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茶馆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22:53:59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茶馆》读后感

《茶馆》读后感精选三篇

《茶馆》是老舍先生的名作,是三幕剧的剧本。《茶馆》讲述了老北京裕泰大茶馆几十年间的跌宕起伏,历经清朝、民-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这三个年代。《茶馆》非常现实,好人不一定有好报,恶人不一定有恶报,充分体现了解放前社会的黑暗、官员的腐-败。

老舍先生在《茶馆》中刻画的人物性格特点十分鲜明,这也是这个剧本的一大特色,王掌柜、常四爷、松二爷、刘麻子、唐铁嘴、宋恩子、吴祥子等人物的个性特点都跃然纸上。只需读过一次,不必像上语文课那样细细品读,也能把各种人物的性格特点弄明白。例如裕泰茶馆的王掌柜,他为人正直、不做坏事,但有些软弱,遇事就给钱、说好话。茶馆的老主顾常四爷,他跟王掌柜一样,正直、不做亏心事,跟王掌柜不一样的是他比王掌柜要硬,骨子里有那么一股傲气,怎么也不肯低头,不肯让步。

读完《茶馆》,我体会到我们现在是多么幸福,那时候的很多孩子连一碗热汤面都很难吃上,而我们现在汉堡牛扒可以随便吃。那时的人们真是生不逢时,生活在那样一个黑暗的年代。

在《茶馆》里,我最敬佩的人还是常四爷,特别是他那种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常四爷是满族旗人,在清朝时有份“铁杆儿庄稼”,不用干活就有钱拿。后来清国灭亡了,常四爷并没有像他的好朋友松二爷一样挨饿,而是自己去种菜卖菜,自食其力,不向困难低头。这种精神正是我们现在缺少的,由于生活条件优越,我们遇到困难就退缩,假如生活在那个年代,没有常四爷这种精神恐怕也很难在社会中生存。

《茶馆》是老舍先生的剧作之一,我读了之后有很多的感想。

《茶馆》的故事发生在清朝末期的北京,那个时期非常混乱,军阀混战、敌寇入侵,裕泰茶馆里却是热热闹闹,那里聚集了三教九流、各行各业的人,掌柜王利发为了适应当时革命的浪潮,不断改良茶馆的经营,把茶馆开了下去,但最终还是被军阀霸占,成了他的歌舞厅,王利发便上吊自尽了。

茶馆本是给人歇脚、喝茶的地方,在《茶馆》中,它被描写成一个缩小的社会,提鸟笼的有钱人、卖蝈蝈的穷人、算命的先生、专横无理的士兵、奸诈狡猾的商人都聚集在这里,人物描写得非常生动,有正直善良的王利发、常四爷,也有奸诈狡猾的刘麻子、吴祥子等,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冲突都体现了旧社会的封建与腐朽,就像常四爷的经典对白:“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呀。”

当时的社会局势动荡,人民生活苦不堪言,茶馆里每天都有悲惨的事情发生,这让我体会到,我们能拥有现在美好的生活,非常不容易,裕泰茶馆里的那些人,不正是为这样的生活而奋斗的吗?既然如此,我们更应该珍惜这幸福时光、好好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同时也要不停磨练自己,就像裕泰茶馆的改良一样,接受失败、知难而上,这样才会更上一层楼。

这篇剧作也让我体会到了那时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是多么困难,谈国事谈多了就会掉脑袋,他们能坚持下来非常不容易,使我更佩服劳动人民的坚忍不拔,我要向他们学习。

《茶馆》是以北京一座茶馆为舞台,事实上,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展开了清末戊戌维新失败以后、民国初年北洋军阀混战时期和国民政府在大陆的统治崩溃前夕三个不同时代的生活场景和历史动向。《茶馆》是老舍最优秀的戏剧创作,正像曹禺先生所说,它是“中国戏剧史上空前的范例”。

老舍先生在《茶馆》中刻画的人物性格特点十分鲜明。每个不同的人物都代表了当时社会不同职业、阶级的不同群体。看似多达几十位的出场人物,却无一显得重复。王掌柜、常四爷、松二爷等等身世不同、个性显著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只需读过一次,就能把各种人物的性格特点深深刻在脑中。例如裕泰茶馆的王掌柜,正如卷首老舍先生予其的定位一般:精明、有些私心而心眼不坏。通览全文,在我眼中他作为一个掌柜,很圆滑又显得软弱,遇事就给钱、说好话。然而,在结局中他不忍看到茶馆被高官与小人夺取,默默地在后院自杀。这一情节,仿佛出乎了人们的意料,但仔细一想,又在情理之中,让人心酸不已。这么一个走着中庸之道的掌柜,却选择以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老舍先生通过一个人物,以其行为与性格的强烈反差,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悲哀,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讽刺与不满。

《茶馆》里有些语言我特别喜欢。大傻杨的话是一个非常巧妙的开幕办法。我从来没听过数来宝。我发觉了中国人跟美国人说话的法子很不一样,差别相当大!中国人是比较含蓄;他们常用客气话和婉转的话,这是中文最难学的地方!在《茶馆》看到了地道的中国人的说法,最好笑的是在第二幕,两个拜把子兄弟想娶一个太太,但是不好意思告诉刘麻子他们的奇怪要求,他们当然不直说出来,反而他们说,“这两个人穿一条裤子的交情„„没人笑话俺们的交情。”刘麻子同意,“没人耻笑。”他们又说,“那你说这三个人的交情也没人耻笑吧?”我也很喜欢刘麻子的反应。“平常都说这小两口儿,小两口儿,谁听说过小三口儿的呢?”中文里真有微妙的意义!

在《茶馆》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老舍其作为一个语言大师的风范。《茶馆》中,十几个人物依次登台,却个个形象立体,性格鲜明,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写作语言的性格化,时代化,应人切景;老舍以笑写悲,寓庄于谐,以幽默风趣的语言辛辣地讽刺了那些于三个时代中光怪陆离的丑类;北京化的口语也是本剧一大特色,给穿梭于茶馆中的人物注入生命。

《茶馆》这三幕共占了五十年的时间,而老舍先生仅仅用一些个小人物怎么活着和怎么死的,来说明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我想当你合上书本的一瞬,你会感觉到你和那些小人物一起度过了漫长艰辛的五十年。每个人物都扮演着自己的故事,同时又与各自所处时代密切关联。揭示了社会一角,展览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性格生活。

推荐第2篇:《茶馆》读后感

从小茶馆看大社会

——读《茶馆》有感 实验小学三2班 杨严皓

自从2014年暑假在上海大剧院看过《茶馆》的话剧之后,我便爱上了老舍先生,爱上了《茶馆》。妈妈说老舍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许多作品都收入到中小学课本中,作为教材使用。于是便寻找了一些老舍先生的其他作品仔细阅读,相比这下,我还是更喜欢《茶馆》。因为在《茶馆》里发生的故事是那样的悲惨,揪心。当时的社会炎凉,惨无人道欺压百姓,人们素质低,没有人权„„整个封建年代的情况,通过这一个茶馆里全部折射出来,这也能说明老舍写作技术的高超,尤其是语言描写,写得十分真实,能一针见血。

在一段时间里,老舍先生的《茶馆》常伴在枕边,我读了有好几遍,每读一遍都有不一样的感觉。《茶馆》的语言并不是那么的华丽,但是很通俗易懂,基本上都是小人物该说的话,老舍先生说“没有生活,既没有活的语言”,《茶馆》的语言都是来自生活,都是那些人物自己说过的话,都是那个时代那个环境最真实的写照。故事情节看懂了,人物内心也似乎了解些。

看过之后总想说些什么,但由于年龄小,总表达不出来。在爸妈的分析讲解之下,我又查阅了一些当时的背景资料。终于领悟到一些:《茶馆》里描写的人物各个方面的都有,从有权有势的庞太监到身份卑微、可怜的康六,还有那些市井的小人物,唐铁嘴、王麻子,还有那些当时势力的走狗,宋恩子、吴祥子,也有一些爱国人士,秦仲义、常四爷,还有那些老实的小人物的代表松二爷等等。从这些各色人物的身上我们可以读到“乱世里谁的日子都不好过”。

作品里写了很多的人物,可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王利发、常四爷、松二爷、还有那几个依附权势的市井恶棍等等。

王利发:“裕泰大茶馆”的掌柜王利发贯穿全剧。他父亲死得早,二十多岁就独立应付生活,他懂得“在街面上混饭吃,人缘最要紧”。他每天满脸堆笑逢迎来自官僚权贵、外国势力、恶霸、地痞、警察多方面的敲诈滋扰,他心地不坏,却因为地位比赤贫阶层高出一截,对世间的苦难早已熟视无睹。他是个本分的买卖人,希望社会安定,自己的生意也顺心点,可是社会总跟他拧着劲来,他不敢跟社会较劲,只能俯首当“顺民”,常劝茶客们“莫谈国事”„„王利发一筹莫展,走到了人生的尽头,这才明白,几十年的小心谨慎苦撑苦熬,全算白费了,面对死得诱惑,他到底喊出了从来没敢喊出的话“人总得活着吧?我变尽了方法,不过是为了活下去!是呀!该贿赂的,我就递包袱。我可没做过缺德的事„„别人都活得有滋有味的,单不许我吃窝窝头,谁出的主意?”王利发走到人生最后 一站喊出来的几句话,也正是萦绕在社会底层小人物们心头的一致的困惑和愤懑。

秦仲义:秦仲义是一位有志气的资本家。他从二十多岁起,就主张实业救国,办工厂,开银号,惨淡经营几十年,最后还是彻底破产了。在《茶馆》第一幕中,资本家秦仲义一出场时二十多岁,穿得很讲究,满面春风,上来第一句话就说:来看看,看看你这年轻小伙子会作生意不会!一张嘴离不开生意经,把比他年长的 王掌柜称为“年轻小伙子”这完全是一副东家的派头,自负又萧洒的性格特点。

康顺子:康顺子被没有活路的父亲康六以十两银子的价格卖给了人贩子王麻子,被转卖给老太监庞总管作老婆。这事真的很荒唐啊!康顺子是个有精神的女人,虽然一生过的很苦,但是她的精神一直都没有因苦难而磨灭。我想她在心里不会恨他父亲吧!她恨得是那个时代,是那个社会,一切都是没有选择的选择,都是为了活着。她不肯任命,所以她一直都在挣扎着,最后他跟买来的儿子康大力一起走了,谁都不知道她最后的命运是什么样,她是一个好人,她不肯连累王家一家。她代表了当时中国的大部分女性的生活,悲苦,没有自己选择的权利,无奈可有无可奈何。很有能力可是只能被埋没,想独立可是只能束缚。这也体现了旧社会对女人的不公与不平。

总之,《茶馆》中的各类人物,他们的生与死、浮与沉,反映出时代的本质,揭示出历史前进,社会发展的趋势。正如老舍先生所说,《茶馆》就是“用这些小人物怎么活着和怎么死的,来说明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用他们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

《茶馆》真的是一个珍贵的艺术品,通俗易懂的语言,各色各式的人物,描写的是那么的丰满。真的艺术,无论何时,都会散发光辉。读《茶馆》,让我更加的了解了那个时代的悲情,知道了在乱世里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不会好过,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让我知道了现在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不同的时代去读《茶馆》,我想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吧!这是一个艺术品,在每一个不同的时代总能发出不同的光芒。希望多年以后,我们也不会忘记那一句“我们吃下午茶去!”。

推荐第3篇:茶馆读后感

《茶馆》读后感

《茶馆》里有的对白能引人一笑,但是这笑中更多的是苦笑,是无奈的自嘲。这些发笑的对白,要么出自那些被生活逼得走投无路的人无奈之下说出的无奈之话,要么就是那些令人厌恶的角色的溜须拍马。笑过之后,不禁感到一丝悲凉——“人活着总得有条路走啊,可是哪有路可走啊!”愿为国家排忧解难的人们飘零四方,一辈子只想太太平平的老掌柜被逼上吊自杀,见风使舵溜须拍马毫无良心的人却有钱有势,不惜让别人用命来满足自己的私欲。打学生的老师追杀爱学生的老师,给官差两个洋钱就能免去杀身之祸,官差指谁就杀谁——“这什么世道啊?”

《茶馆》最后的一部分,三位气数将尽的老人碰在一起,回顾自己的一辈子,让人颇感心酸:心怀浩然正气的常四爷干了一辈子的活却“一事无成”,心怀实业救国理想的秦二爷耗了四十年心血建的工厂“拆了”,安分守己的王掌柜“做了一辈子顺民”,到了让人赶出自己开了50年的茶馆。这就是“爱国”“顺民”的“下场”„„“我爱咱们的国啊,可是谁爱我啊?”常四爷在同一地点时隔五十年两出此话,着实让人嗟叹不已„„

改良,改良,越改越良。宁做太平犬,不做乱离人——这大概是中国人对于革命的一贯态度,几千年来未有改变。但是,越是苟且躲避以求自保,就越是被各色无赖欺压鱼肉,一轮轮地盘剥搜刮,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说到茶馆,多数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北京人艺一帮老艺术家入木

三分、形神兼备的表演。但我刚开始看时,还是不大习惯,总觉程式化痕迹太浓,一举一动一板一眼,每一个动作的精心雕琢。后来看众人的评论,才知道这其中透出的老北京人生活的尊严和做人的温良恭俭让,那时的人们就是这样见面作揖,硬骨朗朗,言行举止中千年文化的修养一览无遗。中国戏剧唱念做打凌然不乱的套路原来就是那个礼教中国的生动显现。现在这样的就中国人怕是无处可寻了。

作为公共空间的茶馆很容易使人联想起西方大革命时期的咖啡馆。但是二者的意义却更好相反。本雅明说,巴黎的咖啡馆里经常挤进一些付不起80法郎高价订阅报纸的人,围在一起抢读一张报纸,议论国事,密谋革命。西人后来把这造反的发源地(包括小酒馆和街垒)冠上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公共领域”。但是《茶馆》里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个贴了几十年的“莫谈国事”,也没听说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是几个爱耍嘴皮子的茶客硬给喝下台的。重农抑商,皇权浩荡的封建社会中诞生不了法国那样的穿着灯芯裤的中产阶级,《茶馆》中实业救国的那位民族资本家最后落了一个“一无所有”的境地。中国的“公共领域”只是言论无路的上层精英们过过嘴瘾、发发牢骚的地方罢了,不是民主的酝酿所,而是民意的疏散地。后来北京的茶馆渐渐式微了,成都等地的茶馆依然花开遍地,不过依然是“莫谈国事”。至于传说中的“中产阶级”,咖啡馆可是彰显高雅品位,为权钱交易去臭的好地方。

推荐第4篇:茶馆 读后感

茶馆

——动荡时局的缩影

作者简介:

老舍(1899.2.3-1966.8.24),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正红旗人,北京人,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时候。老舍先生的文言自述: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教书作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如是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许也许能有点出息!

内容概要:

《茶馆》是当代中国话剧舞台上最优秀的剧目之一。20世纪80年代在欧亚一些国家演出时,以其严谨的现实主义风格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征服了外国观众,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茶馆》是三幕话剧,老舍用小人物在生活上的变迁来反映社会时代的变迁。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的地方,可以容纳各色人等,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这些小人物的生死存活说明了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

创作的一些基本特点:

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愫,宽广的人道主义胸怀,底层群众的道德标准和市民社会的审美趣味,丰富多彩的北京景象和市民形象,幽默风趣的笔调,在轻松是嬉笑中蕴含着沉痛的命意,朴素的写实手法,活泼的文笔,清脆的北京口语„„

本书在表达处理的特别之处及印象深刻部分:每幕剧之前都有幕起,让读者能有个大概的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也有很好的交代。一开始的场景便是二德子和常四爷险些大打出手,引人悬念。接着便是康六和刘麻子间展开卖女儿的一幕。刘麻子是个专业的纤手,他句句催促康六痛快答应,话语间给人一种过了这个村没了这个店的感觉,似乎没有拒绝的余地。他向庞太监要200两银子却只分10两给康六,在这么危难的时刻此般压榨更加困难的这么一家人。也许有的人会觉得这个人很贪婪、自私、卑鄙,但不属于那个时代的我们都不会明白生活的困难,这其中肯定也有很多的无可奈何。乡下人出身的康六迫于生活的压力,但又不舍女儿嫁于太监为妻,万般煎熬的情感着实令人感慨彼时生活的落魄。掌柜王利发是个性格比较鲜明的人,他从父亲那学来的一套生存之道: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就不会出大岔子!有的时候也不能很顺乎人意,但却也有一定的用处,起码不会让场面变得不可开交。王利发是一个圆滑的人,在他的领域算是成功的。上至房东秦二爷,下至穷困的茶客都可以保持一定的交情。印象最深刻的是掌柜王利发第一幕里的第一番话:咱们既在江湖内,都是苦命人!这句话足以体现作为茶馆——鱼龙混杂之处的掌柜,见惯各种纷扰,尝尽冷暖人情和世态炎凉。也表现了其的万分无奈。

第二幕便是十余年后,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指使中国军阀进行割据,时时发动内战的时候。此时北京城内的大茶馆也相继关门了,“裕泰”却是硕果仅存的一家,这与掌柜王利发的经营之道很有关系。他懂得改良,把茶馆部分改成公寓,传统的“醉八仙”大画,连财

