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郁达夫沉沦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20:20:39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郁达夫沉沦

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1896年12月出生于浙江富阳 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三岁丧父。郁达夫从小受中国古典诗歌的 熏陶,有“九岁赋诗四座惊”的佳传。他十四岁就创作大量旧体 诗,并向报刊投稿。1912年考入之江大学预科,因参加**被校 方开除 1914年7月入日本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后开始尝试小说 创作·’9,9年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921年“\",与郭轰 若、成仿吾、张资平等人在东京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休创造社 不久,郁达夫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在当时产生了 很大的影响 1922年回国。创造社刊物《创造季刊》的创刊号由郁达夫主 编。后编辑过《创造周报》和《创造日》等。回国后,郁达夫还 发表了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等作品。1923年至1926年间先 后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广东大学任教。1926年回上海后 参加创造社活动并主持创造社出版部工作,主编《创造月刊》、《洪水》半月刊等。发表了《迟桂花》等作品。 1928年郁达夫秘密加入太阳社。他曾与鲁迅合编《奔流》月 刊,还在普迅支持下主编《大众文艺》。1930年初,中国左翼作 家联盟成立,郁达夫为发起人之一。1933年4月移居杭州后,写 了大量山水游记和诗词。1935年,应上海良友图书公司之邀,负 责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的散文二集”并为之撰写了《导 言》。1936年任福建省府参议。 1 938年,赴武汉参加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的杭日宣传工作, 并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大会上当选为常务理事。后去 新加坡,主编《星洲日报》等报纸副刊,写了大量政论、短评和 91 1 942年,日军进逼新加坡,郁达夫与胡愈之、王任叔等人 撤退至苏门答腊的巴爷公务,化名赵廉。1945年8月29日,在 苏门答腊失踪,那年他四十九岁。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 追认为革命烈士

文本解析 1926年4月出版的《现代评论》第3卷第71期和72期连载 了陈西澄做的《闲话》,文章列举出他认为新文学+年来“中国 新出有价值的书’十种(实际上选了十一种)。这篇文章也许是 现代中国最早的文学作品的排行榜。经过八十多年历史的检验, 今天来看,陈西湮所选的十一种作品是较为客观和公正的。其中 关子短篇小说是这样说的:“五四’文学革命十年来‘新文学的 作品,要算短篇小说的出产顶多,也要算它的成绩顶好了。我要 举的代表作品是郁达夫先生的毋沉沦》,和鲁迅先生的《呐喊》 最早评论《沉沦》的是郁达夫本人。在(沉沦》集《自序》 中,有卜达夫这样解说《沉沦》这篇作品: 《沉沦》是描写著一个病的青年的公理,也可以说是青年比 郁病H汗。比ondri。的解剖,里面也带叙著现代人的苦闷,―便 是比的要求与灵肉的冲突―但是我的描写失败了

前者对《沉沦》的评价如此高,而郁达夫本人却说是失败 的。究竟是陈西谨拔高了《沉沦》,还是郁达夫过于自谦? 其实,外人说郁达夫的作品好与不好,郁达夫并不在乎。他 似乎天生就是一个只能在个人心灵的小夭地里自己与自己对话的 人,似乎也只能是一个自己安慰自己的人。他的独特天性进入他 的文学创作,呈现出中国文学中少有的忏悔精神,呈现出与他人 迥然有别的自我观察、自我审视、自我体验、自我批判的内容 他在自我封闭的小天地里培育了高度发达的情感体验经验,培育 了他高于常人的抒情能力。这一切成就了他独具风格的小说创 望 ,他的成名作《沉沦》就是这种特殊才能的体现。

(沉沦》是郁达夫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小说“心理― 清绪,模式的代表作 臼理―情绪,,模式的小说,其叙述重点不是外在世界, 而是内在世界。其小说情节主要是以对象主体心理的变化为线 索,作品中的背景、环境以及气氛,无不被烙上人物心态的主观 印记。所以,《沉沦》在形式上井不像小说,而像自我告白的日 记和自我剖析的忏悔录。他们不是给别人讲故事,而是一种自我 对话、自我宣泄的说话方式这是一种独特的小说话语形式。它 明显跃出了中国小说的叙述常轨,甚至偏离了小说“讲故事,的 体裁本质。然而,没有多少人认为这是他们小说写作的无能,而 是理解为一种新的小说美学追求 在喊沉沦》这篇“另类小说中,看不到完整有序的故事清 节,也难以概括出集中明确的主题思想,打动读者的主要不是故 事本身,而是强烈的情感,集中呈现给读者的是颗孤冷、痛悔 的心灵。 镶沉沦》是这样开篇的: 他近来觉得孤冷得可冷。 他的早熟的性情,竟把他挤到与世人绝不相容的境地去,世 人与他的中间介在那一道屏降,愈筑愈高了 这部作品的开端一反一般小说中常见的时间、地点、事件和 人物身份的介绍,因为作者所关心的不是外部世界,而是人物的 内在世界。小说中所塑造的“他”,始终是在一个几乎“与世人 绝不相容的境地”里,他自审、自冷、自卑、白叹、自恼、自 状,以至发展为自杀。 为表现“他”的这个独特的内在世界,作者把小说中的事件 都心境化了。

在《沉沦》中,作者集中描述了三个场面:自戏、窥浴、钾妓。如果郁达夫想挑逗读者,完全可以在这些场面中大 做文章。比如,让‘他在被窝里的犯罪被人发现;或者,让 “他与那位洗澡的日本姑娘发生圣清,或详细地描写“他”的 缥娟过程。然而,这此本应曲折、诱人的情节在作品中都被淡化 了,被作者强化的是事件给予人物心境的影响。“白戏”一场, 作者着力于表现自戏后的恐俱;“窥浴”一场,作者着力于表现 窥浴后的羞愧;“押妓”一场,作者着力于表现押妓后的绝望。

作品中所传达的首先不是爱国主义思想,而是人物的“降苦闷” 贯穿于作品中的主要不是故事,而是人物心理和情绪的演变 《沉沦》还是中国现代“青春主题小说的代表作。 郁达夫一登上新文坛,他的小说作品就被认为是创造了一个 “完全特殊的世界,“吹醒了当时的无数青年的心,①。这个“完 全特殊的世界,就是青春世界,因而能以“吹醒了当时的无数 青年的心”。具体来说,以《沉沦》为代表的郁达夫早期小说, 几乎每篇都是在诉说中国留日青年学生的“性的苦闷”。这些 作品对这种苦闷情感的排泄,越发显示出对中国传统伦理观念的 有意对抗 在古代中国小说中,不乏描写性、性交乃至色情的作品,如 《金瓶梅》、《肉蒲团》、《海陵王》、《杏花天》、《杂事秘辛》、《飞燕外传》等。到了近代,狭邪小说则专以妓女生活为题材, 如《青楼梦》、(九尾龟》等。碳沉沦》一发表,惊世骇俗。尽管 也有一些封建道学家认为截沉沦》中描写的内容,如手淫、窥 浴、进入妓院等,实在是‘大逆不道,但是大多数“五四知 识分子都认为《沉沦》与此前的那些作品分别隶属干两个世界 由干郁达夫不是以欣赏和玩味态度挑逗读者,而是以严肃态度正 视‘人的人类自然天险,呼吁人类爱清要求的天然合理性,因 此,‘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年万年的背甲里面的 上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些假道学、假

郁达夫的《沉沦》 才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怒了。为什么?就因为有这样露骨的直率, 使他们感受着作假的困难”①。郁达夫一反从没有人怀疑过的以 ‘天理”否定‘人欲,的人险观,大胆地宣告自然的“人欲,就 是符合‘天理,的。同时,郁达夫肯定‘人欲却没有以“肉’ 压倒‘灵,,而是试图将“肉”升华到与“灵的谐和若与张 资平的小说对比,这种倾向更为明显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沉沦》与此前描写“人欲”小说 的区别仅仅在作者的创作态度或创作动机上吗?非也。以《沉 沦》为代表的郁达夫小说内容的独特吐,不仅在白取材于域外留 学生生活,更在于它侧重干刻画青年人的青春期心理,尤其是展 示青春期的性心理活动。文学家的艺术个性,首先来自于他观察 生活、摄取素材的独特视角。越是成熟的作家,越会选取最属于 自己的题材领域和表现视角。郁达夫说:“人生从十八九到二十 岁,总是要经过个浪漫的抒情时代的,当这时候,就是不会说 话的哑鸟,尚且要放开喉咙来歌唱,何况感情丰富的人类呢?② 的确,青春期,特别是青春时代的爱情,凝聚了人类感情的极大 丰富睦。

作为抑郁质气质作家的郁达夫,对此更为敏感;再加上 他与人交往的相对封闭,使他创作之初对人生的体验更多地集中 在对异性爱的心理体验和对美好爱情的想象之中。由于得不到正 常的爱情,并且屡屡受到日本女胜给他以“支那人”的歧视,郁 达夫对性的体验和想象更多地集中在变态胜行为活动中。这些活 动在他的小说中,诚然有对读者的消极作用,但是对突出他笔下 人物内心深处的极端矛盾和感清的极端痛苦,又起到了其他题材 难以起到的作用。 以《沉沦》为代表的郁达夫小说,塑造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特的人物形象―“零余者”。 郁达夫小说人物塑造的独特性,是他独创的那一个个‘零余 者”形象。郁达夫说:‘五四’运动的最大的成功,第一要算是 ‘个人’的发现。’①然而,这一成功是付出了发现者的孤独作为 代价的。‘五四”时期最富有个性的新文化人,同时也是最孤独 的知识者,最有影响的孤独的文学形象多出自他们的笔下。《沉 沦》里的“他”是一个孤独者,但不是鲁迅塑造的独战多数 的积极进取的孤独者,而是试图缩小自我、麻痹自我的消极的孤 独者,因而注定无法摆脱自己的悲剧命运。鲁迅小说塑造的孤独 者形象,充满作者作为思想家的理胜内涵,是要唤醒沉睡者而无 人呼应的先觉者的孤独;郁达夫小说塑造的“零余者形象,充 满作者作为艺术家的情感内涵,是需要感清慰藉而得不到慰藉的 多情游子的孤独。《沉沦》中的“他’就是在时代的感召下发现 了自我,但无力“忠实地守住这自我,彻底地主张下去,扩充下 去。西方现代的思想文化观念已使“他”在理险的领域里成为 独立的“自我,而‘他在情感和艺术的领域里所接触的却是 多余人”和烦恼的少年维特。如果说,鲁迅塑造孤独者形象更 多地是通过他们解剖其对立面―庸众们的国民劣根性,那么郁 达失塑造“零余者,形象,则是通过他们解剖包括自己在内的 “先天不足”的青年知识者。 郭沫若在《论郁达夫》一文中还说过:“自我暴露,在达夫 仿佛是成为一种病态了。别人是‘家丑不可外杨’,而他偏偏要 外扬,说不定还要发挥他的文学的想象力,构造出一些莫须有的 ‘家丑”’②。郁达夫的卑己自牧,可以说是有一定程度的病态, 具有这种心理的人难以胜任绝大多数社会行业。从郁达夫留学日 本期间屡屡调换所学专业,就能看出这种不适应。然而,这种人并非不能胜任文学创作。对于置身于社会沙漠里的郁达夫来说, 唯有文学是属于他的一块绿洲。在<沉沦》中,“他”对他人过 分的敌视,对自己过分的苛责,对周围环境过分的敏感,对自己 的不幸过分的夸大,对自己的阴私过分的袒露,尤其是对人物变 态比臼理的汗悔式的告白,使之开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类特殊 人物形象的先河。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在“五四中国文坛上,最有影响 力的文学作品出自三位最富于个胜的作家心灵:一位是强韧的理 性最能穿透国人灵魂的鲁迅,一位是昂扬的情感最能鼓动进取者 的郭沫若,再一位就是原罪式的忏悔以至能把自己隐秘的一切都 告白于天下的郁达夫 97

推荐第2篇:郁达夫《沉沦》的读后感

小说讲述了一个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的遭遇,通过\"一个病的青年忧郁症的解剖\"(郁达夫《〈沉沦〉自序》),揭示主人公内心灵与肉、伦理与情感、本我(Id)与超我(Super-ego)矛盾冲突,郁达夫《沉沦》的读后感。与郁达夫其他的小说作品一样,《沉沦》是一篇\"注重内心纷争苦闷\"的现代抒情小说(也叫\"自我小说\"),带有\"自叙传\"的色彩。因此,小说大胆而深刻的揭示任务复杂而丰富的心理活动。

《沉沦》的主人公\"他\"出生在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家庭,在\"他\"四处求学中接受的则是较为开放的进步思想。在中西文化交融的环境下长大的主人公既有中国文人某种气质,同时又有一些自由与叛逆的思想,读后感《郁达夫《沉沦》的读后感》。 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仍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环境下,他的自由思想被压抑。当他离开W学校\"打算不再进别的学校去\",他选择了蛰居在小小的书斋里。他的内心里也因此而压抑,产生了\"忧郁症的根苗\"。此后的留学生涯他的忧郁症就更加严重起来。在异国他乡,饱受\"性的苦闷\"与\"外族冷漠歧视\"的\"他\"渴望真挚的爱情,并愿为此抛弃一切。然而这种渴望在现实中难以实现,他的内心逐渐失去理智的控制,他开始自渎,窥视浴女,甚至到妓院寻欢,只为了寻求自己感官上的一时愉悦与满足,最终深陷在邪恶的沼泽里不能自拔。那饮鸩止渴的行为显然让\"他\"更加苦闷,愉悦过后是更大的空虚,欲望越来越大,他开始寻求更大的刺激,而他的经济状况却穷困潦倒,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最终\"他\"只有投海自尽来结束这个恶性循环。

推荐第3篇:郁达夫《沉沦》赏析

郁达夫《沉沦》赏析

billsport

郁达夫(1896-1945)著名小说家,创造社发起人之一,1920年开始创作小说,他的处女作是《银灰色的死》。1921年出版短篇小说集《沉沦》,后又创作了许多优秀小说,并在散文、旧诗词、文学理论、翻译等方面有相当高的造诣。

《沉沦》是郁达夫早期的代表作之一,写于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收录在同名小说集《沉沦》里。小说讲述了一个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的遭遇,通过“一个病的青年忧郁症的解剖”,揭示主人公内心灵与肉、伦理与情感、本我与超我矛盾冲突。与郁达夫其他的小说作品一样,《沉沦》是一篇“注重内心纷争苦闷”的现代抒情小说,也叫“自我小说”,带有“自叙传”的色彩。因此,小说敢于大胆而深刻的自我揭示,复杂而丰富的心理活动。若要赏析这篇小说,就必须探究人物内心的矛盾心理以及造成这种心理的自身与社会原因。 《沉沦》的主人公“他”出生在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家庭,在“他”四处求学中接受的则是较为开放的进步思想。在中西文化交融的环境下长大的主人公既有中国文人某种气质,同时又有一些自由与叛逆的思想。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仍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环境下,他的自由思想被压抑。当他离开W学校“打算不再进别的学校去”,他选择了蛰居在小小的书斋里。他的内心里也因此而压抑,产生了“忧郁症的根苗”。此后的留学生涯他的忧郁症就更加严重起来。在异国他乡,饱受“性的苦闷”与“外族冷漠歧视”的“他”渴望真挚的爱情,并愿为此抛弃一切。然而这种渴望在现实中难以实现,他的内心逐渐失去理智的控制,他开始自渎,窥视浴女,甚至到妓院寻欢,只为了寻求自己感官上的一时愉悦与满足,最终深陷在邪恶的沼泽里不能自拔。那饮鸩止渴的行为显然让“他”更加苦闷,愉悦过后是更大的空虚,欲望越来越大,他开始寻求更大的刺激,而他的经济状况却穷困潦倒,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最终“他”只有投海自尽来结束这个恶性循环。 郁达夫在《沉沦》中描写色欲是极其重要的部分。这些情节的描写既不是纯粹的肉欲挑逗与官能刺激,也不是遮遮掩掩含蓄的描绘,而用一种“露骨的真率”来描绘。这样写既达到对“深藏千年背甲里士大夫的虚伪无情的揭露”同时又不失美感,真实而生动。这样写色欲是

