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企业文化建设

浅析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和发展对策(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20:17:59 来源:企业文化建设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浅析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浅析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摘 要: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它的建设对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民营企业,其企业文化建设是相对滞后的,存在着宗亲观念严重、文化建设性差等问题。民营企业必须重视企业文化建设,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培养“学习型组织”等方法建立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民营企业文化。

关键词:民营企业;企业文化;竞争力;学习型组织;团队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在我国迅速崛起,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完善以及市场竞争的13益加剧,民营企业逐渐暴露出其自身的弱点和不足。有关人士预测中国民营企业有60%在五年内破产,有85%将在1O年内消失。这些数字决不是危言耸听,就目前而言,我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9年。民营企业迅速消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企业员工在经营活动中缺乏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这其实指出了我国民营企业的一大“软肋”,即没有现代化的企业文化理念和相适应的企业文化氛围。

一、企业文化建设对民营企业的重要性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埃德加-H·沙因在《企业文化生存指南》一书中指出:大量案例证明,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再造是推动企业前进的源动力 I。塑造企业文化最重要的作用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是由企业文化的本质决定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企业自身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环境进而主动适应环境,使自己得以生存和发展。正是企业文化支配、影响着这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一个企业中一种以支持创造性为核心的文化必然有利于调动员工的创新积极性,有利于决策者实施战略创新、技术创新,进而形成竞争优势;相反,保守、不支持变化的文化会对有创新行为的员工采取敌视的态度,对新鲜事物回避 阻挠甚至打击,对于有刨新意识的决策者,他的创新战略几乎无法实施,即使勉强实施,也很难获得实际效果,进而阻碍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 企业文化是企业健康成长的最持久的决定因素。美国哈佛大学詹姆斯·赫斯克特教授与约翰-科特教授深入研究了企业文化与企业长期经营之间的相关性。他们在《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一书中指出,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的作用。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来说,看起来不是直接的因素,但却是最持久的决定因素。

企业文化是保持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企业活力来自于其持久的竞争优势。但是它必须有强大的文化氛围作支撑。支持性的文化能鼓励和支持员工努力学习、大胆创新,孕育组织需要的能力和竞争优势。支持性的文化也会使员工形成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向上的动力会直接影响组织的运营活动,同时促进对公司、业绩目标和战略的深刻认识。不支持的文化,则会使企业各部门间的合作程度和粘台度下降,即使有领导的硬性要求,依然会不理解、不支持,思想不统

一、行动不统一,产生惰性与懈怠情绪。

总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哺育。企业的经营理念,是企业经营的核心

思想和终极之道,它集中体现为企业的价值主张、价值基础和价值追求,具体化为企业的使命和目标。企业管理演变的历史也证明,那些能够持续成长的公司.都保持着稳定不变的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目标.尽管它们的经营战略和实践活动总是不断的适应着变化的外部世界。这种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又能保持其核心价值观不变的动力,正是使一些公司成为精英企业的原因。世界那些著名的成功企业,无不在经营盈利之外寻找自己存在的价值依据。

二、民营企业文化现状

从1992年起,我国民营企业进人了快速发展阶段。截至2004年底,我国民营企业近250万户,约占全国企业法人单位总数的77% ,从业人数超过全国企业从业人数一半,接近70% (数据来源: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民营上市企业100强”营收规模增长了16.06% ,净利润增长36.64% ,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2.54% ,均刷新了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年报)。民营经济工业总产值已赶上国有经济工业总产值,显示了民营经济强大的实力和发展潜力。但是由于一些民营企业对企业文化内涵的理解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造成了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第一,大多数民营企业,还处在自发的企业文化管理阶段。除了少数民营企业已进入自觉推行企业文化管理的阶段外,大多数民营企业对认真推行企业文化管理,还不太在意或心有余而力不足。现有的贯穿于企业经营的价值理念,许多是长期经营中自发地无意识积累形成的,带有浓厚的经验色彩,零碎而不稳定。有的企业虽然提出了文字性的经营理念、经营使命、经营价值观等,但往往带有一般性、模仿性,缺乏个性和适应性,很难实行或者并不打算下大功夫实行。而真正实行的则是老板长期自发形成的价值理念,它们的推行和对企业经营管理的主宰,大大地降低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第二,企业文化中的宗亲观念严重。这种宗亲文化一方面是家族等级的绝对权威,上下亲疏贵贱之别,另一方面又是一家人的亲融和谐,亲亲尊尊。我国中小民营企业一般都是家族企业,是靠着家族成员的}办作,依靠着同族、同乡的支持帮助才得以发展起来的。因此,我国的中小民营企业都有着深厚的宗亲文化的背景。比如:某地区抽查50家民企,厂长(经理)、营销副厂长(经理)、主管会计等主要管理人员是家庭夫妻关系的占凋查总数的62%,是家庭直系血缘关系的占洲查总数的10% ,而没有亲戚关系只占调查总数的6% 。血缘必然带来非理性的情缘。企业内更注重乡亲、熟人、朋友的感情联络。人与人的关系往往罩上一层温情脉脉的而纱,使经营管理只有非理性特征和落后性特征,妨碍经营管理的问题往往长期存在,并且日益加剧而得不到解决。有的民营企业内,人与人之间不管是否有血缘关系,其互相称谓往往均用血缘称谓,形成一种类血缘关系。人际关系看似亲密,实则隐藏这样那样的矛盾而得不到解决,使企业缺乏理性运行的真实法则.企业管理制度形同虚设。这大大影响民营企业的管理效率。

第三,企业文化中的伦理观念陈旧 传统的儒家伦理特别讲究“名分”,即“正名定分”,其要领在于家庭和社会成员要等级有序,君臣父子各守名分,不得逾越这种秩序化的理性丰义更普遍地表现为论资排辈、迎台大流。尽管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些民营企业敢于冒险,积极进取,并取得巨大成功。但从总体上看,这种创新和创业的精神仍未蔚然成风,许多民营企业仅仅是将创新挂在嘴边而不付诸行动。企业中论资排辈、等级森严,不仅压抑个性,泯灭天赋,扼杀创新精神,而且也不愿意看到别人成功。最嫉妒别人“冒尖”、“出头”。比如黎明股份失败后,一些员工反思其主要原因就是董事长王宏明一人当家,法人治理成为空

谈。加之各种荣誉集一身的王宏明根本听不进不同意见,独断专行。造成企业衰亡。在知识经济时代和中国人世背景下,这种陈旧的“名分”观念无疑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最大桎梏。

第四,民营企业文化的形成源一企业家文化仍然停留在传统阶段,未能进行理念、境界方面的根本性变革,阻碍了企业文化向更高层次的飞跃。民营企业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企业家理念的外化。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推行者、实施者。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与民营企业家的个人经历、性恪特点紧密相连,带有鲜明的企业家个性色彩。在形成企业文化的过程中,一些民营企业家带有功利的价值观,致使企业文化的推行功利目的较重。在具体的企业文化中,注重企业的广告宣传,企业形象塑造,忽视企业内部员工心灵的交流与沟通;推崇对重要客户、重要人物阶段性的点缀包装,忽略企业内部人文环境、区域环境的设计改造,这种短视行为只会扭曲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成为功利的附庸,不利于企业文化的完整推行。有的民营企业家也确实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也有决心去培育,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机制和有效的手段,更多的是由于未能长期坚持下去,结果往往虎头蛇尾,最后只是一种没有生机、也没有效果的形式而已。这也是国内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叫得热闹、效果不好的重要原因。

第五,急于引进西方的管理模式。我国大部分民营企业是以传统管理方法起家的,当企业成熟以后,便开始急于引进西方先进的管理模式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殊不知,管理方法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文化内涵,而不同的企业员工又具有不同的道德观、行为观及文化背景,两者能不能融合对企业经营效率、管理成本甚至存亡都有极大的影响。巾国的企业管理更多强凋人治,注重以“德”或“情”来管理员工,加上传统文化的影响,员工及管理者多注重关系的处理。而西方管理模式强调法冶,体现在较完善的企业制度及法律体系上,员工及管理者的价值观是围绕企业的组成形式而构成的。虽然西方的先进管理模式对于推动企业的发展和提高其经营业绩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如果过于仓促的引进这些西方管理模式,必然要引起企业文化的冲突。以“三株”为例子:当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洗礼的吴炳新用军事化管理模式塑造三株,而年轻的吴思伟用彼佴·德鲁克理论乐此不疲.为三株设计了“矩阵式管 结构”、这种反差迥异的管理理念的支使下,三株的管理体系发生多次的转型,也造成一定的紊乱和冲突。这当然不是三株的致命伤,但也为三株的灭亡留下了隐患。

三、民营企业文化发展建设的对策

首先注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经济全球化使得市场竞争更为激烈,企业要脱颖而出,形象战略尤为重要,它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运作的实力、地位的体现,是企业文化的外显。当代社会中,构成企业竞争实力的,既有厂房、设备、技术、资金等经济的因素,也有商誉、信用体系、企业形象等非经济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非经济因素在竞争中的作用日趋重要,有时甚至超过经济因素而决定竞争的成败。民营企业可以通过“企业识别系统”(Corporation Identity System,简称CI)来塑造企业形象。这主要是通过统一的企业形象视觉设计,运用理念识别系统MIS、行为识别系统BIS和视觉识别系统VIS这三个CI的子系统,将企业的文化传达给所有企业关系者,凸显企业的文化个性,使社会公众对企业产生价值认同感和品牌认同感。通过CI系统树立企业形象的过程其实就是创建企业品牌的过程,CI即品牌,品牌即CI。现在很多企业成功地运用CI系统完成了自己的品牌战略,比如海尔,消费者很难分清海尔公司和海尔品牌,因为海尔品牌已经深入消费者的心中,海尔公司和海尔品牌已经融为一体,密不可分了,这大大提高了海尔公司产品的竞争力。

其次注重学习型组织的培养 被称为“21世纪的企业管理圣典”的《第五项修炼一一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务实》一书提出了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有关理论,它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创建学习型组织没有现成的模式,但不论那种模式,这个组织首先要学会把有目的的学习和适应变化作为生活方式,公司成员要认可组织的更大的目标,并且学会把组织作为系统来理解。我国内蒙古的伊利集团发现在农村招收的员工的纪律性比较差,这与制造业对员工的要求不相符合,于是伊利采用了军事化管理。伊利塑造了一批纪律性强的员工,保证了企业产品的品质。同时,企业的管理人员。也应该每天不断地问自己:为创建这个学习型组织,自己做了那些贡献,自己那些贡献可以做得更大。因为领导者是企业运行的设计者,他们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组织的运行模式。

再次树立“唯才是举”的企业文化理念。一个企业能否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既表明了这个企业的文化品位,也是其企业文化建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人力资源是所有资源巾最重要的资源,生产力中最革命、最活跃的闪素就是劳动力。困此,在民营企业文化塑造中虚突出人才观:一是唯才足举,凡是人才,不论亲疏,大胆启用,委以重任,并为其设置崭露头角的舞台。中国的民营企业,尤其是一些家族企业,应重视对非家旅成员的培养与利用,建立完善的人才选拔程序和制度以及企业内部竞聘的机制,真正做到知人善任。二是量才使用。对一个人的使用通常要经过识才、选才、用才三个步骤。识才是选才的基础,选才是用才的基础。民营企业家在用人时,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量才使用。在神州数码软件集成事业本部深圳部里,建立了一份员工能力档案;在上海部里,经理布置任务时要先与员工沟通,员工要主动让主管了解自己的专长,这样各方面的人才能互补,最佳的整体功能才能发挥出来。三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以信待人,充分发挥员工的智慧和才能,大胆使用,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最后改进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和宗法理念。中国是一个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强调以家族为中心的国家,建立在儒家“家本位”基础上的高家族信任度和低社会信任度,构成了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传统文化基础。民营企业创业初期多为家族式企业,实行家族继任制,由家族成员控制重要岗位。但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再用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会阻碍企业进一步的发展。针对这个情况,企业主可以只聘用有才能的至亲,对于才疏学浅而又不努力工作的三亲六戚,宁愿拿钱供养也不能让他们到自己的企业工作。而且企业主要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投资,使其能顺利承接父业。当然企业主最好还是尝试聘用职业经理人,比如上市的用友软件和太太药业,也是家族式的管理,但基本上只管企业的决策权,而经营管理权则聘请外来职业经理,大胆放手。所以民营企业要根据各个阶段的发展特点,选择适台自己的管理模式和文化理念仍然是很重要的。

当然,民营企业文化的建设还表现在其它方面,需要民营企业自己通过努力去发现、去实践。在实践中,要做到每干一件事,每搞一次文化理念的宣传,都要思考这样做是否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否有利于员工的精神和物质需要,是否在搞形式主义,是否在实事求是地塑造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离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开经济效益,企业文化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参考文献

[1]胡大立,马士华.从核心竞争力看中国民营企业“短命”[J].华东经济管理,2002,(1).

[2][美]埃德加·H·沙因.企业文化生存指南[M],赫继涛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吕从坤.欠发达地区私营企业存在问题与对策[J].经济问题研究,2000,(7).

[4] 薛雯.论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J].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18期.

推荐第2篇:浅析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浅析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摘要

民营企业作为我国富有独特魅力的社会群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民营企业的文化建设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还存在着功利性、保守性、表面化的特点。许多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上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忽视企业文化建设,缺乏优秀的企业文化。民营企业存在着核心竞争力不强、企业价值缺乏个性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进程,导致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后劲不足 。从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来看,民营企业的发展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而影响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企业文化。

尤其是在全球竞争化的今天。有无企业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好坏,更是决定企业发展的空间,基于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发展的现状。提出民营企业文化发展建设的途径和方法,解决问题的对策。要实现民营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建立一种适应民营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走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

关键字:企业文化民营文化文化建设 对策

引言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问题是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正视的焦点问题,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民营企业的成败,甚至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

民营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微观经营管理文化,其本质是指企业的意识形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形成的带有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是企业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的具体体现,是企业为保证宏观战略目标的实现和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而设立的一套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理念。

如今的企业竞争不仅仅是资本的竞争·技术的竞争,更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使之沿着先进文化的方向前进,用先进文化引导民营企业的发展,对于在企业内部形成的符合先进生产力要求的生产关系,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推动非公有制企业文化建设是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企业坚持正确方向,造就一直高素质的企业经营者和员工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

正文

一、什么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培育形成的被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体系·基本理念及行为规范的总和。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员工在从事生产和经营所持有的价值理念。

根据文化的定义,其内容是十分广泛的,但其中最主要表现的应包括如下几点:经营哲学、价值观念、企业精神、企业道德、团体意识、企业形象、企业制度。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企业文化具有导向功能

所谓导向功能就是通过它对企业的领导者和职工起引导作用。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a.经营哲学的价值观念的指导

经营哲学决定了企业经营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法则,这些方式和法则指导静音这进行正确决策,指导员工采用科学的方法从事经营活动。

b.企业目标的指引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的,并共同遵守的最高价值目标。

2·企业文化的约束力

a.有效规章制度的约束

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内容之一。企业制度是企业内部的法规,企业的领导者和企业职工必须遵守和执行,从而形成约束力。

b.道德规范的约束

道德规范是从伦理关系的角度来约束企业领导者和职工的行为。如果人们违背道德规范的要求,就会受到舆论的谴责,心理上会感到内疚。3·企业文化的凝聚力

企业文化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感情,从而在企业中造成了一种团结有爱、相互信任的和睦气氛,强化了团体意识,使企业职工之间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的价值观念形成了共同的目标和理想,职工把企业看成一个命运共同体,把本职工作看作是实现共同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企业步调一致,形成统一的整体。这时,“厂信我荣,厂衰我耻”成为职工发自内心的真挚感情,“爱厂如家”就会变成他们的实际行动。

4·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

共同的价值观念使每个职工都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自我实现是企业的最高精神需求的一种满足,这种满足必将形成强大的激励。

5·企业文化的调试功能

调适就是调整和适应。企业各部门之间、职工之间,由于各种原因难免

会产生一些矛盾,解决这些矛盾需要各自进行自我调节;企业与环境、顾客、企业、国家、社会之间都会存在不协调、不适应之处,这就需要进行调整和适应。6·企业文化的辐射功能

文化力不止在企业中起作用,她也能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产生影响。文化力辐射的渠道很多,主要包括传播媒体,公共关系活动等。

三、目前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文化只是大企业的事

我国的民营企业一般来说规模都比较小,存在的时间也较短。它们认为企业文化是大企业的事,民营企业首先要生存,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这种事。实际上这种观点是不对的,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慢慢沉积、提炼而形成的。只要企业一经产生,这个企业的文化也就诞生了,企业文化一旦产生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并指引着企业的发展方向。但企业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将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赋予新的时代气息。好的企业文化将引领企业乘风破浪,搏击长空,使企业经久不衰。而不好或不适当的企业文化则将使企业陷入困境,直至破产倒闭。我国的民营企业发端于社会的巨大变革时期时期,我国民营企业正在进行着一次大规模的企业文化变革,民营企业文化正处于一种从萌芽到快速发展的过渡阶段。

2·企业文化管理还是自发的。层次比较低级

大多数民营企业。还处于自发的企业文化管理阶段。除了少数民营企业已经入自觉推行企业文化管理的阶段外,大多数民营企业对认真推行企业文化管理,还不太在意或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企业虽然提出了文字性的经营理念、经营使命、经营价值观等,但往往带有一般性、模仿性。缺乏个性和适应性,很难实行或者并不打算下大工夫实行。而真正实行的则是老板的长期 自发形成的价值观念,它们的推行和企业经管理的主宰,大大地降低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3·企业文化建设缺乏个性,缺少创新精神,雷同化比较严重

在新的管理理念和新的管理模式的影响下 ,很多企业也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但其中一味模仿、全盘照搬的比较多,而不是通过选择淘汰,消化等方式,把外来先进文化的文化吸收过来,作到有机的融合,培育自己企业的文化特色。

4·民营企业管理者素质普遍不高,对企业文化建设缺乏正确的理解与认识

(1)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外在形象设计。

(2)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文化活动。

(3)将企业文化等同于政治思想工作。

(4)将企业文化等同于规章制度。

5·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经营活动缺乏紧密联系,企业文化不能真正渗透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

有些企业为建设文化而建设文化,不注重经济效益与文化建设的实际建设,最后形成了文化建设、经济效益“两张皮”,失去了文化建设的根本意义。6·重短期效益,轻长远考虑,缺乏战略意识

过去由于对民营企业在所有制上的歧视,使很多民营企业家在经营是重视短期效益,缺乏长远考虑。一些企业领导者为了自己升官发财,则选择了“重义轻财”作为企业的经营理念,完全不考虑企业的盈利能力。

7·家族色彩浓厚,企业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

企业经营者的家长制作风,独断专行,不利于形成良好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弱化了员工的责任感和归属感,不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企业的经营风险。

五、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凹显出来,并为我国的民营企业所认识,但是如何建设企业文化却是摆在企业面前的难题。为了加快企业文化对民营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应制定相应的对策,来培育增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

1·更新观念 ,正确认识企业文化的作用

2·全面提高企业家素质,塑造企业家文化

3·提高职工素质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

4·突出重点,塑造企业核心理念

5·重视 企业文化的创新,推动企业文化的个性化发展

6·注重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7·规范管理,建立配套的企业管理制度

8·着眼企业文化发展战略,注重培育企业精神

9·重视以人为本的思想

10·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经营活动的联系,用文化推动生产经营活动地开展

11·向“学习型组织”转变,努力打造百年企业文化

12·平衡家族企业中的各方面的利益

总之,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增强对这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以促进这项工作,将会对民营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总结语

在文化经济时代 ,民营企业要不想不被淘汰出局,实现基着长青,就必须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要利用先进的文化管理手段,塑造核心竞争能力,占领更为广阔的外部市场空间,在市场立于不败之地。民营企业要更新思想,转变观念,树立对企业文化的正确认识,坚持长期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发挥企业文化管理的强大威力。

参考文献

1.《文化道》鹰腾咨询著作

2.《民营企业文化》2004 李亚

3.《论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毛清华

4.《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5.《企业变革和文化》 余世维【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6

6.《三峡库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2009-07-17

7.《苏州市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

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__浅析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课程名称_______组织行为学精要______

班级___09级4班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财务管理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Y02209435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沈珠____________

2011 年06月 05 日

推荐第3篇:浅谈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浅谈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摘要:今天,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最活跃、发展速度最快的经济组织,在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民营企业的数量占全国企业总数量的80%,生产能力占全国的55%。在促进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生产率增长,进出口贸易,技术进步以及提供就业方面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企业经营成功与否,取决于很多因素,如决策、市场、营销、管理、资金、人才等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所有的这些根源都在于企业文化,正是不适当或不健康的企业文化扼杀了企业,导致了企业的没落,以致倒闭。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本文主要介绍了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以及民营企业文化现状和企业文化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民营企业,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现状,发展对策

一,企业文化建设对民营企业的重要性

民营企业的发展是围绕企业主的思想意识而向前推进的。但凡有能力创立企业并能把企业带进一个良性轨道的人,都会具备相对普通人强烈而又固执的思维定式,他们的思维模式不会因外界的影响而做较大的改变,这就是企业主的个性。 都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认同企业主的发展思路,能依据企业主设定的形为规范安定团结在企业中,这样的员工就可视同其认同企业文化。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往往会具阶段性,这根据员工自身的发展需求而定。当员工能清晰地了解企业发展与自身发展的关系时,发展目标一致,认为可以在企业里实现自我价值的员工将会持续留存在企业中,与企业共进步。换言之,企业除了靠重金留住人才外,还可以靠自身的文化建设来网罗住一些非物质追求的人才。这类与企业有共同发展目标的员工将对企业产生很强的归属感,甚至会自豪于其能成为企业的一份子。相反,那些价值观与发展观与企业相背离的员工将难于长期伴随企业。如果企业主勉强将其留下,他们将对企业产生较大的离心力,久而久之必将影响企业内部的安定团结。用企业文化来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极大地提高企业的团队意识,并依靠整合的团队抵抗竞争。按照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哲学原理来看,人的最高需求是实现自我价值暨获得尊重,运用企业文化让员工将自我价值与企业价值联成一体,这将使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不仅代表了企业的精神风貌,更应该蕴涵企业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 因此,除了企业形象外,它还代表了企业的价值标准、经营理念、管理制度、思想教育、行为准则、职业道德、文化建设。较为超前的企业,能够将企业文化扩展到“以人为本”的育人层次,如海尔,不仅对人进行物质上的关怀,更立足培养员工“自我实现”的文化理念,从高层次上实现“以人为本”;也有个别企业能够使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磨合,如海信集团,对于公司管理有两条重要纽带:其—是资本,其二便是文化。在肯定它们同时,也要看到即使是这些企业,也并没有形成一个适应外部环境的价值体系,在企业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等很多方面,企业文化的作用还不够,而这些方面恰恰构成了企业文化建构中的核心问题。 企业文化由于具有上述特点,它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对企业发展有重要作用: 即是企业员工在经营活动中共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它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以企业的价值观为核心的理念层面;二是制度和行为层面。对内它能激励职工锐意进取,重视职业道德,改善人际关系,培养企业精神;对外它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扩大企业影响。同时它也是企业进行改革、创

新和实现发展战略的思想基础,是企业对环境适应能力的支柱。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模仿性,是企业品牌的内涵。在现代经济中,消费者选择某个企业的产品,某种程度上也是选择该企业的文化,表示他对某种文化的认同。比如选择麦当劳就是选择一种美国式的开放、自由、快捷、轻松;购买索尼产品的人,认同的是一种日本式的精巧、创新;而喜欢奔驰的人所倾慕的则是德国式的严谨、精细、气派和古典。因此,企业文化相当于企业的标签。受欢迎的企业文化使企业赢得了客户,也就赢得了竞争。

