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心得体会

学国学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5-02 07:58:56 来源:其他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学国学心得体会

学习国学心得

国学博大精深,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中华民族国学精粹是中华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是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弟子规》里面的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让我们受益匪浅。读了这几句话,我懂得了父母呼唤我时必须得回应;父母叫我做什么事也不能懒惰,得马上去行动;父母对我教诲时,得虚心、安静地听,并好好接受;父母给我订下的规则,是有道理的,得听从。以前妈妈叫我做什么事,我总是拖拖拉拉,有时还不肯做。现在我知道这样是很不对的。我以后要听妈妈的话。妈妈叫我做什么我就马上去做。\"心眼口,信皆要。\"这句话中教我们怎样读好书的方法,在读书的时侯,一定要心到,眼到,口到。如果光看着书本,但却心不在焉的话,那么就白读了。如果眼睛不看好书而却左看看右看看,也是白看了。口也要配合着念,把精神集中在书本上,几遍后,便会背了。

《三字经》\"幼不学,老何为\"呢?启发我们现在要勤奋好学,不懂就要不耻下问,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玉不琢,不成器,\"同样警示着我们一个人不能随随便便成功,不经过生活的磨练,长大后就难以成为大器,只有发奋,才能图强。\"亲师友,习礼仪\"是教我们做人的基本道理,要知道尊敬亲人、老师和朋友。

古为今用,是我们学习古代文学的唯一目的。学习国学,让我们了解了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丰富了知识,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提高了文化素养。

推荐第2篇:学国学心得体会 华丽

学国学心得体会

华丽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被誉为万经之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近期我读了熊春锦的《学国学,学什么》又学习了《道德经》有了以下体会:

“无为”就是合道之为。通行本《道德经》第一章,老子就把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状态称作“无”(无,名天地之始)。天地未分之前,世上什么也没有,只有“先天地生”的道在“周行而不殆”地运行,布生天地和万物。可见“道”就是世界产生、发展、变化的本原,是天地万物的母体,也就是现在所称的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无”是道的根本属性。“无为”即是根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采取的管理对策,是在对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有透彻理解后而采取的最简单而又最有效的管理手段。“无为”是一种管理理念,更是一种境界。

那么怎样才算是“无为”?怎样实施和推行“无为”?由于现阶段对世间万物及其客观规律的认识还很有限,对这些问题也许还没有准确一致的答案。但个人认为“无为”必有以下特点:

一、“无为”以平等为基础。虽然用现代科学的眼光看,天下万物因进化程度或组成的不同,有高等和低等、植物和动物、有机物和无机物等的分别,但在老子看来,天下万物都是由道产生的,它们既没有高低之分也没有贵践之别。在天地和圣人的眼里它们都是草狗(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都是一样的、平等的。比如细菌会使人类致病,许多人都讨厌它,但现代科学已证明如果地球上没有细菌,动植物的殘体将无法分解,绿色植物将因缺乏养分而死亡,人类将无法从食物中得到营养,最后地球上的生命将会全部消亡。又比如,若地球上没有土壤等无机物,植物就没了食物来源无法继续生存,若没了植物,食草动物就没了食物,也不能存活,没了食草动物,食肉动物也无法继续存在。由此可见地球上的万物是一个生命链条,每一个都是同等重要,不可替代的。

因为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它们在世间享有的权益(阳光、空气、财富、权势、自由、亲情、健康、病痛、快乐、痛苦等的总和)也是均衡的。比如,你若捐出了财富,你占有的财富是少了,但你却得到了别人的尊重和感激,享受了快乐,你的权益并没有因此而减少;你抢劫得了许多钱,你的财富多了,但你得天天防着警察,天天受到心灵的谴责而痛苦,你的权益也并没有增加。如此等等。如有人想要改变这种均衡性,这是不符合道的准则的,长期看也是肯定办不到。只有采取切实的措施来保护这种平等的权利,保障均衡的权益,才是社会长治久安的最优选择。“圣人”正是透彻地理解了这一点,才顺势而为,采取“无为”的策略。

二、“无为”以加强个人修养和以身垂范为手段。“无为”就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就是不妄为、不胡为。因此,要推广和实行“无为”就必须加强对客观规律的研究和探索,以增加所采取对策的目的性和准确性。同时,更为主要的是要加强个人修养,做到以身垂范。要秉持“道德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慈”就是平等对待天下所有人,不分善、恶、美、丑都要照顾和关怀,象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争”;“俭”就是不甚、不奢,不占有别人的资源和权益,天下人的资源天下人共享,天下人的权益天下人均分。要做到少私寡欲,多予少取。少私寡欲是前提,只有做到少私寡欲了,才可能多予少取;“不敢为天下先”就是在一定的范围内不提倡什么,也不反对什么,即不干涉别人的自由,同时,不争名、不争利、不争功。有了这样的修为,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就会更深入、更全面,采取的管理措施才会更合道。

三、“无为”以达至和谐为最终目标。实行“无为”就是为了达到人和人、人和环境、各环境因素之间的全面和谐。要实现这样的全面的和谐。领导者除了前述加强个人修养外,在目前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还很有限的条件下,尤其要做好以下二点:一是善于倾听百姓的心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上,处于第一线的“百姓”对客观事物的接触最直接,认识也最清楚,他们总结出的经验往往也最接近客观规律,他们也最清楚自己是不是得到合道的对待,他们的心声往往也就是“道”的要求,“以百姓心为心”就容易按客观规律办事,是实行“无为”的捷径。二是要当好调和万物矛盾的“气”。“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个世界充满各种各样的矛盾,不光人和人之间,人和物、物和物之间都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阴阳),矛盾本是对立的、不可调和的,但因为(道向阴阳之间)冲填了“气”而实现了和谐,由此可见“气”是调和矛盾、实现和谐的关键。

推荐第3篇:学国学心得体会王晓

学国学心得体会

王 晓

学习《论语》的收获是巨大的,在论语中,孔子表达的“学”,不仅仅是读书学知识,而是泛指学习做人处事的道理。孔子一生热爱学习,而且乐此不疲,一直到了晚年还刻苦钻研非常深奥难懂的《周易》,故有“韦编三绝”的美传。

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其次,学习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第三,是要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意思是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世俗所累。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在教学中,我们更要鼓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但学生树立志向后,又为这个志向做出了什么呢?我们是否只是鼓励学生凭空说出的一种空想呢?这个恐怕有人很少考虑。远大的志向谁都能说出很多,也能说得很大、很远,但关键是要看看是否能付诸实际行动!

但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对“远大”的理想大加赞扬,对现实的理想“哂之”又“哂之”,认为这是学生胸无大志的表现,没有出息的表现。好象他做的都是小事,没有什么舍己为人的大理想。但是他的内心是充盈的,他的理想是现实的,可行的,不是空洞的,不着边际的。比如:我们教育学生爱国,怎样做才是爱国?什么样的行为是不爱国?学生心目中有没有一个完整的定位?有的教育专家提出:学生能主动捡起一片纸,这就是爱国!所以我们教育学生励志,不妨把眼光收回来,放在眼下能付诸行动的,哪怕为了理想只迈出一小步。“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年代已经过去,励志要切合我们的实际,不能盲目地做“假大空”的文章。

推荐第4篇:学国学经典的心得体会y

学《读经典》的心得体会

作为中国人,从小就很爱中国的古老典籍。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和一些俗事的烦扰,有一阵远离了她。《读经典》让我温习了那些曾经熟读的篇章,但是,却有了不一样的感悟。

国学经典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是我们中国特有的国粹。

细读《论语》,颇有感触。《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生活,找到个人坐标。 因此,《论语》可以作为我们个人的生活和工作指南。《论语》中关于修德的言论,最具概括性且易于遵循的有:“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孔子认为:血气未定的年少之时,不要沉浸于女色;血气方刚的成年时期,不要与人争斗:而到血气既衰的老年,不要贪得无厌。一个人遇事不要主观臆测,不要盲目武断,不要固执己见,不要自以为是。孔子还认为,和正直,诚实守信,博学多才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而和谄媚的人,虚伪阴险的人,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同时他还认为,如果以适度的礼乐来节制自己,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以拥有很多贤德的朋友为快乐,对人是有益的,而以骄奢淫逸,游荡忘返,宴饮荒淫为快乐,对人则是有害的。这些言论,简洁明了,教人自我警醒,让人持守美德或教人弃去偏执。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把这几句话牢记在心,时时警醒自己,应该说在修身行事方面就不会有大的过错了,作为教师,为人师表,更是要牢记不忘,并依此行事,真正 1

做到身正为范。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多少能少一些物质的追求,多一些精神文明的使者。

学习《国学》,不要为学而学,而是要学以致用,诚信是做人起码的道德标准,诸子百家的劝人上进,与人为善之言,一定要认真遵守。

诗、词、歌、赋,在经典的长河里漫游,在经典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诗语,构筑我们心中最美好的一幅幅山青水绿欢声笑语的画卷。2

推荐第5篇:学国学读后感

学《国学启蒙》读后感

这学期老师发了一本《国学启蒙》的书,我读了这本书就爱不释手。从书中,我收获很多,明白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

一、《国学启蒙》让我学会学习。

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其次,学习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第三,是要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意思是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世俗所累。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二、《国学启蒙》让我学会做人。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通过学习《国学启蒙》,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

要讲信用。我们从小就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今后, 我们要多加学习,勇于实践。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我们走出迷茫,让我们茁壮成才。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也希望大家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传播正能量,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推荐第6篇:快乐学国学

“少儿快乐学国学”教育法

无论齐鲁大地,京都重畿,还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或者贫困偏远山区,少儿诵读经典活动持续不断,而且规模日渐扩大,这是几十年来难以见到的文化教育盛事。对此,我抱以乐观态度:国学复兴,是中华文明复兴的“报春花”;少儿读经热,意味着民间大地草根发芽,中华文明的春天肯定到来。但是,少儿国学教育自身如何健康、持久、多样化的发展,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首先,一个问题无可避免地摆上台面:下一步该怎么走?

