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岗位职责

机械制图岗位职责(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9-09 08:35:54 来源:岗位职责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机械制图

《机械制图》精品课程建设经验总结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王冰

机械制图是我校工科专业的重要基础课,担当着培养学生基本工程素质的重要任务,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门课程,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画图、看图和计算机绘图能力。此外,在素质教育方面,还担当着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工作作风的任务,在高职高专教育中,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课程建设方面学校、系部和教研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果。

一、

一、精品课程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师资队伍建设

课程建设的重点是教师队伍建设,没有一只技术过硬、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课程建设就无从谈起。因此,教研室非常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从老一代教师开始,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教师梯队建设方面做到了老、中、青相结合。

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特别强调制图教师的基本功,青年教师来到课程组后,都有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指导,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每位青年教师都要做一定数量的习题,一般要做本科教材习题集1套、专科教材习题集2套,测绘教研室的模型30个,其中4套部件的装配图和零件图。有老教师手把手的教授黑板图的绘制技术,在上课时做到徒手绘制黑板图,所以教研室大部分教师都能绘制一手漂亮的黑板图。

对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强调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思想的学习,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来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目前教研室的教师均能熟练掌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能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有机的结合,所以适应了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需要。

机械制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对培养教师的实践经验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在教学任务不太紧的学期,抽调教师到工厂下厂锻炼,先后有3位教师到承德柴油机厂、承德曲轴厂和大庆石油总机厂锻炼半年到一年,在工厂参与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做车间的技术指导工作和技术实验。另一措施是参与学生的专业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这样能有效的提高教师对生产现场的了解,同时了解企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具体要求,在教学中作到有的放矢,对改革教学内容充实教学素材非常有帮助。指导教师还要负责做青年教师的政治思想工作、师德教育,真正作到了传帮带。

二、

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要适应科学技术和教育体制的发展

传统的机械制图和画法几何课程体系已经非常成熟,但随着计算机绘图技术和高等职业教育体制的发展,传统的课程体系已不能满足教育体制的需要,因此必须改革传统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

从9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我们就开始探索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软件AutoCAD融合式课程体系的建立和改革。我校是在80年代末引入计算机绘图的,当时以介绍计算机图形学为主,90年代初开始介绍计算机绘图软件(以AutoCAD为主),90年至95年计算机绘图是单开设课程,从95年到98年我们探索了机械制图与AutoCAD的融合模式,98年完成“工程制图与AutoCAD融合式课程体系的建立”教研课题,这时的融合是小融合,即按AutoCAD的命令与机械制图的关系分为若干模块(较大),然后和机械制图的内容进行有机整合,这样安排对学生掌握计算机绘图和投影理论都有好处,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绘图习惯和现代绘图技术下的思维方法。

98年至2001年进行了大融合的研究和探索,即在讲机械制图的过程中随时介绍AutoCAD的相关命令,因时代的发展,学生计算机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学校硬件设备的改善,这样处理是合适的,能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绘图工具,适应了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需要。

随着计算机绘图技术的普及和计算机多媒体的发展,我校机械制图课程建设的重点是探索制图教学理念、教学技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这一阶段采用多种媒体技术研制开发了多种教学课件(网络课程、助学课件和助教课件),在教材建设上结合我校实际,在机械制图立体化教材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进入21世纪后,绘图软件种类越来越丰富,版本更新越来越快,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又引入了其他一些国产绘图软件,目前这些软件的介绍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安排的。在AutoCAD2000之后,引入了AutoCAD的三维实体造型功能,这样不但使学生掌握了AutoCAD的三维实体造型功能,而且对掌握投影概念也有帮助,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好了基础,对学生掌握现代设计方法、仿真技术等都有帮助。

随着高职高专教育体制的改革,为了适应学生的职业需要,从2003年开始,我们着手对我校的毕业生做职业分析,针对我校毕业生多在生产第一线,从事产品设计和开发的较少,在课程体系上,增强了专业制图,在传统的机械制图部分(零件图和装配图部分)根据专业进行了细分,如焊接专业对板金和焊接图作重点介绍,对工业设计专业强调透视图和轴测图,对热工、制冷等专业介绍一些建筑制图的内容。

从2002年开始,系领导根据教学改革的需要,将制图教研室、零件教研室和金工教研室合并为基础学科组,目的是探索制图、金工、力学、零件、公差等系列课的课程体系改革,目前正在对制图、金工、力学、零件、公差等系列课的课程体系改革进行研究。

三、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要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在机械制图课堂教学中,我们强调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采用多种教育技术和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反对不看教育对象、死板僵化、多年不变的教条主义教学方法。把现代教育思想和课程的具体内容相结合,创造性的开展教学,我们在课堂上常用的教学方法如下:

(1)讲练结合型教学 这种将“教、学、练”融一体的教学模式特别适合于机械制图课程,课堂上教师在讲清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画图方法之后就布置学生进行实践训练,学生在做画图训练时,教师在旁边做指导,对没有掌握画图方法的同学随时集中辅导,这样课堂气氛活跃,目的明确,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如果在课堂上满堂灌,讲完后让学生课下画图,教师不知道学生接受的程度,学生画出的作业错误百出,久而久之丧失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方法适合于大部分机械制图的教学内容。

(2)错误提示型教学 教师在讲到同学经常犯的错误时,把以往学生作业中的同类错误展示给学生,作出提示。在教研室中教师之间经常进行学生作业交流,把学生常犯的典型错误整理出来,放在机械制图教学网站上,把优秀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料共享。

(3)讨论式教学 例如,在讲机件表达方法、零部件测绘等内容时,经常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首先分成几个小组,一个小组一个模型,经讨论每个小组提出自己的表达方法,讲出理由,最后教师进行评议,选出最好的表达方法。

(4)案例教学模式 讲典型零件的测绘时经常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课前教师搜集一些生产上用过的典型零件的图纸,让同学研究,理解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尺寸标注和表达方法,然后将这些原理应用到测绘的模型中。

(5)环境陶冶教学模式 为了提高学生画图的图线质量,在教室、测绘室和机械制图教学网站上悬挂一些教师和以往学生的示范作业,对提高学生的图线质量很有帮助。

(6)体验教学模式 带领学生到附近的工厂去参观,研究教学上绘制的模型和生产上的零部件有什么不同,通过分析找出今后测绘中的处理办法,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

实践证明,以上几种教学模式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都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学生既学到了理论知识也掌握了实践技能,提高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非常适合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

机械制图传统的教学手段是模型、挂图和黑板图,在80年代中期,在老一代教师的带领下,教研室的老师们利用废旧包装箱制作了大量教具和模型,这些模型直到现在仍在使用。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我们研制了助学课件、助教课件和网络课件。我校所有制图教师均在多媒体教室上课,虽然我们开发了上述3套课件,但不提倡在课堂上只演示课件,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必须和课程内容相适应,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采用黑板图、模型、挂图、教学课件等多种媒体技术。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手段,目的都是提高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

四、

四、教材建设要适应新的教育技术和教育思想的发展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材建设不同与本科教材,绝对不能套用本科教材的思路。高等职业教育的教材建设要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要理论和生产实际相结合,突出动手能力的培养,要适应新的教育技术和教育思想的发展需要,要从多个方向、多个角度和多个层面上开展教材建设,为此,我们研制了“机械制图立体化教学包”精品教材。

该立体化教学包包括主教材《机械制图》、《机械制图习题集》;辅教材《制图测绘及学习与训练指导》及配套的“机械制图助学课件”;教师用课件 “机械制图助教课件”;适宜网上学习的“机械制图网络课程” ;减速器测绘课件(包含在助教课件中);机械制图上机习题(包含在助教课件中,有答案自动校核系统);机械制图试卷库。 助学型课件是给学生自学用的,由知识点讲解、学习指导、练习、练习指导、单元测验等模块组成,知识点讲解和学习指导采用视频、动画、声音、虚拟现实等多媒体技术讲解知识要点和难点,所以较传统的教材要形象直观的多,练习模块以画图为主,可下载到AutoCAD中绘制,利用AutoLisp开发的答案校核程序学生可自动校核答案,单元测验模块以看图为主,形式多为单项选择题,采用交互技术自动判断读者选择的答案正确与否。助学型课件的特点是交互性好,支持多种媒体技术,如Flash动画、AVI视频文件、WRL虚拟现实等,助学型课件最终产品没有打包,所以开放式很好。

助教型课件是给教师备课和讲课用的,由演示文稿、教案设计、电子挂图、仿真模型库、视频动画等模块组成,它不能代替教师在课堂上组织教学,课堂上应该以教师和学生为主,所以多媒体助教课件做成素材式开放型,开发平台采用PowerPoint软件,最终产品没打包,其中的教案设计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基本要求设计的电子文档(Word文档),演示文稿是根据电子教案、电子挂图、仿真模型库、视频动画等模块提供的多媒体素材整理的PowerPoint文稿,只起一个模板作用,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由课件提供的素材整理不同的演示文稿,也可以将自己的素材添加到课件中去,这样可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克服以往教学课件中用户不能修改,适应性差的弱点。

基于Web的网络课件适用于在校园网和远程教育网上开展异步式远程教学,网络课件利用Web的动态技术加入多种交互行为,人机之间的交互主要有利用ASP(Active Server Pages)技术支持的VBScript 和JavaScript服务器脚本语言设计的表单交互网页、Flash交互动画和VRML(虚拟现实)实现的实时动态交互。

以上“立体化教学包”为教师提供了备课、讲课、批改作业、出考题等所需要的大量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上机画图、学习指导、测绘指导、上网学习等多方面的学习指导,突现了立体化教材的特点和优势。

五、

五、机械制图精品课建设要重视实践性教学设计

机械制图课程的实践教学包括3个方面:课内的上机绘图实践、课内测绘模型实践和专业测绘(2周),上机绘图实践主要是培养学生使用绘图软件的能力,课内测绘模型实践主要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针对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从业情况,我们加大了学生课内模型测绘的教学力度,通过学生的测绘作业可以看出,学生的基本功还是很扎实的。机类专业还要安排2周的专业测绘,专业测绘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课程知识的能力。

课内的上机绘图实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绘图能力和投影基本理论,我们设计了20张上机绘图作业,这些作业不是让学生简单的上机抄画图形,而是将计算机绘图和投影理论相结合,通过这些练习,学生不仅掌握了绘图理论,而且掌握了AutoCAD绘图软件,一举两得。

课内的制图测绘作业共安排七次,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次测绘

绘制平面立体的三视图(不带斜面) 第二次测绘

绘制平面立体的三视图(带斜面) 第三次测绘

绘制截交线和相关线的三视图 第四次测绘

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注尺寸) 第五次测绘

机件表达方法(注尺寸)

第六次测绘

零件图

轴、齿轮、支架、箱体

第七次测绘

装配图

千斤顶、滑动轴承、齿轮油泵

机类专业停课测绘(2周)1级齿轮减速器

我们研制了减速器测绘课件,该课件采用了视频、动画、虚拟现实的多种媒体技术,形象直观,对测绘质量很有帮助。

推荐第2篇:机械制图

第三章机械制图知识

3.1投影作图

3.1.1投影法的概念及分类

物体在光线照射下,在地面或墙面上会产生影子,人们对其加以抽象研究,总结其中规律,创造了投影法。我们把光线称为投射线(或叫投影线),地面或墙壁称为投影面,影子称为物体在投影面上的投影。投影法分两大类,即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其中平行投影法又可分为斜投影和正投影。如图3-1和3-2所示。

图3-1 中心投影法

(a) 斜投影法

(b) 正投影法

图3-2平行投影法

3.1.2三视图的形成与投影规律 1.三视图的形成

为了表达物体的形状,通常采用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建立一个三投影面体系,如图3-3所示。三个投影面分别为:正投影面(V)、水平投影面(H)和侧投影面(W)。三个投影面的相互交线,称为投影轴。它们分别是:OX轴,它代表长度方向;OY轴,它代表宽度方向;OZ轴,它代表高度方向。三个投影轴垂直相交的交点O,称为原点。

图3-3 三投影面体系 将物体放在三投影面体系中,按正投影法对各个投影面进行投影,得到三个视图,分别为:主视图(V面上所得到的视图)、俯视图(在H面上所得到的视图)和左视图(W面上所得到的视图),如图3-4(a)所示。

(a)

(b)

(c)

图3-4

三视图的形成与展开

为了画图方便,需将三个投影面在一个平面上表示出来,规定:V面不动,H面绕OX轴向下旋转90°与V面重合, W面绕OZ轴向右旋转90°与V面重合,如图3-4(b)所示。其中OY轴旋转后出现了两个位置,分别用OYH和OYW表示。投影图中不必画出投影面的边框,投影轴也可以进一步省略,如图3-4(c)所示。

2.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从图3-5可以看出,三视图在尺度上是彼此关联的,主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高度,俯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宽度,左视图反映了物体的宽度和高度。由此可以归纳出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主、俯视图“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平齐”;俯、左视图“宽相等”。

图3-5 视图间的“三等”关系

3.例题:

(1)补画左视图

根据图图3-6补画图3-7中左视图

图3-6

图3-7(2)补齐三视图

根据图图3-8补齐三视图3-9

图3-8

图3-9

3.2剖视图

假想用一剖切平面剖开机件,然后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平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称为剖视图(简称剖视)。按剖切范围的大小,剖视图可分为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局部剖视图。

3.2.1全剖视图

用剖切平面将机件全部剖开后进行投影所得到的剖视图,称为全剖视图(简称全剖视)。如图3-10所示。全剖视图一般用于表达外部形状简单,内部结构复杂的不对称机件。

图3-10 全剖视图

3.2.2半剖视图

当机件具有对称平面时,以对称中心线为界,在垂直于对称平面的投影面上投影得到的,由半个剖视图和半个视图合并组成的图形称为半剖视图。既充分地表达了机件的内部结构,又保留了机件的外部形状,具有内外兼顾的特点。但半剖视图只适宜于表达对称的或基本对称的机件,如图3-11(a)(b)所示。

(a)

(b)

图3-11

3.2.3局部剖视图

将机件局部剖开后进行投影得到的剖视图称为局部剖视图。局部剖视图一般以波浪线或双折线作为被剖开部分与未剖切部分的边界,并且不能与其他图线相重合。如图1-8的主视图采用了局部剖视图。

(a)

(b)

图3—12局部剖视图

3.3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画法

弹簧是机械、电器设备中一种常用的零件,主要用于减震、夹紧、存储能量和测力等。弹簧的种类很多,使用较多的是圆柱螺旋弹簧。其画法如下:

1.螺旋弹簧在平行于轴线的投影面上的图形中,其各圈的轮廓应画成直线。

2.有效圈在四圈以上的螺旋弹簧,两端可画1~2圈,中间部分可以省略。圆柱螺旋弹簧中间部分省略后,允许适当缩短图形的长度。

3.螺旋弹簧均可画成右旋,但左旋螺旋弹簧必须注出旋向“LH”。

4.如要求两端并紧且磨平时,不论支承圈多少均按支承圈2.5圈绘制,必要时也可按支承圈的实际结构绘制。

画图步骤如图图3-13所示:

图3-13

3.4零件图

3.4.1零件图的内容

一张作为加工和检验依据的零件图应包括:图形、尺寸、技术要求和标题栏。 3.4.2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1.主视图的选择 (1)形状特征原则

主视图要尽可能反映出零件各组成部分的形状特征及其相互位置。 (2)加工位置原则

按零件在机械加工时所处的位置选择主视图。

(3)工作位置原则

主视图的选择与零件的工作位置(安装位置)一致。 2.选择其它视图

(1)视图的数量以能够正确清晰地表达出零件的结构形状而定。 (2)尽量不用或少用虚线。 (3)避免细节重复。

选择原则是:在完整、清晰地表达零件内、外结构形状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图形个数,以方便画图和看图。

3.4.3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1.基本规则

(1)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2)图样中(包括技术要求和其他说明)的尺寸,以毫米为单位时不注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若采用其他单位,则必须注明相应的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

(3)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为该图样所表示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否则应另加说明。 (4)机件的每一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 2.尺寸标注的三要素

一个完整的尺寸应包括尺寸线、尺寸界线和尺寸数字。 3.尺寸基准

尺寸基准是指图样中标注尺寸的起点。每个零件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每个方向至少有一个基准。

4.零件图中尺寸标注的注意事项

(1)设计中的重要尺寸,要从基准单独直接标出。

(2)当同一方向尺寸出现多个基准是,必须在辅助基准和主要基准之间直接标出联系尺寸。

(3)不能注成封闭的尺寸链。 (4)尺寸标注要便于加工与测量。 3.4.4零件图的识读

读零件图,除了要根据各图形间的投影关系,想象出它的立体形状以外,还要弄清它的所有尺寸类型、基准、作用和技术要求等。下面结合图3-14所示的零件图来说明看图的一般步骤。

图3-14 吊销 1.读标题栏

该吊销系某悬挂支承座用以连接承载吊杆的销接件,用45号优质碳素结构钢锻制加工而成,零件净重4.2kg,图样按实物的1/2绘制。

2.分析视图

由该零件仅用一个视图和尺寸符号“φ”可知,它是一个轴类件。视图表明该吊销是一个具有三台阶,且中部为圆弧槽的实心轴零件,在轴的小端开有一个垂直通过轴线的小孔。

3.分析尺寸

了解零件各部分的定形,定位尺寸和零件的总体尺寸,以及注写尺寸的所用的基准。图中全部15个尺寸中,除12和30是定位尺寸外,其余尺寸分别表明各阶梯轴段的直径、长度、孔径、圆弧面半径以及两端倒角的大小和角度。径向尺寸是以轴线为基准。长度方向有两个尺寸标注基准:一是φ85圆柱体与φ70圆柱体的交接端面为第一基准,以它标注的尺寸有1

18、30和10;二是φ70圆柱体与φ65圆柱体之交接端面为第二基准,以它标注出φ8孔的定位尺寸12。

4.看技术要求

分析技术要求,结合零件表面粗糙度、公差与配合等内容。以便弄清加工表面的尺寸和精度要求。

(1)凡标注有尺寸公差的均有配合要求,未注公差之尺寸则按国家标准之未注明尺寸公差标准的规定予以控制。

(2)φ70圆柱面和φ65弧柱面要求最高,表面粗糙度Ra应不大于3.2μm,其次是φ65圆柱面的Ra应不大于12.5μm,而其他各面Ra均应不大于25μm。

(3)文字技术要求,该零件加工后应清除飞边毛刺、淬火处理和电磁探伤。 3.5识读装配图

101010

图3-15

3.5.3概括了解装配图的内容 看标题栏了解部件的名称,对于复杂部件可通过说明书或参考资料了解部件的构造、工作原理和用途。 如例图3-15:从标题栏可知,该RC4轴端传动装置采用1:3比例绘图,总重为40kg,三角带轮及轴箱前盖分别为QT42-10球铁件和ZG230-450铸钢件。退卸套、顶套和轴端压盖则分别为25号和45号锻钢件,毡封用中粗毛毡,密封胶圈和O型密封圈分别为XJ-42号丁睛橡胶和I-4号橡胶件。紧固件中除件9的M22螺栓和件8防松片系钢制铁标件外,其它均为普通国标紧固件。

3.5.2分析视图

分析各视图的名称及投影方向,弄清剖视图、剖面图的剖切位置,从而了解各视表达意图和重点。

该装置用主、侧两视图来表达,右侧视图为旋转全剖视图。通过两视图和编号顺序,联系栏题所注名称、代号、数量等,清晰地表达出该装置的基本结构和各组件的位置关系和连接形式。同时也大致表现出该装置与滚动轴承、轴箱、车轴间的位置及连接关系。

3.5.3分析装配关系、传动关系和工作原理

分析各条装配干线,弄清各零件间相互配合的要求,以及零件间的定位、连接方式、密封等问题。再进一步搞清运动零件与非运动零件的相对运动关系。

主要零件分析:由图可见,皮带轮

1、轴箱前盖2及轴端压盖5系盘类零件,顶套4和退卸套3,属轴套零件。皮带轮为四幅条式结构,外圆柱面开有5个V形带槽,圆锥轮毂孔外侧圆柱面开一密封圈槽。退卸套为外锥、内直和具有单挡边的轴套结构,沿轴向开有一贯通性伸缩槽。压盖为瓶盖结构,在端面钻有三均布的螺栓孔。顶套是具有法兰盘且内孔为两台阶孔的圆柱套,在法兰端面加工有密封槽。轴箱前盖形状比较复杂,内部由三台阶内圆柱面构成,与顶套配合的孔表面有一安装毡封的梯形槽环,外部法兰盘铸出4个与轴箱体用螺栓连接的安装耳座。防松片系一封闭三角环状薄板件,每个角有一螺栓孔和两个用于防止螺栓转动的耳片。

连接结构分析:由图可见,轴箱前盖套装于滚动轴承轴箱,用密封圈密封和四个螺栓及弹簧垫圈紧固,其内端面顶住轴承外圈端面,其中一螺栓头带孔,用于穿插φ1.2低碳钢丝并装铅封。顶套套装在轴箱前盖与车轴之间,前盖与顶套间采用梯型毡封密封,在顶套法兰端面的密封槽内装有O型密封圈。在皮带轮与车轴端轴之间套入退卸套,并通过轴端压盖及三个轴端螺栓的紧固,将皮带轮、退卸套、顶套与轴承内圈及车轴连成整体,皮带轮与压盖之间采用O型圈密封,三螺栓利用防松片之耳片翻边紧贴螺栓头之两侧面防止转动。由视图还可看到,除顶套与轴箱前盖之配合圆柱面及法兰端面为相对运动摩擦面外,其余各相关面均为固定连接面。

3.5.4分析尺寸,了解技术要求

尺寸及配合公差分析:在视图中共有六个尺寸;φ435为V形带轮的滚动圆直径;212.5为带轮与轴箱之轴向中心距,φ85是三个轴端螺栓的等分圆直径,160则表示车轴端轴的长度。φ118F9/h9及0.5~1为两个配合尺寸,前者表示该配合,是以端轴为基准的9级间隙配合,后者则表示轴箱与轴箱前盖之间的间隙值。

该装置共有五条文字技术要求,前两条要求紧固退卸套时,带轮与顶套、顶套与轴承挡圈必须顶紧,不允许存在间隙,第3条要求安装带轮及退卸套时,应在各安装面间涂抹变压器油。第4条对该装置的详细技术要求,应按RC

4、RD4型轴端传动装置组装技术说明书(SFKZ13-91-00ASM)执行。第5条允许装用弹簧垫圈以取替防松片。

3.6展开图

将制件各表面按其实际大小和形状依次连续地展开在一个平面上,展开所得图形称为展开图。

图中所示为天圆地方变形简体件的二视图,它的表面由四个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和四个相同的局部圆锥面组成。作图步骤如下:

1.将上口1/4圆周3等分,并与下口顶点相连,得斜圆锥面上四条素线的投影。用旋转法求素线实长AI=AⅣ=a′41′、AⅡ=AⅢ= a′31′。

2.以后面等腰三角形的中垂线为接缝展开。如图所示,先以水平线AB=ab为底,AⅠ=BⅠ= a′41′为两腰,作出等腰三角形。

3.以A为圆心,a′31′为半径画弧,再以Ⅰ为圆心,上口等分弧的弦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得Ⅱ,作出△AⅠⅡ。用同样的方法作出△AⅡⅢ、△AⅢⅣ,再将Ⅰ、Ⅱ、Ⅲ、Ⅳ各点光滑地连接,得一斜圆锥面的展开图。

4.向两侧继续作图,最后在两侧分别作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即得其展开图。

推荐第3篇:机械制图学习心得

心得

我很高兴自己能有机会学习机械制图,刚开始学的时候感觉

有点吃力,有些基本体很难想象它的立体图,但通过逐渐的学习, 我学会了如何读图,怎样表达零件,进而使我的空间思维想象力 得到了提高。现在我对这门课产生了兴趣,感觉也不是特别难。 尽管有的时候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完成一道题目,但当做完 时,会有很大的成就感。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还培养了自己的自学能力,掌握了适

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高效的完成各种任务。例如,对AutoCAD的 学习,我们可以通过菜单栏的帮助来了解它的功能,然后通过参 考书上的例题和练习题来巩固,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这样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可以克服它。 学习这门课,让我真正领略到“反复实践”“失败是成功之母” 的真正含义,同时也培养了我的毅力。作图时,经常需要我们反 复尝试,理解每一条线代表什么,才能想出它的总体形状。尤其 是在学习AUTOCAD 时,更需要我们反复探索,挖掘它的功能,一 步一步摸索,一次一次地失败后爬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从没气 馁,一如既往地坚持到最后。

此外,这门课还让我养成了一个严谨的学习态度,例如:线

形,尺寸标注等细节都是不能马虎的。图纸中的规定都要严格按 照国家标准来做。只有这样才能方便他人读图,也可以帮助我们 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总之,严格要求自己,以高标准来衡量自 己,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我很感谢老师能给我这么一个机会来出一套完整的考卷,出

卷的过程,我先从书本看起,抓住主要知识点;然后通过大量习题来筛选出有代表意义的题目;最后通过AUTOCAD 做出来,再到 WORD 中排版。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但是它锻炼了我的综合能 力,这些都是我在答卷的过程所学不到的。制作这份考卷的过程 并不是一路平坦的。对这份考卷,我做过多次修改,最终才达到 自己满意的地步。在这份工作完成之后,我学会了如何来协调整 体与局部的关系,正如出考卷一样协调各题之间的比例,达到整 体的统一性。

学习这门课的过程,我从未放弃,别人能作到的自己照样能

作到,没有什么是不可逾越的,只要我有毅力,永远相信自己是 最棒的!

