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活动方案

幼儿园活动组织与实施方案(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6 22:15:40 来源:活动方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幼儿园教育活动与组织(改版)

幼儿园教育活动与组织30002

第一章小结

1、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有目的、

有升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

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 过程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主要特 点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生活性 和游戏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类型:从课 程类型的角度可分为学科(领

域)活动.主题活动和经验活动;

2、从组织形式的角度可分为全 班集体括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 动;从目的性程度的角度可分为 教学话动、游戏活动和生活活动。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就是根据 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一定的教 育理念,选择和确定

3、每一个具体活动的目标、内容、材料、基本步骤和方法的过程。幼儿同教育活动计划是具体的活 动方案,它规定了活动的目标、括动的准备、活动的进程和环节 融及活动的延伸等。

4、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程 序:明确理念,确定活动目标, 确定内容和方法,确定环节,确 定延伸活动。

5、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应遵循的 基本原则:发展性原则、经验性 原则、系统性原则和适宜性原刚,

6、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是指 将幼儿园教育恬动设计方案付诸 实践的过程,是教育恬动的各个 环节得到运行的过程,是各种教 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过程,也 是真正促进幼儿发展的过程。

7、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的基本 程序是:把握幼儿的状态,引发 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给予幼儿活 动的机会,引导幼儿获得新柏经 验,评估活动的成效。

8、幼儿同教育活动组织的基本 原则:主动活动原则、以游戏为 基本活动的原则、注重多种感官 参与的原则和注重个别差异的原则。 第二章

1、学科活动是按照学科知识体 系划分教育内容,对幼儿进行 科学、系统、连贯教学的一种 教育活动组织方式。内容分科、系统性、计划性是幼儿同学科 活动的主要特点。虽然学科活 动具有有利于系统知识的传递 和学习、便于教学组织的优点, 但也存在割裂学科与学科之问 的联系、割裂教育与社会及生 活之间的联系、忽视学习的主 体等方面的缺点。

2、领域活动是依据分科活动的 属性,将具有相同或者相近属 性的学科整合为一个学科领域 的教育模式。领域活动是在借 鉴国外的研究成果、继承我国 课程发展的历史经验、参考我 国幼儿团课程研究的成功经验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在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浪 潮的影响下,幼儿园的学科 活动也吸纳了近年来幼儿园 教育改革的成果,处于不断 调整和完善的发展过程之中, 出现丁儿童化、综合化、生 活化和弹性化几个方面的变 化。儿童化表现为学科活动 从幼儿出发学科活动、从幼 儿出发修改现成的教育活动 设计、教师基于对幼儿行为 的观察进行指导。

4、综合化是指学科活动会 逾越严格的学科边界,为幼 儿呈现相对完整的学习经验。

5、生活化是指学科活动与幼 儿的日常生活情境友生重叠。 弹性化表现为学科教育内容 和时间的弹性、一日活动时 间的弹性、教育活动过程的 弹性。

6、学科活动的核心组织线索 就是学科知识,学科知识的 系统性、逻辑性非常突出, 这使得幼儿园学科教育活动 在目标、内容的设计上体现 出非常鲜叫的序列性。学科 活动目标的设计应围绕学科 知识分层细化。

7、学科活动内容的组织有 两种思路,一是教育活动中 各个环节的内容基本是同一 个,这个内容在不同的教育 步骤中由浅人深,逐步递进; 二是教育恬动的不同步骤中 的内容各不相同,这些内容 围绕同一个话题相互并列, 分步进行。 第三章

1、幼儿园主题括动可被定义 为在一定时间内,组织幼儿 围绕某个中心话题进行的学习、探索、游戏,从而获得 有益经验的系列活动。它由 Cl1心话题、扩展链和具体 活动构成。

2、主题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反对分科设课,强调 学习内容的整合;第_,是 灵括开放的。主题活动的 局限性主要体现在:第一, 活动内容不利于幼儿学习系 统化的学科知识;第二,对 教师的要求相对较高。主题 恬动设计的基本原则是日的 性原则、适宜性原则、均衡 性原则、弹陛原则和有机整 合原则。

3、主题活动设计耍经过选 择主题、确定主题目标、制 定主题网络、拟定活动纲要、设计具体活动方案、检核评 估主题六个步骤。

4、第一步,选择主题=主题 来源主要有四个,分别是学 科或领域,社会生活事件和 幼儿自身的生活事件,人们 专门提炼和概括的过程、原 理或变化规律,以及文学作品。

5、确定主题的依据主要有三个: 其一,必要性,即考虑主题自身 蕴含的敦育价值是否值得进行一 个主题活动;其一二,可能性, 即考虑该主题是否符合幼儿的兴 趣、需要、已有经验和发展水平等;其三,可行性,即现有的教 育资源与教育条件是否能够支持 主题活动的顺利开展。

6、确定主题后,要给主题取一个 好名字。首先,好的主题名称应 当具体、明了、富有童趣;其次, 主题名称耍尽量体现对幼儿发展 预期的定位和活动的主要侧面,

7、第二步,确定主题日标。确 定主题目标从三个方面来考虑: 相应年龄段幼儿发展的一般性 日标,本班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幼儿在不同领域内的学习需求。

8、第三步,制定主题网络。教 师要依据主题目标,结合幼儿 的兴趣和经验、可资利用的教 育资源等,梳理主题思路,搭 建主题网络,绘出主题网络图。 主题网络一般用主题网络图表 现,网络图的主要功能是让主 题结构得以具体、直观地旱现。 主题网络图的具体形式可以有 很多种,常见的有概念式主题 网络圈和活动式主题网络图。 概念式主题网络图是以中心话 题所蕴禽的关键概念为节点展 开的网络。活动式主题网络图 是以围绕主题能进行的各种活 动为节点展开的网络。

8、第四步,拟定活动纲要。拟 定活动纲要是在梳理主题开展 思路的基础,考虑组成主题的 系列活动具体有哪些,主要的 内容是什么,以什么形式展开, 涉及哪些领域,等等,还可以 列出每个活动J H标。同时,可 以判断出主题持续的时间,并 拟定好教育资源的利用方案。

9、第五步,没计具体活动方 案。教师要逐一设计每个活 动的具体方案,包括教学活 动、区域活动和生活活动。 活动方案基本包括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和恬 动过程等几个环节。第六步, 进行检核评估。主题活动设 计好以后,可以做一个预先 的检核评估,并可以根据检 核评估结果修订主题活动设 计。检核评估主要从主题选 择、主题目标、主题内容和 活动方法几方面进行。最后 ,在主题活动设计中应注意 防止“拼盘”现象,要处理 好活动计划与幼儿经验建构 之间的关系,并控制好主题 活动容量。 第四章

1、幼儿园教学活动有广义 和狭义之分,狭义指教师有 目的、有计划地引起、维持 或促进幼儿主动活动的教育 过程.幼儿园教学的性质属 于自发反应型教学;幼儿园 教学具有浅显性、游戏性、活动性、综合性和生活化的 特点。

2、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意义 在于可以帮助幼儿将零散经 验系统化,促进幼儿的认知 发展;可以弥补游戏活动和 生酒活动的不足,促进幼儿 全面发展;可以解决幼儿在 游戏活动和生活活动中遇到 的问题,提升幼儿的游戏水平和生活质量。

3、依据幼儿参与教学活动 的规模分类,幼儿园教学活 动可分为集体教学活动、小 组教学活动和个别教学活动;

4、依据教学内容的组织方 式分类,幼儿园教学活动 可分为分科教学活动、主

题教学活动和领域教学活动;

5、依据教与学的方式分类, 幼儿园教学恬动可分为传 授接受式教学和引导发现 式教学.

6、幼儿园教学活动计划 (教案)包括恬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 动过程和活动延伸等部分。

7、教学活动名称有两类, 一类名称旨在说明教学活 动的主要内容;另一类名 称旨在说明幼儿在教学活 动中所做的有趣的游戏或 有意义的事情。

8、教学活动目标是通过教 学活动所期望达成的结果 ,是幼儿园教育目标层次 中最下位的目标,它一般 稂具体、可操作,教学活 动目标包含三大领域:认 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 技能领域。

9、行为目标、生成性目 标和表现性目标是幼儿园 教学活动目标的三种取向。

10、制定幼儿园教学活动 目标时,要考虑同家相关 文件中有关幼儿培养目标、教育目标和各年龄段幼 儿发展的基本要求;幼儿 发展的实际水平、已有经 验和现实需求;活动内容 的价值。

11、幼儿园教学活动H标 的袁述应符合以下基本要 求:幼儿园教学恬动目标 廊具体、明确,具有可操 作性;从同一角度表述教 学活动目标;教学活动目 标应有所侧重,不必面而 俱到;教学活动日标要简 洁明了、,幼儿园教学恬 动准备包括物质准备和经 验准备。

12、物质准备包括材料准 备和空问准备;经验准备 包括能力准备和生恬经验 准备。教学活动过程一般 分为导人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

13、常见的导人方式有以 下几种:经验同顺导人、问题情境导人、欣赏导人 和直接导人。

14、基本部分的设计要注 意:活动环节的设计要紧 扣教学目标;括动过程的 设计应遵循幼儿学习的特 点和规律,为幼儿提供感 知、操作、体验、交往等 机会;活动过程的设计要 能促进幼儿思维的参与, 教学活动结束方式有然结 束、总结归纳、游戏表演、展示分享。

15、教学延伸活动的设计 可考虑将教学活动向区域 活动、生恬话动、环境创 设或亲子话动中延伸。

16、幼儿园教学活动组织 实施过程不是将预先设计 好的教学方案原封不动地 落实到实践中的过程,而 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包含 改变和创生的过程,在教 学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 第一要引发幼儿的活动, 注重为幼儿提供与人、事、物相互作用的环境,让 幼儿在感知、操作、体验、交往中获得有益于身心 健康发展的经验。其次, 要注意观察幼儿,

第二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 ,教师的教学语言、教学 体态等也需要一些具体的 策略土持。教师观察的对 象足幼儿的行为表现和作 品,尤其是幼儿不符合教 师期待或出错的行为发现 和作品。在教学活动的不 同阶段,教师观察的重点 不同。

第三,给予幼儿有针对性 的指导。教师对幼儿的指 导通常包括知识上的指导、技术上的指导、兴趣上 的指导、习惯上的指导和 态度上的指导等。

第四,注意提问与回应策 略。提问式教学活动中师 幼之间交流列话的重要手 段;提问能激发幼儿的求 知欲,促进幼儿思维的发 展。根据教师提问对幼儿 认知参与水平的要求,教 师提出的问题可分为:感 知记忆型问题、理解型问 题、应用型问题、创造型 问题、评价型问题。在教 学活动中,教师的提问应 问在幼儿有疑之时。面向 牟体,照顾个别,是教学 活动中教师提问应遵守的 基本原则。教师提问语言 要浦晰,提问的声音要响 亮,提问的态度要亲切、和蔼,有时可以略带神秘 。教师提问的类刊要多样 化,尤其成增加中、高水平的问题。整个教学活动 中的提问应有一定的序列 ,教师要善用追问,应适 当延长候答时间。在不同 的教学活动情境中,教师 具有不同的策略:当幼儿 的行为表现符合教师期待 时,教师的回应策略有重 复、总结、扩展、澄清、追问、评价。在教学 话动中,当幼儿沉默或 行为偏离教师的预期时 ,教师的叫戊策略有提 供信息支架、将错误的 思维过程显性化、创设 情境予以提示。

第五,教师教学体态是 教师通过面部表情、身 体动作、空间距离等传 递教学信息的一种无声 语言。它主要包括手语、头语、眼语、表情语 言、空问语言等方面。 适宜的体态有助十激发 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 幼儿维持良好的学习状 态;适宜的体态有助于 强调重点,突破难点。 教师使用教学体态语言 遵守的总体要求足自然 得体和协调。教师教学 体态语占的类刑主要包 括眼神、表情、手势、空间距离和外表。教师 使用教学眼神语言成亲 切、自然,覆盖面广, 以鼓励为主;使用教学 表情语占应面部表情丰 富、适度、自然,切忌 而无表隋;使用教学手 势语占应自然得体,恰 当准确,目的明确,节 奏明快,手势幅度上不 过头、下不过朐;使用 教学距离语言应园地制 宜,灵活掌握,走动自 然大方;使用教学外表 语言应整洁、端庄,富 有生气、协调、美观, 有个人风格。 第五章

1、区域恬动是指以幼儿 的需要、兴趣为主要依 据,兼顾幼儿园教育目标 和正在进行的其他教育活 动等因素,将可利用的空 间划分为多个区域,并投 放适宜的活动材料,供幼 儿自由选择,在其中幼儿 通过与材料和同伴的互动 ,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

多样化学习经验的活动类型。

2、区域活动具有自主性、个性化、以间接指导为主 的特点。区域分为探索性 区域、表现性区域和运动 性区域。探索性区域主要 包括生活区、语言区、益 智区、发现区、种养区; 表现性区域有角色区、建 构区、表演区和美工区;

3、运动性区域主要由户外 运动区构成,分为同定器 械区、可移动器材区和自 然游戏医。

4、区域活动有利于发展 幼儿行动的目的性和对行 动的控制能力,有利于发 展幼儿的独立性;有利于 促进幼儿学习的积极主动 性;有利于幼儿个性化的 发展;有利于促进幼儿的 社会性发展。

5、区域活动的设计主要分 为确定区域种类、规划区 域布局、刨设区域环境、制定区域规则四个方面。

6、确定区域的原则包括全 面性原则、活动性原则、生活化原则、动态化原则、效益性原则。

7、常见区域各自具有不 同的教育价值。规划区 域布局要注意界限分明、动静分开、开放适度、相邻相近、保障安全、巧妙拓展。创堤区域环 境色括区域材料的投放 和区域背景环境的创设 。材料投放要注意材料 的安全性、丰富性、层 次性、可探索性、易得 性。要注意利用区域背 景环境激发幼儿的活动 兴趣,支持幼儿持续探 索,提示幼儿自我教育 ,记录幼儿的活动过程。

8、区域规则是幼儿在进 行区域恬动时必须遵守 的一系列规范,它具有 两方面的作用:一是保 证活动的顺利开展,二

是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9、区域规则有三种:活 动中事关所有幼儿的基 本规则,活动中事关多 数幼儿的规则。活动中 事关个别幼儿的规则。

10、制定区域规则要注 意规则应着眼于幼儿的 发展,规则要有可操作 性,幼儿要参与规则的 制定,要以多种形式呈 现规则。

11、区域恬动的组织包 括恬动的开始、展开和 结束三个环节。

12、开始环节的指导包 括指导幼儿学会自主选 择活动区域,引导幼儿 制定出在区域内活动的 计划。要创设丰富的环 境,供幼儿选择;尊重 幼儿选择意愿,不过度 干预;带领幼儿熟悉所 选区域、操作材料,了 解其中开展的活动;制 定一些必要的选择区域 的规则;在观察的摹础 上有针对性地指导。活 动展开环节的组织包括 观察与评估和活动指导。

13、观察可分为全面观察、部分观察和个别观察, 或者分为旁观式观察和参 与式观察。观察与评估包 括两方面的内容,是对区 域设置情况的观察与评估, 二是对幼儿活动状况的观 察与评估。观察记录要求 真实客观,常见方式有文 字记录、作品记录、图片 记录和影像记录。

14、教师的活动指导分为 介入式指导和非介人式指 导。介入式指导有三种, 即平行介入式指导,交叉 介入式指导,垂直介入式 指导;非介入式指导包括 经验支持、材料支持、时 间支持、空间支持、同伴 支持、心理支持、技能支 持等。结束环节包括收拾 整理和回顾评价。

15、指导收拾整理要做到 事先提醒、全体参与、分 T合作、教会方法、事后 激励。同顾评价环节具有 重要价值,可从五个方面 组织该环节内容。组织同 顾评价活动时教师应注意 扩大评价主体,让幼儿多 参与评价;把握评价方向 ,让评价促发展;分层指 导评价,让幼儿均有收获 ;应用评价方法,让幼儿 乐于参与评价。 第六章

1、生活活动是幼儿园一日 生活中满足幼儿吃、喝、拉、撤、睡等基本生理需 要的活动,具体包括入团、餐点、盥洗、喝水、睡 眠、如厕、离园等环节的 活动。生活活动是幼儿园 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 是幼儿同课程与其他学段 课程的重要区别之一。

2、幼儿园生活活动可以满 足幼儿的生理需要,促进 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可 以提高幼儿基本的生活自 理能力,帮助幼儿养成良 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可 以渗透性地促进幼儿在语 言、社会、科学、艺术等 方面的发展;有助于教师 了解幼儿的需要和兴趣, 为设计适宜的教学恬动和 区域活动奠定基础。

3、幼儿园生括活动的设 计与组织包括对人园活动、餐点活动、睡眠活动、盥洗活动、喝水活动、如 厕活动、过渡活动及离园 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4、入园环节的设计与组 织,实质上就是晨间接待 的设计与组织。晨间接待 参与的人员较多,包括教 师、保育员、安保人员、保健人员和园长。晨间接 待的内容包括相互问候、晨检、幼儿自我服务或为 班级服务、成人相互交流 幼儿的情况等。人嗣括动 蕴含着对幼儿进行礼仪教 育、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 能力、安抚幼儿情绪与家 园沟通等价值。幼儿嗣安 保人员、保健人员、教师、保育员和园长对待劫儿 的态度和方式,会影响幼 儿人园的心情。从这个意 义上来说,他们都是幼儿 园隐性课程的实施者。

5、餐点环节主要包含了早 餐、午餐、上下午的水果 和点心等环节。幼儿期是 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期, 养成良好的饮食、进餐习惯,摄取丰富的营养,是 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同时,幼儿进餐环节也 蕴含着促进幼儿生活自理 能力、独立性、自信心、小肌肉动作等多方面发展 的机会。进餐环节包括餐 前准备、进餐过程和餐后 整理i个流程。幼儿园进 餐环节的主要实施者是教 师和保育员,炊事人员、保健人员是幼儿进餐过程 的间接影响者。

6、午睡是幼儿在同一日 生话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无论是从医学保健角度, 还是从保障幼儿园-一日 活动质量和幼儿发展的 角度来看,午睡都具有 重要的意义。午睡恬动 的设计与组织包括睡前 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睡 眠巾的关怀与帮助、起 床整理括动的设计与组 织三部分构成。

7、盥洗活动主要包括洗 手、洗脸和漱口等。洗 手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 发生的频率最高。学会 正确洗手的方法,养成 息好的洗手习惯,是幼 儿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 。“六步洗手法”是联 合同儿童基金会宣传的 正确洗手的六个步骤: 同时,幼儿必须习惯用 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漱 口是利用液体含漱从而 清洁口腔的方法,一般 用于饭后郓吃过甜食后 。漱口效果与漱口时的 用水量、含漱的力量及 鼓漱的次数有关,漱口 不能替代刷牙。幼儿午 睡起床后和脸脏时都应 洗腧,正确洗脸顺序是 从上到下、从里向外, 依次是额头、鼻子、嘴 巴、脸颊、耳朵、脖子 。教师要通过盥洗活动 ,帮助幼儿理解椎洗的 意义、盥洗的方法,养 成正确盛洗的习惯,同 时教育幼儿要节约用水 培养幼儿科学喝水、主 动喝水的好习惯是幼儿 园教育的重要内容。在 喝水环节,教师要注意 教给幼儿科学喝水的要 求,帮助幼儿理解科学 喝水的重要性,将定时 喝水和自主喝水相结合 ,要向幼儿讲解乐范正 确接水、端水和喝水的 方法,有序组织幼儿喝 水,同时墨给予幼儿有 针对性的指导,培养幼 儿节约用水的习惯,注 意家园合作。

8、如厕对于成人来说, 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但对于幼儿来说却是极 大的挑战。学会如厕是 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一座 里程碑。教师要通过如 厕活动,教会幼儿如何 正确轻松地如厕。在如 厕环节的设计与组织中 ,教师要分别解决幼儿 如厕的认识问题、心理 问题、技术问题、意识 和习惯问题、家园要求 不一致的问题。

9、过渡环节也是幼儿园 日常生活活动的重要组 成部分,它承上启下, 具有显性调节幼儿园教 育教学活动的节奏和隐 性调节幼儿身心节奏的 重要意义。对过渡环节 的设计与组织,实质上 是对幼儿园一日生活各 项活动的整体优化安排 。教师可以整合活动环 节,将一些小块的活动 时间合并,使活动之间 互相融合,增加作息时 间的弹性化,减少不必 要的过渡环节和集体行 动;在必要的过渡等待 时间,教师可提供一些 有趣的活动,减少消极 等待;教师也应允许幼 儿有自由交往、自由活 动的机会,允许幼儿有 时“尤所事事”;过渡 环节具体如何安排,应 充分考虑前后活动的性 质和幼儿的需要。

10、离园是幼儿在园一 日生括的最后一个环节 ,但并非最不重要的环 节。通过离园环节,教 师应帮助幼儿达到以下 目标:保持一种稳定、愉悦的情绪等待家长来 接;乐于自己整理仪表 ,喜欢干净和整洁;学习管理自己的物品,并 能有顺序地整理和摆放 ;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 离园括动,遵守活动规 则;离同时,会将玩具、材料、椅子筹收放整 齐、归位,保持环境的 整洁和有序;主动与教 师和小朋友道别;跟随 家长离园,不独自离开 ,不跟陌生人走。离园 活动是幼儿离园前教师 组织的各种活动。一般 情况下,教师可安排一 些自主陛强、形式多样、时间可长可短的活动 。对于不同年龄班的幼 儿,教师设计与组织离 园活动的重点不同:在 小班的离园环节,教师 应多关注幼儿的情绪, 在整理活动中给予幼儿 适当的帮助。在中班的 离园环节,教师应培养 幼儿的自主性与独立性 。在大班的离园环节, 教师应鼓励幼儿自我服 务和为他人服务。

11、幼儿园生活活动设 计与组织要遵循教养并 重原则、关注差异原则、轻松温馨原则、渗透 性原则和家园合作原则。 第七章

1、幼儿园教育环境是指 幼儿掌恬于其中的、对其 身心发展产牛影响的切因 素的总和。它既包括幼儿 置身其中的自然环境、社 区文化环境等外在因索, 也包括影响幼儿发展的生 理环境、心理环境等内在 因素。

2、在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 施中,环境创设作为一种 有日的、有计划的教育因 索,会随时对幼儿的身心 发展产生影响。

3、按照不同的划分维发, 幼儿园教育环境可以分为 以下几种类型:从幼儿园 教育话动得以实施的物质 和精神条件划分,幼儿园 教育环境可分为物质环境 和精神环境两犬类;

4、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主 要类型来划分,幼儿园教 育环境可分为游戏活动环 境、教学活动环境和生活 活动环境;

5、从空间位置来划分,幼 儿园教育环境可分为园内 环境和园外环境,园内环 境又包括室内环境和室外 环境,园外环境包括家庭 环境和社区环境;

6、从环境的功能来看,幼 儿园环境可以分为多类区 域,包括表现性环境(表 演区、娃娃家、美T区等)、探索性环境(发现区、益智区、博物馆等)和运 动性环境(大型玩具区、晨间锻炼区等)。

7、幼儿园教育环境刨设 要遵循参与性原则、互动 性原则、适宜性原则、挑 战性原则和丰富性原则。

8、幼儿园室内环境的创设 分别按照主题活动环境、区域环境、生活环境和专 用功能室四个方面介绍了 创设要求、

9、主题活动环境是指围绕 一个主题活动的开展所需 要的空间、材料、家园合 作等综合条件。教师、幼 儿、家长乃至社区相关成 员都可以参与到主题活动 环境创设中来

10、特别需要强调的是, 在以主题为主要内容组织 形式的幼儿园,大都有一 面主题墙。主题墙是指围 绕某一主题的展开而创设 的端面环境。它记录着一 个主题展开的线索、幼儿 的学习过裎和学习结果等 。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开展 与环境创设之间的关系为 :依据主题活动的教育目 标和教育内容创设环境; 在主题活动丌展过程中不 断调整环境;根据环境生 成新的主题。、

12、区域环境刨设也是幼 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的重要 内容。生活环境既包括进 餐、盥洗、如厕、睡眠等 饮食起居环境,也包括问 候、排队、聊天、倾诉等 社会交往的规则及氛围。、

13、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可以帮助幼儿在生活中 学会生活、在交往中学会 交往。除了班级内部区域 环境的创设,一些幼儿园 还设置了且有专门用途的 功能室,

14、一般而言,幼儿园的 户外恬动环境包括:园所 自然环境、备类公共活动 场地、户外运动场地、沙 水区、园艺区、种植园地、饲养区等。要为幼)L 提供集游戏、锻炼、探究

、审美为一体的户外活动环境,、

15、可遵循以下几条基本 原则:儿童性、安全性、自然性、挑战性和审美性 。幼儿园自然环境应该是 一个拥有丰富的发展幼儿 观察能力的资源环境。当 前应超越美化、绿化导向 的幼儿园环境剖设观,从 教育资源的高度来看待幼 儿园环境创设的价值,创 设与幼儿自然生长环境相 符的绿色生态环境。

16、城市幼儿园拓展园内 自然环境的策略有:墙壁

绿化、空中绿化、角落绿他。

17、户外运动区的环境创 设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应遵循目标性原则;应考 虑多样化设置;应自然而 富于生趣;应体现探索件 原则。

18、园外教育资源开发与 利用的一般步骤为:调查 与收集团外教育资源;挖 掘园外资源的教育价值; 有效利用园外教育资源。

19、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 和发展规律,幼儿是在行 动中学习的。直接经验是 人生的基本经验,因此, 没有资源就不町能有真正 的恬动,只有适宜的资源 才能带来综合、有效的学习。幼儿园教育资源建设 是幼儿园教育质量提升的 重要保障。 第八章

1、制订教育计划是幼儿周 教育工作的首要环节。教 育计划是教师开展班级日 常工作的依据和具体行动 的规划,它能减少教师开 展工作中的不确定感,有 效促进教师将培养目标清 晰、有日的地落实到幼儿 身上。根据时间跨度,主 要由班级教师制订的教育 计划可分为学期计划、月 计划、周计划和日计划。 无论是制订学期计划、月 计划,还是制订周计划和 日计划,都需要遵循一般 程序:分析前一阶段幼儿 发展情况;确定本阶段教 育目标;规划本阶段教育 括动;规划本阶段重大活 动;规划本阶段家长工作 ;计划调整情况说明。

2、学期教育计划是教师 对一个学期教育工作的 总体安排,是指导班级 _.个学期各项工作全面、有效开展的依据。学 期教育计划除了包括班级 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安排之 外,还包括家长工作、环 境刨设等方面的内容。班 级的学期计划由班级教师 共同协商拟定。制订学期 工作计划时,要注意以下 几点:学瑚计划一般在学 期开学之初、幼儿来园之 前制订;学期计划从方向 上和整体上把握学期的主 要工作,内容不必过于详 细;同一年龄段各班级的 学期计划可以有所不同, 不得要求同一年级组各班

级的学期教育计划必须相同。

3、月教育计划是指对大约 一个月时间内班级教育工作 的总体规划。它是学期计划 的下位分解计划。制订月教 育计划时的注意事项:月教 育计划~般在前一个月的最 后~周制订;教育目标要紧 紧依据学期教育目标及幼儿 的实际发展水平而定。

4、周计划的制订是~周之 内全部教育恬动及相关工作 的具体方案,是当月工作计 划中某些内容的具体化,较 月计划更为详细,是保证月 教育目标和周工作目标顺利 实现的必要条件,也是日教 育目标与方案设计的依据。 班级教师要共同参与,在充 分沟通的情况下制订周教育 计划。制订周教育计划时要 注意:详细的周计划最好在 前一周的星期四或星期五制 订或修订;在活动安}上, 教师要遵循均衡性及灵活性 的原则;制订周教育计划不 仅要考虑教学活动,也要认 真安排区域括动、生耩恬动、环境刨设、家长工作等各 类活动;注意根据一周中不 同时间幼儿的状态安排活动 ;相同科目的教学活动之间 应有适当的时间差。

5、日教育计划包括对一日活 动的安排和活动设计。制订 的教育计划需要注意:日计 划的最终确定要在实施计划 的前一天;作息时间表可以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季节 变化等弹性调整;注重动静 交替、幼儿自由选择活动与 教师主导活动的相互结合; 注意不同组织形式的活动相 互配合补充;根据幼儿一日 生话中的精力情况安排活动 ;对一日活动时间的安排不 要过于琐碎;教师要将一日 作息时间表以图画的形式绘 出,并张贴或悬挂于幼儿视 线可及之处。

推荐第2篇: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复习资料 一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概述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概述 1.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涵

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

2.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类型

学科领域活动:是指按照学科的逻辑组织的活动,活动往往以某一学科的经验为主,也可能兼顾其他学科的经验.各学科的活动之间往往前后联系,相互衔接

主题活动:主题是围绕某一事件或现象所组织的综合性活动.活动按照时间或现象本身的逻辑展开,会涉及多个领域的经验

经验活动:是指根据儿童发展的不同经验确定相应的活动区域和操作材料,引发儿童的探索,交往和表达,从而使儿童获得相应经验的活动

3.对幼儿园教育活动内涵的理解 1.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有目的的活动 2.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有计划的活动

3.幼儿园教育活动是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

4.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特点 1.目的性和计划性 2.生活性和游戏性 3.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概述 1.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内涵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是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一定的教育理念,选择和确定每一个具体活动的目标、内容、材料、基本步骤和方法的过程.2.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程序 1.明确教育理念 2.确定活动目标 3.确定内容和方法 4.确定环节 5.确定延伸活动

3.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 1.发展性原则 2.经验性原则 3.系统性原则 4.适宜性原则

(三)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概述 1.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的内涵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是指将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是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得到运行的过程,是各种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过程,也是真正促进幼儿发展的过程

2.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的基本程序 1.把握幼儿的状态 2.引发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3.给予幼儿活动的机会 4.引导幼儿获得新的经验 5.评估活动的成效

3.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的基本原则 1.主动活动原则

2.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3.注重多种感官参与的原则 4.注重个别差异原则 二章—幼儿园学科活动设计

(一)幼儿园学科活动概述 1.幼儿园领域活动的形成原因 1.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

虽然不同国家的历史条件,文化背景不同,但很多国家在幼儿园课程中都采用了领域课程的方式

2.继承我国课程发展的历史经验 陈鹤琴,五指山活动内容 3.参考我国幼儿园教育研究的成功经验 2.幼儿园学科活动的概念

学科活动是指按照学科知识体系划分教育内容,有助于对幼儿进行科学,系统,连贯教学的一种教育活动组织方式

3.幼儿园领域活动的概念

领域活动是根据分科活动的属性,将具有相同或者相近属性的学科整合为一个学科领域的教育模式

4.幼儿园学科活动的特点 1.内容分科 2.系统性 3.计划性

(二)幼儿园学科活动的变革 1.幼儿园学科活动的综合化

幼儿的学习是以生活中的直接知识和经验为对象的,而生活知识和经验具有综合的特点

2.幼儿园学科活动的生活化

以往的学科活动的弊端之一是其割裂了学习内容与幼儿生活之间的关系,幼儿的学习内容是他们在生活中碰不到的事物,但幼儿的思维是感性的、直观的、对他们来说,最有效的学习就是他们感兴趣的学习,最有效的学习内容是他们可以感知的,具体形象的内容,这种学习内容主要源自幼儿周围的现实生活

3.幼儿园学科活动的弹性化 学科活动具有计划性的特点,这个特点有助于幼儿园有条不紊的安排教育工作,但在实际的幼儿园工作中,教育计划未必完全符合幼儿园实施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学科活动的计划就需要根据教育过程中的情况做出调整,以符合幼儿当前的发展需要,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三)幼儿园学科活动的设计 1.幼儿园活动目标的分层细化

活动目标是对幼儿通过参与教育活动而预计获得的发展的表述.在学科活动中,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应明确、具体.2.幼儿园学科教育内容的并列和递进分解

在学科活动设计中,一般都是先有活动目标,再根据目标来选择内容材料。围绕活动目标,内容的组织有两种思路,一是教育活动中各个环节的内容基本是同一个,这个内容在不同的教育步骤中由浅入深,逐步递进;二是教育活动的不同步骤中的内容各不相同,这些内容围绕同一个话题相互并列,分步进行

三章—幼儿园主题活动设计

(一)主题活动概述 1.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定义

主题:指幼儿在一段时间内所要讨论的中心话题,通过对这些中心话题的讨论,对中心话题中蕴含的问题、现象、事件等的研究,使幼儿获得新的、整体的、有联系的经验.幼儿园主题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组织幼儿围绕某个中心话题进行的学习,探索和游戏,从而获得有益经验的系列活动

2.主题活动的结构 1.中心话题

中心话题是主题活动围绕的核心,幼儿的各种学习都是由该中心引发的,因此在一般情况下,主题扩展出的活动都是对该主题及其所含现

象、事件、问题的探索和研究,这使得整个活动就像是围绕某个问题进行的系列探究.3.主题活动的主要特点

1.主题活动反对分科设课,强调学习内容的整合

2.主题活动是灵活开放的.一方面,主题活动开展的持续时间可长可短.有的主题可以持续一个学期,有的主题则只可进行一个星期,另一方面,一个主题所包含的内容是开放的

4.主题活动的局限

1.活动内容的学科体系化不足 2.对教师的要求相对较高 5.主题活动的基本原则 1.目的性原则

主题活动的设计要紧紧围绕对达成学期教育目标的贡献进行 2.适宜性原则

主题活动的设计要充分考虑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需要,考虑本园的教育资源和本班幼儿的个体差异 3.均衡性原则

均衡性原则是指在设计主题活动时应注意五大领域的均衡,并兼顾不同实施途径和形式的均衡

4.弹性原则

弹性原则是指主题活动的设计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为即时调整或生成活动内容预留可能

5.有机整合原则

有机整合原则是指主题活动的设计应考虑主题下各具体活动之间的有机联系和整合

(二)主题活动设计的基本流程 1.主题网络的含义

主题网络就是记录主题活动开展线索的网状结构,其作用是反映主题内核与各层次扩展链的关系,理清主题开展的基本思路,以便有序组织主题活动.2.一般性目标

是指对某一范围内全体幼儿发展的预期结果,《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的幼儿园教育目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领域目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年龄段目标等都属于这里所说的一般性目标

