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心得体会

奋斗者为本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6-01 08:35:30 来源:其他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奋斗者为本心得体会

奋斗者为本-心得体会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晚上好,我是青岛顺威人力资源部 孙通; 我总共花了大约一周的时间来阅读以奋斗者为本这本书;说实话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认为这本书的内容是华为公司的会议纪要的片段或者说是断落的拼凑整理;内容不连贯性、逻辑不清晰;后来沉下心去读完全书使我对以奋斗者为本这本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下面我简单谈一下我读以奋斗者为本这本书的几点感受:

本书分为上篇价值篇(客户、资本、劳动者多赢):全力创造价值、正确评价价值以及合理分配价值;下篇干部政策:体现了华为公司干部管理的体系;着重强调了干部的使命与责任以及对干部的行为与作风的要求,以及如何建设干部队伍;全书内容的编写紧紧围绕华为公司价值核心观和企业文化来展开企业文化:

一、以客户为中心。

二、以奋斗者为本。

三、长期艰苦奋斗。

一、以客户为中心:从企业活下去的根本来看,企业要有利润,但利润只能从客户那里来。华为的生存本身是靠满足客户需求,提供客户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并获得合理的回报和支撑,要给员工发工资,要回报股东,天底下唯一给钱给你的就只有客户。价值的创造是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

二、以奋斗者为本:第一:这里的奋斗者包含劳动者,还包含了投资者。劳动者为企业奋斗,投资者为企业出钱,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为企业赚钱。第二:奋斗者的对象必须以客户为中心,再苦再累的工作只要不是对客户产生价值和服务都是无用的奋斗,因为这样只会浪费公司人力、财力和物力,客户也不会为你这份无用功买单,这样的奋斗我们要在日常工作中及时矫正并杜绝它。第三:现在的时代是群体奋斗、群体成功的时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员工、供应商,也离开不开下游的经销商第四:企业要发展,要扩张,要有自己的“血性”,一种和狼一样的“狼性”。

1、要有敏锐的嗅觉

2、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

3、群体奋斗,在分工合作的同时,我们要把团队拧成一根“麻花”;公司的价值分配也是责任、结果为导向;向为公司做出贡献的奋斗者倾斜、本着不让雷锋吃亏的文化去分配;,“力出一孔,力利出一孔”。

三、长期艰苦奋斗:不只是身体上的艰苦奋斗,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艰苦奋斗。身体上的艰苦奋斗说的是尽力工作,员工可以手脚勤快地完成现有的生产工作目标,而不去思考如何才能做得更好一些?如质量会更好一些?价格会比更低一些?等等。而思想上的艰苦奋斗谈的就是尽心工作,一个人尽心去工作与尽力工作,是有天壤之别的

四、干部篇:

华为推行了另人信服的干部选拔、配备、使用、管理机制,其中优先从成功团队中选拔干部、优先从主攻战场、一线选拔干部、优先从影响公司长远发展的关键事件中考察和选拔干部;全方位调动了想成为奋斗者的积极性;干部不能终身制,实行任期制度,要实行优胜劣汰,末位淘汰、公司一定要产出落后层,要把不合适的干部调岗甚至劝退;使用干部太谨慎;

推荐第2篇:以奋斗者为本

《以奋斗者为本》读后感

读了《以奋斗者为本》一书,不由得感叹:华为真是一个伟大的企业!该书能让我充分感悟到华为文化的积极向上和华为机制的催人奋进。它向我们传递了两种正能量:一是“奋斗成大业”;二是“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团队打天下,管理定江山”。

华为为什么倡导“以奋斗者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通过认真阅读,我逐渐感知了华为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华为人的共同奋斗史,也明白了辉煌企业的缔造必然需要一批能坚持为之艰辛付出与努力的奋斗者。华为的成功归根结底就是经营人、造就人的成功,它通过不断挖掘人的潜在能力、资源、优势,并充分运用特有的文化宣导和有效的激励方法,促使所有员工都在不断批判和创新的路上努力前行、贡献智慧、以奋斗为荣。

华为“以奋斗者为本”的六大基本要点:第一,企业人力资源和干部管理的制度、政策都是以奋斗者来定位的,各项工作都紧紧围绕和聚焦在奋斗者群体上;第二,只有奋斗者才是企业的真正财富,华为推崇的就是以奋斗者为本的文化体系;第三,员工奋斗的动力是为了他和家人过体面的生活,主观上为自己,客观上为国家为人民;第四,以奋斗者为本一定要有制度保障,必须用“不让雷锋吃亏”的理念夯实企业文化的基石;第五,以奋斗者为本在分配激励上要向奋斗者倾斜,提倡拉大差距,奖励无上限;第六,干部提拔更要向奋斗者倾斜,突出贡献者可以破格晋升。 华为确定的奋斗是什么呢?在华为,奋斗不是用工作时长来衡量,奋斗的关键不是员工做什么而是为什么而做,奋斗是否紧贴华为的核心价值观,奋斗有无创造价值、提高自己等。华为认为,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任何微小活动,以及在劳动的准备过程中,为充实提高自己而做的努力,均叫奋斗。华为的员工归类为三个层次:普通劳动者、一般的奋斗者、有成效的奋斗者。在华为,只要员工输出贡献,大于公司支付给他们的成本,他就可以在公司生存,或许他的报酬甚至比社会稍微高一点。通过对《以奋斗者为本》一书的学习,我认识到“奋斗者”,除了包含勤勉、涉新、斗志、贡献等基本要素外,还要具备忠诚企业核心价值观、责任为先、尽心尽力、无私无畏、敢担风险、坚持开放与包容、善于解剖与批判、甘于寂寞与委屈、敢打大仗恶仗苦仗等许许多多的特质。作为锻造公司的一名职工,我愿意通过努力做一名有成效的奋斗者。

以上是我阅读《以奋斗者为本》的心得体会,请领导审阅。

推荐第3篇:《以奋斗者为本》学习心得体会

《以奋斗者为本》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以奋斗者为本》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看到这个标题时,当时想了一下,觉得自己应该可以算得上“奋斗者”,因为觉得自己把易流当成自己的事业,一直以老板的心态在努力的做每一件事,认真看了一下张总的文章,把张总提到的广义上的“奋斗者”的三个条件和易流自己的“奋斗者”五个条件跟自己认真的比较了一下,发现自己还真算不上是个“奋斗者”,至少有一半的条件尚未达到,“奋斗者”是需要用很长时间用非常多的心血去努力才能达到的目标,又或者说人的一生就一直在成为“奋斗者”的路上,也只有一直走在“奋斗者”的路上,才能实现自己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从而被企业和社会所尊敬,才能获得“物质”和“精神”的丰厚回报!

以下我着重从“易流奋斗者”的标准上谈谈自己的看法。张总文提到的五条标准,其实在“干部七条原则”中已经包含,前次的“深思易流忧患”中也提到了,这里也算是反复重点强调,为什么要这样做,我认为最大的原因还是易流的员工、干部并没有按张总的要求去做好事、改进事、提升事,甚至是做得很不好,我们今天学了这篇文章,我觉得不用思考和质疑:我们有错吗?我们没做好吗?我们没进步吗?要思考和实践的是:我们如何改正做事方法、我们如何做好事、我们如何进步的快一点。我打算从我的本质工作上来提出我的具体想法和计划:

第一:易流的“奋斗者”首先应该是对易流事业的绝对认同与忠诚,并践行易流的七条价值观。

这一条,我原来对我们团队的理解很不够,我认为对易流事业的绝对认同是少数人的事,我认为允许一部分人可以有自己的个性,可以不把易流价值观刻进自己的骨子里去,只要他能干好业务,有业绩就没有问题,就可以用。后来我发现错了,我们团队里就有这样的人,他总是喜欢站在大家的对立面思考和处理问题,总是表现得跟团队格格不入,总喜欢按自己的个性去做事,后来我发现他几乎成了团队的毒瘤,严重的影响了团队的凝聚力,事实上他的业绩也很差,正如张总说的,如果对易流的事业没有绝对认可或只停留在“口头上”其它的都免谈了,唯有认可和忠于易流事业的人才有可能跟大家一起“奋斗”,就像《亮剑》中李云龙的团队一样,所有人都能做到同生共死,这个是“奋斗”的基础,以后在团队管理上我要把这条标准作为“入门”条件,不认同易流事业的,我就会请他离开!当然新进来的员工不会天生就认同易流的事业,我们要引导、培训、帮助、以身作则来要求他们,让他们真正以“团队为荣、为易流为豪”。

第二:易流事业的“奋斗者”必须对工作充满激情,并对于易流的发展富有责任感、使命感。

张总在这条中把“激情”具体解释成“时刻保持对于工作、对于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对在易流所从事工作的热爱,遇事积极思考解决办法”,我简单的理解就是“积极做事、积极思考和改进”,我总结自己就是基本满足“积极做事”但“积极思考和改进”非常缺乏。表现团队管理总是不到位、员工思想总是把控不到位、流程执行总是不到位等等,这些需要思考方法,在管理意识上去深层次改变自己,以“执行力”为牵引,总结自己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方法,以提高同事们“快速响应、立即行动”为长期管理目标。最近在看一本销售管理小说,说的是销售领域“食脑族”的事,小说里说的人的思考比做事更有力量,特别是管理者、策划者,要提升整个团队的绩效和作战能力,我确实需求经常思考、不断思考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问题在每个人身上表现的情况有很大差异,就拿我这个团队来说,每个同事的心理诉求不同的阶段都不一样,新来的同事更多的是考虑自身的短期的经济收益,更在意自己的当下业绩,更容易以业绩好的同事为榜样,这种想法没有错,在管理上我就就要想办法让他们不断提升和稳定自己的业绩,并引导他们去努力学习并相互帮助,当整个团队的业绩上来后,大家的集体荣誉感就会强起来,逐渐大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就会强起来。老同事要清晰他的上升通道,要让他明白自己在哪方面需要努力和提高,又能在哪个阶段获得什么样的进步和回报,只有这样,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持续稳定,并在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榜样作用,接下来我要搞一场“深圳办事处经理”的.竞聘,让业绩好的老同事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

第三:将本职岗位价值最大化,并坚持以“结果为导向”的行事风格。

今年我在不断尝试将销售指标分解到个人,将目标考核细化,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阻力,新老同事都担心自己的考核不能达标,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效果还是很明显的,我们如何跟上公司的“快速发展期”具体到我们销售人员的身上就是要不断的挑战业绩,要让老同事明白躺在“自己过去的成绩”上是行不通的,要培养更多的新同事做出好的业绩,让他们互为榜样,加快淘汰机制,市场上的强者都是淘汰留下来的精英,“向市场要效益”是张总常说的一句话,要不断强化同事们的指标考核目标,市场的“结果”就是“销售指标”,压力必须要有,信心是关键,制定合理的目标和循序渐进的指标考核是方法,接下来我要遂步把“装车数”指标和“回款”指标放在每个团队成员的身上,告诉他们我们要以“结果为导向”来挑战自己的业绩。

第四:易流事业的“奋斗者”应该时刻具备危机意识,并在工作中持续改进。

“危机意识”在我的脑海中还是很强的,针对深港的市场现状,“守住客户”同样是我们的工作重点,我们现有的客户不断会有人来挖来翘,这是不可避免的竞争,我目前已经要求团队的每个同事都在总表中体现自己的每周的“回访计划”通过我们的反复探讨,得出的结论是“必须在每个客户身上花时间和精力才可能维护好客情关系”为了保证时间和精力我们就必须周周有计划并周周付诸行动。

建议公司方面也要为断提升“全员服务意识”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我们都要建立起一个“全服务型”的易流,保持“服务不好,就会危险”的危机意识,这次工程师评级考试中,我参加了两场监考,最大的一个体会是工程师的服务意识还是很差,表现为很多细节知道,但不会去做,因为没有养成习惯,恰恰习惯的养成就是要有服务意识。部门之间的沟通冲突和推诿也正是服务意识弱的原因造成,因为大家还没有养成把对方当成服务对像的习惯。

第五:易流事业的“奋斗者”应该具有钻研、学习、不断创新的精神。

这一点现在公司我觉得慢慢好了起来,每天我都能看到下了班后,不同的部门在使用会议室,有开会的、有讨论的、有学习的、有培训的,公司整体上形成了一个学习的气氛,但我也发现气氛是有了,但效果并不好,表现为学习过程中气氛不活跃,互动不积极,测试学习的结果不理想,我们这个团队每周五下午在坚持培训学习,时间长了,慢慢的就有些同事心不在焉,学习效果就下降了不少了,昨天看了华东的同事上周接受“第三方”培训,叶龙兄很兴奋,发表不少感慨,我觉得是不是这种“第三方”的培训我们间隙性的也搞一搞,因为大家都是年轻人,基本没经历这种培训方式,从主观上来讲,对这个培训会比较感兴趣和好寄,接受程度可能就会好一些。

为“奋斗者”为本,快速反应、立即行动,完成深港大区的20xx年销售指标,我们将奋斗、奋斗、再奋斗!!!

推荐第4篇:《以奋斗者为本》读后感

《以奋斗者为本》该书讲述了华为管理层对企业管理具体问题和案例的讨论、争辩和反思的故事。下面是《以奋斗者为本》读后感的内容,欢迎阅读!【篇一:《以奋斗者为本》读后感】

《以奋斗者为本》这本书,我只完成了一部分的阅读。然而我已深深的感受到,这不是一本一气呵成的书,而是华为二十年来摸着石头过河摸索总结出来的企业管理的经典,需要我们反复品味和咀嚼。在工作中碰到困难和困惑的时候,回过头来仔细回味话里的深意,时常有拨云见日之感。

我是一个HR初学者,很多事情还处在入门阶段。通过学习、以及和老师、同学的交流,让我认识自己的不足,并明确奋斗的方向。

我目前不做管理,然而这本书带我去体会管理的责任和意义。企业的最低纲领是什么?是活下去,而且是长期的活下去。就像细水长流。围绕着活下去,而且是更好的、健康的活下去,我们就要去积极寻找活下去的理由和活下去的价值。活下去的基础即是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活下去,看似简单,实则是最根本最原始的战略。我们可能经常会说,我们的企业没有战略,不知道我们自己企业的战略是什么。其实,任何企业的最终目的都是要活下去,只有活下来了,才能谈赢利,才能谈培训、薪资、福利等。但培训、管理等也是为了更好的活下去。就像我所在的企业,目前把战略定位为安全、质量和效益,而不是贪求高大上,贪求项目多。我们把在手的每一个项目做好,把管理做好,才能让企业持续发展,才能在未来接更多的项目,而不是一味的自我膨胀。所以说,这其实是一个“圆”,或者说是一个循环。而这个循环只有是良性的,企业才能生存,恶性的循环必将导致导致企业的毁灭。

然而,企业又是一个功利集团,它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盈利。这种目标需要具有商业的价值和利益。现在很多公司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结果红火一时、一夜暴富,随后就销声匿迹了。我们要明白我们追求的是什么?倘若大化为目标,但如果我们想要可持续的发展,想要成为世界追求一时的利润,大可以利润最级领先的企业,就需要将眼光放的长远一点,将利润保持在一个较合理的尺度。正所谓:深淘滩,低作堰,我们要让上下游的合作伙伴也有合理的利润,去营造端到端产业链的强健。因为,在价值的创造问题上有一个悖论:越是从利己的动机出发,越是达不到利己的目的;相反,越是从利他的动机出发,反而越使自己活的更好。

我们将利润控制在合理的尺度,归根结底是为了我们商业的成功。商业要成功,企业要活下去,企业需要有利润,那么利润从哪里来?客户。所以我们想要可持续的发展,就是要满足客户的需求。作为员工,我们也可以想想,我们的客户有哪些?老板,他发给我们工资,是我们的客户;同事,需要他们协助我们完成工作,也是我们的客户;作为外界的客户就更不用说了。我们可以找到我们的客户,研究他们的需求,给到他们想要的,达到我们自己的成功。切记不可闭门造车。就如,猫以为鱼很好吃,很美味,就请她的朋友小狗来吃,可是小狗喜欢吃骨头啊,他不需要鱼啊。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先明确对方的需求,然后投其所好,而不是自己造出一个自认为很好的东西。以客户的需求为目标,以新的技术手段去实现客户的需求,技术只是一个工具。这也是管理第一、技术第二的一个体现。

谈到管理第一,那么管理的最高境界在哪里?老子说过:“无为而无不为”,其实就是无为而治。摆脱对技术的依赖,对资本的依赖,对人才的依赖,人为的制定一些规则,进行引导、制约,使之运行合理,也就做到了管理的自由。

这本书的精髓需要我们细细品味,远不是我三言两语就能描述的完的。这只是我一些粗浅的感受,相信在不同的时期再去重新阅读,会有不同的体会。在未达到一个层次之前,提前掌握这个层次的理念,虽不能完全体会,但可开阔眼界,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这本身也是一种启发。正所谓: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朋友们,加油!王倩,加油!

【篇二:《以奋斗者为本》读后感】

读了张总写的《以奋斗者为本》后,我感受颇多,作为易流新员工的一员。我想我的路还有很长很远,但要想为公司创造更大的利润,为我个人职场生活添彩,就必须努力再努力,奋斗再奋斗。

作为新员工的我们都很年轻,有一定的冲劲,由于工作经验不是太多,工作思路也比较单一,在工作中会常走弯路,有时也会因为一点小困难或有些小的不适应,而困惑。其实这在我看来再正常不过,说明我们已经在前进的路上了,而这些小困难也就成为我们在奋斗路上的小插曲了。我想易流的“奋斗者”应该是那种有工作激情,并不断接受挑战,通过不断地挑战去重新打造自己,进而继续向前赶,让自己逐渐强大起来。

易流的“奋斗者”首先应该是对易流事业的绝对认同与忠诚,并践行易流的七条价值观;易流事业的“奋斗者”必须对工作充满激情,并对于易流的发展富有责任感、使命感;易流事业的“奋斗者”应该将本职岗位价值最大化,并坚持以“结果为导向”的行事风格;易流事业的“奋斗者”应该时刻具备危机意识,并在工作中持续改进;易流事业的“奋斗者”应该具有钻研、学习、不断创新的精神。这是张总对易流“奋斗者”的要求,这五条要求即全面又精辟,话不多但要做到却不容易,这就要求我们每个易流人要有责任感、有使命感,以主人公的心态为公司的利益着想,同时还要有“危机意识”。

用心用智慧,给力给机会。我想我们每个人对“奋斗者”的理解,可能会有一些小不同吧,但是有了张总给我们提出的方向性要求,相信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个风向标,它指使着我们在奋斗的路上向前迈进。易流给予每个人的机会都是平等的,只要你肯奋斗肯挑战,相信定会有更宽广的舞台去等着你。

最后,我们必须将“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坚持“转变、创新、服务”的经营理念,全面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的经营方针做为我们奋斗前进的指导思想。以公司的长远发展为目标,而团结奋斗!