莲山课件原文地址:http:///Article/zjbgxxth/67114.htm

推荐第4篇:教学大纲——机械制图

·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机械制图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机械、机电类专业 开课学期:一学年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机械制图 是工科机械类、机电类等专业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实践课,它集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原理和方法为一体,为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制图技能《徒手绘图、尺规绘图》打下必要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学习后续课程不可缺少的基础。

主要任务:

1、学习并应用投影法(以正投影法为主)的基本理论。

2、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的基本能力。

3、掌握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内容,具有查阅标准和手册的初步能力。

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三、教学方法与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堂讲解与练习想结合。重点和难点:空间想象能力的创建、制图的标准

四、本课程采用考查的形式,

试题包括:画指定零件的三视图、根据三视图画立体图。成绩的评定,平时成绩30%,考试成绩70%。

五、教学内容

1

·

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

1、制图工具和用品:圆规、尺、纸、铅笔等;2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图纸幅面及格式;

3、常用几何图形画法:等分圆、圆外切及内接多边形、等分线段、斜度、锥度、圆弧连接、椭圆(作业练习:写长仿宋体字、数字、字母,画线型,标注尺寸,圆等分,圆弧连接;实践练习:画平面轮廓图,标注尺寸,执行国标规定)。 第二章 正投影作图基础

1、投影,中心投影、平行投影、正投影的概念;

2、三视图形成原理,三面投影体系,三面投影展开,三面投影规律、三视图绘图步骤;3基本体 基本题平面立体:棱柱、棱锥的外形认识尺寸、投影视图和根据三面投影规律表面找点;回转体,圆柱,圆锥,球和圆环的外形认识、尺寸、投影视图和根据表面辅助线法或者辅助截平面法表面找点;

4、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直线与平面投影特性;真实性、积聚性、类似性。

第三章 立体表面交线的投影作图

1、截交线概念,性质,利用积聚性求截交线和利用辅助线法求截交线,掌握求基本体被特殊位置 单一平面切割的切断体截交线;

2、相贯线概念、性质,利用表面取点法求相贯线和利用辅助线法求相贯线,掌握圆柱面(孔)、球相贯时三视图的画法,掌握特征点法和一般点法求截交线相贯线, 第四章 轴测图

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形成目的、原理、轴间角、轴向伸缩系数、

2

·

轴测图中线段的投影特性;

2、正等轴测图的画法:正平、侧平和水平椭圆的菱形法绘制,圆角绘制,斜面的绘制,基本体正等轴测图的绘制:

3、斜二等轴侧图画法:圆(圆角)在斜二测中的处理方法,拉伸体绘制。第五章 组合体

1、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和形体分析法以及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表面连接关系;

2、叠加式和切割式组合体在三视图轴测图中的不同绘制步骤;

3、典型组合体模型测绘和尺寸注法;

4、读组合体的方法和步骤。第六章 机械图样的基本表示法

1、视图表达多样化的目的,应用原则

2、基本视图:形成、名称、配置、投影规律;

3、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旋转)、画法与标注;

4、剖视图:概念,目的,剖切位置、投影方向、剖面线、剖切代号的标注,掌握与基本投影面平行的单一剖切面的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和局部剖视图的画法与标注;

5、断面图:概念,移出断面图和重复断面图的画法和标注;

6、理解常用的简化法;轴测图剖视的了解;第三角投影概念和绘制等。 第七章,机械图样中的特殊表示法

1、了解螺纹用途、形成、种类、要素、标准螺纹查表螺纹的规定画法;熟悉螺纹紧固件种类、标记、查表、规定画法,螺栓连接、螺钉联接、双头螺柱联接的装配画法;

2、齿轮种类,直齿圆柱齿轮轮齿参数、单个和啮合的画法;

3、键销种类、参数,连接原理和标注;

4、弹簧的种类、参数结构;

5、轴承的类型、应用原理、代号及其规定

3

·

画法和简化画法; 第八章 零件图

1、零件图的作用和主要内容,

2、零件图的绘制过程:主视图的选择,其他视图的选择原则;

3、零件图的尺寸标注、理解尺寸基准、标注原则;

4、粗糙度概念、符号、代号及标注与识读;

5、极限与配合;基本尺寸、极限尺寸、偏差、公差、公差带、标准公差、基本偏差、配合类型、配合基准制等及其查表标注;

6、形位公差概念、符号、标注方法。第九章 装配图

1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2、装配图的表达方法;装配图的规定画法、特殊表达方法;

3、装配图的尺寸标注,零件序号编排,明细栏和标题栏;

4、装配结构、由零件图绘制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识读简单的装配图。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的方法与步骤。

4

推荐第5篇:机械制图9.3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42)

【课题编号】

42-9③ 【课题名称】

管路图 【教材版本】

柳燕君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制图(多学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柳燕君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机械制图习题集(多学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了解管路及其附件的表示方法;能识读管路轴测图

二、能力目标

能识读管路图形符号。

三、素质目标

能识读管路图形符号。

四、教学要求

了解管路及其附件的表示方法;能识读管路轴测图。 【教学重点】

管路的表示方法。 【难点分析】

管路轴测图的识读。 【分析学生】

1.图形简单,但形式较多,必须多读才能识读图形符号; 2.具有学习的能力基础;

3.管路图形符号是较专业的知识,学生不常遇到,会感到稍难,适当多看些图。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练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补充练习题、圆规、三角板。 【教学安排】

2学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授与演示交叉进行、讲授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10分钟)

1.简述焊缝的常用基本符号;

2.用代号标注焊缝要标注哪些内容。

二、导入新课

化工生产中,经常用到管路布置图,本节主要介绍有关管路布置图的绘制和识读方法。

三、新课教学(70分钟)

1.管路及其附件的表示方法(40分钟) 演示管子、管路转折、管路连接、管路附件的图形符号;与学生一起分析例9-

7、例9-

8、例9-9。

2.管路轴测图(30分钟) (1)分析管路轴测图的内容。 (2)识读管路轴测图。

教师带领学生识读教材图9-34,学习管路、管件、阀门等的图形符号的有关规定。

四、小结(10分钟)

简单总结管路图中各种管件的图形符号及管路图的识读要领。

五、作业

思考题:思考教材P210,思考题

4、

5、6题。【板书设计】

参考相应的PPT文集。 【教学后记】

推荐第6篇:机械制图教学计划

机械制图教学计划

(一)

一、教学目标:

1、培养空间形体的形象想象与思维能力;

2、培养尺规作图、徒手作图以及阅读专业图样的能力;

3、培养工程意识,贯彻和执行国家标准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1、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提倡特色教学,应精选内容、加强实践、培养能力。在教学中要处理好与各门学科的衔接与知识运用的关系,充分做好为专业课服务的意识。

2、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绘图与识图能力,对于不同的专业,要根据专业特点对于相关内容,按教学的基本要求,按专业需要进行不同的知识深化,但对于所有专业识图能力的培养均为关键。

3、我们面对的职业学校的学生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但较活跃,对动手操作方面有比较浓厚的兴趣。而机械制图这门课是一门实践很强的课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采用精讲多练的方式,使学生对机械制图这方面的知识产生一定的兴趣,突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1、本教材着重阐明了机械制图的基本理论,突出以机械制图为主,结合相应的实验、实践,学以致用的特点,注重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注意把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能够实用性结合起来。

2、在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讲清制图课的重要地位,使学生确立教学目标,而且目标要切实可行,使学生够得着,又不脱离教学要求,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3、在关键章节要放慢速度,深入浅出,反复强调,使学生易于接受。

四、教学设想:

本科目的教学关系到学生以后学习专业理论的兴趣问题,必须正确引导学生学好这门基础理论学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做到精讲多练,多进行实验、实习。

五、教学措施:

如果学校条件允许,应购买挂图、模型等直观教具,提高学生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我们也可以从网上下载网络教学资源,变抽象为形象,使得机械制图课的教学更为直观。

机械制图教学计划

(二)

本学期计划学习绪论、第

一、

二、

三、

四、五章的内容。在紧紧围绕济南市教研室职教科的工作安排和各学校教学计划下,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教材分析

本计划是依据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董述欣主编的《机械制图》教材,全册共有九章。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教材着重阐明了识读和绘制图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突出以识图为主,读画结合,学以致用的特点,采用制图及相关的最新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注重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注意把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结合起来。

二、学情分析

刚进入职专阶段的机电专业、数控专业、汽修专业的学生,男生比较多,学生入学成绩普遍较差,而《机械制图》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知识抽象、枯燥,这门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是后续专业课学习的基础,本学期需要通过这门学科的学习,突出学生画图能力和识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的要求:

以面向人才需要为出发点,以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职业素质为目标。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

难点:组合体的投影

五、教学设想:

讲练结合,多进行练习。

六、教学进度表(本学期9月1日开学,2月4日结束,共22周)

推荐第7篇:机械制图学习方法

机械制图ATUO CAD

1、定义 机械制图:

机械制图是用图样确切表示机械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工作原理和技术要求的学科。图样由图形、符号、文字和数字等组成,是表达设计意图和制造要求以及交流经验的技术文件,常被称为工程界的语言。 Auto CAD: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用于二维绘图、详细绘制、设计文档和基本三维设计。现已经成为国际上广为流行的绘图工具。

2、作用:

机械制图:用平面图形来表示一个物体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工作原理和技术要求。 Auto CAD:平面绘图(直线、圆、样条曲线)和图形编辑(移动、复制、旋转、修剪)

3、课程设置: 教材:《精品教程AUTOCAD2007中文版》《AUTOCAD2007中文版机械制图习题精解》 学时总结:上午:3个月左右 下午:2个半月左右 晚上:1个半月---2个月

4、学习内容:

1、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制图基本规定、绘图的方法步骤、AUTO CAD

的基本绘图命令、体的投影及三视图)

2、机件的常用表达方式(基本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等)

3、常用件的表达方式(螺纹、齿轮、轴承、图块的定义及使用)

4、零件图的绘制(零件的表达分析、尺寸标注、怎么使用CAD软件画图)

5、装配图的画法与要求(装配图的表达方法、尺寸标注等)

6、AUTO CAD的常用绘图技巧(快捷键、绘制技巧、修改技巧等)

5、职业前景:

AUTOCAD是通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它在机械领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已成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必备工具,?AUTOCAD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机械设计、平面设计、三维设计等领域。

但是单纯的机械制图现在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就业压力了,机械制图其实只是一个基础,一个往更高一层发展的基石,如果是往机械设计工程师这块发展的话,你需要掌握的东西很多,机械设计、制造工艺、设备、材料热处理、液压、自控等。当然了这只是相对于机械这块而说,但是,如果你觉得这个没有前途的话,那就是大错特错了,你连绘图的基础都没有,有何来的设计呢。

一般来讲学机械这块用CAD这块的一个职业进阶过程:普通技术员→机械工程师→技术总监→专家

5、报考证书:

颁发单位: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人才战略专业委员会《机电设计工程师》

200/400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促进会《计算机辅助设计师》 380 国家职业资格考试《计算机辅助设计师》 380

6、课程链接:可以推荐学员学习三维软件UG/Pro-e/Soildworks

7、学习效果:独立看懂图纸,能使用CAD软件绘制零件图,掌握基本的零件结构的画法,尺寸标注、打印图纸。联系人:李老师 咨询热线:0512-65303605 15950091483 QQ:2881322677 地址:人民路1023号永霖大厦301c

公交路线

1、公交(

1、10

1、10

2、10

3、

8、50

2、9

33、游4路)饮马桥站台下

2、公交(

38、9

31、40、8

9、30

8、

321、200)市立医院本部站下

3、公交(

9、30

7、1

46、9

23、

32、60、

2、6

8、112)乐桥站下

苏州大专本科学历提升/苏州学历培训/苏州高中学历升大专/苏州在职大专本科学历培训/苏州快速获得大专本科学历

苏州智能楼宇管理培训/物业自动化智能楼宇管理系统必备上岗证书,政府补贴项目,只要274元可得职业资格证书

推荐第8篇:机械制图教案

第二章 正投影的基础

[课题名称] 课题一 投影法的概念及三视图的形成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投影法的概念,掌握正投影的特性;

2、掌握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及投影规律。

二、能力目标

1、正投影法是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理论基础;掌握正投影法是提高看图和绘图能力的关键。

三、素质目标

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和能运用正投影法绘制图样。

四、教学要求

掌握正投影的特性和方法,掌握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及投影规律。 [教学重点] 正投影法基本原理和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及规律。 [教学难点] 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及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分析学生]

1、正投影法、三视图的形成比较直观,学生学习这方面知识不会困难;

2、教学要求最终落实到正投影法绘图能力上,经过反复练习,能提高绘图能力。

3、学习内容不复杂,要防止轻视学习,提倡熟能生巧、精益求精。[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圆规、三角板等绘图工具。 [教学安排] 2学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时间分配:复习导入(15分钟);第三章§1(30分钟);§2(40分钟);小结(5分钟)。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15分钟)

1、圆弧连接的概念和作图步骤。

2、平面图形的画法。

二、导入新课

机械图样中表达物体形状的图形是按正投影法绘制的,正投影法是平行投影法中,投射线与投影面垂直的投影法,它是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理论基础,本次课将介绍正投影法有关的内容。

三、新课教学(70分钟)

1、投影法的概念(30分钟)

教师先提问学生在生活中有关投影的自然现象,如:人或者物体在阳光下会留有影子……然后请学生思考影子和物体之间有何联系。据此提出投影和投影法的概念。教师讲授中心投影法、平行投影法(斜投影法、正投影法)。并交叉进行演示。讲授过程中结合课件的直观演示,引导学生比较几种不同投影法的特点,总结得出绘制机械图样主要采用正投影法。

2、三视图的形成(40分钟)

(1)教师通过课件给出下图说明采用三视图的必要性

(2)教师讲授三视图的形成过程

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演示讲授三视图的形成过程: ①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 ②三视图的形成;

③三投影面的展开。

(3)通过对三视图形成过程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得出:

①三视图之间的位置关系; ②三视图之间的尺寸关系;

③三视图之间的方位关系。

4)安排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习题集P.17题3—1,小题1练习。

四、小结(5分钟)

1、投影法的概念;

2、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及投影规律。

五、作业

1、完成习题集P.17题3—1,小题2。

2、预习点的投影。[板书设计] 参照对应的PPT文稿。

[教学后记]

[课题名称]

课题二 点的投影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1、掌握点的投影特性;

2、掌握点的投影规律、点的坐标、点的投影与直角坐标的关系、画点的投影的方法;

3、熟悉两点的相对位置及重影点可见性的判断。

二、能力目标

1、掌握画点的投影的方法,并具相应的能力。

2、熟悉并能正确判断重影点的可见性

三、素质目标

1、能够利用点的投影规律、点的坐标等已知条件求作点的投影;

2、能利用点的投影、点的坐标判断空间点的位置关系。

四、教学要求

1、掌握点的投影规律和点的三面投影画法。

2、熟悉两点的相对位置,并能正确判断重影点的可见性。[教学重点] 点的投影规律及点的投影的画法 [难点分析] 点的坐标与投影的关系 [分析学生]

1、在上次课的基础上,本次课的知识水平没有深奥难懂的地方;

2、对点的三面投影画法,本次课只要求初步的能力,随着本章内容的逐步深入,学生的作图能力通过练习会有较大的提高。

3、机械制图课开讲已近一个月了,尚未出现过深过难的内容,教师应随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一旦出现个别学生学习困难的情况,要及时辅导,使他(她)跟上班集体,以适应学习后继较难的内容。[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讲练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圆规、三角板等绘图工具。 [教学安排] 2学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时间分配:复习旧课(10分钟);点的投影(75分钟);小结(5分钟)。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10分钟)

1、简述投影法的概念、分类以及正投影法的特点。

2、试述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及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教师据学生的回答情况作必要的总结及补充,借此对上次课 的内容进行复习巩固。

二、导入新课

我们都知道从集合的角度物体的组成可以看做:点--线--面--体。也就是说点是组成物体的最基本的元素,熟悉点的投影规律及作图是以后学习线、面包括物体投影的基础。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点的投影。

三、新课教学(75分钟)

1、点的投影特性

教师通过直观演示,请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点。

得出结论:点的投影永远是点。

2、点的投影标记和点的三面投影

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点的投影的形成过程:

①建立三投影面体系;

②把点放在三投影面体系中,分别向三个投影面投影,得到三面投影; ③把投影面展开,得到点的三面投影图。

演示的过程中注意强调点的投影标记,三面投影之间的关系。

3、点的投影规律

结合点的三面投影图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点的三面投影之间的关系,即点的投影规律:

①点的正面投影与水平投影的连线垂直于OX轴,(长对正) ②点的正面投影与侧面投影的连线垂直于OZ轴, (高平齐) ③点的水平投影到OX的距离等于点的侧面投影到OZ轴的距离。(宽相等) 利用课件给出例题 师生共同解决

4、点的投影与直角坐标之间的关系

利用课件从点的投影的直观图分析得出: (1)点的坐标的含义:点的x坐标,点到W面的距离;点的y坐标,点到V面的距离;点的z坐标,即点到H面的距离。

(2)点的坐标与投影的关系

两根坐标轴围成一个投影面,点的任意一面投影可以用两个坐标值来确定。 课件给出例二

5、两点的相对位置

(1)空间两点的相对位置由它们的坐标来确定:两点的左右位置由x坐标确定;两点的前后位置由y坐标确定;两点的上下位置由z坐标来确定。

(2)重影点 通过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重影点的概念、重影点的坐标特点、重影点的投影特点。

四、小结(5分钟)

1、点的投影特性、投影标记和三面投影。

2、点的投影规律、画点的投影方法,判断重影点的可见性。

五、作业

1、习题集P.18题3—2,小题2;P.19题3—3,小题2;P.21题3—4,小题2(2)(3)(4)。

2、思考:教材P.75思考题

3、4。[板书设计] 参照对应的PPT文稿。

[教学后记]

[课题名称]

课题三 直线的投影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1、掌握画直线投影的方法;

2、掌握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

二、能力目标

能进行直线的投影作图。

三、素质目标

掌握直线的三面投影、会画直线的投影。

四、教学要求

1、掌握直线的三面投影、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

2、掌握画直线投影的方法,会画直线的投影。[教学重点] 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画直线投影的方法。 [难点分析] 如何利用直线的投影特性求做直线的投影。 [分析学生]

2、画直线的投影,基础在点的投影,在熟练掌握点的投影的基础上,学生有这个能力。

3、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是本次课难点,教师应先通过课件或者是实物演示明确各种位置直线对投影面的位置关系,先掌握对单一投影面的投影特点,再放到三投影面体系中间加以分析,引导学生自行归纳得出各种位置直线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讲练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圆规、三角板等绘图工具。 [教学安排] 2学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直观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时间分配:复习导入(10分钟);直线的投影(75分钟);小结(5分钟)。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10分钟)

1、简述点的投影规律,

2、画点的投影方法,判断重影点的可见性。

3、讲评作业批改情况。

二、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空间的物体是由面来围成的,而一个平面则是由直线段来围成,所以直线的投影是平面投影的基础,也是学习习近平面立体投影的基础。这节课我们在掌握了点的投影的基础上再来研究一下直线段的投影。

三、新课教学(75分钟)

1、直线的三面投影及作图(15分钟)

教师讲授直线的三面投影,首先取教鞭或者是直线模型进行演示叫学生观察并请学生自行思考说出直线的投影。分析得出作直线投影的方法:作直线投影实质就是求作直线段端点的投影。

教师板图演示作图过程,强调作图注意事项。 安排学生进行习,多媒体给出习题。

2、直线对单一投影面的投影特性(10分钟)

教师首先通过演示引导学生归纳出直线对投影面有三种位置关系;然后讲授直线倾斜于、平行于、垂直于投影面三种情况的投影特性;穿插进行三种情况的演示。归纳出三种情况下直线的投影特性。

(1)、真实性 (2)积聚性 (3)类似性

3、直线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30分钟) 根据直线相对于投影面的位置把空间直线分为三类:

投影面垂直线、投影面平行线、一般位置直线。教师通过直观演示明确三类直线的定义及对投影面的位置特点。为掌握投影特性做基础。

(1)投影面垂直线

教师请学生以手中的铅笔作为线段分别演示正垂线、铅垂线、侧垂线观察并分析它们的投影特点。教师引导归纳出投影面垂直线的投影特性。

小结:

投影面垂直线的投影特性:在直线所垂直的投影面上,其投影积聚成一点;另外两个投影分别垂直于相应的投影轴,且反映实长 。

(2)、投影面平行线

带领学生用铅笔作为线段先直观演示出正平线、水平线、侧平线,教师以其中一种为例分析它的位置特点、投影特性。另外两种学生自行解决。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出投影面平行线的投影特性。

小结:

投影面平行线的投影特性:在直线所平行的投影面上,其投影反映实长并倾斜于投影轴;其余两个投影分别平行于相应的投影轴,且小于实长。

(3)一般位置直线

对三个投影面均倾斜的直线称为一般位置直线,师生共同演示一般位置直线,并分析得出起投影特性。

一般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三面投影均为缩短的斜线段。

4、例题讲解与练习(20分钟)

多媒体课件打出例题师生共同分析解决。

四、小结(5分钟)

1、直线的投影规律;

2、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

3、画直线投影的方法。

五、作业

1、习题集P.26题3—6中

3、4小题;P.27题3—6中小题6(2)、(3)。

2、课后预习近平面形的投影。[板书设计] 结合相应的PPT文稿 [教学后记]

[课题名称]

课题四平面的投影

[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各种位置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

2、掌握画和读平面投影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会画和读平面形的投影。

三、素质目标

1、能在理解平面形投影特性的基础上利用投影特性作图;

2、能正确分析物体表面的投影及其投影特点。

四、教学要求

掌握各种位置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会画和读平面的投影。 [教学重点]平面的三面投影、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画和读平面投影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利用平面的投影特性完成平面的投影作图。 [分析学生]

1、有了点和直线投影的知识,学习习近平面的投影如上台阶一步一个脚印,只要点线投影掌握好学习习近平面的投影不会很困难;难点是一般位置平面的三面投影,要多花些力气;

2、画和读平面投影的能力通过练习可以达到;

3、在学习中不断会有一些后进生感到困难,通过教师引导、辅导,同学间互相帮助等方法,使这些学生迎头赶上,不掉队。[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讲练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圆规、三角板等绘图工具。 [教学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直观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时间安排:复习旧课(10分钟);平面的投影(75分钟);小结(5分钟)。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10分钟)

1.简述直线的三面投影、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画和读直线投影的方法;

2.讲评作业批改情况;

二、导入新课

机械零件都可看成是简单的基本几何体组合而成,基本几何体中平面立体则由平面组合而成,学习习近平面的投影为学习习近平面立体的投影打基础。

三、新课教学(70分钟)

1.平面的三面投影及作图(15分钟)

教师讲授平面的三面投影,首先利用身边的学习工具如:书本、练习本或者是三角板当做一个平面模型进行直观演示。叫学生观察它们的投影。分析得出作平面投影的方法。平面由直线段围成,而直线段则由点组成,得出作平面形的投影实质是求作平面形各个定点的投影。

教师板图演示作图过程,强调作图注意事项。 安排学生进行习,多媒体给出习题。

2、平面对单一投影面的投影特性

教师首先通过演示引导学生归纳出空间平面对一个投影面有三种位置关系;然后讨论平面平行于、垂直于、倾斜于投影面三种情况的投影特性;穿插进行三种情况的演示。归纳出三种情况下平面的投影特性。

(a)真实性 (b)积聚性 (c)类似性

3、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

根据平面相对于投影面的位置把空间平面分为三类:

投影面平行面、投影面垂直面、一般位置平面。教师通过直观演示明确三类平面的定义及对它们对投影面的位置特点,为掌握投影特性做基础。 (1)、投影面平行面的投影特性

引导学生利用书本或者是三角板摆出不同情况的投影面平行面即水平面、正平面、侧平面,分析平面与三个投影面的位置关系,进而得出投影特点。教师引导归纳总结得出投影面平行面的投影特性。

小结:

投影面平行面的投影特性:在平面所平行的投影面上,其投影反映实形;其余两个投影积聚成直线且分别平行于相应的投影轴。

(2)、投影面垂直面

教师请学生以手中的书本或者三角板作为平面分别演示正垂面、铅垂面、侧垂面观察并分析它们的投影特点。教师引导归纳出投影面垂直面的投影特性。

小结:

投影面垂直面的投影特性: 在平面所垂直的投影面上,其投影积聚成一倾斜直线;其余两个投影均为缩小的类似形。

(3)一般位置平面

对三个投影面都倾斜的平面称为一般位置平面。请学生用手中的三角板摆出一般位置平面,观察其投影,归纳总结出一般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小结:

一般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三面投影都是比原形小的类似形。

4、例题讲解与练习

多媒体课件打出例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决。

四、小结(5分钟)

1、各种位置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

2、画和读平面投影的方法。

五、作业

1、习题集p29题3-6中小题8(2);p30题3-6中小题8(3)、9(1)、(2);p31题3-7中小题

2、4。

2、预习:平面立体的投影。[板书设计] 参照对应的PPT文稿。 [教学后记]

推荐第9篇:机械制图总结报告

机械技能大赛总结

为了相应习主席党中央的号召,展示职校学生的专业风采,提升职校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时也为了发扬学校学习精神,我校承办了“活动月”职业技能大赛。本次汽修专业部大赛的主要内容是手工制图、CAD、二氧化碳保护焊、电弧焊和发动机拆装,比赛得到了平塘县委县政府和平塘教育局的大力支持。

技能大赛是大学生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展示各种能力和风采的平台,同时也是检验老师教学效果的契机。汽修专业学生专业性要求特别强,在各个方面对自身技能要求都非常的高。本次比赛历时两周,历经初赛和决赛的层层选拔,老师们根据评分标准评选出了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参赛者,同时也为在本次活动中积极参与的同学给予相应的奖励。所有比赛吸引了来自汽修专业70多名学生参赛。汽修15级的学生更是积极参加,展现本专业的风采。

一、活动过程

手工制图大赛根据年级的不同,分卷举行。负责本次手工机械制图的所有教师参与了这次制图比赛的出题工作,同时,负责监考、抽签的老师对各位选手的比赛进行严格监督,确保比赛的公平与公正。本次技能大赛对学生的技能要求较高,赛题较难,对专业知识的考察也比较突出。在比赛中,虽然大多数学生的表现都还不错,但是有极少一部分学生在初赛中没有认真对待,还有部分学生明显专业知识不够熟悉,试题下来的时候半天找不到着手点;还有人制图十分粗糙,图纸表面很不整洁,线条粗细不均,这充分说明部分学生平时根本没有严格要求自己,没有认真对待这方面的学习。

二、活动经验

1、只有注意各个细节,充分考虑到每个环节,仔细检查,才能使比赛尽善尽美;

2、只有付出辛勤劳动,认真负责的处理每一件事情,相互协作,相互配合,才能使比赛顺利进行;

3、只有加强学生各方面的专业知识,提升素质和能力,才能以备不时之需;

4、只有将每个人的特色与工作相结合,提高大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才能使活动开展得更好;

5、只有认真总结,借鉴其他活动的经验,改革创新,才能使活动更具有可观性。

三、问题和差距

1、选手的技能水平与操作速度需要进一步提高。从本次比赛情况来看,我们有的选手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完成任务,技能水平,特别是画图速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2、参赛选手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这次在手工制图中对于复杂尺寸的标注时很多学生手足无措,在遇到此类问题时,选手不能及时想出办法解决问题,直接影响比赛进程,导致比赛成绩不理想。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我们必须加强学生应变能力的培养。

3、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做后盾,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应变能力,不可能成为技能高手。中职学生在校时间短,在今后的实习与培训过程中一定要认识到专业基础的重要性,正确处理好专业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二者之间的关系。

三、打算及措施

1、建立大赛长效机制,理顺大赛工作程序。保障选手选拔的科学性、培训工作的长期性、选手培训的长效性、大赛指导教师的稳定性、课时申报的简化性、宣传报道的高效性、奖励兑现的及时性、分配方案的合理性、稳定选手的保障性等。

2、优化培训方案,建立统一培训模式。在大赛培训工作中,必须按照优化后的培训方案,统一模式,统一要求,统一步调,如期完成培训任务。保证整体项目培训的统一性,个别项目培训的灵活性,避免培训工作的随意性,实现培训工作的科学性。

总之,这次比赛能够取得成功,取得较佳的活动效果,主要得归功于县教育局和学校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以及老师们的无私奉献和选手们的努力配合。虽然在比赛过程中出现了一点小小的不足,但是瑕不掩瑜,我们会努力修缮其中的不足,不断创新,认真筹备下一次的“活动月”,将我们汽修专业部最完美的一面呈现给学校!