神龛都换成了外国香烟公司的广告画。唯一不变的是这句“莫谈国事”,并且是更大了,王利发的做人之道更是可见一斑。当很多人都接受改良,茶馆的老伙计李三仍然坚持传统的小辫儿,对他而言,改良是越改越凉。他的打扮也似乎与改良后的一切那么的不应景。这个战争年代,王利发还说起了英语。但面对这些上门寻事的巡警、大兵们,他真是淘尽了口袋才得以逃过这场祸难。落魄的唐铁嘴的生活似乎出现了点转机,抽起了“白面”。一句“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大强国伺候着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吗?”把他小市民的思想刻画到极致。而宋恩子、吴祥子和刘麻子,都似乎没什么改变,只是生活变得更加窘迫。当年卖作太监妻子的康顺子也终于逃离了苦海,带着同样命运——被卖作太监儿子的康大力来到了茶馆。面对仇人刘麻子,康顺子也下不了手打他一巴掌,她的善良让人更加的同情她的遭遇。办实业的秦二爷还办起了银号,钱越挣越多,但他的初衷好像也改变了,不是为了国家,却是为了自己,在那也动荡的时代背景下。

第三幕中“莫谈国事”更醒目了,更是加了一张“茶钱先付”的纸条,再加上茶馆的摆设和茶馆的样子,的确是茶馆落寞了,没那么体面了。前面的主人公也都有了各自的后代,小唐铁嘴,小刘麻子也算是世袭了他们父辈的职业,他们也学会了改良。小唐铁嘴自封唐天师,说话的口气甚过他的父亲,更夸张的还是小刘麻子,他还要组织“拖拉斯”,包办更多婚姻,还疏通了所谓的官方,似乎是有模有样。经历了那么多的事情,康顺子都变得强势起来,不愿再被人欺负。面对庞四奶奶的软硬兼施,她不但没有被引诱到,对庞四奶奶的威胁也豪不畏惧,坚持自己的想法。这种改变是顺应时代的发展的,也是符合那个背景的。最后三位老人讲述自己一辈子的遭遇以及自己的后代时,满是辛酸。有的人做了一辈子的实业,曾经有那么多的钱,却也给当做逆产没收了,最后落得个破烂不堪、后悔莫及;有的人一辈子挺直腰板,从不低头,却也受了一辈子的苦难,说真话也不见得有好报应;更有的人呢一辈子圆滑,顺着所有人说话、做事,最后人人都逼他,就连祖传的茶馆也保不住,晚景凄凉。

作者在书中要传递的信息:晚清,宦臣得宠,在刘麻子的描述中就连庞总管家里打醋的瓶子都是玛瑙做的,这便已经体现了那时政府的极度腐败与无可救药。而身为中国人的刘麻子都以为身着一身土布像个乡下脑颏,无人搭理。而当82岁高龄卖杂货的老大爷听闻张李宅的鸽子之争,感叹这年月人连一只鸽子的不如,似乎也表示人的价值却那么的微小。而当秦二爷遇上庞太监的时候,二人近似寒暄又针锋相对的对话却让人不敢发声。一个显然是慈禧派的人物,一个显然是光绪派,维新的,要干实业。这么两个人凑到一块,他完全写的是两个性格的斗争,并不是直接去写政治斗争。头一句秦二爷问庞太监:“庞老爷,这两天您安顿了吧?”话里就有刺。那边就说了:“那还用说吗?圣旨下来了,谭嗣同问斩。”两人的话,除了表现出政治观点的不同外,两人谁都不能容谁的那种性格,简直跃然纸上。不管文学也好,戏剧也好,只能是性格化的斗争。但大多数人却固守祖祖辈辈所传下的那一套,有的茶客甚至认为维新运动带来的是更大的灾难,这也是很大一部分人的立场。很多人面对这么动荡的时代都选择了缄默,所以茶馆这么混乱的地方时不适合谈论政治的,作为掌柜的王利发让大家莫谈国事也是怕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第一幕中的那些人物,无论好人或坏人,都有要表达的动作,刘麻子有,还很积极;康六也有动作性,他要挣扎,一家大小的生死等着他,他怎么不急!下棋的人也有他们的“胜、败、生、死”的忧乐。所以,茶馆里并不太平,大家都在“动作”着,“没有采用叙述法”。

由此,使这幕戏,短短的篇幅里竟然画出了戊戌政变后的整个中国的形象。

对本书的评价及收获:熟谙古希腊悲剧和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的老舍深知,戏剧的艺术魅力在某种程度上,几乎完全取决于它所具有的内在的悲剧精神,而只有能够产生壮阔的悲剧美的戏剧,才有可能称得上是伟大的戏剧。单从这个意义上说,老舍的话剧作品里真正具有悲剧结构、悲剧精神的悲剧美的,只有《茶馆》 。《茶馆》显示出讽刺的锋芒,不时爆发出如火的愤懑和严正的斥责。

这个剧本写得“真”,就像老舍先生的为人那样“真”。老舍先生是结交三教九流的,他是精通世故的。他不精通世故写不了《茶馆》。但老舍先生对人对事又是非常真挚的。我觉得缺少了这种真挚也写不成《茶馆》。一个老人,精通世故而不世故,返璞归真,我觉得这种品格,就决定了他写东西不撒谎,不浮夸,不说假话。他的《茶馆》,真是像沙里淘金一样,排除了大量沙子之后,找出了本身就有光的那点东西,他既没有拔高,也没夸张。不像某些剧本,文字上好像很有哲理,看两遍之后,觉得根本就是一篇大白话,是装模作样的警句。而老舍确是用“大白话”说出了许多引人深思的道理。没有任何装模作样的言语。

《茶馆》像一条很广阔的河流,非常之流畅、朴实,也非常之深。西方不是有这样一句谚语吗?浪花翻得高的,就是肤浅的,相反,表面平静的是深刻的。我觉得《茶馆》就是表面平静,但却很深、很广的一条河流,不是表面浪花翻滚,其实没不了膝盖的溪流。它是条表面平静,却很流畅、深广的河。这是说“本色”。

老舍——在我入墓的那一天,我愿有人赠给我一块短碑,刻上: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我曾经觉得这样讲很矫情,其实这便是不与世俗争辩,只求心安的最好证明。

推荐第5篇:《茶馆》读后感

《茶馆》读后感

《茶馆》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茶馆》是故事全部发生在一个茶馆里。茶馆里人来人往,会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老舍抓住了这个场景的特点,将半个世纪的时间跨度,六七十个主、次人物高度浓缩在茶馆之中,展现了清末戊戌维新失败后、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三个时代的生活场景,概括了中国社会各阶层、几咱势力的尖锐对立和冲突,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历史命运。《茶馆》的成功在于语言的成功。话剧全凭台词塑人物,台词到位了,人物就活了;人物活了,全剧也就成功了,被誉为“语言艺术大师”的老舍的的确确将语言功力发挥到极致。《茶馆》中每个人物的台词都设计得非常生动传神、富于个性,同时又简洁凝练,意蕴深长。

《茶馆》只有三幕,却分别写了三个时段,通过形形色色、生动鲜活的人物命运的描写,反映了从戊戌变法失败到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近50年的变迁史,揭示了旧中国黑暗与腐朽,真实展现了当时广大人民群众苦难生活,突出了表现了分别“葬送了三个旧时代”这一主题。

在这三个旧时代里,广大人民群众无法摆脱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精明能干、谨小慎微、委曲求全、善于应酬,一个典型小商人形象,却无法逃脱自已破产、悬梁自尽的命运。常四爷是一个有爱国心的旗人,是统治阶级内部进步人士的代表,他正直、倔强、

敢作敢为、富有正义感、乐于助人,最终没摆脱饥寒交迫、穷困潦倒的命运。秦仲义是出身于北京城大财主家庭,是民族资产阶级进步人士的代表人物,实业报国,开办工厂,最终因工厂被霸占而失败告终。在这三个旧时代里,广大人民群众受封建腐朽思想的毒害最深。当自已深受其害的旧时代,只有对自已苦难的愁苦和愤恨,对人吃人的旧时代显得如此苍白无助。例如:王利发当唐铁嘴说:“感谢这个年月”,他也说:“这个年月还值得感谢”。常四爷在绝望时也喊道:“我爱咱们的中国呀,可谁爱我呢?”。对几千年来封建制度麻木和毒害可想而知了。

在这三个旧时代里,只有推翻旧社会,建立新社会才是中国的出路。话剧《茶馆》的第一幕,戊戌变法虽失败了,真实反映了封建专制制度腐朽吃人的本质,标志着民族资产阶级进步人士通过改良运动,拯救中国的梦想破灭。第二幕,军阀混战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增添了更沉重的灾难,军阀们为各自的利益,不顾人民的死活,更谈不上给中国带来光明的前途,也无法摆脱帝国主义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疯狂掠夺,残酷欺压。第三幕,抗日战争胜利了,国民党腐败,不顾人民安危,卷入内战,并且使得广大人民群众继续遭受官僚资本主义盘剥,重新沦落灾难的深渊。因此,在当时的中国,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成为中国的唯一出路。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只有粉碎旧世界,建立新世界才会使中国广大人民群众走出苦难,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中国共产党正是适应时代要求,代表着最广大劳苦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完成了这一历史使命,建立社会主义新中

国。

话剧《茶馆》反映的这段历史,是中国旧社会的缩影,是对旧社会的血泪控诉,使我们不能忘记过去旧社会广大人民群众所遭受的苦难,倍加珍惜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记住这段历史,激发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以自已的实际行动,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努力奋斗。

推荐第6篇:茶馆读后感

一曲时代的葬歌——《茶馆》读后感

几乎所有人都说《茶馆》是一位成熟的剧作家的成功之作。——题记

《茶馆》的故事全部发生在一个叫做裕泰的茶馆里。一部简简单单的三幕话剧,借助于一家普普通通的茶馆,将半个世纪的岁月浓缩,将许许多多符合时代特征的小人物涵盖,将一个国家在那些个特定时代的悲哀诉尽。

这部话剧主要讲述了老北京裕泰大茶馆在时代的变迁中逐渐走向破灭的故事。历经了清朝、民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裕泰茶馆,在当权者和小人的谋划下最终被改成了“花花联合公司”。而一生守护着茶馆的王利发掌柜选择了在他的茶馆里自杀。《茶馆》该剧可以说是很现实,好人不一定有好报,而恶人不一定有恶报。解放前社会的黑暗、官员的腐败被赤裸裸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唏嘘不已。

先谈谈这幕话剧中的人物吧。老舍先生在《茶馆》中刻画的人物性格特点十分鲜明。每个不同的人物都代表了当时社会不同职业、阶级的不同群体。看似多达几十位的出场人物,却无一显得重复。王掌柜、常四爷、松二爷等等身世不同、个性显著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只需读过一次,就能把各种人物的性格特点深深刻在脑中。例如裕泰茶馆的王掌柜,正如卷首老舍先生予其的定位一般:精明、有些私心而心眼不坏。通览全文,在我眼中他作为一个掌柜,很圆滑又显得软弱,遇事就给钱、说好话。然而,在结局中他不忍看到茶馆被高官与小人夺取,默默地在后院自杀。这一情节,仿佛出乎了人们的意料,但仔细一想,又在情理之中,让人心酸不已。这么一个走着中庸之道的掌柜,却选择以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老舍先生通过一个人物,以其行为与性格的强烈反差,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悲哀,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讽刺与不满。

再谈谈这部话剧的特殊之处。《茶馆》的成功在于语言的成功和戏剧结构的巧妙、严密。话剧全凭台词塑造人物,一个人的性格全体现于他的每一个字眼中。“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语言功力令人叹为观止。《茶馆》中每个人物的台词都有生活气息却意味深长。在戏剧结构上,《茶馆》可以说是“形散,神不散”。整部话剧虽年代跨度大,没有主线故事,但毫不显得零散难懂。老舍先生通过一个主要人物,从壮到老,贯穿全剧。这样,故事虽松散但有了连贯性。其次,故事中人物父子相承,虽然年代变化了,但每个人物所代表着的群体依旧存在,并随着时间的迁移有了细微的变化。令故事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最后,每个人物都扮演着自己的故事,同时又与各自所处时代密切关联。揭示了社会一角,展览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性格生活。

有人评论说《茶馆》是一曲旧时代的葬歌,也是一曲挽歌。《茶馆》这三幕共占了五十年的时间,而老舍先生仅仅用一些个小人物怎么活着和怎么死的,来说明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我想当你合上书本的一瞬,你会感觉到你和那些小人物一起度过了漫长艰辛的五十年。

推荐第7篇:《茶馆》读后感

作业一

时代的悲剧

——论老舍的小说《茶馆》

高秘(1)班吕志娟20131001136

读老舍的《茶馆》,我仿佛看到了三个不同时代人相同的悲惨命运。

人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屈辱近代史背景下人民的真实生活。茶馆的变迁也是历史的变迁,从人物的语言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出满清覆灭、政局动荡、通货膨胀、半殖民地时代、官僚生活腐化堕落等等时代特点。小茶馆,大社会,作者行文并非以某一个人为中心,而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他们之间没有直接具体的冲突,人物与茶馆的兴衰都没有直接的关系。作者把所有的矛头都直接指向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旧时代、旧社会。时代,似乎成了一切悲剧的源头。

第一幕,清朝末年,即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此时的裕泰茶馆,生意兴旺,门庭若市,三教九流,社会各色人等皆集聚于此。故事主人公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此时他年轻有活力,刚刚从父亲手中接过茶馆,谨遵父亲的话,为人处世,多作揖,多鞠躬,态度恭谦,办事圆滑是一个典型的封建社会小商人的形象代表。封建贵族旗人常四爷,松二爷经常于此歇脚喝茶,聊天遛鸟。松二爷是那些封建贵族依靠国家俸禄度日,身无所长的代表,可以说是社会的寄生虫。常四爷虽身为旗人,但一身正气,是心怀民族大义之人,因谈论国事,被封建势力的爪牙特务吴思子和宋祥子抓去,送入了监狱。茶馆里还有依靠相面蒙人的唐铁嘴,拐卖人口的刘麻子要把劳苦大众康六15岁的女儿卖给70多岁的庞太监当老婆。主张实业救国的秦仲义也要办工厂,搞维新,但却遭到庞太监的诟病。第一幕中各色人物出场,茶馆生意兴隆,但也暗示了各色人物的命运,反映出了戊戌变法之后,封建势力的顽固,民族蛀虫的横行,人民大众的困苦,民族资产阶级的初步撅崛起的社会现状况。

第二幕,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时期,此时茶馆惨淡。尽管王利发艰苦改良,生意依旧不景气。1916年袁世凯死后,军阀割据,内战连连,民不聊生。李

三、难民和康顺子反应了当中人民生活的苦难。巡警大兵、吴恩子、宋祥子、刘麻子、唐铁嘴表现出了当时恶势力的横行猖獗。松二爷这个封建阶级遗老哀叹时局动荡,常四爷自食其力,成为立志反抗的人民的典型代表。王利发虽处事圆滑,精明强干,谨小慎微,但是仍受到恶势力的欺凌与剥削。王利发的悲剧,是就中国广大市民人物命运的真实写照。第二幕生动展现了民国初年社会众生的生存状况。人物按照自己仿佛安排好的命运一样发展,正直善良的人都无法避免厄运的侵袭,道德败坏的人依旧以卑微无耻的形象苟活于钻营。人物与人物之间的每一个冲突也表现出人物和时代之间的冲突。李三对劳苦生活的抱怨,巡警的敲诈勒索,难民的痛苦哀号,逃兵的蛮横无礼,都表现出了帝国主义国指使的军阀混战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影响,给人民生活带来的深重苦难。反映了帝国主义的侵蚀,恶势力德尔横行,人民生活的困苦,表现了封建社会已经岌岌可危,即将灭亡的先兆。

第三幕,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民党统治时期。这时的裕泰茶馆已经在勉强维持了。这一幕中,主要人物都已年老体衰并且有了自己的后代,他们继承了父业,做起坏事来更加无耻,这是恶势力变换着方法巴结谄媚军官,一心想着捞钱,甚至连老茶馆也未能幸免遇难。主张实业的秦老爷工厂被人霸占,这表现了民族资产阶级实业救国惨遭失败的厄运。常四爷、松二爷生活依旧困苦,表明了劳苦大众依旧处于水深火热的悲剧,这一幕交代了人物最终悲剧式的命运。深刻地反映了这一国民党统治时期社会生活的阴暗,所有政治的人都陷于无法摆脱的困苦局面。

《茶馆》,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社会的缩影。读完后,想了很多很多。我们无法选择所处的时代,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悲剧,或悲或喜。

推荐第8篇:《茶馆》读后感

.《茶馆》是老舍先生的名作,是三幕剧的剧本。《茶馆》讲述了老北京裕泰大茶馆几十年间的跌宕起伏,历经清朝、民-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这三个年代。《茶馆》非常现实,好人不一定有好报,恶人不一定有恶报,充分体现了解放前社会的黑暗、官员的腐-败。

老舍先生在《茶馆》中刻画的人物性格特点十分鲜明,这也是这个剧本的一大特色,王掌柜、常四爷、松二爷、刘麻子、唐铁嘴、宋恩子、吴祥子等人物的个性特点都跃然纸上。只需读过一次,不必像上语文课那样细细品读,也能把各种人物的性格特点弄明白。例如裕泰茶馆的王掌柜,他为人正直、不做坏事,但有些软弱,遇事就给钱、说好话。茶馆的老主顾常四爷,他跟王掌柜一样,正直、不做亏心事,跟王掌柜不一样的是他比王掌柜要硬,骨子里有那么一股傲气,怎么也不肯低头,不肯让步。

读完《茶馆》,我体会到我们现在是多么幸福,那时候的很多孩子连一碗热汤面都很难吃上,而我们现在汉堡牛扒可以随便吃。那时的人们真是生不逢时,生活在那样一个黑暗的年代。

在《茶馆》里,我最敬佩的人还是常四爷,特别是他那种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常四爷是满族旗人,在清朝时有份“铁杆儿庄稼”,不用干活就有钱拿。后来清国灭亡了,常四爷并没有像他的好朋友松二爷一样挨饿,而是自己去种菜卖菜,自食其力,不向困难低头。这种精神正是我们现在缺少的,由于生活条件优越,我们遇到困难就退缩,假如生活在那个年代,没有常四爷这种精神恐怕也很难在社会中生存。

《茶馆》读后感600字范文二

初秋,叶离树下,铺满了那条弯曲的小径。

裕泰茶馆里,一个个苍凉的故事悄然缩放,有梦想破碎的无奈,有骨肉分离的痛楚,有欺软怕硬黑白颠倒的腐朽,混杂于茶客们喧嚣的冷谈声和叹息声中,化成一片嘈杂。而我,静坐于茶馆内,轻饮一口清茶,留下了满腔的苦涩…

常四爷的鸟笼

老舍是睿智的。在他的笔下,每个人的出场都暗示着他不可逆转的命运。他们都在等待着黑暗的源泉张开血盆大口缓缓地将他们吞噬。

常四爷一出场,便提着一只被幽囚的鸟儿,殊不知,他亦是一只心高气傲的鸟儿呀!世事沧桑,社会腐朽,他用明锐的双眼看到了罪恶的本质。他愤世嫉俗,他正直无畏,于是他像画眉般高声吟唱,抑或抨击着奢靡的贵族和不公的世道,抑或预言着帝国悲怆的命运。

“二爷,我看哪,大清国要完!”

