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源泉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23:59:27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源泉》读后感800字

《源泉》读后感800字

文/玉琳君

初拿到《源泉》有点惊,900页的大厚本托在手里颇有分量,发愁自己如何在短时间里读完。

翻开书本读了几页就有点放松了,作者兰德并没有把它写得晦涩难懂,而是很有故事性和观点性,尤其在传达本书核心价值观的方面,她用人物对话的方式表达出来,更有利于读者对每个角色自身特点的界定和理解。

《源泉》一书主要在宣扬美国独立精神和个人主义的重要性,通篇都在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一个人坚持自我的可贵。它以五个主要人物的发展为主线,展开了一位天才建筑师霍华德·洛克为自我辩护的精彩故事。

五个主要人物,分别代表五类人。

彼得·吉丁,是没有自我思想,靠抄袭和剽窃获得学位,又靠弄虚作假投机取巧排挤同事获得名利的人,是洛克口中的\"二手货\";

多米尼克·弗兰肯,洛克的灵魂伴侣,向往自由与独立,是一个美貌与智慧并存的迷人女人,但冷静的头脑让人感觉她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埃斯沃斯·托黑,一个天生的演讲家,具有蛊惑人心的语言魔力,善于洞察人心,能用三寸不烂之舌托起一个人,也能毁灭一个人;

盖尔·华纳德,是个内心有原则但外在向现实妥协的人,()他用自己讨厌的手段创造了财富与地位,遇上洛克让他看到了自己内心的影子,愿为洛克奋力一搏;

霍华德·洛克,本书的灵魂人物,坚持自我、独立、创造与自由,不为权威所折服,不向生活的磨难妥协,最终战胜了一切阻碍,实现了自我。

在我们这个时代里,有部分人活成了吉丁,少部分人活成了托黑,大部分人活成了华纳德(只是心态上,达不到他的成就),但很少有人能活成洛克。坚持自我,在现实社会里太难了。洛克是我们心中的幻影,是我们对于英雄人物的图腾。

过去我们看《西游记》,觉得孙悟空是齐天大圣,能打妖怪降恶魔,是我们崇拜的大英雄。如今跟洛克比起来,孙大圣真算不上是英雄,因为他没能坚持住自我,而是向权威妥协了。

洛克才是最后的胜利者,是我们对理想式人物的全部幻想。

读完《源泉》,精神上很是充实而富有力量,就好像上了一堂励志的思想课,给自己鼓足了志气与勇气,也明白了为什么美国人可以在很多领域有那么多的创新,他们的独创与自我精神一定程度上源自《源泉》。

很感谢自己在这个夏天有幸阅读了《源泉》,有幸学到了兰德推崇的理念,对我来讲,也是一份不小的影响。但愿这份影响,会在不久的将来惠及到我的生命中吧!

END

作者简介:玉琳君,80后职场妈妈,体制内工作,想走文艺路线的工学硕士。白天实验室里瓶瓶罐罐,业余书香堆里写写画画。

推荐第2篇:《公司,力量的源泉》公司的力量读后感

公司,力量的源泉

200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海啸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关于这场经济危机所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做出判断。可以做出判断的是:这必定是一次影响历史的重要事件。另一个显著的事实是:全球的这次巨大震荡发端于一些公司的不良运作。轻轻扇动了一下翅膀却造成了一场飓风的这只蝴蝶就是——公司。

今天,公司已渗透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无处不在。但是公司究竟是什么?它是怎么产生的?公司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未来的公司又会发展成什么样?这些问题都是我们需要了解和探索的。在部门的组织下,我们观看了由央视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公司的力量》,从这部纪录片中,我们找到了答案。

【《公司的力量》内容】

《公司的力量》这部纪录片,以近现代公司的发展历程为主线,以各历史阶段围绕公司所凸现的重点主题为结构进行了讲述。全集共十分集,分别是《公司、公司》、《市场无限》、《猎富时代》、《进步之痛》、《危机时刻》、《谁执权杖》、《各领风骚》、《创新先锋》、《本土雄心》和《地球无疆》。从本片中全球数十所高等学府、商学院和研究机构,5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9位知名商学院院长,还有数百位来自历史、经济、政治、社会学等领域的各国自身学者的智慧言论和几百年来在公司这一组织形态发展演变过程中所发生的历史性、代表性和启迪性的历史事件,使我领悟到“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这句话的真实含义。同时,也告诉我们“公司”在创造无数奇迹的同时,也已然化身为一种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而我们就身处其中。

【公司的破坏力】

在金融市场支撑下,肆意驰骋的公司在无边的自由里自我膨胀的公司缔造了人类从未领略过的成就,也酿成了人类从未历经过的祸端。公司既是灾难的引发者,也是受害者。在《危机时刻》这一集,谈到了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是史无前例的一次经济“大萧条”。公司组织本身采用一系列措施来抗衡,美国、德国等国家政府也采取一定的应对之策。公司的自救体现了其本身在市场上的作用,罗斯福总统在面对经济危机时候的救市计划,其中就包括加大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拉动就业,减少失业的措施,大大降低了危机带来的灾难。公司组织和政府,两个独立、相互抗衡的机构在危机时刻交锋,共同推进了市场经济的进步。

中国是个制造业大国,但由于我们这个民族以前官本位比较厉害,轻视商业,而且轻视技工、轻视技术,所有的事情都比较随意,不像日本人那么严格。在《各领风骚》这一集,谈到了日本开国之初,横滨港对外开放,一位前来观察的英国记者在报告中写道;日本人非常懒惰,这么懒惰的国家,经济是不会发展的!这让日本人很气愤,因为他们一直认为自己很勤劳。“为什么有这样的报道呢?恐怕是因为在此之前,日本人做事总是比较随意,按照自己的时间去做事。但是受到西方刺激以后,整个社会风尚改了。中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以来,改了很多很多东西,但是有很多东西也说是不是根本上我们就是这样的?其实不是,是能改的。

【公司的创新】

300多年前,英国思想家培根说道:知识就是力量!而让知识真正成为力量,让科技真正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并不是知识或者科技本身,而是面向市场进行创新的公司组织,因为,在创新活动的诸多要素中:制度大于技术!在《创新先锋》这一集,我们再一次见证了日本的雄起。二战之后的日本崛起,致使欧美国家对他产生了恐惧。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之后,美国再次依靠创新、软件、互联网、晶体管等核心技术成为全球经济的主导者。创新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创新诞生的先决条件是自由,创新的主体是公司,创新的保证不是技术而是管理。美国之所以可以拥有如此多的核心技术,源自于美国政府建立的大学、企业、研究机构的产学研模式,而中国也在推行这种模式,但是我们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却并未有美国如此高的技术转化率,这也让我们不得不深思,每年国家向大学和研究机构投入的巨资,是否都得到了回报,为何无法得到有效回报的原因还是因为公司组织机构不健全,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或许杜邦公司从知名大学聘请教授做科研,最终研发出可用于多种商品的尼龙材料,应该成为中国产学研模式的榜样。

【公司的影响力】

公司的发展,带来了人类历史上最快速的经济增长,但是也引发过尖锐的社会矛盾,产生过前所未有的经济崩溃,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公司投资人容易忽视社会公平、人民福祉问题,也决定了公司极有可能把整个社会拖入深渊,毁掉人们的幸福生活。所以,我们在赞赏公司不凡成就的同时,也必须直面公司给我们带来的困境。虽然在任何国家,公司都是创造财富的组织,而国家只是对财富再分配的组织,但是国家作为社会管理者,所承担的职责是要致力于让所有人都享有平等、自由和获取幸福的权利,国家只有通过立法、行政、司法的手段,合理提高改善工人的福利待遇,坚持反对大公司的垄断经营,保护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适时干预经济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才能在社会公平与效率之间取得平衡,才可能减少

公司发展给社会造成的冲击和带来的伤害。公司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市场解决不了所有问题,绝对的自由必须加以规范和限制,过度的放任自流只会导致公司陷入危机,停滞不前,国家采取积极措施有效规范公司行为才是公司长期发展、全面发展的真正保障。

【对公司的展望】

《公司的力量》从从古罗马到文艺复兴后的意大利城邦,从大航海时代的欧洲到全球化时代的今天,用一个个穿越历史和现实的公司的故事,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公司是什么?公司从哪里来?公司将走向何方?

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必然是全球整合企业与自主经营体的最佳结合,这是一种宏观与微观、全局与基本单元的组合,它彻底实现了客户导向和自主管理,解决了激励问题,并成功地实现了信息正向传导,它将显示出最强大的公司的力量。

利华公司王辉

二零一一年十一月

推荐第3篇:勤俭,富裕的源泉《美国房东》读后感

勤俭,富裕的源泉

——读《美国房东》有感

“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看了《美国房东》,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故事讲述了作者那时到美国的一所高中就读,并在一犹太人家住。这家的男女主人收入都很高,可过起日子来却很俭朴。让作者出乎意料的事就是男主人把儿子吃剩的几根面条和两片生菜叶吃了,最后竟然还用面包把剩的汤一点一点蘸着吃完。

像美国这样富裕的国家,这位房东居然还这么勤俭,是因为世界上还有很多人流浪街头忍受饥饿的痛苦,是因为浪费在美国人眼里是没文化的标志。勤,男主人能做的事情从不雇人。和男主人对比,我很惭愧,只有一个字能形容我——懒,我每天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随手关灯,我不关;随手冲马桶,我不冲;随手关窗,我不关······这些力所能及的事,却都要爸爸妈妈代劳。俭,男主人十分节俭,就连儿子吃剩的几根面条也要替他吃完。这让我想到了自己吃饭的时候,有时嫌饭菜不够可口,没吃上几口,就不吃了,浪费了很多饭菜。说到这里,我不禁羞愧万分,脸不由自主地红了起来。 美国房东这种勤俭节约的品质,让我颇受启发。勤俭,会让人变得更富有;勤俭,会让国家变得更富强!

瓦市小学六(5)班

刘昊名

推荐第4篇:智慧的源泉

智慧的源泉成长的启迪

——读《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一书心得

本学期我认真阅读了学校给我们推荐的一本好书,那就是余文森先生主编的有效教学丛书系列中《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一书,读后感觉对于提高自己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很大。

教学的有效性包含了备课的有效性、上课的有效性、听课和评课的有效性,其中以上课的有效性为核心,因为备课是为上课服务的,是实现上课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听课和评课都要围绕上课展开,同时促进上课的有效性。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教学的有效性?经过对本书的领会,我觉得每个环节都有其需要把握的几个要点。

一、备课

备课是教师的一项必修基本工作,在新课程条件下,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备课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事情,更是全教研组的事情,因此备课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研读课标。只有认真研读课标才会使自己的教学有方向、有目标、有效益。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有一个习惯,总要把课程标准中各学段的教学目标复印下来,贴在备课本的首页上,作为‚教学指南‛。名师如此,普通教师更是应该如此。

钻研教材。‚这法那法,读不懂教材就没法;千教万教,教不好教材就白教。‛教材是教师落实课程标准要求的基本载体,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也是政策性很强的课程资源。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时代发展和学生生活,自觉经课程标准为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衡量、分析教材内容,创造性地用好、用活新教材。以期‚年年岁岁‘课’相似,岁岁年年‘教’不同。‛

了解学生。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说:‚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句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备课时要备学生,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和学习能力,了解学生的兴趣和愿望,把教学定位在‚最近发展区‛,同时要把教材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结合起来,使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生命活力。

设计练习。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开发习题的教育资源,使习题能充分发挥出知识功能、评价功能、教育功能。

撰写教案。写教案,是在认真备课、研究教材、学生和环境等基础上,进行规划教学的活动,是一个动态的、持续创造的过程。这种规划,既可以以文本的 1

形式出现,但更多更丰富的内容是以非文本的形式存储于教师的心中。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更有效、更优质需将有形的教案与无形的教案相结合,显性的备课与隐性的备课相统一。

集体备课。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式中,同伴互助是最便捷、最持久又最现实的一种方式。日本学者佐滕学认为‚一个老师,要紧的不是忙着去否定,不是去证明,更不是糊里糊涂地照搬,不加任何改变。他应当像蜜蜂一样,在教法的百花园中到处采集有用的花粉,回来酿造自己课堂教学的蜜。‛在集体备课中,每位教师都应该是‚坦荡荡‛的君子,应慷慨地把自己的心得与大家分享。‚君子和而不同‛,教师在集体备课过程中要敢于亮出不同观点,在共同探讨甚至观点的争论中实现对课程理解的深化。

二、上课

上课是最复杂、最核心的工作。本书主要围绕课堂教学的效益、让课堂充满生命力这个主题,选择影响课堂教学效益的主要问题(技能),如讲授、提问、情境创设、倾听、观察、点拨、课堂调控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我觉得这七方面技能对上课的要领进行了高度概括。

讲授的技能。‚以舌耕为业‛是老师职业的特性。著名特级教师斯霞曾说:‚我讲到主要的地方就重复一遍;讲到快乐的地方就露出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就情绪高亢;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就变得低沉。但是,这种‘高低轻重的变化’是有要求的,即语调在其主旋律上应保持清新、平衡,在平稳之中再加发变化,做到‘稳中求变’。‛这道出了作为教师追求语言艺术的重要性,也给了我莫大的启示。

提问的技能。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方式,是沟通教师、教材和学生三者之间的桥梁和媒介。善教者必善问,善问是一种艺术。正如钱梦龙先生所说:‚问题提得好,好像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学生的思维的浪花。‛因此,能否科学地设计出新颖、巧妙、击中重点、触及难点、激发思考的问题,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因为‚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

倾听的技能。李镇西说:‚课堂上,没有比倾听孩子们心灵的声音更幸福的了。‛倾听,不仅是一种教学技巧,还是一种艺术,是促进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凭借。教师学会倾听,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成长氛围,自己的生命也在倾听与理解中丰富。

观察的技能。聂在富老师说:‚课堂上,我的眼睛不是盯在教案上,也不是盯着正前方,而是用来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这样做,不仅是为了让学生学得轻松,而且可以在教风上为学生作个示范。‛于永正老师也认为,‚一旦进入课

堂,就要像京剧演员一样,精神气十足。走进课堂,要把90%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10%的注意力用在教学方案的实施上‛。这些都是课堂观察的经验之谈,值得借鉴。

点拨的技能。新课程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意味削弱教师的点拨作用,相反,对教师的点拨提出更高的要求,即‚点‛在关键处,‚点‛醒学生的潜智;‚拨‛在关节处,‚拨‛云见日。因此有必要提高点拨、指导的有效性,力争做一个第斯多惠式的‚好教师‛——‚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教人发现真理‛。

情境创设技能。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要素,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是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课堂调控技能。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如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这种‚教育的技巧‛主要指教师的课堂调控技能。课堂调控的技能,就像放风筝,风筝该飞的时候,线就顺着松一松;风筝该收的时候,线就顺着紧一紧,收放有凭、收入自如,风筝才能飞得稳、飞得高、飞得远、飞得精彩。

三、听课

为师,从听课开始。听课是当老师的开始,是老师走上讲台的基石;听课是教师的基本功,是教师走上专业成长的一条重要的路途。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曾说:‚我的特级教师是听课听出来的。‛特级教师窦桂梅:‚几年来我听了校内外教师1000多节课……‛——这是优秀教师的成长经历。没有这样的认识,就不会有实际的行动。

准备,带着思想进课堂。走进教室听课,似乎很简单,但是,如果想要听出门道、想要收获多多,就非得准备不可。有备而来,才能满载而归。俗话说,留心处处有学问。教师要想从听课中真正学习点东西,就必须做一个有心人。听课时看看人家怎么做,怎么解决,人家这样做高明在什么地方或者不足在什么地方等等。这样,人家的经验与教训、优点与不足,皆成自己的宝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视角,因听课者不同而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风景是这样,听课也是这样。你站在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身份、抱不同的心态听课,你听课的方式就不同、收获也自然不同。站在研究者在角度去听课,既引领了他人也成长了自己;站在欣赏者的角度去听课,既鼓舞了伙伴也累积了经验;

站在学习者的角度去听课,既增长了见识也点化了智慧;站在评析者的角度去听课,既撞击了心智也融入了思想;站在思考者的角度去听课,既创造了文化也丰盈了生命。

联动,有效听课的真谛。听课是一种立体的,复杂的、综合性的心智活动。在课堂中,听课老师应该集中精力,坚持‚四到‛——仔细聆听师生对话;‚眼到‛——认真观察教师的教态、表情、肢体语言、板书、所用教具及学生反应与表现;‚心到‛——边听边认真思考,把授课者的理解、感悟及教法与‚我‛作比较;‚手到‛——记录教学流程、重点、难点、板书、师生对话,教学‚亮点‛及自己触景生情碰撞出的‚火花‛。

四、评课

新课程改革需要重建教研文化,重建评课文化。

师者,将随评课而出‚彩‛。有人将老师上课比作‚画龙‛,把评课比作‚点晴‛,‚龙‛因‚晴‛而腾飞,很形象,同时道出了评课的重要性。‚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一节课往往因专业的评课而精彩,上课者因专业的评课而茅塞顿开,听课者因专业的评课而豁然开朗。评课时,要注意:第一,实事求是,说真话,是优点就说优点,是缺点就说缺点。第二,严格要求,严是爱。第三,学术自由,看重争论。

标准,有效评课的坐标。‚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评课,也必先有一个‚规矩‛即标准,就像断案要有法律、称量要有天平一样,评课时用这个‚规矩‛衡量课的质量。余文森教授认为:‚有思想、有文化、有智慧、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就是好课。三维目标和谐统一的课,就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即一有意义、二有效率、三生成性、四常态性、五有待完善。‛于永正老师认为:‚成功的课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最成功的课是让学生有憧憬和梦想。‛

民主,滋养评课文化的土壤。新课程改革需要重建教研文化,重建评课文化。‛新的评课文化是评课者与被评课者之间建立起‚民主的、建设性的、对话的伙伴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彼此交流,发表观点,大家都受到启发‛,其核心是‚民主‛。这种新的评课文化会‚哺育‛‚滋养‛教师,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读一本好书,犹如旅行者在疲惫之际掬一捧山泉,清心涤尘;品一种思想,恰似小蜜蜂在百花丛中采到最芬芳的花粉,百酿成蜜。但愿《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一书给众多同仁以更大的启迪,也期盼学校将更多的好书引荐给教师们,为我们提供更好的业务食粮!

推荐第5篇:生命的源泉

生命的源泉

生活中处处充满着希望,雏鹰对展翅翱翔的希望:痛苦对幸福的希望;失去对拥有的希望;失败对成功的希望„„正是有了希望,才会使我们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勇敢的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希望是什么?希望是心底里的一个信念,正是有了这样的一个信念,才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充满了活力!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到我在六年级时读到的一个小故事:

一艘轮船,在海上航行,突然遇到了风暴,不幸翻了船,船上的一名水手用船上的救生艇幸存了下来,他在海面上无依无靠,随着海风到处漂泊。过了大概有一个星期左右,水手感到自己已经奄奄一息了,可是,正在这个时候,他眼前一亮,看见了前方有一个闪烁着的灯光,以为是一座城市。他心里想:我无论如何也要坚持下去,凭着在远方的一线希望,凭着心底里的毅力,他拼命的划着这艘救生艇,每当他快要绝望的时候,他看到远方的闪烁着的灯光,就又充满了力量。终于,在海面上的船救下了他。船上的人都感到惊讶,他是怎么在海上坚持那么多天的。他回答说:“因为我看见远方有闪烁的灯光,就朝着那个方向划去。”船上的人朝他指着的方向望去,那里哪是什么灯光啊,分明就是远在天边的一颗星星。

每每我想起这一篇故事的时候,我都不禁的感叹道:“希望的力量是那么的强大!”如果这个人看不到那闪烁着的亮光,又怎么能坚持得了如此之长的时间呢?正是因为存于脑海里的这一线希望,才使他有了活下去的勇气与力量啊!

