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管理学书籍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9 00:10:02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管理学书籍读后感

管理学研究管理规律、探讨管理方法、建构管理模式、取得最大管理效益的学科。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管理学书籍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管理学书籍读后感1

假期在家闲来无事,所以决定自学《财务管理学》这本书,好提高一下自己的专业基础。通过这些天对《财务管理学》的学习,我觉得学财务管理能得到的最大收获就是建立财务管理观念和简单的数据整理流程,也使我对财务管理有了一个由浅到深的认识,才知道这们学科和我以前所感觉和想象中的完全不同,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不仅仅是要记住放在数值上的含义和潜在表现上,而是要理解各种比率的公式和推导过程。

一方面,通过学习使我真正的认识到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事财务管理活动的根本指导。它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之中,我们要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另一方面,我知道了财务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

通过财务管理的学习,我不仅对财务管理的定义、内容和职能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我对财务管理的目标,财务管理对企业的意义,财务管理的手段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使我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能够掌握并树立财务管理观念,这就是我最大的收获。

管理学书籍读后感2

昨天读完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感觉受益匪浅,我认为这是我所读过的管理类书籍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我将会把它给我的亲人和朋友分享,同时也会建议他们有机会去读读。

这本书首先向读者阐述人都有思维定势,可不同的是在正确思维定势的引导下,与在错误思维定势的引导下,所产生的行动会不同,最重的结果更是大相径庭,尽管付出同样的努力。于是,这本书开始教读者如何用正确的思维去定势。那就是把“通过实践验证了的真理或者原则”形成自己的思维去定势。于是谈到了生活习惯对人的影响,提出习惯左右行动,行动影响思维,思维决定未来。而好的习惯对行动的效率或人的效能又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于是就开始按照人的三个阶段的成长经历,逐个分析七个“规则性”生活习惯。

前三个习惯指出,人要想在个人领域内取得成功必须要具备,分别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这三个习惯也是从人最初对他人的完全依赖,成长到自己逐步独立所需要的;中间的三个习惯指出,人要想在公众领域内取得成功必须要具备,分别是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这三个习惯可以助人从自己完全独立模式,到与他人互赖模式;最后一个习惯是不断更新,做到这一点,人才能持续的进步。

书中还讲到,现在的管理书籍大多是教人如何运用技巧,去缩短获得成功的时间或距离,这些方法短期内或许是有效的,但如果时过境迁,可能就不凑效了,而长期有效的方法还是要塑造自己好的品德。这本书对我目前影响最大的,我认为是它对读者要建立自己使命宣言的宣导,为此我把我自己所承担的不同角色进行细分,每个角色所要肩负的使命进行明确,然后再对每个角色确定目标,并制定达成目标的进度。

发现如此操作真的在自己身上发生了许多神奇的变化,以前我也有过制定计划并按期完成,但那些似乎是被动的,可现在不同,现在是发自内心的。比如说关心疼爱老婆,下班及时回家陪老妈、岳母吃晚饭,陪老妈岳母聊天。

相信看了这本书后带来的影响才刚刚开始,很多好的变化正在潜移默化中发生,我也正一步一步履行着“我要成为一个快乐的人”的使命。

管理学书籍读后感3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读了《管理学》这本书之后,我有了更深的体会。计划、组织、领导、协调与控制······管理的这些职能我们都知悉。但是怎么样才能将这几个方面发挥到极致?这确实对领导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个在技术水平上无人能及的人,可能并不能出色地管理一家公司;一个在技术上不占有优势的人,可能会将一家公司管理得很出色。

《管理学》这本书中提到了很多的管理学派,虽然各个学派各执己见,但是又都有自己的道理。

继20世纪早期正式阐述组织运营的大小和复杂程度理论的韦伯之后,泰勒提出了他的科学管理理论,他关注的问题是如何设计任务、工作与激励制度,并运用诸如时间和动作研究的工业工程方法提高生产力,将组织比作一台加满油的机器,管理者则视为这台机器的操作者。

20世纪30年代,管理学理论逐渐转变了将组织视为机器的观点,出现了人际关系运动,强调工作中非正式社会关系的重要性,组织不仅带来利润,还起到了让人们交往和学习的作用。

20世纪50年代,一些理论家认为发现组织存在差异,并取决于组织被设计为执行固定任务还是创新任务。

20世纪60年代,主流思想不再认为特定的企业特定的组织结构,这时只出现了权变,认为组织应当与环境因素相匹配以实现效率。再后来管理理论出现了股东观和利益相关者观,战略评估、趋势分析、不确定性等。

由此可知,管理学家们为管理实践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可能有人认为书中讲的都是纯粹的理论,与现实的世界有很大的出入,其实不然。管理中的领导者有很多的角色,具有不同性格特征的领导者一般会充当不同的角色。如果你是一个擅长社交的人,与人沟通的能力很强,那么你就适合做一个概念性的领导者,此时你就充当着一个纽带的作用,将企业与外界联系起来,将企业内部不同岗位的员工联系起来,让沟通无处不在,让企业充满着活力。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做概念性的领导者。有人适合做决策性领导者,有人适合做执行性领导者。找准自己的定位才会事半功倍。

像诸葛亮那样事必躬亲的领导者,没有几个人能做得来,而且结果也可能让人不敢恭维。这就又涉及到书中提到的集权与分权的问题。到底是集权好还是分权好?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这取决于公司的规模、公司的管理体制、公司领导者个人的性格特征。合理把握度才是管理成功的关键。太过于集权,员工的发展空间很受限,这样容易导致优秀的人才流失;但是太过于分权,又会威胁到自身的领导地位,会面临很大的管理风险。这就体现了管理的艺术性。

除了领导者之外,公司的管理模式也会有很大的不同。不同的行业、同行业中不同企业、同企业中不同的地区,这些差异就要求企业根据实际的情况来组织具体的管理体制,有的适合于直线制、有的适合于事业部制、有的适合于矩阵制。

作为领导者,不能简单地照搬别人的管理方式,借鉴的同时需要有自己独到的地方。作为零售业巨头的沃尔玛,其管理方式肯定是成功的,但是其管理方式不一定就适合于家乐福。在乔布斯的带领下,苹果公司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如果乔布斯用管理苹果的理念管理一家房地产企业,其管理就不一定会成功。这就更加体现出管理的灵活性。这本书就充分说明了这样一点。

管理确实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它渗透在生活和工作的每一个角落,但又不是每个人都能很好地把握它。在借鉴这本书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我们需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将理论与实践融合起来,让自己成为一个出色的管理者。同时,一个出色的领导者,必须对很多方面的知识有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如果不要求对某个领域的知识有很深入的认识,起码要对这个领域有所了解。一个公司的CEO需要处理公司各方面的问题,如果掌握的知识有限,那么他所做出的决策也会很有限。当然,这个CEO自己不懂,他可以聘请别人帮他完成这项工作。但这首先就要求他聘请的这个人的确是个人才,能够处理这个问题;其次还要求这个人对公司是非常忠实的,能够足够的信任,能够充分的放手。所以,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领导者,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

推荐第2篇:管理学书籍读后感

《《不懂带人,你就干到死》读后感

我是在去年有幸接触到这本书的,我十分感谢我的老板能够把这本书推荐给我,这本书和以往的管理学书沉闷冗杂略有不同,这里的聚焦答案的思维和工作方式与中国人的优雅实际相互合作的交际方式很接近。这本书全部是关于合作、未来、情境、和循序渐进的工作方式的。它不是解决问题,而是讲如何构建解决方案。下来就让我来谈谈读这本书的感受吧!

管理有许多经典的定义,其中的一个定义是:管理是指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一个组织成员的工作,同时利用其他的组织资源,以期达成组织的目标。这本书设定“管理让人把事情做好的艺术”。毕竟,这也是管理学的意义所在,我们的任务就是管理员工的行为,以实现组织的目标。聚焦答案模式是一种实用主义的方法,它更关注朝着目标前进,而非变化本身。

先举个小例子,尼克尔是一家财务总监,但是最近他开始注意到同事间在违反一个规定就是部门之间要保持敞开的状态。他开始思索这个问题,是提醒同事遵守这项规定,对于屡教不改的严加指责?还是在他看到门被关上的时候,走过去把门打开?......他可以选择很多方式回应,在认真考虑之后,打电话给技术部门,让他们把所有门上的合页都卸了,不仅从现实上解决了问题,也给他人一个警醒。

简单直接!这就是聚焦答案模式的解决案例,很成功,带给我很大的启发,我们往往在很多时候会把问题考虑的特别复杂,就像电视剧甄嬛传里面胧月一刀解九连环那样,大人们百思不得其解,反而孩子思考问题简单却解决了问题,这就是这本书教会我的第一条“简单是最有效的”!

但是,其他事情都那么简单吗?当然不全是!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我们的学习中,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唯一不变就是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学会让员工与我们站在统一战线,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避免与员工的疏离甚至独立。

解决问题传统模式是从问题入手,先调查问题的由来,深入分析其他所有可能的方面,追根溯源,实际上这种方法在处理简单的技术问题时比较有效,比如看病就医时,车辆检修时,但是如果处理我们周围的事情时,就会遇到各种问题,人的反应不像细菌和发动机,当我们找出问题所在,把问题追究到某一个人身上时,我觉得这是不合理的,有许多复杂的原因所致,若追根到一个人身上,人们相互指责,只会让问题更麻烦。

问题出来时就是要解决问题,聚焦答案模式就是用以往成功的经验,尝试着去解决新问题,多去开拓未来而不是纠结于现在,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不同,这时候与员工多交流探讨就显得很有必要了,良好的关系会帮助我们从溺死在问题的海洋里爬出来,发掘资源去解决。

有以下几点我觉得比较受用的,拿来分享下 1.多做有效的事情2.如果一个办法没用,那就不要继续,尝试其他的方法。3.如果你发现一个问题有效,那就把它教给别人,或者在别人身上运用它。

这就是我在这本书中感悟最深的几点,希望对于指导我的专业实践有所帮助,我很期待能够早点将这些大道理运筹帷幄于实际工作中。

推荐第3篇:管理学书籍

第一本书

:管理学原理

第二本书 :会计学原理;

第三本书:微观经济学

第四本书:市场营销

第五本书:人力资源

第六本书:财务管理

第7本书:生产运营管理

1 《营销管理》(第10版)

推荐理由:要真正成为\"世界工厂\",中国企业需要通过营销提升竞争力,中国经理人需要通过营销大师科特勒的这本经典教材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读者点评:

一部营销领域的圣经,一版再版,被全球高等商学院普遍采用,拥有无数光环和美誉,但这些都不足以表明,它对于投身市场经济不久、面临全球竞争挑战的中国企业是多么的重要!

中国进入了买方市场和微利时代,外国企业乘WTO长驱直入,高新技术变换了传统的营销模式,而国内企业不但要强化本土优势、还要扬鞭域外进军500强,刀光剑影中其拼杀的首要利器自然是\"市场营销\"。然而,在茫茫商海中苦苦摸索的中国企业历经了品牌战、广告战、价格战甚至唇枪舌战,却未能成就几个国际大牌的赢家。狂热中的冷醒,知识时代的我们到底有多少营销知识和经验?

所幸的是科特勒已将市场营销提升为一门科学,我们大可不必在头破血流之后发现商战中一星一点的火花。这盏神灯能够指引我们---真正地认识营销、甚至企业的价值,理性地分析市场信息,审慎地进行市场细分、确定目标市场与定位,形成高瞻远瞩的市场营销战略;以及制定立体的营销决策,通过整合企业内外的全部资源,成就\"营销创造价值\"的伟业。

本书涵盖了营销人士所必备的全部知识,也对其它任一领域的企业管理人士有所启迪。

我曾经建立顾客数据库,并通过E-mail等方式与顾客进行大量立体的信息沟通,从而在公司与产品形象、市场地位、服务水平等方面影响了许多人,其中一些成为我们忠实的用户,而其他人都对公司保持着良好印象!此举即领悟于书中新经济条件下电子商务、信息传播方面的操作指导。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我们相信中国的企业定能集结整体的力量、运筹帷幄、决胜市场!

面对\"顾客永远不会满意\"的挑战,中国企业将挺身而出,敢于回答:\"营销就是创造顾客满意!\"(马广华 SAP中国公司咨询顾问) 2 《竞争战略》

推荐理由:本书创造了\"五种力量分析\"等竞争分析的基本工具,是关于企业战略最经典的著作。 专家点评:

《竞争战略》是迈克尔.波特在管理理论方面的经典著作。作为哈佛商学院的教授和竞争战略方面公认的权威,他在此书中提出了行业结构分析模型,即\"五种竞争力模型\"。他认为这五种竞争力(行业现有的竞争状况;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客户的议价能力;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新进入者的威胁)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他还指出,企业战略的核心必须在于选择正确的行业,以及行业中最具有吸引力的竞争位置。

迈克尔.波特还提出与产业结构相对应的三种基本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标新立异以及目标集聚,并说明由于企业资源的限制,企业往往难于同时追求一个以上的战略目标。中国企业家已经非常善于以低价成本的方式进行竞争。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要求企业必须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以便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成本,从而为企业在市场上赢得主导地位创造条件。比如被人称为\"价格屠夫\"的格兰仕,创造了一个奇迹,其2000年生产的微波炉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0%。成本领先战略的主要风险来自于后来者的模仿。所以,中国企业必须有新的竞争方式,如以产品、技术或者经营模式的创新来提高盈利能力与水平。波特为这类战略提供了系统化的思维方式,阐述了企业应该在哪些点上建立竞争力,对于经营实践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我必须指出的一点是,此经典著作注重的是产业结构,较少考虑通过企业的变革来建立长期竞争优势。对于中国的企业家来说,此著作的意义在于阐明了企业战略性思考的重要性,是中国企业家的必读之著。(孙永玲上海博意门咨询公司总裁) 3 《第五项修炼》

推荐理由:它最大的功劳不是推动了建立学习型组织的运动,而是提供了堪称为中国企业管理者洗脑的\"系统思考\"(即\"第五项修炼\")的新思维方式。 读者点评: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风气有利于企业组织。其理想状态是组织具备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机制,使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用个人智商与群体智商作比较,发现了规律性的\"群体智障\",强调以增强企业的学习力为核心,提高群体智商。整体合力大于各部分简单相加之和,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互动,可形成多元反馈和开放的系统,对组织内每个人都有好处。因此共同愿景的建立至关重要,它是团队活力的源泉、力量凝聚的关键、市场制胜的法宝。

\"深度汇谈\"是该书另一引人注目的观点。群体智障即源于深度汇谈的不足。一个组织,如果看不清别人的观点,则群体智障,决策错误必然产生。因此,互相看清彼此的思考、自觉消除习惯性防卫,才能使潜在的团体智慧、组织的共同愿景得以实现。杰出的团体善于摊开冲突、让思想充分交流。在开放状态下,可达致深度理解。许多复杂的问题本没有绝对正确的解释。在建立共同愿景的过程中,承诺奉行某些人类基本准则,使私利不再主导思想与行为,重拾人类基本价值,有助于削弱组织内部纷争,使组织利益得到最大平衡。而兼容并蓄的能力与整合全局的观念则是未来的第六项修炼。