一声清脆的啼鸣,轻易地打碎了人们精心呵护的幻境。然而,这只正直而又善良的鸟儿也难逃被囚禁的厄运。他被关入了冷冰冰的鸟笼中,于是所有悦耳的啼鸣都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化成一片徒劳的虚叹。鸟笼外,是人们悲悯的目光和无尽的沉默,而鸟笼内,只有一阵阵的叹息。

王利发的茶

王利发准备了两杯茶,一杯奉送给穷人,另一杯为达官贵人而温。

在他的心中总是荡漾着一泓同情的湖水。他可怜那些沦落的人们,却感到无能为力,只能奉上一杯清茶。炙热的茶水里,翻滚的是掌柜的悲悯。

然而,在动荡不安的局势里,他又不得不戴上世俗的面具,对于上层阶级,他谄颜献媚,吮痈舐痔,他希望能用一杯暖暖的好茶来换取自己的一席之地,可是,时代的悲哀将他一步步逼入绝地。

无奈,王利发手中的茶壶摔碎在地,滚滚烫的茶水四溅,留下满地晶莹的碎片。 秦仲义的刀和庞总管的剑

秦仲义手持钢刀,他满腔豪情,期盼着能用钢刃斩断缠绕于神州大地的荆棘,开辟出一条光明的道路。

庞太监身藏利刃,阴险狡诈,他的剑尖直指着那些真正救国存亡的义士。

两人相遇了,表面上一阵寒喧,实际上早已刀光剑影,维新派与顽固派的针锋相对一触即发,令人不由为此惊叹。

舞刀弄剑间,他们划开了时代的伤口,涌出汩汩的鲜血。

茶馆的棋

“将,你完了”!

在那个遥远的时代中,人人如棋,每个人都肩负着不可下的使命,却又不得不如同傀儡般受制于人,尖锐的矛盾造就了均可逆转的悲剧,一枚又一枚的棋子被粉碎。棋盘上,只留下一片残局。

推荐第9篇:茶馆读后感

读时代,读《茶馆》

茶馆,彼此唠家常,谈山海经的地方。谁能想到它竟能折射出社会问题!而老舍——一位语言大师,他用其独特的视角和手法使小小的茶馆绽放生命的炫彩。

老舍出生于一户姓舒的满族贫民家。父亲是护军,母亲靠洗衣赚钱。父亲早逝之后,生活更为窘迫,也就是这样的出身和环境造就了《茶馆》的艺术价值。

老舍的手法是独一无二的。其中最突出的一点便是全剧只有三幕,一幕一时段,干练、简洁,也十分容易表现剧情,从清末维新失败到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再到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与其说是时间变迁不如说是历史变迁。人物表现年代,而年代又作为人物表现的背景,相辅相成,使小小茶馆提升到不得不让人用看“历史剧”的眼光评审这部巨作。这也揭示了旧中国黑暗与腐朽,真实展现了当时广大人民群众的苦难生活,突出表现了“葬送了三个旧时代”这一主题。

在这三个旧时代里,广大人民群众无法摆脱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精明能干、谨小慎微、委曲求全、善于应酬,一个典型小商人形象,却无法逃脱自已破产、悬梁自尽的命运。常四爷是一个有爱国心的旗人,是统治阶级内部进步人士的代表,他正直、倔强、敢作敢为、富有正义感、乐于助人,最终没摆脱饥寒交迫、穷困潦倒的命运。秦仲义是出身于北京城大财主家庭,是民族资产阶级进步人

士的代表人物,实业报国,开办工厂,最终因工厂被霸占而失败告终。在这三个旧时代里,广大人民群众受封建腐朽思想的毒害最深。当自已深受其害的同时,殊不知自己却对自已的愁苦和愤恨,对人吃人的旧时代显得如此苍白无助。就好像王利发当对唐铁嘴说:“感谢这个年月”,他却说:“这个年月还值得感谢”。常四爷在绝望时也喊道:“我爱咱们的中国呀,可谁爱我呢?”。对几千年来封建制度麻木和毒害可想而知了。

在这三个旧时代里,只有推翻旧社会,建立新社会才是中国的出路。话剧《茶馆》的第一幕,戊戌变法虽失败了,却真实反映了封建专制制度腐朽吃人的本质,标志着民族资产阶级进步人士通过改良运动,拯救中国的梦想破灭。第二幕,军阀混战给广大人民群众增添了更沉重的灾难,军阀们为了利益,不顾人民的死活,更谈不上给中国带来光明的前途,也无法摆脱帝国主义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疯狂掠夺,残酷欺压。第三幕,抗日战争胜利了,国民党腐败,不顾人民安危,卷入内战,并且使得广大人民群众继续遭受官僚资本主义剥削,重新沦落灾难的深渊。因此,在当时的中国,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成为中国的唯一出路。

话剧《茶馆》反映的历史,是中国旧社会的缩影,是对旧社会的血泪控诉,使我们不能忘记过去旧社会广大人民群众所遭受的苦难,也使我们倍加珍惜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用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记住这段历史,激发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以自已的实

际行动,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努力奋斗。

推荐第10篇:《茶馆》读后感

读《茶馆》有感

——从小茶馆看大社会

老舍先生的《茶馆》,我读了有几遍,每读一遍都有不一样的感觉,语言并不是那么的华丽,但是很通俗易懂,基本上都是小人物该说的话,老舍先生说“没有生活,既没有活的语言”,《茶馆》的语言都是来自生活,都是那些人物自己说过的话,都是那个时代那个环境最真实的写照。

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多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这出戏虽只有三幕,可是写了五十来年的变迁。在这些变迁里,没法子躲开政治问题。老舍先生把一些小人物集合到了一个茶馆里,用他们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以此用这种侧面的方式透露出当时的政治消息。老舍先生以一个小小的茶馆反映每一个纷乱时代的社会环境,借助小人物的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各界人物的生活状况。

《茶馆》里描写的人物各个方面的都有,从有权有势的庞太监到身份卑微、可怜的康六,还有那些市井的小人物,唐铁嘴、王麻子,还有那些当时势力的走狗,宋恩子、吴祥子,也有一些爱国人士,秦仲义、常四爷,还有那些老实的小人物的代表松二爷等等。从这些各色人物的身上我们可以读到“乱世里谁的日子都不好过”。

下面就从作品里的一些人物出发,分析一下几个典型的人物,以此表述出我对《茶馆》这部作品的理解和收获。作品里写了很多的人物,可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那么几个,王利发、常四爷、松二

爷、还有那几个依附权势的市井恶棍等等。

人物分析:

王利发:“裕泰大茶馆”的掌柜王利发贯穿全剧。他父亲死得早,二十多岁就独立应付生活,他懂得“在街面上混饭吃,人缘最要紧”。他每天满脸堆笑逢迎来自官僚权贵、外国势力、恶霸、地痞、特务、警察多方面的敲诈滋扰,他心地不坏,却因为地位比赤贫阶层高出一截,对世间的苦难早已熟视无睹。他是个本分的买卖人,希望社会安定,自己的生意也顺心点,可是社会总跟他拧着劲来,他不敢跟社会较劲,只能俯首当“顺民”,常劝茶客们“莫谈国事”。世间兵荒马乱,城区别的大茶馆都破产歇业了,他还苦撑着,时不时得想出个小招数,抵挡街头商业走背字的潮流,晚年,眼瞅着茶馆撑不下去了,他不嫌丢人,打算添女招待。但是,社会的魔掌越来越紧的卡住他的脖子,国民党党棍创办的“三皇道”要砸他的茶馆,特务们也来勒索,要他交出根本拿不出来的金条换老命,流氓们开办新式妓院,在当局丛勇下要霸占他的铺面„„王利发一筹莫展,走到了人生的尽头,这才明白,几十年的小心谨慎苦撑苦熬,全算白费了,面对死得诱惑,他到底喊出了从来没敢喊出的话“人总得活着吧?我变尽了方法,不过是为了活下去!是呀!该贿赂的,我就递包袱。我可没做过缺德的事„„那些狗男女都活得有滋有味的,单不许我吃窝窝头,谁出的主意?王利发的这点心理危机很有代表性,不坑人、不害人、逆来顺受、没有过高的生活要求,是当时小市民最普遍的心态。身份地位稍稍高于一般平民的小商人王利发,力求小康而不得,最后结局这样凄凉,生活

在那个世道下面的贫困市民,就更没指望了。王利发走到人生最后 一站喊出来的几句话,也正是萦绕在社会底层小人物们心头的一致的困惑和愤懑。 秦仲义:秦仲义是一位立志搞实业救国的民族资本家。他从二十多岁起,就主张实业救国,办工厂,开银号,惨淡经营几十年,最后还是彻底破产了。在《茶馆》第一幕中,资本家秦仲义一出场时二十多岁,穿得很讲究,满面春风,上来第一句话就说:来看看,看看你这年轻小伙子会作生意不会!一张嘴离不开生意经,把比他年长的 王掌柜称为“年轻小伙子”这完全是一副东家的派头,自负又萧洒的性格特点。

秦仲义是一个财大气粗的维新资本家,在这场“舌战”中,他不卑不亢,表面上对庞太监奉承、谦和,内心中流露出对其不敬和鄙视,显露出继续较量的勇气。最后,他的工厂被国民党政府抢去,被当作“逆产”没收了。这个形象典型地反映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必然的悲剧命运。

秦仲义是个爱国的实业家,一心想搞实业救国,只可惜当时的环境不允许他成功,当时中国社会的三座大山把他实业救国的梦想彻底的打碎,让他无力挣扎。读着本人很欣赏秦仲义这个人,思想很前卫,最难得可贵的是有一颗爱国的心,有一颗报国的心。纵然环境艰难,依然不退缩,迎难而上。就当时他的条件来说完全可以过无忧无虑的日子的。

或许是因为他生在了错误的时代,若是生在这个时代,他有可能

是一个成功的民族企业家。

康顺子:满清末年,戊戌变法失败的背景下,康顺子被没有活路的父亲康六以十两银子的价格卖给了人贩子王麻子,被转卖给老太监庞总管作老婆。

在那个时代女人没有社会地位可言,当时的情况铸就了她悲剧的人生,去给太监做老婆,这事真的很荒唐啊!康顺子是个有精神的女人,虽然一生过的很苦,但是她的精神一直都没有因苦难而磨灭。我想她在心里不会恨他父亲吧!她恨得是那个时代,是那个社会,一切都是没有选择的选择,都是为了活着。她不肯任命,所以她一直都在挣扎着,最后他跟买来的儿子康大力一起走了,谁都不知道她最后的命运是什么样,她是一个好人,她不肯连累王家一家。

她代表了当时中国的大部分女性的生活,悲苦,没有自己选择的权利,无奈可有无可奈何。很有能力可是只能被埋没,想独立可是只能束缚。这也体现了旧社会对女人的不公与不平。 唐铁嘴等:王麻子、唐铁嘴等在《茶馆》里属于反面角色,既非大奸大恶,但也对社会没有作用,同是底层人物,却在损害着其他底层人物,是特定时期塑造成的社会渣滓。

唐铁嘴的身上集中了地痞流氓的共性:坑蒙拐骗、投机钻营、为非作歹、自甘堕落。 他对自己的吸毒,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竟然恬不知耻地向别人炫耀为“福气”,其嘴脸之丑恶,令人作呕。 王麻子做的是“兑缝”生意,一边是权利势力集团,一边是贫苦的农民阶级,在这两者之间做拉线的活儿,可以说是缺德的事。把康顺子

“介绍”给庞太监,还有之后的“小三口”,这是多么缺德的事啊!不过王麻子最后的命运不太好啊!当了替死鬼,这也是时代的悲哀。

由于《茶馆》里的人物很多,所以就不一一的解析了,这几个是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人物。

老舍先生的《茶馆》,并不像曹禺先生代表作《雷雨》一样,在舞台上演了半个多世纪,《茶馆》低调的很,仅有一个电影演员剧团,算是业余演话剧,排过,在郊区剧场也只演过一两场。因为《雷雨》写的是贵族家庭,而《茶馆》则是市井社会,三教九流,恰巧《茶馆》在上演时,又正赶上文化大革命,更是由于作者老舍的原因被舞台“排挤”。可真的艺术,无论何时,都会散发光辉。现在的《茶馆》已经成为人艺的经典保留节目,同时也在人们的心中扎下了根。希望多年以后,我们也不会忘记那一句“我们吃下午茶去!”。

《茶馆》真的是一个珍贵的艺术品,通俗易懂的语言,各色各式的人物,描写的是那么的丰满。读《茶馆》,让我更加的了解了那个时代的悲情,知道了在乱世里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不会好过,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让我知道了现在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不同的时代去读《茶馆》,我想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吧!这是一个艺术品,在每一个不同的时代总能发出不同的光芒。

第11篇:茶馆读后感

我们学中文的学生们读了很多文学作品。但是,我觉得老舍的《茶馆》是很特别的,读者可以把《茶馆》作为历史材料,就能更深的了解从清朝到国民党时代人民生活上的问题。虽然这个时代不算长,只是一个人的一辈子。这段期间中国经过了好多的改变,这时候,中国是灾难深重的。

从《茶馆》里,读者不但了解到那时候的政治,而且也可以看到人民生活的方式。老舍先生的话剧包括了各种各样的中国人,从有权有势的庞太监到最可怜的康六。我想每一个读者一定会找到一个你同情的人物。

因为我在大学上了中国历史课,所以我觉得《茶馆》特别有意思。我们大学生念了好多政治家的书,但是我们很少有机会学中国历史,尤其是从老百姓的观点。为了彻底地了解中国历史,我们应该学文学作品,虽然我念了好多历史书,但是没有一本象《茶馆》那样,给我那么深的印象。我以前念了一些有关中国政府贪污的情形。但是到我看王掌柜被压迫,我才明白政府的贪污到那么厉害的程度。

美国人不容易承认共产主义有好处,现代的中国跟旧时代的中国无可比拟,在老舍先生的《旧时代的画卷》里,挨饿的人很普遍;卖女儿的人多,虽然我没有看见过很富有的现代中国人,但是我也没看到很贫穷的中国人。我觉得现在的中国是值得赞许的。

除了学中国立时以外,我也享受了学老舍的文学作品,他写得太好了,而且真有地道的北京味儿。我真羡慕他的写作技巧和才能。他能包括那么多人物在一个短话剧里。每一个人的性格分别的很清楚,他们说的话也明显地表示他的社会地位。

因为我是个女人,我特别对女性人物有兴趣。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康顺子,所以我很高兴地演那个角色。从康顺子的性格,读者可以看出中国女人的能力,他受了一辈子的苦,但是他的精神还很坚强,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快乐。旧时代的女人在社会上没有地位,但是《茶馆》的故事也暗示这个情况会慢慢儿地改善。小花代表下一代人;虽然她是个女孩,她的父亲,爷爷,和康婆婆都鼓励她要好好念书,我看了这些女人的情况之后,我庆幸自己的好运气。有一次,一个人问我:“如果你可以见到任何一个人,你想选择谁?”我回答说,“我的曾祖母。”因为我很想了解我家的历史,我不知道《茶馆》里哪一个女性人物象我的曾祖母。

《茶馆》里有些语言我特别喜欢。大傻杨的话是一个非常巧妙的开幕办法。我从来没听过数来宝。(我也觉得木坤演得非常好!)观众一看大傻杨的样子就马上知道当时人民的情况,在第一幕时,他说得很活泼,但是到第三幕,他的样子是“半死半活”的。我发觉了中国人跟美国人说话的法子很不一样,差别相当大!中国人是比较含蓄;他们常用客气话和婉转的话,这是中文最难学的地方!在《茶馆》我们学了地道的中国人的说法,最好笑的是在第二幕,两个拜把子兄弟想娶一个太太,但是不好意思告诉刘麻子他们的奇怪要求,他们当然不直说出来,反而他们说,“这两个人穿一条裤子的交情……没人笑话俺们的交情。”刘麻子同意,“没人耻笑。”他们说,“那你说这三个人的交情也没人耻笑

吧?”我也很喜欢刘麻子的反应。“平常都说这小两口儿,小两口儿,谁听说过小三口儿的呢?”中文里真有微妙的意义!

