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大国兴衰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9-21 08:35:44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大国兴衰读后感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

500年的历史风云,夹带着多少人的血与泪,记载着多少国家的兴旺与衰落。当你还在为昨天的辉煌而庆祝的时候,死亡或许已经悄悄的向你靠近。世界格局在这500年内多次的更改,没有谁是永远的王者,只有不断发展提升综合实力才是永远的王道。

何为大国?大国的观念如今早已经不是以往的靠人多,兵强马壮来衡量,而是一个国家在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构成的整体的综合实力强大。特别是在各国联系紧密的现代,一个大国的兴与衰会直接牵涉到其它国家和地区,从而对整个世界的经济产生影响。这就是一个大国的魅力。所以说了解一个大国的兴与衰,不仅仅对我们自身有借鉴作用,更是一个负责任大国必须要做到的。对于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我们,了解大国的兴衰更加显得有必要。 美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以其睿智独到的眼光以及丰富的历史资料,再用富有魔力的文字为我们分析记载了这五个世纪里面发生的一次次国与国之间的较量,一个个大国的兴衰更替,一段段值得我们深思的历史。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每个大国在这五个世纪里面都不可能完全的独善其身,必然会受到外来的各种冲击。落后就要挨打,胜利才是王者,这句话在那段时期就像是真理一般存在。所以,如何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快速发展生产力,应该是当时很多统治者所日夜头疼的事情。欧洲人思想启蒙较早,眼光也比东方人看得长远一些,因此欧洲才会成为近代的萌芽地。

1500年的世界,欧洲各国不断混战,虽然各有损失,但是总的来说却促进了当时社会的进步。因为在他们不断的征战中,一些体制发生了变革,经济发生了碰撞,科技也不断进步。不知不觉中,欧洲人已经大大领先了他们梦中的神话一般的地方——东方。那时候葡萄牙和荷兰等国依靠自身强大的实力成为当时的世界强国。可是接下来欧洲却风云突变,虽然各国之间依然纷争不断,但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强大如葡萄牙与荷兰这般的国家却渐渐衰落,终成强弩之末。法国,英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五国渐渐发展成为欧洲五大强国。18世纪末,当欧洲格局相对稳定的时候,便是大力发展经济的黄金阶段。各国鼓励生产,大力发展科技,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的欧洲俨然成为全世界科学技术最高的地区。但是欧洲本土却远远不能满足工业革命需要的大量原材料。于是一大批欧洲人便到处远航,到世界各地寻求原材料,几乎毫无争议的,他们来到了当时他们认为的黄金遍地的东方。当西方的使者把滑轮,蒸汽机等当时最先进的科技献给乾隆皇帝时却得到了漠视,种种愚昧无知的行为把当时中国的落后腐败展露的一览无遗。于是欧洲人把他们的坚船利炮开到了东方大陆,几乎是毫不费力的就把东方各国给瓜分了。欧洲人虽然从东方掠夺了大量的原材料,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方的现代化进程。20世纪后,由于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世界格局再次发生了变化。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日本和德国纳粹被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打败,经济自然遭受极大打击,世界也逐渐形成了以美国和苏联为两大超级大国的对峙格局,但是这仍然不能阻止大国兴衰的历程。

保罗·肯尼迪在书中的描述认为,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会导致经济实力的增强,从而使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增强,当国家财富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向外扩张,然而过度的扩张又会使一个大国走向衰落。近代的英国很明显就属于这种情况,当年英国的殖民地几乎遍布全球,号称日不落帝国,可是过度的扩张并没有使英国成为以后的超级强国。古代的中国一直都是世界的强国,但是中国人的血液里面并没有太多野蛮的成分,几乎都是在保卫着自己的家园。而面对比自己弱小的国家除了逼迫他们承认朝廷的伟大以及每年的朝贡之外并没有大肆的侵略压迫那里的人民,甚至在郑和七次下西洋的过程中还大施恩惠给途经的国家,这或许也是中国历史文化能够几千年来一直孜孜不断的原因吧。

保罗·肯尼迪在书中还认为领先国家的相对力量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科技的发展大大提高某些国家的相对实力,从而也就降低了其他国家的相对实力。一个国家的发展靠科技,

但是科技的发展必须靠教育!美国作为如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强国,它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在整个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力。美国之所以可以领导世界这么多年,教育应居首因。美国是世界上教育事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美国教育既全民为对象,并涉及到每个家庭和个人的未来,故教育既是国家的大事, 又是各州和地方政府及社会团体的大事,大家都把人力, 物力, 财力, 精力投到教育上,使形成教育多轨制,调动起多方面办教育的积极性, 运用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三全\"(全民,全面,全程)教育, 这是美国教育体制的最大特色。美国人不仅在教育上花费巨大,而且还善于在教育中灌输先进理念,所以美国的教育往往会取得成功。一个国家有了高素质人才的保证,又怎么会轻易给人打败呢?如今中国有14亿人口,如此庞大的人口数,只要我们继续开放的姿态大力发展教育,中国人以后更会令人刮目相看。

书中作者多次提到中国,这不是偶然,而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延续了几千年的世界大国却突然在19世纪被当时清王朝统治者所称为西方“蛮夷小国”所打败,甚至被一个向中国臣服多年的日本欺辱,这种种问题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一下。最终我们的领导人认识到了“落后就要挨打”的事实。从清王朝时期的“师夷”开始,中国人已经逐渐认识到科技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只是可惜由于当年的历史条件原因不适合在中国走资本主义,所以一系列的改革都宣告失败了。但这相对古老落后,思想保守的中国来说,这已经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了。中国,一个近代史饱含沧桑的国家,在天朝大国美梦被鸦片战争打碎了以后近一百年不断遭受着屈辱,但是突然遭受的大灾大难并没有让一个辉煌了几千年的民族丧失了节气。俗话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新中国成立以后,就开始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计划,经历了六十多年的风风雨雨,我们渐行渐近。虽然如今我们已经再次跻身世界大国行列,但是在很多方面我们还是比不上那些开放比较早的国家,林则徐当年说的“师夷长技以自强”今天仍然适用。虽然我们的近代史满目苍夷,但是中国人天生就有种不服输的精神,为了我们民族的未来无数人日夜操劳,前赴后继地奔赴建设的第一线,为的就是不让别人看不起,为的就是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更好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如今我们的国家领导人仍然在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路线,从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到江泽民的“三个代表”,再到胡锦涛的“八荣八耻”,最后到如今的习李执政,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鲜明特征,但是最终目标还是带领我们国家不断的前进,最终走向繁荣。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的体会到,无论你当时是多么繁荣强大的国家,最终还是会走向衰落,无论你当时处于怎样的劣势,只要你肯开拓创新,最终也可以战胜强大的敌人。随着时间的车轮不停的转动,谁可以把握好时机大力发展,谁就有可能“后浪推前浪”。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竞争存在,我们的世界才会发展,人类才会进步。对于我们这些大国而言,现阶段各方面都比小国更有优势,我们应该更加应该时时刻刻反省自身,居安思危,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努力的完善自己,作出一个大国应有的风范。

我们国家作为一个大国,一直都坚持非霸权主义强国,并且坚持五项基本原则的外交政策,与其它国家友好相处,为全球繁荣竭心尽力,所以我们国家才会在国际上赢得良好口碑。相对于美国来说,虽然现阶段我们国家的繁荣程度比不上,但是美国的强权政治以及霸权主义已经使他在世界的地位逐渐衰弱,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未来世界的中心还会向我们亚洲倾斜,到时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刻。总之,我们拭目以待吧,未来会是我们的。

推荐第2篇:大国的兴衰读后感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

——浅谈大国兴衰规律及中国崛起之路

这是一本史诗般的巨作,如果不是在老师的要求下,很难想象我会把一本长达500页的“纪录片”读完。保罗·肯尼迪的《大国的兴衰》论述的是近现代(即文艺复兴之后)的国家或国际力量,以及他们长达500年的相互关系与兴亡盛衰。尽管在历史的车轮下曾经辉煌的帝国诸如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等都已化为一抔黄土,但却也难以掩盖他们存在的痕迹。如今,只剩下那些在散布世界各地透着古老气息的城市,才是那些历史的见证者,看着他们从晨钟中崛起,在夕阳下落幕,却也为我们这些后来者讲述曾经大国的荣光,指引着我们走向远方。

初读《大国的兴衰》之时,看到的第一个名字赫然是许知远,这让我感觉到有点吃惊,很期待那个充满思想的人会对本书给出怎样的评价,他的推荐序没有对这本书给出直接的评价却也在字里行间体现出了自己的想法,“肯尼迪先生是一个很糟糕的历史学家”看到这句话是我不禁莞尔。许知远在序中给我们了很大的提示,让我们能在早早看清楚这本书缺点所在之后,以审慎的态度看待本书。

原书副标题为Economic Change and Military Conflict,很清楚地透露了这本书将是寻找军事冲突与经济变化之间的联系。本书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1500-2000年间世界大国的兴衰史。书分七章,从最后的大汉帝国—明朝开始,作者把明朝的衰亡归为深受中央集权的荼毒。继而笔锋一转,把目光投向了欧洲令人惊奇的崛起,讲述了哈

布斯堡家族令人唏嘘的兴衰史,欧洲均势逐渐成形以及在此过程中法国两次试图称霸的努力,欧洲协调慢慢走向崩溃以及两次世界大战,战后两极世界的形成的崩溃,以及21世纪国际关系基本现状。肯尼迪用一种全球性的视野来描述这一切,他不但看到欧洲,还看到欧洲之外;不单看到政治,也看到经济地理,这使得整本书一直以一种大的视角,宏观的角度来描述。肯尼迪无时无刻不把经济变化握在手中,他通过对各个大国之间的经济状况与军事力量之间的对比,就在前言中提出,一流国家在世界事务中的相对地位总是不断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各国国力的增长速度不同;二是技术突破和组织形式的变革,可使一国比另一国得到更大的优势。”以至于在后来的归纳中,他通过对大量的历史事实的研究,总结出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力量升降曲线与军事影响升降曲线之间,有一个引人注目的“时间滞差”。也就是说在巨大的科技变革中获得优势而积累大量财富的国家,总会希望积累更多的财富,而财富增加带来的不安全感以及邻国势力的增长却使该国在中期发展是把重心偏向于军事力量,庞大的军事开销却又严重制约了国内经济发展,而当大国走下坡路时的本能反应是,将更多的钱用于“安全”,因而必然减少经济“投资”,从长远看,使自己的处境更为困难。

当仔细阅读本书后,我依然没有一个清晰尔统一的结论来概括大国兴起和衰败的原因。然而相较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借鉴,却也有自己的一点看法。

在文章之初,肯尼迪就指出明王朝的衰亡与中央集权有着莫大的

关系,进而谈论到“欧洲的奇迹”一章时,谈到16世纪初的欧洲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政治上的分裂而不是像中国在一个帝国崩溃之后和在其后继王朝得以重新收紧中央集权政权的绳索以前的一个短时期内出现的偶发或短命的事态。这种政治上的分散的、主要是使贸易没有受到过大的压抑,即在欧洲不存在一个可以有效地阻止这种或那种贸易发展的统一政权;没有一个中央政府由于它改变了发展的进程而造成某一特定工业的兴起或衰落,这为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极大地便利。因而,在现在的中国,尽量的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而使市场通过“看不见的手”来进行自我调控会更加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另外,在阅读哈布斯堡失败原因,以及在战后两级世界的行成及衰败两章后,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在哈布斯堡在一次又一次的战争中使地盘扩展过大,战线拉得过长,致使自己日益衰落的经济基础无法支持过于庞大的军队。而对于战后的苏联,过度的军备竞赛使得苏联的经济力量开始削弱,因而在中国的复兴过程中,保持稳定的国内以及国际环境是相对重要的,而减少对军事力量的投入适当增加对经济的刺激也会使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然而,就如在许知远写的序中所提到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本书的弱点日益明显,按照年轻一代的历史学家尼尔·福格森的说法——它是经济决定论的产物。保罗·肯尼迪分析的基础是,如果在一个相对长的时间范围内,优势总是属于那些有更强的物质创造能力的国家,而技术上的突破与组织形式上的变革是物质创造的基础。”但是,历史的复杂性与偶然性将随时冲破这种恰似清晰的分析。因为在这种分析中,我

们对于同样对一个国家至关重要的民族士气、道德力量、文化创造力、政治能力、军事组织、动员能力、教育程度只字不提。所以,按照这种分析,当中国的GDP排名世界第二,外汇储备世界第一时,中国是否又已经进入大国的行列了?对大国的分析显然不能停留在仅仅是物质上,而对中国复兴的讨论也将不断的持续下去··

推荐第3篇:《大国的兴衰》读后感

读《大国的兴衰》的一些体会

近些天来,我大致地翻阅了一下《大国的兴衰》这本书。这是一本气势恢宏的巨著。作者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历史等方面叙述了五百年来世界各大国的兴亡盛衰和成败得失。

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工业革命前世界的战略和经济,主要是关于前工业社会时期大国的经济状况和军事冲突。在此期间,由于战争规模的扩大和战争费用的螺旋式上升,最终获得霸权地位的是那些容易获得资金来维持庞大军费支出的国家。而筹集到足够的资金主要依靠本国经济贸易的发展、合理的征税制度及举借贷款所必需的良好金融信誉。在这些方面表现好的国家往往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并获得较高的国际地位,比如荷兰有着完备的金融体系和繁荣的贸易,仅凭着微小的国土就创造了不俗的军事成绩;而英国由于稳健的财政制度和良好的借债信誉,在与法国交手时总是略胜一筹。第二部分是工业化时期的战略和经济,主要是关于大国进入工业时代的变化。作者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作战样式的深刻改变,使得推进工业化和掌握新技术成为国家实力增长的关键。英国率先进行了工业化,成为了制造业大国,以很高的比例将国民生产总值投入海军建设,这些因素成就了它在19世纪“日不落帝国”和世界霸主的地位。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胜利总是属于工业实力和潜力强大的一方,即一战中的协约国和二战中的同盟国。第三部分是战略与经济今天与明天,主要是关于当代国际格局(1943——1980年),并对主要大国的未来发展趋势做了大致的预测。在这段时间里,主要大国之间没有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这主要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核武库形成了“互相确保摧毁”的事态。战后初期,美苏两国凭借超强的工业实力和军事力量,长期主导世界战略格局。两极冷战中又出现了新的因素,即意识形态。两国各自寻找意识形态盟友进行紧张的军事对峙,军备竞赛愈演愈烈,冷战气氛逐渐从欧洲扩散到第三世界国家。但和平时期的大国实力对比状况仍然摆脱不了经济增长相对速度的魔咒。作者认为美国、苏联和传统欧洲强国的实力在相对减弱,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控制力和主导地位都遭到了很大程度上地削弱。他预测美国、苏联和欧共体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会逐渐缩小;日本和中国所占比重会逐渐增大;军事方面的两极状态也会减弱。

读完这本书我对过去五百年世界历史的变化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也认识到大国的崛起不是偶然的,都遵循着一定的历史规律。这些规律包含很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制度、文化、科技、思想、军事战争、民族凝聚力、地缘优势等等。这些规律很难用一两句话总结清楚。这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革命或改革对国家未来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大国的崛起之前都经过不同程度上的变革。在变革之后,经过几十年或者上百年左右的发展迈入强国之列。《周易》里边有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变革自古就有。在这里我想举一下战国时期秦国的例子。商鞅变法之前秦国还是一个弱国。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以后,秦国生产力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逐渐从奴隶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经过一百三十五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英国1688年经过“光荣革命”确定了君主立宪制,18世纪60年代又开始工业革命,经过五十年左右的积累,最终在19世纪成为“日不落帝国”。美国1776年发表《独立宣言》开始独立战争,期间经过1860年到1864年的南北战争,这两次战争都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经过大概一百二十年的发展,到了十九世纪末,美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两次世界大战又加速使美国成为世界霸主。日本1868年进行明治维新,经过将近三十年的发展,日本已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在甲午战争中击败了清政府。中国战败除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日本的准备充分,说到底是先进制度优于落后制度。二战时日本遭受重创,但明治维新后,日本在先进的制度下培养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这为经济再次腾飞提供了条件。到1968年时,日本经济总量已经仅次于美国和苏联,到1988年,更是超过苏联,跃居世界第二。同样,1789年法国大革命和1871年德国颁布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这也为他们以后在十九到二十世纪在世界舞台上叱咤风云奠定了基础。纵观这些资本主义国家,直到今天,他们在世界舞台上仍然有着很高的国际地位。这与当初的变革密不可分。这些变革包括战争、革命或改革,或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但无一例外地都增强了这些国家的综合国力。

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此后的三十年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发展。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中国从此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根据“三步走”的战略,中国计划到21世纪中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从大国崛起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分析,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甚至可能提前。今天,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迈入深水区。我们更有必要深入地研究一下《大国的兴衰》这本书,借鉴大国的先进经验,吸取教训,从而制定出符合本国实际的改革方案,推动改革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这样会更有助于我们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想,这才是读这本书最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保罗·肯尼迪著,梁子华等译:《大国的兴衰》,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 【2】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3】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梁赤民译:《全球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4】赵静明:《大国崛起之路》,广东经济出版社,2007。

推荐第4篇:《大国的兴衰》读后感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

——16法学龚佳琦

从小到大写过很多有关于小说的读后感,这还是第一次尝试对一篇广泛论述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历史演变的巨著谈论自己的看法。这本书对于阅读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它并非对简单的史书一般进行历史叙述,而是在进行历史分析。阅读历史分析类的书籍对于史料的掌握程度要求还是很高的,最直接体现就是,我不得不时刻拿着手机查阅很多书中提到的,例如佩里的“黑船队”这样的例子。但我对这本书是敬慕的,甚至于在刚看完第一章后就迫不及待的向我父亲推荐了这本书,父亲还打趣我终于开始看涉及学术的书籍了,因此这篇文章中存在知识的浅薄是必然的,亦会有很多幼稚甚至荒谬的想法。这样的完成度,并不适合去上交一份作业,但完成这篇文章相较于完成已经写过很多次的《平凡的世界》读后感有吸引力太多了。

毋庸置疑,作者保罗·肯尼迪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现实主义学派,本书从历史发展的视角对16—20世纪几个世界大国的兴衰中进行大战略的分析,涵盖地缘政治、经济实力、军事力量、领导人品格等诸多现实主义思想下的权势因素,并且他尤为注重地缘政治对兴衰造成的影响,这种大战略背景的叙述,读来使人感觉非常的通透,还能培养发散性思维。当然,这下说法过于客观与空洞,实际意义太小,但书中还是出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地方。

在前工业社会篇,开篇便从欧洲地理的多样性出发,分析了欧洲社会统一的大型专制国家不会长久存在(区别于中国),其多元化富有竞争性的政治主体和市民社会结构长期来说是优于中央集权停滞的东亚和伊斯兰模式,因而对比闭关锁国的东亚,欧洲更易为了谋求发展而越来越重视经济贸易,这也是本书除了地缘以外的另一个鲜明的主题:经济基础决定国家兴亡。经济基础确与国运的昌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单从这一方面来分析,未免还是过于狭隘了,不可否认作者在本书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实践存在偏激的立场,这大概也能解释作者为什么崇尚以经济贸易发展贯穿大国的兴衰始末了。