推荐第10篇:机械制图教案

机械制图教案

科目:机械制图

课题:§3.3直线段的投影 授课人:李景湘

教学目的:掌握直线段在一个投影面的位置分类和投影特性。掌握直线段在投影面体系中的位置分类及投影特征。

教学重点:直线段的投影特性和直线段在投影面体系中的位置判定及投影特性。 教学难点:直线段在投影面体系中的位置判断和投影特性。

教具:示教板4个,三种位置直线对一平面的关系一个,三种位置直线在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各一个。挂图两张,集三种平行线和三种垂直线于一张的挂图各一张。一块小黑板。

时数及内容:2课时。第一课时为直线段对一投影面的位置和投影特性及投影面平行线的投影特性。第二课时讲投影面垂直线和倾斜线的投影特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一、引言

我们知道,零件是由若干个点、线、面等几何元素围成的几何体,比如一个简单的三棱锥,是由四个顶点、六条棱线、四个三角形的面围成的,而零件的视图,实质就是这些几何元素的投影的组合,因此,掌握这些几何元素的投影特性,对于我们学习画、读三视图将有很大的帮助。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点的投影规律,我们复习回忆一下。

二、

二、复习:

1、点的投影是什么?如何得到点的投影?(答案:点的投影是点,过空间点作投影面的垂线,垂足或垂线与投影面的交点就是点的投影。

方法:教师提问,请一名同学回答,并请同学们参与判断正误,把课堂气氛调动起来。教师注意,提醒“垂足”或“垂线与投影面的交点”说法。

(2分钟)

2、点的投影规律是什么?(答案:正投影和侧投影的连线垂直于Z轴,正投影和水平投影的连线垂直于X轴,水平投影到X轴的距离等于侧投影到Z轴的距离。

方法:教师提问请一名同学回答的同时,在黑板恰当位置画图示意点的投影规律。注意和三视图投影规律的联系。此图备用。

(2分钟)

三、

三、导入新课:

空间任意两点的连线构成一条直线段,直线段也是零件相邻平面的交线,它们的投影组成了零件的视图轮廓。那么,这些空间直线段在投影面上的投影是什么?怎样得到直线段的投影呢?其投影又有什么规律性呢?这节课和们就来探讨这些问题。

板书课题:

§3.3直线段的投影

(1分钟)

四、

四、进行新课:

连接任意两点,可以构成一条直线。因此,求得直线上任意两点的同面投影并连接就是空间直线的该面投影。那么,直线段的投影求法就是:将直线段的两端点,分别向投影面投影,投影的连线,即为该直线段在投影面上的投影。

教师画图,示意投影过程。总结提出结论:空间直线段的投影一般是一条直线段。并就“一般”设疑,是否存在特殊情况?决定因素是什么?从而引出第一个教学目的。

(1分钟)

板书:

一、直线段在一个投影面上的投影。

利用示教板向学生演示直线段对一个投影面的三种位置:(板书)平行线、垂直线、倾斜线。教师利用教棒演示空间任意一条直线段对平面的位置不外乎这三种。分析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教师画图,演示三种位置的投影的求法,并比较投影与实长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各自的投影特性:(板书)真实性、积聚性、收缩性。接着就前面的设疑“一般”是否存在“特殊情况”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存在的特殊位置关系:垂直时直线段的投影为一个点,具有积聚性。直线段的投影如何,取决于空间直线段对投影面的位置关系。

总结:直线段是构成零件的重要几何元素,分析判断直线段对投影面的位置关系及其对应的投影特性,非常重要,是我们学习三视图的重要基础。

(5分钟)

导语:在机械图样中,零件的结构形状是用多面视图表达的,因此下面我们研究直线段在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

板书:

二、直线段在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

教师向学生投影面平行线的定义:(板书)

1、投影面平行线:平行于一面,与另两面倾斜。教师强调投影面平行线与三投影面的关系。然后用一个投影面平行线的示教板演示投影面平行线的三种类型。(板书)正平线、水平线、侧平线。并做相应的定义解释。

(4分钟)

设疑:以上三种平行线在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有何特性?它们又有什么共同特性呢?以投影面正平线为例来探讨它们的投影特性。

教师以正平线示教板为教具,与同学们共同分析正平线与三个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关系,在每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并更深一步分析在各投影面上的投影与投影轴的关系:正平线在水平投影面的投影平行于X轴,在侧投影面上的投影平行于Z轴,而且到两轴的距离相等。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是平行且相等的关系?(因为正平线上任意点到正平面的距离处处相等,且此距离正好是正平线上各点的Y坐标。)正平线在正投影面的投影反映实长。 教师演示示教板的展开过程,作图示意正平线的平面三视图,总结其特性:(板书)a’b’=AB,ab║x,a’’b’’║z x.z轴属于正平面。

(8分钟)

对水平线,侧平线的投影特性,请学生上台用示教板先找到其正确位置,再分析与三投影面的位置关系及在每一投影面的投影有什么规律特性。教师板书:(水平线)ab=AB, a’b’ ║x, a’’b’’ ║y, x.y属于水平面。(侧平线)a’’b’’=AB , ab║Y, a’b’ ║Z,

Y.Z属于侧平面。

(10分钟)

教师利用集三种平行线于一张的挂图,结平行线的投影特性进行复习,总结归纳出规律:(板书)在所平行的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实长,另两投影面上的投影平行于所平行的投影面的投影轴。并就“所平行的投影面的投影轴”解释。

(2分钟)

五、

五、练习

对投影面平行线的辨认。应用其投影特性―――与投影轴两平行,一倾斜,进行辨认,并能在已知两投影的情况下,可以求出第三投影并辨认。 六.小结

直线段对一投影面的位置,不外乎平行、垂直、倾斜三种,对应于以上关系,直线段具有真实、积聚、收缩的投影特性。以此为基础,我们把在投影面体系中,平行于一投影面,与另两投影面倾斜的直线叫投影面平行线。其特性是―――与所平行的投影面的投影轴两平行,一倾斜。

(2分钟)

机动时间看书理解、提问题。

(3分钟)

第二课时

一、

一、引言

在投影面体系中,与一投影面平行,与另两投影面倾斜的直线段叫投影面平行线,空间直线段对投影面的位置关系还有多种,我们又是如何进行的分类?它们的投影又有何特性呢?

(1分钟)

二、新课

教师明确投影面垂直线的定义:(板书)

2、投影面垂直线:垂直于一面,与另两面平行。注意强调与三面的关系。并用投影面垂直线的示教板演示投影面垂直线的三种类型:(板书)正垂线、铅垂线、侧垂线。并就每种位置直线的定义解释。

(3分钟)

教师以铅垂线为例,分析位置关系及投影特性。铅垂线与水平投影面垂直,与正投影面、侧投影面平行,因此决定了其水平投影积聚为一点,正投影、侧投影反映铅垂线的实长。进一步分析总结,正投影、侧投影垂直于水平投影面的投影轴X、Y轴。

教师演示示教板的展开过程,作图示意铅垂线的平面三视图,总结特性:(板书)c’d’┴x , c’’d’’┴y c’d’=c’’d’’=CD 水平投影积聚为c(d)一点。

(6分钟)

请一名成绩好的学生上台用示教板演示投影面正垂线的位置,教师引导其说出正垂线与正、水平、侧投影面的位置关系及在各投影面的投影特性和投影。由学生将示教板展开,教师总结并板书特性。画出正垂线的平面三视图,并板书:正投影积聚为一点a’(b’),

ab┴x,a’’b’’ ┴z,ab=a’’b’’=AB

(6分钟)

对侧垂线的处理:教师演示示教板,请中等程度的同学分析位置关系和投影特性。教师画出侧垂线的平面三视图,并总结其投影特性:(板书)侧投影积聚为一点,e’’(f’’)。e’f’⊥z,ef⊥y,e’f’=ef=EF。

教师利用集三种垂直线于一张的挂图,对投影面垂直线的投影特性进行复习,总结归纳出投影特性:(板书)在所垂直的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为一点,另外两面的上投影分别垂直于所垂直的投影面的投影轴,且反映实长。

导语:投影面平行线和投影面垂直线在投影面体系中与投影面呈平行或垂直的位置关系,我们称这两种位置直线叫特殊位置直线,在空间立体上,还有一些直线与投影面不平行,也不垂直,这一类直线我们叫一般位置直线。(板书)

3、一般位置直线。

(1分钟)

教师明确一般位置直线定义:(板书)对三个投影面都倾斜的直线。

教师以一般位置直线的示教板为例,分析直线段在投影面体系中对投影面的位置关系和投影特性及投影。一般位置直线与三投影面倾斜,其投影具有收缩性,为三条小于实长的直线段。进一步分析一般位置直线在三投影面上的投影都与投影面的投影轴倾斜。展示其平面三视图。

教师画图,并总结投影特性:(板书)三投影都与投影轴倾斜,且小于线段的实长。

(5分钟)

三、

三、巩固

通过对投影面垂直线和一般位置直线投影的辨认,巩固对两种位置直线及其投影特性的理解掌握。

教师画:、侧垂线的投影和一般位置直线的三投影。引导学生根据其投影:一积聚点和两或一垂直于投影轴的直线段判定为投影面垂直线,根据三条与投影轴倾斜的投影,判别其为一般位置直线。

(4分钟)

四、

四、练习

以一立块的三面投影为例,分析图中棱线与三投影面的关系,并说出其恰当的名称。(小黑板一块)

教师引导学生在三视图中找出某一直线的三面投影,根据投影判明该棱线与各投影面的位置关系并说出名称。(具体略)

(6分钟)

五、

五、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投面垂直线、一般位置直线的定义作投影特性,联系上节所讲的投影面平行线,我们将直线段在投影面体系中的位置分为特殊位置直线和一般位置直线,我们在学习了它们的投影具有积聚性和反映实长的特性后,可对“特殊”有更深一步的理解。(板书)特殊位置直线―――投影面平行线、投影面垂直线,一般位置直线。学习并掌握直线段的投影,对我们用三视图反映零件轮廓和用线面分析识读三视图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3分钟)

六、

六、作业

习题册33页

1、

234页

2、

3、4 机动时间看书理解

(2分钟)

课后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我在考虑教法时,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设计和变动:

一、

一、减少示教板数量

本节教学内容,如果要备全教具的话,至少要用八个示教板,为了减少教具数量,又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想象,在投影面平行线和投影面垂直线中我只各用了一个,而让学生利用这一个示教板想象另外两种位置,使学生对其定义和位置关系有更深一步的认识。

二、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积极参与教学,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讲解投影面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投影特性时,教师着重分析总结一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引导高中等不同程度的学生分析总结另外两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精力和积极性,练习时可对程度偏低的学生进行检验,了解他们掌握的程度,从而掌握课堂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调整直线段在体系中的位置分类讲授顺序

课本中在介绍直线段在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时,先介绍了它的三种分类,但对每种分类的定义却不清楚。考虑使学生首先明确每种位置直线的定义,不至于混淆概念,我把直线段在投影面体系中的分类放在了课后小结中,目的使学生更深一步理解“特殊”,对直线段的投影特性更深一步理解,更快一点儿辨认。

四、板书条理、清晰、不画废笔 在课前复习、导入时,都有画图,课前做到板书设计胸有成竹、合理布图,充分利用,不画废笔,不用板擦。

五、

五、少用挂图,多画图,加深对平面三视图及左视图关系的理解。我在讲授中,减少使用现成的挂图,多以示教板展示平面三视图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对主、俯、左所反映线段的方位有更深的认识,并在黑板上现场画图,演示投影规律,对俯、左视图间的投影关系更深一步认识,为组合体三视图打下基础

第11篇:机械制图工作总结

机械制图教学总结

机械制图小组经过一学期的教学,由于大家经验少,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的不足,在教务处各领导的帮组下,机械制图小组在教学中已改变不少,但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机械制图小组成员经过会议讨论,对教学工作作了总结,也对今后的教学方式、方法提出了一些改革方案。

方案目的:

让学生轻松愉快的掌握知识与能力的提升。

一:针对整本书教学:

具体方案:

1:教师整理出各章节知识重点着重讲解,减少理论知识讲解时间,增加学生的动手作图,识图等时间。

2:学生统一购买作图工具与相应图纸,为学生作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3:教师多用多媒体教学,以提供更直观的、更全面的知识例题,使学生接受更容易。(注:机械制图组教师多无笔记本电脑,要实施多媒体教学将有困难)。

二:针对上学期教学(1—6章)

教学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感。

具体方案:

1:教师多使用教学模型讲课,提高直观性。

2:学生统一购买橡皮泥,由三视图制作其具体结构,即提高学生的兴趣,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

三:针对下学期教学(7—9章)

教学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识图、作图能力。

具体方案:

1:多以实物为教具(螺栓、齿轮、轴等),以实物为基础,结合书本知识,让学生掌握实物的识读、测量、作图等。掌握必要的机械专业用语。

2:零件多以实物为教具,结合实际加工工艺讲解,让学生以作图为主,培养学生的识图与作图能力。

3:多备零件实物,每班期末前安排一整周时间为制图测绘周,集中锻炼学生对零件的测绘与制图能力,对整体知识加以提示。

4:装备图以识图为主。(尽量全采用多媒体教学)

机械制图小组日期:2012-12-18

第12篇:机械制图论文

机械制图论文

姓名:彭顺正

班级:10届产品造型设计

学号:210140210

31刚刚度过了愉快的暑假。来到学校就正式上课了,大学不像高中那样,开学三天松的现状,我把打印出来的课程表好好研究了一下,这个学期任务挺重的,要做好心理准备。2011年8月29日将迎来第一节课——《机械制图》。听这个书名就感觉很深奥,让人捉摸不透。

在这课上,老师讲的很多,什么字体、线性、线的粗细、标题栏等等。反正有很多要求,这门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关于如何绘制工程图样的基础课程,是培养工业设计师的素质与能力的一门具有技能性的基础课程。它既包含空间思维,造型设计和形体表达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又涉及机械设计制图的基本规定,国家标准的画法,对于我们创新思维的培养与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经过两周的学习,对机械制图有了初步认识,机械制图是用图样确切表示机械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工作原理和技术要求的学科。图样由图形、符号、文字和数字等组成,是表达设计意图和制造要求以及交流经验的技术文件,常被称为工程界的语言。

我们学机械制图要学会1.学习和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及应用,能够绘制和阅读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图样。 2.熟悉并贯彻执行《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培养查阅有关标准、手册的能力。 3.培养我们的空间想象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熟练地掌握 AutoCAD 绘图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在尺规手工绘图和徒手绘图方面的综合能力。 5.培养我们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通过机械制图提高了我们的创新能力:它培养我们观察、思考、设计及创新的能力。机械制图可以培养我们思维能力,制图与识图的实质就是思维的过程,更确切地说是展示和发展思维的过程。以提高我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最终将用于产品设 通过制图课程的学习,使我们的表达、分析、设计、制作、创新等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在这门课上老师并没有给我们太多的要求,要我们制几张图。其中有一张要用CAD作,这样我对CAD也有点了解了,通过机械制图,我们的电脑绘图能力也提高了:在制图应用的软件中,AUT0CAD,Pro/E及UG等绘图制图软件以其强大的数据管理系统和优选功能给设计制造技术带来了新的概念。老师只需我们能识图,能看懂图就行了。就这样《机械制图》这门课结束了。

第13篇:机械制图课程设计

《机械制图》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 课程设计的目的:

《机械制图》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也是一门工具课。是培养技术工人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所不可缺少的一门重要课程。我们在已掌握机械制图基本知识和绘图能力的基础上进行这次课程设计,其基本目的是:

1.通过《机械制图》课程设计,使学生们把已学的机械基础、机械制图、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公差与配合等有关课程紧密的联系起来,从而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已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掌握课程设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基本尺寸标注和工艺要求、绘制《机械制图》的正确格式,要基本看懂和绘制中等及以上的零件图和装配图。

3. 进行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基本技能训练,能运用国家标准和规范,查阅设计手册和资料,培养和提高绘图和查阅资料等能力。

二. 课程设计的要求:

1.针对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随时复习教科书上的有关章节和内容。

2.提倡独立思考、深入钻研的学习精神和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有错必改、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反对不求甚解、照抄照搬、敷衍了事、容忍错误的做法。

3.设计分阶段进行,每一阶段的设计经认真检查无误后,方可继续进行。

4.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地和有重点地满足可靠、耐用、安全、经济、先进和外形美观等方面的要求。

三. 课程设计的工作量:

在规定的学时内(30学时),每个学生必须完成以下设计工作量: 轴结构装配图一张(3号图纸);零件图三张,即:联轴器、齿轮和轴(4号图纸);设计所明书1分。

四. 准备工作:

准备好设计资料,绘图工具(丁字尺、三角板、圆规等)、计算器、图纸和报告纸等。

五. 其他:

1.轴的技术要求:

调质硬度HB=217—255;过度圆角R=2;倒角为2×450。

2.齿轮计算参数:

m=4; z=20;α=200

4.滚动轴承型号:0207(GB276—64)

第14篇:机械制图教案

9 零件图

1) 教学目的

掌握零件图的作用、内容、视图选择及尺寸注法。 2) 教学重点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及尺寸注法。 3) 难点

零件的视图选择和尺寸注法、零件的分类。

4)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讲解法,采用在黑板上作图,挂图及多媒体。

零件图表达了机器零件的详细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和技术要求,它是用于加工、检验和生产机器零件的重要依据。在设计一个零件时,应考虑到这个零件的功能、作用、技术要求、加工工艺和制造成本。零件图直接用于机器零件的加工和生产,学会画零件图和看零件图,是人们从事技术工作的基础。

9.2 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教学时间15分 9.2.1 零件图的作用

一台机器是由若干个零件按一定的装配关系和技术要求装配而成,我们把构成机器的最小单元称为零件。表达零件的结构、形状、大小和技术要求的图样称为零件图,如图9.1所示。零件图是用于指导加工、检验和生产零件的依据,是设计和生产部门的重要技术文件。

9.2.2 零件图的内容

由图9.1的轴承零件图可见,一张零件图包括下列内容:

1) 一组视图

用恰当的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等,完整、清晰地表达零件各部分的结构形状。

2) 完整的尺寸

零件制造和检验所需的全部尺寸。所标尺寸必须正确、完整、清晰、合理。

3) 技术要求

零件制造和检验应达到的技术指标。除用文字在图纸空白处书写出技术要求外,还有用符号表示的技术要求,如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等。

4) 标题栏

图纸右下角的标题栏中填写零件的名称、材料、数量、比例、图号以及设计人员的签名等。

9.3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及尺寸注法

教学时间60分

9.3.1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要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首先要了解零件的用途及主要

124

加工方法,才能合理地选择视图。对于较复杂的零件,可拟定几种不同的表达方案进行对比,最后确定合理的表达方案。

1) 选择主视图

主视图是一组图形的核心,主视图在表达零件结构形状、画图和看图中起主导作用,因此应把选择主视图放在首位,选择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形状特征原则 应能清楚地反映零件的结构形状特征。 (2) 工作位置原则 主视图的表达应尽量与零件的工作位置一致。

(3) 加工位置原则 为便于工人生产,主视图所表示的零件位置应和零件在主要工序中的装夹位置保持一致。

一个零件的主视图 并不一定完全符合以上原则,而是根据零件的结构特征,各有侧重。如图9.2所示的柱塞泵,其主视图的投射方向有ABCD四个方向可供选择,若选B或C作为主视图的投射方向,均有部分结构被遮挡,使图形上出现较多的虚线。若沿D方向投射,则不能反映底板的形状特征,且各形体的层次也不明显。经过比较,沿A方向投射能较好地反映零件的形状特征,所以确定A向为主视图投射方向。

2) 选择其它视图

对于结构形状较复杂的零件,主视图还不能完全地反映其结构形状,必须选择其它视图,包括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等各种表达方法。选择其它视图的原则是:在完整、清晰地表达零件内、外结构形状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图形个数,以方便画图和看图。如图9.3(a)所示的轴承端盖,其主视图为全剖视图,四周均匀分部的螺孔采用简化画法来表达,省去了左视图。图9.3(b)所示的轴,除主视图外,又采用了断面图、局部剖视图和局部放大图来表达销孔、键槽和退刀槽等局部结构。

(a)

(b)

图9.3 零件主视图和其它视图选择

9.3.2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零件图的尺寸是加工和检验零件的重要依据。标注零件图的尺寸,除满足正确、完整、清晰的要求外,还必须使标注的尺寸合理,符合设计、加工、检验和装配的要求。以下主要介绍一些合理标注尺寸的基本知识。

1) 零件图的尺寸基准

尺寸基准是确定零件上尺寸位置的几何元素,是测量或标注尺寸的起点。通常将零件上的一些面(主要加工面,两零件的结合面,对称面)和线(轴、孔的轴线,对称中心线等)作为尺寸基准。根据基准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一般将基准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

125

设计基准也是零件的主要基准,是根据零件的结构和设计要求而选定的基准,如轴、盘类零件的轴线。工艺基准是根据零件的加工要求和测量要求而选定的基准。在标注尺寸时,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应尽量统一,以减少加工误差,提高加工质量。如(a)

(b)

图9.4 尺寸基准

图9.4(a)、(b)所示。

零件的长、宽、高三个方向上都各有一个主要基准,还可有辅助基准,如图9.5(a)、(b)所示。主要基准和辅助基准之间必须有尺寸联系,基准选定后,主要尺寸应从主要基准出发进行标注。

2) 尺寸标注方法

(1) 零件的重要尺寸必须从基准直接注出

加工好的零件尺寸存在误差,为使零件的重要尺寸不受其它尺寸的影响,应在零件图中把重要尺寸直接注出,如图9.5(a)中轴承座轴线的高度尺寸。 (2) 避免注成封闭尺寸链

如图9.6(a)所示,尺寸是同一方向串联并头尾相接组成封闭的图形,称为封闭尺寸链。若尺寸a比较重要,则尺寸a将受到尺寸b、c的影响而难于保证,所以不能注成封闭尺寸链。若注成图9.6(b)的形式,不标注不重要的尺寸c,尺寸a就不受其它尺寸的影响,尺寸a和b的误差都可积累到不重要的尺寸c上。

(3) 标注尺寸要便于测量,并尽量使用通用量具。如图9.7(a)、(b)所示。 (4) 标注尺寸时应考虑便于加工。如图9.7(c)、(d)所示。

9.3.3 典型零件分析

由于零件的用途不同,其结构形状也是多种多样的,为了便于了解、研究零件,根据零件的结构形状,大致可分为四类,即轴套类零件、盘类零件、叉架类零件、箱体类零件。下面对其表达方法和尺寸标注作简要分析。

1) 轴套类零件

(1) 结构与用途分析 如图9.8所示的轴,属于轴套类零件。轴主要用来支承传动零件和传递动力。轴套类零件的基本形状是回转体,轴向尺寸大,径向尺寸小,沿轴线方向通常有轴肩、倒角、退刀槽、键槽等结构要素。

(2) 视图选择分析 这类零件一般是在车床或磨床上加工,因此它们一般只有一个主视图,按加工位置和反映轴向特征原则,将其轴线水平放置,再根据各部分结构特点,

126

选用剖面图或局部放大图。

(3) 尺寸标注分析 轴的径向尺寸基准是轴线,沿轴线方向分别注出各段轴的直径尺寸。轴的左端面为长度方向尺寸基准,从基准出发向右注出26,68,并注出轴的总长尺寸207。两个键槽长度在轴线方向的定位尺寸为3,其长度方向的定形尺寸均为18,其键槽宽度和深度尺寸在两个移出剖面图中标注。

2) 轮、盘类零件

(1) 结构与用途分析 如图9.9所示的端盖,属于轮盘类零件。轮一般用来传递动力和扭矩,盘主要起支承、轴向定位及密封等作用。轮盘类零件的结构形状特点是轴向尺寸小而径向尺寸较大,零件的主体多数是由同轴回转体构成,也有主体形状是矩形,并在径向分布有螺孔或光孔、销孔、轮辐等结构,如各种端盖、齿轮、带轮、手轮、链轮、箱盖等。

(2) 视图选择分析 轮盘类零件的主视图是加工位置和表达轴向结构形状为原则选取的轴线水平放置。该类零件一般需要两个主要视图,一个主视图和一个左视或右视图。这类零件的其它结构形状,如轮辐可用移出剖面或重合剖面表示。如果该零件是空心的,且各视图均具有对称平面时,可作半剖;若无对称平面时,可作全剖或局部剖视图。

(3) 尺寸标注分析 轮、盘类零件的宽度和高度方向的基准都是回转轴线,长度方向的主要基准是经过加工的较大端面。圆周上均匀分布的小孔的定位圆直径是这类零件典型定位尺寸。

3) 叉、架类零件

(1) 结构与用途分析 如图9.10所示的零件是摩托车发动机上的连杆,它主要在发动机内起传递动力的作用,属于叉、架类零件。这类零件包括各种用途的拨叉和支架。拨叉主要用在机床、内燃机等各种机器的操纵机构上,操纵机器、调节速度。 (2) 视图选择分析 因叉、架类零件一般都是锻件或铸件,往往要在多种机床上加工,各工序的加工位置不尽相同。所以在选择主视图时,主要按形状特征和工作位置确定。这类零件的结构形状较为复杂且不太规则,一般都需要两个以上视图。某些不平行于投影面的结构形状,常采用斜视图、斜剖视图和剖面表达;对一些内部结构形状可采用局部剖视;也可采用局部放大图表达其较小结构。

(3) 尺寸标注分析 叉、架类零件在长、宽、高三个方向的主要基准一般为孔的中心线(或轴线)、对称平面和较大的加工面。定位尺寸较多,孔的中心线(或轴线)之间、孔的中心线(或轴线)到平面或平面到平面间的距离一般都要注出。

4) 箱体类零件

(1) 结构与用途分析 如图9.11所示零件图是摩托车发动机二冲程汽缸体,它是属于箱体类零件。箱体类零件一般是机器或部件的主体部分,它起着支承、包容其它零件的作用,因此多为中空的壳体,其周围一般分布有连接螺孔等,结构形状复杂,一般多为铸件。

(2) 视图选择分析 箱体类零件的加工工序较多,装夹位置又不固定,因此一般均按工作位置和形状特征原则选择主视图,其它视图至少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如果外部结

127

构形状简单,内部形状复杂,且具有对称平面时,可采用半剖;如果外部形状复杂,内部形状简单,且具有对称平面时,可采用局部剖视或用虚线表示;如果内外部结构形状都较复杂,投影不重叠时,可采用局部剖视图;重叠时,内、外部结构形状应分别表达;对局部内、外部结构形状可采用局部视图、局部剖视和剖面来表达。箱体零件上常常会出现一些截交线和相贯线;由于该零件多为铸件,所以经常会出现过渡线,应认真分析。

(3) 尺寸标注分析 箱体类零件的长、宽、高三个方向的主要基准采用中心线、轴线、对称平面和较大的加工平面。因结构形状复杂,定位尺寸多,各孔中心线(或轴线)间的距离一定要直接注出来。

除了上述类型零件外,还有一些其它类型的文件,例如冲压件、注塑件和镶嵌件等。它们的表达方法与上述类型零件的表达方法类似。

128

1) 教学目的

掌握表面粗糙度、极限与配合、形位公差。 2) 教学重点

表面粗糙度、极限与配合。 3) 难点 极限与配合。

4)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讲解法,采用在黑板上作图,挂图及多媒体。

9.4 表面粗糙度

教学时间20分

零件图中除了视图和尺寸外,还应具备加工和检验零件的技术要求,主要有: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对零件的材料、热处理和表面修饰的说明、对于特殊加工和检验的说明。

上述内容可以用国家标准规定的代号或符号在图中标注,也可以用文字或数字在标题栏上方空白处写明。本节介绍表面粗糙度的基本知识和标注方法。

9.4.1 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概念

不论采用何种加工所获得的零件表面,都不是绝对平整和光滑的。由于刀具在零件表面上留下的刀痕、切削时表面金属的塑性变形和机床振动等因素的影响,使零件表面存在微观凹凸不平的轮廓峰谷,这种表示零件表面具有较小间距和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征,称为表面粗糙度,如图9.12所示。

表面粗糙度是评定零件表面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它对零件的配合性质、强度、耐磨性、抗腐蚀性、密封性等影响很大。所以,根据零件表面工作情况不同,零件表面粗糙度的要求也各有不同。