【篇三:《以奋斗者为本》读后感】

作为易流一名员工,拜读了张总这篇文章感受颇深,这篇文章每字每句都表达了张总对公司每位员工殷切的期许,非常感谢张总提供这样一个交流机会。

首先对于“最关键的因素是员工”这句话我想谈一下我的感受。员工是工作在第一线的人,我们才是真真切切面对客户第一人,员工个人素质代表公司整体水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员工工作状态直接影响公司经营状况,所以我们作为面对客户第一人应该把自己最好的状态、激情统统拿出来,让客户真切感受到这家公司是有活力的,是可以合作的,尽自己最大努力让客户体会到我们在为他的公司负责。我们敏锐的观察力才可以为公司提供及时的信息让领导层做出决策。

然后对于张总阐述的“奋斗者”三层含义很是赞同。一个人必须先对自己负责,自己清楚需要什么才会有追求,才会努力拼搏。当自己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才会把这样精神头带到工作当中。这个时候我们又该静下来想想,我,可以为公司带来什么。为公司着想前提我觉得是对公司的热爱,有感恩的心,是这个公司给了我平台让我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你有这个能力就应当肩负起使命,应该庆幸把握这个机会,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去体现自我价值的。

接着是对“第一:易流的“奋斗者”首先应该是对易流事业的绝对认同与忠诚”,这句话谈下感受。整个社会大踏步的发展让我们这些求职者有了更多的选择,最顽固思想还是去国企有保障,总觉得那样是只赚不赔的买卖,觉得民营企业不是稳定工作,但我想,不论在哪,只要能坚持下来并认真努力的工作,不论什么平凡工作岗位上都会体现出不平凡的你。我们必须把"公司为家"概念记在脑子里,融在血液里,这样感觉我们是和公司是一体的,我们才会为之去奋斗。“皮之不存,毛将何在”,一个企业,如同一个民族,当它强大时,它的人民就会扬眉吐气,神采飞扬;当它衰落时,人们可能只有暗自嗟叹。因此,应该把企业当成一种力量的源泉,生命的支撑,视企业如生命,与企业共命运。

作为员工,我们应该多自我提高,多涉猎各方面知识,感谢公司提供工作平台,努力把握机会,尽自己最大努力为公司献出绵薄之力,让我们为将来的世界级物流服务公司奋斗吧,与易流共进退共奋斗,诚祝公司稳步向前!

推荐第5篇:《以奋斗者为本》读后感

《以奋斗者为本》读后感

陈祥坤

华为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虽然处于竞争最为激烈的通信领域,却在短时间内成长为全球领先的巨人,在公司组织的这次学习华为的潮流中,有幸拜读了《以奋斗者为本》这本书。

过去我们看到太多的技术至上的公司最终被历史的长河遗忘,那么对于一个不上市的公司如何激励自己的员工呢,如何将这种想法应用到企业运作中是一种哲学,华为当然有自己的办法,大家都道知多劳多得,华为采用的是虚拟股权和定期“离职”,这些体现在“以奋斗者为本”,同时任何组织个人都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一种危机意识,也就是“长期坚持艰苦奋斗”。

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艰苦奋斗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宝贵财富,亦是对客户至上价值观的具体落实。华为敢拼敢打的狼性文化实际上是坚持不懈的艰苦奋斗文化。这提醒着所有的管理者,成功的团队,一定是奋斗者组成的团队。而激发奋斗者,需要的则是合理并优异的人力资源机制。在华为的薪酬激励体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银手铐”激励机制即工者有其股。在华为,只有持续为公司做出贡献的人才能拥有股票,通过奋斗取得分红权。华为让奋斗的员工分享胜利果实,让懈怠的干部末位淘汰。

一个企业,流程、机制的不合理可以迅速得到改正,而企业文化一旦丧失甚至仅仅是弱化就会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重新树立。只有树立牢固的企业文化,以“奋斗者为本”,企业的员工才能找到组织的归属感,才能“长期坚持艰苦奋斗”。

华为公司以奋斗者为本,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二者的统一构成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在企业发展的道路上,华为公司十分尊重客观,与员工求得观念统一,让员工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同步富足,实现利益共享。我们作为国有企业体制管理框架下的企业,也要以奋斗者为本,一方面要通过多种手段,为员工提供良好的个人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要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激励那些为企业发展兢兢业业、辛勤工作的员工,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实现成果共享。

员工是工作在第一线的人,我们才是真真切切面对客户第一人,员工个人素质代表公司整体水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员工工作状态直接影响公司经营状况,所以我们作为面对客户第一人应该把自己最好的状态、激情统统拿出来,让客户真切感受到这家公司是有活力的,是可以合作的,尽自己最大努力让客户体会到我们在为他的公司负责。我们敏锐的观察力才可以为公司提供及时的信息让领导层做出决策。 对于我们员工来说,要树立危机意识,加倍珍惜工作,尽最大努力完成好本职工作,不断追求进步。当然,这种危机感的树立也需要公司的推动,如推行末位淘汰、绩效管理等。员工处在这样的工作氛围,会自觉地树立危机意识,努使自己的工作适应企业的需要,并充分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企业做出创造性的贡献。

同时,在给予员工物质奖励有限的前提下,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上下功夫,要用统一的思想、统一的价值观武装员工的头脑,像华为一样实现全员一致,凝心聚力,握指成拳,实现企业经营成果的不断扩大。在中层干部或者关键岗位选拔任用上,要按照任人唯贤的原则公开竞聘,坚持“能者上,庸者让”,实现有为者有位。

所以我认为,一个企业只有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始终坚持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始终要有高度的危机意识,坚持以人为本,从严管理,不断寻找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做到慎终如始、与时俱进、革旧鼎新,才能不会倒下。

这本书的精髓需要我们细细品味,远不是我三言两语就能描述的完的。这只是我一些粗浅的感受,相信在不同的时期再去重新阅读,会有不同的体会。在未达到一个层次之前,提前掌握这个层次的理念,虽不能完全体会,但可开阔眼界,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这本身也是一种启发。正所谓: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朋友们,加油!

推荐第6篇:以奋斗者为本读后感

《以奋斗者为本》该书讲述了华为管理层对企业管理具体问题和案例的讨论、争辩和反思的故事。下面是《以奋斗者为本》读后感的内容,欢迎阅读!【篇一:读以奋斗者为本后感】

读了张总写的《以奋斗者为本》后,我感受颇多,作为易流新员工的一员。我想我的路还有很长很远,但要想为公司创造更大的利润,为我个人职场生活添彩,就必须努力再努力,奋斗再奋斗。

作为新员工的我们都很年轻,有一定的冲劲,由于工作经验不是太多,工作思路也比较单一,在工作中会常走弯路,有时也会因为一点小困难或有些小的不适应,而困惑。其实这在我看来再正常不过,说明我们已经在前进的路上了,而这些小困难也就成为我们在奋斗路上的小插曲了。

我想易流的“奋斗者”应该是那种有工作激情,并不断接受挑战,通过不断地挑战去重新打造自己,进而继续向前赶,让自己逐渐强大起来。

易流的“奋斗者”首先应该是对易流事业的绝对认同与忠诚,并践行易流的七条价值观;易流事业的“奋斗者”必须对工作充满激情,并对于易流的发展富有责任感、使命感;易流事业的“奋斗者”应该将本职岗位价值最大化,并坚持以“结果为导向”的行事风格;易流事业的“奋斗者”应该时刻具备危机意识,并在工作中持续改进;易流事业的“奋斗者”应该具有钻研、学习、不断创新的精神。

这是张总对易流“奋斗者”的要求,这五条要求即全面又精辟,话不多但要做到却不容易,这就要求我们每个易流人要有责任感、有使命感,以主人公的心态为公司的利益着想,同时还要有“危机意识”。

用心用智慧,给力给机会。我想我们每个人对“奋斗者”的理解,可能会有一些小不同吧,但是有了张总给我们提出的方向性要求,相信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个风向标,它指使着我们在奋斗的路上向前迈进。易流给予每个人的机会都是平等的,只要你肯奋斗肯挑战,相信定会有更宽广的舞台去等着你。

最后,我们必须将“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坚持“转变、创新、服务”的经营理念,全面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的经营方针做为我们奋斗前进的指导思想。以公司的长远发展为目标,而团结奋斗!

【篇二:以奋斗者为本读后感】

作为易流一名员工,拜读了张总这篇文章感受颇深,这篇文章每字每句都表达了张总对公司每位员工殷切的期许,非常感谢张总提供这样一个交流机会。

首先对于“最关键的因素是员工”这句话我想谈一下我的感受。员工是工作在第一线的人,我们才是真真切切面对客户第一人,员工个人素质代表公司整体水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员工工作状态直接影响公司经营状况,所以我们作为面对客户第一人应该把自己最好的状态、激情统统拿出来,让客户真切感受到这家公司是有活力的,是可以合作的,尽自己最大努力让客户体会到我们在为他的公司负责。我们敏锐的观察力才可以为公司提供及时的信息让领导层做出决策。

然后对于张总阐述的“奋斗者”三层含义很是赞同。一个人必须先对自己负责,自己清楚需要什么才会有追求,才会努力拼搏。当自己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才会把这样精神头带到工作当中。这个时候我们又该静下来想想,我,可以为公司带来什么。为公司着想前提我觉得是对公司的热爱,有感恩的心,是这个公司给了我平台让我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你有这个能力就应当肩负起使命,应该庆幸把握这个机会,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去体现自我价值的。

接着是对“第一:易流的“奋斗者”首先应该是对易流事业的绝对认同与忠诚”,这句话谈下感受。整个社会大踏步的发展让我们这些求职者有了更多的选择,最顽固思想还是去国企有保障,总觉得那样是只赚不赔的买卖,觉得民营企业不是稳定工作,但我想,不论在哪,只要能坚持下来并认真努力的工作,不论什么平凡工作岗位上都会体现出不平凡的你。我们必须把"公司为家"概念记在脑子里,融在血液里,这样感觉我们是和公司是一体的,我们才会为之去奋斗。“皮之不存,毛将何在”,一个企业,如同一个民族,当它强大时,它的人民就会扬眉吐气,神采飞扬;当它衰落时,人们可能只有暗自嗟叹。因此,应该把企业当成一种力量的源泉,生命的支撑,视企业如生命,与企业共命运。

作为员工,我们应该多自我提高,多涉猎各方面知识,感谢公司提供工作平台,努力把握机会,尽自己最大努力为公司献出绵薄之力,让我们为将来的世界级物流服务公司奋斗吧,与易流共进退共奋斗,诚祝公司稳步向前!

【篇三:读《以奋斗者为本》有感】

转眼间加入易流GPS这个大家庭已经有一个多月,下市场也有二十六天了。在加入易流做销售前,自己认为自己是应该做好了心理准备,在进入易流经过三周的培训后,更是自信满满。随着深入市场,每每遭到顾客拒绝后,站在骄阳似火的马路边,总是有些泄气,自己也懂自我鼓励自我暗示,可是瞬间振作后剩下的还是迷茫。

最近公司组织我们学习张总的名为《以奋斗者为本》的文章,初看的时候,感到一阵欣慰,因为突然发现我身边还有200多位同事在一起奋斗,同样每天都会克服各种困难,只是自己因一时的小困难把自己陷入死角,看到的只是眼前的一片云彩。正如培训的时候尹经理跟我们强调的,被拒绝,是每个业务员都会经历的一个过程,心态一定要放平。当再细读文章的时候,特别是文章第三段的几个问题时,我突然回想起我当初选择做销售时经常问自己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做销售?当然当初自己给自己的答案也很简单:有挑战,回报丰厚。现在发现,想法太简单了,为了工作而工作,并没有思考如何去工作!要想得到丰厚的回报,那就得付出,就得奋斗。可能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每当说起奋斗这个词,我们会联想到另外一个词:事业,而不是工作,这是思想上的一个区别。

而张总在文章中对奋斗者的阐述同时也让我明白,丰厚的回报是奋斗的回馈品,前提是我们要“一定会为自己所从事的领域、行业做出突出性贡献”,“能够为他所服务的企业、客户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这些都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再说回来,我下市场的时间不到一个月,很多次我在给客户宣传我们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时都会说“我们是货运GPS的第一品牌”、“质量好服务好”,客户每次都会反问我,你们的服务好在哪里?很多时候,客户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因为他们会逼着我们去思考去进步,每当我以专业的品牌和齐全的功能来回答客户时,有些客户会不依:“现在的GPS硬件上都差不多,功能你有的人家也有,凭啥说你服务好?”此时的我确实不知道怎么去回答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也一直压在我心里,读了张总的这篇文章,我想我明白了我回答不出来的原因,服务是一个抽象的东西,没有标准去衡量它的好坏,只有在比较中才有好与坏,这个就需要客户自己在比较中去感知去体会。

要想让顾客认可我们易流GPS的服务,这就需要我们积极的去参与竞争和创新。尤其是我们业务员站在公司第一线,更应该有责任有义务主动去做好服务,对于不同的客户,用心做好个性化和细微化的服务,公司产品和服务的口碑那就是最好的答案!

推荐第7篇:《以奋斗者为本》读后感

《以奋斗者为本》读后感

这几天拜读了《以奋斗者为本》这本书,收获颇丰。这本书所体现的核心就是管理。阐述了如何管理的问题,强调管理的核心是人。

说管理还要从人开始,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所著《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人类需求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种需求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人人都有需要,某层需要获得满足后,另一层需要才出现;二是在多种需要未获满足前,首先满足迫切需要;该需要满足后,后面的需要才显示出其激励作用。据此,在现代社会,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可以说与生俱来已得到满足,人们所追求的就是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两种需求最直观的体现就在工作中。

《以奋斗者为本》这本书首先讨论了如何全力创造价值、如何正确评定价值和如何合理分配价值,并且提出正确评定价值是合理分配价值的基础,二者的目的是为了全力创造价值的观点,其中更提到“不能让雷锋吃亏”,对此我深受启发。作为*****负责人,怎样把本部门工作做得更好,怎样更好的实现我们部门的价值,实现部门每个人的价值,有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本书给我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对于我们***部,我们要努力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奋斗“火车头”,带着我们部门向前奔,这就要求从自身做起。在工作中对人必须公平、公正,做事必须实事求是、坚持原则,用人所长不求责备,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努力提升自己职业水平,从而带动部门其他人员业务水平提高,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对于具体工作,一定要对部下讲明白,要他做什么,做这件事的标准是什么。在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要敢于承担责任,提高效率。

谈管理会引出管理者——干部。本书对干部这个管理中的群体也做了详细阐述,其中涉及干部的选拔、使用、要求、责任、队伍建设等等问题,其中如何衡量一个好干部、如何成为一个好干部的内容是最值得我们一线员工学习的,毕竟“猛将必发于卒伍,宰相必取于州郡”嘛。要想进步就要向精英看齐,向先贤学习。

****是2014年新成立公司,我们也是2014年*月*日入职的新员工,在工作中经验不足,工作方法单一,时常会走弯路,有时也会遇到困难,但我们都是年轻人,有激情,“不抛弃,不放弃”,想法设法解决困难、跨过障碍,超越自己,让自己逐渐变得强大起来,回头望去,之前的困难不过是奋斗路上的小插曲罢啦!

作为**人,我们必须秉承“****”的工作作风,努力奋斗,全面提升自己及**部整体实力,为*****建设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为**的目标,而团结奋斗!

推荐第8篇:《以奋斗者为本》读后感

读《以奋斗者为本》华军

华军

企业的最低纲领是什么?是活下去,而且是长期的活下去。就像细水长流。围绕着活下去,而且是更好的、健康的活下去,我们就要去积极寻找活下去的理由和活下去的价值。活下去的基础即是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活下去,看似简单,实则是最根本最原始的战略。我们可能经常会说,我们的企业没有战略,不知道我们自己企业的战略是什么。其实,任何企业的最终目的都是要活下去,只有活下来了,才能谈赢利,才能谈培训、薪资、福利等。但培训、管理等也是为了更好的活下去。

所以说,这其实是一个“圆”,或者说是一个循环。而这个循环只有是良性的,企业才能生存,恶性的循环必将导致导致企业的毁灭。它向我们传递了两种正能量:一是“奋斗成大业”;二是“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团队打天下,管理定江山”。华为的成功归根结底就是经营人、造就人的成功,它通过不断挖掘人的潜在能力、资源、优势,并充分运用特有的文化宣导和有效的激励方法,促使所有员工都在不断批判和创新的路上努力前行、贡献智慧、以奋斗为荣。

刻苦学习、修养狼性、乐于奉献是华为认定的成为奋斗者的必循途径。只有培养了洞悉时事的能力,熟练操作的技能,用知识武装了自我;只有具备了嗅觉敏锐、奋不顾身、团结作战、敢于担责的特质;只有敬业献身、无私无畏、自我批判,始终保持使命感和危机感的讲大局讲奉献的人,才是华为公司真正意义上的奋斗者。所以,我们如果要想让自己获得更大的成功,要想我们的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就必须要学会时时更新知识、敢于承担责任、善于融入团队。

推荐第9篇:以奋斗者为本读后感

以奋斗者为本读后感

(一)

作为易流一名员工,拜读了张总这篇文章感受颇深,这篇文章每字每句都表达了张总对公司每位员工殷切的期许,非常感谢张总提供这样一个交流机会。

首先对于“最关键的因素是员工”这句话我想谈一下我的感受。员工是工作在第一线的人,我们才是真真切切面对客户第一人,员工个人素质代表公司整体水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员工工作状态直接影响公司经营状况,所以我们作为面对客户第一人应该把自己最好的状态、激情统统拿出来,让客户真切感受到这家公司是有活力的,是可以合作的,尽自己最大努力让客户体会到我们在为他的公司负责。我们敏锐的观察力才可以为公司提供及时的信息让领导层做出决策。

然后对于张总阐述的“奋斗者”三层含义很是赞同。一个人必须先对自己负责,自己清楚需要什么才会有追求,才会努力拼搏。当自己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才会把这样精神头带到工作当中。这个时候我们又该静下来想想,我,可以为公司带来什么。为公司着想前提我觉得是对公司的热爱,有感恩的心,是这个公司给了我平台让我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你有这个能力就应当肩负起使命,应该庆幸把握这个机会,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去体现自我价值的。

接着是对“第一:易流的”奋斗者“首先应该是对易流事业的绝对认同与忠诚”,这句话谈下感受。整个社会大踏步的发展让我们这些求职者有了更多的选择,最顽固思想还是去国企有保障,总觉得那样是只赚不赔的买卖,觉得民营企业不是稳定工作,但我想,不论在哪,只要能坚持下来并认真努力的工作,不论什么平凡工作岗位上都会体现出不平凡的你。我们必须把“公司为家”概念记在脑子里,融在血液里,这样感觉我们是和公司是一体的,我们才会为之去奋斗。“皮之不存,毛将何在 ” ,一个企业,如同一个民族,当它强大时,它的人民就会扬眉吐气,神采飞扬;当它衰落时,人们可能只有暗自嗟叹。因此,应该把企业当成一种力量的源泉,生命的支撑,视企业如生命,与企业共命运。

作为员工,我们应该多自我提高,多涉猎各方面知识,感谢公司提供工作平台,努力把握机会,尽自己最大努力为公司献出绵薄之力,让我们为将来的世界级物流服务公司奋斗吧,与易流共进退共奋斗,诚祝公司稳步向前!