我们都曾学过当今世界政治在多元化发展,不会再出现近代英美那样的超级大国,中国与第三世界的兴起,为世界政治局势注入新鲜的血液,多国并立局势的出现,也是基于那些超级大国的衰落的,本书中,作者的观点是英美的衰落是由于有利的历史和技术环境改变而使这两国的一切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在大家相安无事的情况下分析,各国所占财富比例以地理面积、人口和自然资源划分,那么英国应占3%—4%,美国应占16%—18%。书中未提中国应占多少,但按照这样的理论推论,中国占比不会比美国少,是不是也意味着未来中国最大的竞争对手不再是美国,而是印度。印度虽然在这种换算标准下比不上美国,但从地缘角度分析,它毕竟与中国紧邻,同中国有着直接的利益冲突。这样看来,就出现了非常有意思的情况了。

当然,以上分析的前提是相安无事,那么倘若出现了战争冲突呢,毫无疑义的一点就是,战争对于国家建设和人民的摧毁力是无与伦比的,避免发生战争冲突、维护世界和平也是近年来国际社会的主流口号。常规武器的单价越来越昂贵一定程度上成为发动战争的经济阻力,但倘若核武器这样非常规武器的出现在世界战争的舞台上呢?作者在书中也表达了对当时两大阵营爆发核大战的忧虑,当然这样的忧虑随着苏联的解体消弭了不少,在现今世界上小国对大国使用核武器无异于自杀,但若是两个实力相当的国家呢?比如印巴两个有核国之间局势的恶化,朝鲜用核武器向西方敲诈,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同时拥有核武器的可能,除此之外,最不稳定的因素是来自伊斯兰。伊斯兰教旨主义是不受任何国家限制的强大力量,从以往的历史事实中可以窥见,他们可以不受任何法律、任何良知的约束,可以使用任何他们能够使用的手段来攻击西方,甚至包括核武器。俄罗斯庞大却又缺乏经费的核武器库以及可以贩毒、印假钞的无赖国家朝鲜,都为这种不稳定因素的存在埋下隐患。核武器是不能出现在战场上的,一旦出现,怕就要变成人类敲响的丧钟了。

当然,正如作者所言,很多偶然的因素令历史无法预测,中国自身存在的问题也太多了。貌似国力强盛的今天,人均水平试图赶上美国,也得是几十年后的事情了,基尼系数超过0.45,非法收入无法控制,似乎又要出现“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这样的尴尬局面。但还是衷心的期望,有生之年中华民族可以实现从经济到文化的全面复兴。

推荐第5篇:大国的兴衰读后感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

保罗·肯尼迪(1945-),英格兰人,曾获牛津大学博士学位,皇家历史学会会长。现为美国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重点研究和讲授当代战略和国际关系,是多所大学的客座研究员和客座教授。曾撰写和编辑过10本有关海军史、帝国主义、英德关系、战略和外交等方面的著作。而大国是指具有土地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与小国相比,具有生存能力强、战争潜力雄厚、回旋余地大等有利条件,有利于支持长期战争的国家

本书总结了公元1500年以来大国兴衰的历史,论述的是近现代(即文艺复兴之后)的国家或国际力量,追述和阐明了自西欧建立“新君主国”和全球性跨洋国家系统以来,五个世纪中各大国的相互关系与兴亡盛衰。毋庸赘言,这将涉及大量战争,特别是那些对国际秩序有巨大影响的、由大国联盟进行的大规模长期战争。但是,这又不完全是一部军事史,它也追溯公元1500年以来世界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但它也不是一部经济史,本书重点是描绘国际体系中的一流强国在励精图治、富国强兵过程中经济与战略的相互影响。并对“今后世界政治的格局”作了预言。作者反思五百年来世界各大国兴亡盛衰、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强调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力量是军事实力的后盾。大国兴起,起于经济和科技发达,以及随之而来的军事强盛和对外征战扩张,大国之衰,衰于国际生产力重心转移,过度侵略扩张并造成经济和科技相对衰退落后。

保罗•肯尼迪还对“今后世界政治的格局”作了预言。他认为:第一,在最近的将来,没有任何国家可加入目前(1988年)由美国、苏联、中国、日本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组成的“五头政治”中去,也就是说,这些国家将是最后的大国。第二,就五国而言,世界生产力量的平衡在某些方面已经从苏联、美国和从欧洲经济共同体,向有利于日本和中国的方向倾向。虽然中国还落后于日本,但是它发展得最快。第三,中国经受了长期的艰难困苦,它的现任领导人看来正在实现一个宏伟的、思想连贯和富于远见的战略,即在国家主义的意识指导下,平衡各方面的改革要求,利用一切注重实效的手段来竭力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最后,保罗•肯尼迪强调说,尽管中国此刻正压缩军备开支,但它无意于将来仍然在战略上“无足轻重”;相反,中国越是以柯尔培尔式的国家主义推动经济向前发展,就越是意味着要搞军备扩张基础上的强权政治。“这仅仅是时间的问题”。当然苏联的解体,打破了这位预言家所说的话。但是,他是一个史学家而不是预言家,即使是预言家也会出错。

文中主要观点:

⑴保罗肯尼迪也注意到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国家之间的相对地位。他认为,领先国家的相对力量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科技的发展大大提高某些国家的相对实力,从而也就降低了其他国家的相对实力。科学技术是决定大国兴衰诸多因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⑵世界上大国的兴替是很频繁的。当然,变化的力量来自于长期战争的结果,但这种战争的力量又是基于经济的实力。取决于国家生产性经济资源的有效利用率的高低,取决于经济上的兴衰情况。在世界事务中,领先国家的力量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主要因为各国的增长速度不一样。财富永远是加强军事力量的基础,而获取并保护财富又往往需要军事力量。⑶一流国家在世界事务中的相对地位总是不断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各国国力的增长速度不同;二是技术突破和组织形式的变革,可使一国比另一国得到更大的优势。例如,公元1500年以后问世的帆动力远洋炮舰和大西洋贸易的繁荣,就使欧洲各国受益不同,一些国家的发展速度比另一些国家快得多。正如德国商业理论家冯•霍尼希写道:“一个国家当前富强与否不取决于它本身拥有的力量和财富,而主要取决于邻国力量的大小与财富的多寡。”

⑷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的崛起。而且从长远看,在每个大国经济的兴衰与其作为一个军事大国(或世界性帝国)的兴衰之间,有一种显而易见的联系。其原因有二:第一,

支持庞大的军队离不开经济资源;第二,在国际体系中,财富与力量总是联系在一起的。⑸还可以得出另一个普遍适用的结论,即为争夺欧洲或世界霸权而进行的大规模联盟战争的最终结局,与双方动员的生产资源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反对西班牙-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七年战争、拿破仑战争等18世纪大规模冲突,以及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都证明了这一点。在一场大国间(通常是联盟间)的长期战争中,胜利往往属于有坚实的经济基础的一方,或属于最后仍有财源的一方。

本书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本书未述及康德拉季也夫经济发展周期与大规模(或全面)战争之间的关系的理论。此外,本书也未详细探讨战争起因的一般理论,以及是否由于大国的盛衰才爆发战争。同时,这也不是一部阐述帝国理论、帝国统治的影响或帝国统治是否有助于加强国力的专著。不仅如此,按照年轻一代的历史学家尼尔‟福格森的说法——本书是经济决定论的产物。

值得我们深思的是:美国,一个只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国家,却在短期内成长为世界强国。在当今一超多强的格局下,其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是无可替代的。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不管是近代还是现在,仍然落后于它。这证明美国有着存在一些我们可借鉴的东西。当代世界大国至少要具备四个方面的条件:众多高素质的人口,辽阔广袤的疆域,强大的经济军事科技实力,以及所谓的“软权力”。我们硬件设施满足了条件,但软件即软实力仍不够。所以我们要学习。

同一个中央集权且控制甚严的大国相比,美国社会那种结构松散和自由放任的特性有可能在适应变化的环境方面,赋予它更好的机会。但美国那种松散的联邦也有自身的缺陷,而且政治体制上的变革比较困难。

时殷弘在总结了美国的历史经验后,提出了可供中国参考的三大战略:自助、不出头、搭车。“第一是传统国际政治理论中的所谓„自助‟(self-help)。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国防建设,“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基础上,改善武器装备,加速国防现代化”。不受任何事情的干扰,专心致志地搞自己的改革和建设,稳步增加综合国力。第二是所谓„不出头‟(hiding),它例如体现在美国历史上的孤立主义传统之中,近几年来我国的„韬光养晦‟外交也含有这个意思。”。中国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中国永远不称霸,中国也永远不当头。”美国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绝出头的做法应当成为中国的榜样。。第三是历史上由来已久,但迟至近年才由西方国际政治学界予以理论探究的„搭车‟(bandwagoning)战略。这一战略是从国际权势分布的等级结构出发,以减小自己的某些行动自由为代价,与一流大国及其国际体制合作,争取其支持、保护或其他实惠,同时减少甚或消除来自该大国及其国际体制的威胁。

特别是第二点:不出头。因为枪打出头鸟,贸然出头会受伤的。美国在19世纪末已经具有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实力,但它不出头。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霸主,。战后,美国不参加国际联盟,“英国再也不肯充当„世界警察‟”,使得“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很快便失去了作用。即使如此,美国还是大规模地削减了军事力量,从世界各地(包括欧洲、中国、朝鲜)收缩回撤。只是在苏联大肆扩张,欧洲落下铁幕,西柏林遭围困,希腊、土耳其、伊朗濒危,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才义无返顾地出头了。担起世界老大的担子。 世界警察和普通警察一样,既要奉公守法,工资也不比别人拿得多,还要面对更多的安全风险。有时甚至还要倒贴钱,以维持军费开支。当今美国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并不令人羡慕,世界大家庭众口难调,每个人都既要用你,又要骂你,还不许你拍屁股走人。即使中国在经济总量上超过了美国,也不要急于当“老大”,因为人均国民收入还差得远呢。一旦接过担子,将会加重国家经济的发展的负担。在我们国家整体实力未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还是与世界老大保持距离吧,这头衔不要也罢。美国是好的榜样,卧薪尝胆才是王道大国的崛起靠的是科技、教育、人才。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说到底就是国民素质的较量,是人才的较量。所以教育的发展也很重要。美国早在是英国殖民地时就对教育非常重

视,到1775年,英属13个殖民地人口不过260万,但已仿效英国牛津、剑桥等大学创办了哈佛、耶鲁等9所学院,教育环境甚至都强过今天的北京市。 殖民地时期的初等教育相当发达。2061计划\"是美国促进科学协会联合美国科学院、联邦教育部等12个机构于1985年启动的一项面向21世纪、致力于科学知识普及的中小学课程改革工程,它代表着美国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趋势。中国也实行了教育改革。先后提出“211工程”、“985工程”,力争在21世纪初建成拥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大学的水平的大学。2011年又推出了“2011计划”即“协同创新计划”,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但是中国方面的教育重视有余但投入不够,高校发展仍然存在问题:办学体制、行政体制僵化、管理体制落后、评估体制不透明,没有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教育事业要学习美国,虽然改革很难现在虽算国力昌盛,可是人均要赶上美国最快也得到本世纪末了。基尼系数较高,非法收入无法控制。中国国民整体素质与发达国家的相比还不是一个等级,相差甚远。我们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习惯于和自己的过去作比,惊叹于我们取得的成就。但人们理应清楚,一个国家强大与否,主要是取决于和其他国家的比较。而且这种比较理应是全方位的,而不是局限于某个狭窄的领域,我们要向前看。真正能征服别人的是文化的凝聚力,是软实力。而不是所谓的政治军事力量。回想隋唐盛世,吸引别国来唐的不是你的强大军事,而是当时繁荣的文化。现在我国人才的流失比较严重。一些高素质人才漂流过海,留学海外,惊叹于国外的好,而不愿回到祖国;还有一部分人有钱了,不是回馈社会,而是选择了拿“绿卡”;好逸恶劳的习性开始抬头,中国大使出使坐头等舱,美国大使坐经济舱,中国三公消费数量太巨大;一些承包商建设的武汉长江大桥短期内修了二十几次,而五十年代建设的长江大桥却至今仍完好如初„„这种社会风气反映的是我国公民道德素质的低下,更深层次的是文化低下,不能够正确引导公民的行为。所以,我们要改变的太多,要向别人学习的也太多。所以在发展政治经济的同时,不要忽略了文化,不仅要注意,而且要重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有人说:成功是不可复制到的。中国自身的问题太多了,不是研究一下别国如何兴起就可以解决的。但能够学习的还是要尽量学习。即使他不能是你成功,但也能保证你不至于太落后。

参考资料:

郑伟强《中国人眼中的大国是什么样的》

李多《国家手段与国家目的》

林永青《相对衰落的美国》

王之明 《最后的大国》

佚名 《区域性大国与全球性大国》

《领导权的禅让》

《谷底与波峰》

李慎之 《21世纪的中国》

许知远 《兴衰的秘密》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推荐第6篇:大国的兴衰读后感

当往日的辉煌还在历史的书页上散发着光芒,衰落却已在不知不觉中逼近,大国的兴衰读后感。让目光穿越历史的长河,我看到五个世纪的国际舞台风云变幻,一幕幕的悲喜剧在世界性的大国中永不停歇的上演。

一次偶然的机会来到书店,我的目光便被这本由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所写的《大国的兴衰》深深的吸引住了。据说这本书在1987年问世之后,曾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翻开这本厚厚的书册,我看到了五个世纪以来的一场场硝烟弥漫的战乱纷争,一次次科技和经济实力的暗中较量,一个个大国的兴衰更替……,保罗•肯尼迪用他那富有魔力的语言和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向我再现了一幅综合了军事,经济,国际关系的宏伟历史图景。在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之中,大国的兴衰不再是封闭舞台上的自我演绎的故事,国与国之间相互的注视,冲突和融合成为影响历史走向不可忽视的力量。人们常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正处在向工业化和现代化国家迈进的关键阶段,吸取历史的教训,借鉴前人的经验,对一个正在成为世界瞩目的大国——中国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保罗•肯尼迪首先从1500年的世界形势入手,描述了东方帝国在中央集权下稳定的政治体制和中西欧诸国之间的不断征战的情形,指出欧洲社会在不断的冲突中产生了军事变革和经济的碰撞,从而推动了科技的进步。正如书中所说,当古老的东方被人们看作是神化般的天堂时,欧洲社会已经悄悄的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在接下来一个世纪中,欧洲大陆的大国之争纷乱动荡,历史的天平倾向了法国,英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这五个欧洲大国,那些曾经是世界一流强国的西班牙和荷兰,已经在历史的舞台上逐渐沉寂下去。1815年后的一百年间,欧洲形成了战略均势,相对稳定的国际局势使得工业化的浪潮席卷欧洲大陆,科技的发展和军事系统的现代化成为这一时代战争成败的重要砝码。当历史的车轮走到了二十世纪后,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和各国国力增长速度的差异导致了国与国之间力量的重新分配,国际局势愈发动荡不定。在这个世纪的前五十年,两级世界主导国际社会,美国和苏联这属于不同类型的两个国家之间的对峙带来了完全不同于二十世纪初的世界格局。然而,这一切都不能阻止大国兴衰的历程仍在继续。

无论是对西方兴起的描绘,还是对两级世界的形成与未来的评述,保罗•肯尼迪贯穿全书的思想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经济实力的增强,而国家财富的积累必会导致对军事扩张的需求,而这种“过度扩张”将不可避免的使曾经称霸世界的大国走向衰落。他还认为,一个大国的成就,既不在于与过去比较获得多大进步,也不在于其当前拥有的财富和力量,而是取决于邻国的横向比较和其在国际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从这本书中我还感到,保罗•肯尼迪对于“大国”的理解始终是把它放在整个国际历史背景之中的,由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大国的概念不仅仅再局限于一国在某个地理区域中的领先,而是应该扩展到能够主导世界经济和政治的范畴上。

读过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这本书后,发现书中多次提到有关中国的问题。正如他所说,作为一个拥有中古时期最雄厚的经济实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最灿烂的文明的东方帝国,中国却越来越远离了本应拥有的大国地位,最终从天朝上国沦落到了落后挨打的境地。对于中华帝国衰落,保罗•肯尼迪的解释是中国儒家的保守思想维护了陈腐的中央集权的社会秩序,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西欧国家的相互竞争为各国带来的经济发展的更多机会。其实,我认为保罗•肯尼迪以中华帝国的衰亡作为例子,阐明了他对决定大国兴衰的内在规律的认识。他认为,只有国家之间不断竞争才能保持一国的活力,正是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导致了国家之间相对实力对比的变化,从而演绎出国家兴衰的旋律。保罗•肯尼迪的观点肯定了一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性。但是我认为,一个国家内部的改革和自我完善也同样十分重要。闭关自守会导致落后,然而在国际竞争中也应该坚持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这样才能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谋求更多的国家利益。

同时,保罗•肯尼迪也注意到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国家之间的相对地位。他认为,领先国家的相对力量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科技的发展大大提高某些国家的相对实力,从而也就降低了其他国家的相对实力。科学技术是决定大国兴衰诸多因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对科学技术的重视和善于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曾经为中华文化的持续兴盛带来了充足的养分,然而当把科学技术视为“奇技淫巧”,对于民主政体不屑一顾时,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就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可见,科学和文化的固步自封严重抑制了国家的上升空间,由此导致了中国长达一个世纪的落后。而在世界范围内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科技繁荣,成为最终成就了大国的经济实力巨大推动力。幸运的是,在追求中华文明复兴的道路上,我们的先驱对这个问题早就有了深刻的认识:在科技上,从“师夷长技”到“实业强国”再到现在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文化上,从鸦片战后的维新和变法,再到五四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我们一直在探寻着以科教文化来富国强民的路径。

在本书中,保罗•肯尼迪还对经济实力与军事力量之间的关系做出了探讨。他认为在国家的生产力和取得收入的能力与军事力量之间,有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财富是支持军事力量的基础,获取财富需要军事力量作为保障。保罗•肯尼迪还指出,军事扩张对大国的兴衰有着刺激的作用。庞大的军费开支给一国带来了经济上的压力,导致了对外扩张,从而产生了国家间争夺海外领土的又一轮竞争,读后感《大国的兴衰读后感》。

读罢此书,我感到,没有哪个国家能永远保持兴盛不衰。充满了竞争的世界历史像一条奔腾不止的长河,充满了起起伏伏,更替前行和后浪推前浪。然而正是在这种互相追赶的过程中,世界经济和政治体系才充满了活力,人类文明才得以不断的前进。 美国真正的崛起之迷

美国早在是英国殖民地时就对教育非常重视,到1775年,英属13个殖民地人口不过260万,但已仿效英国牛津、剑桥等大学创办了哈佛、耶鲁等9所学院,教育环境甚至都强过今天的北京市。 殖民地时期的初等教育相当发达。北部几个殖民地以麻省(Maachusetts)为代表,特别重视普及教育,当局曾于1647年发布法令,规定市镇中只要有50户居民就应设立一所小学,于是市镇学校在北部兴起。这种由地方当局办理、干预教育的做法,超过了其宗主国--英国的教会办学的方针,一举奠定国民素质的优势!

