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8-08 08:32:42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导语:《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名著,作品共四卷。作家以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为中心,描写了俄国人民奋起抗击侵略者的英勇场景,同时也探索了贵族阶级的历史命运问题。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战争与和平》这本书是一部历史题材小说,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这本书的情节是围绕着保尔康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和华西里四个家庭的生活所展开的,描写了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

保尔康斯基是一个性格内向、意志坚强的人,在事实面前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强大。别祖霍夫是一个做事爽利、易于动情的人,在与人民的不断接触中认识到了精神的重要。罗斯托夫则是一个情感丰富、接近大自然的人,拥有良好的民族精神。这本书就是通过他们几个主人公的生活来描写俄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及历史事件,包括莫斯科大火、法国攻击俄国、拿破仑军队溃败等。真实地写出了俄国战士们过人的胆识和爱国主义精神,讴歌了俄国人民英勇抗敌的伟大胜利。

读完这本书后,我被书里的人物深深地感动了。那些俄国战士们不惜自己的生命,奋勇杀敌。一些老百姓看见自己的国家日益衰落,主动来保卫祖国家园。虽然他们的军事力量不怎么强大,但是他们用爱国主义精神从心里战胜了许多强大的国家。此外,这本书也反映出了俄国的前途问题和老百姓的力量问题,相信俄国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同时,我们也要学习书中人物的精神。我们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关注国家大事,为我们祖国的繁荣富强感到骄傲与自豪,尽自己所能为国家的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此外,我们还要珍惜自己的生命,渴望世界和平。战争的阴影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它并没有在世界上消失,反而夺去了很多人的生命。我们要有一个共同的心愿:让战争从此远离这个世界,让地球成为我们美好的新家园!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今天终于拜读完托尔斯泰的鸿篇巨着《战争与和平》,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感慨太多太多:

首先我认为《战争与和平》超过了我原来读过的所有的小说,甚至包括我比较喜欢的《红楼梦》、《三国演义》、《百年孤独》、《瓦尔登湖》„„

这本书好就在它的任何一个人物刻画、景物描写、战争场面描写、心理活动描写、人物对话描写等等,及至每一个段落、句子甚至标点都是那么恰到好处,完美无瑕:

这本书描写得很真实,以几次真正的战争为背景,里面有真实的人物:拿破仑、亚力山大、库图索夫等,它的真实还体现在,每一个人物的描摹都不是一出场就完美无缺的,他们都有一个成长和成熟的过程:

彼埃尔一出场是在安娜。巴芙洛芙娜家的晚会上,当时在场的“上流社会”的人们都很“轻视他,他的言行是为人们所不齿的,而这正说明彼埃尔是一个真诚的、不流于世俗的人。安德来公爵就很欣赏他这一点,并主动结交这个人。当彼埃尔突然继承父亲的巨大财产后,成为别素号夫伯爵、成为全莫斯科最有钱的人之一后,他马上成为莫斯科整个上流社会倍受欢迎的人,莫斯科所有有女儿的家长都盼望能把女儿嫁给他,他说出的每一句话都会受到所有人的称赞,连他自己也疑惑:好好像自己具备了所有的美德„„这是多么大的讽刺啊!然而这又多么现实啊!这与我们如今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多么不谋而合啊!„„彼埃尔的真正的成熟是在经历了被俘之后,他的立身行事真正地为各个阶层的人所接受并喜欢:他的钱袋永远是空的,因为它对所有的人开放;宴会中的女人们欢迎他,因为他从来不只对某一个人献殷勤;仆人们高兴彼埃尔回来,因为他们知道,他在家的时候,尼考拉伯爵便不每天到农场上去,便更愉快、更和谐,还因为在节日,他们都可以得到重赏;小孩们和女教师们高兴他回来,因为没有一个人能像彼埃尔那样地领导他们过共同生活,只有他一个人能够在大钢琴上弹苏格兰舞曲(他的唯一的曲子),照他说,他们可以随着这个曲子跳一切可能的舞。并且他确实带礼物给大家;尼考林卡。保尔康斯基高兴他回来,因为彼埃尔叔叔(他这么称呼他)是他羡慕与热爱的对象;客人们欢迎彼埃尔,因为他这个人总是能够使任何团体富有生气并且能够团结大家„„

玛丽亚公爵小姐,她虽然长得较丑,但是她心地善良,屈己待人,她一直都深爱着对自己严历到刻薄甚至精神虐待的父亲;她成全女伴部锐昂小姐和自己的求婚人约会;她一直精心照顾、教育自己的侄儿尼考林卡,及至到自己有儿女时都不允许自己在行为甚至在思想上对侄儿不如自己的儿女;她的灵魂是那么的高尚,正如丈夫罗斯托夫对她说的”人不是因为美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玛丽亚就是那个最美的女人!我最喜欢这个人物。在我眼里,从内到外,这个人物都是纯粹的完美无瑕的。尤其我最喜欢的场景是玛丽亚与罗斯托夫的第一次相遇:”罗斯托夫立刻把这次会面当作一种奇遇,一个没有保护的不胜悲伤的姑娘,独自遭受到粗野暴动农民的横行!多么奇怪的命运把她带到我这来了“”她的面貌上和表情上是多么温柔、高贵!“

玛丽亚的育儿日记也是我所崇敬的,我同样对她的那种崇高的道德世界感到惊异!

娜塔莎,作者对这个人物的描写跨跃很大:从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写到多情美丽的少女、又写到完全献身家庭——丈夫与儿女而完全抛弃自己的所有——包括外交、爱好和女人的修饰等等,整个小说中人物娜塔莎的变化是最大的。

对老伯爵夫人的老年之后的描写是我非常喜欢的,奈何拙笔不能表达深意,准备全部作摘抄以享之。

当然还有安德来公爵、矮小的公爵夫人,发西利公爵、俾利平、索尼亚„„每个人物都有血有肉,真不愧为大家手笔、神来之笔!

托翁在描写环境和心理相结合的水平着实让人叹为观止:如罗斯托夫第一次参加战争”他对死亡和担架的恐惧、对太阳和生命的爱惜,写得太传神了!安德来公爵第一次“死”:“在他头上除了天,崇高的天,虽不明朗,然而是高不可测的:感谢上帝„„”太让人感动了!

托翁的比喻也是信手拈来:“他和道黑图罗夫一样是一个不受人注意的齿轮,虽然这些齿轮没有发出任何声响,却是机器的最主要部分;全军的情形就像一只受伤的野兽的情形,它感觉到它自己的灭亡,却不知道它在做什么;他就好像一只被犬包围的兔子,缩着耳朵,在敌人面前继续躺着一样„„

经过一个半月的《战争与和平》的阅读,思想上得到了一次深刻的启迪,灵魂上获得一次深刻的净化,真真切切地享受了一顿文化大餐!对这本书,我真是有些爱不释手。读过一遍后,又详细读了里面的精彩片断,并做了部分摘抄,从思想意识中竞有些不愿回到现实生活中来了!

在此,我希望喜欢读书的人千万莫错过这本好书,不读《战争与和平》,枉称读书人!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战争与和平》是一本以俄罗斯人民抗击拿破轮的感人事迹为背景的文选学巨作,它的作者是俄国的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他生动地描写了当时的四大家族——别祖霍夫、保尔康斯基、华西里、那斯托里,抗击外敌的成与败、生与死。放弃安全和奢华的生活投入危险与困苦的战争,热爱祖国胜过爱自己的生命,花花公子成了护国英雄。那些在我们这和平年代无法想象的事例在故事里都成了现实。

《战争与和平》的第一卷,安德莱公爵之“死”深深地感动了我。“假使每个人只为他自己的信念去打仗,就没有战争了。”罗斯托夫伯爵夫人给了安娜·米哈洛芙娜钱时:安娜·米哈洛芙娜已经抱了她,并且哭了,伯爵夫人也哭了,她们哭,因为她们是朋友,因为她们有好心肠;因为她们从小是朋友,却为金钱这样庸俗的事烦心;还因为她们的青春都过去了„„但两人的眼泪都是愉快的。基督徒的爱,对于别人的爱,对于仇敌的爱,比起一个青年的美丽的眼睛在像您这样诗意的多情的少女心中所能引起的情感,更有价值,更甜蜜,更美丽。

以上几段所表达的只有一个字:“爱”。但也明显地分类为两种类型,这是托氏思想的核心所在。一种是情感之爱,如两位夫人的爱以及日常我们一贯所宣传的那种类型;另一种则是我们生活中很少考虑到的,并且可以肯定地说,绝大多数人特别是很讲求实际价值的中国人所不承认存在这种类型的爱。即玛丽亚小姐所表述的这种类型的爱。这种类型的爱是高尚的,相信它的人也是高尚的,如迷惘的托氏、悲天悯人的雨果、热情澎湃的罗曼·罗兰等。尼考拉·罗斯托夫转过身来,好象在找寻什么,他望着远处,望着多瑙河的水,望着天和太阳,天是多么美丽、多么蔚蓝、宁静而遥远呵!夕阳是多么明亮而壮丽哦!而遥远的多瑙河里的水闪灼得多么亲切而灿烂呵!更美丽的是多瑙河那边遥远的蓝色的山峦,修道院,神密的峡谷,顶上弥漫着烟雾的松林„„那里又宁静又幸福„„“只要我能在那里,我便什么,什么也不需要了,什么也不需要了,”罗斯托夫想。“只在我的心中和这个太阳光下有那么多幸福,而这里„„呻吟,痛苦,恐怖,和这种不可知,这种匆忙„„他们又在这里喊叫了,又都向回跑了,我要和他们一阵跑,它,死亡,就在这里,在我头上,在我周围„„俄顷之间——我便永远看不见这个太阳,这个河水,这个峡谷了!„„”生命、生活,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被人感觉出它的美好的,在平时往往被人忽略的内涵。

其实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于能够自由地享受阳光,森林,山峦,草地,河流,在于平平常常的满足。其它则是无关紧要的。在他头上,除了天,崇高的天,虽不明朗,然而是高不可测的,有灰云静静地移动着的天,没有别的了。“多么静穆、安宁、严肃呵,完全不象我那样地跑,”安德莱公爵想,“不象我们那样地奔跑、喊叫、斗争;互相争夺炮帚,——云在这个崇高无极的天空移动着,完全不象我们那样的哦。为什么我从前没有看过这崇高的天?我终于发现了它,我是多么幸福啊。是的,除了这个无极的天,一切都是空虚的,一切都是欺骗。除了天,什么,什么都没有了。但甚至天也是没有的,除了静穆与安宁,什么也没有。谢谢上帝„„”以上内容我觉得是这本书最令人感动的内容了,这种体验并非仅仅是看破红尘,而是对一种永恒的礼赞。对一种宁静,安详,辽远的憧憬。是对幸福的终极定义。这段内容对我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使我从此一改狭隘的民族主义意识,而升华到人类的良心上来感觉世事了。庄严、蔚蓝色的、宁静而悠远的天空,超脱于人类所有痛苦、欢乐之上的永恒和安宁,只有它才是我内心深处真正的精神寄托。

今天看完了《战争与和平》的第二卷。真是托尔斯泰呀!尽管我在有些方面极不赞同你,但,你的作品真叫我折服。“啊,玛利亚公爵小姐!”忽然他不自然地说,并且扔掉了凿子。括号中的内容只有思想深邃且善感的人才会有此共鸣的相同体验。太妙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被老托的神笔不经意间即写了出来。“你要死了——一切都要完结了。你死了,你就知道一切,或者停止发问了。”最高的智慧只有一种科学——整体的科学,这科学解释整个宇宙,以及人在宇宙中的地位。要自己获得这种科学,就必须清涤并革新自己内心的“自我”,因此,在认识之前,必须信仰,并使自己趋于完善。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在我们心里放进了上帝的光,它叫作良心。安德莱公爵看了看彼埃尔向他所指示的天空,在奥斯特理兹战役之后,他第一次看见了那个崇高的、永恒的,他躺在奥斯特里兹田野上所见的天空;并且他心里的沉睡了很久的、最好的东西,忽然在他心灵中醒来,这使他感到又高兴又年轻了。

推荐第2篇:《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战争与和平》在我看来无疑是整个十九世纪最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里亚特》。整个世界无数的人物与热情在其中跃动,在波涛汹涌的人间,矗立着一颗最崇高的灵魂,宁静地鼓动着并震慑着狂风暴雨。他思想的自然的动作,使他从关于个人命运的小说,引入描写军队与民众,描写千万生灵意志交融着的巨大的人群的小说。他在塞白斯多堡围城时所得的悲壮的经验,使他懂得俄罗斯的国魂和它古老的生命。

最初是一片静止的海洋,俄罗斯社会在战争前夜所享有的和平,开始的几章,以极准确的手法与卓越的讥讽口吻,映现出浮华心魂的虚无幻灭之境。直至这些活死人中最坏的一个、Baile亲王才发出一声生人的叫喊:

“我们犯罪,我们欺骗,而是为了什么?我年纪已过五十,我的朋友„„死了,一切都完了„„死,多么可怕!”

在这些暗淡的、欺妄的、有闲的,会堕落与犯罪的灵魂中,也显露着若干具有比较纯洁的天性的人——在真诚的人中,例如天真朴讷的RierreBesoukhoo,具有独立不羁的性格与古俄罗斯情操的MarieDmitriwna,饱含青春之气的Rostove;——在善良与退忍的灵魂中,例如Marie公主;——还有若干并不善良但很高傲且被这不健全的生活所磨难的人,如Andre亲王。

可是波涛开始翻腾了,第一是“行动”。俄罗斯军队在奥国。无可幸免的宿命支配着战争,而宿命也更不能比这发泄着一切兽性的场合中更能主宰一切了。真正的领袖并不设法要指挥调度,而是如Koutouzoo或Bagnation般,“凡是在实际上只是环境促成的效果,由部下的意志所获得的成绩,或竟是偶然的现象,他们必得要令人相信他们自己的意志是完全和那些力量和谐一致的。”这是听凭命运摆

布的好处!纯粹行动的幸福正则健全的情状,惶乱的精神重复觅得了它们的均衡。Andre亲王得以呼吸了,开始有了真正的生活,„„至于在他的本土和这生命气息与神圣**流离的地方,正当两颗最优越的心魂,Dierre和Marie公主受着时流的熏染,沉溺于爱河中时,Andre在奥斯丹里兹受伤了,行动对于他突然失掉了陶醉性,一下子得到了无限清明的启示,仰身躺着,“他只看见在他的头上,极高远的地方,一片无垠的青天,几片灰色薄云无力地漂浮着。”

“所等的宁静!所等的平和!他对着自己说,和我狂乱的奔驰相差多远!这美丽的天我怎么早就没有看见?终于窥见了,我所等的幸福!是的,一切是空虚,一切是欺罔,除了它„„它之外,什么也没有,„„如此,颂赞上帝罢!”

