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观后感

苏东坡观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5-07 09:01:43 来源:观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苏东坡突围

黄州赤壁,一个不起眼的荒凉地方,却是成就苏东坡后期风格的重要里程碑。这样的一个转变是由乌台诗桉为楔子的,苏东坡确实有才,他的名望与成就是当代无人能敌的,他弟弟苏辙曾言:「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余秋雨也在文中提到了,他太完美、太出色,他的锋芒不用特别磨亮便显眼地太过刺眼了,这样的情况,不免引起同代文人与政敌的斜眼。苏东坡像一个被敌人围困在狭小空间的战士,忍受着精神与肉体的巨大痛苦进行突围,但同时困境磨炼他在寂寞中反省过去,与山水对话,与古人交谈,向文学领域进军,成就了文学史上一代“大文豪”的美名,完成精神上的突围,同时也成就了余秋雨的这篇《苏东坡突围》。

《苏东坡突围》全贯整篇文章都围绕在“突围”二字。思想的突围,自我的突围。苏东坡受“乌台诗案”的影响被贬谪到黄州。他在黄州寄给友人的信中说:“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并且在黄州兴修水利,奖励耕织,清廉从政。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使他习惯于淡泊和静定。艰苦的物质生活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这就是苏东坡突围的含义,而不是单纯指突破政治环境,社会环境的桎梏。而是指苏东坡在心理上,在文学艺术上的自我“突围”。

苏东坡走出“乌台诗案”阴霾。在黄州赤壁完成了中国文化史最伟大的转变之一,即从政治文人蜕变为纯粹文人。苏东坡“突围”的标志即是前后《赤壁赋》的诞生。苏东坡突围。突何围?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文化作品中一直有贬官文化成分,这成分挥之不去。于是,情由贬生,文由情显,景由文名。很多古迹遗存正因为这些迁客骚人的墨韵点染而名扬千古。譬如岳阳楼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浔阳江畔司马青衫湿的白居易......贬官文化还衍生另一种文化——隐士文化。人世之积极性被排挤和打击,士大夫们不由得渴望归隐,转而寄情于山水,“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自然是一种无奈的超脱。贬官文化本身就带有很强的政治情结,因此“人世不得而转念出世”是一种怪诞的逻辑,但苏东坡没有陷入其中,他成功地以坦荡、豪放与达观突围了。在《赤壁赋》中,“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客人便是贬官文化的生动体现者,因为渺小,所以不犯天道,所以无为逍遥。而智慧的苏东坡却悟到了“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哲思。认为不必愁思前路,而应好好活在当下。对于贬谪,他已无愁与苦,即使流放海角天涯,也是“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坦荡和“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洒脱。

苏东坡突围,是一种双向思维,有如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一味地追求美,处处皆美,美即丑了。道家给了中华文化一种双向思维,让传统思想主流也能流淌一点鲜活的血液。这样相反相成地看待事物,才能保持事物独立的美。王国维先生曾论述词的境界大小在于“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无我”为上品,“无我之境”有若“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以花之态度现出人之怅惘,高妙至极。“无我”乃是我独立于事物牵缚之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达观中透着理性,从容里暗含敏锐。这才是突围之道,苏东坡深谙此道。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全文之旨在此晶现,同时,亦是我最喜爱的一段。对于成熟的阐述,作者给了多方面的切割研磨,就像砖石经过车工之后的亮彩。抽象,却又很实际。实际在作者给的抽象概念很明确,大致上可以类推得知;抽象在,这样的成熟有谁可以做到呢?苏东坡终究成为一个完人,在于他体现了这种近乎完美的生命情调。以此为前提,经典方能诞生。方能有无晴无雨的生命认识。

「到黄州的我是觉悟了的我,与以前的苏东坡是两个人。」这些经历改变了苏东坡的处世的态度,也改变了他作品的风格。来到黄州以后他所写作的内容不再是年轻时充斥着抱负心的政治暗喻,而是展现出一种苍凉孤寂,却又与大自然为朋,豁达的人生观。《定**》当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访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簑烟雨任平生。」在这里,他的心境已同大自然合而为一,而他所叙述的主旨,也转变成了宽广的人生忧患的展现。他的作品也逐渐回归纯朴原始,与大自然为伍。欧阳脩说:「文穷而后工」,这些惨痛的人生经历使苏东坡愈发地成熟,也使他的作品昇华成为一种更纯粹的文学。

气势如虹的《赤壁赋》,是苏子与客人的对话,也是苏东坡其自身悲观与乐观的交锋。从“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到“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实现了其人生态度的飞跃。自此,那个颓废、消沉、抑郁的苏东坡倒下了,一个乐观、洒脱、豪迈、豁达的苏东坡跃然于世。苏东坡以不屈的意志冲破了桎梏与囚笼、锁链与监牢的束缚,似雄鹰般坚毅顽强地飞向了属于自己的人生晴空,也似那暴风雨中避过一次次风雷和怒涛侵袭的海燕,冲出乌云,划破云霄,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现实毕竟归于涩意,品尝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尽受了官场的炼狱洗礼,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习惯于淡泊和静定,在艰苦的中垦荒种地中,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当身边的繁华似潮水般退去,往昔的得意如梦一般消失得不留痕迹。只有眼前南国的山水,静默,静默,提醒着生活的继续。强烈的反差,巨大的转折,往往最能体现文化大师和“文化群小”的本质区别。烈火不会毁灭真金,而只会让它更加光彩夺目。清贫得不能再清贫的生活,寂寥得不能再寂寥的山水,和苏东坡本人以及他的遭际一起,用智者的沉默,把文化酵得愈醇愈浓。

寂寞让世人难耐,只有智慧之人,才能体味到这寂寞中的清纯和朴实;荣华惹世人追逐,只有高洁之人,才能看透这荣华背后的无奈与疲惫;灾变令世人痛苦,只有明达之人,才能领悟这灾变之外的永恒与淡然。智慧如苏东坡,高洁如苏东坡,明达如苏东坡,才能由挣扎而超脱,由突围而升华。

所以,生命是一江奔流不息的春水,它从最高处发源。有着勃勃的生气,蜿蜒曲折,但却永不停息。其实,我们只是宇宙大气中的一息,最终会落叶归根。生命中不会总是快乐的,时常会夹杂些痛苦,它们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痛苦也未尝不美丽。苏东坡的突围,也许是快乐最好的理由。伟人如是,常人亦如是。然而我之确信,在于生命中够多的云翳,终将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苏东坡之突围,不仅是生命对压迫的突围、文化对时代的突围,更是他的心灵对自我的突围。当潮流洗去了偏激,潮流才能成为主流。苏东坡之幸,幸在他及时地迈进了最高境界。他的锐气,已不再是小小的锋芒,而是蕴藏于厚重之中、洋溢于旷达之间的不竭内力;而正是这并不显山露水的内力,让苏东坡的文章如奔涌的热血,随着时代的脉搏,一波一波地,向后世涌进。 参考文献

am00000.(2016年12月16日).山居笔记.检索来源: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 曹慧琳 .(2017, 3 12).读《苏东坡突围》有感.Retrieved from 第一文库网: http://www.daodoc.com/ 林郁芳.(1995年8月10日).山居筆記-蘇東坡突圍.检索来源: 中学生网站: http://www.daodoc.com/ 苏东坡:我们何以突围.(2017年3月12日).检索来源: 第一文库网: http://www.daodoc.com/ 苏东坡突围.(2016).检索来源: 范文网: http://www.daodoc.com/article/%E8%8B%8F%E4%B8%9C%E5%9D%A1%E7%AA%81%E5%9B%B4.htm 陳毓.(2013年1月11日).〈蘇東坡突圍〉─現實燃燒後的新我.检索来源: 痞客邦: http://leisurely770.pixnet.net/blog/post/215742713-%E3%80%88%E8%98%87%E6%9D%B1%E5%9D%A1%E7%AA%81%E5%9C%8D%E3%80%89%E2%94%80%E7%8F%BE%E5%AF%A6%E7%87%83%E7%87%92%E5%BE%8C%E7%9A%84%E6%96%B0%E6%88%91

推荐第2篇:感受苏东坡

感悟苏东坡

读罢林语堂先生写的《苏东坡传》,在总结归纳后终也有所心得,苏轼苏东坡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诗人形象在我的脑海中鲜明深刻,却又有些忽隐忽现。前者是因为作者在书中的细心刻画出的历史人物可谓细致入微,面面俱到,而后者是因为我自身实在跟不上苏东坡那灵动飘忽的思维方式,在他的诗歌中,总是抓不到那些真情所在,看不懂他想表发的含义到底是什么。但每每再读时,都能从不知所云中有所新得。

江山代有才人出,老天派下个苏轼去扰动宋代的诗坛。既然想让他写诗,自然就要把他往写诗上引,当然四书五经、科举考试这些基础内容是不可或缺的,苏东坡完全可以凭自己的一身才气求得一官可做。可之后呢?只身从政、投身文案书简可写不出来许多诗歌。于是他被变法的洪流、被历史的洪流裹挟着开始了流放生涯。这次流放的起点便是乌台诗案,一走便到了黄州。也是在黄州这里,苏轼为自己起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外号:“东坡居士”。相处实在黄州之东的山坡上,苏轼开始了迫不得已也梦寐以求的农耕生活,无权无势,远离尘嚣,恰是作诗时。

我很喜欢林语堂先生写的这本书,因为细节处的认真。比如书名。这个细节似乎微不足道,但也有些趣味。作者为书起的名是“苏东坡传”,而不是“苏轼传”。按理说,既然是为古人做传,总该是要正规正举些,比如司马迁写史记中的列传,上来都会排好主人公的名字号,

在慢慢介绍生平。而书名直接用传主的外号,似乎显得有些轻慢。但回想苏轼本人,他又会作何感想?我想,他的旷达心不会对此产生任何反感,而是赞赏有加。

在黄州、在杭州、在常州,流放中的苏轼不是没有经历过烦闷颓废时,不是没有心情郁闷、郁郁寡欢的时候,这或许就是上天的安排,苏轼手捧一身才气,并没有就此被掩埋。苏东坡毕竟是苏东坡,在那山水中,远离纷争,既然无法奉献才华与国家,那就把那才华留给自己、留给诗歌、留给自然。那连篇的惊世之章,不都是在此时处于那笔下吗? 其实苏轼写诗的动机大多是很单纯的,安他自己的说法,就只是为了自己或别人感到开心就行了,或许有些时候也写过干谒诗,或批判政事的名句,但真心想要写诗时,都是为了欢乐。这个道理,类似于贝多芬生前气息微弱时也要写完《欢乐颂》的心态。因为能肆意玩弄诗句,在山水的景色中陶冶自身,苏轼也形容自己在黄州那段生活是“神仙般的生活”,自嘲与悠然的心态溢于言表。

我将初中时苏轼写的那部随笔名篇《记承天寺夜游》背地很熟,这篇小品把那熟悉间的快乐描述地很动人,这与他苦中作乐的心态有很大关系。在书中我们可以得知,在外时苏轼的生活除了苦些外还是比较丰富多彩的,他的兴趣爱好不是仅仅靠“多方面”就可以形容的。作为纯正的儒家出身,却信佛,他有个佛门朋友叫做佛印,经常与他谈笑与山水间;晚年时还求与道家,想要炼丹羽化成神仙而长生不老。这种不自觉地将儒释道融合与一身的文人可以说比较难得。此外,瑜伽、书法、国画等都是苏信手拈来之技。

书中最动人的莫过于苏家二兄弟的情谊。二人气质不同,形貌各异:子由沉稳、实际、拘谨,而东坡轻快、开朗、天真。但他们在政治上看法相似、立场相同。在中秋团圆时,兄弟二人一同赏月、彻夜长谈,共论诗文、论政事,在思想共鸣时给局外人一种独特的思维享受,有一种阴阳调和的美感,这也是本书中一个不可磨灭的亮点,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正如作者在书的末尾写道:“我们一直在追随观察一个具有伟大思想、伟大心灵的伟人的生活,这种思想与心灵,不过在这个世上偶然成形、昙花一现而已……但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苏东坡的精神、他的诗歌将永远传颂下去,滋润无数饥渴迷茫的心灵,那从他自己经历的苦难中所提取的精华将是带给我们这些后人最好的精神食粮

2018.8.10 韩晓阳

推荐第3篇:感谢苏东坡

感谢苏东坡阅读答案

我经常想,我们应该感谢苏东坡。蓬莱人应该感谢苏东坡,因为他呼吁朝廷减轻人民的负担。据蓬莱阁上苏公祠内的清代盐政碑记载:“北宋时,苏文忠公,莅任五日即上榷盐书,为民图休息,土人至今祀之。盖非以文章祀,实以治绩也。”元丰三年,50岁的苏东坡重新被起用为登州(进山东蓬莱)太守。到任刚5天,就接到调回京师的命令。但就是在这五天中,苏东坡向皇帝上书《乞罢登州榷盐状》。自此一直到清末,蓬莱人民的这项税赋都被免除。所以,才有了“五日登州,千载苏公寺”这样的千古佳话。

杭州人应该感谢苏东坡,因为苏东坡给杭州人留下了苏堤。元佑四年,苏东坡来到杭州任知府的时候,西湖已半为葑田,水多则溢,水少则干。苏东坡为此十分着急,立即向朝廷上奏了一份《乞开西湖状》,提出西湖不可荒废的五点理由。接着,又组织了大规模的开浚工程。从夏到秋,花了20万个工,才把葑草收拾干净。并用这些葑草和淤泥,筑成一道著名的苏堤。同时,他还在湖中设计了二座石塔,形成了西湖十景中的“三潭印月”。“一朝美事谁能记得?百尺苍崖尚可磨。”当时的杭州人就是这样地称赞他。

海南人应该感谢苏东坡,因为苏东坡开创了这座岛上的学习之风。绍圣四年,苏东坡被贬儋州。而在此之前,因文化落后,那么大的一个海南岛,历史上竟没有一个人能考中举人,更别说是进士。苏东坡来了以后,大力倡导学习文化知识之风,并收琼山人姜唐佐为学生。他还鼓励姜唐佐说:“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果然在苏东坡的精心培育下,三年之后,姜唐佐真的破了天荒,成了全海南第一个举人。此后,岛上学风日盛,仅明清两代,就出了83名进士,772名举人。

黄州人应该感谢苏东坡,因为苏东坡把黄州(湖北黄冈)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你知道苏轼为什么又叫苏东坡吗?原因是在他贬黄州时,因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申请到黄州城东山坡上一块数十亩的旧营地。他在那里除草开荒,躬耕种粮,以补家用。并于其上搭筑草堂,号“东坡居士”。黄州是苏东坡思想和创作的转折点,也是他写下不朽名篇《赤壁赋》的地方。

全中国的人都应该感谢苏东坡,应该感谢苏东坡,因为他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和精神食粮。当我们“浓装淡抹总相宜”的时候,是他让我们领略了西湖雨后初晴,波光粼动,美丽宜人的风景;当我们“横看成林侧成峰”的时候,是他让我们懂得了

感谢你,苏东坡先生!虽然你已远去近千年,但你会永远活在炎黄子孙的心中。

11、仔细阅读下面材料,仿照文章第

一、

二、三段的形式,以“常州人应该感谢苏东坡”为主题给文章再补一段文字。(3分)

材料一: 苏东坡与常州结下了不解之缘,苏东坡曾来过常州十几次,常州为东坡的终老之地。在常州到处留有他的足迹:有他停舟驻足的东坡古渡、舣舟亭,有他作画洗砚的洗砚池。有他最后一次来常并终老于此的栖息之所——滕花旧馆,这些至今仍在原址按原貌保存。

材料二:苏东坡也是一位颇有建树的美食家,他还亲自下厨,创制名馔,最著名的就是东坡肉。 他的烹饪佳作《鳊鱼》、《食雉》就写在常州,常州传统系列名菜与苏东坡有关的菜肴就有四个系列。

如“眉山独秀”、“千里共婵娟”、“文笔大观”、“东坡肉”等共计三十二道。 常州人应该感谢苏东坡,

12、仔细阅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4分) 被贬地点平生功绩产生影响

登州(山东蓬莱)苏东坡任登州太守只有五天,就向皇帝上书《乞罢登州榷盐状》为蓬莱人民减免盐税

浙 江 杭 州

杭州人称赞他“一朝美事谁能记得?百尺苍崖尚可磨。”。 儋州(海 南)大力倡导学习文化知识之风

黄州(湖北黄冈)黄州(黄冈)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

13、苏东坡于病逝前两个月,曾作诗《自题金山画像》评价了自己的一生:“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绩,黄州、惠州、儋州。”请你结合上文及所给的材料,说说他对自己的评价是否恰当。简述理由。(3分)

材料:苏东坡,即苏轼,北宋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东坡的一生,是在北宋的变法、反变法的政治斗争风浪中度过的,因“乌台诗案 ”被贬谪黄州,历经几起几落,直到贬至海南剩从他中举为官到去世的四十五年中,前后有十

四、五年都过着贬谪流放、颠沛流离的生活。

14、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文中划线句子,说说苏东坡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北宋神宗熙宁二年,王安石在神宗支持下,开始变法,苏轼是变法的反对者,因此受到了改革派的排挤迫-害,遭到流放。虽然他是变法的反对者,然而他在流放外任期间,对来自朝庭的新政措施,却都认真执行,他认为“因法以便(使便利)民”。正是他这种严正态度,使他所任辖区内的老百姓都得到新政实行带来的好处。

11、不设统一答案。参考: 常州人应该感谢苏东坡,因为苏东坡对常州可谓情有独钟,他曾来常州十几次,最后终老于此。苏东坡留给常州人的东西实在太多,从“藤花旧馆”到“舣舟亭”,从“东坡古渡”到“洗砚池”,使我们领略了一代才子的独特气质;常州人至今仍然品尝着苏氏亲传的“清炖鳊鱼”“东坡肉”,颜色鲜嫩、香气扑鼻、味道爽口,形式美观,犹如一件件立体的艺术品,给人以美的享受。(3分。)

12、不设统一答案。参考:自此一直到清末,蓬莱人民的这项税赋都被免除;向朝廷上奏了一份《乞开西湖状》,组织了人员开浚西湖,建苏堤,形成“三潭印月”;开创了这座岛上的学习之风,岛上学风日盛,仅明清两代,就出了83名进士,772名举人;写下不朽名篇《赤壁赋》,自此以“东坡居士”自称。(4分,每点1分,可用文中句子,也可自己概括,意对即可。)

13、不设标准答案,参考:他的评价不恰当(1分);苏东坡的一生多经坎坷,常年都过着贬谪流放、颠沛流离的生活。说自己“身如不系之舟”是确切的(1分);但他虽遭贬流放,却始终勤于吏事,为百姓谋事,所以说自己是“心似已灰之木”不恰当(1分)。(观点1分;理由2分,每点1分。理由意思对即可。)

14、不设统一答案。参考一:苏东坡是个能够辩证看待问题的人(1分)。他虽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遭到流放(1分);但他对新法中对百姓有利的措施都能认真执行(1分)。参考二:苏东坡是个豁达的人(1分)。他不因为自身境遇的变化而改变了自己为百姓做事的态度,虽遭流放,却仍能为民办事(2分)。(3分,对苏东坡的看法1分,具体阐述2分。)。

推荐第4篇:苏东坡传

苏东坡传

日月何促促,尘世苦局束。仙子去无踪,故山遗白鹿。仙子已去鹿无家,孤栖怅望层城霞。至今闻有游洞客,夜来江市叫平沙。长松千树风萧瑟,仙宫去人无咫尺。夜鸣白鹿安在哉,满山秋草无行踪。这首诗的作者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这首诗足以证明东坡精神的超逸高士。从这首诗中就可以窥探苏东坡的真挚,率真,轻快,开阔,天真的性格,和他对仙的追求。

林语堂先生所描绘的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家,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就连林语堂也说这些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苏东坡太元气淋漓富有生机,总让人不容易理解。

我认为在这本书中,我最欣赏的是他的天真淳朴,,和高尚的品格。 首先从他的诗词中就能感受到他的自然,随性。他在杭州时将判决辞写成了小调,做小调给歌妓唱。他常常每遇事便写诗作词,每看到可改的诗词就提笔更改。全依自己的性子来。他可以和子由家书有诗词来往,体会写诗作词的乐趣,可以在游玩时随性作诗,可以为和尚妓女写词。他在贬谪时寄情于山水,每遇美景便提笔作词。那种随性而写,那种自然随意,真的让人感受到苏东坡的独特魅力。

然后作为政治家的他,拥有高尚品德。必定不用陈述,就会很自然的

想到他为民做实事。而事实就是如此,他是百姓之友,积极为百姓做实事。他不顾一切向朝廷请命,请求废除王安石变法内容,全面宽免人民的债务。他面对朝廷官僚冰冷的心,他们是如此残忍,但他依然坚持不懈。终于在一个月后,在不停的向皇太后请奏后,废除了债务。他在杭州执政时,建立了中国最早的公交医院。在杭州疏通运河,建水库,努力解决通水问题。,为杭州的以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千古流传的苏堤便是他为西湖,为杭州留下的遗产。他在南方救灾,他提出预防胜过赈灾,为杭州等地百姓暂时解决了饥荒问题。可是他一走,饥荒来了,人民多病饿而死。可见苏东坡的治理才华与爱民之心。