善用时间,是该书又一亮点。它提出新的四点:即钱能变成时间;改善流程而非局部;家庭与工作不是取舍而是共赢关系;以及纠正错误的时间观等等。要改变那种只要在活动就是好事、不停地工作就是高效率的错误时间观,检讨自己用在思考上的时间有多少。此外该书还提出三种社交智障:空间盲、时间盲、关系盲。人际关系的质量影响生产力,家庭质量就更是如此。(商明青岛金晶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信息主管) 4 《从优秀到卓越》

推荐理由:在金庸的武打小说中,\"优秀\"的江湖好汉可以因习练《九阴真经》这样的功夫秘笈而蜕变为\"卓越\"的武林大师---本书是追求卓越的企业的\"九阴真经\"。 读者点评:

在以往大多数的企业管理方面的书都充满了英雄崇拜、炫目的科技以及高速成长的戏剧化故事。\"渠道制胜\"、\"品牌为王\"、\"技术先导\"、\"神话\"、\"创举\"、\"革命\"的报道似乎存在偏方与灵丹妙药能够对于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诟病\"妙手回春\";似乎卓越的领导人、先进的技术、伟大的远景、强大的文化等分别是不同企业的杀手锏 ---人们总在寻找企业发展产生突破时所出现的\"唯一重要的东西\"。

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变革的关键时期,既有许多轰轰烈烈,但最终不过昙花一现的公司(中国近年来这样的公司涌现的太多了),也有许多正在变革的路口,不知要去向何方的公司。《从优秀到卓越》这本书,它强调的是坚持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刺猬原则\")。即使在日新月异的复杂年代,\"先爬,再走,然后跑步\"仍然是成功有效的企业经营之道。

从优秀到卓越公司的转变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所有因素综合起作用的系统工程。从优秀到卓越的蜕变过程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卓越的公司不是靠一次决定性的行动、一个伟大的计划、一个杀手级创意构想、一个好运气,或灵光一闪而造就。

相反的,转变的过程好像无休无止地推着巨轮朝一个方向前进,轮子不停转动,累积的动能愈来愈大,终于在转折点有所突破,一跃而过。中国人太聪明,反应太快,不停的有新动作,却不见得行得通,所以在华为我们强调\"先僵化,再优化,然后固化\"的拿来主义。从一点一点的改善积累起来,把看似简单的事情以严谨的纪律,做到尽善尽美,最后反而造成很大的差异。(邹其东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海外光网络产品销售部经理)

5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推荐理由:先管理好自己,然后才能管理别人---这是关于\"自我管理\"的最经典的著作。 专家点评: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注重实效、急于求成的时代,企业管理者迫于日程压力,往往忙于应付燃眉之急,而无法静下心来做更长期、更全面的思考和规划,对自身如此,对企业发展亦然。

\"内心匮乏症\",正在成为当代中国职业经理人的时代病!他们自身的生活质量及其领导和管理下的企业舰船的续航能力由此双双蒙上阴影。

有灵丹妙药吗?有。

要知道,观念是行为的准则。我们的一言一行,莫不始于观念。观念的力量就好比戴上一副墨镜,能令整个天地变色。所以,正心诚意,是成功的根本。做人做事,全凭一颗真诚心、责任心、包容心。那么,个人清平持正,企业上下一心。

\"内心匮乏症\"的根源是自身修养不足、观念偏颇,以致过分看重处世技巧、做事方法,即怎么做,却疏于关心为什么。急功近利,涸泽而渔,一时之间可以很得意,但如果不能及时解决修养问题,必不能长久。

同样,仅以单纯的观念却缺乏技巧,也不能成器。我们看到很多\"好人\",但他们并不成功,因为他们没有掌握技巧。

史蒂芬.柯维博士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强调品性修养的同时,还系统地介绍了为人处世的技巧,堪称经典。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来与读者分享,令人信服。我非常建议渴望成功的职业经理人,花小部分时间作为投资来阅读此书,必能获得丰厚回报。(李崇基华信惠悦咨询上海公司总经理)

6 《变革的力量》

推荐理由:经理人往往一身兼而有之的领导与管理两大职责,在本书中第一次被精辟地厘清。 专家点评:

让我从史蒂芬.柯维提到的比喻开始:\"一群工人在丛林里清除矮灌木。他们解决的是实际问题。管理者在他们后面拟定政策,引进技术,确定工作进程和补贴计划。领导者则爬上最高那棵树,巡视全貌……\"

这看来很清楚:工人们的职责是清除矮灌木,管理者注意的焦点在于有效的操作策略,而领导者的任务则是判断和决定砍伐哪一片丛林。

约翰.科特,\"领导与变革\"领域中最杰出的权威,在《变革的力量:领导与管理的差异》一书中指出:领导者的工作是确定公司发展的方向、整合相关者、激励和鼓舞员工,其目的是产生变革;而管理者的工作是计划与预算、组织及配置人员、控制并解决问题,其目的是建立秩序。

按照这样的标准,可以说,在中国,几乎所有企业在领导与管理的关系问题上,都欠着一课。

《变革的力量》对领导与管理差异的深入分析,不仅把国际最新的经营理念带到中国,更为中国企业从概念到实施提供了系统的、可操作的依据。对于日渐进入国际竞争舞台中央的中国企业来说,谁能更早地接收、理解并运用此类信息,谁就能在这场发生在家门口的\"战争\"中领先一步。同样,最具开放心态和学习能力的职业经理人,也将成为获胜的\"将领\"。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和经理人被强调领导和管理的差异之后,不应把二者割裂、对立开来。它们具有不同功用,好比手心和手背,相辅相成。对这两个方面的差异了解得愈透彻,就愈能帮助我们尽取其长。(李崇基华信惠悦咨询上海公司总经理)

7 《基业长青》 推荐理由:对于极少数的堪称卓越的中国企业,本书提供了建立百年基业的方案;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企业,本书制造了一个梦想---有梦,总比没有强。 专家点评:

作者曾对西方和日本存续时间较长的企业展开过广泛的调查,他们发现,只有18家企业可称得上他们定义为\"高瞻远瞩\"的公司,即那些倍受推崇、影响广泛的业界翘楚,那些领袖辈出、产品和服务多样、至少有五十年历史,而且,长期业绩突出的公司。

虽然这些公司分别在各行各业,柯林斯和波拉斯却发现他们有着某种共性,而这些共性往往异于人们头脑中优秀公司的传统形象。他们发现,这些\"高瞻远瞩\"的公司都有如下特征:

他们并不一定肇始于一个伟大的商业思想;他们并不一定有伟大的、有魅力的领导;他们有务实的理想主义;

他们相信并坚持一系列指导人们行为的核心理念,但对他们来说,这些理念不一定有对错之分;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不怕追求胆大包天的目标;他们不去劳神于击败对手,而是关注于挑战自我;他们有教派一般的文化;他们由内部培养出来的领导人引路。

本书在美国上市后,上述结论让不少管理者大跌眼镜,因为在那时,媒体总会拜倒在有远见、有魅力的商业领导脚下,让人们相信只有这些人才能引领企业走出困境。但是,当这些人物退出舞台后,企业却不能持续成功了。

在中国,确有人能快速致富,却鲜有人能有远见、有勇气承诺公司成为\"高瞻远瞩\"的公司。因为\"高瞻远瞩\"的公司意味着有核心的理念,并辅之以强健的结构、流程和系统。在我看来,今日中国商界人士,大多雄心勃勃,闯劲十足,但对成就\"高瞻远瞩\"的公司缺乏远见卓识。他们的认识还只停在口中,如何行动却不甚了了,而《基业长青》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足以供他们受益匪浅。(谢祖墀高风管理 顾问公司董事长)

8 《6西格玛管理法》

推荐理由:对20世纪90年代来最有影响的管理方法的最好的阐述,其对数据的重视有望改变中国企业的管理基因。 专家点评:

中国的经理人如果希望提高组织绩效、实现既定业绩,一定要读这本书。作为一位在中国为70多家公司提供过咨询服务的管理顾问,我亲眼目睹了很多中国公司对于提高组织绩效的巨大需求,比如提高质量、客户忠诚度、增加市场份额和降低成本等。本书为建立合适的6西格玛项目基础和获取合作者和商界领袖的支持提供了一幅清晰简易的路线图。

我想提出的一点是,商界领导人一定要认识到6西格玛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质量改进项目,它需要明晰公司的战略、公司目标、跨部门合作以及员工的能力发展。6西格玛还要求有效的变革管理以保证项目的成功实施。书中介绍的概念和工具为中国实施6西格玛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实战性指导。(孙永玲上海博意门咨询公司总裁) 9 《再造宏基》

推荐理由:华人的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国际品牌acer缔造者本人对于创业与管理的无价体验。 编辑点评:

施振荣就是个逆向思维的人。从宏基创建伊始,他就坚持打破常规思维定式,反其道而行。比如在对待企业的\"独门绝活\"这个问题上,他针对常规思维:\"企业拥有独门技术,较具竞争力\",提出\"开放独门技术,企业才能长保竞争力\",他的思考逻辑是:技术的开放将造成产品的普及,企业可因此扩大经济规模、降低成本、提高获利,然后把赚来的利润投入更多的发明中去,赚更多的钱。在这本书里,像这样的反向思维随处可见,对正在思考企业前途的中国企业家,施振荣的思考方式无疑有点化作用。

施振荣在书中写道,有一次,他同一群企业家分享经验,说宏 缴纳的学费不计其数,在场的一位企业家感慨地说:\"施先生的经验又何止千万!\"这本书就是这些经验的总结。 10 《大败局》

推荐理由:对一度如日中天的本土企业迅速衰亡的最全面、最深刻的观察。 编辑点评:

在中国,难能找出\"从优秀到卓越\"的一批企业,却不乏\"从优秀到失败\"的众多例子。过去,已经有这么多曾经优秀的企业前赴后继地遭遇了\"大失败\";将来,可以断言,\"从优秀到失败\"的企业将远远超过从\"从优秀到卓越\"的企业。因此,学习如何不失败、不死亡,比学习如何卓越更加具有现实意义。正如一个中国企业家所说:成功,就是活着。

这本书自称\"迄今惟一一本关于中国企业失败的MBA式教案\"。因为作者缺乏深入的管理知识和必要的研究训练,使得\"MBA式教案\"的评价名不副实。但是幸运的是作者本人的声音在书中没有造成太多的干扰,而他作为记者的准确观察和记录为读者提供了自己思考的空间

1.《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为我国春秋时代孙武所著,距今已2500多年,是中国同时也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兵书,一直为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商人、学者奉为至宝。

日本许多大公司把《孙子兵法》作为高级管理人员必读书。麦肯锡公司董事长大前研一曾表示:“没有哪本书像《孙子兵法》一样,为我们提供如此丰富的管理思想”。前东洋精密工业公司董事长大桥武夫,在企业濒临倒闭之际,发现《孙子兵法》有助于经营,很快使企业起死回生,为此他写了一本专著《用兵法指导经营》,成为畅销书。

美国著名高等学府如哈佛大学商学院,也把《孙子兵法》融入了MBA的战略课程中。

全书共13篇,约6000字,是一部公认的最权威的“军事战略”著作,同时也被视为战略管理、成本管理、市场营销以及通过竞争获取事业成功的哲学书。

2.《从优秀到卓越》

超级畅销书《基业长青》作者吉姆?柯林斯2001年的作品,是该年度《商业周刊》的十佳商业书。

柯林斯和他的研究小组耗费了5年,阅读并系统整理了近6000篇文章,创建了3.84亿字节的电脑数据,对1965年以来《财富》杂志历年500强排名中的每一家公司(共1400多家)逐一分析。研究结果令人震惊——只有11家公司实现从优秀业绩到卓越业绩的跨越。柯林斯将这11家公司与其他公司进行了对照,分析出了实现这一跨越的内在机制。

亚马逊书店对这本书的赞美之语是,“这是那种经理人和CEO们在若干年内需要一读再读的书。”

3.《杰克韦尔奇自传》

世界第一CEO自传。本书英文版2001年9月11日出版,立即在Amazon销售排行榜上名列第五。这本书稿酬高达700万美元,被全球翘首以待的经理人奉为“CEO的圣经”。

韦尔奇是管理界中的“老虎”伍兹,在本书中首次透露管理秘诀:在短短20年间如何将通用电气从世界第十位提升到第二位,市场资本增长30多倍,达到4500亿美元,以及他的成长岁月、成功经历和经营理念。这本自传是他退休前的最后一个大动作。

巴菲特是这样推荐这本书的:“杰克是管理界的老虎伍兹,所有CEO都想效仿他。他们虽然赶不上他,但是如果仔细聆听他所说的话,就能更接近他一些。”

4.《杜拉克管理思想全书》

彼得?杜拉克,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现代管理学理论的奠基人,他卓越的学术成就曾给他先后带来20多个名誉博士学位。《商业周刊》称其为“当代不朽的管理思想大师”,《经济学人周刊》更称其为“大师中的大师”。

杜拉克比任何人都早10年或20年开始讨论管理学中现在广为人知的主题:竞争策略、组织设计、成本会计、创业精神和管理信息。他强调管理的人性和实践性,以3个著名的问题“你的业务是什么?谁是你的客户?客户认知的价值是什么?”简单而深刻地阐明“企业的理论”。

虽然彼得?杜拉克的大多数管理学著作出版于1982年以前,但《福布斯》杂志还是尊称他为一个世纪以来全世界最有影响的 “现代管理之父”。

5.《追求卓越:美国最佳管理公司案例》

1982年汤姆?彼得斯与鲍勃?沃特曼合著。20世纪影响最大的管理学著作之一,第一本销量超过百万的商业书籍,长达3年位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在美国总发行量超过600万册,事实上,这本书促成了商业书籍出版业的成熟。

本书源自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的一个内部项目。当时美国商业界备受日本公司咄咄逼人的扩张姿态的困扰,相比日本严格的制度化管理,面对强烈个人主义的员工,美国公司领导成了被讥笑的低能者。《追求卓越》则扮演了美国商业的拯救者。

本书为管理设定了一个积极的目标,而非强调面临的难题。彼得斯提出的杰出企业的8个特性几乎为未来20年的商业管理奠定了格局。今日的企业领袖没有人不承认深受这些原则的影响。它也是在中国影响最大的西方管理学著作,中译本多达5种,总发行量超过50万册。

因为这本书,汤姆?彼得斯(第一作者)也从麦肯锡公司的一个“无关紧要的人”,步入世界顶级管理学大师的行列。

6.《基业长青:理想公司的成功理念》

1994年吉姆?柯林斯的著作。这本书研究了18个“基业常青”——高度成功、富有生命力的公司的经验,包括沃尔马特、惠普、宝洁、3M和索尼等行业领袖。

本书研究的是事件,是人性。作者从人的角度让我们看到公司的成长和巩固,公司、组织以及人在组织中的作用,它主要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些企业是如何取得优势并长期发展的?而更重要的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不断自我改革、自我反省,使优势成为公司的特性。