然而,生活恢复了,波浪重新低落。灰心的、烦恼的人们,在都市颓废诱惑的空气中,他们在黑夜中彷徨,有时,在浊世的毒氛中,融泄着大自然的醉人的气息,春天、爱情、盲目的力量,使魅人的Natacha去接近Andre亲王,而她不久以后,却投入第一个追逐她的男子怀中。尘世已经糟蹋了多少的诗意、温情、心的纯洁!“而面临着恶浊尘土的无垠的人”依然不变!但是人们却看不见它。即是Andre也忘记了奥斯丹列兹的光明。为他,天只是“阴郁沉重的穹窿”,笼罩着虚无。

对于这些枯萎贫弱的心魂,极需战争的骚乱重新来刺激他们,国家受到威胁了。一八一二年九月七日,Brodino村失陷,这壮严伟大的日子啊,仇恨都消灭了,Dolokhoo亲抱他的敌人Pierre。受伤的Andre,为了他生平最憎恨的人,车中的邻人AnotoleKouraguine遭受患难而痛苦,充满着温情与怜悯。由于热烈地为国牺牲和对于神明律令的屈服,一切心灵都联合了。

“严肃的、郑重的,接受这不可避免的战争„„最艰难的磨练莫过于把人的自由在神明的律令前低着屈服了。在服从神的意志上才显出心的质朴。”

大将军Koutouzoo便是俄国民族心魂和它服从命运的代表。

“这个老人在热情方面,只有经验,——这是热情的结果——他没有用以组合事物搜寻结论的智慧,对于事故,他只用哲学的目光观照,他什么也不发明,什么也不干;但他谛听着,能够回忆一切,知道在适当的时间运用他的记忆,不埋没其中有用的成分,可亦不容忍其中一切有害的成分。在他的士兵的脸上,他会窥到这无可捉摸的,可称为战胜的意志,与未来胜利的力,他承认比他的意志更强有力的东西,便是在他眼前展现的事物必然的动向;他看到这些事物,紧随着它们,他亦知道蠲除他的个人意见。”

最后他还有俄罗斯的心。俄国民族又是镇静又是悲壮的宿命观念,在那可怜的乡人,PleotomKaratarev身上亦人格化了,他是质朴的、虔诚的、克制的,即在痛苦与死的时候也含着他那种慈和的微笑。经过了种种磨练,国家多难,忧患遍尝,书中的两个英雄,Pierre和Andre,由于使他们看到活现的神的爱情与信仰,终于达到了精神的 解脱与神秘的欢乐。

书中包罗着成百的英雄,每个都有个性,都是描绘得如是真切,令人不能遗忘,兵士、农夫、贵族、俄国人、奥国人、法国人„„但这些人物的可惊的生命力,我们如何能描写!对于这一批在欧罗巴文学中独无隅的肖像,在此丝毫没有临时构造之迹。而《战争与和平》的最在魅力,尤其在于它年青的心。托尔斯泰更无别的作品较本书更富于童心了,每颗童心都如泉水一般明净,如莫扎特的旋律般婉转纳入,例如年轻的NiwtasRiostov、Sonia和可怜的小Petia。

最秀美的当推Natacha,可爱的小女子神怪不测、娇态可掬,有易于爱恋的心,我们看她长大,明了她的一生,对她抱着对于姐妹般

的贞洁的温情——谁不曾认识她呢?美妙的春夜,Natacha在月光中,凭栏幻梦热情地说话,隔着一层楼,Andre倾听着她„„初舞的情绪恋爱,爱的期待,无穷的欲念与美梦,黑夜,在映着神怪火光的积雪林中滑雪,大自然迷人的温柔吸引着你。剧院之夜,奇特的艺术世界,理智陶醉了;心的狂乱沉浸在爱情中的肉体的狂乱洗濯灵魂的痛苦,监护着垂死爱有的神圣的怜悯。„„我们在呼唤这些可怜的回忆时,不禁要发生和在提及一个最爱的亲友时同样的情绪。这样的一种创造和现代的小说与戏剧相比时,便显现后者女性人物的弱点来了,前者把生命都抓住了,而且转变的时候,那么富于弹性,那么流畅,所以我们看到他在颤动嬗变——面貌很丑而德性极美的Marie公主亦是一幅同样完美的绘画;在看到深藏着一切心的秘密暴露时,这胆怯呆滞的女子脸红起来,如一切和她相类的女子一样。

推荐第3篇:《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战争与和平就如同生与死一般对立,为什么会要把他们联系在一起呢。有了战争就没有了和平,整本书看完,我改变了看法。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战争与和平读后感3篇,欢迎阅读!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一)

读了一遍又一遍,最终才发现,这本书是我永远也读不完的。

有人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的契机是为了探寻俄国社会的出路,我却始终觉得这种观点过于片面。我认为,一部真正伟大的小说,应该是包罗万象的,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小小的目的。从《战争与和平》里面,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包括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甚至宗教学等等,这一切综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这个体系既是主观的,同时又是客观的。说它主观,是因为他来源于托尔斯泰的思考与总结,很多地方都打上了“托氏烙印”;说它客观,则是因为他并不强加于人,而是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人在“托化”的同时又逐渐凸显出自己的个性来。

另一方面,我又认为,以托尔斯泰的眼界之高、目光之远,他未必会把人类的所谓政治放在眼里。从根本上讲,托尔斯泰所关心的,应该是更广阔的精神与永恒。《战争与和平》里面,托尔斯泰曾不止一次地借皮埃尔、安德烈的大脑来探讨这个问题,探讨的最终结果,他没有告诉我们,这也正是其客观之处。他似乎希望我们去独立思考,并找出答案来。然而,人的思想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与见解,所以,凡是读过《战争与和平》的人,都在心里构造了一部属于自己的《战争与和平》。

应该说,《战争与和平》这部书最大的成就在于其思想性,那是无与伦比的。但是,在其它方面,它的成就也同样不凡。

结构安排方面,要处理好这样一部浩瀚的作品原本是非常困难的,托尔斯泰却能够凭借自己的艺术天才,在战争与和平之间穿来插去,井然有序,分毫不乱。而且,托尔斯泰似乎特别擅长描绘那种高难度的大场面,战争、舞会、宴席,他可以用极简短的话把每个人的性格及心理和盘托出,却从无顾此失彼杂乱无章的感觉,这是其他任何作家都望尘莫及的。

语言方面,《战争与和平》始终保持一种质朴大气且与众不同的风格,它并不旗帜鲜明,但内蕴深邃,使人一看便知是托氏文字,比起莎士比亚的雕章琢句来,要强出许多。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二)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书中讲的是十九世纪初,历史在俄罗斯掀起了滔天巨浪;在欧洲所向无敌的拿破伦,开始把他征服的目标指向这里,于是一场残酷的战争爆发了。

这个时代,俄国还在沙皇主政的社会,虽然整个国家并没有太大的自然灾害,但是拿破仑的入侵使得这块美丽得土地到处布满战火。

我读的这本书就是列夫·托尔斯泰利用这样的历史背景些出的最伟大的作品—《战争与和平》。这本书全书内容浩大,前后花了托尔斯泰七八年的时间才完成的。故事仅出场人物就有五百多个,而且个个人物性格鲜明;而从血战、国王会议、贵族生日、葬礼、舞会、狩猎到农民生活等种种场面的描写,则几乎把十九世纪初俄国的政治、社会事件包罗其中。

这本书拿破仑的战争是全书的中心。但是托尔斯泰想写的并不是战争本身,而是战争给灾民带来的苦难。

虽然在书里有拿破仑、亚历山大等许多历史人物,但他们并不是主人公;那些年轻人如娜塔纱、尼古拉、安德烈等人才是主角。

这些年轻人都还很年轻但他们为祖国挺身而出,在十几年的战争中慢慢成长,成为知识丰富的大人这是书中最令我最感动的。

从这本书让我学到了许多东西,例如写作时要给人物鲜明的个性和生命把人物写活。还有写作要,突出文章中心。最重要的是如果国难当前,要像那些年轻人一样挺身而出。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三)

如果说当我手捧《战争与和平》这本书时,是怀着崇敬的心情的话,那么,当我读完《战争与和平》这本书时,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因为,在此之前,关于俄罗斯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我已经听说不少,今天,当我完整地学习了《战争与和平》这部小说后,对小说及其作者有了更深的认识。

《战争与和平》以保尔康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华西里四大贵族家庭在战争与和平年代里的生活为情节线索,生动地展现了1805年至1820年间,俄奥联军同法军在奥斯特里茨的会战、法军入侵俄国、莫斯科大火、拿破仑军队溃退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表现了战士们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歌颂了俄国人同仇敌忾精神和人民力量的伟大胜利。场面壮观,结构清晰,具有强烈时代感。体会最深的是,这部小说人物形象非常鲜明、富有个性。如安得烈性格内向,意志坚定,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彼埃尔心直口快,易动感情,缺少实际活动能力,更侧重于道德理想的追求;女主人公娜塔莎则是个情感丰富,生机勃勃,热爱大自然,接近人民,具有民族气质的女人。他们在保卫祖国的战争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这几个主要人物形象都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而以库拉金为代表的宫廷贵族的贪婪、虚伪和堕落的个性,也被赤裸裸地刻画出来,并进行了无情的鞭笞。

我觉得,《战争与和平》这样的小说,对我来说,虽然有点深奥而新鲜,但通过这次学习,我对这样的世界名著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学习欲望。

推荐第4篇:《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手捧一本《战争与和平》,仿佛置身于那个硝烟弥漫的时代,《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以往总是崇敬拿破仑的勇敢和智慧,从未想到从俄国的角度去看这一段历史是如此不同。托尔斯泰以其深刻细致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宏大壮阔而又生动逼真的历史画卷。我从中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也看到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探索。其中安德烈的形象最让我印象深刻。

安德烈一出场就是一个看似随和而又傲慢、冷漠的年轻公爵形象。他厌倦上流社会的虚伪、无聊,不愿意被这种生活所束缚,因此他积极参军作战,期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功成名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然而他却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和统治集团的虚伪、无能,当他死里逃生回到家中又眼睁睁看着妻子难产死去。这一系列的打击使他灰心丧气,使他感到了生命的虚无。曾经渴望建功立业的他隐居农村,只想独善其身。在皮埃尔的热情劝说下,他渐渐振作起来,在自己的领地上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并取得了成功,但他仍然决定自己“应该平静而安稳地度过后半生”,读后感《《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直到遇见美丽的少女娜塔莎,娜塔莎的美丽和无忧无虑激起了安德烈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于是他再次走进了彼得堡的喧嚣之中,加入了当时俄国的社会改革热潮。他赢得了娜塔莎的爱情,然而两人订婚后,娜塔莎的背叛又让安德烈落入了生活的低谷。战争再度兴起,安德烈身负重伤,最终在娜塔莎的看护下死去。

安德烈一生都在追寻着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价值。在起起落落中,他苦苦思索,寻求着一种超脱世俗生活的价值所在。安德烈的思索也启发我们读者的思索: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人应该怎样生活?这样的问题我想每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人都应该曾经想过,也很可能像安德烈一样经过了一个反反复复、时而兴奋、时而落寞的痛苦的内心挣扎过程,甚至很可能到现在都没有找到能够真正说服自己的明确答案。我想,这个我们苦苦追寻的、左右我们的生活态度的东西就是我们常说的人生哲学吧。每个人的人生哲学都不尽相同,然而每个人追求人生意义的过程却颇为相似。是也?非也?哪里有衡量的标尺呢?

千百年前,屈子立于汨罗江畔叹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直到现在每个人都还是一出生就在不断追寻,并且在这个追寻过程中成长、老去、直至死亡。或许,生活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就在于这如同夸父追日一般永不停歇的追寻吧!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然而人类怎能停止思考呢?虽然奥斯特洛茨战场上高远的天空依然飘浮着宁静、镇定的白云,老榕树依然岁岁枯荣,安德烈的心灵历程却不会停止。

推荐第5篇: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篇1: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战争与和平》不仅描写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场战争,它还唤起我们对民族和世界历史的浓厚兴趣,唤起我们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深切关怀。这是任何专门描写和研究战争的论着代替不了的。而作为一部伟大而深刻的文学作品,它还是任何学术论着代替不了的,因为它还是一部人们心灵的史诗,一部生命的史诗。我们在这里不仅看到了战争和民族的历史,还看到了在战争与和平的转换中活生生的人和他们的心灵,看到了他们深深的渴望、痛苦、欢乐和追求

我把娜塔莎比做皎洁的明月,因为她美得像神话,有大美之形,像天赐。

当安德烈公爵遭受丧妻之痛和在惨败的奥斯特里茨战役的惨败之后,感慨于他之前一直所追求的名誉荣耀情感只是大梦一场,感觉受到了命运的欺骗和遗弃。安德烈的感情世界曾象是古拙的老橡树:“唯独它不欲屈从于春日的魅力,不欲目睹春季,亦不欲目睹旭日。”但他的难以言寓的绝望和痛苦敌不过少女的快乐。当饱经沧桑的安德烈到罗斯托夫家的庄园时,不是被清脆的少女的笑声吸引的吗?少女娜塔莎是多么快乐啊!

娜塔莎用她那强大和青春的生命力顽强的抵抗住了命运的挑战,忍受住了美的背后那巨大的担当;没有一遇苦痛,便忧怨、乞怜、颓伤,呈现败像,变成丑陋。在莫斯科即将沦陷之时,娜塔莎肯于舍弃家财,以救治、运送伤员为第一要务,谱出一曲高尚、美好人性的千古绝唱。

经历风雨屈辱、苦难煎熬之后,还能典雅迷人、唇齿留香,便是不朽。

书中总不乏悲惨而凄凉的场景,对于生活在那个战火连绵的时代的人,对死亡都有各自不同的见解。刚毅而有英勇的安得烈就几次触摸到死亡的底线。虽然他最后还是没有逃过死亡之神,但他的死伟大而令人敬佩。死亡对与这本书中所有的人来说都是并不遥远的,也许今天躲过了明天还会在来,若又躲过了明天,总有一天死亡也会临近。但他们面对死亡的做法却可以深深启发我,也许这本书中还有太多的启迪,但对于我来说这的确是启发我最深的。

篇2: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这本书。

这本书的主要情节是围绕着保尔康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华西里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的,生动地描写了1805年至1820年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列宁曾说:“《战争与和平》当之无愧的是一部了不起的巨着!”

读了这本书,我的感触很深,以前,我曾很天真的想,战争多好呀!战争既可以掠夺国土,又可以增加威名,真是一举两得!《战争与和平》使我明白了战争的残酷,和平的美好,和平是最可贵的,当和平的土地上硝烟袅袅升起时,也就意味着战争的开始——人们纷纷背井离乡,妻离子散,孩子眼中也都流露出了惊恐的神色,人们断水断粮,食不裹腹,一切都是那么的触目惊心,惨不忍睹,和平,多么神圣的名词!

我愿是一名和平使者,使各国都建立起友谊和信任;我愿是一只洁白无暇的和平鸽,带着和平的使命飞向四面八方!

篇3: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手捧一本《战争与和平》,仿佛置身于那个硝烟弥漫的时代。以往总是崇敬拿破仑的勇敢和智慧,从未想到从俄国的角度去看这一段历史是如此不同。托尔斯泰以其深刻细致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宏大壮阔而又生动逼真的历史画卷。我从中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也看到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探索。其中安德烈的形象最让我印象深刻。

安德烈一出场就是一个看似随和而又傲慢、冷漠的年轻公爵形象。他厌倦上流社会的虚伪、无聊,不愿意被这种生活所束缚,因此他积极参军作战,期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功成名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然而他却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和统治集团的虚伪、无能,当他死里逃生回到家中又眼睁睁看着妻子难产死去。这一系列的打击使他灰心丧气,使他感到了生命的虚无。曾经渴望建功立业的他隐居农村,只想独善其身。在皮埃尔的热情劝说下,他渐渐振作起来,在自己的领地上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并取得了成功,但他仍然决定自己“应该平静而安稳地度过后半生”。直到遇见美丽的少女娜塔莎,娜塔莎的美丽和无忧无虑激起了安德烈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于是他再次走进了彼得堡的喧嚣之中,加入了当时俄国的社会改革热潮。他赢得了娜塔莎的爱情,然而两人订婚后,娜塔莎的背叛又让安德烈落入了生活的低谷。战争再度兴起,安德烈身负重伤,最终在娜塔莎的看护下死去。

安德烈一生都在追寻着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价值。在起起落落中,他苦苦思索,寻求着一种超脱世俗生活的价值所在。()安德烈的思索也启发我们读者的思索: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人应该怎样生活?这样的问题我想每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人都应该曾经想过,也很可能像安德烈一样经过了一个反反复复、时而兴奋、时而落寞的痛苦的内心挣扎过程,甚至很可能到现在都没有找到能够真正说服自己的明确答案。我想,这个我们苦苦追寻的、左右我们的生活态度的东西就是我们常说的人生哲学吧。每个人的人生哲学都不尽相同,然而每个人追求人生意义的过程却颇为相似。是也?非也?哪里有衡量的标尺呢?