苏东坡为我们留下了千古名句,同样我们也不能忘记他为人民所做的一切,留下了千古苏堤。

林语堂先生所著《蘇東坡傳》正为我们很好的呈现了苏东坡。

推荐第5篇:苏东坡(读后感)

读《苏东坡传》有感

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林语堂先生用“心灵的喜悦”来描述苏东坡的一生。苏轼自己也说:“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苏东坡像是有着一种特殊的魅力,他的身上有一种熠熠光辉,恬淡之中,拨响我们灵魂的琴弦„„也许,千百年后,当我们站在这样的一个视角上,重新去审视这个伟大灵魂的背影时,理应明白——那样一些人,相对与永恒,他不过是微乎其微的尘埃罢了——然而,他们却用自己有限的生命,缔造着永恒的奇迹。我想,这便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苏东坡了。

人的性格难免有缺憾,也许完美之是一种苛求。但是,苏东坡的一生有着一个通向完美的趋向。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言:“生命毕竟是不朽的、美好的,所以他尽情享受人生。”这是一种通往永恒的希冀,一种灵魂的升华。我想,说苏轼至孝、至仁,那是溢美之辞;说他至慧、至善,未免也不够贴切;然而,回首凝望那个千年之前的生命——他的灵魂,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缕烟尘,但是,他的自我,已经超越了人生。

我敬仰苏东坡,因为他乐观豁达的性格。“成也其诗,败也其诗”用在东坡身上再恰当不过了。“乌台诗案”让人不禁感叹:天才往往是被人嫉妒的,要不是苏东坡太有才华,锋芒太露,原来与之为友的同道们也不会转而排挤他,他也不会落的几度外放他乡的下场。好在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他没有郁郁寡欢,而是随遇而安,创作才情与此同时也越发充沛。在密州,他写出了公认为最好的中秋词《水调歌头》,那动人的词句和凄美的意境至今长盛不衰。而在他晚年身处的岭南蛮荒之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也正是苏东坡明朗豁达心境的写照。

我敬仰苏东坡,因为他的浩然之气。当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弊端,苏东坡等人立刻提出反对,苏东坡利用他最擅长的武器——笔,写出了上神宗皇帝万言书,其中包括他自己的政治哲学,也表示其个人之气质与风格,其机智学问与大无畏精神,都显然可见。随后苏东坡反对变法失败被贬至杭州,于是,他远离了喧嚣,回归于清纯空灵;他习惯了淡泊,才情更加俊逸洒脱;他明白了如何应对困难,才能做到宠辱不惊。

是的,苏东坡只是一个性情中人,一个用喜悦来填充自己一生的人。也许他的言辞在叹息,也许他的心灵在叹息,但他的生命,却闪烁着熠熠的和谐之光。他的生命,浩然之气犹存。

推荐第6篇:苏东坡传

《苏东坡传》读后感

中国自古以来评价一位文人,首先看的并非是成就的大小,而是人品道德的好坏,也就是他的人格。一个品格低劣的文人,即使文字再富有才华,也终归无用。所以,一个人的人格可以说是他的名气的骨干。

苏东坡所处的时代与现在已有千年之隔,而他的美名依然历代为人们所称颂,可谓家喻户晓。他之所以如此,我想也与他的人格魅力不无关系。

苏东坡的人格虽然复杂多面,然而我认为也可以用“浩然之气”四个字来概括。所谓浩然正气,就是正大刚直之气,也就是人世间的正气。苏东坡即具有此种“浩然之气”,它致大致刚,激烈冲动,不可抑制,这种力量若辅以正义和真理,便在天地之间无所畏惧。

谈及东坡居士,恐不喜其者少矣。其诗词书画,造诣少有人能及;其幽默达观,即便身处逆境,亦不以为意;其关心百姓疾苦,至一处为官,必竭力造福当地;其至情至性,念念不忘亡妻;其不畏权贵,每每对之戏谑不已;其平易近人,即令引车卖浆者,亦可成为知己。

《苏东坡传》,非简单之流水帐,更非采用“春秋笔法”,而是林语堂先生阅读大量资料,包括苏东坡的札记、诗词、私人书简等后所著的传记。我心度之,是否林先生与苏东坡有诸多相似之处,不然为何其言己了解、喜爱苏东坡,而又能将《苏东坡传》写得如此色彩鲜明、感情丰富。

观苏东坡一生,无法不对其才智赞叹不已;而其言行、诗词、幽默,无一不是其才智的体现。

苏东坡是幽默的。某次与王安石谈及王之所谓“字源学”时,引用《诗经》中“鸣鸠在桑,其子七兮”,并父母共九只鸟,以王安石的方式来向其解释为

何“鸠”为“九”、“鸟”二字合成,实为嘲讽;后某次更戏谑王安石曰“„波‟若是„水‟之„皮‟,则„滑‟就是„水‟之„骨‟了。”即使在被贬至缺医少药的海南之后,对朋友僧人参寥的关心,他仍在回信中说“但若无医药,京师国医手里,死汉尤多。”以此来告知朋友不必担忧。

苏东坡是热爱生活的。其余不必说,仅在美食方面,就有轶事、传说数桩。他自己研究烹饪之法、自己酿酒,更是留下了“东坡肉”、“东坡壶”以传后世。他在诗词中,也多次提及美食——“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等等,不一而足。

苏东坡是感情丰富的。他的《江城子》一词,“十年生死两茫茫”,对其亡妻寄以情思,与其“大江东去”风格迥异,凄婉哀伤。在朝云因瘟疫早逝后,他在《朝云墓志铭》和《悼朝云》一诗中,均表达了深切情爱与伤痛,后来更在《西江月·梅花》一词中,以梅花象征朝云,既似写花,又似写人。苏东坡是刚直的。尽管有过数次因诗而被捕、受审,但他仍然不改犀利词风。好友刘恕罢官出京时,他写诗讽刺“群乌未可辨雌雄”,后又写“犹诵麦青青”,对官场荣耀表示鄙夷之意。在某次刚刚被释出狱后,即写诗两首,随后自己也掷笔笑道“我真是不可救药!”

苏东坡也是幸福的。他一生交友无数,知己遍天下,兄弟情深,妻妾对其关爱有加。尽管不如意事众多,如朝云笑言其“一肚子不合时宜”,但他的生活又怎可不称为过得快乐呢?

苏东坡具有以儒学体系为根本的人生思想,但仕途的坎坷又使他充满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又由于浸染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而形成“外儒内道”的作风,最后成为了苏东坡性格中的超脱。

《苏》中写道:“苏东坡这种解脱自由的生活,引起他精神上的变化,这种变化遂表现在他的写作上。他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以及紧张与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现的,则是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诙谐,醇甜而成熟,透彻而深入。”我想,这便是苏东坡的超脱。

苏东坡一直以陶渊明自比,享受安闲的田园之乐。他也从佛教和道教中汲取精华,构成自己的人生观。他虽未入教,但却从宗教的哲学中获得了超脱的快乐。所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就是这样吧!

如林语堂先生所言,苏东坡“像一阵清风过了一生”,“根本是他本性的自然流露”,“他的肉体虽然会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辈子,则可成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谁说不是呢?仅此感怀东坡居士这位旷古奇才吧!

推荐第7篇:苏东坡传

苏东坡传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父亲苏洵的长子,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豪放派代表人物。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1066)、弟弟苏辙(1039~1112) 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他还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 》等。在政治上属旧党。 北宋仁宗天圣元年——嘉佑八年(1023-1064)

1036年 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苏轼降生

1054年 娶王弗

1057年 中进士,母丧,服孝(1057.4-1059.6)

1059年 举家前往京都

1061年 任凤翔判官

英宗治平元年——四年(1064-1068)

1064年 任职史馆

1065年 妻丧

1066 父丧;服孝(1066.4-1068.7)

神宗熙宁元年——元丰八年(1068-1086)

1068年 娶王闰之

1069年 返京;任职史馆

1071年 任告监管;任杭州通判

1074年 任密州太守

1076年 任徐州太守

1079年任湖州太守;入狱

1080年 谪居黄州

1084年 往常州

1085年 往登州;任登州太守;往京都;任中书舍人

哲宗(1086-1100)元佑年间太后执政(1085-1093)

1086年 以翰林学士知制诰

1089年 任杭州太守兼浙西军区司令

1091年 任吏部尚书;往京都;任颍州太守

1092年 任扬州太守;兵部尚书;礼部尚书

1093年 妻丧;太后逝世;调定州太守;河北军区司令

1094年 往惠州贬所;谪居惠州

1097年 往海南;谪居海南儋州

徽宗(1101-1126)太后执政(1100)

1101 北返;往常州;逝世

1126 北宋亡 他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大家。

嘉佑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第二名。

嘉佑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苏轼几年不在京城,朝里已发生了天大的变化。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相国王安石意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故很不同意宰相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这样持续了有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仕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新党势力倒台,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于是年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就又升翰林学士。

俗话说:“京官不好当。”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元佑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被外放颖州。 元佑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他以“讥刺先朝”罪名,贬为惠州安置、再贬为儋州(今海南省儋县)别驾、昌化军安置。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享年六十六岁。

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的艺术境界。苏轼散文著述宏富,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三家并称。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释德洪《跋东坡(左忄右允)池录》说:“其文涣然如水之质,漫衍浩荡,则其波亦自然成文。”苏轼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的作家中间享有巨大的声誉,一时与之交游或接受他的指导者甚多,黄、秦、晁、张四人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故称苏门四学士。

苏诗现存约四千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燮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

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 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

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曾遍学晋、唐、五代名家,得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自成一家。自云:“我书造意本无法”;又云:“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黄庭坚说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又云:“到黄州后掣笔极有力。”晚年又挟有海外风涛之势,加之学问、胸襟、识见处处过人,而一生又屡经坎坷,其书法风格丰腴跌宕,天真浩瀚,观其书法即可想象其为人。人书并尊,在当时其弟兄子侄子由、迈、过,友人王定国、赵令畤均向他学习;其后历史名人如李纲、韩世忠、陆游,以及的吴宽,清代的张之洞,亦均向他学习,可见影响之大。黄庭坚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

苏轼在绘画方面画墨竹,师文同(即文与可),比文更加简劲,且具掀舞之势。米芾说他“作墨竹,从地一直起至顶。余问:何不逐节分?曰:竹生时,何尝逐节生?”亦善作古木怪石,米芾又云:“作枯木枝干,虬曲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均可见其作画很有奇想远寄。其论书画均有卓见,论画影响更为深远。如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式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并明确提出“士人画”的概念等,为其后“文人画”的发展尊定了理论基础。存世书迹有《黄州寒食诗》、《赤壁赋》、《答谢民师论文》与《祭黄几道文》等。存世画迹有《古木怪石图卷》;又近年发现的《潇湘竹石图卷》也系他的作品。

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

推荐第8篇:苏东坡生平事迹研究

苏东坡生平事迹研究

研究人:郭煜 吴佳雪 张亚洁 张星宇 李妍 武晓

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为了他的出现,中国,也许等待了一千年,又一千年

他的出现,是偶然也是必然;他的才华,是凡人而又超凡;他的思想,出于瞬间而又影响深远;他的性格,既洒脱而又有常人的一面。

神奇的文笔、渊博的学识、睿智的思想、高尚的人格、丰富的人生经历、多方面的巨大成就,还有,它永远不灭的那一份诙谐,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他的名字就是一座丰碑

苏东坡(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

散文家、书画家、词人、诗人。苏东坡

是苏洵的次子(苏洵长子夭折),1057年(嘉祐二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苏东坡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父子同列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东坡,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为人宽大如海。苏东坡中进士时二十一岁,神宗时期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1080年(元丰三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人称“苏东坡”。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大赦北还,途中病死在常州,葬于河南郏县,追谥文忠公。

生平事略

1.1 苏东坡于1037年1月8日(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生于眉州眉山(今属四川)。苏东坡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用功甚勤。苏东坡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东坡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成就。

1056年(嘉祐元年),虚岁二十一的苏东坡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1.

21061年(嘉祐六年),苏东坡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1069年(熙宁二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他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东坡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东坡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 “平和世界”。

苏东坡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又因其政治思想保守,很不同意参知政事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东坡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从此,苏东坡终其一生都对王安石等变法派存有某种误解。

1.3 苏东坡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今山东诸城)、徐州、湖州等地,任知

州县令。政绩显赫,深得民心。

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苏东坡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以讽刺新法为名大做文章。1079年(元丰二年),苏东坡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网织“文字毁谤君相”的网罗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东坡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

杀士大夫的国策,苏东坡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东坡被降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东坡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苏东坡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鼻矶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1.4 宋神宗(1084年元丰七年),苏东坡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东坡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东坡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年幼的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以王安石为首新党被打压,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

苏东坡

。苏东坡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四个月后,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为皇帝起草诏书的秘

书,三品),知礼部贡举。

当苏东坡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他对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抨击,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势力的极

力反对,于是又遭诬告陷害。

苏东坡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东坡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苏东坡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1091年(元祐六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外放颍州。 1093年(元祐八年)高太后去世,哲宗执政,新党再度执政,第二年6月,别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再次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苏东坡又被再贬至更远的儋州(昌化军,今海南)。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后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1101年(元符三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于1101年7月26日(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卒于常州(今属江苏)。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享年六十四岁,御赐谥号文忠(公)。

推荐第9篇:苏东坡与房子

苏东坡与房子

苏东坡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苏洵进京赶考,名落孙山,启程回四川老家,途经嵩山,写了一首诗:经行天下爱嵩岳,遂欲买地居妻孥。晴原漫漫望不尽,山色照野光如濡。意思是嵩山风景真好,山上阳光明媚,山下一马平川,我苏洵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还没见过这么好的地方,我要在这儿买地盖房,把老婆孩子都搬过来住。苏洵有没有在嵩山买地盖房呢?没有,因为他没钱。多年以后,苏东坡的弟弟苏辙写文章提到这件事:“昔予先君,以布衣游学四方,尝过嵩洛,爱其山色,慨然有卜居意,而贫不能遂。”意思是当年我爸爸以平民身份漫游天下,经过嵩山的时候,希望能在那里安家,可是他太穷了,买不起地皮,盖不起房子,美好的愿望成了泡影。苏辙说得没错,他的爸爸确实是个穷人。当然,苏洵虽穷,还不到赤贫的地步,他在四川老家还有100亩稻田和5亩菜地,完全能解决一家几口人的温饱问题。但是苏洵不善理财,也很少去田地劳作,他一生最大的兴趣就是当官。为了当官,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可是每次都是名落孙山。他不气馁,努力尝试考试以外的路子,前后花了三十多年时间给所有能拉上关系的官员献诗,猛拍欧阳修、王拱辰、张方平、文彦博等等朝中大老的马屁,甚至不惜结交一些声名狼藉的贪官(例如雷简夫),只求人家能赐给他一个幕僚的职位。直到五十多岁的时候,苏洵的努力才得到回报——在欧阳修的举荐下,他终于可以不用参加考试,获得了一顶“霸州文安县主簿”的乌纱帽。主簿是宋朝最低级别的文官,相当于现在的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当时这个职务每月只有7贯铜钱的薪水。虽然苏洵的官位和薪水都非常之低,但是他很爱面子,一当上官,就在首都开封宜秋门外买了一所相当漂亮的花园住宅。前面说过,苏洵每月只有7贯铜钱的收入,而这所花园住宅的标价是8000贯,就算他不吃不喝连续工作95年,也买不起这所房子,他是怎么筹够房款的呢?很简单,借钱。苏洵的二哥苏涣是进士出身,时任利州提刑,官位和收入远远高于苏洵,所以苏洵买房的时候,主要是跟二哥借的钱。有道是亲兄弟也要明算账,苏洵借二哥的钱不能不还,而光凭苏洵微薄的薪水是永远也还不了债的。在开封买房七年后,苏洵病逝,还债的重任也就落到了苏东坡和苏辙头上。苏东坡和苏辙要比乃父争气得多,宋仁宗嘉祐元年,他们两个跟苏洵一起参加进士考试,苏洵再次落第,而苏东坡和苏辙都顺利考上了进士,当时苏东坡才二十岁,而苏辙才十七岁。按照北宋的选官制度,考中进士并不代表可以做官,进士只是一个学位,要想进入官场,还必须通过朝廷举办的公务员考试(制科考试)。宋仁宗嘉祐五年,苏东坡兄弟一起参加公务员考试并一起通过,然后在嘉祐六年又通过了另一场公务员考试,此后苏辙留到京城,苏东坡正式迈上仕途——去陕西凤翔做签书判官,相当于现在的副市长。那时候,苏东坡才二十五岁。二十五岁的苏东坡每月薪水20贯,是父亲的好几倍,此外还有400亩的职田。所谓职田,就是朝廷为了让地方官衣食无忧,专门划拨给他们的耕地。把400亩职田出租给佃户,每年收租大约在800贯左右。把薪水和职田加起来,苏东坡的年收入已经超过了1000贯,这个收入水平在北宋是很高的,意味着他存上8年积蓄,就能在京城买一所花园住宅。但是苏东坡没有买房,他和他的妻子王弗、儿子苏迈借住在凤翔府学,直到三年以后调离凤翔。苏东坡为什么不买房?因为他把自己的收入都用来替父亲还债了。宋仁宗熙宁四年,苏东坡被调到杭州任通判,月薪涨到了30贯,职田增加到700亩,年收入大约在1800贯左右,稍微攒上几年钱,买房是不成问题的。可是苏东坡仍然没有买房,不是不想买,是钱不够。年收入那么高,为什么钱不够?因为他的开销太大。他去杭州赴任的时候,跟着他一起去杭州的可不光是他的妻子和儿子,还有他小时候的奶妈任采莲,以及他的侄媳妇和两个侄孙。苏东坡是个很看重亲情的人,奶妈哺育过他,所以他要把奶妈带到任上去享福。侄媳妇和两个侄孙则是因为没有生活来源,族里没人管,苏东坡独力把他们养起来。事实上,苏东坡后来得知某个堂姐死了丈夫以后,还慨然承担了供养堂姐及其子女的重任,直到堂姐的女儿出嫁,都是他出钱做的嫁妆。慷慨好施的苏东坡靠一人之力养活了一大群亲戚,同时还在继续归还父亲在世时欠下的债款,以至于他在杭州做了三年通判,离任时的积蓄只有几百贯钱。再后来,苏东坡去密州做官,薪水又涨了一次,年收入已经超过了2000贯,还是没有买房。这时候他已经还清了父亲欠的债,积蓄也相当可观了,但他似乎对房子的兴趣不大,总是把钱花在他认为更需要的地方。比如说有一年密州闹瘟疫,穷苦百姓没钱买药,苏东坡捐出50两黄金,在密州城里建了好几所福利院,免费给百姓治病。苏东坡后半生的仕途是很不顺利的,经常被贬官,被流放,薪水不断下滑,职田也被没收,就算他想买房,也已经买不起了。从他流传于世的诗文可以得知,老苏每次进京述职,都是借住朋友家的房子(苏洵在世时购买的那所住宅后来被卖掉了)。他跟驸马王诜交好,经常去王诜的府邸里借宿。他还有个老乡叫范镇,是退休的京官,在开封南城买了一所房子,也是苏东坡经常借宿的好地方。后来苏东坡的儿子在开封结婚,老苏没能力给儿子买婚房,只好让他们小两口借住范镇的房子。公元1084年,苏东坡将近五十岁的时候,为了让家人有个安身之所,终于在江苏宜兴买下第一所房子,也是最后一所房子。这回他跟他的父亲苏洵一样付不起房款,只好向身居高位的弟弟苏辙借了7000贯。宋朝房价是很高的,一个平民百姓靠种地或者打工,拼命几百年也未必买得起一套像样的房子,可是对宋朝官员尤其是高级官员来讲,高房价并不是问题,因为他们的收入也非常高。苏东坡也是高收入群体,但他买房很晚,因为他把钱都花给了亲人和穷人。他是先人后己的绅士,是伟大人格的典范。现在似乎已经找不到苏东坡这样的人了,因为现在只盛产寻租的官员,粗鄙的干部,以及虽然只是个芝麻绿豆官儿,却能通过种种不法手段坐拥几十套乃至几百套住宅的“房叔”。

推荐第10篇:苏东坡传读后感

苏东坡是北宋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大家读完苏东坡传有什么样的感想呢?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苏东坡传读后感,欢迎参考借鉴。苏东坡传读后感【一】

在孩提时候就知道苏东坡,不过,真正认识苏东坡是读了《苏东坡传》之后。

做为诗人,“大江东去浪淘尽”他文采飞扬,谈笑风生;作为官吏,“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他嫉恶如仇,爱民如子;作为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他乐观豁达,清逸旷远。

苏东坡的一生,命运坎坷,仕途崎岖。但这不能阻碍他。王安石得势,几乎所有忠良贤能之士都弃官而去。苏东坡在连上三书之后不出预料的被贬,但他绝不因此退缩他将新政的不满与缺陷诉诸笔端去因此得罪了当权的群小,遭到逮捕,险些丧命。但他说:“若遇饭中有蝇,仍需吐出。”于是群小继续对他进行迫害。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屡遭贬嫡。甚至被贬蛮荒之地海南岛。可是那些群小自认可打倒苏东坡的措施却没使那些小人达到目的。苏东坡管理之处政通人和,他颇受百姓爱戴。他处处为百姓着想。练习瑜伽,研究佛道,与高洁之士相交,访山水,与高僧相研佛道。林语堂笔下这样评价这位文坛巨子:“苏东坡始终富有青春活力。他虽然饱经忧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趋温厚和厚道,并没变成尖酸刻薄。”