一种创新。

《沉沦》是一篇深受五四思潮影响的作品,作者身在海外,就更多的吸收并接见了外国文艺理论的思想。我们从他的作品中不难发现,在他早期作品,诸如《银灰色的死》《沉沦》等都有借鉴外国作品的痕迹。但在《沉沦》却有一种很大的创新。《沉沦》的“自叙体”是受日本的“私小说”的影响;“零余者”的形象借鉴了屠格涅夫在1850年的《多余人日记》的影响;深刻的内心剖析是借鉴了弗洛伊德心理学的理论;同时法德的文学思潮也对其创作影响很大。其中对《沉沦》影响最大的是日本的“私小说”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以自我为原型,浸透了主观色彩的“私小说”将小说从外部世界的纷繁复杂引向了人物复杂的内心。这种风格被郁达夫所借鉴,从《银灰色的死》中“清瘦的人”到《沉沦》中的“他”都是类似于“私小说”的人物形象。不过在《沉沦》中这种“私小说”有了一个突破性的创新。小田岳夫在《郁达夫传》中指出:《沉沦》虽受佐藤春夫的《田园的忧郁》的影响“但两部作品在根本上是不同的”,《沉沦》的苦闷不再是“私小说”根源于人生固有的寂寞,它超越了“私小说”的局限,由个人外推,而具有某种时代、社会意义。它开创了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道路,对后来的文学有深远的影响。

在《沉沦》中作者充满清醒的病态心理解剖意识,成为新文学自觉描写灵与肉的冲突的二重人格形象的佳作。在《沉沦》中可以清晰的看到一个多层次的“我”的形象:追求肉欲的本我、矛盾的自我、道德的超我。这与传统的单维结构与静态呈现的作品有很大的超越。它使得作品更加深入内心,真实而多层次的显现人的“双重”性格。打破了古代文学脸谱化的呆板。这也是《沉沦》的突破之一。 但是,《沉沦》在一些方面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小说仍旧停留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问题小说”上,对中国社会问题的前途方向没有较为明确的认识。在语言上过度的诗化、散文化的倾

向,有过分雕琢的嫌疑。 郁达夫的《沉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它在许多方面的探索与创新,开创了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先河,将小说引向了关注内心世界的新高度。对于我们当代小说创作以及文艺理论都

有许多值得研究与学习之处。

推荐第4篇:《沉沦》读后感

《沉沦》读后感

大家一直都说《沉沦》这篇文章好,怀着崇敬、好奇的心理,我一口气读完了它。可读完之后,留给我的却是几分忧伤,几分气愤,还有几分迷惘„„文章的主人公是个在日本留学的中国青年诗人。按当时的情况来说,他的条件是很不错的,不仅能吃饱穿暖,还能去学习,甚至可以去留学。但谁想到,这些令大多数中国青年眼红的条件却让他一步步沉沦。我不得不说他是一个没用的人,是一个懦夫!作为一个男子汉,却不能说到做到,做为一个炎黄子孙,却不能为祖国争光。明明在心里痛骂那些沉迷酒色、俗事的人,自己却同样不能抵制住她们的诱惑或者不如说是他自己的“想入非非”。羡慕别人的交际广,人缘好,而自己却不学着去做,还在背地里把人家当成是仇敌,认为别人故意这样对他,甚至把这件事归咎于祖国„„最后终于跳海自杀了。我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他是个极不争气的人。我觉得他最不争气的一点就是把什么事都归咎于国家,一遇到挫折、困难就说:“祖国啊,你什么时候富强起来啊?你快强大起来啊„„”“祖国,这是你害我的!”说真的,他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一个国家、民族不能富强,他的子民同样不能够抬起头来做人!可是,我们也应该想一想,国家的强大就是需要全体国民的努力啊――如果大家都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负责,那国家怎么才能强大呢?有付出才能有获得,如果大家都来拿国家的,那国家往哪拿?这个简单的道理想必大家都明白,更何况一个留学生。可是既然懂得这一个道理,他就应该更加努力,更加刻苦的啊,为什么,他还是一再沉沦„„

不说他了,就拿我们现在来说,学了那么久的知识,我想大家都应该知道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按理说我们应该运远强大于欧美、日本等“小辈”啊,可是为什么,在那些“小辈”面前,我们还得忍气吞声?为什么对人家的经济还是望尘莫及?中华民族是个聪明的民族,脑力方面并不比别人差!我们之所以不能富强,就是因为中国有太多只懂拿国家的人啊!难道这个道理大家真的不明白?

推荐第5篇:沉沦读后感

读郁达夫《沉沦》感想

小说描述了一位中国青年在日本留学,因为沉沦,而自杀的故事。 主人公因为在外留学,而当时的中国还处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相对于较弱的国家,所以他内心中有着多多少少的自卑,而当时日本人也都看不起被他们称为“支那人”的中国人,日本的同学们都不愿与他多接触,这就更使他不愿与他人交谈。起初他把情感寄托在诗歌上,在一些忧伤的句子里刻下自己灵魂的伤痕。不知为什么,这并不奏效,于是他选择了在性欲里沉沦,以此淡忘这些家国之痛。而在这之前,他也有挣扎与痛思。不停的洗澡,以洗去自己那些所谓邪恶的思想。然而,他发现,自己的挣扎是无谓的,他无可救药的沉沦于性、对女人的热望中。最后,来到酒馆妓院,毁掉了自己纯洁的情操。事情过后又自悔自伤,感到前途迷惘,绝望中投海自杀。他在异国的遭遇,与祖国民族的命运密切相联,因而主人公在自杀前,悲愤地疾呼:“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

郁达夫和创造社其他的成员一样,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日本私小说和西方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写作中充满阴郁和忧伤的味道。性的描写,也是沉沦的一大特色。不过,当大胆的,露骨的,火辣的,挠心的肉欲与爱国相遇时,留日学生的彷徨无依也就被很好的表现了出来。那种因为祖国不够强大而生发出的自怜与自戕是真正令人动容的看似耸动的肉欲,乃至兽欲,隐隐流露出游子无家可归的忧伤与苦闷。‘支那人’,一个多么刺耳的称呼,这对于一个国破家亡的游子是多

么大的刺激。

事实上,我在读过小说之后,觉得小说中“我”几次写到“祖国”,都和传统意义上的爱国并无太大关系,只是“我”自怨自艾时的一种借口。因为“我”不仅是感到“日本人”对自己的冷淡而发出复仇的呼喊,即使是自己的同胞甚至自己嫡亲的兄长,也会反目成仇,因此与其说是由于祖国弱小,身在海外受到歧视社会原因使“我”产生痛苦,不如说是由于“我”本人的性格弱点使自己产生痛苦,是一种病态的痛苦。

在回到忧郁症的源头的追寻上去。“我”是一个见了女人就心跳得厉害,脸红得厉害的人。一般认为这是一种很天然的害羞,我可不敢恭维。“我”正是在青年的时期,有很强的性欲,所以每每在脸红的同时,一个思想说赶快逃离这种窘地,而另一个思想又想能得到女人的爱怜。这种矛盾正如作者所说得浪漫期的梦幻。看到别的同学和女人谈笑的时候,从心里升起很多的鄙夷,倒不如说是一种嫉妒。因为他回避了这种窘境之后立马窝在床上,进行着浪漫的幻想。一则想得到一个纯真的爱情,二则又后悔何以当时没有那样的胆量,不同她们去讲一句话。这表现“我”其实也是希望去谈笑的,可是缺少胆量,从而推倒了当时表现出来的鄙夷。他在被窝里的犯罪以及当同学们疏远了他时,“我”的自慰--他们都是日本人,他们都是我的仇敌,我总有一天会来复仇,我重要复他们的仇--都说明了忧郁症发展以及恶化是由于自闭。还有一次--“我”在便所里偷窥旅馆主人的女儿洗澡被发觉后,径冲进被窝里又心虚起来。当时只是想一窥便走的,

可是一窥再窥之后便钉在了那里,动也不能动了地欣赏:那一双雪样乳峰,那一双肥白的大腿!这全身的曲线!--这是一种对异性有强烈占有欲的推进。--地上的落叶索息索息的响了一下。解衣带的声音。男人嘶嘶的吐了几口气。舌尖吮吸的声音。 他的面色,一霎时的变了灰色了。他的眼睛同火也似的红了起来。他的上腭骨同下腭骨呷呷的发起颤来。他再也站不住了。他想跑开去,但是他的两只脚,总不听他的话。他苦闷了一场,听听两人出去了之后,就同落水的猫狗一样,回到楼上房里去,拿出被窝来睡了。--这是促使他最后去酒馆妓院的激素。最终由于良心的谴责,对祖国的愧疚,自己的懦弱选择了自杀。

我认为表面上是一种爱国思想的表现,但最终是由于懦弱的的内心而产生的结果。对自己祖国的失望与抱怨,可若是爱国主义者的话,会有强烈的爱国心,会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而不需在别人鄙夷的目光下自卑。只有自己感到祖国的强大,才会让别人也感受到,越是懦弱的回避越会得到别人的攻击。

年轻小伙对性欲的渴望是正常的事,这不是一件让自己感到羞耻的事情。初感性欲时当然会有彷徨的时候,但只要正确的引导就可以了,归根结底还是主人公太自我封闭的性格而导致没有人去引领教导。他应该学会怎么样去在社会中学会交流,而不是一味的封闭,不愿与他人交流,经常后悔自己所做过的事说过的话。

现今的社会是一个互相交流获得信息的时代,我们不能像主人公一样把自己封闭,要学会交流,当自己有烦恼的时候有一个倾诉对象

后,同样的事件往往会产生不同的后果。人要学会看开,不能因为做了一件让自己后悔的事情就想不开,开朗会让生活更加美好。错事也能够帮助我们成长,能让我们今后更加的往正确的人生道路上行走。父母赐予我们生命,并不是让我们轻易结束的,而是想让我们尝尽了酸甜苦辣后,得到升华,创造自己人生价值的。

推荐第6篇:从《沉沦》来看郁达夫独特的风格

从《沉沦》来看郁达夫独特的风格

【摘要】《沉沦》艺术的表现了一种郁郁的形象,凸显了他的创作风格:精于描绘主人公的痛苦和孤独,善于表达人物的心理活动与景色描写,并且在他的文章中能看到许多外国文学的因素,敢于挑战中国传统文化。并且大都都是采用第一人称来描写,常常把个人的生活经历作为小说和散文的创作的素材,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个性和人生际遇。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关键词】 郁达夫忧郁生命首先,郁达夫创作《沉沦》的背景是:这篇小说是写于他留学日本的时期,郁达夫先生1913年随其兄曼陀前往日本留学,于1922年毕业回国,先后就读于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和东京帝国大学。在这段时间里郁先生刻苦攻读中外小说,创作了第一部白话文小说集《沉沦》。当时他只有二十岁左右,身处异域,还是一个正在不断蚕食自己国土的国家,还要整日忍受着日本人的白眼和侮辱,这是多么压抑的事,一种对故土的依恋之情和浓烈的爱国之情交杂在一起,使得他不得不说,又不得不写,用饱涵深情的笔触宣泄心中的愤懑。被誉为他的杰出代表作品,也是他唯一的中篇小说。这部小说描写了当时留日学生在日本受到的欺辱,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悒郁苦闷,具有爱国主义思想。最后主人公自沉大海,带有明显的颓废思想和悲观情绪。透过《沉沦》,我们可以能些微了解到郁达夫小说的创作的几点特点。

一、孤独抑郁的性格。

小说第一句“他最近觉得孤冷的可怜”的“孤冷”二字,便为郁达夫所有小说奠定了情感基调。早熟的性格、景色的优美、个人的忧郁都使得他躲避人群而亲近自然。这使得他的小说大都时候都是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来写周围的世界,他常常一个人于无事时就会到外边转转,不为什么,只是孤独而忧伤的看着这个世界。他同情那些车夫、弱女子。于自己一样贫困的身上,掏出几个铜板,给这个世界和他一样贫苦的下层人民。他的目光常常忧郁,固然由于其性格造成的,但是国家的落后,人民的不幸何尝不加重他的忧郁病。所以他的忧郁可以说是时代造成的,他的忧郁背后实际上是对现实表示莫大的悲哀与失望。这使他在他自己许多文学作品中都得到了体现。

二、景色环境的描写。

《沉沦》中第一部分就有大量篇幅的景色描写。如“晴天一碧,万里无云,终古常新的皎日,依旧在她的轨道上,一程一程的在那里行走。”这样的描写在他的好多篇小说里出现多次。他孤独悒郁的性格使得他有一颗贴近自然的心,用自然之子的角度把景色和周围的环境写的格外的清晰。又如他对故乡的描写“他的故乡,是富春江上的一个小师,去杭州水程不过八九十里。这一条江水,发源安徽,贯流全浙,江形曲折,风景常新:唐朝有一个诗人赞这条江水说‘一川如画’。”这样的对于故乡景色的描写差不多回家一次写一次,并且每次都用不同的角度写。随便翻翻《郁达夫小说全集》,你总能发现作

家善于描写景色环境的独特风格。没有一定文学功底的作家是很难达到这样的文笔的。

三、对自我和“性”的大胆暴露。

《沉沦》里面除了描写了自己的行踪、留学生活外,对人性脆弱的地方,作者进行了大胆的自我暴露:如“他每天早晨,在被窝里犯的罪恶,也一次一次的加起来了。„„他犯了罪之后,每深自痛悔,切齿的说,下次总不再犯了,然则到了第二天的那个时候,种种幻想,又活泼泼的到他的眼前来。他平时所看见的“伊扶”的遗类,都赤裸裸的来引诱他。中年以后的妇人的形体,在他的脑里,比处女更有挑发他情动的地方。他苦闷一场,恶斗一场,终究不得不做她们的俘虏。”

窥视女性洗澡,如“轻轻的开了便所的门,他尽兀自的站在便所的玻璃窗口偷看。原来他旅馆里的浴室,就在便所的间壁,从便所的玻琉窗看去,浴室里的动静了了可看。他起初以为看一看就可以走的,然而到了一看之后,他竟同被钉子钉住的一样,动也不能动了。” 在野外偷听男女野合,如“他心里虽然如此的在那里痛骂自己,然而他那一双尖着的耳朵,却一言半语也不愿意遗漏,用了全副精神在那里听着。”这些封建社会不准涉及的描写,郁达夫勇敢直率的自我暴露出来,并对此些行为忏悔。而有时却又变得高大。《沉沦》里通过把主人公的猥琐和伟大的一面对毫无保留的刻画了出来,写出了一个真实的人。尤其对于主人公内心在遇到罪恶时候产生的不断挣扎矛盾的心里刻画的非常细腻逼真。是继承了《红楼梦》的写实主义精