千百年前,屈子立于汨罗江畔叹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直到现在每个人都还是一出生就在不断追寻,并且在这个追寻过程中成长、老去、直至死亡。或许,生活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就在于这如同夸父追日一般永不停歇的追寻吧!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然而人类怎能停止思考呢?虽然奥斯特洛茨战场上高远的天空依然飘浮着宁静、镇定的白云,老榕树依然岁岁枯荣,安德烈的心灵历程却不会停止。

篇4: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这恐怕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部小说了。

十二岁的时候我开始读它,到现在已经整整七年,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最终才发现,这本书是我永远也读不完的。

有人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的契机是为了探寻——社会的出路,我却始终觉得这种观点过于片面。我认为,一部真正伟大的小说,应该是包罗万象的,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小小的目的。从《战争与和平》里面,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包括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甚至宗教学等等,这一切综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这个体系既是主观的,同时又是客观的。说它主观,是因为他来源于托尔斯泰的思考与总结,很多地方都打上了“托氏烙印”;说它客观,则是因为他并不强加于人,而是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人在“托化”的同时又逐渐凸显出自己的个性来。

另一方面,我又认为,以托尔斯泰的眼界之高、目光之远,他未必会把人类的所谓政治放在眼里。从根本上讲,托尔斯泰所关心的,应该是更广阔的精神与永恒。《战争与和平》里面,托尔斯泰曾不止一次地借皮埃尔、安德烈的大脑来探讨这个问题,探讨的最终结果,他没有告诉我们,这也正是其客观之处。他似乎希望我们去独立思考,并找出答案来。然而,人的思想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与见解,所以,凡是读过《战争与和平》的人,都在心里构造了一部属于自己的《战争与和平》。

应该说,《战争与和平》这部书最大的成就在于其思想性,那是无与伦比的。但是,在其它方面,它的成就也同样不凡。

结构安排方面,要处理好这样一部浩瀚的作品原本是非常困难的,托尔斯泰却能够凭借自己的艺术天才,在战争与和平之间穿来插去,井然有序,分毫不乱。而且,托尔斯泰似乎特别擅长描绘那种高难度的大场面,战争、舞会、宴席,他可以用极简短的话把每个人的性格及心理和盘托出,却从无顾此失彼杂乱无章的感觉,这是其他任何作家都望尘莫及的。

语言方面,《战争与和平》始终保持一种质朴大气且与众不同的风格,它并不旗帜鲜明,但内蕴深邃,使人一看便知是托氏文字,比起莎士比亚的雕章琢句来,要强出许多。

人物性格方面,《战争与和平》也有其高超过人之处。首先,书中几乎每一个人物,包括那些并不重要的配角,如伊波利特、莫特玛、小尼古拉等,都有他们自己的性格(要做到这一点是比较困难的,其它小说如《红楼梦》、《水浒传》也有类似成就)。其次,书中许多人物的性格,都在不断变化。如皮埃尔,从单身到结婚、从私生子到继承人、从海伦到娜塔莎、从雅各宾派到共济会、从战争前到战中到战后、从贵族老爷到俘虏再到释放、从初出道时的年轻气盛到后来的好学深思,他的性格一直处于一种无法停止的状态,每经历一件事情,他都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并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自身的转变。再如安德烈,他的一生经历过很多大的变故,从军、负伤、丧妻、对娜塔莎的爱情及娜塔莎的变心、还有死亡。相比皮埃尔而言,他的性格的变化是比较突然的,这与他所处的环境及自身特点有关。娜塔莎的变化最大,尤其是与皮埃尔结婚后,她由原来那个活泼、快乐、爱唱爱跳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位不修边幅、甚至有点吝啬的母亲,以至杰尼索夫再次见到她时,竟会大吃一惊。但,无论这些人物的变化多么不可思议,我们都会觉得它合情合理,提不出任何异议,似乎一切事情就应该这样。而且,无论他们怎样变化,皮埃尔还是皮埃尔、娜塔莎还是娜塔莎、安德烈还是安德烈,他们天生具有的根本性特点是永远不会改变的。()这就是托尔斯泰的高明之处,他总是能够站在一个客观的高度,从客观上描述并观察人物的性格,而不因为任何主观因素来刻意创造。表面上看,这种旁观者的白描手法似乎缺乏情感,太过冷峻,但如果往深处挖掘,你便会发现,托尔斯泰其实在他笔下的人物身上寄寓了很多东西,包括这个世界上最为深沉的感情和悲悯。也正是这种最深沉的感情,才使得托尔斯泰与他所热爱的东西始终保持着一定距离,他可以客观地评判,却很难一厢情愿地投入。记得高尔基在致契可夫的一封信中说:“您可知道,在您的戏中,我觉得您处理人物比魔鬼还要冷酷,您对待他们像雪,像风雪一样的冷。”可就是《万尼亚舅舅》这部戏却使高尔基感动得哭了。读《战争与和平》也让我有类似的感受。

《战争与和平》给了我许多东西,包括宇宙万物运行的道理、人生的启发以及心灵上的慰籍。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皮埃尔这个人物,并在精神上把他当作一个知心朋友来对待。他随和、善良、落拓不羁、贪享受却又没有贵族老爷的架子,常常沉浸在精神世界里以至于显得魂不守舍,这些特点都让我感到亲切。娜塔莎很可爱,不过略显轻浮了些,所以一经阿纳托里诱惑便放弃了对安德烈的爱情。经历了战火洗礼后的娜塔莎沉稳多了,成熟多了,但同时她又失去了以往的活泼与快乐。安德烈则是另一种性格,他冷峻、聪明、善良、敏感,但遇事往往缺乏皮埃尔的那种宽容气度,所以常常后悔。安德烈的死很可惜,但除此以外,我们找不到一个更好的结局来安排他,毕竟在临死时他彻悟了。

《战争与和平》里面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值得我们咀嚼回味,如罗斯托夫一家因战乱迁出莫斯科时娜塔莎与皮埃尔告别的场景。娜塔莎从车窗里探出头来,看到穿着邋遢匆匆走过的皮埃尔,就向他打招呼。他们简单聊了几句,皮埃尔因为痴恋娜塔莎又考虑到自身的处境而显得漫不经心,最后他向娜塔莎挥手道别:“明天,不!再见,再见了。”随即停下脚步落在了马车后面。娜塔莎则好一阵子还把头伸出窗外,对渐渐远去的皮埃尔露出亲切、快乐的微笑。

这一段特别使我感动,虽然他们之间的谈话非常平淡,几乎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但我仍然可以感觉到战争阴影下人与人之间的依依真情。尤其是皮埃尔那句:“明天,不!再见,再见了。”更加可贵。他似乎觉得这一分别,与娜塔莎将永无再见之日,战争逐渐临近,明天风雨不定,所以说出这么看似不经意却沉痛之极的话来。

有人说,托尔斯泰那种僧侣式的不抵抗主义使得他像个可笑的懦夫;又有人说,托尔斯泰属于农民阶级,他所提倡的农民宗法制观点带有很大局限性。对此,我要说,我们这个世界所缺乏的正是托尔斯泰的不抵抗主义。因为人类太好胜了,他们不但要超过自己的同胞,还想进一步征服那生养自己的大自然。很明显,人类是不可能征服自然的,他们将为自己的好胜付出代价,酸雨、臭氧层空洞、大气变暖,这一系列的事实难道不正说明了这一点吗?至于所谓的农民阶级局限性,那是不值一哂的,如果拿阶级来划分托尔斯泰这样一个伟大而超前的人物,就好比用米尺丈量地球,可笑透顶。

不管怎么说,托尔斯泰都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他的思想是很多人无法理解的,所以,我们没有资格站在这么一个伟人面前指手画脚。尽管他不抵抗,偏向农民,但这毕竟是他自己的个性,像很多其他人的个性一样,我们没有理由不尊重。而且,我更认为,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个性,托尔斯泰才成其为托尔斯泰,否则他只是一介庸夫罢了。

《战争与和平》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呢?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它不是传奇,不是长诗,尤其不是历史记事。《战争与和平》只是作者想借以表达和能够在其中表达他所要表达内容的那种形式。”他说的是实话。孟子也曾有过类似的言语:“吾辞达而已矣。”辞能达意,就这么简单。托尔斯泰认为,文学只是表现思想的一种形式,作为形式,它远不如内在的灵魂重要。后人读《战争与和平》,往往呼为史诗,那样其实正好违背了托翁的意愿。真正读懂《战争与和平》的人,最终会发现,这是一部思想的结晶,却非文学。而小说的作者托尔斯泰,则纯然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了。

推荐第6篇: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和平的可贵

——我读《战争与和平》

夏日午后的阳光下,手捧《战争与和平》,仿佛置身于那个硝烟弥漫的时代。这本书以俄国卫国战争为核心,以四大贵族的兴衰为线索,以安德烈、皮埃尔、娜塔莎为主要人物,边境的战争与都城的和平双线交织,生动形象地描写了19世纪初的一系列事件。伟大的无产阶级先驱列宁曾说:“《战争与和平》当之无愧的是一部了不起的巨著!”

战争,离我们的确很遥远。我们只能从电视、电影等艺术形式中去了解战争。但战争,的确是残酷的。“桥炸掉了吗?”军官发问。“当然。”另一个军官洋洋得意地说。“代价是多少?”“不值一提,两伤一亡。” 战争本就是丧失人性的最野蛮的行为,我们厌恶战争,但也正是战争,让我们觉得本著中美好的东西变得更美好。一将功成万骨枯,在上位者眼中,死去的士兵的生命不过是几个数字。战争,是一种集体和组织互相使用暴力的行为,是敌对双方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经济、领土的完整性等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战斗。战争是统治者意志的体现。不管怎样,伤害的永远只是底层的百姓。今日,在战场上,士兵冲锋陷阵,明天的今时,他就有可能沉睡在这个洒满了鲜血的修罗场。说到底,士兵是穿着军装的百姓啊。

在卫国战争中,俄军战士们用生命换取的一场场胜利,执着地捍卫自己的国土。但正像托翁所说的,“帝王——是历史的奴隶”,拿破仑,一代大帝,战争的发动者,又何尝不是历史的选择,受到历史发展规律的支配?同样的,在那时的俄国,亚历山大所到之处民众一片欢呼,在小说中,当尼古拉和别佳•罗斯托夫见到沙皇时激动万分,觉得自己就算战死沙场也是值得的了。交战双方都是打着“效忠皇帝、振兴民族”的旗号的。孰是孰非,很难断定。

说起来现在的世界,也是不太平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信仰争端,政权更迭,导致中东、北非等地战火不断。即使是我们的眼前,也有邻国的领土争端。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一大主题。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地方,或许也会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但《战争与和平》使我明白了战争的残酷,和平的美好,和平是最可贵的,当和平的土地上硝烟袅袅升起时,也就意味着战争的开始——人们纷纷背井离乡,妻离子散,孩子眼中也都流露出了惊恐的神色,人们断水断粮,食不果腹,一切都是那么的触目惊心,惨不忍睹,和平,多么神圣的名词!

推荐第7篇: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战争与和平》是一部以十九世纪初俄法战争为背景的宏篇巨著。虽然才刚刚开始晶读,但整个战争的经过和结果我早已从历史文献里得知,最后是俄罗斯沙皇彻底击败了法国皇帝拿破仑,并将他流放;但是,在此前多年的战事中,沙俄却几乎一直处于劣势,就连自己深居欧洲内陆的国都也一度被迫让给了对方。要不是依仗着幅员的辽阔和人口的众多,以及人民空前高涨的保家卫国之情,沙皇或许早就沦为拿破化的附庸了。第一部的开头,写的是安娜·帕夫洛夫娜·舍列尔家举行晚会的事。安娜·舍列尔是皇宫的宫女、太后的宠臣,到会的嘉宾自然少不了圣彼德堡的达官显贵们。表面看上,晚会热烈欢快,宾客轻松自然。然而,不论是主人还是客人,对于他们中的一些人来说,参加晚会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在灯火辉煌的客厅里,正与安娜·帕夫洛夫娜独自闲谈的瓦西里公爵,是今晚的第一位客人。他谈着些琐事,很突然又很自然地将话题围转到了儿子职位的事上来。但不走运,他儿子的竞争对手是皇太后的妹妹推荐的,而她的地盘显然是安娜所不能及的。况且,安娜是否觉得为公爵出力合算,也不得而知。这件事总算是告吹。事没办成,当倒霉的瓦西里公爵正准备离开时,一位刚才还沉默不语、形似赢弱的老太后——安娜·米哈依洛夫娜突然跳了起来,追着这位朝迁重臣陪着笑,哀求他将自己的独生子鲍里斯送人军中。或许是对这个老妇人怜悯之心,或许是想摆脱她无休止的纠缠;或许是觉得留住这个老公爵夫人的关系,今后还有用处。公爵最后勉强答应了她的要求。在这个短短的晚会上,其实就是一场权力的交易。经过双方的讨价还价、权衡利弊,一批又一批贵族家的公子平步青云,直接进入了政界和军界的高层。就连没落贵族的儿子也能在近卫队里当个准尉,更不用说那些“在职”贵族了。无需严格考核,地位就是官位,这在沙俄似乎已是不成文的规定。然而,这些贵族子弟的学识和能力又究竟如何呢?拿瓦西里公爵的儿子阿纳托利,库拉金来说,他整日酗酒赌博、无所事事,是一个极为标准的纨绔子弟。更谈 不上有多少外交知识和能力了。而如果不是因为他对手的后台更硬,他现在八成已坐到沙俄最重要的驻外机构——维也纳大使馆一等秘书的办公室里了。以此类推,在这种不合理的选择制度下,沙俄宠大的国家机器内,不知已寄生了多少既平庸无能而又贫图享乐的纨绔子弟。在军队中,这个问题同样严重。正如瓦西里公爵所说:“库图佐夫被任命为总司令后……全莫斯科的太太夫人们都要把她们的孩子送来当副官。”显耀的职位尚可能如此安排,一般点儿的职位就更不用说了。沙俄军官的整体素质,由此可见一斑!试问:在千钧一发的时刻,有多少人能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又有多少人能身先士卒,力挽狂澜?而反观沙俄的劲敌法国,经历了大革命的锤炼和洗礼,一大批能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指挥人才脱颖而出,他们忠诚于国家、忠诚于民族,与士卒同甘共苦,与统帅同心向德。更重要的是,他们拥有一位人类历史上屈指可数的伟大征服者——拿破仑·波拿巴。说到这里,不禁使我联想起了发生在几十年后的中英~战争。1840年战争一起,四千英国的“东方远征军”骁勇善战,避实就虚,很快就打到了天津塘沽海河口,直接威胁北京。英国的步步进逼,触动了道光皇帝聊以自慰的“天朝皇威”。于是,他下诏宣战,并接连派了两位“皇侄”率军往抗敌。可是,这两个最“正统”的贵族是否为皇帝重振了“天朝”国威呢?先去的“靖逆将军”奕山倒是颇为勇武,一去就派兵夜袭英舰,结果由于策略失当而一败涂地。最后,竟落得个缒人下城,向英军投降的可悲下场。美其名曰的“扬威将军”奕经就更窝囊了。浙江沿海战事吃紧,他却在深居内地的苏州安营扎寨,整天围着火炉饮酒作乐。后来,又迷信所谓“关帝箴言”,偏要在寅年寅月寅日寅时出战(寅为虎、虎能克羊(洋)),结果导致清军三战三北,不仅未收复定海三战城,就连长江口也因此完全处于英军的控制之下,这几场接连的失败,直接导致了(中英南京条约》的被迫签定,中国从此堕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而这一切可以肯定地说,与那两个贪图享乐、贪生怕死的“贵族将领”的拙劣指挥是不无关系的。战争,是强者的竞赛。我国古代的伟大军事家孙武曾在他的《孙子兵法·计篇》中谈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时。吾以此知胜负矣。”而其后四点,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将孰有能”。可见,将领的素质对战争胜负的重要决定作用。而在沙俄这样极不合理的军队选拔制度下,大批甚至对军事一无所知的纨绔子弟充任了各级指挥官。这对俄罗斯军队的整体实力不能不说是一个相当大的影响:如果这种现象一直得不到改观,那么,后果就正如苏询在《六国论》中所说,由于自身内部的弊端,“不战则强弱胜负已判矣”。(指导教师 廖开国)

推荐第8篇:读后感《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西交口中学 崔忠华

有人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的契机是为了探寻俄国社会的出路,我却始终觉得这种观点过于片面。我认为,一部真正伟大的小说,应该是包罗万象的,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小小的目的。所以,凡是读过《战争与和平》的人,都在心里构造了一部属于自己的《战争与和平》。

应该说,《战争与和平》这部书最大的成就在于其思想性,那是无与伦比的。但是,在其它方面,它的成就也同样不凡。

结构安排方面,要处理好这样一部浩瀚的作品原本是非常困难的,托尔斯泰却能够凭借自己的艺术天才,在战争与和平之间穿来插去,井然有序,分毫不乱。而且,托尔斯泰似乎特别擅长描绘那种高难度的大场面,战争、舞会、宴席,他可以用极简短的话把每个人的性格及心理和盘托出,却从无顾此失彼杂乱无章的感觉,这是其他任何作家都望尘莫及的。

语言方面,《战争与和平》始终保持一种质朴大气且与众不同的风格,它并不旗帜鲜明,但内蕴深邃,使人一看便知是托氏文字,比起莎士比亚的雕章琢句来,要强出许多。

人物性格方面,《战争与和平》也有其高超过人之处。首先,书中几乎每一个人物,包括那些并不重要的配角,如伊波利特、莫特玛、小尼古拉等.其次,书中许多人物的性格,都在不断变化。