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能绝望!如果一个人的生活中只有绝望,那他(她)的世界只会是灰暗,没有任何色彩!

朋友,相信我!希望是生命的源泉,只有在生活中报以充满希望的热情去迎接每一次生活对我们的挑战,去面对每一次的困难,只要对生活充满希望,我相信,未来的路,一定会走的更加精彩!

推荐第6篇:作文的源泉

作文的源泉――感悟生活

感悟生活是使写作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感悟生活,首先要时时在意,处处留心,逐渐磨砺出能发现美的眼睛,这样才能使“夕阳芳草寻常物”,入文皆为绝妙辞。其次要掌握思考的方法:要善于问为什么,要注意事物的象征义,要用辩证法去分析问题。三要多读书,接受丰富的间接生活经验,书刊内容包罗万象,阅读书报杂志是最快捷的感悟生活的方法。四要及时定格对生活的感悟。写日记,作札记,这样可以逐渐积累起丰富的写作素材。 毋庸讳言,中学生对写作文是深有所惧的,一提起,便你也唉声,我也叹气,为什么?无事可写,无物可议,无感可发,无情可抒,头脑里混沌一片。纵使憋两节课,糊弄了出来,也不过只留下破文一篇,清泪两行。是生活过于贫乏单调,经历过于直线化,而使他们没有任何值得写的东西吗?不是。那么,什么是作文洞府的“芝蔴开门”?怎样才能让作文的“洞天石扉”“訇然中开”?只有四个字――感悟生活

生活天宇,浩渺广阔,人生世相,光怪陆离,美丑善恶并存,悲喜哀乐共生。生活本是五色草,本是七色花,只要真正去感悟,就能发现一花一草,一狗一猫,一片云,一颗星……到处都是可写之物,物物都能生发妙文。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感悟生活。如何感悟?方法有四,现分述如次:

首先,磨砺视觉,练出发现美的眼睛。长期生活在一个地方,对周围的一切就会司空见惯,习以为常。所以总是听到有人埋怨生活平淡、枯燥、无聊,甚至说什么活得累,活得烦。这种感觉导致思想与感情的浅薄与匮乏,造成文思的枯竭。其实,就在几乎“无事”的生活中,蕴含着深广的人生哲理和独到的精思妙论。要知道,世界上并不是人人都写不出好文章,能写出好文章的人,都是能深入发掘生活之理的有心人。生活既能给予他们以妙思哲喻,当然也能给予我们以妙思哲喻,不过,我们首先要是一个有心人。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像林黛玉初进荣国府一样,处处留心,时时在意。你该留心路边的小草何时吐出了新芽,池塘的水面何时初结了冰皮,杨柳飘絮更换姿容到底是在哪几天,你该留心你同学的眉头何时蹙了起来,

嘴角是否含有笑意,兴奋和悲伤时的语调、表情到底有什么不同,不同服饰的人流露出来的思想情感有什么不同,男女老少对同一件事所作出的反应有什么不同……当你留意了,你的视觉会越来越敏锐,你将越来越能感到生活的丰富多彩。可以说,只要有意识地去观察去发掘,就取得了大千世界与自我内心的融会贯通的真经,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一物一景就成了生发妙文的佳品。

法国大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如果时时留心,处处在意,我们的视觉自然会日渐敏锐,我们的眼睛就会成为能发现美的眼睛。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用发现美的眼睛去看生活,生活就会成为我们写作的源头活水。

二、掌握思考的方法。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只要真心实意想写好作文,时时留心,处处在意,还是能够做到的。但若想让生活意象活脱脱地蹦跳出来,使笔下生花,还必须将思维之钻打向事物的深层。

应该说,思想感情是一篇作文立意高下的试金石。如果作文思想深刻,情感充沛,则作文是丰厚的,有力度的;反之则是单薄的,肤浅的。现在不少学生常常苦于自己的作文缺管深度,缺乏感染力,原因就在于往往就事论事,就景写景,不曾深入思考,未能挖掘出事物深刻的内涵。

怎样才算深入思考?无他。一要多问几个“什么”。生活的哲理,对普通人而言,决不是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的,往往会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如同进山寻宝,却不知宝在何处,只好叹道“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倘多问几个“什么”,则往往能层层剥开事物的表象,使事物蕴含的思想和哲理渐渐显露。例如下列问题:这是什么事情?为什么会发生这事情?这事情能表现人物什么思想感情?这事情的性质是什么?这事情将有什么结果?……二要注意把握事物的象征意义。社会现象,自然生态,大都蕴含着一定哲理,可昭示一种思想。当看到流水,应该想到时间之一去不复返。想到“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看到

落花,应该想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看到树根,应该想到“不求闻达,只求默默奉献”的精神;看到孩童嬉闹,就想到“天真”的可爱;看到一字之差造成了巨大损失,就想到“小处不可轻视” ……把社会现象、自然生态的特点与人生状态加以对比,往往能找到其间的相似点,并进而抽象出一定的思想和哲理。三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去分析事物。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正确认识事物、阐明事理的一把手术刀,可以割除思想上、认识上的片面性、表面性和绝对化,可以使思维趋向广阔、深刻、灵活、严密。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有许多内容。常用到的原理有:一分为二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量变与质变的原理、内因与外因的原理、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原理、辩证的否定的原理,等。例如分析下面的材料:

家庭中有造诣较深的成员树立榜样,充当教师,是一种“家庭优势”。我国古代李冰父子、祖冲之父子都是科学家,东晋王羲之、王献之都是大书法家,北宋的“三苏”都是大文学家。1910年以来,获诺贝尔奖的母女、父子、兄弟、夫妻以及母子、父女、岳婿等很多,被传为佳话。

本材料说明的是家庭条件与成才的关系。是不是家庭条件好就一定能成才?不是,根据内因外因原理,家庭条件好只是成才的外因,不能决定一个人必然成才。但外因起很大作用,书香门第秀才多的事实表明,家庭条件与成才有很大关系。“书香”的家庭环境往往能对人成才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接受间接生活经验,丰富人生阅历和思想感情。中学生每天忙于数理化英语,试题多得做不完,单词多得背不完;每天是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没有“丰富曲折”的经历,生活十分单调枯燥,很难碰上惊心动魄的事情,很难遇到觉得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很难产生独到的思想观点。直接人生经验虽多,但有价值的不多,即使有价值也不一定真的记在了心里,所以在写作中不能左右逢源,运用自如。那么,大量阅读报刊杂志书籍,从中汲取营养,用以丰富阅历和思想感情,就成了极为有效的方法。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钥匙。书中有大汉的冷月,盛唐的乐舞,荷马的悲歌,泰戈尔的轻吟。书中有着数不清的故事,有着各种各样的思想感情,各种观点,各种哲理,各种人生感悟,使读者能从中大获益处:没有经过的可从书中经过,没有见过的可从书中见到,没有体验过的可从书中体验,世上沧桑人生百态尽收眼底,天下诸色人等全上心头。每读一部书,就像多活了一遍,就多了一个人的人生经验。因此说,读书乃是接受间接人生经验最有效的方法,以写作文而论,也就是提供写作素材的最有效的办法。

例如2000年高考作文的话题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话题显然是一个论点,只要考生能以精妙的语言对此加以论述,或能以精彩的故事对此予以演绎,就能得到较为理想的成绩。有的考生读书很多,从报刊杂志中见过表现本话题的意思的文章,于是很快模仿着构思了出来,好多这样的作文得了相当高的分数。虽然有一部分学生由于近于抄袭,缺少了自己的创造而不能得高分,但此经验却是十分宝贵的:读书不仅能提供写作素材,还能提供较高妙的写法,实在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有力武器。

四、及时定格瞬间感受。每人每天都不会糊里糊涂地度过,几乎每时每刻都有思想活动,都有情感生灭。或是旧情旧思的重温与延续,或是新情新思的萌生与发展,它们有时间长短之别,也有程度大小之分,长的大的容易引人追寻、捕捉,短的小的则往往如轻风拂面难留痕迹。因此,如果不能及时把这些思想与感情定格下来,它们就会一一成为历史陈迹,越来越飘渺,越来越虚空,以至于趋向于无。及时定格这些瞬间感受,用文字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则将形成丰厚的文章题材,为写作打下良好基础。

首先要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这样就可以把每日所思所想及时记录下来。得了好成绩,心情愉快;受了批评,心情郁闷;与同学作了倾心长谈,和老师有了教与学的默契,有人“哐”地一声关门引起了你的不快,有人哈哈大笑让你感到莫名其妙,诸如此类,都可以写进日记,一方面是在练笔,更主要的是为真正写作作了思想感情的充分准备。二要养成作札记的习惯。当我们读书时,我们不要只瞧热闹。常言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既在读书,就一定要拿着笔,

发现有好的段落,就一定要抄下来,并且作一番思考,看它到底好在哪里,把所领悟的写进札记。一旦书中文字触发了你的思想感情,也要马上记录下来。这将是一个中学生迅速提高作文能力的最佳途径。当我们养成了读书作札记的习惯时,我们就会发现写作原来是十分轻松愉快的事情。平时还当养成随时记录感悟内容的习惯。有时我们不是在写日记,也不是在读书,而是在做其它事情时,灵感突然出现,这时就应当赶紧找笔纸作个记录,即使这灵感也许并不十分清晰;记录时,长短可以不限,灵感如喷泉,就多记下一些。灵感只一点,就只记几个字或一两句话。不管记多记少,都可以,就是不能不记。

养成了及时捕捉思想感情的习惯,就能使许多东西定格在纸上,写作能力的提高就有了非常可靠的保证。

推荐第7篇:梦想的源泉

梦想的源泉——自信

时间的流逝像火箭般快速,不知不觉中我早已成为咯有点成熟的青年,现在我的首要任务就是为我的梦想而奋斗,为自己将来那道充满光芒的幸福之路而走去,在踏出人生的第一步的同时也是考验自己的时候,没有梦想能像不劳而获那样容易得到,重重难关会像高山般阻碍你,会像恶魔般折磨你,还会像炸弹般用强烈的力量来粉碎你的心,所以在面对如此强大而可怕的敌人时,你必须先准备武器——自信。

成功的获得是靠自信的坚持.在以前拥有最强大国力的美国中,你是否有听说那一位伟大的人物——爱迪生,他并不是上天所赐给人类的天才,而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但他却能用自己不懈的坚持来把自己创造成比天才还更天才的伟人,失败在他的面前并不像我们所说的那样像高山,而是一颗颗渺小的碎沙,在艰难的时段,他不向命运投降,为了自己的梦想,他不得不独自一人走在荒漠之中,没有人能救他,只有他才能让自己走出黑暗,从光明道路中,我记得在我所学过的课文中曾有他的出现。

那是在一个深秋的日子中,一列长如巨龙的火车在笔直的铁路上快速地奔驰着,在一个不起眼的车厢中,有一个陌生的身影和一堆用于做实验的材料,他全神地思索着,细心地探索着,重复地试验着,顿时之间他仿佛与世界分离了,对于旁边一丝一毫的动静根本不放在心上,据我所知他当时在试图发明一项利国利民的东西——象征希望和未来的电灯。这时,一场不幸即将发生,在火车不远的前方有一个极大的拐弯,而爱迪生所处的车厢的门是开的,这意味着到转弯的时刻,爱迪生会悲惨地被火车抛弃,飞到空中,重重地摔在硬梆梆的地面,结局不用说也是只有死路一寻,他难道不知道吗?他难道就不怕死吗?他……当我把课文看下去时,我的心怦怦直跳,恐惧感布满我的全身,爱迪生不仅没有害怕过被抛出车外,而且还幸运地成功发明出如今遍布全球的电灯,给人类无穷的光明,他的一生也给了人类无穷的发明,他可说是全世界人类的福星,但又有多少人知道他成功的背后曾经历过多少挫折,尝过多少回喜悦哀愁呢?而他能实现梦想的动力又是什么呢?这对于你也许不须了解,但他却能完全改变你的一生,因为他会告诉你成功需要心中那股如不灭的火焰的自信,需要你自己的奋斗。好好反省吧,也好好体味一下我所说过的话,自信永远都是梦想的前提。

如今的我已充满自信,热情正在准备爆发,希望也许离我不远了,自信为我点亮了前进的道路,就如同爱迪生的梦想为全人类献出了光芒。

推荐第8篇:源泉的观后感

纪实片《源泉》观后感

在北国的哈尔滨有这样一群优秀的共产党员和先进党组织,他们在实施新战略实现新跨越的进程中,服务群众造福百姓,发挥了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肯定和拥护。他们是榜样,他们是楷模。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是责任是使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力源泉。在观看纪实片《源泉》的过程中,每一个事例都让我有所触动,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才能保持党员先进性。那些给我们源源不断动力的人们。 30年如一日坚守在贫困边远地区防盲治盲的“第一线”市眼科医院院长55岁的钱丽敏。知道院里有重患病人,连夜赶回医院为其手术。与病人握手,没有架子,像亲人一样,传递温暖就是传递信任。“为患者寻找光明是我的使命,更是我的力量源泉,感受百姓的冷暖,医生的心就该永远火热。”这是她的独白,也是内心的真实写照。开“好使”的药、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手术费用、适当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支出,减轻贫困患者的经济负担。她深知医者责任重大这样的医生必将全心全意为患者着想;这样的党员必将竭尽全力履行党员职责,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已过天命之年的钱丽敏至今仍未停下传递光明的脚部,30年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每一次前行都是一个新的起点,每一个清晨都是一个新的起点,在工

作中实现自我价值,每一个任务,都是一份使命,对待工作的那份热忱之心也要像钱丽敏一样火热下去。 道里区太安村党总支书记徐成德,刚做完心脏搭桥手术打着点滴上工地,意识到“要致富先修路”,开沙场、办休闲度假村、投资20万办鲜奶厂,联系买家销往蒙牛集团、鼓励并支持村里人创业。太安村富了,徐成德掌管着上千万资产,却总是严格要求自己,清正廉洁,把村里的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朴实的人,总是有他们特有的可爱之处,他说的“俺是个庄稼人不会讲啥大道理,可按就认准这么一个理:让村里乡亲们的腰包鼓起来,就为了这,俺拼了老命都值。”他们说的话总是说到人得心坎里,用自己的行动说服了乡亲们,让现在的太安村,呈现出一片喜气洋洋的,新农村新景象。一个人可以带动一个村,乡亲们一句“17年前没有选错”这是最大的荣誉。 每一个生机勃勃的新农村都有一个或是几个先进的带头人,徐成德带全村致富让人赞扬。那么,依兰县道台镇永丰村的朱书记朱景树,则是会定格在你的心上,让人感动,让人难以忘怀。将一个治安混乱、人心涣散、“兔子不安窝”的永丰村,改变成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富裕村。依兰县道台桥镇永丰村书记朱景树勒紧裤腰带,三年还清百万元外债。要收地先收自家人的,公正的赢得大家支持,将100多公顷耕地收回,通过招标公开包租,用租金偿还外债。

树立起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威信,壮大集体经济,凝聚民心,把大家拧成一股绳,共同走上富裕路。”靠真情凝聚人心,村经济发展步入正轨,谁家有了困难、家庭有了矛盾,他总是第一个到场帮助解决。十几年来,在朱景树的带领下,村里铺上了水泥路,引进、自办了8个企业,搞起了万寿菊、五味子、葡萄和小笨鸡饲养等特色种养业,特别是哈市企业投资的千头牛场,不但解决了几十名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每年村民们卖秸秆就能收入10万多元钱,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8000多元。有人“挖墙脚”出年薪三倍薪资聘厂里技术人员,得到这样的答案“没有朱书记,就没有我的今天。好技术要用到村办企业上,给多少钱也不能走。”让腰包鼓起的村民精神富足“我们永丰村不是最富裕的村,但我们村的人心最暖、人气最旺。”可以感受到村民的自信和自豪,他知道“只有树立起党员干部的威信,才能凝聚民心”,大家说“跟景树干,有奔头。”

村民一天比一天富起来,但他却怕富裕起来的村民再回到过去打小牌、唠闲嗑、喝小酒的日子,这些陋习会拖住永丰村发展的后腿、消磨掉村民致富的热情。用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健康文明的休闲娱乐活动占领百姓的文化阵地,“尊老爱幼”节、“百姓活动大舞台”自编自演的歌舞、快板书、二人转等文艺节目,歌颂党、歌颂家乡的巨大变化,宣传新风气,

倡导新风尚。这些都是是朱景树的得意之举。有太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他的信念影响了多少人,他的爱人说“孩子爸是干大事业的人,我不支持他谁支持她”拿出全部积蓄供村里建厂子,为了全村的孩子都可以上学。这样一个人有太多感人的事迹。村里人说:“我们这样一个穷乡僻壤,谁愿意来投资?朱书记馒头片就凉水,跑了五趟哈尔滨,他是为了我们老百姓”。朱书记走了,是因为他爱的永丰村,提到这,村民们声泪俱下,“他还有好多事没有做”。在奔小康的路上,吃了多少苦,乡亲们就享了多少福,有这样的好干部,乡亲们的腰板更直了。 甘愿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工作,大水袭来只为救援,顾不上回家的阿城区公安分局党组成员、松峰山派出所所长王影。距离阿城区城中心70公里的松峰山就是王影工作的地方,自从1989年武警部队转业当民警到现在,王影从未离开过这座大山。从警23年来,王影侦破的各类刑事案件有1500多起。现在松峰山派出所辖区治安稳定,18个自然屯中有10个屯连续6年无案件。围绕“群众满意”,进一步改进思想作风、服务作风、执法作风,时时刻刻从群众关心的小事入手,竭尽全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对群众急需急盼的事情“零懈怠”,在维护群众权益中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树立共产党员的先锋形象。他公事外出,总是找最便宜的旅店。一次外出考察 为了节省有限的资金硬是在火车上站了60多个小时,脚肿了、人瘦了,回到家中体重竟掉了近20斤,病倒在床。2011年积劳成疾的王影病情加重,在北京接受了肝移植手术。网民们为其找寻肝源,“我愿捐肝救王影”全国各地数十人自愿提供肝源。 荣获“十大杰出妇女”光荣称号的市企业信用融资担保服务中心主任王莉。爱人患有肠癌刚做完手术,没有在床边照顾,却从未与同事提起。在岗期间帮助一千余户企业,营业额增长达200余亿,增加岗位113个,担保金额105.8亿元,与十五个副省级城市政策性担保机构相比,担保规模、资金实力、资金使用效率均列前三甲,其中人均担保额列举第一。王莉自强不息、追求卓越,顽强拼搏、积极作为,吃苦耐劳、无私奉献,为推动城市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新时代女性的学习榜样。 还有,凡事相信党,办事为群众,干事讲科学的“土改第一村”党总支书记张宝金;敢于碰硬、善于琢磨、勇于决断、始终将消费者的利益放在首位的王绪坤;每天清晨都会走上街头,检查环卫工作、不断地弯腰捡拾起地上的碎纸屑扔进垃圾桶,坚守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不论炎炎夏日还是刺骨寒冬,都坚持在工作第一线上,从事环卫工作已26个年头的老党员葛玉兰;那些伫立于酷暑之中、伫立于寒风之中站岗执勤的交警们;在建设第一线,为路桥工程贡献力量的建筑者们。深深的感动着我,上网,去书店了解他们的故事,了解的越多内心就越是受触动,在被感动的同时,决定要把这些感人的事篇二:观后感 《走进辉煌》观后感

四三班 王梦琪 观看走进辉煌感悟了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是用无数先辈的鲜血换来的。中国共产党从当初几十个人的一个小党经过奋斗发展到现今的八千万,历经千辛万苦,最终领导着新中国,开辟了新天地,多少仁人志士将青春和生命奉献给时代的更替和进步。