美国前卫生教育和福利部部长约翰?W?加德纳对这本书的评价是,“这是一本每个经理人都值得一读的书。”

7.《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本书作者是被认为美国最具创新精神的企业家——英特尔前CEO安德鲁?格鲁夫,这是他1992年的著作,是公认的商务必读书和当代领导艺术的经典之作。

这本书对商业思想的贡献在于:格鲁夫提供了一种新的对付每个领导者所惧怕的噩梦时分的方法——企业发展过程中,将会出现一个战略转折点,这时,企业有机会上升到新的高度,但也同样有可能标志着没落的开始。在这个过程中,“偏执狂式”的管理能使公司保持足够的谨慎,时常提防他人袭击、窃取你的生意;作为管理者,还要将防范意识传播给手下员工,让他们和企业领导一起度过战略转折点,从而走上发展更高的平台。

在格鲁夫“偏执狂式”的管理,英特尔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电脑芯片公司。

8.《市场营销管理》

菲利普?科特勒是当代最有影响的市场营销学权威之一。他在1967年出版的《市场营销管理》一书,成为美国管理学院最受欢迎的教材,现在已经出到了第十版,特称为“世纪版”,并被翻译成十几国文字,受到各国管理学界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

科特勒的这本经典营销著作不仅继承了奥德逊、霍华德和麦卡锡等人的研究成果,而且全面发展了当代市场营销管理理论。本书的核心观点是:营销管理就是通过创造、建立和保持与目标市场之间的有益交换和联系,以实现组织的各种目标而进行的分计划和控制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科特勒在其《市场营销管理-亚洲版》一书中,也引用了《孙子兵法》的论述。

9.《沃伦?巴菲特之路》

罗伯特?海格斯特姆的这本书是《纽约时报》的最佳畅销书。《福布斯》杂志认为,“此书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股票投资杰作,它非常清晰地向人们解开了最伟大的投资家巴菲特那无人匹敌的投资业绩的奥秘”。

这本书的全部魅力来自于巴菲特本人——1956年以100美元起家,迄今为止个人资产已超过160亿美元的“世界头号股王”。

本书揭示了他看似简单又极其深刻的投资原则:注重股票的内在价值,买进市值低于其内在价值的股票,长期持有,重视企业的盈利能力,不理会市场变化,也不担心短期的股价波动。

巴菲特曾说过,“即使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偷偷告诉我未来两年的货币政策,我也不会改变我的任何一个作为。”在《纽约时报》评选的全球十大顶尖基金经理人中,巴菲特名列榜首,广为人知的索罗斯仅名列第五,而且,他是全球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富翁中惟一一个从股票市场发家的。

10.《定位》

20多年前,美国《广告时代》杂志约请年轻的营销专家里斯和特劳特撰写一系列有关营销和广告新思维的文章,总标题就是“定位的时代”。20年后,定位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而2001年,美国营销学会评选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结果不是劳斯?瑞夫斯的USP、大卫?奥格威的品牌形象,菲利浦?科特勒所架构的营销管理及消费者“让渡”价值理论,也不是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价值链理论,而是艾?里斯与杰克?特劳特提出的“定位”理论。后来作者为了完善以客户为价值导向的价值理论又出版了《新定位》一书。

推荐第4篇:管理学书籍推荐

管理学书籍推荐

书籍很多,推荐转载如下:

1.管理学(第7版) 作者:[美]罗宾斯等 著,孙健敏等 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大学管理类教材丛书 作者:周三多 等编著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3.管理学(中国版)

作者:郭朝阳 编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4.中国管理学

作者:苏东水,彭贺 等著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5.中国管理学——融通古今的管理智慧——MBA精品课程系列教材作者:李雪峰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管理者必读的十本管理学书籍:

1.《有效的管理者》

在这本薄薄的书里,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 德鲁克提出一个重要的定律:管理者的效率,往往是决定组织工作效率的最关键因素。因此,在管理别人之前,你必须学会管理自己。

德鲁克也给出了有效管理者必须养成的五种习惯:正确统筹时间;致力于对外界的贡献;重视发挥长处,把工作建立在优势上;集中精力在少数主要领域;做有效地决策。

2.《孙子兵法》

企业管理中,战略制定与管理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是一部兵书,但《孙子兵法》所蕴含的“兵者,诡道也”,“久暴师则国用不足”等战略思想经历2500

余年检验,一直为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商人等奉为至宝。美国著名高等学府哈佛大学商学院也将《孙子兵法》融入MBA战略课程中。

3.《领导力21法则》

“领导力就是领导力,不论你身在何处或从事怎样的工作。时代在改变,科技也在不断地进步,文化也因为地域不同而有差异。但是真正的领导原则却是恒定不变的……”美国著名领导力大师约翰?麦克斯韦尔如是说。

在本书中,麦克斯韦尔先生描述了影响力法则、过程法则、哈顿法则、根基法则在内的21项领导力法则,想拥有非凡的洞察力,想要修炼所向披靡的实战能力,马上开始21法则训练。

4.《基业长青:理想公司的成功理念》

1994年,通过对包括惠普、宝洁、3M和索尼等18个行业领袖成功企业的研究,吉姆·柯林斯给出了伟大的公司何以伟大的答案: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不断自我改革、自我反省,使优势成为公司的特性。其人性化视角是本书的一大亮点。

5.《从优秀到卓越》

2001年《商业周刊》十佳商业书。吉姆·柯林斯耗费5年时间,对1965年来《财富》杂志列入500强的1400多家企业进行分析,得出令人震惊的研究成果——只有11家公司实现从优秀业绩到卓越业绩的跨越。

亚马逊书店评价本书说:“这是那种经理人和CEO们在若干年内需要一读再读的书。”

6.《360度领导力》

如果不是老板,你也可以领导吗?如果不是最高领导人,你的上司是个不好的领导者,你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吗?约翰·麦克斯韦尔告诉你如何克服挑战,360度全方位运用技巧,对老板、同级、下层产生影响。不用等到升迁,实践360度领导力,从组织的任何职位发挥你的影响力。

7.《杰克?韦尔奇自传》

原通用电气(GE)董事长兼CEO杰克?韦尔奇在本书中透露了他的管理秘诀,他所创造的独特管理模式,帮助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摆脱痼疾,走上灵活主动地道路。韦尔奇的“10%淘汰率”甚至深入到第5大道的一个小小服装店。

巴菲特推荐本书说:“杰克是管理界的老虎伍兹,所有CEO都想效仿他。他们虽然赶不上他,但是如果仔细聆听他所说的话,就能更接近他一些。”

8.《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美国最具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安迪?格鲁夫使用“偏执狂式”管理,将英特尔塑造成世界上最大的电脑芯片公司。这本书被誉为企业经理的特种部队培训手册。在本书中,格鲁夫对领导者最惧怕的噩梦——最可怕的商业环境:竞争、科技、规则都突然发生巨大变化——提出了新的解决办法。

9.《影响力: 你为什么会说“是”?》

企业领袖每天都要做很多决策,怎样才能说服别人心甘情愿对你的决定说是?怎样让董事会接受你的提议?心理学家罗伯特罗伯特?恰尔蒂尼通过对火鸡妈妈、搭车情景等各种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得出说服他人过程中的6条基本原则。

10.《真正的成功》

真正的成功,需要在人际关系、装备(团队成员)、工作态度、领导力方面提升自己和团队。约翰·麦克斯韦尔将《人际关系101》、《装备101》、《心态101》、《领导力101》融合成《真正的成功》,分别从塑造良好的性格,采取

行动将梦想变为现实,建立各种关系等方面,指导、激励人们去塑造自身领导力。

推荐第5篇:管理学必读书籍

管理学必读书籍

来源:叶晓林的日志

1.《科学管理原理》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美国1856—1915)

2.《经济与社会》[德]马克斯·韦伯

3.《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理论》马克思·韦伯(德国1864—1920)

4.《经理人员的职能》切斯特·巴纳德(美国1886—1961)

5.《组织与管理》巴纳德 1948

6.《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亨利·法约尔(法国1841-1925)

7.《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埃尔顿·梅奥(美国1880—1949)

8.《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梅奥

9.《企业中人的方面》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美国1906—1964)

10.《领袖论》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

11.《个人与组织:互相协调的几个问题》克里斯·阿吉里斯(美国1923—)

12.《如何选样领导模式》罗伯特·坦南鲍姆(美国1915—2003)

13.《管理行为》[美]赫伯特·西蒙

14.《管理决策新科学》赫伯特·西蒙(美国1916—2001)

15.《组织》赫伯特·西蒙

16.《管理决策新论》弗鲁姆 1973

17.《伟大的组织者》欧内斯特·戴尔(美国1914—)

18.《管理的新模式》伦西斯·利克特(美国1903—1981)

19.《营销管理》菲利普·科特勒(美国1931—)

20.《营销大未来——变革公共行为的方略》菲利普·科特勒、埃迪尤阿多·罗伯特著

21.《让工作适合管理者》弗雷德·菲德勒(美国1922—)

22.《组织效能评价标准》斯坦利·E·西肖尔(美国1915—1999)

23.《再论如何激励员工》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美国1923—2000)

24.《工作与人性》[美]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

25.《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弗里蒙特·卡斯特(美国1924—)

26.《经理工作的性质》亨利·明茨伯格(加拿大1939—)

27.《公司战略计划大败局的分析》 亨利.明茨伯格

28.《管理实践》[美]彼得·德鲁克

29.《管理:任务、责任、实践》彼得·杜拉克(美国1909—)

30.《有效的管理者》[美]彼得·德鲁克

31.《公司的概念》 彼得.F.德鲁克

32.《创新与创业精神》彼得.F.德鲁克

33.《不连续的年代》彼得.F.德鲁克

34.《工业人的未来》彼得.F.德鲁克

35.《新社会——对工业秩序的新革命》彼得.F.德鲁克

36.《二十一世纪管理面临的挑战》彼得.F.德鲁克

37.《旁观者》彼得.F.德鲁克

38.《管理论的丛林》[美]哈罗德·孔茨

39.《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哈罗德·孔茨(美国1908—1984)

40.《管理学》[美]哈罗德·孔茨

41.《竞争战略》迈克尔·波特(美国1947—)

42.《竞争优势》迈克尔.波特

43.《国家竞争优势》迈克尔.波特

44.《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威廉·大内(美国1943—)

45.《转危为安》爱德华兹·戴明(美国1900—1993)

46.《追求卓越》托马斯·彼得斯(美国1942—)

47.《乱中取胜》[美]汤姆·彼得斯

48.《志在成功》美]汤姆·彼得斯

49.《领导者:成功谋略》沃伦·本尼斯(美国1925—)

50.《巨人学舞》罗莎贝丝·摩丝·坎特(美国1943—)

51.《第五项修炼》彼得·圣吉(美国1947—)

52.《第五代管理》查尔斯.萨维奇

53.《企业再造》迈克尔·汉默(美国1948—)

54.《企业行动纲领》迈克尔.哈默

55.《企业X再造》詹姆斯.钱匹

56.《改革公司——企业改革的宣言书》迈克尔.哈默、詹姆斯.钱匹

57.《基业长青》詹姆斯·柯林斯(美国1958—)

58.《从优秀到卓越》 吉姆.柯林斯

59.《渴求成就》[美]戴维·麦克利兰

60.《权力的两面性》[美]戴维·麦克利兰

61.《帕金森定律》[英]诺斯古德·帕金森

62.《普通企业管理学》[德]京特·沃厄

63.《现代管理原理》[美]亨利·艾伯斯

64.《高度生产率的秘密——巴克制——工作效率分析与管理》[日]门田武治

65.《生产管理基础》[美]埃尔伍德·斯潘赛·伯法

66.《工业管理与组织》[美]亨利·西斯克

67.《管理思想的演变》[美]丹尼尔·雷恩

68.《组织行为学》[美]斯蒂芬·P·罗宾斯

69.《组织心理学》艾德佳.沙因

70.《人类动机理论》马斯洛 1943

71.《国际生产与跨国企业》[英]约翰·邓宁

72.《寻求优势——美国最佳管理企业的经验》[美]托马斯·J·彼得斯和小罗伯特·H·沃特曼

73.《超前管理——管理方案的制定和决策》[美]L·普拉凯特和G·黑尔

74.《现代管理论》[日]占部都美

75.《当代管理学》[美]戴维·R·汉普顿

76.《管理华尔兹》[澳大利亚]G·辛格和M·华菜士

77.《管理诀窍》[美]诺斯古德·帕金森和拉斯托姆吉

78.《开发科技人员的管理才能》[美]M·K巴达维

79.《现代企业的领导艺术》[美]约翰·科特

80.《权力与影响》[美]约翰·科特

81.《变革的力量》[美]约翰·科特

82.《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美]约翰·科特

83.《新规则后工业化社会制胜策略》约翰.科特

84.《总经理》[美]约翰·科特

85.《合作竞争大未来》[美]尼尔·瑞克曼、劳伦斯·傅德曼、索察·鲁夫

86.《企业倒闭——原因和对策》[日]安田龙平

87.《董事》[英]鲍勃·特里克

88.《看得见的手》小艾尔弗雷德.钱德勒

89.《企业生命周期》 伊查克.爱迪思

90.《跨边界管理跨国公司的经营决策》克里斯托弗.A.巴特利特 苏曼特拉.高沙尔

91.《定位》 阿尔.里斯 杰克.特劳特

92.《改变世界的机器》詹姆斯.P.沃麦克 丹尼尔.T.琼斯 丹尼尔.鲁斯

93.《新管理方格》罗伯特.R.布莱克 简.S.穆顿

94.《领导难题——方格解法》罗伯特.R.布莱克 简.S.穆顿

95.《非理性的时代——掌握未来的组织》 查尔斯.汉迪

96.《把握创新》 詹姆斯.M.阿特拜克

97.《彼得原理》劳伦斯.J.彼得

98.《君主论》马基亚维利

99.《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卡内基

100.《动机与人格》马斯洛

101.《工作的激励因素》赫茨伯格伯纳德•莫斯纳、巴巴拉•斯奈德曼

102.《日本企业管理艺术》(美)帕斯卡尔,(美)阿索斯

103.《管理团队·成败启示录》梅雷迪思·贝尔宾

104.《跨国管理教程.案例和阅读材料》(美) 克里斯托弗.巴特利特

105.《产品创新战略》罗杰斯

106.《超越确定性——组织变革的观念》:(英)查尔斯·汉迪

107.《管理备要》厄威克

108.《工作绩效对工作满意感的影响》劳勒波特 1967

109.《组织发展与官制体系的命运》本尼斯1966组织结构与设计洛希 1970

110.《关于领导方式的目标--途径理论》豪斯米切尔1974

111.《企业文化——理论和实践的展望》海能

112.《西方企业文化》肯尼迪.迪尔

113.《知识经济》D.尼夫

114.《未来的组织》赫塞尔本

115.《美国精神》米勒

116.《知识管理与组织设计》麦耶斯

117.《企业文化的评估与管理》戴维斯

118.《灵捷竞争者与虚拟组织》史蒂文·L.戈德曼,罗杰·N·内格尔,肯尼思·普瑞斯

119.《管理过程、概念、行为和实践》纽曼.萨默

120.《大规模定制:企业竞争的新前沿》约瑟夫.派恩

121.《改变世界的机器》詹姆斯沃麦克

122.《经营管理理论》宫坡纯一

123.《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OECD

124.企业家传记(最好是自传)十部,(如《谁说大象不能跳舞》、《松下企业经营谈》、《杰克

尔奇自传》《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等) ·韦

推荐第6篇:德鲁克管理学书籍

.《经济人的末日》(The End of Economic Man)-1939

2.《工业人的未来》(The Future of Industrial Man)-1942

3.《公司的概念》(Concept of the Corporation)-1946

4.《新社会》(The New Society)-1950

5.《管理实践》(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1954

6.《美国的下一个20年》(America\'s Next Twenty Years)-1957

7.《明日的里程碑》(Landmarks of Tomorrow)-1957

8.《成果管理》(Managing for Results)-1964

9.《卓有成效的管理者》(The Effective Executive)-1966

10.《断层时代》(The Age of Discontinuity)-1968

11.《技术、管理与社会》(Technology,Management and Society)-1970

12.《人、思想与社会》(Men,Ideas and Politics)-1971

13.《管理:任务、责任、实践》(Management:Tasks,Responsibilities,Practices)-1973

14.《看不见的革命》(The Unseen Revolution)-1976(1996年以《退休基金革命》(The Pension Fund Revolution)重版)