《战争与和平》给了我许多东西,包括宇宙万物运行的道理、人生的启发以及心灵上的慰籍。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皮埃尔这个人物,并在精神上把他当作一个知心朋友来对待。他随和、善良、落拓不羁、贪享受却又没有贵族老爷的架子,常常沉浸在精神世界里以至于显得魂不守舍,这些特点都让我感到亲切。娜塔莎很可爱,不过略显轻浮了些,所以一经阿纳托里诱惑便放弃了对安德烈的爱情。经历了战火洗礼后的娜塔莎沉稳多了,成熟多了,但同时她又失去了以往的活泼与快乐。安德烈则是另一种性格,他冷峻、聪明、善良、敏感,但遇事往往缺乏皮埃尔的那种宽容气度,所以常常后悔。安德烈的死很可惜,但除此以外,我们找不到一个更好的结局来安排他,毕竟在临死时他彻悟了。

《战争与和平》里面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值得我们咀嚼回味,如罗斯托夫一家因战乱迁出莫斯科时娜塔莎与皮埃尔告别的场景。娜塔莎从车窗里探出头来,看到穿着邋遢匆匆走过的皮埃尔,就向他打招呼。他们简单聊了几句,皮埃尔因为痴恋娜塔莎又考虑到自身的处境而显得漫不经心,最后他向娜塔莎挥手道别:“明天,不!再见,再见了。”随即停下脚步落在了马车后面。娜塔莎则好一阵子还把头伸出窗外,对渐渐远去的皮埃尔露出亲切、快乐的微笑。

这一段特别使我感动,虽然他们之间的谈话非常平淡,几乎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但我仍然可以感觉到战争阴影下人与人之间的依依真情。尤其是皮埃尔那句:“明天,不!再见,再见了。”更加可贵。他似乎觉得这一分别,与娜塔莎将永无再见之日,战争逐渐临近,明天风雨不定,所以说出这么看似不经意却沉痛之极的话来。 有人说,托尔斯泰那种僧侣式的不抵抗主义使得他像个可笑的懦夫;又有人说,托尔斯泰属于农民阶级,他所提倡的农民宗法制观点带有很大局限性。对此,我要说,我们这个世界所缺乏的正是托尔斯泰的不抵抗主义。因为人类太好胜了,他们不但要超过自己的同胞,还想进一步征服那生养自己的大自然。很明显,人类是不可能征服自然的,他们将为自己的好胜付出代价,酸雨、臭氧层空洞、大气变暖,这一系列的事实难道不正说明了这一点吗?至于所谓的农民阶级局限性,那是不值一哂的,如果拿阶级来划分托尔斯泰这样一个伟大而超前的人物,就好比用米尺丈量地球,可笑透顶。

不管怎么说,托尔斯泰都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他的思想是很多人无法理解的,所以,我们没有资格站在这么一个伟人面前指手画脚。尽管他不抵抗,偏向农民,但这毕竟是他自己的个性,像很多其他人的个性一样,我们没有理由不尊重。而且,我更认为,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个性,托尔斯泰才成其为托尔斯泰,否则他只是一介庸夫罢了。

《战争与和平》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呢?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它不是传奇,不是长诗,尤其不是历史记事。《战争与和平》只是作者想借以表达和能够在其中表达他所要表达内容的那种形式。”他说的是实话。孟子也曾有过类似的言语:“吾辞达而已矣。”辞能达意,就这么简单。托尔斯泰认为,文学只是表现思想的一种形式,作为形式,它远不如内在的灵魂重要。后人读《战争与和平》,往往呼为史诗,那样其实正好违背了托翁的意愿。真正读懂《战争与和平》的人,最终会发现,这是一部思想的结晶,却非文学。而小说的作者托尔斯泰,则纯然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了。

推荐第9篇:《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战争与和平》有感 人间的爱去爱,我们可以由爱转为恨;但神圣的爱不能改变。无论是死还是什么东西都不能够破坏它。它是心灵的本质。

这一句话,是《战争与和平》中的经典句。列夫·托尔斯泰的这本巨着,用极其平和的语调,流露出了对时代和人们的悲悯。

“我倒下了么„„我只知道,我再也不用举着旗子奔跑„„再也不用为战争而烦恼了„„”安德烈公爵静静地躺在地上。这是战争,为了信仰而有的战争,也许帝王以为这只是一场有关荣辱的如同过家家般的战争的话,那么就错了。如果只是认为受了屈辱,而不和拿破仑议和的斗争,就不是战争了,别人在战场上流血牺牲,而帝王却很无耻的说上一句,“我将准备酒肉。你们准备战争。”这一点,是最令人痛惜的。帝王——是历史的奴隶。那么,真的是吗?别人在牺牲,他可以说出这种话。

“桥炸掉了吗?”军官发问。“当然。”另一个军官洋洋得意地说。“代价是多少?”“不值一提,两伤一亡。”军官无所谓的耸耸肩。看到这里,不由自主地捏紧了拳头,有这样把生命当做是儿戏一样吗?但是转念又想,这不就是战争吗?死伤是肯定要有的,可是,这种将生命当做儿戏,漠不关心他人死活的事情,不就是只有军官阶级的人才做得出来的么?今日,在战场上,你冲锋陷阵,明天的今时,你就有可能沉睡在这个洒满了鲜血的修罗场。

战争本就是丧失人性的最野蛮的行为,为何还要想到什么爱、诗、哲学等人类最文明的东西呢?我认为这句话说的一点都没有错。已经是为了信念组成的不是战斗的战争,再谈到美好的东西,正是抵触的东西。但是,我又认为,在这时候,谈谈这些美好的东西没有错。说实话,本人是很佩服彼埃尔的。在任何情况下,温和却不懦弱。他看上去,是一种美好的结合。在最危难的时候,想到的不是绝望,而是美好的余辉。摇身一变成为别霍斯夫公爵的他,人生充满了戏剧性。这一部穿插在上流社会,不局限于一隅的小说,场面的波澜壮阔,是他成为经典的原因。里面的人物个性鲜明,让人难以忘怀。彼埃尔、安德烈、尼古拉等等,仿佛只要穿越时空,仍然可以触摸到,那些热血,那些真正的悲伤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就这样展现在人们的眼前。生下来,人的各种欲望、丑恶一面尽情展现。情欲、贪欲,更多。库图拉夫也是一样,毫不在意地听别人说他是独眼龙,在军事上,兢兢业业,为国家效忠,尽犬马之力。最后,却因为别人的不满,军权移交。却竟然只呢喃一句,“我的时代,终于过去了„„”。也许,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所说: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就象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有

的人缺陷比较大,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也许他是被上帝咬得特别多的那个苹果,所以,他是最被上帝所最爱的那人。

和平的前奏,总是需要流血和牺牲换来。明天太阳是否能依稀升起,没有人知道。狭小的车间中,娜塔莎和安德烈互相人性的宽恕。当战争结束,拿破仑的时代彻底过去,奥军取得胜利的时候,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黎明,终于来临了。是的,来临了,经过战争的洗礼,这和平的曲调奏响之时,那旋律格外的欢快和动人。

婚礼举办,生儿育女,这是人之常情,这是真正的和平时代了。最后一句话,让人感触颇多:我所能做的,只不过是令爱我的人都感到幸福。那是小尼古拉的感慨,那个十五岁的瘦削少年所说的话。是的,既然已经和平了,我们所能够做到的,只不过是爱我的人都感到幸福而已。

殷行区域

推荐第10篇:《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战争与和平》不仅描写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场战争,它还唤起我们对民族和世界历史的浓厚兴趣,唤起我们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深切关怀,《战争与和平》读后感。这是任何专门描写和研究战争的论著代替不了的。而作为一部伟大而深刻的文学作品,它还是任何学术论著代替不了的,因为它还是一部人们心灵的史诗,一部生命的史诗。我们在这里不仅看到了战争和民族的历史,还看到了在战争与和平的转换中活生生的人和他们的心灵,看到了他们深深的渴望、痛苦、欢乐和追求

我把娜塔莎比做皎洁的明月,因为她美得像神话,有大美之形,像天赐。

当安德烈公爵遭受丧妻之痛和在惨败的奥斯特里茨战役的惨败之后,感慨于他之前一直所追求的名誉荣耀情感只是大梦一场,感觉受到了命运的欺骗和遗弃。安德烈的感情世界曾象是古拙的老橡树:“唯独它不欲屈从于春日的魅力,不欲目睹春季,亦不欲目睹旭日。”但他的难以言寓的绝望和痛苦敌不过少女的快乐,读后感《《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当饱经沧桑的安德烈到罗斯托夫家的庄园时,不是被清脆的少女的笑声吸引的吗?少女娜塔莎是多么快乐啊!

娜塔莎用她那强大和青春的生命力顽强的抵抗住了命运的挑战,忍受住了美的背后那巨大的担当;没有一遇苦痛,便忧怨、乞怜、颓伤,呈现败像,变成丑陋。在莫斯科即将沦陷之时,娜塔莎肯于舍弃家财,以救治、运送伤员为第一要务,谱出一曲高尚、美好人性的千古绝唱。

经历风雨屈辱、苦难煎熬之后,还能典雅迷人、唇齿留香,便是不朽。

书中总不乏悲惨而凄凉的场景,对于生活在那个战火连绵的时代的人,对死亡都有各自不同的见解。刚毅而有英勇的安得烈就几次触摸到死亡的底线。虽然他最后还是没有逃过死亡之神,但他的死伟大而令人敬佩。死亡对与这本书中所有的人来说都是并不遥远的,也许今天躲过了明天还会在来,若又躲过了明天,总有一天死亡也会临近。但他们面对死亡的做法却可以深深启发我,也许这本书中还有太多的启迪,但对于我来说这的确是启发我最深的。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夏丽婷 800字

第11篇:《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这是托尔斯泰的一部卷帙浩繁的长篇小说。场面之浩大,人物之繁多,曾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成就非凡。这部伟大的巨著以史诗般的广阔和雄厚的气势,生动地描述了1805年至1820年间俄国社会的众多重大历史事件和各个生活领域。

作者托尔斯泰把战争与和平,前线与后援,境内与境外,上层于下层连接起来,既全面反映了当时时代风貌,又将各式各样的时代典型人物创造了极为广阔的典型环境。作者把小说中的人物的形象写得既丰满而又显得十分复杂,叫人有点想不通常用对比的艺术方法来表述。

这本书以保尔康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华西里四大贵族家庭在战争与和平的年代里的生活为情节线索,生动地展示了1805年至1820年间俄奥联军同法军在奥斯特里茨的会战、法军入侵俄国、莫斯科大火、拿破仑军队溃退等一系列事情,表现了战士们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歌颂了俄国人同仇人勇敢斗争的精神和人民力量的无穷伟大。场面壮观,结构清晰,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安德莱公爵之“死”深深地感动了我。“假使每个人只为他自己的信念去打仗,就没有战争了。” 罗斯托夫伯爵夫人给了安娜·米哈洛芙娜钱时:安娜·米哈洛芙娜已经抱了她,并且哭了,伯爵夫人也哭了,她们哭,因为她们是朋友,因为她们有好心肠;因为她们从小是朋友,却为金钱这样庸俗的事烦心;还因为她们的青春都过去了„„但两人的眼泪都是愉快的。基督徒的爱,对于别人的爱,对于仇敌的爱,比起一个青年的美丽的眼睛在像您这样诗意的多情的少女心中所能引起的情感,更有价值,更甜蜜,更美丽。

以上几段所表达的只有一个字:“爱”。但也明显地分类为两种类型,这是托尔斯泰思想的核心所在。一种是情感之爱,如两位夫人的爱以及日常我们一贯所宣传的那种类型;另一种则是我们生活中很少考虑到的,并且可以肯定地说,绝大多数人特别是很讲求实际价值的中国人所不承认存在这种类型的爱。即玛丽亚小姐所表述的这种类型的爱。这种类型的爱是高尚的,相信它的人也是高尚的,如迷惘的托氏、悲天悯人的雨果、热情澎湃的罗曼·罗兰等。 尼考拉·罗斯托夫转过身来,好象在找寻什么,他望着远处,望着多瑙河的水,望着天和太阳,天是多么美丽、多么蔚蓝、宁静而遥远呵!夕阳是多么明亮而壮丽哦!而遥远的多瑙河里的水闪灼得多么亲切而灿烂呵!更美丽的是多瑙河那边遥远的蓝色的山峦,修道院,神密的峡谷,顶上弥漫着烟雾的松林„„那里又宁静又幸福 我觉得这才是是这本书最令人感动的内容,这种体验并非仅仅是看破红尘,而是对一种永恒的礼赞。对一种宁静,安详,辽远的憧憬。是对幸福的终极定义。 这段内容对我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使我从此一改狭隘的民族主义意识,而升华到人类的良心上来感觉世事了。庄严、蔚蓝色的、宁静而悠远的天空,超脱于人类所有痛苦、欢乐之上的永恒和安宁,只有它才是我内心深处真正的精神寄托。

如果说当我手捧《战争与和平》这本书时,是怀着崇敬的心情的话,那么,当我读完《战争与和平》这本书时,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因为,在此之前,关于俄罗斯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我已经听说不少,今天,当我完整地学习了《战争与和平》这部小说后,对小说及其作者有了更深的认识。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上几乎无人能与之媲美的伟大作家。他的文学创作,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体裁丰富,被誉为19世纪俄罗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象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期俄罗斯社会生活的一切矛盾和巨大的社会变动。我觉得,《战争与和平》这样的小说,对我来说,虽然有点深奥而新鲜,但通过这次学习,我对这样的世界名著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学习欲望。

第12篇: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战争与和平》读书笔记

《战争与和平》是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诸多著作中的一部很优秀的作品,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被誉为19世纪俄罗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象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期俄罗斯社会生活的一切矛盾和巨大的社会变动。 名著的魅力不在于它能让人说出有那些好处,而是让人看完之后久久不能忘怀,仿佛有种声音始终萦绕在耳畔,挥之不去。

战争与和平本相互矛盾的一对。有的人因为战争而光荣,有的人因为战争而耻辱。有的人在战争中死去,有的人在战争中幸存。战争与和平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结,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和平是不流血的政治。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依靠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努力,维护世界和平,推迟或避免世界大战是可能的。但是,仍然存在战争与和平两种可能,需要世界人民共同努力。

《战争与和平》体验出人生真缔的故事,同时随着主角的命运轨迹,展露出19世纪初期俄国社会与政治变迁的形形色色。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皮埃尔这个人物,他随和、善良、落拓不羁、贪享受却又没有贵族老爷的架子,常常沉浸在精神世界里以至于显得魂不守舍,这些特点都让我感到亲切。娜塔莎很可爱,不过略显轻浮了些,所以一经阿纳托里诱惑便放弃了对安德烈的爱情。经历了战火洗礼后的娜塔莎沉稳多了,成熟多了,但同时她又失去了以往的活泼与快乐。安德烈则是另一种性格,他冷峻、聪明、善良、敏感,但遇事往往缺乏皮埃尔的那种宽容气度,所以常常后悔。安德烈的死很可惜,但除此以外,我们找不到一个更好的结局来安排他,毕竟在临死时他彻悟了。

《战争与和平》里面有很多精彩而又富有哲理的片段,值得我们咀嚼回味,如“普弗尔是那些自信到不可救药、一成不变、宁愿殉道的人们中间的一个,这种人只能是德国人,因为只有德国人根据一种抽象观念——科学,也就是根据臆想的完美无缺的真理的知识,才有这样的自信。法国人之所以自信因为他认为他本人不论在智力还是在肉体,不论对男人还是对女人,都有一种不可抗拒的迷人力量。英国人很自信,其理由是他是世界上组织最完善的国家的公民,再者,一个英国人永远知道他应当做什么,而且知道他作为一个英国人所做的一切都毫无

异议地正确。意大利人之所以自信,因为他总是激昂慷慨,容易忘掉自己和别人。俄国人自信是因为他什么都不知道,也不愿意知道,因为他不相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完全知道的。”我在看这段文字的时候,差点没笑翻,特别是俄国人那句,但是读完了整个的这本书,我才知道,托尔斯泰大爷不是幽默的自嘲,他是认真的。《战争与和平》这篇巨著包含了许多东西,包括宇宙万物运行的道理、人生的启发以及心灵上的慰籍,可以从各个角度去解读。但是最主要的,他想告诉我们的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其实我们什么也不知道,并且那些历史学家也不可能真的知道。说知道的,都是扯淡。一个历史学家,是绝不会告诉你,也绝对不会承认,其实他们什么都不知道的。他们最擅长的是,把他们知道的东西摆在你面前,来证明他们什么都知道。

