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公司工作总结

公司党管干部管人才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5-31 07:36:19 来源:公司工作总结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党管人才

一是要大力宣传党管人才原则和人才工作的相关政策,让各级各部门了解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同时要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多与高校联系,参加些人才交流会,把沂水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宣传出去,以吸引更多高科技人才到沂水干事创业.

二是加大高级人才的招引力度。高级人才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行政管理人才,主要从事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能够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出谋划策。第二类高级技术工人,主要是对一些高精尖设备的操作和维护,并能起到带动其他技工和工人,全面提升生产企业的生产水平。

三是加大本地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企业商学院的作用,多聘请有关行业的专家来沂水授课,让本地企业的负责人参加,通过这种形式来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同时帮助先技校与其他高等级技术院校的联系,请高水平的教师来授课,来提升我县技术工人的技能水平,以更好的为落地沂水的企业服务。

推荐第2篇:党管干部

关于我国公务员制度党管干部原则的一些看法

20091020087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尹

我不得不承认在第一次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在我的内心是有一些“纠结”的,自小到大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理念:那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伴随着这样的理念我自小就很崇拜党,加之我爸爸又是一个老党员,我也经常受他的影响而对党有更多的了解,我就想以后一定要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党的一份子,但遗憾的是至今我还不是一名党员。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党我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到了高中我知道了有公务员这回事,尽管那时只是知道以后要是能考上国家公务员就好了!直到进入大学,再到上了这门课,我才更深的了解公务员和公务员制度,也知道了党管干部原则。

党管干部原则是指由党来管理干部的根本原则。主要是指各级党委坚持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和政策,严格按照党的原则选拔任用干部,并对各级、各类干部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个重要保证,是党和国家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原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党管干部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组织保证,是党的干部建设的一条重要原则,更是坚持党的领导的根本原则。党管干部原则无疑是确保党的领导地位和更好实现为人民服务从质的前提。在我们国家,中国共产党是唯一执政党,“***”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才能稳定持续的发展。党管干部的原则,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原则,是党的组织路线为政治路线服务的一项有力保障。

革命战争年代,党的主要任务是夺取政权,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战争。根据战争环境和任务的特点,党的干部除军队系统是单独管理外,全部由中央及各级党委的组织部来统一管理。这种由党委和组织部门统一任命、统一调配干部的方法,与当时革命斗争任务是适应的,它有利于党委和组织部门根据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来统一使用干部力量,并有利于保守干部工作机密,防止敌人破坏。这也是顺应当时革命发展的需要。建国以后,党的主要任务由领导革命战争转变为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干部种类趋于复杂化,干部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战争年代“一揽子”管理干部的方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与环境的需要了。根据这种变化了的情况,党改变了过去由党委和组织部门统一管理干部的制度,实行分级分部管理干部的制度,使干部管理工作同检查业务的工作结合起来。这种分级分部管理干部的方法,对当时稳定干部队伍和促进干部专业化起了一定的作用。在此后党管干部有了很多变化。1989年8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通知》指出党管干部原则的主要内容为:“加强对干部工作的领导,制定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推荐和管理好重要干部,指导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做好对干部人事工作的宏观管理和监督。”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党管干部工作不断得到改进。如在干部管理权限方面,实行了下管一级的体制;在干部分类方面,将“国家干部”分为党政干部、企业领导人员、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三大类,探索各自特色的管理方式;在管理方法上,探索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推荐、考核、决定、选举等多层次多角度的做法;

在理论上,提出了“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改进党管干部的方法”这一命题,等等。至此党管干部正式形成。在这二十年来党管干部原则不断完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

党管干部原则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并且明文写进《国家公务员法》。这既是由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也是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八十多年间,特别是成为执政党以来的重要历史经验。我同意党管干部原则是执政党对于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这一观点。

现代国家政治结构都离不开政党政治,任何国家的执政党都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这是由执政党的执政要求所决定的,就是说,实施执政纲领,巩固执政地位,提高执政能力,这一切,都必须通过执政党的干部来具体实现。但是,由于不同国家的社会经济制度、政治体制结构和政党制度的不同,执政党干部政策的影响范围、作用重点、表现方式和实际效果有着很大的不同。

综合西方国家执政党干部政策的影响范围、作用重点、表现方式和实际效果来看,资产阶级政党组织涣散,纪律松弛,执政党干部政策的影响范围比较集中在党的领袖竞选活动,按照执政党的意志和标准选拔政务官为其作用重点,通过议会、行政等法律程序表现出来,运用法律来推行事务官的任职管理和价值中立,限制政党直接干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事务等,执政党干部政策对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是受到相当的限制的,这既体现了西方国家多党政治斗争与制衡的主观需要及其格局,也反映现代法治国家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合法性的客观趋势,但是,无论如何是不能否定党管干部原则是执政党对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在我国,在共产党执政的国家,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基本制度,决定了与之相联系的工人阶级作为领导阶级具有高度的统一性,由于共产党的性质、使命和宗旨能够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执政党的社会基础更加广泛和团结,执政党的干部政策也就能够更为普遍、直接和有效地体现在公共管理领域,贯穿于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之中。

在我国,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中间中共党员为数甚多,特别是领导干部中的中共党员数量比例最高是勿庸置疑的。

党的干部政策的影响范围极为广泛,遍及公共部门各级各类组织之中,其作用重点是处以上党政领导干部,在表现形式上,党的干部政策在人事安排、组织考察、纪律检查和惩戒、制度创新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行政管理手段措施与之相辅相成,同时,法律形式也逐渐普遍化,总而言之,执政党的干部政策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突出,效果明显,影响巨大。由于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长期以来确立的领导地位以及取得的人民信任,由于中共的执政党地位和民主党派参政的政党格局,也由于中国共产党吸收和拥有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广泛联系和团结社会各界人才,决定了执政党的干部政策的作用和效果是非常直接、普遍和显著的。这也就意味着执政党干部政策一旦发生偏误,造成的社会损失也是相当惊人的, “反右扩大化”和**所制造的冤假错案就证明了这一点。进一步说,在现代法治国家,执政党的干部政策,必须通过法律形式,才具有合法性和普遍约束力,对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如果让党管干部原则不受法律审查、约束和保护地任意作为,这样的偏误将导致更加严重的公共危机,将以执政党的权威损害、政局动荡和人才流失为代价。

另外,随着无数“贪官污吏”的落马,我们也不难看到,在党管干部中无论是对政府官员监督机制或者是绩效考核都存在着一些不足。就像咱们云南楚雄州

长杨红卫事件一样,我们都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其落马之后,贪污受贿、吸毒、艳照等丑事相继不断曝光。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党管干部,究竟该怎么去管呢?为何直到一系列违纪违规事件发生后我们才去处理,而不是将它灭杀于摇篮或直接让它无处滋生呢?贪污受贿等腐败问题是哪一个历史社会或国家都无法避免的问题。但是近年来类似事件缺呈上升之势!我觉得我们党管干部中需要一个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和顺应政府公开行政的国际形势!

虽然我们国家现在一直都在力图打造“阳光政府”,“透明行政”等等!但为何每每都是在事件发生之后,百姓、公众才会知道呢??公开行政意味着党、国家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得到了操作化、具体化;也为我国政府绩效的评估增加了新的途径;还是政府了解公民需求的重要机制。所以说公开行政不该是空话,应该加速进行和完善!!!

我们每个人都清楚的知道,政府公开行政的前提就是拥有相关的法律制度规范,无论是对政府行政公开的要求还是大众传媒对政府相关政策的可知度都需要相应的规章制度对政府和大众的行为进行约束,而不得不承认的是,在我国类似这样的针对性法律还没有。所以在在高喊公开行政的今天,利益相关者在做决策或执行响应上级政策的时候,都会为自己的利益而作出利己选择。这样在很多时候,违规违纪的事件就会产生。人们在做选择的时候都会衡量选择的结果。在我国很多方面违规违纪所要承担的后果与所得利益相比,风险程度较低,同时存在法律制度的缺陷,钻法律空子的情况就时常发生,这种选择的结果就是腐败的诞生。随之产生的就是公务员的腐败堕落,党管干部在其执行力度上必然会减弱,所以我认为为确保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党管干部原则的实现,加强对公务员队伍廉洁执政能力建设是势在必行的,而首要的就是以法律为保障,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加强执法力度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监管,确保在执法过程中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执法。在不少的腐败案件中,执法人员与先关人员互相勾结的事件出现,这五想让普通民众对公务员队伍的信任度大打折扣。知法犯法总是屡见不鲜,因此在对待公务一违规违纪行为上处罚力度应该加深。使得公务员犯法的“成本”加大。这样在公务员在作出违纪行为之前,考虑到犯罪成本的大小,就会减小犯罪的“利益动机”。

另外在提倡“反腐倡廉”,打击腐败的同时,我们不能只考虑到如何去打击严惩“犯罪份子”,我们更多的应该是去考虑他们犯罪的动机,他们只是单纯的为了利益才去触碰法律底线而铤而走险吗?在提倡以人为本的今天,我们在加强对公务员队伍监管的同时,我们更应该考虑公务员的利益的实现,在为人民服务的同时,我们的公务员也需要自身合法利益的实现,付出的同时也应该得到回报,我国公务员队伍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要确保每一个成员的利益得以实现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绩效考核制度,根据这些制度对公务员的业绩进行考核,对优秀的进行合理的奖励,借此来激励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只有在利益得以实现的前提下,才可能去履行公务员应尽的职责。

从我国古代的官吏制度到近代的公务员制度,都存在着一个除腐败之外的问题,那就是机构冗杂,权责不分。在国家机构中,从中央到地方大大小小的机构有无数个,所有机构中又有着不同的级别官员干部,对这些官员职责的明确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在有利可图的时候所有人都参与其中,但每当出现问题的时候又都为了撇清关系而对问题视而不见,相互推脱责任。所以我认为在我国当前的公务员队伍中,精简机构是必须的,在地方我国正式编之中,乡镇机构是最低层的,在许多地方,很小的一个乡政府,就拥有一百多人的人员,除正式人员外,非正

