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心得体会

气象观测工作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5-17 08:37:52 来源:工作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气象观测年度总结

蔚西公司四井

2012年气象观测总结汇报

审核:

编制:

资料收集:

2013年1月13日

一、气候概况

1、降水分布不均,大部分地区接近常年

年降水量分布:局部257~498毫米;与常年相比,局部偏少3~4成。

2、气温大部接近常年或偏高

年平均气温分布:蔚西四井 2.1~3.0℃,与常年相比,偏低0.7℃,年平均气温最高为14.5℃,最低2.3℃。

3、日照大部偏少

年日照时数3148小时

二、气象灾害

本年度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为干热风、风雹、暴雨、洪涝、阶段性干旱、持续阴雨或雾。

1、干热风

2012年5月30日出现轻度干热风天气,6月2日、3日出现2天左右轻度干热风天气,因持续时间短、程度轻,未对矿井造成明显不利影响。

2、大风、冰雹

2012年4月23日,出现大风冰雹天气。2012年6月23日,出现暴雨、冰雹灾害。

2012年7月14~16日,遭受风雹灾害,受灾区最大风力达7~8级,冰雹最大直径15毫米。

3、暴雨、渍涝

2012年7月24~25日,遭受渍涝灾害,风井和主井河流河水暴涨,与常年相比,低于历年同期水位。

2012年8月14~16日,出现强降雨,造成局地渍涝,风井和主井河流河水暴涨,与常年相比,低于历年同期水位。

4、阶段性变化情况

2012年

6、7月份出现阶段性干旱阶段性阴雨或雾

8月14~19日,出现不同程度的持续阴雨天气,导致日照不足,平均每天日照2~4小时,同时持续阴雨。

9月1~3日南部地区,8~18日出现不同程度的持续阴雨天气,累积雨日数大部在7天以上。

10月8~13日、21~23日、29~31日出现持续阴雨或大雾天气。

5、冬季气温情况

11月5日迎来第一场暴雪,平均厚度500mm,气温在-5℃~-28℃,西北风5级。

12月21日冬至节气温在-11℃~-32℃,西北风七级。

推荐第2篇:各单位高度重视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切换工作

辽宁气象工作

2007年第2期

辽宁省气象局办公室

2007年1月12日

本期要闻

阜新市委隆重举行优秀党员领导干部崔广同志事迹报告会

王江山局长出席会议并号召全省气象部门都要向崔广同志学习

1月8日上午,能容纳千人的阜新市工人文化宫座无虚席,中共阜新市委在这里隆重举行优秀党员领导干部崔广同志事迹报告会。会上,阜新市委常委、秘书长张鹏宣读了中共阜新市委关于开展向优秀党员领导干部崔广同志学习的决定;辽宁省气象局局长王江山、阜新市委书记姚志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组织辽宁省各大新闻媒体到会采访。

由阜新市气象局局长崔广、副局长翟涛,阜新日报记者徐文枢和崔广的爱人、辽宁省蒙古族师范学校原纪委书记吴桂兰4人组成的崔广事迹报告团所作的催人泪下的生动精彩报告,不断赢来阵阵掌声。

王江山局长代表辽宁省气象局向崔广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阜新市委、市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说:崔广同志在党的培养教育下,由一名普通气象工作者成长为优秀的领导干部,36年来对党的气象事业忠心耿耿,事迹非常感人。崔广同志的事迹集中体现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体现了公共气象、安全气象和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体现了领导干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公仆本色;体现了勤于思考、刻苦钻研、科学严谨、精益求精的学习作风;体现了创业、创新、创造的阜新精神。崔广同志是阜新市的优秀党员领导干部,也是气象部门的优秀党员领导干部,全省气象部门都要向崔广同志学

1习。我们要学习崔广同志勤政廉政、爱岗敬业、克己奉公、率先垂范的优良品质;学习崔广同志身系事业、情系家乡、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学习崔广同志勤于学习、乐于钻研、敢于创新、精益求精的进取精神;学习崔广同志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发挥优势、扎实苦干的工作作风;学习崔广同志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心为公、一心为民。

姚志平书记在讲话中要求全市干部要充分认识开展向崔广同志学习活动的重要意义,增强向崔广同志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准确把握崔广同志先进事迹的精神实质,切实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把握学习崔广同志体现在行动上,积极为转型振兴和构建和谐阜新贡献力量。

会议由阜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万勤主持。阜新市和所属彰武县、阜蒙县的机关干部听取了报告。 (王奉安)

省气象局局长王江山到黑山县气象局检查指导工作 1月8日,王江山局长在省局有关部门领导同志的陪同下到黑山县气象局检查指导工作。在实地查看了有关业务系统、听取了黑山县气象局有关工作的汇报后,王江山局长对黑山县气象局利用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播发冻土深度等气象实况资料和利用手机短信发送气候分析、专项预报等信息给予充分肯定。王江山局长要求:一是要结合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尽可能多地为社会提供气象服务产品,特别是要不断增强分析、评价产品,做好为当地经济建设和防灾减灾的服务工作。二是要不断提升气象部门的监测能力,要在扩大监测产品的范围上下功夫。三是要不断培养、引进人才,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四是要抓住机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工程进度,争取早日建成新的业务楼。 (王雪晶)

省局领导对新任处级领导干部进行任前廉政谈话 日前,省气象局局长王江山、党组纪检组长任喜山对新任处级领导干部进行了任前廉政谈话。

2 王江山局长在谈话中对新任处级领导干部提出三点要求:一要认真学习中国气象局和省委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有关内容,专业知识和省气象局制定的工作规则、流程及各项规章制度,并带头执行、遵守和实践,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尽快适应新的领导岗位的需要。二要勤奋工作,不断开拓创新,全面提高工作能力,既要提高“带兵”能力,更要提高“打仗”能力,扎扎实实做一些具体工作。三要当好副职,正确妥善处理工作分歧,当好参谋助手,搞好团结,形成合力,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协助主要领导促进单位工作,促进辽宁气象事业发展。

任喜山在谈话中要求新任处级领导干部一要坚定理想信念,过好“六关”;二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积极参与集体领导,维护班子团结;三要密切联系群众,保护、爱护群众,正确反映群众呼声;四要廉洁自律,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做到“一岗双责”;五要做好分管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自律的同时要做好他律工作。 (解淑环)

省气象局党组发出新年春节廉政贺卡和廉政短信 2007年元旦前夕,省局党组除了下发关于廉洁自律的通知外,还采取多种形式提醒全省气象部门领导干部要廉洁自律。一是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江山代表局党组向各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各内设机构主要负责同志发出廉政贺卡,在祝贺大家节日快乐的同时,希望通过“执政廉为本,做官勤为先,为人重在信,处事重在实”的新年廉政寄语提醒大家严格自律,克已奉公,树立党员领导干部良好形象。二是省局党组纪检组为全省气象部门100名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发出新年廉政短信,内容为:官德行先,敬职不辞难。善察民间苦,无私天地宽。不图名与利,耿耿见心丹。 (钟 灵)

气象业务

辽宁气象部门和移动通信部门联合召开总结表彰大会

1月5日,辽宁省气象局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辽宁有限公司联合召开以“移动气象携手 信息服务社会”为主题的2006年度总结表彰

3 大会。省气象局相关内设机构主要负责人,各市气象局局长、分管该项业务的副局长及部门负责人,中国移动辽宁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各市分公司负责人参加会议。辽宁省气象局副局长刘桂芬致欢迎辞,辽宁省气象局局长王江山、中国移动辽宁公司副总经理郎奎平到会并讲话。

会议全面总结了双方合作一年多来在移动气象短信服务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对27家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并就进一步加强合作,集中优势资源,不断完善移动气象信息服务业务系统,优化气象短信服务产品,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气象短信服务,实现2007年全省移动气象信息用户量新突破达成共识。

王江山局长在讲话中要求各级气象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服务宗旨,充分利用辽宁移动营造的良好发展环境,抓住时机,深化合作,进一步提高预警预报和预测水平,不断丰富气象信息产品的内容,提高信息的质量,使产品更加人性化;要进一步加强业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特别要提高客服人员处理用户咨询与投诉事件的能力,树立移动气象信息“科学实用、服务优质”的品牌形象;要加强与各级移动公司的沟通,采取广泛的宣传和行之有效的手段,共同拓展移动气象信息服务市场,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李长青 宋艳秋)

辽宁省地面气象观测业务顺利切换

按照中国气象局的要求,辽宁省6个国家气候观象台、25个国家气象观测站一级站和25个二级站的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于2006年12月31日21时起准时按照“三站”要求进行了切换。目前各类台站的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运行稳定,各种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上传准确、及时。省气象局为做好此次业务切换工作专门举办了地面观测业务学习班;各市气象局加强了对台站业务切换工作的指导;部分市、县局主管业务领导亲自参加业务切换值班,省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中心增派了值班人员,全力保证了地面观测业务的顺利切换。 (王 庸)

4 辽宁省气象局局机关网络改造完成

由于供电系统和网络设备老化等原因,省气象局局机关办公网络故障频发。为此省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中心与局办公室联合提出了改造方案,并利用1月6—7日周末时间成功对网络进行了改造。重点对网络进行了规划设计,更换了网络设备,落实了机关各处室的子网,重新分配了每台计算机的IP地址。改造后的网络便于管理,减少了广播风暴,解决了网络IP冲突的问题,网络可扩展性增强。改造结束后还及时形成了完善的文档,为以后的机关网络维护工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孙艳云 郜凌云 刘其海)

喀左县局争取科研和地方经费创新高

喀左县气象局坚持科技创新,在乡镇天气预报、人工增雨防雹、大棚生态气象预报、病虫害气象预报、气球携带碘化银焰弹增雨(雪)新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喀左县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优质气象服务,进一步促进了科研与业务的有机结合,促进了基层研究型气象业务的开展。2006年该局有3项科研项目被列为市级以上课题,共争取科研经费和地方各种经费90万元,创历史新高。

(孙立德)

管理工作

本溪市局构建“大宣传”新格局又有新举措

日前,本溪电台播出了由本溪市气象局与本溪电台联合制作的专题系列访谈节目《服务山城的大气象》,该节目分公共气象篇、安全气象篇和资源气象篇。节目内容丰富,形式活泼,贴近大众,每期播出时间为15分钟,全面展示了本溪气象事业的发展历程,节目受到山城人民的热烈欢迎。

(宋仁锋

刚)

锦州市气象局与安监局联合发文开展液化气站专项整治 为加强锦州市燃气行业的管理工作、消除生产中存在的不安全隐患。近日,锦州市政府决定由市气象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部门

5 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液化气站(燃气企业)专项整治工作。在市气象局和安监局联合下发的文件中规定,气象主管机构要对安装不符合使用要求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的用户责令进行改正,给予警告、并进行处罚。给他人造成损失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新建、改(扩)建工程必须取得相关防雷安全手续。否则,由市安监局、气象局等对其进行处罚并责令停业。 (赵玉莲)

彰武县局开展学习崔广活动

阜新市委发出向模范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崔广同志学习的通知后,彰武县气象局认真组织全体职工学习和讨论崔广同志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刻苦钻研、勤俭节约、勤政廉洁的先进事迹。大家纷纷表示要在学习崔广先进事迹的基础上,立足本岗,查找差距,要以崔广同志为榜样,增长干劲、弥补不足、勤勉做事、扎实工作,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增强优质服务的本领,推进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

(王艳秋)

北镇市气象局为人大、政协两会服务受赞誉

在1月8-10日召开的北镇市第三届人代会第五次会议和政协北镇市第三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北镇市气象局的气象保障工作受到组委会和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会议召开之前,北镇市气象局详细分析了会议期间天气情况报送大会组委会和市领导;印发400余份气象专题材料由大会组委会装入会议代表的文件袋中;会议期间,市气象局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施放了升空标语气球8个,进一步烘托了会议气氛,增强了北镇气象的社会知名度。市气象局准确及时的气象服务受到与会者很高的评价。 (佟维华)

地方政府与气象

本溪市副市长王强对市气象工作提出要求

2006年12月30 日, 本溪市主管农业的副市长王强一行到本溪市气象局检查工作。在详细听取了市气象局和农网中心的工作汇报后,王强充分肯定了市气象局2006年取得的成绩,并对2007年气象工作

6 提出要求。

王强要求气象部门继续把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和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放在首要位置,充分发挥气象部门在防灾减灾中的保障作用,要不断提高提高天气预报的时效性和准确率,提高重大突发性灾害性天气的预警能力,全力做好气象服务工作,为各级党政部署工作、安排生产、指挥防灾减灾,为生命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提供可靠保障和核科学依据;要紧紧围绕“三农”工作重点,努力做好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气象服务工作,特别要将气象服务融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并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如何发挥和利用好山区气候资源,积极发展区域特色农业提供气象服务信息;要完善服务手段,丰富服务产品,充分利用本溪农网及市气象局网站等媒介为农业农村发展搭建信息平台;要积极沟通、加强协调,努力争取各方面支持,全力推进本溪市气象事业的发展。

(吕

刚)

铁岭市气象局考核各县市(区)政府气象服务工作 2006年年底,铁岭市气象局依据《2006年铁岭市农村经济工作考核奖励方案》对全市8个县(市、区)政府2006年气象服务工作进行了考核。考核小组按照点面结合、听取汇报、实地考核等方式,重点考核了有气象主管机构的4个县(市)。考核中了解到,2006年各县(市)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发3号文件和《辽宁省政府关于气象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在年初安排全年工作时,将气象工作作为主要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各项经费投入全部到位。西丰县政府安排资金40万元建等效雷达监测系统;铁岭县政府规划每年建设2个自动气象观测站,2006年已建设2个;调兵山市政府完成了全要素自动气象观测站建设,整个工程投资120万元,征地1.5公顷。各县(市)政府对考核高度重视,考核组每到一地都由当地分管农业的副县(市)长和农口负责人接待。在听取汇报后,考核组与当地有关领导就气象工作有关问题交换了意见,并对2007年主要气象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池 明)

7 北镇市农业工作汇报会议在气象局召开

1月5日下午,北镇市政府在北镇市气象局主持召开了北镇市2006年农业工作总结汇报会议。全体会议代表首先参观了新装修的市气象局办公室楼,对北镇市气象局的一流台站建设、现代化设施和整体变化给予高度评价。在听取了北镇市气象局工作汇报后,市委副书记夏辰和副市长苏贵宏一致表示,要继续支持气象事业的发展,支持北镇市气象局的一流台站建设,希望北镇市气象局继续努力,做好气象服务工作。

(佟维华)

光荣榜

省气象影视中心获全国气象科技服务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省气象影视中心近几年来依据市场变化,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不断加大气象科技服务力度,科技创收保持良好的稳步增长势头。2006年该中心继续采取抓住市场机遇,做大做强主业;注重人材培养,提升节目质量;加强制度管理,促进事业发展等措施,使科技服务收入实现新的增长。在2003年被省人事厅、省气象局评为先进集体;2004年实现科技创收翻两番,成为全省气象部门气象科技服务创收最高单位,进入全国省级影视部门创收前三名行列的基础上,2006年又被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授予全国气象科技服务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是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十五”以来首次开展此项评选活动。 (王 伟)

简讯 ▲1月5日,省人影办在铁岭、抚顺、本溪等地组织实施了2007年首场火箭人工增雪作业。共出动火箭发射系统18套,发射火箭弹42枚,使增雪作业区普降中雪,增雪0.04 亿立方米。 (王吉宏)

▲ 日前, 本溪市气象局召开财务工作会议,通报了市县局财务审计报告,认真分析和研讨了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2007年

8 财务工作提出强化财务纪律、规范预算执行、增加财务支出透明度,依法组织收入、加强支出管理等要求。

(吕

刚)

▲ 日前,丹东市气象局与辽宁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丹东分公司就“十一五”期间实施信息化解决方案达成友好合作协议。由丹东移动分公司向丹东市局提供开放的通信服务,通过平台进行气象数据等信息的快捷传输。

(韩卫东)

▲由葫芦岛市气象局和环保局联合开展的城市空气质量预报工作于12月份正式运行,葫芦岛市气象台为保障此项工作开发的“空气质量日报、预报制作与上传”业务软件日前纳入日常预报业务工作流程,实现常规预报与拓展预报的集约化、规范化,有效地减轻了预报员工作强度。 (费 杰)

▲ 日前, 在本溪市气象局召开的纪检监察工作会议上全面总结了2006年纪检监察工作,对2007年纪检监察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对新任职中层领导干部进行了集体谈话,并学习了有关“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两个务必”等有关廉政规章。 (吕 刚)

▲ 铁岭市气象局与铁岭电视台联合在龙首山生活频道民生

110栏目举办了《气象资讯》节目。该节目由气象局和电视台责成专人负责供稿和录制,1月4日起开播。 (张 燕)

▲ 法库县气象局近日召开了全县气象哨员工作大会,听取了气象哨员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在部署了2007年气象工作任务的同时,对2006年度优秀气象哨员进行了表彰。 (佟 艳)

▲ 日前,在北票市第六届党代会第三次会议上,市委书记周玉华在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认真做好气象工作。这是气象工作首次在该市党代会报告中出现。 (罗春田

王晓杰)

▲ 1月9日,在营口市科协第七次代表大会上,营口市气象局被评为营口市科协工作先进集体。李明香、梁曙光被评为营口市第二届自然科学学科带头人,何晓东被评为营口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吕一杰被评为营口市优秀科协工作者。

(吕一杰)

▲ 日前,营口市档案局对市(中、省)直机关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了目标管理考核,营口市气象局被评为优秀单位。

(王静文)

9 ▲ 建昌县气象局1月1日正式开播了乡镇天气预报。节目开播后受到乡镇群众的一致好评,并有多家单位在天气预报节目做起了宣传广告,该局广告业务前景喜人。 (马永忠) ▲ 2007年起,葫芦岛市连山区气象局为区委书记、区长及主管农业副区长每人订阅了一份中国气象报,为区政府领导及时了解气象工作情况提供了方便。 (周丽娜)

▲近日,建平县气象局被中国气象局授予全国气象部门文明台站标兵称号。

(王俊国)

编辑:付晓玉 责任编辑:徐凤莉 王奉安

推荐第3篇: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管理办法

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的管理,规范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的规划、技术要求、研制、定型、许可、使用、运行保障、质量监督和报废等工作,提高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是指专门用于气象观测业务的设备、仪器、仪表和消耗器材。

第三条

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管理应以质量管理为核心,统筹规划布局,统一技术规范、产品标准要求,严格装备管理程序,把好各环节质量关,实现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质量可靠、运行稳定、技术性能满足业务要求。

第四条

中国气象局观测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的归口管理,授权中国气象局相关业务单位负责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定型受理、技术审查和监督检查以及实施装备许可的质量检测测试等技术支撑工作。各省(区、市)气象局负责本行政区域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管理。

第二章

装备规划

第五条

中国气象局观测业务主管部门根据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发展规划,提出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需求,适时组织制定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发展专项规划,保证装备的先进性、可靠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第六条

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发展专项规划应当按照“列装一代、研制一代、探索一代”的原则,提出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明确总体功能、技术体制和业务布局规模。 第七条

中国气象局应当向社会公布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发展规划、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需求或专项规划、综合气象观测研究计划及年度研发指南。

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发展专项规划应广泛征求意见,并定期滚动修订。

第三章

装备技术要求

第八条

对于列入规划的气象观测技术装备,中国气象局观测业务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制定相应的功能规格需求书,明确具体功能、技术规格、数据格式和传输方式等要求。

第九条

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产品标准根据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功能规格需求书制订,纳入气象标准制修订计划统一管理。

第十条

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的设计、研制、定型、生产与验收,应严格按照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产品标准或功能规格需求书的要求进行。

第四章

装备研制

第十一条

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产品研制应按照市场机制运作,研制单位根据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需求、专项规划和研发指南,自主立项研制或向中国气象局申报立项研发。对于重大或急需并且具备市场竞争条件的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中国气象局观测业务主管部门根据需要,采取招标方式确定研制单位。

第十二条

对于中国气象局立项研发或招标研制的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研制单位应当保证研发进度和质量,按期提交研制产品。

中国气象局鼓励企业、相关气象业务及科研单位开展合作,研制系统集成度高、成套性好、系列化的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 第五章

装备定型

第十三条

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应通过装备定型,确认其各项功能和性能指标达到该产品标准或功能规格需求书的要求,确认相应的研制单位是否具备产品研制、生产、标准化管理、质量保证和售后服务条件,确定装备产品的主要配置。

第十四条

中国气象局相关业务单位根据授权,受理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定型申请,并按照有关规定组织测试评估和技术审查,中国气象局观测业务主管部门核准装备产品定型。

第六章

装备许可

第十五条

通过定型的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产品,研制生产单位应建立配套的产品检定、校准手段和维修测试条件,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向中国气象局申请装备许可。

第十六条

中国气象局观测业务主管部门根据气象专用技术装备许可管理办法,受理装备许可申请,组织对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产品进行实地核查和质量检测测试,办理和核准许可,颁发气象专用技术装备许可证,并予以公布。

第十七条

境外生产的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符合产品标准并通过质量检测测试的,国外生产企业或其授权的国内唯一代理可申请气象专用技术装备许可。

第七章

装备使用

第十八条

气象业务中不得使用未经许可或者被注销、撤销许可后生产的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对于业务试用等前期工作需要但尚无取得许可证的产品,要严格履行审批程序。

第十九条

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应列入气象部门集中采购目录,按照招标采购有关规定采购使用。

第二十条

统一布局、同期建设使用的同类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应尽量统一装备规格型号和技术状态。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建设的同时,应同步建设配套的运行监控、维修测试、计量检定或现场校准设施,并开展相应培训。 第八章

运行保障

第二十一条

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投入业务运行后,应核定运行维持经费并列入年度预算,建立日常维护检修制度和业务运行规定,确保装备处于良好技术状态。

第二十二条

投入业务使用的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应当纳入运行监控业务,实时在线监控其运行状态并建立维修保障的联动机制。

第二十三条

投入业务使用的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应当遵照气象计量检定规程或校准方法,定期开展检定或校准。禁止使用未经检定、检定不合格或超检的仪器。

第二十四条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根据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建立分级分类故障维修响应模式,划分不同故障的响应级别,健全自主保障和社会化保障相结合的维修保障机制,提高保障时效和质量。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运行出现故障时,应严格执行报告制度和各类装备故障排除的有关规定,及时组织维修,恢复正常运行。要严格执行技术标准规范,建立健全维护维修登记制度和技术档案。

第二十五条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广泛采用条形码、电子标签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的全程跟踪和动态管理,做好整机、备件和必要的应急物资储备、供应。

第九章

质量监督

第二十六条

对取得气象专用技术装备许可证的产品,中国气象局观测业务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开展生产过程关键环节的质量检查和出厂验收。重大装备实行逐台验收,其它装备或批量产品逐批随机抽检。

第二十七条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的质量和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并按规定将检查情况逐级上报。

第二十八条

中国气象局观测业务主管部门根据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业务运行情况,定期组织对其进行综合评估,建立年度通报制度。

第十章

装备报废

第二十九条

根据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使用寿命和技术性能状况,有计划地进行大修和更新。符合下述条件之一的应当申请报废:

(一)实际使用总时间已达到或超过该装备规定的有效寿命期,且经修理检定后达不到产品技术标准要求;

(二)仪器装备性能达不到产品技术标准,经修理、检定后仍然不能达到要求;

(三)损坏严重,无法修复,或修理费用昂贵,没有修理价值的仪器设备。

第三十条

符合报废规定的技术装备,按照谁建设谁审批的原则,由使用单位提出书面报废申请,建设单位组织鉴定和审批。己批准报废的装备不得在业务中继续使用。

第十一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中国气象局观测业务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中国气象局2001年5月25日发布的《气象技术装备管理办法》、原国家气象局1993年4月30日发布的《气象部门技术装备列装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推荐第4篇:气象观测科技小组活动方案

气象观测科技小组活动方案

冯银山

2012.03

一、指导思想

“气象”是学生熟悉又陌生的科学术语,气象的“具体指向”对于学生甚至部分成人都是模糊不清的,希望通过实践活动、网上搜索、实验操作等途径,使学生知道气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一些基本的气象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发扬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科学精神。

二、工作目标

1.气象小组活动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追求真理、崇尚科学与自然和谐共处等科学精神。

2、运用简易仪器观测天气,运用学到有关知识开展科技实践活动。

3、培养学生长期记录观测数据,归纳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

4、增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意识。

三、具体工作安排

(一)建立校园气象观测基地 器材安排:

1、百叶箱:离地1.5米,漆成白色,内放干球、湿球、最高、最低气温表各一支。前两支竖放,后两支横放。

2、风向标:竖立风杆一根,上面安置风向标,包括指示风向的,表示风力大小的轻、重板各一块及风力刻度计。

3、湿度表:毛发湿度表是根据脱脂人发能随空气湿度大小而改变长度的特性,用人发制成的测定空气相对湿度的仪器。

4、气压表:气压计应稳固地安放在水银气压表附近的台架上,仪器底座要求水平,距地高度以便于观测为宜。

5、雨量筒:气象站雨量器安装在观测场内固定架子上。器口保持水平,距地面高70cm。冬季积雪较深地区,应备有一个较高的备份架子。当雪深超过30cm时,应把仪器移至备份架子上进行观测。

(二)活动安排:

1、学习培训:(1)结合科学学科的课堂教学,学习初步的气象常识,认识观测工具,并学会操作使用。为此,我们还组织学生到阅览室查阅资料,通过网络搜集资料学习,丰富了学生的气象知识。(2)每周集中培训,主要培训内容为:①怎样测量、记录气温;②怎样观测、判断风向、风力;③怎样计算日均温、绘制气温曲线;④怎样观察天气变化;⑤本地区的天气变化、气候演变历史介绍;⑥对仪器设备的保养、爱护等。(3)在课外活动时间,我们还参观气象局,并请来了临河区气象局的专业人员作校外辅导员,举办知识讲座,使更多的学生了解气象观察的意义和观测记录的方法。

2、观测要求:

(1)每天7:30和16:00时各测一次。每天轮值4人。 (2)将每天的观测结果,认真填写在观测记录本上。

3、阶段数据整理分析: 安排各小组每天观测天气状况,认真记录各种数据。每月月底填写“月份气象统计数据表”,绘制“月份气温变化曲线图”,进行统计总结。让每个学生掌握独立观测各种数据的能力。每周五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对各小组的表

推荐第5篇:气象观测数据的重要性

气象观测数据的重要性

气象观测信息和数据是开展天气预警预报、气候预测预估及各类气象服务、科学研究的基础,是推动气象科学发展的原动力。

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是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和提高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的重要基础。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 在防灾减灾方面。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为了有效防御和减轻所造成的损失,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的气象保障能力,迫切需要实现对气象灾害的综合、立体、连续观测,提高对气象灾害的监测能力。

—— 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气候和气候变化导致人类生存条件的变化,这不仅是科学问题,更是世界各国政府共同关注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和外交问题。为了深化对气候变化事实和规律的科学认识,推进气候变化综合影响评估工作,减少或消除有关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增强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的监测能力,提高对气候变化的定量描述和预估水平,制定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对策及措施,需要开展代表性好、精度高、长期稳定运行的基准气候监测,并对气候系统多圈层(大气圈、水圈、冰雪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及其相互作用进行长期连续观测。