表面粗糙度的高度评定参数有: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微观不平十点高度Rz;轮廓最大高度Ry。零件图中采用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作为表面特征参数的应用范围最为广泛。零件上有配合要求或有相对运动的表面,Ra值要小。Ra值越小,表面质量要求越高,其加工成本也越高。因此,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较大的Ra值,以便降低成本。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是指在取样长度l范围内,被测轮廓线上各点至基准线的距离zi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如图9.13所示,可用下式来表示:

图9.12 表面粗糙度的形成

129

1l1nRaz(x)dxzil0mi1

国家标准“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中规定了Ra的数值及对应的取样长度l和评定长度ln,如表9.1所示。

零件表面粗糙度参数Ra值的选用,既要满足零件表面的功能要求,又要考虑经济合理性。具体选用时,可参照已有的类似零件图,用类比法确定。零件的工作表面、配合表面、密封表面、摩擦表面和精度要求高的表面等,Ra值应取小一些。非工作表面、非配合表面和尺寸精度低的表面,Ra值应取大一些。表9.2列出了Ra值与加工方法的关系及其应用实例,可供选用时参考。

9.4.2 表面粗糙度的代(符)号

国标GB/T 131-1993规定了表面粗糙度代号是由规定的符号和有关参数值组成,表9.3列出了表面粗糙度的符号及其表示意义的说明。

表面粗糙度代号及其意义见表9.4所示。

表面粗糙度符号的画图如图9.14所示,图中各尺寸的大小若以图样轮廓线宽度b为参数,则其它尺寸为:

符号的线宽d′=b/2;高度H1=10b;H2=2H1+(1~2)=20b+(1~2); 与符号相关的数字、字母的高度h=10d=10b/2.当代号的上方标注一个参数时,为该表面参数的上限值;当标注两个参数值时,一个为上限值,另一个为下限值;当需要表示最大允许值或最小允许值时,应在参数后加注符号“max”或“min”。

表面粗糙度数值及其有关的规定在符号中注写的位置如图9.15所示。 9.4.3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

在零件图中标注表面粗糙度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在同一张图样上,每个表面一般只标注一次表面粗糙度代号,它可以标注在可见轮廓线、尺寸界线、引出线或标注在它们的延长线上。 2) 符号的尖端必须从材料的外部指向零件表面。

3) 在图样上表面粗糙度代号中,数字的大小和方向必须与图中尺寸数字的大小和方向一致。

在零件图中,表面粗糙度代号的高度参数采用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值时,可省Ra符号。如表9.5所示。

表9.5列举了表面粗糙度的标注图例。

130

9.5 公差与配合、形位公差简介

9.5.1 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 教学时间40分 1) 互换性和公差

在一批相同规格和型号的零件中,不须选择,也不经过任何修配,任取一件就能装到机器上,并能保证使用性能的要求,零件的这种性质,称为互换性。零件具有互换性,对于机械工业现代化协作生产、专业化生产、提高劳动效率,提供了重要条件。

零件的尺寸是保证零件互换性的重要几何参数,为了使零件具有互换性,并不要求零件的尺寸加工得绝对准确,而是要求在保证零件的机械性能和互换性的前提下,允许零件尺寸有一个变动量,这个允许尺寸的变动量称为公差。

2) 基本术语

尺寸产生误差是由于零件在制造过程中,加工和测量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关于尺寸公差的一些名词术语,下面以图9.16所示的圆孔尺寸为例来加以说明。 (1) 基本尺寸 设计给定的尺寸Ф30。

(2) 极限尺寸 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线值,它以基本尺寸为基数来确定,分为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

最大极限尺寸:30+0.01=30.01; 最小极限尺寸:30-0.01=29.99。

(a)尺寸公差名词解释

(b)公差带图

图9.16 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名词解释

(3) 尺寸偏差 极限尺寸减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分别称为上偏差和下偏差。国标

131

规定:孔的上偏差用ES、下偏差用EI表示;轴的上偏差用es、下偏差用ei表示。

ES=30.01-30=+0.01 EI=29.99-30=-0.01 (4) 尺寸公差 允许尺寸的变动量。公差等于最大极限尺寸减最小极限尺寸,也等于上偏差减下偏差所得的代数差

公差 = 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30.01—29.99=0.02 公差 = 上偏差—下偏差 = 0.01—(—0.01)=0.02 (5) 公差带图 为简化起见,一般只画出孔和轴的上、下偏差围成的方框简图来表达它们公差带的位置,该图称为公差带图,如图9.16(b)所示。

(6) 零线 在公差带图中,确定偏差的一条基准直线,零线常表示基本尺寸。 (7) 尺寸公差带 在公差带图中,由代表上、下偏差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

3) 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

国家标准GB/T1800—1979中规定,公差带是由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组成。标准公差确定公差带的大小,基本偏差确定公差带的位置。

(1) 标准公差 由国家标准所列的,用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标准公差用公差符号“IT”表示,分为20个等级,即IT0

1、IT0、IT

1、IT

2、… …IT18。IT01公差值最小,IT18公差值最大,标准公差反映了尺寸的精确程度。其值可在附表23中查得。

(2) 基本偏差 由标准所列的,用以确定公差带相对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为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

(3) 基本偏差代号用拉丁字母表示,大写字母表示孔、小写字母表示轴。国家标准对孔和轴的基本偏差系列各规定了28个,如图9.17所示。当公差带在零线的上方时,基本偏差为下偏差,当公差带在零线下方时,基本偏差为上偏差。由图中可知,孔的基本偏差从A~H为下偏差,从J~ZC为上偏差。而轴的基本偏差则相反,从a~h为上偏差,从j~zc为下偏差。图中h和H的基本偏差为零,它们分别代表基准轴和基准孔。JS和js对称于零线,其上、下偏差分别为+IT/2和-IT/2。其值可从附表23中查得。

4) 配合

基本尺寸相同的两个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称为配合。根据使用要求不同,国标规定配合分三类:即间隙配合、过盈配合、过渡配合。

(1) 间隙配合 孔与轴配合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如图9.18(a)所示。

(2) 过盈配合 孔与轴配合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具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如图9.18(b)所示。

(3) 过渡配合 孔与轴配合时,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可能具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如图9.18(c)所示。

5) 配合制度

(1) 为了便于选择配合,减少零件加工的专用刀具和量具,国标对配合规定了两种基准制。

132

(2) 基孔制 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如图9.19所示。基孔制配合中的孔称为基准孔,基准孔的下偏差为零,并用代号H表示。

(3) 基轴制 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如图9.20所示。基轴制中的轴称为基准轴,基准轴的上偏差为零,并用代号h表示。

由于孔的加工比轴的加工难度大,国家标准中规定,优先选用基孔制配合。同时,采用基孔制可以减少加工孔所需要的定值刀具的品种和数量,降低生产成本。

在基孔制中,基准孔H与轴配合,a~h用于间隙配合;j~n主要用于过渡配合;n、p、r可能为过渡配合,也可能为过盈配合;p~zc主要用于过盈配合。

在基轴制中,基准轴h与孔配合,A~H用于间隙配合;J~N主要用于过渡配合;N、P、R可能为过渡配合,也可能为过盈配合;P~ZC主要用于过盈配合。

9.5.2 公差与配合的标注及查表 教学时间15分

1) 公差与配合在图样中的标注 (1) 零件图中尺寸公差的标注形式

(2) 公差与配合在零件图上的标注有三种形式:

① 对于大批量生产的零件可以只标注公差带代号,公差带代号由基本偏差代号与标准公差等级组成,如图9.21(b)所示。

② 一般情况下,可以只注写上、下偏差数值。上、下偏的字体比基本尺寸数字的字体小一号,且下偏差的数字与基本尺寸数字在同一水平线上。如图9.21(c)所示。

③ 在基本尺寸后面,既注公差带代号,又注上、下偏差值,但偏差值要加括号。如图9.21(d)所示。 (3) 装配图中配合代号的标注

在装配图中,配合代号由两个相互结合的孔和轴的公差代号组成,用分数形式表示。分子为孔的公差带代号,分母为轴的公差代号,在分数形式前注写基本尺寸。如图9.21(a)所示。

2) 识读配合代号

Ф30H8/f7——基本尺寸为30,8级基准孔与7级f轴的间隙配合。 Ф40H7/n6——基本尺寸为40,7级基准孔与6级n轴的过渡配合。 Ф18P7/h6——基本尺寸为30,6级基准轴与7级P孔的过盈配合。 3) 查表方法

查表方法可分为以下两种:

(1) 根据基本尺寸和公差带代号,可查表获得孔和轴的极限偏差数值。查表时,根据某一基本尺寸的孔和轴,先由其基本偏差代号得到基本偏差值,再由公差等级查表得到标准公差值,最后由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的关系,算出另一极限偏差值。

例一:Ф30f7 配合轴的极限偏差,在轴的基本偏差数值表中,根据基本尺寸30在左边查到大于24到30的行,与上偏差f所在的列相交处查得其基本偏差为-20。再

133

从标准公差数值表中基本尺寸从大于18到30的行,与标准公差等级为IT7所在的列的相交处查得其公差为21。则其下偏差为-20+(-21)=-41。查出上下偏差值后,Ф30f70.020可以写成300.041。

(2) 对于优先及常用配合的极限偏差,可以直接查表获得。

例二:由于Ф30f7是属于优先选用的配合,它可以直接从轴的优先配合的表中查

20得其上下偏差数值。从基本尺寸大于24到30的行,与公差带f7的列相交处查到41,该数值就是用μm为单位表示的上下偏差值。

例三:Ф30H8 基准孔的极限偏差,可以直接从孔的优先配合的表中查得其上下偏

33差数值。从基本尺寸大于24到30的行,与公差带H8的列相交处查到0,该数值就是用μm为单位表示的Ф30H8上下偏差值。

9.5.3 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简介 教学时间20分

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是指零件的实际形状和实际位置对理想形状和理想位置的允许变动量。合理确定形位公差,才能满足零件的使用性能与装配要求,它同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一样,是评定零件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如图9.22(a)所示的圆柱体,由于加工误差的原因,应该是直线的母线实际加工成了曲线,这就形成了圆柱体母线的形状误差。此外,直线、平面、圆、轮廓线和轮廓面偏离理想形状的情况,也形成形状误差。

如图9.22(b)所示的台阶轴,由于加工误差的原因,出现了两段圆柱体的轴线不在一条直线上的情况,这就形成了轴线的实际位置与理想位置的位置误差。此外,零件上各几何要素的相互垂直、平行、倾斜、对称等对理想位置的偏离情况,也形成位

表9.6 形位公差种类名称及符号

置误差。

134

1) 形位公差代号、基准代号 形位公差各项目符号见表9.6所示。

形位公差在一个长方形框格内填写,框格用细实线绘制,可分两格或多格,一般水平放置或垂直放置,第一格填写形位公差符号,第二格填写公差数值及有关公差带符号,第三格及其以后的框格,填写基准代号及其它符号。图9.23表示形位公差符号、基准符号的内容。

(a)形位公差符号

(b)基准符号

图9.23 形位公差符号的画法

2) 形位公差的标注

用带箭头的指引线将框格与被测要素相连,按下列方式标注:

(1) 当被测要素是零件上的线或面时,指引线的箭头应垂直指向被测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延长线上,但必须与相应尺寸线明显地错开,如图9.24所示。

(2) 当被测要素是轴线或中心平面时,指引线的箭头应与该段轴的直径尺寸线对齐,如图9.25(b)所示。

(3) 基准代号由短横线、圆圈、连线和字母组成。当基准要素是轴线或中心平面时,基准符号应与该要素的尺寸线对齐,如图9.25(b)所示;当基准要素是轮廓线或表面时,基准符号应画在轮廓线外侧或其延长线上,如图9.25(a)所示,并与尺寸线明显地错开。

代表基准符号的短粗线可以用连线与形位公差框格的另一端相连,如图9.25(c)所示。图9.26为摩托车曲轴的形位公差标注示例。

图9.27所示是气门阀杆的形位公差标注示例。

135

9.6 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及尺寸标注

1) 教学目的

掌握零件结构的工艺性知识、学会看零件图和进行零件测绘。 2) 教学重点

看零件图和零件测绘。 3) 难点 零件测绘。

4)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讲解法,采用在黑板上作图,挂图及多媒体。

零件的结构形状,不仅要满足零件在机器中使用的要求,而且在制造零件时还要符合制造工艺的要求。所以,在设计和绘制一个零件时,应考虑到它的可加工性,在现有的设备和工艺条件下能够方便地制造出这个零件。下面介绍零件的一些常见的工艺结构。

9.6.2 铸造零件的工艺结构 教学时间10分

在铸造零件时,一般先用木材或其它容易加工制作的材料制成模样,将模样放置于型砂中,当型砂压紧后,取出模样,再在型腔内浇入铁水或钢水,待冷却后取出铸件毛坯。对零件上有配合关系的接触表面,还应切削加工,才能使零件达到最后的技术要求。

1) 拔模斜度

在铸件造型时为了便于拔出木模,在木模的内、外壁沿拔模方向作成1:10~1:20的斜度,称为拔模斜度。在画零件图时,拔模斜度可不画出、不标注,必要时在技术要求中用文字加以说明,如图9.28(a)所示。

2) 铸造圆角及过渡线

为了便于铸件造型时拔模,防止铁水冲坏转角处、冷却时产生缩孔和裂纹,将铸件的转角处制成圆角,这种圆角称为铸造圆角,如图9.28(b)所示。画图时应注意毛坯面的转角处都应有圆角;若为加工面,由于圆被加工掉了,因此要画成尖角,如图9.28(c)所示。图9.29是由于铸造圆角设计不当造成的裂纹和缩孔情况。铸造圆角在图中一般应该画出,圆角半径一般取壁厚的0.2~0.4倍,同一铸件圆角半径大小应尽量相同或接近。铸造圆角可以不标注尺寸,而在技术要求中加以说明。

由于铸件毛坯表面的转角处有圆角,其表面交线模糊不清,为了看图和区分不同的表面仍然要画出交线来,但交线两端空出不与轮廓线的圆角相交,这种交线称为过渡线。图9.30、图9.31所示,为常见过渡线的画法。

136

3) 铸造壁厚

铸件的壁厚要尽量做到基本均匀,如果壁厚不均匀,就会使铁水冷却速度不同,导致铸件内部产生缩孔和裂纹,在壁厚不同的地方可逐渐过渡,如图9.32所示。

9.6.3 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结构 教学时间10分

零件的加工面是指切削加工得到的表面,即通过车、钻、铣、刨或镗用去除材料的方法加工形成的表面。

1) 倒角和倒圆

为了便于装配及去除零件的毛刺和锐边,常在轴、孔的端部加工出倒角。常见倒角为45°,也有30°或60°的倒角。为避免阶梯轴轴肩的根部,因应力集中而容易断裂,故在轴肩根部加工成圆角过渡,称为倒圆。倒角和倒圆的尺寸标注方法如图9.33所示,倒角和倒圆的大小可根据轴(孔)直径查阅《机械零件设计手册》。

2) 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

在车削螺纹时,为了便于退出刀具,常在零件的待加工表面的末端车出螺纹退刀槽,退刀槽的尺寸标注一般按“槽宽×直径”的形式标注,如图9.34所示。在磨削加工时,为了使砂轮能稍微超过磨削部位,常在被加工部位的终端加工出砂轮越程槽,如图9.35所示,其结构和尺寸可根据轴(孔)直径,查阅《机械零件设计手册》。其尺寸可按“槽宽×槽深”或“槽宽×直径”的形式注出。

3) 凸台与凹坑

零件上与其它零件接触的表面,一般都要经过机械加工,为保证零件表面接触良好和减少加工面积,可在接触处做出凸台或锪平成凹坑,如图9.36所示。

4) 钻孔结构

钻孔时,要求钻头尽量垂直于孔的端面,以保证钻孔准确和避免钻头折断,对斜孔、曲面上的孔,应先制成与钻头垂直的凸台或凹坑,如图9.37所示。钻削加工的盲孔,在孔的底部有120°锥角,钻孔深度尺寸不包括锥角;在钻阶梯孔的过渡处也存在120°锥角的圆台,其圆台孔深也不包括锥角,如图9.38所示。

9.6.4 常见孔结构的尺寸标注 各种孔的标注方法如表9.7所示。

9.7 看零件图

教学时间25分

在设计、生产及学习等活动中,看零件图是一项经常和十分重要的工作。看零件图就是根据零件图的各视图,分析和想象该零件的结构形状,弄清全部尺寸及各项技术要求等,根据零件的作用及相关工艺知识,对零件进行结构分析。看组合体视图的方法,是看零件图的重要基础。下面以图9.39为例说明看零件图的方法步骤。

137

9.7.1 概括了解

图9.39所示是液压油缸的缸体,从标题栏中可以知道零件的名称、材料、重量、件数和图样的比例等。即零件名称为缸体,材料为HT200,它用来安装活塞、缸盖和活塞杆等零件,它属于箱体类零件。

9.7.2 看视图,想象结构形状

看图时,首先要找出主视图,然后看用了多少个图形,各采用了什么表达方法,以及各视图间的关系。

分析表达方案时,可按下列顺序进行:(1)找出主视图;(2)有多少个视图、剖视、剖面等。同时找出它们的名称、相互位置和投影关系;(3)有剖视、剖面的地方要找到剖切平面的位置;(4)有局部视图、斜视图的地方,必须找到投影部位的字母和表示投影方向的箭头;(5)有无局部放大图及简化画法。

想象零件的结构形状,必须进行形体及结构分析,其顺序如下:(1)先看大致轮廓,再分几个较大的部分进行分析,逐个看懂;(2)对外部结构进行分析,逐个看懂;(3)对内部结构进行分析,逐个看懂;(4)对于零件的个别部分在进行形体分析时还要结合线面分析同时进行,搞清投影关系,最后分析细节;(5)综合分析结果,想象出整个零件形状和结构。

缸体零件图采用了三个基本视图。主视图是全剖视图,表达缸体内腔结构形状,内腔的右端是空刀部分,φ8的凸台起到限定活塞工作位置的作用,上部左右两个螺孔是连接油管用的螺孔。俯视图表达了底板形状和四个沉头孔、两个圆锥销孔的分布情况,以及两个螺孔所在凸台的形状。左视图采用A—A半剖视图和局部剖视图,它们表达了圆柱形缸体与底板连接情况,连接缸盖螺孔的分布和底板上的沉头孔。

9.7.3 分析尺寸

尺寸分析可按下列顺序进行:(1)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了解基准及尺寸标注形式;(2)根据形体和结构分析,了解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3)确定零件的总体尺寸。

缸体长度方向的尺寸基准是左端面,从基准出发标注定位尺寸80、15,定形尺寸9

5、30等,并以辅助基准标注了缸体底板上的定位尺寸

10、20、40,定形尺寸60、R10。宽度方向尺寸基准是缸体前后对称面的中心线,并注出底板上的定位尺寸72和定形尺寸9

2、50。高度方向的尺寸基准是缸体底面,并注出定位尺寸40,定形尺寸

5、0.039

12、75。以φ35的轴线为辅助基准标注径向尺寸φ

55、φ

52、φ40等。09.7.4 看技术要求

0.039缸体活塞孔φ35和圆锥销孔,前者是工作面并要求防止泄漏,后者是定位面,0所以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允许值为0.8μm;其次是安装缸盖的左端面,为密封平面,0.039Ra值1.6μm。φ35的轴线与底板安装面B的平行度公差为0.06;左端面与φ00.03935的轴线垂直度公差为0.025。因为油缸的介质是压力油,所以缸体不应有缩孔,0加工后还要进行保压试验。

9.7.5 综合分析

总结上述内容并进行综合分析,对缸体的结构形状特点、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等,有比较全面地了解。

138

9.8 零件测绘

教学时间40分

在实际生产中,常常要更换机器中磨损或损坏的零件,拆下零件后按现有的零件实物绘制出相应的零件图称为零件测绘。测绘出的零件图内容要完整,它包括正确的视图表达和尺寸标注,并按零件的用途和功能,注出有关的技术要求,填写材料,有关标准结构要查阅机械设计手册,使其符合国家标准和机械制造的工艺要求。零件测绘一般在车间或现场进行,先用徒手绘制草图,再根据草图绘制零件工作图。

9.8.1 绘制零件草图的步骤 1) 分析零件结构

分析零件在机器中的作用和功能,了解零件的名称和材料,分析它的结构形状和加工工艺,对零件作全面的分析是零件测绘的基础。

2) 确定表达方案

根据零件的结构形状特征、工作位置和加工位置选择主视图;选择其它视图、剖视、断面等,完整清晰地表达零件的结构形状。视图的选择方法与前面9.2.1节相同。

3) 绘制零件草图

如图9.40所示,零件草图的绘制有以下要求: (1) 完整的内容

零件草图必须要有零件图工作图的全部内容,它包括一组视图、完整的尺寸、技术要求和标题栏。 (2) 目测比例

零件草图是徒手画的,不使用绘图工具。零件的形状大小是通过目测大致比例来确定的,一般采用铅笔画出。目测的线段长短不要求精确,但线段之间的大致比例要适当,零件草图可以画在方格纸上。 (3) 正确的方法

先要把所有的视图画好,分析哪些部位需要标注尺寸,并在标注尺寸的地方,将所有的尺寸界线、尺寸线和箭头画出。将上述工作完成以后,根据草图上标出的尺寸部位,再集中测量标注尺寸,最后填写技术要求,如图9.41所示。注意不要边画图边测量边标注。

9.8.2 测量方法

常用的零件测绘工具有钢尺、游标卡、内外卡钳、螺纹规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向前发展,零件测绘的手段和测绘仪器变得更加先进,利用先进的仪器,可将整个零件扫描,经计算机处理后,可以直接得到具有尺寸的零件的三维实体图形和视图。对于简单的或少批量的零件测绘方法,可见表9.8所示。

在零件测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尺寸数值要圆整。零件上一般的尺寸都是以mm为单位取整数,对于实际测得的小数部分的数值,可以四舍五入法取整数。但有些特殊尺寸或重要尺寸,不能随意圆整,如中心距或齿轮轮齿尺寸等。

139

2) 相互配合的孔和轴的基本尺寸应一致。对有配合关系的尺寸,可测量出基本尺寸,其上下偏差值应经分析后选用合理的配合关系查表得出。测量已磨损部位的尺寸时,应考虑零件的磨损值。

3) 对螺纹、键槽、沉头孔、螺孔深度、齿轮等已标准化的结构,在测得主要尺寸后,应查表采用标准结构尺寸。 9.8.3 绘制零件工作图

零件草图完成后,应经校核、整理,再根据零件草图画出零件工作图,如图9.42所示。草图校核的内容有:

1) 表达方法是否恰当,视图布置是否合理。 2) 尺寸标注是否正确、完整、清晰、合理;

3) 技术要求的确定是否既满足零件的性能和使用要求,又比较经济合理。校核后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补充。 绘制工作零件图步骤和方法:

(1) 根据零件的形状特点和用途选取主视图和其它视图,并确定比例和图幅。 (2) 画出图框和标题栏。画出各视图的中心线、轴线、基准线,把各视图的位置确定下来,各图之间要注意留有标注尺寸的余地。

(3) 由主视图开始,画各视图的轮廓线,画图时要注意各视图间的投影关系。 (4) 描粗并画剖面线,画出全部尺寸线。

(5) 注出公差配合及表面粗糙度符号,注写尺寸数字,填写技术要求和标题栏。

若是采用计算机绘图,则可根据草图按计算机绘图的步骤来进行绘制。

140

第15篇:机械制图教案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1) [课题编号] 1-绪1① [课题名称] 机械制图的任务与学习方法 图幅 比例 [教材版本]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制图(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本课程的任务、特点、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2、了解图样在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提高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3、熟知国家标准关于图纸幅面和格式规定,能正确识别读图方向。

4、掌握比例的概念和选用原则。

二、学习方法和素质养成

1、引导学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于动手,反复实践,耐心细致,严肃认真,提高对本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2、初步树立标准是技术法规的标准化意识,注重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的养成教育。

[教学重点]

1、本课程的重要性和学习目标、学习方法;比例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难点] 看图方向的确定。 [分析学生]

1、入学新生大多数会对本课程产生较浓厚的兴趣,热情较高,信心较足。

2、同学们的几何知识和空间概念及想像力相对薄弱,又少于接触或未接触过机械生产环境,缺少相应机械常识和感性积累。

3、机械制图既重理论,更重实践,与中小学课程及其学习方法不同,学生对学习方法有一个适应和掌握的过程。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读书质疑、讲授、演示、归纳提升等教学法。 绪论部分的教学在以教材为蓝本的同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为目的,教师可根据自身的工作、教学经验和体会对绪论所要讲述的内容作恰当的调整和充实。

[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生产用技术图纸等。

[教学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策略:利用网络演示,创设教学情景,启发学生思维,注重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经验相联系,讲、演交叉进行,及时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一、新课教学(75~85分钟) 简述本节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导出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 绪论

机械制图及其重要性和学习的必要性

从日常工业产品、建筑物、常见机械及现代化制造等实践举例,引出学习掌握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工程界的通用语言)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

制图课理论与实践并重,在不断积累几何知识,提高空间想象力的同时,还需了解机械加工的基本常识,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断渗透这方面的知识,同学们则需通过一定数量的见习实习和习题作业配合讲授来撑握。

(二) 图纸幅面和格式

学生阅读教材,找出重点,提出问题。

教师讲解演示答疑:①网络课程的第一章课程导航;②图纸幅面演示;③图框格式及尺寸演示;④图标规定的标题栏格式及尺寸演示。

重点强调看图方向的规定,比例概念和选用原则,直至学生弄明白。

(三) 比例

学生阅读教材,提出问题。

教师讲演答疑:讲透比例概念、术语、标注方法和选择原则。 课堂达标测验:

1、制图课程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

2、图纸的基本幅面有几种?A4幅面尺寸是多少?如何确定看图方向?

3、1:2是放大比例还是缩小比例?比例前项是指图形要素还是实物要素?

三、小结(5~10分钟)

着重强调机械图样的应用和职业素养培养重要性和必要性; 侧重于图纸幅面、格式的识记和比例的合理选用;

根据课堂检测情况,对学习成效进行讲评鼓励。

四、课后作业

1) 本章思考题P.23 1;

2) 预习:教材P.6- 字体、图线;归纳问题; 3) 按留有装订边的格式画出A4图幅的图框,同时按练习用标题栏格式画出标题栏和对中符号。 [板书设计] 参考相应的P.P.T文集。

[教学后记]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2) [课题编号] 2-1②

[课题名称] 字体 图线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国家标准关于长仿宋体字、拉丁字母、阿拉伯数字等的规格与写法;

2、通过学习与练习,能正确地书写图样上的文字和数字,并做到:字体工整、笔画清楚、间隔均匀、排列整齐。

3、了解国家标准关于图线的型式及应用,通过学习与练习,掌握常用图线的型式、主要用途及画法。

二、学习方法和素质养成

引导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自主学习以及严守标准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 各种图线的型式、主要用途及画法。 [教学难点] 数字书写;图线的应用与画法。 [分析学生] 该部分内容作为制图标准,涉及较多规定,学生在理解上没有太大难度,但需花较多时间来识记和练习。重复性的练习,易产生厌烦情绪,导致练习马虎。

教师在讲解要领时要告诫学生,字体书写和图线绘制要讲究方法,同时要坚持耐心细致,随课程的进展和练习增加,逐步提高相应技能。

[教学设计思路] 反馈答疑,结合演示精讲,启发点拨,鼓励学生质疑、讨论,练习巩固、归纳提升。

[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三角板、圆规等。 [教学安排] 2学时(90分钟) 时间分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5~10分钟)

1、作业讲评 导入新课

2、预习检测:5号字体高度是多少?机械图样中的线型共有几种?