神的,从而写活了人物,使得人物就在我们身边,就像在写自己一样的。

四、精于描绘主人公的痛苦和孤独。

《沉沦》精于描绘主人公的痛苦和孤独,他不仅总爱自愁自怜,而且穷困潦倒,被社会主流意识所轻蔑抛弃,身受经济和精神的多重压迫,既孤傲不群,又自怜自卑。因此,“在常人感受到五分痛苦的地方”,他所感到的痛苦非增加到十分或十二分不可。作品中主人公的孤独痛苦表现在诸多方面,具体有如下线索:与世人绝不相容——敏感于别人的目光——在稠人广众之中感到更孤独——仇恨日本人——仇恨中国人——仇恨自己的兄长。在与人的相处之中,他将自己的痛苦和孤独转嫁了,于是与所有人对立,气量极其狭小。如上课的时候,他虽然坐在全班学生的中间,然而总觉得孤独得很;在稠人广众之中,感得的这种孤独,倒比一个人在冷清的地方,感得的那种孤独,还更难受。看看他的同学们,一个个都是兴高采烈的在那里听先生的讲义,只有他一个人身体虽然坐在讲堂里头,心思却同飞云逝电一般,在那里作无边无际的空想。这正是他自卑、孤独的一种体现,他需要在不相容、疏远和仇恨中减轻自己在众人面前的自卑感,从而缓冲自己的孤独、苦闷。作家夸饰了这种孤独与痛苦,在主人公与世人间设置了一层厚厚的屏障,从而将这种情绪推向绝境。当主人公无法承载这种孤独痛苦的时候,他就找寻解脱的途径,那就是主人公对自然的病态眷恋。

五、显示出西方文化的影响

俄国文学的影响 屠格涅夫说:“我的自传,就在我的作品里。”与此相应,郁达夫的小说,基本上取材于他所熟悉的生活,甚至直接取材于他的长期漂泊中的一些经历,把自己写入作品中。《沉沦》中“我”的经历其实是与作者的自身经历相似的。

法国文学的影响 启蒙运动的领袖卢梭在《忏悔录》中开宗明义地写道:“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赤裸裸地揭露在世人面前,这个人就是我。”郁达夫大胆而真实的写自己、暴露自己的隐私,把自己卑鄙的欲念、丑陋的恶习不加避讳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从而达到了“惊人的人心真实”。《沉沦》中主人公同样把自己喜怒哀乐的情绪\'猥亵的念头,甚至性欲的苦闷,都不加掩饰的展示出来。几千年来,中国封建礼教一直视“性”为洪水猛兽,它要求人们“存天理灭人欲”,而《沉沦》中。却如此真实细腻的把一个人的性苦闷、性压抑抒发了出来,他那大胆暴露而取得的人性真实和艺术真实,不惜以真血肉去碰挡虚伪,也许力量就来自于卢梭,来自于启蒙运动。

郁达夫先生的小说是富于创新的小说。他对唤醒“五四”时期迷茫的知识分子,无疑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正如郭沫若所说:“他的清新的笔调,在中国枯槁的社会里面好像吹来了一股春风,立刻吹醒了当时的无数少年的心!”他的人生恰如他的小说所写的一样,是富于传奇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

推荐第7篇:沉沦读后感(推荐)

情何以抒

第一遍只是抱着读故事的心情读完了郁达夫的《沉沦》,看完了并没有多大感受。当我再次拿起《沉沦》,细细读它的时候,我发现自己与《沉沦》中的“他”渐渐有了共鸣。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中国留日学生。他身处异国,由于祖国的贫弱而备受民族歧视和屈辱,渴望纯洁的友谊和爱情而不得。他内心的孤独寂寞,多愁善感的性情无人理解,他对朋友的情,对祖国的情无法抒怀,以至于最终选择了死亡,而在临终前也只能感叹道:

“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的!”

“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

“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

这恐怕是那个时代所有中华儿女的感慨,表现了希望祖国早日富强起来的热切愿望,透露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思。

他性情早熟,这使他与世人有了隔膜,愈发觉得孤冷得可怜,于是便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在读书上,内心的情感开始累积,但却找不到一人抒发胸中之意,可见人需要情感的宣泄和抒发。当一个人的情感找不到寄托的时候,他便成了空壳,内心的孤寂油然而生,开朗的性情也变得郁结。人变得安静,安静得可怕。于是他开始怀疑周围的一切,敌视他人,渐渐戴上伪装的面具,害怕周围的人看见他的真实。他的忧郁症越来越来严重了,内心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煎熬,他是多么希望他的同学来跟他讲闲话,听听他的内心,然而他的同学却自管自家的去寻欢去。这便加深了他对同学的怨恨。渴望与同学交流感情,又因不被接受而抱怨同学的双重心理考验着他,内心是如此的焦灼。他的情该何以抒呢?也只能说一句,“他们都是日本人,他们都是我的敌人,我总有一天来复仇,我总要复他们的仇。”

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没有人能读懂你,没有人能理解你的孤寂,唯有你自己明白自己。离开自己的家乡,离开自己的根,来到孤独的城市,外界的喧嚣与你无关,周围的一切将你抛弃。听到的语言都是如此冰冷,他人的笑容不是给予你,你说的话没有人能懂,你的情该何以抒。你开始关闭自己,将自己封闭在小小的世界里,心里除了抱怨还是抱怨。

于是他记下日记:我何苦要到日本来,我何苦要求学问。既然到了日本,那自然不得不被他们日本人轻侮的。中国呀中国!你怎么不富强起来,我不能再隐忍过去了。

他到底该怎么办呢?因不满几个中国朋友的言语,竟然与自己的同胞都决裂了,成了两家仇敌,最后还搬进了山上梅园,减少与外人的接触。一个人,真的成一个人了。想讲的话,无人听;想听的话,无人讲。都到了如此地步,他到底该跟谁去述说内心的情思呢?

我想问,何以为人。想必人一定要生活在社会集体之中,脱离了人群,便不为人。脱离了人,情感就无法依偎。没有情感的人只具备了一副躯壳,行走于人生道路上。试问世间最珍贵的为何物?那便是人的情感。谁都不必压抑自己的情感,要懂得抒发自己的内心,让身边的人感受到你真挚的情感。

小说中的他其实有饱满的热情,真挚的情感。他也希望与同学打成一片,但

因时代的压迫,国家的衰弱,他在同学中也没有了地位,经常受到同学的歧视,心中的埋怨渐生,最后同他的兄长也绝了交,他连最后抒发内心情感的途径也没有了,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出他对纯真爱情的渴望。当他知道自己被日本侍女骗了之后,他立刻就发起怒来,但也只是在心里谩骂,他的情应该如何抒怀呢?纯真的爱情梦被打碎,满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但只能喊喊:“中国呀中国,你怎么不强大起来!”

谁能理解他,谁来聆听他的内心,他该如何宣泄他的情感。强大的压迫之下,他变得那样卑微,他不敢与他们进行正面的对抗,而只有在背后唠叨他的不满。长久的不满和抑郁在内心堆积,谁来救他脱离苦海。祖国啊,你为何不强大?这是他不断的呼唤,也只是他仅仅的希望而已。

这就是那个时代留日学生的真实写照,祖国的贫弱,让他们备受屈辱,内心的情感无处宣泄。异国他乡的天空、土地、人群只会增加他们的凄凉,没有人能真正的体会他们,唯有他们自己。

郁达夫用毫无掩饰的笔触描写了主人公的生活和情感,显示了强烈的反封建色彩和个性解放的时代要求。可是最令人伤感的是,主人公的情感应何以抒。现在的我们要懂得找寻心灵的寄托,抒发自己的情感,要知道情何以抒,而那个时代的记忆就让它留在那里。

推荐第8篇:郁达夫《怀鲁迅》读后感

郁达夫《怀鲁迅》读后感

今天,我阅读了郁达夫《怀鲁迅》这篇文章。文章写得沉郁而厚重。在悼念鲁迅的文章中卓尔不凡。作者以形象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他对鲁迅逝世的感慨。从中,我也看出了鲁迅对中国小说做出了无与伦比的巨大贡献。

鲁迅对中国小说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在于鲁迅对中国小说作用的升华。 作为新文学的奠基人,他对中国文学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他将小说从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品转变成了启迪民智的文化产物。鲁迅用其塑造的一个个典型人物反映了在历史转折关头一个先驱者对于历史的深刻感悟,揭示了他对封建礼教和愚昧封建文化最为深刻和实质的认识。在《狂人日记》中借“狂人”之口,描绘了一个恐怖的吃人世界。深刻揭露了在“仁义道德”薄纱掩盖下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他启迪了民众的思想,使民众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他们生活的环境,国家的境遇,民族的境遇,以及造成这一切的根源。

其次,在于鲁迅对中国小说艺术形式的突破与创新。 鲁迅善于借鉴西方文学形式,并将其转化为传统文学手法。他吸收了西方文学表现心理的多种手法如对梦境、潜意识和变态心理的描写。如《阿Q正传》大量表现了阿Q心理的潜意识与显意识。他还吸收了西方文学的象征和隐喻技巧,并且形成了自己的象征意象系统。如《药》里的“药”。鲁迅还从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中取材加以演绎、“新编”,因此,有了《故事新编》。茅盾曾称赞鲁迅先生:“在中国文坛上,鲁迅君常常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

最后,在于鲁迅对中国小说语言的革新。 鲁迅开创了中国白话文小说的新时代,告别了以往繁复的文言文。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不仅如此鲁迅在小说的创作中对语言提出了新的要求,使语言熔议论、叙述、描写、感觉、想象、梦幻等于一炉,尽量表现人物心灵的多层面。他还追求语言的节俭、含蓄和凝练,善于巧妙的运用动词和副词,甚至是标点。使其作品具有含蓄、节制、简约、凝练的语言风格。当然,在表达情感的繁复与痛苦时,他也不吝啬使用语言的冗长与重复。二者交替、混合,各显其长。

鲁迅升华了中国小说的作用,创新了中国小说的艺术形式,革新了中国小说的语言,但同时我们也能深深地感到鲁迅对中国小说的贡献不仅仅只是这些。所以说,鲁迅的对中国小说做出了无与伦比的巨大贡献。

推荐第9篇:郁达夫

郁达夫《故都的秋》鉴赏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好散文。关于其中心,课文自读提示和教参都作了明确的分析和界定,认为“文章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驭景,以景显情,信手写来,浑然一体”,“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的秋的真情,流露了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并且,为了增进学生对此的理解,自读提示和教参还注意联系了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指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作家移居杭州的个人生活背景。

其实,郁达夫在文中流露的情感,固然跟当时的背景有关,也跟作家一生的身世命运和性格情趣有关,还跟中国传统文人的悲秋情结有关,当时的背景因素前已提及,本文即就后两点作些补充性的联想与阐释。

一、身世命运和性格情趣

作家赞美自然风物,抒发情感 ,其格调无非是热烈高亢、平和淡远和忧郁低沉三者之中各 有选择侧重而已。而郁达夫偏偏持最后一种心态来描绘故都秋色,这和他的身世命运以及性格情趣是分不开的。作为一篇以真实为内核的散文,《故都的秋》所反映的这种清静悲凉心境和郁达夫一生的身世命运以及由此形成的性格情趣是紧密相连的。

首先,从身世命运来看。“郁达夫三岁丧父,家道衰贫”(《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郁达夫”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86版),后来又经两度婚姻失败(先与结发妻孙荃,后与王映霞。作者注),再有两次丧子之痛(见郁达夫散文《一个人在途上》《记耀春之殇》),此外,郁达夫生活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先后目睹了晚清腐败、军阀割据的社会现实,亲自经受了蒋介石政府白色恐怖的威慑(1933年举家由上海移居杭州,过上流连山水的隐居生活,政治上一度表现消沉即由此而来。作者注),最后亲历抗日烽火,在南洋为日本宪兵秘密杀害。这样的一生,是悲凉的。

其次,从性格情趣来看,他的身世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忧伤压抑的性格,从而影响着他在创作上的情趣倾向。他在亲撰的系列自传中说:“儿时的回忆,谁也在说,是最美的一章,但我的回忆,却尽是些空洞。第一,我所经验到的最初的感觉,便是饥饿;对于饥饿的恐怖,到现在还在紧逼着我。”又说:“又因自小就习于孤独,困于家庭的结果,怕羞的心,畏缩的性,更使我的胆量,变得异常的小。”少年时代就沉浸在“水一样的春愁”里。(以上引自《郁达夫自传》,江苏文艺96版)日本十年留学生活,使郁达夫的性格继续生长发育着,自伤之中又添了对国家民族的忧虑及由此而来的自卑感,这一点,在他这一时期的创作中有明显流露,如小说集《沉沦》和《茑萝集》,都充满了感伤情绪乃至带有颓废色彩。他在1920年写给新婚妻子孙荃的一首诗中说:“生死中年两不堪,生非容易死非甘。剧怜病骨如秋鹤,犹吐青丝学晚蚕。一样伤心悲薄命,几人愤世作清谈。何当放棹江湖去,芦荻花间结净庵。”其实,作者这时才24岁。回国后,他说:“1922年,在日本的大学毕了业,回国来东奔西走,为饥寒所驱使,竟成了一个贩卖知识的商人……1923年的秋天,一般人对我的态度改变了,我的对于艺术的志趣,也大家明白了……就说我是一个颓废者,一个专唱靡靡之音的秋虫。”(《〈鸡肋集〉题辞》)为了更明确地显示郁达夫这种性格情趣,我们不妨来看在1923年写的《还乡后记》(《郁达夫散文全编》浙江文艺90版)中的一段文字:

“ ……只教天上有暗淡的愁云蒙着,阶前屋外有几点雨滴的声音,那么围绕在我周围的空气和自然的景物,总要比现在更带有些阴惨的色彩,总要比现在和我的心境更加相符。若希望再奢一点,我此刻更想有一具黑漆棺木在我的旁边。最好是秋风凉冷的九十月之交,叶落的林中,阴森的江上,不断地筛着渺蒙的秋雨。我在凋残的芦苇里,雇了一叶扁舟,当日暮的时候,在送灵枢归去。小船上除舟子而外,不要有第二个人,棺里卧着的若不是我寝处追随的一个年少妇人,至少也须是一个我的至亲骨肉。我在灰暗微明的黄昏江上,雨声淅沥的芦苇丛中,赤了足,张了油纸雨伞,提了一张灯笼,摸到船头上去焚化纸帛。” 这一段文字的意境,竟是如此的阴冷凄凉。

当然,郁达夫也有激进之时,1926年他撰《广州时事》揭露时弊,后来与鲁迅合编《奔流》,直至于1930年加入“左联”。(最后的从事抗日是更为人所知的)但他在1933年移居杭州(如前文所述),性情一仍其旧,从而在1934年写下《故都的秋》这样一篇散文,是很好理解的;这篇文章蕴含的情感,与他一生的身世命运及性格情趣也是很相符的。