我主张在国学教育的内容及方法上,紧密针对儿童心理年龄特点,“赤橙黄绿青蓝紫”,开展不同模式的探索和实验。大家“和而不同”,在比较中取长补短,在竞赛中共同前进。之所以发出这项呼吁,是因为我不认为背诵整部《论语》或全套《四书五经》就是国学教育的全部内容,如何淘选精髓,择其大要,结合现代生活实际、把国学生动有趣地教给孩子,并引领他们“学而时习之”,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有一种观点,把教育的效果预期在小学童长大成人之后的某一天里突然触发灵感,复苏记忆,“顿然开悟”,于是主张只读不解,只管一本一本经典背下去。这样长久地仅以背诵为教育手段,难免使国学教育简单化、“空心化”。儿童有权利在现实教育中即时受益。童年,不仅是“学国学”的起点,而且完全可以是“用国学”的起点。

“近水楼台”应该“先得月”,不该“头顶太阳走夜路”。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殆”,先师是不赞成把“学”与“思”隔绝开来的。先师

夸赞颜回“闻一知十”,主张“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从正反两个方面作了强调:必须让受教育者开动脑筋,举一反三。“君子不器”,儿童也应该“不器”。只读不解、只管背章句,不管解其义,仅满足于朗朗成诵、倒背如流,是低估了儿童的思维,是教者主观上限制了儿童的思辨力。《论语》即 “仁学”,“以近取譬,仁之方也”,不“以近取譬”,不引导儿童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实在对《论语》所载的孔子一贯的教育主张说不过去。如此下去,会不会重蹈历史老路上私塾失误的辙印——“死读书”?

《论语》开篇明义:“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成功的教育方法必须包括“学”、“习”、“悦”三要素——不仅“学”,还要“习”,不仅“习”,还要时时“习”,不仅时时“习”,还要“悦”。南怀瑾先生解释“习”为“见习”,山东潍坊高绪利先生在其网文《前无古人的注解——简评》中把“习”解释为“实践”。“性相近,习相远”,“习”是使人脱离蒙昧、形成高尚人格素质的关键。排除了“习”就架空了“学”。我认为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有必要回响在每一间国学课堂,有理由叩问每位国学教育工作者:“传不习乎?”

我赞成高绪利先生的观点:“‘学’和‘习’的无限循环,不至于中断,且能加速度递进,关键在于是否能‘不亦悦乎’。”“如果没有这两条最基本的获得,说什么长大了如何辉煌、发达,统统是骗人的鬼话,学生必然厌学、逃学、出走、轻生。”痛哉斯言,鞭辟入里!

在儿童国学教育活动中,我尝试应用孔子先师的教育思想,做过一番实验,总结了名之曰“少儿快乐学国学教育法”,在此做以汇报,就教专家、同仁。

一、淘选精髓,择其大要,自编教材

宋代赵普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权且用这个说法,“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那么另外“半部”呢?少儿国学教育主要是帮助儿童懂“修身”,学做人。对儿童来说,“齐家”尚在其次,那么用余下的“半部论语”之“半部”,学习“修身”,应该是足够的。

我以《论语》为主,兼采其他(比如《孟子》《孝经》《史记》),荟萃了百条孔子语录。主要内容:

(1)以公认的孔子思想精髓,暨具有全人类普适价值的,例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不欲人之加诸我,吾亦欲无加诸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德不孤,必有邻”,附以孟子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构筑教材主干;

(2)接下来顺理成章地展示孔子博爱世人的人道主义情怀,如“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问‘伤人乎’,不问马”“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3)次之,帮助儿童了解孔子生平大致的,比如“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与学生失散于郑国东门外遭到“丧家之狗”的讥笑,而孔子大度的自嘲“形状末也”,“然哉然哉”;

(4)再次,孔子的高尚情操和坚强意志,如“乐亦在其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5)要点:与儒家后学主张的“三纲”保持距离,着力从现代意识认同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中提取教育资源,对“忠”“孝”“和”等道德信条列以专章;

(6)继之,收录孔子察人论世的警言名句,如“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小不忍则乱大谋”“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道听途说,德之弃也”。 如此等等,教材收录孔子之言,总计不过百条左右。

如此编辑教材,我的理由:儿童时期记忆力好,越好就越应该选取他们可受用终身的精神之宝,帮他们获得永久所有权,以便享用终生,而不是滥用儿童记忆力,增加他们的负担。所以我主张:与其一字不漏的背《论语》,不如有针对性的“银里挑金”,记诵精要。

二、编撰教材的五项原则

为了实现国学教育现代化、普世化、生活化、趣味化,我为自己确定了编撰教材的以下原则。

第一个原则:既要继承前人释孔的成果,也对某些孔子语录作出符合孔子思想本义的新的或深入的理解

例如, “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也”,多被忽视,鲜有引用。我发掘其内涵,大力阐扬。当剖解了“乐道人之善”的含义,家长们恍然大悟:原来孔子是“赏识教育”的鼻祖啊。老师对小朋友任何的成长进步、“才智萌芽”、“修为闪光点”,真诚、慷慨、一一地“乐道人之善”;小朋友之间互相“乐道人之善”;与感恩教育相结合,孩子乐道父母之善。国学馆师生之间、小学童彼此之间、父子母子之间其乐融融。我的第一个实验基地——哈尔滨博厚国学启蒙馆,把“乐道人之善”运用得出神入化。

对于“君子不器”,我不拘泥一些注本所解释的“君子不应该只有一门本事”,而是解释为“君子的头脑不能仅仅消极地做容器”,并把“君子不器”作为“仁义礼智信”中“智”类语录的核心之语、领衔之语。这是因为贯通了孔子一系列的教育思想,就会发现前人对“君子不器”的解释,未免 “窄化”了孔子思想,是不确的。孔子鼓励门人弟子“当仁不让与师”,他不满意自己最喜爱的高足颜回“于吾言无所不悦”,都可以佐证孔子是鼓励君子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不要把脑袋仅仅当作“容器”的。这虽然是对于一则孔子语录不同于前人的解释,但却是从一个新的视角观照了孔子作为思想家的伟大光彩,对于贯彻案例式教育法,塑造当代儿童健全自由的人格心理,大有裨益。

第二个原则:在乐中学国学,因学国学而乐

荟萃孔子之言,不是注字、解词、译句就完事大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极其珍视“情商”的要素——“乐”。我编撰的实验教材,根据儿童不同年龄段,诉诸她们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针对幼稚园儿童编创《拍手歌》,从“你拍一”到“你拍十”有序有机地贯穿了15句孔子名言;为小学低年级编创《学孔童谣》,引用二十余条孔子名言;为小学高年级与初中一二年级编创《孔子歌谣》,有机有趣地引入80句孔子名言。 例如《学孔童谣》:

我是一个好孩子,我有一位好老师。(合:)好老师,他是谁? 大名鼎鼎孔夫子。(合:)对,大名鼎鼎孔夫子。

孔夫子,“少也贱”,(合)从小就过苦日子,三岁父身亡,十七母去世。自古寒门出贵子,(合)艰苦环境走出了中华伟人孔夫子。 孔夫子,有志气,自强自立又自律,(合)“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 知天命,六十而 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 逾 矩”。 „„„„ „„„„

在歌谣语境中记诵孔子言行,上口,易记,不须冗言注释,孩子们就自然而然地体会到孔子的高尚人格以及言行内涵。 例如《孔子歌谣》中关于“孝”:

孔夫子,讲“孝心” ,他说:(合)“孝,德之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衡量人,看人品,首先看他怎样对待父母亲。

(一小朋友上:)要说孝,那不难,长大了我赚好多好多的钱,我让爸爸和妈妈,吃得饱,穿得暖,养活他们过晚年。

小弟弟,听我言,你的话,不全面。吃好还要心情好,穿暖更要心温暖。子由问孝孔子说:(合)“今之孝者,谓之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 别乎?”