从王掌柜的台词里,我学了一些客气话,他专门说客气话;他自己说:“我……当了一辈子的顺民,见着谁我都鞠躬,请安,作揖,”所以,我现在知道一些话;比方“我的脸上有光”或者“那儿的话”,我听到新加坡人用这两句话,所以我学到的东西真有用!

老舍先生写的对白也包括了面誉背毁的话,比方秦二爷跟庞太监似乎彼此标榜,但是秦二爷一走后,庞太监马上很凶地说他的坏话,显示他看不起秦二爷。

还有一些说法我以前没听过的,比方说人人常称呼“某某人的妈”,当然这也表现出大家对女人的看法:中国女人最重要的任务是生孩子!我想如果人叫我妈妈“禾火 王利 的妈”她一定会生气。我们现代的中国女人坚持我们有自己的名字!

《茶馆》对我来说还有另外的意义,我发现了中国人佩服“洋人”,我觉得莫名其妙。为什么中国人想象洋人?为什么中国人会想洋人比他们好?在《茶馆》里的第一幕可以看得到洋人的地位越来越高。在第一幕,马五爷是“吃洋饭的,信洋教,说洋话。”茶客也说刘麻子的洋服,洋玩艺儿很巧妙,在第二幕跟第三幕,洋人的习惯慢慢地变成中国人的习惯,连他们的通货也叫“现大洋”,人听得音乐有洋味儿,不想再听传统的评书。小刘麻子最受洋人的影响。他说洋人的话很吃香。甚至有洋味的话比普通说的话有力量。小刘麻子说“你看人家不说‘好’人家说‘蒿hāo’”,连王掌柜也会说外国话的

“Alright!”!中国人越来越脱离中国人含蓄的习惯。小丁宝干脆说小刘麻子他的计划用“缺德公司”最好,我觉得太爱洋人的东西是不对的。我看这种态度的时候觉得不舒服,可能我是特别敏感的,因为我有一些华裔美国人的朋友有这个态度。

我最同意秦二爷,我相信他的心是好,他的志愿好,不管他本来那么骄傲,我也想做社会服务的工作。我听了秦二爷最后的几句话我自己问“我会不会象他那样后悔呢?”我们年轻人应该不应该听他的劝告“吃喝嫖赌”?我的父母亲常告诉我,我的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秦二爷说的是实话吗?我并不相信!

“茶馆”不但是好的文学教材,《茶馆》也帮助了我了解中国的历史,我家的历史和我自己的理想。并且,《茶馆》给我们机会发挥我们的演戏才能。我上了三年的中文课,但是我从来没有看过学生们对教材有那么大的兴趣。我唯一遗憾的是别的同学不全听懂我们的表演,《茶馆》真留给我非常深刻的印

起凤社区:《茶馆》读后感

老舍,《茶馆》,无可复加的戏剧杰作。读过很多遍,也看过电影,有人称它为三个黑暗时代的送葬曲,揭露了种种不公平的社会现实。而那张挂在茶馆里的“莫谈国事”的大字如同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招牌在掌着市侩百姓的嘴,

每一个时代,每一个上台的人物所发生的故事,无论悲喜,只要追溯一下因为所以,总是那档子破国事,万花筒也好,西洋镜也罢,茶馆就是如此一个社会矛盾集中的体现,跑不了。

至于剧情的再现此处就不表了,王利发刘麻子等一摞人物已经随着这部经典作品一遍又一遍的被阅读被再现深深扎根于读者的心中,我看来,《茶馆》的大范围传播有两个原因。一方面,作品本身的艺术成就与作者蜚声海内外的名望互为表里有着互相宣传的意味,另一方面,《茶馆》通俗易懂的语言也在传播上提供了客观性的便利,就像读完《水浒传》总能说上句“贼厮鸟”,连我不喜读书的朋友看完《茶馆》也能津津乐道几句:“屌!揍他个小舅子!”

这几句随不登大雅之堂,然而颇具江湖之风市井之气,作品中常含有这类平易近人的词语,自然能较为简易地被大部分读者所接受和认识。在《茶馆》中,我最印象深刻的一段话是剧末了,常四爷的那段感叹:“我自己呢?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

我窃以为,这句话,可以当做剧中大多数人物心声的总结。常四爷不必说,一辈子不服软,敢作敢当,看不惯洋人愿自食其力;深究王利发,也可以归纳于这句话之中的,在这个人物避重就轻,懦弱无奈的背后,是对和平年代的单纯向往,是对国泰民安的一种本能渴望,而这种向往与渴望在群魔乱舞的社会现实中被压抑,被限制,使其产生了对于政治的恐惧心理,对于时局的回避态度。除了趁乱而起的既得利益势力,无论是革命者,农民,民族资本家,都抱着一定的拳拳爱国之心,而《茶馆》以描述这些人的冷暖人生,悲痛无奈,将社会之狡诈黑暗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些《茶馆》的品鉴者将老舍归结为“他是一个嘲讽旧世界腐朽生活的能手,却是描写新生活的蹩脚者。”将《茶馆》的意义归结为“《茶馆》是反映北京小市民生活的杰作。这部作品通过揭露鞭笞旧世界的腐朽黑暗,从而,从侧面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道理,这是作品的潜在主题。”我觉得都是非常的不科学的,在第一点上,描写新生活的任务不应该也不合适存在于《茶馆》的历史背景之中,《茶馆》的三幕剧分别处于戊戌维新失败后,北洋军阀割据时期与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这些时候,时局混乱,中国都是处于一种对于前途摸着石子过桥的阶段,茶馆位于的北平更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因为它具有的强烈的政治意义,意味着北京的政治立场的转变必须是阵痛而不是循序渐进,既黑又红的重叠一来不符合历史背景也平白增加了写作的难度。可能

很多人抱着“不破不立”的想法,而强加给了这个时代以展示革命力量的责任,在我看来,这已经违反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要求了。

第二点,虽然老舍对于旧社会的种种不公有着深恶痛绝的鞭笞,但在这部话剧本身看来,并没有明确的政治指向性,所谓的“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命题确实是穿凿附会上的。王利发不是潘冬子,沈处长也不是胡汉三,《茶馆》中百姓与官员政治力量的对立并不是对等的,也没有什么逼急了走上革命道路的义举,而是一种更为典型的上下级被压迫的关系。这种不平等的关系,更具有普遍性,因为无论是军阀还是国民政府,都是国家的掌控者,是一种暴力的象征,反抗的代价是巨大的,甚至是戏剧中可通过阅读预见的。因此王利发最后的自尽也并非什么无声的抗议,而是无奈的自绝。倘若非得加上点红色气息,那也得再写部什么《康大力智取沈处长》才行。在《茶馆》的剧本当中,应该说是见不到的。

虽然《茶馆》并没有展示出太浓厚的作者的政治立场,但是它所展现的阶级矛盾,社会矛盾,依然可作为我们政府部门管理工作时候现在值得借鉴参考的案例,宋恩子吴祥子这类仗权鱼肉的恶霸现在有没有?唐铁嘴这样的封建余毒清没清?说不好,也不能乱说,然而我们理论上可以开诚布公地去谈,因为现在这可是人民内部矛盾。至于管理的效果如何,那也不妨留心一些坊间有没有大傻杨这样打竹板的调侃世事的段子,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爱恨情仇皆故事,止不定调研出个猛料,百姓的生活也就能更太平些了。(张及)

第12篇:茶馆读后感

从《茶馆》里,读者不但了解到那时候的政治,而且也可以看到人民生活的方式。老舍先生的话剧包括了各种各样的中国人,从有权有势的庞太监到最可怜的康六。我想每一个读者一定会找到一个你同情的人物。

因为我在大学上了中国历史课,所以我觉得《茶馆》特别有意思。我们大学生念了好多政治家的书,但是我们很少有机会学中国历史,尤其是从老百姓的观点。为了彻底地了解中国历史,我们应该学文学作品,虽然我念了好多历史书,但是没有一本象《茶馆》那样,给我那么深的印象。我以前念了一些有关中国政府贪污的情形。但是到我看王掌柜被压迫,我才明白政府的贪污到那么厉害的程度。

美国人不容易承认共产主义有好处,现代的中国跟旧时代的中国无可比拟,在老舍先生的《旧时代的画卷》里,挨饿的人很普遍;卖女儿的人多,虽然我没有看见过很富有的现代中国人,但是我也没看到很贫穷的中国人。我觉得现在的中国是值得赞许的。

除了学中国立时以外,我也享受了学老舍的文学作品,他写得太好了,而且真有地道的北京味儿。我真羡慕他的写作技巧和才能。他能包括那么多人物在一个短话剧里。每一个人的性格分别的很清楚,他们说的话也明显地表示他的社会地位。

因为我是名女性,我特别对女性人物有兴趣。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康顺子,所以我很高兴地演那个角色。从康顺子的性格,读者可以看出中国女人的能力,他受了一辈子的苦,但是他的精神还很坚强,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快乐。旧时代的女人在社会上没有地位,但是《茶馆》的故事也暗示这个情况会慢慢儿地改善。小花代表下一代人;虽然她是个女孩,她的父亲,爷爷,和康婆婆都鼓励她要好好念书,我看了这些女人的情况之后,我庆幸自己的好运气。有一次,一个人问我:“如果你可以见到任何一个人,你想选谁?”我回答说,“我的曾祖母。”因为我很想了解我家的历史,我不知道《茶馆》里哪一个女性人物象我的曾祖母。

《茶馆》里有些语言我特别喜欢。大傻杨的话是一个非常巧妙的开幕办法。我从来没听过数来宝。(我也觉得木坤演得非常好!)观众一看大傻杨的样子就马上知道当时人民的情况,在第一幕时,他说得很活泼,但是到第三幕,他的样子是“半死半活”的。我发觉了中国人跟美国人说话的法子很不一样,差别相当大!中国人是比较含蓄;他们常用客气话和婉转的话,这是中文最难学的地方!在《茶馆》我们学了地道的中国人的说法,最好笑的是在第二幕,两个拜把子兄弟想娶一个太太,但是不好意思告诉刘麻子他们的奇怪要求,他们当然不直说出来,反而他们说,“这两个人穿一条裤子的交情……没人笑话俺们的交情。”刘麻子同意,“没人耻笑。”他们又说,“那你说这三个人的交情也没人耻笑吧?”我也很喜欢刘麻子的反应。“平常都说这小两口儿,小两口儿,谁听说过小三口儿的呢?”中文里真有微妙的意义!从王掌柜的台词里,我学了一些客气话,他专门说客气话;他自己说:“我……当了一辈子的顺民见着谁我都鞠躬,请安,作揖,”所以,我现在知道一些话;比方“我的脸上有光”或者“那儿的话”,我听到新加坡人用这两句话,所以我学到的东西真有用!

老舍先生写的对白也包括了面誉背毁的话,比方秦二爷跟庞太监似乎彼此标榜,但是秦二爷一走后,庞太监马上很凶地说他的坏话,显示他看不起秦二爷。还有一些说法我以前没听过的,比方说人人常称呼“某某人的妈”,当然这也表现出大家对女人的看法:中国女人最重要的任务是生孩子!我想如果人叫我妈妈“禾火 王利 的妈”她一定会生气。我们现代的中国女人坚持我们有自己的名字!

《茶馆》对我来说还有另外的意义,我发现了中国人佩服“洋人”,我觉得莫名其妙。为什么中国人想象洋人?为什么中国人会想洋人比他们好?在《茶馆》里的第一幕可以看得到洋人的地位越来越高。在第一幕,马五爷是“吃洋饭的,信洋教,说洋话。”茶客也说刘麻子的洋服,洋玩艺儿很巧妙,在第二幕跟第三幕,洋人的习惯慢慢地变成中国人的习惯,连他们的通货也叫“现大洋”,人听得音乐有洋味儿不想再听传统的评书。小刘麻子最受洋人的影响。他说洋人的话很吃香。甚至有洋味的话比普通说的话有力量。小刘麻子说“你看人家不

说„好‟人家说„蒿hāo‟”,连王掌柜也会说外国话的“Alright!”!中国人越来越脱离中国人含蓄的习惯。小丁宝干脆说小刘麻子他的计划用“缺德公司”最好,我觉得太爱洋人的东西是不对的。我看这种态度的时候觉得不舒服,可能我是特别敏感的,因为我有一些华裔美国人的朋友有这个态度。

我最同意秦二爷,我相信他的心是好,他的志愿好,不管他本来那么骄傲,我也想做社会服务的工作。我听了秦二爷最后的几句话我自己问“我会不会象他那样后悔呢?”我们年轻人应该不应该听他的劝告“吃喝嫖赌”?我的父母亲常告诉我,我的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秦二爷说的是实话吗?我并不相信!“茶馆”不但是好的文学教材,《茶馆》也帮助了我了解中国的历史,我家的历史和我自己的理想。并且,《茶馆》给我们机会发挥我们的演戏才能。我上了三年的中文课,但是我从来没有看过学生们对教材有那么大的兴趣。我唯一遗憾的是别的同学不全听懂我们的表演,《茶馆》真留给我非常深刻的印象!

第13篇:茶馆读后感

篇1:茶馆读后感

《茶馆》是以北京一座茶馆为舞台,事实上,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展开了清末戊戌维新失败以后、民国初年北洋军阀混战时期和国民政府在大陆的统治崩溃前夕三个不同时代的生活场景和历史动向。《茶馆》是老舍最优秀的戏剧创作,正像曹禺先生所说,它是“中国戏剧史上空前的范例”。

老舍先生在《茶馆》中刻画的人物性格特点十分鲜明。每个不同的人物都代表了当时社会不同职业、阶级的不同群体。看似多达几十位的出场人物,却无一显得重复。王掌柜、常四爷、松二爷等等身世不同、个性显着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只需读过一次,就能把各种人物的性格特点深深刻在脑中。例如裕泰茶馆的王掌柜,正如卷首老舍先生予其的定位一般:精明、有些私心而心眼不坏。通览全文,在我眼中他作为一个掌柜,很圆滑又显得软弱,遇事就给钱、说好话。然而,在结局中他不忍看到茶馆被高官与小人夺取,默默地在后院自杀。这一情节,仿佛出乎了人们的意料,但仔细一想,又在情理之中,让人心酸不已。这么一个走着中庸之道的掌柜,却选择以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老舍先生通过一个人物,以其行为与性格的强烈反差,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悲哀,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讽刺与不满。

《茶馆》里有些语言我特别喜欢。大傻杨的话是一个非常巧妙的开幕办法。我从来没听过数来宝。我发觉了中国人跟美国人说话的法子很不一样,差别相当大!中国人是比较含蓄;他们常用客气话和婉转的话,这是中文最难学的地方!在《茶馆》看到了地道的中国人的说法,最好笑的是在第二幕,两个拜把子兄弟想娶一个太太,但是不好意思告诉刘麻子他们的奇怪要求,他们当然不直说出来,反而他们说,“这两个人穿一条裤子的交情……没人笑话俺们的交情。”刘麻子同意,“没人耻笑。”他们又说,“那你说这三个人的交情也没人耻笑吧?”我也很喜欢刘麻子的反应。“平常都说这小两口儿,小两口儿,谁听说过小三口儿的呢?”中文里真有微妙的意义!