二、中国文人传统的悲秋情结

唐人刘禹锡句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词二首》)这只是偶唱反调而已,其实,反观历代中国文人的著述,可知他们写秋,确实是多为“悲寂寥”的。无论是屈原写“ 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湘夫人》),杜甫写“玉露凋伤枫树林”(《秋兴八首》)、“万里悲秋常作客”(《登高》),还是苏轼在《赤壁赋》中“扣舷而歌”,言说人生岁月“逝者如斯”,直到近人王国维还写诗说:“苦觉秋风欺病骨,不堪宵梦续尘劳。”(《静庵诗稿·尘劳》他们在耳听秋风萧瑟,目睹木叶飘零之际,总是难以自抑,或哀身世,或叹家国,一想到韶华逝去,往往念及个人、国家的凋零,生命在消逝,事业却难成,内心自然是一幅悲戚图景。这一种伤逝情怀,是人类永恒性的悲哀,传统文人们由此习惯性地形成了一种悲秋情结,即便是旷达如苏轼,也只能是自我安慰罢了。

郁达夫作为一个现代文人,“从少年时代起就爱读小说、戏曲,对中国古典诗文和小说戏曲有浓厚兴趣”,“始终没有完全摆脱中国旧式传统文人的积习”,于是,当他写故都之秋时,就自然地承袭了中国传统文人的悲秋情结。(亦引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郁达夫”条)

关于这一点,《故都的秋》一文中有明显的例证,下面举出三处,略作分析。

一是写北国槐树的落蕊。作者细腻地描绘了扫街的扫这一种“像花而又不是花”的落蕊的情状,并说“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为何觉得落寞呢?因为他由槐树落蕊而想起了“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也就是说他内心此时正弥漫了传统的悲秋情绪,这正是文中所谓“深沉的地方”。

二是在写槐树落蕊后,写“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一节。他为什么要写这蝉声呢?因为秋天一来,蝉的生命就渐近终点,这与秋天一来草木便要凋零是一致的。面对动植物这种“生命悲剧”,像郁达夫这样一个文人,心中怎会不联想到自身的悲哀呢?而且,写秋蝉残声也是古已有之的,比如骆宾王《在狱咏蝉》中的“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西陆,指秋天。玄鬓影,指蝉。作者注),就是再也明显不过的例子。

三是文中的议论部分。在这里,作者不仅承认“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而且还举出了“秋士的成语”、“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例子,同时指出“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的事实,最后归结出凡“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萧索的感触来的”这一句中心性话语。如果说作者开始写槐树落蕊时的落寞还只是“潜意识下的”,那么这一段议论则已升至意识层面了。

以上三处,说明作者自身就是很着意地表现这种传统的悲秋情结的。

最后我再指出一点,对于《故都的秋》这样一篇文章,对于这一种清静悲凉的心境,乃至对郁达夫,对中国传统文人的悲秋情结,也许有人会认为析之太细对中学生是不适当的。其实,话也可以反过来说,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象传》)的传统,所谓天行有常,春秋代序,意识到这一点,从而更加奋发进取也是理所当然的,不过这已不是本文讨论的范围了。

赏秋景 听秋声 感秋意 品秋味——郁达夫《故都的秋》赏析

简析:郁达夫,名文,字达夫,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贫困的生活促使发愤读书,成绩斐然。1913年9月随长兄赴日本留学,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郁达夫是著名的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他的第一本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小说集《沉沦》,被公认是惊世骇俗的作品,他的散文、旧体诗词、文艺评论和杂文政论也都自成一家,不同凡响。

郁达夫在文学创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38年底,郁达夫应邀赴新加坡办报并从事宣传抗日救亡,星洲沦陷后流亡至苏门答腊,因精通日语被迫做过日军翻译,其间利用职务之便暗暗救助、保护了大量文化界流亡难友、爱国侨领和当地居民。1945年8月29日,被日本宪兵残酷杀害,终年四十九岁。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中间主体部分,按照“清”“静”“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清秋景色。共有五种景况,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清秋佳果;最后以议论收尾,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部充分展开,酣畅淋漓。

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到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而这篇散文写于1934年,作者正处于苦闷时期。郁达夫用他的情感绘出了一幅细腻深沉的主观意境图,它构成了文章的骨架。读者通过对秋色、秋味、秋的意境和秋的姿态的体味,能感受到作品美的力量。这篇散文“物”“我”之间完美地交融和统一。它既是对北平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射,在郁达夫大量的写景抒情散文中,是很有特色的一篇。 郁达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诸多领域都具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而热情坦荡的鲜明风格。这一风格体现在他的散文创作中,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风格却很统一,正如郁达夫自己所说,在散文中“总要把热情渗入,不能不达到忘情忘我的境地。”他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从写作上看,本文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表现得最充分的典型之一。文中情感所及而刻意描绘的有五种景物,它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时空关系,却都能相提并论。在表达方面,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交替出现。这一切都是为了突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本文,我们不难发现《故都的秋》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文中有许多并列句子或短语,具有工整、雅致之美,抒情味很浓厚,朗读起来具有音韵之美,显示出作者很强的语言驾驭能力。本文不是很长,但排比句很多,说明作者非常喜欢运用这种工整、雅致的语言,而且运用起来非常妥帖恰当,全无生硬之感。例如:

① “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三个短语精要地概括了全文的意旨,既有顺畅的气势,又有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后面的“来得悲凉”似乎应该比前面两句更舒缓而深沉。也许主张语言简洁的人会觉得“却特别地来得清、静、悲凉”更好,可是这样一来,排比的气势就没有了。 ②“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和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此句前后都采用排比的写法,从不同的方面说南方之秋无可欣赏之处,反衬北国之秋的美好。顿挫分明又气势连贯,表情达意非常充分。

③“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描写性的名词短语,每一个短语就是一幅画面,展现出生动的美景,成为“故都的秋”的美妙意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神往之情溢于言表。

④“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这是由三个短句组成的排比句,既具有口语的生动性,又兼有排比的语势连贯性,充分地表达了赞美之情。

⑤“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是用比喻来说明理事,以具体事物来说明抽象的事理,使表达生动形象,饶有趣味。

第二, 本文直接描写景物的语句不多,但都是极其精彩的,而且饱含作者的深情。例如:

①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这里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景物写得非常细致,如“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也写了观景、赏景的心态、动作,如“细数”“静对”,透露出悠闲、惬意。总起来说,表现了作者热爱故都之秋的情怀。

②“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里写了视觉形象、触觉形象。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是触觉感受。写触觉,给读者以逼真的感受。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

③“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这里的写景不拖泥带水,一句一景,写出了北国清秋之雨忽来忽去的情景。云的景象、雨的阵势,写得活灵活现,说明作者观景非常细致。

第三,诗歌的声韵和节奏,加强了《故都的秋》的音乐美。韵律感和音乐美,在《故都的秋》中表现得比较强烈。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上面三句,结构相同,动词后面均辅以结构助词“得”,形式整齐划一,有一种整体的美感。作谓语的形容词,“慢”“润”“淡”,表现的都是平淡细腻的意味。它们又都是响亮的音节。“慢”(màn)“润”(rùn)“淡”(dàn)声调相同,前后两字又叶韵,这样读起来声韵铿锵,语势贯通,具有很强的音乐感。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一个修饰语用得有力,其结果不但被修饰的词,而且连动词甚至插入语也显得十分强劲有力。”(《论创作》)

由于《故都的秋》里很多词语具有这个特点(如上文的“润”“淡”等),读起来显得很有节奏。再看下面:“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作者把这些名胜用一个个偏正词组整齐地排列起来,回旋往复,像一串珠玑那样,有着明丽轻快的韵律和节奏。

第四,这篇作品还具有清新典雅、酣畅淋漓的语言风格。《故都的秋》从开篇到结尾,没有文字的雕饰痕迹,但每个词语、句式,却又好像未经“炉火”而已到了“纯青”的程度。如在选择搭配词语上,作者似乎是很洒脱地从生活中拣来的,平凡极了;可是它们又是那样精当,搭配在一起就再也无法拆开了。名词如“芦花”“柳影”“虫唱”“夜月”“钟声”等宏观的秋色、秋声,以及“飞声”“日光”“蓝朵”等微观的秋色、秋声,它们配搭得匀称和谐,最能调动读者的情感。这些物象声色,本是现实中无处不有的,但被作者随意拣来配在一起,就产生了特别的美感效果。再如动词与形容词,作者是很注意它们的表现力的,尽管作者是精心选择与搭配的,但读者却感到一种纯朴自然的美。看那北国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而我们南国的“秋”正是“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这里的动词、形容词所代表的动态、特征就在读者的周围,所以感到平易亲切、酣畅明快。在句式的选择上,作者多用短句,但长短相间;多用整句(尤其多用排比),但整散结合:形成了一种既典雅、又洒脱的风格。如文章的后半部分从中外文人学士对“秋”的那种“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引导读者领略“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接着笔锋一转,来了一大段对“南国之秋”的速写,以映衬“北国之秋”的特色。这段“速写”中运用了多种句式,但仍以短句、整句为主,雅俗熔于一炉,特别能代表作者的语言风格

北平,一座精美但又脆弱的古城。它承载了中华几千年的文明,深到极处美到极致。在十九世纪突然卷起的风云中,它却显得如此的衰颓。

郁达夫本是江南人,为何会对北国的秋有着如此深切入微的感受和观察,这是十分值得玩味的。“早晨起来,泡一碗茶,向院子一坐”,看“碧绿的天空”,听“训鸽的飞声”,数“漏下来的日光”;扫街的在树影 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些落寂”。这些都是经过作者的悠悠的态度过滤以后描绘出来的画面,并且这等细到极处的笔墨,既显得清新,又轻笼着一层古城的沧桑,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孤寂。

在 郁达夫的眼中,故都是一种象征。这时它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故都,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故都。重游故都,他心酸甚多。一方面,他想到了自己坎坷的一生:三岁丧父,中年丧子,爱妻离异,母亲和兄长惨死,这些无不让他“无语泪先流”;另一方面,当他看到此时的北平就像是风雨飘摇的浮萍时,他那心中对于祖国的一片挚爱瞬间爆发了出来。因为此时中国北方战云密布,继东北沦陷后,日寇又相继占领了山海关和承德,进而觊觎整个华北乃至全中国。在内外忧患的夹击之下,郁达夫忽然眼前一亮,一下子写出了〈故都的秋〉。

在中国的传统诗歌和散文中,关于秋的描写可谓连篇累牍。郁达夫本人也对秋怀有特殊的情感。于是他在写秋的景色上集中了更多的笔力,这种笔力不仅仅表现在对于景物和画面的描绘上,更表现于他在对比中所寄托的情思。作者先从南方的秋落笔,然而这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种自远而近的描写方法,而是蕴藏着作者内心的一种感受和情怀。

凉风秋雨,落蕊寒蝉,这是江南也有的,“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在古都,槐树的落蕊满街都是,寒蝉的残声处处可闻,让人不禁产生“天凉好个秋”的感觉。然而,古城与历史赋予它的文明似乎在时代风云和战争的硝烟中,摇摇欲坠。这不禁又让人生出一种眷恋,对美的一种眷恋。故都的秋美就美在它的清和静,美在它的色彩浓,回味永,美在它的百读不厌。这种美不似上海的热闹,南京的辽阔,扬州的秀丽以及杭州的沉着。这种美也因作者的追寻而永驻人间。

读〈故都的秋〉,我们固然不必去追究作者有佘么微言大义之辞,但对他的心灵感受的隐秘活动却是应当细心体验的。作者在文章结尾处写道: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很难说这仅仅是一种对于自然节气的流连依恋之情。如果不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写下这段文字,也许人们不会去做任何联想;可是即使撇开那特定的历史背景,这段文字也仍然不失为感情深挚的好文章。文章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立体世界,是一件可以从多侧面多角度加以考察研究的艺术品。

从始至终,始终透露出作者一种凄清的委婉之情。这种情绪,犹如面对即将别离的乡土而产生的哀思,又如把玩一件艺术珍品而眼看着它将落入 别人手中所产生的不舍之情。郁达夫极写故都的秋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正透露出他在这清静之中心中的悲凉。

寄情于山水之间,托情于自然风物。那股凄清悲凉而又如丝如缕的感情溪流载着悠悠之意流入你我的心间。

推荐第10篇:郁达夫

郁达夫

文学主张 郁达夫在文学创作上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因此,他常常把个人的生活经历作为小说和散文的创作的素材,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个性和人生际遇,郁达夫的自传体小说代表作品是《沉沦》,郁达夫在《沉沦》中发出了“祖国呀祖国!我的死都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吧!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的悲号。郁达夫在自传体小说中,除了反映下层知识分子失意、苦闷外,还有一些作品通过知识分子的视角反映处于社会底层民众的疾苦,表现了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和关怀,如《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郁达夫的小说创作因为对传统道德观念提出了挑战,并且首创了自传体小说这种抒情浪漫的形式,对当时一批青年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形成了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坛一股浪漫派的壮观潮流。郁达夫还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位在世时就已出版日记的作家。 感伤情调的积极意味

这种积极的意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郁达夫的颓废以及这种颓废的具体表现——性苦闷,不仅是一己的感受,而且是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提出来的。这种颓废和性苦闷,是当时青年的普遍心态,郁达夫则以自己的感受,集中地表现了这种“时代病”,从而将一个尖锐的问题提到了历史与社会面前,所以,具有积极性。第二,郁达夫的感伤、颓废包含着对封建旧道德的自觉的挑战。

第11篇:沉沦观后感

反腐倡廉教育片——《沉沦》观后感

为了进一步抓好党风廉政教育,切实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群众观念、纪律观念、道德观念和廉洁观念。在10月24日下午,学院组织全院党员在四楼会议室集中观看了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沉沦》。

本次学习主要通过讲述东莞市人大原副主任欧林高,在任东莞市清溪镇党委书记、市委副秘书长、长安镇党委书记和市人大副主任期间。如何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大肆敛财,恣意妄为,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思想腐化堕落的全过程,最终一步步走上一条不归路。

通过本次的的学习,让我清淅看到一名人民好干部在利益和金钱的诱惑下信念动摇、妄图逃脱组织监管、脱离群众、无视群众监督,没有正确看待权力,存在“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毒瘤思想最终难逃法律的制裁。

在欧林高的蜕变沉沦轨迹中,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年经党员对加强自身党性的重要性,需要不断培养端正的生活作风,加强为人民服务意识。同时要引以为鉴,警钟长鸣,筑牢反腐倡廉思想道德防线,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并且每时每刻要按照一名合格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抵制各种诱惑,始终不渝的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第12篇:郁达夫故都的秋读后感

《故都的秋》读后感:

秋,一般是作者在伤感的背影下写的,或是怀才不遇、对世俗的忧愤、零落的形象。 郁达夫先生也不例外,他的这篇散文《故都的秋》 ,带有了强烈的主观色彩和感伤情调在里面。他曾经赴新加坡办报并从事宣传抗日救亡,而后沦落流亡之至苏门答腊。所一在他的文章少不了忧郁、伤感的情调。

他将苦涩的品味与生动的景物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郁达夫先生写秋意、秋季的院子;写槐树、秋蝉、秋雨的秋之现象;写果树、枣子树的奇景;写诗人的神态。创造出特殊的神韵,盈造出伤感而意味隽永的气氛。