二、导入新课

简述字体 图线的应用,展示并让学生确认本节课教学目标和要求。

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 简述本节内容、作用和重要性,导出本节课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 字体

教师介绍字体基本要求,以长仿宋体字、拉丁字母、阿拉伯数字为主进行讲解与示范。

教师介绍与示范后,让学生参照教材示例在白纸或练习本上进行长仿宋体字、拉丁字母、阿拉伯数字等书写练习;并叫两个学生上黑板书写,再由教师讲评,点拨。

(二) 图线

结合学生预习情况,教师重点介绍图线的型式、应用和画法。交叉演示网络课程中以下内容:①机械制图常用线型及应用演示;②图线应用示例;③画线时注意事项;④画线注意事项示例。

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重要内容,可向学生设问,启发学生思维。

图线的型式、应用与画法通过讲演、示范和课堂练习,让学生基本掌握。 课堂达标测验

1) 图样中汉字应写成什么体?其高度应不小于多少mm ?字母和数字可以写成斜体,与水平基准线约成多少度?

2) 可见轮廓线用什么线型绘制?细点画线的一般应用是什么?两条平行线之间的最小间距是多少?

3) 练习绘制细点画线和虚线,保持长短画长度一致,间隔均匀。

四、小结(5~10分钟)

1、字体基本要求;

2、图线的基本线型、主要应用与画法。

3、对学习成效进行讲评,点拨、鼓励。

五、课后作业

1、习题:完成习题集1-

1、1-2题。

2、思考题:教材P.23 思考题

2、3题。

3、预习:教材P.10 尺寸标注;归纳问题。 [板书设计] 参考相应的P.P.T文集。 [教学后记]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3)

[课题编号] 3-1③

[课题名称] 尺寸注法 [教材版本]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制图(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则、尺寸要素及标注方法。

2、通过学习与练习,能掌握圆(圆弧)、球、角度及小尺寸、对称图形等常见的尺寸注法。

3、熟知尺寸标注的注意事项并避免出现相应错误。

4、通过参照,能对简单图形(8~15个尺寸)进行正确标注。

二、学习方法和素质培养 明确尺寸的作用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对生产有强烈的责任感,激发学习动机; 在正确、清晰的前提下,引导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美观地标注图样中机件图形的尺寸。

[教学重点] 尺寸作用及重要性;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则、常见尺寸的标注方法。 [教学难点] 线性尺寸数字方向的确定和书写要求。 [分析学生] 该部分国家标准内容繁多,学生经过预习有一定感性认识,知识内容理解不会有困难。但要求是能正确地标注尺寸,必须经过学习与反复练习,包括习题练习和后继内容学习中反复练习,才能真正掌握好。

尺寸标注看起来不复杂,实际应用时,特别在学习刚开始时,往往易出错,通过参照借鉴图样标注来学习、练习,则有助于学生较快掌握标注方法,减少或避免出错。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讲练法、演示法、对比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或直尺等。 [教学安排] 2学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易出错处正误对比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5~10分钟)

1、简述字体书写、图线画法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

2、讲评作业批改情况;

3、提问:教材P.26思考题

2、3题。

4、预习反馈,集中问题。

二、导入新课

简述尺寸的作用和重要性,展示并让学生确认本节课教学目标和要求。 图样承载着技术信息,传递着加工的指令。图样上的尺寸作为生产指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正确、清晰、完整、合理的标注尺寸,是本课程学习的重要任务和必备技能。

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

1、尺寸注法基本规则

2、尺寸数字、尺寸线和尺寸界线(尺寸三要素) 教师讲授要结合学生预习情况,借助网络课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关注落后学生。

教师讲授尺寸标注基本规则,演示尺寸数字、尺寸线和尺寸界线。应侧重尺寸数字的方向是书写要求(不能被任何图线所通过),对尺寸线绘制中的易出错处进行正误对比讲授与演示,讲清尺寸线不能用其它图线替代。

2、常见的尺寸注法

系本次课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教师介绍各种常见的尺寸注法,交叉演示网络课程中应用最广、或较难的常见的尺寸注法,如圆、圆弧、角度、小尺寸等的尺寸注法。

3、课堂练习

学生完成习题集P.4,1-3 尺寸标注练习,教师就共性问题集中讲解。

四、小结(5~10分钟)

1、尺寸的作用 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

2、线性尺寸数字的标注要求和常见尺寸的标注方法。

3、归纳学习方法,讲评课堂作业,让学生在讲评中发不不足,以利改进。

五、作业

1、习题:完成习题集P.5~6 1-3各题的标注练习。

2、思考题:教材P.23思考题

4、5题。

3、预习:教材P26 基本作图方法;归纳问题。 [板书设计] 参考相应的P.P.T文集。 [教学后记]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4)

[课题编号] 4-2①

[课题名称] 绘图工具及其使用 基本作图法 [教材版本]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制图(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常用的绘图工具及其用法;

2、通过学习与练习,能基本掌握常用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3、熟练掌握用三角板、圆规等分线段、圆周和作正多边形等基本作图方法。

二、学习方法与素质养成

通过练习,能较熟练使用绘图工具,掌握基本作图方法,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 三角板、圆规的使用方法;等分圆周和作多边形。 [教学难点] 图板和丁字尺及三角板的配合使用。 [分析学生]

1、部分绘图工具,学生在学几何时已会使用,等分线段也容易理解。

2、运用常用的绘图工具,从学习一开始要注意正确的方法,并通过不断练习达到运用自如。

3、学习时学生可能会认为简单易学,产生马虎现象。要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绘图工具的方法,通过练习熟练地绘制图线。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讲演结合、讲练结合、归纳法。

[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直尺、图板、丁字尺、曲线板。 [教学安排] 2学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5~10分钟)

1、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则和注意事项;角度尺寸的标注;倾斜尺寸注法等。

2、讲评作业共性问题。

3、提问教材P.23 思考题

4、5题。

4、预习提问,集中问题。

二、导入新课

简述本节课的作用和重要性,导入本节课教学目标和要求。

绘图离不开工具,今天要介绍绘图工具及其使用,重点放在使用上。绘图速度的快慢、图画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是否能采用正确的绘图方法和按正确的工作程序,自如地运用各种绘图工具绘制几何图形。

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

1、绘图工具及其使用

教师讲解并演示常用绘图工具,除实物演示,还应充分运用网络课程演示。 穿插学生练习:在小图板上,用丁字尺、一副三角板,画水平线的平行线、垂直线的平行线、与水平线成15°倍数角的各种倾斜线。

在教师演示指导下,正确使用圆规画各直径不等的圆和圆弧。

2、线段等分法

教师讲解并演示用平行线法、分规试分法等分线段。 学生穿插进行已知线段5等分、7等分练习。

3、等分圆周和作正多边形

教师讲解并演示用圆规和三角板等分圆周和作正多边形的方法和技巧。学生穿插练习并让学生板演,随时讲评,纠错改进。

4、课堂练习

按排学生课堂进行习题集P.7题2-1(1)小题练习。

四、小结(5~10分钟)

1、熟练使用绘图工具是提高绘图质量和效率的基本保证;

2、圆的等分和作多边形在工程制图中应用广泛,能熟练掌握,对提高绘图速度和图面质量十分重要。

3、课堂作业讲评,点拨。

五、作业

1、习题:完成习题集P.7题2-1。

2、补充题:试分析平行线法、分规试分法等分线段的优缺点。

3、预习:教材P.29- 椭圆画法、斜度与锥度;了解作图步骤。 [板书设计] 参考相应的P.P.T文集。 [教学后记]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5)

[课题编号] 5-2②

[课题名称] 椭圆的画法、斜度与锥度 [教材版本]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制图(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椭圆的画法,会用四心圆法(近似画法)画椭圆。

2、掌握斜度和锥度的概念、画法及标注。

3、能正确、熟练地画和标注斜度、锥度。

二、学习方法与素质养成

掌握正确的绘图方法和步骤,培养良好的、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 [教学重点] 斜度、锥度的概念、计算、画法及标注。 [教学难点] 斜度和锥度概念的区别及作图步骤的差异;斜度和锥度的标注。 [分析学生]

1、椭圆的画法都是具体规定,斜度和锥度的概念、画法及标注不涉及高深的知识,学生在理解上不会有困难。

2、画椭圆、画和标准斜度和锥度的能力形成与提高,在于认真和多练习,熟能生巧。应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空间和充足的动手时间。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讲演结合,以练为主、尊重差异,因材施教。 [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

[教学安排] 2学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5~10分钟)

1、图板和丁字尺配合使用应注意什么?三角板和丁字尺配合可以画出哪些角度线?使用圆规时,特别是画大圆时该注意什么?

2、简述圆的任意等分的主要作图步骤。

3、讲评作业批改情况。

4、预习检测:四心圆法画椭圆,“四心”是指什么?举出生活所见斜度和锥度的应用实例。

二、导入新课

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达成共识。

让学生举例日常生活所见椭圆、锥度、斜度的一些应用实例,增加感性认识。在机械零件上斜面和锥面应用更为广泛,在图纸上要用斜度和锥度表示。本次课主要介绍椭圆的画法、斜度和锥度的画法及标注。

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

1、椭圆的画法

教师介绍椭圆的画法:理论画法(同心圆法)、近似画法(四心圆法)。

重点讲授、演示近似画法(四心圆法),边讲授边交叉地演示。 按排学生穿插进行练习,掌握作图步骤和作图要点。

2、斜度和锥度

教师讲授斜度和锥度的概念、画法及标注,边讲授边交叉地演示。 用比较法讲清斜度和锥度在概念上的区别,画法上斜度的单向分布和锥度的双向对称以及标注上符号的差异,这是正确作图的基础。

在学习预习基础上,要精讲,给学生留有较充足的课堂练习时间,在练习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归纳解决。

四、小结(5~10分钟)

椭圆的画法、斜度和锥度的概念、画法及标注。

五、作业

1、习题:完成习题集P.8~9 2-1各题。

2、思考:用四心圆法画椭圆时,怎样才达到各段圆弧光滑连接?

3、斜度和锥度在概念上的区别是什么?各自研究对象有什么不同?

3、预习:初中学习过的直线与圆弧,圆弧与圆弧相切条件;教材P.32- 圆弧连接;找出疑难问题。 [板书设计] 参考相应的P.P.T文集。 [教学后记]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6)

[课题编号] 6-2③

[课题名称] 圆弧连接 [教材版本]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制图(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与能力

1、明确连接的目的,掌握圆弧连接的概念和作图步骤。

2、掌握两直线间、直线与圆弧间、两圆弧之间的圆弧连接作图方法。

3、能正确识别图形中的连接关系,并正确作图。

二、学习方法与素质养成

温故知新,举一反三,通过对初中学习过的直线与圆弧,圆弧与圆弧相切必充条件的温习回顾,让学生从原理到直观作图步骤进行有效学习。

[教学重点] 圆弧连接的实质,相切的必充条件和作图要点。 [教学难点] 连接点的确定和“光滑”连接的作图技巧。 [分析学生] 学生通过对预习,对“相切”概念和条件有所巩固,对圆弧连接的作图目的和方法有一定认知,理论教学会比较顺利,关键在于作图技能的训练,教师应重点作好演示示范,便于学生掌握正确的作图方法。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讲演结合,以练为主。讲要精,示范要清,关注学情,以学定教。 [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

[教学安排] 2学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5~10分钟)

1、作斜度和锥度一定要画出其参考线(辅助线)吗?

2、作业讲评纠错,表扬优秀,鼓励后进。

3、预习检测:初中相关知识温习。

二、导入新课

简述本节内容、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达成共识。 演示网络课程,举例说明机件中圆弧连接的应用实例,明确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

1、圆弧连接概念和实质;

2、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和步骤;

3、圆弧连接三种形式的分析和作图方法。

结合网络课程的演示,教师讲授圆弧连接的概念、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交叉演示两直线间、直线与圆弧间、两圆弧之间的各种连接方法。

按排学生穿插完成习题集P.10 2-2题的练习。 在学习练习过程中,强调作图步骤的正确性,指导学生掌握“光滑连接”的作图技巧,同时,指导学生对轮廓线和作图辅助线的轻重及界限的处理,以保持图形主次分明,清晰美观。

四、小结(5~10分钟)

圆弧连接的类型分析和认知;作图步骤和要点的归纳。

五、作业

1、习题:完成习题集P.11 2-2各题练习。

2、思考题:教材P.41

1、2题。

3、预习:教材P.35- 平面图形的画法;归结疑难问题。 [板书设计] 参考相应的P.P.T文集。 [教学后记]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7)

[课题编号] 7-2④

[课题名称]平面图形画法 徒手画图 [教材版本]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制图(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平面图形的分析方法和绘图步骤。

2、能正确的对平面图形进行尺寸、线段分析,并能正确绘制;

3、熟悉画草图的基本方法,并初步掌握基本技能。

二、学习方法与素质养成

培养学以致用,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教学重点]

1、平面图形的分析方法和目的。

2、平面图形的绘图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 分析能力的培养和认真细致的作风的养成教育。 [分析学生]

1、平面图形的尺寸和线段分析是绘图的基础,学生掌握这方面知识有一定难度,要多花力气。

2、正确地熟练地绘制平面图形是本次课学习目的,也是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在掌握绘制方法的基础上,学生要通过反复练习,才能提高绘图能力。

3、绘制平面图形是机械制图的基础性能力,在端正学习态度、引导学习方法方面,教师要多留意。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讲演结合,引导学生讨论辩析,教师归纳,突出步骤演示。 [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 [教学安排] 2学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5~10分钟)

1、简述两圆弧内连接的作图步骤;

2、两圆弧内连接和外连接的作图步骤有什么不同?

3、讲评作业,巩固达标。

4、预习检测:什么是尺寸基准?定位尺寸的作用是什么?已知线段指什么样线段?

二、导入新课(5~10分钟) 简述本课主要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展示并确认教学目标和要求。 图样中的图形是把立体的机械零件根据投影原理转化为平面图形来表示的,所以,掌握熟练的绘图技能是本课程的主要学习任务之一。本次课主要学习习近平面图形的画法。

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

1、平面图形的画法

教师讲授结合网络课程演示,讲清尺寸的分类和作用,尺寸基准的概念、作用和选取。重点让学生明确尺寸分析和线段分析的目的和作用,三种线段和尺寸的关系,作图时怎样利用这些分析结果,找出最佳作图步骤,提高绘图效率的质量。

教师讲授、示范画图步骤,学生按教师示范练习并归纳作图步骤。

2、徒手画图

教师讲授直线、常用角度、圆、椭圆、平面图形的徒手画法,并在黑板上交叉进行演示。

学生进行习题集P.15 2-4题的徒手画图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小结(5~10分钟)

概述平面图形和徒手画图的步骤和方法。

五、作业

1、习题:完成习题集P.12~14 2-3各小题的画图练习,其中2-3(5)选作。

2、思考题:教材P.41 3。

3、预习:教材P.42 正投影法与三视图;提出问题。 [板书设计] 参考相应的P.P.T文集。 [教学后记]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8)

[课题编号] 8-3①

[课题名称] 投影法的概念 三视图的形成。 [教材版本]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制图(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投影法的概念,掌握正投影的特性;

2、掌握三视图的形成和投影规律。

3、初步具备识读和绘制简单形体三视图的基础。

二、学习方法和养成教育

要掌握好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必须明确三视图的形成原理和形成条件,让学生在明确其形成条件的前提下,自己演示,自己归纳,真正理解“规律”是在特定条件下的必然结果,避免死背教条。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勤于实践,勇于探索。

[教学重点] 正投影法、三视图的形成;空间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 三视图投影规律的理解和应用;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分析学生] 正投影法、三视图的形成比较直观,学生入门较易,但难在应用。教学要求最终落实到正投影法绘图能力上,经过反复观察练习,能提投影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讲演结合、讲练结合,合作学习、归纳总结。 [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模型等。 [教学安排] 2学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5~10分钟)

1、简述平面图形画法、徒手画图。

2、讲评作业批改情况。

3、提问教材P.41思考题,题3。

4、预习检测:平行投影法的特点与应用;三视图是怎样形成的?

二、导入新课

简述本节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展示教学目标和要求。 机械图样中表达物体形状的图形是按正投影法绘制的,正投影法是平行投影法中,投射线与投影面垂直的投影法,它是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理论基础,本次课将介绍正投影法有关的内容。

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

1、投影法的概念

教师结合网络课程的演示讲授中心投影法、平等投影法(斜投影法、正投影法)。并交叉进行演示。

2、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物体的单面投影和表达局限性;

教师讲授三视图的形成(三投影面体系、三视图的形成),交叉演示三视图的形成、三视图的展开过程和展开后各图的对应关系。

教师指导学生演示三视图形成过程,通过演示进一步规范、明确三视图的形成条件及在这一特定条件下各图之间位置关系、投影关系、方位关系的必然联系。

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习题集P.16~18 3-

1、3-

2、3-3各题练习。

四、小结(5~10分钟)

投影法的概念、三视图的形成。

五、作业

1、习题:完成习题集P.19 3-4题练习。

2、思考题:教材P.74 思考题

1、

2、

3、4。

3、预习:教材P.47 点的投影;归纳疑难问题。 [板书设计] 参考相应的P.P.T文集。 [教学后记]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9)

[课题编号] 9-3②

[课题名称] 点的投影 [教材版本]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制图(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与能力

1、进一步巩固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2、掌握空间点与其投影标记,点的投影与坐标值的书写;

3、掌握点的三面投影规律和求作方法。

4、能够根据不同条件求出点的三面投影并能判断空间位置。

二、学习方法与素质养成

以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为基础学习点的投影,通过点的三面投影的学习,进一步巩固投影规律和提高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点的三面投影规律和点的空间位置的判定。 [难点分析] 空间点对投影面的距离及其坐标的对应分析。 [分析学生]

1、在三视图的基础上,本次课的知识水平没有深奥难懂的地方,但点较之形体更为抽象,需更强的想象能力,本次课的主要目标通过对点的投影分析进一步提高空间概念,同时为线面的投影提供基础和方法。随着本章课内容的逐步深入,学生的作图能力通过练习也会随之提高。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模型等。 [教学安排] 2学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5~10分钟)

1、平行投影法的具备是特点是什么?正投影和斜投影的区别在哪?

2、讲评作业,典型习题分析,巩固所学。

3、提问教材P.74思考题

1、2。

4、预习检测:为什么要研究点的投影?点的投影特性是什么?

用什么表示空间点?点的三面投影和物体三视图的投影有哪些异同?

二、导入新课

简述本课主要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展示并确认教学目标和要求。 点、线、面是构成物体形状的基本几何要素。研究其投影规律及其求作方法是掌握投影规律,是树立空间概念,培养空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正确表达物体和解决空间几何问题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提供有力手段。

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

1、空间点及投影点的标记;

2、点的投影特性,点的投影与坐标;

3、点的三面投影规律和作图方法。

4、点空间位置和两点的相对位置;

5、重影点的投影。

以上内容,教师要结合网络课程的演示和模型等直观教具,让学生观察明确点是机械零件或空间物体上抽象出来的一个几何元素,因而必然有其从属性,进而引导学生通过演示法、观察法进一步理解投影规律的实质,进行有效的学习。

安排学生进行习题集P.20 3-5题的练习,疑难问题学生讨论解决。

四、小结(5~10分钟)

点的三面投影规律,点的空间位置和坐标和投影面的关系;求点的三面投影。

五、作业

1、习题:习题集P.21~22 3-5。

2、思考题:教材P.74 思考题

5、6。

3、预习:教材P.53 直线的投影;找出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 参考相应的P.P.T文集。 [教学后记]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10)

[课题编号] 10-3③

[课题名称] 直线的投影 [教材版本]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制图(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直线的投影特性和三面投影;

2、掌握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和求作方法;

2、能根据投影正确判断直线段的空间位置。

二、学习方法与素质养成

学生自行演示观察,积累感性知识,自觉培养学习能力,学会学习,善于学习,温故知新,举一反三。

[教学重点] 直线的三面投影、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直线三面投影的求作方法。 [难点分析] 直线的命名与空间位置的判别。 [分析学生]

1、在学习点的投影的基础上,直线的投影入门不难,难点在于直线的空间位置多样化,初学者对空间直线的各种位置、命名不易把握,容易产生混淆和初记困难。在教师讲授、演示的基础上,仍需学生通过自己借助于铅笔等直观道具演示观察,来强化感性认识,同时进行反复练习,达到熟练掌握。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教杆等。 [教学安排] 2学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15~10分钟)

1、简述点的投影规律,求作点的三面投影的方法,判断重影点的可见性。

2、讲评作业批改情况,纠错。

3、提问教材P.74思考题

5、6。

4、预习检测:直线的空间位置有几种?直线段的投影特性是什么? 点的投影和直线的投影有什么联系?

二、导入新课

简述本课主要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展示并确认教学目标和要求。 直线的投影是平面投影的基础,也是学习习近平面立体投影的基础。

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

1、直线的三面投影

教师结合教具演示,讲授直线的投影特性和空间位置,在此基础上讲授直线的三面投影,指导学生自己演示、观察直线的三面投影,并讨论归纳其投影特性。

在讲直线的命名时,应引导学生分析直线空间位置及命名的唯一性,增强学生的动手动脑的主动性和探究性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成效。

2、直线三面投影的求作

教师讲授演示在各种不同条件下,平行线、垂直线、一般位置直线的求作方法,指导学生根据直线的投影特性,利用排除法快速判定其空间位置的技巧。

组织学生讨论,诱导学生归纳、掌握以下情况直线投影的求作方法: 已知直线两端点求三面投影; 已知二面投影求第三投影;

已知直线端点距投影面距离及两点相对位置求其三面投影; 已知立体图,从中度量画出直线三面投影。

安排学生进行习题集P.23 3-6的练习,教师就共性问题分析讲解。

四、小结(5~10分钟)

简述直线的投影规律、各种位置的投影特性,画和该直线投影的方法。

五、作业

1、习题:习题集P.24~27 3-6各题。

2、思考题:教材P.74 思考题7。

3、预习:教材P.56 平面的投影;演示并观察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板书设计] 参考相应的P.P.T文集。 [教学后记]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11)

[课题编号] 11-3④

[课题名称]平面的投影 [教材版本]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制图(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2、熟知投影面平行面、垂直面和一般位置面的空间位置和三面投影特性;

3、能根据己有知识归纳出各种位置平面的命名规则和投影的求作方法。

4、能较熟练地求作各种位置平面的三面投影,并快速判断其空间位置。

二、学习方法与素质养成

由体及面,观察归纳物体上平面的投影特性,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平面的三面投影、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画和读平面投影的方法。 [难点分析] 一般位置平面三面投影求作。 [分析学生]

1、有了直线投影的知识,学习习近平面的投影如上台阶一步一个脚印不会有困难;难点是一般位置平面的三面投影,要多花些力气;

2、画和读平面投影的能力通过练习可以达到;

3、在学习中不断会有一些学生感到困难,通过教师引导、辅导,同学间互相帮助等方法,使这些学生迎头赶上,不掉队。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等。 [教学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10分钟)

简述直线的三面投影、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画和读直线投影的方法;

讲评作业批改情况;

提问:教材P.74 思考题7。

预习检测:当平面垂直投影面时,其投影是什么?当平面倾斜投影面时,其投影面积变大还是变小?这种性质称为什么性?

二、导入新课

简述本课主要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导出教学目标和要求。 机械零件都可看成是简单的基本几何体组合而成,基本几何体中平面立体则由平面组合而成,学习习近平面的投影为学习习近平面立体的投影打基础。

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

教师结合网络课程的演示讲授平面的投影特性,并让学生对投影面平行面、投影面垂直面和一般位置面的三面投影进行观察分析,归纳其投影特性。 该部分内容,可建议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以合作学习为主,教师关注差异,因材施教,重点、难点点拨。

指导学生根据各面命名想象空间位置继而结合投影特性确定三面投影。 安排学生进行习题集P.28 题3-7(1)(5)各小题的练习。

四、小结(5~10分钟)

归纳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和判定方法;平面三面投影的求作方法和技巧。

五、作业

1、习题:完成习题集P.28~30 3-7各题练习。

2、思考题:教材P.74思考题8。

3、回顾归纳点、线、面的投影和求作方法,提高作图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4、预习:教材P.60- 基本几何体(棱柱、棱锥);了解其三面投影。 [板书设计] 参考相应的P.P.T文件。 [教学后记]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12)

[课题编号] 12-3⑤

[课题名称] 基本几何体

(一)(棱柱、棱锥) [教材版本]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制图(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棱柱、棱锥的三面投影和视图的画法;

2、能较熟练地运用积聚性和辅助线法求作棱柱和棱锥表面上求点的投影。

3、能正确标注棱柱、棱锥的尺寸。

二、学习方法与素质养成

引导学生注重知识与生活实际经验相联系,培养其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棱柱、棱锥的投影特征、视图画法、表面上点的投影。

[难点分析] 棱锥表面上点的投影。 [分析学生]

1、在掌握平面投影的基础上,循序渐进,知识水平不应有困难。

2、能力水平不应有困难,要通过多做练习来达到熟练的目的;

3、注意对个别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讲演结合、讲练结合法、归纳提升。 [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等。

[教学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5~10分钟)

简述各种位置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征,画和读平面投影的方法; 讲评作业批改情况;

提问:一般位置平面、投影面平行面、投影面垂直面的三面投影有何不同?

如何根据两面投影判定其空间位置?

预习检测:什么是平面立体?曲面立体都是由曲面围成的吗?