以奋斗者为本读后感

(二)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从“资本”时代转到了“知本”时代,这种转变个人是非常喜欢的,因为资本是有限的,而知本是无限的,而知本显得更公平。这个时代瞬息万变,现在的企业不是讲千古,而更多的是在讲生存,如何生存,如何更好生存是现在企业一直在思考和行动的问题,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靠的是我们双手,靠的是我们迪森人。

我们要生存,要让我们迪森每个人能在“迪森号”船上乘风破浪,稳步前进,利润是我们唯一的救命稻草。我们必须明白我们的奋斗目标,明确每个人身上的责任,坚定我们的行为,让我们能生存得更好。

还记得进公司学习的时候谈到:“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对这段话我记忆非常深,可以说已经深深地映在了我的脑海,我也经常这样问我自己。对公司来说,我们的生存底线就是的生命线,怎么来牢牢把握这生命线?是利润,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底线,可是利润从那里来,我们是一个服务型的企业,利润当然是从客户来,所以我们所做的就得以客户为中心,怎么做到以客户为中心?我们有那么多部门,如何去协调工作?如何去整合我们的人、机、物料?只有一个东西,那就是管理,一套有效的、系统化的、制度化的管理。只有搞出这样一个管理模式,我们才能稳步推进,公司才能健康发展,才能不因为个别因素而出现问题。因此以客户为中心成了我们这个管理活动的底线,公司所有的管理行动必须以这为向导。

如何去制定一套标准化的管理制度,这给现在的企业提出了很棘手的问题,这是一个挑战,非常困难,但我们必须去做,因为没有人会替我们做。华为这方面做得很好,走在那整个中国管理模式的前面,可以说已经成为了华人企业的一个标杆。现在经常听到很多企业在谈转型。其实转型是非常痛苦的,风险非常大,只有到一个公司发展不下去的时候,才可能去接受这最后的一搏。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其实可以看到这类企业曾经也是非常不错的企业,为什么会走到这地步,其最主要得原因就是没有形成体系,往往更多的时候是根据领导者的意识模式发展,如果换领导或者其他什么变动,公司发展就会产生波动,出现各种各样不确定因素,简单的说就是个人崇拜。而不是文化崇敬。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就是宗旨,一个好的宗旨,才能指导一个公司顺利交接、传出,而不是挣扎的生存。

好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教给企业人员的是生存技能,而不是技术,企业员工要成为处理公司事物的能手,而不是工具的使用者。为什么我们几千年古老的哲学到现在还那么适用,为什么我们见到书店里面的一些管理的畅销书会过时,其中区别就在一个是方法论,一个是技术论。方法可以随事物的发展而发展,而技术必将被取代。一条船在大海上航行,突然大方向改变航向必然会翻船,但如果我们不适时调整,我们也不可能到这我们的目的地。所以变才是永远的不变。我们不要巨变,但我们要适时改变,我们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依时而谋,依势而动,就像现在人们常说位置选对了猪都会飞。

一个公司的发展,取决于公司的管理,一个成功的管理,取决于人力资源的管理。制度人来定,制度定下来是要人去执行。人是核心。

推荐第10篇:《以奋斗者为本》读后感

流事业的“奋斗者”应该具有钻研、学习、不断创新的精神。下面是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以奋斗者为本》读后感1

在看到这个标题时,当时想了一下,觉得自己应该可以算得上“奋斗者”,因为觉得自己把易流当成自己的事业,一直以老板的心态在努力的做每一件事,认真看了一下张总的文章,把张总提到的广义上的“奋斗者”的三个条件和易流自己的“奋斗者”五个条件跟自己认真的比较了一下,发现自己还真算不上是个“奋斗者”,至少有一半的条件尚未达到,“奋斗者”是需要用很长时间用非常多的心血去努力才能达到的目标,又或者说人的一生就一直在成为“奋斗者”的路上,也只有一直走在“奋斗者”的路上,才能实现自己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从而被企业和社会所尊敬,才能获得“物质”和“精神”的丰厚回报!

以下我着重从“易流奋斗者”的标准上谈谈自己的看法。张总文提到的五条标准,其实在“干部七条原则”中已经包含,前次的“深思易流忧患”中也提到了,这里也算是反复重点强调,为什么要这样做,我认为最大的原因还是易流的员工、干部并没有按张总的要求去做好事、改进事、提升事,甚至是做得很不好,我们今天学了这篇文章,我觉得不用思考和质疑:我们有错吗?我们没做好吗?我们没进步吗?要思考和实践的是:我们如何改正做事方法、我们如何做好事、我们如何进步的快一点。我打算从我的本质工作上来提出我的具体想法和计划:

第一:易流的“奋斗者”首先应该是对易流事业的绝对认同与忠诚,并践行易流的七条价值观。

这一条,我原来对我们团队的理解很不够,我认为对易流事业的绝对认同是少数人的事,我认为允许一部分人可以有自己的个性,可以不把易流价值观刻进自己的骨子里去,只要他能干好业务,有业绩就没有问题,就可以用。后来我发现错了,我们团队里就有这样的人,他总是喜欢站在大家的对立面思考和处理问题,总是表现得跟团队格格不入,总喜欢按自己的个性去做事,后来我发现他几乎成了团队的毒瘤,严重的影响了团队的凝聚力,事实上他的业绩也很差,正如张总说的,如果对易流的事业没有绝对认可或只停留在“口头上”其它的都免谈了,唯有认可和忠于易流事业的人才有可能跟大家一起“奋斗”,就像《亮剑》中李云龙的团队一样,所有人都能做到同生共死,这个是“奋斗”的基础,以后在团队管理上我要把这条标准作为“入门”条件,不认同易流事业的,我就会请他离开!当然新进来的员工不会天生就认同易流的事业,我们要引导、培训、帮助、以身作则来要求他们,让他们真正以“团队为荣、为易流为豪”。

第二:易流事业的“奋斗者”必须对工作充满激情,并对于易流的发展富有责任感、使命感。

张总在这条中把“激情”具体解释成“时刻保持对于工作、对于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对在易流所从事工作的热爱,遇事积极思考解决办法”,我简单的理解就是“积极做事、积极思考和改进”,我总结自己就是基本满足“积极做事”但“积极思考和改进”非常缺乏。表现团队管理总是不到位、员工思想总是把控不到位、流程执行总是不到位等等,这些需要思考方法,在管理意识上去深层次改变自己,以“执行力”为牵引,总结自己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方法,以提高同事们“快速响应、立即行动”为长期管理目标。最近在看一本销售管理小说,说的是销售领域“食脑族”的事,小说里说的人的思考比做事更有力量,特别是管理者、策划者,要提升整个团队的绩效和作战能力,我确实需求经常思考、不断思考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问题在每个人身上表现的情况有很大差异,就拿我这个团队来说,每个同事的心理诉求不同的阶段都不一样,新来的同事更多的是考虑自身的短期的经济收益,更在意自己的当下业绩,更容易以业绩好的同事为榜样,这种想法没有错,在管理上我就就要想办法让他们不断提升和稳定自己的业绩,并引导他们去努力学习并相互帮助,当整个团队的业绩上来后,大家的集体荣誉感就会强起来,逐渐大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就会强起来。老同事要清晰他的上升通道,要让他明白自己在哪方面需要努力和提高,又能在哪个阶段获得什么样的进步和回报,只有这样,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持续稳定,并在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榜样作用,接下来我要搞一场“深圳办事处经理”的竞聘,让业绩好的老同事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

第三:将本职岗位价值最大化,并坚持以“结果为导向”的行事风格。

今年我在不断尝试将销售指标分解到个人,将目标考核细化,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阻力,新老同事都担心自己的考核不能达标,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效果还是很明显的,我们如何跟上公司的“快速发展期”具体到我们销售人员的身上就是要不断的挑战业绩,要让老同事明白躺在“自己过去的成绩”上是行不通的,要培养更多的新同事做出好的业绩,让他们互为榜样,加快淘汰机制,市场上的强者都是淘汰留下来的精英,“向市场要效益”是张总常说的一句话,要不断强化同事们的指标考核目标,市场的“结果”就是“销售指标”,压力必须要有,信心是关键,制定合理的目标和循序渐进的指标考核是方法,接下来我要遂步把“装车数”指标和“回款”指标放在每个团队成员的身上,告诉他们我们要以“结果为导向”来挑战自己的业绩。

第四:易流事业的“奋斗者”应该时刻具备危机意识,并在工作中持续改进。

“危机意识”在我的脑海中还是很强的,针对深港的市场现状,“守住客户”同样是我们的工作重点,我们现有的客户不断会有人来挖来翘,这是不可避免的竞争,我目前已经要求团队的每个同事都在总表中体现自己的每周的“回访计划”通过我们的反复探讨,得出的结论是“必须在每个客户身上花时间和精力才可能维护好客情关系”为了保证时间和精力我们就必须周周有计划并周周付诸行动。

建议公司方面也要为断提升“全员服务意识”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我们都要建立起一个“全服务型”的易流,保持“服务不好,就会危险”的危机意识,这次工程师评级考试中,我参加了两场监考,最大的一个体会是工程师的服务意识还是很差,表现为很多细节知道,但不会去做,因为没有养成习惯,恰恰习惯的养成就是要有服务意识。部门之间的沟通冲突和推诿也正是服务意识弱的原因造成,因为大家还没有养成把对方当成服务对像的习惯。

第五:易流事业的“奋斗者”应该具有钻研、学习、不断创新的精神。

这一点现在公司我觉得慢慢好了起来,每天我都能看到下了班后,不同的部门在使用会议室,有开会的、有讨论的、有学习的、有培训的,公司整体上形成了一个学习的气氛,但我也发现气氛是有了,但效果并不好,表现为学习过程中气氛不活跃,互动不积极,测试学习的结果不理想,我们这个团队每周五下午在坚持培训学习,时间长了,慢慢的就有些同事心不在焉,学习效果就下降了不少了,昨天看了华东的同事上周接受“第三方”培训,叶龙兄很兴奋,发表不少感慨,我觉得是不是这种“第三方”的培训我们间隙性的也搞一搞,因为大家都是年轻人,基本没经历这种培训方式,从主观上来讲,对这个培训会比较感兴趣和好寄,接受程度可能就会好一些。

为“奋斗者”为本,快速反应、立即行动,完成深港大区的2011年销售指标,我们将奋斗、奋斗、再奋斗!!!

《以奋斗者为本》读后感2

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一切工业产品都是人类智慧创造的。华为没有依存的自然资源,唯有在人的头脑中挖掘出大油田、大森林、大煤矿……——任正非

从13年初进入云服务公司,眨眼间就过去了两年多了。在工作上,不断追求极致,希望能够最大程度上为公司为客户带来价值。在读完《以奋斗者为本》后,我想我也算得上一名奋斗者。

何为“奋斗者”呢?

“奋斗者”是能够为他所服务的企业、客户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奋斗者”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与付出,提升个人的综合能力,并能够实现个人成就。“奋斗者”是能够为整个社会前进发展做出一定贡献的,同时也一定会为自己所从事的领域、行业做出突出性贡献并受到社会所尊重的人;

以客户为中心,企业才能活下去

我做事一直秉着“先把事情做好,钱自然就会来了”的原则去做好本职工作。站在用户、客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不断地创新、拓展。

天底下唯一能给我们钱的,只有客户。客户是我们生存的唯一理由。我们、企业必须为客户服务。公司经营目标不能追求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实际上就是在榨干未来,伤害了战略地位。深淘滩,低作堰。

为什么是以奋斗者为本

我们奋斗的目的,主观上是为自己,客观上是为国家、社会、为人民。但主客观的统一确实是通过为客户服务来实现的。没有为客户服务,主客观都是空的。

要为客户做好服务,就要选拔优秀的员工,而且这些优秀员工必须要奋斗。要使奋斗可以持续发展,必须使奋斗者得到合理的回报,并保持长期的健康。但是,无限制的拔高奋斗者的利益,就会使内部运作出现高成本,就会被客户抛弃,就会在竞争中落败,最后反而使奋斗者无家可归。这种不能持续的爱,不是真爱。

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是两个矛盾的对立体,它就构成了企业的平衡。难以掌握的开放,妥协,灰度,考验所有的管理者。

如何做好团队领导者?

——开放、妥协、灰度是企业文化精髓,也是一个领导者的风范

魅力:干部需要长期艰苦奋斗,要有敬业和献身精神,实事求是,要有自我批判精神,以身作则,不断提升自身职业化水平,开展组织建设,帮助下属成长。

魄力:承受压力的能力,也就是使命和责任。担负公司文化和价值观的传承,有清晰的主攻方向,抓住主要矛盾,带领团队实现组织目标。站在全局立场,不断改进端到端的业务服务流程。

眼力:看到方向,挖掘人才,发现风险(矛盾)。建立公平公正的考核奖罚制度,完善规范业务流程,提拔干部,挖掘人才。

一个不开放的文化,就不会努力地吸取别人的优点,逐渐会被边缘化。一个不开放的组织,迟早就会成为一潭僵水。创新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前进的,同时像海绵一样不断吸取别人的优秀成果,而并非是封闭起来的“自助创新”.

我们在前进的路上,随着时间、空间的裱花,必要的妥协是重要的。没有宽容就没有妥协;没有妥协就没有灰度;不能依据不同的时间、空间,掌握一定的灰度,就难有合理审时度的正确决策。开放、妥协的关键是如何掌握好灰度。

有效地提高管理效率,是企业的唯一出路

客户的本能就是选择质量好、服务好、价格低的产品。而这个世界上又存在众多的竞争对手,我们质量不好,服务不好,光靠客户关系维持,必是死路一条,只是时间问题。在互联网时代,技术进步比较容易,而管理进步比较难,难就难在管理的变革,触及的都是人的利益。

我们想要在竞争中保持活力,就要在管理上改进,首先要去除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在监控有效的情况下,缩短流程,减少审批环节;要严格确定流程责任制,充分调动中下层必须承担责任,在职权范围内正确及时决策;把不能不敢承担责任的干部,调整到操作岗位上去;吧明哲保身或技能不足的干部从管理岗位换下来;要去除论资排辈,把责任心、能力、品德及人际沟通能力、团队组织协调能力……,作为选拔干部的导向。个人永远无法比团队强大,团队精神尤其重要。团队精神的积累就形成了团队和企业的文化。有了文化,企业才能走得更远。

铁军是打出来的,兵是爱出来的

古往今来凡能打仗的部队,无一例外,都是长官爱惜士兵,不然就不会有士为知己者死。

“狼狈组织计划”,是从狼与狈的生理行为归纳出来的。狼有敏锐的嗅觉,团队合作精神。而狈非常聪明,因为个子小,前腿短,在进攻时是不能独立作战的,因而他跳跃时是抱紧狼的后部,一起跳跃。就像舵一样的操控狼的进攻方向。狈很聪明。很有策划能力,以及很细心。狼与狈是一种合作的精神,而不是一提合作精神,就理解为加班加点,拼大力,出苦命。

作为品牌设计团队的领导者,我们团队就像是给狼狈做更好的装备,强化战斗力。是一个催化剂的作用。催化剂的作用就是,最大程度或超出地去发挥整体的效果。我们代表着企业的形象,公司的衣着外观。我们更需要加强内涵和质量,不能光靠外表去吸引客户。

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

别人干得好,我为他高兴;他干得不好,我们帮帮他,这是团队的精神。不管谁胜了,都是我们的胜利,我们大家一起庆祝;不管谁败了,都是我们的失败,我们拼死去救。企业的文化就这样逐渐形成了。我们要用制度来保证这种精神传承,要让为全流程做出贡献的人,按贡献分享到成果。

最后让我们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共创未来。这就是我们的目标。相信云服务公司在以后的日子里,有大家的努力,会越来越好,在这里感谢公司,感谢每一位奋斗者。

《以奋斗者为本》读后感3

在认真的阅读了张总关于“以奋斗者为本”的文章之后,我又忍不住反复的读了几遍,并对“奋斗者”思想的定义及其实现和意义进行了思考,对于什么是“奋斗者”、什么是“以奋斗者为本”以及如何让自己成为奋斗者并实现自己作为奋斗者的价值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在此进行了一些学习心得的总结。

什么是奋斗者?

首先,我们都会问:什么是“奋斗者”?这个问题张总在文章的最开始部分就给出了答案:

“奋斗者”是能够为整个社会向前发展做出一定贡献的,同样,也一定会为自己所从事的领域、行业做出突出性贡献并受到社会所尊敬的人;“奋斗者”是能够为他所服务的企业、客户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奋斗者”也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与付出,提升个人的综合能力,并能够实现个人成就,获得社会的尊敬,获得丰厚回报的。

人,作为一个社会个体,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成长和生活,享受社会环境的滋养和辅助。同样的,社会的发展也需要我们个人的奉献,在成不一个奋斗者的前提。没有奉献,就不能创造价值;没有奉献,人生就不会有意义;没有奉献,社会就不会有进步,也就不会有个人的进步。所以,没有奉献,就谈不上“奋斗者”。所以,我个人理解的所谓的“奋斗者”就是奉献社会、创造价值并实现价值获得回报。让自己成为所服务的公司、客户和社会的奋斗者,为公司做出上定的贡献。

如何成为奋斗者?

明确了什么是“奋斗者”之后,我们会想要成为易流的一个“奋斗者”,然而,如何成为“奋斗者”呢?是只是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么?还是只是努力工作就可以呢?

对于这个问题,张总也给出了很明确的答案,有五点要求:

第一,易流的“奋斗者”首先应该是对易流事业的绝对认同与忠诚,并践行易流的七条价值观;第二,易流事业的“奋斗者”必须对工作充满激情,并对于易流的发展富有责任感、使命感;第三,将本职岗位价值最大化,并坚持以“结果为导向”的行事风格。第四,易流事业的“奋斗者”应该时刻具备危机意识,并在工作中持续改进;第五,易流事业的“奋斗者”应该具有钻研、学习、不断创新的精神。我个人非常认同这几个观点,特别是我们部门最近也是一直再以学习来提升自己对工作和为人处事上的一些观点吧。

对于这几点要求,并不是独立的,其本身就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其实对从事的工作的认同和热爱的前提就是,“选我所爱,爱我所选”。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才会对工作充满激情,才会有强烈的责任感,才会在工作中创造出最大的价值。而要实现价值的最大化,除了需要激情和责任感以外,还需要坚持以“结果为导向”的行事风格。海燕经常和我们说的一句话,过程很重要,但是做事更注重的是结果,就像我们在服务的过程中是要做到细心,但我们更要明白是,是否保质保量的处理好事情,如果过程再完美结果没有完成或者说结果不是我们想要的,那也是无功于世,只有目标明确,才会有更大的动力。像我们服务行业,个人素质和态度也是奋斗者的必备因素之一,掌握我们整个公司的服务动态方针和平台的操作使用,并时刻保持危机感,提高危机意识,在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就像张总说的不是我们的服务有多好,而是竞争对手太落后,如果我们不前进对手必会追上,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吸收他人的长处,改正自身的缺点,做到扬长避短。比如我个人来说,情绪的波动还是比较大,有时还不能冷静处理事情,调整心态问题也不止说过一次,但这些都是还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

如何实现“奋斗者”的价值?

我在思考,要怎么实现“奋斗者”的价值呢?我该如何成为一个奋斗者?

