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沈阳故宫(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1-24 08:36:07 来源:社会实践报告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社会实践报告故宫

社会实践报告

--游故宫感想

故宫原名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皇宫。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并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

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四面环有高10米的城墙,其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城墙上开有4门,南为午门,北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城外有一条宽52米,长3800米的护城河环绕。故宫共有殿宇8707间,都是砖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绘,且其总体布局为中轴对称,布局严谨,秩序井然,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等级礼制,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皇家高级建筑群。

关于故宫的三大殿,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它是故宫宫殿中最大的一座,长宽比例9:5,取“九五之尊”之意。殿前设有广场,是真正的上朝之地,并不像电视中所讲的上朝在太和殿中。而太和殿是皇帝用来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比如: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元旦等。

“推出午门转首示众”大家都应听说过,可是午门是皇宫的入口,难道过去皇帝就在这里斩首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明代时,如果有大臣触犯了皇家的尊严,便会被绑出午门前御道东侧廷杖,起初只是象征性的责打,直到后来发展到打死人,这才在明间有“推出午门斩首”的流言。其实明清的皇宫门前极为森严,犯人斩首必须押往柴市或菜市等地刑场处决。

参观完故宫,让我们不得不感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力。故宫的每一处建筑物都充满了寓意,比如说进入后宫的门前有两头狮子,它们耷拉着耳朵,眯着眼睛,嘴巴微张,寓意着不该听的不听,不该看的不看,不该说的不说。

故宫文化具有独特性、丰富性、整体性以及象征性的特点。故宫文化与中华民族当代文化一脉相承,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故宫文化这一经典文化对于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世界都是值得继承和延续的。

偌大的故宫处处尽显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无限的创造力以及精湛的技艺,让我们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同时,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创造力,为中华民族创造出更多的灿烂文化,让中华民族永立世界之峰。

推荐第2篇:沈阳故宫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沈阳市全体市民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的就是沈阳的风景名胜之一的“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占地6万多平方米,有楼台殿阁各式建筑70余座,由20多个院落组成,总计房屋300多间。故宫按自然布局分为中路、东路和西路三部分。

中路:是太宗皇太极时期的大内宫阙。南端是大清门,也是故宫的正门。向北依次是崇政殿、凤凰褛、清宁宫,它们都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侧还有一些对称式的附属建筑。

大清门是日常朝会时文武大臣侯朝的地方,也是清太宗接受群臣谢恩之处。明朝著名将领洪承畴降清后,就从此门进入,受到皇太极的接见。大清门东侧这处建筑叫祖庙,祖庙是爱新觉罗家族祭祀祖先的地方,因是天子的祖庙也称“太庙”。

崇政殿前,东西各有五间厢楼,东为飞龙阁,西为翔凤阁。殿后是一个院落,院正北有一座高约4米的高台,台上是皇太极极其后妃的寝区。沿台阶走上去便是一座金碧辉煌的高楼----凤凰楼。它的原名叫翔凤楼,直到1743年才有凤凰楼之称。凤凰楼是清宁宫的门户,也是皇帝策划军政大事和宴筵之所。它与崇政殿同期建成,康熙二十年重修。楼为三层,是三滴水式建筑。每层深广各三间,周围有回廊,下层的门洞是联络台上台下的道。风凰楼既是后宫的大门,又是整个宫殿建筑的制高点。在楼上观看日出,极为美妙。所以“凤楼晓日”、“凤楼观塔”是沈城著名的景观。凤凰楼正门上额的“紫气东来”金字横匾是乾隆皇帝的御笔。

清宁宫两侧是东西配宫,东配宫有关雎宫、衍庆宫;西配宫有麟趾宫和永福宫。东西配宫均为皇太极和妃子们居住之所。清宁宫西北角有一根由地面垒起,低于屋背的烟囱,人们从正面是看不见的。从清宁宫这一系列建筑中,我们可以发现沈阳故宫的两大建筑特点:一是保存了浓厚的满族特色即口袋房、万字炕、烟囱竖在地面上。二是宫高殿低,清宁宫及其四所配宫均高于皇帝议政的崇政殿和东路的大政殿。这是因为清朝夺取政权前,满族是一个牧猎民族,受生活习惯的影响,把居住的地方建在高处,以防野兽和洪水的侵袭。这与北京故宫恰好相反。

清宁宫高台之后是“后苑”,也叫“御花园”,内有碾磨房、二十八间仓、后宰门等建筑,是皇帝膳食的供给区。并有地下窨道与清宁宫相通。

在崇政殿、清宁宫高台两侧有“东所”、“西所”。东所由南往北依次是颐和殿、介祉宫、敬典阁等。东所是东巡时皇帝后妃给太后请安之处,也皇太后的寝宫和存放实录、玉牒之处;西所由南往北依次是迪光殿、保极殿、继恩斋和崇谟阁等。西所是东巡时皇帝、后妃及子女居住的地方和存放《圣训》、《满文老档》的地方。崇谟阁的建筑形式是别具一格的,它为卷棚式建筑,是在清乾隆年间增建的。 ]

www.daodoc.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东路是以大政殿为主体,两侧辅以方亭十座,称“十王亭”。大政殿建于努尔哈赤时期,是故宫最早期八角重檐大木架亭子式建筑。大政殿下是高约1.5米的须弥座式台基,周围绕以雕刻精细的荷叶净瓶青石雕。殿身八面均有“斧头眼”式隔扇门,内外排柱40根,正门前有双龙蟠柱。殿顶是十六道五彩琉璃脊,正中是宝瓶火焰珠。殿内有精致的斗拱、藻井天花,梁架上用“和玺”彩绘,上有黄琉璃瓦绿剪边的顶盖。整个建筑显示出极强的美感和庄严秀丽的装饰艺术情趣。大政殿是皇帝举行大型庆典的地方,1643年清世祖福临在此即位。

大政殿前,正中是宽阔的甬道,两侧以八字形排列着十座方亭,这就是“十王亭”。从北至南,东边是左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蓝旗亭、正白旗亭;西边是右翼王亭、镶黄旗亭、镶红旗亭、正蓝旗亭、镶白旗亭。这是当年八旗首领固山额真和左右统辖八旗的亲王贝勒办公的地方。八旗制度在清王朝的军事政治及社会制度,民事管理等等很多方面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大政殿与十王亭构成了一组亭子式院落建筑,它是清入关前八旗制度在宫殿建筑上的反映。设计者从局部建筑直至整体布局,处处突出“八”字。这种把军政制度巧妙地融合在建筑艺术中的做法,真可算是构思独特、别具匠心。

推荐第3篇:沈阳故宫导游词

说道故宫,大家肯低昂想到的都是北京故宫,启示不用到北京也能看到故宫的,没错那就是沈阳故宫,下面是小编为你分享的沈阳故宫导游词,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希望大家会喜欢。沈阳故宫导游词1

沈阳故宫占地6万多平方米,有楼台殿阁各式建筑70余座,由20多个院落组成,总计房屋300多间。故宫按自然布局分为中路、东路和西路三部分。

中路:是太宗皇太极时期得大内宫阙。南端是大清门,也是故宫得正门。向北依次是崇政殿、凤凰褛、清宁宫,它们都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侧还有一些对称式得附属建筑。

大清门是日常朝会时文武大臣侯朝得地方,也是清太宗接受群臣谢恩之处。明朝著名将领洪承畴降清后,就从此门进入,受到皇太极得接见。大清门东侧这处建筑叫祖庙,祖庙是爱新觉罗家族祭祀祖先得地方,因是天子得祖庙也称太庙。

崇政殿前,东西各有五间厢楼,东为飞龙阁,西为翔凤阁。殿后是一个院落,院正北有一座高约4米得高台,台上是皇太极极其后妃得寝区。沿台阶走上去便是一座金碧辉煌得高楼凤凰楼。它得原名叫翔凤楼,直到1743年才有凤凰楼之称。凤凰楼是清宁宫得门户,也是皇帝策划军政大事和宴筵之所。它与崇政殿同期建成,康熙二十年重修。楼为三层,是三滴水式建筑。每层深广各三间,周围有回廊,下层得门洞是联络台上台下得道。风凰楼既是后宫得大门,又是整个宫殿建筑得制高点。在楼上观看日出,极为美妙。所以凤楼晓日、凤楼观塔是沈城著名得景观。凤凰楼正门上额得紫气东来金字横匾是乾隆皇帝得御笔。

清宁宫两侧是东西配宫,东配宫有关雎宫、衍庆宫;西配宫有麟趾宫和永福宫。东西配宫均为皇太极和妃子们居住之所。清宁宫西北角有一根由地面垒起,低于屋背得烟囱,人们从正面是看不见得。从清宁宫这一系列建筑中,我们可以发现沈阳故宫得两大建筑特点:一是保存了浓厚得满族特色即口袋房、万字炕、烟囱竖在地面上。二是宫高殿低,清宁宫及其四所配宫均高于皇帝议政得崇政殿和东路得大政殿。这是因为清朝夺取政权前,满族是一个牧猎民族,受生活习惯得影响,把居住得地方建在高处,以防野兽和洪水得侵袭。这与北京故宫恰好相反。

清宁宫高台之后是后苑,也叫御花园,内有碾磨房、二十八间仓、后宰门等建筑,是皇帝膳食得供给区。并有地下窨道与清宁宫相通。

在崇政殿、清宁宫高台两侧有东所、西所。东所由南往北依次是颐和殿、介祉宫、敬典阁等。东所是东巡时皇帝后妃给太后请安之处,也皇太后得寝宫和存放实录、玉牒之处;西所由南往北依次是迪光殿、保极殿、继恩斋和崇谟阁等。西所是东巡时皇帝、后妃及子女居住得地方和存放《圣训》、《满文老档》得地方。崇谟阁得建筑形式是别具一格得,它为卷棚式建筑,是在清乾隆年间增建得。

东路是以大政殿为主体,两侧辅以方亭十座,称十王亭。大政殿建于努尔哈赤时期,是故宫最早期八角重檐大木架亭子式建筑。大政殿下是高约1.5米得须弥座式台基,周围绕以雕刻精细得荷叶净瓶青石雕。殿身八面均有斧头眼式隔扇门,内外排柱40根,正门前有双龙蟠柱。殿顶是十六道五彩琉璃脊,正中是宝瓶火焰珠。殿内有精致得斗拱、藻井天花,梁架上用和玺彩绘,上有黄琉璃瓦绿剪边得顶盖。整个建筑显示出极强得美感和庄严秀丽得装饰艺术情趣。大政殿是皇帝举行大型庆典得地方,1643年清世祖福临在此即位。

大政殿前,正中是宽阔得甬道,两侧以八字形排列着十座方亭,这就是十王亭。从北至南,东边是左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蓝旗亭、正白旗亭;西边是右翼王亭、镶黄旗亭、镶红旗亭、正蓝旗亭、镶白旗亭。这是当年八旗首领固山额真和左右统辖八旗得亲王贝勒办公得地方。八旗制度在清王朝得军事政治及社会制度,民事管理等等很多方面都占有极为重要得地位,发挥着巨大得作用。大政殿与十王亭构成了一组亭子式院落建筑,它是清入关前八旗制度在宫殿建筑上得反映。设计者从局部建筑直至整体布局,处处突出八字。这种把军政制度巧妙地融合在建筑艺术中得做法,真可算是构思独特、别具匠心。

沈阳故宫导游词2

说道故宫,大家肯低昂想到得都是北京故宫,启示不用到北京也能看到故宫得,没错那就是沈阳故宫,沈阳故宫是我国仅存得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另外一个不用我多说大家应该都知道是哪一个了吧,沈阳故宫占地6万多平方米,宫内建筑物保存完好。

现在大家就在沈阳故宫得门口,大家都看到了它得规模比占地72万平方米得北京故宫要小得多,但是,它在建筑上有自己得特色,这些就需要有颗朋友们自己去体会品味了,这里现在是沈阳最重要得游览点。

沈阳故宫建于1625年,是后金第一代汗努尔哈赤开始修筑。努尔哈赤死后,第二代汗皇太极继续修建成功。沈阳故宫得建筑布局可以分为三路。东路为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建造得大政殿与十王亭。中路为清太宗皇太极时期续建得大中阙,包括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以及清宁宫、关睢宫、衍庆宫、启福宫等。西路则是乾隆时期增建得文溯阁、嘉荫堂和仰熙斋等。乾隆时皇宫已在北京,但他有时也东巡回沈阳看看。

现在我们来到了沈阳故宫得东路,这里是很有特色得。大政殿居中,两旁分列十个亭子,称为十王亭。大政殿是一座八角重檐亭子建筑,正门有两根盘龙柱,以示庄严。大政殿是用来举行大典,如颁布诏书,宣布队出征,迎接将士凯旋和皇帝即位等得地方。从建筑上看,大政殿也是一个亭子,不过它得体量较大,装饰比较华丽,因此,称为宫殿。大政殿和成八字形排开得十座亭子。其建筑格局乃脱胎于少数民族得帐殿。这十一座亭子,就是十一座帐篷得化身。帐篷是可以流动、迁移得,而亭子就固定起来了。这也显示了少数民族文化得一个发展。崇政殿是沈阳故宫最重要得建筑,在中路,是皇太极日常临朝得地方。崇政殿北有一凤凰楼,三层,是当时盛京城内最高得建筑物。沈阳故宫博物馆所陈列得多半是旧皇宫遗留下来得宫廷文物。如努尔哈赤用过得剑,皇太极用过得腰刀和鹿角椅等。沈阳故宫博物馆陈列得艺术品也很丰富。在绘画陈列室里,有明、清两代一些大师得作品如清李鳟、金农、明文征明书画精品、陶瓷、雕刻、织乡、漆器等工艺品。

我得讲解就差不多,现在给大家一点时间自己去观赏一下,半个小时候我们在这里集合,谢谢大家得配合。

沈阳故宫导游词3

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是清太祖迁都之际草创,清崇德元年(1636年)由皇太极建成。1644年,大清迁都北京,“沈阳故宫”从此成为“陪都宫殿”。“沈阳故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修建并使用过的宫殿,距今巳有360余年的历史。在全国现存宫殿建筑群中,它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仅次于北京故宫居全国第二位。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的发祥重地,也是清统一中国后东北地区政治经济中心。

沈阳故宫占地6万多平方米,有楼台殿阁各式建筑70余座,由20多个院落组成,总计房屋300多间。故宫按自然布局分为中路、东路和西路三部分。沈阳故宫是清代遗存下来的最早一组宫殿建筑群,它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希望大家有机会来观光这座气派非凡的帝王宫殿。谢谢大家。

沈阳故宫导游词4

各位朋友,在繁华的沈阳古城中心,有一座巍峨庄严的清代宫殿建筑群。这里就是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沈阳故宫。

依建筑时间和布局,沈阳故宫的建筑可分为三部分,它们分别是东路、中路、西路。今天,我们就按这个顺序。首先参观东路建筑。

沈阳故宫以其独特的建筑艺术和特殊的历史而闻名中外,在这片绚丽多彩,雄伟多姿的建筑群中,最古老,最具特色的就是我们面前的大政殿。

大政殿草创于1625年,是处理国家政务和举行庆典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大政殿为八角重檐攒尖式建筑,外形近似满族早期在山林中狩猎时所搭的帐篷。在大政殿的房脊上,还饰有八个蒙古力士,牵引着八条铁链,象征着“八方归一”。正门前的大柱上,盘旋着两条翘首扬爪的金龙,是受汉族敬天畏龙思想的影响,以龙代表天子的至尊无上。大政殿建筑特点的多样性,体现了多民族文化的融合。金龙盘柱,尽显中原之风;八位力士又流露了浓郁的蒙古色彩;而亭帐式的风貌,则是满族古老文化的延续。

作为最早使用和最为重要的宫殿之一。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以大政殿为舞台上演。1643年,六岁的顺治皇帝在大政殿继承帝位,并于次年在此颁布了出兵令,命摄政王多尔哀兵入山海关直捣中原,最终完成了满清一代的一统大业。

文溯阁外观为两层,内部实为三层,书架上的木盒称函匣,用于收藏书籍。目前文溯阁的《四库全书》保存在甘肃省图书馆。

看到这里,我们今天的参观已经接近尾声。沈阳故宫的三路建筑是分期建造的,布局却是一气呵成,完整和谐。特别是三路建筑分别代表了“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皇太极南面独尊”、“康乾盛世”三个时期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建筑是凝固的历史”,从总体来看,沈阳故宫以建筑的方式反映了满族政权和满族社会由崛起——兴盛一高度发展的历史进程。

各位朋友,我们的参观就要结束了,希望故宫之行能给您留下美好的回忆。

推荐第4篇:沈阳故宫观后感

沈阳故宫观后感

我家住在怀远门外不远的地方,在怀远门里就是沈阳故宫。每次去兴隆大家庭玩,总能看见故宫那深红色的墙,黄色的瓦,房檐上的小兽,略显笨重的门及门上的兽头环。据说沈阳故宫是清朝皇帝的家。我有时会猜想,皇帝的家是什么样的呢?我的家不大,两室的小屋,很温暖。皇帝的家有多大呢?是不是也很温暖呢?那里究竟住过那些人,发生过什么事情……。终于前不久学校带我们参观了沈阳故宫,揭开了她那神秘的面纱。爸爸知道了还给我买了本关于故宫的书。从书中我还知道了很多关于故宫的知识。

现存的沈阳故宫占地近60000平方米,共有建筑114座,依据坐落方位和使用功能划分了几个不同的区域。我们从故宫正门—大清门进入故宫,首先看到的是崇正殿,书上说这里是清太宗皇太极办公的地点,就是皇帝上朝,举行国家典礼,召集大臣商议国家大事,接见外国使臣,举行会议的地方。可以想象当时是多么壮观。就是在这里皇太极和他的大臣们做出了多少个决定,使中国的历史车轮向着明亡而清盛的方向前进。进入崇正殿内部,室内的柱子下部为红,蓝,白三色相间的海水图案,上是腾飞的金龙,周围点缀火焰和云朵屋梁上绘着各种各样的花草。每一条龙都雕刻的栩栩如生。使人感到即高贵又祥和。经两个侧门绕过崇正殿,在它的后面的高台上就是故宫的内廷,那里是皇帝和他的后妃居住的地方。据书上说满族人是个骑射民族,过去在山区居住,所以沈阳故宫的建筑保留了其建于高处,即利于守卫,又利于瞭望的建筑特点。中间是清宁宫,两侧还有6个配宫,每个宫殿内都有小火炕,炕上还放着火盆和小炕桌,有的屋内还吊着小悠车,听妈妈说她们小时候也住火炕,孩子也住在悠车里,看到这里才真正像我们的家一样,给人以温馨的感觉。沈阳故宫很大,这里是中路,还有东路,书上说那里建筑更早,始建于努尔哈赤时期,那边有一个大政殿,十王亭,鸾驾库,奏乐厅等建筑,大政殿的屋顶是八角形的,很有趣。总观故宫,它的每个建筑的房脊上都有小兽,形态各异,有的像张嘴大吼,有的像在眺望远方。很多墙壁上,柱子上都刻着各种浮雕,盘龙飞凤,麒麟怪兽,立体的雕琢使我惊诧于古人怎么这么聪明,这么多的能工巧匠,巧夺天工。

参观完沈阳故宫,使我感触很深,一座建筑它本身不会说话,但是它却在无言中告诉我们了一段历史,传承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爸爸说沈阳故宫已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我们应该保护好它,世世代代。

推荐第5篇:沈阳故宫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沈阳市全体市民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的就是沈阳的风景名胜之一的“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是清太祖迁都之际草创,清崇德元年(1636年)由皇太极建成。1644年,大清迁都北京,“沈阳故宫”从此成为“陪都宫殿”。“沈阳故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修建并使用过的宫殿,距今巳有360余年的历史。在全国现存宫殿建筑群中,它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仅次于北京故宫居全国第二位。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的发祥重地,也是清统一中国后东北地区政治经济中心。

沈阳故宫占地6万多平方米,有楼台殿阁各式建筑70余座,由20多个院落组成,总计房屋300多间。故宫按自然布局分为中路、东路和西路三部分。

中路:是太宗皇太极时期的大内宫阙。南端是大清门,也是故宫的正门。向北依次是崇政殿、凤凰褛、清宁宫,它们都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侧还有一些对称式的附属建筑。

大清门是日常朝会时文武大臣侯朝的地方,也是清太宗接受群臣谢恩之处。明朝著名将领洪承畴降清后,就从此门进入,受到皇太极的接见。大清门东侧这处建筑叫祖庙,祖庙是爱新觉罗家族祭祀祖先的地方,因是天子的祖庙也称“太庙”。

顺着大清门北面的御路拾阶而上,台正中便是气势宏伟被称作“金銮殿”的政殿。它建于后金天聪六年(1632年),崇德元年定名为崇政殿。崇政殿为五间九檩硬山式建筑,南北辟有隔扇门,前后是石雕栏杆。殿顶盖为黄琉璃,十分壮观。殿内掾间绘满飞云流水,梁架上全部是“和玺” 彩绘,给人以高洁典雅之感。殿内明堂有堂陛,前是金龙蟠柱,柱后有贴金雕龙扇面大屏风和金龙宝座,宝座两侧有鼎式香炉、轩辕镜和太平有象等装饰之物。殿前有大月台,月台东南角有日晷,西南有嘉量亭,都由大理石雕造而成。在月台上还设有四口大缸,都盛满清水以防水灾。古代称它是“门海”,来象征缸中水多似海可扑灭火灾,所以又被称作是“吉祥缸”。因为北方天气寒冷,所以每到冬天,就要在缸底点燃炭火。崇政殿是清太宗日常朝会议政的地方,1636年皇太极的称帝大典及清天聪十年四月“后金”改国号为“大清”的典礼就在这里举行。1644年清迁都北京后,历代皇帝东巡时,都在这里临朝听政。

崇政殿前,东西各有五间厢楼,东为飞龙阁,西为翔凤阁。殿后是一个院落,院正北有一座高约4米的高台,台上是皇太极极其后妃的寝区。沿台阶走上去便是一座金碧辉煌的高楼----凤凰楼。它的原名叫翔凤楼,直到1743年才有凤凰楼之称。凤凰楼是清宁宫的门户,也是皇帝策划军政大事和宴筵之所。它与崇政殿同期建成,康熙二十年重修。楼为三层,是三滴水式建筑。每层深广各三间,周围有回廊,下层的门洞是联络台上台下的道。风凰楼既是后宫的大门,又是整个宫殿建筑的制高点。在楼上观看日出,极为美妙。所以“凤楼晓日”、“凤楼观塔”是沈城著名的景观。凤凰楼正门上额的“紫气东来”金字横匾是乾隆皇帝的御笔。

星海公园导游词 ·沈阳故宫导游词 ·怎样说好迎接词 ·雷锋纪念馆导游词

过了凤凰楼就是太宗皇帝皇太极的后宫了。正中是清宁宫,清宁宫原叫“正宫”,是五间十一檩硬山式建筑。东一间是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寝宫,称暖阁。正中隔一间璧,把寝宫分为南北两室,南北室各有火炕,又称“龙床”。1643年皇太极就在南室“端座无疾而终”,终年52岁,后葬于昭陵。西四间为皇帝祭神、行礼的神堂。清宁宫庭院的东南角有一根朱红色木杆,木杆顶端有锡斗,这木杆叫索伦杆,满族人称它为神杆。锡斗内放米谷碎肉来喂乌鸦。

清宁宫两侧是东西配宫,东配宫有关雎宫、衍庆宫;西配宫有麟趾宫和永福宫。东西配宫均为皇太极和妃子们居住之所。清宁宫西北角有一根由地面垒起,低于屋背的烟囱,人们从正面是看不见的。从清宁宫这一系列建筑中,我们可以发现沈阳故宫的两大建筑特点:一是保存了浓厚的满族特色即口袋房、万字炕、烟囱竖在地面上。二是宫高殿低,清宁宫及其四所配宫均高于皇帝议政的崇政殿和东路的大政殿。这是因为清朝夺取政权前,满族是一个牧猎民族,受生活习惯的影响,把居住的地方建在高处,以防野兽和洪水的侵袭。这与北京故宫恰好相反。

清宁宫高台之后是“后苑”,也叫“御花园”,内有碾磨房、二十八间仓、后宰门等建筑,是皇帝膳食的供给区。并有地下窨道与清宁宫相通。

在崇政殿、清宁宫高台两侧有“东所”、“西所”。东所由南往北依次是颐和殿、介祉宫、敬典阁等。东所是东巡时皇帝后妃给太后请安之处,也皇太后的寝宫和存放实录、玉牒之处;西所由南往北依次是迪光殿、保极殿、继恩斋和崇谟阁等。西所是东巡时皇帝、后妃及子女居住的地方和存放《圣训》、《满文老档》的地方。崇谟阁的建筑形式是别具一格的,它为卷棚式建筑,是在清乾隆年间增建的。您正浏览的文章由第一'范文网www.daodoc.com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东路是以大政殿为主体,两侧辅以方亭十座,称“十王亭”。大政殿建于努尔哈赤时期,是故宫最早期八角重檐大木架亭子式建筑。大政殿下是高约1.5米的须弥座式台基,周围绕以雕刻精细的荷叶净瓶青石雕。殿身八面均有“斧头眼”式隔扇门,内外排柱40根,正门前有双龙蟠柱。殿顶是十六道五彩琉璃脊,正中是宝瓶火焰珠。殿内有精致的斗拱、藻井天花,梁架上用“和玺”彩绘,上有黄琉璃瓦绿剪边的顶盖。整个建筑显示出极强的美感和庄严秀丽的装饰艺术情趣。大政殿是皇帝举行大型庆典的地方,1643年清世祖福临在此即位。

大政殿前,正中是宽阔的甬道,两侧以八字形排列着十座方亭,这就是“十王亭”。从北至南,东边是左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蓝旗亭、正白旗亭;西边是右翼王亭、镶黄旗亭、镶红旗亭、正蓝旗亭、镶白旗亭。这是当年八旗首领固山额真和左右统辖八旗的亲王贝勒办公的地方。八旗制度在清王朝的军事政治及社会制度,民事管理等等很多方面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大政殿与十王亭构成了一组亭子式院落建筑,它是清入关前八旗制度在宫殿建筑上的反映。设计者从局部建筑直至整体布局,处处突出“八”字。这种把军政制度巧妙地融合在建筑艺术中的做法,真可算是构思独特、别具匠心。

西路:以文溯阁为主体,前有戏台、扮戏房、嘉荫堂,后有仰熙斋、九间殿。文溯阁于乾隆年间兴建而成,是仿明代渐江宁波大藏书家范钦的“天一阁”所建。为面阔六间二楼三层硬山式建筑,顶盖为黑琉璃瓦绿剪边。根据五行八卦之说,黑是代表水,文溯阁是专为存贮清代大百科全书《四库全书》和《古今图书集成》而建的。书最忌火,以黑瓦为顶象征以水克火之意。文溯阁东有方形碑亭一座,内立石碑一块。碑阳面为乾隆帝撰写的《文溯阁记》,阴面为《宋孝宗论》。文溯阁东南宫门外有嘉荫堂,它与南面的戏台连成一个院落,是专为皇帝准备的娱乐场所。西路建筑除文溯阁外,其它建筑用卷棚式屋顶,显得十分别致,富有江南风韵。

沈阳故宫是清代遗存下来的最早一组宫殿建筑群,它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希望大家有机会来观光这座气派非凡的帝王宫殿。谢谢大家。

紫气东来,出自传说“老子过函谷关”的故事。传说当年函谷关令尹喜梦到次日清晨老子要路过函谷关,于是第二天天没亮清扫庭院,登上城楼。不久,果然老子骑着青牛,在冉冉紫气萦绕下,伴着仙乐来到此地,为他写了“五千字文”,这便是道教圣典《道德经》。乾隆皇帝题写的“紫气东来”含意是大清帝国是始于东方的盛京皇宫。今天,有没有圣人来呢?请大家向东方看一看那吉祥的云彩吧……

传说:早年,努尔哈赤在明朝总兵李成梁手下做勤务兵时,因他脚下长有红痣,认为他是未来夺取大明江山,有帝王之相者,便要除掉他。努尔哈赤闻讯仓皇逃跑,李率兵疾追,就在即将发现他时,一群乌鸦落在他的身上,在乌鸦的掩护下,才得以生还。努尔哈赤数年后成为后金之主,为感谢乌鸦救命之恩,告喻全族,永不屠鸦。所以索伦杆饲鸦便延续下来。

八旗制是由努尔哈赤组建起来的,努尔哈赤25岁开始了他用兵图谋霸业的戌马生涯。随着势力的壮大,努尔哈赤想建立一支强大而管理有序的军队,于是想到了民间自发产生的组织“牛录”这种形式。他在1601年组建了军队,把每300个战士组成一个“牛录”,每个“牛录”,打一种颜色的旗,这就是八旗的雏形。1616年后金建军的这一年,他又将4个“牛录”改为8个,在原来4种颜色的旗的基础上,各镶上不同颜色的边,成了8色旗,又把5个“牛录”组成一个“甲喇”,把5个“甲喇”组成一个“固山”,“固山”在汉语里的意思是旗,于是真正意义上的八旗便诞生了。

推荐第6篇:沈阳故宫导游词

沈阳故宫导游词

公营子中心小学 雨萌 亲爱的朋友们,非常高兴我能陪同大家一起浏览沈阳故宫。沈阳故宫占地6万多平方米,宫内建筑物保存完好,是我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它的规模比占地72平方米的北京故宫要小得多,但是,它在建筑上有自己的特色,现在是沈阳最重要的游览点。沈阳故宫建于1625年,是后金第一代汗努尔哈赤开始修筑。努尔哈赤死后,第二代汗皇太极继续修建成功。沈阳故宫的建筑布局可以分为三路。东路为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中路为清太宗皇太极时期续建的大内宫阙,包括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以及清宁宫、关雎宫、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等。西路则是乾隆时期增建的文溯阁、嘉荫堂和仰熙斋等。乾隆时皇宫已在北京,但他有时也“东巡”回沈阳看看。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大政殿,这里是用来举行大典,如颁布诏书、宣布军队出征、迎接将士凯旋和皇帝即位等的地方。十王亭则是左右翼王和八旗大臣办事的地方。这种君臣合署办事于宫廷的现象,在历史上是少见的。从建筑上看,大政殿也是一个亭子,不过它的体量较大,装饰比较华丽,因此称为宫殿。大政殿和成八字形排开的十座亭子,其建筑格局乃脱胎于少数民族的帐殿制。这十一座亭子,就是十一座帐篷的化身。帐篷是可以流动、迁移的,而亭子就固定起来了。这也显示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一个发展。

希望朋友们能在这里拥有一次愉快之旅!篇2:史上最完整的沈阳故宫导游词

史最完整的沈阳故宫导游词一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们此次游览的景点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 4a级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沈阳故宫。故宫,顾名思义就是旧时宫殿,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努尔哈赤建立政权之初国号为金,史称后金)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先后经过三次大规模建设,形成了东中西三路格局。其中东路为老罕王努尔哈赤进沈阳以后修建;中路为努尔哈赤的儿子清太宗皇太极继位以后兴建;西路则为清朝中期乾隆皇帝东巡和为了安放《四库全书》而修建。全部建筑70余座,300余间,组成20多组院落。作为我国现存保存最完好的两座宫殿之一,与北京故宫遥相呼应,却又有着与北京故宫截然不同的建筑风格和格局样式。那么我们今天就来领略一下昔日皇宫的风采。

