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心得体会

亲爱安德烈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7-25 07:41:02 来源:其他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亲爱的安德烈心得体会

亲爱的安德烈心得体会

亲爱的安德烈心得体会

今天读了《亲爱的安德烈》。

这些书信最初的愿望是龙应台想借此走入十八岁的儿子的内心世界;因为她发现,她和儿子,几乎已经无话可说。那个曾让她拥抱,让她亲吻,让她牵手,让她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个冷冷的看着她,爱她却不喜欢她的安德烈。她无法忍受和儿子成为了这样有爱、但却彼此不认识不了解不喜欢的人。

我们都知道,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两代人之间,还是异国的两代人之间,而且是好长时间没有生活在一起的异国的两代人之间,其实是很自然的。

我的安安哪里去了?可爱的安安哪里去了?小鸟长大了,总会要单飞的;翅膀硬了,自然也就不那么温顺。这个问题就好像在问,小鸡仔长大了,它金灿灿、毛茸茸的样子哪里去了?我鬓发苍苍了,二十岁的青春容颜哪里去了?

答曰,随时间去了。

父母终归就是父母。是那个生育他,教育他,扶持他,影响他的人;是那个怕他饥,忧他寒,为他千里担忧的人;是那个愿意为他付出太多太多, 以他的快乐为自己最大的快乐。

孩子终归是孩子。是那个感恩父母的无私奉献和良苦用心的人,是那个愿意用自己的寸草心来报答父母的三春晖的人。他真切的愿望是,等有一天我长大了,要让父母因为我而更加幸福。

但父母没法强求自己一定会成为孩子的朋友和知己。就像我们没法强求何一个人成为自己的知己一样。因为年龄,父母不会热衷于同样的事情,因为经历,你走过的路他还没有起步。所以孩子自有他们兴趣相投的玩伴,志同道合的朋友,心有灵犀的知己。而对于父母,却是从全心依赖到慢慢分离,交集越来越少,观念愈发迥异。小鸟长大了会单飞,它要去的地方父母不曾涉猎,孩子长大要独立,他的想法在父母看来难免会不可思议。父母只是那个巢,而不可能是它飞行的旅伴。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终要成就的是——“我之为我”。

所以不要试图清晰孩子的每一个念头,不要追问他还有多少自己不知道的秘密,否则就会陷入一种爱得深太想问,但知道问了会换来抗拒和逃离的伤感境地。

有时候父母总是认为,自己经历了凤凰涅盘得来的真经,一定得让孩子如视珍宝的珍藏玩味,否则他就要费时间走弯路受折磨,还可能荒废一生甚至遭受到致命的打击,这怎能不让父母揪心忧虑?

不知道一个先知先觉的人总在身边指点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哪怕你自己也明白所说的一切道理其实都是废话,生活需要每一个人独立地慢慢经历,反复周折,才能体验。哪怕你的愿望只是告诉他最后不要倒下去,要站起来,那都是奢侈的。有没有你总是诸葛亮的感觉?他有没有先读爱情小说再谈恋爱的感觉?他会不会觉得自己始终被动且后知后觉?

有时候父母也会把爱和占有混为一谈。安德烈是变了,但妈妈没有说于他自己而言,他是变得更浮躁更烦恼了更堕落了?还是更踏实了更成熟更快乐了?妈妈关心的只是她不能再享有拥抱亲吻那个可爱的小男孩的感受了!爱就希望占有,占有就是一种限制,爱希望回报,回报就是一种索取。爱,有时候也会变成侵犯,既然是侵犯了,就不可能真正视对方独立平等不可强求不可冒犯。是不是老觉得我是对他好,就可以理直气壮?是不是还觉得,我是爱他的,就可以肆无忌惮?而对于被爱的人,其实常常不愿把爱自己的人定义为侵略者或者入侵者,于是便宁肯整天整天和朋友泡在一起,不得不面对父母的时候,就带上耳机。还记得《黑天鹅》里那份母爱吗?

龙应台的《目送》,写的还是太伤感了。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就是眼看着这个自己深爱的孩子越走越远,而且他的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有时候父母总是不计代价的付出,孩子走远了,又觉得无限荒凉和凄然。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在我们的心里,没有人能取代父母的位置,他们对我们的付出,对我们的爱,我们其实全都牢牢的记在了心里。我们也愿意用最大的爱去回报,只是,请允许我用自己的方式。我愿意把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拿来让我的妈妈过上相对充裕的生活,去享受自己想要的精神或物质,这样我会得到一种莫大的快乐和满足;但我不愿意听她唠叨一分钟,我觉得这不是不爱,只是因为我们不是能在语言交流上取得愉悦的人。如果说她在说,我在听,我不违心的告诉你,那仅仅是出于礼貌和孝敬。

当然,我觉得龙应台和安德烈,也有些其他的原因。

比如说,龙应台从政。我是有点很难理解一个母亲和儿子的书信谈论的都是国家大事,世界,国家,民族,公平,自由,正义,很像是政治家们在探讨议论人类的发展,时局的走向;这跟我看《傅雷家书》的感觉不太一样。我想对龙应台来说这可能是职业习惯思维定势,但对安德烈来说,他只是个人主义的自由惯了的年轻人,有几分热情,几分牵强,就很难说清了。

比如说,也有安德烈的原因。父母都是有成就的名人,而且长时间不在身边,从小过着优裕的生活,十几岁周游了半个世界。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孩子是独立、自由、无忧而任性的人。他会放纵自己沉迷于自己的喜好,比如说朋友、音乐、足球、啤酒,而不愿意拿一点点时间来敷衍任何人。

我不知道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是否达到了最终的目的,消除了心灵上的隔离;还是只是一个母亲一次有些痴心有些偏执的努力,其实在我的心里,我觉得可能没有。

要随时间去的东西,即使你追忆的再辛苦,它也是不会回来的。

亲爱的安德烈心得体会

陆陆续续的终于读完了《亲爱的安德烈》,给我的最大震撼是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沟通的描述,那些在我这样的中国孩子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学生时代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安慰他,而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却往往收获的是家长和老师的联合斥责;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难道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吗?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中国人之所以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可以剥夺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对待,难道所谓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除此,令我感到惊奇的是,一个18岁的孩子可以有这么深的文化底蕴,思想境界和人文关怀精神,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他的那颗温柔感恩的心时刻萦绕在我的心头,他的对于高尚生活的向往让我羡慕。看了他的文章,我才知道原来港大的学生也和我们内地的学生有异曲同工的地方,英语看和读没问题,但是根本无法交流。看了他的文章,我对欧洲开始向往,向往每间咖啡馆的静谧,向往在那里和三五好友悠闲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的平静,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更多的东西,比如艺术比如环境比如贫困比如真正的生活。

《亲爱的安德烈》是一本适合阖家观赏的书籍,母亲可以从安德烈的字里行间知道现在的同龄人的孩子心里在想什么;而年轻人,站在安德烈的角度,看着龙应台那一封封饱含关心与爱护的回信,也许对父母会有更多的理解。

推荐第2篇:亲爱的安德烈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我知道他不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进这个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 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

这句话让我有了看这本书的冲动,我相信里面包含了一个母亲对儿子改变的恐慌,同时也体现了一个母亲对教育儿子的一种方法法。

怀揣着激动地心情读完了这本书,书中那些关于作者和儿子的沟通的描写,那些在我们中国孩子眼中新奇的教育方法,一切都让我耳目一新,而作为儿子的安德烈更是让我欣赏。

书中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乐趣,安德烈将“性,药,摇滚乐”看做一种隐喻,暗指生命中种种乐趣。我想安德烈是自由的,他可以享受生活中的自由闲适,可以做自己想做的每一件事,但是现在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生活,也许从幼稚园开始我们就开始有兴趣班,那时候父母是抱着我们伟大的前途着想,渐渐地我们长大了,学习压力也就逐渐加重,我们身上背负的不再是父母的那点期待,也有着为自己未来拼搏的压力,自己也会适当加重自己身上所背的压力,每天早早起床,回家面对堆积如山的作业,还要四处奔波去上兴趣班,这一切都是为了自己能有美好的未来,但是这一切的一切比起安德烈自由和惬意相差甚远啊!也许我们不能像安德烈那样过西方人的生活,有他那样的

经历,也许这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但是我却想说人生苦短,何不让自己在有限的时间里过上最好的生活,做自己最想做的事,一切的一切都由自己去把握,人生就是要自己去过,自己去选择自己的生活。

读完这本书,也始终有这么一个问题围绕着我,“为什么年龄相差三十岁,又隔着两个不同文化的安德烈和他的母亲能如朋友一般在信中畅谈?”但是渐渐地我明白,信中安德烈是那个即成熟又带着几分幽默的年轻人,而作者龙应台这是那个一直对安德烈尊重和鼓舞,这使他们之间的交谈如同朋友,他们的谈话有时互相鼓励,有时互相帮助,有时也难免会有一点小争论,但正是这样,才让他们之间的默契感加深,也使他们之间的感情深了,这字里行间都体现了他们浓浓的爱和情感。