对呀,人和动物不相同,不仅需要衣食饱暖还要享有好心情。父母操劳一生为了儿女儿女不领情,得不到爱得不到敬,你说父母那是啥心情?(合)谁都不会永不老,谁都不会永远年轻,孝道一辈传一辈,人人都对父母孝,人人都对父母敬,你的父母我的父母父母的父母你我他她大家才会拥有美好的人生。

经过精心设计、含有表演情趣的语境,比枯燥的名言解释更受欢迎。比如根据台湾首富蔡万霖先生讲的“大海龟拜寿”的故事,编成诗歌剧,蕴含“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道理;儿童评书《说三国讲论语》蕴含“小不忍则乱大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哈尔滨博厚国学启蒙馆馆长孙嘉宜,登门拜请老曲艺家来给孩子们指导演练,老老小小,三世同堂,孩子们既受到孔子思想的恩惠,又享受了施展才智的快乐,国学启蒙馆成了他们的精神乐园。

符合儿童年龄,贴近儿童心理,顺势而为,事半功倍。正如孔子所言“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第三个原则:学哈佛,拜孔子,用案例贯彻“启发式”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教育原则,是在教授基本理论之后,让每个学生都面对800个案例,集体研讨,一一发言,多角激辩,成绩获优,才能毕业;而且哈佛大学商学院每年都从世界各地重金购买案例,以便更新教材与时俱进。哈佛大学商学院的信念:“一个优秀案例胜过一千个正确答案。”所以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培养出大批精英,从此案例式教学法风靡全球。我用“少儿快乐学国学教育法”编撰的教材,同样贯穿案例式原则。

案例教学法其实与孔子启发教学法一脉相承的,孔子讲“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教师出示“一”,让学生联想并道出“三”,“闻一知十”更好。这个“一”其实就是案例,“三”或者“十”就是案例的追求。而终极目标:培养“君子”——要的是“君子不器”。

所以,在我的实验教材中大量使用自己撰写的和转载、求购的案例来进行教学。

下举一例,如转载了这样的图片:

两组照片不着一字,只让孩子们观察,结果“不用扬鞭自奋蹄”,他们马上联想到“汎爱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由此联想自己,评论社会风气,情动于中,学有所用,发言踊跃,作文动情。与单调背诵、枯燥说教相比,案例里有孩子们参与的空间,有孩子们伸展思维的乐趣,这应了一句俗语“钓的鱼比买的鱼香”。 案例教学是人类目前所能找到的最好的教学途经。

第四个原则:人际道德伦理和人与自然伦理并重

我的实验教材,先从孔子思想汲取人际道德伦理的教育资源,继其之后,紧接着推出孔子关于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的思想资源。

大自然给与人类恩惠,人类应该知恩图报,节用慎取。人类对大自然的傲慢冷漠、无偿掠取,已经使人类生存的危机日益迫近。孔子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很丰富,“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就是例证。孔

子的核心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不仅是“为生民立命”,也是“为天地立心”,不仅是指导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正确法则,也是指导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不二法门。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逻辑关系,必然推演出这样的命题:“对大自然仁爱,就是人类自爱”。 为了阐发这一思想,我撰写了如下案例:

我是一条河

我是一条河/一条快乐的河/穿过乡村,穿过城镇/灌溉两岸庄稼花朵/观赏蓝天白云、万家灯火/我奔跑我跳跃/一路撒满欢乐的歌

我是一条河/一条美丽的河/碧绿的水面荡漾清波/老人在我身边钓鱼/孩子在我身边嬉戏/匆匆赶路的人凑近我解渴/人们称我是“母亲河”

我是一条河/现在是被人害怕的河/鱼儿诅咒我/鹅鸭躲避我/十八九的孩子泪洒河边/长年喝了我的水/他们升学、参军体检不合格

我是一条河/一条无奈的河/工厂向我排放废水/土地向我渗透农药化肥/我的怀里充满污浊/即便是超大的“垃圾箱”/我也已经“超负荷”

我是一条河/我是一条有性格的河/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善利万物而不争/但是我不能再沉默/人们啊,与我同归于尽/难道是你们的选择/为了拯救你自己/快来救救我

【读后研讨】

“河”的回忆、控诉、警告,说明了孔子的哪些思想?

再如: 森林和猎户的后代

有这么一个家族,祖祖辈辈是猎户,“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猎户忙坏了,年年捕猎獐狍野鹿,岁岁锅里野味飘香„„ 到了曾祖父那一辈儿,飞禽走兽不见了,“靠山吃山”,伐木为生吧,一声“顺山倒喽!”“轰轰隆隆”原木滚下山,日子过得还可以。 在祖父那一代,森林伐光了,留在地面的树墩有一指多高,好咧,齐根截下它,背到城里卖“菜墩儿”。

到了父亲那一辈儿,树墩不见了,好在地下有树根,刨开地面挖树根,艺术家乐颠颠儿地买回去做“根雕”。

到了儿子那一辈儿,黄沙“大丰收”,儿子的儿子们跑去卖黄沙。 再后来,建筑公司不需要林业工人的后代供应黄沙了——城市周边黄沙铺地,谁会舍近求远?

再后来,住在大山脚下的最后一对老小也要撤离了。想到祖祖辈辈住在这里,爷爷两眼干涩,欲哭无泪;孙子眺望黄沙中露出的校园一角,眼角流出一滴泪,这是小镇的最后一滴水。

祖孙二人走了,渐去渐远,沙地上两双脚印不见了„„

【读后作文】

联想孔子思想,围绕“对大自然仁爱,就是人类自爱”,自己选材,体裁不限,写出自己感受。

以上案例,学童们喜欢朗读,争相表演,并且由此及彼,写出很不错的作文。12岁的哈尔滨市抚顺小学5年级学生夏雪写出《雪人的一年四季》,9岁的哈尔滨市虹桥小学4年级学生陈昱昊写出如下小诗: 假 如

树叶消失了

太阳像大火球挂在头顶上

树干消失了

再也听不到鸟儿歌唱

森林消失了

我的诗不用写了,写也只能写在沙子上

而且很快一扫而光

因为世界成了沙尘暴撒欢儿的广场

第五个原则:在东西方文化沟通中教国学,在教国学中贯通东西方文化

复兴不是复古,复兴东方文化,不是为了对抗哪一方文化。孔子思想与人类其他优秀文化相比,虽有不同,多属“和而不同”。孔子思想一经冲破土掩尘封,我们为它拂尘拭埃,砺垢磨光,使其重放普世价值的光辉;再而通过与人类其他优秀文化比较、汇合,取长补短,择善而从,使国学成为一个开放的智慧系统。目的只有一个:建设当代中国儿童的心灵家园。

例如,在我编撰的这部教材中,有一篇儿童对口快板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中插录了联合国大厦里用25000多块马赛克镶嵌而成的彩色壁画的图像,以及壁画上的《黄金法则》:Do unto others, as you would have them do unto you.(“ 你想人家怎样对待你, 你也要怎样对待别人”),用以印证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不欲人之加诸我,吾亦欲无加诸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思想,正如许多外国学者所说,孔子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借此启示孩子们:孔子是世界的,就更应该是我们的;人类共有的价值观如此一致,我们就更该“学而时习之”。

再如,在教材之一的《礼之用》集体表演童谣中,运用 的说唱形式,在言明“礼之用,和为贵”之后,“小朋友们懂礼仪,大家真是了不起!中华民族讲礼仪,世界各国都有礼,听我讲讲西方的礼,小朋友们乐不乐意?(合)乐意!“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见贤 思齐”。于是引出1902年“泰坦尼克号”大海难的故事,大批妇女儿童

优先获救,是因为西方社会长期形成一种尊重妇女的礼仪:“Lady first”——“女士优先,请。”“万丈高楼平地起,参天大树有根基。咱们的礼要发扬,别人的礼要学习„„”学童们在歌谣声中,理解了对中华古老的“礼”的价值,又潜移默化的获得了“礼”在现代的升华。

三、“快乐少儿学国学教育法”的具体做法

哈尔滨市博厚国学启蒙馆,是我的“快乐少儿学国学教育法”第一个实验基地,第一批实验成果是在博厚国学启蒙馆的一所10几平米教室、最小4岁、最大14岁的30几个孩子中间近一年时间内取得的。馆长孙嘉宜热爱国学教育,走遍大江南北遍访名师接受培训刻苦自修,她从2002年就从事国学启蒙教育活动,成绩卓著。我的教育实验活动得益于她的招生、组织、配合,以下工作汇聚着她的心血。

“快乐少儿学国学教育法”的第一个理念:“有教无类”“后生可畏”。

“快乐少儿学国学教育法”对教育内容的定位:“学国学,学做人,练演讲,写作文”。

“快乐少儿学国学教育法”的教学流程:“关起门来学经典,敞开心扉谈体会,抬起眼睛看天下,低下头去写作文,走出门去做演讲,以近取譬做君子”。

师生之间、学童之间共同遵行的行为方式:“乐道人之善”“见贤思齐” 。

演讲口才与作文,是“快乐少儿学国学教育法”运行的双轨。对此,我稍作重点加以介绍。

许多家长往往抱怨孩子性格内向孤僻、见人不爱说话、不会说话,不爱写作文、写作文头疼„„其实每个孩子对于表述他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都是天生的演讲家、天才的作家。问题是让他们讲什么、写什么?言不由衷,笔不由心,言不感兴趣之言,写引不起乐趣的现代八股文章,产生隐性或显性的抵触与反感都是理所当然的。

关键在讲什么和为什么而讲,写什么和为什么而写。国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论语》,如南怀瑾先生所说是“老百姓的杂粮店”,日常所需,须臾不离,融进血液里的东西,以近取譬,案例提供思考空间,在发言讨论中,只有掌声鼓励,没有讥笑呵斥,享受到的是交流的快乐、对成功的肯定,没有孩子会久久呆而坐不发言的。课堂上经常出现春鸟噪林的场面,那时真是孩子们放飞思想、畅抒感受的心灵节日。遇到争论是经常的,怎么办?提示以儿童学过的“不学礼,无以立”“礼之用,和为贵”“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个个孩子都学会了逢有不同意见,先说“我提一点小小的建议”,被建议者无论采纳与否,都要道一声“谢谢”。作文也是这样,每篇作文写完,大家赏析、点评。不同意见的交流都是“君子之争”。所以在博厚国学启蒙馆里孩子们特别开心,“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乐融融。