—— 在提高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方面。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是气象预报预测业务的核心。为了建立满足公共气象服务需求的各类气象预报预测业务系统,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提供均一性更好、时间序列更长的观测资料,需要建立时空布局精细、合理的观测站网,以获取陆地气象服务区、天气气候敏感区和关键区及海洋地区的高精度、高准确度、及时、稳定、可靠的观测数据,提高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能力。 —— 在国民经济各行业建设方面。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经济越发展,气象条件对各行业特别是天气气候敏感行业的影响越大,气象服务在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地位越来越突出,要求越来越高。农业、交通、航空、航天、水利、环境、电信、电力和能源等行业对各类专业气象观测的需求日益增强。

—— 在履行国际义务方面。多年来,我国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参与观测数据的国际交换,为全球气象预报服务业务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全球观测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由包括世界气象组织(WMO)在内的多个国际组织和国家发起实施了许多地球观测计划,旨在将现有及新建的各类观测系统集成一体,相互协调,共享观测数据和信息,以提高观测系统的效益。中国作为参与国承担了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这也对我国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 在大气科学方面。气象观测是大气科学发展的基础。由于大气现象及其物理过程的变化较快,影响因子复杂,除了大气本身各种尺度运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外,太阳、海洋和地表状况等,都影响着大气的运动。虽然在一定简化条件下,对大气运动作了不少模拟研究、大气运动模型实验, 但组织局地或全球的气象观测网,获取完整准确的观测资料,仍是大气科学理论研究的主要途径。历史上的锋面、气旋、气团和大气长波等重大理论的建立,都是在气象观测提供新资料的基础上实现的。所以,不断引进其他科学领域的新技术成果,增强气象观测能力,是发展大气科学的重要措施。

推荐第6篇: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优秀集体及个人考核办法

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优秀集体及个人考核办法

(试行)

第一条 为充分发挥地面气象观测从业人员工作积极性,鼓励地面气象观测工作创先争优,促进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质量提高,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观测工作优秀集体及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相关从业人员优秀个人的推荐、申报、评审、通报等活动。

第三条 优秀集体申报条件

(一)台站年度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质量达标,地面气象观测质量综合指数居省(区、市)内前列。

(二)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出色完成各项任务,在重大气象业务服务活动中成绩突出,在同类台站中具有良好的先进示范作用。

(三)台站人员总体业务素质高,全年未发生重大责任性差错、事故。

(四)观测场建设和设备布设符合要求,台站探测环境满足《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及相关规定要求。

第四条 优秀个人申报条件

(一)热爱本职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努力钻研业务,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技术骨干作用,工作成绩突出;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没有出现责任性差错、事故。在业务改革、重大业务服务过程中表现突出。

(二)个人年度地面气象观测质量优异,所在台站或单位年度地面气象观测质量达标、仪器运行稳定可靠。

(三)在国家、省(区、市)组织技术测试、劳动竞赛类技能竞赛活动中成绩优异、年内有专业技术论文发表或省级以上技术总结交流者优先。

(四)全年承担地面气象观测工作总值班数不少于本台站或单位年人均值班数。

第五条 各省(区、市)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优秀集体申报数量控制在全省(区、市)地面气象观测台站总数的2%以内(不足50个台站的省份可申报1个),优秀个人申报数量控制在全省(区、市)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从业人员总数的10%以内。

第六条 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优秀集体和个人每年度评选一次。各省(区、市)气象局负责本省(区、市)优秀集体和个人的申报,每年2月底前将上一年度《全国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优秀集体和优秀个人申报名单》、《全国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优秀集体申报表》和《全国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优秀个人申报表》(附表)报送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会同人事司负责审批。

第七条 中国气象局对评选出的“全国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优秀集体”、“全国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优秀个人”予以通报表扬,颁发奖励证书。优秀个人奖励可作为个人年度考核和职称晋级的依据之一。

第八条 各省(区、市)推荐及申报材料应真实可靠,有弄虚作假现象的,一经查实,取消该省(区、市)当年申报资格,并通报批评。对已获得优秀的集体和个人,如出现重大违法、违纪事件的,将取消相应“全国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优秀集体”、“全国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优秀个人”称号。

第九条 各省(区、市)可根据当地实际,制定省(区、市)级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优秀集体和优秀个人考核办法,开展省(区、市)内优秀集体和优秀个人考核工作。

第十条 本办法由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2014年1月1日起执行,《自动气象站测报人员创优质竞赛活动办法》(2004年1月版)同时废止。

推荐第7篇:柳州地面气象观测理论试卷(A)

线封密 线名封密姓 站 线 封 密 第 1 页

共 16 页

2009年柳州地面气象测报技能竞赛

观测基础理论试卷(A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小题0.5分。答案只能填字母)

1、WMO规定气压测量准确度水平要求的测量范围为

A、920-1080hPa B、900-1050hPa C、880-1080hPa

2、当相对湿度由于0%变化到100%时,毛发湿度表的毛发增长量约为

A、2-2.5% B、1-2% C、0.5-1%

3、某日14时定时观测,天空中有连续分布、未布满全天并带有纤缕结构的云幕,太阳被云层遮蔽,时而可以分辨位置,但不能分辨其轮廓。该云应记为: 。

A.Cs fli

B.St

C.As tra

D.As op

4、冬季晴朗的夜晚,由空气中水汽凝华而成的乳白色冰晶物,呈毛茸茸的针状,附着在细树枝和草叶上。该现象是: 。

A、霜

B.雾凇 C.霜或雾凇均可,由值班员自定 D.霜和雾凇同记

5、浅层地温的观测之所以要采用曲管地温表,是为了:

A.便于观测

B.防止冬天冻折损坏温度表

C.便于安装和维护

D.增大仪器的灵敏度,降低观测误差

6、水银气压表的气压室要求温度少变,这是因为

A.附温表和气压表中的水银热容量不同,两者对温度变化的感应速度就不同。如果温度变化快,观测到的附温不能代表气压表的温度,对气压读数进行温度差订正时,势必引起误差

B.气压表和附温的示值不稳定,不易进行观测和读数 C.容易造成气压表老化和失效

D.以上原因均不正确

7、1981年世界气象组织推荐太阳常数的最佳值是S0=______W²m-2。 A:1367±7 B:1367±10 C:1365±7

8、某日8时观测时天空布满SCTRA,从云隙中可见上层有填满缝隙的云,但云状无法判定,此时云量、云状应记为

A、10/10D、10-/10- SCTRA

9、某日20时观测前和观测时有降水,降水量观测之后,在1959降水停止,而后2005降水又重新开始。这时 。 第 2 页

共 16 页

A、不必进行补测待次日一并处理 B、应在正点补测一次降水量,仅作编报用 C、是否补测降水量由观测员自行确定 D、应在20时正点补测一次降水量,记入当日20时降水量栏

10、层云的常见云底高度范围为________米。A、50m-800m B、100m-1000m C、50m-500m

11、水银气压表的温度差订正是由于水银与______的膨胀系数不同所致。A、内管玻璃 B、铜尺 C、外套管

12、更换自记纸的开始和终止时间应记录在__________。A、开始或终止记录端的上角 B、开始或终止记录顶部的时间处 C、开始或终止记录下部的时间处

13、百叶箱最低温度表 安置在温度表支架下横梁的下面一对弧形钩上。 A.感应部分稍向下倾斜 B.水平C.感应部分稍向上倾斜 D.上述都不对

14、夜间观测能见度时,观测员应先在黑暗处停留_______分钟。A:5~15 B:3~5 C:10~20

15、《规范》规定:虹吸雨量计在雨季每月应将盛水器内的自然排水进行 次测量,并将结果记在自记纸背面,以备使用资料时参考。

A.1 B.2 C.1~2 D.2次以上

16、天气现象开始时间缺测,只记终止时间;终止时间缺测时,只记开始时间;起止时间均缺测时, 。

A.起止时间记“-” B.只记天气现象符号 C.不记天气现象符号 D.上述都不对

17、温度露点差是判断空气的______的物理量。

A、水汽含量 B、饱和程度 C、水汽温度 D、空气干燥度

18、测量结果中包含______。

A、系统误差 B、随机误差 C、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

19、百叶箱中最低温度表感应部分中心离地面的标准高度是 米。

A.1.50 B.1.52 C.1.53 D.1.51 20、各时段年最大降水量出现__________次或以上相同时,开始时间栏记出现次数。

A:2 B:3 C:4

21、大型蒸发水圈的口缘高度低于桶口_________cm。第 3 页

共 16 页

A:8~10 B:3~5 C:5~6

22、本站气压为1000.5hPa,在自动气象站上传数据文件中写入的是__________。

A:10005 B:0005 C:1000.5

23、雨量自记纸上24小时的计时误差______分钟时必须进行时间差订正。

A.大于1分钟 B.大于等于1分钟 C.大于2分钟 D.大于等于2分钟

24、关于观测仪器描述正确的是

A.影响资料的代表性、准确性 B.影响资料的代表性、比较性

C.影响资料的比较性、准确性。 D.影响资料的代表性、准确性和比较性

25、下面哪些环境条件要求是不正确的

A.在城市或工矿区,观测场应选择在城市或工矿区最多风向的下风方。 B.地面气象观测场的周围环境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以及有关气象观测环境保护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 C.地面气象观测场的环境必须依法进行保护。

D.无人值守气象站的环境条件可根据设站的目的自行掌握。

26、观测场内仪器设施的布置要求,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高的仪器设施安置在北边,低的仪器设施安置在南边;

B.各仪器设施东西排列成行,南北布设成列,相互间东西间隔不小于3m,南北间隔不小于4m,仪器距观测场边缘护栏不小于4m;

C.仪器安置在紧靠东西向小路南面,观测员应从北面接近仪器;

D.北回归线以南的观测站观测场内设施的布置可根据太阳位置的变化进行灵活掌握,使观测员的观测活动尽量减少对观测记录代表性和准确性的影响。

27、浓雾的能见度范围是:

A.0.05km~小于0.5km。 B.0.10km~小于0.5km。

C.0.5km~小于0.75km。 D.0.05km~小于0.1km。

28、浅层地温传感器的安装,其感应头应朝__________。A:南 B:东 C:西

29、气温在( )以下,接近水银凝固点时,改用酒精温度表观测气温。

A.-38.9℃ B.-36.0℃ C.-30.0℃ D.-273.0℃ 30、EN1型和EN2型两种EN型测风仪的本质差别是

A.记录处理器内部软件不一样。 B.记录处理器硬件不一样。 第 4 页

共 16 页

C.感应器不一样。 D.记录处理器软硬件和感应器都不一样。

31、可照时数的定义是:

A.是指太阳中心从东方地平线到进入西方地平线,其光线照射到地面所经历的时间。

B.是指在无任何遮蔽条件下,太阳中心从某地东方地平线到进入西方地平线,其光线照射到地面所经历的时间。

C.是指在无任何遮蔽条件下,太阳从东方地平线到进入西方地平线,其光线照射到地面所经历的时间。

D.是指太阳从某地东方地平线到进入西方地平线,其光线照射到地面所经历的时间。

32、涂日照纸所用的药品分别是:

A.铁氰化钾和柠檬氧化铵 B.铁氰化钾和枸橼酸铁铵

C.赤血盐和柠檬氧化铵 D.赤血盐和氰化酸铁铵

33、现用压、温、湿三种自记中的传递放大部分,经过两次放大的是______。

A.压、温、湿 B.温、湿 C.压、湿 D.压、温

34、“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格式”中,薄幕卷层云云状符号为:

A.CSN B.CSE C.CSB D.CSU

35、观测最高温度表时,发现温度表水银柱上滑,脱离开窄管口,________。A、稍抬温度表顶端,使水银柱回到正常位置,再读数 B、记录按缺测处理,在备注栏注明

C、稍抬温度表顶端,使水银柱回到正常位置,再读数,并在备注栏注明

36、某国家一般气象站观测场正西方向拟建一座住宅楼,相对于观测场为孤立碍物,该障碍物到观测场边缘距离与障碍物高度之比为10倍,该楼_____气象探测环境要求。

A:符合 B:基本符合

C:不符合

D:基本不符合

37、自动气象站测报质量考核办法中,自动站重大差错中的“缺测”是指:某正点的自动站数据全部( )。

A:丢失 B:缺测 C:异常 D:缺测或异常

38、温度越高,查算本站气压时,其温度差订正的绝对值______。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不一定

39、使用超检仪器,每1个月算______个错情。A:1 B:2 C:10 第 5 页

共 16 页

40、因调试翻斗雨量传感器造成自动气象站多采样,应_______________,以保证上传文件的正确。A:及时修改Z文件中的降水量

B:正点后及时启动OSSMO的定时观测,删除分钟和小时降水量 C:正点后在日数据维护中删除分钟和小时降水量 D:日末在日数据维护中删除分钟和小时降水量

41、自记仪器的自记钟,日转型一天快慢超过______分钟时,应调整自记钟的快慢针。 A:15 B:30 C:10

42、某站经度为124°30′E,该站北京时14时的地方平均太阳时为_______。 A:13时42分 B:14时 C:14时18分

43、EL型电接风,指示器某一个灯泡坏时,最多会影响_____个风向记录。

A.4 B.2 C.1 D.3

44、虹吸线一般应与自记纸上的时间线相吻合,如果不吻合,那么偏斜不能超过最小时间线的_______。

A.1/4格 B.1/3格 C.2/3格 D.1/2格

45、________必须具有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A:地面气象观测

B:地面气象观测记录 C:地面气象资料

46、

46、4次(或3次)定时记录平均值的统计时,一旬中某定时的记录缺测______时,各定时按实有记录作旬统计,日平均栏的旬平均值按横行统计。

A.≤2 B.≤3 C.≤4 D.≤5

47、检查压、温、湿自记笔尖压力时,一般采用把仪器向自记笔杆的一面倾斜一定度数来判定,这个度数是:(

A.30° B.30°-40° C.40°

48、动槽式水银气压表须自下而上调整水银面,为了使水银柱顶保持正常的弯月面,以消除_______。

A.滞后误差 B.习惯误差 C.条件误差 D.趋势误差

49、在检修自动站故障时,怀疑某个元件有故障时,最简单的方法是_______。A.直觉法 B.代替法 C.测量法 D.越级检查法

50、《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第二十条规定:_________等有关部门,在审批可能影响已建气象台站探测环境和设施的建设项目时,应当事先征得有审批第 6 页

共 16 页

权限的气象主管机构的同意。 A:政府、人大 B:规划、城建 C:城乡规划、建设、国土

二、多选题(50题,每题1.5分,共75分。错选、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水银作为测温液体,主要是因为具有( )等特点。

A:不透明 B:溶点高 C:比热大 D:与玻璃不发生浸润作用

2、ASTRA通常由CS加厚而成,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CS ______。

A、有晕 B、地物有影 C、有纤缕结构 D、日月轮廓分明

3、雷暴为积雨云______之间产生的放电现象。A:云与大气 B:云中 C:云间 D:云地

4、Cu cong可以演变为______。

A:Cu hum B:Sc cug C:Ac cug D:Fc E:Cb calv

5、水平气压场的基本格式有( )。

A、高压 B、低压 C、高压脊 D、低压 E、鞍形气压场

6、下列现象需在纪要栏记录的有:___________。A:飞行云迹 B:云顶低于测站的云 C:人工影响天气 D:最大冰雹的最大直径和最大平均重量

7、玻璃温度表滞后系数的大小取决于(

A.测温液的质量和比热 B.测温液的视膨胀系 C.导热率和球部的表面积

8、对气象仪器的总体要求可归纳为______。A:准确 B:可靠 C:结构简单 D:操作维护方便 E:耐久 F.比较性 G.代表性

9、区别As op与Ns,凡 或具有其中特征之一者,则是As op。 A.日月完全不可辨 B.有条纹或纤缕结构 C.降水为间歇性 D.簿的部分日月位置模糊可辩

10、有雾时,云量、云状的记录方法是。

A.云量、云状无法辨明时,总低云量记10,云状栏记该现象符号。 B.云量、云状完全可辨明时,则按正常情况记录。

C.云量、云状不能完全辨明时,总低云量记10,云状栏记可见云状。 D.云量、云状不能完全辨明时,总低云量记10,云状栏记雾的符号和可见云状。

11、下列属年最大降水量挑取时段的有______。第 7 页

共 16 页

A:20分钟 B:100分钟 C:120分钟 D:300分

12、以下需要观测和记录最小能见度的天气现象有( )。

A:轻雾 B:霾

C:浮尘

D:扬沙

E:烟幕

13、《值班制度》中规定:______________。

A.必须严格执行规范和各项技术规定 B.观测所用钟表每天必须定点对时 C.值班期间坚持每小时正点巡视仪器 D.及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任务 14.记录尘卷风的条件是 。

A.能见度小于10千米 B.直径1-2米

C.直径>2米 D.高度小于10米 E.高度≥10米

15、出现雪暴时,

A.应观测和记录其降水量B.月报表天气现象摘要栏摘录雪和吹雪现象符号 C.一般应观测和记录最小能见度

D.编发气象电报时按无降水处理

16、某站虹吸雨量计虹吸失灵,其可能原因是: 。 A.虹吸管弯曲处不清洁

B.浮子漏水

C.虹吸管弯曲处曲率不合适 D.虹吸管受震动变位

17、在验收百班、250班时,若发现被验收台站有 情况时,取消该台站申报评比资格。

A.隐瞒错情不报

B.使用超检仪器,错用基本工作参数 D.发生重大差错 C.观测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18、在A文件天气气候概况中,必须输入的项目包括( )。

A:主要天气气候特点 B:主要天气过程 C:持续时间长的不利天气影响 D:重大灾害性、关键性天气及其影响 E:天气气候综合评价

19、违反《气象法》的规定,使用不符合技术要求的气象仪器,造成危害的,由___ ___按照权限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______以下的罚款。

A.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 主管机构 D.一万元

B.有关气象主管机构

C.省技术监督

E.三万元

F.五万元

20、下列属于系统误差的是_____。

A、水银气压表读数的重力差 B、温度表刻度不均匀造成的误差 C、地温表安装深度不准造成的误差 D、估计云量不准产生的误差 E、观测温度表时,视线不垂直于温度表,所产生的视线误差

21、辐射雾的特点有

A 有明显的日变化 B 有季节性 第 8 页

共 16 页

C 水平范围大 D 对未来天气有一定指示意义

22、电线积冰观测辅助工具包括_____。

A.合页箱、外卡钳、米尺、台称 B.量杯C.手锯、鱼尾钳D.三棱刮刀、喷灯

23、以下关于自动观测站描述,正确的有

A.自动气象观测系统,从广义上说是指自动气象站网。 B.自动气象站按提供数据的时效性,通常分成实时自动气象站和非实时自动气象站两类。 C.自动气象站是一种能自动地观测和存储气象观测数据的设备。 D.现用自动气象站主要采用总线式体系结构。

24、以下关于自动站维护,正确的有

A.每周用毛刷清洁采集器、UPS电源、计算机、打印机。 B.每月检查各电缆是否有破损,各接线处是否有松动现象。 C.每年春季对防雷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对接地电阻进行复测。 D.每月检查供电设施,保证供电安全。

25、需要在报表备注栏备注的台站周围环境变化情况,包括以下( )几个方面。

A.台站周围建筑物、道路。 B.台站周围河流、湖泊。 C.台站周围树木、绿化。D.台站周围土地利用、耕作制度、距城镇的方位距离等。

26、日平均值有缺测,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一候中缺测1次或以上,该候不作统计 B:一旬中缺测3次或以上,该旬不作统计 C:一月中缺测7次或以上,该月不作统计

D:需要进行候、旬、月统计时,日平均栏的候、旬、月统计值按横行统计

27、日出日落时间表是根据( )计算出全年逐日日出和日落时间,并形成可以输出表格。

A:经度 B:纬度 C:年份 D:拔海高度 E:季节

28、为便于观测任务的确定和管理,《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将“按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方法和要求开展的观测项目”分为:⑴各台站均须观测的项目,⑵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指定台站观测的项目和⑶由省级气象主管机构指定台站观测的项目三类。以下不是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指定台站观测的项目为:

A.浅层和深层地温 B.雪深 C.雪压 D.地面状态

29、下列有关地面气象观测日界和时制的说法正确的有:(

A.地面气象观测的采用的时制包括北京时、真太阳时和地方平均太阳时三种类型。其中,真太阳时仅为人工器测日照项目采用。 第 9 页

共 16 页

B.根据不同的地面气象观测项目,分别采用北京时20时、日落、地方平均太阳时24时为日界。

C.日照以日落为日界,云、能见度、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速以及天气现象的观测均以北京时20时为日界。

D.地面气象观测各观测项目中的同一类项目,不论采用人工器测还是自动观测,其采用的日界和时制是相同的。

30、在地面测报业务检查中,发现某台站观测场存在以下情形,其中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有:

A.观测场大小为:25米(东西向)³35米(南北向)

B.观测场围栏采用光亮的不锈钢制作。

C.在观测场内埋设大理石一块,并在上面标注了台站名称、区站号、建站时间、经纬度信息。

D.观测场围栏高1.0米,栏杆间距0.4米。

31、陈红和李军在仪器检查时,陈红认为“

1、最高温度表感应部分中部距地1.57米,仍处在仪器的允许误差范围内;

2、雨量传感器的高度以仪器的自身高度为准;

3、草面温度观测地段的草高应保持6厘米,然后将草面温度表安放在草面上”,李军则提出“

1、干湿球温度表、温湿度传感器以及温度计感应部分中心或中部的高度要求为1.5米,温度计的误差范围为±3厘米;

2、雨量器口缘高度要求为70厘米;

3、日照计的高度以便于操作为准,纬度以本站纬度为准,纬度误差为±0.5度”。下列正确的选项有:

A.陈红1和李军2 B.陈红3和李军2 C.陈红2和李军1 D.陈红1和李军3

32、站址迁移后,为了解站址迁移前后观测资料序列的非均一性程度,提供正确使用迁站前后观测资料的依据,以下需要在迁站时须在新旧站址同时进行对比观测的有:

A.新旧两地水平距离超过1000米 B.海拔高度差在100米以上

C.地形环境有明显差异 D.新旧两地水平距离超过2000米

33、地面和浅层地温传感器的安装要求是( )。

A:地面温度传感器一半埋入土中,一半露出地面。埋入土中部分必须与土壤密贴,不可留有空隙,露出地面部分应保持干净。

B:

5、

10、

15、20cm地温感应器穿入相应的板条孔中,感应头朝北。C:固定地温传感器的板条用木料或铝合金等材料制成。

D:与各浅层地温传感器连接的电缆应有1米左右的长度埋入大致相应的第 10 页

共 16 页

土中,然后引入地沟内。

34、云状记录按“云状分类表”中二十九类云的简写字母记载。如( )。

A:多种云状出现时,电码大的记在前面。 B:云量相同时,记录先后次序自定。 C:无云时,云状栏空白。

D:多种云状出现时,按云量多的云状记在前面。

35、下面关于风速的描述,正确的是:(

A:观测记录中的平均风速指两分钟平均风速和十分钟平均风速两种。 B:观测记录中的最大风速是指十分钟平均风速。 C:极大风速是指三秒钟平均风速。 D:瞬时风速是指一秒钟的风速

36、为便于能见度的观测,能见度目标物应满足以下哪些条件: A.目标物的颜色应当越深越好,而且亮度要一年四季不变或少变的。

B.目标物以山、森林等为背景时,则要求目标物在背景的衬托下,轮廓清晰,且与背景的距离尽可能远一些。

C.目标物大小要适度,目标物的视角以0.5°—5.0°之间为宜。 D.由于气象站观测的是水平能见度,因此目标物的仰角不宜超过5°。

37、雨夹雪是指半融化的雪(湿雪),或雨和雪同时下降。它通常降自以下云层:

A.Ns B.St C.As D.Ac

38、下列不记起止时间的天气现象有:

A.冰针、轻雾、冰雹 B.积雪、结冰、露、霜 C.烟幕、霾、浮尘 D.尘卷风、闪电

39、下面哪些天气现象在能见度小于1.0km时应加记最小能见度,并加方括号“[ ]”。

A.沙尘暴 B.雾 C.吹雪 D.降水

40、自记纸应每月按日序排列,装订成册(一律装订在左端),外加封面。封面上应写明:

A.气象站名称、地点 B.记录起止的年、月、日 C.记录项目 D.记录起止的年、月、日、时

41、以下关于干湿球温度表观测和维护的说法,错误的是:

A.湿球纱布必须经常保持清洁、柔软和湿润,一般应5-6天换一次。 B.遇有沙尘等天气,湿球纱布上明显沾有灰尘时,应缩短更换纱布的期限。 第 11 页

共 16 页

C.水杯中的蒸馏水要时常添满,保持洁净,一般每周更换一次。

D.观测前巡视设备和仪器时,如发现干球上只有少量灰尘或水,可以不做任何处理。

42、刘玲20时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读数,进行了以下操作,错误的有______。A、用手握住最高温度表表身,感应部分向下,臂向外伸出约30°,用小臂将表前后甩动

B、最高温度表甩动方向与刻度磁板面垂直;

C、抬高最低温度表的感应部分,表身倾斜,使游标回到酒精柱的顶端; D、最高温度表放回原位时,先放表身,后放感应部分。

43、最低温度表酒精柱分离成几段后,可采取的措施包括__________。

A.甩动法修复 B.加热法修复 C.直接报废 D.撞击法修复

44、百叶箱的门______________。

A.北半球的台站向北开 B.全球台站都向北开 C.南半球的台站向南开 D.全球台站都向南开

45、降水强度是指单位时间的降水量,通常测定(

)内的最大降水量。

A.1分钟 B.5分钟 C.10分钟 D.1小时

46、纯的(

)量按无降水处理。

A.雾 B.露 C.雪暴 D.冰针E.霜

47、以下对虹吸式雨量计操作正确的是:

A.在雨季,每月应将盛水器内的自然排水进行1-2次测量,并将结果记在自记纸背面,以备使用资料时参考。 B.当自记纸上有降水记录,但换纸时无降水,则在换纸前应作人工吸虹(给承水器注水,产生虹吸),使笔尖回到自记纸“0”线位置。 C.若换纸时正在降水,则不作人工虹吸,轻抬自记笔根部,使笔尖在自记纸上划一短垂线。 D.以上都正确

48、《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对自动气象站技术性能要求列出的性能指标有____________。

A:测量范围 B:分辨力 C:准确度 D:平均时间 E:采样速率

49、雾分为三个等级,即___________________。A:雾 B:大雾 C:特大雾 D:浓雾 E:强浓雾 50、观测员应该做到“四懂得”,其内容包括_______。 A:懂得仪器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使用和维护 第 12 页

共 16 页

B:懂得云的定义、生成原理和大气变化的关系 C:懂得天气现象的成因和特点

D:懂得各种要素的计算公式、订正图表的制作 E:懂得工作制度和质量考核

三、判断题(100题,每题0.5分,共50分。正确的打√,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的打³。)