也多么希望我的父母们也能看看这本书,希望他们也能读懂这本书中的道理,让他们也能感受到西方教育和西方生活。

我们是两代人,中间隔了三十年。

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了个东西文化。

我们原来也可能在他十八岁那年,

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

但是我们做了不同的尝试——

我努力了,他也回报以同等的努力。

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

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推荐第3篇:亲爱的安德烈

从《亲爱的安德烈》看东西方

教育的差异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矿山机电检修厂

王鸿雁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陆陆续续的终于读完了《亲爱的安德烈》,给我的最大震撼是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沟通的描述,那些在我看来新奇无比且见解独到的教育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真是丰富多彩,五光十色。再来看看我们学生时代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即使偶尔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相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安慰他,而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却往往收获的是家长和老师的联合斥责;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难道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吗?他们长于理性思考,而我们重情感抒发,他们会积极参与、干预现实,而我们更多是旁观。18岁的安德烈和他朋友讨论的内容在我们看来是不用讨论的,没什么好讨论或者讨论不出什么,我们受到的教育是接

受,而不是思考,我们不会思考,也不会想去思考。我们依赖长辈、领导,我们相信权威,我们从众、附庸。就香港选举时间表出台问题,安德烈置疑香港游行人数太少,在他看来,争取小小的本该的权利,为什么不发出声音呢?龙应台是呼唤民主的,她在游行之列。当然,一些问题上,安德烈跟我们一样顾虑、烦恼。“妈,你要清楚接受一个事实,你有一个极其平庸的儿子。我几乎确定不太可能有你们的成就,你会失望吗?”龙应台说:“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要你和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我完全赞成龙应台,但事实上只有少数的人不是被迫谋生。以龙应台的这一段文字来看,我认为,她衷心的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快乐的。所有的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快乐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为什么世上还是有这么多的父母把自己的期望压在孩子的身上呢?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顶尖中的精英,不断的期许孩子的成就能超越自己,这或许就是变相的施压吧。但……就放任着他一事无成、游手好闲?不!所有的母亲都会担心,会紧张。如何拿捏其中的尺寸,正是母亲的为难之处。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

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中国人之所以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可以剥夺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对待,难道所谓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除此,令我感到惊奇的是,一个18岁的孩子可以有这么深的文化底蕴,思想境界和人文关怀精神,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他的那颗温柔感恩的心时刻萦绕在我的心头,他的对于高尚生活的向往让我羡慕。看了他的文章,我才知道原来港大的学生也和我们内地的学生有异曲同工的地方,英语看和读没问题,但是根本无法交流。看了他的文章,我对欧洲开始向往,向往每间咖啡馆的静谧,向往在那里和三五好友悠闲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的平静,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更多的东西,比如艺术比如环境比如贫困比如真正的

生活。

《亲爱的安德烈》是一本适合阖家观赏的书籍,母亲可以从安德烈的字里行间知道现在的同龄人的孩子心里在想什么;而年轻人,站在安德烈的角度,看着龙应台那一封封饱含关心与爱护的回信,也许对父母会有更多的理解。

推荐第4篇:亲爱的安德烈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翻开《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时,我正诧异于它的体裁,不是小说,不是散文,而是以一对母子的35封信组成的。当我阅读完整本书时,书中的内容让我有着更深的体会。

这本书是作家龙应台为了了解她逐渐长大的儿子----安德烈,用书信的方式来与她的儿子沟通。从而了解儿子的内心。但是从她以前的作品来看,她是一个充满霸气、思想深刻的女作家。然而在这本书里,没有了霸气,展现在读者眼前的却是一个对儿子充满着细腻的爱的母亲。

每一个母亲都应该像龙应台一样来了解自己的孩子,因为在这个社会上有多少的父母和儿女同处一室却无话可谈,他们深爱彼此去互不相识,他们向往接触却找不到桥梁,渴望表达却没有语言。家长和孩子之间似乎永远有着一个不可消除的代沟。

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很多,也让我们了解了两个不同年代的人对一些人、一些事的不同看法。下面我就从我印象最深的:价值观、“玩”、人生这三点来谈一谈我的感想。

价值观:我们和安德烈一样生活在一个物质、精神都很富裕的年代里,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但是生活在我们这个年代的人,好像缺少了一种能力,一种比知识更为重要的能力。正如龙应台所说:“那‘愚昧无知’的渔村,确实没有给我知识,但是给了我一种能力,悲悯同情的能力,使得我在日后面对权利的傲慢、欲望的嚣张和种种时代的虚假时,依旧得以穿透,看见文明的核心关怀所在。”我认为

这种能力更为重要,现在的社会上,对权力的渴望,是非的颠倒,价值观已经扭曲了,甚至可以说它已经偏离了这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已经被权利和利益所覆盖了,磨灭了。而渔村的正义牢牢的定在了作者的脑海里,使她不至于被这个颠倒的世界所影响,不被权力所诱惑,不被谎言所蒙骗。现在清廉为官是政府所倡导的,而依然有些人接受贿赂,这是为什么,我觉得这就是他们的价值观不够明确,缺少了悲悯同情的能力。

“玩”:看完这本书,我对“玩”也有了更深一层的认知,“玩”并不是一件坏事,而是一件好事,如果不知道玩,那么你就没有体会过快乐,现在的很多父母都让孩子每时每刻学习,不给孩子玩的时间,我认为这是错的。“玩”并不是人们所想的疯玩,如何从玩中学到知识,如何让玩变得更有意义,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有一个画家说过:“如果一个孩子在他的生活里没有接触过大自然,譬如摸过树的皮,踩过干而脆的落叶,她就没办法教他美术,因为他没有第一手接触过美。”画画在于观察,而 最好的样本就是大自然,所以玩也是一种学习的途径,可以在玩中学到一些在课本上无法学到的的东西,学会玩也是一种能力。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是我们的第二个课堂,它教给你的太多太多,不单单是知识,更是一种能力,一种 思维......

人生:“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欢乐的前推后挤、相濡以沐;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

向。那推推挤挤同唱同乐的群体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侪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有。离开这段纯洁而明亮的阶段,路其实可能愈走愈孤独。你将被家庭羁绊,被责任捆绑,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复杂和矛盾压抑,你往丛林深处走去,愈走愈深,不复再有阳光似的伙伴。到了熟透的年龄,即使在群众的怀抱中,你都可能觉得寂寞无比。”读了这段话,让我对人生有了不同的理解,我认为一个人真正成长起来的时候就是进入森林的时候,他人生的蜕变也在被荆棘挡路的时候才开始,人生就是这样不断的起起落落,重重的困难需要你去克服,当你慢慢长大,身上肩负的责任也就越来越多,会被自己羁绊,所以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一帆风顺的人生没有任何好处,只有不断地跌倒,才有勇气不断地爬起来,才能去体现自己的价值。在困难中培养自己的处事能力,在荆棘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在起起落落中陶冶自己的情操,挫折有时候并不是坏事,甚至是好事,因为它使你成长。有荆棘的人生才有意义。

这本书在消除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代沟的同时也告诉了我很多的道理,人生、价值观、“玩”等等,《亲爱的安德烈》让我看到了一个母亲了解自己18岁的儿子的过程,更是让我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推荐第5篇:安德烈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十几岁的时候读《野火集》从此知道了龙应台,知道了原来有这样一种写作方式,有这样一种批判精神可以通过笔端展现出来。还记得当时的震撼,以及在无数次的作文中给我的启示。很敬佩这位女性,可能比起鲁迅比起更多的犀利笔触,龙应台是温和的,但她却实实在在地活在我们这个世纪,就在我们的身边,所以更觉得亲切,觉得真实。带给自己更多的尊敬。

用了一天读完了《亲爱的安德烈》,给我的最大震撼是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沟通的描述,那些在我这样的中国孩子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当我读到母亲对儿子说:“十八岁时所不知道的高速公路、下水道、环境保护、政府责任、政治自由等等,都不难补课。但是生活的艺术,这其中包括品味和态度,是无法补课的。音乐、美术,在我身上仍旧是一种知识范围,不是一种内在涵养。生活的美,在我身上是个要时时提醒自己去保持的东西,就像一串不能遗忘的钥匙,一盆必须每天浇花的植物” 时,我有种窃喜,因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都惶恐于自己健忘的记忆和匮乏的知识中,因为我再也记不清一首完整的古文长诗,不能明确的辨识出某个文字、音乐抑或美术作品的作者经历、时代背景、主旨含义

等等,这种紧张现在看来很可笑,因为只要有时间、我愿意,这些都是不难以补课的!一本《辞海》足以让我们记住每一个字句、弄清楚每一个事实,只是这真是我所需要担心的吗?