走进辉煌详细讲解了中国自1840年以来到改革开放期间共产党人如何抛头颅、洒热血在艰苦奋斗中夺得胜利以及我党和军队早年的革命史,怎样建党建军再现了共产党在内忧外患的国情和各种艰难困苦、挫折中团结和带领人民英勇奋斗。中国共产党诞生最初的信仰和艰难,在历史的大河中是随波逐流还是奋勇前行扭转乾坤,每一步迈出都如履薄冰。历史的发展不是由个人的主观控制,有对就有错,谁都会犯错,在看不清的动荡时代产生错误的判断。那是一段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革命征程。 我想我们都应该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人的一生也应该经历一些挫折或痛苦这样才能迎来美好的未来,俗话说风雨之后见彩虹,回想自己在学习上工作上遇到一点挫折就打退堂鼓,真的很不应该,想一想先辈们为了革命事业前仆后继,为了我们现在的幸福克服种种困难,为了中华民族不再受外国欺辱,不顾一切地拼命抵抗甚至失去生命,相比之下,这一点小小的困难又算什么呢? 《走进辉煌》观后感

四三班 王帅文 一部《走进辉煌》让人重温亿万中国人历经艰难险阻而重获新生的苦难历史;展示了人民军队慨然赴国难,最终夺取胜利的历史轨迹。是的,在中国近代史上,我们总是被凌辱,被欺负。 在帝国主义的铁蹄下饱受凌辱, 在封建主义的夹缝中艰难求生。 中华民族的近代,经历了太多苦难,太多挫折,太多失败的屈辱。 我们需要胜利,我们需要胜利来唤醒中华民族的自立自强和全中国人民的自尊;我们需要胜利,我们需要胜利来打破封建主义的枷锁,打破帝国主义的牢笼;我们需要胜利,我们需要胜利来挽救民族的危亡,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正是这个时候,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她给中国人民点燃了燃烧的火炬,她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未来的希望,她给中国人民筑起坚韧和信仰,她给中国人民带来挺直身躯的脊梁!民族的觉醒,或许这个时候才算真正开始。中国共产党人出发了,一群特别坚决、特别勇敢、告别能奋斗、特别能吃苦、特别富有牺牲精神的中国人出发了。他们以自己的一腔热血,引导着中华民族的未来的方向,改变

着中华民族的历史的命运。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哪一件不是艰险异常?哪一件不是关系着生死存亡?而在这种后有追兵、前有堵截的情况下还要面对共产党组织内部的争论与妥协,弥合与分裂。但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从来都不相信困难。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人仍然勇敢坚韧,从层层的苦难中走了出来,创造了战争史上的种种奇迹。那二万五千里的长征,正是一份精神洗礼。

没有人会去否认共产党人曾经经受的苦难。其实,也正是由于这些苦难,让共产党人明白了:实事求是是从苦难走向辉煌的思想根基;人民群众是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力量源泉;理想信念是从苦难走向辉煌的精神动力。

《走进辉煌》观后感

回顾历史,中国有无数次“革命”。洪秀全的太平天国,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的洋务运动,康有为、梁启超的君主立宪,孙中山的建立共和,五四运动打到孔家店这些都没有挽救中国,最后还是社会主义挽救了中国。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建党时共有53名党员,中共一大只有13名代表,在1927年南昌起义28000多人只剩下800人后才建军,在22年后中国共产党拥有了百万雄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虽然成立了,但是国民生产总值低下,1952年我国工业水平低于英国1800年、法国1890年的水平。人口平均只及英国18世纪后期的水平,相差将近200年。但是中国国力增长非常的快,经济建设取得极大成就。直达2004年,经济总量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2005年连续超过英国、法国,2008年超过德国,到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苦难之后是辉煌,不经历苦难,哪里来辉煌?历史给中国共产党人的磨难,超过了所有其他政治团体和党派。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谁也不会想到就是那个仅仅只有50人的小团体、小组织,渺小的力量,迅速发展壮大,更是成为了中国以后发展的领导力量。在异常艰苦和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中华民族就像是一只浴火的凤凰,在历经了苦难和挫折之后走向辉煌与胜利。这靠的是一批不怕苦、不怕死、脚踏实地、一心一意为了人民群众的共产党人,靠的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生活在现在的和平年代的我们,不需要像先辈们那样抛头颅、洒热血,不必嚼树根,不必穿草鞋。但是我们作为后来人,必须做好自己的职责续写历史,接住先辈们的接力棒,跑好自己的历程,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做好历史的传承者,促就我国的辉煌。篇三:《公司,力量的源泉》公司的力量读后感

公司,力量的源泉 200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海啸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关于这场经济危机所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做出判断。可以做出判断的是:这必定是一次影响历史的重要事件。另一个显著的事实是:全球的这次巨大震荡发端于一些公司的不良运作。轻轻扇动了一下翅膀却造成了一场飓风的这只蝴蝶就是——公司。

今天,公司已渗透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无处不在。但是公司究竟是什么?它是怎么产生的?公司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未来的公司又会发展成什么样?这些问题都是我们需要了解和探索的。在部门的组织下,我们观看了由央视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公司的力量》,从这部纪录片中,我们找到了答案。

【《公司的力量》内容】 《公司的力量》这部纪录片,以近现代公司的发展历程为主线,以各历史阶段围绕公司所凸现的重点主题为结构进行了讲述。全集共十分集,分别是《公司、公司》、《市场无限》、《猎富时代》、《进步之痛》、《危机时刻》、《谁执权杖》、《各领风骚》、《创新先锋》、《本土雄心》和《地球无疆》。从本片中全球数十所高等学府、商学院和研究机构,5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9位知名商学院院长,还有数百位来自历史、经济、政治、社会学等领域的各国自身学者的智慧言论和几百年来在公司这一组织形态发展演变过程中所发生的历史性、代表性和启迪性的历史事件,使我领悟到“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这句话的真实含义。同时,也告诉我们“公司”在创造无数奇迹的同时,也已然化身为一种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而我们就身处其中。 【公司的破坏力】 在金融市场支撑下,肆意驰骋的公司在无边的自由里自我膨胀的公司缔造了人类从未领略过的成就,也酿成了人类从未历经过的祸端。公司既是灾难的引发者,也是受害者。在《危机时刻》这一集,谈到了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是史无前例的一次经济“大萧条”。公司组织本身采用一系列措施来抗衡,美国、德国等国家政府也采取一定的应对之策。公司的自救体现了其本身在市场上的作用,罗斯福总统在面对经济危机时候的救市计划,其中就包括加大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拉动就业,减少失业的措施,大大降低了危机带来的灾难。公司组织和政府,两个独立、相互抗衡的机构在危机时刻交锋,共同推进了市场经济的进步。

中国是个制造业大国,但由于我们这个民族以前官本位比较厉害,轻视商业,而且轻视技工、轻视技术,所有的事情都比较随意,不像日本人那么严格。在《各领风骚》这一集,谈到了日本开国之初,横滨港对外开放,一位前来观察的英国记者在报告中写道;日本人非常懒惰,这么懒惰的国家,经济是不会发展的!这让日本人很气愤,因为他们一直认为自己很勤劳。“为什么有这样的报道呢?恐怕是因为在此之前,日本人做事总是比较随意,按照自己的时间去做事。但是受到西方刺激以后,整个社会风尚改了。中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以来,改了很多很多东西,但是有很多东西也说是不是根本上我们就是这样的?其实不是,是能改的。

【公司的创新】 300多年前,英国思想家培根说道:知识就是力量!而让知识真正成为力量,让科技真正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并不是知识或者科技本身,而是面向市场进行创新的公司组织,因为,在创新活动的诸多要素中:制度大于技术!在《创新先锋》这一集,我们再一次见证了日本的雄起。二战之后的日本崛起,致使欧美国家对他产生了恐惧。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之后,美国再次依靠创新、软件、互联网、晶体管等核心技术成为全球经济的主导者。创新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创新诞生的先决条件是自由,创新的主体是公司,创新的保证不是技术而是管理。美国之所以可以拥有如此多的核心技术,源自于美国政府建立的大学、企业、研究机构的产学研模式,而中国也在推行这种模式,但是我们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却并未有美国如此高的技术转化率,这也让我们不得不深思,每年国家向大学和研究机构投入的巨资,是否都得到了回报,为何无法得到有效回报的原因还是因为公司组织机构不健全,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或许杜邦公司从知名大学聘请教授做科研,最终研发出可用于多种商品的尼龙材料,应该成为中国产学研模式的榜样。

【公司的影响力】

公司的发展,带来了人类历史上最快速的经济增长,但是也引发过尖锐的社会矛盾,产生过前所未有的经济崩溃,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公司投资人容易忽视社会公平、人民福祉问题,也决定了公司极有可能把整个社会拖入深渊,毁掉人们的幸福生活。所以,我们在赞赏公司不凡成就的同时,也必须直面公司给我们带来的困境。虽然在任何国家,公司都是创造财富的组织,而国家只是对财富再分配的组织,但是国家作为社会管理者,所承担的职责是要致力于让所有人都享有平等、自由和获取幸福的权利,国家只有通过立法、行政、司法的手段,合理提高改善工人的福利待遇,坚持反对大公司的垄断经营,保护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适时干预经济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才能在社会公平与效率之间取得平衡,才可能减少

公司发展给社会造成的冲击和带来的伤害。公司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市场解决不了所有问题,绝对的自由必须加以规范和限制,过度的放任自流只会导致公司陷入危机,停滞不前,国家采取积极措施有效规范公司行为才是公司长期发展、全面发展的真正保障。

【对公司的展望】

《公司的力量》从从古罗马到文艺复兴后的意大利城邦,从大航海时代的欧洲到全球化时代的今天,用一个个穿越历史和现实的公司的故事,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公司是什么?公司从哪里来?公司将走向何方?

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必然是全球整合企业与自主经营体的最佳结合,这是一种宏观与微观、全局与基本单元的组合,它彻底实现了客户导向和自主管理,解决了激励问题,并成功地实现了信息正向传导,它将显示出最强大的公司的力量。

利华公司王辉

二零一一年十一月篇四:服务人员五项修炼观后感

观服务人员五项修炼有感

服务是利润的源泉,作为服务人员必备的五项修炼—看、听、笑、说、动。共分十二讲对这五项修炼进行了具体的讲解。看了这十二讲我觉得无论是公司的销售人员还是我们做为对外服务窗口的人员这五项修炼都是必须具备的。

看—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与顾客的注视目光分为大、小、倒立三角三种,通过目光与顾客进行情感上的交流,通过对顾客的观察进行基础客户信息的判断有助于更好的服务顾客。通过看可以预测顾客的需求,还有对机遇的需求。给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不经可以得到个人的提升,还可以涨工资,最重要的是可以保持愉快的心情。其中给顾客造成的不满可能一个人提出来背后可能存在25人不满但是不表达出来,而这25人选择的沉默的离开,而这些不满的人会把他的不满告诉10-20人,而顺利把顾客的投诉解决后至少还有60%的机会再次合作,通过这个调查让我更清楚的知道把握老顾客的重要性,我们应更加注重客户投诉的快速处理。

听—学会倾听才能更好的了解顾客真正的需求,其中5w1h法我觉得很受用,5w即什么事情,何时在哪,谁,为什么。1h是如何去做。我想我们在接收指令不管是顾客发出的还是领导发出的都应该遵循这个法则。还有电话沟通中更指出了我们平时工作中那些没有注意的小细节带来的影响,看完这个课程后我在接电话时更加注重了服务的细节。 笑—微笑可以加强服务的魅力,原来我认为微笑训练只是露出八颗牙齿,看完视频后原来一个完美的笑容还需要三结合(眼睛、语言、身体相结合)。而且不要忽略细节,在与客户电话沟通时,虽然不能看到你的面部表情也要保持微笑的态度,因为你的笑容对方是能够感受到的。

说—教给了我们如何运用开放式和试探式问法与顾客交流。如何运用fab法(即特点、优点、利益)引导顾客消费。产品的特点最多只能提供六个,太多顾客吸收不了而且产品的特点必须是与产品的优点相联系的,利益是指给顾客带来什么好处。而且作为销售人员必须整理出自己的专业话术,如何婉转的对顾客说“不”,这些在我们实际操作中都会直接带来收益的。

动—通过肢体语言进行有效的沟通,学会读懂对方的肢体暗示。人类的信息是7%的语言+38%的语气+55%的体态语表达出来的。这一讲中又加入一些礼仪知识,在第十一讲中主要是讲的如何处理顾客的不满,售后的1.3.7法则也是很受用的(即售出产品后第一天第三天和第七天的一个跟踪效果反馈的过程) ,十二讲主要是克服顾客服务综合征,如何消除压力,更好的服务顾客。

看完这个视频后真的觉得我们做的服务要提升的空间是很大的,建议公司销售人员学习一下,尤其是在大力开展专卖店的店内人员上加强培训管理。崔冰老师在讲课中都会流出很多时间与学员做练习,更加加深学习的印象,所举的案例,有戏,调查数据也很吸引人,我觉得培训课程很能学到实际的知识。这些在我的工作中也会被实际的应用的。

人力资源部

张艳美

2014-10-18篇五:动力的源泉 动力的源泉——梦想

——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五(3)班 张力文

梦想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就是指路员,指引我们行进;梦想也是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一个人如果有了梦想,就会常怀美好的心境,把希望和幸福带给自己,带给别人。

让我给你们讲一个小故事吧。2008年5月12日,一个大家终身难忘的日子,那一刻,有多少鲜活的生命在那场惨痛人心的大地震中永远地消失了。在这场地震中有一个幸存者,她叫廖智,地震前,她是一名舞蹈老师,从小最大的梦想就是站在璀璨的舞台上跳舞。可残酷的是,在地震中她失去了双腿。经过长期的治疗,她装上假肢后仍然不能走路,更不要说跳舞了,就这样,她放弃了自己的梦想。

一天早晨,她想去洗手间,可怎么叫也没人。过了一会儿她终于忍不住了,自己穿上假肢一跌一撞地走进洗手间,每走一步都要摔跤。这时的她忽然觉醒过来,要重新追逐自己的梦想。于是,她每天扶墙练习基本的舞蹈动作,经过长期艰苦的锻炼,她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动力的源泉来自于梦想,有梦想才能有动力,有动力才能有行动,有行动才能有成功。

推荐第9篇:销售成功的源泉

陈安之:.cn徐鹤宁:陈安之论坛:销售成功的源泉

当检查销售人员的书架、汽车后座或文件柜时,你一定会发现一些磁带、书本、宣传册或其他随身物品,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如何获得成功。销售人员以收集励志材料而出名,这些材料因数量众多和品种齐全而被称为\"弹药库\"。尽管有许多成功宝典可供借鉴,平庸的销售员依然平庸。

为什么许多专业销售人员在达到他们梦寐以求的职业生涯的颠峰之前,会在目前的绩效水平上停滞不前呢?专家认为,部分原因是因为通常只用财务指标来衡量他们的成功,而忽视了其他影响成功的重要因素。《信念的强大力量》(The Mighty Power of Your Beliefs)一书的作者,心理学家简·高尔特(Jan Gault)博士认为,在出现挫折时,那些仅用财务指标来衡量成功的人往往会束手无策。

她说:\"假设一个销售人员遭受了一连串的拒绝,丢了一个大生意,或者不得不申请破产,如果他仅以事业成功作为生活的惟一目标,那么他会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如果他一心想着这些不愉快的事,而忽略了生活的其他重要部分---家庭、健康和朋友等,他就会一蹶不振。\"

高尔特认为尽管我们不能总是控制结果和经济状况,但我们能调控自己对结果的认识和态度。她说:\"因此,为了我们的心理健康和取得成功,对成功下个正确的定义是很重要的。\"

诺亚·圣约翰(Noah St.John)是一位激励演讲师,曾著《通往成功的许可证:打开成功\"厌食症\"的神秘之门》(Permiion To Succeed: Unlocking The Mystery of Succe Anorexia)一书。他认为许多人被误导了,传统的成功信条对一个复杂的问题只给出了一个过分简单的回答。

他说:\"我努力想搞清楚一些陈词滥调和其中隐藏的含义。其中有一句话是\\\'坚持就是胜利\\\',这是什么意思呢?恒心从何而来?什么是恒心?还有一句是\\\'做事之前先得设定目标\\\',为什么呢?当我站在人们面前,告诉他们这些话时,他们都频频点头,\\\'对的,我也是怎么想的。

\"依赖这些陈词滥调来激励自己,就像依赖巧克力来提供营养,虽然能给你很多能量但过于单一。这就是人们参加励志的研讨会后通常会群情激昂,但很快又会松懈下来的原因,因为没有什么可以支持他们坚持下去。

用人生目标引导行动

很少人会怀疑恒心和预设目标在取得成功中的作用,尤其在销售领域。但高尔特认为成功真正来源于对人生意义的认识,而不应只强调设立目标和恒心是通向成功的最主要因素。她说:\"人们应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也就是觉得必须强迫自己去做和去完成的事情,也是这个目标支持他们坚持下去,使他们的人生有意义,为他们的人生指引方向。所以第一步不是提出一长串奋斗目标,而是应该搞清楚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并将之细化。每个人都应该有各自的使命。他们设定的各个奋斗目标包括生活方面的、工作方面的都应该和人生大目标相一致,否则就不会有热情和激情去追求和达到他们为自己设定的奋斗目标。\"

在过去的25年里,肯尼思·克里思琴(Kenneth Christian)博士一直在研究不同年龄、不同种族和不同教育背景的人不能取得应有的成功的问题。他承认通常会有许多障碍妨害人们达到成功,但有一个因素是最普遍的,\"我们一次次地发现,最根本的原因是人们害怕失败。没有取得应有的成功的人经常会这样想\\\'我要更上一层楼,如果我做的没有别人预期的那么好,我会丢面子,让自己很尴尬。

高尔特也同意这个观点,另外她还列举了一些她经常遇到的影响达到预期成功水平的陈安之:.cn徐鹤宁:陈安之论坛:

因素,包括拖拖拉拉、害怕成功和悲观气馁。\"影响成功的另一重要原因是总在考虑尚未解决的问题和冲突,而不能下决心采取行动。而这却占据了你的时间和精力,在问题真正解决之前,你一直处于瘫痪状态,不能有效地行事。

马克·门罗(Mark Monro)对影响成功的因素做了更简洁的阐述。他曾经拥有一家电信公司,现在经营FreshSucce公司,是一家专门为生鲜产品提供礼品包装的公司。门罗很清楚地知道销售工作中会遇到的挑战。

他说:\"只有两个首要因素妨碍成功:他人和你自己。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经问过我\\\'你为什么这么拼命?真的值得这样做吗?\\\'我每天都会碰到类似这样的问题,然后我开始怀疑自己,问自己\\\'你到底在干什么?