式职工有着不少,但是民众普片都认为的是地方政府效率太低,同时从很多地方乡镇办公楼的建设可以看出,我国在很多地方过于奢侈,无数政府豪华的办公大楼让人们能够看清楚在许多地方政府办公地过于奢华。这无疑已经超出了政府办公所需,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现如今,三公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在三公问题上党对政府公务员的管理尤其重要,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金钱至上的观点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人们的内心。在金钱的基础上,名誉、地位已经成为人们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总会有那么一些人为了自己的虚荣心,被金钱所奴役,渐渐的失去了基本的道德、法律规范,更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在虚荣、金钱的华丽外衣下存在的是一幅没有灵魂、信仰的躯壳。殊不知,这种没有意义的存在却对这个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法律因此遭到破坏、践踏,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金钱利益关系,亲情、友情、爱情逐渐变成了金钱的附属品。我们必须承认在主流意识形态中,即便在信息高速化的今天,政府依然起着重要的作用

推荐第3篇:党管人才重在“管”

党管人才重在“管”

党管人才,应该管什么?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要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履行好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职责,使人才工作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各地各部门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在加强党管人才工作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些经验我们要认真总结,从中得出规律性认识,努力提高党管人才工作水平。(《人民日报》10月8日)

党管人才原则强调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集聚优秀人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是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笔者以为,“党管人才”重在“管”,在“管”的生动实践中凝聚人才、助推发展。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并不是要包办人才工作的一切事项,做到事无巨细,而是要遵循市场经济和人才资源开发的规律,大胆改革创新,注重实效,不断提高人才工作水平。 实现分门别类管理。党管人才的对象不仅包括党政干部,还包括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不仅包括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还包括非公有制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因此,党管人才在方法上就需要根据不同的对

象采取不同的方法,实行分类管理,这样才能促进各类人才健康成长,让他们更好的为中心工作服务。

实现统揽全局管理。人才队伍庞大,分布广泛,构成复杂,管理难度大。因此,党管人才工作要从全局出发,不拘小节,做到凡是社会能办的事,就交给社会;凡是市场能办的事,就交给市场;凡是企业能办的事,就交给企业。重点抓好制定长期的总体规划、出台相关的法规政策、营造良好的用人氛围、搞好宏观调控和综合协调等人才工作的大事。

实现海纳百川管理。人才系统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党管人才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人才资源,最大限度地挖掘人才资源整体的巨大潜力。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人人可以成才的观念,打破行业之间、部门之间、地区之间、所有制之间等各种人才壁垒,以宽阔的胸襟、开放的姿态来吸引和开发各种人才资源。管理的视野要放在全社会的人才队伍上,而不是某个特定的、封闭的群体。要积极运用灵活的市场机制来管理人才,形成整体把握、公平竞争、市场调节的开放式管理模式。

实现与时俱进管理。当今,人才队伍是一个日新月异的的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每时每刻都有大批新的人才涌现。同时,人才工作的内外环境和形势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针对人才工作的这种特点,迫切要求我们紧扣时代脉搏,建立优胜劣汰的人才竞争使用机制、不断自我更新的人才代谢机

制、不断自我适应和提高的人才素质提升机制,随时掌握人才队伍变化情况,及时调整人才工作措施,为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推荐第4篇: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的关系

党管干部与党管人才的关系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是我党按社会发展形式在不同时期作出的不同的决策。从党管干部到党管人才,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党对人才认识的与时俱进。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由党制定工作的重大路线、方针、政策。都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保证。党管人才既延续了党管干部的优良传统,又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是党管干部在人才管理上的实质深化、拓展和延伸。同时,二者又有一定的区别。

1、党管的对象不同:党管干部原则中,管的重心在“管干部、建队伍”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原则,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推进曾经起到重要作用。但在新的历史时期,“管”的对象的更加宽泛了,不仅包括党员干部,还包括各类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自由职业者,可以是培养的,也可以是引进的,即管理社会上的各类人才。通过党管来协调各方面的骨干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2、党管的观念不同:党管干部要求严格按照党的原则选拔干部,并对各级,各类干部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实行直接管理。但干部是固定的,人才是流动的。因此党管人才不是要管住人才而是要为人才建设培养成长的平台,树立“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新观念和“能力本位”的用人导向。

3、党管的主体不同:对于干部的管理、决定任免或推荐、提名,必须由各级党委(党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选拔任用干部必须经党委(党组)集体讨论,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作出决定。而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则要求由政府为主体向企事业等用人单位为主体的格式转变,强化用人单位吸纳人才的主体地位。此外,党管人才还要尤其注重环境的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对内产生凝聚力、鼓舞力和驱动力,对外产生影响力、竞争力和吸引力。环境好,则人才聚;人才聚,则事业兴。我国曾大兴“出国热”辛苦培养的人才,结果却到海外发展,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环境。国外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都优于国内,去的人自然趋之若骛,要改变这种“我们种树,别人乘凉”的局面,要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吸引人才,就必须改善人才的发展环境,创造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优良环境。

推荐第5篇:党管干部原则

党管干部原则

【党管干部原则】党管干部原则是指由党来管理干部的原则。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党管干部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组织保证,是党的干部建设的一条重要原则,更是坚持党的领导的根本原则。党管干部原则必须适应党所处的环境和政治任务的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变化。

革命战争年代,党的主要任务是夺取政权,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战争。根据战争环境和任务的特点,党的干部除军队系统是单独管理外,全部由中央及各级党委的组织部来统一管理。这种由党委和组织部门统一任命、统一调配干部的方法,与当时革命斗争任务是适应的,它有利于党委和组织部门根据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来统一使用干部力量,并有利于保守干部工作机密,防止敌人破坏。建国以后,党的主要任务由领导革命战争转变为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干部种类趋于复杂化,干部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战争年代“一揽子”管理干部的方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与环境的需要了。根据这种变化了的情况,党改变了过去由党委和组织部门统一管理干部的制度,实行分级分部管理干部的制度,使干部管理工作同检查业务的工作结合起来。这种分级分部管理干部的方法,对当时稳定干部队伍和促进干部专业化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在1960年以后,干部管理工作又重新收归党委,在组织部内部设立对各类干部分别管理的部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党原有的管理干部的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与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改革。1989年8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通知》指出党管干部原则的主要内容为:“加强对干部工作的领导,制定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推荐和管理好重要干部,指导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做好对干部人事工作的宏观管理和监督。”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党管干部工作不断得到改进。如在干部管理权限方面,实行了下管一级的体制;在干部分类方面,将“国家干部”分为党政干部、企业领导人员、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三大类,探索各自特色的管理方式;在管理方法上,探索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推荐、考核、决定、选举等多层次多角度的做法;在理论上,提出了“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改进党管干部的方法”这一命题,等等。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继续强调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

·干部制度

【干部制度】干部制度是干部管理体系、管理制度及其工作机制的总称。它为干部队伍建设提供制度保证,为实现党的政治任务服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政党的历史使命和中心任务不同,对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也不一样,相应地干部制度也会有不同的特点。

中国共产党的干部制度,是在革命战争年代逐步形成的。建国后,经过不断的调整、补充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逐渐形成了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党委领导下的高度统一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这一干部制度曾在过去长时期内对党的干部队伍建设起了积极的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党中心任务的确立,原有的干部制度中有的部分已不适应新情况的发展,党对其进行了修改、调整和改革。例如,在实际上废除了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建立并实行干部离退休制度,实行任期制、竞争上岗等多种形式以解决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问题;改变了领导者个人选拔任用干部的做法,逐步建立起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改变了单一的委任制为主体的干部管理体制和任用方式,初步建立了党政干部、企业管理人员和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分类选拔和多种选拔任用方式并存的干部人事制度管理体制和选拔任用模式;干部工作中的民主程度和公开程度大大提高,“公开、平等、竞争、择优”被确立为干部工作的基本原则;干部监督制度建设不断加强,建立健全了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加强了对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工作的监督检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在干部工作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同时,干部人事工作法规建设也明显加强。特别是近年来,党内先后颁布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2000年)、《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2002年)、《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2004年)、《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05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2006年)、《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2006年)等法规文件。这些法规文件一起,初步形成了我国干部人事法规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造就高素质干

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干部制度改革还任重道远。必须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以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为改革目标,进一步深化干部制度改革。

·干部管理体制

【干部管理体制】干部管理体制是关于干部管理机构设置、管理权限、管理原则和方法的总称。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建国初期,在党管干部原则指导下,逐步形成了一整套高度集中统一的干部管理体制。这套干部管理体制,对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完成党在民主革命和建国初期所担负的任务,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任何干部管理体制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根据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进行不断地调整和改革。

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原有的干部管理体制的某些方面已不适应新的形势。主要表现在:党委对干部的管理包揽过多,党政对干部管理职能的划分没有很好解决;干部管理权力过分集中于中央及各级党委,下级机关缺乏管理干部的自主权,不能根据实际需要及时调配干部;管理办法过死,没有建立分类管理干部的制度;干部调配制度单一,干部“部门所有”现象严重,不能根据事业需要合理流动,造成人才的积压和浪费。针对这些情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着手进行干部管理体制的改革。一是提出了对干部要管少、管活、管好的原则,根据分级管理、层层负责、适当下放干部管理权限、原则上只管下一级主要领导干部的精神,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都调整了干部管理范围,提高了下级机关管好干部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二是明确了企业事业单位管理干部的自主权。企业干部与行政级别逐步脱钩,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领导人员选任、激励和约束机制正在形成。以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也已经在科、教、文、卫各个部门逐步展开。三是对“国家干部”进行合理分解,以建立公务员制度为重点,建立科学的分类管理体制,形成各具特色的管理制度,实现干部人事工作的依法管理和公开监督,在干部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

现阶段,必须继续坚持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建立和完善干部能上能下的有效机制,从而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引向深入。可以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改革现有干部管理体制,实行领导干部和业务干部的分类管理;实行任期制、任

届制和任职年龄限制,在领导干部中普遍实现有限任职;建立领导干部任职资格考试制度;完善退出机制,疏通领导干部“下”的渠道,等等。

推荐第6篇:加强党管人才工作

加强党管人才工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指出,要认真落实中央最近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意见》,健全党管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提高党管人才工作水平,扎实推进人才强国战略,落实国家人才发展规划,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人才保证,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众所周知,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人才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裕幸福、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提出了一系列加强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培养造就了各个领域的大批人才。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决策,人才强国战略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战略,人才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现在,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的改革发展也处在关键阶段,重视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人才、关心人才更为重要。