我所要担心的应是我有没有足够的心智去理解消化这些东西吧,因为这所有的一切最终要内化成一种温和理性、气定神闲、从容不迫的气度,而能决定心智的唯有生活本身,于是有一对朴实的父母双亲,一个完满的家庭环境是多么值得庆幸的事呀!纵然给他们给不了我如何富庶的生活,但却让我体味到厅堂厨房间的岁月静好,即便琐碎的事物在我看来亦是美好无比;他们虽不曾与我深刻讨论历史哲学,却任由我自由发挥、慢慢体悟,于是我温和地接纳种种说辞,却能保留自己的思考判断。

除此,令我感到惊奇的是,一个18岁的孩子可以有这么深的文化底蕴,思想境界和人文关怀精神,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他的那颗温柔感恩的心时刻萦绕在我的心头,他的对于高尚生活的向往让我羡慕。看了他的文章,我才知道原来港大的学生也和我们内地的学生有异曲同工的地方,英语看和读没问题,但是根本无法交流。看了他的文章,我对欧洲开始向往,向往每间咖啡馆的静谧,向往在那里和三五好友悠闲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的平静,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更多的东西,比如艺术比如环境比如贫困比如真正的生活。

《亲爱的安德烈》是一本适合阖家观赏的书籍,母亲可以从安德烈的字里行间知道现在的同龄人的孩子心里在想什么;而年轻人,站在安德烈的角度,看着龙应台那一封封饱含关心与爱护的回信,也许对父母会有更多的理解。

推荐第6篇:最亲爱的人

最亲爱的人

人的一生,起初,总是被亲人们爱着,没有过付出,也就天真的以为父母、爷爷奶奶这样做是天经地义的,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他们一味的付出,我们一味的接受,不曾给予,对我们亲爱的亲人,公平么? 小时候,我的父母就不在身边,是奶奶,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才让我长成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伙子,无怨无悔,他总是教我感恩,知福、惜福并造福。 我想,这是我报答奶奶的时刻。 一个骄阳似火的夏天,气温直达38度,在家里也不会凉快多少,许多人选择了打开空调,享受冷气的微抚。我回到家,一开门,一股热浪向我袭来,但是没有人在客厅,也不见奶奶,我跑到厨房,又是一股热浪,比刚刚的那一股更热更强更难熬,同刻,我看到奶奶沧桑的身影,汗水像春雨般滴落,滴落在我的心上,绵绵的春雨,此刻却让我有如绞心的疼痛,泪水湿润了我的眼眶,我疾步走向空调瞬间,清凉了好多,我拿着一把扇子走进厨房,不知疲倦的给奶奶扇,没过一会儿,奶奶看起来似乎没有那么疲惫了,汗也落了不少,她看看我,会心的笑了笑,可我却已汗流浃背。 终于做完饭了,走出厨房,仿佛来到了人间天堂,阵阵凉气萦绕在身边。 这顿饭,无比的香甜;这顿饭,沁人心脾;这顿饭,映出了一个美丽的倒影奶奶。 我感恩我的奶奶,他们给予我无私的关爱,让我在他们圣洁的光圈下,茁壮成长! 奶奶,你是我最亲爱的人;奶奶,你是我童年的守护者;奶奶,你是我心灵的港湾....奶奶,霆霆永远爱您...

推荐第7篇:别了,亲爱母校

别了,亲爱母校

那年,我来到了这美丽的泸师附小,看到了泸师附小是那么的美丽,现在即将离开它,我真有点舍不得啊,自从98年进入了泸师附小,我就深深的爱是了它!它六年来教会了我许多的知识,做人的道理。

我从一年级的无知,二年级的幼稚,三年级的活泼,四年级的调皮,五年级的朦胧到了六年级这个时候的埋头苦干。这六年里,母校使我改变了许多,使我在知识的海洋里得到了丰富的食品。它是那么的美丽,使我慢慢的爱上了它。它用它的心来温暖我们,关爱我们。它永远是我们的母亲。

马上我们将离它远去,各自各奔前程。我将利用留在母校的最后一秒再望一望那高大的红樟树,再望一望那漂亮的教学楼,再望一望那绿色的主席台。母校你在我心中永远是最美的!

推荐第8篇:问蝶~~亲爱

问蝶~~亲爱

文.10.3 周晶晶

不要问我为什么, 还是会再游旧地, 重拾起你踩过的花。 你的扑翅沾走了那一缕芳香, 我凑鼻紧嗅,

却再也找不到花的香,你的影。

你是走了么, 是真走了么,

我以为你在跟我玩捉迷藏呢。 我顺着花枝,一丛一丛地摸寻, 摸寻,那影, 却招来群虫的攻袭。

噢!原来我为寻你闯入了别人的境地, 可是,那属于我们的乐园, 去了哪里?

为什么,你无声无息? 为什么,你弃我于孤寂? 不要告诉我,那只是梦境, 不要提醒我,叫我忘了你。

你的眸子明明写过我的神情, 你的粉翅明明留过我的泪滴。 我记得,

那树,那草,那池塘, 是我们的场地,

怎可忍心让此转留他人,让此换了别种风情?

你现在飞去了哪里,

飞去了我明知却又不知的地方吗? 你去了不远,

可我感觉比去了天涯海角更为空寂, 你记性真有那么差, 你找不到回来的路吗? 我还情愿是这样,

那我就可以大大方方地去找你, 然后敲敲你的脑袋瓜,说:“你真笨!” 呵呵。

可是,不知为什么,我连来找你的勇气愈发没了, 我原本是循着你的气息, 可是你走的太远,太急, 风吹散了我寻你的足迹。

你知道吗?

这里的小花儿,我们叫不出名字的花又开了一大片,

这几天天气格外的好,

金灿灿的阳光映着笑脸盈盈的花儿, 一样,一样是我们喜欢的画幅, 可是却少了些什么

“少了一个人的身影,却少了两个人的笑容,” 花如是说。

你是真走了么?

你是忘了么,忘了这里的一切?

呵呵,想想也是啊,我们不过是萍水相逢,我们不过才见几次面, 我们不过是相交后的直线,只会越走越远, 是我把一切都想得太圆满了,

我以为我的热情会让这刚直的线熔化细软, 我以为会让它弯成圆满的圈,就像圆我的公主梦 我记得,那个梦里有个你 我们在随风舞蹈。。。。。

呵呵,亲爱的,你听到了吗? 你还是会笑我傻吗? 我不想问你离开的原因, 也不要告诉我你的理由。 我只是相信我的感觉, 蝶儿,你还真不听话, 你现在又在谁的乐园呢,

你是否还记得起有个我呢? 你还真狠心!

在离我我最近的地方留下回忆, 独留我一个人空诉悲情

呵呵呵。。。罢了罢了, 你要走就走吧,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去了你想去的地方。 可我不想,我没留在你的记忆。 有些东西因为很短暂, 所以变得美好, 我愿意,珍藏这份美好。

不要告诉我, 你只是过客, 不要叫我忘了你。

不要问我为什么。。。。亲爱

推荐第9篇:《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今天读了《亲爱的安德烈》。

这些书信最初的愿望是龙应台想借此走入十八岁的儿子的内心世界;因为她发现,她和儿子,几乎已经无话可说。那个曾让她拥抱,让她亲吻,让她牵手,让她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个冷冷的看着她,爱她却不喜欢她的安德烈。她无法忍受和儿子成为了这样有爱、但却彼此不认识不了解不喜欢的人。

我们都知道,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两代人之间,还是异国的两代人之间,而且是好长时间没有生活在一起的异国的两代人之间,其实是很自然的。

我的安安哪里去了?可爱的安安哪里去了?小鸟长大了,总会要单飞的;翅膀硬了,自然也就不那么温顺。这个问题就好像在问,小鸡仔长大了,它金灿灿、毛茸茸的样子哪里去了?我鬓发苍苍了,二十岁的乌发青丝哪里去了?

答曰,随时间去了。

父母终归就是父母。是那个生育他,教育他,扶持他,影响他的人;是那个怕他饥,忧他寒,为他千里担忧的人;是那个愿意为他付出太多太多,以他的快乐为自己最大的快乐。

孩子终归是孩子。是那个感恩父母的无私奉献和良苦用心的人,是那个愿意用自己的寸草心来报答父母的三春晖的人。他真切的愿望是,等有一天我长大了,要让父母因为我而更加幸福。

但父母没法强求自己一定会成为孩子的朋友和知己。就像我们没法强求何一个人成为自己的知己一样。因为年龄,父母不会热衷于同样的事情,因为经历,你走过的路他还没有起步。所以孩子自有他们兴趣相投的玩伴,志同道合的朋友,心有灵犀的知己。而对于父母,却是从全心依赖到慢慢分离,交集越来越少,观念愈发迥异。小鸟长大了会单飞,它要去的地方父母不曾涉猎,孩子长大要独立,他的想法在父母看来难免会不可思议。父母只是那个巢,而不可能是它飞行的旅伴。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终要成就的是——“我之为我”。

所以不要试图清晰孩子的每一个念头,不要追问他还有多少自己不知道的秘密,否则就会陷入一种爱得深太想问,但知道问了会换来抗拒和逃离的伤感境地。

有时候父母总是认为,自己经历了凤凰涅槃得来的真经,一定得让孩子如视珍宝的珍藏玩味,否则他就要费时间走弯路受折磨,还可能荒废一生甚至遭受到致命的打击,这怎能不让父母揪心忧虑?

不知道一个先知先觉的人总在身边指点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哪怕你自己也明白所说的一切道理其实都是废话,生活需要每一个人独立地慢慢经历,反复周折,才能体验。哪怕你的愿望只是告诉他最后不要倒下去,要站起来,那都是奢侈的。有没有你总是诸葛亮的感觉?他有没有先读爱情小说再谈恋爱的感觉?他会不会觉得自己始终被动且后知后觉?