在这个世界,凡是受过教育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美国的《独立宣言》:“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一些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当我们热血沸腾地听着这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声音的时候,请不要忘了美国还有一个伟大之处,那就是《宪法》所标榜的以教育培养国家公民。为了普及教育,他们先是采用了英国的兰卡斯特导生制。1818年兰卡斯特本人还应邀到美国宣讲导生制。英国式的教育不能满足这个新国家对教育的要求。1843年,贺拉斯• 曼(Horace Mann,当时任麻省教育厅长)考察德国,才引进了当时普鲁士的教学制度,同时大力宣传卢梭、裴斯塔洛齐等欧洲教育家的思想,美国各地的小学遂开始采用西欧最先进的教学制度。

南北战争以后,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迈得更快,这期间新成立的大专院校就有二百余所! 它一面学习当时欧洲重视学术的样板——柏林大学,于1876年创设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建立大学研究院,致力高深的学术研究;一面根据国会于1861年、1890年所通过的二个《摩雷尔法》,由国会拨地、拨款资助各州大办农(业)工(艺)学院,很快培养出大批适合工农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当今举世闻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由此而来。工农学院初办时,由于众多贫苦学生求学其中,曾被讥为\"牧牛娃学院\",在高等教育的\"平民化\"方面大大领先于欧洲。事实证明,穷人的对财富的渴望远远高过富人子弟!这就为美国造就了一批敢于冒险和创新的高知识人才,当他们对财富的渴望的欲火被点起,那就是火山,那就是海啸,那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高潮!

南北战争以后,公立中学本来是兼顾学生升学与就业两方面要求的4年制综合中学,由于此时学生逐年猛增,准备升学者日少而准备就业的日众,所以逐渐以职业准备为主要职责,课程随之发生变化,加强自然科学和实用科目,这是美国中学的显著特点。公立中学逐渐以职业准备为主要职责,课程随之发生变化,加强自然科学和实用科目,这是美国中学的显著特点。不仅如此,1880年麻省理工学院创办了工业中学,1888年明尼苏达州首创农业中学,此后各种职业中学不断大量涌现。欧洲人由于世俗观念而不喜欢职业中学,以\"生来平等\"为信念的美国人则没有这种历史包袱。职业中学造就了一批实业家和发明家,第一架飞机的发明家莱特兄弟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据统计,1870-1940年,美国人口增加了3倍,而中学生则增加了90倍。当时的口号是:\"中等教育为所有适龄青年敞开大门\",到1918年时美国高中已发展到2万多所,而12亿人口大国的中国到1998年才有1万多一点的高中。由此可见,美国的高效率、高技术、高产出靠的是科技,靠的是先进的教育。今天,美国基础教育的方法在杜威式教育法的基础上几经改进,教育的口号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各州都将40%的税收用于教育。上世纪80年代垄断着大约70%左右的专利发明,70%以上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奥运会奖牌总数第一。

“2061计划\"是美国促进科学协会联合美国科学院、联邦教育部等12个机构于1985年启动的一项面向21世纪、致力于科学知识普及的中小学课程改革工程,它代表着美国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趋势。为此计划,美国动员了800多位科学家、企业家、大中小学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参与了这项再造青少年智慧的宏大工程。他们总结战后科学、数学和技术领域的深刻变革和未来发展趋势,汲取美国8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的成果,打造21世纪新的美国人。

一个居安思危的国家才有资格谈论谁是第一!

大国的崛起靠的是科技,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说到底就是国民素质的较量,是人才的较量。不客气地说,中国由于难以接受别人的教育思想,国民整体素质与发达国家的相比都不是一个等级。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过21种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后来相继消亡的文明。结论是这些文明死亡的原因,无一例外,都不是他杀,而是自杀。他们失去了创新的活力,被历史淘汰出局。

1876年,美国庆祝独立100周年的时候,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有37个国家参展,当时清政府也派出了展览团。在这次博览会上,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中国展出的是纯银打制的27套件耳挖勺和小脚绣花鞋。

推荐第7篇:大国的兴衰_读后感

《大国的兴衰》书评

张林军

一、书本介绍

《大国的兴衰》是一部广泛论述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历史的巨著。作者反思世界各大国兴亡盛衰、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强调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力量是军事实力的后盾。大国兴起,起于经济和科技发达,以及随之而来的军事强盛和对外征战扩张;大国之衰,衰于国际生产力重心转移,过度侵略扩张并造成经济和科技相对衰退落后。

二、作者介绍

保罗·肯尼迪(1945—),英格兰人,曾获牛津大学博士学位,皇家历史学会会长。现为美国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重点研究和讲授当代战略和国际关系,是多所大学的客座研究员和客座教授。曾撰写和编辑过10本有关海军史、帝国主义、英德关系、战略和外交等方面的著作。

三、读书评论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感觉自己的视野和思维都宽阔了许多。虽然这并不意味着这本书的思路有多么开阔——作者自己也坦言说只是从某一个主线去论述国际政治的问题,但是我觉得对于一个非国际政治学专业的人来说,阅读这本书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享受和无容置喙的受益。这本书带给了我们思考国际政治问题的专业眼光,以及鞭辟入里的分析方法,我认为这些知识是我们在这本书之外很少能够系统性地获取的。因此,我愿意把最热烈的赞美之词献给这本书以及它的作者,为其给我所带来的更为宽阔的视野和思维而深深致敬。

我感觉在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化,学科发展越来越深入的今天,每个知识分子的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基于自己所学专业的某种偏执。就我而言,作为一个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我曾经毫不动摇地坚信加里·贝克尔博士的“经济学帝

国主义”,用一种经济学有色眼镜去观察世界的每一种外在现象和内在规律。然而,当我读完这本著作的时候,我蓦然发现解释世界的角度和理论远远不是我之前所接受的那么狭隘和单一,其立论的方法和依据也远不是我之前不以为然的松散和薄弱。当学科的融合成为一种时代潮流,思维的定势已是知识创新的“反动警察”,我觉得这种跨学科阅读所带来的思维的激烈碰撞和快速切换,真的是一种进步和享受。

至少我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对以下四个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和收获。 在大国战争,特别是大国联盟战争中,对最后结果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国家联盟的经济能力和信用评价,前者决定了从本国资源中能够转化为军事力量的数目,后者决定了从他国资源中能够转化为军事力量的数目。此外,国家地缘和国民素质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这两者概括了经济因素所不能涵盖的、但是对最终结果产生重要影响的东西。由此及彼,我领悟到了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伟大转变的意义所在。同时,我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台湾是中国的国家核心利益”,“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等诸多政治和外交语言的内在含义。

意识形态的不同,意味着国家的发展路径不同。然而,“不同”并不等于“对立”,这是前苏联领导人一直没有注意到的问题。在冷战思维和美苏争霸的大背景下,意识形态成了禁锢创新和生产力的铜墙铁壁。正是对“指令性经济”的偏执,导致了20世纪80年代东欧国家和苏联的死气沉沉;同样,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所发生的严重的经济危机,也是基于其对“自由放任经济”的绝对信仰。所不同的是,后者进行了自我调整和修复;而在前者,笼罩在自东欧大平原到东西伯利亚山地上空的意识形态之云,在铁幕之后强调着两种经济形态的对立性,从而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以及敌我化的国内阶级斗争。这导致了前苏联的訇然倒地,同时也以鲜活的实例,验证了1978年秋《光明日报》上的那个举世瞩目的标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正是思想上的解放,释放了创新精神,激发了生产力。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曾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历史的轨迹也暗含了这一点。

在这本书中,作者多次强调了现代国家平衡“大炮、黄油和投资”之间关系的重要性。在一个国家有限的经济资源中,应该如何合理地在这三者之间进行分配?这是一个非常考验政治智慧和外交头脑的问题。大炮对应着国防开支,黄油对应着消费,剩下的一部分则是投资。国防开支减少,对应着国民生活水平(黄油)和长期经济发展(投资)的提升,但是当前的国家安全则成为问题。消费减少,意味着有更多的资源用于国家安全建设(大炮)和长期经济发展(投资),但是国民生活水平的恶化及随之而来的稳定问题则不容忽视。投资减少,那么当前的国民生活水平(黄油)和国家安全(大炮)都可以显著提高,然而从长期来讲,消费支出和国防开支都会受到削弱。从军事的角度来说,这更像是一个短期国家安全和长期国家安全之间的权衡取舍。在这里,理想主义的经济学也许就会失去了解释能力,因为只有在良好的国际环境中,发展经济才是最重要的目标;而在恶劣的国际环境中,领导人所应该考虑的问题就不再那么单一了。这个理论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为什么“朝鲜人民宁愿过着清苦的日子,也会支持国家发展核武器的宏伟计划”,为什么“伊朗花大笔的钱提炼浓缩铀,而不是提炼石油”,为什么“21世纪初我国面临着难得的重大战略机遇期”等等。

作者在书中强调了历史人物的贡献,例如哈布斯堡帝国的联姻背景,沙俄大军的宪兵作用,梅特涅、莫洛托夫等明星外交家的纵横捭阖。正如铁血宰相卑斯麦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所有国家都在“时间的长河”中航行,它们“不能创造或控制时间”,但却“能以不同的技能和经验驾驶航船前进”。这样的认识并没有违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而滑入历史唯心主义,因为作者在论述大国力量对比的文字中始终强调了经济基础的决定性作用。相反,它让我们认识到了人才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性,并在某种程度上激励了我们对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新见解。人们一直在谈论着这样的话题:假如历史上没有拿破仑、没有毛泽东,是否一定会有另外一个领军人物去扮演同样的角色?尽管历史车轮的前进方向是昭然确定的,但过程和格局也许会有所不同。用更通俗的话来说:游戏规则不会改变,但游戏对手是不断变化的。由此联想到,“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性,“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重要性。更进一步,我深深地感到教育因为如下几点而至关重要:所培养的人才能影响历史的轨迹和进程;所传播的理念能统一人类的思想和行为。

推荐第8篇:大国的兴衰读后感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

历史的长河中,兴衰换代,绘画了啦一幅又一副壮烈而又古典的画面,让目光穿越历史的长河,大国的兴衰让我看到了五个世纪的国际舞台风云变幻,一幕幕的悲喜剧在世界性的大国中永不停歇的上演。

由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所写的《大国的兴衰》是一部广泛论述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历史的巨著。作者反思五百年来世界各大国兴亡盛衰、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强调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力量是军事实力的后盾。大国兴起,起于经济和科技发达,以及随之而来的军事强盛和对外征战扩张,大国之衰,衰于国际生产力重心转移,过度侵略扩张并造成经济和科技相对衰退落后。据说这本书在1987年问世之后,曾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翻开这本厚厚的书册,我看到了五个世纪以来的一场场硝烟弥漫的战乱纷争,一次次科技和经济实力的暗中较量,一个个大国的兴衰更替……,保罗•肯尼迪用他那富有魔力的语言和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向我再现了一幅综合了军事,经济,国际关系的宏伟历史图景。在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之中,大国的兴衰不再是封闭舞台上的自我演绎的故事,国与国之间相互的注视,冲突和融合成为影响历史走向不可忽视的力量。人们常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保罗•肯尼迪首先从1500年的世界形势入手,描述了东方帝国在中央集权下稳定的政治体制和中西欧诸国之间的不断征战的情形,指出欧洲社会在不断的冲突中产生了军事变革和经济的碰撞,从而推动了科技的进步。正如书中所说,当古老的东方被人们看作是神化般的天堂时,欧洲社会已经悄悄的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在接下来一个世纪中,欧洲大陆的大国之争纷乱动荡,历史的天平倾向了法国,英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这五个欧洲大国,那些曾经是世界一流强国的西班牙和荷兰,已经在历史的舞台上逐渐沉寂下去。1815年后的一百年间,欧洲形成了战略均势,相对稳定的国际局势使得工业化的浪潮席卷欧洲大陆,科技的发展和军事系统的现代化成为这一时代战争成败的重要砝码。当历史的车轮走到了二十世纪后,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和各国国力增长速度的差异导致了国与国之间力量的重新分配,国际局势愈发动荡不定。在这个世纪的前五十年,两级世界主导国际社会,美国和苏联这属于不同类型的两个国家之间的对峙带来了完全不同于二十世纪初的世界格局。然而,这一切都不能阻止大国兴衰的历程仍在继续。

无论是对西方兴起的描绘,还是对两级世界的形成与未来的评述,保罗•肯尼迪贯穿全书的思想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经济实力的增强,而国家财富的积累必会导致对军事扩张的需求,而这种“过度扩张”将不可避免的使曾经称霸世界的大国走向衰落。他还认为,一个大国的成就,既不在于与过去比较获得多大进步,也不在于其当前拥有的财富和力量,而是取决于邻国的横向比较和其在国际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从这本书中我还感到,保罗•肯尼迪对于“大国”的理解始终是把它放在整个国际历史背景之中的,由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大国的概念不仅仅再局限于一国在某个地理区域中的领先,而是应该扩展到能够主导世界经济和政治的范畴上。

元朝时中国似乎在马可波罗的描述下成为了西方世界向往的黄金之地。那里地大物博,农业发达,社会繁荣,财富泛滥到了“遍地黄金”的地步。它拥有众多的人口,灿烂的文化,并且有受到儒家良好教育的官吏治理的、统一的、等级制的行政机构。当1368年出现的明朝重新统一帝国并最后打败蒙古人的时候,许多旧的制度都保留下来。那时的中国人不可一世,自认为是“天朝上国”,将自己放置于地球中心,却茫然不知欧洲大陆上轰轰烈烈的变革与显著的发展。这一现象的表现之一便是郑和七下西洋不为发展商贸,不为了解外面的世界,只为发扬国威,满足统治者不可一世的自负心理和无知的猎奇心理。然而3年过后,一道圣旨让如此形式的对外交流也成为妄想,中国开始了此后长时期的闭关锁国,懦弱的中国

人终是转过身将背影留给了世界。这段历史总是会让后来的中国惋惜不已,我们从中应该国的国家才不至于被世界抛弃,我们也欣慰的看到,1978年后的中国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这就是历史的作用:为后世提供经验和教看到一个有魄力面向新形势,清楚自身位置,对外开放,不断学习别训。在中国人深受中央集权制的后果其害时,欧洲国家因没有所谓的绝对权威,在不断的扩张权力,争夺利益的战争中寻求军事变革,也正是在军事变革上的不懈努力带动了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欧洲国家似乎因祸得福,逐渐找到了一种螺旋式上升的途径,无形中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当然还有哈布斯王朝联盟。但是这二者都在之后慢慢衰落下去,在讲他们衰落的原因之前,我想要先介绍一下保罗肯尼迪在而在这个过程中一些资源丰富的国家表现突出,西班牙便是代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阐述的关于经济,军事与大国兴衰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受经济水平的影响,而且这种水平是相对于邻国而言,当一个国家在所在地区一定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时,这个国家便一定程度上具有了区域性大国的地位。经济的发到一定程度上,对军事的投入开始提高,国家野心开始变大,而这种对军事强大地位的追求也意味着从此之后的不稳定及国家的衰落。事实证明了保罗的正确性。正是大规模的扩军备战让哈布斯王朝疲于应付,尽管他们有丰富的资源,但在一次次战争中不断消耗资源,地盘的扩大也使战线拉的太长,经济被战争拖垮,无法再支持过于庞大的军队开支,衰落便成了不可避免的厄运。哈布斯王朝联盟的经历告诉我们要衡量好对外扩张的潜在好处与要为之付出的代价后才能做决定,这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兴衰。西班牙,葡萄牙的衰落也是有太大规模的对外殖民的原因,当然,还有另一个重要因素造成了他们的败落,那就是他们不懂的把大量金银用来发展商贸上,而是意味的用来打仗用来支撑宗教。他们没有发现新航路开辟后,经济中心不断的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国际商贸不断发展,政治革命打响,而他们仍旧停留在封建地主的统治里不知所措。似乎西班牙,葡萄牙成为了第二个被世界发展潮流抛弃的“中国”。

如果中国有机会在21世纪成为最后的大国,那就不仅仅是一种“崛起”,而且是一种“复兴”。中国与英国和美国不同,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曾经有过多次的沉沦与复兴。中国最近的一次沉沦不过是19世纪的事。中国最近一轮的复兴,也不是21世纪才提上议事日程,而是过去一个世纪艰苦卓绝努力的延续。 正如他所说,作为一个拥有中古时期最雄厚的经济实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最灿烂的文明的东方帝国,中国却越来越远离了本应拥有的大国地位,最终从天朝上国沦落到了落后挨打的境地。对于中华帝国衰落,保罗肯尼迪的解释是中国儒家的保守思想维护了陈腐的中央集权的社会秩序,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西欧国家的相互竞争为各国带来的经济发展的更多机会。其实,我认为保罗肯尼迪以中华帝国的衰亡作为例子,阐明了他对决定大国兴衰的内在规律的认识。他认为,只有国家之间不断竞争才能保持一国的活力,正是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导致了国家之间相对实力对比的变化,从而演绎出国家兴衰的旋律。保肯尼迪的观点肯定了一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性。同时,保罗肯尼迪也注意到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国家之间的相对地位。他认为,领先国家的相对力量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科技的发展大大提高某些国家的相对实力,从而也就降低了其他国家的相对实力。科学技术是决定大国兴衰诸多因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对科学技术的重视和善于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曾经为中华文化的持续兴盛带来了充足的养分,然而当把科学技术视为“奇技淫巧”,对于民主政体不屑一顾时,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就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可见,科学和文化的固步自封严重抑制了国家的上升空间,由此导致了中国长达一个世纪的落后。而在世界范围内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科技繁荣,成为最终成就了大国的经济实力巨大推动力。幸运的是,在追求中华文明复兴的道路上,我们的先驱对这个问题早就有了深刻的认识:在科技上,从“师夷长技”到“实业强国”再到现在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文化上,从鸦片战争后的维新和变法,再到五四时期对

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我们一直在探寻着以科教文化来富国强民的路径。

现如今,世界格局呈多极化趋势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以美国,中国,欧盟,俄国,日本为主的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在变化中不断相互制衡,相互推动。印度近几年来的发展势头也是不容小觑。在如此复杂的国际局势下,中国的复兴道路变得扑朔迷离。时殷弘在总结了美国的历史经验后,曾提出了可供中国参考的三大战略:自助、不出头、搭车。自助及不受任何干扰的进行改革和建设。不出头及不要充当世界警察的角色,也不要急于展现实力。搭车便是与一流大国及其国际体制合作,争取其支持,保护和获得其实惠。中国的崛起应该是和平的崛起,我们要在国内推进民主化进程,加强我们的制度建设,同时我们要宣传我们的文化,实现文化的复兴,让世界人民都崇拜学习我们的文化。我们现如今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把政治改革提上议程。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政治改革如果没跟上,社会矛盾便会尖锐,当这种矛盾尖锐到某种程度时,经济的发展便反而成为不稳定的因素,社会就别妄求发展了。

读罢此书,我感到,没有哪个国家能永远保持兴盛不衰。充满了竞争的世界历史像一条奔腾不止的长河,充满了起起伏伏,更替前行和后浪推前浪。然而正是在这种互相追赶的过程中,世界经济和政治体系才充满了活力,人类文明才得以不断的前进。而我们中国人自己现在所需要的东西就是发展和等待,学习美国的发家史,用一种“香格里拉”式的方式应对世界,也学习老祖宗的太极功夫,为未来的挑战作出准备。中国的复兴道路上充满未知数,我们不但要有信心,更要有慧眼。我们要从500年以来的历史发展中找到经验,学习方法,改进不足。我们希望走出历史的循环,真正成为能长久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的国家。

推荐第9篇:《大国的兴衰》读后感1500字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1500字

——14法学仲晓英

《大国的兴衰》这是一部广泛论述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历史的宏伟巨著。作者反思五百年世界各大国兴之盛衰,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强调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力量是军事实力的后盾。大国的兴起,起于经济和科技发达,以及随之而来的军事强盛和对外征战扩张,大国兴衰,衷于国际生产力重心转移,过渡侵略扩张并造成经济和科技相对衰退落后。