因此,加强党管人才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级党委应该重视人才工作,切实履行好管规划、管政策、管改革、管统筹的职责。要加强科学理论指导,不断推动人才领域的思想解放、理论创新,用科学人才观指导人才工作实践。

那么,我们党如何加强党管人才工作,扎实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呢?一是做好人才工作的管理者。各级党委应当真实了解人才使用现状和需求,认真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和不足,研究

制定切实可行、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符合本地区发展需要的人才规划,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更大更好的发挥人才作用。二是做好人才工作的引导者。人才引进来,能否尽快发挥作用,能否为本地区本部门发展提供更大更好地服务,能否将自身能力和作用尽早为党和人民谋福利,需要各级党委重视人才,为各类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平台,提供各项科学且有远见又切合现实的政策,用政策、真情引导人才的工作方向为服务国家、地区的发展。三是做好人才工作的“后勤部长”。各级党委应该站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高度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根据人才类型、层次、需求多样性的特点,不断改进和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仅为他们解决工作上的难题,也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让人才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全心投身到工作中去。

推荐第7篇: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好雨知时节。中央适时提出\"党管人才\", 作为一项新的人才工作原则,是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审时度势地对领导方式的创新。这一战略指导原则与时俱进地总结了我们党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的经验,深化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明确了我们党不断巩固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的工作着力点,反映了我们党对自身历史方位变化和领导方式转变的高度自觉,以及对第一资源--人才资源的重要价值的深刻理解与清醒把握,具有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党管人才,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关键所在;是党巩固和扩大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作为新时期的领导干部,必须全面掌握并认真坚持这一原则。

一、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必须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是新时期我国人才工作的宣言书,是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动员令。它为我们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建设宏大的人才队伍指明了光辉的方向。

(一)把握科学的人才观,必须首先深刻了解其丰富的内涵。科学的人才观主要包括以下观点: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的优势的观点;人才存在于群众之中,人人都能成才的观点;以人为本的观点;实践检验人才的观点;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作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的观点。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决定》确立的科学的人才观,是辩证的人才观,实践的人才观,发展的人才观,是一个闪耀着与时俱进理论光芒的全新的人才观。准确把握这一科学人才观,对于我们做好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意义重大。

(二)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必须确立科学的人才标准。人才标准是人才观的基石,不同的人才标准构成不同的人才观。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们按学历、职称、身份来界定人才,把一些并不一定是人才的人囊括进来,而对一些有真才实学却不符合\"硬杠杠\"规定的人却拒之于人才\"花名册\"之外。这种机械的、狭隘的人才标准显然是不科学的。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人才流动、人才引进、人才开发的潮水日益冲击着不合时宜的人才标准。《决定》把人才从学历、职称、身份的\"迷团\"中解放了出来,突出知识、技能和贡献,使我们对人才认识的视野大大开阔。它明确指出:\"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这一明确的阐述,是人才标准的一大突破,也是我们作好人才工作的理论指南。

(三)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必须推行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是科学人才观的核心,有什么样的人才观,就有什么样的人才评价机制。有什么样的人才评价机制,就有什么样的人才选拔方式。\"伯乐相马\"依靠的是个人经验,\"数字出官\"反映的是好大喜功,\"以我划线\"暴露的是任人为亲,\"突击提拔\"体现的是长官意志。\"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则是一种霸王评价。这种人才评价机制,只会使选人用人走入歧途。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就是《决定》指出的\"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党政人才的评价重在群众认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评价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专业技术人员的评价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 \"根据德才兼备的要求从规范职位分类与职业标准入手,建立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这就告诉我们,评价人才,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避免少数人说了算,必须注重通过实践检验人才,克服主观臆断。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是准确评价人才的关键,是选好用好人才的前提,是贯彻科学的人才标准的保证,是确立科学人才观的必由之路。

(四)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必须把\"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以提高能力为核心培养人才是科学人才观的必然要求。人人都能成才,并非人人生来是才。要使成才,重在培养。马克思指出:\"人的价值蕴藏在人的才能之中。\"可以说,我们发现人才,引进人才,使用人才,无不是围绕人才的能力在做文章。因此,我们必须把人才培养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切实抓紧抓好,把培养人才列为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中央要求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要像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那样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像重视经济工作那样重视人才培养,其目的也在于此。

二、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必须创新机制,解决党管人才怎么管的问题

必须强调指出的是,党管人才的重点是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宏观管理,管好人才队伍建设的全局,抓好人才队伍建设的大事,着力解决好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问题。而盘活人才资源,构筑人才高峰,关键的突破口就是大力推进人才工作机制的创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大力推进六个方面机制的创新:

(一)完善人才的市场配置机制。人才资源配置,离不开人才市场这个载体。人才市场发展水平越高,人才资源配置的效率就越高。必须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管人才,首先要按照宏观调控、统筹规划、稳步推进的原则,努力建设高水平、高效率的人才市场,推动人才资源的培养、配置、使用全面市场化。要加快构筑开放、竞争、规范、有序的人才市场体系,办好基础性人才市场,健全专业性人才市场,完善区域性人才市场,发展农村人才市场,进一步培育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和高新技术人才市场。要切实提高人才市场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人事代理,建立人事仲裁制度,加快人才评价、人才培训、人才交流、人才信息、人才服务手段的产业化进程,真正形成人才市场发展的\"一湖活水\"。

(二)推行人才的\"柔性流动\"机制。从世界范围内来看,人才柔性流动已成为人才工作的一个新特点,其主要特征可概括为:户口不迁、编制不转、智力流动、来去自由。实行人才柔性流动,利大于弊,成本低,效果好,有利于加强国内外、区域内外的智力、技术和人才交流,拓宽人才资源开发的空间,提升人才资源的开发度。我们的人才工作,也要主动适应这一新的(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daodoc.com查看)走向,确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得\"的引才观念,变\"刚性\"引进为\"柔性\"集聚,进一步完善人才、智力、项目相结合的柔性引进机制。政府职能部门要制定有关政策,坚持以我为主、按需引进、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方针,采取有效措施,鼓励企事业单位以各种灵活方式引进区域内外智力,除调动外,可采取咨询、讲学、短期聘用、技术合作、技术入股、合作经营、聘请顾问、人才租赁等方式引进智力,逐步形成一种海纳百川、广纳群贤的选人机制。

(三)构建人才的开放选拔机制。在开放的社会条件下,人才是跨地区、跨国界、跨所用制的,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党委在选拔人才时,要扩大选人用人的视野,形成开放式的人才选拔机制。从工作层面分析,要着力打破人才流动中的壁垒,努力实现两个贯通:一是要实现\"三支队伍\"人才之间的贯通。由于干部实施分类管理,党政人才、企业经营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边界相对比较清晰,\"三支队伍\"的人才流通比较困难。因此,必须要加大\"三支队伍\"人才之间的交流力度,最大限度地使用好三方面的人才。二是要实现体制内与体制外人才之间的贯通。让全社会人才都能参加公务员公开招考,参加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公开选拔,拓宽选人用人的渠道。

(四)形成人才的终身教育机制。要充分利用日益发展的社会教育培训资源,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合作渠道,鼓励企业、学校和教育机构合作培训人才,形成多渠道、多形式、立体化的人才继续教育格局。要完善以基础教育和等教育为重点的学历教育,以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为重点的成人教育,以电视教育和网络教育为重点的远程教育,以培训深造和关键岗位锻炼为重点的定向教育,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保持旺盛的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的活动,构筑终身化教育的动力源泉和环境条件,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五)深化人才的业绩分配机制。必须大力倡导以业绩为取向的人才价值观,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激活分配机制,真正使一流的人才、一流的贡献,获得一流的报酬。大胆探索并完善要素分配机制,积极推行经营管理者持股经营制度。将年薪制、承包、利润分享、年度奖励、现金分配、风险收入、养老保险与技术入股、股份期权、红利扩股、风险投资等结合起来,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与经营者的考核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分配形式的多元化。对特殊人才,大胆采取切实可行的分配方式,依照供求关系和市场机制自主确定各类人才的待遇,确保一流人才、拔尖人才、领军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六、建立人才的多元投资机制。人才资源开发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必须要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努力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的投资机制。一是要发挥政府在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上的导向作用。对紧缺人才、拔尖人才、领军人才的培养,对重点领域,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开发资金到位。二是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企业是吸纳人才和技术创新的主体,(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daodoc.com查看)必须要强化企业吸纳人才的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吸纳人才的能力。同时,政府有关部门要放权让利,对职称评定、人才引进、工资管理等审批事项该取消的要取消,该下放的要下放,充分挖掘企业在人才资源开发中的潜能。三是要发挥社会投资的补充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对人才资源开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社会力量开展人才资源开发的投资。政府职能部门要制定有关政策,注重引导,加强管理,规范有序,逐步建立多元化的风险投资体系,努力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生动活泼的人才资源开发局面。

事业呼唤人才,时势造就人才。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为我们迎来了人才和人才工作的春天,定会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崭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

推荐第8篇:党管人才的方法

党管人才

2003年12月23日10:28

《瞭望东方》记者章文/北京报道

中共希望借助党的绝对权威,来打破制约人才脱颖而出的瓶颈 12月19日至20日,“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会议由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主持。在方方面面疾呼“人才危机 ”的情势下召开的这次会议,引起了中外关注。

会议引人瞩目的看点是,进一步明确了“党管人才”的原则。同时,会议还对以后人才工作的开展进行了一系列具体部署。分析家说,这标志着中共“人才强国”战略总攻的开始,攻占人才高地成为中共日后一项重要而长期的工作。

党管人才原则来自于党管干部原则。党管干部原则强调管好干部手中的权力,打牢组织基础,是实现党的领导的组织保证。“管”的重心在“管干部、建队伍”。

党管干部原则的重要领域是管理高级干部。1994年中共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高级干部“不仅要努力成为有知识、懂业务、胜任本职工作的内行,而且首先要努力成为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会治党治国的政治家”。2000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面向21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首次提出“治党治国治军的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的提法。

2002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着眼于各项事业的长远发展和人才的总体需求,

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这是中国第一个综合性的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是全面指导中国人才工作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同年11月,中共十六大提出“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12月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根据人才强国战略和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明确提出了“党管人才”的要求和新思路。

2003年5月23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进一步做出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决定。随后的6月12日,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在北京成立,身兼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组长的中组部部长贺国强强调,以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为重点,抓紧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大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