如果一个国学馆被屏蔽在社会之外孤零零地自教自学,断难有太大发展。黑龙江省文联以及省文联下属的演讲协会举办全省演讲大赛,少儿组的比赛题目是“我与孔子”,这标志着社会团体对推广国学构建和谐社会认同和大力行动了。春苗破土逢甘雨,“时来天地皆同力”,博厚国学启蒙馆小朋友参赛面达到100%,人人有讲题,有的是教材里示范演讲稿,有的是家长、教师、孩子共同打造的讲演稿。在这场比赛中,孩子们摘银掠铜、大胜而归。博厚国学启蒙馆随后成立了“少儿国学宣讲团”。由于邀请单位很多,博厚国学启蒙馆只选择了两所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师范大学)做了三场演讲。有一次,一位小学一年级小女生由于个子矮,被教授抱到讲台上,站在教授的讲台桌上演讲,这件事被传为佳话。

作文训练,提倡“我以我手写我口,我以我口说我心”,不硬性规定孩子们写统一的题目。作文题目因人而异,因材施“题”,引导他们围绕在国学班中所学所思所感所作所为而写,记录他们学做“小君子”的体会和成长进步。这样做法使孩子们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写作文不再是遭罪,而是快乐的经历,许多孩子不写则已,一写就一发而不可收,甚至连写几篇还不肯罢手。这种教育模式,“学”与“习”得以紧密衔接,“悦”可以一以贯之,孩子们“乐亦在其中”。博厚国学启蒙馆的小学童回到所在的学校,老师惊讶地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少儿快乐学国学教育法”,只是小鸡刚刚啄破蛋壳,与雏鹰翔天还远着呢。欢迎专家学者指教,欢迎少儿国学教育同仁联合开发,携手合作,共创中华少儿国学教育新天地。

推荐第7篇:如何学国学

如何学国学

一是要先看哲学史方面的书,对整个中国传统思想发展演进有一个宏观了解。选择的书,主要应该是名著。我看的是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新编》(包括香港单独出版的最后一册《现代中国哲学史》)和《中国哲学简史》(时间不充足的人最好先读薄的书)、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梁启超的《儒家哲学》、劳思光的《新编中国哲学史》、冯达文和郭齐勇主编的《新编中国哲学史》、葛瑞汉(英国)的《论道者》等。

二是要看经典著作的不同版本注释。比如:四书主要看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王阳明的《大学问》和《传习录》、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和《白话四书》、刘俊田等《四书全译》。最近傅佩荣的解读五大经典(老子、孟子、论语、庄子、易经)系列书也非常不错。再比如:《易经》主要看朱熹的《周易本义》、金景芳的《周易全解》等。另外,《老子》的版本很多,郭店楚简本最新研究成功很有价值。作为对经典的一般了解,可以看朱自清的《经典常谈》、杨伯俊的《浅谈经典》、陈克明的《群经要义》等。如果想进一步研习国学,以梁启超推荐的国学书目最值得参考。

三是要学习了近代国学思想研究成果。主要看梁漱冥、王国维、钱穆、熊十力、牟宗

三、唐君毅、徐复观、季羡林、张岱年、南怀瑾、杜维明、余英时等人的著作和文章。另外,目前网络很发达,关于国学和传统文化的网站也特别多,既好象一个图书馆,又像一个大讲堂。信息丰富,想找什么都很方便,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四是历史相关知识的掌握。这个主要是靠平时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知识的掌握。作为背景知识了解,可以看王力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等书;为了让孩子对中国历史有一个宏观了解,教高中历史的太太每天给儿子讲《中华上下五千年》,使孩子对中国历史有了一个整体印象。有一次,太太给儿子讲到东汉刘秀,儿子就问:“刘秀当皇帝以后,杀没杀功臣呀?”太太随口说:“那你要去查《史记》。”儿子马上质疑说:“不对吧?《史记》只记录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怎么可能有刘秀呢?”太太当时乐的合不上嘴,抱住儿子说:“你能当妈的学生了!”我笑着说:“他是得了你的真传了!”另外,为了便于查阅,必须准备语言工具书,如:《古汉语大辞典》、《说文解字》及相关注释本等书籍。

在学习的次序上,我的原则是“先宏观后微观、先简单后复杂、先接受后质疑,先继承后创新。”

在给孩子讲解的顺序上,我先从《三字经》开始讲,因为三字经包含了国学的主要内容,例子生动,便于理解,可以让孩子对国学有一个整体印象。然后,我是选讲了《论语》部分内容、《老子》部分章节、《易经》部分章节、《诗经》部分内容等,《大学》、《中庸》计划全讲,目前正在进行之中。讲解主要是讲那些容易理解的、有直观印象的部分,对于内涵争议比较大的章节和内容很复杂的章节省略不讲,等孩子大了,认知能力到了一定程度,再和他探讨。

刚给儿子讲的时候,感觉很吃力。一方面是自己对经典的理解不够透彻;另一方面,解释经典需要的一些概念孩子并不理解。因为孩子小,头脑中的概念太少,我只能用通俗的语言和实际的例子给他讲。为了达到效果,我就多看经典名著的不同注释版本,综合各方观点,结合自己的体会,尽量寻找孩子能接受和理解概念。同时,在讲解时,根据孩子的反映,通过反复的举例子,加进一些生动

的故事、笑话,硬着头皮讲。结果,我惊奇的发现,孩子居然能大致听明白。这极大的鼓舞了我的热情,我学习的劲头也越来越高了!为了讲好课,有时候就事先备课,但我毕竟还有自己的工作,所以,有些时候就只能是现学现卖。遇到完全没准备好的时候,儿子也会宽容地说:“你先好好看看解释,我再读几遍,一会给我讲。”

在自己阅读不同版本的过程中,在给儿子费力的讲解过程中,我发现自己领悟到许多新东西,也经常会发现许多新灵感。我感到很兴奋,开始把更多的业余时间,用在看国学相关的书籍上„„

每每感到,能和孩子一起学习,共同探索,共同进步,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推荐第8篇:学习好国学

学习好国学,不仅能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也会培养我们说话的涵养与气质。

但学习这么多年,你知道“春宵一刻值千金”的下一句是什么吗?不知道不要急,先看看下面这些题你会几个?

1、切脉是中医独创的诊法,中医把脉时摸的是什么? A、静脉

B、动脉

2、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形容为什么? A、花之君子者 B、花之隐逸者

3、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请问我们常说的“润笔”指的是什么? A、文章书画稿费 B、替人研磨墨汁 C、为人作序

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谁的名言? A、孔子

B、屈原

5、清代的“八大山人”指的是? A、一位画家 B、八位画家

6、神话故事“夸父逐日”出自哪部书?

A、《山海经》

B、《世说新语》

7、“顷刻间千秋事业,方寸地万里江山;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描写的是? A、下棋

B、战场

C、戏台

8、《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史的总称,其中只有一部是完全意义上的通史,它是? A、《汉书》 B、《史记》

C、《三国志》

D、《左传》

9、根据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面对大院的门口,你的左手边是什么方向? A、东

B、西

C、南

D、北

10、孔子弟子中擅长做生意的是谁?

A、子路

B、子张

C、子贡

D、颜回

11、元太祖铁木真是蒙古草原上的英雄,他被人们尊称为“成吉思汗”,“汗”的意思是大王,那么“成吉思汗”的意思是?

A、天空

B、大海

C、草原

D、高山

12、“塞翁失马”这一典故出自? A、《淮南子》

B、《庄子》

13、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是?

A、《永乐大典》

B、《四库全书》

14、太极拳讲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弱胜强”这和下面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不谋而合? A、老子

B、孟子

C、荀子

D、孔子

15、“洛阳纸贵”比喻作品风行一时,广为流传,这个成语与以下哪部著作有关? A、左思的《三都赋》

B、司马相如的《长六赋》

C、班固的《两都赋》

D、张衡的《二京赋》

16、“红娘”今指代为爱情牵线搭桥的人,请问她最早出现在哪部文学作品中? A、元稹的《莺莺传》

B、王实甫的《西厢记》

17、《三国演义》中的“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的是? A、赵云,张飞,关羽

B、刘备,关羽,张飞

18、我们常用“社稷”来指代国家,其中“社”字代表的是? A、土地之神

B、五谷之神

19、我国古代的文人雅士都喜欢研墨挥毫,请问下面哪种是正确的研磨方法?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20、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指的是谁? A、张飞

B、关羽

C、卫青

D、李广

21、下列民间爱情故事起源年代最早的是? A、《白蛇传》

B、《梁山仙与祝英台》

C、《唐伯虎点秋香》

22、度量衡是我国古代使用的计量单位,其中“衡”是指的哪个方面的标准? A、长度

B、面积 C、体积

D、重量

23、木版年画发源于四大名镇中的哪个名镇?

A、汉口镇

B、景德镇

C、朱仙镇

D、佛山镇

24、下列哪部著作的成书时间最长?