1、沿海站,要求有开阔的海面视野,但又不应太接近悬崖边缘。

2、云和能见度的夜间观测,尽可能选在受到外来灯光影响的测点进行。

3、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基本任务是观测、记录处理和编发气象报告。

4、标准状态下冰点和水的三相点的绝对温度分别为273.15K、273.16K。

5、气团雾是在气团内形成。

6、在北半球,观测场围栏的门一般应开在北边,因条件限制,也可开在东边、南边或西边。

7、最低温度表在移运和存放时,最好将表身水平放置,并避免高温及震动。

8、为了获得准确性的气温观测资料,所用温度表的滞后系数越小越好。

9、在百叶箱自然通风条件下,利用干湿球温度表测定湿度,其由风速造成的测湿误差随风速增大而增大。

10、某次记录不完全正确或有疑误时,该记录应按缺测处理。

11、Ac tra云量不能记录10成,As op云量必须记录10成。

12、地面观测项目中,绝大多数采用的是北京时,只有日照采用的是地方平均太阳时。

13、最低温度表调整后,把表放回到原来的位置时,先放感应部分,后放表身。

14、飑和大风只要达到各自的特征标准,可以并记。

15、露点温度是一个表征空气温度高低的气象要素。

16、天气不复杂时,观测时可以不带观测簿,有关记录允许回到值班室追记。

17、交接班过程中发生的天气和临时任务,由接班员处理,交班员主动协助。

18、在进行水银气压表读数时,游尺上缘顶端刻度线所对标尺的刻度即为读数的整数。

19、判断Cu cong的主要依据是:其水平宽度>垂直厚度。 20、在观测读数时,发现温度表水银柱发生中断时,一律按缺测处理。

21、天空为均匀Ns,降连续性雨,突然远方闻雷声,虽然看到云和降水的性质 第 13 页

共 16 页

没有变化,也应记Cb。

22、天气现象的开始时间缺测时,只记终止时间;终止时间缺测时,只记开始时间;起止时间都缺测,只记该现象符号。

23、自记仪器要求在轴承处、自记笔和自记纸之间尽可能减小磨擦。

24、订正气压和湿度日极值时,当极值点恰位于两正点之间时,任选其中一个 正点的器差进行订正。

25、为了防止地温表被猫、狗等动物损坏,地温表可罩上稀疏的金属罩。

26、无降水现象影响时,若水平有效能见度<10千米,则天气现象栏中一定要 记录视程障碍现象 。

27、观测气压表用手电筒或灯照明时,灯光应直接照在水银柱顶或象牙针上。

28、我国云量观测使用的单位是八分之一。

29、湿球溶冰时,应将纱布在球下部3-5mm处剪断。30、台站基本参数设置中,历年平均气温必须正确输入,用于附温缺测时,代替附温计算本站气压。

31、全年中任意1440分钟(24小时)最大降水量≤10.0 mm时,15个时段均不挑选。

32、云量的输入:无相应云状时云量空输,其它按观测记录直接输入:微量云输入“0”,缺测输“-”,因视程障碍现象云量记“10”时,照常输入。

33、在测报用计算机上玩游戏,系严重违反测报纪律的行为,对当事者应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危害大小、本人态度等情况,给予必要的行政处分。

34、自动气象站的深层地温传感器安装在人工深层地温表的南侧,相距50cm。

35、并轨运行时期,自动站的数据不允许修改。

36、系统参数设置中,除了仪器差订正存盘是值班员的口令外,其它验证的都是管理员的口令。

37、在自动气象站中,所有要素的瞬时值均是一定时间区间采样值的平均值。

38、自动站的人工观测项目未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观测,每早测或迟测一次算2个错情。

39、YIIiii-YYYY.TXT的质量控制码由三位组成,与年报各数据相对应。40、自动气象站观测场所有设备宜共用同一接地系统,其接地电阻不宜大于4Ω

41、地面气象观测员应经过系统业务技术培训,参加业务主管部门定期组织的考核,取得地级或以上业务主管部门认定的岗位资格。第 14 页

共 16 页

42、动槽与定槽气压表的标尺刻度是不等的,但在同一环境中,气压相同时,两者水银柱的高度是相同的。

43、卷云是对流作用形成的云,属高空积云,出现卷云大都表示高空有相当的对流和扰动作用。

44、区别高积云与卷积云时,如果地平线30度以上, 云块的视宽度小于1度,则就记为卷积云。

45、在温度计的机件中,摩擦是主要的误差来源。

46、自动站的系统库文件(SysLib.mdb )是其它各项功能实现的基础,其数据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其它功能的正确实现。

47、一般说来,云的凝结高度是随拔海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发展中的云比消散中的云低。

48、1百帕等于1百毫巴。

49.厄尔尼诺是指海面温度异常增暖的现象,拉尼拉是指海面温度异常变冷的现象。

50.气象观测中的云量为视云量,视云量与云底高度有关, 与观测者的位置无关。

51、自动站观测的气压、温度、湿度和风的瞬时值,实际上是一段时间的平均值。52.因天气现象影响使能见度小于1.0km时,都应观测和记录最小能见度。 53.雷暴应从整体出发判别其系统,记录其起止的时间和开始、终止方向,切忌零乱记载。当多方闻雷而无法判别系统时,则可以不记方向。

54.米雪是白色不透明的比较扁的或比较长的小颗粒固态降水,直径约为2-5 mm,着地不反跳。

55、气压表附属温度表的气温代表水银、标尺和槽部的平均气温。

56、气压室风扇运转会使室内气压产生波动,观测气压之前必须关掉风扇。

57、气压表安全运输方法是将气压表倒过来并装入有提把的木盒里。

58、湿度传感器必须安装在百叶箱内。

59、湿度传感器保护性过滤罩通常是用来保护传感器免受污染。60、毛发湿度表的毛发应定期用毛刷和蒸馏水清洗。

61.某要素24次日平均没有缺测,4次日平均缺测时可用24次日平均值代替。62.霜形成在物体水平表面上, 而雾凇则主要在物体与地面相垂直的面上形成。 63.某一般站测报员小张在07-18时守班时间内,某自记仪器因未巡视仪器、未添加自记墨水,造成自记迹线在11-13时连续中断2个小时,按规定必须统计错第 15 页

共 16 页

情。

64.湿球水杯中的水只允许用医用蒸馏水。

65.某站16日更换了百叶箱中的最低温度表,16~20日的20时应观测最低温度表的酒精柱。

66、当本地范围内进行人工增雨作业时,应在纪要栏注明其作业时间、地点。有条件的可用影像记录,存档备用。

67.定槽水银气压表的水银是定量的,所以要特别防止漏失水银。而动槽水银气压表的水银不是定量的,所以稍有漏失,一般不会影响观测。

68、迟测是指某次定时观测的全部项目在正点后1小时内进行,发生1次算2个错情。

69、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中,气压、气温的月极值出现两天时,日期并记,出现三天或以上时,日期栏记天数。70、大到暴雨来临时,可将蒸发器和专用雨量桶同时盖住,待雨停或转小时,再把盖子打开,继续进行观测。加盖期间的蒸发量按0.0计算。

71、某次记录不完全正确,但根据前、后记录的变化情况分析判断该记录基本可用,则该记录按正常记录处理,不必在备注栏注明。

72、雪压、冻土、蒸发、地面状态等项目的观测可在40分至正点后10分钟内进行,但全站观测程序必须统一,并且尽量少变动。

73.霜融化成的水珠,一律不记露;由露冻结而成的冰珠必须记霜。 74.浮尘和霾,其水平能见度可以小于1.0 km。 75.遇有随降随化的固态降水,虹吸式雨量计和自动站雨量传感器应暂停使用。 76.小型蒸发每天观测后均应清洗蒸发器,并换用干净水。 77.气象站的辐射测量,包括太阳辐射与地球辐射两部分。

78.雪与毛毛雨同时下降,天气现象栏应记录为雨夹雪。79.蔽光高层云有条纹或纤缕结构,云层厚度变化较大,厚的部分隔着云层看不见日月,降水多为间歇性。 80.有雷暴,云的记录必须有积雨云。 81.匀卷层云是均匀的云幕,没有丝缕结构,有晕。 82.Astra夜间偶尔可见个别特亮的星光。 83.蔽光高积云可以不布满全天,云层之间也可以有缝隙。 8

4、淡积云的垂直厚度往往大于水平宽度。第 16 页

共 16 页

85.挑取霜、雪、积雪、结冰和最低气温≤0.0℃、地面最低温度≤0.0℃的初、终日期,其上年度是指上年的1月1日—12月31日。86.各类气象站气象观测场围栏与公路路基的距离均应大于30米。 87.如果积云和太阳处在同一侧,云的中部比隆起的边缘要明亮。

88.一支水银温度表,将其倒置,内管水银柱即滑向管顶,说明这支温度表一定是坏的。

89.日出后或日落前,在阳光的照射下, 卷云常呈鲜明的黄色或橙色。 90.全天无日照时,换下的日照纸可以不浸漂。

91.日落后换日照纸,其它自记纸的换纸时间由各省、市、自治区气象局确定。92.在观测中发现地面温度表损坏,可用地面最低温度表酒精柱读数代替。

93.若发现被验收的台站观测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取消台站当年申报评优资格。94.根据全国气候分析和天气预报的需要所设置的气象观测站,大多担负区域或国家气象情报交换任务,这是基准站。

95.铂电阻地面温度传感器被积雪埋住时仍按正常观测,但需在观测簿备注栏注明。

96.一年内极端最高气温与极端最低气温之差叫气温年较差。

97.如将气压表安装在门窗旁边,风与气压室门窗平行时,会使室内气压降低。98.雪深是从积雪表面到地面的垂直深度,以厘米为单位,取1位小数。 99.气象仪器的准确度表示测量结果与真值的一致程度。

100.气象台站不得使用未经检定、超过检定周期或检定不合格的仪器设备。

推荐第8篇:地面气象观测的初步认识

地面气象观测的初步认识

摘要

本论文主要站在地面气这个角度出发,研究地面气象观测的一个基本情况,基本的特质以及所存在的问题研究,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地面观测气象的一个稳定性和有效性的发展。做好探究如何实施地面气象观测的一个具体化步骤和标准化的实施过程,便于地面气象观测的操作性和可行性研究。 关键词:地面 气象 观测 研究 分析

1、引言

对于地面气象来说,主要是进行研究,研究天气的构成与地面之间的一个具体的联系,所以是涉及到多样的地面气象观测的仪器设备。对于这些仪器设备以及在具体的气象观测现实中怎样做好具体的操作就是一个必须分析的点。

2、地面观测的途径和因素分析

对于现在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来说,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现在地面气象观测水平的一个提升,现在的气象观测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人工测试也就是目测,另外一种就是自动测试,也就是机器的测试。不同的测试方法也就是有着不同的优势和劣势。

3地面气象观测的六要素分析

对于说到不同方式的地面气象测试来说,比如无论是人工测试还是机器测试,都有着不同的做法,但是对于地面气象观测的六要素分析还是一致的,都是促进了地面气象的一个分析发展的。只有做好这几方面的一个稳定发展才是一个重点分析对象之一。 3.1 气温

气温是最为基本的 ,只有知道了气温才能够很好的促进地面气象的一个预测和研究,气温高的话,天气相对来说是比较温和暖和的。气温和气压其实是呈反比的。 3.2气压

气压指的是空气的一个力度和压力,气压越低说明的是空气越不好存在着更多的不好不稳定的天气因素的存在。比如对于地面气象测量来说,气压温度计的使用就是发挥了这个作用的。

3.3湿度

湿度也就是空气里面的含水量,含水越多,代表存在的水分就越充足,针对现在的一个湿度与气温的对比,地面气象观测需要注意好不同时刻的一个湿度的比对率,从而进行研究和分析。 3.4风速

对于风速的测量其实也是考虑了两者因素,也即是人工风速的测量,风向的改变会严重的影响到地面风速的一个改变。 3.5风向

风向很大程度上面会改变着天气的一个分析,风向在转变的过程中,其实就是风向改变地面测量因素的一个影响之一。 3.6降水

降水的多少很明显是受到影响的降水在整体的一个气象里面的研究是很明显的,为此需要做好相应的一个降水因素的准备,降水的因素是影响着地面气象测量的一个过程的。

4、地面气象观测的具体过程分析

其实对于地面气象等的预测来说最先开始是需要元数据的一个整合分析的,借助机器设备的一个元数据的整合从而达到一个层面上的总结和观测,研究某个具体的顶层气象测试来说,本地面站属于基本站,白天人工定时观测次数5次(0

8、

11、

14、

17、20时),天气现象保持08时—20时连续观测,夜间不观测,早上8时需判断夜间的天气现象。自动观测资料传输频次为每5分钟一次。同时还有涉及到了相应的多普勒雷达回拨图和卫星云图。对于卫星云图的一个使用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之一。

针对现在很多的气象观测问题和机器设备的一个更新来说,温度和湿度以及降水等问题都是地面气象研究的最为基本的一个步骤之一。对于现在新型的观测设备来说,结合自动的人工的观测也是成为一个必要了。

比如对于云的观测,利用好云层变化就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之一了。如果要是云里面的水汽含量不变的话,那么其实空气就会降温冷却,假设云里面的水汽含量发生变化的话,那么空气就会温和的降温和升温。所以运用好这点其实对于地面的气象预测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线索之一。

5、地面气象预测数据准确性分析

基于本论文研究的地面气象这个角度,从不同的影响因素出发,结合现在很热门的机器探测仪器,做好地面气象预测的工作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之一了 。为此比如我们使用的卫星云图,其实就是一个保证数据准确性的一个保证之一,其实现在很多数据来源都是前面所表述的元数据那些的一个来源经过。所以数据的稳定性就是需要随时处理好各种影响因素的前提下去深入研究的。

6、总结

针对现在复杂多变的天气情况来说,做好地面气象的预测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研究测量和观察地球大气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以及大气现象的方法和手段。 其中涉及到的是大气气体成分浓度、气溶胶、温度、湿度、压力、风、大气湍流、蒸发、云、降水、辐射、大气能见度、大气电场、大气电导率以及雷电、虹、晕等。对于大气的稳定和温度因素等的研究,其实就是研究复杂多变的天气因素的预测情况。地面气象的压力是很不稳定的,为此就需要做好一个具体的机器仪器设备的检查。目前,气象部门已在陆地上建设了高密度气象观测网,这样更好的稳定了地面气象的观测。

推荐第9篇:《地面气象观测》考试大纲上网

《地面气象观测》考试大纲

《地面气象观测》课程是气象观测业务人员的重要课程之一。该课程的考试是一种基础水平检验性考试,考试合格者应达到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要求的水平。

一、考试目标

针对基层台站从事地面气象观测人员的基本特点,以及自动气象观测业务的实际需求,通过考试,考核学员掌握仪器工作原理、地面气象要素的观测方法、数据处理、数据质量控制、操作技能及仪器维护维修方法的程度,促进观测人员的业务能力全面提高。

二、考试对象

全国气象部门从事地面气象观测或相关业务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

三、考试范围

《地面气象观测》所涉及的全部知识。

四、考试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 绪论

本章要求学员了解地面气象观测发展概况、观测原理、观测方法、观测仪器和气象观测元数据,理解地面气象观测的“三性”及相互关系,熟悉地面气象观测的组织工作、地面气象观测场的要求及仪器布局、地面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标准和观测质量保证。

考试内容如下: 1.地面气象观测概述 1.1 理解气象观测的含义。 1.2 了解地面气象观测发展概况。 1.3 理解地面气象观测原理。 1.4 了解地面气象观测方法。

1.5 理解地面气象观测的“三性”及相互关系。

1.6 了解地面气象观测仪器的性能指标、要求以及维护、检定要求;了解自动站技术性能要求。

1.7 理解气象观测元数据的概念和作用,了解气象观测元数据的内容。 2.地面气象观测的组织工作 2.1 熟悉观测站类型和任务。 2.2 熟悉各类台站观测项目和程序。 2.3 掌握气象观测的时制、日界规定。 2.4 熟悉地面气象观测员的要求。 2.5 了解站网优化的目的。 3.地面气象观测场

3.1 熟悉地面气象观测场和场内仪器布局的要求。 3.2 了解站址迁移对比观测的项目及要求。 3.3 熟悉观测值班室的要求。 4.地面气象探测环境保护

4.1 了解世界气象组织对地面气象探测环境的要求,熟悉探测环境保护标准和对气象部门内部建筑物的要求。 4.2 了解探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4.3 了解探测环境保护备案和专项规划的内容。 4.4 掌握探测环境评估方法。 5.地面气象观测质量保证 5.1 理解影响观测质量的因素。

5.2 明确实行质量管理的目的,理解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的关系,掌握质量控制方法。

5.3 了解工作质量考核的目的、范围和内容。 6.实习

测量障碍物的距离、仰角、宽度角。 第二章 云的观测

本章要求学员能准确判断云状、估计云量,熟记云码。了解各类云的形成原因,云状能与天气现象正确配合,总结本地云的变化规律。

考试内容如下:

1.掌握云的定义,熟记云类名称及简写符号。

2.掌握云的分类方法,根据云的外形特征、结构特点、云底高度和伴见的天气现象,熟记云状的定义。

3.云状的判定

3.1 熟悉云状的基本特征。

3.2 掌握云状的演变规律及形成原因。 4.云量及其观测

4.1 掌握云量的定义。 4.2 掌握云量观测的三种方法。 4.3 掌握云量的记录方法。 4.4 理解视云量的含义。 5.云高观测

5.1 掌握估测云高方法。 5.2 掌握实测云高方法。 6.云的记录规定

6.1 熟练掌握云状、云量和云高的记录方法。 6.2 熟练掌握特殊情况下云的记录方法。 6.3 熟练掌握夜间云的观测和记录方法。 7.能够正确辨识相似云。

8.了解系统云、指示云、地方性云的观测记录方法。9.云状的编码

9.1 熟记云码,了解云码代表的天气意义。 9.2 熟练掌握云状编码的原则。 10.实习

10.1 现场观测云状、云量、云高,确定云码。 10.2 根据图片识别云状。 10.3 总结本地云的变化规律。 第三章 能见度观测

本章要求学员理解能见度的概念,准确测量能见度目标物(灯)参数,掌握能见度观测方法,了解能见度自动观测仪的工作原理。

考试内容如下:

1.理解能见度观测的意义。2.能见度的定义和影响能见度的因子 2.1 掌握能见度定义和记录规定。 2.2 了解影响能见度的因子。 3.白天能见度观测

3.1 掌握能见度目标物的选择方法。 3.2 掌握目标物分布图绘制方法。 3.3 掌握能见度的观测方法。 4.夜间能见度观测

4.1 掌握灯光目标物的选择方法。 4.2 掌握无目标灯情况下的观测。 5.能见度的仪器测量

5.1 了解透射能见度仪工作原理。 5.2 了解散射能见度仪工作原理。 5.3 了解能见度仪的安装、使用与维护。 6.实习

6.1 测量2—3个能见度目标物(灯)参数。 6.2 不同天气条件下的能见度观测。 第四章 天气现象观测

本章要求学员掌握天气现象的定义,34种天气现象的特征及区别,熟记天气现象的符号、现在天气编码、记录规定和纪要栏的记载内容,掌握与云状、能见度的配合,了解天气现象自动观测仪的工作原理。

考试内容如下:

1.掌握天气现象的定义。

2.牢记34种天气现象的特征和符号。了解部分天气现象的成因。 3.熟练掌握天气现象的记录规定,包括记录起止时间的规定、天气现象的连续记载和跨日界的处理、雷暴系统的判断及方位记录规定、最小能见度的记录、夜间不守班站天气现象的记录等。

4.掌握天气现象与云状、能见度的配合要点。5.了解大气中的光学现象与云层和天气现象的关系。 6.了解天气现象的自动观测仪的工作原理。 7.掌握纪要栏中规定应记载的内容。 8.现在天气编码

8.1 熟记现在天气现象电码。 8.2 熟练掌握天气现象的编报规定。 9.实习9.1 现场观测天气现象。 9.2 根据图片确定天气现象。 第五章 气压观测

本章要求学员掌握气压的基本概念,理解常用测压仪器的原理,熟练掌握观测记录的处理规定,掌握不同高度下的气压订正,了解测量误差的来源。

考试内容如下:

1.掌握气压的概念、气压的单位和不同气压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了解WMO关于气压测量准确度的要求,掌握气压的观测项目。

2.气压的自动观测

2.1 理解膜盒式电容气压传感器的测量原理,了解其基本构造及材料特性。

2.2 理解压阻式气压传感器的测量原理,了解其基本构造。 2.3 理解振筒式气压传感器的测量原理,了解其基本构造。 2.4 了解电测气压传感器的误差原因。 2.5 掌握电测气压传感器的安装和维护要求。 3.水银气压表观测

3.1 理解动槽式、定槽式水银气压表的构造原理、了解其测量范围和误差范围。理解游标尺原理和定槽式水银气压表的标尺补偿原理。 3.2 了解两种水银气压表的安装条件、移运方法,能够正确安装和维护水银气压表。

3.3 掌握水银气压表的观测方法及注意事项。 3.4 理解水银气压表的误差原因。

3.5 掌握本站气压的订正步骤和计算方法。

4.了解气压计的结构原理和安装,掌握观测记录及维护规定,熟练掌握自记纸的更换步骤和订正过程。5.理解海平面气压的订正原理。 6.实习

6.1 气压传感器的安装。 6.2 水银气压表的观测和移运。

6.3 总结本地气压变化规律和气候特点。 第六章 空气温度观测

本章要求学员掌握温度、温标的基本概念,懂得地面气象观测中常用的测温仪器原理和观测记录的处理方法,了解防辐射屏蔽装置。

考试内容如下:

1.掌握温度、温标的基本概念和不同温标之间的换算。掌握气温的观测方法和要求。

2.玻璃液体温度表

2.1 理解玻璃液体温度表的测温原理。 2.2 掌握干球温度表的安装、观测、维护方法。

2.3 理解最高温度表的测量原理,掌握其安装、观测、维护方法。 2.4 理解最低温度表的测量原理,掌握其安装、观测、维护方法。 2.5 了解玻璃液体温度表测量误差。 3.铂电阻温度传感器

3.1 理解铂电阻温度传感器的结构与原理。 3.2 了解铂电阻温度传感器误差来源。 3.3 掌握铂电阻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与维护方法。

4.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原理,安装、观测、记录及维护方法。5.了解热电偶、热敏电阻等温度表的测量原理。 6.了解百叶箱、防辐射罩等防辐射装置的结构和作用。 7.实习7.1 安装温度表和气温传感器。

7.2 总结本地气温变化规律和气候特征。 第七章 空气湿度观测

本章要求学员掌握湿度基本概念,懂得各类测湿仪器的测湿原理和湿度计算方法,掌握各类测湿仪器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观测和记录处理。

考试内容如下:

1.掌握气象常用湿度参量的基本概念和相互之间的关系。掌握空气湿度的观测方法和要求。

2.干湿球温度表

2.1 理解干湿球温度表测湿原理。

2.2 掌握干湿表系数A的影响因子,不同环境条件和球部形状的干湿球温度表的干湿表系数。 2.3 掌握干湿球温度表的安装。

2.4 掌握百叶箱定时观测程序和干湿球温度表的观测和记录。 2.5 掌握干湿球温度表的维护方法和要求。 2.6 了解干湿球温度表的测量误差。

3.湿度参量的计算:了解饱和水汽压、水汽压、相对湿度、露点温度等湿度参量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运用。

4.湿敏电容湿度传感器

4.1 掌握湿敏电容湿度传感器的结构与原理。 4.2 了解湿敏电容湿度传感器测量误差。 4.3 掌握湿敏电容湿度传感器的安装与维护要求。

5.掌握气象观测站常用湿度传感器的结构与原理、安装与维护要求。6.了解毛发的测湿特性和毛发表的构造,掌握毛发表的观测、和使用方法。 7.了解湿度计的结构与原理,掌握湿度计的安装、观测、记录方法和维护要求。

8.了解通风干湿表的结构原理,掌握通风干湿表的观测记录和维护方法。9.了解遥测通风干湿表传感器的结构与原理、安装与维护要求。 10.了解吸湿称重法、光谱吸收法、露点测湿法、碳膜湿度片测湿、氯化锂测湿等其他湿度测量仪器和方法。

11.实习

11.1 湿度传感器过滤罩的更换,高湿天气条件下出现迟滞的处理。 11.2 湿球纱布的包扎和溶冰观测。 11.3 总结本地湿度要素的气候特征。 第八章 土壤温度观测

本章要求学员掌握地温的概念,熟悉地温传感器、地面温度表、曲管地温表、直管地温表、草面温度传感器的结构与原理,掌握地温观测仪器的安装、观测记录和维护方法。

考试内容如下: 1.掌握地温的概念。 2.地表与浅层土壤温度

2.1掌握地面和浅层地温传感器的结构和原理,以及与气温传感器的区别。

2.2 地面和曲管地温表:掌握地面和曲管地温表的结构和原理。 2.3 观测地段及要求:掌握地温观测地段的要求。

2.4 安装:掌握地面和浅层地温传感器、地面和曲管地温表的仪器布局、安装要求和方法。

2.5观测和记录:掌握地面和浅层地温传感器、温度表的观测方法和出现积雪时的处理办法。

2.6观测地段与仪器的维护:掌握地面和浅层地温传感器、温度表的观测地段和仪器的维护要求,重点掌握仪器安装状况、观测地段的维护检查。

3.深层土壤温度

3.1掌握深层地温传感器结构与原理、安装要求。3.2 掌握直管地温表结构与原理、安装要求。

3.3 掌握深层土壤温度观测地段要求,深层地温传感器和直管地温表的安装方法和要求。

3.4 掌握深层土壤温度观测时间和记录方法。

3.5 掌握对深层地温传感器和直管地温表观测地段和仪器的维护,重点掌握传感器测量性能的漂移和对比观测。

4.了解红外地表温度传感器的结构与原理、安装与维护要求。5.草面温度

5.1了解草面温度传感器的结构与原理,掌握草面温度传感器的安装要求和观测方法。

5.2.掌握草面温度传感器的维护方法和要求。6.实习

6.1 地表和浅层温度传感器(表)的安装,地温场的维护。 6.2深层地温的观测。

6.3总结本地地温的时空变化规律和气候特征。第九章 土壤湿度观测

本章要求学员掌握土壤湿度的概念、土壤水分自动观测和烘干称重法,懂得常用土壤水分观测仪器原理,能够正确使用和维护。

考试内容如下:

1.掌握土壤重量含水量、土壤体积含水量、土壤相对湿度、土壤水分贮存量、土壤有效水分贮存量和土壤水势等基本概念,各参量的表达公式和相互间的关系。

2.掌握土壤水分的测量方法、观测项目和记录要求。3.自动土壤水分观测

3.1 了解土壤水分传感器的种类,懂得台站目前主要使用的TDR水分传感器和FDR水分传感器的测量原理。 3.2 了解自动土壤水分监测站的组成和功能。

3.3.掌握观测地段的选择方法和要求,区别固定观测地段、作物观测地段、辅助观测地段,掌握观测地段的描述与记载方法,了解观测地段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凋萎湿度的测定方法。3.4 掌握探针式和插管式传感器的不同安装方法和要求。

3.5 了解自动土壤水分传感器实验室标定和田间标定的方法和要求。 3.6 了解自动土壤水分监测站业务化检验标准、检验方法和要求。 3.7 掌握自动土壤水分监测站日常工作、维护和仪器检定要求。 4.烘干称重法

4.1 熟悉烘干称重法所需仪器、工具以及功能。

4.2 掌握烘干称重法测定程序,熟悉取样地点、钻土取样的要求,掌握烘烤土样、称重的方法,能正确计算土壤重量含水量。了解烘干称重法的误差,掌握已实现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的台站人工对比观测的地段和观测要求。

5.了解中子散射法、张力计、DStar-S406土壤水分仪等观测方法和仪器的测量原理、仪器结构、优缺点等。

第十章 风的观测

本章要求学员掌握风的定义,懂得各类测风仪器的原理及测量方法,熟练掌握风的观测记录和处理规定,熟记风向符号和对应中心角度,熟悉风力等级表,懂得自动站风的采样和算法,能够正确使用和维护各种测风仪器。 考试内容如下: 1.掌握风的定义 2.测量要求

2.1 掌握风的观测与记录方法。

2.2 了解WMO对于测风系统设计的推荐意见。 2.3 懂得风的采样、算法。

2.4 熟悉风力估计方法与记录规定。 3.单翼风向传感器和风杯风速传感器 3.1 懂得传感器的结构、测量原理。 3.2 掌握传感器的安装。 3.3 掌握传感器的维护。 4.螺旋桨式风向风速感应器