其文笔下的秋味的悠闲,秋色的凄凉带着落寞,但却能用浓厚而强烈的主观色彩,表现出了故都秋的意境与姿态。租人家一椽破屋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 脚踏上去的声音也没用、气味也没有,只能感触灰土有点落寞。等等,都写出了郁达夫先生在秋的笼罩下细腻而独特的感受、忧郁而优美的伤感情怀,也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作者情景交融的主观感受。很好地表现出了秋的悠闲清静悲凉略带有落寞。

故郁两字指明描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点明主题,与故都结合一起,暗含着人景相融合的一种意境。题目明确又深沉。通过描绘北平秋色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对故都之秋的向往、眷恋之情,并流露忧郁、孤独的性格。

第13篇:《她是个弱女子 郁达夫》读后感

《她是一个弱女子》读后感

这本书写的是民国时期女子大学一位女大学生郑秀岳寄宿自己灵魂的过程和她软弱的一生。

她长相漂亮,而且成绩优异,是个腼腆的小女生。她追求精神的富足,却也常常倾心与物质的追求。最可怕的是她为了寄宿自己孤独的灵魂,什么精神与物质她都可以抛弃。首先是她刚入学时的好友,一位成绩和她一样优异的且灵魂高雅的漂亮女生,在她们的交往中,郑秀岳得到了精神的富足,同时也把自己的灵魂寄托与她的这位交情入骨的好友,她片刻离不开她,否则便痛苦的不能自已。

可当这位好友参加革命去的时候,她在哀痛中经不住诱惑,与学校里家境富足,却是两性人的一位异类走到了一起。这位异类不仅给了她物质上极大的富足,而且她也失去了16岁的贞操,她却沉湎于这种肮脏的肉体的享受。因此也对这位异类的爱更加来得热烈。

可惜这位异类是个见异思迁的主,两个月后就寻得了新欢。再次失去灵魂寄托的她,同时失去的还有她纯洁的自我。她如一头受伤的母狮,在痛苦的寻找机会报复异类的同时,先后同学校两位品行肮脏的老师有染。此刻的她已经浑身从里到外创伤累累了。最后,在军阀入校,将女子大学当作自己精神乐园的时候,她又和父母躲去了上海。在那里,她遇到了一位腼腆后来成为她丈夫的人,半年多灵魂无处寄托的颠覆,再一次灼灼燃烧起来。也第一次,她为自己已经肮脏不堪的身体而痛苦哀伤。但是,婚后的她依旧无法从丈夫那里得到灵魂寄托的安慰与幸福,死灰复燃,她再次步入以前那种肮脏的生活中。最后却落了个被日寇蹂躏悲惨而死的境地。

这个以时代为背景酝酿的故事我不知道是否真有此事,也不能明白那个时代的女子心中的想法,但是却为他们悲惨的命运难过。读过一遍,其实我并不知道作者想要向我们传递什么信息,表达他内心的何种想法,我唯一能够记住的就是女主人公不被我喜欢的生活,那种令人厌恶的丑恶。撇除时代的糟粕,唯一觉得值得可怜的不是那些悲惨的女人,而是他们受周围环境轻易感染、践踏的不堪!环境是怎样的我不知道,但是我却看到了她们有的因为环境自强,有的却在环境中自甘堕落,成为时代的可怜人。

第14篇:从《沉沦》到《迟桂花》——论郁达夫创作前后期的异同

从《沉沦》到《迟桂花》——论郁达夫创作前后期的异同

论文摘要:《沉沦》与《迟桂花》是郁达夫前后期的两部代表性小说,这两部作品反映出作者不同的写作风格。《沉沦》的价值体现为作者的时代性使命感,大胆探索人的欲望与传统伦理的冲突,而非文学本身;而《迟桂花》更具有经久不衰的文学美感。用比较的方法对这两部作品进行分析,可以对郁达夫两部作品的地位进行价值重估。 论文关键词:《沉沦》 《迟桂花》 郁达夫 前后期 异同

一.

(一)

1921年,郁达夫第一部小说集《沉沦》出版,宛如平地上的一声惊雷,立刻为文坛瞩目。郭沫若说它如“一股春风”吹醒了无数青年的心,并对“士大夫的虚伪”作了“暴风雨式的闪击”[①]。小说的成功并非偶然。郁达夫个人经历很坎坷,幼年的贫弱、留日的受辱及归国后无比困窘等一系列不顺利的人生际遇,性格日趋忧郁消沉。

郁达夫在日本的日子,有许多日本友人十分欣赏他的才华,如日本著名诗人画家担风氏,但是还是有很多具有狭隘民族主义的日本人看不起在日的中国留学生,当时他们管中国人叫做“支那人”。郭沫若说:“日本人称中国为‘支那’。本来支那并非恶意,有人说本是‘秦’字的音变,但出自日本人口中则比欧洲人称犹太还要下作。”(郭沫若《关于日本人对于中国人的态度》)

当时郁先生只有二十岁左右,身处异域,还是一个正在不断蚕食自己国土的国家,还要整日忍受着日本人的白眼和侮辱,这是多么压抑的事,一种对故土的依恋之情和浓烈的爱国之情交杂在一起,使得他不得不说,又不得不写,用饱涵深情的笔触宣泄心中的愤懑。不同阶段对文学艺术的接受上也因此表现出对传统婉约风格和异域感伤文学的偏重,感伤心态日益强烈,一旦为国内病态的社会所触发,便不可遏制了。

《沉沦》艺术的表现了一种郁郁的形象,凸显了他的创作风格:精于描绘主人公的痛苦和孤独,善于表达人物的心理活动与景色描写,并且在他的文章中能看到许多外国文学的因素,敢于挑战中国传统文化。并且大都都是采用第一人称来描写,常常把个人的生活经历作为小说和散文的创作的素材,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个性和人生际遇。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在狂飙突进的“五四”运动中,郁达夫是以标新立异而开一派潮流的。他吸收 19 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与日本私小说, 创立了以大胆暴露私密生活与变态心理为特点的自叙传小说。

《迟桂花》创作于1932年,算是郁达夫的晚期作品,与《沉沦》相比,它的思想和艺术特点有了明显的改变。作品的最大艺术特点是散文化的叙事风格和内敛却又强烈的感情色彩

莲是作品最着力塑造的人物形象,她是一个农村青年妇女,美丽善良,性格率真,尽管遭受了生活的挫折,却依然保持着天真活泼的性格。正是她的美丽、沉静和乐观,给予了叙述者“郁先生”强烈的精神愉悦,使他被燃起的欲望得到净化,心灵也融化为澄静大自然中一部分。作品将莲的形象和迟桂花时时相映衬,又把她的性格气质放在翁家山的大自然世界中,仿佛她不只是一个具体的人,同时也成为了大自然美和宁静的化身,是一枝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迟桂花”。作品取名《迟桂花》。迟桂花作为行文的线索贯穿全篇,给灵秀的翁家山抹上一层独特的风韵。迟桂花是和谐与清新的音符,是青春与幸福的代言词,是天真自然的莲妹的化身,在作家的笔下,迟桂花,每一点,每一瓣,都在言美!这一切,使《迟桂花》问世以来,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普遍喜爱,也得到了研究者们的高度评价,它被誉为是郁达夫在艺术上最精致成熟的小说,也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具有浓郁抒情味的小说之一。

作为郁达夫后期抒情小说的代表作,《迟桂花》依然是浪漫主义的,但是阴郁悲切的情绪已经淡化了。作品呈现出的是明朗高雅的格调,表现了郁达夫热情追求美好事物的心情。山间的静谧让置于大都市的主人公心灵得到净化。主人公不再一味垂涎女色而无法自拔,也不是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他向往的是寄情山水,宁静闲适的生活方式。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此时远离斗争、向往田园生活的心绪。叙事方式也不像以往反复咏叹的内心独白式结构,而显得舒缓悠然,飘逸潇洒。在语言上呈现出舒徐从容,轻盈俊逸的古风古韵。前期作品中那股近乎疯狂的忧伤被一种淡淡的忧愁以及静雅、平淡的境界所取代。虽然在*年代,这样的规避心态势必会受到世人的非难,但是作者坚持文学独立性的执着精神,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有其可取之处。

(二)

《沉沦》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在日本留学的中国青年,显然有郁达夫自己的某些影子在内。

作品细致地描写了这位忧郁型青年,由于是弱国子民在强邻日本所受的屈辱,以及他在精神上和生理上的种种难以排遣的苦闷。这些苦闷情绪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和渗透:追求异性的爱情而不得,因此对轻侮他的日本人感到十分愤慨,同时热切地希望着祖国富强起来,这三项内容构成了小说的基本格局。小说的基本情节是这样安排的:路遇——自戕——窥浴——野合——宿妓。情节每进展一步,性爱描写每深入一层,对主人公的刺激与打击就随之强化又强化,最终导致他溺海而死的悲剧性结局。

“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末尾这痛彻肺腑的呼喊,升华了作品的爱国主义主题,提升了作品的思想境界和文学格调,同时也冲淡了作品中多处出现的性描写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与单纯的性爱描写不同,和追求感官刺激的淫秽之作更有天壤之别,《沉沦》的作者是把年青人正当的、合理的性爱要求,与热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紧紧交织在一起描写的,这就使得作品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和艺术感染力量。

郁达夫由于所处的社会黑暗透顶,周围的环境光怪陆离,个人遭遇又颇多挫折与磨难,所以显得比常人更复杂一些,因而作品中往往激愤与哀怨并存,有时甚至流露出某种程度的感伤情调。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种性格的复杂性,其实就是(或者说标志着)人性的丰富性。

在一定程度上看来,《迟桂花》人物身上也有作家的个性特征。且不说小说中的郁和翁这两个同学,连翁的妹妹莲姑,以迟桂花为象征的这个二十八岁的山村妇女,她那“永久的小孩子的天性”,不妨说是作者自己乐于保持的一种“天性”。

《迟桂花》一文处处写桂花的清香,这种花香飘散在灵秀的山水间,飘散在和谐的家庭气氛里,飘散在天真无邪的女性的笑声中,它象征着和谐与清新,象征着青春与祝福,其浓郁馨郁的气味仿佛能把人们的宿梦摇醒,把人们的灵魂涤净,具有一种沁人心脾的艺术魅力。(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卷一)

《迟桂花》中对幽静的山居和变幻的山色的描写,简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整篇作品充溢着明朗乐观的气氛,人物性格和自然环境溶化在一起,自然美衬托着人物的形象美和心灵美,人物的精神美又增加了自然环境美,人比物,物化人,到处弥漫着晚桂的清香,读之令人心醉,令人感奋。作者笔下的翁家山的山村景色,暮时、月下、清晨,都各不相同,——时间不同,物候、光线、色彩以至人物心境都各不相同。

三.结束语

[①]郭沫若:《论郁达夫》,《人物杂志》1946年第3期。

第15篇:郁达夫简介

郁达夫。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浙江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普通家庭。三岁丧父,家庭窘迫。兄弟三人,大哥干农活,二哥打工。七岁入私塾。九岁便能赋诗。

1908就读于富阳县立高等小学堂。

1910年考入杭州府中学堂(与徐志摩同学),后又到嘉兴府中学堂和美国教会学堂等校学习。因参与**被校方开除,次年春改读蕙兰中学。

1913年,9月随长兄郁曼陀去日本留学。

1914年7月考入日本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医科部。毕业后被分发至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三部。

1916年改读法学部政治学科。

1917年7月毕业,进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学习。

1921年6月,郁达夫和郭沫若、成仿吾等人组织成立创造社,担任《创造季刊》、《创造月刊》、《洪水》半月刊编辑,同年10月,出版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由此奠定了郁达夫在新文学运动中的重要地位。

1938年12月至新加坡,主编《星洲日报》等报刊副刊,写了大量政论、短评和诗词。

1942年,日军进逼新加坡,与胡愈之、王任叔等人撤退至苏门答腊的巴爷公务,化名赵廉。

1945年为日本宪兵所杀害。 郁达夫精通五门外语,分别为日语、英语、德语、法语、马来西亚语。代表作有《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等。