党管人才原则强调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集聚优秀人才,是凝聚民族复兴力量的政治动员。“党管人才”不在“管”,重心在“聚人才、创条件”。

人事部部长张柏林认为,中央在历来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党管人才原则,这是党的组织工作适应形势发展,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把人才置于党的统一领导之中,有利于把各类人才集聚起来,为实现党的基本路线共同奋斗。

2003年9月1日,在第三期全国人事厅局长培训班的讲课上,为了打消一些人事干部的困惑,身兼中组部副部长的张柏林一再强调,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是改变人事部门的职能,更不是弱化人事

部门的工作,而是为人事人才工作创造新的环境、新的机遇。

人事部人事与人才科学研究所所长王通讯分析说,中国目前存在诸多制约人才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合理配置的障碍,如档案制度、户籍制度。只有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利用党的绝对权威,才能“统帅”各方,协调配合,促进问题的解决。

目前的问题是,自上而下的选拔和任命虽然有利于党对干部的有力控制,但弊端也很明显,惟命是从,谨慎保守,是中国官员的普遍毛病。

党管人才使党的管理范围进一步扩大,面临的问题也更复杂。据统计,目前全国干部总数4000多万,而各种人才总数远远超过此数,散布在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事业单位里,如何兼顾党的领导和人才自由流动成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为此,专家建议,引进人才的市场机制是党管人才政策优化的根本目标。同时,需要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人才开发体系、人才认证体系、人才市场体系,需要建立人才的激励保障政策,用适当的待遇留住人才,用良好的创业条件吸引人才。

中央党校教授王长江总结认为,不管是党管干部,还是党管人才,人事与人才改革的根本是:“一切要以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为标准。”

推荐第9篇:关于党管干部问题

关于党管干部问题

党管干部,即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工作,对干部工作实行统一决策,对各级各类干部实行分级分类管理,是我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干部管理的根本原则。几十年来,这一原则在保证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领导,促进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发展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坚持党管干部原则,遇到了许多需要研究的新情况和需要解决的新问题。

一、坚持党管干部与群众公认相结合。

群众公认是干部选拔任用的一个重要原则。贯彻群众公认的原则,是干部工作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干部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邓小平同志曾反复强调,选人要坚持人民公认,注意社会公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生活方式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方式多样化,干部的衡量、识别、考察和管理监督面临着更加复杂的情况,只有坚持群众公认的原则,发挥群众广泛参与的作用,才能选准用好干部。

从根本上说,坚持党管干部与坚持群众公认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的基础在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党作为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除了为人民谋利益没有自己的私利。党组织选干部也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利益,挑选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人。正因为如此,让群众参与干部的选拔任用,只会有利于各级党组织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把德才兼备、党和群众都满意和放心的干部选拔上来。选拔出来的干部也只有得到群众的公认和接受,才能真正成为群众实践的组织者、领导者。

处理好党管干部原则和群众公认原则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坚决扩大民主,在思想认识和工作机制上真正解决依靠群众选人用人的问题,在干部工作中实行广泛的民主参与,在干部选拔任用上充分体现群众意愿,把干部工作置于最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要扩大群众的知情权,把政策交给群众,让群众了解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了解干部选拔任用的条件和程序。要扩大群众的知人权,通过适当的方式让群众了解干部的情况,发挥群众识别、评价和监督干部的作用。要保证群众的选择权,对干部的考察评价要以多数群众的意见为依据,选拔上来的干部要得到大多数群众的认可,真正让群众的意见在干部的进退流转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扩大群众的参与,强化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权力来自人民的观念。另一方面,党组织要切实掌握好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在积极引导并创造群众参与干部选拔工作条件的同时,做好对群众的教育引导工作,向群众讲清楚干部政策,把人事安排的形成过程和推荐程序讲清楚,把班子结构、职位要求、选任条件讲清楚。对于有争议的干部要实事求是,辨别良莠,公正地对待干部;对于出于一己私利而违背原则的现象,敢于批评抵制,克服无原则的民主,保证干部选拔任用的公正合理性。

二、坚持党管干部与依法管理干部相统一。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治国的基本方略。实行干部管理的法制化,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也是干部制度改革的方向。干部管理法制化,就是把干部管理的原则、方法、程序等变成法律和法规,使之成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国家意志,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任免、管理、监督干部。

干部工作法制化是党管干部的一种重要实现形式,两者本质上是一致的。为干部管理立法,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是对党管干部工作的法律认定和确认;依法选举任免和管理干部的法律法规,是对党管干部工作的优良传统和行之有效的做法、干部制度改革成果的法制化;依法选举的干部,绝大多数是经过党组织的审核同意后才被推荐参加选举的;依法选举任免

过程,是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自己挑选自己实践的组织者、领导者的过程。因此,干部工作法制化,本质上是党管干部工作更具普遍性、约束力和规范化的实现方式。决不能把党管干部原则和干部依法选举任免对立起来,否定各级党委对各类重要干部推荐的主导权,对依法选举任免工作的领导权,对重要干部的管理权,不能照搬西方多党制下的选举,照搬西方的公务员制度,反对任何借口“立法常规”而抵制党管干部原则的倾向。

干部选举任免和管理监督的法律法规一旦确立,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约束力,按法律法规办事也就成为干部管理的一条基本原则。要把体现党管干部原则、贯彻党委意图与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不能认为党管干部就是党委说了算,由党委直接决定任免所有的干部,把依法选举任免看作多余的形式和麻烦。要尊重群众及其代表的民主权利,应该选举的干部,尽量选举而不要用委任方式代替,选举产生的干部如无特殊的理由,任届期满前尽量避免频繁调动和调整。对依法选举的干部,必要时党组织可以指派和调动,这是对选举制的一个补充,但不可滥用。要建立制约机制,规定指派和调动的最高限额,超过调整比例的应提前换届选举。党委推荐和提名的候选人与代表联合提名的候选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选谁与不选谁,由代表来决定,代表把更优秀的人选举出来了,是对党委提名的一个补充,把相形见绌的人选下去了,是把了一关。

三、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不断改进党管干部的方法。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改进党管干部方法,需要注意克服两种倾向。一是把党管干部的原则与党管干部的具体方法等同起来,以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名义,一味固守干部管理中落后的、不合时宜的体制,抵制改进党管干部方法的僵化保守倾向。如果不注意改进党管干部的方法,消除干部管理中的种种弊端,增强干部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党管干部的原则最终也难以实现。二是在改进党管干部方法的名义下,削弱、淡化、转换党管干部的原则。这种倾向把干部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弊端统统归结为党管干部所致,把对干部管理方式方法的改进,理解为对

党管干部原则的否定,认为干部由谁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样把干部管好。这种观点恰恰忘记了干部怎样管,取决于由谁管,干部的管理方法是由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决定的,否定了党管干部的原则和党的干部选拔任用标准,管好干部的前提就无从谈起。

改善党管干部的方法,还要改进干部人事部门的工作。党管干部要通过各级党委及组织人事部门来实现,这有可能使得干部任用管理环节上某些素质不高的人把党管干部置换为我管干部,只凭个人好恶、个人利益选用干部,甚至任人唯亲。必须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建立用人失察追究制度,从制度上解决问题。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反复证明,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问题和错误,固然与思想作风有关,但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要加强组织人事部门工作制度建设,规范工作程序。组织人事部门工作要到位,要实事求是、公道正派、坚持原则,不因个别领导的意见而改变对干部的考察意见,更不能根据个别人的好恶去选用干部。

四、“党管干部”的问题案例,建行党委书记张恩照的问题。

“党管干部”是党的一个重要组织原则。现在一些改制国企党组织出的问题,比如建行党委书记张恩照的问题,并不能说明“党管干部”的原则有问题。因为“党管干部”不等于党委书记个人管干部。的确事实上一些企业确实存在着党委书记把持管干部的绝对权利的问题。张恩照就是如此。但这并不等于“党管干部”原则是错误的。出现张恩照现象,根源在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党的组织机制和制度不建全,没有及时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建立科学的党内竞争机制和竞选制度,加之中国浓厚的封建主义思想和利己主义思想。

五、如何按照党管干部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管理,避免张恩照问题。比如加强和改进对农业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的管理问题:

1、是市机构编制部门不再批准成立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原则上不再批准成立财政拔款事业

单位,对上级党委、政府明文规定必须设置的机构和要求配备编制的,严格按规定程序报批。

2、是对已满编的财政拔款事业单位不再新增配事业编制。确因工作需要增加人员由业务主管部门报成都市机关事业单位临时用工管理办公室核定控岗数,控岗数内聘用人员由市财政局依照财政规定拔付经费。

3、是对财政拔款的事业单位编制内新增人员,除政策性安置外一律按照《成都市事业单位分开招聘工作人员试行办法》从社会上公开招考,所聘人员按新的用人机制管理。四是对财政拔款事业单位按控岗数聘用的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在编制内从社会新聘用的人员。

吴中电大

2011/11/22

陈黎艳

推荐第10篇:党管干部原侧

党管干部原侧

党管干部原侧,即只有中央及党的各级地方委员会才拥有处理干部管理及其相关事务的权利。这是中国干部人事制度的根本原侧和基本制度。

党管干部也是中国共产党干部管理的根本原侧。向各级国际政权机关和社会各界推荐或安排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担任重要领导职务,从而通过这些干部形成对国家政权和社会生活的领导是党管干部的实质。其党管干部的模式,主要包括:

1、中共中央统一制定和贯彻执行干部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实现干部管理上的思想统

一、步调一致。

2、中共各级党委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范围直接管理一定层次的领导干部,并按规定向国家政权机关推荐重要干部。

3、中共党委负责监督和控制整个干部工作的贯彻执行情况。

4、干部管理的基本体制是分部分级管理。“分部管理”就是在中共中央和各级党委的组织部门统一管理下的中央和中共党委的各部分管干部的制度。“分级管理”,就是在中央和各级党委之间建立分工管理各级干部的制度。