4.1 懂得感应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4.2 掌握感应器的安装。 4.3 掌握感应器的维护。 4.4 掌握感应器的故障判断。 5.了解强风计的指标要求 6.EL型电接风向风速计

6.1 懂得仪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6.2 掌握仪器的安装。 6.3 掌握仪器的观测方法。 6.4 掌握仪器的维护。

7.懂得EN型测风数据处理仪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8.轻便风向风速表

8.1 懂得仪器的原理与仪器构造。 8.2 掌握仪器的观测方法。

8.3 掌握仪器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8.4 掌握仪器的维护方法。 9.其他测风仪器

9.1 了解声学风速表的工作原理。 9.2 了解压力式风速仪的工作原理。 9.3 了解散热式风速表的工作原理。 10.实习

10.1 组装风向风速传感器。 10.2 轻便风向风速表的观测。 10.3 目测风力风级。 第十一章 降水的观测

本章要求学员掌握降水量的基本概念,了解各类降水观测仪器的优缺点,掌握常用降水测量仪器的操作规程和记录处理方法。

考试内容如下:

1.理解降水量的概念,熟悉降水测量仪器和安装要求。2.雨量器

2.1 懂得雨量器的构造与原理。 2.2 掌握雨量器的安装。 2.3 掌握雨量器的观测与记录。 2.4 掌握雨量器的维护方法。 2.5 懂得雨量器的误差原因。 3.标准雨量器

3.1 了解坑式标准雨量器的安装。

3.2 了解双栅式标准雨量器的结构和安装。 4.翻斗式雨量计

4.1 懂得翻斗式雨量计的构造与原理。 4.2 掌握翻斗式雨量计的安装与测试。 4.3 掌握翻斗式雨量计的观测操作。 4.4 掌握翻斗式雨量计的维护方法。 4.5 掌握单翻斗雨量传感器结构和工作原理。 4.6 懂得翻斗式雨量计的误差原因。 5.虹吸式雨量计

5.1 懂得虹吸式雨量计的构造与原理。 5.2 掌握虹吸式雨量计的安装与检查。 5.3 掌握虹吸式雨量计的观测与记录。 5.4 掌握虹吸式雨量计的维护方法。 5.5 懂得虹吸式雨量计的误差原因。 6.称重式降水量传感器

6.1 了解T-200B型全天候降水量计的结构、原理、安装和维护。 6.2 了解T-400型全天候降水量计的结构、原理、安装和维护。 7.了解双阀容栅式雨量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安装和维护。 8.了解激光降水粒子谱仪的结构、原理、安装和维护 9.降水记录的处理

9.1 掌握自记纸的整理方法。

9.2 掌握自动气象站分钟降水量的处理方法。 10.实习

10.1 翻斗雨量传感器的安装、校准。 10.2 降水量的人工测量。

10.3 总结本地降水量的变化规律。 第十二章 积雪的观测

本章要求学员理解雪深、雪压的定义,熟练掌握雪深、雪压的观测要求,了解积雪的自动观测方法。

考试内容如下:

1.理解雪深、雪压的定义。2.雪深的观测

2.1 熟悉雪深的人工观测要求。 2.2 了解超声波雪深仪结构、原理。 3.雪压的观测

3.1 掌握体积量雪器的观测要求和使用方法。 3.2 掌握称雪器的测量方法。 3.3 了解雪枕的测量方法。 4.实习测量雪深。 第十三章 蒸发的观测

本章要求学员理解蒸发的概念,掌握E-601B型蒸发器和小型蒸发器的构造及其观测方法,懂得蒸发自动观测传感器的结构和原理,了解影响蒸发量的因子和测量误差。

考试内容如下: 1.理解蒸发量的定义。 2.E—601B型蒸发器

2.1 熟悉蒸发器的构造,了解各部分的组成和作用。 2.2 掌握蒸发器的安装方法。

2.3 掌握蒸发器的观测和记录处理方法。 2.4掌握蒸发器的检查和维护方法。

2.5 掌握超声波蒸发量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安装和维护方法。 2.6 了解浮子式数字水面蒸发传感器仪器的结构和原理。 3.小型蒸发器

3.1 熟悉蒸发器的构造,了解各部分的组成和作用。 3.2 掌握蒸发器的安装方法。

3.3 掌握蒸发器的观测和记录处理方法。 3.4掌握蒸发器的检查和维护方法。 4.其他蒸发观测仪器的构造和原理。

4.1了解俄罗斯20m2蒸发器的构造和原理。4.2了解美国A级蒸发器的构造和原理。 4.3了解俄罗斯GGI-3000蒸发器的构造和原理。 5.影响蒸发量的因子和测量误差

5.1 了解影响蒸发量的因子,理解道尔顿定律。 5.2 了解蒸发器测量误差的原因。

5.3了解蒸发器、蒸发池蒸发量的折算系数。6.实习

E—601B型蒸发器的观测。 第十四章 辐射观测

本章要求学员了解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的特点,掌握辐射的概念,各种辐射仪器的原理、安装、使用及维护方法,了解辐射仪器的性能指标要求,掌握辐射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法和不正常记录的处理。

考试内容如下: 1.辐射的概念

1.1了解太阳与地球辐射的特点。

1.2 理解气象辐射量的术语和相关辐射量的关系。 1.3 熟悉辐射观测的内容和单位。 1.4 懂得热电型和光电型辐射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1.5 了解辐射表的性能指标。 2.太阳直接辐射的测量

2.1 了解直接辐射表的结构和原理,掌握仪器的安装、使用和维护。 2.2 理解大气浑浊度的定义和计算公式,掌握大气浑浊度的观测条件和方法。

3.短波总辐射的测量

3.1 了解总辐射表的结构和原理。 3.2 掌握总辐射表的安装、使用和维护。 4.短波散射辐射的测量

4.1 了解散射辐射表的结构和原理。 4.2 掌握仪器的安装、使用和维护。 4.3 了解遮光环订正系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5.掌握短波反射辐射表的安装、使用和维护。 6.净全辐射的测量

6.1 了解净全辐射表的结构和原理。 6.2 掌握净全辐射表的安装、使用和维护。 6.3 掌握辐射作用层状态的观测时间和方法。 7.紫外辐射的测量

7.1 了解紫外辐射各部分的特性。 7.2 了解紫外辐射表的分类。 8.长波辐射的测量

8.1 了解长波辐射表的工作原理和长波辐射的计算公式。 8.2 了解仪器的安装、使用和维护。

8.3 了解长波辐射在计算净全辐射公式中的应用。 9.光合有效辐射的测量

9.1 了解光合有效辐射的概念。 9.2 了解光能与光量子的换算关系。 9.3 了解光合有效辐射表的分类。 9.4 了解仪器的安装、使用和维护。 10.辐射仪器的安装、使用和维护 10.1 掌握辐射仪器安装的场地要求。 10.2 熟练掌握辐射仪器的架设方法。 11.掌握辐射要素值的观测和记录方法。 12.辐射要素值不正常时的处理方法 12.1 熟练掌握时曝辐量缺测的处理方法。

12.2 掌握特殊性情况下辐射记录的观测记录和处理方法。 12.3 掌握灵敏度出错误时记录的处理方法。 13.辐射数据的质量控制

13.1 懂得辐射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法。 13.2 熟悉辐射质量控制流程。 14.相关辐射计算公式

14.1 了解时差的计算公式,掌握真太阳时的计算公式。 14.2 了解赤纬、太阳高度角与方位角的计算公式。 14.3 了解日地平均距离修正值的计算公式。 15.实习

用毫伏表接辐射传感器直接观测。 第十五章 日照观测

本章要求学员掌握日照及日照时数的定义、常用日照计的观测方法和日照的自动观测方法,懂得气象观测站现用日照计的误差,能够熟练从日照感光迹线判断暗筒式日照计的安装情况。

考试内容如下:

1.掌握日照及日照时数的定义。2.日照计

2.1 掌握暗筒式日照计的原理、构造、安装、维护和观测。 2.2 掌握聚焦式日照计的原理、构造、安装、维护和观测。 2.3 了解现用日照计的误差来源。 3.了解双金属片日照传感器工作原理。 4.实习

暗筒式日照计的日照纸涂药。 第十六章 冻土观测

本章要求学员理解冻土的定义,掌握冻土器的构造、原理和观测方法,了解冻土自动观测的趋势。

考试内容如下: 1.理解冻土的定义。 2.冻土器

2.1 掌握冻土器的构造和安装。 2.2 掌握冻土观测和记录方法。 2.3 熟悉冻土器的维护方法。 3.了解冻土自动观测。 4.实习

测量冻土深度。 第十七章 电线积冰观测

本章要求学员理解电线积冰的概念,掌握电线积冰的测量方法,了解影响电线积冰重量的因子和电线积冰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考试内容如下:

1.理解电线积冰的概念。2.电线积冰架观测 2.1 熟悉电线积冰架。 2.2 熟悉观测辅助工具。

2.3 掌握电线积冰的观测方法,了解影响积冰重量的因子。 3.掌握仿输电线路覆冰观测方法。 4.了解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覆冰自动观测。 5.实习

测量电线积冰直径、厚度和重量。 第十八章 地面状态观测

本章要求学员理解地面状态的概念,掌握地面状态的分类及编码,熟悉地面状态的观测记录规定,了解路面状态自动观测仪。

考试内容如下:

1.理解地面状态的概念,掌握地面状态的分类标准及编码。2.了解场地的选择要求。 3.熟悉地面状态的观测记录规定。 4.了解路面状况传感器的结构与安装。 第十九章 自动气象站

本章要求学员掌握自动气象站的组成、结构、原理、安装、使用和维护,了解自动气象站采样和算法,能够正确判断自动气象站故障。熟悉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的操作。

考试内容如下: 1.理解自动气象站的定义、分类和主要功能。 2.自动气象站构成与工作原理 2.1 了解自动气象站的体系结构。 2.2 掌握自动气象站的工作原理。

2.3 了解传感器的分类,掌握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4 了解数据采集处理器的主要功能。 2.5 了解自动气象站软件的组成和功能。

3.熟悉现用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监控软件、通讯组网接口软件的功能和操作流程。

4.自动气象站采样和算法

4.1 懂得我国自动气象站的采样频率。 4.2 懂得常规气象要素的算法。

5.了解自动气象站网的组成和中心站数据质量管理。6.掌握自动气象站硬件、软件的安装。

7.掌握自动气象站的日常使用的基本要求和日常检查内容。8.掌握自动气象站的维护方法。 9.了解自动气象站的校准。 10.常见故障与处理

10.1 掌握现场判断故障的原则、步骤和方法。 10.2 熟悉几种常见故障的判别方法。 11.实习

11.1 自动气象站的安装。

11.2 一次从巡视检查到数据处理的正点观测全过程。 11.3 归纳本站自动站故障及处理情况。 第二十章 数据文件与记录处理

本章要求学员熟悉地面气象观测的数据文件格式,熟练掌握观测记录的处理方法,掌握月、年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预审方法。

考试内容如下: 1.数据文件

1.1 熟悉自动气象站采集数据文件。 1.2 熟悉地面气象数据传输文件。 1.3 熟悉归档数据文件。 2.记录处理

2.1 掌握月地面气象观测记录的处理方法。 2.2 掌握月气象辐射记录的处理方法。 2.3 掌握年地面气象资料的处理方法。 2.4 熟练掌握不正常观测记录的处理方法。 3.数据文件的台站级检查和预审

3.1 熟练掌握月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预审方法。 3.2 熟练掌握年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预审方法。 4.实习

完成一份月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的检查和预审。 第二十一章 地面气象观测数据质量控制

本章要求学员了解质量控制的一般方法和数据采集器的质量控制方法,掌握地面气象观测记录质量控制方法、自动气象站与人工观测记录对比分析方法,了解观测记录质量标识方法。

考试内容如下:

1.懂得数据质量控制目的。2.了解质量控制的一般方法。 3.数据采集器的质量控制方法 3.1 了解原始采样值的质量控制方法。 3.2 了解气象瞬时值和导出量的质量控制方法。 3.3 了解测量值时间一致性检查方法。 3.4 了解要素测量值内部一致性检查方法。 4.地面气象观测记录质量控制方法 4.1 掌握气候学界限值检查方法。 4.2 掌握气象要素的逻辑检查方法。 4.3 掌握气候极值检查方法。

4.4 掌握气象要素内部一致性检查方法。 4.5 掌握气象要素时间一致性检查方法。 5.自动气象站与人工观测记录对比分析

5.1 掌握自动气象站与人工20时观测记录差值比较方法。 5.2 掌握自动气象站与人工站平行观测记录对比分析方法。 6.了解观测记录质量标识方法 7.实习

自动气象站与人工站平行观测记录对比分析。

推荐第10篇:综合气象观测研究计划中国气象局

综合气象观测研究计划

(2009—2014年)

中国气象局 二〇一〇年三月

目 录

一、引言……………………………………………………………3

二、总体目标………………………………………………………4

三、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5

领域1:地面气象观测仪器设备…………………………………….....5

优先主题1:高精度地面气象要素观测传感器与智能气象观测系统…........5 优先主题2:云、能见度、天气现象自动化观测 ............................................6 优先主题3:大气成分观测仪器设备 ................................................................6 优先主题4:专业气象自动化观测系统 ............................................................6

领域2:高空大气探测仪器设备………………………………………..6

优先主题5:高精度探空传感器 ........................................................................7 优先主题6:高空臭氧探空仪 ............................................................................7

领域3:地基遥感探测设备与技术……………………………………..7

优先主题7:天气雷达升级主要技术 ................................................................7 优先主题8:新型多通道微波辐射计 ................................................................7 优先主题9:雷电监测设备 ................................................................................8 优先主题10:雷达遥感探测能力分析及应用 ..................................................8

领域4:卫星遥感探测基础性与前沿性技术…………………………..8

优先主题11:卫星遥感探测新技术与新方法 ..................................................8 优先主题12:遥感卫星辐射校正与产品真实性检验仪器设备与技术 ..........9 优先主题13:卫星及空间天气数据处理和产品系统 ......................................9

领域5:气象观测方法………………………………………...………...9

优先主题14:气象要素观测方法 ....................................................................10 优先主题15:导航卫星水汽电离层综合探测及反演方法 ............................10 优先主题16:微机电传感器测量方法 ............................................................10

i

优先主题17:移动平台载荷气象探测方法 ....................................................10

领域6:气象观测产品……………………………………..…………...10

优先主题18: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及产品 .........................................................11 优先主题19:雷达数据处理算法和产品 .........................................................11

领域7:气象观测数据信息标准及传输共享技术………….………..11

优先主题20:观测数据信息标准化 ................................................................12 优先主题21:观测数据信息传输与共享技术 ................................................12

领域8:气象观测保障………………………………………….……..12

优先主题22:综合气象观测网运行监控及保障技术 ....................................13 优先主题23:气象计量技术与仪器标定 ........................................................13

领域9:综合气象观测系统业务布局及外场观测试验…………..…..13

优先主题24:综合气象观测网业务布局 ........................................................13 优先主题25: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观测试验 ....................................................14 优先主题26:综合气象观测外场试验 ............................................................14

ii

一、引言

综合气象观测是我国气象事业发展的基础,是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综合气象观测研究是现代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提升现代气象业务服务水平的根本保障,是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初步建立了地基、空基和天基相结合,门类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随着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需求的变化以及现代气象业务的发展,我国综合气象观测系统也逐步显现出如下突出问题:

1.综合气象业务观测质量与气象预报预测需求的差距明显。2.综合气象观测能力和稳定可靠性有待提高。观测新技术新方法欠缺,关键器件和设备依赖进口,软硬件发展不平衡。 3.站网布局的科学性有待增强,尤其是西部地区站网密度不够。站网布局研究和顶层设计不够,缺乏面向气象预报服务需求的针对性。 4.对探测资料的需求分析不足,资料处理和产品开发力度不够,综合应用水平不高。 5.外场观测试验条件、气象装备保障技术落后,与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本计划以业务需求为牵引,以业务应用为核心,以业务急需为优先,以稳定运行为重点,旨在确保现有业务系统的高效稳定

运行,促进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又好又快发展,增强对气象预报预测及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的科技支撑作用,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研制和生产具有先进水平的气象探测装备。加强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升综合观测系统稳定发展的智力支持水平。

二、总体目标

实现云、能见度、天气现象自动化观测,实现主要气象要素传感器国产化,使基本气象要素观测精度达到WMO规定要求。发展遥感技术,提高气象灾害监测能力。指导形成稳定的观测设备研发、生产及改进机制。开展观测新技术新方法研究,逐步提升观测能力和水平。加强新上自动观测数据与人工观测数据的误差分析,保证观测技术的连续性和数据的一致性。研究气候观测网、天气观测网和专业气象观测网等业务布局技术,提出布局的关键技术指标,加强科学发展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的方法研究,为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开展综合气象观测数据质量控制研究,建立气象观测资料处理和观测产品生成系统,逐步形成融合多种观测资料的能力,提高对预报服务的支撑能力。开展设备自动监控、装备保障技术研发,提升观测系统的技术保障水平和能力,提高观测设备及资料的可用性。开展基准气候系统观测试验和外场对比观测试验,提升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的技术水平和可靠性。

综合气象观测研究计划总体框架图

三、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

本计划设立9个重点领域,26项优先主题,100项任务。

领域1:地面气象观测仪器设备

预期目标:针对我国地面观测设备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研制出高精度常规气象要素传感器,推动新型传感器技术发展,为实现地面观测全面自动化提供装备,逐步改变长期以来我国气象传感器和观测设备发展缓慢、技术落后的局面,满足气象预报服务的需要。

关键科技问题:地面气象要素观测传感器的精度、稳定性、智能化,数据采集器微型化、通用化;云、能见度、天气现象、结冰、积雪、冻土、地面状况、干土层、气溶胶和干湿沉降的自动化观测;专业气象的自动化观测。

优先主题1:高精度地面气象要素观测传感器与智能气象观测系统

高精度湿度传感器产品样机;高精度气压传感器产品样机;

固态降水传感器产品样机;高精度总辐射表、直接辐射表、长波辐射表、紫外辐射表、光合有效辐射表产品样机;微型、低功耗、模块化、网络化的通用数据采集器产品样机;具有参数检测、运行监控、数据质量控制、非线性检定参数的智能气象观测系统。

优先主题2:云、能见度、天气现象自动化观测

云自动化观测产品样机;天气现象自动化观测技术;能见度自动观测系统及标校技术;结冰、积雪、冻土、地面状况及干土层自动化观测技术;云光学厚度的多波长辐射仪器研制和反演方法。

优先主题3:大气成分观测仪器设备

基于光腔衰荡光谱观测技术的大气气溶胶吸收系数样机;干湿沉降自动化采样器产品样机;高精度气溶胶单次散射反照率和非球形粒子散射的偏振技术。

优先主题4:专业气象自动化观测系统

农业气象自动化观测系统;路面积冰传感器产品系统。

领域2:高空大气探测仪器设备

预期目标:针对我国高空气象观测设备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研制出高精度气象探空传感器和高空臭氧探空仪,满足高空天气气候观测需要。

关键科技问题:高空气象探测温压湿传感器的观测精度;高空臭氧探测仪。

优先主题5:高精度探空传感器

高精度湿度传感器;高空硅电桥气压传感器产品样机;北斗卫星导航在气象探空中的应用技术。

优先主题6:高空臭氧探空仪 高精度电化学反应臭氧探空仪样机。

领域3:地基遥感探测设备与技术

预期目标:针对我国天气雷达存在的主要问题,研制新一代天气雷达升级关键技术,提高雷达关键部件及整机可靠性;对激光、毫米波和双偏振雷达遥感探测设备在降水、气溶胶、风和云方面的探测能力进行评估;解决微波辐射计制作工艺、产品及反演算法问题。

关键科技问题:多普勒天气雷达的信号处理,探测模式,速调管性能;微波辐射计的制作工艺和产品算法;高精度雷电定位算法及产品应用;激光、毫米波、双偏振及相控阵雷达的探测能力及应用。

优先主题7:天气雷达升级主要技术

标准化CINRAD雷达信号处理系统;天气雷达弱信号处理和消除雷达干扰回波的技术;提高发射机速调管使用寿命的关键技术;固态发射技术及双线偏振技术的应用。

优先主题8:新型多通道微波辐射计

新型多通道微波辐射计生产工艺;多通道微波辐射计产品应

用;多通道微波辐射计反演算法。

优先主题9:雷电监测设备

高精度云间闪探测系统产品样机;云地闪探测仪技术改进和高精度雷电定位算法及产品应用。

优先主题10:雷达遥感探测能力分析及应用

激光雷达探测能力评估;双偏振雷达定量估测降水和相态识别能力评估;毫米波云雷达探测能力评估;相控阵雷达在天气监测中的应用。

领域4:卫星遥感探测基础性与前沿性技术

预期目标:研究卫星遥感探测基础性与前沿技术。研制与集成辐射校正与真实性检验技术装备,改进辐射校正与真实性检验技术,开发辐射校正与真实性检验业务化观测与处理系统,提高遥感卫星辐射定标精度和遥感产品定量化应用水平。改进气象卫星遥感资料处理和应用技术,提升卫星遥感资料在气象业务中应用水平,增强空间天气天基观测数据处理能力。

关键科技问题:气象卫星基础性与前沿探测技术,天基遥感数据的处理和产品应用,遥感卫星辐射校正与遥感产品真实性检验。

优先主题11:卫星遥感探测新技术与新方法

气象卫星遥感探测前沿技术原型(星载降水测量雷达数据处理与应用技术;多谱段多模态高光谱大气成分反演方法;自旋稳

定气象卫星区域观测技术);星载亚毫米波大气探测关键技术;气象卫星星上辐射定标装置。

优先主题12:遥感卫星辐射校正与产品真实性检验仪器设备与技术

辐射校正场与真实性检验外场仪器设备与技术;辐射校正场野外移动定标与真实性检验实验平台系统;气象卫星辐射校正与真实性检验业务化观测与处理系统;遥感卫星实验室光谱与辐射定标技术。

优先主题13:卫星及空间天气数据处理和产品系统

卫星与地基多源观测数据及产品融合技术;遥感卫星与地基同步监测、相互验证灰霾气溶胶技术及其示范系统;利用风云卫星资料反演云、气溶胶和温湿廓线的关键技术;太阳活动对空间天气影响的监测与预报技术。

领域5:气象观测方法

研究目标:挖掘现有设备的观测能力,开展蒸发观测技术、温度测量技术、降水测量、冰雪观测技术方法研究,提高观测精度;研究导航卫星水汽层析、掩星探测技术和微机电云水测量技术;开展移动气象探测方法研究,提高气象观测和资料应用水平。

关键科技问题:固态降水测量方法及自然下垫面真实蒸发量(或蒸散量)的观测与计算方法;导航卫星大气水汽电离层三维探测技术研究,低轨掩星、山基掩星获取温、压、湿等大气参数

廓线的方法;微机电云水测量精度和观测方法;机载和球载遥感遥测方法及自动探空技术。

优先主题14:气象要素观测方法

冗余和通风防辐射测温观测方法;红外地表温度测量技术;称重式降水观测方法;自然下垫面真实蒸发量(或蒸散量)的观测与计算方法;高空探测方法和探空标准化软件;冰雪自动观测关键技术。

优先主题15:导航卫星水汽电离层综合探测及反演方法 导航卫星大气水汽电离层三维探测技术;低轨卫星和山基大气掩星观测技术;掩星(COSMIC)资料质量控制和同化。

优先主题16:微机电传感器测量方法

云水含量传感器芯片产品样机;微机电地面和高空传感器测量方法。

优先主题17:移动平台载荷气象探测方法

基于机载和球载的云和降水观测试验方法;移动平台的自动探空系统;移动平台的遥感探测技术。

领域6:气象观测产品

预期目标:研究观测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开发自动气象站、风廓线雷达、天气雷达、空基观测资料处理产品,建立产品标准算法库,建立供二次开发使用的公用开发平台,提高我国气象观

10 测产品的开发水平。

关键科技问题:自动气象站、风廓线雷达、天气雷达、大气成分、空基气象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技术;自动气象站、风廓线雷达、天气雷达、大气成分和空基气象观测数据处理方法、产品算法。

优先主题18: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及产品

地面气象观测数据质量控制方法;高空气象观测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大气成分观测资料质量控制方法;新型观测资料综合数据处理技术。

优先主题19:雷达数据处理算法和产品

天气雷达定标方法和资料质量控制方法;全国天气雷达定量测量降水拼图系统;多波段天气雷达资料应用技术;天气雷达观测产品的标准算法库;风廓线雷达数据处理算法和产品;风廓线雷达定标及定量提取强度信息技术。

领域7:气象观测数据信息标准及传输共享技术

预期目标:研究观测数据信息标准及管理技术,建立自动气象站、风廓线雷达、天气雷达、空基观测资料等数据信息标准,研究西部地区、高山、海岛等无人站通信传输技术,以及应急机动观测资料通信传输技术,研制规范化的观测数据收集、分发软件,建立标准规范的数据存储共享平台,提高数据传输共享的时效性和数据的应用能力。

11 关键科技问题:气象观测数据格式标准,气象观测数据传输、共享、存储与归档标准;探测站到省的规范化收集、分发软件;气象观测数据传输实时质量控制技术;西部地区、高山、海岛等无人站通信传输技术;应急机动观测资料通信传输技术;数据存储共享平台标准规范。

优先主题20:观测数据信息标准化

新增气象观测数据格式标准;气象观测资料的数据传输标准; 气象观测资料数据共享与服务标准; 气象观测资料数据库与存储标准;气象观测资料归档标准。

优先主题21:观测数据信息传输与共享技术

探测站到省的规范化收集、分发系统;国外气象观测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气象观测数据传输实时质量控制技术;气象观测数据传输监视与统计分析技术;气象观测数据网格技术应用;西部地区、高山、海岛等无人站通信传输技术;应急机动观测资料通信传输;数据存储共享平台标准规范研究及系统。

领域8:气象观测保障

预期目标:在设备可靠性、运行保障业务体系、气象计量技术、气象物资装备信息化管理、测试维修技术、自动化实时监控及综合评估、定标处理、气象观测数据传输标准等方面进行研究,提高保障体系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关键科技问题:观测网自动化实时监控和综合评估方法;新一代天气雷达测试与故障检测技术;自动观测设备计量检定测试

12 技术;气象物资装备全寿命周期信息化管理方法。

优先主题22:综合气象观测网运行监控及保障技术 综合气象观测网自动化实时监控与评估技术;气象物资装备全寿命周期信息化管理与评估系统;新一代天气雷达测试与故障检测技术;现场移动式检定装置。

优先主题23:气象计量技术与仪器标定

新型湿度传感器和超声风测试技术;自动气象站自动化检测技术;大气成分监测设备的检定校准系统。

领域9:综合气象观测系统业务布局及外场观测试验

预期目标:研究国家气候观测网、国家天气观测网、专业气象观测网在优化和调整中面临的主要科学和工程技术问题,形成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布局优化技术。开展气候系统观测试验及气象观测仪器外场对比试验研究,逐步建立气候观测的技术方法,形成对比试验技术规范,为气候变化研究以及新技术、新设备的业务化提供支撑。

关键科技问题:国家气候观测网、国家天气观测网、专业气象观测网的优化设计;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城市和城市群观测网布局方法;基准气候系统观测技术和方法;气象观测仪器外场试验方法。