在《茶馆》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老舍其作为一个语言大师的风范。《茶馆》中,十几个人物依次登台,却个个形象立体,性格鲜明,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写作语言的性格化,时代化,应人切景;老舍以笑写悲,寓庄于谐,以幽默风趣的语言辛辣地讽刺了那些于三个时代中光怪陆离的丑类;北京化的口语也是本剧一大特色,给穿梭于茶馆中的人物注入生命。

《茶馆》这三幕共占了五十年的时间,而老舍先生仅仅用一些个小人物怎么活着和怎么死的,来说明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我想当你合上书本的一瞬,你会感觉到你和那些小人物一起度过了漫长艰辛的五十年。每个人物都扮演着自己的故事,同时又与各自所处时代密切关联。揭示了社会一角,展览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性格生活。

篇2:茶馆读后感

近日去新华书店,在书之海洋中,惋叹自己太渺小,忽逢一薄书者,名曰《茶馆》,置于书山中,其渺小程度同吾也,吾大喜,捧书而视,受益无穷于其中,故有感

书名为《茶馆》,我不由得想起了小时候外公每次带我去茶馆打牌的情形,在我印象中,茶馆就是一个热闹而常常笼罩着烟雾的地方。可翻开了书,才发现它并不是仅仅讲的是在茶馆里的事,而是以对话剧本的形式讲述了一副旧北平社会的浮世绘的黑暗社会,老舍从小小的一个茶馆中反映出了整个社会,以小见大。是由茶馆中的客人的话中而得。语言朴素却能体会出许多意味。书虽短小而精致。把我印象中的茶馆的形象完全颠覆,同《骆驼祥子》一样,老舍也是无情的批判了这个社会—他不让好人有出路。

,书的主人公是王利发,他是他裕泰茶馆的老板,他也是整本书的线索。在第一阶段中,拉皮条的为太监娶老婆,暗探遍布社会,麻木的旗兵无所事事,寻衅打群架,另一方面是破产的农民卖儿鬻女,爱国的旗人常四爷因几句牢骚被捕,新兴的资本家企图“实业救国”,王利发左右周旋,企图使生意兴隆。而在第二阶段的发展中,恶势力越来越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暗探宋恩子、吴祥子的后代子承父业,继续敲诈勒索,拉皮条的刘麻子的后代青出于蓝,依托当局要员准备开女招待“拖拉撕”,庞太监的侄子侄媳组成的迷信会道门在社会上称王称霸,甚至做着“皇帝”、“娘娘”的美梦,而一些企图有所作为的良民百姓却走投无路。

我第一遍读它的时候,还不能理解它,此书短小,且为剧本式的,还被拍成了真正的话剧,我虽未深入去读,但也能浅薄的感受到当时社会下厚重的历史画面。

篇3:茶馆读后感

一直以来,我都对共和国文学避之不及,老舍的《茶馆》自然也成了“政治的牺牲品”,多少次过其门而刻意不入。若不是于是之等北京人艺的老一辈艺术家出神入化的表演诠释使之成为话剧经典,《茶馆》恐怕早就淹没在共和国文学连篇累牍的文字垃圾中了。我之所以看《茶馆》其实也是冲着北京人艺炉火纯青的表演去的。渐渐入戏之后,才恍然觉得,老舍的剧本虽然写于赞歌大跃进的1956年,系奉命而作,但是那颗体恤下层人民的心,却冲破了政治外壳的包围,就像云雀冲破了寂静黎明的禁锢,婉转而悠扬,直击人心。

《茶馆》里有的对白能引人一笑,但是这笑中更多的是苦笑,是无奈的自嘲。这些发笑的对白,要么出自那些被生活逼得走投无路的人无奈之下说出的无奈之话,要么就是那些令人厌恶的角色的溜须拍马。笑过之后,不禁感到一丝悲凉——“人活着总得有条路走啊,可是哪有路可走啊!”愿为国家排忧解难的人们飘零四方,一辈子只想太太平平的老掌柜被逼上吊自杀,见风使舵溜须拍马毫无良心的人却有钱有势,不惜让别人用命来满足自己的私欲。打学生的老师追杀爱学生的老师,给官差两个洋钱就能免去杀身之祸,官差指谁就杀谁——“这什么世道啊?”

《茶馆》最后的一部分,三位气数将尽的老人碰在一起,回顾自己的一辈子,让人颇感心酸:心怀浩然正气的常四爷干了一辈子的活却“一事无成”,心怀实业救国理想的秦二爷耗了四十年心血建的工厂“拆了”,安分守己的王掌柜“做了一辈子顺民”,到了让人赶出自己开了50年的茶馆。这就是“爱国”“顺民”的“下场”……“我爱咱们的国啊,可是谁爱我啊?”常四爷在同一地点时隔五十年两出此话,着实让人嗟叹不已……

改良,改良,越改越良。宁做太平犬,不做乱离人——这大概是中国人对于革命的一贯态度,几千年来未有改变。但是,越是苟且躲避以求自保,就越是被各色无赖欺压鱼肉,一轮轮地盘剥搜刮,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说到茶馆,多数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北京人艺一帮老艺术家入木三分、形神兼备的表演。但我刚开始看时,还是不大习惯,总觉程式化痕迹太浓,一举一动一板一眼,每一个动作的精心雕琢。后来看众人的评论,才知道这其中透出的老北京人生活的尊严和做人的温良恭俭让,那时的人们就是这样见面作揖,硬骨朗朗,言行举止中千年文化的修养一览无遗。中国戏剧唱念做打凌然不乱的套路原来就是那个礼教中国的生动显现。现在这样的就中国人怕是无处可寻了。

旧时的茶馆是市民们几乎仅有的公共空间,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混杂其中,上层人物与平民百姓一桌喝茶聊天,倒恍然间让人忘记了阶级差别的存在。但是再仔细琢磨茶馆中活跃的都是些什么人,就能看出平头百姓是坐不起茶馆的,在茶馆里悠闲品茗,提笼架鸟的几乎都是吃份额的旗人,前清遗老;吃洋人软饭的买办和“谁有钱就为谁卖命、充当打手”的地痞流氓;专心向佛不问政事的参议员……至于底层人民,这里则是他们卖命、乞讨的伤心之地。

作为公共空间的茶馆很容易使人联想起西方大革命时期的咖啡馆。但是二者的意义却更好相反。本雅明说,巴黎的咖啡馆里经常挤进一些付不起80法郎高价订阅报纸的人,围在一起抢读一张报纸,议论国事,密谋革命。西人后来把这造反的发源地(包括小酒馆和街垒)冠上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公共领域”。但是《茶馆》里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个贴了几十年的“莫谈国事”,也没听说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是几个爱耍嘴皮子的茶客硬给喝下台的。重农抑商,皇权浩荡的封建社会中诞生不了法国那样的穿着灯芯裤的中产阶级,《茶馆》中实业救国的那位民族资本家最后落了一个“一无所有”的境地。中国的“公共领域”只是言论无路的上层精英们过过嘴瘾、发发牢骚的地方罢了,不是民主的酝酿所,而是民意的疏散地。后来北京的茶馆渐渐式微了,成都等地的茶馆依然花开遍地,不过依然是“莫谈国事”。至于传说中的“中产阶级”,咖啡馆可是彰显高雅品位,为权钱交易去臭的好地方。

篇4:茶馆读后感

茶馆,彼此唠家常,谈山海经的地方。谁能想到它竟能折射出一大社会问题!除非友一位具有独特视角的大师使它“活”起来,否则茶馆平庸无奇,永远不会有更深的意义。而那个人便是老舍——一位语言大师,他用其独特的视角和手法使整部剧本的语言绽放生命的光彩。

老舍出生于一北京大杂院中,一户舒姓的满族贫民家。父亲是护军,母亲靠洗衣赚钱。父亲早逝之后,生活更为窘迫,但幸运之神眷顾了老舍。一为慈善家资助老舍上学,使他收到良好教育。在老舍自身的不懈努力下。他渐小有成就。在之后的创作过程中,而是的境遇更是深深影响着他。而《茶馆》之所以有“小中见大”的特色,与其是平民出身也有密切联系。

同样,老舍的手法也是独一无二的。其中最突出的一点便是全剧只有三幕,一幕一时段,干警、简洁,也十分容易表现剧情,从清末戊戌维新失败到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再到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与其说是时间变迁不如说是历史变迁。人物表现年代,而年代又作为人物表现的背景,相辅相成,使小小一茶馆提升到不得不让人用看“历史剧”的眼光评审这部巨作。其二,尽管茶馆人呆,三教九流植被也不少。但是几位人物始终贯穿全剧,起着核心作用。

一、王利发(茶馆掌柜)

二、松二爷(胆儿小,人却不怀)

三、常四爷(正义之士、十分爱国、体格健康)松二爷、常四爷两位茶客与王掌柜交情还不错而在这所谓“热闹”的茶观众,要找出几个掏心掏肺的件阿婆人还真不容易。听听!说的不是客套话便是奉承话。我虽不知老舍塑造如此的人物性格有何用意,至少通过这有点人情味儿和有“良心”的三人谈话使人更深刻的体会到世态炎凉啊!发人深思。其三,子承父业。这是几句疮痍有待讽刺意味的安排。剧中一幕幕地时代向前走,衣着也跟着前卫起来,客人的思想呢?!简直是幻包装不换内容。例如,原先看相面的糖铁嘴养一儿子,现竟“升级”为大师。刘麻子那说媒拉线行当竟让他儿子“发扬光大”变为“花花联合公司”(专给洋人、官员提供女招待与吉普女郎)。而吴祥子这老式特务到了儿子这辈儿竟改个名儿叫世袭特务。人哪!为何总在这方面“遵规守矩”呢?

老舍,无论您想传达于后人什么,至少《茶馆》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不能评说它的优劣,在如此剧你面前,我只有说声:“谢谢!谢谢您留予青少年如此宝贵的财富。”

第14篇:茶馆读后感

高中时的语文老师很是喜欢老舍,经常在课上,随意便可拈来一段。

只是那时的自己,看腻了课本里嚼蜡般的平淡文字和试卷上离奇似的阅读答案,年少轻狂,更倾心于那些跌宕起伏的情节以及虚华似雾的辞藻。最初看各种武侠言情,自以为文艺,东施效颦般写些矫情至极的文字,洋洋得意。好在大些幡然悔悟,弃了书封上的“青春”二字,渐渐懂得欣赏外国小说里耐人寻味的长句和抑扬顿挫的语调。却总因课本毒害严重,对本国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家之作,敬而远之,什么鲁迅老舍沈从文,简直闻名而逃。

这诟病哪怕现在也是如此。

找来《茶馆》看,也无非是为下学期开课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提前做些功课,借用暑假拼命恶补下一直处于空窗期的中国文学,好不让自己在上课时像个白痴。

可若非如此,倒也不至于陷进这样的故事里去。

《茶馆》里我一直很喜欢的,是那张贴了几十年未撕的“莫谈国事”。旁人看来,也是种执着。掌柜的心愿虽美,可是茶馆里发生的般般事,却总因国事而起,为国事而灭。

短短三幕剧,翻书不过两个小时不足,书中的世界,却是过了近半百年时日。而剧中的人物,也在这半百年中,各自迎来了自己的命运。

一出场便是一副宽和待人的王掌柜,用着自己随和的秉性和能说会道的口,经营着这祖辈上传下的茶馆。虽也受尽压迫,好歹也算是娶妻生子甚至孙女都到了打酱油的年龄。乍看下的安稳生活,却是故事中最令人扼腕的角色。

我想,当他与二爷四爷撒的纸钱纷飞之时,一定就已预见了自己的结局。或者说是,掌握了自己命运。这茶馆伴他一生,也不知是茶馆融进了他的血肉,还是他将自己奉献给了茶馆。他所知道的,只有这间茶馆既伴他出世,自然他也要伴着茶馆离去。于是故事的最后,他让儿孙离开,自己却独自留了下来,留在这与之相伴一生的茶馆之中。既然无力将茶馆从那处长手中夺回,无力阻止它变为舞厅的事实,那么他能做的,就只有在它还是茶馆模样之时,自缢于房梁,至少让自己一生的记忆,都还保留在茶馆之中。

而除了掌柜外,印象最深之人,反倒是那个出场仅仅几句话的崔先生。生而为人,一生嗟叹,几多无奈,竟可被此人短短数语道尽,看的我满心敬重不已。短短一段,不过五六百字,来回反复读的几近背过。

看这个角色之时,我总是想起冯唐在《欢喜》中所写的:

“腿上流着血的人飞快的跑着,去迎接希望,去迎接死亡。

得道的傻和尚慢慢在雨中走着,„跑什么呢,前面不还是雨吗?‟”

崔先生就是这个得了道的傻和尚。

上知天文能有何用,下通地理又奈谁何。国会议员纯属造孽,革命也闹得了个误人误己。乱世中的清官无非多抢一份口粮,作用甚至比不了过了年代的旧铜钱。于是这个王掌柜口中造福人民的学问好人,最终所能做的也只有修持念经,满眼看尽这世态炎凉。就像海鹏所言,世事洞明全无问题,人情练达却做不到。

再提龙须沟。

《龙须沟》里,那种意味强烈的主旋律一直令我觉得可笑。分明是和《茶馆》一样的三幕剧,跃然于纸面上的人物,饱满的情怀与朴实的言语。可若说《茶馆》读完,你看到了时代下,每一个茶客的心绪种种。看到了王掌柜的嗟叹,常四爷的无奈,秦二爷的恨楚,甚至连出场不过一句话的甲乙丙丁,你都能感受到他们身上所背负着的时代的创伤。诸般人生,相同际遇,不同结果,一间茶馆里上演了多少淋漓的人生。

常四爷那句“我爱咱的国,可是谁爱我啊”,换来了多少颗感同身受的心。

而《龙须沟》呢,却只能闻见那条已终年融入人肌肤血肉里的沟水的腥臭味道。剧中的人物,放在一个四合院里,本也是一出人情百态,可压在强烈的主旋律基调下,就是感受不到。

你不明白,一个写散文明淡雅如陶渊明,写剧作却可以针砭如鲁迅的人,怎竟可成了政府的捧哏。

直至合上书本,豆瓣标记之时顺手点开书评来看,这才看到,写于1951年的《龙须沟》,远无法令我用现世的眼光去上下打量。倒也释然,反而试图去接受那时作者的感叹。

那时的老舍的心情,解放前时代的剥削,生活的压迫,淋漓尽致的倾进了龙须沟臭烘烘的脏水里,随着政府的大举修沟,一同没了踪影。而对未来的畅想,又如龙须沟里的百姓一般,随着马路的铺设和清水的浇灌,哪怕守旧如王大妈,也在心中默默地亮起了点点名为希望的火光。

剧中的故事写到这里,也就停下了笔。就好像我们有理由去相信,这样一个欢呼雀跃的结局将一直伴随着剧中的老少,走过作者未写出其后时光。哪怕现实的未来总是几多苦难,希望渺茫,梦想破灭,社会远不是想象中的岁月静好。可这毕竟远是跳出故事的后续,总不该,也无法用生活中的不尽意来指责剧作中的美好。

这便是故事的魅力所在。

而活在现实中的我们与作者,却不得不替故事中人,承受这远没有期冀中美好的世界。

于是老舍先生死了。自杀于*之初,自杀于远没有他想象中美好的社会。甚至可以说,《龙须沟》寄托了作者对未来多大的希望,现实这当头一棒,就给作者带去了多大的绝望。

以至于后来我一直在想,

当其后的老舍先生经历了这建国以来的诸般遭逢,那些苦难,那些身与心共同承载的痛楚。是否会会想到不经事时所写下的那篇《龙须沟》,是否会为当时的真心,奉上一两声自嘲的苦笑。

老舍是旗人。

一度风光不再的旗人,在世事变迁中颠沛流离。于是那个盛世王朝消失了,消失得就像他们的一个梦。

从前读,不懂他语言里的韵味。那时只喜欢情节跌沓起伏的浪漫主义小说,而且往往还是长篇的;喜欢洋溢着青春气息的情诗和早期左翼作家充满斗志慷慨激昂的希望。然后我突然很担心我老了。我开始喜欢看散文——无论是记事的,记景的,怀念旧时小吃的,看见院子前一棵树大发感慨的……所以我突然开始喜欢上有北京味的文字。有幽默,有自嘲,有不甘心,有时看了让人哭笑不得。

老舍出身贫寒,而作家习惯从自己熟悉的事物入手。于是上世纪初北京穷苦人家的故事在他的笔下一一展开。那是一个为了饥饿使母女都变成娼妇的年代,是一个父子都为了下一顿饭奔波的年代,是一个巡警谁都不敢惹遭遇兵变发现民众都是恶魔的年代。王利发最终吊死在了父亲留下的老字号茶馆里,莫非这正是一个逝去的时代最后的抗争?

政治教科书上告诉我们,并非时间先后就可以判断事物的新旧。新旧取决于大势,而新事物也不一定强大。总之一句话,被赶走了的就是旧事物,成王了的便是新事物。我们谁也无权判断,得等人家打赢了以后来编历史书,才能告诉你我们的王朝我们的时代有多么的伟大,是手心的花朵地平线上的朝阳灵魂的高歌。

直到这回,我才真正读懂了他作为“文学家”或者说是“人民文学家”的魅力。语言在他的笔下生活鲜动而不流于粗俗,生命又一次成为生命而不是在战乱年代惨死的蝼蚁。而你却可以清晰地看见他们的命运就是蝼蚁;不由自主地在时代的洪流中冲刷前行,一不小心便消亡不见。时代是英雄的时代,生活却是人民的生活。

他是个真正通晓了汉语的魅力和生活的魅力的人。

一九七八年,挪威汉学家伊丽沙白·艾笛访华,提到有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本来打算颁给老舍。当时的华人作家里译作最多的作家,连瑞典文的版本也有。她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谣传他已经死了,而死人是不能拿这个奖的。于是川端康成拿了诺奖,那个我们中国人至今念念不忘的一个奖。

1966年8月,他和其他28人被红卫兵押到北京文庙“斗争”,跪在焚烧京戏服装和道具的火堆前被毒打三小时。8月24日夜,老舍在北京西城太平湖投水自杀。他的尸体火化后,不准留下骨灰。

我想起李政道曾说,一个人的成就并不只关注他在哪里做的研究,许多人的研究都是在国外做的。然而这到底是说明国内没有软件环境,还是没有硬件条件?那一场浩劫刚刚开始,这个“人民艺术家”便选择了投河。他笔下夹缝中生存的小人物的命运让人心酸,而他自己以为即将到来的美好社会却毁了曾经的愿望。

他心里有一个小小世界,装着自己的理想。然而他的理想太纯粹,与那个正在萌发躁动的国家的步伐不合。也许这就是旧式知识分子与革命的关系——矛盾,徘徊,恐慌,却又心怀希望。他们以为新时代终于到来了,终于不必再在战火纷飞的夹缝中偷生。他们以为自己可以自由地、无拘束地写作了,所以他们愿意歌颂新生活,让往事变成革命的炮灰吧……

然而革命却远不止是三大战役打下南京一路把国民党赶到台湾就算了事。正如思想无法被改造,文化也是无法被革命的。它深植于个体和群体的人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烧杀抢砸的红卫兵根本无法摆脱社会对他们的影响——过去的那个社会和现在的时代。过去的时代教会他们温良恭简让,而现在的时代鼓动他们起来造反。有时候我看一些并不主流的记录片和书,所幸其中许多角度都相当客观冷静。那是个陌生的时代,许多事情在今天看来根本无法理解——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我一直对俄国政府有些讨厌——然而它们真实地发生了。一次读完一本书我想,作一个不厚道的比较,德国的纳粹当时也是由青年人的狂热开始,他们的行为可以将人类文明毁灭重新倒退到奴隶时代,所有的人都为最高贵的雅利安人种服务,为他们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利流血。而他们可以毁灭任何他们认为是不适合的东西——文明,人种,良知。我们中国当时有多少青年人?加起来一定有德国意大利纳粹兵的好几倍。当时的那个口号,赤遍地球,解放全人类——再进一步,就是自高自大导致的暴力和极权。那么我们——他们——与纳粹又有什么两样?