如林语堂先生所言,苏东坡“像一阵清风过了一生”。苏东坡一生清贫但一世为人坦荡。回看那些群小即使能保自己一世荣华富贵却也不可能有苏东坡半分的安逸。他们的生活充斥着算计与仇恨。其实所谓权力,所谓地位不过过眼烟云,转眼不见,又何必太为权财所困,落得一世骂名。

在《苏东坡传》的序中,林语堂先生写到“我写《苏东坡传》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只是以此为乐而已”,如果林语堂先生写苏东坡传是以此为乐,那么读《苏东坡传》也是一种快乐。可以从字里行间读出人物的个性,品尝人物的喜怒哀乐,并从他的事迹中受到可收益一生的启示。

苏东坡传读后感【二】

中国自古以来评价一位文人,首先看的并非是成就的大小,而是人品道德的好坏,也就是他的人格。一个品格低劣的文人,即使文字再富有才华,也终归无用。所以,一个人的人格可以说是他的名气的骨干。

苏东坡所处的时代与现在已有千年之隔,而他的美名依然历代为人们所称颂,可谓家喻户晓。他之所以如此,我想也与他的人格魅力不无关系。

苏东坡的人格虽然复杂多面,然而我认为也可以用“浩然之气”四个字来概括。所谓浩然正气,就是正大刚直之气,也就是人世间的正气。苏东坡即具有此种“浩然之气”,它致大致刚,激烈冲动,不可抑制,这种力量若辅以正义和真理,便在天地之间无所畏惧。

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一天饭后,苏东坡捧着肚子踱步,问道:“我肚子里藏些什么?”侍儿们分别说,满腹都是文章,都是识见。唯独他那个聪明美丽的侍妾朝云说:“学士一肚子不合时宜。”苏东坡捧腹大笑,连胜称是。

“不合时宜”正是苏东坡那坚执性格的体现。

苏东坡坚执的性格集中表现在了他的宦海生涯之中,那是他性格中最坚硬的一部分,正如暴风雨中的海燕,暴风雨越是猛烈,他就越是要激越地怒吼,高傲地飞翔。

苏东坡传读后感【三】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历史在时光的沙漏中一点一点溜走,渐渐被掩埋,当我们回首时,已经了无痕迹。然而当我们真正去聆听和抚摸这尘封的记忆时,却总有那么一个名字在浩瀚的历史天空中响彻回荡。

往事如烟,似水流年,却带不走这样一个熟悉的名字,一个为人所传诵,为人所敬仰,为人所品味的名字——苏轼。

苏东坡永远是一个谜。他是一个政治家,一个大文豪,一个月夜徘徊者……而这并不足以道出他的全部。苏东坡一生坎坷,纵然历“乌台诗案”,宦海沉浮,然直面挫折,化解苦痛,“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是何等洒脱。“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何等坦然。苏东坡昂然挺立,捋须而笑,他的心灵完全向自然敞开,承受灵性的诱惑,以心灵的真实来体验生命的过程。

但正像林语堂称其为乐天派一样,似乎是没有什么是可以真正使苏东坡止步不前,有所畏惧的,他敢于说:“我做华堂上,不该麋鹿姿。”他敢于向帝王直言陈述:“苛政猛于虎。”林语堂评价苏东坡说:“他的一生是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正是因为苏东坡人格中那豁达乐观的一面,他的诗词奔放灵动,豪放不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背后,是诗人广袤千里的豁达胸襟。

他至情至性。一生交友无数,知己遍天下,兄弟对他情深厚重,妻子对他关爱有加。“十年生死两茫茫”,悼念亡妻凄婉哀伤。他热爱生活,仅在美食方面,就有轶事、传说数桩。他自己研究烹饪之法,更是留下了“东坡肉”以传后世。

他的一生似一阵清风。

苏东坡一生都追求着这样的浩然正气,他不偏执,不狭隘,在王安石一党掌权时,在各地都积极推行新法时,苏东坡和他的一干朋友,站出来指责新政,结果被贬谪;而在新法被全面废除时,他依旧没有严格执行,他留下了他认为对百姓有利的新法,被京中新贵所不容。但是一代大师终于还是走了,走在了北归途中,但即是面对死亡,他走的依然坦然,可以不念西天,不念来生。此心安处是吾乡。

林语堂先生说:“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是的,苏东坡为文人留下了千古标杆,他为世人留下了至情至性的灵魂。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东坡传读后感【四】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一首脍炙人口的《念奴娇》让我认识了苏东坡,但确切的说,是在看完林语堂老师的《苏东坡传》之后,才对这位不朽的传奇人物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苏东坡过得快乐,无所畏惧,像一阵清风度过了一生,但连林老先生都说自己无论如何都无法用详尽的语言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说他是自己“万分倾倒”,而又“望尘莫及”的。但有一点可以确认:苏东破是一位人格完整,可以驾驭自己心灵的高士。再加上他旷古无今的文学造诣,敢做敢为的正直作风,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造就了一个浩然不朽的伟大生命。

从出生到架鹤西去,他的足迹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他每到一处,都会给当地人带去他所独有的深远影响。他忧天下之忧,尝黎民百姓之苦,在艰苦的环境依然生活惬意;他在官场沉浮,受尽小人排诽,依然洁漱一生;他敢于尝试,勇于实践,做工程,学瑜伽,炼仙丹。“伸手摘星,未能如愿,但它不会弄脏你的手。”同样,他嗜酒成瘾,还喜欢月下漫步。他一生都在实践他的理想,他是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结合体。

受其乐观的性格影响,苏东破的文学作品可以在精神上取悦于人,他最在意自己文章的“自然与真醇”,他说做文章“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他说他最快乐就是写作之时,“我一生之至乐在执笔为文之时,心中错综复杂之情思,我笔皆可畅达之。我自谓人生之乐,未有过于此者也。”苏东破的一生饱经忧患,但他的人性更趋温和厚道,并没有变得尖酸刻薄。我们之所以喜爱苏东坡,也是因为他饱受了人生之苦的缘故。

中国有一句谚语,就是说一个人如何,要“盖棺定论”。人生如梦,一出戏演得如何,只有在落幕之时才可以下断语。苏东坡的一生充满希望和浩然之气。人的生活就是心灵的生活,这种力量形成人的事业人品,与生俱来,由生活中之遭遇而显示其形态,正像他在一处碑文中所说:“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狱,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这本书,我前后共读了六个月,每每沉浸其中,好像我有一双翅膀,就飞翔在苏东坡的上空,注视着他,与他同乐同悲。但在我心中,却始终无法呈现出他清晰的容貌,只有一个高大概直的影像,在我视线的下方游走。正如作者所言,在读《苏东破传》时,我们一直在追随一个具有伟大思想,伟大心灵的伟人生活,这种思想和心灵,不过在这个人间世上偶然呈现,昙花一现而已。苏东坡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一颗沙里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恒在一刹那间收藏。”

苏东坡传读后感【五】

在四川,有座风景宜人的小镇——眉山,古之名嘉州。文人世家的苏家便在此地。“三苏”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父子三人的文学造诣实属古往今来罕见,尤以苏轼为代表。不清楚是眉山的钟灵毓秀诞生了苏家的才气,还是苏氏家族的一时显赫才让世人对眉山更加青睐。也许只是造物主的一次偶得。

近来一鼓作气读完国学大师林语堂最得意的作品《苏东坡传》——中国现代长篇传记开标立范之作。很久没有这种欣欣然而“一饮而尽”之酣畅感了。《苏东坡传》,非简单流水帐,更非采用“春秋笔法”,而是林语堂阅读大量资料,包括苏东坡的札记、诗词、私人书简等后所著的传记。

苏东坡也好,林语堂也罢,都是他们所在的时代响当当的人物。苏的魅力和锦绣诗词流传千古,而林的小说、文章、学问也拥有近现代数一数二的力量和感染力。我心度之,是否林先生与苏东坡有诸多相似之处,不然为何其言己了解、喜爱苏东坡,而又能将《苏东坡传》写得如此色彩鲜明、感情丰富。

苏东坡的一生精彩绝伦,独一无二,正如书中所说,“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观其一生,苏东坡比中国其他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

苏东坡是幽默的。某次与王安石谈及王之所谓“字源学”时,引用《诗经》中“鸣鸠在桑,其子七兮”,并父母共九只鸟,以王安石的方式来向其解释为何“鸠”为“九”“鸟”二字合成,实为嘲讽;后某次更戏谑王安石曰“‘波’若是‘水’之‘皮’,则‘滑’就是‘水’之‘骨’了。”即使在被贬至缺医少药的海南之后,对朋友僧人的关心,他仍在回信中说“但若无医药,京师国医手里,死汉尤多。”以此来告知朋友不必担忧。

苏东坡是热爱生活的。即便身处逆境,亦不以为意。仅在美食方面,就有轶事、传说数桩。他自己研究烹饪之法、自己酿酒,更是留下了“东坡肉”“东坡壶”以传后世。他在诗词中,也多次提及美食——“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等等,不一而足。

苏东坡是感情丰富的。《江城子》一词,“十年生死两茫茫”,至情至性,念念不忘亡妻,与其“大江东去”风格迥异,凄婉哀伤。在朝云因瘟疫早逝后,他在《朝云墓志铭》和《悼朝云》一诗中,均表达了深切情爱与伤痛,后来更在《西江月·梅花》一词中,以梅花象征朝云,既似写花,又似写人。

苏东坡是刚直的。尽管有过数次因诗而被捕、受审,但他仍然不改犀利词风。好友刘恕罢官出京时,他写诗讽刺“群乌未可辨雌雄”,后又写“犹诵麦青青”,对官场荣耀表示鄙夷之意。在某次刚刚被释出狱后,即写诗两首,随后自己也掷笔笑道“我真是不可救药!”

苏东坡也是幸福的。他平易近人,一生交友无数,即使引车卖浆者,亦可成为知己,其兄弟情深,妻妾对其关爱有加。尽管不如意事众多,如朝云笑言其“一肚子不合时宜”,但他的生活又怎可不称为过得快乐呢?

如林语堂先生所言,苏东坡“像一阵清风过了一生”,“根本是他本性的自然流露”,“他的肉体虽然会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辈子,则可成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谁说不是呢?仅此感怀东坡居士这位旷古奇才。

苏东坡传读后感【六】

书扉页记有一九九三年购于海南,距今二十载。当时读过一遍,看圈占处不同笔迹,之后仍翻阅过。林氏的主观色彩显而易见,叙述典雅,议论纷呈。他说,想写就是理由。一九三六年,他携家居美,所带资料有限,况且当时尚无互联网之便,为苏轼作传,实在不易。

之前陆续读完林氏《武则天正传》,作者写女皇的杀人无数印象深刻,立场有偏颇的一面。在苏传中,尽管也有对王安石的抨击,似相对客气。

林氏不拘一般传记格式,兼有多种叙写形式笔法,语调轻松,机智幽默,好读。正如书中所说,书架上列着一位有魅力、有创意、有正义感、旷达任性、独具卓见的人士所写的作品,真是灵魂的一大补剂。

书中说,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他一生嬉游歌唱,自得其乐,悲哀和不幸降临,他总是微笑接受。

苏东坡有句名言:“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难怪他快快活活,无忧无惧,象旋风般活过一辈子。至少他自己欣赏生命的每一时刻。

书中说,他第二次遭到流放,远走海外的海南小岛,多少有点认命的意味,心灵倒分外平静。他的人道精神由于遭受许多困难而更加醇美,却没有变酸。他至少能维护他的灵魂,为此付出代价。

苏氏最初和最终的乐趣都是写作。临终前他写了最后一首诗,长老一直和他谈现世和来世,建议他念佛经。苏氏笑笑。他读过不少佛教和尚的生平,知道他们最后都死了。

此前,苏东坡写信给一位长老,其中说:“然生死亦细故尔,无足道者。”

苏东坡传读后感【七】

他让语言和文笔中永远没有隔阂:他将至情融化为笔端流淌的华彩;他让生命因为语言而夺目他用豁达凝练成笔上飘洒的旋律他让宋氏笔调源远流长……——题记

一提到苏东坡,人们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个可亲、可敬的小老头,仿佛他就是自己身边的长辈一样,苏东坡的诗词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有“天涯何处无芳草”的达观,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痛楚,还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还有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千古绝唱。

他在文学方面的造诣,还有他的书法,他的画作,在当时也是无人能比。就这么一个天才级的人物却是一生仕途坎坷,穷困潦倒,但依然自得其乐。轼以他坦荡的胸怀,尽情的享受人生,不惧权贵;他敢于说:“我做华堂上,不该麋鹿姿。”他敢对天子说:“我岂犬马哉,从君求帷伞?”,他敢于向帝王直言陈述:“苛政猛于虎。水旱杀人,百倍于虎;人畏催欠,甚于干旱……是常有二十万余虎狼散在民间,百姓何由安生?”

仕途的不顺,反而让他的才气显露出来,上天将他的一扇窗紧闭,也必将把他的才气之门流传千古,他即使被贬官,但是他依旧会用他的精神感动世间万物,王安石的变法原本是好的,但它没有将整个宋朝有一个转变,纵使苏东坡奋力反抗,遭到迫害,历史也会还给他一个光明的春天。

周国平评价苏东坡说:“读所东坡豪迈奔放的诗词文章,你简直想不到他有如此坎坷艰难的一生。”苏东坡人格中那豁达乐观的一面,他的诗文自然清新,奔放灵动,豪放不羁。

同时他也把这种豪放之风吹入了词中,大大扩宽了词的题材。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背后,是诗人广袤千里的豁达胸襟。人生之中难免会有些风风雨雨,当他遇到暗礁时,早已用阔达的胸襟将其粉碎,好一个旷古奇才。

苏东坡传读后感【八】

寒假读了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感触还是不少的,自以为从小学到现在苏东坡也在书本中出现不少次,对他不是很熟悉,但也了解了不少关于他的事迹,不过,现在看来,我错了。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他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嘉佑二年(1057)进士,任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神宗元丰二年(1079)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三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后量移诸州。哲宗元佑元年(1086)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九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归,卒于常州。著有《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

这一段是从网上找的苏东坡简介,不是很详细,但却反应出了苏东坡命途多舛,他一直卷在政治漩涡之中,但是他却没有被官场的黑暗玷污,高高超越于苟苟营营的政治勾当之上。他无所求,随时随地吟诗作赋,批评臧否,仅是表达心之所感,至于会招致何等后果,与自己有何利害,则一概置之度外了。

苏东坡对自己的主张原则,始终坚定而不移,同时他诗文书画艺术上的卓绝之美。他的人品道德构成了他名气的骨干,他的风格文章之美更是造就了他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

苏东坡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智力的诗人,他有一颗赤子之心,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智慧,同时他温柔敦厚。

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这是林语堂对苏东坡的评价,不得不说,评价很高,但苏东坡配得上这个评价。

苏东坡,一个骄傲的人,但苏东坡有着他骄傲的资本。

苏东坡传读后感【九】

最近在读林语堂《苏东坡传》,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读的感受。

苏东坡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中国文学历史的地位恐怕也只有李杜能与之匹敌,是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读过这本书后,对苏轼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这本书没有史实记载的东坡传记那样文字严肃,林语堂笔下的东坡传文字亲切,字里行间充满对苏轼的喜爱之情,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褒贬鲜明,读起来轻松、更有趣味性。读完之后,瞬间觉得苏轼确实可以称为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

苏东坡之伟大,首先在于他无与伦比的才华,天地万物,世间百态,了然于胸,下笔入神。从才华来看,他是一代文豪,他一生著作颇丰,著七百多少诗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广为人传,那种天马行空,绝非常人可有。当然苏东坡的才华远非吟诗作对,他也是位博学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琴棋书画,儒释道百家,工程农学,医学炼丹,可谓无所不精,就连小烹,亦有独到深刻见解,如他在黄州时独创的东坡肉、东坡鱼、东坡汤,都让后人津津乐道。《苏东坡传》中还记载,他从儋州返回大陆期间,正逢夏季,非常之热。他得了痢疾。他以为自己喝冷水过多,觉得特别软弱无力。就自己买了一服药黄香来吃,顿时觉得好得多了。中医认为黄香是很有力的补药,能补血、补内脏各经,很多现代的中国人天天论碗喝黄香汤,确有益处。纵观《苏东坡传》,他堪称百科全书,万能全才,无不让人佩服。

苏东坡的伟大、令人敬畏的还有他的正直,他敢于挑战权贵,勇于唱反调,忧国忧民,为民请命。他任徐州太守,杭州知州,被贬惠州之时,兴修水利工程,大力发展农业,著名的杭州西湖的苏堤就是他所修建,“苏堤春晓”已成为西湖十景之一,这也是得到后世人民爱戴尊敬的原因。

苏东坡的伟大还体现在他的乐观豁达之上。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指出,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秉性难改的乐天派。苏东坡的乐天,源于他的生性豁达,纵然一生命运多难,也不悲观。苏诗极少有那些婉转哀愁,情愫万千的作品,读他的诗词让人能振奋。在厄难面前,苏东坡凭借其乐观天性,直面悲困,苦中作乐,倒也乐得其所。

苏轼的一生都卷在政治旋涡中,人生转折点“乌台诗案”,让他他遭到贬官、逮捕,一辈子几乎没能在一个地方住上三年,恰如风中飞蓬,东飘西荡,正如他自己曾讲:“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但就是这样的坎坷人生,他也能苦中作乐。下面是《东坡传》里面的几个小故事。

苏轼初贬黄州之时,虽居住在这个贫苦小镇上,却能苦中作乐。他居住的房子非常简陋,夏天对着大太阳,别的旅客一旦看见,就会黯然失望,他却对其情有独钟,他向别人吹嘘说:他“午睡初醒,忘其置身何处,窗帘拉起,于坐榻之上,可望见水上风帆上下,远望则水空相接,一片苍茫”。他在札记里写道:“东坡居士酒醉饭饱,倚于几上,白云左绕,青江右回,重门洞开,林峦岔入。”景色并不见得是可夸耀的,景色之美只是因为观赏风景的人有一颗善于寻找美得心。

宋哲宗八年十月,苏轼再次被贬谪到惠州。赶路时值深秋,苏轼看见驿站边的树木依然翠绿欲滴,便问迎接他的小吏是何树,小吏回答是荔枝树,苏学士大喜道:“有荔枝吃便可安居岭南”,在别人眼中的岭南烟瘴之地在苏轼眼中却是洞天福地,他到此如游鱼得水,大饱口福的同时心满意足地赋诗一首: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做岭南人。在惠州,他失去了红颜知己朝云,但天生乐观的苏东坡依然乐观,对生活依然充满情趣,写下了悠悠然的诗句:“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此诗传到时任宰相的政敌章惇耳里:好个苏东坡,你的贬谪生活也太闲适滋润了。便下令再将其贬至更为偏僻荒凉的海南儋县。

在他居海南之第二年,当时谣传苏轼已死亡。在一次宴席上,一个朋友向他开玩笑说:“我当时真以为你死了。”苏东坡说:“不错,我死了,并且还到了阴曹地府。在阴间路上遇见了章惇,决心又还了阳。”感觉苏东坡就是“老小孩”,充满童趣。这种处世态度,是我应该学习追求的方向。

林语堂说: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塑造了一个丰富的苏东坡,值得一读。

第11篇:苏东坡传题目

《苏东坡传》测试题

1.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悼念的是( ) A.王弗 B.王闰之 C.王朝云 D.苏小妹 2.东坡戏曰:“以竹鞭马为‘笃’,以竹鞭犬,有何可笑?”又曰:“鸠字从九从鸟,亦有证据。《诗》曰:‘鸣鸠在桑,其子七兮。’和爷和娘,恰是九个!” 请问苏轼讥讽的谁的字源学说( ) A.司马光 B.黄庭坚 C.王安石 D.苏辙 3.苏轼66岁在真州,作《自题金山画像》诗。暴病,止於常州。这一首自题诗,道尽自己坎坷一生,但是仍然表达出自己豪放的性格,他觉得自己在政治生涯里,引以为自豪做出政绩的地方是黄州、儋州和( ) A.密州 B.杭州 C.湖州 D.惠州

4、宋神宗重用王安石变法,变法失利后,又从事改制。就在变法到改制的转折关头,发生了苏轼乌台诗案。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御史台自汉代以来即别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就是苏轼到湖州任所时写的( )引起的。 A、《湖州谢上表》 B、《方山子传》 C、《赤壁赋》 D、《游沙湖》 5.下列不是苏轼的言论的是( )

A、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B、有道难行不如醉,有口难言不如睡。

C、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D、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在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6.苏轼的文学观点和( )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

A.韩愈 B.欧阳修 C.柳宗元 D.王安石

7.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 )都曾得到苏轼的培养、奖掖和荐拔,故称“苏门四学士”。