以人类的渺小,到底能知道些什么,我们总认为我们掌握了这个世界,但是这个世界,有它自己的发展的规律,地球是如此,世间万物的发展也是这样。

“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就像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她)的芬芳”。这是《战争与和平》中最打动我的一句话。在中国也有句古话叫做“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确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陷,只不过与些人的缺陷大一些,有些人的缺陷小一些而已。缺陷的大小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面对自己的缺陷的态度。有些人过分夸大自身的缺陷,一味地将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作比较,结果自怨自艾,怨天尤人;而有些人正视自身的缺陷扬长避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有时候换一种态度去看待身边的一切会有别样的风采。

《战争与和平》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呢?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它不是传奇,不是长诗,尤其不是历史记事。《战争与和平》只是作者想借以表达和能够在其中表达他所要表达内容的那种形式。”孟子也曾有过类似的言语:“吾辞达而已矣。”辞能达意,就这么简单。托尔斯泰认为,文学只是表现思想的一种形式,作为形式,它远不如内在的灵魂重要。后人读《战争与和平》,往往呼为史诗,那样其实正好违背了托翁的意愿。真正读懂《战争与和平》的人,最终会发现,这是一部思想的结晶,却非文学。而小说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则纯然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了。

第13篇:《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是一本以俄罗斯人民抗击拿破轮的感人事迹为背景的文选学巨作,它的作者是俄国的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他生动地描写了当时的四大家族——别祖霍夫、保尔康斯基、华西里、那斯托里,抗击外敌的成与败、生与死。放弃安全和奢华的生活投入危险与困苦的战争,热爱祖国胜过爱自己的生命,花花公子成了护国英雄。那些在我们这和平年代无法想象的事例在故事里都成了现实。

《战争与和平》的第一卷,安德莱公爵之“死”深深地感动了我。“假使每个人只为他自己的信念去打仗,就没有战争了。”罗斯托夫伯爵夫人给了安娜·米哈洛芙娜钱时:安娜·米哈洛芙娜已经抱了她,并且哭了,伯爵夫人也哭了,她们哭,因为她们是朋友,因为她们有好心肠;因为她们从小是朋友,却为金钱这样庸俗的事烦心;还因为她们的青春都过去了……但两人的眼泪都是愉快的。基督徒的爱,对于别人的爱,对于仇敌的爱,比起一个青年的美丽的眼睛在像您这样诗意的多情的少女心中所能引起的情感,更有价值,更甜蜜,更美丽。

以上几段所表达的只有一个字:“爱”。但也明显地分类为两种类型,这是托氏思想的核心所在。一种是情感之爱,如两位夫人的爱以及日常我们一贯所宣传的那种类型;另一种则是我们生活中很少考虑到的,并且可以肯定地说,绝大多数人特别是很讲求实际价值的中国人所不承认存在这种类型的爱。即玛丽亚小姐所表述的这种类型的爱。这种类型的爱是高尚的,相信它的人也是高尚的,如迷惘的托氏、悲天悯人的雨果、热情澎湃的罗曼·罗兰等,读后感《《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尼考拉·罗斯托夫转过身来,好象在找寻什么,他望着远处,望着多瑙河的水,望着天和太阳,天是多么美丽、多么蔚蓝、宁静而遥远呵!夕阳是多么明亮而壮丽哦!而遥远的多瑙河里的水闪灼得多么亲切而灿烂呵!更美丽的是多瑙河那边遥远的蓝色的山峦,修道院,神密的峡谷,顶上弥漫着烟雾的松林……那里又宁静又幸福……“只要我能在那里,我便什么,什么也不需要了,什么也不需要了,”罗斯托夫想。“只在我的心中和这个太阳光下有那么多幸福,而这里……呻吟,痛苦,恐怖,和这种不可知,这种匆忙……他们又在这里喊叫了,又都向回跑了,我要和他们一阵跑,它,死亡,就在这里,在我头上,在我周围……俄顷之间——我便永远看不见这个太阳,这个河水,这个峡谷了!……”生命、生活,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被人感觉出它的美好的,在平时往往被人忽略的内涵。

其实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于能够自由地享受阳光,森林,山峦,草地,河流,在于平平常常的满足。其它则是无关紧要的。在他头上,除了天,崇高的天,虽不明朗,然而是高不可测的,有灰云静静地移动着的天,没有别的了。“多么静穆、安宁、严肃呵,完全不象我那样地跑,”安德莱公爵想,“不象我们那样地奔跑、喊叫、斗争;互相争夺炮帚,——云在这个崇高无极的天空移动着,完全不象我们那样的哦。为什么我从前没有看过这崇高的天?我终于发现了它,我是多么幸福啊。是的,除了这个无极的天,一切都是空虚的,一切都是欺骗。除了天,什么,什么都没有了。但甚至天也是没有的,除了静穆与安宁,什么也没有。谢谢上帝!……”以上内容我觉得是这本书最令人感动的内容了,这种体验并非仅仅是看破红尘,而是对一种永恒的礼赞。对一种宁静,安详,辽远的憧憬。是对幸福的终极定义。这段内容对我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使我从此一改狭隘的民族主义意识,而升华到人类的良心上来感觉世事了。庄严、蔚蓝色的、宁静而悠远的天空,超脱于人类所有痛苦、欢乐之上的永恒和安宁,只有它才是我内心深处真正的精神寄托。

今天看完了《战争与和平》的第二卷。真是托尔斯泰呀!尽管我在有些方面极不赞同你,但,你的作品真叫我折服。“啊,玛利亚公爵小姐!”忽然他不自然地说,并且扔掉了凿子。括号中的内容只有思想深邃且善感的人才会有此共鸣的相同体验。太妙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被老托的神笔不经意间即写了出来。“你要死了——一切都要完结了。你死了,你就知道一切,或者停止发问了。“最高的智慧只有一种科学——整体的科学,这科学解释整个宇宙,以及人在宇宙中的地位。要自己获得这种科学,就必须清涤并革新自己内心的“自我”,因此,在认识之前,必须信仰,并使自己趋于完善。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在我们心里放进了上帝的光,它叫作良心。安德莱公爵看了看彼埃尔向他所指示的天空,在奥斯特理兹战役之后,他第一次看见了那个崇高的、永恒的,他躺在奥斯特里兹田野上所见的天空;并且他心里的沉睡了很久的、最好的东西,忽然在他心灵中醒来,这使他感到又高兴又年轻了。

第14篇:《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D国贸082 潘剑 510834226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战争与和平》是一部宏伟巨著,它以战争问题为中心,以库拉金、保尔康斯基、劳斯托夫、别竺豪夫四家贵族的生活为线索,展示了19世纪最初15年的俄国历史,描绘了各个阶级的生活,是一部再现当时社会风貌的恢弘史诗。作品中的各色人物刻画精准细腻,景物如临眼前,虽是19世纪的小说作品,但流传至今,却没有任何隔阂感,其中流露出来对人性的悲悯情怀,穿越时空背景,仍旧撼动人心。

以保尔康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华西里四大贵族家庭在战争与和平年代里的生活为情节线索,生动地展现了1805年至1820年间,俄奥联军同法军在奥斯特里茨的会战、法军入侵俄国、莫斯科大火、拿破仑军队溃退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表现了战士们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歌颂了俄国人同仇敌忾精神和人民力量的伟大胜利。场面壮观,结构清晰,具有强烈时代感。 体会最深的是,这部小说人物形象非常鲜明、富有个性。如安得烈性格内向,意志坚定,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彼埃尔心直口快,易动感情,缺少实际活动能力,更侧重于道德理想的追求;女主人公娜塔莎则是个情感丰富,生机勃勃,热爱大自然,接近人民,具有民族气质的女人。他们在保卫祖国的战争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这几个主要人物形象都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而以库拉金为代表的宫廷贵族的贪婪、虚伪和堕落的个性,也被赤裸裸地刻画出来,并进行了无情的鞭笞。

有人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的契机是为了探寻俄国社会的出路,我却始终觉得这种观点过于片面。我认为,一部真正伟大的小说,应该是包罗万象的,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小小的目的。从《战争与和平》里面,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包括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甚至宗教学等等,这一切综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这个体系既是主观的,同时又是客观的。说它主观,是因为他来源于托尔斯泰的思考与总结,很多地方都打上了“托氏烙印”;说它客观,则是因为他并不强加于人,而是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人在“托化”的同时又逐渐凸显出自己的个性来。

另一方面,我又认为,以托尔斯泰的眼界之高、目光之远,他未必会把人类的所谓政治放在眼里。从根本上讲,托尔斯泰所关心的,应该是更广阔的精神与永恒。《战争与和平》里面,托尔斯泰曾不止一次地借皮埃尔、安德烈的大脑来探讨这个问题,探讨的最终结果,他没有告诉我们,这也正是其客观之处。他似乎希望我们去独立思考,并找出答案来。然而,人的思想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与见解,所以,凡是读过《战争与和平》的人,都在心里构造了一部属于自己的《战争与和平》。

应该说,《战争与和平》这部书最大的成就在于其思想性,那是无与伦比的。但是,在其它方面,它的成就也同样不凡。

结构安排方面,要处理好这样一部浩瀚的作品原本是非常困难的,托尔斯泰却能够凭借自己的艺术天才,在战争与和平之间穿来插去,井然有序,分毫不乱。而且,托尔斯泰似乎特别擅长描绘那种高

难度的大场面,战争、舞会、宴席,他可以用极简短的话把每个人的性格及心理和盘托出,却从无顾此失彼杂乱无章的感觉,这是其他任何作家都望尘莫及的。

语言方面,《战争与和平》始终保持一种质朴大气且与众不同的风格,它并不旗帜鲜明,但内蕴深邃,使人一看便知是托氏文字,比起莎士比亚的雕章琢句来,要强出许多。

人物性格方面,《战争与和平》也有其高超过人之处。首先,书中几乎每一个人物,包括那些并不重要的配角,如伊波利特、莫特玛、小尼古拉等,都有他们自己的性格(要做到这一点是比较困难的,其它小说如《红楼梦》、《水浒传》也有类似成就)。其次,书中许多人物的性格,都在不断变化。如皮埃尔,从单身到结婚、从私生子到继承人、从海伦到娜塔莎、从雅各宾派到共济会、从战争前到战中到战后、从贵族老爷到俘虏再到释放、从初出道时的年轻气盛到后来的好学深思,他的性格一直处于一种无法停止的状态,每经历一件事情,他都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并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自身的转变。再如安德烈,他的一生经历过很多大的变故,从军、负伤、丧妻、对娜塔莎的爱情及娜塔莎的变心、还有死亡。相比皮埃尔而言,他的性格的变化是比较突然的,这与他所处的环境及自身特点有关。娜塔莎的变化最大,尤其是与皮埃尔结婚后,她由原来那个活泼、快乐、爱唱爱跳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位不修边幅、甚至有点吝啬的母亲,以至杰尼索夫再次见到她时,竟会大吃一惊。但,无论这些人物的变化多么不可思议,我们都会觉得它合情合理,提不出任何异议,似乎一切事情就应

该这样。而且,无论他们怎样变化,皮埃尔还是皮埃尔、娜塔莎还是娜塔莎、安德烈还是安德烈,他们天生具有的根本性特点是永远不会改变的。这就是托尔斯泰的高明之处,他总是能够站在一个客观的高度,从客观上描述并观察人物的性格,而不因为任何主观因素来刻意创造。表面上看,这种旁观者的白描手法似乎缺乏情感,太过冷峻,但如果往深处挖掘,你便会发现,托尔斯泰其实在他笔下的人物身上寄寓了很多东西,包括这个世界上最为深沉的感情和悲悯。也正是这种最深沉的感情,才使得托尔斯泰与他所热爱的东西始终保持着一定距离,他可以客观地评判,却很难一厢情愿地投入。记得高尔基在致契可夫的一封信中说:“您可知道,在您的戏中,我觉得您处理人物比魔鬼还要冷酷,您对待他们像雪,像风雪一样的冷。”可就是《万尼亚舅舅》这部戏却使高尔基感动得哭了。读《战争与和平》也让我有类似的感受。

《战争与和平》给了我许多东西,包括宇宙万物运行的道理、人生的启发以及心灵上的慰籍。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皮埃尔这个人物,并在精神上把他当作一个知心朋友来对待。他随和、善良、落拓不羁、贪享受却又没有贵族老爷的架子,常常沉浸在精神世界里以至于显得魂不守舍,这些特点都让我感到亲切。娜塔莎很可爱,不过略显轻浮了些,所以一经阿纳托里诱惑便放弃了对安德烈的爱情。经历了战火洗礼后的娜塔莎沉稳多了,成熟多了,但同时她又失去了以往的活泼与快乐。安德烈则是另一种性格,他冷峻、聪明、善良、敏感,但遇事往往缺乏皮埃尔的那种宽容气度,所以常常后悔。安德烈的死很可

惜,但除此以外,我们找不到一个更好的结局来安排他,毕竟在临死时他彻悟了。

《战争与和平》里面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值得我们咀嚼回味,如罗斯托夫一家因战乱迁出莫斯科时娜塔莎与皮埃尔告别的场景。娜塔莎从车窗里探出头来,看到穿着邋遢匆匆走过的皮埃尔,就向他打招呼。他们简单聊了几句,皮埃尔因为痴恋娜塔莎又考虑到自身的处境而显得漫不经心,最后他向娜塔莎挥手道别:“明天,不!再见,再见了。”随即停下脚步落在了马车后面。娜塔莎则好一阵子还把头伸出窗外,对渐渐远去的皮埃尔露出亲切、快乐的微笑。

这一段特别使我感动,虽然他们之间的谈话非常平淡,几乎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但我仍然可以感觉到战争阴影下人与人之间的依依真情。尤其是皮埃尔那句:“明天,不!再见,再见了。”更加可贵。他似乎觉得这一分别,与娜塔莎将永无再见之日,战争逐渐临近,明天风雨不定,所以说出这么看似不经意却沉痛之极的话来。

第15篇:《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战争与和平》是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诸多著作中的一部很优秀的作品,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被誉为19世纪俄罗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象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期俄罗斯社会生活的一切矛盾和巨大的社会变动。

1805年7月,拿破仑率兵征服了欧洲,法俄之间正酝酿着激烈的战争。然而在彼得堡上层的人们依旧过着恬静悠闲的生活,达官贵人们都汇聚在皇后的女官兼宠臣安娜·巴甫洛夫娜举办家宴招待会上。以保尔康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华西里四大贵族家庭在战争与和平年代里的生活为情节线索,生动地展现了1805年至1820年间,俄奥联军同法军在奥斯特里茨的会战、法军入侵俄国、莫斯科大火、拿破仑军队溃退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表现了战士们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歌颂了俄国人同仇敌忾精神和人民力量的伟大胜利。场面壮观,结构清晰,具有强烈时代感。

其中让我记忆最深的几句话:生命、生活,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被人感觉出它的美好的,在平时往往被人忽略的内涵。其实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于能够自由地享受阳光,森林,山峦,草地,河流,在于平平常常的满足。其它则是无关紧要的 ;最高的智慧只有一种科学——整体的科学,这科学解释整个宇宙,以及人在宇宙中的地位。要自己获得这种科学,就必须清涤并革新自己内心的“自我”,因此,在认识之前,必须信仰,并使自己趋于完善。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在我们心里放进了上帝的光,它叫作良心 ;人民战争的巨棒以全部威严雄伟的力量举了起来,并且不问任何人的趣味和规则,不考虑任何东西,愚笨单纯地,却是合乎时地举了起来,落下去打击法军,直到侵略者的军队全部消灭;没有人想到,承认与是非标准不相符合的伟大,不过是承认他自己的没有价值和无限的卑劣。

体会最深的是,这部小说人物形象非常鲜明、富有个性。他集中描写有本能智慧的人——以“耐心”为座右铭的库图佐夫;快快活活上战场、穿上干净的衫赴死、只求投奔造物主的农夫们;在污浊和饥饿中为自己的憧憬而满面笑容的法军俘瞄。而主人公安得烈性格内向,意志坚定,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彼埃尔心直口快,易动感情,缺少实际活动能力,更侧重于道德理想的追求;女主人公娜塔莎则是个情感丰富,生机勃勃,热爱大自然,接近人民,具有民族气质的女人。他们在保卫祖国的战争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这几个主要人物形象都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而以库拉金为代表的宫廷贵族的贪婪、虚伪和堕落的个性,也被赤裸裸地刻画出来,并进行了无情的鞭笞。

9371 赵飞

第16篇: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如果说当我手捧《战争与和平》这本书时,是怀着崇敬的心情的话,那么,当我读完《战争与和平》这本书时,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因为,在此之前,关于俄罗斯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我已经听说不少,今天,当我完整地学习了《战争与和平》这部小说后,对小说及其作者有了更深的认识。

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上几乎无人能与之媲美的伟大作家。他的文学创作,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体裁丰富,被誉为19世纪俄罗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象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期俄罗斯社会生活的一切矛盾和巨大的社会变动。

《战争与和平》以保尔康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华西里四大贵族家庭在战争与和平年代里的生活为情节线索,生动地展现了18XX年至1820年间,俄奥联军同法军在奥斯特里茨的会战、法军入侵~、莫斯科大火、拿破仑军队溃退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表现了战士们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歌颂了~人同仇敌忾精神和人民力量的伟大胜利。场面壮观,结构清晰,具有强烈时代感。

体会最深的是,这部小说人物形象非常鲜明、富有个性。如安得烈性格内向,意志坚定,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彼埃尔心直口快,易动感情,缺少实际活动能力,更侧重于道德理想的追求;女主人公娜塔莎则是个情感丰富,生机勃勃,热爱大自然,接近人民,具有民族气质的女人。他们在保卫祖国的战争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这几个主要人物形象都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而以库拉金为代表的宫廷贵族的贪婪、虚伪和堕落的个性,也被赤裸裸地刻画出来,并进行了无情的鞭笞。

我觉得,《战争与和平》这样的小说,对我来说,虽然有点深奥而新鲜,但通过这次学习,我对这样的世界名著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学习欲望。

第17篇: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爸爸给我买了一本书,书的名字是《战争与和平》作者是列夫托尔斯泰才看了几页我就爱不释手了。

翻开第一页是前言,光是前言就让我有很大的启发了“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知识是通向成功的要决,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从小就培养自己广泛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将来为建设祖国,改造世界尽一份力”。

这本书让我了解战争的可怕,让我有坚持不懈的勇气,安德烈公爵在得到会战的命令时他就明白了,战争是极其残酷的,父亲突然去世加上法军入侵并占领了俄国半壁江山,这些不幸对他打击太大了。

战争让那些无辜的人死的太多了,每次看到步兵的队伍在硝烟中消失了,我就禁不住难受,天亮了太阳却被硝烟挡住了,他们还在激战枪炮声和临死的人的叫喊声,渐渐的、熟悉了,那无情的战争何时才能停止?