(故宫门前)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故宫门前,东西各有一座牌坊。东边为文德坊,西边为武功坊。老沈阳人俗称为“东华门”和“西华门”。古时候大臣上朝之时从东华门入朝。先在东西朝房侯朝。我们眼前的这座挂有郭沫若题词《沈阳故宫》牌匾的建筑就是大清门,大家可能会问,这座像房子一样的建筑为什么叫做门,它与我们常见的门有很大的区别!门作为古代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样也是等级制度直观体现。如我们常听说的“柴门”,柴门是用柴木搭建的一个只有门框的门,这也是等级地位最低的门。再有单开门,双开门。有钱有势人家的门要高出地面修建在台基上。我们眼前这座大清门是五间硬山顶的屋宇式的大门,中间三间为门,南北都设有台阶,两梢间有槛墙木窗,皇家的大门明显异于常人。大清门虽然只是出入宫殿的通道,但作为皇宫的门面装饰也力求华丽美观。除黄绿两色的琉璃瓦屋顶和檐下的雕梁画栋外,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是墙体四角的琉璃“墀头”,每组都由上下相联的四部分组合而成,黄、蓝色调为主,间以红、白、绿等色,浮雕云龙飞凤,瑞兽奇花,鲜艳多彩,烧造精致,虽然不处于建筑的中心部位,却成为最亮丽斑斓的艺术杰作。这座门为什么叫做“大清门”哪?正统的说法是清朝的国号为“清”,宫殿的门又叫国门,所以叫“大清门”。还有个传说:这座宫门在建成以后并没有名称,只是叫做“大门”。后来崇德元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以后,听说明朝北京皇城的正门叫做“大明门”,为了针锋相对,克其锋芒,就把这座大门命名为“大清门”。古时上朝之时文武大臣按照文东武西排列站在大清门前两侧侯朝议事。在大清门的东侧有一座封闭的院落——太庙。所谓“太庙”即皇帝奉祀祖先的宗庙。清朝有太庙制度始于崇德元年皇太极改元称帝之时,前殿供奉太祖努尔哈赤和太后。叶赫纳拉氏(皇太极生母)神位,后殿则供奉努尔哈赤以上四代祖先,即猛哥帖木儿、福满、觉昌安、塔克世及其妻的神位。太庙建成后,每年逢清明、除夕等日,皇太极都要亲自前往焚香祭祀。顺治迁都北京后,先是把太祖朝的神位移往北京太庙,原来的盛京太庙因为只剩下四祖神位,改称为“四四祖庙”。清朝历代皇帝东巡祭祖陵的皇帝在进入沈阳故宫之前,都要先到庙中向自己祖先的玉宝玉册上香行礼。

(中路)我们走进大清门,在右侧有一个沈阳故宫的微缩,可以领略沈阳故宫的全貌。穿过大清门我们来到了沈阳故宫中路的头道院落。我们正面的建筑就是沈阳故宫的“金銮殿”——崇政殿。兴建之初名字叫做“正殿”。崇德元年定 名为崇政殿。崇政殿为五间九檩硬山式建筑,殿顶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正脊饰五彩琉璃龙纹及火焰珠。其中请各位游客注意的是殿顶的琉璃瓦,有去过北京故宫的朋友一定会清楚地记得北京故宫的琉璃瓦是黄色的,而沈阳的琉璃瓦是黄色镶绿剪边。这是沈阳故宫与北京故宫的重要差别之一。我们走上台基。在台基两侧分别有用于计时的日晷,和存放标准计量单位的嘉量亭。此外台基上四口盛满清水的大缸大家知道是做什么用的吗?当然不是皇帝养金鱼的鱼缸。这四口缸被称作是“吉祥缸”古代称它是“门海”,是古代皇宫中重要的防火设施。那又有朋友问了,冬天北方的天气很冷,水都会结冰。没关系,缸下可以点燃炭火既可以化冰,又可取暖。我们走上须弥座。头上牌匾用满文和汉文书写的“崇政殿”,请看左边的满文,我们有个形象的比喻“中间一根棍,两边都是刺,加上圈和点,就是满文字儿”。沈阳故宫的牌匾都是满文在左,汉文在右。而北京故宫的牌匾都是汉文在左,满文在右。这是沈阳故宫与北京故宫的差别之二。崇政殿内现在的陈设是乾隆东巡后按照北京故宫乾清宫的陈设摆放的。上面“正大光明”匾额为顺治皇帝御笔亲书。下面就是皇帝的宝座,据说宝座上绘制雕刻有8条金龙,算上坐在宝座上的真龙天子正好是中国古代最大的阳数九条龙。宝座后面是金质屏风。上面刻有康熙皇帝从古代经书中摘出的言十二句铭文圣训,作为自己和后世皇帝治理国家的座右铭镌刻在御座之旁的。陈设在龙椅前后的有鹤式烛台、熏炉、塔式香亭、甪端、“太平有象”等。从乾隆时起,皇帝还把一些相关的题咏诗章手迹制成匾联悬挂殿内。宝座前的“念兹戎功用肇造我区夏,慎乃俭德式勿替有历年”蓝地金字对联出自乾隆皇帝手迹,殿北门内上方还挂有嘉庆、,道光御题崇政殿诗金字木匾等等。当年清太宗皇太极继位后励精图治,1636年皇太极就是在这里发布诏书。将国号“金”改为“清”;改元“天聪”为“崇德”;改“女真族”为“满族”。那为什么要改国号和族名哪?国号有为什么叫做“清”哪?话说皇太极请遍能人高手,为国家和民族改名。这群能人高手里有个在深山出家的老和尚,法号无然。无然长老给他出主意:明朝的“明”字光辉灿烂,属于“火”,要想灭火,就得用水,族号叫“满”,国号叫“清”,这“满清”二字都带三点“水”,六水灭火,可得中原天下。皇太极信服极了,要改就彻底改,把自己这个罕王也改了,干脆和大明朝并列,也就叫皇帝吧!

在崇政殿前的东西两侧分别为“飞龙阁”和“翔凤阁”。“飞龙阁”和“翔凤阁”主要是为皇帝藏珍纳宝的。许多珍贵的文物都藏于此间。“飞龙阁”和“翔凤阁”后面分别是用于存瓷器的东七间楼和存放书籍墨刻的西七间楼。

我们离开崇政殿,穿过左翎门来到崇政殿的后院。在东西两侧的分别是“日华楼”、“师善斋”、“霞绮楼”、“协中斋”。后期主要用于皇子教育,也就是“皇家贵族学校”。在我们的正面有一约四米的高台,台中环绕有女儿墙,台上就是沈阳故宫的后宫部分。哪为什么后宫要建筑在一座高台上那?这就要从满足民俗说起。满族作为我国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生存状况相对恶劣。经常受到虎狼这样的野兽的攻击。于是聪明的满族人将居住之所建住宅一个土台之上,地势较高可以有效的防范野兽的攻击。这就形成了沈阳故宫和北京故宫的差别之

三。北京故宫的前朝建筑在高大的须弥座上,后寝建筑在平地上。沈阳故宫正好与之相反。台上有一高楼。此楼名曰“凤凰楼”。原名“五凤楼”、“翔凤楼”。凤凰楼采用三滴水歇山式围廊,顶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每层深广各三间,周围有回廊,下层的门洞是联络台上台下的通道。风凰楼既是后宫的大门。此楼为

当时沈阳城最高建筑。沈阳古称“盛京”。“盛京八景”(天柱排青、辉山晴雪、浑河晚渡、塔湾夕照、柳塘避暑、凤楼晓日、皇寺鸣钟、万泉垂钓)之一的“凤楼晓日”的典故就出于此处。站在楼上可以最先看到东方朝气蓬勃的晓日。传说当年站在凤凰楼上可以看到抚顺城。凤凰楼是清宁宫的门户,也是皇帝策划军政大事、休息小憩和宴请之所。登上象征二十四节气的二十四级台阶。抬头可见乾隆皇帝御笔亲书“紫气东来”。“紫气东来”的典故出自汉朝刘向的《列仙传》老子过函谷关的故事,后世引用为“紫气东来”。乾隆用紫气东来比如大清王朝自东方兴起,向西入关定鼎中原。 北侧的两口大锅里清水煮熟,先放入木槽内供奉给神灵享用,然后再分给参加祭祀的人们,称为“吃福肉”,满族人相信吃了福肉,福气就会降临到每个人的身上。每年正月初一,满族的祭祀活动最为盛大。初一早晨王公大臣都要到皇帝家来做客。皇帝会将煮好的福肉赏赐给他们吃(清水煮肉),吃的时候不蘸任何调料。那位能吃到最大的那一块,则他今年的福气会最好。其余剩下的部分会放到门内左侧的案板上。在杀猪的时候,猪内脏也是有用处的。将猪内脏取出,置于院中的神杆索伦干上,供奉满族的神鸟乌鸦。索伦杆上有锡斗,杆下放三块石,称为“神石”。杆后是一面用砖砌成的壁墙。乌鸦为什么能成为满族的神鸟哪?这就要从乌鸦救凡察的故事说起。满族的先祖有一次背仇家所害。全家只有一个叫凡察的小孩逃了出来,仇家要赶尽杀绝。凡察跑的精疲力竭之时卷曲在一棵棵树边。这时恰巧一群乌鸦落在树上和凡察的身上。仇家经过此地,认为乌鸦是不会在有活人的地方停留,凡察一定不会再这。就这样凡察得救了,凡察后来成为了满族的英雄,为族人报了仇。于是满族开始供奉乌鸦为神鸟,祭祀的时候用猪内脏来供养乌鸦。当有流浪的乞讨者经过时也可抓取索伦干上的东西吃。言归正传。清宁宫内东侧被隔开里面称之为“暖阁”。也就是皇帝皇太极和皇后哲哲的卧室。暖阁内部分为南北两间,两间都有火炕(龙床)。这种设计非常巧妙,完全适于北方气候温差较大的特点。在漫长寒冷的冬季,住在临窗的南炕,既明亮,又有充足的阳光照射,自然十分暖和;而在炎炎夏日,避暑移居到北炕,则很凉爽,是理想的居住之所。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皇太极端坐在南炕上“无疾而终”,卒年五十二岁,葬在昭陵(即沈阳北陵)。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左高右低”,在清宁宫左右两侧按照地位级别分别是:关雎宫、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我们下面逐一参观。关雎宫就是皇太极一生中最宠爱的宸妃——海兰珠,宸妃是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宰桑之女,也是中宫皇后哲哲的亲侄女。海兰珠归嫁皇太极时已经26岁,崇德元年皇太极册封后妃时,海兰珠后来者居上,被封为东宫大福晋,并把其居住宫室命名为“关雎宫”。“关雎”一词源于《诗经》首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句,这是一首千古爱情绝唱,把内涵这样丰富的名字赋予了海兰珠所住的宫室,足见皇太极对海兰珠的特殊感情。崇德二年七月宸妃生皇八子,皇太极非常高兴,并在大政殿颁诏大赦天下,皇太极这一不寻常的举动,足以证明对该皇子宠爱有加,可惜这位小皇子来到世上仅七个月,就不幸夭折了。宸妃无法承受这一痛苦的打击,每日郁郁寡欢,积郁成疾,崇德六年病逝。当时皇太极正在边外重镇锦州与明朝作战,闻讯后马不停蹄奔回盛京,可还是没有看到宸妃最后一眼,他悲不自胜,一路奔进关雎宫爱妃的灵柩前“悲涕不止”,并下令以国丧的规格从厚殡葬,同时下旨追封谥号为“敏惠恭和元妃”,使海兰珠成为有清一代获谥号字数最多的妃子。此后,皇太极一直生活在怀念宸妃而无法释怀的状态中,并结束了他四十余年的戎马生涯,再也没有重返战场,他常常睹物思人,每次外出围猎路过宸妃的墓地,皇太极都要凭吊一番,痛哭一场。 两年后皇太极病逝在清宁宫,享年52岁,皇太极的英年早逝与两年前宸妃的病逝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宸妃的居室,北炕挂着一个摇篮,是宸妃哺育皇子的地方,“养个孩子吊起来”与“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烟袋”并称为东北的三大怪。外间是宸妃会客、礼佛、用餐的地方。中间炕上的佛龛里供奉的是佛祖释迦牟尼。

衍庆宫又称为次东宫,是皇太极淑妃巴特玛喿的寝宫,衍庆是福庆长久之意。淑妃也来自阿巴垓部,为林丹汗窦土门福晋,林丹汗死后,与部众归顺皇太极,崇德元年册封为衍庆宫淑妃。其女,被皇太极嫁给多尔衮为妻,是多尔衮十位妻妾中六位蒙古族妻妾的之一。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们此次游览的景点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 4a级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沈阳故宫。故宫,顾名思义就是旧时宫殿,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努尔哈赤建立政权之初国号为金,史称后金)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先后经过三次大规模建设,形成了东中西三路格局。其中东路为老罕王努尔哈赤进沈阳以后修建;中路为努尔哈赤的儿子清太宗皇太极继位以后兴建;西路则为清朝中期乾隆皇帝东巡和为了安放《四库全书》而修建。全部建筑70余座,300余间,组成20多组院落。作为我国现存保存最完好的两座宫殿之一,与北京故宫遥相呼应,却又有着与北京故宫截然不同的建筑风格和格局样式。那么我们今天就来领略一下昔日皇宫的风采。 (故宫门前)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故宫门前,东西各有一座牌坊。东边为文德坊,西边为武功坊。老沈阳人俗称为“东华门”和“西华门”。古时候大臣上朝之时从东华门入朝。先在东西朝房侯朝。我们眼前的这座挂有郭沫若题词《沈阳故宫》牌匾的建筑就是大清门,大家可能会问,这座像房子一样的建筑为什么叫做门,它与我们常见的门有很大的区别!门作为古代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样也是等级制度直观体现。如我们常听说的“柴门”,柴门是用柴木搭建的一个只有门框的门,这也是等级地位最低的门。再有单开门,双开门。有钱有势人家的门要高出地面修建在台基上。我们眼前这座大清门是五间硬山顶的屋宇式的大门,中间三间为门,南北都设有台阶,两梢间有槛墙木窗,皇家的大门明显异于常人。大清门虽然只是出入宫殿的通道,但作为皇宫的门面装饰也力求华丽美观。除黄绿两色的琉璃瓦屋顶和檐下的雕梁画栋外,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是墙体四角的琉璃“墀头”,每组都由上下相联的四部分组合而成,黄、蓝色调为主,间以红、白、绿等色,浮雕云龙飞凤,瑞兽奇花,鲜艳多彩,烧造精致,虽然不处于建筑的中心部位,却成为最亮丽斑斓的艺术杰作。这座门为什么叫做“大清门”哪?正统的说法是清朝的国号为“清”,宫殿的门又叫国门,所以叫“大清门”。还有个传说:这座宫门在建成以后并没有名称,只是叫做“大门”。后来崇德元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以后,听说明朝北京皇城的正门叫做“大明门”,为了针锋相对,克其锋芒,就把这座大门命名为“大清门”。古时上朝之时文武大臣按照文东武西排列站在大清门前两侧侯朝议事。在大清门的东侧有一座封闭的院落——太庙。所谓“太庙”即皇帝奉祀祖先的宗庙。清朝有太庙制度始于崇德元年皇太极改元称帝之时,前殿供奉太祖努尔哈赤和太后。叶赫纳拉氏(皇太极生母)神位,后殿则供奉努尔哈赤以上四代祖先,即猛哥帖木儿、福满、觉昌安、塔克世及其妻的神位。太庙建成后,每年逢清明、除夕等日,皇太极都要亲自前往焚香祭祀。顺治迁都北京后,先是把太祖朝的神位移往北京太庙,原来的盛京太庙因为只剩下四祖神位,改称为“四四祖庙”。清朝历代皇帝东巡祭祖陵的皇帝在进入沈阳故宫之前,都要先到庙中向自己祖先的玉宝玉册上香行礼。

(中路)我们走进大清门,在右侧有一个沈阳故宫的微缩,可以领略沈阳故宫的全貌。穿过大清门我们来到了沈阳故宫中路的头道院落。我们正面的建筑就是沈阳故宫的“金銮殿”——崇政殿。兴建之初名字叫做“正殿”。崇德元年定名为崇政殿。崇政殿为五间九檩硬山式建筑,殿顶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正脊饰五彩琉璃龙纹及火焰珠。其中请各位游客注意的是殿顶的琉璃瓦,有去过北京故宫的朋友一定会清楚地记得北京故宫的琉璃瓦是黄色的,而沈阳的琉璃瓦是黄色镶绿剪边。这是沈阳故宫与北京故宫的重要差别之一。我们走上台基。在台基两侧分别有用于计时的日晷,和存放标准计量单位的嘉量亭。此外台基上四口盛满清水的大缸大家知道是做什么用的吗?当然不是皇帝养金鱼的鱼缸。这四口缸被称作是“吉祥缸”古代称它是“门海”,是古代皇宫中重要的防火设施。那又有朋友问了,冬天北方的天 气很冷,水都会结冰。没关系,缸下可以点燃炭火既可以化冰,又可取暖。我们走上须弥座。头上牌匾用满文和汉文书写的“崇政殿”,请看左边的满文,我们有个形象的比喻“中间一根棍,两边都是刺,加上圈和点,就是满文字儿”。沈阳故宫的牌匾都是满文在左,汉文在右。而北京故宫的牌匾都是汉文在左,满文在右。这是沈阳故宫与北京故宫的差别之二。崇政殿内现在的陈设是乾隆东巡后按照北京故宫乾清宫的陈设摆放的。上面“正大光明”匾额为顺治皇帝御笔亲书。下面就是皇帝的宝座,据说宝座上绘制雕刻有8条金龙,算上坐在宝座上的真龙天子正好是中国古代最大的阳数九条龙。宝座后面是金质屏风。上面刻有康熙皇帝从古代经书中摘出的言十二句铭文圣训,作为自己和后世皇帝治理国家的座右铭镌刻在御座之旁的。陈设在龙椅前后的有鹤式烛台、熏炉、塔式香亭、甪端、“太平有象”等。从乾隆时起,皇帝还把一些相关的题咏诗章手迹制成匾联悬挂殿内。宝座前的“念兹戎功用肇造我区夏,慎乃俭德式勿替有历年”蓝地金字对联出自乾隆皇帝手迹,殿北门内上方还挂有嘉庆、,道光御题崇政殿诗金字木匾等等。当年清太宗皇太极继位后励精图治,1636年皇太极就是在这里发布诏书。将国号“金”改为“清”;改元“天聪”为“崇德”;改“女真族”为“满族”。那为什么要改国号和族名哪?国号有为什么叫做“清”哪?话说皇太极请遍能人高手,为国家和民族改名。这群能人高手里有个在深山出家的老和尚,法号无然。无然长老给他出主意:明朝的“明”字光辉灿烂,属于“火”,要想灭火,就得用水,族号叫“满”,国号叫“清”,这“满清”二字都带三点“水”,六水灭火,可得中原天下。皇太极信服极了,要改就彻底改,把自己这个罕王也改了,干脆和大明朝并列,也就叫皇帝吧!

在崇政殿前的东西两侧分别为“飞龙阁”和“翔凤阁”。“飞龙阁”和“翔凤阁”主要是为皇帝藏珍纳宝的。许多珍贵的文物都藏于此间。“飞龙阁”和“翔凤阁”后面分别是用于存瓷器的东七间楼和存放书籍墨刻的西七间楼。

我们离开崇政殿,穿过左翎门来到崇政殿的后院。在东西两侧的分别是“日华楼”、“师善斋”、“霞绮楼”、“协中斋”。后期主要用于皇子教育,也就是“皇家贵族学校”。在我们的正面有一约四米的高台,台中环绕有女儿墙,台上就是沈阳故宫的后宫部分。哪为什么后宫要建筑在一座高台上那?这就要从满足民俗说起。满族作为我国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生存状况相对恶劣。经常受到虎狼这样的野兽的攻击。于是聪明的满族人将居住之所建住宅一个土台之上,地势较高可以有效的防范野兽的攻击。这就形成了沈阳故宫和北京故宫的差别之三。北京故宫的前朝建筑在高大的须弥座上,后寝建筑在平地上。沈阳故宫正好与之相反。台上有一高楼。此楼名曰“凤凰楼”。原名“五凤楼”、“翔凤楼”。凤凰楼采用三滴水歇山式围廊,顶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每层深广各三间,周围有回廊,下层的门洞是联络台上台下的通道。风凰楼既是后宫的大门。此楼为当时沈阳城最高建筑。沈阳古称“盛京”。“盛京八景”(天柱排青、辉山晴雪、浑河晚渡、塔湾夕照、柳塘避暑、凤楼晓日、皇寺鸣钟、万泉垂钓)之一的“凤楼晓日”的典故就出于此处。站在楼上可以最先看到东方朝气蓬勃的晓日。传说当年站在凤凰楼上可以看到抚顺城。凤凰楼是清宁宫的门户,也是皇帝策划军政大事、休息小憩和宴请之所。登上象征二十四节气的二十四级台阶。抬头可见乾隆皇帝御笔亲书“紫气东来”。“紫气东来”的典故出自汉朝刘向的《列仙传》老子过函谷关的故事,后世引用为“紫气东来”。乾隆用紫气东来比如大清王朝自东方兴起,向西入关定鼎中原。 穿过凤凰楼我们进入了一处院落,此处就是皇太极的后宫所在。这里为典型的满族四合院建筑。正面的是皇太极的中宫“清宁宫”。东西两侧分别排列着,东配宫:关雎宫和衍庆宫;西配宫:麟趾宫和永福宫。我们下面依次参观。从外面看清宁宫,我们就会发现满族的民居有一个明显的不同。汉族的民族门通常开在正中间,而我们眼前的满族民居的门却开在靠东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左高右低”,在清宁宫左右两侧按照地位级别分别是:关雎宫、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我们下面逐一参观。关雎宫就是皇太极一生中最宠爱的宸妃——海兰珠,宸妃是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宰桑之女,也是中宫皇后哲哲的亲侄女。海兰珠归嫁皇太极时已经26岁,崇德元年皇太极册封后妃时,海兰珠后来者居上,被封为东宫大福晋,并把其居住宫室命名为“关雎宫”。“关雎”一词源于《诗经》首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句,这是一首千古爱情绝唱,把内涵这样丰富的名字赋予了海兰珠所住的宫室,足见皇太极对海兰珠的特殊感情。崇德二年七月宸妃生皇八子,皇太极非常高兴,并在大政殿颁诏大赦天下,皇太极这一不寻常的举动,足以证明对该皇子宠爱有加,可惜这位小皇子来到世上仅七个月,就不幸夭折了。宸妃无法承受这一痛苦的打击,每日郁郁寡欢,积郁成疾,崇德六年病逝。当时皇太极正在边外重镇锦州与明朝作战,闻讯后马不停蹄奔回盛京,可还是没有看到宸妃最后一眼,他悲不自胜,一路奔进关雎宫爱妃的灵柩前“悲涕不止”,并下令以国丧的规格从厚殡葬,同时下旨追封谥号为“敏惠恭和元妃”,使海兰珠成为有清一代获谥号字数最多的妃子。此后,皇太极一直生活在怀念宸妃而无法释怀的状态中,并结束了他四十余年的戎马生涯,再也没有重返战场,他常常睹物思人,每次外出围猎路过宸妃的墓地,皇太极都要凭吊一番,痛哭一场。 两年后皇太极病逝在清宁宫,享年52岁,皇太极的英年早逝与两年前宸妃的病逝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宸妃的居室,北炕挂着一个摇篮,是宸妃哺育皇子的地方,“养个孩子吊起来”与“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烟袋”并称为东北的三大怪。外间是宸妃会客、礼佛、用餐的地方。中间炕上的佛龛里供奉的是佛祖释迦牟尼。

衍庆宫又称为次东宫,是皇太极淑妃巴特玛喿的寝宫,衍庆是福庆长久之意。淑妃也来自阿巴垓部,为林丹汗窦土门福晋,林丹汗死后,与部众归顺皇太极,崇德元年册封为衍庆宫淑妃。其女,被皇太极嫁给多尔衮为妻,是多尔衮十位妻妾中六位蒙古族妻妾的之一。 我们最后来看看皇太极一后四妃中地位最低的永福宫。永福宫位居五宫之末也称次西宫,是皇太极后妃中名气最大的庄妃居住的宫室。庄妃本名布木布泰,是蒙古科尔沁贝勒宰桑之女,崇德元年皇太极册封后妃时,年龄最小的布木布泰被尊为次西宫侧福晋。如论及对清政权的巩固发展与影响,庄妃的作用远远超过了其她四位后妃,被后人评价为清朝历史上最有作为的后妃。庄妃是中宫皇后哲哲的亲侄女,东宫宸妃海兰珠的亲妹妹,三人同出于蒙古科尔沁部。努尔哈赤最初打天下的蒙古科尔沁部落是他最强劲的对手之一。多次征战互有胜负,努尔哈赤觉得继续打下去没有好处,于是决定联合蒙古科尔沁部。双方一拍即合。于是最原始,最有效的方法联姻被广泛的使用。当时还是皇子的皇太极和科尔沁部的哲哲成了亲。联姻最重要的就是要留下一个流淌着两个家族血液的男性后代。皇后哲哲没有完成这一使命。在老罕王努尔哈赤晚年,皇位争夺激烈,四大皇子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都对皇位存有野心。但是皇太极的妻妾中始终用没有一个流淌有蒙古血液的儿子,这对他的政治地位很不利。他心急如焚。于是他跑到了科尔沁部想再找一个妻子,于是他选中了后来的庄妃布木布

皇太极一生妻妾十五人。除一后四妃以外。分别居住在清宁宫的两侧的房舍内。我们来到清宁宫的后面。刚才我们说过了满族民居的特点。大家还记得吗?对:“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我们刚才看过了口袋房和万字炕,我们马上要看到的就是出在地面上的烟囱。在清宁宫后的这根烟囱是当年沈阳城内唯一的一根烟囱。寓意“一统江山”。大家数一下烟囱有多少层???对一共有十一层,我告诉大家在十一层上面还有三块砖。那么这什么讲哪?问大家一个小问题:清朝有多少位皇帝,又有多少位是寿终正寝的???对清朝一共有12为皇帝。其中11位寿终正寝。末代皇帝溥仪只做了三年的皇帝。正好和这十一层零三块砖“一统江山”吻合。

穿过后门,我们来到了故宫的 “后苑”,也叫“御花园”。内有碾房三间、磨房三间、仓房二十八间,凉亭一座等。二十八间仓建于康熙年间,归盛京内务府管辖,用作存放当地皇庄交纳的粮食,以备供给其所属人丁口粮和做牲畜饲料。二十八间房中,有六间是通道门(称“后宰门”),其余二十二间每间各一丈五尺左右,可盛放粮食六百仓石(约合六十万斤)。碾房、磨房是为后宫皇帝及其后宫制作食物之用。

从历史记载中得知,乾隆年间以前,清宁宫院落中本没有通往后面的门,因乾隆初次东巡前拟定要在清宁宫重开萨满家祭,为便于给这项礼仪服务的人员出入宫区,盛京地方官员特奏清皇帝批准,在清宁宫后墙西侧新开一处“随墙门”通往北面台下,后来这座门便一直保留下来,至今犹存。由此人们可能会联想到一个问题,即清人关前除凤凰楼下层的正门外,是否还有其他进出台上宫区的通道?因为按照当时的等级制度,在宫内服务的“下人”属奴仆篇4:沈阳故宫导游词

沈阳故宫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沈阳故宫。沈阳故宫始建于公元1625年,是中国现存的两座古代帝王宫殿之一。也是举世仅存的满族风格宫殿建筑群,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沈阳故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沈阳故宫经过三次大规模的建设,形成了东.中.西三路格局。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中路建筑的大清门,大清门俗称午门,也就是沈阳故宫的正门。是当时文武群臣候朝的地方,也是清太宗皇太极接受群臣谢恩之处。

我们穿过大清门,现在正面的建筑就是崇政殿。崇政殿原名正殿,俗称金銮殿。是沈阳路最重要的建筑。它是皇太极日常处理军政要务、接见外国使臣和少数民族代表的地方。

走出崇政殿,眼前的雄伟建筑就是凤凰楼。凤凰楼原名翔凤楼,是皇太极休息、宴会和读书之所。我们看到正门上方悬挂的“紫气东来”横匾,它是由乾隆皇帝手谕的。

穿过凤凰楼,我们来到的这一处院落就是皇太极的后宫。我们最先看到的是皇太极的中宫“清宁宫”。出了清宁宫,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四座寝宫分别是:关雎宫、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我们来逐一参观。

沈阳故宫东路建筑主要包括大政殿和十王亭。从建筑形式上看它们都是“亭子式”建筑,好像11座“帐殿”依次排列在宽阔的广场中。

沈阳故宫西路是为了适应皇帝东巡的需要而增建的一组建筑,主要有文溯阁、戏台、嘉荫堂和仰熙殿等,套院相接,多而不乱,是文化气息较浓之处。

好了,沈阳故宫我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我的讲解能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篇5:沈阳故宫-导游词

最完整沈阳故宫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

沈阳故宫始建于公元1625年。先后经过三次大规模建设,形成了东、中、西三路格局。东路建立于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主要建筑是大政殿和十王庭;中路建于清太宗皇太极时期,主要的建筑是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西路

呢,建于清乾隆年间,主要建筑是戏台、嘉荫堂、文溯阁和仰熙斋,它因存放《四库全书》而闻名。那么作为我国现存最完好的现在呢我们就来领略一下昔日皇宫的风采。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中路建筑的大清门,它俗称午门,也就是沈阳故宫的正门。是当时文武群臣候朝的地方,也是清太宗皇太极接受群臣谢恩之处。那么这座门为什么叫做大清门呢?正统的说法是清朝的国号为清,皇宫的正门就是国门,所以称为大清门。还有一个传说,这座木门呢在建成之后呢并没有名称,只是叫做大门。后来,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听说北京明朝皇宫的宫门叫大明门,于是为了体现针锋相对,就将此门命名为大清门。

我们穿过大清门,现在正面的建筑就是崇政殿。崇政殿原名“正殿”,俗称金銮殿。崇德元年定名为崇政殿。它是皇太极日常处理军政要务、接见外国使臣和边疆少数民族代表的地方。 我们可以看到崇政殿为五间九檩硬山式建筑,殿顶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那么请各位游客注意的是殿顶的琉璃瓦,有去过北京故宫的朋友一定会清楚地记得北京故宫的琉璃瓦是黄色的,而沈阳的琉璃瓦是黄色镶绿剪边。那么这是沈阳故宫与北京故宫的重要差别之一。

我们走上月台。那么在月台两侧分别有用于计时的日晷,和用于存放标准计量单位的嘉量亭。我们看到在月台上呢还设有四口大缸,那么大家知道它们是做什么用的吗?那我告诉大家吧,他叫做“吉祥缸”古代称它是“门海”,是皇宫中重要的防火设施,象征缸中水多似海,可以镇火灾。