作为易流的一名工作人员,我们不仅仅是一名工作者,我更应该是热爱易流的,要以易流的发展作为我最终极目标,努力的把易流推向世界化,这不井井是公司的上述,也是我们在坐各位同仁共同的一个目标,在目标明确的情况下,易流也为我们的工作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物质上,易流一定会给予“奋斗者”丰厚的物质回报;在精神上,易流会倡导建立“以奋斗者为本”的理念。在易流我个人是深有体会,我在这是因为相信而看见,因为看见而感动,也是为感动和感激而留下成为易流事业的一位“奋斗者”,公司是我们的一个大家庭,他给我们营造出一个尊重、信任、理解的文化氛围;让每一位“奋斗者”都富有激情、富有责任感、富有使命感的去进行创造和创新;也给“奋斗者”们公平感、成就感、认同感和发展的空间。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应持着公司的服务方针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坚持“转变、创新、服务””的经营理念,以“全面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的经营方针为指导思想,奋斗,奋斗,再奋斗。我相信,不管是管理阶层,还是销售阶层,哪怕是作为一名客服人员的我们,也能成为一名为公司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奋斗者”,不断地为公司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我相信我们一定行,让我们一起携手创造出更好的明天,一起奋斗吧。

第11篇:以奋斗者为本读后感

以奋斗者为本读后感3篇

以奋斗者为本读后感

(一)

读了张总写的《以奋斗者为本》后,我感受颇多,作为易流新员工的一员。我想我的路还有很长很远,但要想为公司创造更大的利润,为我个人职场生活添彩,就必须努力再努力,奋斗再奋斗。

作为新员工的我们都很年轻,有一定的冲劲,由于工作经验不是太多,工作思路也比较单一,在工作中会常走弯路,有时也会因为一点小困难或有些小的不适应,而困惑。其实这在我看来再正常不过,说明我们已经在前进的路上了,而这些小困难也就成为我们在奋斗路上的小插曲了。 我想易流的\'奋斗者\'应该是那种有工作激情,并不断接受挑战,通过不断地挑战去重新打造自己,进而继续向前赶,让自己逐渐强大起来。

易流的\'奋斗者\'首先应该是对易流事业的绝对认同与忠诚,并践行易流的七条价值观;易流事业的\'奋斗者\'必须对工作充满激情,并对于易流的发展富有责任感、使命感;易流事业的\'奋斗者\'应该将本职岗位价值最大化,并坚持以\'结果为导向\'的行事风格;易流事业的\'奋斗者\'应该时刻具备危机意识,并在工作中持续改进;易流事业的\'奋斗者\'应该具有钻研、学习、不断创新的精神。这是张总对易流\'奋斗者\'的要求,这五条要求即全面又精辟,话不多但要做到却不容易,这就要求我们每个易流人要有责任感、有使命感,以主人公的心态为公司的利益着想,同时还要有\'危机意识\'.

用心用智慧,给力给机会。我想我们每个人对\'奋斗者\'的理解,可能会有一些小不同吧,但是有了张总给我们提出的方向性要求,相信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个风向标,它指使着我们在奋斗的路上向前迈进。易流给予每个人的机会都是平等的,只要你肯奋斗肯挑战,相信定会有更宽广的舞台去等着你。

最后,我们必须将\'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坚持\'转变、创新、服务\'的经营理念,全面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的经营方针做为我们奋斗前进的指导思想。以公司的长远发展为目标,而团结奋斗!

以奋斗者为本读后感

(二)

作为易流一名员工,拜读了张总这篇文章感受颇深,这篇文章每字每句都表达了张总对公司每位员工殷切的期许,非常感谢张总提供这样一个交流机会。

首先对于\'最关键的因素是员工\'这句话我想谈一下我的感受。【以奋斗者为本读后感3篇】以奋斗者为本读后感3篇。员工是工作在第一线的人,我们才是真真切切面对客户第一人,员工个人素质代表公司整体水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员工工作状态直接影响公司经营状况,所以我们作为面对客户第一人应该把自己最好的状态、激情统统拿出来,让客户真切感受到这家公司是有活力的,是可以合作的,尽自己最大努力让客户体会到我们在为他的公司负责。我们敏锐的观察力才可以为公司提供及时的信息让领导层做出决策。 然后对于张总阐述的\'奋斗者\'三层含义很是赞同。一个人必须先对自己负责,自己清楚需要什么才会有追求,才会努力拼搏。当自己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才会把这样精神头带到工作当中。这个时候我们又该静下来想想,我,可以为公司带来什么。为公司着想前提我觉得是对公司的热爱,有感恩的心,是这个公司给了我平台让我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你有这个能力就应当肩负起使命,应该庆幸把握这个机会,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去体现自我价值的。

接着是对\'第一:易流的\'奋斗者\'首先应该是对易流事业的绝对认同与忠诚\',这句话谈下感受。整个社会大踏步的发展让我们这些求职者有了更多的选择,最顽固思想还是去国企有保障,总觉得那样是只赚不赔的买卖,觉得民营企业不是稳定工作,但我想,不论在哪,只要能坚持下来并认真努力的工作,不论什么平凡工作岗位上都会体现出不平凡的你。我们必须把\'公司为家\'概念记在脑子里,融在血液里,这样感觉我们是和公司是一体的,我们才会为之去奋斗。\'皮之不存,毛将何在 \' ,一个企业,如同一个民族,当它强大时,它的人民就会扬眉吐气,神采飞扬;当它衰落时,人们可能只有暗自嗟叹。因此,应该把企业当成一种力量的源泉,生命的支撑,视企业如生命,与企业共命运。【以奋斗者为本读后感3篇】识,在此进行了一些学习心得的总结。

什么是奋斗者?

首先,我们都会问:什么是\'奋斗者\'?这个问题张总在文章的最开始部分就给出了答案:

\'奋斗者\'是能够为整个社会向前发展做出一定贡献的,同样,也一定会为自己所从事的领域、行业做出突出性贡献并受到社会所尊敬的人;\'奋斗者\'是能够为他所服务的企业、客户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 \'奋斗者\'也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与付出,提升个人的综合能力,并能够实现个人成就,获得社会的尊敬,获得丰厚回报的。

人,作为一个社会个体,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成长和生活,享受社会环境的滋养和辅助。同样的,社会的发展也需要我们个人的奉献,在成不一个奋斗者的前提。没有奉献,就不能创造价值;没有奉献,人生就不会有意义;没有奉献,社会就不会有进步,也就不会有个人的进步。所以,没有奉献,就谈不上\'奋斗者\'.所以,我个人理解的所谓的\'奋斗者\'就是奉献社会、创造价值并实现价值获得回报。让自己成为所服务的公司、客户和社会的奋斗者,为公司做出上定的贡献。

如何成为奋斗者?

明确了什么是\'奋斗者\'之后,我们会想要成为易流的一个\'奋斗者\',然而,如何成为\'奋斗者\'呢?是只是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么?还是只是努力工作就可以呢?

对于这个问题,张总也给出了很明确的答案,有五点要求:

第一,易流的\'奋斗者\'首先应该是对易流事业的绝对认同与忠诚,并践行易流的七条价值观;第二,易流事业的\'奋斗者\'必须对工作充满激情,并对于易流的发展富有责任感、使命感;第三,将本职岗位价值最大化,并坚持以\'结果为导向\'的行事风格。第四,易流事业的\'奋斗者\'应该时刻具备危机意识,并在工作中持续改进;第五,易流事业的\'奋斗者\'应该具有钻研、学习、不断创新的精神。我个人非常认同这几个观点,特别是我们部门最近也是一直再以学习来提升自己对工作和为人处事上的一些观点吧。

对于这几点要求,并不是独立的,其本身就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其实对从事的工作的认同和热爱的前提就是,\'选我所爱,爱我所选\'.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才会对工作充满激情,才会有强烈的责任感,才会在工作中创造出最大的价值。而要实现价值的最大化,除了需要激情和责任感以外,还需要坚持以\'结果为导向\'的行事风格。海燕经常和我们说的一句话,过程很重要,但是做事更注重的是结果,就像我们在服务的过程中是要做到细心,但我们更要明白是,是否保质保量的处理好事情,如果过程再完美结果没有完成或者说结果不是我们想要的,那也是无功于世,只有目标明确,才会有更大的动力。像我们服务行业,个人素质和态度也是奋斗者的必备因素之一,掌握我们整个公司的服务动态方针和平台的操作使用,并时刻保持危机感,提高危机意识,在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以奋斗者为本读后感3篇】读后感duhouhan.htm。就像张总说的不是我们的服务有多好,而是竞争对手太落后,如果我们不前进对手必会追上,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吸收他人的长处,改正自身的缺点,做到扬长避短。比如我个人来说,情绪的波动还是比较大,有时还不能冷静处理事情,调整心态问题也不止说过一次,但这些都是还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

如何实现\'奋斗者\'的价值?

我在思考,要怎么实现\'奋斗者\'的价值呢?我该如何成为一个奋斗者?

作为易流的一名工作人员,我们不仅仅是一名工作者,我更应该是热爱易流的,要以易流的发展作为我最终极目标,努力的把易流推向世界化,这不井井是公司的上述,也是我们在坐各位同仁共同的一个目标,在目标明确的情况下,易流也为我们的工作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物质上,易流一定会给予\'奋斗者\'丰厚的物质回报;在精神上,易流会倡导建立\'以奋斗者为本\'的理念。在易流我个人是深有体会,我在这是因为相信而看见,因为看见而感动,也是为感动和感激而留下成为易流事业的一位\'奋斗者\',公司是我们的一个大家庭,他给我们营造出一个尊重、信任、理解的文化氛围;让每一位\'奋斗者\'都富有激情、富有责任感、富有使命感的去进行创造和创新;也给\'奋斗者\'们公平感、成就感、认同感和发展的空间。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应持着公司的服务方针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坚持\'转变、创新、服务\'\'的经营理念,以\'全面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的经营方针为指导思想,奋斗,奋斗,再奋斗。我相信,不管是管理阶层,还是销售阶层,哪怕是作为一名客服人员的我们,也能成为一名为公司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奋斗者\',不断地为公司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我相信我们一定行,让我们一起携手创造出更好的明天,一起奋斗吧。

第12篇:以奋斗者为本读后感

以奋斗者为本-读后感

按照公司的统一要求,近期认真的阅读了《以奋斗者为本》一书,同时也学习了《华为基本法》,对于企业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有了新的认识和新的定义,能够从先进的企业管理中汲取成功的管理经验,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重新修正方向,迈步向前,为企业管理注入新的思想。

《以奋斗者为本》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管理顾问黄卫伟基于华为公司实际管理框架,展示了华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框架、核心管理思想和管理导向,同时解答了如何统一企业目标、传承管理思想,使企业长久发展的问题。

在《以奋斗者为本》一书的背后是《华为基本法》,在华为的管理理念中,公司是一个共同体,是一个共存的组织,指导这个组织向前走的是《华为基本法》,华为公司的《华为基本法》不是一个管理手册,不是一个工作指导性的文件,而是明确了这个组织的共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也明确了这个组织的“人生观”,或者叫做“生存观念”,这样这个组织才会有一个动态的目标,等于制定了组织深层次的运行规则,赋予组织鲜活的生命,使这个组织可以沿着即定的规则不断修正方向,自行前行。

所有企业发展均会经历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这是所有企业都无法避免的,关键是如何让企业相对长久的发展,这就是管理的核心问题,华为公司通过明确价值导向、制定价值衡量准则和企业文化导向三个方面解决了这个管理核心问题。

一、“以客户为中心”

华为的核心价值观有四句话:“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坚持自我批判”。极度凝练,而里面的内涵又极其丰富和深刻。“以奋斗者为本”只是核心价值观的一部分,他不可以割裂开独立存在,必须有“以客户为中心”的前题,这样才能明确其价值导向。所以在华为的核心价值观中“以客户为中心”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它是企业存在根本要素,如果失去了这个前题,不管怎么样努力,可能没有意义,就像任正非所说的,研究把怎么把煤洗白,不管洗的多白,多快对于一个企业或者一个组织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不创造价值,因为它不是以客户为中心,所以客户才是所有价值的来源,才是企业运行的动力源泉,“以客户为中心”才是社会经济作用下的必须选择。

二、“以奋斗者为本”

确定了“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前题,可以统一企业的奋斗目标,而且是一贯的,长久有效的目标,有了这个前题就等于有了企业价值衡量的标尺,再细化标尺的刻度,就能够形成一个法制的企业。而标尺的刻度怎么明确,就是“以奋斗者为本”。“以奋斗者为本”就是明确衡量内部价值的标准。

华为公司的内部价值衡量包括两部分,一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贡献度,二是以奉献为导向的忠诚度。此两个维度一是企业的长久发展的前题,另一个是企业发展的根本。

三“艰苦奋斗、自我批判”

“艰苦奋斗、自我批判”实则是华为的企业文化导向,华为的企业文化就是在其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增加了团结和提升自我需求两个层面,在华为的核心价值观中提到了忠诚或者说建立了忠诚的价值导向,所以忠诚本身就是其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另外提出两点内容,一是团结,集中体现在“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的共荣共辱的团结思想,同时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模型提出了提升自我需求的导向。集中体现在“我们对生活的期望不重要,生活对我们的期望才是最重要”的核心思想,实现由自我满足到自我奉献的需求转变。

华为公司好比一辆汽车,在《华为基本法》中明确了所从事的行业,也就是明确行驶的目的,明确了以客户为中心,就有了到达目的的道路,以奋斗者为本就是有了忠于企业的员工也就是企业前行的动力,保障企业勇往直前。

华为公司提出的“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利出一孔”等等,不是所有企业都适用的,但有一点是通用的,如果企业想要取得长久的发展,必须明确企业的“三观”也就是企业作为一个组织的价值观、企业内部价值衡量标准、还有就是企业的发展原则以及如何保障员工忠诚,这些是企业管理的核心。

年 月 日

第13篇:以奋斗者为本(第一章)

1.1 围绕价值创造展开人力资源管理

1.1.1 什么是价值

我们通过保持增长速度,给员工提供了发展的机会,公司利润的增长,给员工提供了合理的报酬,这就吸引了众多的优秀人才加盟到我们公司来,然后才能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只有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才能永葆活力。 (来源:《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1998)

企业的发展要情调客户、资本、劳动者多赢。因此,我们要强调要真正努力实现客户的需求,要培养对客户需求有激情、有干劲,并孜孜不倦去实现的员工。以长期奉献能力与实现贡献定薪酬,以短期贡献定奖励。我们一定要强调每个人对资本的贡献价值,在这个价值下,每增加一个人,就要增加一部分增值价值。办企业一定要客户满意,这是生存基础;也要使股东满意,这是投资的目的;同时,也要使贡献者满意,我们决不让雷锋吃亏,这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 (来源:《关于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指导意见》,2005)

我们十几万人聚在一起是为了把华为做成一个更有价值的公司。公司价值是公司各种要素和能力的综合反映,销售额在大小不能代表一切,当期财务报表也不能完全反映公司价值。在公司持续经营的条件下,这个价值应表现为公司现实的获利能力和未来潜在获利机会的货币化表现。因此,华为对公司价值的追求,只能是持续有效增长。 (来源:电邮文号【2012】05号,《做好公司价值管理,追求公司有效增长》)

1.1.2 活下去是企业的硬道理

我们首先得生存下去,生存下去的充分且必要条件是拥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规模,没有规模就没有低成本。没有低成本、没有高质量,就难以参与竞争,必然衰落。 (来源:《再论反骄破满,在思想上艰苦奋斗》,1996)

整改干部队伍的目的,是要公司活下去。要想活下去,只有让那些障碍公司发展的人下去,或者说把那些不利于我们发展的作风彻底消灭,公司才能得以生存。这也是我们整改的宗旨。 (来源:《能工巧匠是我们企业的宝贵财富》,1999)

华为公司的最低纲领是要活下。

(来源:任正非在IPD动员大会上的讲话,1999)

对华为公司来讲,长期要研究的问题是如何活下去,积极寻找活下去的理由和活下去的价值。活下去的基础是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必然结果是企业的发展壮大。 (来源:《活下去,是企业的硬道理》,2000)

对于我个人来讲,我并没有远大的理想,我思考的是这两三年要干什么,如何干,才能活下去。我非常重视近期的管理进步,而不是远期的战略目标。活下去,永远是企业的硬道理。近期的管理进步,必须有一个长远的目标方向,这就是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公司长远的发展方向是网络设备供应商,这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有了这个导向,我们抓近期的管理就不会迷失方向。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我们的近期发展和远期发展就不会发生矛盾,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就会得到提升,我们也就有了生存的理由和生存的价值。 (来源:《活下去,是企业的硬道理》,2000)

企业能否活下去,取决于自己,而不是别人,活不下去,也不是因为别人不让活,而是自己没法活。活下去,不是苟且偷生,不是简单地活下去。活下去并非容易之事,要始终健康地活下去更难。因为它每时每刻都面对外在不断地改进和提高的过程中才能活下去。 (来源:《活下去,是企业的硬道理》,2000) 企业不是要大,也不是要强,短时间的强,而是要有持续活下去的能力与适应力。 (来源:《华为的冬天》,2001)

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下去。我们大家要一起来想,怎么样才能活下去,也许才能存活得久一些。失败这一天是一定会到来的,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规律。 (来源:《华为的冬天》,2001)

我们还要指出,活下去才是硬道理。华为公司不是为了追求名誉,而要的是实在,希望大家对待老产品、常规产品有正确的心态,不要老想着搞最先进的设备,搞最新的技术。我们不是做院士,而是工程商人。工程商人就是做的东西有人买,有钱赚。 (来源:《公司的发展重心要放在满足客户当前的需求上》,2002)

队形要根据市场进行变化,不能僵化和教条,要有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我们的宗旨就是活下去。 (来源:《人事驾驭客观规律,发挥核心团队的作用,不断提高人均效益,共同努力度过困难》,2002)

华为没有任何可依赖的外部资源,唯有靠全体员工勤奋努力与持续艰苦奋斗,不断清楚影响我们内部保持活力和创新机制的东西,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化竞争中存活下去。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全球市场竞争实质上就是和平时期的战争,在激烈竞争中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常胜,含孤儿变迁也常常是翻云覆雨,多少世界级公司为了活下去不得不忍痛裁员,有些已途中小时在历史风雨中。前路茫茫充满变数,非常不确定,公司没法保证自己能长期生存下去,因此不可能承诺保证员工一辈子,也不可能容忍懒人,因为这样就是对奋斗者、贡献者的不公平,这样对奋斗者和贡献者就不是激励而是抑制。幸福不会从天降,只能靠劳动来创造,唯有艰苦奋斗才可能让我们的未来有希望,除此之外,别无他途。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幸福的生活,全靠我们自己。 (来源:《关于近期公司人力资源变革的情况通告》,2007)

企业的目的十分明确,是使自己具有竞争力,能赢得客户的信任,在市场上能存活下来。要为客户服好务,就要选拔优秀的员工,而且这些优秀员工必须要奋斗。要使奋斗可以持续发展,必须使奋斗者得到合理的回报,并保持长期的健康。 (来源:任正非在市场部年中大会上的讲话纪要,2008)

1.1.3 企业的一切互动都应导向商业成功

华为是一个功利集团,它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目标而努力的,企业文化是围绕一种目标来实现的,这种目标就是要具有商业的价值和利益。

(来源:任正非答1997年应届毕业生问摘录,1997)

核心价值观的第一条是解决华为公司追求什么。现在社会上最流行的一句话是追求企业最大利润率,而华为公司的追求是相反的,华为公司不需要利润最大化,只将利润保持一个较合理的尺度。我们追求什么呢?我们依靠点点滴滴、锲而不舍的艰苦追求,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来为我们的顾客提供服务。

(来源:《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1998)

我们将按照我们的实业可持续成长的要求,设立每个时期的足够高的合理的利润率和利润目标,而不单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来源:《华为公司基本法》,1998) 我们是商业集团,只求商业集团的社会责任和利益,不要又是商人又要千古流芳,这才是一个公司的灾难。

(来源:任正非在上海研究所的讲话,2007)

成功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实现商业目的。其他都不是目的。这一点一定要搞清楚。我们一定要有一个导向就是商业成功才是成功。

(来源:任正非在上海研究所的讲话,2007) 公司的最终目标只有一个:商业成功。 (来源:EMT决议[2008]031号)

任何先进的技术。产品、解决方案和业务管理,只有转化为商业成功才能产生价值。 (来源:EMT纪要[2008]041号)

我们公司经营目标不能追求利润最大化,我们所有薪酬、经营的指导方针不能追求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实际上就是榨干未来,上海了战略地位。深淘滩,低作堰,大家要深刻理解它的广泛及深刻的含义。

(来源:任正非在2010年4月EMT办公例会上的讲话)

公司的生存发展需要利润,但我们强调深淘滩,低作堰,只赚取合理的利润。我们要让上下游的合作伙伴也有合理的利润,营造端到端产业链的强健。

(来源:EMT决议[2011]052号,关于正确理解以客户为中心的决议)