A、《徐霞客游记》 B、《说文解字》

C、《天工开物》

D、《梦溪笔谈》

25、“疱丁解牛”形容做事得心应手,“疱丁”指的是什么? A、一个年轻力壮的厨师

B、一个名叫“丁”的厨师

2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 A、《长歌行》

B、《短歌行》

27、下列哪个成语和“道听途说”词意更接近? A、空穴来风

B、三人成虎

28、《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家喻户晓的文学家,“雪芹”是他的? A、名

B、字

C、号

29、下面哪句话是孔子说的?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0、在古代,人们将乐器分为“丝”、“竹”,分别指弹弦乐器和吹奏乐器,其中哪个是指吹奏乐器? A、丝

B、竹

31、“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句诗描写的是谁的爱情故事? A、牛郎和织女

B、唐明皇和杨贵妃

3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体现出? A、怀疑精神

B、辩证法思想

33、中国人常说“五福临门”,下面哪一项是属于“五福”的? A、品德高尚

B、子孙成群

34、“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是谁的名句? A、李白

B、杜甫

3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谁咏赞项羽的名句? A、辛弃疾

B、李清照

36、为了孩子的学习环境而三迁居的是哪个历史故事? A、孟母教子 B、举案齐眉 C、岳母刺字

37、陛下是古时对君王的尊称,其中“陛”的意思是? A、宫殿的台阶 B、天的别称三玉玺

38、下面哪个剧种被称为“中国百戏之师”? A、京剧 B、黄梅戏 C、昆曲 D、越剧

39、我国现在存最早的兵书是? A、《孙子兵法》 B、《孙膑兵法》

40、唐诗“东边日出西边雨”的下一句是? A、道是无晴还有晴 B、也无风雨也无晴

41、“苦心人,无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申可吞吴”描写的是谁? A、伍子胥 B、勾践

42、下面哪句诗的作者离开家的时间更长? A、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B、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43、《在水一方》的歌词来源于? A、《诗经》 B、《陌上桑》

C、《楚辞》 D、《孔雀东南飞》

44、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兰亭序》是王羲之的真迹吗? A、是 B、不是

45、我国古代对于年龄有很多独特的称呼,其中满一百岁被称为? A、期颐

B、耄耋

46、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有南狮和北狮之分,其中狮头以刘备、关羽、张飞等三国人物的戏曲脸谱来打造的是? A、南狮

B、北狮

47、文人对各种植物有自己的偏爱,陶渊明喜爱菊花,北宋文豪苏东坡则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 A、居无松 B、居无竹 C、居无梅 D、居无菊

48、唐朝文宗御封的“三绝”指的是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和? A、裴旻的剑舞

B、公孙大娘的舞蹈

D、吴道子的画

49、天干地支纪年始于汉代,请问这种纪年是以哪一天为起点的? A、除夕

B、正月初一

C、立春

D、春分

50、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写道:“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其中“司马青衫”指的是? A、司马相如

B、崔莺莺

C、白居易

D、杜甫

51、“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是谁的词句? A、岳飞

B、辛弃疾

5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的名句,诗人登上了哪座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A、黄山

B、泰山

53、《齐民要术》是关于? A、君主如何统治国家的著作

B、农业生产和农事活动的著作

54、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

A、读到一本好书

B、听到一段好乐曲

55、“桃李满天下”的“桃李“指什么? A、朋友

B、学生

56、《康熙字典》成书于哪个朝代?

A、秦朝 B、清朝

57、风筝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

A、通报消息

B、娱乐健身

58、“鼎”的最初用途是? A、祭祀用礼器

B、地位象征物

C、烹煮器具

59、如果你想到图书馆借阅寓言性质的书,在下列书籍中应优先选择哪一本? A、《史记》 B、《论语》 C、《庄子》

60、“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 A、21点至23点

B、23点至凌晨1点

C、凌晨1点至3点

61、明朝永乐年间,从西洋归来的郑和船队带回了一只西方异域兽“麒麟”,就是现在我们所知的? A、狮子 B、金钱豹 C、河马 D、长颈鹿

62、下列古代名曲哪一首是琵琶曲? A、十面埋伏

B、高山流水

6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是谁最早提出的? A、孔子

B、孟子

64、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哪个更长? A、咫

B、尺

65、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四种字体当中哪一种是其余三种的起源? A、草书

B、行书

C、楷书

D、隶书 6

6、吃年糕的习俗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A、伍子胥

B、范蠡

C、屈原

67、“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是陆游的一句名诗,其中“大材小用”形容的是下面哪位人物?

A、韩愈

B、辛弃疾

C、庞统

D、宋玉 6

8、甲骨文最早是在哪种物品上发现的?

A、青铜器

B、药材

C、墓碑

D、竹筒 6

9、下列哪个成语典故说的是吕不讳的故事? A、一字千金

B、一诺千金

C、一饭千金

D、一掷千金

70、以下哪个字不含“黑色”的意思?

A、玄

B、皂

C、青

D、苍 7

1、下面四句话中,意义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 A、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B、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一日之行在于清晨

72、《三国演义》中有关羽“单刀赴会”的故事,历史上也确有“单刀赴会”一事,赴会的是? A、赵云

B、张飞

C、周瑜

D、鲁肃 7

3、以下哪位女性的名字被用来命名外太空环形山? A、班昭

B、蔡文姬 C、王昭君 D、李清照

74、小王模仿古人填了一首词,写完后发现正文刚好100字,请问他用的是哪种词牌? A、满庭芳

B、雨霖铃

C、念奴娇

D、水龙吟

75、以下几位历史人物谁在家排行老大?

A、孔子

B、诸葛亮

C、班固 D、程顾

76、“双簧”是我们一门独特的曲艺艺术,它得名于? A、初演的两个人都姓黄

B、表演者使用的乐器叫做簧

C、表演者巧舌如簧

77、在白族姑娘的头饰上,蕴含着一个完美熟悉的词语,它就是? A、阴晴圆缺 B、风花雪月

C、梅兰竹菊 D、春夏秋冬

78、我国很早就有了穿木屐的相关史书记载,下面的鞋就是东晋时谢灵运发生的“谢公屐”,它当时的用途是? A、舞鞋 B、上朝穿的朝鞋

C、登山鞋 7

9、“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是谁的名句?

A、苏轼;B、陶渊明

80、曹植七步成诗,相传历史上还有一位三步就能成诗的人,他是? A、王安石; B、寇准

81、《论语》中认为“为仁之本”的是? A、忠义 B、孝悌

82、“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其中“七月流火”指的是? A、天气炎热似火

B、天气渐渐转凉

C、流星异常出现

83、“实事求是”一词出自哪部典籍? A、《左传》 B、《战国策》

C、《史记》 D、《汉书》

84、“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出自谁的作品? A、陆游 B、岳飞 C、辛弃疾 D、李清照

85、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全国文字统一成了下面哪一种? A、楷书 B、小篆 C、鸟虫文 D、行书

8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借这首词表达了对谁的思念之情? A、妻子 B、兄弟 C、朋友 D、父亲 8

7、宣纸得名于它的? A、用途 B、材质 C、产地 D、使用人群 8

8、下面哪个是农历五月的别称? A、杏月 B、桃月 C、榴月 D、荷月 8

9、下列诗词名句出自男子之笔的是? A、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B、北风历兮肃冷冷,胡笳动兮边马鸣 C、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D、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90古代有很多姓氏都来源于官职,司马的职能是什么? A、农耕 B、军政 C、养马 D、水利

91、旗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服饰。旗袍是? A、左襟压右襟 B、右襟压左襟

92、《三国演义》中刘备见到诸葛亮家悬挂了一幅对联,写的是? A、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93、“杏林”指代的是什么? A、教育界

B、医学界

94、下列植物中,不应当出现在《岁寒三友图》中的是? A、菊 B、梅 C、竹

95、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代表着金、木、水、火、土。后来又增加了两根弦,这两根弦代表? A、天、地 B、南、北 C、阴、阳 D、文、武

96、下面哪个诗句描写的不是古琴? A、欲把心事付瑶琴

B、一弦一柱思华年

C、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D、寒苦不忍言,为君奏丝桐

97、“楚河”和“汉界”在今天的哪个省? A、湖北 B、河南 C、河北 D、湖南

98、个成语典故和棋文化有关? A、势如破竹 B、出奇制胜

C、专心致志 D、渭分明

99、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吴道子

100、存最早用纸作画的作品是? A、清明上河图 B、洛神赋图 C、五牛图

D、历代帝王图

答案:1~5 BBABA 6~10 ACBBC、答案:11~15 BAAAA 16~20 ABABD 答案:21~25 BDCAB 26~30 ABCAB、答案:31~35 BBABB 36~40 AACAA 答案:41~45 BBABA 46~50 ABACC、答案:51~55 BBBBB 56~60 BACCB 答案:61~65 DABBD 66~70 ABBAD、答案:71~75 DDDCC 76~80 ABCBB 答案:81~85 BBDCB 86~90 BCCCB、答案:91~95 AABAD 96~100 BBCCC 林进坤

产品名称:海水鱼、金鲳鱼、蓝子鱼、罗非鱼, 销售时间:2017.5.2-2017.6.30, 销量:62吨 销售额:345830.4

推荐第9篇:怎样学国学

怎样学国学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主要靠儒、道、释三家呈鼎力之势来支撑的,所以要想对中国的文化有一个全面、彻底的理解和认识,就应该皆不偏废地吸收这三家的思想。国学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要学习就应该找到中国传统读书人的感觉,作为儒家的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是必读的;道家的典籍推荐首先要读《老子》和《庄子》;至于释家方面,《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心经)短小精悍,只有几百字,通常都是要背的,《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金刚经)是大乘般若经的浓缩版,可以很好地代表其思想精华,至于大藏经,由于太长太多而令一般人望尘莫及。以上读完后,你就可以基本领悟国学思想的大概了,国学博大精深,你还可以兼读一些墨家、法家、兵家等的著作。

在春秋战国数百个诸侯国家兵戎相见、弱肉强食之际,出现了道家、儒家、兵家、墨家、法家、纵横家、阴阳家等百家争鸣的局面,而且《左传》、《春秋》等详尽记载当时历史的著作也相继诞生。

儒家:创始人是孔子,其思想核心是“仁”、“礼”。第二个代表人物是孟子,他将孔子的仁正式完善成了“仁政”,“仁政”是孟子的思想核心。二者的代表性文献分别是《论语》和《孟子》。详见