唉!战争让无数人牺牲的战争啊!我真的非常同情他们,我似乎也感受到了忍饥挨饿、筋疲力尽的感觉那时谁都要学会坚强。如果我们和平的在一起世界将会怎么样?人们安居乐业、幸福美满的在一起这些要求一点也不过份吧,为什么为了一点摩擦、一点虚荣就搞的天翻地覆的呢?“和平”让人们多么向往的字眼啊!

啊!战争、和平!

第18篇:《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战争与和平》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是一部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

一.作者简介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是一座令人景仰的圣山,人们将他视为世界文学史上继古希腊文学,莎士比亚之后的第三个高峰。列夫· 托尔斯泰 (1828-1910),19世纪俄国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公认的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1844年在喀山大学学习东方语文和法律 ,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的影响,后来因不满学校教育辍学回故乡 ,致力于改善农奴生活的工作。1851年随兄参军,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 ,并在战争中开始了创作。第一部著作自传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与其后写的自我分析的日记 ,为以后的创作作了准备。之后发表了军事小说 《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中篇小说 《一个地主的早晨 》、《哥萨克 》等。19世纪 60至 70年代是托尔斯泰创作的旺盛时期,《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复活 》 是他创作思想探索的总结。这三部里程碑式的名著和其他数十部各种文体的力作 ,为后世留下了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二.译者简介

《战争与和平》这本著作影响深远,被翻译为世界上的多种语言,我看的这个版本是著名翻译家刘文飞先生的作品之一。

刘文飞,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河南大学特聘教授,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秘书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翻译家协会理事。著有《诗歌漂流瓶》、《墙里墙外》、《阅读普希金》、《伊阿诺斯,或双头鹰》等专著十余部,另有译著20余部,论文和各类文章百余篇。

三.作品背景

《战争与和平》,仅从小说的题名来看,这就是一部史诗。自人类出现以来,战争与和平便成了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主题,如同生与死、爱与恨之于个人生活一样。托尔斯泰的小说广泛地描绘了自1805年至十二月党人起义前夕俄国社会生活的画面。这里的“战争”,是指1805—1812年间俄罗斯与法兰西之间断断续续的战争,直到库图佐夫率兵彻底击退拿破仑;这里的“和平”,是指这段时间里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从贵族阶级的舞会、出猎,到普通士兵的战斗生活和农民的日常劳动。作品以1812 年的俄法战争为中心 ,展现了前后二十年间 (从 1805年到19 世纪20 年代初十二月党人运动酝酿时期) 俄罗斯社会生活的广阔图景。

原著作品共分四卷 ,约一百二十万字。第一卷主要写1805年的战争。因为战争在国外进行 ,士兵不明白战争的意义 , 所以遭到失败。同时书中还描述了1805年至1807年贵族庄园的和平生活。通过贵族家庭晚会和命名日的庆祝活动 ,引出库拉金、别索霍夫、鲍尔金斯基、罗斯托夫等四大家族的主要人物。

第二卷 写1807年奥斯特拉斯战役与这次战役失败后至1812 年卫国战争前这段时期贵族庄园的和平生活 ,贵族与农民(奴 )的宗法关系。

第三卷 写1812年法国进攻俄国,俄军向后撤退转移。在波尔金诺的大决战使法军严重受创。后来俄军主动撤离莫斯科,法军得到一座空城,受到俄国人民反击 ,法军再次受挫。

第四卷写法军从莫斯科撤退,受到游击队的袭击,最后法军被俄国军民赶出俄国本土。卫国战争结束,人民过上了和平的生活。

在这一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全书以四个贵族家族为基础,以俄法战争中的奥斯特拉斯战役和莫斯科保卫战为主线,深刻、精细地刻画了当时俄国各阶层社会的生活面貌 ,体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作品中约有500 多个人物 ,上至沙皇、元帅将军 ,下至士兵、农奴,一个个都写得活灵活现,主要人物呼之欲出。 同时,小说时代感强烈,虽是一部历史题材的小说,却反映了农奴制后俄国前途和人民作用的问题。书中包括俄奥联军同法军在奥斯特里茨的会战、法军入侵俄国、莫斯科大火、拿破仑军队溃退等。描写了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拿破仑、库图佐夫以及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表现了战士们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歌颂了俄国人同仇敌忾的抗敌精神和震惊世界的伟大胜利。

书中刻画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如:性格内向、意志坚定的安德烈,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心直口快、易动感情的彼埃尔,缺少实际活动的能力,侧重于道德理想的追求;女主人公娜塔莎则是个情感丰富,生机勃勃,热爱大自然,接近人民,具有民族精神的女人。他们在保卫祖国的战争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而以库拉金为代表的宫廷贵族的贪婪、虚伪和堕落的个性,也被赤裸裸地刻画出来,并进行了无情的鞭笞。

四.作品梗概

比埃尔·别索霍夫是彼得堡最富有的别索霍夫老伯爵心爱的私生子 ,一直在国外受教育 , 接受了自由思想 ,在老父临终前回国,继承了大宗遗产。外交官库拉金见其如此富有便垂涎欲滴 ,千方百计要把女儿爱伦嫁给他。比埃尔天真善良、优柔寡断 ,无法拒绝这件婚事。婚后 ,爱伦继续过着放荡的社交生活 ,比埃尔为此极为痛苦。他曾想在共济会的宗教生活中寻找慰藉 ,也企图把精力用在改善自己庄园的农奴的生活上 ,但都不成功。在法军侵略俄国之际 ,比埃尔激于爱国热情 ,不顾个人的安危 ,趁莫斯科遭到法军大火时计划刺杀拿破仑 ,后又在路上营救了许多妇女和儿童 ,被法军俘虏,后来幸得游击队救出。安德烈·鲍尔康斯基在性格上与比埃尔形成鲜明对照,他高傲、果断,活动能力很强。1805年战争一爆发,他抛弃无聊的生活 ,追求战斗的荣誉而志愿参军。在奥斯特拉斯战役中俄军失利 ,安德烈受重伤 ,被俄军留下给当地居民照顾。伤愈后他回到家乡 ,正当妻子产下一个男婴后死去。家庭的不幸和个人遭遇的挫折 ,使安德烈感到极为痛苦。他过了几年隐居生活 ,致力于田庄管理 ,改善农奴生活。终于在年春天振作起来 ,积极投人社会活动,并爱上了娜塔莎·罗斯托娃。但这件婚事却遭到他父亲的反对,因此婚期拖延了下来。这时安德烈去国外休养 ,而年轻热情的娜塔莎受不住对方家庭的冷淡和长期等待的痛苦 ,几乎被爱伦的弟弟、浪荡子阿那托尔拐走。同比埃尔一样,他们个人生活中的不幸和苦恼在1812年的全民保卫战中被湮没下去了。安德烈在著名的波尔金诺战役中受了重伤 ,后来光荣牺牲了。娜塔莎也在战争年代里成熟起来。战后 ,比埃尔和娜塔莎结为伉俪, 埃尔后来同俄国十二月党人一道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五.读后感受

原著内容肯定会更加精彩,我看的只是缩略版本。

刘文飞先生翻译的《战争与和平》,虽然没有全部的原著内容,但是依然给我留下了很多深刻的印象,我对战争场面只是略读,但是对书中的几位女主人公的描写还是非常关注的。

女主人公娜塔莎· 罗斯托娃是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 中的主要人物形

象之一。在托尔斯泰的心目中 ,她就是生命和幸福的化身。作者通过对娜塔莎性格矛盾的揭示 ,使她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真切细致地显露出来。

但是最让我注意的是主人公安德烈的妹妹玛丽亚公爵小姐。

真挚善良的玛丽亚公爵小姐也因有着圣母般纯洁高尚的胸怀,她基督徒式的自我牺牲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这是俄罗斯东正教及土地孕育了娜塔莎这样的迷人精灵, 也赋予了玛丽亚俄罗斯姑娘特有的宽容和慈爱,坚韧与希望。小说中玛丽亚的形象,真挚善良。基督教“自我献身的魅力”贯穿着她的一切行动、思想和感情,决定着她对各种不同的人的态度。

“一个人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这句话已经广为流传并为人家所耳熟能详了,但是有多少人知道这是出自《战争与和平》中罗斯托夫对爱妻玛丽亚的称赞呢?托尔斯泰笔下的玛丽亚有着苍白的脸和虚弱的身体,她虔诚的信仰给她开辟了个更为广阔的精神世界,使她的内心更加的丰富和高尚。在托尔斯泰看来,精神上的可爱远比外表上的美丽更加的吸引人,所以在玛丽亚的形象上,托尔斯泰展现的是精神形态的美,是一颗高贵的心。 玛丽亚看似柔弱怯懦 ,其实骨子里却蕴含着坚韧的力量,虔诚的信仰给了玛丽亚无穷的精神支持。她在默默忍受家庭生活的折磨时,还不忘把爱的氛围带给身边的人,在安德烈尚未从丧妻之痛中恢复时,是她担负起养育襁褓侄儿的责任。

《战争与和平》玛丽亚公爵小姐真挚善良、有着圣母般纯洁高尚的胸怀而被长久的记忆。玛丽亚的心路历程从某种角度来看就是在宗教信仰中探索生活的真谛,不断地协调天国之爱和尘世之爱的矛盾冲突,最终走向美好生活,这一形象正是列夫·托尔斯泰博爱的表现。

在塑造自己作品主人公的命运的时候 ,作为一个批评现实主义作家和心理学家托尔斯泰所追求的是一种真实 ,一种可信 ,追求的是用生活的真实性来描写各个主人公之间的关系。从他所塑造的每一个活脱脱的形象中可以看到这个伟大艺术家的超凡能力极其敏锐的视觉 ,这一切都反映出作家对待生活的态度、作家的道德水准及艺术信仰。作家坚信 ,罪恶的、丑陋的东西终将被揭穿 ,露出本来的面目 ,无论它多会伪装 ,看上去多善良 ,隐藏得多深 ,最终将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正义与善良将会胜利 ,真正的美就体现在正义与善良之中。

读完这本书,再来理解和平与战争似乎不再那么简单,不论是战争,还是和平,都深刻的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所以谁都渴望和平,渴望安定的生活,但愿残酷的战争永远只是回忆。

第19篇: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范文一:

高植的译本,曾也看过董秋斯的译本。下面的有些评论是我现在后加上去的。 1984年10月30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我再次看完了老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的第一卷,安德莱公爵之“死”深深地感动了我。 “假使每个人只为他自己的信念去打仗,就没有战争了。”(36页安德莱语) 罗斯托夫伯爵夫人给了安娜·米哈洛芙娜钱时(本人的说明):安娜·米哈洛芙娜已经抱了她,并且哭了,伯爵夫人也哭了,她们哭,因为她们是朋友,因为她们有好心肠;因为她们从小是朋友,却为金钱这样庸俗的事烦心;还因为她们的青春都过去了……但两人的眼泪都是愉快的。(85页) 基督徒的爱,对于别人的爱,对于仇敌的爱,比起一个青年的美丽的眼睛在像您这样诗意的多情的少女心中所能引起的情感,更有价值,更甜蜜,更美丽。(这是安德莱公爵的妹妹玛丽亚写给她的朋友尤丽的信)(134页) 以上几段所表达的只有一个字:“爱”。但也明显地分类为两种类型,这是托氏思想的核心所在。一种是情感之爱,如两位夫人的爱以及日常我们一贯所宣传的那种类型;另一种则是我们生活中很少考虑到的,并且可以肯定地说,绝大多数人特别是很讲求实际价值的中国人所不承认存在这种类型的爱。即玛丽亚小姐所表述的这种类型的爱。这种类型的爱是高尚的,相信它的人也是高尚的,如迷惘的托氏、悲天悯人的雨果、热情澎湃的罗曼·罗兰等。 尼考拉·罗斯托夫转过身来,好象在找寻什么,他望着远处,望着多瑙河的水,望着天和太阳,天是多么美丽、多么蔚蓝、宁静而遥远呵!夕阳是多么明亮而壮丽哦!而遥远的多瑙河里的水闪灼得多么亲切而灿烂呵!更美丽的是多瑙河那边遥远的蓝色的山峦,修道院,神密的峡谷,顶上弥漫着烟雾的松林……那里又宁静又幸福……“只要我能在那里,我便什么,什么也不需要了,什么也不需要了,”罗斯托夫想。“只在我的心中和这个太阳光下有那么多幸福,而这里……呻吟,痛苦,恐怖,和这种不可知,这种匆忙……他们又在这里喊叫了,又都向回跑了,我要和他们一阵跑,它,死亡,就在这里,在我头上,在我周围……俄顷之间——我便永远看不见这个太阳,这个河水,这个峡谷了!……”(注:这是罗斯托夫上马冲锋之前看到伤兵后的感想)(210-211页) 生命、生活,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被人感觉出它的美好的,在平时往往被人忽略的内涵。其实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于能够自由地享受阳光,森林,山峦,草地,河流,在于平平常常的满足。其它则是无关紧要的。 在他(注:安德莱负伤“临死”前躺在奥斯特里兹战场上)头上,除了天,崇高的天,虽不明朗,然而是高不可测的,有灰云静静地移动着的天,没有别的了。“多么静穆、安宁、严肃呵,完全不象我那样地跑,”安德莱公爵想,“不象我们那样地奔跑、喊叫、斗争;互相争夺炮帚,——云在这个崇高无极的天空移动着,完全不象我们那样的哦。为什么我从前没有看过这崇高的天?我终于发现了它,我是多么幸福啊。是的,除了这个无极的天,一切都是空虚的,一切都是欺骗。除了天,什么,什么都没有了。但甚至天也是没有的,除了静穆与安宁,什么也没有。谢谢上帝!……”(399页) 以上内容我觉得是这本书最令人感动的内容了,这种体验并非仅仅是看破红尘,而是对一种永恒的礼赞。对一种宁静,安详,辽远的憧憬。是对幸福的终极定义。 这段内容对我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使我从此一改狭隘的民族主义意识,而升华到人类的良心上来感觉世事了。庄严、蔚蓝色的、宁静而悠远的天空,超脱于人类所有痛苦、欢乐之上的永恒和安宁,只有它才是我内心深处真正的精神寄托。 1984年11月13日 星期二 阴 今天看完了《战争与和平》的第二卷。真是托尔斯泰呀!尽管我在有些方面极不赞同你,但,你的作品真叫我折服。 “啊,玛利亚公爵小姐!”忽然他不自然地说,并且扔掉了凿子(轮子因为惯性还在旋转。玛丽亚公爵小姐很久以后还记得这个渐渐消失的轮盘声,这声音在她的记忆中和后来所发生的事情混淆在一起了)。(此是安德莱公爵的父亲因误听到儿子死于奥斯特里兹战场上而极度悲伤之故。公爵小姐是他的女儿。)(457页) 括号中的内容只有思想深邃且善感的人才会有此共鸣的相同体验。太妙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被老托的神笔不经意间即写了出来。 “你要死了——一切都要完结了。你死了,你就知道一切,或者停止发问了。”(此是彼埃尔因决斗而自责出走时的心灵斗争)(495页) 最高的智慧只有一种科学——整体的科学,这科学解释整个宇宙,以及人在宇宙中的地位。要自己获得这种科学,就必须清涤并革新自己内心的“自我”,因此,在认识之前,必须信仰,并使自己趋于完善。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在我们心里放进了上帝的光,它叫作良心。(此是彼埃尔出走时,在旅店中,一个共济会会员开导他的话。)(503页) 安德莱公爵看了看彼埃尔向他所指示的天空,在奥斯特理兹战役之后,他第一次看见了那个崇高的、永恒的,他躺在奥斯特里兹田野上所见的天空;并且他心里的沉睡了很久的、最好的东西,忽然在他心灵中醒来,这使他感到又高兴又年轻了。这种情绪,在他一回到习惯的生活环境时,便立刻没有了,但是他知道,他不会加以发扬的这种情绪是在他的心里。(555页) “不错,就是那棵橡树,”安德莱公爵想,他突然产生了一种不知从何而来的春天独有的快乐和清新的感觉。他忽然想起了生活中一切最好的时光。奥斯特里兹和高高的天空,死去的妻子的谴责的面孔,在渡船上的彼埃尔,因为夜色的美感到兴奋的姑娘,那个夜晚和月亮,——这一切他都忽然想起来了。 “不,生活并不在卅一岁结束,”安德莱公爵忽然最后地、断然地决定了。“单单是我知道我心中所有的一切是不够的,一定要大家都知道这个:彼埃尔和那个飞上天的姑娘也在内,一定要大家都知道我,要我的生活不只是为了我自己,要他们的生活不是和我的生活那么毫不相干,要我的生活在大家的身上反映出来,要他们和我在一起生活!” (602页) 这段内容深深地打动了我,从此我觉得我的想法和情感与周围的人是那么地不同,那么地格格不入,我想让他们也能与我一样去体会这种深刻的崇高感,但,我发觉我们中国人除了讪笑外,谁都不会为你所表达的这一崇高的思想所打动,他们顶多只会为一般的亲情和那些被嚼烂的爱情所感动和津津乐道,更多地是为金钱所鼓舞,所打动,他们更多地是崇拜李嘉成和盖茨。(这段个人评论是我现在刚加上去的) 我们中国人习惯于崇拜大人物或名人而不是思想。他们以为大人物或名人的哪怕是一个日常用语,那都是字字珠玑的闪光的思想,如同书中所描述的大美人,那个导致别素号夫的悲剧的女人: 一个妩媚聪明的妇人的名声那种不可动摇地确定在叶仑那·发西莉叶芙娜·别素号娃的身上,以致她能说出最俗气最愚蠢的话,而大家仍然称赞她的每一句话,在她的话里面寻找深奥的意义,而这却是她自己没有想到的。