3.主题的四个基本来源 1.学科或领域

2.社会生活事件和幼儿自身的生活事件 3.人们专门提炼和概括的过程,原理或变化规律 4.文学作品 4.如何选择主题

1.主题与特定的学科或领域有关,以某一个领域的内容为主,围绕一个核心,把这个学科或领域中于核心相关的内容组织在一起

2.在社会生活时间和幼儿自身的生活事件,应以幼儿自身的生活事件为主.只有与幼儿相关的主题,才能真正引发幼儿的兴趣

同上3题 5.主题网络的类型

概念式主题网络图是以中心话题所蕴含的关键概念为节点展开的网络

活动式主题网络图是以围绕主题能进行的各种活动为节点展开的网络

6.主题命名的要求

1.好的主题名称应当具体、明了、富有童趣

2.主题名称要尽量体现对幼儿发展预期的定位和活动的主要侧面 7.确定主题目标的考虑因素 1.相应年龄段幼儿发展的一般性目标 2.本班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3.幼儿在不同领域内的学习需求 8.确定主题的依据 1.必要性 (考虑主题自身蕴含的教育价值是否值得进行一个主题活动) 2.可能性

(考虑该主题是否符合幼儿的兴趣、需要、已有经验和发展水平等) 3.可行性

(现有的教育资源与教育条件是否能够支持主题活动的顺利开展) 9.主题活动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防止“拼盘”现象

2.处理好活动计划与幼儿经验建构的关系 3.巧妙控制主题活动的容量

四章—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概述 1.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内涵

广义:幼儿园教学活动是指所有包含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的双边活动 狭义:幼儿园教学活动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起,维持或促进幼儿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2.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特点

1.幼儿园教学的性质属于自发—反应型教学 2.幼儿园教学具有浅显性 3.幼儿园教学具有游戏性 4.幼儿园教学具有活动性 3.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类型 1.集体教学活动 (教师在同一时间内专门组织和直接指导全班幼儿学习相同内容的活动)

2.小组教学活动

(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面向不同小组幼儿专门实施教育的教学活动)

3.个别教学活动

(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面向一两名幼儿实施教育的活动) 4.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意义

1.帮助幼儿将零散经验系统化,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 2.弥补游戏活动和生活活动的不足,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3.解决幼儿在游戏活动和生活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提升幼儿的游戏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 1.教学活动名称的类型

一类:教学活动名称旨在说明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滚动,夏天像个绿娃娃,溜溜哥,认识单双数)

两类:教学活动旨在说明幼儿在教学活动中所做的有趣的游戏或有意义的事情

2.教学活动目标的含义

教学活动目标是通过教学活动所期望达成的结果。教学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方向,教学的内容,方法等应紧紧围绕教学活动目标

3.教学活动目标领域 是指预期幼儿学习之后所发生变化的行为领域.4.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的含义

行为目标:是以幼儿具体的,可观察的行为表述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预期目标,它指向的是教学活动实施以后在幼儿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生成性目标:在教学情境中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它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它关注的是学习活动的过程

表现性目标:不指定儿童从学习情境,问题或任务中学到什么,并较多使用在欣赏或艺术活动中的目标

5.教学活动准备的内容及含义 物质准备 1.材料准备 教具 和 学具

教具是指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讲解、说明、演示教学活动内容时使用的用具和材料,如挂图,实物,图片,模型,课件以及设备等

学具是指供幼儿在教学活动中操作、摆弄、观察、佩戴等的各种用具和材料,如实物、图片、工具、实验器材、图书、文具、体育用品和头饰等

2.空间准备

活动空间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重要条件,是幼儿园活动的环境或背景.空间准备包括场地准备和座位编排等方面.6.教学活动环节的构成 7.教学导入的方式 1.经验回顾导入 2.问题情境导入 3.欣赏导入 4.直接导入 8.教学结束的方式 1.自然结束

(教师按照教学内容的顺序,根据幼儿认知规律一步一步地进行,最后自然地收尾)

2.总结归纳

(教师在结束时对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或核心问题进行精辟的总结或概述,使幼儿加深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印象)

3.游戏表演

(活动结束时,幼儿一般会比较疲劳,因此可以用游戏、表演的方式把结束部分组织得生动活泼一点)

4.展示分享

(在活动的结尾处,教师可以请幼儿展示,交流作品,彼此分享,交流经验,这样有助于扩展每位幼儿的经验,将活动推向高潮)

9.设计教学活动名称的基本要求

1.活动名称切忌牛头不对马嘴,既不反映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也不反映幼儿在教学活动中要做的事情或游戏

2.活动名称不宜过大,应有明确的活动指向性,例如“竹子”就不适宜作为一个教学活动的名称 10.三种目标取向的优缺点 行为目标:

行为目标是以幼儿具体的、可观察的行为表述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预期目标,它指向的是教学活动实施以后在幼儿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生成性目标:

生成性目标是在教学情境中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它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它关注的是学习活动的过程.表现性目标:

不指定儿童从学习情境,问题或任务中学到什么并较多使用在欣赏或艺术活动中的目标.11.活动材料准备应考虑的因素

1.活动材料应具有目标指向性,即活动材料应为活动目标的达成服务

2.活动材料应具有层次性,即活动材料应体现对幼儿能力挑战的层次性

3.活动材料应具有充足性,即活动材料的数量应能满足幼儿使用的需要

12.各种座位编排方式的优缺点

马蹄型座位排列形式:呈U型,幼儿依次而坐,教师处于U字缺口的对面

半圆型座位排列形式:幼儿依次围成半圆形,教师位于圆心对面的位置 圆型座位排列形式:幼儿依次围成圆形,教师位于圆心或圆边的某个点上方块型座位排列形式:幼儿分组围坐在一张桌子旁,一般六名幼儿小组

秧田型座位排列形式:教师将幼儿分成几横排座,幼儿与幼儿前额对后脑、左肩邻右肩、一致面向教师

马蹄型、半圆型、圆型座位佩列形式

优点: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信息交流方便、相互间目光接触频率高,有利于全班幼儿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同时也有利于民主气氛的形成

缺点:人数受到限制,而且可能会增加教学活动中问题行为发生的机会,不利于教师控制全班幼儿的行为

方块型座位编排方式

优点:有利于幼儿之间进行较深度的交流,在需要幼儿动手操作、探索发现的教学活动中,可以采用这种排列形式

缺点:这种座位的排列形式不利于管理幼儿的行为 秧田型座位

优点:封闭性的,便于教师观察和管理全班幼儿的行为,易于系统讲授,但不利于形成民主的对话氛围,不利于开展充分的互动交流,也不利于后排幼儿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13.教学活动基本部分设计的要求 1.活动环节的设计要紧扣教学目标 2.活动过程的设计应遵循幼儿学习的特点和规律,为幼儿提供感知、操作、体验、交往等机会

3.活动过程的设计要能促进幼儿思维的参与 14.设计教学延伸活动的必要性

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环境创设、家园合作等都是幼儿园教育的途径.教师应考虑到各类活动的特点和价值,综合利用各类活动实现教育目标.各类互动之间理想的关系是有机结合、动态生成的关系.教学活动的内容来源于幼儿在生活、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同样地,教学活动后幼儿已掌握的新知识、新技能也可以在其他活动中运用巩固,在教学活动中生成的新问题也可以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亲自活动中继续探索解决,因此,教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幼儿学习某方面内容的结束,有些教学活动只是幼儿学习某方面内容的导引,教师应有意识地将幼儿的学习延伸扩展到其他活动中去,使各类活动之间形成有机的联系

(三)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 1.教师教学组织的行为种类

2.提问的类型 1.感知记忆型问题

(要求幼儿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识别眼前的实物、图片和音像等内容载体,或再认、回忆已有相关经验)

2.理解型问题

(要求幼儿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等复杂认知加工,理解蕴含在内容要素之间的深层联系) 3.应用型问题

(要求幼儿对所学知识应用于新的任务情境) 4.创造型问题

(要求幼儿将各种知识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后,形成一个独特新颖的答案或方案)

5.评价型问题

(要求幼儿对内容进行判断,并说明理由) 3.教师教学体态的含义

教师通过面部表情、身体动作、空间距离等传递教学信息的一种无声语言.它主要包括手语、头语、眼语、表情语言、空间语言等方面

4.教学体态的类型

教学体态语的类型主要包括 眼神、表情、手势、距离、外表 5.观察的意义

幼儿园教学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因此,预先设计是必要的.教师必须在活动前对教学活动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并撰写教案.但作为教学对象的幼儿是不完全可控的,他们是有血有肉、充满活力,富于想象和情感的活生生的人.因此,教师常常发现“计划赶不上变化”,即使预设得再完备,在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也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现象和问题.教师要根据教学活动过程中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灵活地执行教学计划.作为教师,是否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是否能够领悟、理解幼儿外在的行为表现所反映的内在的认知冲突,兴趣和需求,是教师“借助幼儿跑过来的球”,找准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对幼儿进行有效指导的前提,也是教师评估教学行为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调整和改进教学行为的基础

6.提问的意义

1.提问是教学活动中师幼之间交流对话的重要手段 2.提问能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7.提问的策略 1.提问的对象

.要依据提问的目的及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回答对象 1.面向全体,照顾个别 2.胆小孤僻的回答简单的,胆大能干的回答教难的问题 避免以惩罚为目的来确定提问对象

2.提问的方式.问题的表述要清晰,句子简短,用词准确 3.提问的内容

1.教师提问的类型应多样化,尤其应增加中、高认知参与水平的问题

2.整个教学活动中的提问应有一定的序列 3.教师要善用追问

1.澄清型追问是指可以使幼儿对回答进行重新组织或重新表述,以便能够决定其恰当性或正确性

2.诱发型追问是指在得到幼儿一个至少是部分正确的或是表现出一定程度理解的回答之后,再提出探询性问题来诱发新的信息 3.重新定向型追问是指幼儿回答不正确的情况下,教师使用探询性问题委婉地改变幼儿的思维方向,使之进入更有创造性的阶段

4.候答时间

候答时间与问题本身同样重要.教师应适当延长候答时间,候答时间过短,会造成一种教师催促幼儿回答的紧张气氛,不利于幼儿主动思考

8.回应的策略

在不同的教学活动情境中,教师具有不同的回应策略

1.重复.当幼儿回答正确时,教师加重语气,重复幼儿的回答,以示向回答问题的幼儿表示肯定,同时向全班幼儿反馈有价值的信息,帮助其他幼儿在分享中获得他人的经验

2.总结.当幼儿回答正确时,教师用简洁凝练的语言总结幼儿的回答.它能够使幼儿在感性体验的基础上将零碎的感受和体验上升为系统的知识和概念.引导幼儿在同化和顺应的基础上使其原有的认知结构得到重组

3.扩展.在教学活动中,当幼儿回答基本正确但不够完整时,教师扩展,补充幼儿的回答

4.澄清.在教学活动中,当幼儿回答正确但用词不够准确时,教师可以帮助幼儿澄清回答

5.追问.引导幼儿做进一步思考

6.评价.教师对幼儿的回答做出明确的肯定或表扬 9.教师教学体态的作用与要求 1.适宜的体态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幼儿维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2.体态语言将幼儿视听觉有机结合起来,教师传递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刺激幼儿的感官,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3.幼儿的情绪情感易受感染,体态语言具有形象性、情境性、丰富性等特点

要求: 1.自然得体

教师教学中的手势、表情、动作等应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和教学的不同内容等表现得恰如其分,自然、得体,切忌矫揉造作、装腔作势. 2.协调

教学体态协调有两层意思:

第一.各种体态语言协调一致,即眼语,手语,表情表达的意图要一致,否则会起到不好的作用

第二.体态语言与有声语言一致 具体要求:

1.教学眼神语言的含义及基本要求

教学眼神语言是指教师通过眼神的神态变化来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学体态语言

基本要求:亲切、自然,覆盖面广,以鼓励为主.切忌目光呆滞,游移不定;避免耷拉眼皮,眼光看天花板或窗外以及把目光锁定在几位幼儿身上等 2.教学表情语言的含义及其基本要求

教学表情语言是指教师通过脸部和嘴部肌肉的运动传达或辅助传达教学信息的体态语言

基本要求:表情丰富、适度、自然、切忌面无表情 3.教学手势语言的含义及基本要求

教学手势语言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需要,用手或胳膊的动作来传情达意的体态语言,一般用在突出重点或难点、表达关键词语或重要意图时.4.教学距离语言的含义及其基本要求

教学距离语言是指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相互交往时教师所处的角度和空间位置

基本要求:因地制宜,灵活掌握,走动自然大方,切忌刻意走动或装腔作势、定位少、走动过频

5.教学外表语言的含义及其要求

教学外表语言是通过教师服饰和打扮来辅助传递教学信息和影响教学效果的活动.教师的外表是教师内在精神风貌、修养和对幼儿、对自己教学工作重视程度的表现

基本要求:整洁、端庄,富有生气、协调、美观,有个人风格.五章—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一)区域活动概述 1.区域活动的定义 区域活动是指以幼儿的需要、兴趣为主要依据,兼顾幼儿园教育目标和正在进行的其他教育活动等因素,将可利用的空间划分为多个区域,并投放适宜的活动材料,供幼儿自由选择,在其中幼儿通过与材料和同伴的互动,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多样化学习经验的活动类型.2.探索性区域

探索性区域主要是对实物的操作活动,其目的偏重于发展幼儿对客观世界及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动手操作的意愿、行为与能力.3.表现性区域

表现性区域是指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引导下,利用区域中的各种材料,进行自我表现与表达活动的区域类型

4.运动性区域

运动性区域是指专供幼儿进行大肌肉动作活动的区域,一般设在户外

5.区域活动的特点 1.自主性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拥有较高的活动自主权) 2.个性化

(和教学活动不同,在区域活动中,教师不会要求所有幼儿同时学习相同的内容,而是给幼儿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供幼儿自由选择和操作探索)

3.以间接指导为主 (在区域活动中,当幼儿遇到困难或问题需要成人协助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操作材料,制定活动规则,营造心理氛围,搭配活动同伴,调整活动时间等方式对幼儿的活动进行指导,这与教学活动、生活活动中师幼频繁的直接接触不同,教师的指导一般是通过对某种媒介的控制得以实现的,因此具有显而易见的间接性)

6.常见的探索性区域 1.生活区

生活区旨在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自我能力和一定的服务他人的社会性能力,有利于幼儿的手眼协调和基本动作发展,有益于其形成健康的卫生习惯

2.语言区

语言区的主要目标在于发展幼儿母语接受、理解、表达的能力,协助其养成良好的早期阅读习惯,初步掌握阅读的一般方法等

3.益智区

益智区是发展幼儿思维能力和数、量、形、空间、时间等概念的区域

4.发现区

发现区旨在呵护幼儿对世界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初步的探索能力,帮助幼儿通过观察、触摸、嗅闻、品尝、聆听等感受各种物质,物品,并通过一定操作获得有关自然现象、物质性质、工具方法、科学常识等方面的知识.5.种养区 种养区为幼儿接触自然提供了条件,不仅有利于幼儿科学精神与态度的培养,有助于幼儿获得有关动植物的知识,还让幼儿在照料动植物的过程中形成责任意识和关爱生命的情怀

7.常见的表现性区域 1.角色区

角色区即角色扮演区,是以满足幼儿角色扮演游戏需要为主要目标,

兼具幼儿语言发展和社会性发展功能的区域 2.建构区

建构区也称结构游戏区,是为满足幼儿从事搭建、结构活动需求而建立的区域,其发展价值在于发展幼儿的形体感知能力、空间关系和逻辑关系判断能力

3.表演区

表演区是幼儿进行戏剧、歌舞表演的活动区域 4.美工区

幼儿在美工区能够发展利用色彩、线条、形状、立体造型灯方式个性化地表现其经验和情感的意愿和能力,熟悉各种美工材料的特性,发展其创造性

8.常见的运动性区域 1.固定器械区

固定器械区是放置那些固定的大型运动器械的区域,幼儿可以在专门的器械上联系钻爬、攀登、旋转、支撑、悬吊等基本动作、一般放置有攀爬架、秋千、跷跷板、话题、荡木等设备.2.可移动器械区

是根据活动需要可以随时放置那些幼儿能够移动的运动材料的场地

3.自然游戏区

幼儿园的户外场地不同于中小学的操场,它要给幼儿提供更丰富的接触自然环境的机会,因此“富有野趣的自然游戏区就显得格外重要”

社会领域学习资料一: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邹晓燕* 【摘要】要提高幼儿园社会教育质量,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注意选择适宜的活动目标、形式、内容和材料,在组织活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体验、提问、讨论环节的把握,从而使社会教育真正有利于促进幼儿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社会教育;设计;组织;质量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师在设计和组织社会教育活动时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以致影响社会教育的效果。笔者深入幼儿园社会教育实践,发现一些教师在设计和组织社会教育活动时思路不清,导致社会教育的效果较差,没有很好地达到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目标。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活动设计方面,目标不明确,不能突出社会教育的特点,活动形式、内容和材料的选择也不太恰当。二是在活动组织方面,对体验、讨论等环节的组织存在一些问题,削弱了社会教育活动的实际效果。为此,笔者结合具体的教育活动,探讨教师在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幼儿园社会教育质量。

一、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

在设计社会教育活动时,一些教师容易在目标设计和形式、内容、方法选择等方面遇到困难。因此,为了保证社会教育活动的效果,教师有必要在设计社会教育活动时对目标、形式、内容、方法等进行深入思考和周密设计。

1.活动目标的设计

教师要学习一些儿童心理学,特别是儿童社会性发展方面的知识,了解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规律,以便在设计社会教育活动目标时真正做到思路清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从根本上保证社会教育活动的效果。

在设计活动目标时,教师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社会情感、社会行为和社会认知有机统一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其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发展有机统一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设计社会教育活动目标时要注意三者有机结合。例如,大班的 1“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的活动目标应该包括引导幼儿理解残疾人的痛苦,激发幼儿的同情心(社会情感);让幼儿了解不同残疾人遇到的困难及其特殊需要(社会认知);初步掌握为不同残疾人提供帮助的方式并养成乐于助人的习惯(社会行为)。

(2)目标明确具体

社会性是指由人的社会存在所获得的一切特征,符合社会规范的典型行为方式。〔1〕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社会性主要包括自我意识、同伴交往、道德、品质及情绪情感等。要想把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落到实处,教师在设定社会教育活动目标时需要查找相关资料,准确了解一些社会性领域的基本概念,从而把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目标具体化,以求有的放矢,提高社会教育质量。例如,在设计面向大班幼儿的关于合作的社会教育活动目标时,教师首先要对“合作”这个概念进行深入分析。合作是什么?合作最本质的特征2个人以上为了一个共同目的彼此协助地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在与人合作的过程中需要哪些个人品质?无疑,倾听、讨论、配合等都是必需的。教师经过分析,对“合作”的本质特征有了清晰的认识,在目标设计时就有可能更加明确具体,避免空洞抽象。合适的目标应该是激发幼儿与他人一起完成任务的愿望(社会情感),引导幼儿学习从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社会认知),引导幼儿尝试与他人一起完成任务,学习倾听、发表意见、适当坚持和妥协(社会行为)。

(3)把握好重难点

社会教育活动目标的设计还要与不同年龄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及本班幼儿的个体需要相匹配。例如,在设计社会教育活动“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的活动目标时,小班和中班的教育重难点应该落在情感体验及养成助人意识方面,大班的重难点则应该是在社会认知方面,即了解不同类型残疾人的不同需要,以便用合适的方式帮助残疾人。又如,在设计大班社会教育活动“合作”的目标时,因为大班幼儿的合作愿望已经比较强烈,尝试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也不太难,但是在如何与人沟通方面还有一定困难。所以活动的重难点应该放在社会行为方面,即要让幼儿学习一些基本的沟通技能。

第2 / 6页

2.活动形式、内容和材料的选择 教师在选择社会教育活动的形式、内容和材料时要时刻考虑自己的选择是否与活动目标相匹配,是否能很好地达成活动目标。如果与目标脱离,教育形式再花哨,也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例如,在设计大班社会教育活动“合作”时,考虑到合作本身的特征以及幼儿的发展水平,教师在活动形式上可以选择生活活动,也可以选择游戏活动,也就是说,既可以让幼儿通过共同完成一项实际生活任务去学习合作,如打扫、种植等,也可以通过一起开展适合的游戏活动来学习合作。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则要特别考虑活动的难度。如果活动过于简单,幼儿不需要相互协商就能独自完成,那将很难体现合作的本质特征,不利于达成活动目标。因此,如果两三个幼儿一组开展活动,选择让幼儿共同完成一项积木搭建任务比组织幼儿进行吹泡泡游戏的效果要好得多,因为吹泡泡游戏很可能演变成大家围成一圈各吹各的,不利于活动目标的达成。

有些社会教育活动,一旦活动形式确定了,那活动材料也就基本确定了。比如,选择以搭建构游戏的形式开展社会教育活动“合作”,那活动材料无非是插片积木或木制积木等。有些社会教育活动则不然。即使确定了活动形式,教师也需要精心选择活动材料。原则上说,活动材料应该是幼儿感兴趣的,同时又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具有一定难度。

二、社会教育活动的组织

教师在组织社会教育活动时,如果某个环节把握不好,很可能会影响到社会教育活动的整体效果。因此,教师在组织开展社会教育活动时应该密切注意活动流程,观察各个环节的活动是否有利于达到活动目标,幼儿是否能积极参与活动,活动节奏是否流畅紧凑,各个环节间的过渡是否顺畅自然等,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以使教育活动达到最佳效果。

体验和讨论相结合是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常用方法。然而,教师在运用这些方法时经常会出现问题。在体验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体验不到位,即在幼儿还没有充分体验的时候活动已经草草收场,或者说只有一小部分幼儿体验到了活动的精髓,而其他大部分幼儿尚没有体验到。在讨论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教师设计的讨论问题比较空洞,使讨论流于形式,许多幼儿游离于讨论活动之外。

第3 / 6页

笔者认为,教师在组织社会教育活动时,应该对以下几点进行深入思考。 1.体验

体验是社会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随着社会教育活动的推进,体验的程度要不断加深。在体验环节的设计和组织上,教师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体验的目的和时间,即在预设时间里进行的体验活动是否有利于达成体验的目的。教师要确保每个,至少是大部分幼儿能获得完整的实践体验。因此,虽然有时候用于体验的时间已经超过了教师事先的预期,但由于有些幼儿还没有完成活动,教师要随机延长体验时间,以求达到体验目的。教师在组织社会教育活动时要避免预定时间一到就将体验活动草草收场,以致许多幼儿尚未来得及深入体验。例如,让幼儿戴上眼罩体验盲人眼睛看不见的不便时,有的幼儿因为动手能力差,还没戴上眼罩开始体验,教师就宣布体验活动结束了,这样肯定达不到体验的目的。教师应该通过日常活动中的观察积累,对幼儿完成体验活动的时间有个基本估计,从而保证体验活动的时间设计更合理。教师也可以在活动过程中根据需要灵活调整时间安排。教师在体验环节的巡回观察指导也很重要。认真观察幼儿的活动过程,不但可以准确把握体验的时间,也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给予适当指导。

2.提问

教师所提的问题可以分为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两类。开放式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封闭式问题则有固定答案。在组织社会教育活动时,教师应尽量多提开放式问题,以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考虑问题的递进性,不断启发幼儿深入思考。例如,在社会教育活动“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中,教师可以通过询问幼儿盲人看不见时心里会怎么想,这时候盲人最想要什么,你想想应该怎样帮助盲人等递进性问题,引导幼儿思考盲人的感受,设身处地为盲人提供帮助。

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教师还可以考虑从正反两个方面来提出问题,比如合作的好处是什么,不合作会怎么样等,引导幼儿通过比较清晰认识问题,避免认知混淆。

当然,最重要的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有力于顺利达成活动目标。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特别注意问题与活动目标的适配性问题。

第4 / 6页

3.讨论

在社会教育活动中,讨论具有重要价值。幼儿通过体验活动而产生的对事物的情感和看法都可以通过与人讨论的方式加以表达。可以说,讨论环节直接影响着社会教育活动的效果。然而,目前社会教育活动中的讨论往往流于形式,总是以几个幼儿回答教师的问题结束,大多数幼儿游离于讨论之外,致使活动秩序混乱,教学节奏松散,没有成效。笔者认为,讨论应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有研究表明,相对于大的团体来说,小团体更有利于促进积极行为的产生,儿童在小团体中更愿意并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意见,自发进行讨论。〔2〕因此,教师在组织幼儿讨论时应该注意分组。一般来说,小班幼儿以2人一组为宜,中班、大班可以3~4人一组。虽然对小班幼儿来说讨论较难进行,但教师可以加以引导,逐步提高幼儿的讨论意识和参与讨论的能力。教师在分组时要注意小组成员间的能力强弱搭配。

讨论应该是以先小组后全体的方式进行。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选择观点比较有代表性的幼儿在全班幼儿面前发言,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讨论效果。集体发言对象的选择很关键。目前,教师在选择发言对象时往往是随机点名,这样做很可能会导致幼儿的回答基本雷同。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选择观点有代表性的幼儿发言。所谓代表性就是能穷尽所有可能的意见。这就要求教师在小组讨论时巡回观察,倾听每个小组的发言,然后选择适宜的发言对象。

无论是小组讨论还是全体讨论,教师都要注意引导幼儿学习倾听,在幼儿讨论的过程中也要随时观察,表扬注意倾听的幼儿,并对个别幼儿给予指导。同时,教师要鼓励幼儿提出不同的看法,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在发生意见分歧时,教师要引导幼儿协商解决问题,可以让幼儿讨论每种方法的利与弊,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这种沟通能力的培养虽然难度较大,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对此要多加注意,以便为幼儿的长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总之,在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中,教师要时时刻刻承担负起教师应尽的责任。负责任表现在社会教育活动设计和组织的方方面面。设计中的负责任就是要认真设计每个环节,选择适宜的活动目标、内容、形式和材料。组织中的负责任既表现在教师的语言上,要让幼儿听到又要让幼儿听懂;也表现在对各个活

第5 / 6页

动环节的处理上,保证每个活动环节都不走过场,能完成各自的任务,从而保证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能够得到真正落实。

兼具幼儿语言发展和社会性发展功能的区域 2.建构区

建构区也称结构游戏区,是为满足幼儿从事搭建、结构活动需求而建立的区域,其发展价值在于发展幼儿的形体感知能力、空间关系和逻辑关系判断能力

3.表演区

表演区是幼儿进行戏剧、歌舞表演的活动区域 4.美工区

幼儿在美工区能够发展利用色彩、线条、形状、立体造型灯方式个性化地表现其经验和情感的意愿和能力,熟悉各种美工材料的特性,发展其创造性

8.常见的运动性区域 1.固定器械区 固定器械区是放置那些固定的大型运动器械的区域,幼儿可以在专门的器械上联系钻爬、攀登、旋转、支撑、悬吊等基本动作、一般放置有攀爬架、秋千、跷跷板、话题、荡木等设备.2.可移动器械区

是根据活动需要可以随时放置那些幼儿能够移动的运动材料的场地

3.自然游戏区

幼儿园的户外场地不同于中小学的操场,它要给幼儿提供更丰富的接触自然环境的机会,因此“富有野趣的自然游戏区就显得格外重要”

9.区域活动的价值

1.区域活动有利于发展幼儿行动的目的性和对行为的控制能力 2.区域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3.区域活动有利于幼儿个性化的发展 4.区域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二)区域活动的设计 1.区域规则

区域规则是幼儿在进行区域活动时必须遵守的一系列规范.2.全面性原则的含义

全面性原则是指区域的确定要充分考虑不同方面的教育目标和幼儿的需求,开设蕴含不同发展功能的区域,以期借助区域活动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3.活动性原则的含义 活动性原则是指活动区域的内容必须能够满足幼儿的摆弄、操作、探究、实验、创造、表演的需求

4.生活化原则的含义

生活性原则是指区域活动的内容应当源于幼儿的生活与经验.5.动态化原则的含义

动态化原则是指区域设置不是一劳永逸,教师必须根据影响区域活动开展的因素,灵活增减或调整区域.6.区域规则的作用 7.区域规则的类型 8.全面性原则的注意方面 9.贯彻动态化原则的着眼点

1.根据不同年龄段的教育目标调整区域 2.根据幼儿的兴趣与需要调整区域 3.根据正在开展的主题调整区域 4.根据季节环境的变化调整区域 5.根据可利用的资源调整区域 10.贯彻效益性原则的策略

效益型原则是指所开设的活动区域的种类和数量要充足,能够满足幼儿活动的需求,但又不能造成闲置和浪费,要为区域活动的开设创造最大的效益

1.轮流开设区域

(将拟开设的区域进行统一整合,按每个月的教育重点有计划地开

设,实现一学期内区域开设的全面性) 2.联合开设区域

(年级组分工合作,各班开设不同的区域,供本年级所有班级使用,以实现平行班之间的区域资源共享)

3.开设公共区域

(借助走廊、楼梯间、空闲房间等地开设公共区域,供空间位置临近的班级共同使用)

11.常见区域的教育价值 详情请见P120页

12.规划区域布局的基本要求

确定好拟开设的区域后,需要结合班级实际情况设计区域的空间布局,活动区域的规划就是教师根据活动需要,结合室内外场地条件,对各区域的空间位置和空间关系进行安排.一般来说,规划区域布局要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1.界限分明

(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空间界限应分明,教师可以用矮柜、架子、围栏、画线等对区域进行分割,也可以用图画、符号等标示出来)

2.动静分开

(为了避免一类区域活动对另一类区域活动的干扰,需要将较为安静的区域和较为吵闹的区域分来,如应将阅读区和建构区分开)

3.开放适度 (每个区域既要有相对封闭的空间,又应与其他区域之间保持适度开放)

4.相邻相近

(不同区域内活动之间的联系程度疏密有别.“菜市场”“饭店”) 5.保障安全

(区域活动时,幼儿分散在各个区域之中进行活动,若教师在空间规划时稍不细致,就可能发生危险)

6.巧妙拓展

(不要将区域局限于活动室内,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园的闲置场地拓展空间,因地制宜地设置区域)

13.区域材料投放的注意问题

材料投放是指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根据各活动区的特点、幼儿的需求和发展水平,向幼儿提供活动材料,借以实现对幼儿的间接指导.1.材料的安全性

(投放材料首先要保证安全,一切活动材料、玩具都应安全、卫生、无毒)

2.材料的丰富性

(教师应根据区域内容投放足够种类和数量的材料,保证幼儿能选择到自己需要的材料)

3.材料的层次性 (为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是区域活动的重要功能,由于幼儿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活动材料的投放应当关照幼儿的个体差异,体现出层次性)

4.材料的可探索性

(教师投放的区域材料应蕴含着幼儿感兴趣且值得探究的问题,教师要多投放低结构性的原始材料和半成品,因为低结构性材料能够一物多用,满足幼儿多方面探索的需要)

5.材料的易得性

(区域活动材料不是越贵越有价值,且和教学活动相比,区域活动的投入相对较大,在进行区域活动时,不得不考虑成本.)