1.2 价值创造的来源

1.2.1 只有客户成功,才有华为的成功

华为的追求是在电子信息领域实现顾客的梦想,并依靠点点滴滴、锲而不舍的艰苦追求,使我们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 (来源:《华为公司基本法》,1998)

顾客的利益所在,就是我们生存与发展最根本的利益所在。我们要以服务来定队伍建设的宗旨,以顾客满意度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准绳。 (来源:《华为基本法》,1998)

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是满足客户需求。 (来源:《高层拜访重在“卖瓜”》,2000)

从企业活下去的根本来看,企业要有利润,但利润只能从客户那里来。华为的生存本身是靠满足客户需求,提供客户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并获得合理的回报来支撑;员工是要给工资的,股东是要给回报的,天底下唯一给华为钱的,只有客户。我们不为客户服务,还能为谁服务?客户是我们生存的唯一理由。既然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是客户,提供企业生存价值的是客户,企业就必须为客户服务。因此,企业发展之魂是客户需求,而不是某个企业领袖。 (来源:《华为公司的核心价值观》,2007年修改)

1.2.2 价值创造的辩证关系

只提爱祖国、爱人民是空洞的,我这个人的思想是灰色的,我爱祖国、爱人民,但我也爱公司、爱自己的家人,我对自己子女的爱,总还是胜过对一般员工的爱。这才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才有凝聚力。公司一方面必须使员工的目标远大化,使员工感知他的奋斗与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是联系在一起的;另一方面,公司坚决反对空洞的思想。要培养员工从小事开始关心他人,如支持希望工程。平时关心同事,以及周围有困难的人,修养自己。只有有良好的个人修养,才会关怀祖国的前途。为国家,也为自己和亲人,这是两部发动机,我们要让他们都发动起来。实事求是,合乎现阶段人们的思想水平。客观上实现了为国家。 (来源:《走出混沌》,1998)

为客户服务是华为生存的唯一理由。公司唯有一条道路能生存下来:就是客户的价值最大化。有的公司是为股东服务,股东利益最大化,这其实是错的,看看美国,很多公司的崩溃说明这条口号未必就是对的;还有人提出员工利益最大化,但现在日本公司已经有好多年没有涨工资了。因此我们要为客户利益最大化奋斗,质量好、服务好、价格最低,那么客户利益就最大化了,客户利益大了,他有再多的钱就会在买公司的设备,我们也就活下来了。我们的组织结构、流程制度、服务方式、工作技巧一定要围绕这个主要的目的,好好地进行转变来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

(来源:任正非在技术支援部2002年一季度例会上的讲话)

我们奋斗的目的,主观上是为自己,客户上是为国家、为人民。但主客观的统一确实是通过为客户服务来实现的。没有为客户服务,主客观都是空的。 (来源:任正非在市场部年中大会上的讲话纪要,2008)

华为的董事会明确不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也不以其利益相关者(员工、政府、供应商„„)利益最大化为原则,而坚持以客户利益为核心的价值观,驱动员工努力奋斗。 (来源:《董事会领导下的CEO轮值制度辨》,2012)

1.3 价值创造的要素

1.3.1 劳动、知识、企业家和资本共同创造了华为公司的全部价值

在华为公司,一个突破性的观点就是认为劳动、知识、企业家和资本共同创造了企业的全部价值。华为公司为了建立它的价值分配体系,必须在理论上对价值创造的要素做新的确认。这种确认实际上突破了古典经济学价值创造的理论,突破了我们所谓一般意义上的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那么,这个突破就为它的价值分配系统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来源:《抓住机遇,调整机制,迎接挑战》,1997)

我们现在在高技术领域里重新认识这个问题的时候,主要是正确估价知识在创造价值中的作用以及重新正确估价企业家在创造价值中的作用,而不是简简单单仅去考虑一般的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的作用。因为在高技术企业里,一般操作性工人所占的比重是很小的。以华为公司为例,它的R&D人员占40%,市场营销人员占到35%,真正的生产人员只占15%,而真正在作业线上完成作业功能的人连10%都不到,这样的话,整个公司的价值到底是谁创造的?实际上不能以一般的劳动创造价值的意义来理解,而要特别突出知识和企业家这整个价值创造中的租用。 (来源:《抓住机遇,调整机制,迎接挑战》,1997)

1.3.2 劳动

在华为应该有这样一个定理:员工靠知识、靠诚实劳动,应得到较好的报酬,不靠城市劳动及知识就能赚到钱就说明管理有问题。一定要促成一种风气,诚实去劳动,有效去进步。 (来源:《当干部是一种责任》,1996)

尽心与尽力,是两回事。一个人尽心去工作与尽力去工作,有天壤之别。要培养一批用心的干部。用心的干部,及时技术上差一点,也会赶上来,因为也会积极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去工作。因此在加强部门实力建设过程中,一是培养队伍,而是要把尽心的人提拔上来。用心工作,就是思想上艰苦奋斗,尽力工作就是没有目标性地完成任务。 (来源:中研传输部汇报纪要,1996)

我相信在座的人都是尽力的干部,但是否尽心就不一定。你要想成为高级干部就得尽心。全心全意与努力是两个概念,尽心做事与尽力做事是两个根本性的概念,思想上艰苦奋斗就是尽心。尽力不是好干部,是中低层干部,尽心才是好干部。 (来源:《按照筛子的思想建设中试部》,1996)

有些员工不负责任,老说流程改了,又有新规定出台而推诿,这样的人就是不尽心的人。每个员工接到他人的求助时,都要尽力去想办法,积极主动地区解决问题,不能让求助的人自己去想办法。尽心和尽力是有本职区别的,这种区别在评定中一定要体现出来。 (来源:《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1996)

一般人只注意身体上的艰苦奋斗,却不注重思想上的艰苦奋斗。科学家、企业家、善于经营的个体户、养猪能手,他们都是思想上艰苦奋斗。为了比别人做得更好一点,为了得到一个科学上的突破,为了一个点的市场占有率,为了比别人价格更低些,为了养更多更好的猪,他们在精神上承受了难以想象的压力,殚精竭虑。他们有的人比较富裕,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不艰苦奋斗,比起身体上的艰苦奋斗,思想上的艰苦奋斗更不被人理解,然而也有更大的价值。评价一个人的工作应考虑这种区别。 (来源:任正非早期讲话纪要,1996)

我们永远强调的思想上艰苦奋斗。思想上艰苦奋斗与身体上艰苦奋斗的不同点在于:思想上艰苦奋斗是勤于动脑,身体上艰苦奋斗只是手脚勤快。 (来源:《不要忘记英雄》,1997)

一切员工在公司长期工作的基础是诚实劳动和胜任本职工作。 (来源:《管理工作要点》,1999)

什么叫奋斗,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任何微小活动,以及在劳动的准备过程中,为充实提高自己而做的努力,均叫奋斗,否则,再苦再累也不叫奋斗。 (来源:《逐步加深理解“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的企业文化》,2008)

为客户创造价值才是奋斗。我们把煤炭洗的白白的,但对胡可没产生价值,再辛苦也不叫奋斗。两个小时可以干完的活,为什么要加班加点拖14个小时来干?不仅没有为客户产生价值,还增加了照明成本、空调的成本,还吃了夜宵,这些钱都是客户出的,却没有为客户产生价值。

(来源:任正非与肯尼亚代表处员工座谈纪要,2008)

任何员工,无论你来自哪个国家,无论新老,只要坚持奋斗,绩效贡献大于成本,我们都将视为宝贵财富,不断激励你成长。

(来源:任正非在EMT办公会议上的讲话,2009)

每周只工作40小时,只能产生普通劳动者,不可能产生音乐家、舞蹈家、科学家、工程师、商人„„如果别人喝咖啡,我们也有时间喝咖啡,我们将永远追不上别人。 (来源:《市场经济是最好的竞争方式,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2009)

1.3.3 知识

我们这个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它的核心就是人类创造财富的方式和致富的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随着时代的进步,特别是由于信息网络给人带来的观念上的变化,使人的创造力得到极大的解放,在这种情况下,创造财富的方式主要是由知识、由管理产生的,也就是说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这是企业要研究的问题。 (来源:《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1998)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过去是资本雇佣劳动,资本在价值创造要素中占有支配地位。而知识经济时代是知识雇佣资本。知识产权和技术诀窍的价值和支配力超过了资本,资本只有依附于知识,才能保值和增值。 (来源:《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1998) 对一些高技术产业,人的脑袋很重要,金钱资本反而有些逊色,应多强调知识、劳动的力量,这就是知识资本,我们称之为“知本主义”。 (来源:《走出混沌》,1998)

我们强调人力资本不断增值的目标优先于财务资本增值的目标。 (来源:《华为公司基本法》,1998)

1.3.4 企业家

我们继续提倡敢作敢为的大无畏精神和冒险精神,要有越挫越勇的勇气与信心。不断开发新的市场与新的技术。要不断地培养职员的商业与技术的敏锐的嗅觉与远见,要在拼搏中使他们出类拔萃,使一代新人应运而生。没有尝试就没有成功,“干即成功”这个透彻的人生哲学,一直激励奋发有为者。“狭路相逢勇者胜”。

(来源:任正非在清产核资动员会上的讲话,1991)

华为第一次创业的特点,是靠企业家行为,为了抓出机会,不顾手中资源,奋力牵引,凭着第

一、第二创业者的艰苦奋斗、远见卓识、超人的胆略,使公司从小发展到初具规模。(来源:《融入集体,共同发展》,1997)

关于企业家的含义,美国哈佛大学有一个教授叫霍伍德.斯蒂文森,他是这个领域得权威,他说企业家精神就是追求机会,而不顾手中现有的资源。在华为公司就能非常鲜明地感觉到这个特点,完全是一种典型的企业家经营方式。所以,华为公司的成功首先在战略上,第一个是紧紧围绕资源共享展开,不为其他的诱惑所动。第二个,华为的资源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它还充分利用社会的各种资源,利用世界上的资源来为我所用。所以,企业才能够迅速做大。现代社会的发展,任何一个组织的发展,没有资源是不行的,但是资源不一定是你能够控制得住的,关键是你能不能调动起来。第三个是压强原则。 (来源:《抓住机会,调整机制,迎接挑战》,1997) 我们一定要讲清楚企业的生命不是企业家的生命,为什么企业的生命不是企业家的生命?就是我们要建立一系列以客户为中心、以生存为底线的管理体系,而不是依赖于企业家个人的决策制度。这个管理体系在它进行规范运作的时候,这个魂是永远存在的。我在十年前学过一篇文章,《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就引用孔子的一首诗,“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我讲管理就像长江一样,我们修好堤坝,让水在里面自由流,管它晚上流、白天流。晚上我睡觉,但水还自动流。水流到海里面,蒸发成水汽,雪落在喜马拉雅山,又化成水,流到长江,长江又流到海里,海又蒸发。这样循环搞多了以后,它就忘了一个还在岸上喊“逝者如斯夫”的人,一个“圣者”,它忘了这个“圣者”,只管自己流。这个“圣者”是谁?就是企业家。企业家在这个企业没有太大作用的时候,就是这个企业最有生命的时候。所以企业家还具有很高的威望,大家都很崇敬他的时候,就是企业家最没有希望、最危险的时候。 (来源:《在理性与平实中存活》,2003)

领袖不需要太懂技术但要懂方向、要看清商业目标,要有战略思维能力,要跳出技术思维圈子。

(来源:任正非在上海研究所的讲话,2007)

一个领袖干什么?一个领袖其实就是抓住主要矛盾、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工作就是要找准方向。(来源:任正非在PSST体系干部大会上的讲话,2008) 一个清晰的战略目标,大家来跟随,这就是领袖的作用。

(来源:任正非在2013年3月29日EMT办公例会上的讲话)

思想领袖更多地是在价值分配、全球战略格局上去思考,发挥引领作用。思想领袖不是停留在管理方法,而是要上升到管理哲学层面;战略领袖要规划未来的战略格局;商业领袖要集中在淮海战役、辽沈战役的成功上来考虑;高端专业就是做系统性的规划。 (来源:任正非在2013年3月29日EMT办公例会上的讲话)

1.3.5资本

公司下一步发展离不开资金积累。在资金来源上,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种是开放资金市场,公司股权让公司以外的人来购买;第二种就是扩大生产,增加利润,自我积累。第一种方式来钱快,但这种钱不是好拿的,而且可能干扰我们的体制。我们是以劳动为本位,而不是资本为本位的体制。采取对劳动成果高度肯定的态度,以工资、股票等形式对劳动者给予报酬。尽管目前这种体制还是靠公司领导个人品质来维持,体制本身也处于探索中,但这种机制一定要规范化,以制度的方式存在下去。所以,华为既不能把资金全部寄托在资金开放上,也不能仅局限于自身的利润积累,而应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点。 (来源:《寻求平衡,比翼齐飞》,1994)

我们在产品领域经营成功的基础上探索资本经营,利用产权机制更大规模地调动资源。实践表明,实现这种转变取决于我们的技术实力、营销实力、管理实力和时机。外延的扩张取决于做实内涵,机会的捕捉取决于事先准备。 (来源:《华为公司基本法》,1998) 任正非在《华为公司基本法》起草过程中多次说道,高技术企业在初期使用知本(知识资本)的概念是很准确的;资本要考虑知本和风险资本两个方面,知本要转化为风险资本,风险资本要滚大,否则不能保证企业的长期运作;风险资本既包括企业风险资本,也包括外部风险资本;在价值分配中要考虑风险资本的作用,要寻找一条新的出路。劳动、知识、企业家的管理和风险的贡献累计起来以后的出路是什么?看来是转化为资本。我们不能把创造出来的价值都分光了,而是要积累成资本,再投入到企业的经营中去。 (来源:《走出混沌》,1998)

我司的独特竞争优势立足于实行普遍教育的人口大国下的规模化研发低成本。我司的商业模式是通过将网络设备业务做大做强来构建全球化,国家化水准的市场平台、服务平台、研发平台、管理平台,在此平台上培养干部、发展新业务,并通过新业务的资本运作来获利。 (来源:EMT决议[2007]021号,《关于公司全球竞争策略的原则性指导意见》)

1.4价值创造的文化支撑

1.4.1 以奋斗者为本

华为是靠企业文化、精神黏合的。在于它的组织方式和机制,不在于它的人才、市场、技术等。华为是有良好制约机制的集体奋斗。 (来源:《集体奋斗发展高新技术产业》,1996)

华为是一个功利集团,我们一切都是围绕商业利益。因此,我们的文化叫企业文化,而不是其他文化或政治。因此,华为文化的特征就是服务文化,因为只有服务才能换来商业利益。服务的含义是很广的,不仅仅指售后服务,从产品的研究、生产到产品生命终结前的优化升级,员工的思想意识、家庭生活„„因此,我们要以服务来定队伍建设的宗旨。我们只有用优良的服务去争取用户的信任,从而创造了资源,这种信任的力量是无穷的,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有一天我们不用服务,就是要关门、破产了。因此,服务贯穿于我们公司及个人生命的始终。 (来源:《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1997) 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建立一个思想统一的平台,权利再分配的基础就是公司的企业文化,如果前几年再未达成企业共识时就实施权力下放,华为公司早就分崩离析了。 (来源:《坚定不移地推行ISO9000》,1997) 思想权和文化权是企业最大的管理权,思想权和文化权的具体体现是假设权。比如知识是资本,雷锋不吃亏。立项也是假设,立项后我们用时间去证实这个假设。假设权必须控制在公司手中。 (来源:《思想权和文化权是企业最大的管理权》,1997)

企业领导者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创造和管理文化,领导者最重要的才能就是影响文化的能力。人是受动机驱使的,如果完全利用这个动机去驱使他呢,就会把人变得斤斤计较,相互之间没有团结协作,没有追求了。那么,文化的作用就是在物质文明和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使他超越基本的生理需求,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追求自我实现的需要,把他的潜能充分调动起来,而在这种追求过程中,他与人合作,赢得别人的尊重、别人的承认,这些需求就构成了整个团队运作的基础。 (来源:《抓住机遇,调整机制,迎接挑战》,1997) 华为公司就是要解决一个综合平衡问题,综合平衡最重要的基础就是文化。如果没有一个组织、文化的认识,就无法综合平衡。“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不是约束你,而是要你综合平衡,自我修正、自我调整、自我前进。自我调整不是靠领袖来实现的,领袖只是一匹狼,主要是抓机会,抓住机会以后就有狼群自动实现综合平衡。这是一种以文化为基础的自觉的综合推进系统。

(来源:任正非在基本法第四稿修改会议上的讲话,1997)

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一切工业产品都是人类智慧创造的。华为没有可以依存的自然资源,唯有在人的头脑中挖掘出大油田、大森林、大煤矿„„精神是可以转化为物质的,物质文明有利于巩固精神文明。我们坚持以精神文明促进物质文明的方针。 (来源:《华为公司基本法》,1998)

奋斗这个词的含义是丰富的,以奋斗者为本,不光是讲劳动者,也包含了投资者,投资者也在奋斗,他把自己的钱拿出来,参与者里面,他就要承担风险和责任。所以奋斗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要赚钱。 (来源:任正非与肯尼亚代表处员工座谈纪要,2008)

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这是我们二十多年悟出的道理,是华为文化的真实体现。 (来源:《干部要担负起公司价值观的传承》,2010) 一个以客户为中心,一个以奋斗者为本。有人问:“有人不是在炒作以奋斗者为本、炒作华为的奋斗吗?”我说奋斗怎么了?我们全是向共产党学的,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生,为祖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风斗,为了你的家乡建设得比北京还没而奋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这些都是共产党的口号,我们不高举这些口号,我们高举什么?但手段上由于我们民营体制的局限性,不可能有其他方法,只能是用钱作为度量衡,来测量你的奋斗。你是奋斗者,就给你股票,给你奖金。我们不能倒过来,为了奖金和股票而奋斗,如果这样价值观就倒退了。多以我们讲以奋斗者为本,辅以一些物质鼓励的手段,我认为可能是找到了一条路,我们坚持这个路线不动摇。我们二十年摸着石头过河,摸到了是吗,就是摸到了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过去我们可能是不自觉地执行这个东西,但是我们现在比较自觉。这个文化里面应还有:长期坚持艰苦奋斗,自我批判。 (来源:《成功不是未来前进的可靠向导》,2011)

1.4.2 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 市场部有个很著名的口号:“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不管谁胜了,都是我们的胜利,我们大家一起庆祝;不管谁败了,都是我们的失败,我们拼死去救。企业文化就这样逐渐形成了。 (来源:《持续技术领先,扩大突破口》,1996) 下一个时代是群体奋斗、群体成功的时代,这个群体奋斗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别人干得好,我为他高兴;他干的不好,我们帮帮他,这就是群体意识。 (来源:任正非在“96科技夏令营开幕式”上的讲话) 第二次创业的目标就是可持续发展,要用十年时间使各项工作与国际接轨。它的特点是要淡化企业家的个人色彩,强化职业化管理。把人格魅力、牵引精神、个人推动力变成一种氛围,使它形成一个场,以推动和导向企业正确发展。氛围也是一种宝贵的管理资源,只有氛围才会普及大多数人,才会形成宏大的具有相同价值观与驾驭能力的管理者队伍。才能在大规模的范围内,共同推动企业进步,而不是相互抵消。这个导向性的氛围就是共同制定并认同的《华为公司基本法》。 (来源:《要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1998)