范文二:

怎样描写俄罗斯及它们的统帅库图索夫是如何抗击拿破伦入侵所要真正表达的用意。 有一点是应该肯定的,托氏清楚地认识到了,一些帝王领袖和英雄人物其实没有创造历史,而是实现历史规律的一个被动的重要棋子罢了。他认为人群是最重要的,英雄帝王等人物的改变历史的行为往往是受人群意志所制约,所引导。成功的英雄,是顺应了人群的意志,并将其付诸实施,在实施中,又时刻受其左右和修正。 总之这个问题太复杂了,需要专门用毕生的精力和头脑以及人类所有相关的间接经验去加以研究。绝不是什么胡思乱想就可以触及到的。 1985年2月2日 星期六 晴 (下面是彼埃尔自结束俘虏生活后的感受)现在他学会了在一切之中看见伟大的、永久的、无限的东西,因此,自然而然地,为了看到这个,为了享受这种观察,他抛弃了一直到现在他从人们的头上观察远方所用的望远镜,高兴地观察他身边的永远变化着的、永远伟大的、难理解的、无限的生活。他看得愈近,他愈是心安而幸福。(1559页《战争与和平》第4卷) 从前他说话很多,当他说话时,他便激动,并且很少听人说话。现在他很少说话不停,并且善于听人说话,所以人们乐意向他说出内心的秘密。(1560页) 一般来说,人到了老年才会出现这样的变化,而这个我对之心存好感的诚实且有思想的彼埃尔经历了一个人生中的大变故,受到了一次强烈的人生冲击后,思想也提前成熟了。虽然较之少年老成的安德莱成熟得晚。 其实,确实是这样,那时我刚大学毕业不久,常常看到的是人们的愚昧丑恶劣根性等等,常用罗曼·罗兰的那种理想主义眼光去鞭鞑社会,向往理想的全人类的新社会。可老托的这段内容给我的触动很大。人群中有美好的东西,应该低头倾听。而且你会因为在倾听的过程中而发现美好的东西,同时也使自己的心中产生莫大的幸福感。 历史说,“机会造成局面,天才利用局面。” 但什么是机会?什么是天才? 机会和天才这两个名词,指得并不是实际上存在的东西,因此是不能够下定义的。这两个名词只是表示对于现象的某种程度的了解。我不知道为什么发生了某一个现象;我以为我不能知道;因此我不想要知道,便说那是由于机会。我看见了一种力量产生了一些和一般人类的能力不相称的效果;我不了解为什么发生了这件事,便说那是由于天才。(1599页) 是的,现在这两个名词都用烂了。其实就是人们不了解也不想费脑筋去思考,而轻易地将一些没有预料到的现象以及因而产生的一些连带的后果均称之为机会。而对一些还远非托氏所说的因一种力量产生了一些超越一般人能力的不相称的效果的天才,人们往往津津乐道,其实这种现象亦只是其一种顺乎规律的一种不自觉的预见性。 有时往往越是思考则越不得要领,而顺应一种自我觉得应该如此的习惯势头,就很可能水到渠成。但这里头肯定有一种解释,但往往人们觉得自我没有这个能力知道这个解释,人们也就不想知道。 玛丽亚伯爵夫人(注:即安德莱之妹,后与尼考拉·罗斯托夫伯爵——即娜达莎之兄——结婚,而由公爵小姐变成伯爵零夫人,其实她即是托尔斯泰母亲的写照)的心灵永远地渴望着那无限的、永恒的、完善的东西,因此他永远不能安宁。(据说,托氏在这里就是说他自己)。(1661页) 太累了,但,值!人类的高尚即体现于此。 彼埃尔说:“在尼考拉(托氏父亲的写照)看来,思想和讲座是一种娱乐,几乎是时间的消遣。他正在购置图书,并且定了一个规则,不读完已经买的书——西斯蒙地,卢骚,孟德斯鸠——不买新书。” 此时的尼考拉·罗斯托夫已不是以前的小伙子了,此时正处于12月党人革命的前夜,俄罗斯政坛风雨飘摇,一些经历过1814年战争并去过巴黎的受过法国人文主义思想影响的俄罗斯贵族知识分子正积极投入到即将来临的风暴中去。而头脑较为简单的罗斯托夫却置身其外,且颇有微词,象其他无聊的贵族一样,他也开始慢慢成为他们的一员了。 彼埃尔说:“……爱好正义的人们,联合起来吧,让我们只有一个旗帜——积极的美德。……” 唉,安德莱已经死去,只有彼埃尔这个有头脑有着积极向上精神的人还活着,有些令人感伤。这个口号应该成为人类永恒的追求。 不朽的托尔斯泰。 尔斯泰倾注心血,刻意刻画的两个光彩夺目的,非常有头脑的人物(其实,保尔康斯基家族就是以托尔斯泰母系家族为原形的,托氏的母亲及母亲家族对托氏的遗传和影响都是巨大的,安德莱保尔康斯基的妹妹,不太好看的玛丽亚公爵小姐则就是以托氏母亲为原形的),他们二人在书中的大段的独白和丰富的内心思考及反省,给予了这部著作以伟大和耀眼的光环,给予这部著作以深邃的思想性,使它成了不是单纯的小说,而是一部思想巨作的人类精神财富。我最喜爱看的正是这些大段的独白和思索,它们使我的精神变得前所未有的充实,使我的思想不在受人影响和制约(也许有人会指出这是个悖论,但我在这不想多费口舌,我需要的是心灵上的相通,而不是跟没有思想的人浪费唾沫)。有趣的是,比埃尔的思想并不一定比安德莱肤浅,但他却永远是个思想者,不善于付诸于行动。使我不由地想起了那些流亡在巴黎的经常在小酒馆和咖啡馆高谈革命的那些革命者。安德莱却不同,托尔斯泰以后在他自己的庄园所实施的改革其实就是安德莱的写照。只有他们俩人才谈得拢,其它的贵族则均是矫揉造作,华而不实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势利小人(当然除了头脑简单的罗斯托夫伯爵,这个以他的父亲为原形的人物)。托尔斯泰的思想远远超越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他反对封建制度,但也怀疑新兴的资产阶级的先进思想和制度(当然不是站在其对立面去怀疑),我以前对他这种“晦涩”的思想很是不以为然,可随着阅历的增加和对当代世界的发展的观察了解及思索,现在仔细想想,他的思想和观点还真是太有远见,太深刻了,他不但看到了濒死之躯的腐朽,也看到了只有现在的只有深邃的人才能看到的那时还是新生婴儿的瑕疵。正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真是永恒的托尔斯泰!(这段个人评论是我现在刚加上去的) 索尼亚拿着一个杯子经过大厅走进餐具房。娜塔莎从餐具房的门缝里瞥了瞥她,她觉得,她记得从前有一次,光线从餐具房的门缝里射进来,索尼亚拿着杯子走过。“是的,这完全是,完全是一样的,”娜塔莎想。(739页) 这个生活及心理细节怎么和我偶尔几次的心理活动那么相似。真是奇怪极了,托氏又不是我肚子里的蛔虫。这个非凡的人怎么能把这么微妙的心理细节用文字活灵活现地写出来呢?佩服佩服! 1984年12月1日 星期六 晴 一个人为他自己有意识地生活着,但他是全人类达到的历史目的的一种无意识的工具。人所作出的行为是无法挽回的,一个人的行为和别人的无数行为同时产生,便有了历史的意义。一个人在社会的阶梯上站得愈高,和他有关系的人愈多,他对于别人的权力愈大,他在每个行为的命定性和必然性就愈明显。 ………… 帝王——是历史的奴隶。(864页) 人在江湖还身不由己呢,更何况在权位之上了,这就是“责任”,一般的时候,他必须得怎么怎么做,否则就不行,就会产生无法估量的影响,甚至重大的历史事件。所以,他们的行为必须有种必然性,他必须得顺应某种法则行事。而他的行为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作为历史的无意识工具的人的有意识的日常生活,从而构成了正常的人类生活及团体、社会、国家、乃至世界的历史发展进程。 1984年12月10日 星期一 阴冷 第三卷的870页上有句法语有点意思:“Quos vult perdere—dementat”(意为:要谁毁灭——夺其理智) 卜富尔(887页注:“K.L.A.pfuel”(1751—1827)为普鲁士将军,耶拿(Jena)战役后,入俄军服役,拟成1812年战役中俄国第一个计划)是那种自信得不可救药、不可改变的,自信得可以殉道的人,只有德国人才是这种人,正因为只有德国人的自信是根据一种抽象观念——科学,就是绝对真理的虚假知识。法国人自信,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在智慧上和身体上,对于男人对于女人,是同样不可抗拒地有魅力的。英国人自信,是根据他是世界上最有组织的国家的人民,因此他,作为英国人,总是知道他所应做的事,并且知道,作为英国人,他所做的一切,无疑他是对的。意大利人自信,因为他是冲动的,并且容易忘记他自己和别人。俄国人自信,正因为他什么都不知道,也不想要知道,因为他不相信,他能够充分了解任何事情。德国人的自信,是最坏的,最固执的最令人讨厌的,因为他以为他自己知道真理、科学,这种科学是他自己发明的,但在他自己看来是绝对的真理。(911—912页) 正所谓:德国人的严密,英国人的冷静,法国人的魅力,意大利人的冲动,俄国人的怀疑和不信任人的狡猾。哈哈,德国人是工程师,英国人是政客,法国人是戏子,意大利人是运动员,而俄国人则是乡巴佬(但这已是托氏及高尔基笔下的人了,而非现在的教育水准在全球占最高的俄国人了)。 好的统帅不但不需要天才或任何特殊品质,他所需要的,是缺少人类最高尚、最好的品质——爱,诗,亲切,哲学的、探究性的怀疑。他应该是克制的,坚决地相信他所做的是很重要的(不然他便没有足够的耐心),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是一个勇敢的统帅。上帝不许他有人性,不许他爱什么人、同情什么人,想到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足见天才的理论是早就替他们捏造出来的,因为他们有权力。战争的胜利不是决定于他们,而是决定于队伍中的那个喊叫“垮了!”或喊叫“乌拉!”的人。(917—918页) 战争本就是丧失人性的最野蛮的行为,为何还要想到什么爱、诗、哲学等人类最文明的东西呢?令我想起了一个突突然闪现于脑际的画面:一个人狼吞虎咽地撕咬着一整只鸡,可眼睛里却因为非常同情这只鸡的悲惨命运而流出了善良的眼泪(这不是鳄鱼吗)。但是吃鸡,对我们人类来说是重要的,所以人类的所有的道德、理论、艺术等等,都为吃鸡而捏造出来。可这一切的理论又有什么用呢?拿到鸡,你就只管啃吧,别的一切想法、理论等都是多余的。此外,以上的内容中亦可看出托氏一贯反对科学的方法,主张不是用人脑去想当然地发制造和发展一些原理,而是用“上帝”所赋予我们的顺其自然的直觉的判断力去从事一件重大事件。 “他(注:指你俄军统帅库图索夫)不会有任何自己的主张。他不会去计划什么的,也不会去做什么的,”安德莱公爵想,“但是他要听一切,要记得一切,要使一切各得其所,不会去阻挠任何有用的东西,不会许可任何有害的东西。他知道,有一种比他的意志更有力、更重要,——这是事件的不可避免的趋向,他能看见这些事件,能了解这些事件的重要性,并且在了解这个重要性时,他能不干预这些事件,能够放弃他的个人的意志,他的个人的意志是另有目的的。(1016页) 亦就是说人有天生的洞悉力,事物亦有它自己的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而人的意志之类的东西往往是受人的自身生理和心理干扰而使然,惹欲使事物有个好的结果,就必须“看见”这件事物的“不可避免的趋向”,成功的关键是看你能否适时地放弃你的那不可转移的意志。 (安德来语)“啊,我的朋友,近来我觉得活着是痛苦。我知道,我懂得太多。人不适宜尝试善恶的知识的果子……(1105页) 确实是种痛苦,人最好安安稳稳,浑浑鄂鄂,什么也别多想,如同鸡和猪似的,只管当前吃饱睡好,不要想它们的最终命运是什么。如此人方能幸福而满足地渡过他的一身。苦恼往往是有头脑的人自找的。 1985年1月14日 星期一 晴 第二集看完了,又在图书馆借了第一集,可惜的是此第三集是董秋斯译的,一些译名与我一直看的高植译文不一样,而高植的第三集又找不到,所以一时衔接不上,因此又在别处重借了高植的译本第三集。 安德来公爵再也克制不住他自己了,他为同伴们、为自己、为他们的和自己的错误,流出了深情的亲爱的眼泪。(本人注:因受重伤的安德来看到了他以前一直寻找的想与之决斗的为娜塔莎之故的情敌阿那托尔·库拉根因与法军作战而割断一条伤腿痛哭时而感慨万分) “同情,对兄弟们的爱,对于爱我们的人的爱,对于仇人们的爱(本人注:此仇人可能指情敌阿那托尔·库拉根),是的,上帝在世界上所宣传的,玛丽亚公爵小姐(本人注:邓安德来之妹),我没有了解的那种爱;就是因此我爱惜生命,这就是留着给我的,假如我还活着。但现在已经太迟了。我知道!”(1158页) 1985年1月15日 星期二 晴 “是的,爱,”他(指安德来)又十分清楚地想着,“但不是那种爱,即因为什么东西,为了什么目的,或者因为什么缘故而爱,而是这种爱,即当我临死时,我看见了我的敌人却仍然爱他的时候我第一次所体验到的爱。我体验到那种爱的心情,它是心灵的本质,它不需要对象。我现在也体验到了那幸福的心情。爱邻人,爱仇敌。爱一切——爱有着各种表现的上帝(本人注:这句话可能翻译者没有很好地理解内在的东西,可能应该译为“爱着上帝所创造出的各种表现形式”即各种表现形式中都能体现出上帝的存在)。爱亲爱的人,可以用人间的爱;但是爱敌人,只能用神圣的爱。因此当我觉得我爱那个人的时候,我感觉到那样的快乐。他的情形怎么样了?他还活着吗?…… 用人间的爱去爱,我们可以由爱转为恨;但神圣的爱不能改变。无论是死还是什么东西都不能够破坏它。它是心灵的本质。……(1305页) 这段给我的印象太深了,太深了。世界上真有两种爱吗?前者是存在的。后者呢,我早已从罗曼·罗兰、雨果等的作品中体会到了,但,似乎托尔斯泰阐述得较为深刻。我憧憬这种爱的境界。我觉得有这种爱的人是人间最崇高的人。这种爱即是博爱,它无须一个具体的对象,而是出自于一颗善良本质的心。 1985年元月21日 星期一 多云 (安德来公爵临死前的感觉:) 他所感到的意识,是对一切人世的的事物的疏远,和身体的快乐的、奇怪的轻飘之感。他不着急,不焦虑,等待着他就要遇到的东西。那个严厉的,永恒的,不可知的,遥远的东西,——他在自己的一生中不断地感觉到它的存在,——现在和他靠近了,并且,由于他所感觉的身体的那种奇怪的轻飘,几乎是可能的,实在的。……(1391页) 哎—— 怎么说呢?死亡,对我来说即是意味着整个的结束,不单是从他人的角度来看仅仅是我的小小躯壳的结束,而是从我自身来看所有所有的结束,整个世界整个宇宙的结束,欢乐、痛苦、热情、彷徨、朋友、亲人、敌人、小时候有天晚上听到院落中的一声怪怪的虫鸣、第一次碰到那个令我砰然心跳的且永远再也不会忘怀的人、我们心中所经常惦记的、我们所为之痛不欲生的、所有所有的一切、阳光、月色、海洋、傍晚夕照中的残垣、晨风中独自摇曳的树梢、那句慰籍的话语、那支熟悉又动听的歌……整个整个的世界,地球、宇宙、我的日记、感觉、所有所有的秘密、所有所有欢乐和痛苦的源头,等等,全都消失了,如同消散的烟云,再也收不回还。值此之际,我不可能如同安德莱那样对以往美好的人世之事之情无动于衷,而任它远去,我可不相信那个永恒而严厉的主儿。我肯定会极其留恋我一生中所经历的所有所有的世俗之事和世俗的感情。如同我现在正在一边写一边听的柴可夫斯基的《小夜曲》,那么迷人,那么令人留恋,那么使人不愿去想到死。 如果死亡是解脱的话,那么,它在解脱痛苦的同时,也将欢乐和美好葬送了。我可不愿意用一生的感动和欢乐作为代价,仅仅为了去换取那终究会成为过去的痛苦的解脱。不,我不愿意,这不值,非常不值!即便他,那个我不相信其存在的据说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怪物一定要我去见他,但我也一定会象很不情愿被强迫打针的小孩那样尽我的一切力量去抗争去反抗,去大喊大叫。我可不想轻易地让那个东西将我带到永远也回不来的地方。 当然,当我的离去成为不可逆转时,我会非常伤心的,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记得看过一本记述斯特劳斯的生平的书,当他在爱人的怀中弥留之际,昏沉中断断续续地唱了最后的一支古老的德国民歌: 小朋友,小朋友, 我们现在 不得不分别了。 无论艳阳有多么美好, 可终也有 下山的时候…… 哎—— 活着,是一桩多么美好的事物啊! 现象的全部原因是人的头脑不能了解的。但是人的心里却有寻找原因的要求。人的头脑往往不考虑的无数复杂的条件(每个条件可以单独作为现象的原因),却抓住了最初看到的、最明了的近似原因就说:这就是原因。在历史事件中(这里观察的对象是人们行动的实质),最初的、最原始的近似物是神的意志,后来是那些处于最显著历史地位上的人们,即历史英雄们的意志。但是我们只要探究每一历史事件的实质,即探究参与事件的整个人群的活动,便会相信历史英雄的意志不但不曾领导人群的行动,而且他们自己是经常被领导着的。……历史事件的原因是一切原因的总和,除了这唯一的原因以外,没有而且不可能有别的原因。但是有些规律支配着事件,一部分规律是人们不知道的,一部分是可以了解的。只有在我们完全放弃了在个人意志中探求原因的时候,才可以发现这些规律,正如同只有在人们放弃了地球不动的概念的时候,才可以发现行星运动的规律。(1398—1399) 或许有时,我们听着音乐,在周日家中书房的写字台前无所事事地翻看着早先的日记,或两本早已卷边磨损的旧书时,心中一种感念油然而生,很偶然地就会对过去的某些历史事件产生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的认识,不是刻意去追求的,但以前曾下过一番功夫思考过,研究过的。但我心里清楚,此时的认识之所以是“崭新”的,是因为过去我从没从今天的这个角度,或今天的这个无意中的形象思维(往往形象思维比逻辑思维更能把握全面的因素),通过音乐或轻松回忆的一个情感印象,无意中综合了涉及该历史现象的几乎所有我所接触过的概念,从而闪现出该历史现象原因的“崭新”的也许最接近规律性的认识。有时往往在毫无关联的思维中,会发现一些正如托氏所说的一部分人们不了解的规律。 但在社会发展上,托氏似乎成了一个“宿命论”者了,从他一贯的观点看,他最反感德国似的企图认识规律,并用所谓的科学来驾驭规律。他正如他自己所描写的一个典型的“什么也不知道,也不想知道”的俄罗斯人一样,觉得,到了一定的时候,只要凭一些不别出心裁的感觉以顺应事物的发展趋势而行事就足够了,这也正是他在《战争与和平》这本书中怎样描写俄罗斯及它们的统帅库图索夫是如何抗击拿破伦入侵所要真正表达的用意。 有一点是应该肯定的,托氏清楚地认识到了,一些帝王领袖和英雄人物其实没有创造历史,而是实现历史规律的一个被动的重要棋子罢了。他认为人群是最重要的,英雄帝王等人物的改变历史的行为往往是受人群意志所制约,所引导。成功的英雄,是顺应了人群的意志,并将其付诸实施,在实施中,又时刻受其左右和修正。 总之这个问题太复杂了,需要专门用毕生的精力和头脑以及人类所有相关的间接经验去加以研究。绝不是什么胡思乱想就可以触及到的。 1985年2月2日 星期六 晴 (下面是彼埃尔自结束俘虏生活后的感受)现在他学会了在一切之中看见伟大的、永久的、无限的东西,因此,自然而然地,为了看到这个,为了享受这种观察,他抛弃了一直到现在他从人们的头上观察远方所用的望远镜,高兴地观察他身边的永远变化着的、永远伟大的、难理解的、无限的生活。他看得愈近,他愈是心安而幸福。(1559页《战争与和平》第4卷) 从前他说话很多,当他说话时,他便激动,并且很少听人说话。现在他很少说话不停,并且善于听人说话,所以人们乐意向他说出内心的秘密。(1560页) 一般来说,人到了老年才会出现这样的变化,而这个我对之心存好感的诚实且有思想的彼埃尔经历了一个人生中的大变故,受到了一次强烈的人生冲击后,思想也提前成熟了。虽然较之少年老成的安德莱成熟得晚。 其实,确实是这样,那时我刚大学毕业不久,常常看到的是人们的愚昧丑恶劣根性等等,常用罗曼·罗兰的那种理想主义眼光去鞭鞑社会,向往理想的全人类的新社会。可老托的这段内容给我的触动很大。人群中有美好的东西,应该低头倾听。而且你会因为在倾听的过程中而发现美好的东西,同时也使自己的心中产生莫大的幸福感。 历史说,“机会造成局面,天才利用局面。” 但什么是机会?什么是天才? 机会和天才这两个名词,指得并不是实际上存在的东西,因此是不能够下定义的。这两个名词只是表示对于现象的某种程度的了解。我不知道为什么发生了某一个现象;我以为我不能知道;因此我不想要知道,便说那是由于机会。我看见了一种力量产生了一些和一般人类的能力不相称的效果;我不了解为什么发生了这件事,便说那是由于天才。(1599页) 是的,现在这两个名词都用烂了。其实就是人们不了解也不想费脑筋去思考,而轻易地将一些没有预料到的现象以及因而产生的一些连带的后果均称之为机会。而对一些还远非托氏所说的因一种力量产生了一些超越一般人能力的不相称的效果的天才,人们往往津津乐道,其实这种现象亦只是其一种顺乎规律的一种不自觉的预见性。 有时往往越是思考则越不得要领,而顺应一种自我觉得应该如此的习惯势头,就很可能水到渠成。但这里头肯定有一种解释,但往往人们觉得自我没有这个能力知道这个解释,人们也就不想知道。 玛丽亚伯爵夫人(注:即安德莱之妹,后与尼考拉·罗斯托夫伯爵——即娜达莎之兄——结婚,而由公爵小姐变成伯爵零夫人,其实她即是托尔斯泰母亲的写照)的心灵永远地渴望着那无限的、永恒的、完善的东西,因此他永远不能安宁。(据说,托氏在这里就是说他自己)。(1661页) 太累了,但,值!人类的高尚即体现于此。 彼埃尔说:“在尼考拉(托氏父亲的写照)看来,思想和讲座是一种娱乐,几乎是时间的消遣。他正在购置图书,并且定了一个规则,不读完已经买的书——西斯蒙地,卢骚,孟德斯鸠——不买新书。” 此时的尼考拉·罗斯托夫已不是以前的小伙子了,此时正处于12月党人革命的前夜,俄罗斯政坛风雨飘摇,一些经历过1814年战争并去过巴黎的受过法国人文主义思想影响的俄罗斯贵族知识分子正积极投入到即将来临的风暴中去。而头脑较为简单的罗斯托夫却置身其外,且颇有微词,象其他无聊的贵族一样,他也开始慢慢成为他们的一员了。 彼埃尔说:“……爱好正义的人们,联合起来吧,让我们只有一个旗帜——积极的美德。……” 唉,安德莱已经死去,只有彼埃尔这个有头脑有着积极向上精神的人还活着,有些令人感伤。这个口号应该成为人类永恒的追求。 不朽的托尔斯泰。

