—40 无 能承受工 作压力

专业要求 市场营销类专业

工作经验 一年以上销售经验 语言要求

英语

计算机要求

熟练操作WORD、EXCE等相关办公软件

1.具有客服和电话销售经验优先,责任心强,思路清晰;

2.普通话标准,口齿伶俐,了解消费者心理;3.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擅于沟通;4.工作态度良好,及时为客户服务;

5.具有良好的销售服务意识,工作耐心细致,思维敏捷。

1.在销售主管的指导和监督下,负责办理同客户联系和日常发货工作;

2.在销售主管的指导和监督下,负责撰写月度及年度销售计划并实施;3.收集潜在客户和新客户的资料,开拓新市场;

4.及时了解客户需求,反馈产品情况,并及时向直接上级汇报;

5.定期向客户了解本企业产品的使用情况、对价格的反馈情况,并及时汇报。

1.销售项目计划执行情况;2.销售指标完成情况。

岗位编号 所属部门 岗位描述

BPO—G—208生产部

岗位名称 工作地点

生产主管 办公室

岗位等级 工作环境

中级 办公场所

贯彻公司经营战略方针,领导本部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精组织关系 基本要求

任职要求

岗位职责

考核

指标

益生产,确保生产任务的完成。 直接上司:生产部总经理

直接下属:车间员工

横向关系: 最低学历

性别要求

年龄要求 婚否要求

外貌气质 薪资范围

本科及以上学历 男

25—40

无 无

专业要求 管理类相关专业

工作经验 3年以上产品生产经验 语言要求

计算机要求

熟练操作WORD、EXCEL等相关办公软件

1.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2.忠于职守,诚信待人; 3.具有行业工作经历者优先。

1.贯彻公司年度经营目标,制订本部门工作规划;

2.组织生产调度,确保生产线的连续性、平行性以保证按时按质完成任务;3.配合研发部门对新产品的开发工作,以保障各项产品投产计划的实现;4.组织领导本部门加强品质控制,减低产品成本,缩短生产周期; 5.领导本部门全面实行岗位绩效管理。 1.生产任务安排与进度控制;

2.成本控制;3.劳动纪律监控度; 4.管理创新能力; 5.问题处理状况。

第18篇:技术副厂长岗位职责

技术副厂长岗位职责

工作概述

根据公司的质量方针目标制定分厂中、长期技术质量发展目标,并组织实施。根据公司年、季、月度质量计划,制定分厂年度、季度和月份的质量计划和质量攻关目标,并组织实施。对分厂出现的较大质量问题,负责组织分析处理,并对采取纠正措施的效果实施监督。 工作职责

1.负责贯彻上级部门颁布的关于质量技术方面法律、法规,条例和标准及有关文件的批签工作。

2.根据公司的质量方针目标制定分厂中、长期技术质量发展目标,并组织实施。根据公司年、季、月度质量计划,制定分厂年度、季度和月份的质量计划和质量攻关目标,并组织实施。

3.对分厂出现的较大质量问题,负责组织分析处理,并对采取纠正措施的效果实施监督。

4.负责分厂质量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负责组织或主持分厂的质量策划工作。

5.组织有关单位,对分厂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较大质量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采取纠正措施。

6.负责协助主管部门,对分厂所进行的内部质量审核活动。7.负责主持或组织分厂技术革新及设备革新。

8.严格按照程序文件的规定,搞好环保设备运行和维护,对污染物实施有效的控制。任职资格

1、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2、从事本岗位三年以上工作经历。

3、掌握本岗位的专业理论知识。熟悉本岗位职责。

4、经过本岗位应知应会培训,持证上岗。

5、熟悉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和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任职培训

1.中级工商管理培训。本岗位职责培训。 2.有关工艺和技术知识培训。 3.安全文明生产有关知识培训。

第19篇:技术副总经理岗位职责

技术部经理岗位职责

直接上级:总经理

管理权限:受总经理委托,行使对公司技术产品开发、技术推广应用、技术指导与监督等全过程的管理权限,并承担执行公司规章制度、管理规程及工作指令的义务管理职能;负责对公司技术工作实行技术指导、规范制作流程、制定技术标准、抓好技术管理、实施技术监督和协调的专职管理,对所承担的工作负责。

主要职责:

1.在总经理领导下,负责主持本部的全面工作,组织并督促部门人员全面完成本部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任务。

2.严格遵守公司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按时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3.负责制定公司技术管理制度。负责组织实施公司月度制作计划,与营销部门密切配合,确保公司制作合同的履行,力争公司制作任务全面、超额完成;

4.组织和编制公司技术发展规划。编制近期技术提高工作计划,编制长远技术发展和技术措施规划,并组织对计划、规划的拟定、修改、补充、实施等一系列技术组织和管理工作;

5.行使对公司技术产品制作过程工作的指挥、指导、协调、监督、管理的权力,并承担执行公司规程及工作指令的义务;

6.负责公司新技术引进和网络产品开发工作的计划、实施,确保技术不断更新。领导新程序、新系统的设计开发。

7.妥善保管能直接影响公司权益和利益的经营决策文件资料和技术资料。负责各计算机资料的管理,包括登记、分类、存贮、备份、转录,不得泄漏公司机密,不得擅自修改、拷贝或让无关人员阅读。

8.研究和摸索科学的流水作业规律,认真做好各类技术信息和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研究汇总、归档保管工作,为逐步实现公司现代化制作水平的目标,提供可靠的依据;

9. 负责制定公司技术服务产品的企业统一标准,实现技术服务产品的规范化管理;

10.能够组织开发中小型管理软件,负责制定公司计算机与国际互联网连通、网址注册、网页设计和制作、网上信息广告发布,以及员工上网管理监控等方案。

11.认真做好技术图片、技术资料的归档工作。负责制定严格的技术资料交接、保管工作制度;

12.及时指导、处理、协调和解决出现的技术问题,确保经营工作的正常进行;

13.及时搜集整理国内外技术发展信息,及时把握技术发展趋势;

14.负责编制公司技术开发计划,抓好技术管理人才培养,技术队伍的管理。有计划的推荐引进、培养专业技术人员,搞好业务培训和管理工作;

15.负责对公司全体员工进行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公司计算机应用水平。 密切关注计算机病毒发展动态,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谨防外带磁盘和网络上的病毒侵袭。

16.负责公司技术管理制度制订检查、监督、指导、考核工作;

17.协助有关人员做好计算机易耗品领用登记、保管和使用工作,提出采购建议。

18.负责做好公司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维护、管理、数据信息处理,管理系统保密口令,保证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20篇:IT技术经理岗位职责

岗位: 技术部主管

岗位职责:

作为技术部责任人,主管公司技术部相关工作:

负责公司的技术项目管理:组织人员配合企划部进行项目的评估;根据项目情况制定开发计划并实施,对于项目的进度进行跟踪,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项目完成后,进行成果物质量确认;组织人员支持公司市场活动。

负责公司项目的信息收集。

负责公司项目的产品企划的技术支持。

负责公司项目的市场活动的技术支持。

负责公司项目的技术交流。

负责公司的技术培训。

负责公司IT方面制度的制定及实施

负责公司IT方面财务的计划,执行。

负责组织公司知识库的建立。

负责部门人员的管理和工作指导。

负责向上级领导汇报部门工作。

负责技术部的各项日常事务管理,处理部门突发事件。

协助上级领导制定公司IT方面发展规划,并负责具体实施。负责制定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

审核公司的技术资料。

审核公司的技术培训资料。

根据公司发展方向,收集和整理国内外相关信息,汇报相关发展。

提出公司可执行的项目计划,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其他职责:

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事项。

协助同事完成与有益于公司发展的其它事项。

7月份工作计划:

针对疲劳检测项目与产品提供方进行沟通;掌握产品开发的进展。

\"针对网络字体合作项目与产品提供方进行沟通,了解产品的市场活动计划,根据对方的授权政策,考虑我们是否对其向H公司推荐。

\"

针对国内手机预装软件项目根据赵总与H公司的交流结果进一步处理。

进行公司现有项目的支持:OCR等;

进行公司日常办公的IT支持:网站等;

根据公司发展方向,收集和整理国内外相关信息,汇报相关发展。

根据公司发展方向,提出公司可执行的项目计划,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Ipad手机点菜系统的开发(研讨中,是否进行需要领导明确指示)

微生物技术岗位职责
《微生物技术岗位职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