A.范仲淹 B.辛弃疾 C.张耒 D.晏殊

8.《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描写的是( )美景的诗,也是一首写景状物的诗。美丽的湖光山色冲淡了苏轼内心的烦恼和抑郁,也唤醒了他内心深处对大自然的热爱。

A.洞庭湖 B.鄱阳湖 C.太湖 D.西湖

9.苏轼是中国第一位提出“

”的先师。他敢于创新,追求自然之美,不拘于形的“枯木、竹石”的精神,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思考与鼓励。 A.文人画 B.诗人风 C.诗入画 D.画融诗

10.“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这一语段选自苏轼的《 》。 A.《赤壁赋》 B.《留侯论》 C.《方山子传》 D.《后赤壁赋》

11苏轼一生经历过北宋的( )位皇帝的。 A.6 B.4 C.5 D.2 12.和苏轼没有关联的是那一项

A.苏堤 B.东坡肉 C.刑赏忠厚之至论 D.嘉佑集 13.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 )、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A.欧阳修 B.黄庭坚 C.秦观 D.张耒 14.下面哪首作品不是苏轼创作的( )。

A.《定**·莫听穿林打叶声》 B.《题西林壁》

C.《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D.《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5.“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选自( )

A.《赤壁赋》 B.《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C.《游沙湖》 D.《记承天寺夜游》

《苏东坡传》选择题:

1、苏东坡遭贬谪海南是在( )时。

A、宋仁宗 B、宋神宗 C、宋哲宗 D、宋微宗

2、苏东坡《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反映了他( ) A、热爱生活 B、情感丰富 C、幽默刚直 D、看破红尘

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体现了苏词( ) A、清新雅致 B、人生哲思 C、激昂豪迈 D、婉约哀怨

4、苏家进京途中,以下不是苏轼在襄阳的作品( ) A、《船夫吟》 B、《野鹰来》 C、《上堵吟》 D、《赤壁怀古》

5、苏东坡的恩师是( ) A、欧阳修 B、王安石 C、司马光 D、苏洵

6、苏东坡任职地区依次为( ) A、湖州、杭州、黄州、密州 B、杭州、密州、湖州、黄州 C、密州、黄州、杭州、湖州 D、杭州、黄州、密州、湖州

7、下列不属于苏轼游赤壁的作品( ) 4A、《前赤壁赋》 B、《后赤壁赋》 C、《赤壁》 D、《赤壁怀古》

8、“晋武平吴,以独断而亡;齐小白专任管仲而罢。”这是苏东坡出的一道乡试题,它是( ) A、《论独断》 B、《论败亡》 C、《论管仲》 D、《论青苗》

9、杭州人喜爱苏轼的原因很多,下列哪一点不是?( ) A、朝气冲力 B、不拘小节 C、大搞建设 D、关心民生

10、苏东坡在密州时怀着安祥平和的心境,越发爱好( )的诗 A、杜甫 B、李白 C、孟浩然 D、陶渊明

11、苏东坡在杭州时的公馆位于( ) A、凤凰山 B、狮子山 C、虎头山 D、乐山

12、以下哪位是苏轼的好友又是高僧( ) A、黄庭坚 B、佛印 C、范仲淹 D、苏辙

13、“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其中以( )成就最高 A、苏轼 B、苏洵 C、苏辙 D、苏秦

14、苏东坡个性复杂,以下哪种不属其特性?( ) A、精通哲理 B、深究儒学 C、热爱自然 D、纵情酒色

15、下列信息不能反映苏轼是一位美食家的是( ) A、东坡肉 B、东坡豆腐 C、酒酣胸胆尚开张 D、正是河豚欲上时

16、苏轼在海外未给该书作注解( ) A、《孟子》 B、《论语》 C、《尚书》 D、《易经》

17、苏东坡北归途中停留北赣县七十天主要事件是( ) A、游山玩水 B、清理家事 C、题字看病 D、走亲访友

18、苏东坡是“百姓之友”,下列哪个不是原因?( ) A、预防灾荒 B、宽免百姓债务 C、请款请米 D、与民同乐

19、苏东坡建立了最早的公立医院“安乐坊”是在 ( ) A、惠州 B、杭州 C、苏州 D、京城 20、苏东坡整理西湖初衷是( ) A、供给用水 B、供人游湖 C、美化环境 D、避免洪灾

21、皇帝下旨,把苏东坡由黄州调到( ) A、杭州 B、苏州 C、汝州 D、雷州

22、一直陪苏东坡到九江的朋友不含( ) A、陈糙 B、参寥 C、乔今 D、佛印

23、兴国太守下令重开( )的坟,只发现了一根手杖和两块腔骨,尸身不见了。

A、陈糙 B、参寥 C、乔今 D、佛印

24、苏东坡在( )直言责备王安石不该引发战事,不应该迫害读书人。 A、南京 B、九江 C、杭州 D、黄州

25、苏东坡曾和参寥一起去游( ),写了三首诗。

6A、黄山 B、庐山 C、嵩山 D、五指山

26、下列因惊吓而死的是( ) A、苏东坡 B、黄庭坚 C、司马光 D、王安石

27、下令烧掉王安石日记的是( ) A、皇上 B、司马光 C、苏东坡 D、子由

28、苏东坡迷恋江苏地带的气氛和自然之美,想到( )地区买一个农庄,作为老年隐退之地。

A、巢湖 B、太湖 C、洞庭湖 D、洪湖

29、皇太后任命( )为门下侍郎,派武装兵士把他“护送”到官衙里去任职。 A、苏东坡 B、司马光 C、子由 D、张去平30、到宜兴不久,朝廷又派苏东坡去登州做( ) A、知县 B、太守 C、巡捕 D、侍郎

31、神宗元丰二年三月,苏东坡调任( ) A、黄州 B、杭州 C、湖州 D、雷州

32、苏东坡的朋友( ),事先知道了苏东坡被弹劾的消息,先派人去通知了子由。

A、王洗 B、张方平C、黄鲁直 D、参寥

33、苏东坡的案子虽有御史强大的压力,最后却判得很轻的缘故是( ) A、苏东坡朋友的请求 B、老百姓的请求

C、苏东坡的申诉 D、皇上被苏东坡的诀别诗感动

7

34、在御史台监狱时,苏东坡与儿子约好有坏消息时送( ) A、蔬菜 B、肉食 C、鱼 D、米饭

35、第一次,苏东坡被贬到( ) A、黄州 B、苏州 C、湖州 D、杭州

36、苏东坡诗中拿( )开玩笑,“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地心茫然” A、徐大爱 B、朱寿昌 C、马梦得 D、陈糙

37、按苏东坡的炖肉法,做出来的肉叫( ) A、东坡肉 B、黄州肉 C、东坡汤 D、密州肉

38、苏东坡曾把( )的“归去来辞”中的句子重组,照民歌唱出,教给农夫唱。 A、欧阳修 B、陶潜 C、李白 D、苏洵

39、苏东坡被贬到( )时,成立了一个救儿会,救助婴儿。 A、黄州 B、琼崖海岛 C、常州 D、杭州

40、( )以前曾高法疏浚过黄河水道,但是空花了五百万络,工程竞归失败。 A、苏轼 B、苏辙 C、王安石 D、苏洵

答:

1、C

2、B

3、C

4、D

5、A

6、B

7、C

8、A

9、C

10、D

11、A

12、B

13、A

14、D

15、C

16、A

17、C

18、D

19、B 20A

21、C

22、D

23、C

24、A

25、B

26、D

27、B

28、B

29、B 30B

31、C

32、A

33、D

34、C

35、A

36、D

37、A

38、B9

39、B 40、C

第12篇:【读书札记】苏东坡

【读书札记】苏东坡

舀起一瓢西湖水,水中照映当着沙堤杨柳的轻柔舞姿,在这如诗画卷里,我不得不想起你。

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雨霁。苏堤两岸水波拍堤,薄雾如轻纱笼罩湖面。堤上柳丝拂面,桃花正艳,鸟鸣雀上枝头,处处铺锦刺艳,小桥流水如行银河天桥。只见你孤身恰于岸上,那神情仿佛和西湖相见恨晚,观之不足,爱之有余,不然,你怎么会留下453首之多的咏西湖诗词?时光倒转千年,见你伫立于苏堤之上。不得不叹曰:东坡者,世间奇才也!

细数史上的文人如恒河沙粒,其中不乏敢于同日月星辰争辉者。而面对苏轼,这位政治上失意的诗词家,这颗难觅的“北珠”时,不免逊色许多。“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也许只有阅读了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才能真正的认识苏东坡这旷世奇才的豪情与温柔。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卷二中有一段绝妙的苏东坡西湖诗词评论:“西湖的诗情画意,非苏东坡的诗思,不足以极其妙;苏东坡的诗意,非遇西湖的诗情画意不足尽其才。”妙哉!壮哉!正是由于有了这千古奇才与绝色美景的结合,才使西湖有了许多光耀千秋的杰作。

当然在我看来苏轼的一生都是在飘泊着的,被那皇帝老儿扁了一次又一次。也难怪苏轼被扁后,能写下这《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自从1079年3月,苏轼到湖州去做知州。打击也随之而来。苏轼因此陷入了牢狱之灾。后来经过了多方营救。如宰相吴充对神宗进言说:曹操还能容忍祢衡,陛下为什么不能容忍一个苏轼?退居金陵的王安石上书皇帝:“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病中的仁宗皇后也出面干预。苏辙上书,愿意用自己的官职来赎苏轼的罪。

因此,苏轼在被一连审问了一百多天后,被降职为黄州任团练副使,不得参与公事。当然,实际上就是流放了。苏轼不欲家人随往受苦,便把家小安顿在苏辙处,只带了长子苏迈一同前往。“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妖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是连苏轼也发出了这样的伤情啊!春苦春愁,花开花败。就在三年前,他夜宿燕子楼时候,还写道:“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看来,这是个将天地装于胸怀中的儒门豪生,她一声浩叹,便又如天地间的飓风一般。这样的一个人,难道也因为磨难,而渐渐熄灭了豪气,转而变化入了禅入了淡定,为沧桑所改了吗?黄州待了四年,苏轼才有了东坡居士的雅号。

不可忘记的是此前的“乌台诗案”。他也发出了“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隐逸逃遁的喟叹。儒门大勇,是挡在世事洪流之中要为往世开太平的,他如何让可以去呢!记起来苏轼还有一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后人多赞这两句诗好,说写的够通透疏朗,一片超脱的气概,多少旷达在怀。可是,天空无雨无晴,不正是一个阴天吗?即便解作为人风雨不变,晦明不动,却不也昭示了苏某人此刻也在要追求的这样一种淡定,那么他心中不正是欠缺这样的定境吗?

此后八年,1085至1093年,苏轼可谓几上几下。

早在1084年,苏轼年49岁时候,神宗准备起用苏轼,下诏改派为汝州团练副使。在赴汝州的途中,他游了庐山、石钟山,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歌《题西林壁》和散文《石钟山记》。在金陵,他拜见了闲居在家的王安石,一起玩了几天,写了几首互相唱和的诗。年底,苏轼到达泗州。他不想再向前走了,便向朝廷报告,请求在常州居住。经朝廷批准,苏轼于1085年五月,返回常州。

1085的三月,神宗病逝,继位的哲宗年仅十岁,高太后垂帘听政。她是反对变法的,于是守旧派人物纷纷上台。

苏轼到常州不久,就接到担任登州知州的命令。刚到登州五天,又奉命进京任职,进京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升了三次官,被任命为翰林学士,知制诰,后来,他还兼任了哲宗皇帝的老师。

但苏轼毕竟是苏轼,不久就和守旧派的领袖司马光发生了分歧。司马光担任宰相后,以彻底废除新法,恢复旧法为目标。苏轼在当地方官的时候,贯彻过新法中的免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亲眼看见了以前的差役法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因此便反对废除免役法。以前,苏轼得罪了变法派,现在又得罪了守旧派。在旁人看来苏轼是个没有立场的人,在新法时候提出反对,现在又要实施新法,时人有目之为沽名钓誉,取异于群,以彰独见。但是苏轼却是个不因群疑而阻独见的人。

但是人言终究可谓,正如他曾经说过的:“人言未必皆然,则疑似有以致谤”三人成虎教训在前。于是苏轼认为自己如果“不改其操,知无不言,则仇怨交攻,不死即废。”因此,他要离开京城这个是非的中心,请求到地方去做官。1089年,他终于被任命为杭州的知州。而迎接他的还是严重的自然灾害。这年春天,江浙一带遭水灾,早稻不能下种;五六月间又转为旱灾,刚种下的晚稻也收成无望。于是大力兴修水利,治理西湖。至今西湖留有苏堤。现在已是杨柳堆烟的去处,正是:山水依依似旧在,不见当年东坡公。

1091年三月,苏轼又被调进京任翰林学士。已是“两目昏暗,左臂不仁”之人,便借口身体不好,上疏辞免。朝廷没有批准。再任翰林学士不久,苏轼又遭到党人的攻击,甚至连他在杭州请求朝廷救灾也成了罪名。苏轼对这种斗争早已厌倦,又请求离开朝廷。结果1092年八月,出任颖州知州。颖州是欧阳修晚年闲居的地方。这时候,欧阳修早已去世。他的两个儿子还在。苏轼常和他们一起饮酒赋诗。颖州也和杭州一样,灾情十分严重。农民以榆树叶等度日。苏轼想方设法进行救济。又兴修水利,动手疏浚逐渐干涸的颖州西湖

1092年二月,苏轼又被调任扬州知州。在去扬州的路上,见麦苗长势喜人,苏轼心里也非常高兴。但苏轼在造访百姓时却听到“丰年没有灾年好”的说法。“水旱杀人,百倍于虎;而人畏催欠,乃甚于水旱。”他估计,“每州催欠吏卒,不下五百人。以天下言之,是常有二十余万虎狼,散在民间。百姓何由安生?”因此,他请求朝廷免掉老百姓欠官府的钱粮。在他的一再请求下,朝廷终于同意了。

苏轼在扬州也只有半年时间又被调回了朝廷,升为礼部尚书。但无休无止的宗派斗争还是使他呆不下去,1093年九月,他又离开京城,到定州任知州。定州是与辽交界的军事重镇。由于官吏克扣军饷,放债取息,士兵无衣无食,营房破旧,纪律松驰,喝酒的、赌钱的、偷盗的,什么都有。苏轼严厉惩办了贪污将校,修补了营房,恢复了纪律,加强操练,很快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他又恢复了民间的武装组织“弓箭社”,在物质上给予优待,让老百姓一面种地,一面防边。正当他兢兢业业大力加强边防的时候,沉重的打击又一次降临到了他的头上。1093年九月,高太后去世,哲宗亲政。哲宗要继承神宗变法遗志。苏轼的政敌们又弹劾他“诽谤先帝”。哲宗便把他的老师贬到英州知州。苏还没有到达英州,又被贬为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他只好把家小安顿在阳羡,带着小儿子苏过一起前往。在路上,又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仍然在惠州安置。

1094年十月,苏轼到达惠州。当时的岭南,十分落后,被称为蛮貃之邦,瘴疠之地,专门流放罪大恶极之人。苏轼年近花甲,遭到这样的打击,自然是十分凄惨的。《赴英州乞舟行状》说:“自闻命以来,忧悸成疾。两目昏障,仅分道路。左手不仁,右臂缓弱。六十三年,头童齿豁。疾病如此,理不久长。”加上平时薪俸所得,随手花尽,定州送他的人,不肯再往前走,而英州接他的人又没有来,他连买马的钱也没有。“譬如中流失舟,抱一浮木,恃此为命,而木将沉”。他哀求皇帝看在当了八年老师的份上,准许他坐船到英州去。这样,一是可以节省路费,二是免去了鞍马之劳。如果一定要他“强衰病之余生,犯三伏之毒暑,陆走炎荒,四千余里,则僵仆中途,死于逆旅之下,理在不疑。”

但一来到惠州,苏东坡又笑了。《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桔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不久,他就把全家接到了惠州。嘴里吃着荔枝,心里想起了历史上进贡的一幕幕,忆古抚今,写了《荔枝叹》。苏轼一生总是因才而名,也是因才而祸,闲来捉笔,总是诗文叙情,有《纵笔》一诗:

白发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

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这首小诗让当上宰相的章惇看了不高兴了,他居然还活得如此快活。苏轼字子瞻,瞻和儋右边的声旁相同,恶作剧似的就把苏轼流放到了海南岛上的儋州。这时,苏轼自以为不可能活着从海南岛回来了。他安排好了后事,只带苏过一个人渡海。来到儋州,过着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泉的生活。但苏轼仍然不把政敌们的迫害放在那里,用轻蔑和嘻笑来迎接苦难。他和黎族人民交上了朋友,得到了他们慷慨的帮助。《和陶田舍始春怀古二首》之二:“鴂舌倘可学,化为黎母民”。他开始招生。十多个学生从师于他。《琼台记事录》:“宋苏文忠公之谪儋耳,讲学明道,教化日兴。琼州人文之盛实自公启之。”苏轼还积极向人民宣传生产知识,鼓励他们发展农业生产。在海南岛,创作了大量诗文。他特别喜欢陶渊明,作了和陶诗一百多首。学术研究:《易传》九卷、《论语说》五卷、《书传》十三卷、《志林》(小品文)五卷。又写了《纵笔》三首。

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

1100年正月,哲宗死,徽宗即位,大赦天下。五月,苏轼被赦北归。

1101年七月,病逝于常州,时年66。六六大顺。临终前有:

身似不系之舟,心如已灰之木。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的一生就是这样,被扁,任用,被扁,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循环着。??

就是这样才有了一首首充满才情的诗的出现。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首凄婉中流露伤情的水调歌头,脍炙人口。我们不难发现一种微妙的介于伤悲与安定之间的从容和安然。三次贬谪,直至琼州。苏轼处变而不惊,超然物外,少有读书人以往的寒酸与哀伤、风雨伤情。代之的是明快而又通透的达观、慧觉,又有些许惋惜的诗情。

苏轼的人生当用悲喜二字。得之、失之,偏在与才华。苏轼才华如何,笔墨难叙,唯有用二则野史故事聊以充数。《合璧事类》时谣曰:“眉山生三苏,草木尽皆枯。”张端义《贵耳集》:“蜀有彭老山,东坡生则童,东坡死复青”。意思是说,苏轼乃山川钟灵毓秀之气萃聚而成的。如此俊才,当真得是集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想来当年贺知章老先生阅青莲的《蜀道难》,目视为:“公非世间人,岂太白星精耶?”

在读《苏东坡传》时,我们其实是在追随一个伟大的心灵。苏东坡已逝,他的名字仅仅是一个记忆,但他留给我们的,是他心灵的喜悦,是他思想的快乐,是他的酒杯酿造出的狂草的诗词与人生,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俯仰之间,已成陈迹,但苏子不失落,他始终认为秋风、明月本无常主,当时尽情去感受便了无遗憾了。天生乐观达人,随遇而安。

恨只能恨我夏雨来错了时代,无法亲眼见到苏学士的绝世笔墨,无法亲眼见到他的才华,无法亲身感受到他的情感,苏东坡的诗词载着我,载我去宋朝寻找那凤凰的足迹。

古往今来,若苏学士般豪放之士有几人哉?生活窘迫便如案几浮尘,我自含笑拂之;政敌诋毁便如轻风细雨,我自立而迎之。三千青丝岂能因愁褪色,一腔豪情应为人生狂歌!功名算得什么?可拂袖去之,可迎面笑接之,愁甚?怕何?

壮哉矣!苏东坡!回首处不倒的丰碑!

惆怅哉?夏吉雨!望不见苏轼之豪情!