15.《人与绩效:德鲁克论管理精华》(People and Performance:The Best of Peter Drucker on Management)-1977

16.《管理导论》(An Introductory View of Management)-1977

17.《旁观者》(Adventures of a Bystander)-1978(autobiography)

18.《毛笔之歌:日本绘画》(Song of the Brush:Japanese Painting from the Sanso Collection)-1979

19.《动荡时代中的管理》(Managing in Turbulent Times)-1980

20.《迈向经济新纪元及其他论文》(Toward the Next Economics and Other Eays)-1981

21.《变动中的管理界》(The Changing World of the Executive)-1982

22.《最后可能出现的世界》(小说,The Last of All Poible Worlds)-1982

23.《行善的诱惑》(小说,The Temptation to Do Good)-1984

24.《创新与企业家精神》(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1985

25.《管理的前沿》(Frontiers of Management)-1986

26.《新现实:政府与政治、经济与企业、社会与世界》(The New Realities:in Government and Politics,in Economics and Busine,in Society and World View)-1989

27.《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原理与实践》(Managing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Principles and Practices)-1990

28.《管理未来》(Managing for the Future:The 1990s and Beyond)-1992

29.《生态远景》(The Ecological Vision)-1993

30.《后资本主义社会》(Post-Capitalist Society)-1993

31.《巨变时代的管理》(Managing in a Time of Great Change)-1995

32.《德鲁克看亚洲:德鲁克与中内的对话》(Drucker on Asia:A Dialogue between Peter Drucker and Isao Nakauchi)-1997

33.《德鲁克论管理职业》(Peter Drucker on the Profeion of Management)-1998

34.《21世纪的管理挑战》(Management Challenges for the 21st Century)-1999

35.《德鲁克精华》(The Eential Drucker)-2001[1]

36.《下一个社会的管理》(Managing in the Next Society)-2002

37.《功能社会》(A Functioning Society)-2002

38.《德鲁克日志》(The Daily Drucker)-2004

39.《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实践》(The Effective Executive in Action)-2006

彼得•德鲁克的论文

1.《Power and Democracy in America》-1961

2.《The Discipline of Innovation》-1985

3.《The Theory of the Busine》-1994

4.《Managing Oneself》-1999

5.《Leading in a Time of Change: What it Will Take to Lead Tomorrow》-2001

6.《The Effective Executive Revised》-2002

7.《They\'re Not Employees, They\'re People》-2002

8.《What Makes An Effective Executive》-2004

9.《Claic Drucker》-2006

推荐第7篇:管理学入门书籍

管理学入门书籍

科目推荐书目

孙耀君,《西方管理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

****管理学****

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邢以群,《管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

周三多,《管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管理信息系统****

Kenneth C.Laudon/ Jane P.Laudon ,《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化企业的组织与技术》(第六版,影印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斯蒂芬 ·哈格等,《信息时代的管理信息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

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市场营销****

菲利浦·科特勒,《市场营销》,清华大学出版社

小威廉D.佩勒尔特 E.杰罗姆.麦卡锡,《市场营销学基础:全球管理(英文版.第12版)--国际通用MBA教材》,

机械工业出版社

郭毅等,《市场营销学原理》,电子工业出版社

Malhotra,N.K.著,《市场营销研究应用导向(第3版)》,电子工业出版社

****战略管理****

项保华,《战略管理——艺术与实务》,华夏出版社

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

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

享利·明茨伯格(美),《战略历程》,机械工业出版社

斯蒂文斯(英),《战略性思维》,机械工业出版社

Arthur A.Thompson, Jr.And A.J.Stricklan Ⅲ.Crafting&Implementing Strategy.6th Ed.Richard

D.Irwin, Inc., 1995中文版《战略管理学:概念与案例(英文版.第十版)-- 国际通用MBA教材》,机械

工业出版社

David Besanko, David Dranove, & Mark Shanley.The Economics of Strategy.John Wiley & Sons, Inc.,

1996

Alan J.Rowe; et al..Strategic Management: A Methodological Approach.4th Ed.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Inc., 199

4****组织行为学****

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精要(原书第7版)--MBA教材精品译丛》,机械工业出版社

Steven L.McShane;Mary Ann Von Glinow,《组织行为学(英文版)--21世纪经典原版经济管理教材文库》,

电子工业出版社

卢盛忠等,《组织行为学:理论与实践》,浙江教育出版社

****人力资源管理****

雷蒙德.A.诺伊,约翰.霍伦拜克,拜雷.格哈特,

帕特雷克.莱特,《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英文版《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Gaining a Competitive Advantage》,清华大学出版社

约翰.M.伊万切维奇,《人力资源管理(英文版.原书第8版)-- 国际通用MBA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 Luis R.Gomez-Mejia,David B.Balkin,Robert L.Cardy,《管理人力资源 Managing Human Resources 》

(英文版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财务管理****

斯蒂芬·罗丝,《公司理财》,机械工业出版社

****管理统计****

David R.Anderson Dennis J.Sweeney Thomas A.William,《商务与经济统计(第七版)-- 经济教材译

丛》,机械工业出版社

David R.Anderson;Dennis J.Sweeney;Thomas A.William,《商务与经济统计(英文版.第8版)--21世纪

经典原版经济管理教材文库》,机械工业出版社

****会计学****

张启銮等,《会计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系列教材》,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Cktde P.Stickney Roman L.Weil,《财务会计(英文版第9版) --国际通用MBA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

Ronald W.Hilton,《管理会计(英文版.第三版)-- 国际通用MBA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

****西方经济学****

[美]平狄克等:《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梁小民,《宏观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梁小民,《西方经济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宋承先,《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美] H.克雷格.彼得森等:《管理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美]S.Charles Maurice & Christopher R.Thomas, ManagerialEconomics,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影印

****经济法****

高程德,《经济法》(第九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电子商务****

Daniel Amor,《电子商务:变革与演进--经济教材译丛》,机械工业出版社

****组织理论****

[美]达夫特著,李维安译.《组织理论与设计精要》,机械工业出版社

[英]Bernard Burnes.《变革时代的管理》,云南大学出版社

[美]F·赫塞尔本等.未来的组织,四川人民出版社

****质量管理****

刘广第,《质量管理学(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生产管理****

陈荣秋、马士华,生产与运作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潘家轺等,现代生产管理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黄卫伟,生产与作业管理,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项目管理****

毕星、翟丽,《项目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美]杰克.吉多等著, 《成功的项目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白思俊主编, 《现代项目管理》(上,中,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推荐第8篇:管理学经典书籍推荐

管理学经典书籍推荐 目录表:

1、《哈佛管理全集》(6册)

2、《经典管理思想库》(14册)

3、《企业管理DIY》(36册)

4、《随身管理学院》(20册)

5、《与管理大师散步》(10册)

6、《图文哈佛管理全集》(20册)

7、《哈佛管理技能培训教程》(6章)

8、《MBA全程讲义》(11册)

9、、《哈佛考考你》(23册

10、《国际最新有效管理体系》(3册)

11、《新财富频道》(35册)

12、《成功企业管理技法》(15册)

13、《营销培训快译通·DIY实操版》(6册)

14、《经理人进修读本》(11册)

15、《至尊企业至尊制度》(6册)

16、《中小企业指南》(26册)

17、《经理人职业化测评》(8册)

18、《哈佛模式·世界加工厂标准化管理文库》(5册)

19、《魔鬼经济学》

20、《潜规则》

21、《职场政治》

22、《职场动物进化手册》

23、《经济管理类电子书全集》

24、《管理科学-运筹学:战略角度的审视》

25、企业人物传记

推荐第9篇:书籍读后感

读罗素《幸福之路》有感

最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觉得每个字每句话好像都在触动心里的一根弦,产生一种很强烈的共鸣。依然是生活,过去的生活让我对未来的生活的态度产生了改变,而从这本书看出去,我对一切的价值有了重新的估量。幸福感与不幸福感归结于信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的信仰也许只是一些简单而又基础的东西,因为容易获得,所以当你采用这些当作信仰的时候,或许会容易得到幸福感。而在缺少这些因素的情况下也会感到幸福的是不平常的人,我想,我还是把自己归结为平常人的,因为那样的幸福比较简单。至于自我专注,是一个人不幸福的很大的原因,我想这也是我一直以来觉得不幸福的原因,罗素的观点是:向外部发展。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也是一种逃避,但如何能做到内外的和谐统一?他没给答案。不过这也算是一个相对而言比较合理的做法吧。说了这么多都关于这本书,其实这只是关于幸福的一部分感想而已。

关于幸福,我们都有过太多的思考和遐想,但那可能也成为了我们感到不幸福的内部原因。太多的矛盾、失落和无奈存在于现实和遐想之间,绊住了我们前进的脚步,让我们觉得生活,至少是现在的生活没有快乐可言,甚至在长时间的迷茫中,失去了面对现实的勇气和期盼未来的动力。我不得不承认,我是经历过这样一段消沉的日子的,也许是因为孤独,长时间的孤独。或者我从来没试着让一个人真正了解的我,我害怕把自己真实的呈现在人前,习惯了隐藏的确实可以让自己不被别人伤害,可是却不自知地被自己伤害。不知是谁说过,敏感是文人的特质,因为一颗敏感的心,才能写出那些美丽哀怨的的句子,可是没有几个文人是豁达的,陶渊明所谓的无我,如今看来不过是失意文人自我安慰的谎言。也许这也是我一贯采用的态度,当觉得某件事物遥不可及或者是没有追求的勇气和毅力的时候,就会骗自己其实不在乎、其实不重要,但事实上却可能因为一时的懦弱与幸福擦肩而过。这无非是因为孤独,没有一个真正了解你的人在你踌躇和矛盾的时候鼓励你,给你勇气去面对,所以你就本能地逃避、后退,一直到退无可退,才发现自己放弃了那么多不该放弃的。其实我不是可以指某件事,不是我生活中的某件重大的特殊事件,而是指一贯的生活态度。我的生活里似乎的确是缺少一个可以诉说的人,能让我放下一切完全依赖和相信的人,初中时候喜欢写文章,是因为喜欢把一些想法写在文章里,然后老师会给我一些回应、一些鼓励、一些建议,可是生活的角色决定了她不是那个能让我完全放开自己的人,所以她能分担的,只是现实生活中的一小部分。不过因为这样,初中的那段日子,似乎是我最单纯、最开朗的日子,我已经非常感激她了,不管她所欣赏的是我的某些想法,或仅仅是文字,总之她给了我许多勇气和信心。谈到生活的角色,它似乎真的决定了很多事情,有时候甚至是我们不能逾越的界限,这也让我常常感到失落。譬如我总是愿意把一些想法通过文字的形式告诉某些过去的朋友,这里说过去的朋友,不是说友情已经变淡,而是不再每天相处在一起,也许这样的距离刚刚好,让我很有安全感。而什么样的距离才算刚刚好?说不清楚,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尽管罗素说:寂寞是必要的,伴随着一定程度的寂寞,很多美好的东西才会被获得,才能使一个人拥有创造性的能力。虽然我对这句话是认同的,但如果我所想要的只是幸福,而不是特别的能力呢?幸福既不是纯理性的东西,也不是纯感性的东西,需要两者完美平衡。完美?听起来特别的遥不可及,但换一个角度讲,只要两者结合得恰到好处,就算是完美了。没有一个标准值,比如不管是5+

5、3+7,或是1+9,只要总数等于10就是完美的。有时候我觉得这两者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相互融合转化的,而两者的结合又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有些人是既不怎么感性也不怎么理性,这种人是让我觉得很乏味的;还有一种人是让人觉得有时非常的感性,有时又非常的理性,是的,不知道应该怎么讲,举个例子:刘墉,作为作家和画家,必然让人觉得充满了艺术的感性气息的,但他睿智的生活哲学又让不得不惊讶于他理性光芒,这种人在我看来是充满人格魅力的。当然生活中不可能到处遇见这样杰出的艺术家。但很多时候只要用心的观察,还是会发现身边有很多有内涵、有魅力的人存在。而能把这两种极端结合的的完美的人,一定是拥有幸福的智慧的人。我想我正在不断朝这

个方向努力着。

我想我只一直相信着幸福的存在的,这点很重要。但并非是只要相信,就会幸福,这是一个不努力的藉口,我们已经过了看偶像剧的年纪了,别再幻想幸福会从天而降,即使它掉下来,也要我们自己接得住吧,除了期待之外,更重的是去行动。我总结了一下:不如把这个关联词换一下,只有相信,才会幸福! 这世上很少有东西是“只要——就——”的,只有总结了无数个“只有——才——”,才能抓得住幸福,不过有没有人同意吧,我还是愿意这样自勉的。我们都在追求幸福的路上,不管生活怎样打造我们,不管每个人心中幸福的概念是什么,因为有了这个渴望,努力的过程变得特别的充实,有意义,再多的挫折和困难都不能剥夺我们幸福的资格。

推荐第10篇:十本书管理学必读书籍

10本经典的经济管理书籍

一个公司想要拥有良好的发展趋势,就需要领导者拥有对竞争市场敏锐的洞察力和良好的经济管理方法。当然,谁都不是天生的经济管理学家,我们都需要在后天不断的努力学习,书籍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这里,为大家推荐十本经典的经济管理书籍。

一个公司想要拥有良好的发展趋势,首先就需要领导者拥有对竞争市场敏锐的洞察力和良好的经济管理方法。当然,谁都不是天生的经济管理学家,我们都需要在后天不断的努力学习,书籍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这里,为大家推荐十本经典的经济管理书籍。