有时候父母也会把爱和占有混为一谈。安德烈是变了,但妈妈没有说于他自己而言,他是变得更浮躁更烦恼了更堕落了,还是更踏实了更成熟更快乐了?妈妈关心的只是她不能再享有拥抱亲吻那个可爱的小男孩的感受了!爱就希望占有,占有就是一种限制,爱希望回报,回报就是一种索取。爱,有时候也会变成侵犯,既然是侵犯了,就不可能真正视对方独立平等不可强求不可冒犯。是不是老觉得我是对他好,就可以理直气壮?是不是还觉得,我是爱他的,就可以肆无忌惮?而对于被爱的人,其实常常不愿把爱自己的人定义为侵略者或者入侵者,于是便宁肯整天整天和朋友泡在一起,不得不面对父母的时候,就带上耳机。

还记得《黑天鹅》里那份母爱吗?

龙应台的《目送》,写的还是太伤感了。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就是眼看着这个自己深爱的孩子越走越远,而且他的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有时候父母总是不计代价的付出,孩子走远了,又觉得无限荒凉和凄然。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在我们的心里,没有人能取代父母的位置,他们对我们的付出,对我们的爱,我们其实全都牢牢的记在了心里。我们也愿意用最大的爱去回报,只是,请允许我用自己的方式。我愿意把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拿来让我的妈妈过上相对充裕的生活,去享受自己想要的精神或物质,这样我会得到一种莫大的快乐和满足;但我不愿意听她唠叨一分钟,我觉得这不是不爱,只是因为我们不是能在语言交流上取得愉悦的人。如果说她在说,我在听,我不违心的告诉你,那仅仅是出于礼貌和孝敬。

当然,我觉得龙应台和安德烈,也有些其他的原因。

比如说,龙应台从政。我是有点很难理解一个母亲和儿子的书信谈论的都是国家大事,世界,国家,民族,公平,自由,正义,很像是政治家们在探讨议论人类的发展,时局的走向;这跟我看《傅雷家书》的感觉不太一样。我想对龙应台来说这可能是职业习惯思维定势,但对安德烈来说,他只是个人主义的自由惯了的年轻人,有几分热情,几分牵强,就很难说清了。

比如说,也有安德烈的原因。父母都是有成就的名人,而且长时间不在身边,从小过着优裕的生活,十几岁周游了半个世界。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孩子是独立、自由、无忧而任性的人。他会放纵自己沉迷于自己的喜好,比如说朋友、音乐、足球、啤酒,而不愿意拿一点点时间来敷衍任何人。

我不知道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是否达到了最终的目的,消除了心灵上的隔离;还是只是一个母亲一次有些痴心有些偏执的努力,其实在我的心里,我觉得可能没有。

要随时间去的东西,即使你追忆的再辛苦,它也是不会回来的。

推荐第10篇:《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今天读了《亲爱的安德烈》。

这些书信最初的愿望是龙应台想借此走入十八岁的儿子的内心世界;因为她发现,她和儿子,几乎已经无话可说。那个曾让她拥抱,让她亲吻,让她牵手,让她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个冷冷的看着她,爱她却不喜欢她的安德烈。她无法忍受和儿子成为了这样有爱、但却彼此不认识不了解不喜欢的人。我们都知道,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两代人之间,还是异国的两代人之间,而且是好长时间没有生活在一起的异国的两代人之间,其实是很自然的。

我的安安哪里去了?可爱的安安哪里去了?小鸟长大了,总会要单飞的;翅膀硬了,自然也就不那么温顺。这个问题就好像在问,小鸡仔长大了,它金灿灿、毛茸茸的样子哪里去了?我鬓发苍苍了,二十岁的青春容颜哪里去了?

答曰,随时间去了。

父母终归就是父母。是那个生育他,教育他,扶持他,影响他的人;是那个怕他饥,忧他寒,为他千里担忧的人;是那个愿意为他付出太多太多,以他的快乐为自己最大的快乐的人。

孩子终归是孩子。是那个感恩父母的无私奉献和良苦用心的人,是那个愿意用自己的寸草心来报答父母的“三春晖”的人。他真切的愿望是,等有一天我长大了,要让父母因为我而更加幸福。

但父母没法强求自己一定会成为孩子的朋友和知己。就像我们没法强求任何一个人成为自己的知己一样。因为年龄,父母不会热衷于同样的事情,因为经历,你走过的路他还没有起步。所以孩子自有他们兴趣相投的玩伴,志同道合的朋友,心有灵犀的知己。而对于父母,却是从全心依赖到慢慢分离,交集越来越少,观念愈发迥异。小鸟长大了会单飞,它要去的地方父母不曾涉猎,孩子长大要独立,他的想法在父母看来难免会不可思议。父母只是那个巢,而不可能是它飞行的旅伴。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终要成就的是——“我就是我”。

第11篇:《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母亲是当你与整个世界为敌,她也会默默支持守护着你的女人。

母亲是当你漂泊到世界尽头,她也会不断寄出一封封家书的女人。

母亲是当你受到伤害,她会用你最爱吃的糖醋小排安慰你的女人。

母亲是当你无数次跌倒,在一旁不断加油,看着你自己慢慢爬起来,越走越稳,笑中带泪的女人。

而母亲却也是将要看着你成长,坚强,然后和她分离的女人。

读《亲爱的安德列》,深深体悟到了作为母亲对孩子的爱,掩卷之后,不由泪流满面。想到了龙应台对孩子的用心之真挚,也想到了天下所有母亲对于孩子的爱。

我的妈妈是一个很风趣很幽默的人,她曾经对我说我是一个更年期的小孩,而她是一个青春期的母亲。

的确,有时候我对她实在是太暴躁了,面对她的叮咛和嘱咐,我只会一边摇头一边说不。而她呢,她始终怀着一颗少女的心,用最诚挚的爱来对待我,即使我对她发脾气,她也只会笑呵呵的看着,因为——我是她的女儿,是她血肉相连,用生命的力量孕育出来的骨肉啊。

所以她只是那么看着我,用心,用爱来温暖我,引导我面对这峥嵘世界,然后看着我抽身离去,长大后只是偶尔来一个电话,吃一顿饭,她就会很满足。

想来天下母亲都是如此,甘愿不求回报的默默付出,默默坚持,默默守候,默默离开。

很喜欢书的封底,是恬淡的龙应台微笑的样子。再优秀强悍的女人,在孩子面前,也只是一个焦虑地帮助他在迷途中寻找出口的平凡母亲,她放下自己所有的尊严,忍受孩子对自己的嘲笑,只是为了,重新找回这个属于自己的孩子。

第12篇: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首先,通过这本书,我感受到了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书中我总能读到安德烈的自由,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似乎从出生开始,我们的人生就已经被计划好了,我们需要好好学习,需要考上一所好大学,于是,老师、学校、家长、社会……身边的所有的环境都充斥着这种思想。这种思想就像空气一样时时刻刻围绕在我们的周围,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但是,相比于安德烈,我们失去的真的很多。安德烈将“性、药、摇滚乐”看做一种隐喻,暗指生命中的种种乐趣。我想安德烈是自由的,他每天都能感受到这种自由乐趣,并且无忧无虑地去享受。生在中国,饱尝着东方文化,我们确实不能像西方孩子,像安德烈一样的生活,有他那样的经历。但是我却想说的是,人生苦短,活的洒脱奔放而不留遗憾,才不枉来人间走这一遭。这也是我从这本书中读到的。

其次,更多的是我在这本书中感受到了两代人之间的隔阂和鸿沟,也感受到了父母了解和认识自己成人子女的渴望,更感受到了父母对于子女不离不弃的、贯穿始终的爱。其实在我们身边,包括我在内,有多少人和自己的父母交流甚少,缺乏适当的形式和机会,以至于两代之间形成了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我们会发现,虽然自己以成家,却发现自己越长大越孤单,渐渐的不愿意和父母分享更多的东西,反而身边的朋友或许比父母更加的了解自己。我们不断的接触更新的事物,渐渐的从父母的世界中远去,偶尔的电话也是例行公事一般的枯燥无味。“最近好吗?”“还好啦。”“钱还够用吗?”“够。”仅此而已。我们都感觉到了这种变化,但是却没有人愿意或者留心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些。我想,我们的父母养我们长大成人,绝对不想看到的是这样的一种结局。

读这本后让我深思,而且指导我如何面对每天在学校遇到的12岁左右的学生。每个学生就是一本书,是作为老师一日就得不断翻阅的书,而且是永远不会重复的书。这些书读得好不好,就看做老师的爱心、智慧及艺术了。好的老师应该是一名好的读者,龙应台告诉我们,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你得从头学起。你得放空自己。那么对我们来说,认识一群性格各异的12岁的人,我们该怎么办呢?在我看来,我们首先得蹲下来,而且得将自己杯子中的水倒掉,只有倒空我们自己,才能有空间去倾听他们的想法。现代传媒迅猛发展,而世界发展日趋多元,很多事物并非只有一个答案。所以不要带着标准答案与学生讨论,因为人人都不喜欢被说服。而且我们要善于抓住机会进行有效沟通。在沟通时,我们应该把80%的时间用于倾听他们的诉说,同时注意不要以权威自居对他们发号施令。我想,只要我们努力去改变,我们和父母、父子、师生之间也会建立起一座通往对方世界的桥梁。雨后的彩虹,就会在桥梁的上空,绽放!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当合上《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时,我总有种想再读一遍的想法。《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是一人为人母的中年女人和她已成年的儿子通了3年的36封信。通信的时间,总让我感慨。