我们走上须弥座。抬头看上方的牌匾是用满文和汉文书写的“崇政殿”。请游客看左边的满文,我们有个形象的比喻“中间一根棍,两边都是刺,加上圈和点,就是满文字儿”。那么沈阳故宫的牌匾都是满文在左,汉文在右。而北京故宫的牌匾都是汉文在左,满文在右。那么这是沈阳故宫与北京故宫的差别之二。

我们抬头看崇政殿内上方悬挂的“正大光明”匾额,是由顺治皇帝手谕的。下面呢是皇帝的宝座,据说宝座上绘制雕刻有8条金龙,再加上坐在宝座上的真龙天子,正好是中国古代最大的阳数九条龙。现在崇政殿呢,我们就游览到这里。

眼前的雄伟建筑呢,就是凤凰楼。它建在3.8米高的青砖台基上,为三层歇山式建筑。它原名翔凤楼,是皇太极休息、宴会和读书之所。我们看到正门上方悬挂的“紫气东来”横匾呢,是由乾隆皇帝手谕的。意思是大清朝国运强盛的福气是从东方的盛京传来的。那么凤凰楼不仅是当时后宫的正门,又是当时盛京城的最高建筑,所以有“凤楼晓日”之称,并被列为盛京八景之一。传说呀当年站在凤凰楼上就可以看到抚顺城呢。

则表示神灵不满意,则本次祭祀活动不能在进行下去了。那么猪由于受到刺激就会摇头,满族人认为此时的猪已经通神,成为连接天地的媒介。于是呢就将猪宰杀后洗干净,切成大块,放入北侧的两口大锅里清水煮熟,那煮熟的肉呢就饿放入木槽中供奉给神灵享用,然后再分给参加祭祀的人们,称为“吃福肉”,满族人相信吃了福肉,福气就会降临到每个人的身上。

那么我们现在来到西一侧的房间,西侧呢三间通连,北、西、南三面搭成相连的环炕,称为“万字炕”,这里既是皇帝举行内宫便宴之处,也是满族巫人萨满为皇帝和国家祈神的地方。

清宁宫与汉族建筑不同的地方还在于它的烟囱建在屋后,而且是从地面向上垒起的。一会我们在绕道后面看这个烟囱。清宁宫的这种“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建在地面上”的建筑特点具有满族特有的民族风格。

我们出了清宁宫呢,大家看到的这其他四座寝宫分别是:关雎宫、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我们下面逐一参观。

关雎宫是皇太极一生中最宠爱的宸妃——海兰珠的寝宫。海兰珠是中宫皇后的亲侄女,永福宫庄妃的亲姐姐。海兰珠嫁皇太极时已经26岁,但皇太极却对海兰珠有着很深的感情。海兰珠由于亲生的八皇子早逝,终日郁郁寡欢,在崇德六年病逝。在他死后两年,皇太极也去世了,据说皇太极的早逝与两年前宸妃的病逝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是衍庆宫,是皇太极淑妃的寝宫,其女,被皇太极嫁给多尔衮为妻

大家看,在庭院的西南角立着的红色木杆称为索伦杆,木杆顶端有锡斗。满族人称它为“神杆”。它是用来喂养乌鸦的。那么游客们是不是会疑问,为什么满族要祭祀乌鸦呢?其实这于一个关于乌鸦的传说有关。满族的先祖有一次在被仇家追杀时,曾绝望的躺在地上,这时恰巧一群乌鸦落在他的身上。仇家经过此地,认为乌鸦是不会在有活人的地方停留的,就这样满族的祖先得救了。后来满族人为报答乌鸦救祖先一命的恩德,开始供奉乌鸦,祭祀的时候把猪的内脏放到锡斗里来供养乌鸦。

现在呢,我们看到的就是在清宁宫后的这根烟囱,也是当年沈阳城内唯一的一根烟囱。寓意“一统江山”。大家数一下烟囱有多少层???对一共有十一层,我告诉大家在十一层上面还有三块砖。那么这怎么讲哪?问大家一个小问题:清朝有多少位皇帝,又有多少位是寿终正寝的???对清朝一共有12为皇帝。其中11位寿终正寝。末代皇帝溥仪只做了三年的皇帝。正好和这十一层零三块砖“一统江山”吻合。 好了,朋友们沈阳故宫我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我的讲解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现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动30分钟,30分钟之后,我们在正门集合。

推荐第7篇:沈阳故宫导游词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4A级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沈阳故宫,以其独特的建筑艺术和特殊的历史而闻名中外,下面是瑞文小编收集整理的沈阳故宫导游词,欢迎阅读参考~

沈阳故宫导游词

1各位游客:

大家好。

各位朋友,在繁华的沈阳古城中心,有一座巍峨庄严的清代宫殿建筑群。这里就是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沈阳故宫。

依建筑时间和布局,沈阳故宫的建筑可分为三部分,它们分别是东路、中路、西路。今天,我们就按这个顺序。首先参观东路建筑。

沈阳故宫以其独特的建筑艺术和特殊的历史而闻名中外,在这片绚丽多彩,雄伟多姿的建筑群中,最古老,最具特色的就是我们面前的大政殿。

大政殿草创于1625年,是处理国家政务和举行庆典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大政殿为八角重檐攒尖式建筑,外形近似满族早期在山林中狩猎时所搭的帐篷。在大政殿的房脊上,还饰有八个蒙古力士,牵引着八条铁链,象征着“八方归一”。正门前的大柱上,盘旋着两条翘首扬爪的金龙,是受汉族敬天畏龙思想的影响,以龙代表天子的至尊无上。大政殿建筑特点的多样性,体现了多民族文化的融合。金龙盘柱,尽显中原之风;八位力士又流露了浓郁的蒙古色彩;而亭帐式的风貌,则是满族古老文化的延续。

作为最早使用和最为重要的宫殿之一。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以大政殿为舞台上演。1643年,六岁的顺治皇帝在大政殿继承帝位,并于次年在此颁布了出兵令,命摄政王多尔哀兵入山海关直捣中原,最终完成了满清一代的一统大业。

大政殿两侧南向,十王亭呈燕翅排列。错落有致,如众星拱月,南宽北狭,似无穷无尽,象征兵多将广,万世绵延。十王亭是清朝入关前左右翼王和八旗旗主在皇宫内办公的地方。它们与大政殿构成了一组亭子式的院落建筑,反映了满族独特的军政体制——八旗制度,这在中国的历史上堪称独步天下。远在努尔哈赤立国之初,凡遇军国大事都由汗王与八旗贝勒大臣共同讨论决定。努尔哈赤定都沈阳后,在修建宫殿时便将这种“君臣合署办公”的制度固定化。以建筑的形式表现了八旗制度和“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政体及军事民主的思想。因而形成了大政殿、十五亭这组独特的建筑,为中国宫殿建筑史写下了空前的一页。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中路。从1626年皇太极继承汗位,即续建皇宫,形成沈阳故宫的中路建筑。中路建筑前起大清门,后至清宁宫,院落三进,独成一体。

大清门是沈阳故宫的正门,为皇帝临朝前,文武百官候朝的地方。它便是演义小说中俗称的“午朝门”。大清门的屋顶满铺黄琉璃瓦并衬以绿色剪边,既保留了以黄为尊的传统观念,又体现了满族对故乡山林的深厚眷念。从而形成了区别北京故宫的一个特点——宫殿顶覆以黄琉璃瓦镶以绿色剪边。

穿过大清门,北望便是崇政殿。崇政殿俗称“金銮殿”,是清太宗皇太极举行日常朝会的地方。

1635年,皇太极下令将族名 女真”改为“满洲”。1636年皇太极在崇政殿登基称帝,上尊号“宽温仁圣”,将国号“金”改为“清”年号“天聪”改为“崇德”。

各位朋友,古代宫殿建筑布局讲究“前朝后寝”。看过了皇帝上朝的金銮殿,请大家随我去参观帝后的寝宫。

穿过崇政殿两侧的左右翊门,举目可见位于3.8米高台之上的凤凰楼。楼后为帝后寝居的后宫——台上五宫。与崇政殿对比又形成了沈阳故宫不同于北京故宫的特点——“宫高殿低”。而北京故宫则恰恰相反,是“殿高官低”。

凤凰楼为宴饮、议事之所,是当年沈阳城的最高建筑,诗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可谓十分贴切。登上凤凰楼俯瞰四周,万般景物尽收眼底,可饱览盛京全景,也可观赏日出。“凤楼晓日”是当年著名的盛京八景之一。凤凰楼门洞上方悬有“紫气东来”匾,为乾隆皇帝御笔。而乾隆皇帝则是借用这个典故寓意大清的国运兴起于东方。

各位朋友,穿过凤凰楼底层的通道后,我们就进入了后妃居住的台上五官。

台上五官是清宁宫、关雎宫、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现在请大家随我参观皇太极和皇后的寝宫——清宁宫。清宁宫东梢门称“暖阁”,是帝后的卧室。暖阁内分南北二室,二室均设火炕。1643年八月初九,皇太极在暖阁内驾崩,终年52岁,后葬于沈阳昭陵,即北陵。 清宁东次间开门,是典型的满族民居——口袋房,西四门南西北三面都设火炕,称“万字炕”。与汉族有所不同的是,满族人将烟囱建在屋后,而且从地面向上垒起。这种“口袋房,万字炕、烟囱竖在地面上”的建筑特点具有浓郁的满族风格了。

各位朋友,现在请随我去参观西路建筑。西路建于1782年至1783年,主要包括:戏台、嘉荫堂、文溯阁等。

说起文溯阁,我们不能不提到乾隆皇帝和《四库全书》。出于加强文化统治的需要,乾隆皇帝于1772年下诏访求天下藏书,历经十余年时间编成一部大型丛书。该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所以称为《四库全书》。书修成后,抄录七部,在全国建七座藏书阁分别收藏,沈阳故宫的文溯阁便是其中之一。

提起宫殿建筑,我们很容易想起“红墙绿瓦”、“金壁辉煌 这类词汇。而文溯阁却与众不同,屋顶用黑琉璃瓦镶绿剪边,整个建筑以黑绿两色为主色调,这与它的用途是分不开的。文溯阁藏书忌火,依据五行字说立色配饰,装修取《易经》“北方壬癸水”其色属黑,因此屋顶用黑色琉璃瓦,寓意水从天降,消灭火灾。

文溯阁外观为两层,内部实为三层,书架上的木盒称函匣,用于收藏书籍。目前文溯阁的《四库全书》保存在甘肃省图书馆。

看到这里,我们今天的参观已经接近尾声。沈阳故宫的三路建筑是分期建造的,布局却是一气呵成,完整和谐。特别是三路建筑分别代表了“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皇太极南面独尊”、“康乾盛世”三个时期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建筑是凝固的历史”,从总体来看,沈阳故宫以建筑的方式反映了满族政权和满族社会由崛起——兴盛一高度发展的历史进程。

各位朋友,我们的参观就要结束了,希望故宫之行能给您留下美好的回忆。

沈阳故宫导游词

2各位游客:

大家好。

今天我们游览的是沈阳故宫。大家都知道沈阳是“一朝的发祥地,两代帝王都”满韵清风,历史气息浓郁。沈阳著名的建筑有“一宫两陵”而这一宫就是我们面前的这座雄伟建筑——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初建时叫“盛京宫阙”,清迁都北京后又称“陪都宫殿”、“留都宫殿”,并被誉为“国初圣迹”。它始建于1625年(后金天命十年)建成于1636年(清崇德元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营造和使用的宫殿,1643年清世祖福临当年也是在这里即位称帝,改元“顺治”。所以沈阳也可以说是“一朝发祥地,三代帝王都”。

沈阳故宫占地面积6万多平方米,全部建筑100余所,500多间,按其布局可分为东路、中路和西路三部分。东路就是我们面前所看到的这部分建筑,它是努尔哈赤时期所建,具有浓郁的满族特色。东路的建筑主要包括大政殿和十王亭,大家看到广场中间的那个八角殿就是大政殿,大政殿又叫“大衙门”、“笃恭殿”,是努尔哈赤听政办公的地方。大政殿外高18米,下有1.5米高须弥座式台基,周围绕以雕刻精美的青石围栏。是一座八角重檐攒尖顶亭子式建筑,殿顶是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正中为宝瓶火焰珠攒尖顶,(宝瓶为佛教法器,被视为神圣之物,火焰珠为如意珠,据说得此珠者可以满足各种欲望。)重檐上下各有八条五彩琉璃垂脊,垂脊上各站着一个蒙古力士,面侧对宝顶,腿略弯曲,侧身牵引,象征着“八方归一”。两旁分列的10个亭子就是十王亭,从整体建筑布局上看,大正殿居中。两旁分列10个亭子,从北向南,呈八字形展开,在视觉上使大正殿更为深远,这种空间处理方式在中国宫殿建筑中仅此一例。十王亭又称“八旗亭”,有的游客可能会想八旗亭(东边为左翼王亭、镶黄旗亭、正白旗亭、镶白旗亭、正蓝旗亭。西边为右翼王婷、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红旗亭、镶蓝旗亭)该有八个亭子,那另外两个是什么亭子呢?在临近大正殿的左右两端的亭子分别是左翼王亭和右翼王亭,是左右两翼王爷办公的地方,八旗亭是八旗旗主办公的地方。这种把汗王听证的大殿与八旗王公大臣候朝议事的亭子建在一起的格局,正是努尔哈赤崛起之初实行军政合一的八旗制度所决定的。反映了努尔哈赤晚年一汗独尊,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历史风貌。

大家往西走来到的就是沈阳故宫的中路,中路的建筑主要是皇太极时期所建,在这里上演了很多的历史故事。沈阳故宫中路建筑自成体系,共有三进院落。由南向北依次是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他们都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侧还有一些对称式的附属建筑。

大清门就是沈阳故宫的正门,俗称午门,我们刚刚就是从那进到故宫里面的,(大清门为五间硬山式建筑),在当时大清门是不可以像现在一样随便进出的。大清门不仅是当时文武群臣候朝的地方。也是皇太极接受群臣谢恩之处。当年,明朝著名将领洪承畴、祖大寿等降清后,就是跪在大清门前谢罪请降,候旨传召,受到皇太极的接见的。而当官员升迁或是获罪恩免时也都要在这里遥向北门“崇政殿”叩谢天恩。

大家看我们面前的这座庄严的大殿就是崇政殿,崇政殿原名“正殿”,俗称“金銮殿”,是皇太极日常处理军政要务、接见外国使臣和边疆少数民族代表的地方。崇政殿为五间九凛硬山式建筑,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殿顶的黄琉璃瓦绿剪边,墀头、搏风、鸱吻、山顶、殿脊的五彩琉璃构件,以及浮雕的各色行龙和奇花瑞兽,使得整个大殿更显高贵、肃穆,非常壮观。崇政殿另一个匠心之处就是前后的2根外檐柱上端的抱头梁部位做成龙形,龙首从柱头探出,龙身则穿过廊间直通殿内,两两相对,姿态生动,仿佛群龙从大殿飞腾而出,具有结构和装饰双重功能,设计的十分巧妙。

绕过崇政殿我们看到的这座高大建筑就是凤凰楼,凤凰楼的前庭处于“前朝后寝”的中间,是一个过渡性的院落,凤凰楼建在3.8米高的青砖台基上,台基共有24个台阶象征着24节气,每过24节气即过一年,皇帝每天都踩着这24节台基,寓意着大清的江山能历经千秋万代,凤凰楼是一座三层歇山式建筑,全高18.31米,原名叫“凤翔楼”,是皇太极休息、宴会和读书之所。1743年(乾隆八年)改成今名,凤凰楼正门上方悬挂的“紫气东来”金字横匾,是乾隆皇帝御笔,意思是大清朝国力强盛的福气是从东方的盛京来的,表达了清代帝王对祖先创业之地的顶礼膜拜。凤凰楼既是后宫的大门,又是当时盛京城的最高建筑,所以有“凤楼晓月”、“凤楼观塔”的传称,并被列为盛京八景之一。

穿过凤凰楼,我们现在所处的就是皇太极的后宫,是皇太极和后妃们的住所,后宫的整体建筑都高于前朝的宫殿,这种“宫高殿低”的特色反映了满族的则高而居的传统生活习惯。

对于后宫的特色建筑流行这样一句话:口袋房,万字炕,烟囱落在地面上。什么是口袋房呢?大家看我们面前的这座五间硬山前后廊式建筑就是清宁宫,大家看清宁宫一共有五间,而门并不是开在中间一间,而是设在东二间的南面,形如口袋。清宁宫原叫“正宫”,是沈阳故宫中最具满族住宅特色的建筑东一间是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寝宫,(称暖阁)1643年(崇德八年)皇太极就端坐在南炕无疾而终。后葬于昭陵。万字炕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大家看清宁宫的西三间通连,北、西、南三面搭成相连的环炕,形如“万”字,所以人们就俗称为“万字炕”,那“烟囱落在地面上”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清宁宫的烟囱在清宁宫的后面,是从地面上垒起的,略低于房脊,一会我们可以绕过去看看。在当时是有这样一种禁令,所有百姓家的烟囱是不允许高过皇宫的烟囱的,寓意着大清王朝“一统天下”,

清宁宫两侧的东西配宫,(东配宫有关雎宫、衍庆宫,西配宫有麟趾宫和永福宫)是妃子们所居住的地方,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庄妃居住的永福宫,因为1638年(崇德三年)清世祖福临就出生在永福宫。

(刚刚有游客问清宁宫庭院正门的南端的那根很高杆子是干什么的,那是索伦杆,满族人称它为“神杆”是满族人用来祭天的。祭天时在顶端的锡斗里放上五谷杂粮和猪的杂碎,已敬乌鸦,这反映了满族萨满教的灵禽崇拜观念,据说也和乌鸦救主的传说相关。)

接下来我们来到的是沈阳故宫西路,西路建筑是为了适应皇帝东巡的需求而增建的,建于乾隆年间,主要建筑有文溯阁,戏台、嘉荫堂和仰熙斋等,套院相接,多尔不乱,是文化气息较浓之处。

文溯阁建于1781年(乾隆46年)至1783年(乾隆48年),为西路建筑中的主体建筑,是仿照明代浙江宁波的大藏书家范钦的“天一阁”修建的,专门收藏乾隆时期编撰的大型图书《四库全书》,也是全国存放《四库全书》的著名七阁之一,阁名是乾隆帝钦定的,因其位于祖宗的发祥地“盛京”,所以取之“溯源求本”之意命名“文溯阁”。(《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大部分,结构严谨,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珍贵遗产,对于弘扬和传播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四库全书》共撰写七部,其中一部就藏在文溯阁,1966年10月,基于战备考虑,辽宁省将《四库全书》秘密运至兰州,后移交到甘肃省图书馆。

文溯阁是硬山式建筑,面阔6间,外面看是重檐2层,在里面看则是3层,带有明显的江南建筑风格样式。与沈阳故宫其他建筑不同,文溯阁顶盖上用的是黑琉璃瓦绿剪边,这在沈阳故宫建筑中是独一无二的。根据五行八卦之说,黑是代表水,书最忌火,以黑瓦为顶象征以水克火之意。

文溯阁东方有方形碑亭一座,内立石碑一块。正面刻有乾隆帝撰写的《御制文溯阁碑记》,背面刻有乾隆撰写的《宋孝宗论》。碑文详细记录了建阁经过和《四库全书》的收藏情况。

文溯阁后为养媳在,是皇帝读书之所,阁前宫门外有嘉荫堂,左右有出廊,南面还有戏台,是乾隆、嘉庆时期皇帝东巡赏戏的场所。

各位游客朋友们,我的讲解到此结束,接下来大家可以自由活动,但是请大家一定要注意人身及财物安全,请大家谨记我们的集合时间和地点,谢谢大家!

沈阳故宫导游词

3各位游客:

大家好。

各位游客随我穿过崇谟阁后面的边门来到故宫的西路。西路的主体建筑有戏台、嘉荫堂、文溯阁、仰熙斋、九间殿。我们由后至前逐一参观。九间殿是乾隆时期修建的御书房之一,它的功能主要用于收藏各种书籍,同时也收藏各种瓷器。在2003年对九间殿的维修过程中发现了48个上画金色蟠龙的深红大木柜,发现龙柜中共藏有8000余件文物。

在九间殿前的建筑是仰熙斋。仰熙斋为七间,两侧有抄手廊与文溯阁后廊相连。斋内东间设有宝座屏风,是皇帝休息读书的场所。

在仰熙斋前有一座建筑样式与周为建筑格格不入的建筑。故宫中其他建筑都是红墙,黄瓦。而这座建筑这是白墙,黑柱,绿瓦。这是为什么哪?这座建筑是做什么的哪?这座建筑叫做文溯阁。是故宫的藏书楼。中国人讲究阴阳五行学说。因为龙、金色、红色都是火焰的象征,而黑色、绿色、蓝色则是水和木的象征,用在藏书楼上自然更为合适。这也是具有很深迷信观念的古人经常采用的一种“防火措施”。文溯阁殿顶不用黄琉璃瓦而是黑琉璃瓦镶绿边,廊柱用绿色而不是红色,檐下的彩画也不用龙凤等图案,而是“如意书卷”、“白马献书”等以书籍为主要表现内容,并且采用蓝绿为主的色调。也正是由于有了这个因素,使文溯阁同其他宫殿建筑相比显得与众不同,更带有清新淡雅的意境。文溯阁是仿照是浙江宁波著名藏书楼“天一阁”所建筑。大家从外面看此楼是几层?对是二层。再问大家一个问题:北京故宫有多少间房。大家一定会脱口而出九百九十九间半。我告诉大家沈阳也有半间房。半间房在哪里?就在这文溯阁。文溯阁的建筑是这样的外观为两层,但从室内看则为三层,这叫明二暗三。文溯阁内分为三层,其中第二层是在五大间的北侧和东、西两间加构的“凹”形“仙楼”,这样既扩大了一层中前部的高度空间,又增加了摆放书架的面积,并与两层的外观相适应,设计得十分巧妙。阁内每层六间,但西侧一间宽度只有其他各间的一半,并不用作藏书而是安设楼梯的地方。表面看来,这半间房似乎有些多余,其实这种故意凑成六间的格局是有“讲究”的。因为宁波的天一阁是按照《周易》中“天—生水,地六成之”的说法建造的,其目的就是借这种观念“以水克火”,避免藏书楼失火而使珍贵的书籍受到损失,这也正是文溯阁等七阁模仿天一阁的主要用意所在。一个大屋顶下的六间房屋,即是象征着“天一”和“地六”的。

文溯阁所藏的图书是鼎鼎大名的《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是清政府从乾隆三十七年开始,用十二年时间修成的中国古代收书最多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的总纂管叫做于敏忠。编纂十年熬尽心血,劳累而死。于是乾隆启用和珅作为总纂管,和珅不负众望仅用二年就大功告成。此外《四库全书》的主笔是纪晓岚,总校对是刘墉。乾隆皇帝对这项在政绩工程十分重视,不仅由始至终亲自过问,而且想把这部书作为在他执政期间精心打造的文化瑰宝;传给子孙后代。因此决定,全书修成后抄录为四份,分别收藏于北京宫殿、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

和沈阳故宫,其藏书阁命名为文渊阁、文源阁、文津阁和文溯阁,合称“内廷四阁”或“北四阁”;后来又增加杭州西湖行宫的文澜阁、镇江金山寺的文宗阁和扬州的文汇阁,合称“南三阁”或“江南三阁”。其中文渊阁、文源阁、文津阁和文溯阁有着深刻的寓意。“水各有源,同归于渊,渊为源尾,源为渊头;由渊觅源,其经为津,其行为溯”意思是;水的源头叫做“源”,水的归属湖海称之为“渊,”,水经的途径叫做“溯”,岸边的岸口叫做“津” 用水形容知识可见乾隆皇帝对《四库全书》的钟爱。《四库全书》究竟是一部怎样的书哪?《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包括四部四十四类六十六属。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古籍三千五百零三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若想查看此书需要翻检目录,此书目录《四库全书总目》就有九十余卷。纪晓岚晚年又将《四库全书总目》进行编译,编成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二十卷。可见 《四库全书》体系之庞大。

那如今《四库全书》的命运如何?《四库全书》命运如同中国近代史,坎坷多舛其中文源阁本在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时被焚毁,文宗、文汇阁本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被毁;杭州文澜阁藏书楼1861年在太平军第二次攻占杭州时倒塌,所藏《四库全书》散落民间,后由藏书家丁氏兄弟收拾、整理、补钞,才抢救回原书的四分之一,于1881年再度存放入修复后的文澜阁。文澜阁本在民国时期又有一次大规模修补,目前大部分内容已经恢复。因此《四库全书》今天只存三套半,其中文渊阁本原藏北京故宫,后经上海、南京转运至台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是保存较为完好的一部)。避暑山庄文津阁本于1950年代由政府下令调拨到中国国家图书馆,这是目前唯一一套原架原函原书保存的版本。而残缺的文澜阁本则藏于浙江省图书馆。这终于使整个清代政治在中国历史上罕见的黑暗。

那么文溯阁《四库全书》的命运如何哪!文溯阁《四库全书》在民国期间的得到了张作霖和张学良父子的极力保护。在日本人占领期间,日本人对文溯阁的《四库全书》垂涎欲滴,但是始终也没有得手。在建国初抗美援朝期间,怕遭到美国人的攻击,把文溯阁《四库全书》转移至黑龙江。抗美援朝结束后,《四库全书》运回沈阳文溯阁。1966年10月,当时正处于中苏关系紧张时,为保护《四库全书》安全,林彪下令将文溯阁《四库全书》秘密从沈阳运至兰州,藏於戈壁沙漠中。目前,辽宁有关人士要求归还,以书阁合璧。最后经过国务院最终裁决《四库全书》其最终归属为沈阳文溯阁。但是至今甘肃省仍然以各种理由推诿搪塞,拒绝归还。致使文溯阁有阁无书。

此外文溯阁内还藏有康熙皇帝时期所编著的《古今图书集成》。全书共一万卷,目录四十卷,原名《古今图书汇编》,与《四库全书》相似,是清朝康熙时期由福建侯官人陈梦雷所编辑的大型类书。本书编辑历时二十八年,共分六编三十二典。是现存规模最大、资料最丰富的类书之一。

不知道大家是否发现文溯阁的牌匾挂错了位置!正常情况牌匾应该悬挂在顶楼正中。而文溯阁的牌匾则悬挂在了一楼。而且牌匾也明显体积偏大。这位是怎么回事哪?原来文溯阁门额的确应该悬挂在顶层檐下。但是,北京的设计师在设计文溯阁门额时,违犯了一个严重错误:设计师误以为北京文渊阁,与盛京文溯

阁体量大小相同,便闭门造车,按照北京文渊阁体量制造了文溯阁门额。谁料想,北京文渊阁与盛京文溯阁体量相去甚远,以致文溯阁门额送到盛京后,因为门额体量过大,文溯阁顶层檐下根本无法悬挂。施工者安装不上文溯阁门额,盛京内务府官员们也无计可施,只好报请当时的盛京将军。盛京将军来到施工现场视察后,也是一筹莫展。他思来想去,最后决定给北京总管内务府造办处行文,请他们按照盛京内务府提供的图形和尺寸,重新制造文溯阁门额。北京总管内务府大臣、当朝一品和珅得知此事后,也焦急万分、坐卧不宁。因为制造文溯阁门额失误,他应该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更令和珅焦急的是,再过几个月,乾隆皇帝就要赴盛京东巡祭祖。如果重新制作文溯阁门额,时间肯定来不及。百般无奈,和珅只好硬着头皮,将此事奏请乾隆皇帝。和珅原以为乾隆皇帝会大发雷霆。然而,乾隆皇帝不仅并未“龙颜震怒”,还和颜悦色地下旨,让和珅按照圆明园内文源阁门额的挂法处理。于是,按照乾隆皇帝口谕,和珅命有司将圆明园文源阁画成图样,派人火速送往盛京,命盛京将军,将门额悬挂在文溯阁下檐。从此,这块巨匾就悬挂现在的位置上了。

在文溯阁东面建有一座红墙黄瓦的方形碑亭,内立满汉合璧文字石碑,正面刻《文溯阁记》,记述《四库全书》的修撰过程。背面刻《宋孝宗论》,都是乾隆皇帝御笔撰文。《宋孝宗论》主旨在讲“天子之孝当以不失祖业为重” 。和《文溯阁记》异曲同工,反映了乾隆帝。“敬天法祖”思想和乾隆帝从封建伦理道德上阐述他的根本职责和理念,是清帝东巡乃至清统治思想和盛京皇宫在乾隆时再次兴盛的点睛之笔。

在文溯阁前是一处休闲娱乐的场所。由嘉荫堂、东西廊、戏台、扮戏房等构成。嘉荫堂坐落在其北侧正中,五间硬山卷棚顶前后廊式建筑。室内原用雕花落地罩分隔成五个单元,从乾隆皇帝“文溯阁既建,别构读书堂”的诗句中,可知是按照很休闲典雅的风格布置,各间悬挂的皇帝御书对联也都符合这种氛围。嘉荫堂的正前方,即是一座背南向北的戏台。下为高二尺余的台基,台面约 30平方米左右,上为青瓦卷棚式顶。这样大小的戏台在清宫(包括北京宫殿、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处)属于中型规模。清代宫中演戏之风很盛,在北京、承德的宫殿园林中建有多处戏台。沈阳故宫虽然只是皇帝东巡期间使用的行宫,每次在此居住的时间都不超过十天,但乾隆皇帝还是借修建文溯阁之机,增建了这样一组建筑,其用意,既是准备在此驻跸时赏戏之用,也是想使盛京行宫具有更丰富的使用功能,皇帝在祖先宫殿里的生活也会更舒适。从嘉荫堂所处的位置可以看出,皇帝从保极宫西侧游廊内所设的小门向西走几十步就来到这里,即使读书赏画,环境和条件也要优越许多,更何况还能在此赏戏和举行小型的便宴。据史书记载,嘉庆皇帝两次东巡住在故宫时,都曾在嘉荫堂设晚宴。

走出戏台在宫墙之外是现在沈阳故宫的停车场。在以前这里也是“停车场”,皇帝的皇家御用马场。

沈阳故宫融合了满族、汉族、蒙古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建筑的特点。许多建筑独特,新颖,建筑造诣高超。最后非常感谢个位贵宾能随我参观领略沈阳故宫的风采,给大家留意一个美好的回忆。

推荐第8篇:沈阳故宫的导游词

沈阳故宫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是中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又称盛京皇宫,为清朝初期的皇宫,距今近400年历史,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于沈阳故宫导游词的全部内容了,希望能够帮助你们!沈阳故宫导游词一:

(东路)沿着后花园主路东行。从后门进入东路。在门前有一处影壁墙,又称照壁。个位仔细看墙上的图案。大家会发现上面所雕绘的图案为仙鹤,而非我们在电视中常见的北京故宫中的龙图案。这也是沈阳故宫与北京故宫的区别之四。步入沈阳故宫的东路。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座气势恢宏广场建筑群。其主要建筑有大正殿,十王亭,銮驾库,奏乐亭构成。我们先来看看广场正面的大正殿。远观大正殿形如一座亭子。他的建筑学名称是:八角重檐攒尖顶大木架结构建筑,清代俗称为“八角殿”。它既是整个宫殿群中最先完成的建筑,也是装饰艺术和使用制度方面最具特色者之一。殿顶最高处是五彩琉璃宝顶,由宝瓶、相轮、火焰宝珠等几个主要部分构成,并装饰着浮雕云龙,色彩斑斓,美丽吉祥,是吸收了佛塔塔刹的艺术特色而精心设计的。同样精彩的是。紧贴宝顶下部的八条垂脊上,各立有一个彩色琉璃烧制的胡人力士,深目高鼻、紧衣小帽,虽然姿态各异,但都好像是在用力牵引绳索加固宝顶,构思巧妙,仪态生动,十分精彩。大政殿的两层殿顶都用琉璃瓦覆盖,装饰在殿顶垂脊部位的行龙脊兽、檐下的斗拱彩画,也都以其富丽和别致的风格,烘托出这座大殿的庄严神圣。大政殿外观共有内外两圈三十二根红柱,最引人注目的是南侧殿门外两柱上的金龙,昂首探爪仿佛正欲争攫中间的火焰宝珠,形态栩栩如生,具有极强的装饰效果。在殿柱顶端的外侧,各有相貌威猛、非狮非牛的兽面。据说这是藏传佛教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把它装饰在建筑上,既能带来吉祥又可体现统治者的威严。大政殿内檐柱间的八面,各装有六扇隔扇门而并无砖墙,门的上半部是“斧头眼”式的棂格,下部裙板中间则各镶有木雕的金漆团龙图案,更增添了殿体周围的美感。夏天时将门卸下形如凉亭,通风效果极佳。冬天时内生火盆市内温暖如夏。大政殿建筑在须弥座台基上。四面都设有石阶踏跺,正南殿门前的一组中间是石雕云龙陛路,是皇帝出入大殿的御路。这里的石雕栏板、望柱、抱鼓、石狮等,都带有明末清初东北地区民间的风格,朴实生动,清新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大正殿共有八面,四处台基,寓意大金国四平八稳。

我们走上大正殿参观。大政殿内是不设天棚的“彻上露明造”装修。八根十余米高的彩绘金龙大柱直插殿顶。穹顶正中是圆形的木雕金漆降龙藻井,周围的天花彩画,靠里侧的是万福万寿万禄万喜八个篆书汉字图案。外侧的一圈则分为八组,每组由一个梵文字图案和四个龙凤图案构成。这些精美别致的天花装饰,既具有富贵祥和的气氛,又带有神圣的宗教色彩。与之相呼应的,还有殿内各个方向姿态各异的云龙和兽面、莲花、如意等木雕装饰,成为融合多民族艺术风格的壮美景观。在殿内挂有康熙皇帝手书的对联“神圣相承恍睹开国宏猷一心一德;子孙是守长怀绍庭永祚卜世卜年。”

大正殿在建成之初叫做“大衙门”。因为早期满语中并没有与“殿”相应的词,而是用从汉文中音译的“衙门”一词来形容它,所以把“大殿”称为“大衙门”。每天的皇帝地就在大正殿内处理政务。在大正殿的两侧分别排列有十座小亭。这就是有名的“大正殿十王亭”。大政殿和十王亭不仅体现了当时满族国家的政治特色,在建筑布局和风格上还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史书中记载,努尔哈赤、皇太极率领八旗军队外出驻扎时搭设的蒙古包式帷幄,有时就是皇帝用大一些的“黄幄”,而八旗贝勒大臣们则分别用排列在其前两侧的八座“青幄”,大政殿和十王亭的排布、瓦色、造型都与之十分接近。因此,人们也把这“一殿十亭”叫做“帐殿式”布局,视为带有游牧狩猎民族特点的宫殿建筑的典范。

沈阳故宫导游词二:

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是清太祖迁都之际草创,清崇德元年(1636年)由皇太极建成。1644年,大清迁都北京,“沈阳故宫”从此成为“陪都宫殿”。“沈阳故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修建并使用过的宫殿,距今巳有360余年的历史。在全国现存宫殿建筑群中,它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仅次于北京故宫居全国第二位。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的发祥重地,也是清统一中国后东北地区政治经济中心。

沈阳故宫占地6万多平方米,有楼台殿阁各式建筑70余座,由20多个院落组成,总计房屋300多间。故宫按自然布局分为中路、东路和西路三部分。

中路:是太宗皇太极时期的大内宫阙。南端是大清门,也是故宫的正门。向北依次是崇政殿、凤凰褛、清宁宫,它们都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侧还有一些对称式的附属建筑。

大清门是日常朝会时文武大臣侯朝的地方,也是清太宗接受群臣谢恩之处。明朝著名将领洪承畴降清后,就从此门进入,受到皇太极的接见。大清门东侧这处建筑叫祖庙,祖庙是爱新觉罗家族祭祀祖先的地方,因是天子的祖庙也称“太庙”。

顺着大清门北面的御路拾阶而上,台正中便是气势宏伟被称作“金銮殿”的政殿。它建于后金天聪六年(1632年),崇德元年定名为崇政殿。崇政殿为五间九檩硬山式建筑,南北辟有隔扇门,前后是石雕栏杆。殿顶盖为黄琉璃,十分壮观。殿内掾间绘满飞云流水,梁架上全部是“和玺”彩绘,给人以高洁典雅之感。殿内明堂有堂陛,前是金龙蟠柱,柱后有贴金雕龙扇面大屏风和金龙宝座,宝座两侧有鼎式香炉、轩辕镜和太平有象等装饰之物。殿前有大月台,月台东南角有日晷,西南有嘉量亭,都由大理石雕造而成。在月台上还设有四口大缸,都盛满清水以防水灾。古代称它是“门海”,来象征缸中水多似海可扑灭火灾,所以又被称作是“吉祥缸”。因为北方天气寒冷,所以每到冬天,就要在缸底点燃炭火。崇政殿是清太宗日常朝会议政的地方,1636年皇太极的称帝大典及清天聪十年四月“后金”改国号为“大清”的典礼就在这里举行。1644年清迁都北京后,历代皇帝东巡时,都在这里临朝听政。

崇政殿前,东西各有五间厢楼,东为飞龙阁,西为翔凤阁。殿后是一个院落,院正北有一座高约4米的高台,台上是皇太极极其后妃的寝区。沿台阶走上去便是一座金碧辉煌的高楼——凤凰楼。它的原名叫翔凤楼,直到1743年才有凤凰楼之称。凤凰楼是清宁宫的门户,也是皇帝策划军政大事和宴筵之所。它与崇政殿同期建成,康熙二十年重修。楼为三层,是三滴水式建筑。每层深广各三间,周围有回廊,下层的门洞是联络台上台下的道。风凰楼既是后宫的大门,又是整个宫殿建筑的制高点。在楼上观看日出,极为美妙。所以“凤楼晓日”、“凤楼观塔”是沈城著名的景观。凤凰楼正门上额的“紫气东来”金字横匾是乾隆皇帝的御笔。

过了凤凰楼就是太宗皇帝皇太极的后宫了。正中是清宁宫,清宁宫原叫“正宫”,是五间十一檩硬山式建筑。东一间是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寝宫,称暖阁。正中隔一间璧,把寝宫分为南北两室,南北室各有火炕,又称“龙床”。1643年皇太极就在南室“端座无疾而终”,终年52岁,后葬于昭陵。西四间为皇帝祭神、行礼的神堂。清宁宫庭院的东南角有一根朱红色木杆,木杆顶端有锡斗,这木杆叫索伦杆,满族人称它为神杆。锡斗内放米谷碎肉来喂乌鸦。

清宁宫两侧是东西配宫,东配宫有关雎宫、衍庆宫;西配宫有麟趾宫和永福宫。东西配宫均为皇太极和妃子们居住之所。清宁宫西北角有一根由地面垒起,低于屋背的烟囱,人们从正面是看不见的。从清宁宫这一系列建筑中,我们可以发现沈阳故宫的两大建筑特点:一是保存了浓厚的满族特色即口袋房、万字炕、烟囱竖在地面上。二是宫高殿低,清宁宫及其四所配宫均高于皇帝议政的崇政殿和东路的大政殿。这是因为清朝夺取政权前,满族是一个牧猎民族,受生活习惯的影响,把居住的地方建在高处,以防野兽和洪水的侵袭。这与北京故宫恰好相反。

清宁宫高台之后是“后苑”,也叫“御花园”,内有碾磨房、二十八间仓、后宰门等建筑,是皇帝膳食的供给区。并有地下窨道与清宁宫相通。

在崇政殿、清宁宫高台两侧有“东所”、“西所”。东所由南往北依次是颐和殿、介祉宫、敬典阁等。东所是东巡时皇帝后妃给太后请安之处,也皇太后的寝宫和存放实录、玉牒之处;西所由南往北依次是迪光殿、保极殿、继恩斋和崇谟阁等。西所是东巡时皇帝、后妃及子女居住的地方和存放《圣训》、《满文老档》的地方。崇谟阁的建筑形式是别具一格的,它为卷棚式建筑,是在清乾隆年间增建的。

东路是以大政殿为主体,两侧辅以方亭十座,称“十王亭”。大政殿建于努尔哈赤时期,是故宫最早期八角重檐大木架亭子式建筑。大政殿下是高约1.5米的须弥座式台基,周围绕以雕刻精细的荷叶净瓶青石雕。殿身八面均有“斧头眼”式隔扇门,内外排柱40根,正门前有双龙蟠柱。殿顶是十六道五彩琉璃脊,正中是宝瓶火焰珠。殿内有精致的斗拱、藻井天花,梁架上用“和玺”彩绘,上有黄琉璃瓦绿剪边的顶盖。整个建筑显示出极强的美感和庄严秀丽的装饰艺术情趣。大政殿是皇帝举行大型庆典的地方,1643年清世祖福临在此即位。

沈阳故宫导游词三:

先来给你们介绍一下。沈阳故宫始建于1625年,是清朝入关前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创建的皇宫。又称“盛京皇宫”。清朝入主中原后改为陪都宫殿和皇帝东巡行宫,现为沈阳故宫博物院。

沈阳故宫设在沈阳“井”字形大街的中心,分为三部分:东路为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中路为清太宗时期建造的大中阙。西路是乾隆时期增建的文溯阁等。

现在就让我们从东路开始游览吧!

东路的大政殿是一座八角重檐亭式建筑。正门有两根盘龙柱,以示庄严。大政殿用于举行大典。十王亭则是左右翼王和八旗大臣办事的地方。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中路。中路的大中阙包括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以及清宁宫、关睢宫、衍庆宫、庄福宫等。崇政殿俗称“金銮殿”,全是木结构,五间九檀硬山式,辟有隔扇门,前后出廊,围以石雕的栏杆,此殿是清太宗日常临朝处理要务的地方。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西路。西路是以文溯阁为主体,前有戏台、扮戏房、嘉荫堂,后有仰熙斋、九间殿。文溯阁是六间二楼三层硬山式建筑,是专为存清代百科全书而建的。

沈阳故宫博物院不仅是古代宫殿建筑群,还收藏了大量宫廷文物。

推荐第9篇:沈阳故宫英文介绍

Shenyang Imperial Palace

Hello,everyone!Please allow me to expre a warm welcome on behalf of Shenyang citizens.I\'m with great pleasure to be your tourist guide and from now on I will show you around Shenyang Imperial Palace,shere the founder of Qing Dynasty Nuerhachi and his son Huangtaiji lived.Shenyang Imperial Palace ,Fuling tomb and Zhaoling Tomb made in the early period of Qing Dynasty are the three famous historical sites in Shenyang .

Shenyang Imperial Palace with a history of over 360 years started in 1625 and was roughly accomplished in 1636 during the reign of Nuerhachi and HuangTaiji.After them four emperors of Qing Dynasty had come back from Beijing to this palace for 10 times and enlarged its area and added its buildings.They were Emperor Kangxi,Qianlong,Jiaqing and Daoguang.Therefore,until 1783 the palace was finally finished.

Shenyang Imperial Palace is one of the two royal palaces well kept in China.The other one is Forbidden City in Beijing.Shenyang Imperial Palace was entitled \"Historic Culture Relics Preserved Buildings\" in 1961 by the State Council.This palace is an emperor museum combining the architectual styles of the minorities of Man,Han and Mongolia.

This palace covers an area of 60,000 square meters,comprising over 20 courtyards,300 houses and 70 buildings.The whole construction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the east, middle and west.

First let\'s pay a visit to the buildings in the buildings in the middle section.The layout of middle section is similar to a Chinese compound with three courtyards.The first courtyard is the office area.It starts from the Grand Qing Gate on the south and ends at Holy Administration Hall.From Phoenix Tower to Purity and Tranquility Hall is the residential area.They all lay out on the same line.

The main entrance to the palace is the Grand Qing Gate,also called Meridian Gate because the emperor considered himself as the son of Heaven and the palace should be the center of universe .The Grand Qing Gate was bulilt in 1632 and is was the place where the civilian offcials and military ministers to present themselves before the emperor daily .The special feature of the gate is the tile color.They are all yellow tiles but engraved with green borders.Yellow synbolizes the ground and the royal right while green represents sea and mountains.The combination of them means controlling the vast areas on the earth.

The building to the east of Grand Qing Gate is called Ancestor Temple(Taimiao)with yellow tile roof,where Nuerhachi\'s descendants offeredsacrifices to their ancestors for bleings.So Ancestor Temple is the most important.

Please follow me into the gate.This path in the middle links the gate to Holy Administration Hall with Flying Dragon Pavilion (Feilongge) and Flying Phoenix Pavilion(Xiangfengge) on each side.The Hall of Holy Administration is the main building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palace and it was the center of the military,administrative affairs in eatly Qing Dynasty and had witneed many national ceremories.Flying Dragon and Flying Phoenix Pavilions were for storing music instruments.

Holy Administration Hall was Emperor Huangtaiji\'s office.In front of the hall are Rigui and Jiangliang,which were used as measure instruments and supposed to be the symbol of unity.

In accient construction,office area is usually in the front part and residential area is in the rear.Since we have visted the place where the Emperors worked and now we\'ll pay a visite tothe place where empre and concubines lived.Here is the Phoenis Tower.It served as an entrances to the rear chambers and also the entertainment area of Huangtaiji and his concubines,and some gatherings or banquets were held occasionally.The tower was built on a terrace 3.8 meters tall.It was the tallest building in Shenyang at that time .It is amazing watching sunrise in the morning on the tower and Phoenix Sunrise is one of the famous Eight fascinating Scenes in Shenyang.

Look upward ,we will see a board hanging up on Phoenix Tower ,on which Emperor Qianlong inscribed \"Ziqidonglai\",which meant the Qing Dynasty in Beijing immigrated fron Shengjing,the old name for Shenyang to the east .There are 24staircases leading to Phoenix Tower representing 24 seasonal divisions points in chinese lunar calendar.In Shenyang Imperial palace chambers are higher than halls, which is contrary to the architectural style in Forbidden city in Beijing.

Walking through the tower are the rear chambers.The one on the north in the middle was called Purity and Tranquility Hall,which was prepared for emperor and empre.The other four lying on both sides were fo concubines .Purity and Tranquility Hall has five rooms and the First from the east was where Huangraiji paed away here at the age of 52 without any disease.His throne paed to his ninth son,Fulin.In early Qing Dynasty,the construction style was summed up like this: bag-like house,zigzag bed and chimney sitting on the ground.The main buildings here were different from other buildings with a door was opende in the wall of the east room and the other rooms were connected together like a bag.The zigzag beds,made of mud and brick and with fire and smoke tunnels were called\"kang\"in Chinese.In order to get heat and keep room warm in winter,tunnels was made under the ground of Purity and Tranquility Hall to put fire and smoke through .Now notice the pole standing on the ground for smoke through.Now notice the pole standing right in the middle of the courtyard.This red pole is called Suolun pole,or Holy Pole.Its round tin container near the top was filled with food for feeding crows.It was said that Nuerhachi was savedby crows.Crows are considered sacred in Manchurian culture though in Chinese culture crows are regarded as birds bringing bad luck.

Emperor Huangtaiji had four concubines.Among the four concubines Chen was loved best by Huangtaiji and Concubine Zhuang was the wisest and the mother of the next emperor,Fulin.Therefore ,she had a special status among the concubines.

The only chimney was built on the rear of Purity and Tranquility hall from the ground with 11 layers ,representing the 11 emperors from Emperor Huangtaiji to the last emperor Puyi.This chimney was the highest one at that time.In Chinese ,the sound of chimeny\"tong\" is the same as that of unity.

To the north further is rear courtyard called Yuhua Garden.

After visiting the middle section of the palace ,we come to the eastern section.Its representative building is the Great Administration Hall,flanked by Ten Princes Pavilions.This part was built in 1625,and they were the earliest building in Shenyang Imperial Palace.Great Administration Hall is the place ceremonies and handled state affairs.

Great Administration Hall was built with eight sides representing the style of military tent and also Eight Banner military system.Now please look at the ten pavilions,five on each side,which were the offices of the commanders at that time.Here I will give you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ilitary system of early Manchurian Period .Nuerhachi divided his troops in four parts and each part was identified by the color of its banner .There sere then four kinds of banner:red,blue,white and yellow banner.As the troops expanded quickly ,another four parts were added and therefore another four kinds of banner were needed .By then there were altogether eight kinds of banner.This army was therefore well known for Eight Banner Army .

The last part of Shenyang Imperial Palace is the western section,built from 1782 to 1783 and during Emperor Qianlong\'s reign.Its main construction is Book Source Pavilion (Wensuge) with Theater Platform and Good Descendant-benefiting Hall(Jiayintang) in front,Prosperity Administration Stydy (Yangxizhai) and Nine Halls behind.Book Souurce Pavilion(wensuge) wa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toring the encyclopedia compiled at that time,Si Ku Quan Shu.This encyclopedia collected most of the books in Chinese history .Its complication started in 1773.This set of history books is composed of seven sections,more than 36,000 volumes.It took educated persons over 10 years to finish is.When finished,the sholecneyclopedia was duplicated in seven pavilions acro China.The other six copies were either damaged during wars or lost.This set is the only one well kept.But the real copy is no longer here and now is restored in the Palace Museum in Beijing and Gansu province library.We can see that Book Source Pavilion covered with black tiles.In Chinese philosophy,black refers water.The pavilion was built for storing books and its biggest threat was fire.So black tiles hinting water covering it on the top as a way of protection .Good Proserty Admiration Study was for Emperor reading while Descendant-benefiting Hall and the Theater Platform consisting of a couryard for Emperor ,his empre and concubines watching plays.

Shenyang Imperial Palace is one of the cultural relics in China and it is the symbol of this city .It is a good combination of diferent nationalities as well as a tourist attraction.And now we have to end our visiting ,I hope you all

推荐第10篇:沈阳故宫导游词简单

沈阳故宫始建于公元1625年。先后经过三次大规模建设,形成了东、中、西三路格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沈阳故宫导游词简单,欢迎来参考!

沈阳故宫导游词(1):

大家好!我是小吴,这天由我来带领大家游览沈阳故宫。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建成于清崇德元年(1636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营造和使用过的宫殿。清世祖福临也曾在那里继位,改元“顺治”、并于当年入关,统治全中国。沈阳故宫占地6万多平方米,全部建筑计300多间,共组成20多个院落。按其布局,可分为东路、中路和西路三大部分。我们计划游用三个小时的时光去游览,此刻我们已将到了,大家下车,先听我说几句。

首先,我告诉大家,注意的事项。第一,大家要紧跟我身后,不要走丢了。第二,要在规定的时光内集合,如果找不到了,请拨打我的手机。第三,不要乱扔东西,讲卫生。第四,持续安静,不要大喊大叫。好了,出发了。

沈阳故宫是中国现存仅次于北京故宫的最完整的皇宫建筑。在建筑艺术上承袭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集汉、满、蒙族艺术为一体,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大家看,这座占地六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群始建于625年,建成于1636年,全部建筑90余所,300余间。清朝进关后对盛京皇宫又进行了保护和扩建,到乾隆时基本构成今日规模。

大家看,沈阳故宫那金龙蟠柱的太政殿、崇政殿,排如雁行的十王亭、万宇炕口袋房的清宁宫,古朴典雅的文朔阁,以及凤凰楼等高台建筑。在中国宫殿建筑史上,绝无仅有;那机富满族情调的“宫高殿低”的建筑风格,更是“别无分号”。

沈阳老城内的大街号“井”字形,故宫就设在“井”字形大街的中心,占地6万平方米,现有古建筑114座。主要建筑有大政殿,十王亭、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文溯阁等。大政殿是用来举行诸如颁布诏书、军队出征、迎接将士凯旋和皇帝即位等大典的地方。十王亭则是左右翼王和八旗大臣办事的地方。这种君臣合署办事于宫廷的现象,然后体现了创业初期君臣平等的历史,也是从打天下到坐天下的君臣平等的延续。到了入关后,从北京故宫开始,这种平等被逐渐打破,最终构成了高高在上的君王。

中间高耸的建筑是沈阳故宫里唯一的烟囱。故宫里每一个房间的炕火都从地下的通道汇聚到这个烟囱里,这是他们一统天下的思想的象征。这个烟囱共有11级,最上方一级只有三块砖构成。导游说,这个一统天下的烟囱反而成了清朝的谶语:清朝共有11位皇帝,最后的宣统帝只做了三年江山,就是那三块砖的预示。想当年努尔哈赤在修建这个一统天下烟囱的时候,如果早知如此,肯定会加多几层吧?!

下方,请大家自由参观。三个小时后在那里准时集合。

沈阳故宫导游词(2):

我们此次游览的景点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4A级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沈阳故宫。首先呢,我们一齐来看一下沈阳故宫的平面图。

沈阳故宫始建于公元1625年。先后经过三次大规模建设,构成了东、中、西三路格局。然后东路建立于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主要建筑是大政殿和十王庭;中路建于清太宗皇太极时期,主要的建筑是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西路呢,建于清乾隆年间,主要建筑是戏台、嘉荫堂、文溯阁和仰熙斋,它因存放《四库全书》而闻名。那么作为我国现存最完好的两座古代帝王宫殿之一呢,沈阳故宫与北京故宫遥相呼应,却又有着截然不一样的建筑风格。此刻呢我们就来领略一下昔日皇宫的风采。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中路建筑的大清门,它俗称午门,也就是沈阳故宫的正门。是当时文武群臣候朝的地方,也是清太宗皇太极理解群臣谢恩之处。那么这座门为什么叫做大清门呢?正统的说法是清朝的国号为清,皇宫的正门就是国门,所以称为大清门。还有一个传说,这座木门呢在建成之后呢并没有名称,只是叫做大门。之后,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听说北京明朝皇宫的宫门叫大明门,然后于是为了体现针锋相对,就将此门命名为大清门。

我们穿过大清门,此刻正面的建筑就是崇政殿。崇政殿原名“正殿”,俗称金銮殿。崇德元年定名为崇政殿。它是皇太极日常处理军政要务、接见外国使臣和边疆少数民族代表的地方。

我们能够看到崇政殿为五间九檩硬山式建筑,殿顶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那么请各位游客注意的是殿顶的琉璃瓦,有去过北京故宫的朋友必须会清楚地记得北京故宫的琉璃瓦是黄色的,接下来是而沈阳的琉璃瓦是黄色镶绿剪边。那么这是沈阳故宫与北京故宫的重要差别之一。

我们走上月台。那么在月台两侧分别有用于计时的日晷,和用于存放标准计量单位的嘉量亭。我们看到在月台上呢还设有四口大缸,那么大家明白它们是做什么用的吗?那我告诉大家吧,他叫做“吉祥缸”古代称它是“门海”,是皇宫中重要的防火设施,象征缸中水多似海,能够镇火灾。

我们走上须弥座。抬头看上方的牌匾是用满文和汉文书写的“崇政殿”。请游客看左边的满文,我们有个形象的比喻“中间一根棍,两边都是刺,加上圈和点,就是满文字儿”。那么沈阳故宫的牌匾都是满文在左,汉文在右。而北京故宫的牌匾都是汉文在左,满文在右。那么这是沈阳故宫与北京故宫的差别之二。

我们抬头看崇政殿内上方悬挂的“正大光明”匾额,是由顺治皇帝手谕的。下方呢是皇帝的宝座,据说宝座上绘制雕刻有8条金龙,再加上坐在宝座上的真龙天子,正好是中国古代最大的阳数九条龙。此刻崇政殿呢,我们就游览到那里。

眼前的雄伟建筑呢,就是凤凰楼。它建在3。8米高的青砖台基上,为三层歇山式建筑。它原名翔凤楼,是皇太极休息、宴会和读书之所。我们看到正门上方悬挂的“紫气东来”横匾呢,然后是由乾隆皇帝手谕的。意思是大清朝国运强盛的福气是从东方的盛京传来的。那么凤凰楼不仅仅是当时后宫的正门,又是当时盛京城的最高建筑,所以有“凤楼晓日”之称,并被列为盛京八景之一。传说呀当年站在凤凰楼上就能够看到抚顺城呢。

穿过凤凰楼呢我们来到了一处院落,此处呢就是皇太极的后宫所在。我们正面的是皇太极的中宫“清宁宫”。它原名正宫,是沈阳故宫中最具满族住宅特色的建筑。然后我们能够看到它的门呢开在靠东的一侧。形如口袋,所以称为“口袋房”。东一间呢是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寝宫,又称暖阁。寝宫分为南北两室,各有火炕又称龙床。1643年,皇太极就在那里‘端坐无疾而终’,终年52岁,后葬于昭陵。那么在东侧第二间的窗下呢,设有两口大锅,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呢?我来解释一下,这两口锅是用来祭祀的。满族人信奉萨满教。人们将热酒灌进猪的耳朵,如果猪耳朵有晃动即表示神灵已经接收该祭品。如果不动,则表示神灵不满意,则本次祭祀活动不能在进行下去了。然后是那么猪由于受到刺激就会摇头,满族人认为此时的猪已经通神,成为连接天地的媒介。于是呢就将猪宰杀后洗干净,切成大块,放入北侧的两口大锅里清水煮熟,那煮熟的肉呢就饿放入木槽中供奉给神灵享用,然后再分给参加祭祀的人们,称为“吃福肉”,满族人相信吃了福肉,福气就会降临到每个人的身上。

那么我们此刻来到西一侧的房间,西侧呢三间通连,北、西、南三面搭成相连的环炕,称为“万字炕”,那里既是皇帝举行内宫便宴之处,也是满族巫人萨满为皇帝和国家祈神的地方。

清宁宫与汉族建筑不一样的地方还在于它的烟囱建在屋后,而且是从地面向上垒起的。一会我们在绕道后面看这个烟囱。清宁宫的这种“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建在地面上”的建筑特点具有满族特有的民族风格。

我们出了清宁宫呢,大家看到的这其他四座寝宫分别是:关雎宫、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我们下方逐一参观。

关雎宫是皇太极一生中最宠爱的宸妃——海兰珠的寝宫。海兰珠是中宫皇后的亲侄女,永福宫庄妃的亲姐姐。海兰珠嫁皇太极时已经26岁,但皇太极却对海兰珠有着很深的感情。海兰珠由于亲生的八皇子早逝,终日郁郁寡欢,在崇德六年病逝。在他死后两年,皇太极也去世了,据说皇太极的早逝与两年前宸妃的病逝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是衍庆宫,是皇太极淑妃的寝宫,其女,被皇太极嫁给多尔衮为妻

这是麟趾宫,是皇太极贵妃娜木钟的寝宫,其子博果尔曾在皇太极死后成为福临皇位的最大竞争者。后成为朝中重臣。

我们最之后看看皇太极后妃中地位最低的永福宫。永福宫是庄妃博尔济吉特氏的宫室。若论及对清政权的影响,庄妃的作用远远超过了其她四位后妃,被后人评价为清朝历史上最有作为的后妃。庄妃也是中宫皇后的亲侄女,关雎宫海兰珠的亲妹妹。庄妃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辅佐了三位皇帝成就大清的基业。康熙二十六年,庄妃病逝,享年75岁。成为清朝后宫中寿禄最长的女人。

大家看,在庭院的西南角立着的红色木杆称为索伦杆,接下来木杆顶端有锡斗。满族人称它为“神杆”。它是用来喂养乌鸦的。那么游客们是不是会疑问,为什么满族要祭祀乌鸦呢?其实这于一个关于乌鸦的传说有关。满族的先祖有一次在被仇家追杀时,曾绝望的躺在地上,这时恰巧一群乌鸦落在他的身上。仇家经过此地,认为乌鸦是不会在有活人的地方停留的,就这样满族的祖先得救了。之后满族人为报答乌鸦救祖先一命的恩德,开始供奉乌鸦,祭祀的时候把猪的内脏放到锡斗里来供养乌鸦。

此刻呢,我们看到的就是在清宁宫后的这根烟囱,也是当年沈阳城内唯一的一根烟囱。寓意“一统江山”。大家数一下烟囱有多少层?然后是对一共有十一层,我告诉大家在十一层上方还有三块砖。那么这怎样讲哪?问大家一个小问题:清朝有多少位皇帝,又有多少位是寿终正寝的?……对清朝一共有12为皇帝。其中11位寿终正寝。末代皇帝溥仪只做了三年的皇帝。正好和这十一层零三块砖“一统江山”吻合。

好了,朋友们沈阳故宫我就为大家介绍到那里,期望我的讲解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刻大家能够自由活动30分钟,30分钟之后,我们在正门集合。

沈阳故宫导游词(3):

各位朋友,欢迎大家来到沈阳,我是你们的导游,沈梦,大家能够叫我沈导游,也能够叫我梦导,我更喜欢你们加我梦导,好了,先简答给大家介绍一下,在繁华的沈阳古城中心,有一座巍峨庄严的清代宫殿建筑群。就是我们这天的目的地——沈阳故宫。

依建筑时光和布局,沈阳故宫的建筑可分为三部分,它们分别是东路、中路、西路。这天,我们就按这个顺序。首先参观东路建筑。

沈阳故宫以其独特的建筑艺术和特殊的历史而闻名中外,在这片绚丽多彩,雄伟多姿的建筑群中,最古老,最具特色的就是我们面前的大政殿。

大政殿草创于1625年,是处理国家政务和举行庆典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接下来作为最早使用和最为重要的宫殿之一。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以大政殿为舞台上演。

大清门是沈阳故宫的正门,为皇帝临朝前,文武百官候朝的地方。它便是演义小说中俗称的“午朝门”。大清门的屋顶满铺黄琉璃瓦并衬以绿色剪边,既保留了以黄为尊的传统观念,又体现了满族对故乡山林的深厚眷念。从而构成了区别北京故宫的一个特点——宫殿顶覆以黄琉璃瓦镶以绿色剪边。

穿过大清门,北望便是崇政殿。崇政殿俗称“金銮殿”,是清太宗皇太极举行日常朝会的地方。

各位朋友,古代宫殿建筑布局讲究“前朝后寝”。看过了皇帝上朝的金銮殿,请大家随我去参观帝后的寝宫。

凤凰楼为宴饮、议事之所,是当年沈阳城的最高建筑,诗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可谓十分贴切。登上凤凰楼俯瞰四周,万般景物尽收眼底,可饱览盛京全景,也可观赏日出。“凤楼晓日”是当年著名的盛京八景之一。

各位朋友,穿过凤凰楼底层的通道后,然后是我们就进入了后妃居住的台上五官。台上五官是清宁宫、关雎宫、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

此刻请大家随我参观皇太极和皇后的寝宫——清宁宫。

清宁宫东梢门称“暖阁”,是帝后的卧室。暖阁内分南北二室,二室均设火炕。1643年八月初九,皇太极在暖阁内驾崩,终年52岁,后葬于沈阳昭陵,即北陵。

各位朋友,此刻请随我去参观西路建筑。西路建于1782年至1783年,主要包括:戏台、嘉荫堂、文溯阁等。

说起文溯阁,我们不能不提到乾隆皇帝和《四库全书》。接下来出于加强文化统治的需要,乾隆皇帝于1772年下诏访求天下藏书,历经十余年时光编成一部大型丛书。该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所以称为《四库全书》。书修成后,抄录七部,在全国建七座藏书阁分别收藏,接下来是沈阳故宫的文溯阁便是其中之一。

看到那里,我们这天的参观已经接近尾声。接下了是望故宫之行能给您留下完美的回忆。

第11篇:沈阳故宫参观随想

下午两点,在招待所门前等车去沈阳故宫参观,出门,一辆小面包早已停在门前。司机陪同我们前往,上车,路途不远,十多分钟后,来到了故宫博物馆。

车停在博物馆院前的广场上,下车,远远望去,只见高高的红墙、露着金色琉璃瓦屋顶的宫殿,庭院深深,气象森严,院墙内似乎透射出一股阴森之气。

说实话,我对满清没有什么好感,准确地说,从内心对它充满了厌恶。想想吧,数万万汉族同胞竟被这个人口不足百万的塞外游牧民族奴役长达近300年之久,这是何等的耻辱?!满清的统治者知道,以自己区区不足百万人口的异族身份,要想实现对明末近万万之众汉人的统治,除了用高官厚禄收买明朝的变节官员外,必须狠狠地镇压反抗者。自1644年满清入关以来,“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还有灭绝人性的“文字狱”,残暴的满人将有血性、有骨气不愿臣服的汉人杀戮殆尽。在满清的残酷统治下,汉人可以说被一下抽去了脊梁骨,失去了血性,失去了尊严,成为奴隶、奴才。血腥的屠杀加精神虐杀,造成了汉人的严重退化,春秋时期的灵动与活力一下消失的无影无踪,变成了一群面无表情的“呆鸟”、“木鸡”。我以为,对创造了人类早期灿烂文化的中华文明而言,满清的所做所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它的反动,中国近代之所以落后挨打,在很大程度上是满清进行残暴统治的结果。试想一下,在一个思想被禁梏,身体被奴役,死气沉沉,万马齐喑的国度,能指望它社会进步,文明昌盛,兴旺发达吗?很自然的,在近代工业文明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这个貌似强大的庞然大物露出了原形,它不堪一击,动辙望风溃逃,割地赔款,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纷至沓来。蒙受百多年屈辱,令人不忍卒读的中国近代史,不就是那个来自关外祖先号称爱新觉罗氏的族群造成的吗?不过,这也没有办法,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谁让汉人自己不争气,使满人有机可趁呢?