经济管理书籍

一、蓝海战略

本经济管理书籍简介:企业为了寻求持久的、获利性的增长,往往与其对手针锋相对地竞争。它们为竞争优势而战,为市场份额而战,为实现差异化而战。

然而在目前过度拥挤的产业市场中,硬碰硬的竞争只能令企业陷入血腥的\"红海\",即竞争激烈的已知市场空间中,并与对手争抢日益缩减的利润额。在这本书中,作者对你所熟知的一切战略成功的定律提出挑战。他们认为,流连于红海的竞争之中,将越来越难以创造未来的获利性增长。

作者基于对跨度达100多年、涉及30多个产业的150个战略行动的研究,提出:要赢得明天,企业不能靠与对手竞争,而是要开创\"蓝海\",即蕴含庞大需求的新市场空间,以走上增长之路。这种被称为\"价值创新\"的战略行动能够为企业和买方都创造价值的飞跃,使企业彻底甩脱竞争对手,并将新的需求释放出来。

经理人评述:技源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商业竞争总是围绕\"竞争\"而展开。例如,如何寻找降低成本的方式,如何从竞争对手那里夺取市场份额来增加销售收入等。而本书作者则提出了一种与上述竞争战略完全不同的战略,就是和红海对应的蓝海。

战略一向都是枯燥严肃的,好在这本书收集和归纳了大量各国成功公司的案例,清晰提出并论证了作者对商业竞争的崭新观点------开创新的市场空间。一旦这样,就使我们为之日夜煎熬的白热化竞争变得无关紧要了,因为我们可以选择不参与这个竞争了。更可贵的是,它不仅有严谨的理论分析,并且提供了大量如何寻找蓝海战略的方法和工具,甚至是如何来实施蓝海战略的步骤。

我是强烈建议我公司所有高层管理者都应该读读这本书,它不仅是一本描述新的竞争方式的书,更是一本启发和开拓思维的书。

经济管理书籍

二、高效能人士的第8个习惯

经济管理书籍简介:我们中间有很多人经常有挫败感,经常会感到气馁,认为没有人欣赏自己、没有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真正价值,无法表达自己的心声,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够做出什么特殊的贡献。如果你迫切想要成为人群中卓越超常的人,迫切地想要改善机构现状并取得辉煌的成就,想要寻找自己内在真正的心声,那就是你的必读书籍。这部新作见解深刻、引人入胜,而且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最需要的励志之作;

柯维的新作将会改变我们对于自身的认识,改变我们对生活目的和所处组织机构的认识,将改变我们对整个人类的认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让我们学会了如何注重效率,《高效能人士的第八个习惯》则为我们指明了通往卓越的道路。

经理人评述:北京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之前看《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时候就觉得是一本好书,一个环形图把一个经理人应该具备的能力提纲挈领的描述出来。我们公司内部还专门组织了关于七个习惯的培训。后来出了这本第八个习惯,自然也很有兴趣翻翻。不过这第八个习惯似乎没有延续七个习惯的风格,应该说,七个习惯重在实践,重在培养职业习惯的意识,重在从自己内在开始的全面修炼,而第八个习惯则更像是信仰、精神,重视从整个组织思考,重视在一个团队中的影响力。我记得伊顿中学的校长曾经说过,他眼中的好学生是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人,也就是说,这个人不仅自己要成功,更需要帮助别人成功,并为改善整个社会环境施以影响。按照中国的古话就是从小我到大我。

经济管理书籍

三、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本经济管理书籍简介:一群平凡人,能做出不平凡的事业吗?彼得·德鲁克告诉我们,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只要我们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做到卓有成效。在本书中,德鲁克告诉我们:管理者的成效往往是决定组织工作成效的最关键因素;并不是只有高级管理人员才是管理者,所有负责行动和决策而又有助于提高机构工作效能的人,都应该像管理者一样工作和思考。卓有成效是管理者必须做到的事,但是在所有的知识组织中,每一位知识工作者其实都是管理者------即使他没有所谓的职权,只要他能为组织做出突出的贡献。

经理人评述:国泰基金人力资源经理

彼得·德鲁克刚刚去世,让我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备感唏嘘。这本书看起来很薄,绝对不是宏篇巨作,但我感觉它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中有不少作者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管理理念,很有说服力。例如他用贡献理论重新定义了\"管理者\",只要是重视贡献、对成果负责人都应该是一个\"管理者\",这对于我的员工管理和激励工作是很有启发的,又比如他还提出了一系列判断工作有效和高效的准则,也让我在设定工作绩效评价系统的时候拓宽了视野。

经济管理书籍

四、转型:用对策略,做对事

本经济管理书籍的作者写就的《执行》一书推动了企业家和经理人对执行问题的关注,但通过走访数十个国家,与数千位管理者讨论,作者发现,管理者们经常是带着全心全意的注意力和火热的激情,但所执行的其实是错误的战略,向着错误的方向前进,做着错误的事情------\"将军们往往在准备打过去的战争\"。

在《转型》一书中,作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他们开发设计的\"商业模式\"分析体系。它是一种基于现实的可靠的思维框架,用于全方位考虑企业的现实情况,帮助管理者将财务目标(经营利润、现金流、资本密集度、利润增长、投资回报)、外部现实(行业的历史盈利状况、整体的商业环境、客户基础、根源分析)和内部活动(战略、运营、人员、组织机构)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本书提出的商业模式为处理转型问题带来了理智。它指导着什么时候应该变革,什么时候不应该变革,哪些应该改变,哪些不应该改变。

经理人评述:上药集团对外事务部经理

这本书的封面是一只正在跳跃的动物穿过一个魔术中常用的大圈。动物的后半身是鹿(我猜测),前半部分是豹。等我看完这本书的时候回想起这个封面,觉得非常贴切,非常符合本书的论点,即通过转型,企业可以脱胎换骨,以一种全新的竞争力出现。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这样的转变机遇,甚至当转型的环境已经具备、机遇已经现身的时候,企业仍然无视这一切,那么机遇就变成了危机。\"要不转型,要不死亡\"。现在想想,谁也不可能安逸的睡在历史上。

经济管理书籍

五、当中国改变世界

本经济管理书籍简介:本书作者是一位法国著名的资深传媒人,从事新闻报道27年,曾任法国著名财经类报纸《回声报》副主编多年。本书体现出作者广博的信息基础和独到的观察眼光。

现在,无数的政治家、经济家、投资人都在议论中国的醒来和崛起。没有一个国际论坛忽略中国发展这个主题,没有产业的国际发展会脱离中国而独立存在。

中国的超大胃口引爆了国际上的众多敏感能源问题。由于它辽阔的幅员和饕餮的胃口,中国动摇了石油、钢铁、黄金、小麦、技术、劳务等所有市场的稳定。同时,很多发达国家本来已经退入历史长河的夕阳产业因为中国的需求而重新焕发了生命力。只有中国有这样的力量。

各种言论众说纷纭,中国威胁论依然拥有一定的声音,但是越来越多有前瞻性的人看到,中国的崛起即将给世界经济进步带来了动力,也给自己带来了百年不遇的机会。

本书没有探讨深刻的经济学理论,也没有拘泥于单一的制度或者文化的问题,而是基于一个记者的敏感性将宏大的信息整合在一起,充满条理和逻辑。

经理人评述:北京三元基因有限公司总经理

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毫无疑问是有我们自己的全球化战略的,所以为了提高国家竞争力,要求中国的企业家打破以往传统的以中国的眼光看世界的局限性,必须以世界的眼光看世界,与世界各国共享人类社会文明成果和价值观念,所以了解世界各国对中国发展的评价,对我们至关重要。

我因为曾经在法国工作过,因此对于法国媒体的观点比较关注。法国人骄傲、自信,非常有自己的主见和观点,这本书可以说很好的代表了一类西方媒体对于中国的看法。大家都知道中国威胁论的存在,各国都有持这种观点的政治家、经济学家。但这本书则用非常丰富的信息量和比较强的逻辑条理,积极地突出了中国在未来世界中的重要作品。其实,我们想想也就能明白,那么多跨国公司在中国落地生根,在中国投资建厂,这本身就是一种积极地认可。

经济管理书籍

六、26个策略留住核心员工

本经济管理书籍简介:\"核心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正是他们对公司的忠诚和奉献,构筑了成功的脊梁,打造了财富的大厦。本书作者认为,留住他们的惟一方式,就是爱他们。

那么,怎样去\"爱\"?如何更好地发挥\"核心员工\"的作用,让他们为工作而兴奋,直达巅峰状态?在其他企业试图\"挖墙角\"的时候,你又怎么能让他们留下来?这本书提出了26个行之有效的留住核心员工的策略。实践这26条策略,你不必花费太多的时间和金钱,也不必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却可以轻松地留住\"核心员工\"。

经理人评述: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培训和发展主任

作为一个人力资源的从业人员,我一直都非常关注员工的留用,应该说,这一直被公认为人力资源部的重要任务之一。这本书提出的观点却验证了我们在工作实践中经常遇见的情况,即员工留与走最大的决定因素是他们的直接上司,也就是说,员工留用绝不应该仅仅是人力资源部的问题,而应该是每一个部门主管、团队领导者们日常需要关注和留心的重点。很多时候,当我收到某个部门员工辞职信的时候,他的部门经理一般已经和他进行了艰辛漫长的商谈,而已经无法改变员工的选择,我也经常在想,员工们到底因为什么留在公司,又因为什么离开公司。

这本书的英文标题是\"Lovethemorlosethem\",直译过来就是\"爱他们抑或失去他们\"。而这本书正是告诉了我们很多如何去真正爱和关心员工的点子和思路。其实了解和关心员工的点子很多,最重要的是经理们如何意识上重视,在行动上观察,随时随地留心。所以,我想这本书对每一个职业经理人颇有启发,也给了我在培养经理人能力方面多一些指导。

经济管理书籍

七、赢

本经济管理书籍简介:作为通用电气前任CEO,杰克·韦尔奇在全球享有盛名。他被誉为\"全球第一CEO\"、\"最受尊敬的CEO\"、\"美国当代最成功、最伟大的企业家\"。

在本书中,韦尔奇结合亲身管理实践及大量鲜活的案例,将其在工作与生活中\"赢\"的智慧倾囊相授,内容涉及商务活动的诸多层面,囊括商业生活的要旨、企业领导的管理智慧、普通职员的求职与晋升之道,乃至如何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本书凝聚了韦尔奇一生的管理智慧,是其执掌通用21年来领导艺术的浓缩和升华。

《赢》并不是专为CEO所写。无论你是来自跨国公司,还是小型企业;无论你是生产线上的工人、刚毕业的大学生或MBA,还是项目经理,或者企业的高层领导,只要你胸中燃烧着奋斗的激情,都将从中受益。

经理人评述:复地集团副总经理

这本书之所以能成为管理决策者的\"圣经\",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是韦尔奇用最白话文的表述方式,描述了一个又一个商业真理在具体管理实践中的应用、修正和发展。他揭示了如何来解决很多大型企业集团几乎都无法回避、惊人相似的\"大企业病\",可以说,他提出了一种\"中子弹杰克\"式的解决方法。

经济管理书籍

八、做最好的自己

本经济管理书籍简介:今年7月,原微软副总裁李开复博士跳槽到Google公司,引起了全球上万家媒体的关注。如今,李开复却跳出这一切,写了一本心平气和、让人感动的书,按照他的说法,希望为中国的年轻人留下更多的精神财富。

在这本书里的许多想法都是李博士在过去的文章或信函中表达过的。他深信,读者无法理解说教或难以产生共鸣的案例是不可能被读者接受的,因此本书虽然不是传记,却将很多有意思和有价值的事情娓娓道来。在年轻人看来,发生在成功者身边的故事最值得学习和品味,最容易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如果说李博士的写作还有某些特点可循的话,那就是,他更倾向于用缜密的逻辑和真实的案例来阐释成功的秘诀。

经理人评述:上海海通国际汽车码头有限公司总经理

现在经理人写书挺常见的,说说自己的辉煌经历和管理体验。李开复的经历在中国当代肯定算是传奇的,但他却以一种很谦和的态度,以一种良师益友的姿态给中国的年轻人们写了这本书。虽然我可能不算作这本书的目标读者,但我仍然为其中的文字所感动。里面所透露出来的诚实和诚恳本身就是对年轻一代很好的教诲,尤其是在现今这个浮躁的世界里。无论是从事什么行业,无论掌握多么高深的技能,人最终的成功往往取决于他自己的人品和态度。而在这个领域内的教育,我们往往容易忽视。

经济管理书籍

九、伟大的博弈:华尔街金融帝国的崛起

本经济管理书籍简介:这是一本关于华尔街历史的书,也是一本关于美国金融史和经济史的书。它所描述的历史事件使我们清晰地看到,在很大程度上,华尔街推动了美国从一个原始而单一的经济体成长为一个强大而复杂的经济体。在美国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中,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美国资本市场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华尔街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华尔街本身也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而成长为全球金融体系的中心。美国经济的成功是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之间协同发展很好的例证。

经理人评述:《财富故事》执行主编

我本身就是学金融出身的,对于华尔街的历史已经比较熟悉的,但看到这本书依然觉得十分有趣。各种各样的传奇故事、阴暗人物和伟大人物的较量代表了华尔街进化的每一个里程碑。像个人之力充当了美国中央银行角色的J.P摩根,像美林证券的创建人美里尔,他重新树立经纪人职业道德,让这个行业焕然一新。他们都曾是在世界金融史上翻云覆雨的人物,任何一个人的故事都足以是一本厚厚的传记。

华尔街的演进历史,就是创新和自我修正的历史,它也曾历经高峰低谷,经历不完善的法制和诚信制度带来的灭顶之灾。美国发达的金融市场背后其实也是有很多艰辛和坎坷,这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是很有借鉴意义的,别人的弯路我们可以少走,而我们在现今低迷的股市面前失去信心,说实话,我们面临的困难华尔街都已经经历过了。

经济管理书籍

十、热门商品投资------量子基金创始人的投资真经

本经济管理书籍简介:目前正处在牛市当中------不是股票市场,也不是债券市场,而是商品投资市场。聪明的投资者会在随后10年骑着这头牛,创下投资回报的历史纪录。

本书的作者吉姆·罗杰斯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资家之一,赚的钱多得让他这辈子不用再工作。他以前还从来没有写一本实用投资建议方面的书------直到现在推出这本《热门商品投资》。在这本书中,罗杰斯从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出发,深入分析了石油、黄金、铅、糖、咖啡等商品的历史及未来走势,并指出当前世界范围的商品供需紊乱------这是典型的商品投资市场进入长期牛市的信号。这场牛市早已悄无声息地在我们身边开始了,而且还将持续10年。

罗杰斯的这本书无疑为深陷股市泥潭的投资者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聪明的投资者定能把握机会,乘商品投资市场的牛市之风,大赚一笔!