“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这是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安德烈写信的初衷。而一开始,安德烈,这个完全不想与母亲交谈的人,完全是为了赚稿费,才写信的。因此,他们俩就抱着不同的心态通信着。即使安德烈不是真正想写信,但龙应台却想走进儿子的内心,想让安德烈与自己的关系得到缓解,想认真研究自己的儿子。然而,母亲细腻的言语,也让安德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安德烈到最后,通信的目地仅仅是为了与母亲交谈。当然,他们彼此认识了对方。

龙应台有的地方,让我感触很深,面对着自己儿子的不耐烦、不想说,她并没有以逼迫的方式去做。即使自己的几行文字只能换来儿子的三言两语,但她仍旧字字引导,希望安德烈能多说一点。她只是想了解自己的儿子。这是何等伟大的母爱啊。

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他们为了我们付出了很多。自己就算日日夜夜汗流浃背,操心不已,但为了孩子,又有何怨言?如何孝敬父母,使他们舒心,我们都知道。端一杯茶,捶一下背,说一句话,等等。但是,在平时的生活中,又有谁能时刻想到这些,并经常去做。而父母对我们的关心,我们却会把它当做唠叨,当做耳旁风,不去理会,有时还嫌烦,与父母顶嘴。我们长大了,只顾着与朋友玩,只顾着去享受自己的美好时光,却总是遗忘了抚养我们长大,为我们担心的父母,他们正在渐渐老去,一日不如一日。我们能给予父母最好的回报,就是像儿时一样,常陪陪他们,多在他们身边,与他们聊聊天。

想到这儿,我不禁为自己有时因心情不舒畅,而惹父母生气,让他们伤心的事感到羞愧。从此以往,我将时刻控制好自己的心情,多体谅父母的难处,理解父母的用心,并多多地去帮他们做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情,争取不让父母担心。

《亲爱的安德烈》中,让我看到了母爱的呈现。父母的地方,就是家,一个不论你身在何处,却长伴与你的家。

第13篇:读《亲爱的安德烈》

读《亲爱的安德烈》

对于本书的作者之一——龙应台,一直不是很熟悉,隐约的记得她被称为“一支笔”,她的文笔一向以冷峻、理性为主要的特征,更注重于对于现实的批判,完全称得上是现代知识分子。但凡看到以“亲爱的——”、“我的——”这类比较亲近的词语命名的书籍时,总有一种莫名的感动,总觉得可以触及个人心灵深处最柔软的地方。由于以上的双重原因,我的视线锁定在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上。

这本书是作者——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的书信集。在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母亲离开欧洲,前往台北任职,卸任回到儿子身边的时候,安德烈在母亲的眼中已经是个小伙子,坐在桌子的一边,“冷”的看着妈妈。她觉得,与儿子之间有了一座无形的墙——儿子“爱”他,但并不“喜欢”她。儿子一直在欧洲长大,母亲成年以后曾在欧洲定居,所以,在龙应台看来,她与儿子是两代人,年龄上相差三十年;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中西文化。即便如此,龙应台说,自己一定要认识大学生安德烈。在征求儿子同意的情况下,以通信的方式共同写一个专栏,前后共持续了三年,即成为书籍的《亲爱的安德烈》。

本书涉及的话题众多,归纳起来大概可分为:政治、文化、世界观、价值观等等领域。安德烈的国度——德国,由于二战纳粹的历史,他们对于自己的国家的感受与别的国度的人们有明显的差异,他们羞于在公众的场合表达对于国家的热诚,他困惑着如何看待“身为德国人”,如何建构对于德国人的“身份认同”。在对政治民主的追求层面,安德烈与母亲探讨了香港人与台湾人的异同。对于自己优越的生活条件,安德烈也会自己思考世界贫富差距的问题,并作出自己的努力,改变这种现象。对于感情的困扰,安德烈勇于向母亲寻求自己的帮助。龙应台给儿子写到:“你需要的伴侣,最好是那能和你并肩立在船头,浅斟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换句话说,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须应对的惊涛骇浪。”高中毕业后的安德烈在香港读书,一直在德国小镇上长大的欧洲人强烈的感觉到,香港没有文化,香港人一直生活在忙碌的生活中,没有闲暇的生活。安德烈与母亲之间也会交谈对于品味的认识、音乐的看法、媚俗的批判等。二十岁左右的人,难免会思索,自己未来能做什么,是不是可以达到别人对于自己的期许。安德烈的父母均是博士,他在诶母亲的心中透露,害怕自己达不到父母亲的成就,变成一个平庸的人。母亲的回答给了我很大的触动:“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正如龙应台所说:“多少父母与儿女同处一室却无话可谈,他们深爱彼此却不认识,他们向往接触却找不到桥梁,渴望表达却没有语言。我们的通信,仿佛黑夜海上的旗语,被其他漂流不安、寻找港湾的船只看见了。”这本书的出现,表明了,亲子之间沟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同时,这本书虽然算是一本母子之间亲情的对话,但是,它绝不仅仅停留于生活的琐碎,里面提出的很多问题,都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思考。

第14篇:读安德烈有感

平等的沟通与适度的自由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被评为新时代“傅雷家书”——不在乎是否有成就,而在乎是否快乐;不是要跟别人比名比利,而是为自己找寻心灵的安适。

在当代华人的书单里有知名的《傅雷家书》,现在锦上添上“龙应台家书”——《亲爱的安德烈》一花,更显别致。她以通信方式与拥有德国血统的儿子安德烈对谈,留下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引起许多家长和孩子反省和思考。

读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我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振聋发聩的彻悟,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描写,那些在我这样的中国孩子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中国人之所以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可以剥夺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对待,难道所谓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中国的家长在给了孩子足够的自由后,觉得那是自己的“授权”或“施予”,他们并不觉得那是孩子们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对,这就是他们的心态啊。也就是说,他们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他们的儿女不是他们的儿女,而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他们的“别人”!在书中母子两完全是站在一个平等的高度来讨论一些话题,以增进对彼此的了解,真正进入对方的内心。

“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彷佛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进这个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我要认识这个18岁的人。” 我们与父母明明都深爱对方,却无法表达,无处述说,无力沟通。结果都这样僵持着渡过,然后挥手,带着对彼此的误解,走进自己的人生,于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我想这是无数人都正在经历,或已经经历过的事。我不想让这样的遗憾继续,我也想通过这本书读懂我的父母,读懂我们的关系。

“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这句话印在《亲爱的安德烈》的封面上,也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觉得非常奇怪:一个儿子对自己的母亲说这样的话,难道不怕她伤心么?后来我才明白,安德烈不过是想拥有一个成年人应当拥有的自由,只是他的言语比较直率罢了。东西方文化对自由、独立的理解的巨大差异使成长在德国的安德烈对自己的中**亲有着诸多不满和疑惑。那自

由又是什么呢?“你为什么不试试看进入我的现代、我的网络、我的世界呢?你为什么不花点时间,好好思考‘打扮’这件事,买点贵的、好的衣服来穿?你为什么不偶尔去个你从来不会去的酒吧,去听听你从来没听过的音乐?难道你已经老到不能再接受新的东西?还是说,你已经定型,而更糟的是,你自己都不知道你已经定型得不能动弹?”我想安德烈所想要的自由,应该就是每天都能感受到乐趣,并且无忧无虑地去享受。在我看来,安德烈真的是一个很幸运的人。从书中我总能读到安德烈的自由,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我总是在想,要是我也能有他这般的生活,我一定会非常满足的。可是我却又从书中读到了许多安德烈对母亲龙应台的不满,不满母亲的多管闲事,不满母亲的“无知”。我觉得安德烈似乎对自由的要求过高了一些,或许也没有,只不过又是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我是灰姑娘的一代,亲眼看到南瓜变成了金马车,辚辚开走”;没错,那是一个腾飞上升的年代,“贫农的儿子变成了总统,码头工人的女儿成了大学教授,渔民的女儿成了名医,蕉农的儿子变成了领先全球高科技企业家„„”可是,当今巴黎却有百分之四十的青年找不到工作,四十出头的人仍和母亲生活在一起,没有工作,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龙应台表示不希望安德烈落入这种人生的轨道,但儿子却提出“妈,你要清楚地接受一个事实,就是,你有—个极其平庸的儿子,你会失望吗?”龙应台大受震撼,但回应也够独特而精彩:“妈妈不在乎你是否有成就,而在乎你是否快乐,未来人生是否有意义及有个人时问;人自强努力不是要跟别人比名比利,而是为自己找寻心灵的安适,哪怕你谋生是给大象洗澡,给河马刷牙„„”。由此可观两人的谈话深度非同一般,思想独到而深刻。

母亲告诉儿子,金钱与名声绝不是快乐的核心元素。一半人在赞美我的同时,总有另一半人在批判,我有充分的时间学习如何宠辱不惊。母亲的言语像熨斗的强大热力,一下子烫平了儿子心中的焦躁和郁闷。天下间罕有这样仁慈而又聪慧的母亲。同时我也为有个通情达理的母亲而备感幸运,高考前的一封情书同样烫平了我心中的焦躁不安,才成就了今天的我。

第15篇: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97.02.01黃淑貞 壹、本書重點:

一、誠如龍應台的序寫的-要認識一個十八歲的安德烈-她的大兒子

二、十八歲也許是青澀的歲月,也許是要熟不熟的萌芽期,也許是邁入成年時身心、思想各方面需要趨於穩定的關鍵期,但是時空因素,長期無法了解安德烈的發展狀況,讓身為母親的龍應台,僅憑藉著簡短的關懷,甚至斷章取義,調皮的回應問候,讓母親飽受煎熬與不安。因此想出用書信的方式,企圖從字裡行間去解讀安德烈的思維,希望孩子的成長是合乎父母的期待的。

三、這三十六封信主要還是鎖定在安德烈的生活樣態、對未來個人的發展及當下的準備、以及安德烈青少年階段碰到的心理心聲,不管個人、家庭、乃至國家、世界等觀點,可以說透過龍應台拋磚引安德烈娓娓傾訴,中間有平等直來直往的辯白,更有兩代同年齡時不同的環境背景導致的不同生活品味與習性,但這還是小事一樁,重要的是彼此從中激發出對國際事務的關懷與觀點。

四、冥冥中感受到安德烈在父母擁有博士學位下,覺得自己無法超越父母,因此可能平庸一生。這真是一個很好的訊息,有機會適時給予正確的價值觀,龍應台也展現了個人核心價值觀-有興趣、會快樂,就值得追求。更說明了:多唸些書,可以增加自己選擇工作的機會。我想很多小孩不 1

見得能很清楚這些關聯,因此透過書信挖掘安德烈的腦袋裡裝些什麼東西,讓龍應台有表白自己作為母親的核心想法及對孩子期盼的看法,是浪跡天涯的母親,遙遠教養子女的方式,母愛的光輝表露無遺。

五、母親養兒育女之心普天下應該都一樣的,但龍應台背景更特殊,對孩子

的責任與思念應該更甚於我們。原本單純的想了解孩子而以書信發表於專欄,卻意外的引發身為中國人的母親的內心觸痛,原來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而這經還是可以公諸出來分享的,突然每個人心中的苦釋放出來了。

六、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像龍應台這麼宏觀世事,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每個人都

可以將母親對子女的教導、關心,發揮得淋漓盡致。以一個南台灣漁村少女,透過教育,登上國際舞台,我們以她為榮。在客觀、公正之中,對世界做出了很多思想上的公平、正義的貢獻。在光環中不失謙虛,知己知彼,是安德烈與飛利浦的好榜樣、好母親。雖然年齡不同,但一來一往的對話中,看到每個人不但有對事情不同的透視,更有著更人因個性特質喜好而有不同的感受與認知。可以發現世事對人的影響是多元的,以後要更寬容的欣賞、接受周邊的人、事、物。

七、可惜的是,孩子有關『性』的議題,仍然是中國父母尚無法公開探討的議題,在書中也許被刪除了,也許尚在整理階段,不管如何,如何指導此階段的孩子有關「性教育」,一問一答之間,也許會讓人很招架不住。

八、本書最後一封信看完後,突然有停止的感覺,沒有起承轉合直至終了,

好像跌至山谷,突然採煞車,沒了!

貳、讀後心得

一、的確,每個母親都有經歷過要如何與子女溝通,戰戰兢兢,有時還

雞同鴨講,沒有交集,或各說各話,誰也沒錯的結局。

二、甚至父母的想法早就被子女設定好(或許是被子女看透吧),只要

子女開口問什麼,就可以知道父母要給的答案,因此問與不問全掌握在子女手中,這種歷程,相信每一個家庭都經歷過。

三、因此此書一出,四周同事,紛紛購買來看,我個人也是急於看完,

滿足個人想了解母子間的對話之好奇心。此書內容以國事、天下事居多,個人稍有所失望。因為現在的孩子面對的問題更多,更挑戰父母的能耐,個人需要經驗分享的渴望更強烈,希望龍應台還能有續集出版。

四、此書除了個人再看一次,深刻咀嚼、了解其中的對話內涵之外,更

再買兩本,一本給女兒看,一本給兒子看,然後再將我個人心得和子女分享,希望有更多機會多和子女雙向互動,了解母親心境,避免父母單向的輸入,期望更多子女的觀點回饋。

五、對於一個母親如此用心教養子女,非常值得我來學習,也看出龍應

台對家庭所應付的責任是很認真在擔負著,傳統中國婦女的美德影子可

見。

六、希望安德烈、飛利浦能成長得健康平安,帶給龍應台喜樂、欣慰!

第16篇: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代沟”一词常被用于解释我们与父母之间的矛盾,“我们有代沟,跟你说不清说了。”常常会以这样的对话结束一段争论。然而,“代沟”真的能作为化解矛盾争论的依据吗?不是的,真正想要解决问题必须通过真诚相待的沟通交流,如同安德烈母亲和安德烈一样。 寒假,终于可以抛开语文书备课本,看代替他们的我喜爱的书籍了。“我可爱的安安,哪里去了?那个让我拥抱,让我亲吻,让我牵手,让我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哪里去了?”随着孩子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母子渐行渐远,龙应台着急了,担心了,害怕了。为了更好更深刻地了解安德烈,龙应台通过家书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断断续续地7天,我细细品读了台湾作家龙应台与安德烈合作之经典——《亲爱的安德烈》。我有为震撼和情不自禁的心灵共鸣,以至于好多处被我划上了横线,做上了批注,还写上了感想。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的描写,我觉得无比接地气,仿佛就是昨天发生在自己身上一般,我如同遇到了知音,迫不及待地想把它一口气看完,然而我又舍不得看完,觉得很神奇,细细品味,慢慢琢磨。我会惊喜地把一些自然段读给我爸妈听,当然,他们的反响不得而知,我妈妈是必须阐述她自己的观点的,她同样是位传统的女性,她还不能接受安德烈妈妈为之改变的那些观点和看法,因此很多我妈妈是听过就算了,依旧操持自己的那套传统的育子观念。

如此存在深深的“代沟”的不同的两代人从各个方面进行了对话,比如:族群问题和身份认同、政治运动和政治人物、民主自由和个体权利、价值取向和职业规划、流行文化和艺术鉴赏、生活习惯、个性发展、衰老、死亡以及恋爱问题等等,母子俩都在思考、解剖,贯穿其中的是坦诚和关爱。有些对话字字珠玑,让我印象深刻。

(一)“为荣”与“为耻”

从小到大,我们被教导以中国人为荣,“为荣”和“为耻”是连在一起的。„„但是,有一个相反的东西却使我很清楚地看见自己的归属感:耻感。„„这份羞耻,使我知道我是一个台湾人。——

是的,“为荣”和“为耻”是联系在一起的。2013年,我们以全国助人为乐模范,被称为“活雷锋”的孙茂芳为荣。“助人为乐”是历代传承的中华美德,中国是个礼仪之邦,“助人为乐”精神必代代相传,世世相教。“活雷锋”也是一人将“助人为乐”美德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最高称谓。2013年,我们以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刁娜为荣。为求助他人,不惜牺牲自己的还有最美保安李迎福,其实这样的他们在民间举不胜举。2013年,我们以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吴恒忠为荣,辛苦劳作10年为去世的儿子还清19万元的债务。多少人,认为死后就一了百了,所有的欠债还款已成往事,无从追究,但吴恒忠老人就是用自己的双手传承了什么是“诚实守信”。2013年,我们以全国敬业奉献模范钟晶为荣;以孝老爱亲,割脾救父刘培为荣;以教书育人,扶贫帮困的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为荣。他们无一不体现着中国人的优秀品质,无一不证明,身为中国人,我们是该多么的自豪、骄傲。

然而,2013年,也有不少的耻事。2013年,我们以作为公众人物,知晓“计划生育,少生优生”国情却依旧不为所动,明知故犯的张艺谋为耻。2013年,我们以著名歌唱家李双江和知名歌唱家梦鸽之子李天一为耻,违法不认还各种喊冤造假。

2013年每每看到这样的消息:

李东生:中央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公安部党委副书记、副部长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中委,正部级)

付晓光:黑龙江省副省级干部因私公款消费,大量饮酒并造成陪酒人员“一死一伤”严

重后果,按程序免去其黑龙江省政府亚布力度假区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职务,由副省级降为正局级。

陈柏槐:湖北省政协原副主席,2013年11月,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季建业: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2013年10月,涉嫌严重违纪,免去其领导职务,现正在按程序办理。

郭永祥:原四川省人大副主任,曾任四川省委常委,副省长,2013年6月落马,正接受组织调查。

倪发科:原安徽省副省长,涉嫌严重违纪,2013年5月落马,正接受组织调查。 刘铁男: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涉嫌严重违纪,2013年5月落马,正接受组织调查。 „„

这些都是省部级管员,再小的就不计其数了,类似的人物,在2013年是举不胜举,能说这是国耻吗?台面上说“勤俭节约、互帮互助、艰苦朴素、诚实守信、实事求是”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实际上却是这番景象。

这些羞耻,分分钟让我知道我是中国人,我是礼仪之邦的中国人。

(二)“紧拽”与“放纵”

上一百堂美学的课,不如让孩子自己在大自然里行走一天;教一百个钟点的建筑设计,不如让学生去触摸几个古老的城市;讲一百次文学写作技巧,不如让作者在市场里头弄脏自己的裤脚。玩,可以说是天地之间学问的根本。——

中国式的教育虽不断地在强调“素质教育”,却往往脱离不了“应试教育”。紧紧地拽着学生往你想他们发展的方向去,如中国的父母一样,希望他们一切按照自己的安排走,若有什么偏颇必定龙颜大怒,他们所希望的是你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完成父母的心愿,不要做什么出类拔萃的事情让自己难堪。

有时候父母总是认为,自己是经历了凤凰涅槃才得来的真经,一定得让孩子如视珍宝的珍藏玩味,否则他就要费时间走弯路受折磨,还可能荒废一生甚至遭受到致命的打击,这怎能不让父母揪心忧虑?