以生活信念促进销售

毫无疑问,几乎所有成功人士都具备某些共性,不管他们是从商、从政、从事娱乐表演或是体育比赛。要取得销售成功,销售人员必须具备某些最根本的特性。克利夫·高尔耶(Cliff Galyen)负责State Farm保险公司在东南部业绩最佳的办事处之一。他认为他在职业生涯中,很早就发现他的成功完全依赖于他帮助别人的能力。

他回忆说:\"我卖保险的第一个星期,一位我认识的女士打电话告诉我她正经历一场痛苦的离婚。我是她孩子上高中时的教练。她说:\\\'克利夫,你是我孩子的教练,我现在也需要你的帮助。你能帮我吗?\\\'她需要办理汽车保险、房产保险、健康保险和养老保险。当时我意识到自己接到了一个大单。这让我觉得自己是在帮助别人,销售并不只是销售产品和赚钱。不管你从事那个行业,销售都是有目的的,在保险业中就是给人们提供保护---保护他们的健康、财产和家庭。

\"但当销售人员只盯着赚钱时,就会失去工作的意义。他们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追求销售的真正意义,那就是帮助人们克服困难。当他们做到这一点时,生意就会滚滚而来。我很早就发现了这个道理,但许多人并没有这么幸运。\"高尔特认为,她从事研究多年来,遇到了许多她认为有潜力成为最棒的销售员,但却最终没有成功的人。她认为这些人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缺乏一项重要的核心信念,而信念是取得任何成功的基础。

她说:\"对销售员来说,第一位的,或者说最重要的是必须相信自己和自己的实力,坚信自己有能力去影响事物的发展。如果他内心认为生活是可怕的,大部分情况下只是碰机会,自己的努力并不会对整体有什么真正的改变,他就不会有动力去做事,或者不能在遇到困难时坚持下去。

克里思琴认为那些经历过起起伏伏的人最容易失去信念。\"那些认为自己不能掌握命运的人不会去利用所有的机会。他们可能会取得一时的成功,然后又消沉下去,因为他们不能认清是什么让他们走向错误。相反,他们把失败归咎于走霉运,结果很快就会放弃,而那些认为\\\'我以前就经历过这个,我知道该怎么做让情况转好\\\'的人却不那么容易就放弃。

高尔特提到的另一个信念是相信自己的行为和决定是有意义的,不管结果如何或者遭受到多少次的拒绝。\"也许他们不能总是获得提升或接到一笔大生意;也许他们的产品演示很笨拙;他们的销售业绩很糟糕;但这就是生活。\"但是成功并不是说我们必须经受多少次失败,而是我们能多快地从失败中振作起来,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然后朝着目标继续前进。区别就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失败和对待失败。你应该始终保持勇气去冒险,不管结果会如何。最终,你需要决定用何种策略去帮助销售员建立信心,朝着他们自己定义的成功方向而努力。在销售中,其中一块最大的绊脚石就是被人拒绝。FreshSucce的门罗说他为了应付不可避免的\"不\",已经开发出一套\"精神体操\",进行自我鼓励。

他解释到:\"当有人对我说:\\\'我没兴趣。\\\'我就告诉自己,\\\'好吧,如果你不安装我们的程序,你的生意就不会很成功。\\\'我会继续精神百倍地去找下一个顾客或公司,他们知道我做的事的真正价值,他们会说:\\\'是的,这会帮助我们成功的。

从良师益友获得帮助

埃里克·安德森(Eric Anderson)是Power Merchandising公司的全国销售经理,他注意到销售员在遇到一些能对他产生积极影响的人以后,他往往可以取得成功。

他说:\"我总是把和比我优秀的人交往看成自己的一个目标,而在高中时,我不和那些更聪明的孩子一起玩。那时我觉得自己可以影响周围的人。当我走向工作岗位后,我不再和与自己处于同一水平的人交往,而是努力和那些比我高一个层次的人来往。我希望从他们身上学到东西。

出于同样的考虑,安德森认为良师益友对他的成功起到重要的作用:在需要时能得到帮助,得到机会去证明自己的能力。他觉得在当今社会,个人抱定决心要努力学习和成长时,需要寻找一些良师益友。他说:\"现在和15年前的情形不一样了,现在的人有更多的自我保护意识。\"但一名良师益友会给你很大帮助,他就像一块共振板,能提供你自己想不到的观点,或者对同一问题提出不同的想法。

对许多沉迷在悲观失望中,或者是那些达到一个稳定状态后想有新突破的销售员来说,这些有益的想法会为他们做出积极的改变提供养料。但关键在于,就像高尔特指出的那样,光听听磁带,读读书,在脑袋里想想该怎么做事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有所行动。

她说:\"当我们认定事物的发展方向而去行动时,最终会发现果然是这样。当然,你会遇到阻力,就像你开始新的一套锻炼计划时,你的肌肉是绷紧的,僵硬的,抵制你的运动。起先,如果你一直想的都是自我放弃,任何新想法都不可能被实现。所以你必须在头脑里不断地重塑信念,然后去实施。树立信念和赋予实施是一个反复的过程。你不能只考虑到成功,还可能有失败。

推荐第10篇:生活 作文的源泉

生活

作文的源泉

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教作文,这是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总觉得无话可写、无从下手。他们面对老师出的题目,或收肠刮肚,文思枯竭;或随意编造,敷衍完篇。内容空洞,甚至千篇1律,离题万里。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我认为,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去亲自体验生活,才能写出发自内心的切身感受,从而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作文,是生活的反映。离开生活,作文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开启学生的作文思路,必须积极地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物,捕捉人无我有的新材料。注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真切体验,写自己知道的最亲切,感悟最深的东西。

一、走进生活。挖掘源泉

生活处处有作文。作文本身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但又高于生活。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是小学生感受最深的,因为小学生每天都生活在学校,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完全是,也应该是小学生最丰富的写作源泉。为了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如:办手抄报、朗诵比赛、成语接龙、作文会诊等等。活动后又及时组织学生交流感受,使他们在亲身体验并交流自己感受的基础上写作文,这样,学生写起来就容易做到“言之有物”了。我安排了一次“踩气球”活动,活动前先把气球分散放到教室里。规则是蒙上眼睛,在一分钟内看谁踩得气球多,谁就是优胜者,给予奖励。活动中学生们玩得真开心,人人在笑声中度过。而我不失时机,紧抓住学生此时的愉快心情,要求学生把刚才的活动情况写下来。显然,学生们就有内容可写,写得也真实。其中一位同学这样写道:“轮到我了,先蒙上眼睛,一声‘开始’,我便像一只无头苍蝇向前撞着,忽然一不小心,头撞到了墙上,顿时起了个大包。同学们捧腹大笑„„”创设乐学的写作环境,优化语言环境,挖掘写作源泉,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不仅培养了兴趣,而且提高了写作能力。

二、留心生活,积累素材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中产生出来„„有了充实的生活才会有好文章。”因此,必须留心自己的生活,这“自己的生活”不仅包括听到的、见到的、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自己从事自己的学习、活动、自己的生活实践。也就是既要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物,更要引导学生注意自己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绝不能瞪着两眼只看别人,而不留心自己,也绝不能只看看而已,要做生活的主人,以主人公的态度热爱生活,积极的参与生活,用自己的心灵,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生活,同时也创造了充满七色阳光的写作素材,进而帮助学生解决作文素材缺乏的难题,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优秀篇章,让学生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使写作文成为一件充满乐趣的事。

三、接触生活、激励观察

身边可写的事非常多,如果做个有心人,留心观察,就会觉得时时处处有写作素材。让学生利用节假日,走进大自然,亲眼目睹田间风光,大好河山,培养他们的观察、描写能力。如写《我爱家乡的秋天》,可带领学生参观果园,让他们看又红又大的苹果,翡翠般的葡萄,灯笼般的柿子等,体会“春华秋实”的含义,带学生到田间地头,让学生看到秋高气爽的原野,白云般的棉花,金灿灿的谷子,沉甸甸的玉米棒,在看看田间劳作的农民,让他们感到丰收的喜悦,使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并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创造生活,体验情感

学生怕写作文,问他为什么,最普遍的回答是没内容可写。这虽然和学生的生活还不够丰富充实有关,但更重要的还是小学生平时对周围的事物不够留心,不注意观察,也不大动脑筋去想。为了克服这个弊端,我有意识的让学生接触千姿百态的大自然,接触丰富多彩的社会,并指导他们在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的过程中,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人。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这样,学生就常常会有一些新鲜的见闻,得到特殊的感受,就迫切地想把自己这些见解说给别人听学生有表述的愿望老师因利势导,提供表达的机会,介绍表述的方法和技巧,学生的作文内容怎么会不充实、不生动呢?思想感情怎么会不真实、不丰富呢?以续编《狐假虎威》为例,让学生重温故事,揣摩角色,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进行细致的描写。“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和老虎?”让学生体悟到狐狸的狡猾与沉着,老虎的愚钝和暴躁。这为相像故事的生活性奠定了基础,通过想、议、演、说、体会“假如你是那只倒霉的狐狸,你会怎样逃脱此难呢?”学生冥思苦想,议论纷纷,想出的办法在表演中表现出来,引导学生细致的观察、准确的表达、合理的相像:一人扮作暴躁愚钝的老虎,一人扮作狡猾的狐狸,老虎稍一放松警惕就有被骗的可能,狐狸稍一疏忽就有被吃掉的危险,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一篇篇生动有趣的作文油然而生。

在生活中写作,作文反映生活,提高生活,这是我们进行作文改革的基本理念。生活作文,不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好思维能力,而且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客观事物的认知能力,对于诱发学生的作文动机,提高学生写作表达能力和技巧,具有显而易见的推动作用。通过这个过程,同学们知道了写作的内容其实就是自己平时看到的,听到的,也就是自己身边的生活。所谓的写作文就是把自己生活的内容通过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既然生活是自己所熟悉的,写起来还能有什么困难吗?无非是写之前先在脑子里想想这样安排材料罢了。学生就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觉得文章不难写,好文章就在身边。

第11篇:企业文化力量的源泉

企业文化力量的源泉

中国一个拥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曾几经遭受外强欺凌,曾多少次遭受灭顶之灾,但无数的仁人志士,怀着对国家的热爱、对国家的忠诚,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一次次力挽狂澜、救民于水深火热。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那积淀深厚的民族文化,它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心中,它让人们深深地懂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进而奋起抵御外侮、抗击侵略,实现国家强盛、民族富强。因此一个优秀的民族,必定有其一脉相承的民族文化;一支军队,必定有其引以为魂的军队文化;一家优秀的企业,一定有其传承不息的企业文化。

作为大型国有企业,我们要想做大做强,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要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让我们的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公司管理的各个流程,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墙壁上,要让我们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深入广大员工的心中,转变为自觉行为,进而实现企业的目标。

“管理靠制度,制度靠落实,落实靠文化”。这就是要以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作为用人、做事、管理的价值导向,作为凝聚力的前进坐标,以此提升企业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推动力。要不间断地灌输企业文化,将全体员工的思想统一到一起,进而形成强大的向心力。

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优秀的企业必然有一脉相承的企业文化,一个拥有强大文化底蕴的企业必将是经济产业的龙头,我们要做好企业文化,只有充分的运用好这一力量之源我们的事业才会蓬勃发展,我们的企业才会在利益的链条上创造更大的价值。

箱管部:高金安

第12篇:生命,爱的源泉

(珍惜生命关注安全关爱他人)有奖征文:

生命,爱的源泉

新舟镇土坝小学 郭龙敏

关键词:珍惜生命,不惧挫折 ;珍爱生命,走出困境;珍爱生命,正视自我。 俗话说:关心在左手,关爱在右手,牵起两只手,困难都溜走。“关爱”是人世间最温暖的力量。爱心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将变成黑夜;爱心是蜡烛,只要燃烧起来,就会温暖人心,照亮你我的生活。

最近我看了一个关于贵州罗甸班仁乡中心小学的报道:那是一所镇属小学,到这里来上学的孩子最近的要走一个多小时,最远的要走三四个小时的路程,在这里,老师给孩子们上的第一堂课就是教会孩子们煮饭,学校没有食堂,没有住宿的地方,学生大多租住在附近的农民家里,最关键的是每个孩子每周上学都得自己扛一捆柴到校,中午大家就在学校操场上临时搭起一个炉灶,做起饭来。有的孩子一天吃一顿饭,有的孩子中午根本就没吃,因为家里穷,不好意思带玉米饭到学校,只好放学了回家再吃。

看了这个报道,我深感震撼,你不觉得那里的孩子们上学困难吗?他们是需要关爱的人吗?我想:只要人人有关爱之心,那里的孩子不至于这样吧。用你的左手牵起他的右手,困难不会溜走吗?

诚然,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有很多困难和挫折,但只要鼓足勇气,勇敢面对,就一定能够战胜它们。因为,生命是最珍贵的!我为了教学好六年级的《生命》一文,专门阅读了关于霍金的介绍:

霍金,斯蒂芬·威廉·霍金,他是一个让我深深震撼的人!

不知早在什么时候我就知道他患有我们常人几乎忍耐不了多久的病——“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 因为医生曾说“只要得了这种病的人最多不会活过2年!”,虽然霍金只剩下右手的一个大拇指能够操作了。全身只有三个手指会动,通过一个手指来“说”!但他却是医学上的奇迹!也不知他的心中是怎么想的总之他开始了漫长而又艰苦乏味的脑力劳动!

几年下来他克服了种种困难!不顾艰辛的编写伦理宇宙,伦理黑洞,伦理大爆炸!的书籍,但是我们值得一注意的是,他全身只有一根手指可以来动,他的秘书曾私下对别人讲,他写一篇1小时的演讲稿需要3天的时间,打一段话需要近乎一个小时!

但是令人惊讶的霍金坚持下来了!在他不懈的努力下一册册的书籍出现在我们世人的眼前——《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时间简史续篇》、《霍金讲演录——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时空本性》、《果壳中的宇宙》 。要知道这是他一个人,坐在一个30年都没有离开的轮椅上,用仅可以动的一只手指在一个小小的鼠标上编写出来的!原来他:珍惜生命,不惧挫折。

另有一个叫阿巴格的人生活在内蒙古草原上。有一次,年少的阿巴格和他爸爸在草原上迷了路,阿巴格又累又怕,到最后快走不动了。爸爸就从兜里掏出5枚硬币,把一枚硬币埋在草地里,把其余4枚放在阿巴格的手上,说:“人生有5枚金币,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有一枚,你现在才用了一枚,就是埋在草地里的那一枚,你不能把5枚都扔在草原里,你要一点点地用,每一次都用出不同来,这样才不枉人生一世。今天我们一定要走出草原,你将来也一定要走出草原。世界很大,人活着,就要多走些地方,多看看,不要让你的金币没有用就扔掉。”在父亲的鼓励下,那天阿巴格走出了草原。长大后,阿巴格离开了家乡,成了一名优秀的船长。原来他心中有一个信念:只要生命存在,就一定能走出困境。

还有一个叫黄美廉的女子,从小就患上了脑性麻痹症。这种病的症状十分惊人,因为肢体失去平衡感,手足会时常乱动,口里也会经常念叨着模糊不清的词语,模样十分怪异。医生根据她的情况,判定她活不过6岁。在常人看来,她已失去了语言表达能力与正常的生活条件,更别谈什么前途与幸福。但她却坚强地活了下来,而且靠顽强的意志和毅力,考上了美国著名的加州大学,并获得了艺术博士学位。她靠手中的画笔,还有很好的听力,抒发着自己的情感。在一次讲演会上,一位学生贸然地这样提问:“黄博士,你从小就长成这个样子,请问你怎么看你自己?你有过怨恨吗?”在场的人都暗暗责怪这个学生的不敬,但黄美廉却没有半点不高兴,她十分坦然地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么几行字:

一、我好可爱;

二、我的腿很长很美;

三、爸爸妈妈那么爱我;

四、我会画画,我会写稿;

五、我有一只可爱的猫;……

最后,她以一句话作结论: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没有的!看来呀,珍爱生命,还要正视自我。

读了上面几个故事,我觉得作为教师,上课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说教,而是在漫游一方神奇的圣土。与朋友嬉笑打闹不再是百无聊赖的感情发泄,而是与另一颗心的真诚交流。父母的劝说不再是讨厌的唠叨,而成为一曲爱的奏鸣。 想一想,人生如白驹过隙,不过是几十年,便会走向永恒的沉寂,这瞬间的美丽难道不值得珍惜吗?感伤心看到昙花一现为之可惜,相对于历史,我们的生命不也只是亿万年中的一瞬?有什么理由不去珍爱它呢? 也许大家都珍爱幸福,渴望远离苦痛,都盼望过得潇洒受瞩,而非平淡无闻。但你真的只偏爱与生活的垂青吗?生活中,处处春风得意,这难道不是一种遗憾?无可避免的挫折和打击犹如咖啡中的淡淡苦涩,你不认为这幽幽的苦更能深入人的脾胃吗?

朋友,别再抱怨生活的平淡,别再抱怨苦难重重。岁月如斯,把生命囚禁于无边的指责,岂不是人生憾事?

当你在 生活中倍受垂青,处于鲜花和掌声的包围时,我想不会介意我没有去祝福你,但是如果你偶尔在风雨中折伤了羽翼,请让我用真心来把你安慰,朋友,我期待着!

珍爱生命,要学会善待自己,学会放飞自己,让自己更贴近自然。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生命中有许多美好的东西,我们完全可以去尝试着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踢踢球、上上网,与朋友去郊游,去油菜花盛开的旁边的田埂上散步,去小溪边钓鱼,去看看喜剧片,去爬喜欢的山,去看看飞瀑,去听听涛声……那么多的事等着我们去做,那么多的开心需要我们参与。我们奔跑,我们跳跃,我们欢笑,我们歌唱,这一份美好,皆因有了生命。

珍爱生命,要让自己的生命有所价值。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为了人生的充实,为了生命的完美,你没有理由不努力,让生命因奋斗而精彩。

珍爱生命,还要学会以一颗平常心对待生活,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平静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要相信,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

茫茫人生,并不是只有鲜花与掌声才珍贵,七情六欲,它决非只有爱才值得珍惜。荆棘坎坷,愤恨怨怒甚至平淡都是生命如花的点缀!

我希望大家珍爱生命,用我们年轻的激情将生命装扮得色彩缤纷!

第13篇:生活——写作的源泉

生活——写作的源泉

邱天玉

很多同学存在这样的疑问:老师总是鼓励我们写自己最熟悉的人和事,我们大部分时间都身处学校和家庭之中,生活圈子太狭窄了,接触了解的人和事十分有限,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作文时究竟应该写什么?

我认为,首先我们要尽量扩大自己的生活面,力争对现实生活了解得更多些。日常在同街坊邻居的相处中,在和亲戚朋友的交往中,在公共场所的耳闻目睹中,都可以了解许多生活内容,这些会给我们提供有价值的丰厚的写作材料。也许有同学会问:邱老师,我们天天在教室上课,这样的生活也能成为作文的素材?