14.区域背景环境创设

从物理空间来看,区域背景环境包括区域背景墙面、区域分隔物和空间立体吊挂.区域背景环境不单具有装饰美化的作用,是教师间接指导的重要途径和同伴分享交流的重要媒介,高质量的区域背景环境还能与幼儿较好地互动,促进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自主学习和有效发展.15.常见区域的环境创设要求/在进行区域背景环境创设时,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区域背景环境的教育功能

1.利用区域背景环境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利用区域背景环境支持幼儿持续探索 3.利用区域背景环境提示幼儿进行自我教育 4.利用区域背景环境记录幼儿的活动过程 要求: 1.语言区

语言区的活动内容可以涵盖阅读、创作、视听、语言游戏、交谈等内容

2.益智区

益智区的环境四周要避免喧闹、嘈杂,为幼儿提供的操作材料应力求简洁,可利用一些分类摆放的篮筐、盒子或盘子

3.表演区

表演区需要的空间相对较大,以满足摆放道具、服装、布景、表演和观看的需要

4.建构区

为了便于幼儿搭建,建构区的场地应宽阔而开放,环境周围不要放置桌椅等阻碍行走、搭建积木的物体,一般需远离通行要道

5.美工区

美工区的地点选择通常可靠近洗手间或水台,以便于清洗.16.区域活动规则的作用、常见的活动规则、制定区域活动规则需注意以下的问题.作用:

1.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则 2.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常见的活动规则: 1.保障活动顺利进行的事关所有幼儿的基本规则 2.活动中事关多数幼儿的规则 3.活动中事关个别幼儿的规则 问题:

1.规则的制定要着眼于幼儿的发展

(区域活动的规则不是对幼儿行为的简单限制或管束,更不是为了方便教师管理的手段,其根本意图时为了有助于幼儿的成长,因此区域活动规则切忌沦为幼儿被迫服从的纪律条款,更不能制定那些剥夺幼儿活动机会的所谓规则)

2.规则应具有可操作性

(只有那些幼儿能够理解的、有能力遵守的规则才是有意义的,也才能真正实现其促进幼儿发展的价值,因此规则应当征得该班级幼儿的认可,符合大多数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

3.要创造机会引导幼儿参与规则制定

(制定规则的过程有助于幼儿规则意识、自我意识和集体意识的建立,有利于其社会性发展,加之规则是班级每位幼儿的事情,只有人人参与才能体现班级管理中的公平性,因此区域规则的建立不应成为教师下达的规定,教师应巧妙地引导幼儿参与讨论,制定和修整工作,以实现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

4.要以多种形式呈现规则,提醒幼儿

(规则制定好后,除口头告诉幼儿外,教师还应以多种形式提醒幼儿)

(三)区域活动的组织 1.介入式指导 介入式指导是教师通过介入幼儿活动进行指导的方法.按照介入方式可以将介入式指导分为3种:

1.平行介入式指导

指教师在空间上接近被指导幼儿,用该幼儿所使用的材料进行相同或相近的活动,通过行动示范引导或暗示幼儿.2.交叉介入式指导

指教师以活动参与者的身份进入活动情境,通过参与幼儿活动,借助角色互动机会,引导幼儿自己解决问题.3.垂直介入式指导

指教师以老师的身份直接干预幼儿的活动.2.非介入式指导

非介入式指导是教师在不直接介入幼儿活动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区域活动的关键因素实现对活动指导的方法.常见的非介入式指导如下:

1.经验支持:当幼儿由于缺乏相关经验无法进行某项活动时,教师为幼儿提供获得相应经验的机会.2.材料支持:通过投入新材料或对所投放材料的数量、难度等进行调整,实现对幼儿活动的支持

3.时间支持:通过调整、缩短或延长区域活动时间,实现对幼儿活动的支持.4.空间支持:通过调整区域的布局、位置、面积、环境布置等对区域活动进行支持 5.同伴支持:区域活动中幼儿常常表现出高度的合作精神,他们常常可以从同伴哪里学到以前不会的本领,得到解决问题的帮助,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促成幼儿间的互动打到活动指导的目的

6.心理支持:通过营造安全、积极的心理氛围支持幼儿的探索和游戏

7.技能支持:有时幼儿会因为对某些操作技能不熟练而影响区域活动的开展,教师可通过提供练习该项技能的机会支持幼儿克服困难.3.区域活动的观察类型

依据教师观察到的人群覆盖情况: 全面观察、部分观察和个别观察

依据教师观察时的身份,区域活动的观察类型: 旁观式观察、参与式观察 4.观察记录的基本要求

观察记录要求真实客观,常见方式有文字记录、作品记录、图片记录和影像记录.5.回顾评价的教育价值

回顾评价的教育价值在于他是对活动的总结.幼儿在教师引导下较为完整地按顺序回忆自己的经历,有助于其内部语言的发展;幼儿要向他人讲明白自己的操作、感受、疑问等.有助于其言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有助于其聆听能力、评价能力的发展 促进了他们借助言语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6.回顾评价的内容 7.对幼儿自主选择区域的指导 1.创设丰富的环境,供幼儿选择 2.尊重幼儿选择意愿,不过度干预

3.带领幼儿熟悉所选区域、操作材料,了解其中开展的活动 4.制定一些必要的选择区域的规则 5.在观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指导 8.对幼儿制定计划的指导

幼儿选定区域后,应对在区域中拟进行的活动做一个大致规划.这样可减少幼儿在区域中活动的盲目性,增加计划性

1.没有明确计划的幼儿

这类幼儿规划行动的能力较弱,教师指导的重点应是协助其明确本次活动的目标,并规划目标达成的行动步骤

2.每天制定相同计划的幼儿

这类幼儿可能是兴趣点单一,也可能是缺乏制定新计划的经验,教师指导的重点在于激发他的其他兴趣点,或丰富他从事其他活动的经验

3.同时制定多个计划的幼儿

这类幼儿兴趣过于广泛,专注力不足,教师指导的重点在于要求并鼓励其认真完成一项活动

4.无法完成计划的幼儿

这类幼儿制定的计划往往超出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教师指导的重点在于帮助幼儿分解或调整计划,降低任务难度

9.区域活动的观察方法 10.区域活动观察评估的内容 11.观察记录的常用方式 12.教师介入式指导的方式 介入式指导和非介入式指导 13.教师非介入式指导的种类

经验支持 材料支持 时间支持 空间支持 同伴支持 心理支持 技能支持

14.收拾整理环节的指导

收拾整体是活动结束后,幼儿对使用过的材料和环境进行归位、整理、打扫的环节.首先,幼儿要收拾自己用过的材料,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其次.幼儿在整理材料时,需要进行分类、排序、摆放等,有利于培养空间秩序感和逻辑思维能力。再次,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能感受到通过自己的劳动,环境变得整洁了,从而认识到自己劳动的价值,养成爱劳动、有自信的心理品质

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事先整理 2.全体参与 3.分工合作 4.教会方法 5.事后激励

15.组织回顾评价的注意事项 1.扩大评价主体,让幼儿多参与评价 2.把握评价方向,让评价促进发展 3.分层指导评价,让幼儿均有收货 4.应用评价方法,让幼儿乐于参与评价 第六章 — 幼儿园生活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一、幼儿园生活活动概述 1.幼儿园生活活动的内涵

生活活动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满足幼儿吃、喝、拉、撒、睡等基本生理需要的活动,具体包括入园、餐点、洗、喝水、睡眠、如厕、离园等环节的活动

2.幼儿园生活活动的意义

1.可以满足幼儿的生理需要,促进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

2.可以提高幼儿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3.可以渗透性地促进幼儿在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方面的指导 4.有助于教师了解幼儿的需要和兴趣,为设计适宜的教学活动和区域活动奠定基础

二、幼儿园各生活环节的设计与组织 1.入园环节的内容与意义/设计与组织策略

内容:相互问候、晨检、幼儿自我服务或为班级服务、成人相互交流幼儿的情况等 意义:入园活动蕴含着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安抚幼儿情绪与家园沟通等价值

设计与组织策略:

1.幼儿入园时,首先会在园门口遇见安保人员.安保人员要在不影响执行保安任务的情况下,主动热情的回应幼儿

2.入园后,幼儿要接受保健人员的晨间检查.保健老师要对幼儿进行一摸、二看、三问、四查,了解幼儿当天的健康情况,做好身体不适幼儿的用药登记,对幼儿进行初步的安全检查

3.进入班级后,教师和保育员都在班级迎接幼儿.大多数幼儿会主动与教师和保育员问好,教师和保育员应面带微笑地交出每位幼儿的名字,与他们亲切问候.进班后,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年龄,为幼儿安排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和为班级服务的工作.小班幼儿入院后,可以完成为自己搬椅子,擦椅子、挂毛巾、取放杯子等事情

4.园长也应抽空亲自参与晨间接待,主动与幼儿及其家长问候,观察幼儿与家长的整体状态,向家长们传递幼儿园尊重幼儿及家长的理念.2.餐点环节的内容与意义/设计与组织策略

内容:餐点环节主要包含了早餐、午餐、上下午的水果和点心环节等.意义:幼儿期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养成良好的饮食,进餐习惯,摄取丰富的营养,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同时,幼儿进餐环节也蕴含着促进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独立性、自信心、小肌肉动作等多方面发展的机会.设计与组织策略: 1.餐前准备的设计与组织

餐前准备阶段,教师要组织幼儿洗手,指导中、大班值日生做好桌面清洁、消毒和为幼儿分发餐具、饭菜的工作,教师可以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向幼儿介绍饭菜,或指导幼儿向大家介绍饭菜,激发幼儿的进餐欲望.2.进餐过程的设计与组织

1.进餐过程中,要考虑幼儿平时的进食量、两餐间的活动量及身体状况等因素,为幼儿盛适量的饭》要遵循少盛勤添的原则,让幼儿有自信心轻松吃完所剩的饭菜

2.进餐过程中不应过分追求进餐速度 3.不宜过分强调安静,一味要求幼儿不许说话 4.养成自主进餐意识

5.了解挑食、偏食的个别幼儿,查明原因,帮助幼儿解决 6.鼓励幼儿自主取餐,提醒幼儿端平慢走 3.餐后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1.进餐结束后,教师指导幼儿将食物残渣倒入垃圾桶,将餐具分类放在指定位置

2.指导幼儿进行饭后漱口、擦嘴、洗手,渐渐帮助幼儿养成良好习惯

3.请先吃完饭的幼儿安静的离开就餐区,不影响或催促其他幼儿进餐 4.指导值日生进行桌面、地面的卫生清理工作 5.组织幼儿进行餐后散步、户外观察等安静活动

3.午睡的意义/设计与组织策略

意义:

1.使疲劳的细胞得到休息,保护脑神经细胞免于过度疲劳二损坏,体力也逐渐得到恢复

2.幼儿期是肌体生长发育迅速的时期,睡眠状态下的内分泌系统释放的生长激素比平时增加3倍

睡眠问题影响幼儿的身体健康,生长发育,学习状态 设计与组织策略: 1.睡前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安排幼儿散步,如厕,不宜带领幼儿进行剧烈运动和容易兴奋的活动 准备午睡时,指导幼儿脱衣服,整齐叠好,并摆放在固定位置 安全考虑,小物件教师保管好

轻柔的语调,缓慢的语速给幼儿讲述简短的故事或儿歌 2.睡眠中的关怀和帮助

观察幼儿的情绪状态,噩梦,扭动身体 3.起床整理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播放音乐 穿好衣服

依赖性较强的幼儿,要鼓励他们循序渐进的完成穿衣过程 4.盥洗活动的目标、方法和意义/设计与组织策略

1.洗手教育的意义、方法和目标

意义:洗手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发生的频率最高,幼儿在园一天洗手次数常常多达10次以上.学会正确洗手的方法,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是幼儿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

方法: 六步洗手法

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互进行 3.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4.一手握另一首大拇指旋转搓擦,交互进行

5.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个手掌心旋转搓擦,交互进行 6.搓洗手腕,交互进行.目标:通过洗手教育帮助幼儿理解洗手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学会正确的洗手方式,养成接触食物前,大小便后、手脏时及时洗手的习惯 洗手时要节约用水,掌握通过控制水龙头开关的角度调节水量的技巧

漱口教育的意义、方法和目标

1.漱口是利用液体含漱从而清洁口腔的方法,一般用于饭后.饭后漱口可以将刚刚附着在牙齿表面尚未被细菌发酵的食物残渣冲掉,减少龋齿等牙病发生的机会

方法:将水含入口中,把头仰起漱15秒左右,吐出水来,然后再重复一遍.目标:通过漱口教育,应帮助幼儿理解漱口与牙齿健康的关系,掌握

正确的漱口方法,养成饭后和吃甜食后及时漱口的习惯.盥洗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策略

1.通过动作示范和口头讲解,交给婴幼儿正确的洗手、漱口和洗脸的方法.2.通过儿歌、歌曲等方式帮助幼儿牢记正确的洗手、漱口和洗脸的方法

3.可以再盥洗室墙壁上适宜的高度贴出正确盥洗的步骤图,提醒幼儿如何正确洗手、漱口和洗脸

4.可以通过播放动画片、讲故事等生动形象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盥洗与身体健康的意义

5.对幼儿提出与其年龄相适宜的盥洗要求 6.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

7.针对幼儿盥洗时喜欢嬉水打闹的现象,教师可以再科学区投放玩水材料

5.喝水活动的意义与目标/设计与组织策略

意义:水在人体中有着运输,补充营养和参与机体各种代谢的作用,是人体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幼儿每天的喝水量是否适宜,会直接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所以,培养幼儿科学喝水,主动喝水的好习惯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 目标:通过喝水环节,帮助幼儿理解科学喝水与身体健康的关系,掌握科学喝水的要求,学会有序排队,正确使用杯子喝水,同时也要帮

助幼儿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设计与组织策略:

1.喝水的种类:幼儿应喝白开水,不贪喝饮料,冰水,不喝生水 2.喝水的时机:1.定时喝水 2.随渴随喝

1.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幼儿认识到水至于生命的重要意义,帮助幼儿理解科学喝水的重要性和不科学喝水的后果

2.教师要将定时喝水与自主喝水相结合

3.教师要向幼儿讲解示范正确接水、端水和喝水的方法

4.为了有序组织幼儿喝水,避免喝水时拥挤,教师可以划出等待区、接水区和喝水区、让幼儿轮流有序独立接水,培养幼儿有序喝水的常规

5.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不同层次的发展水平和个体差异,细致周到地帮助和提醒幼儿

6.教师要帮助幼儿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7.主动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的喝水情况及喝水量,指导家长在家庭中帮助幼儿养成科学喝水的习惯.6.如厕活动的意义与目标/设计与组织策略

意义:通过如厕教育,可以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如厕方法,养成良好的如厕习惯,进而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帮助幼儿获得自信心和自主性

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人为何会产生大小便,及时排便对身体健康的好处,知道正确的如厕行为

设计与组织策略: 1.解决幼儿如厕的认识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看视频等生动形象的方式,将如厕教育与科学、语言等领域的教育有机融合,帮助幼儿理解正常如厕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2.解决幼儿如厕的心理问题

1)幼儿不慎尿到或拉到裤子上,教师不要呵斥,要轻声细语 2)幼儿每一个细小的改变,教师一定要及时肯定他,同时让幼儿明白教师很喜欢帮助他们

3)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和细心,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安全、温馨、和谐的氛围.3.解决幼儿如厕技术问题 1)教给幼儿穿脱裤子 2)养成独立穿、脱衣服的习惯 3)买方便穿、脱的衣服 解决整理衣服的问题

1)通过示范和语言讲解告诉幼儿整理衣服的方法 2)通过儿歌记忆整理衣服的顺序 3)个别指导帮助幼儿掌握整理衣服的方法

4)在厕所里安装镜子,帮助幼儿自己检查衣服真理的情况 如厕的规则问题:

1)教师请幼儿讨论,参与制定规则,并以图示的方式记下大家共同制定的厕所公约,以示提醒

2)对于在园憋便、不愿到厕所如厕的个别幼儿,教师可以让他们扮演游戏中的角色,照顾娃娃如厕,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技能并养成习惯.4.解决幼儿如厕的意识和习惯问题 5.解决幼儿如厕的家园要求不一致的问题

7.过渡环节的内涵及意义/存在的问题/消极等待现象的原因/设计与组织策略

内涵:过渡环节是指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由一项活动转换到另一项活动之间的过渡安排.意义:

1)教育组织的角度来看:一日生活各项活动对环境、材料等的要求不同,活动转换客观赏要求教师需要一段时间收拾整理上一活动现场,为下一互动做好准备

2)幼儿身心参与规律来看:幼儿不可能长时间对某一对象或某一类活动保持注意,其身体需要动静交替,心理需要在教师主导和幼儿自主之间交替

3)用系统的眼光来看:一日生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若过渡环节安排不当,不仅会影响过渡环节的质量,而且会影响幼儿在其他环节中

的身心参与情况和活动质量 存在的问题:

1.幼儿消极等待的现象依然存在

幼儿在一段时间里经常无所事事,处于专门等待下一环节的状态.处于安全考虑,教师往往改而对幼儿进行规则教育,由自由放任变为消极控制,让幼儿在过渡阶段练习控制自己的行为,要求幼儿不说话、不打闹、安静等待

2.教师组织的紧凑丰富的过度活动带来的新问题

尽量较少不必要的集体活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的现象.过渡环节出现消极等待现象的原因.1.过多的集体活动 2.过多细碎的作息时间 设计与组织策略:

1.整合活动环节,将一些小块的活动时间合并,使活动之间相互融合,增加作息时间的弹性化,避免由于活动频繁转换带来不必要的过渡环节和集体行动

2.在必要的过渡等待时间,教师可提供一些有趣的活动,减少消极等待

3.过渡环节也应允许幼儿有自由交往、自由活动的机会,允许幼儿有时无所事事

4.过渡环节具体如何安排,应充分考虑前后活动的性质和幼儿需要 8.离园环节的意义与目标/设计与组织策略 意义:离园环节可以粗略地反映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的质量,反映教师的专业态度和专业能力.同时,离园环节也是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窗口

目标:

(1)保持一种稳定、愉悦的情绪等待家长来接 (2)乐于自己整理仪表、喜欢干净和整洁

(3)学习管理自己的物品,并能有顺序地整理和摆放 (4)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离园活动,遵守活动规则

(5)离园时,会将玩具、材料、椅子等收放整齐、归位、保持环境的整洁和有序

(6)主动与教师和小朋友道别

(7)跟随家长离园,不独自离开,不跟陌生人走 设计与组织策略:

离园活动是幼儿离园前教师组织的各种活动.一般情况下,教师可安排一些自主性强,形式多样、时间可长可短的活动,如区域自选活动、自主阅读活动、总结评价活动、有趣的游戏活动、整理活动等.教师可以开放多个区域,让幼儿自选活动

家园沟通也是教师在幼儿离园环节重要的工作.对于不同年龄班的幼儿,教师设计与组织离园活动的重点不同: 1.在小班的离园环节,教师应多关注幼儿的情绪,在整理活动中给予幼儿适当的帮助

推荐第3篇:组织生活会活动实施方案

第一党支部组织生活会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会议精神,巩固拓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成果,进一步强化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的意识,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按照委局机关安排部署要求,结合我党支部工作实际,现将开展组织生活会制定如下方案:

一、会议主题

以学习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为主题,认真贯彻《党章》要求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内蒙古自治区纪检监察干部八条禁令》等规章制度,深入学习十九大会议精神特别是“全面从严治党”方面的重要指示,严肃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立规执纪,抓好整改,确保组织生活会开出高质量、取得好效果,努力推动形成积极向上、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召开时间

定于2018年2月8日,会期半天。

三、会议地点 一楼会议室

四、参会人员 县纪委第一党支部全体党员成员,积极分子列席

五、程序步骤

(一)会前准备工作

1.精心制定会议方案。2017年12月29日,按照上级要求,结合第一党支部实际,制定会议方案,对学习研讨、征求意见、谈心谈话、撰写提纲、开展批评、整改落实等会前、会中、会后各关节工作,作出周密安排,明确会议主体,召开时间、参会人员、召开方式和相关要求。

2.深化学习研讨成果。201X年X月X日,采取个人自学和集中学习的方式,继续组织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特别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学习党纪条规,学习上级关于加强作风建设、营造良好从政环境的要求,以及自治区纪委书记刘奇凡同志提出的“纪检监察干部八项禁令”要求,牢固树立 “四个意识”,准确把握党员干部基本要求。第一党支部全体党员要对参加专题学习研讨情况进行回顾梳理,重点掌握十九大会议精神核心要义、认清当前从严治党新要求、强化党员干部行为规范,查缺补漏,巩固成果,打牢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的思想基础。

3.广泛征求意见建议。201X年X月X日,在边学边查的基础上,紧扣会议主体,进一步发扬民主、开门讷谏。通过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发现征求意见表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并分别向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本人反馈。 4.深入开展谈心谈话。201X年X月X日,支部每个成员必谈,支部书记与支部成员必谈。谈心谈话要聚焦问题,要谈遵规守矩上的差距与不足,谈自身和对方自身问题的具体表现,谈改进提高的意见建议以及拟在会上提出的批评意见。支部班子成员至少要给每位成员提出1条以上的有内容、有质量的批评意见。谈心谈话要安排充足时间,充分交流交心,真正通过谈心谈话,谈透问题,沟通思想,消除隔阂,形成共识。彼此有分歧、有疙瘩的同志要敞开谈,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民主生活会钱,为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打好基础。

5.认真撰写发言提纲。201X年X月X日,在查找问题的基础上,按照衡量尺子严、查摆问题准、原因分析深、整改措施实的要求,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并形成发言提纲。对查找的问题,从理想信念、党性修养、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和道德品行等方面,进行党性分析,深入剖析根源,认清问题实质,提出整改的具体措施。要发挥正反典型镜鉴作用,对照先进典型的精神境界,反省立根固本的差距,检视党性锻炼的不足,汲取*、徐才厚、令计划等反面典型的深刻教训,认清放松自我修养、理想信念滑坡的严重危害。支部班子成员的发言提纲中,可对个人需要报告的事项进行说明。对照检查材料和发言提纲要开门见山、直奔主题,重点突出,内容是在,不谈成绩,只讲问题,防止写成工作总结或述职报告。

(二)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201X年X月X日)

专题组织生活会由党支部主要负责同志主持。组织生活会上,党支部主要负责同志先通报上年度组织生活会整改方案落实情况和本年度征求意见情况。然后,采取“先班子、后个人,先开展自我批评,再逐一开展批评,一个一个过”的方式,党支部主要负责同志首先代表领导班子作对照检查,随后,由党支部主要负责同志带头,班子成员逐一作对照检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

1、自我批评要敢于剖析自己。要聚焦对党忠诚、干净干事、敢于担当,突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联系思想、工作、生活和作风实际,联系个人成长进步经历,联系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学习情况,回应干部群众意见和上级点明的问题,把自身存在的问题讲清楚,把问题根源讲透彻,把整改措施讲具体。自我批评要襟怀坦白、见人见事,不能遮遮掩掩、泛泛而谈。

2、相互批评要坦诚相见。每名班子成员都要本着对组织、对同志、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直截了当开展批评,指出具体问题,提出改进建议。相互批评要有的放矢,切中要害,用整合说话,防止不痛不痒、蜻蜓点水,不搞无原则纷争。对批评意见要正确对待,虚心接受,形成互动交流的良好氛围,达到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

(三)会后有关事宜

1、尽力整改清单。支部班子成员要结合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情况,对查摆出来的问题进行再梳理,将未整改到位的“四风”问题纳入整改内容,形成整改清单。要聚焦具体问题,细化整改措施,建立整改台账,做到整改和整改效果可检查、可监督。问题整改要分类施策,可以马上解决的,要立行立改,需要一段时间加以解决的,要制定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规定完成时限;需要组织协调解决的,要明确牵头部门、责任人。要建立整改跟踪监督机制,对整改清单兑现情况要采取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接受党员群众监督。

2、开展专项整改。对党员群众 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集中力量,开展治理。要把不作为、乱作为等损害群众利益问题作为专项整治重要内容,逐项排查,明确责任,强化措施,针对顶风违纪、徇私枉法的,坚决予以查处。

3.强化立规执纪。根据查摆问题情况,结合支部实际,基尼一步完善制度规定。要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制度,严肃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要强化制度的刚性约束,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切实加强对遵纪守规情况的日常监督和定期检查,严肃查处踩“红线”、越“底线”的违规违纪行为,推动制度常态化、长效化,每一位领导干部讲制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推荐第4篇:幼儿园组织与管理

幼儿园管理

一、幼儿园管理概述

幼儿园的管理就是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规律,有效地组织幼儿园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信息等,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贯彻保教结合的原则,把幼儿培养成为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1、幼儿园管理基本内容

幼儿园管理工作者--目标原则--制度方法--政治思想工作,保育管理工作,教育管理工作,人事、教务管理工作,后勤管理工作,内外事务管理工作,信息搜集、储存、传递、输出-----评估--实现有效目标

2、幼儿园管理基本手段

目标管理、计划管理、规章制度管理、量化管理、岗位职责管理、评估管理

3、幼儿园组织机构图

4、幼儿园管理工作的特点:

幼儿园任务的双重性,幼儿教育具有地方性、群众性,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保教相结合,家园相互配合

5、幼儿园管理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民主管理原则,教育性原则,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一切为了孩子的原则,规范化原则

6、幼儿园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

计划: 要有社会主义方向性,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内容要具体,任务要明确,分工要落实 实施: 要组织全员教职工去实施,要统一指挥,协调各种关系

检查: 要以计划为标准,领导与群众相结合,要以大量的典型事实材料为依据,要在检查的基础上提出 下一步改进措施

总结: 要在检查的基础上进行,要以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经验教训,探索规律

二、幼儿园目标管理

1.类型:层次:总体目标,部门目标,个体目标

2.时间:远期目标,中期目标,近期目标

3.

内容:思想政治工作目标,教育目标,教学目标,卫生保健目标,教务工作目标,教育科研目标, 总务后勤工作目标

2.制定目标的依据

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上级指示,根据科学理论,根据教育部“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根据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根据幼儿园的主客观条件 四新:新任务,新要求,新突破,新起点

五明确:明确要求,明确措施,明确实施者,明确时间,明确标准 3.实施目标管理的过程

制定目标,目标分解,实施目标,评估目标

三、幼儿园规章制度

1、制定规章制度的基本原则

政策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教育性原则,严肃性原则,稳定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民主性原则,简明性原则

2、贯彻规章制度的注意事项

宣传教育,反复训练,在执行中调动教职工的自觉性,领导成员必须带头遵守,必须严格要求,加强督促、检查、评比

四、幼儿园保育工作管理 生活作息制度的制定和执行

定期健康检查及全日健康观察制度

卫生和消毒:室内外环境,幼儿生活用品、玩教具,幼儿个人卫生,工作人员个人卫生

疾病防治

膳食管理:制定科学食谱,讲究膳食烹调,注意饭食卫生,照顾幼儿进餐,加强膳食管理员的领导 体格锻炼

五、幼儿园教育工作管理

1.幼儿园教育工作管理的基本内容

品德教育管理:提高全园教职工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加强品德教育的计划性,把品德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之中,全园教职工都要做幼儿的表率,坚持正面教育,严禁对幼儿体罚或变相体罚,争取家长配合 教育教学工作管理: ①.计划的制定

除依据国家有关教育法规的基本精神外,还应注意:坚持全面发展,坚持教育与保育相渗透的原则。注意对幼儿活动过程的设计与安排,不能只追求活动结果。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不但注重各种教育内容的纵向系统,还要考虑各种教学内容与活动之间的横向联系

园长必须加强对制定计划的指导:端正教师的教育思想,分析上学期的教育工作,找出存在问题,保证教育计划的连续性,帮助不同年龄的班级制定好计划

教育计划的类别:学期教育计划:本学期对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基本要求。

各种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方法设计。 逐月逐周大致的框架安排、要求。

节日和其他全园性活动。一日生活常规的要求。

周计划:本周本班保健和教育工作要点

家长工作重点 对个别儿童的工作

一周内幼儿在园时间的全部日程

教育活动安排:一日活动安排紧凑,重视对幼儿的照顾

户外活动形式多样,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开展多种游戏活动

教学内容、形式、方法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②.对备课的要求及指导

园长对备课工作的管理:建立备课制度,每次备课制定1-2个重点,解决1-2个实际问题,批阅、指导 备课的要求:教学目的具体、明确,教具准备充分,使用恰当、直观、形象,重点、难点突出,教学环节衔接自然

③.对准备游戏活动的要求

全面开展各类游戏活动,采用合适的领导方法

对新授游戏要写出名称、目的、准备、玩法、规则等,

复习的游戏要写出名称、主要目的,需加深的要求和要强调的规则 游戏的内容要丰富

安排游戏注意事项:动静交替,户内外活动交替,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结合,集体活动与个别活动交替 ④.积极进行课程改革

⑤.教育工作的检查、分析和总结

抓好检查、分析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参加教研、备课活动,定期全面检查和抽查备课本,坚持定期听课、看活动,组织群众性的相互检查,进行适当的评比和考核,组织适当的比赛活动,个别班级的全面检查或单项检查

抓好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结:全面总结:基本情况:名称.班级.男女幼儿总数.比例.教师情况

幼儿健康状况:出勤率.多发病.传染病病史及矫正情况 智力和能力,课程内容的教学实际掌握情况 幼儿品德行为及遵守行为规则情况 家长工作

专题总结

⑥.教育资料的积累:教育资料,教育文件,优秀教案,工作计划,经验总结,科研成果,优秀论文,自制玩教具,优秀幼儿作品,各类活动照片、音像磁带等

7、.教研工作: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加强教研组的建设,抓幼儿园的科研工作

幼儿一日活动的管理:抓好一日活动的管理:抓好教师一日活动的计划内容安排,抓好教师在一日活动中对各项活动的准备工作,抓好教师在一日活动中的组织和主导作用

抓好一日活动的质量管理:内容要丰富,形式要多样,组织要严密,注意动静交替

计划要具体,目的要明确

要使幼儿的集体活动和幼儿的自选活动及幼儿的自由活动有机结合 •

给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物质环境 •

要贯彻保教结合的原则

2.抓幼儿园教育工作管理应处理好三个基本关系:事务工作管理和教育工作管理的关系,集中管理和经常性管理的关系,教育实践与教育研究的关系

六、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创设

1、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的原则:安全卫生原则,目标性原则,启发性原则,主体性原则,灵活性和多变性原则,面向全体幼儿的原则,全面原则

2、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应注意的问题:各种活动区要有明显的界限和标志,各活动区安排要合理,要创 设开放性的教育环境,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教师要在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

3、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的主要内容 充分利用自然环境

创设学习教育环境:角色游戏区:娃娃家、商店、医院,建筑结构活动区:积木区、插塑,认知区,美工区,图书区,表演活动区,科学实验区,自然角区,饲养角区,其他室外环境的创设:球类、戏水类、戏沙类、体育游戏器械等 社会环境

七、幼儿园人事工作和教务工作管理 幼儿园人事工作管理原则:坚持工作需要和知人善任相结合的原则,注意人员搭配合理,劳逸相对均衡 幼儿园教务工作管理内容:招生、编班,安排课表、一日活动作息时间表及值班表,幼儿园文书、档案管理

八、幼儿园总务后勤工作管理

抓好总务后勤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 当家理财,抓好财务管理和财产管理:

财务管理:勤俭办园,做好预决算的审核、检查、督促,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

财产管理:进行爱护公共财务的思想教育,建立固定资产帐,建立财务验收、报销制度,建立物品报修、报废及赔偿制度 园舍和设备管理

九、幼儿园教师队伍管理

幼儿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政治素质,良好的师德,个性心理素质,文化知识素质,身体素质,

能力素质: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管理幼儿的能力,观察、分析、评价能力,科学思维与创造能力,综合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学习能力

幼儿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读,说,写作,唱歌,弹琴,跳舞,写字,绘画,制作,玩,做体操

十、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

1.逐步缩小幼儿园与小学的差距:缩短午睡时间,减少自由活动时间,教育活动延长到35分钟,对重点知识进行复习,小学一年级初每天5节课,关心学生身体健康,小学一年级初增加游戏,开设兴趣小组

2、带领幼儿参观小学

3、家长与幼儿园密切配合,做好入学前的准备工作

召开家长会,家长做好幼儿入学前准备,培养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培养幼儿是观念,培养幼儿做事专心, 控制看电视时间,做好物质准备,带领孩子到学校报到

推荐第5篇:幼儿园组织与管理

1.第6题 责、权、利统一是符合()管理原理。

A.整分合原理 B.封闭原理 C.弹性原理 D.能级原理

标准答案:D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2.第7题

对幼儿园进行经常性检查有及时性和()特点

A.灵活性 B.复杂性 C.多样性 D.单一性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3.第18题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管理方法违背了( )。

A.系统原理 B.能级原理 C.动力原理 D.反馈原理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4.第19题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形成于( ).