扯远了。

老舍的儿子舒乙后来写,自杀前的一天他把儿子、女儿找来说:欧洲历史上的“文化革命”,实际上,对文化和文物的破坏都是极为严重的。我不会把小瓶小罐和字画收起来,它们不是革命的对象;我本人也不是革命的对象。破“四旧”,斗这砸那,是谁给这些孩子这么大的权力?他说:又要死人啦,特别是烈性的人和清白的人。说到这里,他说了两个在前几次运动中由于不堪污辱而一头扎进什刹海的例子。

那是知识分子对文化革命最基本最初始的态度。每个人听到都会这样子想,但又有多少人如冯友兰、郭沫若等转而吹捧*。我们无权指责他们的态度,那是一场政治风暴,或者说远超越了政治的含义,上升到了普通生活中。文化本是与政治相异的,而政治又是文化的基础之一。文化为具体的社会具体的意识形态服务,于是它们扭曲成了郭沫若晚年恶心的打油诗和吹捧着自以为不需要吃饭就能够实现共产主义的酸文人们。老舍作了一个最符合传统道德的选择。从太史公的时代人们就明白受辱是要去死的,你不死一定是有别的企图。

如今只见指责当年暴行的人,那么施暴者又在哪里?我无法理解,因为我是九零后,代表人物是脑残的杀犸特家族等等。与长者议论,那些在*晚期出生的人,我说,以后这样 4 的事情不大可能发生了吧?你知道,思想一旦解放了,倒行逆施就很难了;况且如今的世界你想封闭消息也不太可能。他们说不出原因,只是说,都未必。

未必再有一场那样的浩劫,未必再有那样的一群人坚持着自己的理想,见了现实的落差羞愤而死。他的人生远不如他的文字幽默明快,即使苦难中也有那么一丝自我嘲讽的意味。

老舍先生有一段类似格言的话,写在抗战刚刚结束时,发表在一篇叫作《痴人》的短文里:“谁知道这点气节有多大的用处呢?但是,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民族的正气,我们宁贫死,病死,或被杀也不能轻易地丢失了它。在过去的八年中,我们把死看成生,把侵略者与威胁利诱都看成仇敌,就是为了那一点气节。我们似乎很愚傻。但是世界上最良最善的事差不多都是傻人干出来的啊!”

《茶馆》观后感

前天晚上,随《茶馆》散场人流从首都剧场大门出来,剧场小小院落里,灯光闪耀着许多即将启动,已启动的名牌好车,我仿佛来到另一个布光精致的剧场,上演着最好的时代的时装剧。于是想起刚才的剧场上,贴在老裕泰茶馆里大大小小“莫谈国事”的纸条——那一个老舍先生写出来的最坏的时代。

看话剧的时候,周围座位端坐着几个鲜亮的男女,拎着未知真假的LV包,诸般香水味相互裹挟,在我鼻尖徜徉不断。老舍先生当初写好《茶馆》给朋友们念,念到常四爷那段“洋货论”,想必不会料到今日的洋货,不仅存在此地,还被更和谐地爱戴着。

走出剧场很久,仍不能从最终一幕的情绪中缓过神,梁冠华、杨立新、濮存昕三座台柱,拿捏身板,最好的演技撑着秦二爷、常四爷、王利发老迈的模样:秦二爷拄着拐抖个不停,常四爷有气无力的摊在椅子里,王利发每句话最后拖着一个无奈的尾音——“好咧…再见咧……”直到撒起纸钱,直到王掌柜去上吊。

这三位,加上演松二爷的冯远征,演技都是纯情炉火,不能再想出更好情形。女演员,只宋丹丹演得有神,可惜她也像葛优,喜角演太多,不由得叫人要笑。

捉摸这些戏骨在台上的动作,我想起以往只是看文学理论的书里懂得,话剧的演出因为距离远,要比电影夸张的远,电影演员的脸是会被摄影机放大,故而他们的演出不能显出用力,要近生活。但究竟是怎样,没看过真的话剧,无法真的理解。

这回大约理解些皮毛的皮毛。话剧与电影的表演,其中的相通处,该是演员对剧本人物表达到淋漓处的通体快感,这快感,大约是能让观众从演员神情上一眼望出的。这种地步,必要演员尽全力,依循导演的指引,对角色理解达到所能达到的最深地步,并以自己的架势,表达出自己这理解。唯此可以打动人,仅靠了肢体嗓门生生地将剧本翻译成动作,真比台上不动的道具还要呆滞。这种“翻译”剧本的演法,打开电视,如今的电视剧里都是。

话剧与电影表演的不同,也是翻天覆地的不同。肢体动作,表情,说话的技巧,都全然是不同的一套体系。这体系,我这种门外的家伙,门缝也还没找到,想通门径而不得。

其次是剧本。电影的剧本,原先也有当作文学来发表的,现在是没有了,先进些的电影教科书也大都明白地说剧本是导演的一种说明书,更多的功夫要放在电影剧本外的。话剧剧本,现在照样有许多拿出来印刷出书的,因为话剧的语言更近文学,《茶馆》便是除了老舍的京味,语言不能有其他一种魅力更动人。其中动作的描写,也能像小说那样给读者提供一种浮想联翩的机会。但这回看过《茶馆》,存在脑海中的那单薄的《茶馆》剧本,经由从齐整而破败的三幕布景、演技层次不同的各位演员,以及编排各种站位动作、删除添加剧本细节的一种导演思路,在眼前逐渐立体而丰满起来,了解话剧剧本终究也是一种说明书,但是要决定话剧命运的,更具艺术气质的说明书,并且导演决不能攫取了剧作者功劳的。不像电影,三流的剧本,也是有机会经导演高妙的翻云覆雨而变成一流电影的。

这回《茶馆》之前,看过三出话剧,其中两出是学生毕业演出,一回是安徽艺术学校的戏剧导演系,在家楼下的小剧场里演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另一回是在北京北兵马司的人艺小剧场,大约是北理工的话剧社,演的《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恋》。这两回的学生演出,都稚嫩着,中看,没有可供回味的。另一次是在上海看的一场小剧场商业话剧,名字忘记了,是根据电影《50次初恋》改编的,演员演技熟练不高妙,导演得有趣而精致,算是成功的一种运作。

大学里从莎士比亚、贝克特、到梅特林克,从曹禺、老舍到孟京辉,风格各自不同的剧本念过许多,却从未见过它们在舞台上的、最终的完成状态。直到前天晚上的《茶馆》,晓得话剧这样一种古老而巅峰早逝的艺术,现在于我是完全陌生的,崭新的。

这明白是不是太迟了。也许是太迟了。

《茶馆》是老舍的代表剧作,所有戏剧尤其是话剧能否成功,无外取决于三个方面:结构、语言、人物。略看了几篇现今的论文,似乎多数人都喜欢从“主题思想”上来解析,王利发竟成了“小资产阶级”,秦二爷的实业失败竟被简单归结于所谓“三座大山”的压迫,谬哉!亦有人提出《茶馆》乃共和国文学的奉命之作,行文之中有几多不得已。凤凰卫视谈话节目“锵锵三人行”的主持人文涛说过一句“不管什么门,都是罗生门”,用在这里极恰当,真相是什么,我们平头老百姓永远弄不清楚,也不敢弄清楚,得等人家打赢了的来编教科书、历史书,它说什么,便是什么罢!《茶馆》之所以经典,是因为作品中小人物的苦痛和作者的同情都是真切而纯粹的,而无论在哪个禁锢的人间哪个倒行逆施的时代,这些苦痛总是雷同的,最伟大的作者往往不书写时代,而关注内心,因为人心不会说谎,超越时代。学中文的不懂这些,且从结构、语言、人物来浅析这部剧本的艺术特点,莫谈国事!

《茶馆》的结构艺术

《茶馆》分有三幕,基本遵循古典三一律,以每一幕代表一个时代的变迁,地点全在裕泰茶馆,将时代的变迁、历史的行止自然生发、收束于老裕泰茶馆的兴衰、“茶馆客”们的谈资中,可谓以小见大,管中规豹。《茶馆》也不以一个故事来贯穿全剧,而是以人物为中心,采用“人物展览式”的结构,10多个主要人物和几十个次要人物穿插在一起,而在人物安排上,作家又巧妙的把主要人物自壮至老,全剧次要人物,父子相承,每个角色都说自己的事,无关紧要的人物一律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因此,人物虽多但活动有序,事件虽繁,但情节不乱,时间虽长,但线索明晰,充分体现了老舍驾驭戏剧艺术的娴熟技巧。

《茶馆》的语言特色

话剧是语言的艺术,演员的功夫讲究声、台、形、表,声音和台词占了头两位,可见语言重要性。《茶馆》的语言美首先在于其要言不烦,简洁生动。寥寥数语便交代了事件的前因后果,人物的喜恶爱憎。比如这段:“这种大茶馆现在已经不见了。在几十年前,每城都起码有一处。 这里卖茶,也卖简单的点心与饭菜。玩鸟的人们,每天在遛够了画眉、黄鸟等之后,要到这里歇歇腿,喝喝茶,并使鸟儿表演歌唱。商议事情的,说媒拉纤的,也到这里来。那年月,时常有打群架的,但是总会有朋友出头给双方调解 ;三五十口子打手,经调人东说西说,便都喝碗茶,吃碗烂肉面(大茶馆特殊 的食品,价钱便宜,作起来快当),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了。总之,这是当日 非常重要的地方,有事无事都可以来坐半天。”寥寥几笔就把茶馆是个什么地儿、坐的是些什么人、办的都是什么事儿以及如今茶馆营生的不景气交代得干干净净。再如第一幕王利发奉承秦仲义的这几段:\"您在我这儿坐坐,我脸上有光!\"“您怕什么呢?那么多的买卖,您的小手指头都比我的腰还粗!”听闻秦半开玩笑半真地要把茶馆的房子收回去,王利发立马赔笑道:“您甭吓唬着我玩,我知道您多么照应我,心疼我,决不会叫我挑着大茶壶,到街上买热茶去!”就这么几句,把人物的性格、意图和话里话外的那点子韵味儿刻画地淋漓尽致,这王利发活脱脱一个精明又爽利的生意人,有这等说漂亮俏皮话的本事,哪还怕生意做不下去?其次,《茶馆》的语言美还在精当的遣词、炼字。就比方说第一幕中,松二爷见了刘麻子的洋表,脱口称赞:“好体面的小表!”此处老舍用的是“体面”,而不是“漂亮”,连“考究”也不用,当真是随便一语么?笔者以为“体面”最能包含“考究”、“精致” 、“气派”、“文雅”等这类形容词,也带着“彰显身份的优越感”,而“漂亮”词义太浅,“考究”又仅指做工、用料的讲究,终究差点意思。再比方说第二幕里,茶馆生意不景气,里里外外地缩了水,两个特务来讨保护费,让王掌柜的“意思意思”,王利发拿不出来,俩特务就让他莫要“把这点意思变成不好意思”。这意思来意思去,字同还意不同,语言运用的精当就是有这么一股子“劲儿”,老舍先生妙笔让人击节称赞。其三,《茶馆》语言之妙在其“京味儿”十足。要说什么京味儿语言体现地域特色啦,展现北京生活的精神风貌啦都太平板太隔膜了。这就和《白鹿原》为什么要用陕西方言,张爱玲的小说为什么海派味儿十足是一个道理。北京人幽默、爽快,谁都爱说个俏皮话,京片子逗人一乐,但嚼嚼那话中的意味,却是笑中带泪,怅然若失。最深刻的悲恸常常不是眼泪与忧郁,而是诙谐。

《茶馆》的人物塑造

上面一节讲的语言,其实话剧就是靠长长的台词串起来的,人物塑造靠的自然也是语言。《茶馆》塑造了很多典型的人物形象,令人印象深刻,过目不忘,下面挑几个主要人物略作解析。常四爷和松二爷。且看二位这般出场:“松二爷和常四爷都提着鸟笼进来,王利发向他们打招呼。他们先把鸟笼子挂好,找地方坐下。松二爷文绉绉的,提着小黄鸟笼;常四爷雄赳赳的,提着大而高的画眉笼。”这能看出点什么来呢?首先二位自然是吃“铁庄稼”的旗人公子、老爷不必说,都爱坐坐茶馆溜溜鸟,讲求点生活情趣,享受清平日子。其次这 7 常四爷雄赳赳的,养的也是强壮活泼的画眉;这松二爷呢,文文弱弱,养只秀气的小黄鸟,这一强一弱对比起来,更显得人物入木三分。下面又见这常四爷说:“要抖威风,跟洋人干去,洋人厉害!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尊家吃 着官饷,可没见您去冲锋打仗!”更直言“大清国要完”。可见是个心怀家国天下的刚正之士。因了这句“大清要完”他被特务抓去蹲了一年牢,旗人又失了势,出来了一直靠卖蔬菜、花生米维生到70来岁,但他“虽年过七十,可是腰 板还不太弯”。想起《白鹿原》里黑娃打折了白家轩的腰,恨他“腰杆儿挺得太直”,真是异曲同工。此外唐铁嘴、刘麻子等人物也十分典型,值得一提的是小唐铁嘴、小刘麻子等人物,这些\"小字辈儿的”虽不如父辈典型生动,却体现了子承父业的老北京风貌,又巧妙地承接了情节发展,更影射出“任时代变迁,光阴荏苒,而世道依然”的现实道理。

王利发是剧中戏份最多、最重要的人物,相比起常四爷、刘麻子人物的典型性,王立发的形象更加复杂、立体。因此王利发的形象要分析起来,简直值得大书特书,可稍稍概括为“一个善良与淡漠,顺从与反叛,真诚与圆滑的矛盾体”,不少论文都已分析得尽量详尽,为避免拾人牙慧,这里不作赘述。

第15篇:茶馆 读后感

戊戌变法刚刚失败,六君子菜市口血迹未干。

裕泰茶馆少掌柜王利发从父亲手中接下茶馆,当天就将茶馆的规矩做了一些改革,他坚信,他会比父亲经营得更好。

老茶客常四爷和松二爷因为在茶馆里说了“大清国要完”的话,被抓进了监狱。王利发出面,组织一条街的铺面联保常四爷和松二爷。茶馆的房主,商人秦仲义不在联保的折子上签名,他说他救的是国家,不是一两个人。

年根底下,秦仲义来了,来要房租,提出明年房租长两倍。秦要办工厂,要实业救国。

八国联军进北京,庞太监随慈禧太后、光绪帝西逃。城内火光四起,洋兵滥杀无辜。劫难过后,茶馆后院烧成一片焦黑。

庞太监到茶馆来,西行护驾有功,老佛爷赏蓝顶子。他让刘麻子、唐铁嘴为他在北京城寻找上好宅基地,他要在紫禁城外建宅安家。

在茶馆,买卖穷人家姑娘康顺子的交易成交,她被一乘小轿抬走了。

康顺子被抬进庞家,成了奶奶。洞房之夜,变态的庞太监将康顺子整得苦不堪言。

秦仲义的布销路很好,他在茶馆拍出钱票,要把宣武门里一条街买断,建立丹义火柴有限股份公司。

进口料子充盈市场,秦仲义的产品开始滞销。

秦仲义把希望寄托在儿子秦利民的身上。但是秦利民年纪不大,却在观念上与父亲格格不入。

门外有号外:宣统退位了。

北洋时期,群雄四起,政局混乱,街面上散兵、马队、巡警、特务、打手、乞丐、妓女,让人眼花缭乱。

松二爷经常领着自己的儿子松梅岑到茶馆来。松梅岑跟他爹如同一个模子磕出来的,小小年纪提笼架鸟,摇头晃脑,对于靠典当过日子的生活从不操心。

庞太监被溥仪遣散出宫以后在家总是气不顺,他的几个侄子背地偷着刮他的钱,刘麻子抱了个三岁的小男孩到庞府,大洋300块,给庞太监当儿子,起名庞继祖。

直隶军队与奉军在高碑店、琉璃河一带打仗,城里人心慌慌。

有军官找到秦仲义,要他将火柴厂改军火厂,说可以得大利,秦仲义一口回绝。

秦仲义的火柴厂被炸上了天。

秦仲义织布厂的工人和电车公司、造纸厂的工人一起罢了工,织布厂领导罢工的是秦仲义的儿子秦利民。

没钱又没权的庞太监被他的侄子们活活饿死,康顺子和庞继祖被赶出庞府。庞继祖改名换姓,叫康大力。他们被王利发收留。

为追赶新潮,王利发买了个留声机,为茶客们放唱片。刘麻子应约到茶馆来做生意,被当做逃兵在街上砍了脑袋。秦仲义和儿子到茶馆来,秦仲义当着王利发的面让儿子签下契约,断绝父子关系。