经理人评述:上海期货交易所战略部总监

吉姆·罗杰斯是一个积极活跃,甚至非常浪漫的投资人。看他的书,就有一种跳出五行外看世界的感觉。在本书中他其实提出了一个新的投资思路和方向,即在传统的股票、债券这种虚拟资产投资之外,商品投资将成为又一个新兴的投资热点,也就是实物资产投资。

其实看看近两年来的金融市场走势,他的观点是很有前瞻性的。有的商品由于其天然的稀缺性,如石油,金属,有的商品由于其生产的周期性和供需的时间差,就会带来投资的机会空间。从社会角度而言,这种投资其实是对商品实物价格体系的一种稳定。从长期的趋势看来,商品期货将成为机构投资者和基金的重要投资对象。对于中国而言,我们是一个原材料的消费大国和进口大国,如果不掌握这个日益成熟的金融工具,势必会很吃亏的。

第11篇:10个管理学必看的书籍

内容简介:管理学经典书籍是备受管理阶层们推崇的书目,所以每一个有志成为管理阶层的人士很有必要阅览以下管理学经典书籍。那么,管理学经典书籍有哪些?世界工厂网小编为您提供几本管理学经典书籍书目及简介!

1《变革的力量》

推荐理由:经理人往往一身兼而有之的领导与管理两大职责,在本书中第一次被精辟地厘清。

专家点评:

让我从史蒂芬.柯维提到的比喻开始:\"一群工人在丛林里清除矮灌木。他们解决的是实际问题。管理者在他们后面拟定政策,引进技术,确定工作进程和补贴计划。领导者则爬上最高那棵树,巡视全貌……\"这看来很清楚:工人们的职责是清除矮灌木,管理者注意的焦点在于有效的操作策略,而领导者的任务则是判断和决定砍伐哪一片丛林。

约翰.科特,\"领导与变革\"领域中最杰出的权威,在《变革的力量:领导与管理的差异》一书中指出:领导者的工作是确定公司发展的方向、整合相关者、激励和鼓舞员工,其目的是产生变革;而管理者的工作是计划与预算、组织及配置人员、控制并解决问题,其目的是建立秩序。

按照这样的标准,可以说,在中国,几乎所有企业在领导与管理的关系问题上,都欠着一课。

《变革的力量》对领导与管理差异的深入分析,不仅把国际最新的经营理念带到中国,更为中国企业从概念到实施提供了系统的、可操作的依据。对于日渐进入国际竞争舞台中央的中国企业来说,谁能更早地接收、理解并运用此类信息,谁就能在这场发生在家门口的\"战争\"中领先一步。同样,最具开放心态和学习能力的职业经理人,也将成为获胜的\"将领\"。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和经理人被强调领导和管理的差异之后,不应把二者割裂、对立开来。它们具有不同功用,好比手心和手背,相辅相成。对这两个方面的差异了解得愈透彻,就愈能帮助我们尽取其长。(李崇基华信惠悦咨询上海公司总经理)

2 《基业长青》

推荐理由:对于极少数的堪称卓越的中国企业,本书提供了建立百年基业的方案;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企业,本书制造了一个梦想---有梦,总比没有强。

专家点评:

作者曾对西方和日本存续时间较长的企业展开过广泛的调查,他们发现,只有18家企业可称得上他们定义为\"高瞻远瞩\"的公司,即那些倍受推崇、影响广泛的业界翘楚,那些领袖辈出、产品和服务多样、至少有五十年历史,而且,长期业绩突出的公司。

虽然这些公司分别在各行各业,柯林斯和波拉斯却发现他们有着某种共性,而这些共性往往异于人们头脑中优秀公司的传统形象。他们发现,这些\"高瞻远瞩\"的公司都有如下特征:

他们并不一定肇始于一个伟大的商业思想;他们并不一定有伟大的、有魅力的领导;他们有务实的理想主义;

他们相信并坚持一系列指导人们行为的核心理念,但对他们来说,这些理念不一定有对错之分;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不怕追求胆大包天的目标;他们不去劳神于击败对手,而是关注于挑战自我;他们有教派一般的文化;他们由内部培养出来的领导人引路。

本书在美国上市后,上述结论让不少管理者大跌眼镜,因为在那时,媒体总会拜倒在有远见、有魅力的商业领导脚下,让人们相信只有这些人才能引领企业走出困境。但是,当这些人物退出舞台后,企业却不能持续成功了。

在中国,确有人能快速致富,却鲜有人能有远见、有勇气承诺公司成为\"高瞻远瞩\"的公司。因为\"高瞻远瞩\"的公司意味着有核心的理念,并辅之以强健的结构、流程和系统。在我看来,今日中国商界人士,大多雄心勃勃,闯劲十足,但对成就\"高瞻远瞩\"的公司缺乏远见卓识。他们的认识还只停在口中,如何行动却不甚了了,而《基业长青》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足以供他们受益匪浅。(谢祖墀高风管理 顾问公司董事长)

3 《6西格玛管理法》

推荐理由:对20世纪90年代来最有影响的管理方法的最好的阐述,其对数据的重视有望改变中国企业的管理基因。

专家点评:

中国的经理人如果希望提高组织绩效、实现既定业绩,一定要读这本书。作为一位在中国为70多家公司提供过咨询服务的管理顾问,我亲眼目睹了很多中国公司对于提高组织绩效的巨大需求,比如提高质量、客户忠诚度、增加市场份额和降低成本等。本书为建立合适的6西格玛项目基础和获取合作者和商界领袖的支持提供了一幅清晰简易的路线图。

我想提出的一点是,商界领导人一定要认识到6西格玛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质量改进项目,它需要明晰公司的战略、公司目标、跨部门合作以及员工的能力发展。6西格玛还要求有效的变革管理以保证项目的成功实施。书中介绍的概念和工具为中国实施6西格玛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实战性指导。(孙永玲上海博意门咨询公司总裁)

4 《再造宏基》

推荐理由:华人的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国际品牌acer缔造者本人对于创业与管理的无价体验。 编辑点评:

施振荣就是个逆向思维的人。从宏基创建伊始,他就坚持打破常规思维定式,反其道而行。比如在对待企业的\"独门绝活\"这个问题上,他针对常规思维:\"企业拥有独门技术,较具竞争力\",提出\"开放独门技术,企业才能长保竞争力\",他的思考逻辑是:技术的开放将造成产品的普及,企业可因此扩大经济规模、降低成本、提高获利,然后把赚来的利润投入更多的发明中去,赚更多的钱。在这本书里,像这样的反向思维随处可见,对正在思考企业前途的中国企业家,施振荣的思考方式无疑有点化作用。

施振荣在书中写道,有一次,他同一群企业家分享经验,说宏 缴纳的学费不计其数,在场的一位企业家感慨地说:\"施先生的经验又何止千万!\"这本书就是这些经验的总结。

5《大败局》

推荐理由:对一度如日中天的本土企业迅速衰亡的最全面、最深刻的观察。

编辑点评:

在中国,难能找出\"从优秀到卓越\"的一批企业,却不乏\"从优秀到失败\"的众多例子。过去,已经有这么多曾经优秀的企业前赴后继地遭遇了\"大失败\";将来,可以断言,\"从优秀到失败\"的企业将远远超过从\"从优秀到卓越\"的企业。因此,学习如何不失败、不死亡,比学习如何卓越更加具有现实意义。正如一个中国企业家所说:成功,就是活着。

这本书自称\"迄今惟一一本关于中国企业失败的MBA式教案\"。因为作者缺乏深入的管理知识和必要的研究训练,使得\"MBA式教案\"的评价名不副实。但是幸运的是作者本人的声音在书中没有造成太多的干扰,而他作为记者的准确观察和记录为读者提供了自己思考的空间

6《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为我国春秋时代孙武所著,距今已2500多年,是中国同时也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兵书,一直为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商人、学者奉为至宝。

日本许多大公司把《孙子兵法》作为高级管理人员必读书。麦肯锡公司董事长大前研一曾表示:“没有哪本书像《孙子兵法》一样,为我们提供如此丰富的管理思想”。前东洋精密工业公司董事长大桥武夫,在企业濒临倒闭之际,发现《孙子兵法》有助于经营,很快使企业起死回生,为此他写了一本专著《用兵法指导经营》,成为畅销书。

美国著名高等学府如哈佛大学商学院,也把《孙子兵法》融入了MBA的战略课程中。

全书共13篇,约6000字,是一部公认的最权威的“军事战略”著作,同时也被视为战略管理、成本管理、市场营销以及通过竞争获取事业成功的哲学书。

7.《从优秀到卓越》

超级畅销书《基业长青》作者吉姆?柯林斯2001年的作品,是该年度《商业周刊》的十佳商业书。柯林斯和他的研究小组耗费了5年,阅读并系统整理了近6000篇文章,创建了3.84亿字节的电脑数据,对1965年以来《财富》杂志历年500强排名中的每一家公司(共1400多家)逐一分析。研究结果令人震惊——只有11家公司实现从优秀业绩到卓越业绩的跨越。柯林斯将这11家公司与其他公司进行了对照,分析出了实现这一跨越的内在机制。

亚马逊书店对这本书的赞美之语是,“这是那种经理人和CEO们在若干年内需要一读再读的书。”

8.《杰克韦尔奇自传》

世界第一CEO自传。本书英文版2001年9月11日出版,立即在Amazon销售排行榜上名列第五。这本书稿酬高达700万美元,被全球翘首以待的经理人奉为“CEO的圣经”。

韦尔奇是管理界中的“老虎”伍兹,在本书中首次透露管理秘诀:在短短20年间如何将通用电气从世界第十位提升到第二位,市场资本增长30多倍,达到4500亿美元,以及他的成长岁月、成功经历和经营理念。这本自传是他退休前的最后一个大动作。

巴菲特是这样推荐这本书的:“杰克是管理界的老虎伍兹,所有CEO都想效仿他。他们虽然赶不上他,但是如果仔细聆听他所说的话,就能更接近他一些。”

9.《杜拉克管理思想全书》

彼得?杜拉克,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现代管理学理论的奠基人,他卓越的学术成就曾给他先后带来20多个名誉博士学位。《商业周刊》称其为“当代不朽的管理思想大师”,《经济学人周刊》更称其为“大师中的大师”。

杜拉克比任何人都早10年或20年开始讨论管理学中现在广为人知的主题:竞争策略、组织设计、成本会计、创业精神和管理信息。他强调管理的人性和实践性,以3个著名的问题“你的业务是什么?谁是你的客户?客户认知的价值是什么?”简单而深刻地阐明“企业的理论”。

虽然彼得?杜拉克的大多数管理学著作出版于1982年以前,但《福布斯》杂志还是尊称他为一个世纪以来全世界最有影响的 “现代管理之父”。

10.《追求卓越:美国最佳管理公司案例》

1982年汤姆?彼得斯与鲍勃?沃特曼合著。20世纪影响最大的管理学著作之一,第一本销量超过百万的商业书籍,长达3年位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在美国总发行量超过600万册,事实上,这本书促成了商业书籍出版业的成熟。

本书源自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的一个内部项目。当时美国商业界备受日本公司咄咄逼人的扩张姿态的困扰,相比日本严格的制度化管理,面对强烈个人主义的员工,美国公司领导成了被讥笑的低能者。《追求卓越》则扮演了美国商业的拯救者。

本书为管理设定了一个积极的目标,而非强调面临的难题。彼得斯提出的杰出企业的8个特性几乎为未来20年的商业管理奠定了格局。今日的企业领袖没有人不承认深受这些原则的影响。它也是在中国影响最大的西方管理学著作,中译本多达5种,总发行量超过50万册。

因为这本书,汤姆?彼得斯(第一作者)也从麦肯锡公司的一个“无关紧要的人”,步入世界顶级管理学大师的行列。

第12篇:管理学读后感

《管理学》读后感

我读的是第11章《激励》一部分,虽然“领导”这个职务离自己有n光年,但只要做教师就永远是学生的头儿,所以看点激励的管理学,我想还是能派上用场的。

引言讲了一个“为何高薪不高效”的案例。其实书中所提的刘鹏老总和我屏幕上展示的杰卡老板的困惑是一样的。问题出在哪儿呢?主要是出在对人的管理上。作为企业员工的工作绩效,不仅取决于员工的工作能力,还取决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如何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励便是管理者非常重要的工作。下面我从四个方面向各位汇报一下读书所获。

一、激励的心理机制——需要、动机与行为

需要有5个特征,多样性、选择性、结构性、社会性和发展性。关于发展性,书中有一段是这么说的:人的需要就其内容和满足方式来说,并不总是停留在一种水平上,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案例中的刘鹏和杰卡可能忽视了这一点,如果他把一次要涨的1200元工资由年初一次性上调,改为每月长100,或改为一季度发一次福利,估计效果肯定会相当的好!

动机产生依赖于两个条件:一是个体的生理或心理的需要;二是能够满足需要的客观事物,又称为外部诱因。动机具有行为指向、行为驱动、行为维持等功能。如果企业领导人适时地增加一些外部诱因,员工的积极性便能大幅度地提高。

目标在行为过程中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目标表现为行为的结果,目标达到,需要得到满足,行为即结束;另一方面,目标又表现为行为的诱因,构成目标内容的是能够满足需要的各种对象性事物,如职务、金钱、荣誉等,他们在行为过程中推动着动机的产生,引导和调节者行为的方式与方向,从而成为诱导行为的主动因素。

二、激励理论

主要是看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是维持其生命的最基本的需要,是推动人类行为的强大动力。安全的需要是人类安居乐业的基本保证。社交需要也称为爱和归属的需要。人们都希望归属于一个团体以得到关心、爱护、支持、友谊和忠诚,从而消除孤独感,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满意的归属感。尊重需要是希望自己在同事之间有一定的声誉和威望,从而得到别人的尊重并发挥一定影响力。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通过胜任感和成就感来获得满足的。

三、激励的作用

能充分挖掘员工的潜力,有助于激发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能吸引优秀的人才和留住优秀人才。有助于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有助于增强组织的凝聚力,促进内部各组成部分的协调统一。

四、激励的手段和作用

奖惩、工作内容丰富化、员工参与管理、培训激励、股权激励

第13篇:管理学读后感

管理学名著读后感

《基业长青》一书所列的18家高-瞻远瞩公司,无一不持之以恒固守信念,同时也固守经营之魂.如宝洁始终固守\"产品完美,不断自我提高,诚实与公平,尊重与关心个人\"的核心理念.\"两斯\"认为核心理念由核心价值和目的两部分构成,本人认为核心理念其实就是固守的\"信念\",也就是原则性的,不可妥协的东西,可以放弃和妥善的东西不能称为核心理念.作为一个企业的掌舵人,其实我们都知道自己内心深处坚持和固守什么,只不过不一定形成文字而已.诚如小赛涅卡所说:\"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的船要驶向那个码头,那么任何风对于他都不会顺风\".

不断刺激进步是企业发展的澎湃动力

潮起潮落,花开花谢,日升日坠,四季轮回,世间万事万物好像一成不变地按照预定的轨迹运行,其实不然,尤其当今社会.有永不变质的奶酪吗 答曰没有.有源源不断的同等机会吗 答曰没有.有适合所有企业经营管理的灵丹妙药吗 答曰没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才是相对的.既然变化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我们就不能一劳永逸,就不能成天躺在温床上睡大觉做美梦,否则就不会有人说当经理人是世界上最辛苦的职业了.没有改变,就没有进步,这个道理简单易懂,也是《基业长青》反复强调的观点.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爱迪生的电灯发明,美国人的互联网络发明,一切的一切,证明了变化和进步是多么的重要.变化和进步的确是企业发展的澎湃动力.