不知道一个先知先觉的人总在身边指点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哪怕父母自己也明白所说的一切道理其实都是废话,生活需要每一个人独立地慢慢经历,反复周折,才能深刻体验。哪怕父母的愿望只是告诉他最后不要倒下去,要站起来,那都是奢侈的。有没有父母总是诸葛亮的感觉?仿佛有种先读爱情小说再谈恋爱的感觉,也会觉得自己始终被动且后知后觉。

是的,安德烈妈妈同样也担心儿子将来变成冬天的蟋蟀,一事无成。很多父母也是,但是往往他们会担心自己孩子职业的贵贱、金钱的多寡,地位的高地。你看,有多少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员工、教师,有多少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女儿以后找到一个公务员的对象,自己的儿子可以找一个老师。与其说希望孩子的工作给孩子带来多少自由,那恐怕实属冠冕堂皇,仅仅只是说说罢了,他们绝对不会那么做的,除非思想开化得早。

然而,在日后孩子生长的道路上,父母亲也许也会感到欲罢不能,遥控困难。因为我们不再是没有思想的芦苇了,我们长大了就有了自己的想法,越是否定,我们越要去探求,这也称之为叛逆,叛逆的孩子大多实属乖巧的孩子,只是被压抑的太久了,他们需要释放。走进人生的丛林之后,我们想要的自由也许往往被闪避道路上的荆棘所花的时间所取代。

孩子长大了,父母也要给与一定的信任,我们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

(三)“年龄”与“辈分”

菲利普:妈,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你的华人朋友的特征,就是,当他们要问我什么问题的时候,他们的眼睛都是看着你的,而且,就站在我的面前,却用第三人称“他”来称呼我。

菲利普:妈,我觉得,差别在于,欧洲人是看年龄的,譬如在德国的学校里,你只要满14岁了,老师便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人看的不是年龄,而是辈分,不管你几岁,只要你站在你爸或你妈的身边,你就是“小孩”,你就没有身份,没有声音,不是他们讲话的对象。所以,他才会眼睛盯着你的妈或爸发问,由“大人”来为你代言。

诸如此类的还有问同伴是否去上厕所„„这些不仅只是两代人之间的,更多的,可能是两种文化之间的。——

这是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一如既往地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中国人之所以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可以剥夺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对待,难道所谓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边读边发叹,一个18岁的孩子可以有这么深的文化底蕴,思想境界和人文关怀精神,真是令人难以置信,我觉得龙教授完全是在与一个与她年龄背景同等的同事对话,而不是安德烈——她的儿子。他的那颗温柔感恩的心时刻萦绕在我的心头,他的对于高尚生活的向往让我羡慕。看了他的文章,我才知道原来曾经大学生的我们都有异曲同工的地方,英语看和读没问题,但是根本无法交流,比如现在的韩语,曾经我看和听都没有问题,但是交流完全就是个大问题了,现在被我抛弃了很久了,估计连听和看都不行了。看了他的文章,喜欢旅游的我对欧洲开始向往,向往每间咖啡馆的静谧,向往在那里和三五好友悠闲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的平静,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更多的东西,比如艺术比如环境比如贫困比如真正的生活,当然也向往有这样一个思想开化的母亲。

“我们有代沟,跟你说不清了。”我们不能把所有与父母的矛盾缘由推到无辜的“代沟”身上,我们应当想办法去正确的沟通和交流,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正道。正如《亲爱的安德烈》中所体现的一样,父母可以从安德烈的字里行间知道我们心里在想什么;而我们,站在安德烈的角度,看着龙应台作为母亲那一封封饱含关心与爱护的回信,也许对父母会有更多的理解。那时候,如有争吵,便不会以“我们有代沟”结束争论了。

第17篇:《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中国的家长在给了孩子足够的自由后,觉得那是自己的“授权”或“施予”,他们并不觉得那是孩子们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对,这就是他们的心态啊。也就是说,他们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他们的儿女不是他们的儿女,而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他们的“别人”! ――题记

读《野火集》从此知道了龙应台,知道了原来有这样一种写作方式,有这样一种批判精神可以通过笔端展现出来。还记得当时的震撼,以及在无数次的作文中给我的启示。很敬佩这位女性,可能比起鲁迅比起更多的犀利笔触,龙应台是温和的,但她却实实在在地活在我们这个世纪,就在我们的身边,所以更觉得亲切,觉得真实。带给自己更多的尊敬。

读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我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振聋发聩的彻悟,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描写,那些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安慰他,而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却往往收获的是家长和老师的联合斥责;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难道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吗?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中国人之所以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可以剥夺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对待,难道所谓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多么希望我们的爸爸妈妈和老师们也能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一读这本《亲爱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们快乐的生活,学学龙应台那样贴心的母亲,把你们严肃的爱变得温情一些,把你们古板的关怀变得更加亲切一点,给我们一点柔美的微笑,给我们一点应有的尊重,那样,你们的孩子,你们的学生一定会变得比现在灿烂很多,很多!

第18篇:《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

刘思彤

在上一个学期,郝老师曾带我们做过一次“读书漂流”活动。这使我深深爱上了作家龙应台的作品,尤其是《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一个中年接近老年的女人与她成年的儿子之间3年的通信。

这本书的语言直接到让人感到一种痛彻心扉的感觉。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带着不同的心态写信,两人之间的感情不断地在变化。我看到了一位努力深入儿子内心,想要打开那扇无形大门的母亲。与这位伟大的母亲相对的是一个青年对不母亲的不屑与桀骜,可随着母亲的渐渐深入,儿子的态度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开始所谓的为了稿费而写,直到纯属是想要与母亲交谈而已。

书中的一个个深奥的问题,敲打着我的心灵,或许我从未想过如此复杂的国家、信念、家人之间的那层不明的关系,可作者龙应台却看透了这一层关系。用龙应台在书中的一句话叫:我是一个难民的女儿,是一个灵魂的漂泊者,那也许是文学的美好境界,却是生活的痛楚。

想想现实生活中的我,虽然懂得那些孝敬父母懂事的大道理,却永远也做不到,父母的一句关心,会被我当成唠叨。我只顾着自己的花样年华,却不顾父母的日渐老去。总以为自己很聪明,到头来才发现那个聪明,其实是愚笨。我们总是不顾一切的大步向目标走去,丝毫不知道在背后,有着一双关切的眼睛,有一双渴望的眼睛,等着你回头来看看她。

龙应台用她优美具有色彩的语言向我描述了父母的无奈与辛酸,让我懂得,无论你走到哪里,总有一个家,在等着你。

第19篇:《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

这个星期,我读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令我感触颇深。

《亲爱的安德烈》是由着名作家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合着的一本书,书中摘录了一位母亲与她的儿子通过信件来互相了解,大意是:在安德烈十四岁时,龙应台离开欧洲,前往台北任职,于是,这对母子暂时的分开了,等到卸任再回儿子身边,安德烈已经是一个小伙子了,龙应台发现,四年间,儿子长大了,母子间却多了一堵无形的墙,如往往在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上,双方多次出现分歧,龙应台感到儿子变了,他们是不同的两代人,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的时间,以书信的方式,进入了对方的世界、心灵,龙应台“第一次了解了自己十八岁的儿子”,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书中安德烈向母亲这样写道:”妈妈,你跟我说话的语气和方式,还是把我当十四岁的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二十一岁的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舍‘”,书中不乏这样的片段,语言犀利,点名了安德烈不希望妈妈还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他,希望自己能独立,能长大。

就在我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个的例子。我的一个好朋友——婷婷,平时在学校里学习成绩很优异,是他们班的班长,是一个有个性,有创意的女生,在他们班,她很受同学们的欢迎,有特别多的好朋友,活泼又开朗,但是,回到家中她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沉默不语,每天回到家就埋头写作业,把自己闷在房间里,不喜欢和家人交流,把心灵的窗子也关得紧紧地,似乎不想让一丝阳光照射进来。在家中不喜欢和父母倾谈,她总是说与父母没有话题可聊,但是和我在一起时,她就有说不完的话题:学校发生的趣事、她的好朋友的情况、她在学校的表现等等。后来,我与她进行了很深刻的一次交流,才知道:婷婷的爸爸又经常出差,所以没有时间与爸爸妈妈交流。

我和她是有一些区别的,我喜欢倾诉,总觉得快乐的事情应该与每个人分享,所以,我是很喜欢和爸爸妈妈聊天,他们知道了我的情况,也会很快乐,这就让我感受到父母其实很关心我,她们在倾听我的话,我们在一起学习,他们在陪伴我成长。而婷婷不喜欢与父母交谈,觉得自己与父母之间有代沟,无法沟通,因为现在的青少年都比较新潮,对网络的词汇比较熟悉,而有些父母并不了解自己的儿女到底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儿女又总是说些网络潮语,就导致家长和儿女只见没有共同语言,婷婷的内心也就更加封闭了……

读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我很想把这本书送给婷婷,希望她能通过阅读这本书,理解爸爸妈妈的不容易,因为生活的重担,使他们有些无暇顾及你的一些喜好,书中的一句话点明了多少青少年想摆脱父母,独立生活的心声:“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还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恐怕婷婷也有过这样的想法吧!使婷婷与爸爸妈妈之间的隔阂能够慢慢被清除,变回那个开朗大方的她。龙应台知道了儿子的想法,相信只要婷婷主动与父母交流,父母一定会知道她的想法的吧!