要使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加强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这是因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最高信念、是企业的经营哲学、是企业的规章制度、是企业的内在灵魂、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基础。所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民营企业的必然选择。

二,民营企业文化现状

2.1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优势

(1)竞争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民营企业对市场机制作用十分敏感,由此形成了努力拼搏的动力,这种特性恰恰是国有企业所缺乏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国有企业不用奔跑就可以舒舒服服的活下去,企业奔跑的紧迫性远没有民营企业强烈。

(2)市场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民营企业每时每刻都在观察市场,寻找空白地带,一旦发现,就立即调转船头,迅速赶到。更有意思的是,有些企业实际上先有市场,再有企业,它们是在发现市场空档后才成立的。强烈的市场意识使民营企业成为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主体。

(3)创新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动力源泉。做以前没有做过的事,做别人还没有做过的事,这往往是民营企业最想做的事,也是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技术上的不断追求,是民营企业的生命,也是民营企业成功的保证。

(4)效率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在一些电视剧中,民营企业家只是出入宾馆、酒楼,吃喝玩乐的人。其实,作为投资者,他们正承担着风险的压力。他们在追求每一个技术信息,在寻找每一个商机。竞争的压力使他们强迫自己把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5)风险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风险,是指可能发生的蚀本。同时,高风险的背后也隐含着超出常规的机遇。因此,每个企业必须谨慎对待风险,同时又要勇于面对风险。国有企业往往不能处理好风险问题。一方面,他们敢于乱投资、乱贷款、乱担保,因为蚀本的钱有名无主;另一方面,他们大可不必没事找事去担风险,5%的利润足以使他们写出一个好的工作总结。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相反,一方面,300%的利润将唤起他们拼命的狂热;另一方面,60%的失败机率足以使他们冷静旁观。

(6)人才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生命基础。每一个企业都希望人才济济。然而,有人才不等于有人才意识。只有把人看作自己安身立命的基础,才是真正的人才意识。许多民营企业老总说过一句话:“只有留得住人才,才能留得住公司的技术风格和产品信誉。”还有的民营企业在总结发展经验时说,成功=人才+机会+机制,三者缺一不可。在这个公式中,人才是成功的第一要素。

(7)服务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在灵魂。从商品到货币,被马克思称之为惊险的一跳。如果这一跳不能被用户需求的双手接住,那么,接住它的将是坚硬的岩石,这个问题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如果第一次跳跃失败,他们再也没有第二次试跳的机会。由于这些原因,民营企业更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他们总是想用户之想,急用户之急,千方百计地满足用户的需要。许多公司向用户的承诺是“我们会做得更好

2.2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方兴未艾的企业文化虽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还存在着种种缺陷,这些缺陷必将成为制约企业文化建设的瓶颈。

2.2.1系统性与现实性的缺失

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遵循系统性。而现实中我们许多民营企业却完全背离了系统性原则,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缺乏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甚至许多决策完全是领导随意决定的,这必然会降低企业文化的适应性,其规范调整凝聚功能也会大打折扣。企业文化建设是源于现实而又服务于现实的。有的民营企业提炼的价值观念“高、大、空”倾向明显,离现实的距离太多,对员工的激励功能非常微弱,不能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2.2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两张皮

现在很多企业,企业文化纲领,核心价值管写的很漂亮,乍看上去让一些专门从事咨询工作的人都望而却步了。但是当我们真正去里了解的时候发现,公司制度,员工的行为等多个方面与这些大纲领大相径庭。

大多数民营企业都不明白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的心声,表现他们最珍惜的东西,希望的工作和生活。他们只是把企业文化用优美的文字写出来也不去调查这种企业文化是否与企业战略一致,企业战略调整时,企业的文化仍然原封不动。

企业文化的形成需要有一套企业管理制度相配套。也有不少民营企业领导为了建设企业文化,制定了企业管理制度,但是现实中他们却不能以身作则的维护这个制度,使得员工也不去执行。

2.2.3裙带关系严重

好多民营企业中存在着严重的裙带关系。组成的结构包括家人,族人,同学,同乡,同事等。由于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存在,使得正常工作很难展开。浙江的一家民营企业在全国共有37个分公司,这些分公司的经理都是由总部派出去的。而且他们都是浙江省某县的,与驻扎在总部的人员有各种各样的关系,再加上学历不高,所以该公司对驻外的人员管理成为了一个大问题。由于裙带关系本身的自然条件,三五成群的小群体会成为一种客观存在,当企业的决策与小群体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们之间就会出现各自为战,或是联合对抗的行为。使得企业有令难行甚至导致企业机体的分化。

2.2.4重建设,轻创新和评价反馈,流于形式

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创新是密切相关的,而许多民营企业只重视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一旦企业文化的雏形基本形成就认为建设过程结束了,全然不顾后面更主要的评价与创新活动。还有企业把企业文化建设的评价结果束之高阁,或仅仅作为评价负责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者的绩效水平的依据,或仅用于提高本企业名声的宣传材料,而不把评价结果反馈到循环的建设装饰,没有实实在在地把企业文化上升到战略高度,有时只是为了应付检查临时抱佛脚,因此,相当多企业的文化建设形式上火暴而无任何效果。有些企业热于做表面文章,片面强调企业的表层文化建设,经常提口号贴标语把有形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纯粹是为了“文化”而“文化”。

2.2.5呈雷同化趋势,特色不明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企业文化的差异性是其生命的源泉,然而我们多数的民营企业所建设的企业文化却呈现出明显的雷同化趋势。许多企业不是在总结继承自己优良传统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需要,环境的变化和自身条件,在创新中建设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而是盲目的照搬照抄国外或成功者的企业文化的内容或形式,从而导致我国企业文化的共性明显处于强势而特色明显不足。一些企业在提炼自己的价值观念和口号时只想到借鉴成功者的经验,认为借鉴就是引用。由于企业文化缺乏行为和企业特色,内容空泛,因而也没有反映出企业的独特的素质条件,不能与其竞争对手区别开来,五彩缤纷的

企业文化就显得苍白无力。

三,民营企业文化发展的对策

3.1 培养高素质的,高积极性的,广泛企业文化建设主体

企业文化建设主体是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其状况直接决定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

首先,要采取各种措施激励广大员工的积极参与,使企业文化建设成为所有企业成员共同的事业使企业文化建设成为所有企业成员共同的事业,提高广大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 其次,要通过培训等各种方式提高广大员工的素质,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能力和企业文化战略的实施能力。

第三,卓越的企业文化是优秀企业家的人格化,企业家无疑是最重要的企业文化建设主体,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最强有力的推动者,因此培育和选拔优秀的企业家,培育卓越的企业家精神是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首要工作。企业家要自觉进行理念改革,重塑高层次的核心价值观。企业家的价值观是核心价值观,决定着企业价值观的形成和作用的大小,也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龙头,应摆到最重要的位置上。而企业家要树立核心价值观,就应从思想深处形成最高理念,自觉开展理念革命,实现由经营理念到政治理念乃至最高理念的飞跃。3.2 建设特色化的企业文化

首先,我们应紧扣行业特征和企业实际,求新求异建设本行业,本企业的的企业文化。 民营企业文化因企业性质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个体企业与私营企业不一样,工业企业与商业企业不一样。因此,一个民营企业首先要根据本身的性质选择适当的价值标准。例如工厂可以从产品出发树立“向社会提供最优产品”的价值标准,商场则可以根据本身经营特点提倡“顾客至上,一切为顾客服务”的价值标准,实际上这就是制定企业的最高经营目标。不同类型的企业员工以及他们的组合方式都会影响企业文化的形成。每一个人在进入企业成为企业一员以前,大体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个人的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是相容、互补或是互斥,这些关系错综复杂,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价值观能否为每一个成员所接受。企业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民族文化、法律等方面,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企业成员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如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气氛会影响成员对企业的关心程度与一体感,社会传统文化对人们改变旧观念、接受新的价值观念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影响。

其次,我们应广泛借鉴世界先进文化的精华并结合实际合理地消化吸收使之完全融入我们的企业文化中为我所用。

最后,企业文化的特色形成之后并不一定是一成不变的,必须认真分析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与时俱进的调整文化的特色,使之与客观世界始终保持有机融合,确保其旺盛的生命力。

总之,只有在认真分析研究各种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才能确立既体现企业特色,又为全体企业成员和社会接受的价值观。

3.3 创立最具激励机制的企业精神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平台

企业精神的提炼,实际上就是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取得成效的过程,创立和提炼它,也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企业精神的形成,不仅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需要我们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不断地利用各种途径进行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心理培育,同时要反复地进行审视、分析和总结,并在实践中及时提炼出其中的优秀部分,几经反复后,再用最简单概括的语言,总结出其中的精华,由此形成企业意识中最具激励的东西——企业精神。不难看到,企业精神的创立,实际上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结出的硕果。因此,要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促成企业精神的形成和创立。创立企业精神,不是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标,而是利用企业精神激发员工的热情,形成更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工作合力,继而又炼出更新的精神成果,不断推进两个文明的建设。

3.4 确立高标准的企业道德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培育企业道德,这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企业道德是企业员工的重要行为规范。道德对行为的软约束与厂规厂纪对行为的硬管理相配合,不但可以弥补硬管理难以面面俱到的局限,而且能够使员工的行为自觉地指向企业目标的实际。同时,企业道德还必须依赖于一定的利益基础,否则就会流于空谈。浙江十大发明企业家之一的祝强,企业在如日中天时后院起火,原任公司副总经理、自以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妻舅,以资产分割为由,将祝强推上被告席。红极一时的广东“太阳神”在鼎盛之日,“兄弟都成了对手”,它今天的竞争对手之中,相当一部分就是以前的“旧部”。这些现象不仅造就了企业营运的混乱、资产的流失、规模的削损、人才的流失,而且对企业道德带来灾难性打击,最终直接影响企业形象、企业竞争力和凝聚力。

3.5 树立良好企业形象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要求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努力为之服务,这是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企业形象是一个综合概念,一般认为包括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又称CI。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形象,并把它作为发展企业的战略措施,却并非易事。为此,企业必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尽力推销自己,刻意地建立有特色的营销文化和企业识别系统,这就最容易涉及到法制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问题。企业形象要在社会中保持长久不衰,其内在保证是观念和行为的崭新、超前。

但是,有些民营企业错误的理解了“崭新”和“超前”的含义,于是乎广告成了王婆卖瓜、猫的名片画成了虎、产品成了他人专利的复制、售后服务成了推销的幌子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关键就在于经营指导思想不明,缺乏法制规范意识和职业道德,玷污了他们的企业形象。 应当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企业形象,在社会中应表现为对社会的真挚热忱和对自己蓬勃发展的信念,必须通过一系列的道德规范、管理规范、工作标准来实行,为此没有思想政治工作的紧密配合是不行的。只有通过对职工进行“四德”教育,提高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水平,加强他们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让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这样,企业树立的形象才会在社会形成“信任感”、“可靠感”、“美誉感”,良好的形象才更具有持久性。

参考文献

1 胡石明.漫谈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

2 胡联奎,吕一林编译.企业文化的治理与改造[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

3 邓明然,马全丽.建设以人为中心的企业文化[J].经营管理者,2002(2)

4 方建中,现代企业管理前沿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3

推荐第4篇:浅析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浅析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摘要::企业文化建设在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当前我国民营企业文化的建设存在着不少问题。要加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就必须提升民营企业家的综合素质、培育和提升富有特色的民营企业价值观、深化以“人本管理”为核心内容的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全面推进民营企业CI体系构建和重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关键词:民营企业;企业文化;文化建设;现状;发展对策

A Brief Analysis on Curr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Enterprise Cultural Construction

Abstract:The corporate culture construction ha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 of private enterprise very important function.But current our country private enterprise culture of the construction exist not a few problems.To strengthen private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 have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character of private enterprise house, grow and promote full of the private enterprise value of special features, turn to take\"the person manages originally\" as the private enterprise culture of core contents to constucted deeply and push forward private enterprise CI system to set up and value busine enterprise thought a political a work completely.Key words:Nongovernmental busine;Enterprise culture;Cultural construction;Present condition;Development strategies

1企业文化建设对民营企业的重要性

1.1成功的企业文化能够对企业的发展产生有利的影响

就短期影响来说,它所造成的对员工士气的鼓舞作用会帮助企业渡过暂时的难关,从而带来企业经济效益的回升;从长远发展来看,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壮大更是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虽然这种作用常常看起来并不是很直接,但却在潜移默化中发挥效用,是企业发展最持久的决定因素。纵观世界成功的企业,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等,其长盛不衰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即优质的产品、精明的销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优质的产品、精明的销售或服务理念往往产生于深厚的文化底蕴。

1.2企业文化导向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会使人力资源管理更加有效率,二者是一个互相促进的管理活动

良好的企业环境和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对企业员工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企业人力资源调配、考核等方面,培养企业员工的企业精神,形成一个和谐向上充满活力与朝气的组织目标与员工价值自我实现相一致的利益、文化、精神共同体。

1.3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模仿性,是企业品牌的内涵

在现代经济中,消费者选择某个企业的产品,某种程度上也是选择该企业的文化,表示他对某种文化的认同。美国盖洛普咨询公司通过研究发现,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有三大方面:一是顾客忠诚度的高低和忠诚群体的大小;二是员工忠诚度的高低和忠诚群体的大小;三是品牌影响度的高低和大小。而决定企业这三方面状况的正是企业文化。受欢迎的企业文化使企业赢得了客户,也就赢得了竞争

[1]。

2民营企业文化现状

2.1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优势

2.1.1竞争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

民营企业对市场机制作用十分敏感,由此形成了努力拼搏的动力,这种特性恰恰是国有企业所缺乏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国有企业不用奔跑就可以舒舒服服的活下去。企业奔跑的紧迫性远没有民营企业强烈。

2.1.2市场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

民营企业每时每刻都在观察市场。寻找空白地带。一旦发现,就立即调转船头。迅速赶到。更有意思的是,有些企业实际上先有市场,再有企业。它们是在发现市场空档后才成立的。强烈的市场意识使民营企业成为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主体[2]。

2.1.3创新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动力源泉。

做以前没有做过的事,做别人还没有做过的事。这往往是民营企业最想做的事,也是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技术上的不断追求,是民营企业的生命,也是民营企业成功的保证。

2.1.4效率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在一些电视剧中,民营企业家只是出入宾馆、酒楼。吃喝玩乐的人。其实,作为投资者,他们正承担着风险的压力。他们在追求每一个技术信息,在寻找每一个商机。竞争的压力使他们强迫自己把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2.1.5风险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风险,是指可能发生的蚀本。同时。高风险的背后也隐含着超出常规的机遇。因此,每个企业必须谨慎对待风险,同时又要勇于面对风险。国有企业往往不能处理好风险问题。一方面,他们敢于乱投资、乱贷款、乱担保,因为蚀本的钱有名无主;另一方面,他们大可不必没事找事去担风险,5%的利润足以使他们写出一个好的工作总结。民营介业与国有企业相反;一方面,300%的利润将唤起他们拼命的狂热;另一方面,6O%的失败机率足以使他们冷静旁观。

2.1.6人才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生命基础。

每一个企业都希望人才济济。然而,有人才不等于有人才意识。只有把人看作自己安身立命的基础。才是真正的人才意识。许多民营企业老总说过一句话:“只有留得住人才,才能留得住公司的技术风格

和产品信誉。”还有的民营企业在总结发展经验时说,成功=人才+机会+机制,三者缺一不可。在这个公式中,人才是成功的第一要素

2.1.7服务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在灵魂。

从商品到货币。被马克思称之为惊险的一跳。如果这一跳不能被用户需求的双手接住,那么,接住它的将是坚硬的岩石,这个问题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如果第一次跳跃失败,他们再也没有第二次试跳的机会。由于这些原因。民营企业更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他们总是想用户之想,急用户之急,千方百计地满足用户的需要。许多公司向用户的承诺是“我们会做得更好。”

2.2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2.1民营企业的价值观处于低层次、追求单一经济效益的状态。

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价值观的形成、传播与扩散处于被动状态,大多在被约束情况下进行。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精神和价值观、企业目标、企业形象、企业经营哲学、企业道德、企业制度、行为准则、企业容貌、作风礼仪等,它们处于不同的地位。其中,企业价值观是核心要素,影响和决定其他要素的形成和传播。这种基本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们的思维被动的去适应某些规章制度的约束。从而限制管理者和员工对文化的积极传播及对最高理念的追求。使企业文化的运行处存“为我”的状态。难以形成强力型的核心文化力,大大降低了整体企业文化的推动力。客观上抑制了物质生产力的提高[3]。

2.2.2民营企业文化的形成、发展与扩散

都具有一定的自发性,缺乏政治观指导。企业文化的形成、传播与扩散没有较好的建立在党的思想建设的基础上,未能形成正确的政治方向,导致企业文化基础薄弱。企业文化的形成、传播与扩散体现在思想建设和行为规范的全过程。由于这一过程的企业文化建设常常依赖企业家、管理者的思想信念,未能体现在党的思想建设中,使思想大多局限在传统的只顾企业利益的经济思考方面。而未从政治的高度来考虑国家或全社会的利益。从而使企业文化建设偏离了正确的方向,无法形成信仰支撑体系和文化传播体系,大大降低了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2.3缺乏统一完整的企业经营理念和

长期发展战略。企业文化的形成源──企业家文化仍然停留在传统阶段。未能自我形成理念、境界方面的根本革命,阻碍了企业文化向更高层次的飞跃。实践表明。企业家的理念和价值观决定着企业家文化的发展方向及所处的层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最关键的因素。然而,许多企业家的理念与价值观却只限于经济方面。如只有较低层次的经济理念、经济价值观,没能发展到高层次的政治理念和政治价值观等,就是说,未把围家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并努力为之奋斗[4]。

3民营企业文化发展建设的对策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主要是因为它的主体──人的价值观念的培养是一个微妙的心理过程。企业的整体──企业文化的主体,是由若干年龄、性格、气质及思想文化素质各异的个体成员组成的。要使如此众多复杂的个体成员形成共同认识、树立同一价值观,绝非一蹴而

就的事情,它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耐心细致的、全方位多环节的精雕细刻的塑造过程。目前,从总体上看,我们应当以讲求经营之道、培育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提高企业整体素质为主要内容,来加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

3.1提高企业家素质,发挥核心作用

民营企业家是民营企业的灵魂。一个民营企业怎样确定自己的企业文化,怎样提出自己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价值观念,主要取决于民营企业家的思想认识、知识水准等等。一句话,民营企业文化的产生最主要还是靠企业家的素质。当然,这里指的企业家素质不是一个人成为了董事长、总经理就随之而来的。[5]

3.2加强企业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企业文化的培育要靠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努力,员工的素质决定着企业文化的成败,而员工素质的提高又依赖于企业培训。企业培训是形成企业文化的重要手段。

现阶段,我国民营企业的培训主要从提高文化水平、普及科学技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三个方面着手,以提高民营企业员工的基本素质,这是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从我国民营企业目前的状况看,企业员工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因此,民营企业要有提高员工文化水平的紧迫感,通过切实可行的途径,采取诸如与晋级、评优挂钩等激励方法,鼓励文化水平低的员工循序渐进、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提高文化水平。还要在此基础上,对全体员工普及现代科学技术教育,并使之尽快运用于生产领域,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以促进产品品种的不断更新、质量的不断提高和产量的不断增加,推动企业生产力的发展。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民营企业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改变员工中存在的平均主义、安于现状、闭关自守等陈旧观念;抵制竭泽而渔、惟利是图、以次充好等不道德的行为;树立争创一流、优质高效、对用户高度负责、面向世界以及改革图强等新观念,并见诸于行动。

3.3讲求经营之道,提供优质服务

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一刻也离不开企业的经营、生产、建设、管理工作,必须讲求经营之道。讲求经营之道是指要确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经营指导思想、宗旨、目标的发展战略。要致力于全面提高民营企业整体素质和员工队伍的素质,要依靠并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为社会提供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这是社会主义民营企业的根本宗旨。经营中自觉做到义利并举,不能重利轻义,更不能见利忘义。

讲求经营之道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是以下五个方面:第一,遵循规律,开拓市场。讲求经营之道最关键的是按照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办事,积极地开拓市场。这就要求民营企业认真研究市场经济规律,密切关注市场的发展状况和趋势,遵循市场的客观规律,制定经营宗旨和发展战略,不断开拓本企业的经营领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第二,义利并举,质量优先。“义利并举,以义为先”是一条具有深刻辩证性的经营原则,它不但不会减少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还将产生重要的影响。“义利并举,以义为先”是民营企业必须坚持的一条正确的经营理念,是我国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而“义利并举,以义为先”的经营思想,关键要体现在“质量优先”的原则上,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去举义。第三,文化主导,育人为本。这是现代企业取得成功的一条重要的经营管理之道。美国、日本许多企业成功的经营之道就是注重育人。市场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的素质的竞争,民营企业应把培育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放到企业目标的首位。第四,科技兴企,重视人才。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新科学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目前发达国家已达60一70%,而我国只有20—30%[6]。因此,民营企业必须树立牢固的科技兴企、重视人才的经营思想,自觉挖掘运用科技成果,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才能不断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发展企业的规模和实力。第五,严格管理,刚柔相济。企业不可一日无制度,执行制度必须严格,但同时需要做好人的思想工作。民营企业只有寓情于法,寄法于情,才能形成严密的管理和良好的氛围,达到“刚柔相济”的良好效果。

3.4培育企业精神,加强团队建设

目前理论界对企业精神的理解是各种各样、莫衷一是的,比较流行的主要有群体意识说、价值心理说和精神总体说三种[7]。企业精神是一种民族精神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特殊反映,它能够把众多人的兴趣、目标、意志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一个反映,是指一个企业独特的传统、习惯、作风和价值观,是一种统一的意志或力量。

在民营企业精神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应着重把握以下几个环节:第一,立足企业实际,培育企业精神。社会主义民营企业精神的培育,必须从民营企业的实际出发,在考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的前提下,搞清本企业的实际,进而层层发动群众,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凝练、精心培养出既反映时代潮流,又体现企业特色的民营企业精神。第二,确立共同目标,激励企业精神。作为企业的共同目标,一方面要体现国家的总体利益,明确代表企业的集体利益,另一方面也要使每个员工感到其中包含了自己的利益。民营企业推行目标管理是形成民营企业精神的重要手段,它可使企业每个成员随时都体会到共同目标是国家、企业和个人利益之所在,而企业就是大家团结一致争取目标实现而为之奋斗的场所。第三,发挥典型作用,强化企业精神。企业中先进人物是整个企业客观存在的精神代表,他们能把企业客观存在的精神予以集中并使之升华,上升为企业精神。第四,提高员工的素质,优化企业精神。只有广大员工理解企业精神,接受企业精神,才能把企业精神变成为自觉的行动。第五,加强组织领导,升华企业精神。培养企业精神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民营企业各级组织必须加强领导,重视和发挥民营企业内各群众团体的作用,使之成为企业领导者联系群众、沟通上下关系的重要渠道。

3.5塑造良好形象,形成企业特色

所谓企业形象,就是社会公众和企业员工对企业的整体印象和评价。它是建立在两个重要的基础上的,一是在企业对社会和公众所做的贡献并为社会所认同的基础上,包括企业的标志、注册商标、产品设计、产品质量、装潢和广告等;二是在员工是否和企业荣辱与共、关心企业经营和效益、珍惜企业信誉的基础上。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一种十分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它是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它有助于企业占领销售市场;第二,它有助于激发企业员工的自豪感、荣誉感;第三,有助于和政府、社区及舆论界融洽关系;第四,有助于吸引人才。

优化我国民营企业形象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第一,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企业是靠产品打天下,顾客认识企业是从产品开始的。人们总是对, 那些产品质量好、售后服务好的企业感到满意,并产生好感。因此,要严格保证产品质量,一定要货真价实,不能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第二,信守企业的经营道德。我国民营企业必须信守社会主义经营道德,首先要讲信用、严守合同、言而有信、实事求是、不做虚假广告;其次要遵纪守法、公平竞争、合法赢利,不行贿受贿、遵守国家的各项法规;第三,积极参与公众活动,扩大企业的影响。企业形象的树立主要靠企业自身行为的优化,但也离不开企业与外界的交往。

我国民营企业形象的塑造除必须从以上三个途径着手外,还要讲究有效的策略与方法。第一,突出企业的个性。我国民营企业必须通过突出本企业特殊精神、文化色彩、管理方式来塑造企业形象。企业个性越突出,企业形象越鲜明。第二,善于模仿。有效的模仿是指向竞争对手或同行学习成功的政策、标准和实施的方法,它能够帮助企业快捷顺利地克服各种困难,摆脱困境,为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扫除各种障碍。第三,挖掘产品特色。企业要通过一系列实际行动使公众确信,只有该企业才能制造出这样的产品,发明这样先进的技术,这就使企业多少带有些神秘或崇高的色彩。第四,利用形象标志。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产品商标、企业标志或徽记,这是企业形象标志的体现。我国民营企业必须强化其标志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公众对企业、组织的印象,又能使员工产生认同感、责任感和自豪感。第五,善于通过广告活动宣传自己。一个良好企业形象的树立,要靠自己的产品和经营,企业要有真正的实力,仅有这点还不够,要使自己的形象在更多的公众中产生良好的影响,还必须十分注意用广告来宣传自己,通过广告来宣传企业的目标、宗旨和价值观,从总体上塑造企业形象[8]。

参考文献:

[1]文修, 浅谈建设企业文化对民营企业的重要性,新国学网,

[2] 胡石明.漫谈企业文化『M1.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

[3] 胡联奎.吕一林编译,企业文化的治理与改造『M1.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

[4] 邓明然,马全丽,建设以人为中心的企业文化Ⅲ.经营管理者,2002(2)

[5] 陈建萍.文化建设叩向老板定位[J].民营周刊,2001,16(4):135—138.