第16篇:郁达夫福州

福州是一座有着二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这里曾经孕育了禁烟英雄林则徐、船政之父沈葆桢、末代帝师陈宝琛、译林鼻祖林纾、西学泰斗严复、一代才女林徽因,等等。许多中外名流也曾驻足于此,如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法国剧作家克洛岱尔、唐宋诗词大家曾巩、辛弃疾、陆游和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元代词人萨都剌、明代抗倭英雄戚继光、晚清重臣左宗棠,等等。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郁达夫曾经三至福州。第一次是1926 年12 月,他从广州到上海,船经马尾, 在福州城住了一日。第二次是1936 年2 月,他应福建省主席陈仪的邀请到福州担任了省府参议兼公报室主任。第三次是1938 年9 月,他接陈仪电报回福州共商抗日大计。他的第二次到福州后,便在这里工作生活了两年多。为了纪念他在福建的这段工作经历,他与王映霞生于“风雨茅庐”的第四个男孩还以“建春”作乳名(因为他是1936 年春天到福建的)。他的第二次到福州,因为接受了省府参议和公报室主任的官职,而历来倍受评论家的关注,当时上海的报刊甚至日本报界对郁达夫的入闽为官都有许多评论。他自己则表示这次并无久留之意,只想“南下泉漳,北上武夷,去一探闽中风景”,以便“多看一点山水,多做一点文章”,还清各处积欠的稿约[1]。郁达夫曾多次谈及此行之因,或是“避寒而至闽”[2]或是因着所谓濒海的福州“也是住家的心里而回应了朋友之招”, 或是 “忽而发了醉兴”[3],等等。无论具体原因为何,在福州期间的郁达夫却深受各方人士的欢迎,访客络绎不绝,应酬连日不断。有时半天之内,来访三四十人,一餐饭约有三四处[2]。他除了做那轰动一时的“官”之外,还不断地被邀请到各学校和各团体作有关文艺问题和宣传抗日的讲演。他在英华中学、华南文理学院、福建学院、协和大学、南方日报社等处都做过讲演。作为文人的郁达夫,他对福州新文学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他“给予福州文艺界不少鼓励,也培植不少年轻的文艺工作者,使当时福州文艺界呈现了前所未有蓬勃朝气”[4]。但是,对于他在福州进行的抗日活动,学界则是颇有争议。有的学者认为“这时候他(郁达夫)又同福建省的一些上层官僚混在一起,没有做什么抗日工作”[5]。从郁达夫写作闽游的文字看来,似乎确实如此。因为,尽管当时的“前途的命运如今天午后上岸时浪里的汽油船”[6],然而,他却或者为福州的风雅余韵所染,或者为福州 “差不多每日都可以体味到的两种‘至味’”所染(所谓两种“至味”,即“一为半麻木的入梦的状态;二为陶然泰然,本不知道有我,更不知道有我以外的一切的纠纷”)。在全国抗日浪潮高涨的形势下,他仍然有闲心,登鼓山,泛西湖,进西禅寺,闲步南门,走乌石山,逛隍城庙,访旧友,品美食,看闽剧,浴温泉,赏美女,他过的颇显惬意。在笔者看来, 郁达夫游记中的那份悠游惬意,或可视为其文人层面的情致。事实上,郁达夫毕竟是一个以爱国为一生言行中最突出的品质的人[7],他在福州的抗日行为是不可以也是不应该被忽视与否定的。他曾和福州进步文化人士组建福州文化界救亡协会,且以最多票数当选协会理事, 并被推举为常务理事长[1]。在福州期间,他还撰写了不少抗战政论和杂文。据统计, 仅救亡协会成立后47 天内, 他见报的文章就有 20 篇[4]。此外,他还组织过民众训练之类的活动。郁达夫在福建为官的经历多化为其笔下的文字,成为所谓“帮闲的作品”[6]。在这些文字中,既有他对福州全貌式的描摩,如“福州城全体的形状,象一只龙虾的赴壑,两只大箝”,福州的地形“象是一把后有靠背左右有扶手太师椅子”[3];也有他对于福州美人、名试析郁达夫的福州情缘蔡榕滨摘要:抗战初期,郁达夫应邀担任福建省府参议兼公报室主任,在福州工作了两年多。介绍了郁达夫入闽赴任的心态、在闽活动的情况和他这段时期所写散文中对福州生活的描述。关键词:郁达夫;福州;游记;抗战初期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99(2010)19-0115-02 作者简介:蔡榕滨(1980-),女,福建福州人,硕士,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019)讲师,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收稿日期:2010-06-16 — 115 — 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的根本标准;就是要坚持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就是要坚持胡锦涛同志所提出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们党执政能力的提高。综上所述,我们在全面贯彻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时,必须牢记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开展各项具体工作的过程中,我们要切实保障和巩固人民群众的这种主体地位,始终坚持做到“以人为本”。这既充分彰显出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时代特征,又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党只有深深地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的国家才能走向繁荣富强。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0:85.[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16.[4] 邓小平文选:第2 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68.[5] 江泽民文选:第3 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1.[6]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5:369.(上接第41 页)食小吃、三山二塔二桥等的细细观察。一位到过福州的朋友写信告诉他说:“福建留在他脑子里的印象,依次序来排列,当为:第一山水,第二少女,第三饮食,第四气候。”(《闽游滴沥之二》)纵观郁达夫的文章,他对于福州的人、物之用墨多少,似乎也有此次序。其中,他谈及鼓山的文字尤其见多。他的六篇《闽游滴沥》中就有三篇较集中地写到鼓山。他谈及鼓山的诗文还有《夜偕陈世鸿氏、松永氏宿鼓山》、《下鼓山回望》等。在郁达夫眼里,“凡是在深山大寺,如广东的鼎湖山,浙江的天目山、天台山等处所感得到的一种绝尘超世,缥缈凌云之感,在这里都感得到。”[3]当然,鼓山毕竟是福州市最著名的风景区,而那极似在乱世间误入了桃花源的经历, 即他1936 年与鼓岭上居民过的一个所谓“愉快的”清明节,或者也是其如此衷情于鼓山的重要原因之一吧。郁达夫在其文中颂闽江、扬西湖、赏美女、赞美食,尽显了他对福州城人、物的喜爱。例如他写道:“总之(闽)江上的景色,一切都可以做一种江水的秀逸的代表;扬子江没有她的绿,富春江不及她的曲,珠江比不上她的静。人家在把她譬作中国的莱茵,我想这譬喻总只有过之,决不会得不及。”“杭州湖上的山,高低远近,相差不多;由俗眼看来,虽很悦目,一经久视,终觉变化太少,奇趣毫无。而福州西湖„„这一排东头的青嶂,真若在掌股之间;山上的树木危岩,以及树林里的禅房僧舍,都看得清清楚楚;与西湖的距离„„ 正同古人之所说,如硬纸写黄庭,恰到好处。”“福州女子就从身体的健康、精神的活泼两点来讲,也当然可以超过苏杭一带的林黛玉式的肺病美女„„”福州蚝的美味,甚至能让苏公“阳羡之田,可以不买,苏氏子孙,或将永寓在三山二塔之下”。郁达夫自已甚至曾经也红烧白煮,吃尽了几百个蚌[3]。郁达夫对福州人与物的肯定, 还反映在他曾多次表示欲将家安于此,在《闽游滴沥之一》和《住所的话》中都提及此事。当然, 郁达夫也写到了当时福州的不尽人意之处。例如交通不便,福州的政治、文化以及社会情形因此而与中原隔膜[6]。还有,“福州的高尚娱乐场所不多,尤其是对于知识分子及其家属的高尚娱乐地方为更少„„若遇天雨,则简直没有走走的地方了„„”[3]。郁达夫在福州的娱乐活动之一是看闽剧,他在文章中就多次提及看闽剧的事。如:“三月廿三日„„饭后上三赛乐戏班看王昭君闽剧”[3]; “三月廿七日晚上在南台看闽剧济公传”;“名旦林芝芳, 福州梅博士也”[6]。尽管,郁达夫自称为闽剧的“门外汉”,但他在《看闽剧》一文中对闽剧的演员、剧本以至于歌辞都提出了不少批评意见。如:“到福州以来,闽剧场是去过好几次的,最感到不满的一点,是那些演员的知识的不同。他们非但知识不丰富,有些地方,简直连常识都还不够。”而剧本则是极为单调的,“后花园私定终身,落监小生中状元,金銮殿上大团圆,这似乎是闽剧一定的节目”。除了对福州交通与闽剧的不认可外,郁达夫还表示了对温差变化极大的福州天气的不喜欢

第17篇:郁达夫诗词

残秋天气最凄清,缓步池塘夕照明。看到白云归岫后,衡阳过雁两三声。以下是小编分享的郁达夫经典诗词,希望大家喜欢!

1、《寄曼陀长兄》

悔将词赋学陈琳,销尽中原万里心。

书剑飘零伤白也,英雄潦倒感黄金。

三年铅椠貂裘敝,一服参苓痼疾深。

闻说求田君意定,富春江上欲相寻。

2、《寄养吾二兄》

与君念载鴒原上,旧事依稀记尚新。

苜蓿未归蜒驿马,烟花难忘故乡春。

悔听邹子谈天大,剩学王郎斫地频。

来岁秋风思返棹,对床应得话沉沦。

3、《寄曼兄》

谁从乱世识机云,兄弟飘零几处分。

天下英雄群与操,富春江树幻耶真?

如今国事归经济,敢把文章托盛勋。

记取当时灯下语,阿连有力诤诃纷。

4、《木曾川看花》

原野青青春事繁,鸣禽诱我出衡门。

轻帆细雨刚三月,宠柳娇花又一春。

翠络金鞍公子马,绿罗芳草女儿裙。

阻风中酒年年事,襟上脂痕涴泪痕。

5、《自题《乙卯集》两首》

枉抛心力着书成,赢得轻狂小杜名。

断案我从苏玉局,先生才地太聪明。

着书原计万年期,死后方干倘见知。

我亦好名同老子,函关东去更题诗。

6、《正月六日作》

回首家山路八千,烽烟横海浪连天。

草堂明日是人日,客况今年逊去年。

泗上文章初识命,淮阴风骨亦求怜。

飘零湖海元龙老,只合青门学种田。

7、《无题三首》

草堂春梦绝孤凄,悔放游槎到海西。

正是牵衣伤去国,疏帘风过午鸡啼。

绿波容与漾双鸥,触我离怀万里愁。

春水长天回首望,白云堆满海西头。

书生风骨太寒酸,只称渔樵不称官。

我欲乘风归去也,严滩重理钓鱼竿。

8、《三月十八夜寄木津老师》

日抱虫鱼伏茂陵,旁人争笑客无能。

吟诗未就先研墨,看月初升故灭灯。

野泽夜深闻鹤唳,高楼春暖解壶冰。

明朝欲待游仙去,自草蕉书约老僧。

9、《犬山堤小步见樱花未开口占两绝》

寻春我爱着先鞭,梢上红苞吐未全。

一种销魂谁解得,云英三五破瓜前。

归帆淼淼拥云烟,江上朝来霁色鲜。

东望浣溪南白帝,此身疑已到西川。

10、《由柳桥发车巡游一宫犬山道上作三首》

田塍来往七香车,宛曲西行路几叉。

今日始知春气息,一宫四月祭桃花。

麦苗苍翠柳条黄,倒挂柔枝陌上桑。

天意不教民逸乐,田家此后正多忙。

春游无处不魂销,钞过苏川第二桥。

白帝城头西北望,青山隐隐雪初消。

11、《访担风先生道上偶成》

行尽西郊更向东,云山遥望会还通。

过桥知入词人里,到处村童说担风。

病后寄汉文先生松本君,大罗天上咏霓裳,

亦是当年弟子行。

今日穷途余一哭,同他才尽说江郎。

12、《不知两首》

王粲登楼伤此日,卢生逐梦悔当年。

不知群玉山头伴,几到须弥第一天。

红豆秋风万里思,天涯芳草日斜时。

不知彭泽门前菊,开到黄花第几枝。

13、《梦逢相识两首》

相逢仍在水边楼,不诉欢娱却诉愁。

三月烟花千里梦,十年旧事一回头。

竹马当年忆旧游,秋风吹梦到江楼。

牧之去国双文嫁,一样伤心两样愁。

14、《懊恼两首》

生太飘零死亦难,寒灰蜡泪未应干。

当年薄幸方成恨,莫与多情一例看。

百丈情丝万丈风,红儿身上可怜虫。

荼蘼零落春庭暮,九子铃高倩影空。

15、《微雨夜口占》

湿云遮路夜乌飞,瘦马嘶风旅客归。

细雨小桥人独立,三更灯影透林微。

16、《春夜初雨》

小楼今夜应无睡,二月江南遍杏花。

笑我浮生真若梦,年年春到苦思家。

17、《夜泊西兴》

罗刹江边水拍天,山阴道上树含烟。

西兴两岸沙如雪,明月依依夜泊船。

18、《相思树三首》

吐雾含烟作意娇,好将疏影拂春潮。

为谁栽此相思树,远似愁眉近似腰。

江水悠悠日夜流,江干明月照人愁。

临行栽取三株树,春色明年绿上楼。

我去蓬莱觅枣瓜,君留古渡散天花。

他年倘向瑶池见,记取杨枝舞影斜。

19、《赠隆儿两首》

几年沦落滞西京,千古文章未立名。

人事萧条春梦后,梅花五月又逢卿。

我意怜君君不识,满襟红泪奈卿何。

烟花本是无情物,莫倚箜篌夜半歌。

20、《别掌书某君》

道我新诗锦不如,临歧叩马请回车。

怜君亦为儒冠误,流落人间但掌书。

21、《别隆儿》

犹有三分癖未忘,二分轻薄一分狂。

只愁难解名花怨,替写新诗到海棠。

22、《谒岳坟》

拂柳穿堤到岳坟,坟前犹绕阵头云。

半庭人静莺初懒,一雨荫成草正薰。

我亦违时成逐 客,今来下马拜将军。

与君此恨俱千古,拟赋长沙吊屈文。

23、《湖上杂咏三首》

歌舞西湖旧有名,南朝天子最多情。

召集劫后河山改,来听何戡唱渭城。

细草红泥路狭斜,碧梧疏柳影交叉。

荷风昨夜凉初透,引得麻姑出蔡家。

碧波容与漾双鸥,莲叶莲花对客愁。

明月小桥人独立,商量今夜梦扬州。

24、《晴雪园卜居》

元龙好据胡床卧,徐福真成物外游。

望去山河能小鲁,夜来风雨似行舟。

有明梅影人同瘦,日夕潮声海倒流。

猛忆故园寥落甚,烟花撩乱怯登楼。

25、《元日感赋》

逆旅逢新岁,飘蓬笑故吾。

百年原是客,半世悔为儒。

细雨家山远,高楼雁影孤。

乡思无着处,一雁下南湖。

第18篇:《沉沦》读书心得

将我从沉沦中拉回来的《沉沦》

——张文海

“我怎么会走上那样的地方去的?我已经变了一个最下等的人了。悔也无及,悔也无及。我就在这里死了罢。”“我将何以为生,我又何必生存在这多苦的世界里呢!”——这是郁达夫《沉沦》里主人公最后对自己的痛骂。

《沉沦》的主人公“他”因为内心压抑,产生了“忧郁症”,并在留学时加重;在异国他乡,饱受“性的苦闷”与“外族冷漠歧视”的“他”又因为对爱情的渴望在现实中难以实现,内心逐渐失去理智。他寻求自己感官上的一时愉悦与满足,以求获得刺激,然而却因此不断沉沦下去,恶性循环,最终投海自尽,了却了自己的生命。

以往读到最后,看到主人公悲惨的结局,总是报以同情;而这次,读到最后却不寒而栗。我害怕,不是害怕别的,而是害怕自己,害怕自己这段时间的懒惰也会像“他”那样逐渐沉沦下去,会像他那样失去理智,会恶性循环,会毁掉自己。

参加工作几个月来,开始对工作充满激情,认真完成每项工作,定期总结,按时提交轮岗心得,总结心得还获得公司的表扬。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工作环境及工作内容熟悉以后,似乎就没有那么高昂的激情了。到后来,项目创国优有了加班忙碌,懒惰便慢慢滋生,不能调整好状态,也不对轮岗做阶段总结,也不提交轮岗心得和学习心得了。

我就这样,开始了“沉沦”,而且这种“沉沦”并没有在一周两周后就消失,而是不断持续,不断加重。

在这段时间,因为与朋友的攀比,我也萌生了换工作的想法。在和朋友聚会时,大家各自聊到了工作,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得知,他们的公司有好的环境、有比我们高的薪酬,比我们更好的福利待遇,还有住房公基金。同时,他们喜欢自己的工作,并抱有激情。而我呢,虽说不是非常喜欢,但也不讨厌这份工作。但是这段时间因为工作的疲倦却萌生了跳槽的想法,逐渐失去了工作的激情;加之个人感情方面的困扰,使自己处于状态低谷,工作提不起劲儿,甚至变得拖拖拉拉,越来越懒散。我没能及时调整好状态,也不与关心我的人沟通这些情况;懒得去总结自己的工作,也不写轮岗心得,因此一步步形成了如同《沉沦》中“我”一样的恶性循环。

我也想过改变这种情况,试着去热爱我的工作,找回工作的激情,补回自己的总结和心得,但每次开始了却很难继续下去,勤奋一次次的败给了懒惰,工作也没有什么起色。于是我想换个角度,试着先热爱生活。我买菜做饭收拾宿舍,在网络上晒自己做的各种好吃的,企图靠这个先改变心情,虽然因此状态好转了许多,但是生活的改变却很难影响在工作方面的状态。

总部艳姐因为直接负责对我们的培养,她曾为此给我打了两次电话,帮助并希望我尽快调整状态,认真的对轮岗进行总结,按时完成任务。我觉得有些对不住公司的栽培,努力与自己的心里的魔做斗争,想要改变这种状态,却也没有太大好转。后来某一天,当我看到了还未毕业的大四学妹都在为工作勤奋忙碌的时候,我突然恨透了这段时间的自己。我那些胡乱的想法、那些懒惰的情绪他们为什么挥之不去?我突然意识到,我真的该好好反省了。

“当你迷茫的时候,就是你无知的时候,你需要多读书来认清你自己。”我不知道这句原话是谁说的,但是室友将这句话转送给我了,“你可以多读书试试,你柜子里那么多的书,你都看了哪些”。或许就因为一句话,我就开始任性,我立马从书柜里抽出一本书——《沉沦》(郁达夫)——这是我在大学里读过多次的书。