我希望天下的父母看这本书,让同学们阅读这本书!

第20篇:《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本书的背景介绍:作者是龙应台,生于台湾高雄县。知名作家,知识渊博,视野开阔,思想深刻。1986年出版《野火集》,抨击国民党政府黑暗统治,轰动台湾,当月再版二十四次,对台湾社会发生巨大影响。1999年任首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长。2003年来,先后任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大学访问教授。《南方人物周刊》中国“五十位最具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

安德烈(Andreas Walther)龙应台的儿子,1985年12月生于台湾,八个月大移居瑞士及德国。儿子十五岁即走遍半个地球,对许多问题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

相差三十年的两代人,母子俩同时也是代表着两个不同国家,中间横着东西两方文化。等龙应台回到小男孩安安身边的时候,却发现那个少年已经长大成人,并开始冷淡甚至排斥的看着自己的母亲,所以龙应台一定要认识这位成熟的大学生安德烈。于是,母子俩开始使用书信进行沟通,这一写就是用了三年时间。三年的结果是就像书里说的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能和此书有着极大的共鸣,其实是因为安德烈与我同年,皆生于1985年,只是我们的教育背景不同。看到这本书是因为它是销量排行榜的前列,当我拿起来时就没有放下手。这其实就是本母子书信集,深有感悟。它所包含到的内容可谓万千,从严肃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到微不足道的生活规范细节,诠释着亲情又透着浓烈的教育味道,只是在文章中母子俩都是站在一种欧洲人的视角看待一切,当然龙应台会台式一些。不过她一直强调自己是世界公民,这个观点和她之前的《野火集》是一样的,所以我不认同这本书里的政治观点。但她的文章奔流江海,却收放自如,破开中西方文化隔阂、大到打通历史综观,小到身边的花花草草、一次无意的争吵、一个会心的眼神。作为教育的一分子看这本书我受益非浅。站在教育的角度母子二人化解代沟在思维不同的语境交锋下,是可以借鉴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中。

曾有人说“性、药、摇滚乐”这是时代置于安德烈为“代表”的80后一代人身上的标签,也是他们这代人共同参与创造时代的流行标签。听到儿子的真情坦白

抑或玩世戏谑后,再宽容温和的龙应台也不由自主焦急不安:请你告诉我,你信中所说“性、药、摇滚乐”是现实描述还是抽象隐喻?尽速回信。儿子的回答是,妈妈,不要只跟我谈知识分子的大道理,生活中还有很多人的乐趣。

其实在工作中我也曾遇到这样的问题,因为社会环境的影响,我们的学生也会接触 “烟、药、暴力”,这也许是90后的习以为常的东西。我也曾焦急万分,但是确实不能像安德烈说的去讲究大道理,但这些所谓90后的乐趣却不能成为习惯。龙应台的一句话让我得到了最终的解决: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那么对于我的学生我想说,我不让你抽烟不让你暴力,不是为了让你变成受束缚的乖孩子,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健康的存在,这样你才可以去尽情的选择有意义的生活。

母亲对儿子的提问:问题一:你最尊敬的世界人物是谁?为何尊敬他?问题二:你自认为是一个“自由派”、“保守派”,还是一个“什么都无所谓”的公民?(我认为这里涉及到的是政治倾向,在教育中我认为应该尽可能的不去灌输老师自己的政治倾向)问题三:你是否经验过什么叫“背叛”?如果有,什么时候?(这样的问题,儿子回答的时候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和信心 )问题四:你将来想做什么? 问题五:你最同情什么?(弱者,社会公平)问题六:你最近一次真正伤心的哭,是什么时候?(母亲去探索儿子内心的一次感情释放)

儿子的反问:反问一:你怎么面对自己的“老”?我是说,作为一个有名的作家,渐渐接近六十岁──你不可能不想:人生的前面还有什么? 反问二:你是个经常在镁光灯下的人。死了以后,你会希望人们怎么记得你呢?尤其是被下列人怎么记得:1)你的读者;2)你的国人;3)我。反问三:人生里最让你懊恼、后悔的一件事是什么?哪一件事,或者决定,你但愿能重头来起?反问四:最近一次,你恨不得可以狠狠揍我一顿的,是什么时候什么事情?反问五: 你怎么应付人们对你的期许?人们总是期待你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东西,一定是独特见解,有“智慧”有“意义”的。可是,也许你心里觉得“老天爷我傻啊──我也不知道啊”或者你其实很想淘气胡闹一通。反问六:这世界你最尊敬谁?给一个没名的,一个有名的。反问七: 如果你能搭“时间穿梭器”到另一个时间里去,你想去哪里?未来,还是过去?为什么?反问八:你恐惧什么?

看到这些问题,我深刻体会到教育中最精彩的东西之一就是这教育的参与者进行灵魂精神的对接。我突然想到前几天学生问我有没有遭受过挫折,又是如何走出来的。我想了想,挫折这个东西我觉的不算什么,关键是人内心的绝望和不信任才是可怕的,怎么走出来,真的要靠自己把内心变的温暖起来吧。

我告诉学生人最先爱的一定要是自己,自己都不爱自己,那没人会爱你。女孩子一定要美丽,自信;男孩子一定要阳光,大度。同时要疼爱我们的父母, 珍惜我们的朋友。

以上的种种以及全球一体化、国籍、战乱、政治、文化区域认同、艺术、文学等等。我们有多少父母能跟子女交流这些话题呢?同样我们有多少老师跟学生交流这些话题呢?或者现在的每天,如果你的学生试图跟你交流这些问题,你能说得出些什么?了解这些问题是你人生的一部分吗?你打算怎么跟学生讲解?你确认你表达出来的学生明白多少?

身为和安德烈同岁的我从没有对上面提到的问题进行过深入思考,毕竟安德烈出生书香家庭家学渊源,背景深厚。但我觉的话题本身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双方沟通的态度。母子都能真诚地毫无保留地阐述自己的经历和观点。我想很少会有教师和学生进行这样态度的交流。但看过这本书我会思考一些问题,甚至尝试这样的方式和态度去和我的学生沟通,也许生活需要这样的精神改变。就像龙应台爱古典,安德烈嗜好HIPHOP,我喜欢大陆主旋律影片,而学生沉迷于科幻片,但起码我们可以一起讨论,不压制学生的思想,但要做正确的引导。

我曾问过一个学者:这个社会的信仰是什么?他说是金钱。答案让我无语却不得不认同。而这本书中问到的一些问题,我希望和学生一起讨论,让他们在受这个崇金社会的熏陶时也可以深度的思考一些其他的问题,让心灵得到一些内涵。龙应台和我们父辈一代人,生于忧患,经历了信仰的坍塌,目睹了共产主义的遥远、理想的幻灭、信仰的丧失,她为儿子“描绘一个黯淡压抑的社会,一个愚昧无知的乡村,一段浪费的青春”,尽管人如帕斯卡尔所说是一根脆弱的芦苇,轻易被风压伤,但“思想”使得一部分人“在抑郁中逐渐成熟,在浪费中逐渐积累能量”,于是见证了日后“权力的更迭和黑白是非的颠倒”、“帝国的瓦解”、“围墙的崩塌”,这是他们一代人的荣幸。然而这种私人的感受夹杂在时代的宏大叙事里,是消费主义统治下的一代人所不愿接受也不屑关心的,父母辈的苦难,与我心有

戚戚焉,说实话,只能在日后通过“老照片”那样的平台来追悔叙述,可惜那时年幼,只记得梦里花落知多少了,父母的青春年华,已是越发云淡风清直至变为过眼云烟远去。我觉得玩物丧志的生活,比起南京大屠杀的前辈们——抗日战争时代的孩子们,或者部分前辈——东德时代的孩子们,总算是幸福无边了,没有屠杀,没有柏林墙的童年充满了单纯清澈的欢声笑语。当然,话说回来,在龙应台眼中那个对流行文化乐此不疲的小伙子,丝毫不是一个无知享受者,当然,我认为我们不能要求他能达到母亲的思想高度,难道他成长后就该是思想家、作家、公共知识分子?从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知识量与见识,放在我们80后中间也是一响当当的精英。

看完书,我内心充满安静,我明白人所追求的,是过程的圆满幸福,尽管在历史的尺幅下,那是多么的短暂,真正如沧海一粟,虚无缥缈。如我而言,更多的感受,我愿意和学生一道参与体会,不在乎结果,而是过程的快乐。

亲爱安德烈心得体会
《亲爱安德烈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