[6] 郝真.企业文化建设的运作[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65.

[7] 陈濯.中国企业文化建设[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5.18—19.

[8] 初志刚, 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长春大学学报,2005(15)

推荐第5篇: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与发展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与发展

一、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经营间的冲突

1.认识存在误区,企业文化未成为发展经营的助力

一是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外在形象。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将很多的时间花费在标语、口号、厂徽、厂旗、厂歌、厂服以及企业标识上,并没有将企业文化纳入企业生产经营的核心价值观中,深化到员工的思维、行为和工作中,不能有效地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二是在经济效益主导下的企业管理者往往认为企业文化过于务虚,是做表面文章。三是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思想政治工作。部分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一种思想灌输、说服、教育,主要划归宣传部门和工会。将二者混为一谈主要是对于企业文化内涵没有深入理解,没有将其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联系起来。四是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规章制度。很多管理者存在这样的错误理解,认为只要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培训员工学习、了解并严格落实,企业文化就大功告成。然而,企业的规章制度只是企业文化的制度保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方面,不能深层次地为企业发展经营提供智力支持。

2.家族化情感式文化,遏制企业发展经营

民营企业在成立、发展成长、扩张阶段,大多主要靠的是家族化情感式管理,家族化倾向的企业文化在民营企业成立和发展成长时期确确实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民营企业要想更加壮大、持久、稳定地发展,家族化情感式企业文化就逐渐显示出对企业发展经营的限制作用。一方面,民营企业家存在的个人英雄主义倾向,独断专行、专横跋扈、一切都是自己说了算,容易使企业文化没有后续力。一个人的意志和能力必然有限,企业的发展经营也必然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存在着家族情感式管理倾向,主要是指任人唯近、任人唯亲,雇佣意识显著增强,以人为本意识淡漠,主要依靠人治管理,缺乏激励机制创新。这将会导致优秀人才没有广阔天地,遏制住了企业发展经营。

3.照搬照抄的企业文化,脱离企业发展经营实际

每个企业的发展经营都有一定内、外部发展环境、发展阶段、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及策略,企业文化也将是在一定的背景下形成的独特价值观和独有管理模式。这也就说明,独具企业个性化特征的企业文化才能有效促进企业就发展经营。比如,美国企业的企业文化多数与追求个人发展为核心相联系,这就体现出自身独特性或独有性。然而,我国民营企业大多在建构企业文化时,就习惯于照抄照搬一些知名的或大型的企业的文化体系,脱离了企业自身发展经营的实际,也往往忽视了企业发展的周边环境,结果只能是“邯郸学步”。

4.一成不变的企业文化,禁锢企业的发展经营

很多民营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只要建立起来就可长治久安,不重视依据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文化进行改革、创新。企业文化的塑造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依据自身的发展经营阶段、发展经营目标、发展战略和策略,不断变化发展、改革和创新,使企业文化真正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推动企业的发展经营、成长壮大。

二、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促进发展经营的对策和途径

1.强化企业文化的正确认识,指导企业发展经营

就民营企业来说,企业家大多数是“白手起家”,从“小作坊”形式逐渐发展壮大,主要靠的是用经验来对企业进行管理,管理者的素质普遍较低。然而,他又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设计者和建设者,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中极大地体现出管理者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所以,民营企业的管理者迫切需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素质和科学管理能力,深刻理解企业文化的实质和内涵,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经营重要性的正确认识,进而促进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2.强化企业管理体制变革,适应企业发展经营迫切要求

重点要变革家族血缘文化,确立现代企业价值理念。民营企业逐渐成长以后,管理层次越来越多,管理规模越来越大,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家族化情感式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管理的需要,甚至阻碍了企业的发展经营。这时,企业管理就需要突破“人治”转向制度约束,引入市场和竞争机制。当家族人员不能胜任时,应该并敢于重用“外人”,摒弃专制模式的决策机制,转向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消除决策的风险,倡导尊重知识、尊重能力、尊重人才的现代企业文化,突破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以适应市场经济和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3.构建“学习型组织”,提升企业经营发展能力

民营企业要全面考虑企业内、外部环境,企业特点和个性,社会文化背景,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状况,审慎地确定企业愿景。同时,要构建“学习型组织”,要求并引导管理者和员工进行“第五项修炼”,改变“心智模式”,树立“共同愿景”,在内部形成“团结学习”的氛围,弱化个人意识,养成“团队精神”,克服企业文化建立中的“个人英雄主义”现象和文化“弱势群体”现象。积极构建全员参与、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这样企业文化才能不断创新和发展,企业发展经营能力才能进一步提升。

4.重塑民营企业形象,促进企业发展经营持续长久

当前,民营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与众不同、脱颖而出,企业形象就显得极为重要。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形象、信用形象、商誉形象等无形因素对企业发展经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甚至起决定性作用。一般民营企业因为自身特殊的发展模式,往往没有做好企业的品牌和塑造良好的形象,然而,企业形象一旦形成一般很难改变,不良形象很难消除,企业的发展经营也将停止或退步。要塑造或重塑企业形象促进企业发展经营的主要途径就是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使企业更加重产品质量、重产品服务、重企业信誉、重企业信用、重社会责任,在企业内、外部构建和创新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这样才能使企业发展经营持续长久。

推荐第6篇:民营企业文化建设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家做什么

世纪之交时,美国著名的《财富》杂志在扉页上写道:“没有强大的企业文化,没有卓越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哲学信仰,在高明的企业经营战略也无法成功。”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企业文化也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一、民营企业家与企业文化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民营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民营企业家门逐渐认识到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纷纷着手构建适合本企业的独特企业文化。

民营企业多是由民营企业家一手创办,精心培育而逐渐发展壮大的。民营企业家是民营企业日常运营与发展的核心、关键。他们掌握企业的各项资源和信息;他们立足于企业,关注社会,致力于各种资源的最有组合,推动企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文化本质上是企业家的文化,是优质企业家品质、才华、胆识等综合素质的扩展和放大;而优秀的企业文化又以其成功后的自信,激励和鞭策企业家组织和带领全体员工在“追求完美、追求卓越”的道路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形成一种以人文精神为动力的激励机制,使企业生机盎然,充满活力。企业文化的成功构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一、优秀的企业家,

二、优秀的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三、适宜的时机。在民营企业的文化构建过程中,企业员工作为一个整体处于主体地位,但是,也无庸置疑,民营企业驾驶企业文化构建过程中当然的第一主题。这是由民营企业家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正是由于民营企业家在企业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对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他们的率先垂范和倡导对企业文化的构建,对企业价值观念和企业精神的培育和形成起着决定的作用。

二、民营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起的重要作用

1、民营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设计师。

“一个组织的文化常常反映组织创始人的远见使命,因为创始人有着独创性的思想,所以他们对如何实施这些想法存在着倾向性,他们不为已有的习惯或意识所束缚。”民营企业规模小,数量多,每个企业由于其行业特点、地理位置、产品属性、企业发展所处阶段不同而各具特点,其企业文化建设必然不能搞一刀切,而应该各具特色。民营企业是民营企业家一手抚养长大的孩子,他们对自己的孩子了解最透彻,他们理应该也必须在企业文化的构建中充当且当好设计师,实现企业文化的准确定位。所以说,民营企业家不仅是经济专家,也是文化专家。他们的任务就是要设计或塑造科学的企业价值观,培育新精神,把文化融入企业,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即在全面客观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本企业的行业特点、历史、文化、经营内容和战略方针等诸要素,对企业内部现有文化基础和文化条件、企业外部文化环境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全面详细诊断,在此基础上对企业文化进行整体设计,精心概括提炼出本企业的理念,并将这些管理理念灌输和渗透到企业精神中,形成独具个性的适合本企业的特色企业文化。

2、民营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牧师。

企业家倡导的思想和经营理念只有扩展为企业的制度,而且必须渗透进员工的心灵,成为他们的追求才能成为企业的文化。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将少数人思想变群体的意识,把企业价值和经营理念内化为统一的企业行动。新企业文化形成概念模型后它不会主动扩散,企业员工也不会主动接受,原有的企业文化也不会自动瓦解。这一切都说明企业文化变革的艰难性。企业文化自身还具有极大的反弹阻力,变革需要巨大的权力推动,没有强大的推动力,变革不会发生。而企业文化只有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相结合,深入员工内心才能发挥并显现其巨大的文化力。因此民营企业家必须要做一名忠诚的牧师,不断地布道。一方面,重新构建企业文化层次,打破多等级企业文化界限,减少企业文化形成传播与扩散程序,缩短企业文化渗透流程,尽量缩短企业文化传播的时间,限定流程成本。另一方面,在企业文

化变革中,明确的表达基本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并始终不渝和满怀激情地向大家宣传,要具有传教士的精神,尽可能的利用与组织成员的每次接触、每一次会面等机会来表达和强化某种价值主题和理念。通过企业家和员工互动的方式促使员工把自身价值的体现与企业目标的实现相结合,把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理念内化融合,从而从内心深处主动地接受企业文化。美国微软公司的总裁比尔·盖茨先生无论多忙,每日都要为员工讲几次课。摩托罗拉等跨国公司在中国办的商学院开学时,公司老总都要过来讲课。而GE的杰克·韦尔奇则力推“洼坑”辩论。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向员工布道企业文化,使员工认同企业文化,在工作中,思想统一的按照企业的要求去做,从而形成企业的强大合力。

3、民营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象征者。

企业家不仅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塑造者、推动者,也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文化的象征或者说具体化身与体现。企业文化是旗手文化,民营企业家的知识、能力和品质等要素成为企业文化生产的原动力,决定企业文化的性质和风格并制约着企业文化的个性和发展。应对民营企业的新发展,企业家要自觉地进行理念革命,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等多方面原因,我国民营企业家的整体文化水平不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统计调查表明,2002年中国民营企业主群体中,获得硕士学位的企业主占3.2%,获得博士学位的企业主占0.5%。这种状况显然是难以与目前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相适应的。因此,民营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实施文化战略过程中,企业家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自觉地开展理念革命,从思想深处形成最高理念;其次,努力学习企业管理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把自己塑造成为真正的具有渊博知识、辨证思维、敏锐洞察力的企业家。只有如此,企业家才能以自觉的文化战略眼光,引导和创造一种文化,推动企业文化的构建、强化和变革,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层次。

三、注意事项

民营企业的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有一些关键点仍值得我们注意,避免发生这样状况发生。

1、企业家文化不直接等同于企业文化。

不能因为企业家在企业中处于核心地位,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做和率先垂范,就简单地把企业文化等同于民营企业家的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完善的,是所有企业人参与共建、互动的成果。企业人不仅包括企业家,也包括企业基层员工和各级管理者及企业利益相关者。企业文化可以有多种来源和构成,民营企业家的文化,企业家个人崇尚或极力倡导的价值观念和经营理念仅仅处于主导地位,并不能代表企业文化的全部。当然,我们并不否认民营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创建中的作用。

2、企业文化的动态适应性。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劳永逸,企业文化的建成并不等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全部。企业的内部环境和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都处在变化和发展中。过去曾经推动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现在已经不能完全,至少部分地不能适应企业当前的发展状况,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和瓶颈。这就决定民营企业文化必然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出相应的变革和调整,更好地适应环境,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民营企业家在这一变革和调整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敏锐洞察力,他们的创新力进取力,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文化的动态适应性,固步自封只会导致企业文化的僵化。

3、企业文化的相对独立性。

上面说到企业文化并不直接等同于民营企业家的文化。除此之外,民营企业的文化还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即相对于文化创建者而言,尤其是指企业文化建设中起主导作用的民营企业家,企业文化在形成后便遵循着自身的运行机制在企业中运行,较少地受企业家个人的主观意志的左右,具有独立运行能力和自我繁衍。不能因为民营企业家的离职或离去,企业

文化就失去生命力最终僵死。相反,他应该能够保证企业经营发展的连贯。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总裁猝死,但是企业的发展并没有出现人们预期的混乱,公司依旧有条不紊地运行。究其原因,很大地可以解释为爱立信中国优秀的具有相对独立性企业文化的保障。

推荐第7篇: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民营企业的管理现状

为了搞清我国民营企业的管理现状,为做大做强我国民营企业出谋献策,通过对我国民营企业管理现状及其竞争力的实地调研,我国民营企业在管理上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企业制度需要规范

1、是产权主体封闭,产权结构单一,产权界定不清晰。

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我国的民营企业也不甘示弱,纷纷开始进行企业改制。目前,许多民营企业已建立了股份制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合作制企业,使企业的组织形式更加符合市场发展的主流。然而,深入企业实际调查可以发现,我国许多民营企业在向现代企业制度过渡的进程中,由于业主或创业者担心影响其在企业中的控股地位,一般不愿意稀释股权,导致企业产权仍相对集中在家族成员或少数创业者手中,从而使股权主体相对封闭、产权结构相对集中的矛盾仍十分突出。

2、是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

改制后的我国民营企业大多相应地设立了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然而这种变革与其说是自身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自发行为,不如说是在发展进程中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选择,因而离真正意义上的公司治理机制也就相距甚远。由于实行家族式管理,企业创业者及少数主要成员往往既是企业的股东又是董事,同时兼任企业总经理或担任企业的主要领导职位,他们拥有对企业的所有权,同时也掌握企业的主要决策权,但又是企业主要决策的执行者。这种状况既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也很难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如笔者调查的民营企业中,不少企业其股东虽至少是在2人以上,但持股者不外乎还是以家族成员或少数至亲为主,所谓的董事会实际上主要是由父子、夫妻或兄弟姐妹及其它少数投资者组成。因此,企业的股东会往往就是董事会,而许多民营企业的董事会则形同虚设,未能真正成为企业的决策机构,常常是以业主的个人决策为主,并没有按照科学的决策程序进行,也未能运用现代的决策手段。企业的业主常同时身兼董事长、总经理的职务,使企业的决策权和执行权难以分开。有一些企业其董事长和总经理虽然是分设的,但往往都是由夫妻、父子或兄弟分别担任这两个职位,可能是出于对“外人” 的信任危机或难于寻觅到合适人选,因而不愿或未能引进职业经理人担任总经理一职。可见,许多民营企业即使改制了,但却没有真正做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这也意味着真正意义的相互制衡机制尚未形成。

3、是企业管理机制不健全。

管理一直是制约我国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的“软肋”。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由于受家族式管理的影响,在管理机制上往往以感觉、经验管理替代科学管理;以人情、亲情的信任关系替代制度约束;以家庭宗法、伦理规范替代经济规范;强调集权管理而忽略分权管理。因此,在许多民营企业中常常出现以下问题:其一是基础管理不扎实。许多民营企业没有建立完整规范、细致严密的基础管理制度,在计量、标准化、定额、信息化、规章制度及基础教育工作等方面都不够健全。有些企业虽然也建立了一些相应的管理制度,但却不重视制度的贯彻执行,在实施中不能做到依法行事、秉公办事,导致有令不行、执法不严、奖惩不公、亲疏有别,从而使企业的管理制度流于形式,成为一纸空文。其二是专业管理不规范。如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表现为任人唯亲现象严重,人才培养的机制不健全而过多地考虑从外部“挖人墙角”企业也未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财务管理方面表现为财务制度不健全甚至混乱;生产作业管理方面表现为质量控制、现场管理不够到位;营销管理方面表现为销售人员或业务员整体素质不高,加上“管不好”或“管不住”,尤其是销售人员的考核体系和激励体系不健全,从而影响企业市场的开拓和销售业绩的提升。

(二)经营能力尚待提高

1、是战略管理能力较弱。

近几年来,我国许多民营企业为了求发展,也开始逐步重视企业的战略管理,并制定了

相应的企业经营战略或战略规划。然而笔者深入实际分析发现,许多民营企业在战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仍较突出,首先是缺乏明确而长远的战略目标。许多民营企业在战略目标上往往比较短视或模糊,一般只考虑到企业近2-3年的战略目标,对企业5年、10年以后的战略发展考虑较少,或是目标模糊不清,基本形同虚设,靠“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算一步。其次,是缺乏科学的战略决策程序。在战略决策过程中,许多民营企业还未能对企业外部环境的机会、威胁和内部环境的优势、劣势进行综合分析,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手段和方法,依靠集体的智慧和经验做出正确的决策,更多的是在决策中靠业主的主观臆断或经验判断,凭着“大概”、“可能”、“估计”、“大致”等非理性判断做出重大决策,从而导致决策的质量低下甚至出现失误。再者是战略方案选择随意性大。许多民营企业在制定战略方案时是“跟着感觉走”,对方案的评价和选择较少考虑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和资源限制,甚至把多角化当作是种“时髦”,对自己不熟悉的经营领域未能加以深入调查和分析,看哪儿赚钱就往哪儿涌,结果往往可能由于盲目的跟进,导致企业的衰败和损失。

2、是无形资产价值偏低。

我国许多民营企业主要是以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从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民营企业较少,高科技型的民营企业更是凤毛麟角。近年来,面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态势,我国许多民营企业为扩大企业规模和增强企业实力,开始注重在厂房、设备等方面的投入,使企业的有形资产价值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也有部分民营企业开始重视创牌和技术创新,产品的技术含量也逐步开始提高。但是,我国不少民营企业对提升品牌、企业形象、专利技术或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的价值还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宣传力度也太小。因此,从总体上看,我国民营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偏低,表现为:一是技术开发能力较低,拥有的专利、专有技术少,主要靠技术模仿,导致产品的科技含量较低,市场竞争力不足;二是企业经营的品牌虽多但名牌较少。

(三)基础结构不够扎实

1、是高素质人才匮乏。

我国民营企业目前人力资源的素质整体较弱,尤其是高素质人才匮乏的问题仍比较突出。据调查,虽有部分民营企业的业主及其高层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并拥有一定的韬略和能力。但是,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的业主及高层管理者文化程度仍比较低,尤其是缺乏经营现代企业的专业知识不懂得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及方法。在创业初期,这些业主往往依靠自己的经验和勤劳使企业拥有了目前的业绩。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其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将越来越难适应现代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此外,部分民营企业虽开始重视引进职业化管理者,使“外人”在企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但是,许多民营企业在用人观念上仍比较滞后,看似“求贤若渴”实则却是“叶公好龙”。有的民营企业即使引进了一些有才华能力,懂经营管理的专业管理人才,但却往往认为“自家人”总比“外人”好,“熟人”总比“生人”强,尤其在关键岗位上,如财务、人事、仓储等,更担心外人染指。因此,在民营企业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引进的一些“能人”英雄无用武之地,而没有真才实学的“庸亲”却占据企业的重要岗位,加上对外来的专业人员在待遇方面等问题处理不当,或家族成员依靠自己在企业的特殊地位,在与外来专业人员的正确意见发生相左或冲突时,却往往占了上风,从而使引进的高素质人才感到难于融入企业的“亲缘圈”,正确的工作思路难以付诸于实施,个人的抱负得不到施展,无奈只好走为上策。这必然导致一流的人才很难长久留下,从而出现了许多民营企业“企盼人才、重视人才,又留不住人才”的怪圈。

2、是企业文化建设相对滞后。

在“亲缘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我国民营企业以及创业者,既从这种文化中汲取了养分,又受到这种文化的制约和束缚。因此,无论是企业的制度安排还是行为模式,都透出民

营企业特有的文化底蕴。笔者通过调查发现,部分民营企业的文化建设滞后,尤其是在人本管理等方面还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如员工对高层管理者提出的各种管理方案,较少有机会参与决策或讨论,往往习惯于服从,也不愿发表自己的意见。而管理者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也只是要求员工全盘接受,并强调严密监督和控制,可见员工参与沟通的意识较差,企业内部的交流被阻隔。有的民营企业业主还喜欢事必躬亲,事无巨细都管,不仅使自己陷入日常琐事而顾此失彼,而且使员工无所适从。此外,虽然有些民营企业也构建了企业文化体系,但文化建设基本停留在形式上,并没有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核心经营理念,也没有建立相应的企业制度和行为规范加以保障,从而减弱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向心力和凝聚力,难免“身在曹营心在汉”,难以真正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3、是管理组织协调力弱化。

受“家族式管理”影响的我国民营企业,其管理组织是辐射式的,即创业家长权力至上,以其为中心实行集权管理;以业主或少数近亲为主的核心成员组成企业的决策层,负责企业的重大决策;以远亲和朋友组成的管理层负责企业主要部门的管理运作;再往外递推就是企业的专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一般员工,由此组成一个亲疏远近的管理组织系统。这样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在民营企业的发展初期,能发挥亲缘、人情的作用,在企业内部形成亲和力及忠诚度,使全体成员自觉自愿地服从业主的权威,并为企业的发展同心协力。但随着企业完成了原始积累,需要进一步扩大规模和开拓市场,或向高科技产业发展,这种组织系统就会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桎梏。此外,许多民营企业的机构设置仍然是按照金字塔式的科层组织形式设置,以直线职能制为主,部分规模较大的改制企业则采用事业部制,但企业部门的设置不尽合理,从而导致企业部门职责含混不清,信息流通不通畅,越级管理现象频频发生,内部协调机制未能形成。加上民营企业在具体问题上过分重集权轻分权,从而造成整个企业上下沟通受阻,市场应变速度缓慢,员工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下降。

二、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思路

关于民营企业的发展,很多学者从外部环境的分析比较多,包括融资环境、制度环境、政策环境、法律环境等。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我国民营企业要做大做强,真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体,最根本的途径还是要从企业创新入手提高企业自身的整体素质与综合竞争力。为此,针对我国民营企业的管理现状,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思路