A.18世纪 B.20世纪初 C.20世纪中

D.20世纪70年 代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5.第20题

管理现象产生于( )

A.近代 B.当代 C.古代

D.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

标准答案:D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6.第8题

根据动力原理,激励员工只需要物质奖励。

标准答案:0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7.第9题

在幼儿园管理中,只要抓好保教工作即可。

标准答案:0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8.第10题

作为园长应事无巨细,事必亲躬

标准答案:0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9.第21题

在管理中园长的经验比管理理论更重要。

标准答案:0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10.第22题

家长制的管理是违背民主化管理原则的。

标准答案:1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11.第1题

反馈原理是指把信息输送出去,又把其()返送回来,以达到预定的目的

标准答案:

作用结果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12.第2题

管理原理是对()的一种规律性的反映

标准答案:

管理过程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13.第3题

任何领域的管理实践活动都具有__,__,__等特点,因而管理活动的原则也具有相应的特性。

标准答案:时代性、民族性、学科性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14.第4题

在能级管理原理中,()处于最高层。

标准答案:

经营层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15.第5题

幼儿教育工作评价一致性原则是指评价指向的幼儿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在同意范围内对相同的( )必须是用同一标准。

标准答案: 评价对象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16.第13题

能级管理的四个层次从上到下的顺序:__、管理层、执行层、__。

标准答案:经营层、操作层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17.第14题

幼儿园管理过程包括___,__,___,___等环节

标准答案:制定计划、组织执行、督促检查、总结提高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18.第15题

幼儿教育工作评价中发展性教师评价是( )为主要目的,制定明确的合理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突出教师在评价中的主题地位,促进教师积极参与到评价中并体现教师的积极参与到评价中并体现教师的个体差异。

标准答案:

促进教师发展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19.第16题 从近代到现代国外领导体制经历了()、经理制、职业“软专家”、专家集团领导四个发展阶段。

标准答案:

家长制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20.第17题

对人的管理就是使()才尽其用。

标准答案:

人尽其才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21.第11题

???? 相对评价法相对评价法

标准答案:相对评价法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中选取一个或几个对象作为基准,然后将各个评价对象与所选对象的标准进行比较的方法。绝对评价法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标准,然后将各个评价对象与所确定的这一客观标准进行比较的方法。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8.0 此题得分:0.0

22.第12题 ?? 能级原理

标准答案:把不同管理岗位分成不同的能级,并正确区评估出工作者能量的大小,据此安排他们到对应的能级岗位,同时注意保持各能级之间的动态平衡。不同的能级应有不同的权力、物质利益和精神荣誉。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9.0 此题得分:0.0

23.第23题 目标管理

标准答案:是一种注重工作成果的管理方式,它要求每个工作人员紧紧盯着目标,自觉地工作。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8.0 此题得分:0.0

24.第24题

幼儿园管理

标准答案:

是指幼儿园管理者按照幼儿园教养工作的客观规律,以党的教育方针为准则,运用科学的管理原理和工作方式,发挥幼儿园的人、财、物、时间以及信息诸因素的作用,协调园内外各方面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幼儿园教养工作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9.0 此题得分:0.0

25.第25题 相对评价法

标准答案: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中选取一个或几个对象作为基准,然后将各个评价对象与所选对象的标准进行比较的方法。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9.0 此题得分:0.0

1.第4题

在管理的六大要素中()是 最核心最重要的因素 A.人 B.资源 C.环境 D.能力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2.第5题

提高时间利用率符合()管理原则。

A.科学化原则 B.民主化原则 C.双重任务原则 D.有效性原则

标准答案:D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3.第6题

“勤俭办园”体现了()管理原则。

A.整体性原则 B.效益性原则 C.社会协调性原则 D.民主管理原则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4.第19题

幼儿园园长要有()奉献精神和进取精神等三种精神

A.求实精神 B.管理精神 C.创新精神 D.敬业精神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5.第20题

推行经费公开、奖惩公开、意见公开和()来保证勤俭特征。

A.人事公开 B.任务公开 C.目标公开 D.理论公开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6.第7题

抓好多数幼儿的质量就是质量管理。

标准答案:0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7.第8题

质量管理就是要抓好教学效果。

标准答案:0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8.第21题

园长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幼儿园的质量。

标准答案:1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9.第22题

对工作有布置无检察是违背封闭原理的。

标准答案:1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10.第23题

责权利不统一违背了管理的能级原理。

标准答案:1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0.0

11.第1题

弹性原理是指管理必须保持充分的__和应变性。

标准答案:适应性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12.第2题

幼儿教育工作评价的原则有一致性原则、( )、目的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单项和多项评价相结合的原则、静态和动态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评价与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标准答案:

全面性原则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13.第3题

幼儿园里的计划管理,包括了制定并管理学年和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 )、( )、家长工作计划、教师进修工作计划、后勤工作计划、招生工作计划、教师技能竞赛计划等等。

标准答案:

教育科研工作计划 保健工作计划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14.第11题

__,__,__.

标准答案:

目的性、全面性、层次性。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15.第12题

对物的管理要做到___,__。

标准答案:物尽其用、开源节流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16.第14题

管理的五大职能是计划与__、组织与__、监督与__、教育与__、挖潜与__。

标准答案:预测、指挥、控制、激励、创新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17.第15题

对财的管理要力争做到__最少的财__最多的财。

标准答案:用,创造出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18.第16题

幼儿园肩负着为___服务,为___的双重任务。

标准答案:孩子,家长服务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19.第17题

对人的管理就是使()才尽其用。

标准答案:

人尽其才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20.第18题

幼儿园推行的“四大公开”作风指的是经费公开、奖惩公开、( )、人事公开。

标准答案:

意见公开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21.第9题

民主化管理原则

标准答案:即集中群众的智慧进行决策;援用群众的目光进行监督和评估;使教职工充分行使民主权利,直接参与幼儿园的管理活动,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决策与工作失误。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9.0 此题得分:0.0

22.第10题

科学化原则

标准答案:

即通过建立科学的组织,运用现代化管理理论、管理技术与管理经验、进行管理活动,以达到组织的合理性,决策的科学性,工作的高效性。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9.0 此题得分:0.0

23.第13题 ?? 能级原理

标准答案:把不同管理岗位分成不同的能级,并正确区评估出工作者能量的大小,据此安排他们到对应的能级岗位,同时注意保持各能级之间的动态平衡。不同的能级应有不同的权力、物质利益和精神荣誉。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9.0 此题得分:0.0

24.第24题 幼儿园管理

标准答案:是指幼儿园管理者按照幼儿园教养工作的客观规律,以党的教育方针为准则,运用科学的管理原理和工作方式,发挥幼儿园的人、财、物、时间以及信息诸因素的作用,协调园内外各方面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幼儿园教养工作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9.0 此题得分:0.0

25.第25题

??? 评价的客观性原则

标准答案:(1)评价人员应持实事求是。公正无私的态度(2)评价过程应遵循严格的程序(3)评价的标准要科学、合理尽量减少主观臆断和个人因素的影响。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9.0

1.第4题

幼儿园园长得个人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

A.道德素质 B.历史素质 C.领导素质 D.政治素质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2.第5题

管理现象产生于( )

A.近代 B.当代 C.古代

D.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

标准答案:D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3.第16题

在教育评价中因人而异的作法违背了( )。

A.全面性原则 B.目的性原则 C.一致性原则

D.评价与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4.第24题

优化环境将成为启迪幼儿智力、培养幼儿能力、陶冶幼儿品德以及()的重要途径。

A.丰富知识 B.发展创造力 C.开发思维 D.动手能力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5.第25题

在工作进行当中,为修正工作本身的运作过程,使之取得最佳效果所进行的必要评价是(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外在评价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6.第8题

在管理中园长的经验比管理理论更重要。

标准答案:0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7.第9题

目标管理不很重视过程管理。

标准答案:1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8.第10题

质量管理就是要抓好教学效果。

标准答案:0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9.第19题

园长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幼儿园的质量。

标准答案:1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10.第20题

在管理对象中,对人的管理是最要的。

标准答案:1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11.第1题

幼儿园肩负着为()服务,为家长服务的双重任务。

标准答案:

孩子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12.第2题

从评价对象之外确立一个标准的评价方法是()评价法。

标准答案:

绝对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13.第3题

幼儿教育工作评价一致性原则是指评价指向的幼儿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在同意范围内对相同的( )必须是用同一标准。

标准答案:

评价对象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14.第6题

从狭义看,管理就是管理人员__和__人们去完成一定的任务和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职能活动。

标准答案:领导,组织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15.第7题

管理回路由指挥中心、执行机构、监督机构、__四个环节构成。

标准答案:反馈机构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16.第13题

反馈原理是指把信息输送出去,又把其()返送回来,以达到预定的目的

标准答案:

作用结果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17.第14题

管理原理是对()的一种规律性的反映

标准答案:

管理过程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18.第15题

幼儿园推行的“四大公开”作风指的是经费公开、奖惩公开、( )、人事公开。

标准答案:

意见公开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19.第17题

能级管理的四个层次从上到下的顺序:__、管理层、执行层、__。

标准答案:经营层、操作层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20.第18题

管理回路由__,__,__,__四个环节构成。

标准答案:指挥中心、执行机构、监督机构、反馈机构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21.第11题

教养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标准答案:是幼儿园的管理要突出教养工作的中心地位。其他各部门的工作都是为保证教养工作的顺利完成而设置的。突出教养工作并不是惟有教养工作,而是要围绕保教任务全面合理地安排其他工作,坚持整体性原则。不能偏废某一方面。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9.0 此题得分:0.0

22.第12题

幼儿园管理

标准答案:

是指幼儿园管理者按照幼儿园教养工作的客观规律,以党的教育方针为准则,运用科学的管理原理和工作方式,发挥幼儿园的人、财、物、时间以及信息诸因素的作用,协调园内外各方面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幼儿园教养工作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9.0 此题得分:0.0

23.第21题 幼儿园管理原则

标准答案:即为实现幼儿园管理的目标所基于的正确处理管理过程中一系列矛盾的基本指导,是幼儿园管理实践的总体,反映了幼儿园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是管理过程必须遵循的准则。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8.0 此题得分:0.0

24.第22题 有效性原则

标准答案:是指管理工作要讲究实效,包括效果、效率与效益。它要求幼儿园管理者能充分利用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资源,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幼儿园的保教任务。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9.0 此题得分:0.0

25.第23题

???? 民主化管理原则

标准答案:即集中群众的智慧进行决策;援用群众的目光进行监督和评估;使教职工充分行使民主权利,直接参与幼儿园的管理活动,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决策与工作失误。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9.0 此题得分:0.0

1.第4题

()的观点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自身利益

A.经纪人 B.社会人 C.自我实现人 D.复杂人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2.第5题 园长要掌握关心与尊重人的艺术()和批评人的艺术,三种艺术

A.处理牢骚 B.表扬人 C.尊敬人 D.热爱幼教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3.第18题

制定制度得原则有稳定性和()相结合得原则

A.适应性 B.民主性 C.教育性 D.严肃性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4.第19题

在教育评价中因人而异的作法违背了( )。

A.全面性原则 B.目的性原则 C.一致性原则

D.评价与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5.第20题

优化环境将成为启迪幼儿智力、培养幼儿能力、陶冶幼儿品德以及()的重要途径。

A.丰富知识 B.发展创造力 C.开发思维 D.动手能力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6.第6题

在目标管理中只需定立总目标。

标准答案:0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7.第7题

目标管理不很重视过程管理。

标准答案:1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8.第8题

质量管理十分重视过程的管理。

标准答案:1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9.第21题

抓好多数幼儿的质量就是质量管理。

标准答案:0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10.第22题

在目标管理中只需定立总目标。

标准答案:0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11.第1题

\"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的管理方法违背了()原理。

标准答案:

系统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12.第2题

亲职教育的要求有密切配合幼儿园的教育目标、( )、拟订详细的活动计划、善用社会资源、( )

标准答案:

充分了解家长的需要 为家长提供充分的育儿知识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13.第3题

指挥定向作用指的是通过评估的内容体系和( )可以使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标准答案:

指标体系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14.第11题

在动力原理中,动力分三类即()、精神动力、信息动力。

标准答案:物质动力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15.第12题

管理具有计划与预测,组织与指挥,监督与控制,挖潜与创新()五大功能

标准答案:

教育与激励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16.第13题

管理回路由指挥中心、执行机构、监督机构、__四个环节构成。

标准答案:反馈机构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17.第14题

选聘教师是幼儿园()的基本权利。

标准答案:园长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18.第15题

对物的管理要做到()、开源节流。

标准答案:

物尽其用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19.第16题

亲职教育是通过向父母提供教养子女的知识、技能、方法、观念以及态度等,旨在使家长更有效地了解并执行作为父母的职责,促进( ),提高教养水平,达到家庭生活圆满快乐的目标。

标准答案:

亲子关系的和谐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20.第17题

一般认为,领导就是一种( )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仅使群众心甘情愿地服从,并且乐意工作,为实现本单位、本部门的目标而努力。

标准答案:

影响群众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21.第9题

民主化管理原则

标准答案:即集中群众的智慧进行决策;援用群众的目光进行监督和评估;使教职工充分行使民主权利,直接参与幼儿园的管理活动,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决策与工作失误。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8.0 此题得分:0.0

22.第10题 动力原理

标准答案:运用强大的动力机制,使管理持续而有效的进行下去。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9.0 此题得分:0.0

23.第23题 弹性原理

标准答案:是指管理必须保持充分的适应性和应变性,以便及时适应客观事物各种可能的变化,真正实现动态原理。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8.0 此题得分:0.0

24.第24题 能级原理

标准答案:把不同管理岗位分成不同的能级,并正确区评估出工作者能量的大小,据此安排他们到对应的能级岗位,同时注意保持各能级之间的动态平衡。不同的能级应有不同的权力、物质利益和精神荣誉。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9.0 此题得分:0.0

25.第25题 相对评价法

标准答案: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中选取一个或几个对象作为基准,然后将各个评价对象与所选对象的标准进行比较的方法。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9.0

推荐第6篇:幼儿园组织与管理

幼儿园组织与管理 第一章 《名解、》 【管理含义:】

管理是管理或者管理机构,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计划,组织,控制,领导等工作,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包括人,财,物,时间,信息)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以实现组织预订目标的过程。四层含义分别是:一管理是一个过程;二,管理的核心是达到目标;三,管理达到目标的手段是运用组织拥有的各种资源;四,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社会协调性原则】

教育系统是整个社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社会密切联系,从系统的观点看,成功的幼儿园离不开良好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社会环境。 【幼儿园管理方法】(填空,名解)

幼儿园管理方法指为了顺利开展幼儿园管理活动,实现幼儿园管理目标所采用的手段和措施,其特点是客观性,普遍性,稳定性。 【行政方法】

指依靠幼儿园行政机构和领导人的权利,运用指示、决定、计划和指令性的规章制度等行政命令,通过自上而下的行政层次加以贯彻执行的管理方法。 (填空):行政方法的形式包括:行政命令、指示,规章制度,指令性计划,行政奖励与惩罚你行政干预与仲裁等。 【经济方法】:指幼儿园管理者按照物质利益原则,即通过工资,奖金,津贴,罚款等形式来调动幼儿园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的管理方法。其中有五个原则: 1,按幼儿园工作特点办事的原则 2,按劳分配的原则, 3,讲究效益的原则, 4奖惩结合的原则, 5,全面兼顾的原则。 【管理的职能:】

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 【如何加强幼儿园人力资源的管理】 1,人的选用是基础 2,人的培养是核心 3,人的激励是关键

【幼儿园对员工的培养还有一下三种有效方法】 (1)复合式培养方法 (2)全员式培养方法 (3)规划式培养方法

【幼儿园的管理机制中,可以采用六种激励方法】6点 报酬/目标/奖惩/考评/竞赛与评比/组织文化激励法 【幼儿园管理特征】3点

以幼儿为本/保教并重、教养结合/幼儿的安全至上 【幼儿园管理的原则】 1,坚持正确办园方向的原则 2,保教为主,整体安排的原则 3,民主管理的原则

4,重视办园效益的原则 【心理行为方法】

指管理者通过对人的心理诱导和行为激励等实现管理目标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1思想教育方法2社会科学方法3心理学方法

名解【法律方法】指幼儿园管理者依照国家有关教育的法律、法令、规则、条例以及幼儿园制定的规章制度来管理幼儿园的方法。

第三章 【戴明环】

整体性/递进性/反馈性 (选择)【幼儿园目标管理过程】

由三部分组成:构成目标体系、组织目标实施、评估目标达成。 【幼儿园计划分类】

1,从时间长短分(长期/中期/短期计划) 2,从计划的范围分(总体/部门/个人计划) 3,从计划的性质分(常规性/专题性计划) 【幼儿园工作计划制定的程序】 1调查分析,提出目标。 2确立目标 3设计方案 4可行性分析 5形成计划

*填空【计划执行阶段的管理】

主要包括组织、指挥、协调、教育和激励四个方面 【计划执行阶段的管理,人员组织】

1知人善任,扬长避短 2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3新老搭档,以老带新 4不同情况,不同要求 5考虑教师愿望和合作趋势。 【幼儿园管理检查的方式方法】 1检查方式

(1)领导检查,群众互检和自我检查 (2)全面检查和重点检查 (3)经常性检查和阶段性检查

此外,从检查的对象来分,有对幼儿园管理者的检查,对教职工的检查和对幼儿的检查。从检查的目的来分,有调查性检查,研究性和总结性检查。 【计划执行情况的总结】

按范围分,可分为幼儿园工作总结、部门工作总结、年级组工作总结、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按性质的分,可分为全面总结、专题总结、检要报告性总结。按内容分,可分为管理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保育工作总结、卫生环保工作总结、总务工作总结等。按时间分,可分为学年总结、学期总结、阶段性总结,即可上升为理论,揭示规律的总结;经验性总结,即有概况、有见解,但没能上升为理论的总结;描述性总结,即归纳一些情况和事实,摆出成绩和问题的总结。 【现代信息技术的内涵及特点】8点

特点:全面性、多向性、高效性,灵活性,灵活性,共享性,及时性,交互性。

第五章

【一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内容】 1.创设优良的生活环境 2.制定各种安全措施

3.完善体检制度,预防疾病的产生 4.提供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平衡 5.建立并执行合理的生活制度 6.开展体格锻炼

7.进行健康教育,重视心理健康。第六章

一、幼儿园总务工作管理的特点】

1.服务性2.先行性3.全局性4.综合性5.政策性

二、幼儿园物质条件创设的基本原则或要求

1.安全卫生性2.教育性3.实效性4.地域性5.自主性

三、对环境设置与管理的具体要求

1.选址2.建筑形式3.场地4.房舍的安排和使用5.活动室与室内设施及其安排6.玩具图书的配备

四、幼儿园膳食管理】

1.健全管理网络,形成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 2.严格食堂管理,确保膳食质量

3.严格执行饮食卫生要求,实行卫生“五四”制 4.为幼儿提供合理的营养膳食

5.认真做好膳食分析,充分发挥膳食评价的作用 第二章

【第一节幼儿园的组织机构建设】 【

(一)幼儿园组织机构设置的含义】

幼儿园组织机构设置是指为实现幼儿园的任务目标,在幼儿园内部将其所拥有的人力物力等组织起来,按一定形式与层次确定领导关系和职权分工,组成有机结合的机构体系和功能系统的全过程。

【(二)幼儿园组织机构设置的层次】

一般情况下,幼儿园管理有三个层次1.指挥决策层

这是幼儿园管理的高层。园长为幼儿园行政负责人,是幼儿园最高的行政领导。 2.执行管理层

这是幼儿园管理的中层。各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如保教主任、后勤主任等是中层管理者。他们在园长的指挥领导下负责对本部门工作的开展。 3.具体工作层

这是幼儿园管理的基层。主要指班级层面,这是开展教养工作的第一线,各个班级(组)的班长和具体人员负责各类具体工作。

以上三层次管理通过逐级授权,每一个管理层次都必须依据上级的指挥和意图行事,通过组织和协调下一层次的人力物力来完成工作目标。这种层次清晰、关系分明的管理,能有效地做到分工协调、责权相应,通过各具功能的适宜的组织体系或模式使整个幼儿园管理网络通畅并发挥相应的管理效率。

【三)幼儿园组织机构设置的类型】

幼儿园组织机构通常包括行政组织与非行政组织两类。行政组织是指以园长为核心的行政机

构,在幼儿园中具体包括保健、教养、总务三大板块,承担幼儿园的具体管理职能。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班级。非行政组织指党团组织和其他群众组织,起着保证、配合、监督和制约的作用,是有效的管理活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两者在管理活动中起着各自不同的作用。 【

二、幼儿园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 (一)政策导向原则 (二)任务目标原则

(三)系统指挥效率优先原则

(四)职责权相对分工协作原则 【幼儿园规章制度内容】

幼儿园内部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全园性制度,具图全园性制度可以指导集体活动,统一全园各类人员行为。例如:考勤制度、值班制度、交接班制度、家长联系制度等。

(二)部门性制度部门性制度可以明确各部门工作任务和职责。主要从幼儿园管理的行政、卫生保健、保教、总务等部门分别制定实施。例如:(保教部门的教研活动制度、备课制度;卫生保健部门的“三浴”锻炼制度、卫生防病制度;总务部门的财产管理制度、物资采购制度;行政办公室制定的各种会议制度等。 (三)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

岗位责任制是各项规章制度的核心,是其他制度执行的保障。岗位制度是通过明确的规定,使每个岗位上的人员的职责明晰化,并将它落实到具体负责人的一种制度。例如:业务园长职责;教师职责;教研组长职责等。(四)幼儿园考核奖励制度

考核奖励制度能保障其他制度的贯彻执行,同时可调动全园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例如幼儿园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各类工作质量奖等。 p32表格

第四章

【一.所谓幼儿园班级,是指幼儿园进行保教活动的基本单位。】 【二.班级保教工作特点的分析】 1.班级保教工作的教育性 2.班级保教工作的整体性 3.班级保教工作的可控性 4.班级保教工作的集体性 5.班级保教工作的创造性 6.班级保教工作的开放性

三、对各年龄班级的保教管理任务】 1.小班保教管理任务

(1)帮助幼儿顺利渡过入园适应期 (2)良好常规的建立 2.中班保教管理任务

(1)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亲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技能是指在与人交往和参与社会活动时表现的行为技能。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掌握必要的社会行为技能显得尤为重要。 (2)生活常规的管理 (3)教育常规的管理 【3.大班保教管理任务】

1,做好幼儿入学准备的引导 2,生活常规的管理 3,教育常规的管理

第七章,幼儿园安全工作管理

一、【幼儿园安全工作管理的原则】:1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2组织有序,和谐自然;3提供充分的活动时间与空间;4教育与信任并重,处理好“管”与“放”的关系

二、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

1、小班自我保护的年龄目标

(1)不远离成人,不接受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2)不接触危险的物品,不去危险地方。(3)懂得玩大器械的方法与规则,上下楼梯时不用挤。(4)不乱吃东西,不将异物放入口耳鼻中。(5)身体不适时知道主动告诉成人,知道打针,吃药能治病,防病。

2、中班自我保护的年龄目标

(1)知道自己的幼儿园,父母的姓名,家中电话、住址、与家人失散时懂得找民警帮助。 (2)不玩危险游戏,注意保护自己不受伤害,遇到危险时知道躲避与求救。 (3)不吃不清洁的食品,知道保护自己的身体器官。 (4)配合成人要求治病与防病。 3大班的自我保护的目标

(1)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知道遇到危险时简单的自救办法。 (2)初步了解自己身体各部位的功能,知道简单的保护方法。 (3)了解简单的防病知识,知道通过卫生,运动来增强体质。 三幼儿园安全教育方法(选)

1.环境教育法——通过浅显易懂的环境创设让幼儿感受安全教育的知识。

2.活动体验法——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幼儿体验安全防护的技能。3趣味游戏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强化幼儿安全自救的技能技巧 4日常渗透法——抓住一日生活常规中各个环节渗透安全教育的方法 5随机教育法——抓住日常生活中教育的契机随机进行教育

6家园互动法——家园密切配合进一步深化幼儿的自我保护教育。 【第八章幼儿园环节创设与管理】

一、怎么创设精神环境

1营造融合共生的教师人际环境 2建构平等和谐的师幼人际环境 3形成互助友爱的同伴交往环境 4构筑尊重互补的家园的人际环境 5合理安排活动空间与时间

【第十章幼儿园公共关系管理】一二节 1公共关系是指一个社会组织通过传播、沟通等手段与其相关公众之间形成双向交流的管理活动,使双方达到相互了解,相互适应和共同发展的目的(含义) 2塑造形象的分类及含义

(1)有形形象指组织的外在特征和风格,通过人们的感官能直接感受到的形象,如幼儿园的绿化环境、园舍设施、保教质量等。

(2)无形形象指组织的内在特征和风格,通过人们记忆、思维而形成的组织深层的形象,如幼儿园的精神面貌与凝聚力、员工的服务意识与态度等 3幼儿园公共关系的原则

(1)实事求是原则 (2)持之以恒原则 (3)真情沟通原则 (4)全员公关原则 第十章

第三、四节

一、幼儿园公共关系管理的方法

1.宣传2.交流3.展示4.征询5.服务(形式:1.提供方便家长的接送服务。2.采取各种形式的托管方式:半托、全托、寄宿制、周末制、午托制等。3.小区内居民享受优先入托政策。4.困难户、低保户的优惠入托政策。5.走向社会、走向街头的免费咨询服务。6.向社区、企业提供文化事业服务、公益服务等)

二、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具体方法:

1.口头交谈(家访、谈话、电话联系)2.书面宣传与交流3.会议制度4.活动展示与活动参与5.家长学校。第九章

一、幼儿园组织文化的概念

幼儿园组织文化是指幼儿园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其组织成员普遍认同并遵循的共同价值观、精神信念及行为方式的总和。

二、幼儿园组织文化的结构 1.组织层2.制度层3.精神层

三、幼儿园组织文化建设的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2.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原则3.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原则4.不断创新原则。

四、幼儿园组织文化建设的具体方法 1.榜样法2.激励法3.教育法4.感染法。

推荐第7篇:幼儿园组织与管理

一、简答:

1、简述幼儿园管理的双重性。

答:幼儿园管理具有双重性。幼儿园工作是以育人为目的的社会共同劳动,需要周密的组织分工和协调指 挥,要有专职管理人员和适宜的组织机构及必要的工作制度,并遵循科学规律,组织幼儿教育与管理 工作,提高共同劳动的效率、效益。这是其自然属性。同时,幼儿园教育与管理工作必须贯彻一定的 教育方针政策,依据一定社会、国家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实施教育,并通过建立园所领导体制与组织机 构,以及处理管理与被管理关系的活动,实现园所的整体工作目标,体现出其与一定生产关系、社会 制度的要求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2、简述幼儿园健康和安全教育的管理目标。

答:《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而其中的健康和安全问题则是悬在每个教育者头顶的一根高压线,来不得半点马虎。那在日常的生活和教育中,我们该如何组织和实施健康和安全教育,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呢?下面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首先,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日常生活中潜藏着无数的安全隐患,孩子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这些安全隐患随时都有可能伤害他们。因此,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识的给孩子讲解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让他们知道哪些东西是危险的,会伤害身体,不能乱碰。例如:玻璃会扎伤手,门会夹伤手……帮助孩子认识一些安全标志和紧急情况时可拨打的求援电话。此外,还可以通过电视、图片、故事等形式,让孩子体验一些简单的社会经验,如:不跟陌生人走,外出要得到大人的同意等。

其次,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护教育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例如:热汤热水吹一吹再喝能避免烫伤;吃饭不嬉笑打闹可避免气管进异物;看箭头指示有序上下楼梯可避免拥挤和摔伤。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因此要加强指导和训练,让孩子在反复的实践中建立去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

再次,加强身体锻炼,增强孩子体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的情况:一些老实,体弱的孩子在参加活动时经常会磕碰,而平时比较好动,顽皮,身体健壮的孩子意外受伤率却较低。分析原因,主要还是体弱幼儿不爱活动,造成自身动作的平衡、协调能力低下,遇到情况反应慢,灵活性差,所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可见,增强幼儿体能也是提高幼儿自护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这里也想对家长朋友说一声,平时在家里也要鼓励,指导和吸引体弱孩子积极参加体锻活动,如:散步、跑步、远足等,合理地让孩子参加一些有一定强度和密度的体育活动,不仅增强体质,体能,也能有效地避免意外伤害。

最后,锻炼和提高孩子的灵活应变能力。如身体不舒服能及时告诉成人;心里有烦恼时,知道向成人倾诉;知道随季节或早晚冷暖变化增减衣服,天气干燥要多喝水;着火了知道用水浇灭,或将易燃物品挪到远离着火点;食物有异味知道不随便吃;能够区别的对待陌生人和熟悉的人等。当然,这需要成人有意识的引导和训练。总之,孩子能掌握一些基本的应变能力,就会遇事不慌,更好的远离危险,保护自己。

孩子的健康与安全不能被动地等待给予,而应该让孩子主动的获得。这种获得要从良好的生活习惯中来,从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中来,从丰富多彩的体育锻炼中来……!健康和安全教育应贯彻在幼儿的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并且常抓不懈!

3、简述幼儿园环境规划的基本要求。

答:1确保安全,合乎卫生要求。2环境条件要为保育和教育服务。3环境创设要因地制,经济适用。

4、试列举幼儿园家长工作制度。

答:内容:

1、密切双方的联系沟通

2、发挥教育机构主导作用,积极宣传引导

3、为家长提供有效服务

4、争取家长的配合支持,通过家长打开幼儿园通向社会的渠道。方式:

1、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日常交流

2、家长园地和家长宣传员

3、家访

4、召开家长会

5、举办家长开放日

6、家长参与活动

5、简述幼儿园班级保教工作的内容。

答:

1、保教结合,全面安排幼儿的生活和活动:

2、在观察了解幼儿的基础上,制定教育目标和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

3、创造良好的、适合的并能促进幼儿发展的环境。

4、班级卫生安全工作:

5、家园联系配合,共同一致促进幼儿发展。

二、论述:

联系实际谈谈幼儿园管理者应如何调动教职工积极性?

答:一所幼儿园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好园长。然而,善于发现和培养教师,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培养一个既有凝聚力又有高效率的集体,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让每个教师都能开心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创出新业绩,才是增强幼儿园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因素。那么,怎样才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呢?

1、尊重、赏识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精神动力

办好一所幼儿园,领导者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了解每一个职工的个性特点和能力发挥的动力因素。尊重不同性格的教师,多一些欣赏,少一些命令。当领导的有时会认为“成绩不说跑不了,缺点不讲不得了。”其实,每一位教师哪怕取得一点进步,得到一点鼓励,就会给他带来一种成就感,相信自己还会做得更好。所以,倘若领导多赏识他们的成绩,会让他们得到更多的精神动力。教师有了成绩需要赏识,教师失败时同样需要赏识,特别是年轻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常常会遭遇挫折或失败,或许是教学上的难题,或许是某个孩子难以教育、或许是班级管理出现难题等等。关注他们的内心需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宽容他们的失败,给教师一个宽松的环境和努力向上的机会。使其能在职责范围内独立、自主地选择合适的办法去解决问题,让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激发起其旺盛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2、知人善任,是发挥个人优势的源动力

识人是用人的前提。管理者“假如不了解教师的优点,就难以做到善任,难以做到用其所长。”作为领导,知人识人是一种基本素质和要求。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知人善任的要害就是要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 “识人观”。一要用“全面”的眼光看人才。在工作中相处,对每个人都应全方位、多角度地去了解,既要了解其知识、学历水平,又要了解其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既要了解其思想、性格、学识,又要了解其工作能力。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即要看到一个人的短处和劣势,更要着眼于一个人的长处、特长。近年内,我园不断探索人性化管理,在班级组合工作分工上尊重教师,全园实行优化组合,在教学上要求所有课任教师大胆创新,用全新的教学理念主导教学。为了使每个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每学年都组织

教师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如:对外教学汇报、综合活动、趣味运动会、家园联谊、美术作品展览;不同层面的公开教学(老教师示范课,骨干教师观摩课,新教师汇报课)等,使之不同程度的多方位展示教师才能。二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人才,多挖掘教师的闪光点。丰富的经验是在实践过程中积累起来的。要重视能力较弱者和年青人的培养和发展,对于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多给他们创设机遇,提供机会,使他们在创新探索中发展自己体现成就。对于缺乏创造性的教师,注意安排一些有一定难度的工作鼓励他们去克服困难完成任务,使其领略成功的愉悦,允许他们有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摸索、逐步积累经验的过程。着眼未来,注重潜力。尤其年轻人在文化、知识、精力、创新等方面有着很大优势,只要给其压担子、明责任,用其所长,量才适用,优势就可以发挥出来,工作经验也可以积累起来。从而诱发其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3、科学管理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科学的管理更是幼儿园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提高保教质量的重要保证。在管理过程中,要重视和强化目标意识,充分发挥目标管理的导向作用,引导教职工牢固树立忧患意识,懂得不进则退的道理,以主人翁的态度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并以乐观的心态迎接挑战。近年内我园结合园内实际,不断细化各项制度,充分实行量化管理,公正评价,如:年终考核,不是让领导评价教师,而是让全体教职工集体参与,按章查询,框档划线,根据平时的各种考勤统计(业务能力考试、业务技能测试,卫生检查、特长比赛、出勤统计、幼儿流失统计、竞技比赛、任务完成优劣)等方面进行量化评比,分项打分,自己给自己核算。这样即公正地评价了教师,也使各项制度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落实,促使教职工觉得工作有盼头,干活有劲头,使教师赢得自豪,输得甘心。

总而言之,在幼儿园的管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一旦她们真正成了幼儿园的主人翁,她们就会爱岗敬业,其开拓创新的空间也就会更加广阔。

推荐第8篇:幼儿园组织与管理

1.目标管理由几个环节构成?( )B.三个 2.在管理的六大要素中()是 最核心最重要的因素A.人

3.在教育评价标准的要求中没有何性( )D.可变性

4.园长要掌握关心与尊重人的艺术()和批评人的艺术,三种艺术A.处理牢骚

5.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是关于保健和()的双因素理论A.激励

6.弹性原理意味着可以随便更改计划。:0 错误

7.质量管理就是要抓好教学效果。:0 8.根据反馈原理,家长的意见对幼儿园管理并不重要。:0

9.教师的质量是影响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1 正确

10.在管理对象中,对人的管理是最要的。:1 11.指挥定向作用指的是通过评估的内容体系和( )可以使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指标体系

12.目标管理是一种( )的管理方式,它要求每个工作人员紧紧盯着目标,自觉地工作。

标准答案:注重工作成果

13.???? 领导艺术是领导活动中的艺术性与()的统一。标准答案:科学性

14.管理具有计划与预测,组织与指挥,监督与控制,挖潜与创新()五大功能

标准答案: 教育与激励

15.质量控制的类型有__,__,__.标准答案:反馈控制、实时控制、前馈控制

16.幼儿教育工作评价中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是( )的关系。标准答案:互补

17.所谓领导艺术就是指创造性的( )和工作方法。标准答案:领导方式

18.? 对人的管理就是使___,__。标准答案: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19.目标管理的特点有( )、( )、( )、( )标准答案:整体性 时间性 参与性 激励性

20.亲职教育的途径有文字通讯、个别谈话、家访、家长会议、( )、开展家园同乐活动、设立家长学校亦或家长委员会、( )、

热线电话、创建网站。

标准答案:家长开放日 园长接待日

21.目标管理。 22.标准答案:是一种注重工作成果的管理方式,它要求每个工作人员紧紧盯着目标,自觉地工作。

22.??? 内外协调原则。 23.标准答案:是指要处理好幼儿园内部的各种关系和幼儿园与其他社会机构、组织的纵横关系。处理好内外关系是实现幼儿园高效管理的基本条件。

23.幼儿园管理

标准答案:是指幼儿园管理者按照幼儿园教养工作的客观规律,以党的教育方针为准则,运用科学的管理原理和工作方式,发挥幼儿园的人、财、物、时间以及信息诸因素的作用,协调园内外各方面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幼儿园教养工作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24系统原理 标准答案:是指要把任何对象都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把它当做“系统”加以研究和处理,从整体的角度进行观察和分析 25??? 评价的客观性原则

标准答案:(1)评价人员应持实事求是。公正无私的态度(2)评价过程应遵循严格的程序(3)评价的标准要科学、合理尽量减少主观臆断和个人因素的影响。

1.19世纪末,20世纪初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B.泰罗

2.能级管理系统中的四个层次从上到下的顺序是( )C.经营层___管理层___执行层___操作层

3.在管理的六大要素中()是 最核心最重要的因素A.人 4.第19题

幼儿园保育工作管理的内容不包括:( )D.备课

5.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是关于保健和()的双因素理论A.激励

6.根据反馈原理,家长的意见对幼儿园管理并不重要。标准答案:0 错误

7.在目标管理中只需定立总目标。标准答案:0

8.在教学管理中,对上课的管理最重要。标准答案:0 9.对工作有布置无检察是违背封闭原理的。标准答案:1

10.在管理中园长的经验比管理理论更重要。标准答案:0

11.系统的三个特征是__、__、__。标准答案:整体性、目的性、层次性

12.要实行岗位责任制,就要实行

、、的统一。标准答案:责、权、利 13.从近代到现代国外领导体制经历了()、经理制、职业“软专家”、专家集团领导四个发展阶段。标准答案:家长制

14.幼儿教育工作评价中发展性教师评价是( )为主要目的,制定明确的合理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突出教师在评价中的主题地位,促进教师积极参与到评价中并体现教师的积极参与到评价中并体现教师的个体差异。标准答案:促进教师发展

15.管理回路由__,__,__,__四个环节构成。 标准答案:指挥中心、执行机构、监督机构、反馈机构

16.能级管理的四个层次从上到下的顺序:__、管理层、执行层、__。 标准答案:经营层、操作层

17.质量控制的类型有前馈控制、()、反馈控制。标准答案:实时控制

18. 幼儿园总务工作的特点是摊子大、( )。标准答案:独立性强

19.质量控制分前馈控制、__、__三种。 标准答案:前馈控制、实时控制、反馈控制

20.管理过程由四个环节构成:计划→__→ 检查→总结。标准答案:实行

21.?? 反馈原理

标准答案:是指把信息输送出去,又把其作用结果返送回来,以达到预定的目的。

22.? 民主化管理原则

标准答案:即集中群众的智慧进行决策;援用群众的目光进行监督和评估;使教职工充分行使民主权利,直接参与幼儿园的管理活动,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决策与工作失误。