松二爷日子艰难,一院房也卖得差不多了,儿子松梅岑索性下海唱了戏,演青衣,竟然唱得很红。

北平沦陷。 松梅岑醉生梦死,松二爷暴尸街头。

当亡国奴的艰难日子,几乎没有谁再来喝茶,凄凉寂寞的茶馆里只有三两个老茶客蔫头蔫脑地坐着。

秦仲义的工厂因为受到物资限制,开不了工了,他忍痛遣散工人,让他们暂时自寻出路。

日本人投降,美国人进了城,北京又改叫了北平。

秦仲义的工厂当了美国兵的兵营,没有生活来源,他又闹了场伤寒,围巾破了窟窿,吡叽长袍也磨毛了边。

王利发深感自己老了,他对茶馆的事情已经力不从心,很多事都得交给儿子大栓料理,茶馆已经凋零破败。

反饥饿,反内战的游行队伍在大街上喊着口号。

小唐铁嘴、小二德子、小宋恩子、小刘麻子们集中在茶馆里大谈各自的经验,都有如鱼得水之感。小宋恩子知道王利发放康大力去了西山,扬言要将王利发抓进宪兵队。王利发知自己路已走到尽头,让儿媳妇带着孙女去追康大力,让她们不要回来了。

天色渐渐暗下来,有送殡车走过,撒下纸钱,落在常四爷身上,他下意识地一张张拾起,有一双干枯的手将他搀起,是秦仲义。

两个人跌跌撞撞互相搀扶着向茶馆走去。

茶馆里,王利发、常四爷和秦仲义老哥仨发了一通感慨,互撒纸钱,以慰灵魂……

常四爷和秦仲义走后,王利发独自在茶馆里,回想着往事,最后,把一地的纸钱扫在一起,一把火点在了纸钱上,火愈烧愈猛,王利发就这样地把自己活活烧死在了茶馆里...... 外城,叫花子把王利发的的故事编成顺口溜,一遍又一遍地唱着......天空,一片蔚蓝。

酝酿多年,为广大影剧界人士所关注的影片《茶馆》,已经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这部影片确实同导演谢添所说的那样:它是一个“新片种”,既不是舞台纪录片,亦非一般艺术片,更不应笼统地称为故事片。原因大概就在于影片导演在严格保留《茶馆》舞台精华的同时,较好地运用了电影的特有手段。它以镜头引导观众去对《茶馆》主要人物的传神表演和重要细节加以过细观察。它在融合话剧、电影两大艺术特性的努力中,取得了成就。

老舍先生的名著《茶馆》虽然通篇妙语如珠,十分诙谐风趣,但其主题严肃,结构极其严谨。这是一部为三个时代(清朝、民初、国民党统治)送葬的剧作,它为旧社会唱出一阕怆凉的挽歌。自然,为垂死者唱挽歌和迎接新生儿的降生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茶馆》在反映了三代反动统治的继承性的同时,也暗示了以康大力为代表的青年一代革命者必将取得胜利,人们有理由寄希望于这些迎接黎明的人,这是《茶馆》原作者的苦心所在。而影片《茶馆》在体现原著精神的时候,以生动的银幕形象,显示了一个人生真理:对待生活,斗争比妥协(逆来顺受)有出路;“改良”是一条死胡同,革命则意味着通向阳关大道。《茶馆》主人公、“裕泰”的掌柜王利发(于是之饰)的生活道路,就为这条真理作了注释。

老舍先生笔下的裕泰茶馆是浓缩了的旧社会,通过这个不大的横断面,人们可以看到那早已逝去的三个时代里的芸芸众生的种种活动:他们或浑浑噩噩,蝇营狗苟,为名为利,为非作歹;他们或忧国忧民,心怀大志,以挽救民族危亡为理想,但又找错了出路与方向;也有人明哲保身,但求苟活,却在严酷的社会现实面前碰得鼻青脸肿。而更加引起人们同情的则是子继父业的茶馆老板王利发,他为求举家温饱,在时代的变迁后面亦步亦趋,紧跟不舍。他怀着心中的郁悒,时刻对顾客和大大小小的权势者唯唯诺诺,笑脸相迎。到头来,这位处处妥协的聪明人和“骨子里的老实人”,却弄得走投无路,不得不在他潦倒的暮年悬梁自尽……。无须多加引申,王掌柜的一生所给人的启示,已经远远超越了他个人命运的范围。

谢添在当年著名话剧导演焦菊隐先生精心构思的那场“三老自奠撒纸钱”的基础上,巧妙地安排了王利发、常四爷和“实业救国”论者秦二爷三位老者的忆旧与“总结性”的对话。除去舞台剧原有的警句外,当纸钱在阴暗的空间飞舞,当“抬杠”的号子声和低沉悲凉的丧乐交织在一起时,人们随着摄影机俯瞰,三位垂垂老迈的不同人物踉跄行走在茶馆厅堂,心中不禁升起一种悲凄之感。就这一场景而言,影片《茶馆》带给观众的遐思,应大于舞台剧。

影片中“北京人艺”灿烂群星的表演十分出色。王利发(于是之饰)、常四爷(郑榕饰)、秦二爷(蓝天野饰)、松二爷(黄宗洛饰)和两代刘麻子(英若诚饰)和扮演者在表演上支付的心血是没有白费的。人们通过他们刻画、塑造的人物形象,又能深刻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气氛,特有的风习以及角色灵魂深处的颤音。“精明,有些自私,而心眼不坏”的王利发掌柜,经过于是之的再现,其性格、气质、语言习惯,使人拍案叫绝。他那生动、精确、真实可信的表演技巧,丰富了角色,挖掘了作家留在纸后的潜台词,使其韵味无穷,耐人咀嚼。自然,限于演员的年龄和形体的变化,王利发的青年时代不及中年,而中年又略逊于晚年。但作为一位年过半百,在话剧舞台驰骋达三分之一世纪的老演员,于是之在影片《茶馆》中取得的成就,无疑高于他过去奉献于广大观众之前的程疯子(《龙须沟》)和余永泽(《青春之歌》)。

郑榕同志塑造的硬汉子、爱国心切的常四爷,在三个时代中的性格被勾勒得线条清晰、棱角分明。那种正气在胸、铁骨铮铮的劲头,感人至深。蓝天野以光彩夺目的台风,在“第一幕”戊戌年间出场,俨然一位倨傲不凡的“浊世佳公子”。但到“第三幕”(抗日战争胜利后)他拖着羸弱、疲惫的步子走进老裕泰茶馆时,那眼神、那语气,那身躯姿态,早已判若两人了。这位家财万贯、矢志搞“实业救国”的民族资产者,早已被日寇、国民党和“四大家族”压得奄奄一息。当年那个目光炯炯,神采飞扬,不可一世的秦仲义,而今安在哉?!作为“人贩子”的两代刘麻子,是个不齿于正派人物的社会渣滓,但,他和那些唐铁嘴、二德子、“灰大褂”之类的家伙一样,除去起到渲染时代、烘托气氛的作用外,还和贯串全剧中另外一个重要人物——被出卖的贫农之女康顺子(程中、胡宗温饰)形成纠葛,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典型。英若诚在精确显示两代刘麻子肮脏的灵魂,以及这类人物丑恶的嘴脸方面,作了很大的努力。

影片《茶馆》中的音乐(彭修文作曲、指挥)和音响,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它不仅一般性地辅助了作品的主题,强化了主人公王利发的感情潮汐的感染力,还成功地渲染了环境气氛,反映了昔日北京的市声。

腐败的清王朝摇摇欲坠,北京的裕泰茶馆却在年轻精明的掌柜王利发细心经营下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但在这貌似繁荣的背后,隐藏各种令人窒息的黑暗面,预示着大清国必将灭亡的命运。

终于到了民国,袁世凯死后,军阀割据、内战不断、民不聊生;王掌柜苦心“改良”裕泰茶馆,令其重新开张,但动荡的社会令王掌柜忧心不已,茶馆的经营越发艰难。

又过了30年,裕泰茶馆在已风烛残年的王利发的苦苦支撑下继续经营,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和美帝国主义又使人民陷入了内战的灾难。吉普车横冲直撞,爱国人士惨遭镇压,流氓特务要霸占王掌柜苦经营了一辈子的茶馆,王利发绝望了。这时,恰巧来了两位五十年前结交的朋友,一位是曾被清廷逮捕过的正人君子常四爷,一位是办了半辈子实业结果彻底垮了台的秦二爷,三位老人撒着捡来的纸钱,凄惨地叫着、笑着……最后只剩下王利发一人,他拿起腰带,步入内室,仰望屋顶,寻找安然了结一生的地方。

貌和冲突的,我看过其他一些小话剧也有类似的构思。而老舍先生笔下的茶馆又跨越了五十年的时光,它所反映的已经不仅仅是社会的点和面,而是加入了纵深的时间轴,那是一个立体的时代的变迁。从第一幕的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到第二幕二十年后的民国,再到第三幕又三十年后的抗战胜利之后,茶馆里的人随着时间老去,茶馆里发生的事情虽然有着各个时代鲜明的特征却又与前后丝丝相扣;情节无论是情理之中还是意料之外,故事无论是让人会心一笑还是扼腕叹息,都恰到好处的折射着一个时代的风貌。

一个社会可以被老舍先生缩小投影到小小的茶馆之中,在这个说小不小说大不大的舞台上,市井小民成了主角,而那串场的三个主角——王掌柜、秦二爷和常四爷,除了掌柜是在每幕都出场串起一个个故事之外,松二爷和常四爷的生活变迁反而被放在了幕后。但是仔细咀嚼这几个人的遭遇,其实恰恰是最能反映那个动荡年代中人们的无奈。王掌柜处处小心,处心积虑经营着裕泰茶馆,到头来茶馆还是要被霸占而无奈自尽;秦二爷年轻时强干气盛,一心要实业救国,最后一生的家业被政府没收化为灰烬;常四爷为人耿直爱打抱不平,却因为一句“大清国要完了”坐牢,出狱之后自食其力却仍然潦倒不堪。这三个人的经历就是那个民不聊生的时代的最好写照,虽然笔墨不多,却最深切的让人感到那个时代下人们的无奈。

把茶馆的日趋破败在细节之中展现出来,而结尾处由三个老头抛纸钱作升华更是给全剧以点睛之笔。说到结尾,常四爷在结尾处说了一句话——“我是爱我们的国的,可是谁来爱我呢?”这句话不禁让我想到含冤自尽的老舍先生,他也是怀着对新生活无比的热爱创作下这么多传世之作,可是这样热爱生活才华横溢的一个人却被逼投湖了却一生。他的遭遇和他剧中常四爷说的那句话是多么的相似!想到这些,我的泪水不禁湿润了眼眶。乱世之中,谁能幸免?

《茶馆》之所以是经典,不仅在于老舍非常了解旧社会,还在于即使在今天看这个戏,每个观众也会不同程度地有所联想,所以这次的演出版本不求完全一模一样,只希望观众能产生不同的思想活动。

剧情梗概

话剧《茶馆》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创作的一部不朽的名著,1957年完成;1958年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排,此剧以茶馆作为社会缩影,透过半个世纪的世事变化,由70多个角色演出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层面。

故事讲述了茶馆老板王利发一心想让父亲的茶馆兴旺起来,为此他八方应酬,然而严酷的现实却使他每每被嘲弄。最终被冷酷无情的社会吞没。经常出入茶馆的民族资本家秦仲义从雄心勃勃搞实业救国到破产;豪爽的八旗子弟常四爷在清朝灭亡以后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故事还揭示了刘麻子等一些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全剧以老北京一家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向人们展示了从清末到抗战胜利后的50年间,北京的社会风貌及各阶层人物的不同命运。

在满清王朝即将灭亡的年代,北京的裕泰茶馆却依 然一派“繁荣”景象:提笼架鸟、算命卜卦、卖古玩玉器、玩蝈蝈蟋蟀者无所不有。

年轻精明的掌柜王利发,各方照顾,左右逢源。然而,在这个“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整个社会令人窒息的衰亡:洋货充斥市场、农村破产、太监买老婆、爱国者遭逮捕。

到了民国初年,连年不断的内战使百姓深受苦难,北京城里的大茶馆都关了门,唯有王掌柜改良经营,把茶馆后院辟成租给大学生的公寓,正厅里摆上了留声机。尽管如此,社会上的*仍波及茶馆:逃难的百姓堵在门口,大兵抢夺掌柜的钱,侦缉队员不时前来敲诈。

又过了三十年,已是风烛残年的王掌柜,仍在拼命支撑着茶馆,日本投降了,但国民党和美帝国主义又使人民陷入了内战的灾难。吉普车横冲直撞,爱国人士惨遭镇压,流氓特务要霸占王掌柜苦心经营了一辈子的茶馆。王利发绝望了。

这时,恰巧来了两位五十年前结交的朋友,一位是曾被清廷逮捕过的正人君子常四爷,一位是办了半辈子实业结果彻底垮了台的秦二爷。三位老人撒着捡来的纸钱,凄惨地叫着、笑着……最后只剩下王利发一人,他拿起腰带,步入内室,仰望屋顶,寻找安然了结一生的地方。

人物形象

人的精神危机是时代文化危机的一部分。《茶馆》对旧社会民众精神危机的刻画,主要是借助剧中三个关键人物——王利发、秦仲义和常四爷来完成的。

“裕泰大茶馆”的掌柜王利发贯穿全剧,他父亲死得早,二十多岁就独立应付生活,他懂得,“在街面上混饭吃,人缘顶要紧”,所以按着老辈儿留下来的老办法,以为“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就不会出岔子”。他每天满脸堆笑逢迎来自官僚权贵、外国势力、恶霸、地痞、特务、警察多方面的敲诈滋扰,他心地不坏,却因为地位比赤贫阶层高出一截,对世间的苦难早已熟视无睹。他是个本分买卖人,希望社会安定,自个儿的生意也顺心点儿,可社会总跟他拧着劲儿来,他不敢跟社会较劲,只能俯首当“顺民”,常劝茶客们“莫谈国事”。世间兵荒马乱,城区别的大茶馆都破产歇业了,他还苦撑着,时不时第想出些个小招数,抵挡街头商业全走背字儿的潮流,晚年,眼瞅着茶馆撑不下去了,他不嫌丢人,打算添女招待。但是,社会的魔掌越来越紧地卡住了他的脖子,国民党党棍创办的“三皇道”要砸他的茶馆,特务们也来勒索,要他交出根本拿不出来的金条换老命,流氓们开办新式妓院,在当局怂恿下要霸占他的铺面……

王利发一筹莫展,走到了人生尽头,这才明白,几十年来的小心谨慎苦撑苦熬,全算白饶,面对死的诱惑,他到底喊出了从来没敢喊出口的话:“人总得活着吧?我变尽了方法,不过是为了活下去!是呀,该贿赂的,我就递包袱。我可没作过缺德的事……那些狗男女都活得有滋有味的,单不许我吃窝窝头,谁出的主意?”王利发的这点儿心理危机很有代表性,不坑人、不害人、逆来顺受、没有过高的生活要求,是当时小市民最普遍的心态。身份地位稍稍高于一般平民的小商人王利发,力求小康而不得,最后结局这样凄凉,生活在那个世道下面的贫苦市民,就更没指望了。王利发走到人生最后一站喊出来的几句话,也正是萦绕在社会底层小人物们心头的一致的困惑和愤懑。

秦仲义是个民族资本家。第1幕登场的时候,只有二十几岁,戊戌变法失败后国势衰落,他凭着一颗报国之心,变卖祖业创建工厂,想实业救国。他耗尽40年的心血办起不小的企业,觉得这样就足可以“富国裕民”。他错了,抗战刚结束,他的产业就被政府没收了,当局不但没有接着好好办厂,还把机器当成碎铜烂铁给卖掉了。眼看着工厂的废墟,秦二爷痛心疾首,怨气冲天:“全世界,全世界找得到这样的政府找不到?”他的人生结论比王利发的还惨:“……应当劝告大家,有钱哪,就该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可千万别干好事!”秦仲义有过比王利发大得多的生存能力,他立志变革中国现实,可是,他的人生也没能逃脱世道的钳制,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制度,帝国主义、封建寡头和官僚买办共同控制的国家经济形势,没给他留下一丁点儿施展的空间。何况,他自视高人一头,跟大众无法沟通感情。他在黑暗岁月里单挑独斗了一辈子,终于惨败下来,也是必然的。

常四爷,在《茶馆》这出戏里,是最少受到挖苦、批判的一个形象,这跟他特定的身份、经历——由老北京旗人中间走出来的自食其力者——有相当的关系。满族出身的作家老舍,毕生写了许多带有满人性格特征的人物,可是,直到年近花甲,才破天荒头一回明明白白、理直气壮地写了一个正派、淳朴、刚直、勤恳的满族人!作者写常四爷的主要用意,一是要写出旗人下层的确有一批忠肝义胆的爱国者,二是要写出满族文化精神中也存在一些极有价值的东西,三是要反映出从清末过来的满族人,并不都是些坐吃等死的“窝囊废”。