(一)企业制度创新

企业制度创新是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我国民营企业要克服家族式管理和经验管理带来的局限性,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实现企业制度创新:

1、产权制度创新。

在血缘、亲缘、地缘这“三缘”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国民营企业,要摆脱在“人治”基础上和“人缘”氛围下的经营模式,获得进一步的发展,首先必须通过企业产权的改造,实现企业产权的开放化及多元化。

2、治理机制创新。

我国民营企业在处理好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前提下,必须建立和完善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一要实现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监督层的权力分立,减少各层级之间的角色错位现象。二要使董事会真正成为企业战略决策的常设机构,并实现决策程序的制度化、规范化。三要处理好企业内部代理问题,通过制度规范和机制约束,实现对企业职业高层管理者的有效制衡,并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职业高层管理者经营企业的积极性。

3、管理模式创新。

在建立现代法人制度的前提下,我国民营企业必须形成和完善与之相匹配的现代管理机制,首先要改革“家族式管理”的经营模式,代之以现代的“人本管理”、“知识管理”的经营模式,使我国民营企业从传统的经验管理转变到科学管理、现代化管理的轨道上来。

为此,企业要构建现代管理的支持平台,一方面要规范基础管理,另一方面,要健全专业管理制度。此外,民营企业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推广应用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作为推动企业管理创新的有效工具。

(二)经营能力创新

企业经营能力的强弱将影响到企业未来的发展进程,决定企业的获利能力、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因此,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关键就是要迅速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

1、战略创新。

必须从战略目标出发,通过分析产业态势和自身竞争地位,用动态的观点寻求消费者的新需求、技术的新变化、经济社会变化产生的新商机,而后从长远着眼,通观全局地分析可能出现的新产业、新市场,从中选择具有发展前景和利润潜力的产业及市场,并运用市场细分,根据企业自身的实力选择所要进入的目标市场,进而实施企业新战略。

2、技术创新。

企业一方面要重视自身科技队伍的建设,力争提高企业的自主技术开发能力,以培育自己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并建立核心技术的保护机制和产品的国际认证,形成企业的技术壁垒。同时在产品设计、技术特征、产品形象、服务方式、销售方式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定位。另一方面可以灵活运用合作、联盟等方式,借助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其它企业的技术力量进行产品开发及创新。

3、营销创新。

首先要变革营销模式,在注重营销组合即产品、价格、分销、促销决策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考虑顾客的需求、估计满足顾客需求的成本、尽可能为顾客提供购买和使用的便利,并通过传递产品及企业的信息,与顾客建立良好的沟通。其次应实施品牌战略,通过狠抓产品质量、重视全程服务、丰富品牌文化内涵、加强品牌管理和宣传等创建企业自己的名牌,并靠名牌占领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击败竞争对手。

(三)基础结构创新

企业的经营活动离不开基础结构,包括企业的人力资本、企业文化、组织机制等的支持。因此,我国民营企业必须基础结构的创新

1、人力资本创新。

一是要提高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能力。我国民营企业家要带领企业再创辉煌,就应该树立创新创业精神,打破“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的守旧意识,对照自身的不足和差距,通过各种方法实现自我充电,强化自我修炼并超越自我,从而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带领企业走向未来。二是建立合理的用人机制。首先要转变用人观念,创建一个信任和尊重员工、培养和重用员工的机制和环境。其次要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大刀阔斧地“炒庸亲”、“用贤能”,按照市场选拔机制举贤纳才,并真正做到知人善任、合理授权,达到责权利的统一;做到一视同仁,以德为先,唯才是用。再者是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双管齐下:一方面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本薪酬体系,充分尊重人力资本的价值,使高层管理者及其员工的付出能得到合理的经济回报。另一方面注重通过表扬、尊重、提升、培训、参与、工作的丰富化等精神激励方式,使员工的精神和心理得到充分的满足,对企业产生认同感和忠诚度。

2、企业文化创新。

首先是确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对内尊重员工,通过追求共识 ,强调参与,广泛听取员工对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为员工创造一个无拘无束、沟通顺畅的工作环境。对外做到一切让顾客满意,通过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和快速优质的服务,千方百计地满足顾客的需求,并与顾客建立长期良好的关系,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其次是建立一套完整的行为规范。在企业运作的各环节,包括物料管理、质量控制、售后服务、生产运作、市场营销

等方面,都制定具体翔实的行为规范并真正成为员工的行动准则。再者是强调企业的文化识别。在建立企业理念识别、行为识别的基础上,运用形象性的标识加以表现和传播,以创造一个鲜明、独特的形象。

3、组织体制创新。

首先要注重组织结构的变革,实现组织系统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分权得当、沟通顺畅,从而能快速对市场做出反应,并充分发挥下属的潜能和积极性。今后要通过变革,使企业的组织结构逐步向扁平化、柔性化、团队化、网络化、虚拟化等方向转变。其次要建立组织学习机制。鼓励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相结合,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在企业内部形成以团队学习为主体,注重知识生成、交流、验证、更新的创新环境从而提高组织效率,赢得竞争优势。综上所述,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竞争中,我国的民营企业凭着“爱拼才会赢”的创造精神,敢想、敢拼、敢闯、敢赢,勇为天下先,在遭遇了各种挫折和经历了很多风雨后生存下来。展望未来我们相信,我国民营企业只要遵循市场规则,依靠科学管理,按照开拓、创新、求实、诚信、团结的精神,不屈不挠地继续努力,就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 1 ]陈祥槐 ,戚永红.民营企业的制度与管理创新 — — — 珠江三角洲部分民营企业的调研报告 [ J ].管理现代化 , 2002, (1) .

[ 2 ]吕政 ,郭朝先.我国民营企业的新发展 [ 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 2002, (1) .

[ 3 ]许经勇 ,张一力 ,张玲玲.温州民营企业体制演变轨迹剖析 [ J ].社会科学战线 , 2001,

(1) .

[ 4 ]李京文.新经济与中国企业创新之路 [ J ].现代财经 , 2000, (11) .

[ 5 ] Gary Hamel, C .K .Prahalad .Strategic .Flexibility— — —Managing in a Turbulent Envir onment[M ].JohnWiley & Sons L td ,

1998 .

[ 6 ] C.K .Prahalad, Gary Hamel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 porati on[ J ].Harvard Busine Review, 1990 .

推荐第8篇:泉州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泉州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黄身发

(泉州师范学院工商信息学院 福建 泉州 362000)

摘要:没有强大的企业文化,即价值观和哲学信仰,再高明的经营战略也无法成功,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发展的动力,行为的准则,成功的核心,随着企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越来越重视企业管理和竞争中的非经济因素与非技术因素,泉州民企的企业文化建设基本上处在一个初始阶段,有许多问题和发展障碍,泉州民企要发展,要转型升级,必须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

关键词:民企、企业文化、对策

引言

企业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管理科学理论丛林中分化出来的一个新理论。企业文化理论产生于美国,其实践却是在日本。进入20世纪70、80年代,尽管美国在技术设备、经济实力、人员素质等均超过日本,其竞争力却很难超过日本,日本不仅在汽车、照相机、光学仪器等方面从美国手中夺走了领先地位,甚至在钢铁、家用电器、信息、通信等方面也超过了美国。是什么力量使日本企业有如此强大的竞争力?是什么原因使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美国学术界在研究中逐渐意识到:日本之所以能在二战后的一片废墟中迅速发展起来,起主导作用和关键作用的是日本培养并充分利用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东方古老的儒家文化嫁接到日本企业)使日本很好的顺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在企业内部形成了巨大的凝聚力和强大的竞争力。美国《幸福》杂志载文说:“没有强大的企业文化,即价值观和哲学信仰,再高明的经营战略也无法成功。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发展的动力,行为的准则,成功的核心。”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托马斯·彼得斯和小罗伯特·沃特曼在《寻求优势》中说 :“一个伟大的组织能够长久生存下来,最主要的条件并非结构形式或管理技能,而是我们称之为信念的那种精神力量,以及这种信念对于组织的全体成员①所具有的感召力。”

一、企业文化研究的文献回顾

(一)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研究

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是当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相互交融的最新成果,学者们在这方

③面做的研究不少。 在企业文化对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方面,汪凤桂(2009)对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一致性机理分析表明,企业文化通过内部化为员工的行为理念,进而影响企业管理者和一般员工的行为能力,进而对竞争力的形成产生作用,降低企业交易成本。王德胜、④辛杰(2009) 认为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较强的内在关联性,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特征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契合度,指出企业文化水平的提高将会带来企业核心竞争能

⑾力的增加。陈光(2010)《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的实证研究证明我们企业的平均寿命是八年,民营企业平均寿命是3.5年,造成我们企业寿命如此之短的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绝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原因主要有研发能力底下,管理能力不高,产品质量问题多,战略定位不明确等。在培育和提升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对策时陈光提出打造独特的企业文化是重要的一环。

( 二)企业文化对绩效的影响研究

学者们对企业文化与绩效研究多是实证研究,内容包括了企业(组织)绩效、创新绩

⑩效等几个个方面。朱瑜等人(2007)以198家企业为研究对象,指出官僚型文化对结构资本具有显著正面影响,创新型文化和支持型文化对人力资本具有正面影响,而关系资本仅受

⑤到支持型文化影响; Niki Hynes(2009)用新的复杂关系建模方法研究企业文化、战略定位与企业绩效,发现企业文化对战略方向/经营绩效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刘志雄、张其仔⑨(2009)收集了321家上市公司的相关资料,对企业文化对公司绩效影响进行分析、检验和解释,发现企业文化对公司盈利水平均有显著的正影响,即与文化弱势企业相比,文化强势企业通常拥有较高资产回报率;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与成长性指标与公司盈利水平呈显

⑥著正相关关系。朱兵等人(2010)选择江苏、安徽、浙江三省182家高新科技企业作为实证研究对象,研究表明官僚型企业文化对企业创新绩效没有直接显著影响;支持型企业文化不仅对企业创新绩效有直接显著影响,而且还通过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分别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创新型企业文化对企业创新绩效有直接显著影响,同时还通过探索式学习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显著正向间接影响;组织学习包含的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均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显著正向直接影响。

(三)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梅强,孙旭雅(2010)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在前人对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相互影响的理论研究指导下,从三方面探讨了如何通过企业文化提升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路径,提出了凭借企业文化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绩效

⑧的相应对策。孙福田(2010)分析了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引导和企业安全生产运营的作用、对员工日常行为的约束和引导及对职工凝聚激励的作用,以及企业文化在企业人员招聘、人才培养与开发、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和留人方面的作用,强调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是不可分割的,人力资源管理要靠企业文化来指导,而人力资源管理反过来又丰富了企业文化的内涵。

二、泉州民企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一)泉州民企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现状

泉州民营企业受泉州地域文化的影响甚大,泉州文化以其商、活、拼、敢等特征,深刻影响了古往今来的泉州人,塑造了泉州人的性格气质,铸就了泉州民营企业家的敢于拼搏冒险的商业精神,泉州文化主要是由大陆文化与海洋文化复杂交织,相互兼容而成,是一种适应环境生存的文化。首先,泉州地区作为中国的“边陲”,地处沿海地区,远离中国政治中心,有比较大的自由空间形成自己具有地理特色的文化,加上在宋元时期辉煌的港口历史为其带来丰富的多元文化交流,这些都成为泉州形成海洋文化得天独厚的条件。其次,泉州地区文化中带有浓厚的中原文化印记,这主要缘于其在古代是一个移民社会,其民众大部分来自战乱的中原各地。这样一个内外兼容的文化,也就孕育了泉州地区自己的文化特点:

1、开拓的海洋精神,由于地处相对恶劣的自然环境,泉州人慢慢以海为田、贾贩四方,从海外贸易找出路,乃至漂洋过海开拓创业。这样也就养成了泉州人富于犯难冒险开拓进取的精神;

2、商业精神,泉州文化的重商精神,使泉州人普遍具有强烈的功利主义思想。在社会心理、民众心态与价值观念上,泉州人对于社会提供给人们的发家机会和个人如何抓住机会获得成功,表现了高度的重视;对于个人合法的行为而获得的钱财与社会赞誉这种“结果”,表现了倾心的赞赏。崇尚商贾是这一地区典型的社区心态;

3、“远儒”与“重儒”并存,“重儒”作为一种官方的、上层的文化出现,维护社会的即定秩序和推导社会的定向发展。然而中原文化在吸引了闽越先民某些文化要素和向海洋发展的文化基因,又在民间形成了“远儒”的传统。因此,在泉州地区,也就形成了泉州地区文化性格的自由、开放、叛逆性及包容性。

泉州民企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取得一些初步成效:

1、许多民营企业开始关注企业文化建设,从意识上重视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正面影响;

2、一些比较超前的民营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已经初见成效,比如九牧王的“长青林”,安踏的“安心创业、踏实做人、创百年品牌”理念、特步的“让运动与众不同”品牌理念等等;

3、在企业文化内涵建构方面,泉州部分民营企业也比较完善,以安踏为例,安踏的品牌口号——Keep Moving „;愿景----成为中国市场品牌美誉度和市场份额双第一的体育品牌;使命----将超越自我的体育精神融入每个人的生活(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体育用品和服务,倡导新健康生活模式);价值观----品牌至上(我们坚信品牌价值是经营决策的基准,是安踏人倾力维护的核心)、创新求变(我们从不惧怕变革的风险,预应前瞻的格局,以随需而变的创新,创造客户终身价值)、专注务实(我们秉持“精、细、实、严”的求真态度,致力与体育事业共成长)、诚信感恩(我们笃信诚实正直、信守承诺的处世原则,永怀感恩之心,善尽社会责任);安踏的企业精神----诚信自律即关注个人品德和修养的提炼,建立个人的诚信和企业的诚信,企业的发展有赖于我们的以诚相待,以真诚去推动行业的发展、以人为本即尊重个人,注重人才的有效整合,将人才的培训放在企业发展的守卫,为员工设计职业发展道路,让员工和企业共同提升、卓越服务即培养和宣导内部顾客的服务理念,无论面对顾客、客户、同事,我们都坚持提供超却期望的服务,坚持我为人人的理念、创新突破即勇于寻求改变和创造,不断挑战和突破自我,从经营管理、产品开发等各方面设定更高的目标,追求“每天都在进步”;安踏的品牌精髓----在运动中实现心中的渴望,反复练习,不言退缩,磨砺出真正的自我;安踏的经营理念----安心创业、脚踏实地、创百年安踏;安踏的管理理念----尊重制度、尊重同伴、坦诚沟通、注重实践;

4、凸现“创新为魂”的企业精神。泉州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艰苦奋斗历程。可以说,创新是民营企业文化与生俱来的特征。近年来,这一特征开始从自发变为自觉。恒安集团首席执行官许连捷说“诚信、拼搏、创新、奉献是恒安精神,是恒安企业文化的精髓,这是基于创业20年的总结”;

5、对于“品牌资本”的认识在逐步加强,认识到企业形象的重要性。安踏提出“安踏的经营理念是安心创业、踏实做人、创百年品牌”。民营企业还通过创办自己的企业内部报刊,来树立其形象。既有了自己的精神食粮,又起到扩大企业知名度的作用,可谓是一举两得。在七匹狼公司,“挑战人生、锐意进取”的狼族精神早已深入人心,在这里,狼文化正成为每个员工自我激励的精神动力,并外化为员工自我的人格特质。在品牌文化的引领下,这家服装界的品牌企业,多年保持了销售额年均30%的复合增长率,正在向百亿元销售目标挺进。眼下,打造一流的、适合自身长远发展的企业文化,已成为众多晋江民营企业的共识。这几年,七匹狼、安踏、劲霸等一批晋江品牌企业,高扬起了企业文化的旗帜,为闽企在国内外竞争中赢得了先机,成为福建发展的一②支先锋劲旅。

(二)泉州民企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问题

尽管泉州民企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总体上看,泉州民企企业文化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从目前来看,泉州民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以下一些问题:第一,企业文化建设虽然从“移植组装”开始向“自主开发”阶段迈进,但总的来说企业文化建设还处在“模仿”的阶段,而且企业文化建设的“昙花现象”比较普遍,企业文化建设多数属于摆设,作秀成分较多;第二,企业文化建设的“功利主义”较明显,许多民营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追求“高效率”,总想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实际上它们的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也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第三,对企业文化内涵的理解不够透彻,从而出现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管理并行的情况,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的价值观是贯穿在企业经营活动和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中的,并与企业环境变化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不能脱离企业管理;第四,企业文化建设的特色不够,凸显创新能力不足,泉州民企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没有自己企业的特色,有相当多企业在企业愿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使命等方面雷同情况比较严重,相比较国内外一些著名企业比如飞利浦的“让我们做得更好”、诺基亚的“科技以人为本” IBM的“IBM is service”、海尔的“真诚到永远” 等,同样属于日本文化,索尼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开拓创新,尼桑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顾客至上;同样属于美国文化,惠普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对市场和环境的适应性,IBM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尊重人、信任人,善于运用激励手段;第五,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企业由内而外产生的,而不是从企业外部强加的,泉州民营企业的文化大多数是“空降”的,凭空设计出一套文化方案强加在企业身上,这样的企业文化很肤浅,不能得到员工的广泛认同,员工认同企业文化才是真正的文化,在实际企业管理工作中,很多企业老板或负责人自己都不认同的东西,还要员工去执行,这样的企业文化很难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三)原因分析

泉州民营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产生这些问题主要是居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泉州民营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的重视与他们对企业文化的理解脱节,它们知道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但是大部分企业对企业文化内涵的理解比较浅薄,对企业文化的真正内涵是什么一知半解,对自己企业特性的把握不准,不知道自己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能使员工产生使命感和责任感,而且能激励员工积极的工作,使员工对未来充满憧憬,反之,会使员工产生消极,悲观厌世;第二,现代企业制度深受家族制的困扰,从而也影响到企业文化的建设,截至2012年泉州共有79家上市公司,这些企业或多或少都带有家族制度印记,不会把真正的权利放给员工,会给以他们更多的监督,这让员工感到没有归宿感、安全感,这样员工就缺乏进取心,没有动力与激情,企业精神缺失、严重缺少凝聚力的突出表现;第三,泉州民营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企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为主,产品的生命周期较短,加之企业的转型升级不够及时,创新不够,因而泉州民营企业的寿命较短,很难形成企业特色的产品文化和品牌文化,无法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昙花现象”也就不足为奇;第四,泉州民营企业缺少企业文化建设的专业人才,一则是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不重视,二则是投入不够,很难吸引到优秀的企业文化建设的专业人才,加之企业人才的流动性较大,泉州民营企业往往很难保持一支稳定的企业文化建设队伍。

三、泉州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实事求是地把握本企业的特性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由内而外逐步形成的,这种企业文化最能体现本企业的特性,是企业精神、经营哲学、道德规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企业文化的建设必须立足于本企业的特性,不可照搬乱套,世界上没有最好的和标准的企业文化,只有最适合自己生存和发展的企业文化。

(二)提升对企业文化内涵的理解

泉州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之所以还处在初始阶段,这与它们的先天不足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要加强学习,把企业建立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组织,经济学家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指出“从长远看,唯一能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你的企业文化的自身发展力比对手学习得更快。这是组织发展的源泉,任何人都想模仿你,在他们模仿时,你又超越他一大步了”。

(三)家族制的企业管理必须转型升级,强化以人为中心

文化应以人为载体,人是文化生成与承载的第一要素。企业文化中的人不仅仅是指企业家、管理者,也体现于企业的全体职工。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强调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和信任人。企业团体意识的形成,首先是企业的全体成员有共同的价值观念,有一致的奋斗目标,才能形成向心力,才能成为一个具有战斗力的整体。

(四)企业文化建设不能搞形式主义

企业文化属意识形态的范畴,要通过企业或职工的行为和外部形态表现出来,建设企业文化必须首先从职工的思想观念入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哲学思想,在此基础上形成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防止搞形式主义,言行不一,形式主义不仅不能建设好企业文化,而且是对企业文化概念的歪曲。企业文化的终极作用在于持续提升企业的经营业绩,形式主义的企业文化是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效果的。

(五)企业文化建设不可不可急功近利,须循序渐进,勇于创新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少则几十年,多则几百年,当今世界上的长寿企业往往都是具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全球500强的企业平均寿命是40-50岁,民营企业的寿命比较短,要让企业长期生存下去,就必须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这就需要企业的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品牌创新等等,创新恰恰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之一。

参考文献:

[1]吕振奎:泉州民营经济发展专题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3):319-338.[2]彭松建:民营经济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8,(11):297-337.[3] 汪凤桂.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一致性机理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9,(20):157-159.

[4] 王德胜,辛杰.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9,(12):126-128. [5] Niki Hynes.Corporate culture, strategic orientation, and busine performance: New approaches to modeling complex relationships [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2009,(76):644-651.

[6] 朱兵,王文平,王为东,张廷龙.企业文化、组织学习对创新绩 效的影响[J].软科学,2010,24(1):65-69.

[7] 梅强,孙旭雅.企业文化提升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的路径 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15):125-128. [8] 闫庆收,孙福田.浅谈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5):130-131.

[9] 刘志雄,张其仔.企业文化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J].财经问题研究,2009,(2):108-112.

[10]朱瑜,王雁飞,蓝海林.企业文化、智力资本与组织绩效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5):952-958.