优先主题24:综合气象观测网业务布局

国家气候监测网业务布局和CCOS观测网络布局;国家天气观测网布局;风廓线雷达组网布局;专业气象观测网业务布局;

13 城市和城市群观测网布局。

优先主题25: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观测试验

青藏高原动力、热力作用的观测要素、方法、技术和站网布局;青藏高原及东侧观测布局关键技术。

优先主题26:综合气象观测外场试验

气候系统敏感区和关键区的基本气候变量观测试验;基准气候系统观测试验;建立气象观测仪器对比试验平台及外场对比观测试验。

第11篇: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报告说明:

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为研究的书面形式,反映的是对行为项目的分析、评判,这种分析和评判应该是建立在客观基础上的科学结论,所以科学性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第一特点。某地地铁在规划时,简单依据公安局的户籍人口数据,设计的地铁运能与实际流量完全不符,造成严重失误,这就是缺乏科学性的教训。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科学性首先体现在可行性研究的过程中,即整个过程的每一步部力求客观全面。其次,科学性体现在分析中,即用正确的理论和依据相关政策来研究问题。其次是体现在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过程中,这种审批过程,对科学的决策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作用。

《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对专业气象观测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从技术、经济、工程等角度对专业气象观测项目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影响进行科学预测,为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决策提供公正、可靠、科学的投资咨询意见。具体而言,本报告体现如下几方面价值:

——作为向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建设所在地政府和规划部门备案的依据; ——作为筹集资金向银行申请贷款的依据; ——作为建设专业气象观测项目投资决策的依据;

——作为专业气象观测项目进行工程设计、设备订货、施工准备等基本建设前期工作的依据;

——作为专业气象观测项目拟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制和进行地形、地质及工业性试验的依据;

——作为环保部门审查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对环境影响的依据。 泓域企划机构(简称“泓域企划”)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专注于产业规划咨询、项目管理咨询、、商业品牌推广,并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的项目战略咨询及营销策划机构,在全行业中首创了“互联网+咨询策划”的服务模式,通过信息资源整合,可为客户定制提供“行业+项目+产品+品牌”的全案策划方案。

泓域企划是领先的信息咨询服务机构,主要针对企业单位、政府组织和金融机构,在产业研究、投资分析、市场调研等方面提供专业、权威的研究报告、数据产品和解决方案。作为一家专业的投资信息咨询机构,泓域咨询及其合作机构拥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程咨询资格,其编写的可行性报告以质量高、速度快、分析详细、财务预测准确、服务好而在国内享有盛誉,已经累计完成上千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的编写,可为企业快速推动投资项目提供专业服务。

泓域企划机构有国家工程咨询甲级资质,其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可行性研究服务的专家团队均来自政府部门、设计研究院、科研高校、行业协会等权威机构,团队成员具有广泛社会资源及丰富的实际专业气象观测项目运作经验,能够有效地为客户提供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可研专项咨询服务,研究员长

期的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咨询经验可以保障报告产品的质量。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越详备越好。如果是关于一个项目的报告,一般说来,应从它的自主创新、环境条件、市场前景、资金状况、原材料供应、技术工艺、生产规模、员工素质等诸多方面,进行必要性、适应性、可靠性、先进性等多角度的研究,将每一种数据展现出来,进行比较、甄别、权衡、评价。只有详尽完备地研究论证之后,其“可行性”或“不可行性”才能显现,并获得批准通过。

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 第一部分 专业气象观测项目总论

第二部分 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可行性 第三部分 专业气象观测项目产品市场分析 第四部分 专业气象观测项目产品规划方案 第五部分 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建设地与土建总规 第六部分 专业气象观测项目环保、节能与劳动安全方案 第七部分 专业气象观测项目组织和劳动定员 第八部分 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第九部分 专业气象观测项目财务评价分析

第十部分 专业气象观测项目财务效益、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第十一部分 专业气象观测项目风险分析及风险防控 第十二部分 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佛山市,前身为管辖珠江三角洲的粤中行署、佛山专区,现为广东省省辖市,是全省第三大城市。其中心城区历史上与北京、苏州、汉口并称“天下四聚”、也是四大名镇之一,是中国龙舟龙狮文化名城,粤剧、南狮的发源地,岭南文化分支粤文化的发源地和兴盛地以及传承地之一。其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河网区,坐拥珠江两大干流西江、北江交汇地,是古代南下的咽喉之地。东接广东省会中心,南邻中山与港澳,地理位置优越。现辖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高明区和三水区,全市总面积3797.7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35.06万人,其中户籍人口385.61万人。佛山是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珠三角地区西翼经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佛山市是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广东重要的制造业中心,在广东省经济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2015年,佛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1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跻身高收入城市行列。佛山享有全国文明城市、世界美食之都、品牌之都、最具浪漫城市等美誉。2016年4月25日,《第一财经周刊》发布了新的中国城市分级排名榜单,这份榜单里佛山被定义为二线城市。

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 第一部分 专业气象观测项目总论

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要部分,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专业气象观测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一、专业气象观测项目背景

(一)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名称

(二)专业气象观测项目的承办单位

(三)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情况

(四)专业气象观测项目的主管部门

(五)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建设内容、规模、目标

(五)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建设地点

二、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可行性研究主要结论

在可行性研究中,对专业气象观测项目的产品销售、原料供应、政策保障、技术方案、资金总额筹措、专业气象观测项目的财务效益和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等重大问题,都应得出明确的结论,主要包括:

(一)专业气象观测项目产品市场前景

(二)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原料供应问题

(三)专业气象观测项目政策保障问题

(四)专业气象观测项目资金保障问题

(五)专业气象观测项目组织保障问题

(六)专业气象观测项目技术保障问题

(七)专业气象观测项目人力保障问题

(八)专业气象观测项目风险控制问题

(九)专业气象观测项目财务效益结论

(十)专业气象观测项目社会效益结论

(十一)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可行性综合评价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在总论部分中,可将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使审批和决策者对专业气象观测项目作全貌了解。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对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专业气象观测项目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并提出解决的建议。

第二部分 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可行性

这一部分主要应说明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发起的背景、投资的必要性、投资理由及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开展的支撑性条件等等。

一、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建设背景

(一)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

(二)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发起人以及发起缘由

二、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建设必要性

佛山市,前身为管辖珠江三角洲的粤中行署、佛山专区,现为广东省省辖市,是全省第三大城市。其中心城区历史上与北京、苏州、汉口并称“天下四聚”、也是四大名镇之一,是中国龙舟龙狮文化名城,粤剧、南狮的发源地,岭南文化分支粤文化的发源地和兴盛地以及传承地之一。其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河网区,坐拥珠江两大干流西江、北江交汇地,是古代南下的咽喉之地。东接广东省会中心,南邻中山与港澳,地理位置优越。现辖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高明区和三水区,全市总面积3797.7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35.06万人,其中户籍人口385.61万人。佛山是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珠三角地区西翼经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佛山市是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广东重要的制造业中心,在广东省经济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2015年,佛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1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跻身高收入城市行列。佛山享有全国文明城市、世界美食之都、品牌之都、最具浪漫城市等美誉。2016年4月25日,《第一财经周刊》发布了新的中国城市分级排名榜单,这份榜单里佛山被定义为二线城市。

“十二五”时期,是佛山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定推进转型升级的重要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三期叠加”的国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任务,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以“三个定位、两个率先”[4]为引领,围绕“民富市强、幸福佛山”总目标,坚持稳中求进,锐意改革创新,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城市升级、社会善治,经济社会实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形成了经济结构优化、城市品质提升、社会建设加快、人民生活幸福的良好局面。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综合实力再上台阶。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8003.92亿元,五年接连跨越3个千亿元大关,年均增长9.2%,有力支撑了全省经济增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0.83万元,年均增长8.3%,迈入高收入地区行列;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9,774.93亿元,继续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来源于佛山的财政总收入由2010年的1039.96亿元增至2015年的1474.8亿元,年均增长7.2%,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7.43亿元,年均增长14.7%。经济增长协调性增强,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达3035.52亿元,年均增长1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额达2687.22亿元,年均增长13.3%,投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十一五”期末大幅提高。

三、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建设可行性

(一)经济可行性

培育创业主体。整合资源,协同推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创业者打破传统束缚和限制,采取各种合规、有效的方式努力创业。支持留学归国人员、大学生和高校毕业生、科研院所专业技术人才、返乡农民工等各类创业主体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入的行业和领域。

(二)政策可行性

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大力推进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示范,提高设计、制造、服务、管理等全过程的智能化水平。开展关键环节集成应用试点示范,逐步在重点企业推广数字化车间和数字化工厂建设,探索全产业链综合集成的新途径。加快机械、船舶、汽车、轻纺、电子等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选择信息化基础较好的产业园区,培育一批智能制造示范试验区;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经济区等功能区,积极推进中德智能制造示范区建设。

(三)技术可行性

建立评价机制。加快建立自我评价、社会评价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的绿色制造评价机制。加快制定绿色制造评价制度,研究提出绿色制造评价方法和指南,制定分行业、分领域绿色评价指标和评估方法,开发应用评价工具。开展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评价试点,引导绿色生产,

促进绿色消费。鼓励引导第三方服务机构创新绿色制造评价及服务模式,面向重点领域开展咨询、检测、评估、认定、审计、培训等一揽子服务,提供绿色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强化绿色评价结果应用,建立实施能效、水效和环保领跑者制度,逐步建立评价结果与绿色消费的衔接机制。

(四)模式可行性

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全面推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轻工、印染等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大力研发推广余热余压回收、水循环利用、重金属污染减量化、有毒有害原料替代、废渣资源化、脱硫脱硝除尘等绿色工艺技术装备,加快应用清洁高效铸造、锻压、焊接、表面处理、切削等加工工艺,实现绿色生产。加强绿色产品研发应用,推广轻量化、低功耗、易回收等技术工艺,持续提升电机、锅炉、内燃机及电器等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水平,加快淘汰落后机电产品和技术。积极引领新兴产业高起点绿色发展,大幅降低电子信息产品生产、使用能耗及限用物质含量,建设绿色数据中心和绿色基站,大力促进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生物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五)组织和人力资源可行性

第三部分 专业气象观测项目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于,任何一个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其生产规模的确定、技术的选择、投资估算甚至厂址的选择,都必须在对市场需求情况有了充分了解以后才能决定。而且市场分析的结果,还可以决定产品的价格、销售收入,最终影响到专业气象观测项目的盈利性和可行性。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详细研究当前市场现状,以此作为后期决策的依据。

一、专业气象观测项目产品市场调查

(一)专业气象观测项目产品国际市场调查

(二)专业气象观测项目产品国内市场调查

(三)专业气象观测项目产品价格调查

(四)专业气象观测项目产品上游原料市场调查

(五)专业气象观测项目产品下游消费市场调查

(六)专业气象观测项目产品市场竞争调查

二、专业气象观测项目产品市场预测

市场预测是市场调查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延续,利用市场调查所得到的信息资料,对本专业气象观测项目产品未来市场需求量及相关因素进行定量与定性的判断与分析,从而得出市场预测。在可行性研究工作报告中,市场预测的结论是制订产品方案,确定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建设规模参考的重要根据。

(一)专业气象观测项目产品国际市场预测

(二)专业气象观测项目产品国内市场预测

(三)专业气象观测项目产品价格预测

(四)专业气象观测项目产品上游原料市场预测

(五)专业气象观测项目产品下游消费市场预测

(六)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发展前景综述 第四部分 专业气象观测项目产品规划方案

一、专业气象观测项目产品产能规划方案

二、专业气象观测项目产品工艺规划方案

(一)工艺设备选型

(二)工艺说明

(三)工艺流程

三、专业气象观测项目产品营销规划方案

(一)营销战略规划

(二)营销模式

在商品经济环境中,企业要根据市场情况,制定合格的销售模式,争取扩大市场份额,稳定销售价格,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因此,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对市场营销模式进行详细研究。

1、投资者分成

2、企业自销

3、国家部分收购

4、经销人代销及代销人情况分析

(三)促销策略

第五部分 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建设地与土建总规

一、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建设地

(一)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建设地地理位置

(二)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建设地自然情况

(三)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建设地资源情况

(四)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建设地经济情况

(五)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建设地人口情况

二、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土建总规

(一)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厂址及厂房建设

1、厂址

2、厂房建设内容

3、厂房建设造价

(二)土建总图布置

1、平面布置。列出专业气象观测项目主要单项工程的名称、生产能力、占地面积、外形尺寸、流程顺序和布置方案。

2、竖向布置 (1)场址地形条件 (2)竖向布置方案

(3)场地标高及土石方工程量

3、技术改造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原有建、构筑物利用情况

4、总平面布置图(技术改造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应标明新建和原有以及拆除的建、构筑物的位置)

5、总平面布置主要指标表

(三)场内外运输

1、场外运输量及运输方式

2、场内运输量及运输方式

3、场内运输设施及设备

(四)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土建及配套工程

1、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占地

2、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土建及配套工程内容

(五)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土建及配套工程造价

(六)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其他辅助工程

1、供水工程

2、供电工程

3、供暖工程

4、通信工程

5、其他

第六部分 专业气象观测项目环保、节能与劳动安全方案

在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建设中,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能源节约和职业安全方面的法规、法律,对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可能造成周边环境影响或劳动者健康和安全的因素,必须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论证分析,提出防治措施,并对其进行评价,推荐技术可行、经济,且布局合理,对环境有害影响较小的最佳方案。按照国家现行规定,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专业气象观测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制度,同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要有专门论述。

一、专业气象观测项目环境保护

(一)专业气象观测项目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二)专业气象观测项目环境保护措施

(三)专业气象观测项目环境保护评价

二、专业气象观测项目资源利用及能耗分析

(一)专业气象观测项目资源利用及能耗标准

(二)专业气象观测项目资源利用及能耗分析

三、专业气象观测项目节能方案

(一)专业气象观测项目节能设计依据

(二)专业气象观测项目节能分析

四、专业气象观测项目消防方案

(一)专业气象观测项目消防设计依据

(二)专业气象观测项目消防措施

(三)火灾报警系统

(四)灭火系统

(五)消防知识教育

五、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劳动安全卫生方案

(一)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劳动安全设计依据

(二)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劳动安全保护措施 第七部分 专业气象观测项目组织和劳动定员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根据专业气象观测项目规模、专业气象观测项目组成和工艺流程,研究提出相应的企业组织机构,劳动定员总数及劳动力来源及相应的人员培训计划。

一、专业气象观测项目组织

(一)组织形式

(二)工作制度

二、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一)劳动定员

(二)年总工资和职工年平均工资估算

(三)人员培训及费用估算

第八部分 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实施时期的进度安排是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实施时期亦称投资时间,是指从正式确定建设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到专业气象观测项目达到正常生产这段时期,这一时期包括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实施准备,资金筹集安排,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施工准备,施工和生产准备,试运转直到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等各个工作阶段。这些阶段的各项投资活动和各个工作环节,有些是相互影响的,前后紧密衔接的,也有同时开展,相互交叉进行的。因此,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将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实施时期每个阶段的工作环节进行统一规划,综合平衡,作出合理又切实可行的安排。

一、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实施的各阶段

(一)建立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实施管理机构

(二)资金筹集安排

(三)技术获得与转让

(四)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

(五)施工准备

(六)施工和生产准备

(七)竣工验收

二、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实施进度表

三、剂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实施费用

(一)建设单位管理费

(二)生产筹备费

(三)生产职工培训费

(四)办公和生活家具购置费

(五)其他应支出的费用

第九部分 专业气象观测项目财务评价分析

一、专业气象观测项目总投资估算

二、专业气象观测项目资金筹措

一个建设专业气象观测项目所需要的投资资金,可以从多个来源渠道获得。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资金筹措工作是根据对建设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和流动资金估算的结果,研究落实资金的来源渠道和筹措方式,从中选择条件优惠的资金。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对每一种来源渠道的资金及其筹措方式逐一论述。并附有必要的计算表格和附件。可行性研究中,应对下列内容加以说明:

(一)资金来源

(二)专业气象观测项目筹资方案

三、专业气象观测项目投资使用计划

(一)投资使用计划

(二)借款偿还计划

四、专业气象观测项目财务评价说明&财务测算假定

(一)计算依据及相关说明

(二)专业气象观测项目测算基本设定

五、专业气象观测项目总成本费用估算

(一)直接成本

(二)工资及福利费用

(三)折旧及摊销

(四)工资及福利费用

(五)修理费

(六)财务费用

(七)其他费用

(八)财务费用

(九)总成本费用

六、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

(一)销售收入

(二)销售税金及附加

(三)增值税

(四)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

七、损益及利润分配估算

八、现金流估算

(一)专业气象观测项目投资现金流估算

(二)专业气象观测项目资本金现金流估算

九、不确定性分析

在对建设专业气象观测项目进行评价时,所采用的数据多数来自预测和估算。由于资料和信息的有限性,将来的实际情况可能与此有出入,这对专业气象观测项目投资决策会带来风险。为避免或尽可能减少风险,就要分析不确定性因素对专业气象观测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以确定专业气象观测项目的可靠性,这就是不确定性分析。

根据分析内容和侧重面不同,不确定性分析可分为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一般要进行的盈亏平衡平分析、敏感性分配和概率分析,可视专业气象观测项目情况而定。

(一)盈亏平衡分析

(二)敏感性分析

第十部分 专业气象观测项目财务效益、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在建设专业气象观测项目的技术路线确定以后,必须对不同的方案进行财务、经济效益评价,判断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并比选出优秀方案。本部分的评价结论是建议方案取舍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对建设专业气象观测项目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本部分就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财务、经济与社会效益评价的主要内容做一概要说明:

一、财务评价

财务评价是考察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建成后的获利能力、债务偿还能力及外汇平衡能力的财务状况,以判断建设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在财务上的可行性。财务评价多用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为主的办法进行。并用财务评价指标分别和相应的基准参数——财务基准收益率、行业平均投资回收期、平均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相比较,以判断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在财务上是否可行。

(一)财务净现值

财务净现值是指把专业气象观测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财务净现金流量,按照一个设定的标准折现率(基准收益率)折算到建设期初(专业气象观测项目计算期第一年年初)的现值之和。财务净现值是考察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在其计算期内盈利能力的主要动态评价指标。如果专业气象观测项目财务净现值等于或大于零,表明专业气象观测项目的盈利能力达到或超过了所要求的盈利水平,专业气象观测项目财务上可行。

(二)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财务内部收益率是指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财务净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等于零时的折现率,也就是使专业气象观测项目的财务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财务内部收益率是反映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实际收益率的一个动态指标,该指标越大越好。一般情况下,财务内部收益率大于等于基准收益率时,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可行。

(三)投资回收期Pt

投资回收期按照是否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可以分为静态投资回收期和动态投资回收期。以动态回收期为例:

(l)计算公式

动态投资回收期的计算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专业气象观测项目的现金流量表,用下列近似公式计算:Pt=(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出现正值的年数-1)+上一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的绝对值/出现正值年份净现金流量的现值

(2)评价准则

1)Pt≤Pc(基准投资回收期)时,说明专业气象观测项目(或方案)能在要求的时间内收回投资,是可行的;

2)Pt>Pc时,则专业气象观测项目(或方案)不可行,应予拒绝。

(四)专业气象观测项目投资收益率ROI 专业气象观测项目投资收益率是指专业气象观测项目达到设计能力后正常年份的年息税前利润或营运期内年平均息税前利润(EBIT)与专业气象观测项目总投资(TI)的比率。总投资收益率高于同行业的收益率参考值,表明用总投资收益率表示的盈利能力满足要求。

ROI≥部门(行业)平均投资利润率(或基准投资利润率)时,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在财务上可考虑接受。

(五)专业气象观测项目投资利税率

专业气象观测项目投资利税率是指专业气象观测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的一个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利润总额或平均年利润总额与销售税金及附加与专业气象观测项目总投资的比率,计算公式为:投资利税率=年利税总额或

年平均利税总额/总投资×100%投资利税率≥部门(行业)平均投资利税率(或基准投资利税率)时,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在财务上可考虑接受。

(六)专业气象观测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ROE)

专业气象观测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是指专业气象观测项目达到设计能力后正常年份的年净利润或运营期内平均净利润(NP)与专业气象观测项目资本金(EC)的比率。专业气象观测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高于同行业的净利润率参考值,表明用专业气象观测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表示的盈利能力满足要求。

(七)专业气象观测项目测算核心指标汇总表

二、国民经济评价

国民经济评价是专业气象观测项目经济评价的核心部分,是决策部门考虑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取舍的重要依据。建设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国民经济评价采用费用与效益分析的方法,运用影子价格、影子汇率、影子工资和社会折现率等参数,计算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评价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在经济上的合理性。国民经济评价采用国民经济盈利能力分析和外汇效果分析,以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根据专业气象观测项目的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也可计算经济净现值(ENPV)指标,涉及产品出口创汇或替代进口节汇的专业气象观测项目,要计算经济外汇净现值(ENPV),经济换汇成本或经济节汇成本。

三、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分析

在可行性研究中,除对以上各项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以外,还应对专业气象观测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进行分析,也就是对不能定量的效益影

21

响进行定性描述。

第十一部分 专业气象观测项目风险分析及风险防控

一、建设风险分析及防控措施

二、法律政策风险及防控措施

三、市场风险及防控措施

四、筹资风险及防控措施

五、其他相关粉线及防控措施

第十二部分 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与建议

根据前面各节的研究分析结果,对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在技术上、经济上进行全面的评价,对建设方案进行总结,提出结论性意见和建议。主要内容有:

1、对推荐的拟建方案建设条件、产品方案、工艺技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影响的结论性意见

2、对主要的对比方案进行说明

3、对可行性研究中尚未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建议

4、对应修改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提出修改意见

5、对不可行的专业气象观测项目,提出不可行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意见

6、可行性研究中主要争议问题的结论

二、附件

凡属于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可行性研究范围,但在研究报告以外单独成册

22

的文件,均需列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附件,所列附件应注明名称、日期、编号。

1、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

2、专业气象观测项目立项批文

3、厂址选择报告书

4、资源勘探报告

5、贷款意向书

6、环境影响报告

7、需单独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单项或配套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8、需要的市场预测报告

9、引进技术专业气象观测项目的考察报告

10、引进外资的名类协议文件

11、其他主要对比方案说明

12、其他

三、附图

关键词: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业气象观测项目计划书,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建议书,专业气象观测商业计划书,专业气象观测可行性报告,专业气象观测可行性研究报告,专业气象观测可研报告,专业气象观测资金申请报告,专业气象观测项目可行性报告,专业气象观测可行性分析,专业气象观测可行性分析报告,专业气象观测项目申请报告

23

第12篇:关于空管气象观测的两点讨论

摘 要:讨论了当前空中交通管理气象部门的气象观测工作相关工作特点,以实际工作为例,综述相关国外先进经验,并在气象观测资料管理控制和飞行服务气象观测为例提出相关的建议及对策,为相关单位提供一种参考。

关键词:空管;气象观测;观测资料管理;飞行服务

引言

随着民航空管事业的快速发展,空管气象观测也日趋成熟。当前空管气象观测已经成为影响飞行器飞行安全的一个关键点。而气象观测数据实时性较强,目前也无法完全依赖于科技设备,对观测人员的经验要求较高。因此,对空管气象工作的经验积累和数据控制成为空管气象观测的一个保障重点。除此之外,对于影响飞行安全的气象现象如雷雨天气的观测工作是空管安全保障的另一重点,因此,本文将以潮汕机场实际运行工作为例探讨当前空管气象观测安全保障的资料控制管理以及相关观测服务在雷雨季节的工作建议。

1 气象观测资料的控制与管理

气象观测数据是后期气象现象分析和空管安全事件调查的一个重要数据源,如何保障其安全、有效、客观连续也是空管气象观测员的一个重要工作。而与此同时,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与管理也成为民航空管部门相关研究单位研究的重点,以较为先进的北欧国家为例就有北欧气候合作。其通过nord kl m计划实现了北欧五国(包括丹麦、芬兰、挪威、冰岛和瑞典)的气候领域合作。该合作旗帜就有包括对质量质量控制。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空管气象观测资料控制也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关注和研究。对于尚未完全成熟的国内观测质量控制,可以参考国外先进质量控制经验。例如建立起如nord kl m相似的质量等级。在控制方法上,nord kl m首先将设计的观测资料分为两种,针对不同的资料质量进行分工控制。这给予我们相关的借鉴,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对空管气象观测资料进行分类管理,实现资料管理的精细化。例如对于恶劣天气与正常天气进行分类、对白天与黑夜进行分类、对夏季多雨与冬季多雾进行分类等等,而在该模式的实现上,已经依赖计算机的空管观测可以通过简单的数据库软件便可以实现电子文档与质量的分类精细化。而依赖计算机的同时,数据必须有相关的后期校验处理,nord kl m提出可以进行范围检查、一致性检查和时变检查等,而针对目前中国空管来说更多的建议采用范围检查,以根据相关气候条件特征进行范围检查做出相应的判断,这对实际空管观测质量控制也是极其有用的。

在质量控制的最后,必须对所有数据进行质量标示。这对于报文要求较为严格的民航空管来说无疑是另一种安全质量控制。对于空管气象报文,报文已经拥有平报、急报和特急报等等级,而此处的质量安全控制标示则从另一方面提出了对观测质量的等级划分,这不仅使现行的实际数据能产生对空管飞行安全服务更好的服务效果,而且对于历史数据的整理、后期区域内气候条件评估和设备评估等一系列观测服务评估有较大的意义。当然,质量标示需要国家有关部门给予统一的规范与支持。

2 飞行服务中的气象观测

提高观测质量、提高基层地面测报质量对于空管飞行安全及相关安全事件检查极为重要,而对于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揭阳潮汕机场来说,以夏季的气象为例,天气变化多端,多雨多雷,对飞行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文章将借助一些实际工作经验,着重讨论对多雨多雷季节的气象条件下空管观测人员工作应注意的事项及相关对策,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种参考。

2.1 雷雨的测量

首先关注飞行相关度极高的雷雨观测,雷雨是空气极端不稳定情况下产生的剧烈天气现象,经常可能夹带雷暴、暴雨、冰雹和大风等,容易造成飞行器电子故障雷击。因此在雷雨天气下保证观测质量的可靠准确是民航空管气象观测工作的重中之重。

而实际工作中首先应确保仪器仪表的安全准确使用。如,浅层低温场保持场地的土质平整疏松无草,确保感应器和温度表感应的雨、灰尘能够及时擦光。而雨后应重新疏土,及时清理积水,确保温湿度的测量准确无误。又如,对于降水量的测量。在雷雨过后必须及时补测降水量,计入备注栏,定时发报时同时编入最新降水量报文,适当增加雷雨季节的观测次数,以免雨水溢满雨量筒。与此同时,应注意查看采集的雨量强度及分钟数据,对降雨量做精度对比,保证误差在相关规定的可接受范围内。总之,对工具及相关测量报告的处理,在民航空管气象观测中应逐步精细化,提高数据的准确度和人员的工作严格性。

其次,对于雷雨天气来说,云、能和天的测量是业务保障的另一重点。对于特定地点的特定天气,在一定时期内会形成一定的发展模式,例如激烈的上升运动将会产生雷雨。揭阳潮汕机场雷雨季节时气压较低,在低气压的环境下,晨间湿度大、温度大,虽然以晴天少云的天气为主,但根据工作的观察,一般到了午夜便有雷雨,如若当天闷热无风则傍晚即可能打雷,上半夜带有雷阵雨。当晨间有浅薄的云层,对流情况较好,午间则将有浓积云发展,午后或傍晚则容易产生雷雨天气。因此,这一系列的观测经验值也可以通过软件数据库进行数据存储,作为观测的另一个数据资料来源。

2.2 风向的测量

风向与级别是影响飞行的另一重要气象参数,因此如何对风进行全面有效的观测是民航空管气象从业人员的另一关注重点。在相关文献中,风向的统计方法有详尽的解说及规定,本文以实际需求借鉴相关文献经验。风向的统计分为风向计算方法和小时数据统计,其中风向的计算方法有算术平均法、矢量平均法、滑动平均法和频率最高法等。四者在不同的采样时间间隔有不一样的误差,因此对应不一样的观测业务,无论是设备软件的算法设计还是观测数据的整理控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一样的算法计算。对于雷雨季节下的定时发报来说,宜采用修正算术平均法。

3 结束语

空管气象观测在空中交通管理中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资料信息与服务,在空管飞行服务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对于观测的基础来说,数据的质量控制日显重要,与此同时雷雨季节造成的空管安全管理问题也成为另一个观测工作的重点。文章从实际出发,综述了有关国外的气象观测质量数据管理与控制以及相关提供飞行服务的空管气象观测,并与此同时提出一系列建议和对策。为相关空管气象观测兄弟单位提供一种参考。

参考文献

[1]姜爱军,屠其璞,陈广昌,等.气象预报服务效益评估方法研究-以暴雨预报服务为例[j].气象科学,2008(4).