23. 幼儿园管理过程

标准答案:是指管理者围绕幼儿园管理的目标,运用管理原理与原则,对幼儿园的人、财、物、事进行管理的客观程序,这一程序由四个环节构成:计划→实行→ 检查→总结。

24.民主化管理原则

标准答案:即集中群众的智慧进行决策;援用群众的目光进行监督和评估;使教职工充分行使民主权利,直接参与幼儿园的管理活动,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决策与工作失误。

25.目标管理

标准答案:是一种注重工作成果的管理方式,它要求每个工作人员紧紧盯着目标,自觉地工作。

1.制定制度得原则有稳定性和()相结合得原则A.适应性

2.领导的根本属性是()A.责任

3.制定制度得原则有稳定性和()相结合得原则A.适应性

4.幼儿园园长得个人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C.领导素质 5.幼儿园备课程序有确定发展目标()选择方法选择教具A.选择教材

6.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是关于保健和()的双因素理论A.激励

7.幼儿园园长要有()奉献精神和进取精神等三种精神A.求实精神

8.园长需要提高道德水平()心理水平三个方面A.知识水平

9.总务工作的表象经常呈现着琐细、纷繁()的特点A.具体

10.帮助总务人员树立三服务思想,为()服务、为幼儿服务、为家长服务A.保教工作 11.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管理方法违背了( )A.系统原理 12.提高时间利用率符合什麽管理原则?( )D.有效性原则 13.强有力的管理素质包括综合分析统筹全局()B.思维能力

14()的观点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自身利益A.经纪人

15.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形成于( )B.20世纪初 16.在教育评价中因人而异的作法违背了( )C.一致性原则 17.强有力得管理素质包括民主集中权衡利弊的()D.决策能力

18.在管理的六大要素中()是 最核心最重要的因素A.人

19制定制度得原则有稳定性和()相结合得原则A.适应性 20.教育评价标准由几部分组成?( )B.三部分 21.幼儿园保育工作管理的内容不包括:( )D.备课

22.总务管理者应具备主动性(),这也是与其他行业管理者不同之处。A.自觉性 23.在幼儿园管理中,行政方法不具有哪一种特点?( )D.多向性 24.责、权、利统一是符合什麽管理原理?( )D.能级原理

25.管理体制发展阶段的顺序是( ) B.家长制___经理制___职业软专家领导制___专家集团领导制

26.园长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幼儿园的质量。:正确

27.对工作有布置无检察是违背封闭原理的。:正确

28.抓好多数幼儿的质量就是质量管理。:错误

29.在幼儿园管理中,只要抓好保教工作即可。:错误

30.质量管理的重点是抓好教师的质量。:正确

31.作为园长应事无巨细,事必亲躬。:错误

32弹性原理意味着可以随便更改计划。:错误

33.质量管理就是要抓好教学效果。:错误 34.根据能级原理,幼儿教师的待遇应与工作岗位挂钩。:正确

35.在幼儿园管理中,只要抓好保教工作即可。:错误

36.根据反馈原理,家长的意见对幼儿园管理并不重要。:错误

37.抓好多数幼儿的质量就是质量管理。:错误

38.管理原则不管理原理更重要。:错误

39.在管理对象中,对人的管理是最要的。:正确

40.根据反馈原理,家长的意见对幼儿园管理并不重要。:错误

41根据动力原理,激励员工只需要物质奖励。:错误

42.在教学管理中,对上课的管理最重要。:错误

43.在管理中园长的经验比管理理论更重要。:错误

44.在目标管理中只需定立总目标。:错误

45.家长制的管理是违背民主化管理原则的。:正确

46.在管理中园长的经验比管理理论更重要。:错误

47.园长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幼儿园的质量。:正确

48.弹性原理意味着可以随便更改计划。:错误

49.家长制的管理是违背民主化管理原则的。:正确

50.目标管理不很重视过程管理。:正确

1.在教育评价标准的要求中没有何性( )D.可变性

2.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是关于保健和()的双因素理论A.激励 3.在教育评价中因人而异的作法违背了( )C.一致性原则

4.幼儿园保育工作管理的内容不包括:( )D.备课

5.制定制度得原则有稳定性和()相结合得原则A.适应性

6.抓好多数幼儿的质量就是质量管理。标准答案:0

7.抓好多数幼儿的质量就是质量管理。标准答案:0

8.幼儿园只要为幼儿服好务就可以了。标准答案:0 9.家长制的管理是违背民主化管理原则的。标准答案:1

10.在目标管理中只需定立总目标。标准答案:0

11.对人的管理就是做到人尽其才、__。标准答案:才尽其用

12.选聘教师是幼儿园()的基本权利。标准答案:园长

13.幼儿教育工作评价中发展性教师评价是( )为主要目的,制定明确的合理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突出教师在评价中的主题地位,促进教师积极参与到评价中并体现教师的积极参与到评价中并体现教师的个体差异。标准答案:促进教师发展

14.目标管理的缺点是对管理者而言,相对管理结果处于( )。标准答案:被动地位 15.??? 领导艺术是领导活动中的艺术性与()的统一。标准答案:科学性

16.反馈原理是指把信息输送出去,又把其()返送回来,以达到预定的目的 标准答案:作用结果 17.目标管理的优点是被管理者有较大的自主性,其( )、( )、( )容易发挥是其最大的优点。标准答案:积极性 主动性 创造性

18.提高时间利用率符合()管理原则。标准答案:有效性

19.系统的三个特征是__、__、__。标准答案:整体性、目的性、层次性

20.领导的根本属性是( ),领导的基本要求权责统一,领导的本质特征是创新。 标准答案:责任

21.目标管理标准答案:是一种注重工作成果的管理方式,它要求每个工作人员紧紧盯着目标,自觉地工作。

22.相对评价法相对评价法

标准答案:相对评价法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中选取一个或几个对象作为基准,然后将各个评价对象与所选对象的标准进行比较的方法。绝对评价法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标准,然后将各个评价对象与所确定的这一客观标准进行比较的方法。 23.?? 相对评价法相对评价法

标准答案:相对评价法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中选取一个或几个对象作为基准,然后将各个评价对象与所选对象的标准进行比较的方法。绝对评价法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标准,然后将各个评价对象与所确定的这一客观标准进行比较的方法。 24.动力原理标准答案:运用强大的动力机

制,使管理持续而有效的进行下去。

25. 评价的数量化方法

标准答案:指在评价中采用数学方法,对评价对象进行量化描述或用数量表示评价结果。

1.教育评价标准由几部分组成?( )B.三部分 2.管理过程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A.经验管理____行政管理____科学管理

3.强有力的管理素质包括综合分析统筹全局()B.思维能力

4.幼儿园保育工作管理的内容不包括:( )D.备课

5.总务管理者应具备主动性(),这也是与其他行业管理者不同之处。A.自觉性 6.弹性原理意味着可以随便更改计划。标准答案:0 7.家长制的管理是违背民主化管理原则的。标准答案:1

8.质量管理就是要抓好教学效果。标准答案:0

9.在管理对象中,对人的管理是最要的。标准答案:1

10.对工作有布置无检察是违背封闭原理的。标准答案:1

11.? 目标管理是一种多功能的()。标准答案:管理技术

12.对人的管理就是使()才尽其用。标准答案:人尽其才

13.管理的五大职能是计划与__、组织与__、监督与__、教育与__、挖潜与__。

标准答案:预测、指挥、控制、激励、创新

14. 指挥定向作用指的是通过评估的内容体系和( )可以使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标准答案:指标体系

15.管理方格理论(Management Grid Theory)是研究企业的领导方式及其有效性的理论,这种理论倡导用( )表示和研究领导方式。标准答案:方格图

16. 保教并重,()结合原则是幼儿园管理原则中最独特的原则。标准答案:教养

17.在动力原理中,动力分三类即()、精神动力、信息动力。标准答案:物质动力

18.目标管理是一种注重__的管理方式。标准答案:工作结果的

19.幼儿教育工作评价中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是( )的关系。标准答案:互补

20.亲职教育的要求有密切配合幼儿园的教育目标、( )、拟订详细的活动计划、善用社会资源、( )标准答案:充分了解家长的需要 为家长提供充分的育儿知识

21.目标管理

标准答案:是一种注重工作成果的管理方式,它要求每个工作人员紧紧盯着目标,自觉地工作。

22. 评价的数量化方法

标准答案:指在评价中采用数学方法,对评价对象进行量化描述或用数量表示评价结果。

23.相对评价法相对评价法 标准答案:相对评价法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中选取一个或几个对象作为基准,然后将各个评价对象与所选对象的标准进行比较的方法。绝对评价法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标准,然后将各个评价对象与所确定的这一客观标准进行比较的方法。

24.动力原理标准答案:运用强大的动力机制,使管理持续而有效的进行下去。

25. 幼儿园管理 标准答案:是指幼儿园管理者按照幼儿园教养工作的客观规律,以党的教育方针为准则,运用科学的管理原理和工作方式,发挥幼儿园的人、财、物、时间以及信息诸因素的作用,协调园内外各方面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幼儿园教养工作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1.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是关于保健和()的双因素理论A.激励

2.园长要掌握关心与尊重人的艺术()和批评人的艺术,三种艺术A.处理牢骚

3.制定制度得原则有稳定性和()相结合得原则A.适应性

4在教育评价标准的要求中没有何性( )D.可变性 5.幼儿园家长工作的管理属于( )B.管理内容 6.管理原则不管理原理更重要。标准答案:0 7.物质动力比精神动力更重要。标准答案:0

8.弹性原理意味着可以随便更改计划。标准答案:0

9.根据能级原理,幼儿教师的待遇应与工作岗位挂钩。标准答案:1

10.抓好多数幼儿的质量就是质量管理。标准答案:0

11.所谓领导艺术就是指创造性的( )和工作方法。标准答案:领导方式

12.系统的三个特征是__、__、__。标准答案:整体性、目的性、层次性

13.管理过程由四个环节构成:计划→__→ 检查→总结。标准答案:实行

14.管理体制发展的四个阶段是__、__、__、__。

标准答案:家长制、经理制、职业软专家制、专家集团制

15.幼儿园肩负着为__和__的双重任务。标准答案:孩子服务和为家长服务

16.管理活动是一项__极强的活动。管理者自身对管理目的月明确,往往管理效率就越高。

标准答案:目的性

17.? 对人的管理就是使___,__。标准答案: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18.幼儿园肩负着为()服务,为家长服务的双重任务。标准答案:孩子

19.对人的管理就是使()才尽其用。标准答案:人尽其才

20.决策时听取教职工的意见体现了()管理原则。标准答案:民主化

21 幼儿园管理

标准答案:是指幼儿园管理者按照幼儿园教养工作的客观规律,以党的教育方针为准则,运用科学的管理原理和工作方式,发挥幼儿园的人、财、物、时间以及信息诸因素的作用,协调园内外各方面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幼儿园教养工作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22. 反馈原理

标准答案:是指把信息输送出去,又把其作用结果返送回来,以达到预定的目的。

23. 管理原理 标准答案:是对管理过程的一种规律性的反映;它是一种指导人们正确而有效的处理人、财、物、事、时间、信息等管理要素及其关系的理论;也是一种引导管理者运用机构、章法等管理手段,达到管理目标的依据。

24.有效性原则 标准答案:是指管理工作要讲究实效,包括效果、效率与效益。它要求幼儿园管理者能充分利用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资源,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幼儿园的保教任务。

25.弹性原理 标准答案:是指管理必须保持充分的适应性和应变性,以便及时适应客观事物各种可能的变化,真正实现动态原理。

1.在教育评价中因人而异的作法违背了( )C.一致性原则 2.目标管理由几个环节构成?( )B.三个 4.“勤俭办园”体现了哪一项管理原则?( )B.效益性原则 5.能级管理系统中的四个层次从上到下的顺序是( )C.经营层___管理层___执行层___操作层 6.在管理对象中,对人的管理是最要的。标准答案:1 7.根据反馈原理,家长的意见对幼儿园管理并不重要。标准答案:0 8.园长只需学好管理理论,经验并不重要。标准答案:0 9.家长制的管理是违背民主化管理原则的。标准答案:1 10.根据反馈原理,家长的意见对幼儿园管理很重要。标准答案:1 11.幼儿园常见的管理模式有、

四种 标准答案:

1、目标管理

2、计划管理

3、质量管理

4、制度管理 12.目标管理的程序是__,__,__.标准答案:制订目标、实施目标和评价目标。

13.管理具有计划与预测,组织与指挥,监督与控制,挖潜与创新()五大功能

标准答案: 教育与激励 14.亲职教育的要求有密切配合幼儿园的教育目标、( )、拟订详细的活动计划、善用社会资源、( )标准答案:充分了解家长的需要 为家长提供充分的育儿知识

15.制定质量标准应坚持四个结合有全面性与中心性相结合、( )、可变性与稳定性相结合、量化与定性相结合标准答案: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结合

16.亲职教育是通过向父母提供教养子女的知识、技能、方法、观念以及态度等,旨在使家长更有效地了解并执行作为父母的职责,促进( ),提高教养水平,达到家庭生活圆满快乐的目标。标准答案:亲子关系的和谐

17.目标管理是一种( )的管理方式,它要求每个工作人员紧紧盯着目标,自觉地工作。

标准答案:注重工作成果

18.所谓领导艺术就是指创造性的( )和工作方法。标准答案:领导方式

19.从狭义看,管理就是管理人员__和__人们去完成一定的任务和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职能活动。标准答案:领导,组织

20.幼儿园肩负着为()服务,为家长服务的双重任务。标准答案:孩子

21.幼儿园管理过程

标准答案:是指管理者围绕幼儿园管理的目标,运用管理原理与原则,对幼儿园的人、财、物、事进行管理的客观程序,这一程序由四个环节构成:计划→实行→ 检查→总结。

22.内外协调原则 标准答案:是指要处理好幼儿园内部的各种关系和幼儿园与其他社会机构、组织的纵横关系。处理好内外关系是实现幼儿园高效管 理的基本条件。

23.? 幼儿园管理

标准答案:是指幼儿园管理者按照幼儿园教养工作的客观规律,以党的教育方针为准则,运用科学的管理原理和工作方式,发挥幼儿园的人、财、物、时间以及信息诸因素的作用,协调园内外各方面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幼儿园教养工作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24. 能级原理标准答案:把不同管理岗位分成不同的能级,并正确区评估出工作者能量的大小,据此安排他们到对应的能级岗

位,同时注意保持各能级之间的动态平衡。不同的能级应有不同的权力、物质利益和精神荣誉。

25.系统原理 标准答案:是指要把任何对象都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把它当做“系统”加以研究和处理,从整体的角度进行观察和分析

1.制定制度得原则有稳定性和()相结合得原则A.适应性

2.利用时间的艺术要求我们要统筹安排学习和()的时间A.各项活动

3.从被评价对象中选取一个对象作为基准, 然后将其它对 象与其比较,这种方法是( ) A.相对评价法

5.“勤俭办园”体现了哪一项管理原则?( )B.效益性原则

6.在管理对象中,对人的管理是最要的。标准答案:1 7.作为园长应事无巨细,事必亲躬标准答案:0

8.根据动力原理,激励员工只需要物质奖励。标准答案:0

9.责权利不统一违背了管理的能级原理。标准答案:1

10.幼儿园只要为幼儿服好务就可以了。标准答案:0

11目标管理的优点是被管理者有较大的自主性,其( )、( )、( )容易发挥是其最大的优点。标准答案:积极性 主动性 创造性

12.对财的管理要力争做到__最少的财__最多的财。标准答案:用,创造出

15.幼儿教育工作评价中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是( )的关系。标准答案:互补

16.系统的三个特性是__,__,__.标准答案:目的性、全局性、层次性。

17.从评价对象之外确立一个标准的评价方法是()评价法。标准答案:绝对

18.幼儿园中午的六个特点有1.管理面广、事多、工作量大、2.工作的阶段性和季节性、3.政策性、专业性、技术性强、4.注意偶发性问题的处理、5.( )、6.( ) 标准答案:综合性 自觉性

19.幼儿园肩负着为___服务,为___的双重任务。标准答案:孩子,家长服务

20.?? 领导艺术是领导活动中的艺术性与()的统一。标准答案:科学性

21.整分合原理

标准答案:这一原理包含“整”、“分”、“合”三方面。“整”指整体观整体规划。“分”指合理分工和明确分工。“合”指协调配合与有效综合。简言之,是指现代化高效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合理分工,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综合。

22 整分合原理

标准答案:这一原理包含“整”、“分”、“合”三方面。“整”指整体观整体规划。“分”指合理分工和明确分工。“合”指协调配合与有效综合。简言之,是指现代化高效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合理分工,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综合。

23. 幼儿园管理过程

标准答案:是指管理者围绕幼儿园管理的目标,运用管理原理与原则,对幼儿园的人、财、物、事进行管理的客观程序,这一程序由四个环节构成:计划→实行→ 检查→总结。

24.相对评价法

标准答案: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中选取一个或几个对象作为基准,然后将各个评价对象与所选对象的标准进行比较的方法。

25.弹性原理

标准答案:是指管理必须保持充分的适应性和应变性,以便及时适应客观事物各种可能的变化,真正实现动态原理。

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形成于( )B.20世纪初

3.强有力的管理素质包括综合分析统筹全局()B.思维能力

4.领导的根本属性是()A.责任

5.教育评价标准由几部分组成?( )B.三部分 6.质量管理的重点是抓好教师的质量。标准答案:1

7.根据反馈原理,家长的意见对幼儿园管理很重要。标准答案:1

8.在教学管理中,对上课的管理最重要。标准答案:0

9.弹性原理意味着可以随便更改计划。标准答案:0

10.质量管理十分重视过程的管理。标准答案:1

11.任何系统的管理对象都包括人,财,物()时间信息等五大要素标准答案: 时间 12.指挥定向作用指的是通过评估的内容体系和( )可以使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标准答案:指标体系

13.管理方格理论(Management Grid Theory)是研究企业的领导方式及其有效性的理论,这种理论倡导用( )表示和研究领导方式。标准答案:方格图

14.在动力原理中,动力分三类即__,__,__。标准答案:物质动力、精神动力、信息动力 15.对人的管理就是使___,__。标准答案: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16.幼儿教育工作评价中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是( )的关系。标准答案:互补

17.幼儿教育工作评价中发展性教师评价是( )为主要目的,制定明确的合理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突出教师在评价中的主题地位,促进教师积极参与到评价中并体现教师的积极参与到评价中并体现教师的个体差异。标准答案:促进教师发展

18.管理活动是一项__极强的活动。管理者自身对管理目的月明确,往往管理效率就越高。

标准答案:目的性

19.目标管理的程序是()、实施目标和评价目标。标准答案:制订目标

20.幼儿园管理的六大要素是人、__、__、__、__、__、__。

标准答案:财、物、事、时间、信息

21.整分合原理

标准答案:这一原理包含“整”、“分”、“合”三方面。“整”指整体观整体规划。“分”指合理分工和明确分工。“合”指协调配合与有效综合。简言之,是指现代化高效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合理分工,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综合。

22.能级原理

标准答案:把不同管理岗位分成不同的能级,并正确区评估出工作者能量的大小,据

此安排他们到对应的能级岗位,同时注意保持各能级之间的动态平衡。不同的能级应有不同的权力、物质利益和精神荣誉。

23.目标管理标准答案:是一种注重工作成果的管理方式,它要求每个工作人员紧紧盯着目标,自觉地工作。

24.? 系统原理

标准答案:是指要把任何对象都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把它当做“系统”加以研究和处理,从整体的角度进行观察和分析。

25. 管理原理

标准答案:是对管理过程的一种规律性的反映;它是一种指导人们正确而有效的处理人、财、物、事、时间、信息等管理要素及其关系的理论;也是一种引导管理者运用机构、章法等管理手段,达到管理目标的依据。 2.在工作进行当中,为修正工作本身的运作过程,使之取得最佳效果所进行的必要评价是( )A.诊断性评价 3.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形成于( )B.20世纪初

4.园长需要提高道德水平()心理水平三个方面A.知识水平

5.推行经费公开 奖惩公开 意见公开和()来保证勤俭特征A.人事公开 6.家长制的管理是违背民主化管理原则的。 标准答案:1

7.在教学管理中,对上课的管理最重要。标准答案:0

8.作为园长应事无巨细,事必亲躬。标准答案:0

9.在目标管理中只需定立总目标。标准答案:0

10.经理制是对家长制的超越。标准答案:1

13.亲职教育的途径有文字通讯、个别谈话、家访、家长会议、( )、开展家园同乐活动、设立家长学校亦或家长委员会、( )、热线电话、创建网站。

标准答案:家长开放日 园长接待日

14.目标管理的程序是()、实施目标和评价目标。标准答案:制订目标

15.管理过程由四个环节构成:计划→__→ 检查→总结。标准答案:实行

16.质量控制的类型有__,__,__.标准答案:反馈控制、实时控制、前馈控制

17.对财的管理要力争做到__最少的财__最多的财。标准答案:用,创造出

18.幼儿园肩负着为___服务,为___的双重任务。标准答案:孩子,家长服务

19.幼儿教育工作评价的原则有一致性原则、( )、目的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单项和多项评价相结合的原则、静态和动态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评价与指导相结合的原则。标准答案:全面性原则

20.亲职教育是通过向父母提供教养子女的知识、技能、方法、观念以及态度等,旨在使家长更有效地了解并执行作为父母的职责,促进( ),提高教养水平,达到家庭生活圆满快乐的目标。标准答案:亲子关系的和谐

21.能级原理

标准答案:把不同管理岗位分成不同的能级,并正确区评估出工作者能量的大小,据此安排他们到对应的能级岗位,同时注意保持各能级之间的动态平衡。不同的能级应有不同的权力、物质利益和精神荣誉。

22.幼儿园管理

标准答案:是指幼儿园管理者按照幼儿园教养工作的客观规律,以党的教育方针为准则,运用科学的管理原理和工作方式,发挥幼儿园的人、财、物、时间以及信息诸因素的作用,协调园内外各方面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幼儿园教养工作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23.反馈原理

标准答案:是指把信息输送出去,又把其作用结果返送回来,以达到预定的目的。

24.管理原理

标准答案:是对管理过程的一种规律性的反映;它是一种指导人们正确而有效的处理人、财、物、事、时间、信息等管理要素及其关系的理论;也是一种引导管理者运用机构、章法等管理手段,达到管理目标的依据。 25.幼儿园管理原则

标准答案:即为实现幼儿园管理的目标所

基于的正确处理管理过程中一系列矛盾的基本指导,是幼儿园管理实践的总体,反映了幼儿园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是管理过程必须遵循的准则。

1.提高时间利用率符合什麽管理原则?( )D.有效性原则

2.总务管理工作除了常规性外,还具有()A.偶发性 4.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形成于( )B.20世纪初

5.制定制度得原则有稳定性和()相结合得原则A.适应性

6.在教学管理中,对上课的管理最重要。标准答案:0

7园长只需学好管理理论,经验并不重要。 标准答案:0 8.根据动力原理,激励员工只需要物质奖励。标准答案:0

9.责权利不统一违背了管理的能级原理。标准答案:1

10.对工作有布置无检察是违背封闭原理的。标准答案:1 12.弹性原理是指管理必须保持充分的__和应变性。标准答案:适应性

14.第幼儿园园长个人素质结构包括身体素质、思想素质、( )、( )四个方面。

标准答案:文化素质 领导素质

15.系统的三个特性是__,__,__.标准答案:目的性、全局性、层次性。

16.幼儿园肩负着为()服务,为家长服务的双重任务。标准答案:孩子

17.保教并重,()结合原则是幼儿园管理原则中最独特的原则。标准答案:教养

18.管理回路由指挥中心、执行机构、监督机构、__四个环节构成。标准答案:反馈机构

19.目标管理的程序是()、实施目标和评价目标。标准答案:制订目标

20.幼儿教育工作评价中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是( )的关系。标准答案:互补

21.整分合原理

标准答案:这一原理包含“整”、“分”、“合”三方面。“整”指整体观整体规划。“分”指合理分工和明确分工。“合”指协

调配合与有效综合。简言之,是指现代化高效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合理分工,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综合。

22. 幼儿园管理

标准答案:是指幼儿园管理者按照幼儿园教养工作的客观规律,以党的教育方针为准则,运用科学的管理原理和工作方式,发挥幼儿园的人、财、物、时间以及信息诸因素的作用,协调园内外各方面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幼儿园教养工作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23.弹性原理标准答案:是指管理必须保持充分的适应性和应变性,以便及时适应客观事物各种可能的变化,真正实现动态原理。 24.目标管理标准答案:是一种注重工作成果的管理方式,它要求每个工作人员紧紧盯着目标,自觉地工作。

25. 教养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标准答案:是幼儿园的管理要突出教养工作的中心地位。其他各部门的工作都是为保证教养工作的顺利完成而设置的。突出教养工作并不是惟有教养工作,而是要围绕保教任务全面合理地安排其他工作,坚持整体性原则。不能偏废某一方面

1在幼儿园管理中,行政方法不具有哪一种特点?( )D.多向性

4.幼儿园备课程序有确定发展目标()选择方法选择教具A.选择教材

6.幼儿园只要为幼儿服好务就可以了。标准答案:0

7.经理制是对家长制的超越。标准答案:1 8.根据反馈原理,家长的意见对幼儿园管理很重要。标准答案:1

9.目标管理不很重视过程管理。标准答案:1

10.在教学管理中,对上课的管理最重要。 标准答案:0

11.能级管理的四个层次从上到下的顺序:__、管理层、执行层、__。 标准答案:经营层、操作层

12.质量控制的类型有前馈控制、()、反馈控制。标准答案:实时控制

13.从评价对象之中确立一个标准的评价方

法是()评价法。标准答案:相对

14.幼儿园总务工作的特点是摊子大、( )。标准答案:独立性强

15.幼儿园园长个人素质结构包括身体素质、思想素质、( )、( )四个方面。

标准答案:文化素质 领导素质

16.在能级管理原理中,()处于最高层。标准答案:经营层

17.在动力原理中,动力分三类即__,__,__。标准答案:物质动力、精神动力、信息动力

18.提高时间利用率符合()管理原则。标准答案:有效性

19.领导的根本属性是( ),领导的基本要求权责统一,领导的本质特征是创新。

标准答案:责任

20. 目标管理是一种多功能的()。标准答案:管理技术

22. 幼儿园管理过程 标准答案:是指管理者围绕幼儿园管理的目标,运用管理原理与原则,对幼儿园的人、财、物、事进行管理的客观程序,这一程序由四个环节构成:计划→实行→ 检查→总结。

23.幼儿园管理

标准答案:是指幼儿园管理者按照幼儿园教养工作的客观规律,以党的教育方针为准则,运用科学的管理原理和工作方式,发挥幼儿园的人、财、物、时间以及信息诸因素的作用,协调园内外各方面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幼儿园教养工作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24.教养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标准答案:是幼儿园的管理要突出教养工作的中心地位。其他各部门的工作都是为保证教养工作的顺利完成而设置的。突出教养工作并不是惟有教养工作,而是要围绕保教任务全面合理地安排其他工作,坚持整体性原则。不能偏废某一方面。

25. 动力原理标准答案:运用强大的动力机制,使管理持续而有效的进行下去。

推荐第9篇:幼儿园音乐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幼儿园音乐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唱歌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一、唱歌活动教育目标 小班:

1、喜欢参加歌唱活动。用自然的声音歌唱,边唱曲边做模仿动作。

2、能听前奏整齐地开始,音域一般在1—6。

3、尝试把歌词唱清楚,初步理解和表现歌曲的形象和情感。

4、学习为熟悉、短小、工整的歌曲替换部分歌词,体验创造性地参与歌唱活

动的快乐。 中班:

1、喜欢演唱自己熟悉的歌曲,感受歌曲的不同性质。用自然的声音歌唱, 持

正确的唱歌姿势。

2、会听间奏,音域一般在1—7。

3、能自然地接唱和对唱,能较自如地运用不同的速度、力度、音色变化来演

唱。

4、积极为熟悉、短小、工整的歌曲替换歌词并尝试将创编的歌词填入歌曲。大班:

1、积极地参与歌唱活动。能用自然、美好的声音歌唱,保持正确的唱歌姿势。

2、音域一般在1—高音2。

3、继续学习领唱、齐唱以及简单的两声部轮唱、合唱,能较自如地控制、调节

自己的歌声,较恰当地表现歌曲情感。

4、能基本独立地即兴编、即兴唱。

二、唱歌活动中幼儿学习的核心经验:

1、感知旋律要素。如感知音高、节奏等。

2、理解歌曲内容。感知、理解、记忆歌词;体验、理解歌曲的情绪。

3、掌握歌唱知识。掌握歌唱的呼吸、姿势;运用自然的声音歌唱;形成正确合

作歌唱的意识和技能。

4、体验歌唱形式。感受不同歌唱形式(齐唱、对唱、接唱、领唱、伴唱、轮

唱);体验合作唱歌的快乐。

三、唱歌教学活动基本模式

1、教师用容易引起幼儿学习兴趣的方式引出歌曲。

2、教师用容易让儿童清楚感知的方法反复让孩子听赏新歌。注意点:

• 一定要给予孩子多次倾听歌曲的机会,让孩子自己听出歌词内容,有利于幼儿记忆歌词,同时培养孩子听的能力和习惯。

• 教师的范唱要以清唱为主。姿势-端庄、表情-自然、亲切、声音-做到音要准、节奏要稳、旋律要特别熟、吐字要清晰、动作要适当的加一些,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内容,要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孩子,让孩子主动的积极的要学这首歌曲。

3、教师帮助儿童分析、理解和记忆歌词。

4、教师用全曲带唱的方法帮助儿童初步掌握新歌。注意点:

• 在连贯唱歌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孩子唱清难点词句。在必要时教师可用单句练习的方法帮助儿童掌握新歌中的难点。

• 幼儿初步学唱歌曲时不熟练,最好由教师钢琴伴奏、适当放慢速度带领孩子唱歌。 • 每一次唱歌可以提一些唱歌要求,如听清前奏、口型要求、唱清歌词等要求。 • 初步学唱歌曲时避免让孩子边唱边动作或边唱边游戏,以免出现孩子只做动作不唱歌的情况。

5、教师采用各种不同的演唱组织形式,不断调动儿童的积极性,帮助幼儿在多

次唱歌的过程中逐步学会新歌。

注意点:

• 新授歌唱活动重点应放在如何使孩子理解歌词,初步学唱歌曲,第二课时活动重点是如何唱好歌曲,并尝试变化唱歌形式或创编。

打击乐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一、打击乐活动教育目标

小班:

1、喜欢玩弄打击乐器,感受手铃、串铃、碰铃、木鱼等容易演奏的打击乐器不

同的音色,喜欢参与集体的演奏活动。

2、学习遵守演奏打击乐的基本规则。

3、能独立地随熟悉的音乐有节奏地演奏,能参加两至三种乐器的齐奏,学习看

指挥开始和结束演奏。

4、大胆地用乐器演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能创造性地变化演奏方案,体验节奏

活动的乐趣。 中班:

1、喜欢随音乐演奏打击乐器,继续学习几种乐器的演奏,用打击乐器设计简单的固定节奏型。

2、自由探索和尝试几种打击乐器(铃鼓、圆舞板、鼓、沙球、蛙鸣筒等)的演奏方法,能为歌曲或乐曲选择合适的节奏型和音色。

3、能进行简单的打击乐合奏并保持自己的速度和节奏型,能对指挥的要求作出积极反应,在集体中学习保持与音乐、与他人协调一致。

4、大胆地用乐器、自然物的不同音色、节奏型表现对音乐的感受和对事物的认识。

5、进一步养成爱护乐器的态度和习惯。大班:

1、积极参与节奏活动,学习更多乐器(三角铁、双响筒、钹、锣等)的基本演奏方法。

2、主动参与自制乐器,辨别乐器的音色。

3、进一步体会各种演奏方案中音色、音量、节奏型配置的表现规律,积极参与合作,集体设计演奏方案。

4、进一步养成对集体和乐器负责的积极情感。

二、打击乐活动中幼儿学习的核心经验:

1、了解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和音色特点。

知道打击乐器的名称;掌握打击乐器的演奏方式,能用自然协调的动作进行演奏;了解打击乐器的音色特点,及其与演奏方式的关系。

2、根据作品简单配器。

根据音乐作品选配乐器,确定演奏方式;根据音乐作品选配合适的节奏型;能够用简单的图形、符号记录设计好的配器方案。

3、理解指挥手势语汇。

知道准备、开始、结束等手势语汇;知道指挥手势是如何表现打击乐演奏中节奏、音色、力度等方面的变化;能够进行简单指挥,使动作与音乐协调一致。

4、合作演奏打击乐。演奏时能注意倾听整体效果;能配合其他声部共同演奏。

三、打击乐教学活动基本模式(案例:在钟表店里)

1、教师用容易引起幼儿学习兴趣的方式引出主题。

2、感知、熟悉音乐或进行简单的节奏活动。

了解乐曲的旋律特点(音乐性质、拍子)、乐句,感知音乐固定节奏。

3、模仿学习或为乐曲设计配器方案。

利用变通总谱,让幼儿明确演奏的乐器和节奏,并组织幼儿进行分组演奏。 (1)为乐曲配器。通过探索选择与音乐形象声音相符的乐器。 (2)为不同乐器设计演奏节奏型。 (3)分声部练习。(先徒手再拿乐器演奏)

4、尝试合作演奏 (1)看图谱演奏。

(2)教师指挥跟音乐合奏。

(3)请幼儿担任指挥者,并指导其指挥演奏。

(4)幼儿相互交换乐器演奏(乐器放在原处,幼儿交换位置)。

5、改编配器方案演奏。

部分改变乐器、节奏型或合作演奏方式。

注意点:

• 遵循基本规律:先徒手后乐器;先分组再合奏。

• 在选择乐器、节奏、确定演奏方案时应给予幼儿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充分体现幼儿的自主性,体验打击乐活动的快乐。

• 注重打击乐活动规则的培养,指导幼儿正确打击乐器的方法以及看指挥的习惯。

例:在钟表店里

1、欣赏音乐,展开想象(通过猜猜可能去什么商店?表达对音乐的感觉)

2、根据钟表的声音特点为音乐选择合适的乐器

(听辨有几句乐句,自主探索选择乐器制定演奏方案)

3、配乐演奏

(看图谱徒手演奏,再用乐器合作演奏后,变化乐器进行演奏) 韵律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幼儿园韵律活动包括律动、舞蹈、音乐游戏及歌表演 。

一、韵律活动教育目标 小班:

1、能跟随音乐做简单的模仿动作(如动物模仿、日常生活模仿动作)

2、喜欢参与音乐游戏和有简单舞蹈动作的活动,能随音乐做简单律动。

3、基本能感受音乐节奏、旋律的显著变化随之变换动作。能用上肢、下肢

等简单的身体动作表现音乐的情感和内容。

4、能自己想出简单的动作进行创造性的表现,体验韵律活动中表达、创造

和交流的快乐。 中班:

1、愿意跟随音乐做模仿动作或由基本动作组成的简单律动。

2、继续学习随音乐做简单的舞蹈动作,体验参与韵律活动的快乐。

3、能随音乐的变化改变动作的力度、速度、节拍、难度等,有节奏地自由

动作。

4、继续了解一些创编韵律动作组合的规律。大班:

1、乐意随音乐节奏尝试按自己想象自由地做模仿动作、律动及简单的舞蹈

动作。

2、进一步掌握几种舞蹈的基本语汇和律动的组合形式,积极参与韵律活

动。

3、能较准确地随音乐的变化改变动作的力度、速度、节拍、节奏型、难度

等。

4、尝试为歌曲或音乐配上动作,喜欢自发跟随音乐进行简单地自由舞蹈。

5、进一步了解一些创编韵律动作组合的规律,积极参与创造性韵律活动。

二、韵律活动中幼儿学习的核心经验:

1、运用身体做出各种动作。

能够做出拍手、点头等反射动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本动作;

能够观察生活,做出鸟飞、鱼游等模仿动作;

能够做出带有表演性质的简单舞蹈动作。

2、跟随音乐做动作,使动作与音乐协调一致。

跟随音乐节奏做动作;根据音乐作品的情绪、风格、结构等做动作。

3、运用动作创造性地表达音乐感受。

能够根据音乐作品的主题、形象地创编动作;

能够用动作表现音乐作品的情绪、情感、以及自己的心理体验。

4、与他人合作进行韵律活动。

能够与他人配合,共同进行动作表演;

在进行韵律活动时,能和他人共享空间。

三、韵律活动基本模式

模式一:示范→模仿→练习的模式

1、教师用容易引起幼儿学习兴趣的方式引出主题。

2、欣赏表演作品

3、幼儿感受理解作品

(1)欣赏表演,幼儿说说做做看到的动作,分解模仿动作。 (2)再次欣赏,教师用语言介绍,帮助幼儿理解动作的含义。

4、教师用较慢的速度带领幼儿连贯做动作或动作组合。

5、难点动作重点练习

6、教师采用各种不同的表现组织形式,创设多次的表现机会,使幼儿逐步

达到熟练掌握。

模式二;引导→探索→创编的模式

1、教师用在引导幼儿回忆有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主题。

2、组织幼儿倾听、分析、体验音乐,进行音乐形象的想象。

3、确定探索方向,幼儿随音乐自由做动作,教师观察。

4、教师根据幼儿表现的情况,请幼儿个别表现,教师加以提炼美化,组织

幼儿互相学习。

5、经验迁移,幼儿再次表现,鼓励幼儿自由借鉴吸收同伴好的动作,继续

创编更多更好的动作。

6、在教师启发下将幼儿创编的动作串联起来,教师完整表演,幼儿共同学

习。

注意点:

1、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韵律动作。

小班:选材时以一般生活动作、动物模仿动作为主,上肢和下肢分开动作。

中班:以律动模仿动作和简单的舞蹈为主,要相应的加强手脚配合能力的训

练。

大班:律动模仿动作和舞蹈动作已成为幼儿园韵律活动的主要内容,手脚配

合、身体协调性动作增多,鼓励幼儿有表情地动作。

2、动作选择规律:

从大的整体动作到小的精细动作;

从不移动动作到移动动作;

从单纯动作到复合动作

听赏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一、听赏活动教育目标

小班:

1、喜欢倾听周围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

2、努力听辨音乐中差异明显的音区高低、力度强弱、速度快慢。

3、喜欢听性质鲜明的乐曲和歌曲,知道要安静地听。

4、喜欢用自己的体态、嗓音和动作参与欣赏活动,进行多种方式的创造性

表达。

5、能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地倾听或观看自己喜欢的音乐舞蹈表演。中班:

1、喜欢欣赏不同性质的音乐,对其性质进行初步区分。(摇篮曲、进行曲、舞曲等),体验二拍子和三拍子乐(歌)曲的特点。

2、愿意倾听音乐,并发现音乐主题(音乐形象、性质),能寻找回旋曲中重复的乐段。

3、能听辨音乐中差异比较明显的音区高低、力度强弱、速度快慢。

4、喜欢用多种方式表现欣赏音乐的感受。

5、能在一定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地倾听、观看音乐、舞蹈、戏剧表演。

大班:

1、喜欢听赏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如名曲、优秀儿童歌曲、古典音乐等),感受不同音乐的美感。

2、乐意感受不同结构的音乐,并产生一定的联想(如三段体的音乐)。

3、能够大胆地运用多种音乐的、非音乐的表征方式(歌唱、舞蹈、演奏、

语言、绘画、制作、构造、戏剧表演、角色游戏等)参与欣赏活动,表

现自己的感受、体验、想象和创造,提高体验和表达音乐情趣的能力。

4、养成有情感参与的安静倾听音乐、观赏舞蹈表演的习惯。

二、听赏活动中幼儿学习的核心经验:

1、感知音乐要素。感知音乐的速度、力度、旋律和曲式结构等。

2、体验音乐风格。体验不同区域、民族特色的音乐;感受不同音乐体裁的

乐曲。

3、感受音乐意境。理解和简单描述音乐的内容、情绪情感,展开音乐想

象。

三、听赏活动基本模式

一段体音乐欣赏模式:

1、教师用容易引起儿童学习兴趣的方式引出主题。

2、完整地听赏作品。

3、运用辅助材料帮助幼儿感受理解音乐作品。(图谱、语言、舞蹈等) (1)听辨乐句

(2)感受音乐形象或意境

4、用各种形式表现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语言、动作、图画等) 多段体音乐欣赏流程:

流程一:

1、教师用容易引起儿童学习兴趣的方式引出主题。

2、完整地听赏作品,听辨曲式。

3、分段欣赏,引导幼儿表现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4、完整欣赏表现。

流程二:

1、教师用容易引起儿童学习兴趣的方式引出主题。

2、分段欣赏音乐作品,引导幼儿表现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3、完整地听赏作品,幼儿用不同形式表现。

注意点:

1、选择的音乐欣赏作品性质要明显(进行曲、摇篮曲、情绪变化明显的多段体音乐)。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对音乐作品进行节选,选择作品中比较长见的乐段或节奏变化明显的乐段进行提炼。

2、运用音乐图谱将抽象的音乐用形象化的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的图画、符号的方式表现出来,以帮助幼儿较好地理解音乐的性质、旋律、节奏、特征、曲式结构特征,强化音乐审美感受,提高音乐记忆效果。

推荐第10篇:幼儿园语言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首先让我们来回顾:

一、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

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语言领域提出了以下目标:第

一、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第

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第

三、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第

四、喜欢听故事、看图书;第

五、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通过对《纲要》的语言教育目标的理解,可以把幼儿园语言教育总目标划分为四个大方面,即倾听、表述、欣赏文学作品和早期阅读,并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幼儿实施教育。

1.倾听方面: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倾听是儿童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是幼儿语言学习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为能力。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且善于倾听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语言的形式和语言运用的方式,掌握与人进行语言交流的技巧。

2.表述方面: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一定的语言内容、语言形式以及语言运用方式表达和交流个人观点的行为,是幼儿语言学习和语言发展的主要表现之一。只有懂得表述的作用、愿意向别人表述自己的见解,并且具备表述能力的人,才能真正与人进行语言交际。

3.文学作品欣赏方面: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因此要尽可能地给幼儿创造学习各种文学作品的机会。

4.早期阅读方面: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等感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法,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二、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内容、途径

【】内容:专门的语言教育内容和渗透的语言教育内容两类结构。

(一)专门性语言教育:是指遵循语言教育规律来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实现语言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是组织和传递语言教育内容的实施环节,是落实语言教育任务的具体手段,是教幼儿学习语言知识,教幼儿学习语言形式,教幼儿学习语言运用技能的过程。

(二)专门性语言教育活动的类型

专门性语言教育活动的类型主要包括讲述活动(看图讲述、动画片讲述)、听说活动(语言游戏、谈话活动)、文学活动(故事、诗歌、散文)和早期阅读几种形式。

(三)渗透性语言教育:1.在日常交往中指导儿童学习语言。2.通过常规主题活动发展幼儿的语言。 3.通过区角活动发展幼儿的交往语言。 【】途径:通过组织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进行语言教育,通过日常生活各个环节进行语言教育,通过游戏进行语言教育,以及在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中进行随机的语言渗透教育等。下面针对专门性语言教育活动(语言课),谈谈如何设计与组织。

三、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

要组织好语言教育活动,重要的是要设计语言教育活动方案。在设计方案时,教师要制定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要选择能实现目标的具体内容,要选择考虑与内容相适应的活动方式等。因此,可以说,教师设计语言教育活动,就是将一定的目标、内容和活动方式转化成一个个具体方案的过程,也是对幼儿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的具体体现。它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一)设计原则

(1)注重幼儿获得经验的原则

设计任何一组或一个语言教育活动,教师都必须注重幼儿的语言经验。只有以儿童语言经验为出发点,才能保证设计出来的活动符合幼儿语言发展的需要,才能使设计的活动对儿童语言发展真正起到促进作用。

注重幼儿获得经验的原则包含以下两层意思。

1.考虑教育对象现有的发展水平,即他们已经获得的经验。如果不掌握本班幼儿已有的语言发展水平,设计的活动就可能成为无的放矢的活动。如组织小班幼儿进行情境谈话“做客”,教师就需要观察了解这个班幼儿已有的经验,是否已掌握了一般做客时所用的礼貌语言等。

2.考虑根据幼儿原有经验再为幼儿提供一些什么新的经验,这些新的语言学习经验内容应当建立在幼儿已经获得经验的基础上。如当幼儿参与情境谈话“做客”这个活动时,教师可引导他们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做客”的交往方式和语言运用方式,原有经验和新的内容会引发幼儿较强烈的学习兴趣。因此,新的语言学习经验内容对参与活动的幼儿来说,是“跳一跳,够得着”的果实,有一定的挑战意味。当幼儿积极参与活动时,他们可以通过学习,将这部分的经验内容再次吸收转化为已经获得的经验。

(2)教师与幼儿互相作用的原则

在设计语言教育活动时,教师要考虑幼儿主动活动与教师参与活动的比例关系。实际上,这也是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活动中主导作用的具体化问题。当然,幼儿和教师在活动中的主体和主导关系是相互作用的,会根据具体活动内容、活动要求而发生变化。当需要的时候,教师在活动中参与主导作用发挥得多一些;不需要时,教师参与主导作用就发挥得少一些。如何才能做到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发生适度的影响呢?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了解每一个幼儿(包括个别幼儿的特点在内)的发展水平。由此,教师决定自己在活动中参与组织成份的多少。

2.找出语言教育活动中出现的新的技能、新的语言要求。由此,教师策划自己参与指导的重点和难点。

(3)活动内容与方式相适应的原则

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各种活动内容和方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不同的活动内容可以选择相同的活动方式;同一个活动内容也可以选择不同的活动方式。因此,教师在设计语言教育活动时,应注意活动内容和方式相适应的问题。

1.根据具体的内容决定采取适当的活动方式。如学习童话《金色的房子》,教师可以考虑采用表演游戏的方式来帮助4~5岁幼儿理解童话内容,体会作品角色的情感心理。若是一首短小的儿歌或学习某个讲述内容,就不能用表演方式进行了。

2.根据教育对象选择活动方式。如有的故事内容很适宜进行表演,但表演对参加活动的某个年龄班幼儿有较大难度,这时教师应考虑改用其他活动方式来进行。

(4)不同领域相互渗透的原则

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幼儿学习吸收的主要是语言信息材料,但也包括那些与语言有关的其他信息材料。如活动中除了有语言,还可能有音乐、美术、动作等不同发展领域活动因素并存。

作为语言活动的设计,应坚持从语言角度来设计活动。在设计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育活动的要求、内容和形式应从语言角度进行思考,为幼儿提供适宜其语言发展需要的学习机会。

2.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其他领域活动因素的参与(如什么时候要辅之以音乐或美术的活动手段),要根据活动内容的要求而定,要从如何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主动积极地学习、完成学习任务来定。

3.教师在设计活动时,从语言角度出发,经过其他方式、符号的共同参与,最后仍应回到语言上。既不要简单盲目地把活动搞成语言、音乐、美术等的大拼盘,也不要忘记落实到语言教育的根本点上,不能喧宾夺主。

(5)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

在设计语言活动时,教师应具有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要使设计的活动既面向全体儿童,又重视个别差异。

面向全体幼儿,是指教师要了解全体参加活动儿童的需求,教师要站在教育对象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把握活动设计的尺度,使活动设计能照顾到面。如组织谈话活动,教师应注意本班幼儿已有的谈话经验和他们可能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以及他们的语音、语义、语法和语用水平。如让本班幼儿谈论去商店买东西,将主题定在“买玩具”、“买食品”上,就比较适合孩子的普遍需要,也能较好地引发儿童的兴趣和运用他们自身的经验。 在面向全体的同时,教师要注意个别幼儿的差异。教师对那些有可能超越一般活动要求或有可能在活动中出现困难的幼儿都要予以帮助,既要为能力强的幼儿准备发挥他的能力的机会,又要为能力较弱的幼儿或不具备这方面经验的幼儿提供补偿的机会。

(二)具体要求:

1、认真钻研教材

教材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近几年来,新编《福建省幼儿园教师用书》,为基层教师提供了选择性和操作性较强的领域和主题活动内容,对我们县级幼儿园开展课改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使用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对教材内容顺手拈来,对活动目标和活动建议全盘照搬,致使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师应如何根据实际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创造性的分析、处理教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把《教师用书》用好用活?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研讨的问题。

要想组织好一堂语言课,首先要备好课,而备课首先就是备教材,所以钻研教材是教师进行上课前所必须进行的第一项工作。当我们拿到一个语言教材时,首先要想的是“应该教给幼儿什么”,也就是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其次教材中对幼儿学习和理解起主要作用的部分在哪里(即教学重点);教材中幼儿不易理解或掌握有困难的部分在哪里?(即教学难点)要解决这一问题,老师们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理解编写意图,挖掘内在价值,掌握教材特点,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在备课过程中还应结合课程标准,备幼儿、备方法、备过程、备资源,才能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手中有方法。只有做到这些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那么教师应怎样钻研教材呢?

(1)深刻理解教材

深刻理解语言教材是指对幼儿语言教材中所体现的思想内涵、教育价值、语言美感等的理解。如在开展阅读活动前,教师必须自己先读懂画面和文字,把握图画书的真正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或思想脉络,并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以帮助幼儿理解图画书所要传递的重要价值。如《鸟窝里的树》是一则充满爱意的童话故事。树的种子落在一个充满爱意的鸟窝里,鸟窝里不仅平安地孵出了小鸟,小树苗也在鸟窝旁茁壮成长。让读者充分感受到每一生命都如此宝贵,都值得珍惜。教师在理解了作品内涵的基础上,抓住鸟窝里长出了小树苗,小动物有什么反映?有什么办法既保护鸟窝,又保护小树苗?这个关键问题引导幼儿展开讨论,体现了作品所表达的内涵。那就是对生命的爱和尊重。从后来鸟窝发生的变化和小树苗发生的变化,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动物与植物间和谐相处的画面,更让我们体会到爱的一种回报。有了这一层理解,教师在教授时就会按照作者的思路一步步地来引导幼儿,充分发挥它的教育价值。

理解语言教材需要教师紧紧抓住教材的特点和幼儿的需要来确定目标和重难点。幼儿园语言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讲述活动、文学活动、早期阅读等,即使是文学活动又有不同的体裁,有故事、诗歌、散文等形式。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文体特点,教学的重点也不同。如看图讲述——重点是以图引领幼儿学习语言。主要是引导幼儿细致观察图片,从图片提供的线索进行描述,注重描述中用词的准确和多样以及展开适当的创造性讲述。最后由每张图的内容讲述组成一个故事。

新授故事——重点是通过整体感知故事,倾听故事,让幼儿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参与学习故事中的重点对话、或重点段落,了解情节的发展和角色的特点,并进行情感、价值观的渗透。 有的教师由于不能透彻理解教材,对制定目标常常感到棘手,以至于教学法不能灵活运用;还有的教师不论什么教材都按照固定的模式处理。如:小班故事《粉红鸭》主要是要让孩子体会与人交往的快乐情感,克服自身的害羞心理。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却把重点定在故事的学习上(注重知识和技能培养),把目标定为让幼儿知道故事题目和角色,通过提问使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却不注重对幼儿情感的培养。因此,在语言活动中,特别是对幼儿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提升对音、词、句、段、章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更要以一颗童心去感受作品独具的美学特质,把提高幼儿对文学艺术的审美能力作为培养重点。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儿童文学素养,以自身对文学美的理解去感染幼儿的情绪,激发幼儿对作品的兴趣。

(2)分析、处理教材。

传统的幼儿语言教育重视知识技能的学习,特别是对语言教材的主要内容、重点词句的复述和理解。而《新纲要》倡导幼儿语言教育要重视幼儿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愿意说的语言环境。根据这样的方向,幼儿语言教育必须充分重视培养幼儿教师处理语言教材的能力,使幼儿在熏陶中学会如何去感悟作品。

使用教材时,应提倡教师对教材做符合学情的处理,要把创造性地解读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结合起来。如当我们面对一篇意境优美、词汇丰富、篇幅较长的文学作品时,需要我们当回裁缝,斟酌取舍,裁剪掉多余部分,选择最符合幼儿认知特点和最能发挥自身教育优势的内容来实施教学,因为只有舍弃(忽略)了次要的那一部分,才能使应该在本篇中着重学习、感受的这一部分凸现出来。如:省编教材大班上期的《秋天的雨》,是一篇意境优美、篇幅较长的散文,它赋予秋天的雨以生命,把它比喻成一把钥匙,以此来描述它给自然界带来的变化。但就是这样一篇优美的散文,却让许多教师在教学时束手无策。因为它既描述了秋天五彩的颜色,又提到了各种香味和声音,既要让幼儿用眼睛去发现秋天的美,又要让幼儿用鼻子去闻、用耳朵去听,还要理解什么叫比喻„短短一节课,教师往往是手忙脚乱,幼儿也常常是应接不暇,犹如云里雾里,虽然欣赏了好几遍,但脑海中似乎只留下了“秋天的雨”。面对如此尴尬的教学效果,我认为教师事先必须学会“裁”如同一位裁缝师用一块布料做成衣服,必须先裁剪掉多余的部分,使之适合特定的身材。或重点让幼儿欣赏秋雨带给自然界的五颜六色,或注重引导幼儿聆听秋雨带给小动物过冬的消息„而其余部分可在幼儿充分理解、感受之后,在延伸活动中逐渐渗透学习。

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有的图画书页数较多,因此教师要有重点地对幼儿进行指导,处理好精读和泛读的关系。如《鸟窝里的树》这个内容,图画书共33页,在第一次活动时,如果教师要完整的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肯定要花很长的时间,重点肯定把握不好。因此,教师可在活动前先让幼儿自主浏览一遍图画书(泛读),使幼儿了解基本内容。然后,教师充分利用教学时间,重点引导幼儿边看边讨论:鸟窝里长出了小树苗会发生什么事?小动物想出了什么办法?这些办法鸟先生、鸟太太同意吗?为什么?最后小动物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既保护了鸟窝又保护了小树苗?鸟窝和小树苗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通过有重点地帮助幼儿分析、把握图画书的内涵,提高了集体阅读活动的质量(精读)。

对教材的处理,还体现在对教材的适当修改和补充。如针对故事中人物多、对话多幼儿难以记忆的情况,教师可以对故事角色和对话进行修改,使幼儿更容易理解。如散文诗《找家》。

甜甜有盒五彩笔,爱画啥就画啥。宁宁问:“你能给小鱼找家吗?”甜甜拿起蓝色画笔,刷刷刷,蓝色的大海是小鱼的家。洋洋问:“你能给小鸟找家吗?”甜甜拿起绿色笔,嚓嚓嚓,绿色的森林是小鸟的家。奇奇问:“你能给石榴找家吗?”甜甜拿起黄色笔,哗哗哗,金色的秋天是石榴的家。“呜呜——”谁在哭?噢,布娃娃没有家。咦!我们的家呢?甜甜拿起五彩笔,刷刷刷,嚓嚓嚓,哗哗哗,哦!我们的家——是中国。

在教授这首诗歌前,教师通过反复的吟诵后,发现它有两点不足:一是人物角色较多,除了主人公甜甜外,还有宁宁、洋洋、奇奇;二是画笔的象声词变化频繁,有“唰唰唰、嚓嚓嚓、哗哗哗”。虽然角色多,象声词变化频繁,可以使散文诗更丰富,更富于变化,但同时也会造成幼儿记忆障碍,给熟练朗诵带来干扰。通过分析,教师发现这首诗的重点并不是人物角色之间的关系或是学习象声词,而是让幼儿理解大海和小鱼、森林和小鸟、秋天与石榴、玩具橱与布娃娃、中国与小朋友之间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因此,教师对诗歌进行了微小的改动,一是将宁宁、洋洋、奇奇三个不同的角色转变成“奇奇”一人,这样散文中的一问一答就在奇奇和甜甜两人间展开。二是把散文中的象声词都变成“唰唰唰”,并配上动作辅助教学。幼儿朗诵起来就顺口多了。

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在于课前认真地钻研教材,倾听文本,对教学内容烂熟于心。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总是得益于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教学重难点的准确把握,知识点和能力要点的落实到位。课堂教学思路清晰,课堂问题设计精妙,课堂引领得法,教学环节安排科学,课堂教学密度合理,也都得益于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磨刀不误砍柴功”,只有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精彩有效。

2、制定活动目标

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目标制定,是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订得恰当与否,将对整个活动设计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包括影响活动设计的方向、范围和程度。

教育活动目标可分为终期目标、阶段目标和活动目标三个层次。其中,活动目标(即具体的每次语言活动的目标)处于最具体的层次,也是最贴近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它是每一次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进行教学评价的依据。因此,教师要重视活动目标的制定,具体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活动目标要着眼于幼儿的发展,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目标的制定要适应幼儿的需求、兴趣与已有的发展水平,符合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其二是目标的制定应将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作为落脚点,也就是要落实到幼儿对语言内容、语言形式和语言技能的掌握上。

(2)活动目标的内容和要求,在方向上要与终期目标、阶段目标相一致。活动目标要为阶段目标和终期目标服务,而终期目标和阶段目标正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活动目标落实在每个幼儿身上。因此,在制定具体目标时,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注意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地提出目标,使幼儿能从具体到抽象、从直接到间接地获得语言经验。

(3)目标的内容应包括认知、情感态度和能力三个方面。

(1)知识概念的学习,包括所获知识的数量和种类,以及操作这些知识的技能和能力。如要幼儿掌握多少词汇、句式,以及懂得在什么样的语言情境上运用这些词汇和句式。

(2)情感态度的学习,包括兴趣、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如形成幼儿耐心而有礼貌地倾听别人说话的态度,产生乐意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经历的事和图片内容的兴趣,懂得并遵守语言交往中的一般规则。

(3)能力的学习,包括组词成句的能力和在具体语言情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如能根据不同的听者和不同的情境,恰当地运用有关的词汇、语法和语调;能用连贯的语句说清楚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也能听懂别人所表达的意思。

虽然教师们都掌握了相关的理论,但在实际制订中特别是在表述中常常存在一些问题:

4、活动目标制订中常见的几个问题:

(1)目标陈述混乱、针对性不强

案例:中班语言活动“我喜欢的书”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讲讲的交流活动中,丰富与阅读有关的经验;

2、体验在阅读中发现的快乐,激发阅读的兴趣。

分析目标第一条中所提到的“与阅读有关的经验”过于宽泛,空洞无物。教师对幼儿在阅读方面的经验已有初步的了解,在本次活动中可以对哪些具体的阅读经验进行归纳、梳理和提升,同时又可以丰富哪些新经验,都应该在目标中予以较清晰的表述。这样才能帮助教师在设计活动过程时有针对性地围绕目标层层展开。

改进建议:

1、在看看、猜猜、讲讲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书的结构和特征,知道不同的人喜欢看不同的书;

2、提高阅读的兴趣,能积极地参与自主阅读并有初步的理解。

(2)目标关注知识技能,淡化能力

案例:小班儿歌《伞》

老:在感受、理解儿歌的基础上,初步学念儿歌,并能大胆表现。

新:运用已有经验帮助小动物寻找合适的伞,尝试用儿歌表现,体验帮助小动物的快乐。

分析:老目标指向儿歌的学习,重在知识的获得。新目标关注幼儿表现技能的提升。关注幼儿能否运用在主题中积累的已有经验。儿歌表现是一种载体,活动不特别强调学会具体的儿歌。应关注活动中幼儿的情感体验,关注幼儿的和谐发展。

(3)目标超难度,以长效目标代替具体活动目标。如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想象力等。需要长时间培养,不可能一次活动就能完成。

(4)目标不能突出本学科特点

案例:小班语言故事《不怕冷的大衣》

目标:

1、知道冬天多运动就不怕冷;

2、通过体育运动进一步体验“不怕冷的大衣”。显然,这些目标虽体现了整合的教育理念,但却忽视了“语言教学”这一重要目标。

改进建议:教学目标的制定应符合本学科的特点,即使进行整合教学,也必须以本学科的内容为重点,整合进来的内容应是为本学科的教学目标来服务的。

因此,建议将上述目标改为:

1、能认真地倾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2、能响亮地说出故事中主要人物,读准动词:躲、跑、跳:

3、通过运动感受到“不怕冷的大衣”就是运动。

(5)以“写过程”代替“写目标”,目标缺乏价值定位

案例:大班活动“摘橘子”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照片和录像回忆、交流各自在摘橘子活动中的经历;

2、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发现橘子成熟的简单过程,萌发爱护植物的情感。

目标的表述只要明确活动的价值定位即可,而没必要把过程一一罗列在目标中。 因此,我们在目标的表述上要把握两个方面:一是明确而详细地说明目标内容,是谈话目标还是讲述目标或是阅读目标;二是目标应从幼儿的角度发起。(要完成目标的是幼儿而不是教师);三是语言要简洁、明了。

目前,我们主要用的是省新编教材,教材为每个活动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但很多是大目标,不是一次能完成,教师们应根据幼儿实际水平和兴趣、需要进行分解和细化,不应全搬照抄。

(三)选择有效活动形式

活动形式包括听故事、唱歌、角色表演、做游戏、看图说话、调查访谈、填表、画图、做动作、听指令做手工等。形式是为实现目标而服务的,不是把什么方法都用上活动就会好。什么方法能快速解决问题,让幼儿迅速理解才是有效的形式。比如,有位教师在上诗歌教学时一会儿让幼儿看碟片,一会儿请幼儿听磁带,还让幼儿表演诗歌,形式丰富多彩,幼儿忙得不亦乐乎。这首诗歌很美,也不难,但一个教学活动下来,大多数孩子没能学会。什么原因?主要是教师没有对诗歌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深人浅出的分析,帮助幼儿理解。所以,尽管活动让人眼花缭乱,但教学并没有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的教学是无效教学。

四、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组织

活动设计的结果是一份完整的静态计划。而活动的组织实施,则由于幼儿的参与,成了一系列动态发展的进程。整个活动过程中,需要解决好不少问题,如怎样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也就是如何将一个高层次目标准确地转化为多个低层次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一步一步递进。还有就是时间段的分配怎样做到科学、合理。一般来说,每一个教学内容可以是一节课完成,可以是两节课完成,还可以是三节课完成,老师要根据课的内容的深浅、小朋友接受能力来看。在教学中,课的引入部分要较精彩,能吸引孩子们很快进入学习的状态,所占时间很短。课的重点、难点的教学,老师的提问要到点,才能启发和引导幼儿清晰明了了解课的重点、难点,语言太多,提问太杂、没有主次、条理不清,会把孩子们弄糊涂了,自己的思路也不清晰。这部分所占时间较多,课的结束部分自然、合理,所占时间较短。如果时间段分配地不科学、不合理,衔接的不自然,那你事先备出那么优秀的课也没有用,教学效果肯定达不到预期效果。这也是为什么有的老师,备课备的很好,但上起课来总觉得哪里欠缺,孩子掌握的不好的原因。

(一)语言活动的指导

在语言教育活动的实施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面发挥良好的中介作用。

1.直接指导

教师通过语言示范、启发提问、讲解、评价等手段,直接指导幼儿的活动。根据幼儿语言经验及语言水平的实际状况,一般对小班幼儿或语言发展较差的幼儿,或教育内容难度较大的语言教育活动,教师较多地运用直接指导方式。

2.间接引导

教师通过自身语言潜移默化的影响、语言的提示、眼神或手势的暗示等手段,引导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语言活动。这种间接引导方式,对年龄稍大的幼儿和语言发展较好的幼儿宜于多用。

3.环境条件的利用

从本质上讲,利用环境条件也是一种间接引导。教师利用语言活动设备、教具和学具,如幻灯、图片、木绵等的教具,电视、录像、VCD等,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主动、积极参与活动的愿望,帮助幼儿在活动中提高语言能力。

根据幼儿的表现和活动过程的实际情况,教师要灵活运用以上各种指导手段,使幼儿始终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达到目标,圆满结束活动。

另外,教师自身的语言修养,即语音是否准确,吐词是否清晰,用词是否得当,内容是否简洁有条理,语调是否生动、有感染力等等,都能对幼儿语言发展起到十分显著的作用。下面谈谈如何提高提问的有效性问题。

(二)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提问是一种最直接、最常用的师幼交流的方式,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西方学者德加默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这种看法不无道理,教师提问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幼儿语言活动的兴趣,巧妙设问可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可见,提问在语言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面向全体,引发思考。

一个班级中幼儿的发展水平会有差异,个性也不同。教师设计问题时要以调动全班幼儿的兴趣与积极主动性为目标。如在故事《小猴卖0圆》的教学中,可在故事前提问“小猴要卖0,谁会来买呢?”这样的问题会让每个幼儿都能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且都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在这个故事的结尾有个问题“它们的o各是什么?”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我们可以把它分解,如“小鸭买的o是什么?”“小猫买的o是什么?”在幼儿回答问题后,对能力强的幼儿要适时追问,引发进一步思考。如当幼儿回答出“小鸭要买的o是游泳圈”时,可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而对能力弱的幼儿要及时给予辅助提示,如当幼儿回答不出小老虎买的是足球时,可辅助提问:“什么球可以让很多人在草地上踢来踢去?”这样可以让每个幼儿都能在自己的水平上得到发展又能体验到成功。又如《鸟窝里的树》第一个问题:封面上有什么?就是面向全体幼儿所提。

(2)简洁明了,目的明确。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来设计问题,尽量避免诸如“你是不是不能同意他不这样做?”之类的拐弯抹角、深奥难懂的问题.另外,还要避免太长的陈述,有的教师怕幼儿听不清楚问的是什么,先说一大堆的话再提问题,或提出问题后,又马上加了很多说明,让幼儿不能专注思考。好的问题应能为教学目标服务,能紧扣重点和难点,由浅入深逐层展开,帮助幼儿梳理经验,使其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如故事《小猫钓鱼》中问题设计就比较简练:小猫第一次钓到鱼了吗?为什么?后来钓到鱼了吗?为什么?猫妈妈是怎么说的?等等。又如:《鸟窝里的树》,小动物想了什么办法帮助鸟先生和鸟太太,它们同意吗?为什么?

(3)一问多答,激发创造。

故事中的答案往往只有一个,但教师不能拿唯一的答案去束缚幼儿的想象、类比、推理等能力的发展,所以,教师应多设计一些能引发幼儿积极思考的开放性问题,使问题的答案多元化,尽量避免单一的选择性问题,如:“是不是?”“对不对?”。以《小猴卖0》故事为例,教师不仅要让幼儿知道小猴卖给小伙伴的是什么东西,还要问一问“如果你是小猴,会卖给小伙伴什么东西?”引导幼儿积极思考,想象出相应的物体,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又如《鸟窝里的树》,书中虽然告诉了幼儿答案,但教师为了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引导幼儿讨论:你有什么好办法,即保护鸟窝又保护小树苗?