[11]陈光.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J].现代商业,2010,(10):120-121. 本论文是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建设重点项目B054及泉州市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度规划课题“泉州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中企业文化建设升级研究”(课题代号:2012W23)的系列论文之一。

作者简介:黄身发(1969-)男,福建泉州 经济学硕士,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和中小企业研究 邮编: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温陵北路盛达花园1#-515, 0595-22856579

Quanzhou\'s private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 TSBIT OF Quanzhou teacher college Shenfa-Huang Abstract: Without a strong corporate culture, which values and philosophical beliefs, and wise management strategy can not succeed, the enterprise culture is the basis for enterprise survival, development power, behavior criterion, the core of the succe, with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among enterprises,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enterprise management and the competition of the non economic factors and non technical factors, Quanzhou private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 basically in an initial stage,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and obstacl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s in Quanzhou Province, to develop, to upgrade,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culture.Key words: Private enterprise, corporate culture, strategy

推荐第9篇:民营企业文化建设问题及其对策3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问题及其对策

中共泰州市委党校叶帆

摘要:当前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虽已取得很大进展,但仍存在重视和投入不足、重形式忽略内涵、强调老板文化忽视职业化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失调等问题。提升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水平,需要从民营企业领导者、企业文化建设考核评价机制、建设富有个性的企业文化、企业制度构建等角度加以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民营企业、企业文化、现状、问题、对策

一、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文化建设投入总量不足

从目前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投入程度以及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视程度比较,民营企业文化在几种类型的企业文化中是最弱的。国有企业向来重视思想教育工作,加上近年来中央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总体规模及其重视程度有了很大提高,而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因为母公司的管理模式较成熟,对企业文化建设相对也比较成熟,因此总体是比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要更加重视。民营企业中除少数大型民营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很重视外,大部分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可能连企业文化是什么都不知道,更加不要说是加大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投入了。

2、片面注重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内涵

在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内涵,结果导致盲目效仿,形式化严重。例如,一些企业看到别的企业搞企业文化发展了,就跟着效仿,误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创造特色环境,在没有充分考虑客观情况、自身特点、决策层缺乏统一认识的情况下,盲目导入CI(企业形象)系统。虽然外观统一色调、统一标识,服装款式协调一致但对企业的理念不能真正达成共识,使企业文化流于形式。

3、缺乏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

目前,中小民营企业对员工的绩效评估主要是基于企业既定的目标、任务下所完成的工作量来衡量的,其方式多为员工对上司命令的执行和服从,其标志主要是即时的工作效率。由于缺乏较为完备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和操作规程,难以依据科学的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激励,不利于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潜能,也不利于员工积极参与管理。而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观点是:建立一种有效的管理机制以最大限度地获取人才、培养人才、发挥人才的潜质。人力资源管理强调与员工的交流,重视公司文化和凝聚力,培养员工对公司的责任和认同感。目前我国的许多民营企业对这一观念的理解仍然停留在事务性管理层面,以组织、协调、控制、监督人与事的关系为职责,谋求人与事相宜为目标,以事为中心,要求人去适应事,强调使用而轻视培育,将人视为成本,算人头账,而不算人力资本账,使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

4、过分强调老板文化,忽视职业化文化

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有一个悖论,就是企业文化是不是等同于老板文化?从理论上分析,企业家精神主导一个企业文化的主要性格,但它不能简单等同于企业文化,因为企业文化是一个群体概念,而企业家精神是一个个体概念,两者之间不是简单的算术问题。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之所以会出现这个问题,关键是大部分中国企业管理模式处于人治阶段,企业家

决定了企业的主要管理模式,法治或者说是制度建设停留在原始阶段,因此出现个人精神等于集体精神的现状。例如中小民营企业的创业者最初形成的就是老板文化或老板意识,老板意识的核心是成功感或成就感。这也是老板们普遍存在的心态。老板意识的最大局限,就是蕴含其中的霸气和土气。霸气者,就是唯我独尊的傲气。“我是老板,我怕谁!”一切都是老板说了算,这就势必失去对企业员工的亲和力,造成两者之间的思想屏障。所谓土气,主要是囿于本土观念,坐井观天,往往缺失科学的理性。

5、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失调

我国民营企业在由以前的人治管理向法治管理转变过程中,通常会有以下两大倾向:一是过度强调制度建设而导致机制疆化;二是过度强化人性管理而导致组织失控。过度强化制度建设的企业一般认为,西方的管理模式之所以成功,是他们什么都通过制度来管理,通过宠大的制度体系来管人,所以人的因素在管理当中占较少比例。因此单纯地复制西方管理模式,忽略了中国民营企业管理平台与西方成熟企业管理平台之间的差距,过早将西方管理制度复制到企业管理中产生了管理不适应。而过度强化人性管理的企业则过分强调中国文化的特殊性而经常给自己找理由,认为中国式管理是以中庸文化为主,以灵活善变的中国人特性为基础,以老板驾驭人的权谋能力为荣,导致制度管理流于形式,甚至出现公司政治主导的文化管理模式。

三、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1、民营企业领导者要转变观念,提升意识

首先,要转变观念。企业是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法人实体,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为目的,是市场经济基本要素,同时又是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的载体。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文化形式,反映着企业的物质经济活动。企业经营活动和文化建设是一个矛盾体中不同的两个方面,互为依存促进,不可偏废,缺一不可。那种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文化建设的想法和做法是极端错误的,这样的企业也是没有生命力的。其次,要提升文化意识。企业领导者必须做到摈弃老板意识,强化责任意识,培育企业家精神。实现从老板意识、经理意识,到企业家意识、企业家精神的不断推进和提升。应该懂经营、善管理,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才能,有远见卓识、开拓创新,具有优秀品格和良好风范聚合而成的亲和力,并把自己的个性魅力、本企业独具的文化理念与氛围融入民族和国家意志,这就是企业家精神,是企业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民营企业走向成熟、发展壮大的不竭源泉。

2、以人为本,激发企业和谐发展的内动力

在民营企业员工中努力形成一个共同的目的,把企业建设成为一个和谐大家庭,员工与员工、员工与领导、员工与企业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一是企业与员工的利益融为一体,员工的需要与企业的经营目标一致,员工有归属感,主人翁意识强,关心企业的发展。二是和谐的干群关系,一方面领导不仅关心下属的工作,而且还关心下属的生活、学习和身体健康,并敢为下属承担责任;另一方面企业员工主动为领导分忧,创造性地完成领导交给的工作。三是员工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民营企业应不断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对于员工提交的提案,企业管理层应认真研究讨论,对有条件解决的,及时解决;对目前不具备解决条件的,要制定计划,逐步解决。不断增强企业管理的透明度,使员工深深感到企业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公司的工作都以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把员工的利益、企业的荣誉和发展目标统一起来。

3、建设富有个性的企业文化

建设企业文化要突出企业自身特点。一是企业所在的行业。行业决定了企业产品的差异、设备和工作环境的差异、消费领域的差异、管理方式和方法的差异,这种差异是企业文化个性化建设的依据。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善于发现和抓住这种区别和它们的差异性,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二是企业的历史沿革。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史都存在不同的发展历程。因此,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善于发现和挖掘蕴藏在企业中的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精华的东西、有特点的东西,进行整合、塑造。三是企业生产的产品。在生产相同产品的主业中进行企业文化的个性化建设存在很大的难度,而且这样的企业在企业的总数中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容易雷同。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围绕自己的品牌进行,要发现自己品牌的特点和优势,找到与其他品牌的差异性。产品是品牌的核心,但不是品牌全部,所以,现在的产品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产品了,而是已经延伸到了包装和售后服务等要素的层面上。因此要善于找到自己在这些方面比别人有优势的地方,这是企业文化个性化建设的核心。

4、将企业文化的要求融入到员工的考核与评价中去

优秀的企业文化能给员工带来和谐、富有激情的工作生活环境,能使员工产生较强烈的内在需要,产生较高的期望目标,产生较大的动力,促使员工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提高自己的劳动生产率,从而改善工作行为,向自己的期望目标努力,这无论是对组织、还是对个人均是有益的。首先,要成立专门的负责机构,在对本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文化建设计划,使企业文化建设系统化、规范化、特色化,并保证足够的资金支持。其次,要加强宣传教育,使学习观念深入人心,并将这些观念付诸行动,如举办培训班、经验交流会等,使全员都投入到学习中去,对于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出色的,要予以奖励,并树立其模范形象。最后,还要围绕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员工行为,使员工知道什么是合理的,什么是应该做的、值得赞扬的。同时,注意发挥舆论监督、人际关系等非正式规范的约束作用。逐步形成推崇学习的文化氛围。

5、加快向企业制度转变,形成更高层次的企业文化

家族式管理具有权责统

一、自主管理、运作灵活、效率较高的优点,是民营企业创业初期的最佳模式,在民营企业发展的初期产生过极大的效率,有其产生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但这种管理不规范,随意性强,在企业规模较小时,企业主凭个人或家族成员的经验,企业反应迅速,能适应市场多变的需要,但当企业规模扩大后,由于企业主精力、能力所限,往往会造成管理上的混乱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就会显得力不从心。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尤其是对于具备一定规模的大中型民营企业。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企业制度有着一极为严格的规章制度,属硬性管理,企业文化是一种软性管理,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保证企业健康地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要求对原有企业文化进行改造,使民营企业变家族管理为社会管理,变任人唯亲为任人唯贤,建立起层次更高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潘红梅.民营企业的文化建设[J].企业经济,2010(1).

[2]程光德.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刍议[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9(6).

推荐第10篇:浅析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浅析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摘 要 要使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加强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这是因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最高信念、是企业的经营哲学、是企业的规章制度、是企业的内在灵魂、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基础。所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民营企业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民营企业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

1 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1.1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优势

(1)竞争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民营企业对市场机制作用十分敏感,由此形成了努力拼搏的动力,这种特性恰恰是国有企业所缺乏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国有企业不用奔跑就可以舒舒服服的活下去,企业奔跑的紧迫性远没有民营企业强烈。

(2)市场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民营企业每时每刻都在观察市场,寻找空白地带,一旦发现,就立即调转船头,迅速赶到。更有意思的是,有些企业实际上先有市场,再有企业,它们是在发现市场空档后才成立的。强烈的市场意识使民营企业成为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主体。

(3)创新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动力源泉。做以前没有做过的事,做别人还没有做过的事,这往往是民营企业最想做的事,也是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技术上的不断追求,是民营企业的生命,也是民营企业成功的保证。

(4)效率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在一些电视剧中,民营企业家只是出入宾馆、酒楼,吃喝玩乐的人。其实,作为投资者,他们正承担着风险的压力。他们在追求每一个技术信息,在寻找每一个商机。竞争的压力使他们强迫自己把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5)风险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风险,是指可能发生的蚀本。同时,高风险的背后也隐含着超出常规的机遇。因此,每个企业必须谨慎对待风险,同时又要勇于面对风险。国有企业往往不能处理好风险问题。一方面,他们敢于乱投资、乱贷款、乱担保,因为蚀本的钱有名无主;另一方面,他们大可不必没事找事去担风险,5%的利润足以使他们写出一个好的工作总结。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相反,一方面,300%的利润将唤起他们拼命的狂热;另一方面,60%的失败机率足以使他们冷静旁观。

(6)人才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生命基础。每一个企业都希望人才济济。然而,有人才不等于有人才意识。只有把人看作自己安身立命的基础,才是真正的人才意识。许多民营企业老总说过一句话:“只有留得住人才,才能留得住公司的技术风格和产品信誉。”还有的民营企业在总结发展经验时说,成功=人才+机会+机制,三者缺一不可。在这个公式中,人才是成功的第一要素。

(7)服务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在灵魂。从商品到货币,被马克思称之为惊险的一跳。如果这一跳不能被用户需求的双手接住,那么,接住它的将是坚硬的岩石,这个问题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如果第一次跳跃失败,他们再也没有第二次试跳的机会。由于这些原因,民营企业更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他们总是想用户之想,急用户之急,千方百计地满足用户的需要。许多公司向用户的承诺是“我们会做得更好。”

1.2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民营企业的价值观处于低层次、追求单一经济效益的状态。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价值观的形成、传播与扩散处于被动状态,大多在被约束情况下进行。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精神和价值观、企业目标、企业形象、企业经营哲学、企业道德、企业制度、行为准则、企业容貌、作风礼仪等,它们处于不同的地位。其中,企业价值观是核心要素,影响和决定其他要素的形成和传播。这种基本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们的思维被动的去适应某些规章制度的约束,从而限制管理者和员工对文化的积极传播及对最高理念的追求,使企业文化的运行处在“为我”的状态,难以形成强力型的核心文化力,大大降低了整体企业文化的推动力,客观上抑制了物质生产力的提高。

(2)民营企业文化的形成、发展与扩散都具有一定的自发性,缺乏政治观指导。企业文化的形成、传播与扩散没有较好的建立在党的思想建设的基础上,未能形成正确的政治方向,导致企业文化基础薄弱。企业文化的形成、传播与扩散体现在思想建设和行为规范的全过程。由于这一过程的企业文化建设常常依赖企业家、管理者的思想信念,未能体现在党的思想建设中,使思想大多局限在传统的只顾企业利益的经济思考方面,而未从政治的高度来考虑国家或全社会的利益,从而使企业文化建设偏离了正确的方向,无法形成信仰支撑体系和文化传播体系,大大降低了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缺乏统一完整的企业经营理念和长期发展战略。企业文化的形成源——企业家文化仍然停留在传统阶段,未能自我形成理念、境界方面的根本革命,阻碍了企业文化向更高层次的飞跃。实践表明,企业家的理念和价值观决定着企业家文化的发展方向及所处的层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最关键的因素。然而,许多企业家的理念与价值观却只限于经济方面。如只有较低层次的经济理念、经济价值观,没能发展到高层次的政治理念和政治价值观等,就是说,未把国家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并努力为之奋斗。

2 加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举措

2.1 全面提高企业家素质,塑造企业家文化

(1)企业家人格的提升。企业家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陶冶自己的情操,形成崇高的品格、宽阔的胸襟,真正从单纯追求利润转变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的企业家。

(2)企业家素质的提高。企业家要从多方面吸收知识营养,善于总结经验,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开拓视野,驾驭不断成长的企业,才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3)企业家要自觉进行理念改革,重塑高层次的核心价值观。企业家的价值观是核心价值观,决定着企业价值观的形成和作用的大小,也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龙头,应摆到最重要的位置上。而企业家要树立核心价值观,就应从思想深处形成最高理念,自觉开展理念革命,实现由经营理念到政治理念乃至最高理念的飞跃。

2.2 提炼独具特色的企业价值观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

一个民营企业在提炼价值观时,应考虑下列因素:

(1)企业性质。民营企业文化因企业性质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个体企业与私营企业不一样,工业企业与商业企业不一样。因此,一个民营企业首先要根据本身的性质选择适当的价值标准。例如工厂可以从产品出发树立“向社会提供最优产品”的价值标准,商场则可以根据本身经营特点提倡“顾客至上,一切为顾客服务”的价值标准,实际上这就是制定企业的最高经营目标。

(2)企业的成员及其构成。不同类型的人以及他们的组合方式都会影响企业文化的形成。每一个人在进入企业成为企业一员以前,大体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个人的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是相容、互补或是互斥,这些关系错综复杂,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价值观能否为每一个成员所接受。

(3)企业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民族文化、法律等方面,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企业成员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如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气氛会影响成员对企业的关心程度与一体感,社会传统文化对人们改变旧观念、接受新的价值观念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影响。

总之,只有在认真分析研究各种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才能确立既体现企业特色,又为全体企业成员和社会接受的价值观。

2.3 创立最具激励机制的企业精神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平台

企业精神的提炼,实际上就是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取得成效的过程,创立和提炼它,也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企业精神的形成,不仅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需要我们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不断地利用各种途径进行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心理培育,同时要反复地进行审视、分析和总结,并在实践中及时提炼出其中的优秀部分,几经反复后,再用最简单概括的语言,总结出其中的精华,由此形成企业意识中最具激励的东西——企业精神。不难看到,企业精神的创立,实际上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结出的硕果。因此,要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促成企业精神的形成和创立。创立企业精神,不是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标,而是利用企业精神激发员工的热情,形成更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工作合力,继而又炼出更新的精神成果,不断推进两个文明的建设。

2.4 确立高标准的企业道德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培育企业道德,这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企业道德是企业员工的重要行为规范。道德对行为的软约束与厂规厂纪对行为的硬管理相配合,不但可以弥补硬管理难以面面俱到的局限,而且能够使员工的行为自觉地指向企业目标的实际。同时,企业道德还必须依赖于一定的利益基础,否则就会流于空谈。浙江十大发明企业家之一的祝强,企业在如日中天时后院起火,原任公司副总经理、自以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妻舅,以资产分割为由,将祝强推上被告席。红极一时的广东“太阳神”在鼎盛之日,“兄弟都成了对手”,它今天的竞争对手之中,相当一部分就是以前的“旧部”。这些现象不仅造就了企业营运的混乱、资产的流失、规模的削损、人才的流失,而且对企业道德带来灾难性打击,最终直接影响企业形象、企业竞争力和凝聚力。

2.5 树立良好企业形象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要求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努力为之服务,这是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企业形象是一个综合概念,一般认为包括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又称CI。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形象,并把它作为发展企业的战略措施,却并非易事。为此,企业必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尽力推销自己,刻意地建立有特色的营销文化和企业识别系统,这就最容易涉及到法制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问题。企业形象要在社会中保持长久不衰,其内在保证是观念和行为的崭新、超前。

但是,有些民营企业错误的理解了“崭新”和“超前”的含义,于是乎广告成了王婆卖瓜、猫的名片画成了虎、产品成了他人专利的复制、售后服务成了推销的幌子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关键就在于经营指导思想不明,缺乏法制规范意识和职业道德,玷污了他们的企业形象。

应当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企业形象,在社会中应表现为对社会的真挚热忱和对自己蓬勃发展的信念,必须通过一系列的道德规范、管理规范、工作标准来实行,为此没有思想政治工作的紧密配合是不行的。只有通过对职工进行“四德”教育,提高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水平,加强他们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让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这样,企业树立的形象才会在社会形成“信任感”、“可靠感”、“美誉感”,良好的形象才更具有持久性。

2.6 提高职工素质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要从提高职工素质抓起,这与培养“四有”新人是一致的。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和职工素质之间是一种“大厦”与“基石”的关系。职工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企业文化的兴衰,良好的企业文化反过来又可以陶冶职工情操。因此,提高职工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等,是现代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而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造就新一代“四有”新人,这与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是一致的,因此,必须坚持不懈的以马克思主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职工,在实践中造就和培养一批得力能干的企业发展生力军,让企业涌现出一批具有崭新面貌的“公司人”、“形象人”,促进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内部、在全社会都形成一种新的风范。

参考文献

1 胡石明.漫谈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

2 胡联奎,吕一林编译.企业文化的治理与改造[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

3 邓明然,马全丽.建设以人为中心的企业文化[J].经营管理者,2002(2)

第11篇: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对策

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对策

我县22.7万人口,有17.5万在农村,占77%。搞好农村文化建设,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对于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县委县政府要求,到**等地对农村文化建设等进行蹲点调研,对如何进行农村文化建设作了一些思考。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农村文化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群众文化不断丰富,全民健身活动日益增强,文化古迹得到有效保护,文化市场健康发展,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再上台阶。但是从总体来讲,我县农村的文化建设仍然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文化基础设施的薄弱与我县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

一、当前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一)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欠缺。我县二十个乡镇文化站只有7个乡镇有文化中心,占总数的35%,还有13个乡镇文化站属“有站无舍”,“一人一桌”的现象较为普遍,即使有文化活动中心的7个乡镇,文化站内配臵设施的建设也很薄弱,仅有部分图书、乒乓球桌和少量的棋牌,而且图书大多是旧书,课本和政治书籍。村级文化设施则更加缺乏,全县395个行政村,目前尚有阵地、有设施有活动的村文化室不到60个。县城的文化基础设施比农村稍好,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县文化馆“有馆无舍”,图书馆陈旧偏僻,博物馆尚在规划图纸上,对农村的幅射作用不大。

(二)文化工作开展难。近年来,全县文化事业经费虽然有所增加,但除人员经费中增资因素外,业务经费总体增幅不大,与其他行业相比相差较大。乡镇文化站专项经费更为困难,除了人员经费外,平均每个乡镇文化站业务经费只有

一、两千元。经费的严重不足,造成了文化活动难以开展,文化器材得不到更新、添臵,导致文化站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一年到头冷冷清清,只有在节日时开展一些拔河、下棋、打球之类活动,热闹一两天,文化阵地和活动的示范、幅射作用基本丧失。村级文化室则因村级经济基础的薄弱,难以维持其生存。

(三)农村文化队伍素质滑坡。全县文化干部队伍年龄老化、知识退化现象非常严重。近几年来,由于受到体制、编制、职称等因素的制约,人才的调动和引进十分困难,全县文化员队伍几乎没有新增人员,专业干部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现象非常突出。全县32名乡镇文化员中35岁以下的只有9人,大部分的文化站干部都已经是中年人甚至是老年人。同时由于经费困难,县文化局多年来很少或者说几乎没有组织过对乡镇文化干部进行必业务培训学习,既走不出去,也请不进来,成了井底之蛙,看不见先进的方法、学不到先进的经验、掌握不了先进的手段,业务水平得不到提高,吃老本的现象普遍存在,使文化干部队伍素质滑坡。随着农村文艺骨干“进城打工”、“外出发展”,农村中留下的大多是老、弱、妇、孺,文化站开展活动缺少了生力军和热心人。大多数文化站演出活动都只是少儿或老年文艺演出,缺乏年轻人的参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一些文艺骨干也缺乏了以往的热情和积极性,讲究劳动报酬,给缺少经费的乡镇文化站组织活动带来了新的难题。

(四)文化员不能专职专用。当前乡镇文化站缺乏必要的独立性,主要是多头管理职责不清,文化工作只是文化员的附带工作。除王村口镇外,其它乡镇普遍存在乡镇中心工作与文化业务工作相冲突,以至文化员被乡镇聘用作驻村干部,主要精力用于搞农村工作,而抓文化工作的精力却相对较少。

二、产生原因分析

一是对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思想认识不高。近年来,党中央、省委、市委都十分重视农村文化工作,县委也提出了建设文化名县的宏伟目标。但是,由于前几年我们一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为经济工作是硬指标,文化工作是软任务,一些基层领导往往认为文化工作就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重经济、轻文化的现象十分普遍。忽视了文化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长期冷落了文化。有的地方长期没有文化事业的发展规划。有的从不研究文化工作,更谈不上有布臵、有检查、有落实。有的为了应付检查搞弄虚作假。有的不懂得寓教于乐,以文化的形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从全县的情况看,对文化工作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较为突出,缺乏普及意识,往往把握不住工作方向,把主要的财力、人力都放到县城,淡忘了农村这个主阵地和农民这个主群体

二是经费不足,农村文化设施落后。改革开放以来,省政府就规定,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不能低于财政支出的2%,并要求每年增加幅度不低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由于我县财力有限,县财政和乡镇都非常困难,虽然近几年对文化投入非常大,但大部分资金都是人员工资和**文化专项资金,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还是严重不足。再加上一些

地方的领导,不能正确处理文化的投入产出关系,总认为在文化上投入只会赔钱,不能赚钱,得不偿失。看不到文化所产生的巨大社会效益和不可估价的间接经济效益,舍不得在文化事业的发展和设施的建设上大投入。而是修修补补、拼拼凑凑,文化设施建设与当地的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甚至相形见拙,以致年复一年,“山河依旧”“面貌如故”。

三是文化员队伍素质不强,工作热情不高。由于队伍老化,知识老化,引进人才少、学习培训少,文化干部队伍的业务素质呈逐步下降趋势。加上多年来有些地方的领导对文化工作的冷落和文化经济政策的落实不力,难免使文化干部“心寒意冷”,事业心和工作热情逐步减退。文化干部队伍由于自身条件不足,文化基础不扎实,知识面不宽,总体水平不高,真正具有真才实学成为业务骨干,能够在工作中独挡一面,做出成绩的为数不多。一些年轻的农村文化干部自进入文化站就因为文化部门缺乏组织培训学习,素质水平难以提高,加上不能专干专用,工作目标不明确,很少开展文化工作。文化站不能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中心、辅导中心、示范中心。由于队伍素质不强,工作无力,导致在社会上的无位。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农村文化工作势必严重滑坡。

三、解决对策

(一)纳入考核体系,提高思想认识。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农村文化建设在新时期的重大作用;要充分认识加强文化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重要作用。建立乡镇、部门文化工作目标责任制和文化工作实绩量化考核制,并提高考核分数比值。要把抓好文化名县、山花工程和民族民间

艺术保护工程建设;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的建设;提高村文化室、图书室的普及率;农民定期参加文化活动和观赏艺术表演、观看电影;提高文化娱乐支出中生活支出的比例,改善农民文化生活质量等项目以量化指标的形式列入政府职能部门、乡镇领导班子的目标责任制,并定期考核。促使各级领导把两个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

(二)抓住机遇,增加投入,加快文化设施建设。文化设施是农村文化活动的载体,是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文化站、村文化室或图书室是农村基层重要的文化工作网和文化活动阵地,也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各级党委、政府要抓住机遇,充分利用省委省政府对文化工作的重视,落实配套建设经费,争取上级财政的补助,每年能够建一批。特别建议能把“乡文化中心”建设列入各乡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小康目标、列入年度计划,有条件的乡镇争取得到省政府24万元新建补助,条件不成熟的乡镇争取12万修建补助。鼓励支持村集体、村民以新建、改建、共建、共享等多种形式,建设农村文化阵地,同时要着力推进周边企事业单位与农民共建共享文化设施,地因地制宜,创造不同的办法使农村文化工作有阵地、有依托、有载体,使农村文化工作逐步从“游击战”转变为“阵地战”。