[2]马鹤年.气象服务学基础[m].气象出版社,2001.

[3]中国民用航空气象工作规则[j].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公报,2005(10).[4]赵永聚.民航气象业务发展趋势探讨[j].空中交通管理,2009(3).

作者简介:钟柳华(1989-),男,广东梅州人,民航汕头空管站,助理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空管气象观测服务。

第13篇:《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试题及答案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试题

单位: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56分)

1一般气象站、无人值守气象站、机动地面气象观测站。

2

3、人工器测日照时制采用真太阳时,以日落为日界;辐射和自动气象观测日照时制采用地方平均太阳时,以地方平均太阳时24时为日界。

4、地面气象观测场的周围环境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以及有关气象观测环境保护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

5、地面气象观测仪器应具有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业务主管部门颁发的使用许可证,或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业务主管部门审批同意,方可用于观测业务。

6、换用不同技术特性的仪器时,至少应进行3个月的平行观测。

7、因吹雪、雾、轻雾使天空的云量、云状不能完全辨明时,总、低云量记10,云状栏记该现象符号和可见的云状。

8、薄幕卷层云的符号为Cs nebu。

9、预计可能降大到暴雨时,将蒸发桶和专用雨量筒同时盖住,蒸发量按“0.0”计算,待雨停或转小后,把蒸发桶和专用雨量筒盖同时打开,继续进行观测。

10、冬季当积雪掩没地面温度传感器时,仍按正常观测,但需在观测簿备注栏注明;当各雪掩没草温传感器时,将传感器置于原来位置的雪面上,并在观测簿备注栏内注时起止日期。

11、地面状态划分为两种类型,二十种状况,以00~19二十个数码表示。

12、气象站周围观测环境发生变化后要进行详细记录。新建、迁移观测场或观测场四周的障碍物发生明显变化时,应以观测场中心为准测定四周各障碍物的方位角和高度角,绘制地平圈障碍物遮蔽图。

13、一候、旬、月中,24次定时记录的某定时记录分别缺测1次、2次、6次或以下时,各定时按实有记录做候、旬、月统计;缺测2次、3次、7次或以上时,该定时不做候、旬、月统计。

14、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广义上是指自动气象站网,自动气象站是一种能自动地观测存储观测数据的设备,其硬件包括传感器、采集器、通讯接口、系统电源、计算机等,系统软件有采集软件和地面测报业务软件。

15、AIIiii-YYYYMM.TXT文件的结构由台站参数、观测数据、质量控制、附加信息四大部分组成,观测数据部分由指示码、方式位、观测数据、结束符组成。

二、选择题(14分)

1、基本站、一般站迁站对比观测时间应为(D)。

A.

4、

7、10月或

7、

10、1月B.

1、

4、7月或

4、

7、10月

C.

1、

4、7月或

10、

1、4月D.

1、

4、7月或

7、

10、1月

2、当自记记录与实测记录达到以下差值时,应调整仪器笔位。(C)

A.温度≥0.3℃,气压≥0.3hPa,湿度≥3%

B.温度>1.0℃,气压>1.5hPa,湿度>5%

C.温度>1.0℃,气压>1.5hPa,湿度差值较大时

3、以下哪天气现象需加记起止时间。(AC)

A.雾、冰粒、雨凇B.轻雾、浮尘、雪暴

C.扬沙、极光、雨D.霰、沙尘暴、霾

4、以下为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指定地面气象观测站观测的项目有(D)。

A.地温、冻土、地面状态B.雪深、冻土、电线积冰

C.雪压、冻土、浅层地温D.浅层地温、冻土、电线积冰

5、以下叙述正确的是(C)。

A.风速的单位是m/s,风向用十六方位法表示。

B.草温和雪温观测的切换应在20时进行。

C.草温观测区草高超过10cm,应及时修剪草层。

6、以下关于天气现象分类不正确的是(ABCD)。

A.雨、冰粒、冰雹、(雨凇)是降水现象。

B.露、霜、雨凇、(结,冰)。是地面凝结现象。

C.雾、雪暴、(冰针)、霾是视程障碍现象。

D.雷暴、闪电、极光、(飑)是雷电现象。

1、WMO把直接辐射(B)定义为有日照。

A.≥150W·m-2;B.≥120W·m-2;

C.≥100W·m-2;D.≥80W·m-2;

三、判断题(15分)

1、自动气象站单轨运行后,不再进行自动观测项目的人工观测。(×)

2、只有自动气象站才开展草温观测。(×)

3、当台站观测用钟或采集器时钟与收音机报时的北京时相差大于30秒时,应调整观测用钟或采集器时钟。(√)

4、当视程障碍现象出现能见度小于1000米时,应观测和记录最小能见度,记录加方括号[]。(×)

5、自动观测时,测量平均风速和最多风向。(×)

6、在编制地面气象年(月)报表时,当某一要素的日、月、年极值出现两次或以上时,其出现时间记出现次数或天数,风向记出现个数。(√)

7、为便于计算机处理,对疑误和不完整记录的处理进行了简化,在月、年报表中遇有“()”、“*”等,一律省去。(×)

8、在地面气象记录年报表(气表-21)中,需统计草面(雪面)最低温度≤0.0℃日数,挑取初、终日并统计初终间日数。(√)

9、自动气象站单轨运行后,所有人工器测仪器仍需保留并照常维护。(√)

10、地面状态仅在14时观测,草面(雪面)温度在0

2、0

8、

14、20时观测。(×)

四、简答题(15分)

1、请简述气象记录“三性”要求的基本内容,并说明在规范中哪些方面体现了“三性”的要求。

代表性——观测记录不仅要反映测点的气象状况,而且要反映测点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平均气象状况。地面气象观测在选择站址和仪器性能,确定仪器安装位置时要充分满足观测记录的代表性要求。

真实性——观测记录要真实地反映实际气象状况。地面气象观测使用的气象观测仪器性能和制订的观测方法要充分满足本规范规定的准确度要求。

比较性——不同地方的地面气象观测站在同时间观测同一气象要素值,或同一个地面气象观测站在不同时间观测的同一气象要素值能进行比较,从而能分别表示出气象要素的地区分布特征和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地面气象观测在观测时间、观测仪器、观测方法和数据处理等方面要保持高度统一。

2、请将下列天气现象按新规定记入天气现象栏。

605有轻雾,715加浓能见度0.95km,820能见度0.3km,1007能见度1.0km,1130能见度10.0km。1230开始有浮尘能见度3.0km,1310加强能见度1.0km,1420能见度10.0km。1610又出现浮尘能见度4.0km,1720加强,能见度0.9km,1810能见度10.0km。

3、请您谈谈如何加强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管理,提高内在质量。

第14篇: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试题(A)及答案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试题(A)答案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0.5分,计30分)

1、湿度观测时掌握好溶冰时间是很重要的一步,当风速、湿度中常时,在观测前30分钟左右进行;湿度很小、风速很大时,在观测前20分钟以内进行;湿度很大,风速很小时,要在观测前50分钟左右进行。

2、由于近地面层的气象要素存在着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和随时间变化的脉动性,因此地面气象观测记录必须具有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

3、在观测中发现地面温度表损坏,可用地面最低温度表酒精柱读数代替。

4、观测薄纪要栏的记载:当某些强度很大的天气现象,在本地范围内造成灾害时,应迅速进行调查,并及时记载。调查内容包括:影响的范围、地点、时间、强度变化、方向路径、受灾范围、损害程度。当本地范围内进行人工影响局部天气(包括人工降雨、防霜、防雹、消雾等)作业时,应注明其作业时间、地点。有条件的可用影像记录,存档备用。

5、气压观测是测定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人工观测时,定时观测要计算本站气压,编发天气报告的时次还须计算海平面气压,配有气压计的,应作气压连续记录,并挑选气压的日极值(最高、最低)。

6、配制日照显影药液,取清水5克,需配药0.5克。

7、地面气象记录年报表是在地面气象月报表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

8、20时地面最高读数低于14时0 cm读数的原因,除仪器物理原因外,人为的主要原因是地温场板结。

9、地面气象观测场的周围环境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以及有关气象观测环境保护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

10、最长连续降水日数出现两次或以上相同时,降水量和起止日期记其降水量最大者;若两次或以上降水量都相同时,起止日期栏记出现次数。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出现两次或以上相同时,起止日期栏记出现次数。

11、因吹雪、雾、轻雾使天空的云量、云状不能完全辨明时,总、低云量记10,云状栏记该现象符号和可见的云状。

第 1 页,共 6 页

12、制作气表-1时,当电线积冰两个方向月极值的气温、风向、风速有两个或以上时,只记其中一个重量(或直径+厚度) 最大的月极值对应的气温、风向、风速;当重量(或直径+厚度)又相同时,则记南北向月极值对应的气温、风向、风速。

13、每日日出后和日落前应巡视观测场和值班室内的自动站设备。巡视的主要内容包括:查看各传感器是否正常、雨量传感器的漏斗有无堵塞、地温传感器的埋置是否正确、风向、风速传感器是否转动灵活、直接辐射表跟踪是否正确等。

14、自动观测定时数据有缺测时,基准站用人工平行观测记录代替;其他站一般时次不进行补测,仅在0

2、0

8、

14、20时4个定时和规定编发气象观测报告的时次,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降水记录缺测时,用现有人工观测仪器或通风干湿表、轻便风向风速表等在正点后10分钟内进行补测;超过10分钟时不进行补测,该时数据按缺测处理。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计30分)

1、在气象记录中,凡取小数一位的项目,其小数第二位四舍五入。(×)

2、各站均须观测的项目有:云、能见度、天气现象、气压、空气温度和湿度、风向风速、降水、雪深、雪压、日照、蒸发、地面温度(含草温)。(×)

3、当日天气现象栏记有积雪现象,到8时(或14时,20时)观测已不符合积雪标准,因此当日不进行雪深观测,也不须在备注栏注明。(√)

4、目标物的颜色、细微部分很难分辨时,该目标物的距离即为能见度。(×)

5、动槽式水银气压表安装后要稳定3个小时,方能观测使用。(√)

6、当日最高(低)气压和最小相对湿度同定时值矛盾时,应改挑定时值,并在备注栏注明。(×)

7、天气现象是指发生在大气中、地面上的一些物理现象。它包括降水现象、地面凝结现象、视程障碍现象、雷电现象和其它现象等,这些现象都是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产生的。 (√)

8、百时箱的作用是防止人为的对仪器的破坏。(×)

9、制作气表-1挑选月最多风向时,应挑选出现频率最大者为月最多风向。当月最大频率有两个或以上相同时,挑其出现回数最多者。(√)

10、天气现象刚好出现在24时,但不足一分钟,其起止时间应记为“0”。(√)

11、具体观测程序,台站可根据观测项目的多少和观测时的天气状况确定,但气压观测时间应尽量接近正点,全站的观测程序必须统一,并且尽量少变动。(√)

12、碎雨云是低而破碎的云,呈灰色或暗灰色。常出现在降水时或降水前后的降水云层之下。(√)

13、在雨、雪等降水现象中,如果一种现象转为另一现象时,为了简便起见,现象间可以连续记载。(×)

14、湿球纱布开始冻结后,应立即从室内带一杯清洁水对湿球纱布进行溶冰,待纱布变软后,在球部下2-3 cm处剪断,然后取走水杯,以防冻裂。(×)

15、雨量计、电接风换自记纸作时间记号时,均可用上抬自记笔杆的方法。(×)

16、自动站气温、相对湿度的自动观测记录有部分缺测时,则从实有的自动观测记录和人工补测的定时观测记录中挑选日极值。(√)

17、遇固态降水,凡随降随化,仍照常读数和记录。(√)

18、若气象站四围积雪面积过半,但观测地段因某种原因而无积雪时,则应在就近有积雪的地方,选择较有代表性的地点测量雪深。(√)

19、在无任何遮蔽条件下,太阳中心从某地东方地平线到进入西方地平线,其光线照射到地面所经历的时间称为可照时数。(√)

20、有降水时,应取下小型蒸发器上的金属丝网圈;有强烈降水时,应随时注意从器内取出一定的水量,也可采用加盖方法,以防水溢出。(√)

21、降水量自记迹线有缺测,若缺测时间跨越某一个或几个正点时,有关各时降水量应用其它雨量计的自记记录代替;若无其它雨量计时,则整个缺测时段记其累计量,并填在该时段的最后一个小时栏内,其它各时共用“←”符号表示。 (√)

22、若某日全天无云,日照时数缺测数小时(非全天缺测),则该日日照按实有记录作日合计。(√)

23、某次记录不完全正确或有疑误但基本可用时,按正常记录处理;当某次记录有明显错误且无使用价值时,按缺测处理(记“-”)。(√)

24、冻土观测时,当冻结层的下限深度超出最大刻度范围时,应记录最大刻度数字,并在数字前加记“≥”符号。(×)

25、铂电阻地面温度传感器被积雪埋住时,在降雪或吹雪停止后,应小心将其从雪中取出,水平地安装在未被破坏的雪面上,埋入雪中一半。读数时若又被雪盖,可按正常观测读数,并在备注栏注明。(×)

26、自动站每日0

8、20时仍须人工观测雨量筒的降水量,并记入观测簿中定时降水量栏作为正式记录。(√)

27、自动站根据各月观测数据文件(含A文件、J文件)统计得到的候、旬、月资料和人工录入的年报表封面、天气气候概况、备注、现用仪器等文字说明,经加工整理后形成统一的地面气象年报数据文件(即Y文件)。(√)

28、自动观测定时数据缺测时,所有台站在0

2、0

8、

14、20时4个定时和规定编发气象观测报告的时次,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降水记录缺测时,应在正点后30分钟内进行补测;超过30分钟时不进行补测,该时数据按缺测处理。(×)

29、若某一定时所有自动观测数据缺测时,用前、后两定时数据内插求得,按正常数据统计;若连续两个或以上定时数据缺测时,按缺测处理。(×)

30、自动观测每分钟降水量有缺测时,各时段年最大降水量及开始时间可以从缺测时段人工观测的定时降水量记录中挑选。(√)

三、选择题 (可选择1个或多个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写在空格里,每小题1分,计20分)

1、有降雪同时有吹雪,影响实际降水量,记录如何对待(A)

A、按量照记B、记录加括号C、作缺测

2、在“风力等级表”的“陆上地物征象”栏中。“大树枝摇动,电线呼呼有声,撑伞困难,高的草不时倾伏于地”。其风力等级为(C)

A、4级B、5级C、6级D、7级

3、台站气压表水银槽拔海高度低于15m时,高度差订正值C按C=34.68h/(t+273)求得,其中t 采用(C)

A、气压表附温的平均值B、观测时的气温t与前12小时的气温平均值C、本站年平均气温值D、月平均气温值

4、各种天气现象和界限温度的初终间日数,(A)

A、包括初日和终日B、不包括初日和终日C、包括初日D、包括终日

5、冰雹的最大直径(B)时,需测定冰雹的最大平均重量并记入(C)内

A、≥10mmB、>10mmC、纪要栏D、备注栏

A、±3B、±5C、±2D、±

16、出现浮尘时,水平能见度为(D)千米

A、1.0D、

7、应记录开始时间的天气现象共有(D)种

A、20B、19C、21D、2

48、气表-1中规定应统计的各级降水日数有(A)

A、8个B、7个C、9个D、6个

9、某次记录不完全正确或有疑误但基本可用时,该记录应(B)

A、加“()”B、按正常记录处理C、记“-”

10、对能见度目标物的视角和仰角要求是(B)

A、5°、≤6°

D、≤5°、≤6°

11、按天气现象定义,能见度

A、雾、吹雪、扬沙B、雾、沙尘暴、雪暴C、雾、

浮尘、雪暴D、雾、雾淞、沙尘暴

12、最低温度表酒精柱示度与干球温度表示度,在月初五天比较的平均差值>0.5℃,该平均差值(B)

A、不作补充订正B、要作补充订正(订正到该5天的逐日最低温度值上)

13、最低温度表如遇酒精柱中断,观测时(C)

A、扣除中断部分B、加上内管顶上的一段中断的酒精柱

C、按缺测处理

14、在观测记录中,允许在观测值前加记“<”符号的要素有(A)

A、1个B、2个C、3个

15、月最大、极大风速的风向,若出现两个或以上时,风向记(A)

A、个数B、并记

16、安装自动站传感器的百叶箱,(B)

A、每月至少定期擦洗一次,清洗之前,应将仪器全部放入备份百叶箱内。

B、不能用水洗,只能用湿布擦拭或毛刷刷拭,百叶箱内的温、湿传感器也不得移出箱外。

17、对温湿度传感器的日常维护主要是用(C)过滤罩。

A、清水清洗B、酒精清洗C、软毛刷清洁

18、传感器安装时,应该考虑方向的是(C)。

A、雨量B、温湿度C、风向

19、湿敏电容传感器应安装在百叶箱内,传感器的中心点离地面

(B)m。

A、1.52B、1.50C、1.

5320、铂电阻地温传感器被积雪埋住时,(B)

A、将其置于积雪表面上进行观测;B、照常观测,在备注栏中注明

四、问答题(共20分)

1、霾的特征?(3分)

答: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0 km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霾使远处光亮物体微带黄、红色,而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气团稳定较干燥,一天中任何时候均可出现。

2、冬季降雪时,定时降水如何观测?(4分)

答:冬季降雪时,须将承水器取下,换上承雪口,取走储水瓶,直接用承雪口和外筒(储水筒)接收降水。观测时,将已有固体降水的外筒,用备份的外筒换下,盖上筒盖后,取回室内,待固体降水融化后,用量杯量取。也可将固体降水连同外筒用专用的台秤称量,称量后应把外筒的重量(或mm数)扣除。

3、湿球溶冰不当,记录处理有哪些规定?(5分)

答、湿球溶冰不当,湿球不能读数,只记录干球温度。如在定时观测正点前湿球温度能够稳定,则需补测干湿球温度值,并用此值作为气温和湿度的正式记录;若定时观测正点前湿球温度仍不能稳定,则相对湿度改用毛发湿度表或湿度计测定(需按规定作相应订正),水汽压、露点温度用干球温度和相对湿度计算得到;如无毛发湿度表(计)或按规定冬季不需要编制订正图的气象站,应在正点后补测干、湿球温度,记在观测簿该时栏上面空白处,只作计算湿度用,这次湿球温度不抄入气表(该栏记“-”),而温度的正式记录仍以第一次干球温度为准。

4、自动观测定时数据缺测时记录如何处理?(5分)

答:① 自动观测定时数据有缺测时,基准站用人工平行观测记录代替;其他站一般时次不进行补测,仅在0

2、0

8、

14、20时4个定时和规定编发气象观测报告的时次,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降水记录缺测时,用现有人工观测仪器或通风干湿表、轻便风向风速表等在正点后10分钟内进行补测;超过10分钟时不进行补测,该时数据按缺测处理。

② 在自动观测定时数据中,某一定时数据(降水量除外)缺测时,用前、后两定时数据内插求得,按正常数据统计;若连续两个或以上定时数据缺测时,不能内插,仍按缺测处理。

5、自动观测降水量、蒸发量、日照时数、辐射曝辐量缺测时如何进行日统计?(3分)

答:一日中自动观测各时降水量、蒸发量、日照时数、辐射曝辐量缺测数小时但不是全天缺测时,按实有记录作日合计。全天缺测时,日合计栏记“一”。

第15篇:气象观测仪器的原理与操作

【基礎地球科學科數位教材發展教材單元內容暨教學活動設計教案(含詳細旁白稿)】

單元編號 對應課綱 教學模式 7-1-1-1 7-1-1氣象觀測與預報

具體經驗 =>2.觀察與建立概念 =>3.原理與應用

1.認識地面與高空氣象觀測 2.認識常見氣象觀測儀器

3.了解常見氣象觀測儀器之原理

單元名稱 預計教學時間

氣象觀測儀器的原理與操作 50分鐘(實體教學時間)

學習目標

1.以影片概觀式介紹氣象觀測(含觀測工作員的操作進行方式)。(1) 地面觀測

2.介紹常見地面觀測儀器與原理(動畫配合圖片及影片) (1) 觀測坪的設備

(2) 百葉箱﹣含最高最低溫度、乾溼球溫度計 (3) 水銀氣壓計與空盒氣壓計

單元內容簡介

課程內容 (4) 雨量計 (5) 風向與風速 (6) 自動式觀測儀

3.以動畫介紹高空觀測的原理與操作、探空氣球進行方式、觀測項目。4.氣象觀測測量體驗

(1) 地面觀測﹣提供3D立體場景:

a.選擇觀測坪位置 b.如何選擇正確儀器

學習評量 以互動式動畫讓學生應用氣象觀測的各項原理與操作。提供課堂上的討論。

時間

實體教學

教學元件

編號

7-1-1-1-a《認識氣象觀測》

旁白稿

地面及高空氣象觀測即一般所稱之傳統氣象觀測,為氣象作業中不可或缺之業務,所蒐集之資

參考資料

教學流程、教學內容

教學活動設計 【具體經驗】

以影片概觀式介紹氣象觀測(含觀測工作員的操作進行方式)。 5分

元件設計 2分

【 觀察與建立概念 】

介紹常見地面觀測儀器與原理(動畫配合圖片及影片)

(1) 觀測坪的設備

(2) 百葉箱﹣含最高最低溫度、乾溼球溫度計

(3) 水銀氣壓計與空盒氣壓計 (4) 雨量計 (5) 溼度計

(6) 風向與風速 (7) 自動式觀測儀

實體教學 5分

元件設計 2分

料為天氣預報之主要作業依據。中央氣象局現有地面氣象觀測業務,除了一般的地面氣象測報作設

1.以短片介紹氣象觀測進行方

業外,尚包含大氣理化觀測、密集的自動化雨量計

式,由工作人員說明整合性的說

觀測網及農業氣象觀測等。一般的綜觀氣象站執理

明操作與記錄方式。

行之地面氣象觀測係指觀測員利用目視或安置念

於地面之氣象觀測儀器,直接觀測接近地面大氣底層之各種氣象要素如氣壓、溫度、濕度、風、雲、能見度及天氣現象等。現有地面氣象觀測業務大部分均已完成自動化作業。

天氣預報首重資料之取得,因此第一階段是先蒐設

影片有地面氣象觀測站外觀,工作

集國內外之天氣觀測及交換所得資料,包括地面計

人員記錄、電腦處理等概況,加入

觀測、船舶、觀測探空(Sounding)、雷達及衛星等要

旁白說明。建立對氣象觀測的認識。

等,然後透過無線電傳真,衛星網路接收,並立求

即輸入氣象資料電腦自動編輯系統裝置。觀測資料蒐集之後,須經電腦解碼才能進一步分析,隨後並透過電腦偵測及初始化等過程,即可將所得之氣象資料自動填製繪出各種天氣圖。 觀測坪之環境(選定位置注意事項):

7-1-1-1-b《觀測坪的設置》 1、地勢平坦開闊,排水良好,無積水之虞,並號

避免人煙密集地方。

2、地面需舖種淺草,並需經常修割,保持適當

設長度,不可用水泥地、石子或裸地。

計以實景與動畫配合說明,觀測坪的3、不可設於靠近陡坡、山脊、懸崖、山谷及凹理內容、設置條件與注意事項。 地或不便瞭望之處。 念 4、需遠離足以影響氣象要素之巨大建築物、溪

流、湖泊及密林。

5、四週如有障礙物,則觀測坪四週邊緣與障礙物之距離應至少為障礙物絕對高度之四倍。6、觀測坪之面積視安置氣象儀器多少而定,通

有實地拍攝觀測坪的外觀,聲音旁常南北向長約10M,東西向寬約8M 。 設

白說明觀測坪的條件與基本認識,7、觀測坪四周圍以稀疏之矮木柵或竹籬,如用計

畫面定格後,以互動式動畫,當滑鐵絲網更佳,以免閒人或牲畜闖入損壞儀器。 要

鼠移到儀器上時,加上各項觀測儀8、觀測坪儘量使為方形,並使成南北方向,俾求

易辨認方向。 器的名稱。

二、觀測坪之佈置:

百葉箱、雨量計、蒸發器、地溫計、草溫計等安置於觀測坪內。佈置方式雖無特別規定,但

圖片:標準觀測坪

編號

實體教學 3分

7-1-1-1-c《百葉箱》

計以簡報介紹百葉箱的擺置條件與內理置的儀器。 念

元件設計 1分

實體百葉箱與儀器為照片,先說明計

百葉箱外觀白色與方向的條件(說要

明太陽照射方向)。 求

實體教學 3分

7-1-1-1-d《氣壓計》

設以簡報和照片介紹水銀氣壓計和空計盒氣壓計的原理與操作方式。

需注意下列各點:

1、各儀器間不可互相遮掩妨礙,應保持適當距離;不可互相靠近,以免影響彼此紀錄之正確。

2、注意觀測操作方便,以節省觀測時間,各種儀器應依觀測先 後次序安置,而免往返輾轉費時。通常觀測順序為:(1)雲(2)天氣現 象(3)能見度(4)地面狀態(5)乾濕球溫度(6)極端溫度(7)降水量(8)蒸發量 (9)土壤溫度(10)風(11)正時氣壓 百葉箱內可安置乾溼計、最高最低溫度計、溫溼自記儀等,以避免直接日射及雨雪霜露的附著,並保持適度通風。百葉箱依其內置儀器的多寡可有不同的大小,或是在一個觀測坪內設置一個以上的百葉箱以容納眾多儀器亦可。

由於希望能量測到真正的近地面大氣狀況,百葉箱必須能滿足下列條件:(1) 內部的溫度分布均勻;(2) 內部的溫度與箱外氣溫相同;(3) 能容納放置的儀器;(4) 使用輻射熱影響最小的材質。百葉箱底部離地面超過1公尺,再配合觀測坪植草,目的就是要避免地面散熱及水分蒸散對觀測的干擾;採用木質並漆成白色是為了盡量防止吸收太陽輻射;四周的百葉也是為了兼顧通風要求與防止陽光射入箱內。通常專業的百葉箱頂端還會裝置抽風馬達,以增強箱內空氣對流。就連箱門開設方向也是有講究的,在北半球應開向北側,南半球應開向南側,以免當箱門開啟時陽光長驅直入影響觀測,而赤道附近地區恐怕就得南北兩面都開門,隨季節的更迭決定開門方向。