拿出那本书的时候我还抱有懒惰的心态,我不想去读没读过的书,因为读没读过的书更费脑力;而读过的书,因为大多还有印象,只要稍稍一看就会想起来写的是什么。

当读看到“他”的忧郁逐渐加深的时候,还在为他而感到同情;的那个看到“他”经受“性的苦闷”与“外族冷漠歧视”的时候,也还在为他而感到同情;当看到他开始寻求肉体的满足的时候,便感觉到一丝丝的不安;当看到“他”一次次的寻求刺激,一步步恶性循环的时候,突然感到害怕;当看到“他”最后痛骂自己并跳海了却自己的时候,我不寒而栗。

关上书,静思冥想。书真是个神奇的东西,它的魅力就在于,你一旦捧起,从第一段文字开始,就已经被带入其中;你在书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你想要一口气读完,想知道书中的那个“你”最后的结局。《沉沦》的结局我是知道的,但这次在看到这个结局却让我不寒而栗,不是因为别的,正是因为自己这段时间的状态,正符合书中那个“他”。原来我害怕,害怕自己会像“他”那样沉沦下去。我已经开始有恶性循环了,虽然我知道我不太可能了结自己,但是我不想到最后才幡然醒悟,不想到那个时候再来痛骂自己。

我要重新振作起来,我得立马调整好状态,我得认真工作认真去总结;我得将前面的工作总结补起来,我知道虽然很多事补不起来,但是只要努力去补总还能获得一定的收获。我想要那些收获。我应该终止自己的懒惰与颓废,应该去整理自己最近的工作,去想想这段时间做了什么,没有做什么;去回顾自己学习到的东西,去总结自己的不足,并在以后的工作中改进。

《沉沦》将我拉了回来,我不想再沉沦了,我也不会再沉沦。

第19篇:《沉沦》读书报告

《沉沦》读书报告

作者简介:郁达夫(1896.12.07~1945.09.17),原名郁文,幼名荫生,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代表作《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等。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东京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10月15日,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

内容概要:小说《沉沦》主要描写了一个留学日本的中国青年,以青年人特有的热情渴望着和追求着真挚的友谊和纯洁的爱情,但由于受到弱国子民的身份的拖累,这种热爱最终受到侮辱和嘲讽的故事。在异国他乡的他,倍感空虚和孤独,成为了忧郁症患者,小说着重刻画了主人公的忧郁苦闷以及对爱的渴望,从而展现了现代人的苦闷和对性的要求以及与灵肉的冲突。 郁达夫的中篇小说《沉沦》,描写的是一个患忧郁症的留日学生走向沉沦的故事。全文共八章。

故事背景:小说影响:

1921年郁达夫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小说集《沉沦》,短篇小说《沉沦》是这部小说集中最可注意的一部作品。这部小说集立刻遭到上海文艺界最猛烈的攻击。

在一个道德至上的社会里,郁达夫完全无视社会道德观念的存在,决然写出了被病态情欲所折磨的青年的心灵。更何况小说还大胆地描写了偷窥,描写了手淫,那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又怎能不被触怒?

在新文学的大星当中,郁达夫是较多地被谈论然而却是较少地被理解的一位作家。他曾经是五四时期最卓有名望的小说家,也曾经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名士,当

七、八十年前,郁达夫的名字是很能让新潮的女学生心跳的。

但时至今日,文学青年们大抵愿意亲近沈从文、亲近张爱玲,郁达夫的小说、散文,都受到冷落,相比之下,他的旧体诗词还被不时论及。在某些学术刊物上,偶尔还能看到对郁达夫的评述,然而,即使是这些研究者也从来没有尝试去理解郁达夫的灵魂。无论是在生前还是身后,郁达夫都注定了要与寂寞为伴。

在清朝末年,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那时东渡求学的爱国青年很多,然而本篇的主人公虽然东渡,却不是去寻访救国的道路的,封闭孤独的生活加上长期压抑的青春的冲击,使他不免忧郁竟至于性格扭曲的发展,最后就到了自己也不相信的猥琐沉沦,以至于才21岁的他就要走向自裁。

在自裁前,他还有一段血泪交加的的哽咽:“这干燥的生活.......祖国啊,祖国啊,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

故事梗概:

小说写的是一个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爱上了一位日本的少女,却因为积弱的民族造成的自卑而不敢表白,最后只有自杀。

故事的主人公是那样地热烈而多情,那样地脆弱而敏感,同那些把辫子盘成高高的富士山的留日青年相比,《沉沦》中的“他”是那样坚决地拒绝麻木不仁,那样坚决地求索灵魂的终极

一、读书报告有没有一定的格式

对初学写读书报告的同学来说,老师会介绍一般的格式给他们,让他们有所遵循。只要有书名、有作者,其它可集中读后感来写。最花费笔墨的是内容概要,其作用是让别人知道你看过这本书。至于写读后感的方式却是多种多样,没有任何规范。可以写成很抒情的散文,很尖锐的评论,很精辟的分析,很周详的比较……要看书的性质,也要看你感想的性质。

二、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

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是一面看书一面写,不论有什么感想,疑问和见解,都随即把它们写下来。如果书是自己的,可以直接写在书上;如果书不是自己的,就要准备一本读书札记簿,写在本子上。书看完了,把自己写下来的那些感受浏览一次,就会发现几个重要可以发挥的。把这几个重点列出来,有时间的话,把书有选择地再看一遍,以便你想论述的重点,找寻更多的资料或例证。有需要时,还可以再找其它有关的书籍来补充你的论点。这样,你阅读的收获会丰富得多,你写的读书报告也会有分量得多。

三、不要只读一本书

要把一本书的读书报告写好,除了对这本书要有较透彻的了解之外,还要对作者、对作者所处的时代,对这本书写作的背景有所了解。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同时找到其它有关的书来看,包括:

1、作者的传记;

2、作者其它作品;

3、别人对这本书的研究;

4、其它作者的回顾或有关著作(如巴金的《回想录》与杨绛的《干校十记》等)。当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条件或需要这样做,但能够这样做,写出来的读书报告一定扎实得多,丰厚得多。

四、赞扬与批评

初学写读书报告,大多拜倒在作品之前,大大夸奖一番。可是赞扬与批评都需要见地,公式化的赞美之词:内容丰富,描写细腻,刻画入微,感人肺腑,文章清丽……全是废话。赞要赞到作品的节骨眼上,最好是这本书独有的、最突出的优点。批评当然比赞扬更难,因为写读书报告的人学养往往逊于作者,要能指出一本书的缺点,而又能言之成理,使人信服,实在并非易事。但不容易并不表示不可以这样做,如果做得到,这篇读书报告会更容易受到欣赏。既指出优点又指出缺点,当然是常用的做法,可是很容易变成一种公式,四平八稳的结果是不汤不水。因此赞扬不容易,批评难,又赞扬又批评也不简单。

五、点与面

读书报告可对一本书全面论述,全面的结果很容易流于浮面,样样都谈到了,但只是泛泛之论,倒不如抓住你最有感受、最有心得的几点来谈。因为你谈得集中、深入,自然能给读者比较深刻的印象。

六、不要引用太多

好的读书报告应以写报告人自己的意见为主要内容,原文可以作为举例加以引述,但不宜太多。引述其它人对这本书的看法也要适可而止,不要连篇累牍的抄。否则看过之后,只觉得大部分是别的唾余,写读书报告的只是一个人云亦云的抄录者。

七、读书报告的内容可包括:

1、作者简介、内容概要;

2、本书在表达(如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处理等方面的特别之处;

3、书中叫人深刻难忘的部分;

4、作者在书中传递的讯息;

5、个人最喜爱的部分;

6、对本书的评价和观感(如是否值得向其它读者推介);

7、读后感:

(1)书中情节引起的联想 (2)书中内容引起的疑问

(3)本书令你有何提醒、启发及反思 (4)本书引起的思想上的转变 (5)本书令你引发的期望

8、从本书有何收获;

9、引用本书或其它书籍的内容,或日常用语。

八、读书报告的撰写步骤:

(一)写版本阅读:为了比较准确理解原著精髓,推荐阅读“全本”;

(二)确立论题:每人根据阅读感受,自由选取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角度确立一个论题;选择的角度要小,挖掘要深;

(三)收集资料:

(1)摘记原文:根据论题,摘录原著中的相关内容,制成摘记卡;

(2)查书籍杂志到校图书馆,区图书馆或市图书馆,依据目录检索相关书籍。同时也使学生更清楚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

(3)上网搜索:如选用专业搜索网站: www.daodoc.com 或 www.daodoc.com

(四)报告的内容:选题理由、确立观点、论述观点

(五)注意点:语言的流畅、观点与论述的一致。

如何撰写读书心得报告

一、前言

读书报告是读完书后的心得报告。并不是东抄一句,西抄一句,而是必须把握书中要点,再以自己的话句重加组织所整理出来的文章。

它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

1、要读书

没读书,信口开河,言之无物,不能称为读书报告。

2、要有心得

心得,批评,意见整理,创见。

因此,读书心得报告就是读完一本或相关的几本书后,经过整理思考而写下的感想。撰写的过程分成下列各步骤:

→选定项目

→研拟初步大纲

→收集资料

→整理资料

→拟定详细大纲

→撰写报告

二、读书报告的类型

1、感发型:个人的直觉,以表明对该书的印象与感受。

2、论述型:析论该书之內容旨趣、结构、技巧、并评鉴其价值、地位影响。

3、擷摘型:摘引书中若干具有代表性之片段,夹叙夹议,籍以表彰该书之精神特质。

4、比较型:将该书与同类著作作一比较,衡量其得失优劣。

5、源流型:评价该书所涉及学科之渊源流变,然后具体剖析该书在学术范围之创获贡献。

以上类型可随需要交互使用,不必拘泥。

三、写作前的准备

(一)培养适当的读书方法与技术

1、先做纲要笔记。

2、将原书的序言、导论、目次先看一遍,然后分章节将要点记下。

3、如有批评或心得应随时记下。

4、重新综览笔记,然后将全书的內容大意,扼要而有系统的介绍并加以评论。(可参见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二)选择阅读的书籍

1、老师指定;

2、学生自订;

3、老师指定范围,学生自订。 (三)确立写作的內容与范围

1、基本认知

读书心得的內容,一般可分为客观描述与主观批评。

客观描述的重点在於所描述的书及其作者,如该书的主题、大纲、范围以及依据该书对作者写作技巧所下的评语。

主观批评的重点则在於写读书心得者本身,即你对该书的反应与评价;对其主题的看法与认识。

务必: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写作的重点内容

(1)引言:关於书籍本书、作者、或书中议题加以概述。

(2)纵向之历史性回顾:对此问题的前人研究的回顾与其存在的优劣点。 (3)横向之生活经验:可以与书籍內容相启发的。

(4)个人感思:谈你的个人心得,阐述你的主题,对前人的褒贬等。

(5)结论:分析前人与你的研究后,提出几个问题,以及未来值得研究的方向。

3、写作的范围

(1)相关书讯:关於所阅读书籍的一些相关讯息,至少二百字。

(2)內容摘录:摘录书中有意义之文字,一百字以上,三百字以內,务需注明摘录文字出处之页码。

(3)个人观点:此部份即为分享文章的主要內容,需至少一千字。 (4)讨论议题:针对书籍內容至少提出一个相关的讨论议题。

4、注意事项

(1)读书心得报告的写法与传统作文的写法,在笔调上的不同,笔锋不一定要带感情。 (2)重要內容要在文章中显示撰写者的知识、逻辑与分析,个人感思需能使读者信服。 (3)以平实的方式叙述,少用“!”与“?”。

(4)写读书心得不一定是要写“书评”式的读书心得 。 (四)收集、参阅有关该书的任何其它资料

四、读书报告的写作规格

1、书目

将选读之书名、作者、出版处所、年月、版次,分项填写於题目左方(参见自校规定)。

2、全书提要

可经由书前序文、绪言或书后跋、后记等,写作该书之缘由、时代背景,书之结构重点,逐一介绍。(勿超过全文三分之一) (1)重点介绍作者及著书之时代背景。 (2)全书之题旨大意。

3、心得评论

(1)感发:说明该书之精神与特色 (2)论述 (3)批判

4、结语

(1)提出问题 (2)表达期许 (3)归纳主要意见

5、附注(引用资料,应注明出处,不可掠人之美。

6、参考书目

写作报告中,曾参阅哪些书籍、杂志、或其他资料,均应于报告后列出书名、作者。

五、力争做到

架构井然有序,层次条理清晰。 行文简洁明了,造句畅达易读。 批评态度客观,立论要讲证据。 恳切发掘疑问,培养洞视创见。

● 由此,读书心得报告的格式,一般有下列几项:

一、书名

二、著者

三、出版社

四、页数

五、內容概要

六、读后心得

七、评语

八、附注

●以下就这格式,介绍一篇读书心得报告做为范例:

一、书名:苦涩的成长

二、著者:朱炎

三、出版社:民国七十三年19版/台北市/尔雅出版社

四、页数:141

五、内容大意:

这本书包括十篇文章,可称为给青年的十封信,十个主题,每个都有对象。

首篇「爱」,阐释爱的作用,同时辨明时下对爱的曲解以及赢得真爱之道。

次篇「青春」,从描述误解青春的特质中,勉励青年应有刻苦耐劳,独立自主又淳朴谦虚气质,进而体认出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对人类社会的实际贡献。

第三篇「火凤凰」,系以火凤凰的行径为喻,勉青年要有理想,要有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第四篇「挫折」,以「衣衫的领子、袖子最易磨损」之巧喻,勉青年要有面对挫折,不畏挑战的勇气,并体认领导人物,注定要比别人承受更大的挫折。

第五篇「孤独」,简介离群索居以独立思考的生活方法,鼓励能不畏寂寞,进而领略孤独的况味,以及学习多单独思考问题。

第六篇「怨尤」,说明报怨之害,便是自动地放弃了自己生存的权利与否定自己生命的意义,勉人行事宜务实,切忌好高骛远。

第七篇「蛊惑」,勉青年由自持、制欲、去私、不惑使自己清醒之后,进而慎思明辨,知保留自己文化的特质与优良传统,进而培养有为光明远景献身的气概。

第八篇「孝道」,阐明践行孝道,最重要的就是帮助年长的父母、祖父母适应这个变迁的社会,让他们由阴暗的角落里走进阳光,享受现代生活的乐趣。

第九篇「生活的艺术」,说明生活本是一种需要勇气与魄力的大艺术,并且唯有从生活的简化中,才能使心灵苏活,提高生活的境界。

末篇「人类的母亲」,阐释女性的尊严乃人性尊严的基石,肯定人性必须有尊严,就得从尊重女性人格做起,尽力维护女性尊严。

书末还有朱炎先生写作年表,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从前吃苦,现在有成就而将来成就不可限量的人,其阅历足可为青年之导师。