现在,来到了300多年前满清兴起的发祥地,站在它的面前,我的心情是复杂的。

据史载,满清兴起的鼻祖即清太祖努尔哈赤于1616年在辽东建州一带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以赫图阿拉为都城,就是今天的辽宁新宾县。1625年,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并开始兴建宫殿作为王宫,也就是今日之沈阳故宫。

据导游介绍,沈阳故宫先后经过三次大规模建设,形成了东中西三路格局。其中东路为努尔哈赤进沈阳后修建;中路为皇太极继位后兴建;西路则为清朝中期乾隆皇帝东巡和存放《四库全书》而修建。全部建筑70余座,300余间,组成20多个院落。

我们从中路大清门进入。大清门是沈阳故宫的正门,为皇帝临朝前,文武百官候朝的地方。穿过大清门,北边是崇政殿。

崇政殿俗称金銮殿,是清太宗皇太极举行日常朝会的地方。从外观上看,崇政殿规模不大,只有一层,面积大约百十来平米,比起北京故宫里的太和殿来显得寒怆许多,就像一土财主的堂屋般,考虑到这是一刚刚兴起的少数民族首领的办公场所也就不足为奇了。其正门前至大清门北边的御路两侧,是举行典礼时王公官员排班站位之处。殿前有石制的测时用的日晷。

殿正门上方挂有一蓝底金字的牌扁,上书“崇政殿”字样,左为满文,右为汉文。进入殿内,只见正前方有一个像戏台子一样的楼阁,前面的两根彩绘立柱上方各有一只张牙舞爪的飞龙,相互对视。只不过这个小楼阁不是戏台,里面是一张巨大的龙椅,木制雕刻的,褐色金边,很宽,那是皇帝老儿的宝座。龙椅后是一面很大的金边带有雕刻的屏风。楼阁上方悬挂有一块金字牌扁,上书“正大光明”四字,据说那是顺治皇帝的御笔亲书。龙椅高高在上,下面是几级台阶。

1636年,皇太极即在这里登基称帝,将“女真族”改为“满族”,将国号“金”改为“清”。遥想当年,此人就居高临下坐在那里,甚威严,下面是奏事的臣下,一副规规矩矩恭恭敬敬的模样。皇太极为什么要改国号和族称呢?据说有个在深山出家的老和尚,法号无然。他给皇太极出主意:明朝的“明”字光辉灿烂,属于“火”,要想灭火,就得用水,族号叫“满”,国号叫“清”,这满清二字都带有三点水,六水灭火,可得中原天下。皇太极听了感到很有道理,随即听从之,不但改了国号、族称,干脆连罕王的称号也放弃了,像明朝的朱氏一样改称为皇帝。

满清的兴起,由努尔哈赤奠基,他统一了女真各部,创立了生猛的八旗军,为满清入主中原打下了基础。他本野心勃勃,率部觊觎关内,妄图取代大明一统天下,可惜他没有这个命,在关外的宁远一战,被守城的袁崇焕的红夷大炮一炮击中,狼狈败走,结果不久便一命呜呼。其后,皇太极继任。皇太极年少丧母,没有同母的兄弟姐妹,势孤力单,这使他从小养成了独立、慎言的性格。在太祖手下的四大贝勒中,他年纪最小,资历最浅,本来继承汗位没他什么事,可本来最有希望继位的大贝勒代善因与太祖的大福晋关系嗳昧导致失势,而他颇有心机,善于拢络人心,在连年的征战中战功卓著,声望渐显,结果在太祖死后,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他被众人推举继承了汗位。继位后,他发誓要报父仇,后来采取绕道山海关,攻打北京城的计策,调动袁崇焕“勤王”,最后实施反间计,使明崇祯帝“自毁长城”,杀死了明朝后期的封疆大吏也是满清兴起死敌的袁崇焕,为满清后来顺利入关扫清了道路。不过,同其父努尔哈赤一样,皇太极也是寿考不长,1592年,当他梦想着有朝一日杀进关内入主中原时,时值壮年的他却身罹病患命丧黄泉。不过,虽然他死了,但通往关内的屏障已被翦除,趁明朝的后院起火,其后继者不久终于实现了其宿愿。

离开崇政殿,来到了一座高大的建筑面前,名曰凤凰楼。据导游介绍,凤凰楼为皇帝计划军政要事、举行宴会和休憩游玩之用。此楼建筑在一高台之上,高三层,是当时沈阳城内最高的建筑物,建于天聪年间。与许多古代传统建筑一样,其楼顶为黄琉璃瓦铺盖,镶绿剪边,四角上翘。楼周围有回廊,内部雕梁画栋,绚丽夺目。凤凰楼为通往后宫的大门,想来皇太极偶尔会在掌灯之后,率后妃们登上凤凰楼,彻夜欢宴,于拂晓晨曦初露之时观赏日出。沈阳古称盛京,凤楼晓日是当时盛京八景之一。据说,凤凰楼一度允许游人登楼参观,现在已经不再对外开放。

穿越凤凰楼,走下二十多级台阶,来到了后宫-------皇太极与后妃们在一起的居所。后宫院是一个五宫格局的建筑群,其中清宁宫居中,住的是皇后,东边为关雎宫、衍庆宫,西边为麟趾宫、永福宫,分别住着皇太极的四位妃子。还有一些面积较小的耳房,住着一些不太知名的傧妃。

在中国历史上,后宫历来是一个与世隔绝,波诡云谲,充满神秘色彩的所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整个天下都是朕所有,女人当然也不例外,皇上恨不能将天下美色一网打尽,然后金屋藏娇,供自己享用。在这里,皇帝老儿可以随心所欲,和自己钟爱的女人夜夜狂欢,醉生梦死。物以稀为贵,粥少僧多,皇帝老儿就一个,且是高高在上,拥有天下的所谓“天子”。在此处,后妃们为了取悦皇上,能像杨贵妃那样“春从春游夜专夜”、“三千宠爱在一身”,为了“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不惜费尽心思着力打扮自己,她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察言观色,曲意奉承,为取悦龙颜,无所不用其极。勾心斗角,争风吃醋是少不了的。漫漫封建社会长夜,在后宫内发生了多少像“人彘”、“狸猫换太子”那样的悲惨故事啊!

不过,皇太极的后宫里好象没有发生什么骇人听闻的故事,他本人倒像唐明皇一样成了一个多情种子,痴迷地爱上了一个叫海兰珠的女人。尽管他还有不少其它女人。据史载,在其后宫里,有名有姓的后妃不下十五人,未留下姓名的则更多。皇后叫哲哲,是蒙古科尔沁草原上一个王公贵族的女儿,居住在正宫------清宁宫。尽管哲哲贵为皇后,地位甚高,但她似乎缺少魅力,皇太极在她身上没费多少心思。皇上的一门心思都放到了关雎宫里的宸妃海兰珠身上。据说,海兰珠是皇后的亲侄女,是个寡妇,皇太极娶她时26岁,已非豆蔻年华。不过,美与年龄并不成正比,一个美人,哪怕到了60岁、70岁,即便脸上已刻满无情岁月留下的痕迹,也会风韵犹存,依稀找到当年美的影子。海兰珠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天生丽质,决不亚于那些“二八佳人”。更兼她有一种少女不具备的成熟美,还有一双多情的勾人魂魄的眼睛,加上她那贤淑的作派,更是迷倒了粗壮彪悍的皇太极。其时皇太极已年过40,比宸妃大16岁。美色难当,他一头扎进了这个天生尤物的怀抱里,从此二人情投意合,形影不离。皇太极封她为“东宫大福晋”,地位仅次于皇后,位居四妃之首。东宫也赐名为“关雎宫”,因为《诗经》中有“关关之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句。取名关雎是对海兰珠姣好容貌的赞美,又是对她贤惠温柔为人的歌颂。 宸妃弥留之际,皇太极正在松山战场上指挥作战,他得知宸妃病危的消息后,立即兼程赶回盛京,当他进入关睢宫时,宸妃已驾返瑶池了,终年33岁,正是风华之年。皇太极悲恸欲绝,寝食俱废,乃至昏死过去,经抢救,才渐渐苏醒过来。为表示对爱妃的悼念,皇太极为宸妃海兰珠举行了隆重的丧礼。宸妃死后不到两年,皇太极也命归黄泉了。

从对感情的投入而言,这个皇太极堪称一情种了。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爱情这东西不得了,竟然有如此魔力,能够把本来凶悍的杀人不眨眼的魔头摇身一变,变得多情善感,不能自拔,乃至在海兰珠死后一直陷于精神恍惚之中,并结束了其40多年的戎马生涯,此后再也没有上战场。由此看来,天生尤物的魅力大矣,只可惜她寿命不长,只活了30多岁。

在这个院子内,值得一提的还有西侧永福宫的庄妃,在皇太极的一后四妃中,庄妃的地位是最低的,但在有清一代的后妃中,庄妃的声望是最大的。虽然晚清时出了个西太后,名声同样不小,但那个西太后除了会玩弄权术把持朝政满足私欲丧权辱国外,实在是乏善可陈,以她为首的顽固势力对旨在救亡图强的戊戍变法的扼杀,完全是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阻碍。而庄妃与之多有不同。庄妃是宸妃海兰珠的亲妹妹,论容貌与气质,庄妃显然不及后者,不像后者那样在皇太极面前受宠爱。但她有一个好处,也是她最大的资本,那就是她为皇太极生下了一个儿子,即后来成了顺治帝的福临。母以子为贵,在皇权至上的后宫中尤其如此。正宫娘娘皇后自己没有生儿子,宸妃虽然为皇太极生了一个儿子,但八个月时便夭折了。很快,庄妃的优势发挥出来。皇太极病死,国不可一日无君,在争夺皇位时,最有权势的庶出皇长子豪格与皇太极的十四弟睿亲王多尔衮势均力敌,相持不下。没办法,多尔衮提出了一个折衷方案,让幼小的皇子福临继承皇位,此方案被各方接受,福临继位成了顺治帝,庄妃一下成了皇太后,从此走向权力的中心。而多尔衮则成了摄政王,掌握了实权。福临命薄,顺治十八年,才24岁的他即病死。这时,作为太后,庄妃已有相当的权势,在她的支持下,由年仅8岁的皇三子玄烨继位,即康熙帝。她被尊为太皇太后。康熙在清朝的十几个皇帝中可算是出类拔萃的,这同庄妃对他的培养与支持是分不开的,可以说没有庄妃的培养与支持就没有康熙。作为**,她克己奉公,支持儿孙成就大业,在康熙平定三番之乱时,先后拿出宫中银两、缎匹犒赏官兵。这同西太后用北洋水师的经费为自己修颐和园祝寿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前者贤,后者贪,两人不可相提并论。

东北气候寒冷,注意到皇宫同普通的民居一样,即便是皇帝与后妃的居所也是睡的火炕。无论是清宁宫还是关雎宫、麟趾宫等,里面的“暖阁”,也就是皇帝与后妃的卧室,都是如此。那火炕即“龙床”,只不过其尺寸比普通民居的要大一点,估计材质要好罢了。究竟是用的什么材料不得而知,因为“暖阁”的门紧锁,对外不开放,游客只能隔着木栅栏好奇地往里瞅两眼而已。思衬,龙床乃是龙体舒展与后妃雨露滋润行大礼之处,是产出龙子龙孙的所在,私密得紧,神圣得很,岂能对外展露无遗?

继续参观,向东,来到了一个很大的地面铺砖的广场,北边尽头是一座宫殿,叫大政殿,说是宫殿,其实形状是一个亭子,只不过是体形较大装饰较华丽而已,那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呆的地方。它是一座双层建筑,呈八角形,正面门前的两根立柱上各自雕刻着一条相对而视张牙舞爪的盘龙。看来龙这个图腾不仅为汉族统治者所崇拜,也为满族统治者所青睐。大殿内,地坪正中为木雕金漆宝座,背倚巨大的木雕金漆屏风。殿内还高悬乾隆、道光等皇帝东巡盛京时题的匾联。大政殿是清初汗王、皇帝举行重大典礼和仪式的地方,诸如宣布军队出征,颁布重大政令,皇帝赏赐大宴等等,均在此举行。

大政殿前,东西分列着10座方亭,俗称“十王亭”,这是给左翼王、右翼王和八旗的头儿(称为贝勒)所建的。据介绍,努尔哈赤建立的八旗制度,实行军事民主,凡重大事情由君主与各旗的贝勒在一起商议决定。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后,延续这种制度,在建筑布局上,将君主呆的大政殿与各旗贝勒所在的亭建在一起,这叫君臣合署办公。在举行大型典礼时,君主升坐大殿,八旗各级官员都各自排列在所属旗的亭子前,直到清朝迁都北京后留在陪都盛京的官员在此“坐班”、“朝贺”时仍是如此。在平时,十王亭则是八旗官员处理本旗行政、民事、诉讼等事务的办公场所。

在一座亭子里,陈列着各种冷兵器,有利剑、大刀、长矛等。望着这些寒光闪闪的兵器,心里猛地一紧,不知道这是仿制品还是古董文物,如果是古董文物的话,那上面一定沾有汉族同胞的鲜血。

站在十王亭的广场上,想象着300多年前的1643年,一代枭雄多尔衮就是在这里行使他的摄政王权力,向八旗贝勒及黑压压站满广场的八旗军发布命令,杀气腾腾,冲向关内。早期的满清八旗军是生猛的,骠悍的铁骑,手持利刃,纵横驰骋,在战场上似乎无敌。

曾经的军旅作家,现在的高级将领刘亚州曾经说过这样的话:“甲申年的历史是用汉民族的鲜血书写的......满清贵族踏着汉人累累的尸体步入他们最辉煌的事业的祭坛......少时读史,为汉人落泪。长大读史,另有滋味。甲申年的历史为何这么悲?一个大国亡于一个小国,怨谁?军队不可谓不多,武器不可谓不精,地域不可谓不广阔,为什么只会望风退?满清入关的时候,满八旗、蒙古八旗、汉八旗、兵力加起来才十七万。李自成就有百万大军,更遑论明军正规军。汉人上亿。可就是这十七万人,竟斩关夺将,一路凯歌。他们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最大的奇迹。谈及此,作为军人,我几乎忍不住要对八旗军膜拜和顶礼。与此同时我也痛思,我们的祖先怎么了?如何懦弱至极? ” 甲申年,不堪回首的一幕幕。有清一代,汉人的梦魇。

如同蛇吞大象,尽管不可思议,可它确确实实发生了。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曾经勇武的在春秋秦汉时期不知什么叫逆来顺受什么叫归降叛变的汉人,面对严酷的史实只能做一番自省。民族传承的制度、文化、包括明朝后期统治者的所做所为,等等,应该说都有迹可循。

可以说,明朝的覆亡,在很大程度上败在它自身。民为国本,本不固,则国危矣。执政者,当以民为本,努力为民谋福利,让民众过上好日子,如是,人民才能拥护之。有了危难,人民才能挺身而出,为之赴汤蹈火,奋力拯救之。最低标准,不扰民,不折腾,得让人民能够生活下去。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失人心者失天下。若视人民为草芥,为路人,鱼肉百姓,草菅人命,人民怎么能不奋起反抗呢?当危难来临之际,又怎么能指望人民为其赴汤蹈火舍身拼命去拯救它呢?统治者不关心人民疾苦,到了明朝晚期,绝大多数农民被剥夺了土地,变成官绅地主的佃仆,或者被迫四处流亡。这种情况在当时人的笔下屡见不鲜,有人说:“富者动连阡陌,贫者地鲜立锥。饥寒切身,乱之生也,职此之由”。横征暴敛,两极分化,加上自然灾害,饥荒,官逼民反,终于暴发了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加上早在关外虎视耽耽的满清政权,还有一个“冲天一怒为红颜” 的吴三桂,在内外交困中,里应外合,明朝末期这个貌似强大的泥足巨人终于轰然倒下。

在分析文化传统对明朝覆亡的的影响时,刘亚州对传统的儒家学说提出了质疑。他谈到,“儒教全部学说的核心在于它的‘崇圣性’,所有的思想到圣人那儿已经到头,不能再有了。所有的权力到君主那儿已经到头,不能更换。社会只存在着一个思想,那就是君主的思想。只存在着一个声音,那就是君主的声音。在一个国家,某种思想一旦成为‘惟一’,而且‘法定’,这个民族就休想再有什么想象力和灵性了。”刘亚州由此得出结论,“甲申年失败就败在这一点上。一个没有宗教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个奉儒教为宗教的民族则肯定是要堕落的。”他 说的有一定道理,儒家学说中的愚民思想,还有其君君臣臣不分是非的忠君思想,固然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糟粕,但如果以此将儒家学说大加鞭挞,全盘否定,未免失之偏颇。毕竟,儒家文化有其合理内核,否则,它不会两千多年来流传至今。至少,它有一些可取之处,比如“施仁政” 、比如“仁者爱人” 等理念,就有其积极的一面。

还去了西路,那里有收藏《四库全书》的文溯阁、皇家戏台等。

参观结束了,行走在宫殿外红色高墙下的人行道上,思绪还在不停地穿越时空在驰骋漫游......

第12篇:东路西路沈阳故宫

在崇政殿、清宁宫高台两侧有“东所”、“西所”。东所由南往北依次是颐和殿、介祉宫、敬典阁等。东所是东巡时皇帝后妃给太后请安之处,也皇太后的寝宫和存放实录、玉牒之处;西所由南往北依次是迪光殿、保极殿、继恩斋和崇谟阁等。西所是东巡时皇帝、后妃及子女居住的地方和存放《圣训》、《满文老档》的地方。崇谟阁的建筑形式是别具一格的,它为卷棚式建筑,是在清乾隆年间增建的。

东路是以大政殿为主体,两侧辅以方亭十座,称“十王亭”。大政殿建于努尔哈赤时期,是故宫最早期八角重檐大木架亭子式建筑。大政殿下是高约1.5米的须弥座式台基,周围绕以雕刻精细的荷叶净瓶青石雕。殿身八面均有“斧头眼”式隔扇门,内外排柱40根,正门前(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有双龙蟠柱。殿顶是十六道五彩琉璃脊,正中是宝瓶火焰珠。殿内有精致的斗拱、藻井天花,梁架上用“和玺”彩绘,上有黄琉璃瓦绿剪边的顶盖。整个建筑显示出极强的美感和庄严秀丽的装饰艺术情趣。大政殿是皇帝举行大型庆典的地方,1643年清世祖福临在此即位。

大政殿前,正中是宽阔的甬道,两侧以八字形排列着十座方亭,这就是“十王亭”。从北至南,东边是左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蓝旗亭、正白旗亭;西边是右翼王亭、镶黄旗亭、镶红旗亭、正蓝旗亭、镶白旗亭。这是当年八旗首领固山额真和左右统辖八旗的亲王贝勒办公的地方。八旗制度在清王朝的军事政治及社会制度,民事管理等等很多方面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大政殿与十王亭构成了一组亭子式院落建筑,它是清入关前八旗制度在宫殿建筑上的反映。设计者从局部建筑直至整体布局,处处突出“八”字。这种把军政制度巧妙地融合在建筑艺术中的做法,真可算是构思独特、别具匠心。

西路:以文溯阁为主体,前有戏台、扮戏房、嘉荫堂,后有仰熙斋、九间殿。文溯阁于乾隆年间兴建而成,是仿明代渐江宁波大藏书家范钦的“天一阁”所建。为面阔六间二楼三层硬山式建筑,顶盖为黑琉璃瓦绿剪边。根据五行八卦之说,黑是代表水,文溯阁是专为存贮清代大百科全书《四库全书》和《古今图书集成》而建的。书最忌火,以黑瓦为顶象征以水克火之意。文溯阁东有方形碑亭一座,内立石碑一块。碑阳面为乾隆帝撰写的《文溯阁记》,阴面为《宋孝宗论》。文溯阁东南宫门外有嘉荫堂,它与南面的戏台连成一个院落,是专为皇帝准备的娱乐场所。西路建筑除文溯阁外,其它建筑用卷棚式屋顶,显得十分别致,富有江南风韵。

沈阳故宫是清代遗存下来的最早一组宫殿建筑群,它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希望大家有机会来观光这座气派非凡的帝王(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宫殿。谢谢大家。

紫气东来,出自传说“老子过函谷关”的故事。传说当年函谷关令尹喜梦到次日清晨老子要路过函谷关,于是第二天天没亮清扫庭院,登上城楼。不久,果然老子骑着青牛,在冉冉紫气萦绕下,伴着仙乐来到此地,为他写了“五千字文”,这便是道教圣典《道德经》。乾隆皇帝题写的“紫气东来”含意是大清帝国是始于东方的盛京皇宫。今天,有没有圣人来呢?请大家向东方看一看那吉祥的云彩吧„„

传说:早年,努尔哈赤在明朝总兵李成梁手下做勤务兵时,因他脚下长有红痣,认为他是未来夺取大明江山,有帝王之相者,便要除掉他。努尔哈赤闻讯仓皇逃跑,李率兵疾追,就在即将发现他时,一群乌鸦落在他的身上,在乌鸦的掩护下,才得以生还。努尔哈赤数年后成为后金之主,为感谢乌鸦救命之恩,告喻全族,永不屠鸦。所以索伦杆饲鸦便延续下来。

八旗制是由努尔哈赤组建起来的,努尔哈赤25岁开始了他用兵图谋霸业的戌马生涯。随着势力的壮大,努尔哈赤想建立一支强大而管理有序的军队,于是想到了民间自发产生的组织“牛录”这种形式。他在1601年组建了军队,把每300个战士组成一个“牛录”,每个“牛录”,打一种颜色的旗,这就是八旗的雏形。1616年后金建军的这一年,他又将4个“牛录”改为8个,在原来4种颜色的旗的基础上,各镶上不同颜色的边,成了8色旗,又把5个“牛录”组成一个“甲喇”,把5个“甲喇”组成一个“固山”,“固山”在汉语里的意思是旗,于是真正意义上的八旗便诞生了。

第13篇:参观沈阳故宫有感

社会实践报告

——参观沈阳故宫有感

一 沈阳故宫简介

沈阳故宫是中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为清朝初期努尔哈赤的宫殿。它是我国保存下来的比较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开始筹建1636年基本建成,乾隆、嘉庆时期又有部分增建。全部建筑三百余间,清乾隆年间又有较大规模的改建与增修,占地约六万平方米。现有古建筑114座,迄今已有三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了。武功坊牌楼是进入沈阳故宫的门户,建于清初崇德二年,是沈阳故宫唯一有历史纪年款识的标志性建筑。沈阳故宫从整体设计到局部建筑,从造型到结构,都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良传统和独特风格,充分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

沈阳故宫按照建筑布局和建造先后,可以分为3个部分:

东路——为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于一六二五年开始创建,是封建皇帝举行“大典”和八旗大臣办公的地方。大政殿为八角重檐钻尖式建筑,殿顶满铺黄琉璃瓦且镶绿色剪边,十六道五彩琉璃脊,大木架结构,榫卯相接,飞檐斗拱,彩画、琉璃以及龙盘柱等,是汉族的传统建筑形式;但殿顶的相轮宝珠与八个力士,又具有宗教色彩。大政殿内的梵文天花,又具有少数民族的建筑特点。在建筑布局上与十大王亭组成一组完整的建筑群,这是清朝八旗制度在宫殿建筑上的具体反映。

中路——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等,于一六二七年至一六三五年建成,是封建皇帝进行政治活动和后妃居住的地方。凤凰楼于1627年—1635年建成,是当时封建统治者进行政治活动和举行宴会的地方。清宁宫修在三点八米的高台商,是五间硬山前后廊式建筑,在东次间开门,寝宫和宗教祭祀连在一起,西屋内三面火炕和火地,窗从外关,烟筒设在后面,这是满族的建筑特点。这些宫殿镶嵌的龙纹五彩琉璃,栩栩如生,雕刻彩画精致生动。中路为清太宗时期续建的大中阙,包括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以及清宁宫、关雎宫、衍庆宫、永福宫等。 西路——戏台、嘉荫堂、文溯阁和仰熙斋等,于一七八二年建成,是清朝封建皇帝“东巡”盛京(沈阳)时,读书看戏和存放《四库全书》的场所。整个建筑设计和布局,反映了皇帝的所谓“尊严”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封建统治者建筑这样规模的宫殿,给劳动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驱使成千上万的工匠和农民,日以继夜的劳动,木材要到浑河上游的丛山峻岭的原始森林去砍伐,砖瓦要从三百多华里的海州(今辽宁省海城)烧制,耗费无数人力畜力运到沈阳。故宫的每座殿宇,一砖一瓦,一石一木,都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修建这座宫殿所耗费的人力物力无法统计,仅用砖瓦一项就折银六十八万两,约合当时四十五万贫苦农民一年的口粮。 沈阳故宫博物院不仅是古代宫殿建筑群,还以丰富的珍贵收藏而著称于海内外,故宫内陈列了大量旧皇宫遗留下来的宫廷文物,如努尔哈赤的剑,皇太极的腰刀和鹿角椅等。

沈阳故宫是我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占地面积6万多平方米,它的规模比占地72万平方米的北京故宫要小得多,但是它在建筑上有自己的特色。沈阳故宫是后金第一代汗努尔哈赤开始修筑。努尔哈赤驾崩后,第二代汗皇太极继续修建成功。

二 参观过程

故宫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除了在电视中经常见到之外,相信大多数人都曾亲自走进故宫参观。刚好借着所以也借这次近代史课程的实践活动,我又详细了解一下故宫,而此次去参观真的也得到了很多新的收获,对于故宫也有了新的更深的了解。

众所周知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历经24个皇帝。故宫是从公元1406年明代永乐帝开始修建,因而它的第一个主人便是明成祖朱棣。而最后一位是清宣统皇帝溥仪。

带着敬畏的心情从故宫的北门进入故宫,看到御花园、以红黄色调为主的宫殿,而且宫殿屋顶的形态各异,真的很宏伟壮观,不由的想象着在我脚下的路曾经是皇帝必经的路,眼前的景是曾经寻常百姓所不能见得,心中对故宫的敬畏油然而生。使我想到100多年前,一个名叫赫德兰的美国人曾经在参观故宫后,写下这样的文字:“不知为什么,在这里你会被你所见到的一切所打动。这里有一种独特的、令人震撼的美,然而这又是一种让你感到亲切的美。”也许外国人并不能像中国人那么感同身受,但是从他的文字中我找到了和我们相通的感受,故宫给人的是尊贵的美,震撼的感觉。同时也让我深刻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因为参观的过程中,我们大多都只能在宫殿的外面参观,而不能进入其中,所以我也观察到故宫的窗户设计的十分紧密,据说站在高山上看故宫,根本看不到一个窗户,是为了防止刺客找路,可见紫禁城的防守十分的严密。

故宫占地很大,所以我想介绍一下故宫的布局。故宫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的,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在中轴宫殿两旁,还对称分布着许多殿宇,也都宏伟华丽。这些宫殿可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武英殿为两翼。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六宫为两翼,布局严谨有序。

关于故宫的三殿,我不得不提的是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它是紫禁城宫殿之中最大的一座,寓意“九五之尊”,但是这次参观中最可惜的就是这个故宫最大的一个宫殿太和殿在修护没能开放。

但是故宫里面的导游也给我们介绍一下里面的情况了,太和殿的匾额是“建极绥猷”匾,为乾隆皇帝御笔,殿中间是封建皇权的象征—金漆雕龙宝座,看上去真的很有威严。殿前设有广场,可容纳上万人朝拜庆贺,这也使整个宫殿的气势更加恢宏。太和殿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即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元旦等都在这里庆祝。

后三宫不得不提的是乾清宫、坤宁宫。乾清宫是封建皇帝的寝宫。清康熙前此处为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之处。清雍正后皇帝移居养心殿但仍在此批阅奏报,选派官吏和召见臣下。殿的正中有宝座,墙上高悬这“正大光明”的匾,还有摆放整齐的供休息的床和椅。

坤宁宫在故宫“内庭”最后面。坤宁宫是明朝皇后寝宫,两头有暖阁。清代改为祭神场所,雍正后,西暖阁为萨满的祭祀地。其中东暖阁为皇帝大婚的洞房,康熙、同治、光绪三帝,均在此举行婚礼。坤宁宫和乾清宫距离之近充分体现出了古代皇后的地位之高,等级分明。