要实现团队的奋斗,协同的奋斗。要从考核激励上将以客户为中心的“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的光荣传统制度化地巩固下来。要从虚拟统计、虚拟考核入手,从激励机制上保证后方支持队伍与前方作战队伍,助攻队伍和协同作战的友军一起分享胜利果实。 (来源:EMT纪要[2008]021号) 华为文化的真正内核就是群体奋斗。所以你们如果将来想有大作为,一定要加强心理素质训练,要多边、多层次、多方位地沟通,要学会怎么做人。只有学会了做人,你将来才会做事。在关键时刻,你才会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 (来源:电邮文号[2011]16号,《从“哲学”到实践》2011)

1.4.3 “狼性”

企业就是要发展一批狼,狼有三大特性,意识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饶、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企业要扩张,必须有这三要素。所以要构建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大家去努力奋斗,在新机会点出现时,自然会有一批领袖站出来去争夺市场先机。 (来源:《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1998)

我们把目标瞄准世界上最强的竞争对手,不断靠拢并超越他,才能生存下去。因此,公司在研发、市场系统必须建立一个适应“狼”生存的组织和机构,吸引、培养大量具有强烈求胜欲的进攻型、扩张型干部,激励他们像“狼”一样嗅觉敏锐,团结作战,不顾一切地捕捉机会,扩张产品和市场。同事培养一批善统筹、会建立综合管理平台的狈,以支持狼的进攻,形成狼狈之势。狈在进攻时与狼是形成一体的。只是这时狈用前腿抱住狼的腰,用后腿蹲地,推狼前进。但这种组织建设模式,不适合其他部门。 (来源:《建立一个适应企业生存发展的组织和机制》,1997)

1.5 价值创造的两个轮子

1.5.1 管理第一,技术第二

为什么世界上出现了IBM、微软,其实体现的不仅是技术,体现的是管理。某种意义上看某些公司不比华为差,为什么没有发展起来,就是没有融入管理,什么东西都是可以买来的,唯有管理是买不来的。

(来源:任正非在管理工程事业部CIMS系统汇报会上的讲话,1997)

什么是贡献?并不是所有人都要去调板子、编程序才叫贡献,管理所包含的内涵更加丰富、深刻。一个群体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总是要组织者和管理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贡献是不是一定比劳动者少呢?那是不对的。原则上组织者一定是比实际干活的人贡献大,当然不排除少数专家可以超出管理者,但绝大多数专家应该是置于管理者之下的。 (来源:任正非在中研部新干部任命前的讲话,1997) 公司第一次创业转入第二次创业的最大特征是要强化管理,形成职业家管理阶层。就是要用你们这些管理博士、硕士,把华为共同建立的管理思想变成组织、变成行动,最后产出粮食。公司第一次创业时期是一手抓产品开发,一手抓市场建设;现在二次创业时期是要加强管理建设,这给你们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和极大的机会。 (来源:《融入集体,共同发展》,1997) 核心竞争力对一个企业来讲是多方面的,技术与产品仅仅是一个方面,管理与服务的进步远远比技术进步重要。十年来公司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没有管理,人才、技术和资金就形不成合力;没有服务,管理就没有方向。 (来源:《创新是华为发展的不竭动力》,2000)

所有公司都是管理第一,技术第二。没有一流管理,领先的技术就会退化;有一流管理,即使技术二流也会进步。

(来源:任正非于2000—22期学员交流纪要)

未来的挑战不是技术或产品,主要表现在基础研究和创新优势方面,根本是企业的管理上。我们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内部管理问题,即在组织、流程、IT(信息技术)等方面建设适应市场需求和及时满足需求的管理体系。否则,公司再扩张就会出问题。我们一方面要不断地激活组织,始终保持它的活力,不使它退化或沉淀;另一方面,我们始终要保持对组织的约束和控制,不能击垮它,在激励中约束,在约束中激励。取得激励与约束的平衡,并使这种平衡在动态中不断地优化。 (来源:《华为的机会与挑战》,2000)

对技术的崇拜不要走到宗教的程度。我曾经分析过华为、朗讯可能失败的原因,得出的结论是不能走产品技术发展的道路,而要走客户需求发展的道路。 (来源:《华为公司的核心价值观》,2007修订版)

互联网不断地往新的领域走,带来了技术的透明,管理的进步,它加快了各公司之间差距的缩短。因此,未来的竞争是管理的竞争,我们要在管理上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 (来源:华为EMT纪要[2008]028号)

我们公司未来三到五年只有两条路,没有其他路可走。要么就是被历史淘汰了,要么就是在历史中成为佼佼者。我们成为佼佼者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我们过去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呢,我们重视了业务建设,不够重视组织建设和干部建设。在组织建设上、流程建设上、干部建设上,我们做得不够,所以我们三五年被要适当改变一下。在改革成功之后能提高效率30%,那我们也能成龙上天了。

(来源:任正非在2009年5月EMT办公例会上的讲话)

华为认为,作为一家技术型公司,技术重要,但管理更重要。企业管理关键是面向市场做要素整合,把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研发、生产制造、企业内外产业链等面向市场竞争的所有资源和要素有效整合起来,并在市场竞争中获胜,这是管理的价值,也是管理的目标。事实上,整合前后,这些要素和资源本身并没有变化,很多企业也不缺资源和要素,但是有效整合的企业就更能成功。

(来源:提供给新华社的通讯稿,2009)

工程师执政有什么害处呢?就是把产品做到客户不需要,重视技术创新,不重视管理。不能老是以技术为导向,公司要贯彻从技术导向走向商业导向,我们要重视管理。项目CEO是商业领袖,不是技术专家。

(来源:任正非在EMT办公例会上的讲话,2012年6月)

公司运转是依靠两个轮子,一个轮子是商业模式,一个轮子是技术创新。 (来源:电邮文号[2012]35号,任正非于2012实验室座谈会纪要)

1.5.2 以客户为中心和以技术为中心要“拧麻花“

回顾华为十年的发展历程,我们体会到,没有创新,要在高科技行业中生存下去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这个领域,没有喘气的机会,哪怕只落后一点点,就意味着逐渐死亡。 (来源:《创新是华为发展的不竭动力》,2000)

经历过这些年以后,我们已经开始明确了以客户需求为方向,以解决方案为我们的手段,我们充分满足客户低成本、高增值的服务要求,促进客户的盈利,客户盈利才会买我们的产品。 (来源:《贴近客户,奔赴一线,到公司最需要的地方去》,2001)

我们以前做产品时,只管自己做,做完了向客户推销,说产品如何的好。这种我们做什么客户就买什么的模式在需求旺盛的时候是可行的,我们也习惯了这种模式。但是现在形势发生了变化,如果我们埋头做出“好东西”,然后再推销给客户,那东西就卖不出去。因此,我们要真正认识到客户需求导向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一条非常正确的道路。 (来源:任正非在PIRB产品路标规划评审会议上的讲话,2003) 我们一定要真正明白客户需求导向,在客户需求导向上坚定不移。我们要真正认识到客户需求导向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一条非常正确的道路。枪声就是命令,我们说,需求就是命令,我们一定要重视客户需求。

(来源:任正非在PIRB产品路标规划评审会议上的讲话,2003) 我们将来的发展目标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充分满足客户需求。客户需求导向与以前的产品导向有什么区别?就是先发制人和后发制人的区别。对我们公司来说,技术驱动公司前进的速度开始减慢,响应客户需求开始加快。这是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 (来源:任正非在2004年三季度国内营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产品和解决方案领域要围绕客户需求持续创新。任何先进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只有转化为客户的商业成功才能产生价值。在产品投资决策上,我们坚持客户需求导向优先于技术导向。要在深刻理解客户需求的前提下,对产品和解决方案进行持续创新,我们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才会有持续竞争力。 (来源:《从汶川特大地震一片瓦砾中,一座百年前建的教堂不倒所想到的》,2008) 我们要加大以技术为中心的战略性投入,以领先时代。我们以客户为中心讲多了以后,可能会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会忽略以技术为中心的超前战略。将来我们以技术为中心和以客户为中心两者是拧麻花一样的,一个以客户为中心,来做产品;一个以技术为中心,来做未来架构性的平台。

(来源:任正非在2011年3月31日EMT办公例会上的讲话)

在我们公司的创新问题上,第一,一定要强调价值理论,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一定是为了创造价值。第二,在创新问题上,我们要更多地宽容失败。

(来源:电邮文号[2012]35号,任正非与2012实验室座谈会纪要)

加大前瞻性、战略性投入,构筑公司面向未来的技术优势,引领行业发展。要加大以技术为中心的战略性投入,以领先时代。 (来源:司发[2012]081号,《关于2012年经营环境分析与关键经营策略的指导意见》)

1.6 摆脱三个依赖

1.6.1 摆脱对技术的依赖,对资本的依赖,对人才的依赖

全面而系统地建设公司是我们正在思考的问题。公司是一个技术密集、资金密集、人才密集的企业,它将在奋力的发展中,逐步摆脱对人才的依赖,对技术的依赖,对资金的依赖,从必然王国逐步走向自由王国。 (来源:《胜利鼓舞着我们》,1994)

我说过有三个摆脱——摆脱对技术的依赖、摆脱对人才的依赖、摆脱对资金的依赖。完成了这三个摆脱,我们就从必然王国走向了自由王国。人利用科学技术就自由了,管理也要做到这一点。我们有ISO9000,有MRPⅡ(制造资源计划),我们还有文档,万一出现了意外,只要我们这些东西都讯在,我们可以再建一个新华为,这才是财富。管理虽然很抽象,实际上也是一种物质性的东西。以前我们对才读这个定义不是很清楚,糊里糊涂打了八年仗,我们才有了初步的认识,什么叫财富?财富就是管理,是文档。 (来源:任正非在管理工程事业部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1997)

衡量管理的好不好,就是要摆脱对人的依赖。不是说你制造一个系统,使人家摆脱对人的依赖,而是你们本身就要摆脱对人的依赖。外国人的人才流动比我们大得多,人家说两月出差回来办公室一坐,三分之一都是新人,人家为什么还能运行得非常良好,其实就是ISO9000,就是MRPⅡ。谁走了都无所谓,你看得懂这个程序,会敲键盘,你上班吧。发命令,发计划单,人家就生产了,肯定没有问题都是很准确的。所以在管理上有须有要推进,华为公司下定巨额慈宁要用三年到五年时间实现管理上与国际接轨,任重而道远。 (来源:任正非在管理工程事业部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1997)

摆脱三个依赖,走向自由王国的关键是管理。通过有效的管理构建起一个平台,使技术、人才和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潜能。 (来源:《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1998) 华为要实行管理变革,拖行一系列的制度和规范,就是要摆脱对人、对资金、对技术的依赖,让公司走上长治久安。 (来源:《公司的发展重心要放在满足客户当前的需求上》,2002)

1.6.2 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 管理学上又一个观点:“管理控制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控制也能达到目标”。这实际上就是老子所说的那句话:“无为而无不为”。基本法就是为了使公司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好像我们什么都没做,公司这么就前进了?这就是我们管理者的最高境界。 (来源:任正非在基本法第四稿修改会议上的讲话,1997)

一个企业的内、外法阵规律是否真正认识清楚,管理是否可以做到无为而治,这是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员工不断探索的问题。只要我们努力,就一定可以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来源:《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1998) 什么叫自由,火车从北京到广州沿着轨道走,而不翻车,这就是自由。自由是相对必然而言。自由是对客观的认识。人为地制定一些规则,进行引导、制约,使之运行合理就是自由。必然是对客观规律还没有完全认识,还不能驾驭和控制这个规律,主观还受到客观的支配。 (来源:《要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1998)

只要公司的机制和流程的建设是很好的,就能极大地拖动公司的进步,不废江河万古流嘛!华为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已经能自“圆”其说了,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圆”就是不间断和循环,我们的机制和流程经过不断的优化,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循环机制后,机制还是能很好地不断运行下去,这就是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关键因素——机制和流程。 (来源:《刨松二次创业的土壤》,1998)

华为曾经是一个“英雄”创造历史的小公司,现在正逐渐演变为一个职业化管理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司。淡化英雄色彩,特别是淡化领导者、创业者们个人的色彩,是实现职业化管理的必然之路。只有管理职业化、流程化才能真正提高一个大公司的运作效率,降低管理内耗。 (来源:《职业管理者的使命与责任》,2000) 企业的经营管理必须依“法”,遵循自认法则和社会法则,不断地求“是”(规律)。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认识这些法则,遵循这些法则,而不是违背它,破坏它。 (来源:《活下去,是企业的硬道理》,2000)

第14篇:《以奋斗者为本》学习心得

像树一样成长

一直记着俞敏洪一篇演讲中的一段话:“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的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活着死了都有用。这就是我们每一个同学做人的标准和成长标准。”

这段话恰恰与今天我们学习的《以奋斗者为本》这本书的精神内核有很大的相似性,那就是追求卓越。每个人首先都要有梦想而不能浑浑噩噩,像小草一样甘于默默无闻的生长,看不到远处的美丽的风景。因为有着不同的追求,才能让自己在无论生活和工作中能够不被平淡的现实埋没,才能有动力去追求极致,成就不一样的人生。对于个人如此,对于企业亦如此。

对于个人来说,在温饱已经不是问题的时代,拥有怎样的人生大多是因为自己所走出的了什么样的道路,心态和思想决定了你往哪里走,能走多远。你不追求成功,那成功只能像彩票一样仅有微乎其微的中奖概率。你不追求卓越,那你就不会积极生活,认真打理生活的方方面面。你得过且过,生活就缺乏生气,工作便做不出成绩。反之,你给自己定了较高的目标,并且付出了实际行动,理性地审视客观条件和环境,在行动中不断纠正方向,那么早晚你会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人生既是一场旅行的过程,也是一次对心愿期许的挣扎,心向往之,然后奋斗,这样的人生方能充盈无悔。

对于企业来说,也像个人一样,生来就有自己屹立于社会的价值。像华为,有着深刻的民族荣誉感,为打造世界知名的中国企业而努力,因此才有了孜孜不倦的勤奋耕耘。为了民族企业的振兴,为了科技联通世界的使命,华为采取了不同于大多数企业的治理方法,这成就了华为,实现了华为的梦想。某某地产作为中原房地产市场的领军企业,一直以“为优秀人群创造品质生活”为己任,实现了数十万业主的安居梦,也给某某这座城市筑造了很多靓丽的风景,这是我们的追求,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荣耀。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虎啸深山,驼走大漠。它们都在自己的位置上达到了生命的极致,而某某地产也在实现“居者有其屋”的道路上为社会创造着独特价值。路漫漫其修远,重任在肩。如果说之前的十八年,我们为很多人贡献了一个温暖的家,那么现在和将来,我们应该为这个家更有品质,更加幸福而努力。某某提出了品质提升行动,包括建造品质和服务品质的提升,这是对我们自身存在价值的深刻反思,也是我们立足于激烈竞争中的杀手锏。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市场风云变幻,风生水起,不进则退。做一个勇立潮头的弄潮儿还是做大树下的小草,在你的一念之间,也在你奋斗的脚步中。公司是船,我们都在船上。船上的水手,需要齐心协力才能抵御凶险的风浪,调整航向,往胜利的彼岸前行。因此,让我们团结,站在一起,为着我们的小家更幸福,为着某某这个大家更卓越,像数一样坚定成长。

第15篇:《以奋斗者为本》读后心得

《以奋斗者为本》读后心得

以奋斗者为本的文化,是以人为本文化的升华,就要建立以奋斗者为本的企业文化,建立以奋斗者为本的文化,二是薪酬分配向奋斗者倾斜,让奋斗者在经济上得到实惠,以奋斗者为本文化的首倡者:华为公司25年快速发展的生动案列,让奋斗者留下,让不奋斗者离开,

文化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又不无时无刻地影响着我们。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好的文化能激励人、鼓舞人,能够凝聚员工的人心,能够激发员工的干劲,能够让大家知道前进的方向。以奋斗者为本的文化,是以人为本文化的升华,它倡导员工敬业勤业、不停进取、不能懈怠,反对员工居功自傲、不思进取、偷奸耍滑,它也是对员工价值评判的标准,它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企业发展的一般经历:一是初创阶段,二是发展阶段,三是成熟阶段。在初创阶段,一般采用权威管理;在发展阶段,一般采取制度管理;在成熟阶段,则必须采取文化管理。但对企业文化而言,它会伴随着企业发展的全过程,并非到了成熟阶段才谈文化问题。

企业文化,不是几句漂亮的口号,不是贴在橱窗、挂在墙上的标语,它体现在全体员工日常工作和各种行为之中,体现为绝大多数员工的普遍认同,并能够自觉实践。不仅仅是工作态度,还有具体的行动。良好的文化一定是以制度为保障的。没有先进的制度,就不会有先进的文化。没有制度,文化就如同贴在墙上的美人画像,只能吸引眼球,但对你的生活没有任何实质性意义。所以,要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就必须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制度建立了,必须坚定不移抓好落实,用制度来规范员工行为,让遵守制度成为大家的一种自觉。要保证制度落实到位,就必须采取必要的检查与考核,通过强制来促进习惯的养成,习惯成自然,好的文化也就形成了。当前,快递行业的生存空间看似很大,其实所处领域已经完全处于竞争的白热化状态,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想立于不败之地,要想赢得继续发展机会,就必须眼睛向内,把内部管理搞好。我们没有一些资深企业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资金优势、政策优势,如果说还有优势的话,那就是“薪酬与用人”的灵活性优势。因此,我们要想发挥好这一优势,要想保持自己的活力,就要建立以奋斗者为本的企业文化。

建立以奋斗者为本的文化,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一是建立对员工的考核评价体系,可结合绩效考核进行,比较科学地对员工进行定期评价。二是薪酬分配向奋斗者倾斜,让奋斗者在经济上得到实惠。三是建立中高层管理者任期制度,接受任期的全面考核评价,切实推行竞争上岗,这一点异常重要。四是坚决克服论资排辈问题,以能力大小论英雄,而不以资历深浅论高低。

这些措施,看似没有多少新意,但关键是企业是不是真的重视,是不是真的坚决推行并落实。以奋斗者为本文化的首倡者:华为公司25年快速发展的生动案列,给我们带来了 很多启示,建立以奋斗者为本的文化,就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一条经验。让奋斗者留下,让不奋斗者离开;让多干活的人得到实惠,让偷奸耍滑者得不到便宜,才能真正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这样的我们才有希望,这样的我们才有未来!