5、中国共产党任免干部的基本形式。中国共产党管理全国干部的核心是干部任免权。

6、任免干部的主要程序。

首先是中国共产党组织部门考察,党委讨论决定。

其次是上级党委审批。

再次是正式认命。

7、干部调配。干部调配是中国共产党党管干部的一个重要方面。干部调配是指干部管理部门通过改变干部的隶属关系或工作关系,重新确定其工作岗位和职务的过程。

佘山镇原党委委员、财政所所长徐震,2002年4月至2007年1月,在担任佘山镇财经管理办公室主任、财政所所长期间,先后十多次擅自将佘山经济联合总公司的资金无偿出借给私营企业上海某服饰有限公司从事经营活动,累计出借资金额高达2000余万元人民币(案发前已全部归还),并多次收受该公司法人周某某的贿赂10余万元。徐震违纪违法案已移送检察机关立案侦查。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国家工作人员犯罪类型主要集中于职务犯罪,结合近年来的案例分析,产生原因。

(一)、人性的局限性与权力的二重性

公共权力是根据公共意识组织、协调和控制社会公共生活的力量,它是基于人类共同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是社会正常发展所不可缺少的社会资源。但国家职能权力,而只能经授权程序由部分人代为行使。这样就使公共权力本身具有一种内在矛盾性,它一方面同社会整体利益相联系,另一方面又同掌权者的个体利益相联系,这两种联系之间的冲突在所难免。而人性天生是存在弱点的,公共权力的内在矛盾性加之人性的局限性,决定了权力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权力具有造福社会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权力本身潜藏着一定的侵犯性和腐蚀性。当权力的运行偏离了法律预设的轨道,被用来服务于个人或小团体的意志和利益时,权力通常就处于同授权人整体的意志和利益相冲突的状态。这时,权力蜕变为个别人实现私欲的手段,成为被滥用的力量。职务犯罪在本质上就是权力失控和权力异化的结果。

(二)体制转轨与社会失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社会就一直处于深刻的变革过程之中,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目标后,市场开始启动,而计划尚有余威,从而形成了新旧两种体制并存的局面,这也在客观上给权力腐败带来空前的“机遇”。另一方面,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是加剧腐败问题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权力系统朝着放权、松绑的方向改革,以往那种权力高度集中的局面被逐步打破,这对于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具

有积极意义,然而,由于相应的配套措施如规范体系、监督机制等没有跟上,结果造成权力运行中自上而下的约束管制减弱,权力的横向制约与自下的民主监督又不到位,从而为腐败的滋生留下了大量的空隙和漏洞。

(三)监督乏力与法网疏漏

我国现行政治体制中,长期以来存在权力过于集中,同时权力运作缺乏有效制约的弊端。尽管我国党政体制中设置了诸多的权力监督机构,如人大的监督、政协的监督、执政党内的纪检监督、政府内部的监察部门的监督以及专门的检察机关的监督等,但监督权和被监督者的权力之间明显失衡,使得监督机构的职能作用受到限制。监督不力的另一体现是舆论监督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作为社会中最具活力也是运行成本最低的监督形式,国外许多腐败丑闻就是由媒体和公众参与揭露出来的,但在我国,舆论监督的能量还远没有完全释放出来。

由于在以上这些发生党员干部产生贪污贿赂犯罪成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违法乱纪案件,一次又一次的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如可建立系统预防体系,针对一些重点行业,热点系统职务犯罪易发、多发的特点,相关部门加强联系与配合,指导有关部门制定行业系统预防方案,积极开展预防工作。也可探索同步预防体系,在重点工程建设过程中,有关职能部门有选择地适时介入,开展同步预防工作,防止和减少在工程项目规划、设计、招投标、采购、施工、质监等关键环节中发生贪污贿赂犯罪。也可由相关部门联合成立预防职务犯罪指导委员会,建立“联络员制度”,落实“联席会议制度”和“复查回访制度”,携手共同搞好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由于职务犯罪产生原因的复杂性,对它的治理不能采取单一的手段,应多管齐下,综合治理,惩罚与救济并举,媒体要多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宣传,呼吁整个社会重视职务犯罪的危害,让国家、社会和个人结合起来,拒绝职务腐败。人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法治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11篇:国有企业党管干部原则

国有企业党管干部原则

【内容提要】 本文从国有企业的“国有”和“企业”这一双重属性论述了国有企业党管干部原则的内在合理性和必然性。

在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中,党管干部原则与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并行的企业管理模式是由中国特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决定的。在市场经济导向和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下,国有企业党管干部原则是否还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是否还存在着实现党管干部原则与法人治理结构相融合的可能性空间,这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所不可回避的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为此,就必须充分发挥执政党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政治核心作用,科学、合理地划分国有企业党管干部与企业法人治理的边界,在实践中不断探求两者可能的共事机制和合作形式。

国有企业党管干部原则:合理性与必然性

在中国,党管干部原则是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创立,并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得以长期坚持的一项干部管理原则,是完成中共各个历史时期中心任务的强有力组织保证。“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国有企业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有利于企业领导权掌握在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正确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人手中。从1992年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明确后,企业的改革方向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应的企业管理体制也转变成为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组成的相互制衡、协调运转的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特别是随着股权多元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企业党管干部原则是否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不少人对此提出了质疑。有人认为,当前国有企业干部队伍的行政级别不明确,干部同员工没有明显的界限,国企干部不应再属于党管干部的范畴;还有人认为,按照市场经济的法则,《公司法》规定了谁出资、谁管人的原则,党管干部的原则在国有企业原有的地位和作用已经不复存在。因此,党管干部的原则不宜再在国有企业中实行。

笔者认为,新时期国有企业党管干部的原则并没有过时,这不仅是因为,国有企业党管干部原则是执政党的组织领导在经济领域中的体现,是执政党在国有企业改革中贯彻落实路线、方针、政策的组织保障,而且还因为,国有企业党管干部原则与法人治理结构并行的做法有其现实中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首先,国有企业的“企业”属性要求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是一种经济组织和经济实体,它具有企业的一般属性,比如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为目标,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自身的微观经营活动,在市场中竞争,在市场中生存。离开了市场,企业也就不成其为企业,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以为继。而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公平竞争的市场准则。对企业干部人事的管理自然也要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和活力为归宿,即国有企业党组织对干部的管理要体现市场经济的取向,这是企业党管干部与政法系统党管干部的显著不同。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高度行政化的人事管理模式不利于企业充分发挥经济实体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企业的经营活动脱离了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自然也不能给企业带来活力和竞争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国有企业对干部的人事管理也相应做出调整,在保留和改进旧体制下党管干部模式的同时引入了现代法人治理结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是遵照市场经济原则而形成的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企业人事管理结构,它使企业的产权更为明晰、责任更加明确、管理更为科学。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入法人治理结构是企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产物,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其次,国有企业的“国有”属性决定了党管干部原则。国有企业不同于一般企业的地方在于控股主体不同,普通企业的控股主体一般为自然人,而国有企业的控股主体则是国家,国家又通过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企业党组织对国有企业高层管理干部进行任免、考核、培训等。由于国家是国有企业的最大股东,根据谁出资、谁管人的原则,国家自然有资格行使对企业的人事管理权,包括对企业管理干部的选拔、任用、罢免、培训、考核等。国家对企业干部的人事管理具体又落实到相应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企业党委身上,最终通过党管干部来实现。因而,国有企业实行党管干部原则于法有据,具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是一个重大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应该说,国有企业中党管干部原则与法人治理结构的并立模式是由国有企业的双重属性决定的,两者在根本目标上是一致的,即都是为了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因而不存在着根本矛盾,这也同时说明二者存在着合作与融合的可能性空间。

第12篇:如何落实党管人才工作

如何落实党管人才工作

基层党组织要将党管人才工作落实到实处,就必须先树立正确的科学人才工作理念,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明确思路。要从全乡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人才三年制、五年制发展战略目标,制定人才发展规划。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创新性、突破性、积极性。至此笔者认为要把学习宣传科学人才观作为当前人才工作的第一要务。

第一,人才是先进的生产力。

在人力资源市场中最为先进部分就是人才,人才才是现今社会创新科技的承载者,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创造性贡献,笔者认为人才是所有生产力当中最具活跃里的。

第二,人才工作要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人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基层党组织必须从县、乡跨越式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改革的大背景中推动人才工作,转变作风,加强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实现人才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衔接,有效地服务发展。

第三,科学发展的有效路径是优先人才发展。

优先开发、优先调整、优先保证、优先创新。

第四,树立人尽皆才的理念。

树立人尽皆才的理念,就是走群众路线,注重实践,不拘一格选才、育才、用才,让每个人都有成才的机会。

第五,坚持以用为本是发展人才。

基层组织要把以用为本作为人才工作的主旋律,主要解决才不适用、才不够用、才不尽其用的问题,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才尽其用。

第13篇:党管人才要服务好

党管人才要服务好

中办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意见》中提到“党管人才主要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包括规划人才发展战略,制定并落实人才发展重大政策,协调各方面力量形成共同参与和推动人才工作的整体合力,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实现价值提供良好服务。”笔者认为,党管人才首要任务是服务好。

宏观政策调控。国家、省、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于2010年先后颁布,此举从宏观政策上做好各项服务,在人才流动、评价、激励机制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以鼓励劳动和创造为根本目的,重视人才的创新发展。宏观政策是党管人才的总抓手,是实施人才工作的具体导向,为人才工作下一步该怎么做指明了方向。

优化用人环境。用环境凝聚人才是解决目前人力资源问题的最主要途径,好的用人环境可以留住人才,坏的用人环境即使留住人才也不能完全发挥人才的作用。要加大对人才发展的各项投入,着力建设统一规范的人才市场体系,打破论资排辈、唯文凭、唯资历、唯职称的传统用人观念,为各类人才提供优质服务。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人才的用人大环境,让人才无后顾之忧、身心愉悦的参与到工作当中。

完善培养激励。各级党委紧密结合“纲要”分别启动并实施了重大人才工程“千人计划”、“泰山学者”及“首席专家”,继续完善对人才的激励机制,特别是对高层次人才队伍的招纳、评价和培养。人才工程的实施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基本原则,让各类人才都能干的放心、干劲十足,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第14篇:街道党管人才工作汇报材料

街道党管人才工作汇报材料

街道党委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人才工作的部署,认真抓好人才资源的“培养、吸引、用好”三个重要环节,加强领导,突出重点,加大人才培养,着力开发人才资源,提升各类人才素质,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大力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人才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

一、对党管人才工作的认识

(一)党管人才要坚持以用为本的人才观。

党管人才是用好用活人才,而不是管住管死人才。坚持人才以用为本,就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把以人为本贯穿到人才工作的全过程。只有把用好人才作为人才工作的中心环节,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使各类人才作用充分发挥,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