保罗·肯尼迪认为一个大国的成就,既不在于与过去比较获得多大进步,也不在于其当前拥有的财富和力量,而是取决于邻国的横向比较和其在国际社会中所处的地位。这个观点与孟子的\"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有相似之处,都强调竞争的重要性。在《欧洲的奇迹》一章中,这个观点被体现得淋漓尽致。为什么近代欧洲可以脱颖而出?正是由于欧洲各国长期存在的竞争关系,如军备竞赛,殖民地争夺。一个国家兴起了,另外一个紧紧跟上,几乎没有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这使得欧洲国家们得以保持前进。反观《明朝的中国》一章,中国闭关自守,自认为是大国强国不需要发展,内部抑制商业的竞争性,在安稳的天朝旧梦中渐渐衰败。因此,竞争是复兴的源泉,闭守则是衰败的土壤。中华民族的复兴,竞争是必要的。

中国的复兴,竞争对手很多,邻近的日俄,印度,世界范围的欧美。简单地从经济竞争而言,其中每一个经济体都是对世界经济起举足轻重作用的。如西谚所讲\"与高手过招的时候,弱者也会变成高手\"。更何况,我们不是弱者。因此,中国的大企业应该做的不是守着国内市场,依靠排挤竞争的垄断来牟利,而是走出去,与外国企业进行竞争。同时,也应该改变国内市场由某些大型国企垄断的局面,扶持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如今中国经济朝着市场化的方向不断深化,对于竞争而言,无疑是一件好事。

从经济方面来讲,无论是马克思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还是保罗·肯尼迪的\"经济与战略之间的相互作用\",都看到了经济对一个国家兴起的重要性。就以《大国的兴衰》中《财政革命》一章为例,讲述了西欧的荷兰,英国,法国的\"银子优先\"政策。以经济实力为支柱,进行军事扩张与商业贸易,最后先后成为强国。而对于当代中国经济的描述,主要集中于《中国的平衡术》一章,比较详细地讲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经济,对于穷了一百年,而现在正处于复兴阶段的中国而言,太重要了。中国经济主动融入世界,成为全球经济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一来可以利用经济收入,完善基建,增强国防。甚至支撑起整个国家未来的发展。二来可以在经济上与世界各国联系在一起。

大国的兴起,军事一直都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正如保罗·肯尼迪所说,\"任何一个大国的胜利,或者另一个大国的崩溃,往往都是军队进行长期战斗的结果\"。英国有三次英荷战争、七年英法战争。美国有南北战争,两次世界大战。德国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日本有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军事手段是获得资源比较直接的方式。退一步来讲,即使没有对外战争,但积极的防御力量还是必须的。引用《大国复兴》的一句台词,\"中华民族是个热爱和平的民族,但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又何来和平的保障?\"例如中国海军的索马里护航,就是典型的军事保障经济。反观近代中国,经历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多场战争的失利,逐步衰落。落后的军事实力连国家都保护不了,更不用说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了。

国家的强盛,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业务。我们必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一个人的能量是有限的,只要我们大家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认准一个目标,这种巨大的正能量,就会排山倒海,势不可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地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利益,冬天更感太阳的温暖。我们每个人都更希望国家的强大。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一片热土上,所以我们应该也必须,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了我们自己,努力工作。

推荐第10篇:《大国兴衰》读书笔记

《大国的兴衰》读书笔记

王瑞 10368006

《大国的兴衰》读起来,开始给人印象最深的是笔者对近代欧洲各国的军事对抗的细致表述和分析,笔者仿佛不是文人或学者,而是一个军事专家。但是仔细读下去,却发现作者不止在书写军事史,还包括经济史、国际关系史。笔者广泛考察500年来影响大国兴衰的各种可能因素,提出诸如“在大规模联盟战争中,可以预计拥有雄厚经济实力的一方会取得最终胜利”这样的观点,加之严密的逻辑推理分析令人信服,也让我对500年来大国的起起落落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但是这本书也有值得反省之处,正如许知远主笔的《推荐序一:兴衰的秘密》中所指出的,保罗·肯尼迪描述的大国的兴衰过于倾向于经济技术决定论,历史证明苏联的崩溃不仅仅是由经济的因素决定的,历史也告诉我们世界是复杂的,不是简单的就可以条理化成清晰的认识,“过分清晰化只是学者头脑想像中的产物”。

无论这本书存在何种缺陷,但是它确实引起了我的思考,什么是兴衰的秘密?相对于美国的崛起和英国的衰退,中国如何超越美国,再次实现大国的兴替?中国人经历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苦难与衰弱,可以说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是现实主义者,我们都相信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如何回复中国昔日的地位?经济的发展是必需的,但也不仅仅是说经济发展了国家就必然强大,例如今日的中国,经济的飞速的发展不只带来了国家的荣誉,带来的更多是问题,不论是国内的还是国际的。作为一向具有“天下主义”抱负的中国,作为力图回复汉唐盛世的中国,如何在当今的国际社会中占得先机,拔得头筹?作为一个大一学生,我自己的学术水平有限,无法对于“兴衰的秘密”这一命题做出令人信服的权威论断,只能接过保罗·肯尼迪的接力棒,在下文谈谈自己的粗浅的认知与理解。

很明显,影响大国实力的因素,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都有所不同,经济决定论并非绝对。普鲁士统一德国后,德国始终被东西两方的强大的国家所掣肘,但到今天的它却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大清国因为国力虚弱而被外夷反复侵略,而今天中国的主要问题也许看向国内了,社会弊端丛生,政治改革停滞不前,社会阶层裂痕拉大;冷战的美国时刻面临着苏联的威胁,但今天它却深陷经济衰退的泥潭,不可自拔。

人类社会发展到了今天,好多事情已经清晰化了,但更多的事情仍然模糊不清。中国式的政治体制在效率方面更盛西方民主政体一筹,但是它内部决策机制是否也能够保持令人羡慕的正确性和前瞻性呢?中国的教育,是否真的如大家公认的那么不堪呢?又如何解释中国人在航空航天、超级计算机、农业革命、军事现代化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呢?仅仅认为窃取西方的技术并不能解释这些。总的来说,中国人自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1949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以来,中国人相比于大清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前者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并且开始了西方式的民主的尝试;后者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虽然内陆地区惊人的贫穷仍然少见不鲜,但是沿海省市高水平发展和几乎全民温饱问题的解决已经体现了这一个伟大的成就),并在立下大志,准备进行大规模的经济转型。这是康有为、孙中山等伟人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也是为什么好多人都要称中国当今为“盛世”的依据。伴随着经济的飞腾,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国防、医学、法制等事业也蓬勃发展起来。中国在超级计算机、高铁、载人航天等方面拥有可以和西方国家抗衡的实力,并且大力投资着新能源、生物、计算机等决定未来的战略新兴行业,为未来而准备。但与此同时中国的技术水平整体来说还是不如欧美日韩的先进,这与中国改革开放时间较短有很大关系。中国的军事技术不断进步,歼-20战机、东风反舰导弹、新式坦克、航空母舰、“晋”级潜艇等一系列世界级装备正在研发,或已取得巨大突破,或已经投产;但同时也要看到,中国2010年GDP总量为397983亿元,但军费预算仅有5321亿元,占GDP的1.3%,这低于西方

大国的普遍的3%到4%的安全标准,所以中国军费开支仍然过低,在中国并没有参加军事联盟的情况下,这是不足以保障中国的安全的,按专家的说法,将军费提至GDP的4.7%是合理的,也就是18705亿人民币(2010年),军事上升空间还是很大的。在教育方面,大学的普遍扩招使得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提高,甚至高于的市场的需求,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是,中国大学的教学质量值得怀疑。学术方面虽然取得了不少成就,比如中山大学教授朱熹平破解世界级难题,但是学术腐败令人吃惊,还有惊人的学术垃圾的制造。有一次我参加两岸学者共同出席的一个研讨会,中大的部分教授表现令人气愤,意味照本宣科,讲着陈旧的东西,让人想起了腐朽的树。而坐在上面主持的中大副校长吊儿郎当,旁边台湾的嘉宾正襟危坐,高下立显。社会构建方面,应当看出我们还相当的落后,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全没有建立起来。收入分配方面,更不消说,消费主体的收入一直不见明显增长。有一种民富论是如此描述的:国家的经济向高级形式——以消费为基础的、以知识密集型企业为导向的、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的必要条件是居民的收入大幅提高。可想而知,如果美国人均收入只是每年1000美元的话,Iphone这种产品在美国根本不会被研发出来,因为很少人买的起,也就是没有市场。而低端的商品,如电视之类的会更受欢迎,电视工厂的兴旺是可以想象到的。所以中国的收入分配不公,阻碍着中国的十二五的目标——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这是中国的一个软肋,毕竟没有现代经济就谈不上国际竞争力,进而只能沦为发达国家的廉江商品批发商,永远谈不上复兴„„

关于中国的优势和缺点,可以写好多好多,而如果将同时期其它国家考虑进去,就可以写一本21世纪的《大国的兴衰》了。这种工作大可不必做,因为意义不大,正如前文提到的,保罗·肯尼迪笔下的世界相当的简单,浮于表面。再次回到中国的角度,你可以写到中国的弱点,学术腐败和学术垃圾问题,如何改进?大学教育为人诟病,如何改变?收入分配不公,如何改进?腐败盛行,如何革除弊端?实际上,中国的社会一直在进行着反思(除了比较敏感的政治领域),我们不再需要另一本《大国的兴衰》来开拓我们的视野了,我们需要的是深入思考,需要的是如何去做。关于教育,大学校长都知道学校教育的问题,但他们不能确定哪种方式适合中国。北大建立元培学院,华东师范选择和纽约大学共办大学,两个大学走着截然不同的路,探索着中国大学教育的改革之路。收入分配悬殊已是共识,其危害也被广泛讨论了,认知方面已经不存在问题,关键是政府怎么打破即得利益,提高人民收入。所以现在的我们认识水平已经很高了,但缺乏具体合理的行动措施方案与意见。

即使如上文所说,但《大国的兴衰》的观点还是可以用来观察这个世界。正如一战让美国提前超越欧洲各国一样,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一下子被推到了国际舞台之前,显示出了一直无人重视的力量。许多人认为中国已经是超级大国了,西方强国也要求中国承担必要的责任。别人可以出于不同的目的捧中国,但我们自己要清楚,我们还不够强大。即使从有争议的经济决定论来讲,虽然美国正遭受着金融危机的余波和过大规模的债务拖累,力量相对下降,但中国的GDP仍只有美国1/3。美国仍然是现代科技创新、理论创新的策源地,是中国最重要的技术来源国。它保持这世界上最大军费开支和最精锐的部队,它的盟友遍布全球,它的社会比我们的要先进„„我们仍然是一个年轻人,虽然在猛长,但还是打不过大哥。也许中国需要100年的时间全面的才能超过美国,但那已经不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了,当下许多紧迫的问题需要我们解决。如何保证中国的安全?如何继续保持高速的经济增长?如何成功实现中国的经济转型?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中国进一步复兴的基础,我辈必需殚精竭虑,这也是保罗·肯尼迪告诉我们的:

“„„经济影响率的相对变化决定到了大国的相对地位的变动。”

“„„历史从来不曾赋予任何国家永久地超越其他社会的权力„„。”

第11篇:大国的兴衰书评

《大国的兴衰》书评

2011200550 沈亚明 公共管理学院

这段时间中,我阅读了保罗·肯尼迪博士的《大国的兴衰》 , 关于这本书的评价,我认为这本书的深度与广度和它看问题的视角就是一种富有想象力的冒险精神的体现。同时我认为这本书更多的是一种思考,一种对民族兴衰国家更迭的定想。

的确,罗马的兴衰、大唐的盛世都对历史的进程起到过难以估量的作用,不过毛泽东同志说的好: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它们太遥远了,用马克思的思想来讲,我们要实事求是。思考发生在我们身边,并即将或正在深刻的影响我们的历史。

世界与中国,机遇与挑战,这是我们所面对的课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几乎都是“有利而美好的”,这与中国传统的价值观有直接关系。不过在讨论这美好的价值观之前,我必须首先阐述一个事实,国际政治就像一盘棋,每一分钟国家之间都在棋盘上进行着对弈,对弈的目的即为权利,“国际政治是对权力的角逐”,摩根索教授也同时指出:权力,是指人对其他人的头脑和行为进行控制的力量。对于国家来说想要控制他人的关键在于建立秩序。人类的每一个发展时期都有它自己的政治形势,通过各种势力之间的互动,形成一种巧妙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每个势力都根据自己的角色演绎着生与死的戏剧,这个“平台”就是秩序,它是“绝对实力者”根据自己的利益建立的一种“生活方式”,“绝对实力者”可以是一个国家、一个组织或者是一个政治联盟,它必须拥有绝对的实力来维持这种秩序,以借此保证自己的利益,而“绝对实力者”是通过能使对方失去抵抗能力的行为产生出来的。显而易见,国际政治生活的主题不是去家乐福购物,也不是学习养生窍门,而是争夺,这个词远和美好联系不上,当然,对于成功者例外。

政治无君子,中国想要获得权力就要去争夺,这就是西方所认为并即将要看到的,只不过中国的争夺不像西方那么“迅速而高效”。就这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欧洲对于非洲的援助是以最直接的原材料控制和价值观改造为条件的;富有的阿拉伯人更愿意同中国人做买卖,因为我们在卖给他们东西时不会附赠指手画脚;美国把大量剩余的粮食倒进海里,也不愿意救助他国饥民,原因是这么做不符合国家利益。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虽然如此行事并非明智,但不可否认西方人很精明。正是这种“精明和严谨”的态度,使他们对其他的利益分享者格外眼红。没错,这些行为听起来很像„„经商,永远不要忘记,资本主义国家的上层建筑是一群商人,他们发家不是依靠向上帝祈祷,也不是助人行善,那是剥削,哦!说得好像有点太难听了,应该叫获取剩余价值。商人出身的政客自然而然的比较关心这些“剩余的东西”。“当利润率为百分之百的时候,资本家就敢行动起来;当利润率达到百分之二百时,资本家就感冒任何危险,当利润率达到百分之三百时,资本家就感冒上断头台的危险”。想像一下,中国要实现复兴就必然要卷入与这些“剩余的东西的纠葛中去”,而“资本家们”对于这些“剩余的东西”的占有欲绝不亚于一头雄狮对狮群的态度,这样麻烦就来了,中国不可能与西方保持良好关系同时又获得最大的利益,从现在来看欧洲已经开始抱怨和抨击中国的贸易顺差了。

西方人发明了科学,但仍信仰上帝,这并不是理智的现象,难以控制的因素就有可能导致出乎预料的后果。对战争的起因有四种解释:土地、财富、人种、

宗教。让我们看看,很不幸的我们占到了三个半,那半个“土地因素”也是因为西方的出生率常年保持在负数。我不是战争疯子,虽然我对军事比较感兴趣,但我所指的“难以预料的后果”也不是战争。对抗肯定会是有的,我认为冷战并没有真正结束,现在只不过是进入了一个“缓和期”,非常的缓和,因为世界需要停止敌对来恢复和发展,核冬天的紧张气氛已经使人们快喘不上气来了,中国也很务实的做出了转变,令西方认为中国是可以合作的。默克尔前一段时间实行的意识形态外交、奥运火炬传递事件和藏独问题就可以看出西方并没有放弃对共产主义的偏见,只不过是现实需要使矛盾最小化了,当现实再次需要的时候矛盾也同样可以最大化,丘吉尔和斯大林的关系就是最好的例子。

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几乎一夜之间就从石器时代进入到了信息时代”,世界都在惊呼于我们创造的经济奇迹,这个巨大的奇迹是如此耀眼,以至于它已经开始碍眼了。随着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中国越来越多的深入到了“争夺”中去,这次的新布雷顿森林会议中国就是以主角的身份高调入位,在重新定位国际利益分配的时候为自身争夺到了有利的一步。此次金融危机的来势凶猛,让人们联想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禁酒令时代”,它让我们知道了纸币原来可以用于生火,作为随赠品,它也给我们带来了纳粹。本次危机波及到了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经济体,过度放任的自由主义消费就像西方的民主一样虚浮,丘吉尔曾讲过:知道什么是世界上最糟糕的管理形式吗,民主!不错对于刚刚经历了两次大战的世界来说,开放自由的经济管理形式有助于国际经济从战争的废墟中走出来,但就像战时经济不能用于和平时期一样,过分的放任也为今天的灾难埋下了伏笔,不过有一个国家例外,老祖宗传下来的攒钱的习惯使现在的中国掌握了主动,但这只是一定范围内的,真正的主动永远掌握在“制定游戏规则的人的手里”,西方这个“绝对实力者”务实的接纳中国,也只不过是为了“快速而高效的”获得利益。

美国之所以强大并不是因为它自身的国力,作为霸权国它掌握着世界上大多数的国民生产总值、政治主导权、军事力量和自然资源,单独的某个国家、某几个国家或者新兴大国根本难以和它直接对抗,历史也告诉我们凡是直接同霸权国对抗的国家都不得善终,当然霸权国也会油尽灯枯失去霸位。权力不会长期产生真空,又由谁来继承霸位呢,历史给出的答案是:前霸权国家的盟国或合作国,典型的渔翁得利,不过只就是事实,比如二战时期德国、日本挑战大英帝国的霸权,德、日死去了,英国衰落了,最终成全了美国。

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东西就是发展和等待,学习美国的发家史,用一种新的方式应对世界,也学习老祖宗的太极功夫,为未来的挑战作出准备。现在的中国政府也正在做出这样的努力,国家昌盛与否取决于民,古书有云:是以有道之主,将用其民,先和而造大事。

以上便是我对这本书的看法和评价。

第12篇:读《大国的兴衰》有感

读《大国的兴衰》有感

玄黄

简介:1500年以来世界主导力量的影响力,从区域性到全球性,从单领域到多领域,构成了世界历史的缩影。

在《大国的兴衰》书中,保罗·肯尼迪回顾了五百年以来世界主要大国的兴衰更迭,这些大国和他们的国家行为构成了全球化时代以来决定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动力;并且分析了促成这些权力与力量中心得以翻云覆雨所依赖的发展因素与生存模式,以及伟业所不能摆脱的日落西山为人所替的命运之因。在这个历程中,新兴大国的聚合力随着越来越紧密发展的世界历史,更加顺利的替代前任,并且更加成功的左右着世界的格局,至少五百年以来如此。

这种聚合力表现在大国在不断地优化权力、国家以及世界结构(现代化军队、代议制政府、中央银行、殖民体系……),不断地扩充自身的影响力,这也是一个大国的标配。简单来说,这种影响力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五百年来首屈一指的大国,是从地区性的大国到全球性大国的转化。通过新航路开辟而兴起的暴发户西、葡两国,他们的影响力从来就没有深入到世界主要的文明中心,在拉美和西太平洋的殖民只能说明当时的大国影响力还是区域性的。更加明显的表现是德国和法国,二者在全球性方面与英国有天壤之差,但他们都是数百年来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大国,虽然德法更执着于欧洲大陆的霸权,是天生的陆权国家,这也表明了单就影响力而言他们只能算地区性的大国。英国显然是全球性大国的代表,但他的“成果”在二十世纪中叶后基本为美苏所瓜分。美苏的影响力,毫不客气地说,覆盖了这个世界上存在文明成分的每一个角落,影响力大的惊人,这是地区性大国所做不到的。