(三)创新活动形式,适合农民文化需求。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文化部门和文化干部首先突出重点,多组织开展一些参与面广、接受程度高的群众文化活动,适合农民的文化层次,吸引更多的农民群众参与进来;其次

是开展文化活动要适合农村生产生活特点,避开农忙季节,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配合性,另外文化干部要能够总结、探索本地农民喜欢的基本活动方式,加以引导,形成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以及节令假日特色并为群众喜闻乐见,能积极参与的固定文化活动方式。同时继续开展文化下乡活动,解决农民看戏看电影难的问题,充分发挥县文化馆、乡文化站的幅射作用,加强对村文化室和文化示范户的辅导,繁荣村落文化。

(四)加强素质培训,加快培养文艺骨干。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提高农村文化工作水平,关键要提高农村文化队伍的素质。文化主管部门要制定农村文化干部队伍的培训计划,积极争取财政支持,采取办培训班、函授、选送深造等多种形式为农村文化干部提供学习机会,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改革文化人才进出体制,使紧缺的文化人才能进来,不适应文化工作的干部出得去。全县每年至少举办一期文化干部业务培训班,增强农村文化干部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在农村文化工作的岗位上有所作为的文化干部予以物质和精神鼓励。各乡镇、部门要充分发动农民积极性,自发的比政府的行政措施效果更好。文化馆、文化站要加强对农村业余文艺骨干的辅导培训,以培养业余骨干为抓手,引导发动农民自己开展时政宣传、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每个各乡镇都培养几支不同门类的拉得出、打得响、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业余文艺骨干队伍。

第12篇: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

庆阳市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2005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再一次引发人们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关注和思考,为了解当前我区广大农村文化建设情况,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做法和经验,以促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步伐,根据今年统战系统调研计划安排,由中共蕉城区委统战部牵头,民盟蕉城区委、民革蕉城支部等组成调研组,联合开展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活动。2006年6月至8月在区委常委区统战部长王丽云、区政协副主席民盟蕉城区委主委郑贻雄带领下,调研组与区文化部门负责人一起先后深入我区沿海山区乡镇及20多个村居进行调查,通过座谈、访问、视察等形式了解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活动的情况,还先后前往泉州市泉港区和莆田市荔城区等地考察取经,在认真分析研究和讨论的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

一、我市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2002年10月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决定》颁布以来,我区农村文化建设也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全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有了新的进展,特别是民间文化多元化发展尤引人注目。但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广大农村文化生活的贫瘠让赌博、迷信、色情等有机可乘,从而影响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状况比较普遍,具体情况是:

1、乡镇文化事业投入少,活动经费短缺。据了解,“十五”期间上级省、市厅、局对我区文化事业的投入累计达55万元(其中扶持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24万元,维修、设备添置经费23万元,文物经费8万元),我区年文化体育事业经费财政预算9.4万元,其中文体局文化事业费1.1万元,图书馆经费(包括图书购置费)4.3万元,体育事业经费4万元,但这些大多为人头经费,用于日常办公开支已相当紧张,真正用于开展业务工作的已所剩无几。文物事业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由于缺乏资金,使得文物部门无法对一些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维修,也无法向民间征集文物。我区民间资本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很少,几乎没有,只有在2004年开始的天后宫(妈祖庙)修复工程中,募集到民间资本100多万元。全区乡镇现有的文化站所除少数外,绝大多数是多年来未能添置新书,且文化活动器材贫乏。

2、阵地建设不平衡,基础设施薄弱。目前,我区16个乡镇(街道)文化站中产权明晰、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的仅七都、金涵和位于猴盾村的区少数民族文化站三个站,其余各站或一直以来就没有站址,或系借用其他单位的场所,面积狭小,设备简陋,功能不全。据不完全统计,我区有76个行政村建立了村文化活动室,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27.3%,但大多数村级文化活动室只是挂一张牌而已,形同虚设。而且原有的文化设施普遍老化。据调查,现有的部分乡村影剧院多建于上一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现多数已成为危房不能使用。

3、文化活动少,农民文化生活依然贫乏。每年农村的文化活动主要是在各种节庆日、纪念日以及民俗日,由各乡镇文化站通过联办、协办等多种方式,组织开展民间文艺演出、书画展、图片展、拔河赛,及棋、球类比赛等。上级宣传、文化等部门组织开展的“文化下乡”活动一年仅二至三次,也只到2-3个乡村,活动形式多为慰问演出、义务题写春联、电影公映等,活动次数与形式十分有限。近几年,随着农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又重新活跃起来。在一些传统的节庆日,一些乡镇、农村都有开展一些民间民俗文化活动,

最有名、最具特色的是霍童的“二月二灯会”和畲族聚居村的“三月三畲歌对唱”。但这些毕竟是少数乡村举办的少数文化活动,广大农村看电影难、看戏难、看书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四难”问题依然突出。尤其是在电视网络广泛普及、网络文化盛行的今天,由于国家将卫星电视节目由模拟转为数字接收后,我区广大农村原电视“村村通”设备未及时更新,绝大多数乡村群众只能收看1-3套外地节目,许多偏远山区基本无法接收电视节目。群众长期看不到中央、省、市(区)的电视节目,也得不到发展生产的信息技术的指导和服务。乡村文化生活贫乏,除了聊天、打牌外,农民没有其它文化活动,导致一部分群众沉迷赌博和庙会活动,致使一些地方赌博及“****彩”等歪风盛行。

4、文化队伍人才紧缺,整体素质在下降。我区16个乡镇(街道)文化站均为一站一编制,由于基层文化站待遇低,难以吸收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人才,而且原先进人渠道不规范,素质参差不齐,目前在编的有12人,但仅有9人在岗,被乡镇挪作他用或被外借的有3人,即使在岗的也往往兼有乡镇(街道)的其他中心工作,难以做到专干专用。现有乡镇文化专干平均年龄偏大,由于缺乏培训学习,知识老化现象比较突出。

第13篇: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

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

摘要:在我国中小民营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最活跃的新生力量,以其天然的自身优势跃上历史舞台。它的发展不仅对经济稳定增长具有重大作用,而且对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却困难重重。因此加强中小民营企业文化的建设,塑造一流的企业文化,营造特色的形象观念,形成中小民营企业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中小民营企业文化的现状和问题的分析,结合中小民营企业的特点,阐述中小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从而为中小民营企业建设提供思路。

关键字:中小企业,企业文化,现状,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企业文化理论已逐渐被引进我国,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引起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一方面一些优秀的企业认识到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经营中的作用开始建立自己独有的企业文化,另一方面一些专业性的企业文化组织在不断建立,为企业文化观念在我国的普及和进一步深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仍然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尚停留在表层和中间层,对企业文化的主要层次——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之间还缺乏全面的考虑。

一、中小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30以来,我国的中小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涌现出一大批具有优秀企业文化的知名企业。他们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形成了具有独特个性的、成熟的企业文化。但我国更多的中小民营企业由于经济、社会和认知等方面的原因,企业文化建设发展不平衡,多数中小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还尚在起步阶段,处于被动、自发的状态。总体上说,我国中小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阻碍着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1、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

一些企业移植和克隆其他企业的企业文化,今天学“海尔企业文化”,明天学“联想企业文化”,一概采取“拿来主义”,其结果企业文化只是花架子,企业的现状和文化建设还是原来的老样子。正是由于许多中小民营企业只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形式下面的内涵和基础,从而给人一种误导,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开展企业文化活动或企业形象的设计。如果企业的文化建设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没有体现出更深层次的内在价值和理念,这下发展下去,就会出现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对企业文化热衷,而员工对其冷漠不关心,难以产生心理契合,与经营管理形成“两张皮”,难以得到企业多数员工的认同,更难以使企业文化发挥其应有的效能。

2、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缺乏个性的企业文化

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企业的实际情况为根据,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的文化,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具有生命力。但是纵观我国许多中小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大都实行“拿来主义”,这使得企业文化存在严重的雷同性和相似性,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缺乏鲜明的个性特色和独特的风格。

3、企业文化存在短视倾向,功利性太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民营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中小民营企业,一切行为的中心目标都是为自己及家族聚敛财富,缺乏社会责任感、民族责任感,企业家急功近利,经营行为短期化,诚信缺失行为盛行,进而导致了当前中小民营企业的信誉危机。但是,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壮大,企业经营者必须意识到过去单纯追求盈利的目标已经阻碍企业的发展,应该转移到满足社会需求、促进社会发展的社会责任目标上来,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调动广大的社会资源,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

4、许多中小民营企业采用家族式的企业文化

我国的中小民营企业大多是由改革开放初的个体经济发展而来的,经过后天的资本积累和结构整合才形成了现在初具规模的企业。由于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初期都是采用家族制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统一,人员的任用实行近亲繁殖,家族色彩浓厚。这样的管理模式在企业创业初期基本能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工作日益复杂,专业化技术分工日明显,所有权和经营权统一的产权制度的弊端就日益凸显出来。

5、许多中小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处在自发阶段且创新动能不足

虽然少数的中小民营企业已经开始自觉进行企业文化管理,但大多数企业对认真推行企业文化管理还是不太在意或力不从心。现在企业中的经营价值理念,许多是在企业长期经营过程中自发和无意识形成的,缺乏创新性且带有浓厚的经验主义色彩,不完整而不稳定,大大地降低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因此,企业文化应与时俱进,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而相应有所创新。

二、加强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1、中小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应系统化,并推进自身文化的变革

由于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决定了现有的民营企业大多还属于中小规模。在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中,很容易察觉到其企业文化的相对较为系统性、全面性,而在规模较小的企业中,企业文化的系统全面性几乎就不存在。但是一旦企业得到发展,并取得一定的规模,其发展障碍多是来自于因缺乏企业文化所产生的问题。因而,中小民营企业要想取得进一步发展,企业文化的建设就应全面化、系统化。同时中小民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发展,就要不断的进行自我变革。

2、政府应加强对中小民营企业的“文化扶持”,优化政治法律环境

企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以政治法律环境为基础和前提的,离开了政治法律环境,企业文化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甚至偏离企业正常的发展道路。这些年来,各级政府对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给予了立法、政策、融资和人才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可以说,中小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为了促进我国的中小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国家应积极引导企业建立健康积极的企业文化,并要大力促进我国企业文化的研究和普及工作。

3、中小民营企业应以人为本,提高员工的参与性

企业的领导者必须意识到,有了人才不一定就有人才意识,只有把人才看作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才能说企业基本上具备了人才意识,才能是员工有归属感和自我实现感。因而,在企业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就必须重视员工的需要,研究员工的需要,并不断满足员工的需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第一是满足员工们的情感需要;第二是设计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第三是使员工们有归

属感和自我实现感。第四是由“伯乐相马制”变为“赛马竞岗制”,打破学历、资历等界限,营造公平竞争的氛围,让企业员工感到竞争的压力,从而推动其进取意识和创新精神。

4、中小民营企业要提高企业家的综合素质

著名经济学家熊波特将市场经济看作是企业家经济,并认为企业家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主体。因为中小民营企业制度及效率能否得到充分发挥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能否在企业中形成积极进取的企业文化。而他们在中小民营企业文化中起着创造者、倡导者、组织者、指导者和激励者的角色。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等多方面原因,我国的中小民营企业家队伍还相对较小,整体文化水平不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成分构成上不均衡,这种现状很难适应中小企业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因此,中小民营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实施文化战略过程中,企业家要努力学习企业管理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把自己塑造成为真正的具有渊博知识、辨证思维、敏锐洞察力的企业家。

5、中小民营企业应由自然发展向主动建设转变,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内环境复杂多变,作为指导经济、服务经济的企业文化要与时俱进,时刻与企业内外的环境变化保持紧密联系,同时积极主动去设计、去实践、去完善,每个中小民营企业都应该积极主动地建设符合内外环境的、良好的企业文化,变自然发展为主动建设。企业的制度文化是一定精神文化的产物,更是企业行为文化得以贯彻的保证。因此,中小民营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确保自己竞争优势,建立一种适合企业内外环境、符合企业精神并体现其价值理念的制度文化就成了必然的发展趋势。

三、中小民营企业文化保证体系的建设

中小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不仅需要构塑成形,其建设成果更需要巩固和发扬,即让其进一步转化为企业的物质力量,转化为凝聚力和现实生产力。因此,建设一种积极、先进、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从物质、制度、教育等方面采取相应的保证措施,来巩固和强化企业文化,使优秀的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全体员工的心里,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从而保证中小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良性循环。

1、企业文化物质保证的建设

1)生产工程建设

建设企业的生产工程,就是要逐步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的物质条件和生产出最优质的产品。建设企业生产工程的重点:一是大力推进企业技术的更新和改造。二是提高产品质量,创造优质品牌。

2)福利工程建设

建设重点:一是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工资制度和奖励机制。二是完善员工们的生活设施,创造出“家庭式”的文化氛围。三是加强员工们劳动的保护措施,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四是加强企业的教育、科技、文艺、体育、图书资料等企业文化设施方面的建设。

2、企业文化制度保证的建设

1)企业组织制度建设

建设重点:一是健全企业领导管理体制。领导管理体制的合理与否,对企业的决策质量和领导效能,以及组织目标的实现程度都有重要的影响。二是设置有效的组织机构。企业组织机构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倡导者和操作者,它的功能发挥得如何,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三是

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中小民营企业要重视利用和引导非正式组织,抓好非正式组织建设,尊重人的价值,调动人的积极性。

2)企业岗位责任制度建设

岗位责任制包括生产工人岗位责任制、职能机构专业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以及领导干部岗位责任制。企业通过岗位责任制度的建设,可以工作任务和方法、职责和权力以及工作和学习等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保证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3)企业民主制度的建设

只有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己就是企业文化的建设者,这样才能使他们积极投身到企业文化的建设中。优秀的企业文化一定是“以人为本”的文化,如果不重视企业中员工们的民主权利,势必会影响企业文化的建设。

3、企业文化教育保证的建设

企业文化教育建设重点:一是对领导人员和管理团队的培训。企业中的领导人员和管理团队的业务素质高低,不仅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也是优秀企业文化能否培育出来并得到巩固和发扬的关键。二是对员工们的培训。企业通过对员工们的培训,不仅提高了他们的思想觉悟、科技文化水平以及操作实践技能,也为员工们实现自身价值、奉献企业提供了条件,为企业文化的扎根、传播和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01】闫世平.制度视野中的企业文化[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

3【02】罗长海、林坚.企业文化要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

3【03】华锐.新世纪中国企业文化[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0

【04】王成荣、周建波.企业文化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05】王成荣.企业文化[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

【06】朱成全.企业文化概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07】李亚.民营企业与企业文化[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

【08】陈春花.企业文化管理[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09】张守宝.中国企业文化变革方向的探讨[M].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出版.2004

【10】王吉鹏.企业文化建设[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11】王超逸.软实力与文化力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期刊类

【12】李晓武.西部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6

第14篇:浅谈民营企业的发展及现状

浅谈民营企业的发展及现状

[摘要]我国民营经济起步较晚,起点比较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支撑起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片蓝天。本文以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为例,探讨该市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

一、民营企业发展的现状及作用

1、民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近几年,该市GDP、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都始终保持在二位数以上,这其中有民营经济的重要贡献。据统计,2007年末,全区个体工商户已达16000户,民营企业500多家,其中规模和限额以上企业60家,近5家企业年产值突破亿元;民营经济的注册资本14亿多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70%以上,所创造的财富超过我区经济的“半壁江山”,提供的税收是全区财政收入的重要财源,并涌现出了一批民营企业的纳税大户。

2、民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我区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民营经济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推动力量,对促进市场发育、提高市场化程度作用巨大。近几年来,我区90多家国有和集体企业的成功改制,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民营经济的大力参与,得益于民营企业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民营经济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与省内外、境内外的联系,一些企业走出益阳、湖南,甚至国境,提高了我区经济的外向度。

3、民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我区经济素质的提高。民营经济是我区经济增长的亮点,是充满活力的新的增长因素,是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生力军,直接推动了全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培育了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

4、民营经济的发展扩大了就业面,改善了城乡人民生活。据统计,到2007年末,全区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达26000多人,如果算上短期或季节性的农民工,这支队伍还将更大。在为城乡劳动力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的同时,民营经济的发展还为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我区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力支持了我区城乡居民生活整体实现小康,维护了全区社会的稳定。

二、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注册资本普遍偏低,规模扩张难度很大。全区民营企业400家,注册资本总和为1.7亿元,每户企业平均为44.53万元。其中500万元以上的企业5家,千万元以上的仅有2家。由于注册资本较少,一方面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抗御风险的能力较差,经不起大的坎坷;另一方面企业在经济交往活动中的信任度明显偏低,争取资金往来的信誉度较差,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2、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400户企业中,多数为锑品厂、电子元件厂、砖厂、服装厂、食品加工厂等,属于较为低级的粗加工,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也谈不上传统产品或特色产品,更谈不上能够代表我区形象、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全国知名品牌。

3、缺乏高级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家族式管理偏多。在现有的民营企业中,家族式管理占90%以上,作坊式生产占70%,企业负责人中初、高中文化程度的占75%,初中以下占21%,大专以上文化仅有4%。同时,多数企业家学习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意识不强,思想不够解放、开拓精神不足、洞察市场走势的前瞻性预测能力欠缺。这些都从根本上制约着其进一步发展壮大。

4、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一是技术创新所需的技术、设备、人才、信息缺乏,设备、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不具备优势,严重制约企业技术创新。二是企业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不

健全。企业家本身产品质量意识比较淡薄,企业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技术研发滞后,检验检测体系不健全,因而在产品质量标准化生产和检验中很难达标,致使产品质量不稳定,影响了企业的声誉和市场竞争力。

5、民营企业外部发展环境较差。民营企业最不满意的是资金筹措、税收咨询、市场信息方面的中介服务,个别执法部门的“三乱”问题时有发生;企业在用地上和项目建设方面受地方群众干扰太大,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虽经有关部门协调解决,但影响极坏,损害了我区的整体形象。

6、民营企业发展所需资金严重短缺。企业仅靠银行贷款,筹资渠道狭窄。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权限上收,除农行外,工、中、建三行的企业贷款对县支行不予授权,而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县域,县支行无法提供信贷支持;另外,国有商业银行实行严格的企业准入制度,对达不到一定信用等级的企业,银行不予受理。近几年来工、中、建行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入不大,据调查,我区金融部门的存款已达35亿元,每年递增30%以上,而各类贷款只有10亿元,其中对企业的贷款不到1亿元,加之企业自有资金严重不足,这些因素造成了民营企业发展所需资金严重不足。

三、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坚持与时俱进,扫除思想障碍,坚定不移地支持民营企业大力发展。大力发展民营企业,是实现“富民强区”奋斗目标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制度”,为我们放手放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供了政治保障。因此,我们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都要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抢抓发展机遇,力促民营企业大发展。

2、解放思想,开阔思路,要按照“不禁止则允许”的思路,进一步放宽条件、降低门槛,为民营企业提供公平竞争、宽松发展的成长空间。政府要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向国有企业退出领域、向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扩展。鼓励民营企业对现有企业通过兼并、联合、租赁等形式,实现资金、人才、技术、资产的优化配置。同时,要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和软件环境建设,改变对外形象,积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宽口径向外招商引资,只要有意来我区投资办厂,不问企业性质和类型,只要法律、法规未禁止,都应热烈欢迎,努力形成百花齐放、争奇斗研的民营企业格局。

3、在企业家队伍建设上要有新突破。企业家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地企业的综合发展前景。所以,要进一步加大对企业领导人和现有各层次人员的培训力度,千方百计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锻炼他们积极应对市场经济的能力。同时,在人才的引进、开发、培育上要有创新,对外地企业家及技术人才愿意到本地来的从事产业开发的,可从工资、住房、子女就业、交通工具等方面给予优惠;对在职干部自愿领办、创办企业或到民营企业工作的,可采取职务不变、工资待遇不变、工作单位不变等优惠政策,让干部放心地、大胆地在民营企业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4、创造高效优质的民营企业发展环境。要下大气力遏制“三乱”行为,完善并加强重点企业挂牌保护制度和企业特派员制度,对企业的各项检查要严格实行纠风部门审核和税费公示制度,坚决杜绝重复检查、无章违规检查和对同一问题执法主体多元化的现象;要大力开展信用环境建设,在全社会树立“守信获誉、失信失利”的信用观念,努力打造“诚信资阳”,为企业的发展创造宽松的投资环境。

5、对劳务输出工作赋予新的职能,在大批劳务输出人员中挑选并培养一批思想活跃、善于经营、有创新精神的有为青年,迅速将他们培植并成长为本地的企业经营主体。同时,政府应在强化服务中,积极引导劳务输出工作形成特色,输出前进行必要的岗位培训,让务工者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使他们在赚钱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经受市场的洗礼,完成最初的资本积累,返哺家乡,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6、建立和完善面向民营企业的社会服务体系,大力推动和完善面向民营企业的社会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创业辅导、提供咨询、管理诊断、产品设计、人才培训、市场开拓策划、产品推广、信贷担保等中介服务,从而减少企业的投资成本,提高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7、切实解决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不足。要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主要从企业、银行和政府三方面着手。

(1)从企业方面来看:

一是强化信用意识,提升信用等级。企业要想获得融资支持,必须增强信用意识,重塑还贷形象,应靠自身的综合水平、经济实力和良好信用取信于社会,取信于公众,取信于银行。在内部要规范企业管理和会计报表制度,能够提供真实、充分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会计报表。

二是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经营效益。企业要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开发朝阳产品,不断推出高质量的新产品,走小而专、小而特的发展之路;同时必须健全企业制度,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生产经营的透明度,保证会计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和连续性。

三是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分流融资需求。具体说来:一要敢于利用企业内部股权融资,在我国资金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这一融资渠道能迅速筹措资金用于企业生产和发展,有效缓解资金紧缺的矛盾;二要善于开展表外融资,这是企业在资产负债表中未反映的筹资行为,即企业在融入资金时,无须改变原表中资产、负债的现状,例如租赁、应收账款出售、应收票据贴现等;三要注意融资与融物相结合,例如采用融资租赁方式。

(2)从银行的角度看:

一是加大信贷资金的投放力度,完善信贷资金投向结构。目前,在达观调控政策下,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力度实际上在减弱,在这个过程中,民营企业受到的影响最大。因而要加大信贷资金的投放力度。

二是建立一套与民营企业的特点相匹配的信贷组织体制和信贷管理机制。银行应科学制定信贷管理制度,既要建立严格的信贷责任追究制度,避免盲目放贷造成损失,也要相应建立信贷激励机制,改变不敢贷、不愿贷的现状,并适当下放信贷权限。

三是扩宽金融服务领域,完善信用评级标准,逐步放松利率管制。商业银行应积极介入和参与中小企业各种形式的改制,为其提供相关的辅助决策服务。由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之一在于信用评级体制不健全,银行要统一制定科学合理的评级标准,适当增加资本利润率、资本负债率、人均利润率、资金周转率等对中小企业相对有利的评级指标。同时,由于银行受利率管制无法通过提高利率来覆盖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应逐步放松利率管制。

(3)从政府角度看:

一是民营企业在解决就业、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及活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但其融资相对于大型企业总是要困难些。政府也应给予一定的支持。应从税收、财政支出、贷款援助和直接融资等方面予以支持,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资金扶持政策体系。二是为民营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经营环境。一要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切实解决企业间的相互拖欠;二要坚决制止各种乱收费行为,减轻企业的负担;三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企业离退休人员过多,冗员严重的问题,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是进一步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应建立起“政府为主、社会为辅、多元募集、滚动发展”的融资担保体制