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我们的生活圈子的确不广,一般都在家庭学校之间转悠,但即使这些有限的生活,也不是世外桃源,还是有它独特而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不断跳动的时代脉搏,对于这些习见习闻的生活,如果我们细致观察和深入体味,也能成为作文的好素材。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吧:

我上过这样一节语文课——

课前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同标点符号有关的故事。这次课是按下面的步骤进行的:

一进教室,我就说:大家都很爱听故事吧?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悲惨世界》脱稿后, 他寄给了一家出版社。过了较长一段时间,没有音讯。雨果给出版社写了一封信,全部内容就是一个“?”。心有灵犀的出版社编辑先生立即给雨果回了一封信,雨果拆开一看,会心地笑了。原来,回信也仅有一个标点符号:“!”。可以说,一个“?”内涵极其丰富:我的稿件收到了吗?你们看后有何意见?这么长时间不给个回信也未免太“那个”了吧?而一个“!”同“?”的对仗竟是那般工整:稿件收到了,请放心!这部作品太精彩了,我们正在加紧排印!迟复为歉,请你多多包涵!可以说这是世界上最短而又称得上绝妙的信件了。

老师的故事讲完了,我也很想听听同学们说的故事。我要求同学们课余收集同标点符号有关的故事,现在就请几位同学说给我们大家听听。

几位同学兴致很高地交流了几则故事后,我又说:大家说的故事很有情趣, 也很有意义。有些同学收集的故事还来不及交流,以后我们再采用别的方式交流吧。下面我们变换一种形式,改说为写。每位同学写一段话,100字左右,时间10分钟。内容上只有一个要求:这段话必须同标点符号有关,换句话说,你写的这段话必须以标点符号为对象或者话题。至于写什么文体,写什么内容,悉听尊便。写记叙文可以,写议论文、说明文也行,还可以写寓言、童话。等等,等等,不受限制。同刚才的讲述故事相比,这可以看作是大家的创作活动,请抓紧时间完成。

我在教室里巡视,了解完成情况。10分钟后,我说:大家完成得差不多了。我们知道,文章是写给读者看的,所以应该发表出来。朗读也是一种“发表”。下面请同学朗读自己写的这段话,其他同学边听边品味,听完后对这位同学的“作品”进行简要评析。

几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评析。之后,我又开口了:听了同学们的佳作,老师也想发表自己的作品,我把自己写的一段话也读给大家听听,敬请指正—— 我用“,.。” 三个标点符号来描绘人生:“,”形似婴儿吮吸母奶,我用它

来代指青少年时期。青少年理所当然应该渴饮知识的甘乳,多方面吸取营养,让自己健康成长。青壮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季节,难道不值得加着重号么?老年虽说已近黄昏,但“落红不是无情物”,他们化作春泥护鲜花,所以,我要用句号来表示他们完美的归宿。

同学们评析完后,我布置任务——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以今天这节语文课作为作文的题材,可以写怎样的作文?请大家拟出一些作文题来。同学们讨论。归纳起来有如下看法:

可写记叙文——《一次语文课纪实》《别开生面的语文课》《一次让我失望的语文课》《漫话标点》等;

可写议论文——《语文课该怎么上》《这是作文训练课吗》《一次语文课的得与失》《标点符号的价值》等;

可写说明文——《简介一次作文指导课》《说说标点符号》《标点符号自述》等。

最后,我小结本课:看来可以写很多很多文章!平常经常听到一些同学抱怨:写作文太难了,让我们写什么内容啊!客观地说,大家的生活天地是受到了一些限制,接触社会、深入生活的机会相对较少,但是请记住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歌德的话:“如果你每天写一些小题目,抓住日常生活提供给你的材料,趁热打铁,你总会写出一点好作品来。这样,你就会每天都感到乐趣。”“如果作者每天都抓住现实生活,经常以新鲜的心情未处理眼前事物,也就总可以写出一点好作品,即使偶尔不成功,也不会有多大损失。”“我只劝你坚持不懈、牢牢地抓住现实生活。每一种情况,乃至每一顷刻,都有无限的价值,都是整个永恒世界的代表。”看来“我们周围有光也有颜色,但是我们自己的眼里如果没有光和颜色,也就看不到外面的光和颜色了”。也就是说,只要我们时时在意,处处留心,做生活的有心人,作文时就不会觉得无米下炊了。刚才大家以这次语文课为写作素材,说出了那么多的文章题目,就非常能说明问题。

后来,同学们写出了大量的作文,质量也比较高。这节语文课给我们的启示是:学校生活和整个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校本是社会的一部分,所以反映学校生活的文章,也照样会很有意义。从这一点看,不能简单地认为中学生就缺少生活,学校家庭就没有写作的材料,学校家庭里也蕴涵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矿藏”。

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努力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我们身边的很多内容都可以成为作文的题材,作文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重视写属于我们自己的生活。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的学生就会从一个误区走出来——老是认为作文就是要写那些所谓的典型事件,就是要阐发大道理,就是要让人一看就觉得这是值得写的东西,于是,怪现象出现了:纵向看,一个学生从初中到高中,写的记叙文尽管题目不同,内容都几乎一律,议论文始终是那几句陈旧的套话;横向看,不同学生写的作文千人一面,从内容到形式甚至到话语都是大一统。出现这种弊端,不应该一味责怪学生, 我们语 文老师应该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有意识地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作文与生活密不可分。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必须学会关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积极思考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用手中的笔描绘属于我们大家的灿烂生活,使我们的世界更为绚丽多姿!

第14篇:探寻创新的源泉

探寻创新的源泉

摘要:本文通过对“江苏现象”的深入剖析,全面总结江苏监狱理论研究的成就,客观评价“江苏现象”的现实功能,为监狱民警察队伍职业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崭新途径。

关键词:江苏现象;功能评价;现实启示

一、引人瞩目的中国监狱“江苏现象”

近几年来,江苏监狱工作服务大局,将司法部、省委省政府的精神与江苏实

际紧密结合起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其整体工作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活力已居全国前列,成为全国最有影响力的监狱工作强省,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江苏特色的发展道路,形成了监狱工作发展的江苏模式。江苏的监狱工作已引起了全国的广泛关注,尤其是2007年5月司法部在南京召开全国监狱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后,掀起了一轮全国监狱系统学习“江苏热”。笔者将这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成绩、经验提炼为“江苏现象”,希望通过对“江苏现象”这一新视点进行解读、挖掘与总结,初步概括“江苏现象”的主要成就,评价“江苏现象”的功能,探讨“江苏现象”产生的原因。笔者认为这不仅有助于我们一定程度上把握中国监狱工作发展的脉络,同时,通过分析“江苏现象”的经验,对推动中国监狱工作的发展,创新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思路,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江苏现象”的主要成就

1.民警的监狱理论研究能力——蜚声四海

江苏监狱理论研究,已经站在全国制高点上,形成了以下几个鲜明特点:

监狱理论研究硕果累累。监狱理论研究每年承担司法部、中国监狱学会重点课题20余项,成果在全国性的评奖中获奖50余项,所获奖等级和数量一直居于全国各省区市监狱局之首。①以无锡监狱为例,该监狱有着浓厚的学习和钻研监狱理论的氛围,监狱要求有中高学历、中高职称的民警基本做到:人人有项目,人人有课题,人人有追求,人人有贡献。仅以2006年的调研课题和论文申报为例,400多名民警的无锡监狱,光申请的调研课题就达356项。

专著形式的精品力作不断推出。监狱理论研究成果不仅量多质高,而且继《罪犯改造质量评估》、《矫正技术原论》、《罪犯心理矫治研究》、《罪犯心理矫治个案》著作出版后,2007年,监狱理论研究又取得丰硕成果,组织编写的《矫正激励统论》、《矫正质量评估(修订版)》、《监狱民警执法质量评估》由法律出版社出版。②专著《罪犯改造质量评估》分评估概述、评估的基本原则、评估标准、评估的工具、评估管理、罪犯入监检测、罪犯改造过程质量评价、出监罪犯改造质量评估、特殊群体的罪犯个体的改造。《法制日报》评价该书说:“为寻求监狱工作科学化发展的新路径,努力实现监狱工作从安全模式到质量模式的跨越,近年来江苏省监狱系统在构建罪犯改造质量评估的标准与体系上,进行了全新的理论探索和大胆实践,成为这一领域的理论创新者和实践先行者。”该成果荣获司法部第五届“金剑文化工程”二等奖,并在“全国第二届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奖”900多项参评成果中脱颖而出,获得三等奖,成为149个获奖成果之一。这是全国省级政法机关中唯一获此殊荣的专著。对《矫正技术原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刑事一体化”的倡导者储槐植先生认为:“在我国系首次全面系统地对监狱矫正技术进行体例性研究,具有原创性、新颖性和实践性,我坚信对监狱矫正和改造罪犯必定起到一个标杆性的作用。”

此外,狄小华著《冲突、协调和秩序——罪犯非正式群体与监狱行刑研究》(该课题系司法部重点课题),张晶著“现代监狱制度”三步曲:《中国监狱制度从传统走向现代》、《正义试验》、《走向启蒙——基于监狱·矫正的视角》,宋行《服刑人员个案矫正技术》(中国监狱学研究领域第一本关于罪犯个案矫正技术专著)等等。这些专著是江苏监狱理论研究的精品力作,体现了江苏监狱理论创新的强大实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江苏特色的监狱工作理论体系。

各种理论研讨活动生动活泼。省监狱学会将开展活动视为生命力,监狱长论坛、监狱法治论坛、新监管安全观论坛、改造科学化论坛、监狱警察职业化建设论坛等研讨活动主题生动鲜明,激发了监狱工作者学习研究监狱理论的热情,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省局、学会不仅在深化学术交流、培育理论研究骨干方面不遗余力,还积极组织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在2007年就组织派员参加了“国际刑事司法”、“中荷监狱罪犯矫正能力”、“国际刑事司法新发展”三次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作为理论研究的主要发布阵地,《江苏警视》杂志、《江苏监狱网》传统媒介与互联网交相辉映,使江苏监狱理论研究更加红红火火。

培育造就了一支理论创新团队。监狱理论研究既出成果又出人才,培养和造就了以于爱荣、张晶、狄小华、张庆斌、宋行等为代表的一批理论研究功底扎实、成果丰厚并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理论创新团队。江苏监狱局从培养专家型民警队伍入手,建立了监狱学研究学术带头人制度和警师制度。11人成为学术带头人,100余

名监狱理论研究骨干活跃在全省各监狱。全系统有21人取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有3人被确定为全省“333工程”首批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司法厅副厅长兼省局党委书记、局长于爱荣,省局狱情信息监测总站主任张晶两人获得监狱学专业研究员资格。③积极鼓励青年民警加入监狱理论研究的行列,推荐200余名研究骨干加入中国监狱学会,使江苏成为中国监狱学会

成员最多的省份。

2.信息化建设浪潮中的江苏监狱民警——中国监狱排头兵

信息化是监狱管理方式的改革,当前,许多省已把推进信息化建设、促进电子信息技术在监狱工作中的应用和发展,提到战略高度,以创新监狱管理工程,提升监狱工作整体水平,而江苏监狱信息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为国内同行所瞩目。

2007年5月,司法部在南京召开全国监狱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这是对监狱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研究部署的重要会议,会议对监狱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明确的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会议期间,考察了南京监狱、南京女子监狱、浦口监狱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情况,并在江苏省监狱局应急指挥中心,现场观摩全省监狱系统信息网络应用演示。生动的现场课,是对全国监狱管理高层的一次普遍教育课,令人耳目一新。

在全国监狱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上,江苏监狱局局长于爱荣在题为《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江苏监狱工作水平》的典型发言中指出:全省共有联网计算机7100台,每百名民警计算机拥有率达50%,其中南京、无锡等监狱达80%以上。至今已实现了省局、监狱、监区、分监区四级网络联通。全省形成了以“一个基础、两大平台、三个体系、四类数据库和八大应用系统”为主要内容的总体框架,初步实现了基础网络全联通、重点部位全监控、主要功能全覆盖、管理应用全员化。网络终端延伸到一线监区分监区,率先在全国监狱系统与司法部实现联网。全省监狱监控点位、门禁系统、数字电网基本实现与省局集成联网。信息技术在监管安全防范、教育改造、队伍管理以及办公自动化等方面得到了普遍应用,有效提升了工作效能和管理水平。会议结束后,各省市区监狱局纷纷组织前往江苏考察学习。据江苏监狱局统计,先后有70余批近1500人,这还不包括许多监狱与监狱之间的交流考察。

2004年5月,笔者在部监狱局工作期间,曾前往山东、江苏专题调研信息化建设工作。让笔者耳闻目睹并深刻感受到了江苏从局领导到监狱领导强烈的信息化意识,以及处于信息化建设浪潮中的江苏监狱民警,已经在分享信息化建设所带来的诸多成效。

作为全国监狱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排头兵,由江苏龙潭监狱于2000年7月创办的“中国监狱网”曾是国内最有影响力的监狱网,现在一个更具官方性的江苏监狱网已为大家所熟知。在推进监狱信息建设进程中,监狱局领导认为,统一的门户网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门户网站的本质就是以信息为中心的服务,能将信息服务集中起来,通过一个入口向信息需求者提供,从而大大提高信息服务的有效性。为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形势,充分发挥现代媒体的作用,2004年3月30日,江苏省监狱局正式开通江苏监狱网。该网内容更新快、信息量大,成为目前全国范围内最受欢迎的监狱网站,读者遍布全国以及港澳地区。该门户网站已成为全国监狱系统极为重要的网上橱窗,展示监狱工作良好形象的重要渠道,体现了江苏监狱工作的开放形象。

3.罪犯改造质量评估——引领民警队伍建设科学化专业化潮流

科学认识罪犯、科学改造罪犯是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的主要途径。罪犯改造质量评估,是科学认识罪犯、科学改造罪犯的有益探索,其融合数学、统计学、信息学、管理学、心理学、犯罪学等学科,以信息收集、结构性面谈、量表测试和诊断为依托,建构定量分析与定性判断相结合的评估体系。④

2004年10月,笔者参加在北京召开的国际矫正与监狱协会第六届年会时,收到了大会代表张晶先生赠送的刚刚出版的专著《罪犯改造质量评估》,慢慢翻阅,不由得赞叹江苏在具有全局意义的改造质量评估上,又先行一步。从张先生处得知,2003年12月,省局成立了由于爱荣局长挂帅的罪犯改造质量评估课题组,抽调专门力量,由省局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和省下属单位的13人组成课题组,提供充足经费,历时近一年,进行调研、测试、检测工作,采集到了100多万组数据和信息,先后编制了服刑人员信息表、心理结构测试表等十余种测评表。通过建立以定量为主,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全新的罪犯改造质量评价和考核体系,为罪犯拟订改造方案,确立改造规划和目标。这一填补国内空白的学术成果正在江苏监狱系统推广实践。据江苏法制报报道,截止2007年底,全省有11个监狱开展试点,有470名民警担任专(兼)职评估员,先后对24100余名罪犯进行了质量评估,为23000名罪犯制订了个别化矫正方案,为2500余名刑释人员出具了回归保护建议,有效维护了监狱安全稳定,提高了改造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

在监狱工作科学化方面,江苏监狱系统借鉴国内外罪犯心理矫治经验,大力强化罪犯心理矫治工作。全省25个监所全部成立了罪犯心理健康指导中心,配备专职心理矫治人员96人,心理辅导员500余人。其中有325人具有三级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74人具有二级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另据2008年4月《江苏警视》报道,在苏州监狱,全监具有三级以上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的民警已达62人,占在职民警总数的20.7%,提前两年达到了司法部8%的要求。

此外,江苏监狱系统在监管安全、干警队伍建设、文化建设上也亮点频出。如全省至今已连续7年多没有发生罪犯脱逃,没有发生影响全省、全国的重特大案件。苏州监狱创造了连续近26年无罪犯脱逃的全国最好纪录,成为全国监狱系统防逃“单打冠军”,⑤是全国监狱安全工作的金名片;先进典型人物不断涌现,民警方勇、李森分别被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中国优秀青年卫士”光荣称号;⑥文化建设不断推进,今年5月,山风先生的“监狱文学故事”三部曲的压轴之作《越狱》在南京出版社出版。山风(原名王岚)是该省龙潭监狱民警,南京出版社签约作家,专攻监狱题材写作,被誉为当今监狱小说的拓荒者,先前长篇小说《追逃》、《面具》已分别于2004年10月、2007年10月由南京出版社出版。还有省局的女诗人刘颖,出版了诗集《所以有爱》。

三、探索规律、传播理念、输出经验——“江苏现象”的功能评价

开展监狱三化建设、实施监狱布局调整、推进监狱体制改革、完善刑罚执行方式,这是中国监狱事业发展到重要阶段的鲜明标志。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改造质量为中心的战略背景下,全国监狱工作已踏上了新的征程,也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因此,按司法部对监狱工作的战略指导思想,如何正确把握中国监狱工作发展的脉络,如何进一步澄清对监狱工作发展问题的模糊认识,不能不成为监狱管理高层思考的重大课题。

在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在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江苏监狱工作搭准当代中国监狱工作的发展脉搏,努力实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全省监狱工作者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在这份答卷上,不仅记录了监狱工作从封闭走向开放、从相对落后到初步繁荣的重大转变,更记载着江苏监狱工作争当“排头兵”、勇做“试验田”的积极进取——率先大面积开展改造质量评估;率先实行并建成数字化监狱;一批监狱民警,满怀理想抱负,带着对监狱事业的前沿思考,丰富的监狱理论成果正为江苏监狱的全面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形成了理论研究繁荣发展,实践创新推陈出新的局面。这些是“江苏现象”的生动写照。

他们积极探索监狱工作规律。“每一次理论上的创新,每一个理论成果的产生,都大大推进了我们事业的发展。”当前,关键期的监狱工作面临着不少亟待解决的新课题,需要深入研究回答监狱发展中一系列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需要着眼于监狱工作的生动实践,不断深化对监狱工作规律性的认识;需要深入研究回答广大干警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解疑释惑,统一思想。江苏的许多监狱工作者在完成好实际工作的同时,自觉地承担起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神圣职责,运用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深入研究监狱体制改革、全面质量建设、布局调整、警力资源配置、改造质量评估、“三化”建设、信息化建设等重大主题,以巨大的理论勇气,推出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理论成果,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新时期的监狱工作理论,开辟了理论创新的新境界。

他们广泛传播现代监狱理念。“推进观念创新把解放思想提到新高度,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实践创新首要的是观念创新。”他们在不断推陈出新的同时,以传播现代监狱理念为己任,用创新的理论教育民警,让民警了解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省监狱管理局狱情信息监测总站主任张晶,是一名监狱工作管理者,是一名治学严谨、勤奋踏实的学者,是“江军”突起的优秀代表,其监狱理论研究建树在全国监狱系统享有很高的声望,担任了中国监狱学会教育改造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江苏省监狱学会秘书长职务,系南京大学预防与控制犯罪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浙江警官职业学院特聘专家。他在第三本著作《走向启蒙》中认为:“监狱工作的创新,首要的和必须的理念的启蒙,这是创新的要求,也是创新的起点和先导。”

全国各种研讨会、论坛上活跃着“江军”团队的身影,论文的获奖数量与等级,往往为其他省区市监狱局望尘莫及。借助《法制日报》、《犯罪与改造研究》杂志、《江苏警视》杂志、《江苏监狱网》、博客等传统与新兴媒体,使硕果累累的理论成果声名远扬。许多重点理论成果为努力营造监狱工作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为引导干警广泛树立权利、理性、法治、价值、秩序等现代监狱理念发挥了很好作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监狱发展战略研究》(张苏军主编出版)、《中国监狱制度从传统走向现代》(张晶著、出版)两本专著,被司法部列为在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举办的全国监狱长培训班教材,使理论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理论一旦被群众所掌握,就会化为无穷的力量”,“影响有影响力的人”,这是监狱理论创新成果最高追求之一,也标志江苏监狱成果在教育普及上取得了重大飞跃。

他们源源不断地输出经验。纷至沓来的考察者,掀起了一轮全国监狱系统学习“江苏热”,使江苏成为全国监狱对外交往的窗口,推动着江苏理论经验不断地走向全国,也不断扩大了江苏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地位和影响力。这种带着强烈动力的学习考察与对外交流,让同行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谋求发展的眼界;启迪了思维,坚定了加快发展的信心;看到了差距,增强了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强化了沟通,扩大了友好交往。以浙江监狱系统为例,政治部门就敏锐地多次将领导干部培训班的地点放在了江苏。曾参与培训考察的浙江省第五监狱方扬松主任撰文赞誉,南京监狱是江苏监狱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典型,透过南京监狱使人深深感受到了江苏监狱现代远程监控的巨大魅力,感受到了江苏监狱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管理教育罪犯的巨大魅力,感受到了张晶等学科带头人执著于监狱理论创新与实践的奉献精神。

江苏监狱工作发展历程充分说明,江苏对中国监狱的贡献不仅仅是本身取得的巨大成就,更重要的是把新时期监狱工作,以提高改造质量为中心,积极探索监狱工作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工作理念、强大的精神力量,把司法部指导监狱工作的战略构想,演化为一项项可操作的生动的发展实践,并在全国范围内起到示范、引路和辐射作用,让今后的监狱工作目标变得更加明确。