二、导入新课

简述本课主要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导出教学目标和要求。 机器零件都可以看作是由基本几何体组合而成,基本体的学习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本节课主要讨论圆柱、圆锥的视图分析,并通过分析,熟练掌握其三视图的读、画和标注方法。

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

1、棱柱

教师结合网络课程的演示讲授棱柱的三视图和投影分析、棱柱三视图的画法步骤、利用特殊位置面具有积聚性的特性求棱柱表面点的投影和对棱柱进行尺寸标注。

讲解时一定突出棱柱和棱锥三视图的特征,尽可能使其典型化,公式化,同时,可以扩展以下棱柱的变形体,如V形柱、T形柱、凸形柱等等,拓展学生的感性积累和空间想象力,举一反三,创造性的学习。

2.棱锥

教师结合网络课程的演示讲授三棱锥的三视图分析;三棱锥三视图的作图步骤,交叉演示正三棱锥的三视图及其作图步骤。

以棱锥为例,讲解辅助线法求点的作图方法和步骤。

让学生自行对四棱锥的三视图进行投影分析,教师点拨解答难点。 对棱柱和棱锥的三视图进行分析比较,巩固所学。

学生徒手抄画教材例题,强化对棱柱、棱锥投影特性的认知和掌握。

四、小结(5~10分钟)

简述棱柱、棱锥的投影特征和视图画法及表面求点方法。

五、作业

1、习题:习题集P.31~33 3-8各题

2、思考题:试以正三棱柱为例,说明用积聚法求点的投影的方法。

3、预习:教材P.65- 圆柱、圆锥及球;了解形成特点。 [板书设计] 参考相应的P.P.T文件。 [教学后记]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13)

[课题编号] 13-3⑥

[课题名称] 基本几何体

(二)(圆柱、圆锥) [教材版本]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制图(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圆柱、圆锥的三视图特征和视图画法;

2、会画圆柱、圆锥的三视图和在它们表面上求点的投影。

二、学习方法与素质养成

启发学生从圆柱、圆锥的形成着手来进行投影分析,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自觉培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圆柱、圆锥的视图特征、视图画法、表面上点的投影。 [难点分析] 圆锥表面上点的投影。 [分析学生]

1、具有学习本次课应有的知识水平基础;

2、具有学习画曲面立体视图和求它们表面上点的投影的能力水平基础;

3、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时注意指两头(优秀的、后进的学生)带中间(学生)的方法。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

[教学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5~10分钟)

1、简述棱柱、棱锥的投影特征和视图画法,求棱柱表面上点的投影的方法;

2、讲评作业批改情况;

3、简述以正三棱柱为例,用积聚性求点的投影的作图方法。

二、导入新课

简述本课主要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展示并确认教学目标和要求。 圆柱和圆锥等回转体都是机器零件上应用最广的基本几何体之一,本节课主要讨论圆柱、圆锥的视图分析,并通过分析,熟练掌握其三视图的读、画和标注方法。

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

1、圆柱、圆锥、球

结合学生预习情况,教师利用网络课程演示讲授圆柱、圆锥的形成、三视图分析和作图步骤及表面求点的方法。

讲解形成过程,重点掌握回转轴线、母线、素线等基本要素及概念。引导学生自行对圆柱、圆锥的三视图进行进一步分析归纳,教师点拨解答要点难点,以学定教,达到熟读、能画、会标的教学要求。

在视图分析,熟知圆柱表面和圆锥表面的投影性质的基础上,利用表面性质(有无积聚性)确定适当方法求作立体表面上点的三面投影。

2、基本体的尺寸标注

教师结合教材例题在黑板上进一步演示讲解作图步骤和方法。 学生按教材例题徒手进行画图练习,巩固所学。

学生进行习题集P.32 3-8题练习,教师就共性问题分析讲解。

四、小结(5~10分钟)

简述圆柱、圆锥的视图分析和画法及表面求点的作图方法。

五、作业

1、习题:完成习题集P.33 3-8题。

2、思考题:教材P.74 9。

3、预习:教材P.70- 球、基本几何体的尺寸标注。 [板书设计] 参考相应的P.P.T文件。 [教学后记]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14)

[课题编号] 14-3⑦

[课题名称] 基本几何体

(三)(球、基本几何体的尺寸标注) [教材版本]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制图(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球的形成、三视图分析和视图画法;

2、会画球的三视图和表面上求点的投影。

二、学习方法与素质养成

启发学生从球的形成着手来进行视图分析,结合对球的观察,将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结合起来,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球的视图分析、视图画法、表面上点的投影。 [难点分析] 球的视图分析和表面求点。 [分析学生] 前承圆柱、圆锥的视图基础,球三视图的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 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点是对三个视图三个等径圆的不同位置的理解的掌握。

基本体尺寸标注规范简单,易于掌握。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

[教学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5~10分钟)

1、简述圆柱、圆锥的投影特征和视图画法,表面点的求作方法;

2、讲评作业批改情况;

3、简述辅助线法求圆锥面上点的投影的作图方法。

二、导入新课

简述本课主要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展示并确认教学目标和要求。

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

1、球

结合学生预习情况,教师利用网络课程演示讲授球的形成、三视图分析和作图步骤及表面求点的方法。

引导学生自行对球的三视图进行分析归纳,达到熟读、能画、会标注的教学要求。

在视图分析,熟知球表面的投影性质的基础上,掌握利用辅助线法求其表面上点的三面投影的方法。

2、基本体的尺寸标注

教师结合教材例题在黑板上进一步演示讲解作图步骤和方法。 学生按教材例题徒手进行画图练习,巩固所学。 学生按教材例题进行练习,加深理解的掌握。

四、小结(5~10分钟)

简述球的视图分析和画法及表面求点的作图方法。

五、作业

1、习题:完成习题集 P.34 自测题一。

2、思考题:教材P.74 10。

3、预习:教材P.75- 轴测图(平面立体的正等图)。 [板书设计] 参考相应的P.P.T文件。 [教学后记]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15)

[课题编号] 15-4①

[课题名称] 轴测图(一)(平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教材版本]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制图(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知识与能力

1、熟知轴测图的基本知识和轴测投影的基本特性。

2、掌握平面立体的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2、能根据平面立体的视图画出正等轴测图。

二、学习方法与素质养成

引导学生以轴测投影的基本特性为基点,多看多画,努力开拓思维空间和创新能力;通过轴测图的学习,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和创新素质。

[教学重点] 轴测图的基本特性;平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难点分析] 对轴测投影基本投影特性的理解与应用。 [分析学生] 轴测图富立体感,直观、美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前段的积累,具备知识基础和作图能力基础,理论学习没有大的障碍。在作图步骤和作图的规范程度上会出现一些问题和差异,关键在于对平行投影特性的理解和学习习惯上加以引导和强化。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 [教学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5~10分钟)

1、简述球的投影分析和表面求点的方法;

2、讲评作业批改情况和共性问题;

3、预习检测:什么是轴测图?轴测图是采用什么投影法获得的?

二、导入新课

简述本课主要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导出本节教学目标和要求。

已学习过的三视图,能将物体的各部分形状完整、准确地表达出来,而且度量性好,作图方便,在工程上得到广泛采用。但因这种图样缺乏直观性和立体感,不能直接显现机件或部件立体效果。为了弥补不足,工程上常采用富有立体感的轴测图来说明零部件形状,表达设计意图、产品包装等,在工程上作为辅助图样使用。

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

1、轴测图的概念和轴测投影的基本特性;

2、平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教师讲授轴测图的形成、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常用的轴测图、轴测投影的基本特性;交叉演示轴测投影的形成(斜轴测图、正轴测图)。

教师结合教材例题讲解演示坐标法画平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演示网络课程中长方体、凹形槽、垫块等平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学生按教材例题徒手进行轴测图的画图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共性问题讲解。

四、小结(5~10分钟)

简述轴测投影基本特性;平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画图步骤和方法。

五、作业

1、习题:习题集P.37- 4-

1、4-2题。

2、思考题:教材P.89

1、2。

3、预习:教材P.80- 回转体的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板书设计] 参考相应的P.P.T文件。 [教学后记]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16)

[课题编号] 16-4②

[课题名称] 轴测图(二)(回转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教材版本]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制图(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回转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2、能绘制三向圆柱(轴线与各投影面垂直)和圆角的正等轴测图。

二、学习方法与素质养成

在熟知圆的正等测投影为椭圆,掌握四心圆近似作椭圆的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练习,提高作图质量和作图技巧。

[教学重点] 轴测图的基本特性;圆柱、圆角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难点分析] 圆柱正等轴测图的作图步骤。 [分析学生] 有画平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基础,本内容的学习比较顺利,作图技巧有待于提高,特别是画圆柱上、下底面时,椭圆的平移作图法需要加强练习,以保证作图质量。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 [教学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5~10分钟)

1、简述平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作图要领;

2、讲评作业批改情况和共性问题;

3、预习检测:在正等轴测图中,同一圆在三个坐标面上的投影椭圆的大小一样吗?为什么?

二、导入新课

简述本课主要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导出本节教学目标和要求。 立体上的圆形结构在正等轴测图中的投影均为椭圆,本节主要以圆柱为例讨论回转体的正等轴测图的画图方法和步骤。

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

1、圆柱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教师结合网络课程演示讲授平行于各坐标面的圆柱体的正等轴测图的画法,重点讲清画圆柱两底面时的四心平移的作图方法。

学生按教材例题徒手进行圆柱轴测图的画图练习,进一步掌握作图步骤。

2、正等轴测图中圆角的画法

教师在黑板上进一步讲解演示圆角正等轴测图的画法和注意事项。

学生徒手进行圆角画法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共性问题讲解。

四、小结(5~10分钟)

简述圆柱和圆角正等轴测图的作图方法、步骤;对本节学习成效进行评估。

五、作业

1、习题:习题集P.39- 4-3题。

2、预习:教材P.82- 斜二轴测图及其画法。 [板书设计] 参考相应的P.P.T文件。 [教学后记]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17)

[课题编号] 17-4③

[课题名称] 轴测图(三)(斜二轴测图及其画法) [教材版本]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制图(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斜二测图轴的轴间角、轴向伸缩系数和画法。

2、根据立体的视图能画出其斜二轴测图。

二、学习方法与素质养成

温故知新,触类旁通,通过斜二测图的学习和练习,进一步提高作图技能。 [教学重点] 斜二轴测图的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画图方法。 [难点分析] 回转体斜二轴测图的画法。

[分析学生] 有画正等轴测图的作图基础,本内容无大的难度,关键依然在于作图方法和技巧。要保证一定量的练习,以熟练掌握轴测图的作图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要求学生把画轴测草图作为学习工具应用于制图课程的全过程学习,不断培养空间概念和开发创新思维,提高表达和创新能力。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 [教学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5~10分钟)

1、简述圆柱正等轴测图的作图要领;

2、讲评作业批改情况和共性问题;

3、预习检测:斜二轴测图中∠XOY=?Y向变形系数q=?

二、导入新课

简述本课主要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导出本节教学目标和要求。 斜二轴测图能反映物体正面的实形,较之正等轴测图作图更为方便,尤其对于单面有圆形结构的立体,作图简捷直观,因而在工程上得到广泛应用。

本节学习讨论立体斜二轴测图的画图方法和步骤。

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

1、斜二轴测图的轴间角、轴向伸缩系数

2、斜二轴测图的画法

教师结合正等测图对比讲授斜二轴测图的轴间角、轴向伸缩系数,斜二轴测图的画法(平面立体、回转体斜二轴测图的画法);交叉演示网络课程中端盖的斜二轴测图的画法等。

学生按教材例题徒手进行斜二轴测图的画图练习,掌握作图步骤。

3、轴测图的选择

对比讲解正等测和斜二测图的各自表达特点和适应场合。

4、轴测草图的画法

讲解画轴测草图的基本技法。

学生按教材进行各项内容的练习,不断提高徒手作图的熟练程度。

四、小结(5~10分钟)

简述斜二轴测图的基本参数和作图方法。

五、作业

1、习题:完成习题集P.40- 4-

4、4-5题。

2、结合本章小结对本章内容进行归纳理顺,巩固所学。

3、预习:教材P.90- 组合体视图。 [板书设计] 参考相应的P.P.T文件。 [教学后记]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18)

[课题编号] 18-5①

[课题名称] 组合体的概念和分析方法、组合形式 [教材版本]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制图(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组合体的概念、形体分析法和表面连接关系。

2、具备运用形体分析法对组合体进行分析的基本能力。

二、学习方法与素质养成

通过对组合体的形体分析,初步掌握分析组合体问题的基本方法和能力。 [教学重点] 组合体的概念和分析方法。 [难点分析] 组合体的表面连接关系。

[分析学生] 组合体的学习本课程的重点,是培养制图能力的关键环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应把学习的重心放在对形体分析法的理解掌握和应用上,这是学习组合体,解决组合体读图及标注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基本方法。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 [教学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5~10分钟)

1、正等测图和斜二测图的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各是多少;如何识别两种图样?

2、讲评作业批改情况和共性问题;

3、预习检测:什么叫组合体?组合形式有几种?

二、导入新课

简述本课主要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导出本节教学目标和要求。 组合体是由基本体经叠加或切割形成,可视为简化了的零件。组合体视图的学习,一方面为零件图的学习提供基本方法,同时又是培养制图基本能力的一个重要突破口,通过本章的学习,要熟练地掌握组合体视图的识读、绘制和尺寸标注,提高分析和解决物图转换问题的综合能力。

本节主要研究讨论组合体的概念和分析方法。

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

1、组合体的概念和形体分析法;

2、组合体的组合方式;

3、形体表面间的连接关系。

教师结合教材例题讲授组合体的组合方式和形体分析,强化形体分析化整为零,积零为整的辩证的认识问题的思维方法和应用能力。

演示网络课程,讲授组合体组合型式和表面连接关系,通过动画演示两表面共面、相切和相交时表面交线变化趋势,增加学生的感性积累和空间思维能力。 能比较法讲解叠加类组合体和切割类组合体的不同分析角度,引导学生根据组合体结构特征进行形体分析,同时注意扩展基本体的变形体,避免形体分析时过于细化,化简为难。

学生结合教材实例进一步理解掌握组合体的分析方法和表面连接关系及交线变化情况,同时完成教材P.114 思考题

1、2。

四、小结(5~10分钟)

简述组合体的分析方法和表面连接关系。

五、作业

1、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理顺,进一步掌握形体分析法。

3、预习:教材P.94- 组合体的表面交线(截交线)。 [板书设计] 参考相应的P.P.T文件。 [教学后记]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19)

[课题编号] 19-5②

[课题名称] 组合体的表面交线-截交线Ⅰ [教材版本]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制图(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截交线的概念;圆柱截交线及求作方法。

2、会求作圆柱的截交线。

二、学习方法与素质养成

引导学生观察感知,归纳共性,把握交线的变化趋势和物力转换的对应性。过截交线的学习,提高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圆柱截交线的求作方法。 [难点分析] 圆柱截交线的求作方法。 [分析学生] 具有相关的知识基础,截交线的求作有一定的难度。教学过程中,多采用直观教学法,充分利用网络课程和实体模型引导学生多观察积累感性知识。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模型等。 [教学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5~10分钟)

1、何谓形体分析法?分析过程中注意什么?

2、讲评作业批改情况和共性问题;

3、预习检测:什么叫截交线?截交线有什么特点?

二、导入新课

简述本课主要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导出本节教学目标和要求。

组合体的表面交线多为组合体在组合(或被切割)过程中所产生的交线或过渡线,按交线的形成和几何性质的不同,分为截交线和相贯线。本节课主要讨论学习截交线的概念和圆柱的截交线。

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

1、截交线的概念和性质

2、圆柱的截交线和求作方法

教师结合教材图例讲解截交线的形成和性质。 讲授截平面切割圆柱体,所形成的三种截交线情况;交叉演示网络课程平面与圆柱相交所得截交线的形成过程、形状及其求作方法。

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截交线是截平面和几何体表面的共有线这一特性,进而明确作图实质是求截平面和几何体表面的共有点,连接这些共有点,就可得到其截交线的作图方法。

学生详读教材,结合例题进一步理解掌握圆柱截交线的形式和求作方法。

四、小结(5~10分钟)

简述圆柱截交线的特征和求作方法。

五、作业

1、习题:完成习题集P.43- 5-

1、5-3题的练习。

2、预习:教材P.95 表5-2 P.98- 球的截交线。 [板书设计] 参考相应的P.P.T文件。 [教学后记]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20)

[课题编号] 20-5③

[课题名称] 组合体的表面交线-截交线Ⅱ [教材版本]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制图(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圆锥、球的截交线及求作方法。

2、会求圆锥和球的截交线。

二、学习方法与素质养成

引导学生观察感知,归纳共性,把握交线的变化趋势和物力转换的对应性。过截交线的学习,提高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圆锥、球的截交线及求作方法 [难点分析] 复合体的截交线的求作 [分析学生] 具有相关的知识基础,截交线的求作有一定的难度。教学过程中,多采用直观教学法,充分利用网络课程和实体模型引导学生多观察积累感性知识。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模型等。 [教学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5~10分钟)

1、圆柱的截交线有几种形式?当截平面与圆柱轴线成45°时,截交线是什么形状?

2、讲评作业批改情况和共性问题;

3、预习检测:平面截切球时,其表面交线是什么?当截平面经过球的直径时,截交线有什么特点?

二、导入新课

简述本课主要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导出本节教学目标和要求。 本节课主要讨论学习圆锥和球截交线及求作方法。

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

1、圆锥的截交线

2、球的截交线和求作方法

教师结合教材图例和例题讲解圆锥、球截交线的形状和性质。

结合网络课程演示、讲授截平面切割圆锥所形成的五种截交线的形状和特征,球的截交线的形状和大小的变化特点及作图方法。

学生按教材例题进行练习,学习掌握圆锥、球的截交线的求作方法和作图步骤。

四、小结(5~10分钟)

简述圆锥、球的截交线的特征和求作方法。

五、作业

1、习题:完成习题集P.43- 5-

2、5-

4、5-

5、5-6各题的练习。

2、预习:教材P.99 相贯线。 [板书设计] 参考相应的P.P.T文件。 [教学后记]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21)

[课题编号] 21-5④

[课题名称] 组合体的表面交线-相贯线 [教材版本]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制图(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两圆柱正交时相贯线的变化趋势;

2、掌握异径两圆柱正交时相贯线的画法和近似画法。

3、会画两圆柱正交时的内外相贯线。

二、学习方法与素质养成

在人们接受知识的方式上,形象远先于文字。观察,再观察,通过不断的感性积累促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相贯线的学习,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圆柱正交时的相贯线 [教学难点] 内表面相贯线的画法 [分析学生] 相贯线对空间概念的要求较高,学习有一定难度。教学过程中,多采用直观教学法,充分利用网络课程和实体模型引导学生多观察积累感性知识。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模型等。 [教学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5~10分钟)

1、圆锥的截交线有几种形式?当截平面与过锥顶时的交线是怎样的?

2、讲评作业批改情况和共性问题;

3、预习检测:什么是相贯线?相贯线是平面曲线吗?为什么?

二、导入新课

简述本课主要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导出本节教学目标和要求。 前面已学习了平面切割立体所形成的截交线,本节讨论两圆柱正交时的相贯线及求作方法。

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

1、相贯线的特性

2、两圆柱正交时的相贯线

教师结合网络课程演示讲授两圆柱(等径和不等径)正交时的相贯线的特征、变化趋势和求作方法。

3、相贯线的特殊情况

教师讲授相贯线的几种特殊情况;交叉演示网络课程中圆柱体与圆柱体正交、两回转体有公共轴线、圆柱与圆柱轴线相交并公切于一圆球、两圆柱轴线平行或两圆锥共顶相交时的相贯线。

4、圆柱与四棱柱相贯

教师扼要介绍圆柱与四棱柱相贯的交线情况,为后续学习提供帮助。 学生按教材例题徒手进行作图练习,以熟悉、掌握作图方法和步骤,同时完成教材P.114 思考题 3。

教师就共性问题分析讲解。

四、小结(5~10分钟)

简述两圆柱正交时的相贯线特征及求作方法。

五、作业

1、习题:完成习题集P.46- 5-7,5-8题选作。

2、预习:教材P.102 组合体补图的画法。 [板书设计] 参考相应的P.P.T文件。 [教学后记]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22)

[课题编号] 22-5⑤

[课题名称]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一) [教材版本]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制图(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组合体视图的画图方法和步骤。

2、具备运用形体分析法对组合体进行分析并画出组合体视图的基本能力。

二、学习方法与素质养成

1、形体分析法是解决组合体补图的画、读及标注的基本方法,应善于运用;通过组合体视图的画图练习,提高表达能力的绘图技能。

[教学重点] 运用形体分析法对组合体进行分析和画图。 [教学难点] 组合体初视图的画图步骤。 [分析学生] 是否能顺利的画出组合体视图主要取决于正确的分析方法和画图技能,通过形体分析方法的学习和原有的作图基础,本节学习无大的障碍,教学重点依然放在形体分析法的理解和应用上,在此之上,解决画图步骤和技巧问题。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模型等。 [教学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5~10分钟)

1、什么是形体分析法?分析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2、讲评作业批改情况和共性问题;

3、预习检测:简述组合体视图的画图步骤。

二、导入新课

简述本课主要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导出本节教学目标和要求。 掌握组合体视图的画法,是提高画图能力、促进读图能力提高的关键环节。 本节主要讨论画组合体视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

1、组合体视图的画图步骤

2、画图示例(以叠加类组合体为主): 教师以教材轴承座为例,结合网络课程演示讲授叠加类组合体的形体分析和画图方法以及画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作图技巧。

教学过程中,注意指导学生正确的选择画图基准和作图技巧,要求三个视图对应作图,以保证组合体整体及各部分间正确的对应关系。

学生按教材例题徒手进行作图练习,以熟悉、掌握作图方法和步骤。

教师就共性问题分析讲解。

四、小结(5~10分钟)

简述组合体视图的画图步骤和注意事项。

五、作业

1、习题:

1)习题集P.48 5-9。

2) 按习题集P.51的作业要求完成5-11(2)的作图练习,不标注尺寸,但要留有足够标注尺寸的空间(各图间距在50左右为宜)。

[板书设计] 参考相应的P.P.T文件。 [教学后记]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23)

[课题编号] 23-5⑥

[课题名称]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二) [教材版本]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制图(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切割类组合体视图的画图方法和步骤。

2、具备运用形体分析法对切割类组合体进行分析并画出视图的基本能力。

二、学习方法与素质养成

1、形体分析法是解决组合体补图的画、读及标注的基本方法,应善于运用;通过组合体视图的画图练习,提高表达能力的绘图技能。

[教学重点] 运用形体分析法对组合体进行分析和画图。 [教学难点] 组合体初视图的画图步骤。 [分析学生] 具备作图基础,本节学习无大的障碍,教学重点依然放在形体分析法的应用上,在此之上,解决画图步骤和技巧问题。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模型等。 [教学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5~10分钟)

1、画组合体的视画时,如何选择画图基准?画图过程中注意什么?

2、讲评作业批改情况和共性问题;

二、导入新课

简述本课主要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导出本节教学目标和要求。 本节继续学习讨论画组合体视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

1、切割类组合体的形体分析及画图步骤;

2、画图示例

教师以习题集P.50 5-10第2题为例,演示讲解切割类组合体的形体分析、画图方法和步骤。

指导学生正确的选择画图基准,拟定合理的绘图步骤。对切割类组合体,通常先画整体轮廓,然后按主要结构进行局部切割。画图时,同样要求三个视图对应作图,保证组合体整体及各部分间正确的对应关系。

学生按教师的画法进行徒手作图,掌握、巩固作图方法和步骤。 教师就共性问题分析讲解。

四、小结(5~10分钟)

简述切割类组合体视图的画图步骤和注意事项。

五、作业

1、习题:

1)习题集P.50 5-10。

2) 按习题集P.51的作业要求完成5-11(1)的作图练习,不标注尺寸,但要留有足够标注尺寸的空间(各图间距在50左右为宜)。

[板书设计] 参考相应的P.P.T文件。 [教学后记]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24)

[课题编号] 24-5⑦

[课题名称] 组合体视图的尺寸标注 [教材版本]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制图(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组合体视图的尺寸标注的基本方法。

2、具备运用形体分析法对组合体视图进行尺寸标注的基本技能。

3、通过组合体视图的标注练习,提高绘图和读图能力。

二、学习方法与素质养成

形体分析法是解决组合体补图的画、读及标注的基本方法,应善于运用;通过尺寸标注的学习和练习,提高组合体视图的读画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形体分析法对组合体进行分析和尺寸标注。 [教学难点] 尺寸标注的完整性和尺寸布置。 [分析学生] 尺寸标注是本课程贯串始终的学习内容,也是难点之一。要指导学生多参照标注示例,学习标注方法和技巧,提高尺寸标注的基本能力,为零件图的尺寸标注打好基础。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模型等。

[教学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5~10分钟)

1、加深组合体的视画时的顺序是什么?怎样保证图面清晰整洁?

2、讲评作业批改情况和共性问题;

3、预习检测:组合体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二、导入新课

简述本课主要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导出本节教学目标和要求。

前面学习了组合体视图的画法,只是解决了形状问题,要确定组合体大小和各部分相对位置,还要在视图上完整的标注其尺寸。

本节课讨论学习组合体视图尺寸标注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

1、组合体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和尺寸种类;

2、组合体尺寸标注的基本方法和尺寸基准;

3、尺寸布置和标注步骤及注意事项。

教师结合教材例题讲授组合体尺寸的种类和作用,引入尺寸基准的概念和选取方法,强调标注的基本要求和应注意的问题。

形体分析法依然是组合体尺寸标注的基本方法,只有在读懂视图并想象出形体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完整的进行标注。

教师以支架为例,结合网络课程演示讲授支架视图的尺寸标注的方法和步骤及标注尺寸应注意的问题等内容。

尺寸标注的方案不是唯一的,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和发表独到见解,建立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

学生对上两讲课完成的画图作业5-11(1)(2)两题进行标注,教师指导,就共性问题分析讲解。

四、小结(5~10分钟)

简述组合体视图的尺寸注法和注意事项。

五、作业

1、习题:习题集P.53 5-11(3)。

2、预习:教材P.108 看组合体的视图。 [板书设计] 参考相应的P.P.T文件。 [教学后记]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25)

[课题编号] 25-5⑧

[课题名称] 看组合体视图 [教材版本]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制图(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识读组合体视图的基本方法。

2、具备综合运用形体分析和线面分析法识读组合体视图的基本技能。

二、学习方法与素质养成

以读为主,读画结合,提高组合体视图的读图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形体分析法识读组合体视图。 [教学难点] 线面分析法读切割类组合体视图和想象立体。

[分析学生] 学生经过画组合体的三视图训练,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但熟练识读组合体视图仍有一定难度,通过学习与不断练习,多看图、多想像,提高看图本领和能力。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模型等。 [教学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5~10分钟)

1、简述组合体尺寸标注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讲评作业批改情况和共性问题;

3、预习检测:读组合体视图的基本方法是什么?通常有哪几个步骤?