在东西六宫中,我想提及一下储秀宫,慈禧在储秀宫居住时曾经大肆修缮过,使它成为了东西六宫中最奢华的宫殿。

走在故宫中,仿佛真的能看到大臣朝拜,妃嫔相见,更朝换代的场景,想象着这些,使我不由得感叹故宫留存的巨大历史意义,是它的存在才让后人能身临其境,对于古代帝王的生活有了更具体的了解,可谓有据可查。

故宫有四个门,其中后门是“神武门”,明朝时为“玄武门”,玄武为古代四神兽之一,清康熙年间因避讳改称“神武门”。神武门是宫内日常出入的门禁。现神武门为故宫博物院正门,也正是我们进入故宫的门。

期间我看到了大门前有两个铁缸,开始在想是干什么用的,后来才知道是防火的,里面盛满了水。冬季为防止缸内的水结冰,还在四周垫上棉被,下面用炭火烧烤。由此也看到了古代人防患的意识。

由于故宫很大,可以相当于一个小城镇了,所以要都参观过来需要半天的时间,如果没有一定的体力的话,整个故宫参观下来是很累的,但是从此也看出古代皇帝的家族之庞大,真的和现在我们的生活状况大相径庭,有玩有办公有举行庆典有居住有修养甚至有“冷宫”,如此的齐全,充分体现皇族的地位,再到每一处的建筑寓意等等,让我又深刻体会到了古代皇权的至尊威严,皇帝乃天子的九五之尊。。偌大的故宫,建筑的形态,恢弘的气势也让人感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创造力,真正体味到什么是智慧的结晶。

三 感想

这次活动我觉得特别有意义,不仅让我了解了我们中国明清两个封建王朝的杰出的宫廷建筑,更让我动容的是里面的每一件建筑都有其背后传奇的故事,让我对历史又有了一些更深层次的认识。

博物院不仅是以其多民族风格的宫苑建筑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更以其丰富的院藏文物珍宝而享誉中外。其中,尤以明清宫廷文物弥足珍贵,堪称国宝。院藏文物珍宝展是集故宫院藏服饰、珐琅器、书画、雕刻品、漆器、瓷器等门类藏品之精粹。这些文物集中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工艺水准和清代宫廷的艺术风格,反映了中国明清时期生产工艺的水平。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展览采用世界先进陈形形式,充分运用现代设备和陈列手段,同时又保持皇宫的古朴风貌,使您仿佛步入艺术圣殿。清代皇宫外国礼品展沈阳故宫收藏和陈列的明清历史文物、艺术珍品及工艺美术品中,有许多中西文化交流工艺品,如钟表、玻璃器可谓独具特色。自十七世纪以来,西方一些国家把大量的钟表、玻璃器输往广州、由广东海关购置贡进皇宫,海外各国使者也竞相以本国精致的钟表、玻璃器作为贵重礼品赠给大清王朝,用这些巧于构思,精心制作的钟表、玻璃器精美艺术品取悦于皇帝,不仅是帝后怡情赏玩之物,也是宫殿里不可少的一种装饰品。这些技艺精湛的工艺品,充分显示了外国匠师们的创造智慧与艺术才能,同时也是十

七、十八世纪,中西方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的历史见证。

故宫,既古老,又新鲜。故宫,承载历史,创造未来。故宫,汉族建筑之精华,永远的故宫。

第14篇:沈阳故宫简洁导游词

各位朋友,在繁华的沈阳古城中心,有一座巍峨庄严的清代宫殿建筑群。这里就是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沈阳故宫。

依建筑时间和布局,沈阳故宫的建筑可分为三部分,它们分别是东路、中路、西路。今天,我们就按这个顺序。首先参观东路建筑。

沈阳故宫以其独特的建筑艺术和特殊的历史而闻名中外,在这片绚丽多彩,雄伟多姿的建筑群中,最古老,最具特色的就是我们面前的大政殿。

大政殿草创于1625年,是处理国家政务和举行庆典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大政殿为八角重檐攒尖式建筑,外形近似满族早期在山林中狩猎时所搭的帐篷。在大政殿的房脊上,还饰有八个蒙古力士,牵引着八条铁链,象征着“八方归一”。正门前的大柱上,盘旋着两条翘首扬爪的金龙,是受汉族敬天畏龙思想的影响,以龙代表天子的至尊无上。大政殿建筑特点的多样性,体现了多民族文化的融合。金龙盘柱,尽显中原之风;八位力士又流露了浓郁的蒙古色彩;而亭帐式的风貌,则是满族古老文化的延续。

作为最早使用和最为重要的宫殿之一。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以大政殿为舞台上演。1643年,六岁的顺治皇帝在大政殿继承帝位,并于次年在此颁布了出兵令,命摄政王多尔哀兵入山海关直捣中原,最终完成了满清一代的一统大业。

大政殿两侧南向,十王亭呈燕翅排列。错落有致,如众星拱月,南宽北狭,似无穷无尽,象征兵多将广,万世绵延。十王亭是清朝入关前左右翼王和八旗旗主在皇宫内办公的地方。它们与大政殿构成了一组亭子式的院落建筑,反映了满族独特的军政体制——八旗制度,这在中国的历史上堪称独步天下。远在努尔哈赤立国之初,凡遇军国大事都由汗王与八旗贝勒大臣共同讨论决定。努尔哈赤定都沈阳后,在修建宫殿时便将这种“君臣合署办公”的制度固定化。以建筑的形式表现了八旗制度和“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政体及军事民主的思想。因而形成了大政殿、十五亭这组独特的建筑,为中国宫殿建筑史写下了空前的一页。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中路。从1626年皇太极继承汗位,即续建皇宫,形成沈阳故宫的中路建筑。中路建筑前起大清门,后至清宁宫,院落三进,独成一体。

大清门是沈阳故宫的正门,为皇帝临朝前,文武百官候朝的地方。它便是演义小说中俗称的“午朝门”。大清门的屋顶满铺黄琉璃瓦并衬以绿色剪边,既保留了以黄为尊的传统观念,又体现了满族对故乡山林的深厚眷念。从而形成了区别北京故宫的一个特点——宫殿顶覆以黄琉璃瓦镶以绿色剪边。

穿过大清门,北望便是崇政殿。崇政殿俗称“金銮殿”,是清太宗皇太极举行日常朝会的地方。

1635年,皇太极下令将族名‘女真”改为“满洲”。1636年皇太极在崇政殿登基称帝,上尊号“宽温仁圣”,将国号“金”改为“清”年号“天聪”改为“崇德”。

各位朋友,古代宫殿建筑布局讲究“前朝后寝”。看过了皇帝上朝的金銮殿,请大家随我去参观帝后的寝宫。

穿过崇政殿两侧的左右翊门,举目可见位于3.8米高台之上的凤凰楼。楼后为帝后寝居的后宫——台上五宫。与崇政殿对比又形成了沈阳故宫不同于北京故宫的特点——“宫高殿低”。而北京故宫则恰恰相反,是“殿高官低”。

凤凰楼为宴饮、议事之所,是当年沈阳城的最高建筑,诗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可谓十分贴切。登上凤凰楼俯瞰四周,万般景物尽收眼底,可饱览盛京全景,也可观赏日出。“凤楼晓日”是当年著名的盛京八景之一。凤凰楼门洞上方悬有“紫气东来”匾,为乾隆皇

帝御笔。而乾隆皇帝则是借用这个典故寓意大清的国运兴起于东方。

各位朋友,穿过凤凰楼底层的通道后,我们就进入了后妃居住的台上五官。台上五官是清宁宫、关雎宫、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

现在请大家随我参观皇太极和皇后的寝宫——清宁宫。 清宁宫东梢门称“暖阁”,是帝后的卧室。暖阁内分南北二室,二室均设火炕。1643年八月初九,皇太极在暖阁内驾崩,终年52岁,后葬于沈阳昭陵,即北陵。

清宁东次间开门,是典型的满族民居——口袋房,西四门南西北三面都设火炕,称“万字炕”。与汉族有所不同的是,满族人将烟囱建在屋后,而且从地面向上垒起。这种“口袋房,万字炕、烟囱竖在地面上”的建筑特点具有浓郁的满族风格了。

各位朋友,现在请随我去参观西路建筑。西路建于1782年至1783年,主要包括:戏台、嘉荫堂、文溯阁等。

说起文溯阁,我们不能不提到乾隆皇帝和《四库全书》。出于加强文化统治的需要,乾隆皇帝于1772年下诏访求天下藏书,历经十余年时间编成一部大型丛书。该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所以称为《四库全书》。书修成后,抄录七部,在全国建七座藏书阁分别收藏,沈阳故宫的文溯阁便是其中之一。

提起宫殿建筑,我们很容易想起“红墙绿瓦”、“金壁辉煌’这类词汇。而文溯阁却与众不同,屋顶用黑琉璃瓦镶绿剪边,整个建筑以黑绿两色为主色调,这与它的用途是分不开的。文溯阁藏书忌火,依据五行字说立色配饰,装修取《易经》“北方壬癸水”其色属黑,因此屋顶用黑色琉璃瓦,寓意水从天降,消灭火灾。

文溯阁外观为两层,内部实为三层,书架上的木盒称函匣,用于收藏书籍。目前文溯阁的《四库全书》保存在甘肃省图书馆。

看到这里,我们今天的参观已经接近尾声。沈阳故宫的三路建筑是分期建造的,布局却是一气呵成,完整和谐。特别是三路建筑分别代表了“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皇太极南面独尊”、“康乾盛世”三个时期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建筑是凝固的历史”,从总体来看,沈阳故宫以建筑的方式反映了满族政权和满族社会由崛起——兴盛一高度发展的历史进程。各位朋友,我们的参观就要结束了,希望故宫之行能给您留下美好的回忆。篇2:沈阳故宫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们此次游览的景点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 4a级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沈阳故宫。故宫,顾名思义就是旧时宫殿,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努尔哈赤建立政权之初国号为金,史称后金)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先后经过三次大规模建设,形成了东中西三路格局。其中东路为老罕王努尔哈赤进沈阳以后修建;中路为努尔哈赤的儿子清太宗皇太极继位以后兴建;西路则为清朝中期乾隆皇帝东巡和为了安放《四库全书》而修建。全部建筑70余座,300余间,组成20多组院落。作为我国现存保存最完好的两座宫殿之一,与北京故宫遥相呼应,却又有着与北京故宫截然不同的建筑风格和格局样式。那么我们今天就来领略一下昔日皇宫的风采。

(故宫门前)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故宫门前,东西各有一座牌坊。东边为文德坊,西边为武功坊。老沈阳人俗称为“东华门”和“西华门”。古时候大臣上朝之时从东华门入朝。先在东西朝房侯朝。我们眼前的这座挂有郭沫若题词《沈阳故宫》牌匾的建筑就是大清门,大家可能会问,这座像房子一样的建筑为什么叫做门,它与我们常见的门有很大的区别!门作为古代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样也是等级制度直观体现。如我们常听说的“柴门”,柴门是用柴木搭建的一个只有门框的门,这也是等级地位最低的门。再有单开门,双开门。有钱有势人家的门要高出地面修建在台基上。我们眼前这座大清门是五间硬山顶的屋宇式的大门,中间三间为门,南北都设有台阶,两梢间有槛墙木窗,皇家的大门明显异于常人。大清门虽然只是出入宫殿的通道,但作为皇宫的门面装饰也力求华丽美观。除黄绿两色的琉璃瓦屋顶和檐下的雕梁画栋外,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是墙体四角的琉璃“墀头”,每组都由上下相联的四部分组合而成,黄、蓝色调为主,间以红、白、绿等色,浮雕云龙飞凤,瑞兽奇花,鲜艳多彩,烧造精致,虽然不处于建筑的中心部位,却成为最亮丽斑斓的艺术杰作。这座门为什么叫做“大清门”哪?正统的说法是清朝的国号为“清”,宫殿的门又叫国门,所以叫“大清门”。还有个传说:这座宫门在建成以后并没有名称,只是叫做“大门”。后来崇德元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以后,听说明朝北京皇城的正门叫做“大明门”,为了针锋相对,克其锋芒,就把这座大门命名为“大清门”。古时上朝之时文武大臣按照文东武西排列站在大清门前两侧侯朝议事。在大清门的东侧有一座封闭的院落——太庙。所谓“太庙”即皇帝奉祀祖先的宗庙。清朝有太庙制度始于崇德元年皇太极改元称帝之时,前殿供奉太祖努尔哈赤和太后。叶赫纳拉氏(皇太极生母)神位,后殿则供奉努尔哈赤以上四代祖先,即猛哥帖木儿、福满、觉昌安、塔克世及其妻的神位。太庙建成后,每年逢清明、除夕等日,皇太极都要亲自前往焚香祭祀。顺治迁都北京后,先是把太祖朝的神位移往北京太庙,原来的盛京太庙因为只剩下四祖神位,改称为“四四祖庙”。清朝历代皇帝东巡祭祖陵的皇帝在进入沈阳故宫之前,都要先到庙中向自己祖先的玉宝玉册上香行礼。

(中路)我们走进大清门,在右侧有一个沈阳故宫的微缩,可以领略沈阳故宫的全貌。穿过大清门我们来到了沈阳故宫中路的头道院落。我们正面的建筑就是沈阳故宫的“金銮殿”——崇政殿。兴建之初名字叫做“正殿”。崇德元年定名为崇政殿。崇政殿为五间九檩硬山式建筑,殿顶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正脊饰五彩琉璃龙纹及火焰珠。其中请各位游客注意的是殿顶的琉璃瓦,有去过北京故宫的朋友一定会清楚地记得北京故宫的琉璃瓦是黄色的,而沈阳的琉璃瓦是黄色镶绿剪边。这是沈阳故宫与北京故宫的重要差别之一。我们走上台基。在台基两侧分别有用于计时的日晷,和存放标准计量单位的嘉量亭。此外台基上四口盛满清水的大缸大家知道是做什么用的吗?当然不是皇帝养金鱼的鱼缸。这四口缸被称作是“吉祥缸”古代称它是“门海”,是古代皇宫中重要的防火设施。那又有朋友问了,冬天北方的天

气很冷,水都会结冰。没关系,缸下可以点燃炭火既可以化冰,又可取暖。我们走上须弥座。头上牌匾用满文和汉文书写的“崇政殿”,请看左边的满文,我们有个形象的比喻“中间一根棍,两边都是刺,加上圈和点,就是满文字儿”。沈阳故宫的牌匾都是满文在左,汉文在右。而北京故宫的牌匾都是汉文在左,满文在右。这是沈阳故宫与北京故宫的差别之二。崇政殿内现在的陈设是乾隆东巡后按照北京故宫乾清宫的陈设摆放的。上面“正大光明”匾额为顺治皇帝御笔亲书。下面就是皇帝的宝座,据说宝座上绘制雕刻有8条金龙,算上坐在宝座上的真龙天子正好是中国古代最大的阳数九条龙。宝座后面是金质屏风。上面刻有康熙皇帝从古代经书中摘出的言十二句铭文圣训,作为自己和后世皇帝治理国家的座右铭镌刻在御座之旁的。陈设在龙椅前后的有鹤式烛台、熏炉、塔式香亭、甪端、“太平有象”等。从乾隆时起,皇帝还把一些相关的题咏诗章手迹制成匾联悬挂殿内。宝座前的“念兹戎功用肇造我区夏,慎乃俭德式勿替有历年”蓝地金字对联出自乾隆皇帝手迹,殿北门内上方还挂有嘉庆、,道光御题崇政殿诗金字木匾等等。当年清太宗皇太极继位后励精图治,1636年皇太极就是在这里发布诏书。将国号“金”改为“清”;改元“天聪”为“崇德”;改“女真族”为“满族”。那为什么要改国号和族名哪?国号有为什么叫做“清”哪?话说皇太极请遍能人高手,为国家和民族改名。这群能人高手里有个在深山出家的老和尚,法号无然。无然长老给他出主意:明朝的“明”字光辉灿烂,属于“火”,要想灭火,就得用水,族号叫“满”,国号叫“清”,这“满清”二字都带三点“水”,六水灭火,可得中原天下。皇太极信服极了,要改就彻底改,把自己这个罕王也改了,干脆和大明朝并列,也就叫皇帝吧! 在崇政殿前的东西两侧分别为“飞龙阁”和“翔凤阁”。“飞龙阁”和“翔凤阁”主要是为皇帝藏珍纳宝的。许多珍贵的文物都藏于此间。“飞龙阁”和“翔凤阁”后面分别是用于存瓷器的东七间楼和存放书籍墨刻的西七间楼。

我们离开崇政殿,穿过左翎门来到崇政殿的后院。在东西两侧的分别是“日华楼”、“师善斋”、“霞绮楼”、“协中斋”。后期主要用于皇子教育,也就是“皇家贵族学校”。在我们的正面有一约四米的高台,台中环绕有女儿墙,台上就是沈阳故宫的后宫部分。哪为什么后宫要建筑在一座高台上那?这就要从满足民俗说起。满族作为我国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生存状况相对恶劣。经常受到虎狼这样的野兽的攻击。于是聪明的满族人将居住之所建住宅一个土台之上,地势较高可以有效的防范野兽的攻击。这就形成了沈阳故宫和北京故宫的差别之三。北京故宫的前朝建筑在高大的须弥座上,后寝建筑在平地上。沈阳故宫正好与之相反。台上有一高楼。此楼名曰“凤凰楼”。原名“五凤楼”、“翔凤楼”。凤凰楼采用三滴水歇山式围廊,顶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每层深广各三间,周围有回廊,下层的门洞是联络台上台下的通道。风凰楼既是后宫的大门。此楼为当时沈阳城最高建筑。沈阳古称“盛京”。“盛京八景”(天柱排青、辉山晴雪、浑河晚渡、塔湾夕照、柳塘避暑、凤楼晓日、皇寺鸣钟、万泉垂钓)之一的“凤楼晓日”的典故就出于此处。站在楼上可以最先看到东方朝气蓬勃的晓日。传说当年站在凤凰楼上可以看到抚顺城。凤凰楼是清宁宫的门户,也是皇帝策划军政大事、休息小憩和宴请之所。登上象征二十四节气的二十四级台阶。抬头可见乾隆皇帝御笔亲书“紫气东来”。“紫气东来”的典故出自汉朝刘向的《列仙传》老子过函谷关的故事,后世引用为“紫气东来”。乾隆用紫气东来比如大清王朝自东方兴起,向西入关定鼎中原。

穿过凤凰楼我们进入了一处院落,此处就是皇太极的后宫所在。这里为典型的满族四合院建筑。正面的是皇太极的中宫“清宁宫”。东西两侧分别排列着,东配宫:关雎宫和衍庆宫;西配宫:麟趾宫和永福宫。我们下面依次参观。从外面看清宁宫,我们就会发现满族的民居有一个明显的不同。汉族的民族门通常开在正中间,而我们眼前的满族民居的门却开在靠东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左高右低”,在清宁宫左右两侧按照地位级别分别是:关雎宫、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我们下面逐一参观。关雎宫就是皇太极一生中最宠爱的宸妃——海兰珠,宸妃是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宰桑之女,也是中宫皇后哲哲的亲侄女。海兰珠归嫁皇太极时已经26岁,崇德元年皇太极册封后妃时,海兰珠后来者居上,被封为东宫大福晋,并把其居住宫室命名为“关雎宫”。“关雎”一词源于《诗经》首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句,这是一首千古爱情绝唱,把内涵这样丰富的名字赋予了海兰珠所住的宫室,足见皇太极对海兰珠的特殊感情。崇德二年七月宸妃生皇八子,皇太极非常高兴,并在大政殿颁诏大赦天下,皇太极这一不寻常的举动,足以证明对该皇子宠爱有加,可惜这位小皇子来到世上仅七个月,就不幸夭折了。宸妃无法承受这一痛苦的打击,每日郁郁寡欢,积郁成疾,崇德六年病逝。当时皇太极正在边外重镇锦州与明朝作战,闻讯后马不停蹄奔回盛京,可还是没有看到宸妃最后一眼,他悲不自胜,一路奔进关雎宫爱妃的灵柩前“悲涕不止”,并下令以国丧的规格从厚殡葬,同时下旨追封谥号为“敏惠恭和元妃”,使海兰珠成为有清一代获谥号字数最多的妃子。此后,皇太极一直生活在怀念宸妃而无法释怀的状态中,并结束了他四十余年的戎马生涯,再也没有重返战场,他常常睹物思人,每次外出围猎路过宸妃的墓地,皇太极都要凭吊一番,痛哭一场。 两年后皇太极病逝在清宁宫,享年52岁,皇太极的英年早逝与两年前宸妃的病逝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宸妃的居室,北炕挂着一个摇篮,是宸妃哺育皇子的地方,“养个孩子吊起来”与“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烟袋”并称为东北的三大怪。外间是宸妃会客、礼佛、用餐的地方。中间炕上的佛龛里供奉的是佛祖释迦牟尼。

衍庆宫又称为次东宫,是皇太极淑妃巴特玛喿的寝宫,衍庆是福庆长久之意。淑妃也来自阿巴垓部,为林丹汗窦土门福晋,林丹汗死后,与部众归顺皇太极,崇德元年册封为衍庆宫淑妃。其女,被皇太极嫁给多尔衮为妻,是多尔衮十位妻妾中六位蒙古族妻妾的之一。 我们最后来看看皇太极一后四妃中地位最低的永福宫。永福宫位居五宫之末也称次西宫,是皇太极后妃中名气最大的庄妃居住的宫室。庄妃本名布木布泰,是蒙古科尔沁贝勒宰桑之女,崇德元年皇太极册封后妃时,年龄最小的布木布泰被尊为次西宫侧福晋。如论及对清政权的巩固发展与影响,庄妃的作用远远超过了其她四位后妃,被后人评价为清朝历史上最有作为的后妃。庄妃是中宫皇后哲哲的亲侄女,东宫宸妃海兰珠的亲妹妹,三人同出于蒙古科尔沁部。努尔哈赤最初打天下的蒙古科尔沁部落是他最强劲的对手之一。多次征战互有胜负,努尔哈赤觉得继续打下去没有好处,于是决定联合蒙古科尔沁部。双方一拍即合。于是最原始,最有效的方法联姻被广泛的使用。当时还是皇子的皇太极和科尔沁部的哲哲成了亲。联姻最重要的就是要留下一个流淌着两个家族血液的男性后代。皇后哲哲没有完成这一使命。在老罕王努尔哈赤晚年,皇位争夺激烈,四大皇子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都对皇位存有野心。但是皇太极的妻妾中始终用没有一个流淌有蒙古血液的儿子,这对他的政治地位很不利。他心急如焚。于是他跑到了科尔沁部想再找一个妻子,于是他选中了后来的庄妃布木布

皇太极一生妻妾十五人。除一后四妃以外。分别居住在清宁宫的两侧的房舍内。我们来到清宁宫的后面。刚才我们说过了满族民居的特点。大家还记得吗?对:“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我们刚才看过了口袋房和万字炕,我们马上要看到的就是出在地面上的烟囱。在清宁宫后的这根烟囱是当年沈阳城内唯一的一根烟囱。寓意“一统江山”。大家数一下烟囱有多少层???对一共有十一层,我告诉大家在十一层上面还有三块砖。那么这什么讲哪?问大家一个小问题:清朝有多少位皇帝,又有多少位是寿终正寝的???对清朝一共有12为皇帝。其中11位寿终正寝。末代皇帝溥仪只做了三年的皇帝。正好和这十一层零三块砖“一统江山”吻合。

穿过后门,我们来到了故宫的 “后苑”,也叫“御花园”。内有碾房三间、磨房三间、仓房二十八间,凉亭一座等。二十八间仓建于康熙年间,归盛京内务府管辖,用作存放当地皇庄交纳的粮食,以备供给其所属人丁口粮和做牲畜饲料。二十八间房中,有六间是通道门(称“后宰门”),其余二十二间每间各一丈五尺左右,可盛放粮食六百仓石(约合六十万斤)。碾房、磨房是为后宫皇帝及其后宫制作食物之用。

从历史记载中得知,乾隆年间以前,清宁宫院落中本没有通往后面的门,因乾隆初次东巡前拟定要在清宁宫重开萨满家祭,为便于给这项礼仪服务的人员出入宫区,盛京地方官员特奏清皇帝批准,在清宁宫后墙西侧新开一处“随墙门”通往北面台下,后来这座门便一直保留下来,至今犹存。由此人们可能会联想到一个问题,即清人关前除凤凰楼下层的正门外,是否还有其他进出台上宫区的通道?因为按照当时的等级制度,在宫内服务的“下人”属奴仆篇3:沈阳故宫导游词

各位朊友,在繁华的沈阳古城中心,有一座巍峨庄严的清代宫殿建筑群。这里就是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沈阳故宫。

依建筑时间和布局,沈阳故宫的建筑可分为三部分,它们分别是东路、中路、西路。今天,我们就按这个顺序。首先参观东路建筑。

沈阳故宫以其独特的建筑艺术和特殊的历史而闻名中外,在这片绚丽多彩,雄伟多姿的建筑群中,最古老,最具特色的就是我们面前的大政殿。

大政殿草创于1625年,是处理国家政务和举行庆典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大政殿为八角重檐攒尖式建筑,外形近似满族早期在山林中狩猎时所搭的帐篷。在大政殿的房脊上,还饰有八个蒙古力士,牵引着八条铁链,象征着“八方归一”。正门前的大柱上,盘旋着两条翘首扬爪的金龙,是受汉族敬天畏龙思想的影响,以龙代表天子的至尊无上。大政殿建筑特点的多样性,体现了多民族文化的融合。金龙盘柱,尽显中原之风;八位力士又流露了浓郁的蒙古色彩;而亭帐式的风貌,则是满族古老文化的延续。

作为最早使用和最为重要的宫殿之一。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以大政殿为舞台上演。1643年,六岁的顺治皇帝在大政殿继承帝位,并于次年在此颁布了出兵令,命摄政王多尔哀兵入山海关直捣中原,最终完成了满清一代的一统大业。

大政殿两侧南向,十王亭呈燕翅排列。错落有致,如众星拱月,南宽北狭,似无穷无尽,象征兵多将广,万世绵延。十王亭是清朝入关前左右翼王和八旗旗主在皇宫内办公的地方。它们与大政殿构成了一组亭子式的院落建筑,反映了满族独特的军政体制——八旗制度,这在中国的历史上堪称独步天下。远在努尔哈赤立国之初,凡遇军国大事都由汗王与八旗贝勒大臣共同讨论决定。努尔哈赤定都沈阳后,在修建宫殿时便将这种“君臣合署办公”的制度固定化。以建筑的形式表现了八旗制度和“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政体及军事民主的思想。因而形成了大政殿、十五亭这组独特的建筑,为中国宫殿建筑史写下了空前的一页。

各位朊友,现在我们来到了中路。从1626年皇太极继承汗位,即续建皇宫,形成沈阳故宫的中路建筑。中路建筑前起大清门,后至清宁宫,院落三进,独成一体。

大清门是沈阳故宫的正门,为皇帝临朝前,文步百官候朝的地方。它便是演义小说中俗称的“午朝门”。大清门的屋顶满铺黄琉璃瓦并衬以绿色剪边,既保留了以

黄为尊的传统观念,又体现了满族对故乡山林的深厚眷念。从而形成了区别北京故宫的一个特点——宫殿顶覆以黄琉璃瓦镶以绿色剪边。

穿过大清门,北望便是崇政殿。崇政殿俗称“金銮殿”,是清太宗皇太极举行日常朝会的地方。

1635年,皇太极下令将族名?女真”改为“满洲”。1636年皇太极在崇政殿登基称帝,上尊号“宽温仁圣”,将国号“金”改为“清”年号“天聪”改为“崇德”。

各位朊友,古代宫殿建筑布局讲究“前朝后寝”。看过了皇帝上朝的金銮殿,请大家随我去参观帝后的寝宫。

穿过崇政殿两侧的左右翊门,举目可见位于3.8米高台之上的凤凰楼。楼后为帝后寝居的后宫——台上五宫。与崇政殿对比又形成了沈阳故宫不同于北京故宫的特点——“宫高殿低”。而北京故宫则恰恰相反,是“殿高官低”。 凤凰楼为宴饮、议事之所,是当年沈阳城的最高建筑,诗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可谓十分贴切。登上凤凰楼俯瞰四周,万般景物尽收眼底,可饱览盛京全景,也可观赏日出。“凤楼晓日”是当年著名的盛京八景之一。凤凰楼门洞上方悬有“紫气东来”匾,为乾隆皇帝御笔。而乾隆皇帝则是借用这个典故寓意大清的国运兴起于东方。

各位朊友,穿过凤凰楼底层的通道后,我们就进入了后妃居住的台上五官。

台上五官是清宁宫、关雎宫、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

现在请大家随我参观皇太极和皇后的寝宫——清宁宫。

清宁宫东梢门称“暖阁”,是帝后的卧室。暖阁内分南北二室,二室均设火炕。1643年八月初九,皇太极在暖阁内驾崩,终年52岁,后葬于沈阳昭陵,即北陵。

清宁东次间开门,是典型的满族民居——口袋房,西四门南西北三面都设火炕,称“万字炕”。与汉族有所不同的是,满族人将烟囱建在屋后,而且从地面向上垒起。这种“口袋房,万字炕、烟囱竖在地面上”的建筑特点具有浓郁的满族风格了。

各位朊友,现在请随我去参观西路建筑。西路建于1782年至1783年,主要包括:戏台、嘉荫堂、文溯阁等。

说起文溯阁,我们不能不提到乾隆皇帝和《四库全书》。出于加强文化统治的需要,乾隆皇帝于1772年下诏访求天下藏书,历经十余年时间编成一部大型丛书。该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所以称为《四库全书》。书修成后,抄录七部,在全国建七座藏书阁分别收藏,沈阳故宫的文溯阁便是其中之一。

提起宫殿建筑,我们很容易想起“红墙绿瓦”、“金壁辉煌?这类词汇。而文溯阁却与众不同,屋顶用黑琉璃瓦镶绿剪边,整个建筑以黑绿两色为主色调,这与它的用途是分不开的。文溯阁藏书忌火,依据五行字说立色配饰,装修取《易经》“北方壬癸水”其色属黑,因此屋顶用黑色琉璃瓦,寓意水从天降,消灭火灾。

文溯阁外观为两层,内部实为三层,书架上的木盒称函匣,用于收藏书籍。目前文溯阁的《四库全书》保存在甘肃省图书馆。

看到这里,我们今天的参观已经接近尾声。沈阳故宫的三路建筑是分期建造的,布局却是一气呵成,完整和谐。特别是三路建筑分别代表了“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皇太极南面独尊”、“康乾盛世”三个时期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建筑是凝固的历史”,从总体来看,沈阳故宫以建筑的方式反映了满族政权和满族社会由崛起——兴盛一高度发展的历史进程。 各位朋友,我们的参观就要结束了,希望故宫之行能给您留下美好的回忆。

第15篇:沈阳故宫英文导游词(精华版)

Shenyang Imperial Palace

Hello, everyone! Please allow me to expre a warm welcome on behalf of Shenyang citizens.I\'m with great pleasure to be your tourist guide and from now on I will show you around Shenyang Imperial Palace, where the founder of Qing Dynasty Nuerhachi and his son Huangtaiji lived.