第15篇: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特征约束与对策

[摘要] 民营企业在发展中形成了一些颇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但也突出存在着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只有分析民营企业在文化建设中的影响因素,制订出切实可行而又凝聚成精华的文化内容,才能充分发挥文化建设的作用,有效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 民营企业文化对策

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一致认同并贯彻执行的价值观体系,其本质是企业组织创造力的总和。二十几年来,我国的民营企业从市场中诞生,在竞争中成长,形成了一些颇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但也突出存在着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只有认真分析目前民营企业在文化建设中的影响因素,制订出切实可行而又凝聚成精华的文化内容,并且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性和一致性基础上,适时进行改进、提高,就能充分发挥文化建设的作用,有效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竞争能力的增强。

一、制约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因素

1.家族性气息浓厚

民营企业文化大多根植于家族血缘文化。改革开放之初,个体经济作为最早出现的民营制经济形式,显示出了结构简单灵活、决策迅速的优势,这往往得益于其家庭式的分工合作。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这些作坊式的经济实体扩张成为公司,家庭中的亲戚们自然担任了企业的所有重要职位,家族成员在企业中的地位往往要高于实际职务地位,并绝对地控制着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以家庭的利益为首,在家庭内部成员之间联系紧密,形成了以家族血缘关系的强大聚合作用来实现自身对企业管理的家族血缘文化。

2.领导者思想保守

民营企业文化多取决于领导者个人素质。民营企业作为一个由“人治”代替“法治”的典型,创业之初大多是企业家一个人说了算。其文化起源,与创业者的创业意识、经营思想、管理风格以及其胆量品质有很大的关系。然而,往往初期创业者的思想过于保守,甚至有小富即安的思想。在创业初期,绝大多数民营企业家凭着远大抱负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成就了一番事业。而当企业发展壮大、个人财产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锐气就明显不如当年。经营企业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很多企业继续抱着小富即安的小农思想不放,独守一隅,结果被无情的市场淘汰。

3.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

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但民营企业在创建自身文化时往往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容易因周围环境及市场的变化而改变文化风格,无法形成自身的文化特色。企业文化的易变性造成了民营企业发展不稳定的局面。而这种不稳定性又导致了民营企业容易急功近利,导致短期行为。

4.基层员工意识难以体现

在民营企业里工作的员工往往会有“端人家的碗,听人家的话”的思想。对于企业的管理建设问题或者不愿或者不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没有主人公意识,只有打工者思想。所以,在民营企业里多为老板领导员工,员工听命于上级。企业文化的内容里难有基层员工意识的体现。

5.文化难成体系,甚至出现部门文化

由于民营企业文化的易变性和不稳定性,整个企业的文化难成体系,甚至会出现部门文化,部门文化的出现与部门领导人的观念意识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创业初期,创业者们能够与领导者同心同德,不计得失,共同开创事业。但这种兄弟打江山模式的发展到后来却成为了企业进一步

发展的制约因素。很多创业者们总认为自己是“元老”,有理由享受公司各项制度之外的特权,本位主义思想严重,对于冲击个人利益的企业新的规章、制度从思想上难接受,并将这种抵触情绪带到部门中去,极易造成部门观念与公司总体方向不一致的情况。

二、建设优秀民营企业文化的对策

1.利用比较优势塑造和谐的“参与”型企业文化

多数民营企业规模小,组织结构简单,工作场所相对集中,信息沟通顺畅。所以,中小企业塑造文化显得更简单实在。第一,老板同员工构筑共同愿景。在创业初被很多不确定因素左右时,充分沟通能让员工感觉到是企业的一分子,很快引起员工共鸣。第二,企业一开始就要高瞻远瞩,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塑造一种强势和个性的企业文化,就会大大缩短文化自发形成阶段,企业一旦面临困难,仍能度过难关,快速健康发展。所以,民营企业要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企业管理氛围,即“参与”型企业文化。

2.建立独具特色的“乡土型”企业文化

民营企业地域特色明显,或资源依赖地方,或员工来自本土,或产品销售主要集中在本区域,或品牌本身就源自本土文化,深深保留着地方文化印记,在文化建设中要重视这种民间地方繁荣企业文化,形成民营企业独具特色的“乡土型”文化。

3.建立以人为本的“家庭型”企业文化

在具有浓厚家庭氛围的家族式民营企业中要注重“以人为本”,营造亲情氛围,这样才能使企业员工有归属感。但它又不同于家长式作风,因此,度的把握很关键。

4.营造提高竞争能力的“科技型”企业文化

在高科技中小企业和各类咨询策划公司内,科研人员与管理人员多,他们素质好、市场和竞争意识强。可通过经常地开展科技攻关、科技竞赛、座谈交流以及富有活力和朝气的娱乐活动来体现企业文化价值。这类民营企业可着重建立富有刻苦攻关、合作竞争气息的企业文化。

第16篇:浅谈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民营经济在我国各种经济占三分之一强,民营经济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民营经济如何在全球经济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做大、做强、做久就必须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的灵魂和法宝,企业文化内聚人心、外树形象。如果说我国民营企业早期的创业靠的是勤劳和机遇,那么后期的发展和壮大则必须依靠企业的群体斗志和凝聚力,而企业群体的斗志与凝聚力要依靠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软环境的建设。

一、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走进了误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有关学者通过对我国几家代表性的民营企业调查发现,我国民营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重形式、轻内涵

企业文化是将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价值观灌输给全体员工,通过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是影响企业适应市场的策略和处理企业内部矛盾的一系列准则和行为方式,其中渗透着创业者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凝结了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集体形成的经营理念。但是通过对年产值几百万到近两亿的多家民营企业文化调查中发现,许多民营企业在文化建设中往往注重于做表面的文章,而忽略企业文化内涵。很多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表面和虚无的东西,他们的主要目标是希望员工听话,让外部人看到企业在感觉上更具正规感。显然,在这种精神指导下的企业文化建设必然是重口号、标志等看得见的有形的东西,而未能从深层次上,从理念上建立企业特有的企业文化。如果企业只有这些表层的形式而缺乏内在的价值和理念,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没有意义的、难以持续的,并且也不能形成文化的推动力和凝聚力,对企业的发展也不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家族文化牢固

目前,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上看,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仍处在一种“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中,小富即安、急功近利的经营思想在相当一部分企业管理者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相当一部分企业尚未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管理观念陈旧。这种状态下的企业职工队伍很难维持稳定,责任意识不强,服务意识淡漠,工作、学习动力不足显而易见。

由于民营企业的家族管理性,导致民营企业管理中具有强烈的排外倾向,限制了企业对优秀人才的吸纳。曾有过民营企业尝试过聘请企业经理人对企业进行管理,力图营造全新的企业文化,但是由于民营企业家族势力的影响,使得这些优秀人才未能施展才华,最终离开企业。同时,民营企业仅仅注重对人才的聘用,缺乏对人才的培养,未能给这些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必要的学习机会。

(三)企业家和员工素质低下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不仅取决于社会既有的文化现状和发达程度,而且取决于该企业所有的职工的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国家统计局企业调查总队曾就中国31个地区200多家民营企业进行专项调查,结果显示:民营企业员工中,大专以下文化的员工人数占八成以上,大专以上的仅有不到18%。我国民营企业员工总体素质较低制约了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此外我国民营企业家很多从简单的作坊做起,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企业家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个人素质和管理水平也亟待提高。

由于企业家和员工素质低下已经成为制约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甚至是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企业文化建设缺乏创新

当前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缺乏创新,很多民企以为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一劳永逸,忽视了根据企业所处的宏观、微观环境变化,不能及时就变化的形式做出相应的反应,未能对企业文化进行持续创新,甚至出现原本对于企业发展起积极作用的文化反而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绊脚石。当一种企业文化由于被惰性对待而变成一个封闭的系统时,它很可能会扼杀企业的创造精神。民营企业文化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创新的体统,民营企业要重视对自身的文化系统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与企业加强衔接,提高整体企业文化素质,促进企业持续健康成长。

二、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民营企业文化建设采取确实有效的措施、策略,使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走上健康的轨道。具体分析,民营企业可以在以下方面加强建设:

(一)提升民营企业家的综合素质

要建设优秀的民营企业文化,首要的因素是企业家。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曾经讲到:企业家这个称呼不是职务,而是一种素质。这种素质是一种阳光、胆识、组织能力和社会责任。民营企业家不仅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塑造者、推动者和模范者,

也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是旗手文化,企业家的素质和自觉程度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家要缔造出优秀的、高品质的文化,要发挥好示范表率作用,企业家就要求具备优秀的品质,这包括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高尚的道德品质、优秀的管理才能、决策技能和首创精神,同时在一定条件下要求具有相应的业务技能。在这些能力中,特别强调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因此,在构建企业文化、实施文化战略过程中,民营企业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自觉开展理念革命,从思想层面上确立“企业文化”;其次,努力学习企业管理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渊博知识、才思敏捷、较强洞察力的企业家。

(二)加强企业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尽管企业家的素质对于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民营企业文化的建设更离不开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共同努力。员工的素质决定着企业文化的成败,员工素质的提高又有赖于企业培训。企业培训是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手段。

从目前来看,我国民营企业的培训主要是从提高水平、普及科学技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三个方面着手,以提高民营企业员工的基本素质,这是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我国民营企业员工总体文化水平偏低,急需提高企业员工的文化水平。我国民营企业可以采取诸如与晋级、评优挂钩等激励方法,鼓励文化水平低的员工循序渐进、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学习的好和坏与绩效考核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向全体员工普及现代科学技术。在向员工普及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逐步改变员工中存在的平均主义、安于现状等陈旧观念,树立争创一流、优质高效、对用户高度负责的现代生产管理理念。

三、企业文化建设注重培育创新精神

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对企业发展产生持久的影响,但是又具有动态变化性。企业在发展、壮大各不同发展阶段,由于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相应地企业文化也应进行变革,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否则就会成为企业发展的阻力。知识经济时代就是创新经济的时代,文化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参与市场角逐就必须不断地实现创新工程,建设企业创新文化。企业要紧紧把握时代脉搏,了解自身所处环境的变化并把握其本质,必须具有创新的思维,环境变则企业文化进行相应的创新和调整。企业在文化建设中,切忌沉迷于原有的成功和喜悦中。具体而言,培育民营企业的创新文化,应从观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四个方面进行。

四、培育和提升富有民企特色的价值观

民企和国企相比,普遍存在数量多而规模小、发展快而后劲不足、平均寿命短的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因素很多,但究其内在原因,主要在于企业经营者缺乏企业管理意识,没有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忽视企业价值观的培育和塑造。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民营企业人心涣散、劳资关系紧张、工作质量下降、劳动消耗上升、劳动效益低下等不良现象。因此及时转变观念,从实际出发,重视民营企业文化塑造,整合和提升民营企业价值观,以成为民营企业实现企业管理良性循环的必然选择。民营企业价值观的培育和提升,就是在对民营企业的过去和现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对当前的企业精神价值观作出优劣评估,在有关专家的帮助和指导下,发动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对企业的精神价值观的基本要素进行一系列发掘和筛选,并进行提炼和加工,使之得到提升。

五、结语

民营企业作为中国经济舞台上一支中坚力量,越来越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但是面对经济全球化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特别是由于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因此,作为中国民营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现有企业文化进行改造,建设适应性强、具有自身特色和持续生命力,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的新型民企文化,最终推动我国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

第17篇:经济管理毕业论文——浅谈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

浙江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论文)

摘 要

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力量,但许多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上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忽视企业文化建设,缺乏优秀的企业文化。21世纪的企业竞争将突出的体现在企业文化的竞争上,企业文化管理将是继经验管理和科学管理之后的一种新的管理方式。在文化管理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企业文化越来越显示出对企业发展的巨大作用,民营企业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此改善经验管理,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内在持久的动力。要使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加强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这是因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最高信念、是企业的经营哲学、是企业的规章制度、是企业的内在灵魂、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基础。所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民营企业的必然选择。民营企业的发展有一个历史过程,形成了民营企业多样化的特征。本文总结了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对目前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误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方向、方法和相应措施,并对如何培育有特色的民营企业文化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民营企业;企业文化;建设

I 浙江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论文)

Abstract

Private-owned enterprises are very important force in our national economic construction.However, there is a common iue existed in private-owned enterprises in their busine administration that is they neglect the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lack of excellent enterprise culture.The competitions of enterprise in 21st century will highlight in competition of culture strength.The enterprise culture management will become a new management way after the management way of experience and science.The private-owned enterprises must strengthen culture construction so as to improve busine administration and provide permanent internal impetu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If they want the enterprise to develop persistently and healthily, they must enhance enterprise culture.Because the enterprise culture is the highest faith, the management philosophy, the bylaw and the spirit of the enterprise, and it is the basic life or the enterprise.Therefore, it is the neceary select for private-owned enterprise’s culture to strength culture construction.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ivate-owned enterprise’s culture historical proce forms diversiform character.The article sums actuality of the private-owned enterprise’s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analyzes mistakes in the private-owned enterprise’s culture construction at present.On the basis of it, the article shows the instructional principia, direction, method and corresponding measures of the private-owned enterprise’s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provides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 for how to develop the private-owned enterprise’s culture distinguished features.

Key Words:Private-owned enterprise

Enterprise’s culture

Construction II 浙江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论文)

摘 要 ------ I Abstract --- Ⅱ 第1章 绪论 - 1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 第2章 基本概述 ---------------------------- 2 2.1何为民营企业 --------------------------- 2 2.2企业文化的概述 ------------------------- 2 2.3民营企业文化的特点 --------------------- 2 第3章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4 3.1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 4 3.2 造成现状的原因分析 --------------------- 4 第4章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 6 4.1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 ----------------- 6 4.2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 ----------------- 7 4.3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应措施 ------------- 9 参考文献 --- 11 致 谢 ----- 12

III 浙江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论文)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随着民营企业规模的扩大,所处环境的变化和民营企业家素质的提高,企业文化对民营企业的重要性将越来越高。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时,愈来愈需要建立和推行自身的企业文化。大多数民营企业对推行企业文化建设还不太在意或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企业虽然提出了文字性的经营理念或价值观等,但往往带有一般性,模仿性,很难对企业产生真正的影响力。民营企业自身文化的匮乏已逐步显现出它的约束性。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于,从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角度,分析我国民营企业在经营管理上的缺陷,阐述企业文化建设对于民营企业的重要性,并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提出相应对策。

1 浙江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论文)

第2章 基本概述

2.1何为民营企业

民营是中国人创造的一个术语,一般认为,它是“国营”或“官营”的一个对应词。在其它市场经济国家,没有民营这样的概念,他们的市场经济活动主体主要是私有企业,所以国外一般研究的经济形态通常即指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属于企业范畴,民营企业是民营经济的载体。

中国的民营企业主要有两大来源,一部分是家族企业,从创业开始即与“公营”无关的企业,另一部分是转制产生的,由国家或集体的企业转化而来的。这两类企业的类型各种各样,但它们共同的特征是“民营”,即这些企业的经营控制权掌握在民间。

2.2企业文化的概述

2.2.1企业文化的定义

纵观国内外的学者给企业文化下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定义侧重或着眼点各有不同,涵盖面也不尽一致,但从整体上看,在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上,他们都认为:“企业文化”是在一定条件下,企业与职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共同培育形成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及其表现形式的总和。共同的价值观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包括企业经营哲学,价值观,企业精神,优良传统,行为规范等。表现形式包括企业文化教育活动,职工行为准则,企业规章制度等。企业文化的实质, 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引导为手段,以激发职工的自觉行为为目的的一种企业经营管理思想。企业文化的根本任务, 是重视人、相信人、理解人、发动人、引导人、教育人、培养人和塑造人。它就好像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常常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2.3民营企业文化的特点

民营企业的形成与发展有其深厚的现实和文化基础,离不开它赖以生存的社会地域环境,深受民族文化传统和所处社会历史阶段的影响,形成了民营企业具有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 2.3.1家族性

民营企业文化大多根植于家族血缘文化,这也是我国民营企业文化最显著的特征。大多民营企业者认为,亲戚和朋友都是自己人,靠得住,有他们来参与经营管理自己放心,因此看重血缘、情缘关系的理念在企业中占上风。 2.3.2唯意志性

这里的唯意志性是指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具有鲜明的老板意志。民营企业作为一个由“人治”代替“法治”的典型,创业之初大多是企业创始人一个人说了算。其文化起源与创业者的创业意识、经营管理文化风格及胆量品质有很大的关系,与民营企业经营者的经历有关。 2.3.3地域性

地域性是指建立在地域文化基础上的企业文化。而地域文化源于本地,乡土情结浓

2 浙江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论文)

郁,地域特色明显。基于本地文化的企业价值观、管理模式、经营风格等比较容易得到本地企业员工的认同和接受,因而大多民营企业文化的创建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 2.3.4唯功利性

民营企业文化具有浓郁的唯功利性,虽然这一点不包括所有民营企业,但可以从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中看到。许多民营企业老板是钻市场的空子骤然发家的,因而在他们的心目中,企业的目标就是盈利,企业的目的就是实现利润最大化。

3 浙江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论文)

第3章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3.1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3.1.1民营企业的价值观处于低层次、追求单一经济效益的状态

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带有严重的家庭化、个人化、感情化特色,企业主一切行为的中心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利润最大化。企业家急功近利,经营行为短期化。另外,民营企业家由于素质有限,企业取得一定成效后,便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企业价值观是个核心要素,影响和决定其他要素的形成和传播。这种基本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们的思维被动的去适应某些规章制度的约束,从而限制管理者和员工对文化的积极传播及对最高理念的追求,使企业文化的运行处在“为我”的状态,难以形成强力型的核心文化力,大大降低了整体企业文化的推动力,客观上抑制了物质生产力的提高。

3.1.2民营企业文化的形成、发展与扩散都具有一定的自发性,缺乏政治观指导

企业文化的形成、传播与扩散没有较好的建立在党的思想建设的基础上,未能形成正确的政治方向,导致企业文化基础薄弱。企业文化的形成、传播与扩散体现在思想建设和行为规范的全过程。由于这一过程的企业文化建设常常依赖企业家、管理者的思想信念,未能体现在党的思想建设中,使思想大多局限在传统的只顾企业利益的经济思考方面,而未从政治的高度来考虑国家或全社会的利益,从而使企业文化建设偏离正确的方向,无法形成信仰支撑体系和文化传播体系,大大降低了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1.3缺乏统一完整的企业经营理念和长期发展战略

企业文化的形成源——企业家文化仍然停留在传统阶段,未能自我形成理念、境界方面的根本革命,阻碍了企业文化向更高层次的飞跃。实践表明,企业家的理念和价值观决定着企业家文化的发展方向及所处的层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最关键的因素。然而,许多企业家的理念与价值观却只限于经济方面。如只有较低层次的经济理念、经济价值观,没能发展到高层次的政治理念和政治价值观等,就是说,未把国家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并努力为之奋斗。

3.1.4民营企业存在着缺学行为

民营企业员工与国有企业或外资企业相比,相对缺少学习机会,在企业内部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员工的知识不能及时更新,发展观念跟不上时代变化,这样造成经营管理者因缺乏知识致使信心不足,决策管理能力不能适应新变化,员工业因为培训机会的缺失,丧失学习兴趣,从而导致恶性循环。

3.2 造成现状的原因分析

从1978年开始,仅仅二十多年的时间,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从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除了极少数能够塑造出具有独特个性的成熟的企业文化,如方太公司的“家”文化,华为公司的“狼”文化等。更多的民营企业由于经济、认知和社会方面的原因,企业文化仍处于低级不成熟的阶段,还处于被动、自发建设的状态,因而在建设过程中又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误区。

4 浙江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论文)

3.2.1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忽视企业文化的内涵

很多企业家并不明白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没有实实在在地将企业文化建设置于企业经营的战略高度,仅仅是为了装扮门面,或为了赶时髦,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提出几个口号,张贴几条标语,定个条例,写一曲厂歌,定一个标志,统一公司服装,再搞一些文艺体育活动,认为这样就完成了企业的文化建设。并没有将在市场条件下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竞争文化作为能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思想,而仅仅作为一种面纱来对待。这就是相当多企业文化建设形式上热火,收效却甚微的主要原因。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很多人对企业文化的认识过于狭义,认为只是一些文娱、体育活动,把企业的文娱体育活动开展好了,就是建立了企业文化;有的把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完全等同;有的则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从而与企业管理脱轨。凡此种种,都是对企业文化的狭隘理解,偏离了企业文化的本质。 3.2.2忽视企业文化个性化特征的培养

企业文化能够产生凝聚力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它的独特性。当然,优秀的企业文化在许多方面具有共性,但更突出的是它的独到之处,是它所代表的企业独有的特征。我国大多数企业文化似曾相识,具有鲜明个性的寥寥无几。究其原因,一是企业领导者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不明确,盲目照搬照抄;二是企业文化建设目标未建立在对企业现有状况正确判断的基础之上。例如当前很多的国有企业都呈现出一种“宣传部”式企业文化,这种企业因为管理层变动比较频繁,以这种方式进行的企业文化建设,往往热点很多,重点没有。另外还有企业文化内容政治化,突出表现在将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混为一谈,以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来全盘替代企业文化建设。 3.2.3企业文化建设重领导、轻个人,不能被广大员工认同

企业文化应该是被整个企业,上到企业家,下到普通员工乃至企业临时聘用人员所接受的文化。但在当时很多企业里,企业文化都是“老板式”的企业文化。这里的“老板”即指企业中的“灵魂人物”,他们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作用突出,由此形成了一些不好的症状,诸如老板的个性即企业的个性,老板的个性倾向与个性心理特征决定着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还有的企业文化构建适应的对象是老板的意志而非市场的意志。这样就扭曲了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使企业文化建设既缺乏稳定性也缺乏系统性。

5 浙江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论文)

第4章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4.1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

建设企业文化。就是要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之所以遇到诸多的问题,就是因为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支撑。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民营企业如何运用文化为自己创造优势的竞争力是其面临的重大问题。因此,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应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4.1.1确立正确经营理念的企业文化

要求企业经营理念要强调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民营企业要从唯利是图中解脱出来,努力贡献社会,建立起具有远见性的经营意识和价值观,另外要做到诚实守信,竭诚为消费者服务。换言之,我们树立的是一种主流的企业文化。从十五大到十七大,非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已经从\"体制外\"走到了\"体制内\",理论的枷锁基本上全部被打碎,市场准入的藩篱基本上被拆除,非公有制企业和企业家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企业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少、越来越模糊。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光辉旗帜的照耀下,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民营企业文化一定是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的,一定是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一定是为富民强国、振兴中华服务的。

4.1.2与时俱进,树立科学发展战略的企业文化

制定科学的战略要量力而行,科学的战略设计应该是具有层次性的。从战略范围看,有长期、中期和短期战略;从企业发展时期看,包括企业初创、发展和腾飞三个时期的战略;要克服企业家的投机心态,注重产品的更新换代,对今后资源的供应及其价格要仔细地计算和估量,对预期市场及其容量要进行科学测算,对竞争对手要进行严格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等。

4.1.3重视企业家素质的企业文化

民营企业家素质决定了企业的前途,企业文化塑造可以解决企业发展的瓶颈。企业文化倡导的是民主决策和学习精神。前者保证决策的正确,后者则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文化素质、知识能力、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水平。

4.1.4加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

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员工素质的竞争。只有真正关心员工的物质生活和精神追求,建立起学习型组织,广揽贤才,善待员工,形成在共同价值观基础上的利益共同体和事业共同体,企业才有凝聚力,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把人的潜力发挥到极至,使其追求企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相一致;增强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意识,使工效直接挂钩;要不断培养职工的主人翁精神,使职工真正地感受到企业对于他和他对于企业都同等的重要,不断增强职工工作努力程度,使劳动效率不断提高。