新疆克拉玛依克拉玛依区新疆克拉玛依市实验中学高二:夏雨

第13篇:苏东坡相关信息

一旦翻开书作,便深深被苏东坡的人生说吸引,随着苏东坡一生坎坷多舛而心中波澜起伏。苏东坡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中国文学历史的地位恐怕也只有李杜能与之匹敌,是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

前后赤壁赋、《明月几时有》等作品,意境高远,读完让人心往神驰,充满想象,不愧中国豪放派代表。通过其生平,我了解到一生的境遇,塑造其鲜明的性格及特质,才能孕育出这样的大家。

反复阅读该书,愈发觉得苏东坡之伟大。苏东坡的伟大,在于他无与伦比的才华,天地万物,世间百态,了然于胸,遂能下笔入神。从才华来看,苏东坡绝对是天才,纵使他不食人间烟火,也可为一代文豪。那种天马行空,驰骋万里的意境,绝非常人可有。当然苏东坡也是位博学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琴棋书画,儒释道百家,工程农学,医学炼丹,可谓无所不精,就连小烹,亦有独到深刻见解,整一个百科全书,万能全才,无不让人佩服。

我认为才华,一来自天生,二来自后天,是为不同人比例不同,对于那些天才,自是上天垂爱,可遇而不可求,但亦非全部,否则终将泯然众人矣。这就是后天努力之需,先天不足,后天补救,也可以笨鸟先飞。天赋异禀而后天不辍,更是为人钦佩,苏门三杰便是例证。苏东坡的才华,非世人所及,他的诗词,清新俊逸,摒弃繁词堆砌,往往能从小处着手,彰显大为,平淡间深富哲理,大俗中见大雅。读他的诗词,不像李白诗词的高不可攀,随性所至,却能引领你在自己的天地中翱翔。

中国古代文人智者多如繁星,太多太多值得让人缅怀的人物,但后人在感慨他们之时,更多是怀着敬仰之情,他们是如此高高在上,顶礼膜拜。但苏东坡则不然,人们喜爱苏东坡,除了他的才华,更多是在于他的人格魅力,苏东坡的故事,千百年来为人传颂,津津乐道,因为他的大众随性,他的乐天开朗,为民请命。通过该书,在我看来,一个世俗的苏东坡的确是个可爱的人。

苏东坡的乐天,源于他的生性豁达,纵然一生命运多难,也不悲观。苏诗极少有那些婉转多思,情愫万千的作品,这便是读他的诗词让人能振奋前进,不为命运所低头。苏东坡人生命运,尤其是在仕途,同当时另一位文豪——王安石是紧密联系在一起。变法中,两位大家互为对立,不同的立场让苏东坡的人生起起伏伏,悲喜交加。在厄难面前,苏东坡凭借其乐观天性,直面悲困,充分发挥其“会玩”精神,苦中作乐,倒也乐得其所。感觉苏东坡就是“一老小孩”,充满童趣。这种处世态度,是我应该学习追求的方向,磨难中方能成长。

苏东坡令人敬畏的还有他的正直,他可以为事实真理敢于挑战权贵,勇于唱反调,即使面对危难,却也直面惨淡,忧国忧民,为民请命,坚持自己的见解,而非贪图富贵,趋炎附势。正如他说言,遇有不惬心之事,便觉如蝇在口,吐之为快。就是这种性格,为他换来半生的漂泊,生活的窘迫,亲人之离散,但他始终无怨无悔,这也是得到后世人民爱戴尊敬的原因。

苏东坡让我感慨的还有苏轼苏辙仲昆之谊,为人称道。兄弟两人,性格迥异,但一生相互陪伴,互为支持,不离不弃。苏东坡苏子由心中所想为彼此,让人感动,多少次的离别,心中却也依旧同在。苏东坡拥有这份情感,才有了后世传唱不衰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通过改词,苏氏兄弟的之情,手足之义,实为榜样,愈发让自己有所思。愿以此与自己兄弟共勉。

当然还有很多关于苏东坡的感受,实在是难以一一道明,该书反复阅读多次,感慨颇多。自认为才情不及苏东坡亿分之一,唯有学其豁达乐天,能得其百分之一,足以!

另:通过《苏东坡传》一书,也可了解林语堂的片面,大师就是大师,有其独到之处,林语堂对苏东坡可谓推诚置腹,由衷敬佩,可以从书中的字里行间看出来。但林语堂在书中对王安石的描写,个人认为有失偏颇。虽为凸显苏东坡,但也过多贬低,保留个人看法。 ——深圳读者

当我一口气读完被评论界推为近现代四大传之一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时,我不由地想起青年学者余杰的话:“一个赤子写另外一个赤子!”的确,苏轼被林语堂写的呼之欲出。

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很多方面像李白,喜老庄,人乐观、豁达,很会享受人生,不故作深沉。苏轼的文才更博,词、文、诗都是第一流,就连烹饪也很有一套。苏轼在文字上最杰出的成就是把豪放风格揉入原本一味婉约哀伤的词里,使得词的地位能跟诗相比肩,在诗被唐人写尽后,开辟了文学的一块新天地。而苏轼自己的词刚柔兼济,气象万千,境界高远,单拿词的成就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苏轼的文字,无论是史论,还是奏折,都写的纵横恣肆、雄壮宏远;小散文则如孤云出岫、清静淡泊。

苏轼一生的经历真的就是一本书。林语堂先生在序言里这样评价:“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者,一位瑜珈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他认为苏东坡比中国其他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正如耶酥所说“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厚敦柔。”这无疑是对于苏东坡的最为精妙的概括。苏东坡是中国历史上当之无愧的、极令大众倾心仰慕的伟大文人,这不仅是基于他的诗歌和散文的魔力,更基于他总是英勇地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主张的满腔正气,在苦难中寻找乐趣的罕见本领,以及由此形成的明亮的人格魅力。

在苏轼的身上,体现出了读书人的天性。学而优则仕,又因为书生本性遭受排斥和贬谪。值得庆幸的是,对读书人最宽容的年代让苏东坡赶上了。北宋一百多年,没有因为文字的缘故杀过一个读书人。几千年的中国,还没有哪个政府心胸有这么博大。虽然苏东坡命运坎坷,几次被贬至荒域,他自己也曾发牢骚:“人生糊涂识字始”。但总的说来,北宋的读书人还是幸运的,也是敢说话的,人文之盛,春秋战国以来就数这个年代。

苏轼的一生都卷在政治旋涡中,却又始终超脱于政治之上。无论是反对派当权,还是自己的党人得势,他过得都很“失败”。一任一任的皇帝私下都很喜欢他,一任一任的太后都成为他的朋友,可是他却遭到贬官、逮捕,一辈子几乎没能在一个地方住上三年,恰如风中飞蓬,东飘西荡,生活在屈辱中。然而,他以天真无邪的心灵到处捕捉这在常人看来难以忍受的屈辱生活中诗意的片刻,化为永恒,使我们大家都充实不少。苏东坡最好的文章都是在被贬谪时写就的,却丝毫没有怨气,相反却表现出极其超远的视野和极其阔大的心胸。

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他的诗词书画,还有名动天下的苏堤,甚至人人喜欢的东坡肉。苏东坡是个幽默的人,他说:“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陪田院乞儿。在我眼中天下没有一个不是好人。”我不想讨论这里面的哲学意味,因为我相信,苏轼是出自真性情,而不是假道学,否则他就不会得罪理学家程颐。苏东坡一直坚守着自己的道德地线,并始终怀着一颗悲天悯人的赤子之心。 在阅读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整个苏东坡的故事基本上就是一个心灵故事。他从不收敛他的幽默才能,他的充满机智的谈话让禅宗大师也难以应对;他从不掩饰他对于鬼神世界的好奇,他祈求天神并与魔鬼争辩,偶尔还占取上风;他欣赏生命的每一时刻,知道在任何情况下,幸福都是一种秘密;他追求长生不老,几乎到死还兴致勃勃地寻找不朽的仙丹,半受挫败,却含着笑死去。„„今天我们读苏东坡的传记时,就是在追随这样一颗纯正无邪、真实不欺的伟大心灵。 阅读中,我不只一次发出轻轻的微笑,那些文字像温润的玉石,暖和了我沁凉的心,为我开辟了一个明媚空阔的心灵空间,让灵魂悄然舒放和自由生长。 感谢历史给了我们一个苏东坡,让我们这些后人仰望,效仿! ——《诗人苏东坡的生活》

平生最爱东坡文字。少年初读前后赤壁赋,文中情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临万顷之茫然”,使人如置身其中。后来又迷上了东坡诗词,也深慕东坡为人。然我对他了解很不全面,今年初始,读了林语堂著《苏东坡传》,才了解到他伟大人格的精髓。

写古人的传记很难,我们没有见过传主,不认识他,只能凭借文字材料,这就要用得准确。最怕的是,望文生义,断章取义,连编带造,幻想丰富,写出来的是传记作者想象的人物,和传主相距何止十万八千里。这本《苏东坡传》也是凭材料写的,但它把握了材料的真意,(好在那时还不需要现在这样深奥的“辨伪学”)一幅幅历史画面都是真实可信的。一部好的传记需要驾御材料的本领,从中也可以看出作者的见识,甚至显示出他自己的人格。

林语堂的名字也是大家熟悉的。惭愧得很,我以前以为,他只是写点中国文化给西方人看,小说也不见得是上乘。可是这本《苏东坡传》,给了我们一个真实的苏东坡。不只是他坎坷的遭遇,也写出了他的精神,他的性格。没有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是写不出的。读完这本书,对书的作者深生敬意。

苏东坡关心人,关心民间疾苦,这是他一生的底色。书中举出他的三件事情,说它们是人道主义的表现。他被贬谪黄州时,对当地百姓因贫穷而杀死婴儿的情况深为惊骇,写信给太守,呼吁制止杀婴。元佑七年,南方洪灾,百姓衣食无依。而因为青苗法的关系,他们还背负重债,债主是朝廷。东坡亲眼看到这种情景,夜不能寐,接连七次上表太皇太后,请求宽免贫民的债务。这七次表章可以看作一个文件。他被贬海南,遇赦回到北方时,知道章惇获罪流放,他给章惇之子复信,“某与丞相定交四十余年,虽中间出处稍异,交情固无所增损也。闻其高年寄迹海隅,此怀可知„„”章惇迫害元佑党人最厉害,把苏东坡一直放逐到海角天涯的琼州。旅途中不准坐船,到达目的地又不准住官舍,东坡不得不结茅而居。现在,章惇获罪被放逐。东坡对他的态度是何等的宽容,关切之情,跃然纸上。

林公说这三个文件,是人道精神的三个文献。东坡的人道精神还有多方面表现。诸如修水利,建医院,舍药方,赈灾等。几乎贯穿了他为官和被贬的全部生活。

书中还着重指出了东坡的民主精神。在他给门人张耒的一封信里,他说,“自孔子不能使人同颜渊之仁,子路之勇,不能以相移„„地之美者同于生物,不同于所生。”又在给太皇太后的上书中说,“人虽能言,上下隔绝,不能自诉,无异于马。”他主张每个人都应该能表达自己的意见,如果说出来,有关方面听不到,人不如马。如果根本没有说话的权利,岂非更不如马。自由发表意见,不算民主,必须要能自己自由发表意见,又能尊重别人发表意见的权利,才是民主。

东坡的乐观态度给后人精神的净化和鼓舞,在这本书中也得到很好的表现。无论是在黄州的穷乡僻壤或是在惠州瘴疠之地,甚至在大海的那一边的琼州,居无屋,食无米,却还兴致勃勃地和人谈神说鬼。

从书中记述看到,东坡有多位女性知己。他得到几位皇后的关注,尤其是英宗的皇后,也是神宗的皇太后,又是哲宗的太皇太后高氏,极欣赏东坡的才华。东坡的政绩大多得到她的支持。东坡的原配和继配,两位王夫人都很贤德,侍妾朝云,虽然没有得到夫人的名分,在东坡生活中却有极重要的地位。

林公写到东坡停止呼吸,便停了笔,没有写他葬在何处。我偶然得知,东坡和子由葬在河南郏县,今属平顶山市。我很想去瞻仰,不过看来是无望了。

——《给我们一个真实的苏东坡》 凤凰博报

第14篇:做人:读懂苏东坡

人生缘何少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苏东坡是中国五千年来最懂生活的人。

林语堂赞其一生是“人生的盛宴”——在中国历史上,还找不到谁的生活能比他更丰富精彩,还找不到谁能比他更善于发掘生活的快乐。

我们一直看重作为文学家的苏东坡,而忽视了作为生活家的苏东坡。但其实,作为生活家的苏东坡更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因为人生最重要的,就是拥有发现快乐和制造快乐的能力。

01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你知道《三字经》这句话说的是谁吗?没错,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发愤读书的苏洵给两个儿子苏轼、苏辙提供了一个大宝藏——满屋藏书。苏轼两兄弟就这样从书堆里泡大了。

1057年,20岁的苏轼带着弟弟进京赶考。这一年科考的主考官是大文豪欧阳修,副主考官是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参加考试的学生有哪些,说出来吓死人。除了苏轼、苏辙,还有张载、程颢、程颐、曾巩、曾布、吕惠卿、章惇、王韶。这十人后来都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届科考,因此被称为“千年科举第一榜”。

考完阅卷,梅尧臣拿着一张试卷手舞足蹈。欧阳修接过一看,啧啧赞叹:“真是妙文啊!”他提起笔,立即想把此卷圈为“第一”。正要下笔,他忽起一念:“这肯定是我弟子曾巩所写,我若将他圈为第一,其他人必会觉得不公。”

于是笔锋一转,将此卷定为“第二”。哪知解封一看,此卷作者竟是苏轼。欧阳修立马对苏轼青眼以待。“把你旧日文章也找来我看看。”一看,欧阳修更是惊赞不已:

“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他觉得自己这个文坛领袖该退休了,以便让苏轼这个年轻人出人头地。

1061年,朝廷举行了一场制科考试。 何为制科考试?

1 就是皇帝为直接选拔特优人才设置的考试制度。这个考试那可比进士考试高大上多了,北宋南宋录取的进士一共有4万多人,但制科考试录取了多少?只有41人。要中榜,那比中六合彩特等奖还难。

制科考试设置分为一二三四五等。一等二等,要求太高,就是虚设。第三等实际就是最高等级。北宋建国100多年来,也只有一个叫吴育的人考过一个第三次等。这一年,苏轼两兄弟都参加了制科考试。

结果苏轼得了第三等,苏辙得了第四等。宋仁宗高兴坏了,连连感慨:“朕为子孙后代得了两位清平宰相!”

很多人感慨:“我要有苏轼的天赋就好了。”他们以为苏轼的成功全靠天赋,却不知其成功更多源于后天的勤奋。苏轼晚年时曾对弟子王古说:“我每读一部经典,都是从头抄到尾。”苏轼被贬官黄州时,朋友朱载上去看他。朱载上在客厅等了很久,苏轼才出来。“我刚才在做每天的功课,没发觉你来了。”

朱载上问:“每天的功课是什么?” 苏轼回答:“抄《汉书》。”

朱载上惊问:“您还用得着抄书吗?”

苏轼回答:“这是我第三次抄《汉书》了。开始一段事抄三个字,后来一段事抄两个字,现在一段事抄一个字。”

朱载上说:“把您抄的书给我看看呢?” 苏轼立即取出一册抄书给他。 朱载上双眉紧皱,一点也看不明白。 苏东坡说:“请您说一个字。” 朱载上就随便挑了一个字, 苏东坡立马背出数百字,无一差错。 那天回家后,朱载上对儿子朱新仲说:

“比我们优秀的人还比我们更努力,我们有什么资格不勤奋呢?”

02 北宋后期政坛最大的政治事件,就是党争——新党和旧党之争。新党以王安石为首,要改革,要变法。旧党以司马光为首,要保守,要持旧。两派互不相让, 2 斗得你死我活。

而刚刚步入仕途的苏轼呢,既不新也不旧,既不左也不右。“我不站队,我只看这事对老百姓好不好。”新党得势,大力推进均输法、青苗法等改革,急功冒进,引发诸多社会问题。苏轼站出来说:“这样激进要不得,急易生乱……”新党就不爽了:“敢反对,我弄你。”于是,苏轼就被不断贬谪流放。旧党得势,便全盘否定改革,恢复旧制。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看到苏轼以前被新党打压,旧党就以为苏轼是自己人,便让他青云直上,从八品升到正三品。哪知苏轼升官后不但不感激涕零,反而站出来批评旧党:“改革虽有弊端,但也有很多益处,不能全盘否定。”旧党不爽了:“竟敢帮新党说话,我弄你。”于是,苏轼又被不断贬谪流放。

在新旧两党的反复得势和失宠中,苏轼总是显得那么不合时宜。“新党看他像旧党,旧党看他像新党。”左右不受待见,所以经常被“误伤”。从政40年,他竟被贬谪流放了33年。最高时,他做过中央部长、皇帝秘书,最低时,他做过县处级民兵副团长。

在那个时代,官员几乎都会选择站队。不从“新”,就仗“旧”,以求飞黄腾达。如果苏轼也如此,本可以官拜宰相。但他就是不:“我不看新旧,只就事论事。”他从不违心地阿附于任何一方,“你做得好,我就点赞;做得不好,我就拍砖。”官可以不做,命也可以不要,但要我说违心话,臣妾做不到啊!

王国维说:“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

屈子、渊明、子美,即屈原、陶潜、杜甫。而这个子瞻,就是苏轼。不论“新”当政,还是“旧”临朝,不管是仕途顺达,还是逆境当道,苏轼都始终保持着人格的超然独立,不因“进”而流于逸乐,也不因“退”而短其气节。他是一位真正的君子。

03 1079年,42岁的苏轼调任湖州知州。上任后,他例行公事,给皇上写了一封感谢信《湖州谢表》。“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新党看了这些话,不爽到极点。于是便四处收集苏轼诗作,挑出一些他们认为隐 3 含讥讽的句子,然后上书皇上:“苏轼诽谤皇上,抨击新法……”随后新党们纷纷上书,要求处死苏轼。

神宗一听:“苏轼原来这么坏啊!”便派人将苏轼抓捕回京,下了大狱。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受此牵连的文人官员多达数百人。惊闻皇帝要杀苏轼,苏粉们都坐不住了。

苏轼这家伙实在是太招人喜欢了。有本宋朝人写的笔记,叫《瓮牖闲评》。《瓮牖闲评》记载了一些关于苏粉的故事。比如苏轼任杭州通判时,同刘敞兄弟乘船游西湖。游览途中,一女子突然驾船追上来。此女子气度娴雅,容貌俊美。

她怀抱琵琶,对着苏轼深情唱到:

“我年轻时超级仰慕君,一心就想嫁给君。 可却日日思君不见君,苦等渴盼多年后, 以为今生没机会见君了,才嫁为民妻。 今天能见君一面,死也值了。” 不但女人喜欢苏轼,男人也喜欢。

北宋学者章元弼,娶了美女为妻。婚后,美女发现丈夫老喜欢整夜读苏诗, 便恼了:“你爱苏轼胜过我,把我休了吧。”哪知道章元弼真的把她给休了。不但平民士人喜欢苏轼,皇帝也喜欢。宋史有载:“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良,称为天下奇才。”

苏粉们大声疾呼:“苏轼可杀不得啊!”神宗本也是苏粉,但他这次铁了心了。 “苏轼抨击新法,朕要杀一儆百。”这下,连退了休的三朝元老张方平都坐不住了:“苏轼乃奇才,实在是杀不得啊!”神宗不睬:“任何人都不能阻碍变法改革。”苏轼眼看就要命丧黄泉了,

这时,他最大的粉丝曹太后站了出来。

曹太后叫来神宗,讲了一个故事:“那一年,仁宗皇帝高兴地对本宫说,今日我选了两个宰相之才——苏轼和苏辙。我老了,用不着他们了,我要把他俩留给子孙们用。如今你不但不用苏轼,还要杀他。你怎么对得起死去的仁宗皇帝啊!”

神宗说:“那我就把他们都放了吧!”

曹太后说:“不必都,只放苏轼一人就行。”苏轼就这样得救了。

大难不死的他被神宗下放到湖北黄州,任职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黄州民兵 4 副团长。他“人生的盛宴”就从这里开始了。

04 苏轼带着一家20多口来到黄州。可副处级干部,工资实在太低了。“我没法养活一大家子人啊。”于是他就去求见黄州太守徐君猷,“能不能帮我想个办法。”徐君猷刚好也是苏轼的粉丝:“那我把东门土坡50亩荒地给你吧!”苏轼带着一家人,开始了垦荒种粮大生产。

这片坡地虽然贫瘠,但足够大,种上粮蔬,倒也勉强可解决一家温饱。苏轼万分感激这片城东门外的土坡,于是给自己取了一个名字——东坡居士。

一日,苏东坡与友人刘倩叔共游南山。友以蓼菜、新笋等野菜相待, 苏轼品尝后,举箸慨叹:“人间有味是清欢。”

在经过仕途的起起落落后,苏东坡终于悟得——人间有味是清欢。清欢之所以好,是因为它是对生活的超逸,不为名权利所困,只讲究心灵的品味。“我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人这一生,与其羁绊于名缰利锁,不如在心里修篱种菊。

第二年三月初七,朋友劝苏东坡:“这片地太贫瘠了,种什么收成都不好。离这不远的沙湖,有块稻田要出售。卖得也不贵,你可以去买下来。”

苏东坡觉得这建议不错,便和朋友们欣然前往。哪知走到半路,突然天降大雨。朋友们东奔西窜,狼狈地找地躲雨。苏东坡却悠哉游哉,一边走路一边吟诗。

回家后,他就写下了那首著名的《定**》: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把苏东坡悟道“人间有味是清欢”后的超然,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拄竹杖穿芒鞋,谁怕啊?我依然笑着,“一蓑烟雨任平生”。回头望望走过的路,虽然风雨萧瑟,但那又如何,我信步归去,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一位哲人说过:“人的一生中有两个生日,一个是自己诞生的日子,一个是 5 真正理解自己的日子。”

苏轼就在黄州迎来了另一个生日——他真正理解了自己。 苏轼就此死了,而另一个苏东坡就此活了。

05 1082年,苏东坡贬官黄州的第三年。

这年寒食节,下了一场很久的雨。苏东坡凝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帘,突然间有了写字的冲动,于是研磨挥笔,写下了著名的《寒食帖》。

这纸《寒食帖》,若论诗意才情,在苏东坡三千多首诗词中,实在是平平。但那起伏跌宕的书法意象,却震撼千古。这张帖,乍一看,字形并不漂亮,时大时小,时长时短,时宽时窄,时疏时密,似乎完全失去了书法所讲究的规矩和法度。但随意率真,恰恰是《寒食帖》的最大特点。

世人之书法皆追求俊挺华美,而苏东坡在经历几番起起落落后,终于悟道“人间有味是清欢”,所以在艺术上再也不去追求什么法度规矩,为文写诗填词作画只强调个人心境的自然流露,“我以我手写我心,我以我心吐真情。”“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快也。”

从此,他所有艺术门类都迈入超级大师境界。 这纸《寒食帖》,就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第一行书是王羲之的《兰亭序》, 第二行书是颜真卿的《祭侄稿》。

不求法度不循规矩的苏东坡,就此一举成为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 在散文方面,他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在诗歌方面,他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在词作方面,他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在书法方面,他被尊为“宋四家”之首; 在绘画方面,他是中国文人画开创者之一。 诗、词、文、书法、绘画,样样皆是大师。 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而苏东坡第一流的作品,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寒食帖》 6 等等,大都是他被流放黄州之后的作品。这恰恰应了那句话:真正伟大的艺术家,都是制订规则的人,而不是遵从规则的人。

苏东坡不求法度不循规矩,不求别人关注,只求自己舒服。所以为文写诗作画便如入无人之境,敢于用情放胆,荤素雅俗皆不避。只为取悦自己的他,没想到却取悦了全中国。这就是苏东坡的艺术哲学——在己体道。

人性都是相通的,真正属于自己的,也属于大家。在己体道,其实也是成功之道:先要把握住自己,才能把握住别人。把握住了自己,也就把握住了别人。

06 苏东坡被调往徐州做知州时,刚上任一个月,就遇到黄河泛滥。洪水汹涌而来,把徐州城团团围住,徐州城就靠一座城墙把洪水挡在外面,城墙若一垮,全城百姓都会完蛋。百姓人心惶惶,都准备四散逃亡。苏东坡却派人在城墙上搭了个草棚。他不回家,就住进了这个草棚里。“我都不怕,你们怕什么呢?”