由於百葉箱在觀測坪中算是數一數二的巨大物體,為免它遮擋住其它儀器的觀測,一般都是設在觀測坪較邊緣的地方,與其它儀器保持適當的距離;而在北半球,為盡量避免百葉箱的影子遮住其它儀器,當然是設在觀測坪的北側最佳。 氣壓計有水銀氣壓計及空盒氣壓計兩種,一般較常使用空盒氣壓計。

水銀氣壓計(mercury barometer)是量測大氣壓力

(圖片PIC1,2,3)

水銀氣壓計(圖片PIC3)

理念

元件設計 1分

氣壓計皆以實體照片加上示意圖,計

說明氣壓計原理,校正、讀取數值要

時注意事項等。 求

的儀器裝置,其量測的原理源自托里切利(Torricelli)實驗。利用倒置於水銀槽內玻璃管柱中的水銀重量與周遭大氣壓力平衡的原理,而以水銀柱的高度表示大氣壓力。1標準大氣壓(atm, standard atmosphere)等於76 cm水銀柱的高度。

水銀氣壓表是在世界各地有觀測員的氣象站和氣候氣象站均採用的標準氣壓表。

水銀氣壓計通常包括三部分:一支內裝水銀的玻璃管柱、一支溫度計以及可以讀取到0.1 mm的游標尺。

實驗操作: 1.儀器歸零

讀取水銀柱高度之前,應先將儀器歸零。在氣壓計的底部有一歸零調整鈕,轉動旋鈕改變水銀槽的高度,使水銀面恰與針尖處接合,完成歸零。 2.調整游標尺

調整游標尺左側的附尺(slide piece),使其下緣恰與水銀的凸面最高點切齊,完成游標尺的調整 3.讀取水銀柱高度

讀取數值時先讀游標尺右側主尺刻度。主尺刻度每一大刻度是1 cm,每一小刻度是0.1 cm。由左側附尺的下方 “0” 標線切齊右方主尺處,顯示水銀柱高度是介於76.1與76.2 cm之間。接著觀察附尺刻度與主尺刻度線重疊齊處,在這個例子為6,這即是百分位之數值;因此,此時的室壓是76.16 cm-Hg。 4.溫度校正

由於溫度對於水銀以及氣壓計游標尺刻度之熱膨脹影響不同,因此當要非常精密量測氣壓時,必須另外進行溫度的修正。

空盒氣壓計的構造

最常用的氣壓計就是空盒氣壓計。空盒氣壓計的感應部分為一扁圓形的真空金屬盒(右圖下黃色部分),當氣壓升高時金屬盒會被壓縮;氣壓降低時金屬盒則會膨脹。只要將金屬盒連結指針,即可加以放大並指示刻度。空盒氣壓計輕便易攜

空盒氣壓計(圖片PIC1+2)

PIC4+5

帶,不過它也需要定期以水銀氣壓計校準。

編號 設計理念

7-1-1-1-e《雨量計》

以短片、動畫和照片介紹三種常見雨量計的原理與操作方式(雨量筒、虹吸式雨量計、傾斗式雨量計)。

雨量計當然不會放在百葉箱內,而是置於觀測坪

的適當位置。雨量筒是一組精緻的集水筒,它是由集雨斗、外筒、內筒,加上支架及量雨尺或量雨量筒組成。一般外筒是一個口徑20公分的直圓筒,以支架豎立在離地面70公分高處,不過也有將部分外筒埋入觀測坪土壤中的作法以防傾倒。集雨斗平時是蓋在外筒頂端,為的是防止筒內的儲雨蒸發。

雨量的單位是毫米,即是雨量筒內的水深,但由於外筒之中還有一個口徑更小的內筒,因此內筒所量出的水深是經過放大的,這樣可以增加量測的精確度。量內筒雨量時需用刻度已放大過的特製量雨尺,或是將雨水另倒入量雨量筒中量測。

當雨量很大時,內筒的雨水會滿溢到外筒去,此時應先將內筒的水倒出,再將外筒的水依次倒進內筒中量測,最後再加上原內筒的雨量即可。

虹吸式雨量計能連續記錄液體降水量和降水時數,從降水記錄上還可以了解降水強度。虹吸式雨量計由承水器、浮子室、自記鍾和外殼所組成。雨水由最上端的承水口進入承水器,經下部的漏斗彙集,導至浮子室。浮子室是由一個圓筒內裝浮子組成,浮子隨着注入雨水的增加而上升,並帶動自記筆上升。自記鍾固定在座板上,轉筒由鍾機推動作用迴轉運動,使記錄筆在圍繞在轉筒上的記錄紙上畫出曲線。記錄紙上縱坐標記錄雨量,橫坐標由自記鍾驅動,表示時間。當雨量達到一定高度(比如10毫米)時,浮子室內水面上升到與浮子室連通的虹吸管處,導致虹吸開始,迅速將浮子室內的雨水排入儲水瓶,同時自記筆在記錄紙上垂直下跌至零線位置,並再次開始雨水的流入而上升,如此往返持續記錄降雨過程。記錄紙上記錄下來的曲線是累積曲線,既表示雨量的大小,又表示降雨過程的變化情況,曲線的斜率表示降雨的強度。從記錄紙上可

圖片PIC1

7-1-1-1-e

實體教學 3分

元件設計 1分

雨量計其基本設計原理與操作方計

法,以實際操作製成較短影片,以要

了解過程。 求

編號

實體教學 5分

7-1-1-1-f《溼度計》

計以照片和動畫介紹溼度計原理與操理作。 念

元件設計 2分

1.溼度計分為手搖式乾溼球溫度計設與固定式溼度計

計2.以實體照片表現,放大細節以繪要圖呈現。

求 3.手搖式乾溼球溫度計手動操作製

成影片,原理則以圖表呈現。

以確定出降雨的起止時間、雨量大小、降雨量累積曲線、降雨強度變化過程等。

翻斗式雨量計是由感應器及信號記錄器組成的遙測雨量儀器,感應器由承水器、上翻斗、計量翻斗、計數翻斗、干簧開關等構成;記錄器由計數器、記錄筆、自記鍾、控制線路板等構成。其工作原理為:雨水由最上端的承水口進入承水器,落入接水漏斗,經漏鬥口流入翻斗,當積水量達到一定高度(比如0.1毫米)時,翻斗失去平衡翻倒。而每一次翻斗傾倒,都使開關接通電路,向記錄器輸送一個脈衝信號,記錄器控制自記筆將雨量記錄下來,如此往複即可將降雨過程測量下來。

乾溼球溼度計

乾溼計的外觀就是並排的2支溫度計,其中一支就是一般的溫度計,稱為乾球;另一支的感溫球部包上白色脫脂紗布,並連繫一棉線至一水盒內的蒸餾水中,蒸餾水因毛細作用會經棉線至紗布處,浸溼感溫球部,就是溼球。當大氣中相對溼度大時,球部的水分蒸發量少,帶走的熱量不多,因而溫度下降也有限;若大氣溼度低時,溼球的水分會加速蒸發而吸走更多的熱量,使溫度下降。換句話說,當溼度愈低時,溼球溫度也會降得愈低。因此乾、溼球的溫度差就可顯示出相對溼度的大小。

一般懸掛式的乾溼計有一個問題,就是當溼球在蒸發時,同時也改變了四周大氣的溼度,因而觀測會有誤差。所以會有手搖式乾溼計的設計,以手搖操作方式擴大溼球的蒸發空間,以減小誤差

乾、溼球的溫度差可透過公式的換算而求出相對溼度。實務上為求方便,多將公式結果製成換算表,量出乾、溼球的溫度後,就可以直接查表找出相對溼度。一般懸掛式乾溼計的換算表繪於二

編號

實體教學 3分

設計理念

元件設計 1分

設計要求

編號

實體教學 3分

設計理念

支溫度計之間的空間,而手搖式乾溼計若無繪表空間,就會附在外盒上或另附。

乾溼計有一個量測的限制:若氣溫在冰點以下,水結冰就不能用了。

風向風速計要置於離地10公尺以上且附近沒有

7-1-1-1-g《風向風速計》

遮蔽的空中,若是置於觀測坪內就要裝設測風鐵塔,否則一般就直接設於房舍的屋頂。

以短片、動畫和照片介紹風向和風

風向是指風的來向,量測風向的儀器就是風標,

速計的原理與操作方式。

可以有各種各樣的設計和造形,有時候會依外形而被稱作風雞、風機不等,但原理其實均類似。主要是一形狀不對稱的物體,重心置於一垂直軸上,對空氣產生阻力最大的一端就一定會移動到下風處,因此另一端就可指出風向。最簡單的風標會附有方向標示或羅盤,目測即可讀出方位;但由於風標通常設於高處難以目測,因此多以同步馬達將風標軸的旋轉轉換成地面儀表指針的轉動,以方便觀測。

影片呈現人工操作與電腦處理畫

面,並加入各種不同型式風向風速

最常見的風速計就是旋轉風速計,利用水平旋轉

計照片,配合動畫加入文字說明。

的風杯或置於風標前端的旋轉扇葉量測風速。風愈大,風杯或扇葉就轉得愈快,連接旋轉軸的儀表指針就可以指示出風程或風速。

量測風向風速時要注意風是瞬息萬變的,因此應觀測一段時間才能決定風向為何,世界氣象組織還規定要以十分鐘為單位量測平均風速。

氣象儀器的目視觀測雖然可以很精準,然而由於

7-1-1-1-h《自動式觀測儀》

無法做到時時刻刻都在觀測,因而有了自記儀的設計,自記儀可以留下各項氣象觀測要素的連續

以簡報配合照片或圖片介紹自動式變化情形。氣象上習慣將目視觀測用的儀器稱為觀測儀,包含溫溼度、氣壓、風向「計」,而將可以自動記錄的儀器稱作「儀」。 速和降水等6種氣象要素。

元件設計 1分

設計

以儀器實際照片加上文字。 要求

【 觀察與建立概念 】

以動畫介紹高空觀測的原理與操作,主要為探空氣球進行方式、觀測項目 高空觀測﹣放置高空氣氣球(一天兩次),資料回傳後,將氣溫、氣壓、溼度、風向速等,表示出隨高度變化的結果。

編號

實體教學 5分

設計理念

7-1-1-1-i《氣象探空氣球觀測》 以動畫介紹探空氣球的操作,探空儀藉此偵測氣壓、溫度、溼度、風向和風速等訊息,透過無線電傳回地面。

元件設計 2分

包含觀測人員操作的過程,並介紹計

探空儀內部構造,探空儀回傳資料要

的電腦資料畫面。 求

凡是能帶動指針的感應部就能製成自記儀。如量 氣溫的雙金片、量溼度的毛髮、量氣壓的空盒、量風向的風標及量風速的風杯或風扇等等,如下

圖左就是溫溼自記儀;圖右就是氣壓自記儀。雨圖片PIC1 量計只要加上可感知水位的浮筒及滿水自動排 水的機構,也可以製成自記儀。

自記儀的記錄部分除了可隨感應部連動的指針 之外,就是一個會轉動的記錄轉筒。記錄轉筒可 能是以發條或馬達帶動,一般是一週轉一圈,也 有為求精確記錄而一天轉一圈的設計。只要在轉 筒上包上記錄紙,沾有油墨的指針就可以在記錄 紙上留下連續的變化曲線。

同樣的原理再更換記錄部的設計,就可以變化出 其它的記錄方式。現在最普遍的作法就是將感應

部的變化轉換為電流訊號,如此就可以接入電腦圖片PIC2 儲存和進一步運用。中央氣象局已大量採用這種方式將觀測記錄自動化,傳統全賴人工目測儀器記錄的方式已難再見,甚至發展出許多無人自動觀測站。

氣象人員會從地面釋放探空氣球到高空,利用探 空氣球攜帶的探空儀器進行測量。

探空儀器可以將感應到的高空溫度、溼度、氣壓 的大小,不斷轉變為無線電訊號由地面接收站接 收處理,而追蹤氣球移動軌跡也能得知高空風速 和風向。

高空氣象觀測的目的,在於獲取氣象要素(氣 壓、氣溫、相對溼度、風向、風速等)在大氣層 中地面至30公里高度的垂直分布,以監測大氣的 垂直穩定度和天氣系統的內部結構,並提供天氣 預報上有關研判天氣系統之移動與發展的參 考,對氣象預報工作非常重要;除此之外,高空 觀測結果亦能協助飛航之安全、空氣污染物之擴 散的參考。

探空氣球上升到最後會因氣壓過低而爆裂,探空圖片PIC1

實體教學 5分

編號 設計理念

7-1-1-1-j《高空氣象觀測》 以探空氣球升空後,探空儀資料回傳後,將氣溫、氣壓、溼度、風向速等,表示出隨高度變化的結果,將實際變化以數據與圖形呈現。

元件設計 2分

將探空儀回傳資料,製成動畫,透設

過氣球升空的定位,從垂直畫面,計

旁側加氣溫、氣壓、溼度、風向速要

等資料顯示出來,以隨高度變化,求

各項要素之改變情形表現出來。

儀隨即墜毀,因此雖然探空儀的出現已大大減少了高空氣象觀測的成本,比起地面觀測仍是相當奢侈。好在由於沒有地形地物的影響,高空的氣象變化通常較地面來得單純,因此一般探空站不會像地面氣象站設置得那麼密集,施放探空氣球的頻率也不會像地面觀測那樣頻繁。以中央氣象局來說,現有台北板橋、花蓮、台東、台南永康、東沙島及南沙島等探空站,其中東沙及南沙站是委託海軍觀測;每天只在8時及20時(國際標準時0時及12時)各施放探空氣球一次。

探空站的接收機陸續接收探空儀傳回的訊號後,早期是以人工抄收資料;現在早已改用自動化接收方式,以電腦彙整並儲存訊號,再自動編製氣象電碼,直接傳送到中央氣象局使用。 高空氣象觀測設備的組成,主要為「無線電探空儀」(Radiosonde)與「高空氣象自動觀測系統」(Automatic Upper-air Sounding System);其中「無線電探空儀」自高空氣象觀測站升空,進行探測並發送探測結果,而設置於高空氣象觀測站的「高空氣象自動觀測系統」,則負責接收無線電探空儀的信號並處理成各種氣象資訊。

無線電探空儀

內有氣壓、溫度、濕度(即P.T.U)等感應部,和無線電發射器,探空儀重量視製造商不同約300至500公克,亦有加裝臭氧感應器以探測臭氧含量之專用探空儀。

無線電探空儀繫在填充氫(氦)氣之高空氣球之下,以每分鐘300至350公尺之速度上升,探測各高度之氣壓、溫度、濕度,每隔1秒或數秒由無線電發射器依序發送觀測信號,由高空氣象自動觀測系統接收。

各高度之風向及風速,可由高空氣象自動觀測系統之追蹤天線的方位角及仰角的變化,加以計算求得,最新的技術是在無線電探空儀內加裝

圖片PIC5+6 圖片PIC2 圖片PIC3

圖片PIC4

【其他教學相關資源】 數位化教材單元使用說明

實體教學 0分

編號 7-1-1-1-k《數位化教材單元使用說

明》

設計

本單元各元件的操作說明文件。 理念

計說明各元件融入教學時,須特別注要意事項及使用要領。 求

教學元件

編號

7-1-1-1-l《氣象觀測體驗》

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接收部,直接將GPS定位資料無線數位化傳送至高空氣象自動觀測系統,再做計算得出風向及風速,將可提高風向、風速、高度的準確度。

待升空至30公里左右之高度,由於高空氣球爆破,無線電探空儀亦隨佩掛之降落傘自由落下,而觀測作業亦於此時結束探測階段。

區分出適合放置在室內、觀測坪內、百葉箱或是高空施放的各項氣象觀測儀器,部份儀器不是大家都親眼看過,因此在單元設計的圖片希望可以搭配動畫顯示讓圖片有隨環境狀況改變的效果,例如風向風速計圖片是平面靜止的,可舉例改變風向或風速變大後儀器的偵測狀態。

元件設計 1分

教學流程、教學內容 時間 實體教學 10分

評量活動 【應用與驗證 】

氣象觀測測量體驗

地面觀測﹣提供3D立體場景

(1)選擇觀測坪位置

(2)如何選擇正確儀器

以互動式動畫讓學生應用氣象觀測計

的各項原理與操作。提供課堂上的理

討論。 念

1.選擇觀測坪位置﹣製作提供3D

立體場景,包含各種地形與建築

物的分布,設定4個地點,選定

後,可放大。

2.如何選擇正確儀器﹣畫面旁側提求

供各種氣象儀器,可選取、移位至欲擺設的位置。

元件設計 3分

旁白稿

百葉箱、雨量計、蒸發器、地溫計、草溫計等安置於觀測坪內。佈置方式雖無特別規定,但需注意下列各點

場景為一個人,來到四個不同地點,欲選擇適當的地點設置氣象觀測坪。

旁白:暑假期間,你獲得來到氣象局打工的機會,第一個任務是,請你嘗試為氣象局選擇適當的地點來設計氣象觀測坪,以下四個地點請選出最適當的位置。

地點一:半山腰上,可是有廣大的草坪,周圍沒有森林阻擋。

地點二:山腳下的一個平地,但是只有碎石子覆蓋地面,旁邊有小河流過,周圍沒有高樓樹木阻

參考資料

擋。

地點三:城市內的四層樓公寓的頂樓,有覆蓋草皮,但是周圍有更高樓層的大廈圍繞。

地點四:城市邊緣地區,有空曠的草皮,周圍沒有高樓、樹木等遮蔽物。

(答案應選地點四)

選定好地點後,第二項任務:請為觀測坪決定大小面積、形狀和方位:

一、正方形,邊長約三公尺,各項氣象儀器不可以擺放的相隔太遠,否則就不是同地點的氣候狀況了。

二、長方形,南北向長約10公尺,東西向寬約8公尺,各氣象儀器要有適當的間隔,以免陰影或是彼此之間互相影響。

三、圓形,各個器材繞著圓形形狀排列,能面面俱到的量測天氣狀況。

四、三角形,中心正要放置百葉箱,三個角的地方可以各放置一個氣象儀器。

(答案應選第二個)

選定好形狀跟面積之後,開始用動畫為觀測坪圍置白色的木柵欄, 圍好之後進行任務三,請選擇百葉箱的顏色、高度和方位。 (人是住在台灣)

一、百葉箱直接放在草皮上, 設置在觀測坪正中間,漆成黑色,門口開向北方

二、百葉箱高度約離地一公尺,設置在觀測坪正網站 / 書籍等

中大測候站

學習資源

風-改造大地,生命與歷史的空氣流動 中央氣象局(地面觀測)

商周出版/Jan Deblieu 著 呂文慧譯 http://www.cwb.gov.tw/

http://www.atm.ncu.edu.tw/observatory/main.htm

中間,漆成白色,門口開向南方

三、百葉箱高度約離地一公尺,設置在觀測坪邊緣,漆成白色,門口開向北方

四、百葉箱高度約離地一公尺,設置在觀測坪邊緣,漆成白色,門口開向南方

(答案應選三)

任務四:請選出可以放置在百葉箱中的氣象儀器,出現的選項有:乾溼計、最高最低溫度計、溫溼自記儀、氣壓計、雨量計、風速風向計。

(考題中以上六項東西的順序可以打亂,答案適合放置在百葉箱中的是前面四項。 )

簡介

第16篇:内蒙古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补充规定的说明

内蒙古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补充规定

本规定自2012年4月1日(即北京时2012年3月31日20时)起执行。现行业务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之处,以本规定为准。

一、观测规定

(一)基准站、基本站应在4次正点(

23、0

2、0

5、0

8、时)前半小时应按规范规定对观测场和仪器设备进行巡视检查,并查看对应定时观测时次前两个时次的新Z数据文件是否正确,及时处理异常数据并发送更正新Z数据文件。一般站7-8时应通过查看SAWSS软件日志文件并结合相关气象要素综合检查判断21-07时上传数据是否正确,;做好整点观测前的准备工作,在自动站仪器设备出现故障时及时使用人工观测仪器进行补测。

(二)2012年4月1日起,所有国家级自动气象站每日14时进行80~320厘米深层地温的人工对比观测,记录在观测簿的20时人工深层地温栏。20时进行气温(包括最高、最低)、气压、相对湿度、风向、风速、0-40厘米、最高、最低地面温度、降水量的人工对比观测,记录在观测簿的20时人工观测栏。观测后应将人工观测值输入到地面测报软件—数据维护—自动站与人工观测数据表中,做好20时人工站与自动站数据的分析对比,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将人工观测与自动观测数据的差值,记录在值班日记中。

(三)在开始使用自动站雨量传感器(包括称重式降水传感器)时,各站要及时调整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中的台站参数,即选择台站参数→定时编报参数→天气报告中降水量取自的观测仪器→雨量计或自动站雨量传感器。在停用雨量传感器时,及时将“天气报告中降水量取自的观测仪器”调整为“雨量筒”。

(四)取消天气报、加密天气报编发后,各台站仍要在各定时观测时次(基准站、基本站为0

2、0

8、

14、20时,一般站为0

8、

14、20时)观测雨量筒降水量,当自动站故障无法获取降水量资料时,应使用人工观测的降水量代替。

(五)在使用自动站雨量传感器(或称重式降水传感器)期间,基准站、基本站取消每日05时人工雨量筒降水量的观测。

二、发报规定

(一)承担夜间航危报发报任务的台站,发报时段内的天气现象按白天天气现象的记录方法,另记在纸质值班日记中,同时要按照昼夜守班台站的规定拍发重要天气报。

(二)基准站、基本站夜间定时观测

23、05时的过去天气是指过去3小时内出现的天气现象;0

2、08时的过去天气是指过去6小时内出现的天气现象。

4次定时观测(

23、0

2、0

5、0

8、时)正点前30分钟观测员巡视仪器时,对出现在过去1小时内的天气现象要根据各种气象要素(相对湿度、温度、降水、云状、气压等)进行综合判断记录,来进行现在天气(ww)和过去天气(W1W2)的配合编报。白天天气现象连续观测与国家一般站要求相同。

(三)基准站、基本站在4次正点(

23、0

2、0

5、08时)30分钟前出现的霾、浮尘、沙尘暴、雾、雷暴等重要天气现象,且持续到定时前30分钟之后,达到始发或续发重要天气报标准时,应单独编发一份重要天气报。如01时30分钟前出现雾或沙尘暴,且持续到定时前30分钟之后此时GGggW0中的GGgg编0131。另外在正点(

23、0

2、0

5、08)前30分钟及以内出现霾、浮尘、沙尘暴、雾、雷暴时按实际出现时间单独编发一份重要天气报。

(四)基准站、基本站在0

2、0

8、

14、20时、一般站在0

8、

14、20时整点前半小时(30~00分)内观测到大风、龙卷、冰雹等现象达到发报标准时,其相关内容合并在正点长Z文件中,不另发重要天气报。

(五)取消所有国家级气象站天气报和加密天气报编发报任务。启动降雪应急加密观测时,雪深和降水观测数据输入到相应时次正点地面观测数据维护中,包含到新长Z文件中一并上传,不再单独拍发降雪应急加密观测报。即基准站、基本站仍要按原规定开展降雪加密观测工作,0

6、07时若符合降雪加密观测条件,则要进行降雪加密观测并输入正点新Z数据文件上传。降雪加密观测按照《关于降雪加密观测相关问题的函》内气测函[2010]2号文件执行。

(六)正点地面观测数据维护兼顾了降雪应急加密观测报,观测雪深的时次为08时和降雪应急加密时次,雪深以0.1厘米为单位,扩大10倍录入,气簿-1雪深观测记录仍以厘米为单位取整数,小数四舍五入记录。降雪应急加密观测报停止后,但测站仍有积雪存在时,仍应将每日08时观测的雪深录入到8时正点地面观测数据维护中

雪深栏内,雪深为0厘米时也应录入。内气测函2008(27)号文件中积雪重要天气组的发报标准停止执行。

三、记录规定

(一)气簿-1的记录方法 1.自动站气簿-1 (1)不必填写定时观测时次的T

12、3小时变压、24小时变压变温、08时地面最低温度及备注栏的自动站的极大风记录,其他填写规定不变。

(2)基准站抄录自动观测记录的时次由24次改为8次(0

2、0

5、0

8、

11、

14、

17、20、23时)。

2.保留人工观测基准站气簿-1 基准站使用基本站(或一般站)的气簿-1作为人工站气簿-1,并按照人工站气簿-1的记录规定进行记录。

3、一般站的记录方法不变,基准站、基本站气簿-1中天气现象栏要划分为“夜间(20-08时)”和“白天(08-20时)”两栏。

(二)为确保资料的完整性,所有台站必须在8次定时观测后和每日20时后,分别打印出各定时观测记录和日记录;在非定时观测时次,若对异常记录进行了更正处理,亦应打印相应时次的观测记录。所有打印的记录要按月装订并存档。

四、数据传输

若遇网络故障或其它原因导致

23、0

2、0

5、0

8、

11、

14、

17、20时数据不能上传时,台站应在数据上传规定时效内,通过互联网上传至自治区信息中心外网服务器 (ftp://222.74.231.211),blblYzh2011。

四、其他

(一)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中的工作日志LOG文件每月进行备份。

(二)4月1日业务调整在气薄—1和月报表备注栏内备注。

用户名

qxjftp,密

第17篇:当前我国气象观测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本文来自中国月期刊网(http://www.daodoc.com),转载请注明来源,

或到月期刊网进行查询。

当前我国气象观测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何春燕

摘 要:文章对我国当前气象观测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并提出了新观点和新理论。 关键词:气象观测;发展趋势;现状 1 气象观测的基本概念

传统的概念是指借助仪器和目力对气象要素进行的测量和判定。随着观测技术的发展和观测对象的扩充,气象观测已逐步发展为大气探测。《战略研究》对气象观测的概念予以了全新的解释:气象观测是对地球大气圈及其密切相关的水圈、冰雪圈、岩石圈、生物圈等的物理、化学、生物特征及其变化过程进行系统、连续的观察和测定,并对获得的记录、数据进行整理的过程。气象观测是人们认识大气现象和气候变化的手段,其观测数据和信息是开展气象预报、预测、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地球系统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气科学发展的前沿。 2 当前气象观测的成绩与不足之处 2.1 成绩

综合观测系统建设初具规模。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气象及其他相关部门先后建立了约4600多个各类气象台站,初步实施了大气观测、海洋观测和陆地观测,观测对象涉及大气、海洋、水文、冰雪、陆地、生态等多个方面。卫星和雷达观测具有世界水平。我国成功发射了4颗极轨气象卫星和3颗静止气象卫星,是世界上同时拥有双轨气象业务卫星的少本文来自中国月期刊网(http://www.daodoc.com),转载请注明来源,

或到月期刊网进行查询。

数国家之一;沙尘暴监测网、自动气象站网、L波段探空雷达网、全球定位系统(GPS)探空站、飞机探测、风廓线仪和三维闪电定位仪等的建设和应用,提高了我国气象综合探测的现代化水平。 2.2 不足的地方

我国现有气象观测站网布局还存在不足,基础研究、探测技术、探测仪器和装备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离现代气象观测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些台站环境受到严重影响,被迫搬迁,破坏了观测的一致性和连续性,严重影响了观测资料的准确性、比较性、代表性。有些观测数据采集手段和信息传输设备落后,能够获取的数据在时空分辨率、观测精度、观测项目及观测数据的连续性、完整性等方面尚不能满足系统监测与研究的需要。 3 我国气象观测趋势展望