4.1.5提倡不断学习的企业文化

这种文化是崇尚创新的文化。民营企业能有今天的规模,就是因为它永不满足现状。

6 浙江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论文)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更要不断地进行体制创新、科技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激发全体员工的聪明才智,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引领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

4.2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

民营企业文化不会自发形成,也不会自发成为企业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它需要一套完善的方法才能得以建立、传播、实施、凝固,由此成为企业的灵魂。 4.2.1企业诊断分析

建设企业文化,必须对企业有个准确的把握和了解。这样进行企业文化设计时才能保证其适合企业,才能保证企业文化具有生命力。一般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企业目前的物质环境(物质层),包括企业建筑装潢和生产经营环境;生产或经销的产品质量、信誉品牌;企业为员工购建的生活设施或文化设施。通过对上述三方面的考察,可以对现在企业文化的优劣有个直观认识。

第二,企业目前制度环境和企业行为方式(制度层),包括规章制度健全与否,规章制度的执行状况,企业在商业礼仪方面的运用,员工的行为方式、工作态度和精神面貌。

第三,企业价值观,包括有无明确的发展战略和规划,以及要实现的目标。可以从企业整体面貌,如员工士气、管理人员素质、对外的企业表现;企业的知名人物,为何知名;企业发展历史上所做的社会事务、公益活动等;员工的认知方式,对企业的态度等作了解。

4.2.2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企业生存和发展环境的变化对构建企业文化有很大影响。因为企业不断与外部环境进行信息和能量的交换。外部环境变化,必然影响到企业文化的作用效果。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当前环境因素和未来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地域特点、地域文化的发展变化;国家相关政策的变动;客户和合作伙伴的企业文化特点。另外,还必须全方位掌握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信任度、知名度,掌握企业市场行情,产品销售状况等相关信息。

目前,影响民企文化建设的三大要素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政治多元化、文化兼容化;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产品科技含量决定其竞争力;中国加入WTO,国际竞争迫在眉睫。民企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影响因素,才能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定位准确。

4.2.3企业文化定位

经过对企业现有文化的诊断和外部环境的分析,准确的把握了企业的现状后,就要为企业文化建设进行定位。只有定位准确的企业文化,才能被较快地接受和实施,才能为进一步塑造企业文化指明方向,否则其推行将受到很大的阻力。这个定位必须经过企业各阶层的深入地分析、讨论,请专家测评论证,最后争取企业领导层和员工的一致承认,才有实施的可能。

企业文化定位一般有如下几个类型可供选择:目标型企业文化;竞争型企业文化;创新型企业文化;务实型企业文化;团队型企业文化;传统型企业文化。例如百事可乐

7 浙江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论文)

企业文化定位的竞争性就很明确,他的竞争对手就是可口可乐,它就是要创新,赶超第一。而松下电器公司的企业文化定位“唯有本公司每一位成员和亲协力,真诚团结,才能促成企业进步与发展”则是团队型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定位应据其行业特点而定,要具备长久性、稳定性、全局性,避免鼠目寸光、急功近利,这关系到企业的前途命运和发展状况。

4.2.4拟定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案

定位准确了,目标清晰了,便可以为达成目标拟定具体塑造方案了。只有在可操作的行动方案指导下,企业文化建设才能成功。由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复杂性和系统性,所以文化建设方案要周密考虑,防止各项关键因素的遗漏和对立冲突。我们可将整个方案细分为六大子工程,为每一个子工程制定实施要点。

第一,文化理念定格子工程,主要是对企业价值观、企业道德、企业精神、经营管理理念、服务理念和员工基本行为准则等定格。在定位过程中不能脱离企业的经济活动,必须与企业的市场定位、经营方针、营销策略紧密联系在一起。

第二,文化理念传播子工程,即通过员工培训、文化研讨与交流、媒体报道等途径向企业内部员工和管理技术人员传达并强化企业文化。

第三,文化转化子工程,即根据企业文化目标定位来修改规章制度、规范员工言行、优化组织结构、完善领导行为、塑造文化楷模等。

第四,文化育人子工程,即通过企业文化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并使企业步入“人造文化——文化育人——新人再造文化”良性循环轨道。

第五,文化激励子工程,即用企业文化的高尚性去激励员工把工作当事业来做,而不仅仅为钱工作。

第六,文化推广子工程,即把定格后的优秀企业文化推向社会,一方面形成社会对企业的监督;另一方面也促使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转变,为提升社会文明做贡献。

4.2.5企业文化塑造方案的实施和效果评测

方案制定完成,企业文化塑造成败就在于实施力度和领导重视程度。对于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并对方案做出调整。

对方案实施效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评测:一是经济效益,看企业文化塑造是否带了了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是否提高和市场份额是否扩大。二是社会效果,看企业的信誉度、知名度、美誉度是否提高了。

4.3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应措施

民营企业的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民营企业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进行长期的总结、提炼、倡导和强化。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民营企业必须根据企业文化形成和发展规律的要求,建立与企业文化建设相匹配的组织和机制保障。

8 浙江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论文)

4.3.1民营企业家应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

民营企业家是民营企业的创立者和管理者,在企业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民营企业家的知识、能力、品质等要素是企业文化声场的源动力,决定了企业文化的性质和风格,并制约着企业文化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家的文化,有什么样的企业家,就会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首先,民营企业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倡导者,没有企业家发自内心的愿望,没有他们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就不会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行动。其次,民营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第一设计师。民营企业是民营企业家一手创立和带大的,他们对企业的了解最透彻,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也理解的最深刻,必然在企业文化的构建中发挥总体设计师的作用。民营企业家应该在对企业内外环境全面分析诊断的基础上,结合本企业的行业特点和发展战略提出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企业精神、行为准则等,对本企业的文化进行全面、整体的设计。再次,民营企业家还应是企业文化的推动者。企业文化提出后,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需要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家应该身体力行,积极倡导,用自己正确的言行、良好的工作作风、崭新的工作面貌影响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带出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企业文化。 4.3.2设立专门的企业文化建设组织机构和有效地传播机制

民营企业应该设立专门的企业文化负责机构来进行企业文化的整体建设工作。该机构应该在民营企业家的直接领导下,具体负责民营企业文化的设计和推广工作。其主要职责是研究和搜寻国内外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制定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和实施方案,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的培训和教育,管理本企业的文化传播媒介等。除此以外,民营企业还应该建立有效的企业文化传播机制。应该改变传统纵向的企业文化传播途径,建立全体员工实时共享的传播途径,减少企业文化形成、传播与扩散的时间。充分运用企业内部文化刊物、沟通网络、宣传册、演讲、典礼仪式、文化活动、英雄人物等方式,及时把企业文化建设的信息和内容传播到每一个员工当中,使员工不断深化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贯彻。 4.3.3搞好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员工思想文化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民营企业文化层次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文化功能的发挥。一般来说,受到科学文化教育越多的人,越容易理解和接受企业文化所提倡的理念和价值观。因此,要推行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就显得格外重要。企业员工素质的提高,一方面来源于员工招聘标准的提高,更重要的在于对员工的在岗培训。因此,民营企业要注重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一方面加强职业技能和科学素养的培训,另一方面加强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灌输工作。让员工透彻的理解企业文化的含义及作用以及新的企业文化对员工有什么新的要求等。通过提高员工的科技文化素质,企业文化必然能够更好的被员工认同和接受。 4.3.4建立与企业文化相配套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在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系统进行相应的调节可以促进新的企业文

9 浙江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论文)

化的形成。人力资源系统和政策决定着企业招什么样的人,对员工进行什么样的培训,什么样的员工可以得到提升和奖励,什么样的人是企业重点培养的对象等。这些都向全体员工发出了强烈的信号,使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的切身利益和职业发展密切的联系起来。比如,在招聘会上,企业应评估和调整自己的招聘系统,把是否符合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作为员工招聘的标准之一;在员工培训上,增强企业价值观和其它各层次文化的培训,帮助员工认识和理解企业文化,增强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在员工的业绩考评上,建议将员工是否遵守企业的经营原则和核心价值观作为对员工进行考核的重要标准之一;在员工的提升、任职和工作轮换上,企业应该提升和奖励那些恪守企业信念、价值观、企业文化,遵守企业规范的优秀员工。通过建立与企业相适应的人力资源体系,民营企业理想的企业文化最终会逐步形成。

10 浙江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论文)

参考文献

[1] 张爱玲,黄东升.现代企业策划[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2年3月 [2] 陈亭楠.现代企业文化[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3年4月 [3] 房晓琳.儒家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M].山西统计,2001(10) [4] 鲁冠球.靠诚实守信提升企业的价值[J].工业企业管理,2002 (2) [5] 松下幸之助.实践经营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6] 胡石曼.漫谈企业文化[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 [7] 胡连奎,吕一林编译.企业文化的治理与改造[M].新华出版社,1991 [8] 邓明然,马全丽.建设以人为中心的企业文化[J].经营管理者,2002(2) [9] 张新.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11) [10] 车娇.浅谈民营企业文化创新[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11) [11] 李建军.企业文化制度创新[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12] 王吉鹏.企业文化的39个细节[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13] 崔会保.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6(3) [14] 徐斌华.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数据库 [15] 蒋亚琴,叶东.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障碍分析[J].前沿,2005(7) [16] 张莉华.企业文化与提升南京民营企业竞争力[J].南京社会科学,2005(4) [17] 李晓武.西部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6(2) [18] 申采芬,狄俊辰.关于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J].北方论丛,2006(2) [19] 周少华.民营企业应更重视企业文化建设[J].企业研究,2006(3) [20] 王玮.浅谈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几个误区及对策[J].2005(21)

11 浙江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论文)

致 谢

在本篇论文完成之际,我的学习生活也即将结束。在此,向所有关心、指导和帮助我的老师、同学、朋友,以及我的家人表示深深的谢意。随着这篇专科毕业论文的最后落笔,我这三年的大学生活也即将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在此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张芳芳老师。老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深厚的理论水平都使我收益匪浅。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给与我很大的帮助,使我得到不少的提高这对于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一种巨大的帮助,感谢她耐心的辅导。

第18篇:民营企业品牌文化建设

民营企业品牌文化建设

熊焰(邵阳学院,湖南邵阳422000)

摘要:民营企业要改变现况,必须培育品牌文化底蕴,构建品牌管理体系,走科

技创新之路,开发自主知识产权品牌产品。

关键词:民营企业;品牌;品牌文化;产品

一.民营企业要培育品牌文化底蕴

1.文化是品牌永不枯竭的生命魅力,打造一流品牌一定要以文化为先导,所以民营企业应在全体员工中培育品牌文化底蕴。

2.深刻认识品牌的价值品牌是提高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品牌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企业的核心价值和无形资产,也称“品牌资产”,它蕴含着巨大的价值。

“万宝露”公司总裁也说:“企业的品牌如同只进不出的储存账户,当你不断用产品累计其价值时,便可尽享利息收入。”

民营企业要有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打造强势品牌,这不仅是民营企业未来增长的驱动力量,更是保持战略领先的关键。

3.深刻理解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中,进入市场交锋的是品牌,接受社会公众认同的是品牌,决定市场份额的还是品牌。

一流企业卖品牌,二流企业卖技术,三流企业卖产品,四流企业卖苦力的缘由。因此,拥有市场的唯一途径是拥有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品牌。

4.牢固树立品牌立企兴企强企的理念缺乏品牌立企、兴企、强企的理念,它成为民营企业实施品牌文化建设的重要障碍。

一个企业的发展对内是企业文化,对外是品牌,品牌是企业文化的象征;制度上,民营企业要形成一套系统的品牌管理制度,要有正确的理念,上下形成共识,执行要到位。

5.建设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文化民营企业应建设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文化,其经营活动以社会责任和道德准则为指导,把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文化根植于具体行动中,塑造企业品牌文化。

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文化支撑着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就能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打造强势品牌,推进民营企业的品牌文化发展。

二.民营企业要实施品牌文化规划管理

1.建立品牌经理负责制的品牌文化管理机构

品牌文化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民营企业需要建立经理负责制的品牌文化管理机构。企业内部必须有一个人或一个团队对品牌管理负责任,品牌管理机构必须设立品牌经理。在品牌经理率领下,品牌文化管理成员有明确责任分工,各司其责,其任务就是创造一个强大、清晰、内涵丰富的品牌形象。其次,企业各职能部门重视和支持品牌管理工作,重视品牌管理和企业其他各方面管理的衔接和协调。再次,建立健全书面化、系统化、法制化的品牌管理制度,制度内容包括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品牌理念、组织结构、质量管理、员工培训、关键流程等。

2.制定品牌战略规划

创建品牌是一项旷日持久的系统工程,兴牌、维牌、固牌、强牌的工程则更加复杂和严峻,决非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事情。创建一个知名品牌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

一个成功品牌的形成需要技术、产品、质量、服务、消费者验证等长期的信誉积累。

民营企业实施品牌管理要有一个长久的战略愿景,需要长远的努力和系统的规划,必须打持久战,把建设一流品牌作为企业的长期目标和战略重点,企业内所有部门集聚在同一个战略愿景下,使工作在不同领域下的员工朝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进行长期知识积累、经验积累、能力积累及社会资源积累,实现品牌强企的目标。

三.民营企业要开发自主知识产权品牌产品

民营企业应走科技创新之路,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并逐步形成满足各阶层用户需求、为用户喜爱的系列品牌产品。

1.持续创新提升品牌价值

民营企业要发展,必须创建品牌,要走科技创新之路,以创新为动力,以多维知识产权为武装,不断提升品牌价值。品牌创建是一个渐进和积累过程,品牌如果没有创新或创新不足,就没有竞争力,也就建立不了真正的品牌,即使有了品牌,无疑也会成为无源之水,终将行之不远。品牌需要持续的创新,不断改进和完善,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使品牌永葆青春。

2.研发按市场定位的品牌产品

第一阶段是建立合格品牌;第二阶段是建立地市品牌;第三阶段是建立省级品牌;第四阶段是建立国家级品牌;第五阶段是建立国际品牌,即在几个国家或世界范围的地区有知名度;第六阶段是建立世界品牌。再次,从品牌的层次上定位,第一层次是产品品牌阶段,第二层次是企业品牌阶段,第三层次是产业品牌阶段。产品品牌层次是消费者确认你这个产品是好的,企业品牌层次是消费者通过你这个品牌不仅能判断你这个品牌是好的,而且能够判断做这个品牌的企业也是好的,如海尔现在达到了企业品牌层次,消费者确认海尔的冰箱好,也认定海尔的洗衣机、空调好。到了这一层次,企业可实施多元品牌支持。产业品牌层次,就是有这个产业就有你这个品牌,你这个品牌已成长为产业的代名词,如提到钟表,消费者马上联想到瑞士的钟表;提到饮料,消费者马上联想到美国的可口可乐。产业品牌阶段,你必须是独特的、无人能替代的,包括工艺、产品、文化等,这是一个强势的深度品牌,也是品牌的最高层次。品牌的建立是一个由低端市场到高端市场、由合格品牌到世界品牌、由产品品牌到产业品牌不断循环和提升的过程。民营企业首先要确定自己是哪一层面的品牌,是为高端、中端还是低端用户服务,然后知道上升一个层次需要做哪些工作。假如目前是一个处在产品品牌层次、为中端用户提供服务的省级品牌,要成长为国家级品牌需要什么条件?这样在品牌管理方面就更有针对性。品牌如果缺少清晰明确的定位,就会像没有舵的船。同时,在市场定位和选择上,一定要扬长避短,在把握和利用机会的同时,要从自身优势入手,选择最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和市场。

第19篇:浅析民营企业文化建设

浅析民营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一种公有的价值观,是一种企业内部共同遵守的原则、共有的认识,是企业的全体成员共同遵守和信仰的价值体系、行为规范。对于民营企业来说,企业文化既是企业合力之纽带,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我国的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将会制约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现代社会的发展日趋迅速,而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民营企业要想在这样的背景下求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正视自己的不足,努力地改进。

一、注重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既要注重企业文化形式建设,更要完善企业文化的内涵,民营企业多注重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而忽视对企业文化内涵的认识和理解。企业文化的形式是重要的,其内涵需要通过形式才能体现出来,但是其形式如果没有体现内涵就会显得很空洞,没有实际意义。企业文化“有形”的一面很容易做到,而“无形”的一面则较为困难,且需要企业的管理者对企业文化内涵真正的认识和理解,在这种基础上才能真正地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一方面,可以通过改善企业厂房的面貌,改善企业的工作环境、举行各种娱乐活动加强领导和员工之间的沟通以及设计效果更佳的企业形象等来完善“有形”企业文化的建设。另一方面,则要求企业关注需要,关心员工,尊重员工,并根据员工的职业取向和企业的发展战略帮助他们设计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为他们构筑施展才华的舞台,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实现其自我价值,从而增强其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感。

二、创新文化

创新文化就是要让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要深刻理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的理念和“穷

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游戏规则,从制定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市场定位、年度营销计划、人力资源规划到具体实施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有创新意识,制定和选择多套应变方案,因为新经济的特征之一就是创意经济,根据客户和市场的需求在产品。技术和服务上不断创新是现代企业的生存发展之道。

三、培养敬业乐群精神

所谓敬业,就是对所从事的职业有执着的追求与热爱,让人生的价值在平凡的岗位上闪光;所谓乐群,就是与全体员工和睦相处,共同奋斗。敬业与乐群密不可分,只有人人敬业,才能激发创造热情,减少内耗,形成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创业环境。形成人人敬业的局面,企业才会打造出自己的精品。当然也有必要引入“刚柔相济”、“严爱相融”的管理理念。首先,建立刚性的管理制度。因为人性中的一些弱点决定了人必须有相应的制度来约束,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是难以办好的。其次,营造宽松融洽的环境。一个企业只有刚性理性的制度,缺乏人性化、人情味的东西,也是不行的,应当融入“爱”的管理理念,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爱,就是对企业员工关心爱护,为员工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员工发展空间的创造以及财富的合理分配等。企业通过爱与和谐的氛围,将员工凝聚起来,使员工产生认同感,就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出自己的品牌,增强企业的生机与活力。

四、提升民营企业家的综合素质

塑造杰出的企业家精神,借鉴国外的成经验,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民营企业塑企业家精神。民营企业家不仅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塑造者、推动者和模范实践者,也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是旗手文化,企业家的素质和自觉程度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起关键作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家要缔造出优秀的、高品位的文化,要发挥好示范表率作用,就

需要具备企业家的优秀素质,包括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品质、创新精神、管理才能、决策水平、技术业务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等,尤其是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五、向“学习型组织”转变,努力打造百年企业文化

如果说,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那么其中的关键是企业的学习能力,只有通过培育整个企业的学习能力,在学习中不断实现企业的变革,才能应对这样的挑战。就企业的发展趋势来讲,企业文化向学习型组织的转变将给民营企业带来利益和机会“企业不再是一个终身雇佣的组织,而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组织,从管理者到普通员工都要有学习规划和目标。通过内培和外训,将员工教育提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同时作为企业文化带头人的企业家更要对新的企业文化身体力行,躬身垂范,去影响和带动员工,使员工看到这种新型文化能给企业带来发展,给员工带来利益,把这种学习作为工作和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持续学习文化根植于每个员工心中,努力打造百年企业文化。

总之,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增强对这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以促进这项工作,将会对民营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20篇:浅析民营企业文化建设

浅析民营企业文化建设

12广播电视学院文编三班20120705309李梦蝶

[摘一要] 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我国的民营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亟需改善,尤其在全球化竞争的今天,有无企业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好坏,更是决定企业的发展空间;基于我国民营企业建设现状,提出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民营企业;企业文化;文化建设

我国企业管理学方面的大家余世维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公有的价值观,是一种企业内部共同遵守的原则、共有的认识,是企业的全体成员共同遵守和信仰的价值体系、行为规范。”对于民营企业来说,企业文化既是企业合力之纽带,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我国的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将会制约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现代社会的发展日趋迅速,而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民营企业要想在这样的背景下求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正视自己的不足,努力地改进。

1、注重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既要注重企业文化形式建设,更要完善企业文化的内涵,民营企业多注重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而忽视对企业文化内涵的认识和理解。企业文化的形式是重要的,其内涵需要通过形式才能体现出来,但是其形式如果没有体现内涵就会显得很空洞,没有实际意义。企业文化“有形”的一面很容易做到,而“无形”的一面则较为困难,且需要企业的管理者对企业文化内涵真正的认识和理解,在这种基础上才能真正地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一方面,可以通过改善企业厂房的面貌,改善企业的工作环境、举行各种娱乐活动加强领导和员工之间的沟通以及设计效果更佳的企业形象等来完善“有形”企业文化的建设。另一方面,则要求企业关注需要,关心员工,尊重员工,并根据员工的职业取向和企业的发展战略帮助他们设计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为他们构筑施展才华的舞台,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实现其自我价值,从而增强其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感。

2、创新文化

创新文化就是要让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要深刻理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的理念和“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游戏规则,从制定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市场定位、年度营销计划、人力资源规划到具体实施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有创新意识,制定和选择多套应变方案,因为新经济的特征之一就是创意经济,根据客户和市场的需求在产品。技术和服务上不断创新是现代企业的生存发展之道。

3、培养敬业乐群精神

所谓敬业,就是对所从事的职业有执着的追求与热爱,让人生的价值在平凡的岗位上闪光;所谓乐群,就是与全体员工和睦相处,共同奋斗。敬业与乐群密不可分,只有人人敬业,才能激发创造热情,减少内耗,形成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创业环境。形成人人敬业的局面,企业才会打造出自己的精品。当然也有必要引入“刚柔相济”、“严爱相融”的管理理念。首先,建立刚性的管理制度。因为人性中的一些弱点决定了人必须有相应的制度来约束,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是难以办好的。其次,营造宽松融洽的环境。一个企业只有刚性理性的制度,缺乏人性化、人情味的东西,也是不行的,应当融入“爱”的管理理念,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爱,就是对企业员工关心爱护,为员工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员工发展空间的创造以及财富的合理分配等。企业通过爱与和谐的氛围,将员工凝聚起来,使员工产生认同感,就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出自己的品牌,增强企业的生机与活力。

4、提升民营企业家的综合素质

塑造杰出的企业家精神,借鉴国外的成经验,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民营企业塑企业家精神。民营企业家不仅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塑造者、推动者和模范实践者,也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是旗手文化,企业家的素质和自觉程度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起关键作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家要缔造出优秀的、高品位的文化,要发挥好示范表率作用,就需要具备企业家的优秀素质,包括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品质、创新精神、管理才能、决策水平、技术业务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等,尤其是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5、向“学习型组织”转变,努力打造百年企业文化

如果说,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那么其中的关键是企业的学习能力,只有通过培育整个企业的学习能力,在学习中不断实现企业的变革,才能应对这样的挑战。就企业的发展趋势来讲,企业文化向学习型组织的转变将给民营企业带来利益和机会“企业不再是一个终身雇佣的组织,而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组织,从管理者到普通员工都要有学习规划和目标。通过内培和外训,将员工教育提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同时作为企业文化带头人的企业家更要对新的企业文化身体力行,躬身垂范,去影响和带动员工,使员工看到这种新型文化能给企业带来发展,给员工带来利益,把这种学习作为工作和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持续学习文化根植于每个员工心中,努力打造百年企业文化。

总之,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增强对这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以促进这项工作,将会对民营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

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余世维.企业变革与文化

2]王成荣.企业文化大视野

3]李宗红,朱洙.企业文化:胜敌于无形

4]屈燕妮.论中国民营企业文化的塑造

5]胡新贵,王德平.民营企业发展中的困境及其救治

浅析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和发展对策
《浅析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和发展对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