见市长如此无惧,民心就安定下来了。民心一定,苏东坡就带领百姓抢修堤坝。在城内修一条堤坝,从里面托住城墙。修了一月,洪水还是不退,老百姓都累瘫了。苏东坡便跑去向城内禁军求援。

禁军本来只听皇帝号令,地方官无权调动。但禁军头领看到浑身泥浆、面容憔悴的苏东坡,眼睛顿时湿了:“文官尚如此,我这个武官岂能为了保命而误苍生。”他立命禁军跟随苏轼抢修堤坝。堤坝修好了,老百姓的生命和财产保住了。

80多天后,洪水退去。苏东坡却毫不停息,带领百姓在城外大修水利。 北宋时,黄河泛滥周期大概是四五十年。洪水退了,苏东坡本可以完全不管了,因为他的任期内不可能出现第二场洪水,但他依然大修水利,他不追求任期效益,只求为老百姓多干几件实事。

很多官员一遭贬谪一受打击就自暴自弃,但苏东坡不,无论遭遇什么不公平对待,他都始终坚守一个原则:以出世的态度干入世的事业。他有句名言——“胜固欣然,败亦可喜。”凡事尽力而为,而后顺其自然。

所以每到一个地方任职,他都活得像雷锋。

流放杭州,他疏浚西湖,修建了西湖十景之一的“苏堤春晓”。 流放惠州,他改善民生,设计了广州最早的自来水供水系统。

7 流放黄州,他大兴慈善,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孤儿院。 ······

真可谓“苏轼流放三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苏东坡每每离开此地、调任彼地时,当地老百姓便夹道相送,涕泪横流。苏东坡实在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好公仆。他的工作哲学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以出世的态度干入世的事业。就是“凡事尽力而为,而后顺其自然”,成了,固然值得欣喜;败了,我也坦然无愧。

07 62岁时,苏东坡被贬谪到海南儋州。

当时的海南,是彻彻底底的蛮荒之地。“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 流放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但苏东坡硬是把这个蛮荒之地变成了“诗和远方”。没有好吃的东西,他就开发了牡蛎。

他给三儿子写信说:“牡蛎这玩意太好吃了,千万不能让朝里士大夫知道哦,他们知道了一定要争着来海南,那我就没得吃了。”

没有朋友陪我玩,那我就自己找乐子。怎么找?他居然办起学堂,教起了书。培养出了海南历史上第一位举人——姜唐佐,第一位进士——符确。苏东坡就是这么逗逼。

1094年,苏东坡被流放到瘴气横行的惠州。朋友们纷纷写信来安慰他。他却回信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要我低头,门也没有。苏东坡就是这么逗逼。

没错,苏东坡的处世哲学就是:我要做一个大逗逼。

怎样做一个大逗逼?那就是“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在贬谪流放中,他开启了一个个逗逼模式。

他有多逗逼?

我们随便举两例。流放黄州时,苏东坡酒瘾犯了。当时政府是不允许私人酿酒的。“但苏东坡酒虫蠢动,就偷偷酿了酒。”不料酿酒之事很快就被衙门知道了。官员责怪:“你怎么不听话啊?”苏东坡回答:“余欲听之,而口不可。” 我脑子已经决定听话了,但我的嘴不听啊。

8 私自酿酒且不说,他还嫌没有菜下酒。听说一小青年家的耕牛生了重病, 便鼓动说:“死了只能贱卖,不如早杀贵卖。”小青年真把牛给宰了,给他送了一大块来。老苏就邀约一大帮狐朋狗友,在东坡上搞起了一个大party,点篝火,烤牛肉,喝私酒,不亦快哉。最后把禁酒官员都吸引来了,大醉而归。

还有一次,老苏喝酒后回家太晚。到家已是三更,家里小童早已酣睡。苏东坡敲了几次门,小童都没回应。他只好跑去江边听了一夜潺潺水声。

第二天,他回家就写了那首著名的《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写完此词后,他立马想到了一个恶作剧。他赶紧让小童把这首词送到城里去传阅。太守拿到这词一看,立马吓坏了。“江海寄余生,这不是要跑路的节奏吗?苏轼要是跑了,我的乌纱帽可就难保了。”他赶紧跳上马,直奔东坡住所。到了住所一看,发现老苏正鼾声如雷。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生活。”

这句话,简直就是为苏东坡量身定做的。他的处世哲学就是: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我要有限的条件下追求最大的快乐。”于是,他活成了宋朝最伟大的大逗逼。

08 1061年,年轻的苏轼结识了章惇。两人结为好友,一起同游黑水谷。并在石壁上刻下:“章惇苏轼到此一游。”但后来章惇站队新党,从此远了苏轼。后来旧党得势,他就被流放了数年。后来新党再得势,章惇官拜相位。重新得宠的他便展开了疯狂报复。昔日老友苏东坡也成了他的嫉恨对象。他一脚就把苏东坡踢到了岭南惠州。

9 人人都觉岭南苦,苏东坡却活得逍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老苏之诗传到京城,章惇一看就恼了:“你活得挺滋润嘛,那我把你踢到海南。” 于是老苏就被流放到了蛮荒之地儋州。

1100年,宋钦宗赵桓继位后,立即废了章惇,并派人让苏东坡返京。朝野上下一致认为老苏必定官拜宰相。老苏才走到洪州,章惇之子就送来了书信:“恳求坡老为相之后放过我父子俩。”苏东坡回信说:“轼与丞相定交四十年,虽中间出处稍异,交情故无所增损也。”

老苏有句名言:“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他理解别人的欲望,理解别人的局限,知道世界喜欢在荒诞里闹成个兴高采烈的样子,所以他从不把别人的荒唐看得太重。

这就是苏东坡的社交哲学:知世故而不世故。这个“知世故而不世故”由两部分组成:一半是“人情世故要看透”,看透人性,宽恕人性。一半是“赤子之心不可丢”,永远以赤子之心待人。章惇以为苏轼会如何,哪知他根本不挂怀。因为怀抱赤子之心,他永远宽恕。

一次,老苏跑去贫民朋友老刘家玩,老刘正在做糕饼,苏东坡拿起就吃,觉得又酥又脆,问:“这饼叫啥名啊?”老刘说:“还没名呢。”老苏也不管人家,马上说:“那就叫‘为甚酥’(为什么酥)吧。”

一次,老苏跑去贫民朋友老潘家喝酒,觉得味酸,也不管人家,就说:“你这肯定是做醋放错了水吧?这酒干脆就叫‘错著水’(放错水)吧。”因为怀抱赤子之心,他便如此率真。

老苏和名僧佛印是好朋友。有一次,他写信给佛印说:“我已修炼到八风吹不动,不贪婪,不嫉妒,不生气。”佛印回信写了两字:“放屁。”老苏气得半死,立马过江找佛印理论。佛印说了一句:“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

老苏马上就懂了,乐得哈哈大笑:“我的修行还真是如放屁啊!”因为怀抱赤子之心,他便如此性情。

老苏有位画家朋友叫文与可,特别擅长画竹,有“墨竹大师”之称。“胸有成竹”这个成语说的就是他。一次,老苏写信威胁文与可说:“你不给我画竹的话,我就到处去乱画,并在画上写上你的名字。”文与可也极好玩,他给老苏写信说:

10 “我给很多人说了,你画竹很厉害,但要想得你的画,得用做袜子的布料来换。”两人经常互开玩笑,不亦乐乎。后文与可去世,他大哭了五天。差点把一双眼睛都哭瞎了。因为怀抱赤子之心,他便如此深情。

因为宽恕、率真、性情,深情,老苏赢得了朋友遍天下。无论被流放到哪里,都有许多朋友来看望他。他有一个朋友叫马梦得。这个马梦得太喜欢老苏了。老苏被流放后,他便辞官不做了。老苏被贬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这一跟就是二十年。

老苏还有一位朋友叫巢谷。老苏入朝当官风光时,他从不想见面沾光。老苏被贬黄州后,他却飘然而至,全心全意地来做东坡孩子的私塾老师。无论被流放到哪里,老苏都这样被朋友们宠爱着“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很多人都想问老苏知交遍天下的秘诀。其实就是那七个字:知世故而不世故。

人情世故要看透,赤子之心不可丢。

09 老苏被贬黄州时,写过一篇《猪肉颂》: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早辰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这篇《猪肉颂》,其实就是“东坡肉”的烹饪方法。北宋时,达官贵人一般只吃羊肉不吃猪肉。老苏被贬黄州,囊中羞涩,买不起羊肉。他这个好吃狗,哪能天天吃素啊!于是就打起了贱如泥的猪肉的主意。

经过反复实验,他终于发明了“东坡肉”:“慢著火,少著水,火侯足时它自美。”这句话后来也成了做红烧肉的最高理论指导。

老苏是北宋著名的美食实验家。他一生发明了东坡肉、东坡鱼、东坡羹等60多道著名菜肴。这也是他的生活哲学:审美地生活。

美学家张世英说:“人生四种境界: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审美为最高境界。”

11 所谓审美境界,就是要活得美,活得有意思。“人活着的意义在于享受生活,如果活得太实用太没趣,便失去了生命的意义。” 这就是苏东坡的生活哲学。

于是他活成了北宋有名的酿酒师。每每流放某地,他便就地取材。自酿美酒,款待朋友。流放密州时,他用土米酿酒。流放黄州时,他用黄豆酿酒。他一生中酿过米酒、蜜酒、桂酒、真一酒、天门冬酒、万家春酒、罗浮春酒、酴醿酒等多种酒品。还撰写了《东坡酒经》一文。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对宋朝酒品创新作出了突出贡献。”

因为酒,他留下了无数诗篇。 比如那首著名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于是他活成了北宋有名的茶艺师。

老苏有句名言:“从来佳茗似佳人。”茶似佳人,所以必须认真对待。他专注烹茶,留下了许多茶道圣经,比如他在《试院煎茶》诗中说: “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 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 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

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

他与名相司马光的“墨茶之辩”,更是被誉为茶道中的“千古真经”。 于是他活成了北宋有名的旅游家。老苏被贬黄州,穷得吃不起饭了。但依然穷中作乐,四处寻山玩水。那天晚上,月光皎洁,他约了几个朋友就去游览赤壁。泛舟江上,想起赤壁之战场景,便挥毫写下了著名的《赤壁赋》,还有那篇宋词中的千古绝唱《念奴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12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东坡还是北宋最有名的段子手、瑜伽修行者……他拥有的头衔实在是太多了。他真的把生活活成了“诗和远方”。

杰克·伦敦说:“人应该生活,而不仅仅是生存。”这句话也是像为苏东坡量身定做的。

审美的人生不容将就,即便坐销岁月于幽忧困菀之下,也要尽可能保留审美的人生态度和精致的生活艺术,活出人的样子。世俗越粗糙,越需要审美地生活——这就是苏东坡的生活哲学。

10 心理学大师罗杰斯说:“人生最重要的,是拥有制造快乐的能力。” 制造快乐的能力来自于三个方面:

● 放下过去的能力。 ● 面对现实的能力。 ● 享受当下的能力。

而在这三方面,苏东坡都是绝顶高手。所以苏东坡成了中国五千年来最懂生活的人。他是一位值得我们终身学习的伟大生活家。

苏东坡之于我们的意义, 是他对生命经验深度和广度的开拓, 是他对日常生活永不衰减的热情和想象力。 学习他的生命哲学,可得“清欢”。 学习他的艺术哲学,可得“境界”。 学习他的工作哲学,可得“欣然”。 学习他的处世哲学,可得“逗逼”。 学习他的交往哲学,可得“天真”。 学习他的生活哲学,可得“趣味”。 人生缘何少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第15篇:苏东坡的故事

请大家围成一圈,两手放在肩膀两侧,作飞的样子,然后竖起右手食指,放在右边人的手心,注意听我讲故事,当故事中出现“竹”这个字时,迅速握住左手,同时右手逃开,看看反应是否够快,能抓住别人的手同时自己的手还能逃脱。

苏东坡的故事

苏东坡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诗词文章都很好,另外他是个文人。文人都很风雅,苏东坡也不例外,他也是很风雅的人,特别喜欢写诗,此外还特别喜欢竹子。为什么喜欢呢?因为竹子长得又高又直而且当中是空的,中间有竹节,所以我们经常形容它是正直的、虚心的和有气节的。因为喜欢,所以苏东坡在他家花园种了许多的花和竹子。另外,他还是个美食家,他特别喜欢吃肉而且擅长烧肉,所以有道名菜以他的名字命名叫东坡肉。因为这两个爱好,他写了一首打油诗:

平生喜食肉,平生爱种竹。偏爱红烧肉,更喜青青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若想有肉又有竹,天天竹笋红烧肉。

第16篇:苏东坡素材汇总

苏轼素材汇总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典故用意

1) 孙郎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了魏尚。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

3) 天狼 -天狼星; 用天狼星比喻敌人(即辽国与西夏),表达了作者爱国,想要为国杀敌,报答国家的胸怀。 翻译

姑且让老夫我表现(展示)一下少年的轻狂(或狂傲),左手牵着黄犬,右手举起苍鹰。随从将士戴上锦蒙帽穿好貂皮裘,率领随从和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我要像昔日的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犹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你会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我要紧握强弓,把对敌人的仇恨凝聚在拉得圆如满月的弓上,看准西北的敌人,狠狠地射杀敌人。

江城子 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前赤壁赋

壬(rén)戌 (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shǎo) 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 )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è)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liáo),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zhú)舻(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qiáo)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mí)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zhǔ)。寄蜉(fú)蝣(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sù)。哀吾生之须臾(yú),羡长江之无穷。挟(xié)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shì)。”

客喜而笑,洗盏(zhǎn)更酌 (zhuó)。肴(yáo)核既尽,杯盘狼籍(jí)。相与枕藉(jiè)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译文: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友人乘船在赤壁下面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江面水波平静。于是举杯邀客人同饮,朗诵明月之诗,歌唱《窈窕》这首诗中的章节。不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缓慢地在斗宿和牛宿之间移动。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江面反射的月光与天际相连。我们任凭苇叶般的小船在茫茫万顷的江面上自由飘动,越过浩荡渺远的江面。多么广阔浩瀚呀,像是在天空中驾风遨游,不知船将停留在何处;多么飘然恍惚呀,我们好像独立长空,遗弃尘世,飞天成仙了。

这时候喝着酒,快乐极了,敲着船舷唱起来。歌道:“桂树做的棹啊,木兰做的桨,(桨)划破月光下的轻波啊,(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怀,仰望着我思慕的人儿啊,他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个与苏轼同游的吹洞箫的客人,按着歌声吹箫应和。箫声呜呜呜,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尾声凄切,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能使深渊中的蛟龙听了起舞,使独坐孤舟的寡妇听了落泪。

苏轼容色突变,整理了衣裳,端正地坐着,问友人说:“(曲调)为什么会这样(悲伤)?”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环绕,一片苍翠,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当他夺取荆州,攻下江陵,顺着长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面对江面斟酒,横端着长矛朗诵诗篇,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里呢?何况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砍柴,以鱼虾为伴,与麋鹿为友,驾着一叶孤舟,在这里举杯互相劝酒。只是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哀叹我生命的短暂,而羡慕长江的流水无穷无尽。希望同仙人一起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我知道这是不可能轻易得到的,因而只能把箫声的余音寄托给这悲凉的秋风。”

苏轼说:“你们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吗?(江水)总是不停地流逝,但它们并没有流走;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要是从它们变的一面来看,那么,天地间的一切事物,甚至不到一眨眼的工夫就发生了变化;要是从它们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存的,又羡慕它们什么呢?再说,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人,假如不是为我所有,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得到。只有这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了就成为声音,眼睛看到了就成为景色,占有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无穷无尽。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能够同你共同享用。”

友人听了之后,高兴地笑了。洗净杯子,重新斟酒。菜肴果品已吃完了,杯盘杂乱地放着。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中,不知不觉东方天空已经亮了。

定**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解析:山路弯弯,忽然下起了倾盆大雨,打得树叶“哗哗”作响,路上行人纷纷狼狈地逃跑避雨,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拄着一根竹杖,心定气闲地在林间漫步,对周围发生的一切浑然不觉。提起苏轼,我的脑海中首先就浮现出这样一副画面。苏轼的一生都处在政治的暴风雨中,宦海沉浮,屡遭贬谪,居无定所,奔走四方。但他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王国维曾评价“东坡之词旷”(《人间词话》)。文如其人,一个没有旷达胸襟的人很难想像可以写出如此旷达的作品。中国历代都有郁郁不得志的文人,但是在失意中还能写出如此大量名垂千古的旷达之作的,东坡是第一人。本文拟从苏轼的作品来分析苏轼面对逆境时超然自适、旷放豁达的人生态度 下面是以“苏轼”为素材的高考优秀作文片段。

1、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苏轼看见了风,这个曾经辉煌的文人因乌台诗案而开始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懒,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见风在山顶呼啸、盘旋,然后带着撕身裂骨的阵痛穿过漆黑的荆棘林。刹那间,他心中郁结的块垒、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挫折、痛苦,唯有忘记。

因此让人顿悟。

于是他逍遥红尘,最终名垂千古。只是,那夜的风,已遗落于岁月,无人见得了。 ——四川考生《风,可以穿越荆棘》

2、湖北卷话题:买镜

黄州赤壁下的游船上,苏轼正在与客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你在照了哪面镜子之后,才决定拥抱‘东方之既白’而鄙视官场仕途的斗争倾轧?”不愧是豪放派祖师,苏轼马上向天一指,“是它!”我抬头一看,见一轮明月高悬苍天,不禁再次泄了气;所谓“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苏轼以明月为镜,明是明了,却又怎么买得下来?懊悔之际,苏轼兀自在身旁说下去:“曾几何时,以为身沉宦海;与月对饮,方知我心依旧。朝暾夕月,落崖惊风;月镜映照出这许多美景,又怎能不令我流连忘返,高歌‘大江东去„„’” ——湖北考生《寻觅那片理想中的明镜》

3、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

雨渐渐小了一些,苏轼看看脚下的芒鞋,看看手中的竹杖,这一霎那,他忽然觉得它们比朝靴比官印更可贵。

白天过去是黑夜,晴朗之后遭风雨。无论你怎样左躲右闪都无可避免地要与它们相遇,也许,这就是人生的一种必然吧?既然如此,扬起脸,面对风雨,唱一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吧!那么,黑夜过去是白天,风雨之后见阳光,也就是另一种人生的必然了。

缓缓走着,心情渐渐轻松愉快,小曲儿也不觉间哼唱起来。晚风习习,云散天开,夕阳在西山的头上又露出了艳红的脸。

回过头,沙湖道的小路曲曲折折,在夕阳的余晖中另有一种超然之美。意料之外的一场风雨,情理之中的一份收获。

4、忘记和铭记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躺在一叶扁舟上,任由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沉沉浮浮。苏轼瞑目沉吟:忘了吧,你看那三国周郎,何等风流倜傥,意气风发,一代名将啊!如今,还不是随着这长江滚滚东流,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想到这儿,苏轼笑了,好,就让我忘记这郁郁不得志的愁怀,托遗响于悲风,取山间之色,听江上清风。就让我铭记那曾经有过的豪情壮志,凝成诗篇,然后让后人铭记。日落的余晖,映照在江面上,江面一片灿烂。

5、说“安”

“乌台诗案”的惨酷经历使天真的东坡一度陷入精神的困境——他从监狱走向黄州,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满心侥幸又满心绝望地走向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小镇。艰苦的物质生活,使他不得不深自闭塞,扁舟草履,垦荒种地,杂处于渔樵间。“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渺孤鸿影。”一首《卜算子》,真实地记录了东坡对于人生痛苦的反思。东坡的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他无情地剥除了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即便这些成分曾为他带来过利益或声名。在对痛苦的反思和超越中,他渐渐回归于澄明、空灵、淡泊与安然。

6、一枝一叶一世界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轮明月,放射出悲天悯人的光辉;“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一排短松,守候着生死离别的深情。“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杯浊酒,凝结着壮志难酬的感慨;“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片沙洲,见证了孤苦无依的飘零;“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一只小舟,带走了蝇营狗苟的烦懑;“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袭蓑衣,织就了风吹雨打后的宁静„„一枝一叶一世界,一词一句总关情。

重庆卷《自嘲》 镜头一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

苏轼被贬官黄州之后,妻子生了一个儿子,在众人的凑趣中,苏轼欣然题诗一首,他嘻戏道:“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惟愿孩儿愚且鲁”,那么东坡居士自己呢?他真的欣赏这种能保人“无灾无难到公卿”的“愚且鲁”么?他甘心做么?他做得到么?虽然明知“我被聪明误一生”但是他愿意就此归于尘芥,闭上眼睛堵住嘴巴么?