Shenyang Imperial Palace, Fuling tomb and Zhaoling Tomb made in the early period of Qing Dynasty are the three famous historical sites in Shenyang.Shenyang Imperial Palace with a history of over 360 years started in 1625 and was roughly accomplished in 1636 during the reign of Nuerhachi and Huangtaiji.After them four emperors of Qing Dynasty had come back from Beijing to this palace for 10 times and enlarged its area and added its buildings.They were Emperor Kangxi, Qianlong, Jiaqing and Daoguang.Therefore, until 1783 the palace was finally finished.Shenyang Imperial Palace is one of the two royal palaces well kept in China.The other one is Forbidden City in Beijing.Shenyang Imperial Palace was entitled \"Historic Culture Relics Preserved Buildings\" in 1961 by the State Council.This palace is an emperor museum combining the architectural styles of the minorities of Man, Han and Mongolia.This palace covers an area of 60,000 square meters, comprising over 20 courtyards, 300 houses and 70 buildings.The whole construction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the east, middle and west.

First let\'s pay a visit to the buildings in the buildings in the middle section.The layout of middle section is similar to a Chinese compound with three courtyards.The first courtyard is the office area.It starts from the Grand Qing Gate on the south and ends at Holy Administration Hall.From Phoenix Tower to Purity and Tranquility Hall is the residential area.They all lay out on the same line.The main entrance to the palace is the Grand Qing Gate, also called Meridian Gate because the emperor considered himself as the son of Heaven and the palace should be the center of universe .The Grand Qing Gate was built in 1632 and is was the place where the civilian officials and military ministers to present themselves before the emperor daily .The special feature of the gate is the tile color.They are all yellow tiles but engraved with green borders.Yellow symbolizes the ground and the royal right while green represents sea and mountains.The combination of them means controlling the vast areas on the earth.The building to the east of Grand Qing Gate is called Ancestor Temple (Taimiao) with yellow tile roof, where Nuerhachi\'s descendants offered sacrifices to their ancestors for bleings.So Ancestor Temple is the most important.Please follow me into the gate.This path in the middle links the gate to Holy Administration Hall with Flying Dragon Pavilion (Feilongge) and Flying Phoenix Pavilion (Xiangfengge) on each side.The Hall of Holy Administration is the main building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palace and it was the center of the military, administrative affairs in early Qing Dynasty and had witneed many national ceremonies.Flying Dragon and Flying Phoenix Pavilions were for storing music instruments.Holy Administration Hall was Emperor Huangtaiji\'s office.In front of the hall are Rigui and Jiangliang, which were used as measure instruments and supposed to be the symbol of unity.In accident construction, office area is usually in the front part and residential area is in the rear.

Since we have visited the place where the Emperors worked and now we\'ll pay a visit to the place where empre and concubines lived.Here is the Phoenix Tower.It served as an entrance to the rear chambers and also the entertainment area of Huangtaiji and his concubines, and some gatherings or banquets were held occasionally.The tower was built on a terrace 3.8 meters tall.It was the tallest building in Shenyang at that time .It is amazing watching sunrise in the morning on the tower and Phoenix Sunrise is one of the famous Eight fascinating Scenes in Shenyang.Look upward, we will see a board hanging up on Phoenix Tower ,on which Emperor Qianlong inscribed \"Ziqidonglai\", which meant the Qing Dynasty in Beijing immigrated from Shengjing, the old name for Shenyang to the east .There are 24staircases leading to Phoenix Tower representing 24 seasonal divisions points in Chinese lunar calendar.

In Shenyang Imperial palace chambers are higher than halls, which is contrary to the architectural style in Forbidden City in Beijing.Walking through the tower are the rear chambers.The one on the north in the middle was called Purity and Tranquility Hall, which was prepared for emperor and empre.The other four lying on both sides were for concubines .Purity and Tranquility Hall has five rooms and the First from the east was where Huangraiji paed away here at the age of 52 without any disease.His throne paed to his ninth son, Fuling.In early Qing Dynasty, the construction style was summed up like this: bag-like house, zigzag bed and chimney sitting on the ground.The main buildings here were different from other buildings with a door was opened in the wall of the east room and the other rooms were connected together like a bag.The zigzag beds, made of mud and brick and with fire and smoke tunnels were called \"kang\" in Chinese.In order to get heat and keep room warm in winter, tunnels was made under the ground of Purity and Tranquility Hall to put fire and smoke through .Now notice the pole standing on the ground for smoke through.

Now notice the pole standing right in the middle of the courtyard.This red pole is called Suolun pole, or Holy Pole.Its round tin container near the top was filled with food for feeding crows.It was said that Nuerhachi was saved by crows.Crows are considered sacred in Manchurian culture though in Chinese culture crows are regarded as birds bringing bad luck.Emperor Huangtaiji had four concubines.Among the four concubines Chen was loved best by Huangtaiji and Concubine Zhuang was the wisest and the mother of the next emperor, Fuling.Therefore, she had a special status among the concubines.The only chimney was built on the rear of Purity and Tranquility hall from the ground with 11 layers, representing the 11 emperors from Emperor Huangtaiji to the last emperor Puyi.This chimney was the highest one at that time.In Chinese, the sound of chimney \"tong\" is the same as that of unity.To the north further is rear courtyard called Yuhua Garden.After visiting the middle section of the palace, we come to the eastern section.Its representative building is the Great Administration Hall, flanked by Ten Princes Pavilions.This part was built in 1625, and they were the earliest building in Shenyang Imperial Palace.Great Administration Hall is the place ceremonies and handled state affairs.Great Administration Hall was built with eight sides representing the style of military tent and also Eight Banner military system.

Now please look at the ten pavilions, five on each side, which were the offices of the commanders at that time.Here I will give you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ilitary system of early Manchurian Period.Nuerhachi divided his troops in four parts and each part was identified by the color of its banner .There were the four kinds of banner: red, blue, white and yellow banner.As the troops expanded quickly, another four parts were added and therefore another four kinds of banner were needed .By then there were altogether eight kinds of banner.This army was therefore well known for Eight Banner Army.The last part of Shenyang Imperial Palace is the western section, built from 1782 to 1783 and during Emperor Qianlong\'s reign.Its main construction is Book Source Pavilion (Wensuge) with Theater Platform and Good Descendant-benefiting Hall (Jiayintang) in front, Prosperity Administration Study (Yangxinzhai) and Nine Halls behind.Book Source Pavilion (wensuge) wa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toring the encyclopedia compiled at that time, Si Ku Quan Shu.This encyclopedia collected most of the books in Chinese history .Its complication started in 1773.This set of history books is composed of seven sections, more than 36,000 volumes.It took educated persons over 10 years to finish is.When finished, the whole encyclopedia was duplicated in seven pavilions acro China.The other six copies were either damaged during wars or lost.This set is the only one well kept.But the real copy is no longer here and now is restored in the Palace Museum in Beijing and Gansu province library.We can see that Book Source Pavilion covered with black tiles.In Chinese philosophy, black refers water.The pavilion was built for storing books and its biggest threat was fire.So black tiles hinting water covering it on the top as a way of protection .Good Property Admiration Study was for Emperor reading while Descendant-benefiting Hall and the Theater Platform consisting of a courtyard for Emperor ,his empre and concubines watching plays.

Shenyang Imperial Palace is one of the cultural relics in China and it is the symbol of this city.It is a good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as well as a tourist attraction.And now we have to end our visiting, I hope you all enjoy it and thank you for your cooperation, goodbye.

第16篇:沈阳故宫的英文导游词

Shenyang Imperial Palace

Hello, everyone! Please allow me to expre a warm welcome on behalf of Shenyang citizens.I\'m with great pleasure to be your tourist guide and from now on I will show you around Shenyang Imperial Palace, where the founder of Qing Dynasty Nuerhachi and his son Huangtaiji lived.

Shenyang Imperial Palace, Fuling tomb and Zhaoling Tomb made in the early period of Qing Dynasty are the three famous historical sites in Shenyang.Shenyang Imperial Palace with a history of over 360 years started in 1625 and was roughly accomplished in 1636 during the reign of Nuerhachi and Huangtaiji.After them four emperors of Qing Dynasty had come back from Beijing to this palace for 10 times and enlarged its area and added its buildings.They were Emperor Kangxi, Qianlong, Jiaqing and Daoguang.Therefore, until 1783 the palace was finally finished.Shenyang Imperial Palace is one of the two royal palaces well kept in China.The other one is Forbidden City in Beijing.Shenyang Imperial Palace was entitled \"Historic Culture Relics Preserved Buildings\" in 1961 by the State Council.This palace is an emperor museum combining the architectural styles of the minorities of Man, Han and Mongolia.This palace covers an area of 60,000 square meters, comprising over 20 courtyards, 300 houses and 70 buildings.The whole construction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the east, middle and west.

First let\'s pay a visit to the buildings in the buildings in the middle section.The layout of middle section is similar to a Chinese compound with three courtyards.The first courtyard is the office area.It starts from the Grand Qing Gate on the south and ends at Holy Administration Hall.From Phoenix Tower to Purity and Tranquility Hall is the residential area.They all lay out on the same line.The main entrance to the palace is the Grand Qing Gate, also called Meridian Gate because the emperor considered himself as the son of Heaven and the palace should be t the center of universe .The Grand Qing Gate was built in 1632 and is was the place where the civilian officials and military ministers to present themselves before the emperor daily .The special feature of the gate is the tile color.They are all yellow tiles but engraved with green borders.Yellow symbolizes the ground and the royal right while green represents sea and mountains.The combination of them means controlling the vast areas on the earth.The building to the east of Grand Qing Gate is called Ancestor Temple (Taimiao) with yellow tile roof, where Nuerhachi\'s descendants offered sacrifices to their ancestors for bleings.So Ancestor Temple is the most important.Please follow me into the gate.This path in the middle links the gate to Holy Administration Hall with Flying Dragon Pavilion (Feilongge) and Flying Phoenix Pavilion (Xiangfengge) on each side.The Hall of Holy Administration is the main building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palace and it was the center of the military, administrative affairs in early Qing Dynasty and had witneed many national ceremonies.Flying Dragon and Flying Phoenix Pavilions were for storing music instruments.Holy Administration Hall was Emperor Huangtaiji\'s office.In front of the hall are Rigui and Jiangliang, which were used as measure instruments and supposed to be the symbol of unity.In accident construction, office area is usually in the front part and residential area is in the rear.

Since we have visited the place where the Emperors worked and now we\'ll pay a visit to the place where empre and concubines lived.Here is the Phoenix Tower.It served as an entrance to the rear chambers and also the entertainment area of Huangtaiji and his concubines, and some gatherings or banquets were held occasionally.The tower was built on a terrace 3.8 meters tall.It was the tallest building in Shenyang at that time .It is amazing watching sunrise in the morning on the tower and Phoenix Sunrise is one of the famous E ight fascinating Scenes in Shenyang.Look upward, we will see a board hanging up on Phoenix Tower ,on which Emperor Qianlong inscribed \"Ziqidonglai\", which meant the Qing Dynasty in Beijing immigrated from Shengjing, the old name for Shenyang to the east .There are 24staircases leading to Phoenix Tower representing 24 seasonal divisions points in Chinese lunar calendar.

In Shenyang Imperial palace chambers are higher than halls, which is contrary to the architectural style in Forbidden city in Beijing.Walking through the tower are the rear chambers.The one on the north in the middle was called Purity and Tranquility Hall, which was prepared for emperor and empre.The other four lying on both sides were for concubines .Purity and Tranquility Hall has five rooms and the First from the east was where Huangraiji paed away here at the age of 52 without any disease.His throne paed to his ninth son, Fulin.In early Qing Dynasty, the construction style was summed up like this: bag-like house, zigzag bed and chimney sitting on the ground.The main buildings here were different from other buildings with a door was opened in the wall of the east room and the other rooms were connected together like a bag.The zigzag beds, made of mud and brick and with fire and smoke tunnels were called \"kang\" in Chinese.In order to get heat and keep room warm in winter, tunnels was made under the ground of Purity and Tranquility Hall to put fire and smoke through .Now notice the pole standing on the ground for smoke through.

Now notice the pole standing right in the middle of the courtyard.This red pole is called Suolun pole, or Holy Pole.Its round tin container near the top was filled with food for feeding crows.It was said that Nuerhachi was saved by crows.Crows are considered sacred in Manchurian culture though in Chinese culture crows are regarded as birds bringing bad luck.Emperor Huangtaiji had four concubines.Among the four concubines Chen was loved best by Huangtaiji and Concubine Zhuang was the wisest and the mother of the next emperor, Fulin.Therefore, she had a special status among the concubines.The only chimney was built on the rear of Purity and Tranquility hall from the ground with 11 layers, representing the 11 emperors from Emperor Huangtaiji to the last emperor Puyi.This chimney was the highest one at that time.In Chinese, the sound of chimney \"tong\" is the same as that of unity.To the north further is rear courtyard called Yuhua Garden.After visiting the middle section of the palace, we come to the eastern section.Its representative building is the Great Administration Hall, flanked by Ten Princes Pavilions.This part was built in 1625, and they were the earliest building in Shenyang Imperial Palace.Great Administration Hall is the place ceremonies and handled state affairs.Great Administration Hall was built with eight sides representing the style of military tent and also Eight Banner military system.

Now please look at the ten pavilions, five on each side, which were the offices of the commanders at that time.Here I will give you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ilitary system of early Manchurian Period.Nuerhachi divided his troops in four parts and each part was identified by the color of its banner .There sere then four kinds of banner: red, blue, white and yellow banner.As the troops expanded quickly, another four parts were added and therefore another four kinds of banner were needed .By then there were altogether eight kinds of banner.This army was therefore well known for Eight Banner Army.

The last part of Shenyang Imperial Palace is the western section, built from 1782 to 1783 and during Emperor Qianlong\'s reign.Its main construction is Book Source Pavilion (Wensuge) with Theater Platform and Good Descendant-benefiting Hall (Jiayintang) in front, Prosperity Administration Study (Yangxizhai) and Nine Halls behind.Book Source Pavilion (wensuge) wa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 toring the encyclopedia compiled at that time, Si Ku Quan Shu.This encyclopedia collected most of the books in Chinese history .Its complication started in 1773.This set of history books is composed of seven sections, more than 36,000 volumes.It took educated persons over 10 years to finish is.When finished, the whole encyclopedia was duplicated in seven pavilions acro China.The other six copies were either damaged during wars or lost.This set is the only one well kept.But the real copy is no longer here and now is restored in the Palace Museum in Beijing and Gansu province library.We can see that Book Source Pavilion covered with black tiles.In Chinese philosophy, black refers water.The pavilion was built for storing books and its biggest threat was fire.So black tiles hinting water covering it on the top as a way of protection.Good Property Admiration Study was for Emperor reading while Descendant-benefiting Hall and the Theater Platform consisting of a courtyard for Emperor ,his empre and concubines watching plays.Shenyang Imperial Palace is one of the cultural relics in China and it is the symbol of this city.It is a good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as well as a tourist attraction.

And now we have to end our visiting, I hope you all enjoy it and thank you for your cooperation, goodbye.

第17篇:沈阳故宫店管理制度[全文]

沈阳故宫店管理制度

一、员工工作制度

1、员工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

2、为宾客提供干净和舒适的环境及提供优质的服务工作;

3、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

4、在工作上服从上级的分配安排:主动学习,积极工作,按质量完成交给的工作任务,不准拖;

5、严格遵守考勤制度,在规定的时间到达工作岗位,不得迟到,早退,擅自离岗,旷工;

6、在没有得到准许的情况下,任何人不行在外进行进行兼职等;

7、作为公司的一员,必须尊重公司的企业文化遇到问题必须如实向上级汇报,不发表不利公司品牌形象和不利于同事间团结的言语及行为;

二、资励制度

1、奖励的方法有经济奖励与行政奖励两种

 经济奖励包括加薪,资金,奖品

 行政奖励包括晋升,嘉奖,记功,记大功

2、公司年度优秀员工可根据公司安排,结合个人意愿参加如下活动

 公司高层领导与优秀员工见面会;  年度优秀员工庆功会即学习座谈会;

 将本人照片及先进事迹张贴于各单位优秀员工宣传栏处;  公司内部刊物专门开设“优秀员工专栏”,对各获奖员工进行介绍和先进事迹报告;  获奖可在“优秀员工专栏”发表撰写工作相关的文章;

 可享受额外3天带薪假期或公司组织的带薪并负担全部费用的为期1天的集体旅游;(二选一)

 聘用与提升员工时,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受过奖励的员工,对德,才兼备表现及为突出的员工可以破格提升;

三、处罚制度

一) 纪律处罚的种类

 纪律处罚有:口头警告,书面警告,停职停薪,解雇。(解除劳动合同关系)

 纪律处罚由酒店总经理签发失职处分表,写明处罚原因,交失职人签名后,副本交人事部归档。

 员工违反酒店管理规章制度停职停薪处分时,其当月100%绩效工资将被扣除,另按日扣除部分基本工资。

 因违反酒店管理规章制度停职处分的员工在停职期间不得进入酒店,对员工的停职,解除合同,开除处分,应由酒店总经理提出。

二) 各类失职处分

1、口头警告:有下列行为者,第一次将给予口头警告并签发失职处分表,第二次扣50元,第三次扣100元,(注:如果是同一问题连续违反两次扣100元),凡第三次或以上发生丙类失职时将按书面警告处罚。1) 未经批准或无合理解释迟到或早退或缺席。 2) 仪表不整洁。 3) 男员工留长发,女员工不按规定盘发。 4) 手脏,指甲过长,涂有色指甲油。 5) 站立姿势不正,靠墙站立。 6) 手插口袋。 7) 不符合仪容,仪表,仪态及个人卫生的任何行为。 8) 擅离工作岗位。 9) 不遵守打电话规定。(当班时间接听电话,拔打私人电话)

培训课旷课。

违反员工用餐规定。

工作时听收音机,录音机,看电视或上网聊天。(培训或工作需要例外) 上班时间做私事,看书报,杂志,听耳机。

未经许可带妻子,丈夫、男女朋友等进入酒店工作区域。 使用客用公共休息室。

使用客用备品(一次性用品、沐浴、客房内设施等)。 将酒店文具用于私人之事。

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或在客人看到和听到的地方做不雅的行为(如讥笑及指点客人、在客人面前嘻笑打闹及窃窃私语)。

19) 在公共场所和酒店其它地方聚众讨论个人和酒店的事,破坏团队和谐。

20) 未按所在岗位工作标准,流程,按时,按量完成工作职责范围内的工作,给酒店带来损失和隐患。

21) 擅自食用酒店食物饮料,给予处分外,还需支付食物和饮料实际价格。 22) 未经上级批准擅自调班和顶班。

23) 在酒店内窝藏带酒精的饮料或企图带入酒店和工作时间饮酒或在酒精影响下工作。

2、书面警告:有下列行为者给予书面警告并签发失职处分表,第一次扣100元,第二次扣当月50%绩效工资。凡超过两次发生乙类失职时按照甲类来处罚。一年内两次书面警告者,将取消优秀员工评选资格。情节严重都,同一行为两次以上,解除劳动合同。 1) 对客人和同事不礼貌,造成投拆的。 2) 因粗心大意损坏酒店财产。 3) 隐瞒事故。 4) 拒绝安全检查包裹,手提包或员工身份证。 5) 拒绝执行工作指令,不服从上司或主管合理合法命令。 6) 上班打嗑睡或擅离职守者。 7) 违反安全规定。 8) 非工作进入客房。 9) 对同事或客人说辱骂性和无礼话语。 10) 超过工作范围与客人太过亲近。 11) 在指定位置以外的其它场所吸烟。 12) 不报告财产短缺。

13) 在酒店内乱丢东西或乱丢垃圾,乱吐啖的。 14) 不遵守消防规定。

15) 损坏公物,浪费能源者。 16) 工作表现差或工作效能差。 17) 擅自配置酒店范围内任何钥匙。

18) 发表虚假或诽谤性言论,影响酒店,客人或其它员工的声誉。 19) 受到客人的有效投拆,罚休二天或处以50元罚款。

20) 未按所在岗位工作标准,流程,按时完成工作职责范围内的工作,给酒店工作或名誉造成损失或隐患者。

21) 暗示或提示小费,或私自向客人销售酒店营业范围外的食物或物品。 22) 欺骗或任何不诚实行为。

23) 在酒店或集体宿舍进行不道德行为。 24) 未经许可擅自张贴或撕毁通告。

2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5) 违背上级合理指示,没有及时完成上级交待或指正,屡教不改,带来严重后果。 26) 参加任何形式赌博者。

27) 在酒店内私藏危险性易燃易爆物品,非法刊物。 28) 故意怠工,停工或降低工作效率。

29) 随意吐露本人薪资或探问他人薪资,引起事端情节严重者。 30) 不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卫生标准规定,引起严重后果者。

3、记过处分:下列情况者,将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记过(当月绩效50%,一年内不得晋升)、停职停薪(其当月100%绩效工资被子扣除,另按日扣除部分基本工资)、重大违纪处理。1) 在酒店内危害任何人员。 2) 殴打他人,打架,侮辱,恐吓威胁或殴打客人、公众人士,上级或同事。 3) 向客人索取小费或其它报酬。 4) 作不道德交易。 5) 故意泄露酒店商业,技术机密。 6) 性骚扰或欺侮他人。 7) 行贿受贿。 8) 偷窃或恶意破坏酒店,客人或他人的财物或拿用酒店和客人的食物,饮料。 9) 违反店规,造成重大影响或损失。 10) 在酒店内赌博或观看赌博。 11) 故意损坏消防设备。 12) 触犯国家任何刑事犯罪。

13) 故意损坏告示栏或公共财物或他人物品,情节恶劣的。 14) 遗失,复制,未经许可使用钥匙。

15) 长期没有按工作职责,范围履行工作,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者。 16) 提供假证词,编造假报告或对某人捏造事实。 17) 营私舞弊,挪用公款,行贿受贿者。

18) 与同事合谋伪造酒店记录,文件,如客人帐单以图获金钱利益。 19) 严重违反作业规程,导致重大人身或设备事故者。

20) 一个月内连续累记旷工三天或三个月内连续累记旷工六天者。 21) 未经许可在酒店范围内召集或参与任何集会。 22) 煽动或密谋罢工,怠工。

23) 利用集团或酒店名义在外招摇撞骗,致使集团或酒店蒙受重大损失者。 24) 在酒店内窝藏或在含有精神药物影响下工作。 25) 禁烟区内吸烟引起火灾者。

4、重大事故/事件:

1) 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注:因连锁店疏于管理,发生人身伤亡事件),全店扣除当月绩效工资100%。

2) 发生严重顾客投拆事件,全店扣除当月绩效工资50%-80%。

5、违纪行为的处理程序

1) 对员工的的违纪行为,直接管理人员必须在七个工作日内,开出处罚单,由当事人签字确认后,交公司人事部和派遣公司备档并在当月绩效工资中进行扣罚。员工对处罚有异议的,可以通过沟通渠道进行申诉。

2) 若当事人拒绝签字,又不提起申诉的,处以双倍处罚。

沈阳故宫店岗位制度

酒店总经理

工作概述:全面管理连锁店的生产经营,对连锁店经营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决策。 工作内容和职责:

 执行公司的各项决议,主持酒店全面工作,安排,落实酒店各部门工作,确保酒店日常工作正常运转。

 确保酒店安全无隐患,负责酒店社会公共关系协调工作。

 定期向公司汇报工作,策划,落实酒店经营计划及成本控制工作。切实提高服务质量,确保每一位宾客高度满意,维护公司品牌声誉。

 保证酒店标准化,程序化,制度化管理的贯彻实施。

 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及时,足额的完成公司下达的利润指标,保证现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酒店肋理总经理

工作概述:协助连锁店酒店总经理处理连锁店各项运营工作,确保酒店工作正常运转。

工作内容和职责:

 协肋酒店总经理执行公司各项决议,按酒店总经理要求安排,落实酒店各部门工作,确保酒店日常工作正常运行。  确保酒店安全无隐患。

 协助酒店总经理完成公司下达的经营指标及成本控制指标,参与酒店经营管理制度中的策划,实现,跟进和总结工作。

 培训,检查,督导酒店各部门员工。切实提高服务质量,确保每一位宾客高度满意,确保酒店总经理的工作布置能完美实施,并确保取得良好的效果。

酒店销售经理

工作概述:负责分店销售业务 工作内容和职责:

 全面负责分店销售工作,提升分店销售业绩。  负责分店销售团队的管理和技能提升。 值班经理

工作概述:全面负责酒店前台对客服务工作。 工作内容和职责:

 负责安排和协调前台接待人员为客人提供接待,问询,租房,结帐等服务。

 负责安排酒店大堂的对客服务工作,及时处理酒店内的宾客关系问题,确保为宾客提供主动,热情,耐心,细致,准确,高效的服务。

 督导和培训前台接待员与酒店其它各岗位的操作衔接工作。  负责完成分店制定的前台销售指标,提高分店的经营业绩。

 负责安排和协调前台接待员与销售的操作衔接工作,确保分店的销售任务达成。  对酒店总经理负责,接受酒店总经理及酒店肋理总经理指派任务。 客房主管

工作概述:全面负责酒店客房和公共区域清洁和管理工作。 工作内容和职责:

 负责组织和安排对酒店客房及公共区域清洁,布置等工作。

 负责组织和安排客房服务员对客人的服务工作,确保酒店在清洁卫生及客房服务方面符合公司要求,为宾客提供干净的客房和环境及优质的服务。  督导和培训客房服务员按标准和流程实施和完成任务。  组织和安排客房服务员与酒店其它岗位的操作衔接工作。

 对酒店总经理负责,接受酒店总经理及酒店肋理总经理指派任务。 前台接待

工作概述:负责前台对客服务工作,保证宾客满意度。 工作内容和职责:

 负责为客人提供接待,问询,租房,结帐等服务。

 负责酒店大堂的对客服务工作,及确保为宾客提供主动,热情,耐心,细致,准确,高效的服务,确保所做的接待工作符合酒店要求。  会员卡的销售工作。

 配合酒店销售工作,提高分店营业绩。

 对值班经理负责,接受值班经理和当值管理人员的指派任务。 客房服务员

工作概述:负责酒店客房和相关区域的清理,保洁,布置等工作。 工作内容和职责:

 负责酒店客房和相关区域的清理,保洁,布置等工作。

 负责客房,楼层及相关区域的对客服务,确保所做的卫生及客房服务工作符合酒店要求,为宾客提供干净的客房和环境及优质的服务。

 对客房主管负责,接受客房主管和当值管理人员的指派任务。 PA清洁服务员

工作概述:负责酒店公共区域的清理,保洁,布置等工作。

工作内容和职责:

 负责酒店公共区域的清理,保洁,布置等工作。

 负责客房,楼层及相关区域的对客服务,确保所做的卫生及客房服务工作符合酒店要求,为宾客提供干净的客房和环境及优质的服务。

 对客房主管负责,接受客房主管和当值管理人员的指派任务。 维修技师

工作概述:全面负责酒店一切维修,保养工作。 工作内容和职责:

 全面负责酒店一切维修,保养工作,并做好巡查记录。  负责酒店消防设施的保养与巡查工作,并做好巡查记录。  协肋客房部门完成制定的服务工作。

 对酒店总经理负责,接受酒当值人员的指派任务。 保安

工作概述:负责酒店日常安全保卫和消防工作,维护酒店治安秩序。 工作内容和职责:

 负责酒店日常安全保卫和消防工作,维护酒店治安秩序。

 做好消防工作的管理和防火的检查,确保酒店客人和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 完成与酒店其它岗位的衔接工作,协助酒店做好相关的客人接待服务工作。  对酒店总经理负责,接受值班经理和当值管理人员的指派任务。 驻店销售

工作概述:负责连锁店销售工作,提高连锁店的开房率,提高营业收入。

工作内容和职责:

 负责连锁店销售工作,提高连锁店的开房率,提高营业收入。  了解连锁店周边市场环境,制定连锁店销售计划。  发展连锁店的特约商户并监督其执行情况。

 对酒店总经理负责,接受酒店总经理及酒店肋理总经理指派任务。

第18篇:沈阳故宫书画源流 序言

沈阳故宫书画源流

-沈阳故宫书画的逓藏

人类的历史承载着文明,人类的文明又包容着文化。在人类不同种族之间,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诞生了不同的艺术品种。我国历代的法书和绘画被认为是艺术品,已经是极为遥远的事情。在博大恢宏的人文背景下,历经近五千年的积累,把华夏的文明以法书、绘画的形式反映出来,渐趋形成如今的风貌。

它们从来都被统治阶级作为财富藏于秘府,并力求传之久远。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对于都曾经不遗余力地搜求过书画艺术品,因此书画艺术作品的在历史上积累的过程,主要靠各个王朝统治者在内府的庋藏。除此之外,在士大夫阶层中一些的鉴藏家,他们的鉴藏活动,对法书绘画的逓藏和积累也起着积极的作用。法书绘画的鉴藏与积累活动,国家内库收藏与私家收藏互相消长。内库的收藏,是以私家收藏为基础的。由于朝代的更迭,兵燹的纵横造成社会的动荡。江山社稷易手他人,何况库府所藏势必云烟销散。私人藏家,又将由内库散佚出的劫余藏品逐渐收拢起来。待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它们又重新成为国家的收藏。

沈阳故宫博物院的书画藏品分为曾藏和现藏的两大部分。曾藏的部分是清朝乾隆、嘉庆等朝代时由北京移送恭贮至盛京皇宫。现藏部分是1926年皇宫辟为博物馆后陆续集藏的。

本书把曾藏与现藏于沈阳故宫的书画藏品的注录、集藏过程和它们如何辗转的集中于沈阳故宫的过程叙述给读者。由于今天学术研究的方法已越来越趋于科学、系统、精微。统计学在学术界广泛地应用,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在对社会的发展与评价、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都有可资借鉴的理论依据。以统计的方法把沈阳故宫书画藏品所包括的信息尽量多地提供给需要这些信息的人们。

沈阳故宫所藏书画的集藏过程既有与其他博物馆书画藏品相似的一面又有特殊的一面,不仅折射出社会发展印迹,还蕴含着沈阳故宫博物院发生、发展的历程。

现藏于沈阳故宫博物院的书画藏品大都是明清两朝的作品,各个流派比较全面。在征集过程中,业务人员非常留意于那些名头不大,但颇具艺术水准作者的作品。如在现藏的“八百联子”(对联)中蕴藏的资源难以名状,可以看到那些不以书艺名世而以政声、逸闻名满天下作者的作品,从中透出当时作者的心思与时代的脉博。在很多博物馆还没有意识到当代书画家们书画作品的艺术价值,沈阳故宫的领导者已经对他们非常关注。在60年代初期利用各种机会,利用极为有限的资金征集到了大批的现、当代作者的书画作品,这些如今已是深藏宫中的国宝。不仅使书画家的作品得以传承,还为国家集藏了相当的财富。