问题是怎样才能刺激进步

其实刺激进步也是见仁见智的话题,各个企业有各个企业的特色,难以强求一致,《基业长青》也陈述了部分高-瞻远瞩公司的做法.笔者认为可以有以下若干做法:一是企业核心理念和企业文化要鼓励创新,容许改变.二是企业最高经营领导者和管理团队要培育氛围,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大力提倡创新,鼓励进步,批判固步自封和夜郎自大.三是要建立健全刺激进步的机制,包括允许越级提议,经常使用头脑风暴法等现代管理方法等.

脚踏实地敢做敢为才能将兼容并蓄的精神落到实处

都说几千年中华文明精深博大,这话一点不假,连大师级的柯林斯和波勒斯都可将中国的太极阴阳在著作中引为己用了.《基业长青》告诉我们,高-瞻远瞩公司不在短期和长期之间寻求平衡,追求的是短期和长期都有优异表现;高-瞻远转载自百分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瞩公司不光是在理想主义和获利能力之间追求平衡,还追求高度的理想主义和高度的利润;高-瞻远瞩公司不光是在保持严谨形状与刺激勇猛的变革和行动之间追求平衡,而是两方面都做得淋漓尽致.简单地说,高-瞻远瞩公司不希望把阴阳混合成灰色,成为既非阴,又非阳,不清不楚的圆圈,而是同时和随时以阴阳区分目标,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兼容并蓄吧!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兼容并蓄不是吹起来的肥皂泡,只有脚踏实地敢做敢为才能将兼容并蓄落到实处.记不清是谁说过这样一句话:与其呆在家里为前途忧虑,还不如把自己作为一颗探路的石子,勇敢地朝广阔的社会扔过去.这句话原意是针对个人的,其实也可针对企业来讲.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不能有过多的犹豫和怨天忧人,因为很多情况下机遇稍纵即逝,需要有敢做敢为的作风和干劲.当然了,市场不能容许任何人在同一问题上反复犯错,市场只会将机会赠予时刻做好准备,敢做敢为,脚踏实地的企业,牛皮吹多了会破,刀不磨了会生锈.容许失误而不允经常失误,敢想的同时还要敢做,拿得起还要放得下,胜不要骄而败不要馁,这就是兼容并蓄,

这就是太极阴阳.

说到兼容并蓄,此时又联想到了企业用人,世间有完人吗 没有.世上纵然有完人,此人也是一个不受欢迎和与管理环境不相融的人,这是管理心理学的一个观点,真正最受欢迎的是那些才华突出而又存有一些缺点的人.因此企业应当用人之长,容人之短.如若用人之短弃人之长,那么这样的\"伯乐\"与笨蛋无异.此外,起用企业自己培养的人才和从外部引进人才也是一种兼容并蓄,本身并无矛盾.并非外来的和尚就一定好念经,也并非刚引进的外人就不可信任.无论如何,任何老板都会喜爱敢想敢做而又脚踏实地之人,一般不会喜爱口若悬河而又只说不做之人.

面对组织结构更为扁平,管理权力更为下放,地域分布更为广泛,知识性员工日渐增多的二十一世纪企业管理新趋势,兼容并蓄的企业管理才会更有成效,才能使企业在市场的大风大浪中,在竞争的刀光剑影中,健步如飞,左右逢源.

即将结束这篇读书报告时,我忽想起了黑带高手的寓言.黑带代表武学的顶尖,同时也代表开始,代表无休止的磨练,奋斗和追求更高标准的历程的起点.我在想,任何一个想要继续前进的企业经理人其实心里都知道:今天的成就只代表过去,来日方长,磨难依然,奋斗依旧。

本文由百分网提供,原文地址: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第14篇:管理学读后感

本科学年论文

题 目 读《管理学》有感

学院、系内蒙古大学鄂尔多斯学院专业名称旅游管理年级2011 级学生姓名邬 鑫 罗 兰指导教师苏 丹

2011年10月27日

学年论文指导教师评阅意见

题目读《管理学》有感

姓名邬鑫罗兰专业旅游管理年级2011级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认为管理学与我们息息相关,管理是一切组织的根本,管理工作适用于各种大小规模的组织,盈利与非盈利的企事业单位、制造业以及服务性行业,因此,学好管理学对于我们现在的一些学生会工作乃至今后步入纷繁的社会,适应不同的工作岗位都有其非常重要的意义。

《管理学》分为计划、组织、人员、领导、控制、创新六篇,每一篇都有特定的目标主旨。而计划作为管理学理论的基础,让我有了许多很深的体会。

在为群体中一起工作的人们设计环境,使每个人有效地完成任务时,管理人员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努力使每个人理解群体的使命和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如果要使群体的努力有成效,其成员一定要明白期望他们完成的是什么,这就是计划工作的职能,而这项职能在所有管理职能中是最基本的。计划包括确定使命和目标以及完成使命和目标的行动;这需要指定决策,即从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确定行动步骤。计划制订分为如下步骤:寻找机会→确定目标→拟订前提条件→确定备选方案→评估备选方案→选择方案→制定衍生计划→用预算量化计划。计划制订的步骤可以用于大多数需要的场合,例如许多大学生准备出国留学,那就可以根据这些计划步骤来为自己做准备。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出国读书的机会以及因此所带来的机遇等,然后,我们就需要设定各方面的目标,如选择国家以及就读的专业领域等。我们还需要假设是否能在留学过程中获得奖学金以及是否能够在外兼职打工,无论哪种情况,都有几个需要仔细平衡的选择方案。因此,学生们可以就申请不同的学校利弊进行评价,选择适合自己的留学国家和学校。在成功收到入取通知书后和申请到签证后,我们就需要开始指定衍生计划,包括选择住处、搬到一个新的地址,或在学校附近找一份工作。然后,我们需要将一切计划转换成预算,包括学费、生活费等等。这些步骤都是一个计划的体现。

作为计划的一种——战略则是意指确定企业的使命和企业的长期基本目标,并制定行动方案,配置相应的资源以实现这些目标。这其中管理学为我们引进了一种非常实用的现代环境分析工具:TOWS矩阵,TOWS矩阵应用范围很广,所强调的重点不同于企业组合矩阵。TOWS矩阵是一种系统分析的概念框架,这种分析有利于把外界的威胁和机会及组织内部的优势和薄弱环节结合起来。在TOWS矩阵中,“T”代表威胁,“O”代表机会,“W”代表薄弱环节,“S”代表优势。通过这四种因素之间的不同组合,产生了四种不同的战略:“SO”“ST”“”“WO”“WT”,此外,人们还可以从过去的TOWS矩阵分析开始,接着分析当前情况,然后,集中在将来不同时期分析未来的不确定因素。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一个好的完善的计划必定能够帮助我们更快更有效的确定行动方向,从而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许多著名品牌都制定了其长远的营销战略:可口可乐公司的长远目标宗旨就是 :“我们致力于长期为公司的股东创造价值,不断改变世界,We refresh the world。通过生产高质量的饮料为公司、产品包装伙伴以及客户创造价值,进①

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著,《管理学》,第九版,郝国华等一,经济学出版社,1993年

而实现我们的目标②。”AT&T则是:“我们立志成为全球最受推崇和最具价值的公司。我们的目标是丰富顾客的生活,通过提供新鲜有效的通信服务帮助顾客在商业上取得更大成功,并同时提升股东价值③”。时代华纳(Time Warner)是:“我们力求成为最受尊敬和最为成功的媒体公司——在我们的经营范围内成为领导者;以优质、卓著闻名于世。我们成功的灵魂在于聚集最优秀的人才,包括世界上最好的记者和作家,并使大家创造性地思考和工作”④。这些公司都清醒的规划好了其长远目标,这就使得他们之后的经营方向目标明确,并可以因此而调整其相关战略。

在学习了管理学后,我更深刻的意识到了一个企业或是团队的成功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素质,曾经看过几期《创智赢家》,节目中的真人秀让我看到了管理学的实际应用,比如我之前提到的“计划”,每期节目中都会有两支队伍完成相同的一个任务,而最终胜出的那支队伍往往是计划最周密的,而且会应用不同决策方法,手段例如TOWS矩阵进行分析。例如为“甲骨文”公司招聘人才,两支队伍就分别策划去交大、复旦进行招聘,而其中一只队伍在第一天上午就详尽的计划好了所有方案,加之新颖的创意使得之后的招聘活动顺利进行,选拔出的人才也符合公司要求,圆满完成任务;反观另一支队伍,由于没有良好的活动规划、战略,使之的效率不如前者,并且整个活动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由此可以看出管理学这门学科的应用面之广。

综上所述,半学期的管理学带给我很多心得体会,我也将会应用于今后的实践中,取得更多的收获。

王芳华·芮明杰著,《现代企业管理案例选》,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2月P36 史万钧著,《外汇业务案例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P68 ④

龚国华,李宏余,许寒瑞著,《生产与运营管理案例精选》,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2月P165

②③

第15篇:管理学读后感

管理学读后感

今年寒假我没看管理学的书,在网上看了一些管理学的知识。但是我觉得我的收获不比看管理学的书少。其中包括蝴蝶效应、青蛙现象、鳄鱼法则、鲇鱼效应、羊群效应、刺猬法则、手表定律、破窗理论、二八定律、木桶理论、马太效应、鸟笼逻辑、责任分散效应、帕金森定律、晕轮效应霍桑效应、习得性无助实验、证人的记忆、罗森塔尔效应、和虚假同感偏差。

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青蛙现象和鲇鱼效应。鲇鱼效应让我知道了当领导要具有五项能力。

1、办事果断、雷厉风行。

2、说话算话、强势作风。

3、倡导创新、结果导向。

4、成就需求、前瞻视野。

5、系统视角、敢于变革。青蛙现象让我知道:我们的组织和社会生存的主要威胁,并非来自突如其来的事件,而是由缓慢渐进而无法察觉的过程形成。人们目光短浅,只看到局部,而无法纵观全局,对于突如其来的变化,可以从容面对,对于悄悄发生的大的变化,而无法察觉,最终会带给我们更加严重的危害!

青蛙,就好象是我们生活中的芸芸众生,我们要着眼未来,勤于思考新的问题,勤于学习新的知识,不能过“今日有酒,今日醉”和“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醉生梦死的生活,到头来将是非常可悲的!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日新月异的时代,知识也需要不断更新,所以我们不要一味的沉迷于现状、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样下去的话,肯定会被时代所淘汰,也会有面临失业的危险!

我们不要单纯的,只能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而忽视那种缓慢而又微小甚微的危险,因为,那种缓慢而又微小甚微的危险,才是最可怕的!

第16篇:管理学读后感

读管理学书籍有感

首先,我读了一本在四大名著管理之道系列书籍中的《王熙凤办事有一手》,作者是王少农和杨搓,其主题是介绍怎样管理好烂摊子。

王熙凤这个名字,相信所有看过红楼梦的人都很清楚,她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是贾府女王,依靠贾母拥有最大权力,甚至可以说在贾府中她就在贾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后来更是协理宁府。相信每个读者都会对这个角色有自己的想法,可是抛开个人情感,客观的去看王熙凤,就会发现她拥有很厉害的管理手段。在那个不知管理为何物的时代,她强有力的管理手段确实令人很佩服。本书从介绍王熙凤的故事,为我们解读了她给我们的管理启示。接下来,我将通过几个书籍片段来讲述我的读书感受。

王熙凤的管理手段主要有两翼,一是“温柔”,另一个是“霸道”。她既温柔又霸道,把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把宁荣两府治理得井井有条。

王熙凤是标准的女强人,但她并不到处逞强,就如刘姥姥前来贾府求助,凤姐做足了派头又不失礼节,而且派人去请示王夫人,也是她聪明之举,显示了对王夫人的尊敬,给我们的启示是,人来求我必应他,并且要不忘与最高层沟通。还有在贾珍求王夫人让凤姐来管理宁府事宜时,凤姐一听机会已到,便一箭双雕,果断出击,这给我们的启示是一定要毛遂自荐才有机会,当仁不让,不怕揽事,就怕没事做。

王熙凤总是力所能及地照顾别人,给人机会,尤其关心最下层员工,无论是仆人如赵天梁兄弟,还是丫鬟如小红,一旦发现有才,凤姐马上起用,体现了凤姐办事无私心,给众人平等的机会。这样的管理者当然让手下自觉地卖力,使得荣宁两府显得生机勃勃。这才是真正的王熙凤,一个有着优秀品质与自律精神的管理者。

一个人人熟知的角色,短短几个小故事,却蕴含着不少管理学的大道理,用这种浅显易懂的手法让大家认识了解管理学。

然后,我又读了一本名叫《世界巨富发家史》的书,由世界巨富发家史编委会编写,主要介绍世界商业巨子的成功历程及企业管理理念。其中里面有一个故事是讲述经营之神王永庆的发家历史,让我觉得很有意思。

王永庆出生于台湾的一个贫穷家庭,在15岁那年到一家米店当小工,他很快就熟悉了米店的经营之道,便自办了一家米店,由于管理妥善,经营有方,王永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王永庆的发家经历-蕴含了很多管理的道理,由此我总结了几点。

第一点就是,满足顾客需要,以质量和服务取胜。由于那时农村比较落后,稻谷脱粒之后,米里夹杂有沙粒和石子,王永庆总是将这些东西挑拣掉后才卖给顾客,并且亲自送米上门。进了顾客家, 他注意收集人家用米的情况: 家里几口人, 每天吃多少米等,并且 24 小时免费为顾客掏出陈米、清洗米缸等。这些的服务,受到了顾客极大的欢迎。因此,永庆的经营理念之一,是客户至上。他认为,买卖双方唇齿相依,懂得维护 客户的利益,才能取得自己的最大利益。

第二点就是,积累经验,重视经验。在王永庆的一生中,他的成功也因为他丰富的经验知识,理论知识的指导。他曾说过,用经验去办事,使人轻车熟路,既省力又有高效。在米店做小工时,除了努力工作之外,他还细心观察老板的经营方法。因为有着小时候在米店工作的经历,才使他积累了丰富的办厂经验,从而成功的开办了第一间米店。学历不等于实力,只有实实在在的经验才能培养出令人信服的实力。实务经验愈丰富,成功机会就愈大。

第三点就是,抓住机会,利用契机。敏锐的王永庆认定塑胶业在战后的台湾,一定有极广阔的发展前景,他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努力学习有关生产塑胶的知识,终于凭借过人的胆识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概,接下了塑胶工业。在塑胶业彻底站稳脚跟之后,王永庆又进行了多元化投资,逐渐使台塑成为了初具规模的集团化企业。正当人们对王永庆取得的成就赞不绝口时,王永庆又把目光瞄向美国市场,他看准了美国的PVC粉原料充足,价格便宜, 便决定在那里建工厂,最后在美国成立了一家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塑胶工厂。机遇处处有,王永庆的成功之处就是抓住了机遇。