大国的影响力还体现在它处于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他对一个地区的影响是从单一或者说少领域扩展到多领域的过程。地理发现以来的世界大国,最初通过殖民体系和世界市场从军事领域或者说单纯的征服掠夺影响世界,继而不再依赖这一野蛮行为,采用相对文明的贸易和政治和关税来影响世界,大英帝国加速了这一深化过程,他在语言、文化、政体等方面影响了几乎全世界。二十世纪以来江河日下的英国,由于他本身不再文明领域内领先世界,所以渐渐被美苏所取代,两个超级大国诠释了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影响力,大到决定世界战争和人类存亡、小到游戏一样的干涉一国内政,更换一国政权。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意识形态和文化学术等诸多领域深刻地决定了许多现代国家的基因。

从英、法、德等国家主导世界到美苏主导世界,当中一个直观的表现是,后二者在国土、人口和资源上更有优势。在全球国家和民族主义泛滥的时代里,前三位所拥有的殖民优势已然损失殆尽,故而同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美苏的本土优势把他们远远地甩在了身后。中国目前在经济、国土面积、人口、资源等硬性指标上优势明显(印度和巴西也是如此),但迈向一个世界性大国的路,真正的崛起是要在文化、人类优良思想成果、学术和科研等层面在世界上有较大的分量,质言之,话语权的重要性。除此之外,中国的国家崛起还面临着另一个重大的挑战,国家发展和政治文化在骨子里不被西方所接受,并且一直受制于国际上的遏制。客观的说当下中国难以对美国霸权形成有力的挑战,但美国却担心的是中国的潜力和未来。

上一次的世界权力权柄的交接,是在两个文化基因高度相似,直到今天仍然存在着良好的政府与民间友谊的国家间进行。但中国远未达到挑战世界领导权的程度。一个一百零几年前还存在着绝对君主制,六十多年还没有统

一、三十多年前还十分封闭、至今国家发展尚不均衡的国家,崛起的道路仍然遥远,换言之中国的当下的重心应当是发展而不是自矜和着急于超越。

大国主导历史风云,这是肯尼迪书中所展现的,也是历史的画卷。

第13篇:大国的兴衰读书笔记(推荐)

《大国的兴衰》读书笔记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广泛论述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历史的巨著。作者反思五百年来世界各大国兴亡盛衰、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强调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力量是军事实力的后盾。大国兴起,起于经济和科技发达,以及随之而来的军事强盛和对外征战扩张;大国之衰,衰于国际生产力重心转移,过度侵略扩张并造成经济和科技相对衰退落后。

论点

本书提出的论点可概述如下: 一流国家在世界事务中的相对地位总是不断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各国国力的增长速度不同;二是技术突破和组织形式的变革,可使一国比另一国得到更大的优势。例如,公元1500年以后问世的帆动力远洋炮舰和大西洋贸易的繁荣,就使欧洲各国受益不同,一些国家的发展速度比另一些国家快得多。同样,后来开发的蒸汽动力及其依赖的煤炭和金属资源,大大增强了一些国家的力量。一些国家的生产力一旦得到提高,便自然能比较容易地在平时承受大规模扩军备战的负担,能在战时保持和供养庞大的陆军和舰队。这种说法听起来似乎具有浓厚的重商主义色彩,但财富通常是支撑军事力量的基础,而要获取和保卫财富又总是需要军事力量。然而,如果一个国家把它的很大一部分资源不是用于创造财富,而是用于军事目的,那么,从长远来看,这很可能会导致该国国力的削弱。同样,如果一个国家在战略上过分扩张(如侵占大片领土和进行代价高昂的战争),它就要冒一种风险:对外扩张得到的潜在好处,很可能被它付出的巨大代价抵消了。如果这个国家正处于相对经济衰退时期,这种困境将变得更加严重。自16世纪西欧进步以来,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和目前的美国等第一流强国的兴衰史表明,在国家的生产力和取得收入的能力与军事力量之间,从长期看有一种非常重要的相互依存关系。

具体内容

本书论及的“大国兴衰”情况,可简单概述如下。

第一章的论述为以后各章奠定了基础,即考查公元1500年前后的世界形势,分析明代中国、奥斯曼帝国及其在印度的穆斯林支脉莫卧儿帝国、俄国、德川幕府时期的日本和中西欧诸国这些当时的“权势中心”的长处和弱点。16世纪初期,中西欧诸国能否在世界民族之林脱颖而出,显然未见端倪。但是,东方帝国中的一些国家与欧洲各国相比,尽管显得不可一世、组织得法,但它们都深受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后果之害。这些中央集权制政府都要求其国民统一信仰和实践,不仅要信奉一个官方国教,而且在商业活动和武器发展等领域都是如此。在欧洲由于没有东方式的最高权力机构,各王国和城邦之间争战不已,这就推动人们经常寻求军事变革。军事变革又有力地推动了在竞争、积极进取的环境中出现的科学技术与商业贸易的发展。欧洲社会碰到的变革的障碍很少,很顺利地进入了持续向上的螺旋式的经济发展,增强了军事效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因素就使欧洲社会走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前列。

科技的进步和军事的竞争推动着欧洲各国以其通常的互不相让、各显其能的方式向前发展。尽管如此,仍有可能在各个敌对国家中,有一个国家因拥有充足的资源而脱颖而出,超出其他国家,控制整个欧洲大陆。在公元1500年以后的大约150年中,西班牙和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统治下的王朝——宗教联盟就企图这么做,而欧洲其他强国则竭力阻止“哈布斯堡王朝争当霸主”的活动。

第二章的中心思想是,哈布斯堡王朝的君主们尽管拥有大量资源,但在一次又一次的战争中使地盘扩展过大,战线拉得过长,致使自己日益衰落的经济基础无法支持过于庞大的军队。其他欧洲大国在这些长期战争中也损失巨大,但它们想方设法地(虽很勉强)比哈布斯堡王朝更好地保持了物资资源与军事力量之间的平衡。

第三章的内容是发生于1660—1815年的大国之争,但这些战争很难轻易地概括为一个

大集团与许多对手之间的斗争。在这个纷乱动荡的时期,西班牙、荷兰等以前的一流强国正沦为二流国家;法国、英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这5个主要大国脱颖而出,逐渐主宰了18世纪欧洲的外交,并进行了一系列长期的联盟(这些联盟的成员变化很快)战争。在这一时期,最初由路易十

四、后来又由拿破仑统治的法国,比历史上任何国家都更接近于控制整个欧洲。但是,它的努力总是由于其他强国组成的联盟反对而无法实现,至少是功败垂成。由于到18世纪初期供养庞大的常备军和国家舰队耗资巨大,能够建立先进的银行借贷系统的国家(如英国)比金融系统落后的对手,享有多方面的优势。但是,地理位置这一因素,在决定大国在许多变幻莫测的争斗中的命运方面,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有助于说明为什么到了1815年,俄国和英国这两个“侧翼”国家已变得十分重要。两国既可随时参与中西欧各国的斗争,又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而不易受这些斗争的影响。此外,进入18世纪后,它们都在确保欧洲大陆均势的情况下,开始向欧洲以外的地区扩张。最后一点是,在18世纪中叶之后,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这使它更有能力在海外建立殖民地和挫败拿破仑统治欧洲的企图。

在1815年以后的100年中,显著的差别是,长期的联盟战争完全绝迹。在欧洲形成的战略均势,得到了“协调的欧洲”各大国的支持,因为没有任何国家能够或试图建立霸主地位。在1815年以后的数十年中,各国政府主要关注的是国内*,并在本国所在的大陆不断进行领土扩张(如俄国和美国)。这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形势,不仅使英国这个在海军力量、殖民地和商业贸易等方面的全球强国发展到顶峰,而且由于良性的相互影响,还有利于它垄断以蒸汽为动力的工业生产。然而,19世纪下半叶,其他一些地区和国家也开始实现工业化。这使国际力量对比逐渐变得不利于旧有的一流强国,而有利于那些既有资源,又善于组织利用新生产工具和新技术的国家。在这一时期发生的几场重要战争(如在某种程度上的克里米亚战争,尤其是美国内战和普法战争等)表明,一些国家之所以在战争中失败,是由于它们未能实现军事系统的现代化,没有基础稳固的基本工业设施,来支持其庞大的军队和制造正在改变战争性质、造价昂贵、结构复杂的武器装备。

因此,进入20世纪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各国国力的增长速度快慢不同,国际系统与50年前相比变得更加动荡,更为复杂。其主要表现是:第一,1880年后,世界列强为了在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建立更多的殖民地,展开了疯狂的竞争,它们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掠夺财富,另一方面是怕相形见绌;第二,各国在陆地和海洋竞相加强军备;第三,各国政府为了寻求盟友,准备战争,在和平时期便纷纷建立固定的军事同盟。然而,在1914年之前的一个时期内,除了各国为殖民地问题争吵不休和发生了多次国际危机外,每十年统计一次的经济力量增长指数表明:世界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这一变化不利于已持续三个世纪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体系。法国、奥匈帝国和刚刚统一的意大利等传统欧洲强国尽管做出了巨大努力,在竞赛中却逐渐落伍。相比之下,地大物博、横跨大陆的美国和俄国(这个沙皇国家的生产效率较低)则脱颖而出。在西欧各国中,可能只有德国有足够的力量跻身于未来世界强国之列。另一方面,日本不想把手伸得太长,只想称霸东亚。毫无疑问,所有这些变化将给大英帝国带来难以克服的巨大困难。现在,英国确实已经感到比半个世纪之前更难保卫其全球利益了。

虽然1900年以后的50年的主要发展可视为两极世界的形成时期,但一些“中等”国家(在第

五、六章中将谈到)却多次陷入危机,整个体制的变动也绝非一帆风顺。相反,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目不忍睹、血淋淋的大规模战役,却显示出德意志帝国比沙皇俄国具有某些优势,因为德国的工业生产组织有序,全国上下工作效率很高;而俄国虽然加快了现代化步伐,但仍很落后。可是,在战争的头几个月,德国尽管在东线取得了胜利,在西线却遭到失败,且其盟国在意大利、巴尔干和近东战区也连连败北。由于后来美国出兵,特别是提供经济援助,西方盟国终于拥有战胜其敌对联盟的资源。但是,对所有参战国来说,这都是一场使人

精疲力竭的战争。奥匈帝国从地球上消失,俄国发生了革命,德国战败,法国、意大利和英国也为争取胜利遭受惨重的牺牲。仅有的例外是日本和美国,前者进一步加强了在太平洋地区的地位,后者到1918年已成为无可争辩的世界头等强国。

1919年后,美国迅速从国外撤军,布尔什维克掌权后俄国奉行孤立主义政策,使国际体制与基本的经济现实之间变得很不协调,其程度甚于本书论及的五个世纪的任何时候。战后,英国和法国的实力虽已削弱,但仍然是国际外交活动的中心。但是,它们的地位到20世纪30年代遇到了意大利、日本和德国等军国主义化了的“修正主义”(revisionist)国家的挑战。德国在欧洲称霸的野心远甚于1914年。从本质上看,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家,而斯大林的俄国也正在迅速发展成为工业超级大国。所以,“修正主义”的“中等”强国遇到的难题是,如果它们不想被美苏两个大陆强国超过,就必须迅速对外扩张。对原有的中等强国来说,它们的难处在于,如应付德国和日本的挑战,它们自己的力量很可能也要受到削弱。第二次世界大战尽管跌宕起伏,却肯定了人们对国力衰微的担心。轴心国在战争初期取得了辉煌胜利,但最终无法克服生产资源比1914—1918年战争时更为不足的弱点。它们确实做到的一点是,占领了法国,削弱了英国,尔后即被同盟国的优势兵力所打败。1943年,人们在数十年前预测的两极世界终于来临,军事力量对比再次变得与全球经济资源布局相一致。

本书最后两章涉及的时代是两极世界时期。这一时期,在经济上、军事上和意识形态上,世界的确分为两极。两极世界在政治上的表现是多次出现冷战危机。美国和苏联这两个属于独特类型国家的地位,由于出现了核武器及其远程投射系统而似乎又得到了加强。这说明,目前的战略格局和外交格局已完全不同于20世纪初期,更不用说19世纪初了。

尽管如此,大国兴衰的进程仍未停止。当然,各大国力量增长和技术进步的速度各不相同。这不仅使全球经济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也逐渐影响到政治和军事力量对比。从军事上看,美国和苏联从60年代至80年代始终是一流强国。由于两国领导人都像摩尼教徒那样站在极端的立场解释国际问题,它们之间的对抗必然导致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这是其他国家望尘莫及的。

然而,在上述30年间,世界生产能力对比的变化比以前的任何时期都快。在1945年后的10年中,第三世界的工业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上所占的比例很小,此后却不断增大。欧洲各国也治愈了战争创伤,成立了欧洲共同体,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集团。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在以惊人的速度前进。战后,日本的经济发展非常之快,据测算,它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苏联。相比之下,美国和苏联经济增长速度却慢得多,它们的国民生产总值和财富在世界上所占的比例自60年代以来便急剧下降。因此,撇开所有的小国不算,只从经济指数上看,多极世界已经再次变为现实,这是不言而喻的。鉴于本书主要探讨战略与经济的相互影响,用最后一章既论述目前各大国军事力量对比与生产能力对比之间的不协调性,又指出中国、日本、欧洲共同体、苏联、美国这当代五大政治经济“力量中心”所面临的问题和机会,看来是适宜的。这五大“力量中心”都想处理好国家拥有的手段与国家目标的关系这一自古有之的难题。大国兴衰的历史绝不会到此结束。

观察一下过去500年的“大国兴衰史”,可以作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例如,我们发现在综合经济力量和生产能力对比的变化与国际系统中各大国的地位之间有一种因果关系。两个最好的例证是:16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由地中海逐渐移向大西洋和西北欧,1890年后的几十年中世界工业品集中产地又由西欧慢慢移向其他地区。这两个例子都说明,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的崛起。这些新大国总有一天会对世界军事形势和各国领土状况施加决定性影响。过去几十年发生的全球生产的重要力量向“环太平洋地区”转移,不只是引起经济学家的关注,原因就在这里。

同样,历史事实还表明,从长远看,在每个大国经济的兴衰与其作为一个军事大国(或

世界性帝国)的兴衰之间,有一种显而易见的联系。其原因有二:第一,支持庞大的军队离不开经济资源;第二,在国际体系中,财富与力量总是联系在一起的。300年前,德国商业理论家冯·霍尼希写道:“一个国家当前富强与否不取决于它本身拥有的力量和财富,而主要取决于邻国力量的大小与财富的多寡。”

在本书各章中,这种观点将多次被证实。18世纪中叶的荷兰肯定比100年前要富有,但那时它已不再是一个强国,因为邻国法国和英国比它拥有更多的力量和财富。1914年的法国无疑比1850年的法国强大,但与强大得多的德国比较,法国就显得逊色,因此,它决不会由于自己比过去强大而感到慰藉。与鼎盛时期(维多利亚时代中期)相比,英国现在拥有的财富要多得多,其武装力量的武器装备的威力也大得多。但这些已毫无意义,因为它的产品产量已由占世界总产量的25%下降到约3%。如果一个国家比邻国强大,它的日子就好过;如果一个国家比邻国弱小,它就会遇到麻烦。

但这并不是说,一个国家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的增减将同步进行。从本书提供的大部分历史事例中可以看出,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力量升降曲线与军事影响升降曲线之间,有一个引人注目的“时间滞差”。同样,这一点也是不难理解的。一个经济正在迅速发展的国家(如19世纪60年代的英国、90年代的美国和今天的日本)总希望自己越来越富,而不希望将巨资用于军备。半个世纪之后,国家的投资重点就可能发生变化。以前的经济发展造成的后果之一是,海外义务增多(因为要依赖国外市场、原料、军事联盟,可能还有基地和殖民地)。现在,其他或敌对国家在经济方面则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并同样希望扩大在国外的影响。因此,世界上的竞争愈演愈烈,市场股票的价值不断下跌;悲观主义的观察家谈论衰退,爱国的政治家号召“复兴”。

在这种令人担忧的环境中,大国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以比两代人之前多得多的费用用于国防,但仍然感到国际环境不够安全,这仅仅是因为其他国家发展得更快,正变得更加强大。西班牙帝国在纷乱的17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所花的军费,要比16世纪80年代卡斯蒂利亚经济繁荣时期多得多。爱德华统治时,英国在1910年的国防开支,也比1865年帕麦斯顿去世时英国经济处于鼎盛期时多得多。难道1910年的英国人感到更安全吗?目前,美国和苏联似乎面临同样的问题,这在以后还要论述。大国走下坡路时的本能反应是,将更多的钱用于“安全”,因而必然减少经济“投资”,从长远看,使自己的处境更为困难。

从本书论及的500年历史中,还可以得出另一个普遍适用的结论,即为争夺欧洲或世界霸权而进行的大规模联盟战争的最终结局,与双方动员的生产资源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反对西班牙-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七年战争、拿破仑战争等18世纪大规模冲突,以及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都证明了这一点。一场令人烦恼的长期战争是检验双方力量的试金石。随着战争的进行,交战各方资源的多少将起越来越大的作用。不过,我们应该既做出上述概括,而又不陷入错误的经济决定论的罗网。尽管本书作者对追溯500年世界事务的“主要发展趋势”兴趣颇浓,但并不是说,经济决定一切,各国的成功与失败都出于经济原因。大量事实证明,还有其他多种原因,譬如地理位置、军事组织、民族士气、联盟体系等许多因素都可以对各国的国力起制约作用。例如,在18世纪,荷兰“联合省”是欧洲最富裕的地区,而俄国则最穷。可是,荷兰却衰败了,俄国却兴起了。个人的愚行(如希特勒的)和高超的作战技能(16世纪的西班牙步兵团和20世纪的德国步兵都很善战),都是决定战斗、战役胜负的重要因素。然而,毋庸置疑的是,在一场大国间(通常是联盟间)的长期战争中,胜利往往属于有坚实的经济基础的一方,或属于最后仍有财源的一方,就像西班牙舰长们过去常说的那样。本书述及的许多事实都将证明,这个重要意见虽然具有讽刺意味,却是正确的。正因为五个世纪以来大国的国力与经济力量相辅相成,弄清目前经济与技术发展趋势对当前力量对比可能产生的影响才有意义。这并不否认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人必须在既可提供机遇又可限制机遇的历史环境中创造历史。

一篇较早论述本书探讨的问题的论文,是普鲁士著名历史学家利奥波德·冯·兰克1833年发表的评论“诸大国”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兰克考察了西班牙衰落以后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情况,并试图说明为什么一些国家崛起后又逐渐衰微下去。在文章的结尾,他分析了当时的世界形势,以及法国发动拿破仑战争想称霸欧洲的企图失败后发生的国际事件。在审视各大国的“前途”时,出于历史学家的职业习惯,他也踏入了预测未来这一无法确知的领域。

(一)基本观点,论证方法和政策含义

1.基本观点

贯穿全书的基本论点是“就世界格局而论,财富同力量,换句话说,即经济实力同军事实力总是相对的”[1],国际政治均势总是处于不断变动之中,这种变动的“动力主要来源于经济技术的进步和发展”[2]以及这种发展的不平衡的特点。

再简而言之:作为大国权力基础的军事实力在根本上被其经济实力所决定,经济实力的不平衡发展导致了大国战略地位和国际政治结构的变化。

对于作者的这一基本观点,有三点值得注意的地方:

1.作者在论及国际政治均势时,其关注点始终集中在每一个历史时期国际体系中所包含的主要大国上。作者认为,只有主要大国之间相对实力的变迁才能真正影响国际体系的结构。另外,随着本书主题的深入,读者也能发现,只有当发生真正的大国之间或者是以主要大国为核心的敌对联盟之间的战争或者冲突的时候,经济实力才能被视为最后的决定因素。(比如,对于小国来说,外交技巧或者是有限和适当的军事战略可能会克服其在综合实力上的劣势。越南与美国在越战中的对抗就是一个例子。)所以,研究对象限定于大国,是本书基本论点的限制性条件。

2.在本书中,作者主要采用了国际政治中现实主义流派对于国家权力、国家战略地位、现代国际体系基本特点和国际政治结构的一些假设和看法。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作为基本概念的国家权力主要被定义为国家的军事实力。

3.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作为核心概念,其内涵并非单一不变,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具体内容(这一点在下文将述及),但是,大国的经济实力最终决定其军事实力,并进而决定其在大国体系中的地位这一基本论点贯彻始终。

2.论证方法

为了证明上述基本论点,作者将理论融合在历史之中,进行论述。实际上,作者在史论结合这一点上做得相当出色,既表现了历史的丰富内涵和复杂性,又基本上做到没有以历史适应理论框架的迹象。当然,这也是由于作者为其基本假设设定了很好的限度和适用范围,从而避免了一个过于普遍的命题的缘故。作者作为历史学家,非常清楚即便是在大国竞争的范畴中,经济实力也远非唯一产生影响的因素。诸如人口、意识形态、社会凝聚力、地缘政治条件等等都能在不同的时代和场合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本书将大约500年的历史分为前工业化时代和工业化时代,并且指出,在不同时代,时代特征决定了有不同的可供选择的变量,而且,不同时代中,经济实力的内涵也是不同的。作者再进一步依据国际政治结构的变迁,在每一时代中又划分了更小的时期,并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大致来说,在前工业时代,作者通过分析哈普斯堡王朝和法国在欧洲发动的争霸战争指出,国家的财政金融能力、地缘政治因素以及在哈普斯堡争霸时期初露端倪而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时代充分展现力量的现代民族主义的动员能力都能对于大国实力产生重大影响。其中,经济实力主要表现为国家的财政和金融能力。

而在工业化时代,上述的诸因素仍然在起作用,然而由于工业革命的影响,在经济实力的范畴中,一国的工业基础(包括产量、技术水平、工业基础设施等等)的地位大大上升,国家财政和金融仍然重要,但是不再那么生死攸关。同时,工业化给欧洲国家带来的压倒性力量

把非欧洲世界拉进了全球均势体系,殖民地争夺成为了大国之间的新战场并且往往最终在各个帝国的中心——欧洲——导致政治上的后果。这一变化产生的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影响是,虽然一开始非欧洲世界各个国家的地位是“晦暗”的,然而渐渐地在国际政治中占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最终产生了足以参与全球大国政治博弈的国家。

正如上述,作者意识到了多种因素的存在,没有利用自圆其说的历史阐释来回避这些因素,相反地,他在追溯历史的时候,首先列举出了哪些因素是重要的,然后通过进一步论述和比较来说明在任何时代,经济实力都发挥着最后决定的作用。

在前工业化时期,地缘政治条件和现代民族主义都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因素。

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力是以其对于国家资源分配具有的影响为基础的,也就是说,国家资源,在这一时期的背景下主要是军事资源及其背后的财政金融资源,才是决定性的。 至于现代民族主义的动员力量自然不容小视,从法国大革命给法国带来的力量就可以知道。但是,现代民族主义本身是一个复杂而有时有欺骗性的概念,其作用和后果之间的界线常常是模糊而不易界定的——民族主义增强国家的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动员能力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是否也可以说,这种民族主义的发展是由国家由于战争而产生的对于动员能力的需要而导致的呢?实际上,即便是在民族主义(作为现代性的一部份)所谓“原发”的欧洲,现代民族国家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国家(state)而民族(nation),而非反之。由此出发,对于大国来说,对于可利用的经济资源的渴求才是第一位的。

在工业化时代,即19世纪之后,由于工业革命的发展和深入,不仅改变了国家经济力量的内涵,而且使得国家经济力量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地缘政治条件和人口固然仍然是重要的,但是就一战期间的俄国来看,由于其在工业基础这一方面的巨大差距而最终无法利用其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人口力量,俄国的“蒸汽压路机”最终在《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上撞得粉碎。至于民族主义的因素,在19世纪之后的欧洲,除了奥匈帝国之外的所有大国都已经是比较标准意义上的现代民族国家了,由于这一因素已经变成普遍的情况,它对于国际政治结构的影响就不那么明显了。

3.作者对于未来的预测和本作的政策涵义

本书写就于1987年,并且很快在美国成为了畅销书籍。这本著作在当时产生如此效应的原因,不仅仅在于作者在写作的手法和内容安排上同时兼顾了学者与一般作者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他在书中做出的大胆预测——由于战略上的过度扩张和其国内的经济、社会政策,使得其国家资源的分配指向偏离于其经济基础尤其是工业基础,从而将最终导致美国的衰落——和当时美国政府所关注的问题以及社会气氛的契合。

在经历了伴随着越战以及一系列政治丑闻的低落和退却时期之后,美国在里根时代似乎恢复了其对于苏联的优势,新一轮军事竞赛再次展开,并且美国占据了优势。然而,这样的成就却并不完美。美国的经济地位,无论是国家财政金融能力还是工业基础,都遇到了强有力的挑战:国家财政赤字巨大,已经影响到国家的财政安全;在外贸以及国内市场遭遇德国尤其是日本的竞争,使得美国的工业举步维艰。就贸易而言,高涨的石油价格没有挡住日本人,广场协议后急剧升值的日元也作用不大,反而导致日本富余资本大举“收购美国”。美国工业界和社会公众笼罩在不安的气氛中,美国的未来似乎充满疑问,《日本第一》这样的书名背后更深的地方恐怕是美国的危机意识。所以,本书的结论和预测本身也是针对美国当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所作出的解释和政策建议。其中最重要的政策涵义可能在于对于大国的大战略设计上的建议,即一个大国若要保持其领先的地位,必须时时在不断变化的条件下,调整和确定其在特定时期最优先的战略目标,并且根据这一目标在国防和军事力量建设——工业投资——社会和消费需求这三者之间合理分配资源,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国家短期和长期的实力和其在国际政治结构中的地位。就当时的美国而言,自然是将资源由过度扩张的军事装备和海外军事义务方面重新分配到国内财政重建和工业发展上来。

第14篇:大国的兴衰读书报告

《大国的兴衰》读书报告

《大国的兴衰》是一部广泛论述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历史的巨著。作者反思1500年以来的五百年间的世界各大国兴亡盛衰、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强调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力量是军事实力的后盾。自1987年问世以来便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

“如果中国有机会在21世纪成为最后的大国,那就不仅仅是一种‘崛起’,而且是一种‘复兴’。”——仅仅王之明博士这一句话便足以让我在诸多著作中选择《大国的兴衰》一书。或许是出于作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复兴”一词来得比“崛起”更让人内心澎湃而发人深省。当了解到此书的作者保罗·肯尼迪是一位英格兰人时,更是好奇:一位西方人是如何在上个世纪末期就对中国如此看好?而中国又具备了怎样的“最后的大国”的优秀潜质?为什么美国、欧洲、日本乃至其他的一些国家没能成为作者心中的“最后的大国”呢?于是我在阅读此书中寻找答案。

除去两篇推荐序和前言以外,全书共有八个章节、又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到三章的前工业社会、第四到六章的工业时代、第

七、八章的现在和未来。接下来便让我按层次做总结,并发表些自我看法。

诚如中所说,“如果你成长在今日的中国,很容易被‘大国的兴衰’这样的题目所吸引”,我便是被这名字所吸引,我们自信甚至自负同时对我们的身份焦虑,我们渴望改变现状,但前路却很漫长。此序的作者更多的并不看好此书,认为其作为经济决定论的产物是缺乏思想深度的。而则较为看好此书,王之明先生由大国的含义讲到中国的复兴,到最后的中国走向复兴的要素。这其中我最为印象深刻的就是该序中的部分,正如李慎之所说:即使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达到了,要取得世界各国的尊重,更重要的是文化的力量。如今,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然而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呢?且不说华人的诺奖获得者数量少之又少,只看欧美影片一入中国市场便是叫好又叫座,只说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然而中华文化就是在中国本土也是日渐衰微,连中国人自己都没能很好继承下来的文化又如何能走向世界,得到世界的认同?经济现代化、政治民主化的同时,文化的发展也是尤为重要的。我也期待着有一天中国实现如孔子所说的“近者说,远者来”(《论语 子路》),但要实现这一理想却是实在“任重而道远”!

通过两篇序言可以了解到,该书是一部极受争议的书,但或许,我就是推荐序一中的那些自满的中国人。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正在一条日益复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正文的第一部分从1500年前后的中西方历史的对比开始。16世纪初,我们尚无法看出欧洲诸国是否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脱颖而出,而明代中国也正处在极其不可一世的时期。但秩序井然的中央集权制却压制了太多新鲜因素的发展,而与此同时,欧洲则显得动荡许多,却让整个社会更充满活力。接着便开始了1660年-1815年即工业革命前一些国家的崛起与较量,他们在较量中相互制衡,直到工业革命后英国的崛起。我尤其关注了中国在这段时间的表现,实在足以让人捶胸顿足!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融入世界的机会,明清的中国却一直选择背对世界,不论我们如何寻找他们这种做法的种种合理性,我们依然无法否认这就是近代中国落后于他人并挨打的始因。

正文第二部分主要讲了在两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下,整个十九世纪受到均势政策的影响,没有任何国家能够试图建立起霸主地位,进入二十世纪后,列强便进入了疯狂地掠夺财富、加紧军备、寻找盟友的模式中。英国由极盛转衰,美国后来者居上,苏俄日本加紧追赶。各国矛盾到了一定程度无法调和,势必展开世界大战,世界大国局势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一变再变。随着欧日遭遇战争重创,世界渐趋走向两极格局。而在这一部分中,中国不再是主角,他一步步陷入了近代的泥淖,他不再是不可一世的天朝上国,而是面临着诸多列强鱼肉宰割却无力反抗的半殖民地,亡国灭种的危机仿佛就在眼前!虽然两次世界大战中,中国都是以战胜国身份出现的,但在国力不足的情况下,中国是无法真正完全实现自身利益的。中国的近代史读起来足以让人痛心和愤慨。

第三部分,也是我最为关注的部分:当代和未来。在当代的两极格局中,世界被分成了两个部分,但这并不意味着美苏是地位平等的两个大国,苏联扮演的角色仍然只是美国的挑战者。而在同一时期,在美苏大力展开军备竞赛时,欧日逐渐从战争中恢复,中国也有所发展。在20世纪末期,由两极向多级转变的趋势越发明显。在对预测未来这一部分,作者对世界的主要力量一一作了分析。日本作为一个资源贫乏的岛国将来可能面临的很多问题都是无法解决的,商业才能和金融财富,在国际强权政治处于无政府状态的世界上,有时并不能满足需要。欧洲作为一个不具备主权国家性质的实体,每个国家面临的问题都是有所差异的,这也必然致使他们的利益趋向无法达到完全一致,欧洲共同体若是能够真正团结一致的行动自然是好的,但若是出现内部的利益冲突,那么欧洲的衰落势必持续下去。而对于苏联,尚且不谈外部敌对阵营的冷战政策,苏联内部也已经面临了诸多问题,到20世纪八十年代末期,苏联内部已经矛盾重重、积重难返了。随着欧日恢复,第三世界国家的实力不断增强,虽然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尚且无人能撼动,但其力量却是相对衰落的。

唯有中国,在被包围被孤立的状况下,中国的军事实力取得了质的飞跃——跻身核武器大国;在遭受*重创后,邓小平通过改革开放的政策使中国迈上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道路;众多的人口和广袤的疆域又为中国的长期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而中国的复兴才处于起步阶段,作者最后总结到:中国成为最后的大国“这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该书就像一部编年体史书,按照时间的顺序向我们展现了从前工业社会到现在的世界大国们的沉浮命运,但又不是一部史书,书中并没有论及一些小国,只是就世界大国之间的纷争做论述,并且它在回顾过去的同时积极展望未来。全书以经济实力作为一个国家发展其他一切的基础,的确未能逃脱经济决定论。世界各国间局势的发展是受到众多复杂因素影响的,而不仅仅局限于经济水平这一点。但我以为,经济是基础,是最根本的,最重要的。作者的论述显然是片面的,但同时他也抓住了最核心的东西,是有一定正确性的。我们确实不能断言中国会成为最后的大国,但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当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正如推荐序二中所提到的,中国自力更生的发展自我,中国韬光养晦的政策,同时随大流以争取实惠,我们可以相信中国正在迈向复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第15篇:读《大国的兴衰》有感

读《大国的兴衰》有感

利用这个国庆假期,第一次看完了《大国的兴衰》这本书,在这里也要感谢老师,让我汲取了这样一片广阔的知识营养。从第一眼看见这个书名,我就联想到了很多年前央视一套拍摄的一部大型历史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不同的是,《大国崛起》是通过电视媒介的方式讲述大国的崛起,而《大国的兴衰》是一本书,通过文字的方式讲述讲述了五百年来世界各大国兴亡盛衰、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这是一部广泛论述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历史的巨著。

对于这部1988年的美国畅销书,内容上来说确实很详实,分析的国家包括中国、奥斯曼帝国、英国、法国、美国、日本、意大利等,时间从古至今,非常有条理。对于这部书的主旋律,我觉得作者似乎在反复强调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力量,强调经济力量是军事实力的后盾。至于大国的兴起,起于经济和科技发达,以及随之而来的军事强盛和对外征战扩张;大国之衰,衰于国内生产力重心转移,过度侵略扩张并造成经济和科技相对衰退落后。

一、学习成果

这部著作主要给了我两点主要学习成果。第一,系统地学习了解了各大国的历史进程和兴衰,补习了世界历史知识;第二,通过各大国兴衰发展的历史进程,对于当前祖国的发展和现状有了借鉴和参考作用,正所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最重要的是,《大国的兴衰》这部书中也涉及了中国的部分,选取明代中国的兴衰和20世纪后中国的发展进行解析预测,对于中国的发展战略选择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很有借鉴意义。当然,从今天来看,这部书对世界格局和国家发展的预测非常精准,前瞻性非常强,说明历史是有规律的,我们要遵循客观规律,吸取历史教训,对当代国家的发展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书中历史知识收获

我感受最深的部分是书中对于中国部分的描述,先是自豪,后是痛心,再是希望。看到古代中国的灿烂辉煌,领先于世界的地位感到自豪;看到明清之后的固步自封,落后挨打的局面感到痛心;看到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的步伐越迈越坚实,实现伟大复兴前途广阔的希望。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我国元朝时代的兴衰吧。元朝时中国似乎在马可波罗的描述下成为了西方世界向往的黄金之地,那里地大物博,农业发达,社会繁荣,财富泛滥到了“遍地黄金”的地步。它拥有众多的人口,灿烂的文化,并且有受到儒家良好教育的官吏治理的、统一的、等级制的行政机构。那时的中国人不可一世,自认为是“天朝上国”,将自己放置于地球中心,却茫然不知欧洲大陆上轰轰烈烈的变革与显著的发展。并且中国开始了长时期的闭关锁国,固步自封,从此落后于西方各国。这段历史总是会让后来的中国惋惜不已,假如一开始就对外开放,一开始就发展科学和科技,现在是不是另一番景象?或许历史不容许假设,但即使是这样,在一个封建专制的传统大陆国家,没有政治体制的改革甚至变革,发扬现代民主,科技又从何谈起?好在改革开放,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们正在一点一点地追赶着西方先进国家的脚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科技先进了,教育发达了,国防先进了,经济总量一举跃居为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继续改革开放,团结一致,人民富强,国力强盛,伟大复兴都不是梦。

对于西方其他国家的兴衰发展,给我最清晰、印象最深的是第三章。第三章的内容主要是写了发生于1660到1815年之间的西方各大国的纷争。在这个纷乱动荡的时期,西班牙、荷兰等以前的一流强国正沦为二流国家;法国、英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这5个主要大国脱颖而出,并进行了一系列长期的联盟战争。在这一时期,最初由路易十

四、后来又由拿破仑统治的法国,比历史上任何国家都更接近于控制整个欧洲。但是,它的努力总是由于其他强国组成的联盟反对而无法实现,至少是功败垂成。由于到18世纪初期供养庞大的常备军和国家舰队耗资巨大,能够建立先进的银行借贷系统的国家(如英国)比金融系统落后的对手,享有多方面的优势。但是,地理位置这一因素,在决定大国在许多变幻莫测的争斗中的命运方面,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有助于说明为什么到了1815年,俄国和英国这两个“侧翼”国家已变得十分重要。两国既可随时参与中西欧

2 各国的斗争,又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而不易受这些斗争的影响。此外,进入18世纪后,它们都在确保欧洲大陆均势的情况下,开始向欧洲以外的地区扩张。最后一点是,在18世纪中叶之后,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这使它更有能力在海外建立殖民地和挫败拿破仑统治欧洲的企图。从这一系列西方国家的兴衰更替中至少我们能得出资本积累、地理位置、战略联盟、经济实力等方面对大国的世界地位和实力有相当重要的影响,这也启事我们在国家的发展中要更加注重这些方面的发展。同时,避免战争,毕竟,战争,无论对战争胜负双方,带来的只可能是消耗,包括经济,资源,人口,国土。

三、发展启示

如今身处21世纪,世界潮流已经是一超多强,世界格局呈多极化已经是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不断发展加强。从改革开放,到假如世界贸易组织,中国逐渐开放对世界的怀抱,加入到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中去,中国引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当然也迎来了很多挑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这是我们的唯一出路,以史为镜,改正当前不足,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平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重道远。坚持和平崛起的同时也要加强国防建设,维护国家利益。

四、对整本书的评价

这本《大国的兴衰》写于1987年,1988年便成为美国的畅销书,可见其确有可读之处。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历史意义依然影响深远。本书的基本论点是“就世界格局而论,财富同力量,换句话说,即经济实力同军事实力总是相对的”,国际政治均势总是处于不断变动之中,这种变动的“动力主要来源于经济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以及这种发展的不平衡的特点。再简而言之:作为大国权力基础的军事实力在根本上被其经济实力所决定,经济实力的不平衡发展导致了大国战略地位和国际政治结构的变化。以上观点在今天看来依然很有价值。我们一直提倡的“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观点与之不谋而合,或许,这本身就是一种发展规律吧。

当然,《大国的兴衰》也有其局限性。比如作者过于强调经济实力对战争的

3 影响等,实际上有些国家在进行战争的因素当中,政治制度、动员能力、民族凝聚力、地理位置等都对战争的进程有着重要影响。比如明清时代的中国经济实力世界领先,但对于列强的侵略却屡屡战败,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这是政治制度起的决定性因素,封建专制的腐败,即使经济再怎么雄厚也会被挥霍,而人民大众受到上层压迫,民族凝聚力不行,对战争的影响也同样深远,只有人民群众支持的正义的战争才可能胜利。

4

第16篇:大国兴衰读后感作者黄树东(推荐)

大国兴衰读后感---------作者---黄树东

黄树东作为上山下乡的知青,后来去美国求学,现今任职于美国华尔街顶级金融机构高管。其亲身经历2008年以来的美国次贷危机并对此深有感触,时刻关注祖国,出于爱国情怀,其倾心写作了此书。