(二)党管人才要坚持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

人才资源的价值在使用,人才培养、引进与配置、激励与保障的目的也是使用,人才使用是人才工作的中心环节。因此,要将促进人才全面发展,激发人才活力,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有效用好人才,放在突出位置,并以此为支点,撬动人才培养引进、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机制的创新,形成多点聚焦,合力突围的机制建设格局。

(三)党管人才要坚持人才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党管人才要与市场配置有效相结合。既要坚持发挥市场在人才配置中基础性作用,又要突出党和政府在人才宏观调控中的主体地位,变“管人”观念为服务观念,继续注重对各类人才的思

1 想政治教育,又要特别注重为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服务,做好人才的发现、选拔、使用、培养和保障,鼓励和引导人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人才工作机制

一方面,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强化对人才工作的指导。专门成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人才工作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了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学习,宣传营造“尊重劳动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环境,树立了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树立了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树立了以人为本的观念。

另一方面,建立和健全各类人才基本信息,使人才基本情况一日了解,方便了查询和管理,扎实做好基础性工作,推动了人才工作的信息化进程,为我街道提供了详细的人才资料,充分发挥了人才库的作用。

(二)优化环境,培养多方面的专业人才

一方面重视干部职工的能力培养。街道共有24名干部职工,58名社区干部,大部分的在职人员都有很强的进取心,通过参加自考、电大、党校函授的形式来提高学历和业务能力。街道党委对干部职工分类引导,加强培训和锻炼。在老同志中建立退居二线老干部作用发挥机制,发挥老同志作用;在年轻干部中健全学习培养机制,推出成长论坛;在社区干部中开辟绿色成长通道,推出成长五步法。选派干部参加各类岗位培训,敢于放手压担子加强工作人员的实践锻炼,掀起了爱学习、重学习的理念,从而积极推动了人才战略。

2 另一方面,强化社区居民技能培训。为提高本辖区居民就业技能与拓宽就业渠道,选派多名居民参加劳动就业培训,提升了科学素质。同时,不断完善和落实“推优入党”制度,完善优秀青年脱颖而出的工作机制。协助做好“大学生村官”教育管理工作,使“大学生村官”具备胜任更高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到目前为止,街道10名大学生村官已有6名脱颖而出,考取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三、强化培训,促使人才积极创业就业

1、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各类学习培训。街道党委组织有关人员参加了多种培训,并对年轻干部进行了新人工作培训及帮扶、带动锻炼活动,还组织社区干部加强交流,以求更快、更好为人民服务,办好事、办实事。

2、加强高校毕业未就业人群的培训。

根据高校毕业未就业人群就业的需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商业、服务业等专项技术培训或提供有关的培训信息、资料,通过培训使他们每人掌握1到2门实用技术,以帮助他们就业或创业。

3、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培训。

认真实施大学生村官成长计划,安排大学生村官担任村支部书记助理或村主任助理,同时担任社区的团支部书、副书记,要求他们在实践中学习锻炼,提高实际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也利用时间,上挂政府学习锻炼,进行有计划的培养,全面提升村官素质。

4、辖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表彰在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二是由劳动部门开展各种技能培训;三是引导外出务工人员掌握信息和技

3 术,鼓励有一技之长的外出务工人员回来创业,用外地先进技术和经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三、下一步打算

街道将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管人才原则,进一步为人才的培养、吸引、用好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重点抓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强化责任,开发人才资源。一是街道党委继续把人才开发工作提升到重要位置,一把手主抓人才工作,做好引才引智工作;二是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做到不拘一格选拔和任用人才;三是要以促进人才成长和作用发挥为标准,切实做好使用、培养、关心,激励人才的各项工作,以各种方式来推动辖区整体性人才资源的大开发。

(二)优化服务,营造良好氛围。首先是营造政策环境。在各类制度、规定的允许范围内,出台人才政策,发挥政策对人才成导向作用,以达到广罗人才,人尽其才的目的;二是营造社会风尚环境。鼓励人才干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加大人才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崇尚知识、崇尚人才的社会风气;三是营造工作环境。加强人才创业载体建设,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三)创新机制,推动人才工作。一是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纠正重学历、资历,轻能力、业绩的倾向;二是建立淘汰机制,打破人才管理的终身制,建立起人员绩效考核档案,以动态管理解决有进无出的问题。

第15篇:浅谈党管人才的原则

浅谈党管人才的原则

为更好地落实党管人才原则,笔者认为,当前要解决好两个关键问题:一是为什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二是怎样实现党管人才原则。

一、为什么要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

1.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是新形势新阶段党管干部原则的深化和拓展,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的重要保证。人才工作是一个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人才强国战略作为一个国家层面的战略,事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任务艰巨而繁重。只有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才能加强党的统一领导,大力提升人才工作的战略地位,摆上重要日程,为人才工作指明方向;只有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才能研究制定一系列方针政策,为人才工作提供政策依据和好的社会环境;只有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才能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加大人才队伍建设的力度,从而保证人才强国战略的顺利实施。

2.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有利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必须扩大工作覆盖面,把各类优秀人才吸纳进党内或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近年来,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干部队伍的内涵发生了较大变化。党对干部队伍实施分级分类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干部身份逐渐淡化,党组织不再以管理党政干部的方式对他们进行管理。同时,随着人才流动日益频繁,公有制经济组织之外也吸引和汇集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不仅要加强“体制内”人才队伍建设,还要关心、爱护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介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中的各类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3.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是党的组织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必然要求。把各个领域的大批优秀人才纳入党的干部体系加以管理,作为党领导革命和执政的骨干力量,这对于保证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起到了重要作用。新的形势下,我国干部队伍的结构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随着“四个多样化”的发展,在干部队伍以外,还有越来越多的社会各类人才,需要党和政府给以必要的关心、培养和管理。顺应这种形势,我们提出党管人才原则,从管干部、管班子、管党员到管人才,大大拓宽了组织部门的工作领域。“党管人才”,是在“党管干部”原则基础上提出的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是“党管干部”原则的深化和廷伸,体现了党的干部工作与人才工作的有机统一。“党管人才”既坚持了“党管干部”的原则,又开辟了“党管干部”新的发展空间。

二、怎样实现党管人才原则

党管人才则需要按市场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办事,主要是管宏观、管大事、管政策、管协调。在一定程度上讲,就是要在构筑党管人才的新体制、新机制、新环境上下功夫。

1.构筑人才工作新体制。一是要体现宏观性。党管人才是要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宏观管理,管好

人才队伍建设的全局,抓好人才队伍建设的大事,着力解决好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问题。要注重把握宏观,做好制定政策、营造环境的工作。就是把握人才工作的方向,制定人才发展规划,建立和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加强对人才工作的宏观指导,就是大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并发挥作用的环境,创造人才有为、人才有位、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二是新体制要体现统一性。各级党委要把抓好“第一要务”和“第一生产力”、“第一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谋划发展的同时考虑人才保证;制定计划的同时考虑人才需求;研究政策的同时考虑人才导向。新体制要体现协调性。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要求,把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所有制经济组织的人才工作协调起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加强对人才工作机构的协调和自身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人才工作各相关部门的职能和作用,整合人才工作力量,共享人才信息资源。三是新体制要体现民主性。人才工作必须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从根本上杜绝人才工作中的“人治”现象。在人才管理中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与群众公认原则的统一,在人才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监督管理等人才工作的各个具体环节,都要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切实制定并严格执行民主制度和程序,注重社会公论。强化制度民主,将人才管理中的各种有效的民主形式固化为具有强制约束力的制度体系。

2.建立人才辈出的新机制。 实施人才战略,关键是建立起人才选拔、培养、流动、引进等新机制,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创新人才的选拔机制,实现公平化。一定要体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打破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和论资排辈等习惯势力的束缚,放开视野,广开才路,不拘一格选人才。凭能力、业绩选人,研究制定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不同层次人才的评价标准,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为合理选用人才提供科学依据。实现由“静态用人”向“动态用人”的方式转变,由用“好人”向用“好人”与“能人”并重转变,由“相马”向“赛马”转变,在实践中识别人才,在竞争中辨别高低,真正做到有为的人有位、无能的人让位。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实现多元化。建立政府引导、行业指导、单位自主、个人自愿的人才培养方式,完善国内培养与出国(境)培训、短期培训与学历教育有机结合的广覆盖、多层次、开放式的人才培养体系。坚持自主培养与借力培养、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脱产培训与自学成才、学校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针对各类人才的不同特点,采取短期培训、专题讲座、挂职锻炼等多种方法,切实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3.营造人才集聚的新环境。 人才的竞争就是人才环境的竞争,对人才资源的开发就是对人才环境的开发。必须千方百计营造人才集聚的新环境。一是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当前,尤其要在人才的引进、配置和激励政策上有所突破。要突出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的基础性作用,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引进和配置人才,并把人才资本的即期计酬和长期计酬、短期激励与永久激励有机结合起来。要对政策的合理性、可行性、前瞻性进行科学论证,并力求将一些成熟的人才政策经过立法机构确认,相对固定,便于社会了解、人才了解和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执行。 二是营造宽松的社会环境。要形成广纳群贤的良好氛围。要激发个性、激励创新、增强理解,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

重创造”的人文环境。要倡导“谁先成才谁先富,人人成才人人富”的依靠诚实劳动和智慧致富的风气,为各类人才致富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是营造广阔的发展环境。要努力创造人尽其才的发展环境,为有识之士、有志之士提供广阔的创业空间。政府部门要蓄水养鱼,而不能竭泽而渔,树立高效务实的诚信政府形象。要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投入到人才环境的改造建设中来,把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与人才创业环境和谐地、有机地统一起来,营造一个有利于人才干事创业、施展才华的大环境,使人才充分享有实现自身价值的自豪感、贡献社会的成就感、得到社会承认和尊重的荣誉感。四是营造优越的生活环境。要千方百计帮助人才解决实际困难,妥善处理诸如住房、两地分居、生活困难、医疗保健等实际问题。要不断改善生活设施和出行条件,加强法制、信誉、人文环境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努力为各级各类人才营造一个居住舒心、出行放心、工作顺心的人居环境。