二、导入新课

简述本课主要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导出本节教学目标和要求。

通过学习组合体视图的画和标注,使识读组合体视图有了较好的基础,为提高看图能力,本节进一步讨论识读组合体的视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本节课讨论看组合体视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

1、看图的基本方法(形体分析法、线面分析法)

2、看图要点

1) 必须把几个视图联系起来看;

2) 要从反映物体形状特征的视图看起; 3) 要善于分析视图中的线和线框的含义。

形体分析法是看图的基本方法。但对于一些复杂的物体切割类组合体,还要用线面分析法,分析视图中的线条、线框的含义和空间位置,帮助看懂较复杂的视图。

教师以支架的视图为例,结合网络课程演示讲解形体分析法看组合体视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教师结合教材例题进一步讲授形体分析和线面分析法看图方法。 对较复杂的形体,通常用形体分析法先做主要分析、用线面分析法再作补充分析,最后综合起来相像整体。

教学中,关注学情,提高讲授的针对性,改善学习效率和效果。 学生进行习题集P.54~60 5-13的读图练习。

四、小结(5~10分钟)

归纳运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看组合体视图的基本方法和要点。

五、作业

1、习题:习题集P.61~67 5-

13、5-14各题的看图和标注练习。

2、预习:教材P.111 补视图和补缺线。 [板书设计] 参考相应的P.P.T文件。 [教学后记]

第16篇:机械制图教案

项目八

装配图的表达

(一)

教学目标:1.熟悉装配图的内容和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

2.掌握装配图视图的选择和装配结构的合理性要求;3.能正确识读装配图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教学重点:1.装配图的视图选择;

2.装配结构的合理性。

教学难点:装配图的识读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课题导入

认识装配图

任务引入

机械行业中的机器和部件都是若干个零件按一定的装配关系和技术要求装配起来的,这样一个表达产品及其组成部分连接装配关系的图样我们称为装配图。设计人员在设计机器或部件时,也是先根据设计思想绘制出装配示意图,然后再根据装配示意图绘制出装配图,最后根据装配图绘制出零件图。可见,装配图在机械生产行业中所处的重要地位,要绘制装配图或识读装配图,首先我们必须对装配图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讲授要点

一、装配图的内容(教师可结合图7-1进行讲解说明)

1.一组视图

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装配关系、连接方式和主要零件的结构形状。

2.必要的尺寸

表示机器或部件的性能、规格及装配、检验和安装时所必须的尺寸。包括

(1)规格(性能)尺寸

表示机器或部件的规格(性能)尺寸,是设计、了解和选用该机器或部件的依据

(2)装配尺寸

表示零件间装配关系的尺寸,一般包括:

配合尺寸:表示两零件间具有配合性质的尺寸

相对位置尺寸

相对位置尺寸表示装配或拆画零件图时,需要保证的零件间或部件间比较重要的相对位置的尺寸

(3)安装尺寸

表示将部件安装到机器上或将整机安装到基座上时所需要的尺寸。

(4) 外形尺寸

表示机器或部件整体轮廓大小的尺寸,即总长、总宽和总高。它为包装、运输和安装时所占的空间大小提供了依据。 (5) 其他重要尺寸 如零件运动的极限位置尺寸,主要零件的重要尺寸

注意:以上五类尺寸并不是孤立的,有的尺寸具有几种含义。因此在标注装配图的尺寸时,不是一律都要将上述五类尺寸注全,而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3.技术要求

用文字或符号说明机器或部件的装配、安装、检验、运转和使用的技术要求。

4.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

用以说明零件的编号、名称、数量和材料等内容

5.标题栏

用来填写装配体的名称、图号、比例及设计者责任签字等内容。

二、装配图的表达方式 1.规定画法

(1)接触面和配合面只画一条线,非接触或不配合的表面,即使间隙很小,也必须画两条线。

(2)相邻两零件的剖面线方向一般应相反,当三个零件相邻时,若方向一致,则间隔应不相等,剖面线尽量相互错开。同一零件在不同剖视图中的剖面线方向应一致、间隔相等。

(3)当剖切平面通过螺纹紧固件以及实心轴、手柄、连杆、球、销、键等零件的轴线时,均按不剖绘制。

2.特殊表达法 (1)拆卸画法

当某些零件遮住了所需表达的结构和装配关系时,可假想沿某些零件的结合面剖切或假想将某些零件拆卸后绘制,并标注“拆去X

X零件”等字样。

注意:横向剖切的实心零件,如轴、螺栓、销等,应画出剖面线,而结合处不画剖面线。

(2)假想画法

①表示某些零件运动范围和极限位置 ②表示本部件与相邻零件的装配关系 以上情况,用双点画线画出其轮廓 (3)展开画法

为了表达传动机构的传动路线及各轴的装配关系,按各轴传动顺序,假想沿它们的轴线剖开,并依次展开,将剖切平面旋转到与选定的投影面平行的位置,再画出其剖视图的画法。

(4)简化画法

①表达对象和特点

若干相同零件组,只画一组;较小工艺结构,省略不画;某些标准产品,只画外形;滚动轴承用示意画法或简化画法②画法特点

(5)夸大画法

①表达对象

直径或厚度小于2mm的零件,锥度、斜度较小的零件 ②画法特点

不按原比例,夸大画出 ③画图要点

涂黑代替剖面线

三、装配体视图的选择

1.选择原则

装配体的视图应力求将装配体结构及相互位置关系正确、完整、简练和清晰地表达出来

2.主视图的选择

选反映较多或主要装配关系的方向为投影方向,并取全剖视。

3.其它视图的选择

灵活地选用局部视图、局部剖视或断面等来补充表达。

4.视图选择的注意点:

⑴全局出发,综合考虑,多种表达方案,,择优选用。 ⑵设计装配图应详细一些,以便为零件设计提供结构方面更多的依据。指导装配工作的装配图,则可简略一些,重点在于表达每种零件在装配体中的位置和装配关系。

⑶装配体的内外结构应以基本视图来表达,以免图形支离破碎,不易形成整体概念。

⑷剖开绘制时,一般应从各条装配干线的对称面或轴线处剖开。同一视图中不宜采用过多的局部剖视。以免使装配体的内外结构的表达不完整。

⑸装配体上对于其工作原理、装配结构、定位安装等方面没有影响的次要结构,可不必在装配图中一一表达清楚,可留待零件设计时由设计人员自定。

四、装配的合理性

合理的装配不仅要达到性能要求,而且装、拆方便。

1.为了保证轴肩和孔端紧密配合,孔端要倒角或轴根要切槽,。 2.两个零件接触时,在同一方向上只能有一个接触面,否则会给零件制造和装配等工作造成困难。

3.滚动轴承如以轴肩或孔肩定位,则轴肩或孔肩的高度须小于轴承内圈或外圈的厚度,以便于拆卸。

4.为了保证两零件在装卸前后不致降低装配精度,便于加工和装拆,在可能的条件下,将有关零件相关部位做成通孔。

5.用圆柱销或圆锥销将两零件定位时,为了加工和装拆的方便,在可能的条件下,最好将销孔做成通孔,。

6.为了装拆紧固件,要留有足够的空间。 任务小结及作业

1.什么叫装配图?2.装配图的作用3.装配图的内容

4.装配图的规定画法有哪些?5.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法有哪些? 项目八

典型装配图绘制

(二)

教学目标:学会滑动轴承装配图的画法 教学重点:滑动轴承装配图的画法 教学难点:滑动轴承的视图分析 讲授要点

一、滑动轴承结构分析(教师可结合实物进行讲解说明)

1.装配关系

(1)轴承座与轴承盖:轴承座上的凹槽与轴承盖下的凸起配合定位。 (2)轴衬与轴承座孔:轴向:轴衬两端凸缘定位

径向:轴衬外表面配合及销套定位。 2.连接关系

轴承座与轴承盖用螺柱、螺母、垫圈连接固定。

二、滑动轴承视图的选择

1.选择主视图

选择原则 :(1)符合部件的工作状态。

(2)能清楚表达部件的工作原理、主要的装配关系或其结构特征。

2.选择其他视图

其它视图用来表达主视图没能表达或表达不清楚的内容。 如轴衬与轴承孔的装配关系及工作原理,选择全剖的左视图表达。 滑动轴承的外形特征及轴衬与其轴承座孔的装配情况,选择沿轴承盖与轴承座结合面半剖的俯视图表达。 任务实施

1.确定图幅

根据部件的大小,复杂程度、视图数量,确定画图的比例、图幅大小,还要考虑为尺寸标注、零件序号、明细栏及技术要求等留出位置,使布局合理,然后画出图框。 2.布置视图

画出各视图的主要基准线。在各视图之间留有适当间隔,以便标注尺寸和进行零件编号。 3.视图绘制

(1)绘制轴承座(被其它零件挡住的线可不画)。 (2)画下轴衬

(3)画上轴衬 (4)画轴承盖

(5)画其它零件及细部结构,画销套、螺柱连接等。 4.完成装配图

检查无误后加深图线,画剖面线,标尺寸,对零件进行编号,填写明细栏、标题栏、技术要求等,完成装配图。 任务小结

1.装配图视图的选择 2.绘制装配图的步骤和方法 讲授要点

看装配图的目的,主要是了解装配体的名称、规格、性能、功用和工作原理;了解其各组成零件的相互位置、装配关系及传动路线;了解其中每个零件的功用、主要零件的结构形状及使用方法和拆卸顺序等。

看图时,关键在于如何区分不同零件的投影范围,并想象出零件的大致形状,要达到这一目的,除了运用已学过的投影只是和零件的结构知识外,还要联系到前面讲过的关于装配图中的一些基本规定,同时,还要掌握看装配图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的方法步骤。

1.概括了解、弄清表达方法

通过看标题栏、明细栏和产品说明书等有关技术资料,可以了解装配体的名臣、规格和公用等。从视图中大致了解装配体的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对装配体有一个基本感性认识。

2.了解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

将装配体分解成几条装配干线,深入分析机器或部件的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弄清零件之间的相互位置。

3.分析零件

根据零件的编号、投影的轮廓、剖面线的方向、间隔(如同一零件在不同视图中剖面线方向与间隔必须一致)以及某些规定画法(如实心零件不剖)等,来分析零件的投影。了解各零件的结构形状和作用,也可分析其与相关零件的联接关系。对分离出来的零件,可用形体分析法及线面分析法结合结构仔细分析,逐步读懂。

4.分析尺寸、了解技术要求

装配图中标注必要的尺寸,包括规格性能尺寸、装配尺寸、安装尺寸、外形尺寸、总体尺寸和其他的尺寸。

5.归纳总结,获得完整的概念

在做了充分表达分析和形体结构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构思,归纳总结。同时,分析图上每个尺寸的种类及所起的作用,以及技术要求等,以期得到对装配体的总的认识。例如:能结合装配图说明其传动路线、拆装顺序、以及安装使用中注意的问题。 任务实施

1.概括了解。

2.了解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3.分析零件。

以锁紧套和架体为例说明 (1)分析锁紧套和架体。 (2)绘制架体零件图 任务小结

看装配图,主要是为了弄清装配体的名臣、结构、工作原理和零件间的装配连接关系,了解零件的主要结构形状和作用,要达到这一目的,除了运用已学过的投影知识和零件的结构知识,以及关于装配图中的一些基本规定知识外,再就是要掌握看装配图的方法步骤。

首先要概括了解,弄清表达方法;其次是具体分析,掌握形体结构;最后归纳总结。要着重思考装配体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情况,在结构上如何保证达到这些要求,对零件如何进行装拆,以获得完整的概念。 项目八

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三)

教学目标:1.了解零件测绘过程;

2.掌握零件测绘的方法;

3.能比较准确的绘制零件图并进行必要的标注

教学重点:视图表达

教学难点:测量和零件图的绘制 任务引入

设计人员在设计机器或部件时,是先根据设计思想绘制出装配示意图,然后再根据装配示意图绘制出装配图,最后根据装配图绘制出零件图。如果其中某个零件损坏,也要将该零件拆画出来。所以,拆画零件图是建立在读懂装配图的基础上进行的,但零件图又不同于装配图。 讲授要点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不仅需要较强的看、画图能力,而且还需要有一定的设计和制造知识,对于装配体设计来说,设计时所画的装配图,只着重表达装装配体的构造、工作原理及零件间的装配关系,而对于零件的具体形状不一定完全表达清楚。为此,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是,还要根据零件在装配图中的作用和工艺上的需要,对零件作进一步的结构分析,以确定他们的形状和大小。因此根据装配图拆画零件图是设计过程的继续。

拆画零件图的主要方法和注意事项

(1)认真构思零件形状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关键在于看懂装配图,从图中正确区分出所画零件的轮廓,并想象出零件的整体结构形状。主要是利用对线条、找投影的方法和根据剖面线是否相同直接在装配图上区分出各个零件。

(2)正确确定零件的表达方案

装配图的表达方案,是以表达装配体结构的需要而确定,因此,拆画零件图时,不可照搬装配图中队该零件的表达方法,而应根据该零件本身的结构特点,另行选取表达方案。

(3)完整、清晰、合理地标注尺寸和技术要求

装配图中只有少量必要尺寸,为此,确定零件尺寸的基本方法可用“抄、查、算、量”四个字来概括:

抄:装配图上已标注出的尺寸,凡与零件有关的应照抄标注在零件图上,如配合尺寸;

查:某些标准结构的尺寸,应查阅有关有关资料确定,如螺纹、键槽、沉孔和T形槽等;

算:对齿轮轮齿等部分的尺寸,应通过计算得到; 量:其他装配图中未注出的尺寸,可由装配图按比例量取。 注意:凡是装配图中具有装配关系和配合要求的尺寸,一定要注意互相协调。

零件图中的技术要求,要根据零件在装配体中的作用和要求确定,必要时刻参考有关资料和相似产品图样确定。 任务实施

1.分析识读机用虎钳装配图 (1)机用虎钳的作用。 (2)机用虎钳装配图表达特点。 (3)机用虎钳工作原理和装配特点。 (4)机用虎钳装配体尺寸分析。 2.绘制钳座零件图

(1)从装配图中分离出固定钳座的轮廓,想象其立体图。 (2)补画图中所缺的图线。

(3)采取适当的表达方案,完成零件图。 任务小结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是检验识看装配图效果的最佳手段,也是本项目的难点所在。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不仅要认真构思零件形状,而且要确定最佳表达方案,不要找抄装配图中零件的表达方案。同时,还要注意零件的工艺结构、尺寸基准和技术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总之,要掌握看图规律,应通过不断总结,不断实践,才能提高看图能力。 作业:

1.看懂夹线体装配图,拆画件2夹套零件图

项目八

装配图画法的基本规定和特殊表达方法

(四)

教学目标:

零件图中的各种表达方法(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等)同样适用于装配图。装配图侧重表达装配体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各零件问的装配关系,针对这一特点国家标准对装配图也规定了一些基本画法和特殊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装配图的规定画法 教学难点: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 课程导入

零件图中的各种表达方法(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等)同样适用于装配图。装配图侧重表达装配体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各零件问的装配关系,针对这一特点国家标准对装配图也规定了一些基本画法和特殊表达方法。

一、装配图的规定画法

1.互相接触的两相邻表面只画一条线;构成配合的两相邻表面,无论间隙多大,均画成一条线;非配合(基本尺寸不同)的包容与被包容表面,无论间隙多小,均画两条线。如图7—19所示。再如图7 16中螺栓与轴承座、轴承盖上的孔是不接触的,其相邻处各画

图7—19配合面与非配合面的画法 图7 -20装配图中剖面线的画法

2.相邻两零件的剖面线,其倾斜方向应相反,或方向一致而间距不同,如图7—20所示。特别要注意的是,同一零件在同一张图样的各剖视图和断面图中的剖面线方向和间距大小要一致。

3.紧固件以及轴、连杆、球、键、销等实心零件,若纵向剖切,且剖切平面通过其对称平面或轴线时,则这些零件均按不剖绘制。如图7—16中的螺栓、螺母即按不剖画出。

如需要特别表明上述零件的构造,如凹槽、键槽、销孔等,则可用局部剖视表示,如图7—20所示轴上的局部剖视就是为了表达轴与销的装配关系。

二、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

1.拆卸画法

在装配图中,当某些零件遮住了所需表达的其他部分时,可以这样表示:假想沿某些零件的结合面剖切,被横向剖切的实心杆件,如螺栓、轴、销等须画上剖面线,而结合处不画剖面线,但须注明“拆去××”,如图7—16中的俯视图。或者假想将某些零件拆卸后绘制,如图7—21铣刀头装配图中的左齿轮1—2—4;当处于位置Ⅲ时,传动路线为齿轮l一2—3—4。由此可见,齿轮板视图。

2.假想画法

(1)当需要表示某些零件的运动范围和极限位置时,可用双点画线画出在极限位置上的该零件。如图7—22所示,当三星轮板在位置I时,齿轮2,3均不与齿轮4啮合;当处于位置Ⅱ时,齿轮2与4啮合,传动路线为的位置不同,齿轮4的转向和转速也不同。图中工作(极限)位置Ⅱ,Ⅲ均采用双点画线画出。

(2)在装配图中,当需要表达本部件与相邻零部件的装配关系时,可用双点画线画出相邻零部件的轮廓线,如图7—21中的铣刀盘和图7—22中的主轴箱画法。

3.展开画法

为了展示传动机构的传动路线和装配关系,可假想按传动顺序沿轴线剖切,然后依次展开,将割切平面均旋转到与选定的投影面平行的位置,再画出其剖视图,这种画法称为展开画法,如图7—22所示三星齿轮传动机构A—A展开图。

(1)装配图中若干相同的零、部件组,可仅详细地画出一组,其余用细点画线表示其位置,如图7~23a所示。

(2)在装配图中,零件的倒角、圆角、凹坑、凸台、沟槽、滚花、刻线及其他细节等可省略不画,如图7—23b所示。

(3)在装配图中,当剖切平面通过某些为标准产品的部件或该部件已由其他图形表示清楚时,可按不剖绘制,如图7—16中的油杯。

(4)装配图中的滚动轴承允许采用图7—23b及图7—21的表示法,即对称的两部分一侧采用规定画法,另一侧按简化画法绘制。 §7—5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及序号和明细栏 作业:按准确尺寸画出下图,要求表达清楚准确。

第17篇:机械制图教案

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

授课年级:一年级

授课班级:数控六班

授课教师:易伟

教学内容:§6-3断面图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断面图的画法和标注规定;

2、了解断面图的种类;

3、掌握断面图的应用场合及作用;

4、通过练习断面图的画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读绘图能力。

教学资源准备:轴类零件模型、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

剖视图的画法

[导入]

1、展示阶台轴模型(键槽、小孔)

2、讲解用剖视图表示的结果;学生上台画剖视图;

3、教师画出断面图,比较,引入新课

[新授]

一、断面图的概念

定义:假想用剖切面将机件的某处切断,仅画出其断面的图形,称为断面图,简称断面。

比较:剖视图与断面图

二、断面图的种类

移出断面图:画在视图之外的断面图,轮廓线用粗实线绘制

重合断面图:画在视图之内的断面图,轮廓线用细实线绘制

1、移出断面图

(1) 画法

画在视图之外,轮廓线用粗实线绘制。配置在剖切线的延长线上或其他适当的位置。

●按定义画:仅画出断面的图形 ●规定画法之一:用两个或多个相交的剖切平面剖切得出的移出断面,中间一般应断开。

●规定画法之二:当剖切平面通过回转面形成的孔或凹坑的轴线,则这些结构按剖视图要求绘制。

●规定画法之三:当剖切平面通过非圆孔,会导致完全分离的两个断面时,这些结构也应按剖视图画。

课堂练习:练习册94页 6—20题

1、

2、3

(2) 移出断面图的配置与标注

配置在剖切线、剖切符号的延长线上

配置

按投影关系配置

配置在其他位置的

标注方法:与剖视图标注相同

① 配置在剖切线剖切符号延长线上的不对称的移出断

面图,可省略字母。

② 按投影关系配置的对称的移出断面图,可省略箭头。 ③ 配置在其他位置的移出断面图,要全部标注。

[小结]

1、断面图可以用来表达机件中断面的形状,尤其在阶台轴中应用广泛;

2、移出断面图的画法有两种:

按定义画—仅画出断面的图形

按规定画—有些结构按剖视图画

3、移出断面图的标注三要素:剖切线、剖切符号、字母

判定标注与省略:

断面图对称时—省箭头

图形配置在剖切线或剖切符号延长线上—省字母

图形按投影关系配置—省箭头

4、表示法制订原则:不致于引起误解的情况下,简洁、清晰的表达图样。

[家庭作业]:

练习册93页

6—19题

第18篇:《机械制图》说课稿

《机械制图》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好!

下面我代表《机械制图》课程组对《机械制图》这门课程进行说课,希望大家批评指正。《机械制图》课程是数控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对象为一年级学生,共144个学时,9个学分。

我将从4个方面进行阐述,分别是课程设置、课程开发、课程实施以及课程特色和展望。

一、课程设置

1、设置依据

为了让我们的课程更加符合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色,我们通过走访企业和开展专业建设委员会的形式进行了专业调研,从而确定了数控专业的工作岗位,主要有数控机床操作员,数控程序员,数控工艺员等。

对这些岗位进行分析得出应该培养学生与本课程有关的绘图能力、读图能力以及查阅标准的能力,并由此形成了我们的课程体系。

2、课程定位

本课程主要研究图示方法,标注方法,制图标准,机械常识和制图技能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制图理论的学习和大量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读图和看图的能力,以及查阅标准的能力。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我们的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核心课程,是我们的工程语言。它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完成,以及毕业后从事工作的能力。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高中阶段的数学和立体几何课程,后续的课程有计算机辅导设计、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数控加工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专业课程,其知识的应用贯穿整个三年学习阶段,在以后的工作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基本能力。

3、课程目标

根据岗位职业能力的需要,我们确定了本课程的培养目标,知识目标有掌握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画法和读图方法等;能力目标有掌握零件测绘的能力,空间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素质目标有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等。

二、课程开发

1、学情分析

我们对学生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发现

1、学生是初涉专业知识的新生,读图能力和专业知识都很有限,对专业领域只停留在感兴趣和普遍的表面认识阶段。针对这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适当的练习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

2、本课程是学生进入大学所设计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学生以前的学习方法与本课程的学习方法有很大的差别,需要学生做适当的调整。

3、学生高中阶段有文科和理科之分,进校时对本课程认知能力差别较大。其中有部分同学学习兴趣浓厚,喜欢动手画图和动脑思考,具有一定的识图和绘图能力。 因此设计教学内容上我们重点考虑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接受规律,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而在教学过程中腰重视学法的指导。

2、课程设计

我们对课程进行调研。首先通过对以往的学生进行课程体系调研,发现在原有课程体系下,学生普遍认为:课程理论性太强,内容比较难,实践和理论没有很好的结合。通过对岗位技能进行分析和整合,得出知识需求共性为各种零件的测绘和识读,以及装配图的绘制和识读。然后再对原有课程体系中的知识点进行解构和重构,将课程内容从原来的三段式知识传授体系(画法几何—投影基础—机械制图)中解脱出来,以企业常用的实际零件为依据进行整合,重构了课程的训练项目和学习任务,从而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3、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

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则是根据职业岗位能力,从理论知识:各种零件的识读和装配图的识读,和操作技能:各种零件的绘制和装配图的绘制两个方面进行选择,符合岗位的需求。

并由此确定了课程重点和课程难点。

4、课程教学项目的设计

我们将课程内容以零部件为载体,设计出若干学习项目,将知识点的学习溶入到项目中,具体为项目一:轴套类零件的绘制与识读,40学时;项目二:盘盖类零件的绘制与识读,38学时;项目三:叉架类零件的绘制与识读,20学时;项目四:箱体类零件的绘制与识读,12学时;项目五:装配图的绘制与识读,30学时。

按照不同的学习项目分成不同的学习任务,主要分成绘制、识读和实践任务三个部分。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从局部到总体、从简单到复杂的有序安排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

5、课程教材的使用及建设

考虑到高职教育特点,我校选用了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我校教师参与编写的高职教材。该教材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体现了高职教学的新理念,适应课程改革的新情况,遵守并贯彻最新国标,较适合我院学生学习,与该套教材配套的习题册可供学生课后练习巩固。

另外,我们选择了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这套《机械制图》及其《机械制图习题集》和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机械图样识读与测绘》及《机械图样识读与测绘习题集》作为我们的重要参考教材。

三、课程实施

1、教学方法与手段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们采用了项目教学法、头脑风暴法、讨论交流法、激励教学法共同围绕“教、学、做”结合的原则进行组织教学,实现了职业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

为了达到学习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也使用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如实体模型、多媒体课件、典型零件和动画等。

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建立从空间到平面再到空间的思维模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增加课堂容量,开拓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课程支撑

根据本课程教学实施需要,我们选择了计算机房、机械零部件成列室和多媒体教室作为我们主要的学习场所,以满足我们绘制、测量和模型制作等任务的要求。

另外,我们选择了各种各样的零部件供上课使用,以此来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帮助学生建立零件正确的立体形象。

我们通过课程教学网站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教学资源,制定了课程标准,课程教学设计等教学文件 ,制作了大量的教学课件,供教师、学生学习和参考,学生可以通过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进行自主学习,通过习题和题库的练习进行技能的提升。

同时,我们还开设了网络课堂。通过网络课堂,老师和学生能够实现网络互动。

通过对课程团队的教师校内培训,团队学习等,提高了团队教师的素质,形成了一支素质优良,学历结构合理,双师比例合理,教学水平高的教师队伍。

本课程组除了本院专职教师以外,还聘请了企业兼职教师,具有极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好的理论造诣,对职业教育有高度的热情和责任心,对课程建设规划给予了许多的指导和建设性意见。

3、考核方法

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本课程采用了新的考核方式。形成了60%过程考核+40%结果考核的评价体系;60%的过程考核由专业知识与技能占70%,方法与社会能力占30%共同构成评价内容;由笔试、口试、操作、作品展示、效果、报告等构成评价方法;学生自评10%、小组互评20%、教师评价70%构成评价方式。40%的结果考核则是由平常的项目考核以及最终的学期考核构成,最终形成本门学习领域课程立体化的评价体系。

4、课程教学单元设计

下面我将通过一个学习项目来简单说明我的教学过程。 项目一:轴套类零件的绘制与识读 课时:40课时

这个项目下面一共设置了8个学习任务,分别是光轴的绘制与识读、从动轴的绘制与识读、减速器输出轴零件的绘制与识读和齿轮油泵主动轴测绘和识读;3个实践任务:油泵拆装及零部件认知、三视图模型制作和齿轮油泵从动轴测绘。围绕知识点的实际情况,将学习任务和实践任务进行了整合,在每个项目的最后,我们设置了项目考试环节。

根据学习任务,我们首先确定了学习目标,具体体现为终极目标和促成目标,在下发给学生的任务单上体现出来。然后确定了学习的重点难点。针对不同的重点难点,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解决:

对于图形绘制、尺寸标注、表达方法应用等方面,我们结合多媒体、模型等手段进行教学,通过做典型习题强化和巩固理论知识;

对于加工方法的理解,我们采取动画、视频等手段进行教学,增加直观感知; 对于绘制技巧、空间想象等方面,通过抄绘练习、测绘零件、模型制作等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绘图技能。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按照布置任务,学习引导,任务实践、任务评价、项目考核和教学反馈六个步骤来完成。

1)布置任务:课前教师将任务单和图纸下发给学生,任务单中有学习目标、任务描述、课堂练习、对学生要求和知识整理等内容。使学生明确工作任务,针对其中的知识点展开学习,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对任务有初步的认识了解。在这个教学单元里面的任务是减速器从动轴的绘制。

2)学习引导:布置完任务以后,教师针对完成任务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在这个环节里,老师手头会有一份信息单,信息单里面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任务实施和相关理论知识。比如在这个部分我们会讲解零件图样绘制的基本规定,三视图的选择及表达、键销的绘制等等。对于其中较难想象的知识点,如键的加工,我们采用动画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个阶段我们鼓励学生集体讨论,并积极提出问题。

3)任务实践:任务实践阶段就是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本教学单元要求学生根据任务里面下发的图纸,重新抄绘一张。在训练中,可以采取小组模式进行研讨,重点强调方法,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老师辅导为次。抄绘的手段,根据零件的难度不同会有所调整,前期简单零件的时候会要求学生使用手绘的方式进行,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手绘功力后,我们就会将教学场所转换到机房,教学生用计算机绘制图纸。另外,根据知识点的需要,我们还会在这里设置其他的动手。比如在这里,由于三视图的知识点比较难以掌握,并需要很强的空间想象能力,我们通过习题给学生设置了模型制作环节,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布置任务的同时,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会给出不同层次的题目,如空间想象能力偏弱的同学,我们直接给予立体图形,而对于空间想象能力较强的同学,则给出三视图,甚至有的图形还是需要补画的图形。

4)任务评价:任务实践完成以后,以小组的形式展示各自的项目图纸,由老师和学生一起对图纸效果进行评价,找出错误,比较不同,评选最佳表达方案,再次凸显制图知识和绘图要点,并要求学生对图纸的错误进行修正。在这里,我们会给学生下发检查单,检查单里面包括自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最终形成综合性的评价以评估工作成绩。

5)任务考核:出于巩固知识点的考虑,我们在这里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一是课后基本练习,目的是抓住教学重点,使学生熟练掌握本节知识;二是PPT制作,在本教学单元里,考虑到断面图是轴套类零件必需的表达方式,而该内容在前面的项目里面已经有过重点讲解,我们布置了学生分组制作PPT并讲解的课后作业,在复习巩固知识点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三是项目考核,使学生通过测试对整个项目的知识点有整体的认识。

6)教学反馈:抽选部分学生,让他们填写学习反馈单,对整个工作与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包括学习内容是否掌握?任务完成情况如何?教学方法是否满意?小组合作是否满意?等问题。教师通过对反馈表进行总结,从而了解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点。对于薄弱环节,教师会在下一个学习项目中,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强调以及练习。

6、教学效果

本课程在教学中通过内容的整合,形式的转变,手段的多样化等,使教学形象、生动、高效、学生喜闻乐见,实践教学中的形象化特点和生动性、趣味性也大大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了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同时也增加了教学信息量和提高了教学效益,得到了专家、学生、同行的一致好评。