(4)以问带问,发展语言。

设计这种问题主要是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观点,展开讨论。如:“你还有什么地方没有听懂?”“你喜欢故事里的谁?喜欢他什么?为什么喜欢?”这些问题可促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积极思考,使他们有问题可提,有话可说。

(5)适时提问,留有余地。

提问时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时机,能在开始问的不留到后面,需要在最后问的也不能提到前面来问,也可以边讲边问。但无论哪种问题都需要给幼儿预留充分思考和回答问题的空间、时间,尽可能地发挥幼儿的自主性。

(6)积极评价,提升经验问题问了并不是完事了,教师要认真倾听幼儿的回答,并给予积极的评价。教师对幼儿的答案往往有一定的期待。对与自己期待一致的答案往往会充分肯定,对其他的答案则容易出现“请你再想想吧!”“噢”“恩”等模糊的评价,有的教师还喜欢重复幼儿的答案,还有的教师对幼儿的回答一律用不同程度的肯定给予回应,全是诸如“很好”、“真不错”、“你真棒”之类的回答,这是教师对幼儿回答的不恰当的反馈,这都不利于培养幼儿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可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进行追问,应加强有指导性地评价,以帮助幼儿梳理和提升经验。

1、当幼儿回答正确时,教师应肯定正确的观点,进一步诱导追问,激发幼儿再思考。可以进一步询问幼儿是怎么想的,他为什么这样想?除此之外还可以怎么办等。

2、当幼儿回答正确但不完整时,通过提示继续问“还有其他吗?”,“还有其他原因吗?”或给予一定线索给予有效的启发。老师在回馈反应时,应从实际出发。

3、当幼儿回答问题有困难时, 教师应耐心期待并积极设法促成转机。一般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分解难度、化难为易”、“转换角度、另辟蹊径”、“适当提示、给予线索”等方法。而不是采用干巴巴的语言让幼儿“继续”或你再想想、你再想想,一遍一遍地“逼”问,这样做不但不能有效的支持幼儿,反而可能让幼儿觉得老师在给自己施加压力。

4、当幼儿回答错误时,教师可以艺术性地纠正幼儿的错误观点,引导幼儿正确思考的方向;另一方面老师也可以对幼儿的错误回答不予回应,让幼儿在随后的环节中自行纠正错误观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幼儿的思维品质,培养幼儿的推理、分析能力。

5、鼓励幼儿自我判断或衡量同伴的回答,学会批判思维。让幼儿去评价班上其他幼儿的回答。如: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还有不同意见?让幼儿自我判定自己的回答是否准确,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有些问题教师可以马上给予反馈,有些问题可以在随后的教学中得到验证,因此没有必要马上给予回答。让幼儿相互作答,相互讨论,许多教师只抓住幼儿的第一个答案便迫不及待地做出反应,如进行评论出另外一个问题。实际上,如有可能,他们应首先提出问题,听取幼儿的两个或三个答案,然后再继续。

综上所述,一个有效的“好问题”,可以使幼儿的学习高效,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而什么问题是“好问题”却没有固定答案和标准,教师要根据特定的课堂教学情境,从整体上去把握课堂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与幼儿才有可能真正对话。

莲山课件原文地址:http://rj.5ykj.com/HTML/9053.htm

第11篇: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

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数学操作活动的设计;二是数学教

学活动的设计。

(一)数学操作活动的设计

数学操作活动的设计——就是要将数学概念的属性或运算技能的要素转化成幼

儿可以独立操作学习的活动。

每一个数学操作活动都有6个要素所组成:

目标:指着一操作活动所能达到的教育效果。活动目标的制定与表达要具体,以

便于教师的把握,使其能观察、评定幼儿活动的情况。例如,瓶子与数游戏

材料:指幼儿操作活动中所需使用的物品。

规则:指幼儿操作活动的要求和完成活动所必需的步骤,是幼儿知道活动的目的

和怎样使用材料。

形式: 指幼儿操作材料的活动方式。一般有三种:个别操作,两人或多人操作;

集体(全班)操作。

指导: 指教师如何向幼儿讲解、说明活动材料的活动规则,以及在幼儿活动过

程中教师指导的要求,包括对个别幼儿的指导。

评价:指评定活动的教育效果,即幼儿是否达到活动目标,有二在活动中是否有

进步。

(二)幼儿数学教学活动设计

数学教学活动设计一般包括: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

建议和活动延伸、活动评价几个部分。

1、活动名称:就是给活动起一个名字。

一般有两种取法:一是按数学活动的要求,用数学术语定名称;另一种是按活动内容或选用的材料,用生活的语言定名称,如《找朋友》、《花儿朵朵》

2、活动目标:指数学活动所要达到的具体教育效果。活动目标应包括学习内容

的要求及幼儿行为的养成要求。

活动目标中的学习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知识概念的学习;

认知能力的学习;

操作技能的学习;

兴趣、态度和行为习惯的学习

3、活动准备:

(1)学习经验的选择,也就是为了达到提出的活动目标,教师应为幼儿选择哪些学习经验,

(2)幼儿的经验准备,即幼儿对江要进行的学习活动必须先期掌握哪些知识技能,具备哪些能力?教师可用任务分析法,来了解、分析幼儿经验的准备情况。

(3)数学教学活动所需教具、学具和环境创设等方面的准备。

4、活动过程:

分三个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活动开始。介绍活动内容和要求。教师可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材料、配合提问来介绍活动内容和要求。

第二部分,活动进行。幼儿可分组进行活动,也可集体进行活动;

第三部分,活动结束。教师可请部分幼儿讲述自己的活动过程和结果,并引导幼儿进行讨论,给与表扬和鼓励;也可由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讨论。

5、活动建议和延伸

活动建议:一般是针对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或者是针对这一教学内容,提出其他的活动方式。

活动延伸:是指这一活动与下一个教学活动之间的联系。教师注意到这一问题,才能使幼儿以获得的数学经验在后面的活动中得到巩固和强化,同时,前一活动所获得的经验,也将成为后一活动的基础和准备。

第12篇:幼儿园谈话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幼儿园谈话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第二章 幼儿园谈话活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幼儿园谈话活动的特点和主要目标;了解幼儿园谈话活动各类型的基本特点和要求。

2、使学生初步掌握幼儿园谈话活动的基本结构、组织方法、注意要点。

3、在学习的基础上能独立设计一个谈话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1、幼儿园谈话活动的基本结构、组织方法

2、独立设计一个谈话活动。

第一节 幼儿园谈话活动概述

一、幼儿园谈话活动的特点

(一)拥有一个具体、有趣的中心话题

(三个要求) 第

一、中心话题应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喜闻乐见的。

第二、中心话题要对幼儿具有一定的新鲜感和刺激性。

第三、中心话题要与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相适应。

(二)是多方参与的言语交往活动

这是谈话活动与讲述活动最主要的区别所在。谈话活动更侧重于幼儿的言语交往,由此构成了幼儿与教师、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交谈的三种不同的基本模式。在这三种交流模式中,前两种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请问:区别在哪里?

(三)谈话的语境随意、宽松、自由

1、话题的扩展和见解自由。

谈话活动中没有统一的答案和看法,也没有什么一致的讲述经验和思路。幼儿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内心感受,将自己的想法直截了当地表达出来,与大家共享。这一点也正是谈话活动的独特魅力所在。

2、语言自由,不强求规范。

谈话活动主要目的是鼓励幼儿大胆地与他人交谈,勇于善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但同时,它不要求运用规范的言语与他人交谈。

二、谈话活动的类型

(一)日常谈话(三个年龄班都适用)

日常谈话带有极大的情境性和感情色彩,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1.日常个别谈话

主要目的在于增强部分幼儿的自信心,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2、日常集体谈话

与前者相比,其话题更自由,可以同时有多个话题。形式更活波,可以是师生间的谈话,也可以是幼儿间的谈话或是师生、幼儿间的讨论等 。

在每日散步时,教师可以就园内花草树木或其他的环境变化与幼儿进行交谈和讨论,教师可以问;“滑梯旁新添的轮胎秋千可以怎么玩?你们猜猜是谁把它掇到这儿来的?我们要怎样爱护轮胎秋千”等 。

(二)有计划的谈话活动(小班下学期开始)

这类活动是教师制订一定的计划和教案,依据事先确定的话题,有目的地组织幼儿进行谈话.

我们可以拟定以下的一些话题:

1.我最喜欢的..¡­(人物、动物、玩具、图书、衣服等) 2.我和周围的人(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及小朋友等) 3.我和节日(如:六一儿童节、国庆节、新年等)

4.我参加的一些活动(如¡°春游真快乐¡±、假期里最有意义的事等) 5.周围环境的变化(如:¡°春天的玉兰花¡±、¡°火炬树怎么枯萎了¡±)

有计划的谈话活动需要事先进行精心的准备和计划。

由于有计划的谈话活动对幼儿的有意注意、有意记忆及言语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因此一般而言,这种活动从小班下学期开始进行。

(三)讨论活动(中班以后)

讨论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谈话活动形式。说其特殊,是由于它在话题形式、言语交往和教师的指导上都有其开放性的特点.

首先,讨论活动的话题一般是开放性的问题,同时讨论所涉及的事物应是与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相符合、但对幼儿来讲又有一定难度的。

例如,讨论话题可以是:“假如你是大人,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又如“小鸟会飞,人为什么不会飞”等,这些话题可以让幼儿随意发挥,而且没有什么固定的答案。

其次,讨论活动是一种开放性的言语交往活动

在讨论中,幼儿既要清晰地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看法,又要善于倾听他人的见解并进行分析、驳斥或接纳,从而使言语交往延续下去。

交往对象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一对多。

讨论活动对幼儿言语能力、思维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一般在中班以后才适合开展这项活动。 。

最后,教师的指导态度要开放。

不要一味地从成人的角度去评判幼儿的某些看法“行不行得通”。教师要将指导的重点: 转向幼儿的言语交往能力,而对幼儿的某些富有想像力和创造力的看法采取包容和接纳的态度。

幼儿说:“人不会飞是由于没有翅膀,但人可以

从小天使那儿借到一双翅膀,这样就可以像小鸟一样飞在高高的蓝天上了。”

三、谈话活动的目标 (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言语交往方面的目标 1.小班

(1)喜欢与老师、小朋友交谈;

(2)知道别人说话时不随便擂嘴,不抢着说话;

(3)能围绕一定的话题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请求和愿望。

2.中班

(1)能积极、愉快地与别人交谈,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话; (2)学习各种交往词语的内容和用途; (3)学习用不同的说话方式与不同的人交谈;

(4)能积极地学习他人的讲述经验,能用轮换的方式与别人交谈。

3.大班

(1)能就某个话题主动地与别人交谈,并能较完整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2熟悉各种交往词语的内容、类别、用途;

(3)会在不同场合用不同的音高、音量、语句与人交谈或讨论;

(4)能在交谈中对自己的看法进行补充或修改,对他人的意见表示赞同或提出疑问和批评.

(二)倾听方面的目标 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一般的倾听能力,这是倾听的习惯和态度;二是分析性的倾听能力.

小班:注意安静地倾听别人说话,并能做出积极、简短的回答.

中班:能认真地倾听别人说话,能针对对方的话表述自己的看法和主张。

大班:能较耐心地倾听别人说话,能在倾听中把握谈话的关键信息,并针对谈话主题和同伴的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或批评性意见。

(三)其他方面的目标 1 .品德方面

如“ 知道有玩具应大家一起分享” 等。 2.常规方面

如“ 知道物品应放在固定的地方,保持浩动室的整洁” 等。 3.环境教育方面

如“ 在活动中让幼儿树立起不随地乱扔东西的意识,并能在与家人外出时将这种意识转化为行动,” 又如“ 知道不能浪费水资源,要节约用水” 等。 4.思维方面 :这主要运用于讨论活动中。 第二节 谈话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一、活动目标的确立

(一)准确、具体(基本要求) 1.是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的准确转化

每次谈话活动的具体目标都应该要体现总目标的要求,又要适应阶段目标,从而使目标的确立符合各年龄班幼儿的特点。 2.是内容的准确体现

教师不能忽略教育目标随意选择谈话内容。应真正做到目标体现内容、内容反映目标。

(二)全面且重点突出

谈话活动的目标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言语表达、倾听、其他方面)

教师在制订一个具体的谈话活动目标时,应尽量地使本次活动的教育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从而使目标的确立体现全面性的原则 。

此外,确立目标过程中还要明确哪些目标是直接目标,在目标陈述中要突出其重要位置;哪些目标是间接目标,也不应忘记。

二、活动内容的选择和安排

谈话活动的话题很多、很丰富,谈话的语境相对也比较自由,但这并不是 说谈话活动的内容就可以随意选择.相反地,教师在选择、安排谈话活动的内容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和安排内容要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取材的内容和范围应广泛,有教育意义。

3、谈话活动的内容和范围应与幼儿的言语和知识经验相符合。

三、谈话活动的组织方式及注意要点:

(一)示范法(一般在小中班运用得较多)

1.教师可以用言语示范新的言语交往技能,也可以以非言语的形式示范言语交往规则和倾听态度。

在谈话活动“我爱吃的水果”中,教师可以这样描述:“我爱吃西瓜,因为西瓜很甜,西瓜汁很多,西瓜皮还能治病。夏天天气炎热时,吃一块西瓜就象吃一根冰棍一样舒服。”

2、教师还可以用非言语方法进行示范。

如教师在听某个幼儿谈话时,眼睛注视对方,并不时地点头表示同意对方的意见。这些非言语动作同样也能起到示范的作用。 3.使用示范法的注意要点

何时使用示范法?

一般说来,示范法应在幼儿充分交谈后 再使用,这主要是为了避免让幼儿的思维局限于教师的示范模式上。

(二)提问法

通过提问,教师既可以让谈论的话题逐层深入下去,也可以使偏 题的谈话或讨论回到原来的话题上来. 1,提问法在日常谈话中的运用

日常谈话随机性强,气氛自由宽松。因此,可以运用提问法以引出话题。

有些问题是封闭式的,有些问题则是开放式的。封闭问题幼儿只要答“是”或“不是”即可,开放性问题则要求幼儿通过回忆并组织简短的语句进行回答。

2、提问法在谈话活动几个阶段中的运用 (1)创设谈话情境阶段:

通过提问以引出谈话的话题。 (2)围绕话题深入交谈阶段:

通过提问使话题逐步延伸,使幼儿深入地谈论自己的认识和观点。

3.使用提问法的注意要点

(1)注意提问法的不同使用方式和作用 从话题的开展角度看,提问法有三种作用:

一是唤起幼儿的回忆,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回忆并谈出所经历过的事情及印象;二是帮助幼儿对某件事做出评价或判断,以使谈话的话题层层深入。

例如,教师问:“你为什么喜欢西瓜?”这些问题有助于幼儿对话题作深入的思考和交谈;

三是以提问方式帮助幼儿始终围绕着话题进行交谈,避免跑题。

(2)问题要富于启发性,并有一定的难度

(三)讨论法

主要运用在围绕话题自由交谈阶段。在运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讨论时可以采用分组形式

2、讨论时应注意个别差异

(四)其他方法

其他方法还有游戏法、表演法、操作法等。

四、谈话活动的结构和步骤

一般而言,谈话活动的基本结构可以包括以下四个层次:

(一)创设适当的谈话情境.

其目的在于引出谈话和讨论话题,使幼儿在活动之初就能被吸引到活动中来,从而做好谈话的准备。 教师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谈话氛围;

二、创设生动、有趣的谈话情境。这是针对话题引出的方式而言的。

一般说来,谈话情境的创设有以下三种方式:

1、用实物或直观教具创设情境。

2、以语言创设谈话情境。¡¤

3、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创设。(¡°发生在公共汽车上的事¡±)

要注意这个步骤只是一个引子,3一5分钟即可。

(二)围绕话题自由交谈

1.给幼儿充分的自由讲述内心的真实感受

教师在指导中应尽量做到¡°一围饶两自由¡±。 ¡°一围绕¡±就是指导幼儿围绕话题大胆地与同伴交谈。

¡°两自由¡±是交谈的内容自由、交谈的对象自由。一般而言,教师不要固定幼儿的交谈伙伴。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加入谈话。 2.注意自由交谈中的个体差异

(三)围绕主题不断拓展听话思路

幼儿围绕主题自由交谈后,教师要自然的逐步拓展谈话的思路。

由A B A A1 A2 A3

¡°我喜爱的一本书¡±

五、教案格式

(一)情况分析

情况分析是设计一个教案的第一步。只有对本班孩子的现有情况心中有数,教师才能确定活动的目标、内容和组织形式。情况分析多以隐性的形式存在。情况分析部分主要分析两个内容:

一是本班所有幼儿言语交往经验的水平,以及个别幼儿的现状,从而使一个活动能满足所有幼儿的需要;

二是分析前期活动中是否进行过与本次谈话类似的言语经验的传授。

(二)目标确立

如上所述,目标确立要准确、具体,全面且重点突出

(三)准备活动

1、材料准备(教具、学具的名称,数量,来源)

2、活动室布置

3、知识性准备

(四)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创设适当的谈话情境,引出话题。

2、中间部分

(1)围绕话题自由交谈 (2)围绕话题拓展谈话内容

3、结束部分

教师简评或幼儿自评。

(五)延伸活动(举例说明) 将学到的新言语经验迁移到日常活动中。 幼儿园谈话活动设计范例

例1 我爱吃的水果(小班)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围绕¡°水果¡±这一话题交谈,能用简短的句子谈论自己爱吃的水果名称,形状及味道。要求幼儿说普通话且讲话声音响亮。 2.帮助幼儿学习安静地倾听别人谈话,不随便插嘴。 3.让幼儿懂得吃水果身体好的道理。

活动准备:

1.每人带一个自己爱吃的水果。

2.另买几个水果,切成块状,上面插上牙签,用盘子装好。

活动过程:

1、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

将切好的水果请幼儿品尝,每人一小块,引起幼儿的兴趣。老师问幼儿:水果好吃吗?你们喜欢吃水果吗?幼儿回答后,请幼儿把自己带来的水果拿在手上。

2、引导幼儿围绕¡°水果¡±这一话题自由交谈。

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引出话题:你喜欢吃什么水果?你带来的水果叫什么名字?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有什么味道?幼儿手拿水果与旁边的小朋友自由交谈。教师巡回参与谈话,提醒幼儿安静地听对方谈话,等别人讲完了自己再讲。对跑题的幼儿给予指导,用插话的方式将内容集中在谈自己带来的水果上,教师注意倾听。

3、引导幼儿拓展谈话范围 (1)集体谈论“水果”。 请在自由交谈中讲得好的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带来的水果,教师用语言提示幼儿围绕¡°水果¡¯说话,并要求讲话声音响亮,让大家都能听见。教师还要注意请语言水平较差的幼儿参与谈话,为他们提供在集体面前讲话的机会。

(2)教师用提问方式提出新的话题:

你还吃过哪些水果?吃水果有什么好处?让幼儿围绕新话题思考自己的谈话内容。此时,教师用平行谈话的方式参与谈话,给幼儿提供一定的谈话经验。注意提醒幼儿用普通话谈论。

4、教师进行小结,使幼儿懂得吃水果身体好的道理。

最后唱¡°苹果¡±歌结束。 例2 压岁钱(大班)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学会连贯地叙说自己拿到压岁钱的感受;学习用不同表达方式说感谢的话。

2.要求幼儿认真耐心地倾听同伴谈话,能迅速地掌握别人的谈话内容,向同伴学习谈话经验。

3.对幼儿进行初步的理财教育。

活动准备

1.红包(或压岁钱袋)里面装着钱。 2.可以用于表演的道具。 活动过程

1.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

(1)活动开始时,教师出示一个红包(或压岁钱袋)让幼儿猜猜里面包着什么?幼儿猜过后,教师打开红包拿出钱,问幼儿:过年时大人们给你的红包里的钱叫什么?什么时候会有压岁钱?

(2)教师分别扮演不同的给压岁钱的人,引导幼儿参与表演、观察,注意倾听。

2、引导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

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自愿结伴交谈。建议提问:¡°过年时有哪些人给过你们压岁?¡±¡°别人给你压岁钱,你心情怎样?¡±¡°你拿到压岁钱时在想些什么?¡±¡°不同的人给你压岁钱,你是如何感谢的?¡±教师注意倾听幼儿的谈话,表现极大的兴趣。可用插话的方式,引导幼儿注意围绕话题用轮流的方式交谈。

3、引导幼儿拓展谈话范围。

(1)集体谈论¡°压岁钱¡±。在自由交谈的基础上,教师请几位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压岁钱。要求幼儿用连贯的语言说出拿到压岁钱的感受,及对不同的给压岁钱的人,自己是如何感谢他的。

(2)教师提出新的问题,帮助幼儿拓展话题:你们拿到压岁钱后怎么用的?幼儿谈话时,提醒大家注意听他说话,了解他谈话的内容。学习他的谈话经验并学习用轮流、修补的方法进行谈话。

(3)继续拓展话题。

教师提问:明年过年,再拿到压岁钱,你准备怎么用?相互交谈后,请几位思路有新意的幼儿上来谈谈自己的打算。

4、教师进行小结,使幼儿懂得拿到压岁钱时应向别人表达谢意,还要逐渐学会正确管理使用压岁钱。课堂作业

独立设计一个谈话活动。(用语言表达出来。)

第13篇: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

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数学操作活动的设计;二是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

(一)数学操作活动的设计

数学操作活动的设计——就是要将数学概念的属性或运算技能的要素转化成幼儿可以独立操作学习的活动。

每一个数学操作活动都有6个要素所组成:

目标:指着一操作活动所能达到的教育效果。活动目标的制定与表达要具体,以便于教师的把握,使其能观察、评定幼儿活动的情况。例如,瓶子与数游戏材料:指幼儿操作活动中所需使用的物品。

规则:指幼儿操作活动的要求和完成活动所必需的步骤,是幼儿知道活动的目的和怎样使用材料。

形式: 指幼儿操作材料的活动方式。一般有三种:个别操作,两人或多人操作;集体(全班)操作。

指导: 指教师如何向幼儿讲解、说明活动材料的活动规则,以及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教师指导的要求,包括对个别幼儿的指导。

评价:指评定活动的教育效果,即幼儿是否达到活动目标,有二在活动中是否有进步。

(二)幼儿数学教学活动设计

数学教学活动设计一般包括: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建议和活动延伸、活动评价几个部分。

1、活动名称:就是给活动起一个名字。

一般有两种取法:一是按数学活动的要求,用数学术语定名称;另一种是按活动内容或选用的材料,用生活的语言定名称,如《找朋友》、《花儿朵朵》

2、活动目标:指数学活动所要达到的具体教育效果。活动目标应包括学习内容的要求及幼儿行为的养成要求。

活动目标中的学习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知识概念的学习;认知能力的学习;

操作技能的学习;

兴趣、态度和行为习惯的学习

3、活动准备:

(1)学习经验的选择,也就是为了达到提出的活动目标,教师应为幼儿选择哪些学习经验,

(2)幼儿的经验准备,即幼儿对江要进行的学习活动必须先期掌握哪些知识技能,具备哪些能力?教师可用任务分析法,来了解、分析幼儿经验的准备情况。

(3)数学教学活动所需教具、学具和环境创设等方面的准备。

4、活动过程:

分三个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活动开始。介绍活动内容和要求。教师可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材料、配合提问来介绍活动内容和要求。

第二部分,活动进行。幼儿可分组进行活动,也可集体进行活动;

第三部分,活动结束。教师可请部分幼儿讲述自己的活动过程和结果,并引导幼儿进行讨论,给与表扬和鼓励;也可由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讨论。

5、活动建议和延伸

活动建议:一般是针对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或者是针对这一教学内容,提出其他的活动方式。

活动延伸:是指这一活动与下一个教学活动之间的联系。教师注意到这一问题,才能使幼儿以获得的数学经验在后面的活动中得到巩固和强化,同时,前一活动所获得的经验,也将成为后一活动的基础和准备。

第14篇: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一、游戏的定义

游戏是儿童在某一固定时空中,遵从一定的规则,伴有愉悦情绪,自发,自愿进行的有序活动。

关键词:固定时空、规则、愉悦、自发、自愿、有序

二、游戏的特征

游戏是一种快乐的行为,具有愉悦性。 游戏是一自发的行为,具有主动性。 游戏是一种假装的行为,具有虚构性。 游戏是一种有规则的行为,具有有序性。

三、幼儿园游戏分类:

我国幼教界在学习和借鉴国外游戏理论的基础上,在实践中把游戏分为了两大类。

(一)创造性游戏: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

1、定义:创造性游戏是幼儿以模仿和想象扮演角色为手段,以物代物,以人代人为表现形式,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

2、创造性游戏的特点

动作的去情景化——动作脱离原来的情景而使动作具有象征意义。 以物代物——用当前的物体代替不在眼前的或想象中的物体的过程。

角色扮演——假装把自己当成别人,并通过自己的动作、姿势、语言、表情、语气语调等把自己所扮演的“他人”表现出来。

(二)规则游戏:音乐游戏、体育游戏、智力游戏、娱乐游戏。

1、定义:规则游戏指至少有两人参与的、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的一种游戏。

2、规则游戏的特点:

规则性——是规则游戏的魂

规则来源:成人事先制定,作品情节要求的、幼儿根据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制定规则。

竞争性——规则游戏的重要特征

四、游戏活动的组织要点

经历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时间准备、空间准备、材料准备、经验准备

(二)观察阶段:观察内容、各年龄段观察的重点、观察结果的分析(游戏空间、游戏时间、游戏材料、游戏的主题、游戏的态度)

(三)参与阶段:平行式参与、交叉式参与、垂直式参与

五、创造性游戏指导要点

(一)游戏前的指导

1、关键经验准备:丰富幼儿与游戏主题相关的生活经验,包括熟悉社会角色的语言和行为、交往规则等。

2、游戏材料准备:为幼儿提供合适的场地及丰富的游戏材料。

(二)游戏中的指导

1、经验回顾

(1)切入问题展开讨论:此环节中教师重点帮助幼儿回忆与游戏主题相关的生活经验,激发游戏的兴趣,鼓励和启发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产生游戏的主题,根据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展开讨论。

(2)梳理经验形成方案: 此环节重在帮助幼儿梳理如何玩游戏。

2、快乐游戏

(1)幼儿协调分配角色,分工准备场地。 (2)教师有效介入指导,推动游戏发展。

3、交流分享

(1)让幼儿畅谈游戏中问题解决的成功经验,体验成功感,增强自信心。 (2)留有游戏余兴。

(三)结束游戏

1、做好结束游戏的准备。

2、选择好游戏结束的时机。

3、游戏结束时趣味性。

4、收拾游戏材料和场地。

(四)角色游戏、建构游戏、表演游戏指导要点。

角色游戏中,教师多以角色的身份自然介入。指导幼儿大胆想象,创造性的用角色的语言和行为与同伴交往,增强幼儿的角色意识,从而逐渐掌握社会规则和交往技能,会独立解决问题。

结构游戏中,教师可引导幼儿按意愿设计建构方案,适时增添辅助材料,有意识地给自己的建构物命名并逐步完美善。在独立操作的基础上鼓励幼儿相互合作。

表演游戏中,教师要帮助幼儿做好分组工作,协商角色更换的方法,帮助幼儿注意注意运用语气、夸张的动作,生动的表情来塑造角色。

六、规则游戏的指导要点

(一)规则游戏的结构

1、游戏的任务和目的。

2、游戏的玩法。

3、游戏规则

4、游戏结束。

(二)正确理解规则和竞争

1、规则是规则游戏的魂。

2、正确区分玩法与规则,是游戏规则的正确制定与执行的前提。玩法:游戏的计划和构思,包括游戏全过程。 规则:限制动作的顺序和方式,完成任务的时间。

3、竞争

(1)竞争性。

(2)竞争的体现:个体竞争、小组竞争、个体与小组竞争。

(3)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游戏结果,关注游戏过程中赢者的有效策略。

(三)规则游戏的过程与指导

1、游戏的准备: (1)知识经验的准备

音乐游戏:熟悉相关歌曲或音乐,了解音乐的结构。

智力游戏:认知、操作等方面的相关经验;类似游戏方法的经验。 体育游戏:熟悉基本动作的要领,了解基本器械的使用方法。 娱乐游戏:认知、规则等方面的经验。 (2)游戏材料准备:

体现场地及材料的可变性。 体现场地及材料的丰富性。 体现场地及材料的便利性。

2、幼儿游戏策略的主动建构

小班: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游戏动作的乐趣,满足他们对游戏过程的兴趣,积累必要的游戏经验。

中班:让幼儿初步具有竞赛意识,教师多选择角色鲜明的互补性、竞赛性游戏。

大班:对游戏结果感兴趣,具有一定的自主建构建构策略的能力,具有一定挑战性或有认知难度的规则游戏对他们更具有吸引力,在游戏中重在引导他们们运用策略获胜。

3、规则游戏指导要点

(1)选材:注意选择可以让大多数幼儿能够参与而不是旁观等待的游戏。 (2)游戏的分组:宜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不要让幼儿因性别、能力、性格等而。

(3)体验到来自同伴的“忽视”和“拒绝”的压力。 (4)让幼儿体验到游戏成功的快感而不是挫折感。 (5)游戏规则要保持灵活性 (6)注意幼儿的年龄特点。

4、规则游戏过程设计 (1)体验游戏

① 利用提问设疑,呈现材料、情景创设等形式引导幼儿发展游戏的基本玩法。 ② 进入游戏简洁明了、直接入题,不要花哨。

③ 观察场地、了解游戏材料及游戏角色等,明确游戏玩法及规则。 ④幼儿游戏。 (2)拓展游戏

① 在体验游戏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材料,增减角色,丰富情节,提问启发等,鼓励幼儿想象、创造新玩法、新规则,让幼儿思考尝试游戏延伸支点,提高游戏难度。

②师幼共同提炼游戏的新玩法及规则。

小班:应在情境中不知不觉的熟悉玩法,创设问题情景让幼儿从中发现规则。

中大班:重游戏规则自主制定或游戏玩法自主创新,并根据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规则。

③幼儿尝试新玩法,教师观察指导。 ④结束游戏。

5、规则游戏组织指导中要注意的事项

(1)教师应把握不同年龄幼儿游戏的特点有重点的实施指导。 (2)帮助幼儿遵守、执行规则 ① 体验规则的重要性

② 引导幼儿自主讨论,制定规则。

根据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提炼出维持游戏顺利开展的游戏规则。

用观察比较法发现存在的问题,引出规则。

集体制定,使规则由外在的约束变为内在的需要。

现场讨论,让规则更符合幼儿的需要。

适度介入,用幼儿的眼光看待幼儿的游戏。 ③多种途径,强化执行规则

6、关注游戏评价

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游戏结果,不对赢者提供奖品或奖赏,关注游戏过程中赢者的有效策略、游戏技能的提升及快乐体验。

第15篇:幼儿园教研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幼儿园教研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幼儿园保教工作管理)

教研活动是幼儿园保教业务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容,是教育研究工作或活动的简称。幼儿园教研活动是直接针对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或疑难确定课题,通过研究改进工作效果,按规律施教,从而提高保教质量,推动幼教改革的活动过程。教师结合他们所从事的实际工作,发现问题,如教育内容、形式与方法等方面的问题,通过研究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幼教工作能依科学规律进行,减少盲目性与主观随意性。开展幼儿园教育研究活动一定要加强针对性,要立足于本国实际解决保教中的具体问题,注重为教育教学改革服务,而不宜搞正规化的理论研究,不适当地把研究目的放在撰写研究论文上。

一、开展教研活动的意义和任务

(一)意义

1.教研活动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

教研活动针对性强,主要解决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通过研究可以改进工作效果,促进教育与教学活动质量的提高。如某教师发现本班幼儿交往能力较差,很多幼儿都不知道如何与其他小朋友相处。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做了深入调查,找出了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措施,即为幼儿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教给他们交往技能,经过一段时间,幼儿的交往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教师将保教实践与研究结合起来,既解决了现实存在的问题,也推动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2.教研活动有利于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师资的业务水平直接影响着幼儿园的教育质量。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教研活动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方案实施、得出结论、将结论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需要教师平时注意观察,了解各方面的情况,这是业务水平提高的前提,因为没有观察,就没有了解;没有了解,就谈不上提高,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一半。结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这是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综合运用,是理论联系实践的过程。通过分析研究,提出解决措施,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提高了运用理论的能力。方案在实施中还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灵活处理和解决,这既积累了教师的工作经验,也提高了他们的业务能力。教研活动注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增强了目的性、指向性,教师的理论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研究促进了思考,在思考中教师自身的教育观念与态度都会发生变化,他们会用更加正确的眼光看待幼儿教育和幼儿,用更加科学的方法从事教育和教学活动。幼儿园教师是一支庞大的研究队伍,他们身在基层,了解实践,研究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他们的参与壮大了研究队伍,使教育研究更具有广泛性和群众性,有利于改变理论脱离实践的状况,也增强了他们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提高了幼儿园的教学层次,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

3.教研活动可以激发教师的敬业精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虽然,研究工作很苦,但也很有趣味。研究总是围绕一定的问题展开,问题常常会引起人们的关注,激发人们的兴趣,人们会不断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当间题解决后,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乐趣,这种乐趣会变成新的动力,促使人们进一步地去研究。另外,由于教研活动目的性很强,为了实现目标,教师会更加积极地投入,甚至会达到忘我的地步。有了目标,人就有了明确的奋斗方向,这将成为极大的动力,人们会精神百倍地实现预定的目标。

(二)任务

1.组织教师的业务学习

学习国家的教育政策、方什和有关的法律,把握国家的大政方针,提高教师的政策水平和运用政策的能力。认真学习幼教方面的政策、理论及发展动态,及时了解幼教发展的热点问题。通过学习最新的幼教理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

2.组织交流活动

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应该让他们经常交流,相互促进。相互学习。可采取多种形式,如观摩课、交流学习体会、专题讨论、竞赛等。交流活动关键在交流,幼儿园每学2

期都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一些交流活动,为教师相互学习提供机会、创造条件。通过交流活动将教师的精力和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业务、钻研业务上。交流的面要广,不要仅局限在几个人身上,在交流中增加教职工之间的相互了解。交流活动也可以跨国。跨地区,

第16篇:大课间活动组织实施方案

2017山湖小学大课间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引导和鼓励全校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在运动中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以大课间活动为载体,规范学生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推进大课间活动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使大课间形成我校独特的风景线。

二、目标和原则

(一)目标

1.让每个学生都出汗。 2.让每个学生都感到快乐。

3.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长得高、跑得快、立得久、坐得稳、看得快)。

(二)原则 1.全员运动 2.科学运动 3.高效运动

三、实施措施

1.时间安排:下午第第一节课后30分钟,任何老师不得挤占大课间活动时间。若遇阴雨天改在室内进行。由班主任和第二节任课教师根据各班实际情况自行安排。 2.制度措施,分班到户,责任到人、考勤到人:学校制订大课间活动,班主任、体育教师的职责,具体有:领导督察制、班主任现场督促制、体育教师指导制、活动评比制等多种制度。使大课间活动安全有序的进行。