第四点就是,把发掘培养人才放在第一位。王永庆说:“经营企业最重要的不外两点,一是发掘培养人才,二是生产价 廉物美的产品。价廉物美是竞争力,价廉物美是以良好的管理为基础,良好的管理靠人才。”人才是企业重要的资源,企业的兴衰存亡,主要取决于人。王永庆投资新台币1.5亿元创办了私立“明志工业专科学校”,明志工专不仅为台塑集团输送了大量的人才,而且为整个社会造就了数万名技术人员。人员素质高,才能追求工作品质,工作有品质,管理才能做好,公司才能发展,人员待遇日益提高,这才是良性循环。王永庆重视人才的培养,造就绵绵不断的人才队伍,是他公司发展的巨大动力。

第五点就是,管理要“点点滴滴求合理”。王永庆在这种经营理念下,使台塑取得空前的成功。王永庆说:没有管理企业就不能生存下去。懂得追求需要,追究目的,以最 适当的手段去达成,这就是管理,管理就是追求合理化。所以,从开始到结尾,所有过程都必须有条有理,中间任何一个环节都必须紧密相连,不能有一处缺失,才可以说是成功的管理。良好的管理制度,一定要适合管理自己的企业,并且有系统的整理与改善。

以上,就是我阅读两本管理书籍的感想。

第17篇:《管理学》读后感

《管理学》读后感

国本093班20090501118石硕硕

这学期,我读了尤利群的《管理学》,写下了我的体会。希望我写的一些感受能够让更多的同学认真地学习《管理学》这门课程,更多的人去阅读管理方面的书。通过学习我了解到。自居至今,管理无处不在。管理的知识与技能已成为人们生活职业发展必须具备的知识与技能。此我们要认真学习管理学。领悟管理学的道理,并结合实际思考一些问题。管理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学习管理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科学技术进步决定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从而推动社会发展的进程。但是,仅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没有先进的管理水平,没有相应的管理科学的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是无法得到推广和有效运用的。它的作用也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且还会阻碍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因此,在当代,人们普遍认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科学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两个车轮”,缺一不可。这一点,已为许多国家的发展经验所证明。还有人认为,管理是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它与科学和技术三足鼎立。19世纪时经济学家特别受欢迎,而20世纪40年代以后,却是管理人才的天下了。这些都表明管理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和起着很大的作用。未来的社会更需要管理。管理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重要活动,随着未来社会共同劳动的规模日益扩大,劳动分工协作更加精细,社会化大生产日趋复杂,管理就更加重要了。在人类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这样两个文明浪潮以后,以全新技术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浪潮”不久就会冲击到我们的身边,可以预测,全新的技术,高速度的发展必将需要一套更科学的管理,才能使新的技术、新的能源、新的材料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比起过去和现在,未来的管理在未来的社会中将处于更加重要的地位。

一个企业围绕着一个基本的企业理念、文化为中心不变,而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内,适当的改变企业的决策和战略,即企业的权变关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企业根据国际格局、形式,世界经济变化或国家的政策、法令调整,适当的改变自己的营销管理策略、方法,以便更好的盈取经济效益);或者在同一对象下,为达到企业的盈利目的,在法律范围内改变企业自身的销售策略,例如:有一个以销售梳子作为盈利的企业要求自己的销售员去一个和尚庙里推销梳子,开始第一个推销员认为和尚怎么可能买梳子呢?于是他怀着疑惑去了庙里,而和尚没有头发拒绝了他,结果一把也没卖出;第二个推销员去了庙里见到和尚,说没有头发也可以梳头,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还可以止痒,于是和尚们买了十多把;第三个推销员去了,见到了和尚,他便对和尚说:你看香客们那么虔诚的叩拜以至于把头发弄乱和香灰落在发上,为了表示寺庙对香客的关心,应该在桌上摆放些梳子,结果卖出几十把;第四个推销员去了庙里,说明来意后又说寺庙都有很多虔诚的香客,他们烧香敬佛,寺庙应该有所回赠,特别是在梳子上刻上“积善梳”三个字,以便更好的留念,结果一次卖出一千多把,还达成了长期供货的协议。这一例子告诉我们:改变企业自身的销售策略,可以更好的为企业赚取利润。

总之,管理学是一门值得深入研究的并且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学科,虽然形成学派的时间较短,但是它对社会的贡献是不可限量的,对于这门学科,短短的几段文字表述或只是看书都是远远不足的,只有深入的学习、实践,只有在失败中不断的改进、创新、积累和学习中国和外国的好的管理经验,这样才能走上成功之路,不断的实践才能完整的去体会,感受这一伟大而博大精深的管理艺术。

第18篇:管理学读后感

珠光璀璨,群英辈出

————对管理学流派的一点心得

图档班

赵嘉文

201210404

4纵横古今,东西内外,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管理学流派代表人物,他们如同璀璨的明珠,照亮了人类生命的银河。群英荟萃,人才辈出。

而轮到管理学的发展流程,则是经历了管理学发展前无数先驱的早期探索而来的。英国工业革命带来了技术上的变革,从而引发了一系列制度以及机构上的问题,早期管理学应运而生。在此期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提供了理论参考,欧文等提供了实践依据,还有不少仁人志士在公司改革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管理学的诞生绝对不是偶然的,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沿历史轨迹必须也必然要出现的。

回顾管理学发展历史,首先出现的是1900年的古典管理学,泰罗、法约尔、韦伯等人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其中,泰罗率先提出的泰罗制以其著名的三大内容:生产管理、组织管理、思想革命对世界管理学产生了巨大了影响。并且间接地影响到了工业革命,对于工厂节约资本产生了一定的收益。

而法约尔则更加偏重公司企业经营的管理,他从宏观方面入手,系统全面详尽的向我们讲解了管理学理论的基本原则。

与其辉映成趣的,是韦伯从社会学方向研究了人类社会的各种权威和组织形式。这大概是组织理论的源头。

现代管理学则从注重效率到了注重人。这是一次全新的突破。代表人物是梅西、巴纳德、西蒙。

第19篇:管理学读后感

《管理学》读后感

因为本学期我们要学习管理学的课程,所以我安排将管理学的阅读放到这时候来讨论。因为有了管理学学习的基础,大家都觉得管理学读起来较经济学的阅读相对简单些。我们结合了老师的上课内容阅读了这本书。因为与学习的只是有关。我安排每个小组的成员各自写出自己的心得。

(1)

步入大学的第二学年,课程似乎渐渐步入了自己真正的专业。会计会学的头昏脑胀,担心自己的学分绩点,担心自己毕业以后的出路。管理学的课程无疑是繁琐课程中的一点闲适的空间吧。在学习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我们也通过学习小组读了罗宾斯的管理学。

管理学是有罗宾斯所著,阅历丰富,见多识广,是其特有的语言。我在拜读后立即感觉他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阐述了人力资源管理上的一些真理,而且选用的都是贴近实际生活的例子,对工作实践具有直观的指导意义。

从结构上讲,本书基本上是围绕人力资源管理的几大模块阐述的,从招聘开始,到激励、领导能力、绩效管理、沟通方式等,一一进行了说明,特别是对组织的过程、行为、意义进行了超越一般见解的论述。而且,本书还纠正了一些在在许多流行的管理书籍中未经证实的观点,以实践证据他们做了反驳。

我对本书的观点就是,本书更多的从实践操作层面对我的工作产生指导作用,和已经学习的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教材的理论向配合,能在理论和实践双重范围发挥更好的作用。

偶尔在拜读这个名著的时候,会遇到一些大家都不懂的问题,或通过自己的努力活着是团队的力量去解决这一个个的问题。但是在实现团队合作的同时我们也明白了,无论是一个团队,一个班级,还是一个国家,都需要通过管理才能实现其真正的价值所在。

(2)

我是大一下学期正式接触到“管理学”这个真正具有深刻含义的词。在此之前,我只知道一个好的公司必不可缺的就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而真正接触这门学科,我明白了管理学是一门运用广泛的学科,在各行各业,只要是组织,都会涉及管理学。一些著名的管理学者们给“管理”这个概念很多的定义,但终归一点,那就是最终是为了要完成一项工作或者达到一个目标。

在老师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列举了很多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国美电器的例子。黄光裕的经营与管理上的缺陷让陈晓有机可趁。在商场上,我们弄不清谁对谁错,因为得看你站在那个立场上。但是对于我们自己,我们需要学习管理学来规避风险的发生。 在管理中,我们应该坚持诚信,运用到对自我进行管理,同样适用。即对自己设定的目标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要实事求是地看,不要自欺欺人,达到了就是一种很好的激励,如若没有达到,那便应该自我反省,是为什么没有达到,今后要怎么避免这种情况。诚信也包括对自身能力的总结,即自身到底有多大的能力,要量力而为,不要急功近利,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对自身进行管理的另外一点就是激励。对自身进行充分地激励才能得到更好的执行力,以及更强的毅力。要有足够的动力说服自己努力向着预定目标前进,这需要适当地激励,当然可以是自我的,也就是自己对自己,也可以是同学、朋友对自身的激励。

(03)

纵观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所有的重大事件,所有的卓越发明,所有的宏伟工程,都必须有精心的策划和有效的管理。

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是适应现代社会化生产的需要产生的,它的目的是:研究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的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提高生产力的水平。所以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现在意义上的管理学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管理学的研究者、管理学的学习者,管理学方面的著作文献等均呈指数上升。

进入21世纪,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管理学人需要大力发展其内容及形式。

我们所读的《管理学》这本书中对于管理定义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管理的本质就是协调管理的职能是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本书介绍了管理思想的发展过程。管理的基本原理及管理的基本方法(其中包括管理的技术方法)。本书是按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的体系编写。我们十分强调决策和创新在管理中的作用。我们坚持计划只是决策的一种体现形式、创新应当是管理的一种重要职能。本书十分重视实践和案例教学,而且重视道德和文化在管理中的作用。(在书中增加了“管理道德和社会责任”及“组织文化”)。

事实上掌握管理学并不容易,同时管理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所以我们要通过学习《管理学》这本系统、全面内容丰富的新书籍,来借鉴、学习前人留下的宝贵的知识,进一步领悟管理内容,并争取进一步让“管理”得到更广阔的发展。

(4)

初次读到管理学,心里不是很乐意看的,感觉管理学书上的东西理论太多。后来慢慢的读着,越来越喜欢它。管理学它主要介绍了管理与管理学,管理思想的发展。管理的道德与社会责任决策计划与计划工作,计划的实施,组织设计,人员配备,组织力量的整合等等。它让我了解了一个企业的管理者的管理活动。让我知道了一个好的企业他的管理活动。从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我得出了以下的管理制度: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2.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替代旧的经营管理。3.实施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在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有一个彻底改革。根据以上观点泰罗提出了以下的管理制度:1.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合理利用工时,提高效率。2.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制。3.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4.制定科学的工艺流程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以推广。5.是管理和劳动分离把管理学工作称为计划职能,工人了劳动称为执行职能。

通过第二次的阅读,我发现大家的阅读有相同也有不同。这次让大家分开阅读,大家的体会也有所不同。希望在阅读经典的同时能够找出多种大家交流的方式。让阅读与交流更加的有乐趣。

组员江海涛 季梦依 李风云 熊伟 景露露

第20篇:廉政书籍读后感

廉政,从理论到实践

——读《廉政论》有感

园艺84徐诗炯1418423廉洁政治,是中国共产党从立党到执政80多年奋斗历程始终不渝的崇高追求,是我们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必然要求。我们党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都为此作出了艰苦努力和重大贡献。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 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和进步包括实行廉洁政治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早在1926年8月,党中央就郑重向全党发出《关于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这是我们党历史上最早制定的反腐倡廉的文件。历史上的封建王朝,他们的剥削阶级的本质导致了政府的腐败,最终走向灭门。这是由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所决定的。我们党想走出这个历史周期律,必须建立一个廉政情节的政府,以人民的视觉为监督,才能杜绝踏上封建王朝的后尘,也才能使社会主义朝着更明朗的方向发展。

在毛泽东同志执政期间,他对保持党的廉政清洁的重要性具有极其明确的认识。在延安时期,他就指出:“严肃地坚决地保持共产党员的共产主义的纯洁性,和保护社会经济中的有益的资本主义成分,并使其具有一个适当的发展,是我们在抗日和建设民主共和国时期不可缺少的任务。在这个时期内一部分共产党员被资产阶级所腐化,在党员发生资本主义的思想,是可能的,我们必须和这种党内的腐化思想作斗争。”

毛泽东强调领导干部要做廉政的表率,自己更是带头身体力行,为后代人留下了极佳的榜样,是我们每个党员争相学习的对象。

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行事作风,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巨大历史决策,实行全国的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是在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邓小平同志也非常重视反腐倡廉建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经常强调在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同时,要惩治政治腐败,端正党风建设,拒绝污染、受贿的问题在党内发生。这一系列思想进一步巩固了党的执政能力,也加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以江泽民同志和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团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任务是,高举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使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在继承中发展,在改革中创新,取得新的明显成效。特别是在查办大案要案,深挖腐败分子、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治理商业贿赂、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方面取得重要发展。但是在社会中,依然有部分党员干部存在思想作风不够端庄的问题。少数党

员干部之间互相包庇,以权谋私,随意挪用村名建设公款,打着出差的名义在非节假日出去旅游,这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摒弃了毛泽东同志和邓小平同志留下来的廉洁的思想作风,有愧于身为一个中国共产党员的身份。

实践反复证明,坚决惩治和有效防治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人物,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旗帜鲜明地,一以贯之地反对腐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第一,旗帜鲜明、一以贯之地反对腐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是坚持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重要要求。第二,旗帜鲜明、一以贯之地反对腐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是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第三,旗帜鲜明、一以贯之地反对腐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的重要条件。第四,旗帜鲜明、一以贯之地反对腐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任务。

作为一个还未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个大集体的预备党员,在看到了前人为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而做出的贡献后,我更加应该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以伟人的先进思想和事迹为学习对象,一步一步提高自己,争取为党的反腐倡廉工作做出奉献。

首先,我应该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工作。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进程中,思想政治工作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个人的思想境界是影响其行为的重要支配因素。只有拥有崇高的马列思想,在平时的行事作风中才不会做出损人利己、腐败受贿的错事。在平时,我应多阅读一些反腐倡廉的书籍,才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理想信念,自觉地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同时,我作为学生党员,应以自己的行为多影响身边的同学和亲人,让他们坚决与腐朽思想作斗争。

其次,我应该主动接受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监督。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水平,要求我们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以保证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防止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在校园中,虽然没有那么各级领导干部那么大的权利,但也有班委,行使着部分职权。像我作为班上的生活委员,掌管着班级的财务,应自觉向班级同学出示班费的收支情况,决不能做出监守自盗的事情来。

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应比身边的同学更早地认识到反腐倡廉工作队维持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性。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应主动阅读相关的书籍,保持思想的先进性,在以后踏上社会时,严厉杜绝身边有腐朽思想的产生。一旦发现,应及时告诫,端正他们的思想,史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我希望通过自己微小的努力,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做出一点小贡献。

管理学书籍读后感
《管理学书籍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