四、大气开放、勇于创新——“江苏现象”的源泉探析与启示

回首再望,江苏监狱工作已成为全国充满活力的省区,实现了辉煌的历史性跨越,让我们刮目相看、感慨不已。分析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力量在推动江苏领风气之先?笔者将“江苏现象”的力量源泉初步归纳为以下方面:

1.大气开放的胸襟

实践充分证明,江苏监狱工作能够紧跟时代脉搏,显示了局党委解放思想,高瞻远瞩。他们以“跳出监狱看监狱”、“跳出江苏看监狱”的开阔胸襟去改变现实,开明、开放和开通而不保守和固步自封。解放思想、大气开放的胸襟,使他们能勇立全国监狱工作的潮头,深入研究改造质量评估、信息化建设、矫正技术、现代监狱理念等重大战略课题,并进一步推动用监狱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教育干警、指导实践。

如近年来,江苏省监狱局党委立足国家发展的新时代,从监狱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理论创新工作,把监狱理论创新全国领先作为“八个领先”之一,推出了诸多有利于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重要决策。局党委书记、局长于爱荣积极倡导理论创新,先后提出了监狱全面质量建设战略、新监管安全观、罪犯改造质量评估、矫正技术等系统的学术观点,为全省乃至全国监狱改革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主持完成《罪犯改造质量评估》、《矫正技术原论》等两部专著,主持和参与《监狱人民警察管理》、《个别教育导论》等4部专著的撰稿。多次受司法部委派,代表中方参与国际交流。如作为中方监狱管理高级专家分别于2002年6月、2003年9月参加在北京和瑞士日内瓦的联合国人权高级专家办公室举行的“监狱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和“人权与监狱管理”论坛、出席第21届亚太地区矫治管理者会议、国际矫正与监狱协会第六届年会等活动并作主题发言,赢得广泛赞誉。⑦

大气开放的胸襟也使得江苏从2002年开始就全面进行监狱信息化建设。局党委认为监狱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刑罚执行机关,担负着惩罚犯罪、改造罪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职责。如何掌握和运用最新的科技成果,打击和预防犯罪,惩罚和改造罪犯,切实履行职能,提高服务大局的能力,一直是监狱机关关注和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科技安监、科技强警、科技增效,努力实现全省监狱工作的全面协调发展。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组织领导上,他们坚持把监狱信息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坚持科学规划,多方筹措资金,注重人才培养。经过几年的长抓不懈,信息化给江苏监狱工作带来巨大的变化:信息化改变了安全防控模式,监狱安全系数大大提高;使教育改造罪犯手段更加科学、更加开放;让监狱执法更加公开、更加严格;信息化使监狱民警队伍能力素质得到明显提升。

大气开放的胸襟,说到底就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江苏监狱局党委始终坚持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为先导,各种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就是连续开展的多种形式的解放思想活动,并在全系统初步形成了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好局面。

2.营造勇于创新的机制

监狱工作要开拓,关键是在全系统形成追求创新的价值观念和鼓励创新的环境。对此,江苏监狱局大力弘扬、培育全系统的创新意识,大力营造支持创新、尊重创新的工作环境。在营造理论创新的机制、打造理论创新的平台、塑造理论创新的人才方面,敢于一次又一次的“吃螃蟹”。

1997年6月,省局制定出台了有关监狱系统社会科学研究的课题管理办法(26条)和建立了监狱理论研究的专项基金,并同时出台了基金的管理办法(17条),近几年每年省局和各监狱用于对科研成果的立项、奖励费用近100余万元。两项制度的建立,标志着该省监狱理论研究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2002年10月,经省监狱局党委研究同意,出台了《监狱理论研究领先实施方案》。方案根据2002年初省局党委提出的“江苏监狱工作要紧跟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步伐,力争实现‘八个领先’”的要求,以监狱理论研究领先作为其他领先的先导和支撑。

江苏在全国监狱系统首创了“监狱学研究学术带头人制度”,并每月发放学术津贴。1997年1月,张晶、狄小华两人被确认为江苏省首批监狱学研究学术带头人。2003年3月又确认了第二批10人为学术研究带头人。另有78名监狱理论研究爱好者被确认为江苏省监狱理论研究骨干。全省形成了完整的监狱理论研究网络和梯次结构。⑧2004年7月,由省监狱学会和局团委牵头,又筹备建立监狱理论研究“警师制度”,不定期组织监狱理论研究学术带头人,对各单位有一定理论研究基础的青年民警,结对业务指导。2005年2月,将49名监狱理论研究骨干确定为警师。2007年又推出“出版专著资助制度”,其中重点资助理论专著。这一系列的举措使有利于创新的良性机制进一步完善。

3.牢记使命的责任感

理论与实践创新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有艰辛探索的曲折,需要深入扎实的长期研究,需要有不懈进取的执着,这离不开一大批具有责任感的监狱工作者。他们牢记使命,心系监狱工作发展。“理论创新,就是要把对客观世界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新的观点、新的概念和新的原理,关键是要有新的思想内涵。”有学者提出,进行理论创新,需要一种精神、两种勇气。一种精神:刻苦钻研、锲而不舍的精神。两种勇气:一是大胆探索、敢于提出新见解、新观点的勇气;二是敢于让自己提出的新见解、新观点接受实践检验的勇气。

在全国首提中国现代监狱制度、监狱工作人性化、囚权主义、监狱工作全球化观念的张晶,在《正义试验》一书的自序《心——丈量我的虔诚》中,有这样一句自白:对于监狱事业,我有宗教般的虔诚。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陈兴良教授评价张晶说:正是这种对监狱事业的宗教般虔诚,使张晶痴迷于监狱事业。“张晶先生对监狱理念的解读,新颖独特,表现出对法治与和谐社会的无限憧憬;对现代监狱制度的设计,基于现实,面向未来,表现出不懈的探索精神。”(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平语)正是有像张晶这样一大批有坚定的监狱事业信仰、热爱监狱工作、钻研监狱工作的民警,才能面对不断变化着的形势,取得一大批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成果。

4.关注现实的情怀

“理论的力量来自于解释现实、改变现实。”江苏监狱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活力源泉还由于其关注监狱工作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深化对监狱工作规律的认识,加强对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使研究有明确的基本价值取向。即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不断赋予监狱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以鲜明的时代特色、实践特色,为推动监狱工作科学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如他们组织力量研究监狱全面质量建设战略、新监管安全观、罪犯改造质量评估、矫正技术等重大现实主题,并形成系统的学术观点,特别是在研究加强监狱工作科学化方面,推出了一批对监狱工作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理论成果。

坚持理论研究与研究成果转化为实践并举,相继将监狱工作科学化、法制化、社会化、信息化等理论研究成果应用到监狱实际工作中。尤其是罪犯改造质量评估、罪犯矫正激励理论、矫治技术理论等研究成果促进了科学改造手段在工作中的运用,推进了罪犯改造科学化进程,并良性互动。江苏是司法部确定的罪犯改造质量评估首批试点的两个省份之一,他们对改造质量评估的积极有益探索与实践,“改变了过去更多地依靠经验和民警主观判断的评价方法,把罪犯的心理和认知的评估列入评估的重要内容,使对罪犯的评价更加科学合理,对罪犯开展个性化矫治,提高改造质量,减少重新犯罪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⑨他们还与科研部门合作,开发“罪犯改造质量评估系统”应用软件,该项成果已通过科技成果鉴定。在技术层面较好地解决和回答了长期以来困扰监狱机关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性问题,也是把最新理论成果贯穿于实践过程的有力证明。

大气开放、勇于创新、牢记使命、关注现实,是产生“江苏现象”的本质。实践充分证明,江苏监狱局党委作出开展一系列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决策,创新了监狱工作的推进机制,唱响了监狱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旋律。今天,拥有25所监狱,押犯8万多人的江苏监狱,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局党委的领导下,13000多民警将更好地做创新发展的排头兵。我们相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江苏现象”和江苏经验会更加发扬光大,也会更深刻地引发新的启示。

第15篇:农村生活,作文的源泉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6-0093-01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起笔就抓耳挠腮,半天写不出一个字,农村中学生更是如此。农村的信息交流不通畅,学生的见闻受到限制,课外读物较少,所以农村孩子更觉得无话可写了。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我们农村有美丽而神奇的大自然,有丰富的人文底蕴,也有富饶的物产资源……这些为农村的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那么,我们应如何利用这得天独厚的优势,帮助学生寻找到作文的活水之源,提高农村学生的写作水平呢?

1.立足农村,走进生活.体验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歇。\"因此要做到作文教学立足农村生活、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写实生活,教师就要有一双慧眼,善于及时捕捉学生生活中的亮点,因为初中生往往缺乏主动观察与发现,生活中的一些亮点便会如流水般悄然溜走;同时,教师还要有一颗慧心,做作文教学资源的开发者,开发农村生活,让学生反映身边的真实生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田野风光美、自然景观美、农家新居美等等都是学生写作的好题材。

1.1捕捉田野风光美。初中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占据丰富的表象是作文的前提,作文的兴趣在具体形象面前、具体的情境之中也更易激发。农村的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如画的大自然就是他们成长的摇篮。水稻、甘蔗、桑田、菜地……各具风韵,它们的形状、色彩、生长过程各具特点,随着农村变化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青苗图、丰收图……那欢快顽皮的小河,那沉默庄严的大山,那村庄上袅袅的炊烟……都是一道道美丽的风景.教师引导学生就地取材,从平平常常的、熟视无睹的事物中去发掘事物的形式美与内在美,激发小作者对家乡美的热爱之情.同时也锻炼学生捕捉素材的能力。如:在硕果累累、金风送爽的日子里,穿梭于田问小道,限中所见的是那如金色海洋的成熟的稻穗,心中所想的是收获的喜悦。然后引导学生用笔写下丰收的美好画面、农民的不辞辛劳以及在秋天的思考……让学生深深地体验到农村那美丽可爱的田园风光!-一美就在你身边。

1.2描绘家乡富饶图。法国艺术家罗丹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对于一般动植物的认识,城市里的初中生大多数是通过图片资料获得相关知识,缺乏感性的认识。这方面农村的初中生却恰恰相反:你瞧.成群的鸡鸭鹅.肥壮的牛羊;漫山花果飘香,一望无际的庄稼绿油油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天然的动物园、植物园,不正是写景状物的好素材吗? 生活在农村的初中生可以看到一望无际的甘蔗,可以闻到幽幽清香的刀花,可以摘到碧绿的桑叶.可以目睹蝉儿人眠、蜕皮、吐丝结茧。当学生陶醉在家乡之美时.老师稍作点拨,问;我们的家乡美吗?你喜欢吗?能用你的妙笔写下来吗?此时,学生的思维应该很活跃,热爱家乡之情会从笔尖流出,好作文就出来了。

2.关注农村的人和事,激发学习动力

引导学生关注农村的人和事,激发学生对农村家园的热爱,产生进取的学习动力。

2.1尝农活艰辛,学农民智慧。《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春种秋收,采桑养蚕,养鸡喂猪等等寓含丰富的精华即劳动人民劳动的结晶,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透过他们的汗水和我们的亲身体验我们会知道\"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这样我们所写的材料就真实了,情感的流露就自然了.文章电就真实了。比如,如果写母爱,感恩类文章时.就可以通过写若隐若现在桑田里的母亲的身影给自己带来的震撼。

2.2体验农村乡情浓,感受农家纯情美。城市里因种种因素,还较多存在着\"对门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而农村人特别重视邻里和睦,有纯朴的民风。如农家庆贺节日.他们有自己的方式:杀鸡宰鸭,捕鱼捞虾,走乡邻访亲友,常常开怀大笑.也常是一家有事百家帮忙.他们善良淳朴,他们憨厚老实,所有的这些和谐社会现象其实都可以作为我们学生的作文素材。

2.3整理趣闻轶事,。农村有不少美好的传说。因此,我要求学生回家向村上的长辈们多了解一些家乡的人情风俗,名人轶事,地名物产的传说以及抗日战争的故事等等。学生接受任务后,都去请村上的老爷爷来讲,他们听得非常用心,记得也很认真。我还要求学生把听到的故事在课堂上再讲给其他同学听,学生都乐于接受,在课堂上踊跃地讲述着自己刚听来的故事。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由于好多民间故事都是口口相传,并无文字记载,于是,我对同学们说:\"你们想不想让更多的人都能听到这个故事?\"学生大声说:\"想。\"\"那我们把这些民间故事整理好,投送到杂志社去,你们愿不愿意?\"结果,每一个同学都非常愿意。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这些故事的收集、编写、整理等工作中来,并且充分发挥着自己的想像力,写出了一篇篇具有民间气息的优秀作文。

3.亲历家乡新变化,激发喜悦之情去习作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家乡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变化就发生在孩子的身边,他们司空见惯,只要我们教师能及时引导,那就是我们学生习作的好素材。往日的泥泞小路已被眼前又宽又平的灰色化道路所代替,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为家乡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大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往散落的农户,在各级政府的关心下,进行了统一的规划,人们正逐步像城里人一样,住上了整齐干净的套房,配套的公共设施,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用电安全了,饮用水干净了,厕所卫生了,生活垃圾能得到及时的处理了;再看看家乡以前的荒山枯坝,已被成片成片的果园所代替,山与山之间丛横交错着柏油马路,小桥流水点缀其间,飞禽走兽随处可见,构成了一副乡村特有的图画,让人看了赏心悦目。

习作处处在,生活即习作。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它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蕴藏着丰富的习作素材,只要我们善于发掘,勤于开拓,注重引导,就能够不断提高农村孩子的习作水平。

第16篇:生活——作文的源泉

作文——生活的源泉

一段精彩的片段,一篇感人的文章,它之所以精彩、感人,绝不是因华丽词语的堆砌,主要的缘由是符合生活,有真情实感。“没有血色人苍白,没有思想文无采”,其中的思想就是实实在在的生活让人感受到的真情实感。走近生活吧!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作文时就不至于束手无策,因为作文就是“言为心声”。你心中有生活,你就有东西可写,就有情可抒。

朱自清在《背影》中,“曾几次流泪”,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然而“情到深处泪自流”,什么原因使“我”的泪又来了?是生活中的真情,朱自清清清楚楚地看到了人民生活的疾苦,饱尝了家庭生活的艰辛,同时也感受到了父亲对儿的融融亲情,这种至纯至真的亲情充塞了他的胸膛,如细细的泉水从他的笔端流淌下来,展示给读者的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感染读者的是真情。

名家善于从生活中捕捉素材,提炼真情,抒发实感,所以他们绝不会有“文到无情真悔作”之感。对于学习写作的学生来说,作文的目的不是在于“悔”否,而是在于“会”否。所以教师指导学生作文要善于把学生引向生活,切不可“闭门造车”,更不可胡乱仿写,“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不结合自己的生活来作文,绝不会有真情实感的体现,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把生活和作文联系起来呢?

首先,要引导学生走进积极、健康的生活,学做正派人。学生涉世未深,辨别是非的能力并不是很强,误入歧途不可自拔,这样的生活何言真情,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热爱生活,体验生活的美,在生活中鉴赏真情,奉献真情。教师还应有目的地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健康有益的活动,在活动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叶圣陶认为“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我认为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是为作文敛材蓄情。

其次,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时刻想作文。生活是多情的海洋,一朵春花、一片落叶……触景会生情;一本相册、一支钢笔……睹物会思人。告诉学生,此时一定要抓住作文的契机,以日记的形式,立即写,信手拈来,你一定会有东西可写,有情可抒,这时你会觉得作文是件很容易的事。逐渐的对作文产生了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 你就会越来越爱写,越来越会写,没准将来也会成为“朱自清”、“叶圣陶”。有了写作的兴趣和信心,不要说作文时会有东西可写,高水准的文章自然也就写出来了。

再次,要引导学生作文时打开“话匣子”,也就是善于回忆和联想生活,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生活经历,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情感世界,每个学生的心里都装有一个“话匣子”,“话匣子”里藏的就是生活的经历和情感的积淀。教师要想帮助学生打开“话匣子”,平时就要多深入学生的生活,熟悉每个学生的生活,了解每个学生的情感世界,做到师生心与心相通,只有相通,才能触动学生记忆的神经,一个词语的点拨,一个动作的暗示,都会叫他恍然大悟。找到了“话匣子”的开关,打开“话匣子”,学生就不愁没啥写了。 生活,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生活,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生活,可以让学生的作文有“血”有“肉”。愿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每一位学生都热爱生活,投入到生活中,寻真情觅实感。相信每一位写作者,都会文思如泉涌,情感如细流。因为你找到了作文的源泉——生活!

第17篇:语文教学的源泉

语文教学的源泉──阅读 ----浅谈初中学生的阅读教学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阅读教学的认识,分析了现阶段初中生出现的阅读现状,针对如何培养中学生的阅读习惯作具体阐述,从而提高中学生全面整体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作用 阅读现状 阅读习惯 阅读能力

【正文】

唐代韩愈说:“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子今四美具,实大华亦荣。”⑴意思是说,要善于治学,就要“多读”、“深思”、“虚心”、“躬行”,作者把这四点称为治学之“四美”,其中“多读”为于首。所以在语文教育中,要让学生领略中国语言的文字美,要对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行熏陶,使学生想学、乐学、能学,就必须在语文教学中贯彻阅读教学,让学生多读。

一、阅读教学在语文中的作用

所谓阅读,是向一位缺席的老师学习,是一种将符号转换成意义的过程,在这过程中结合新的信息进入既有的认知与情感的架构中,是熏陶感染、建构精神世界的方法,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

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能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中国汉字一方面难学,另一方面积淀了很丰富的文化,而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符号。例如课文《观潮》:“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⑵直接点明题旨,揭示描写对象,重点突出“伟观”两字。“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水天相接之处,慢慢涌现银线一丝,伴随着轰鸣声触入眼帘。“既而渐近”,因潮头奔卷而来,如万马奔腾,由远写骤然跳成近写、特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⑶文势突兀而起,如山峦陡耸,文墨则横泼纵洒,恣肆淋漓。要欣赏这些文字背后的优美意境,没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就只能“望梅止渴”。又如唐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⑷这是一首以谐音双关与象征手法来写的爱情诗,寓指主人公对爱情坚贞,至死方休。没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及理解能力的学生,根本不明白诗歌里面的“丝方尽,泪始干,青鸟”所指的意思,也就无法理解诗歌所表达的那一种爱情绝唱。而现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诗句,它不再是指爱情了,而是用以赞扬革命者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而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就能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理解能力,让学生能综合自己的知识去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所读文章,能理解文章背后的意思及其内

在的深厚含义。

二、现阶段初中生阅读现状

1、许多同学因为对于文字阅读不感兴趣,尤其是对经典文字阅读不感兴趣,直接导致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低下。很多同学喜欢阅读卡通漫画书或者一些图文书籍,静不下心来看文字的东西,这主要是养成了依赖图画理解意思的习惯,在阅读活动当中形成恶性循环,越不读文字的东西,理解力越差,促使自己

越加不喜欢文字阅读。

2、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中学生把课外较多的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试题训练上,课外阅读面比较窄,不少同学课后偷偷地读些言情武打之类的通俗读物,而对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几乎无暇问津,学生的文学素养普遍降低,对语文学习普遍不感兴趣。近年来,由于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得到重视,语文考试也逐渐侧重于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学生课外阅读也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多读有益的课外读物,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读书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但目前多数同学的课外阅读还是“放野式”的,尤其是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多数学生还只是抱着好奇心理,走马

观花,蜻蜓点水,略知一二,收效甚微。

三、努力培养学生应具备的良好的阅读习惯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在谈到“教学目的”时指出:“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社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⑸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展开阅读教学的前提,是创意萌生的沃土。离开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一切都将