3.人力、物力保障:要求师生全员参与大课间活动,活动中教师既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学生的保护者,同时也是活动者。这样既能体现国家所提倡的全面健身,又能融洽师生关系,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活动的器材由各班组织学生自带。

4.安全保障:分年级、班级划定活动区域,各班学生必须在指定活动范围内活动,防止出现活动区域不明或乱串、乱跑的混乱现象。班主任跟班进行现场活动的指导和参与,并进行明确分工。 5.每日评价。

四、组织领导

成立大课间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以学校主要领导全面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中层领导分年级负责,班主任、任课教师精心组织,体育、音乐教师分工指导,人人参与、层层落实、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

(一)领导小组

组 长:万华仔

副组长:刘桂华 郭文沛

成 员:各班班主任

五、活动流程

1.进场:10分钟(

2.广播操:《雏鹰起飞》 3.太极操12分钟

六、室外活动项目注意事项 1.注意安全。

2.各项活动都需合理有效的进行组织,应组织学生排列整齐,节奏尽量一致。3.跳绳时应统一方向,合理安排活动和等待的学生。

4.丢手绢等小集体活动项目时,应合理分配小组人数,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人人都能充分得到锻炼。

5.提前做好器材的准备,所需器材自己准备。

七、室内活动 遇到天气下雨或者雾霾严重,改为室内活动

八、建立激励机制 1.实行考核激励

学校、政教、少先队大队部对各班大课间活动进行评比、表彰和奖励,把大课间活动开展情况作为评选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优秀集体评选的重要依据。 2.鼓励活动创新

大课间活动除统一项目外,学校鼓励班主任协同任课老师发挥资源优势和自身特长,在活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开发和创新,打造班级特色,丰富大课间活动内容。 3.督促与提示

如有班级未按要求到指定的场地组织有效的活动,将扣该班级周评分,每次0.5分。 注:体育教师负责技术指导,并协助本年级各班提前划分区域,安排固定区域,巡视、指导师生进行科学有效的锻炼,并及时作出评价。

第17篇:大型会议活动组织实施方案

大型会议活动组织实施方案

一、活动时间:*****

二、活动地点:*****

三、活动组委会

总策划:***

总指挥:***

总执行:**********

四、活动组委会下设小组成员名单 邀请组:************

文案组:************

签到组:***********

接待组:**********

会务组、晚宴组:******

票务组、礼品组:******

影视摄像组:******

安全保卫组:******

车辆服务组:****

五、活动具体分工安排表

附件:日程安排及会议议程

日程安排

会议议程

第18篇:浅析幼儿园看图讲述活动设计与组织

浅析幼儿园看图讲述活动设计与组织

这个学期,我园围绕“如何设计与组织幼儿园讲述活动”开展了一系列的教研活动,通过学习理论、一课三研、教学观摩等活动,我们掌握了一些幼儿园讲述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的知识和规律,了解了幼儿园的讲述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语言表述能力的语言教育活动,也是我国幼儿园教育中颇具特色的一种活动形式。这类活动要求幼儿积极参与命题性质的讲述实践,帮助幼儿逐步获得独立构思和完整连贯表述的语言经验。其主要特征:一是有一定的凭借物,二是有相对正式的语境(语言场景/语言运用方式/交际者),三是讲述是一种独白语言(独自构思/独自表达)。讲述活动着重培养幼儿三方面的能力:一是培养幼儿感知、理解讲述对象的能力。(观察、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过程)二是培养幼儿独立构思与清楚完整地表达的意识、情感和能力。(将自己的认识表达出来)三是培养幼儿掌握对语言交流信息清晰度的调节技能。(听者特征/语境变化/听者反馈)讲述活动从编码的特点可分为叙事性讲述、描述性讲述和议论性讲述等三种,从凭借物特点分成看图讲述、实物讲述和情景表演讲述等三种。

幼儿园讲述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可以按以下五个步骤进行:

一、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1、以教具引入情境。

2、以表演描述情境。

即通过角色表演的方式让幼儿观察并描述情境,引起讲述兴趣。例如,情景讲述《十个好朋友》的活动开始就可以让幼儿带着“小红的十个好朋友是谁”的问题观看情境表演,让幼儿观看小红(幼儿扮演)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以及妈妈(教师担任)回家后,惊讶地提问和小红巧妙地回答的全过程中激发情境讲述的兴趣。

3、以设问引出情境。

即在讲述活动前教师采用提问的方式,启发幼儿从多角度去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4、开门见山引入情境。

例如,创造性讲述进行《猫医生过河》的续编故事式的创造性讲述,教师可以直接要求: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编故事,教师编开头和结尾,中间的部分让你们来编„„引起幼儿续编故事的兴趣。

有时这几种方法可以综合利用,最关键的就是要能引起幼儿对讲述对象的兴趣,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讲述对象身上来。

二、感知理解讲述对象(观察)。

1、依据讲述类型的特点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如:看图讲述侧重对图片的观察促进幼儿了解图片所描绘的地点、角色,以及角色的心理活动等。生活经验讲述除了借助于教师所提供的材料和情境外,还需要幼儿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联想。进行看图讲述教学,首先要对图片中内容进行认真分析,思考什么样的图片更适合组织看图讲述活动?无论是情节性的图片还是非情节性的图片,内容上应该是图像丰富、主次分明、线索明确、图与图之间有内在的必然联系、有让幼儿充分想象与讲述的空间;形式上应该是体现美感(艺术的享受)、体现多样性(漫画、动画、课件等)。

2、依据不同的材料和情境感知理解讲述对象。同一个讲述内容,采用图片与采用表演就有差别。

3、依据具体活动要求的特点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由于每一次讲述活动的目标不一样,因此在感知理解对象时也不一样。

三、运用已有经验讲述。尽量放开,自由讲述。一般采用集体讲述、分小组讲述、结伴讲述等方式。教师的指导要注意是:

1、在幼儿自由讲述前,交待清楚讲述的要求。提醒幼儿要围绕感知理解的对象进行讲述,能抓住事件或物体的主要特征讲述,不“跑题”。

2、在幼儿自由讲述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幼儿的讲述内容,发现幼儿讲述中的“闪光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给予适时的纠正和评价。

3、在幼儿自由讲述时,教师不要过多指点幼儿,以免干扰他们的思维。适当地以简单提问引发幼儿,鼓励幼儿大胆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已有经验是必要的。

四、引进新的讲述经验。

引进新的讲述经验是幼儿园讲述活动的重点,目的之一是让幼儿获得语言讲述经验。而有些老师对语言经验的理解是很片面的,更多的是语言形式的经验(字词句章)。其实语言经验应该包括语言内容、语言形式和语言运用三方面的经验。幼儿语言内容的发展取决于幼儿已有的知识,幼儿的生活内容以及两者的相互作用。因此教师在选材时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考虑教材对幼儿语言内容发展的价值,并作出明确的目标定位。

1、言之有物,(说什么,帮助幼儿找到讲述对象的重点内容)存在描述如:地点、人物。关系描述如:“你怎么知道这块地是小熊的呢?”变化描述如:“现在和刚才有什么不同”?想象描述(语言、心理活)如:“它们好像在说什么呢”?“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方位描述如:“它的左边有什么?”顺序描述按“从左往右,从上往下,从中间往四周”的顺序指导幼儿有序观察讲述。。 (2)、言之有序,由语音、词法、句法构成的语言形式,在习得和运用过程中是相互结合、综合一体的,所谓音不离词,词不离句。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的设计和组织词句练习,以使幼儿获得语言形式的经验(语言点)。 (3)、言之有趣,语言运用的经验,通俗地讲就是在什么样的场合、对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教师要善于创设和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机会,设置多样的语言情景,激起幼儿听的敏感、对听者反馈的敏感以及随时调节修整语言使用方式的能力,从而促使幼儿获得语言运用的能力。语言内容、语言形式和语言运用互相依存、互相作用,才能形成完整的语言经验,促进幼儿的发展。

引进新的讲述方式有:

1、教师示范新的讲述经验;

例如,大班看图讲述《大象救小兔》,第一幅突出了可以引导幼儿从小兔子来到树林里玩耍讲出故事的开头外,也可以启发幼儿从大象或老虎讲起,让每个幼儿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按自己的思路进行讲述。

2、教师提示引进新的讲述经验;提问、插话。

3、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引进新的讲述经验。例如,大班生活经验讲述《夸夸我的好妈妈》,老师说:“刚才××小朋友讲得真好,他在讲述自己的好妈妈时,先讲了妈妈长得什么模样,然后讲了妈妈在哪里工作,接下来说了妈妈最喜欢做的事情和最自己的关心爱护,最后又说了自己为什么喜欢妈妈„„”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帮助幼儿理清讲述顺序,也引进了新的讲述经验。

五、巩固和迁移新的讲述经验。在幼儿获得新经验的基础上,还应有进一步培养幼儿思维的创造性,给幼儿提供实际运用新经验的机会,以利于幼儿讲述水平进一步提高。组织指导教师的具体做法是:

1、以更换角色的方式迁移。

例如学习讲述了《夸夸我的好妈妈》后,可以再迁移讲述《夸夸我的好爸爸》、《夸夸我的好老师》等主题。

2、以添加角色或更换场景的方式迁移。

如大班讲述活动《小狗的故事》就是让幼儿在小狗的周围添上画后,再讲述故事,充分地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以补充情节的方式迁移。

总之,上述几个步骤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前一个步骤都为后一个步骤奠定了基础,因此在组织讲述活动时,应多让幼儿操练、实践,使他们在获得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积累创新,在愉快的活动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对与这次的研讨活动,让我学到了新的东西。也让我实实在在的了解了,我们在讲述活动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也让我知道了讲述活动和谈话活动的区别他们的形式不同。讲述活动是把观察到的内容用连贯的独白语言进行。而谈话活动则是对话的形式。这理论联系实际的教研活动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也是十分有用的。

第19篇:第三周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

第三周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

基本知识点分析:

1、什么是教学?

(1)王策三——所谓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教学永远包括教和学,没有了学,教就不能存在,而没有了教,学也同样不能存在。《教学论稿》

(2)施良方等——教学就是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教与学是统一的活动,教师的行为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进步。

(3)张慧和、张俊——教学应是由教师发起的,旨在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的师生共同活动。

“教学”活动的三方面特征: 第一,“教学”既有教,又有学,他包括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 第二,它是由教师发起的,符合一定道德规范的行为; 第三,它旨在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2、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

(1)集体活动形式:教师组织和指导全班幼儿进行学习的活动形式。这种形式在目前的幼儿园中仍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组织形式,因为它可以比较集中的实现教学目标,也能培养幼儿较好的遵守规则,培养一定的自制力,并让幼儿体验到集体活动和游戏的快乐。 集体活动形式的主要问题是教学目标的整齐划一,忽视幼儿在发展上的个体差异。

(2)小组活动形式:在教师指导下,幼儿独立选择活动内容,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形式。数学小组活动可以是同一内容,即每一小组的学习内容是相同的,虽然提供的材料相同,但由于幼儿的发展水平的差异,已有的经验不尽相同,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幼儿解决问题的方式和层次也会有差异;数学小组活动可以是不同内容、不同层次的,这种安排使幼儿有充分的机会选择与自己的发展水平相应的材料进行学习,在此过程中,幼儿之间也有更多的交往和学习。

(3)集体与小组相结合的活动形式: 一般有以下两种形式:

(1)先进行集体活动,后分小组活动。

(2)先小组活动,后集体活动。在数学教育中,有些教学内容可以让幼儿先进行尝试、探索获得经验,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启发幼儿互相讲讲自己的活动过程和结果,教师应鼓励幼儿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

3、数学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

(1)教师应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

(2)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要给与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其充分地尝试和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感受和发现其中的数学关系。

(3)对于幼儿在活动中获得的经验,教师应帮助他们归纳、整理,并可通过提问、组织幼儿讨论,使幼儿获得的零散的、点滴的经验得到及时地整理,使其系统化。

4、“超市购物”主题涵盖的数学教育内容和活动有: (1)物品分类(参观超市、游戏活动《小小超市》); (2)认识人民币(到银行取钱,取5元钱);

(3)10以内加减运算学习(买两样东西用了多少钱?你还剩多少钱?)。

5、“超市购物”主题涵盖的其他领域的教育内容和活动有: (1)参观超市(社会领域);

(2)超市里的货物真多(社会、语言领域); (3)我和老师买东西(社会、数学领域);

(4)收集各种物品的包装盒(科学、社会、数学领域); (5)制作商品标价(数学、美术领域); (6)制作、装饰钱包(美术领域)。

6、在主题活动中数学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 根据“蔬菜”这一主题,可以设计以下的教育教学活动:

(1)分类活动:这一主题中的每一部分内容都可开展分类活动。比如按种类、食用部位、食用方法、生长地点等进行分类;还可将蔬菜按其不同特征进行多角度分类。

(2)统计活动:在分类基础上进行统计活动,以了解每类蔬菜有多少;幼儿还可自己设计各种形式的表格来表达操作的过程和结果;幼儿还可以纪录今天幼儿园买了几种蔬菜,吃叶子的有几种。

(3)比较数量的多少和物体量的差异:分类统计后,可以比一比他们数量的多少,比比长短、粗细等。

(4)观察、记录种植蔬菜的生长情况;记录播种的日期,第几天种子发芽,第几天种子长出第一片叶子等。

(5)蔬菜超市游戏:学习分类摆放;在超市买菜,学习加减的运用;学习制作蔬菜,感知物体的形状等。

7、数学教育活动中,以“蔬菜”为主题可以整合的数学教育内容 (1)学习分类;

(2)感知物体数量、形状及物体量的差异(如长短、粗细); (3)感知时间、空间; (4)学习加、减运算。

教师对主题中涵盖的数学教育内容的分析、检核,可使教师了解主题具有的数学教育价值,明确哪些数学经验可整合在主题中。

重点、难点分析:

1、幼儿数学教学活动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1)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向幼儿提供的学习经验是经过教师有意识选择的,故这些经验的学习,有助于幼儿对事物数量的感受和体验,帮助幼儿感知和把握数概念的本质属性;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幼儿敏捷、灵活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对幼儿整体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2)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相互之间、幼儿与材料之间,不断进行交流和对话,这引导幼儿感受和体验事物的数量关系,帮助他们整理归纳所获得的学习经验。 (3)幼儿数学教学活动为全体幼儿的共同发展提供了条件。他保证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活动,获得发展。

2、数学操作活动的设计

数学操作活动的设计,就是要将数学概念的属性或运算机能的要素转化成幼儿可以独立操作学习的活动。例如,引导幼儿感知、理解数的实际意义,教师就可以设计以下活动:看点子卡片拿取相应数量的花生豆(或纽扣、瓶盖、珠子等);看点子卡片盖相应数量的实物章;看点子卡片作相应数量的动作等等。

每一个数学操作活动都有以下6个要素所组成:

目标:指这一操作活动所能达到的教育效果。活动目标的制定与表达要具体,以便于教师的把握,使其能观察、评定幼儿活动的情况。例如,瓶子与数游戏(小班)。目标:能将瓶子与瓶盖配对,能将4个瓶子按大小顺序排队。 材料:指幼儿操作活动中所需使用的物品。

提供材料应注意:①提供的材料应充分,以满足幼儿反复摆弄练习的需要;②提供的同一类活动材料应有实物、图片、符号三个层次,这样既可以满足和适应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学习需要,又可引导幼儿的思维从直观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再向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③在学习同一概念或同一关系时,所提供的材料应多样化,让幼儿从运用多样材料的操作活动中,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使幼儿对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有更多体验;④不同的小组也可提供不同层次和要求的操作材料。(活动设计重点) 规则:指幼儿操作活动的要求和完成活动所必需的步骤,使幼儿知道活动的目的和怎样使用材料。制定的活动规则,要体现数学概念的属性及关系,运算的性质及规律。

形式:指幼儿操作材料的活动方式。一般有三种:个别操作,两人或多人操作;集体(全班)操作。操作方式取决于活动内容及班级人数、教师力量的配备。 指导:指教师如何向幼儿讲解、说明活动材料的活动规则,以及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教师指导的要求,包括对个别幼儿的指导。

评价:指评定活动的教育效果,即幼儿是否达到活动目标,幼儿在活动中是否有进步。

3、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设计

数学教学活动设计一般包括:活动名称、活动对象、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建议或活动延伸几个部分。

(1)活动名称:就是给活动起一个名字。如《给数找朋友》(理解和掌握相邻数的关系);《送园片回家》(学习将相同颜色的图片放在一起)。现有活动设计中,活动名称一般有两种取法:一是按数学活动的要求,用数学术语定名称;另一种是按活动内容或选用的材料,用生活的语言定名称,如《找朋友》、《盖印章》等。第一种命名形式不太儿童化,缺乏生活气息,但有些中大班的数学内容无法采用生活的语言表达,只能选用这种形式。第二种命名形式,贴近幼儿的生活,富有生活气息,幼儿也会感到有趣,符合幼儿教育的特点。 (2)活动对象:该项活动是针对哪个年龄段幼儿的,应明确指出。

(3)活动目标:指数学活动所要达到的具体教育效果。活动目标应包括学习内容的要求及幼儿行为的养成要求。

A:活动目标中的学习内容应包括:①知识概念的学习;②认知能力的学习;③操作技能的学习;④兴趣、态度和行为习惯的学习。

举例:《复习5的组成》

活动目标:①复习5的组成,知道5分成两份只有4种不同的分法;②(启发幼儿)初步感知数的分合的有序性;③(引导幼儿)积极的参与评议活动,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注意:在一次教学活动中,活动内容可能对幼儿发展有多方面的影响,但所提出的目标往往只是选择其主要的方面,不可能、也不必要将所有的方面都一一列出。而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则应重视幼儿整体的发展。充分发挥数学活动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B:教学活动目标的表述。数学教学活动中常见的目标表述方式有两种:教师作为行为主体,用教师所做的事来表述;幼儿作为行为主体,用幼儿的行为变化来表述。教师作为表述主体,常用的表述词语有:“启发幼儿„„引导幼儿„„”,幼儿作为行为主体常用的表述词语有:“会„„体验„„感受„„了解„„能够„„积极参与„„”。

现实教学中目标表述常见的问题:有的教师在活动目标表述上采用的行为主体常常不统一,即有的条目由教师做的事来表述,有的条目又用幼儿的行为变化来表述。在同一活动中,表述的方式应该是统一的。表述活动目标,最好以幼儿作为行为主体来表述其行为的变化。 (4)活动准备:

(1)学习经验的选择,也就是为了达到提出的活动目标,教师应为幼儿选择哪些学习经验,教师在选择学习经验时要考虑:所选经验是否是数学学科的知识内容;所选经验是否是幼儿能够理解,并能得到满足的;所选经验是否能对幼儿发生多种作用,既能给幼儿整体发展以影响;所选经验是否是达到同一目标的各种不同的经验,既可以在不同发展层次上获得的经验。

(2)幼儿的经验准备,即幼儿对将要进行的学习活动必须先期掌握哪些知识技能,具备哪些能力?教师可用任务分析法,来了解、分析幼儿经验的准备情况。任务分析要分析两方面的情况:第一,要分析进行这一学习活动,幼儿思考、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环节有多少。步骤和环节越多,难度越大,对幼儿学习的要求也越高。第二,要分析幼儿在进行这一学习活动时,已具有哪些知识技能、哪些能力、他们还缺什么?教师应为幼儿创设什么条件?帮助幼儿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3)数学教学活动所需教具、学具和环境创设等方面的准备。教具学具的种类:实物教具、学具——玩具和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专门用于数学活动的教学具等;形象直观教具、学具——画有各种物体的图片、实物卡片、几何图形卡片等。 (5)活动过程:

第一部分:活动开始。介绍活动内容和要求。教师可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材料、配合提问来介绍活动内容和要求。

第二部分,活动进行。幼儿可分组进行活动,也可集体进行活动。

第三部分,活动结束。教师可请部分幼儿讲述自己的活动过程和结果,并引导幼儿进行讨论,给与表扬和鼓励;也可由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讨论。 (6)活动建议和延伸:

活动建议:一般是针对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或者是针对这一教学内容,提出其他的活动方式。

活动延伸:是指这一活动与下一个教学活动之间的联系。教师注意到这一问题,才能使幼儿以获得的数学经验在后面的活动中得到巩固和强化,同时,前一活动所获得的经验,也将成为后一活动的基础和准备。

4、教师选制运用教具和学具时应注意的问题: 教具学具的选制、运用要有助于幼儿对数学概念的学习和掌握,有利于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要形象鲜明、大小适中、所有幼儿都能看清,不要太新奇,以免分散注意力。 教学具应尽可能具有多种用途,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价值;

选制、运用教学具时,要考虑不同年龄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小班应多使用实物、玩具等直观性形象的材料,中大班除实物教学具外,还可用一些实物图片或卡片。实物图片已不是某个具体的实物,而是同类实物特征的概括,并将立体的物体变成平面的图形,这类教学具对发展幼儿的思维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5、主题活动中数学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

(1)在主题活动中,数学教育内容的整合是通过多种教育教学形式实现的。

(2)在主题活动中,数学教育内容的整合应是自然地渗透其中。主题活动中的每个教育教学活动都有其主要的价值取向,幼儿在活动中会自然地获得某方面的数学经验。

(3)在主题活动中,幼儿有时还会生成一些与数学有关的活动,对此教师应给予关注和支持。

6、数学教育内容作为主题的活动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1)这一主题涵盖了哪些数学教育内容; (2)这一主题涵盖了哪些领域的教育内容;

(3)在这一主题中,幼儿所要学习的经验,需要通过哪些教育教学活动获得。

7、主题活动中的数学教学活动举例-----超市购物

(1)活动的生成

在自主游戏中,幼儿产生了《超市》的主题游戏。几天来,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地反映着他们对真实生活中超市的认识,迁移并运用已有的数学经验,自然地进行着钱币与货物之间的等价交换。

观察到这一现象,我思考到:超市是幼儿熟悉的环境,超市购物又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事物,幼儿对此有着丰富的经验。数学就在儿童的身边,数学与现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让幼儿从现实生活中学数学,并将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正是幼儿园大班数学教育改革的内容之一。“超市购物”这一主题游戏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教育价值,何不抓住孩子的兴趣,将l0以内组成、加减的教学内容与之结合起来呢?经过一系列的思考后,我决定和孩子们一起开展“超市购物”这一主题活动。

(2)此主题活动教育价值的思考

A:10元以内的人民币(1元硬币、1元、2元、5元、10元纸币),了解钱币与货物之间的等价交换。

B:超市购物的游戏,学习10以内的组成及加减,丰富有关组成、加减的数学经验,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C:用有关组成、加减的数学经验,解决超市购物中的实际问题,体验和理解超市购物中存在的数量关系。

D:多角度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活动过程和结果。 E:商品价码标签

准备;分好类的各种物品,及时贴标签,笔。 组织策略:(1)以游戏中某个幼儿提出要给每种商品标上价格引出话题;(2)让幼儿之间通过讨论确定各种商品的价格;(3)幼儿给每种商品制作价格标签。

F:“银行”取钱——认识人民币

准备:面值为1元、2元、5元、10元的纸币与硬币若干,实物投影仪。 组织策略:(1)利用实物投影仪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2)请每个幼儿到“银行”取5元钱;(3)请幼儿相互介绍各自取5元钱的不同方法。 G:钱包、装饰钱包

准备:幼儿自己收集的制作钱包的材料,各种纸张透明胶、双面胶、糨糊,蜡笔、水彩笔等。事先请幼儿回家观察父母的钱包,了解其形状、内部结构及外表的式样;

组织策略:(1)请幼儿讲述自己了解的钱包的样式;(2)请幼儿谈谈自己要制作钱包的形状、式样和颜色;(3)鼓励幼儿选用合适的材料制作和装饰;(4)同伴之间相互欣赏、介绍各自制作的钱包。 H:买两样东西

准备:“银行”里准备1元的硬币或1元、2元、5元的纸币若干,人手一个自己制作的钱包,购物筐、记录纸、笔若干。

组织策略:(1)请幼儿到“银行”取5元钱;(2)请幼儿用这5元钱到“超市”去买两种商品;(3)请幼儿介绍用5元钱买了两种多少钱的商品;(4)引导幼儿讨论用什么方法记录买东西的事情;(5)幼儿选用适合的方式记录,相互交流自己的记录。 I:你还剩多少钱

准备:“银行”里有l元的硬币或1元、2元的纸币若干,幼儿人手一个自己制作的钱包、购物筐,记录纸、笔若干。

组织策略:(1)请幼儿到“银行”取5元钱;(2)请幼儿用这5元钱到“超市”里买一件商品,算算还剩下多少钱;(3)请幼儿讨论用什么方法记录:还剩下多少钱;(4)幼儿选用适合的方式进行记录,相互交流自己的记录。 J:算算一共需要多少钱

准备:“银行”里有l元的硬币、或1元、2元和5元纸币若干,幼儿人手一个自己制作的钱包,记录纸、笔若干。

组织策略:(1)教师交代活动要求:先到超市去挑选两种商品,看看这两种商品各是多少钱?算算一共需要多少钱?并进行记录。再到“银行”去取相应数目的钱,最后到超市去购买这两种商品;(2)幼儿进行活动:挑选商品记录价格、到银行取钱、购买商品;(3)请幼儿相互介绍购物的情况。

K:大家各买了什么(此游戏可进行多次)

准备:超市场景图一幅,上面画有班级“超市”中的各种商品并标有价格。 组织策略:(1)教师出示超市场景图,引导幼儿观察图上的商品以及各种商品的价格;(2)教师说出自己所买的两种商品的价格或类别,让幼儿猜测。(3)在幼儿明确如何说清猜测条件后,请个别幼儿让同伴猜他在“超市”中买了哪两样东西。 L:我和老师买东西(真实的实践活动)

准备:给每个幼儿提供1元钱的硬币。 组织策略:(1)给每个幼儿发2元钱;(2)讨论:如果钱不够怎么办?(3)带幼儿前往附近的超市,让幼儿到超市中进行购物;(4)幼儿介绍自己买了什么?用了多少钱? 8.活动区、角数学活动的组织领导

(一)活动空间的设置和准备

1、提供的活动区、角空间,要即可摆放各种活动材料,同时又可以安排幼儿进行操作活动的桌椅,摆放的材料要便于幼儿拿取和使用。

2、活动空间要相对固定,这有利于幼儿活动的开展。

3、条件较好的幼儿园,可以安排数学活动专用室,让幼儿在专用室中进行区、角活动。

(二)活动区、角数学活动材料的摆放和提供 与数学教学活动互相补充。

(三)活动区、角数学活动的组织

1、教师要向幼儿提出在区、角活动的要求和规则。

2、摆放新材料、增添新内容后,教师应向幼儿介绍新材料的使用方法,新活动的要求和规则。

3、区、角活动一般由幼儿自由选择,自己进行学习。教师需要对幼儿进行指导。

4、保证每个幼儿每周都有进活动区、角的机会。

9、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教育 生活活动: 1)生活活动在幼儿的一天中,不仅占有一定的时间,而且对幼儿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 2)在幼儿的生活中,蕴涵着许许多多对幼儿产生数学影响的情景和事例,这些情景和事例经常、反复的发生,因而对幼儿的数学学习产生了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作用和影响。

游戏活动:

1)在各种游戏活动中,蕴涵着各种数学信息。

2)幼儿参加游戏,不仅愉快的进行着各种活动,学习各种游戏技能,同时也感受着其中的数学信息,积累着丰富的数学感性经验。

10、日常生活和活动区、角中的数学活动的特点

1)生活中的数学。让幼儿能够自然而然的,不知不觉的学习数学,获得有关数学经验。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大多都是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的,一般都会反复、不断的出现,这使幼儿能经常地感受这些现象和问题。幼儿能按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探索数学现象和问题,充分发挥了幼儿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2)幼儿在学习经验的选择上有较大的自主性。

3)活动区、角数学活动中教师的作用:在于创设良好的数学环境,提供充足的活动材料,让幼儿有充足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与材料交互作用,从而获得大量的数学感性经验。

11、日常生活和活动区、角中的数学活动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1)给幼儿提供了主动学习的机会,为幼儿自主性、创造性的发展创设了条件。

2)使幼儿有机会去建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是种难以教会的知识,需要通过幼儿的活动与材料相互作用逐步建构。

考点分析:

1、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的特点。

(1)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因为在进行活动之前,教师首先要考虑并制定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种教学计划带有预成性的特点。在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教师有可能会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调整或更改教学计划中的某一个环节,但就整个计划来说,一般不会做大的改动。

(2)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具有情景性、操作性、游戏性的特点。幼儿数学教学活动的情景性、操作性、游戏性是指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教育情景,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愿望,是由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变成幼儿自己的学习要求,将教师要求幼儿做的事变成幼儿自己要做的事,将教师的大纲变成幼儿自己的大纲。教学活动的情景性、操作性和游戏性能充分调动学习者的情感力量,萌发和强化他们的兴趣。幼儿的数学学习是在操作中进行的,幼儿通过操作、摆弄材料进行探索和学习,儿童认知的发展表现为动作水平的思维向抽象水平的思维转化的过程。

(3)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一般为教师组织、并在教师直接指导下进行的活动。幼儿数学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常采用集体活动的形式进行。集体活动形式有利于教师对幼儿数学学习的直接指导,帮助幼儿归纳、整理其获得的一些零散的、片断的数学经验,使其建构一些初级的数学概念;集体活动形式也有利于幼儿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影响;集体活动的形式可以是全班的,也可以是分组进行的。

2、幼儿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小组活动的指导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①在同一个小组活动中,教师不能用一个标准去要求、评价幼儿,应肯定每个幼儿在自己的基础上所取得的进步;

②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手的操作活动,进而分析幼儿思维内部的操作活动;

③注意观察个别幼儿的活动,并给与必要的指导。

3、主题活动

主题活动是指在一段时间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即主题)来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主题一般来源于儿童的生活,因而反应的是一个整体的、具体的世界,一个鲜活的现实世界。在每一个主题中不仅包含着多个领域的内容,而且能让幼儿对事物获得一个较为整体、全面、较为生活化的方法。

4、数学教育活动目标中的学习内容包括哪些内容?

①知识概念的学习;②认知能力的学习;③操作技能的学习;④兴趣、态度和行为习惯的学习。

5、数学教育内容作为主题进行活动设计时需要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 ①这一主题涵盖了哪些数学教育内容; ②这一主题涵盖了哪些领域的教育内容;

③在这一主题中,幼儿所要学习的经验,需要通过哪些数学教育活动来获得。

6、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有哪几种? ①集体活动 ② 小组活动

③集体与小组相结合的活动

7、幼儿数学教学活动设计包括哪些要素?

①活动名称 ②活动目标 ③ 活动准备 ④活动过程 ⑤活动建议

⑥活动延伸

第20篇: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的组织与策略

《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的组织与策略》学习体会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通常可划分为九个环节,即入园环节、盥洗环节、进餐环节、喝水环节、入厕环节、自由活动环节、午睡环节、离园环节及教育活动环节。在这九个环节当中,除了集体教育活动环节之外,其余的八个环节都充满勒浓厚的生活气息,统称为生活环节。 生活环节对幼儿的成长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以下四个特点所决定的:

1:生活环节具有基础性。

2:生活环节具有独特性。

3:生活环节具有真实性。

4:生活环节具有多发性。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一直备受大家的关注和重视,广大幼教工作者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集体教育活动的理论、方法及策略等方面不断地惊醒研究和探索,取得了很多新的进展。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老师是起到决定性作用,在集体活动中,老师应多关注内向、不爱表现自己的孩子们,这样的孩子们可以与老师、同伴交流。对于这样内向的孩子,我们老师多与他们交流、做好朋友,让开朗的孩子和他们做好朋友。 通过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我有如下三点体会:

1、从细处着手,有的放矢的进行管理

从晨间的来园活动至离园活动的每一环节,我们都注意了从细处理。本着遵循教育规律的原则,以促进孩子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注意及时调整、修葺活动的组建方式、形式。 如:对于幼儿的座位,我们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不再是半圆、马蹄或是围坐在桌旁这样三种形式。也就是说幼儿座位可以按照活动的需求进行变化摆放,什么样的位置最有利于幼儿的倾听、交流和分享,那么这就是最合理的。

2、注意游戏指导的有效策略 (1).材料投放促交流

在游戏中总是自我封锁,如果材料上巧做一番文章会让他们走向开放。在娃娃家的游戏活动中,幼儿在对摆摆弄弄家中已有的材料乐此不疲的情况下,老师便提供一些走出户外必须使用的用具,如托阳伞、托推车、太阳帽、望远镜、托背包、菜篮子、托钱包等,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尝试与外界联系,发展初步的社会关系。

(2)角色标记明职责。

游戏中职责分工等问题上和大班孩子相比,小班孩子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其显著的弱势。如何帮助托班孩子树立角色意识,首当其冲地就是要凸显角色标志。白大褂、护士帽、安全帽、托围裙、托袖套、工作服、演出服等等,适度地乔装打扮将大大推进游戏的进程,进一步帮助孩子明确工作职责。

(3)规则标记显要求。

由于小班孩子的从众心理,在游戏选择时大多时候会人云亦云,造成了进入区角时的蜂拥和无序状态。这时,规则标记显得尤为重要。在娃娃家和阅读区,我们全铺设了垫子,并且在垫子边上按上醒目的托脚印。

3、自理能力的培养,使幼儿能力得以最大化锻炼。

作为教师,我们总是在自觉地帮助家长及保育工作人员改造着他们的教育观念,但在某种特殊的状况下,我们又不自觉地犯着这样一个错误。记得这样一句话:“帮孩子穿十次,他需要你第十一次的帮助;教孩子穿十次,第十一次他兴许也就学会了。”话虽短,却值得我们深思.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开展了一系列自理能力的活动:穿衣服比赛,叠衣服,分清左脚右脚等。我们要让孩子明白并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能做的坚决不请别人完成。自己不能独立完成的可以请求他人的帮助,但也肯定是在他人的帮助下自己完成。

以上三点心得还有不足之处,在以后学期的工作中,将继续探究,扬长避短,力求将工作做得更好

幼儿园活动组织与实施方案
《幼儿园活动组织与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