第16篇:如何提高党管人才工作水平

如何提高党管人才工作水平

如何提高党管人才工作水平?笔者通过对《李源潮: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 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一文的认真学习,仔细思考后,认为要提高党管人才工作的水平,必须紧抓时机,具体落实人才发展规划,凝聚人才,更好地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服务。

党管人才原则是指导我国人才发展的根本原则,是新时期党对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理论的创新。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党管人才工作水平:

第一,解放思想、废除陈旧迂腐的观念。

就基层组织而言,其中影响和制约人才发展的外界干扰条件还是很严重的,“羊头配狗尾”的现象比比皆是;如大学本科学土木工程的人员在从事畜牧兽医专业工作,助理农艺师从事计算机专业工作。所以各级领导要把研究和宣传人才新思想新理念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以贯彻落实自治区十项重点人才工程为契机,大张旗鼓地宣传“党管人才”、“人才优先”、“以用为本”等理念,杜绝怀才不遇、有才倒不出的现象,为建设人才强国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

第二,注重谋全局、抓大事、出效益。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基层党组织要利用现有的条件充分发挥作用,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特别是本科毕业生、具有高等职称人员、技术人员等人的积极性,将人才计划的各项任务具体落实到实处。

第三,健全的领导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

有效的体制和工作机制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基本保障。要提高党管人才工作水平,就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党管人才工作制度,明确各级领导和管理机构的职责、规范,以及各相关部门的职责,明确主次先后,加强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皮拉力乡孙苏新

上不转水也不转

第17篇:党管武装工作总结

**乡党管武装工作总结

**乡地处**西南角,面积47平方公里,人口9732人,有18个行政村,建制18个民兵连。

今年以来,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全县武装工作会议精神,履行党管武装的根本职能,坚持抓大事、议大事、管方向,有力地推动了武装工作的深入发展。使党管武装第一责任人的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武装工作各项活动中亲自安排、亲自参与,督促检查武装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有效地提高全镇民兵基层组织建设的质量,使全民国防意识得到更进一步的加强。

一、切实增强党管武装的责任意识

党管武装是党的根本原则,在这个问题上,乡党委始终坚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武装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减弱。当前武装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从国际形势看,虽然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但影响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不确定因素还在增加,恐怖主义危害依然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有新的发展,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此起彼伏,西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他们以所谓的民主、人权、宗教、民族等问题为借口,图谋对我国实行“西化”、“分化”。从国内形势看,民族分裂、“法轮功”邪教等问题尤为突出。因此,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政治警觉,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武装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战略高度,牢

固树立居安思危、有备无患的思想,增强做好武装工作的责任意识,正确处理武装工作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切实解决好武装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今年乡党委、政府更进一步增强了全局观念和责任意识,把乡武装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统筹兼顾,常抓常议,使武装工作在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同时,不断向规范化、制度化迈进。

二、扎实抓好军事工作任务的落实

年初,乡党委、政府和镇武装部一起研究部署武装工作,制定武装工作计划,认真学习和深入领会县武装工作会议精神,明确民兵队伍肩负的使命和任务,大力开展科技练兵活动,以经济建设为主战场,搞好劳务输出,努力提高民兵基层组织建设和民兵军事训练任务的圆满完成。主要做到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民兵营(连)部的正规化建设。按照我县武装工作的基层武装部规范化建设工作要求对乡民兵营(连)部配套设施建设,解决了民兵质量层次不高,正规化水平低等问题。乡党委高度重视,会议商定,拨专款抓落实,确保完善工作。使我乡前坞、东塘村、外黄宅村民兵连部建设达标,民兵活动经常。二是抓好三月份民兵的组织整顿工作,使民兵组织健全,干部专兼结合,制度得到落实,民兵“四课”教育得到充分落实,使之拉得出,用得上。并抓了九月份的兵役登记工作,乡党委书记周卫东同志亲自过问,亲自主持召开全乡兵役登记工作会议,会上对兵役登记工作作了重要讲话,使全乡今年的兵役登记工作安排及时、详实。登记兵役对象96人,推荐预征对象25人,按时完成了军事工作任务,得到群众的好评。冬季征兵工作,乡党委及时召开了党委会议,成立了

征兵领导小组,专题部署此项工作,对征兵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对进站人员亲自过问,使今冬预征对象上站人数比往年有所提高,人员能够及时落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年征兵工作依照县军事部门的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为部队输送新兵7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2人,高中以上4人。有力地支援了国防建设。三是抓好乡专武干部的队伍建设。切实加强乡专武干部的教育管理,提高政治觉悟、文化理论、政策水平,调动专武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全力支持专武干部的工作,积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保证专武干部做好本职工作,特别是在军事工作、民兵整组、军事训练、兵役登记、征兵等重点工作上,不挤占武装干部的工作时间。同时,着力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今年共投入设施和装备经费5万元。

三、努力促进武装工作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乡党委、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主战场,积极为民兵提供用武之地,使用兵和练兵相结合。本着量力而行、突出重点、积极参与、注重特色、有所作为的原则,充分发挥民兵组织严密、素质优良、突击力强的优势,组织民兵积极参加我乡经济建设。今年民兵维护治安巡逻20次,整顿村卫生30次,组织群众新修道路23公里,新栽果树3000多亩。坚持在实践中用兵,以武装工作促进经济发展,以发展经济推动武装工作。

2009年,武装工作任务很重,困难大,各种群体事件可能处于高发期,安全工作、信访工作和计划生育工作对党委和政府的要求更高,我们乡党委将以新的工作姿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确

保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努力促进我乡经济、社会事业与武装工作协调发展,进一步落实党管武装工作的各项制度。

中共***党委

***政府

***人民武装部

二00八年十二月三十日

第18篇:党管武装工作总结

西张村镇党管武装工作述职报告

--河南陕县毋晓东

我们西张村镇共有41个行政村,364个村民组,56000口人,全镇民兵成建制1个营,有41个民兵连,普通民兵总数3400人(其中:新出队人员129人,新入队人员277人);退伍军人153人(入队人员26人);基干民兵总数为122人(其中安全警戒连50人,入队1人,出队1人);应急分队40人;森林防火32人。一年来,我镇认真贯彻上级精神,紧紧围绕武装工作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目标,切实重视和加强党对武装的领导,加大管武、建武、强武工作力度,党管武装工作取得新的推进。

一、强领导,统一思想认识。一是坚持政治教育。我镇始终不渝地用党的思想路线、理论方针、政治主张和组织原则指导武装工作,创新载体,丰富内容,追求实效,人武干部党性意识、大局意识、奉献意识不断增强,确保了全镇武装工作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人武队伍始终保持思想上的纯洁性,为高标准地完成各项任务打下了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二是坚持专题研究。年初以来我镇始终坚持把武装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党委会议专题研究武装工作,正确处理基层武装与镇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把握方向,聚合力量,完善、落实党管武装的各项制度,为全镇武装工作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三是坚持服务大局。始终把搞

好武装工作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处理好发展与共建的关系,以武装工作促进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促进武装工作,实现了“两带动、两促进”。四是通过建阵地、重教育、强队伍、巩固了基层阵地建设,推进了武装工作。另外我们还有计划有重点的开展一些活动,今年“八一”期间,我镇隆重举行了庆祝大会,召开了军烈属、伤残军人座谈会,并组织学校、人武队伍到镇革命烈士陵园进行祭祀,缅怀先烈,激发爱国情怀,并大力宣传国防知识,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国防知识进入千家万户,国防观念深入人心。

二、抓制度,着力规范化建设。一是严格贯彻落实各项制度,年初制定武装工作目标责任书,不断健全党管武装工作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全镇武装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二是落实待遇。在政治和生活上对人武干部进行关心和重视,镇人武干部没人每年补助工作经费600元,解决其工作困难;镇应急分队没人每年补助300元;同时在干部考核时,留出一些岗位重点提拔人武干部,鼓励其积极性;三是加强阵地建设。我镇民兵预备役建设,经镇党委研究决定,在往年的基础上,今年又投入5万余元,配备头盔40顶,警棒40根,腰带40根,胶鞋40双,盾牌40套,迷彩服100套,新增添了办公桌椅、器材柜、设专用器材室两间,办公室两间,同时为各村也配备了一些硬件设施,规范了办公室

软件硬件建设,各村统一成立了人武工作领导小组,镇村阵地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

三、抓重点,坚持科学发展。一是整组工作。今年2月9日按照县人武部民兵整组工作精神,我镇召开专题会议对民兵整组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召开民兵连长会议,提出了整组工作意见,把整组工作纳入镇村第二季度中心工作来抓,全镇分成十个片,由每名班子成员带队,机关干部为成员,深入各村领导整组工作,保证了整组工作顺利进行。在编组中,我镇组织人员进行调查摸底,根据摸底情况调整方案,做到该组建民兵的单位一个不漏,该编入普通民兵组织的人员一个不漏,并重点抓好复退军人编退工作,对基层民兵与普通民兵分别编组,不交叉重叠,做到组织落实、政治落实、军事落实。二是做好双拥双建工作,保障军烈属权益;三是做好征兵工作。严把体检、政审关,认真落实家庭走访调查制度,按照“十不准”的要求廉洁征兵,2011年度完成新兵输送28人,应征人员均为高中以上学历,兵员质量得到提高;四是做好民兵组织整顿和兵役预备役登记。坚持规模适当、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原则,做到人员落实,队伍纯洁,使民兵组织更加巩固健全,为战时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建设奠定了基础。五是认真开展民兵军事训练工作。结合抢险救灾、维稳任务的实际,紧紧围绕“打得赢”这一目标,坚持规范化、严格化、科学化集中训练。我们今年9月份与

县联合开展了抢险应急演练,在318线出动人员600余人,挖掘机2台,其他车辆20余辆,半个小时内完成集结,出发,完成了演练任务,应急队伍得到锻炼。

四、抓成效,着重发挥作用。在队伍建设、软硬件建设加强取得成效后,我们还注意发挥作用。一是在保障森林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镇森林面积大,护林防火任务严峻,我镇森林防火队伍全年出动30余次,及时扑灭辖区内林地大火,减少了国有资产损失。二是在防汛救灾中发挥重要作用。遇到险情及时出动,全年共参与抢险救灾21次,抢救车辆3台次,人员12人次,家畜不计其数,为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作用。今年9月3日至13日我镇10天内雨量达350毫米,占全年雨量的3分之二,辖区内险房、险窑、险路段险情不断出现,严重影响群众安居乐业,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甚至直接威胁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应急分队在此期间全面出动帮助受灾户抢救财产,搬运家具,汛期我镇共发生险窑132户,险房42间,塌窑60余间未发生一起人身伤亡事故,均得益于我们组织得力,村级民兵应急队伍的有序组织。三是在服务群众生产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三夏”期间,在抗旱期间等等重要农忙时间,都能看到人武干部的身影,我镇武装工作以服务群众为目标,正在逐步前进。