是蜃楼美景,可望不可及。

(一)培养三大习惯 打好坚实基础

1、独立阅读的习惯。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在《谈阅读》中反复强调:“阅读要多靠自己的力”,“因为阅读是自己的事,像这样专靠自己的力才能养成好习惯,培养真能力。”⑹我们在阅读时从利用工具书扫除障碍,到全面感知,到质疑问难,到领悟欣赏,都应尽可能独立地去完成。

2、不动笔墨不读书,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有这样一句话:处处留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中如此,学习中更该如此。阅读的时候,应留心文中词语的搭配、语言的运用,留心作者观点的表述、文章结构的安排、写作上的特点等,说得好的好在什么地方,不尽理解的有什么疑问,一一圈点批画之。读后再将好词好句、精彩语段摘录下来,将心得体会叙写出来,做成读书笔记。

3、读书思考结合,读书联系生活,评价赏析作品的习惯。有所读有所思,有所见解有所启发,是学习语文的根本目的,评价赏析作品则是达成目的的桥梁和手段。

(二)加强引导,激发阅读名著兴趣

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德国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180年前就提出了体现人的本能的“唯乐原则”,认为决定人的行为的主要动力是唯乐原则,也就是寻求快乐和满足。

1、教师采用系列讲座的形式,向学生推荐介绍文学名著。

教师运用适合青少年口味,符合初中生心理的语言,向学生介绍名著的作者、写作背景、内容梗概、作品的价值等等。讲解作品时,忌作空泛的解说,可把作品所涉及的当时的历史大事、轶闻趣事等有关材料尽量故事化。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冲动。

2、学生采用阅读沙龙的形式,向同学交流文学名著。

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交流读书的内容,畅谈读书的体会。尽量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文学名著的

氛围。

3、利用影视资源、网络资源,向学生介绍文学名著。

组织学生观看根据名著改编的同名影视作品。如老舍的《骆驼祥子》、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组织学生观看电视散文、配乐诗歌朗诵。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影视定能够吸引着学生,

感染着学生,激励着学生打开“文学”这扇大门。

(三)树立大语文观念 开拓广阔视野

语文科的教学不仅应着眼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基本语文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其健全人格。有这样的观念作基础,老师就会自觉地摒弃一系列为应试而教的作法,努力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

1、如教学《芦花荡》之后,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孙犁的《荷花淀》;教学《三峡》之后,向学生介绍课外阅读郦道远的《水经注》;教学《俗世奇人》之后,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俗世奇人》中的三篇故事:《张大力》、《青云楼主》和《认牙》;教学了《组歌(节选)》中《浪之歌》、《雨之歌》后,指导学生阅读纪伯伦的《一支歌》、《美之歌》、《花之歌》和《幸福之歌》等作品……这样课内带动课外,课外来促进课内,不仅巩固了课堂教学效果,还可以锻炼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2、在教学中还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单元训练重点,引导学生阅读《初中语文新阅读课本》中的作品指导写作,例如:八年级(人教版)上册第二单元训练重点:《让世界充满爱》,教师可在教学时,引导启发讨论:有人或因学习方法不当而考试分数偏低,或因家庭环境不好内心痛苦,或因外形不佳而自渐形秽……怎样给予切实的帮助,使每个人都得到集体温暖,与大家一起快乐地成长?在学生理解内容,掌握要点后,再让学生根据掌握的知识自学《初中语文新阅读课本》上册的《点亮心烛》;根据八年级(人教版)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献给母亲的歌》,教师可就训练提示,引导学生歌唱颂扬母亲的歌曲,吟诵书写母爱的格言、诗文,讲述动人的母爱故事,解说表达母爱的图画之后,引导启发学生根据训练重点的要求独立阅读《初中语文新阅读课本》中的《狼恩》。教师这样循循诱导帮助学生掌握规律,引导他们由理论到实践,使理性认识向能力迂移,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同时也养成了课外阅读

的习惯。

四、致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独立自主的阅读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例如教学《天上的街市》,我就让学生自己阅读,根据个人的感受、理解展开联想,并将其意境表达在图画上。结果交来的图片各具特色,令人感叹。又叫学生讨论作者写文章时的意愿时,更是百花齐放,各抒己见。有说作者想与亲人团聚,有说作者渴望光明,有说作者希望人人安居乐业……而教学《斑羚飞渡》这篇课文,我又让学生先独立阅读。学生通过阅读、思考,不但思想上被老斑羚为了羸得种群的生存机会,心甘情愿地选择死亡的精神所感动,还深深被课文中优美的语句及文段的描写所感动,加深了对保护野生动物的认识。作为教师要学会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并对其作出正确的指导、评价,而不应

妄加指责、批评、否定。

(三)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广泛涉猎

韩愈所说的“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就是要求博览群书。亦有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同样是要多读书,要读懂书。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指导学生选择阅读资料,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读原著。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熏陶感染,增强语言理解能力,增强阅读理解能力,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

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四)重视学生的朗读

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读是培养语感的最有效的方法,“涵泳工夫兴味长”。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能轻轻松松地背诵300首以上的唐诗宋词,100篇以上的散文名篇名段,那么,他的语文素养相信也不会差到那里去了。对于一些著名的、精湛的诗文,应要求学生背诵。我们知道,记忆能力本身就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它是其他所有能力的基础。少年儿童的记忆力很强,让他们背诵一些优秀篇章是完全能够做到的,并且是非常有益的。记忆力长期搁置就会衰退,这不仅是资源的浪费,也会

影响其他能力的发展,甚至会促使一个人早衰。 总之,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不应再过分注重语文教育的技术性和工具性,而要顺应中国语言文字的规律和学生学习的规律,增加阅读教学,培养阅读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语言中一种意韵的东西,体验中国语言文字内涵的博大精深。让语文课不再枯燥,让语文在阅读中腾飞。

参考文献:

(1):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之一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

(2)(3)(4):初中语文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 (5):《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6):叶圣陶主编,《谈阅读》,教育教学出版社,1980年版。

1.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常 用来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用来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不能自已: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停止. 2.不能自已: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已:停止.忍俊不禁: 住笑. 3.忍俊不禁:忍不 住笑.黯然神伤:形容心中伤感,情绪低落.4.黯然神伤:形容心中伤感,情绪低落.故弄玄虚:

5.故弄玄虚: 本意是故意玩弄使人迷惑的欺骗手段 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 6.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想入非非: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

7.想入非非: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 胡思乱想.胡思乱想.不速之客: 指没有邀请自己来的客人.邀请.

8.不速之客: 指没有邀请自己来的客人.: 速 邀请.人声鼎沸:人声喧闹的意思. 9.人声鼎沸:人声喧闹的意思.鼎:古代一种三足 两耳的锅.水开.鼎沸: 两耳的锅.沸:水开.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 发出响声.了,发出响声.置之度外:不把它放在心上.考虑的意思.

10.置之度外:不把它放在心上.度:考虑的意思.流光溢彩:形容色彩丰富,光亮夺目.

11.流光溢彩:形容色彩丰富,光亮夺目.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足迹.稀少. 12.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迹:足迹.罕:稀少.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

13.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 容没有主见.容没有主见. 14.奔走相告:一边奔跑,一边告诉别人.14.奔走相告:一边奔跑,一边告诉别人. 15.一张一翕:形容呼吸时一张一合. 16.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16.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17.相映成趣:互相衬托.

18.祸不单行: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19.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 )心里感到 悲伤.悲伤.怀:心. 20.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21.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22.手足无措:形容举动慌乱或没有办法应付. 23.猝不及防:事情突然袭发生,来不及防备.

24.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惊惧 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觑:看 25.饥肠辘辘:形容非常饥饿. 26.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 美好世界.美好世界.

27.小心翼翼: 27.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 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28.碌碌无为:平庸,没有特殊能力. 29.血雨腥风:指战争的可怕与残忍 的可怕与残忍. 30.取义成仁:即舍生取义,取:选取.义:正义.

31.敝帚自珍: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十分珍 破旧.贵重爱惜.惜.敝:破旧.珍:贵重爱惜.

32.幕天席地:把天空当作幕,把大地当作席.

33.天壤之别:比喻差别极大.壤:地.34.弹指而过: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34.弹指而过: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弹一下手指头 就过了很多年.就过了很多年. 35.栩栩如生: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35.栩栩如生: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36.才华横溢:形容很有文艺才能,并显露出来. 37.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极点.厌恶.

38.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响声,耳聋的人也能听 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耳聋.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聩:耳聋.

39.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 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 40.溘然长逝:突然死去.

41.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转折,和谐悦耳. 42.自出心裁:出于自心的创造和裁断. 43.杳无消息:远得不见踪影,没有消息.

44.巧妙绝伦:灵巧高明,超过寻常的,没有比得 上它的.上它的. 45.惟妙惟肖:形容描绘得十分精妙逼真.肖:相 似. 46.雍容典雅:形容文雅大方,优美而不粗俗.雍: 和谐.和谐. 47.错落有致:交错纷杂,富有情趣.致:情趣. 48.浑然一体:完整不可分割地构成一个整体. 49.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

50.错综复杂:形容头绪繁多,情况复杂.

51.千头万绪:形容事情头绪很多.绪:事情的开端. 52.不无裨益:不是没有益处.

53.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54.孜孜不倦:勤勉地工作,不知疲倦. 55.无边无垠:宽阔没有边际.垠:界限;边际. 56.坦荡如砥:平坦得像磨刀石.坦荡:宽广平坦. 57.潜滋暗长: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滋:生出. 58.旁逸斜出: 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 59.纵横决荡: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60.荡然无存 : 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消失 ,一点也 不存在.不存在. 61.不可名状:不能用语言形容.名:说出. 62.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63.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毛:指草木. 64.改邪归正:不再做坏事,走向正路.

65.气势恢宏:形容气势极其雄伟.恢宏:广大, 宽广.宽广. 66.心腹之患:比喻致命的祸害.心腹:喻要害.

67.生灵涂炭: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涂: 泥沼; 炭火.泥沼;炭:炭火. 68.放荡不羁:行动随便,不受约束.放荡不受拘 束;羁:约束.约束.

69.安然无恙:平安无事,没有遭到损害.恙:病.70.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71.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72.执迷不悟:坚持错误而不觉悟.73.开卷有益:读书就有好处.

74.跃然纸上:形容活跃地呈现在纸上.75.无精打采:形容不高兴,不振作.精神; 76.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 或看待.或看待.

77.大事渲染:大力夸张形容.事:作;渲染:绘 画方法,引申为夸张形容的意思.画方法,引申为夸张形容的意思. 78.声名狼藉:形容名声坏到了极点.狼藉:乱七 八糟.八糟. 79.习以为常:长期都这样,就把它当成了常规. .80.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名望很大. 81.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不肯改进.

82.偃旗息鼓:放倒旗子,停止敲鼓.比喻事情终 放倒.止.偃:放倒.

83.甘拜下风:真心佩服.比喻自愿承认不如人家.甘愿,乐意;下风:风向的下风.甘:甘愿,乐意;下风:风向的下风.

84.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85.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

85.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害怕繁重 用手指拿东西.的.拈:用手指拿东西.

86.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漠:冷淡.

87.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本课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另外的;本课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异:另外的;迁: 变动.变动.

88.精益求精:好了还要求更好.益:更加.89.滔滔不绝:形容话很多,连续不断.滔滔: 89.滔滔不绝:形容话很多,连续不断.滔滔:波 浪滚滚.浪滚滚. 90.投机取巧:指用狡猾的手段谋取个人利益. 91.通宵达旦:从天黑到天亮.

92.为富不仁:有钱而心狠,残酷地剥削,压迫穷 人. 93.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 94.不辍劳作:不停止劳动.辍:停止. 95.无可奈何:没有办法可想.

96.无独有偶:形容罕见的事物不只一件,居然还有和它同时出现的.有和它同时出现的.

97.见微知著:看到一点苗头,就知道它的实质和 发展趋势.微小; 明显.发展趋势.微:微小;著:明显.

98.司空见惯:表示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99.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冲: 要冲.重要道路会合的地方) (重要道路会合的地方 要冲.重要道路会合的地方)

五步循环教学法之问题导学

语文是一门讲究艺术技巧的科目,历来很多学生都对语文不感兴趣,觉得课堂上的气氛很沉闷,教师提问的问题回答不上来。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有这样的发现:同样的问题,这样问,学生懵住了,那样问,学生会豁然开朗;这样问,可以“一 石激起千层浪,”而那样问,则会“一 潭死水,微波不现。”原因何在呢?我以为,能否科学地设计出灵巧、新颖、易于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是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现在我就五步循环教学法的问题导学的艺术性、技巧性谈谈我的看法。

(一)问题导学要有针对性。

正如射箭打靶要瞄准,设置问题的目标也要对准中心点。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这样也就抓准了方向,重点解决了教学的任务也基本落实了,扣住重点引导点拨,可谓事半功倍,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也是教师解疑的一个靶心。抓难点,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设计问题,犹如写文章之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比较干脆利落。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末的“但少闲人始悟两人者耳。”中的“闲人”一词是文章的文眼,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闲人”为教学中的难点。注释中译为“清闲的人”,但更应从中去领悟苏轼身遭贬谪仍有如此闲情雅致的情怀,体现其乐观旷达胸襟这一深意。在教学《愚公移山》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江涛的歌曲《愚公移山》中有这样一句“无路难啊开路更难,后来人为你感叹”。你能在文中找出“无路难”,“开路难”以及“后来人为你感叹”的句子吗?这个问题不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更在整体上把握了全文。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歌曲中学习了愚公移山一课。 这说明了课堂上艺术地发问对于教学来说是多么重要,因为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每开始一次学习时,都不是从零开始,往往在一种似懂非懂的状况下,错误地认为自己已经读懂了,这时教师于无疑处生出疑来,引起学生的思考,就会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激发研读兴趣。使学生有了自己的问题,自主地思考、品味、感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问题导学要有启发性。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因此要针以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课堂上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在教学《变色龙》时,设计这样的问题:一位首饰匠的一个手指头被一条小猎狗咬伤(据说是由于他拿烟卷戳到了小狗的脸)假如你是法官你会怎么处理这件事?顿时,教室里的气氛活跃起来了。有的同学说被咬的人活该,谁叫他先侵犯狗的。有的同学说狗的主人应该赔偿受害者,根据是《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七条: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伤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担当承担民事责任。此时,我让同学们对比文中的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的过程,一下子就明晰了奥楚蔑洛夫善变,见风使舵的性格。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问题导学要有曲折性。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所谓的“曲问”,就是变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的侧翼或者反面,寻找思维的切入口,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长进。”语文教学中,有时学生初读课文后就说“全懂了”,“没问题”,那么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呢?此时就需教师能提出出人意料的的问题,使教学平中见奇。如教学《我爱这土地》时,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同样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为什么作者的眼里常含泪水,而我们却面带微笑呢?学生在思考回答这个问题时,必须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样不仅能体会到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感之“真”,更会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同时也懂得如何去鉴赏一首诗,品味诗句,这一曲问的妙处,与直接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不能比的,其效果不言而喻。

(四)问题导学要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课堂中的问题导学,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型思维能力。教学中要善于把课本知识与课外有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教学《桃花源记》时,学生认识到作者抨击社会离乱,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教师提问“你愿做陶渊明这样的人吗?”很多学生都认识到“假如人人如此,那么社会就谈不上发

展。”

在语文教学中,问题导学必不可少。设计问题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的作用在于开启学生智慧,让学生多做思维运动的体操。美国教法专家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精心地设计问题,正确地运用提问方法,就能了解学生知识的层次性,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还可促使学生由被动转向主动地学习,让师生不断处于和谐的信息交流中,使课堂呈现出一种轻松活跃的气氛,从而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使教学获得成功。

《爱莲说》《我的母亲》 导学案(语文版七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熟读课文,积累文言字词。

2、能对译全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课前导学】

1、我能放声诵读课文三遍给爸爸妈妈听,他们的评价是

2、知识链接。

请标注并记住你感兴趣的某些信息,并在空白处选择重要信息分几点写下来。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 (时期)理学家, 家,谥号“元公”。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 先生”。他为人清廉方正,傲岸不屈,他酷爱莲花,亲自率领属下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并写下了传诵千古的佳作《爱莲说》。选自《 》,

“说”在这里表示一种 的古代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3、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蕃( ) 淤泥( ) 濯( ) 清涟( ) 蔓( ) 亵玩( ) 噫( ) 鲜( )有闻 【课堂探究】

1、指导朗读。

① 组内成员轮读,看看能否提出字音和节奏方面的疑问。 ② 教师指导朗读并范读,小组练习朗读并做好展示朗读的准备。

2、结合课文注解,口头对译全文。

水 陆 草 木 之 花,可 爱 者 甚 蕃。晋 陶渊明 独 爱 菊;

自 李唐 来,世人 甚 爱 牡丹;

予 独 爱 莲 之 出 淤泥 而 不 染,濯 清涟 而 不 妖,中 通 外 直,不 蔓 不 枝,

香 远 益 清,亭亭 净 植,可 远观 而 不可 亵玩 焉。

予 谓 菊,花 之 隐逸 者 也;牡丹,花 之 富贵 者 也;莲,花 之 君子 者也。

噫!菊 之 爱,陶 后 鲜 有 闻;莲 之 爱,同 予 者 何 人;

牡丹 之 爱,宜 乎 众 矣。 【课堂练习】

1、归纳译文中翻译的难点词语和句子。

第二课时

班级: 小组: 姓名: 评价: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2、了解“说”的 特点,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课前导学】

1、读一读,背一背,并能让家长为你签字

2、抄一抄

全文119字,直接描写莲的语句是:(请用正楷字抄写)

【课堂探究】

1、从描写莲语句中这些词句分别写出了莲的哪些特点、品质?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 通 外 直----------- 不 蔓 不 枝----------- 香 远 益 清---------- 亭 亭 净 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

2、从课题看课文内容是写“爱莲”,却写到了爱菊爱牡丹爱水陆草木之花,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课堂练习】

1、《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 是 ;

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

2、本文“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3、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

4、本文以 喻人,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赞美了君子 的美德,鄙弃了 世风,表明了 的生活态度。 【课堂总结】

温馨提示一:孩子们,本文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我们暂时学不来,但是对比衬托的写作手法,如果被你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相信你将是我们六中七年级未来的“文坛霸主”。 温馨提示二:作者文章所表达出的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我们将终身受益。

5、回忆我的母亲 朱德 第一课时

班级:

小组:

姓名:

评价: 【学习目标】

一、学习回忆录的特点。

二、复述课文,从而掌握文章的选材及布局的特点。

三、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课前自学】

一、预习指要

1、熟读课文,标注生字词,课文段落以及精彩语句。

2、文体知识-----写人记叙文

写人记叙文就要把人放到事件中去写,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语言等写出人物的特点。

写人的基本方法:通过外貌和语言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选取典型事例写出人物的性格特点;通过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 回忆录----回忆录主要属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评论。以时间为经线,以人物的性格,品质为纬线,把很多值得永远回忆的事情编织起来。 回忆录具有如下特点:

A、用叙述、描写的方法,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有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 B、篇幅有长有短,带有文献性质。 C、要求写真人真事,语言简明平实。

3、走近作者朱德(1886—1976),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朱德早年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他积极从事革命活动。1927年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次年,他率领南昌起义的一部分部队,开赴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任军长。1934年10月,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总司令。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1954年,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被任命为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朱德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受到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

二、预习检测

1.给加点字词注音

(1)佃农 (2)祖籍 (3)妯娌 (4)勉强 (5)迁徙 2.解释词语

① 不辍劳作:

② 任劳任怨: 3.回忆录---- 4.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朱德母亲的优秀品质。 5.弄清文章的记叙顺序,理清段落层次。

三、自主质疑

【课堂探究】

1、文章饱含了作者对母亲的哪些丰富感情?(学生朗读你喜欢的一段)

2、《回忆我的母亲》鲜明地表现了回忆录的特点。请同学们读课文,以“说说‘母亲’的好品德”为题,每人叙述“母亲”的一件事,说说这件事表现了“母亲”什么样的品质。

(读课文,理解分析文中的“事例”,小组的形式讨论,代表发言。引导学生按叙事的顺序说)

3、母亲一生值得回忆的事件很多,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些事件来写呢?这些事件又是如何串连起来的?