本书从历史真实历史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经济全球化的实质--------美国的利益。全球化的经济理论基础是“比较利益理论”,但作者反对国与国之间应用比较利益理论进行贸易和谋求发展。他认为,比较优势很可能使得落后的国家永远落后,而发达的国家永远保持领先并剥削发展中国家的人民。本书讲述了美国的崛起不是因为自由贸易,不是因为比较优势,而是因为美国实行保护主义和门户主义,开展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如果当初美国按照比较优势和自由贸易的规则发展本国经济的话,美国现在可能和阿根廷一样是一个农业大国。(当初美国的农业较之欧洲具有优势,二工业具有绝对的劣势)。之后的拉美和 日本的经济奇迹的终结都是因为出口导向,过度依赖国外市场和国外技术,把自身的经济安全交予别国,最终逃不过落寞的命运结局。

中国现在也面临许多问题,中国经济发展中主要靠投资和出口,市场换技术被证实只是一种谎言。中国消费及其小但潜在的市场庞大。以中国现今的经济总量和经济增长速度,将来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容纳中国制造出来的东西,中国的未来发展只能靠自己,只能靠拉动内需。所以,我们需要保护自己的民族产业,需要发展创新性产业,中国的出路不在于出口,而在于“练好内功”。

第17篇:读《大国的兴衰》后感

《大国的兴衰》的读后感

国际关系 201004060068 刘淑云

本文写于1989年,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前,距今已有二十几年,但现在读来有一种预言已被验证的惊喜,不禁感叹保罗.肯尼迪是如何精确地洞悉世界的走势、全球形势的风云变化,一件看似不经意的小事甚至可能会影响世界的走势,可保罗.肯尼迪却将未来之事把握的如此之准确,并且面面俱到,不得不让人佩服。

对于21世纪的展望,关于中国,大师的讲述如同他亲身经历过一般。从文章可以看出大师对于中国的前景以及中国的领导人信心满满,赞美之词跃入纸上。对于中国发展的优势和困境,描述的也是面面俱到,问题也分析的针针见血,甚至许多预言已然实现。如中国的的生产总值已经超过英国和意大利;中国加入WTO并成为亚洲发展银行的成员;可以说中国在今天已然成为在全球政治中拥有独特地位的大国;保罗对中国军事的预测也不禁让我更加佩服邓小平的远见及魄力,因为他们都早已意识并运用到实际当中:经济是发展一切的基础。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再一次郑重地强调这本书中一直贯穿的论点:要成为一个大国,必须有可使国家欣欣向荣的经济基础。再一次强调经济的作用,但是每个大国都面临着两种挑战:第一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第二是紧张的,有时甚至是危险的国际形势,迫使每个国家在追求近期军事安全和长远经济发展之间做出抉择。而如何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取决与各国领导人的智慧了。其实这一点在中国的发展史上尤其是在二战后就得到了很好的印证。50年代到70年代的中国,周边环境十分严峻,在美苏争霸的夹缝中艰难生存,为了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中国人民不得不勒紧腰带,优先发展军事工业以及与之相关的重工业,才取得了抗美援朝、抗美援越的胜利。但这些都是建立在牺牲其他部门发展的基础上的,造成人民生活水平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中国经济仍十分落后。七十年代之后随着中国在国际上形势的好转,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的论断,中国才逐渐大规模的裁军,开始将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到生产中去。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经济腾飞不仅与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有关,也与中国集中精力,全心全意搞经济建设有很大关系。最近中国建造航空母舰的消息引起了很多的议论,有人批评说:耗资巨大对中国经济建设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的确用保罗.肯尼迪的观点来看的话,这的确会影响到中国的经济发展,但是也应看到,当前中国外交环境,周边环境出现很多不利的因素,周边几乎形成了对中国的半月形包围圈。最近几年中国与邻国在领土、领海的纠纷不断,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领导人必须在追求近期军事安全和长远经济发展之间做出抉择,在现实的或想象的危险时期,必须“花钱购买”军事安全,而过后如何最低限度地减少这种安全对国民经济的负担,这将取决于中国领导人在“时间长河”中驾驶航船的“技能和经验”。

可见历史人物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即便如此不管历史人物如何优秀,在外交上如何翻云覆雨,最终都越不过历史的车轮,如果它的存在与历史前进的方向一致,无疑会加速历

史前进的步伐,而自己也可以站在历史的车轮上取得更大的成就;但若与历史背道而驰的话,也许只会成为历史前进道路上的一个石子,最后只能仰天长叹,感叹自己英雄末路了。如同拿破仑,不管他的军事才能如何优秀,如何英明,他的非正义、侵略征服非法兰西民族的行为违背了历史,导致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失败。梅特涅亦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外交官,但不管他在外交上如何纵横捭阖,左右逢源只因为他是封建秩序的维护者,即使他再怎么努力,积极奔走,都改变不了奥地利日渐衰落的事实。“梅特涅瓦解独立运动的种种企图,不断地消耗哈布斯帝国的元气。” 但是从反面讲如果历史人物顺应了时代的发展,紧跟了历史的脚步,这无疑会成就他的事业,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来。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国家安全顾问兼国务卿基辛格就是这样以为外交家。他独特的视角(在当时看来)以及冷静的观察力和外交上的智慧,使他洞察到当时世界力量对比格局以及将来会发生的变化,提出判断大国应根据其所作所为,而不应根据其国内的意识形态,并欢迎世界的多极化,认为“大国实现和谐,互有节制,任何一国都不想控制他国,可以创造一个比在两极情况下更安全,更美好的世界”他的这些外交思想,不仅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而且充满了智慧和实用性,从而推动了中美关系的改善,引领了一场“外交革命”,为美国外交开创了一个新天地。

本文从国际关系的方面认为一个大国若想长久的保持它的地位,就必须在防务、消费和投资这三个相互竞争的需求中求的大致的平衡。在这里将防务提升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高度,在我看来是具有创建性意义的。同时作者认为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对于保证经济与军事安全都是必不可少的,从而抓住了本质,对于在今天也是同样适用的。因为作者同时指出本书论及的所有大国间长期大规模战争都说明,在战争期间和两次战争之间的和平时期,经济力量的影响是巨大的,不同经济增长率可使不同国家变得相对强大或弱小。1500-1945年间发生的多次大规模联盟战争的结局,在很大程度上证实了长期以来一直在进行的经济力量的变化。现在中国看起来很强大,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军事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目前中国外交上的软弱或者说中国外交上的谨慎,通过以上作者的观点我似乎可以理解了,中国不是不强大但是中国没有强大到可以同时对付那么多得邻国。如同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英国一样,当时英国的实力毋庸置疑:海军力量激增,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商船队,英国还是全球经济最大的投资者、银行家、保险商以及商品交易者。但是这一时期英国的许多挑战国的实力相对强大多了,而且几乎各种威胁同时出现:中日战争之后中国可能崩溃,英国的商业可能受到最严重的损害;亚美尼亚危机造成的奥斯曼帝国的垮台,几乎在与美国就委内瑞拉—应属圭亚那边界问题进行争吵的同时,与德国在非洲发生了正在逼近的冲突;法国在赤道非洲的军事远征;以及俄国向兴都库什的推进等。这些问题把英国内阁搞得焦头烂额。因为英国它不可能处处强大,往往顾此失彼。现在反观中国,的确中国处在一个上升的阶段,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在积极着手建造自己的航空母舰等等。一系列指标、数字、排名似乎都在彰显着中国的进步与强大。但是我们同样不能忽视,现在的中国人均国民生产值1

21 【美】保罗.肯尼迪 《大国的兴衰》求实出版社 1989年9月P200

还很低,很多方面还很落后,而且现在在外交上处于一个非常不利的地位上:与中国积怨颇深的日本与中国在东海油气田、钓鱼岛、历史问题上的纠纷不断。而且还有正积极发展并壮大的强有力的邻国印度的存在,南有菲律宾、越南等与中国在南海问题上进行不断的争论,这些邻国对中国形成了半月形的包围,并且这些国家背后都有着强大的同盟:美国和东盟。再加上国内各种自然和地质灾害等,现在又发生了泰国军人枪杀中国船员的重大事件,似乎中国一直想和平崛起,一心一意搞建设,全心全意谋发展,但内部的和外部的环境都要出来破坏。中国处在这一复杂的地区,有着这么复杂的地缘地理,邻国如此之多,而且在这么多邻国之中与中国真正是“朋友”的似乎没有,但是“明里”“暗里”是“敌人”的倒是占多数。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坦言中国外交上的阻碍也可以说是“困难”吧主要是其邻国太多也就是保罗.肯尼迪所说的“地缘政治”。中国外交的表现在我看来虽然有情可原,但是不符合中国这一政治经济大国的地位,太过于谨慎,似乎有点“懦弱”,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谴责”,“强烈抗议”“违背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等等那一套书面上的套话、空话,对于其他国家的挑衅我们只是一味地“冷静”,这种过于“谨慎”“瞻前顾后”的做法正在损害我国在联合国,在世界人们中的形象,最后是什么都没有解决反而让别有用心的国家认为我们“软弱可欺”。我认为外交上的谨慎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我们要“和平崛起”并不代表“一味忍让”,一心一意搞建设并不等于放弃外交。我们应“有利、有力、有节”的维护国家的尊严,打下他们的嚣张气焰,维护国家的利益。

本书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作者对世界各时期各大国的经济都有深刻研究,无论是从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模式,还是在对外贸易、产品类型等方面都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作者善于运用经济问题来分析政治问题,将两者结合起来,而并不是将大国之间的经济和政治孤立,分割的来分析。作者指出“在国际体系中财富与力量或经济力量与军事力量是相互依存的。”作者善于从人口、能源、军队数量、武器装备、军队素质、外贸等方面来分析一个国家的状况,对国家进行各方面的对比,找出各方的优缺点,从而为战争胜负的原因提供十分有力的依据。作者从各方面解释了各个大国各时期的经济、军事、内政等情况,使我们了解到当时各个国家采取的外交政策的国际国内背景,对于了解以及理解当时各国领导人采取的外交政策有很大帮助。例如作者并不像其他书中陈述的那样仅仅只是陈述一个结果或自己的见解。很多书中只是写到二战中英法一直采取“绥靖政策”,以及一些表现,但从未认真详细地分析当时英法为何会采取“绥靖政策”,当然除了那个十分明显的空洞的论调“为了本国的利益”以及实现“祸水东引”等等。而本书从当时英法的经济基础、军事装备、国内政治、领导人的目光短浅方面深层次的挖掘了英法采取此种做法的原因。

本书作者的很多论点和预测在我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因为许多事件和结果已经真实的发生。作者在美苏争霸中美攻苏守的时候,在美国可以说正处在鼎盛的时期做出这样的预测和论断,的确是非常大胆和令人佩服的。因为作者透过了现象看到了事物的本质。正如他书中写到的那样:“美国的衰落被其目前拥有的强大军事能力及其资本主义和文化在“国际化”

方面的成功所掩盖。”但是作者拨开了这层迷雾,找到了美国衰落的种种迹象以及深层次的原因。作者对美国的了解可谓是了如指掌,对美国个方面因素的描述也极尽全面和准确。他指出当前美国面临着两种考验:“在军事或战略领域,该大国能否在其预期的国防需求和它所拥有的履行所承担义务的手段之间保持适度的平衡;同这一点密切相关的是,面对不断变化的全球生产格局该大国能否在相对的衰落中保持其实力的技术和经济基础。”重点论述了当时美国最大的困境是全球战线过长,在海外有太多、太大范围的军事义务。作者分析了美国在远东、中东、拉丁美洲、东欧等地区更不用提与苏联的对抗所产生的军事和安全困境,最后又将这一切回归到经济上,再一次强调经济基础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指出“如果美国的工业基础继续受到削弱,它的大战略将会受到严重影响”。给予美国领导人警告:在未来几十年里应清醒地认识到正在发展的广泛趋势,必须很好地处理好任何事态。指出美国的衰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但是是不可避免的。在这里得出的预测又一次得到验证:“世界的力量正在重新组合,国际格局正从两级向多极发展;而在这一多极化进程中美国经济和军事的综合实力可能仍比任何一个国家强大。”“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美国仍然是个十分重要的大国。”

当然大师的很多观点我也是有疑虑和不认同的。作者认为二战已经在日本人的良知中种下了一种对战争和战争工具的厌恶和疑虑感,因为“东京政府将千方百计的避开那些外部压力或在不造成同华盛顿的裂痕的情况下尽可能使其防务开支保持低水平。”在我看来观点正好与之相反:日本因为二战后美国的“保护”不仅保留了天皇制而且使许多战犯免于惩罚,战后军国主义思潮死灰复燃之势愈演愈烈,对二战中犯下的罪行没有悔改之意,反而处心积虑的为之狡辩。日本政客多次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严重伤害了亚洲人民的民族感情。东京政府千方百计的通过各种手段如向海外派兵,修改“有事法案”,增加军费等积极谋求成为政治大国、军事大国。

作者分析了当时经济繁荣发展并进一步保持其势头的优势,而在今天这也正是中国所拥有的优势:“拥有极高水平的国民储蓄,几乎有保证的国内市场”等,从中看出作者对本质的把握如此之准确,有时不禁心生担忧:若干年之后中国会不会像现在的日本一样遇到发展中的瓶颈,经济一直徘徊不前呢?作者在后记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日本将把自己建成一个军事大国”。这与近年来日本的一系列举动不谋而合:积极争取修改和平宪法,通过《PKO法》冲破向海外派兵的限制,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增加军费开支并稳居世界第二,加强美日同盟,通过“有事法制”三法案、修改《自卫队法》、《海上保安厅法》等等一步步地向军事大国的目标迈进。作者可谓是高瞻远瞩,指出日本此做法的原因“日本感到只作为一个“贸易大国”进行活动,已无法维护自己的利益。他希望通过加强自己的武装部队把自己的国际3

46543 【美】保罗.肯尼迪 《大国的兴衰》求实出版社 1989年9月P646【美】保罗.肯尼迪 《大国的兴衰》求实出版社 1989年9月P624

5 【美】保罗.肯尼迪 《大国的兴衰》求实出版社 1989年9月P643

6 【美】保罗.肯尼迪 《大国的兴衰》求实出版社 1989年9月P647

地位和影响提高到只使用非军事手段无法达到的程度。”同时这也和作者在前面讲到的“商业才能和金融财富,在国际强权政治处于无政府状态的世界上,有时是不能满足需要的。”的观点相吻合。作者精辟地揭示了当前日本积极参加维和部队,积极“入常”,大力推动经济援助的深层次原因了,对于历史上曾经深受其军国主义伤害的亚洲各国来说是起了一个重要的警示作用。

本书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范围也很广泛,看此书如同作者给你娓娓道来,并不像有些国家关系的书那样晦涩难懂。相反语言并不死板甚至有些幽默。例如将经济力量与战争的关系说成“就像铸剑匠的手艺与击剑技巧的关系一样”。将轴心国缺乏武器装备尤其是轰炸机的现状比喻成“击剑固然需要技巧和经验,但如果一名剑手将剑用完,那么技巧和经验将会“于事无补”。在这里将战争比喻成击剑,将武器比喻成“剑”来说明“剑”的重要性。 形容1945年的俄国是“在军事上是一个巨人,但在经济上已沦为一个丧失了生活必需品,穷困潦倒的穷汉”。在书中有大量的图表和数字,这说明了作者十分严谨,但是作者并没有用生硬的词语,看起来似乎十分考究的语言来描述各个事件,他是在娓娓道来中不断地启发读者去思考,并引导读者与自己产生共鸣。

7

7【美】保罗.肯尼迪 《大国的兴衰》求实出版社 1989年9月P652

第18篇:读《大国的兴衰》有感3000字

读《大国的兴衰》有感3000字

当往日的辉煌还在历史的书页上散发着光芒,衰落却已在不知不觉中逼近。认真阅读了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所写的《大国的兴衰》,使我的目光穿越历史的长河,我看到几个世纪的国际舞台风云变幻,一幕幕的悲喜剧在世界性的大国中永不停歇的上演。

这是一部广泛论述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历史的宏伟巨著。作者反思五百年世界各大国兴之盛衰,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强调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力量是军事实力的后盾。大国的兴起,起于经济和科技发达,以及随之而来的军事强盛和对外征战扩张,大国兴衰,衷于国际生产力重心转移,过渡侵略扩张并造成经济和科技相对衰退落后。

据说这本书在1987年问世之后,曾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翻开这本厚厚的书册,我看到了五个世纪以来的一场场硝烟弥漫的战乱纷争,一次次科技和经济实力的暗中较量,一个个大国的兴衰更替……,保罗?肯尼迪用他那富有魔力的语言和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向我再现了一幅综合了军事,经济,国际关系的宏伟历史图景。在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之中,大国的兴衰不再是封闭舞台上的自我演绎的故事,国与国之间相互的注视,冲突和融合成为影响历史走向不可忽视的力量。人们常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正处在向工业化和现代化国家迈进的关键阶段,吸取历史的教训,借鉴前人的经验,对一个正在成为世界瞩目的大国——中国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保罗?肯尼迪首先从1500年的世界形势入手,描述了东方帝国在中央集权下稳定的政治体制和中西欧诸国之间的不断征战的情形,指出欧洲社会在不断的冲突中产生了军事变革和经济的碰撞,从而推动了科技的进步。正如书中所说,当古老的东方被人们看作是神化般的天堂时,欧洲社会已经悄悄的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在接下来一个世纪中,欧洲大陆的大国之争纷乱动荡,历史的天平倾向了法国,英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这五个欧洲大国,那些曾经是世界一流强国的西班牙和荷兰,已经在历史的舞台上逐渐沉寂下去。1815年后的一百年间,欧洲形成了战略均势,相对稳定的国际局势使得工业化的浪潮席卷欧洲大陆,科技的发展和军事系统的现代化成为这一时代战争成败的重要砝码。当历史的车轮走到了二十世纪后,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和各国国力增长速度的差异导致了国与国之间力量的重新分配,国际局势愈发动荡不定。在这个世纪的前五十年,两级世界主导国际社会,美国和苏联这属于不同类型的两个国家之间的对峙带来了完全不同于二十世纪初的世界格局。大国主导历史风云,这是肯尼迪书中所展现的,也是历史的画卷。然而,这一切都不能阻止大国兴衰的历程仍在继续。

无论是对西方兴起的描绘,还是对两级世界的形成与未来的评述,保罗?肯尼迪贯穿全书的思想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经济实力的增强,而国家财富的积累必会导致对军事扩张的需求,而这种\"过度扩张\"将不可避免的使曾经称霸世界的大国走向衰落。他还认为,一个大国的成就,既不在于与过去比较获得多大进步,也不在于其当前拥有的财富和力量,而是取决于邻国的横向比较和其在国际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从这本书中我还感到,保罗?肯尼迪对于\"大国\"的理解始终是把它放在整个国际历史背景之中的,由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大国的概念不仅仅再局限于一国在某个地理区域中的领先,而是应该扩展到能够主导世界经济和政治的范畴上。

读过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这本书后,发现书中多次提到有关中国的问题。正如他所说,作为一个拥有中古时期最雄厚的经济实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最灿烂的文明的东方帝国,中国却越来越远离了本应拥有的大国地位,最终从天朝上国沦落到了落后挨打的境地。对于中华帝国衰落,保罗?肯尼迪的解释是中国儒家的保守思想维护了陈腐的中央集权的社会秩序,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西欧国家的相互竞争为各国带来的经济发展的更多机会。其实,我认为保罗?肯尼迪以中华帝国的衰亡作为例子,阐明了他对决定大国兴衰的内在规律的认识。他认为,只有国家之间不断竞争才能保持一国的活力,正是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导致了国家之间相对实力对比的变化,从而演绎出国家兴衰的旋律。(w w w .f w s i r .c o m)保罗?肯尼迪的观点肯定了一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性。但是我认为,一个国家内部的改革和自我完善也同样十分重要。闭关自守会导致落后,然而在国际竞争中也应该坚持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这样才能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谋求更多的国家利益。