是的,这只是苏轼的一种自嘲,一种泄愤似的自嘲,一种无奈中的达观。如果说“愚且鲁”可以“到公卿”,那么,现实中的公卿有都是些什么货色呢?苏轼的人生当然不是以成为这样的“公卿”为目的的。 在戏谑玩笑中,东坡在自嘲,在呼喊,在释然而笑。

自嘲,是一片无奈的叶子,心中的风暴成就了它的舞动,恣意,随后化作豁达乐观的润土,滋润着生命的大树,让你摘到心中的太阳。 镜头二

苏轼肚子大,在他还没有彻底倒运、发配到海南之前,有一次跟家中的花园里晒太阳,他拍着自己的大肚皮,问旁人:“你们猜猜看,我这肚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大家有的猜是学问,有的猜是经纶,有的猜是智慧。可宠妾朝云却说,相公肚皮里没有别的,只有一肚皮的不合时宜。 东坡大笑:“知我者,朝云也!我独晒我一肚子不合时宜!”

有一肚子不合时宜也许并不很难,难得的是敢于把这一肚子不合时宜拿出来,晾晒在阳光下。现实摆在每个人面前,看见了并不难,难得的是不躲避,难得的是仍然能我行我素,难得的是保持自己的人格与操守。这样的人,是真性情者。有的人认为棱角分明易得罪人,但正是这棱角,使生命的变得更高贵,是生命发出钻石般璀璨的光辉。 结束语

自嘲,是让自己拥有明亮的眼睛,豁达的心境;自嘲,是让自己拥有不便的初衷,不屈的人生;自嘲,是种高尚的品质,更是一种艺术。

[简评]

自嘲是自我解嘲,在面对人生中的一些无奈的现实的时候,自我解嘲一下,收获的不是“嘲”而是“解”。作者准确地把握住自嘲的精髓,通过苏轼的两件逸闻趣事,把苏轼豁达的心境,不屈的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分析的透辟入理。

文章结构仍是两大主体结构互不雷同,第一层写苏轼为儿子题诗的趣闻,着力写他的豁达,第二层写苏轼对自己大肚子看法,着力写他的棱角分明,不屈于时。

作者对于苏轼了解是比较深的,材料的掌握也比较全面,因而面对“自嘲”这个难度比较大的话题能处理的轻松自如。不是为写自嘲而写自嘲,不是简单的图解,而是在“自嘲”背后分析出了更有价值的人生观点。 天津卷《留给明天》

——黄州漫想

江轮经过黄州正是深夜,我独自站在甲板上,看着漫天星辰,900年前的他走近了我„„

(一)

二十二岁登进士科,二十七岁登制科头等,被皇帝预定为未来的宰相„„留给明天的,曾经是多么圆满的人生路!

然而,在辉煌的未来与眼前的弊政之间,良心使他在任何时候都选择直言不讳,“一肚子不合时宜”使他得罪了当权的宵小。

于是,风雨来了。“乌台诗案”使他从仕途的大路上一下子被扔到了这偏僻荒野的黄州。 “平生文字惟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对于在黄州的未来,他曾是这样规划的。

他食言了。在这里,他与朋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感受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他以小舟夜泊绝壁下,探究石钟山的得名,毫无顾忌的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他以樽中美酒酹江上明月,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感慨人生如梦„„

在乌台的黑夜之后,在山水之间,他找到了精神的家园,回归了心灵的宁静,留给明天的是登上文学的巅峰。

(二)

沙湖道上的雨来得是那么的突然,那么的意外,刚刚还是晴朗的天,霎时间暗了下来,雨水噼里啪啦的打在树木上,岩石上,天地立刻陷入一片迷蒙„„

他的周围是一片人声喧哗„„他们走在雨中,有的撩起衣襟,擦拭不断打在脸上的雨水;有的小心翼翼,生怕弄脏了早已遍是污泥的鞋子;有的大步疾行,忽的跌倒在地上,溅起一片泥水,引来一阵惊叫„„

他微醺,走在后面。这条沙湖道他已经来来回回走了无数遍,小路曲折、泥泞,他看看脚下的芒鞋,看看手中的竹杖,在他的眼里,它们比朝靴比官印更可贵。白天过去是黑夜,晴朗之后遭风雨。无论怎样左躲右闪都无可避免地要与它们相遇,也许,这就是人生的一种必然吧?他扬起脸,面对着风雨,长声吟啸:“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缓缓的走着,心情轻松而愉快,小曲儿也不觉间哼唱了起来。晚风习习,不觉间云已经散了,夕阳在西山的头上又露出了艳红的脸。

无论昨天经历了怎样的风雨,今天遭遇了怎样的凄惶,有着这样的一颗无畏乐观的心,他已经超然物外,看淡晴雨,留给明天的是伫立在自己的灵魂的巅峰上俯瞰人生。

夜风很凉,船已经把黄州远远的留在身后,漫天星辰璀璨,他告诉我只要有平静且无畏乐观的心,留给明天的就是自我的辉煌。 [简评]

这是一篇随想式的文章,作者创设了一种情景:深夜在长江上行船,船过黄州。由此引出对苏轼的漫想,对明天的思索,并形成文章首尾的呼应。

苏轼在黄州期间取得了巨大的文学成就和人生收获,这恰好被作者加工成文章的两个层次:在黄州安抚了心灵,取得了文学的成就;在黄州乐观无畏,取得了人生的辉煌。

文章的第一部分中画线的词句和上一篇文章《说安》的画线部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是灵活的运用我们日常学过的课文中词句,取得了良好的表达效果。 湖北卷《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超然台怀古

汽车行驶在齐鲁大地上,远远的就看见一座貌似城墙的土堆,那就是密州的超然台。 正是春末,柳斜风细,晚云似火,城上高台,真个超然!

登台漫想,历史的画卷在眼前展现开来„„

公元1075年,北方边界战事频繁,宋将王韶率军抵御西夏入侵,取得了宋开国后的最大的一次胜利,收复了大量失地。不可理解的是,北宋却在此时向辽国割地七百余里。苏轼因为战争的胜利而颇受鼓舞、更因为割地的屈辱而倍感痛心。

这一年,苏轼正当不惑。经历了御史台案,经杭州辗转到密州,人生跨过了仕途的巅峰,渐渐走向不系之舟般的辗转。

面对的长期干旱、蝗虫遍野的凄惨景象,他上表减免赋税,开仓赈济灾民,鼓励恢复生产,救助收养孤儿„„此时的苏轼,是一位尽职尽责的朝廷命官,看起来全然没有才子的倨傲和诗人的浪漫。

国家的边关战事,辖区的民生疾苦,每一件都让他不能释怀。然而,他不仅仅是一位爱国勤政的官员,更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老夫聊发少年狂„„”。初春的风还是寒冷的,但是已经柔和了很多。刚刚经历了一场大饥荒的密州正逐渐的显出生气来。一队人马轻快的奔驰在原野上,祈雨归来,他突发奇想,要顺便享受一下狩猎的乐趣。

在密州至多有一两只小野兔的平旷土地上,他想象自己穿上汉代羽林军的锦帽貂裘,牵着猎犬、架着苍鹰,全城的人都来看他像孙权一样亲自弯弓射虎。他自比杀敌英雄魏尚,希望得到朝廷信任,奔赴边关,杀敌立功。

这一刻的诗人,已经全然忘记了自己身处逆境,昔日那些亲人的远去,手足的分离,宵小的暗算,官场的风雨„„瞬间全都消失了。在自己的幻梦之中,他策马狂奔,弯弓射虎,他持节云中,征战边关。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豪迈的语句喷薄而出,横扫婉约柔美的词风,开豪放词之先河。“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双脚不离开坚实的土地,眼睛紧盯着国计民生;心中淡泊了个人的荣辱,梦里不灭的是凌云壮志。这才是真正的超然,紧密的拥抱着现实生活,却超越了一切声色狗马的低级趣味,超越了一切猥琐的世俗私欲。

这就是苏轼,一个真正超然物外的人,一个伟大的诗人。

土筑的超然台已经残破不堪,在斜阳的余晖中显得那么的卓尔不群。 [简评] 又是一篇《超然台怀古》。这一次,作者只选取了一个材料来阐释“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而“超然”二字恰恰就是它的注脚。

作者紧紧抓住王国维原文的精神内质,王国维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而苏轼恰好就是这样一位诗人。作者选点精准,议论到位,把深刻的道理用《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的背景和内容阐释得清楚明白。 湖南卷《跑的体验》

——超然台怀古

汽车行驶在齐鲁大地上,远远的就看见一座貌似城墙的土堆,那就是密州的超然台。 晚云似火,登台漫想,历史的画卷在眼前展现开来„„

初春的风还是寒冷的,但是已经柔和了很多。刚刚经历了一场大饥荒的密州正逐渐的显出生气来。一队人马轻快的奔驰在原野上,尘沙扬起,喊声震天。祈雨归来,他突发奇想,要顺便享受一下狩猎的乐趣。

这一年,苏轼正当不惑。经历了御史台案,经杭州辗转到密州,人生跨过了仕途的巅峰,正要走向不系之舟般的辗转。

面对密州长期干旱、蝗虫遍野的凄惨景象,他大刀阔斧,敢作敢为,上表减免赋税,开仓赈济灾民,鼓励恢复生产,救助收养孤儿„„尽到了一个朝廷命官的职责。

也就是这一年,北方边界战事频繁,北宋抵御西夏入侵,取得了最大的一次胜利,收复了大量失地。不可理解的是,朝廷却在此时向辽国割地七百余里。苏轼因为战争的胜利而颇受鼓舞、更因为割地的屈辱而倍感痛心。

“老夫聊发少年狂„„”。

在密州至多有一两只小野兔的平旷土地上,他想象自己穿上汉代羽林军的锦帽貂裘,牵着黄犬、架着苍鹰,纵马奔驰,弯弓射虎,奔赴边关,杀敌立功。“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他在奔跑,那颗年轻的心并没有因为一时的官运不济而受到太多的影响。但是,再坚硬的石头也耐不住流水的日夜消磨。

政局的风云多变,朋党的此消彼长,斗争的腥风血雨„„苏轼仿佛一条小船,一路漂泊。御史台案、乌台诗案;黄州、惠州、儋州„„最终客死天涯!奔跑的灵魂也有疲惫的时候。

“持节云中”的戍边报国的壮志豪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归隐之心。从密州的纵马奔驰,到黄州沙湖道中上的雨中徐行,这一跑一走虽然促成了苏轼不朽的文学成就,但是背后却有着更多令人遗憾的东西。优秀的人才在无休止的相互倾轧,相互残害中消磨着他们的锐气,永无止境的内耗将那些优异者变成再也难以拿出实绩的“精神贵族”。

青年时,我们为了理想而呐喊,冲锋,劈波斩浪。日子一天天过去,呐喊变成了彷徨;射天狼变成了买田置产;奔跑变成了徐行!老年时,我们捋着长髯,飘飘似仙的感慨:也无风雨也无晴。代代相传,周而复始,两千余年!

道大难容,才高为累。当内耗逼着青年停下了奔跑的脚步,一个民族放慢了发展的速度。 土筑的超然台已经残破不堪,在斜阳的余晖中显得那么的苍凉。

[简评]

这又是一篇随想式的文章。作者这一回选取了苏轼修筑的“超然台”为情感的出发点和回归点,进行追忆,展开议论,并形成首尾的呼应。

超然台是苏轼在密州为官时修筑的,在那里,苏轼写下了《江城子·密州出猎》这一豪放词的开端之作。词中的一些意象关涉奔跑,例如:“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这些意象触发了作者,写“跑”的灵感。

作者的构思是十分精巧的。文章仍旧由两大主体部分构成,这两大主体部分分别取材于两首著名的苏词:《江城子·密州出猎》和《定**·莫听穿林打叶声》,而这两首词中一跑一走的形象恰好又使作者找到了对比点,由此形成了文章的主旨:当内耗逼着青年停下了奔跑的脚步,一个民族放慢了发展的速度。这就使得文章的主旨有了一种超越:超越于形象上的奔跑,转而谈人生的状态。 全国丙卷《忘记与铭记》

那阵风吹过

往事如观流水,来者如仰高山。

纷繁人间千万之事,人生匆匆不过数十载。时光流逝,纵然我们记住了亲人的叮咛,友人的祝福,情人的蜜语,一些伤心往事却难免淤积于胸,块垒难消。面对万千世事,我们该忘记什么,又该铭记什么呢?答曰:忘记失败痛苦,铭记美好快乐。

珍珠忘记了被河蚌囚困的痛苦,于是造就了盈泪的玉珠。

宝剑忘却了烈火下锤打的痛楚,于是露出了锃亮的刀锋。

胡杨忘却了沙漠中干渴的难当,于是创造了”死了三年不倒,倒了三百年不腐”的神话。

顺着历史长河,无数旷达之士面对失败痛苦,莫不泰然处之。

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是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雅人,是那个“戴月荷锄归”的农夫,对!是他,是这享誉文坛百千年的陶渊明。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田园。他忘却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的不达,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中的圣地———桃花源。

是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么?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何妨行啸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个高唱“大江东去”的诗人么?苏轼,一个被宋神宗称赞为“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泼来的污水,遭受贬谪后,忘却了所有的失意。他在黄州种地酿酒,“夜饮东坡醒复醉”,在黄州“倚杖听江声”,在黄州写下“大江东去”。他总是那样的淡泊从容。他总是将所有的痛苦失意抛之脑后,铭记着世间之美丽。不然,何来“亲煮东坡肉”,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旷达与豪迈?

所以,我们应该忘记别人的嘲讽,如忘掉五年前的一次感冒一样;原谅别人对我们的伤害,如原谅天有晴有阴一样。我们要记住初生婴儿的第一次笑容,我们要记住八旬老人没牙的掩笑„„

那阵风吹过,吹走了,吹走了失败痛苦;那阵风吹过,吹过后,铭记住,铭记住了美好快乐! [简评]这篇文章写得隽永美好,作者创造了一个点:“那阵风吹过”,由此触动灵感,展开联想大胆想像,从珍珠、宝剑、胡杨等物,陶渊明、苏东坡等人身上找出“忘记和铭记”的共性,指出要善于忘记那些失败痛苦,善于铭记那些美好的事物。只有这样,才能造就出玉珠,才能露出刀锋,才能创造不朽的神话,才能写出心中的圣地,才能表现出淡泊与从容,旷达与豪迈。从而向世人昭示了一个真理:忘记失败痛苦,铭记美好快乐,我们的人生才活得惬意,活得从容与豪迈。

作者审题准确,入题巧妙,选材精当。凭借日常的文化积淀和文学积累,作者诗词名句信手拈来,如果没有平时像河蚌育珠那样的刻苦修炼与积攒,是断难这样得心应手的。

苏轼的材料在这篇文章中并不是全篇使用,而是恰到好处的成为文章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正体现了材料在文章中的灵活运用。 北京卷《说安》

中国的古诗中常有这样的画面:亮落下去了,乌鹊在远处悲鸣,秋霜在不觉中落在树枝上、草叶上,转瞬间,满眼皆是。

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的诗人们往往就在这样的秋夜时分听到了夜半的钟声。

人生在世,不尽人意者十之八九,失意之时,寻一座古刹,让那噌弘的钟声,慰藉受伤的心灵,给它最温柔的安抚。

一树梅花、一只白鹤、一座古寺、一个闲人。在人生旅途上看清了风云惨淡的林和靖远离了尘世的喧嚣,避开了俗事的纷扰,躲入了幽静的山林,听到了噌弘的钟声。他在这幽静的山林中的到了自然最温柔的安抚。

中国的诗人们在红尘中饱受精神的磨难,在山林的钟声中得到了灵魂的安宁。残酷的现实与美好的理想的较量中,这些山林深处的隐居者并没有输,他们始终让自己的灵魂站在巅峰上,站在俗世中人永远也爬不上去,甚至永远看不到的巅峰上。

被安抚的心灵不会永远平静,风再起时,水面也许还会泛起涟漪。只有真正的释怀,才是恒安之道。失意之时,寻一方净土,做一件实事,让那款坎的钟声不仅安抚我们受伤的心灵,更给它深刻的启示。

经历乌台诗案,从仕途的巅峰一下子跌入谷底的苏子瞻对清风朗月,看水落石出,听余音袅袅,释千古之愁。当佛印感慨: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当林和靖去寻“梅妻”的“疏影、暗香”,苏子瞻却在孤山寺的钟声里听到了更多。那钟声撞击着他的心灵,撞碎了旧梦,却又启示了前程。

于是,西子湖畔,一道长堤筑起来了,历经千年。

这是一道为民谋福的堤,一道中国文人的社会良心筑成的堤,一道苏子瞻在孤山寺古钟余响里,放弃对功名的追逐,释然的回归本性,回归自我的心灵的堤。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世事沧桑,风云变幻。心灵太柔软,古寺太遥远。那么,面对失意,让我们归于平静,争取内心的恒久安宁吧。

偶尔,到自己心灵的古寺中走走,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

[简评]这是一篇词藻华美的论说文。作者从两个层次展开议论:1远离尘世,避入山林,可以得到内心的安宁;2成就功业,为民造福,可以得到恒久的安宁。第一个层次作者选取了林和靖为事例,分析了他对世俗的厌烦,对山林的向往,在山林中的怡然,并将这种怡然归结为在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中超越一切的胜利。第二个层次是在第一个层次的基础上的升华,苏轼与林和靖都醉心于山林,但是,苏轼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修筑苏堤,为民造福,这样他的内心就得到了更高层次的安宁:恒久的安宁。

文章词采华美,运用了大量的诗词名句。这些名句都是日常学习中的积累,例如文章开篇巧妙化用《枫桥夜泊》,展开场景的描写,又如文章画线部分《赤壁赋》的灵活运用,都是值得同学们借鉴的。 福建卷《圆形与星形》

圆满与心

用线围一个圆,无论在哪一个点上,轻轻的向圆心方向按下去,你会发现,少占了一些面积,却成就了一颗心。

翻开尘封的历史,我看到了赤壁下的苏轼——

在这里,他与朋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感受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他以小舟夜泊绝壁下,探究石钟山的得名,毫无顾忌的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他以樽中美酒酹江上明月,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感慨人生如梦„„

二十二岁登进士科,二十七岁登制科头等,被皇帝预定为未来的宰相„„多么圆满的人生路!然而,在辉煌的未来与眼前的弊政之间,良心使他在任何时候都选择直言不讳,“一肚子不合时宜”使他得罪了当权的宵小。“乌台诗案”被陷之后,苏轼的圆变得残缺了。

被贬黄州的苏轼以自己的灵魂为圆心,向内退守,成就了一颗追求精神的解放的心。

用线围一颗心,在最低落的那个点上,轻轻的挑起来,你会发现,你将要成就一个圆。 翻开历史的下一页,我看到了西子湖畔的苏轼——

在这里,再次被迫远离政治核心的他看到的不是自己命运的坎坷,看到西湖如美丽杭城的眉目,一旦淤塞消失,世间就少了一分难得的美景。他义卖字画,发动募捐,调动民众疏浚清淤。挖出来的淤泥如何处置呢?他的目光落到了白堤上:再筑一道大堤,岂不一举两得?

于是,五里长堤,六座石桥,为西子湖再添两道亮丽的风景:“苏堤春晓”、“六桥烟柳”并称“西湖十景之首”。当春日晴朗,柳条低垂,微风过处,万枝婀娜;遇细雨蒙蒙,烟波浩淼,柳披纱缦,水被云吞„„

这本是一道“不为游观为民耳”的大堤,却无意间成了世间最美的风景。这是一道为民谋福的堤,一道中国文人的社会良心筑成的堤。有了无数绝美的诗文,再筑一道实在的长堤。苏轼在人生的波折中,用内心的低谷成就了近乎圆满的的人生。

历史的画卷合上了,在人生中,我们用心追求圆满。

[简评]“圆形与星形”的题目让许多同学觉得不知所云,无从下笔。但是,本文作者却另辟蹊径,既然“星形”是不确定的,何不将它定义为有一个尖的“心形”?这样就变得比较好处理了。星形,作者定义为心;圆形,作者定义为圆满。用一颗心成就一份圆满,就是本文的主旨。 作者在文中仍然使用“被贬黄州”、“修筑苏堤”这两个老事例,将两个事例构成递进的两个层次,阐释了在低谷中用心追求圆满的人生道理。文章中两个图形的形象与文章主旨密切结合,形成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山东卷 双赢的智慧

黄昏时分,独自走在西子湖畔,梅花飘香,柳枝轻舞。

晚风阵阵吹来,我自融入其中。在这花间月下,我看到了他们的身影,感受着他们的智慧„„

(一)

西子湖畔,孤山寺中,林和靖在山间植梅六百余株,以供日常用度,养白鹤一只,名为“鹤皋”。有朋自远方来,鹤皋就充作门童迎来送往。闲暇时泛舟西湖,这是何等惬意的生活!