回答:2006-11-08 15:53

推荐第10篇:学国学有感

EMBA作业:

学国学有感

华夏五千年文明,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精粹博大精深、璀璨夺目。儒家的进取、道家的无为、周易的精妙、法家的权谋……其实国学是包括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等学术思想和医学、书画、星相、数术、戏剧、音乐、建筑等等一切中国之传统思想、文化与学术。实际上,国学更是一门修身养性、治国理民之学,从人性论开始,由修身而达天下治;国学在天下管理、社会管理及自我管理方面的大学问、大智慧至古至今都贯穿于中国社会的行政、经济、文化、军事、家庭及各种组织的各个方面及各个层面。

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我通过对国学的学习把现代生活与传统文化紧密地结合了起来,拓宽了看问题的视野和知识面,提高了对道德修养认知的水平,加深了传统文化的熏陶,更加有利于明理和睿智,使自己懂得了更多为人处事的道理。概括起来在思想认识领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和提高:

第一、国学解读这门课程让我进一步认识到了中华传统文化和国学思想的博大精深。易经、儒家、道家、佛教思想,凝聚了无数前人的智慧和结晶,虽历经几千年的沧桑变迁和发展演化,在今天仍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在社会发展的一段时期内,有些“现代人”在不学习、不了解、孤陋寡闻的情况下,就盲目地否定这些传统文化和国学思想,总觉得“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妄自菲薄,看来这确实

是极端无知的表现。通过学习,可以说到目前我们只是接触了国学的一点皮毛而已,尽管这样还是让我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智慧光芒的闪现。

第二、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让我形成了对社会转型期“浮躁、物欲”现象的反思,并得到了一些启示。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虽然并不能说追逐利益就等同于市场经济,但最起码可以认为追逐利益与市场经济是相伴而生的,是一对孪生兄弟。在当今的社会转型期,很多人做梦都希望自己能一夜暴富,人们往往为了追逐经济利益而放弃了自己的道德和良知,物欲横流、人心浮躁,仇富心态日趋严重,社会矛盾在某些领域日益尖锐。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向何处去,我们应该怎么办?可以说,中华传统文化和国学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知识宝库,现代中国人可以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用以指导我们的行动与实践。正如专家教授们在课堂上所提及的:人们所说的“幸福”只是一种感受或者叫感觉,我们的责任是要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提醒人们,“不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穷的欲望中去”,面对世界上的任何事情人们都必须有个“度”的把握。

第三、通过对国学的学习,有利于指导我今后的工作与实践。中华传统文化和国学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工作与实践是非常有帮助的。我们在工作中既要坚持原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同时又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我认为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儒家”与“道家”的统一,是“山”与“水”的融合。还有,一张一弛乃文武之道,工

作的节奏和尺度需要把握好,无论是对自己、对别人还是对同事、对下属都是同样的一个道理。

第四、通过学国学,使自己逐步认识到又一层道理:即中国古代的哲学,也就是我们所讲的国学从本质上来讲,就应该是一种辩证的科学发展观。中国古代哲学的“五行”理论,讲究事物性质的演变和相生相克。“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思想也深深地扎根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深处。也许正是中华民族正是基于这样的哲学,中华民族做事总是比较低调的。不露富、不嚣张仍然是现在很多家庭的教子原则。《老子》和《易经》中的许多表述,虽然不一定能为世人背诵,但毫无疑问的是,这些东西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古话就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为人,还是谦虚一点的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虽然已经成了中国人古来已是嫉妒成性的证据,但是这是对人性的最真实的剖析,论证的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道理。所以,“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当然,随着人们的觉醒和学习的深入,我们大胆地喊出了“以人为本”的口号。但是,这个“以人为本”,仍然必须建立在社会能够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中国历朝历代的更替,除去外族入侵的原因以外,哪一个不是因为社会财富分配的两极化而导致的“天翻地覆慨而慷”?同样的,在教育的科学发展的问题上,《易经》也早已指出: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我的理解是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来向老师学,求老师教,而不是老师去求学生学,那样的效果会适得其反。只有始终保证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掌握了学习方法的学生,才是具备发展潜力的学生!

中国目前的问题在于,我们固有的步伐频率,已经被西方所影响,陷入了他们的频率陷阱之中;既然我们无法摆脱他们的影响,那么就要主动用我们的步伐去影响他们的频率。如今,我们在世界各地建立“孔子学院”,让全世界都能平心静气地安静下来,仔细想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是对全球人民都有益的事情。

作为中国人,我们要积极学习国学思想,不断汲取先哲智慧,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价值观念、道德意识、人格魅力和领导能力,提高用人、识人之道,增强组织核心凝聚力和竞争力。我们应该以国学为傲,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

期望有缘再次聆听周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

第11篇:快乐学国学

快乐学国学

国学是中华民族文化、思想的精髓,蕴藏着许多做人做事的智慧和谋略。我校一直开展“快乐学国学”活动,“快乐学国学”让枯燥无味、晦涩难懂的国学变得通俗易懂、趣味横生。学国学,就要从娃娃开始,让我们接受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及当代文学的良好熏陶,让文学课堂真正成为我们人文精神乐园。“弘扬民族传统,传承国学经典文化,引领广大少年儿童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接受人文精神熏陶”,这是提升少年儿童综合素养和思想道德的必备条件。国学汉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一代一代先辈总结下来的经典,特别是短短几个字,几句话,就能够阐述人生哲理。学国学,让我们受益匪浅。

学校自一年级时就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最初接触的《三字经》,只是这种韵律的感觉就让我开始感兴趣,喜欢它读起来朗朗上口,到后来模模糊糊地解读,慢慢理解民族文化的精髓之后,开始喜欢国学,热爱国学,并被它深深感染。逐渐的又学习了《弟子规》、《千字文》、《论语》。慢慢的仅在学校的经典诵读,已不能满足我对国学知识的渴望,书店、图书馆成了我经常光顾的场所。再后来,妈妈经常抱着一摞一摞的书回家,有各种版本的《中华上下五千年》、《世界上下五千年》、《中国革命史》、《世界革命史》、《优等生活学活用的唐诗100句》、《优等生活学活用的宋词100句》、《优等生活学活用的论语100句》、《三国演义》、《二战纪实》„„国人的智慧,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诗人的创作背景,以及名家对国学的解读,读书让我精神振奋、陶冶性情、净化心灵、更激发了我求知的欲望。

让国学在快乐中伴我们成长,让校园弥漫书香,书声朗朗;让师生沐浴在书香里,浸润在文化中;让我们共同阅读,共享阅读;让我们感受到读书自然,自然读书;从而增强文化底蕴,为我们的成长奠基。以经典打人生底色,以国学塑民族灵魂。

第12篇:国学心得体会

学习国学的体会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文化历史的民族。古典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是几千年来积累下来的文化经典,是我国辉煌灿烂的文化典籍的核心部分,对我国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中华文化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横贯五千年的光辉灿烂的古典文学,铸就了华夏民族浑厚的文化史诗。古典文学兼跨德育、智育、美育三大范畴,闪烁着中华民族的特有精神基因,它孕育出无数中华英才,千古风流人物,他们使中华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并且至今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道德情操和中国人的人格智慧。古典文学,是中华文化中的精华,它能穿透深邃的历史时空,和我们的心灵相遇,相励、相慰,犹如世代相传的火种,点亮一脉相承的人们的智慧和情感之灯。

打开古典文学,你就犹如进入了知识的宝店,让你大开眼界,让你如饥似渴,让你得到一把把开启智慧的钥匙,空虚、无聊、浮浅、骄躁将远你而去,你的精神将得到大的升华。从国学中你可知道如何励志、历练、学习、生活、审美、健身、医疗等。古典文学不仅在历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国学,受益仍是匪浅。老子的道德经能够培养我们的哲学思想,增强自身的修养。孔子的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导着我们的学习、生活,是做为人的道德准则。而孙子兵法又是一部充满传奇色彩,深得中外军事、经济、史学家的青睐。司马迁《史记》不仅记叙了中华文明史,而且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

诗词是中华文学宝库重要内容之一。从《诗经》的风雅颂到屈原宋玉的赋,以及唐诗、宋词、元曲,无不闪烁着中华文化的光辉。幼儿园的小孩可以背诵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小学生在朗读杜甫的《登岳》中,培养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胸怀。而中学生在白居易的《琵琶行》和《长恨歌》中增长了历史和社会知识。不论什么人,只要诵读唐诗宋词,就可陶冶自己的情操,自己的意志,身心获得娱乐,修其身,养其性,何乐而不为之。

国学给人教养最深的应该是做人,的确,做人是天下第一学问。曾子曾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他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他能有这种态度和自我批评说明个人修养很强。曾子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怎样才能做人好做事对呢?敬重贤人;孝敬父母;忠于职守;诚信待人。

贤人有德有才,这样的人不多,尊重贤人能够体现谦逊做人的风度和教养,瞧不起有德有才的人恰恰反映出不分好坏和美丑。现在有德少才的凡人居多,我们大多都是这些凡人,但也不缺少为国家做事的报负。

父母是天下最大的恩人,不孝敬父母就是忘恩负义,一个忘恩负义的人又怎么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呢。有两件事是不能等的一个是孝敬父母,一个是施德行善,特别是孝敬父母能使良心得安稳而不留遗憾。现在有人说满街都是大学生,可是要找几个大孝子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从中可以看得出现在孝道教育缺失的非常严重。