四、课程特色与展望

1、课程特色

测绘过程系统化设计——打破了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以完成各种类型零件绘制工作任务为目标串联项目化课程体系。

“教学做”一体化的行动教学——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做”相结合的行动教学方法。 从而实现了课程模式新、内容选择新、教学过程新、考核评价新的课程特色。

2、课程展望 1)课程整合

零件测绘和计算机绘图软件应用的教学是在学生掌握制图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后,制图技术的延伸和应用。因此,我们现在就在考虑能不能将零件测绘和计算机绘图这两个内容融合在《机械制图》的教学里面。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绘图技能。 2)体现专业特点

在目前为止,我们还是停留在用一套教学模式来对待所有的专业,从专业的课程整体性来看,是不太符合专业的发展需要的。比如,对于数控专业,要训练学生对常见加工零件图纸的识读和绘制,选择教学图样时,可以选择数控车床主轴等图例;对于模具制造专业,要结合模具设计,要求学生绘制典型的模具结构图;对于维修专业,则加强由装配图拆绘零件图的能力训练,这些都是制图知识的应用和绘图技能训练的延续。因此,体现专业的需求是势在必行的,也是我们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要进行整改的。

我的说课结束了,请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第19篇:机械制图归纳

1.均布表示

均布,一般情况下出现在机械图纸中,与之同时出现的缩写词有EQS,P.C.D 或PCD(不同的书写习惯而已),PCD是用来说明孔或销钉等在同一圆上时的位置说明,可以理解为节圆

比如说:

工程制图时,当组成要素(如大量的孔,槽等)相同且均匀分布时,可不必逐个标注定位尺寸,仅在尺寸后注明均布符号\"EQS\"字样 ,且在尺寸前面标注相同要素均布数量。

φ16.5 EQS 多个均匀分布的直径16.5mm圆孔 , M12EQS 多个均匀分布的公称直径为12的螺孔,

正规的格式是 n×M12EQS或n×φ12 EQS,用来表示在一个(圆)盘形零件均匀分布n个孔或螺纹孔。

例如:6×M12EQS此处是指均匀分布6个公称直径为12的螺纹孔。

第20篇:机械制图学习方法

我们怎样学习机械制图

发掘你的潜在能力,开发你的大脑,增强你的空间思维能力及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一、了解机械制图的地位和任务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设计人员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中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技术基础知识,图示方法的掌握、制图标准的应用、绘图技能的提高、制图和读图能力的培养以及空间想象能力的增强,都是通过制图习题和作业要求来实现的。多做练习是学好机械制图的关键,因此要积极独立多做各种练习。不断提高机械制图的投影能力、表达能力、绘图能力、读图能力和计算机绘制能力。

二、学好机械制图的要求和目的 1.加深巩固基本内容;

2.通过练习和实践完成绘图基本技能的训练。 3.用正确的方法完成练习,巩固和提高所学的知识,在日常学习中抽查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

4.通过大量正确的练习实践来提高绘图技能,养成良好的习惯,有意识地进行基础素质训练。

三、重点内容及其基本要求

第一、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1.基本要求:通过实训掌握国家标准关于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图幅、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标注)、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掌握常用的几何作图方法与平面图形画法,会分析和标注平面图形的尺寸。做到作图准确、图线分明、字体工整、符合国标。 2.内容:

1)图线练习: 在a3图纸上抄画线型图。 2)尺寸标注、字体练习、几何作图练习。 3)几何作图大作业:a3图纸上画平面图形

第二、投影的基本知识: 1.基本要求:通过实训了解投影的基本知识和分类,掌握几何元素投影的基本特征和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以及三视图的画法。培养绘图读图能力,具备初步的空间概念。 2.内容:

1)由轴测图绘三视图线练习。 2)根据已知条件完成物体的三视图练习。 3)根据三视图做模型。(课外完成) 4)根据物体的二视图补画第三视图。

第三、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1.基本要求:通过实训掌握点的投影规律、直线的投影的概念及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

会用直角三角形法求线段实长,理解二直线平行、相交、交叉、垂直的一般作图问题、掌握一般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掌握特殊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平面上点和线的一般作图问题。进一步培养空间概念。 2.内容:

1)点的投影练习。 2)直线的投影练习。

3)平面的投影练习。

第四、轴测图 1.基本要求:通过实训能根据零件的视图正确绘制正等测图和斜二侧图。以提高学习者对制图的兴趣,建立较完整的空间概念和一定的空间表达能力。 2.内容:

1)根据立体的二视图画出其正等测图。 2)根据立体的二视图画出其斜二测图。

第五、立体表面的交线 1.基本要求:通过实训培养学习者能运用积聚法和辅助面法求截交线、相贯线,能判断特殊位置平面截断三棱柱、四棱锥时的截交线的形状和两立体相交相贯线的形状,具备对较复杂的相交类立体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综合判断能力。 2.内容:

1)平面立体截交线的画法。 2)回转体的截交线画法。 3)相贯线的画法。

4)特殊相贯线与相贯线的简化的画法。

第六、组合体 1.基本要求:通过实训培养学习者具有熟练运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画和读组合体三视图的能力,具备综合读图能力。 2.内容:

1)根据组合体的轴测图画三视图及根据给定条件进行构形设计。 2)组合体尺寸标注。。 3)组合体大作业:a3图纸画立体的三视图。。 4)根据立体的二视图补画第三视图。 5)补画视图中所缺日漏线。

第七、机件的表达方法 1.基本要求:培养学习者具备灵活合理地确定机件表达方案的综合能力,能正确、完整、清晰、合理地标注机件的尺寸。 2.内容: 1)视图实训。 2)全剖视图实训。

3)半剖视图与局部剖视图实训。 4)阶梯剖视与旋转剖视图实训。 5)断面图实训。 6)局部放大图与简化画法。 7)剖视图大作业。

用a3图纸根据已知条件选择适当的表达方法表达机件,并标注尺寸。 8)习题练习:读图训练。

第八、标准件和常用件 1.基本要求:通过实训培养学习者具备查阅手册的能力,熟悉常用件和标准件的结构和规定画法,为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学习做好准备。 2.内容:

1)螺纹的画法与标注练习。 2)键连接、销连接和齿轮。 3)直齿圆柱齿轮啮合、滚动轴承、弹簧实训。

第九、零件的制造和装配要求 1.基本要求:通过实训达到了解零件的制造和装配的工艺要求,初步具备一个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 2.内容:

1)零件上常用的工艺结构。 2)尺寸公差与配合。

3)形位公差与表面粗糙度。 第

十、零件图 1.基本要求:培养学习者具备读零件图和画零件图的能力,提高确定零件的正确表达方案的综合能力,增强零件测绘的动手能力。 2.内容:

1)零件图大作业,根据给定的立体图画零件图。 2)读零件图。

第十

一、装配图 1.基本要求:通过实训具备拆卸部件、部件测绘的能力,具备读装配图和由零件图拼画装配图的能力。 2.内容:

1) 由装配示意图和零件图画装配图。 2) 读装配图。

第十

二、表面展开图 1.基本知识:通过实训了解立体表面展开图和建筑工程、电气电子工程图的初步知识。 2.基本内容:

1)平面体与柱面展开。

2)圆锥面的展开。

四、制图设备及工具

绘图板、丁字尺、绘图纸、草稿纸、三角尺、圆规、铅笔、橡皮、游标卡尺 (100mm)、

钢尺、螺旋测微器、内卡、外卡、装拆工具、模型等。

五、学好机械制图所必须掌握的一些技巧。 1.空间想象能力,在没有实物及立体图形只有二维图纸的情况下,要求机械制图人员在脑子里能够想象物体的立体图形。 2.缜密的思维,要求机械制图人员思维严密,一定要心细,否则即使能作图也会错误百出、丢三落四,造成反复修改,作图缓慢。 3.机械制图人员必须掌握机械的一些基本要求,比如说:形状位置公差、三种配合形式(过渡、间隙、过盈)等等。这样才能成为合格的机械制图员。 4.机械类国标及机械制图国标的大致了解。

第1讲

绪论

一、什么是机械制图

1、图样:根据国家标准对形体投影反映形状和大小的图。

2、机械图样:机械零件的图

画白图、描底图、晒蓝图。

3、无声的技术交流语言

二、学习内容

三视图、零件图、轴测图、装配图。

三、学习方法 三多:两勤:一善:

学习机械制图有什么意义啊 本课程的意义: 机械制图是一门研究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技术基础课。而图样是人们表达设计思想、传递设计信息、交流创新构思的重要工具之一,是现代工业生产部门、管理部门和科技部门中一种重要的技术资料。在工程设计、施工、检验、技术交流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图样被誉为工程技术界的通用语言。

在工科院校中,机械制图是相关专业培养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必须学习的一门主要课程,同时,也是每个从事工程技术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都必须学习和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

学习目的: 1.学习和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及应用,能够绘制和阅读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图样。 2.熟悉并贯彻执行《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培养查阅有关标准、手册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熟练地掌握 autocad 绘图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在尺规手工绘图和徒手绘图方面的综合能力。 5.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为使人们对图样中涉及到的格式、文字、图线、图形简化和符号含义有一致的理解,后来逐渐制定出统一的规格,并发展成为机械制图标准。各国一般都有自己的国家标准,国际上有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标准。中国的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制定于1959年,后在1974年和1984年修订过两次。

在机械制图标准中规定的项目有:图纸幅面及格式、比例、字体和图线等。在图纸幅面及格式中规定了图纸标准幅面的大小和图纸中图框的相应尺寸。比例是指图样中的尺寸长度与机件实际尺寸的比例,除允许用1:1的比例绘图外,只允许用标准中规定的缩小比例和放大比例绘图。

在中国,规定汉字必须按长仿宋体书写,字母和数字按规定的结构书写。图线规定有八种规格,如用于绘制可见轮廓线的粗实线、用于绘制不可见轮廓线的虚线、用于绘制轴线和对称中心线的细点划线、用于绘制尺寸线和剖面线的细实线等。 机械图样主要有零件图和装配图,此外还有布置图、示意图和轴制图等。零件图表达零件的形状、大小以及制造和检验零件的技术要求;装配图表达机械中所属各零件与部件间的装配篇2:如何快速学好机械制图

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语言,用图样表示机械产品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工作原理和技术要求,是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的基础学科,每一个从事机械行业的人员都应该懂机械制图。

机械cad指机械计算机辅助设计,我们常用的机械cad软件有autocad、caxa、proe、ug、catia、solidwork等等,利用这些机械cad软件来设计机械、机械制图以及机械制造,能极大的提高机械产品开发效率。

如何学好机械制图与机械 cad呢

本人大学学的专业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目前学习的机械cad软件是autocad与pro/e,在此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学好机械制图与机械cad的方法,希望各位多多指教: 在学习机械cad软件前,要先学好机械制图,因为机械制图是基础。

1、学习机械制图,要注意培养自己空间想象力,要多看物体,最好是根据物体的图纸分析物体。

2、要常练习,制图的方法和技巧是在平时一点点积累起来的,练熟了,到用时才能游刃有余。

3、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在平时去积累一些结构,先把简单结构的三视图搞懂,再尝试着把它们组合。我们可以把一个复杂的组合体看成是由简单的结构组合成,复杂的图,只要你从深层次去观察,就只剩下你头脑中的简单结构啦。

4、学好标准件与常用件的画法,标准件与常用件的画法往往是简单化了的,但要注意它们的画法,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比如,螺纹和螺纹联接就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

5,注意学好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的表达方法! 6,细心,制图是一个细致活儿。条线的位置、长度,都要求认真画好;不要漏画线条也不要多画线条,这是最高要求也是最基础的要求!

7、多看标准,学习致用,实践出真知。

8、常和别人交流,到网上看看相关内容,这有助于开拓视野,得到意想不到的知识。

大家可以看看以下几个网页的内容: 1) 机械制图视频教程 2)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gb/t4457.4—2002) 3) 公差与配合100问 4) 机械制图新标准学习教程 5) 机械制图基本知识 .学好了机械制图,就可学习机械cad软件了,学习机械cad软件,建议从autocad学起,还有大番薯网站的西北工业大学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视频也不错,本人经常在那学习。掌握好autocad画平面机械图的方法。

接着就可以学习三维机械cad软件了,建议选一门三维机械cad软件,不要选多了,掌握好一门就行了,学习三维机械cad软件,要掌握好基本特征,复杂的东西都可以由圆柱,拉伸等基本特征通过布尔运算而成。本人马上要学习proe 软件的应用,也少不了多练习,用多了,自然就熟了。

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设计软件: auto cad以2d为主!pro-e三维建模为主!但是要三维造型曲面还是建议你学ug,所以呢?软件习惯不用,也就是优点不同! pro/e和ug、catia是当今制造业最热门的三种三维软件,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但是三者在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重要性:proe在机械电子玩具行业用的多一些;ug在汽车、造船用得比较多,它的曲面功能比proe更好一些;还有一个catia,这东西在我一个哥们那看到人家设计师用过,据说他们用来设计汽车检具的,价格更昂贵,精度也更高,但在航空航天用的比较多。 从学习的角度来看,我觉得现在培训pro\e的培训班较多,而且相关的学习资料在网上也比ug、catia多。建议先学pro/e,因为很多招聘单位都很重视pro\e证件,尤其是在机械领域。另外,各种三维软件都是相通的,会了一样再学其它的就容易了。 除此之外,autocad必须要掌握的,是基础(无论机械还是建筑)。如果有能力的话,solidworks也是很不错的,这个软件在很多沿海的小企业应用很广泛。

对了还有一个很流行的东西忘了,caxa,这软件用的也很多,本人在假期打工接触线切割就是用得这软件,今天刚刚在网上花了5元钱买了安装软件,因为需要用,放假要去做这东西,人家师傅又不肯教我们,所以只能自学。说到这,希望大家明白外面厂里不像学校老师,基本没时间来刁你。别以为自己在学校很牛逼,说实话你那点东西他妈的在人家厂里师傅看来就是一坨屎,没实际用处,这点深有体会,介意大家多去工厂锻炼锻炼,。但是用起来发现和autocad差不多。所以在这介意大家一定要把autocad学好,这真的是基础。学好了autocad比的软件很容易上手。篇3:谈如何学好机械制图

谈如何学好《机械制图》

《机械制图》是中专学校机械类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技 术基础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能熟练地读懂中等复杂程度的各类零件图,及一般复杂程度的装配图,掌握识读机械图样的方法。(2)能绘制基本符合要求的一般零件草图和零件工作图及简单的装配图,具备较好的绘图知识和技能。(3)具有运用基础投影理 论分析问题的能力,对零部件的表达和标注能力。

要达到这些要求,除勤奋、苦练之外,还要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

一、自学。自学是学好本课程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独养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的重要环节。自学的主要方法是阅读,阅读时第一遍可先对教材作出比较粗略地浏览,以求对教材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对所学部分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有一个初步的印象,第二遍应精读教材,着重解决某些难懂的地方和存疑的内容,对自己无法理解的,可记下来,听课时特别注意解决。

二、听课。听课是教学的主要环节。一门课程的主要内容,特别是重点和难点内容,都是要通过讲课,由教师系统地介绍,所以提高听课效率是学好一门课程的重要环节。为此 ,(1)在每次听课前翻阅一下自学过的有关内容和上次讲过的内容,为听好新课作好准备。(2)听课时必须聚精会神,跟着教师讲课的思路积极进行思维活动。通过思维用自己的话把教师讲授的主要内容记录下来,特别是对问题的分析、论证和总结,以及重要的概念和定义。没有听懂的地方应作出记号,以便复习时加以解决。记笔记不只是为了便于课后复习,其过程本身就是对讲授内容的思考、理解和消化。所以,不论是否有教材或参考书,也不论教师如何讲授,这都是必要的。 (3) 本课程在讲课过程中,有较大量的作图内容,学生必须跟随画图。因为作图的过程同样也是思维和理解的过程。总之,听课时要做到眼到、耳到、心到、手到,要专心致志、精力集中,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三、复习。复习时先对课堂上所听的内容进行几分钟的回忆,想想课堂上讲授些什么内容,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哪些内容 没有听懂。对于没有听懂的,可与同学讨论或请教老师,有些内容可动手画一画,以加深印象。此外,在复习时,争取多看一些模型和实物,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也要随时注意各种机械,做到理论和实际的紧密结

合,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巩罔。

四、习题课。上习题课时,学生要注意教师的讲授及所举例题,要注意教师对题目的分析、解题的思路、步骤和方法,遇有疑问要立即提出,同时在习题课上必须多做习题,深入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但解题时应把理论和方法搞懂,绝不能比照例题照猫画虎。

五、零件测绘。零件测绘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对于机械分析与设计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在进行测绘前,应对有关内容进行系统复习,认真搞清测绘的要求,熟悉常用绘图仪,掌握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学会查阅一般标准资料册,并能徒手绘制草图,图纸应保持整洁,合乎规范并按时独立完成。篇4:机械制图教案 《机械制图》教案

二〇一三年二月十八日

绪论

教学目标: 1.了解象语言一样的重要工具———图样; 2.了解课程内容,调动学习积极性。 相关知识:图的描述和常见图的种类 学习重点: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出勤,作好学生考勤记录。 强调课堂纪律,活跃课堂气氛。 【课题导入】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新的一门课程,称为《机械制图》。机械制图从字义来解释,“图”有美术图、立体图、平面图形,这里指的是“平面几何图形”。“制”当“画”讲,“制图”就是画图。“机械”是修饰制图的范围,它指的是绘制机械零件及其设备的图样。 【讲授新课】

一、机械制图及图样的的作用 1.机械制图是一门技术基础课,它是研究机械图样的图示原理,看图和绘图的方法及其有关标准的课程。 2.图样在工业中的作用(可举例说明下述内容)

(1)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技术文件;(2)是技术思想交流的重要工具;(3)是工程界的技术语言。

二、课程的性质、内容、学习任务和学习意义 1.课程性质 是机械及工程技术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2.课程主要内容

(1)图样的基本知识(主要介绍基本制图标准、绘图工具、仪器的使用以及几何作图知识) (2)投影原理(主要介绍图示原理),是本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3)机械图样(主要介绍技术工人应知的零件图、装配图、以及焊接图等) 3.学习任务

(1)掌握机械基本知识,具备识图和绘图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具备继续学习的能力,养成严谨、敬业的工作作风 4.学好机械制图的意义 (1)是技术工作的需要; (2)是技术革新的需要;

(3)是学好其他技术课、专业课和生产实习课的基础

三、学习方法 1.图物对照,反复练习,杜绝交叉作业; (突出“练”字) 2.遵守国标,严格要求,不能随心所欲; (突出“严”字) 3.理论联系实际,多思多想,忌不懂装懂;(突出“勤”字) 4.严格认真,不马虎潦草; (突出“细”字) 5.正确使用绘图仪器,杜绝一物多用。 (突出“精”字)

四、工程图学的历史与发展(简单介绍说明) 国外:18世纪,画法几何学———蒙日(法国) 国内:“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画山水序》———宋炳(南宋)

《营造法式》———李诫(北宋) 《新仪象法要》——苏颂(宋代) 《农书》—————王祯(元代)

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赵学田(20世纪50年代)

五、学习小结 1.明确学习目的,掌握本课程的信息知识; 2.刻苦训练技能技巧,具备一定的构思能力; 3.作风认真严肃,决不敷衍了事。 【布置作业】 1.为什么要学习机械制图课?如何学习? 2.机械制图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用什么方法学习? 【课题总结】

本课题是《机械制图》学科的第一次教学讲解,上好第一次课时非常重要的。绪论课就像戏剧、小说作品中的“序幕”,展示故事梗概和任务特征,虽然谈不上扣人心弦,却能抓住读者和观众的心态要求。所以在教学中要应用一定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要他学”转变为“他要学”。讲好绪论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是讲好本课程的关键,如同打仗,首战告捷,树立起必胜的信心。

教学中要多联系实际举例说明,着重说明图样在机械行业中的重要地位和学习方法。

第1篇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项目1 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

教学目标: 1.熟悉常用手工绘图工具和正确使用绘图仪器绘图。 2.熟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并严格遵守。 相关知识:《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学习重点: 1.正确使用绘图仪器进行绘图。 2.《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 【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出勤,作好学生考勤记录。 强调课堂纪律,活跃课堂气氛。 【课题导入】 前面同学们已经简单了解机械制图的课程性质和课程主要内容,也已经深刻理解了制图在现代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很多同学已经建立了学好制图课程的决心,这在我们的课后思考题“用什么方法学习”中已经体现出来。现在我们开始学习机械制图课程的主要内容。

【讲授新课】(0.5课时)

任务1 认识机械图样

任务引入

1.展示滑动轴承立体(p6) 2.提问:怎样表达形体?

我们的口述,能完全表达清楚吗?假如设计人员和加工制造人员不在一起呢?用漫画的形式能正确表达吗?能加工制造出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吗? 讲授要点

1.机械图样及其主要作用 (1)定义

产品或机械设备在设计、制造、检验、安装等过程中所使用的工程图样总称为机械图样。 (2)作用

①表达设计者的设计意图。 ②制造者根据图样进行制造与加工。

③使用者通过图样了解设备的构造和性能,掌握正确的使用和维护方法。 2.机械图样的种类(利用课件展示各种图样,着重说明图样中的内容,简要说明图样之间的区别) 根据机械图样在实际生产中的作用,机械图样通常可以分为下列三类:

(1)总装配图(简称总图)

总装配图是指表示整个机械设备的组成,主要部件间的相对位置以及设备的布置、外表和安装尺寸等内容的图样。

(2)部件装配图(简称装配图)

部件装配图是指表示组成机器或部件中各零件间的连接方式和装配关系的图样,包括设计、制造、装配和使用等事项的相关信息。

(3)零件工作图(简称零件图)

零件工作图是表达零件结构形状、大小和技术要求的图样。它包括制造和检验零件的全部技术要求。 3.工程实际对图样的基本要求(简要说明基本要求,重在说明劣质图所形成的危害)(1) 图样须正确、清楚地表达空间形体(零、部件)的形状、结构和大小。 (2)图样应符合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的有关规定。 (3)所绘制的图样应识图方便,直观性强。

(4)图样中的技术要求,应符合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简明易懂。 任务小结

本任务主要了机械图样的种类内容,通过本任务的学习,同学们应该对机械图样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布置作业】

常见的机械图样有哪些?有什么作用?

任务2 常用手工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

任务引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其器不利,难善其事”。正确熟练地使用和维护绘图工具,不但能保证图面质量,提高绘图速度,而且能延长绘图工具的使用寿命。今天我们就来了解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维护措施。

讲授要点

一、绘图工具和仪器(教师事先准备好各种绘图工具和绘图仪器,并检查同学们的准备情况)

1.图板(实物展示)

(1)构造 一般用胶合板制成,四周镶有硬木边。 (2)作用 用来铺放、固定图纸并进行绘图的工具

(3)要求 图板表面必须光滑平坦且具有弹性,左右导边必须光滑平直 (4)使用注意事项

①尽量用胶带纸等固定图纸,不允许用图钉; ②不允许在图板上写字、画画; ③不允许在图板上裁纸、削铅笔等;

④图板不可受潮湿或受高温,以免变形损坏,用后要妥善存放。 2.丁字尺(实物展示) (1)构成 由尺头和尺身组成。 (2)用途 主要用来绘制水平线。 (3)使用注意事项

①禁止直接用丁字尺绘制铅垂线,也不能也不能用尺身下缘绘制水平线; ②不得用丁字尺裁纸、敲打或做其它用途;

③养成尺不离板的良好习惯,丁字尺用完后应挂在干燥的地方,以免变形、摔坏或踩断。

示范操作:

(1)教师演示丁字尺与图板配合贴图纸的技巧让学生模仿,把图纸贴在图板上,教师巡回指导; (2)用丁字尺与图板配合,上下移动丁字尺画水平线。 3.三角板(实物展示)

(1)一副三角板包括300一块、450一块。 (2)使用 ①绘制图线时,三角板的一直角边紧靠丁字尺尺身的工作边,另一直角边置于左侧,左右移动三角板至绘线位置,左手按住丁字尺和三角板,右手握笔,自下而上绘制垂直线,自左至右画角度斜线。

②可绘制任意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直线。

③与丁字尺配合使用,可绘制垂直线和300、450、600、及150倍数角的各种角度斜线。 (3)使用注意事项

①绘图前应用软布将三角板和丁字尺擦干净,以免弄脏图纸;

②三角板须放平保存,不得用三角板裁纸和敲打,以免损坏变形。 示范操作(p10图1-

6、1-7)

(1)两块三角板配合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直线;

(2)图板、丁字尺和三角板配合使用画垂直线和30、

45、60、及15倍数的各种斜线。4.圆规(实物展示)

(1) 构造 它的一条腿上装有钢针,另一条腿上可换装三种插脚和接长杆。(p10图1-8)

(2)用途 用来绘制圆和圆弧。 (3)使用注意事项

①画圆前,应将插脚上的铅芯削好,将钢针有台肩的一端朝下(避免图纸上的针孔不断扩大),并使台肩面与铅芯尖端平齐。(p11图1-9)

②画圆时,应将钢针尖对准圆心(可借助左手食指),并扎入图板,并使笔尖与纸面垂直,右手捏住圆规头部手柄,一般按

顺时针方向画圆,并向前进方向稍微倾斜。(p11图1-10)

示范操作(p11试一试) 5.分规(实物展示)

(1)用途 用来量取尺寸、截取和等分线段或圆周。 (2)要求 分规两腿并拢时,两针尖应对齐。 示范操作 (1)用分规量取尺寸;(p11图1-11a) (2)用分规截取若干等长线段。(p11图1-11b) 6.铅笔(实物展示)

正确地使用和修磨绘图铅笔是绘制既标准又漂亮图样的基础。

(1)铅芯软硬标记 用“b”或“h”标记,“b”前面的数字越大,铅芯越软,颜色越黑。“h”前面的数字越大,铅芯越硬,颜色越淡。“hb”铅芯软硬适中。

(2)使用和选用

①铅笔应从没有标号的一端开始削起,木杆削去约25∽30mm,铅芯外露约6∽8mm。

②绘图时,一般用h或2h铅笔画底稿线,用hb或b铅笔画粗线(圆规用铅芯可选软一号的b或2b),用h铅笔画细线,用 hb铅笔写字、画箭头。

示范操作 铅笔的磨削 7.曲线板(实物展示)

(1)结构 曲线板的轮廓是由多段不同曲率半径的曲线组成。 (2)用途 用于绘制非圆曲线。 (3)使用 ①先打出曲线上若干点,用铅笔徒手轻轻将各点连成曲线。 ②由曲线上曲率半径较小的一端开始,选用曲线板上相吻合的部分,按照“找四连三,首尾相叠”的方法要领,使整条曲线 光滑。 示范操作

用曲线板连接曲线(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8.绘图纸(实物展示) (1)要求 绘图纸要求质地坚实,用橡皮擦拭不易起毛,并符合国家标准关于图纸幅面的规定。 (2)使用 ①图纸固定 将图纸置于图板左下方(图板下方留足放置丁字尺的地方),并利用丁字尺尺身工作边使之摆正。 ②图纸摊平用胶带纸将图纸四角固定在图板上。 9.其他绘图工具(教师可以利用实物或图作简单介绍)

比例尺、胶带纸、墨线笔等。 小结:

绘图速度的快慢、图面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我们是否能自如地运用各种绘图工具和采用正确的绘图方法。因此,我们必须在绘图实践中,坚持严格要求,熟悉要领,养成习惯。

机械制图岗位职责
《机械制图岗位职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