第16篇:以奋斗者为本(版)

《以奋斗者为本》读后感

华为的成长来自于它的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源自它的核心价值观,即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

这段时间,有幸拜读了黄卫伟先生主编的《以奋斗者为本》,很显然,这不是一本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书,而是华为二十年来摸着石头过河摸索总结出来的企业管理的经典,需要我们反复品味。

活下去是企业的硬道理。劳动者通过劳动的优秀成果来驱动企业的发展,而企业以丰厚的回报来激励劳动者,用任正非的话来说,就是“决不让雷锋吃亏”。劳动者与企业这一对二元关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劳动者的身上有着企业责任,决定着企业的命运,而企业命运决定着劳动者的回报。通过客户需求作为反馈通道,完成整个循环系统。这便是华为的价值观体系。

从劳动者与企业资本的关系来说,只有保持增长速度,保持企业利润增长,才能给员工提供合理的报酬,这就吸引了更多的优秀人才加盟华为,然后才能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只有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才能永葆活力。 每一位员工的个人价值实现都是公司价值实现的一部分。华为始终秉持“以奋斗者为本”的理念,充分鼓励员工发挥个人专长,帮助员工实现个人价值,同时也注重物质与非物质并行的激励方式,提高

员工的幸福感。华为将关爱员工作为企业的重要责任,融入到公司运营的方方面面,包括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提供多样化的培训,提供相对舒适的环境,购买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营造尊重、信任、快乐的工作氛围等,让员工能够快乐工作,快乐生活。

现在社会上最流行的一句话是追求企业的最大利润率,而华为不需要利润最大化,华为公司的追求是相反的,只将利润保持在一个较合理的尺度。利润最大化,意味着“榨干未来。”应当追求靠点点滴滴、锲而不舍的艰苦追求,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来为我们的顾客提供服务。

华为秉承,顾客的利益所在,就是我们生存与发展的最根本的利益所在。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是满足客户需求。天底下唯一给公司钱的只有客户。我们不为客户服务,还能为谁服务? 就如同书中所说“经历过这些年以后,我们已经开始明确了以客户需求为方向,以解决方案为我们的手段,我们充分满足客户低成本、高增值的服务要求,促进客户的盈利,客户盈利才会买我们的产品”。(《贴近客户,奔赴一线,到公司最需要的地方去》,2001)

创造价值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企业的文化,文化的作用是在物质文明和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使员工超越基本的生理需求,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使他的潜能充分调动起来,而在追求的过程中,他与人合作,赢得别人的尊重、别人的承认,这些需求就构成了整个团队运作的基础。

在华为看来,下一个时代是群体奋斗、群体成功的时代,这个群体奋斗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果想有大作为,一定要加强心理素质训练,要多边、多层次、多方面地沟通,要学会怎么做人。只有学会了做人,将来才会做事。在关键时刻,才会“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

书中不止一次提到了“狼性”,狼有三大特性,一是嗅觉敏锐;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企业要扩张,必须有这三要素。公司在研发、开拓市场阶段必须建立一个适应“狼”生存发展的组织和机制,吸引、培养大量具有强烈求生欲的进攻型、扩张型干部,激励他们像“狼”一样嗅觉敏锐,团结作战,不顾一切地捕捉机会。同时培养一批善统筹、会建立综合管理平台的“狈”,以支持狼的进攻,形成“狼狈”之势。“狈”在进攻时与狼合而为一,推狼前进。这是一种组织建设模式。 一批批的“奋斗者”在华为的激励下依然在奋斗着。华为推行了令员工信服的干部选拔、配备、使用、管理机制。其中最能体现激励精神的,就是华为选拔干部三原则,“优先从成功团队中选拔干部”、“优先从主攻战场、一线和艰苦地区选拔干部”、“优先从影响公司长远发展的关键事件中考察和选拔干部”,全方位地调动了那些想成为奋斗领导者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加注重融入团队、奋勇争先、敢于承担责任。

“猛将必发于卒伍,宰相必取于州郡”是干部选拔与配备的主题。华为通过对员工的种种激励,解决了“水平而不流,人平而不语”的管理问题,更有效赋予了员工蓬勃向上、积极追求的意义。

这本书的精髓需要我们细细品味,远不止本文所提及的这些。相信在不同的时期再去重新阅读,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体会。“在未达到一个层次之前,提前掌握这个层次的理念,虽不能完全体会,但可开阔眼界,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这本身也是一种启发”。正所谓,仰望星空,亦要脚踏实地。

第17篇:以奋斗者为本 读后感

为生存而奋斗

───读《以奋斗者为本》之感

1992年华为年终总结大会,任正非面对华为全体员工,第一句话是“我们活下来了”就泪流满面再也说不下去。2014年,华为公司的《以奋斗者为本》出版,阐叙了华为企业核心价值观: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我浅读了一下此书,深深的被华为公司那种危机意识引发的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企业文化所感动。

书中提出企业的最低纲领是要活下去。因此企业长期要研究的问题是如何活下去,积极寻找活下去的理由和活下去的价值。华为人倡导“以奋斗者为本”,我体会到华为的成功归根结底就是经营人、造就人的成功,它通过不断挖掘人的潜在能力、资源、优势,并充分运用特有的文化宣导和有效的激励方法,促使所有员工都在不断批判和创新的路上努力前行、贡献智慧、以奋斗为荣。通阅全书,字里行间处处饱含强烈的哲理精神,散发催人奋进的正能量。我这里通过围绕“奋斗者”的话题,抛砖引玉,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一、什么叫奋斗

书中开始第1.3章阐叙,“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任何微小活动,以及在劳动准备过程中,为充实提高自己而做的努力,均叫奋斗。否则再苦再累也不叫奋斗。”由此可见,华为对奋斗者的界定是建立在绩效基础上的,奋斗的关键不是员工做什么而是为什么而做,奋斗是否紧贴华为的核心价值观,奋斗有无创造价值、提高自己等。华为的“奋斗者”,除了包含勤勉、斗志、贡献等基本要素外,还具备忠诚华为核心价值观、责任为先、尽心尽力、无私无畏、敢担风险、坚持开放与包容、善于解剖与批判、甘于寂寞与委屈、敢打大仗恶仗苦仗等许许多多的特质。

二、如何成为奋斗者

通阅全书,华为告诉我们,如何成为一名公认的奋斗者,必须遵循三条路径:爱学习、“狼”性、讲作为。首先,我们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产权和技术诀窍的价值和支配力超过了资本,那么知识从何而来?当然需要我们学习学习再学习。持续不断的有效学习,才能跟上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一旦我们稍有松懈将失去安身立命的生存空间,被竞争的大浪打翻而折戟沉沙。

其次,修养“狼”性。狼之所以能成为世界公认的战斗力最强的动物,主要源自它的三大特性:一是嗅觉敏锐,二是奋不顾身,三是团结作战。所以,要想让自己获得更大的成功,企业在商界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就必须学会时时更新知识、敢于承担责任、善于融入团队。

最后,我们要追求作为,创造价值。华为视有成效的奋斗者为企业的中坚力量,并尽力提拔他们成为企业的中、高级干部。华为对干部的选拔标准及考核要求也会高于常人,那就是敬业献身、无私无畏、自我批判、大局为重,始终保持使命感和危机感。

三、怎样激励奋斗者

华为是如何激励奋斗者的呢?华为通过“以奋斗者为本”企业文化,分配激励上向奋斗者倾斜,干部提拔向奋斗者倾斜,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保持危机意识,惶者生存。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让高层有使命性,让中层有危机感,让基层有饥饿感。这里就能理解任总的一句“我们活下来了”做为年终总结的引言。华为通过人力资源的政策导向,适当的营造这种危机意识。并用制度将其转化为全体员工努力工作的动力。

其次,华为建立干部管理的“选拔制”和“淘汰制”,不是“培养制”。“猛将必发于士卒,宰相必取于州郡”,是否具备基层一线成功实践、项目管理成功实践经验,是干部选拔标准的排他条件。同时干部能上能下,大浪淘沙,将末位淘汰融入日常绩效考核工作体系。消灭惰怠,去除“夹心阶层”,全方位地调动了那些想成为有成效奋斗者的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加注重融入团队、奋勇争先、敢于担责。

最后,推行了堪称当今世界最完善的价值评价体制——左边支持价值创造,右边支持价值分配,形成了一个自我循环的利益驱动机制。员工不用看干部的脸色眼色行事,更多注重的是工作绩效和自我价值的最好展示,在注重责任结果、贡献、商业价值等导向的基础上推行了“利益均沾”机制。

宏伟大业必以奋斗为基石,美好未来必靠奋斗来实现。华为在物质上、精神上保证好奋斗者的利益,让“雷锋”式的员工吃苦不吃亏。“胜者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的氛围的真正形成,企业和员工共生共荣的理念真正落地,让华为最终成就了一个世界级、商业性、领先性的大型高科技企业。这正是华为最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泰富重装集团,以“创新、速度、协作、激情”点燃制造人的“工匠精神”,与华为的“以奋斗者为本”不谋而合;以“全员思想教育、全面质量提升”的持续改进行动,与华为的“要活下去”最低纲领异曲同工。华为已经在前方斩荆披棘,点亮了开拓的明灯,我相信泰富重装集团也将昂首阔步、继往开来、奋勇追赶,成为践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探路先锋,为跨入千亿产值企业同样而奋斗不止!

泰富国际

第18篇:以奋斗者为本读后感

以奋斗者为本读后感

在认真的阅读了张总关于\"以奋斗者为本\"的文章之后,我又忍不住反复的读了几遍,并对 \"奋斗者\"思想的定义及其实现和意义进行了思考,对于什么是\"奋斗者\"、什么是\"以奋斗者为本\"以及如何让自己成为奋斗者并实现自己作为奋斗者的价值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在此进行了一些学习心得的总结。

什么是奋斗者?

首先,我们都会问:什么是\"奋斗者\"?这个问题张总在文章的最开始部分就给出了答案:

\"奋斗者\"是能够为整个社会向前发展做出一定贡献的,同样,也一定会为自己所从事的领域、行业做出突出性贡献并受到社会所尊敬的人;\"奋斗者\"是能够为他所服务的企业、客户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 \"奋斗者\"也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与付出,提升个人的综合能力,并能够实现个人成就,获得社会的尊敬,获得丰厚回报的。

人,作为一个社会个体,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成长和生活,享受社会环境的滋养和辅助。同样的,社会的发展也需要我们个人的奉献,在成不一个奋斗者的前提。没有奉献,就不能创造价值;没有奉献,人生就不会有意义;没有奉献,社会就不会有进步,也就不会有个人的进步。所以,没有奉献,就谈不上\"奋斗者\".所以,我个人理解的所谓的\"奋斗者\"就是奉献社会、创造价值并实现价值获得回报。让自己成为所服务的公司、客户和社会的奋斗者,为公司做出上定的贡献。

如何成为奋斗者?

明确了什么是\"奋斗者\"之后,我们会想要成为易流的一个\"奋斗者\",然而,如何成为\"奋斗者\"呢?是只是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么?还是只是努力工作就可以呢?

对于这个问题,张总也给出了很明确的答案,有五点要求:

第一,易流的\"奋斗者\"首先应该是对易流事业的绝对认同与忠诚,并践行易流的七条价值观;第二,易流事业的\"奋斗者\"必须对工作充满激情,并对于易流的发展富有责任感、使命感;第三,将本职岗位价值最大化,并坚持以\"结果为导向\"的行事风格。第四,易流事业的\"奋斗者\"应该时刻具备危机意识,并在工作中持续改进;第五,易流事业的\"奋斗者\"应该具有钻研、学习、不断创新的精神。我个人非常认同这几个观点,特别是我们部门最近也是一直再以学习来提升自己对工作和为人处事上的一些观点吧。

对于这几点要求,并不是独立的,其本身就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其实对从事的工作的认同和热爱的前提就是,\"选我所爱,爱我所选\".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才会对工作充满激情,才会有强烈的责任感,才会在工作中创造出最大的价值。而要实现价值的最大化,除了需要激情和责任感以外,还需要坚持以\"结果为导向\"的行事风格。海燕经常和我们说的一句话,过程很重要,但是做事更注重的是结果,就像我们在服务的过程中是要做到细心,但我们更要明白是,是否保质保量的处理好事情,如果过程再完美结果没有完成或者说结果不是我们想要的,那也是无功于世,只有目标明确,才会有更大的动力。像我们服务行业,个人素质和态度也是奋斗者的必备因素之一,掌握我们整个公司的服务动态方针和平台的操作使用,并时刻保持危机感,提高危机意识,在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就像张总说的不是我们的服务有多好,而是竞争对手太落后,如果我们不前进对手必会追上,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吸收他人的长处,改正自身的缺点,做到扬长避短。比如我个人来说,情绪的波动还是比较大,有时还不能冷静处理事情,调整心态问题也不止说过一次,但这些都是还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

如何实现\"奋斗者\"的价值?

我在思考,要怎么实现\"奋斗者\"的价值呢?我该如何成为一个奋斗者?

作为易流的一名工作人员,我们不仅仅是一名工作者,我更应该是热爱易流的,要以易流的发展作为我最终极目标,努力的把易流推向世界化,这不井井是公司的上述,也是我们在坐各位同仁共同的一个目标,在目标明确的情况下,易流也为我们的工作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物质上,易流一定会给予\"奋斗者\"丰厚的物质回报;在精神上,易流会倡导建立\"以奋斗者为本\"的理念。在易流我个人是深有体会,我在这是因为相信而看见,因为看见而感动,也是为感动和感激而留下成为易流事业的一位\"奋斗者\",公司是我们的一个大家庭,他给我们营造出一个尊重、信任、理解的文化氛围;让每一位\"奋斗者\"都富有激情、富有责任感、富有使命感的去进行创造和创新;也给\"奋斗者\"们公平感、成就感、认同感和发展的空间。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应持着公司的服务方针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坚持\"转变、创新、服务\"\"的经营理念,以\"全面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的经营方针为指导思想,奋斗,奋斗,再奋斗。我相信,不管是管理阶层,还是销售阶层,哪怕是作为一名客服人员的我们,也能成为一名为公司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奋斗者\",不断地为公司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我相信我们一定行,让我们一起携手创造出更好的明天,一起奋斗吧。

作为易流一名员工,拜读了张总这篇文章感受颇深,这篇文章每字每句都表达了张总对公司每位员工殷切的期许,非常感谢张总提供这样一个交流机会。

首先对于\"最关键的因素是员工\"这句话我想谈一下我的感受。员工是工作在第一线的人,我们才是真真切切面对客户第一人,员工个人素质代表公司整体水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员工工作状态直接影响公司经营状况,所以我们作为面对客户第一人应该把自己最好的状态、激情统统拿出来,让客户真切感受到这家公司是有活力的,是可以合作的,尽自己最大努力让客户体会到我们在为他的公司负责。我们敏锐的观察力才可以为公司提供及时的信息让领导层做出决策。

然后对于张总阐述的\"奋斗者\"三层含义很是赞同。一个人必须先对自己负责,自己清楚需要什么才会有追求,才会努力拼搏。当自己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才会把这样精神头带到工作当中。这个时候我们又该静下来想想,我,可以为公司带来什么。为公司着想前提我觉得是对公司的热爱,有感恩的心,是这个公司给了我平台让我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你有这个能力就应当肩负起使命,应该庆幸把握这个机会,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去体现自我价值的。

接着是对\"第一:易流的\"奋斗者\"首先应该是对易流事业的绝对认同与忠诚\",这句话谈下感受。整个社会大踏步的发展让我们这些求职者有了更多的选择,最顽固思想还是去国企有保障,总觉得那样是只赚不赔的买卖,觉得民营企业不是稳定工作,但我想,不论在哪,只要能坚持下来并认真努力的工作,不论什么平凡工作岗位上都会体现出不平凡的你。我们必须把\"公司为家\"概念记在脑子里,融在血液里,这样感觉我们是和公司是一体的,我们才会为之去奋斗。\"皮之不存,毛将何在 \" ,一个企业,如同一个民族,当它强大时,它的人民就会扬眉吐气,神采飞扬;当它衰落时,人们可能只有暗自嗟叹。因此,应该把企业当成一种力量的源泉,生命的支撑,视企业如生命,与企业共命运。

作为员工,我们应该多自我提高,多涉猎各方面知识,感谢公司提供工作平台,努力把握机会,尽自己最大努力为公司献出绵薄之力,让我们为将来的世界级物流服务公司奋斗吧,与易流共进退共奋斗,诚祝公司稳步向前!

《以奋斗者为本》这本书,我只完成了一部分的阅读。然而我已深深的感受到,这不是一本一气呵成的书,而是华为二十年来摸着石头过河摸索总结出来的企业管理的经典,需要我们反复品味和咀嚼。在工作中碰到困难和困惑的时候,回过头来仔细回味话里的深意,时常有拨云见日之感。

我是一个HR初学者,很多事情还处在入门阶段。通过学习、以及和老师、同学的交流,让我认识自己的不足,并明确奋斗的方向。

我目前不做管理,然而这本书带我去体会管理的责任和意义。企业的最低纲领是什么?是活下去,而且是长期的活下去。就像细水长流。围绕着活下去,而且是更好的、健康的活下去,我们就要去积极寻找活下去的理由和活下去的价值。活下去的基础即是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活下去,看似简单,实则是最根本最原始的战略。我们可能经常会说,我们的企业没有战略,不知道我们自己企业的战略是什么。其实,任何企业的最终目的都是要活下去,只有活下来了,才能谈赢利,才能谈培训、薪资、福利等。但培训、管理等也是为了更好的活下去。就像我所在的企业,目前把战略定位为安全、质量和效益,而不是贪求高大上,贪求项目多。我们把在手的每一个项目做好,把管理做好,才能让企业持续发展,才能在未来接更多的项目,而不是一味的自我膨胀。所以说,这其实是一个“圆”,或者说是一个循环。而这个循环只有是良性的,企业才能生存,恶性的循环必将导致导致企业的毁灭。

然而,企业又是一个功利集团,它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盈利。这种目标需要具有商业的价值和利益。现在很多公司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结果红火一时、一夜暴富,随后就销声匿迹了。我们要明白我们追求的是什么?倘若大化为目标,但如果我们想要可持续的发展,想要成为世界追求一时的利润,大可以利润最级领先的企业,就需要将眼光放的长远一点,将利润保持在一个较合理的尺度。正所谓:深淘滩,低作堰,我们要让上下游的合作伙伴也有合理的利润,去营造端到端产业链的强健。因为,在价值的创造问题上有一个悖论:越是从利己的动机出发,越是达不到利己的目的;相反,越是从利他的动机出发,反而越使自己活的更好。

我们将利润控制在合理的尺度,归根结底是为了我们商业的成功。商业要成功,企业要活下去,企业需要有利润,那么利润从哪里来?客户。所以我们想要可持续的发展,就是要满足客户的需求。作为员工,我们也可以想想,我们的客户有哪些?老板,他发给我们工资,是我们的客户;同事,需要他们协助我们完成工作,也是我们的客户;作为外界的客户就更不用说了。我们可以找到我们的客户,研究他们的需求,给到他们想要的,达到我们自己的成功。切记不可闭门造车。就如,猫以为鱼很好吃,很美味,就请她的朋友小狗来吃,可是小狗喜欢吃骨头啊,他不需要鱼啊。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先明确对方的需求,然后投其所好,而不是自己造出一个自认为很好的东西。以客户的需求为目标,以新的技术手段去实现客户的需求,技术只是一个工具。这也是管理第

一、技术第二的一个体现。

谈到管理第一,那么管理的最高境界在哪里?老子说过:“无为而无不为”,其实就是无为而治。摆脱对技术的依赖,对资本的依赖,对人才的依赖,人为的制定一些规则,进行引导、制约,使之运行合理,也就做到了管理的自由。

这本书的精髓需要我们细细品味,远不是我三言两语就能描述的完的。这只是我一些粗浅的感受,相信在不同的时期再去重新阅读,会有不同的体会。在未达到一个层次之前,提前掌握这个层次的理念,虽不能完全体会,但可开阔眼界,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这本身也是一种启发。正所谓: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朋友们,加油!王倩,加油!