在写作过程中笔者有幸查阅了各种档案,翻检征集书画档案时,抚摸先人手渍百感交集。博物事业代有传人,从不懈怠的努力使沈阳故宫博物院藏品从几乎为零到如此之巨的过程。也体味到业务力量逐步壮大,代不乏人薪火相传的绵延。从帐目登记中看到前辈含辛茹苦为现有集藏呕心沥血,为后人积攒下数几千件计的书画藏品及参考价值很大的书画资料。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资料会有很多晋级为文物藏品。抚今追昔,沈阳故宫博物院的事业荜露兰缕,从开蓁辟莽到成为今天列为“世界遗产名录”中博物馆的一员,其中浸含着怎样的艰辛。

2004年之后,进入开创研究型博物院的时期,学术空气炽于以往,为能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对社会有所贡献,在院领导的决策下出版关于沈阳故宫研究的系列学术著作—“沈阳故宫文库”。2007年末出版了《清沈阳故宫研究》、《清入关前都城研究》、《沈阳故宫与世界文化遗产》等三本专著,现在又将本书列为“沈阳故宫文库”予以出版。

位于今辽宁省沈阳市明清旧城中心的沈阳故宫,是我国仅存的两座古代宫殿遗迹之一。它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父子戎马倥偬草创大业时期的作品,虽规模远逊于北京故宫,然而独具滿风旗韵,其历史和艺术价值令世人瞩目。

满族是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勤劳勇敢骁勇善战。先秦至明代,先后以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为族名。明代末年,女真主要分为建州、海西、东海三大部分,其中居住在今辽宁省东部和吉林东南部的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他们在与汉族人的频繁贸易和往来中,学习了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方式,使其生产力水平得到较快发展。除了狩猎、采集等传统生产模式外,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经济的发展也比较快。然而当时女真各部处于分散的状态,“互无统属、各争雄长”,严重地影响本民族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定,此时迫切需要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族势力。在万历十一年(1583),明建州左卫女真酋长努尔哈赤因父祖遭明军误杀,起兵征讨仇敌尼堪外兰,并进而开始了统一女真各部的大业。努尔哈赤在创立基业之初,是一个仅仅拥有部众数百人的酋长。经过十余年征战,军事和经济实力迅速发展。1603年,努尔哈赤将其统治中心迁至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老城),1616年建元天命,建立了“大金”(史称后金)政权。天命六年(1621),后金挥师西进,攻占明辽东地区,随即将都城迁至辽阳。天命十年(1625)努尔哈赤出于战略考虑,决计放弃辽阳新城,迁都沈阳。是年三月初一日,他就此事谕示诸王大臣:“沈阳乃形胜之地,西征明由都尔鼻渡辽河路直且近,北征蒙古二三日可至,南征朝鲜可由清河路以进。且于浑河、苏克苏浒河之上流伐木,顺流下,以之治宫室、为薪不可胜用也。时而出猎,山近兽多,河中水族亦可捕而取之”。随即由辽阳迁至沈阳,并定都沈阳。最后终于推翻了明朝政权,于1644年入主中原,于北京建立了统治中国268年的清王朝。

沈阳故宫始建于清太祖努尔哈赤定都沈阳,初成于清太宗皇太极改元称帝的清崇德元年(1636)。清入关后至乾隆时期又有较大规模的改建与增修。沈阳故宫是清王朝人关前的皇宫,也是乾隆以后清帝东巡谒陵时的盛京行宫(或称奉天行宫),这座宫殿建筑群目睹了清王朝的兴衰。民国15年(1926)以后,其建筑群陆续辟作博物馆(现称沈阳故宫博物院)。196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确定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7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明清皇宫”项目。

从沈阳故宫建成至今,其文物的收藏特别是书画藏品,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再从无到今天的林林总总,几度轮回历经沧桑。沈阳故宫书画藏品的经历与世间逓藏的书画藏品命运也大致相同,国势鼎盛时,被帝王、收藏家将万千宠爱集于一身的书画聚于一堂,把它们视同拱璧。改朝换代时,斧钺加身,性命如同漂零的落叶不能自保,何况这些身外之物。

这些书画藏品的身世历尽坎坷,对它们风雨轮回的揭示,也是对中华文明发生发展进程的一种揭示。还是中华文明发生发展进程的一种标志,召示了文明的渐进与升华。

第19篇:沈阳故宫&张氏帅府

沈阳故宫&张氏帅府„„

先做一下功课,也是阿拉每次出游前必须要做的事情哦~其实就是先查一下交通路线、旅游景点、特色小吃,包括酒店、公交、地铁、各个目的地具体方位、景点的门票价格、景点开放时间、不同时段的特色活动……

够多了吧,和人家一起出门,总是被说是资深的驴友,很老道。其实秘诀就在于“功课”要做足啦~特别是城市中心区(或者是你到这个城市后最常活动区域)的地图,一定要多看,弄清楚路名和要去的地点的方位。

比如沈阳吧,一天的时间,最好只在一个行政区活动,eg:沈河区,最佳旅游路线:张氏帅府-沈阳故宫-中街步行街。这样从南到北很顺路,不会走回头路,节省体力是最关键的哦,沿途还可以去一些已经查好的老字号吃小吃,美得咧~ 不多扯了,先上两份导游词,没去都胜似去过了呢~\\(≧▽≦)/~

沈阳故宫

各位朋友,在繁华的沈阳古城中心,有一座巍峨庄严的清代宫殿建筑群。这里就是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沈阳故宫。

依建筑时间和布局,沈阳故宫的建筑可分为三部分,它们分别是东路、中路、西路。今天,我们就按这个顺序。首先参观东路建筑。

沈阳故宫以其独特的建筑艺术和特殊的历史而闻名中外,在这片绚丽多彩,雄伟多姿的建筑群中,最古老,最具特色的就是我们面前的大政殿。

大政殿草创于1625年,是处理国家政务和举行庆典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大政殿为八角重檐攒尖式建筑,外形近似满族早期在山林中狩猎时所搭的帐篷。在大政殿的房脊上,还饰有八个蒙古力士,牵引着八条铁链,象征着“八方归一”。正门前的大柱上,盘旋着两条翘首扬爪的金龙,是受汉族敬天畏龙思想的影响,以龙代表天子的至尊无上。大政殿建筑特点的多样性,体现了多民族文化的融合。金龙盘柱,尽显中原之风;八位力士又流露了浓郁的蒙古色彩;而亭帐式的风貌,则是满族古老文化的延续。

作为最早使用和最为重要的宫殿之一。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以大政殿为舞台上演。1643年,六岁的顺治皇帝在大政殿继承帝位,并于次年在此颁布了出兵令,命摄政王多尔哀兵入山海关直捣中原,最终完成了满清一代的一统大业。

大政殿两侧南向,十王亭呈燕翅排列。错落有致,如众星拱月,南宽北狭,似无穷无尽,象征兵多将广,万世绵延。十王亭是清朝入关前左右翼王和八旗旗主在皇宫内办公的地方。它们与大政殿构成了一组亭子式的院落建筑,反映了满族独特的军政体制——八旗制度,这在中国的历史上堪称独步天下。远在努尔哈赤立国之初,凡遇军国大事都由汗王与八旗贝勒大臣共同讨论决定。努尔哈赤定都沈阳后,在修建宫殿时便将这种“君臣合署办公”的制度固定化。以建筑的形式表现了八旗制度和“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政体及军事民主的思想。因而形成了大政殿、十五亭这组独特的建筑,为中国宫殿建筑史写下了空前的一页。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中路。从1626年皇太极继承汗位,即续建皇宫,形成沈阳故宫的中路建筑。中路建筑前起大清门,后至清宁宫,院落三进,独成一体。

大清门是沈阳故宫的正门,为皇帝临朝前,文武百官候朝的地方。它便是演义小说中俗称的“午朝门”。大清门的屋顶满铺黄琉璃瓦并衬以绿色剪边,既保留了以黄为尊的传统观念,又体现了满族对故乡山林的深厚眷念。从而形成了区别北京故宫的一个特点——宫殿顶覆以黄琉称“金銮殿”璃瓦镶以绿色剪边。

穿过大清门,北望便是崇政殿。崇政殿俗,是清太宗皇太极举行日常朝会的地方。

1635年,皇太极下令将族名‘女真”改为“满洲”。1636年皇太极在崇政殿登基称帝,上尊号“宽温仁圣”,将国号“金”改为“清”年号“天聪”改为“崇德”。

各位朋友,古代宫殿建筑布局讲究“前朝后寝”。看过了皇帝上朝的金銮殿,请大家随我去参观帝后的寝宫。

穿过崇政殿两侧的左右翊门,举目可见位于3.8米高台之上的凤凰楼。楼后为帝后寝居的后宫——台上五宫。与崇政殿对比又形成了沈阳故宫不同于北京故宫的特点——“宫高殿低”。而北京故宫则恰恰相反,是“殿高官低”。

凤凰楼为宴饮、议事之所,是当年沈阳城的最高建筑,诗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可谓十分贴切。登上凤凰楼俯瞰四周,万般景物尽收眼底,可饱览盛京全景,也可观赏日出。“凤楼晓日”是当年著名的盛京八景之一。凤凰楼门洞上方悬有“紫气东来”匾,为乾隆皇帝御笔。而乾隆皇帝则是借用这个典故寓意大清的国运兴起于东方。

各位朋友,穿过凤凰楼底层的通道后,我们就进入了后妃居住的台上五官。

台上五官是清宁宫、关雎宫、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

现在请大家随我参观皇太极和皇后的寝宫——清宁宫。

清宁宫东梢门称“暖阁”,是帝后的卧室。暖阁内分南北二室,二室均设火炕。1643年八月初九,皇太极在暖阁内驾崩,终年52岁,后葬于沈阳昭陵,即北陵。

清宁东次间开门,是典型的满族民居——口袋房,西四门南西北三面都设火炕,称“万字炕”。与汉族有所不同的是,满族人将烟囱建在屋后,而且从地面向上垒起。这种“口袋房,万字炕、烟囱竖在地面上”的建筑特点具有浓郁的满族风格了。

各位朋友,现在请随我去参观西路建筑。西路建于1782年至1783年,主要包括:戏台、嘉荫堂、文溯阁等。

说起文溯阁,我们不能不提到乾隆皇帝和《四库全书》。出于加强文化统治的需要,乾隆皇帝于1772年下诏访求天下藏书,历经十余年时间编成一部大型丛书。该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所以称为《四库全书》。书修成后,抄录七部,在全国建七座藏书阁分别收藏,沈阳故宫的文溯阁便是其中之一。

提起宫殿建筑,我们很容易想起“红墙绿瓦”、“金壁辉煌’这类词汇。而文溯阁却与众不同,屋顶用黑琉璃瓦镶绿剪边,整个建筑以黑绿两色为主色调,这与它的用途是分不开的。文溯阁藏书忌火,依据五行字说立色配饰,装修取《易经》“北方壬癸水”其色属黑,因此屋顶用黑色琉璃瓦,寓意水从天降,消灭火灾。

文溯阁外观为两层,内部实为三层,书架上的木盒称函匣,用于收藏书籍。目前文溯阁的《四库全书》保存在甘肃省图书馆。

看到这里,我们今天的参观已经接近尾声。沈阳故宫的三路建筑是分期建造的,布局却是一气呵成,完整和谐。特别是三路建筑分别代表了“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皇太极南面独尊”、“康乾盛世”三个时期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建筑是凝固的历史”,从总体来看,沈阳故宫以建筑的方式反映了满族政权和满族社会由崛起——兴盛一高度发展的历史进程。

各位朋友,我们的参观就要结束了,希望故宫之行能给您留下美好的回忆。

张氏帅府

张学良故居陈列馆位于沈阳市沈河区朝阳街少帅府巷48号

张学良故居陈列馆,又称“大帅府”或“少帅府”。是奉系军阀首领“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张作霖和其长子“千古功臣”张学良将军的官邻和私宅。

张学良故居陈列馆建筑群,从1914年开始兴建,到1933年截止,形成了由中院、东院、西院和院外四个部分组成的风格各异的建筑群。张学良故居陈列馆总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1985年3月,沈阳市人民政府将张学良旧居陈列馆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2月,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其(张学良旧居陈列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7月,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发文,把张学良旧居陈列馆建筑群列为全国优秀建筑群之一。1996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院始建于1914年,建成于1916年。中院是传统的中国式建筑——三进四合院,坐北朝南,呈汉字“目”字型,青砖成瓦,飞檐兽吻挑脊,雕梁画栋,朱漆廊柱。石鼓柱础,石条台阶,方砖方石铺地,是砖木结构的仿王府式建筑。全院占地3900平方米,房屋共13栋,计57间,建筑面积1460平方米。

中院正门前有青石板铺垫门阶,门阶两旁立有上下马石。正门两侧有石雕抱鼓石,上卧的大狮子抱小狮子。正门房共七间,中间为门洞,中三间为回缩门廊,廊柱上部木雕彩绘雀替和楼空雕花。朱漆大门扇上绘有秦琼、敬德两个门神,门洞内悬着一块横匾,上书“治国护民”四个大字。

经过门洞我们进入帅府的人进院。一进院门洞两侧各三间,东在门为警卫室、传达室;西三间为电工室、电话室。东西厢房各三间,东厢房是帅府的内帐房,掌管帅府内的财务开支。西厢房是呈启处,设文武呈启官,专门接待禀报、引进前来帅府公平或拜访的文武官员。

与二进院相间隔的是一座7米高墙,中间开有大门,门口透雕里花顶饰门楼,称为垂花仪门。两门柱有护柱抱鼓石和石狮伏立的步鼓门枕石。门内有一座两重木屏壁,木屏可以对开,两侧可以沿回廊绕行人内。此处仪门是张作霖当年迎接贵宾举行仪式的地方。遇有重要客人到来,木屏中开,张作霖出迎,客人可以从中开的重门直入二进院。帅府人员和普通客人都从木屏两侧绕行沿回廊进入。今天,前来参观的客人全都是贵宾,所以仪门大开,欢迎各位贵宾进入二进院参观。

二进院呈长方形,周围有起台回廊四合。二进院是张作霖办公和会客的地方。正房7间,中间一间为过厅。门前,修一雕花门楼,门楼正上方悬一横匾,上书“望重长城”,。这是当时的乡绅送给张作霖的,颂扬张作霖威望象长城一样厚重。正房东三门依次是张作霖的卧室、办公室。西三间是会客室和书房。

东西厢房各5间,东厢房中间为厅,南屋为秘书长室,北屋为内收发。西厢房是一般秘书室。

正房东三间原是张作霖居住和办公的地方,现在里面展出的是张作霖及六位夫人的蜡像。坐在中间的就是“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张作霖。张作霖1875年出生,1928年死于皇姑屯事件,享年54岁。张作霖左边戴项链的那位是张作霖的原配夫人赵夫人,,她是张学良的生母,赵夫人与张作霖同岁,21岁与张作霖结婚。生有长女首芳、长子学良、次于学铭。在1912年4且去世,享年38岁。

一生没有到帅府居住过。坐在炕上的另一位是继配卢夫人。1900年秋天与张作霖结婚,为张作霖生有2个女儿。赵夫人去世之后,张学良姐弟三人由她养大,所以张学良一直都非常尊敬卢夫人。1974年去世。张作霖右边靠近的是三夫戴夫人。右边另一位是四夫人许夫人。许夫人为张作霖生有2男2女,张学思就是许夫人所生,张学思是张家唯—一个共产党员,曾任海军参谋长。许夫人一生教子有方,1928年去世。外屋南侧是五夫人寿夫人。满族人,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精明能干,张家的一切内务都由她一个人打理。为张作霖生有4个儿子,母以于贵,是张作霖最喜爱的夫人。1966年在台湾去世。北面的是六夫人马月清。这位夫人比张作霖小五岁,张作霖去世的时候,年仅23岁。为张作霖生了最小的一个女儿张怀敏。1975年在台湾去世。

参观过蜡像展,我们参观帅府的三进院。三进院与二进院相似,是帅府的内宅,张作霖的家属大都住在此院。正房7间,中间供奉张家祖宗灵位。东屋为张作霖二夫人卢氏居住(张作霖原配夫人赵氏于1912年去世,尚未进帅府)。西屋原为三夫人戴氏居住,去世后,1917年张作霖娶五夫人寿夫人,曾居住此屋。东厢房为四夫人许氏居住,张学思同志生于此屋。

西厢房是张学良与于凤至居住的地方。进入西厢房,迎面有一横幅,上书“天下为公”,这是孙中山先生1924年4月为张学良写下的墨宝,孙中山非常赏识张学良的才干,希望他能以天下为己任。横幅的下面是一座大钟,上面的时间是午夜两点钟二这正是“9.18事变”中沈阳失陷的时间。北屋是张学良与于凤至的卧室,二人结婚时,新房就设在此屋,在此屋两个人生有三男一女。现在屋内有木床一个,是从民间收集来的;梳妆台一个,是寿夫人使用过的,在小青楼发现并搬于此;汉白玉根雕茶几一个,这是此屋原物。南屋是张学良的书房。

1922年以后,大青楼建成,张作霖搬入大青楼一楼办公。家眷也大部分搬入大青楼内,三进四合院改成巡阅使署办公处。

帅府中院的建筑是典型中国传统的古典建筑。在细部处理上既沿袭了中国传统的民间风俗,也呈现了东北,特别是辽南的风土人情。这些特点体现在建筑的雕刻上。二进院和三进院的正房窗下墙裙处,都镶嵌一米高的砚石石刻各26幅。

一、

二、三进院厢房和门房、山墙础石也都镶有多幅寓意深刻的石雕。石雕寓意大都为富贵吉祥,功名利禄的内容,也有历史典故。东北盛产的萝卜、白菜、茄子、辣椒、高粱、谷子,乃至辽南西部张作霖老家盛产的芦苇。河蟹等都成为雕刻的题材,用以镶嵌帅府的建筑。有的石雕竟以“马上封候”、“吃各国”、“握全球”为内容,表现出张作霖的政治野心和抱负。

三进院回廊四角有角门,通过东角门可以到达帅府东院。在东院,角门被花园假山山洞所隐蔽,是帅府花园中的曲径通幽的一景。

现在,我们来到了帅府东院。

帅府东院,原是帅府的后花园,也称帅府苑。东院主要包括小青楼、帅府花园、大青楼和关帝庙。

那座青砖建筑就是小青楼。小青楼是张作霖为五夫人专门修建,1915年始建,1918年落成。建筑面积450平方米,是一座中西合壁式的砖木结构建筑,分上下两层,一楼东屋为五夫人卧室,西屋为会客厅;二楼为张作霖的几个女地居住,所以此楼人们也称“小姐楼”。1928年6月皇姑屯事件中,张作霖被炸成重伤,。就安顿在此楼一楼西屋会客厅里并在这里谢世。小青楼一直是一座危房,内部不便对游客开放。

我们经过假山,就来到了大青楼。

大青楼1918年始建,1922年建成,面积2460平方米。大青楼是仿照北洋军阀政府总统曹馄在天津的公馆——曹家花园的样式,设计制造的。因该楼用青砖而建,故称大青楼,是一座罗马式建筑,此楼三层,楼顶有阁楼,地下有地下室。一层、二层及楼顶都有宽敞的阳台,每年中秋节赏月,张学良旧居陈列馆全家登此楼顶赏月,北与故宫凤凰楼相对,是当时奉天最高的两个建筑之一。

1928年“皇姑屯事件”之前,大青楼是张作霖办公及家眷居住的地方;之后,张学良进入大青楼办公。下面大家随我到里面参观。

大家随我到北面客厅参观。

这间客厅叫老虎厅,因厅内摆放一只老虎标本而得名。这里有一幅张作霖与老虎标本的照片,这只老虎标本是东道边镇守使汤玉磷,在大青楼建成之际送给张作霖的,现在标本的原件在同泽中学。

1929年1月10日,震惊全国的“杨、常”事件,即张学良处决杨字霆、常荫槐,就在此厅。

进楼左侧是张作霖办公室和卧室,张学良主政东北时为秘书长室和秘书厅。二楼正南是张学良的办公室,正北是张学良和于凤至的卧室,正东、东北角和西北角,分别为张学良子女居住。三楼为张作霖几位夫人居住。

大青楼自建成到“九·一人”事变,一直是张氏父子的官邸和私宅。期间历经两次直奉大战、张学良承接父业、东北易帜、处决杨常、南京政府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军总司令长官、接受全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信印、武装调停中原大战等重大军事活动。大青楼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历史的见证。

参观过大青楼,接下来我们参观关帝庙。

关帝庙又是帅府家庙。依据张作霖老家辽南习俗,在房舍东北角都修有礼祠堂、家庙,张学良旧居陈列馆也不例外,张作霖尚武,尊崇关帝,因此在家庙的正中殿建有关羽塑像,两侧是关平和周仓,四季供奉香火,每当张作霖出兵打仗都要事先来拜一拜。正殿东侧一殿,是张家的祖宗灵位。西殿供奉有关关公的书画。

以上我们参观的就是东院的建筑以及发生的历史事件。还有一些建筑被其他单位占用,不能参观,下面向各位贵宾作一下介绍,以补救不能参观的遗憾。

帅府大院的最西面是帅府两院——红楼群。1914年,在兴建中院时候,就同时建起了两院,原有七间瓦房和两组四台套院。张学良主政东北后,眼看自己的弟弟一天天长大成人,就决定拆掉原建筑,请名师设计了七栋北欧式三层楼房,准备分给每个弟弟。1930年经招标,由荷兰建筑公司承建。1931年春开始动工,刚打好地基,此时爆发了“九·一八”事变。工程被迫停止。荷兰建筑公司将张学良告上国际法庭,张学良只好派人赴日内瓦申辩:我本人全部财产——包括施工工程已被日本人霸占,因此,我不能再承担债权债务。日本人迫于国际压力,支付全部建筑费用,1933年建起了两院红楼群。但从实际意义上讲,即使日本人出钱建造了红楼群,那钱不也是从帅府的边业银行的金库中夺去的吗?所以说西院仍是张学良所建,西院是帅府的一部分。

帅府的院外部分包括帅府办事处、边业银行和赵四小姐楼。帅府办事处位于帅府大院东南侧,占地3291平方米,建于1925年。是一座罗马式建筑,用以接待帅府客人,因其主楼内有一个豪华舞厅,人们也称之为“帅府舞厅”。

边业银行位于大院正东,占地4967平方米,建于1925年,是一座东西合壁的建筑,地上三层,地下一层。边业银行是帅府的私家银行,是当时东北最大的银行之一,拥有货币发行权。“九·一八”之后,边业银行内的财物被日本人抢劫一空。

在边业银行西北角是赵四小姐楼。赵四小姐楼是一座东洋式建筑,占地面积547平方米,有十余个房间,一层是接待室、舞厅、餐厅等,上层是会客厅、卧室、琴房、起居室、卫生间等。1928年张学良与赵四小姐相识,并于同年在北陵别墅同居。心胸大度的于风至感念赵四的真情,力主修建了此楼。赵四小姐把自己的卧室设在西北角,虽然阴冷一些,但抬眼就可以望见大青楼里张学良办公室的灯光。在这里她和张学良有了唯一的儿子。

陈列馆四个部分的建筑如上所讲。张学良故居陈列馆建成至今已经七八十年了,可谓历尽劫波,饱经沧桑。“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人对张学良故居陈列馆进行了大量的破坏、改建;解放后又不同程度被单位及个人占用。1991年辽宁省政府、沈阳市政府先后投资1400余万元,动迁、恢复了主体部分原貌。1992年9月张学良故居陈列馆主体部分——中院和东院,正式对外开放。张学良故居陈列馆,已经成为海内外瞩目的观光胜地。

纵观张学良故陈列馆,建筑风格各异,饱经沧桑,帅府的建筑成为中国现代历史的见证;张学良将军为中国现代历史作出的丰功伟绩永远不可磨灭!

第20篇:沈阳鼓风机厂社会实践报告

从沈鼓发展看企业改革发展之路

今天,我们小组两人来到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参观,我们了解了沈鼓集团的发展现状,通过实践,我们体会了沈鼓集团进行改革发展的意义,通过分析,我们明确了沈鼓集团的成功方法。在实践中,我们收获良多。

根据事先的准备,我们对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有大型一类企业,其前身是沈阳鼓风机厂,始建于1934年,1952年国家投资170万元进行扩建改造,成为全国第一个风机专业制造厂,2003年整体转制为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2004年5月,根据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按照省市区政府的统一部署,沈鼓集团凭借品牌和管理优势对沈阳水泵股份有限公司、沈阳气体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战略重组和重大技术改造,组建新的沈鼓集团。

沈鼓集团主要从事研发、设计、制造、经营离心压缩机、轴流压缩机等8个系列300个规格的风机类产品,高压给水泵、强制循环泵、核泵等51个系列579个品种的泵类产品,45个系列400个规格的往复式压缩机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空分、天然气输送、制药、制酸、国防、环保等领域。目前是国内生产规模最大、技术力量雄厚、工艺装备精良、产品质量最佳、竞争力较强、经营效能较高、设计和制造技术始终居于同行业领先地位,并接近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的装备制造业企业。 沈鼓集团运用自己的专利技术打破外国公司长期垄断国内市场的局面,为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为了未来更好的发展,沈鼓集团将继续秉承“创新、图强、诚信、卓越”的企业精神,以振兴民族装备制造业为己任,践行“为用户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效益,为社会贡献财富”的经营宗旨,力争创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为实现企业的体制化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理论指导实践,沈鼓集团的企业精神是指导其进行企业化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企业必须有自己的精神才能在当代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树立地位,奠定基础。因此,沈鼓集团的企业精神对我们影响很深,也是这个企业精神奠定了沈鼓的现在发展。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和发展,已经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 1

相当规模的产业体系,在国内装备制造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素来有老东北工业基地的美称。作为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排头兵企业,沈鼓集团一直为辽宁省工业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做着巨大的贡献。近年来,随着国家的发布文件所提政策措施陆续到位,振兴老工业基地政策的落实,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改革、改组、改造取得了重大突破,效果明显。沈鼓集团也不落人后,在企业改革重组、调整改造、生产经营、技术创新等方面做出巨大改变。

一.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沈鼓集团作为试点单位,参加了辽宁省第一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沈鼓集团把试点工作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机遇和最大的项目来抓,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促进解放思想,积极应对挑战,进一步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强力推动了企业的平稳发展,实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活动目标。沈鼓集团牢牢把握住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点,实现了员工的自我实现最大化,同时也满足了员工的最基本利益。同时,沈鼓集团坚持“全面发展可持续的”的科学发展观思想,全面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沈鼓集团按照省委的部署,抓好抓实每个阶段、每个环节的活动,在取得实效上下功夫。一是深入学习,强化理论武装。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强化了理论指导,将思想指导行动的唯物主义观深入贯彻实施,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二是深入调研,着力找准突出问题。通过对市场和企业体制的全面调研,沈鼓集团制定了科学的发展改革道路,正确的改革方法,这是沈鼓集团改革调整成功的最重要的环节。三是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形成推进科学发展的共识。四是解决突出问题,建立长效机制。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沈鼓集团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和关键,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是进一步完善了企业的发展战略,确定了总体发展目标:以加速发展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世界级产品为龙头,倾力打造沈鼓知名品牌,跻身全球同行业先进企业行列。二是构建技术创新体系,为重大装备国产化作出重要贡献。

沈鼓集团把“保增长、促发展”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以斗志昂扬

的精神状态迎接新挑战。一是解放思想,坚定“保增长”的信心。二是真抓实干,实现“保增长”的目标。三是抢抓机遇,培育“保增长”的新增长点。四是面向市场,开拓“保增长”新领域。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沈鼓集团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积极解决员工关心的突出问题,维护员工的切身利益,提升员工技能素质,实现员工的全面发展。通过开展“党员干部帮扶困难员工”活动,维护了员工的切身利益。企业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全方位开展员工培训工作,建设一支技能高超、团结和谐、开拓创新、奋发向上的团队。

二.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转变运行模式

很长时间以来,沈鼓集团一直处于一件主导产品产值动辄几千万元,结构复杂、技术含量高,技术准备周期长、数控加工量大,涉及国内外众多厂商,物料准备周期长的制造状态,属于典型的“离散式制造”。面对此种情况,沈鼓集团积极进行信息化改造,搭建起统一的ERP运行平台,实现重组、改造后的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全覆盖,全部产品从订单开始,到设计、工艺、生产制造、产品发运,直至售后服务全过程实现了信息化、数字化。产品供货周期从最早的24个月,缩短为现在的6个月,能够迅速地根据国际市场的变化而改变。

为了加速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沈阳市也在积极建设两化融合的平台。两化融合,是制造业和信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客观需求。自今年4月沈阳市被国家工信部正式批准成为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以来,沈阳市云计算、物联网发展迅捷,已形成相对完整的上下游衔接产业链,云计算、物联网产业集群效应初显。两化融合试验区的建立,为沈鼓集团创造了有力的改革发展环境,为沈鼓集团工业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发展机遇。

通过多年的国家项目建设,沈鼓集团在企业信息化平台上,开发新产品,研究新工艺,获得国家专利数十项,产品开发技术水平已进入国际同行先进行列。2007年,沈鼓集团与中国石化签订了首台年产100万吨大型乙烯装置配套设备裂解气压缩机组合同,标志着沈鼓正在进入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研制百万吨级乙烯机组企业的行列,树立起民族装备制造业的丰碑;开发的国际领先水平的国内首件整体铣制三元闭式叶轮,攻克了国际压缩机领域一项尖端级的前沿课题,实现了技术创新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沈鼓成为国际上仅有的掌握三元闭式叶轮整体

铣制加工工艺的两家制造企业之一,一举打破了欧美发达国家对我国石化行业中重大装备领域长达30年的技术垄断,并已成功地为茂明石化、镇海石化和天津石化等国家重点工程提供成套装备。其中核主泵产品已成为我国核电站和核潜艇的主要技术装备,在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战略技术领域占有重要的位置。以上成绩的取得,已使沈鼓成为我国通用机械制造领域的领头羊。

打造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制造、数字化管理的数字化企业,已成为沈鼓集团企业发展的理念。同时,技术的突破也伴随着企业效益突飞猛进,沈鼓集团销售收入迅速提高。国家项目加大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力度,进一步深化、提升了企业信息化水平,也使企业信息化成为沈鼓集团经济腾飞的灵魂。由此可见,沈鼓集团是企业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最好范例。

这次实践,我们了解到沈鼓集团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一是注重改革。近年来沈鼓集团的进步建立在深化改革的基础之上,依靠体制机制创新和资源的优化配置谋求发展。二是注重创新。沈鼓集团认识到自主创新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灵魂,创新意识和能力显著增强,研发投入明显增加,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开发出一大批有代表性的创新成果,提升了产业技术水平和整体竞争力。三是注重人才。沈鼓集团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把人才视作兴企兴业的根本,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同时注重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聘请兼职研究人员,加强对企业内部人员的培训。四是注重市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先进的装备制造业是全球配置资源的产业,沈鼓集团的结构调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重点产品和生产要素都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面对旺盛市场需求,抓住市场机遇,及时调整生产布局和产品结构,满足用户需要是沈鼓集团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个暑假,我们走出书本,走出校园,深入城市,深入企业,把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深刻了解和学习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充实了自己,了解了社会,增加了才干。社会实践活动给我们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企业、了解企业的机会。深入企业,同工人们谈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青年

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社会才是我们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让我们从实践中得到锻炼。

社会实践报告沈阳故宫
《社会实践报告沈阳故宫.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