一个人的一分忠诚胜过十分的才志,一个人做事不仅看能力还要看品德,有才又忠诚的人难得,反之搞阴谋的人再有才也不一定被重用 。

怎么样在世上立身呢?守信就可以,这是孔子说的。诚信待人就能在别人那里营造良好的第一印象,也塑造了自己的美德,诚信待人,诚信做事,可以使我们正气凛然,心胸开阔。诚信不仅是一种待人的态度,本身就是生活的质量。一个人能够诚信地生活,是因为他有着智慧,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追求这样的生活状态,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第13篇:国学心得体会

践行中式教育

播撒幸福人生

许庆利

5月27——29日三天两夜,在景校长模范带领下,我们学校70多名教师在登封了凡苑举行了“践行中式教育

播撒幸福人生”的国学讲座。特地邀请在国学领域钻研破颇深的专家学者许建国、闫合作两位老师为我们进行了精彩的演讲,让我们对我国博大精深的国学有了更深的理解,并且让我们更懂得了幸福人生的真谛,收获实在是太大了。

学习传统文化,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和谐快乐,这既是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原因,又是这段时间以来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收获。以前,我们遇事很多时候都是根据自己当时当地的心情、情绪来处理面对的问题。如果我们学了传统文化,有一颗宽爱地心,我们会在矛盾冲突发生以前有预见性地化解矛盾,无论何时,都可以以一份“共情”的心,从对方的出发点考虑问题,理解对方,从而更有效地沟通思想,解决问题。

生命是一种幸运,生命是一种奇迹。生命在茫茫宇宙中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但却是父母赠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父母从孩子的生命诞生起,就期盼着他一生的精彩,为他忙碌,为他操劳。那是一种乐意的奉献,那是一种伟大的自觉,那是千万条爱河汇成的恩情之海。

“可怜天下父母心。”有谁能感受到,胎儿躁动时父亲幸福的抚摸?有谁能感受到,一朝分娩时母亲忍受的痛苦?当一个婴儿呱呱坠地的时候,父母是满怀激动的欢笑;当襁褓中的婴儿不停地啼哭,父母表现最多的是耐心;当我们咿呀学语,叫出第一声“爸爸”、“妈妈”的时候,父母回赠我们的是无数的亲吻;当我们受到挫折或充满委屈时,父母的宽慰会及时抚平我们心灵的创伤,赋予我们重新站起来的勇气„„可以说,父母的关怀带给我们无尽的快乐,父母的慈爱伴随我们健康成长,父母是庇佑我们一生的“神”。

“百善孝为先。”父母无私的爱并不希图什么回报,但做子女的却不能忘本,失去了一颗感恩的心,缺乏了孝敬父母的意愿和行动。当父母步入中年、逐渐衰老时,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和支持。当你把第一次亲手煎的鸡蛋端给父母品尝的时候,父母感觉是很香很香的;当你把一杯热茶端给下班归来疲惫不堪的父母时,父母喝起来是很甜很甜的;当你学会洗衣服、起床叠被、整理屋子时,父母会感觉到你长大了„„孝敬父母是一种亲情,是一种爱,是一种美德,是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的音符,是天下所有子女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孝为德之本。”由孝敬父母衍生开去,就是博爱,就是学会爱他人,爱人民,爱祖国,爱人类。每个人出生在家乡故土,在祖国这个大家庭中成长,他都应该饮水思源、知恩图报,都应具有桑梓之情、赤子之心,长大后要报效家乡、报效祖国和人民。由孝道推衍开去,一个正直的人,还应该明白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扶贫济困,除恶扬善,让世界充满爱,让社会充满真诚、善良和美好,让人们都生活在温馨和谐的环境之中。这就是大忠大孝,这就是孝行天下,这就是“天下为公”。

第14篇:国学心得体会

国学心得体会

09年9月,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谋师生发展,创生机校园”。国学一口清活动.原来我对国学仅仅是知道而已,经过此次的学习背诵,让我对国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感受到国学中的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经典理论,细细的反省一下,我感觉确实受益匪浅。

一、学习国学可以提高自己的素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二、国学让我学会感恩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通过学习国学,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今后, 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也希望大家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

第15篇:国学心得体会

领悟大师的国学人生

——观看国学应用大师翟鸿燊教授国学应用视频体会

进入某某小学的当日,游览校园、自我介绍、和某某小学老朋友座谈、接受吴校赠书,一切都倍感在这个新环境的和谐、温馨和民主。要说到充实的话,那就是我们当天全校同仁一起观看国学应用大师翟鸿燊教授的国学演讲视频。

往往觉得,国学就是那些枯燥无味的、文言文性质的一些哲理性的文句,包括这些年兴起的学校诵读国学经典,也都是简单读读诵诵浅显的古文句子罢了。但是,这自我感觉表面胡华的、懵懂的认识都在我看了翟教授的视频之后彻底改变了,在整个视频里,古人的经典和绝妙似乎都在翟教授滔滔不绝、引人入胜、富含幽默的讲解中流露出来,映射到我们每一个人的脑海里,恍然大悟,获益匪浅。

视频里,翟教授以人的忠、孝、义为支撑点,结合国学,系统讲解了一个组织、一个团队、一个人成功应该具备的条件。下面我仅对翟教授所讲的“人道”谈谈自己的一点感悟。

在翟教授看来:“来”——往来的意思,一个人不成功就是没有多少朋友或者没有好的朋友。你们把右手举起来,放这里,凭良心说,朋友来了快乐么?高兴么?真的假的?能把钱拿出来给朋友花么?要真能做到这点,有的人不成功不要说朋友来了,有人就是别说朋友了,两个亲戚来家里了都特别不乐意,这种人能有出息么?对此,他讲解了自己到内蒙去,蒙牛老总牛根生说要请他吃个饭,结果开车到蒙牛去了,老远就看到牛总等我,我们牛总等你多时了,翟教授很感动,进屋之后非常热情,草原鲍鱼啊什么的。羊都不是普通的羊,是专门吃草的羊,吃的肉味就是不一样。牛根生说他们的鸡你随便吃,他们的鸡都是放养的。一起跟教授分享说,领导人不加强学习、不加强修养,不仅缺心,而且缺德,缺八辈子德。所以担心的是你有没有能力、爱心坐到那个位置上,修正很重要,先修身,再治势,平天下。由此可以看出,一个蒙牛的大老板,有如此胸襟和领悟,企业

怎么成功?

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治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奥运会

第16篇:国学教我学做人

国 学 教 我 学 做 人

六(2)郑楷耀

《三字经》告诉我们:人生下来的时候,本性是善良的。虽然本性是相同的,但后天的环境也会影响性质变化。比如:父母的心理,学校的好坏,周围的人群,周围的环境。如果不去接受好的教育,性质就会变动。所以说,我们要先学会做人,才能做好事。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人小的时候不学是不合适的,小时候不学到老了的时候怎么办?到那个时候就追悔莫及了!玉不去雕刻,就不成器,人不学,也就不知道礼仪。黄香九岁就能帮长辈温席;孔融四岁,就能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我们也该尊敬长辈,孝敬爸妈。在家时帮爸爸妈妈捶捶背,帮他们做做家务,帮他们洗洗脚,爸爸妈妈就会很开心。见到长辈,向他们问好,当长辈来做客,给他们倒水,他们就会很开心。

《弟子规》告诉我们:在父母呼唤的时候,应该马上答应,不应拖拉;父母命令你做事的时候,行动不要懒惰;父母教你做事的时候,必须静下来听,父母责备你的时候,是有一定道理的,要虚心接受。我们出门的时候要告知家人,回来也一样。刘备曾说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事情虽小,但不要擅自作主张,如果做了,你的为人之道就有亏损了。物品虽小,但不要私自藏起来,如果私自藏了起来,亲人的心就给你伤害了。

做事要先学会做人,而国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只有学好做人,才会让他人认可你,关注你。国学教我们要从小打下做人的基础,一个人只要做人的基础牢固了,就会有道德也有谋略。才不会成为懵懂迂腐的人,也不会是见风使舵的小人,更不会是贪得无厌的人。国学,教会我们立身有道,处世有节,最终做到自立立人!我们相信,一个真正会做人的人,什么样的难题他都能面对,都能解决!

第17篇:跟着主席学国学

跟着主席学国学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 【讲话原文】“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我们不会忘记,巴基斯坦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国家之一,也是首个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伊斯兰国家。在新中国打破外部封锁、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探索改革开放等关键时刻,巴基斯坦总是挺身而出,给予我们无私而宝贵的帮助。在中国遇到自然灾害和困难挑战的时候,巴基斯坦总是及时伸出援手。 【场合】2015年4月21日,习近平在巴基斯坦议会的演讲 【出处】唐太宗李世民《赠萧瑀》

【原文】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

【释义】在狂风中才能看出草的坚韧,在乱世里方能显出忠臣的赤诚之心。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知道谁真正坚强。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讲话原文】早在2000多年前,丝绸之路就在我们两个古老文明之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中国汉代使节张骞、东晋高僧法显、唐代高僧玄奘的足迹都曾经到过这里。巴基斯坦认为“诚信比财富更有用”,中国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两国传统文化理念契合相通。 【场合】2015年4月21日,习近平在巴基斯坦议会的演讲 【出处】《论语·为政》 【原文】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释义】孔子说:“作为一个人,不讲信誉,是不可以的。譬如大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輗,小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軏,如何能走呢?”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 【讲话原文】非洲有句谚语,“一根原木盖不起一幢房屋”。中国也有句古话,“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亚非国家加强互利合作,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积极效应。 【场合】2015年4月22日,习近平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 【出处】清代魏源《默觚·治篇8》