郁达夫小说《沉沦》读书笔记 文人墨客的笔下产生的作品都是和他们所处的时代是相同的, 什么样的时代 就会造就什么样的作品,时代造就了文人,文人造就了好的作品,只有亲身经历 的东西才会写的痛彻筋骨.沉沦的诞生就是作者亲身经历的结果.《沉沦》中主人公形象可以说就是作者以自己本身为原型改编而来的,从一 个学校转到另一个学校,再去蛰居到自己的书房,再到后来随长兄去日本留学, 每一个片段都是作者的亲历,在这种亲历中作者写出了痛彻筋骨的文章.《沉沦》 创作在辛亥革命后,满心欢喜的有志青年正在期待一个新的国家的诞生,但随即 而来的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窃取,中国则进入到历史最黑暗的时期,国家分 裂,军阀割据,民众下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国将之不国,民将之不民,反观日本, 从前唯中国马首是瞻的日本,却在明治维新后.走上了现代化之路,资本主义发 展, 社会进步, 国家在强大, 在亲身经历了中日巨大反差的郁达夫便有了 《沉沦》 的著作.作者在书中用了第三人称来\'他\'来写作,而并没有用第一人称来写,其实是 想让读者在\"他\"的沉沦中站起来,用\"他\"的沉沦来唤起民众的醒悟,希望人 人都起来努力,让那个\"他\"深爱的却看不去前途的祖国强大起来.文中的\"他\"异常敏感的,不敢去和日本女孩打招呼,看到别的同学说笑的说 笑,谈天的谈天,他会躲的远远的,变的越来越来孤单,他的日本同学在那里欢 笑,他总疑心他们在笑他,他的脸会一霎那变红,偷看房东的女儿洗澡后他感觉 所有的日本人都知道了, 就连和他打招呼的农夫都被他怀疑是知道了他偷看了女 孩洗澡的人,甚至说所有的日本人都是他的敌人,他要杀死所有的日本人,其实 心里敏感的背后则是一种弱国子民的自卑心理的外在表现, 他害怕让人知道他是 中国人,国家的贫弱让他痛苦,虽然他很是深深的爱着她.作者在文中写了一个好像神经质的人,和鲁迅在《狂人日记》中的写法有了 异曲同工之妙, \"他\"害怕和别人交流, 感觉所有的人都是他的敌人, 没人关心他, 只因为他来自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 《狂人日记》里的\"他\"是整天的担心被别 人给吃了,提心吊胆的神经质, 《沉沦》里的\"他\" 是因为国家的贫弱而神经质.作者通过一个半自序的文章来表达内心的痛苦.在自卑中痛苦,在痛苦中沉沦,在沉沦中走向灭亡.郁达夫的人生轨迹就如 同\"他\"的人生轨迹.作者无奈最终只能用死亡来化解自己内心的苦痛.文以载 道是中国的文人墨客在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中形成的思想,作者就是想通过\"他\" 的沉沦来来唤醒民众那颗麻木的心,因为他太爱他那可爱而又贫弱的祖国了.所 以他才会在末尾大声疾呼\"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 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

文中的主人公“他”,是一名中国留学生,因为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反抗封建专制,被学校开除,因而为社会所不容。他以青年人所特有的热情渴望着和追求着真挚的友谊和纯洁爱情,但受到“弱国子民”的身份的拖累,这种热情受到侮辱和嘲弄,在异国他乡倍感孤独和空

虚,成为了“忧郁症”的患者。他不甘沉沦,但又不可自拔地沉沦下去,在彷徨失措中,来到酒馆妓院,毁掉了自己纯洁的情操。事情过后又自悔自伤,感到前途迷惘,绝望中投海自杀。他在异国的遭遇,与祖国民族的命运密切相联,因而主人公在自杀前,悲愤地疾呼:“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小说强烈的表达了一代青年要求自由解放、渴望祖国富强的心声。在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屈辱地位的中国青年中引起同病相怜的强烈共鸣。

大多数作品选和文学史对这部小说都做以上的解读,即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强调小说中主人公爱国的社会意义。事实上,我在读过小说之后,觉得小说中“我”几次写到“祖国”,都和传统意义上的爱国并无太大关系,只是“我”自怨自艾时的一种借口。

小说中“我”的感伤,大多是由于所谓的“忧郁症”导致的敏感、多疑、偏狭造成的,很难都推到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对“支那人”的歧视上:因为“我”不仅是感到“中国人”对自己的冷淡而发出复仇的呼喊,即使是自己的同胞甚至自己嫡亲的兄长,也会反目成仇,因此与其说是由于祖国弱小,身在海外受到歧视社会原因使“我”产生痛苦,不如说是由于“我”本人的性格弱点使自己产生痛苦,是一种病态的痛苦,作者只是以自然主义的手法将这种痛苦表现出来而已,将小说的主题勉强拉到“爱国主义”上,我以为并不符合小说的真正实质。而从叙述者的语气中,也可以看到作者对这一点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因此在描写到主人公的某些内心情绪时,会有一些近似调侃的句子出现。

如描写到他与兄长之间发生了龃龉,并写信与兄长“绝交”,描写他心中“恨他的兄长竟如同蛇蝎一样”,然后写道:他“把他兄长判决是一个恶人,他自家是一个善人。他又把自家的好处列举出来,把他所受的苦处,夸大的细数起来。他证明得自家是一个世界上最苦的人的时候,他的眼泪就同瀑布似的流下来。”

在这一番描述中,作者虽然没有出面分析主人公的极度“自我中心”的错误,但语气显然是不赞同的。

总之,我以为,与其说《沉沦》是一部社会悲剧,不如说它是一部性格悲剧。以“我”的性格,不论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中,恐怕都不会感到快活。小说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毫不掩饰地揭示了一个恋慕少女的少年内心的情绪躁动。而之所以有文学史上那看似严肃的解读,我以为主要是因为“性”的问题是建国后评论者力图回避的话题,但小说的作者却又是一位现代文学史上无法回避的进步作家,《沉沦》也是一部无法回避的代表作,因此只好借着小说中几次出现的“祖国”字样,将小说的主题拉到“爱国主义”上面,对其中显而易见的“性的躁动”避而不谈了。以我之见,这部小说是一部“私人化”极强的作品,如果说它反映了什么时代进步思想的话,那也只是由于作者对“***躁动”和内心隐秘的大胆揭示,所展现出来的,对“个性”自由、解放的强烈追求。

第20篇:瑞银沉沦

瑞银沉沦:比亚迪打耳光 分析师称非能力而是道德问题 2011年09月08日 07:

31瑞银证券今年以来保荐的为数不多的两个项目,即比亚迪[23.08 -1.66% 股吧 研报]和庞大集团[28.48 -0.11% 股吧 研报],上市后首份半年报均告“变脸”,其中比亚迪三项指标垫底,庞大两项指标位列倒数前三名。

作为中国证券市场上首家由外资直接入股的全牌照证券公司,其保荐代表人也有着多年从业资格,如此拙劣的表现着实让市场错愕,瑞银证券也因此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瑞银证券注意到最近媒体关于比亚迪和庞大集团IPO的报道。瑞银证券勤勉履行IPO保荐机构义务,并将继续遵照中国监管部门相关要求,履行监督责任。”瑞银证券发言人JoannaSin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只荐不保

将瑞银证券推到风口浪尖的是比亚迪8月24日发布的半年报。

其半年报数据显示:比亚迪上半年实现营业利润3.27亿元,同比下降87.55%;实现净利润2.75亿元,同比下降88.63%;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1.71亿元,同比下降92.13%。其中,在营业利润、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等财务指标的降幅上,均在中小板垫底。

而比亚迪挂牌中小板上市时,其保荐代表人瑞银证券保代人汤双定、丁晓文激情饱满的演讲还犹在耳畔,“请广大投资者拭目以待”,并邀请“广大投资者共同分享公司发展的丰硕果实”。事实是,比亚迪2011年上半年净利润不但没有达到预期,反而同比大幅下降近九成,这给了瑞银一记响亮的耳光。

几天后的8月29日,瑞银保荐的另一家公司,庞大集团发布上市以来的首份半年报业绩:上半年实现营业利润5.15亿元,同比下降40.36%;实现净利润4.1亿元,同比下降36.2%;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3.51亿元,同比下降43%。在营业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等财务指标的降幅上,均列沪市主板倒数前三名。

瑞银证券今年以来保荐的为数不多的两个项目全军覆没。作为保荐机构,本应该在上市之初对公司资质进行尽职调查、在上市后又需要跟进持续监督,瑞银证券的相关保荐人被质疑未有尽责。

作为保荐机构,瑞银证券在两公司IPO招股书中风险提示严重不足。翻看比亚迪招股书,瑞银证券只字未提经销商退网带来的风险、以及国家取消低排量汽车销售补贴带来的市场风险等;甚至未提及汽车销售市场的景气度出现了转折的风险,从而未做到风险尽职调查的责任。

“比亚迪汽车销量的下滑,除了政策大环境外,经销商的退网是主要原因之一。瑞银方面有意模糊概况。”一位参加比亚迪路演的投资公司研究总监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如果瑞银充分揭示了这种业绩风险,显然很难在发审委那里过关。”

瑞银证券预计庞大集团公司2011年净利润将达到18.1亿元。但现实却是公司上半年业绩同比下降36.2%。在很多行业人士看来,上半年净利只有4亿元的背景下,庞大集团若要完成瑞银证券上述预测指标可能性极小。从比亚迪中期业绩来看,全年营业利润踩过下滑50%的“红线”已是意料之中。按照相关规定,保荐代表人受罚是大概率事件。

根据保荐业务管理办法第72条,发行人在持续督导期间,公开发行证券上市当年营业利润比上年下滑50%以上,中国证监会可根据情节轻重,自确认之日起3个月到12个月内不受理相关保荐代表人具体负责的推荐;情节特别严重的,撤销相关人员的保荐代表人资格。

研报独立性遭质疑

瑞银证券零售行业分析师赵琳、潘嘉怡撰写的庞大集团投资价值分析报告中,提出“随着公司近年销售网络的扩张,销售费用率及管理费用率主要将跟随前线销售人员及管理人员数量及成本的提高而上升”,却依旧预计庞大集团今年净利润将至18.1亿元。事实是,正是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的大幅增长导致庞大集团上半年净利润大降36.2%,仅4.04亿元。

逻辑何在?有投行人士在微博上质疑,“研究部上百号人拼死拼活干一年也就是几千万佣金,连发工资都得靠给投行项目写报告分成,这种情况下,研究部何谈客观性?”

“研究员被投行利益要挟是普遍问题。只是程度有深有浅而已。”有券商分析师(日信证券分析师吴煊)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像瑞银这种国际大行,一般的研究报告还是有一定水准和风范的,但在比亚迪和庞大的问题上,错得离谱。这不是能力问题,更多是道德的问题。”

瑞银投价报告预计比亚迪公司2011年、2012年、2013年的净利润将分别增长-19.6%、70%和14.2%,分别达到20.3亿元、34.5亿元和39.4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为16%。比亚迪半年报的数据显示,相差太远。

对于瑞银证券而言,由于其承销保荐费用直接与企业募资规模挂钩,越高的发行价格显然可为其带来更多的中介收入。凭借着庞大集团的高价发行,瑞银从庞大集团一单业务获得

了2.28亿元巨额“佣金”。对于瑞银来说,不管庞大集团跌不跌,数亿甚至十亿元的保荐费用落入囊中。

瑞银证券发言人JoannaSin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已经与证监会沟通过。瑞银内部有严格的风控、内控制度。可以说,瑞银的整体研究能力比一般的证券公司是要好的。”但据搜狐金罗盘券商研究能力评测的数据显示,在最近60日的中线测评里,瑞银共发了217份研究报告,成功率29,成功率仅为13.36%,排在所有券商倒数。

今年7月,证监会披露2011年证券公司分类评级结果,96家受评公司全部为正常经营公司,中信、中金、申银万国[2.65 1.92%]等16家券商被评为AA级,A级券商有24家。去年国泰君安、中信、中金、光大、国信、海通、华泰、银河、招商、中信建投等10家证券公司已评为AA级,此次安信、广发、申万、齐鲁、平安和华西证券6家是首次拿到AA级。合资投行中,高盛高华获得A级评价,而瑞银证券仅获得B级评价。

这个分类结果是证券监管部门根据审慎监管需要,以券商风险管理能力为基础,结合公司市场竞争力和合规管理水平,对券商进行综合性评价,主要体现的是券商合规经营、财务稳健和风险控制的整体状况。

瑞银沦陷

其实,瑞银保荐的公司上市后业绩大变脸的不仅仅是比亚迪和庞大。

瑞银证券在中国内地承揽的第一个IPO项目西部矿业[13.19 -0.53% 股吧 研报],就被质疑存在发行保荐质量问题。瑞银证券对西部矿业重要股东实际控制人这一重大变化信息,在项目审查过会期间并没有向中国证监会发审委如实反映。

2007年10月11日,瑞银亚洲矿业主管白仲义在其撰写的中国神华[26.05 -0.80% 股吧 研报]H股的投资评级报告中,将中国神华H股的目标价从此前的35.15港元陡然提升至101港元。在很短的时间内,神华基本面不可能发生太大变化,这种预测曾沦为笑谈。

相关数据统计,最近5年,瑞银证券参与主导了12家企业的IPO保荐,其中上市后一年内破发为7家,且均集中在本应业绩相对稳健的主板中。而大部分保荐企业上市业绩都出现了大幅变动。比如中国中铁[3.06 -0.33% 股吧 研报]上市后半年跌去61.1%,中海集运

[3.04 -0.98%]、[31.77 -0.78%]等。作为国内唯一一个具有全牌照和管理权的合资券商,瑞银被誉为国际化和本土化兼备。其投行业务在中国的推进也算顺风顺水。但去年瑞银最为资深的中国投资银行家蔡洪平辞职被指对瑞银冲击很大。在蔡洪平的领导下,瑞银成为中国股票承销方面首屈一指的全球性投行。

虽然瑞银证券亚洲投资银行部主管金弘毅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前不少中资券商都在积极推动自身的国际化进程,但恐怕仍需假以时日,而瑞银会力争通过加快自己本土化的进程来缩小差距。但瑞银被指为已经在吃老本。

拷问保荐机构问责机制

上市公司业绩变脸频繁,保荐机构该当何责?根据保荐业务管理办法第七十二条(下称72条),发行人在持续督导期间,公开发行证券上市当年营业利润比上年下滑50%以上,中国证监会可根据情节轻重,自确认之日起3个月到12个月内不受理相关保荐代表人具体负责的推荐;情节特别严重的,撤销相关人员的保荐代表人资格。

公开信息显示,至今尚未有保荐代表人因72条的保荐公司业绩变脸而受到监管层相应处罚。在二季度召开的保荐代表人培训中,监管层相关人士表示,拟上市企业“粉饰”申报材料已一个突出问题。资料显示,目前证监会已将90家拟上市公司列入黑名单,其中50家企业因IPO材料造假被迫撤回申请,另外40家企业则因申报材料造假在IPO过会时被否。

保荐人“重发行保荐,轻持续督导”已是普遍问题。直到现在,保荐人也没有改变对持续督导的轻视。投行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现在保荐人还相对稀缺,往往业务繁忙,工作重心主要在IPO发行保荐,很少有时间进行项目的实地核查。

而违规成本过低,则是保荐人只荐不保和粉饰业绩的根本原因。

虽然今年4月,证监会在全国范围内普查“业绩变脸”IPO公司的保荐情形,6月对海普瑞[31.13 0.23% 股吧 研报]保荐人冒友华、王韬出具警示函,指出其在海普瑞IPO中未能勤勉尽责。在部分市场人士看来,这样的处罚力度依然太轻。“通过一次不尽职的保荐行为,保荐人已经获得高收益,还在乎黄牌警告吗?何况被查及被警告的保荐人只是极少数。”财经评论人皮海洲建议说,应当进一步加大追究保荐机构的法律责任的力度。(陆玲)

郁达夫沉沦读后感
《郁达夫沉沦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