依靠科技进步,利用各种先进成熟的探测技术和信息技术,建立门类较齐全、站网密度适宜、布局合理的地基、空基气象观测网。在未来系列卫星上合理搭载大气化学、大气物理结构等探测仪器;逐步构成极轨、静止和全球定位系统( GPS)、小卫星等天基对地气象观测体系,开展对天气、气候系统的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全天候、长期持续稳定的监测。实现对全球进行全天候的定量观测;对常规气象要素,大气化学成分及过程,气候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进行综合监测。

3.1天基观测系统

是由传感器在中层大气之上的以低轨(极轨)和高轨(静止)卫星为观本文来自中国月期刊网(http://www.daodoc.com),转载请注明来源,

或到月期刊网进行查询。

测平台和与其相应的地面应用系统组成的天基遥感探测系统。卫星的遥感仪器向卫星探测的“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和高辐射测量精度以及全球、全天候、多波段观测”发展。 3.2空基观测系统

传感器在地球表面以上、中层大气以下,并以飞机、漂浮气球及系留气球、火箭为观测平台的称空基遥感探测系统,以对流层、平流层和中间层大气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为观测对象。根据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规范和常规高空观测规范要求,高空观测站网密度达到200km;加快国内商业航空器气象观测业务体系建设,开展航空器气象资料下传(AMDAR)的业务应用工作,开发气象火箭下投探空仪系统,建立火箭探测试验、开发和应用系统。 3.3地基观测系统

地基气象观测是以地面为传感器设置平台,以整个大气圈和相关圈层为观测对象,采用多种观测技术的综合性观测系统,既是气象综合观测业务体系的重要组成,也是气候系统观测的主要部分,是气象观测真实性检验和天基遥感探测校准的基础。地基观测系统可分为地面常规观测系统、地基高空观测系统、地基特种观测系统、地基移动观测系统。 3.3.1地面常规观测系统

全部建成测量准确度高、运行可靠的自动气象观测站。主要建设内容是调整站网布局,完善“三站四网”,形成260个左右的国家气候观象台、2400个左右的国家气象观测站(其中一级站约900个,二级站含约1500个)、30000个左右区域天气观测站,构建国家气候监测网、国家天本文来自中国月期刊网(http://www.daodoc.com),转载请注明来源,

或到月期刊网进行查询。

气观测网、国家专业气象观测网和区域天气观测网;逐步向多功能综合观测平台和多圈层观测系统转变;建设城市天气监测站网、高速公路监测网及气象资料空白区(沙漠、高原、深山、海洋、滩涂、冰川等)的无人自动气象站网,使地面常规观测系统中的基本地面天气站网密度不超过150 km,重点地区建成加密自动气象站网,站网密度达到10~15 km,形成布局合理、观测要素齐全、观测准确度高、时效性强,能满足不同需求的地面常规气象观测系统。2010年前建成S波段和C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为主的全国天气雷达网, 2020年建成包括双线偏振和相控阵在内的天气雷达网,开展雷达综合探测业务。积极推进激光雷达的业务化应用,发展微波辐射计和毫米波雷达。 3.3.2地基高空观测系统

主要负责对高空气象要素进行三维空间的定时与连续观测。布设覆盖全国的云地和云间闪电定位系统,建设国家级闪电资料处理系统,对全国闪电资料进行及时收集和综合处理,开展雷电防护及相关应用服务。

第18篇:黑龙江省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气象局2012年地面气象 观测业务改革调整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工作部署,做好我省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工作,依据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内容

(一)观测任务调整

1.基准站:我省所有国家基准气候站取消已实现自动观测的气温、相对湿度、气压、风向、风速、地温等要素的人工定时观测和全部自记仪器观测任务,保留20时人工与自动对比观测。云和能见度的人工定时观测次数调减为每日8次(

23、0

2、0

5、0

8、

11、

14、

17、20时)。守班时间由全天守班调整为白天守班,夜间不守班。天气现象由24小时连续观测调整为白天(08-20时)连续观测,夜间(20-08时)4次正点(

23、0

2、0

5、08时)定时观测。

基准站取消气温、相对湿度、气压、风向、风速、地温等要素的人工定时观测和全部自记仪器观测任务后,不再保留压、温、湿、风、降水自记仪器,但仍要保留水银气压表、干湿球温度表、毛发湿度表、最高、最低温度表、EL/EN型风向风速仪、各地温表(0cm、地面最高、地面最低、曲管、直管)等常规人工观测仪器,并按要求做好检定、保管、维护等工作,供人工和自动观测对比观测和自动站出现故障相关要素需人工补测时使用。深层

- 11.天气报(加密天气报)任务调整

(1)所有国家级气象站取消天气报(地面气象观测报告和补充地面气象观测报告)、加密天气报(加密气象观测报告)的编发和报文上传,用新格式的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以下简称“新长Z文件”)代替。

(2)所有台站在规定的基本定时观测时次(基准站、基本站指

23、0

2、0

5、0

8、

11、

14、

17、20时,一般站指0

8、

14、20时),须在正点前半小时巡视仪器, 45~00分(不包括第45分钟,包括第00分钟,以下同)观测并在正点后5分钟内通过 “正点地面观测数据维护”,输入人工观测要素并完成自动气象站数据异常时人工干预,完成“质控与数据保存”,形成新长Z文件,该时次的内容抄入气薄-1并打印保存。

(4)现在天气(ww)和过去天气(W1W2)现象的编码时段和编码规定与原规定保持不变。其中,基准站、基本站夜间定时观测(

23、0

2、0

5、08时)时次,如果只有一种现象编报“过去天气”,而又不能确定该现象是否占满过去一小时之前的整个时段时,按未占满处理,W1编报该现象,W2编报0。

(3)在守班期间,值班员每小时均应查看小时内自动气象站的数据采集情况并进行“质控与数据保存”。当发现自动气象站数据错误或异常时(通过SAWSS报警或查看SAWSS日志有疑误信息记载),须对疑误数据进行判断处理,还须将这些时次的内容保存后打印。当发现过去时次自动气象站数据有错误时,也应及时通过上述方法进行处理。

(5)启动降雪加密观测时,要在OSSOM→工作管理→选项

- 3定时30分钟前出现的霾、浮尘、沙尘暴、雾、雷暴重要天气现象,且持续到定时前30分钟之后,达到始发或续发重要天气报标准时,应编发一份重要天气报,此时GGggW0中的gg编发31。

(5)我省现规定的重要天气报地方补充段(霜冻和暴雪组),当出现规定编报的重要天气现象且符合发报标准时,应单独编发。

(6)因0

5、08时在新长Z文件中有过去24小时降水量合计,故05-05时过去24小时降水量将不再单独编发重要报。

3.航空天气报和危险天气(解除)报

现承担航空天气报和危险天气(解除)报任务的台站,工作任务不变,暂不执行航空报告文件格式传输方式。

4.气象旬(月)报和气候月报

国家级气象站原承担的气象旬(月)报和气候月报发报任务保持不变。

(三)记录规定

1.基准站、基本站气簿-1中天气现象的记录参照一般站要求,天气现象栏划分“夜间(20-08时)”和“白天(08-20时)”两栏,夜间出现的天气现象记入“夜间”栏,只记符号,一律不记起止时间,白天出现的天气现象在“白天”栏内正常记录;非定时观测时次云、能见度等栏空白不填,其它参照修改后的气簿-1格式进行调整。

2.在启用新格式的气簿-1前,台站仍按现有规定单独使用一本观测簿记录20时人工对比观测记录。不再单独使用一台计算机对20时人工对比观测记录进行处理,只需在自动站计算机

- 5(Z_SURF_I_IIiii_yyyyMMddhhmm_O_SNOW-TEMP.TXT)。

4.若因通信故障导致守班期间各整点和非守班期间基本定时观测时次的正点数据文件不能上传时,台站应在数据上传规定时效内,通过电话等方式将基本气象要素尽可能完整的传至省级气象信息部门。

(五)基准站归档数据文件和月报表处理

1.基准站取消人工观测方式月、年地面气象资料格式文件的制作和上报。

2.月、年地面气象资料格式文件(以下简称A文件、Y文件)的附加信息中“观测时间”的格式改为:

10/08/23;02;05;08;11;14;17;20 10/24/24小时连续观测

3.A文件中,总、低云量、能见度仍按24次定时记录的方式位记录,非8次定时的记录用缺测符号填充。

4.编制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时,总、低云量24次日平均用4次日平均代替,并只需在2012年4月的地面气象记录观测月报表中的备注栏中备注,其后不再备注。

5.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中的工作日志LOG文件每月进行备份。

二、业务规章制度业务质量考核的补充规定

1.台站应组织人员,认真学习《自动气象站业务规章制度》(中国气象局,2012年2月修订),严格按要求开展台站的地面气象观测工作。

2.台站应根据工作任务重新制定本站的地面观测业务工作

- 7输文件类别 “自动气象站测试文件” →IP地址 “172.19.112.7” →用户名“hrb” →口令“12345” →远程路径“/behb/diqu/newaws/” →存盘→重启SAWSS和CNIS),其他参数不需作任何修改。

3.由值班员进行新旧格式长Z文件对比测试和熟悉软件相关操作。

4.在对比测试阶段对新格式长Z文件手动上传(工具→文件传输→传输文件类别为“自动气象站测试文件” →浏览“D:\\OSSMO 2004\\AWSNET_test\\新长Z文件” →打开→发送),以便于省气象信息中心测试。

5.酸雨观测业务软件(OSMAR)在《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 2004》升级至V4.0.0时,应同时升级至2.0.10,并进行相关参数设臵。酸雨软件操作方法不变。

(二)业务正式切换阶段(4月1日至…) 国家级气象站从2012年3月31日20时(北京时)定时观测后,应及时(21时前)使用《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 OSSMO 2004》(V4.0.1升级包)升级,并完成软件基本参数设臵(基准站在“参数设臵”→“台站参数”中,将人工定时观测次数由24次改为8次,所有台站将基本定时观测时次的观测发报任务修改为“只观测不发报”),正式切换到调整后的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和报文传输方式。

四、省气象信息中心相关业务调整

1.根据新一代国内通信系统业务化工作安排,制定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实时传输分发业务流程。2012年3月21日前,完成我

- 9(2)各站均要配备便携式风向风速仪,并按规定做好人工仪器的维护、保管和检定工作,供20时人工和自动站对比观测及自动站出现故障人工补测时使用。自动气象站故障时人工补测按照《关于自动气象站业务运行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气测发„2003‟17号)的相关规定执行。

(3)必须配备备份计算机,备份计算机中应当完整安装自动站系统和测报业务系统全套运行软件,实时将自动站数据备份到备份计算机,备份计算机应始终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备份计算机要定期杀毒、对时和软件升级等,严禁安装与业务无关的软件。

(4)检查、维护本站UPS电源,要在业务调整正式切换前对UPS电源进行一次充放电,并及时更换年久失效的蓄电池。要在观测员休息室安装UPS电源停电报警扩音器。

(5)站内配备发电机,而且确保每个观测员都会使用、都能自行使用发电机,确保电源不间断。

(6)各站自行购买3G网卡,保障在光纤及VPN故障时网络的畅通,资料的及时上传。

六、组织领导

各市(地)气象局要加强对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工作的组织领导与指导,各市(地)气象局业务管理部门、各县(区)气象局(站)和有关业务单位要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本实施方案和中国气象局下发的相关业务规定文件,国家级气象站要组织所有观测人员对新版地面业务软件进行培训学习,在业务切换前组织有关业务演练,使观测人员都能熟练掌握应用。

- 11 -

第19篇:天长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保障自查

为更好的确保气象观测系统正常运行,根据国家局、省局的要求,对照中国气象局观测司《综合观测司关于进一步做好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保障工作的紧急通知》(气测函【2014】65号)文件精神,天长局对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保障进行了自查,现就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观测系统运行保障情况

对天长市地面气象观测、农业气象观测、土壤水分观测、区域自动气象站等气象观测设备的供电系统、通讯系统、防雷设施以及运行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检查,目前为止所有设备均正常运行。

保障人员安排到位。入汛以来我局加强了气象观测设施检查和运行监控,严格执行气象观测设备运行状况监控流程和职责,要求业务人员随时监控各类设备运行状况,确保气象观测设备运行稳定。

二、规章制度应急预案落实情况

我局坚持每周集中学习制度,认真组织观测人员对业务规范、规程和汛期气象服务相关规定再学习、再领会,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位、汛期气象服务顺利进行。

为调高业务人员应急处置能力,台站进一步完善了各类应急保障预案,确保突发情况能及时得到处置。

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1、观测场建设早,线缆铺设没有经过桥架,偶有老鼠破坏线缆,

造成数据传输故障,针对这一情况,应加强对数据传输的监控,发现数据传输异常后逐一排除故障。

2、因为地处小学校园附近,时有小学生及其他人员进入气象局院内,应加强对观测场地的巡视,防止无关人员进入观测场破坏仪器设备。

3、由于我局目前尚未搬迁,旧的办公条件有限,现在的电线线路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改造的,线路杂乱,存在安全隐患,应每周检查电线线路,做到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4、区域自动气象站基本设在乡镇,由于缺少经常性的维护,最易出现问题,应每天数次在电脑上查看设备运行状态,发现问题,应立即派人前去维修。

第20篇: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技能竞赛基础理论试卷

位单 :号考 线 封 密 :名 线姓封 密 线 封 密 :位 单 名姓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技能竞赛基础理论试卷

(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小题0.5分。答案只能填字母)

1.某站16时长Z文件中,温度数据为0691,则该时温度为 ℃。 A:69.1 B:39.1 C:30.9 D:31.9 2.操作员管理[含是否值班]的内容存于数据库文件 当中。

A:SysLiB.mdb B:AuxDatA.mdb C:DailyNote.mdb D:Manage.mdb

3.自动站采集器工作指示灯D1灯闪烁时间间隔不正常,优先考虑采取 方法排除故障。

A:更新采集器程序 B:更换采集器 C:更换电源板 D:重新启动采集器

4.钩卷云的钩状是_______所造成的特殊形变。

A:风速的垂直切变 B:密度不连续层 C:对流和扰动 D:对流和乱流 5.某次探空基值测定时气温为+0.1℃,瞬间观测温度为-0.1℃,探空记录整理,时温曲线出逆温,在地面层以上出现两个温度为零的气层,此探空记录零度层应选 。

A:高度最低的 B:不选零度层 C:两层都选 6.计算后的日照纸,应由_________值班员复验。

A:次日白天 B:下一班 C:早班

7.长Z文件第一段为测报基本信息,当为非更正数据时,文件更正标识固定编“000”;当为测站第一份更正数据时,编码为 。

A:001 B:100 C:CCA D:ACC 8.能见度目标物的颜色、细微部分清晰可辨时,能见度通常定为该目标物距离的 倍以上。

A:5 B:2.5 C:5.5 D:3.5 9.如果某站3日第2组本站气压台站上报的A文件中为“缺测”,省级通过内插

1

计算的数据为“10020”。订正数据应写为 。

A:“3 P 1 03 02 2 [////] [0020]” B:“3 P 1 03 02 2 [0020] [////]” C:“3 P 1 02 03 2 [////] [0020]” D:“3 P 1 02 03 2 [0020] [////]” 10.“大风”相当于平地10m高处的风速(m/s)范围是_______。

A:17.4-20.9 B:17.0-20.6 C:17.2-20.7 D:17.3-20.9 11.在安装日照计的地点,日出、日落方向障碍物的高度角应 。 A:≤0.5° B: ≥0.5° C:≤5° D:≥5° 12.自动气象站测报质量考核办法规定正点地面气象要素数据及时报时限为 ,逾限报时限为 。

A:HH+8,HH+>8~HH+45 B:HH+8,HH+>8~HH+30 C:HH+5,HH+>5~HH+30 D:HH+5,HH+>5~HH+45 13.长Z文件第一段为测报基本信息,当数据只经过软件自动质量控制,其质量控制标识为: 。

A:199 B:999 C:099 D:000

14.雷达发射的电磁波经天线汇聚成一束方向性强、功率大的高频载波脉冲波速。通过 系统使波束能对准空间任意位置上的降水目标,并确定该目标相对雷达的仰角和方位角。

A:伺服 B:定时 C:发射 D:监控

15.地面气象观测场四周障碍物的影子应不会投射到_______上,附近没有反射阳光的物体。

A:日照和辐射观测仪器 B:日照和辐射观测仪器的受光面 C:日照和辐射观测仪器的感应面 D:观测场内所有观测仪器 16.称重式降水传感器测量范围是 。

A:0~100mm B:0~200mm C:0~300mm D:0~400mm 17.CAWS—DY01电源直流输出指示灯D2不亮或闪烁,优先考虑故障原因的应是 。

A:蓄电池 B:保险管 C:电源板 D:市电

2

18.凡与水平能见度有关的天气现象,均以_____为准。

A:最小水平能见度 B:最大水平能见度 C:有效水平能见度 19.晴朗的日子,无云及障碍物影响,日照迹线下午偏少,上午偏多。从安装上讲原因是 。

A:不水平(东高西低) B:不水平(西高东低) C:纬度未对准 20.OSSMO软件增加了“自动站与人工观测数据对比”功能,对比分析的数据AWSDataCompare_IIiiiyyyymmm.cel按站月存放在软件安装文件夹的下级文件夹 。

A:\\AwsSource B:\\BaseData C:\\ReportFile D:\\SysConfig 21.长Z文件中,既有小时数据又有分钟数据的要素是 。

A:气压 B:气温 C:降水 D:湿度 22.CAWS600自动气象站供电系统供电正常值范围为 。

A:11—14VDC B: 11—14VAC C:12—14VDC D:12—14VAC 23.直管地温表球部周围填有铜屑,其作用是使温度表具有 。

A:较好的密封性 B:可靠的保护性 C:必要的滞后性 D:良好的导热性

24.地面气象站值班室内的自动气象站主控机必须要位于雷电防护 区内。

A:LPZ0A B:LPZ0B C:LPZ1 D:LPZ2 25.某种天气现象正好出现在20时,该现象持续不足1分钟,该天气现象应记入天气现象栏 。

A:当日 B:次日 C:当日和次日

26.国家一般气象站观测场边缘与大型水体的距离应该>______米。

A:50 B:100 C:200 D:500

27.湿度80%,则湿度传感器在防雷板

6、7脚之间电压应为

A:0.8V B:800MV C:12VDC左右 D:9VDC左右

28.观测时遇到云底低于测站,而云顶高于测站的云,应在观测_______记录其云状,云量,云底高度记<0。

3

A:纪要栏 B:备注栏 C:记事栏 D:云状栏 29.经称重后的降水量524克,则该次降水量为 。

A:15.7mm B:16.7mm C:16.6mm D:15.6mm 30.各种天气现象和界限温度的初终间日数,应该 。

A:包括初日和终日 B:不包括初日和终日 C:只包括初日 D:只包括终日

31.气压传感器正常时,其接头第7脚与第9脚之间的电压应为

A:0—2.5VDC B:0—12VDC C:2.5VDC D:12VDC 32.冷空气过境前后出现的天气现象为 。

A:雾 B:扬沙 C:浮尘 D:烟幕

33.对于下述几种器测云高的方法中, 方法能提供较为准确、可靠的云高数据。

A:气球 B:旋转光束云幕仪 C:激光云幕仪 D:云幕灯 34.经纬度是台站的重要基本参数,其中纬度在Z文件、实时上传数据文件、A文件、Y文件中存贮的位长分别为 。

A:5,5,5,5 B:5,6,5,5 C:5,6,4,4 D:5,6,4,5 35.下列温度表温差来源中,_______对于气象用温度表来说不会发生。

A:弹性误差 B:外露表柱引起的误差

C:视差和读数的大误差 D:内外压力引起的球部容积的变化 36.草面温度传感器安装高度是距观测场地面 。

A:5cm B:6cm C:8cm D:10cm 37.E—601B型蒸发器的蒸发桶器口正圆,口缘为内直外斜的刀刃形,器口向下_______器壁上设置测针座。

A:5-6cm B:6.5cm C:7.5cm D:6-7cm 38.某站没有电线积冰观测项目,该站值班员08时在开阔裸地上目测估计积冰厚度为5毫米,则08在测报软件“正点地面观测数据维护”界面雨凇直径栏输入 。

4

A:28 B:37 C: 38 D:40 39.雪深观测的3个测量点彼此相距在 。

A:3米以上 B:4米以上 C:5米以上 D:10米以上 40.如果UPS无法启动,多数是电池电量不足。可取下UPS外壳,用万用表直接测量电池组的端电压。如果低于额定的 ,可以认为电池缺电。

A:60% B:70% C:80% D:90%

二、多项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1分。答案只能填字母)

1.在长Z文件各要素中,以基值方式存储的要素有

A:变压 B:温度 C:变温 D:露点温度 2.地面气象观测仪器的一般要求有 。

A:具有许可证 B:准确度满足要求 C:灵敏度高 D:操作、维护方便

3.一般来说,拔海高度、季节、昼夜对云底的影响为

A:云底高度随拔海高度的增高而降低 B:云底高度冬季高于夏季 C:云底高度夏季低于冬季 D:早晚低于中午

4.OSSMO软件在进行B文件转A文件时,可将B文件转换成 等几种目标文件。

A:AIIiii-YYYYMM.TXT B:AIIiii-YYYYMM-0.TXT C:AIIiii-YYYYMM-1.TXT D:AIIiii-YYYYMM-9.TXT 5.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进行站址迁移,需进行对比观测,观测项目应包括 。

A:气温 B:降水量 C:湿度 D:风向风速 E:深层地温 6.下列重要天气现象中,能够合并到正点长Z文件中编发的有 。

A:大风 B:冰雹 C:雷暴 D:雾

5

E:龙卷 F:积雪 G:雨凇

7.长Z文件第一段为测报基本信息,以下属于该段内容的为 。 A:区站号 B:观测场拔海高度 C:质量控制标识 D:气压传感器拔海高度 E:采集器供电方式 8.无人站所属单位的职责是 。

A:日常运行 B:维护维修 C:巡视站 D:址初选和上报 E:装备供应

9.下列为某基本站2012年5月A文件四天的天气现象记录,错误的是

A:(60,10,)10,60 0800 0835\'1130 1150,. B:80 0840 0920,. C:(10,60,42,)42 0800 0830,10,17 1348 1445;N E,80 1353 1630,. D:(60,)80 1331 1436\'1710 1728\'1805 1819,17 1351 1410;N S,.10.串口隔离器也称长线驱动器,在采集器与主控计算机之间成对出现,其主要作用是 。

A:防雷击和干扰信号 B:提高传输信号的质量 C:加快终端接收采集器的数据 D:扩充传输路径 11.Y文件备注栏的附加图像文件中其文件名可以为 。

A:Y58437-200801.jpg B:Y58437-200813.tif C:Y58437-200812.bmp D:Y58437-200803.gif E:Y58437-200804.png F:Y58437-200912.tag

12.某站无加密观测任务,在北京时20时的新长Z文件中,属于新长Z文件传输内容的是

A:人工观测的过去六小时雨量 B:人工观测的过去十二小时雨量 C:自动观测的过去一小时雨量 D:自动观测的过去三小时雨量 E:自动观测的过去六小时雨量 F:自动观测的过去十二小时雨量 13.参加自动站实时观测资料质量考核的正点要素数据包括 。

A:气温 B:气压 C:地温

6

D:风向风速 E: 降水 F:湿度

14.我国现用的EL电接风的测量准确度为:

A:≤0.5+0.05Vm/s B:≤1/2个方位 C:≤0.3+0.03Vm/s D:≤1个方位

15.OSSMO软件在进行A文件维护时,程序会在ReportFile文件夹下生成临

时 文件,退出维护时,程序会自动删除该文件。

A:Qcontrolfile.tmp B:Revisalfile.tmp C:ReportFile.tmp D:FTDYYYY-MM.tmp 16.在自动气象站数据传输基数统计中,基数统计为每份0.3个基数的传输数据有 。

A:定时观测时次正点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 B:非定时观测时次正点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

C:一级站气象辐射数据文件 D:二级站气象辐射数据文件 E:三级站气象辐射数据文件 F: 加密观测数据 G:状态信息文件 I:日数据文件 J:日照数据文件 K:每份航空天气(危险、解除)报告文件

17.A文件中数据“,,,,”表示的意思可能有

A:微量降水 B:湿球因气温在-10度以下无记录 C:微量积雪 (,,,) D:微量冻土(,,,) 18.观测场内自动气象站设备的布置应遵循的原则有 。

A:高的仪器设施安置在北边,低的仪器设施安置在南边

B:仪器安置在紧靠东西向小路南面,观测员应从北面接近观测仪器

C:各仪器设施东西排列成行,南北布设成列,相互间东西间隔不小于4m,

南北间隔不小于3m,仪器距观测场边缘护栏不小于3m D:北回归线以北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观测场内设施的布置要考虑太阳位置的

变化进行灵活掌握,使观测员的观测活动尽量减少对观测记录代表性和准

确性的影响

7

19.饱和湿空气上升时,温度随高度的变化是由 作用引起的。

A:气压的变化 B:风速的变化 C:高度的变化 D:水汽凝结时释放潜热

20.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进行站址迁移,对建站以来观测的平均气温、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2分钟)等要素的年值序列采用 和 两种方法结合参考站进行拟迁台站观测资料序列区域一致性分析。

A:差值比较 B:序列比较 C:趋势比较 D:差异比较 21.以下达到电线积冰重量测量标准的是 。

A:单纯的雾凇直径达到38mm B:单纯的雾凇直径达到15mm C:雨凇、湿雪冻结物或包括雾凇在内的混合积冰直径达到31mm D:雨凇、湿雪冻结物或包括雾凇在内的混合积冰直径达到8mm 22.自动气象站配备的终端计算机需安装业务软件,业务软件运行前需进行初始化,初始化的主要内容有 。

A:对时 B:设定系统管理权限 C:设定操作员 D:设定气象台站基本参数 E:设定自动气象站有关参数 23.常见云底高度范围在600-2000米之间的云属有 。

A:积云 B:层积云 C:雨层云 D:积雨云 24.观测仪器安装允许误差范围为±1cm的有 。

A:小型蒸发器 B:E601B型蒸发器

C:水银气压表 D:曲管地温表(浅层地温传感器)

25.日数据文件中,电线积冰--现象按天气现象符号代码记录,只能是

A:5600 B:5648 C:4856 D:4800 E:0048 F://// G:0056 26.在地面气象观测质量控制中,下列属于内部一致性检查内容的是 。

A:电线积冰厚度≤直径 B:极大风速≥最大风速 C:定时温度≥露点温度 D:海平面气压≥本站气压(拔海高度<0.0米的台站除外)

27.能见度目标物图共有9个同心圆组成,下列属于同心圆内表示的距离 8

有 。

A:5.0km 10.0km 20.0km B:200米 500米 1000米 C:2.0km、0.1km 50.0km D:5.0km 15.0km 25.0km 28.自动气象站测报质量考核办法考核内容包括 。

A:观测 B:操作 C:气象电报 D: 数据传输

29.夜间观测能见度:在无条件利用目标灯进行观测的情况下,只能根据天黑前能见度的实况和变化趋势,结合观测时的_______等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以及实践经验加以判定。

A:大气透明度 B:风 C:气压 D:气温 E: 湿度 F:天气现象

30.OSSMO软件在20时后进入逐日地面数据维护界面进行数据维护存盘以后,可能会生成 等上传数据文件。

A:Z_O_AWS_DAY_C5_IIiii_YYYYMMDDHHmmSS.txt B:Z_SURF_I_IIiii_yyyyMMddhhmm_O_AWS_DAY.txt C:Z_SURF_I_IIiii_yyyyMMddhhmm_O_AWS-SS_DAY.txt D:AWS_IIiii_YYYYMMDD120000.MDB

气象观测工作心得体会
《气象观测工作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