范文三: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书中讲的是十九世纪初,历史在俄罗斯掀起了滔天巨浪;在欧洲所向无敌的拿破伦,开始把他征服的目标指向这里,于是一场残酷的战争爆发了。

这个时代,俄国还在沙皇主政的社会,虽然整个国家并没有太大的自然灾害,但是拿破仑的入侵使得这块美丽得土地到处布满战火。

我读的这本书就是列夫·托尔斯泰利用这样的历史背景些出的最伟大的作品-《战争与和平》。这本书全书内容浩大,前后花了托尔斯泰七八年的时间才完成的。故事仅出场人物就有五百多个,而且个个人物性格鲜明;而从血战、国王会议、贵族生日、葬礼、舞会、狩猎到农民生活等种种场面的描写,则几乎把十九世纪初俄国的政治、社会事件包罗其中。

这本书拿破仑的战争是全书的中心。但是托尔斯泰想写的并不是战争本身,而是战争给灾民带来的苦难。

虽然在书里有拿破仑、亚历山大等许多历史人物,但他们并不是主人公;那些年轻人如娜塔纱、尼古拉、安德烈等人才是主角。

这些年轻人都还很年轻但他们为祖国挺身而出,在十几年的战争中慢慢成长,成为知识丰富的大人这是书中最令我最感动的。

从这本书让我学到了许多东西,例如写作时要给人物鲜明的个性和生命把人物写活。还有写作要,突出文章中心。最重要的是如果国难当前,要像那些年轻人一样挺身而出。

范文四:

《战争与和平》生动地描写了1800至1820年,俄国和法国之间的战争,作者——列夫托尔斯泰,在这部作品里表现俄国人民在战争中体现出来的爱国精神,还有贵族家庭的带头充军和捐钱给俄国,使军民们士气大增和老百姓同仇敌气,浴血奋战。我读了这本书以后,才知道武装的强大是可以打败的,打不败全国人们同仇敌气,团结不屈的精神。这本书中给我影响最大的人是别祖霍夫—彼埃尔,他心直口快,易动感情,见义勇为,出手大方,他在一夜之间成了百万富翁,但他却不重视钱财,在最后他为了帮助俄国的胜利变卖了自己的所有的家产,并鼓励人民投入到战争中去,还带头参军,为俄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最后世界名城——莫斯科落入拿破仑手中时,他坚持不走,准备为了国家的胜败,牺牲自我去刺杀拿破仑,我对他十分敬佩,我要学习他这种牺牲自我,完成大我的牺牲精神

第20篇:《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我们古今中外的许多名言警句都表示金钱乃身外之物,我们不能将它太重视,地主,贵族在人们心中从来都是丑恶无比,应该斩尽杀绝的人物。

看到《战争与和平》这本书的书名,很多人可能觉得这是讲述一个有名战争,是一种战争反思的文章,但细读品味却发现这并未如此,剧中的很多人物令人印象深刻,比如说理想主义者,关心人民国家的大富人皮埃尔,命运悲惨的安德烈公爵,热情任性却单纯天真的娜塔莎,牺牲自我的玛利亚,惩奸除恶的尼古拉和不误正事,花天酒地的阿纳托尔等,在法国强力入侵之下他们有的怀着报国的梦想,参军战斗,有的落魄逃难,还有的深谋远虑,企图刺杀拿破仑……,其中有的人幸存了下来,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比如说玛利亚和骑兵上校尼古拉战后结婚,经营田庄,获得巨大成功,过着意想不到的幸福生活,有的过着悲惨的单身生活,没有爱情,没有钱财,就像索尼娅,她显示被罗斯托夫夫人逼得不得不跟深爱的尼古拉分手,同时也被迫失去了雇佣保姆的工作,最惨的是最后直接死了,再也见不到自己的亲人,安德烈公爵就是其中之一,他在战场上英勇战斗,最后负了重伤,离开自己的宝贝儿子死了,但在这本书的许多故事中,金钱似乎当了主人公。

索尼娅跟罗斯托夫家的任何一个人关系都相当要好,可是罗斯托夫家却面临着破产流浪的危险,索尼娅很爱罗斯托夫夫人的儿子尼古拉,可是一旦尼古拉一旦跟索尼娅结婚,那么罗斯托夫家就会彻底灭亡,因为本来就没钱的罗斯托夫家的儿子嫁给了比他们还没有钱的索尼娅,不仅不会在经济上给予援助,反而会加速罗斯托夫家的灭亡,而嫁给了富有的小姐起码还能让他们的吃饭生活不是问题,虽然罗斯托夫一家都很喜欢索尼娅,但她们不能因为喜欢就断送了罗斯托夫家的姓名,结果流着泪将索尼娅逼走,让她孤苦的度过余生,书的后面也几乎没有提到她了。(读后感 www.daodoc.com)如果不是金钱,索尼娅能被赶走吗??

罗斯托夫伯爵是个身份显赫的人,但是因为话费使他们的生活状况成了负数,从莫斯科的逃难,安德烈公爵的死,彼恰的战死,伯爵夫人的绝望等,一连串的打击降临到这个饱经风霜的老伯觉身上,而且他想挽救家庭经济危机的计划一直无法进行,逃难时一把大火又烧去在莫斯科的豪宅,这次真的到了无可弥补的程度,不久,原本身世显赫的老伯爵在一家简陋的出租房里去世,没有了金钱,生命也会受到威胁,要是罗斯托夫伯爵还有好多钱,他的生命会这么悲惨吗??

劫富济贫一直是许多英雄所做的手法,难道有钱有错吗???贵族有错吗?地主有错吗?我们看到的可恶地主有的只是虚构出来的,有钱反而是好事,金钱不能代表一切,但金钱却能让我们的生活充满幸福,你的生命有了保障,想想看,你有了钱,就能吃香的喝辣的,天天开宝马坐奔驰,吃的是满汉全席,你有了钱,喜欢你的人一抓一大把,就像重山中的碎石一般,你有了钱,当国与国只见要发生战争时,你见势不妙,迅速买机票逃到富国去,生命得到了保障,还能照常过幸福生活…

金钱是好东西,应该是我们的好朋友,但我们不能视金钱太重,因为哪怕你前世有多少金钱珠宝,死去也带不走一个子儿。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