第19篇:以奋斗者为本有感

《以奋斗者为本》读尽心与尽力工作有感

史若涵

《以奋斗者为本》这本书,我只是完成了一部分的阅读。然而我已深深的感受到,这不是一本一气呵成的书,而是华为二十年来摸着石头过河摸索总结出来的企业管理经典,需要我们反复地品味和咀嚼,里面讲到的很多方面,都非常深刻经典,尤其是读到它的《劳动篇》中的句子:尽心与尽力,是两回事。一个人尽心去工作与尽力去工作,有天壤之别。尽心做事和尽力做事是两个根本性的概念,思想上艰苦奋斗就是尽心,尽力不是好干部,是中低层干部,尽心才是好干部。你要想成为高级干部就得尽心。回想在自身工作以前碰到困难和困惑的时候,都能深深体会到里面所讲的深意,看看现在的工作,顿时豁然开朗。

的确,尽心与尽力都是一种对待工作的态度,但是尽心与尽力却有着不同的工作品质与境界。尽力表现在尽力而为,不过不失地对待工作,对安排的事情,按规矩完成。而尽心则表现为全力以赴,用心尽力地对待工作,对安排的事情,不仅按规矩完成,而且科学地、创新地、卓有成效地完成。尽力追求的是客观上的结果,尽心则多追求主观上的感受。尽力做事是一种兢兢业业的表现,但有时会让人觉得累,而结果却难以突破,相反尽心做事则显得轻松许多,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实,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还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谈,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就是生活,是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基础。我们从事商业工作的每个人都要树立“尽心工作”的全新理念,在平凡、琐碎、繁杂的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岗位上体现出“尽心做事”的崇高境界。

“尽心做事”是一种境界。其内涵就在于它体现了人的创新意识和“人文关怀”。细节,对企业来说决定成败,对个人来说,同样也决定成败。性格和习惯中的粗糙是人生的大忌,更是妨碍成功的重要因素。社会上“差不多”比比皆是,好像、几乎、似乎、大约、大体、大概等等,成了“差不多”的常用词。而“尽心工作”正是对粗制滥造、马虎大意的有力抨击,是对事业对工作兢兢业业的弘扬赞赏。

“尽心做事”,是一种精神。在聪慧、悟性和经验相近的情况下,更能体现出人的精神。“尽心做事”内在的动力是“投入”,是情感、精力和智慧的投入。情感可转化为责任,责任可以转化为情感。我们要用农民对土地一样对待工作,将情感与责任有机结合起来,施以有效机制,从细微之处追求意识、观念、精神、行为等方面的完善,以达到全新的精神境界。心态决定人的命运,雷士员工的心态决定着雷士发展的命运。如果我们的管理者、员工能够从被动心态转变为主动心态,把遵纪、敬业、爱企、爱岗当成自己的使命,将会对公司的发展有巨大作用。

“尽心做事”也是一种动力。细节并不是想做就能做好的。如何把细节做好,第一就是认识,即“尽心”;第二就是训练,即“素质”。要做好细节,就要“尽心”加以修练,提高一个人深层次的素质修养。各项工作虽然都有管理规章制度和“承诺”,但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避免存在管理和制度方面的不足,工作中也会有缺点和空白。为此,只有我们都关心细节,“尽心做事”,才能减少遗漏和缺陷,才能减少工作中的失误。以“尽心做事”的全新观念来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变“尽力工作”为“尽心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我们要“尽心做事”,以追求和达到“完美”的目的。

“细微之处见精神”,一点一滴的关爱,一丝一毫的工作,都将铸就雷士员工对企业的信念,这就是细节的美,细节的魅力,这就是我们要“尽心做事”的目的所在。做任何事情,只要你尽心去做,一定能把它做好,如果不尽心去做,那肯定是做不好的。尽心去做事,读

起来简单,写起来也简单,但是做起来呢?

一个认真工作的人,只能称作称职;一个尽心工作的人,才能称为优秀。尽心不但能使我们做好本职工作,更能使我们用长远的思考来规划未来;尽心不但能使我们积极面对人生的每一次挑战,更能使我们征服人生路途中的每一次困难。一个没有尽心工作的人,在人生的舞台上永远只能扮演一个不起眼的角色;只有尽心去工作的人,才能完美诠释自己的生命内涵。

尽心工作是提升自身价值的前提,同时也是干好本职工作的前提。有时候我们在工作中犯一些低级错误,并不是我们目前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干不好这件事,而是没尽心去做。厨师炒菜,尽了心思,就不会出现今天火候大,明天火候小,今天咸,明天淡的现象。比如我叔前年养羊,要是我叔尽心管理和工人尽心做事,现在起码可以有不小的规模,而不是买来50多只羊,不卖不杀到现在只剩下几只羊。再比如一名老司机,开了十几年车,你不能说他技术不过硬,操作不熟练,为什么还会出事故,一句话:没尽心去开车,至少在这一霎那没尽心。曾经有人问我:复杂的工作要尽心,这不假;简单的操作,每天都要重复几十次,闭着眼也能干。我说闭着眼和尽心不是同一个概念,盲人看不前方,但他在尽心迈向前方。有个佛家故事:一个小和尚整天撞钟,照他的理解这种机械单调、简单重复的工作,谁都会。不到半年,方丈却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胜任撞钟之职。小和尚不服气:“我撞的钟不准时、不响亮?!”方丈语重心长地说:“你的钟撞得很响,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什么力量,因为你心中无钟‟。钟声不仅仅是寺里作息的准绳,更为重要的是要唤醒沉迷的芸芸众,达到激浊扬清、心灵空明的境界。为此,钟声不仅要响亮,而且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心中无钟,即胸中无佛。”而“胸中无佛”,自然也就体会不到“撞钟”工作的的神圣,同样也就干不好这项工作。

我们是企业的主人翁,理应尽心工作尽心学习,苦练技能,在岗位上不断提升自身价值,成为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人物,但实事上我们有些人是“占着岗位不干事,占着职务不作为”,或掉以轻心,或漫不经心,或无所尽心,不把自己拥有的工作不当回事,脱岗、睡岗、酒后上岗,虽有“禁令”,仍有人我行我素。领导分派任务,迟迟不见动静;单位组织集体活动,早在几天前就已通知,到时候活动组织的松松散散,活动项目丢三落四;公司召集的会议,任凭你办公室的电话打爆,总有人迟迟不见露面;明文规定开会期间关闭手机,可常常是音乐铃声不绝于耳。虽是些许小事,但却能折射出一个人的素质,一个人对工作的态度。人的素质,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个整体的概念,而是每一个具体的细枝末节的堆砌和累积,“一滴水中可以见到整个太阳的光辉。”一个人对工作是否认真负责,是否敬业爱岗,那是某件事某个具体的动作给人留下的印象。常言说:时时留心长学问。尽心工作,那就得时时处处留心自己的言行,认真对待自己的职务,认真对待自己的岗位,认真做好自己(职务)职责范围内的第一件事。可口可乐中国有限公司前副总裁朱正中说过:“一个年轻人,如果既无阅历又无背景,只有自己可以依靠。那么,他最好的起步方法是:首先获得一份工作;第二,珍惜你的第一份工作;第三,培养勤奋、敬业的习惯;第四,认真学习和观察,获取真经;第五,要努力成为不可或缺、举足轻重的人;第六,成为一个谦虚、有修养的人。

尽心工作,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敷衍工作,最大的受害者也必定是自己。大部分人总是在渴望自己得到提升,得到加薪,但却在工作中依旧抱着为老板打工,只是完成任务,甚至敷衍、马马虎虎的工作态度,似乎他们并不知道职位的晋升是建立在忠实履行日常工作,尽心做好每一件事的基础上的。只有尽职尽责、尽善尽美、尽心做好目前的工作,才能使你获得价值的提升。尽心工作是对人生和生活的尊重,因为工作是人生在世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一个人要想得到企业和社会的承认唯一有效的途径就是“尽心对待自己拥有的工作。”有了这个平台,你才能不断发展,不断开拓,不断提升自身价值的空间。

第20篇:企业员工读《以奋斗者为本》心得体会

企业员工读《以奋斗者为本》心得体会(5篇)

价值提升企业活力 奋斗创造美好未来

电能(北京)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按照公司党组的要求,认真研读了《以奋斗者为本》一书,读罢掩卷深思,不禁由衷感慨:华为公司以一己民营之姿,历二十几年暂短岁月,快速扩张发展成为世界百强中上,其发展势头不可谓不迅猛,是什么让其从诸多实力派公司中脱颖而出而傲视群雄呢?我觉得,是企业独特的价值导向提升了其自身的活力,而以奋斗者为本的企业文化造就了企业的辉煌。集团公司董事长王炳华说:“人才是公司最重要的资源。在用人导向和价值取向上,我们坚持以奋斗者为本。”这段讲话恰印证了华为成功的秘诀。

纵观华为的发展史,“让奋斗者上前,让平庸者靠边”的企业文化贯穿始终,让勤勉奋斗者多助而愈见成功,让偷奸耍滑者寡助而无力生存,真正发挥了人力资源的优势,树立“奋斗成大业”、“管理定江山”的信心。恰是这样看似残酷的适者生存法则,造就了员工的积极奋进,亦铸就了企业的必然成功!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一谈个人体会,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

一、价值你我他 由小而及大

一个企业的经营机制,说到底就是一种利益的驱动机制,个人、团队和公司是一个完整生物链上的利益共同体。在价值创造问题上,往往越是从利己的角度出发,越是难以达到利己的目的,反而越是从利他的角度出发,越是容易实现利己利他的共赢。

(一)推己及人、诚意打天下

在节能公司将近五年的发展历程中,利益共同体的价值导向和多方共赢的理念一直伴随左右。我们从属于集团公司,内有兄弟单位,外有众多实力对手,没有政策扶持,缺乏灵活机制,在波涛诡谲的市场,我们用什么去竞争?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有的正是别人没有的如此诚意!除了扎扎实实做事,诚诚恳恳待人,我们一直在践行合作共赢的价值理念。这样以诚为本的态度贯穿了公司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也维系了所有用能单位、下游供应商的良好合作关系。

任正非说:“公司的生存需要利润,但我们强调深淘滩、低作堰,只赚取合理的利润。我们要让上下游的合作伙伴也有合理的利润,营造端到端产业链的强健。”这样的经营理念和节能公司一贯的坚持不谋而合。固然和其他节能公司相比, 我们的某些项目表面看来是让利于人,但我们赢得的是用能单位的信任、产品供应商的尊重、更持久的合作关系、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许多项目单位对我们的态度,从最初的犹疑、尝试到后来主动邀请我们投资项目,正是诚意之花结出的累累硕果,这是我们企业文化的成功。

(二)审时度势、策略增效益

曾经,火电板块是我们的业务集中地,蒙东、东北、山西等地区的火电项目为公司的兴盛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煤价、电价的持续低

上,砥砺奋进,用实干的精神,创新的理念,在改革开放伟大新征程上交出优异答卷。宏伟大业将以奋斗为基石,美好未来靠奋斗来实现!

转变观念,提高能力,设计制度

激发员工奋斗精神

集中采购部

以奋斗者为本是集团公司党组提出的重要管理理念。以奋斗者为本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是公司“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党组书记鞠贵文在 “三严三实”第二专题学习研讨会上明确提出“要通过以奋斗者为本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促进公司各级领导干部转变思想观念,改进思想方法,加强能力建设,推动形成以奋斗者为本,以价值为导向的企业哲学和管理逻辑,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

作为党支部,就是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公司党组的部署和要求上来,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公司党组保持高度一致。作为部门经理和支部书记,就是要带领本部门、本支部的全体成员不折不扣的执行公司党组的部署和要求,就是要坚定不移的把以奋斗者为本的管理理念落实在部门管理的具体行动上。

通过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学习,我的体会是:在部门层面落实以奋斗者为本的管理理念,需要部门经理转变思想观念、提高管理能力、设计激励制度。

一、落实以奋斗者为本的管理理念,需要转变思想观念。

一是要转变在部内搞平衡的思想观念,要在部内营造良性竞争的氛围。要强调奋斗者是“比”出来的,不是“平衡”出来的。今年你干的好,被评为优秀员工,明年干好仍然可以成为优秀员工。

二是要转变能力定位的思想观念。对于能力较弱但是忠诚敬业、务实肯干的员工要多鼓励,对于能力较强但是疏于合作、不愿担当的员工要勤指导。

三是要转变低调奖励的思想观念,要将员工年度绩效奖金的分配结果,从只有部门领导掌握的“半公开”方式调整成为全员皆知的“全公开”方式。要通过绩效奖金的公开,来激励奋斗者、刺激平庸者,达到激发员工奋斗精神的目的。

二、落实以奋斗者为本的管理理念,需要提高管理能力。

一是要提高准确把握员工特长的能力,要在正确的时间把合适的人安排到恰当的岗位上,努力给奋斗者以平台。

二是要提高经营人造就人的能力。公司总经理琚立生在“三严三实”第二专题学习研讨会上指出,“一个企业的成功归根结底就是经营人、造就人的成功,它通过不断挖掘人的潜在能力、资源和优势,并充分运用有效的激励方法,促使所有员工都在不断创新的路上努力前行、贡献智慧、以奋斗为荣。”因此,部门要关注对员工的培训,培育骨干员工队伍,在培养人才方面向奋斗者倾斜。要有意识的安排员工在招标、合同、配送各业务组之间进行换岗交流;要安排员工到工厂进行学习,了解配送物资的生产工艺和制造过程;要聘请设计单位、制造单位的专家为员工授课培训。

三是要提高评价员工绩效的能力。公司党组书记鞠贵文指出,“以奋斗者为本的根本就是形成以核心价值观为内涵,以绩效为特征的优秀企业文化和对全体员工的激励与约束体系,从而激励奋斗者,激发正能量,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生生不息的长期牵引力和持续不断的内部动力。”关于绩效评价,鞠书记还强调“要做到以奋斗者为本,其基本途径是,全力地创造价值,科学地评价价值,合理地分配价值。必须通过科学的评价制度,在定性上确定谁是奉献者,谁是平庸者,在定量上明确衡量每一个人的价值贡献。必须通过公正的分配制度,给予不同的价值贡献者以不同的回报。并通过回报体系的设计,来激励员工的价值创造行为。使企业保持内部活力的关键,在于不能让“雷锋”吃亏,不能让投机者获利,要让奉献者得到合理的回报。这是企业内部机制建设的关键,也是企业管理者的职责。”因此,部门对员工的考核要从定性评价向定量评价转变,要从人工评价向制度评价转变。部门领导提高评价员工绩效的能力,关键是要具备定量衡量员工价值贡献的能力并设计出令团队成员接受和信服的评价制度。

三、落实以奋斗者为本的管理理念,需要设计激励制度。

王炳华董事长指出:“创造价值是我们工作的目标。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形成公平公正的价值创造、评价、分配机制,除劳动、管理、知识等基本要素外,更加注重向贡献显著和业绩突出者倾斜。”王董事长强调要“通过制度设计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奋斗精神。”

鞠贵文书记指出:“企业管理的本质是对人的管理。对人的管理就要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增强有效性,并据此来构建内部机制,从而引领企业持续艰苦奋斗和不断成长进步。”

作为部门经理,应设计针对年度绩效奖金的部内评价分配制度。制度设计的出发点就是要做到价值贡献可量化。要组织部门全员共同来编制内部功效定额, 其大致的工作内容包括:按照控制程序的阶段划分,将每个阶段划分为若干环节,列出每个环节项下的业务事项清单,梳理出每个业务事项下的分步分项工作内容,然后统计每个分项工作的标准用工和标准用时。要通过内部功效定额来实现价值贡献考核的可量化。

作为部门经理,只有转变思想观念、提高管理能力、设计激励制度,才能让激励奋斗者的措施在部门层面落地生根,才能让奖励贡献者的制度激发全员的奋斗精神。

浓缩中的精华,企业文化中的标杆

--《以奋斗者为本》读后感

近期陆陆续续读完了华为公司的《以奋斗者为本》一书,深有感概。这本书有别于一些管理类的书籍或完全报道于企业领导者的通篇讲话,而是采取了根据不同的主题,摘录了作为华为公司的企业领袖任正非的讲话或者以往华为公司出版的一些企业主题书籍,看似每段文章的篇幅都不大,有的甚至只有一句话,但是正是这种非常规的呈现,最大程度的体现了华为公司在企业人力资源领域最精粹、最核心、最有价值的部分,从本书的每个章节每个段落,都能让我充分感悟到华为文化的积极向上和华为机制的催人奋进。该书是一本并不晦涩但字里行间却处处饱含哲理的精神食粮,每一页展开而论,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常有共鸣、启迪、解惑的感觉,让我有所思、有所得,它向我们传递了两种正能量:一是“奋斗成大业”;二是“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团队打天下,管理定江山”。

正如本书的题跋上所言,华为公司作为一家发展了20多年的企业,从一家名不经传的小公司发展成为全球通讯设备产业的领先企业,靠的的就是他的竞争力。而华为的核心竞争力,除了来自于他的产品,更来自于他的核心价值观,即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并且长期的艰苦奋斗。华为能够把15万知识性人才牢牢的聚集在一起,除了领先的技术,运作的资本,更重要的来自于他的管理,特别是人力资源的管理。

华为的成功归根结底就是经营人、造就人的成功,它通过不断挖掘人的潜在能力、资源、优势,并充分运用特有的文化宣导和有效的激励方法,促使所有员工都在不断批判和创新的路上努力前行、贡献智慧、以奋斗为荣。

“以奋斗者为本”在华为表现为政策都围绕奋斗者来定位,各项工作都围绕这个主题展开,体现只有奋斗者才是企业真正的财富,是华为文化体系和价值体系的根本,公司以以奋斗者为本辅以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在分配、奖励、提拔等激励机制上向奋斗者倾斜,从而用“不让雷锋吃亏”的理念夯实企业文化,

华为对奋斗作了这样的定义,即:完全专注的做事,以完成理想、政治理念或目标。奋斗不是用工作时长来衡量,奋斗的关键不是员工做什么而是为什么而做,奋斗是否紧贴华为的核心价值观,奋斗有无创造价值、提高自己。通过学习,我感知到华为的“奋斗者”,除了包含勤勉、涉新、斗志、贡献等基本要素外,还具备忠诚华为核心价值观、责任为先尽心尽力、无私无畏敢担风险、坚持开放与包容、善于解剖与批判、甘于寂寞与委屈、敢打大仗恶仗苦仗等许许多多的特质,奋斗的核心就是以价值论。

刻苦学习、修养狼性、乐于奉献是华为认定的成为奋斗者的必循途径。只有培养了洞悉时事的能力,熟练操作的技能,用知识武装了自我;只有具备了嗅觉敏锐、奋不顾身、团结作战、敢于担责的特质;只有敬业献身、无私无畏、自我批判,始终保持使命感和危机感的讲大局讲奉献的人,才是华为公司真正意义上的奋斗者。所以,我们如果要想让自己获得更大的成功,要想我们的企业在商界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就必须要学会时时更新知识、敢于承担责任、善于融入团队。

勤勉奉献、严谨高效、锐意创新、和谐共赢是我们成套公司的企业精神,是成套公司的灵魂,也是激励我们广大员工为成套振兴而不懈奋斗的强大思想动力。对应于华为的管理理念,我们成套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是“人诚和实优”。“人”是国家电投的事业基础,是成功的保障,“诚”和“实”是国家电投的事业支撑,是成功的法则,“优”是国家电投的事业方向,是成功的标准,“人诚和实优”五元价值观是国家电投和电能成套人的共同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是华为“以奋斗者为本”精神在成套的融和和体现,也是指导我们所有行为的源动力。

通过此次对华为“以奋斗者为本”的学习,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以奋斗者为本”作为华为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坚决摒弃了通常企业“泛泛而谈、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就是不能落实在行动上”的做法,而是将它始终渗透在我们成套经营发展的全过程,并内化在员工的心灵深处,外化为员工的集体行为、习惯和性格,更将之固化为规则、制度和机制。“以奋斗者为本”,始终将为成套公司发展努力奋斗的员工为主人和主体,积极鼓励和支持员工融入公司生产、经营和管理实践中建功立业,在为成套公司做强做优、开创未来,成为最可信赖的采购和咨询专家的使命和远景下,我们成套人也将秉承以人为本、以奋斗者为本、诚实守信、实事求是、严谨务实、和谐共赢、追求卓越。

奋斗者为本心得体会
《奋斗者为本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