【课堂练习】

1.给加点字词注音

(1)佃农 (2)祖籍 (3)妯娌 (4)勉强 (5)迁徙 (6)慰勉 (7)溺死 (8)衙门 (9)私塾 (10)调料 (11)血溅 (12)瞒着 2.解释词语 不辍劳作:

任劳任怨:

宽厚仁慈:

为富不仁:

【当堂小结】

课文有一槌定音的开头,一线串珠的结构。作为回忆录,文章从两大方面展示了母亲的形象。一是对母亲事迹的抒写,写了母亲勤劳俭朴的习惯,宽厚仁慈的态度和坚强不屈的性格二是对压迫者的反抗及对作者参加革命的支持和勉励。作者在写作中采取了情随事明的记叙方法,在赞颂母亲的优秀品质的过程中始终寄寓着对母亲的真挚感情。

作者记叙这方面的事情不仅歌颂了母亲的美德,而且还采用了议论和抒情的手法或表明这些美德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或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请仔细体味,说说你的体会,为下节课作准备。

第18篇:教学反思成长的源泉

教学反思-------成长的源泉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除应掌握专门学科知识和技能,还应具备深厚的教育理论修养,广阔的教育前沿视野,过硬的教育科研能力,敏感的教育问题意识及反思能力。因此,为满足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求,提高教师素质,有必要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加强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的自我反思,即把课堂教学作为教师研究的对象,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本文拟从从背景、实施策略、注意事项等方面阐述如何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

关键词:教师、反思、培养

所谓反思能力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把自我作为意识的对象,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反思能力,才能主动研究教学中的信息,以质疑的态度来分析教学方法的价值,看它是否适应自己的需要。遇到问题时,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并不断追求更好的教学方法。培养教师反思能力,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加强教育理论学习

要唤醒教师的反思意识和培养反思能力,系统的教育理论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对教学困境的分析和解决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只有将实践中反映出的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剖析,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激发教师教育意识,让教师了解教育新理念、新

技巧,促使他们反思已有理念,分析和批判教育活动,进而提高教育活动的理性。

二、培养问题意识

反思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反思来自于自我意识觉醒,而自我意识的觉醒产生于在旧有理念导向下的实践的困惑和迷茫。”当旧的教育理论不能指导实践,二者发生偏离时,实践活动难以继续,教师就会对教学产生迷惑,意识到教学中存在问题,引发他对教学活动的思考。教师只有意识到教学问题的存在,他才有可能主动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积极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因此,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培养教师敏锐的问题意识是关键。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因此,教师在实践中要重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自己多提几个“为什么”,有意识观察、审视、反思教学活动。

三、学习反思策略

教师不仅要有敏感的问题意识,还要学习适当的反思技巧、策略,并注意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这些策略,才能有效提高反思能力,改进教学。布鲁巴赫(J.w.Brubacher)从时间纬度把反思性实践分为三类:一是对实践反思(reflection—on—practice);二是实践中反思(reflection—in—practice);三是为实践反思(reflection—for—practice)。因此,反思可能发生在教学实践前,即反思集中于课前对课堂教学的

计划、组织、安排上;反思可能发生在教学实践中,即反思集中于实施教学过程,对意想不到的问题做出思考、判断,及时调整教学;反思可能发生在教学实践后,即反思集中于对课堂教学整个过程的思考。针对反思活动产生的时间不同,采取的策略也不相同。

(一) 课堂教学活动前的反思

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可以采用自我提问策略,如开列问题单。问题单是教师对自身教学活动进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而使用的问题调查表。问题单设计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关于实践主体方面,如对自身的兴趣、个性、知识水平、思维方式的认知。第二,关于教学客体方面,如是否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兴趣及需要等。第三,关于教学活动方面,如十分明确所教课程的内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以及教学方法与手段,能否预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可能的教学效果。教师事先在课堂教学前依据这三方面设计好问题单,然后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回答,最后再对照分析,看自己在课堂教学前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进而及时调整课堂教学。

(二)教学中的反思

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反思,主要指向课堂教学,用于解决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所以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驾驭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学生在学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时,出现了哪些意想不到的障碍;你是如何机智处理这些问题的;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出现了争议,你将如何处理;当提问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该生不能按原计划时间回答问题时,你将如何调整原先的

教学设计;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某一问题时,思维异常活跃,如果让学生继续讨论下去就无法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针对这种情况,你将如何进行有效调控等。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密切注视学生的反应,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时准备有效应付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教师在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时,要对自己的教学进程、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和反应等方面随时保持有意识的反省,并能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使之达到最佳效果。教师可以采用写反思教案来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记录,再对教材、教学中各环节以及教学组织做出分析;可以采用课堂录音或录像的方法,为教师提供详细的教学活动记录,帮助教师更全面地认识自我;还可以采取现场指导策略,由指导教师从备课、说课、上课到反馈给教师适当的指导,使教师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下,选择最佳教学策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最终学会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调节。除这些策略外,在课堂教学中,言语和体态语言是沟通师生双方信息、情感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善于利用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手段对学生的反应做出及时评价与调整。教师应努力以自己的积极态度去感染学生,以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学习,并保持对师生间交流的敏感性和批判性,一旦发现沟通过程中出现问题。立即设法纠正。

(三)教学后反思

这一类型的反思主要是教师课后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思考性回忆,包括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学生的表现以及教学的

成败进行理性的分析。例如:当学生在学习某些教学难点出现课堂气氛沉闷时,你是如何进行有效调控的;在课堂教学中,哪些教学环节没有按计划进行,为什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还出现了令你惊喜的“亮点”,这个“亮点”是怎么产生的;假如再让你教这一内容,你的教学方案会怎样调整。

在上完一课或一阶段课后,教师要对已上过的课进行回顾与评价。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他们能力的发展速度与水平,因此,反思能力强的教师会使用多种方法评估学生的进步,以便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正确评价教学效果。在教学活动后,教师可以采用教后感、反思日记、总结等策略来培养反思能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反思常常是稍纵即逝的思想火花,教师要在课后及时加以捕捉,形成书面材料,深化反思行为。通过写教后感、反思日记,教师能全面分析教学活动,反观自己的意识和行为,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不断检查自己的教学成效并努力改进。

第19篇:体验快乐作文的源泉

体验----快乐作文的源泉

王江泾镇中心小学

王建华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可见,作文教学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手,乐于表达,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一理念也指明作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本源。

生活是文章的源泉,文章是生活的反映,真实是文章的生命。引导学生在作文表达自己生活的真实感受、真情体验、真正乐趣,鼓励学生写出原汁原味的社会生活、人物现象,是作文教学的坦途大道。在教学中,我总是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口,我口言我心”因此,教师应主动挖掘生活中的习作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个活生生的体验环境,使他们产生“不吐不快”的欲望,从而让生活成为学生快乐作文的源泉。

一、引导观察,热爱生活,积累素材

多姿多彩的生活是学生习作的源泉。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大胆开放课堂,从学生的生活积累出发,引导学生勤于观察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从而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关注。比如春天来了,我组织学生到校园,到郊外去“找春天”。看一看春天有哪些景象。想一想哪些是书上没有讲到的,你还发现了哪些问题,都—一记在你带的小本子上。然后回到教室,让同学们说一说春天有哪些特点:有的说,春天果树开花了,有红的、粉的、白的;有的说,花丛中有许多小蜜蜂,在辛勤的采蜜;有的说,小燕子跟着妈妈从很远的南方飞回来了;还有的说,农民阿姨和叔叔在田里辛勤地劳动呢!再议一议提出的问题。读一读课前搜集到的有关春天的诗歌、散文、故事、对联等内容,画一画或者写一写你心中的春天。最后做一做:回到家后,可以将自己采集到的动物、植物做成标本;可以用你采集的各种形状的树叶或小草拼成不同的图案,贴在纸上,再用水彩笔进行修饰点缀,做一份漂亮的贺卡;还可以以春天为主体,做一张别开生面的手抄报。把画好的画,拼成的图案,做好的手抄报,带到班里贴在墙上,装扮一下自己的教室。也可在精心制作的贺卡上,填上最衷心的祝福,送给最敬爱的老师、知心的朋友。通过这样作文实践活动,使同学们感受到春天是美的,大自然是美的;人在自然中是美的,人的劳动是美的。这样的指导,小学生的习作是写自己的生活,写心里的话,写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写自己的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写快乐的事,快乐地写,把写作文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去想、去做„„

二、参与实践,体验生活,乐于表达

生活是作文的矿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情感是作文的源泉,喷涌面出,择地而流。“经历即文章”让学生去开采生活这一矿藏,让学生去寻觅情感这一源泉,是激活学生作文兴趣的有效办法。教学实践活动使我体会到,积极引导学生在习作的实践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是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培养学生写作信心的好方法。

1、鼓励学生多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从中吸取生动的生活素材。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这样,学生在玩中不仅能获得大量知识信息,还能将枯燥的写作变为自己生活的一种需要。例如,指导习作“我的爱好 ”时,因为题目灵活、开放,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学生选材各异,表达富有个性:有的学生讲述了玩拼图的乐趣,有的写了插花的学问,有的记叙了自己在篮球场上挥洒汗水的快乐,有的写了书籍带给自己的愉悦„„正因为学生平时有这样的生活经历,而这些又是他最感兴趣的,所以流泻于笔端的是他们最真实的语言与最真挚的情感。

2、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角色,从中获得真实的情感素材。

多姿多彩的生活为学生体验不同的角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从亲身参与中获得第一手的写作素材。比如我们经常开展一些“小鬼当家”、“买一次东西砍一次价”、“让妈妈(爸爸)感动一次”“我来当回清洁工”等生活实践活动,以丰富写作的素材。记得上次学校举办的图书跳蚤市场,学生体验当了回小商贩,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写下自己的经历。有同学就在作文中写到“我现在才发现,做个商人,要想把东西推销出去还是要动点脑筋,花费一番心思的,不然是做不成生意的。我不由得想起开了个小商品铺子的妈妈,她每天要看店,要负责进货,多么辛苦呀!”。在这些活动体验中,学生会亲自体验到成功、失败和关怀,获得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教育。有了这些真实的情感积累,还愁没有精彩的表达?

3、融合生活、创设情境、自在体验

在把习作引向学生的学习空间、生活天地,加强学生的体验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观察、发现到的零碎的材料与自己的生活融合起来。创设情境,通过表演、实验、操作、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直接参与,体验类似直接经验的间接经验;有时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强化亲身体验,激发真情实感。

作文在许多学生的心里一直都是一件可怕的事。他们害怕写作,一提到写作,就心灰意冷,缺乏欲望。因为孩子不是不愿意写,而是觉得无话可说。很多孩子对习作的苦

恼就是对素材的苦恼。“不知如何下笔”,“没有内容可写”,“没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这些是惧怕写作的孩子们常挂嘴边的话。确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孩子没有亲身体验,你让他动笔写作当然就是在为难孩子,所以我们教师有必要创设一些他们乐于参与的活动情境,引导他们参于体验,获得丰富的写作材料。因为有了主动地参与,孩子们不再无病呻吟;因为有了深刻的体验,孩子们不再写假大空的语言;因为有了酣畅淋漓的快乐,孩子们的表达就成了一种有感而发。在课堂上,我曾经开展过看表演猜成语、蒙眼贴画像、怎样使手帕烧不坏、如何使生鸡蛋摔不碎、“神机妙算”揭秘记、宝盒的秘密等趣味活动,学生兴致勃勃,情趣盎然。他们快乐地参与着,享受着,自然心中有情,笔下有物,个性张扬,富有活力。

三、放飞生活、珍视个性、多元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样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主观感受。

1、多些自由、少些限制

每次习作时我们可以先将习作要求隐起来,让学生放飞思维,自由地、自觉主动地、富有个性地选择材料、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表情达意,想写啥就写啥,想怎样写就怎样写,少一些条条框框的限制,让他们的思维与语言在无限的时空中积极地展开,让学生将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性格、爱好自由愉悦地表达出来。真正实现作文就是记录生活,描绘生活。对学生来说,作文不是别的,它是自己生活的真实写照,见闻的载体,真情的表露,思维的火花。学生在体验生活的乐趣时,我们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的独特个性,多给他们一些自由,学生就会体验出作文的乐趣。

2、多些宽容、少些责备

古语说得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这一个”。在习作方面表现为习作能力、习作兴趣各不相同,甚至有天壤之别。我们不应因为习作能力高的学生而倍加尊宠,也不应因为习作能力差的而置之不理。老师要善于挖掘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句子或一个词语用得好我们也应该突出来,让学生在读与思中去发现、去揣摩、去感悟,让每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乐趣,调动起写作的积极性。

3、多些想象、少些定式

在儿童的生活中,一切事物都是那么美丽纯洁,生活中的真善美可以引领学生走进精神的家园。世上的一切都可以在儿童的头脑中进行加工,创造出更为完美的事物。鲁

迅先生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每给一次这样的作文,童心得到一次放飞,想像力便得到一次锻炼,生命体验便得到一次拓展,创新的萌芽便又一次破土而出。

如在教学《20年后的„„》作文时,我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周围的事物,想像周围的一切。然后穿越时空隧道,来到了20年后的今天,观察周围的一切发生了什么变化,或你喜爱周围的一切怎样变化。学生任意驰骋在想像的空间中,洒洒脱脱,无拘无束。学生的习作也是层出不穷:有的写人,集各种技术于一身;有的写学校,豪华自动化的学习乐园;有的写村庄,高楼林立,热闹非凡„„而这些想像无不都是建立在学生对生活的真切体验上。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

4、多些选择,少点统一

学生习作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将语言表达和社会生活相融合的过程。指导写作时,教师应鼓励学生不拘一格,除写记叙文外,还可以写童话、诗歌、散文、读后感等,让学生开阔思路,自由表达,使作文的表达形式多样、新颖。例如,针对“水资源日渐短缺”这一社会现象,我指导学生以“保护水资源”为题材写一篇作文。我先通过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数字、图片及身边的所见所闻让学生充分感受水资源的宝贵,然后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最关注的方面描写,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文体表达。很快,一篇篇反映社会问题的文章在学生的笔尖下流了出来:有童话《水滴宝宝历险记》《水的代言人》;有以观后感形式发表看法的《最后一滴眼泪的启示》;有以书信形式表达的《给环保局的一封信》 可见,灵活多样的表达形式可使学生放飞情感,张扬个性。

四、多主体参与评价,让学生创造生活

学生是习作的主人,习作凝聚了他们的辛勤劳动,他们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和评价。教师作为习作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应为学生搭建一个作文演练的舞台,让学生在公平、公开的多主体评价中体验习作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1、自我评价,欣赏自己。

对自己的作文而言,学生既是作者,也是第一个读者。学生写好作文后,教师应让学生自己读,自己改。自己的文章哪儿多字,哪儿少字,哪个句子写得棒,学生一上口就能发现。其实,自我评价的过程就是学生完善“作”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对生活深化认识的过程。

2、学生评价,取长补短。

学生评价包括学生互评、小组评价和全班评价。教师应鼓励学生人人参与评价,强调多关注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哪怕一句感人的话、一个恰当的小标点都应予以肯定。在多种互动对话中,学生能够取他人之精华,补自己之不足。

3、师长评价,提高能力。

学生由于知识和能力有限,作文中出现不足在所难免。为此,教师和家长也应参与到学生的作文评价中。师长可采用对话的形式写出带有启发性的评语,委婉地指出学生的不足,促使其进步,如“你能真实详细地写出周围环境被污染的情况,说明你是生活的有心人。如果你把好的建议写得再具体些,相信市长一定会采纳你的建议”。

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时时有语文。生活的外延有多大,那么写作的的空间就有多广。只有让真实的生活,真挚的情感,真切的思想在孩子们心灵里驻扎,作文才会插上飞翔的翅膀。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再现生活,甚至交给孩子生活。告诉孩子们生活就是作文。把你独特的观察、体验,用你才思的文笔描述出来就是作文。体验作文,如此的轻松快乐。

第20篇:梦是故事的源泉

梦是故事的源泉

1.每个悲剧后面往往都隐藏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2.其实谣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追随转播谣言的人。 3.佛的语言谁都听得懂,听的明白,可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否则佛也不能称之为佛了。

4.明丽的阳光,暖暖的,眯着双眼,抬头浅望,蔚蓝的天空,洁净无暇,一股慕名的忧伤悄悄的溜进大脑,樱花三月,草长莺飞,是思念的季节!

5.道理,说服别人容易,说服自己却很难。

6.生活不论穷富,有爱就是幸福,爱不管深浅,在你身边,感觉得到,就应知足,所谓知足常乐。

7.都说网络是虚拟的,现实又有多少是真实的。

8.女人,既然留不住男人的心,应放手让其归西,何必哭哭啼啼委曲求全,男人既然没有能力保护,拥有心爱的女人,又何必去惹那份冤缘。

9.因为有缘,我曾拥有你,因为无缘,我又失去了你,这辈子或许我永远不能见到你,可是不会因为时间而忘了你,只会越来越想你。

10.生命中不期而遇的故事总是让人难以忘怀。

11.孩子是父母的骄傲,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知足常乐,孩子快乐知足。

12.风中的承诺最终是随风而去,只留下风过的痕迹。13.你看不起别人,说不定别人也正在看不起你,所以别去藐视任何一个经过你生活的人。

14.心与心之间,要么隔座山,要么隔层纸,就看你怎么越过那座山,捅破那层纸。

15。最残忍的事情不是找一个人代替另一个人而去忘记那个人,而是在适当的时候去伤害一个人,当一个人学不会去恨一个人的时候,那就顺其自然。如果一个人轻易的能忘记一个人,那就根本谈不上是伤害。

16.只有翻去旧的一页才会有崭新的开始。

17.心疼的时候你不知道,流泪的时候你看不到,自己的心只有自己知道.。

18.女人总是用眼泪来化解心里的忧愁与伤痛,幸福与快乐。19.下决心做一件事情,女人的毅力绝对超过任何一个男人,女人要温柔,柔中亦要有刚,女人不可以有傲气,但要有骨气。 20.失眠是对胡思乱想的最好的惩罚。

21.女人,不管命运对你有多不公平,都不要成为祥林嫂。22。总是告诉自己别再胡思乱想,可是总也记不住,特别一个人的时候,一股无以明撰的忧伤就会涌上心头,这时候,非常羡慕那些思想简单的人,整天无烦无忧,快快乐乐.其实自己也不是那种整天凄凄艾艾的人,可是却喜欢那些忧伤的句子。 23。时间和距离可以证明喜欢一个人的真假与成度。 24.你给我的伤,我会用我的爱去包容它,用时间去抚平它,用心去忘记它。

25.任何事情的发生,发展都不是绝对的,只要你从另一个角度去看,用乐观的态度去看,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26.想哭的时候.抬头微笑一下.眼泪就不会掉下来。

27.说起男人的风花雪夜,女人的离愁别恨,家庭的幸与不幸,人生的悲欢离合,心中有一种感慨,人活着的意义在哪里,不管成功与否,都不能十全十美。

28.故事都是在高潮的时候结束,梦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候醒来,故事可以再续,梦却不能接着在做。

源泉读后感
《源泉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