2012年元月

第19篇:党管武工作总结

党管武装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县委和县人武部的正确领导下,镇党委站在国家安全的大局上,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党管武装工作的重要性,针对新时期乡镇武装工作的新特点,在管武装、兴武装、用武装上下功夫,努力提高了我镇武装工作水平。下面就南屏镇党管武装工作述职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把握形势,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年来,始终坚持党管武装原则,把加强党对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领导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认真学习了党中央、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方针、政策。经常通过新闻媒体了解国际国内时事动态,清醒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准确把握武装工作的时代脉博,通过学习和形势教育清醒地认识到进入新世纪后,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建立巩固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国防后备力量作为武装力量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领导下的人民武装,是现代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我和党委一班人始终站在政治和战略的高度,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管武装这一根本原则和制度,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从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长治久安的高度,从实现新世纪党的三大历史任务的高度,积极主动的管武装、抓武装、促进武装工作上新水平。

(二)强化领导,促使工作上水平

一是抓领导,强责任。切实加强对武装工作的领导是党管武装工作的根本原则,始终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把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纳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的总体规划,把武装工作纳入党委的任期目标,纳入农村目标管理范畴,真正把武装工作落到了实处。

二是抓制度,促规范。通过对全镇武装工作的现状的全面了解,针对差距,查漏补缺,定期解难题、抓协调、促落实,使武装工作始终在党委的高度领导下,各项任务的落实都统筹到党委工作的任务中,细化分解到班子成员和具体人员身上,一年来,专题研究武装工作4次,检查督促3次,协调经费2000元。完善了党委议兵会议制度、国防动员委员会和国防教育委员会例会制度、民兵干部学习制度、民兵活动制度等规章制度。通过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军事意识和军事素质,有效地增强了民兵预备役“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能力。

三是抓教育,增意识。“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深入开展国防教育,不仅是落实《国防教育法》的具体要求,同时也是实施公民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提高我镇人民群众国防意识意义重大。为保证我镇预备役民兵连在编人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成为组织上落实、政治上合格、军事上过硬和“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坚强队伍。切实加强对武装工作政治思想的领导,经常督促镇武装部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民兵预备役人员对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加强了党委对武装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大力加强民兵预备役思想政治建设,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全民国防教育,不断强化全民国防观念,确保了民兵预备役建设的正确方向,共组织党委中心组、全镇干部、学生群众开展国防形势教育4次。

四是抓组织、强队伍。注重抓好专武干部和民兵干部队伍的政治思想教育,利用每周一次的“学习日”组织班子成员学习民兵预备役知识,了解各方面的军事知识,适时掌握

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提高班子成员的军事素质和政治敏锐感,使班子成员能及时了解和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结合实际对镇专武干部和村民兵连长,细化量化工作目标,有力促进了工作落实。

五是抓阵地,强基层。根据上级军事部门关于加强基层武装部正规化建设的要求,对武装部、民兵连部、青年民兵之家进行了全面建设,使镇武装部达到了“八有”标准。有力推动了全镇民兵基础建设的稳步发展。坚持把管兵、练兵与用兵结合起来,做到在“管”中“用”,在“用”中“练”,在实践中锤炼队伍,更好地发挥了民兵预备役人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农村经济工作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典型,深受人民群众的好评,树立了良好的民兵形象。同时为适应当前新形势新任务,我镇充分发挥民兵带头示范作用,紧紧围绕抗震救灾、防汛抢险、禁毒铲毒等工作进行了多次练兵,在今年的南屏山禁种铲毒工作中,民兵队员和镇机关干部三上南屏山踏查毒品源植物,共踏查荒弃地块4119块,发现可疑地块214块,全部喷洒了氯磺隆,为营造“无毒乡镇”做出了积极贡献;发动民兵队员参与植树造林,共完成春秋季补植补造4199.6亩;组织民兵500多人次,结合县上开展的“筑路月”活动,对36.2公里的乡村道路进行了全面铺砂养护,共拉养护砂7240方,保证了河西河东群众的出行畅通。

六是勤联系,送温暖。复退军人的安置和优抚问题,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的大问题。我镇复退军人数量少,大多数生活并不富裕,2011年12月份,组织武装部长、专干、民政助理把优抚款送到了复退军人家中,并代表镇党委、政府对复退军人特困户进行了慰问,同时建立健全了领导帮扶长效责任制度,使党对复退军人的关怀真正落到实处。

七是严选拔,保质量。为保证全年征兵任务,及时组织召开了党委会议,成立了征兵领导小组,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标语等多种形式进行大力宣传;今年共上站体检17人,体检政审双合格人员9人。在整个征兵期间,共召开领导小组会议4次,对批准入伍的9名新兵进行了入伍前的安全教育,圆满完成了全年的征兵任务。

二、存在的问题

(一)民兵预备役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民兵预备役管理方面,由于民兵居住分散、流动性大,难以集中活动,民兵集中政治学习、军事训练、民兵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比较单一。

(二)镇武装部基础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虽然今年对镇武装部办公室进行了一番粉刷,添置了部分办公桌椅,但由于镇财政紧张,我镇武装部的基础设施建设离县人武部的要求还相差很远,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村级民兵连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个别村干部对民兵工作认识不够,村级民兵连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没有一定的经费投入,制度难以落实到位。

三、下一步的打算

今后,我要进一步加强党对武装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实行制度化管理、规范化管理。在具体的工作中,我要认真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党管武装工作观念。认真学习党管武装知识,切实抓好国防教育宣传,全面提高镇村干部对党管武装工作的认识,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之间的关系,与时俱进抓好党管武装工作。

(二)下决心搞好镇村武装工作基础建设。要进一步完善镇国防教育展览室设施和相关资料,按高标准配备好各种

硬件设施。加强村民兵连的建设,争取各村全部建成合格的办公场所,督促各项制度落实实处。

(三)抓好镇武装中心工作。把武装工作纳入到村级双文明目标管理目标责任书,与村干部工资及评先评优挂钩,增强了村干部做好武装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同时,加强民兵预备役管理,大力开展国防教育宣传,使应征青年入伍热重新升温。

(四)与时俱进,开创党管武装工作新的局面。新的形势对党管武装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将以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主动地研究新情况,坚持不懈地探索新问题,不断提高我镇武装工作水平,开创我镇党管武装工作的新局面。

各位领导、同志们,2011年我镇党管武装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要求和兄弟乡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今年的工作中,我一定学习先进,努力工作,再创佳绩,为基层民兵预备役建设作出更大的努力。

谢谢大家!

第20篇:党管武装工作总结

2014年度工作计划

2014年,机关武装部将在工委和上级军事部门的领导下,全面落实习主席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和上级会议精神,以人武部《二○一六年武装工作指示》精神为依据,以新一轮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以按纲施训为契机,按照“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要求,狠抓战备训练、后备力量建设和国防动员等各项工作的落实,不断提高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确保年度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

一、加大国防教育力度,提高民兵的政治素质 一是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

三、四中全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贯穿全年。深入抓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确保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履行使命见成效。认真抓好民兵干部和民兵的学习教育活动,落实好学习、教育制度。通过学习,使广大民兵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二是围绕中心抓好经常性教育。坚持利用每月例会制度,对民兵干部进行教育,结合形势任务要求,认真落实基干民兵季课教育和普通民兵的时事教育,着重加强对职责、基本观点的理解,在提高认识、解决问题上下功夫。运用各种形式,采取多种方法,保证人员、时间、内容的落实。 三是紧贴形势任务加强国防法规教育。深入学习党史军史,激发爱党爱国、忠诚使命的政治热情。把贯彻落实《国防法》、《国防教育法》等国防法律、法规作为搞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具体表现。深入学习《全民国防教育大纲》,依托报刊、广播、“民兵之家”等宣传阵地,进行宣传教育,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心国防、支持国防的浓厚氛围。

二、加强民兵组织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后备力量建设发展“十三五”规划》,将“出入转队、提高质量、保持在位”作为今年民兵整组工作重点;将根据县人武部赋予的“十三五”期间民兵组建任务及新的民兵组织分类、名称和编制抓好民兵整组工作,真正做到“精干、可靠、管用”。各单位要抓好服一类预备役退伍军人、地方与军事专业对口技术人员和军兵种现役部队岗位预备役人员专项登记核对工作,落实参战支前力量和军兵种现役部队岗位预编预备役人员。

三、积极参加军事训练,确保完成训练任务

以“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目标要求狠抓民兵训练。保质保量地完成上级军事机关下达的民兵军事训练任务,着力提高民兵军事素质和作战本领,组织落实好参训人员,并保证参训人员在训练过程中的工资报酬及时兑现,解决好参训人员家庭的实际困难,为参训人员解除后顾之忧,确保训练效果和训练任务按时圆满完成。

四、巩固完善民兵营(连)规范化建设

按照上级军事机关的要求,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基层武装部和民兵营规范化建设。将按照党管武装、设施建设、资料建设、组织建设、政治工作、战备训练、制度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等九方面抓好落实。对各项职责制度要落实上墙;软件资料及时收集归档,做到分类存放、摆放有序。按照规范化建设标准完成所有社区民兵连规范化建设任务。

五、紧跟时代要求,积极做好双拥共建活动

自觉服从于经济建设大局,充分发挥民兵突击队作用,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参加地方“四个文明”建设,在经济建设主战场和抢险救灾、反恐维稳等急难险重任务中用兵、练兵、强兵。全面巩固“长北地区”的建设成果,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民兵参建的重要任务,继续开展军警民“大巡防”行动,积极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环境。

2016年是新一轮军事斗争准备的开始之年,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对武装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直属机关基层党组织,广大民兵将牢记的使命意识,求真务实地做好基层武装的各项工作,完成新一年度武装工作。

公司党管干部管人才工作总结
《公司党管干部管人才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