常四爷的身上体现了直到晚清时节八旗将士的多数人仍在坚守的爱国情操,打清朝末年他还吃着钱粮、坐得起茶馆的时候,就很瞧不上“吃洋饭”的马五爷,瞧不上崇洋媚外的国人“一个人身上有多少洋玩意儿”,看到鼻烟壶也从外洋进口,他心疼“这得往外流多少银子啊!”尤其是感觉到了国不国民不民的惨状,他能冲口喊出:“我看哪,大清国要完!”当局的侦探以他说这话为理由要逮捕他,他据实相告:“我爱大清国,怕它完了!”还是没用,被抓去坐了一年多大牢。出狱就赶上了义和团运动,为护卫国权,他跟洋人刀枪相对地打了几仗。后来大清国到底亡了,他也并不意外,认准了这是历史的惩罚:“该亡!我是旗人,可是我得说句公道话!”他一生保持着满族人耿忠、倔强的脾气,不向恶人低头,不向命运让步,在民国初期到处排斥满人的时候,就像松二爷说的:“谁愿意瞪着眼挨饿呢!可是,谁又要咱们旗人呢!”哪怕是靠担筐贩菜、挎篮子卖花生米,照样活得腰板挺直。那么,像常四爷这么一条硬汉子,是不是能有好一点的命运呢,不是,他也照样逃不掉人生悲剧。七十多了,他还是一贫如洗,这才弄清楚:“我爱我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他预感到,这么下去,“不是饿死,就是叫人家杀了”,他“就是有眼泪也流不出来喽”。常四爷,一个多么希望依靠奋斗来换取国家和个人好前途的中国人,他的悲剧不是来自胆怯、懒惰,而是来自他的落伍了的观念,属于旧时代也属于满族传统的人生观,叫他总以为凭着一身正气和不服输的精神,就可以在铺天盖地的社会黑暗间闯开一条生路,这样天真的愿望根本没法实现,邪恶社会永远张着血盆大口,毫不留情地吞食着贫寒的个体的市民小人物,即使你再豪横再不肯屈服也罢。常四爷的失败,除了社会的责任之外,也因为他的人生哲学已然不合时宜。就这一点说来,他与终于跌进厄运的王利发、秦仲义,是殊途同归。 《茶馆》的成功在于语言的成功和他戏剧结构的巧妙,严密。语言:话剧全凭台词塑造人物,台词到为了,人物就活了;人物活了,全剧也就成功了。被誉为“语言大师”的老舍的的确确将语言功力发挥到及至。《茶馆》中每个人物的台词都设计的非常生动传神、赋予个性,同时有简洁凝练,意味深长。戏剧结构:全剧人物多,时间跨越大,没有中心故事,老舍采用了四种手法结构该剧:其一是主要人物,从壮到老,贯穿全剧,这样,主要人物有了连贯与交代,故事虽松散却不至于说来说去,离题太远,不知所云。其二是次要人物父子相承;其三是每个人物都扮演他们自己的故事,同时又与各自所处时代密切关联,其四是无关紧要的人物一律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绝无赘笔。

第一次看这么有内涵的电视剧。也是为了重温几年前的记忆。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班主任就放给我们看过。只不过那时候他放的是话剧。好像还是黑白的。然后我对最后一幕撒纸钱的镜头印象特别深刻。就是忘记了他们喊的是什么话。

王利发、秦二爷(秦仲义)、松二爷、常四爷、大傻杨、庞太监、刘麻子、小刘麻子、唐铁嘴、小唐铁嘴、二德子、小二德子……这一个个曾经耳熟能详的名字又被勾起。

又记起当时看完话剧后印象第二深刻的一句话(一幕)。王利发:“太监没了,把太监家眷都放我这儿了。”(大概就这意思)就见被卖的康顺子带着儿子进茶馆。

这种反映社会的片子,对于我这种心肠软的人我都不忍心看。好不容易熬到最后一集。小刘麻子咄咄逼人,仨老头(王利发、常四爷、松二爷)在茶馆里撒纸钱的一幕得以重现。而我终于记清了他们所喊的话——不朽的经典——“四角的根夫——本家赏钱——一百二十吊——(后 秦二爷王利发跟)一百二十吊——一百二十吊……(声音一个比一个低...)”

四角的根夫——本家赏钱——一百二十吊—— 这是北京办丧事的时候,喊的话。

老裕泰茶馆儿。最后上吊的王掌柜的。(话说我怎么没看到那一幕啊。只看到一把火烧了啊)不可磨灭的记忆。

尊敬的正红旗下的老舍先生。您要是不跳湖,那中国就有诺贝尔奖的了。因为入了美籍等外籍的不算不是。

第16篇:《茶馆》读后感

读《茶馆》有感

在这短暂的一个暑假里,我居然爱上了读书,刚开始只是为了应付作业读书,渐渐的读书居然成了我现在每天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这个暑假里,我感觉收获颇丰。当然这其中也包含着别的书,哈哈,什么漫画啦,小说啦也都看了不少,当然这里面最正儿八经的一本书应该就是老舍先生的《茶馆》一书了,以下就是我读这本书的一些体会。

老舍先生在《茶馆》中刻画的人物性格特点十分鲜明。每个不同的人物都代表了当时社会不同职业、阶级的不同群体。看似多达几十位的出场人物,却无一显得重复。王掌柜、常四爷、松二爷等等身世不同、个性显著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只需读过一次,就能把各种人物的性格特点深深刻在脑中。老舍先生通过对每一个人物的人物设定,以其行为与性格的强烈反差,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悲哀,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讽刺与不满。这些当然也都是些客套话,其实这本书使我感触深的更重要的原因是,这本书我可以都得明白,能够读进心里去,自己仿佛跟着那些书里的人物说说笑笑,哭哭啼啼。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当我合上书本的一瞬,我竟感觉到自己仿佛和那些小人物一起度过了那漫长艰辛的时间。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自古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但却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我深刻地感受到读书对我也是尤为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 高二八班

韩优佳

指导教师:庄丽娜

第17篇:茶馆读后感

《茶馆》读后感

读完《茶馆》,对那个封建的时代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不由得庆幸自己生活在了一个幸福的时代。

《茶馆》是我读的第一本剧本,它让我体会到了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之间的不同。读来顺口轻松,语气语调跃然纸上,仿佛可以看到角色的神态、表情。比如剧末常四爷的那段感叹,他说:“我自己呢?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我好像可以看见他说这番话时脸上有多少的失望与无奈。老舍将不同角色的个性特点用不同的语气、语调展现了出来——精明、自私但心眼不坏的王掌柜、耿直的常四爷、身世坎坷但坚强的康顺子„„

一个社会被老舍先生缩小投影到小小的茶馆之中,在这个说小不小说大不大的舞台上,市井小民成了主角。本来轻松诙谐的语言,读着读着却有些沉重。为什么庞太监在买媳妇的时候,中间人克扣了人家卖女儿的银子却丝毫没有显露出一丝一毫的羞愧?为什么会有逃难的百姓堵在门口,大兵抢夺掌柜的钱,侦缉队员不时前来敲诈?为什么流氓特务要霸占王掌柜苦心经营了一辈子的茶馆?

这时我才我发现我所学的历史太浅薄了,我只知道那个时代大概的背景,但并不是知道那个时代所经历的风霜雪雨。《茶馆》让我多了一点、深了一点去了解那个时代。在那种年代,坏人嚣张好人只有死路。而那些想拯救中国,又终无前途的人,他们的悲剧是没有看到真理的悲哀。我好像看到了那个时代的无奈,人们想要努力去改变自己的命运,但被社会局限了,被精神局限了。

我认为《茶馆》还有一个特别之处:便是时间的变迁。五十年的时光,从中国历史来看只不过是短短一段。但第一幕的清末戊戌变法失败,第二幕二十年后的民国,第三幕又三十年后的抗战胜利之后,茶馆里发生的事情却有着各个时代鲜明的特征却又与前后丝丝相扣。那样老实与世无争的松二爷饿死了,到死都不懂得怨恨是个什么模样;那样争强好胜的秦二爷想实业救国,实业为己,最终还是落得个一无所有,才发现原来自己的远见还不如一碗烂肉面的见识来的实惠,多悲哀的结论。茶馆里形形色色的人们,想要过自己渴望的生活,一年年的时光走过了,到头却还是个悲剧。

读完《茶馆》,还只是读懂了个懵懵懂懂,但我感受到了一个小小的茶馆里,那些人们普通却沉重的一生。以及我现在的生活,是有多么来之不易。

第18篇:《茶馆》读后感

读后感 八年七 王铭达 我想许多同学都了解老舍这位作家了吧!老舍可是人人皆知的人民艺术家,他创作的作品深得我们的喜爱,比如我们在课本上学习的《骆驼祥子》等,老舍早期在英国留学,也是在那时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了。

《骆驼祥子》是讲述了洋车夫祥子力图个人奋斗,摆脱悲惨生活,讽刺了二三十年代旧中国人的愚蠢而茶馆是讽刺了那些卖国贼的愚蠢,这两部作品真可谓是异曲同工呀!

我读了许多文学作品,但是我还是认为《茶馆》是最有趣的

《茶馆》则是老舍先生最成功的剧本之一,这其中的故事、人物以及语言都为人们带来乐趣。

读过《茶馆》的人都知道,这个剧本是通过一个叫裕泰茶馆的地方所发生的故事进行描写,从而表现出中国从清末到民国的变迁。《茶馆》向我们展示了那个时代各阶层人民的生存状况。

在这部戏剧中并没有绝对的主人公,各个人物他们之间的关系交织成一张人物网,共同推进着这个故事发展。

在小时候,我初次阅读《茶馆》时,并不能理解这其中蕴含着的深刻的哀伤。我长大后,再次阅读这部戏剧的时候,我的心中既愤怒而又无奈的悲伤。

在这部戏剧中,有两个场景让我始终都不能释怀的,我不能理解,我不能释怀,我也不能接受这样的中国人。

第一件事就是庞太监在买媳妇的时候,中间人克扣了人家卖女儿的银子却丝毫没有显露出一丝一毫的羞愧。最终老人用十两银子卖了自己养育多年的女儿。我不知道十两银子够不够养活一家人,但用十两银子卖了自己的亲生女儿,只是为了让家里人活下去,被卖的姑娘昏了过去,庞太监却依旧在旁边大声叫嚣着,“我要活的。”在姑娘醒过来的时候,庞太监大笑着说:“她又活了。”我不禁要问,这样的姑娘,到底是人还是个玩物?既是这样的玩物,那姑娘以后过什么样的日子也就可想而知了。

第二件便是小花与爷爷告别的那一幕,我读到了老掌柜的无奈,也读到了老掌柜的不舍。可他为了让孙女活下去,却也只能与她告别。这一幕与前一段写老人卖女儿的那一幕又异曲同工之处,离别皆是为了过活。每读到这里,我都会热泪盈眶,但当这时,小唐铁嘴便出现了,恰如其分的搞笑将气氛重新调动起来,比如:大力妈向老掌柜道别的时候说的“硬硬朗朗儿” ,老掌柜在请客人落座时说的“您请着”都蕴含着浓郁的老北京特色。就像飘香的炸酱面,就像浓郁的豆汁,就像蜿蜒曲折的胡同,这都是属于老北京独一无二的味道

也许有的人会说老舍先生的《茶馆》没有革命意识,没有向人们展示一个光明的未来。但我认为在那个腐朽的时代,改革的志士都被杀头,搞实业的商人都被欺压,在这样一个时代又如何看得到光明的未来?

正因为看到了旧社会的黑暗,我才意识到幸福生活的可贵,在旧社会,孩子都要被迫与父母分开,而我们现在天天与父母在一起快乐的生活,所以我要在这告诉同学们:珍惜与父母呆在一起的时间吧!不要把时间的推移,变为我们终身的遗憾!!!

第19篇:茶馆读后感

《茶馆》读后感

“人民文学家”老舍是旗人。

风光不再的旗人,在变迁中颠沛流离。于是盛世王朝消失了,消失得像他们的一个梦。

在以前的时候读,不懂他语言里的韵味。那时只喜欢情节跌沓起伏的浪漫主义小说,而且往往还是长篇的;喜欢洋溢着青春气息的诗和早期作家充满斗志慷慨激昂的希望。然后我突然很担心我老了。我开始喜欢看散文——无论是记事的,记景的,怀念旧时小吃的,看见院子前一棵树大发感慨的„„所以我突然开始喜欢上有北京味的文字。有幽默,有自嘲,也有不甘心,有时看了让人哭笑不得。

直到这回,我才真正读懂了他作为“文学家”或者说是“人民文学家”的魅力。语言在他的笔下鲜动而不流于粗俗,生命再次成为生命而不是在战乱年代惨死的蚂蚁。而你却可以清晰地看见他们的命运就是蚂蚁;不由自主地在时代的洪流中冲刷前行,一不小心便消亡不见。时代是英雄的时代,生活却是人民的生活。

我之前也看过《骆驼祥子》这部小说,同样描绘了社会底层百姓的艰难命运。小说通过一个旧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描绘了旧社会如何把一个正直、好强、善良、自食其力的洋车夫从肉体到灵魂加以毁灭的过程。祥子老实、健壮、纯朴,对生活有骆驼般的积极和坚韧精神,他的唯一愿望就是买一辆自己的车来拉,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后来,经过3年的省吃俭用,他用自己的血汗钱换来了一辆车,但没过多久,却被大兵抢走。第二次他又攒够了钱,却又被那可恶的孙侦探给怍了去。第三次,他娶了虎妞,还用虎妞的钱买了车子,本来日子过得已经很不错了,可是虎妞却难产死了,祥子伤心欲绝,没法了,只好把车子卖了来安葬虎妞。他的这一愿望在经过多次挫折后,终于完全破灭。他所喜爱的小福子自杀,熄灭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它丧失了对于生活的任何乞求和信心,从上进好强而沦为自甘堕落。他成了一个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的行尸走肉。

一九七八年,挪威汉学家伊丽沙白·艾笛访华,提到有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本来打算颁给老舍。当时的华人作家里译作最多的作家,连瑞典文的版本也有。她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谣传他已经死了,而死人是不能拿这个奖的。于是川端康成拿了诺奖,那个我们中国人至今念念不忘的一个奖。

我想起李政道曾说,一个人的成就并不只关注他在哪里做的研究,许多人的研究都是在国外做的。然而这到底是说明国内没有软件环境,还是没有硬件条件?那一场浩劫刚刚开始,这个“人民艺术家”便选择了投河。他笔下夹缝中生存的小人物的命运让人心酸,而他自己以为即将到来的美好社会却毁了曾经的愿望。

《茶馆》只有三幕,却分别写了三个时段,通过形形色色、生动鲜活的人物命运的描写,反映了从戊戌变法失败到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近50年的变迁史,揭示了旧中国黑暗与腐朽,真实展现了当时广大人民群众苦难生活,突出了表现了分别“葬送了三个旧时代”这一主题。

此作品以一个小茶馆为背景,以王利发、秦仲义和常四爷为关键人物,以小写大,折射出了一个社会时代的老百姓的生活。老舍先生的这种艺术形式,用剧本的这种有非常强的人物特性的表现,语言的简略,来体现一个社会风貌,通过人物来反映当时的社会变迁,第一幕清朝暮年、第二幕民-国初年、第三幕抗战胜利之后的三个历史阶段,用一个茶馆的兴衰来反映,我不得不称赞老舍先生十分独特的眼光,以及相当得了的文化底蕴,因为不真正了解生活的人时绝不会理解别人的生活的辛酸的。

在这三个旧时代里,广大人民群众无法摆脱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精明能干、谨小慎微、委曲求全、善于应酬,一个典型小商人形象,却无法逃脱自已破产、悬梁自尽的命运。常四爷是一个有爱国心的旗人,是统治阶级内部进步人士的代表,他正直、倔强、敢作敢为、富有正义感、乐于助人,最终没摆脱饥寒交迫、穷困潦倒的命运。秦仲义是出身于北京城大财主家庭,是民族资产阶级进步人士的代表人物,实业报国,开办工厂,最终因工厂被霸占而失败告终。

话剧《茶馆》反映的这段历史,是中国旧社会的缩影,是对旧社会的血泪控诉,使我们不能忘记过去旧社会广大人民群众所遭受的苦难,倍加珍惜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记住这段历史,激发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以自已的实际行动,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努力奋斗。

如今,话剧《茶馆》已经深深的印在了中国人的心中,茶馆已成为一种文化,遍布全国各地,成为一种普遍认可的文化遗产,茶香飘出茶馆,飘进人们心中。

第20篇:《茶馆》读后感

《茶馆》读后感

老舍先生的作品,大家都不陌生。例如:《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今天,我来和大家聊一聊老舍先生的一部话剧--《茶馆》。

《茶馆》主要讲了北京一家小茶馆,从晚清到民国的生意变化,从兴盛到衰败的过程。侧面写出了统治者的凶猛与贪婪。

合上《茶馆》这本书,我脑海中出现了三教九流的人物形象。恭敬达官贵族的王利发,心狠毒辣的刘麻子、唐铁嘴,为人正直的常四爷……不得不说老舍先生将形形色色的人刻画得维妙维肖。

我不禁愤慨万千,当时的统治者竟然如此贪婪,旧时代的腐朽昏庸,老百姓的生活实在是苦不堪言。甚至当时买卖仆人,压榨人民是理所当然的,那时的中国是多么黑暗!

我感慨万千,想想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就热泪盈眶。我突然想起巴金《家》《春》《秋》中张蕴华的一句话:如果改革需要我牺牲,我愿意为改革出一份力!

我也十分庆幸,庆幸我出生在一个和平年代,一个幸福的年代。没有战争,没有图财害命的统治者,有的是鸟语花香的大世界,和一心为民的中国共产党。

老舍先生的《茶馆》让我受益匪浅,老舍先生不愧拥有“人民艺术家”的美誉,他的作品反映了人们的喜怒哀乐与国家的兴衰,实在让人敬佩!

茶馆读后感
《茶馆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