【释义】独自一个高飞,难以飞起;许多人一块行走,则容易走快。强调的是群众的力量、团结的力量。

“合则强,孤则弱。” 【讲话原文】“合则强,孤则弱。”合作共赢应该成为各国处理国际事务的基本政策取向。我们应该把本国利益同各国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努力扩大各方共同利益汇合点,树立双赢、多赢、共赢新理念,坚持同舟共济、权责共担,携手应对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重大自然灾害等日益增多的全球性问题,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场合】2015年5月7日,习近平在俄罗斯《俄罗斯报》发表题为《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署名文章 【出处】《管子》

【原文】夫轻重强弱之形,诸侯合则强,孤则弱。

【释义】意思是说,关于国家轻重强弱的形势问题,各诸侯国能够联合起来就强大,彼此孤立就弱小。

“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 【讲话原文】白俄罗斯人民常说:“牢固的友谊利斧难破。”中国人民也有句名言:“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奏响中白友好合作的乐章,使之更加激越昂扬,这是我对中白关系发展的期待。【详细】

【场合】2015年5月8日,习近平在白俄罗斯《苏维埃白俄罗斯报》发表的署名文章《让

中白友好合作的乐章激越昂扬》 【出处】三国时期蜀汉学者谯周名言

【释义】交友得道,即使千里之远也可同心交好,也可友谊坚固如胶似漆,也可情谊坚定堪比金石。

“德不孤,必有邻。”

【讲话原文】邻居可以选择,邻国不能选择。“德不孤,必有邻。”只要中日两国人民真诚友好、以德为邻,就一定能实现世代友好。中日两国都是亚洲和世界的重要国家,两国人民勤劳、善良、富有智慧。中日和平、友好、合作,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场合】2015年5月23日,习近平在中日友好交流大会上的讲话 【出处】《论语·里仁》

【释义】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无援,必定会有同他相亲近的朋友。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讲话原文】当年,日本军国主义犯下的侵略罪行不容掩盖,历史真相不容歪曲。对任何企图歪曲美化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历史的言行,中国人民和亚洲受害国人民不答应,相信有正义和良知的日本人民也不会答应。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牢记历史,是为了开创未来;不忘战争,是为了维护和平。

【场合】2015年5月23日,习近平在中日友好交流大会上的讲话 【出处】《战国策·赵策一》

【释义】比喻人们应当牢记以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今后行事的借鉴。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讲话原文】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真诚期待,两国青年坚定友好信念,积极采取行动,不断播撒友谊的种子,让中日友好长成大树、长成茂密的森林,让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世世代代延续下去!

【场合】2015年5月23日,习近平在中日友好交流大会上的讲话 【出处】清·翟灏《通俗编·卷一·俚语对句》

【原文】今年种竹,来年吃笋;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释义】比喻前人为后人造福。

第18篇:学国学的好处

学国学,春节过后,市政府机关到学校掀起了一股学习国学热,主要学的是《素书》(市政机关学)、《弟子规》、《三字经》及《增广贤文》(学校低年级学),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这,本人暂不谈论机关学《素书》的好处,只想谈谈学校开展学国学的好处:

1、开发孩子智力潜能,培养儿童记忆能力和语言学习能力。

幼儿时期是智力和记忆能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一阶段通过学习经典古籍和诗歌,如《弟子规》、《三字经》等,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进行智力和记忆力方面的开发,有实验表明,通过学诵读经典,他们的识字能力也会明显提高,识字量明显要超过一般的小孩。在学习和朗诵古典文学经典的同时,孩子们也学习了优美经典的文字、文言、文章。孩子们既学到了“语”又学到了“文”,两者融合为一个整体,为宝宝今后语文课程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培养了孩子们良好的阅读意识、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2、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宝贵的教人怎样做人做事的道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益”“凡出言,信为先”......孩子在诵读这些朗朗上后的语句时,不仅能够识字认字,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中包含的的美德,培养起良好的人文素养、心理品质、道德品质和人生修养。

3、让孩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当前,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的宠爱,家长的疏忽,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使现在许多孩子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心里不成熟,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任性,我行我素,不顾他人感觉;自私狭隘......而在《弟子规》、《三字经》、《增广贤文》《道德经》等先贤的著述中的大多经典恰恰是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

第19篇:学国学勤自省

学国学 勤自省

卓越教导主任培训班 袁忠民

在广大学习期间,先后有宋婕和冯焕珍两位教授对国学与师道做了专题讲座,其它专家在讲座也常有涉及,加强国学经典的学习已经成为共识。

国学经典是一座巨大丰富的思想宝库。在长期传承进步中,积淀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汇集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真知灼见,是我们整个民族的精神纽带与力量源泉。在今天这个崇尚多元化、个性化的时代,学国学经典,用国学感悟生活也成为一种时尚。

作为教师职业,许多现代人意识到教师职业化发展的价值,然而淡忘忽视了教师作为生命成长的意义,从而在师生之间、同事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都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声音,利益至上、情感淡漠、互相拆台、明争暗斗现象比比皆是。没有良好的品格和心理素质,甚至无法和他人有好相处,如何成家立业,如何服务社会?

国学恰好就是一种关乎生命和谐的学问,是古圣先贤通过亲身实践而体悟出宇宙人生的道理。圣贤云:君子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我修养排在第一位。学习国学,追求并成就完善的人格会帮助师生拥有一个更幸福快乐的人生。

人的精神具有智慧与理性两个层面的内容,存在着理知和体知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纯粹理性的认识无法理解生命的意义。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一个“教书匠”那么简单,无论教师还是他的工作对象都

1 是有感情,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的活生生的人。因此作为教师,我们都需要从国学经典中学习生命的学问,汲取用于提高自身修养和教育他人的养分。

如何提高个人修养,这不仅是要加强学习,更是要勤于自我反思问题。工作之余,多反思,多问问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今天的工作效果如何?与同事相处是否融洽?有没有善待面对的每一个学生?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每日总结一天的心得体会,“推己及人”,感悟师生同事的喜怒哀乐,更好地理解自己,理解他人;遇到冲突和矛盾多从自身寻找原因,而不是一味责怪学生、同事和领导;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每天的生活和工作,通过自身的行为,感动和影响周围的人,让周围的环境更加和谐。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理解生命的价值,靠学习经典,更重要的是靠自省。学习经典感悟经典能让我们了解圣人教诲,但真正领悟还靠自省,唯有如此才能体悟生命的意义,才能真正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也才能将重视生命价值深达内心深处,而不是简单停留在礼仪层次,停留在表面。

2013年9月28日

第20篇:“悟国学,学做人”

“悟国学,学做人”

——古塔区国学教育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石油小学 六年一班 高舒扬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是我们古塔区“悟国学,学做人”系列主题活动动员大会!

我作为古塔区全体小学生的代表能在这里发言感到非常荣幸。在六年前,我刚刚踏入校门的时候,我的母校石油小学就开展了“经典阅读活动”,使我们非常受益,今天古塔区教育局在全体小学生中开展国学教育活动,必将使我们受益终生。“悟国学,学做人”活动通过对《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经典的诵读及领悟,进行感恩教育、亲情教育、诚信教育,从思想观念上对小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这一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自身修养,使我们悟出做人的道理;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引导我们做一个好孩子、好学生、好公民,为使我们成为国家有用人才奠定基础。

我作为一名石油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从小父母和师长就教导我们

真正的学习是要化信息为知识,化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德行。做人比做学问更为重要。而“悟国学”是我“学做人”的重要方式之一。 国学中的很多内容,出自于中国人千百年来的生活及其思考,是中国

人的“教子书”,也是中国人的成长史,更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古人曾说过:“初入社会学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读《百

家姓》以便日用,读《弟子规》以明义理„„”。国学中不光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各种题材广泛的典故,同时还启发孩子珍惜光阴,求学上进,知荣明耻,恪守孝道。“黄香温席,孔融让梨”传递的是一种孝悌思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则是博爱思想的体现。《弟子规》中的尊老爱幼,《三字经》中的勤奋自立,《论语》中“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儒家精髓„„潜移默化中规范我们的行为,教会我们做人之根本。使我们用国学理念思考和感悟人生!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学国学,学校组织我们利用课余或晨读时间反复朗读,熟读成诵,牢记在心。还采用比赛、汇演、排情景剧等方式,激发学生诵读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会自觉地花时间、下功夫、动脑筋、积极地去学习。而且,我们知道,国学学习中,只求强记、不求甚解的传授方式已不足以承担起“国学”复兴的重任。因而,学校没有把它变成一种单调呆板的学习形式,而是赋予了它更时尚的内容---“悟国学”! 感悟内涵、感悟情境、感悟情感、感悟心境!

当校园里我们用稚嫩的声音诵读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时,我们的心也会逆着时光溯源而上,仿佛看到数千年前,夫子育人的场景。同样,从国学中我们体悟到了感恩的美好,领悟到了亲情的真谛,感悟到了诚信的可贵。从国学中,我们学会了要做自强不息的王者!学会了永不放弃、积极进取!学会了坚持不懈、勇于追求!从国学中,我们更学会了如何“做人”,怎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中国人”!

古塔区以“悟国学,学做人”活动为契机,构建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新平台。此次活动,充分汲取了传统教育中科学的方法,有利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我相信,通过此次“悟国学,学做人”活动的开展,一定会使我们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浸染!一定会使我们在道德、文化及做人的修养上达到一个新的境界!最后,祝“悟国学,学做人”活动圆满成功!

古塔区全体学生代表

2010年9月5日

学国学心得体会
《学国学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