官场,在他来看,是避犹不及的龌龊之所,为五斗米折腰,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但是,这一切并不妨碍他与现实生活的交流。范仲淹、苏子瞻、梅尧臣„„都是他结交的对象。与那些虽身在官场中却道德高尚,志趣高远的朋友蔬食薄酒,畅谈欢歌,不失为人生一大幸事。

尘世有太多的无奈,当内心无法容忍那种种喧嚣,离开,不失为一种智慧。尘世间少了一个备受折磨的灵魂,山野中多了一位潇洒隐逸的闲人;尘世间少了一些令人心痛的呻吟,山野中多了许多让人心醉的歌吟„„

梅花暗香缕缕,人生恬淡和谐,这是林和靖的智慧。

(二)

水光潋滟,山色空蒙,苏轼在政治的漩涡中再一次被卷入低谷,被迫远离政治核心,来到这西子湖畔。他看到的不是自己命运的坎坷,他看到的是西湖如美丽杭城的眉目,一旦淤塞消失,世间就少了一分难得的美景。他义卖字画,发动募捐,调动民众疏浚清淤。挖出来的淤泥如何处置呢?他的目光落到了白堤上:再筑一道大堤,岂不一举两得?

于是,五里长堤,六座石桥,为西子湖再添两道亮丽的风景:“苏堤春晓”、“六桥烟柳”并称“西湖十景之首”。当春日晴朗,柳条低垂,微风过处,万枝婀娜;遇细雨蒙蒙,烟波浩淼,柳披纱缦,水被云吞„„

这本本是一道“不为游观为民耳”的大堤,却无意间成了世间最美的风景。这是一道为民谋福的堤,又是一道中国文人的社会良心筑成的堤。在苏堤的烟柳中我们看到了百姓收获,看到了苏轼的收获。

柳枝飘荡摇曳,人生坚韧潇洒,这是苏子瞻的智慧。

朦胧的月光里飘来几缕暗香,清澈的湖水中倒映着条条垂柳。在这人间至美的西子湖畔,我看到了他们的身影,看到了他们双赢的智慧,看到了中国文人优雅而高贵的精神世界。

[简评]这篇《双赢的智慧》是一篇难度比较大的文章,但是作者却驾轻就熟,将文章处理的既贴合题目又另有深度。在图解了双赢之后,又能有一个更高的层次:这种双赢,不仅体现着中国文人的智慧,更体现着他们优雅而高贵的灵魂。 全国甲卷:《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定**

雨来得是那么的突然,那么的意外,刚刚还是晴朗的天,霎时间暗了下来,雨水噼里啪啦的打在树木上,岩石上,天地立刻陷入一片迷蒙„„

方才还在树丛中跳跃的松鼠不见了,方才还在树林里聒噪的鸟儿不叫了,剩下的是一片人声喧哗„„他们走在雨中,有的撩起衣襟,擦拭不断打在脸上的雨水;有的小心翼翼,生怕弄脏了早已遍是污泥的鞋子;有的大步疾行,忽的跌倒在地上,溅起一片泥水,引来一阵惊叫„„

风雨来得太意外了,人们猝不及防,方寸大乱。

苏轼微醺,走在后面。这条沙湖道他已经来来回回走了无数遍,小路曲折、泥泞,全然不像汴梁城里的那些宽阔而平坦的大路。

汴梁,唉——他已经离开很久了。

雨来得是那么的突然,那么的意外,刚刚还是晴朗的天,霎时间暗了下来,雨水噼里啪啦的打在房檐上,石阶上,天地立刻陷入一片迷蒙„„

方才还在厅堂里谈笑的朋友不见了,方才还在檐下吵闹的孩子不见了,剩下的是一片人声喧哗„„他们大喝着他的名字,把仓皇走出的他一把抓住,推推搡搡弄上了囚车。 风雨来得太意外了,他猝不及防,方寸大乱。

乌台的囚室外,雨还在淅淅沥沥的下着。街上的人却不少,人们要看一看他——这个曾经一举高中榜眼,曾经被皇帝大加赏识,曾经春风得意的苏轼。梁城里的宽阔而平坦的大路上,一辆囚车在穿行,雨在他眼前下着,雨水在他心中流着„„

雨渐渐地小了一些,他看看脚下的芒鞋,看看手中的竹杖,这一霎那,他忽然觉得它们比朝靴比官印更可贵。

白天过去是黑夜,晴朗之后遭风雨。无论你怎样左躲右闪都无可避免地要与它们相遇,也许,这就是人生的一种必然吧?既然如此,扬起脸,面对着风雨,叹一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吧!那么,黑夜过去是白天,风雨之后见阳光,也就是另一种人生的必然了。

缓缓的走着,心情渐渐的轻松而愉快,小曲儿也不觉间哼唱了起来。晚风习习,不觉间云已经散了,夕阳在西山的头上又露出了艳红的脸。

他回过头去,沙湖道的小路曲曲折折,在夕阳的余晖中另有一种超然之美。意料之外的一场风雨,情理之中的一份收获。

[简评]这篇文章选材于苏轼的《定**·莫听穿林打叶声》。文章将词的意境具体化,写苏轼在沙湖道中经历了一场出乎意料的雨,暗示人生中的意外风雨,意外波折,又写苏轼在风雨中顿悟,他看透了世事,看透了人生的一种必然:以豁达乐观的心态面对一切,任何人生的挫折都将成为过去。以苏轼的豁达而有此感悟是一种必然,是一种情理之中。

文章选材独到,构思精巧,对人物的性格及命运分析精准,因而在依托《定**》原词的基础上可以游刃有余的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文章的第一部分几乎就是原词的精装再现。作者将苏轼在沙湖道中的境遇具体细致的描绘出来,使读者身临其境。第二部分则完全是合理臆想,依托原词,对乌台诗案前苏轼被擒的场景进行大胆想象,使之与眼前的景象形成关联:人生的风雨与现实的风雨。由此引发心灵上的呼应,促成本文观点的形成。

细致的描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这些描写细腻美好,深得原词的韵味;这些描写目的明确,词词句句无不为主旨服务。结构清晰是文章的另一个特色,两大主体结构既体现了原词的风貌,又形成了内容上的关联,深刻地揭示了主旨。

第17篇:苏东坡传 读后感

读《苏东坡传》

可能接触苏轼最早是儿时背诵《密州出猎》中“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的豪迈;随着年龄渐长,对苏轼的了解是在课本的《记承天夜游》中体味东坡被贬后却以“闲人”自居后悟出他的那的一分洒脱。而这本《苏东坡传》却让这位奇男子的一生像电影般一幕幕呈现出在读者面前,也让读者从这幅幅画卷中体味到了这名男子对世间万物的缘情。

作为政治家,他有着对百姓及他的君主的执着。在一度被贬期间,苏东坡也有了更多的时间体察百姓的生活:看遍无力还债的贫民,为讨生计贩卖私盐却遭判刑的囚犯;而面对当他贬斥的天子,心中那一份无法呈述的酸楚与报国无门的痛苦,更是让苏轼在消极时呈出隐退之意——他曾作诗“欲求五亩宅,洒扫乐清净”,这位不得意的政治家心中的沉郁一展而现。但这一切最终也被东坡天生乐观所打倒,向往闲云野鹤生活的心情也最终变为漫漫山水之中的快乐,官场不得意的东坡,也重振旗鼓,开如抨击朝廷上的黑暗,表达对显赫家场的不屑,“旁观信美矣,自揣良厌之”中那份曾经暂时的消沉荡然无存,而东坡也将自己被贬所至之处治理得井井有条,希望有朝一日能重获对上的信任。这种种功绩肯定是沉沦了苏轼抛弃自我烦恼后,对祖国的深爱。

作为我们熟悉的诗人诗人,他有着对祖国大好何山的执着。而这位诗人由于政治事件与两湖更有着不解之缘,譬如耳熟能详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又如更加优美怡人的“映山黄帽螭头船,夹道青烟雀尾炉”。想船头黄色的头巾衬托着碧绿的光,暖阳铺于湖上使人微醺,耳边是如鸣佩环的水声,这样惬意的风光怎能不让这位文采熠熠的艺术家深沦?

而作为苏轼自己,一个不平凡而又平凡的人,他更有着对自己家庭的执着。可能更脍炙人口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份对亡妻的追思;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对其弟的一份思念也传为佳话;晚年与闰之漂泊天涯时,也让苏轼在晚年感受到了人间最后的温暖。可以说对家人的深厚的情谊无时无刻不在慰藉苏轼干涸的心灵。志在四方的男儿也有柔情似水的一面,仅仅是因为亲情吧。

这样执着的男子,一生多舛,却也一身浩然。他去世后,为我们留下的不仅是佳词佳句,更是一份体味其思想与心灵的快乐与喜悦。

第18篇:苏东坡传读后感

《苏东坡传》阅读体会

经济学院5班级 学号2015200876 手机:18810538033电子邮箱:601964707@qq.com

读罢此书,还有在读完邓凌原所著的苏东坡传后,我仍旧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格去判定苏东坡先生到底是什么人。

他是词人是北宋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他是政客,是与王安石对立的政派;他是北宋诗*新运动的集大成者;他是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才华横溢、受后人热情仰慕的伟大诗人;他还是画家、书法家 ,他的艺术造诣无人能及;此外他还是老百姓的挚友,他亲民爱民,对待百姓如同对待亲人一般。林语堂先生评价他是“富有创造力,守正不阿,放任不羁,令人万分倾倒却又望尘莫及的高士”。他的一生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在忧患来临之时一笑置之,他一生豁达,豪放不羁,让人艳羡不已。

一则我艳羡他作文之乐,作文讲究文思泉涌,行云流水,东坡先生深谙大自然之道,遇到什么便写什么,从来不拘泥于形式。他写过浴池内按摩筋骨却一点也不显得庸俗,俚语也曾入过他的文章,却显得纯朴自然,他甚至在文章中写到佛理之说,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得写出了佛家的哲理。他的文章自然天成,水到渠成,让人读起来也觉得毫不费力,乐在其中,他曾说过:“我一生至乐,在执笔为文之时。”不仅自乐,而且乐他,想必这便是作文的意义了。

二则我艳羡他的家情之暖。且不说他人尽皆知的“留取曲终一拍、待君来”的初恋之爱妻——王弗,在他们苏家,一家三词人,三人便占据唐宋八大家的三席之地,苏轼与他父亲和兄弟之间的情谊更是坚如磐石,尤其是苏轼与其兄弟之情最让人羡慕,初入仕途他们兄弟二人互相扶持,他们是兄弟、是师生、是诗词唱和的良友、是政治上荣辱与共的伙伴、是精神上相互勉励安慰的知己。翻看一下两人的诗集,很大一部分是两人的互答诗,苏轼几乎每到一个任所就给子由寄信赠诗,晚年被贬谪时更甚。苏轼豪放不羁,广交良友,我这里所说的家自然也不是小家,更是指与苏轼相交结好之友,苏轼结友从来不以身份为判断,只要是有学识或者待人真诚者皆是他的朋友,苏轼的这一性格或许便是遗传自他的祖父——苏序,苏序老先生,健壮而好酒,豪放而野逸,聪明而怪诞,他的“自由思想家式”的纯真也只有像苏轼这样真正的文人才能够理解。

三则我艳羡他的待痛亦善,或许是因为他的性格原因,或许是因为他文采太过,亦或是因为他是王安石变法运动的牺牲物,总之他的命运是坎坷的。他一生经历过数次大起大落,得势时他一举成名天下知,他戴过的帽子甚至都被人视若珍宝,盛极则衰,在变法运动中,他失势了,因为他站在了保守派的阵营,与宋神宗想成为千古一帝的变法思想相悖,他从万众瞩目的中心逐渐边缘化,加之乌台诗案,他更是栽入谷底,不仅被投进大牢,甚至被当做逆臣叛子,星儿曹太后挺身而出让苏轼死里逃生,他从贵州到汝州,再从杭州到定州,他贬谪岭南,再贬海南。若是一般人,没有经历过辉煌也就罢了,偏偏是经历过辉煌的人才更难接受落寞,可是苏东坡不是一般人。邓凌园所著的苏东坡传中说苏东坡是那个时代心灵创伤最深但也是心智最坚的人,面对大起大落,他无喜无悲,胜败两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境是旁人无法企及的,富有文采之人中国历史上“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可是苏轼词文能百年传颂,这不仅是因为他的文采,更多是因为他的那份胸怀。

腾达也好,困顿也罢,我艳羡苏子的种种,也希望苏子可以在我心中常驻,让我也可以无喜无悲,淡然坐看庭前云卷云舒。

个人主要看法和观点:

1、东坡先生作文乐矣

2、东坡先生家情暖矣

3、东坡先生待痛亦善矣

读后主要困惑与问题:

1、苏子一生豁达,豪放不羁,为什么要拘于肉身的存在,贪求长生不老?

2、东坡先生开起玩笑来不分敌友,甚至在朝廷盛典中当众用文词言语伤害一位道学家,这种性格若放在当代说得好听是直爽率真,说的不好听便是情商太低,不懂得尊重他人的感受,是否东坡先生起起落落的仕途与他的这种性格也有几分关系?

第19篇:《苏东坡传》读后感

读《苏东坡传》有感

午后,拿起那本静静躺在桌上的书,看到洁白的封面上赫然写着“苏东坡传”四个大字以及旁边“林语堂”三个字,不知怎么的,一种莫名的敬佩感油然而生,带着庄严肃穆之情翻开了它。这本书共分了四个部分,分别为童年与青年、壮年,老练与流放岁月,通过这些来讲诉了苏东坡的一生,不同阶段他所经历的。书页在指间流动着,细细品味着,映入眼帘的早已不再是文字而是苏东坡这个人以及他坎坷的一生。时而欣慰,时而唏嘘,时而敬佩,时而惋惜,如同我随着他一起经历了那些辉煌与低潮,快乐与悲伤,但不可磨灭的或许还是我对他由衷的敬佩之情吧!他生性豁达,不趋炎附势,只是坚守原则;不追逐名利,知识为百姓着想,把百姓放在第一位,这就是我所看到的苏东坡。然而让我印象最深的不是苏东坡不顾后果,坚守原则,也不是他为了百姓着想据理力争,而是苏东坡能够在它坎坷的一生中,依旧能做到问心无愧,堂堂正正地做人。

苏东坡的一生之中,他从不做任何违背良心或损人利已之事,他做每件事都问心无愧,例如有一次他被官员弹劾被召回京调查,一天晚上皇上偷偷派人去观察苏东坡发现他睡的十分沉,皇上心知苏东坡问心无愧,而苏东坡也得以继续生存下去。

也许苏东坡问心无愧,堂堂正正做人不如他为百姓着想、据理力争如此令人感动,书中可能也只有几个片段的介绍,但依旧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让我不禁想到如今自己。的确,在我们生活中,我们应该像苏东坡一般做到无论做任何事我们都可以无愧于良心,堂堂正正的做人,不能投机取巧,不能偷偷摸摸去做一些违背良心的事,一旦这样做了,不管是否被人发现,你的人生都将有一个污点,它将会如影随形,一直跟随着我们。即使侥幸逃过了惩罚,我们也逃不过自己良心的谴责,只会过得胆战心惊,午夜梦回,我们又是否还能进入香甜的梦乡呢?或许没有人会想到苏东坡那安心沉稳的一觉救了他的命,可也正是因为他做事问心无愧堂堂正正地做人才能如此放心大胆的睡去,不是吗?如今的我们要学习的正是这种做任何事情都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在自己的人生中留下污点,能够挺直腰杆做人的品质,这是作为人最基本的宗旨之一。

苏东坡一生堂堂正正,问心无愧,活出了他的人生。同样地,作为我们更应该以他为榜样,坚决不做任何一件违背良心的事,务求做到问心无愧,能够堂堂正正地活,堂堂正正地做一个人!

第20篇:苏东坡传 读后感

《苏东坡传》的背后

《苏东坡传》是林语堂先生的英语作品,暑假至此已经听到很多小伙伴向我抱怨为何中国人要用英文写书,矫情!我听着是有些不高兴的,只好坚决地说:“语堂先生是我最喜欢的文人,我花过时间了解他所以也觉得挺正常。”遂,小伙伴也就不说话了。

所以当我开始写读后感的时候,觉得应当找出苏东坡背后的林语堂。 我一向很喜欢看语堂先生的作品,不仅仅是因为了解到他把“幽默”一词引入中文后的敬佩,更是因为看先生所阐述的历史和哲学,一点也不累,所以看见全书开篇,他把写该书的心态洋洋洒洒地归到第一节正章里面去,我不太惊讶,反而看出了一些“端倪”,这个“端倪”在越往后的书页里显现得越发清晰。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林语堂先生带着一家老小前往美国,匆忙之中所带的为数不多的书籍,竟都是有关苏轼的,这也是一个契机和理由,但绝不是先生从头至尾都对东坡大加赞美而毫不客观的契机和理由。苏轼先生身上定然带有我们常人看不懂而林语堂却感同身受的东西。这样东西叫做“深爱我的故土”。

我记得有一年家里人到外市某学校进修,正好旁听了一节有关苏东坡的文学课,回来后大家在饭桌上聊起,说:“我认为那个老师一味夸赞苏轼的伟人之举本身就很片面,给孩子都建立了怎样一种主观的思维方式。”当时表姐道:“我不喜欢苏轼,情商太低。”有人附和:“我也觉得,一个人再有天大的委屈被贬六次也肯定是他自己的问题。”问到我,我也语塞,只说:“但是东坡先生的一手诗词的确太过漂亮。”说这话时我想到他为前妻所赋的“十年生死两茫茫”,就是这句凄婉的词,才得以让一个豪放派词人在我心目中留下与众不同的身影。这些文学上的矛盾之处也造就了在我看来他人生中的矛盾之处。

每次默写文学常识的时候,苏轼会有很多头衔:宋代著名文学家、词人、书画家,政治家。政治家一词前决计不能冠上“著名”二字,因为在大多人看来,尽管最终结果是王安石变法一败涂地,然而印象里被打压欺诈的总是苏轼。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不论是林语堂先生还是流传下来的文献、小传、闲话本,都明确记载只要是在苏轼管理下的县城,无一不繁荣昌盛,足以证明他的管理能力是非常突出的。我一度感到困惑,有才之士不是古时帝王日思夜想的吗?后来才明白,语堂先生冠以苏轼的一个“气”字,再合适不过。 对于拘束的中国古代来说,“气”是浩然正气,而这股气,是理应可以打败一切暗黑的。但是这种“气”在一个懦弱的皇帝和一个倔强的宰相面前,是要低头的。

我看到林语堂先生花了将近十页专写王安石的时候,不禁有些吃不消,一方面觉得自己看起了《王安石传》,另一方面对他这种近乎分裂的人格感到无力,但是终究他没有做错什么,只是过于固执于一个错误的观念。事情坏在苏东坡表面看似风流潇洒,其实也是个倔强的人,多次上书,平均字数一万字,虽然每篇奏章都是上品,但是他始终做不到像王安石和他弟弟苏子由般寡言稳重:“我看到什么不好的,就必定要想在饭菜里看见苍蝇一样唾弃他。”这才导致了话柄大量泄漏,最终没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他当然很痛恨自己,没能将千万百姓救于水深火热之中。这就是政治家前不能加著名二字的理由,治民无疑和政治天差地别。

这一点我就想起了苏轼背后的林语堂,从兵乱中逃脱,相比鲁迅激烈的笔锋,他用英语在美国、台湾写下大量作品,从著名黑人女作家“黑珍珠”开始,西方世界逐渐客观地了解到中国现状。但是三十年里,他无数次拒绝加入美国籍,他说:“为何要让我跪在别国国旗下宣誓?”生命的最后几年,他天天站在阳明山顶,向中国的方向眺望。这些都已经足够明了了,他们都在用笔去描摹他们深爱的故土的轮廓,他们都看上去不羁、快乐,但心始终被自己的故土和抱负所牵动。

我知道林语堂先生或许是一个真性情的人,但绝不是一个不懂得客观的人,这一点从其他人物传记譬如《孟子的智慧》、《武则天传》等都能明显看出,而之所以在《苏东坡传》中他如此地难以自制就是由于这样神似的人生经历和态度。正是这样毫不掩饰的偏袒才使得这本书成为一本好书,相较让人们得以看见东坡先生一生或许大多人所不知的言语琐事,更在于我们在这本书的背后得以窥见一个脆弱真实的林语堂。

苏东坡观后感
《苏东坡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