同时,保罗?肯尼迪也注意到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国家之间的相对地位。他认为,领先国家的相对力量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科技的发展大大提高某些国家的相对实力,从而也就降低了其他国家的相对实力。科学技术是决定大国兴衰诸多因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对科学技术的重视和善于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曾经为中华文化的持续兴盛带来了充足的养分,然而当把科学技术视为\"奇技淫巧\",对于民主政体不屑一顾时,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就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可见,科学和文化的固步自封严重抑制了国家的上升空间,由此导致了中国长达一个世纪的落后。而在世界范围内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科技繁荣,成为最终成就了大国的经济实力巨大推动力。幸运的是,在追求中华文明复兴的道路上,我们的先驱对这个问题早就有了深刻的认识:在科技上,从\"师夷长技\"到\"实业强国\"再到现在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文化上,从鸦片战后的维新和变法,再到五四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我们一直在探寻着以科教文化来富国强民的路径。

在本书中,保罗?肯尼迪还对经济实力与军事力量之间的关系做出了探讨。他认为在国家的生产力和取得收入的能力与军事力量之间,有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财富是支持军事力量的基础,获取财富需要军事力量作为保障。保罗?肯尼迪还指出,军事扩张对大国的兴衰有着刺激的作用。庞大的军费开支给一国带来了经济上的压力,导致了对外扩张,从而产生了国家间争夺海外领土的又一轮竞争。

读罢此书,我感到,没有哪个国家能永远保持兴盛不衰。充满了竞争的世界历史像一条奔腾不止的长河,充满了起起伏伏,更替前行和后浪推前浪。然而正是在这种互相追赶的过程中,世界经济和政治体系才充满了活力,人类文明才得以不断的前进。

成长的中国正处于伟大的变革和深刻的焦虑之中。我们国家处在向现代化国家迈进的最后阶段,我们仍然有漫长的道路要走,要克服中国在世界上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形象仍需要更多艰苦卓越的努力。特别是十八大三中全会以来,要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任重而道远。至于将来的世界,是中国接过美国的接力棒还是二者共同主宰世界,没必要做过多的分析和语言。从现在的情势来看,多极的局面将长期存在。如何完善自我,而不是怎样尽快主导世界,才是中国最应加以关注的。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地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利益,冬天更感太阳的温暖。我们每个人都更希望国家的强大。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尤其是青少年更应该坚定的拥护党和国家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国家基本路线;坚定的践行\"科教兴国\"战略。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一片被自豪的称为中华民族的热土上,所以我们应该也必须,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了我们自己,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创新、开拓进取,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一个人的能量是有限的,只要我们大家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认准一个目标,这种巨大的正能量,就会排山倒海,势不可挡,一个伟大、富强、民主的中华民族必将成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泱泱大国。

(本文作者:洛阳汝阳县支行 赵志强,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

第19篇:大国崛起读后感

《大国崛起》读后感

主要介绍了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的发展历史,客观公

允地解读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9国的崛起史,让我对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发展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一直以来都有怀疑,为什么欧洲发展的那么快,难道仅靠英国的工业革命,还有法国的革命吗?那么又是谁带动了整个欧洲的发展呢?看了大国崛起我才明白,欧洲的发展史从海洋开始的,这要从葡萄牙说起,公元1143年,一个独立的君主制国家葡萄牙,在光复领土的战争中应运而生,并且得到了罗马教皇的承认,这是欧洲大陆上出现的第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然后在葡萄牙国王恩里克的带领下,葡萄牙启动了征服大海的行程。 也正是海上之路使葡萄牙摆脱了贫穷和落后的境遇,也打开了欧洲历史崭新的一页,葡萄牙的近邻西班牙也看到了海的巨大的财富,并于葡萄牙一同竞争海洋上的财富,西班牙渐渐习惯了掠夺殖民地得来的财富,不去投资本国的工业,而转身购买国外昂贵的商品,久而久之,国内的工业极度萎缩,而货币又急剧贬值,人们却还沉迷于消费。我们知道,一个机构极有可能因为没有能力做出改变而“死亡”。我也知道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扩张时期就出现了这种情况,就是因为不能做出改变而衰落。

其实这里面最让我感情趣,也最让我着迷的是面积只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半北京,它的名字叫作荷兰。14世纪时,荷兰的人口不到100万。当时约有20万人从事捕鱼业,小小的鲱鱼为五分之一的荷兰人提供了生计。从捕鱼业开始,(荷兰)产生了和东北欧、英格兰、南欧、非洲的贸易。由捕鱼的传统产生了海上(贸易)的传统。地处西北欧的荷兰,面朝大西洋的北海,背靠广袤的欧洲大陆,欧洲的两条主要水道,从这里入海。为了排涝,荷兰人修建了多条运河,构成了当时欧洲最发达的水上交通网。这些优势使得荷兰具备了成为欧洲新的商品集散地的可能。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给欧洲带来前所未有的商业繁荣,也为荷兰提供了成就商业帝国的历史性机遇。 如果说,早开始远洋冒险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主要是依靠暴力去进行赤裸裸的财富掠夺,那么,紧随其后的荷兰人由于缺少强大的王权和充足的人力资源,十分自然地选择了依靠商业贸易来积累财富,同时也积累着足以让自己强盛起来的竞争技巧和商业体制。 荷兰人是一个商业王国,这个国家的人民热衷于商业,可以说这个国家是一个由商人建立起来的国家,因为国家的制度法律等等都与商业就有密切的联系,最早证券交易所也是这个国家创办的!这个国家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当西班牙人向荷兰人发出统治的信号时,荷兰人竟然同意了西班牙人的要求,他们并不在乎谁去统治他们,他们只要安全,和商业贸易。但是西班牙的贪婪,终于让荷兰人推翻了西班牙的统治,对于那些领导独立战争的商人们来说,他们最想得到的不是政治权利而是商业利润,所以,他们希望找到一个强有力的保护者,由他来照顾荷兰的安全,而自己去照顾好自己的生意。一个匪夷所思的现象出现了:荷兰人将自己的国家托付给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英国女王爽快地同意了做他们的君主,并派出军队保护荷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但是,精明的商人们很快发现,英国女王收取的保护费,实际上比他们赶走的西班牙国王还要高。

1588年,在奥兰治亲王威廉的领导下,七个省份联合起来,宣布成立荷兰联省共和国。这是一个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国家。很多历史学家说,它是世界上第一个“赋予商人阶层充分的政治权利的国家”。我第一次见到由商人处分政治权利的国家!这也是荷兰至今都是一个发达的国家的最好的证明!他们善于经商和理财。当然还有好多好多的大国的崛起和衰落!打开视野,向发达国家学习,无疑是后发国家走上强盛之路的开端。学习的目的是赶超。在历史上,像俄罗斯一样实施赶超战略的后发国家,还有德国和日本。他们构建的社会体制,他们所走过的现代化道路,和率先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有着明显的区别。五百年前,因为海洋,人类搭建起真正的世界舞台,大小强弱的国家都在这个舞台上表演了自己的角色。 五百年后,因为天空,人类进一步拓展了这个舞台的空间。当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同步知晓天下事的时候,世界变小了。世界也变大了。1961年,一个叫加加林的苏联人离开了地球,第一次在太空中飘荡行走。一个月以后,美国的阿连·小谢泼德也上了太空。他在太空飞行时不断说的一句话是:地球外面的世界真美好。 从地球仰望天空,是那样地遥远清澄,偶尔飘过的云彩,会遮住人们的视线。云彩的上面,将会是什么呢?是人类和平与发展的温床,还是未来大国竞争的疆场?或许,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已经放弃陈旧的思维模式和全球对峙时代的种种偏见;或许,在未来的五百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世界的发展仍将经受各种考验。我们不知道21世纪的变化将把大国带向何方,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建立永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将是人类共同努力的方向。 荷兰,一个位于欧洲西北部的小国家,面积是今天的北京的两倍半,但它却是世界第三大农业出口国,仅次于美国和法国。

在八百年以前,这里只有海潮出没的湿地和湖泊。从12世纪到14世纪,才逐步形成了人类可以居住的土地。直到今天,荷兰仍有三分之一的国土位于海平面以下。但就在三百年前,就这样一个小国家成为了当时欧洲的“海上第一强国”, 他们几乎垄断了世界的海上贸易。 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荷兰将自己的势力几乎延伸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它的迅速发展成为史上的一个奇迹。曾经是依靠捕鱼为生的小国在短时间内发展成为欧洲一个举足轻重的贸易大国。以及荷兰依靠有利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商业信誉,逐渐从中间商变成远洋航行的斗士。它的崛起引起了人们的思考,我们先从荷兰历史说起。

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给欧洲带来前所未有的商业繁荣,也为荷兰提供了成就商业帝国的历史性机遇。作为中间人、代理人、加工者和推销商,荷兰人从葡萄牙和西班牙那里装载香料、丝绸和黄金,然后把它们运销到欧洲各地。返航时,他们又为这两个最早的海上霸权国家运去波罗的海产粮区的小麦、瑞典的铁器、芬兰的木材,以及自己生产的海军补给品。

1579年,来自荷兰北方七个省的代表在这间大厅中签署协议,组成军事同盟共同对敌。1581年7月26日,来自荷兰各起义城市的代表在海牙郑重宣布:废除西班牙国王对荷兰各省的统治权。同年,七个省份联合起来,宣布成立荷兰联省共和国。这是一个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国家。

在17世纪的时侯,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缔造了一个称霸全球的商业帝国。他们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联合股份公司来聚集资本,垄断了当时全球贸易的一半;他们建起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比纽约的证券交易早了三百年,资本市场就此诞生;他们还率先创办现代银行,1609年成立阿姆斯特丹银行,比英国银行早一百多年。并发明了我们沿用至今的信用体系。积聚了巨大的财富,经济的发达支撑起荷兰在世界上的强势地位。

一个国家的经济决定了它的政治,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一国想要崛起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一个国家能否长期维持经济大国的地位,取决于它是否有商业自由和学术自由,很难想象一个钳制言论、窒息学术的国家,会有真正、持久的经济繁荣。所以经济的繁荣益需要教育做后盾。

从大国崛起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距离,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教育转载自百分网http://www.daodoc.com,请保留此标记,主要表现在接受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无论是西方大国的崛起,还是德国、日本在战败后的迅速复原,都得益纵览百年,世界舞台风起云涌。什么才是世界大国的定义呢?

显然,该片给出了不同于中国人以往的答案。大国并不是以土地和人口的多少来衡量,而是具有以下共同点:

一、曾经影响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

二、曾经经历过推翻封建制度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是打破封建制度的社会变革

三、曾经进行过殖民扩张

四、在人文科学或是社会科学领域有过突出的表现

五、有着整套的法律系统,整个社会所有成员处在法律之下。社会成员拥有契约精神。

影片中的九个国家,全部具有以上特点。相比之下,中国在近代为什么会成为西方列强践踏的对象?而在当前也不能称作一个世界强国呢?

通过影片的启示,或许能从我们的文化中找到些端倪。

中国是个具有五千年悠久文明传统的古国。然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们很难发现无畏的探所精神和法治观念。

受到孔孟之道的中庸思想的深远影响,中国人,无论哪个朝代或是时期,总是因循守旧,认为祖宗的东西是万年真理,不知变革为何物。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的发展,这也是中国为什么拥有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却在进入近现代过程中远远落后于别国。

法治虽说是政治学中的上层建筑,但却是一个社会的基石。一个国家光有完备的法律系统是没用的,重要的是要拥有法治的精神与契约精神。什么是法治精神和契约精神呢?法治精神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尊重法律,没有人可以超越法律。从这个角度看,中国是缺乏的。遍地的贪官与“土皇帝”不正是坚信手中的权利就是“法律”,才敢于勇于胡作非为吗?契约精神其实就是诚信。无论是口头或是书面,只要形成契约就要履行,而中国现在恰恰缺的正是诚信。

归根结底,中国的落后在于教育的落后。

首先,我们接受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是个不争的事实。无论是西方大国的崛起,还是德国、日本在战败后的迅速复原,都得益于教育基础的雄厚。而我们在这方面的差距很大,一是教育的普及率低,二是教育的效果不好。一方面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是落后地区缺乏人才。

其次是,再教育重视程度低。一些省份,无论是在城镇、还是乡村,图书馆都很少,麻将馆倒是比比皆是。打麻将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了,人们一有时间就去赌钱,却不愿意买两本书看一看。像这样下去,这个民族还有什么希望呢?

本文由百分网提供,原文地址:http://www.daodoc.com/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大国崛起荷兰观后感

在欧洲西北部,有一个和英国隔海相望的国家,它的面积只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半北京,它的名字叫作荷兰。

在八百年以前,这里是一片没有人烟,只有海潮出没的湿地和湖泊。从12世纪到14世纪,才逐步形成了人类可以居住的土地。直到今天,荷兰仍有三分之一的国土位于海平面以下。如果没有一系列复杂的水利设施阻挡,荷兰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每天将被潮汐淹没两次。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三百年前,也就是17世纪的时候,却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一个仅有150万人口的荷兰,将自己的势力几乎延伸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被马克思称为当时的“海上第一强国”。

荷兰人创造奇迹的故事,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叙述呢?

知道世界对荷兰的尊敬是从英语单词的后缀开始的,据说当时的英国人在为国家起名字的时候,充分加入了强烈的民族情感。但从England和Holland的拼写上来看,英国人是把荷兰视作了自己的同类型——至少从造词规律来看,英国人不怎么绅士的。地处西北欧、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小国荷兰,在海潮出没的湿地和湖泊上,以捕捞鲱鱼起家从事转口贸易,他们设计了造价更为低廉的船只,依靠有利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商业信誉,逐渐从中间商变成远洋航行的斗士。 日渐富有的荷兰市民从贵族手里买下了城市的自治权,并建立起一个充分保障商人权利的联省共和国。他们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联合股份公司——东印度公司,垄断了当时全球贸易的一半;他们建起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资本市场转载自百分网http://www.daodoc.com,请保留此标记就此诞生;他们率先创办现代银行,发明了沿用至今的信用体系。 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17世纪成为荷兰的世纪。 由于国土面积等天然因素,17世纪末,荷兰逐渐失去左右世界的霸权。但直到今天,荷兰人的生活依然富足,荷兰人开创的商业规则依然在影响世界。

印象中,荷兰可以说是和平崛起的\"典范\"了,不过历史学家们评述荷兰的和平是因为他们重商权而轻主权。因为重商权,他们培育出了现代经济制度的雏形;因为重商权,他们成为了海上的马车夫;因为重商权,他们得以催生了近代共和国制度。但是轻视主权又使得他们在政治上一次次地犯下今天看来很低级的错误。但是,荷兰人未必认为这样不好。他们似乎是富而不贵的典范,并且安于这种生活。荷兰毕竟太小了,又没有日耳曼、斯拉夫那样强烈的大民族意识。用小国大业来形容荷兰再贴切不过了。

没有强力的集权,没有领土的野心,只有商业版图。但是,没有强大的政治庇佑的生意人,注定不能长久。还真是佩服荷兰人的性格,他们眼中似乎只有海洋和利润,即使是他们从来都没有当过一流强国,并且终被从一流富国中挤掉,依然不改的奉行着祖先的信条。他们更像海洋上的犹太人。

严格的说,所谓的荷兰崛起算不得和平,同样夹杂着殖民扩张,但与其他列强相比较时,他可以算得上温柔了。他们只是重商,同样是在没有海洋谋略的童年里干出了只有成年人才该做的大事情。但他们为后人留下了榜样,所谓先驱的价值也就在于此吧,不是要带给人们什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而是要带给人们思

本文由百分网提供,原文地址:http://www.daodoc.com/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第20篇:大国崛起读后感

篇1:大国崛起读后感

现在的世界是个充满竞争的世界,不论是国与国之间,还是人与人之间,都存在着激烈,甚至是残酷的竞争。一个人若想在各种比拼中脱颖而出,就要总结、吸取自己和他人的经验和教训;一个国家若想在在如今这强国林立的世界中崛起,也必然要借鉴他国崛起中的经验和教训。《大国崛起》一书介绍了 15 世纪以来 9 个世界性大国的崛起历程,反应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 9 个大国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早期的大国,即葡萄牙和西班牙,他们真可谓是勇敢的探险者、拓荒者。他们勇于向未知挺进。当其他欧洲国家的活动范围还仅限于欧洲本身时,葡萄牙、西班牙已开始了对欧洲外的土地的探索与争夺。于是,世界第一次被瓜分、地理大发现等都成了西班牙、葡萄牙的“杰作”,这两个国家也从外部掠夺来了大量财富。而最终,他们衰落了,因为他们的贪心、享乐之心等等。

荷兰、俄罗斯两国人民的坚强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荷兰在独立前的抗争着实令我叹服;俄国人在强敌临近之际的英勇无畏令我对其深表敬佩。但是,荷兰成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活例子,苏联最终也未脱出僵化的模式。

英国、法国、德国都曾拥有强大的军队,同时也有强大的综合实力。若是和平地、与时俱进地发展,他们不仅不会成为明日黄花,而且还会使世界人民少受些磨难。但他们的野心决定了他们失败的命运。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将所学来的东西快速、充分地消化利用的国家,可他们唯独没有学会与人为善,并最终葬送在自己的野心和缺乏远见上。

美国从独立到现在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其间运用了各种手段,极力地使自己获得的利益最大化。虽说美国崛起的手段没什么值得赞扬之处,但是其维护主权的坚定、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从这 9 个大国的兴衰史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在崛起的过程中全部奉行扩张政策,而这扩张政策也为他们当中的大多数的衰败埋下了祸根。不论是从这些国家的经验教训来看,还是从现在的国际形势来看,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决不能重蹈列强们的扩张政策的覆辙。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中国是拥有悠久文明史的礼仪之邦,是当今世界维护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的力量。中国的崛起要不损害世界人民的利益,同时要为构建和谐世界尽我们的一份力量。在我们和平崛起的过程中,我们应学习那 9 个大国在扩张中体现出的探索未知的勇气,善于学习和借鉴的品质,也要注意跟上时代的步伐;那些大国曾有过的贪婪、野心以及取得些许胜利后的得意忘形,则是我们要严防出现在自己身上的问题。只有在努力维护和平的前提下的锐意进取、团结、独立、自主并不断创新,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我们才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一个又一个的喜人的成绩。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进步,因为国家是由一个个个人组成的。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爱好和平不仅仅是对国家的要求,它们同样也是个人应做到的。我们每个人都应有一颗爱国、进取、和平、创新之心。只有我们每个人不断进行自我提高,我们祖国的实力才能逐渐加强,我国的国际地位才会不断提高。当然,我所谓之人人进取等并非是说每个人都要按同一种方式去做事,而是希望我们人人都怀着强大祖国的理想去为祖国的发展而拼搏,并在此基础上发扬自己的个性。我认为,发扬每个人的个性十分重要,因为人的个性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扬,是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的重要前提。

《大国崛起》既为我们国家的发展有所启示,也对我们个人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大国兴衰读后感
《大国兴衰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